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冰月狐疑地看着系统小明,它最近频繁购买装备,据猜测应该是把上次扩大版图奖励的钱花的差不多了,农场空间升级前怕是没有闲钱预备宿主的奖励了,于是用自己的资源充当奖励了。

    但沈冰月觉得无所谓,封国栋的愿望最重要,要是能尽全力助力他的理想,也是极好的,于是也就同意下来。

    系统小明松了口气,看着自己鎏金的外壳,想着确实花的钱太多了,要坚持到系统版图再一次扩大,还得俩三月,最近得少参加聚会了,一不小心还得被穷系统君起哄请客,不划算,也没钱了。

    系统小明觉得忍俩三月,这次版图扩大的多,会得到很多奖励的钱的。

    觉得自己就是个败家子,挥霍无度,搞得现在得靠卖二手装备度日了,好在宿主争气,要不然又得过以前一贫如洗的日子了。

    第138章 钱是人的胆,什么年代都一样

    转眼到了阴历4月28(阳历5月15日),这天是沈家庄过会的日子。

    沈家庄每年固定的赶集只有一次,这天是沈家庄最热闹的日子,整个县城还有临近县的一些农户,会把自产自销的产品带到村大队的大院里和沈家庄大队门前的大路上,摆摊子售卖,摆摊只需在各自的村大队盖章子,证明不是专业倒卖的即可。

    有鸡鸭鹅兔子等各种家禽、竹制品、农具、木质的小板凳、小桌子、蔬菜水果等,本乡供销社一般也会占据有利位置,摆开摊位来助力集会,不过像猪肉、粮食之类的不能在这里销售的,但也有胆大的,只要你有本事不被发现就行,要是被发现了就没收处理了。

    沈家庄几乎所有的家户都会打开大门,迎接亲戚来访。

    近亲只要有空,在这天都会来凑热闹。

    根本不用沈妈提前通知,这天不到晌午,沈家小院已经挤满了亲戚。

    沈冰月作为出嫁的女儿更是应该回来,何况今天还是星期天,封国栋和沈冰月抱着闺女封诗媛来到了沈家。

    沈爸见了,把四个半月的封诗媛举的高高的逗着:“咋又是你一个人来了,你的俩哥怎么总是不见来?”

    封诗媛现在还不认生,谁逗她她都笑。

    沈妈也笑盈盈的:“人家都是重男轻女,到你家了可好了,反过来了,俩小子是被嫌弃的。”

    封国栋微挑剑眉,朗声笑道:“三个孩子带出来一次不容易,他俩都是男娃,就一个宝贝闺女,自然要比小子待遇好些。”

    沈爸听见,嘴里得得得地逗着小诗媛:“听见你爸说啥了吗,让你俩哥嫉妒去吧,我们小姑娘才是最宝贝的。”

    沈妈今天做猪肉炖白菜粉条,配着白馒头吃,再做一大锅山楂汤招呼亲戚。

    沈家原本在亲戚中是最穷的,这两年多一跃成为最富有的,不光沈家翻身了,沈家庄各家各户都是受益的。

    原本农村其实都差不多,沈家庄这两年多算是十里八村最富有的村庄了,所以今年的这次过会,比往年是热闹多了,人有点闲钱,才有消费能力嘛!

    沈冰月的大姨黄长雪、三姨黄长玲轮流着抱着小诗媛逗着,小姑娘被逗得开心极了。

    黄长雪的三个孩子都比沈冰月大,今日都没来,黄长玲带来了十三岁的张菲菲、十岁的张亮。

    现在和黄东瑞一起,在沈晓铭的带领下,和三婶家的几个半大不小的亲戚去看小黑前些日子叼回来的三个小狗崽。

    小黑是只公狗,已经两岁多了,两月前突然从外面叼回来三只两个月龄的小狗崽,两只黄色的夹杂着点黑毛,一只纯黑色的小狗崽。

    沈家人还觉得奇怪是咋回事。

    沈晓铭观察了两个月后,发现了真相。

    据沈晓铭说,他发现小黑总是会在傍晚,带领一个黄颜色的母狗来小院里看这三个小狗崽,黄狗要是发现沈晓铭在偷窥,就会一溜烟的跑走。

    黄东瑞听了,做出了合理分析:“一定是小黑和黄狗下的狗崽,小黑叼回家里来养了。”

    沈晓铭很认同这种说法,“嗯,应该是的,那只黄狗可廋了,每次黄狗过来,小黑都把他藏起来的吃得给黄狗吃,吃完还让喝点水再走,笑死我了。”

