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说春秋之二·秦晋恩怨 > 第五十一章 杀人是一门艺术

第五十一章 杀人是一门艺术

作品:说春秋之二·秦晋恩怨 作者:贾志刚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谁也不是傻傻鸟。

    从察觉到并非父亲让自己去祭祀母亲的时候,申生就感到事情有些不妙了。他提高了警惕性,随时准备应对不测。

    酒倒到地上的时候,申生就隐约闻到一点什么烧焦的味道,他发现地面隆起了。等到骊姬命令小内侍喝酒,申生就猜到了随后会发生什么。

    俗话说:蜂刺入怀,解衣去赶。蛇钻进裤子里的时候,谁还会在意脱个光屁股?这个时候,申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逃命。

    当众人专心致志欣赏小内侍和阿黄因公殉职的过程时,申生已经转身出了后宫。所有人都认识他,所有人都不会阻拦他,因为他是太子。

    出宫之后,马就在宫门外,申生一向喜欢骑马。他飞身上马,甚至不敢回太子府,快马加鞭,一个人逃往曲沃去了。

    杀人的艺术

    申生逃掉了,难道这一次骊姬疏忽了?百密一疏了?关键时刻掉链子了?

    杀人是一门学问,在杀人之前,应该研究一下将要杀的是哪一种人。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必须快杀的,否则错过机会就会打草惊蛇,就很难杀他;另一种是不能快杀的,因为人的本能让他反抗,反而麻烦,但是,如果你给他时间让他自己去想,他会越想越觉得自己该死,最后自己把自己给杀了。有的人,你不能给他时间思考;有的人,你必须给他时间思考。而申生就是第二种人。

    骊姬一直在用眼睛的余光看着申生,她不担心他跑,她担心他不跑。如果申生不跑,献公就会捉住他,出于求生的本能,申生一定会为自己辩解,那时候献公就知道申生是冤枉的。而大臣们也会很快知道,他们会来搭救申生,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自己的阴谋败露,而申生不会被处死。

    所以,骊姬希望申生跑掉,他一旦跑掉,就等于他畏罪潜逃。而申生在逃命之后会冷静下来,然后他会选择替父亲遮丑,会选择承认自己放了毒药,那么自然,他会选择自杀。

    当申生逃跑的时候,骊姬暗暗地笑。她知道,自己赢定了。

    而这一切,都是优施事先教给骊姬的。

    杀人,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而优施恰恰是个艺术家,伟大的艺术家,他把角色的心理研究得很透。

    所以,他杀人很艺术。或者说,他艺术地杀人。

    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那时候还没有和尚。所以我们改成:跑得了徒弟,跑不了师父。

    申生跑了,可是师父杜原款被捉拿了。

    有什么样的师父,就有什么样的徒弟;反过来,有什么样的徒弟,就有什么样的师父。

    通常,春秋那时候国君杀人是比较仁慈的,能不动手就不动手。一般的做法是这样的,派人到要杀的人家里,对他说:“兄弟,国君要你死,你看,我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被杀的人就说:“实在惭愧,还麻烦你跑一趟,怎么好意思再让你帮忙呢?”

    于是,被杀的人自己去找绳子也好、找刀也好,自己解决了。一般来说,没有找毒药的,因为一般人家不备那个。

    派去杀杜原款的人就这么办的,基本意思就是说太子谋杀亲爹,畏罪潜逃,当师父的罪责难逃,怎么个死法,你自己看着办吧。杜原款一听,就觉得这么大的罪,真是该死。他是个文人,动刀子的事情不会干,自己找了根绳子,套好了圈,把脖子比划比划,还挺合适。挂到房梁上,找来一个凳子,就准备投缳自尽。

    “哎哎哎,老爷子,别急别急,不给你徒弟留个遗言什么的?”来人连忙问,态度还挺好。来之前,骊姬交代过。

    “噢,就是,我怎么给忘了?多谢你了。”杜原款那就是一个书呆子,献公让他死,他就急着死,来人这么一提醒,他才想起来该给徒弟一个临终教诲什么的。

    杜原款把一个叫圉的小书童给叫来了:“孩子,我有临终遗言转告申生,你记住了,我死之后,一定转达到人。”

