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三国志》(一)
我的恩师的读书观
——quot;要你读书,不要让书读你quot;
《三国志》是恩师户田先生经常使用的书,和青年们一起阅读,用它来培育青年。尤其是由昭和三十年(一九五五)春天起的半年期间,将它做为讲习用的教材,户田先生利用这个时机,向我们彻底地阐明了他独特的领导者论、人间观、历史观。
户田先生生于明治时期,从青年时期起就多次读过《通俗三国志》(湖南文山译)五十卷。同时对于吉川英治先生正在报纸上连载的《三国志》也十分爱读。户田先生对于quot;三国quot;人物的评论,绘声绘影,就仿佛呼之欲出的一般。
户田先生教导说:quot;读书也有种种不同的读法。只注意情节,感到有趣,这是最肤浅的读法。其次是研究该书的成书情况或历史背景,弄清当时的社会形势及登场人物的性格等等,一边思索一边读,这也是一种读法。第三种是深入探讨作者的为人、境遇,探讨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进而深入到作者的思想中去,这又是一种读法。如果不按照这最后的读法去读,那就不是真正的读书方法。quot;
他还说:quot;要你读书,不要让书读你quot;、quot;史实与小说不同。
小说,是作者用自己的境遇比照史实写成的,也就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使之作为作者本人的代辩者,因此,不了解作者的境遇,就会变成被小说读你了。不应该认为小说就是原封不动的事实。quot;正如先生的读书观所表明的那样,先生对《三国志》具有独自的卓越看法。
对我自己来说,《三国志》是我很值得留恋的、充满了深刻记忆的一部书。回想起来,在我二十几岁时,曾经贪婪地反复阅读过,当时我日记中写过:quot;《三国志》第三次读毕。quot;
同时,能像这部书那样,和友人一起谈论、一起争论的书,也是很少的。在二十七岁的日记中我曾这样写道:
quot;归路,与朋友谈论《三国志》——
曹操的勇气。关羽的人格。张飞的蛮力。孔明的智慧。孙权的年富力强。
是非论、善恶论、种种的议论。
要做王道的人,不做霸道的人。
为民众之王,勿为权力之将。
做大众之友,勿为财力之奴隶。
要做善的智者,不做恶的智者。quot;
的确可以说《三国志》一书,对我来说,对于培养我的历史观,形成我的人观,是一部极其重要的青春之书。
《三国志》中既有人才论,也有领导者论。它也触及了一般的传统、风俗、宗教、民族性。总之,它是蕴含着种种要素的quot;大河小说quot;①。而且书中的人物形象,也是佛法中所说的地狱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乃至菩萨界……从十界的角度来看,也都描绘出各种缩影。从而可以从中感受到多种多样的人生和人的生活道路,感受到宿命、使命这类东西。从这种意义说,这部书虽然表面看来似乎陈旧,其实它分明还活在现代。许多人至今仍然读它,企图从中学习与现代相通的东西,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仅从这一事实,也可以看出户田先生为了形成、触发青年的quot;人学quot;,特地使用《三国志》来进行讨论的卓越见识。
①大河小说——指时间跨度长、人物众多的超长篇小说。
探讨《三国志》的时代背景
——动荡、混沌的实力时代
构成《三国志》背景的历史舞台,自然是三世纪在中国展开的quot;魏quot;quot;蜀quot;quot;吴quot;三国鼎立时期。《三国志》所描写的正是这百年左右的三国治乱兴亡的情景。
