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重生之暴君 > 七十、礼wu

七十、礼wu

作品:重生之暴君 作者:赫连春水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七十 礼物

    有连锐作伴,姬苏觉得上课终是有乐趣了。

    人啊,毕竟是群居动物,很多事情有伴才能感觉出趣味来的。

    连锐并不爱文化课,生无可恋的神情根本是赤祼祼的表现在脸上,唯有史则之的课倒是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因为已经开始伴读,姬苏的作业就很不客气的与连锐做共享,连锐毕竟是亲自上阵杀了敌的少年将军,从小混迹军营,对裁军等各方面自然有着不同的见地。

    同时姬苏也把自己对军校的畅想与连锐聊了聊。

    作为武将,连锐记下了裁军这个题目,抱着更大的惊喜与兴趣投入到了姬苏的言谈中,便连四位先生都震撼不已。

    这是多么宏伟的一幅蓝图,如果真的一环衔接一环把这套畅想理论捋清并实现,大胤的国力恐怕不止只上层楼。

    姬苏把军校分成了四个构架:人才的选拔与培训;兵种的划分与专业教育;特种兵的挑选及养成,兵王的年度挑战赛;军队区域划分及军事对抗赛。

    这完全使用的就是现代的军事理论知识了,军事姬苏知道的并不多,但也好歹比常人要多一点,放在大胤这个半奴隶半封建的古代社会,就完全是奇思妙想异想天开,然而仔细一琢磨,却又发现可行性特别高。

    史则之抚须从自己袖子里摸出一个小册子递给姬苏:“殿下所思,老夫亦有所想,近两年来一直在整理各地环境与气温变化,行军排阵等事物,殿下看看,若成功开校,可用得上?只是还未完成,先借给殿下一观。”

    怎的用不上?

    姬苏只草草一翻,便发现果真集环境特长与军事兵法于一体,这老师当真是能人啊。

    “先生好厉害,自然是用得上,大大的用得上。先生此举,本殿一定要报知父皇知晓,给先生行个大赏。”

    史则之摇头一笑:“滑头。”

    一侧谢必哼一声:“看来,吾与洪审没啥本事,入不了殿下青眼了。”

    姬苏忙又去哄谢傲娇与洪古板:“您二位一早就入了吾眼的,若无先生等人,这国家基础又有谁来规划整理,可迅速作出安排呢?”

    谢必也就是逗姬苏,听到姬苏好话一箩筐的往外倒,心里舒坦了方才放过姬苏。

    姬苏说得口干舌燥,忽然想起来怎么有个伴读全程不出声,转头一看,好家伙,连锐捧着史先生的那本册子正读得津津有味呢。

    ——友谊的小船一定是纸折成的,说沉就沉,说翻就翻。

    陶长河与洪审端坐着,看着姬苏气成河豚的样子,欣赏了好一会儿方慢慢从各自怀里摸出小册来。

    下午武帝回到元和殿,便看到儿子呈上来的文章,并四位先生们的四本小册子。

    武帝接过看了两眼,便招于淳廷上前把东西收下,自己换了衣抱着儿子午睡并问话:“后日去花会,可准备好了衣裳?欲带谁同行?”

    姬苏想了想,打着哈欠道:“父皇,儿臣就带两个侍卫并郭义随身伺候。”

    “花会虽乃赏花风雅之处,然汝身份不同,不知多少眼睛明里暗里盯着汝。”

    “苏,尔身为太子,当知自身安危最为重要,不须去考虑别人眼光,明日禁卫贴身随侍。”

    感觉大佬爹给自己捋了乱发到耳后,姬苏昏沉沉的应了是,快要睡着时便听到熟悉的催眠曲。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殚恶斥谗,所以止乱。(殚恶 一作:瘅恶)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武帝的声音压得极低,又细,好似醇酒,很是催眠,等这短短一段念完,再看怀里,姬苏已经寻好位置窝在胸前闭眼睡得香甜,虽然毒早袪除,可留下的习惯并未改变,还是手里捏着自己一角衣裳方得安心。

    拍了拍儿子的脸,又把睡姿调整到舒适的姿态,武帝亦闭上了眼睛。

    带儿不容易,很多帝王经典用人使兵不可轻易叫人知道,故而每日兄弟俩都以哄儿入睡的方式,使着传音入密反复念与姬苏听,不求他倒背入流,只希望他能在日复一日的聆听里把这些记在脑海,待将来要用时便不至于甚么都不知道。

    这是这一代帝王的用心,姬苏其实心下有所感,但并未深想,渐渐便成了父子两之间的习惯。

    很快便到了三月三日清早。

    武帝并未因为赴会就让儿子少一日晨练,按着平常的步调作息,等姬苏洗去臭汗,发现郭义给自己捧上的是件宝蓝色绣了麒麟的大袖。

    小孩子不应该穿得可爱些?穿这么贵气做什么。

    一边嫌弃,姬苏一边换上新衣。冬去春来,寒气渐消,衣裳也没有冬日的繁重,轻巧许多。头发虽然只扎成一把在脑后,可扎发用的是实打实的金丝编制的发箍,豪华贵气。

    这种华贵配着姬苏的长相并不显得不适,倒让姬苏有了一丝人间烟火之气,武帝满意的点点头,挥手唤唐山进来。

    “汝面容过于美丽,让唐侍卫稍作掩饰。”

    姬苏有点儿傻眼,他怎么不觉得自己长得好看?虽然瘦弱了点,但也不至于这么夸张吧?

