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

作品:错拿了女主剧本的咸鱼 作者:秀木成林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现如今,阳都局势早已翻出一个新的篇章。

    反馈到宫宴上,就是座次了。

    新上的任大内总管太监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看着有点笨拙,却非常知情识趣,他没有刻意偏向杨季一党,更没有亲近坤氏,两边都笑盈盈的,不偏不倚。

    只饶是如此,中秋宫宴的座次出炉,还是和以前大相径庭。

    首先,玉阶之下,不再是内阁和后宫太妃宗室老眷的位置,而是一分为二,左右一方,分别是左议事堂和右议事堂的要席,杨延宗和季元昊的坐席并排,位列玉阶下第一,与右边的坤国舅相对。

    之后,才是两党要员。

    再往下,则朝中文武及其眷属。

    反正,就和以前坤氏及内阁打头,然后右男左女的席位安排原则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变化大的,甚至连后宅女眷们都清晰感觉到如今朝堂的权力变化。

    除了苏瓷任氏她们,大家都有些屏息,纷纷状似不经意地往上首的杨延宗季元昊,以及小皇帝、坤太后坤国舅。

    小皇帝明显神采飞扬,甚至举起手里的酒樽,主动敬了底下朝臣命妇两次。

    但相较而言,坤氏就难堪太多了。

    杨延宗季元昊城府深,哪怕如此,也没表露什么,只微微一笑,神色自然和就在对面一丈远的坤国舅举了举杯。

    坤太后和坤国舅脸色铁青,饶是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个扎心扎眼的坐席安排,还有底下若有若无的目光扫视,让人如鲠在喉,坤太后勉强坐过半场,直接拂袖而去了。

    坤国舅倒是坐完全程,但脸色阴沉沉的,偶然挂起的一抹笑从没抵达眼底。

    ……

    秋风送爽,酒温蟹肥。

    中秋过后,府中小宴,季元昊随手挥退剔蟹的侍女,听音小榭里就剩他们二人——杨延宗几次表露过喜好之后,之后两人的聚会基本就是这个清心寡欲的调调了。

    季元昊心里好笑之余,也就从善如流了。

    不过今天虽然没有琴瑟鼓动,姬女曼舞,但也丝毫没有丁点影响好两人的好心情。

    季元昊举杯,扬眉:“这一杯,敬我们。”

    多烦谋划,最终得以成功,从重重掣肘到被人舍弃牺牲一直到了今日掌朝摄政,回顾一路,来之不易,确实很应该敬自己一杯。

    杨延宗倚在太师椅背,眯眼回忆片刻,也勾起唇:“确实。”

    他探身酒樽,举起,遥遥相碰,一仰而尽!

    不过两人也没有多饮,小酌之后,随即起身,他们今天打算去探望徐老将军。

    徐老将军本卧病,强撑着病体闯宫并进行一系列的安排,待左右议事堂尘埃落定,两派平衡局面最终促成之后,他就再度病倒了,连中秋宫宴都没有参加。

    作为这次政变的最大受益者,杨延宗和季元昊自然是闻讯便过府探望的。

    不过出乎意料的,两人都没能进府门。

    徐老将军长子徐文凯亲自出来,表示感谢但婉拒:“家父病体沉重,医士叮嘱了,切切要静养。”

    “府中也正忙乱,若礼数不周之处,请二位多多包涵。”

    一来,徐老将军的病确实挺重的。

    二来,更重要的,徐老将军拨乱却并不掺和党争,他和坤太后坤国舅对杠关系已剑拔弩张,正处于极度不和状态,所以他也不愿意和杨季二人过多交集。

    说公事可以,但一切私交都可以免了。

    探病,不需要。

    回去罢。

    徐老将军要保持这个超然地位以日后去调控朝局,并且不给徐家沾浑水,那他必须不偏不倚。

    大家都是聪明人,被拒之门外,也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杨延宗季元昊微微挑眉,也不在意,将带来的药品奉上,直接就转身离开了。

    ……

    只是相较起气势如虹意气风发的杨延宗和季元昊这边,坤太后和坤国舅兄妹境况就要糟糕多了。

    被分去一半摄政权竟然还不是最糟心的。

    有道屋漏又逢连夜雨,说的就是这个时候!

    坤氏二房有动作了。

    说来,这坤氏二房的境地,和坤太后兄妹又是不一样的,毕竟,虔王被杀二房是被瞒着的,而二房得讯之后怒发冲冠,已一度和大房翻脸了。

    第一次翻脸是因为利益权威被侵犯。

    这第二次翻脸,当然同样是因为利益。

    “爹,咱们为什么要和他们在一起啊,这不是个好机会么?”

    小坤氏撇了撇嘴,现在她就差视大房兄妹为阶级敌人了,说话也毫不客气:“我哥跟在他坤稷屁股后头也够久了,人前到是个二爷,但实际也就那样罢了,凭什么啊?”

    亲爹还在都这样,等坤信百年了,焉有他们兄妹的好果子吃?

