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节

作品:穿成假千金的爹以后 作者:纱利雅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他发现自己有点小看舒丰郡的某些人了,他默默地说道:“卓公子就在您之前休息的时候,有三个人打算混到上船!”

    易卓嘴角抽搐说道:“至于这么疯吗?”

    车丰也是一脸的不敢置信,疯了么?

    十堰脸上露出一丝无奈,说道:“卓公子,我听丰哥说,之前晚宴的时候,您并没有透露出脚踏打稻机的事!”

    “呃……忘了说了……”易卓张张嘴干笑。

    因为按照他之前和十堰说好的,会在小宴上和杜家父子透露脚踏打稻机的事,结果他因为各种原因吧,不想说话,所以根本提都没提这件事儿。

    十堰微微叹气口气说道:“忘了就忘了吧,事实上就算您不说外边人有人知道了!”

    易卓反应过来了,他皱皱眉头,说道:“你不会是想告诉我,那三个人混上船,就是为了脚踏打稻机的主意吧!”

    “当然不是,”十堰摇了摇头,在易卓松一口气的情况下,补充道:“其中两个人是为了脚踏打造机,另外一个还是为了您!”

    十堰这话说的,易卓子想揍人。

    易卓瞪眼道:“十堰,脚踏打稻机的事是怎么传出去的?你之前不是看的很严格吗?”临出发之前还把所有的脚踏打造机都收了回来。

    按理来说,不应该泄露出去的啊!

    十堰对此,摇了摇头说道:“卓公子,正确的说法是,我在易家村的时候,在易家村看得很严,但是不要忘了,我们现在都离开易家村好几天了呀,村子里总会有人将这件事透露出去的!”

    易卓沉默了下来,他懂十堰的意思。

    因为之前极限试验的事儿,脚踏打稻机在易家村真不是秘密,只要有心人去村里一打听,不管是骗孩子还是花钱买消息,总能得到叫他打稻机的消息的。

    他深吸了一口气,转头看车丰问道:“丰儿,马车里所有的东西都搬到船上了吗?”

    车丰点点头说道:“表舅,都已经搬好了,船上的补给也很充足,随时可以出发!”

    易卓挑挑眉毛,说道:“既然这样,那就直接走吧!”

    都已经被人找上门来了,此时不走还等何时。

    车丰说道:“好的表舅,我这就安排人启程!”车丰现在只要想到有人正在拼命混上船,就感觉浑身不自在。

    现在正值七月,刮的是东南风,船只航行一晚上就是几十里,等某些人反应过来想再追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十堰也说道:“卓公子,趁出发之前,我再得把船上过一遍!”

    别再真有老鼠混进来,那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易卓点点头,一脸严肃的说道:“好,那就辛苦你们了,”他转头喊过青墨,让他跑易萱易安易康他们那边。

    现在十堰还有些早呢,孩子们大多数应该还没睡,提前通知一声,省的因为船只突然起行,惊吓了他们。

    没一会儿青墨就回来了,表示已经把消息告诉了几位小主子们。

    不过和易卓想的不一样的是,家里的小主子们,除了易安还没睡,其他人都已经躺床上了。

    易卓哑然一笑,果然这几天也挺折腾他们的,这样也好。

    车丰和十堰动作都很快。

    十堰没过多久,易卓就赶到船,轻轻一晃,显然船只开始起行了。

    第146章 京城担忧

    感受着船只的轻轻晃动,易卓心底这才松了一口气。

    真的要感谢古代的宵禁了,码头这边天色一黑就没啥人出没了,虽然总有些不守规矩的在外面窥探,但是有十堰在,易卓相信,那些眼睛已经被清理掉了。

    就算某些人知道易卓这是直接启程回转京城。也不好继续追下去。

    因为易卓如果停留在永和镇码头,他们还有借口来拜访易卓上门商船启程之后,要是再继续追下去,就有得罪易卓之嫌了,那些人绝对不可能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的。

    这也是为什么易卓当机立断,立刻让商船起程的原因。

    现在易卓只希望回去京城这一路上,能够平平安安的,可别再有什么幺蛾子,毕竟船上还放着脚踏打稻机呢,这东西可万万出不得差错。

    想到这里,易卓忍不住微微皱眉。

    刚刚因为时间紧急,十堰也没有仔细说,所以他这会儿一时之间也无法判断,之前有人喜欢混上船,是仅仅因为知道了脚踏打稻机的存在,还是知道了脚踏打稻机有多厉害,所以企图做些什么的。

    如果仅仅是知道脚踏打稻机的存在,倒也没什么,毕竟之前他和十堰商议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将脚踏打稻机的东西透露出去了。

    但是,如果是后者……

    十堰眼神有些晦暗。

    他虽然不是学历史的,但是也知道,很多时候很多好东西能够做出来,并不代表这些好东西能够快速推开。

    每一种新鲜东西的出现,尤其是远远比之前同类型的东西更好的新鲜东西的出现,都代表了会吞噬掉原有的利益既得者。

    就比如原本历史线中的珍妮纺织机一样。

    当年珍妮纺织机的出现,比旧式纺车的纺纱能力提高了八倍,所以,这直接引起当时人数很多的手工纺纱者的恐慌,甚至冲进了珍妮纺织机的制造者家里,捣毁机器,烧毁房屋,将制造者赶出了居住的小镇。

    后来也是因为各种机缘巧合,珍妮纺纱机才一步步拓展开来。

    说起来,易卓其实也是知道珍妮纺纱机这东西怎么制作的,毕竟原理他是清楚的,现在又有纺纱机,稍微改改就行了,但是他为什么不直接选择制造珍妮纺纱机呢?

