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说春秋之七·孔子世家 > 第二七八章 三好学生之死

第二七八章 三好学生之死

作品:说春秋之七·孔子世家 作者:贾志刚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七十岁的时候,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基本绝望的孔子反而平静了下来。其实每个人都是如此,过高的目标令人痛苦,而一旦放弃这个目标,人就会过得更踏实更快乐。

    所以,孔子这时候已经不再刻意追求什么了,说话也不再锋芒毕露,跟每个人打交道都更像朋友。

    按。子曰:吾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有人问孔子怎么不再想参与治理国家,孔子就会说:“中写道:孝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这些都会影响到政治啊。我用孝来教育弟子们,就是在参与治理国家啊,不一定非要当官啊。”

    孔子换了一个角度来看待当官这件事情,超然了很多。

    按。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既然已经超然了很多,孔子在平时与鲁哀公和三桓的交道中就放松了很多,更像是朋友交往,而不是君臣或者上下级的关系,因此在礼仪上也就不是那么严格了。

    于是,有弟子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老师,在国君面前您好像有点随便啊。”有学生问,这个学生还是樊迟。

    “嗨,在国君面前太尽礼了吧,人家说我拍马屁。”孔子笑笑,心态放正之后,他也觉得樊迟可爱多了。

    按。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颜回之死

    原本,孔子应该在轻松的生活中老死。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今天就不会知道春秋的历史了。所以,一定有一件什么事情让他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

    鲁哀公十三年夏天的时候,传来了一个噩耗:颜回死了。

    “噫!天丧予!天丧予!”孔子听闻噩耗,忍不住掩面而哭,一边哭,一边说:老天啊,你抛弃了我啊;老天啊,你拋弃了我啊。

    孔子哭得十分伤心,就是孔鲤死的时候,孔子也没有这么伤心过。或者说,从来没有人见过孔子这样伤心。

    “老师,您太悲伤了吧?节哀顺变吧。”身边的学生说,意思是您老人家要注意身体,别哭坏了。

    可是,孔子并没有理会学生们的提醒,他的伤心是学生们所无法理解的。

    “我太悲痛了吗?我的悲痛如果不留给他,给谁呢?呜呜呜呜。”孔子哭得更加伤心,全然不管学生们诧异的眼光。

    按。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按。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孔子的悲痛是有道理的,这种悲痛既是为了颜回,也是为了自己。

    为什么是为了颜回呢?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他甚至认为颜回比自己还要强,自己所强调的一切颜回都是模范执行的,而且,颜回非常聪明。可是,这样一个超级三好学生,却在碌碌无为贫病交加中死去,这不是很悲哀的事情吗?

    不错,孔子说过颜回穷并快乐着,可是事实上谁愿意受穷呢?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大概就是穷并强颜欢笑了。颜回始终没有进入仕途,他为此暗中忧愁,早早地愁白了头发。就在几年前,他还前往西边去游历,希望找到自己的前途。在处处碰壁之后,颜回几乎是绝望地回到了鲁国,从此一蹶不振,卧病在床,直到忧郁而终。

    最近这些年,颜回很少来看老师,因为每当他看到冉有子贡们混得春风得意的时候,他就会感到惭愧。就像如今的同学会,如果从前学习最好的同学却混得最差,他是不会有任何兴趣参加同学会的。

    那么,孔子为自己的悲痛在哪里呢?他同样惭愧,甚至比颜回还要惭愧,自己口中最好的学生这样死去,这难道不是自己害了他吗?

    孔子心怀惭愧,可以想见颜回的父亲颜路是多么的心怀不满甚至怨恨。

    “我可怜的儿子,临死还在说什么克己复礼,克个狗屁,克己复礼能当饭吃?克己复礼是我们屁民能做的事情吗?”颜路喃喃自语,悲痛欲绝。

    颜路的家里很穷,因为儿子始终是个啃老族,满腹学问但是志向太离谱,除了啃老没有别的选择。虽然儿子活着的时候没有过过好日子,颜路还是想能够让他葬得体面一点,问题是,家里没钱,怎么办?

    “有困难,找老师。”颜路带着一肚子的怨气来找孔子了,心说:“他不是总说颜回怎么怎么好吗,既然这么好,出点血总可以吧?”

