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4 章

作品:红楼同人之赦你无罪 作者:朱大概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惜春一点头, 这事儿就定下了一大半, 贾赦甚至等不到真正定亲, 就当着贾敬的面, 把东西给沈松看过:“你且看好了。我们家里每一个出嫁的女孩, 我都给了她们夫婿一份, 也不能厚此薄彼。”

    贾敬一开始还是挺感动的, 人家拿自己闺女和自家的一样看待,能不感动嘛。可是等他就着沈松的手,看过内容之后, 就只想骂人了。

    “贾赦,你这是什么意思?”见不得孩子过好日子是吧。

    贾赦只看着沈松:“看明白了?”才不管贾敬发不发疯,又不是让你做。

    沈松点了点头:“是, 看明白了。这东西没有用到的那一天。”

    贾敬不承认是自己见识少, 只能把眼前的两个都归结为不正常人。不管了,他真的不管了——一个没等定亲就先给姑爷一份和离书, 一个还觉得理所当然, 他想管也管不了。

    人家沈松也不与他对话, 只对着贾赦交出自己手里的东西:“烦请大伯转交给姑娘。”

    贾赦摆弄着手里的东西:“什么意思?”

    沈松大言不惭:“我孤身一人, 吃住大部分时间都在卫里, 所以这些东西, 就有劳姑娘了。”贾赦手上的,是沈松这些年的所有家底。

    贾赦就不再推辞,能在婚前交上私房的, 都是好同志。推辞什么, 明明应该鼓励是吧。贾敬老脸那个红呀,怎么,你是看不起我们家是吧,觉得我们家里给孩子出不起嫁妆是吧?不收,这东西坚决不能收!

    他一个健步来到贾赦身前,就要把东西抢过来,还得把那些东西扔到沈松的脸上,告诉他:“带着你的东西滚蛋,老子才不把闺女嫁你。”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贾敬没有成功的机会,因为贾赦早知道他那所谓读书人的酸脾气,能不防着他?和赶苍蝇一样向沈松挥手:“去找个靠谱点的人来提亲,别和上次似的。”陈冗那是做媒的料?

    沈松当然有多快就闪多快,自己琢磨人选去了。

    只是此事还得等到鼎国公府里出孝了才好正式提出,等吧,沈松安慰自己,反正没有多长时间了。

    沈松是消停了,鼎国公府可是消停不下来。出孝是件大事,怎么也得好生操办一下。只是现在贾琏日日要上衙,张清要给张老太爷侍疾,平亲王原本得天地盯着书院,现在却只在园子里不出来了。没办法,贾赦只好带着贾芸亲自上阵,将对外的事情揽在身上。

    内院就好说了,虽然置酒设席一类都是内院之事,可是孙苑这些年都做得熟了,身边还有个巧姐儿搭手。本来黛玉就住在园子里,也是个好劳力,可是现在不行了。

    林仙子怀孕了!

    成亲三年多,不算中间给贾母守孝那一年也有两年的时间,黛玉一直没有孩子,贾赦与皇后虽然暗是满意,可是她自己却不满意。

    谁让她有一个艰于子嗣的母亲,生怕遗传到自己身上。要不是贾赦给的那两个医女盯得紧,说不定黛玉就得走上贾敏求医问药的老路上。

    也不知道是前些天忙着劝慰惜春,让黛玉心思不再光想着孩子的问题上打转,人也不那么焦虑了,还是时机已到,就在一日给邢夫人请安的时候,黛玉华丽丽地孕吐了。

    喜事,大大的喜事。现在黛玉已经过了十八,完全可以生上一生了。只是平亲王那是完全在书院呆不住了,把事情往时先生介绍来的副山长头上一推,自己守在黛玉跟前,谁也别想把他赶开。

    有意见?请你去与太上皇开始的那些人提去吧。要不是太上皇这两年心力不继,怕是早给平亲王塞人了,现在听说自己孙媳妇有了身孕,那赏赐不要钱地就进了大观园。还有皇帝呢,皇后呢,那都是比着赛地赏东西呀。

    皇子妃们能不跟上?反正早就打算好要交好这两人了,现在好不容易有能示好的事儿,还等什么。自家男人不在家,自己在家呀,还都是女人,正好,咱们去看看怀孕的亲王妃吧。

    可是第一次倒是进了园子了,也看到黛玉了。第二次再想单独来套套近乎,对不起,人家平亲王不接待了:我媳妇怀胎还不稳着,你们一回两回地来看,是安的什么心?想见,行,等我媳妇胎坐稳了再说。

    于是乎,在大观园不得其门而入的众位皇子妃,只好出现在鼎国公府的出孝礼上了——那平亲王妃可是从鼎国公府发嫁的,现在那园子还与鼎国公府有门相通呢。要是万一亲王妃也来参加与孝礼,自己不就可以多出一个买好的机会?

