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三界求道录 > 第一章 落河少女

第一章 落河少女

作品:三界求道录 作者:八景宫灯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云雾渺渺,风随云动。朝阳初起之时,预示着新的一到来。

    风林县是一个偏僻县,隶属于大楚朝山州南山郡。在这里往来商客不多,百姓都是自给自足。

    县东头有个院,院中一个身着粗布衣衫的少年正盘坐在一颗古树下,旁边还有一口古井。少年约莫十三四岁,相貌清秀,身材匀称。此时正微闭着双眼面向刚刚升起的朝阳。若有修行之人经过,必定可以知晓这少年正在打坐采气。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朝阳紫气对修炼者而言弥足珍贵。

    “清封哥!快开门!清封哥!快开门!”一道焦急的敲门声打破了院的宁静。盘坐的少年也不由得睁开了双眼,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邻居家的立子虽然常常过来玩,但这么早还是第一次。

    打开院门,眼前出现一个**岁的孩子,正是邻居王铁匠的儿子王立,家伙人不大,身体长得倒是不,都快赶上他。开口问道:“立子,出什么事了?”

    “清封哥,快!快跟俺去救人!”一看到萧清封,立子都没有解释,直接拉着他就准备往自家跑。

    “哎,你慢点,慢点。救人也得先拿药箱啊。”止住立子,萧清封先回自己的房间拿了平常用的药箱,快步向外走去,问着:“到底怎么回事,你先。”

    “是这样的。俺娘今早在河边救了一个人,现在都还没有醒,正躺在俺们家呢!俺娘就叫俺来叫你去看看!”家伙身子很健硕,一边跑一边话也不喘气。

    不过几句话的功夫,他们便来到王铁匠院里。院不大,典型的坐北朝南,正北方是正房,东边就是立子的房间,西边是灶房。院子里面还有不少铁器。萧清封也经常过来并不惊奇,看着立子的房间开着,快步走进房间。

    房间布置的很简单,只有一张床和一些孩子的玩意儿,连张桌子都没有。而此时,房间中有三个人,王铁匠和她的妻子王李氏以及穿着王李氏衣服躺在床上的一个姑娘。

    “封来了,快来看看,这姑娘怎么了?”王李氏看着萧清封到了,赶紧上前着。

    “婶子别慌,待我先看看。”

    背着药箱坐在床边,萧清封这才有机会仔细看着床上的姑娘。姑娘看上去也有十三四岁,应该和自己差不多大。虽然穿着王李氏的衣服,却掩饰不住精致的面容以及带着病态的苍白和疲劳的憔悴。

    伸出右手摸着姑娘的脉搏,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继而眼睛微微眯着。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在思考的象征。

    “封,这姑娘怎么样了?”看着萧清封的举动,王铁匠关心的问道。地处偏僻的风林县,人文素质还很淳朴,不然王李氏也不会将这姑娘救回来了。

    轻轻放下姑娘的手,萧清封吐了一口气:“没什么大问题,只是身体太虚弱又太累了。我扎几针就好了,不过醒了之后恐怕要修养一阵子了。”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听着姑娘没事,王李氏喜笑颜开道。

    “婶,你是怎么遇见她的?”一边从药箱里取出银针,萧清封一边问着。

    “哎!今早我去河边洗衣服,就看见她飘在河里。幸亏我今日早了点去,不然这么漂亮的姑娘恐怕凶多吉少。”女人都是多愁善感,王李氏虽是一普通妇人,但也有菩萨心肠。

    “婶,熬些粥给她吧,看她的样子恐怕几日没进食了。”一边扎着针,萧清封一边吩咐着。

    “欸,好!好!我马上去。”王李氏应着。

    “婶你先别忙,我还没完呢。”萧清封叫住了欲走的王李氏,“你们这院子金气太重,不适合姑娘静养,还是放在我那院子吧。我那儿环境幽静,正适合静养。”

    王李氏略微一愣,继而道:“也行,反正也不远,我照应一下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花了些功夫,萧清封将姑娘背到自己的院子。他的院子和王铁匠的相差无几,都只有两间住房,将姑娘背到东边的房间放在床上。

    转身过来对着王李氏道:“婶子,今日我要去松柏山采药,这姑娘就劳烦您照料一下了。她现在身子虚弱,不适合大吃大喝,你给她喂些热粥就行了。”

    “没事、没事,你放心去吧,我肯定把姑娘照顾得好好的。”王李氏满口答应,她其实一直想要个女儿,只是生了立子后肚子一直没动静,也就放下了。这次救了个如此漂亮的姑娘,也将她对女儿的念想给引了出来。

    背着竹篓,拿着药锄,带上绳索和干粮,再背上一柄出门必背的宝剑,萧清封便出了门。

    “封,你又去采药啊?自从你师父他老人家去世之后,咱们风林县可就靠着你了。”

    刚出院门,走在县街道上,迎面便遇到一群身着缁衣的捕快,为之人正是县里的冯渊冯捕头。冯捕头年轻时得了萧清封师父的一些恩泽,所以一直视他为子侄。

    “冯叔,这么可就折煞我了。县里几位大夫都比我厉害,我这点算什么。而况我又不是正儿八经的大夫。”萧清封连忙摆手,看着他们一行人的着装,略显惊奇道:“劳烦冯叔你带着这么多人出行,是不是出什么事儿了?”

