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走出抑郁 > 第十五章 应付挫折感、失望感及理想的破灭

第十五章 应付挫折感、失望感及理想的破灭

作品:走出抑郁 作者:保罗·吉尔伯特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本章我们将探讨引发愤怒的最重要的原因之——挫折感。挫折感,是指在对重要目标的追求过程中,因受阻碍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人类与动物对挫折都有特定的反应方式,愤怒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抑郁症状中常见的失望感,与挫折感相类似,它是理想目标无法达到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挫折感与失望感的产生取决于事物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很显然,我们不会因没有得到那些我们不需要,或不在乎的东西而感到沮丧。但如果这些东西是我们非常想得到的,结果会完全两样。

    许多事情会使我们感到挫折和失望,其中最常见的有:

    .事情没有成功,或没有像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当其他人对我们的感情或行为不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如,没有给我们足够的爱,没有遵守诺言等。

    .我们自己没有能力做某事,或者没有能力获取某些东西。

    .我们感觉到自己处于某种状态(例如:感到自己抑郁或没精打采;感到自己不能像希望的那样对人热情;因缺乏爱或性爱的能力而对自己感到失望)。

    “应当”和“必须”

    如果我们对失败抱有“应当”或“必须”的观念,我们就会  产生失望感。我们认为事情、自己或他人“应当这样或不应当那  样”。问题是,生活总是按既定的模式展开,不会受我们的意志所  左右。一些人认为,我们不应当面临死亡的结局。他们不愿接受  死亡的现实,而是大发脾气,认为“生活不应当是这个样子”。有  时,我们专横的“必须”阻止了我们接受现实,使我们无法处理  好情绪问题,更无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有时,我们对也会产生强烈的“应当”意识。例如“我应当  更加努力的工作”,“我不应当犯错误”,“我不应当生气”,“我应  当爱我的父母”。当我们没有满足这些“应当”的要求时,我们就  会感到失望。“应当”常包含愤怒的成份,它迫使我们改变自己。  当我们以专横的“应当”要求自己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掉进自  我攻击的陷阱。我们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极限、面对自己的失败,我  们避免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美国心理学治疗家凯瑞·霍尼称这  些应当为“暴君”。

    当我们用“应当”要求别人时,别人一旦令我们失望,我们就会对他们产生愤怒。我们不接受事实,而是认为“他们应当这样”或“他们应当那样”。强硬的“应当”降低了我们的挫折耐受性。正如我们即将看到的,“应当”会导致失望,继而会造成的严重问题。事实上,佛教徒早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人类的痛苦来源于我们的挫折感,是我们对自身或对他人的过高要求造成的。有时,我们会过分地追求某些理想,放弃它们让我们感到很痛苦。

    挫折耐受性

    我们对挫折的耐受性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你或许已发现:有时候,你会毫不费力地处理困难。而另一些时候,几乎任何阻碍都会令你大为恼火。

    如果你急着驾车去某地,你会将路上其他人看作是“挡我的路”的人,并因此而恼怒。在极端情况下,我们甚至会横冲直撞。这种情况被称为是一种原始的夺权争斗。我们越是急迫,就越是认为他人不应当像现在这样子。

    疲劳,厌倦以及应激状态,也是常见的能够降低我们挫折耐受性的因素。抑郁本身也能够降低挫折耐受性。

    一个人对挫折的感受性与其对羞耻的恐惧密切相关。例如杰瑞有一个重要的会议,偏偏他的车钥匙丢了。他对自己及其家人发火,因为他找不到钥匙。潜意识里他在想:“如果我不能及时赶去开会,我就会迟到,那么人人都会认为我是个不守时的人,他们会认为我是一个马马虎虎、不可信赖的人。”有时,我们会责备自己:“我如果认真点,就不会把东西丢了。”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因找不到东西而发怒的情况:“为什么东西总是不在他们应该在的地方?”

