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大师的小样儿》 仰望高贵的享受,走进圣贤的感动 几年前《当代》杂志发表了虎头的长篇随笔《永远的白玫瑰》。这篇笔调沉郁,庄重,高扬信仰价值,歌颂平民勇气的文章的影响是极内心化的,她像清泉般慢慢地浸濡读到这篇文章的读者灵魂开裂的缝隙中。他们把这篇讲述他国而遥远的故事郑重地推荐给自己的朋友。当年还有几十家报刊选载,还入选了北京大学的《大学新语文》教材,入选散文排行榜。读者称其读虎头——这个名字有些霸道,凶蛮的文章,是“仰望高贵的享受,走进圣贤的感动”。 本书为连载在《当代》杂志上的文化随笔结集。几乎每一篇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网上。“小样儿”式的记叙,是一种视觉,一种语调,一种境界。作家以常人心态,轻松的笔调记录德国精英们在光辉照耀前的挣扎,修炼。耳熟不能详的遥远精英,在当下的语境里,有了鲜活的气息。随笔集以《永远的白玫瑰》这篇歌颂激情,勇气,尊严的文章作为序言,确立了本书精神追求的高度:热情,执着,信仰,不畏强暴……《永远的白玫瑰》讲述一对德国大学生兄妹反抗纳粹暴政,为自由与尊严,勇敢赴死的过程,文章极感性化,细节化,细节到每颗字都在为年轻的生命战栗,舒和兄妹的从容,尊严因死亡的恐惧残忍而尽显其光芒。作者说,舒和兄妹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真诚的信仰。 信仰是一种超越生命的幸福。在缺乏信仰,幸福感要用衣食住行油盐酱醋的满足指标来实现的年代,幸福与信仰是无干的。在追求物欲的时代谈信仰又是奢侈的。但虎头执着地写下去,《谁是马丁.路德》?他以执着的信仰历炼成欧洲中世纪的掘墓人;歌德是德国贵为世界强国的精神领袖,对中国人来说也是几十年都如雷贯耳,可虎头说,其实,这世上本没有什么歌德,是她们(歌德的女人们)用宽厚火热的胸脯把那个名叫沃尔夫冈的日耳曼少年铸成了人类文化历史的丰碑;我们还知道了“误读的爱因斯坦”;感受到海涅的故事充满古希腊悲剧回肠荡气的凄厉美;还有席勒,康德,巴赫,海涅,尼采……都是我们熟知的,因为虎头的写作我们有了更真实的感觉,更惊喜的收获,这些人类的闪耀的群星,不再遥远。 大师的小样石一枫 这是假大师满街跑的年代,我们已经忘却真大师的音容笑貌。 这是死大师挂满墙的年代,我们已经忘却活大师的喜怒哀乐。 这是“大”恶性膨胀的年代,大师们身上的“小”,早已模糊于我们的视界之外。 虎头教授的《瞧,大师们的小样儿》,还给我们真正的大师、鲜活的大师、“小”趣横生的大师。 风起于青萍之末。“小”才是大师之源,大师之本。还记得鲁迅先生那“被榨出的皮袍下藏着的小” 吗?此事中外同理。歌德、席勒、海涅、贝多芬、爱因斯坦、康德……这些文化大师各有其小。 小并不悲哀。人格小才悲哀。虎头教授写的小,是小情趣、小智慧、小可爱……所谓小里见大。 虎头写大师,像写痴汉,写狂人,写情种,写浪子,只是不写照本宣科的吹嘘,不写佛头着粪的诋毁,更不写攀龙附凤的自我标榜。这个德国文化烂熟于胸的新锐教授,走着一条与寻常学者徊然相异的道路。熟悉西方文化的教授,很容易一屁股坐到西方的板凳上去。虎头教授正相反,他对德国文化鞭辟入里的如数家珍,坚决地植根于“我是一个中国人”,更准确地说,是,“我是一个四川人”,堪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齐飞,拉丁语和德语共普通话和四川话一色,春雨润物中轻轻把歌德席勒拉到我们眼前,让我们在半梦半醒之间,与他们越过时空相见。他把我们早已当作神灵疏远的康德海涅还原成读者身边的熟人——单位的好好先生,学校的古怪教授,情场的卡萨诺瓦,后院的二大爷。他们如此特立独行,平步云端,却又如此一米阳光,后街男孩。 “和大师对话”已经变成了一句流行口号,几与跳大绳、请仙姑同义。下细琢磨,才会觉得这个短语其实很有意思。 和大师的对话有没有意思,取决于和大师对话的是谁。爱因斯坦和物理人对话,多半讲e=mc2,和音乐人呢,定会纵论小提琴,和文学青年呢,大概就要聊一聊“从相对论的角度来看,你和哪个女人相处的时间过得最快”。有个广告创意还让爱因斯坦和中国婴儿对话,内容是:你要多喝某某奶粉,对大脑很好。 虎头教授却说,爱因斯坦的大脑,还没有他的大脑重。 那么,让我们翻开《瞧,大师们的小样儿》,倾听大师和虎头教授的心灵碰撞吧,这里有大气磅礴,又有儿女情长,有悲天悯人,又有古灵精怪。大师们变得如此丰富,如此有趣,如此伸手可及,只因虎头。 在这本书里,大师不像个大师,教授不像个教授,他们放下架子,柔软身段,给你讲一个眉飞色舞的故事。 