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西藏》 博士后的生活方式(代序) 还是在1月份参加在贵州举行的野外探险与网络挑战赛的时候,听说通过网络报名的华夏网民二队中有一位博士后,心中便想:学问做到如此程度的人,还有精力和体力从事这种较为艰难而时尚的户外运动? 他说:在他这样层次的人群中,人们基本上都无此闲心,但他是一个个例。这么一位高知识阶层的特殊个体,引起了我的兴趣。 他叫汪晓东,1967年出生于上海。1986年考入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后在京郊某偏远的工厂上班。两年后考回母校读硕士学位,1996年他已经获得了博士学位,随后进入韩国斗山电子株式会社研发中心做博士后,其研究领域也从工程材料转向电子材料。经过两年半的光景,学成回国,在北京化工大学创建了电子材料研究室。 因为电子材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是比较新的领域,所以汪晓东的研究课题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相当重视,曾获得过专门授予杰出青年科学家的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5.5万元的资助,广东东莞某合资企业也给他的课题投了15万。有了研究方向和坚强后盾,脑子好使的他很快便有了成果。他开发的一种“绿色印刷电路板基材”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国际上也处于先进的水平。过去电子产品中的印刷线路板,起阻燃作用的是一种含溴有毒化合物,汪晓东领导的研究室寻找到了无污染的替代品。 然而,在取得学术上成功的同时,他也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尤其是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工作的压力非常大。科研经费需要自己费劲巴力地去申请,教学工作又不能有丝毫的耽误,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12点以后;他带的研究生的工资、经费都是由他自己出,所以大家都叫他“老板”。他说“这个老板不是这么容易当的,压力巨大。”这样日积月累,积攒起来的压力让他不堪重负,总要找机会释放一下,户外运动就成了他最好的舒缓压力的方法。 尽管热爱大自然的汪晓东早在上大学期间,就是个自助旅游的爱好者,因为这是最适合青年学生的旅游方式。那时候,他几乎每个假期都不放过。他独自一人穿越过曾吞噬了不少勇士性命的虎跳峡,走过大半个四川,背包旅行过西双版纳、丽江、九寨沟、大足石刻等名胜古迹。但真正把野游当作一种缓解压力的生活方式,他还是在韩国学习期间形成的。和日本一样,韩国成年男子的工作压力很大,似乎在离开“高压舱”般的工作环境后,必须找个地方发泄。于是,有的人去泡酒馆,有的人郊游、爬山,因为韩国的山很多。 回国之后,他把这种解压手段也带了回来,并投入了相当的资金购置一些适合旅行的装备,如专用的背包、睡袋、服装等。然而令汪晓东苦恼的是,他的行为不被同事们所理解,认为他是不务正业;有时间还不如多做些实验,这样可以多弄些钱,更能改善自己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但汪晓东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常年的熬夜和过度地消耗自己的体质,使这些青年科学家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如果让我的这些同龄人像我一样满山遍野地跑,比如像这次‘野外探险与网络挑战赛’每天走10小时、三天走100多公里,他们的身体肯定吃不消。心理压力大、过度焦虑是身体健康的最大敌人。” 汪晓东说,有一段他自己的信念都会动摇:我是不是学术界的一个另类,我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于是他就到网上搜寻同路人,结果是“户外一族”大有人在,而且那些人对户外运动的迷恋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心里也就坦然了:这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是目前都市人所崇尚的一种时尚。 在汪晓东所有的户外行动中,最令他津津乐道的要数去年暑假期间,他历时34天自助旅游到西藏的经历。有人说西藏是人类最后一块净土,作为一个崇尚自然的人,对这块地方都充满了向往。所以,为了这次旅行,他从身体到物质,作了一年的准备。那段时间他坚持冷水浴,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防备在高原上感冒;坚持各种有氧训练,以加强野外旅途需要的耐久力;通过书籍、网络,了解甚至研究西藏的宗教、历史、文化、自然及旅游的线路。 尽管这次西藏之行花销相当大,其费用去欧洲玩一趟也完全足够,但他觉得值,了却了他埋藏已久的心愿,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并且带回了几大本影集和上万字的体会。从本期起,我们《中国体育报》(绿色生活导刊)将连载蕴涵了汪晓东体会与实践经验的。 汪晓东认为,人们努力工作的主要动力,就是为了自己及更多人生活得更好。那么怎样才算生活质量高呢,也许有人就以为在酒桌上才能获得最大的享受,但他却喜欢将自己融入到绿色的自然之中。有锻炼习惯的他,经常去游泳、打羽毛球,但他有点厌恶体育馆浑浊的空气,他希望人们、特别是他的同事们在假日里能够到山里走走。这就是他所认为的健康的生活。 自 序 对于未来者,西藏是一片令人神往的净土;对于在此者,西藏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离去者,西藏,这曾经让人魂牵梦萦的家园,更在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使人缅怀不绝。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夏天,我终于游历了西藏——这片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留下的最后净土。我去了阿里,去了珠穆朗玛峰,走遍了整个藏北高原和后藏地区。在我人生短暂的三十二年中,能够亲历西藏,是我人生一大快事,虽死而无憾。 经历了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甚至惊心动魄的旅程,曾经拥有过无以计数的幻想与展望,穿越季节的河流,岁月解冻,在雪域高原获得升华。回到嘈杂的现实生活,完成每日忙碌的生计之后,坐在夜晚宁静的计算机前,记录曾经经历过的旅程片断,浏览着在西藏拍摄的每一张都精彩绝轮的照片,抚摸着被高原阳光酌痛的肌肤,往往情不自禁地陷入深深的缅怀。如浩瀚海洋、如牧歌情人般的草原,如苍茫星瀚宇宙、飞驰俊马的雪山,如诗如画般浮现在眼前,那么真实,仿佛伸手可及。曾经朝拜过的神山、圣湖已成为心中永远的圣地。还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旅途,虽近在咫尺,却因天灾而无法到达的古格王国遗址,更是我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那种在青藏高原独自漂泊时的孤独、恐惧,有时又惊喜的感觉,又重新从内心深处唤起,令我激动不已,夜不能寐。西藏——我永生永世的爱恋,幻想能够在最为心动的那一刻死去,化作雪山草原的保护神,永远驻留在这雪域高原之巅。 在此,我愿将自己独自在西藏漂泊三十四个日日夜夜的经历告诉给大家,希望能给所有向往西藏、并准备到西藏旅行的朋友以有限的帮助;希望那些曾经去过西藏的朋友分享我的体验与感受;也希望能够使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对西藏这一原始、艰险和遥远异域的地理、历史和人文有一点了解;对那些曾经孤独、正在孤独、将会孤独地踏上雪域高原旅行的人们一点理解;对那些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理念而永不放弃的探索者的一点支持。 2000年4月30日深夜作者于北京家中 一、西行路漫漫 不经意地向窗外望去,那一瞥令我至今难以忘却,湛蓝的天空中挂着几片白云,一片凄凉的戈壁一直沿延伸到天的尽头,黄褐色的沙漠中坚强地生长着不知名的植物,极远处是起伏的土丘,这就是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滩,苍凉得震撼人心…… 1999年7月23日,我背上硕大的装备包,登上开往西宁的75次列车,开始了进藏的孤独旅程。 环顾车厢,没有找到第二个志同道合的人,大多数旅客都是出公差或返家的;很多人都带着吃惊的眼神,看着我携带的大得出奇的装备包。当得知我是单人独骑去西藏,更是发出奇怪的嘘声。唉!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啊,有时怎么就那么幼稚和可笑。看来起码到西宁之前,我得要一个人享受孤独了。 列车驶过华北平原,开始向西行进,并于第二天中午通过兰州。看着车窗外凄凉的黄土高原风光,面对未知的旅程,心中稍有不安的感觉。在我的行程中,并没有在西宁停留的计划。尽管美丽的青海湖鸟岛、日月山,还有闻名遐尔的煌中塔尔寺都是我想一睹为快的。但为了节约有限的资源和体力,我只能放弃了。如果列车在晚上6∶06准点到达西宁,我就能赶上6∶30开往格尔木的603次列车。在焦急中祈盼着火车能准时到站,但列车仍然晚点,于6∶25分抵达西宁站,我第一个冲出了车门。所幸603次车就停在相邻的月台,我顾不得列车员的阻拦,一个箭步跳上了603次列车。 列车出乎意料的拥挤,好不容易挤到车长办公席,更是人山人海,补到卧铺票简直是奢望了。我背着大包,盘算着如何挨过这漫长的旅程?突然一个清亮的北京腔在我耳边响起,“你也是补票的吗?”抬头一看,是一位细眉细眼的小女孩。 “是啊!我是从北京来的,刚从75次下来,真没有想到去格尔木的车这么挤。” “我也是从北京来的,别急着补票,先找到座位再说。”看来,这位可爱的女孩对乘这趟列车还是蛮有经验的。跟着这位刚认识的女孩穿过了好几节拥挤的车厢,才找到两个空座位坐下。此时,我已经累得连把行李放到列车行李架上的力气都没有了。“真废物”,自言自语着,猛然想起西宁的海拔高度约2300米,其实这已经是高原反应了。 车厢里人满为患,到处是人和行李,为抢占座位和行李架的争吵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充满了香烟与方便面的混和气味。经过攀谈得知,这位初识的女孩叫小蕊,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学西班牙语的。她家在格尔木,此次是放暑假回家。说来我们很有缘份,我们乘的都是75次列车,她在座席,而我在卧铺车厢;眼下我们又要一起在这样一节拥挤肮脏的车厢内度过这漫长的旅程了。安置好行李后,我和小蕊分别去车长办公席办了补票手续。 列车开出西宁很长一段时间了,刚出发时喧闹的车厢也随着火车驶入茫茫暗夜而变得安静下来,旅客们显然已经找到自己舒适的位置。望着旁边津津有味嚼着面包的小孩,条件反射似地令我感到饥肠辘辘,这才想起,已是晚上八点钟了,晚饭还没有吃呢。想起自己的旅行包内还有很多方便面,可要穿越好几节拥挤的车厢才能弄到热水,我还真有点发怵。这时小蕊象变戏法一样,从身后的包里拿出一个小面包和一小段火腿肠,并满眼歉意地说:“我只有这些了,咱们一人一半吧。”想想要明天中午才能到目的地,也顾不得客气了,说了声谢谢,就接过来几口吞下。“真好吃啊!”正当我还回味着火腿肠的香味,小蕊又拿出一个塑料包,啊!是喜之郎“水晶之恋”果冻。说真的,这可是我第一次吃这东西,尤其在这趟驶往西北边陲的火车上,光看到那名字,就会产生一种温馨的感觉。 品尝着果冻,与小蕊老朋友般地聊起来。小蕊祖籍甘肃天水,父亲是筑路工程师,常年工作在青藏公路段,家安在青藏公路的起点格尔木市。小蕊出生在青藏线接近昆仑山口的一个名叫那赤台的道班,今年只有19岁。不象大都市里那些女孩,自我感觉良好、冷漠,并总是摆出一副拒人以千之外的感觉;这位来自西北腹地的女孩给人的印象是热情,懂事,可爱,但又不乏稳重、成熟和坚强。 不知不觉过了很长时间,列车已经停了好几次,而车厢内也越来越冷,有一段时间,我们不觉紧紧地靠在一起。看着四周东倒西歪地打着盹的旅客,小蕊这小丫头经过两天的“硬板儿”旅行,也有点吃不消了。我建议她躺一会,并从我的背包中取出一个在韩国“EMART”超市买来的充气枕头。看着她那纤细的身体刚好被三人座席容纳,舒服地枕着我的枕头很快进入梦乡。有时候一个好的枕头,就是最好的催眠工具。列车在黑暗中急驰着,窗外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色呢?前方的旅程又是什么样呢?未来还有那么多的未知数,突然令我有一种忐忑不安的感觉,沉思良久…… 车轮撵过铁轨缝隙发出的有规律的“咯噔”声,似乎起了催眠作用,在不知不觉中我也睡着了。 不知是何时醒的,只觉得眼前好亮啊。高原上强烈的阳光直射到车厢内,将一切照得透亮。不经意地向窗外望去,那一瞥令我至今难以忘却,湛蓝的天空中挂着几片白云,一片凄凉的戈壁一直沿延伸到天的尽头,黄褐色的沙漠中坚强地生长着不知名的植物(后来才知道叫红柳),极远处是起伏的土丘,这就是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滩,苍凉得震撼人心。我急忙取出相机,打开车窗,对准外面的戈壁风光按下快门,一下子就杀了十几张菲林。此时小蕊也醒了,并夸我的枕头真好,带给她一个好梦。在夜间行驶途中一定有不少旅客下车,此时车厢内有点空荡荡的。经过一夜的酣眠,小蕊这丫头变得活跃起来,她似乎对这条线非常熟悉,不时地对我讲解着窗外的盐湖、戈壁景色;并邀请我去她家小住一天以做休整。看着车窗外平生第一次见到的荒漠风光,心里盘算着下一步的旅行计划。本来我并没有在格尔木停留的计划,但是经过这一夜硬板儿的折磨,的确令我疲惫不堪。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吃过这样的苦了,想想这些年养尊处优惯了,人也变得娇气了,也许通过这次旅行能够重新拾回过去的自我。想到要去刚认识的女同伴家中,似乎有点唐突,我真的有点犹豫了。 二、情陷格尔木 都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如果在一条特殊的旅程中,遇到一位莫逆之交,那更是珍贵…… 格尔木——蒙语意为“吉祥发源之地”。格尔木市号称世界最大的城市,行政区域总面积相当于整个江苏省;但市区面积仅15平方公理,人口约1.9万。格尔木位于柴达木盆地中部,海拔2800米;该地区富含大量的钾盐矿和原油,由此发展起来的相关工业已成为这一新兴工业城市的支柱产业。格尔木地处青藏公路要塞,是西藏地区物资运输集结地,驻有全国最大的兵站和运输队,这里成为连接内地和西藏的战略要地。 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们走出了格尔木火车站,远远看到早已在站外翘首盼望的小蕊的母亲。小蕊再一次诚邀我去她家休整一天,我看再做推辞不太好了,于是就答应了。小蕊先带我去火车站前的汽车站,购买了第二天去拉萨的客车票,然后乘上出租车直奔她家。小蕊家座落在格尔木河西区的西格办家属大院的一排平房中,很像城市中的两室一厅的结构。7、8月份正值西藏雨季,小蕊的父亲目前在青藏公路西藏当雄段道班日夜奋战,修复被连日暴雨冲毁的青藏公路,家中只有她们母女和小蕊的弟弟三人。小蕊的母亲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格尔木的米饭真好吃,很象糯米。小蕊介绍,由于格尔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才形成如此优良的品种,用这种大米能够做一种格尔木的特色小吃“粳皮”,并约定下午一起去吃。饱餐后我来到小蕊弟弟的房间休息。 格尔木郊外的荒漠 高原的白昼特别长,已是晚上六点钟,阳光仍然火辣辣的。天还是那么湛蓝,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永远也无法想象这样的天空。经过小睡恢复了体力,开始与小蕊逛河西区大街,小蕊首先带我去的竟是她的母校——西格办中学,所谓“西格办”,即西藏各政府部门在格尔木的联合办事处,是西藏与内地的重要联络机构。这是一所座落在一片平房区内的极普通的中学,学校外墙上刷有“努力拚搏,以优异成绩考取大学”标语。小蕊向我讲述了她是如何日夜苦读,考取北京二外的。我心中很是感慨,身在偏远地区的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他们为实现自己人生目标所付出的艰辛又有谁能体会得到呢?我们又去了河西区最大的农贸市场,很令我失望,规模连内地农村集市都不如。我吃了格尔木的特产——酸奶和粳皮,酸奶太酸,而粳皮也没有小蕊形容得那样好吃,看着小蕊津津有味地吃着粳皮,算是帮她圆了一个思乡的梦。由于要准备第二天的出发,我们早早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醒来,第一个感觉就是喉咙痛,我吓了一大跳,以为是感冒先兆,出师未捷就感冒太可怕了。草草吃了早饭,赶快拉上小蕊去河东区找药店。在一家药店内,店员告诉我,可能是由于高原气候干燥造成的,并建议我用金嗓子喉宝,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体验着初上高原的那种心跳,与小蕊漫步走在大街上,许多西藏工艺品商店吸引了我的脚步,看着里面呈列的琳琅满目的西藏工艺品,有银碗、小转经筒、藏式项链等。要不是小蕊劝我到了西藏以后再买的话,我真想买上几样了。 在河东区,我真正领略了格尔木的小吃,光面食就有数十种。尤其是一种被称之为“馕”的面饼,黄澄澄地泛着油光,真馋人;还有格尔木的烤羊肉串,离老远就能闻到香味。可惜,自从到了格尔木以后,由于高原反应的缘故,肠胃总是鼓胀胀的,一点食欲也没有。为了应付未来的进藏旅程,小蕊领我到一家超市买了两斤巧克力,并推荐我买了些纳赤台矿泉水厂生产的矿泉水。据小蕊介绍,纳赤台有一眼名为“昆仑泉”的泉水,水质非常好。