    生活中的重大目标遭受挫折,经常会导致抑郁。因此,我们  有必要搞清楚,我们是如何感受到阻碍的?或说我们是如何感受  到挫折和失意的?这种挫折和失意,与我们的期望、抱负和理想  有密切的联系。

    理想的丧失

    生活中。我们要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承受失意。在阿  瑟·米勒的剧作《一个推销员之死》一书中,男主人公无法接受  他生活的现实,他的美国梦破灭了,理想的破灭给他带来的失望  感,彻底地摧毁了他。

    我们之所以会失望,是因为我们的理想和盼望超乎现实。我  们不仅不能接受这个世界、其他人以及我们自己原本的样子,而  且将我们的理想和标准强力口给自己或他人。正是我们的理想和价  值观,造成了我们的挫折感。有时,生活会使我们跌倒。希腊神  话中,伊卡路斯飞得太高,以致翅膀被太阳熔化了,最后跌回地 上。与伊卡路斯相似,有时,我们的理想过于超乎现实。

    认识到 这一点会令人感到痛苦。

    如果我们的目标与理想受到过于严重的挫折,就会引发抑郁。  尤其是当我们考虑到这种挫折对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影响时(如,  社会地位的丧失,恋爱关系的丧失等)。因此要研究抑郁,我们不  得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的理想是什么?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们是如何感受到挫折的?

    .当理想没有实现时,我们是如何面对自己的失望和愤怒的?

    .我们因此对自己、对他人、对未来都产生哪些看法?

    .我们头脑中是否有许多专横的“应当”?

    为了更加清楚、直观,你可以分别列出“理想”和“现实”的内容。然后考虑以下我所称谓的“失望鸿沟”,这种鸿沟会导致四个方面的结果:自我攻击与责备;攻击与责备他人;放弃努力;接受现实,既不过分攻击自己,也不攻击他人。

    攻击,是我们遇到挫折时常见的反应。在此,我们能够发现内部折磨者的真正来源,即,我们的挫折感。我们的挫折感越大,我们自我折磨的可能性越大。其实,内部折磨者根本不存在,它只是挫折引发的“自我攻击”。

    让我们通过几个例子做一探讨:

    布里恩一直期望有一个提升的机会。他兢兢业业地工:作,状态很好。他的老板曾指出,他大有希望被提升。于是,他开始设想新的职位可能带来的变化:工作更加轻松、有趣,薪金也会增加,他能够住进更好的房子。不幸的是,在预期提升前的两个月,公司被接管了,提升一事被搁置。更糟糕的是,新公司启用了他们原有的职工,布里恩发现,他一‘直渴慕的职位被‘个年轻人顶替了。他为此深感愤怒,继而陷入抑郁。与提升有关的所有计划、期望和目标全都化为泡影。他告诉自己,事情从来都不会对他有利,再努力也是白费。他反复考虑这件事的不公平性,却没有能力改变现状。其实他的思想正在进行一场永远不会得胜的战斗,因此,他总感觉自己是个失败者,他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是这样的:

    理想

    现实

    获得提升

    末获提升

    事业的进展

    事业受阻

    搬迁

    被困于老房子里

    ——失望鸿沟——

    .自我攻击:我早应料到这一点。我应当有信心去找另一份工作,但我没有。如果我更加自信,我能够迫使他们提升我,我太懦弱了。

    .攻击他人:他们只是在利用我,这不公平。他们应当意识到,原公司已经答应提升我了,他们在最后关头夺走了我的机会。

    .放弃:我无法面对这一切,什么也改变不了,我的前途给毁了。

    其实布里恩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但他的愤怒,自我攻击、攻击他人使他的境况变得更加糟糕。对他而言,要想接受现实(四种可能的结果),他必须认识到:他正在为这件事难过(而不是愤怒);他有许多专横的“应当”;他必须放弃自我攻击。很快,他意识到:这并不是他缺乏自信造成的,自己不能“坐以待毙”。渐渐地,他开始想办法。恢复了一段时间后,他找了一份新的工作。接受现实并想办法解决问题,是他康复的最重要的原因。“一切都给毁了”

