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那李清照自称才女,皆也是这般不知羞耻,荒淫放肆。竞然才与和离,就与那衮王-赵柽成日的沉迷酒池肉林,赌钱押马不知岁月。”
“男儿好色,性也,何其怪哉?官家此语点评,尽管有些偏公,但自古以来男为,女为地。阴阳相合,本就如此。倒也的过去,却是那李清照有些不检点了!”
“唉,这等人物竞然还要开办什么大宋周报,据那新兴的才子朱四海也不知如何,让其收卖了。竞然意欲在其上发表《红楼梦》也是怪哉!”
在一个文人和文官吐槽都能吐到看轻了皇帝的时代,不会因为皇帝的一句话,就让有些人的嘴巴闭上的。
这不,也不知从何时起不少“正人君子“大骂李清照和朱子龙:不知羞耻,荒淫放肆。
不过,做为男人,朱子龙气归气,但是冷静下来后,其实却是心里感觉很爽。
原因无它,在“嘿嘿嘿“这件事上,男人多少有点曹操的情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全下的女人,只要是和我以外的男人啪啪啪,那就是荒淫无耻。但是若是全下的女人都和自己嘿嘿嘿,那只能明,她们都很有眼光。“这就是男人们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建立的,冠冕堂皇的后宫梦想。
认真起来,其实朱子龙心里也多少有些这样的想法。无关对错,这是男人的性也!
所不同的是,现在是别的男人妒忌他,而他是当事人。
因而,套用后世1世纪新中国老坛酸菜统一方便面的广告词,那就是。这股酸爽,嗯,就是这个味,爽!
反观李清照,刚开始也和朱子龙一样很生气。
但是,很快就让朱子龙大掉眼镜了。
她先是直接把朱子龙这边新出产的果酒,大干了二三十瓶。然后写下了:“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诸如此类的诗词出来,然后自称诗兴大发,要求朱子龙分期,全放到报纸里面以后统统发表。
紧接着,把从快活林拉回来的仕女,下人,车夫等伙伴们,加上朱子龙就在家里开了个大赌场。并且灵机一动,发明了“命辞打马“,要大家一起来玩,一打就是一个通宵。
朱子龙拿着打马,嘴角直抽。因为这打马像极了后世的麻将!
再回忆一下,立时一阵冷汗珠直冒。这才记起来,好像历史上,这麻将的间接发明者,祖师爷还真就是李清照,汗!
-
这就是一个超级女汗子,后世的史官们(基本是男性),不断地替李清照洗白。她必须冰清玉洁,因为她是个女人。因为那样的形象,才属合一个古代女才子在人们心中的印象。
朱子龙想了想,她若是男人,一定远胜唐伯虎,留下一段“风流倜傥,放荡不羁“的千古佳话。
就因为古代男妇不平等,一个女才子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史书上多有全是扭曲的历史。这个时候,朱子龙很庆幸自己穿越过来了,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大宋,一个真实的李清照。
她也是人,也是女人,也要吃喝拉散睡,并且也爱钱,你爱好什么,她也爱好什么。
不管是大宋第一才女,还是孔夫子那个圣人,其实大家都一样。
朱子龙相信她若活在后世1世纪新中国那个时代,作为一名女汉子,她的随性和才华,估计也依然会遭到世人的谩骂和嫉恨。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中国历代名人和他们的作品,在当世当代不会受到多大的好评。
而一但去世或者有什么特殊原因发生,过一段时间后,这个名人和他的作品的名气就会爆涨。以至于顺带的那个名人原本的缺点,也让世人忘记了,或者有意识的洗白了。
或许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死者为大吧?
-
又一次两头跑,从李清照那里回到李三娘和李瓶儿,上官师师这边时。已经是深夜!
看着自己的几个女人和她们的仕女们,都拿着数量不多的圆珠笔,还在写个不停。朱子龙也没打扰她们,就在边上坐下了。
文化知识不多的李三娘,负责人事安排,反而比较空闲。
看见朱子龙回来坐在那里,连忙亲自出马端来香茶,放下杯子低声道:“二郎,这开封城中文人荟萃,找些人来些稿子,丰富一些报纸的其它版面如何。你设计的报纸这么大张,光我们几个,还有李清照那边可对付不过来。再,上面全是女子所著的诗词和感想,以及一个话本内容,也过于单调了!”
朱子龙叹息道:“三娘的有理,只是这创刊号肯定是指望不上本地文人了,只能等下一期。这样,你们和李清照负责写一些诗词,凑半个版面出来。剩下半个版面,作为征稿启事。一版的内容,直接抄邸报上的,嗯,不过内容弄成白话。第四版,就让那个朱四海的长篇话本红楼梦连载。”
“第五版,找来一些当地的人,就以征文的形象,给予一定的钱粮奖励,要些道民间故事放到上面。”
朱子龙实在是不想把自己的大宋周报,搞成狗仔队报纸。
可是,这年月能放上去的内容实在是太少了。不这样,完全没法吸引眼球,而且还得老百姓那边多用白话字,少用什么文言文,否则,谁的看的懂?
幸好,大宋的文盲率只有不到70%,而老百姓又喜欢你传我,我传你,一传百,百传万。用上大白话写报纸,肯定可以慢慢的传开的。
若是全用文言文,或者换个朝代,估计朱子龙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无法用这玩意来试图尝试掌控话语权。
以后来的清朝为例,60年期间共产生了15100个举人,一年平均就产生585个举人。还有人统计自清朝秀才数量约46万人,童生约00到00万人。
假设童生三百万,秀才举人进士五十万,科举的读书人才50万,不足大清人口的1%,即使再加上100万只读书不考任何功名的人(虽然这绝对不可能),那也只是1%,如果再加上学新学的00万,也超不过%。
也就是,清朝的文盲率为最少95-97%。一百个人里面平均95-97个人连字都不认识,而那三五个会认识的,也基本上不会替老百姓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