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作品:红楼同人之赦你无罪 作者:朱大概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贾政想找个人问问, 贾赦凭什么小小年纪就能进宫里的上书房去给皇子当伴读而他只能在家学, 凭什么一得实职就居高位而他十年如一日的做五品小官, 凭什么就得了太上皇的圣宠给他的儿子赐婚而自己的儿子仍然懵懂无敌, 凭什么刚得了实职没几天的父子双双升了官, 这些都是凭什么。

    没有人能回答, 确切的说是贾政现在已经没有了围绕着他的清客听他藏否天下。他在官场又没清高自居没有什么朋友, 此时根本找不出一个人来让贾政问出这个问题。正在他如困兽一般在书房转悠的时候,有人来报:“老爷,太太请您有事商量。”

    也好。这个媳妇虽然越来越不得他心意, 可在对待大房上的立场上倒和他一致,贾政带着自己的疑问来到王夫人的屋里。屋里不光王夫人在,还有一个眼生的婆子。

    见贾政不解, 王夫人先掉了泪:“老爷, 这是我娘家嫂子派来的。”

    贾政不置可否地微一点头,王夫人对那个婆子道:“你与老爷说吧。”

    那婆子听了这话一下子跪到地上, 未语泪先流。要是一个青葱少女, 这样的场景还是很有美感的, 可是一个头白半白又一脸褶子婆子就另当别论了。贾政也是常人, 见婆子只掉泪不说话, 就有些不耐烦起来:“到底怎么回事?”

    那婆子也是常在各府走动的, 自然看得出眉眼高低,这才擦了擦泪道:“我家夫人多多拜上二老爷,请二老爷看在亲戚份上, 救救我家大爷。”

    贾政一时没想起王子腾家的大爷是谁, 有点不解的看向王夫人。王夫人立刻给他解惑:“是仁哥儿。”这就明白了。王家第三代子嗣不丰,两房只有一个成年的男丁,就是王熙凤的兄弟王仁,也因如此,这王仁得了两房的宠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子。因他不好读书,贾政对他的观感不佳,平日也不留意,因此刚才没想起来。

    得了王夫人的提醒,贾政问那婆子:“仁哥儿好好地在家为他叔叔守孝,还有人到家里欺侮他不成?”

    那婆子就是一顿,却不好不回话:“今天太太打发大爷出去办事,谁知不知怎么得罪了府上的大老爷,一言不和大老爷就让人送大爷去了顺天府不说,那顺天府得了府上大老爷的话,竟将我们大爷做重犯压起来,连探望也不能。”

    听说又是贾赦惹的事儿,贾政不禁道:“凭什么?”终于问出这句话,哪怕只是对着一个婆子,贾政也觉全身都放松下来。

    那婆子是个乖觉的,听出贾政话中的不平之意,立刻接话到:“可见二老爷明理,可不就是不知道大老爷凭的什么。”

    这话听得顺耳。贾政也不再问原由,只叫那个婆子:“你和我来。”去找贾赦讨个公道。那婆子见王夫人点头,忙不迭地跟上。

    贾政一路越走越觉得自己有道理,这事儿贾赦一定理亏。不说四大家族一向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是看在亲戚的面上也不该把人家守孝的男丁还是唯一的男丁关进大牢里。你说大房和王家已经不是亲戚了,可别忘了还有王夫人呢,拐着弯的亲戚也是亲戚不是。

    如此想着,贾政越走越觉得自己气势如虹,那婆子只能一路小跑才跟上。

    一到府里,贾政就让人快点却说请大老爷,立等,不见不行。贾赦来时就见不光贾政在,还有一个婆子也在,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贾政一见贾赦到来,当先来了一句:“兄长,此事你做得太过了。”

    这一上来就没头没脑的指责,别说是贾赦这个二b青年,换成别人也受不了呀。贾赦不理贾政,只自己坐在那里等待下文。他这个样子,贾政不光没察觉自己有些无理,还觉得他是心虚,于是就更加义正辞严:“那个王仁好歹也是府上的亲戚,兄长怎么能一言不合就将人送官?”你凭什么。

    贾赦这才知道贾政所为何来。对这个蠢货弟弟,他只能呵呵。看着婆子问道:“这个是?”

    贾政道:“这是我内兄家的婆子,代主子来给兄长赔个不是。既然没什么大不了的,兄长还是与顺天府说一声,将人放回来的好。毕竟现在王家只仁哥一个男丁,还得守孝呢。”

    你咋不上天呢?贾赦真不理解贾政那谜之自信是从哪里得来的,他做了什么让贾政以为可以对他手划脚?还是不理贾政,继续问那个婆子:“是谁告诉你王仁是和我一言不合才被送到顺天府的?”