而且她就出生在那里,当时小蕊的父亲在青藏线的纳赤台道班修筑公路。小蕊还告诉我,她小时候曾经因调皮,不小心掉入那眼泉水。 青藏公路边的风马旗 已经是上午十点钟了,离开格尔木的时刻正在临近。小蕊坚持一定要带我去青藏公路起点处,客随主便,我们乘了一辆人力三轮车直奔目的地。在青藏公路的起点处,立有一座雄伟的筑路纪念碑,由两块三角形黄褐色钢碇对接组成,下面是黑色大理石基座,上面刻着“文明青藏公路运输线”一行碑文。纪念碑是由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政府为纪念青藏公路筑路及维护者而共同建成,这是格尔木市的象征。我和小蕊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小蕊告诉我,从格尔木到拉萨的一千二百多公里路程,共有两千多名解放军工程兵战士牺牲,平均每筑一公里路就有两名军人献出保贵的生命。这是一条多么艰辛的旅程啊!睹物思人,小蕊眼中有了一丝泪花,我无言以对,只能轻轻拍拍她的肩以示安慰。想想即将踏上的青藏公路,包括小蕊的父亲在内的许多人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仅仅两天相处,我与小蕊似乎已经像多年的朋友。我真的很想能够有这样一位可爱的小妹妹啊! 匆匆赶回家,小蕊的母亲已经准备好午饭,并烙了一堆馕,准备为我带在路上吃。我尝了一块,特别好吃,于是我毫不客气地从午饭起就开始吃馕了。小蕊的母亲告诉我,馕是由鸡蛋、猪油和面烙成的,可保存很长时间,是西北人旅行必备的食品。吃完饭,小蕊执意要送我去车站。我们并肩走出西格办家属宿舍,回望曾经停留过的人生驿站,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滋味。对于那些曾给予我无私相助的人,只能在心中默默祝福她们了。 到达汽车站后,我安排好行李,并准备与小蕊告别;但是她仍坚持要等开车再走,并说送人要送到底。于是,乘开车前的一段时间,我与小蕊在站内小坐。小蕊告诉我,她有可能也要到拉萨,并希望能再见到我。我给她留下我的手机号,让她到拉萨后一定要与我联系。与小蕊互道珍重后,上了班车,小蕊跑到我座位的窗前,我从车窗内伸出手与她紧紧相握。短短的两天相处,那么默契、融恰,是我们漫漫人生路上一个美丽的瞬间…… 其实,小蕊后来真的到了拉萨。在当雄,她如愿愿以尝地见到了她父亲。小蕊也去了楚布寺,接受了嘎玛巴活佛的摸顶和黄丝带,以保佑她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平安、幸福。而那时,我正颠簸在阿里无人区的旷野中,我的手机也根本无法收到任何信号。 我的眼眶竟有些湿,心中涌上了徐志摩的那首《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在凄凄离别情中,客车离开了格尔木汽车站。 三、青藏线手记 在广茂的高原牧场上,繁星般点缀在碧绿草原上的是白色羊群和黑色牦牛群,完全是一幅世外桃园的安祥风光。久居都市的人们,如果有幸置身于这样一幅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油画中,那将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啊! 客车驶离格尔木车站后上了青藏公路。青藏线格尔木段路况非常好,笔直的四车道柏油马路,简直可以和内地的高速公路媲美,道路两旁是松软的沙土地。我想即使是不会开车的人,此时也只需把右脚放在油门上,根本不用去抚方向盘,就能驾车行驶。我们的班车就是在这样的路面上飞速行驶着,车窗外是凄凉的戈壁风光,黄褐色的土地上找不到任何一棵草,甚至没有一点生命的迹象。大自然仿佛是一位杰出的雕刻家,把公路两旁的大地刻划得沟壑纵横。更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长期风化形成各种嶙峋的形态,就像是两道天然的长城,把青藏公路护卫起来。傍晚的阳光仍然充足,把昆仑山脉腹地照耀得一片金黄,在高原的蓝天白云映衬下,呈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苍凉。乘司机停车小解的机会,我拿出相机,将激动人心的景色通通扫入相机内的底片上。汽车又匆匆上路了。可能由于是上坡路,汽车老牛梨地般喘着粗气,这个时候,我已经微微感到了一点呼吸急促和心跳加快了。 大约天擦黑时,汽车停在一家餐馆前,司机去打尖。旅客们则在餐馆外聊天或照相留念。攀谈中,我发现同车有好几位和我一样的独行侠;同时也结识了此行的第一位旅伴——小褚。小褚来自无锡轻工业大学,大四,学装璜艺术的。谈吐中发现他对西藏的唐卡艺术和壁画很有研究,彼此还算投缘,于是决定结伴旅游。完成了晚餐的司机,开始招呼大家上车,然后客车又匆忙驶入暗夜中。天空漆黑,透过车窗什么也看不见,天空甚至连星星也没有。在不知不觉中,感觉到一丝头疼,一丝心跳,看样子高原反应已经如魔鬼一般附上身了…… 唐古拉山口纪念碑 当车再一次停下时,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了。从似睡非睡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发现自己头疼得厉害,想必此时我们已经处于昆仑山口的高海拔地带了,身边的旅客已经有不少在吸氧。尽管出发前有人警告我,来自平原的人,在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时不要睡觉,否则很容永远的长眠了。但是我实在太困了,即使是头痛也挡不住磕睡虫的噬咬,又进入了沉睡,客车是什么时候开的我也不知道了。当我再一次恢复意识时,天已经大亮。我的第一感觉是头痛欲裂、嗓子痛、鼻塞、浑身发冷。我的天啊,这一定是高原反应加感冒,要完!急忙询问身边的旅客,发现我的感觉具有普遍性,稍稍感到了一点安慰。只是在我不知不觉中,客车过了著名的昆仑山口和沱沱河,有点遗憾。不过从我醒来的那一刻,强烈的高原反应就成为我西藏之行的第一个最亲密的旅伴了。客车仍然在急驶中,只是早已不在柏油马路上了,糟糕的路面不时把乘客颠得跳起来。车窗外换成了一派生机勃勃的青藏高原风光,缓缓起伏的山峦泛着青色,时而点缀着白色的羊群;有时还能看到五颜六色的风马旗。 大约下午三点,客车到达了青藏线海拔最高点——唐古拉山口。山口东侧是一座为纪念兰西拉光缆工程竣工而建的军人雕塑,西侧是一块刻有“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的石碑,石碑前摆满了洁白的哈达。大家兴奋地在此拍照留影后,客车又载着被高原反应折磨得痛苦不堪的人们上路了。这次是一路下坡,汽车借助惯性像飞一样地在青藏公路上急驰,将车窗两侧的雪山草原风光飞速甩在后面。窗外很快换成了广茂的安多县高原牧场景观,繁星般点缀在碧绿草原上的是白色羊群和黑色牦牛群,完全是一幅世外桃园的安祥风光。久居都市的人们,如果有幸置身于这样一幅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油画中,那将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啊! 美丽的安多县高原牧场 天黑时进入当雄县境内,客车在黑暗中颠簸着,艰难地朝目的地行驶。虽然窗外什么也看不到,但可以想见,此处的路况一定糟糕透顶了。除了驾车的司机还保持着十二分的精神外,疲惫不堪的乘客都陷入昏睡中。突然车身在剧烈颠簸晃动了几下后停了下来,惊醒的人们互相询问着,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听司机大声说”车陷在河里了,大家快下去推车。“此时已深夜一点半钟,外面天气也格外寒冷,我和所有旅客都脱了鞋,光脚进入齐膝深且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大家齐心协力将客车推出泥沼。经历了这一劫难后,客车终于平安地驶入青藏线最后的旅程。 早晨7∶40,经过44小时艰苦的旅行,当拉萨还未完全从暗夜中醒来,做好迎接新客人的准备时,我们的客车已经抵达位于北京路的拉萨市客运汽车站。 作为过来者,在此我愿意对那些有志去西藏旅行的朋友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从内地进藏的公路目前有四条:青藏线、川藏线、滇藏线和新藏线。青藏线全长约1200公里,是这四条公路中相对路况最好;这也是绝大多数旅游者选择这条路的原因。很多人认为,初次进藏的人,从青藏线入藏,缓慢上高原更能适应高海拔的环境,同时也能观赏到沿途的高原风光;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首先,青藏线是一条艰苦而漫长的线路,绝大多数路段的路况较差,且沿途吃住条件都极有限,班车又往往昼夜行驶。以我的经验,想一想你要在吃的不怎么好,并在昼夜不停的颠簸中,饱受高原反应的折磨,哪有心情去看什么风景。青藏线的最高点是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其前后有很长一段的海拔也在4500米以上。虽然通过唐古拉山口后海拔高度迅速下降,但到那曲后,海拔高度又上升到4000米以上。如此高海拔的地区,对于初次进藏的人,几乎都有高山反应,很多人的症状都比较强烈。有意思的是,女士比男士的高原反应要小得多,可能是由于男人的耗氧量大的缘故。而且更麻烦的是,在青藏线上基本不具备什么医疗条件,如果高原反应非常剧烈而又患上感冒的话,就很容易引起高原肺水肿。一般来讲,24小时左右就会导致死亡。班车从格尔木到拉萨走青藏线一般需要40-50小时。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其中的危险不言而喻。 因此,我的建议是,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尽可能乘飞机进藏。虽然一次性花费较大,但到拉萨后能够减少恢复体力和适应高原的时间,能为你节省一笔可观的食宿费,有时甚至是医疗费。而且青藏线沿途的风光没有什么特别的,在以后西藏地区的旅行中都能够看到相似的风景。如果花上两天时间颠簸在班车上,我想,到了拉萨后你肯定要花上好几天休养,且在今后的旅途中都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当然,想要省钱,从格尔木乘国营的卧铺班车只要170元。在火车站广场可能还会有更便宜的中巴,但我劝你还是不要乘,不安全。 另外,要乘班车去拉萨,必须在乘车前两天就开始吃感冒药,可吃感冒冲剂加感冒通,随身应带抗生素以备必需。同时在乘班车时要带足御寒的衣服,高原的天气是白天热死,晚上冷死,这种频繁的气温变化很容易引起感冒。此外,以我的经验,在乘班车时,口中经常含一片金嗓子喉宝或西瓜霜润喉片。因为高原空气极干燥,常会引起喉咙发炎,而这也是引发感冒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说明一点,遇到高原反应时,应保持镇定,不要轻意吸氧,否则会减缓身体适应高原的进程。初上高原的人最好备一瓶“心痛定”,关键时刻含一片在舌下,可有效减缓你因缺氧引起的心跳过快、血压升高和气喘等症状,此药没有副作用,尽可放心服用。 四、感受拉萨 拉萨就是这样一座神奇而又充满魅力的城市,在这里,你能够肆意挥霍感情、想象力和激情。 拉萨,藏语意为“圣地”或“佛地”。拉萨市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海拔3650米,是一座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城,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那是一个雨后的清晨,我第一次进入拉萨这座陌生的城市,放眼望去,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商家食肆林立,车水马龙,这和任何一座内地现代化的城市没有区别。但是,永远湛蓝的天空、时常映入眼帘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藏式建筑和身着藏袍、手持转经筒的藏民,又会使人感到你的确身处异域。 藏族人民心中的圣殿——布达拉宫 当清晨第一道阳光普照圣城时,耳伴隐隐传来法号长鸣声,那是布达拉宫在招唤来自远方的客人。顾不得长途旅行的劳累,从所住的的八朗学旅馆乘一辆的士,不一会就来到了布达拉广场。站在广场上,抬头仰望矗立于红山之巅的宏伟建筑,这就是被藏族人民视为圣殿的布达拉宫吗?这就是我魂牵梦萦的布达拉宫吗?突然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博大和深邃震撼着我的心灵。经过长长的甬道,花40元买张门票,按藏族的宗教习惯,由右侧按顺时针行走,就进入了这座由红、白两色建筑物组成的巨大宫殿。“布达拉”为梵文“普陀罗”的音译,意喻佛教圣地普陀山。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645年,据传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的宫殿,共建宫室千间,后来遭战火和自然灾害的破坏,仅存法王洞和帕巴拉康(观音殿)。现在所见的布达拉宫是由五世达赖实现政教合一后,于1645年重建的。 布达拉宫的建筑格局非常复杂,刚一进门我就被弄得晕头转向,幸好遇上一个港澳旅游团,跟在导游后面才弄清自己的位置。走进布达拉宫后,经过一个名为“德阳夏”的大广场,就进入白宫,这里是历代达赖喇嘛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宫殿。只见殿中到处是色彩鲜艳的壁画、唐卡、佛像、供物、以及各种珠光宝气的陈设,令人眼花绕乱。在仔细欣赏了描绘松赞干布迎娶唐文成公主故事的壁画后,走进了白宫中最大的殿堂——东大殿(措钦大殿),这里是历代达赖喇嘛从事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殿中陈列着清代同治皇帝亲赐五世达赖喇嘛的“振锡绥疆”横匾,可惜殿内不让拍照,否则真要好好留影了。 布达拉宫的红宫金顶群 出了白宫,经过一片屋顶,就进入了布达拉宫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历代达赖喇嘛从事宗教活动的红宫。在红宫中安置着八座保存有五世、七至十三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这些灵塔形制各不相同,但都由黄金包体,并镶嵌大量奇珍异宝,极其辉煌壮丽,若不是亲眼所见,真令人难以置信。其中最华丽的当数五世达赖喇嘛和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用任何黄金重量和珠宝种类、数字来描述这些灵塔都显得庸俗不堪。但在这里没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灵塔,这位生性风流倜傥的著名学者兼诗人,生于清初多事之秋,最终不幸成为西藏上层统治者与蒙古部落之间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至今他的下落仍是未解之谜。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参观完红宫后,登上布达拉宫的最高点——红宫金顶群。湛蓝的天空下,骄阳与金顶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壮丽的图画。远眺布达拉广场和药王山,心中不禁感叹,布达拉宫奇珍异宝之丰富、藏传佛教之博大、藏文化底蕴之深邃,又岂是一两次走马观花般的参观所能理解的呢? 在拉萨,我最喜欢逛的地方要数八廓街,这是一个围绕大昭寺、并富于藏族生活气息的环形街道。八廓街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不像布达拉宫,代表统治阶级,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永远是属于普通人。在环形转经道上,顺时针走动的熙熙嚷嚷的人流仿佛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八廓街所汇集的小商店和小货摊之多也是任何地方无法比拟的。本地藏民的货摊不仅贩卖氇氆、木碗、藏毯等藏族人民生活用品;更多地是摆满了极富民族特色的各种金属制宗教器皿、绿松石饰物、藏刀、唐卡等工艺品,个个令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时而还会发现尼泊尔人和印度人开的店铺,店中高悬国王、王后英姿飒爽的相片,呈列着具有本国特色的物品,录音机里播放着本国情调的歌曲。在八廓街购物,可要狠下心来使劲杀价,否则,事后必大呼上当,豆腐买成了肉价钱。尽管我无数次光顾过八廓街的小摊,每次采购后都会感到价没杀到底。逛久了,有时会发现街区之中,僻巷幽幽,曲途自通,宫厦套着石屋,回楼依傍着古寺;仿佛又回到了似曾相识的江南古镇。徜徉在八廓街的人流中,会使你真切感受一种具有异域风情的繁华。 在拉萨小住的近十天里,所体验到的是一种富有田园诗意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午后,在八朗学旅馆的露天餐厅中小坐,饮着藏式甜茶与素不相识的旅行者聊天,那仿佛是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我喜爱八朗学这座位于北京东路的藏式旅馆,25元的床位,提供二十四小时热水洗澡和免费洗衣服,加上藏族服务员热情周到的服务,对像我这样的独行侠极具吸引力。每天早上到前台去蹭服务员尼玛的酥油茶喝,那是我在整个西藏旅行中,喝到的味道最好的酥油茶。尼玛,一位直爽、热情的中年藏族妇女,每当我称赞她打的酥油茶真好喝时,她总是憨厚地笑笑,并不停地往我的碗中加酥油茶。在我即将离开八朗学旅馆,去遥远的阿里旅行时,将一包在拉萨买的书存放在她那里。看到我显得有点不放心;急得尼玛说:“就是我死了,也会有人把书好好地还给你的”。 达赖喇嘛的夏宫——罗布林卡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独自漫步在罗布林卡这座“宝贝园林”中,体验历代达赖喇嘛生活消闲的感觉;到了夜晚,朵森格路夜市上的美食又令你流连忘返。