    别人不知道皇子妃们所为何来,贾赦能不知道?看来皇子们与后院之间的沟通挺成问题呀。现在各自的男人都找到自己的定位了,皇子妃们还在这里瞎折腾呢。不过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皇家之人,自己家里这出孝之礼档次抬高了不少,贾赦也就不计较她们目的纯与不纯了。

    来得都是客,按规矩接待就是了。除了交待邢夫人,不能让黛玉累着之外,贾赦对内宅再没有别的吩咐。就是邢夫人与孙苑,这么些年也不是没与这几位皇子妃接触过。不管对其他人如何,这几位对她们娘两个还是十分客气的。所以一声出孝礼,还是十分盛大、圆满的。

    不过贾赦既然已经出了孝,就再没有理由继续在家里躲清闲了。要不别说皇帝,就是忠顺都不能放过他。这不他刚打着谢恩地名义进了宫,忠顺就已经追到了养心殿。

    “我说,现在你这孝也出了,是不是能说说我小儿子与你侄女的事儿了?”忠顺也不与他讲什么婉转了,这人就听不懂那些话后的意思。

    皇帝也一脸八卦,准备看贾赦怎么接这个问题,你不是说不与皇家结亲吗?现在看看,一个外甥女已经是皇家媳妇了,不信这侄女你能留得住。

    谁知人家贾赦还真把脑袋摇得拨浪鼓似的:“不成不成,你说晚了,那孩子已经相看好了。”

    忠顺与皇帝双双蒙逼脸:你家不是刚出了孝,难道是在出孝礼上与人谈的这事儿?昨天忠顺可是全程参与了,没见贾赦与谁多说话呀。

    “不可能,”这是忠顺的直觉:“我儿子有什么不好,让你这么看不上。少拿折腾念恩那一套折腾我儿子。有我这个老子在,我儿子才不答应你那些稀奇古怪地条件。”

    面对不惜以最大恶意揣测自己的忠顺,贾赦只能冲人摊摊手:“我骗你做什么。说不定就是这会儿,媒人都已经与我家夫人坐在一起商量婚期了。”

    竟然是真的!说到这份上,皇帝与忠顺都知道此事十有八九是真的了,要不这人不会如此淡定,早跳起来与忠顺互怼了。

    忠顺这个气呀,咬牙问:“是谁?”敢截我儿子的胡?

    没有什么不能说的:“是沈松。”贾赦回答的十分痛快。

    这个人,在场的另两个都知道底细。皇帝就问了:“不是说不与皇家再结亲了,怎么这个沈松你就同意了?”

    贾赦的理由十分强大:“皇上,礼法上,这位沈副史可是个父母双亡的孤儿,就是收养他的大长公主也已经去世了。所以我侄女只要一过门,只要操心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了。”

    合着你们家孩子想找结亲对象,人家父母还都不能活了是吧。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忠顺急了:“四哥,我心口疼,得回家养着了。户部和吏部的差事,你快让这个人做去吧,我得回去给我小儿子找媳妇去。”

    不等皇帝反应过来,人家忠顺已经绝尘而去。皇帝与贾赦面面相觑,没想到这人就这样摞了挑子。皇帝不管他们两个谁干活,反正不能自己一个人也没得用:“既然他心里不顺,你就替他几天吧。”

    说得轻松,我是那没事儿的人吗?贾赦表示自己不上这兄弟二人的当:“我还想着到你那五个儿子那里看上一看,哪儿有那闲功夫管这六部里的事儿。再说各部都有尚书,何必再多设个人在他们头上,闹得尚书们人人心里意见多多。”

    皇帝却摇头说出他的道理:“六部关乎政令运转,所以各部尚书手中的权利太过大了。必须让他们知道,那些权利在他们手里,不是让他们市恩与谋私的。你们去那里,就是要给他们提个醒,这权利,能给他们,也能收回。也是防止他们有些事情隐瞒不报,阳奉阴违。”

    说了半天,还不就是去做狐假虎威的那只狐狸。可是相比天天得上朝,贾赦还是不情愿:“要不我给忠顺找个儿媳妇算了。”

    皇帝乐了:“现在你就是亲自到他府上,双手奉上你侄女的庚帖,那人也不会同意了。算了,你且替他几日,这几年,他也是累得狠了。”

    这还真不是没有可能。估计人家忠顺就是知道他不会同意,才特意到皇帝这里找人证的。上吧,自己都把人家的得力干将气“病”了,只好顶上。

    “户部还是算了吧,琏儿也在那里,我再去了,人家还以为我是想把你的国库搬家里去呢。”贾赦讲出自己的最后底线,能少去个地儿是一个地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