    杜原款的临终遗言是这样的,第一句是:“款也不才,寡智不敏。”

    什么意思?大款没什么才华,寡妇的智力比较低下?错。

    正确答案是这样的:我没什么才干,智谋少,又迟钝,不是个好老师,到死也没教给你什么有用的东西。我没能洞察国君的心思,没有及时让你流亡海外政治避难。主要是我胆子太小,敢想不敢干。因此落到了今天这个被人陷害的田地,吃了小人的苍蝇。我老杜老了,死了也无所谓了,遗憾的只是跟小人分担了罪恶的责任。我听说君子不改变自己的感情,面对谗言决不申辩。遭到陷害,死而无悔,还有好名声留存于世。至死不改变对国君的忠爱之情,是坚强的表现。坚持忠爱的感情让父君高兴,是孝顺的表现。抛弃生命却达到自己的志向,是仁德的表现。临死还想到维护国君,是恭敬的表现。孩子,去死吧!

    杜老师真是一个伟人,如果生在印度,他一定是个圣人。他所说的,难道不是非暴力不合作的升级版——非暴力不抵抗吗?

    杜老师说完自己的遗言,让圉背了一遍,基本上还能记住,把几个不准确的词纠正了一下。杜老师还不放心,又让圉背了第二遍,还有两个字背错了。于是,又背了一遍,还有一个字发音不清楚。

    原本,杜老师还要让圉背第四遍,来人不耐烦了,见过磨叽的,没见过这么磨叽的,忍不住说:“老杜,别磨蹭了,再磨蹭,去那边赶不上中午饭了。”

    杜老师就这样走了,书呆子的祖师爷非他莫属了。

    徒弟等死

    谁也不是傻傻鸟。

    献公没有出兵讨伐申生,这一点优施和骊姬都预料到了。为什么?首先,国君出兵讨伐太子,这将是一个国际笑话;其次,晋国两军,上军在绛,下军在曲沃,真的对抗起来,谁胜谁负无法预料。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最重要的一点,献公也不是傻傻鸟。冷静下来之后,他也想到了这一切很可能都是骊姬设下的圈套。虽然他宠爱骊姬,喜欢奚齐,但是他不时会想起齐姜来。对于申生,从心里他恨不起来,自始至终,他希望申生流亡国外,把太子的位置让给奚齐,他并不是真的想杀死申生。

    献公找各种借口来推诿拖延,甚至连派人去杀申生的尝试都懒得做。

    骊姬很着急,但是在哭闹几次都没有效果之后,她知道,要杀申生,靠献公是不行的。靠谁?有困难,找导演。

    优施早已经准备好了,他已经把这出戏的最后一幕设计好了。

    这个时候,申生在干什么?

    圉已经把杜老师的临终遗言转达到了申生这里,尽管在路上弄丢了几个字,基本大意还是完整的。

    “老师,我答应你。”申生说。

    “公子,不是你犯的罪过,为什么不离开晋国呢?”圉问申生,他虽然熟记了杜老师的那段话,却并不认同那段话。

    “不行。我走了虽能解脱罪责,但这件事的责任一定会落在我爹身上,传出去,就是我在怨恨我爹了。假如罪名不能解脱,出走必然会使它更重。出走而加重罪名,这是不明智。逃避死亡并且怨恨国君,这是不仁德。有罪名而不敢去死,这是不勇敢。死亡既然不可逃避,我将留在这里等待命运的发落。”申生也来了这么一段,不愧是杜老师的徒弟。

    圉没有再说话,有些事情他永远不会懂。

    这段时间,申生就在等待命运的判决。

    第七幕 自杀

    地点:曲沃

    时间:白天

    背景:申生办公室,申生坐在地上冥思苦想。

    主题歌:去死吧。

    申生的近镜头,双目无光,不知所以。

    这个时候,骊姬走了进来。

    “你,夫人,你怎么来了?”申生吃了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骊姬会来。

    “哼,你爹派我来的。”骊姬厉声说道。她扫视四周,再看看申生那一脸的惊讶,放下心来,她原本还有些担心申生会杀了自己。

    “我爹可好?”申生问。他知道骊姬在说谎,但是他不会揭穿她。

    “好,好你个头啊,你爹快被你气死了。”

    “啊,申生有罪。”

    “有罪,你当然有罪,你对父亲都忍心谋害,还会爱国人吗?啊?”

