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朝地主爷 > 第五十八章 有天使来了

第五十八章 有天使来了

作品:唐朝地主爷 作者:星空没有云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第五十八章  有使来了

    经过好几次实验,徐清从一开始用抹猪油的方法防止松木吸水膨胀,再到刷蜡,终于掌握了雕版印刷大部分技巧。不仅印刷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且一个刻板的使用寿命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有了蜡的加入,为了进一步加强刻板的“保鲜”,也就是放置年限,徐清再一次重新对不同木材进行了一次比较。最终选中了,各方面都和松木不相上下,却质地紧密,防腐蚀性强的枣木。

    找了一个清晨,徐清避开所有人,凭着记忆,默默的在书房挥笔写下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当然,这些写的只是草稿,徐清是不敢拿出去给别人看的。再找到了荀雪儿,让他一字字写过。让徐清格外汗颜的是,荀雪儿在认识徐清之前也几乎是一字不识,可如今那一笔子,娟秀清丽,比徐清的三脚猫“古拙”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雪儿,他醒来了啊?”徐清看见荀雪带着徐清在后院逛。

    “嗯,徐郎快帮我抱一抱,手都酸了……”荀雪儿看见徐清,嘴巴一撅,马上从一位仁慈的母亲变成了乖巧的少女。徐清本来是请了一位乳母的,别问为什么,电视里不都这么演的吗?可荀雪儿觉得,自己的孩子,还是喝自己的奶好,于是就辞退了乳母换成更加有经验的老妈子跟着伺候。徐清一看荀雪儿被他开发的程度,如果不排除那些奶的话,反而对身体不好呢。

    “来,让爸爸抱抱……”徐清接过徐清,掂了掂:“长得挺快啊,这差不多要有十斤了吧?”

    “吃了睡,睡了吃,自然长得快。”荀雪儿又转换成少妇。

    徐清在徐清怀里挣扎,伸出手摸了摸徐清的脸,一双好奇的大眼睛,不住地打量眼前这个大大的脑袋。徐清看见这个脑袋出现,现在已经不再害怕了。而且看见的这个脑袋每往他妈妈身上蹭,不由得也越发好奇了,  这个大脑袋,是弟弟吗?

    咦?脑袋消失了,怎么回事……

    吓,又出现了,这是怎么办到的?

    消失了……

    又出现了……

    又消失了……

    再一次出现……

    徐清咧嘴一笑,笑的灿烂,徐大清也咧嘴一笑,对徐清:“傻蛋……”

    徐清嘴巴一抿,晴转多云,就是一声哭了出来:“哇~”

    徐清顿时手忙脚乱,重新递给了荀雪儿道:

    “汗,你听得懂?”

    荀雪儿接过去摇了摇,徐清哭声立马止住,荀雪儿道:“父子连心,他怎么不懂你的意思?”

    徐清不抱孩了,连着荀雪儿一起抱在怀里,一人赏了一个大吻。此时的徐清,或者徐清这一具身体,才不过年二十啊。已经有了三妻,目测不过几年,就会儿女一大堆。那么多孩子,徐清一想起来,还是会觉得头疼。

    以前看各种晒熊孩子,他都会评上一句,都关我的鸟事,到现在,却成了真实。

    “雪儿,帮我写一笔字把?”徐清想起正事,松开拥抱,把藏在怀里的写的弟子规掏了出来。

    “夫君有命,妾自当从命……”荀雪儿莞尔一笑,指了一个下人,去拿文房四宝。不一会儿,笔纸墨拿过来,荀雪儿将徐清放在徐清做的婴儿车里,自去铺纸写字。徐清无聊,又跑过去

    “徐郎,这个字,我看不懂……”荀雪儿指着纸上一个字,徐清凑过去一看,原来是“髀”字,徐清便一笔一划写给了她看。

    荀雪儿的字,清秀,却不方正,不敦厚,徐清不打算放在教材上,倒不是教材上的字就非得敦厚,但敦厚的字的确显得严肃一些就是了。而且清秀一风,不是心地简纯如荀雪儿这等人,是写不出来的,不易模仿学习。

    找来了方家,将《弟子规》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全部方方正正写上,再交付徐清自己建立的刻印坊去刻板。

    约莫十六开的纸,一面才印上六句,只写一面,加上封面,一本书共六十二张。本来徐清是想一页纸写两面的,只是现在的学子都用毛笔,一落笔,浸的第二面看不起,于是就放弃了这个节约点的方案。

    六十张纸,价值几何?

