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节

作品: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作者:番茄菜菜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与大女婿割席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方家人觉得这么一来就没人会对钱部长家指指点点。

    殊不知瓜田李下的嫌疑。

    “那您要是方家,该怎么办?”林辰想过这事,方家怎么处理都不对。

    不让大女儿离婚吧,很可能把小女婿一家牵扯进去。

    可让大女儿离婚吧,大家又有别的说辞,你这就是惺惺作态。

    总之,里外不是人。

    林辰没找到什么好的办法,不知道领导怎么想的。

    “教育好子女,好好做人,当初劝不动,下半辈子赎罪吧。”

    林辰:“……”果然,方家压根没得选。

    甘蔗没有两头甜,既然当初占到了便宜,现在不掉层皮哪能轻易脱身呢?

    “纪委那边追回了赃款吗?”

    林辰点头,“追回了,但有些还是被花掉了。”

    好几十万呢。

    真不知道怎么花掉的。

    这人可真是贪心。

    被判刑一点都不可惜。

    几十万的赃款对于光刻胶研究不算小数目,足以支撑两三个月的费用呢。

    但大部头的那些钱,已经用到化工厂其他产线的扩建以及研究项目中去,追回?

    做梦吧。

    “芜湖那边已经整理好厂房,而且化工厂的代理厂长之前就找到我,说是想要跟您商量商量。”

    代理厂长姓戴,对于化工厂的风云变化已然适应的很不错。

    打听到芜湖那边的动静,戴厂长打消了原本的念头。

    其实梁万顺早前的做法无可厚非,国内光刻机研究进度缓慢,现在的光刻胶已经足够应付生产,没必要再做相关研究。

    只是梁厂长太过贪心了些,他要是不贪钱也就没啥事。

    但这话跟眼前这人说并不合适,毕竟把梁万顺送进去的,可不就是这位高副部长吗?

    当然,他应该感谢高南雁才是。

    梁万顺不进去,自己也不见得有机会当这个代厂长。

    说是代厂长,过段时间这个代字也能换个同音不同笔画的。

    “听说芜湖那边也要研究这光刻胶,我在想咱们两边工厂能不能协同合作,一南一北串联起来呢?”

    这位戴厂长的话,多少有些意料之中。

    他找自己商量事,无非两个情况,一来合作,二来就是把现在的生产线送给她。

    后者这举动有些冒进,而且他这个代厂长搞出这些也不太合适。

    前面梁万顺刚因为这事被规,他姓戴的没那么大胆。

    何况现在还是个代厂长,不想也不敢惹怒上面的领导。

    但那两条生产线又的确是个麻烦事,总得处理。

    合作虽然也可能引得领导不满,但总比另一个选择好。

    富贵险中求。

    戴厂长也只能冒险赌一把。

    “我们那边什么都没有,不拖后腿就已经阿弥陀佛了,合作的话恐怕没资格。”

    戴厂长听到这话笑了起来,“哪能这么说呀,没基础没关系,咱们化工厂这边多少也算有经验,可以进行技术援助嘛。”

    他也就是之前听人说过这位高副部长的行事风格,但没打过交道,有些拿不准这人的态度。

    今天初次见面,他态度放得很低。

    还是希望能达成合作。

    指不定能给自己谋一条后路呢。

    戴厂长有些着急,情绪都写在脸上。

    他也知道这样不好,但事关重大哪能从容不迫呢?

    “生产线上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到底都是在本地生活几十年的……”

    “我知道,虽说真要是安排他们去外地也没二话,但咱们也得为工人考虑。不过过去进行技术指导问题不大,咱们工人也是想着能为半导体产业做出点贡献的,也不能忽视工人们的迫切心情啊。”

    这人说话倒是很会举大旗。

    南雁也没打算难为人。

    “就是怕这影响到化工厂原本的生产计划。”

    “哪能啊。”戴厂长可不敢再说什么停下生产线之类的事,提都不要提。

    该研究的研究,反正有国家拨款,出成果了是厂里的功劳,没有成果倒也无所谓,毕竟都快二十年,研究成果也就那几个,不指望跟老母猪产仔似的一窝窝的出来。

    生怕南雁再挑剔,戴厂长把一些工作安排都给拿了出来。

    诚意十足。

    等着终于把南雁送走时,戴厂长也长长的松了口气。

    可算完事了。

    这位看着好说话,但凡事认真的很。

    稍微糊弄下都不行。

    好在自己事前功课做的足,倒也不怕这些。

    就是那两条生产线啊。

    当祖宗似的养着吧。

    林辰跟着南雁来化工厂这边,认真听两位领导的沟通交流。

    “这位戴厂长考虑的倒是周到,但……”

    “不真诚。”

    林辰不太敢说这话,但听到领导这么一说觉得就是这个事。

    “他把我当后路,这也无可厚非。真诚与否,其实也没那么重要,还不敢在我眼皮子底下糊弄。”

    “这倒是。”林辰笑了起来,“没人敢糊弄您。”

    “倒不是没有。”

    林辰好奇,谁有这本事,敢糊弄领导?

    但显然领导没打算仔细说这事。

    林秘书好奇心重,趁着杨光来到首都,就问起了这位前辈。

    “可能说的是她的家人吧。”杨秘书也只是猜测,毕竟在工作上领导虽说不是一帆风顺,但敢糊弄她的倒也没几个。

    但家里人就不一样了。

    他隐隐知道一些。

    林辰这才想起来,“她是不是好些年没回家了?”

    杨秘书笑了笑,娘家有跟没有没什么区别,回不回的重要吗?

    之前倒是想回去,结果被化工厂这边的事情耽误了。

    也不知道春节的时候有没有时间。

    “工作忙嘛,你也做好思想准备。”

    林辰倒是准备好了,反正她孤家寡人一个,过年的时候家里头也不缺她这一个孩子。

    倒是杨光……

    “你过年也不回家,真不担心孩子?”

    担心。

    可担心又有什么用呢?

    “我妈会照顾好孩子的。”

    林辰叹了口气,“这样也总不是办法。”

    她也是前段时间才知道,杨光早些时候离婚了。

    前妻去美国寻找新生活,把孩子留在了国内。

    杨光当时还在四机部的档案室工作,父女俩相依为命,再加上老母亲照料倒也没什么问题。

    后来他当了机要秘书忙活起来,倒是把照顾孩子的责任都丢给了自家老母亲。

    “甘蔗没有两头甜。”杨秘书笑了笑,“总是为了图一个好点的未来。”

    孩子懂事,母亲也支持他的工作。

    他也没啥好后悔的。

    当事人都不觉得什么,林辰自然也不好再说。

    因为日后要跟这边化工厂打交道,林辰跟着杨光这个前辈请教了几个问题,这才离开。

    眼看着就要阳历年,十二月末的首都带着十足的冷冽。

    光刻机、光刻胶、镜头,也不知道未来领导还会把什么纳入到她的工作范畴呢。

    她还真是想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