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在安州的政绩和献上水泥配方的功绩,换来了他三级连跳的升官和杨三柱的皇商资格。
在安州这六年来,郑澜给他生了一对龙凤胎,等他被调回京城的时候,龙凤胎已经四岁多了。
杨三柱也借势将珍宝阁的生意做大做强,分店开遍安州,还在京城也开了一家分店。
元嘉作为当今皇帝面前的红人,心腹臣子,他的弟弟开的店铺自然无人敢随意捣乱,反而还多加捧场,珍宝阁日进斗金。
皇帝对元嘉也十分放心,他出身寒门,妻子也是出身书香门第的郑家女,与世家并无纠葛,又有一个会赚钱的皇商弟弟,也不用担心他贪污受贿。
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元嘉的官途自然十分顺利。
回到京城,郑家就主动递来帖子邀请郑澜带着孩子去郑府。
元嘉和郑澜离开京城的六年,郑家也是添丁进口了,郑迟娶了妻,与妻子有了两个儿子,郑湘也早就嫁入门当户对的人家做嫡长媳,孩子也两岁了。
郑澜带着龙凤胎回郑家,受到了热情的欢迎,尤其是她那素未谋面的嫂子罗氏对她格外热情,光是给龙凤胎的见面礼就十分贵重。
若是以前郑澜还会觉得受宠若惊以及不安,但现在她却十分淡定的回赠了见面礼给两个侄子。
做了六年多的官夫人,在安州那地儿她就是地位最高的女人,被人捧着敬着,自然而然的也养出了心气儿。
这次是郑澜出嫁后第二次回娘家,回忆起第一次回娘家的场景,对比起来,她心中都忍不住嘲讽的笑了笑。
在现实面前,就算是她那心高气傲素来看不起她的嫡母,也得扯着一张笑脸面对她了。
夫荣妻贵,如今元嘉的官职已经与郑父齐平,甚至权力更大,而她的嫡兄郑迟还在正五品的位置上熬资历。连带着郑澜的诰命品级都与嫡母齐平了,出身比她更好的嫂子罗氏还得对她笑脸相迎。
唯有嫡妹郑湘依旧没多大变化,看着她还是那副不爽讨厌的冷漠表情,但郑澜却毫无与她计较的想法。
因为郑澜觉得郑湘不爽她可以理解,毕竟郑湘嫁的丈夫出身高是高,可官途不顺,至今还在翰林院熬资历,她连个诰命都没有,还是白身呢!
她都这么可怜了,面对自己曾经看不起如今却高高在上的庶姐,还能不许她不爽吗?
郑澜心里美滋滋的想着,我是个大方的人,一点也不介意高傲的嫡妹对我羡慕嫉妒恨的。
<<<<<<
郑澜回娘家装逼的场景,元嘉是看不到的,他现在正在看杨三柱写给他的一封信。
信上的内容不是介绍老家的情况,也不是珍宝阁的发展情况,而是早已被元嘉忘到脑后的原男主杨二柱的现状。
杨三柱成为皇商之后,他就把珍宝阁做大了,生意自然不能局限于自给自足,自己做产品,也会天南地北的到处跑,寻找一些稀罕之物放在珍宝阁里售卖。
而杨二柱就是杨三柱在某次下江南寻找稀罕商品时意外遇见的。
杨二柱已经改了名,不叫杨二柱,而是叫杨元启了。
元嘉从杨三柱的信上看到‘杨元启’这个名字,又触动了他对原剧情的回忆。
没想到杨二柱没有被过继到杨父杨母膝下,依旧改名为杨元启了。
杨三柱在信中告诉他,改名为杨元启的杨二柱已经成为江南张家的赘婿。
这个张家的家主正是原剧情中那个赏识杨元启把女儿嫁给他的大官,原剧情中杨元启能靠着老婆走上人生巅峰,是因为张家家主只有这么一个女儿,独苗苗,所以就把张家资源都用在杨元启这个女婿身上。
如今杨元启身上没有功名,虽然不知道他是用什么法子勾搭上张家小姐的,但白身的杨二柱显然不可能让张家小姐下嫁。
张家家主就让杨二柱做了赘婿,日后他与张家小姐生的孩子也姓张。
张家只当是自家小姐招赘,但杨二柱入赘一事对杨家却影响颇大。