    颜路来到孔家的时候,孔子正在悲伤。

    “老师,我儿子死了。”颜路对孔子说,语气就有点不对。

    “唉,可怜的孩子啊。”孔子说,他准备说自己会承担丧葬费用,可是没等他说,颜路抢过了话头。

    “老师,凭我家颜回的德行,我觉得要厚葬他。”颜路说话就带着火,似乎在命令孔子。

    “怎么厚葬?”孔子觉察到了颜路的情绪。

    “怎么厚葬?不能只用一层棺木,要用椁。”

    “用椁?”孔子忍不住看了颜路一眼,心说你穷得叮当响,还要用椁?“嘿嘿,我觉得不妥,颜回顶多算个士,怎么能用椁?”

    “不,就要用。”颜路赌气一样说。

    “那你就用吧。”孔子有些生气了,不愿意搭理他。

    “可是我没钱,我想老师能不能把您的车给我,我卖了车给我儿子买椁。”颜路瞪着孔子说,好像要来抢车。

    孔子的火腾地上来了,反过来盯着颜路看,盯得颜路有点害怕了。

    “颜路,我告诉你。德行不德行另说,我们说说各自的儿子吧。我儿子死了,也是有棺无椁的,凭什么你儿子死了就要用椁?再者说了,我虽然现在不是大夫了,可是我还享受大夫的级别和待遇,没有车,你让我出门走路吗?你听说过哪个大夫出门走路的?啊,我看你是脑子被驴踢了吧?”孔子发起火来,一顿痛斥,让颜路无话可说。

    按。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孔子见颜路被训得老实了,这才把语气平缓下来。

    “你以为什么?你以为颜回死了我不伤心?我比任何人都伤心。你回去吧,颜回的葬礼我来操办,你不用操心了。”末了,孔子还是要为自己的弟子出钱出力。

    颜路回家了,挨了一顿骂并得到一个承诺,他的怨恨少了很多。

    颜回的死讯迅速传开了,同学们都很悲伤,毕竟颜回的人品是那样高尚,学问是那样优良,即便大家未必就喜欢他,可是大家从内心尊重他。何况,他是老师最得意的学生。

    于是,不等孔子来说,子贡和冉有牵头,决定大家集资厚葬颜回。

    “子贡啊,葬礼恰当就行了,不要厚葬了。”孔子劝子贡,不希望大家破费太多。

    “老师,您就别管了。”子贡把事情都揽了下来,不想让老师为这个事情太操劳。

    结果,子贡还是厚葬了颜回,包括用了椁。

    “唉,颜回就像我的儿子一样,可是却不能像我儿子一样下葬。这个事情不怪我,都是他的兄弟们操办的啊。”孔子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结果,他还是觉得这样的葬礼不够恰当。

    按。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圣人还是腐儒?

    颜回,后来的历史认为他是孔子最欣赏也是最喜欢的学生,事实上可能也是。

    在颜回死后,鲁哀公和季康子曾经问过孔子同样的问题:“您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

    “当然是颜回了,不会迁怒于别人,也不会为自己的错误推诿,不幸的是夭折了。现在呢,再也找不到颜回这么好学的了。”

    按。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按。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孔子对颜回的赞扬超过对任何人的赞扬,且看看中怎样说。

    孔子说:“颜回的心中能够长久地保持仁德,别的人只不过偶尔想一想而已。”

    按。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孔子说:“上课听讲从来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颜回吧。”

    按。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

    孔子说:“真是死得可惜啊,我只看见他进步,没有见他停留过啊。”

    按。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孔子认为自己不如颜回,前面已经有过引述,这里不妨再引述一遍。

    按。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弟如也。吾与汝弟如也。”

    孔子真的认为自己不如颜回吗?应该是真的,而且,颜回确实比孔子更纯粹更不功利。来看看《荀子》中的一段记载。

    有一天,孔子问子路:“知者怎样?仁者怎样?”

    子路的回答是:“知者让别人了解自己,仁者让别人爱自己。”

    “嗯,你就算个士了。”孔子说,尽管子路品位不高,可是至少还算有想法。同样的问题,问子贡。

    子贡的回答是:“知者洞察别人,仁者爱别人。”

    “嗯,你就算是士里的君子了。”孔子说,子贡显然比子路要高明了。

    同样的问题,问颜回。

    颜回的回答是:“知者了解自己,仁者爱自己。”

    “嗯,你就是高明的君子了。”孔子说,颜回的回答超出了孔子的最佳答案。

    按《荀子》。子路入,子曰:“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入,子同问,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入,子又问,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下面来分析几个人的答案。

    子路的回答说明他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他的目的自然是做官。

    子贡的回答说明他希望了解这个世界,从中找出规律去适应和利用,自然,他的目标是经商,了解别人了解市场,在商战中获胜。

    颜回的回答说明他并不关注外部世界,而只关心自己的想法。因此,颜回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只管这个世界应该是怎样,却不关心这个世界现在是怎样,以及怎样改变这个世界。

    从理想来说,当然是颜回最高子路最低:子路不追求自由,子贡追求身体的自由,而颜回追求思想的自由。

    另一个角度说,子路是俗人,子贡是贤人,颜回是圣人。

    那么,孔子自己怎样回答同样的问题呢?