    原因当然是不敢触及到某些利益既得者!

    以他现在的地位,就算他真的弄出珍妮纺纱机,也是绝对不敢拿出来的,因为那后果实在太严重了。

    以此类推,还有很多好东西都是他不敢拿出来的,比如说玻璃,水泥甚至养珠法,晒盐法,这些东西但凡拿出一样,都很容易让他全家都凭空失踪了。

    易卓现在敢拿出来的,都是各种小打小闹的东西。

    唯一比较吓人的就是肥皂方子和香皂方子,没招,谁让易卓那时候根本无法判定这东西有多大威力呢,再加上这东西制造起来实在没难度,所以就选了这个。

    嗯,至于后果就不用多提了。

    反正这东西已经上交给四爷了,易卓是完全不想再提这茬。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肥皂香皂的收益太吓人,易卓后面再拿出的东西都是要么奢侈品,要么奢侈品或者高级物品,真正的平价暴利品,他是一点都不敢拿了,就怕一不小心出问题。

    这一次拿出脚踏打稻机,也是各种原因综合在一起的。

    一方面是为了生产专利的事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易励刷点四爷的好感,等日后看看能不能给易励当个官之类的就是。

    就算是没有实权,虚衔也行啊。

    同时,在易卓看来,脚踏打稻机的作用也仅仅是能够节省农民的人力,应该造不成多大波动,没想到还是有人直接找上门来了。

    这明明只是一点小东西而已,而且那些人估计也不知道脚踏打稻机,到底有多好用吧,为什么这么激动啊?

    想到这里,易卓搓着下巴想不明白。

    就在他琢磨的时候,车丰和十堰回来了。

    十堰疑惑的看着易卓一副茫然不解的样子,好奇的问道:“卓公子,您在想什么呢?”

    “还能想什么呀?我还是有点想不明白那些人应该也不知道脚踏打稻机到底有什么作用吧?”易卓转头看向十堰,说道:“为啥那么干脆利索的就跑过来打算会上船啊,不怕白费力气吗?”

    车丰在旁边也附和道:“是啊,这点我有点想不通……那些人到底在想啥?直接混上船?”他一脸的不敢置信。

    十堰叹息口气,说道:“卓公子,还是我之前说过的那那句话,您不要太妄自菲薄了!”

    他在易卓和车丰继续茫然不解的眼神中,继续解释道:“卓公子,您自己想想吧,从香皂到肥皂,再到后边的新家具羽绒服羽绒被子,哪一样不都是好东西啊,所以,那些人在知道您弄出了脚踏打稻机之后,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弄清楚这是什么东西的,毕竟,家具厂和服装厂虽然还没开,但是香皂肥皂有多赚钱,可是有目共睹的!”

    最后,十堰意味深长地说道:“那份收益可是庞大到,就算是曹家都扛不住诱惑呢……”曹家可是皇后娘娘的娘家,他家都扛不住,更何况是其他人呢。

    “呃……”易卓明白了。

    他挠了挠头苦笑道:“原来是这个原因啊!”

    易卓现在可算明白了,他现在就跟抱着金元宝走在闹市的胖娃娃没啥两样。

    好吧,可能比喻有点怪,但是骨子里是一样的,他现在基本上还是处在护不住自己的情况呢!

    他叹息口气说道:“这么说来的话,十堰,咱们这回去的一路上还不一定能够平平安安的?”

    他现在有点儿愁。

    钱财向来动人心,尤其是在他前面有先例的情况下,总会有胆大包天的家伙存在的。

    十堰笑了笑,说道:“卓公子,您也不用太过担心,毕竟咱们之前不是在脚踏打稻机进行了初步实验的时候,就已经安排人往京城里送信了吗?估计我们走到一半,主子就会派人来迎接我们了!”

    “希望如此吧,”易卓叹息口气说道:“其实我不怕别的,就怕那些人拼命各种利用各种理由缠上来!”

    提前安排人回京城送信,是在易励第一次组装好脚踏打稻机,进行试用之后,易卓主动提出来的。

    毕竟这东西做出来就是准备上交给四爷的。

    既然已经制造成功,并且进行了初步实验,那就说明脚踏打稻机这东西绝对可行。

    所以,易卓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让十堰往京城送个信儿过去。

    需要特意说明的事,这信儿是直接送到周老爷子手里,再让周老爷子传递给四爷。

    当日,十堰在听了易卓的要求之后,眼神那叫一个意味深长。

    易卓对此,呵呵一笑,笑眯眯地眨巴眨巴眼睛,问道:“怎么?十堰,你有意见吗?”

    十堰摇了摇头,说道:“卓公子,我没有任何意见!”

    “那不就成了?”易卓眯着眼睛,笑得很开心。

    十堰安排人回去送信已经是十几二十天之前的事儿了,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要到通州,要不了几日,即将抵达京城了。

    事实上,十堰派回去的人的速度足够快,或者说,运气也足够好。

    带信回去的路上刚好赶上连续刮南风,原本预定二十多天的行程,被硬生生的压缩了几天。

    这会儿负责送信的人已经离开了通州,摸了摸怀中紧密收藏的信,快马加鞭的赶往了京城。

    易卓和十堰他们说了一会儿话,便摆了摆手,说道:“行了,时间不早了,你们也去歇着吧,反正现在船已经启程了,大家也不用那么担心了!”

    “成,那卓公子,你也早些歇着吧!”

    “表舅,那我们先走啦!”

    车丰和十堰也看出了易卓脸上不掩饰的憔悴神色,赶忙告辞离开。

    易卓又嘱咐道:“你们也别耽搁太久,没事早点睡!”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