这就是虎头想告诉你的道理: 大师就是凡人。 而凡人,都是大师胚子! (作者为《当代》杂志编辑) 虎言狼语说大师青铜器 终于出版了,我一直爬在网上读虎头教授的文章,就时常感叹:教授也野蛮! 每一次读他的文章都感觉畅快淋漓,拍案叫绝,那是百感相当的交集。我还在网上呼吁过,啥时能结集出版,我一定要买一本珍藏。 以此书而论,虎头教授不仅具有丰厚的德国文化素养,他的国学功底显然更加了得。这在当代以外国文化为专业的教授中,是少见的。而且,作为一个德语教授,他驾轻就熟地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第一次”的阅读材料。但是,这本书并非训诂考据,更非一板一眼的学术研究。它在大量丰富多彩但从未为中国读者所知的细节中重组资料,然后用虎头独有的切入角度,外加恣肆汪洋兼具幽默霸气的语言“再展示”这些大师的个性与尊严、自由与抗争、浪漫与才情。让对这些大师的名字“耳熟”、却怎么也搞不清楚他们何以如此伟大的我们,亲身经历一次充满惊喜的“能详”的发现之旅。 已经有不少作者模仿、甚至公然抄袭虎头的文章,但在文体的意义上讲,虎头的风格如此独一无二,让任何抄袭者都只能暴露其自身的丑陋蹩脚。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许可以说,虎头的笔法甚至超过了海涅的《旅行心影录》。在个体参与程度极深的写作中,虎头教授给出了他自己的“警世通言” 。 难怪在网上已有众多读者摘录传送虎头语录并将其放进“名言警句”。 显然,虎头教授在以这些大师丈量自己的生命。 整体而言,这部文化随笔不仅可阅读性强,而且确实“雅俗共赏”,网上我看到已有人大声疾呼以虎头的文章“作为一个各种学术类大众文艺作品的门槛”,并强烈要求余秋雨、于丹、易中天们据此修正自己的风格。 我给我的朋友们推荐这本书。 换一个“pose”仰望文化星空付艳霞 ——虎头的 把历史文化名人拉下“神坛”,用世俗烟火和普遍人性矫正时间和想象对他们的“过度阐释”,是很多文化随笔惯用的手段。如今,借助电视这样的强势媒体,“文化随笔”变身为“百家讲坛”,历史人物和经史典籍变身为成败哲学、为人机巧、办公室人际关系辩证等等一系列的“当下文本”。不管学者专家如何质疑这种富有娱乐色彩的变化,但是这样一种表达方式确实让历史和典籍走近了“下里巴人”。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这是成功的策略。或许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德语专家、教授虎头才把自己的文体特征定义为“小样儿”,让这些德意志文化英雄、这些在人类的文化版图中闪耀着钻石光芒的大师们:尼采、歌德、席勒、马丁?路德、爱因斯坦、巴赫、康德、海涅……用普通人的方式展示自己传奇性的昔日风流和评说不尽的永恒魅力。 尽管这本书有作者丰厚的专业知识作为依托,也有作为德语专家原文资料阅读的便利,但它不是考据、也不是一板一眼的学术研究。因而,对于每个人物的生活轨迹和在各自领域中的成就,没有“革命性”的发现和评价。或者说,书的重点根本就不在于此。重点在于,在大量丰沛的细节中,重组资料,然后用独有的切入角度,“再展示”这些大师的个性与尊严、自由与抗争、浪漫与才情。让知道这些大师的名字,却怎么也搞不清楚他们何以如此伟大的人,经历一次“知其所以然”的发现之旅。 于是,这些大师的经历和成就,变成了可阅读、可想象的“故事”。而在故事的重述过程中,又始终有作者在场,他时不时地打通故事和现实、德国和中国、大师和自己、大师和读者、此大师与彼大师之间的界限,用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戏谑搞怪的方式,进一步增强“故事性”和“阅读感”。在个体参与程度极深的写作中,虎头甚至经常会冒出一些“名言警句”。比如《她们的歌德》中,讲到伍碧丝对歌德的遵从,书里写道:“名人离婚经常不是因为没有爱——结婚十年,本来就不可能再有初恋时的那种爱——而是因为缺少尊重和倾听。”故事的结尾,又有这样一段话:“所有的男人都是因为女人才存在。我指的不是肉体,而是精神。设想一下没有凯丝的普希金,没有尤丽的裴多菲,没有克拉拉的舒曼,没有唐婉儿的陆游,没有陆小曼的徐志摩,没有隆儿的郁达夫,没有卡蜜儿的罗丹……”书中类似这样纵论古今中外的语言众多,每每写到情感充沛处,都会有如此酣畅淋漓、雄壮无比的表达。 虎头的这本随笔集确实有一种雄性气质。且不论他格外注重这些大师作为男性与女性的交往,格外关注大师们的婚姻、情感生活对他们成就的影响这些内容上的因素,单是他的表达风格,就沾染了很多“雄激素”。