不经意走进一家藏式餐馆,发现除了能喝到甜茶外,也能吃到西餐,甚至在八廓街内一家名为“雪域”的咖啡馆里还能吃到由尼泊尔厨师做的风味地道的美食。当然,如果有勇气,还可以学藏族人用手制作糌粑吃。在北京东路一家名为“扎西达杰”的藏餐馆里,我曾用5元钱买了5升青稞洒,请餐馆中在座的每一位客人喝酒。 拉萨就是这样一座神奇而又充满魅力的城市,在这里,你能够肆意挥霍感情、想象力和激情。 五、探访拉萨三大寺 这里是大昭寺外那些藏族百姓经过长途跋涉、甚至一步一个等身长头,用自己身体仗量出来的漫漫朝圣之路的最终目的地。当他们抬起饱经风霜雨雪的头颅,凝目仰望时,金光闪闪的佛祖正微笑着,以其无穷的慈悲和无尽的智慧加被每一位渴求幸福的生命。 七月末的拉萨,正值雨季。在一个细雨菲菲的午后,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探访在拉萨最赋盛名的千年古刹——大昭寺。从所住的八朗学旅馆向西步行十分钟,左转进入八廓街,随着络绎不绝的人流,就来到了大昭寺的正门口。猛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众多衣衫褴褛的人,奋不顾身地朝地下扑去,并向前一滑,全身匍匐在石板地上;并重复着这一最能表达他们虔诚的“叩长头”动作,全然不顾地面的泥水;为了自己的信仰,也许这些人已经用这一动作走过万水千山。这一刻,我被深深地震慑了,我甚至不敢从他们面前经过,只能从旁边“溜”进大昭寺。在天井式院落里,挤满了正在义务打扫地面和擦洗酥油灯碗的藏民,再往里走是长长的酥油灯群和转经甬道。我也学着藏民去转动那硕大的转经筒,结果弄了一手酥油。那一天,我非常幸运,因为大昭寺管务会主任尼玛次仁——一位博学的喇嘛,亲自接待了一个内地教育界访问团,我则跟在后面,被上了一堂生动的西藏历史和宗教课。 与尼玛次仁合影于大昭寺金顶 大昭寺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在松赞干布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之后,由文成公主夜察天象,日观地理,据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亲自主持创建,寺中原本供奉由尺尊公主请来的释加牟尼八岁等身“不动金刚像”。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番时期建筑。在尼马次仁的引导下进入大昭寺的主殿,只见两侧分别供奉着巨大的莲花生大师和强巴佛(即未来佛,亦称弥勒佛)塑像。在主殿大经堂中一共供奉了两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塑像、一座观音塑像和三座未来佛塑像。佛经中记载,未来佛弥勒是由释迦牟尼亲自预言,将在佛祖本人圆寂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成佛,从兜率天宫降临人间,引渡众生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每年藏历正月二十五都要在大昭寺举行祈愿大法会,祈求弥勒佛早日降临人间。大经堂内千年古柱依然伫立,在梁柱上,多有雕刻,图案生动,尤其在殿廊上的初檐与重檐间,排列着108个人面狮身伏兽,造型独特。环顾主殿墙壁,满绘壁画,技法高超,所绘人物栩栩如生,且反映出西藏不同时代的画风。所绘内容主要为佛本生故事、各种佛、菩萨;除此之外,还有文成公主进藏的情景、修建大昭寺的过程、松赞干布在布达拉宫内举行欢庆的场面等。 围绕在大经堂四周的是小佛堂,尼玛将我们引至位于大经堂正中的释迦牟尼佛堂,并介绍说,这里是大昭寺的核心,供奉的是唐朝文成公主于公元641年带进藏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如意宝塑像”,藏经称为“觉卧释迦牟尼”。据佛经记载,这座塑像由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由信徒根据佛祖的姑母口授佛祖12岁时的形象塑造而成,并由佛祖亲自主持开光加持,因此无比珍贵,被称为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像,广大佛教信徒无不以今生能够亲见、拜得为最大的福报和解脱。这里也是大昭寺外那些藏族百姓经过长途跋涉、甚至一步一个等身长头,用自己身体仗量出来的漫漫朝圣之路的最终目的地。当他们抬起饱经风霜雨雪的头颅,凝目仰望时,金光闪闪的佛祖正微笑着,以其无穷的慈悲和无尽的智慧加被每一位渴求幸福的生命。尼玛讲到此处,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被这种完全彻底的信奉感动得情不自抑,热泪盈眶,在此驻立良久,双手合十,默拜继而伏地膜拜。据尼玛介绍,本来大昭寺是用来供奉由尺尊公主请来的“不动金刚像”。后来因松赞干布去世后,唐朝与吐番发生冲突,存放于小昭寺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如意宝塑像”被封藏。后由唐朝来的金城公主重新将“如意宝塑像”请进大昭寺,而将“不动金刚像”供奉在小昭寺,可惜在文革中,那座佛像被拦腰截断,后经修补,但仍是佛教界的一大损失。走出大昭寺,此时我心潮澎湃,我虽不信佛,也以今天得见佛祖的真身而感到无比的欣慰。 大昭寺门前扣长头的人们 为了去哲蚌寺,我特地起了个大早。经过与的士司机一番讨价还价,以15元成交。汽车驶往拉萨西郊的更培邬孜山,这座山的南坡,就座落着由宗喀巴大师的第子绛央却杰创建的格鲁派最大寺庙哲蚌寺。“哲蚌”意为“米聚”,象征繁荣。当我们接近哲蚌寺时,发现已经有很多朝佛的藏民行走在山间小路上。哲蚌寺规模非常宏大,从远处望去,鳞次栉比的建筑群铺满山坡。花25元买张门票进入寺内,这里巷道纵横,简直象一座城填。走进哲蚌的中心建筑——措钦大殿(内地称大雄宝殿),只见在室内主要供奉的大白伞盖佛母塑像,周身手臂无数,每个手臂上都有一个眼睛,表明她神通广大,能庇护众生。殿中佛像众多,主要还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佛;他们个个神态逼真,造型生动。而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强巴童卓佛,这是未来世纪的主佛,据说拜见到佛的尊容,能加持佛的神力,普渡众生出苦海。措钦大殿四周还有很多被称之为扎仓的建筑物,实际这就是佛学院,来自藏、甘、青、滇、川等地的喇嘛要在此学习宗教、历史、文化和藏医学。离开时,回首仰望这座古老的寺庙,只见掩隐在绿树丛中的金顶在正午的阳光下闪耀,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 色拉寺位于拉萨北郊的色拉乌孜山下,“色拉”意为野玫瑰,色拉寺由宗喀巴弟子释迦耶善于1419年主持创建,其规模略小于哲蚌寺。探访色拉寺是我从阿里回来后才实现的。当时被几位游伴拉着去色拉寺后山的天葬台,但到达山脚下又犹豫起来。因为在往返阿里的路上,我通读了索甲仁波切的,此时意识到自己的猎奇心理,有背于藏传佛教对死亡赋予的最神圣的尊严,最终也没敢再上去。正是在这样的心情下,我只从色拉寺的措钦大殿和周围的几大扎仓草草而过。在后山的石崖上发现有很多形象生动的岩画,令我多驻足了一会儿。 色拉寺后山的岩画 很后悔没有去被称为格鲁派寺院之首的甘丹寺。甘丹寺位于拉萨东47公里的达孜县境内,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于1409年亲自主持创建。甘丹寺不幸在文革中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几成一片废墟,竟连宗喀巴大师的肉身也被毁掉,据说当时仍栩栩如生。经过多年的修复,也不知道现在甘丹寺恢复得如何了? 六、走进阿里 在拉萨街头散步,一位女孩向我微笑,并用英语同我打招呼;她说阿里的神山圣湖是她今生最向往的地方,不管路途有多艰险她都在所不惜。我那颗准备逃离的心又被迷醉了…… 地理书上记载,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西接印度,南连尼泊尔,总面积30万平方公理,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人口仅5万人,绝大部分为无人区。就是这样一块荒莽之地,却拥有被印度教、佛教、苯教和嗜那教奉为宇宙中心的神山——冈仁波钦,万湖之尊的圣湖——玛旁雍错,和具有七百年灿烂文明史的古格王国遗址。 如果不是偶遇香港女学生小莹,我的西藏之旅恐怕在拉萨就要画上句号了。自从走过青藏线后,身体一直受到高原反应的困扰,头痛不堪。7月31日上午,我在八朗学前的大街上散步,准备最后看一眼拉萨,然后就去买机票离开。不经意发现一位女孩向我微笑,并用英语与我打招呼,交谈几句后就换成了国语,原来这是一位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小莹告诉我,阿里的神山圣湖和古格王国遗址是她今生最向往的地方,不管路途有多艰险她都在所不惜。突然有点自感惭愧,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我内心深处对阿里的迷醉被重新唤起,并下了最后的决心,不论远隔万水千山,不论前途艰难险峻,我都将走向阿里——我心中朝思暮想的地方。 美丽的拉萨河风光 在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探险部的帮助下,租了两部丰田六二式“陆地巡洋舰”吉普车、一辆东风装备车,并请了一位名叫格桑悟珠的藏族向导。同行的还有五位广东女游客、小莹及她的两位同学和来自常州的教师老刘。在办好一切批文手续和购买好装备后,我们这支11人的队伍于8月4日浩浩荡荡地向遥远的阿里进发了。我们选择了走南线(即219国道)去阿里,因为这条线路相对距离较近,且沿途风景非常好。车队离开拉萨后一直沿拉萨河行驶,这里不但风景好,路况也佳,我们不时停车拍照。车过曲水大桥后不久,进入了雅鲁藏布江沿江公路。这里地势险峻,右侧是笔直的峭壁,左侧是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地面狭窄且起伏很大,司机怀着十二万分的小心驾驶着吉普车,我们这些乘客也捏了一把汗。好在一个多小时后,路面变宽,路旁出现了一片片的金黄色油菜花地,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由于路况较好,中午时分就抵达后藏重镇日喀则市。因为急着赶路,只在日喀则吃了顿饭,还没有对这座名城留下印象就匆匆离开了;在糟糕透顶的路面上又颠簸了近6个小时,抵达拉孜县。 拉孜是通往樟木口岸的交通要地,也是去珠峰自然保护区的必经之地。这里云集了众多的中外游客,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去一睹珠峰这位“第三女神”风采的。这座小县城的条件十分艰苦,大多数时间没有电,没有洗脸水,我们全部挤在拉孜宾馆一间狭小房间的通铺上。为了积蓄体力,草草吃过晚饭后,大家就钻进睡袋,高原反应加艰苦条件,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天蒙蒙亮时,我们匆匆上路了。离开拉孜县城后,原本若有若无的公路此时彻底消失了,吉普车行驶在干涸的河床上,不时将人颠得老高。我们的藏族司机此时施展出高超的驾驶绝技,在满是鹅卵石的河滩上蛇行。天气阴沉沉的,加上行驶在这样糟的路面上,大家的心情也不佳;但为了鼓励司机,每当车子作出一个漂亮的规避动作,大家就高声喝彩。就这样一百多公里的路程用了整整五个小时。接近中午,天气转晴,当汽车翻过一座山口并再次驶入较平坦的路面时,突然在眼前出现了绵延的雪峰,皑皑的白雪在正午的阳光下闪烁着金色光芒。这是到西藏以来第一次见到如此壮观的雪山风光,大家兴奋得欢呼起来。汽车在荒无人烟的高山峡谷中穿行了很长时间,终于在下午两点见到了一个村落。停车询问后得知这个小镇叫桑桑,居然还发现有四川人开的饭馆。四川人真象生命力极强的小草,不管在多么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都能够生长。后来在阿里、在珠峰脚下的曲宗乡,到处都有四川人开的饭馆。大家决定在此吃午饭。由于我们的到达,小镇仿佛一下子热闹起来,尤其来了一群藏族妇女和小孩,围着我们叽叽咋咋,我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铅笔和奶糖分发给他们。 为了能够早些到达今天的目的地萨嘎县,匆匆吃了碗面就出发了。青藏高原的天气仿佛象小孩的脾气,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又急风骤雨;汽车进入多雄藏布江流域后,天上下起了大雨,路况也变得极差,我们的车时常陷入淤泥中,好在两辆吉普车能够互相牵引,才没有发生抛锚事故。就这样翻越了无数的崇山峻岭和河滩沼泽,在天擦黑时,我们抵达了萨嘎——这座位于雅鲁藏布江畔的小县城。因为没有电,街上一片漆黑,向导格桑看来对此地很熟,领我们住进县政府招待所。摸黑在街上找了个小饭馆吃面条,发现面是半生的。可能是海拔较高的缘故,大家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又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 清晨被嘹亮的军号声吵醒,随便吃了点压缩饼干后就出发了。汽车穿过县城才发现,此地有一座规模非常大的军营,林立的各式天线、整齐排列的油罐和营房,令人难以相信在这偏远的地方竟有如此现代化的设施。在出县城的路上,遇上一队外出打靶的军人,大家还相互挥手致意。据司机介绍,萨嘎藏语的意思是“可爱的地方”,这里野生动物非常丰富,有藏羚羊,野牦牛等,说不定一会儿路上就能见到。汽车驶离萨嘎县后,外面的风光不再是前两天那种苍茫的高山峡谷,进入一大片高原草场后,地势平缓,不时能看到羊和牦牛点缀在如青色地毯般的草垫子上。正好赶上了一个大晴气,蓝天、白云、草原还有羊群,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置身于此,恍如隔世一般,惹得大家不时下车拍照。如果不是急着赶路,真想好好地在此享受一下这难得的静谧。 中午时分,汽车进入了仲巴县境内的马泉河流域,路况开始变差,多数时候不是在翻越高山,就是在河滩中行驶。三天来,长久的颠簸,艰苦的旅行,使大家变得沉默寡言,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默默地注视前方。夕阳西沉之时,汽车驶入了一片空旷的地带,即将沉入地平线的太阳柔柔地放射出桔黄色的光茫。突然有一种感觉,这些天来,我们好象是逐日的夸夫,一直往西,永远也不言放弃。因为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信念,不论多苦多艰险,也一定要看到心中向往已久的神山圣湖。在天黑前,我们抵达了一个叫帕羊的小村,这里的藏式氛围十分浓厚。我们住在一家藏民家中,吃了多日的压缩饼干后,在这里品尝到了美味的酥油茶和风干肉。向导格桑告诉大家,明天就能看到神山圣湖了,连日来大家脸上的阴霾被一扫而空。这一晚,大家都睡了个好觉。 阿里无人区内的野生黑颈鹤 为了早点赶到今天的目的地普兰县塔青村,天不亮就出发了,我们的车真象它的名子“陆地巡洋舰”一样,在大片的湿地中穿行;虽然不时陷入泥中,但四轮驱动的力量总能使它带领我们摆脱困境。非常幸运,在帕羊河畔的湿地中,我看到了一群野生黑颈鹤,永远难忘那生动的一刻。汽车一直西行,经过漫长的旅行,在经过一个边防检查站后,终于进入了阿里普兰县境内。在这片位于冈底斯山脉和喜玛拉雅山脉之间的狭长地带中,映入眼帘的是无数连绵不绝的雪峰。 普兰,藏语意为“雪山环绕的地方”,果然名不虚传。大家都知道,经过多日辛苦奔波,最激动人心的那一刻即将到来。就在太阳即将沉入地平线的一刹那,圣湖玛旁雍错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七、梦断古格王国 朗月清辉下的古格城堡废墟,空守传奇岁月,遗世独立,神秘而肃穆…… 抵达普兰县塔青村的那一刻,本来晴朗的天空骤降大雨,将我们浇个透湿。在这里唯一的旅馆——冈底斯旅馆中,挤满了来自各国的朝圣者,个个脸上愁云密布,一种不详的气氛开始笼照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我们是在塔青的一个山东面馆里,听到了这样一个令我们心碎的消息:一个先期抵达的美国旅游团导游告诉我们的向导格桑,这里已经连续下了三天大雨,219国道通往扎达的县级公路发生特大塌方。以目前扎达县的人力和物力,在今年十月底以前将无法修通这条路。因此,所有去古格王国遗址的旅行团将不得不打道回府。如晴天霹雳般的震惊,使我们一行人久久不能回过神来。五天来,风餐露宿,历尽艰辛奔向自己心中的圣殿,虽近在咫尺之地,却无法到达。我实在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真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默默回到旅馆房间,躺在床上冥想着曾经从书本上读过的有关古格的一切,古格王国灿烂辉煌的文明史如电影一般在脑海中闪过。我知道,这又将是一个不眼之夜。在这次亲历西藏的旅行中,古格王国已经成为我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我仍然愿意把七百年悲壮的古格文明史介绍给大家,算是我对无法成行的古格王国遗址的一点缅怀吧! 穿越时光隧道,将历史定格在公元838年,笃信佛教的吐蕃赞普巴巾赤热被他的哥哥达玛杀害,篡夺了赞普大位的达玛,迅速推行了一套杀僧灭佛、以维护世俗贵族利益的政策。捣毁寺院,焚烧佛经,杀戮驱逐僧侣,短短两年时间,藏区大地上佛教几近灭绝。后人将达玛诅咒成“朗达玛”,意为“牛魔达玛”。就在四年后的一天,这位朗达玛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前,被一位叫“拉隆·贝吉多吉”的佛教徒一箭射杀。朗达玛的死标志着整个吐蕃王朝时代的结束。为了王位继承权的归属,朗达玛的两位王妃发生激烈的斗争,从此藏区陷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动荡和战乱之中。