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皇城有宝珠 > 第101节

第101节

作品:皇城有宝珠 作者:月下蝶影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哦豁,今天的讨好计划也失败了。

    也许是他来得不是时候?

    “你刚才在殿上说,我每日挑灯夜读?”走到半路上,宸王想起了这件事,他记得这几天晚上,都是等明小猪睡着以后,才起床偷偷看书的。

    “每天晚上,只要殿下离开,我就知道啦。”玖珠没有多想:“不过见你背得很认真,我就没有打扰。”

    宸王:“……”

    他只是想让玖珠觉得,即使他不认真看书,也能把整本书完完整整背出来。

    没想到,早就泄了底。

    “不过殿下实在太厉害了,只看了这么几天的书,就能把整本背下来。”玖珠双眼冒光地看着他:“我小时候背书如果能有你这么厉害,就好了。”

    “这算什么,一本《农桑记》不算难。”宸王抬了抬下巴:“只要你家王爷想做,就没什么做不到的。”

    玖珠看宸王的眼神,更加炙热。

    殿下,真是神仙下凡一般的男子。

    加开恩科的消息一传出,整个京城的读书人为之一振,无数人欢喜奔告,准备着今年下场考试。

    “朝廷真的加开恩科了?”

    “难道是宸王把书背了下来?”

    “背下来了,背下来了。我的同窗是王大人的外甥。他说宸王背书时,王大人也在场。宸王爷把整本书倒背如流,未见半点错处,艳惊四座。”

    “当真?”

    “王大人外甥说的话,岂能有假?不过我听小道消息说,宸王背完书以后,差点挨了打,最后是宸王妃挺身而出,拦在宸王面前,才让陛下收了手。”

    “这是为何?”

    “不知道,也许陛下原本没打算开恩科的吧。”

    “原来如此,宸王殿下为了天下读书人,可真不容易。便是我等读书人,五日内背下《农桑记》也是极其困难的事。”

    “是啊,真不容易。”

    在一片感慨声中,宸王在读书人中的声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背完书的第二天,穿着御前侍卫衣服的云启融与云易之凑在宸王身边:“你真把整本书背下来了?”

    “当着那么多官员的面,我能作假?”宸王懒洋洋地打个哈欠:“就是这事,我觉得有些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云启融疑惑,现在外面很多读书人都在夸奖殿下,怎么就不对极了?

    宸王没有说。

    一开始岳父只是让他提议加开恩科之事,并没有说会让他背书。

    然而到了太央宫正殿上,父皇一开口就把他架到高处,他连一个下台阶的机会都没有。

    当时他心里只想着背完一本书并不难,现在书背完了,恩科的事也办了,他终于琢磨出不对劲了。

    难道……岳父与父皇齐齐哄骗他背书?

    见王爷面色不对劲,云启融担心起来:“难道,有阴谋?是谁敢算计你,我们哥几个去找回场子。”

    “你们不敢去。”宸王继续叹息:“你们自小不爱读书,好好做御前侍卫,再过两年谋些实缺,也能为后人多谋一条路子。”

    “殿下放心,我们心里清楚。”云易之笑得一脸憨厚:“以前其他的御前侍卫看不上我们这些皇室宗亲,现在他们一个个对我们客气得很。”

    一半是因为他们在京城里做的善事传到了同僚耳中,另一半是因为王爷。

    他们曾做过王爷的伴读,地位自然与其他人不同。

    “王爷,您在这里呢?”刘忠宝在假山石后面,找到了躲在角落里的宸王,笑眯眯道:“可让老奴好找,陛下请您到太央宫正殿。”

    看着突然出现的刘忠宝,宸王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今日一早起床,他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妙,特意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待着,没想到还是被刘公公找到了。

    果然在这后宫里,毫无秘密可言。

    他站起身,拍了拍衣摆,叹气道:“刘公公,父皇叫我过去,是让我背书还是批奏折。”

    “陛下的心意,老奴不敢揣测。”刘公公笑得更加和蔼了:“劳烦殿下受累,随老奴走一趟吧。”

    宸王揉了揉额头:“劳烦公公带路。”

    等他踏进太央宫大门,还没来得及行礼,父皇就开口了。

    “《资治通鉴》有言:人主必信,信而又信,何人不亲。此句,作何解?”

    “回父皇,儿臣不知。”宸王朝隆丰帝作揖行礼,厚着脸皮凑到他身边:“父皇,儿臣平日哪有兴趣看这些沉闷无趣的书。”

    “《韩非子》有言: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又作何解?”

    “父皇。”宸王望向隆丰帝:“你看看儿臣,像是知道这些的人?”

    隆丰帝见他如此这般,也不生气,把高高的奏折分出一半放到旁边:“朕听你母后说,你明日想带王妃出宫?”

    “父皇,不是吧?”宸王震惊地看着他:“你竟然拿这种事威胁儿臣?”