他用“爷们儿”的立场讲马丁?路德,用欣赏的姿态讲“用宽厚火热的胸脯”创造歌德的女人,用艳羡的语气讲席勒坐拥冷氏姐妹的运气,带着向往和拒绝交织的矛盾讲尼采身边的莎乐美,用支持和鼓励的语调讲爱因斯坦的艳遇……相较于揣度、忧思、推敲相交织的“苦旅”、“品”、“心得”这些“阴性气质”十足的流行文本,虎头的随笔以它个性十足的插入式判断,带来了一种“蛮而有理”的新鲜阅读体验。 整体而言,这是一部水准相当高的随笔集。在《当代》连载仅仅是提升水准的外部因素,更大的原因在于它自身的资料丰沛、叙述流畅、理趣昂然。每一篇,都让人抱有期待,这些大师是那么富有个性的人,他们的专业成功、人格魅力、性格缺陷都会在虎头的笔下生出“花样的韵味”。同时,更让人期待的是,他们傲立于世界文化星空之下的不同身姿,被虎头描绘的惟妙惟肖,虎虎生风。然而,既然是一本作品集,必然有良莠高下之分。其中,《谁是马丁?路德?》、《她们的歌德》、《海涅——一半是战士,一半是才子》、《席勒私人故事》写的比较好。资料和故事圆融统一,表达上也是严谨周密与酣畅淋漓并举。《误读爱因斯坦》如果去掉最后部分过多的感慨和评价,留下一些读者自由判断、自行感慨的空间会更好。相对于这一篇,《遭遇黑塞》反而以其简洁流畅更胜一筹。《学习康德》好榜样,如果把康德的枯燥哲学剔除多一点,增加一点这个“刻板而古怪”的人的个性细节,会更好。正如《巴赫开时百花杀》能够将音乐知识、艺术成就和巴赫的个体特征更为水乳交融一些一样。而《鞭影下的尼采》太像“莎乐美魔咒”了。 这些逐个点评其实近于苛责。以尽人皆知的大师为书写对象,前人的评说材料浩如烟海,评说角度几近全面。这样的难度,即使是给扬州人炒扬州炒饭的难度亦不能及其万一。只是,有难度的写作同时也能激发出作者的叙述潜力,催生出更调动人兴趣的阅读。 最后,值得特别提出来的是本书的序言《永远的白玫瑰》。这篇在网络上已经广泛流传,被誉为经典网络随笔的文章讲述的依旧是舒和兄妹的故事。在电影《希望与抗争》中,这对兄妹曾经以青春的脸庞和青春的意志打动过很多人的心。虎头把舒和兄妹作为平民勇气的代名词,在逐个盘点德意志文化英雄的庞大文本中,虎头把这对没有那么有名的兄妹的故事放在最前面,讲述他们对自由和尊严的坚持,讲述他们对信仰的执着和付出,其用意深深打动了我。虎头说:“他们为世界上每一个热爱自由的人而死。不论肤色,不论种族,不论年纪。……他们是为我而死的。” 舒和兄妹为每一个人而死,也是为每一个人永生。在这样的永生面前,他们堪与大师比肩,大师原本也是由普通人蜕变而成。 (作者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文学博士) 书摘精彩段落 真正的痛苦是没有信仰。舒和兄妹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拥有真诚的信仰。牢狱之灾,甚至失去生命,都不是能让他们止步的痛苦。 舒和兄妹年华如花。 舒和兄妹反法西斯小组有个美丽的名字:白玫瑰。 在“德意志俊杰”评选中,舒和兄妹名列伟人之前。 舒和兄妹在今天是平民勇气的代名词。 谁是马丁?路德? 他拒绝用自己的名字为他一手创立的教派命名。 “让所有的基督徒都是牧师”,路德下决心让所有的德国老百姓都能看懂《圣经》,让他们有机会迈过教廷这个中介直接面对上帝。 形销骨立的路德缓缓站起身来。然而,他嘴里蹦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像老树折于狂风后的木刺那么尖锐地扎进四周的每一个脑袋:他拒绝收回《论纲》。 德国诗人海涅称赞路德是“这个时代的喉舌和刀剑。” 马丁?路德是欧洲中世纪的掘墓人。 歌德,是德国贵为世界强国的精神领袖。 他一生总是不停地在爱上一个新的女人,然后再很不光明正大地从她身边逃开。 歌德,是由失恋炼成的。 其实,这世上本没有什么歌德。有的只是夏露笛、伍碧丝、夏绿蒂、魏玛娜……这许多女人。是她们的爱情、尊敬、宽容、倾听、佳肴创造了歌德,是她们用宽厚火热的胸脯把那个名叫沃尔夫冈的日耳曼少年铸成了人类文化历史的丰碑。 席勒私人故事两年前冷家姊妹惊鸿一瞥的绝色令席勒经年难忘。 冷家姊妹不仅清纯美丽,气质高雅,率真可爱,而且令席勒大喜过望的是,姊妹俩还是真正的文学女青年。 事实上,从第一次见面起,席勒就同时爱上了冷家姊妹。 热情奔放的姐姐冷佳琳甫一见面便拿下了席勒的英雄心,而清丽柔婉的妹妹冷莎露则彻底占领了席勒的天才情。 冷家姊妹显然都是旺夫命:席勒自从见到这对姊妹花美女开始,便一改前半生颠沛流离的飘泊,运气变得空前好起来。 康德目光,炯炯烈焰,至老不衰,令人如沐神睨,弗敢逼视。 康德的职业是教书匠,研究哲学完全是业余爱好。在赢得整个世界之前,康德是个业余哲学青年。 