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节

作品:侯门医女:我劝将军要善良 作者:小m愚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第246章 月见的剖析

    顾希音道:“说实话,之前我一直认为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现在也有点这么想,甚至我看到太后身体不很舒服的样子,都有点克制不住想帮她看看……”

    “您最后也忍不住了不是吗?”月见道,“将军之前告诉我,让我提防温大人伤害您。但是后来我觉得,似乎方向有些偏了。温大人没有什么害您的理由……”

    “温昭要伤害我?怎么可能?”顾希音还不知道当初的事情。

    “是,将军这么说的。”于是月见把温昭让人害她,所以后来被顾崽崽发现攻击的事情说了。

    “不可能。”顾希音断然道,“温昭做不出来这种事情。”

    这个徐令则,为什么不告诉她?

    “肯定另有其人。”她斩钉截铁地道。

    温昭待人温和,别说对她,对府里的丫鬟都十分和善。所谓的怕她影响徐令则的理由更是荒谬。

    全天下的男人,包括徐令则在内,如果只能选一个“最不可能直男癌”的人,她肯定毫不犹豫地把票给温昭。

    “我不了解温大人,但是我觉得从权衡利弊的角度来说,害您或许有小利,但是贻害无穷。别的不说,秦将军的怒火,就不是他所愿意见到的。”

    顾希音也好,月见也罢,她们尚且知道徐令则脾气不好惹,难道并肩作战多年的温昭会不懂?

    “如果不是温大人,那温大人要护着谁?”月见沉着道。

    太后,顾希音心里默默地给出了最可能的答案。

    “其次,您进建安侯府这件事情,归根结底谁做的?为什么秦将军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太后娘娘的懿旨突然而至?”

    顾希音若有所思。

    太后的态度打消了她的疑虑,她真的没有仔细回想过这些事情。

    “那时候太后多忙乱,哪里有时间管建安侯府的事情?排队等着觐见的高品级的夫人有多少都没见到太后娘娘,老夫人如何就能顺利见到了?”

    “您真的相信,太后对秦将军的私事一点儿都不知晓,所以才误伤了您?那所谓的从小到大感情极好又是哪来的?”

    顾希音想起徐令则那时候那般生气,恐怕是已经猜出了一些吧。

    而她之所以没细想,因为对于回侯府也根本不害怕。

    顾希音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如果太后娘娘真的不想您和亲,那大可直截了当地拒绝。现在态度含混不清,让您进宫安慰您,岂不是多此一举?”月见思路清晰,“或许是我小人之心,但是我既然受了姑娘的恩,便当事事为姑娘着想,提醒姑娘。我觉得,太后并非表面看起来这般简单良善。”

    顾希音也知道,太后在这个位置上不简单,甚至她的态度可能都是因为徐令则的原因故意装出来的。

    可是她怎么能想到,太后会存害她之心呢?

    这世上,哪有无缘无故的爱恨?

    “而且您不觉得,南疆使节看上您这件事情,传播地太快了吗?”月见继续道,“如果说没有人在其中推波助澜,我是不信的。”

    就算说是建安侯府的姑娘,哪个姑娘外面能知道得这么详细?

    顾琼瑶和顾琼琚丝毫没有受到波及。

    顾希音轻声道:“难道当年太后喜欢过秦骁?”

    除却这个原因,她实在想不到太后要对付她的理由了。

    “我觉得不排除这个可能。太后娘娘进宫的时候已经十七岁了,而且选秀这件事情本来就是先皇临时起意,”月见沉声道,“十七岁都没有订亲,要说没有缘由,您信吗?”

    “她一直在等将军?”

    如果是等温昭,应该不用等那么久,毕竟温昭爱慕她。

    想到这里,顾希音头更大了。

    她让月见下去,自己认真地分析了一下形势。

    她能够绝对信任的,只有徐令则,徐令则不在,她姑且可以认为顾长泽、谢观庭受他所托,会照顾自己;其次就是卫夫人,她的爱女之心比真金还真,那连带着卫三郎也不会轻易放弃她……除此之外,她似乎没有谁可以依靠了。

    不对,还有郑锡他们。但是不到万不得已,她不想用郑锡,他们自己的麻烦已经够多了。

    她给徐令则写了封信,并没有提太后的事情,却语气轻松地说他一去不复返,并且“威胁”他,再不回来媳妇就要跟人跑了。

    放下笔,顾希音怅然若失。

    这么久了徐令则都没有消息传来,难道他也遇到了什么事情?