在古代赘婿是被人看不起的,杨二柱的血缘关系与杨元嘉很近,两人是堂兄弟,若是让世人知道杨元嘉有一个做了赘婿的堂弟,只怕会连累杨元嘉的名声,甚至整个杨家的男人都要抬不起头。
杨三柱正是清楚家族中出了一个赘婿对杨家名声的影响,才急急忙忙的写信给元嘉。
元嘉盯着信纸上杨三柱那多年如一日没什么进步的字迹,心中陷入了沉思,半晌后提笔回信:“杨二柱外出多年未归,应是客死他乡。还请三弟回乡为二弟建衣冠冢,以全兄弟之情。”
杨二柱改名为杨元启,想必是不想暴露自己以前的身份,他在远在江南的张家做锦衣玉食的赘婿,丝毫没有派人回乡看看家人的意思,一副要与过去割裂的模样。
元嘉自然要如他所愿。
从此以后,杨二柱已死,世上只有杨元启。
而杨元启乃江南张家之人,并非平安县杨家之人。
杨三柱收到信之后,以最快速度回杨家村,找到村长把这事儿给办了。
杨二柱离开杨家村这么多年都没个音讯,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他应该是死在外面了。因此村民们对杨二柱的‘死讯’接受良好,唯有李氏伤心了一番,但她在这些年里也未必没有想过自己这个次子已经身亡的可能性,因此倒也不是特别伤心。
在族谱上写上杨二柱已死的信息之后,杨三柱心里也松了口气。
不管以后杨元启还会不会回杨家村,反正杨二柱已经死了,杨元启是做赘婿还是做什么事,都与杨家无关了。
杨三柱办完事之后就去了京城,当面跟元嘉说清楚此事。
<<<<<<
元嘉对杨二柱的事情不怎么在意,固然杨二柱是原男主,有气运在身,但气运这东西是一步步增长起来的,杨二柱的气运就是从他被过继到杨父杨母膝下接受读书教育开始的。
但杨元嘉未死,杨二柱没机会进私塾读书,更没机会科举,他的气运就从一开始被截断了。
就算他还是如原剧情中那样遇到了张家家主,和张家小姐在一起了,也不足为虑。
他不死,男主就乖乖的当个弟弟吧!
杨三柱来京城之后,元嘉就拿出他早就准备好的一摞书以及字帖:“你来得正好,这些是你接下来的作业,本来想随信一起寄给你的,临时忘了,现在正好给你,记得一个月内交给我。”
杨三柱脸都绿了。
我滴个哥嘞!您是魔鬼吗?见面就布置家庭作业,你会失去你可爱的三柱弟弟的!
但在官威越发浓重的元嘉面前,杨三柱不敢造次,也不敢反抗,只能绿着脸接下了这一摞家庭作业,心里后悔万分:我真傻,我为什么要亲自来京城?直接写信汇报不好吗?
杨三柱尴尬的转移话题:“元嘉哥,怎么不见我的侄子侄女?我还给他们带了礼物呢!”
元嘉说道:“他们在跟着先生上课。”
杨三柱想起被书本和作业支配的恐惧,对自己才四岁多的侄子侄女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对不起,叔叔自身难保,救不了你们>人<
他让人把自己给龙凤胎准备的礼物抬进来,足足两个大箱子。
元嘉看了一眼那两大箱子的礼物,见怪不怪了:“你既然这么喜欢孩子,为什么不成亲自己生呢?”
杨三柱现在也是奔三的男人了,事业有成的黄金单身汉,他亲大哥杨大柱的孙子都快有了,他却一直顶着爷爷奶奶和亲妈李氏的催婚,始终没成亲。
杨三柱嘿嘿一笑:“我这不是想找一个真心相爱的灵魂伴侣吗?”
元嘉抬眸无语的看了他一眼,在古代自由恋爱?在礼教封建的古代自由恋爱很难,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可能。
“如果一直没找到,那你就孤老终生?”
杨三柱笑道:“一个人就一个人呗!没有孩子,但我有钱啊!以后老了也不怕没人养老,有人伺候的。”
杨三柱对这个看得特别开,反正他又不像杨元嘉那样是家中独子,非要成亲不可,找不到真心相爱的灵魂伴侣,也绝不凑合!