年过四十的康德终于获得一个诗艺学教授讲席。十六岁上柯大的曾经的风华少年,百感那要说是相当地交集。 康德对所有评价均无动于衷。他始终坐在书房里望着窗外的教堂尖顶沉思默想。他说:哲学无法教授,哲学永远是思想者的事业。 康德的伟大,在于他将哲学从天上摘回地下。哲学从他起不再是神学。 康德的一生就像一个最规则的动词,而且是一个从不与其它词搭配的动词 爱因斯坦获诺贝尔奖,根本谈不上诺贝尔给他面子,实际上是他给诺贝尔面子。 爱因斯坦至少应获五次诺贝尔奖:光电效应、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激光理论,个个都是大号诺奖级别。 爱因斯坦的生命,始于误解。 爱因斯坦在一张满是图示和计算公式的纸上给妻子罗列了一系列苟刻条件: 1)将我的衣服整齐地放好;2)一日三餐送到房间;3)我的卧室和书房收拾整齐,尤其注意,我的书桌只让我一个人使用;你别指望从我这里得到温情,也别指望我指责你。 他说:“今天在德国,我被称为德国科学家,在英国我被看成犹太人。如果我的科学理论被推翻,情况定会改变:我在德国将被视为犹太人,而在英国被称为德国科学家。” 海涅——一半是战士,一半是才子 我是革命的儿子!我是欢乐,我是歌,我是火焰,我是剑! 海涅是德国诗人中最重要的记者和全世界记者中最着名的诗人。 《明镜》周刊断言,当今德国广告语超过百分之五十源自海涅,并推举海涅为“德国精神”主要代表。 凭着《歌之集》,海涅“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情倾德法,艳满欧洲。 海涅真诚地爱着玛蒂德和巴黎,但这并未抹灭他对德国的挂念。海涅是个恋家的孩子。 海涅的故事充满古希腊悲剧回肠荡气的凄厉美。 从此,无论多少次搬家,海涅一直躺在六个叠放的床垫上。这就是德国文学史着名的“床墓”(Matratzengruft)。 一个身穿黑色西服、戴着眼镜、面容清瘦的中年男子,合身扑上,张开双臂拥抱老马疲惫低垂的脖子,用身体支撑着老马的站立。他的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朦胧的烟雨,眼泪珍珠般喷涌而出。 那黑衣男子,是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尼采是历史上最有争议、提出概念最矛盾的哲学家。 数遍当时云集欧洲的文化巨星,脱衣赤膊跳上沙场,单枪匹马搦战上帝者,仅尼采一人。 虽然莎乐美对尼采伤害至深,但她是尼采的红颜知己。如果尼采是俞伯牙,莎乐美就是他的钟于期。 莎乐美并不“爱”尼采。她说:“不是爱情、崇拜、调情和私通,而是工作、研究和哲学思考。” 在狂暴的童年,黑塞被老师和父母公认患有精神病,多次做过检查和治疗,最后还是被贴上“精神不正常”的标签。 恐惧追随黑塞一生。 早熟的少年黑塞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但他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答案。 父亲实在想不到,他儿子没有成为一个口吐莲花、舌绽春雷的传教士,也没有成为一个勤勤恳恳、人见人爱的书店伙计,而是成了一个影响世界近一个世纪的伟大作家。 巴赫开时百花杀这个德国音乐跳槽王一生都在为薪水跳槽,或准备跳槽,他一生都在争取涨工资。 即兴演奏是巴赫的惊艳一枪,振聋发瞶,见乐封喉。马香楼亦非浪得虚名,他连乐谱也不带,以一首即兴幻想曲开场,指法精妙,变奏流畅,一曲既罢,掌声如潮。然后,德方小厮巴赫上台。一个简洁精致的前奏曲之后,巴赫随手弹起马香楼刚才的曲子,第一遍一丝不差,然后,他将这首曲子连续变奏十二次,再准确地回到主题! 巴赫经常被称为音乐上帝。如果音乐真有上帝,那也一定是个勤奋的上帝。巴赫深不可测,因为他的浅。 巴赫之于音乐,正如创教者之于宗教。 仰望高贵,走近圣贤 2004年6月,中国标志性纯文学刊物《当代》发表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虎头的长篇随笔《永远的白玫瑰》,推开了当代中国文学一扇全新的大门。这篇宏扬坚定信仰、歌颂平民勇气的雄文通篇充满虎头那恣肆汪洋的飞扬个性,是一个当代中国文人对德国反法西斯英雄舒和兄妹深层灵魂阅读的激情果实。这篇“乍看标题像爱情小说”的文章让每一位读者“读不多久,内心热血翻涌”,在沉寂多时的中国随笔文坛一石激起千层浪,发表后立刻赢得中国文坛的热烈肯定。着名作家邵燕祥在《随笔》2004年5期上第一时间以《白玫瑰:1943年的鲜血》为题长篇摘抄、激情评论了这篇文章,把这篇文章与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相提并论。