历史上出现的三国时期,一言以蔽之,是动荡的时代。旧的权威崩溃了而新的权威还未建立起来,社会规范与价值观都处于混沌状态之中。这点,从某种角度说,现代也是如此。<dfn>http://www.99lib?net</dfn>
巧的是,当时在西方正是罗马帝国的末期,quot;五贤王时代quot;告终,出现了quot;军人皇帝时代quot;。罗马帝国的统一与治安已丧失殆尽。看到用单独的力量去统治帝国广大的领土已十分困难的戴奥克雷狄阿努斯皇帝,宣布四个分区统治制度,形成了帝国分头割据的时代。这可以看成是和孔明quot;三分天下计quot;相通的。在大体相同的时代,不问东方或西方,出现了相类似的政治取向这件事实,使不少人感到历史的奇妙性。
话归本题,将quot;魏quot;quot;蜀quot;quot;吴quot;三国治乱兴亡的历史写成正史的,是西晋的史官陈寿。据记载,他从二三三年一直活到二九七年,他留下了《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和《吴书》二十卷,合起来共六十五卷。其中收有四百六十八人的皇帝及个人的传记,以行文简洁而著称。使这部名著进一步增加身价的,是南朝的宋人裴松之(三七二——四五一),据说他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引用了一百四十余种书给本书作注。罗贯中是十四世纪中叶的人,他将这些史书及说书人在市井上讲的三国故事,写成了一大长篇小说,这就是《三国志演义》。所谓quot;演义quot;就quot;演quot;(敷衍)quot;义quot;(史实)
之意。这部《三国志演义》共二十四卷。一般认为该书是quot;七分史实,三分虚构。quot;
吉川英治先生的《三国志》,是由昭和十三年①到昭和十八年写成的小说。吉川先生在序文中说:quot;原书有《通俗三国志》《三国志演义》等数种版本,我并未从哪种版本进行直译,而是随时择其优点,按我的想法写成的。quot;这就是说掺进作者本人的历史观、人物观,来加进新的解释。对此,据说曾经实际踏上过中国大地的作者本人的见闻、体验,也起了很大作用。在有名的开头的刘备刘玄德的感慨:quot;河水悠久地流去,(中略)他在久久地眺望着黄河水——这使他感到几千万年都是这样滔滔奔流着。quot;实际上,这无疑是寄托了吉川先生的感慨。(以上引文均摘自《三国志》,吉川英治著,六兴版)
①即1938年。
王道与霸道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相克
一九八六年六月四日,我和前来访日的王震现任国家副主席进行了种种恳谈。当时,我询问他的quot;信条·座右铭quot;,王震先生举出了诸葛孔明说的话quot;鞠躬尽瘁quot;。这是孔明的有名的《后出师表》中的话。王震先生以安详的语气解释说:
quot;我的信念就是为国家和人民,竭尽自己一切力量去服务。quot;
对我提出的问题:quot;您想给青年推荐中国的哪种书quot;,王震先生立即回答说:quot;《三国志》。quot;随后,王震先生对《三国志》中的人物进行了评论,他说诸葛孔明这个人物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分裂状态很不满意,他一直怀有统一中国的远大志向,很值得尊敬。同时他还评论刘备说:quot;刘玄德憎恶不仁不义,我认为他是个重仁义,道德方面也很高尚的领导者。quot;
他说:贯穿《三国志》全书的主调,可以感到是中国自古就有的主题——所谓quot;王道quot;与quot;霸道quot;的相克。他说,所谓quot;王道quot;的定义,是以德为本的政治,帝王自觉是承天受命,自己被选出来做万民的君、亲、师的,应当安定民生,树立起基于仁爱、道德的社会秩序。同时他认为quot;王道quot;的根本,在于帝王自身对quot;德quot;的严格的修养。