    “不,不会。”

    “你忍心谋害父亲却还希望国人拥戴,谁能对你有好感呢?啊?”

    “没,没人。”

    “你说你想杀害父亲来为国人谋利,国人谁会相信这一套呢?”

    “谁,谁也不会相信。”

    “你坏事做绝,百姓恨你入骨,你这样的人怎能活着呢?”

    “我,我该死。”

    “你去死吧。”

    “我,我去死。”

    “那还磨蹭什么?快点去吧。”

    “我这就去。”

    (背景音乐“去死吧”开始播放,一个男低音反复唱:孩子,去死吧;孩子;孩子去死吧。)

    骊姬气哼哼地走了。申生犹豫了一下,从袖子里掏出一根绳子来,在自己的脖子上比划了一下,嗯,好像挺满意。

    这一切,好像是心理暗示,又像是骊姬给申生灌了迷魂汤,还像是《X档案》里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但是,历史就是这样。

    晋国的祖庙在曲沃,申生觉得自己如果在祖庙上吊,可能会更有意义。于是,申生来到祖庙,找了一个看上去还算不错的横梁,搭上绳子,系结实了,又挽了个圈,准备上吊。

    正在这个时候,猛足来了。

    “公子,你要干什么?”猛足吃了一惊,连忙上前阻止申生。

    “我要死。”

    “为什么?”

    “我爹让我死。”

    “谁告诉你的?”

    “骊姬夫人。”

    “她一定在骗你。”

    “我知道。”

    “那你为什么还要死?”

    “因为我知道我爹一定希望我死,只要我活着,我爹就不会快活。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我不死,我活着很烦闷,我爹也不快乐。我死了,我爹快乐了,我也不烦闷了。”

    原来,申生早就下定了要死的决心。

    猛足知道申生是个死心眼,劝他也没用,心说:“你倒好,一死百了,你爹快乐了,我们这帮跟你混的兄弟们不是就白瞎了?”虽然这么想,不能这么说。

    “公子,你有什么临终遗言?”猛足问。

    “对了,既然你来了,给狐突老爷子捎几句话吧。”

    就这样,申生上吊之前给狐突留了遗言:我有罪,不听你的劝告,以致落到死的地步。我不敢吝惜自己的生命,虽然这样,我爹年纪大了,国家又多难,你不出来辅佐他,我爹怎么办?你假使肯出来帮助我爹,我申生就算是受到你的恩赐才死的,就是死而无悔。

    申生上吊了。

    申生自杀这一年,正好是齐桓公讨伐楚国这一年。

    猛足为申生收了尸,然后去找狐突,把申生的临终遗言转达了过去,老狐突泪流满面,痛哭失声。他很感动,也很激动,但是,他不冲动。所以,他没有说“公子,我答应你”。

    狐突对猛足说:“孩子,干革命要跟对人啊。”

    原话不是如此,但是是这么个意思。

    现在我们来简略总结申生这个人。

    申生,三好学生,优秀三好学生。就是因为太优秀了,被杜老师给害了。

    从任何角度来说,申生都应该逃命。献公多次暗示他,意思就是让他跑,可是他不肯跑。表面上,他是忠实于父亲,实际上,他是让父亲陷入困境和痛苦。申生不想让父亲背负恶名,但是这样的结果恰恰让献公背负了杀死自己亲儿子的恶名。什么是迂腐?这就是迂腐。申生如果逃走,大家都高兴,大家都活得不错,大家的名声也都比现在这样好得多。

    申生的死,直接导致了后来晋国的动乱。

    干革命,一定不能跟申生这样的人。

    历史剧《杀生》落幕了,伟大的导演优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亲痛仇快。

    申生的死只能用亲痛仇快来形容,尽管这个成语在将近一千年之后才被发明出来。

    骊姬、优施和二五都很高兴,以至于骊姬和优施又上演了一场床戏。

    “现在,我们高枕无忧了。”哼哧完之后,骊姬很得意地说。

    “夫人,不能高兴太早啊。太子虽然死了,可是二五说重耳和夷吾更难对付。我看,趁这机会,把这两个也给对付了,那才万无一失啊。”优施的优势在于他可以沟通内外,因此信息比较对称,看事物就比较全面。