《散文选刊》主编王剑冰评论:“在感慨舒和兄妹的同时,也感慨作者描写中所运用的让人血脉涌动的文辞。”在《散文选刊》主办的“2004年中国散文年度排行榜”中,《永远的白玫瑰》名列第二,并陆续被《人民文摘》、《青年文摘》、《散文选刊》、《财经时报》、《文摘周报》等上百家报刊杂志转载,《读者》甚至打破自己不连载文章的惯例,在2004年19、20两期连载这篇文章。此外,这篇文章还先后入选《21世纪年度散文选?2004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中国最佳随笔》(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中国年度散文》 (漓江出版社)、《2004中国随笔年选》(花城出版社)、《2004年中国随笔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名家推荐2004年最具阅读价值散文随笔》(上海社科院出版社)等等多部精选集。 直到四年后的今天,它仍然被众多的海内外平面媒体继续转载着。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本书确实值得收藏和反复研读。 与此同时,这篇文章迅速走红网络,被包括新浪网和人民网的各大门户网站转载,被无数的博客连载、评论和赞赏,网友评论充满“眼含热泪,心怀崇敬地看完”、“震撼我心”、“嚎啕大哭”的字眼,他们感叹:“好久没有读到这样震憾人心的文字了。午休时随手翻阅一篇文章竟然看到这样的文字,于是就没得午觉好睡了,于是便读了下去”、“读完此文,我久久不能平静。最想说的有两点,一是想让你知道白玫瑰的故事,二是想告诉自己为什么要活那么久”、“我看到了自己希望看到的文字,听到了自己想听到的声音。” 在赞赏英雄的舒和兄妹的同时,读者也折服于作为语言学教授的作者深厚跳脱的文字功底:“舒和兄妹了不起,虎头好文”、“为能由此而接触到虎头教授的文字感到幸运”、“我看过《永远的白玫瑰》,虎头让我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仍无法将双眼离开书本一瞬”、“虎头真不愧是德语教授,对德国文化了如指掌,写起德国的人物往事驾轻就熟。更了不得的是他的文笔,轻松幽默,如行云流水。这是一种境界,常人难以企及。难怪他的人物散文每发一篇,就在网路上被广泛转载。” 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简单数来,虎头在本书中使用过的语言包括拉丁语、德语、法语、古汉语、普通话、北京话和四川话,并且惟妙惟肖,恰到好处,完全对得起语言学教授这个头衔。 《永远的白玫瑰》还影响了“80后”,看看他们在网上的评论:“平时我自认为是一个吊尔郎当玩世不恭的人,但是当我在读到这文章的时候,觉得身上血液在奔腾。”另一位80后说:“看了文章后,为以前日子的盲目而羞愧!应该好好实现自身的价值啊!读了这样的故事,真的要重新审视什么是牺牲。对于我们80后的这一代人,特别是城市中的孩子来说,对于没有家庭的特殊熏陶而是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的我们来说,对于从一个普通的师范学校毕业的我们来说,似乎已经融入了现代的俗世,也已经被身边的事物所同化,似乎把从出生到现在所拥有的东西早就当作理所应当。我们成熟得晚了,我们体会得浅了,我们想要的多了,当这个时代让我们去扛的时候,我们还能扛得起来吗?从他们那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坚强’!” 《永远的白玫瑰》甚至影响到中小学生,它出现在大量中学生的作文和演讲中,而且被“广州中学语文教研网”放入“语文备考”栏,与刘小枫的文章“苦难记忆”并列。有趣的是,虎头与刘小枫整整三十年前是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的同班同学,这对分头行走世界,二十多年来从未谋面的老同学,以经典传说中的方式在网上再见。 2006年,通过一个名叫张秋香的女抄袭者,虎头的文章进入“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浙江十校联合体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这篇文章的影响远及美国、欧洲、澳大利亚、香港和台湾,在各个着名的留学生网站,在香港和台湾的文化网站,这篇文章都入选“感动中国”栏目,受到海外留学生与中国同胞的热烈追捧。 