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

作品:红楼同人之赦你无罪 作者:朱大概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现在二房住是东大院, 别说没人想起来给贾母报信——距离产生的不光是美, 还有隔阂。贾母离东大院太远了, 谁也没想起贾宝玉的这重护身符。

    反正传给贾赦这出闹剧里, 贾母并没有如原著中宝玉挨打时一样率众出场, 而是从头到尾都不知道凤凰蛋挨打的事。这样也好, 要是贾母出场, 少不得问问贾政为何打人,要是贾政说是兄长让他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那贾赦也少不得听一顿唠叨。虽然他现在不再唯贾母之命是从, 可是能耳边清静又何乐而不为。

    于是就在二房两位当家人进入冷战之时,大房开始其乐融融的晚餐。就连平郡王都得以列席——上次与他一起用饭,实在足够娱乐, 贾赦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下衙回来的贾琏一见他在, 嘴角就向上翘起:“郡王来用饭?”你真的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

    平郡王一脸腼腆地点点头:“哥哥不必那么生分,叫我念恩就好。”说实话那腼腆真有些碍眼, 可为了多吃下一碗饭, 贾琏也没提醒他。里面巧姐儿听见她父亲回来。扯着小嗓子叫:“父亲, 父亲, 快来。”

    别说现在贾赦还在一边看着, 就是没在旁边贾琏也不敢得罪这个小祖宗, 加上他这些天来学着贾赦每次下衙都给人带点东西,与巧姐儿的关系已经缓和不少,这种有人真心依赖自己的感觉, 贾琏觉得也不赖。于是大步一迈, 人就到了屏风那头。

    就见巧姐儿正逗一只五彩斑斓的鹦鹉,那鹦鹉有半个巧姐儿大小,要不是脚上拴着链子,贾琏魂得吓飞:“哪儿来的?”

    巧姐儿告诉他:“叔叔给林姑姑解闷的。”又有点不高兴地说:“这回没有巧姐儿的。”贾琏一看就知道这东西不是凡品,一句父亲去给买实在说不出口。你要是说了,明天不带回来这小丫头得跟你急。

    只听屏风那头贾赦正拷问平郡王:“怎么只有一只?”

    平郡王答道:“这是御苑里头的,还有几只不会说话,性子也没顺过来,拿来怕吓着巧姐儿。”

    又听贾赦不满地说:“那你还不如一只都不拿来。”

    巧姐儿在这边接话:“要拿来。这个我先替姑姑养着。”

    平郡王没想到这个也能截胡,只好在那头哄道:“过几天等那几只训好了,叔叔再给姐儿讨来行不行?”

    巧姐儿能那么好哄:“拿来,我教它说话。”听到她终于会说我而不是自称巧姐儿,邢夫人先笑了:“好了,可是知道个我字了。”

    巧姐儿小眼一翻:“我就知道。”

    “好,我巧姐儿是能的,早就知道,只是不想说。”邢夫人对着她更没有脾气。这时迎春姐妹才过来,大家叙礼一番,贾琏也不好多呆,想着鹦鹉的事儿已经岔过去了,又转到屏风这头。

    谁知平郡王突然站起来,对着屏风施了一礼道:“今日姑娘芳辰,念恩无以为贺,从御苑得了一只鹦鹉,给姑娘解闷。”

    这真是神来之笔。大家都没反应过来,好一会儿巧姐儿才对着黛玉道:“姑姑,我先替你养着好不好?”

    黛玉借此才说得出话来:“好,巧姐儿要好好养着。有没有谢过叔叔?”

    巧姐儿冲着屏风道:“念恩叔叔,谢谢你。姑姑也谢你。”黛玉的脸腾地红了。邢夫人只叫人快些摆饭,迎春当是没有看见,巧姐儿却问:“姑姑热了?”

    那头平郡王已经找不到北了,听巧姐儿问黛玉是不是热了忙道:“姑娘,如今虽然还有些风,地气却已经上来了,还请姑娘保重。”

    贾赦实在听不下去,喝他:“坐好。”

    平郡王眉眼弯弯地坐好,要是眼睛不老是瞟向屏风,贾赦能更满意。

    却说第二日早朝,有兵部奏九省巡检不善视事,请调能员替换。这接任王子腾的九省巡检,也是太上皇时的老人,皇帝给这些人颜面才让他接任。谁知前几天暗卫却查出,此人也与忠平的人有些勾连,皇帝这就不干了。找了太上皇一商量,想着用人替他下来。因这九省巡检看着权重,可是并没有驻军的指挥权,一向入不得有大志向的人眼,所以忠平自己并没有亲自接见这位,只让手下的人与之交好,以图来日。

    因甄贵太妃为祸宫中,太上皇正是心中不自在的时候,听皇帝说此人不妥,只让他自已选人,不想参与意见。此举正合了皇帝的意思,他生怕太上皇以为自己要架空他,见太上皇不以为意当然高兴,却忽视了出大明宫时太上皇饱有深意的目光。

    这时朝堂上又吵开了锅,没办法,这九省巡检虽然鸡肋了点,可却是正一品,并不是谁想升就能升得上去的。于是大家你推荐张三,我保举李四的不亦乐呼,贾赦看戏看得嗨皮。

    “臣保举一等将军、礼部右侍郎贾赦大人,为九省巡检。”

    我操,这是哪位仙子派来的,你要保举前先看看咱们认不认识好不好?

