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郎骑竹马呼啸来 > 分卷(58)

分卷(58)

作品:郎骑竹马呼啸来 作者:PDG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蓝山凑上去亲了下他,很快被回吻。两人亲昵一会儿,分开后,蓝山心中刚升起的烦躁荡然无存,他舔下唇,还想再亲,却听柏舟一问:你打算怎么和我说?

    说什么?

    分手。

    我没打算说!

    假如。

    你为什么对这个这么好奇。蓝山很无奈,只得清清嗓子,人也站直些,压下嗓子说,我们分手,做朋友吧。

    柏舟一听完,平静的脸上浮现一些嫌弃,他说:这就是你的打算?

    不好吗。

    很烂。柏舟一无情地说,你凭什么觉得我会答应继续做朋友。

    额......因为我们认识了十八年?蓝山还算认真地想了想,给出答案。

    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想法,是蓝山缩在飞机座位里,荒谬地诞生一丝分手念头时,拿着的最大筹码。

    因为他和柏舟一不仅是情侣,还是兄弟,是发小,是最好的朋友,所以即使不相爱,也可以继续相伴。

    但是柏舟一不这么觉得,他给了蓝山一个冷淡的眼神,松开了他。然后从柜子里掏出被子,铺到地上,又把枕头拿下来,扔在被子上。

    他对蓝山说:你今天睡地板。

    蓝山愕然:为什么?

    柏舟一说:提分手,分裂我们感情。

    蓝山说:我再说一次,我没有要分手!而且我腰疼。

    柏舟一顿一下,说:那你睡床,我地板。

    蓝山说:为什么要分床?

    柏舟一不置可否地盯着他。

    蓝山被看毛了,又害怕他睡地上不舒服,嘟囔说:那还是我打地铺吧。

    但是你腰不舒服。柏舟一淡淡说,我睡,就这么决定了。

    诶......蓝山还想说什么,但柏舟一已经把他的小台灯、笔记本都收到了地铺上,然后对着他们侧躺下,背对蓝山。

    蓝山看他脊背撑起一片阴影,傻眼极了,他过去蹲下,戳戳柏舟一肩膀,说:诶?

    阴影纹丝不动。

    蓝山叫:柏舟一?

    你真不睡床?

    你真不和我睡?

    过了这村没这庙了!

    喂

    我错了。

    蓝山蹲过去,低下头,小声说,我错了,你上床睡好不好,地上凉。

    有地暖。柏舟一终于开口,但他显然不打算给蓝山机会,撑起身把床头灯摁了,平平说,睡了。

    甚至没有说晚安。

    蓝山在一片黑暗中静待一会儿,更清晰地意识到柏舟一有多生气,自己产生的分手想法又有多离谱。

    他小声说:晚安。

    然后刷了牙,小心翼翼越过柏舟一上床。

    夜色中,柏舟一的小台灯亮着,蓝山侧着头看他摊开笔记本,安静地思考着。蓝山开始只觉他认真,后来却发现他至始至终没有翻页,一直对着同一页不动。

    柏舟一顿了多久,蓝山就看了多久。十来分钟后,柏舟一意识到这样浪费时间不如休息,他合上笔记本,揉揉眉心,手摸去台灯开关时,头已经转向,视线和蓝山对了个正着。

    蓝山猝不及防和他对视,眼中的愧疚渴望喜爱无从隐藏,在6瓦的小台灯光线中暴露无疑,蓝山眸里的愕然与柏舟一眼中的复杂轻轻一触,柏舟一手指一抹,就都隐在黑暗里了。

    一片漆黑中,蓝山后知后觉,不仅是自己离不开柏舟一,柏舟一也离不开自己。

    所以分手这种举措,是万万不能再提的了。

    柏舟一的闷气生得急,但这次去得也很快,早上他就消气了,拎着生煎豆浆问蓝山吃不吃。蓝山却以为他还在憋火,受宠若惊地接过来,仰头问:我今天去买票吗?

    说的是廖玲尔的舞剧,柏舟一说:想看就去。

    又说:人太多就算了。

    蓝山哦两声,一边打开外卖袋一边嘀咕,所以到底是要还是不要。

    在手机抢票无果后,蓝山最后还是去了售票点。他看着卷了七层的队伍无言,很生气地在心中质问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不用上班或上学。

    这么长的队伍要买到票就是不可能了,蓝山无功而返,往地铁站走时,忽然看见路边站着个意想不到的人。

    那人站在一辆货车边,眼角有个疤,正指挥着几个人把箱子从货车搬到小推车上。

    蓝山过去,迟疑地拍下他,问:吴思城?

