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执宰大明 > 第720章 备战(一更)

第720章 备战(一更)

作品:执宰大明 作者:小黑醉酒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咱们此次入关,第一阶段的任务有两个,一是收复通州城,解除京师的威胁,二是夺回居庸关,这样就可以关门打狗,使得进入北直隶的敌军成为瓮中之鳖,无路可逃。”

    说着,李云天在人们的注视下走到地图前,拿着一根小木棍在通州城和居庸关指了一下,然后停在了山海关前的一个画着蓝色圆圈的地方,望着在座的众人说道,“为了能顺lì达成这两个目标,我们首先要清除堵在山海关以南的敌军,你们谁愿意打头阵。”

    “侯爷,这个任务就交给卑职吧,卑职手下的兵士自从到了辽东就一直守城,早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上战场了。”李云天的话音刚落,坐在大厅右侧前排座位上的李大牛就站了起来,冲着李云天一拱手,意气风发地说道。

    几名将领刚要开口请战,见李大牛想要打这一仗,于是纷纷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来,李大牛不仅是骁武军的高级武官,而且还是李云天的本家,故而大家自然不会跟他争。

    “也好,让本侯看看你们这一年来的操练如何。”李云天闻言笑着点了点头,他也想知道李大牛手下的朝鲜兵战斗力究竟如何,随后望向了坐在那里的薛义,“诚勇伯,此战乃你我联合作战,由你全权指挥,本侯负责敲边鼓助威。”

    “侯爷放心,下官一定拿下这些敌军。”薛义闻言心中顿时大喜,李云天这是要把消灭关南蒙古军队的功劳让给他,有李大牛率军参战再加上李云天率军在一旁助威,山海关守军必定士气高涨,一定会把那些蒙古军队消灭。

    李云天闻言笑着微微颔首,他向来都不是吃独食的人,自然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事务,对他而言消灭关南三万蒙古军队并不算什么,可对于薛义等山海关守将而言却是一件难得的大功,山海关守军既阻挡了兀良哈兵南下,也阻止了阿鲁台大军北上,没有功劳也有亏老,他自然愿意成人之美了。

    “兴平候,居庸关本侯就交给你了,本侯给你五万人马,一定要拿下居庸关,切断北直隶敌军的退路。”随后,李云天沉吟了一下,望向了赵勇。

    六万人马中,辽东明军两万,朝鲜兵一万,兀良哈兵一万,辉特部士兵一万。

    本来,李云天想用五万人马来夺取居庸关,居庸关有两万蒙古兵和一万仆从军,而且明军又是采用骗开城门的方式突袭,因此五万人马足够。

    不过由于居庸关的重要作用,李云天最终还是决定用六万人马来攻下居庸关,万一有什么闪失的话北直隶的蒙古军队就会从居庸关仓皇北逃,等他们出了居庸关李云天要想再控zhì局面可就不容易。

    “镇武侯放心,本侯定当全力而为。”赵勇微微一笑,向李云天拱手说道,看来攻克居庸关的功劳是跑不了了。

    他现在对李云天手下部队的实力非常了解,不说别的,如果正面与居庸关守军在野外对决的哈,凭借着一万兀良哈兵和一万辉特兵就能将其击溃,毕竟来的都是兀良哈部和辉特部的精锐。

    而驻守居庸关的蒙古军队绝对不会是精锐,精锐肯定随着阿鲁台等人去进攻北直隶的州府县,有居庸关的高墙护卫,三万人马足以击退明军的进攻。

    况且大明在北直隶就京城还有十几万大军,其他的地方兵力空虚,而阿鲁台的大军就在通州城,如果京城的明军去攻打居庸关的话那么阿鲁台正好可以趁机消灭掉他们,即便是周征派军从万全都司攻打阿鲁台也能及时派军救援。

    因此,在阿鲁台看来居庸关固若金汤,没必要把最精锐的士兵留在那里,这给了赵勇不少机会。

    “剩下的人跟随本侯进攻通州城,阿鲁台就在通州城里,擒获他就能对敌军产生巨大的震慑。”

    李云天的视线随后落在了地图的通州城上,用小木棍一指,沉声向在座的众人说道,“此战事关京城安危,望众位众志成城,将其一举拿下,给皇上分忧。”

    “遵命!”在座众人纷纷向李云天一拱手,齐声应道。

    “镇武侯,那些关西兵如何处置?”赵勇注意到地图上还有几个用绿色标记的地方,他知道代表着关西七卫,于是沉声问道。

    关西七卫有八万兵力,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李云天要想使得北直隶安稳下来,一定要把关西七卫的人给降服。