对此,所谓quot;霸道quot;,是指霸者以武力统治天下的强权政治,其作法是不重视仁义,一贯重视功利与力量。如果前者的取向是理想主义式的善政,那么可以说,后者便是一贯使用灵活的权谋数术的现实主义。
而在《三国志》中,则将刘备、孔明描写为遵奉王道,将曹操描写为遵奉quot;霸道quot;的人物。在吉川所写的《三国志》中,有一段写曹操的家臣程昱向主君曹操进言:quot;王道政治,其废已久,天下大乱,民心生厌,臣以为世间正待望推行霸道独裁的强权政治。quot;这是暗地里向曹操提出:应该废黜失去统治能力的皇帝,由拥有武力的领导者来治理国家。以此来敦促曹操早做决断。
这样,在《三国志》中,在描写了一个个多采登场人物的同时,揭示了贯穿中国历史的quot;王道quot;与quot;霸道quot;的相克,具体地揭示了统率quot;西蜀quot;的刘备、孔明与统率quot;魏quot;的曹操等人的攻防剧。这对研究人类的历史,也是非常富于启发意义的。
关于这点,恩师户田先生所说的如下一段话,使我至今难忘。quot;诸葛孔明,玄德刘备都是理想主义者。quot;quot;在《三国志》中,可悲之处是曹操这样的现实论者,战胜了那些理想论者。quot;他还严峻地教导我们说:quot;玄德刘备为人优柔寡断,所以免不了要惨败在曹操手里。quot;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不管东方西方,这是自古以来人的永久主题。不立足于现实的理想只能说是幻想。只是这样软弱无力的理想主义,与现实较量毕竟要失败。不应该忘记胜负较量总是在狂涛巨浪一般的现实当中进行的。
但是,话虽如此,失掉理想的现实,只能成为极丑恶的东西。无理想的、单纯的现实主义,不可能开拓出对未来的巨大展望,这也是事实。因此,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如果不采取立足于这两者的作法之上的中道主义,就不可能解决现实的各项问题,使理想得以实现。这点,是我们通过《三国志》所能汲取的教训。
桃园结义
——团结、结成一体之真谛
在《三国志》中展现的人间剧当中,特别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quot;桃园结义quot;。当时无名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拜为兄弟,这就是有名的quot;桃园结义quot;,这三个人结成一体。这次拜盟,以后不折不扣地信守一生。《三国志》奏出的主旋律之一,就表现在这三个人的信义上,表现在这三个人结成一体上。
一九八六年,东京美术馆举办了quot;三国志偶人展quot;我去参观时与偶人制作者川本喜八郎先生进行了种种交谈。川本先生制作的每一件偶人都精巧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与灵魂,使我深深为之感动。这是因为川本先生本人对每一件偶人都抱有深刻的共鸣,并以深刻的观察为基础,制作出来的。正如他本人所说:quot;这些人物的生平,肯定都是像偶人的神态这个样子的。quot;这位川本先生在他的著作《三国志百态》中对quot;桃园结义quot;曾做过这样的评价:quot;在乱世,背叛已成为司空见惯的行为,在这样的乱世当中,桃园结拜的三个人,以后志同道合生死不渝,这一事实,在今天也是令人十分感动的。
正由于有了这三个人流芳千古的结义,才使得《三国志》得以超越时代,流传不衰。quot;
