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唐朝从来不淡定2·李世民的政治课 > 第十一章 苏定方大雾破颉利 天可汗长安见诸酋

第十一章 苏定方大雾破颉利 天可汗长安见诸酋

作品:唐朝从来不淡定2·李世民的政治课 作者:豆子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颉利不敢再藐视这些中原来的铁骑,他开始想办法,出主意。

    他派执失思力作为信使入见谢罪,答应归附,并决定亲自入朝。

    身在温汤中的李世民对执失思力的到来很欢迎,为了安慰颉利的情绪,他愿意派唐俭,跟着执失思力回漠北去慰问。

    智者千虑,终有一失。

    在这一方面,李世民并没有事先和李靖打好招呼。

    因为没时间。

    几天后,颉利见到了快马加鞭而来的唐俭。有了使者送来的安慰,他激动的情绪开始放松了。“使者同志,您该吃吃,该喝喝,我们这里有马奶、羊奶,想吃黄羊我亲自给您射一头!”

    从唐俭的笑容中,颉利看出了未来的和平景象,只需要半年,半年,他就会重整旗鼓,抄了李世民的老家!

    得知唐俭代表大唐跑到铁山慰问颉利之后,李靖同志上火了。

    由于朝廷没通知,他只好领兵与李勣会合在一起。

    经过一番交谈,李靖得知,原来着急的不只是他一个人,李勣也很生气。

    李勣认为,现在与颉利和谈,就等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他建议说:“颉利虽然战败,但是你看看这方圆万里,他们的余众还十分强盛。如果这帮人一直在漠北发展势力,这里路途遥远,我等追之莫及,后悔又有什么用!现在皇上让使者去慰问颉利,颉利必然放松警惕。”

    最后,李勣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不如选出一万精骑,带上二十天的粮食,发起最后一次冲击,一劳永逸,正在今日!”

    可怜的唐俭。

    李靖完全同意李勣的计划,他把事情告诉给了张公谨。

    张公谨闻言反对,他说:

    “唐俭他们都还在颉利的手中,现在发动进攻,他们必死无疑!”

    最后,他展现出自己不懂兵法的一面:

    “况且,颉利已经投降了,赶尽杀绝不是办法,我们怎么能用这样的手法取胜呢?”

    说实话,孔武有力的张公谨同志实在是不明白李世民的用心。

    李靖料到张公谨会有这样的担心,他只抛给张公谨一句话,“想想韩信是怎么破齐的吧!”言罢,不顾阻挠,骑上战马,亲自率领大军于夜间向北进发,李勣率领部队尾随而来。张公谨知道,李靖这是在讽刺自己。

    汉朝韩信攻打齐国的时候,已经得知说客郦食其说服了齐国归降汉朝。韩信感觉自己不能再打,于是下令收兵。

    他帐下的一位辩士提醒他,“将军奉诏攻打齐国,汉王没有让您停止进攻。现在汉王又派遣郦食其说服齐国归顺,他只不过是个说客。靠着那张嘴就能将齐国的七十多个城池拿下,将军统帅着几万人马,一年多才攻占了五十多个城池,将军辛辛苦苦,出生入死,到头来还不如一个小小儒生!”

    韩信听罢,颇感愤怒,率兵过河,一口气灭了齐国。

    这就是韩信破齐的故事。

    李靖并不担心唐俭会不会抢夺功劳,他只是认为,对于整个天下来讲,小小书生实在不值得牵念。

    唐军摸黑前进,很快行进到了阴山,在这里,他们发现了颉利的踪迹。颉利对唐俭很放心,他认为回到阴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古代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甚至没灯泡,士兵也不爱读书,点灯熬油去看书的事儿也没人干。

    所以,当李靖站在不远处的时候,他们多数人正安心地躺在帐篷里面呼呼大睡。

    他们对李靖太过放心,就像总觉得羊都很乖,很好糊弄一样。

    李靖挥一挥手,突然间,杀声震天。

    李靖、李勣与其他将领领兵冲刺,近前围剿。颉利的人只听见外头隆隆的兵马声,下一秒钟,他们已经举手投降,成为俘虏。

    从他们口中,李靖得知颉利并不在此,远处某个地方才是颉利的老巢。天空忽然安静了下来,起起伏伏的山让这次行动没有惊动其他部落。

    现在,李靖要一支先锋队伍作为前锋直刺颉利大营,搅乱阵列。

    该派谁去?

