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节

作品: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作者:番茄菜菜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再不是那个年富力强的学者, 大概也没办法再庇护家人。

    贺红棉察觉到他的那点忧伤, 温声宽慰道:“没有人能够永远健康长寿,人活一世无愧于心就好,我们现在生活的很好,希望你也能有一个安稳的晚年。”

    她是真的洒脱。

    这让赫尔曼觉得,自己那点请求都变得如此卑微与无耻。

    他还是希望能够与贺红棉保持联系。

    不管怎么说,他们曾经是一家人。

    “这对你太太和家人们不公平,赫尔曼。”贺红棉拒绝了他的要求,“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得陇望蜀,我希望你不要这样。”

    “我不是政治家,对你们的省市没有兴趣。”

    贺红棉被这解释弄得一懵,反应过来才知道他是理解了这成语的字面意思。

    这个无伤大雅的笑话缓和了请求被拒的尴尬。

    贺红棉在这件事上没再让步。

    也没有让步的必要。

    对于这次再见,贺红棉没什么太多的感触。

    她甚至没在首都久留,隔天就回芜湖那边,不想耽误给学生们上课。

    赫尔曼走之前没能再见到贺红棉一面,只是留了一封信,“希望你能转交给她。”

    他对南雁的态度缓和了许多,不管怎么说这次中国之行达到了他的初始目的。

    而这其中,离不开南雁的襄助。

    “学科建设援助的事情我会在那边亲自监督,希望你们这边也能积极跟进。”

    “这是自然。”尽管存在诸多弊端,但这就跟人不可能因为车祸的存在就不开车一个道理。

    该推动的还得继续推动。

    毕竟关系到学科建设,这是提升学科水平的不二之选。

    其他专家倒是盛情邀请,约南雁有机会一起欣赏歌剧表演。

    京剧虽然还不错,但他们真的有些欣赏不来。

    南雁笑着应下,送人登机后许久这才离开这边。

    机场送行的人还挺多,工业部、计委、教育部、化工部以及外交部。

    办公厅里的郑主任也在,坐着车子和南雁还有于主任一块离开。

    “这次倒是辛苦了小贺同志和他母亲。”

    感情牌打出去,效果显而易见。

    于主任笑呵呵一句,“贺家母子两人的政治觉悟还是有的,不然当年也不会毅然回国,投身到半导体产业的建设中。再者说近朱者赤,有小高这么个高觉悟的,他们哪能没这点思想觉悟?”

    “是啊,小高这次也辛苦了。”

    南雁十分谦虚,“都是我应该做的。”

    应该不应该,郑主任和于主任心知肚明。

    表彰也称不上,口头的表扬人似乎也不需要。

    索性扯一些有的没的,又说起了海湾那边的战争局势。

    郑主任十分好奇,“听说收音机在那边热卖,南雁同志你对局势的把握还真不错。”

    战争嘛,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无非是武器给养。

    战争初期,他们就别指望买武器挣钱了,这会儿还是美国人的蛋糕,外人轻易动弹不得。

    给那边送点给养倒也是不错的挣钱手段。

    打仗需要武器,更需要给养啊。

    国内和各大军区目前都是全力供应给养。

    但谁能想到,收音机这东西竟然又在海湾那边畅销。

    要知道,战争发生前的海湾人均居民收入那可是国内的几十倍将近百倍。

    家家户户都有小彩电,谁会在乎一台收音机呢?

    “打仗嘛,破坏对方的水电基础设施是常态,一旦电力供应不稳,那电视机相当于破铜烂铁,但收音机就不一样了。”

    收音机可以用电池供电,对电力需求没那么高。

    南雁笑了笑,“越是战争时期,人们的精神需求越不能忽略。”

    这种精神需求,可不是一个收音机能满足的。

    随身听和音乐磁带的市场也很大。

    郑主任听这一番分析不由感慨万千,国内对海湾地区的分析多是从战争展开的。

    虽然也有考虑到破坏水电道路,但是没有再细致到这些物资需求。

    尤其是什么精神需求。

    战争时期,普通人最大的期待也不过是希望战争尽快结束。

    哪还有什么资格谈精神需求?

    但战争只是局部的,并没有将两个国家全部牵扯其中。

    两国交界处不安稳,但大后方还算稳定。

    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处于战争阴影下哪能说真正的安稳呢?

    寻找寄托成为绝大部分人的需求。

    精神需求虽然带着几分小布尔乔亚。

    但很实在。

    随身听的畅销就是证明。

    不过郑主任还是有些奇怪,“她怎么执意要用地毯来交易?”

    没有用现金交易,也没有用石油抵价。

    南雁自始至终的选择都是波斯地毯。

    这有点奇怪。

    看着往四机部大院去的人,于主任将车窗拉了上去。

    “她心软。”

    心软?

    这跟心软有什么关系?

    郑主任有点没搞清楚。

    于主任叹气,“这些地毯都是手工品,都是当地的女人孩子制作的。”

    话说到这地步,郑主任还能不明白?

    战争让女人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

    本就弱势的群体会彻底暴露在弱肉强食的围猎中。

    如果能有一技之长,好歹还能让他们有可用之处。

    留下性命被压迫也总比连性命都保不住的强。

    毕竟人活着,才能有无限可能。

    “心软,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再往上走,哪能让自己有软肋呢。

    软肋,只会让人受制于人。

    于主任看向车窗外,半晌才说道:“如果人真的铁石心肠,那又怎么能心怀苍生?”

    这下换郑主任沉默了。

    他也说不好是对是错,当然他的意见也并不重要。

    且看未来如何吧。

    ……

    南雁回到四机部又忙活了好一段时间。

    今年没怎么顾得上去下面巡查。

    下面的相关工厂倒是自觉,半年报、季度报告都雪花似的飞了来。

    除了工厂经营相关,还有一些相关的计划申请。

    具体的创造力如何不好说,但主动性倒是一点都不差。

    “这些文件都已经看过了,觉得有问题的地方都电联沟通,还有两家账目上的问题,已经派出专门的调查组去查看到底什么情况。这些计划申请有的不太可靠,这些都是我们审核过后觉得还差不多的,您要不再看看?”

    杨秘书把另外几份文件递了过来,“成都所那边有几份加急文件,部长已经做了处理。”

    “大屏幕?”

    杨秘书点头,“是,梁老板那边市场开拓的倒是挺不错,貌似是用铁矿石做交易。”

    铁矿石做交易稳赚不赔。

    “他是个精明的商人,倒不用担心他会吃亏。”

    杨秘书笑了笑,“这倒是,倒是柳老板在欧洲那边遇到了点小阻碍,听说亲自飞了一趟欧洲那边,又跟一位欧洲贵族家的小姐有来往,解决了不少的麻烦事。”

    那也是个狠角色,为了谈生意自己都能出卖。

    杨秘书觉得,也亏得是友非敌,不然还真是麻烦事。

    南雁笑着看了几分抄送过来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