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至圣 > 第279章 致敬大匠

第279章 致敬大匠

作品:大明至圣 作者:一叶一钢筋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康惠听了苏白衣的话,脸色突然苍白起来。

    他之前已经猜测到了,在看到火车的时候更加的明白,肯定是“以火烧水,蒸水成气”然后依靠大气的力量推动火车运行。

    既然水火之力能够推动火车在铁轨上飞速行驶,那么推动轮船在海上行驶应该也是能实现了。

    他稍微往深里想了想:如果这大船上用水火之力驱动,就可以不用风帆,不用风帆的话,无论顺风逆风,都可以如履平地,那么航海的速度又会提高多少?

    若是如此的话,那船该能造成多大呢?

    那自己的造船厂……

    不能想啊,越想越害怕。

    再次抬起头看到苏白衣平静的目光,他突然明白之前苏白衣为何会耐心的给他讲穆家织布的故事了。知道现在他才明白:人家真的不是以势压人,而是在告诉他,你和我合作吧,合作还能两利,如果不合作的话,一旦我生产大船,你就可以去死了。

    “答应,既然苏大人如此栽培,人再不识时务的话,未免有眼无珠。”康惠呵呵一笑,将手中已经洒了半的茶水放在桌子上,拱手道:“此恩此情,河洛康家没齿不忘!”

    “好啊,有康先生相助,必定会一帆风顺!”苏白衣握着他的手,心里也很高兴。

    铁路募资的事情解决了,造船合作的事情也解决了。

    剩下的,就是在家等着收钱吧。

    苏白衣优哉游哉的在书房隔壁的暖阁中憩一会,等中午的时候再出来,东园中的人已经基本上走完了。

    和四个美女一阵叽叽喳喳的吃了一顿喜庆的饭,在苏烟左一句“一千八百万能买多少馒头?”右一句“一千八百万银子能买多少房子?”的问话中,苏白衣弱弱的逃走,心里内牛满面。

    钱够了!

    银子有了!

    铁轨已经再生产了!

    万事俱备,那也就是铁路可以开始修筑了。

    中午吃过饭没有休息,让李锁将楚仑极其带领的一众学生都来到指挥部的大会议室中。苏白衣从系统中购买了全套的陇海铁路图纸放在桌子上,一点点的观看。

    整条陇海铁路来,按照清末修建的原轨迹走的话,大概是一千零五十公里。

    苏白衣大概想了想,这一千零五十公里大约可以分成三段:一段海州到归德府;二段归德府到洛阳;三段洛阳到西安府。

    其中,海州到归德府长度大约是三百五十公里;归德府到洛阳段也是三百五十公里左右,而洛阳段到西安府稍微少一点点,大约也是三百五十公里。

    苏白衣翻开第一段图纸,仔细的看了又看。

    一段海州到归德府,基本上都是平原,中间没有任何山地,只是偶尔会遇到一些型的河流,宽度大约都在一百米之内。

    换句话,一段内只有路基和桥梁,没有隧道。

    路基不用了,尽量就地平整之后,就在平地上对方石子铺筑铁路,真是遇到乡间路的时候才将路基填筑高一些,留下足够的空间给当地人修筑地下通道过人过车。其次就是桥梁。

    修桥稍微复杂一些。

    可现在有钢筋和混凝土,在河流上修建桥梁就简单多了,常用的法子就是先堵住一半河流修桥,等这一半修好之后,放开水流再堵住另外一半,然后整个桥梁就修好了。

    只要不碰到长江、黄河、淮河这种宽度超过数百米的大河,用这个半疏半堵的法子修桥是最快捷的。

    二段归德府到洛阳,这一段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只有过了郑县(郑州)后从巩县到洛阳这段区间内,因为嵩山余脉的缘故有些型的山包,铁路修建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平直了。

    苏白衣发现,这清末民初的陇海铁路线根本就不像现代修路那样遇山开山,遇水架桥;这条陇海线选线的时候遵循一个原则:避让。

    看到山就避开,看到水也尽量避开。

    能不修桥的坚决不修桥,能不开山修隧道的坚决不修隧道。于是从巩县到洛阳的这段陇海铁路就像是盘山公路一般,弯弯曲曲的绕山行走。

    不过这样关系也不大。

    毕竟苏白衣修筑的这条铁路不会跑太快,最多四十公里顶了,铁路的线形稍微有些不平直也无伤大雅。

    二段铁路的线形绕来绕去,但还不能将所有的山包都让开,在巩县到洛阳的这段铁路上,有两条隧道。不过都不是很长,在三百米左右。

    苏白衣将二段铁路的平面图纸一册册的整理好然后放好。顺手拿起了三段铁路的平面位置图纸观看。

    三册有些伤心。

    从洛阳往西开始,过了三门峡之后,河南陕西两省地界交接处,是太行山余脉。这里的山山势比较平缓,山头也不是很高,但是多啊。

    于是清末民初规划的这条铁路又开始了它的蛇形大fa。

    实话,苏白衣刚刚看到时候,内心深处充满了鄙视:这也叫铁路?修得弯弯曲曲,这要多费多少人工,这要多绕多少路呢?

