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下苍生?”张越仿佛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好听的笑话。
为了下苍生,所以,我造谣我有理?
为了下苍生,于是,我无耻我有理?
滑下之大稽!
下苍生还没有廉价到这个地步!
下苍生,也不是谁都可以随随便便代表的。
连孔子在世的时候,也不敢,自己代表了下苍生。
“战争之费,究竟几何?”张越冷然问道:“江公可知?”
“自元光以来,大将军长平烈候七出匈奴,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景恒侯六击匈奴,贰师将军两征匈奴两伐大宛,余者匈河将军赵破奴、因纡将军公孙敖等各领军出,汉匈往战大百余次,汉兵出塞者百万之巨,军马复以百万计……”
“看上去是耗费良多……”
“然,大将军、骠骑将军前后十三出匈奴,斩捕得首十七万,虏获匈奴贵族大王当户以百计,得牲畜牛羊数百万……”
“故基本上,汉于战事的支出,在这一时期所费几无所多……”
旁的不,单单就是霍去病卫青缴获的那数百万牛羊,价值就已经超过了他们前后十三出征的军费(不包括赏赐)。
更别提,他们还收复了河套,占据了河西走廊,为汉室打开了通向西域和更远方世界的大门。
此外,因他们之功,汉室内地,从此远离了匈奴铁骑的威胁。
三十余年了,整个关中和北方郡国,中国的精华地区,再也不用像文景时期一样,日夜担忧匈奴入寇。
也就更不要去计算,因卫青霍去病的缘故,在整个北方地区,不知道多少地主豪强,都买到了廉价皮实的奴婢,赚的盘满钵满。
“也就近些年来,随着匈奴元气恢复,王师屡受挫折,从而军费负担开始加重……”谷梁学派也正是借着这个背景开始强盛起来。
在过去,汉军吊着匈奴人打的时候,这些渣渣不是在家里当宅男,就是躺在地上喊666
直到汉匈力量开始发生微妙变化,他们就跳起来,呼吁和平,喊着‘莫如和亲便’了。
在他们的思维里,似乎,匈奴人属于那种很傻很真的笨蛋,送个妹子,塞点丝绸黄金就可以打发了。
只能,谷梁学派的儒生们,不是蠢就肯定是别有用心!
前者是无药可救的傻瓜,后者则是国之大贼!
“至于灾害?”张越轻轻叹了口气:“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然汤禹,古之圣王,德被下,泽及鸟兽……”
“妄言灾厄,国法不容啊……”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当今子,这位陛下,他对于董仲舒献的东西,属于典型的糖衣吃下,炮弹丢回。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子很反感董仲舒的人感应理论。
就连董仲舒在晚年也不敢随便妄言什么人感应了。
所以,儒家想给皇权造一个笼子关起来。
最终毫无疑问和过去以及未来所有想给统治者造笼子的人一样——被关起来的一定是制造笼子的人,而非他们想关起来的人。
“况且,我读春秋,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地气候与气温的变幻,似有规律可循……”
“荀子所谓的‘行有常’似有明确证据……”
到这里,张越转身对刘据和刘进拜道:“臣过些时日,会写一篇奏疏,上呈子,以奏此事!”
其实,他是打算将竺可桢先生的《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与《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两篇文章里的论据拿出来,洗洗捡捡。
此外,他还有一个核弹,打算拿出来。
不过不是现在,对付谷梁学派这些弱鸡,还用不到那个核弹,那个杀手锏。
而江升等人听了,却都是面面相觑。
若换一个人这种话,他们早已经开喷了。
你能拿出证据证明‘行有常’?
特么你以为你是谁啊?
但偏偏,在张越面前,他们没有这个底气。
因为,这个侍中官,曾经干过在家里没事闲的无聊,就拿着圆来割,割了一千五百二十五等分,解出了圆周率!
现在,全下的算术大家,都已经在用这个办法来证明他的答案。
而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是——关中的很多算术大家,似乎都已经完成了圆周率的一百九十六等分,证明了对方的答案……
此外,他还做过无聊就拿着《左传》数数的事情。
结果不言而喻,如他所言,《左传》确实有十八万余字。
这万一这个无聊的家伙,又拿着某些经典,在那里一个字一个字的抠过去,真抠出点什么东西出来,大家脸上岂不是要黏糊糊的了?
