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即将到来的股市大突破 > 迎来中国价值投资的时代

迎来中国价值投资的时代

作品:即将到来的股市大突破 作者:程超泽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公司股票24年,持有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32年,吉列刀片股票19年,这几只牛股几乎贯穿了巴菲特投资生涯的一半时间,也把巴菲特推到了全球巨富的地位。巴菲特说:“如果你发现了3个伟大的企业,你今生将会变得很富有!”

    巴菲特在1987年开始大举建仓可口可乐股票,到1997年时,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10年赚了14倍。用巴菲特的话说就是:“可口可乐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即使你给我1000亿美元,给我100个全球最能干的经理,要我打败可口可乐,我也会把钱还给你,并告诉你,这不可能!”巴菲特一贯偏好投资消费类股票!

    如果我们以道指、标普500、纳指为样本,选取100家于2000年前上市的美国本土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将其分为10类,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这10类企业在过去30年里的市盈率差异是相当大的。据《上海证券报》的资讯统计,排在前五名的分别是:信息服务229.77倍,批发零售131.34倍,生物医药77.86倍,电子半导体电信57.65倍,消费品41.09倍。排在后五名的是:文化传播29.97倍,电气28.22倍,机械运输设备及服务26.61倍,金融25.90倍,能源及化工12.74倍。

    从个股看,黑马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信息通信电子、生物保健行业。在100家公司中,市盈率超过100倍的有17家:家得宝1963.29倍、思科1025.84倍、时代华纳731.38倍、微软578.82倍、甲骨文576.46倍、戴尔547.47倍、安进508.06倍、沃尔玛409.24倍、快捷药方258.33倍、应用材料238.12倍、百思买236.46倍、奥多比215.16倍、联合保健集团202.74倍、沃尔格林179.40倍、英特尔173.96倍、高通159.08倍、劳氏118.54倍。低于5倍的有6家:波士顿地产4.24倍、康菲石油3.60倍、罗克韦尔自动化3.56倍、雅诗兰黛3.03倍、新闻集团2.70倍、高盛2.18倍。

    很多人看完上述内容可能会感叹自己怎么没有像巴菲特那样及早发现可口可乐这样的优秀公司。可是,如果眼下你还不关注中国各行业的龙头企业,那么几十年后,你恐怕也会扼腕叹息自己错过了一生中获得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收益的机会。

    从经济格局看,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正在融入全球统一的大市场。沃尔玛、家乐福等一些世界级连锁巨头抢占中国市场后,又进入到行业兼并重组的新一轮战斗中。不光是零售行业集中度在加强,细分的所有行业的兼并重组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到最后,势必有几家巨大的、最有规模的、最有效率的巨无霸企业成为行业龙头。

    对中国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来说,随着国内区域壁垒的拆除,它们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它们的成长不但表现在行业的自然增长上,还表现在市场份额的非常规提高上。例如,在上市公司青岛啤酒身上,我们看到了美国AB公司1960年时的身影。1960年,AB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约为10%,经过40年的发展,到2002年,AB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49%。而青岛啤酒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为12.5%,它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一片大好。

    更重要的是,像青岛啤酒这类中国龙头企业,我们更看好它的是未来利润率的提高。由于中国目前还存在着区域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青岛啤酒的营业费用和销售费用占总收入的比重过大,分别为8%和16%,造成青啤净利润率很低,仅为3%。而AB公司这两者之和才16%。可以想见,在未来,消除了区域壁垒之后,像青岛啤酒这样的龙头企业,将不再需要负担如此高昂的营业费用和销售费用,那么,它的净利润率也会大幅上升。

    在中国,像青岛啤酒这样的公司绝不是个案,它是当今中国一批龙头企业的典型代表。未来10年,随着以“上证50”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的利润增加且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增速增长,这为即将到来的中国长牛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海外资本市场看,当人民币开始第一个10%的升值时,全球资本会像潮水般涌入中国,人们接着又会预期下一个10%的升值。人民币升值引起的赚钱效应,又将诱发更多的全球资本到中国资本市场上来。进一步看,当欧元区、美元区投资者投资于人民币资产的证券市场后,由于有货币升值部分的补偿,所以他们在中国股市里可以接受比本国股市更高的市盈率,这将是未来推高中国股市市盈率的又一重要力量。当然,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在大牛市里,当赚钱效应引发疯狂投资时,人们不再计较市盈率的高低。日本20世纪80年代股市平均市盈率曾在疯狂的时候达到60倍,由此可见中国股市未来市盈率的可容忍性。