    抑郁的人经常感到一切都完了。苏珊精心地策划r自己的婚  礼,但她的新娘妆不太合适,并且那天一直在下雨,她非常失望。  地想:“婚礼是多么不顺利,我的衣服和糟糕的天气把一切都毁  了。我从来都没有顺利过,为什么不能有一天让我一切都顺顺利  利的呢?”她只顾对她的服装和天气感到失望和愤怒,全然没有  考虑婚礼当天的美好。她无法掩饰自己的失望,以致没办法享受  她的蜜月。她总在想:事情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后来,当她能  够考虑生活中的积极方面时,她放弃了这种全或无的思维方式。  她并意识到,自己把服装和天气看作是对自己的人身攻击。同样,  她也意识到,愤怒影响了她的快乐。她生活中许多的挫折和失意  都来源于这种“一切都给毁了”的观念。她费了很大气力,才接  受了婚礼的现实,但这却使她的情绪明显好转起来。

    “一切都给毁了”的感受背后,是一种认为事情无可挽回的观  念。这种情况下,最好是想出弥补的办法,而不是沉溺于“彻底  失败”的观念中。当然,我们需要时间来体验痛苦和失望,我并  不赞成一个人用理智来压抑失望感,因为,这只会使失望感更加  强烈。

    抑郁的时候,我们会感到自己误了别人的事、令他人感到失  望。我们还会认为,如果没有我们,他们会过得更好。有些孩子  认为自己令父母失望,因此充满内疚感。他们认为自己不应当是现在的样子,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们过分关注于自己的缺点,低估丁自己的优点;也可能是他们对父母感到失望,因为父母没有给他们足够的赞扬与关注。在个别案例中,人们会认为自己破坏了他人的好事,从而成了他人的负担,以至于想到自杀。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事被搞得一塌糊涂,或毁了他人的好事,你应当说出伯:的感受,不要猜想。因为这一切都是抑郁造成的,不能怪你自己。你要查看自己是否有全或无、过分概括化或折损事物积极方面的思维方式。是“一切”都给毁了吗?难道没有好的地方了吗?你是否太消极了呢?你是否在自我攻击?你对未来的预测是否过于消极?你否定了未来生活的哪些可能性?美好关系的丧失

    我们常希望我们的伴侣漂亮、潇洒、温柔、善解人意。谈到性,我们总希望我们的性生活像充电电池,永不耗尽。当我们谈到理想情人的时候,我们从不把他们与疾病、易怒,压力或理所当然地对待我们相联系,我们也没想过他们会爱上别人。

    汉娜在年轻的时候对爱情做过各种幻想,她设想两个人很亲密,有心电感应,没有任何冲突,她相信“爱能胜于一切”。她的理想并非罕见,但当她的恋爱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她感到无法应付,因为她的理想如此轻易地受到了打击。

    恋爱初期她与瓦伦关系很好,性生活也很和谐。汉娜确信他们婚后会很幸福,对此,她有很多美好的梦想。然而,婚后六个月,他们就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他们的购房谈判没有成功,不得不另觅住处。此时,房价上涨,同样面积的房屋要多付很多钱。瓦伦感到生活欺骗了他,他变得情绪低落、行为退缩,甚至有些抑郁。汉娜虽然也为房子的事感到沮丧,但她更关心的是她与瓦伦之间关系的变化。她的理想爱情与现实爱情的鸿沟越来越大。下面列出她理想和现实间的差异:

    理想

    现实

    一起娱乐。

    不能出去,没有钱。

    没有冲突。

    冲突增多。

    彼此互相理解。

    互不理解。

    彼此感到亲密。

    彼此感觉疏远。

    ——失望鸿沟——

    .自我攻击:或许我做错了什么事情,如果瓦伦爱我,他应当更多地与我交流,或许他不再爱我了。我想他发怒或许是我的错,他对性不再感兴趣,说明我对他不再有性吸引力。我本应做得更好,也许我选错了对象。

    .攻击他人:这是他的另一面,他应当处理好这件事,他应当懂得我的需要,他太自私,太情绪化。

    .放弃:跟他谈这件事没有什么意义,我无法改变现状,我失败了。

    瓦伦对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抱有同样的理想和期望。他们的问题在于:当理想破灭时,他们都去责备自己或责备他人,结果使问题变得更加糟糕。其实,他们必须认识到:他们的理想不大现实。要认识到这一点是很痛苦的。

