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257章 以试进阶(上)

第257章 以试进阶(上)

作品: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作者:闻人夜白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057、以试进阶(上)

    苏护是牧野有名的名士。

    即使可与颍川荀氏相比,可苏氏却不像荀氏那般入朝出仕。

    即便如此,苏护却不限制未来的女婿是否入仕。

    不过,苏护身为名士,对于女儿择婿的标准,自然与文士脱离不了关系。

    对于所谓的标准,正是按照朝廷的“举孝廉”为主要依据形式。

    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

    牧野所在地的青年俊才,既然想迎娶苏家二姐,自然需要通过相关的考试,才能进入入选的资格。

    不消片刻,随着苏护道出规则,临时考试便开始了。

    眼下未时六刻,即将进入申时,申时一过太阳则落山。

    正如前面所,选择招婿是苏护与苏二姐苏妲己不得已的办法。

    为什么不得已,偏偏选择在下午招婿?

    正如刘辩猜测的那般,与即将抵达牧野的袁绍有着莫大的关系。

    袁绍不入城,正是为了苏妲己。

    苏护与苏妲己商议后决定招婿,自然是为了在袁绍抵达牧野之前,觅一位良才佳婿!

    可是,既然百姓们都知道袁绍是冀州的新主人,也知是为了苏妲己来到牧野,仍旧敢与袁绍“争”女人,显然里面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毕竟对方是袁绍,手握冀州数十万大军的当世雄主!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才俊们敢与袁绍争女人,咱们接着向下看。

    由于时间的关系,苏护身后的六位下人,捧着装有笔墨纸砚的盒子,纷纷走向围观的人群当中,让有意报名竞选的俊才们书写自己的名字。

    虽然苏护要为女儿选得良才佳婿,但苏护认为,能在此地围观的良才自然不少,可判断良才的标准,除了外表着装与敏捷的才思,能够写的一手好字,也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苏府”门前围观不下千人,可真正富有才学的人不及十分之一,其余人多为看热闹。

    毕竟,这是牧野城中有名的苏氏二姐择婿!

    重点则是苏二姐嫁与的良婿是何人,这关系到流传已久的预言能否成真。

    由于苏护有意让参加竞选之人书写名字,凑热闹的民众很是自觉的退到一边,余下的众人不消一炷香的时间,便悉数将名字写好。

    随后,苏护在众多竞选者的名字当中,选取十位,作为晋级才俊。

    然而,由于参与竞选的才俊大多是牧野人士,即使苏护没见过,大多也都听过名字。

    可是,其中却有两个人的名字,令苏护感到疑惑,一个是刘辩,另一个是袁绍。

    按理,苏护之所以与女儿苏妲己下定决定择婿,就是因为知道袁绍即将抵达牧野,可据消息称,袁绍眼下并未抵达,可在竞选者的名字当中,却看到了袁绍的名字,不免委实觉得奇怪。

    至于选中袁绍的名字,苏护也是不得已为之,毕竟择婿只是其一,仍旧不敢得罪。

    更加令苏护感到奇怪的是,竟然有刘辩的名字!

    苏护虽然没有出仕,却对刘辩这个名字不陌生,毕竟那是当今弘农王,更是在不久前除掉董卓之人。

    如果两人真的同时出现,苏护反倒希望刘辩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当即,苏护为了维护现场的只需,不便声张刘辩的名字,当即命人将中选的十位才俊的名字,分发给本人。

    同时,苏护拱手作揖,沉声道:“首先,苏某感谢参与竞选的才俊们;其次,祝贺被选中的才俊进入下一轮。”

    随着苏护话音落下,六位下人将入选的十人请到近前,展开第二轮。

    然而,在苏护向众人开口至完期间,目光均扫过众人的长相与穿着打扮,遗憾并未发现袁绍的身影。

    大多年纪不满二十岁,唯独一位长得白白净净之人,可年纪却在三十上下,发丝中也有少许灰白。

    虽然苏护并未见过袁绍,却知袁绍与他苏护的年纪差不多。

    不多时,随着下人摆放五张几案,请十人分两批进行答题,所答之题均为各家经书,这对于富有才学的才俊来,自然不算什么难事。

    可苏护除了考他们回答问题以外,更要看谁答的快、答的好、字迹工整等等。

    苏护面向几案后面的五人拱手作揖,沉声道:“共计五题,诸位在一盏茶内解答。”

    苏护完,接过下人递来的一张纸,扫了一眼上面的五道题,继而开始道出所问之题。

    刘辩虽然不在第一批中,可对古代的经书,几乎是一窍不通。

    即使刘辩与少帝的记忆融合,可殊不知少帝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就连《诗经》都背不明白,也真是日了哈士奇了!

    至于刘辩,背诵《论语》还马马虎虎,可《论语》并未被列入东汉末年的经书之中,这就让刘辩再度日了哈士奇了!!

    “书经《禹贡》有道:‘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请诸位书写后两句。”苏护时,向五人拱手作揖。

    书经指的是《尚书》,是中国汉民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

    自汉初以来,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

    《汉书·艺文志》,《尚书》原有100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

    今文《尚书》9篇,是经师伏生所传。

    古文《尚书》在汉武帝时被发现(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并未在秦代的焚书中烧毁),比今文《尚书》多出16篇,这16篇后来亡逸了。

    随着苏护话音落下,五人开始飞速答题。

    不等过去半分钟,年纪在三十上下,面容干净的中年人,便将答案写出。

    苏护为了秉持公平的态度,并没有等候其他人,而是开始读出下一题——

    “《春秋》‘左传’篇,庄公十八年春,‘虢公、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皆赐玉五珏,马三匹。非礼也。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不以礼假人。’请诸位书写后面全部内容。”苏护再度拱手作揖。

    “左丘明的《左传》!我靠,当初为了装叉买过这本书,特喵的没看过啊!”刘辩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