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恋的背后是自大和自信。其实,自大与自信之间没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线。成功的人,尤其是少年得志的人,身上总会透着一股让人不太舒服的自大。可能正是这种自大才使得他们敢于与众不同;也正是由于与众不同,他们才有可能成功。
海底捞的成功过程,不断强化了张勇骨子里的自大。因此,他逐渐感到同他一起创办海底捞的3个股东,越来越不符合他做企业的要求。张勇是个极不讲情面的人,他让他们一一下岗了。
张勇除了很早就让自己的太太回家了,2004年让施永宏的太太李海燕也回家了。
2007年,在海底捞的生意正快速起飞的时候,张勇竞让跟自己平起平坐的股东、最忠诚的死党、20多年的朋友施永宏也下岗了。要知道施永宏夫妇也是海底捞50%的股东!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张勇不仅让施永宏下了岗,而且还以原始出资额的价钱从施永宏夫妇手中买回18%的股份,2007年,张勇夫妇成了海底捞68%绝对控股的股东。
为什么?表面的原因是海底捞准备上市时,财务顾问给他们的建议是,公司有绝对控股股东有利于上市。其实,公司内外,包括张勇和施永宏自己都明白,张勇认为施永宏的管理能力已不适应海底捞的发展。
施永宏怎么就同意了?他为什么同意张勇这种“强盗似的豪夺”?其实,不论从股权投入上,还是从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上,海底捞都是张勇夫妇和施永宏夫妇共同的孩子。
我问张勇:“你付钱给施永宏了吗?”
“只是象征性地付了。”张勇说。
“那他为什么就同意了?”我又问。
“没有为什么。我说了,他就同意了。”
我始终不信。我见到施永宏第一句话就问:“海底捞现在这么赚钱,18%的股份可不是一个小数,你就这么卖给了张勇?”
施永宏说:“对。”
“股份要去了还不说,他还让你这么年轻就下了岗,你舒服吗?"我又问。施永宏说:“不舒服。”
“那为什么同意呢?”我接着问。
“不同意能怎么办,一直是他说了算。”施永宏沉思了一会儿,有些无奈,但很平和地笑着说。这更惹得我仔细端详他,他真像一尊佛。
“后来我想通了,股份虽然少了,赚钱却多了,同时也清闲了。还有他是大股东,对公司就会更操心,公司会发展得更好。”他又补充了一句。
我问他:“32%的股份每年会分很多钱。你这么年轻,不会不做事吧,以后做生意还找不找张勇合伙?”
施永宏坚定地说:“不找。”
显然,施永宏还没有完全成佛。
现在施永宏只是作为海底捞的股东参加股东会。但是海底捞一旦有什么事,只要海底捞需要,施永宏还会一如既往地像当年一样把手伸进鸭膛里。
海底捞这场匪夷所思的股权转让只能发生在张勇和施永宏之间。心理学解释,人与人的关系是互动的。
在长期相处中,人都无意识地按照对自己比较重要的人的期望而变化;于是,每个人都逐渐成为别人所想象的人。
纵观张勇同施永宏的关系,一开始就是张勇为主,施永宏为辅;于是,大事难事总是张勇拿主意;再于是,张勇就真的变成领袖了。张勇认为施永宏是执行者,施永宏就越来越成为执行者,最后,以至于连个人的股份也都由张勇说了算。
海底捞创办时,4个股东每人25%,或者说张勇夫妇和施永宏夫妇各占50%;但实际上,绝对控股权一直在张勇手里。
什么是绝对控股权?就是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说一不二的发言权。从海底捞创办到现在,几乎所有大事都是张勇拿的主意。十几年之后,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自大的张勇说:“事后证明我都是对的!"由此可见,海底捞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有大股东的公司。除了分红,施永宏在公司发言权上一直就是小股东的地位。只不过这次通过股权重新分配,在法律上确定了张勇的大股东和施永宏小股东的地位。
张勇的自大还没发展到盲目。我同施永宏单独聊完天后,他急不可待地问我:“施永宏是不是很恨我?”
我说:“爱恨交加。”
施永宏对张勇的恨是合理的,因为张勇,这个他最看重的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把他看轻了!
我不清楚张勇能不能认识到这位死党的真正作用?其实就像没有张勇就没有海底捞一样,没有施永宏也就没有张勇!时势造英雄,施永宏就是张勇的时势之一。然而,领袖毕竟也是人;人一旦成为领袖,都会无意识地夸大自己的伟大。
张勇对待施永宏的做法,让人不能不想到卸磨杀驴,而且杀得毫不留情!作为朋友,张勇显然不厚道;然而,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张勇无疑是优秀的。因为海底捞要想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就必须解决家族企业创业者天花板的问题。否则,职业经理人不可能在海底捞大有作为!张勇的两个弟弟也都曾在海底捞干过,但最终也因不符合张勇的标准,从海底捞走了。
我同海底捞其他高管交流时,问过他们一个同样的问题:“施哥走了,可不可惜?”他们给我的答复好像都被洗了脑似的一致:“我们喜欢同施哥在一起玩,喜欢同张勇在一起干事。出去玩时,张勇的车里总是空的,而施哥的车里满满的。”
我问:“为什么?
”
他们说:“施哥人很好,总也不发脾气,但有时没主意。跟张勇在一起很紧张,他对人很严,什么事情一旦不对,说翻脸就翻脸,不分场合地大发富霆,一点不给人留情面!”
真是:“慈不带兵,善不理财。”面相有时还真能说明问题!由此可见,张勇对这位“菩萨”伙伴的处理不合情,但合理。忠孝忠义不能两全,要成大事必须心狠手辣。
我让张勇带我到海底捞第一家店的旧址看看。现在这个地方已经破落了,沿着二层的露天走廊开着十几家各种各样生意冷清的小店,有的干脆关了门。
张勇指着这十几家小店说:“当时这些店面大部分都是我们海底捞的。海底捞火锅店一开业,同小辣椒的麻辣烫一样,很快就引来一群效仿者,最多时这个二层楼有七八家火锅店。但不久那些效仿者就做不下去了,于是,我们就把它们兼并了。不到两年,整个二楼的火锅店都是我们海底捞的了。你看,这些墙边上的瓷砖都是一段一段贴上的,这是因为我们收了那家店,才贴那段墙的原因。刚开始的瓷砖都是我和施永宏贴上的。
”
真是!整个二楼墙面上的瓷砖贴得像斑马似的。
这座旧楼坐落在简阳县的四知街。为什么叫四知街?据说简阳曾有过一位县太爷,他是一位清官。一天一位求他办事的人,在这条街上的茶馆跟他谈事。其间,那个人把一包钱偷偷塞给他,县太爷拒绝了。
那个人说:“你为什么不要?这个事情谁也不知道!”
县太爷说:“怎么没人知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于是,这条街从此就叫四知街。
看来,张勇和施永宏之间的事也只有天知地知,他俩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