在王位争夺战中落败一方的王孙吉德尼玛兖为逃避追杀,远遁阿里高原,被那里象雄土王扎西赞收留,并被敬慕吐蕃王族文明的扎西赞收为婿并立为王。古老的象雄文明与更为现代的吐蕃文明的血脉结合,在象雄王国的母体上诞生了新生的古格王国,从此拉开了七百年古格灿烂文明史的的序幕。吉德尼玛兖晚年时,将王国分给三个儿子,长子贝吉兖封芒域(即后来的拉达克王国),次子扎西兖封布让,幼子德祖兖封象雄,形成了当时的阿里三围。实际上古格王国的真正开国赞普是德祖兖。 德祖兖将古格王国的故都建立在札不让,即现在扎达县城西20公里处。自古格王国开国之日起,便以崇信佛教佛法为立国之本。这是因为一方面出于对吐蕃时代佛教盛世的深切缅怀;另一方面,古国的君臣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佛教正是古格繁荣昌盛的法宝。德祖兖的次子埃松王子因对佛教满怀热情,出家取法名“意希沃”;并选派了二十一名优秀青年赴印度学习显密教法,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仁钦桑布,这极大地推动了古格佛教发展。晚年时的意希沃亲赴印度迎请高僧阿底峡,为筹集更多请高僧用的黄金,意希沃率兵攻打伊斯兰国噶洛,不幸兵败被俘。噶洛国王亲自劝说他放弃佛教,改宗伊斯兰教,可免一死。但意希沃态度坚决,面对死亡不改其志,最终舍身求法的意希沃引颈受戮。曾担任过印度18座寺院住持、道行高深、年近六旬的阿底峡大师被古格王国的诚意和意希沃的献身佛法精神所感动,终于公元1042年启程,翻越喜马拉雅雪山,历经千辛万苦,长途跋涉,到达古格王国。阿底峡以托林寺为驻锡地,讲经著述,弘传佛法,为确立古格王国在西藏西部的佛教中心地位起了重大作用。阿底峡的入藏也成为西藏佛教“后弘期”的重要标志。 古格文明的消失与墨西歌的玛雅文明及意大利的庞贝古城的遭遇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发生得异常突然。公元十三至十六世纪上半叶,古格王国进入繁荣和鼎盛时期。但随后,古格与邻国信奉伊斯兰教的拉达克王国关系恶化,冲突不断,极大地消耗了国力。十七世纪初,葡萄牙人安德拉德进入古格传扬天主教,使笃信佛教的古格人了解到了新的宗教,并引起了佛教僧侣集团的极大不安,也埋下了古格王国走向覆灭的隐患。在赤扎西扎巴德作为国王统治古格时期,佛教僧人与西方传教士为争夺国王的信仰进行了激烈的斗争;然而最终国王还是深信上帝将站在他的一边。公元1627年春天,赤扎西扎巴德继朗达玛之后又一次兴起灭佛运动。大批僧人被迫还俗,并被驱赶到山洞居住,靠乞讨生活,国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摧毁他们对佛教的信仰。然而作为西藏佛教“后弘期”的发源地,佛教毕竟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并已深深地渗透到古格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遭受打击的僧人们并未就范,而是秘密串连,伺机与国王进行最后的摊牌。1630年,经过长达两年多准备的僧人终于发动了暴动,并得到了广大古格百姓的支持,最后包围了古格王宫;而此时对古格觊觎已久的拉达克人也加入了围攻古格王宫的战斗。由于长期的战争需要,古格故都札不让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和强大的后勤保障,加上忠于古格的卫兵以无比英勇的气慨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正是由于古格卫兵的顽强拼死抵抗,拉达克人始终未能越雷池一步。从后来对古格王国遗址考古发现的满山遗弃的铠甲片、铁箭镞来看,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经过殊死的搏杀,双方将士的鲜血染红了这里的漫漫黄沙,当时战斗场面之悲壮惨烈可见一斑。 正当拉达克人久攻不下准备撤军之际,古格的僧人使出了一条毒计,由赤扎西扎巴德的弟弟出面劝降,年老重病的国王终于无心恋战,同意向拉达克人俯首称臣。然而拉达克人背信弃义,将古格王室成员全部囚禁;在占领札不让后,进行了一场疯狂的掠夺,并对古格的将士进行了惨烈的杀戮。至今在古格王国遗址中的千尸洞内,仍然保留了无以计数的无头尸。至此,古格王国七百年的辉煌历史,以悲壮的结局宣告结束。 直到1957年人们再次发现古格王国遗址时的近三百年间,古格后人似乎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个曾经如此强盛和曾经创造过如此辉煌历史的民族,会在亡国之后消失得毫无踪迹。历史在这里究竟是发生了一种突变,还是走向了它的必然?这一切留给后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静静地躺在神山脚下冈底斯旅馆内的小床上,凝视着黑暗,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朗月清辉下的古格城堡废墟,空守传奇岁月,遗世独立,神秘而肃穆…… 八、朝拜神山圣湖 一座水晶宝塔般优美造型的山峰耸立在蓝天之下;坚强如铸铁般的黑色底座上面,是洁白水晶塔般的峰巅,奇妙、壮丽得无与伦比。我被她那神秘莫测的气势所震慑,身不由己地倒地膜拜…… 这是一个阴郁的清晨,蒙蒙细雨未能阻止虔诚的信徒踏上神山冈仁波钦的转山之路。尽管我真真切切地站在冈仁波钦的脚下,这座神山却显现出见首不见尾的仙人风度,令人无法看到它的本来面目。顺着曲折的转山道开始往神山的高处攀去,走了不多一会,就感到气喘吁吁。在海拔四千米的高原上再爬山,的确难度很高,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向冈仁波钦的深处走了很长一段,试途能够更接近地体验这座被广大藏区及中亚地区人们仰慕和朝圣的神山。 冈仁波钦,藏语意为“雪山之宝”,它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海拔6714米。冈仁波钦不仅仅是一座自然界的山峰,更是一座文化之山,宗教之山;因为它同被苯教、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奉为发源之地,它是东方的耶路撒冷,几种宗教的共同圣地。 历史文献记载,本教创始人敦巴辛饶在古代藏区人民深受灾难之时,从天上降落于冈仁波钦山上;通过在山洞中的苦修,最终获得了能沟通神人两界的法力,使其成为西藏历史上的先知和圣者。因此,冈仁波钦在古代藏族人民心目中拥有崇高的地位。苯教徒将其视为神山和万山之王,认为它主宰着这个世界;它的兴衰、喜怒哀乐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安危、存亡,藏族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与之息息相关。 冈仁波钦被印度教称为“凯拉斯”山,因为印度教诸神中,法力最大的毁灭之神湿婆神就居住在此。印度教信奉的大神湿婆的神庙,当地称为“凯拉散塔”,显然其名称借用了梵语“凯拉斯”的音。印度教还把冈仁波钦看做大梵天的驻锡地,印度教的很多寺庙都以冈仁波钦为原型建造;在梵文长篇史诗《云的使者》(罗摩衍那的故事)以及《摩柯波罗多》等书中也对冈仁波钦做了不同程度的描写。 古印度和尼泊尔的耆那教把冈仁波钦称为“阿什塔婆达”,即“最高之山”,并把它视为一座有灵性的圣山。因为该教的创始人勒夏巴哈就在此山中获得解脱,并达到大彻大悟。 佛教更将冈仁波钦视为其圣地,因为当佛教传入西藏之后,旷日持久的佛苯之争,最终是在冈仁波钦决出胜负的。相传藏传佛教史上一位传奇人物米拉日巴尊者与苯教教尊那如本琼,为自己的宗教争得和确保神山的归属权进行最后一场比赛,即谁在2月15日那天最先登上冈仁波钦为胜者。就在那天清晨,精通巫术的那如本琼不等天大亮就骑上神鼓腾空飞向山顶。而此时米拉日巴却岿然不动,等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时,米拉日巴才走出讲经的山洞,乘着旭日第一道光芒直抵冈仁波钦山顶。满怀必胜信念的那如本琼在即将飞抵山顶时,猛见米拉日巴身披朝霞正端坐于冰雪之巅,惊吓之中,胯下的神鼓滚落山下,在山的南坡留下一道至今可见的深沟。这一比赛最终确立了佛教在藏区至高无尚的地位。 传说毕竟是传说,但据史书记载,冈仁波钦至少有七百年的宗教和文化史。在藏区和中亚广大地区人们的心目中,这里就是世界和宇宙的中心,所有的人间和神灵世界都从这里向四周展开、延伸。人们通过这座山向神灵表达他们的心愿,倾诉他们的不幸,并祈求神灵的恩赐,也通过这座山感受和体验神灵世界的威严,了却一生心愿。 远眺神山冈仁波钦 正当我们爬至冈仁波钦半山腰时,东南方向出现了动人的一幕,天边云彩间出现了一道光亮,随后便看见紫色和深兰色的云层挂在天空,然后呈现出玫瑰色和金黄色,云幕中喜玛拉雅山脉中的纳木那尼峰的轮廓渐渐清晰显见。晨光中微风吹动,驻足并且沉浸在这转眼即逝的宇宙变化之中,此景微妙无穷,以致无法把握住它的变化,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由于海拔太高而体力不支,我们无法走完朝圣之路了。北眺这条朝圣路,遥遥无期,没有尽头。无数由朝圣者堆起的玛尼石堆,孤独地站立在蜿蜒起伏的道路两旁;这些玛尼堆看上去,有的似乎是在翘首盼望远道而来的朝圣者,有的又好象是在深情地眺望宏大的神山冈仁波钦,还有的仿佛陷入冥想和深思。阴云密布的天空使我们无法目睹神山的真面目,但是,在冈仁波钦朝圣的精神之旅中,我们每个人仿佛都获得灵魂的洗涤。 冈仁波钦最终没有辜负它那经过艰难跋涉的朝圣者,就在我们离开塔青村,赴圣湖玛旁雍错的路上,我终于一睹神山的真容。那是下午两点钟左右,正当我在行驶的车中闭目养神之际,突然听到司机尼玛大叫了一声“雪山”,然后停车并倒身下拜。我急忙跳下车,只见北面天空云开雾散,一座水晶宝塔般优美造型的山峰耸立在蓝天之下;坚强如铸铁一般的黑色底座上面,是洁白水晶塔般的峰巅,奇妙、壮丽得无与伦比。若不是亲眼所见,简直难以想象自然界绝对真实存在这样的景观。那一刻我能真切体会到冈仁波钦,在阳光下所闪烁出的无穷神性;所反射出的自然景观,同时又是心灵世界的美之极致。我被它那神秘莫测又令人心旷神怡的气氛所震慑,身不由已地倒地膜拜。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悟,那是我曾一直追求的宁静、平和,如生活在香格里拉王国中任何一个人都能感觉的那种精神升华。 沐浴着午后明媚的阳光,我们驱车来到了玛旁雍错畔,这是第一次如次贴近、如此真切感受圣湖的神韵。玛旁雍错,藏语意为“永恒不败之湖”,为纪念米拉日巴与那如本琼斗法,并最终赢得胜利而命名。玛旁雍错海拔458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玛旁雍错的印地语为“玛娜沙湖”,印度教认为其法力最大的湿婆神的妻子乌玛女神每日都在此湖中沐浴。印度人至今对玛旁湖拥有一种敬仰之情,印度著名的领袖圣雄甘地的骨灰也曾撒入了玛旁雍错。可见,玛旁雍错同冈仁波钦一样蕴含着深厚的宗教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函。 踩着圣湖畔松软的草甸,但见湖水湛蓝胜似蓝宝石,清澈见底,水面平静如处子;偶尔可见湖中有天鹅栖息起舞,将圣湖点缀得生机勃勃。圣湖的四周被延绵不绝的雪山环绕,使圣湖平添了几分庄严、神秘。我伏身掬起一捧湖水,让它清抚脸庞,清凉润滑极富质感,令人淘醉不已。用舌尖轻点湖水,有一种淡淡的咸涩,仿佛能体味到五色的人生。这就是我心中永远的圣湖,那一刻,我渴望自己化为一只湖畔的水鸟,永远沐浴在玛旁雍错的圣水和神性之中。 其实在到达玛旁雍错前,我们还经过了一个叫“拉昂错”的小湖,同样美丽清澈,但不知为什么被冠以“鬼湖”的称号。据传印度教中的魔鬼九头罗刹王就被关在该湖底;从冈仁波钦山中流出的溪水全部流入了拉昂错,以镇慑魔鬼。而佛教则认为玛旁雍错和拉昂错分别代表了光明和黑暗。宗教传说使拉昂错倍受冷落至今。 走近圣湖玛旁雍错 当晚,我们一行住在玛旁雍错畔一户藏民的家中。听主人介绍,在玛旁雍错边有一温泉,泉水非常热。对于七天未洗澡的我来讲,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雨季中的西藏,此时第一次显现出金色夕阳,将阿里大地折射出一片苍茫。借助夕阳最后一抹余晖,我在温泉中淋漓尽致地沐浴,赤热的水温和润滑的水质,使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痛快。想必这水一定和圣湖玛旁雍错的圣水同根同源,充满了灵性和神性,令人心旷神怡。 那一晚,我睡了在西藏第一个好觉。 九、在通往珠峰的路上 有人说过,在青藏高原上,人都会自觉渺小;站在珠峰脚下,这种感觉尤为强烈。但我认为,在波澜壮阔、群峰攒动的雪域高原,只有那些不畏恶劣自然环境而坚强生存的人,才是最伟大的。 当旭日从东方升起之时,我们一行驱车离开了普兰。在最后能望见神山圣湖的地方停下来,大家默默伫立,向那曾令我们魂牵梦莹、并历尽艰辛来朝拜的神奇秘境行注目礼。随后带着被净化的心灵,驶向我们另一个遥远的目的地——珠峰北坡登山大本营,去探访世界最高峰。 普兰县境内公路边的白塔 我们将按原路返回至拉孜县,再转到中尼公路经定日县到达珠峰北大本营。一想到还要走先前那条艰苦的“路”,就令人不寒而栗。我们的“陆地巡洋舰”象牦牛一样,毫无怨言地在阿里崎岖不平的苍茫大地上奔跑着。在清晨的寒风中,不时能够看到在草甸上有几只草原鼠在探头探脑,瞪着惊奇的眼睛望着我们这些远方的不速之客。经过几个小时的荒原行车,大家都陷入疲乏的瞌睡之中。在经过一片山间溪流时,突然司机尼玛停下车。正当大家不知所措时,尼玛已经跳下车,不一会他手中拿了两条鱼,原来汽车经过溪流,压死了水中的鱼。此时我们后面另一辆车也赶上来,当大家看到鱼时,简直乐坏了。原来我们这些人吃了近五天的压缩饼干,想肉都快想疯了,此处有这么好的牙祭,怎会放过。于是所有人都不顾一切跳入齐膝深的水中去捉鱼;想必这些鱼还从未被打扰过,根本不知躲避,一抓就是一条,不一会儿,已经有了五十多条的收获;我们带着战利品兴高采烈地上路了。因为,都惦念着晚上吃鱼,后来路上如何艰险,大家竟也没有注意到。天擦黑时,我们到达了帕羊小镇。还是住在来时的那户藏民家中。大家一齐动手,做了一大锅红烧鱼。也许吃了多日压缩饼干的缘故,大家吃得特别香,特别饱。想必这些无人区的鱼已经经历了千百年的进化,其味道确实鲜美,肉也特别细腻。 清晨离开帕羊镇的时候,天空已经是大雨瓢泼。我们的汽车一出帕羊镇,就险些陷入帕羊江畔的泥沼中,多亏“陆地巡洋舰”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它四轮驱动的英雄本色,使我们免遭车毁人亡的危险。这之后,大雨一直下个不停,路也更加难走,简直是在泥沼中行驶,好在仍然按时在晚上抵达萨噶县。再次从萨噶出发时,雨仍没有停的迹象,大家心中隐约有种不详的预感。在经过多次陷入泥沼中并被拖出的经历之后,终于在昂仁县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原来,多日大雨使这条无名小河水位暴涨,冲跨了河上唯一的小桥。当我们到达小桥边时,这里已经挤满了不下百辆各式汽车,到处是焦急的司机和游客。望着涛涛的河水,大家心想这下可完了。此时向导格桑过来告诉大家,我们需要在此等一夜,如果夜里雨停了,明天水就会小,我们的吉普车就能从河床上开过去。大家挤在河边的一个车库里度过了难熬的一夜。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果然河水小了,藏族司机利用娴熟的技术,将载着我们的吉普车象潜水艇般地从河床上开过去。有一段,河水竟然漫过了汽车的挡风玻璃,但终于安全驶过了湍急的小河。又经过几次小的陷车之后,还是在当天晚上到达了拉孜县。大家经过长达十天的无人区旅行,突然感觉到这里已经有了现代城市的气息,并且吃上了一顿真正象样的饭菜了。 为了在当天尽早赶到珠峰脚下的绒布寺,我们天不亮就从拉孜出发了。汽车一路爬坡,好在中尼公路的路况要强得多,经过几个小时在崇山峻岭中的行驶,眼前出现一片开阔地带。满目五彩的风马旗迎风飞扬,令人目不遐接;远方无数雪山连绵起伏,雄伟壮观至极。下车拍照时发现,这里是拉孜县和定日县交界的嘉错拉山口,海拔高度在5220米。嘉错拉山口的风马旗特别多,色彩也特别鲜艳,是我在整个西藏地区所见到最壮观的。每一片旗上都印有经咒及图案,随风飘扬。据说上面寄托着藏族人民的心愿,经幡的每一次飘动,都表示向主宰天地的神诵念一遍经文,寄去一番心愿。 汽车再次出发,开始了一路下坡行驶,中午低达老定日县城协格尔。在这里的珠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我们每人缴纳了65元进山费后,就匆匆上路了。接着又是在险峻的盘山公路上长时间的艰难行驶,下午时分,我们抵到达遮古拉山口,据说这里是可以同时看到四座著名山峰:珠穆朗玛峰、卓奥友峰、洛子峰和马卡鲁峰的最佳位置。尽管天气晴朗,我们在此张望了好久,只是隐约感到在层层云雾后面有雪峰,向导格桑告诉我们,目前西藏正值雨季,云雾较多,很难看到珠峰,一席话使我们个个忧心如焚。一路下坡的急驶,汽车到达了离珠峰最近的扎西曲宗乡,匆匆将一堆早已经准备好的铅笔和糖块抛给路边的藏族儿童。为了在天黑前赶到绒布寺,根本不敢多停留。接下来的路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有多难走,那简直是一种被人用轿子在陡峭的山路上抬了几个小时的感觉。多日来艰辛跋涉,人们已经对危险的境地变得麻木不仁了。此时,我们的藏族司机才是我们生命正直的主宰者,正是依靠他们多年在青藏高原那苍茫大地上行驶的经验,使我们这辆如汹涌波涛中一叶小舟的吉普车,能够躲避无数次险境,最后抵达胜利的彼岸。 下午五点左右,终于抵达海拔5300米的世界上最高寺院——绒布寺。顾不得旅途的疲劳和强烈的高原反应,我们首先去探访了绒布寺。眼前所见的绒布寺其实很小,只有一个大殿,殿中所供奉的是莲花生大师的塑像。向导格桑介绍,公元八世纪时,著名的佛教大师莲花生从印度历经艰辛翻越喜玛拉雅山脉,就是从绒布寺所在地进入西藏的。这座寺庙的也正是为纪念莲花生大师首次入藏传经而创建,属宁玛派寺庙。绒布寺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时期,后来在文革中被毁,如今的规模要小得多。但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这里仍有数十户宁玛派信徒居住并从事宗教活动。