元嘉对杨三柱的决定还是尊重的,并没有对他催婚,他也觉得杨三柱想在古代找灵魂伴侣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他都做好了杨三柱以后孤老终生的心理准备,还叮嘱自己儿女要记得三叔对他们的好,以后等杨三柱老了,他们要多陪陪他。
但没想到杨三柱竟然在一次外出回来后,带回了一个女子,还说这就是他要找的灵魂伴侣,非要跟她成亲。
元嘉当然不会干涉自己弟弟娶什么媳妇,他只是派人去调查了一下那女子的身份,确定是清白身份而不是谁安插的探子就可以了。
杨三柱带回来的那个女子是一个富家小姐,在去探亲时被山贼掳掠走了,虽然她聪明机智的逃了出来,并没有失身,但她被山贼抓走的消息已经传开了,她的家人根本不愿意接纳一个坏了名声的女儿,她父母更是恨她不该回来。
无家可归的她换了男装打扮,自主谋生,杨三柱就是意外遇见了女扮男装的她,然后接触一番后发现了她的女子身份,一来二去,郎有情妾有意的,就在一起了。
杨三柱是穿越者,不在乎她被山贼掳走坏了名声,他看上的是她这个人。曾经深受名声所累的女子也被杨三柱的豁达所感动,就恢复女子身份,跟着他回来了。
杨三柱也知道这世道对女子的苛刻,他给她换了个新身份,瞒过了李氏等人,早就期望他成亲生子的李氏当然没有不答应的。
元嘉查出了这女子的身份,却并不在意,杨三柱成亲时他还送上了厚礼,祝福他们夫妻俩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永远不会为谁而停留。
元嘉年岁越来越大,官也做得越来越大,儿女也渐渐长大。
随之爷爷奶奶去世,父母渐渐老去。
皇帝膝下的几位皇子也长成了,争夺皇位也是避免不了的事情。
元嘉火速给自己儿女定了亲,就是担心那些皇子们会把目光盯上自己的儿女。
毕竟他现在是皇帝最信任的重臣,手握重权,若是他摆明支持哪位皇子,哪位皇子对其他皇子就有压倒性的优势。
这个诱惑太大了,那几位皇子可是留着正妃之位蠢蠢欲动。
好在元嘉目光长远,早在儿女还小时就为他们看好了未来夫婿/妻子人选,暗中养成自己想要的女婿和儿媳妇。
元嘉的儿女一定亲,那几位盯上他女儿的皇子们顿失所望,只得一个个换了目标。
但皇帝对此却十分满意,谁也不想自己还生龙活虎的时候,自己的心腹跟自己儿子结亲,盯上他屁股底下的皇位。
于是元嘉的儿子在科举入仕之后,在皇帝暗中关照下,仕途比元嘉当初还要顺风顺水。
毕竟元嘉当年还要辛辛苦苦自己谋划,一开始扯着郑家的虎皮让某些鼠辈不敢侵占他的功绩,然后靠政绩一步步爬上来,还要捧好皇帝,让皇帝对他信任有加。
元嘉的儿子就不用那么艰难了,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科举入仕之后有一个首辅亲爹罩着,没人敢动他,更有皇帝暗中关照,就算他能力平庸也能顺利爬上来,更何况在元嘉的教导下他的能力还很出色。
当儿子升上三品的时候,元嘉就立马告老还乡。
皇帝看着姿仪不凡、半点都看不出老态的元嘉说着自己年事已高要辞官回乡养老的话来,心中只觉得荒谬。
第1章 农门天骄【13】
郑湘又一次回了娘家, 她丈夫不给力,只能时常回娘家求父兄帮帮忙,就算郑父已经退下来了,人脉也是不简单的。
但她回娘家次数多了, 郑母就劝她:“你都嫁出去了, 这么频繁的回娘家,你夫家会有意见的。”
郑湘面露苦笑, 她夫家怕是巴不得她多回娘家找父亲帮忙, 否则她一个出嫁女, 怎么有时间常回娘家?但对郑母她却没这么说, “母亲, 我这不是想念您吗?时常回来看看您不好吗?”
郑母脸上表情有点尴尬, 压低了声音:“湘儿,你总回来, 你嫂子有意见的。”今个儿儿媳罗氏来给她请安时还阴阳怪气的嘲讽郑湘总回娘家打秋风, 让郑母心里十分难堪。
但如今郑府的管家权落入罗氏手中, 就算是看在两个大孙子的面子上, 郑母面对罗氏也得让步。因此儿媳妇对女儿不满, 她也舍不得女儿受气, 只好劝郑湘少回来了。
郑湘心中比郑母更感觉难堪,若是依她年轻时的脾气,她能立马找上嫂子罗氏把话扯清楚, 但现在她只能咬牙忍了,还要挤出笑容, 说道:“母亲,我今天来其实是想跟嫂子亲上加亲,到时候成了儿女亲家, 嫂子就不会有意见了。”
郑母皱眉:“亲上加亲?你是想把媛姐儿嫁给成哥儿?不过成哥儿已经定了你嫂子娘家的侄女。”
媛姐儿是郑湘与丈夫后来生的嫡女,成哥儿是郑迟的次子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