    坤信和坤泰都没说话,两人心里也是类似想法的,只是没有像小坤氏直白往外说罢了。

    是啊,二房和大房不一样,二房是被欺瞒的,而虔王回归,小坤氏喜滋滋,虔王也没对她表露什么意见,毕竟他那封信回去,小坤氏表现还是很给力的。

    夫妻重逢,更重要的是,小坤氏是小皇帝的亲娘。

    小皇帝重获自由当天,小坤氏立马就套车进宫,抱着儿子痛哭一场,小皇帝也忍不住抱着母亲落了泪。

    小坤氏毕竟是小皇帝的生母,虽说母子感情不若父子这么亲密圆融,小坤氏为人也比较虚荣,但亲娘就是亲娘,位置感情都是无可取缔的。

    有这么一个前提在,坤氏二房的选择可就多了。

    他们二房为什么还在跟在大房那两条白眼狼身后呢?他们二房也可以自成一派啊!

    坤信动作也不慢,当天就联系了族老,商量了一个上午,当天就叫了坤国舅过来。

    坤氏宗祠历史悠久,非族中大事商量不开,青砖高墙,古韵悠远,袅袅檀香的味道充斥在这个古朴的偌大厅堂之内。

    坤国舅过来之后,族老骈四俪六,你一言我一语,用缓慢苍老的语调不疾不徐说着,左侧最上首位置的族长坤信微微垂眼,转动着手中的羊脂玉扳指。

    “……,阿稷啊,咱们坤氏传承多代,是断断不能毁在我辈之手啊!”

    “坤氏如今鲜花着锦,烈火亨油,固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只是古语有云,盛极由来易转衰,咱们能多做一手准备,那为何不去做呢?”

    “是啊,陛下原是我坤氏血脉,怎可将他推向他人呢?”

    “依我看,这策略极好,二娘乃陛下之母,由二房出首,拢回陛下的心,我坤氏即进可攻,退可守了!”

    “嗯,我看亦可,就这么办罢,……”

    坤国舅面如锅底,在这些族老刚刚开始说不好,他拳头倏地攒紧,气得连手都抖起来了!

    这是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吗?!

    坤国舅和这些人大吵一架,不欢而散,只是,却丁点没有改变到最终的结局。

    最能推动局势的永远是利益。

    坤信重新出山,很快就在朝堂占据一席之地。

    如今局势,是三足鼎立。

    坤太后兄妹被里外夹击,腹背受敌,一时之间,长秋宫内和坤国公府风声鹤唳。

    “哥,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焦头烂额,重新控住局面之后,坤太后甚至被气得卧病了两天,但她很快就爬起来了,病榻上,她一把扯去头上包裹的药巾,切齿恨道!

    坤国舅就坐在床沿,他拂袖森然:“那是自然!”

    坤国舅怒极反笑,经过一连串的打击后,他反而冷静下来,兄妹俩对视一眼,目中杀意凛然。

    “以为咱们这就没办法了?”

    坤国舅冷哼一声,他执掌坤氏已经十五年了,期间经历过坤氏不止一次的大起,他这么长时间的经营,坤氏早就不是坤信当年所掌的那个坤氏了。

    二房以为他这就没办法了?

    做梦!!

    还有杨延宗季元昊那两个野心勃勃的东西,以为他手上的底牌这就打完了?!

    坤国舅怒极之后,冷冷勾唇:“年前,小皇帝不是得去拜谒祖陵吗?”

    坤皇后一听“拜谒祖陵”,登时福至心灵,立即和她哥对视一眼。

    “姓徐那个老不死的,我们回头再解决。”

    坤国舅目露杀意,一字一句:“坤信,坤泰,坤蓉,还有杨延宗,季元昊。”

    都去死吧!

    第88章

    大庆历代皇帝登基,除了登基大典,告祭天地宗庙社稷等一系列流程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就是拜谒祖陵了。

    祖陵,顾名思义,即大庆开国皇帝季太祖的陵寝。太祖葬在大庆龙兴之地高都,这是大庆朝的另一个陪都。

    这原名高州的高都,还是季氏皇族祖籍所在。太祖开国称帝之后,即择高都为万年长眠之地修筑陵寝,之后,大庆一连八朝皇帝皆在此修陵建寝,其中有太宗、高宗、圣宗等等大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这就是高都八陵了,是大庆朝最最重要的一处祖陵。

    故而拜谒祖陵,意义非常重大,尤其像小皇帝这样小宗过继大宗的,更是非拜谒不可,一来出身问题这些流程是必须走足的,二来,更重要的,他们也是太祖子孙,也昭示自己的太祖太宗血脉,继位正统性。

    想当年老皇帝,还有他亲爹永庆帝,父子两人甚至在距离祖陵还有五十里的位置就选择下辇徒步,一步一步行至祖陵拜谒,以彰显孝心虔诚。

    不过小皇帝年纪太小,这个就不用了,按正常流程来走就可以了。

    礼部从小皇帝登基后就拟定了拜谒祖陵的流程,之后钦天监择取吉日,最后将拜谒的吉日定在十一月初十。

    这一趟,基本上阳都内外数得上号的大小文武官员,以及内外命妇,都是必须去的。

    拜谒祖陵和给大行皇帝哭灵送葬是一样的,除非真的卧床不起病到动不了的,否则都得去。

    杨延宗苏瓷就不必说了,杨重婴本来也得去的,但他和颜氏一个久病一个旧伤,老皇帝崩时,两人哭灵哭到第二天就撑不住了直接倒下了,还有那些实在太老的,礼官也担心死人晦气,于是后续请假立马就批下来了。

    这个都是当时大家都有眼见的,杨重婴和颜氏身体不行深入人心,因此这次报病也挺顺利的,礼部派人察看后,很快就批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