    渐渐地,汉娜开始认识到:他们的问题不是关于爱情的,而是由于生活严峻的现实造成的。并且,瓦伦的沮丧既不是她的错,也不表明他们之间的感情出了问题。他们必须说出自己的感受,相互鼓励,共同面对所遇到的困难。汉娜在此之前不敢谈论彼此的感受,因为她害怕瓦伦责备自己,说她是导致他不快的原因。

    后来,她不再认为他们面临的问题是缺乏爱造成的。瓦伦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愤怒破坏了他们夫妻的感情;他需要摆脱不公平感,以及“这是不公平的,事情不应当这样’’的观念。同样,他也认识到了他的情绪对汉娜的影响。最终,他们学会了积极的生活态度,不再因挫折而彼此相争。

    理想“他人”

    我们头脑中常存有关于“他人”的理想模式。“他人”可能是朋友、性伴侣、孩子或者是父母。但理想终归是理想,不会变成现实。如果我们的理想离现实太远,就很可能会失望。

    安娜认为,她母亲从来不爱她。因此,她在头脑中构建了一个理想母亲的形象:慈爱、温柔、良善。这种形象帮她度过了很多难关。治疗中,我鼓动她想像理想中的母亲将如何对她,以便帮她对抗消极的自我攻击观念。不幸的是,安娜总在想:“我母亲为什么不能像我期望的那样?她应当对我更好些,或许我表现好些,她能对我好点。”然而遗憾的是,她母亲从来不像安娜希望的那样。

    在头脑中想像一个我们期望的形象,对我们挑战消极的自我攻击观念大有帮助。但当我们认为“别人应当这样”,混淆了理想和现实的界限时,我们就会遇到麻烦,并且最终会导致失望。

    有时,尽管他人尽其所能对我们温柔、体贴,我们仍感到失  望。如果我们的理想太高,就变得很挑剔,不去欣赏他人为我们  做的事,而是过分在意他人没有做的事。如果我们诚实,我们会  感到自己很自私。我们只关注于别人是否满足了我们的要求。当  他人没有满足我们的需求时,我们会感到不满意。

    因主观体验而失望

    到目前为止,我们讨论了我们如何对阻碍我们的目标,影响  我们关系的人或事感到失望。导致失望产生的另一个源头是主观  感觉。一些抑郁病人睡觉前满心希望第二天起来能感觉好些,然  而,他们常会因自己依然故我而感到失望。如果他们能对自己说:  “我是对此感到失望,但走出抑郁需要时间。从今天开始,我每次  走一小步,看结果会如何。”或许能减轻他们的痛苦。不幸的是,  抑郁的人常因早晨起来无精打采而感到愤怒和失望。他们经常自  我攻击,预言这一天将过得很糟,并要求自己“应当”好起来,这  使得他们的状况更加糟糕。还有另外一些因素能导致失望,让我  们看一些例子。

    丹患焦虑症很多年了,他感到自己没有很好地享受生活。他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幻想:如果他的焦虑症治好了,他会像别人一样,尤其像他在艺术领域颇有造诣的弟弟一样生活。当我遇到他时,他害怕自己会因焦虑发作,无法呼吸而导致死亡。后来他逐渐认识到,焦虑发作是不会导致他死亡的。通过学习放松,他较好地控制了焦虑发作,症状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他恢复得很快,甚至到欧洲旅游了一圈。但回来后,他又病倒了。他患上了抑郁症,感到愤怒,想自杀。

    通过交谈,我发现,这一切都是他不现实的理想所造成的。丹曾幻想:如果他的焦虑症状痊愈了,他将能做许多事情,弥补过去许多年的生活。在他的想像中,他会像他人一样,去旅游,做一个成功的人。用他的话讲“最终参与男人间的角逐”。他曾认为正常人永远都不会焦虑,同时,他也希望有某种神奇妙方能治愈焦虑,一旦治愈,永不复发。然而,据他自己讲,在他去欧洲旅游的过程中,体验了他未曾预料的焦虑。

    在我的启示下,他列出了当时  “理想自我”(没有焦虑)与“现实自我”(当下的感觉)的差异:

    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

    像他人一样

    与他人不同

    能够享受生活

    生活是痛苦的

    自信/成功

    失败

    有探索精神

    充满恐惧感

    我们谈话的内容如下:  保罗:据我看,你为这次旅行做了不少准备,但你对自己感 到失望。回来后发生了什么事?