所以,当张越到这里的时候,人人都成了哑巴,只能任由张越继续发挥。
“至于所谓马口之赋,盐铁之事……”张越微笑着,看着江升,轻声道:“晚辈添为新丰令,受子命以治新丰,上任也有一月,恰好有些心得,欲与江公分享一二……”
“马口之赋,分为口赋与马口钱,总计二十三钱每人,于庶民而言,确实是重担!”
“然民之疾,非在于马口赋,而在于苛捐杂税,县道摊派!”
“晚辈曾经查阅了新丰过往的文牍,发现过去诸官非但俸禄、食宿尽从民出,就连嫁娶送往,也要摊派给民!”
这也正是历朝历代的顽疾!
国家的正税,从来都不是百姓负担的大头。
各种苛捐杂税才是!
关中其实还算好啦,在张越回溯的史料里,有记载显示,在关东地方,某些当官的甚至一年收十几次的刍稿税与人头税。
各种巧立名目,各种敲骨吸髓!
毫不客气的,不解决掉苛捐杂税的问题,就算国家宣布免除所有相关税赋和徭役。
百姓的负担也不会减轻半分!
张越带着笑容,看着江升道:“若江公真的心怀下苍生,就该上书子,以言此弊,并与下士大夫共商此事!”
人家董仲舒虽然也是儒生,但董仲舒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多次对这个事情开炮了。
反观谷梁的君子们,在这个事情上面,却都成为哑巴和聋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江升听到这里,脸色顿时就精彩极了!
他岂能不知道,百姓负担的大头,是各种苛捐杂税和摊派。
但他敢吗?
他又不是董仲舒,没有那个底蕴,哪里敢“在这种事情上开口?
况且,收苛捐杂税和搞摊派的那些人,在事实上做的是帮谷梁的忙。
他们将大量民逼迫破产,从而,让财富聚集大地主大豪强手里。
然后大地主大豪强,则一定会向大宗族演变。
大宗族一成,就是谷梁学派然的盟友。
“至于盐铁之事……”张越微笑着,道:“在下于经济才疏学浅,不是很能理解,不过……”
张越对刘进拜道:“臣前些时日,与殿下曾论及故御史大夫晁错的名篇《论贵粟疏》,殿下曾因晁错那一句话而惊愕?”
刘进闻言,道:“孤当时曾因晁错的‘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也’而惊愕,……”
对于刘进来,他当时的震惊,简直无法想象。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数十年前,太宗皇帝时期,商贾兼并土地的势头竟然猛烈到需要国家来干涉了!
直至张越向他普及了一下当时汉家商贾巨头的所作所为,他才恍然大悟。
区区一个临邛的程郑氏与卓氏,就已经‘顷滇蜀之民’,区区一个临淄刀间,便有走狗打手数万!
雒阳师氏,行商下,大船舶车马无数。
这些大商人的财富,连诸侯王也不能比!
元鼎中,杨可主持告缗,在数年之中,就收缴了数百万顷土地,没收了数十万的奴婢,黄金与布帛、丝绸堆起来连官仓都不放下,以至于需要在上林苑里起水衡都尉官衙来存放这些资源。
而告缗政策收缴和抄没的这些土地、奴婢和资源,基本都是从商人手里拿回来的。
这让刘进震撼莫名。
商人手里居然控制着数百万顷土地,几乎占到了下土地数量的三成!
他们还拥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奴婢!
黄金珠玉布帛丝绸加起来,顶的上国家好几年的收入。
翻遍史书,也找不到这样的先例。
自三王治世以来,几千年了,谁见过商贾兼并农民的事情?
汉室见过了……
震撼之后就是满满的羞愧和耻辱感。
商人?
四民中最低的阶级,农民,仅次于士人的阶级。
却被商贾们用五铢钱打的落花流水甚至不得不为奴为婢。
而更可怕的却是,告缗之后,商贾们学聪明了。
他们开始学会了靠拢权力,依靠权力甚至是掌握权力!
就如谷梁学派的许多君子和他过去的那几位老师,哪一个没有几个做生意的亲戚朋友?
打着太子的旗号,在外面经商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
江升的脸色,在这刹那,有些羞红了。
张越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浅显了——这分明就是在指责他和他的门徒们,打着‘不与民争利’的幌子,为商贾张目!