    “朕乃仁爱之君,怎会行威胁之事?”隆丰帝和善一笑:“你若是连这些问题都不懂,就留在宫里好好看书,等什么时候懂了,再出宫游玩也不迟。”

    宸王沉默片刻,上前把分出来的那半奏折抱到旁边:“父皇,咱们父子之间,有话可以直说,有事可以直接吩咐,儿臣受得住。”

    隆丰帝轻笑一声:“刘忠宝,给宸王准备笔墨。”

    “若是你批完这些奏折,明天就出宫好好轻松一下。”隆丰帝放下朱笔,懒洋洋地往椅背上靠去:“做父亲的,哪有不疼爱儿子的。”

    宸王没有接话,翻开奏折直接批阅起来。

    为了让他家王妃吃上岳母亲手做的鲜花饼,批奏折算什么?

    一个成熟的男人,要为自己的女人撑起一片天。

    什么《资治通鉴》《韩非子》,那是一个皇子应该去了解的玩意儿吗?

    “利州今年交上来的税银,比往年似乎少了两万多贯?”隆丰帝随意开口道:“利州的知州,做得有些不够好。”

    “利州有几个郡县闹了水灾,税银比往年少是正常的。”宸王快速看完一本奏折,在上面龙飞凤舞写了几个字:“当地知州姓刘,是个务实的好官,就是性格执拗了些,不太讨喜,别的毛病不大。”

    隆丰帝笑着点头:“年纪大了,竟是把这么重要的事都忘了。”

    “父皇,您说这话时,可以去照照镜子。”宸王看他:“您若是老,朝中大半官员就该告老还乡了。”

    “哦?”隆丰帝笑:“难道在你心中,父皇永远都不会老?”

    宸王手里的笔一顿,他认真地看着隆丰帝:“在儿臣眼中,父皇永远是那个半夜给儿臣烤红薯,背着儿臣在院子里跑的父亲。”

    “只要有您在,儿臣什么都不怕。”他放下笔:“父亲面色红润,乌发浓密,双足有力,正值壮年。”

    “您这个问题,再等几十年再问。”宸王笑:“反正您现在若是问,儿臣的回答只有一个。”

    “您不老,您是儿臣心中最伟岸,最英明神武的父亲。”

    “您也是大成最好的皇帝。”

    大殿内安静了许久,隆丰帝走到宸王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能说这些话,为父很感动。”

    “不过这些奏折,还是要继续批阅的。”

    “儿臣又没说不批奏折。”宸王拍了拍肩膀上的手:“儿臣只是希望,父皇不要再问这个问题。”

    没有哪个儿子,希望自己的父亲老去。

    刘忠宝看到,陛下笑起的双眼里,似乎有些许水光。

    他赶紧低下了头。

    他怕自己的目光,打扰到父子间的温情。

    第91章 童谣 你娶不到媳妇,真的是有原因的……

    “诸位大人, 你们看今日下发的奏折。”值守官员翻开宫中下发的奏折,表情变得有些微妙:“似乎……又是皇子代笔?”

    陛下没有明言是哪位皇子批阅的奏折,即使他们现在怀疑是宸王, 也不能说出口。

    片刻沉默后,有大臣开口了。

    “条理清晰, 言之有物, 这位皇子……批得还不错。”

    “嗯, 字带风骨, 以字观人,这位皇子应该……也是有所作为之人。”

    几位大臣互相对望一眼,大家都知道彼此夸的是谁, 但大家就是不说。

    毕竟是曾经批评过的对象,若是太过直白地夸奖,面上过不去。

    可若是不夸几句, 良心上又过不去。

    大多读书人, 对礼义行德还是比较看重的。

    “还有这个增加西南州郡桑蚕养殖的提议,也非常不错。西南州郡多高山, 绸缎布匹价高又不易损毁,比陶瓷果蔬之物更容易运送到其他地方售卖。”

    “因地制宜, 心系民生,若是改了他游手好闲的毛病,还真是我大庆之幸。”

    众大臣看着这位说话的官员,表情……一言难尽。

    大家都说得很隐晦, 你这话虽然没有直接提封号, 但指向也太明显了。

    一时间,六部值守室,又安静了下来。

    许久之后, 官员甲小声开口:“在下以为,皇子皇女已在宫中居住多日,我们是否该上奏陛下,请几位皇子重回朝堂?”

    四皇子废了,还有其他皇子有指望嘛。

    比如……这位帮陛下批阅奏折的皇子。

    “此事陛下自有决断,我们不可贸然上奏。”官员乙摇头:“此事看似国事,其实亦是陛下的家事。”

    五位皇子都已成年,若是因为野心,把整个朝堂弄得乌烟瘴气,反而是害了天下百姓。

    “罢了。”官员甲叹气:“王兄说得对,人越大,心也就越大了。”

    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虽各有私心,但没有谁希望再闹出显德末年的那些事,死伤无数,弄得天下百姓皆不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