    丹:我开始回顾这一切,井想:“为何生活对我而言如此艰 辛?为何我总要与焦虑抗争?’我为这次旅行做了大 量的努力,我认为我应玩得更开心,做更多的事。而 它使我感到自己在挣扎。因此,我躺到床上,整日思考:这一切是多么糟糕,  问题出在哪里?  保罗:这么说这次旅行没有达到你的理想?  丹:哦,是的,差远了。  保罗:当你发现这次旅行没有达到你的理想后,你是怎么想的?

    丹:我当时想,我应当玩得更痛快,如果我的病真的好了,我应当玩得更好;如果我感觉自己比过去好了,我应当做更多的事。我永远都不可能好了,一切都太晚、太 费力了。

    保罗:看来,这一切令你非常失望。

    丹:是的,  非常令我失望,  回来后这种失望感更加强烈。

    保罗:你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丹:我失败了,我只觉得自己是个废人,尽管治疗了这么长 时间,一切都没有好转。

    保罗:让我们回头看看你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看我是否弄明白了。许多年了,你一直梦想,如果你病好了,情 况将会怎么样。但你发现你做事仍感到吃力,这使你很失望。一旦感到失望,你便开始自我攻击,认为你是个失败者,这一切都太晚了,你的“现实”自我无法改变,是不是这样?

    丹:是的,就是这样。

    保罗:你是否发现理想没有达到而产生的失望,导致了你的 自我攻击,你越是感到失败,你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就越严重?

    丹:嗯,是的。

    保罗:好,你为又一次患上了焦虑而感到失望。你是否一直都感到焦虑?

    丹:不是的。

    保罗:我明白了。好,让我们说说别的,你给我讲述一下这次旅行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丹:(想了会儿)这次旅行的确有一些有趣的事。我们曾爬到山顶上一座迷宫般的城堡……。

    当丹开始谈论旅行中积极的方面时,他的情绪开始好转了。他不再过于关注消极方面,对这次旅行开始有了公正、客观的评价。在此,我并不是说你应当“关注事情好的方面”,而是说,你应当认识到,你生活中可能有一些积极的事物,它们或许会成为你好转的基石。人们很容易关注于自己的失望情绪,阶段性治疗结束后,丹开始为他去过欧洲而感到骄傲了,而这在一年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他并没有神奇般地治好了他的焦虑,而是正在大暗步地向这一目标迈进。

    丹逐渐弄清了他的理想、他的失望以及他的自我攻击三者之  间的关系。正如丹在旅行中所表现的,他的理想没有达到,他便  容易忽视或过虑生活中的积极方面。他的“挫折感”和“愤怒”破  坏了他所经历的美好事物,这是一种充满“应当”的全或无的思  维模式。对于丹而言,这些“应当”是希望、愿望和抱负。

    当他接受了理想不可能实现这一事实后,他的抑郁症状开始  好转。他不再关注于他丧失的美好生活,以及焦虑带给他的不公  平,而是关注于他能做些什么。他的抑郁症状和自我攻击状况都  得到了明显改善。

    对自己失望

    我们或许会失望,由于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或理想,我们使  自己感到沮丧。我们不是接受自己的极限与缺陷(即我们已经尽  力,但事物仍未按我们的期望发展),而是转向自我攻击,我们似  乎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出好的结果。我们责备自己好像主人责备奴  隶没有把事情做好一样,这种对自我的失望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丽萨很希望自己能像她的好朋友一样自信,她希望自己永远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永不感到愤怒、焦虑或抑郁。关于自我,她  有两方面认识(她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这两方面彼此矛盾:

    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

    从容、自信

    恐惧、焦虑

    勤奋

    懒惰

    关心他人

    对他人感到愤怒

    ——失望鸿沟——

    .自我攻击:噢,上帝,我又使自己情绪低落,为何我总是焦虑不安?为什么我不能安下心来做点事情?我是个可怜的废物。

    .攻击他人:为什么他们看上去总那么自信?我恨他们,他们不知道这对我而言有多么困难。

    .退缩:我最好别费劲,  因为我是不会成功的。我注定会失败,令自己失望,我不能信赖我自己。

    其实、丽萨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都是不现实的,她的理想  自我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实现,而她的现实自我(她称之为抑  郁的自我)否定了一切积极方面,是全或无以及过分概括化思维  的产物。