《永远的白玫瑰》已成网络经典。文中提到的“沉默的胁从犯”已经成为网络流行概念。 2005年7月,《永远的白玫瑰》被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新语文》收录,从此成为中国大学生汉语课必读。 虎头的朋友们因此说,他凭这一篇文章赢得了天下。 然而,虎头并未止步,在繁重的教学科研之余,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于《当代》的系列散文。2005年《当代》第2期发表《她们的歌德》,此文再度入选《散文选刊》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虎头也第一次被称为“近年来涌现出的散文家,他的文字总有那种飞扬的色彩,选材也总是张扬着个性与精神”。在“《当代》文学接力赛”中,这篇文章得票接近作为头条发表的招牌长篇小说。 读者的评论是:“能读到一篇写得挥洒自如的文章是莫大的享受。能从这篇文章见识一个思想伟人博大雄浑的万千气象从而驱散很多成见与误会,更是莫大的幸运。”更有读者读完文章“才发现歌德的人生比任何虚构的人物都要精彩,更何况这篇作品既没有‘考证’的拘泥,也没有‘戏说’的无稽,有的是独特的视角和鲜活的材料以及个性化的叙述语言,足以让读者获得阅读的愉悦。” 这篇文章被一个名叫张佐香的女作者抄袭,并以《引导歌德飞升的女性》为题发表在当年的“散文看台”,旋即被网名“枞阳大平”的读者于2006年11月5日14:25在网上以“飞升的女性”赤裸裸”为题逐句对照揭发。 虎头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妻子“降龙四招——倾听、宽容、尊敬、美味”也在网上引起广泛热议。有作家依此文体写成“走过苏轼生命历程的三个女人”,赢得网友追捧,遗憾的是该作者没有继续写下去。这篇引发读者对德国文化的无限向往的文章赢得读者评论:“如果喜欢读有知识和激情的文章,那么虎头先生的作品就不能错过。”网友“泰山逸夫”写道:“《当代》开设“往事”专栏,虎头先生闪亮登场。德语教授登上“大师讲坛”,人气一路飚升。我的以读小说为主的朋友在听了我的提醒与推荐之后,被虎头先生的作品所折服:‘自此以后将逢虎头必读,如果有他的作品集一定首先买下,送你一本。’这是虎头先生作品的魅力,也是虎头先生描写的大师们的魅力。这魅力扑面而来,这诱惑无法阻挡!推荐给读过或未读过虎头先生的《她们的歌德》,讲述的是世界文学大师的风采和欧洲女人的倩影。时至今日,依然光彩夺目,动人心弦。” 从此,虎头的文章进入读者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巴赫开时百花杀》被读者带到火车上阅读: “火车上一大痛快事,就是看虎头的文章。仿佛去湖州逛了一圈般的美意。”读者对虎头的用意洞若观火:“虎头故意从神坛上拉下这些人坐在普通人的旁边,观察他们组成他们光辉生命的细枝末节。” 虎头对于德国文化大师的写作并不限于作家。他的《我的爱因斯坦》也得到网友的赏识:“一篇《我的爱因斯坦》,还是一如他写作歌德、席勒时的散文风格,气定神闲,挥洒自如,读起来自然是一种享受。不过作者笔下的爱因斯坦显然不是我们曾经耳熟能详的‘那一个’,而是褪去了偶像光环如我等一样平凡而普通,同样有着如此多的缺点和不足。”这篇文章让蘅芷荾香论坛的一位“拿过地区物理竞赛的第三名”的中学生读了之后“激动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读者sunny在这篇跳脱的文章中看到虎头的真心:“作者想说,爱因斯坦的价值令世人尊敬,但他的真实和正直惹人爱。作者是个很爱爱因斯坦的家伙,字里行间全是调侃的爱意。”另一个读者甚至看到了虎头写作那光辉的未来:“爱因斯坦是个小孩子吧……应该把他当成这个世界的孩子来对待才对吧?呵呵。让他撒撒娇,耍耍无赖,也是不错的做法……你还会觉得作者挺恶俗,因为满纸都是恶俗的称赞之词,处处彰显权贵呀,名声呀,世俗的名利呀,都招来作者的尖叫。挺有损学者形象的吧,呵呵。还有,对名利的太多渲染,不仅使人看不起,而且对于他的物理知识,我甚至都觉得和王小北水平差不多,同样的不高明呀。 但是,虎头这个人的写作会慢慢渐入佳境,他自己可能都不觉得,他的调侃似的文字会把他的思想引向深邃。我这么说,可能他会觉得我说话不好听,好在,人家这位教授,我也不认识,他是不会听到的。恩,我在说他的思想引向一种特别的深邃,他的文章立意是很不错的,真的,慢慢就会知道。 