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中国流行音乐的水平
先来一首劣质打油诗:
花花轿子人人抬,
官船来往乱如麻,
群众冷看宴宾客,
生意做尽楼塌了。
正文:
所谓议论文,必须要有论点,而如果是散文,则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归根结底,一篇文章,需要有自己的主体思想。(这个和胖家没关系~~)
而从数学思想的角度来,要立论,必须先下定义。
那么,起中国流行音乐,那么得先明确,什么是中国流行音乐。无论拿出的定义别人是否赞同,至少得自己先清楚,不然,就是各种鸡同鸭讲,误会连篇,各自为战,不止不休了。
如我一直以来的法,流行音乐,就是在广大群众,普通人,老百姓,各个年龄层,各个职业,各个阶级,要么所有,要么一部分群体里流传的有人声部分的音乐作品。这个定义可以“自古以来”,不被年代、流派、政治形态等因素制约。
而中国流行音乐,就是受众是中华民族的流行音乐。例如,被广泛海外华侨所喜爱并流入了内地,即使在内地不太知名的音乐作品,也可以纳入中国流行音乐的范畴。那么很显然,少数民族语言、甚至外语的音乐作品,也是可以具体视情况纳入的。(毕竟,有的少数民族人数太少,其音乐作品的受众基数实在可怜得不好意思算作“流行”)
一般而言,粗略以中国人口15亿总数计,如果一首音乐作品的受众起码100万,或者保守估计在1000万左右,就可以纳入讨论范畴。(另外,如果本身没有在中国广为流传,但是被翻唱为中文歌而流行,那么原作自动可以纳入讨论范畴)
中国的流行音乐,最早明确可查并系统整理的,也许是《诗经》。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由于时代技术的限制,文字的传承在古代远比音乐传承要容易,所以中国的艺术发展史上,文字的成就甩了世界几条街,但音乐方面却没有特别的突出。所以,自古以来,中国历代的流行音乐,今人得以见到的,绝大多数是文字形式的歌词。
而在当时被作为歌而唱出来的唐诗,我们并不知道唐人是怎么唱的;代表曲调的宋词的词牌,我们也只能知道词牌名,却难以考据具体的旋律。而等到明代,中国皇室率先发明十二平均律了,当时中国的流行音乐和世界其他文化圈相比,并没有显著的长短差距。然而,满清00多年的钳制和倒退,让中国不仅流行音乐,包括广义的音乐都陷入了停滞不前的低潮。与此同时,文艺复兴的欧洲,在音乐方面,却日新月异,为现代的流行音乐的发展打下了相对最雄厚的基础。
所以,在民国时期,西学东渐,流行音乐的新思路也传入了中国——此时,已经落后了很多了。当时的中国音乐人有很好的学习心,同时也保持了良好的创作态度。一如000年前孔丘老人家的法——“思无邪”。
有一种法,认为197年,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为代表的一批作品,为现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轫之作。(如李叔同的《送别》为例,更早的一批经典之作的旋律并非国内原创)
《铁骑下的歌女》《四季歌》《夜半歌声》《马路使》《给我一个吻》《何日君再来》《义勇军进行曲》《渔光曲》《桃花江》等等,那个时代的中国流行音乐,题材广泛,有雅有俗,因情而歌,既有非常接地气的,也有适合战斗理想的,更有用于秦楼楚馆的。总的来,因为创作人继承了不少旧时代的文学底蕴,歌词在凝练性上有的颇为不错,但有的又因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显白,而在旋律方面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具体质量是高是低,但多数都谈不上复杂,演唱风格的技巧处于学习摸索阶段(周璇是一个发展的标志),对于编曲的重视和而今相比,几近于无。综合质量参差不齐,富于创作激情而没有成型的风格。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歌手,具有代表意义的,粗略可以几个。
金嗓周璇
银嗓姚莉
京腔白虹
秋水龚秋霞
“华籍日人”李香兰
低音白光
鼻音吴莺音
(貌似都是女的,这和时代审美也许有关系?~~)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流行音乐进入了新篇章。
这个新,不仅是技巧与风格,更是精气神。
一个面积辽阔人口中国的全国性的范围下的万众一心,在世界上史无前例。这种时代风气很容易凝练出高质量的传世之作,但对于风格多样性的发展,却不一定是好的。
