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一分钟心理操纵术 > 第九章 诱使对方判断失误的心理操纵术

第九章 诱使对方判断失误的心理操纵术

作品:一分钟心理操纵术 作者:杰夫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1.悄悄转移论题可以混淆视听

    面对突然的质问一时无法答复,扯些与主题无关的题外话,尽量解释“相关”的问题,就会转移对方的注意力。比如,若有人说:“你是中国人,应该按中国人的想法行事。”

    对此你可能毫不怀疑地接受。但仔细一想,所谓“中国人的想法”完全是模棱两可的说法。因为自己认为的“中国人的想法”和对方理解的“中国人的想法”可能完全不同。这样,难免发生误解或偏见。因此,要造成对方判断失误,可不对质询或问题做正面答复,而以郑重其事的态度说出“在进入这个问题之前……”的话,令人觉得你将解释相关问题,结果却说些无关痛痒的话。这种说话方式正是导致对方判断失误的策略。

    2.来点搪塞之词可避开问题要害

    在谈话中突遭冷箭,一时语塞,不妨来点搪塞之词。表面上理由充分,简单明了,实质上却避开了问题的要害。

    以色列著名政治家戴阳将军是个好色之徒。一次,他在演讲时,听众中有人指责说:“将军,我同意你的看法,但是希望你不要随便玩女人。”

    戴阳耍了点手腕,巧妙地反驳说:“说的也是……但你不也是一个男人吗”“是呀!”

    “如果有女人要求你爱她,你会拒绝吗?”

    “不会……”

    “这就是嘛!”

    戴阳搞的是变相的三段论法,一般运用“男人都喜欢女人,你喜欢女人,因此你是一个男人”的推理,戴阳反过来以“你是个男人”作为前提,暗含“男人都喜欢女人”的结论,从而使对方毫无还击的余地。若仔细分析这一推理,完全没有涉及男人应该遵守的道德问题,这就巧妙地避开了问题的实质。

    3.“先入为主”可使对方产生错误判断

    心理学揭示: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受到对该事物原有印象的影响。反过来运用这一原理,为使对方形成某一判断,就要多多向对方显示相关印象。比如,你要显示自己是一位开明的革新派,在与对方初次接触时,便可在服饰装扮方面使用新潮打扮,并说一些很有气度的宽宏语言,这样,即使你后来表现出了守旧的一面,对方也会误认为你是新潮人物,只是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个性而已。

    4.暗示错误前提会使人判断失误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中对受试人展示一张图画,然后说:“等一下会询问有关细节问题,所以请看好。”

    画中图案是:轿车和卡车相撞,有人倒在车旁,卡车上三件行李掉在地上,大楼时钟正好指着10点。

    受试者看过以后,实验员便开始询问。结果表明,人们回答问题受到提问角度的重大影响。比如问“时钟指向几点?”受试者答对的较多。但若问“时钟显示点或点?”答对者减少。若问“时钟是指向时还是时?”答对的更少。这表明,暗示错误前提,就会使人判断失误。

    依据这一原理,为自己的希望目标设计提问内容,结果肯定对你有利。

    5.使用低调语言会妨碍人的合理判断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还不是这样子”、“没办法”、“怎么做也没用”、“都是命啦”、“本来就会这样”、“大概是缘吧”等低调语言。使用这些话,往往妨碍合理的判断。

    有次法官到理发厅理发,因“皮夹子失窃”引发骚动。后来找到了皮夹子,但里面少了钱,他怀疑是一位女孩拿了。为了证明女孩的清白,老板告到了法院。地方法院裁决“这件事就这么算了吧”事态由此平息。

    “算了吧”这句话,把本应争论的事轻轻带过了。对于这种判决,人们早在不知不觉中忘了该争取的公理。

    许多惯用的心灰意冷的词语,无形中成为人们对事物的思考方法,从而减弱了人们的判断能力。因此,对于一些深究会招来更大麻烦的事,不妨使用一些低调语言,事情就会不了了之。

    6.充满自信的生动言辞能造成对方错觉

    果断的描述性语言容易使对方感到新鲜,从而产生良好印象。当这些印象不断灌输,慢慢积累并和现实重叠时,便会造成对方的错觉,从而对事物丧失客观判断。

    一些不动产中间人很会使用这种方法去煽动顾客的购买欲。他们不是用主观推测的说法,而是用充满自信的现在式语言去劝人买房:“太太,这幢房子前马路宽50米,公共汽车直达门前,附近火车站也停靠特别火车。门前一律铺设柏油,每隔10公尺就有一盏灯。此外,还有现成的自来水、天然气设备。冬天绝对温暖,保证不会受北风吹袭之苦。”

    由于这套话十分具体生动,尽管其中没有几处是房屋本身的优点,却容易打动对方,尤其是女人。

    7.利用“崇洋心理”蒙住对方

    目前,有的人有“崇洋心理”,一切都是带“洋”味的好。所以,商品只要起个洋名字,销路就看好;说句洋话,对方便茫然失措。这就是“拉大旗作虎皮,包住自己吓唬别人”的语言策略。

    日本某作家写了一本《奉教人之死》的小说,据说参考了古典文献《利根达奥利亚》一书。小说出版后,很多人极力寻找这本古典文献。不少旧书摊的老板也以电话询问作者:“这么有价值的书,到哪里去找它?”后来真相大白,事实上根本不存在《利根达奥利亚》这本书,“利根达奥利亚”只是毫无意义的发音罢了。这位作者的把戏说穿了,不过是利用崇洋心理达到促销的目的而已。

    8.欲使对方动心,只须强调显而易见的优点

    就百货公司而言,只要巧妙应用价格“比较心理”强调本公司的价格比其他公司优惠,就能混淆顾客购物的判断。

    又如街头摆地摊的,不时地吆喝“看一看,瞧一瞧!衬衣10元一件啦,百货公司20元买不到啦!机会难得,快来买啦!……”

    于是许多人掏腰包买冒牌货。因为强调价格便宜,顾客便忘了质量低劣。

    在交谈之中,欲使对方动心,只需强调事物显而易见的优点,其他方面则一概不论,这就好比劣质商品价格便宜,容易使别人忘记它的质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