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唐朝从来不淡定1·建唐大业 > 第二十七章 窦豪侠仗义起河北 宇文兄淫逸称魏县

第二十七章 窦豪侠仗义起河北 宇文兄淫逸称魏县

作品:唐朝从来不淡定1·建唐大业 作者:豆子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窦建德,573年出生,贝州漳南(今山东武城)人,从祖上八辈(也可能是九辈)算起,到他这,都是农民。虽然是农民,可窦建德小时候,家境甚好,但顶多也就是个全村前三名。窦建德从小就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为人又豪爽,深得乡亲们的喜爱。可他再豪爽,也得跟土坷垃打交道。

    在那个没有金坷垃的时代里,一个农民,要想成功,就必须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

    凭借自己一身高超的武艺,仗义豪侠窦建德终于把他家没人当过官的魔咒给破了——他当上了里长。里长,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村长。哪一天你在去割麦子的路上碰见窦建德,一定要记住,不要喊建德,要喊窦里长。

    乡里人对窦里长的尊重是自然而然的,因为除了豪侠之外,窦建德还是一个大善人。

    窦建德少年时,乡里有户人需要发丧,可这家人非常穷,穷得连安葬费都出不起。这样的家庭,只能随便找个地儿,用草席子把死人裹起来埋掉,然后堆出个馒头堆,易于辨认。没有钱,死都死不起。

    可巧,送葬的路过了窦建德家的地。窦建德此时正在耕地,用的自家的老黄牛。他见这家人哭得凄惨,便去打听。听完他们叙述,竟然将尚在耕地的牛送给了人家,还说:“这是头好牛,你们把它卖了,买口棺材将老人家好好安葬,再置办点产业,日后好过活!”

    隋朝是国富民穷的朝代,家里有牛,就好比现在我们在北京有房,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总之,窦建德的义举让那家人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回到乡里,竟然逢人便说。不料,此事竟然被大家口口相传,窦建德的名声愈发大了。那个时候,漳南镇上窦豪侠是乡亲们津津乐道的口舌。

    不过,窦大侠再出名,也仅仅限于一个镇子。所以,倒霉事儿就发生在了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身上。从外乡来了十几个小偷,说他们是小偷实在抬举了,应该说他们是入室抢劫犯,能偷就偷,不能偷就抢,这还不是抢劫犯么?这伙人偷着偷着,就偷到了窦建德家。

    对于他们这种行为,后来当地人有且只有两个字的评价:找死!

    入室抢劫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那样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抢劫是犯罪,是一群人堵住一个人(也有可能是两个人)的暴烈的行动。这活儿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那需要合作。十几个人,有站岗的,有放哨的,还有入室操作的,万一碰见硬茬,便一呼百应,提着砍刀冲进房间,对户主一顿海扁。

    成功拿钱之后,强盗一起冲出村庄,无人敢拦。

    显然,到窦建德家偷东西的这伙强盗是惯犯,他们很轻松地摸到了窦建德的宅院之内。既然瞄准了目标,就该像猛虎一样扑向自己的猎物。于是,其中三人二话不说,提着刀就冲进了屋里。其他人分工合作,有防止村民自卫队前来突袭的,有为逃跑路线开道的。当大家带着习惯而又闲散的心情听完数声惨叫之后,他们突然觉察到了事情的不对。

    等在外头的几位仁兄明显知道这次是碰见牛人了,再跑到门前一瞧,见三人的血喷得满地都是,曾经火热的身躯已经变成了三具尸体。他们再也不敢在此地久留,准备逃走。但,绺子上的规矩,不能让一个兄弟脱离组织。三个出去,一对半回来,这才够意思。

    十几个人没有敢进屋说话的,他们在外头用近乎哀求的语气,请求窦建德将这三具尸体扔出来。窦建德藏在暗处,对强盗们说:“当然可以,你们扔条绳子过来,我帮你们系上,你们拉出去就行了!”强盗乖乖听命,片刻之后,窦建德让他们开拉。一拉之下,强盗才发现,原来尸体也这么沉重。

    突然,一个黑影从房门里冲了出来,强盗见从绳子那头蹿出来一个大活人,放下绳子就跑。不料这东西移动得太快,连身手都看不清,一阵拳脚就劈头盖脸打向了这帮强盗。是的,这就是窦建德。半分钟后,十几人中又被劈死了几个,其他人屁滚尿流地翻墙而逃。

    窦里长家多了几具尸体,当然会引起轰动,一传之下,声噪绿林。

    窦里长似乎对这名声并不太在意,他不喜欢暴力,他喜欢温良恭俭,大有圣人再世的气魄。但是,就算窦里长这样的好人,也曾犯过国法。这事儿要怪,实在不该怪窦建德,得怨在杨坚的头上。隋文帝杨坚同志晚年犯了典型的老年皇帝痴呆症,他严刑厉法,一钱弃市。所谓的一钱弃市,就是你贪污一文钱和贪污一万两黄金一样,是大罪过,要发配边疆。

    窦里长并不见得是犯的贪污罪,也有可能是打死了县令家的疯狗被判死刑,但总之是栽在这种一钱弃市的法文上了。于是被迫逃亡他乡,后来杨广即位,大赦天下,窦建德才回到了家乡。他回到家不久,就遭遇到了一件大事:父亲去世。