另外,民国时代发展的那批优秀音乐人,有很大一批在新中国继续发挥着。也许是常识,也许是科普,0世纪、4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歌影业,是**渗透非常成功的,当时的很多明星都是**地下党员,一边艺术创作,一边干着提脑袋的事情。虽然,受苏联**一度短暂实行的ggq的政策以及共产国际的一些作风的不良影响,在私生活上不少人丰富非常,甚至朝秦暮楚。(著名的有金山这样的扛把子,李云鹤这样的名人也在其中)
好吧,题外话到此为止。
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之间,这个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在技术水平上继承了民国时期的底蕴,技术上有一定的发展,精神面貌上有极大的改变。
《歌唱祖国》《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英雄赞歌》《敖包相会》《九九艳阳》《马儿啊,你慢些走》《翻身农奴把歌唱》《我是一个兵》《绣红旗》等等。
这个时代能够流传到今日的作品,质量是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一个高峰,歌词深刻,旋律普遍大巧不工或者反璞归真,演唱风格偏然,单纯在音乐上的编曲依然重视不足,风格多样性是短板。主要是将民族传承元素、外国先进技术、时代情怀相结合而创作。
1966年至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就不得太细了。
以李云鹤为“艺术总监”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中国流行音乐,风格多样性进一步收缩,但真实历史上离“八个样板戏”的夸张法,还是挺远的。艺术成就很高,但和前一个时代相比,谈不上什么突破。不过,从材料学的角度来,这个时代为未来中国民歌和戏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度娘一下这个时代的《歌唱祖国》,算是历代至燃版。
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大陆流行音乐。
直到杨弦在郭兰英的《我的祖国》的影响下创作了《中国现代民歌集》,台湾那边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流行音乐。直到温拿乐队和许冠杰的出现,香港那边才有了能称为粤语流行音乐的作品。
时代的开拓者往往并非集大成者,或者,一个时代因一个才而开创,一个时代因一群才而兴盛,又或者,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圈里,并没有出现李白苏轼那样的才中的才。
也许会戳中某些人的柔软逆鳞,但不得不,无论是杨弦还是温拿乐队,甚至更强一些的许冠杰,以他们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港台作品,和民国时代的中国流行音乐有着类似的特征——创作发乎于情,技术上没有深厚的底蕴而更多在探索,风格上丰富多样,综合质量参差不齐,少有传世之作。
这里多一句,很多人在谈论流行音乐的时候,往往把港台音乐杂糅在一起,然后一并和大陆流行音乐比较,这是智商有硬伤的做法。香港流行音乐和台湾流行音乐,发起人不同,创作目的不同,思想脉络不同,只能相互比较,不可能等同。
从1976年,到80年代中期。
所谓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大陆的改革开放,开放的不仅是经济政策,也是思想。
如果19八9年,《一无所有》和《血染的风采》在香港十大中文金曲评比中名列前茅,这个情况可以作为香港流行音乐正视大陆流行音乐的标志或者证据的话,那么在80年代中期之前,香港和台湾方面,对大陆流行音乐的认识,多数处于地下。交流进而学习,是单方面的。
殖民时代的香港不必细,台湾在1991年5月1日才结束“动员戡乱”,无论湾湾媒体人自我标榜思想多么自由,不过是一个笑话,一个百步笑五十步的笑话。
在这个时期,大陆流行音乐继承了李云鹤总监时代打下的基础,创作风格重新开始多样化,并且以拿来主义吸收学习以台湾、香港流行音乐为首站的外界作品。甚至广泛流传着“白听老邓,晚上听邓”的口头禅。不过,学习归学习,这个时代并没有出现学习后的成果。
《驼铃》《乡恋》《祝酒歌》《那就是我》《绒花》《雁南飞》《长江之歌》《我爱你,中国》《牧羊曲》等等。
这些优秀的作品题材丰富,感情真挚,歌词朴实隽永,旋律优美,演唱动人,编曲开始起步但仍是短板。这个时代的佳作,是大陆流行音乐自主发展0年的成果。
七十年代中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是香港流行音乐里电视剧歌曲的黄金时代,也包含了谭张争霸的前期,也许,可以再加上一下陈百强?
