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节

作品: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作者:番茄菜菜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至于眼下,援军还没有出现的必要。

    然而在硅谷这边提出对芯片的新要求后,日方代表当即表示,明年春日本方面将会生产出符合硅谷需求的新芯片。

    尼康和佳能有这个实力。

    “如果日本都做不到,那么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

    日方代表说话时特意看向南雁,“您觉得呢?”

    作者有话说:

    南雁:对对对,大孝子你再嚣张点

    第239章 索价与出价

    如果可以的话, 林辰想要给这个骄纵的小鬼子一拳头。

    好的教养让她压下愤怒。

    到底没有当场发作。

    至于被挑衅的领导,她脸上的笑容恬淡,“当然, 日本半导体行业有这个实力。”

    这更加助长了那个小日本的气焰。

    恨不得鼻孔朝天。

    如果说这次国际半导体发展研讨会最是得意的人选,那非日本人莫属。

    新的光刻机, 出口量剧增的半导体产品, 无不成为日本人的底气。

    后面的一些会议南雁没再参加, 安排林辰去听报告, 她则是带着人往加州的这两所高校去。

    免不了的继续跟赫尔曼·希克斯打交道。

    管家先生依旧尽职尽责的看护着这位老教授,身旁的保镖也从来不曾消失。

    南雁继续听人说贺兰山的一些事情,在加州这段时间, 倒是补齐了贺兰山的一些过往。

    相反, 贺兰山对她的过去并不是那么熟悉。

    代表团离开美国前一天,希克斯教授的管家送来了一封信以及一张大额的存单。

    南雁看到那数目后眼皮微微跳动了下。

    “教授的身体不是很好, 已经请律师立下遗嘱,这是分给亚瑟的那些。”

    “他应该多留一些钱傍身才是。”

    古今中外人性都没什么区别, 攥在自己手中的钱那才是真金白银。

    提前立遗嘱没什么问题,但早早把财产散尽,手里头没什么财产很容易晚景凄凉。

    南雁将存单递了回去,“这笔钱还是让希克斯先生留着用吧, 若是百年之后还有剩余,再麻烦管家先生寄给亚瑟。”

    管家先生听到这话后脸皮滚动, 好一会儿这才开口, “放心,不管怎么说教授都是行业内的名望, 他不至于像您担心的那样。”

    说着, 管家又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个信封, “我险些忘了,这里还有一封信。”

    里面夹杂着更为大额的存单。

    看的林辰目瞪口呆,“五百万美元。”

    她简直不敢相信,怎么会这么多。

    “贺工的父亲,这么有钱的吗?”

    南雁也有些诧异,知道赫尔曼·希克斯有钱,但有钱到这地步还是让她有些惊讶。

    大概是担心这大数额的存单不好转移到自家儿子手中。

    赫尔曼·希克斯已经做好安排,将这两笔钱存放在瑞士银行。

    一张一百万,另一张则是存放着四百万美元。

    如果当时自己没有拒绝这张一百万的存单,这四百万怕是就跟贺兰山没什么缘分了。

    老教授还玩起了心眼。

    南雁看着这两张存单,“再有钱,却也买不到他想要的。”

    林辰这次听懂了,贺工的父亲现在最想要的是妻子儿子相伴身边。

    可惜隔着太平洋呢。

    注定就只能想想。

    “有时候做错事,还真没有办法弥补。”

    林辰的感慨让南雁莞尔,扬了扬手里的大额存单,“事实上,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问题。”

    甚至还可以让贺兰山多给老父亲打打越洋电话。

    毕竟比起那点电话费,贺兰山更在乎能不能得到更多的科研资金——

    他在拿到这五百万美元的存单后,迅速的请南雁这边帮忙把钱提了出来,投入到研究项目中去。

    这么一笔巨额的投资,足以让项目组的日子更好过一些。

    南雁觉得这是近墨者黑,“早晚你也跟我似的,雁过拔毛。”

    五月份的首都天气不冷不热,除了偶尔的沙尘天气让人头疼。

    尤其是南雁最近没再出差,大部分时间都在首都呆着,这让贺兰山心情更好,“近朱者赤,这不很好吗?”

    南雁笑着抓了一把剥好的瓜子,塞到贺兰山嘴里,“别的没学会,花言巧语都是学了不少。”

    瓜子仁让贺兰山一时半会儿顾不上说话,只是目光落在南雁脸上,一句话都没说却又什么都说了。

    院子里的天棚下,有旁边院子传来的吵闹声,有虫鸣阵阵。

    构成了五月的夜色。

    一切刚刚好。

    ……

    炎炎夏日,松下次郎将消息传递出去时,日本那边压根不相信。

    “怎么可能,他们真的完成了256kb的研发?为什么没有公布这个消息,巴黎那边也没有听到他们的动作。”

    依照那位高副部长的性子,她可不会出现这样的纰漏。

    “这该不会是个假消息吧?”

    松下次郎也不知道消息真假,但他得到的指示是把这消息送出去。

    “我和太太请杨秘书吃饭,他喝了点酒这才提了这么一句。”

    醉酒误事。

    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人很快就反应过来,但还是保持着几分警惕,“最好再去打听一下,如果真的是这样,你看能不能找到相关的技术图纸。”

    松下次郎觉得这比要自己的命还要可怕,“这怎么可能,我一直在上海,他们的研究小组……”

    “试试看嘛,有钱能使鬼推磨,说不定这位杨秘书就敢呢,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

    松下次郎惴惴不安,他不知道其他人做间谍是什么样的心情,但自己这个双面间谍当得很累。

    一方是回不去的母国,一方则是自己未来长居的上海。

    他没得选。

    走在悬崖钢索上的人,每天战战兢兢。

    等着把这消息传达给杨秘书后,对方的沉默让松下次郎有些不安,自己是不是给他制造麻烦了?

    “稍等下,我请示领导后再给你答复。”

    杨秘书敲门前,已经将这件事考虑了一通。

    所以当南雁问及他的想法时,他神色平静,“既然如此,那就不妨如他所愿。”

    存储器研究项目组之所以没有将这一消息公之于众,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项目组实现了技术飞跃。

    不是256kb的存储器,而是翻倍再翻倍。

    1024kb。

    这是颠覆性的技术突破,目前还没有将消息扩散出去,只局限于项目组和四机部的个别领导知道。

    从小到大难,而从大到小则是轻松了许多。

    薛教授贺工他们已经掌握了256以及512kb的相关技术工艺。

    在这一前提下,如果日本人给的价钱合适,将相关工艺“偷”出去倒也不是不行。

    但这个价钱是多少……

    杨秘书稍有些迟疑,“三百万是不是少了点?”

    南雁闻言挑了挑眉,“之前部里允诺要给项目组的研究员建房,专项资金也才五十万。”

    这事杨秘书十分清楚,自己这价钱要高了。

    “那……”

    “三个亿太多,日本人不会出,那就要一亿美元好了。”

    杨秘书听到这话傻了眼。

    “一个亿?日本人怕是不可能出这个钱。”

    即便是专利技术的购买也要不了这么多钱啊。

    何况一个亿的投入,这得生产多少芯片才能赚回来。

    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你不妨先去谈谈看,试探试探对方的口风。”南雁给自己倒了杯茶,“不着急亮出自己的底牌,何况你要个块儿八毛的,对方也不会相信你。”

    这个道理杨秘书自然明白,依照领导的意思,那就是一口价卖出这个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