值得一提的是绒布寺前有一座高大的白塔,塔的底层有一座巨大的转经筒,据说这个转经筒每天二十四小时都由信徒不停地转动,几百年来从未停止过。当晚我们住在绒布寺内的客房中,说是客房,其实只是一个木板钉的盒子,一张通铺,没有被褥,从天花板上的裂缝中能够看到天上的星星。简直无法形容那一夜是怎样过的,在如此高海拔地区过夜,寒冷加上胸闷、气喘、腹痛、呕吐等等所有高原反应一拥而上,将我折磨得痛苦不堪。有几次在似梦似醒之时,我甚至看到了死神狰狞的面目。 珠穆朗玛峰脚下的绒布寺 清晨,眺望珠峰方向,看到的是更加浓密的云雾,也许是命中注定无法看到这位“第三女神”。大家此时变得格外平静,经过了在西藏的旅行。我们都懂得,以人类的渺小,如何能与博大的大自然抗争呢?!我们一行继续向珠峰深处进发,不一会就到达了珠峰北登山大本营,这里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象到了月球。天是灰的,大地和山峦也是灰的,山峰叠障,千沟万壑,无法察觉到一丝生命的迹象。只有一排水泥砖房和一块纪念碑表明这里是人类认识大自然的最高起点。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就是从此处出发,实现了人类历史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这一海拔8848米的世界第一高峰。虽然无法看到珠峰,但在如此贴近它的地方,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珠峰的超凡脱俗和雄壮肃穆。在登山起点处的一块空地前,我们默默向埋葬在此的一百多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登山勇士致敬,然后踏上了归程。 有人说过,在青藏高原上,人都会自觉渺小;站在珠峰脚下,这种感觉尤为强烈。但是我认为,在波澜壮阔、群峰攒动的雪域高原,只有那些不畏艰险和恶劣自然环境而顽强生存的人们,才是最伟大的。 十、萨迦寺断想 仲曲河谷水草丰足,绿茵如织;夕阳下,萨迦寺宛如一座天外飞来的城池,沐浴着金光,耸立其中。心中不禁感叹,以萨迦如此闭塞的地域,当时居然成为西藏这么大疆域的统治中心,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在西藏的众多寺庙中,萨迦寺可以说是最著名的一座。萨迦寺以其大量丰富多彩的壁画和经书而闻名于世,被称为“第二敦煌”。萨迦寺位于萨迦县境内,在日喀则西南方约160公里处。 萨迦寺本来并未列入我们的行程之中,由于我们每个人心中早就充满了对萨迦寺的向往,因此从离开珠峰大本营起,就开始不停地同司机软磨硬泡,要求能够顺道带我们去。到达拉孜县后,司机终于同意在回日喀则途中顺道访问萨迦寺。中午从拉孜县出发,沿318国道东行一百多公里,向南拐进萨迦县的县级公路,开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萨迦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灰颜色的缓坡,萨迦,藏语意为“灰白色的土地”,就是指此地土壤的颜色。萨迦寺依山而建,并被仲曲河一分为二。河北面的北寺已是一片废墟,只有几座新建的白塔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河南岸的南寺规模宏大,尤其是沿院墙纵向涂红、白、灰三色相间的色带,鲜明可鉴,令人一望便知是“花教”寺庙。放眼望去,发现整个萨迦县里的所有建筑物外墙都被这三色修饰。据传这三色中红色象征文殊菩萨,白色象征观音菩萨,灰色象征金刚持菩萨,三色成花,故萨迦教派亦被为“花教”。 萨迦寺的主殿外景 在萨迦寺唯一的入口东门处,花30元购好门票,经过一个天井式院落,便进入了萨迦寺大殿。在西藏长期旅行,使我们每次到了这样的宗教场所,都自觉地保持一种肃穆。陪同我们旅行多日的向导格桑悟珠此时显示了他丰富的历史知识,开始涛涛不绝地讲述有关萨迦教派的发展历史。 萨迦教派于十一世纪由西藏古老贵族昆·贡觉杰布创立,并于公元1073年建立萨迦寺北寺。萨迦派规定僧人可以娶妻生子,但生子后不能再接近妇女。政教两权均集中于家族之中,并以家族的形式相传承。萨迦派传至第五祖八思巴时,教派进一步发扬光大。八思巴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这不仅是宗教原因,更主要是他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八思巴,本名罗追坚赞,自幼聪慧过人,据传他3岁能背诵经文,8岁为众僧讲经,故称“八思巴”,意为神童。八思巴26岁那年,被元朝的忽必烈封为“国师”加封“帝师”,他为元朝创立了蒙古文字,并被授权掌握西藏政教大权,此时,西藏正式归于元朝。西藏第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雪域高原的人民也终于进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在萨迦寺内的转经筒前留影 了解了萨迦派的历史背景,我们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开始仔细参观萨迦寺的主殿,这座主殿的正确名称应为“大经堂”。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殿内的许多根粗大的木柱,其中有四根最为突出,每根粗达1.2米,且每根柱子都有一个神话传说,并在在大殿内的壁画上详细记录下来。大殿内的主供佛为释迦牟尼像,在佛像前摆有大量美丽的酥油花,造形别致、生动,很难想像是用酥油所制,令人叹为观止。转过大殿内的主供佛,是一个巨大的书库,数万册由藏、蒙、梵、汉文抄写的经书密密麻麻地摞放着,高至殿顶,简直是一堵书墙。其中还有一部由金粉抄写而成的1.3米宽、1.7米长和1米厚的世界最大经书。在大殿的二层,摆放着两座被称为“平措颇章”和“卓玛颇章”的灵塔,另外还有大量书籍。大殿的东配殿内,供奉着萨迦教派的十一位大师的灵塔。在西配殿则是传授制作沙绘坛城(又称“曼陀罗”)技艺的场所,这是一种源于古印度的密宗本尊修练密法的道场。整个大经堂的右侧及后面是八思巴的公署和大排的僧舍。 一直被称道的萨迦寺壁画并未令我感到心怡,不象敦隍壁画中飞天神女那样给人美好的感觉。萨迦寺的壁画则描绘着各式镶着一圈骷髅头并张着血盆大口的怪兽和手持人体内脏器官的牛鬼蛇神,粗犷且可怖。尤其是在一座偏殿的门梁上,竟是面目狰狞的五只豺狼标本,令人胆寒……一切都与其他教派显示出不同的特征。 萨迦寺偏殿的门饰 纵览萨迦寺,其建筑格局如同一座城堡,呈正方形,四面围有两道城墙,四角筑有角楼,中段有碉堡。由此可以想象到,当初这里曾经是多么辉煌兴盛。萨迦寺不仅仅是一座寺庙,而且也是一个行政机关,西藏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的政教合一地方政府就建立在此。因此,萨迦寺成为了当时的地方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 萨迦教派的产生和发展仅仅是整个藏传佛教发展过程的一小部分。翻开藏传佛教的发展史,将对我们了解西藏,了解西藏人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执政时期。西藏正式被统一,并且创立了统一的藏文字,为了加强和稳固统一的政权,松赞干布对佛教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及支持,先后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二位公主皆来自佛教盛行的国家,它们在进藏的同时,带来了大批的佛经和佛像。期间从内地及西域陆续来了一批佛教僧人传播佛法。松赞干布之孙,金城公主之子赤松德赞继位时,迎请印度高僧寂护大师入藏;之后,莲花生大师也入藏传法。莲花生大师深通密法,入藏后收伏众多神魔,使他们成为佛教保护神,并建立桑耶寺,选了七名优秀藏族子弟出家为僧,这是西藏首批僧人,号称“七觉士”。此后,相继建了一批寺庙,大批藏族出家为僧,大量佛经被译成藏文,佛教盛行于雪域高原,被称为西藏佛教“前弘期”。 公元十一世纪,朗达玛信奉苯教,杀僧灭佛,不久即被僧人贝吉多吉刺杀。这之后,印度的阿底峡大师入藏弘扬佛法,同时期,其他佛学大师也为佛教在西藏的恢复作了大量工作,佛教再度在西藏盛行,此时为“后弘期”。重新弘扬起来的佛教与“前弘期”流传的佛教,有着明显的不同,它经过与苯教的长期斗争,互相渗透,吸收了不少苯教的东西,从而成为一种西藏地方形式的佛教。从此,藏传佛教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宗教形式在雪域高原及其它地方得以流传和发扬光大。 藏传佛教经历了“前弘期”及“后弘期”以后,由于当时西藏地方政权割据,师承不同,而形成了众多的教派。除了上述的萨迦教派外,最主要的还有以下四个教派: 宁玛派。“宁玛”藏语意为“古”或“旧”,所谓“古”是指该教派是藏传佛教诸派中最早的一派,可追逆到莲花生大师传法时期;所谓“旧”是指西藏“前弘期”佛教相对“后弘期”佛教而言。该派极重密宗且弘扬旧密咒。由于宁玛派僧人穿红色僧衣,俗称“红教”。 噶当派。“噶”藏族意为“佛语”,“当”意为“教授”或“教诫”,即用佛语来教导人们接受佛教的道理、教义。噶当派源于阿底峡大师,以热振寺为根本道场,弘扬佛法,该派以显宗为主,不排斥密宗,主张先显后密,十五世纪,黄教就是在该派教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取代了该派。 噶举派。藏语“噶举”意为“口授传承”。因为此派的密法修行,是通过师徒口耳相传继承下来,故称“噶举派”;又因为该派僧人穿白色僧衣,故俗称“白教”。噶举派传承复杂,流派众多,但均源于玛尔巴和米拉日巴两位尊者,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系统便始于该派的噶玛噶举,噶举派在西藏历史上影响巨大,现在仍在藏传佛教中占一席之地。 格鲁派。该派是藏传佛教诸派中形成最晚的教派,十五世纪初,由宗喀巴大师以噶当派教义为基础,吸收其它诸派的精典教义而创立的。格鲁派势力之大,影响之深是其它教派不能相提并论的,达赖和班禅转世系统都源于该派。格鲁派的形成使藏传佛教哲学思想臻于系统化,在政治上,促使西藏“政教合一”,此派占据藏传佛教的统治地位。由于格鲁派僧人带黄帽,俗称“黄教”。 在西藏参观过很多的寺庙,但从来没有象在萨迦寺参观后的感触那么深。多少天以来,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会吸引我历尽艰辛来到西藏,是苍茫的自然,神密的宗教,还是坚韧的藏民族,也许是他们有机的结合。但是无论如何,对藏传佛教的理解,是你开启西藏神秘之门的锁钥。 久闻萨迦县的刀在藏区很出名,其钢材的加工和淬火工艺都有独到之处。在萨迦县城里的小店铺内看中了几把好刀,尽管爱不释手,但终因是管制刀具不宜携带而放弃。 傍晚,在我们即将离开萨迦县之际,回望这座历史名城,但见仲曲河谷水草丰足,绿茵如织;夕阳下,萨迦寺宛如一座天外飞来的城池,沐浴着金光,耸立其中。心中不禁感叹,以萨迦如此闭塞的地域,当时居然成为西藏这么大疆域的统治中心,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十一、记忆日喀则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经过在雅鲁藏布江峡谷艰难的跋涉,映入眼睑的是一幅由金黄色油菜花和紫色大豆花组成的色彩绚丽的田园风光画面。就象她美丽的名子“如意庄园”一样,日喀则这颗璀灿的后藏明珠,从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日喀则市位于距拉萨市西面277公里的雅鲁藏布江与年楚河汇流处的冲积平原,平均海拔3840米,面积3875平方公里,人口8.53万,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和宗教中心。日喀则也是西藏的交通中心,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传统上,被称为后藏,是历代班禅的领地。实际在此次的西藏旅行中,我曾两次到访这座具有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和宗教名城。 我们阿里之行的第一站就是日喀则。尽管是匆匆路过,日喀则仍然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经过在雅鲁藏布江峡谷艰难的跋涉,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由金黄色油菜花和紫色大豆花组成的色彩绚丽的田园风光画面。司机告诉我,日喀则到了。就象她美丽的名子“如意庄园”一样,日喀则这颗璀灿的后藏明珠,从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利用司机在此保养汽车的空档,我们直奔向往已久的扎什伦布寺。因为是中午,扎寺尚未开门;感到欣慰的是,向导格桑告诉我们,从阿里回拉萨时,还会经过日喀则,介时将仔细参观扎什伦布寺。于是,我们提议到市中心的繁华地段看一看。汽车在日喀则市内穿街过巷,停在一处熙熙攘攘的露天市场前。抬头之际,目光被不远处一座山上的古堡所吸引,急忙询问周围的行人那是什么建筑?居然没有人能够说出所以然。终于从市场边一家旅馆的老板那里得到了答案。原来那座山叫日光山,上面的城堡叫日喀则宗山堡,有七百多年历史,比现存的布达拉宫还古老。只是在文革中被彻底破坏,只留下目前残破不堪的城墙和宫基。据说当年的日喀则宗山堡建筑,将日光山头环抱其中;宫墙崛起,如刀削斧砍,巍峨耸立;宫窗鳌首,如厉目凌空;俯瞰城内,宫内回廊陡梯,高低曲折,楼外有楼、宫内有宫、殿上有殿,极为壮观华丽。如今,伴随在喧哗的市井人流之中,透过时间的云层,抹去历史的尘埃,这残存的日喀则宗山堡废墟,突然会给来访者平添几分苍桑,令人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感。 日光山脚下的露天市场倒是极富特色,这里全部是地滩,大块的红色地毡子上摆满了大量琳琅满目的藏式工艺品、服装、卡垫等。尤其是银碗、银包木碗做工精致,几乎每个滩位都有,据说这是日喀则的特产,令人爱不释手。特别是坐在地毡上的藏族主妇用肯切的目光仰视着你,仿佛在无声地请求你买上一两件极富地方特色的纪念品,让人欲罢不能。我个人认为,这里的集市比拉萨八廓街的要强得多,不仅商品精致,而且滩主也都很憨厚,不会漫天要价。我也的确领略到,日喀则不愧被称为西藏的交通枢钮。不论是西行阿里、南下亚东,还是去珠峰或樟木口岸,日喀则都是必经之地。大街上到处是即将远行的游客和整装待发的越野吉普车。我们也是这些匆匆过客中的一员,向日喀则挥挥手,就踏上了西行阿里之路,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尽的荒凉和原野。 当我们再次光临日喀则,是在经历了十四天阿里旷野中艰苦奔波之后的一个夜晚。由于意外停电,车窗外到处是一片漆黑,只能从道路两旁在星光反射中闪烁的商店招牌上,意识到我们又回到了曾经远离的现代文明。在日喀则宾馆对面的一家小旅馆住下,马上给以为我已经失踪而急得快要发疯的亲友们通了电话。虽然才晚上九点,在漆黑的日喀则大街上竟找不到一家仍然开着的饭馆。这天晚上,我不得不吃了此次西藏之行的最后一顿压缩饼干。 日喀则市工艺品市场内的藏族女商贩 一场夜雨将日喀则洗刷得格外洁净,清晨漫步在大街上,呼吸着这座古老城市所散发出的清新气息,时光的流动已经抹去了日喀则历史苍桑的尘埃,仿佛让人感到她七百年的历史长卷宛如隔世一般。公元十四世纪初,大司徒强曲坚赞战胜萨迦王朝,建立帕竹王朝时,就将年楚河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设立在日喀则,当时名为“溪卡桑珠孜宗”,“日喀则”为汉语译音,其意为“如愿以偿”。溪卡桑珠孜宗是帕竹王朝执政期间设立的最后一个行政区,表示强曲坚赞统治全藏的雄心已经如愿以偿。这就是日喀则地名的来历。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也对日喀则成为后藏的中心城镇起了重大作用。据史料记载:公元七世纪,赤松德赞请莲花生大师进藏建桑耶寺。这位高僧路经日喀则时,曾预言雪域的中心将在拉萨,其次就在日喀则。因为,日喀则地形如八瓣莲花,东方有佛祖赐给的年楚河,如甘露般澄湛,白绸缎般轻飘,绿波般荡漾;南面有宽阔的河谷,肥沃的田畴,花草明丽,像天界的花园;西方的居玛山,有雄狮猛扑天空之姿,像黑色的贡布金刚,能驱邪除恶,像露着大獠牙保卫天界的神象;北面的雅鲁藏布江,如黑蛇游动,日夜咆哮,昭示着佛地的神圣和威严不可侵犯。若在此建基立业,佛教必弘扬光大。莲花生大师的预言,成为虔诚的佛教徒追求的理想,他们不断云集于此,使日喀则成为后藏中心城镇。 说到日喀则,就不能不提扎什伦布寺,因为其在后藏地区拥有至高无尚的地位。扎什伦布寺始建于1447年9月;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为纪念圆寂的上师希饶僧格,铸造了一尊释迦牟尼镀金铜像。为安放此像,而开始建寺,历时十二年方建成。此寺全名为“扎什伦布巴吉德经钦却唐皆南巴杰娃林”,意为“吉祥宏固资丰福聚殊胜诸方州”,简称“扎什伦布寺”取“吉祥须弥”之意。扎什伦布寺真正成为班禅驻锡地,还是公元十七世纪中叶的事。当时的四世班禅罗桑曲结协助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诏来蒙古部落首领固始汗及其军队缴灭藏巴汗,统一西藏。尔后又帮助五世达赖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甘丹颇章政权。为感谢罗桑曲结,五世达赖将扎什伦布寺赠予罗桑曲结,并赠送其“班禅博克多”尊号。后来扎什伦布寺就成为历代班禅的驻锡地。 拜访扎寺是我此行西藏最大的心愿之一,从日喀则宾馆门前驱车往西,行驶不到十分钟,远远望见座落在尼玛山南麓的扎什伦布寺,那殿宇重叠、红白相映的宏伟建筑群,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金碧辉煌、神秘莫测。最为抢眼的是在山坡的最东侧有一座巨型砖墙,向导格桑介绍,这是一座全藏最大的展佛台,由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成佛和涅磐而建立。