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来,如果他是第一次以德国人物传记为题材写文章的话,那么这第一篇显得很清涩,很散,中心不突出,甚至在文章开篇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世俗几乎让人误会了他的市侩。 他是专门学德文的教授,那么德语透露的德意志民族理性光芒是遮掩不住的,所以他透露出来的信息让我觉得,他也在挖掘理性的矿藏。虽然是借助于这些人的逸事和成就,但是,我想他仍然在向我们展现有趣的、丰富的智慧,那些被人们忽视的小小思想,同样使人称道。所以无论如何,期望能把这篇文章看完。” 这位读者的感觉是正确的。作为深谙欧洲文化的新锐教授,虎头的屁股永远都坐在中国文化的板凳上。这个以外国文化为生的教授,他的观察角度永远是“中国的”,这让他浑身焕发出于丹、易中天、余秋雨们都不具备的光彩魅力。天主教、新教、犹太教、佛教、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耶稣、佛陀、马克思,所有这些人类文化的顶级瑰宝,在虎头的笔下,融练成一片霞光万丈、千姿百态的美丽天空。 他经常告诉编辑,虽然他坚守自己的原则从未回应网上的评论,但网上几乎所有的评论他都看见了,记住了,并将运用在以后的写作中。本书中出自虎头之手的译文几乎都是第一次在中文里面出现,他希望以这样的方式颠覆新中国对这些文化大师有意无意的误读。真正的内行知道,虎头的文章虽以轻松的面目出现,却处处牵涉中国文坛上外国文化研究过程中有名的公案,堪称内敛深含,机锋密布,于无形之中彻底解构中国的外国文化研究界对大师的扭曲膜拜与善意误读。 还有网友根据爱因斯坦太太罗爱莎的驭夫之术总结出婚姻最新版游戏规则:放开,才能回来!该规则在网上流行至今,与爱因斯坦的婚姻道德一起在网上引发热议。文中提到的医生哈维对爱因斯坦脑重的研究,甚至作为科研论文《关于语言机制的若干假设》的证据被引用。 虎头的《鞭影下的尼采》被读者称为“文字通俗幽默,真就是深入浅出了。读着它,总会让自己由衷的发出似明非明的会心笑意。”。这篇文章被一位着名评论家写入文章《女人遭遇理想男人的数字想象》,于2006年10月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并广泛在网上流传。 虎头的《我是海涅我怕谁》也在网上赢得广泛喝彩。网名啊呜的读者一针见血:“此人文风也有些像此人所描述的海涅”。网友金黄老虎说:“牛!这种舛杂都能消化良好.大师就是大师”。它还被读者称为“真是读之如饮美酒”。 这篇文章还被收入网上的“人文读本2”,这似乎是台湾的一个排行榜。读者乔洪涛说:“读了虎头教授发《当代》上的一系列写德国诗人歌德、席勒等人的文章,喜欢得有些发疯,这次又读《我是海涅我怕谁》,感受幽默精彩的语言,德国大师的浪漫生活,明白什么才是大师,是伟大。不知道他这系列文章有没有成集出书,若有,一定购买,作为珍藏。欧洲有欧洲的艺术土壤和氛围,和历史,和统治者,和人民读者,和爱艺术的女人,才造就了这些活色活香的大师。” 另一位读者说:“偶也是看了当代第二期“我是海涅我怕谁”才知道虎头同志的。而且以前偶也只知道海涅这个名字好象是一诗人的名儿,其他通通不懂(文盲呀)。看了虎头独特的笔法写就的不仅是一代文学巨匠,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平凡的海涅,就对这俩人都挺感兴趣的。看到最后:‘海涅在选择蒙马特墓区,是因为这里离他家不远。他怕玛蒂德‘这个胖孩子上坟时走得脚软’。他深信灰衫女玛蒂德不会再嫁,并且会一直来上坟’这一段时,偶都要哭了。很喜欢虎头的文风……偶一直对诗看不懂,就象对那些世界名画一样,看不出好坏。所以就凑合看虎头的文学普及类文章就足够了。” 还有女读者直抒胸臆:看完这篇文章后,她已经“爱上海涅这个流氓”。 在“走近圣贤”方面,《学习康德好榜样》是虎头至今为止在网上引爆最大轰动的文章,网友为它发明了“好八卦”和“深度八卦”之类令人喷饭的名字,并在网上互相谦虚谁更加善于“深度八卦”,还有读者抱怨:“把我笑得脸上的两块肉都僵硬了,追着小K要念给她听,基本上她是往脸上一层一层抹的时候听我读的,笑得那真是……” 这是虎头至今最成功地“走近圣贤”,不止一个网友评论:“终于能看懂的跟哲学沾边的东西,看完觉得很舒畅。”很多读者因为这篇文章想去阅读康德着作:“实在笑翻了!谢谢,能让我看到这么好的文章,好好研究一下康德最近看到的最经典的文章,读完之后我立刻去买了康爷爷的三大批判~~想不到咱们教育学院着名的‘小康德’王啸老师忽悠了我们一个学期都没有让我对康德产生兴趣,居然这么容易,我就受了这篇文章的诱惑。” 