    骊姬一听,对啊。跟优施一商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到献公面前把重耳和夷吾也说成申生同党,一并铲除。

    恰好,重耳和夷吾这两天来朝拜献公,目前就在绛。

    骊姬把自己拾掇干净了,立即去找献公。三言两语之间,就要献公把重耳和夷吾一并给办了。

    献公不傻,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三兄弟要合谋害亲爹,本来申生就是冤枉的,重耳和夷吾那就更冤了。尽管知道是怎么回事,献公耐不住骊姬没完没了地嚼舌头,只好点点头,“既然这样,都给我抓起来杀了”。

    骊姬高兴啊,立即派人招二五进宫,率领甲士去捉拿重耳和夷吾。

    奇怪的是,这一次竟然走漏了风声。重耳和夷吾在二五赶到之前双双逃走,回到了自己的领地蒲城和屈城。除了重耳和夷吾,献公把其他几个儿子全部驱逐出境,只留下奚齐,奚齐正式成了世子。

    前面说过,晋献公堪称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的第一牛人,现在来说说理由。

    献公偷了父亲的老婆,至少从国外抢了三个老婆,又抢了儿子的老婆。三代通吃之外,老婆中还有两对姐妹。除此之外,他把自己的叔爷、叔伯、兄弟、子侄们,杀的杀、驱逐的驱逐,除了小儿子,等于是灭了自己家族。

    还有谁比他牛?牛吧?可是,牛人怕老婆。

    现在,内部问题告一段落。

    《国语》记载:“尽逐群公子,乃立奚齐焉。始为令,国无公族焉。”

    从那以后,晋国就没有公族了。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大逆不道。整个春秋,唯一没有公族的国家就是晋国。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历史都会有说明。

    晋献公的心事

    对付完了亲人,该对付敌人了。

    谁是敌人?前面说过,虢国。

    晋献公早就想讨伐虢国,第一次被士蒍劝住了。不过在两年前,晋献公已经讨伐过虢国一次了。那么,两年前那一次是怎样的呢?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那一天,献公把大夫们召集来,先来了一段《最近比较烦》,然后开始猜谜游戏。“各位,我晚上睡觉总是睡不好,也不知道是有什么心事,你们帮我说说,给我想想办法。”

    大家一听,差点没笑出来。你说你的心事,你不知道,来问我们;你睡不着觉,该你老婆想辙,我们有什么办法?

    不过,谁也不是傻傻鸟,既然老大问这个问题,那一定是有目的的。越是莫名其妙的问题,学问就越大。所以,轻易不要开口,开口一定要说无关痛痒的屁话,以免被抓住把柄。

    “难道,是侍卫们晚上走路的声音太大?”一个大夫先发言。这个回答很稳妥,别的大夫们都用赞赏的眼光看他。

    “不是。”献公否认。

    “莫非,最近天气转凉,又有些潮湿,让主公辗转反侧?”又一个大夫说。这样回答也挺好。

    “不是,是心事。”献公有些恼火,这两个傻帽的方向都错了。

    “噢,一定是久不下雨,主公担心百姓的收成。”又一个大夫说。这个回答还兼有拍马屁的功效,大家都觉得好。

    “不是。”

    “那一定是操劳过度,夜不能寐。”又一个拍马屁的。

    马屁一个接着一个,献公有些不耐烦了。其实大家大概能猜出来,献公的心事无非就是废申生立奚齐。但是右派是绝对不会提出来的,中间派更不会说,大家都在看着左派,最后一定是左派来解题的。

    左派人数不多,前面几个发言的也都没有提到这个方面。

    现在,该荀息发言了。大家知道,他是个左派。

    “我想,主公是不是总在想南面的那两个国家?”荀息发言。大家一听,切,这个回答估计也没沾边。

    “荀大夫留下,其他人回家。”献公宣布会议结束,也就等于宣布荀息获得了最佳答案,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看来,左派中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