这部书能超越时代、超越社会,打动人心的另一个原因是quot;美好的quot;心灵。而且,在人心动荡、嫉妒、反目层出不穷的乱世当中,这种美好的心灵就更加闪烁出光辉。那么,是什么缘故使这三人终生结合在一起呢?关于这点,户田先生一语破的地指出:quot;总之,这三个人所以结合在一起,是因为他们结义时彼此相爱的缘故。quot;的确,不管抱有什么样的高迈想法,有着怎样共同的伟大目标,如果缺少彼此相爱的牢固的团结力,那就什么也难做得成。作为一切的前提,这种不能以道理来解释的、彼此相爱的心的羁绊,才是志同道合的人所不可少的连结要素,没有比这种连结更可贵、更强有力的了。
而且,户田先生还说,这三个人之所以能团结起来的原因,是quot;三个人都深知彼此的缺点,互相取长补短,所以能团结到底quot;。在观察人物时,先生强调了解人的性格的重要性。
他说quot;了解缺点在哪里,优点在哪里,是彼此了解对方的基础quot;。的确应该说,了解人的性格,是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基本条件。
人的性格是终生也不会改变的。了解对方的性格,如何去维护他的这种性格,使之发出光和热,这就关系到领导者的器宇问题。同时,在现实社会中,为了能建立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不应该采取专去寻找对方缺点的做法,应该像刘、关、张那样,采取彼此充分理解、彼此取长补短的做法才行。
话说自徐州失散以来,经过了好几年后,以刘、关、张为中心,终于又迎来了君臣同聚一城的日子。迎接这个喜庆的日子,在吉川先生写的《三国志》中,是这样描写的:
quot;回想起来,这一切都是全仗能忍受苦难的精神。也靠虽然分散又重新结合的团结力量。而能够使团结和忍受苦难都贯彻到底的力量,则是以玄德为中心的信义、信义本身啊。quot;
不管做任何事,总要经历相应的quot;忍受苦难quot;的过程,这是当然之理。而且,一种强烈的伙伴的亲爱之情——尽管立场或处境有所不同,一旦遇到危急关头,便立即集到一起,共同前进——这种由伙伴的亲爱之情建立起来的团结力量是非常必要的。quot;团结quot;的力量与quot;忍受苦难quot;的力量,这对于迈向伟大目标的人来说,是不可避免的。而使这两种力量之所以成为可能,则是quot;桃园结义quot;的那种较之父子、兄弟还要强烈得多的人与人之间的绝对信义。
关羽和张飞
——表现为明暗两面的英雄人格的光彩
《三国志》的登场人物,即使在现代,也会在人的问题或思索人生的问题上,给我们提供种种参考和借鉴。关羽和张飞——这两人都是《三国志》中毕生扶佐刘备,建立西蜀大业的首屈一指的英杰。但是,像这两人那样,成为武将中形成对照的典型,也是很稀少的。两人都富于武勇之才,不但在蜀中,就是在整个三国时代,也都具备了代表武将之誉,但说到两人的人性、性格,那么完全形成两个极端。
尤其是使这两者形成显著的不同之点,是起因于张飞那种振幅极大的性格。张飞可以说是具有长处与短处两极端的人物。一说起张飞,谁都会想起在当阳桥上喝退曹操百万大军,拯救了败走中的刘备的故事,使人唤起古今无双的豪杰形象。《三国志》中所描绘的张飞形象,无论他那豹头环眼的风采,无论他那万雷齐鸣般的声音,都是不折不扣的豪侠型的绝代英雄。对于自家方面来说,是再没有比他更令人信赖的了;而对于敌人来说,又是再也没有比他更令人难以对付的了。他的性格,径情直行,一生信守着quot;桃园结义quot;,他的心地非常纯粹,不知背叛为何物。
但是,他具有这种举世无双的优点的同时,又具有极端的缺点。户田先生说过:quot;张飞过于鲁莽轻率,因而自取杀身之祸。quot;不能不说,他之丧命,完全是由于这种鲁莽轻率的quot;生命之业quot;所造成的。
众所周知,他是在睡梦中被部下的武将割下首级而丧命的。这是因为,为敌方所惧怕的他的那种压倒一切的破坏力,有时也会伤害自己人,因而部下对他抱有怨恨的缘故。张飞对自己迸发出的生命力不能自制,从而不免带有不论场合随便发挥的轻率性。
