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节

作品: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作者:番茄菜菜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好在日本挡在前面,还有好些年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

    慢慢想就是了。

    她有她的烦心事,王主任也一下子变得愁云惨雾起来。

    “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的研究还有什么……不对,我们的研究有意义,不能因为美国人而耽误我们的研究。就算是日后再被封锁,我们也得发展。”

    喃喃自语的人忽然间抬起头,“我明白了,我们肯定要发展出自己的光刻机。”

    南雁笑而不语。

    王主任看着那年轻的面孔,意识到自己适才的短浅,“我们还不能太心急,要踩着石头过河。”

    而日本,就是那个石头。

    “嗯。”

    “我们还得在镜头上下功夫。”

    镜头,上海光学仪器厂不够看啊。

    这是个麻烦事。

    “产业做全并不容易,咱们还有时间,慢慢来,我看能不能跟两德那边沟通一下,可以的话,咱们派人去蔡司公司学习。”

    虽然不见得能学到特别多的东西,但该有的学习也要有。

    王主任惊呆了,“两德?”

    蔡司公司他还是知道的,西德东德各有一家,目前被苏联管控着的东德蔡司公司甚至规模比西德的蔡司公司还要大。

    起码工人规模更大一些。

    问题是,你两边下注,能成吗?

    送到西德去学习就已经够难了,指不定人家根本不同意。

    再送到东德去?苏联那边能答应?

    “要不你想法子把人送到日本去?”

    王主任顿时无话可说,送得过去才怪呢。

    日本那边对他们十分提防,这种涉及到顶尖技术的领域,压根别想进去。

    南雁笑了起来,“所以就别觉得我异想天开了,现在就两条路。要么送人去学习,要么咱不靠别人,自己突破技术瓶颈。”

    后者十分艰难,因为目前光刻机制造领域,还是镜头引领风向。

    与这位半导体中心主任的对话,让南雁忽然间意识到,其实他们还有第三条路走,那就是掌握关键材料的技术。

    比如说,光刻胶。

    只不过光刻胶的应用,那差不多要等到五代机,也就是euv光刻机时代到来才行。

    现在研究着倒也不亏,毕竟这跟照相、镜头有关。

    讨论总是能够产生更多的想法。

    王主任很快就领会到这位领导的意思,召开研究中心会议。

    喊研究员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半导体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们还挺多,讨论起来还真有不少的想法。

    南雁作为会议的主持人,连着两天在会议上听研究员们各抒己见。

    而且似乎还没有说完的样子。

    倒是王主任有点扛不住了。

    寻思着先拿住重点再说,第一把技术专利给绕过去。

    现在的技术也就那样,能绕过去的就绕过去,绕不过的那就再说。

    第二,就是镜头问题。

    镜头问题一定要解决,一来国内要发展,上海光学仪器厂,还有其他光学仪器厂得长远布局,不说追赶尼康、蔡司这些业内巨额,怎么也不能没有自己的东西。

    二来要跟国外学习。

    学习日本和德国的技术。

    日本那边不好安排人去学习,那就换其他光学公司,尼康不行那就去佳能。

    两德那边就两边下注。

    实际上安排人去学习这事也不是王主任能决定的,这不还得听领导安排嘛。

    当然,南雁的安排更多。

    不止是学习,还要开设相关专业。

    不管如何,先把基础给夯实了再说。

    她不止是无线电厂的厂长,更是四机部的副部长,考虑的更要长远一些。

    当南雁的建议信送到首都的罗部长、于主任以及其他相关领导的办公桌时。

    这些领导们的反应倒是挺一致——

    这个高南雁,又来给找事了。

    但信中所提及的内容,倒也不是夸大其词。

    尤其是找军区的人问过后,倒是让中央下了决心。

    南雁其实也不想拉扯军区下水,她跟军区又没啥直接牵扯。

    和部队牵扯上关系,也就是在成都研究所那边而已,但关系不算多。

    可没办法啊,想要说服人,就得有拿得出手的理由。

    你用未来尼康的光刻机在欧美大杀四方这事来说话,领导即便明白,但也不会冒这个险。

    但让军方的人说明一件事,那就很简单了。

    二战时期,拥有蔡司公司的德国,有着杀伤力极高的武器。

    火炮和狙击枪。

    火炮命中率高,狙击枪射杀率极高。

    而这些都得益于蔡司公司的技术及其制造的镜头。

    军方在复盘二战的相关战役资料时,不免接触到这些。

    他们提供的说辞更有说服力。

    尽管到了现代,半导体技术进入国防军事领域。

    但镜头依旧十分重要。

    过去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中国被世界联合封锁。

    固然能够在这封锁中生存甚至发展,但未来的世界不见得给你这个机会。

    既然短板,那就试着去弥补。

    何况依照这位小同志提出的建议,也花不了太多的钱。

    主要是涉及到和外国的一些谈判,借此来输送一些工人学生去学习。

    这个不算什么麻烦事。

    另外就是国内光学仪器公司的合并,集中力量做大事。

    再就是要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

    毕竟国内的光学研究一直都像皮球似的在各部门来回转。

    需要有个专门的研究部门。

    会议上,罗部长不免被提问,“我记得前几天开会,你还说想着让小高同志去海湾那边,现在她又折腾出这么新鲜花样,还要不要去海湾?”

    罗部长笑了笑,“年轻人嘛能者多劳,先把这边的工作给安排好,再去海湾也不迟。”

    这话意思倒也明显。

    让南雁来管这事。

    毕竟他们都不懂。

    那这个提出建议的人,总是懂的吧?

    抄写了十几封建议信的南雁完全没想到,她只是提建议而已。

    倒是又给自己揽了活。

    光学仪器司安排在四机部,由高南雁兼任第一任司长。

    作者有话说:

    二更啦

    喜欢赌国运的当然是日本

    第186章 新的秘书

    任免的消息就在报纸上刊登出来。

    这下子所有的无端猜测都被平息了下来。

    兼任光学仪器司司长。

    身兼多职的工作不是没有, 但前面还说这个女同志前途渺茫呢,接着人就又能者多劳了。

    当然也有人说,这又不是什么紧要部门。

    一个闲职能说明什么?

    要是紧要部门的领导还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