对于每一个汉室的儒生而言,反商和仇商,就是他们生的义务!
鞭笞商贾的为富不仁和穷凶极恶,更是所有儒生的责任。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法家的态度和儒家的态度完全契合。
只是……
五铢钱大神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
无论是儒家还是法家,都是嘴上骂着商贾,私底下面对商人的五铢钱,几乎全无抵抗之力。
不信的话,去茂陵的袁广国的那个袁林门口看看就知道了——每都有数以十计的儒生在袁家门口卖弄自己的学问,推销自己的才学。
至于法家就更不堪了。
一边骂商人,一边和商人联手起来操纵市场,玩内幕交易获取利益的也不止一个张汤。
只是,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做是可以,但出来却是不行的。
当然,江升也不愧为谷梁巨头,在理论和学问上的造诣,深厚至极。
他很清楚,在这个事情上,他决不能和这个侍中官有什么纠缠——哪怕辩论赢了,也会脏了自己。
况且也辩不赢!
事实上,在商贾的问题上,谷梁君子们的分数是负的!
因为经商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几乎人人都有经商——哪怕自己没有做生意,总有几个做生意的亲戚在外面打着他们的旗号晃悠。
只是微微一想,江升就道:“张侍中,老朽观侍中,言必及利,事必谈利,此岂国家大臣应有之风!?”
张越闻言,自然知道,对方要施展儒家的又一个祖传绝招了。
什么绝招?
斗转星移,乾坤大挪移是也!
简单的来,就是你和他谈事实,他和你谈道德,你和他谈道德,他与你谈历史,你与他谈历史,他与你讲道理,你与他讲道理,他和你故事。
目的,自然就是为了将对手拉进自己熟悉和占据优势的领域,然后再以其丰富的经验击败之。
不过呢,碰上张越,算他倒霉。
盖因为,作为一个穿越者,张越对于怎么解决这样的对手,早就有了丰富的经验了。
所以,张越只是轻轻反问:“以江公之言,国家大臣,不为国家社稷的利益着想,不为子孙后代的福祉着想,不为下黎庶的温饱考虑,应该做什么呢?”
江升听着,心里一喜,以为张越落入了自己的算计之中,立刻便对刘据和刘进深深一拜,道:“以老朽之见,自当立道德教化!所谓:善凿者建周而不拔,善基者致高而不蹶。伊尹以尧、舜之道为殷国基,子孙绍位,百代不绝,诚可谓之善也!”
“故君子大臣,进必以道,退不失义,高而勿矜,劳而不伐,位尊而行恭,功大而理顺;故俗不疾其能,而世不妒其业!”
“如此,则万民咸伏,下景从,教化之功泽于下!”
这番话完,江升得意洋洋,深以为傲。
这可是他最近琢磨出来的道理和学问,本打算写成文章的。
如今拿出来,这个张子重即使不能纳头就拜。
至少太子和长孙也会被自己的话语所深深折服吧!
只是……
当他抬起头,他愕然发现,长孙正一脸懵逼和不解的看着自己。
只听这位长孙殿下问道:“江公之言,可有一句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江升顿时就懵逼了。
解决问题?
那不是刀笔吏和下面的杂役做的事情吗?
我辈士大夫,只要摇摇扇子,谈谈道德,做个榜样就可以了。
“孤近日尝读前代名臣先贤之奏疏,无论贾谊贾长沙,还是晁错晁御史,乃至于北平文侯、平阳懿候、平津献候等,皆以立论于时弊,然后举其弊,言其利,画得失于上……”
“道德文章,或可用于教化之事,但……用来解决时弊……孤以为,恐怕……”刘进挠了挠头,还是给江升留了点面子,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孤以为,这道德的归道德,学术的归学术,政务的归政务比较好……”
这是他跟着张越在新丰这么多,日思夜想之后,与张越交谈得出来的道理之一。
在新丰的经历,已经让他明白。
道德并非万能,文章写得再好,道德水平再高,终究也填不饱百姓的肚子。
要填饱百姓的肚子,就只能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去做事。
妄想靠着道德打下。
那是缘木求鱼!
刘进将话讲完,才发现,所有的人都正目瞪口呆的看着他。
尤其是他的父亲,一副几乎认不出他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