    那人也愣了,回头和他对视片刻,同样迟疑地回:蓝山?

    靠。蓝山又惊又喜,真是你啊!

    吴思城也愕然:操,也真是你啊!

    他乡遇故知,吴思城和蓝山都很激动,两人激动地对着傻站片刻,吴思城先开口:你来北京上读书?

    不啊。蓝山说,柏舟一在北京读书,我在巴黎S校。

    吴思城问:还在玩攀岩?

    在呢。蓝山笑,兄弟现在可是正经的攀岩运动员了。

    吴思城也跟着他笑,说:咋地,以前还是不正经的是吧。

    两人笑完,蓝山问:你最近干什么呢?

    我啊,我最近跑生意呢。吴思城大大咧咧的笑着,他剃着寸头,往日痞气的眉眼干净,爽朗笑起间还有些大男生的帅气。

    哦哦。蓝山看他身后伙计热火朝天地搬着东西,不错啊,很有出息啊,生意做这么大。

    和剧院签了个合约,是个大单。吴思城又笑,今天有事,待会就得急着走了,你留个联系方式,改天约着吃饭。

    行。蓝山爽快地给了他微信。

    你刚才说你来看柏舟一你们居然还有联系吗?

    当然,我们可是发小。

    哦哦,我差点忘了。吴思城拍下脑袋,恍然大悟,这个蕴含些憨意的动作让他有些像五年前那个不学好的少年了,他说,替我谢谢他。

    谢什么,蓝山一想便知了。但他瞄一眼身前广场上廖玲尔的巨幅海报,不确定是否该提起廖玲尔,也不确定吴思城还有否和她联系,只说:我把他联系方式也给你,你自己谢吧。

    也行。吴思城说,你在这干什么呢?

    买票呢。蓝山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回到廖玲尔身上,他只得指下海报,说,可难买了,我都没抢到。

    啊,这个。吴思城回头看海报,懂了,他在兜里摸一会儿,揣出几张东西,我这有票,你要几张。

    蓝山愣愣看他,说:好家伙,你还兼职黄牛啊。

    怎么说话呢。吴思城啧一声,亲属票。

    亲属?

    蓝山茫然地看看吴思城,又抬头看看海报上的廖玲尔,再看看吴思城,他迟疑地问:你和廖?

    吴思城被他搞毛了,一哂承认:是。

    蓝山又愣半响,反应过来,忙笑道:恭喜。

    吴思城低头不说话,一米八的个头仿佛还被蓝山笑害羞了,他低头数了数票,转移话题地问:要几张?

    这话说的又有些像黄牛了,蓝山说:两张吧,我带亲属。

    吴思城抬头,很敏锐地问:有女朋友了?

    不是女朋友。蓝山说,柏舟一。

    .......操。吴思城手一抖,差点把票都撒出去。他脸都绿了,玲尔说的居然是真的。

    操蓝山脸也绿了,她是怎么知道的?!

    两人再次面面相觑,相对无言。

    蓝山看着吴思城笑,表情却有些僵了,他有点后悔冲动告知吴思城了,吴思城是纯直男,以前廖玲尔拿自己和柏舟一开玩笑他都要搓着手臂,反感地起鸡皮疙瘩。

    毕竟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那么开放,能接受一些不寻常的事。

    蓝山承认自己怕被人用异样的眼神看待,更怕柏舟一也活在那样的视线中。所以即便不会分手,即便很喜欢,他依旧瞒着父母,瞒着一些知晓后会破坏两人关系的熟人。

    吴思城又开始挠头了,表情阴晴不定。

    蓝山抿了抿唇,正要找个话口错开话题时,吴思城忽然开口了。

    他变扭地拍拍蓝山的肩,干巴巴地说:恭喜。

    第七十五章 打个赌

    蓝山晚上回到宿舍,和柏舟一一起吃过饭后,将票递给他。

    你买的票?回忆起那三层里三层外的队伍,柏舟一有些意外。

    吴思城给的票。蓝山说。

    柏舟一倏然抬眸,没有说话。

    吴思城。蓝山肯定地说,就是你认识的那个吴思城,他给的亲属票。

    柏舟一停顿一会儿,似乎在思考吴思城为什么会在北京,又为什么能弄到票,最后他想明白了,说:恭喜。

    蓝山笑:他和我说了一样的话。

    舞剧在周一晚上,幸运的是那日柏舟一晚上没会,他和蓝山一起去剧院看了演出,廖玲尔还是和以往一样漂亮,只是比起十四岁那个有点咋呼的小女孩,台上的舞者显然更从容、优雅、成熟。