《楚留香》《笑看风云》《岁月无情》《京华春梦》《万水千山总是情》《万水千山纵横》《两忘烟水里》《万里长城永不倒》《上海滩》《情义两心坚》《何日再相见》《李飞刀》《铁血丹心》《东方之珠》《梦里几分哀》《旧梦不须记》《偏偏喜欢你》《爱的根源》《爱在深秋》《夏日寒风》《朋友》《nia》《似水流年》
这些包含大量影视歌曲的作品,而今看来,综合质量算不上极高,却不乏大量佳作。
这个时代的香港流行音乐,有以黄霑、顾家煇、罗文这样的铁三角为代表的优秀音乐人,他们的作品多数处于成长期。
1985年之前的台湾流行音乐。
台湾媒体评选过一次“台湾百佳专辑”,从1975年杨弦的专辑《中国现代民歌集》开始到199年1月出版的所有专辑里挑了100强。
这里面,基本可囊括了多数值得一提的这个时代的台湾流行音乐的佳作,或者代表作。
而其中1985年张艾嘉的《忙与盲》,便是这里从1985年分开谈的原因之一——那是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张概念专辑。
粗略地,概念专辑这个法,起源于披头士1967年的唱片《帕博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创作者需要用一张专辑里的所有歌曲来表达一个主题,而非按一个歌手或者一个创作者为脉络去集合彼此之间没有具体关联的歌曲。
《之乎者也》《鹿港镇》《童年》《光阴的故事》《酒干倘卖无》《一样的月光》《橄榄树》《是否》《蓝》《龙的传人》《未来的主人翁》《亚细亚的孤儿》《现象七十二变》《爱的箴言》《出塞曲》《被遗忘的时光》《雨来得正是时候》《65里路》《故乡的云》《三月里的鱼》《新鞋子旧鞋子》等等作品,对于那个时代的台湾流行音乐有一定的代表性。
这些作品主题丰富,旋律优美而不过于复杂,演唱相对大陆来更多依赖于个人性质的才、摸索、学习,编曲显得短板却胜于大陆。
这个时代的台湾流行音乐,以罗大佑、侯德健、邓丽君、刘文正为代表人物。其中,邓丽君的成就和台湾流行音乐存在不的相关,但远不止如此。
相比来,同时代的中国流行音乐内部,大陆和台湾的水平是大相径庭而交辉相应的,香港则逊色一些。不过,由于政治思想的指导,以及经济基础的差距,大陆更多处于学习的心态。
1985年前后,到000年。两岸三地的流行音乐之间的交流开始越来越多,香港和台湾各自都到达了自己的全盛时期,而大陆流行音乐虽然谈不上新的高峰,却也是一个黄金时代。
而进入1世纪时,因为互联网及盗版手段的兴起,以及行业制度特别是利益分配的各种自身错误,中国流行音乐开始江河日下。(大陆方面,以000年6月李伍峰进入中央外宣办五局,并在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担任领导直到某大会为例——这货014年”莫名其妙“坠楼身亡,算是加入了今年中国官员坠楼大军,所以以他为例——“阎王殿”的管理和倾向在000年—01年细细品味起来是很诡异的,这其中的道道就不太细了,但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对于大陆流行音乐的影响是暗中而深远的。)
先大陆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的开端或者标志,也许,可以定在年仅18岁的张蔷发表首张个人专辑《东京之夜》的那一刻;也许,可以定在王昆“一意孤行”地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演出中放行崔健的《一无所有》的那一刻;也许,可以定在演员张静林“一己之见”在文艺晚会《同一祖先》上首唱丈夫苏越几乎放弃的作品《黄土高坡》的那一刻;也许,可以定在电视剧《西游记》、《红楼梦》的相继播出的时期;也许,可以定在韦唯担任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声乐比赛表演嘉宾,演唱《恋寻》,打脸当时有关流行歌曲没有艺术可言的论调的时刻;甚至,可以定在beynd和王虹同台一起唱《血染的风采》的那一刻……
