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获知此事的是赵高。他马上下令车队停止前进,禁止任何人靠近秦始皇的座车,然后将消息偷偷告知了李斯和胡亥。
李斯的第一反应是:“还有谁知道这个消息?”
赵高回答:“目前为止,只有我们三个人。”
李斯说:“那就好,此事非同小可,万一消息走漏,众位皇子争位,六国旧势力趁机反叛,局面不可收拾,我等罪该万死。”
三个人强忍悲痛,当下决定秘不发丧。车驾继续向咸阳进发,秦始皇仍旧“坐”在自己的车中,只有赵高安排的三名亲信宦官与之同车。每到一地,该吃饭的时候就让人往车里送饭;群臣百官有什么事情要禀报,就站在车外对着车门讲,由宦官在车里代表皇帝作简短的答复。
应该说,这项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外人只知道秦始皇病重,万万没有想到他已经撒手西去。
唯一的问题是,七月正值暑天,秦始皇的尸体很快发出阵阵臭味。李斯便命人给每位官员送上一石鲍鱼,说是皇帝赐的土特产,让他们装在车上。这样一来,整个车队都是鲍鱼的味道,自然也就无人留意秦始皇车上的臭味了。
车驾经过井陉口的时候,稍作停留。这一天晚上,赵高找到胡亥,两人进行了一次密谈。
前面说过,赵高精通法律。对于以法治国的秦朝来说,这是一项了不得的才能。因为这件本事,他一早就被秦始皇指定为胡亥的老师,负责传授法律知识。赵高和胡亥之间,本来是有师生之谊的。而经过这一次密谈,两个人的关系又大大向前进了一步。
赵高将秦始皇的诏书拿给胡亥看,胡亥立马变了脸色。赵高说:“您也看到了,皇上驾崩,没有只字片言留给其他皇子,只有这封诏书是写给公子扶苏的。扶苏回到咸阳,肯定会被立为皇帝。到那时,您上无官职,下无尺寸之地,打算怎么过日子呢?”
胡亥悻悻地说:“我还能有什么想法?自古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亲不给我们兄弟分封土地,自有他的道理,我也只能认命。”
赵高脸上浮现出一丝狡诈的微笑,说:“不是这样。现在天下的大权,其实就掌握在您、我和李丞相的手里。您不要只想着有没有封地,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为什么不考虑取而代之,自己当皇帝呢?要知道,当臣子和当皇帝,可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哦。”
胡亥吓了一跳,赶紧左右扫视,确认周围无人,才对赵高说:“这样的话你都说得出!自古以来,废长立幼是为不义,违抗父命是为不孝。我本事不如扶苏却要强抢他的位置,是为不能。有这三项罪名,就算我坐了天下,大伙也不会服气,迟早惹上杀身之祸!”
赵高说:“您怎么这么迂腐呢?古代的商汤杀了夏桀,周武王杀了商纣王,有人说他们不忠不义吗?干大事的人不拘小节,有大德的人当仁不让。如果您顾忌这些小事而放弃这么好的机会,犹犹豫豫不敢作决定,以后肯定会后悔。敢作敢为的人,连鬼神都要给他让路,然后才能成功,请您一定要想清楚,不要辜负我的一番好意。”
胡亥听了,长叹一声,说:“现在先皇尸骨未寒,我们就谋划这样的事,恐怕不太合适吧?再说了,丞相会答应吗?”
赵高心里暗骂了一句,闹了半天,现在才说真话,敢情是怕在李斯这里通不过啊!嘴上却说:“时间紧急,顾不上那么多。丞相那里有我去做工作,请您放心。”
胡亥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李斯不同意这件事,就算是赵高篡改了诏书,李斯照样可以质疑,而且肯定会得到群臣的支持,再加上扶苏的背后还有蒙恬的三十万精兵强将,分分钟可以将他捏得粉碎。
赵高对此早有准备。第二天晚上,他便拿着诏书去找李斯,将诏书给李斯也看了。
李斯点点头,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赵高说:“现在这封诏书还在我手上,只有您看过。大秦帝国的未来,就握在您和我手上,您难道没有什么想法吗?”
李斯瞪了他一眼:“这种事情难道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能够议论的吗?”
赵高不慌不忙,反问了李斯一连串的问题:“您自己想想,您的才能比得上蒙恬吗?您的功劳比得上蒙恬吗?您的谋略比得上蒙恬吗?您在笼络人心方面比得上蒙恬吗?您与扶苏的交情比得上蒙恬吗?”