    此时窦建德的名声已经在乡间鼎沸了,发丧那天,光是自发前来送葬的就有一千多人,场面十分隆重。大批大批的财礼送到了窦建德面前,最后一分不收。事情到了这里,恐怕窦里长该改称窦大善人了。

    可惜窦建德没等到那一天。

    窦建德参军了,随杨广东征高丽,是个一点名分没有的小兵。某日,军中举办选贤大会,窦里长成为最热门人选,什么王副官,什么刘二代,都一边儿去。在大家的一致举荐下,窦建德成功地由窦小兵变成了窦二百人长,于是,他的手下由零人变成了二百人。可他并不满意,他对杨广不满意。

    目睹生灵涂炭,而皇帝征伐无度,他心生怜悯,义愤填膺。恰在此时,孙安祖来了。介绍一下,孙安祖也是山东人,窦建德的老乡。此人上有老下有小,不愿入伍。上头有命令,县官不得不执行,孙安祖不入伍是不行的,于是用刑(用的是鞭子)。

    孙安祖脾气大,你逼我我弄死你。于是,跳起来把县令给杀了。

    孙安祖逃跑了,窦建德全家(窦建德除外)当了替死鬼。到最后老孙无路可逃,还是投奔了窦建德。凭借自己的声威,窦建德起兵反隋,很快便建立起了自己的军队。现在,窦二百人长变成了窦大王,窦大王的军队扩充很快,几乎整个河北都成了他的势力。从自称夏王那天开始,窦建德的起义军名声已经达到了一个制高点。

    可是,有人并不怕他。

    这个人,就是被李密憋了好几个月而不得西去的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命不大好,李密死后,王世充依然占据河南等地,他还是不敢上去招惹。于是,他找了个相对好发展的地方,准备在那里停下来歇歇。河北魏县,宇文化及的首选。此地位于今山东、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虽然是窦建德的辖地,但距离乐寿(天津之南)距离不短。

    宇文化及油光满面地跑到魏县,并不是为了跟窦建德争地盘,他没那实力,也没那胆量。宇文化及跑到魏县,是为了安顿下来,好好享受。从江都一路走(应该用逃)来,数月之间,宇文化及已经走了九百里地了,跟乌龟一个速度。将士叛离、腹心全无、兵士日蹙(音:促),是史书对他此时情状的生动描述。

    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二人在魏县,倒也明白自己的处境。是,我们杀人太多,而且都是有用的;我们抢东西太多,而且都是百姓的。各路反王能饶我,百姓不能饶我。人间自是无处逃,尚有一路可归天。一直不肯承认现实的宇文化及现实了,他不想就这么死,要死,也要像皇帝一样死去!

    于是,他在魏县称帝了。

    兄弟二人每日饮酒作乐,并把萧皇后等人叫出来作陪。某日,弟兄俩喝酒喝到痛处,吐一口酒气,闹了起来。宇文化及135°仰望天空,再看着弟弟宇文智及,嘟囔道:“都怨你……”宇文智及不听则已,一听暴怒。他指着宇文化及的鼻子道:“你再说一句!”宇文化及也怒了,满口怨气地指责道:“全都怨你!我当时不想当首领,你非让我当。现在我一事无成,兵马日少,还背负着弑君的罪名,天下没人容得下我们。就快要被灭族啦兄弟,你说这事儿不怨你怨谁?”

    宇文智及一听,气得直拍桌子。他气急败坏地骂道:“一开始你就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情势好了你作威作福,情势不好你埋怨别人。你就知道把屎盆子往我头上扣,你要是这样,还不如直接砍了我,拿着你弟弟的脑袋向窦建德请功呢!”

    宇文化及不再说话,只是搂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哭。哭完了,开始怨,怨完了,开始哭。兄弟二人长幼不分,整天就喝酒对骂,互相埋怨。宇文化及曾经对自己的手下感叹道:“人固有一死,不在死之前当一把皇上,那这个人这辈子也太不值了!”随后,他干了一件轰动天下诸王的大事。

    宇文化及用毒酒灌死了杨浩,自立帝于魏县,国号为许,改元天寿,置百官。

    这下,宇文智及再也不能直呼其名,应该改叫他陛下了。当了帝王的宇文化及并不能摆脱二的命运,有传说道,他这种不要脸的行为惊怒了天神。就在他即位之后不久,发生了一件奇特的天文现象。

    时间:武德元年(或者说是天寿元年)十月初一,公元618年10月24日。秋末冬初,天气微寒,发生了日食。

    在古代,日食不会遭到众人围观,反而会让人恐慌。因为日食代表着上天的愤怒,代表有怪物侵吞了圣洁。当然,这是迷信。但以后报道日食,请诸位记住,日食一定发生在中国的农历初一(国际通用历法无法确知哪天是初一,这里说的是中国阴阳历,俗称阴历、农历),中国历史上记载日食和其他天变非常精确,这是万古不变的定理。

    现在,我们还是要注视地上,而不是天象。

    宇文化及:地震不可预测,地动仪管个蛋用?

    张衡:最起码仪器不拿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