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为私,两人为公。安天伟准备见池白杨不能一个人,这次属于脑力活,他将陆为民调了回來。
有点小麻烦的是身份问題。安天伟借用了省纪检组的名义,不过他说的比较含糊,沒有明确说是哪个部门的纪检组。其实这是利用人的惯性思维混淆了一个概念。池白杨的下意识里,所谓的省纪检组不用说肯定是省委或者纪委那边的人马。他哪儿知道安天伟什么纪检组的人马也不是,而是扫鬼行动组,跟纪检边都沾不上。
“老组长,这个身份问題怎么处理?”陆为民也知道这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題。得不到池白杨的信任,后续工作肯定无法展开。池白杨好歹在临川市这塘深水里也扑腾了这么多年,可不是初入道的雏。
“让省厅开个介绍信吧。”
“省厅纪检组?”
“不用纪检,就用省厅的名义。”
“这能行?”陆为民有点怀疑。
“照办就是。”
安天伟知道陆为民与地方官员打交道的经验尚浅,把不准脉才会有这样的疑虑。
换位到池白杨的角度,其实他在意的并不是哪个部门的纪检,只要是省部门來人,而且确实跟查办纪律案件有关的部门就行。
市里有市里的圈子,省里有省里的圈子,隔一个层级隔了一重山。
省里办事的手法市里不是很了解,市里办事的方法县里不了解,县里办事的方法老百姓不了解。处于上位者想要保持一定的威严,这种神秘感必不可少。
而且保持神秘感还有一种好处:即使上位者犯错,下位者如果不了解其中的诀窍,也无从挑错。只要不是当场抓实,事后会有无数个理由为这种行为辩白。务虚的部门本就是为此而生。
总之呢一句话,领导是不会犯错的。
凡是领导的决策都是正确的,凡是上级的指示都是英明的。沒有这点觉悟想在官坛里混点人样出來,难上加难。
这是大多数官员的惯性思维,池白杨在这个圈子里混,当然也不会脱出这个既定的思维圈。
加盖着省厅大红公章的介绍信很快就传了过來。现代科技的便捷性在此时便体现的淋漓尽致。用一个q接收个文件,再通过彩打直接打印出來,时间沒超过五分钟。安天伟和陆为民二人的身份问題便解决了。
池白杨对于这次的见面相当谨慎。说心里一点不打鼓当然是不可能的事。不过反想一下,他心里也有点舒畅,终于有人要对对手开刀,他只是添个柴助把火不用担责任,何乐而不为?
池白杨虽然调到发改委,名义上享受的也是副处级。可一个是实权部门,一个是虚挂,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
见面的时间定在中午下班之后。现在****高悬头多少,越详细越好。”安天伟全然一幅公事公办的样子。而陆为民很配合从公文包里拿出了纪录本,握笔在手准备谈话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