    沈冰月听着几个孩子蹲在狗窝前探讨,想着小黑喝灵泉水,怕真得越来越聪明了,公狗和母狗不一样,像小黑这样还知道抚养狗崽的真得很少见。

    沈妈发愁这三只小狗崽该怎么办,到底这个年代,养小狗是要喂食的,三只狗崽不像小黑一样有村大队发下来的口粮。

    张菲菲和张亮见小狗崽很可爱,想要,但被老妈无情拒绝了。

    家里粮食都紧紧巴巴的,哪能想喂狗就喂狗的。

    沈妈那个发愁啊,但你总不能把小狗崽扔了,沈晓铭一天看得紧紧的,小黑也日防夜防的,怕有人对小狗崽下黑手。

    还好,村长就像是沈爸沈妈的救星似的,在沈家亲戚快乐的吃晌午饭的时候,带着王家屯和另外一个村子的村长来到沈家小院。

    沈家庄的村长对着三只小狗崽一顿猛夸:“给你们说,好几个村庄都来看小狗崽,想抱走呢,我不是想着咱们都是邻村嘛,要先紧着熟人嘛!怎么样,要不要说句话,不要我就立马给别的村抱过去了。”

    最终俩村长表态把两只小公狗带走。

    王家屯的村长见了沈冰月,笑着打招呼:“沈领导,小狗崽我们村也打算养一只,平时我家养,眼瞅着草莓园和葡萄园陆续就成熟了,四个月的小狗崽最适合调教,有只狗看田地挺好的。”

    就这样,俩小狗崽也混上了公家饭。

    沈晓铭舍不得,小黑朝着俩村长汪汪汪,呲牙咧嘴的直叫唤。

    沈冰月蹲下身子,抚摸着小黑的脑袋安抚:“你的小狗崽都在附近村子生活,你溜达的时候还可以见到,多好的事!”

    小黑也不知道到底听懂听不懂,只是呜呜的闷哼了几声,又和三只小狗崽玩耍去了。

    小母狗就不如小公狗畅销,沈冰月见沈晓铭心疼得都快落泪了,就对沈妈说道:“剩下的那只小狗崽就让小黑先养着吧,等过些时候我把它带到我的自留地去。”

    这下沈晓铭开心了,摸着小黑高兴地道:“小黑,听见了没,你可以继续养着它了。”

    黄东瑞也很高兴,封家香菇大棚要用这只狗看家,那晚上他值夜班的时候就有小狗陪着了,可以逗逗小狗解闷。

    吃完晌午饭,沈冰月哄睡闺女,沈妈留在家里看着孩子,沈冰月和封国栋先去赶集,等回来以后再换沈妈和两个姐妹一起去,沈妈就和俩亲姐妹家长里短的聊聊。

    沈冰月在集市上买了点鸡蛋,头绳,小两口看上了集市上的婴儿做的竹制小推车,封国栋蹲在小摊子前,见了想买:“等孩子们再大点,就能坐小推车了,咱先预备上。”

    沈冰月也推了推,竹制的小推车车轱辘还是挺溜的,不过感叹了句:“要是有个双人的就好了,一个人可以推着两个孩子。”

    摊主一听,笑嘻嘻地询问:“生了双胞胎呢?”

    封国栋微挑剑眉,有了老父亲的自豪感,“三胞胎,俩男娃,一个女娃,现在都四个多月了呢!”

    摊主啧啧称叹:“真了不得,三胞胎呢,一下全齐乎了,有福气。俺们村可是县里有名的,做的凉席、竹制的篮子、婴儿推车都是极好的,沈家庄这两年是富裕了,但俺们村早几年就靠着竹制品生意,条件好啊,你们要是放心,就交个订金给我,我做个双人的推车给送家里去,怎么样?”

    封国栋问:“能做三人的吗?”

    第139章 各花入各眼

    摊主挠挠头,呵呵笑道:“不是不能做,只是就算是三胞胎,也最好买个双人的推车,再买个普通的小推车就够了,三人的没必要,小娃娃们离得近了容易打闹,这你们年轻人不懂,俺们村做竹制小推车有年代了,经验还是有得,虽说要挣点钱,但不能昧着良心,非要给你做个三人的,不好用。”

    封国栋于是掏了3.5块钱买了一个小推车,又给了摊主2块钱订金,收到双人小推车的时候再付额外的4块钱。

    小摊主别提有多高兴,这算是做了一单大生意呢!

    沈冰月把地址留到了乡公社,那里显眼,摊主好找。

    摊主见是公社的人,憨笑道:“还是干部呢,不得了,娃娃们有福气。”

    封国栋看向妻子的眼神都能柔出水来,心里想着,那可不是,我媳妇就是个福星呢!