    当初徐清在山东跟着张中一起抄寨的时候,发现他搜查的那间房子里摆着几十张大白纸,已经暗暗里惊呼这个房间的主人很有钱了。如此就可以知道六十张白纸的价格了。

    当然,徐清是不会用白纸去印制书的。他采用的是,质地粗糙,但却便宜厚实的黄纸。这些黄纸用的原料都是破布、树皮、麻头、废鱼网等相对廉价的东西,一本书的造价不过几文钱,一斗米的价格。即便将来徐清不在此为官,这一笔钱,也不会让后来的地方官大感头疼而撤销。

    开蒙的教材,就先用这一本,还有算术的,“高年级”上的《论语》等还要印制。不久之后,就会出现沧州纸贵的繁荣景象。

    这本《弟子规》徐清先复印了七十本,给聘选上来的六十个教师一人发了一本,不论是教算术的还是教经书的。这本书,徐清还要一一给诸教师讲解一番。

    徐清让魏冼选了个时间,借着踏春的契机,带着这些新教师一起出去,给他们传授《弟子规》的纯正解释。

    可是,徐清忘记和魏冼要“内部保密,严禁外泄”八个字,所以他要开坛讲课的消息,早已经不胫而走。

    徐清在沧州的粉丝虽不比长安,但那也是有好大一票的。加上沧州四县,有三个县的县令都是徐清门生,这一开坛讲学,愈加被捧得高高的了。

    第二,《弟子规》就抄出去五百多本,是纯手抄啊,不是印。众学子读了这本《弟子规》,无不对徐清顶礼膜拜。

    《弟子规》不比寻常文章,乃是三字一句的韵文写成,光是这韵文,就蕴含了别人一辈子也学不会的技巧。一片文章,现需句子通顺,语义清楚,然后再妙笔生花,花团锦簇,再上一层境界,才是返璞归真,有了韵味。

    《弟子规》不仅好读,其中还参杂了各种礼仪道德,经典故事,读起来却流畅无比,趣意盎然。最关键的是,《弟子规》一千字,极为精炼的转述忠孝礼智信等儒家思想,可以十分恰到好处。李氏为了标高自家祖先的位子,吧老子奉为先祖,可这治国之道,还是儒家的合适一些。

    社会上,修仙不耽误礼仪,放荡不会是少了仁义,大家将诸子百家融会贯通,各自为用。

    《弟子规》一文传开,原来研究徐清文章的各种流派,竟然一拍即合,众口一词,都徐清这一篇文章写得好。上可居于庙堂,下可诵于孩童,乃是于日月争辉,于江海比大的好文章。

    什么阳春白雪,什么下里巴人,都不如徐清写的这一篇文章,传达圣人之训来的好。要不是徐清抄的那本《笠翁对韵》已经被奉为《徐子》的话,那么这本《弟子规》肯定会是首选。

    学子们都在争相传言,徐清是西汉董仲舒以来,最得圣人真传的千古一人。徐清的名号也瞬间从徐子变成了徐公,好比从四五十岁,变成了六七十岁。可徐清,才二十岁啊~

    沧州城一处民宅,几位书生焦急地等待着什么,大门口人影一动,一名书生走进来,众人都是站起身来问:

    “打听到了没,打听到了没,徐公在哪里讲课?”

    书生们在一众同年之间问道,念到“徐公”二字之时,还恭恭敬敬的用手握拳,举过头顶,行了一个礼。

    “唉,别了,那帮子所谓的教师,现在一个个都牛气冲,不肯透露半分……”那进门的书生,灌了一碗茶汤,然后道。

    众位等待着的书生听了,不由得唉声叹气,愤愤道:“啧啧,那群见利忘友之徒,去年还和他们是一个桌儿吃饭的,现在却……”

    “诸位,求人不如求己……一名男子站了起来:“徐公讲课就在这几日,我等不如轮流守在刺史府,一旦看见徐公出门,便可通知其他人,一并跟上……”

    “此法甚好,我们来一个守株待兔……”

    “你……怎可将徐公比喻成兔子,真是有辱斯文!”

    “在下唐突了。”

    “嗯嗯,我愿第一个去守!”

    “我第二个去!”

    “在下甘愿晚上蹲点!”

    “还有后门,后门我去……”

    一个个人争先恐后,自高风云,就连十之后,徐清家第二扇窗,都有人把守了。

    那想出计策的书生忽的又提议道:“慢着,大家守得的时候,一定要悄悄的,千万不要打扰到徐公他老人家治学办公了。”

    其余众人皆是道:

    “还用你,徐公日理万机,我等自然明白。”

    教师们不出徐清讲课地点,其实是徐清要求的。原因是《弟子规》中涉及的经典太多,他讲不透!

    第二,徐清还未起床,外面厮慌张呼喊:

    “有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