说到他的丧命、他的许多失败,都是由于嗜酒,这点是普遍为人所知的。睡梦中被割掉首级的时候,也是在大醉之中。在徐州,他破了禁酒令,喝得大醉,被吕布夺去城池。这样看来,古来在武勇超群的英雄豪杰极易具有的豪放磊落、天衣无缝的性情之中,同时也会出现过于单纯的人性,而其中由于本人的过于单纯和粗率,往往招致毁灭的悲剧。对此,张飞也是未能逃脱的。
一旦出现在战斗的舞台上,就会显出无比的力量,但在人生的最终章上,由于自身的鲁莽,招致无谓丧身的quot;张飞型英雄quot;的悲剧——说明在人生的长河中,能名实相符地克服这种悲剧,必须超越各自的才智和天分,依靠人格的根本力量。
与张飞相反,关羽的魅力,固然与武勇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他的人格力量。我的恩师对此也给予很高的评价说:quot;关羽为人厚重。这是一种有时会吃亏的、严肃的性格。他的伟大之处,我认为在于他始终遵守义气,而本人却丝毫不以此自傲。quot;quot;关羽是个讲信义的人,一生都是尚节操、重义气的。quot;
与关羽的人格有关的逸话是非常之多的。他的高尚的人格,甚至使敌方的主帅曹操都为之心服。曹操总是称关羽为quot;天下的义士quot;,对他坚持信义的生活态度,表示敬意。曹操对关羽的人性表示敬佩是在徐州关羽被擒之时。曹操当时想尽一切办法希望能将这个声望极高的俘虏收为自己的部下,给他偏将军的职位以及金银器皿、高价的战袍,甚而至于赠送他骏马赤兔马,给予了种种优厚的待遇。但是关羽对刘备的信义是毫不动摇的。相反,他始终怀念当时生死不明的刘备,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这样,关羽虽然深感曹操的深厚情谊,但他说自己蒙刘备大恩,誓同生死。因此他将曹操所赐之物全部封存起来,回到刘备那里去。就连曹操也对关羽坚守信义的情操,深为感动,爽快地送他走。
这的确是个意味深长的有名场面。在吉川写的《三国志》中,关于曹操称赞关羽的严正操守,做了如下描写:quot;不问敌我,予每接触到武人的高尚情操,都深感无上愉快。予深感在此一瞬所有这天地、人、这人世的一切,都充满美好的事物——这种以一个人格来薰染他人,它的影响,必将及于后世的千年、两千年的吧。quot;
一个人物的高洁人格,的确是会超越敌我、超越时间,使人们受到感动,激发人们向上的。真正的人格者、具有非凡力量的人才、领导者,他们之所以出现,就是因为他们总是具有这种力量。我也接触过国内国外使我内心深为感动的人才。吉川先生描写的上述的这段话,的确是至理名言。
总而言之,不管什么时代,像关羽这样重节操、讲信义的厚重的生涯,在乱世中将会大放异彩;同时,也使生活在现代的人充分了解到一个人格所产生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赵子龙的英勇
——沉着冷静、善能实践的勇将
在刘备军中,赵子龙——赵云的存在,虽不如关羽、张飞那样名声赫赫,但却在沉稳中发出另一种光彩。事实上,在人物众多的《三国志》中,对赵子龙怀有共鸣的读者是不在少数的。上文提到的偶人制作家川本喜八郎先生也是其中之一。他曾说:quot;看赵云的行动,他为人的正直、判断精确和英勇无敌、战则必胜等等方面,总使人觉得他是《三国志》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对他来说,从未有过因小小的一点疏忽而导致作战失败的事例。诸葛孔明制订的作战计划,最能忠实执行的人是赵子龙。似乎孔明也比谁都更信任他。quot;
