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的声音清朗、温润,带着丝丝儒雅的气息,带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
然后从门外进来一个胖老头,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随后进来的一名中年文士。
只见这文士身高目测约一米八,容貌威严,头戴进贤冠,身披文士服,手中却拿了一把戒尺。行走之间龙行虎步,自有一股风范。
武安家向那文士打招呼道:“吴教授,可是来看望殿下的?”
那文士先向着刘寻躬身一拜,道:“见过新兴王殿下,殿下千岁!”
然后才回答武安家道:“那是自然。殿下待我有恩,岂能忘恩负义?”
看来刚刚“逃离难也难,易也易”的,就是他了!
细一回想,刘寻就从留存的记忆里想到了这个人的身份。
此人名为吴济,字隐心。乃是吴国丈吴懿的孙子。但却是个庶出,且父母早亡。早年受人欺辱陷害,恰巧年少的六皇子刘恂路过,看他顺眼,救了性命。现如今在吴氏宗学里当个教师,所以武安家称他为“吴教授”。
刘寻心急逃离的办法,连忙问:“隐心,你‘难也难,易也易’是个什么道理?如何难?又如何易?”
吴济捋了一下并不长的胡子,神情自若地笑道:“殿下莫急。我这里有上中下三策,殿下先选了,我才好回答殿下的问题。”
事关命,刘寻急问:“哪三策?!”
吴隐心回答:“下策是,留在京城中,跟随陛下,安于王府。中策是,带着金银逃出京城,找个偏僻的地方躲一躲风头,等局势明朗了再回来找陛下。上策是,带领猛将谋臣,陛下密令,暂离京城,去南中七郡,安民生,修兵戈。以图东山再起,来日收复国都,再成大汉!”
刘寻此刻已经冷静了下来,心想自己刚刚太着急了。一个古人而已,还是历史上没有留名的,万一没啥本事呢?不过眼下听他的头头是道,貌似也有一些本事。那么不妨再考考他,要是真有本事,再听他的不迟。
刘寻就问到:“你这上中下三策,各有哪些好处与坏处,来让本王听听。”
吴隐心道:“若好坏,差别可大了。我看那魏国大将邓艾、钟会互不服气,争权夺利,早晚要霍乱京城。到时候兵荒马乱,殿下要是用了下策,谁能保证毫发无伤?”
刘寻大吃一惊!自己是因为穿越过来,才知道钟会和邓艾会霍乱蜀汉国都。可这吴济居然根据眼前形式,就推断了出来!果然是个有真本事的!他的话要好好听了。
“殿下要用了中策,可保性命无忧,却终究要一生凄苦。在下听闻先帝初入主京都时,为留后路,曾经派亲卫统领陈到将军在城里密处挖了直通城外的密道,就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的!殿下要想带两个贴身护卫偷渡出去,只要苦苦求一下陛下,不难。但来日归来,一个亡国、偷渡的王爷,谁会看得起?陛下见你危急时逃跑,全然不顾他的安危,也会厌恶你。到时候,殿下后面的生活可想而知了。”
刘寻听的浑身发寒。穿越成了王爷,本来高高在上,要是一下子变得让下人鄙视,被父皇厌恶,生活凄惨,那还不如现在死了呢!起码现在死,还有个王爷的头衔。而且,没准后人会赞颂自己,自己为国而死……
好在还有上策,刘寻忙问:“那上策呢?可会好些?”
吴隐心大笑道:“若是殿下用了上策。生能登顶人间最高之位,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受不完的江山美人。死能流芳千古,被人传颂万年!”
刘寻又惊又喜,又有些不信,问到:“果真如此?”
吴隐心笑道:“自然!若是殿下带了谋臣猛将、陛下的复国密令去了南中七郡。安民生、修兵戈,再与曹魏对抗。若能成,自然可以登顶九五至尊,君临下!若不成,也能够搏一个一心为国、大汉忠王的美名,自然可以流芳百世!”
其实选择上策,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刘寻带领着南中七郡的地盘、大军投降曹魏,肯定能获得十分丰厚的赏赐。但是吴济没,他知道新兴王刘恂只会风花雪月,并无多少勇气和毅力。要是告诉他这么个投降的好办法,只怕他就一心想着投降了。
但是奈何,刘恂对吴济有救命之恩,吴济不得不为他着想。何况吴济遭人陷害,无法进入仕途,要想有一番作为,只能依靠他这位救命恩人。所以不得不竭尽心力为他谋划了。
刘寻问:“要是选上策,赢了肯定登九五至尊的宝座。输了不就死了?”
吴隐心突然脸色严峻起来,道:“若是输了,殿下虽能获得忠义美名,然必身死魂灭!殿下要不想死在京城兵乱里,不想一辈子被人鄙视、凄惨生活。选了上策,就要有不成功就成仁的决心!就要有先帝昭烈皇帝的毅力!否则,我劝殿下还是老老实实地当亡国奴隶吧!”
“混账!胆敢让本王当亡国奴隶!当本王不能杀了你吗?!”刘寻气的一拍床边,指着吴济骂起来。
武安家也抽出佩剑指着吴济,喝到:“你竟敢辱骂殿下?!不要命了?!”
吴隐心的嘴角却露出一丝笑意,突然跪倒在刘寻面前,道:“既然殿下不愿意当亡国奴,可敢选上策否?!”
刘寻怒道:“有何不敢?我今日便选了上策,必坚持到底!若违此誓,便如此发!”
刘寻着也抽出了佩剑,把自己的头发割掉一缕,拿着对吴济。
吴济嘴角的笑容完全绽放开来。他本来就是用的激将法。要不然,依着刘恂那惊疑不定的性子,没准就想着当亡国奴了呢!如今看来,激将成功,自己也终于有了机会施展胸中抱负。虽然机会依旧不大。
“臣吴济拜见主公!愿效仿诸葛武侯,为主公霸业殚精竭虑、虽死无悔!”吴济跪在地上,低着头,嘴角暗带微笑,高声喊道。
只是他低着头,没有看到刘寻的嘴角上,同样是挂满了笑容!
刘寻可不是以前的新兴王刘恂!在想到可以去南中七郡,掌握兵马地盘、甚至重铸帝国的时候,他就已经决定了要走这条路!否则问武安家怎么出城干什么?
穿越前是没有机会,当然也应该没有那个才能。但如今,自己坐拥后世近两千年的经验和知识,对封建社会的走向了如指掌,眼光远超古人,如果还是甘于平庸,那就太无可救药了!
大丈夫在世,当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驰骋下!醒掌下权、醉卧美人膝!如今自己还是个王爷,又恰逢国乱,百年难遇的好机会摆在眼前,又岂能错过?!
问吴济,开始是为了得到出城的方法。然后是想考一考他,要是有真才实学就收了心、带着他出去。毕竟打下不是一个人的事,得一大堆人才呢!最后,刘寻知道的,毕竟没这个时代的文士详细,听吴济介绍介绍情况也好。如今看来,成绩斐然。
刘寻下了床,亲自扶起吴济,道:“有隐心助我,何愁不胜?孤必续我大汉江山也!”
一时间,君臣尽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