那个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在各种争论中仿佛百花齐放忽入春。那个时代,中国的歌唱界沿袭着文责自负的风气,所谓“思无邪”,太多的音乐人通过各自的情感和磨砺,走着自己认为该走的路。
另一方面,上山下乡的知青大返城以及8年的严打等社会事件,形成了大量无用武之地的城市青年,他们在客观上对流行音乐的突破和新鲜有着格外的需求,加上整个社会渴望新事物的心态,为孕育歌星走穴的群体现象提供了时代的温床。
在经济挂帅的向钱看时代,全国多数人月工资维持在6块5的时代,歌星的经济收入激增,无疑刺激着入行的人群的扩充。同时,沿袭了0多年的体制打造了相对系统的音乐人培养体系。于是,万事俱备东风起,大陆的流行音乐一下迸发出了格外的激情并落实成了各种经典作品。
黄金年代的作品和音乐人,由于数量众多并且离当代人比较近,在提及的时候即使再多也难免有所遗漏,欢迎大家补充。
首先崔健吧,毕竟太多人把他定格为中国摇滚之父了……虽然,那些定论的人恐怕也没几个能给出严格而服众的定义,他们总是在,摇滚是一种什么,是一种什么,却不出,摇滚是什么。这兴许不是他们的错,就下像翻译一个舶来词需要信达雅一样,不能指望这些人能够像以前的数学家把“函数”翻译为“函数”这么名正而言顺,他们把rk翻译为相对靠谱的摇滚,已经不必要求更多。毕竟,崔健的歌词被无数人解读出了各种版本,并且很多人信誓旦旦着认为自己的解读是正确的——这样的傲慢以及水平,呵呵。
不过,无论如何,中国摇滚之父这个名头给崔健,恐怕当初在北京空军大院里手弹吉他,演唱了披头士乐队的摇滚歌曲的某个最好别提名字的红二代,是不怎么心服的……
《一无所有》《花房姑娘》《一块红布》《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假行僧》《最后一枪》……这些独特的歌,崔健自己的嗓子唱不完美,其他人也无法切实掌握他歌里的情怀,于是,他的作品,尽管名声很响,但计较起来,演唱永远是相对的短板,可以是经典,但离传世却有些距离。
如果要在大陆流行音乐这个黄金年代里挑一个最强的歌手——注意,是歌手,而不是音乐人,我的选择肯定会让很多人不愿相信。
彭丽媛。
在提什么水表之类的调侃之前,我想请问一下,在谈论她的时候,究竟听过她多少首歌?
在她活跃于歌唱的岁月里,同一首歌,要么和最强版本媲美,要么是她打别人的脸的节奏(其中,范琳琳是“重点受害者”~)如她的老师金铁林所,她“喜欢琢磨”,和同时代的?
很简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艺术是一个时代的社会成就的最鲜艳的果实,并非从而降,具体时代的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是在该时代的技术条件和社会风气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
所以,留声机的发明,可以作为现代流行音乐的开端的标志,也许,可以是火种、契机,或者其他什么。
不过,这个帖子主要谈论的是现代华语流行音乐。和留声机发明的时间相比,中国有很长一段时间还是没有工业基础的农业国,留声机在中国谈不上广泛使用,所以按这个方式去划分,不是非常适合。
流行音乐是一种广泛传播的事物,清朝、民国时期,其社会组织度和执行力,都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在全国全社会各阶层流传的能力。以戏曲为例,京剧、川剧、豫剧……流行音乐呈现出了地域划分的不同种类,却不能彼此融合成为一种。直到新中国成立,地域、阶层等全方位覆盖的传播才成为可能。
所以,这里把现代华语流行音乐的产生时间,划分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之前,同时在留声机发明之后(1877年)问世的流行音乐作品,如果以词曲唱(包括后人翻唱)的形式在49年之后仍然广泛流传,也可以属于现代华语流行音乐。
总的来,现代华语流行音乐的入选范围——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入过中国大陆的被有一定人数规模的群众广泛传听或者传唱的有人声部分的音乐作品。既包括纯原创,也包括翻唱,以中文歌为主,质量很高,或者流传度很高,或者被翻唱成中文歌的外文歌的原作也会纳入。
