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皇城有宝珠 > 第108节

第108节

作品:皇城有宝珠 作者:月下蝶影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不打扰娘娘与二哥的天伦之乐,晚辈先告辞。”宸王站起身,出言告辞。

    “留下用了午膳再走吧。”吕昭仪客套地出言挽留。

    “好的,谢谢娘娘款待。”玖珠当场答应了下来。

    宸王疑惑地看她一眼,没有问她为什么,顺势跟着坐了回去。

    吕昭仪微微一愣,这不是一句客套话吗,怎么还有人当真了?

    “能让二位在鄙处用膳,是本宫的荣幸。”吕昭仪很快缓过神来,安排人去小厨房准备膳食。

    就是心里非常疑惑,宸王从不在其他妃嫔宫里用膳,今日这是怎么了?

    安王内心却十分激动,五弟愿意在他母妃这里用膳,是不是代表着他抱大腿成功了?

    “你们年轻人坐在一起说会儿话,我回屋换身衣服。”吕昭仪扶着宫女的手,起身离开正殿后,脸上的笑意才消失,她转头问陪安王一起出去的太监:“王爷今天出去,发生了什么事?”

    特意出去赏景,结果连午时都没到,就回了宫,肯定是有事发生。

    太监回头看了眼正殿,小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吕昭仪。

    “那些世家大族干出这种事,一点都不奇怪。”吕昭仪语气里,带着对世家毫不掩饰的厌恶:“先帝在时,世家比现在张扬多了。我还以为陛下登基后,他们已经学会了低调做人,看来他们学得还不够好。”

    太监小声道:“静王妃的大伯,也被带去了京兆府,这是……是殿下与宸王殿下的意思。”

    吕昭仪沉默片刻,开口道:“我儿干得好。”

    这些年他们母子从不不参与前朝后宫的事,只是不想踏上显德末年的覆辙,并不代表他们软弱可欺。

    “命令下就下了,静王妃心里若有怨,本宫担着。”吕昭仪看了眼神情略有些不安的太监:“更何况还有宸王帮着撑腰,怕什么?”

    “二嫂。”待吕昭仪走后,玖珠对安王妃道:“昭仪娘娘宫里的熏香味道好像有些奇怪。”

    “是,是吗?”安王妃不好意思告诉玖珠,母妃有私下偷偷吃民间小吃的习惯,顺口答道:“多谢弟妹提醒,我这边请御医过来,查一查熏香。”

    安王不知道母妃私下的爱好,听到玖珠这么说,吓得脸色都变了,赶紧派人去请擅药理的御医。

    “方才我进殿,也觉得熏香味道不太对。”安王小声对自家王妃道:“难道有人在熏香里做了手脚?”

    安王妃笑得脸都僵了,哪来的什么手脚,不过是母妃偷偷吃东西,来不及让味儿全部散出去罢了。

    至于她为什么如此清楚,不过是婆媳同心,喜欢一块儿躲着吃罢了。

    御医赶过来,看到宸王与宸王妃也在,脚步微微一顿。

    上次张嫔香囊有问题,他去查验时,这两位好像也在。

    这是什么样的缘分啊?

    “殿下,你别担心,这些熏香不会有太大问题。”安王妃见夫君担心得脸色都变了,出言安慰道:“可能是娘娘新换了熏香,您闻得不习惯……”

    “殿下,王妃,这熏香确实有些问题。”御医放下熏香,拱手道:“可能是制法的问题,里面有两味香料药理相克,若是闻久了,会让脾胃虚减,身体消瘦。”

    “什么?”安王妃忍不住脱口而出:“味道不对,不是因为母妃偷偷吃东西吗?”

    第97章 不配 陛下,求你把这话讲给心腹臣子听……

    玖珠、宸王、安王的目光, 都投向了安王妃。

    安王妃默默扭过头,看向唯一没有目光投向自己的御医:“大人,母妃近几日用过几次这个熏香, 对身体可有妨害?”

    “几次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御医瞥她一眼,能偷偷躲着吃东西, 说明脾胃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那就好。”安王妃松口气, 让宫女给了御医谢银, 她扭头看向安王:“王爷, 这种熏香是韦昭仪娘娘送来的,要不要……”

    涉及其他妃嫔,他们身为晚辈, 不敢轻易下决定。

    “五弟。”安王虽是胆小怕事的性格,但是涉及自家母妃安危,他比平日多了几分勇气:“此事, 为兄想禀报给皇后娘娘。”

    皇后是后宫之主, 无论事情的走向如何,都不能越过皇后娘娘。

    他有些不明白, 从小他就文武平平,性格平庸, 既不跟兄弟们争权夺利,又不特立独行。做得最过分的事,也不过是跟着几个兄弟,跑到受伤的四弟屋子里煮暖锅子。

    但当时出主意的是五弟, 吩咐宫人去准备的是大哥, 四弟就算要恨,最恨的人也不应该是他。

    至于他家母妃,父皇登基以后, 就给了她昭仪封号。过去这么多年,母妃的封号就没晋升过,属于平日父皇从她身边经过,都不会多看一眼的。

    谁会费那么大的劲儿,来算计他们母子?

    图啥呀?

    总不能是为父皇省一笔养他们一家子的钱吧?

    突然,他面色一变,猛地看向宸王。

    难道是有人发现他抱大腿成功,对他心生恨意?

    又或者是,有人恨五弟,但此人拿五弟没办法,就拿他来出气?

    他单知道跟兄弟们争夺太子储位危机重重,没想到抱大腿也会有风险。

    “看来昭仪娘娘的这顿午膳,我们暂时是吃不上了。”宸王站起身,转身看向走回门口的吕昭仪:“昭仪娘娘,去母后那里坐坐吧。”

    吕昭仪没想到自己只是出去了一趟,回来几个小辈就变了脸色,她忐忑问道:“发生了何事?”

