第187节

作品: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作者:番茄菜菜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作者有话说:

    二更啦

    晚了点,呜呜呜

    第94章 慰问品

    荷兰人想要静悄悄的离开, 但哪能瞒得住许副部长留下的陪同人员?

    来的时候那可真是不加遮掩的一副嘴脸,看热闹的心多明显啊。

    真当他们好欺负呀。

    陪同人员哪能让他真的离开?

    去火车站的路上卡了下,搞的范德维尔很是尴尬——

    他们没赶上火车, 今天回不去了。

    “你们就这么一趟列车吗?”

    陪同人员笑着道:“您也知道我们国家穷,这不是没那么多钱, 不然那不就一台台的起重机用着, 哪还用这土法子来吊装呢?要不范德维尔先生您指点下我们的吊装工人?”

    要是南雁听到, 肯定会说一句你这是杀人诛心, 当场处刑。

    然后接一句干得漂亮!

    事实上,当看着荷兰人去而复返时,南雁还真猜到了缘由。

    她甚至还邀请范德维尔一起参加了庆功宴。

    拿出个人积蓄的南雁请工人们吃饭, 除了一人一碗的红烧肉外, 还有一人半只酱鸭,两斤白面馒头, 一瓶茅台酒,更别提其他的菜色。

    仝远感慨南雁的大手笔, 这一顿饭下去人均十块钱啊。

    南雁现在的工资倒是高,不过出手就是五百块也真够阔绰的。

    范德维尔不太喜欢茅台酒,总觉得有一股说不上来的味道。

    南雁也不太喜欢喝酒,她之前被酒桌文化荼毒, 从国企到律所都不能幸免于难。

    不过今天高兴。

    最硬的一块骨头啃下来了,还有什么设备安装问题解决不了?

    “我还要感谢范德维尔先生, 你让我节省了好大一笔钱。”南雁笑着跟荷兰人算账, “如果从荷兰请工人,那么每天五百元的工资补贴, 一个工人一个月下来就是一万五千块呢, 五十个工人就要七十五万, 如果按照三个月计算,那就是二百多万的支出。”

    而现在,南雁不用这么麻烦。

    她甚至连这个15万的零头都没有用上。

    五万都没有。

    只需要个人从腰包里掏出五百块,就足以解决问题。

    “真的,我真的很感激您。”

    范德维尔没从这语调这神色中听出、看出半点真诚。

    她像是女巫,有诡秘的力量,能够完成这一切。

    “你们的工人,他们被你们残忍的压榨。”

    南雁听到这话笑了起来,“说的好像你把公司的盈利全都分给了工人似的。我们的工人是在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他们很乐意能有报效祖国的机会。”

    “贫穷并非原罪,在过去我们当世界老大当了将近两千年,未来我们也会重回巅峰。”

    其他工人听不太懂这对话,偶尔的单词还能捕捉到,但南雁这话说的有点快,和平日里教他们英语时还不一样。

    他们吃他们的,偶尔会投放一个眼神到这边,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在享受这辛苦后的美食。

    今天这一餐实在是太丰盛了。

    吃不完还可以带走明天再吃,真是太满足了。

    荷兰人瞧着大快朵颐的中国工人,看南雁的眼神带着几分嘲讽,“是吗?就凭这一个化肥厂?你们工人一个月的工资,甚至比不上我们一天。”

    凭什么就重回巅峰?

    高楼大厦都没多少的破落城市,连像样的工业都没有的城市,难道依靠人口众多重回巅峰吗?

    “或许也可以。”荷兰人嘲弄道:“起码你们可以做人口总数的世界第一,这也是世界第一嘛。”

    尽管之前在南雁手里吃了亏,但现在范德维尔还挺高兴,他很希望时间快速的过去,等若干年后这位年轻的东方女性上了岁数,他们再度见面,他很想知道那时候这位kelly小姐是否还跟现在这样自信满满。

    单是想想就让人充满期待呀。

    南雁笑了起来,“您说了,我们人多,这么多人众志成城,没什么做不到的。”

    人多,是在外面支得桌子,工地上的路灯将柔软的光洒在南雁脸上。

    范德维尔看着那沐浴在晕黄色中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倒是想起了自己在一个画展上看到的画作。