李斯如实回答:“你说的这几个方面,我都不如蒙恬,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赵高说:“我在宫中工作二十几年了,从来没有见过哪位被罢免的大臣能够将爵禄传给儿子的,都是父子共同获罪,一起被杀了。扶苏如果当上了皇帝,必然任命蒙恬为丞相,到时候您能不能保全性命,回老家安享晚年,这可就有关系了。而胡亥呢,我曾经教导他读书,这孩子仁慈厚道,礼贤下士,是始皇帝的二十多个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希望您考虑考虑,让胡亥来接班。”
李斯按剑而起:“你赶快住嘴,我李斯深受先帝深恩,只知道遵照先帝的旨意办事,听天由命,没什么可以考虑的。”
秦始皇对李斯确实不薄。据《史记》记载,秦朝建立后,李斯的长子李由被封为三川郡守,而且“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李斯家与皇帝家,已经结下了不解的姻缘。李由从三川任上回家省亲,前来看望的百官排成长队,门前停放的马车多达千辆。那阵仗,连李斯本人都觉得心惊,暗自对李由说:“物极必反,我本不过是上蔡布衣,如今竟然位极人臣,真不知道下场会怎么样!”
听到李斯这样说,赵高急得跺脚:“您这个人呐!平安可以变成危险,危险可以变成平安,一个人在安危转换之际不能拿定主意,那么聪明的脑袋又有什么用呢?”
李斯说:“皇上将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怎么能辜负呢?你不要再多说了,否则牵连到我跟你一起倒霉。”
赵高见李斯这么固执,没办法,只好拿出撒手锏,说:“做圣人呢,就应该变化无常,根据时局的变化而随机应变,要善于看苗头,看动向。事物本来就是变化的,哪有什么不变的道理呢?如今天下的大权,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完全可以按照我们的意志行事。”
说到这里,赵高叹了口气:“您看,秋霜一降,草木就要凋零;冰雪一化,万物就能生长。这就是自然规律,您怎么就认识不到这一点呢?”
李斯还是不答应,赵高便威逼利诱了:“您只要听我的安排,我就保证您世代封侯称孤,像王子乔、赤松子那样长寿,像孔子、墨子一样以智慧而闻名。如果放弃这个大好机会,那么灾难很快会降临,这就太令人寒心啦!”
李斯愕然地看着赵高,眼神终于变得恭顺起来,他仰天长叹,流着眼泪说:“唉,算我倒霉,怎么就碰上这么个局面呢?我既然不能效忠而死,除了依靠你还能依靠谁呢?”
有了李斯的支持,赵高马上就行动起来了。他先是将秦始皇的诏书烧毁,接着伪造了两封诏书,一封任命胡亥为太子,继承皇位,另一封则是写给扶苏的。诏书上说:
“朕巡游天下,向名山诸神祷告,希望能够延长寿命。今扶苏与蒙恬率领数十万大军屯兵边疆,已经十余年了,没有尺寸之功,反而多次上书诽谤朕之所为,恐怕是因为不能回来当太子,所以日夜怨恨吧!扶苏身为人子而不孝,赐剑自裁!将军蒙恬身为人臣而不忠,同样赐死。”
扶苏看到诏书,大哭,回到自己的住处就准备自杀。蒙恬是个聪明人,当时就觉得不对劲,对扶苏说:“这件事有古怪!您想想看,皇上出游在外,未立太子,派下臣率三十万大军守戍边,又命您为监军,这是将天下的重任交付给您啊!今天派个使者来,别的不说,只令我们自杀,这也太不合常理了。您怎么知道其中没有阴谋?依下臣之见,不如上书一封,向皇上辩解,他老人家要是不同意,您再死也不迟。”
扶苏宅心仁厚,对蒙恬说:“父命子死,子不得不死,还有什么好辩解的呢?”
扶苏不听劝阻,果然自杀了。蒙恬不肯就范,使者便将他囚禁起来,带回咸阳。三十万大军的兵权则被交给蒙恬的副将王离——关于这个人物,有必要提一下,他乃是名将王翦的孙子、王贲的儿子,带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
几个月之后,蒙恬也死在了监狱里。据说,蒙恬临死的时候,曾经仰天长啸:“我究竟因为什么得罪了老天,落得如此下场?”思考良久,自己给出了答案,“我负责修建长城,延绵万里,岂能不挖动了地脉?也许这就是我的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