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876章宁折不弯

第876章宁折不弯

作品:明末之新帝国 作者:英联邦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其后王文东听到了刘布遇刺的消息,当然这只是民间的小道消息,官方是不承认这件事的,这是所有的人猜测和穿凿附会的。

    王文东是不会相信刘布遇刺,因为他可是知道刘布多么的怕死,他有多么的小心,平时要么就呆在家戒备森严的军营或者是家中,出入的话都是前后扈从,披三层铁甲。

    别的行军大将,可是穿着一身特别漂亮和威武雄壮的铁甲,只有他穿的是普通士兵的铁甲,不是为了跟士兵同甘共苦,而是让敌人无法认出来,即使他偶尔出去,也都是大批随从,前呼后拥,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被刺杀?

    但是随后华夏朝廷的一些做法,又令他感到惊讶,这便是朝廷居然像是方寸大乱,气急败坏的样子,而且还改由刘远桥御驾亲征,前来山东督战。

    到了此刻,即使王文东他不相信,也得相信了,因为他知道的事情更多,华夏帝国的朝廷,他们宣布刘布正率领着一支精锐的部队,前往山东支援。

    别人对此,是将信将疑,但总揽山东全局的王文东则得出一个结论,朝廷在说谎,因为在山东境内,就没有这样的一支部队,这令他恐慌不己。

    王文东可是知道刘布在华夏军之中的地位,华夏军没有了他,又面临如此残酷和惨烈的决战,军心和士气不受到巨大的打击,这是不可能的。

    刘远桥御驾亲征,没有起到振奋士气的作用,反而令士气更加的低落,因为所有的人都可以肯定一点,刘远桥不如刘布,甚至还不如华夏军几大主帅中的任何一个。

    别人是惶恐,王文东则比别人更加的悲观,因为作为山东巡抚的他,可是知道山东现在的防卫力量有多么的弱,跟朱明朝廷相比,差距是多么的巨大,如果朝廷雷霆一击,他们是没有办法抵挡的,在他们没有办法抵挡的情况之下,山东何去何从?

    无数人将家破人亡,死伤枕籍,宛如人间地狱。

    王文东没有想过投降,因为他知道投降是不可能的,像他这些刘氏家族的核心分子,就算是投降了,估计也难逃一刀之厄,就连他们的亲人和朋友都会受到连累。

    王文东也都知道朝廷能武装起这样子的一股力量,全靠是画上了一个天大的饼,强撑过来的,他们只有两三个月的军粮,他们的粮响,还得着落在山东的老百姓身上,这也就意味着朝廷的军队,不可能饶过山东本地的权贵和这些百姓人家,指不准还指着山东的钱粮来发军饷呢?

    这就意味着双方存在着,根本上的利益冲突,不可并存,而且朝廷直到了现在,也都没有派人对他们进行招降,想其态度很明显,这就是要把这些人全部都铲除。

    正当王文东烦恼不已的时候,他又听到了一个更加不好的消息,这消息就是崇祯皇帝正式下旨,封杨嗣昌为登莱侯爵,负责统筹天津大营五十卫的大军,进攻山东的东三府。

    同时任命洪承畴为济南候爵,负责领导保定大营的四十卫军队南下,直扑东昌府。

    朱燮元为兖宁侯爵,负责攻掠兖州府、江淮等地,皇帝十分大方,破格的给非黄亲国戚以外的人,直接封为侯爵,这在大明两百多年,都非常少见,除了开国之后,好像后来基本上都没有。

    但是这也相当于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因为这些人的封地,都是在华夏军的控制之内,如果他们能够攻下山东,他们就是实打实有封地的侯爵,如果打不下来,一切也就是镜中花水中月,也就像是毛驴眼前的那一根胡萝卜,让他们拼命的。

    可以想象,崇祯皇帝为了让这些武将们拼命,他是想尽了所有的办法,如果这样都不奏效,估计他也都没有办法,也只能够望洋兴叹了。

    当然对于这些东西,华夏帝国方面也都毫不示弱,刘远桥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军‌‎‎‍‍事‌‎‍‎任命,对这些手握兵符,掌管大军的大将们,纷纷的给他们封赏田地、豪宅、‍‌‍美‌‎‌‎‍人‎‌‌等等,极大的刺激了军心士气。

    双方那是针锋相对,大战一触即发。

    对于大明之内的紧张局势,远在辽阳的皇太极也都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也急得抓耳挠腮,这分明就是大明的总决战,无论是谁胜利了,就是未来的霸主,如果他的后金国能在此时参上一腿,那就可以在这一次举世的盛事中分一杯羹了。