    这是蓝山做出的感慨,对此柏舟一评价道:你十四岁和现在倒是差不多。

    补充说:三岁和现在也没差。

    蓝山被噎住片刻,只当他夸自己年轻了。

    放假的日子总比平时快些,一转眼蓝山要回法国了。他没让柏舟一去机场送他,两人就在宿舍门口告别。

    你不会祝我一路顺风吧。蓝山笑,别板着脸,我们都分开多少次了。

    飞机不能顺风。柏舟一说。

    我知道。

    蓝山摩挲一会儿行李箱的拉杆,说:我这次回去,如果脚踝恢复得不错的话可能会去红点新线路。

    柏舟一说:注意安全。

    会的。蓝山说,如果在那边红点了线路,教练说需要一个法语名,你觉得LUNDI(周一)怎样。

    他对柏舟一轻轻眨下眼,很得意似的:一些谐音。

    柏舟一点头:听起来不错。

    蓝山又笑,他拍拍柏舟一的肩膀,说:走了。

    蓝山回巴黎,复诊后传来好消息,脚踝恢复不错,可以承受力量训练了。

    如果运气好,攀岩队找到适合岩壁,我能在明年世锦赛前红点一条线路。蓝山在电话中兴致很高地和柏舟一说。

    柏舟一为他高兴,说:那很好。

    蓝山又问:你那个,什么什么猜想,去数学论坛那个,搞得怎么样了?

    还在学习相关研究资料。柏舟一说,很快要开始小组研究。

    虽然在前几日已经确认加入黎曼猜想的选题,但黄教授还未让柏舟一参与研究,说是有其他程序要走,让他先看着资料。柏舟一应下,黎曼猜想不愧是数学界的瑰宝,相关资料堆积如山,确实不是一两天能看完的。

    又过了半月,当柏舟一快记满一笔记本的思路后,他终于被接纳进黄教授的研究小组。当柏舟一第一次参与小组研讨会时,黄教授把他引进会议室,拍手示意道:欢迎柏舟一同学加入研究小组。

    屋子里坐了四五个人,有些已有小有名号,有些仍是学生,柏舟一没见过他们,点头问了好,他们便也对柏舟一点头示意,一下又将目光聚焦回房间前沿的小板子上。

    柏舟一在前排空座坐下,黄教授拍拍他肩膀,说: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不是那么严肃的场合。

    虽然这么说,但屋子里的人却谁都没有轻松的样子,他们都绷着脸,好似站在悬崖峭壁上。

    研究小组确实已经站在陡崖边缘。

    经过多次探讨和长时间的推论,多方面的切入并没有给研究小组找到精妙的破题点,黎曼猜想仍如不可被攻占的穹顶,遥遥俯瞰着地面上挣扎上攀的挑战者。

    它神秘且不可侵犯,研究小组屡战屡败,最后只能茫然地站在原地,绝望地一筹莫展。

    并非他们不够聪颖或不够努力,千万数学家尝试过失败的东西,怎么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被攻克。

    国际数学论坛没有苛刻到只给几个月时间推论猜想,他们仍有努力的空间,但在那之前,他们需要先填写参与国际数学论坛的人员名单。

    这份名单分为一个主署名,以及其他研究人员。

    在往日,能上名单便是荣誉和机遇,但如今,不可解的难题盖顶压下,机遇也变成了水坑,一脚踩进去就会被溅一身泥。

    黄教授不顾劝阻地在主署名填上自己名字,上交名单时,却又被打回,说今年形式有变,在主署名后,还应添加一个副署名。

    黄教授愕然,随后进行争取,试图去除副署名。但规则无法变通,得到国际数学协会官方的冰冷反驳后,黄教授只能无奈召集起研究小组的成员,说明了这个临时情况。

    他解释完后,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副署名的出现,给研究小组本就摇摇欲坠的心理预期又压上一块大石。小组的研究人员,无论是被迫分入小组的,还是自愿加入的,都竭尽全力想要解开谜题,奈何黎曼猜想实在太过高不可攀,苦思冥想到最后,拼搏出的结果也只有一声叹息。在这种无力之下,又有谁愿意出来为力所不能及的祸事背锅。

    黄教授环视一圈会议室,目光所及处纷纷垂眸,他只能叹口气,人生性利己,都能理解。

    教授。正在黄教授准备狠狠心,用投票决定署名时,一道声音响起。所有人都愣了,闻声看去,柏舟一冷静地举着手,说:如果够资格,我希望能作为研究的副署名人,更多地参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