我个人也曾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人,其中的确有像赵子龙这样的人,他们表面上并不怎样出人头地,但到了关键时刻却能很好地完成别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从这种意义说,从地位、立场或表面现象来判断人物,是非常错误的。毋宁说,千万不能忘记,所谓优秀的人材,有许多人是表里如一、不辞辛劳、默默地完成自己使命的那种人。
同时,如川本先生所说,quot;判断精确quot;、quot;英勇无敌quot;、quot;战则必胜quot;这些优点,正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的资质。这其中,在quot;英勇无敌quot;方面,关羽、张飞并不比赵云差,但是在quot;判断精确quot;、quot;战则必胜quot;方面,可以说赵云是更高一筹。在说明赵云quot;判断quot;精确的事例中,可以举出刘备失去结义兄弟关羽时立即要兴师伐吴时,赵云曾强烈反对。
这就是,将宿敌的魏置而不顾,对吴开始作战,是极其错误的。吉川写的《三国志》中曾就此事做如下描述:赵云向刘备进谏说:quot;我认为,现时不可伐吴。伐魏,则吴自亡。如放下魏而先与吴作战,则魏吴必同心协力,而蜀势必陷于困境。quot;当时的中国大体共有十七州,其中魏为最强之国,统治着十二州。从大局看,蜀只有与吴联合,才能与魏对抗。而且,从灭魏兴汉的大义名分来说,赵云的意见自是正论。但刘备不听,强行与吴作战,结果遭到了无法挽回的失败。赵云预料到这点,足可以看出他遇事兼有沉着冷静的判断力。
赵云的这种精确的判断力,对指挥周密作战的孔明来说,当然可以放心地交给他任务。孔明多次使用赵云,授给他秘计,不断拯救主君刘备的危难。从这种意义说,正因为有赵云这样足以信任的、担当实际战斗任务的武将,孔明才得以发挥他纵横无尽的智略。
不但如此,在赵云身上还有使人难忘之处:他除了遇事沉着冷静之外,还有他那虽老不衰的气概。这是有关他晚年仍然气势磅礴的一段故事:主君刘备死后,孔明上奏《出师表》,然后北伐。当时,特地将鬓发皆白的老将赵云排除在北伐军的编制之外,让他坐镇后方。关于当时赵云如何不服老,吉川先生是这样描写的:
quot;但是,赵云对丞相的用情,不但不感到高兴,反而,当他一知道发表了出征的编制名单后,便立刻来到丞相府,和孔明面对面地谈判:为什么某家的名字不在其中?毫无道理嘛!不是某家夸口,从先帝的时候起,我赵子龙临阵从未退缩过,追赶敌人也从未落后过呀。某家现在虽然年迈,可某自认为并不比年轻人差啊。某生为大丈夫,死在战场上才是最上的幸运。——难道丞相想要叫这样说的赵云晚节,像一根朽木似地烂掉吗?quot;
这样,赵云如他所希望的那样,率领五千精兵,做为先锋启程了。这里生动地写出了赵云的气概。不管如何年老,也要贯彻由青年时期起一直不变的信条与信念。这里边,洋溢着赵云作为人的伟大和无法言表的飒爽气概。我们的人生也应该是这样的啊。
关于曹操
——乱世奸雄、才智之将
如何看待魏的主帅曹操——这是《三国志》中一个很大的难题。对他的评价因人而异。这正说明现实的曹操本身具有难以用一个层次加以把握的复杂性。作为将军的才能、特别是从他的军事才能的观点来看,他具有同时期的竞争者——蜀国的刘备、吴国的孙权所远远不能企及的天赋之才。这点,当时可以与之比肩的,只有诸葛孔明一人而已。实际上,在《三国志》上所展示的、代表这一时期两名军事天才家的无数次头脑战,不断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而说到真正能在战乱之世屡操胜券的将才,首先应推曹操,他才是杰出的英雄。
曹操在作为将军的器宇方面,也极擅长收揽人心,他广泛纠集人材,大胆加以擢拔,正像他用尽心机企图招揽敌将关羽、赵云那样,巧妙地抬举投降的敌将,罗致了许多名将,为我所用。而且,其才文武兼备,无所不包。这样看来,曹操的确是个与他自己所希冀做天下人的大志相称的稀代英杰。而实际上,考察一下他在乱世中所走过的足迹,便可以看出他另一个真实相貌,那就是他那极端冷酷无情的才人的quot;面孔quot;。