有网友大声疾呼:“这篇文章可以作为一个各种学术类大众文艺作品的门槛”。他是针对余秋雨、于丹、易中天们而出此言的:“即便是为了知识和思想的有效传播,也应该维持起码的难度。受众应该垫起脚尖才能够得到结论,而不是坐在椅子上张开大嘴等着。一味强调趣味性,最后侮辱的是思考本身。” 这篇文章还引发了“调侃”这个名称的复兴:“今读《学习康德好榜样》,调侃似地结合06年对其一生做了描述,可见此君研究康德及康德学的功力不浅。很诧异那些‘调侃式学人’,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讲话呢?” 在tOM论坛?围棋论坛评论、百度哲学吧、北京大学中文论坛,这篇文章都引起了激烈认真的讨论和批评,有网友不惜工本逐字逐句地批评,马上就引来更多网友逐字逐句的反批评。有网友批评文章的文风,马上就有网友反驳:“不妨试想,如果此文剥离兄所谓之‘调侃’的文风,换之以国内翻译康德时那种‘行文生涩、诘誳聱牙’式的译文风格,含金量自大,奈何阳春白雪,受众几何?另外我不太同意该文文风调侃、玩世不恭的观点,在我读来,其嬉笑怒骂背后读来的却是忧虑和警醒。” 很多网友呼吁:“这样的文章越多越好!”在很多网上,关于这篇文章的讨论都长至百楼以上,并且时至凌晨,以致引来网友“老天,这么多夜游神”的感叹,尽管网友本身其实早就习惯夜游。网友们感叹:“好文,现在要改学西方哲学可惜太迟了”、“漂亮极了。文章写到这水平上了,真佩服”、“超好看,堪称妙笔生花”、“确实好文章!肆意古今中外,讽刺不露痕迹 与版主看法相左,个人以为,正是文学手法巧妙运用使这篇文章熠熠生辉,难得的是大处无悖史实,细处对kant的某些思想阐释清晰,绝对是细细研读过kant着作后才能有的手笔。” 某论坛版主“斥侯”说“我花了三十分钟用最慢的阅读速度把他读了一次。读到最后我哭了。哭得非常痛苦, 因为我又找到一位老师。这是一种思想,楼主转来的是部金帖。我要用我的管理员身份置顶三天……我现在不怕失去康德, 因为我知道图书馆里有很多他的书,他跑不掉了。我要花时间看看他。” 马上就有人出来呼应:“这是一篇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读完,却又耐住性子生怕漏看了一个字的好文章。斥侯看了三十分钟,我看了一个小时。其间觉得周围的喧嚣忽然远去,柯城却清晰在眼前,时光倒转几百年,鼻子有点发酸。整个文章的风格我很喜欢。有种熟悉的感觉,象看茨威格的。第一次知道康德是这样伟大的一个奇迹,也是一个有趣的小老头。以前他只是书本上的一个符号,还是和枯燥的哲学相联。现在,我知道我会去找他的论着来看看,无论是否能懂,是否能看完。” 这引起了另一个读者的同感:“没错就是这种感觉。我以前不想了解这人。觉得他和我是两个世界的人。我没有兴趣知道他。现在又一次知道自己的无知有多大。我个人觉得这短文比还好。短小精悍。象把利刃, 一刀结果了我的偏见,来不及喊痛就变化了。” 当然,另一个角度的读者得出的是灰色的结论:“看这样的文章使人绝望,感觉这辈子没啥出息了。” 爱屋及乌,已经有读者对虎头这个人发生了兴趣:“虎头这人又是谁,是网民吗?把他抓来,逼他入坛为高级会员。”马上就有网友出来揭发:“虎头似乎是个教德国文学的,2003年在《当代》杂志曾读过他的《遭遇黑塞》。”人肉搜索,名不虚传。 有些网友指认虎头是“新版王小波”,有些网友干脆直接称虎头为大师。虎头是个非常重视网友评论的作者,作为一个资深网友,他永远把网友的评论放在第一位,因为,网友没有任何功利的动机。已有不止一位网友下大功夫收集虎头文章,精心配上封面和照片,编成《虎头电子书》放在读书中文网上供人下载。 尽管电子书节约时间和金钱,但这本书仍然是虎头文章爱好者的首选和必备,因为,除了直接拿到手上感受拥有一本好书的厚重愉悦之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427页的书,与网络版相比变化非常大。首先多了《谁是马丁?路德》这篇从未发表过的文章,而本书责任编辑认为,在“仰望高贵” 方面,《谁是马丁?路德》甚至超过《永远的白玫瑰》。其次,在《当代》发表时,限于篇幅,几乎每篇文章都有大幅的删减,总的来看,本书的篇幅至少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以上。典型的例子是《巴赫》,本书中的字数几乎是《当代》发表的一倍,其篇名也由《一不留神成巴赫》变为《巴赫开时百花杀》,更加体现了作者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