    今天的中国经济,呈现和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非常相似的景气状况。1985年,日本经过黄金发展期后,各产业竞争力非常强,年均贸易顺差高达470亿美元。美国联手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向日本施压,要求日元升值,这就是著名的“广场协议”。从此,日元兑美元从1985年的260日元兑换1美元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最高点——80日元兑换1美元,上升了足足3倍。在日元升值的强大预期下,全球资本都涌向日本,日经指数也从1985年的7600点升至1990年最高点39000点,升了5倍。日本的地产价格也升至历史最高位,东京地产总值一度超过了全美的地产总值,难怪那时从日本国内传出有人要收购整个美国的狂妄叫嚣。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得到了空前提高,未来人民币将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后全世界第四大硬通货,人民币崛起已势不可当。对一个美元区投资者来说,如果2007年他将1亿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投入中国资本市场,即使假设存入银行时没有利息或资金本身不升值,到2017年,如果人民币升值1倍,他只要卖掉人民币资产换回美元,那么年复合报率仍有10.5%。同美国30年期国债5%的收益率相比,高出一倍。更重要的是,人民币升值从2005年年中中国央行提出人民币汇率改革至今已是一个确定且不争的事实,而对这一确定事件进行投资,潜在的风险要比30年期美国国债小很多。

    假设中国是一家上市公司,199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8.27元兑换1美元,当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7733亿元人民币,那么从美元角度来衡量,16年前的1995年,中国经济总规模只相当于美国的一个创业板公司,系统风险及政策风险很大。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10年的强劲发展,中国早已今非昔比: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万亿美元,位列世界第四。2007年7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核实数据显示,中国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087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7万亿美元,与德国2006年的2.3万亿欧元(约合2.86万亿美元)相差不多。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又一举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瑞穗证券亚洲公司的股票调查部长小原笃次认为,2025年前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美国。

    无论在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和外汇储备规模上,中国都已名列世界前茅。可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2005年7月1日,央行放开人民币兑美元的浮动汇率,到今天也只有近8%的升幅,因此对外资而言,中国是一个价值被大大低估的“蓝筹股”。

    换一种角度看,美国沃尔玛和微软两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5000多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万多亿元,是目前沪深两地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5,也就是说,仅美国两家上市公司就可以买下中国上市公司1/5的资产。这岂不很荒谬!其实,这里的言外之意是,在中国资产被严重低估时,中国股市所谓的市盈率还重要吗?正是看到这一严重被低估的事实,以巴菲特、索罗斯、罗杰斯、比尔·盖茨等为代表的投资大鳄竞相重仓投入中国资本市场就不足为奇了。“拥有中国资产,分享中国成长果实”将是未来一二十年华尔街的主要话题。

    2002年,中国吸引外资的规模首次超过美国(570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一。自2001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增加得很快,到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突破两万亿美元,达到2.399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存底的30.7%,连续4年位居全球第一。从中不难发现,全球资本正快速进入中国市场,中国资本市场成为最佳的投资选择。

    由于有了日本的前车之鉴,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货币急速升值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破坏力,因此采取了相应的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措施,同时吸引更多海外产业资本进入中国,全面增强各行业竞争力。但在中央政府坚持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同时,又遇到了一些新挑战,其中之一就是通货膨胀。我预计,从现在起,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通货膨胀的趋势也会加剧。全球资本,特别是当前全球资本流动性泛滥,进入中国市场追逐有限商品将引起通货膨胀急剧升温。另外,中国的出口竞争力正在日益增强,它在向全球输出更多商品的同时,也凸显了自身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因此,对中国政府来说,这似乎是一个两难选择:要么人民币升值,失业率上升,竞争力下降,要么接受通货膨胀以及更多的贸易摩擦。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政府最终会走一条中间路线,既要接受人民币升值,又要采取让升值相对缓慢的方式,同时忍受轻微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来说,人民币升值及通货膨胀是人们思考未来资产配置及证券选择的两大前提,那些能抵御通货膨胀的上市公司,是未来几年的大赢家。

    在中国,中国资产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说对A、B、h股的投资都只是一种方式,那么当前投资哪个市场、什么样的公司最能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中国资产指的是主营业务在中国大陆、收入主要为人民币的公司。按此定义,显然目前的A股、B股、h股都属于中国资产。投资这样的公司,从市场整体角度看可以分享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成果。其中,我更看好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

    由于中国香港和内地股市将同步进入一轮长牛市之中,因此,选择长期投资于未来至少还有15年人口红利分享的中国各行业龙头企业,其风险当然就小。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引发中国股市大跌73%,为投资中国股市创造了一次百年不遇的大好机会。我们可以看到,汇丰集团的资产在过去30多年里涨了几十倍,香港首富李嘉诚的和黄地产上市公司涨了上百倍,因此真正优秀的公司是值得长期投资的。中国企业目前同全球大型跨国企业相比还只是小级别的,还只是小舢板,但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若干年后,从这些企业,特别是中国各行业的龙头企业里,一定会崛起一批像沃尔玛、可口可乐这样的世界级大企业。目前,中石油、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远洋、中国神华等,都早已呈现繁荣发展的势头了。