    李云天闻言不由得皱了皱,这正是他为难的地方,按理说他在拿下居庸关和通州城后就要消灭关西七卫。

    可关西七卫与鞑靼、瓦剌不同,他们的形shì与兀良哈三卫比较相似,都是大明所封的卫所,而且一定程dù上听命于朝廷,被大明用来当做边疆的一道屏障,所以李云天不可能像对待鞑靼和瓦拉一样对他们采取凌厉的攻势,否则大明在西域就少了一个对抗外敌的缓冲区域。

    中国古代凡是强盛的王朝必然争夺西域,又或者说,凡是能长期控zhì西域的王朝都是强盛的朝代,例如大汉和盛唐。

    对中原的王朝来说,控zhì西域至少有三个好处:

    1,西域产马。众所周知良马对骑兵的重要性,宋朝之所以在对抗西北部的游牧民族中处于下风,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宋朝缺少马匹而不能建立大规模的骑兵。

    2,重要的战略地位。汉朝最初经略西域时就是为了联络大月氏两面夹击匈奴“断其右臂”,而唐朝也曾长期与吐蕃争夺西域,控zhì西域后唐朝就可以从侧翼牵制吐蕃。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拱卫甘肃陕西等西部地区,为其提供屏障,宋朝的西北地区就长期面临西夏犯边的威胁,不仅要忙着应付西夏,还要与金国、辽国乃至蒙古国周旋。

    3,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保持与西方交流的通道,虽说大明海运发达,但与西方的贸易主要还是依靠丝绸之路,这除了明朝的海禁令外,还与海路太过危险有关,除了海盗外还要防备狂风暴雨,因此反而不如走陆路安全。

    关西七卫在洪武初年相继内附大明,其中:

    哈密卫:元朝时为哈密力,永乐二年内附,为忠顺王封地,置哈密卫于哈密城。

    安定卫:元朝时为撒里部畏兀儿,洪武七年内附,为安定王封地,永乐四年移居昔儿丁;

    阿端卫:元朝时属撒里部畏兀儿,洪武七年分设阿端部,洪武八年置阿端卫,洪武十年废,永乐四年复置阿端卫,宣德七年徙治贴儿谷;

    曲先卫:元朝时为曲先答林元帅府,洪武初年内附,当年置曲先卫于阿真,洪武十年后废入安定卫,永乐四年复置曲先卫于药王淮;

    赤斤蒙古卫:元朝时属沙州路,洪武十三年内附,不过很快被北元占据,永乐二年蒙古一部百姓再度内附,永乐帝置赤斤蒙古千户所于赤斤站,永乐八年升置赤斤蒙古卫;

    沙州卫:元朝时为沙州路治,永乐二年蒙古一部百姓内附,永乐三年置沙州卫,宣德七年迁居苦峪;

    罕东卫:元朝时为罕东,洪武二十五年后相继内附,洪武三十年置罕东卫,值得一提的是宣德年间罕东卫占据了沙州,迫使沙州卫迁徙。

    在关西七卫中,哈密卫在明代西北地区的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哈密自洪武二十三年兀纳失里遣使来京城朝贡以来,就与大明展开了密切的政zhì和经济联系。

    到永乐年初,永乐帝设立哈密卫,册封了哈密忠顺王和忠义王,哈密则每年循例遣使来京城朝贡,故而被纳入大明的疆域中。

    大明借哈密欲收到“断北狄右臂,破西戎交党,外联络戎夷,内蕃屏甘肃”的功效。

    之所以大明不愿意攻取西域,不仅因为西域地处偏远大军征伐不宜,以及西域诸国和诸部之间常年攻伐拥有很强的战斗力,还与大明的边防政策有关。

    总结起来可以归为三点:

    一,大明的战略重点是在九边,具体在蓟州、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对付北方的鞑靼和瓦剌,明朝自洪武年间在九边屯兵一百余万,而西域远离大明京畿,故而并非战略要点。

    二,西域地域偏远,地形复杂,大明多次与哈密在哈密卫进行拉锯战,但是由于明军长途作战,再加上周边鞑靼、瓦剌等势力的干扰,故而明军无法将其消灭,更别提关西其他的势力。

    三,自大唐天宝年间恒逻斯之战后,中原王朝对西域控zhì力不从心,遂导zhì西域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的陷落,后来虽然有张议潮收复甘凉十一州,无奈大势已去,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控zhì力越来越弱。

    况且,西域与大明内陆相比就是荒芜之地,大明立国后一直忙于跟北方的鞑靼、瓦剌作战,没有精力去管理西域,再加上当地的部族已经建立了各自的政权,因此大明要想控zhì西域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故而设立了关西七卫来羁縻统治,兀良哈三卫也算是羁縻统治。

    所谓的羁縻统治,是唐朝以来的中原王朝对边疆多部族地区的一种统治方式,羁縻区不同于藩属国也不是正式行政区,中原王朝通guò委任当地部落首领对这一地区实施统治,既不设立行政机构也没有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