    衙门里自有衙门里的规矩,一般事根本用不着捕头出马,但凡捕头亲自出马,必定是震动县里的大事。何况在风林县这种事都能津津乐道好几的地方,冯渊亲自出马的事情,恐怕在县里至少要谈论几个月了。

    “可不就是出事儿了嘛。”冯渊还没话,他旁边一个年轻的捕快就开口道:“县里的赵员外家出人命了,昨晚赵员外在房间里被人杀了。那个尸体惨的哟!”

    话的是冯渊的儿子冯坤,现今十六岁,从跟着冯渊在衙门里厮混,去年也得到一个捕快的职位。更重要的是,他从跟着萧清封一起长大,关系很好。

    “啊?坤哥你的就是城北的那个赵家的赵扒皮?”听着冯坤的话,萧清封满脸震惊。

    “可不就是那个赵家嘛。”冯坤撇了撇嘴应道。

    “行了!行了!”没等萧清封再问,冯渊就插口道:“我们还要回衙门给县令大人复命,你去采药的话,最好注意点安全。”

    “爹你就放心吧,以封的本事,县里谁有能力欺负他?”冯坤朝着自己的老子白了白眼,表示很不屑。

    “你子知道什么,就怕不是县里的人。”瞪了自己儿子一眼,冯渊转头对着萧清封道:“赵员外家的案子有些蹊跷,而且县里恐怕也不会安生了,我要忙着案子的事情顾不上你,你自己注意安全。”

    “冯叔放心,我明白的。”萧清封点了点头应道,自这位冯叔对自己的照顾,他是看在眼里的。

    “明白就好,我们走,回县衙。”点了点头,冯渊朝着身后的人一挥手,便朝着县中心的县衙走去。

    看着冯渊他们走过之后,萧清封平坦的眉头马上就皱了起来,双眼微眯。在县里活了十几年,又有一个百事通的师父,他对风林县各种人物势力的了解不下于冯渊。

    风林县虽然地处偏僻人口不多,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就风林县来,整体上县里有三大势力,分别是县令和师爷这样的外来派,县里大户人家组成的乡绅派以及在衙门世代为吏的官吏派。

    县令和师爷属于流官,他们对于县里争斗其实不太上心,只要不影响他的仕途,他也不会管。而且基本都是三年一换,所以在他们眼中,稳定压倒一切。

    所以县里的主要矛盾都集中在乡绅派和官吏派之间。虽然都是本土势力,但县里资源只有那么一点,相互争斗已经很严重了。不过再怎么争斗不会使出这么极端的手段。

    “真是有种山雨欲来的感觉。”萧清封口中喃喃道:“可是这关我什么事儿?像赵扒皮这样的员外死得越多越好呢。”

    赵员外,外号赵扒皮,在风林县有很大的势力,家里的奴仆不成千上百,但随便拉出几十个还是可以的。不过他的人品就不行了,在县里没少做丧尽良的恶事。他死了,对于整个风林县来,犹如除了一大害。

    摇了摇头让自己不去想这事儿,背着自己的竹篓继续朝着松柏山行进。

    松柏山位于风林县北方十里处,不算大山,至少在大楚朝内名不见经传。但正是这名不见经传的松柏山,连同从山而过的松柏河养活了风林县数千户人家。

    风林县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光靠农耕根本养不活县里这么多人。而松柏山和松柏河便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山里野兽颇多,但大型野兽却很少,所以打猎在风林县十分盛行,寻常猎户在山中一待就是三五日,晚上夜宿山林也没有什么危险。除了山里,便是河里。河里鱼虾成群,所以渔夫也有不少。在这种情况下,风林县祭祀山神与河神的人自然多了。

    对于神鬼之事,萧清封不表示看法。至少他不会完全否认这世间的鬼神,不然他怎么会在这里?

    从跟随师父炼气习武,萧清封的身体素质很好,早上巳时出,下午申时便已经满载而归了。对于已经过完中秋迎接重阳的九月来,不冷,也算不上热,这样的季节是萧清封最喜欢的季节。没有夏的炎热、没有冬的寒冷、也没有春的忙碌。

    “封,你回来了,姑娘已经醒了。”当萧清封刚踏入院,耳边便传来王李氏的声音。

    看着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萧清封问着:“婶,怎么了,出什么事儿?”

    王李氏朝东屋里看了一眼,拉着刚放下竹篓的萧清封走到一边,低声道:“这姑娘估计是个哑巴,醒来这么久,我问她什么她都不答,就只知道摇头点头。哎,这可怜的娃,我就这么漂亮的姑娘怎么会遭这样的祸事。”

    “行,婶,我知道了。今日劳烦您照顾她,现在您先去忙吧,我来照顾她就行了。”点了点头,萧清封对这菩萨心肠的婶也是十分熟悉了,知道她一向多愁善感。

    “哎!好!今日你王叔打了只野鸡回来,我已经炖汤了,晚一点给你送过来。”着,王李氏就朝着院门口走去。

    “婶,不用了。”看着王李氏离去的背影,萧清封高声喊道。王铁匠虽然是铁匠,但也经常进山打猎,而且技术还不错,每回去都有收获。

    “不用什么不用,就安心等着吧。”王李氏完,就匆忙往自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