    过会是真热闹,小孩子们也成群结队的逛吃。

    沈晓铭、黄东瑞、张菲菲、十岁的张亮站在炒瓜子的摊位前,看着摊主挥动着手中的铁钎,搅动大铁锅里的瓜子,现场炒瓜子,都忍不住咽口水。

    只有在赶集上才会见到现场炒瓜子的,在供销社可是见不到,都是卖提前炒好的。

    四个人一人一个糖葫芦拿在手里吃,又惦记着这炒瓜子了。

    黄东瑞拍拍胸脯,大包大揽,“我请客,一会给你们一人买一大把瓜子,你们拿回家吃。”

    黄东瑞掏了3毛钱,给四个人一人买了一大把瓜子吃。

    黄东瑞瞧见沈冰月和封国栋转悠过来,迅速跑到卖糖葫芦的摊位上,花了4毛钱又买了两根糖葫芦给俩人。

    沈冰月觉得表弟还是挺大方的,十五岁的孩子有了钱会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一番的,他花钱给你买糖葫芦,要是不接倒不太好,会伤他的自尊心。

    于是就享用了黄东瑞给的糖葫芦。

    封国栋不爱吃甜的,沈冰月举着自己的糖葫芦,封国栋只尝了一个,把自己的整个糖葫芦带回沈家,打算送给沈小冬吃。

    黄东瑞见沈冰月吃了自己买的糖葫芦,心里美滋滋的,又带领着几个表弟忙着去看捏糖人,玩得不亦乐乎。

    沈冰月逛回来,沈妈立马迫不及待地和俩姐妹一起也出去逛逛。

    前几年,沈家庄过会沈妈发愁怎么招待亲戚,亲戚们知道沈家穷,也不想过来白蹭饭,沈冰月的大姨和三姨总是会从家里拿点白面或者鸡蛋啥的过来贴补沈妈。

    沈妈上集会也只逛不买,只过过眼瘾罢了,穷嘛,没办法。

    今年不一样,沈妈有钱了,买了五只小鸡崽带回家里来养,还给俩姐妹在供销社的摊位上掏了四块钱一人买了一盒雪花膏,说是不光年轻人能用,30、40多的妇女也要沫沫呢!

    俩姐妹知道,沈妈现在日子过得好了,就不客气的收了起来。

    沈冰月的三姨,38岁的黄长玲把雪花膏抹在手背上,闻了闻香气,笑呵呵地道:“可香了,我可是头回用雪花膏呢,两块钱一盒呢,真是贵。二姐你咋光给我和大姐买,你也买一个试试。”

    沈妈有些腼腆地笑道:“我有呢,闺女给买的,不光有雪花膏,还给我拿了蛤蜊油呢。”

    黄长玲就开始猛夸:“还是有闺女好,闺女是妈的小棉袄,有点啥好的都能想起来给老妈也送点。”

    沈妈确实很欣慰,闺女嫁得近,日子过得也好,总是惦记着自己,怕自己不舍得添置新衣服,这两年给做了两身新衣裳送过来呢!

    沈妈欢喜地抱着小鸡仔回到了家,沈爸就忙乎着给把小鸡仔放到纸箱里,在纸箱子上面戳了好多小洞洞,防止小鸡仔闷死。

    小黑带着最后的一只小狗崽总是往跟前凑,被沈爸警告了:“可不许偷吃小鸡崽!”

    沈妈见了嗔怪道:“把纸箱放高点,狗又听不懂人话,放高点别让他们勾到了。”

    沈爸笑呵呵好的辩解:“你不懂,狗可聪明了,养好了听说相当于3、4岁小娃娃的智商呢,能听懂,多交代几遍就行了。”

    沈爸忙着训练小黑,让它懂得小鸡崽是需要它保护的,不是给他准备的口粮。

    简直是一片喜庆,沈冰月心情极好的哼着歌,抱着孩子去沈大江家和几个小姐妹也聚聚。

    今日,简直比过年还热闹,沈家庄的日子过得好了,这次来赶集的、卖货的都多,可谓供销两旺。

    封国栋也早被王万里拉走,去沈二江家打扑克去了。

    封国栋也就顺便问了问王万里的看法:“要是我辞去国营饭店的工作,去养鱼,你会不会觉得我不务正业?”

    封国栋详细地解释了一遍,王万里就不是个循规蹈矩的,就开始絮叨:“我总觉得有钱挣才是王道,现在啥不靠钱来买,虽说没票也不行,但有钱了也就有票了,以后也一样,冰月妹子是个能行人,你作为她的丈夫,没有压力才怪呢!要是你决定养鱼了,本钱不够我可以借给你。

    我知道国营饭店负责人是吃皇粮的,名声好,去哪都不用求爷爷告奶奶的,不过有利就有弊,就是你得死死的绑在那里,一周只能休息一天,而且你的工资是死的,就算顶破天了一个月到不了一百块。”

    王万里这么说,就证明他一个月肯定挣得不止一百块啊,要不然也不会如此看不起一百块钱啊!

    这个时候的一百块钱还是很经花的。

    封国栋第一次羡慕了王万里,是个能挣钱的,虽然他的发财路暂时不适合自己。

    王万里又自嘲了句:“不过我现在干得上不了台面,所以也就说一下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