只可惜没有赶上刚刚过去的雪顿节,否则就可以观赏到全藏最盛大的展佛活动。 扎什伦布寺内全藏最大的展佛台 花30元买张门进入扎寺,经过一片广场,是一条长长的花岗石甬道,两侧的平房内朗朗的念经声不时传入耳内,令人感到扎什伦布寺的宗教气氛非常浓厚。怀着好奇心,扒在其中一间的门缝向里看,只见一位老喇嘛正在教授一群藏族儿童学习佛经,颂经声声,颇为合辙压韵。走在甬道上,不时能见到甬道两侧躺着鼾睡的小狗,传说中它们是由原来扎寺那些好吃懒做、不认真修行的喇嘛转世而来。传说归传说,这些小狗还是非常可爱,有时忍不住想去抚摸一下。径直来到扎寺的中心建筑——措钦大殿。只见大殿正中供奉着一世达喇亲自主持塑造的释迦牟尼像,两旁是其八位弟子的塑像,殿内还有未来佛、观音、文殊菩萨及多尊度母像。大殿正中还设有一座历代班禅的法座,这里也是班禅喇嘛主持各种宗教活动的地方。其上方悬挂着多幅描绘着历代达赖和班禅生平事迹的唐卡,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走出措钦大殿,穿过蜿蜒在金顶红墙中的青石甬道,突然发现扎寺的壁画非常有特色。每座回廊下都绘有六道轮回和八宝吉祥的图案,色彩鲜艳,画工精巧,一望而知是艺术瑰宝。 扎什伦布寺中最著名的佛殿当数强巴佛殿。里面供奉一座高达26米的强巴佛(即未来佛弥勒)镀金铜像,这座号称世界最大的铜像是由九世班禅曲吉尼玛于1904年主持塑造。站在殿内仰视着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强巴佛那慈祥、微笑的面容,仿佛挥手之间能够抚去笼罩在众生面前的苦难。如此巨大的佛像做工着实精湛,全身上下细腻、丰润之极婉如真人一般。尤其是其身上那件巨型袈裟,色泽艳丽、精美绝伦,使整个大殿熠熠生辉。 扎什伦布寺的措软大殿外景 在扎寺中还有两道瑰丽的风景线,即“扎什南捷”和“释颂南捷”两座班禅灵塔祀殿。“扎什南捷”殿中供奉着五座银质灵塔,一至四世的班禅的法体分另安放在灵塔内,而其中一座最大的灵塔是五至九世班禅的合葬塔。这些灵塔虽然造型精美,但与布达拉宫内历代达赖的金质灵塔相比,还是差了一些,显示了在西藏,达赖与班禅地位上的差别。“释颂南捷”殿内供奉着安放着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法体的灵塔。与“扎什南捷殿”中灵塔所不同的是,十世班禅大师的灵塔是由金箔包体,做工十分考究,上面镶嵌了大量稀世珍宝。据说国家为建此塔拔款高达6400万元,这也算是对十世班禅大师一生爱国尊教的褒扬。 纵观整个扎什伦布寺,虽然历经五个多世纪,依然保持着整洁明快的气势、绚丽的色彩、庄严肃穆的氛围,不象其它地区的寺庙那样饱含了苍桑感。在寺内,经常能够见到成群的喇嘛们,互相做着只有他们自己理解的手势,进行他们宗教活动——辩经,使人感到扎什伦布寺永远充满了活力。日喀则因为有了扎什伦布寺而充满了灵性和神性。虽然是来去去匆匆,但这座城市和其中的一切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永远也不会磨灭。 十二、江孜怀古 回首远眺江孜宗山堡,傲然挺立在绵绵阴雨中,山和城堡浑然凝聚成一座巨大的雕塑,就象一位英勇的战士,在无声地向世人宣告他撼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 在我的心目中,江孜永远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电影《红河谷》中美丽的年楚河风光和江孜军民英勇抗击英帝国主义的壮举,想必每位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想到我真的有幸到访这座英雄城。 我们驱车离开日喀则后,便进入年楚河畔的沿江公路。透过车窗,眼前是大片丰收在即、并发着微黄色的青稞麦,其间夹杂着紫色的蚕豆花,这幅田园美景在雪域高原的确很少见到。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江孜县就座落在年楚河流域这片土地肥沃的广茂平原上。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古城江孜已有七百多年历史,这里地理位置重要且物产丰富;长久以来,江孜成为佛教徒、商贾及游人云集的地方。我们一行于下午抵达江孜,此时天空下起绵绵细雨。我们所住的江孜县木材加工厂招待所三楼的天台正对着江孜宗山堡。一个世纪以前,就是在这里,英雄的江孜人民奋勇抗击入侵的英军,谱写了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最壮烈诗篇。在宗山堡下矗立着一座纪念碑,透过蒙蒙烟雨望去,上面所写的“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几个字清析可鉴。走进宗山堡,里面的陈列也因时光流逝而所盛无几,但当年抗英的炮台犹在,上面那场战争的印痕尚依稀可见。 远眺江孜宗山堡 英国,这一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自占领印度后,以此为跳板,一共发动过两次侵略西藏的战争;犹以1904年那一次规模最大。战争的起因是沙皇俄国与英国争夺在西藏的特权,俄国间谍德尔智在拉萨散布佛教的乐土在俄国,沙皇本人就是佛的转世等谣言。这竟然成为英国人入侵西藏的借口。不过那场战争也实在是滑稽,从一开始英国人就师出无名,他们向西藏的行进也是松松垮垮。进入西藏后,他们甚至停下来过了一个愉快的圣诞节。他们在那里闹了三个月,清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也没有派兵加以阻挡。这场战争的主要策划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荣赫鹏上校。但在当时,他和另一位带兵的将军争夺英军的控制权,结果使英国士兵也搞不清究竟谁是领导。就是这样一支连谁是主帅都弄不清的军队却一路开向了拉萨。对这支孤军深入且缺乏粮草的部队,稍有军事常识,就能将他们全歼。可是当时清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却没有能采取得力措施。只是在攻占江孜的时候遭到了江孜军民的顽强抵抗,电影《红河谷》就描述了那段战争史。由于当时藏族军民尚未装备洋枪快炮,不幸战败,三千军民壮烈牺牲,血染宗山炮台。之后,这群乌合之众一直打进拉萨,占据拉萨达七个星期之久。 英军进入拉萨后,十三世达赖喇嘛被迫北逃,当时的清政府驻藏大臣有泰竟带着牛羊酒肉去慰问侵略者。由于拉萨无主,荣赫鹏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想找个人来谈判也找不到。而且他与那个将军的名分也未定,他悲观极了,觉得前途渺茫。这时那个将军决意撤兵,于是,最滑稽的一幕出现了:荣赫鹏向英国政府抱怨说,如果真要撤兵,他只有向中国政府请求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现在看来,那场战争实在是一出闹剧,一支没有统帅的乌合之众,在一群昏聩无能的人的注视下,长驱直入,到最后,被侵略的反去慰问侵略者,而侵略者又要向被侵略的一方寻求保护。 屈辱的历史早已随时光飞逝而化为尘埃,唯有江孜宗山堡永远化作历史丰碑留给后人。狼烟虽尽,雄姿犹存,令瞻仰者倍感国家强盛和藏汉民族团结之重要。 白居寺外景 在江孜还有一个重要的宗教名胜就是白居寺。从江孜宗山堡出来沿县城主要街道步行20分钟,就来到这座典型的塔院结合的藏传佛教寺院。白居寺是由江孜法王饶丹贡桑帕与一世班禅凯珠杰共同主持修建,其主殿从1418年至1425年,历时八年而建成。当时西藏的各教派势均力敌、分庭抗争,使得格鲁、萨迦和夏鲁三个教派能够和平共存于一寺,这也是白居寺的独具特色之处。花30元购好门票,进入白居寺,远远可望见白居寺周围及其后山上均建有高大的围墙,每隔一段还有敌楼,颇似内地的万里长城。这样的建筑构型在西藏地区的确少见,可能当时的江孜宗地处战略要地,作为江孜宗重要宗教政治场所的白居寺,必须要有自身防御能力的缘故。进入白居寺的主殿,首先有一种阴暗、陈旧的感觉,只有酥油灯闪着昏黄的光亮,使整个大殿显得扑朔迷离,神秘莫测。大殿内挂满了各式唐卡,这又是白居寺的另一大特色。大殿正中主供一尊高近八米的佛祖释迦牟尼铜像,两侧密密麻麻排满了书架,高达殿顶。随手翻开其中一页,上面黑底金字,写满了看不懂的梵文和藏文佛经。大殿两侧是供有诸护法神的配殿,在昏暗的大殿中,这些面目可憎的护法神给人一种莫名的恐惧感。从狭窄的楼梯上到大殿二层的罗汉殿,里面呈列了几十座形态各异的泥塑罗汉。虽然这些雕塑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但因年代久远,表面颜色古旧,上面落满了灰尘,令人深感白居寺曾经经历过的历史苍桑。 白居寺内转经筒下的小狗 白居寺的规模虽然要比我所见过的许多西藏寺院要小,但其中的壁画非常有特色,甚至要比在有“第二敦煌”之称的萨迦寺内的壁画还要丰富多彩。在向导格桑的介绍下,我们仔细欣赏了白居寺各殿及回廊内的壁画。这些壁画题材十分丰富,人物也千姿百态,置身其间仿佛进入了神奇的佛教世界迷宫。壁画所描述内容包括佛教及佛本生故事、历史人物、显密二宗等无所不有,其中密宗坛城壁画也是我在西藏所见过最丰富的。白居寺的壁画也和它的殿堂佛象一样,因年代久远,大都斑剥碌离,更令人难以辩认。只是在其配殿一大片描绘天葬过程的壁画前驻足良久,听着向导讲天葬的来历和过程,看着壁画上生动描述的逝者被肢解的图案,倍感藏民族的宗教文化神秘莫测。 白居寺内另一个非常著名的建筑就是吉祥多门塔,亦称“十万佛塔”。吉祥多门塔是在白居寺建成后的第三年,即1427年开始修建,历时九年完成。吉祥多门塔从下而上,由塔基、塔腹、塔瓶、十三法轮、宝盖、金锺组成,外墙为白色,每层塔腹和塔瓶都有由彩色修饰的飞檐。这座吉祥多门塔建造得极具特色,与其左侧的白居寺浑然天成,相得益彰。据说这座塔院结合建筑物代表了十四世纪中叶后藏地区典型的建筑样式。从吉祥多门塔东侧被称为“入大解脱城门”进入塔腹,发现里面结构非常复杂,幽廊回转、殿中套殿。塔内部共五层,不论是回廊还是殿内的墙壁上都绘满了各式各样的佛象。与白居寺主殿壁画题材不同的是,在整座塔内几十座殿堂内,除一层西部的净土殿和东部的兜率殿,分别绘制了西方净土和弥勒佛本生传记画面外;其余各部位均按密宗四部,即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次递绘制了诸佛菩萨像。塔腹内五层建筑物中的壁画佛像和供奉的泥塑佛像多得数不胜数,据有心人数过,多达三万尊,其中第五层多达一万八千多尊,不愧有“见闻解脱十万佛塔”之称。不过,我提出疑问,为什么仅有三万多尊佛像就敢称“十万佛塔”呢?向导格桑解释道,在吉祥多门塔内除了壁画佛像和泥塑佛像外,到处都摆着一种被称为“嚓嚓”的巴掌大小的黄泥塑佛头像。因为不起眼,常常不为人注意。这“嚓嚓”可是大有来历,按藏族的传统习惯,许多人死后要进行天葬;在天葬过程中,全身所有部位都要被肢解、剁碎,喂兀鹫,唯独要保留头盖骨,进行火化,并将获得的骨灰与黄泥和好,用模具压制成“嚓嚓”,并由亲人送到寺院供奉,以求逝者在天堂仍然能够获得佛祖的保佑。吉祥多门塔建成已有七十余年,日喀则地区的广大佛教徒不断来此朝拜,在此累积的“嚓嚓”远远超过十万,将吉祥多门塔称为“十万佛塔”一点都不过分。 白居寺内的吉祥多门塔 清晨,天空的雨还在下个不停,我即将离开江孜古城,虽然在此仅停留了一天时间,但是我深深地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敬意。回首远眺江孜宗山堡,傲然挺立在绵绵阴雨中,山和城堡浑然凝聚成一座巨大的雕塑,就象一位英勇的战士,在无声地向世人宣告他撼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我挥挥手,再次向英雄的城市告别,愿她精神永存,并永远激励国人为国家的强大而奋发上进。 十三、关于天葬的传说 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这是全人类一个共同的和永恒的命题,无论帝王权贵、活佛高僧,还是庶民百姓、芸芸众生,任何人不可能躲避由生到死的自然规律。用幻想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摆脱现实的烦恼,把希望寄托于未来,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生与死,永远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然而,在西藏旅行的日子里,不论是徜徉在殿堂庙宇,还是奔波于旷野山川,我又无时无刻不看到它存在的痕迹。一个笃信佛教的民族,生死轮回的信念已经根植于他们灵魂的深处,体现在他们一切生活习俗中。“法不孤起,必仗缘生”,佛教阐明了整个宇宙都遵循着众因缘和合而成,缘生缘灭的自然法则。正如索甲仁波切在他的中所述,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佛教不但对生命赋予了最神圣的尊严,而且对死亡也给予最终极的关怀。佛法的特质表现在通达生死如一、解脱轮回痛苦的智慧上,更表现在“但原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慈悲上。在来西藏之前,我曾经许多次听到过有关天葬的传说,对于藏民族这一奇特的风俗充满了好奇与不解。经历了西行阿里的生死旅程,尤其是在江孜之夜,同一位知识广博的导游进行彻夜长谈之后,对于天葬——这一曾令我颇感恐惧的丧葬形式,突然有一种深刻的感悟。这也算是我亲历西藏的一种收获吧! 笃信佛教的藏族人 自从到了江孜之后,雨就一直没有停过,淅淅沥沥,令人心烦,仿佛置身于江南的黄梅天。晚上呆在旅馆房间内,百无聊赖。突然进来一位瘦高的中年人,开门见山地介绍自己叫王忠季,汉族,是导游兼司机,带了一个德国旅游团,夜宿江孜。闲谈中得知,他父母亲都是于1950年和平解放西藏时,进藏的十八军干部;他出生在拉萨,在藏区生活四十多年,对西藏的一切了如直掌,可谓地道的西藏通了。我们谈论的主要话题,就是我长久以来一直满怀好奇的西藏风俗——天葬。我所获得的有关天葬的知识,往往都是经过道听途说者的想象加工和以讹传讹。因此,面对这样一位西藏通,我首先提出了这一在藏族人面前不敢提到的问题。王忠季称,他曾经无数次出席他藏族朋友的天葬仪式,开始也感到过异常恐怖;久而久之,便理解了藏民族的这一奇特的葬俗。 王忠季向我详细描述了他所见过的天葬。藏族人的天葬有着非常复杂的仪式,首先,要对死者进行三天的超度,主要为点长明灯和由喇嘛念经超度。送葬前一天需对死者进行全身清洗,然后将尸体全身用白色氆氇包裹,并按座姿用绳子捆绑好,下垫土坯。天葬必须在上午举行,天不亮时,送葬开始。在过去,死者是由人工背至天葬台,现在通常由专用卡车运尸,到达天葬台下面后,由天葬师的助手背至天葬台。通常出席天葬仪式的是死者的亲友,但直系亲属不能参加。藏族人非常忌讳陌生人看天葬,且绝对不能照像,他们认为这样会影响死者灵魂升天。天葬开始前,通常由噶举教派的喇嘛对死者进行“抛哇”仪式,“抛哇”意为对死者灵魂的导引和转移。主持“抛哇”仪式的喇嘛都是谙熟藏密功法的高僧,他们首先围座在死者周围诵经;然后开始发功,口中并发出“呸呸”声。死者的天灵盖随即被高僧的功力震开一个洞,据说死者的灵魂就从这个洞被引渡到极乐世界的净土。据王忠季称,“抛哇”完成后,他亲眼目睹死者的头顶有一个可插入火柴棍的小洞。如果这是真的,这位高僧一定是位功力高深的气功大师了。现在并非所有死者都能接受“抛哇”,据说一次“抛哇”仪式价格不菲,只有那些有钱人家才能举行这种仪式。可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只有有钱的人,他们的灵魂才能升入天堂。不过,“抛哇”的确是佛教密宗修行中灵魂超度的仪轨。 “抛哇”仪式结束后,天葬师首先焚“桑”香敬神,随着清烟缕缕升起,周围的兀鹫被吸引聚拢在天葬台上空。于是,天葬师开始操作,他解开包裹死者的白氆氇,将其背部朝上。用利刃在后背按交叉十字形割开,取出死者内脏,放入天葬台上的坑穴;然后肢解死者的肌肉,切割剁碎,并与糌粑伴均,放在天葬台的坑穴中;而死者的内脏也一并剁碎,与糌粑伴均;最后将死者的全身骨骼用铁斧砸碎,也拌上糌粑。此时,大群的兀鹫已经迫不及待地在天葬台周围上空盘旋。天葬师首先将碎骨拌糌粑抛撒喂食兀鹫,然后是内脏,最后是肌肉。按这种顺序的原因是,这些专食腐肉的动物已经非常狡猾,如果先喂内脏和肌肉,最后是不吃碎骨的。兀鹫食完后渐渐散去,完成工作的天葬师用包裹死者的白氆氇,将手上污迹擦干净,拌一碗糌粑吃掉,算是对死者亲属谢意的回馈。 按藏民族的习俗,对接受天葬的死者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未满十八岁的人、未怀过孕的妇女、非正常死亡者,尤其对于病故者,都不能够接受天葬。传说中,天葬台周围的兀鹫都是空行母的化身,是由佛祖派来引渡亡者灵魂与肉体的神鹰,病故者身上的病毒会毒害这些神物。在今天,病故者长期住院会在身上留下消毒液的味道,而且静脉注射也会使肌肉有异味;即使对病故者进行天葬,兀鹫也不会吃他们的尸体。在西藏,一次天葬的费用为一千元左右,因此,对于贫困者也享受不了这种辉煌的仪式。今天的天葬师,尽管仍然受到传统观念上的歧视,但他们已经成为西藏地区高收入一族;据说很多四川的汉族人也看中这一职业而开始申请天葬师执照,至于藏人是否能够接受就另当别论了。 对于天葬这一神奇的葬俗,它的起源一直是个谜。大量研究显示,早在七千年前的中亚各民族(如古印度、伊朗等)就有类似天葬的葬俗,而进入历史文明时期,更按严格的宗教仪轨,将其变成一种丧葬制度。而另有研究显示,天葬本身就起源于西藏,后来的发展又与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有密切关系。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天葬台有两处,一处是位于西藏墨竹工卡县的直贡寺天葬台。另一处是印度的斯瓦采天葬台。在拉萨的色拉寺前后山各有一处天葬台,后来回到拉萨,我曾数次被游伴鼓动去那里看天葬。有一次甚至走近天葬台所在的山脚下,由于与王忠季在江孜那次彻夜长谈所获感悟颇深,使我真的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好奇心,而打搅了藏族人在他们生命尽头的最神圣的仪轨。 对于能够接受天葬的逝者,可谓是人生之中最辉煌的终结。