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汉魏文魁 > 第二十章 城守秘策

第二十章 城守秘策

作品:汉魏文魁 作者:赤军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就在这日黄昏时分,昏睡将近两个月的公孙度突然清醒了过来。{

    其实公孙度自从病重以来,倒也并非镇日闭目僵卧,否则就变植物人了。他两三日中偶尔也会苏醒,只是目光涣散,但知以手指口求食求饮,却说不出一句话来。有时候瞧着眼神略微清明一些,但公孙康想向老爹禀报政情,未及开口,这清醒便又转瞬即逝了。

    今晚不同,公孙度先是醒过来,缓缓抬起僵硬的胳膊,指指嘴巴,随即嘴唇翕阂,竟然哆哆嗦嗦地发出了声音来:“酒……酒……”

    公孙康才刚巡视城内归来,见状大喜,急忙奔上前去,伏在病榻前,低声道:“父亲患疾,不便饮酒,薄粥可乎?”公孙度颓然放下手来,微微苦笑,然后缓缓点了点头。

    于是即命仆役取了以肉汤熬制的稀粥来,公孙康亲执木勺,喂到父亲嘴边。公孙度眨了眨眼睛,颤颤巍巍地说道:“此……如何饮……扶我起身。”

    仆役上来,小心翼翼地掺坐起公孙度来,披上长衣。于是公孙度便倚靠着儿子的肩头,缓缓喝了半碗稀粥,神思越发显得清明了,动作也不再那么僵硬。他左右望望,忽然问道:“宗承何在?”

    所谓宗承,指的便是公孙度次子公孙恭。其实公孙康原本不必要那么操劳的,兄弟两个可以轮流侍奉重病的父亲,问题公孙恭胎里便弱,打小身体不好,三天两头生病。基本上派不上什么用场。于是公孙康就禀报公孙度。说此前我去巡城。让兄弟来伺候您,这不才换班嘛,让他歇着去了——“可要召唤前来?”

    公孙度微微一皱眉头,开口问道:“何故巡城?”你堂堂州牧的大公子,啥时候轮到你去巡城了?难道是出了什么事儿吗?

    这要是事儿不大,比方说盗贼作乱、百姓抗税,甚至高句丽侵扰边境,公孙康都打算暂且瞒着父亲。眼瞧着老爹病势如此沉重,怎么还能让他烦心呢?问题此番乃幽州大军来攻,辽东公孙氏陷于险境,公孙康终究年纪还轻,威望不足,信心也弱,还是希望能够由老爹来掌舵的。

    于是言简意赅地便将是勋发兵之事道出。公孙度不听则罢,听完以后是双眉倒竖,切齿恨道:“是勋可恶!若非病中,吾便亲率虎贲。取彼首级!”

    其实这话也就是说说泄愤而已,公孙度本非武人。打出那么大一片江山来,主要靠的是运筹帷幄,还真不象曹操、刘备那样惯常亲自提槊上阵——勉强类比起来,他跟刘表差相仿佛,只是也不象刘表那么注重文事,并且名满天下而已。

    接着公孙度就问啦:“柳子刚欲如何应对?”公孙康说爹你糊涂啦,柳毅不是署了乐浪太守嘛,他当然还在朝鲜啦。公孙度大惊,忙道:“我家知兵,无过柳子刚,速召其归!”公孙康满口答应,就听老爹又问:“然则,汝等又如何拒敌?”

    公孙康不敢隐瞒,于是就从最初在辽隧布设防线开始说起。公孙度一边听一边点头:“若能拒至夏秋之交,辽西水发,是勋乃陷绝地,必退矣。”接着听到韩耀献坚壁清野之计,公孙度就急了,一把抓住儿子的手,厉声道:“此必是勋奸细也,可即杀之,勿听其言!”

    公孙康闻言也不禁大吃一惊,可是他从来也没有怀疑过韩耀——其实是没怀疑过阳仪——只怕是老爹一时糊涂,才下此乱命。阳公量很信任韩之昱啊,这事还得等会儿先跟阳仪商量着办。

    于是赶紧一个转折,先不提我们确实搞了坚壁清野,只说公孙模献计,遣军经海路往袭幽州军的后路。公孙度微微点头:“此计或可售也……”公孙康为了让老爹高兴,赶紧接口:“计得售矣!平郭长刘煦前日还报,已袭得幽州军堠堡,绝其粮道。”

    公孙度闻言,咧一咧嘴:“刘某立此大功,必盛酬之……乃可趁势进军,以逼是贼。”公孙康说我已经派公孙模和逄纪领兵西去啦。

    公孙度突然又是一皱眉头,抓着儿子的手也不禁加重了三分,急切地质问道:“公孙模为将,以谁为辅?”“逄元图也。”

    “啊呀!”公孙度不禁大叫一声,“吾家必灭于逄纪之手!”

    公孙度很想运用逄纪,但同时也深忌逄纪,他甚至琢磨着,自己百年之后,能不能放心地把这柄利剑留给儿子?要不要事先即铲除之?倘若太平无事,恐怕还会多犹豫几天,若有警讯,那是一定要寻机杀逄纪以绝后患的。只是他想不到自己那么快就会一病不起,更想不到笨蛋儿子竟然把逄元图给放出了襄平城!

