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节

作品: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作者:番茄菜菜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说不好奇是假的,余明城也好奇啊,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说高厂长要被撸掉的,还有的说这是无稽之谈,到底怎么回事,感觉没人能说得清楚。

    偶尔听到首都来的电话,都是一阵胆战心惊。

    尽管厂长说了月底回来,但他们也不是那么有信心。

    甚至如今看到人回来,都还觉得不踏实。

    “大家都辛苦了,回头我请武厂长吃饭,到时候大家一起。”

    余明城觉得就这态度,自己大概率问不出什么,他寻思了下决定曲线救国。

    回头问问厂长的这个秘书。

    杨秘书肯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但杨秘书也不说。

    余明城只好作罢。

    把工作汇报过后,说起了眼下最要紧的事情。

    “黄主任他们的工作遇到了点麻烦,不知道贺兰山同志什么时候回来?”

    “怎么了?”南雁笑了起来,“没了贺兰山,还吃不了这褪毛的猪?”

    余明城被这话呛了一口,“主要是贺工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

    “不能总指望贺兰山一个人,那边的项目也很重要,暂时放不了人,有什么具体问题等下我去跟老黄那边讨论,贺工大概回不来,不过我可以帮忙。”

    倒也不是余明城瞧不起南雁,但这忙还真不是她说能帮就能帮的。

    但人信心满满,你能怎么说?

    到时候再说吧。

    “另外就是咱们的晶圆生产线问题和彩电生产线问题。”

    确切来说不是问题,而是解决了一些问题。

    三英寸晶圆生产线的良品率得到了极大幅度的提升。

    而根据他们从国外获得的杂志期刊和报纸上的资料而言,提升后的良品率,几乎看齐了日本那边。

    良品率意味着什么?

    国内半导体成本将会被进一步拉低。

    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出口。

    毕竟你出口价格低,人家自然会多看一眼。

    不然同样的商品别人五美元你十五美元,人傻钱多的要你家的货?

    南雁的关注点还有些别的不同,“良品率的提高,是哪方面的进步带来的?”

    结果固然重要,但带来结果的原因同样十分重要。

    余明城听到这话笑了起来。

    “怎么?”

    “没什么,就是被老黄猜中了。”

    知其所以然,这才是南雁的作风。

    余明城也是技术转岗过来的,倒是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但再具体的,还得问相关的研究员和工人。

    整体来说,那就是提高了多晶硅的纯度。

    无限接近于100%。

    这个纯度的提升,十分重要。

    这是一个让南雁满意的答案。

    品质的提高这也算是掌握了一项技术,关键是自家的技术。

    “光刻机那边有什么进展?”

    这是余明城不太懂的一点,领导似乎对光刻机很看重。

    不过人家是领导嘛,看重自然是有原因的。

    “差不多完成了国外光刻机的复刻。”

    南雁松了口气,“试试看,能不能找到技术路径,绕过他们的技术路径,回头有突破就跟首都那边打电话,让人去申请专利。”

    专利一定要抓起来。

    这件事绝对不能松懈。

    南雁可以肯定,如果真有一天跟欧美撕破脸,他们肯定会不认可这些专利。

    甚至准备出一套强盗逻辑来否认这一切。

    可即便如此你也得掌握,总比技术在别人手里,你花钱都买不到的好。

    在专利这方面,南雁十分的有经验。

    从药品到日用品,再到工业技术,她所经手的这些业务。

    涉及到专利技术的,无不申请了专利。

    这也是每年外汇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如今想要绕开国外的技术,搞自己的专利,这倒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绕开那些技术,还真有些难度。

    “这个不着急,可以慢慢来。”

    毕竟依照摩尔定律,半导体的发展还需要时间,近十年的进展不会特别快。

    余明城又说起了彩电生产线的事,无非是工艺改进,增减工艺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说起这档子事来,不免提到了成都研究所那边。

    因为还要给那边一条彩电生产线和晶圆生产线。

    余明城提起了早前左相生来芜湖的事。

    “那就给他们最好的,另外跟西安那边联系,回头安排工程师去给他们进行生产线的改进。”

    “那边已经联系了,等后天就去西安。”

    只是成都那边,他还有些头疼,“之前三天两头的催我,拿他们一点法子都没有。”

    “那你现在就催他们嘛,要他三个小时过来,不然过期不候。”

    南雁当然知道,余明城就是嘴上抱怨两句而已。

    实际上该给的还是给。

    事实也的确如此。

    该抱怨的抱怨,领导知道自己辛苦,这就足够了。

    余明城也不是祥林嫂。

    见好就收,汇报了工作后,他把时间留给其他人。

    作为厂长不在厂里长达七个月,方方面面的事情绝不是自己三言两语汇报就能结束的。

    等南雁送走了一波又一波的人后,她那茶杯里的茶叶也早就泡不出颜色了。

    找黄主任的事情安排到明天,晚上南雁还有别的安排。

    ……

    南雁归来的消息倒是在家属院这边传播的快。

    连带着贺红棉都被人问了好几遍。

    “我也不知道,这不刚下班嘛。”

    “真不知道吗?之前高厂长可经常去你家里吃饭。”

    贺红棉神色淡淡,“那是关心我这个落后同志。”

    她认真敷衍人的时候,还真没人怀疑她在说谎。

    好不容易送走了这群人,贺红棉松了口气。

    她是真不知道嘛。

    南雁工作的事情又不跟她说,别说南雁了,自家儿子不也一去好几个月,之前还知道打电话写信回来,现在是电话也不打了,信也不写了。

    要不是知道这么大的人了不至于出事,她还真……

    下班回到家中,贺红棉看着孤零零的家里觉得前所未有的清冷。

    事实上这样冷冷清清的日子,她已经过了半年。

    小贺不在身边,她多少不适应。

    将来他要真结婚,不管结婚对象是谁?

    自己这个老母亲还真能跟着一起住?

    就当提前适应吧,当一个空巢老人。

    这个念头出现在脑海中时,贺红棉下意识地摸了摸头发。

    她老了吗?

    看到那一根白头发突兀的出现在一堆黑发中,贺红棉这才留意到,原来眼角的细纹越发的多。

    只是过去,她从来不曾在意而已。

    真的老了啊。

    是啊,小贺都而立之年了,自己也不再是那个年轻的所有梦想不过是考上理想大学的华人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