逝者一生的荣光背负于苍鹰而去,灵魂和肉体也便升入天国。等待他们的将是尽快转世,投身于一个幸福的家庭,并实现他们前世未了的夙愿。正是这样,藏民族的生死观已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他们才是真正能够面对死亡而坦然置之的人。不知是哪位藏区高僧讲过:“人的生与死,无时不在转换之中,生下来的那一刻起你就走向死亡,而死亡也意味着你又重新走向再生。所以人生是无所谓生与死的。”现在想来还是有几分辩证唯物的道理。也许藏民族选择天葬作为他们最后的归宿,那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一条从死亡到再生的捷径。 生活在阿里恶劣自然环境中的藏族家庭 长夜漫漫,悠思缈缈。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这是全人类一个共同的和永恒的命题;无论帝王权贵、活佛高僧,还是庶民百姓、芸芸众生,任何人不可能躲避由生到死的自然规律。用幻想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摆脱现实的烦恼把希望寄托于未来,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十四、情寄雪域圣湖 回眺圣洁仙女般的羊卓雍错,静谧的湖面泛着青翠的光泽,仿佛是一条绿丝带,缠绕在崇山峻岭间;湖畔有几片熟透的青稞田,金黄色的斑块点缀在湖周围。那一刻,我真怀疑自己是否已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 据地理书记载,西藏是我国湖泊最多的地区,湖泊总面积二万三千八百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在苍茫的雪域高原上,分布着一千多个大大小小的湖泊。其中一些湖泊不仅拥有绮丽的自然风光,还被赋予最神奇的宗教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三大圣湖分别是玛旁雍错、羊卓雍错和那木错。在即将结束我亲历西藏的旅行时,我有幸到访了羊卓雍错和那木错。 西行阿里的最后一天,在从江孜回拉萨路上,我们的吉普车有很长一段是沿着羊卓雍错(简称羊湖)行驶,这使我有机会痛快淋漓地饱览了美丽的羊湖风光。记得那天离开江孜的时候,天空仍然细雨菲菲。吉普车驶出县城,柏油马路就消失了。车窗外已不再是荒凉的原野,年楚河流域肥沃的泥土,将美丽的江孜河谷内大片的青稞田染成金黄色,又是一个丰收年。汽车在起伏泥宁的山路上颠簸了近三个小时,在即将进入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时,公路两旁的山峰中突然出现大片白色冰雪,几乎触及路面。藏族司机告诉我们,那是冰川。到西藏以来,我第一次见到了冰川,在蒙蒙烟雨中,冰川呈现一种灰白,那似冰非冰、似雪非雪的冰舌一直延伸到山脚下。冰川是高山中大量冰雪在重力作用下,从雪线以上沿山坡或山谷缓慢向下移动,并且能长期存在的冰体。在冰点以上,这些冰体的下降速度与熔化速度已达到平衡。这里的冰川被称为“卡如拉冰川”,属大陆型冰川。形成眼前这样规模的冰川,通常要经过好几亿年的演化。 美丽的羊卓雍错风光 汽车继续前行,穿过由宁金抗沙峰、姜桑拉姆峰等几座雪峰组成的深谷,眼前是一片青绿色开阔地带,细雨滋润下的嫩草,郁郁葱葱;间或有断断续续的水洼地出现。从路旁的告示牌得知,我们进入了国家级羊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很快,圣湖羊卓雍错显现在眼前,清碧透澈,平静如镜面。羊湖给我的第一印象,如一位一尘不染的处子。羊卓雍错,藏语意为“上面的珊瑚湖”,这是因为羊湖的汊口非常多,湖的形状就象珊瑚枝而得此名。传说中,羊湖是由天上的仙女下凡,化作美丽的圣湖;她与湖北侧的岗巴拉山还是一对夫妻。 羊湖畔欢度望果节的人们 吉普车沿湖岸急驰,偶尔能够看见各种水鸟在湖畔葱茏的青草中栖戏。雨不知何时停了,不时有一群群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藏民,一圈圈地围坐在湖畔的草地上。每当我们的汽车从他们身边经过时,都迎来一片欢呼和招手。出于好奇,我们让司机停车,来到一群围坐在湖畔的藏民中间。通过导游格桑用藏语询问后得知,今天是藏族传统节日——望果节,这是一个藏族人民欢聚一堂、庆祝丰收的节日。我们被热情的藏民邀请,一起欢庆他们快乐的节日。一位年老的藏民用他的木碗筛了满满一碗青稞酒,递给了我。我学着藏族司机的样子,按藏族习惯先用中指蘸酒朝上、中、下轻弹三下,以表示祭过天、地、神灵;然后小饮了一口,年老者再次倒满;如是者三后,我将青稞酒一饮而尽。啊!那是一种极醇厚的、极甘美的感觉。在拉萨小住的时候,我曾有好几次喝青稞酒的经历,记得当时那味道是酸酸的,令人禁不住打颤;从没有象今天这样泌人心脾的感觉。顾不得客气,我一连饮了七、八碗酒。也许是美丽的羊湖风光、也许是醇美的青稞酒、也许是藏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使我陶醉了,忘记了一切艰辛和困苦,仿佛自己即将溶化在羊湖那湖光山色之中。 告别了热情的藏民,我们继续赶路。汽车驶过浪卡子县崎岖不平的丘岭地带,开始进入盘旋的高山公路,羊湖渐渐离我们远去,在视野中也越来越小。在羊湖即将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的一刹那,我们停车最后回眺圣洁仙女般的羊湖,静谧的湖面、泛着青翠的光泽,仿佛是一条绿丝带,缠绕在崇山峻岭间;湖畔有几片熟透的青稞田,金黄色的斑块点缀在湖周围,那一刻,我真怀疑自己是否已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 回到拉萨后,我一直在市内的餐馆中寻找在羊湖畔那种醇美味道的青稞酒,每次都以失望而告终。直到有一天中午,我再次去位于藏医院路一家名为“扎西达杰”的餐厅,去寻找我曾经失落的感觉时,女服务员将我领到她姑妈家。当我进入那阴暗低矮的小房子,发现里面竟摆了十几只酿青稞酒的大木桶,满屋酒香飘溢。热情的老太太请我先尝后买。在品尝了七、八桶后,我终于在一只木桶里,找到了羊湖畔那种醇厚甘美的感觉,就是它。回到餐厅后不一会,老太太颤微微地拎了一只大水桶进来,她收了我五元钱并放下桶后离开了。哇!那是满满一桶青稞酒,足有五升之多。我大声宣布,请餐厅的老板、服务员和在座的所有客人喝酒。美酒使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欢聚一堂,大家在欢快的气氛中开怀畅饮。记得当时有一位日本青年,在痛饮了十几杯后,醉眼蒙胧地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问我:“这……这是酒吗?”我也带着醉意告诉他,“不,这不是酒,这是羊卓雍错里的甘露。”那一天,我喝得酩酊大醉。 “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或“神湖”,位于当雄县和班戈县之间;湖面海拔4718米,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那木错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佛经记载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被尊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去那木错纯属偶然,由于艰辛的阿里之行,使我回到拉萨后不久就患了感冒。本想在旅馆里好好休整两天,等待乘飞机回京,但晚上在八朗学外的大街上散步,正巧碰上一同去阿里的五位广东姑娘。在她们的诚邀下,加之早就对圣湖那木错充满了神往,我也顾不得身体不适,就答应与她们同行了。 清雾尚未散去,我们就驱车离开拉萨,向当雄进发了。这是一条非常熟悉的道路,从七月下旬进藏,到八月初西行阿里,已经走过多次。然而仅隔了不到一个月,秋色已经显现,绵绵雪山嵌边的大片草原已染上微微的黄色;只是白色的羊和黑色的牦牛,依然如围旗子般散落在浅黄色的草垫子上。由于路况好,我们的车中午时分就达到了当雄县城,用完午餐匆匆上路。汽车开始在陡峭的坡路上颠簸行驶,由于海拔高度的急速攀升,明显感到强烈的高原反应。 翻过几座高山,终于在一个山口前,视野里突然出现了大片绵延的雪山,有些离得非常近,仿佛伸手可触;而在山路边的侧坡上,甚至能看到积雪;五颜六色的风马旗随风飞扬,气温也骤然下降。顾不得异常的寒冷,我们下车,向山口的下方眺望,远方是一望无际的草场,泛着金黄色,仿佛是结满熟透果实的麦田;只是在极远处,隐约看见微微泛蓝的湖光,那一定是圣湖那木错,大家兴奋得欢呼起来。随后开始一路下坡,驶到山底后,汽车完全是在草原上飞驰,不时能看到白色的羊群和牧民黑色的帐篷。圣湖离我们越来越近,有一段甚至沿着圣湖岸边行驶。只有此刻才真正发现,那木错湖面如高原的天空那么湛蓝;远远地与蓝天相接,也分不清界线在哪里;水天相融,浑然成一体。 汽车从一对手掌形状般巨石中穿过,到达了我们今晚的宿营地——扎西半岛。这是一个神奇的半岛,在与湖面相对的一侧,纷杂林立着无数石柱和奇异的石峰,有的壮如象鼻,有的酷似人形,有的似松柏,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石峰下分布着许多幽静的岩洞,洞口呈圆形而洞浅短,洞外布满了五彩风马旗。尤其是有的洞壁镶嵌着牛羊的头骨,旁边立着小白塔,想必这里葬着某位得道高僧。 径直向湖畔走去,在我们眼前,那木错呈现半圆形,湖水碧蓝清澈,宛若一块精美的碧玉。我深深地感到那木错的浩瀚无际,湖面几乎一直延伸到天边,清风徐来,兴起阵阵波浪,拍打着湖岸边的礁石,使人难以分辨自己是在湖边还是在海边。极目远眺,无数不知名的雪山连绵起伏,环抱在圣湖周围。尤其是在湖东南方向,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峰直插云宵,犹如一名威武的战士守护着纳木湖。在西藏古老的神话里,在苯教或藏传佛教的万神殿中,在当地牧羊人和狩猎者的民歌和传说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不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妇,念青唐拉山因纳木错的衬托而显得更加英俊挺拔,纳木错因为念青唐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面对此情此景,突然令我感触良多。多少天来,远离喧嚣的城市和纷繁的人群,所追求的,不正是这样一种超自然的博大与天地合一的静谧吗?一切名利、烦恼和欲望都与之不相干,只剩下纯粹自然的我。 那木错畔的玛尼堆 沿湖畔漫步,这里排列着无数的玛尼堆,就像默默面对圣湖祈祷的虔诚信徒。在这些玛尼堆上都放了不少清析地刻着六字真言的石板。据说那些虔诚的佛教徒不远千里、历尽艰辛,长途跋涉,将这些石板背至此地,久而久之自然成堆;这里凝聚着广大信徒对来世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他们返回尘世,去承受生命中的苦难时,那些玛尼堆也许就是一个精神支撑和慰藉。 夕阳西沉,留下淡淡的余晖,将远处的雪山镶上一层金边。深蓝色的湖水,显得更加深邃不可测。渐渐的,湖面变得暮霭茫茫,周围群山也若隐若现,黑夜降临在那木错。 在圣湖边的那一晚,被感冒和高原反应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我,彻夜未眠。 十五、风雨桑耶寺 不论藏区佛教经历如何风起云涌的变迁,桑耶寺依旧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所有教派僧俗,使之成为山南乃至整个藏区佛教信徒心目中最神圣的殿堂。 藏文明起源于山南地区的雅砻河谷,这里也猕猴变人的藏族起源神话故事发生的地方。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桑耶寺,就座落在山南——这块西藏最富庶、历史文化渊源最深厚的地方。早就仰慕桑耶寺显赫的声名,终于有幸在即将离开拉萨飞回北京的前一天,到访这座在整个藏区拥有崇高地位的寺院。 离开拉萨那天清晨,天空正大雨顷盆。虽是八月未的初秋,仍使人感到仿佛此刻西藏的雨季才真正来临。在依依惜别情中,最后向我曾经小住过多日的八朗学旅馆望一眼,并向曾给予我无微不至关怀的几位藏族服务员挥手道别。冒雨登上尼玛驾驶的那辆“陆地巡洋舰”,已是一身透湿。吉普车沿北京路缓缓行驶,仿佛想让我们再次重温曾在拉萨度过的美好时光。在经过布达拉广场时,我将头伸出车窗,遥望耸立在红山之巅那雄伟的布达拉宫,在蒙蒙烟雨中,雾霭飘缈如升腾的瑞气,萦绕在圣殿上空,使这座神殿更加神秘莫测。别了布达拉,别了拉萨,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还能再见这座充满灵性和神性的城市。 在横渡雅鲁藏布江的渡船上 吉普车冒着大雨沿拉萨河急驰,驶过曲水大桥后拐向山南的公路。汽车在山南公路上行驶不久,就感觉眼前地势逐渐开阔,公路两旁是高大的遮荫树,离公路不远处出现大片金黄色的田野,这在被称之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实在是罕见的景观。山南地区海拔较低,土地肥沃,据说在这里不仅高原农作物能够获得高产,而且连内地的小麦也长势良好,山南——不愧为“西藏粮仓”的美称。山南也是藏族文明的摇篮,其雏形“雅砻文化”就发源于山南地区的雅砻河谷。相传吐蕃第一代聂赤赞普就是在公元前237年从天而降,落于雅砻河谷的雅拉香波神山上,从此开创了举世闻名的西藏文明史。从公路两旁不时闪现的文物古迹,就使我真切感受到山南地区文化底蕴的丰厚程度。 由于路况较佳,我们的汽车中午就抵达了位于扎襄县的娘果竹卡渡口,只要从这里渡过雅鲁藏布江,很快就能到达桑耶寺。然而,雨丝毫没有停的迹象,望着浊浪涛天的雅鲁藏布江,渡船根本没有行驶的可能,我们个个心急如焚。不一会,又来了一个荷兰旅行团,渡江的人越聚越多。在大家的苦苦相求下,藏族船工终于答应将我们摆渡过江。风雨中,载着约三十余人的敞蓬小货船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摇摇晃晃地缓行着。如果是在内地,在这样的疾风暴雨中,乘座超载的破船过如此浩瀚的大江,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但在西藏,为了了却心中的夙愿,也只有甘冒风险了。大约用了一个半小时,小船终于安全渡过了雅鲁藏布江。在江北岸边早有几辆东风卡车在等着我们。卡车载着我们这些浑身透湿、狼狈不堪的客人向桑耶寺急驰而去。雨不知何时停了,天空又恢复了青藏高原特有的那种透澈的湛蓝色。卡车转过一个小山包,桑耶寺展现在在眼前,那么雍荣化贵、古色古香、并充满了异国情调。 桑耶寺乌孜大殿外景 桑耶寺始建于公元762年,历时十七年方建成。在桑耶寺建成以前,西藏地区已建有如大昭寺、小昭寺、十二座镇魔寺等寺庙。然而这些寺庙仅用来供奉佛像和经典,并无僧人常住,亦无僧伽组织和规范化的法事活动,因此还只属于传统的神庙、神龛之类,并非正规寺院。公元八世纪中叶,松赞干布之孙、金城公主之子赤松德赞继任吐蕃第三十八代赞普,他一上任就大力弘扬佛法,并从印度和汉地请来诸高僧到西藏讲经传法。桑耶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由赤松德赞主持修建的。整个寺院的结构造型由印度著名佛学家寂护大师设计。据说寂护大师一到西藏,就因宣扬佛法而触怒了藏地所有凶恶鬼神,导致广大藏区发生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于是赤松德赞又从印度请来精通秘术的莲花生大师,威摄住诸恶神。与此同时,莲花生大师建议在西藏建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正规寺院,以使佛教能够在西藏地区确立稳固的地位。桑耶寺地点由莲花生勘定,选在藏王冬宫札玛止桑附近一片平坦的沙原上。选此地作为藏区第一座寺院的地址,是用意颇深的。一来这里正位于藏文化的发祥地雅砻河谷与吐蕃新的政治中心拉萨河谷的中介点上,可以借宗教的力量把这片属于“肚脐”的核心地带联成一;二来可以山南的王族势力为依托,控御聚居拉萨的贵族集团。赤松德赞主持奠基仪式后,在寂护和莲花生两位大师的协助下,桑耶寺终于在与藏地鬼怪神魔的斗争中落成,同时七位贵族青年在桑耶寺出家,成为藏区第一批僧人,史料称他们为“七觉士”。桑耶寺的建立,是西藏佛教史上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来自异国的佛教开始正式在藏地扎根。 我随着熙熙攘攘的游客和藏民进入桑耶寺大门,就明显感到它与众不同。桑耶寺的建筑群规模宏大,这是我在藏区其它寺院未曾见过的。史料记载,桑耶寺的建筑格局完全按佛经中宇宙世界(即坛城)的布局而设计的。中央是一座极具异国情调的高大建筑,被称为乌孜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须弥山;其两侧各有一座殿堂象征宇宙中的日、月;乌孜大殿的四角分别有红、绿、白、黑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在乌孜大殿还均匀分布着四大殿、八小殿象征四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而整个建筑群被一座高高的圆形围墙所包围,代表宇宙外围的铁围山。从桑耶寺那独特的布局上,充分体现了高僧寂护极具匠心的设计思想。 乌孜大殿三层的古印度式建筑回廊 花25元购张门票,进入乌孜大殿。殿门口一位青年喇嘛用柳枝沾着宝瓶中的清水洒向我的头上和身上,清凉的感觉使我浑身一抖,仿佛是来自圣境的甘霖。大殿一层是典型的藏式建筑风格,建筑材料也是用和藏区其它建筑物一样的泥土与草的混合物。从所立佛像来看,与其它藏区寺院没有太大的区别。可能是由于格鲁、宁玛、萨迦三教并修的缘故,这里的塑像大都有这三派的特点。一层的转经回廊上有许多壁画,其中我还能够辨认出描述桑耶寺建寺初期,寂护大师亲任主持“堪布”仪式和“七觉士”剃度受戒的情形。从陡峭的楼梯上到二层,这里是典型的汉式建筑风格,所用建材也是汉地建筑常用的砖和瓦,使人感觉到好象是身处内地的寺庙中。在诸多的佛像中,也发现了内地人非常熟悉的观音菩萨。