    那算起来,可真是内忧外患了。

    这封信她犹豫再三,还是压在了自己书桌上没有送出去。

    如果徐令则遇到了什么事情,她不希望自己再给他添乱。

    她没有等到谢观庭成亲,提前去见了卫夫人。

    卫夫人眼中的担忧一览无余,甚至提议要把她送到南边卫家。

    “我不是别有用心,但是眼下你最好认祖归宗。”卫夫人急切地道,“这样别人想要打你的主意,才会有所忌惮。”

    “夫人,我怎么会那么想您?您肯定是为我好的。”顾希音道,“但是一来,我不知道国公爷为什么反对我和九哥;二来,我也不能那么自私,因为自己去影响国公府。”

    还有一条她没说,卫国公可以不惜一切护着卫夫人,但是未必就愿意不惜一切护着她。

    而且,她也没那么大脸去连累人家。

    “那中间肯定有什么误会,你本来就是卫家的孩子,说什么影响不影响?”卫夫人道,“你只要答应,我现在就写信安排,让你风风光光认祖归宗。”

    顾希音摇摇头:“夫人,真的不必。我今日来,是私底下有些想法,觉得不够成熟,又不知道和谁说,所以来问问您,请您帮我参详一下,看我有没有想歪了。”

    “好,你说。”

    此时此刻,被需要让卫夫人觉得十分满足。

    听顾希音说完,卫夫人的脸色变了,下意识地道:“你这孩子,这么多事情为什么从来不和我提?我好歹还比你多活这么多年,在京中也有些人脉,能打听出来一些当年旧情。”

    “那就劳烦夫人了。”

    最起码,她要明白,为什么被针对。

    第247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

    卫夫人这个当年的京城明珠不是盖的,很快查明当年太后不肯嫁人,确实是因为秦骁。

    顾希音虽然知道“先来后到”,但是听到这个消息,还是觉得像吃了苍蝇一般恶心。

    这个前女友,不,甚至连前女友都不算的人,在她面前蹦跶什么?

    不喜欢她,又何必装出来那幅惺惺作态的样子?

    难道还要自己给她盖个戳,承认她这个旧人的存在?

    如果说这些想法,顾希音或许还能有些自我谴责,觉得自己狭隘,那接下来的消息,则彻底让她警醒起来。

    慈宁宫有个小太监失足落水,恰好是前些日子给她纸条那个。

    顾希音觉得一股凉气从脚底冲到了头顶。

    “没有查出他是谁的人,”卫夫人道,“但是应该是因为他给你传信的那件事情。”

    “可是那天的事情,即使月见在身边都没有察觉啊。”顾希音想起小太监清秀的脸,心里很难过,那是因为她而死的人。

    卫夫人叹了口气,伸手拉住她冰凉的手,“傻孩子,你该知道,有些人杀人,不需要什么证据确凿,怀疑就够了。宁可错杀一千,绝不会放过一个。”

    “好孩子,你要沉住气。这时候如果你冒出来,等于承认你和他确实有关系。”

    顾希音很久之后才在卫夫人担忧的目光中点点头:“夫人,我知道的。”

    就算她有一腔怒火,也要审时度势,明白对方是谁。

    “以后你不要因为任何原因进宫。”顾夫人严肃地道,“我说的是任何原因,你记住了没有?哪怕皇宫起火,哪怕谋反,都和你没有任何关系。”

    顾希音又点了点头。

    卫夫人却担心她记不住,目光愈发谨慎,口吻是前所未有的严厉:“希音,若论心机,你连太后一根手指都比不过。所以在秦骁回来之前,不要接近她。”

    顾希音觉得自己的头都快点断了。

    但是卫夫人还觉得不放心。

    “假设,我是说假设,并没有对死者不敬的意思。”卫夫人把顾希音的心理摸得一清二楚,“假设那个小太监是太后的人,他送这个纸条也是太后故弄玄虚,包括他的死都是太后计策的一环,你告诉我接下来太后会怎么做?”

    顾希音愣住了。

    对不起,宫斗里她活不过一集。

    这剧情峰回路转的,她想不透。

    她就是个小大夫,她知道大脑构造,可是真不知道别人大脑里都装的什么。

    “她会故意激怒你,让你忍不住对她下手,然后抓个正着!”

    顾希音沉默了,她好像真能做出这种举动。

    “如果那个小太监真是为你而死,那你这般做也算重情重义;可是如果他只是一颗棋子呢?这世上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帮你。我确定他不是卫家的人,所以要等秦骁回来,问清楚是不是他的安排。在此之前,你一定要万分小心。”

    “还有,南疆国师怎么能那么巧,恰好看上你?难道没有太后暗中做局?你过得不好,她比谁都高兴。希音,她坐到那个位置,或许有运气的成分在,但是仅仅靠着运气,她混不到今日。”

    “不行,”卫夫人越说越激动,“希音,你不要回去了。留在我身边,我不放心你一个人回去。建安侯府那边,我去要人!那个老虔婆不敢不给!”

    顾希音婉拒了卫夫人的好意。

    她还一直在等机会水到渠成的认亲,但是现在没等来机会却等来了危机,她不愿意连累卫家。

    卫家择主,不应该受到她的影响。

    所有的想法都是卫夫人一厢情愿,卫家的其他人,恐怕不欢迎她这个大麻烦。

    但是对上爱女心切的卫夫人,她也不能把话说得那般直白,只说等徐令则回来再说。

    卫夫人只能答应,同时千叮咛万嘱咐,要她一定不能进宫。

    顾希音就差痛哭流涕,对天发誓了。

    没想到,不出两日,太后的懿旨又来了,宣顾希音入宫。

    顾希音称病不出,月见对传旨的太监解释道:“公公,大姑娘起了一身一脸的疹子,而且还传染,如果传染了太后,那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太监不放心,还站在门口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