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揭底山西煤老板 > 呻吟的汾河

呻吟的汾河

作品:揭底山西煤老板 作者:山西病人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汾河,山西人民的母亲河,在山西大地上汤汤流淌了几千年,养育了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三晋儿女。

    当地每位上了年纪的人,都一定记得50年代的那首老歌《人说山西好风光》,里面有一句歌词——“汾河流水哗啦啦”。这组歌词生动地描绘出一河清水欢笑、翻波流淌的诗意景象。

    多少年来,人们总是把自己心中最美丽的诗意想象,赋予这条在山西省境内全长710公里的“黄河第二大支流”。

    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河流一直承载着社会文明的“集聚”作用。汾河也不例外,汾河流域曾是山西省工业集中,农业文明最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初期,其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分别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6%和农业总产值的64%。

    而到了近几年,河流的“集聚”效应,在其下游临汾段表现得尤为明显。

    有资料显示,在这一段的河流两侧,基本上集中了临汾地区近90%的人口和80%以上的工业企业。

    是啊,有了水,就能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

    然而,今天的汾河,却成了“臭水河”。

    这对沿岸居民来说,他们面临的是“因水得祸”。

    由于汾河流域上游地区长期以来侧重发展粗放型的资源加工型工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汾河受到严重污染。

    而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目前,沿岸工矿企业向汾河排放废水的企业数量就有上千家。这些企业用的是清澈甘甜的汾水,排出的却是“五毒俱全”的污水。

    清水可以滋养身体,可以发展生产,而从企业的排水管道流出的污水却能毒害生命,毒化环境。

    这个简单的化学常识,沿河生产企业主不是不知道,可在实际生活中却在个人私欲之心的驱使下,干着损人利己的事情,以最无惧、最无忌的肆意来挑衅现代社会文明价值观的“价值底线”!

    当地一位环保工作者说,这些污水的成分,主要是工业污水和居民生活污水。

    经过化学检验分析,此水质中化学耗氧量和氨氮以及挥发酚含量等主要指标均超过地面水最低标准3~40倍。这也就是说,部分河段的水已失去了灌溉功能。

    同时,河水污染使沿河人民的生活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这其中,受害最深的当属汾河两岸祖辈劳作的农民。种庄稼主要靠汾河水,水被污染了,庄稼就得减产一大半,而勉强能“开花结果”的,还是没人敢吃。

    地处汾河西岸的吴村镇,村民们利用靠近汾河的优势,近几年开垦了近千亩耕地,然而,这些耕地的灌溉用水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五类水标准。

    在部分河段,人们仅凭个人感官就能感觉到这里的河水又黑又臭。当地一位村民说,刮风时,住在几公里之外山坡上的居民都能闻到汾河水的臭味。

    而我们通过观察在山西的一些产煤区,夸张地说,就是“有泉皆枯,有河皆污”,这成了当地“水环境”的真实写照。

    没了水的滋养,庄稼还咋活?老百姓咋活?

    至此,我不禁后悔在前文开头部分还自豪地说汾河“养育了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三晋儿女”。

    至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对那些一边听着汾河的呻吟,一边高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当事者进行彻底地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