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百世丰碑 > 母亲的教诲

母亲的教诲

作品:百世丰碑 作者:李祥杨大生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周恩来少年时代的健康成长,是与其身后两位伟大女性的哺育和教诲分不开的。一位是出身官宦世家、精明能干、豁达大度的生母万氏十二姑;另一位是出身于书香门第、性格娴淑、斯文典雅的过继母陈三姑;相同的是,她们都以纯厚的母爱对恩来倾注了全部心血;不同的是,她们各自在不自觉中以不同的出身、教养和性格影响着他,使他获得了多方面的学识才干和品德素养。

    万氏妈妈是恩来的生母,长得很漂亮,性格也爽朗,对恩来爱若掌上明珠。尽管她已经将恩来“抱”给陈氏,但她仍然跟他保持着亲子之爱。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却是个非常能干、善于待人接物、应酬事务的妇女。公公去世以后,这个官宦之家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局面。大伯贻赓在奉天衙门里当一个类似科长的职员,挣钱是有限的,对这个家庭支持不多。丈夫贻能学师爷没有成材,断绝了做官之路,只能在官府里做点文书之类的小差事,收入更少,不能养家。两个小叔子:贻奎残废;贻淦早天。进钱的门路是没有了,但知县之家的门面还是要维持的。亲朋好友的婚丧喜庆,逢年过节的迎来送往,这一类应酬都要力求维持在当年的水平上,才不失体面。这担子都落在万氏十二姑身上了。由于她从小跟着父亲万青选出入于官宦门第,经历过比较大的场面,见多识广,聪慧、精明,办事公道,也着实有能力充当这个败落中的周府的管家。为了解决经济上入不敷出的矛盾,要典当借贷,筹措银两;为了维护周府的面子,要维持一定的排场;为了缓和大家庭内部和与亲戚间的不和,要多方奔走,排解纠纷,操心劳碌……而在她处理这些家政大事的时候,常常喜欢把恩来带在身边,就像她父亲过去喜欢把她带在身边一样。这就使恩来有机会接触到那隐藏在美好纱幕后边的阴暗。妈妈的办事能力,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万氏在排解纠纷时,少年恩来边看边听,很欣赏母亲先耐心听取各方情况再发表意见的办法,更叹服母亲经过耐心做工作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本事。恩来从生母那里学到了许多办事的方法,这对他日后的办事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恩来对生母办的那些事情本身,却并不喜欢,相反,随着年龄和智慧的增长,越来越感到怀疑和厌恶。“为什么穷成这样,还死要面子呢?”他观察着,思索着……

    直到几十年后,身为总理的周恩来曾动情地回忆说:“封建家庭素来好面子,摆空场面,宁可债台高筑,不肯丢掉面子。因此,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父亲常外出,我十岁、十一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柴米油盐,外出应酬,在这方面,给了我一些锻炼。”生母万氏性格的开朗直率和处事的精明果断,也对童年恩来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九零七年春,生母万氏由于穷病忧愁而去世。她的逝世是不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她既失去了维持生活的物质基础,又失去了应付环境的精神力量。当时,每个月为挣十几块钱而在外地谋生的恩来的父亲,没有来得及回来和她见最后一面。陈氏妈妈无限哀伤地抚摸着自己的爱子恩来说:“大鸾,我也活不长了!”过继母陈三姑也是清江浦人。聪明、好学,使她成为一个才学出众的女子。她的父亲陈源是个秀才,兼通医道,饱读经史,但未取得显著的功名和地位。陈氏自幼善书画,好诗文,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深的文学修养。她出嫁一年便死去丈夫,就把幼年的小恩来当作唯一的精神寄托和生活希望。小恩来还在三四岁的时候,就每天跟她读书、写字;五岁以后,又跟她学习唐诗宋词,熟读了许多诗句,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事,农夫犹饿死。”等等。恩来稍长,陈氏就经常给他讲述一些在淮安流传极广的故事,如《窦娥冤>、《韩信胯下受辱》、、等,还有太平天国、义和团的故事;听得最多的则是爱国英雄关天培和巾帼女豪杰梁红玉、秋瑾的故事。后来周恩来到南开学校上学时写了《射阳忆旧》一文,还回忆他“幼时喜闻故事”,对嗣母讲的奇闻怪事“辄绕膝不去,终日听之不倦”的情景。

    在读书听故事之余,小恩来还坚持练习写字,无论在酷暑盛夏,还是寒冬腊月,从不间断。他写字非常认真,一丝不苟,不喜描红,好练悬笔,常在磨光的罗地砖上反复蘸水练习,终于练得一手魏碑加颜体的好书法。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那雄浑有力的字体,正是周恩来少年时期勤学苦练的结果。此外,过继母亲还教他做各种益智游戏,比较常见的是比赛拼诗。这种游戏就是先将一首古诗上的字分别写在一个个方块纸片上,然后混合起来,看谁能最先将这些单体字重新整理成诗。在这类游戏中,恩来往往摆得又快又好,诗句拼得准确,有时还别有创意。不幸的是,生母万氏去世仅仅半年时间,嗣母陈氏又被肺痨夺去了生命。年仅十岁的恩来在极度悲痛之余,给嗣母办完了丧事,并带着两个弟弟,护送嗣母的灵柩回淮安老家,与叔父合葬。为纪念自己最亲爱的嗣母,周恩来悲痛地写了一篇“念娘”文,表达对母亲无尽的思念。文中写道:“我把带来的母亲亲笔写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几遍,焚好了香,静坐一会儿,觉得心里非常的难受,那眼泪忍不住要流下来,计算母亲写诗的年月,离现在整整二十六年,那时候母亲才十五岁,还在外婆家呢,想起来时光容易墨迹还有,母亲已去世十年了,不知道还想着有我这儿子没有?”字里行间,哀思不绝如缕,情意绵长至极。

    周恩来的一生,从性格、学识、修养到为人处世等等方面,都受到生母和嗣母对他幼时教育启蒙的深刻影响,为其日后所走的道路及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旅欧时期,他在一封表明自己“当信共产主义原理”志向的信中说:自己一来“天性富于调和性”,二来“求真的心极盛”。这两大性格都与早年受两位母亲的熏陶有关。抗战胜利后,周恩来在重庆对记者说过:“三十八年了,我没有回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一九四六年九月,周恩来在接受美国记者李勃曼采访时,又一次深情地追忆亲爱的母亲:“我的母亲长得很漂亮,为人善良,生了三个小孩——我和两个弟弟。我出生后,因叔父周贻淦已去世,照传统习惯,把我过继给叔父,由守寡的叔母抚养。叔母即嗣母陈氏,是受过教育的女子。在我五岁时就常给我讲故事,如《天雨花》、等,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但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两位母亲把全部的母爱,倾注在周恩来身上;而周恩来日后又把对母亲的爱全部报效给了祖国母亲和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