户田先生评论说:quot;曹操作为将军的确是伟大的,真正有力量的。历史上与他相似的人物,恐怕是只有拿破仑、还有织田信长吧。但是,曹操虽说是英雄,毕竟是奸雄一流的人物。他另有残酷无道的一面,即使为他出过力的部下,他也毫不容情地杀掉。quot;
在说明曹操残忍性的事件中,他曾残杀过父亲的朋友吕伯奢全家。根据吉川先生的描写,曹操年轻时期,暗杀董卓未成,当他逃走时他探望了吕伯奢,求借一宿。吕伯奢爽快地把他留了下来,到邻村去沽酒。夜已深更,隔壁传来了磨刀声,这是为了款待曹操杀猪相待。曹操错误地认为要杀自己,立即杀掉了吕伯奢的家族和奴仆。不仅如此,当他明白了自己的判断错误之后,在逃走途中遇上了吕伯奢,他为了消除后顾之忧,把吕伯奢也杀了。他的人性真是冷酷已极。这里,不难看出曹操可怕的虚无主义者的冷酷面孔,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与目的,可以无动于衷地随便杀人。
曹操这种令人生畏的冷酷性,自然使人们一直在内心里都不喜欢他。而曹操则企图以他自己特殊的才干来赢得人心。
从这种意义说,他究竟是好是坏姑且不论,总之,曹操始终是以他的quot;才智quot;作为有力武器取胜的。他一方面仗持这个quot;利刃quot;登上了乱世的顶峰;而另一方面,又用这个quot;利刃quot;不断伤害自己。曹操经常由于过分相信自己的才智而招致失败。
比如,当魏、蜀大战时。魏军连连大胜,蜀兵丢盔弃甲,争相败走。魏军乘机追赶。如果当时追上蜀兵,那么蜀军就会全部被歼。但是,曹操止住大军。魏将都对这次收兵感到奇怪。而曹操则认为孔明所率的蜀军并非真的退兵而是佯败,采取了慎重的处理。但由于曹操收兵,蜀军突然转为反攻,结果魏军只好退却。
在吉川的《三国志》中写道:quot;曹操经常赌智谋,结果败在自己的智谋身上quot;,quot;据说智者反而会溺死在智中quot;。这样,曹操从本质说来是个策士,他总免不了自认为没有比自己智谋更高明的人。结果,他是才有余而德不足,为自己的才所囿,不能行王道,也就是说他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霸道的奸雄。
年轻时的曹操,是个充满理想的有为青年。使他最初扬名是在讨伐黄巾时,当时他一直是在国家这个大义名分下活动。后来,当臣下劝他继皇帝位时,他拒绝说:quot;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quot;这是通晓天命与道义的曹操的一个侧面。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他又是充满野心的。在这种相互对立的野心与道义的紧张关系当中,曹操相信自己的力量与才智,一味向前猛进。
到了临近晚年,在曹操的面目中,他的野心上升到首位,到处表现出又是易怒又是焦躁的丑态。吉川英治先生对于这个当时不过是一介宫门警卫、胸怀壮志、气概恢弘、对逢迎或阿谀感到侮辱,笑人之愚的青年曹操,到了五十几岁的后半生,逐渐丧失过去英杰面目的过程,做了如下的描写:
quot;……不过,近来的他又是如何呢?在赤壁之战前,在赏月的船上,已经相当计较自己老龄了,老来以后,他已完全不再是青春时期那种不为逆境所动的姿态了,动辄愿意听到侧近者的悦耳之言,他不知不觉也变成了过去他曾经轻蔑过、唾弃过、嗤笑过其愚的上官地位了。quot;——不管什么样的英雄豪杰,随着年龄、境遇的推移,很容易陷入人所具有的平庸的弱点。在这里,一代的权势者功成名就之后极易陷入的可悲习性,带着某种哀感,被充分地显露出来了。曹操的可悲之处,归根到底,是在说明:一个才智之士,甚至把他自己所怀抱的青春理想都践踏了,从自己本来所唾弃的丑恶人性,一步也未能逃脱出去。