    贾赦定睛一看上奏之人,还真认识。冯唐,也是勋贵之后,太上皇老臣,现任什么贾赦不清楚,不过能上早朝也是三品以上的官员,看打扮是武官。消化了这些信息,贾赦出列道:“蒙冯大人抬爱,只是人贵有自知之明。我家虽是武将出身,可惜自身却是文不成武不就,恐怕难当此重任。”

    “贾大人过谦了。当年老国公的风姿,岂是我辈能望项背的,有道是虎你无犬子,这个职位舍大人其谁。”

    念过书的人呀。贾赦对此人多重视了两分,却还是一口回绝:“大人刚才也说了是老国公的风姿,可惜贾赦不肖,并无先父的能耐。还请大人再举荐贤明吧。”老子是怂,老子认了,你该找谁找谁去。

    冯唐却认准了他:“圣上,说来西北九省,多是荣公老友故旧,贾大人此去,定能事半功倍。”

    这是说我老子当年结党营私的意思吧?贾赦决定不忍他:“冯大人慎言。先父辞世已久,我又在家中守孝多年,与军中并无联系。”朝臣心说你这多年确实时间有点长呀,人家父孝三年,搁你这都二十年了。

    皇帝见贾赦要急,说道:“冯唐的话也不无道理。”

    这还能不能做好基友?贾赦只能对着皇帝使眼色:“圣上,九省巡检,必须知兵事,这个臣真的不擅长。”

    皇帝却道:“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说按冯卿说的,由贾赦接任九省巡检。退朝。”

    贾赦立在原地,怎么想也想不出这怎么成了他的事儿。有人过来想恭喜他,见他直愣愣地样子,都识趣地四散而去。等小梁子来找人的时候,他还站在大殿上没动呢。

    不过一见小梁子,贾赦就跟见了救星一样,拉着人就问道:“说,昨天是谁进的谗言?”

    小梁子就是来给皇帝传个话,一见贾赦好要吃人的样子,先说了一句:“不是我。”

    贾赦甩开他道:“我知道不是你,是问你昨天还有谁见了圣上。”

    小梁子这才找到自己的舌头:“大人,皇上请您见驾。”当然得见,这都要把自己发配边疆了,还不得好好说道说道。大步一迈:“走。”

    小梁子乖乖跟在他身后走了发一会,才小心的提醒道:“大人,皇上请您到养心殿。”咱们是不是走错了。

    贾赦头也不回:“你自己回养心殿吧,我要先去给太上皇请安。”

    小梁子快哭了:“可是皇上还等着您呢。”

    让他等着去吧。贾赦才不管这些,只自己大步向前。小梁子不敢与他拉扯,只好看人绝尘而去。跺跺脚,小梁子快步上养心殿报信。

    一是大明宫,贾赦还没等太上皇问话,那眼泪就下来了:“太上皇,你还管不管我?”

    太上皇都不知道是啥事呢,只能问:“这是谁欺侮你了,这么大的人,怎么还和小时一样哭起来了。”

    “还有谁?还不是你那个好儿子。有这么欺侮人的吗?也不说一声就把我发配边疆。可怜我的琏儿还没娶妻,我的迎春还没嫁人,我的黛玉还没出孝,我的琮儿还没开蒙,我的巧姐儿还没给我做荷包呢。太上皇,你是管还是不管?”

    一听他说发配边疆,太上皇有点上火:“好好的,你又犯了什么混让他拿了把柄?就要发配边疆?说是让你上哪儿去了吗?”太上皇也是关心则乱,要是真的发配边疆,哪儿还能进宫诉苦。

    贾赦听都不听,只在那时自说自话:“他就是看我不顺眼,早就是这样。我一直好好地办差,他拿不到什么把柄,只是看我不顺眼。天天板着张脸,看着就让人心烦。我也不想看他那张脸呀,你不让我上朝不就完了,他倒好,直接把我发配边疆。太上皇你管不管他?”

    太上皇也急了:“到是发配你去哪?戴权,去请皇帝过来。”戴权自然答应一声去了,这里太上皇还得哄贾赦:“一会儿他来了我问他。就是没办好差,也不能说让人上边疆就让人上边疆。你别急,这么大的人还哭什么。”

    贾赦又把他家的事儿从头到尾念了两遍,只说皇帝欺侮人,看不得他好过。等皇帝来了他还在干打雷。对着这么一个厚脸皮皇帝也只能服气:“人家升官都欢天喜地,你不谢恩也就算了,来父皇这里闹什么。”

    太上皇听出不对:“升什么官?”

    皇帝没好气地说:“您也看到了,他到现在还只是个三品。正好上次和您说九省巡检的事儿,那可是正一品。与其便宜了别人,我想着不如让他去,谁知他居然闹到您这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