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执宰大明 > 第763章 受制于人

第763章 受制于人

作品:执宰大明 作者:小黑醉酒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哈哈……”见神情惊惶的方良提到“罪人”二字,阿仇顿时放声大笑了起来,随后冷笑着望着方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只不过是清除了前方道路上的一块拦路石而已,何罪之有?”

    “本官之所以要对付镇国公,是不想他成为了独揽大权的权臣,从来都没有想过背叛大明。”

    听闻此言,方良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心中是暗中感到懊悔,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阿仇竟然会是北元的人,因此神情严肃地向阿仇说道,“这种叛国求荣之事本官做不到。”

    “好,既然这样你就告官,让官府的人来抓我,届时咱们俩在刑部大牢里再聚!”阿仇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屑的神色,一边轻轻摇晃着手里的酒杯,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他料定了方良不会自毁前途。

    方良见阿仇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双拳不由得紧紧握了起来,他才没有那么傻去报官,届时朝廷肯定会追究他与阿仇私下接触的罪责,即便不坐牢那么仕途也完了。

    可是,如果不报官的话他就要一直被阿仇威胁,这是方良绝对不愿意地看见的一幕,否则届时他将成为了阿仇的傀儡,处处受制于阿仇。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随后,方良双目凶光一闪,心中暗自念叨了一句,眼神阴冷地望着阿仇,只要杀了阿仇的话就没人知道他今晚与阿仇的这番对话。

    想到这里,方良的脚步不由得向后退了一步,准备出门喊门外的两名保镖杀了阿仇,虽然阿仇看起来人高马大,但那两名保镖身手不错,二打一的话肯定能胜出。

    “你最好不要轻举妄动,门外那两个废物根本就不是我的对手。”阿仇见状顿时猜出了方良的意图,微笑着告诫道,“况且,你即便杀了我,那么也会有人把你与大元合作的事情公之于众。

    “本官可以明确告诉你,本官不会背叛大明,你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方良闻言意识到阿仇看穿了他的意图,神情显得有些尴尬,停下脚步后郑重其事地说道。

    “识时务者为俊杰,只要咱们俩个联手,以后就可以左右大元和大明之间的政局,何乐而不为?”阿仇已经听出方良说话的底气有些不足,于是笑着说道,“男子汉大丈夫自当建功立业,你也不想一辈子都被李云天压着而永无出头之日吧。”

    方良闻言不由得陷入了沉默,不得不说阿仇的这个提议非常有诱惑性,如果能与阿仇联手的话,那么将来如果在与大元开战的话他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

    “只要你与我合作,我会把你推上李云天那个位子,到时候你就可以执掌大明的权势,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见方良被自己说动了心,阿仇随后笑着说道,“大元只不过想要夺回大都和黄河以北之地,如果双方隔黄河对峙的话想必皇上将来会更加依仗你,而你也能趁机将大权牢牢地抓在手里。”

    “大都?”

    方良的眉头顿时就是一皱,阿仇口中的大都指的就是现在的北京城,看来北元的胃口不小,竟然想要与大明划黄河而治,如此一来大明将失掉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可大明会轻易让出北京城?要知道宣德帝已经下了扩建北京城的诏令,届时大明一定会全力守护北京城。

    “大明有两个京城,因此只要大元打到内长城沿线,那么朝廷一定会迫于压力迁都到南京城,南京城的繁华富庶可是令不少官员念念不忘,届时大元攻取北京城将会容易许多。”

    阿仇见方良有些不相信,于是笑着解释道,恐怕到时候不少文武百官都会趁机选择回南京城,谁也不想留下来面对蒙古兵。

    “你为什么要选我?”方良见阿仇说得头头是道,因此沉吟了一下,不无狐疑地问道。

    “很简单,一,你考中了进士并且成为了庶吉士,有着非常远大的前景,值得我们投资。”阿仇不紧不慢地给方良解释着,“二,你有野心而且头脑又好用,这是我们合作的良好基础。从现在的情形来看你果然没有辜负我们的信任,事情的进程十分顺利。”

    “事到如今你已经没有了退路,唯有与我们合作,我们保证不会亏待了你。”说着,阿仇笑着向方良举起了手里的酒杯。

    “希望你们不要食言!”方良闻言沉吟了一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终于做出了决定,面无表情地端起酒杯与阿仇碰了一下,他现在是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与阿仇合作,以此争取更多权势。

    阿仇闻言嘴角顿时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笑容里充满了冷漠,在他看来有了方良相助李云天这次将必死无疑。

    第二天,就在京城的文武百官暗中猜测着宣德帝的病情时,宣德帝一口气下达了六道涉及军政事务的诏令,使得众位官员倍感惊讶。

    第一道诏令是疏浚六湖。

    宣德九年九月,苏州府知府奏报:“苏、松、嘉、湖四府之地,共有太湖、庞山、阳城、沙湖、昆承、尚湖等六湖,广袤三千余里,如连降大雨,湖水泛滥,田地淹没。六湖东南出嘉定县吴淞江,东出昆山县刘家港,东北出常熟县白茆港。