(注意:1949年时,只有内地有现代流行音乐。台湾,以及香港,现代本土流行音乐的产生,是70年代的事情了。)
在后面,就简单地流行音乐,而不全“现代华语流行音乐”了。
如上所,流行音乐的水平或者价值,本质上的标准有两点,广泛流传的时间,以及该时间段内人民的评价。这是最基础的标准,或者第一级标准。
又如前文所,艺术是社会成就的果实。滋养它的土壤,培育它的手段,传播它的方法,都需要在具体的时代中去看待。
看到点儿什么,兴致来了唱一首歌出来,立即传遍所有人耳中,大家纷纷赞颂膜拜,历代不衰,成为史书上的一段传奇——这就是最理想的产生和传播的情况。
这当然是意淫了,真实历史中最接近的,也许就如苏东坡写《明月几时有》了。但这种才中的才,是不可能强求的;并且,当代社会不可能和北宋一样对有官身的人优渥到那种地步,也不可能以诗词取士。
很显然,第一级标准在分析岁数还不足100年的现代华语流行音乐时,不是那么适合。我们需要更细致的标准。
自二战之后,世界上长期有过两大类意识形态,从而在形成两种差异很大的社会模式。流行音乐的载体也属于社会的范畴,其产生作品、传播作品的模式,自然也是不同的。
新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大陆流行音乐只有一种模式,从渊源来,可以是苏联模式,当然,也可以是“体制内”的模式。而在改开之后,新的模式逐渐从无到有产生了,同样从渊源来,可以是美国模式,当然也可以是“商品”模式。
个不是笑话的笑话,在60-80年代,你要是在美国大吼民主,那么自由的子弹会教你做人甚至做使;你要是苏联大吼自由,那么民主的铁拳会让你体会西伯利亚劳动营的寒风。(虽然,从9年开始,美国就把自由和民主俩帽子都戴在了自己头上)事实上,在流行音乐的成就上,两种模式都有着彼此不能取代的丰富成果,只不过在90年之后美国夺取了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苏联模式下不仅流行音乐,甚至其他方面的艺术成果都在宣传渠道中被选择性的漂没了。
两种模式,泾渭分明,却在神奇的中国同时存在了——虽然身在此山中的你我觉得不足为奇,但在世界范围内,这的确是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奇迹。
如众多国策一样,不同制度混合,并行发展,就是中国的现状。两种流行音乐的产生及传播模式,在中国,将会继续并行很长的时间。(也许就是一百年不变)
在两种不同的模式下,流行音乐有着不同的更具体更直接的价值标准。(在细节上,也许会完全不同,也许会有所相同,也许是侧重点不同)
这些标准,可以定义为第二级标准。它比第一级标准更直观而明确,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适用范围不如第一级广泛。
(未完待续)
最后用一首写了4个时的草稿歌词镇楼~
《时代之歌》(原曲为谢安琪演唱的《年度之歌》)——毕诗灵
夕阳洒过迟缓车飘过久违的老歌
红砖驳墙深处随歌声牵扯撩动心中寂寞
曾经口口相传歌唱祖国曾经争相传唱英雄赞歌
那些年戴手铐的旅客也唱着祝酒歌自豪那就是我
时代总有一首首歌伴你我流过汇成一条记忆的河
河流行过歌似多不多烙印你喜怒哀乐
岁月往前一幕幕落已束之高阁至今久违似陌
何时只剩觥筹交错何时河流几近干涸
反复牧羊电影歌轰动一无所有rk
浪子回头悔过热血颂军歌黄土高坡
时代总有一首首歌伴你我流过汇成一条记忆的河
河流行过歌似多不多烙印你喜怒哀乐
岁月往前一幕幕落已束之高阁至今久违似陌
何时只剩觥筹交错何时河流几近干涸
写歌唱歌心中有歌话忍不住道出喜怒哀乐
何时已为写歌写歌何时已越来越下坡
万人空巷的渴望艳粉街里的故事
涛声依旧绵长在梦里水乡轻轻的告诉你
雾里看花依稀同桌的你
祝你平安愿永远是朋友
白桦林里把耳朵叫醒看历史的空不妨从头再来
时代洗涤流行的歌留传心底的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