    这还用谁告诉?家里跟着大爷的小厮回来就是这么说的。不过那婆子也知道不说清楚他家大爷就得继续在顺天府过夜,只好回道:“跟着大爷的人是这么回报夫人的。”

    看来王仁的小厮也会避重就轻。贾赦只问那个婆子:“那他有没有和你们夫人说,我和他是怎么一言不合的?”

    这个真没有。那小厮回来连哭带嚎,王子腾夫人能把事儿听个明白就算不错,再经自己斟酌着如何给王夫人递信,中间信息又打了个折扣,这婆子真的只知道自己刚才说的那些。于是贾赦再问:“他有没有和你们夫人说,是你们家那位大爷先撞了人家孩子还口出秽言?”

    婆子沉默。贾赦又问:“他有没有和你们夫人说,人家孩子的家长与他理论,他不但不道歉,反而还先动手打人?”

    婆子的头已经低得不能再低,心里把王仁的小厮骂出翔。贾赦忽然一笑:“只不过是我恰逢其会。那个不幸被打的家长就是我这个朝庭一品官员。”

    这回贾赦才看了看自己的蠢弟弟:“二弟,据我所知,这王仁是一介白身吧?有理无理另说,可是以民欧官该当何罪,你是爱读书的,应该比我清楚。我只是让人将这个目无朝庭法纪的白身送官,你告诉我,此事我哪里做得太过了?”

    贾政就是再蠢,刚才贾赦问婆子的话他也听了个一清二楚。别说贾赦现在是个一品,就算是七品,只要人家想追究,那个王仁也得到顺天府住上一住。原来没有这事儿,不过是大家看在王子腾的面上不与他计较,可现在王子腾已经死了,就算是死了还得清查任上是否有亏空,这王家,已经没有面子让人不计较了。别说那个婆子,就是贾政也觉得自己没脸再呆下去。

    贾赦才不管他面子好不好看:“老二呀,上次母亲晕倒时你就是这样,不问清楚先指责于我,那时我就当你是关心母亲一时情急。可是这次又是如此,怎么在你心中一个内侄,比我这个兄长还让你上心吗?”你分得清里外不?

    最后一句话他没说,可是屋里的人都听懂了。大家是讲个亲亲相匿,可是这亲也有个远近,可今天贾政却把这个远近搞反了,因此没法回答贾赦的问话。

    贾赦故意摇头一叹:“唉,没想到我这个做兄长的如此不让你信任,屡次为了不相关的小事指责于我,想来你是真看不上我这个做兄长的。也罢,你是读书之人,我也不好强求,好在咱们已经分过家了,老二,你看与其你每每看我生厌还得忍着,不如找个地方搬出去?”

    这是什么样的展开节奏?贾政只剩下大字的蒙逼。那婆子想找个地缝把自己藏起来——听见人家兄弟撒破脸,导火的还是自己,是不是自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贾赦拍拍贾政的肩膀:“你也不用做出一幅不舍的样子,我知道你早就盼着这一天。搬出去自己当家做主,又明正言顺,还离了我这个幸进的混帐兄长,免得人说你趋炎附势。几全其美的事,兄长知道你心里高兴,不用装了。”

    谁装了,贾政根本不知道这话题怎么就转到他得搬家上来,明明他是来替王仁向贾赦讨还公道的,怎么就成了他与贾赦相看两厌非得搬家呢?确实,他心底是瞧不上自己这个不学无术的兄长,可是他也知道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先是荣国公府后是将军府,出去人人都得叫他一声二老爷。可是搬出去,他是当家做主了,一个五品官的家主?想到这里贾政打了一个哆嗦。

    “不,兄长。”贾政这回也不嘴拙了:“是弟弟偏听偏信,不该指责兄长。还请兄长看在弟弟是为了亲戚的份上原谅一二。”

    贾赦可坚定了。不能不坚定呀,他早就看好东大院这个继承人才能住的地方,要给贾琏再娶做新房,原来因为大观园建成,元春省亲不好提这话,可是现在亲也省完了,还是各自需寻各自门的好。你说园子里的人怎么办?贾赦觉得这就不是个事儿,把东大院和大观园的门堵死不就行了。至于那些人出行的问题更好说,哪面墙上还掏不得一个窟窿。所以贾赦坚定地摇头:“衰莫大于心死,这一次次的,我这个当兄长的已经伤心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