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节

作品: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作者:番茄菜菜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上海光化学仪器厂的研究员们,无疑是最努力的一波人。

    寻找到尼康过去这几十年的镜头,从最基础的开始研究,试图寻找出其中的技术要点。

    这并不是轻松的工作。

    甚至比破解美国的微型机还要复杂。

    毕竟代码就那些,找到其中规律就好。

    而这种技术性的东西,牵扯到的是几十上百的工艺。

    看到一块普通的镜头玻璃,实际上技术含量却是顶尖的。

    国内目前没这方面的人才,更别提顶级人才了。

    还缺一个领头羊。

    这个问题让南雁十分头疼。

    现在光化学领域的顶尖人才在两德和日本,从战犯国挖人并不轻松。

    但总得想个法子。

    “要不咱就千金买马骨?”

    千金买马骨,吸引人来。

    虽然不是什么高明的办法,但多少也是条出路。

    南雁笑了起来,“你觉得咱们提供的待遇能比日本,比两德还要好?”

    被苏联全面扶持的东德,被美国扶持的西德,还有如今经济腾飞的日本。

    哪个都比不上啊。

    如果能用钱解决自然称不上问题。

    问题在于跟这些有钱人比钱,那可真不是什么高明的路数。

    林辰有些沮丧,“那总不能说用理想来召唤他们吧?”

    新中国都成立三十年了要,被理想召唤的话,那应该是二十多年前就该回国。

    哪用等得到现在?

    理想召唤。

    南雁忽然间想起来,“你这倒是提醒了我。”

    不是没这样的人,只不过他们投身于国防军工,在西北那边贡献了最璀璨的人生。

    那可是国内最顶尖的一波科学家,其中也不乏光学领域的专家。

    虽说光学和光化学还有些出入,但既然是搞镜头,光学专家也需要。

    南雁给首都那边打电话。

    “你胡闹!”

    罗部长被南雁这要求惊着了。

    “我知道他最近在忙着军工方面的研究,只抽出一点时间来总行吧?要不我去找他。”

    南雁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她可当不起这个领域内领军人物的称号。

    必须找一个更为合适的人选。

    而这个人选又不是没有。

    她需要这么一个领头羊,哪怕领头羊不能整天在这边主持工作呢。

    他的存在,就能给这里带来极大的振奋作用。

    “高南雁,你别胡闹。”

    “知道。”南雁答应下来,迅速让杨秘书去打听下,她要去找专家面谈。

    罗部长指望不上,那就自己来,说什么都要找到这个领头羊。

    至于怎么说服……

    “领导……”

    思路被打断,南雁歪头看了过去,“什么事?”

    “您要找的专家小林认识。”杨秘书迟疑了下,这才小声说道:“我要是没记错的话,那应该是小林的表舅。”

    南雁:“???”

    作者有话说:

    1111

    第189章 日本的指责

    林辰年轻, 今年才二十五岁。

    总不能说天纵奇才,赶上了当初高考的末班车,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就考上大学。

    这跟她的工作履历并不相符。

    高中毕业, 后来在车间当了几年工人,这才转技术岗, 成为工程师。

    而之所以去光化学仪器厂工作。

    “小林说是受家中长辈影响, 我这才知道她有个表舅早些年出国, 好像就是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因为牵扯到军工领域, 工作没怎么受影响。

    至于为什么林辰没说,杨秘书想了想,大概是觉得自家表舅年纪大, 而且又有别的工作, 大概不太适合这边的工作。

    显然她还是不够了解领导的行事风格。

    “那你去喊她过来,我问问她。”

    领头羊很重要, 一个有权威的专家,带来的不只是明确的方向, 更重要的是带给研究团队信念。

    即便他不能时时参与其中,但对专业的精通足够把握方向,保证这条路不会跑偏。

    林辰没说,大概是觉得不能抢人。

    也没觉得这镜头研究能有多重要。

    有多重要呢?

    国防军工少了这么一个人, 还可以有其他专家顶上。

    但光化学领域没人能弥补这个空缺。

    是真的非他不可。

    即便林辰就处于行业内,也完全没想到南雁会这么重视镜头的研究。

    “这不是小事, 当然我也不会勉强, 这点你放心好了,我还没那么匪气十足。”

    林辰被这话逗乐了, “没有, 只是我没想到……其实我也不知道表舅现在在哪里, 他的工作就四处跑。不过,要是他知道您这么重视镜头,肯定会特别高兴,很早之前表舅就说过,国防军工也得重视镜头,这很重要。”

    是啊,很重要。

    小到眼镜片,大到军工设备上的镜片。

    民生、国防,怎么能不重要?

    虽然林辰爱莫能助,但南雁还是很快就找到了人。

    作为科研工作者的王教授,年逾花甲依旧坚持在一线工作。

    甚至脚下都要比其他年轻人要麻利一些。

    南雁简单阐明了来意,得到了这位光学专家的大力支持,“芯片、镜头的重要我当然知道,你的工作我也听说了,本来还想着忙完手头上的这个去找你,既然你找来了我也不跟你客气,这个领头羊我肯定要当。”

    不止要当,还要给南雁推荐一些人。

    南雁笑眯眯的应了下来,她也没着急离开这边。

    晚上的时候等到王教授下班,跟着一块吃饭又细细说了起来。

    “……我在这方面没什么工作经验,只能摸索着来,您要是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合适,就尽管跟我说。”

    “做的已经很不错啦,我之前倒也想过这事,但人的精力有限,顾此失彼也没顾得上,到底是你们年轻人精力旺盛。”

    不过他还是提出了一些建议,“其实我是在日本出生的,在那里生活了很多年,也有一些朋友在那边,我想如果可以的话,是不是也能请他们来做指导工作呢?”

    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感情最是复杂,有血海深仇。

    但全体日本人之中,也不乏好人。

    比如昔年的日共。

    再比如一些积极分子。

    “如果可以的话,那当然再好不过,之前林辰还说要我千金买马骨。”

    “不是马骨,就是一些老骨头,可能不太得志。”

    不得志好啊。

    不得志说明那边也有斗争,而这些不得志的往往都是斗争失败了的一方。

    日本职场的企业文化又格外变态。

    如果能借着这个机会引进一些日本的专家又或者老师傅过来,让他们有发挥的余地,那未尝不是好事。

    几项工作很快就敲定了下来。

    除了领头羊以外,那就是请几个日本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来华。

    这封信递交上去后,好些天没见动静。

    南雁安排好上海这边的工作,直接飞去首都,她得找罗部长当面讨论这事。

    “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么明目张胆的挖人,日本方面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