    永乐初,朝廷派尚书夏原吉等疏浚河港,使得水患被除,百姓得利。如今年久失修,河港又已淤塞不通。请派大臣监督当地府、县官员在农闲时征民工疏浚,使湖水能够宣泄,庄稼有所收获。

    因此,宣宗这次特意命工部左侍郎、江南巡抚、税粮总督周忱前去治理。

    第二道诏令是命诸将巡边,在这道诏令中宣德帝告谕道:今国家无事,边塞无警,可以安逸。然居安虑危,乃保邦之道。况西北二边,虏常出没。今秋高马肥,宜预警备。但师行须慎重,无贪利轻进,无肆杀戮。申严号令,整齐部伍,坚利兵甲,以振耀武,使虏慑服,不敢侵掠。而边城各固封守,此为良策。“

    第三道诏令是颁布宣德帝亲自制定的《官箴》,以警戒百官。

    《官箴》共三十五篇,内自六部、九卿以至主事、行人,外自布政、按察二司,各府、州、县以至儒学,武职则自都督府以至各都指挥、内外诸卫,都明确制定了其职责范围内所应遵守的准则,以为鉴戒。

    宣德帝在诏令中谕言:吾抚绥兆民,实赖中外文武群臣,同心同力,兴起治功。远臣既不得数见而告谕,近臣朝夕见面,亦不能数以言谕。因取古人箴儆之义,各著一篇,使各揭于厅,朝夕省览,可期有助职事。然古之君臣,有交儆之道,凡在位君子,有以嘉言告我,尤是美事。

    第四道诏令是将巡抚和巡按文移事例形成定制,以缓解巡抚与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巡按御史之间的紧张关系。

    巡抚成立之初由于职权有限,因此在巡抚地方时所遇上诉讼的案件时,情节严重的案件交给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二司或巡按御史鞫问。

    如此一来,巡抚就与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巡按御史的职权有了重叠,致使双方之间屡有冲突发生,毕竟谁也不愿意与别人分享手中的权力。

    因此,宣德帝让都察院拟写巡抚与巡按御史、按察司文移事例:圣朝内设监察御史、外设按察司,凡诸司官不公不法,皆得纠举。所以与诸司无承行,此乃重耳目之客、崇纪纲之司。今巡抚欲令按察司以问完词讼回报。此刑名重事,系刑部、都察院所掌,纵使按察司回报,不惟其难擅自决断,亦恐其专肆妄为。

    又虑御史、按察司被其挟制,曲法阿从,以致颠倒是非,出入人罪,此尤不可。请令各处巡按御史及按察司自今遇有巡抚侍郎送到诉讼,其间果系切要重事,则遵敕问理,奏解赴京决遣;如有干碍军职及五品以上文官及当奏之事,则奏请裁决,仍照例呈都察院。

    乞敕礼部移文,令巡抚自今凡有事务,只行移布政司及府州县转行巡按御史、按察司行之。若非切要重事,不得一概径行。

    第五道诏令是稽考勾军条令的制定,宣德以前若都司卫所军旗缺伍,兵部预给勘合,从其自填,遣人取补,及所遣之人,事完还卫,亦从自销,兵部更为稽考。

    因此,官吏夤缘为弊,或移易本军籍贯,或妄取平民为军,勘合或给而不销,期限或过而不罪,致使所遣官旗迁延在外,娶妻生子,或取便还乡三二十年不回原卫所。

    虽令所在官司执而治罪,但积弊已久,猝不能革。

    于是,宣德帝以为此皆失于考较所致,衣令各卫所将其原填堪合遣去之人籍贯、程限及所取军士籍贯,类册报部。其续填堪合遣去者,于每年末类册报部。其所遣官旗还卫,仍具所解之军及无解之由、有无过期之罪,类册申报。以使堪合出入有所稽考,而为弊过期者,得以究治其罪。

    第六道诏令是诏免逋租,宣德帝以旱灾下诏:蠲免京、省被灾逋租杂课,免今年夏税,赐复一年。

    乏食军民,有司验口给官粮;如无官粮,劝有粮大户借贷,待丰收如数偿还。

    又敕直隶巡抚、在外按察司使理冤狱,减殊死以下,赦在逃军匠罪。有司各举贤良方正一人,巡按御史、按察司使纠治贪酷官吏及生事使臣。

    得知宣德帝的六道诏令后,李云天的神情顿时变得更加黯然,这意味着宣德帝已经在安排身后的事情,否则岂能一口气下发数道圣谕?

    几乎与此同时,他遇上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