而回廊中的壁画也大量描述来自印度和汉地的译师在桑耶寺翻译经律论典籍的勤奋工作场面。上至乌孜大殿三层,呈现在眼前的是典型的古印度木结构的建筑风格。其实第三层只有一圈回廊,完全由木材搭建,雕梁画栋,绘满了各式佛像和印度文字。从三层的窗口眺望整个桑耶寺,发现底下大小建筑物多得难以计数,据说这里共有108座大小殿堂。走出乌孜大殿,经同伴提醒,特意参观了立在大殿门口的“兴佛盟誓”碑,这是当初该寺建成时由赤松德赞主持设立的;上面用藏文书写的碑文仍依惜可鉴,据说该碑文阐明了吐蕃王室与反佛势力斗争的意志。回首再次仰望乌孜大殿,其凝聚藏、汉、印度三种特色的建筑风格此时此刻才越发体会深刻。 从一进入桑耶寺起,就对寺内那四座颜色各不相同的塔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感。走出乌孜大殿后,我直奔其中的绿塔。踏上塔门口的台阶,里面出来一位衣衫褴褛、面目奇丑、且有一目失明的老人,很热情地请我进去。一见老者,我已经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进入阴暗的塔腹,只见围绕内壁是一层石台,上面整齐地摆放着一排小白塔,旁边还有无数被称之为“嚓嚓”的骨灰和泥塑制的佛头像;一种阴森可怖的气氛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联想到在桑耶寺附近的青扑有一处著名的天葬台,这里一定是类似于内地骨灰堂性质的存放死者遗骨的地方。想到此处,一种极度的恐惧感涌上来,我撒腿就往外跑,几乎把那老者撞倒,一路逃出绿塔。 桑耶寺外的绿塔 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参观桑耶寺其它殿堂,我们就不得不踏上返回的旅程。当我们到达雅鲁藏布江边时,此时江面已经风平浪尽;在两岸青山掩映下,江水缓缓由西向东流淌;极远处若隐隐现的雪峰使人遐想连篇。登上渡船向对岸驶去,聆听着细浪轻轻拍打着船梆的声音,回首远眺桑耶寺方向,乌孜大殿那古印度式的金色宝盖项渐渐隐没在绿树丛中。望着涛涛的江水,心中突然涌出无限感慨。在历经两个多世纪的风雨之后,桑耶寺依然风采不减;不论藏区佛教经历如何风起云涌的变迁,这座古寺依旧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所有教派僧俗,使之成为山南乃至整个藏区佛教信徒心目中最神圣的殿堂。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桑耶寺正是以其无限的包容性,确保了其在藏区寺院中至高无尚的地位。 十六、小记藏族司机尼玛 同情弱者也许是人类的本性;但不论自身处境如何,而至始至终对自己同胞充满了无限关爱并给予无私帮助,那才是最高尚的品格。也许尼玛每次提供的一点帮助微不足道,但在他的心中始终装着他那些受苦受难的同胞。 在西藏旅行,可能许多时间都要花在汽车上;尤其是去珠峰大本营、阿里或藏北无人区,那包租一辆汽车跟随你旅行更是必不可少。遇到一位好司机将是你最大的福祉,因为,青藏高原的路况极其复杂、有时甚至危险,你和全车人的生命将系于司机一人之手;只有那些技术过硬、经验丰富、胆识超人的司机才能够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安全地将你送达你朝思暮想的目的地。而司机的人品也是使你的旅行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这些司机对当地的旅游景点和风土人情都非常熟悉,只有他们才能对你的旅行生活提供最有效的帮助。如果不幸遇到不良司机,那你可倒大霉了,除了吃、拿、卡、要让你游兴扫尽外;晚起早歇、偷赖减程、甚至经过著名的文化古迹或风景名胜也悄悄而过,根本不让你知道,这更会使你气急败坏,有白来一趟之感。非常幸运,在本次亲历西藏的旅行中,我遇到了一位憨厚、诚实、勇敢、驾驭技术过硬的藏族司机——尼玛次仁。 和尼玛相识还颇具戏剧性。8月4日清晨,我们一行从“扎西达杰”旅馆门前出发去阿里。当我与先前就已熟悉的香港女孩小莹和常州教师老刘刚坐进同一辆吉普车时,向导格桑走过来告诉我们,另外一辆吉普车里乘了五位女孩,那车的藏族司机有点忌晦。按藏族的传统习俗,如果一辆汽车的乘客全是女性,那么在旅行中这辆车就会频繁发生暴胎、断轴等事故。因此希望我们车的乘客中能够去一位男士,去压压邪。作为本次旅行的领队,我义不容辞地换乘到另一辆车上。当我登上那辆吉普车的副驾驶座,只见一位身材瘦小、脸上布满皱纹并留着一撇小胡子的中年藏族人憨厚地向我笑着说:“太谢谢你了!我叫尼玛次仁。”我也拍拍他的肩膀说:“有我在,什么鬼神都得让路,保你一路安全。咦!怎么又是叫尼玛次仁?”一开始,我就对司机尼玛的名字产生了好奇,因为在西藏,我已经遇到过很多位叫尼玛次仁的藏族人了。尼玛立刻解答了我的疑问:在藏语中,“尼玛”意思是太阳,“次仁”意为永远;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太阳是宇宙万物中的最高神灵,是哺育一切生灵的源泉;因此,“尼玛”成为很多藏族人的姓。而许久父母亲在生下小孩后,都希望他们能够长命百岁,所以起名“次仁”,象征生命永远长存。可见,藏族人叫“尼玛次仁”的特别多也就不足为奇了。我就是这样和尼玛认识了,而与尼玛朝夕相处的日子也就从这一天开始了。 尼玛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非常憨厚,为人正直,而且很慷慨。虽然在租车合同中注明,在我们本次旅行中,司机的食宿自理;但司机吃乘客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天经地义,尤其在西藏的旅行中更是不成文的规矩。从第一站到日喀则起,我们就邀请尼玛与我们一同进餐,这时尼玛总是腼腆地推辞。在我们的再三请求下,他才勉强就座,每次总是吃得很少;仿佛在他的人生哲理中,没有理由地白吃别人的东西是一种莫大的耻辱。但自从进入无人区后,形势就发生了逆转。当我们准备动用装备车上的储备食品时才发现,我与三位香港学生合伙购买的四箱食品因疏忽而根本就没有装车。我当时傻了眼,这意味着在后面近一个星期的无人区旅行中,我们几个人将无物可食。尼玛得知此事后,默默地从一个羊皮口袋中抓出大把的炒青稞粉,在他那随身携带的木碗中做起糌粑来;做好后递给我们,并说“吃吧!很好吃的。”尽管是皱着眉头咽下了那块糌粑,但这成了我后来免受饥肠之苦的美食。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吃尼玛做的糌粑、喝他打的酥油。尼玛做糌粑可有几手绝活,他用奶渣、白糖、酥油及酥油茶拌制的糌粑香极了。有一次他还突发奇想,用青稞酒拌制了一回糌粑,并一个劲地让我尝,那味道真特别,令人回味无穷。渐渐的我发现,我的高原反应越来越小了,身体也越来越适应瞬息万变的阿里气候了。其实,我对尼玛一直心存感激,因为他不仅在我断粮的情况下给我以无私的帮助,而且还教我学会了如何利用西藏的饮食来适应青藏高原那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 尼玛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由于西藏的很多地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大多数藏民生活较穷困。尤其是在西行阿里的旅途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生活极度贫困的藏族同胞;特别是遇到那些衣衫褴褛的儿童,伸着小手,瞪着渴望的眼睛望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时,心中真不是滋味。此时,尼玛总是从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口袋中摸出一大把棒棒糖递给孩子们,并慈祥地望着这些像过节一样快乐的儿童。每当此时,我们也取出准备好的铅笔和橡皮送给这些天真的儿童,希望用教育来改善他们未来的命运。那一刻,尼玛总是用一种感激的眼神望着我们。有一次在珠峰脚下的扎西曲宗乡,我们遇到一群衣不遮体的老人,望着张张饱经苍桑的脸上充满的困苦,每个人都不忍看下去。此时尼玛停下车来,将他的所有干粮都拿出来分给可怜的老人们,望着分得食物后高兴而去的老人们,尼玛的眼中充满了泪光。接下来在珠峰北坡大本营中的几餐中,尼玛只有靠喝酥油茶充饥了。同情弱者也许是人类的本性;但不论自身处境如何,而至始至终对自己同胞充满了无限关爱并给予无私帮助,那才是最高尚的品格。也许尼玛每次提供的一点帮助微不足道,但在他的心中始终装着他那些受苦受难的同胞。 尼玛就是从这里驾车驶过多雄藏布江 尼玛的驾驭技术可是一流的。在去阿里的旅行途中,大的险情发生过两次,小的如陷车、抛锚等事故更是无数。每次尼玛都以他那胆大心细和娴熟的技巧使我们摆脱险境。对西行阿里这条路线,尼玛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是我们去阿里时正值西藏的雨季,汽车经常要在沼泽地中行驶,遇到河流时必须从涨水的河床上开过去。每当此时,尼玛就会尽显英雄本色,驾驶着他那辆四轮驱动的六二式丰田“陆地巡洋舰”左突右闯,最终将糟糕的路面远远甩在后面。最为激动人心的那一次是从阿里返回时,被困昂仁县后,尼玛单车横渡多雄藏布江的情景。当时多雄藏布江上唯一的桥被大水冲断,几百辆过往汽车被堵。许多司机都无助地站在江岸边干着急,胆子大的司机也得挂上牵引钢索,请对岸的大卡车拉着从河床上开过去。但是驾驶牵引卡车的不良司机开始索要高价,又吓走了很多司机。在江畔度过难熬的一夜后,尼玛仔细考察了水势,然后问我:“你敢不敢坐我的车从江底开过去?”其实我们对尼玛的车技早就深信不疑了,于是我和四位广东姑娘毫不犹豫地乘上尼玛的吉普车,朝涛涛的江水中驶去。现在想起当时那一幕实在是太惊险了,湍急的江水将我们那辆行驶在河床上的吉普车冲得东倒西歪,眼看水面一点点上涨超过了挡风玻璃,并几乎没了车顶,黄浊的江水从密封性不佳的车门缝“呼呼”地涌进车内,尼玛简直是在驾驶一艘漏水的潜水艇。试想一下如果此时汽车突然熄火,我们的车肯定要被湍急的江水冲走,并最终将会因巨大的动能而撞碎在下游的悬崖峭壁上,我们将死无葬身之地。可尼玛硬是凭着他那过人的技术和胆识将汽车从十多米宽的江底开了过去。安全到达彼岸后,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热烈的欢呼。尼玛仍是憨厚地对我们笑笑,继续去指挥与我们同行的另外两辆车用同样的方法过江。那一刻,我望着尼玛瘦小的身躯,站在岸边镇定自若地指挥其它汽车过江,我对这位藏族司机真是佩服得无体投地。 我也有过几次驾驶尼玛的“陆地巡洋舰”的经历。有时看到尼玛太疲劳,我就主动提出由我来驾驶。这是我第一次在阿里这种特殊路况的道路上驾车,尼玛总是耐心地指导我如何识别路面和路况,由于是内地的驾驶习惯,我常常习惯性地将车往干燥平整的路面上开。可在阿里却截然不同,因为阿里许多地区是沼泽地带。特别是在雨季,看上去干燥平整的路面意味着底下的泥土松软,能够将表面的水吸到泥土里;相反,有水的路面反而是下面的泥土较坚实,可以承受汽车的重量。所以只要我一开车,陷车总不可避免,这时尼玛就会下车,踩着湿泥去组织牵引,还不时安慰我:“多开开就好了。”经过多日的朝夕相处,我和尼玛就象多年的朋友一般无话不谈了。尼玛告诉我,他有三个女儿,大的在拉萨附近的一所小学教书,小的还在上初中。看来尼玛对他的三个女儿非常满意,不停地夸讲她们如何懂事;接着谈到他的妻子,尼玛的神色开始暗淡下来。原来,尼玛的妻子就象很多藏族人一样,对麻将牌和青稞酒情有独钟。作为司机的尼玛经常要接旅行团跑长途,每隔三、五天或更长时间才能回一次家。可每次回家,不是见到它妻子在与别人搓麻将,就是喝得烂醉如泥,从来不知道照顾女儿和丈夫。这种情形持续多年以后,尼玛终于忍无可忍,与妻子离了婚。现在尼玛与三个女儿一起生活。听到尼玛不幸的经历,我也只能象征性地安慰他几句,不料尼玛神秘地朝我一笑说:“现在我有个温柔的女朋友,是八一镇一家宾馆的服务员。” 时间过得真快,十五天的阿里之行就要结束了,与我可爱的朋友尼玛分手的日子也一天天临近。经过这次风雨同舟的西行阿里之后,我们之间的关系特别融洽。分手在即,大家不免有些黯然伤神。终于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傍晚,我与尼玛在拉萨“扎西达杰”旅馆门口紧紧拥抱,并互道珍重后各奔东西。 然而,我与尼玛的缘份并未就此结束。原来,同行的五位广东女孩又在第二天包租了尼玛的车去桑耶寺,并邀我同行。清晨,当尼玛驾驶着他那辆陪伴我们走过阿里的“陆地巡洋舰”到八朗学旅馆门口来接我时,我们就象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热烈地拥抱在一起。当我登上汽车时,发现里面坐着一位美丽、端庄的中年藏族妇女,我冲尼玛做了个鬼脸,“这是你那位八一镇的女朋友吧?真不错啊!”尼玛向我“嘿嘿”一笑算是默认了。汽车驶向山南公路,车厢内充满了似曾相识的欢乐气氛。一路上,尼玛仍像先前一样,遇到衣衫褴褛的老人,就停车从一个大口袋中取出干粮分发。见到儿童,尼玛的女朋友就拿出大把的海棠果分给孩子们。多么善良的一对儿啊!望着他们,我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分。尼玛和他的女朋友还是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在桑耶寺,每到一座佛像前,他们都要叩拜,并不住地往酥油灯碗中添加酥油,仿佛是在许下他们前世未了的心愿。而站在一旁的我,也在佛像前默默祷告,祈求佛祖保佑这一对善良的人能够终成眷属,永远幸福。 与尼玛在贡嘎机场分别的时刻 当晚,尼玛开车将我们送到贡嘎机场。我知道,这一次我们真的要分别了,也许这次将成为我们永远的离别。我们都变得默默无言,此时也只能用紧紧的握手和拥抱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突然,尼玛转过身去,像变戏法一样从他女朋友的提包中取出六条洁白的哈达,给我们一一挂在头颈上,并说,他和他女友真诚的心愿将会随这哈达伴我们走过未来的旅程,扎西德勒! 第二天清晨,戴着尼玛送给我的哈达登上飞往北京的班机。望着飞机舷窗外那连绵起伏的雪峰,心中思绪万千。我在心中默念:西藏,我永生永世的爱迹;真诚给予我无限关爱的藏族朋友,我会永远怀念你们的。 后 记 离开西藏将近一年了,尽管时间被许多文人墨客形容为最好的“洗涤剂”;然而在青藏高原独自飘泊时的那种感觉,并未随时光的流逝而淡泊。特别是刚从西藏回来的那几个月里,好多次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常常会下意识地徜徉在一种深深的缅怀之中;在西藏所经历过的场景如电影一般在的眼前浮现,令我激动不已。 在西藏旅行的三十四个日子里,我身背硕大的背囊,如一位古代的独行侠客一般地行走在苍茫的雪域大地上,享受着高原的空气和阳光,感受着从未有过的快乐和自由;与那些穿越千古的清澈如水的目光和心灵相遇,内心顿起虔诚敬仰之念;接受高僧的加持和藏民多种形式的祝福,听取另一个思维国度传来的心语…… 博大浩瀚的西藏文化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只有借助手指的每一次按动来记录下对这块神奇土地的惊惶失措…… 从西藏回来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康乐年华》栏目组对我进行了个人专访。当节目主持人顾艳军问我:“西藏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是苍茫大地上那绵延不绝的雪山,还是湛蓝透澈的天空中那热辣如火的骄阳?是辽阔的草原上那孤傲地展翅翱翔的苍鹰,还是雪山圣湖边那在风中猎猎飞舞的五彩风玛旗?是在崎岖险峻的山路边那寂寞孤独地守望的玛尼堆,还是大昭寺前历经艰辛靠一步一个等身长头才到达的藏民们那饱经风霜的脸孔?”我一时没能回答上来。 我承认,仅仅通过这短暂的旅行,无法使我深入理解西藏那博大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宗教历史内函;我甚至很少有机会和时间去接触那些淳朴的藏民们的日常生活。在西藏这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净土上,我只是一个饱经风雨的陌路人,一个生命中的匆匆过客。面对那些手持转经筒、口颂六字真言的藏民们,我无法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就象他们不了解我们一样。彼此的生活空间不同,对生活的诠释自然也不同,上帝安排的两种生活秩序恰恰走向了两个极端。然而,正因为他们对自己信仰的那种虔诚和执着的追求,才能使他们在艰险得难以想象的雪域高原扎根生活,才能在外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时却不为所动、依旧故我。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善良而执着的藏族人,青藏高原这片人类和自然界最后的净土才具有她最动人的魅力。现在我明白了,原来物欲的追求其实并非人类的本性啊! 在最初从西藏回来的那些日子里,周围许多人对于我独自去西藏的行为表示难以理解。于是好多次我不得不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即使到今天,我也没有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去西藏这一原始、艰险、遥远的异域。不论是出于对现实的逃避,还是想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西藏之行确确实实已经成为我人生旅程中一笔无法用金钱来比拟的财富。西藏给了我一种信念,一种对精神、对理想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正是这信念,使物欲让位于精神,信仰不再是寄托,而是一项虔诚的事业。 此次亲历西藏确实给了我一些感受、一些人生的顿悟。受《中国体育报》之邀,我翔实地将我西藏之行的游记奉献给大家,也算是对我在西藏独自漂泊的那段日子的一些缅怀吧! 的全部内容上载在本人的互联网专题主页《西藏之友》的【旅行散记】栏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