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观察和思考,究竟是哪些东西让民营企业的发展停下来,限制了我们的脚步?换句话说,什么是民营企业的增长极限?怎么打破这个极限?
就我看来,民营企业发展的天花板或者说增长极限有4个,分别是外部环境的极限、组织的极限、商业模式的极限、企业家的能力与价值观的极限。
——摘自冯仑个人电子杂志《风马牛》0909期文章《民营企业的增长极限》
背景分析
100多年以来,中国的民营企业一直长不大,活不长,生命周期无法突破15年这个坎儿。直到今天,这个周期率才被万科、联想、万通等企业打破,这些企业每多活一天,都多创造一天民营企业的历史。
冯仑认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增长极限有以下4个方面:
外部环境首先指一个行业的市场规模与市场结构。什么水养什么鱼,以中国电影业的例子来说,中国为何没有好莱坞,没有像派拉蒙或华纳兄弟这样的大企业?因为中国电影业的市场规模比较小,有非常大的局限性。我国电影业的市场规模是60亿元左右,其中中国电影业中最大的民营企业华谊兄弟一年利润不到1亿元。
外部环境中也有体制环境的问题。在有些人眼中,电影不是娱乐产品,而是宣传品。这样就会出现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的管制(特别是审查制度和进入许可制度),很多电影不能正常拍摄、放映,电影公司的成长自然会受到约束。
再看互联网产业,目前有超过6000万家互联网企业,而且大多是民营公司,且产生了许多像百度、阿里巴巴这样大型民营企业。所以,当市场高度开放时,交易制度非常灵活,且在“篱笆”较少的情况下,这个行业会出现很多创业公司,企业增长极限不会被轻易制约。
而政府的管制方式也导致很多企业的增长出现极限。整个的体制、制度给企业的增长创造了很多模糊地带,让它没有办法增长。所以,就外部环境而言,选择了什么行业,增长极限就受到什么行业的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和体制环境的制约。由于这类制约和影响比较多,所以通过打破内部的天花板,从而突破民营企业的增长极限就变得更加重要。
从内部来看,首先要打破的组织的极限,一家公司到底能不能成长,组织的变革、组织的制度安排非常重要。
冯仑去三亚时碰到一个民营企业老板,他最自豪的是他的公司在海南三亚坚持20年没倒。但是今天他的公司仍然是跟过去一样,一个皮包公司,就两个人,报表也没有。贷一批款,陪两天领导,钱没有了,再去借一笔款,又陪几天局长。他们公司的组织形态,与20年前公司最初成立的时候没什么区别,也就没有什么本质的增长。
另一位跟他一样老资格的标志性人物柳传志,组织的衣服换了四五件了,从国有民营,到香港的有限公司,到上市变成股份制有限公司,再变成一个跨国性组织,到现在还在研究,还在变。
很多民营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如果没有适时地让自己的组织制度发生变化,没有引进新的资本和创造新的更好的治理结构,没有引进专业团队,这家公司就不会成长。
民营企业的组织变革永远不会停止,要通过变革来不断地提升发展空间,创造新的无极限发展。
商业模式实际上决定了公司能长多大。比如你的商业模式是零散开餐馆,就做不大,但改成麦当劳的连锁经营方式,就会得到很大的市场空间。
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房地产的商业模式大体上分成了三种:最早房地产普遍的商业模式是“地主+工头”,随后是“厂长+资本家”。到现在,纽约GDP发展到6万美元之后,房地产主要的商业模式是“导演+制片”的模式。
另外,It行业也很有意思。It行业中的制造业,比如PC机的利润可能只有2%左右,而网游的毛利润是80%。前者对成本非常敏感,边际利润很低,而后者一个服务器增加上百万用户,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但边际利润极高。因此,从商业模式上讲,前一种再大也有极限,而后一种企业的增长几乎是无极限的。
所以必须高度关注自己所在企业、所在行业的商业模式是不是给你制造了一个天花板,让你不能够突破,妨碍你成长为一家好公司和大公司。
——企业家的能力与价值观的极限。
现在的民营企业,大部分还是第一代创业者,实际上企业家的能力对这家企业设置了增长极限。
有些东西是历史和环境造成的,比如柳传志和前面讲的那位企业家就是两个极端。柳传志的父亲是律师,他本人毕业于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期在军工和科学院系统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柳传志作为企业家的能力很强,人在北京,信息渠道又很通畅,进行组织变革有天然的优势。而另一位企业家在一个不大的城市,小学文化,自我持续学习的能力也不突出,就限制了他的发展。所以这位企业家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化石,而柳传志的故事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还在继续。
不论是哪位企业家,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只有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才能突破企业的增长极限。为了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冯仑也坚持在全世界观察和学习。如果能够再进一步,看到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在市场的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那么就可以站在未来安排现在。
在企业家的能力之中,除了商业能力,价值观也是一种能力。有些民营企业家的商业能力非常突出,企业做得很大,发展很快,可是企业和企业家却并不受人尊敬,给企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有猝死的可能。而像柳传志、王石、马云这样的企业家不仅个人受人尊敬,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道德力量。
行动指南
组织的变革、商业模式的创造、包括对外部环境的选择,都离不开企业家的个人能力,这对民营企业家不断突破自身的能力极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民营企业家只有不断突破自身的能力极限和局限,才能突破民营企业的增长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