    当然,我说的主要还是从企业资产的角度而不是交易角度来看股票。当前股市上还时常有人倡导选择小盘股,这是由于旧的投资理念的存续影响。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对小盘股就不关注,关键在于小盘股所在公司的运营风险太大,未来能够存活下来的概率不高,加上容易被兼并重组,即便暂时存活下来,成长性可能很好,但面临着能否永续存活的挑战。在我心目中,完美的投资标的应风险级别相当于债券,成长级别又相当于高科技股。我们可以把投资类型细分为三种:第一种,高风险与低回报;第二种,风险与回报对称(有效市场理论信奉的那种);第三种,低风险与高回报。但凡投资者,永远都在寻找第三种投资。这就要求投资者平时做好功课,开阔视野,并准备好头寸随时出手。在大多数时候,投资者就像一头倚伏于丛林中静等猎物出现的猎豹,当市场因各种原因出现利好转机时,投资者就应该全力出击。从这个角度看,投资者更喜欢的不是长牛市的逼空上涨,而是像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或者像2009年8月至今的股市调整期,因为在股市大幅上涨中寻觅被低估的股票其实是一件非常费力的事,但在调整市里我们可以游刃有余地找出大把好股票来。

    投资者通常应采取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在投资前对所要投资的企业小心求证,做足功课,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财务报表。例如,在投资万科A股时,去它遍布全国的楼盘考察。总之,在每一次重要的投资决策形成前,投资者一定要问自己,今天如果将头寸投在某个股票标的上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由于每一次投资行为都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所以一旦买入,就应该长期持有,几年都不换手。钻石级的投资机遇永远是稀缺的。

    抛弃技术分析而专注公司基本面进行投资的策略在中国已渐成气候。证券市场每日价格波动甚至大震荡,对投资者来说都已成为一种常态,市场只不过是大众各种心理的随机反映。市场的“二八”现象表明,永远有80%的投资者亏损,成功的投资者永远都不是大多数。投资者不是先知,无法预测未来股指会怎么变化,指数的底和顶在哪里,这些只有上帝才知道。为此,投资者应该抛弃指数分析和量价分析,也不要用个股图形作为判断投资的依据。所谓图形只是一种工具,是大众对公司每日看法的图表化反映。从历史曲线试图引申出未来走势,那是荒唐的!但投资者仍然应该看重基本面分析,寻找不同行业中能在未来10年、15年、20年甚至30年内都能存活下来的优秀企业。

    现在世人对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已有了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但对中国宏观经济认识的高度还远远不够。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40万亿元人民币,日益改善的法制环境,这些都为跨国公司巨头的诞生提供了土壤。同时,中国本土企业也具备了成为世界巨头的各种素质。本土企业可以发挥本土文化融合性强和成本低的优势,迅速崛起。对投资者来说,要看到这样一个发展趋势,都从中国经济增长、生产力比较优势中挖掘未来可能成为国际巨头的本土企业。如中兴通讯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它有非常清晰的主业,无论是领导层还是管理团队都很优秀。过去10多年里它的国内销售额直线上升,从40亿元上升到160亿元,海外销售额从3亿美元上升到10多亿美元。通常认为,中国高科技企业在做到20亿元的销售规模后很难再有增长,但中兴、华为、Ut等一批企业在突破了20亿元后仍在高速增长。这表明,它们已具备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现在正是投资这些企业的最佳时机。

    在我眼里,类似的中国优秀企业还有万科和招商银行,其股票都到了可以长期持有的时候。此外就是招商局、华润等,这些企业都不必完全依赖人的因素,因为它们本身已经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

    一些投资者可能因所投资的上市公司股票出现短期调整而忽略其长期增长趋势,这是目光短浅的!未来10年将是中国上市公司发展的黄金时期,不要把目光仅仅停留在短期收益率上,要有长期发展观和前瞻性预见。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企业家这一职业阶层正在崛起。过去30年企业家经受的各种考验和面临的各种艰难困苦,已使得这些土企业迅速成长并成熟起来。也许在未来10年、20年里,我们可能需要不断修正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但这不为过,因为我们总是发现自己的预期过于保守。我认为,在未来5~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将越来越高,中国证券市场也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机遇,并将改变以前的投资赢利模式,这个赢利模式就是我们所说的“价值投资”。

    我们生活在一个进行着深刻变革的国家,处在一个伟大的投资时代。从现在开始,投资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中国最优秀的公司,能带来最大利润的公司。以前我们不敢说这样的公司很多,现在可以说了,特别是那些即将爆发的成长型企业。我们深信,如果你手中拥有这些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的股票,坚持数年,甚至10~20年,你的财富将随着这些企业的高速增长达到惊人的地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投资者与其说是证券投资者,不如说是一个企业投资者,投资股票就代表着投资企业,投资了一个企业,在短期内企业还没有来得及表现出其深层次价值时就被你卖掉了,那就太愚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