    孔子在回答樊迟的问题时曾经说过:“知者知人,仁者爱人。”此外,孔子还说过“不用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按。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从这个角度说,孔子的境界基本上与子贡相当。也就是说,确实达不到颜回的境界。

    可是,就是颜回这个比孔子境界还要高的人,对孔子的学说却没有多少贡献。说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实际上却有足够证据说明这一点。

    “颜回对我没有什么帮助啊,只要我说的话他都喜欢,从来没有过疑问和反驳啊。”孔子这么说,觉得颜回对自己没有什么启发。

    按。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事实上,整部论语,提到颜回的仅仅二十一条,这与他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相去甚远。相比较,子贡有三十八条,子路有三十九条。就是这二十一条,颜回提问的仅仅两条,没有一条与孔子有不同意见的。与子路的直言不讳和子贡的拐着弯质疑相比,颜回真是没有什么贡献。

    基本上,颜回就是一个三好学生,永远听老师话的三好学生。或者说,就是个书呆子,或者说是腐儒。贤是贤了,可是也确实没有什么用途。他永远在精神层面上说话,永远活在自己的梦想中。

    颜回对孔子无限崇拜,比孔子本人更坚信孔子的话。

    颜回曾经这样说过:“对于老师,仰望他看不到顶,钻研他深不可测。看着他在前面,突然他又到了后面。老师总是循循善诱,引导我们前进。用知识来陶冶我们,用礼法来约束我们,真是让人学习起来欲罢不能。我已经竭尽了全力,大道似乎就在前面,我虽然想要追随它,却不知道从何入手。”

    按。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循循善诱,这个成语出于这里。

    欲罢不能,这个成语也出于这里。

    虽然这段话说明了颜回对孔子的崇拜,可是也确实说明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有些找不到方向。

    其实,对于颜回的弱点,孔子非常清楚。

    有一次,孔子和子夏聊天,说起了子夏的师兄弟们。

    “老师,颜回师兄的为人怎么样?”子夏问。

    “他这人坚持原则,这点比我强。”孔子说。

    “那子贡师兄呢?”

    “他的敏锐比我强。”

    “那,子路师兄呢?”

    “他比我勇敢。”

    “那,子张呢?”

    “他比我庄重。”

    “那,既然他们各自都比老师强,为什么他们都要向老师学习呢?”子夏问。

    “我告诉你,颜回坚持原则但是不懂得变通,子贡虽然敏锐但是太好强,子路勇敢但是不知退让,子张很庄重但是不懂得妥协。他们四个人的优点放在一起,我是绝对不会去做的。真正的聪明人,要懂得进退屈伸。”孔子这样回答。

    孔子的决定

    颜回的死对孔子打击很大,让他感触到生命的短暂,突然明白自己已经不是老之将至,而是不知道哪一天就会撒手人寰了。

    从前,孔子为了避免被人说自己篡改古人的思想,因此公开宣称自己只陈述古人的思想,而不会有自己的创作。

    按。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可是,如今孔子却有了创作的冲动。如果学习教育几十年,学生三千人,如果只述不作,那么几十年之后还有谁能记得自己?自己的学说很快就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一天,子贡来看望老师了。

    “子贡,我今后不想说话了。”孔子突然对子贡说。

    子贡吓了一跳,怎么无缘无故老师说这样的话?人老了容易犯糊涂,容易五迷三道,莫非老师开始老年痴呆了?

    “老师,别啊,老师要是不说话了,我们学什么啊?”子贡连忙说,想探看下老师到底想干什么。

    “我不说话怕什么?老天说话了吗?不是四季同样转换,不是万物同样生长?老天说什么了?”孔子回答,又好像自言自语。

    按。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贡的感觉,是老师有点糊涂了,看来颜回的死击垮了老师。

    可是,子贡错了,子贡完全错了。颜回的死并没有击垮孔子,反而促使孔子作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