孙权和人才
——吴国国祚最长的背景
成为《三国志》舞台的魏、吴、蜀三国,后来都走向灭亡。先是蜀亡,其次,灭了西蜀的魏国也在蜀亡后仅仅三年也灭亡了。这样,三国中吴是存续得最长的一国。为什么不是国力最富的魏,而是吴国寿命最长呢?——我认为这里蕴含着重要的历史问题。
吴的第一代皇帝孙权,接过其兄的印绶,成为吴主,当时他十九岁,正是弱冠之年。这时,刘备已经四十岁,曹操是四十六岁。吴的寿命之长,当然和孙权年轻有关,但不能只以年轻为理由。纵然年轻,如果人主不是非凡的人物,在战国乱世,还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吴主孙权的非凡之点,是在他手下有以周瑜为首的许多才能智谋之臣,尽管他年轻,但却将这些从父亲孙坚以来的老臣使用得非常得当,使之各尽其所长。不但如此,而且还接连招揽人才,加以重用。他的特点是擅于用人。而这点可以说是保持吴长久存续的最大原因。孙权的成功,的确说明了quot;得人quot;才是领导者的最大责任。
在年轻的孙权手下,聚集众多有能之士的背景,除了孙权的器宇宏大之外,其兄孙策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存在。孙策在其父孙坚三十七岁的壮年战死之后,继承父业,他也武运不继,二十六岁遭到刺客的暗杀。从这一意味说,孙权可以说是第三代的江东之主。其兄孙策很早就看出这个弟弟具有非凡之才。从而在临终时将印绶交付给他,并留下了如下的遗言(《三国志》,吉川英治著):quot;你长于内治之才。但率江东之兵,敢于进行乾坤一掷的冒险,你远不如我。……因此,你要牢记父兄当初创建吴国的艰难,任贤举能,守护疆土……。quot;孙权彻底遵守了quot;任贤举能,守护疆土quot;的这一遗言。
说明孙权如何对待人才,有一段有名的插话(《三国志演义(上)》,立间祥介译,平凡社版)
:年轻继承帝位的孙权,有一次问孙策时期的有名参谋周瑜:quot;我虽承继了父兄的大业,但如何才能守住基业呢?quot;周瑜回答说:quot;任何事业的根基都是人的问题。得人者国昌,失人者亡,因此您的近侧置德高才俊之士,最为紧要。quot;①孙权忠实地履行了这一忠言,得以建立了王权的根基。就这样,吴国具备了尊重人才、发现人才的良好土壤。在以后,关系到吴国存亡的赤壁之战时,建立殊勋的鲁肃,是周瑜所荐,而毅然委以重任的则是年轻的孙权。
①此处《三国志演义》原文为:quot;瑜曰: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quot;
同时,还有以有名的词句quot;士别三日,则当刮目相看quot;(《吴书》,吕蒙传注)而知名的吕蒙,也是被孙权发现的,吕蒙一改过去只偏于武艺的态度,是一个在学问上大有进益的人。孙权在培育人才方面,不只是着重于收罗人才、使用人才,而且在吴国国内提倡研究学问、鼓励切磋琢磨的风气。这是魏、蜀所没有的吴国的特点。从这种意义说,最重视教育环境的是吴国。
孙权领导艺术的杰出之点,如上所述,是将内治的根本放在培养人才上,遇上具体的事务,则充分听取这些军师、参谋的意见。因此,在孙权统治下,充分发挥了军师、参谋所具有的能力挽救了吴国的危难。quot;创业易、守成难quot;,这本是历史上的教训,而孙权则是求贤、任贤的quot;内治之雄quot;。同时,考虑到以孙权为中心的吴国臣下们长达数十年的紧密团结,就会了解为什么吴的国祚一直绵延到最后的真正原因。可以说,这有力地证明了一个事实:一切团体与组织,能得以永续下去,必须超越每个单个人的力量,依靠紧密的协同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