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7 章

作品:红楼同人之赦你无罪 作者:朱大概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如此又过了两天, 贾赦才算等来了第一次送信回去的回音。自然要先看自己家中送来的信与东西:信中贾琏先是报了合府平安, 再讲了讲京中甄贵太妃在冷宫中去了, 太上皇念着旧日情谊, 果然下令:凡有爵之家, 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 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却比原著少了外命妇进宫哭临一项不说, 那甄家也没有恩旨,仍在大理寺待勘。

    也不知道这太上皇还将那个女人以贵妃之礼下葬是做何想,不过这些不关贾赦的事, 要恼火也得是皇帝,让他自己去为自己的养母、现在的太后鸣不平去吧。

    再看东西,把个时先生也乐个够呛。只见林林总总, 从春到冬的各色衣服还能让人理解, 可是一匣子发了霉的点心、上面还有歪歪斜斜的两个大大的“祖父”是个什么意思?

    不想贾赦一见,眼泪好悬没下来:“这定是我巧姐儿怕她祖父没好吃的, 特意给她祖父留的。”

    时先生翻个白眼:“贾棒槌, 你好歹也长进些。这京中到这里是什么路程你不清楚?再说就是这天, 热得人都快馊了, 还捎什么点心?”

    贾赦用看白痴的目光看了看时先生:“还说我棒槌, 你老人家倒是通透, 又知道路程远近,又知道天气炎热。可我巧姐儿还是个孩子,一个虚岁才四岁的孩子!”说着整个人都骄傲了。

    这下子轮到时先生无话可说了, 好半天才问:“你这孙女是用什么写的字, 怎么笔画如此之细?”

    更加得意了怎么破?得瑟开了的贾赦决定好好对这个常年猫在庄子上的人进行科普:“你就没听说碳笔的事儿?怎么样?是不是方便得很?就是刚学字的孩子,也不用再担心弄得一身墨汁子,拿着又能用上力气。”

    可不是用得上力气吗,这两个字已经要力透纸背了。时先生看不得他的得瑟样子,决定打击一下他:“就算是碳笔再好又与你何干?那也是皇帝说了好才推广开来的。”

    “那是我,我这个你一向看不起的棒槌想出来的法子好不好?没有东西,皇帝还推广个...”贾赦及时刹车,要不这里外的人,不知道谁就把这话传到皇帝耳朵里。

    时先生想打击人,没想到自己被打击到了,只能自己找地去疗伤。没有人捣乱,贾赦更是翻东西翻得嗨皮,又得了迎春做的扇套和黛玉做的荷包,更是爱不释手。又对着跟来的开道报怨:“这东西多费眼睛呢,年轻不爱惜,到老了可是有罪受。”

    开道真想告诉自己老爷,这个真不是自己让两位姑娘做的,自己还想留着小命呢。不过老爷你立刻就换上,与自己刚才的话可有点不一样哦。

    看完了东西,在箱子底下还有两封信,是迎春姐妹写给他的。二人关心了贾赦的身体,共同告诉了贾赦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她们的嫂子已经有了身孕,可是哥哥自己不好意思,想等月份再大些才告诉贾赦。两个姑娘却想着,贾赦已经是不惑之年,人家在他这个年纪早就抱上孙子了,就算现在有个巧姐儿能慰寂寞,也不能与传承家族的孙子相比,所以不约而同的将这个好消息提前泄漏了出来。

    贾赦也算理解贾琏的心情,大概是怕这孙苑肚子里的也是个闺女,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白欢喜一场。反正自己出门在外,要是能诊出男女了再告诉自己,也是便宜儿子体贴的意思。眼见便宜儿子长进不少,也知道对弟妹尽责了,贾赦更觉得自己该好好想想后路。

    大半天过去了,贾赦还对着家里来的东西左看右看,那给皇帝传密旨的人都要跳脚了:别人都是先顾着皇命,就算是再惦记家里也得接了皇上的旨意再说吧?这位倒好,赤/裸/裸地没将皇上的旨意看到眼里,只顾着自己对着家里的东西瞎乐呵了。要不是来时皇帝早料到这一出,告诉来人一定要等贾赦想听的时候再说,此人都想上折子参他一本了。

    好在还有一个靠谱的时先生。疗完伤的时先生,将贾赦从对家人的怀念中生生拉出来,让他先和皇帝派来的人说上几句话:“现在咱们可得靠皇帝帮忙呢。你要是让人家抓住了把柄,现在自然看着你有用不计较,等你没用了,哼哼。”

    听了时先生的冷哼,贾赦好歹算是回了神,让明锣和开道将东西收好,就是那盘子坏了的点心也不能扔,才端坐下来。

    “不知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来人那个气呀。刚才咱们已经互相介绍过了不是,这么一会你就将我的姓都忘了?可皇上的态度摆在那里,只能忍气道:“不敢当贾将军一句大人。下官是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孙力。”

    又是个员外郎。贾赦对自己与员外郎的相处有深深的阴影,似乎就没有一个员外郎对自己有好印象的,不过他们也无奈他何就是了。

    “有劳孙大人了。刚才赦有些忘形,现在就请孙大人宣旨吧。”贾赦已经站起身,准备一会山呼万岁了。不想那孙力也正尴尬着,皇上只给了他一封信,让他转交贾赦,还明确告诉他,见了贾赦后一切听他的安排。现在让他宣旨,难道他敢把皇上的信打开当着所有人念上一遍?