    疑问归疑问,姬苏还是老实的让唐山捏啊揉了会眼睛嘴角等处,不过一会儿便听唐山说好了。

    武帝拿了铜镜给姬苏看了看,被唐山的双手一弄,眉眼还是那个眉眼,可怎么看又觉得与真实的自己所有不同,感觉,姬苏说不上来,就是感觉像自己变得普通了。

    想不到唐山还有这般好手艺。姬苏佩服着,暗搓搓的计划要找个时间跟唐山学学。

    武帝也满意,又提点了姬苏问候之语便放儿子出殿与其他兄弟一起出宫。

    作为伴读,连锐也在跟随之列,带了自己的小侍奉剑,跟着姬苏上了马车。

    姬庄与姬参,并连锐都觉得姬苏今日有些不同,三人三双眼自上了车便不时的看向姬苏,只把姬苏看得浑身尴尬不自在,咳一声没事找事的看着姬庄面前的雕工精美的礼盒灵机一动,问姬庄:“皇兄,这可是准备送皇姑姑的礼物?”

    姬庄点头,应声打开来:“林美人与本殿挑的,说是这个寓意好。”

    姬苏定睛一看,是柄绿玉如意,意义确实挺美好。再看姬参的礼,一套据说是有名的珠宝铺子新出的一套首饰。

    姬苏头一回参加这种很有大型相亲现场的活动,也不知去见这位皇姑姑该送甚么礼好。礼盒子是武帝准备的,姬苏打开来看,几乎对武帝的情商表示同情,同时为自己点了蜡。

    姬庄与姬参凑头一看,也都面上带着惊讶,不知说什么好。

    武帝没准备金银珠宝,只是弄了据说是国学院开学要教的教材。翻了翻,姬

    苏发现里头有两本别的世家珍藏的贤作:《同济法要》《陈寿子》。

    同济法要的作者唤明同济,乃与圣帝开国时期的伟大圣贤之一,当时游历六朝,弟子几千人,所言所着以法证君王道,几百年过去,仍是赫赫有名。

    而陈寿子的作者名字就叫陈寿子,这本着作写的乃是人生之道。即何为人,人何以为本,德、志、仁、义、信等美德宣扬,并对各个阶级进行礼法归纳及教育思考。

    姬苏都能想像出这位皇姑姑收到这份大礼脸色会是如何的铁青。

    姬苏看看自己怀里的,熊孩子是坑爹,到自己这里,是熊爹坑崽。MMP,果然还是想换个家长。

    惟有连锐倒是觉得送书好,对方是世家,读书人多,肯定需要这个。

    姬苏顿时理解了武帝为什么会看中连锐给自己做伴读了。

    ——都特么一样的情商低下的傻子啊。

    就在姬苏纠结之中,车马很快驶出了京城,望着长德公主的别院而去。

    桓帝对长德确实是疼爱的,给的这个别院离京城并不远,虽然山不高,却连绵了有五座,漫山种了桃梨杏等,应该又找了农人精心料理,粉的白的桃梨等花漫漫如雪,微风吹起时飘起零碎花瓣,仿佛下起小雨,美得恍若仙境。

    别院很大,外头停满了马车牛车,五十骑铠甲亮眼的仪仗一出现,那些说话的小厮门卫都唬得噤了声,门人赶紧进去报信,禁卫上前报了名头,后方姬庄三兄弟在小侍的搀扶下正在下马车。

    下车的凳子是整汉白玉所雕,并非人凳,倒让姬苏松了口气,等姬参下来,门口出现了一大队人马前来迎接,姬苏悄然往姬庄身后一站,很不客气的借兄弟比自己庞大的身躯掩住自己。

    “小民伍氏清晏,携家眷恭迎大皇子殿下,太子殿下,三皇子殿下。”

    领头的中年男子领着男女老幼一群人揖伏成九十度不敢抬头。

    姬苏推姬庄一把,姬庄背了手在后把这个坏心眼的弟弟给扯到身边,姬参默默的站到大兄右侧,三兄弟齐声道:“免礼。”

    姬庄这种时候比较灵活,上前把人扶了,笑道:“都是自家人,实是不用讲虚礼。若这样客气生份,以后庄还怎敢再来讨扰。”

    姬苏赶紧接上嘴:“皇兄说的是,都是自家人,吾兄弟三人还是二皇姑姑晚辈,您是吾等姑父,怎好叫长辈与吾等见礼,当是吾兄弟与诸长辈见礼才是。”

    这样说了,一行人总算直起腰,客套两句便恭让三位皇子走前,一行人虚拥着三人往院子里走。

    有姬庄与伍家的人客气,姬苏便保持着淡淡的笑暗地打量别院。

    这院子很大,奇花异草随处可见,当真是下了功夫打理的,隔着檐脊与角,梨花似雪,桃花如绛,婷婷美美,好不浪漫,便是空气里都有绵绵清清的花香飘浮。

    入了大厅,姬苏注意着坐位,最上方是方才的伍清晏,他右手侧坐着的夫人年若二十左右,肤白貌美,有着与姬家人相同的丹凤眼,因为眼线长,眼角拖得长,倒去了凌厉贵气,反而有几分缠绵。

    这位夫人穿着一身深紫曲裾,头上只戴了一支凤口含珠的鎏金钗子,但姬苏注意到珠坠全是浅浅紫色辉映的相同大小的珍珠,可见此钗并非凡品。

    至于伍清晏,看面容清瞿秀美,是个美男子,只是留了长须,倒显出老成之气,身形也不够高大,略清瘦。

    对面几后坐了三子四女,都捡了父母的好遗传,虽长相各有不同,却都少年俊俏女孩柔美。

    姬庄带头给这两位行了礼,指使小侍送上礼盒。

    姬苏打量着长德与伍清晏,这对夫妻与孩子们亦在打量着天家这三兄弟。

    **************************************************

    武帝午睡时念的那段文出自《素书》。