    当即喝令公孙康,赶紧派快马把逄纪给叫回来,就说我醒了,有要事寻他商议——“若不肯归时,缚之可也,杀之亦可!”

    公孙康领命,忙去布置,可是这边信使还没能驰出襄平城,数百里外的辽隧城下,辽东军的营垒却突然遭到了袭击——来袭者非旁人也,正是郭淮郭伯济。

    郭淮的兵法,三成是跟他老爹学的,三成自学,剩下四成都为是勋所授。是勋就好比是赵括,虽然实战指挥经验不足,但纸上谈兵的能力则举世无双。你想啊,就算曹操,也不过读读孙、吴、司马法等有限几本兵书而已,他是宏辅可是从《李卫公问对》到《纪效新书》,尽皆有所涉猎,论部头超过曹操三四倍,论字数更是二十倍还不止!

    尤其后世有一部兵书,是勋是非常喜欢的,那便是宋人陈规的《守城录》。是勋虽然一心从文,但考虑到身处乱世,说不定自己哪天就被迫要上战场呢——虽说他胆子越来越大,经验也越来越丰富,这回打辽东就是主动行为——我不能打,总归得能守吧?因此靠着前一世的博览群书和这一世的超强记忆力,早就把《守城录》中还能够记得住的文辞全都默写了出来,再对照同样为守御圣书的《列子》中城守诸篇,以及后世的诸多历史教训,辑成一本《城守策》。

    这本书他没有印刷刊行,也没有献给曹操,算是自家的私人秘宝。可是对于诸葛亮、郭淮这些弟子,那是肯定要有所传授的。

    陈规《守城录》的核心思想,是勋几乎全盘继承了下来,那就是:守城并非消极地防守,而必须同时辅以积极地进攻,要凭借城防极大杀伤攻城敌众,并且不断加以骚扰,尽可能地使对方无法凝聚起全部力量来发动进攻。

    或许是性格使然,诸葛孔明对于这一方针理解得还不是非常透彻,但郭伯济却大合胃口,得到后便日夕研读,反复揣摩。这回是勋北上玄菟,募将守备辽隧,郭淮就主动请令,说我向先生您学得的守城术尚未施用,正好借此机会演练一番。

    等到是勋大军一走,郭淮便督促军卒民众,按照自己对《城守策》的理解,对辽隧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和改修。等到辽东大军渡过小辽水,汹涌杀来,他一方面赶紧派人通过水、陆两道去请求增援,一方面闭城拒守,并且登上城头,远远眺望。

    一瞧之下,辽东军约二万之众,麾下将兵不禁有些胆寒。郭淮却笑着安慰他们说:“兵法云五攻十围,今敌不过我十,必来攻也。而吾城既固,彼修攻具且三五日,使君必归,可无虞也。”

    嘴里虽然这么说,但他可没想着仅仅固守城防,等待是勋回身来救。于是当日晚间,郭淮便拣选了三百名锐卒,人执大刀、小盾,由他亲自率领,打开城墙上的暗门,冲将出来偷袭辽东军的营垒。

    公孙模还真没有防着这一招。一方面自军庞大,而敌方具体数量虽不清楚,估计也就几千人,再加上城防坚固,在他固有思路中,哪有不肯凭坚而守,反倒主动出击的道理呢?逄纪倒是有所担忧,但偏偏不肯开口提醒,只是命亲信仔细守备自家帐幕而已。

    因此郭淮趁着夜色而至,摸到辽东军辕门外,发一声喊,便即率先突入,先把几名哨兵斫倒,然后放火焚烧帐幕。辽东军骤然遇袭,当即大乱,相互践踏,死伤枕藉。

    好在公孙模还没有睡着,及时起身,先呼喝亲兵卫护,然后即以自己的亲兵为核心,缓缓收拢乱卒,以拒来敌。这位公孙将军虽非名将,也可算是宿将,在战场上的经验非常丰富,应对得法,郭淮见状,见好就收,带着人便又摸黑折返了回去。

    最终,郭淮带出来三百壮士,仅仅折损了四个人而已,辽东兵倒死伤超过百数。二万大军,折之百人,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事儿,问题经过这么一番闹腾,辽东兵不但士气受到很大挫折,抑且忙着挑水救火、重设警备,忙活了足足半夜,第二天早晨点卯的时候,就有超过三成全都黑了眼圈。

    这正是郭淮的目的所在——你们休息不好,那还能全力攻城吗?

    公孙模也自气沮,便召逄元图来商议,说看昨晚这种情况,城内士气既高,守将也颇勇武,恐怕攻城是大不易啊。算了,咱还是不打了,赶紧收蓬吧。

    逄元图心说你倒真是谨慎,才在城下呆了一晚,还没试攻就要撤——你要是就此一撤,我此前的谋划不全都要泡汤吗?正在琢磨再施何计绊住对方为好,突然门前有报:“襄平使来,召唤逄参军。”R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