    没有胆子私拆皇帝信件的孙大人,只能竭力镇静地看向面前之人:“贾赦接旨。”

    “臣贾赦,接...”我接的到底是什么呀?

    那孙大人这才从贴身处掏出一封有蜡封的信来,递到贾赦手中。看着封得严实的信,贾赦想说皇上你调皮了。不过还是跪接了信,并再次道:“臣贾赦接旨。”

    好算把信交接完毕,大家都松了口气。又是时先生:“孙大人,一路鞍马劳顿,营中已经为大人准备好了帐篷,还请大人略洗风尘。”

    孙力知道人家这是要看信,也就有眼色地跟着领路的明锣出去不提。

    皇上的信大体与贾琏的差不多,也是先说了贾家一切都好,不过因有皇后这个时刻关注贾家后院的人,人家就知道贾赦的新儿媳妇已经有孕的事,还好心地告诉了贾赦。拉拉杂杂地说了一堆,又说了孙力的来历与家世,并告诉贾赦此人从此就算是派给他的副手了,让贾赦只管使唤。不过对贾赦折子上所说秦英可重用之事,只回了三个字:知道了。

    好吧,谁让你是皇帝,除了你老子以外谁也没有你大。贾赦还是从那“知道了”三个字中,看出了皇帝的志得意满。看来皇帝大人的心情颇好,那么就证明贾赦现在不仅还有用、而且是有大用,时先生的担心暂时还成不了事实。

    放下心的贾赦,算了算时间,让人再去请孙力孙大人。

    “不知道皇上可与孙大人说过,从现在开始孙大人已经算是与本将军一起巡检的副手了?”贾赦开门见山地问。

    孙力本想一会自己亲自将皇上的意思说出来,也好用皇上震慑一下,毕竟自己与人家的品级相差太多,此次皇上把自己派来,一个不小心就得背了黑锅。不想贾赦已经知道此事,只能是皇上在信中告诉他的。于是孙力心思急转,已经起身行起了下属之礼。

    “下官孙力,从此听命于贾将军,愿意为贾将军效犬马之劳。”

    “让孙大人效劳却是不敢。大家都是为皇上办事的,只要效忠皇上,那咱们就算是同舟之人。”你只要效忠皇上就行了。

    孙力自然能听得懂贾赦之意,也说些场面话:“下官即得皇上信任,自然为皇上尽忠。贾将军为皇上分忧,下官也愿意为贾将军解难。”这巡检之事还是以你为主,我听你的就是。

    知情识趣的人,就没有人不喜欢,贾赦也不例外。让开道上了茶,贾赦只留下时先生与孙力,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向孙力介绍起自己这些天收集的情况,甚至将自己已经向皇上奏请在绥州等地设立粮仓一事也向孙力说了。反正大家今后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就是分他些功劳有何不可?

    孙力在兵部也不是白呆的,听完贾赦说设立粮仓一事儿,知道一旦有外敌入侵,如此就能免去从江南调集粮食的时间,吃饱了对敌可比饿着肚子上战场活命的机率大得多。

    也不矫情了,孙力佩服地坐着向贾赦躬了躬腰:“贾将军如此建议,确实是老成谋国之言。相信有了这几个粮仓,将来就算是战事乍起,守军也不至于失措。对敌也不会失了先机。”

    贾赦点点头道:“还要看皇上的意思才行。不过皇上是有雄心的,建的可能性更大些。”说着脸就严肃起来:“不过孙大人,如今知道此事的人还没有几个。而且将来就算是要建,也不会大张其鼓。要不是大人已经让皇上指给我做副手,是皇上信任之人,我今天也不会告诉大人此事。”

    孙力马上猜出贾赦的用意,真要建粮仓的话,那贾赦一定会在此呆上一段时间,到时如果自己这个副手不知情,就会生出催促之心,还不如提前说了,让自己心中有数。不过眼见着这是一件见功的事儿,别说只是等一段时间,就算是呆上一两年也值呀。

    孙力表决心道:“将军放心,下官定会管好自己的嘴巴,绝不向外人泄露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