    的确,我们不能相信自己永不焦虑,永远做得最好、永远不  犯错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应付我的错误与失望感?因挫  折而感到愤怒是一种自我攻击,不仅毫无益处,而且在极端情况  下还会令我们陷入抑郁。学会把自己看作一个容易犯错误的,充  满矛盾、迷惑的人,是我们迈向自我接纳的第一步。

    方娜三年来——直想生个孩子。她曾幻想孩子将给她的生活带  来什么样的变化,她曾沉浸在美好的想像中:婴儿的笑脸和幸福  的家庭。然而,生育是痛苦的,也是困难的。她的儿予不太健康,  总是哭,哄也没有用。她发现自己很难与他生活在一起。一度她  感到精疲力竭,真想摆脱他。她没有想过,她的这些感觉是一个母亲生完孩子后的自然反应。她只是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母亲。她想,自己如果是个好母亲,就该不辞劳苦地爱她的孩子,她的孩子就不会生病。她为自己的感觉深感羞愧。她没有告诉她的家庭医生,甚至没有向她丈夫提及她的疲惫以及想逃避的欲念。她认为她的感受使她成了一个坏人;生活的现实将她的理想击得粉碎。

    让我们分析一下方娜对于母亲身份的理想观念:

    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

    幸福、从容

    紧张、疲惫、许多无眠的夜晚

    爱自己的孩子

    想逃避、有攻击欲望

    能够安抚孩子

    他很难被安抚

    ——失望鸿沟——

    .自我攻击:我认为我应当照顾他,但他哭的时候我感觉糟极了。我想离开他,关上门,不听他哭叫。我无法应付,我是个软弱、无能的坏母亲。如果别人知道了我头脑中的想法,他们会恨我,会把我关起来,或把我儿子抱走。或许我不配做母亲,我恨自己的这些感受。

    .攻击他人:为什么我儿子总是哭?他不喜欢我。如果他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睡觉就好了。这不公平,为什么别人有了 孩子那么快乐?我讨厌他们,这不公平。

    .放弃:我无能为力了。我只能被动地承受这一切或者逃走。 没有人会理解我。

    产后的抑郁与疲惫并非常见。如果你也面临同样的境遇,千  万别为此感到羞耻。遇到这样问题的不止你一个人。向你的家庭医生讲述你现在的感受:你想逃走,想攻击别人等等。你或许需要专业的帮助、咨询或药物以改善你的情绪状态,或者你可以与其他有类似遭遇的母亲交流。当你停止自我攻击,发现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已在向康复迈进了。产后抑郁是令人失望和难过的。你或许会经历许多奇特感受,但不要为此羞愧,尽可能用你的理性/同情性思维安慰自己。

    内部折磨者说

    理性/同情性思维说

    你无法应付,作为母亲你是失败的。你是个废物/坏东西。

    我的身体内发生了复杂的变化。

    感到疲惫和厌倦是很自然的。生产过程中某些变化会导致一些奇特、怪异的感受。

    如果我不能很好应付,或许我需要帮助,我要去找我的医生,寻求他的建议与帮助。我不要听自我苛责的声音,它只能让我情绪低落。我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感受,努力找到解决的办法。

    如果我不再苛责自己,我就不会感到羞耻,他们或许会对我感到失望, 但这些感受经常出现在一些女人身上。因此我有这些感受并不表明我很糟糕,  只是说明我需要帮助。

    当我们倍感失望之时,可能会有一些乐天派,或看起来无所不能的人命令我们振作起来。还可能有一些经常苛责我们的人,或经常告诉我们他们如何能干的人,使我们感到,与他们相比,我们是失败的。但记住,千万不要受他们的影响!我们的感受就是我们的感受,我们不要因此而自我攻击。我们要充满信心地看待它,以最适合我们的方式解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