    那并非大师笔下那些天真烂漫的女孩,也并非淫.荡的贵族与神明。

    只是一个年轻的女性,伏案看书久了有些疲倦,眺望远处。

    那明明只是一个瞬间却让范德维尔畅想诸多。

    原本模糊了的年轻女性的模样,忽然间就被眼前这位女性的面孔所取代。

    且挥之不去。

    范德维尔第二天就离开沧城。

    南雁没再关心这个,尿素合成塔吊装完毕,还有其他好几百个设备等待安装呢。

    设备的安装,厂房的建设几乎是同步进行。

    似乎在拼了命的赶进度。

    季长青打听了下,在得知其他大化肥厂现在还在打地基,他觉得南雁可以放慢进度,没必要这么着急。

    而且太快了的话,也很容易给别地压力。

    南雁听到这话也只是笑了笑,“给点压力才好,不然就慢吞吞的干活,搞个三年五载的才能弄好,黄花菜都凉了。”

    国家给买了整套设备,钱、物资都调拨给你,你还这么慢吞吞的,合适吗?

    到底是不是赶进度南雁心里有数,等到天气热了起来,北郊工地的地面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厂房,而这些厂房里,是已然安装完毕又或者正在安装的设备。

    建筑工人、安装工人齐头并进,等到盛夏到来时,这边的安装工作已逐渐在收尾。

    季长青没想到安装的竟然这么快,简直像是在做梦,“这怎么可能?”

    那么多设备,又都是国外进口的,安装过程没那么简单吧?

    秘书笑了起来,“您忘了高厂长之前就请干校的那些人帮忙翻译,这段时间干校里的那伙人更是全部出动,在工地上随时随地能给工人们解释如何安装,如何调试。”

    其实这些外国设备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不知道怎么用。

    早期中苏友好,人人都能说几句俄语,甚至于中学的外语都是学的俄语。

    但懂得英语的却并不多,除了从事外贸外交工作的,大概也就是那些留学归来的以及大学生。

    这部分人又能有多少呢?

    其中熟知机械化工的又有多少?

    真正的专家不够用,引进设备时只能请外国专家来来坐镇。

    实际上那些真的是专家吗?

    大多也就是有职称的技术工人,有的甚至连高级工程师都不是。

    但语言优势让他们能拿到高薪。

    这其中的原委,季长青自然也明白。

    但没办法,有求于人嘛。

    他着实没想到,那批舞弄笔杆子的干校人员,竟然还能够在这种地方发光发热。

    “我说她怎么这么赶进度呢,是怕人回去后没人给她干活是吧?”

    季长青算了算,沧城化肥厂算是前年十月份开始动工,到现在不到三十个月,基本施工作业已经完成。

    现在进入建设后期,估摸着三年内能够完成这边的工程建设。

    真要是这样,那还真了不起。

    “那倒也不是。”秘书问过孙国兴,孙国兴怎么说的?

    他还有点印象——

    “哪能啊,大家伙都是自愿的,干校劳动锻炼身体锤炼思想,在哪不是为国家做贡献?”

    这话说的很高南雁,秘书也说不好,这究竟是自愿,还是被自愿。

    不管怎么说,人的确没走。

    目前还在沧城这边帮忙,结果是好的。

    季长青想了想,“那回头看看,既然给咱们帮忙,那也不能委屈了他们,财政上还宽绰的话,那就拿出一笔钱来,哪怕是在伙食上添补一些呢。”

    秘书连忙应下,没多大会儿又听季长青说,“走,我也去看看,小高同志的成果如何。”

    不亲眼看看,总觉得跟做梦似的不真切。

    季长青的到来和往常差不多,就骑着自行车,身后跟着秘书,完全没有太大的排场。

    甚至都没吸引太多人的注意。

    工地上忙活着呢。

    上午十点钟的太阳逐渐变得毒辣起来,还在建设配套厂房的建筑工人都光着膀子,手背不时划过额头,在脸上留下各色痕迹。

    而已经半竣工的厂房里,设备的安装工作正在进行时。

    甫一进去,有点像是跑到了春节前的供销社百货公司,嘈杂的都听不到外面在喊些什么。

    季长青撑了不到半分钟又从这车间出去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