    当然皇太极虽然想跟大明方面进行结盟,但是大明朝廷和皇帝的清高,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他们都走投无路了,居然还是不愿意跟他们合作,他们开出了这么好的条件,换作皇太极他,估计连想都不想,就会答应了,但是自从聂大英回去以后,也就一直没有了后文了。

    虽然皇太极在北京城也部署有一些密探,但这些密探也都没有打听到什么有效的消息,大明君臣对此事绝口不提,好像朝廷根本就不承认有这么一回事。

    而且他们还有人故意的放出风声,试探双方合作的可能,结果这种风声才放出去,就被大明的清流官员们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之,他们认为,跟一些荒野蛮夷合作,是十分丢脸,十分掉价的事情,休要再提,没的污了视听。

    用他们的话来说,眼前就是丢了天下,亡了国,也不失为一个汉唐汉子,如果跟这些人合作了,这简直就是抱薪救火,前门拒虎,后门迎狼,就跟当年的宋国联金灭辽一般无异。

    出乎意料的就是,大明已经陷入了灭亡的边缘,但是对于跟后金国的合作,却是被所有的人抵制,连谈都不能谈,你一说就被对方遗弃和攻击,硬气之极。

    这样的情形,可是让皇太极又气又急,皇太极在想,这大明皇帝,莫不成脑袋被门夹了不成?不是皇帝的当家作主吗?怎么能够让这些臣子们作主?

    作为一个皇帝,他首先所要做的就是用尽一切办法,竭尽所能保住他的天下,保住他的江山,有谁抯挡的,管你是泰山都得搬走,就算你是图门江也得堵死,现在好了,皇帝估计是有兴趣与后金国合作,因为与后金国合作,就可以获得大量的兵员支持,大大的加强了打胜华夏帝国的胜算。

    但是臣子们认为这样子非常的屈辱,非常的丢脸,阻止他这样做。

    皇太极在想,还有什么比作为一个皇帝得听臣子的还屈辱?还有什么比当亡国之君还屈辱吗?

    皇太极就在想,这些大明的皇帝,彻底的没用了,居然如此的废物,想当年他们的永乐皇帝,为了登基,可是在猪圈里面吃猪屎都能做得出来,这够屈辱了吧?照样撑了下来,现在到他的子孙,保护他们的天下,连脸都抹不下去,这样的君王又有什么用?

    当然皇太极不是真心想帮大明,只是想捞一笔好处而已,皇太极十分聪明,他倒是看出大明是处于劣势。

    对于长城之内的两大势力的角逐,皇太极对谁都没有好感,如果有可能,他还想把这些人都给灭了,都给杀光了,然后占据中原的花花世界,让自己的子孙在这一片土地上,自由自在的跑马圈地,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

    但是他没有这么强大的实力,而且他也都看得出来,无论是谁打赢了此仗,敌人的势力都会大大的增强,他们很有可能趁机一统天下,建立一个强大的朝廷。

    中原王朝一旦强大,他们的刀锋就会向外,就是他们这些关外的民族倒霉之时,所以皇太极早就定下了策略,对于中原两大势力角逐,谁弱就帮谁。

    这并不是他要锄强扶弱,而是他必须把强者打压下去才行,而且他也看出,大明的各种腐败和坑爹的地方,这是一个没落的皇朝,体制僵化,暮气难振,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灭亡。

    而华夏帝国则是一个新兴的皇朝,他各方面都非常年轻,非常强盛,一旦让他得势,坐拥天下,他们的刀锋肯定会直指关外,就是他们这些女直人被敌人残杀之时。

    奈何皇太极是有心跟大明合作,只是大明的君臣,根本就看他不起,这真是热脸贴了一个冷屁股,我心向明月,奈何明月向沟渠。

    对于大明朝廷方面的无动于衷,皇太极没有办法,只能够命令他的八旗军进行动员,集结一切能够集结的兵力,准备应变。

    只是此时他也无力干涉长城之内的角逐了,因为有辽西将门死死地堵在宁锦一线,让他们根本都没有办法绕过去直扑关内,同时孙传庭也都集结了数万大军于海州,一旦看见风声不对,就可以给他们致命一击。

    如果是以前的明军,就是集结了数十万,皇太极也都毫无畏惧,但是这可是齐装满员的华夏军,他们拥有足够多的火炮火枪,还有战马,既有快速进攻能力,也有强大的火力输出,这样的人,真心不好对付,他只能够望着长城内的群雄纷争,望洋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