    李勣吗?

    此事不可,李勣同志现在很忙,此时他正在碛口安插军队,把住了颉利逃跑的必经之路。他这是采用先进的“关门打狗”策略,断绝敌人后路。李靖自己当然不能去,如果他领着二百精锐突袭颉利,屁股后面的几万大军要谁管?

    这一场漂亮仗,一定要找一个靠谱的猛人。

    苏定方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才。

    姓名:苏烈,字定方。

    生日:开皇十二年(592)。

    籍贯:冀州武邑(河北省武邑县)。

    职业:将领。

    爱好:生擒敌军将领。

    战斗值:★★★★★★★

    备注:不世出。

    苏定方自幼武艺超群,十五岁随父从军,便以勇猛闻名于军中。

    年少的苏定方曾亲手斩杀过农民起义军将领张金称,威震山东。许多威猛的将领都曾死在苏定方的手下,所以,此人当年的名头可谓响当当。后来他跟着窦建德混,再后来跟着刘黑闼混,所以,我们终于明白,这两人的部队为何会如此生猛,敢不把李渊的正规军放在眼里。

    刘黑闼死后,苏定方不再外出,回到家里隐居起来。

    他这样的猛士,日子不会安生,尤其是在贞观初年,李世民屡屡逼朝臣举荐人才,不论是文是武。

    所以,每天都有人跑到苏定方家唠嗑,主要话题就是劝他当兵(举荐有功者,赏)。当时刚从武德年间过来,日子过得也不怎么好,经不住人劝,苏定方就加入了军队。苏定方的能力很快得到了别人的认可。

    靠着军功,他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将领!

    逢战必胜,凶悍绝伦,苏定方到了李靖帐下,李靖更是不会让他这样的人才错过任何表现自己的机会。

    苏定方很高兴。

    苏定方非常高兴。

    苏定方今天特别高兴。

    尤其是今天的天气,让苏定方找到了神出鬼没的感觉。

    天公作美,没有下雨,也不露太阳,大雾白茫茫一片,能见度基本为零。

    这种鬼天气,不适合开车,不适合开飞机,也不适合见女友,却适合奇袭。这也是李靖最想要的天气,摸黑尚且要看路,可这天气根本用不上火把,即便用了,敌人也看不见自己。天助我也,去吧,苏定方。按照事先约定好的计划,苏定方率领两百精锐率先到达了颉利营帐附近。

    十里近,突厥侦察兵毫无知觉;

    九里近,突厥侦察兵毫无知觉;

    八里近,他们依旧没有丝毫反应……

    能见度是没有的,除非离你很近。

    终于,在距离突厥大营七里地的时候,这两百精锐被颉利的斥候撞了个正着,他们慌忙往回跑,消失在了茫茫白雾之中,斥候把状况告诉给了颉利。

    先来说说突厥大营吧。

    这回颉利安定下来,部落占据了连绵百里的地盘。里头有各种家族、士兵,生活区又有妇女、儿童,还有各类牲口,以天为盖,以地为枕。只不过今天情况特殊,这铺盖有点儿太厚,能见度很低。

    斥候的话让颉利惊呆了,颉利受够了李世民这个不讲道理的家伙。

    说好不打了,你怎么还打!

    下属问:“可汗,咋办?”

    颉利曰:“还他妈愣着干啥,都给我跑,马不停蹄地跑!”

    为了能跑得快点儿,颉利扔下妻小和军队,抢了一匹快马,头也不回地跑了。

    最可怜的当属颉利手底下的兵了,他们完全没搞清楚状况,无头苍蝇似的往大部队逃跑的方向跑去。这可苦了容易掉向的诸位仁兄,在大雾和苏定方的双重袭击下,他们纷纷表示已经找不着北了,抱着头只顾冲撞。两百精锐冲击了突厥大营,成功地将突厥军队逼上了绝路。突厥完蛋了。

    苏定方顺利完成了李靖交给的任务,他把颉利的兵撵到了李靖的大军面前。

    杀吧,永除后患!

    唐军杀得天昏地暗,斩首敌兵万余人,俘虏男女十几万,杂畜数十万。

    于是有人问了,张公谨最担心的唐俭同志如今又在哪里?他不会也被当成突厥人杀了吧?

