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豪商 > 第九十五章 墨娘子(求收藏,求推荐)

第九十五章 墨娘子(求收藏,求推荐)

作品:天下豪商 作者:大罗罗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朐山县,榷场港。

    通海巷位于朐山县外的榷场港口旁边,不远便是浩瀚的海州湾,海面上商船渔船往来如织,不时有满载货物的高大帆船进出,热闹非凡。通海巷内却绿柳成荫,一片宁静。

    通海巷东段,几乎挨着海滩,一座新修葺过的酒楼内,悠扬的丝竹曼歌,正从一间可以看见海对岸云台山景色的包间中传出。

    包间内,几名穿着白色大袖衫襦的女伎拿着竹箫、胡琴和七弦琴在合奏一曲。

    一位穿着不知道是波斯还是竺式样的红裙,戴着头巾面纱的歌伎曼声唱道:“月华收,云淡霜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道、重城不见,寒江外,隐隐两三烟树……”

    歌伎唱的是柳永的《采莲令月华收》,歌声起伏,婉转缠绵,有着不尽的柔情蜜意。让听曲的武好古和潘巧莲都忍不住一遍又一遍望着对方,仿佛在用目光告诉自己的挚爱:我们是不会分开的,永远都不!

    一曲唱罢,那歌伎站起身,冲着包间里面听曲的客人们盈盈一福,然后取下了面纱头巾,露出了一张充满了异国风情的面孔。

    这是一名胡姬,她的眼眸是黑色的,鼻梁挺直,皮肤白哲,五官精致,弯曲的眉毛又黑又浓。看这长相并不是日耳曼、斯拉夫种的,多半是波斯或是地中海沿岸的人种。

    这胡姬虽然是个绝色的美人儿,但是年纪却有些大了,至少有二十六七岁,放在后世没什么,可是在萝莉当道的北宋青楼行中,这年纪的歌伎却也不多见。

    她的脸上没有笑容,双眸中也流露出了哀伤,不知道是因为被自己所唱的词曲感染了,还是真的想到了什么伤心的往事?

    不等武好古等人发问,将众人带来这座名为听涛阁的酒楼吃饭听曲的纪忆便眉飞色舞地道:“怎么样?还听得入耳吧?”

    这胡姬虽然上了年纪,但是歌喉却无可挑剔,唱得也是柳永柳三变的名词,而且还唱出了情侣依依惜别的那种意境,实在令人心潮起伏。

    米友仁摇着扇子笑道:“忆之兄,如果我没猜错,这胡姬定不是听涛阁养的,而是你姑苏纪家的家伎吧?”

    “何以见得?”纪忆笑着问。

    “如此姿色,如此歌喉的胡姬,便是在开封府都不多见,何况是在海州?

    况且,这般年纪的歌伎不是升了老鸨,便是从了良,还在献唱的,也就只有富贵人家养得家伎了。”

    纪忆连连点头,笑着:“果然没有能瞒过你米元晖的,她便是我家的家伎。

    墨娘子,过来陪武员外、米衙内、潘衙内和尹衙内喝杯酒吧。”

    “喏。”

    胡姬应了一声,第一个就到武好古跟前。武好古是有佳人相伴的,虽然为了行走方便,潘巧莲换上了男装,可是她那等妩媚姿容,就是穿上男装,也瞒不了谁。那胡姬自然也能看出来,于是也没有撩拨武好古,只是从一旁伺候的女使那里取过酒壶,给武好古酒杯斟满。尔后便给自己也倒了一杯,又拿起酒杯,遥遥一敬,用甜甜腻腻的吴音:“奴奴敬武员外。”

    武好古举起酒杯,并没有喝,而是好奇地问:“墨娘子,你是何方人士?”

    “奴是明州人士。”

    明州就是宁波。

    宁波人?武好古心:你骗我,我见过宁波人的,没你这样的。

    “在下问的是墨娘子的祖籍是哪里?”武好古又问了一句。

    “奴的祖籍是广南东路广州番禹县。”

    广东人?看着还是不像啊,中东人还差不多……

    纪忆知这时笑着插话道:“大郎,在广州是有不少白番后裔的,他们的祖先最早从南朝时便到来了,至今有数百年了,其中一些白番后裔已经不知祖籍何方,也忘记了乡音,完全入了华夏。

    这位墨娘子的母亲,便是从广州来的,当时已经怀有身孕,在明州生下了墨娘子。约莫十七八年前墨娘子又辗转到了我家,成了家伎,一直到今日。”

    “原是如此。”武好古点了点头。心里很有点同情这个墨娘子了,虽然她是个番女,但是姿容、身段、歌喉,恐怕都不在李师师之下。

    可是却一辈子不红,最后入了商人家做家伎,而这家伎又做了十七八年,从父亲伺候到儿子,连个妾都没混上去。

    看来这世上不如意之人,也是十常八九啊。

    不行,那么好的人体模特儿可不能让一直在纪忆家里面耽误下去,得寻个机会把她要来做个人体模特,将来也好在中国,不,是世界美术史上留名……

    武好古刚想开口向纪忆索要墨娘子,才忽然想起潘巧莲就跟自己身边呢!

    虽这年头男人纳妾再正常不过了(武好古可不是要纳妾),可是潘巧莲……武好古心虚地看了眼潘巧莲,见她正笑靥如花地看着自己,哪里还敢提这茬?

    墨娘子这时敬完了酒,便莲步轻移出了包间,武好古望了眼她的背影,才依依不舍地将目光收回,眼角的余光,却扫到了那个高丽棒子尹奉,忽然发现他的一双三角眼睛,也正直勾勾看着墨娘子的背影,还咽了下口水,仿佛想把人家一口吞了似也。

    不过就墨娘子的身板,要真送给了尹奉这个柴禾般的高丽衙内,还不三下两下就把他吸干了?

    高丽衙内这时也把目光收了回来,正好发现武好古笑吟吟看自己,颇有些尴尬,忙笑着转移话题道:“听武员外是开封府第一的画师?”

    武好古笑了笑,刚要谦虚几句,他的好徒弟米友仁却替他吹嘘开了:“家师乃是宋画第一人,这可是李龙眠,王晋卿和家父共同评定而出的。”

    “米衙内,”尹奉居然很了解宋朝书画名家的,这时突然插话问,“另尊可是米襄阳?”

    “正是,”米友仁道,“家父正是米元章。”

    尹奉不敢相信,又看了看纪忆,纪大官人点点头,笑道:“没想到吧,米襄阳的衙内竟然拜了这位武崇道武员外为师。”

    着话,纪忆又笑着问武好古道:“崇道兄,在下也是个爱画之人,不知可否求得一纸墨宝?”

    “好啊。”武好古一笑,马上应了下来,他拒绝谁也不会拒绝纪忆,纪家超级有钱,姑苏纪半城啊!

    “不知忆之兄想要怎样的画?”武好古问。

    “美人图样,”纪忆,“照着真人来画。”

    “像这幅吗?”武好古一伸手,他的好学生米友仁便递上一个画卷,武好古拿个画卷后就给了纪忆。

    纪忆展开一看,原来是一幅《毗沙门图》,图上的“毗沙门”,纪忆却是认得的。

    “画得是智深大师?”

    武好古点点头,“这是元晖摹的,便送你了。”

    在从涟水到海州的途中,武好古便开始教米友仁临摹自己的几幅新作了,其中便有《毗沙门图》。从官船上下来的时候,武好古就叫米友仁拿了一幅《毗沙门图》的摹本,准备要送给纪忆的。

    武好古又:“待吾返回开封,便为忆之兄作画如何?”

    “好,便一言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