    难道她偷偷吃臭豆腐、火烧、灰水糍、螺蛳粉等民间小吃,被宸王发现了?

    宫里有规矩,不能随意吃宫外的东西。但这种规矩,基本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宫里哪位妃嫔没有吃过宫外的东西?

    “母妃。”安王妃面色惨白:“韦昭仪送您的熏香,有问题。”

    当然,她没有提自己不小心说漏嘴的事。

    吕昭仪微微一愣,随即对宸王与玖珠点头:“是该去皇后娘娘那里走一趟,嫔妾的事,要麻烦皇后娘娘了。”

    她看着殿内的四个年轻人,在心底叹息。

    皇家的子嗣,最终还是要走到这一步。

    希望显德末年的悲剧,不要在这几位皇子身上重演。

    韦昭仪坐在桌边用膳,静王妃站在桌边为她布菜,面色看起来有些苍白。

    等静王妃夹了几筷子菜后,韦昭仪示意她坐下:“我看你脸色不好,发生了什么事?”

    “回母妃,儿媳娘家人刚才传消息进来,儿媳的大伯被金吾卫带去了京兆府审问。”静王妃垂着头,态度恭敬极了:“无意打扰母妃用膳的兴致,请母妃宽恕。”

    “怎么回事?”

    “儿媳也不清楚,只知道是宸王与安王的命令。”静王妃勉强一笑:“前两年宸王就与世家闹得不太愉快,可能又闹了什么矛盾。”

    “云渡卿下这种命令我不奇怪,安王凑什么热闹?”韦昭仪有些疑惑,安王什么时候有了这种胆子?

    “近来安王一直有意讨好宸王,或许是……”静王妃小声道:“或许是向宸王投诚。”

    “他就那么笃定宸王能继承大统?”韦昭仪冷笑出声,随后道:“放心吧,京兆尹是个正直的人,就算是宸王的命令,只要杜青珂没犯事,照旧能平安回府。”

    静王妃犹豫了一下,小声道:“儿媳是担心……宸王会故意栽赃陷害。”

    韦昭仪似笑非笑地看了儿媳一眼,语气里带了些许嘲讽:“你以为云渡卿想要对付朝中某个官员,需要栽赃陷害?”

    “母妃……”

    “罢了,不用再说。”韦昭仪打断她的话:“宫里没有傻子,你那点小手段,不要摆在本宫面前。”

    静王妃面色白了下来。

    “娘娘。”一个太监匆匆进来:“皇后娘娘要见你。”

    韦昭仪眉头紧皱,现在是饭点,苏眉黛这个时候要见她,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她看了眼静王妃:“你会璋六宫好好待着,宫外的事少管。”

    说完,匆匆赶往明月宫。

    明月宫,是后宫里最特别的一座宫殿。

    帝王居住的寝宫名为太央,意味最高处的中心点,也有烈日正当空的意思。

    烈日明月门当户对,极为尊贵,其他宫殿算什么?

    夜里不起眼的星星?

    韦昭仪抬头看着明月宫的牌匾,这个牌匾是陛下登基后新换上去的,字也是陛下书写。从一开始,陛下处处都在向所有人昭示,苏眉黛与其他妃嫔的不同之处。

    “韦昭仪,请往这边走。”门口的宫女引她进了殿。

    然后……她就看到膳桌上围坐了一大堆人,吕昭仪坐在角落里,吃得一脸满足。

    “嫔妾见过皇后娘娘。”韦昭仪行了一个大礼。

    “来了?”苏后指着吕昭仪身边的空位:“坐下来一起吃点。”

    “回娘娘,嫔妾已经用过膳了。”韦昭仪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到明玖珠的身上。

    察觉到韦昭仪的视线,玖珠抬起头,与她四目相对。

    韦昭仪对她笑了笑。

    “看什么?”宸王把玖珠喜欢吃的菜,夹到她碗里。

    玖珠摇了摇头,趴在宸王肩膀上,小声道:“静王与韦昭仪看起来好像。”

    “要论羞辱人,明小猪你才是个中高手啊。”宸王笑:“宫里都说,五位皇子,唯有静王长得最为普通,你还说他跟韦昭仪长得像,这不是骂人吗?”

    “谁拿长相说事了?”玖珠轻轻戳他肩膀:“佛家有言,红颜枯骨,再好看的人,死后也只是一具骷髅。”

    “在道观长大的人,怎么还谈起佛理了?”宸王把汤端到她面前:“先把汤喝了。”

    在家里被母亲盯着喝汤,在宫里被殿下盯着喝汤,玖珠觉得自己就是汤壶。她端起汤大口喝完,放下碗继续小声说:“释道一家亲嘛,不过我说的不是长相,而是他们母子之间的那种感觉。”

    他们明明就在那里,可是却极容易让人忽视他们的存在。

    师父说过,世上每个人都有存在的意义,若是一个人,无论在任何场合被人忽视,只能说明此人在有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这样的人,不太可能把有问题的熏香给宫里其他妃嫔,因为这不符合她平日行事低调的准则。

    一顿午膳花去的时间并不少,尽管母妃并没有告诉韦昭仪,究竟是为了什么叫她来,但她就那么静静站着,姿态恭敬又谦卑,不见半点焦急。

    无论是已经被父皇赐死的郑氏,还是张嫔,她们单独来明月宫时,都是紧张的。

    玖珠仔细观察着韦昭仪,半晌后对宸王道:“我观她与佛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