    这种铁路注定一辈子也不可能提速到八十公里每时以上吧!

    看着,笑着,笑着,鄙视着!

    清末的人,还是太弱了啊!

    咦?

    不对!

    苏白衣的脸上瞬间狐疑起来。

    这陇海铁路线,从洛阳开始就沿着洛水北岸走,一路从洛阳向西蜿蜒曲折的延伸,从洛阳到新安,从新安道义马,从义马到观影堂镇,而后便入了三门峡。

    可不对啊!

    洛水呢?

    什么时候过的洛水?

    这铁路从郑县一直到三门峡,不可能不过洛水啊?

    可如果过了洛水我怎么没有任何印象呢?

    因为洛水太宽了,不最宽阔,一般的地方也有四五百米宽吧,即便是稍微狭窄一些的地方,应该也有三百米以上。

    在清末的时候想要建造这么大一坐桥梁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可如果不穿过洛水,怎么从郑县到达洛阳呢?

    三段一大摞平面图纸翻遍,他也没找到答案。

    苏白衣脸色凝重的开始逆向寻找,从洛阳往前翻,一册一册,也不知道翻了几册,当看到巩县西侧一条的过河桥之时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找到了,这就是洛水!

    陇海铁路从郑州到洛阳,本来直接从巩县南部走一路向西就可以直达洛阳,不但线形优美而且会省下来不少时间,可为何偏偏要稍微往北绕一下走巩县?

    原来如此!

    只有在巩县这个地方,才能完美的穿过洛水然后使整条铁路过度到洛水北岸,否则必然要过数百米宽的大河!

    真是煞费苦心的设计啊。

    苏白衣深吸一口气,带着不同的心境再次将目光落在陇海铁路的设计线上来,这次看到的不是鄙夷,不是嘲讽,而是震惊。

    清末的这条老陇海,在那个没有技术造大桥、凿大隧道的年代,在那个没有航拍所有地形全靠人力寻找的年代,它却依靠巧妙的设计,在巩县以西完美的穿过洛水,然后过了洛阳之后向西盘旋延绵,磁涧镇、新安县、义马、渑池、观音堂,一路穿山夺涧,如同万山丛中的一条径,一路匍匐前行,他完美的避开了洛水,心翼翼的接近黄河,和这条中华大地上的母亲河并肩前行,从茫茫太行余脉间绕出了一条生命之线。

    它或许绕了许多路,或许不符合现在的设计标准,但它以最简单最理想的方式超越了最不可能的技术条件,直通东西,贯连豫陕。

    出了河南,依旧是艰难的匍匐前行,越过潼关、穿越华阴、逼近渭南,最后终于收线于西安府。

    苏白衣的眼神变了,他看到的不是幼稚和可笑,是让人尊敬的孜孜以求的大匠精神。

    因为就是这个选址,就是这条线,直到多年后的新世纪,郑西高铁还在沿用。

    苏白衣深吸一口气,默默的朝那个时候的设计这条道路的大匠致敬。不管你是法国人、比利时人、还是中国人?

    “真是幸运啊!”苏白衣叹了一口气:“如果不是这条老陇海,想要在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太行、嵩山两大名山中穿过,真不知要修几座大桥,开几条隧道!”

    苏白衣默默的将三段平面图合上,然后一册册的整理好放在一起,陷入了沉思中。

    即便这么高明的设计手段,即便是绕了这么多路,老陇海仍旧不能避开所有的山包,隧道还是要开。

    总共需要开凿大约八条隧道。

    这是始料未及的事情。

    不过好消息是,都是极短的隧道,最长的也不过三百多米。

    “清末能开出来,我就不信我开不出来!”苏白衣拍了拍桌子,自信满满。

    大不了,拖两年工期而已。

    正在这个时候,楚仑、黄恒带着三十多个面容黝黑的学子从外面进来,行过礼之后各自站在会议桌的周围,满脸崇拜恭敬的看着苏白衣。

    这些学子,应该是整个榆院最专业的测量工程师了,不但之前榆院的规划和建设,包括后来的玻璃作坊、纺织厂、江边的铁匠铺、钢铁作坊,还有正在进行建筑的钢铁生产大车间,全都是他们搞的测量定位。

    但那些,都是打闹。

    真正的测量,还在陇海铁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