    是的,事情最具有喜感的地方就在这里。

    话说突厥兵不战自溃,四下奔逃,颉利骑马便跑,连媳妇们也不顾,留下义成公主和他儿子在那里大哭。这是坏事,但也是好事,试想,一个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的人,会想到唐朝使者吗?

    所以,当大家像过狂欢节一样大喊大叫着乱窜,唐俭也跟着乱窜。

    大家见唐兵杀来,就往唐军杀过来的反方向跑去,而唐俭不一样,他迎了上去。好在唐俭同志穿的是大唐官服,和突厥人的皮裘有着明显的区别,被唐兵一眼认出,带给了李靖。唐俭有种泪奔的冲动,他也不知道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在各位将领的带领下,唐兵纷繁而又有序地捣入了大营,杀掉了一直怂恿颉利南下的义成公主,擒获了他们的孩子叠罗施。

    但是,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

    颉利呢?!

    是啊,颉利呢?

    是时,颉利骑着那他匹快马跑着呢,此时正好跑到了碛口,而且屁股后头还跟着一万多和他一样跑得飞快的兵。

    你跑,我也跑,大家跑才是真的跑。

    通过碛口,颉利觉得情况不太对劲,刚开始才一万逃兵,等到了这个地方,扭头一望,竟然发现多出了数倍人马!这是奇迹吗?难道是我的兵都舍不得我,统统跟我来了?这也太让人感动了吧!

    颉利想哭。

    多出来的人马,不是自己人,而是李勣,率领大军围上来了。酋长们也不管颉利不颉利的了,就在颉利的眼皮子底下,那帮酋长纷纷率领部众投降,唐军将他们全部俘虏。李勣大获成功,俘虏五万人而还。

    但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这里头还是没有颉利。

    颉利不是省油的灯,见此路不通,领着能打的亲信杀出一条血路,一路往苏尼失的地盘跑去。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闻讯,引兵逼向苏尼失,令其交出颉利。苏尼失是颉利曾经最好的朋友,真可谓是落难时刻见真情啊。

    我们说过,颉利是个多疑的人。

    他的文库里,没有“永远值得信任”这几个字。苏尼失,信不过。半夜,颉利从睡梦中爬起,一个人跑到了荒谷之中藏了起来。据说,那时候,他的样子非常狼狈。第二日,苏尼失一觉醒来,发现颉利逃跑,大惧,怕是没法交代,便发动部落所有人到荒谷对颉利进行了一番人肉搜索。

    终于,他们在一个极为偏僻的地方找到了狼狈不堪的颉利,苏尼失很激动地看着颉利。

    他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大唐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率军前来。苏尼失献俘,他们押着颉利,一路向长安走去。苏尼失也跟着来了,他举众来降,因为他的这个举动,漠南再也没有了边患。苏尼失已经很够义气了,是颉利妄想得太多。谁敢跟李世民打呀?这么多的教训,还不够吗?都省省吧,过几天太平日子。

    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就这么彻彻底底地败给了李靖,败给了李世民。

    与颉利的狼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世民同志此时应该刚刚洗完澡,从温泉爬上来,擦干身子,盘好发型,穿上黄袍,高高兴兴地回到了长安。一场浩大的典礼就此拉开帷幕,主要演员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各个部落的酋长。

    他们原本是西域、北庭、岭南、交趾、西南的部落酋长,今日齐聚一堂,来到大唐首都长安,专为朝见李世民。

    经过商议,他们决定请李世民上尊号为“天可汗”。

    也许是文化有所差异,对这么一个伟大的称呼,李世民感到很疑惑。朝堂上,当着众人的面,他问:

    “朕是大唐天子,怎么又委身成了可汗?”

    可见,李世民对可汗这个称呼很不感兴趣。

    群臣及四夷酋长面面相觑,还是朝臣会看眼色,上奏说改称万岁,众人这才很尴尬地悦服了一把。不过,后来李世民琢磨了一下,觉得既然其他民族都称天子为“可汗”,那么,他们用“天可汗”这样的称呼称呼我,又有何不可呢?于是,又欣然接受了“天可汗”这样的称呼。

    从那天开始,世界上就有了这样一个人,他既是中原百姓的皇帝,又是游牧民族的可汗,远方诸国甘愿当他国家的属国,诸国君长甘愿称他为天可汗。

    颉利被俘进京的时候,这场盛会才刚刚开始。

    颉利:靠,你们不是说要和谈么?!

    李靖:最失败的听众就是你这样的,人家随便说说,你却当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